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文文庫】

陽明後學之王龍溪與泰州派

方世豪(香港人文學會會長、新亞研究所哲學組博士)

IMG_20231022_100155_HDR

簡介:儒學傳統,主要是說人格的精神修養。人格修養學問的深度,發展到宋明理學,可說已到了一個非常深入精微的程度。這個程度,可說在世界學問之中,無出其右。當中的心性論與工夫論是其中重點。由象山開始,說不注六經,說發明本心,沒有獨立於工夫的心性論。到了王陽明說致良知即是良知自致,說本體即工夫,也沒有致良知工夫以外的心性論。到了王門弟子,更加都用自己意思來解釋儒家經典和概念,顯出六經注我的態度。王門後學各派大盛,精神意趣都不相同。這題目是根據唐君毅先生《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關於陽明弟子中,浙中王門之王龍溪與泰州派的重點作出說明。

摘要:王龍溪說先天心體或良知本體的意思,其實是繼承陽明四句教中「無善無惡心之體」一句,重視心體良知超越善惡之上的意思。所以「良知」的「良」字便視為多餘,很多時直接說「知」或「知體」代替。如:「以主宰言謂心,以虛靈言謂之知,原非二物。」說心就是知。

一、王龍溪遙楊慈湖

1.王龍溪不贊成歸寂主張

,明理學家,字汝中,號龍溪,浙江山陰人,師事陽明。回鄉後與錢德洪指導後學,是浙中王門代表之。思想受佛家影響,講學時雜以禪機,被人稱為流入於禪。又被稱為良知現成派,主張良知原本當下現成,先天自足,一點靈明便是作聖之機。

王龍溪學術上不贊成江右派歸寂主靜的主張。江右王門聶雙江、羅念等主張說由歸寂主靜的工夫而回復心之本體,這說法近似王陽明早年主張說默坐澄心,又似南方理學家陳白沙主張的致虛說法。若再追溯早期一些,則近似宋儒周濂溪的主靜和豫章李延平的默坐澄心。而王龍溪的說法則遙象山弟子楊慈湖說起意的意思,但和楊慈湖說的易說也有不同。

2.楊慈湖之己易說

楊慈湖說「心之精神是謂聖」,說「人心即神,人心即道,人心之廣大無際,變通無方」,即是說人心可以和接觸的天地萬物變通無方,人心和天地同樣廣大,天地萬物都在人心之中。

慈湖說「此心無體,清明無際,本與天地同。」「天地我天地,變化我變化。」「易者己也,非有他也。」這就是楊慈湖的己易說。

3.己易說和象山說法有所不同

這說法其實來自象山的「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的意思。楊慈湖說己易,是說天地變化和人心變化是一,這是廣度地說,和象山有些不同。

象山的說法是要人提起精神,由陷溺中拔起,奮發直立,是強度地說。楊慈湖的己易說,除了說人心量廣大,還說要做自己觀照,自己玩味,自己欣賞的工夫。所以楊慈湖的說法有美學情調,和象山帶有警策性的道德說法有所不同。

4.楊慈湖之起意說

至於楊慈湖的起意說,也是由象山的說法再進一步而來。楊慈湖說的修養工夫是人自觀其心的心量廣大。這個自己觀照工夫如要順適,便要不見到令人心陷溺的人欲,甚至人欲所孳生的意也不應該有。

慈湖說「人心自明,人心自靈,微生意焉。」人之所以有孔子所說的「必、固、我」的私欲,是因為人清明廣大的心中有一個微微起止的意。這個意其實就是人心自限於一個方向,所以出現「必、固、我」。這個意也是象山所說的限隔宇宙,令人自己進入網羅之中。所以楊慈湖發明孔子「毋意」的說法,說「起意」。也是令人自拔於象山的限隔宇宙的工夫,故也是象山的進一步說法。

5.王龍溪和楊慈湖有不同

王龍溪的說法似楊慈湖起意說,但沒有易的說法。王龍溪說起意,不是說要經歷不同階段,而是說由起意而直接悟到超越動靜的先天心體。所以王龍溪其實更加似禪宗的頓教

二、王龍溪的心、知、意、識

1.繼承陽明「無善無惡心之體」

王龍溪說先天心體或良知本體的意思,其實是繼承陽明四句教中「無善無惡心之體」一句,重視心體良知超越善惡之上的意思。所以「良知」的「良」字便視為多餘,很多時直接說「知」或「知體」代替。如:「以主宰言謂心,以虛靈言謂之知,原非二物。」說心就是知。

2.王龍溪說知、識、意的分別

意是心的感應之跡,知是心之本體,識是心中之分別相。

夫心本寂然,意則其應感之跡。知本渾然,識則其分別之影。」(《龍溪語錄卷八》)

是說心,原本就是寂然的本體。意,是心感應事物的痕跡。知,原本是渾然的本體。識,是知分別事物時的影子。

3.意去識

私欲根源在意和識。意會生起欲念,知生起各種因緣而有識,故意和識是非理性成份之源。

萬欲起於意,萬緣起於知意勝則心劣,識顯則知隱,故聖學之要,莫先於意去識。」(《龍溪語錄卷八》)

即是說萬種欲念由意生起,萬種因緣由知生起。意的表現特出,則心表現差劣。識的表現明顯,則知的表現便隱藏下去。所以聖人之學的重點,就是最先要根絕意和去除識。

4.心為之主

所以要絕意去識的根源是心:

「絕意,非無意也。去識,非無識也意統於心,心為之主,則意為誠意,非意象之紛紜矣。」(《龍溪語錄卷八》)

是說要根絕意,但不是沒有意。要去除識,但不是沒有識。意只要由心所統率,心作為主宰,則意就是誠意,而不是意象紛紜的意了

5.知為之主

知才是主宰:

