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人文哲學論壇 http://www.insidetheweb.com/mbs.cgi/mb249918 轉貼: 陳佐人「基督教信仰的詮釋典范--康德」 Saturday, 13-May-2000 19:39:10 基督教信仰的詮釋典范--康德 陳佐人 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与 黑格儿(G.W.Friedrich Hegel,1770- 1831)兩位是橫跨十八、十九世界的德國哲學家,雖然在近代西 方哲學史上,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力,但他們對現代詮釋學的貢獻,卻 往往被視為乏善足陳。不過,假若詮釋學最終探討的,不單是解釋的 問題,那康德与黑格爾的哲學,正是對人的理性与理解,作出十分重 要的疏解与界定。故在此有關理解的先設層面,現代詮釋學便不斷地 對康德与黑格爾二人,恢复重視与重溯(retrieval)。 康德与黑格爾二人雖然并沒有直接建构一套詮釋學理論,但他們 二人卻不約而同地對西方基督教的信仰系統,作出十分獨特的詮釋。 這特別是指康德的《純粹理性限度內的宗教》(Religion  Within the Limits of Reason  Alone,1793),以及黑格爾一生多次講授的《宗教哲學論 稿》(Lectures on the Philosophy  of Religion,1821-1831)。他們二人分別從 其個人思想的角度,對基督教傳統作出深度的詮釋,成為了西方思想 界的典范,深深地影響了西方宗教哲學日后的發展。 所以我們可以說,康德与黑格爾二人對現代詮釋學并無「建构性 」的貢獻,但他們卻產生了「典范性」的作用,揭櫫近代西方從系統 化与哲學化的角度,來理解与詮釋基督教作為西方最重要宗教的傳統 。故此,本專欄以他們二人作為探討西方詮釋神學的起點,是十分合 宜的。 宗教哲學家康德 康德与一七二四年出生于當時普魯士的哥尼斯堡,卒于一八0四 年。這位一生几乎沒有离開自己出生地,生活作息象時鐘一樣准确的 瘦小哲學教授,其連綿細密的思想卻改變了整個近代西方哲學的面貌 。 康德一生的哲學体系,分別可由其三大批判与三大哲問來代表﹕ 《純粹理性批判》(一七八一)、《實踐理性批判》(一七八八)与 《判斷力批判》(一七九0)。而在《純粹理性批判》的結尾,他提 出了著名的三大哲問,來總結其哲學的整体關注﹕【注1】我能知道 什么?我應該做些什么?我可以希望什么?【注2】 第一條哲問主要是「知道」的問題,即是關于我們理性的本質、 原理与界限是什么,這些均可以說是「知識論」的問題,應由形而上 學來回答,而康德則主要在《純粹理性批判》中加以處理。 第二條哲問是「應該」的問題,即是關于道德的范圍,這些問題 應由倫理學來回答。對康德來說,道德就是理性實踐于生活行為中, 這主要在《實踐理性批判》中加以處理。 第三條哲問是「盼望」的問題,當我們作了應作之事后,我們可 以有何盼望,獲得真正的幸福。康德認為人生的幸福既不可由理性來 證明,亦不能由道德來保證,我們只有設定公義的上帝,會對人不朽 的靈魂作出賞善罰惡的公平審判。故此种盼望具有十分濃厚的宗教性 ,而康德亦認為這條問題應由宗教來回答。 在《實踐理性批判》中,康德形容上帝的存在、靈魂不朽与自由 為實踐理性的「公設」(postulate)。人不能籍理性來證 明上帝存在,亦不能否定其存在,但這并不表示上帝即為無關痛痒之 事,人以理性實踐善行,自然要求上帝的存在,這樣人的道德生活才 可獲得保障与滿足【注3】。 因著此重將上帝与道德緊密關連的思想,康德常被后世的神學家 詬病為將宗教道德化,而其對上帝的道德論證,亦有時被視為另一种 對上帝存在的論證。事實上康德一方面抗拒理性主義的獨斷主張,妄 圖將信仰約化為理性的玄思,另一方面他又要抵擋怀疑主義的狂飆, 挽狂瀾于既倒。這种在夾縫中的掙扎,自然是吃力不討好的,正如李 澤厚指出﹕「康德把宗教化為道德,但又把道德化為宗教;他反對傳 統的宗教有神論,但又反對唯物主義的無神論;他要求改革,但又害 怕革命」【注4】。故此,康德思想上的結論,總是帶有妥協的陰影 ,而這亦成為后世思想界繼續探討的伏線。 康德的上帝觀 眾所周知,康德在《純粹理性批判》中,一舉推翻了傳統證明上 帝存在的三大論證﹕本体論、宇宙論与目的論。但事實上這并不代表 康德否定上帝的存在,康德所反對的,是僭越本分企圖證明上帝存在 的獨斷理性。而這正是《純粹理性批判「一書書名的本義﹕并非以理 性來妄作批判,反而是對純粹的理性加以批判。 既然人類因著理性自身的限制,不能證明或否定上帝的存在,那 對上帝的信仰,除卻其道德含義外,在理性上又有何价值?