傳戒與台灣佛教史的認知問題

  從一九五三年中佛會指導台南大仙寺的三壇大戒以來,傳戒活動在台灣已經持續了近四十年之久。對於這一段歷史,中佛會的當事者給予相當高的評價,如白聖法師在〈出家生涯六十年〉一文中就自述:「來台灣後,我傳了二十多次戒(筆者按:此文撰寫於一九八○年),就這樣將中國大乘戒律普及到了台灣。第一次在台南大仙寺傳戒,這次傳戒非常成功,我寫有〈開堂記〉一文,也是台灣佛教復興的起點1。」淨心法師則認為這次傳戒是:「佛教步入正軌的濫觴2。」

  為了強調這次傳戒運動的偉大,論者往往把光復前的台灣佛教描述得極為不堪,如白聖法師在前引文的〈前記〉就說:「為整理日據時代佛教之殘落風氣,特開戒壇3。」彷彿「傳戒」是一帖起死回生的靈丹妙藥,終於把殘破敗落的台灣佛教變成健康莊嚴的正統佛教。而這樣的認知,在今天的台灣佛教界似乎仍然相當的普遍。

  對光復前台灣佛教的這種評價,老一輩的台灣佛教耆宿相當不滿,例如一九八九年初,輔仁大學社會系講師姚麗香小姐在「東方宗教研討會」的例會上報告「台灣光復四十年佛教的變遷」,描述光復前的佛教時,都引用大陸來台法師們的文字,便引起在座的吳老擇居士抗議,他並以當事人、見證者的身分,批評大陸法師們對台灣佛教的負面評價,是對台灣佛教的不了解。

  一九九○年一月出刊的《法光雜誌》第4期,如學法師也辯護說:「覺力禪師在世時就傳過七次戒了,而且台灣的修行人本來就重視戒律,有些人說外省法師來台才開始弘揚戒法,是不正確的講法4。」

  又,台灣留學大陸武昌佛學院的妙吉法師,在光復前二十餘年前寫了一篇〈台灣佛教之歷史及現狀〉發表在《海潮音雜誌》上,他在前言中說,他撰寫此文的目的,在於希望大陸的佛教徒「知台佛法進境之銳,有雲騰潮湧之勢5。」妙吉法師撰寫此文時,已留華三年,對大陸佛教的情形已有認知,而仍表現如此的自信,足見當時一般台僧對佛教的評價如何。

  事實上,我們只要考察一下光復前大陸佛教的情形,就會對那些強調以傳戒拯救台灣佛教的講法打下問號。眾所週知,弘一法師對大陸當時的持律情況相當的失望,甚至說出「僧種斷絕了」6這樣的話來。真華法師的《參學瑣談》對大陸佛教的慘況,更有見證式的描述;讀聖嚴法師的《歸程》也獲得類似的印象。同樣也難免於「殘落風氣」之譏的大陸佛教,怎麼一到台灣就搖身一變,成為挽救台灣佛教「殘落風氣」的救世主了呢?

  至於在台灣掀起傳戒運動以後,是不是真的就一概如他們所說的,轉變了什麼殘落風氣?我們看聖嚴法師在一九六七年寫的〈今日的台灣佛教及其面臨的問題〉就說:「至於所謂法師的僧尼們,光復以來雖仰幾位大德之賜而製造了五、六千名,但能看懂佛經的,實在太少7。」「說起傳戒,那些熱心於此的大德們,可謂有功有過而過勝於功8。」「為什麼有如此殊勝的傳戒寺院?最初,確是為了成就戒法,弘揚戒律,延續僧統,到後來卻是全部變質。有的大德自己尚不知戒律為何物,竟也熱中於傳戒,為的是能藉傳戒大法的因緣,來莊嚴道場,翻修殿堂或增建寶塔9。」「為了爭取更多的戒子,可以放棄律制的規定,戒師及傳戒的寺院,到處去拉、去請、去勸,只要你能賞光來受戒,麻子、瞎眼、跛子、癩子、聾子、神經病、癡呆漢、七十八十的老婆婆、老態龍鍾的老公公,一律授予上上品的三壇大戒10。」「這些熱中於傳戒的大德們,罪過是在全小失大,本末倒置11!」

  中壢圓光佛學院院長如悟法師在一九九○年十二月底,在淡江大學歷史系主辦的「第二屆中國政教關係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發表題為〈光復前後佛教之比較〉的論文,文中便老實不客氣的批評說:「實際上,我們也認為這幾十年來中國佛教會所做的只是開辦傳戒,而傳戒只是為少數人之利益。教會組織徒然為少數人所把持,並未能為台灣佛教有所建樹12。」

  綜觀上面的史料,近四十年來的傳戒運動,並沒有中佛會當局說的那麼偉大、那麼有貢獻;今天台灣佛教的昌盛是由許多因緣共同促成的,而刻意誇大中佛會傳戒運動的貢獻,難免有失實之嫌。正因為它沒有像某些人形容的那麼偉大,所以吾人以平常心看待即可,實不必為它大吹大擂。印順法師在《華雨香雲,平凡的一生》中就說:「對於台灣近二十年的傳戒運動,我也參加過,那只是隨喜而已。」13

  的確,提倡傳戒是值得隨喜的,我們也來隨喜讚歎傳戒的功德,但是對於台灣佛教史的認知,還是理性一點比較好。

  【本文原發表於《現代禪月刊》第16期(一九九一年三月一日),後刊載於「佛教現代禪網站」「現代禪論文專欄」(網址:http://www.modernzen.org.tw)。】

註釋
1釋白聖,〈出家生涯六十年〉,收錄於陳慧劍編著《當代佛門人物》,台北市,東大圖書公司,一九八六年增訂初版,頁九二。
2黃美姝,〈戒牒乃是授戒及法脈傳承的證明-訪淨心法師談三壇大戒與戒牒的有關問題〉,《佛教新聞周刊》第68期(一九九O年十月二十九日),頁一八。
3前揭文(見註1),頁八一。
4溫金柯,〈惜情念恩語佛教-訪如學法師〉,《法光雜誌》第4期(一九九O年一月十日)。並見本書頁三九四。
5釋妙吉,〈台灣佛教之歷史及現狀〉,【海潮音文庫】第三編.第十七冊,頁六八。
6釋弘一,〈律學要略〉,《南山律苑文集》,收錄於蔡念生彙編【弘一大師法集】第三冊,台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一九九九年十月一日一版四刷,頁一O一。
7釋聖嚴,〈今日的台灣佛教及其面臨的問題〉,《中國佛教史論集》,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八七冊,台北市,大乘文化出版社,一九七九年元月初版,頁一五二──一五三。
8釋聖嚴,前揭文(見註7),頁一七四。
9釋聖嚴,前揭文(見註7),頁一七四──一七五。
10釋聖嚴,前揭文(見註7),頁一七五。
11同註10。
12釋如悟,〈光復前後佛教之比較〉,發表於淡江大學歷史系主辦的「第二屆中國政教關係國際學術研討會」,一九九O年十二月,頁一五六。
13釋印順,〈平凡的一生〉,《華雨香雲》,【妙雲集】下編之十,台北市,正聞出版社,一九八九年七月十版,頁一三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