識根於知,知為之主,則識為默識,非識神之恍惚矣。」(《龍溪語錄卷八》)

即是說識根源於知,知作為主宰,則識就是默識(《論語述而》:默而識之,記住真理),非記住神情恍惚的識了。

龍溪認為知才是主宰,識是後來生起的,不能把識作為主宰:

「知無起滅,識有能所。知無方體,識有分別。變識為知,識乃知之用,認識為知,識乃知之賊。」(《龍溪語錄卷三》)

是說知沒有所謂起滅,識有能所的分別。知沒有形體,識有各種分別。把識變為知之識,識就是知的發用,但把識認作知,就是知的盜賊。

6.意是後起

又認為意也是後起的:「意者,寂感所乘之機。」即是說意是之寂感所感應的意念。

7.似佛家說

王龍溪這些關於心、知、意、識的說法可以互相發明。王龍溪分辨識和知的說法接近佛家分辨「分別識」和「無分別智」的說法。佛家說識根源於智,就是用「無分別智」來統「分別識」的說法。

8.似楊慈湖

王龍溪說要分辨意和心,要根絕意,令意統括於心,這說法似楊慈湖說的絕意、起意之意。所以王龍溪特別契合楊慈湖。意是意念,絕意就似是佛家禪宗的無念

9.執滯於痕跡

意和識原本都是心知的感應發用,但當心知感應執滯所感應的痕跡,心知就失去了寂感的靈明,而變成「識神之恍惚」,意象紛紜。所以王龍溪說「識顯而知隱」,「意勝而心劣」。

10.離心起意

王龍溪又說離心起意,便出現欲望,萬欲都是離心的意象紛紜而生起。所以心的感應,一定不可以執滯於心感應生起痕跡,而要做到好像絕意去識那樣。其實識不是要根絕,而是要做到由心統意,意才能誠,而不會變成識。由心知統知,才可以做到致知。

三、正心之學

1.前人的誠意工夫,是要令意變成

由王龍溪對心、識、意的分別,可以見到,龍溪認為前人對待紛紜的意念、意象的方法,是一定要令它們變成無,即是要做工夫令人心中各種往來的善惡意念變成無。這種工夫就是要把意化成為心的感應,意是由心所統率,這樣,意便成為誠意,意念、意象就成為無。

2.誠意是後天之學

誠意這個心中的活動,是一種修養工夫,但王龍溪認為這種工夫已落在意念之後,是第二義的工夫。所以龍溪說誠意是後天之學。王龍溪認為第一義的工夫,應是由改正感應之心上做工夫,正心才是先天之學。

在誠意之學中,有意念存在,要等待做誠的工夫。而意有善惡,心要先知道意的善惡,然後才做好善惡的工夫。

3.正心是先天之學

但在先天正心之學中,心一開始就能夠感應而沒有痕跡,最初是未有善惡意念的形成。心最初只是一個超越於善惡意念之上的無善無惡的心體

4.陽明的無善無惡心之體

善無惡心之體,原本是王陽明四句教的說法。王陽明是說良知心體能知善知惡,而有好善惡、為善去惡的工夫,使到惡得到去除,而善也不自以為善,由此而說心體的無善無惡

5.知是無善無惡

而王陽明這個良知心體能知善知惡的知,原本就是在善惡之上,所以這個知,原本自己就是虛靈,沒有定本、定理、規定的善。虛靈的意思,是沒有預定的善橫在心中,成為眼中的金屑。由這個知的虛靈而言,也可以說是無善無惡的。

6.心體是善無惡

王龍溪說心體無善無惡,是由善惡意念紛紜說起。善惡意念紛紜,是說意念由心之感應轉化為識,識離開心而生出意,由此而有意念的善惡紛紜。所以由心體說,原本不可以說是識、是意。而應該直接說心是超越善惡,心是無善無惡的至善。

7.工夫是心體自己呈現

人要做的工夫,應是直接契合這個超越善惡的心體做工夫。所謂契合心體的工夫,其實就是心體自己的呈現,自己改正,使心體居於一般意念之上的一個層次。這樣做工夫,自然就沒有意念紛紜的生起。

所以這個正心之學,不是在意上做工夫,不以意作為根據,而自然有誠意的功效。

8.先天心體上立根

王龍溪

「一切世情嗜欲,皆從意生,若能在此先天心體之上立根,則意所動自無不善。」。」(《龍溪語錄卷一》)

是說人的私欲都是由意念生出,如能以超越的心體作為根據,則生出的意念自然沒有惡。

世情嗜欲,自無所容。致知功用,自然易簡省力。若在後天之意上立根,未免有世情嗜欲之雜,轉覺繁難。」(《龍溪語錄卷一》)

心體立根,私欲自然無所容身。做致知工夫也自然易簡省力。如以意念為根據做工夫,就未免會有私欲夾雜在其中,反而覺得繁瑣困難。

可見龍溪不是由意來說心而是說心在善惡意念上一層次,由此來說心的善無惡的至善。王龍溪說,由心上立根之學,是在由意上立根之學的上一層次。

9.不是另有正心之學

王陽明就沒有這樣分別心和意的說法,所以王龍溪的說法和王陽明無善無惡心之體說法不同。

所以王龍溪可以說,心之用,是可以通過對善惡意念的知,而有好惡,心之用就是致知誠意。這個說法是不必在致知誠意之學外,另外再說一個正心之學。

閱讀全文,請訂閱人文學會Patreon。連結為:

https://www.patreon.com/hksh

前往現代人文文庫:

http://www.hksh.site/modernhumanities.html

前往人文臉書好、分享或評論:

https://www.facebook.com/modernhumani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