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文文庫】

中國文化的自然宇宙觀()

從《易經》看事物的互相感通

方世豪(香港人文學會會長、新亞研究所哲學組博士)

IMG_20231105_162858_HDR

內文摘錄:根據《易經》講法,天之功是貫注入地之中,引出地中的植物,天的德性是乾,是剛。這就表示一種態度:在地的堅固實質中,認識到地的虛涵性。而在天的運行作用中,認識天的實在性。所以在《易經》思想中,一個事物的實質性、實在性,是由虛實相涵,和與其他事物互相感通來建立,而不是依靠事物自身來建立。

正文:

《易經》思想內容極為複雜,各易學家之解釋也不相同。但《易經》中表現的事物互相涵,實中有虛,形成生化歷程的思想,隨處可見。

西方文化看地,自表面來看,純粹是堅固物質。看天體日月星,希臘人以為只是光,沒有物體實質性,或視為超越的神的所居。但根據《易經》講法,地之德性為坤,坤之德曰柔,是用三個陰來表示。

根據《易經》講法,天之功是貫注入地之中,引出地中的植物,天的德性是乾,是剛。這就表示一種態度:在地的堅固實質中,認識到地的虛涵性。而在天的運行作用中,認識天的實在性。所以在《易經》思想中,一個事物的實質性、實在性,是由虛實相涵,和與其他事物互相感通來建立,而不是依靠事物自身來建立。

所以《易經》用八卦表示事物德性,是用疏朗的線條()來表達,而不是好像西方希臘哲學、柏拉圖和原子論者,用較實質的幾何形體來表示。八卦最初代表八個事物,這八事物都是兩兩對應,相反相感,相生相成的八個事物。好像天高地下,就是相反相成。地向天凸起,就是山。天向地下,形成澤。就是相反相成。由上而向下流的,叫水。由下而向上升的,叫火。由內向外活動,叫雷。由外向內進入,叫風。都是相反相成。

所以八卦本身,最初所代表的八個事物,關係就是上下內外,相感相通,相反相成的關係。用八卦講各事物德性,就是由事物和其他事物發生關係時來說,由所表現出的剛柔動靜姿態上來看。

(),是運轉不窮的,功績可以貫注入地下,德性是至健至剛。地(),順著上天,依次序生出萬物,德性是至柔至順易卦三爻,用三畫就是表示一個開始、中間、終點的歷程。

乾卦_元貞利亨- 阿布波- HiStock嗨投資理財社群

乾卦用三個連畫表示德性,坤卦用三個斷畫表示德性。

(),活動而向下,澤上面是水,柔順在外面,所以用上面一斷畫,下面兩連畫來表示德性。山(),是靜立而向上凸起,外表剛強,所以用上面一連畫,下面兩個斷畫來表示德性。水(),向下流,而剛強在中流,所以用中間連畫,表示水的德性。火(),向上升而中虛,所以用中間一斷畫表示德性。雷(),由內向外活動而四散,所以用上面二斷畫表示德性。風(),内柔而外剛,向上越強,所以用上面二連畫表示德性。所以,八卦最初代表事物的德性,都不外乎剛柔動靜。剛柔動靜的德性,都是由事物的互相感通而見到,即是都是由虛之攝實、實之涵虛而見到。

《易經》用八卦指自然物的德性,進一步就是用八卦指一切事物在互相感通之際,所表示的剛柔動靜德性。由此而見到萬物都表現為虛實相涵的關係。用八卦相配,形成六十四卦,就可以表示一切萬物互相感通的德性,和形成一切事物的變化。而每一個事物變化的歷程,又都是事物用德性互相感通,而形成新事物的歷程。互相感通而生出新事物之道,就是剛強遇到柔弱,動能繼承靜,剛柔相應,動靜相,就有虛實相涵,新事物就得以生成。這就是中和之所以為貴的原因。

如果剛柔動靜的事物不能互相涵,不能做到中和,這二事物就一定要自行變通,變成能夠分別和其他事物的剛柔動靜互相感通。要自我變化德性,使到原本不能中和的,也可以得到中和。二個事物既然能夠分別得中和,而又分別變化德性,就是二個事物可互相感通,剛柔動靜得以互相涵,可以重新有新事物的生成。所以宇宙萬物間,可以有一時不互相感通而互相矛盾衝突的事,而不會永遠互相矛盾衝突,永遠得不到中和。

而由矛盾衝突要歸於中和,不是由下向上翻而要求綜合,而是分別自己要求變化,擴大所感通事物的範圍,成就並行不悖的生化歷程,而再求感通。所以,本來不和的,都可以歸於,能誠心後悔,而善於補過,能逢凶化吉,否終會成為泰,否極泰來,萬物可以生生不息而不斷成就,宇宙因此可以永恆存在。這是《易經》由旁通而致廣大,而成就悠久之敎的大意。

前往現代人文文庫:

http://www.hksh.site/modernhumanities.html

前往人文臉書好、分享或評論:

https://www.facebook.com/modernhumani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