康德在此 提出了其著名的觀念﹕以上帝的觀念作為一种「限度的觀念」( limit concept)【注5】。康德指出關于上帝、靈魂 不朽与自由的觀念,皆是超乎人類的經驗,但同時又成為我們經驗的 限度。正如「0」与「無窮」是超乎普通數字的常規,但又同時成為 數字系統的限度【注6】。故此,限度的觀念是可以被想象,但卻不 可以被知道,因為「制限者當与受制限者有別」【注7】,制限者与 受制限者存在著本質上的差別,我們無法從受制限者推論出制限者。 在此我們可以瞥見由齊克果(S?ren Kierkegaard )以至巴特(Karl Barth)所倡導的神學原則﹕在上帝与 人之間,存在著本質上無限的差异【注8】。 但另一方面,上帝的觀念又成為我們日常經驗的限度,使我們的 人生得以有所指,康德又稱此為純粹理性的「統制性原理」( regulative principle,牟宗三先生作「軌約 性原則」)【注9】,表明其協調我們人生經歷,產生意義的作用。 康德以上帝為限度,可說是從哲學的角度來詮釋教會的上帝觀,其要 旨并非論證上帝的存在,而是以人有限的語言与經驗,來嘗試闡明上 帝与人的差异及關連。 《純粹理性限度內的宗教》 如前所說,康德哲學批判的對象,并非宗教与道德,而是人類的 理性。康德從來沒有反對基督教的信仰,他所致力抨擊的,是建于妄 用与誤用理性上的宗教信仰。故只有在經過批判的理性之后,我們才 可以對信仰產生真确与适當的了解,而這才可說是本書書名的本義。 本書書名并非要將宗教限于理性之內,而是嘗試提出人應如何在适當 運用理性的情況下,產生對信仰的正确認識。 「『全世界都偃臥在邪惡里面』(參約壹五19),這是有史以 來的一句悲訴,其早遠可比更古昔的藝術、詩歌;不,實在直可比之 最老早的原始神話。」【注10】 康德在《理性限度》一開始,便申明惡的普遍性与實在性,而且 這惡更是存于人心里的「徹底之惡」(radical evil) ,即人以善行作為換取福樂的手段,由此「腐蝕了所有格准的基礎」 【注11】。此种善惡之爭遍見于人類歷史,而最終胜利之實踐理性 的道德信仰,則具体呈現于基督教的歷史信仰中。 康德認為人始終需要某种具体的形式,來表達理性与道德的最高 理想。故在本書中康德對基督教歷史与《圣經》,均提出了頗為全面 与深入的詮釋。康德提出釋經的正确原則,并非內在的主觀情感,而 是對經卷的學術研究与純粹理性。前者著重的是歷史的角度,加深人 對其特定信仰群体的認識,故此為「教義性詮釋」;后者著重的是道 德的角度,培育与深化人的道德情操,使人獲得真切的信仰,故稱為 「真切性詮釋」。此二种詮釋乃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人的真切道德 心需要歷史的信仰來表達,而歷史的信仰則彰顯人崇高道德的理想【 注12】。 康德引用《提摩太后書》三章十六節,表明《圣經》都是「教導 人學義」【注13】,而這便成為釋經的最高原則。華人教會素有重 視《圣經》的优美傳統,康德強調讀經要道德与歷史并重,此點与華 人教會注重經文的原意与屬靈意義,有异曲同工之妙。康德所說的道 德,并非單指人外表的德行,更是指与上帝旨意并行不悖的道德心, 故其可被視為另一种形式的「靈性」。 康德与詮釋學 現代詮釋學的專門概念与術語,在康德的著作中,并沒有占十分 突顯的位置。而康德對《圣經》詮釋的看法,亦主要已見于《純粹理 性限度內的宗教》。如前所說,詮釋學在康德的時代,并未成為當時 迫切的哲學課題。而現代詮釋學所注重的理解問題,在康德系統中, 理解(understand德文verstehen)主要是指人 籍以獲得概念的綜合与分析的能力,現代詮釋學則將此關連至對文本 的理解,以及意義生成的過程【注14】。 不過,在《純粹理性批判》中,康德有段論及柏拉圖的文字,或 許可作為點綴康德与詮釋學的有趣例子﹕ 「我在這里不想致力于任何文獻上的研究,研究這有高致的哲學 家所賦給此詞的意義。我只這樣解說,即﹕試將一個作者就他的主題 所示的那些思想,不管是在日常談話中或在寫作中所表示的,取而比 觀之,則去見出﹕我們了解他比他了解其自己為更好,這決非是不平 常的是。」【注15】 「了解作者胜于其自己」 這句子充滿浪漫主義的詮釋理想,在近代西方思想史上屢次被引 用,其中包括了費希特(J。Q。Fichte)、士萊馬赫(F。 E。D。Schleiermacher)与狄爾泰(W。 Dilthey),當代德國詮釋哲學大師迦達瑪(H。G。 Gadamer)便形容整個現代詮釋學的歷史,差不多濃縮在此句 格言的不同演繹与流傳【注16】。而康德在此援引此名句,与后期 士萊馬赫的浪漫主義頗有不同,士萊馬赫相信讀者可籍精神的移入而 超越作者,但康德在此表明的,只是重申其一貫的啟蒙運動( Enlightenment)精神﹕敢于去想(sapere aude),就能想得明白。