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人文哲學論壇 URLhttp://pub46.bravenet.com/forum/show.php?usernum=3895088079)

 

道德經文章欣賞 

楊水源 注 譯

 

 

 第十六章 「致虛極 守靜篤」

致虛極 守靜篤 萬物並作 吾以觀復 夫物芸芸 各復歸其根
歸根曰靜 是謂復命 復命曰常 知常明 不知常 妄作凶
知常容 容乃公 公乃全 全乃天 天乃道 道乃久 歿身不殆

注釋:
「致虛極」 處無為之事
「守靜篤」 行不言之教----第二章
「萬物並作」 萬物之始造也
「觀復」 觀照「反」也 「反者道之動」---- 第四十章
「常」造物必然之理 莊子曰 「主之乙太一 建之以常有無」---《天下篇》
「明」 佛家言 「開悟」
「容」 溶入「一」---「德」之境界
「公」 無我則大公矣
「全」 大公則無不週全
「天」 虛而實之謂「天」

今譯:
讓你的心靈進入 「虛」 與 「靜」 的最深層至極的境界吧
這時你將感知宇宙間萬事萬物最原始的 「創生」狀態 與 「生化」過程
看哪 宇宙中的芸芸眾生 可不皆由此而 「返」 回它 「秉性」 的根源嗎
這便是由於心靈在 「虛極靜篤」 中讓 「生命歸返本性」 的道理呢
就是所謂的 「復命歸根」 啊
只有在此境界中 修士才能體悟 「真常」 永存的 「道理」
能體悟 「真常」 永存的 「道理」 亦就是「開悟」之人了
不能體悟 「真常」之道的行者 必然無法行於 「正道」而 「妄作招凶」
唯有修證於「真常」境界的「真人」 才能溶入大公無私 ----「一」的世界
「真樸」的世界是一個 「智慧」 「資訊」 「能量」 共享而無不週「全」的境界
這個不可思議的境界 豈不正像「天」一樣 「虛無」 且 「真實」 嗎?
從這個不可思議的境界 再更加深入----這裡便是「道」的國度了---
修士終於到達修行最終極的目的 生命就此與「道」合「真」---
「真道」 祂 無始無終 祂 長長久久 祂 永存不朽---
證得「道果」的修士啊 你就是失去了肉體 你的生命依然不會死亡呢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

孔德之容 唯道是從 道之為物 唯恍唯惚
惚兮恍兮 其中有象 恍兮惚兮 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 其中有情 其情甚真 其中有信
自古及今 其名不去 以閱眾甫 吾何以知眾甫之然哉 以此

註釋:
「孔」 在此有兩義 名詞指「眾妙之門」 動詞指「窺探」之意
「德」 「樸」 或 「一」 的境界
「容」 容貌 名狀 內涵
「恍」 光之微 隱喻物性之源 ---「道德經精義」-黃元吉真人注
「惚」 心之密 隱喻心性之始 ---「道德經精義」-黃元吉真人注
「象」 心像
「物」 物性
「窈兮冥兮」 深遠幽微
「情」 心物之精也 通行本植為「精」字 不若「情」字切要
「真」 虛中實也
「信」 信息 資訊
「不去」 道之性也 佛言「如來」異曲同工之妙
「閱」 經歷 審視
「甫」 始源

今譯:
從「眾妙之門」往內窺探「德」的境界 可以發現由道體流出的「真樸」境界的容貌
「道」的國度虛無迷茫恍恍惚惚 惚兮恍兮 這裡是心之鄉 恍兮惚兮 這裡是物之源
由此繼續深入更加幽遠昏暗的境界 這裡有「心」「物」之精 祂們既虛無又真實 ---
這正是儲存著全宇宙資訊的「道之國度」啊
這千古常存 宇宙萬物創生之源 ---「道」 我又稱祂為「不去」 因為「道」與宇宙本是一體
我怎麼知道「宇宙萬物」之創始狀況呢 那便是我修入「道德」的國度所獲得的感悟呢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母」

