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基督教還有未來嗎?--基督教在下世紀的路向 (修訂版)
作者﹕ David  日期﹕1999/11/19

引言

隨著公元二千年的來臨,基督教也將踏入廿一世紀。究竟基督教信仰在下
一個世紀會出現甚麼變化?這正是本文要討論的問題。

基督教信仰在世上流傳了二千年,其神學、教義、倫理觀、以至宗教禮儀
上都已發展出一套與其他信仰體系不同的獨特牲質。縱然其核心信仰(耶
穌基督的救贖)並沒有改變,但當信仰落實在具體的時空環境中時,仍會
就不同的歷史文化背景有不同的側重和回應。因此,要討論基督教信仰在
下世紀的方向,我們就需要掌握社會從今天到未來的轉變,和基督教對這
些轉變的回應。

我這裡嘗試挑幾個範疇,跟大家談談基督教信仰幾個可能的發展方向:

一、社會倫理觀

基督教信仰中素來有兩種截然不同處世態度,一種是盼望來世、今世不足
恃的避世主義心態,另一種則是相信天國已然於耶穌基督道成肉身時開展
、基督徒應於地上實踐天國的現世主義思想。回顧十九世紀,科學和社會
的進步使得基督徒對現世和科學發展抱著一種樂觀的情緒,避世主義心態
變得虛弱而沒有說服力。然而,二十世紀兩次世界大戰卻將這種樂觀情緒
徹底扭轉,因為這種對現世社會和人類的樂觀態度叫人完全忽視人性的黑
暗面和社會的不安,令人對如希特拉的極權主義的興起完全失去免疫能
力。戰亂和苦難叫人痛定思痛,大家認識到過往的現世主義思想那種完全
擁抱社會現狀的態度實在很難繼續下去。

然而,避世主義也不是一個可行的方法。在戰後的六、七十年代,東西方
社會都為著社會出現的不平等和不公義作出各種方式的抗爭,同時社會主
義革命亦席捲第三世界國家;有不少基督徒都指出,若果信仰叫人完全否
定此世的生活去尋求他世的福樂,那就是對社會上不公義的默許。這些外
在的環境都要求基督教信仰更關心政治、更現實和入世,基督教神學的探
討也更著重對社會公義的關心、對社會共同秩序的維繫、如何重建社會倫
理和人生價值等問題。在六、七十年代相繼出現的,計有解放神學、女性
主義神學、黑人神學等,這些運動對主流教會產生了重大的影嚮,以至
1974年的洛桑福音會議也以社會關懷為其主要的論題。教會與政權的和平
抗爭,在八十年代末以後尤為突出:1989年共產政權在東歐國家如波蘭相
繼倒下,教會和工會就是背後的主要推動力量;南非的杜圖主教本著其基
督教信仰,指出種族分離主義違反了神的公義原則,進而提倡和平抗爭和
種族和平共處的思想,終使南非白人政府放棄其種族政策。基督徒愈來愈
關心社會公義和平等,是數十年以來的一個趨勢,看來這趨勢在下世紀將
會繼續下去。

二、文化觀

說到基督教教會在近百年來的大事,有不少人都會提到普世教會運動。隨
著交通的發達和國際交流的日漸增加,教會各宗派之間互相交流和對話的
要求已經日漸逼切,二十世紀跨宗派的福音事工和學生福音運動的興起,
也大大促進了各宗派間的彼此合作。

那麼我們會否預見教會在下世紀重新合一呢?

從當今的勢頭看,我們暫時仍看不到教會各宗派有合一的可能。這與福音
派運動的自我定位多少有點關係,這點我不在這裡詳論。但是因著福音派
與普世教會運動兩者之間的分歧和張力,相信合一的理想在短期內不會真
正實現。

然而,有一點是我們不能忽視的:宗派間(甚至各宗教之間)的差異在這
個『後現代』社會中已經愈來愈不重要。隨著交通和通訊的發達、發展中
國家經濟的快速成長,和基督教兩個世紀以來普世宣教運動的發展,西方
白人社會的自我中心思想日漸受到挑戰。基督教所處的,已經不是西方十
多個世紀以來那種一元宗教的處境;相反,在世界上很多地方,基督教都
處於一個多元宗教的社會中。在這種多元處境中,基督教所要面對的便不
是單向的向不信者傳教佈道,而是無可避免地要與不同宗教、不同宗派間
的雙向對話和討論。

