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人文哲學論壇 http://www.insidetheweb.com/mbs.cgi/mb249918 轉貼: 陳佐人「宗教哲學家--康德」 Saturday, 13-May-2000 19:26:05 宗教哲學家--康德 陳佐人 小引 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常 被譽為現代西方哲學史上的「哥白尼」(Copernicus), 正如哥白尼的「地動說」推翻了傳統以地球為中心的宇宙觀,康德的 哲學思想亦改變了現代西方哲學的面貌,而他對宗教与道德的哲學反 省,亦大大地影響了后世在這方面的討論。 康德經常從哲學的角度,來探討宗教与道德的問題,亦對傳統的 神學觀念,作出許多批評,但他從來沒有試圖建构任何的神學思想, 而其對宗教的反省,亦始終是從哲學的角度提出,故本文便視康德為 「宗教哲學家」。 康德對宗教的貢獻,一直是褒貶不一。表面上看,康德似乎是一 舉推翻了傳統對上帝存在的證据,對傳統宗教信仰產生了破坏性的影 響,但事實上,許多人又指出康德哲學所成就的,其實是將宗教安設 在更适當的位置,使傳統的宗教信仰,一方面不至于流于不合乎理性 規則的囂張論据,另一方面又能免于當時怀疑主義的暴虐。康德將宗 教道德化,其實是在當時西方理性主義的狂瀾于既倒。故此,康德對 宗教的反省,自有其不可忽視的貢獻。 三大批判 「位我上者燦爛的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康德著名的墓志 銘充分反映了在這位划時代的西方哲學家心中,道德与宗教所占的重 要位置。康德自己形容他一生的哲學反思,可以歸納為三大問題﹕我 能知道什么?(知識論)我應該做些什么?(道德論)我可以希望什 么?(宗教學),這三大哲問又可總結為一條于他晚年提出的問題﹕ 人是什么?由此可見,康德的整個哲學体系是以人作為最終的關注, 而這關注复又表現于其對道德与宗教的反思。對于康德來說,人、道 德与宗教實在是具有不可分割的關系。 一般來說,康德哲學常被稱為「三大批判」。在「第一批判」( 《純粹理性批判》,1781)中,康德檢視了一些證明上帝存在的 論證,他大膽地拒絕了傳統的「本体論」,与及建基其上的宇宙論与 目的論。康德認為象上帝存在、自由与靈魂不朽均不是屬于現象界的 事物,超越了人理性所能經驗知識的范圍,所以我們既不能證明上帝 的存在,亦不能否定其存在。 這個神學上的困局要到了「第二批判」(《實踐理性批判》, 1788)才獲得完全解決。康德認為我們雖不能以理性來證明上帝 的存在,但人對上帝的信仰,卻可在理性的實踐內獲得驗證,人以理 性實踐善行,便自然地要求上帝的存在。康德形容上帝的信仰為「公 設」(postulate),即此乃非我們經驗所能證明,卻反可 用以說明經驗。只有在上帝存在的公設下,人的道德生活才可獲得保 障与滿足。 康德至此已處理了「真」与「善」的問題,而「第三批判」(《 判斷力批判》,1790)則可說是康德從美學的角度來總結其哲學 体系。康德在此書中提出了著名的「美是道德的象征」的定義,因為 他發現人在鑒賞美感的同時,往往產生對永恆不朽的感受,此种穿透 現象界的判斷,十分類似道德對理性界限的超越,由此康德便點出了 美學与道德的關系。我們欣賞藝術品時,亦即是欣賞藝術家的創作。 換言之,美感与設計是不可划分的,而設計則必具有目的,藝術之美 如此,自然之美亦是如此。人在欣賞大自然的雄壯瑰麗時,同時亦滲 透自然的目的性,產生對一位至高設計者的感悟。雖然傳統的「目的 論」(teleology)已在「第一批判」中被推翻,但康德卻 在人的審美經驗中予以复生,而宗教与美學的關聯,亦在此顯明了。 康德在完成了「第三批判」后三年,又推出了另一力作﹕《純粹 理性限度內之宗教》(Religion Within the Limits of Reason Alone,1793)。此 書并不是康德的「第四批判」,因為康德的整個哲學体系,极其知識 論、倫理學与美學的反思,已于其「三大批判」中全部完成,此書只 是按其宗教哲學的觀點,來重新詮釋基督教的傳統,驟眼看來,此書 書名似乎十分貶抑宗教的地位,事實則不然。本書德文原來的名字, 一經譯為英文或中文,頓然產生了十分負面的含義,原來照康德書中 所言,本書之正面意義大約可譯為﹕《人對宗教信仰的應有認識》。 康德希望透過本書申明人應如何在适當運用理性的情況下,產生對信 仰的正确認識。 康德在《理性限度》書首引用約翰一書五章十九節﹕「全世界都 臥在那惡者手下」,指出惡(evil)的普遍性,而且他認為這不 單是惡行或惡念,更是一种「基本之惡」(radical  evil)。人立志行善,遵循律法,若不是基于內心的道德律令, 而是希望籍此換取幸福与快樂,這便是「基本之惡」。康德在此并不 是探討人性本惡或本善的問題,他要申明的乃是道德律令的無條件性, 普遍性与必然性,任何以其他設准來取代普遍道德律令的原則,都是 「基本之惡」。康德認為上帝旨意与道德律令雖是兩回事,但卻是互 相配合,互不抵触。故此天國的福音就是要人遵照上帝旨意一致的良 知,努力行善,而《圣經》、圣禮与教會便是使人邁向天國的動力。 但人若以為憑己力便可建立天國,這便淪為偶像崇拜及當時只重宗教 形式的教權主義(Clericalism)。人所能作的,只是祈 求天國早日降臨,而這亦是《新約圣經》的原意。康德在本書中大量 援引經文,而他對「天國觀」的詮釋,許多方面均与近代「圣經神學」 的探討不謀而合。 結語 康德的哲學縱使不全然是以宗教為中心,但卻明顯地具有深邃的 宗教意識,此特別可見于宗教上的掙扎,康德欲維護宗教,又欲加以 革新,這自然是吃力不討好。國內著名的哲學家李澤厚先生便指出﹕ 「康德把宗教化為道德,但又把道德化為宗教;他反對傳統 的宗教有神論,但又反對唯物主義的無神論;他要求改革, 但又害怕革命。」(見李澤厚,《批判哲學的批判》,修訂 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第324頁。) 康德的掙扎,某程度上可說是代表了現代人在宗教信仰上的困境, 一方面現代人洞察理性的過程与限制,另一方面又試圖在理性范圍內 闡釋宗教信仰的奧秘,結果在兩方面均造成极大的危机与不安。康德 窮一生之力,欲解決理性与信仰之謎,仍顯得殫精竭慮,結果繼康德 以后,無數的哲學家与神學家相繼作出不同努力,嘗試為他遺留下來 的問題尋找新的方向。 倪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