天下有始 以為天下母 既得其母 以知其子 既知其子 復守其母 歿身不殆
塞其兌 閉其門 終身不勤 開其兌 濟其事 終身不救
見小曰明 守柔曰強 用其光 復歸其明 無遺身殃 是謂襲常

注釋:
「母」 喻「道」也
「子」 隱喻為「紅塵」
「兌」 精氣之出處
「門」 六根門頭
「不勤」 無憂患
「見小曰明」 知「微明」也 「明」 指開悟
「光」 與「微」「小」「柔」同義 皆引喻為「真氣」
「襲常」 修習常道

今譯:
「道」為宇宙萬物之母 為萬物創生之始 能知守「道」的聖人 雖無身而不死
知道吝惜精氣 緊閉六根門頭 才能終身無憂患 浪費「真氣」精神在俗事凡情中 則終生不救矣
能知「真气」之奧妙者便是開物之人 能守住最精柔的「真气」才是真正的強者
能夠應用「道氣」的最精純能量 並隨時鎮守在開悟的境界 則終生無有禍患臨身
這便是善於修習常道之聖人啊


第十四章 「夷」「希」「微」

視之不見名曰夷 聽之不見名曰希 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詰 故混而為「一」
其上不皦 其下不昧 迎之不見其首 隨之不見其後 繩繩不可名 復歸於無物
是謂無物之物 無象之象 是謂惚恍
執古之道 以御今有 能之古始 是謂道紀

注釋:
「皦」 明亮清晰
「昧」 昏暗模糊
「繩繩」 相續不絕
「惚恍」 參閱二十一章解
「紀」 紀元 紀錄 紀律

今譯:
看不到 聽不見 摸不著 就稱祂為「希」「夷」「微」吧 這三者皆「不可思議」 湊在一起便是渾渾屯屯之「道」了 「渾屯之道」的境界勉強形容是這樣的---
祂是其上無上 其下無下 其前無前 其後無後 完全不受空間限制的一個世界 這個世界繩繩繼繼不可名狀 這是個「心物合同」「惚兮恍兮」的世界
能夠掌握這自古常存的「真道」境界 才能駕御今之萬有 能夠知道萬物創生之源 也就可以服從於道的紀律了


第四章 「道沖」

道沖 而用之或不盈 淵兮似萬物之宗
挫其銳 解其紛 和其光 同其塵 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誰之子 象帝之先

註釋:
「沖」 沖虛
「盈」 滿足 與第三十五章 ---「用之不可既」 同解

今譯:
道體 虛靈無崖 天下用之 「或許」用無不盡
道體 深邃幽遠 生成萬物 「似乎」萬物之宗
挫其銳氣 解其紛爭 和其光芒 同處紅塵
道體 真實又虛無 恍惚 「似或存」
我真不知「祂」是誰的兒子 好像有「天地」「上帝」之前「祂」便已存在


第六章 「谷神不死」

谷神不死 是謂玄牝 玄牝之門 是謂天地根 綿綿若存 用之不勤

註釋:
「谷神」 真神靈敏如空谷之回音 如如不動 感而遂通
「玄牝」 「天地」「陽陰」「虛實」 異言而義同 皆言 「心物」 而已
「玄牝之門」 「眾妙之門」 也 ---- 第一章
「用之不勤」 用之不盈---第四章 同義詞

今譯:
在「道」的國度 「心神」如幽谷般虛靜而靈敏 寂然不動 感而遂通
這裡便是「心物合一」的境界
這裡亦是掌理天地萬物生造之門戶 所以吾又稱之為 「天地之根」
這裡沖虛而恍惚 「大道」創生宇宙衣養萬物的偉大能量
綿綿不絕 用之不盡