其實作為一種學術研究,以往的基督教宗教學者也曾經嘗試作出基督教與
其他宗教的相互比較,很可惜不少這些論述都帶著西方/白人中心主義的
意識形態偏見,在討論中已然預設了基督教的優越性,致使一切的論證只
是達到預設結論的手段(例如在基督教中可以找到儒道思想、在儒道佛思
想中證成基督教的優越性等等),對於宗教對話並無益處,甚至關閉了進
一步溝通的大門。

縱然如此,宗教對話已是一股無可抗拒的潮流,基督教界在二十世紀最後
幾年間有關多元宗教處境的著作大增,正好說明這趨勢。今天,宗教比較
學者們已嘗試另行尋覓宗教對話的基點(例如對人性的洞察),務求將世
界各宗教以一個較為公正平等的態度作起點,開展相互對話的過程。

從基督教內部來看,隨著教會與外界對話的開展,一些傳統在一元宗教環
境下發展的基督教教義或觀念在將來相信會受到挑戰,例如『基督教的絕
對性』的觀念,或是『教會之外無救恩』的教義。此外在非白人社會中
(如華人社會),基督教的本土化/本色化和處境化,一直以來都是既困
難但又不得不做的事情。雖然直到今天這方面的成果並不顯著,但是這卻
是愈來愈重要的課題。

三、宗教經驗

在二十世紀的最後三十年中一個有廣泛影響的社會現象,就是所謂『後現
代社會』的出現。『後現代』是相對於『現代』而言的;在後現代主義者
的眼中,『現代』代表了理性與科技在生活中的全面應用,並高舉由理性
與科學所建立的、放諸四海而皆準的『真理』。『現代』井然有序,事事
都井井有條。但是這種冷冰冰的理性思維,排除感性,沒有人味,看似中
立客觀,但事實卻昧於自己的偏見和意識形態。後結構主義和女性主義對
這些科學理論的解構和批判,使人發現自十八世紀歐洲啟蒙運動以來人們
所高舉的『理性』其實只是歐洲資產階級白種男性的玩意。單一的真理觀
並不符合今天人們的胃口,宏大的理論構架對人來說已經沒有說服力,世
上並沒有普遍的、放諸四海皆準的真理,反之,人們著重的是感性的體
驗,當下的感受。

基督教信仰也受到這潮流所影響。種種宏大、無所不包的神學體系並不是
一般信徒所能理解的,這固然是自古如此,非獨今天才有;但是另一方
面,人們在思考和尋索信仰時也實在比以前更為著重宗教的經驗和個人的
體會。對參加教會聚會的人來說,叫他們感受最深刻的往往不是他們在崇
拜中聽了牧師講了甚麼道、叫他們明白了甚麼道理,而是崇拜的氣氛、唱
詩和敬拜所給予他們的宗教經驗。相對來說,教理的理解一類『頭腦的知
識』對信徒來說很可能將不及以往般重要,反之靈修神學以及基督教信仰
中的神秘主義元素很可能更吸引信徒和神學家的注意。這一切都意味著基
督教將減弱其給人『理性宗教』的印象,反而會更多帶有古老宗教的韻
味。

這轉變對基督徒和神學家來說其實也意味著一個契機和挑戰。基督教信仰
本身也不同意讓理性和科技帶領人生的意義和方向,這點基督教可說與後
現代思想有著共同的旨趣。可是從另一角度看,基督教卻是兩面受敵:這
邊廂要與後現代思想的相對主義真理觀劃清界線,那邊廂又要在著重宗教
經驗之餘避免保守和迷信。如何完滿解決這兩難,這是現今以至下一個世
紀必須要處理的。

結語

我在以上所舉的幾點趨勢,其實只是基督教在世紀之交要面臨的課題。基
督教信仰所涵蓋的層面是如此的廣,片言隻語又豈能完全概括?若果大家
能夠在生活中留心觀察以上所列舉的現象,再想想自己如何主動迎接這些
趨勢、在其中我可以扮演甚麼角色,從而重新調校自己的方向,這就是我
這文章所希望能達到的了。

【參考書目】

卓新平,《當代西方新教神學》,上海三聯書店,1998年5月。

麥格夫(Alister E. McGrath),『二十一世紀神學研究獻議』,《建道學
刊》1999年7月第12期。

江丕盛,『二十一世紀的香港本色神學──對麥格夫教授的回應』,,
《建道學刊》1999年7月第12期。

麥格夫,『福音派在二十一世紀的前景與挑戰』,《建道學刊》1999年7月
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