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文文庫】

《德性之後》導讀(七)

曾瑞明(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前兼任講師、香港大學哲學系博士)

 

提要:

本文是「《德性之後》導讀」系列的第七篇文章。作者在本文中討論了本書第十二、十三章。前一章講述了亞里士多德的德性觀,後者是以人性為基礎,依此,德性是達到幸福人生目的的行動傾向和感受。另外,德性不只是守規則,而是依於智慧而能作出判斷。後一章講述了中世紀的德性觀,後者受基督教影響,著重人遵守神聖律則和意志內化而非德性。依麥金泰爾,這跟現代性相像,有著處處充滿衝突的道德觀。

曾瑞明-德性之後導讀7

內文摘錄:

了解亞里士多德,就要明白他對人性(human nature)的理解。他認為人有一個目的(telos),也即是有特定的目標(goal)待我們去實現。若我們能發揮我們自己,就會達到幸福(eudaimonia)的狀態。而要達到幸福,我們則需要各種德性(virtue)。

德性並不只是我們對怎樣行動的傾向(dispositions not only to act in particular ways),而是怎樣去感受(to feel in particular ways)。這是需要培育和道德教育,而非天生的傾向(inclination)。德性也非只關注一個人的一時一刻,而是看一個人的一生。擁有德性的人,也能做判斷,而不僅僅是守守法。對於亞里士多德來說,不會有仁慈但愚蠢的人,因為善跟實踐智慧是相貫通的。你知道什麼是對的事,也就能做對的事。

中世紀的人也與英雄社會相似,著重對朋友和家庭忠誠,也對報仇執迷。還有因受基督教的影響,故著重人對神聖的律則的不遵守(the breaking of the divine law)和意志內化的問題(internal disposition of the will),而非德性。基督教也援引羅馬斯多葛主義(Roman Stoicism),他們放棄了宇宙有目的的觀點,也不再接受我們有為了自身的善,而把律則內化。有趣的是,麥金泰爾認為這跟現代性(modernity)相像。

中世紀的人並沒有一個穩定的道德觀,處處充滿衝突。

正文:

在第十二章,麥金泰爾闡述了亞里士多德對德性的理解。麥金泰爾認為亞里士多德雖然不會同意,但亞氏其實並不是獨立的理論家,而是屬於一個傳統的。這樣看,就能看到德性的遞變。

了解亞里士多德,就要明白他對人性(human nature)的理解。他認為人有一個目的(telos),也即是有特定的目標(goal)待我們去實現。若我們能發揮我們自己,就會達到幸福(eudaimonia)的狀態。而要達到幸福,我們則需要各種德性(virtue)。

德性並不只是我們對怎樣行動的傾向(dispositions not only to act in particular ways),而是怎樣去感受(to feel in particular ways)。這是需要培育和道德教育,而非天生的傾向(inclination)。德性也非只關注一個人的一時一刻,而是看一個人的一生。擁有德性的人,也能做判斷,而不僅僅是守守法。對於亞里士多德來說,不會有仁慈但愚蠢的人,因為善跟實踐智慧是相貫通的。你知道什麼是對的事,也就能做對的事。

亞里士多德著重友誼(friendship)。友誼並非那些雙方獲利的東西,而是維繫一個社群的重要實踐。社群主義講亞里士多德,也是建基於此。他們會認為社群並不只有工具價值,而有內在價值。

麥金泰爾對亞氏的分析和闡述,並不叫人意外。我們更關心的,是亞氏倫理學如何由雅典倫理學,演變至今,和在今天可以有什麼位置。麥金泰爾在第十三章就談中世紀怎樣看亞里士多德。他指出中世紀的人很久才接觸亞里士多德,而且也只限於翻譯,中世紀也有一種反對研習經典的風潮。

中世紀的人也與英雄社會相似,著重對朋友和家庭忠誠,也對報仇執迷。還有因受基督教的影響,故著重人對神聖的律則的不遵守(the breaking of the divine law)和意志內化的問題(internal disposition of the will),而非德性。基督教也援引羅馬斯多葛主義(Roman Stoicism),他們放棄了宇宙有目的的觀點,也不再接受我們有為了自身的善,而把律則內化。有趣的是,麥金泰爾認為這跟現代性(modernity)相像。

中世紀的人並沒有一個穩定的道德觀,處處充滿衝突。麥金泰爾用了亨利 Henry II)和坎特伯雷的聖托馬斯 Thomas Becket )的衝突,和亨利Henry VIII)跟湯瑪斯摩爾(Thomas More)的作區分。前者的衝突,是建基於追求共同善,但後者則是大家追求的東西已經不同了。在中世紀的世界,人們就要預備做殉道者,同時也要在日常生活打滾。還有封建社會的綑綁,他們更關注的是這種問題怎樣的人才能應付這種社會的要求?需要哪種教育?

我們看到德性處於這種社會環境,要跟基督教的仁慈(charity)、寬恕(forgiveness)等觀念打交道,多瑪斯·阿奎那(Aquinas)就將亞里士多德的倫理學「改造」至符合基督教的需要。面對種種對德性陳的理解。我們會問,真有一個我們可以承繼的德性傳統嗎?這就是在第十五和第十六章的工作。

前往現代人文文庫:

http://www.hksh.site/modernhumanities.html

前往人文臉書讚好、分享或評論:

https://www.facebook.com/modernhumani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