第五章 「天地不仁」

天地不仁 以萬物為芻狗 聖人不仁 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間 其猶橐籥乎 虛而不屈 動而愈出
多言數窮 不如守中

註釋:
「不仁」 事有為心無為 「上仁 為之而無以為」--- 第三十八章
「芻狗」 草紮之狗 徒具其形 不見其心
「百姓」 引喻修道者自我的肉身形體
「橐籥」 呼吸之機關 如古之風薣
「多言數窮」 多辯如何入靜 故多話則多事 多事則窮於「法」矣
「守中」 聖人處無為之事 行不言之教也 --- -第二章

今譯:
天地有「大仁」衣養萬物 為之而無以為 視萬物如芻狗 生而不有 為而不恃 功成而弗居
善於修道的「聖人」 效法天地之「大仁」 無心於自身的七情六慾 視此肉身如芻狗
天地之間豈不正如風鼓般 內似一片空虛 死死生生 造化往來 從此層出不窮
「聖人亦應效法天地 虛其心 實其腹 在呼吸出入之間 尋其奧妙」
多言徒然引來是非爭辯 是以聖人「行不言之教」 「處無為之事」 「抱一守中」


第二十六章 「重為輕根 靜為躁君」

 「重為輕根 靜為躁君 是以聖人終日行不離錙重 雖有榮觀 燕處超然」

 「奈何萬乘之主 而以身輕天下 輕則失根 躁則失君」

注釋:

「重為輕根」 「輕」與「重」隱喻物性 「真氣」喜穩重不可輕揚
「靜為躁君」 「靜」與「躁」隱喻心性 「真心」喜安靜不可急躁
「終日行」 二六時中 食衣住行也
「錙重」 命寶也 隱喻真氣
「榮觀」 知其榮也
「燕處超然」 守其辱也
「萬乘之主」 人身難得 今得之則如擁有萬乘之國矣
「天下」 真道國度也

今譯:

精氣喜穩重不可外揚 心性喜安靜不可急躁
所以有道聖者知道終日鎮守「命寶」「真氣」 雖然祂因此擁有超人的能量 但卻燕處超然
 
奈何擁有寶貴人身的凡人啊 切只知道用這難得人身追逐名利 而輕忽修行於「道」的天下
這種人 因舉動輕浮而失去命根 因心性急躁而自失主宰


第三十六 章﹕微明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
將欲「弱」之,必固「強」之﹔
將欲「廢」之,必固「舉」之﹔
將欲「奪」之,必固「與」之。
是謂「微明」。
柔弱勝剛強。 魚不可脫于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注釋;今譯:

將欲「歙」之,  人身如皮囊 生命就是精氣 由「壯年轉衰」 正如「皮囊歙氣」
必固「張」之﹔  善於修道德之人 可以用「固氣」「專氣致柔」的方法「重獲強壯」
將欲「弱」之,  「皮囊將欲軟弱」 引喻人生將欲進入「老弱之年」
必固「強」之﹔  善於修道德之人 可以用「固氣」「專氣致柔」的方法「重獲健康」
將欲「廢」之,  「皮囊將欲報廢」 引喻人身已進入「老弱病殘」的晚年
必固「舉」之﹔  善於修道德之人 可以用「固氣」「專氣致柔」的方法「重獲安康」
將欲「奪」之,  「壽限將到盡頭」 引喻閻羅王即將「奪去生命」
必固「與」之。  善於修道德之人 可以用「固氣」「專氣致柔」的方法再「給與添壽」 

是謂「微明」。  這就是修道進入「微明」境界所獲得的利益

柔弱勝剛強。  天下最精微「柔弱」的「真氣」戰勝天下最「堅強」的「生命規律」 

魚不可脫于淵, 人的生命不能沒有「真氣」的依養 正如魚不可脫于「深淵」

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從「道的國度」流出的「利器」「真气」是無法出示或炫耀於外人的

「作者解文」
此章「國之利器」與第二十九章「天下神器」同解 可互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