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文文庫】

陽明後學之聶雙江與羅念

方世豪(香港人文學會會長、新亞研究所哲學組博士)

P_20230808_182754

簡介

儒學傳統,主要是說人格的精神修養。人格修養學問的深度,發展到宋明理學,可說已到了一個非常深入精微的程度。這個程度,可說在世界學問之中,無出其右。當中的心性論與工夫論是其中重點。由象山開始,說不注六經,說發明本心,沒有獨立於工夫的心性論。到了王陽明說致良知即是良知自致,說本體即工夫,也沒有致良知工夫以外的心性論。到了王門弟子,更加都用自己意思來解釋儒家經典和概念,顯出六經注我的態度。王門後學各派大盛,精神意趣都不相同。這題目是根據唐君毅先生《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關於陽明弟子中,江右王門之聶雙江、羅念二人的重點作出說明。

摘要:

王陽明說知善知惡是良知,但會變成良知追逐善惡意念的生起,良知未能成為主宰。故聶雙江提出歸寂,先求一個虛靈的本體,放下思慮追逐,歸於寂體。羅念認同這個意思,提出要做收攝保聚的工夫,感到這寂然的良知本體。這寂體能夠自己發用通微,故提出做這種純粹內在的工夫,使人能夠由善惡意念中超拔,而避免對善惡意念的追逐而不能成為主宰的毛病。

關鍵字:王陽明、良知、聶雙江、歸寂、羅念收攝保聚、善惡意念

選錄:

一、王門後學的特點

1.陽明地位與惠能相似

王陽明在儒學史的地位,比象山更接近惠能在佛教史的地位。佛教由惠能開始,便不著重經論的注解。儒學則由象山開始說我不注六經。由惠能開始,成佛工夫是指點求學者自己見到自己本心,自己做到本性即工夫,除此以外,沒有另外獨立的其他哲學理論,如:說法相、法性、識、心的哲學、宇宙論、知識論等哲學。所以後來的禪宗大師,對於經論的使用,都很自由隨意,自由運用,隨機取義,以經論文句,隨意作為問答材料使用。禪宗五宗各有不同的宗旨,雖然宗旨不同,但又很難由他們留下的語錄,根據佛家經論來加以分別說明。

2.陽明繼承象山,沒有區分本體論和工夫論

儒家傳統,來到象山,儒學發展也開始和禪宗相似。由象山開始,說六經注我,不注六經,和朱子著重遍注群經的做法不同。象山說發明本心即是工夫,說心即理的本心是心性論,也是工夫論,沒有於工夫論外的心性論。所以象山不似朱子,朱子有一套分別理氣的本體論、宇宙論,又有一套說格物窮理工夫論。象山沒有這些區分,發展到陽明就更是說本心之體即是良知,工夫即是致良知,致良知其實是良知自致,由此而說本體即工夫。所以陽明也沒有致良知工夫以外的心性論和本體論。

3.王門後學沒有獨立的本體論

陽明又說過:「悟後六經無一字,靜餘孤月湛心明」,也是不著重注六經,不著重讀書的工夫。陽明也有說《大學》古本,也有說聖人的話,但都著重說言外的意思,而不拘限於古文訓詁的意義。到陽明弟子,就更加是用自己的意思來解釋《大學》的心意知物等名稱,更加見到六經注我的態度。這種態度,都是自己說出自己對心體良知有所見,說出自己由心體良知而悟到的工夫。即是沒有另外獨立的本體論、宇宙論、知識論的論述。

4.王門後學似禪宗五宗的興盛

王學發展到王門後學各王門派別大盛,但各家的精神意趣卻很不同。這種發展情況,有些像禪宗五宗大盛,各宗的宗旨都不相同。如果想用儒家的概念,清楚的指出王門後學派別的不同,也很困難。就像禪宗五宗的宗旨各有不同,但又難以用佛家的教理名相來加以清晰的分別說明。

5.王門後學各派不同較禪宗各宗容易說明

禪宗各派的不同,不在於佛心佛性的所見不同,而純粹只是在教的方法上有所不同而已。禪宗各派比較多由反面立言。由反面立言的方式,比較少正面說明心性,這就更難由心性論觀念來加以分別。但王門後學各派的分別,和禪宗各派有所不同,比較多由正面立言,雖然各派對良知心體的所見不同,工夫也不同,但能由正面立言,始終比較容易由心性論觀念來加以分別說明。

6.王門後學有多個派別

《明儒學案》中王門後學以地區區分,分為浙中(徐愛)江右(鄒守益)、南中(黃省曾)、楚中(蔣信)、北方(穆孔暉)、粵閩(薛侃)止修、泰州等多個派別。王門後學的派別中,江右、浙東、泰州,影響較大,各自成為一路。他們宗旨各有不同,和陽明所說的也有所不同。

7.陽明學本身存有問題

之所以會有這麼多的不同,大概都是因為陽明所說的致良知工夫中,原本就存有問題,故引起這許多不同派別的說法。陽明說良知,能夠知善知惡,這是沒有問題的。但良知怎樣能夠順著這知善知惡的知,而到達真實的為善去惡呢?如何達至真實的致良知?這就存有問題。

8.良知之知落入後一著

知善知惡而達致良知的意思,是說人心中有善惡意念不斷生起,人的心追隨著這些生起的意念,而做知善知惡的工夫,由此而致良知。如果這說法中的意念不斷生起,生起無窮,人的良知之知的工夫,就變成無盡的追逐。良知的知就好像永遠落入意念生起的後一著,即是永遠不能夠真正徹底的令良知作為意念生起的主宰。也不能夠令良知有知善知惡、好善惡、為善去惡的自信。也不能夠令良知自信能夠由自身的光明,發出正確的是是非非。沒有這自信,就容易被各種潛伏的不善意念所污染,良知最後便淪為個人意見,或個人私欲。這就是陽明知善知惡說的存在問題。王門後學便是由此而展開不同的說法。

閱讀全文,請訂閱人文學會Patreon。連結為:

https://www.patreon.com/hksh

前往現代人文文庫:

http://www.hksh.site/modernhumanities.html

前往人文臉書好、分享或評論:

https://www.facebook.com/modernhumani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