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文文庫】

《德性之後》導讀(二)

曾瑞明(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前兼任講師、香港大學哲學系博士)

 

提要:

本文是「《德性之後》導讀」系列的第二篇文章。作者在本文中討論了本書第三、四章,主要是對情緒主義和康德倫理學的述評。

曾瑞明-德性之後導讀2

 

內文摘錄:

麥金泰爾認為,情緒主義是放棄了對操控性(manipulative)和非操控性社會關係的劃分。他認為若我們用道德觀點看事情,就會把人當成目的,而非手段——我會對他人講道理,說理由。但在情感主義眼中,我們的社會世界只是意志角逐之地。不能講道理時,當然是誰大誰惡誰正確。麥金泰爾於是就聯繫現代世界的官僚組織(bureaucratic organization)來理解情緒主義。在他來說,兩者是共通的,都是不把人當成人,只講權力(power)和效能(effectiveness)。麥金泰爾認為現代社會兩種重要角色,經理(manager)和治療者(therapist),都不能參與道德討論。他們只是困在事實領域、手段領域和量度的效率之中。

他進而追溯至啓蒙運動(Enlightenment)。他認為十八世紀的啓蒙運動欲對道德作理性的證立(justification)是失敗的。當中的代表人物,當然是大哲康德。但麥金泰爾認為,康德的道德哲學核心,是兩個好像很簡單的命題若果道德條是理性,它就會對所有理性的人都有效,就像數學一樣。如果道德規則所有理性存在都必須遵守的,那麼那些偶然於他們的能力就不重要,最重要的只是他的意志(will)。

麥金泰爾的批評,其實建基於他對德性倫理學(virtue ethics)的看法。德性倫理學認為我們的條件和特質,是構成我們道德行為的必要條件,而非僅僅是意志。德性倫理學也認為我們的道德,視乎我們的角色和身份,而沒有一個放諸四海皆的道德規則。

另一方面,康德的道德格moral maxim)是道德主體自行思考能否普遍化該行為。麥金泰爾認為這其實已反映沒有公共的、理性的標準去支持道德。他認為祈克果Kierkegaard)是康德的繼承者,把道德變成了個人選擇。

 

 

正文:

在第三章,麥金泰爾就闡述情緒主義社會學背景。他斬釘截鐵地指出,道德哲學,必然預設了社會學(sociological)背景。因此,我們若要充份理解道德論說,就要掌握其社會學背景。

 

麥金泰爾認為,情緒主義是放棄了對操控性(manipulative)和非操控性社會關係的劃分。他認為若我們用道德觀點看事情,就會把人當成目的,而非手段——我會對他人講道理,說理由。但在情感主義眼中,我們的社會世界只是意志角逐之地。不能講道理時,當然是誰大誰惡誰正確。麥金泰爾於是就聯繫現代世界的官僚組織(bureaucratic organization)來理解情緒主義。在他來說,兩者是共通的,都是不把人當成人,只講權力(power)和效能(effectiveness)。麥金泰爾認為現代社會兩種重要角色,經理(manager)和治療者(therapist),都不能參與道德討論。他們只是困在事實領域、手段領域和量度的效率之中。

 

麥金泰爾其實不只評論情緒主義,簡直是對對當代文化作整體批評。他指出我們在當代世界,自我(self)以為是可以跟社會角色抽離的,沙特的存在主義就是表者(存在主義也是麥金泰爾的開火對象之一)但我們的判斷,卻也是無標準的、主觀的。

 

在第四章,他進而追溯至啓蒙運動(Enlightenment)。他認為十八世紀的啓蒙運動欲對道德作理性的證立(justification)是失敗的。當中的代表人物,當然是大哲康德。但麥金泰爾認為,康德的道德哲學核心,是兩個好像很簡單的命題若果道德條是理性,它就會對所有理性的人都有效,就像數學一樣。如果道德規則所有理性存在都必須遵守的,那麼那些偶然於他們的能力就不重要,最重要的只是他的意志(will)。

 

麥金泰爾的批評,其實建基於他對德性倫理學(virtue ethics)的看法。德性倫理學認為我們的條件和特質,是構成我們道德行為的必要條件,而非僅僅是意志。德性倫理學也認為我們的道德,視乎我們的角色和身份,而沒有一個放諸四海皆的道德規則。

 

另一方面,康德的道德格moral maxim)是道德主體自行思考能否普遍化該行為。麥金泰爾認為這其實已反映沒有公共的、理性的標準去支持道德。他認為祈克果Kierkegaard)是康德的繼承者,把道德變成了個人選擇。

 

麥金泰爾作結論說「我們的前任文化的道德(morality of our predecessor culture——也成了我們的沒有公共、可分享的理性證立public, shared rationale or justification)」在世俗世界,宗教退了場,也不能提供那樣的背景。為何會出現情感主義這種哲學,也就不難解釋了。

 

不過,麥金泰爾這種「歷史」解釋,也不是沒有問題。他對啓蒙的描述,就似乎只是為了符合他那想提倡的道德觀而描述。Robert Wolker就指出,麥金泰爾完全忽略了法國啓蒙運動的哲學家,例如伏爾泰等。啓蒙跟情緒主義的社會背景也大不相同,麥金泰爾似乎是自己編了了個好聽的故事。所以讀這本書,又要應付哲學,又要應付歷史,殊不容易。

 

前往現代人文文庫:

http://www.hksh.site/modernhumanities.html

前往人文臉書好、分享或評論:

https://www.facebook.com/modernhumani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