此种對人可以達致清晰概念的樂觀精神 ,使康德相信我們可以理解柏拉圖,更胜于他自己【注17】。 最后,康德著作中對現代詮釋學具有最直接關連的,莫過于《判 斷力批判》一書。在這第三批判中,康德以美學來溝通第一批判的知 識論(真)与第而批判的倫理學(善),人的美感是個人主觀的,但 同時又要求具有理性的必然性与普遍性。著名的藝術品便兼具此种感 性与理性、自然与必然的素質。康德在此書中,全面探討了一系列有 關美學与詮釋學的重要課題﹕趣味、天才、崇高与共通感。 迦達瑪認為康德在《判斷力批判》中,過于強調藝術為個人主觀 的歡愉經驗与及天才的創作,忽略了群体性的共通感(sensus  communis),故迦氏形容康德對現代詮釋學產生了「主觀化 」(subjectivization)的影響。而康德相信我們 可以胜于作者的哲學理性精神,亦使迦氏大不以為然。對于迦達瑪來 說,理解無非优劣,真正的理解只是不同的理解而已【注18】。 小結 康德雖是近代西方哲學的巨擎,但他對現代詮釋學卻沒有太直接 的貢獻。不過,康德在這方面的影響力依然是有跡可尋,不論是他在 《判斷力批判》中的論述,還是其在《純粹理性限度內的宗教》中的 釋經原則,這些均成為了后世的重要啟迪。 但康德最大的影響,還是其典范性的詮釋,這包括其對上帝觀的 詮釋,以及其在《理性限度》一書中,對基督教傳統的詮釋。康德的 立論,固然未必能為所有人接受,但其為信仰苦苦掙扎,努力尋找基 督教信仰現代詮釋的精神,卻是我們可以諒解与欣賞的。 注  1、《純粹理性批判》(A805=B833),藍公武譯,商務    印書館,一九八二年,第五四九頁及下文。  2、康德在晚年复又提出第四哲問﹕人是什么,來總結以上三問,    表明其哲學以人為終极關注的對象。參李澤厚,《批判哲學的    批判》,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九年,第三三二、三六七頁。  3、《實踐理性批判》,收于《康德的道德哲學》,謝扶雅譯,基    督教歷代名著集成,基督教輔僑出版社,一九六0年,第二二    九頁及下文。  4、李澤厚,《批判哲學的批判》,第三二四頁。  5、《純粹理性批判》(A507=B535及下文),藍譯本,    第三七七頁及下文。  6、此例子見貝克隆納著,《論康德与黑格爾》,關子尹譯,聯經    出版社,一九八五年,第一二七頁;另參第一一0与一二九頁    。  7、《純粹理性批判》(A515=B543),藍譯本,第三八    一頁。  8、有關此觀念在現代神學上的應用与發揮,可參David    Tracy,《Blessed Rage For     Other--The New Pluralism in    Theology,Haper&Row,1988,第九十    一至一一八頁。  9、《純粹理性之批判》下冊,牟宗三譯注,學生書局,一九八三    年,第二七六頁(A516=B544)及下文。 10、《理性限度內的宗教》,收于《康德的道德哲學》,謝扶雅譯    ,第二七三頁。 11、上引書,第二九二頁。 12、Religion Within the Limits    of Reason Alone,T。M。Green    and H。H。Hudson tran。,Harper    &Row,1960,第一0四頁及下文。 13、上引書,第一0二至一0三頁。 14、《純粹理性批判》(A67=B92及下文),藍譯本,第八    十頁及下文。 15、《純粹理性批判》(A314=B371),牟宗三譯本,第    二十九頁。 16、H。-G。Dadamer,Truth and    Method,SheedandWard,1975,第一    六九頁及下文。迦氏在此段中嘗試考察此格言的淵源及流傳。 17、Kant,“What is Enlightenment    ?”in The Philosophy of Kant    ,Moden Library,第一三二頁及下文。另參R    。A。Makkreel,Imagin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in Kant,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0,第一六0頁及下文。此書為近期直接探討康德与    詮釋學的罕見佳作。 18、Truth and Method,第二六三至二六四頁。 -------------------------------------------------------------------------------- 倪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