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文文庫】

中國古代宗教精神的特質:

天帝富仁愛體恤之德

方世豪(香港人文學會會長、新亞研究所哲學組博士)

內文摘錄:由於中國古代宗教文化中,神和人的距離不大,人可以在上帝左右,神意常常會順著人的修德而轉移。所以中國古代的天帝,比起希臘的宙斯,猶太的耶和華,都富有仁愛體恤的德行。

IMG_20221218_091317

由於中國古代宗教文化中,神和人的距離不大,人可以在上帝左右,神意常常會順著人的修德而轉移。所以中國古代的天帝,比起希臘的宙斯,猶太的耶和華,都富有仁愛體恤的德行。

神一定會具有德性,這個特點是一切宗教相同的。但是神如果是以威武力量顯著,祂的德性就常常偏於表現在主持正義的一方面,而仁愛常常不足夠。希臘的宙斯和猶太的耶和華的德性,都偏於正義,直至到基督教興起,上帝的德性才變成以仁愛為主。

神的威力盛大,公義足夠,而仁愛不足夠,會因為神所主持的正義,常常會使正義在其中一方,不在另一方,用力也是在其中一方,而不在另一方。因而可以不體恤另一方的人情。甚至,人雖然修養德行,也不能感動天神。於是有一些有德的人,反而得到惡報。所以在猶太舊約中,有很多哀怨的說話。例如:約伯記。

但在中國,天帝不是以威力顯著,「民之所欲,天必從之」,指上天能順應民心的所向所求。《尚書泰誓上》中這一句,《左傳》中常常引用,用來說明「天之愛民甚矣,豈其使一人肆於民上。」(《左傳襄公十四年》)即上天很愛人民,不會令一人在眾多人民之上放肆,所以會順應民心。因為上天和人親近,所以天帝一早已有對人的仁愛體恤之情。人修養德行,都可以感動上天。所以《詩經》《尚書》中,特別多天體恤人民的句子。例如:

「天亦哀於四方民。」《尚書召誥》(天亦哀閔於四方人民。)

「惟天惠民。」《尚書泰誓》(天施恩惠於人民。)

「皇帝哀矜庶戮之不辜。」《尚書呂刑》(上帝憐憫眾多被殺戮的無罪之人。)

「皇矣上帝、臨下有赫。監觀四方、求民之莫。」《詩經皇矣》(偉大的上帝,俯視人民的光明。明察四方,要求了解民間疾苦。)

「皇天無親,惟德是輔。」《尚書蔡仲之命》(上天公正無私,只幫助有德的人。)

「惟德動天,無遠弗屆。」《尚書大禹謨》(只有道德的力量才能感動天地,再遠的地方也能達到。)

「帝謂文王,予懷明德。」《詩經皇矣》(上天昭示文王,我欣賞你的品德。)

「帝謂文王,無然畔援,無然歆羨。」《詩經皇矣》(上天命示文王,不要暴虐狂妄,不要羨慕別人,應要自強。)

由於天帝和人接近,而又富有仁愛體恤之情,所以中國古人雖然相信天帝的尊嚴,但仍然可以同時相信,天帝遍在於自然,又遍在於人間世界。天的圓而向下覆蓋,天的表現直接貫注到大地之中,引出植物生長,是人在自然中直接見到的。

但在相信天帝超越性的人,則常常思考天帝的居所,在天之上層。由此而容易有層疊的天的觀念。例如:希臘人的天體觀。所以建造教堂,對天神祈禱,也要高聳雲霄,好像中世紀的教堂。

但在中國,因為天帝和人親近,所以能夠直接見到上天覆蓋世界,直接見到天之功效貫通到土地之中,引生出植物來養活人民,看到上帝生出萬物,遍愛人民。中國人由此而看到上天的德行。由此,就不再重視在天以外的上層的天,而著重看天帝周行在當前世界的上下四方。於是有「天高聽卑」的說法。「天高聽卑」(《史記·宋微子世家》)上天神明可以洞察人間最卑微的地方。祭天的禮,由下面燒柴,而上達於天。祭天的建築,不必用高聳雲霄的教堂,而用圜丘。即天子祭天之壇,亦即後世的天壇。所以清代的天壇,仍然一直平臥在地上。

由文化心理起源來看,我們可以說,人所相信的神的性質,都是人精神客觀化在神身上而形成。但是由文化歷史來看,古代人精神的形成,都受到所信的神的性質所規定。而人的德行形成,都是仿效神的德行而形成。所以中國古人相信天帝的德行,由上天覆蓋大地,周行四方,遍愛下面的人民。於是人學習天,亦即應當學上天這些德行。

帝王就最需要學習敬天,《周禮》以為只有天子能祭天。帝王更加需要效法天而行,應當效法天的廣大寬容,所以中國古代極早已有寬大和愛民的教化。例如:《尚書》有「克寬克仁,彰信兆民。(能夠寬容,能夠仁愛,向人民昭示誠信。)(《仲虺之誥》)「予仁若考」(我仁愛如父親)《金縢》的說話。又應當效法上天,使到在下的人和物可以上升。所以很早有已帝王求賢能的人幫助自己,和選拔任用不在朝廷擔任官職的人的做法。萬物在天地間,並行而不悖,建立萬國,協和萬邦,正是天子的責任。所以上天生出萬物,是本末始終相貫的,末不離本,終不離始,所以人應該不忘其所本的祖宗、父母,和歷史的教訓。

這樣的天帝觀,和效法天、敬天的宗教精神,都可以說由中國古代人民的社會、政治、倫理、文化的實際生活中,由親和仁厚的人情中生出來。這種宗教精神,也可以說原本是中國社會、政治、倫理、文化生活的根本,又由外面護持著中國社會、政治、倫理、文化的生活。

前往現代人文文庫:

http://www.hksh.site/modernhumanities.html

前往人文臉書讚好、分享或評論:

https://www.facebook.com/modernhumani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