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光華站精華區 http://bbs.fudan.edu.cn/cgi-bin/announce?groups/sci.faq/philosophy -------------------------------------------------------------------------------- 發信人: noel (劍客雪), 信區: philosophy 標 題: 叔本華與佛教 發信站: 日月光華站 (Wed Jan 13 20:56:53 1999), WWW-POST@202.130.229.30    在西方諸多思想家中﹐叔本華是受東方文化影響較明 顯的一位。在他的書桌上﹐只有一尊釋迦牟尼的塑像和一 幅康德的畫像﹐由此我們便可以看出他思想的兩大來源─ ─康德哲學與印度哲學。近人在論及東方文化向西方的傳 播時﹐也總不忘將叔本華作為受佛教影響的典型。   在本世紀上半葉﹐湯用彤先生早就對這種結合提出了 批評﹕“世界宗教哲學各有真理各有特質﹐不能強為撮合。 叔本華﹐浪漫派之哲學家也﹐而時人僉以為受印度文化之 影響。其實氏之人才非如佛之羅漢﹐氏之意欲不同佛說私 欲﹐其談幻境則失吠檀多真意﹐苦行則非佛陀之真諦。” 雖然說叔本華與印度全無關係有些過份﹐但湯用彤先生的 這段話對於某些急于“融貫中西”的學人仍無異于當頭棒 喝。   我們不妨先看一下叔本華與原始佛學的關係﹐因為他 們看起來有些相像。幾乎每一個閱讀過叔本華著作的人﹐ 都會對他對世間痛苦所作的描繪留下深刻印象。一反傳統 將痛苦作為幸福之缺乏的成見﹐叔本華指出﹕“在這個世 界中﹐惟有痛苦才是唯一真實的東西﹐而幸福不過是痛苦 暫時的缺乏﹐不過是慾望與無聊較為迅速的交替。”這種 西方文化中罕見的悲觀很自然地讓人聯想起佛教對塵世之 痛苦的描述﹐然而我們卻不能因為他們都關注人世的痛苦 就認定兩者間存有內在的關聯。關鍵不在於提出痛苦的現 象﹐而在於闡明痛苦的原因。具體說來﹐釋迦認為﹐一切 痛苦的根源在於無明。無明就是無知﹐但這不是普通的無 知﹐而是對緣起性空之理的無知﹕世間萬物本是相互依存﹐ 人們偏固執獨立的自我﹔世間萬物本是無常﹐人們偏要希 求永遠佔有……這種無知地偏執就是無明。然而無明並不 是慾望﹐是無明產生了慾望﹐滅除慾望並不意味著解脫。   理論上的不同必定導致行動上的差異﹐叔本華倡導的 消除痛苦的方法與佛教的解決方案可謂是大相徑庭。概括 說來﹐叔本華提出三種解決方案﹕藝術、禁慾與絕食自殺。 他認為﹐在藝術直觀中﹐對象與主體的界限已經模糊不清﹐ 所以意志的追求暫時得到緩解。但這種辦法並不徹底﹐因 為藝術帶來的沉醉往往如過眼雲煙轉瞬即逝﹐要想得到永 久的解脫﹐必須否定意志走禁慾之路﹐關鍵在於放棄性慾 並自甘于痛苦﹐其中最徹底的辦法是絕食自殺。這種辦法 看起來有些荒唐﹐但畢竟是一個合乎邏輯的推論﹐與他的 前提相一致。在佛教提出的解決方案中﹐也含有禁慾的成 分。我想任何一個頭腦清醒的人都會適度收斂自己的慾望﹐ 就像弗洛依德所指出﹐壓制自己的慾望是自我的本能之一。 然而佛教卻決不倡導苦行﹐恰恰相反的是﹐釋迦自己組織 教派的目的之一就是反對當時印度盛行的苦行主義。釋迦 本人也實踐過苦行﹐有一些骷髏似的釋迦像表現的就是這 一時期﹐但他認為這並不能帶來生命的覺悟﹐所以就放棄 了。   有人比喻說叔本華像小乘而尼採像大乘﹐這一比喻雖 有道理但並不確切﹐因為叔本華之思想也有與大乘佛學相 近的地方。   他在《作為意志與表象的世界》中開始便點題﹕“世 界是我的表象。”這種將宇宙萬有化為虛幻的觀點與佛教 唯識學十分近似﹐然而叔本華此說自有其西方文化裡的源 頭。從貝克萊至休謨到康德﹐一步步將實體抽空﹐到叔本 華乾脆說﹕“世界是我的夢。”這種表達對於東方傳統中 的讀者來說一定不陌生。叔本華的這種觀點較接近印度教﹐ 他所講的“摩耶之幕”一詞就原于此﹐指世俗中紛繁的現 象乃是遮蔽真實世界的一塊帷幕。但這種觀點離佛教就比 較遠。為什麼這樣說呢﹖   固然﹐在佛教中無論般若學還是唯識學﹐都著重強調 世界的“如夢如幻”﹐但他們的根本意趣﹐卻與叔本華大 不相同。唯識學認為世間的所有現象﹐都是人深層心識的 變現。它進一步闡明﹐能夠變現世界的主體本身也並非實 在。這是佛學比較獨特的觀點。主張人生如夢的人不少﹐ 但他們一致認為“世界是我的夢”──現象儘可虛幻不實﹐ 然而現象背後一定要有一個堅定的實在。這是大部份思想 派別﹐甚至大部份人的思路。恰恰是在這一點上﹐佛學同 他們劃清了界限。佛教義理的核心是“無我”﹕一切都是 有條件的存在﹐在幻象之後並沒有什麼實體。叔本華的理 想是達到絕對的虛無﹐而佛陀教化的目的是親證無我的空 性。在虛無中﹐一切存在都消失了﹔而在空性之中﹐一切 存在之物才能夠存在。恰如《中論》所揭示﹕“以有空義 故﹐一切法得成。”其實世界本身無所謂真假﹐關鍵在於 怎樣看待。如果站在叔本華那樣的立場﹐從“我”的角度 來看﹐那麼世界未嘗不是虛幻﹔而如果以世界本來的面目 來看﹐那麼它可以說是無比的真實。   一位著名禪者曾說﹕老僧30年前﹐見山是山、水是水﹔ 後來略有領悟﹐見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及至大徹大悟﹐ 見山仍是山、水仍是水。第一重境界所描述的無疑是常人 狀態﹐認為一切都是實實在在、天經地義﹔後來對萬物之 實在性發生懷疑﹐這便是哲人境界﹔最終悟到虛妄的不是 外物而是自己的偏執﹐去掉無明﹐見到世界依舊是它的本 來面目﹐這可謂是佛家境界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1月13日 10:58 中華讀書報 -- ※ 來源:•日月光華站 bbs.fudan.edu.cn•[FROM: WWW-POST@202.13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