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的道德問題》

第二章:安樂死

劉桂標(香港人文學會課程部主任、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博士)

 

 

作者案:多年前,筆者差不多同時擔任中文大學及人文學會的「現代社會的道德問題」課程(相當於一般的應用倫理學課程)的講者;在教學之餘,根據課堂筆記,以及與學生和網友的集體討論,寫成同名的一本著述。初稿曾在昔日本會主持Ourradio網上電台節目「通識看天下」討論區及本會Facebook分章分節公開分享,現在正式予以修訂,並呈本會現代人文網頁刊載,全書經修訂後將正式出版。

 

內容提要:

在本章中,作者首先釐清安樂死的涵義,包括主動、被動、自願、非自願等方面的區分;然後,分別說明了一般學者贊成與反對安樂死的主要理據。最後,依於中西倫理學的觀點,作者提出自己贊成安樂死的道德理據,並對上述反對安樂死的觀點加以反駁

關鍵詞:

安樂死  生存權利 仁慈原則 破壞生命價值 違反自然律 扮演上帝 滑坡理論

精華摘錄閱讀:

本章分為四節:一、什麼是安樂死的道德問題?二、安樂死可被允許的理據三、反對安樂死的主張、四、評論。

以下精華摘錄為本章第四節的其中一部分,作者對反對安樂死的一些主要理據一一加以駁。

欲閱讀全文,請訂閱人文學會Patreon,連結為:https://www.patreon.com/hksh

 

 

  對於反對安樂死的理據,筆者以為全部都可以反駁:

 

I.破壞生命的價值

  有人以為生命的價值是絕對的,故一切毀壞生命的行為都是不道德的。講者以為這是反對安樂死中的理據中較強的論證,但亦可以回應

  生命雖然有絕對價值,但遇到義務衝突時,捨棄生命可以獲得更高的價值。例如,為了救人而犧牲性命(即捨生取義)。

  況且,在上述典型安樂死的情況下,嚴格醫務人員根本就沒有破壞生命,因為是否執行安樂死,病人始終也是會死的,只是時間上早一些。

 

II.違反自然律

自然律與道德原則無必然關係,符合它並非必然是道德的,違反它亦不必是不道德的。例如住在山洞(合乎自然)並不一定道德,住在九龍塘豪宅(不合乎自然)並不一定不道德。

  另外,自然一詞詞義含混,許多時候,尤其是現代社會根本難以區別出自然與非自然的界線。特別是關於人的行為,許多時候難以界定是否自然例如多做運動來促進個人健康。在安樂死的典型情況中也如此,進行醫療難以說是否自然。

 

III.「扮演上帝的角色」

  宗教的觀點對無宗教信仰者無約束能力。而且,對於什麼事情才算是扮演上帝,並無普遍標準可言,有宗教信仰者彼此間亦無定論。最後,聖經其實亦沒有明言安樂死是否扮演上帝,是否不道德;我們甚至連「安樂死」一詞在經文中也找不到。

 

IV.滑坡理論

  並沒有經驗的證據決定性地證明這種滑坡現象;況且,政府的鄭重監管可有效防止滑坡現象。

 

 

※前往人文臉書讚好、分享或評論: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460551929613033


回 現 代 人 文 首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