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文文庫】

工夫在字外:書法創作和中國藝術精神

方世豪(香港人文學會會長、新亞研究所哲學組博士)

P_20230805_181916

內容介紹

「工夫在字外」說法,來自「工夫在詩外」,這是宋代詩人陸游指導兒子學習寫詩時說的,「汝果欲學詩,工夫在詩外。」是陸游總結一生詩歌創作的心得。

相信陸游的意思是說,如要寫出好的詩歌,需要從讀古人經典,了解中國藝術精神,學做一個有德行的人,這就是工夫在詩外。而這種藝術精神,明顯是中國傳統的儒家精神。

陸游說的是詩歌創作,我們現在講的是學習書法,所以借他的話來說:「工夫在字外」。其實無論是寫字、畫畫,還是作詩,或其他藝術創作,其中的精神是相通的,而精神不只是技法工夫。本文會由詩歌、書法創作,講到中國藝術精神。

選錄:

「工夫在字外」說法,來自「工夫在詩外」,這是宋代詩人陸游指導兒子學習寫詩時說的,在《示子遹》詩中說:「汝果欲學詩,工夫在詩外。」

一、陸游一生創作詩歌的心得

1. 《夜吟》

首先說說陸游另一首詩《夜吟》:

六十餘年妄學詩,工夫深處獨心知。

夜來一笑寒燈下,始是金丹換骨時

陸游晚年說,六十年來胡亂學作詩,作詩工夫的深入處,只有我自己心中知道。夜來在寒燈之下,會心一笑,就像服下金丹似的,有脫胎換骨的感覺。

這首《夜吟》,可說是一首悟道詩。「工夫深處獨心知」,所悟的道的不是禪道、仙道,而是悟到詩道。夜來一笑,豁然通達的,就是詩境。

陸游是南宋詩人,十二歲即能寫詩作文。成年後,仕途坎坷,屢遭貶謫。因為喜歡不拘於禮法,所以自號「放翁」。陸游和當時南宋的豪放派詩人張孝祥、辛棄疾一樣,不滿國家偏安江左,一生都想收復中原,因而被稱為愛國詩人。陸游才氣橫溢,自言「六十年間萬首詩」。事實上,他確實是中國文學史上,保存詩歌最多的詩人。

《夜吟》這首詩說,陸游在一生作詩生涯中,有所領悟。可見陸游寫作此詩時,應在七十餘歲的晚年,對人生的領悟已有一定的確認。後來有「金丹換骨」的成語,也在出於這首詩。

學詩同做學問一樣,很多時都要經歷一段時期,之後才有所突破。一旦有所領悟,就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陸游說「工夫深處獨心知」,可見這是他個人悟到的境界。「夜來一笑寒燈下」的「一笑」,就是心領神會。傳說道家煉成金丹,食用後可使人脫胎換骨。「金丹換骨」就比喻創作詩歌能達到神妙的境界。陸游到達這境界,就會心一笑。但這境界是甚麼呢?我相信就是中國藝術精神。

2. 《冬夜讀書示子聿八首》

陸游有《冬夜讀書示子聿八首》。陸游一生有七個兒子,獨愛第六子子聿,因為子特別勤學好問,深得陸游的喜愛。陸游的大部分示兒詩歌,都是寫給子的。子後來也是七個兒子中,成就最大的,成為宋朝著名藏書家。陸游之所以有九千多首詩歌可以流傳後世,都是子的功勞。子整理保存陸游的作品,使陸游的詩歌成為詩歌史上的寶貴財富。

宋寧宗家慶五年冬夜,七十四歲的陸游和小兒子子聿讀書,給子寫了八首詩,《冬夜讀書示子聿八首》,暢談詩詞創作的心得。

其一

宦途至老無餘,貧還如筮仕初。

賴有一籌勝富貴,小兒讀遍舊藏書。

做官到老,也沒有餘下俸祿,清貧還像剛剛做官時候一樣。幸好還有一件事勝過富貴錢財,就是小兒子把家裡舊有藏書都讀遍了

可見陸游重視的不是金錢富貴,而是讀書。兒子肯讀家中舊書,勝過金錢財富。讀書就是關於人的修養了。

其二

《易經》獨不遭秦火,字字皆如見聖人。

汝始弱齡吾已耄,要當致力各終身。

唯獨《易經》沒有在秦始皇「焚書坑儒」時遭到焚燒,字字讀起來都像見到聖人。你現在年紀還小,我雖已經年老了,但都應當終身致力於各自學問研究。

在讀書之中,陸游重視讀經典,尤其是《易經》。自己已老了,也希望兒子終身讀經典。《易經》其實早已說出中國的藝術精神。

其三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古人學習是不遺餘力的,年輕時做工夫,到老才成功。要知道,只知書本知識終歸是淺薄的,要真正明白,就必須親身實踐。

陸游認為要全力學習古人的學問,只要讀書,還要親自實踐,可見中國文化的學問是實踐的學問、修養的學問。中國藝術精神也是,只了解表面意思不足,還要由實踐中掌握到中國的藝術精神。

閱讀全文,請訂閱人文學會Patreon。連結為:

https://www.patreon.com/hksh

前往現代人文文庫:

http://www.hksh.site/modernhumanities.html

前往人文臉書好、分享或評論:

https://www.facebook.com/modernhumani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