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文學會網頁 http://hksh.site

《老子詮釋》

第一章詮釋(上):章句通詮(初稿)

 

劉桂標香港人文學會理事長中大哲學系兼任講師

 

版權所有如無授權請勿轉載

 

 

一、經文訂定

1.1(1)可道(2),非常道(3);名可名,非常名(4)

1.2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5)

1.3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6)

1.4此兩者(7)同出而異名(8),同謂之玄(9),玄之又玄(10),眾妙之門(11)

1. 帛書本《老子》分為上、下篇,但次序與流通本《老子》剛相反,上篇相當於後者的德經部分,下篇相當於後者的道經部分。本章為流通本德經的第一章。流通本《老子》在這方面明顯較古本優勝因為道是宇宙本體德是其呈現或即發用流行理論上道先於德,篇章先後次序更為合理

2. 古本《老子》沒有區分章節,在令讀者了解方面也遜於而流通本《老子》,但後者也只分章而沒分節。因此,更易令讀者把握故,筆者將本章區分為四節,分別以1.11.21.31.4標碼。本書往後的分節及標碼類此。

 

二、主要版本

簡本

帛甲: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觀其眇;恒有欲也,以觀其所噭。兩者同出,異名同胃,玄之有玄,眾眇之[門]。

帛乙: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觀其眇;〕恒又欲也,以觀其所噭。兩者同出,異名同胃,玄之又玄,眾眇之門。

傅本: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河本: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王本: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案:帛書本中的[]符號及裏面的文字表示缺字及其補足,「无」、「眇」、「胃」是「無」、「妙」、「謂」的異體字,「噭」是「徼」的同音互訓字或筆誤。

道德經版本眾多本書只列出上述主要五種版本經文,依其歷史先後次序為

一、  竹簡本(簡稱簡本」):約出現於戰國中期偏晚1993年湖北省荊門市館在郭店一號楚墓出土分為甲丙三組相當於今本約三分一三十二章),三組內容基本上無重複經文無分篇和章章序與通行本大不相同與帛書比較除章次不同和少數經文用字有差異外大部分內容相同或相似此本經文筆者依丁四新(2010)、熊鐵(2011)、荆門巿博物館(1998)作互校

二、  帛書本乙兩種版本分別簡稱帛甲」、「帛乙」):約出現於漢初1974年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有甲乙兩種甲種用篆書寫乙本用隸書寫);與通行本不同,《德經在前,道經在後也無分章此本經文筆者依高明(1996)、熊鐵(2011)、國家文物局古文獻研究室(1980)作互校

三、       傅奕本(簡稱「傅本」)雖成書於唐代但卻是傅奕依漢初項羽妾本及多種傳本校勘而定它與各種流通本有差異獨與馬王堆出土帛書老子接近故可視作為早於其他流通本此本經文筆者依畢沅(熊鐵2011)、熊鐵(2011)、陸國強等(1988)

四、  河上公注本(簡稱「河本」)作者偽託為戰國河上丈人又稱河上公」),但據學者的考據約作於東漢中葉迄末季間較王弼本早出唐宋以來也廣為流行此本經文筆者依王卡(1993)、熊鐵 (2011)、陸國強等(1988)作互校

五、  王弼注本(簡稱「王本」)成書於魏晉(曹魏正始年間)。王弼的注釋是膾炙人口的經典,唐宋以來流行廣,本書作經文訂定以其為主此本經文筆者依樓宇烈(2008)、熊鐵(2011)、陸國強等(1988)作互校

為方便故下文稱首兩個本子為古本後三個本子為今本或流通本。

除了上述版本外本書還有眾多不同的版本;如有必要筆者在訂定經文時也會提及另外筆者以為從哲學觀點來看五種版本中以王弼本最佳因為注者王弼哲學慧識十分出眾其選取及修訂的文本最具哲學價值和意義至於其之前的版本,即使是最早出現的竹簡本和帛書本雖然最接近本書的原貌可稱原本)卻並非最佳的修定版本可稱善本)以它們來解讀老子哲學,在義理詮釋上反而不及王弼本故此,本書可說以王弼本為底本,其他四種主要版本只作進一步修訂和參考之用至於筆者對第一章的文字的修訂的詳細想法詳見本章義理闡釋部分。

 

三、詞句解釋

(1)」:在中國哲學來說,義同天或天道以現代哲學專門用語來說,是宇宙的最高存有(highest being)或即本體(nomenon)或即終極真實(ultimate reality)依古今中外許多哲學家的反思現實的經驗的事物由於流變不居不能恒存故此,不能是宇宙萬物的生起原因或即本源;後者只能是在現實之外或之上,或即超越的事物中國哲學一般稱為道或天或天道等老子所說的道主要是此義另外中國哲學家也常以本體來作為人生意義和價值的基礎沒有了道則任何意義和價值都不能最終挺立此義下的道古代大哲往往亦稱為理

甲骨文,從人、從行。「行」象四達之衢,即今天的十字路口,指兩條道路交叉之處;」表示人所行走的,在六書中屬於會意,這是此字的本義。金文,從「行」、從「首」,或再加「止」為義符;「首」是人的頭部,「止」是人的腳部,兩者往往可代表人,全字象人走在道路之上。戰國文字,從「辵」、從「首」,或加」,篆文、隸書、楷書大抵相同《說文》據此說:「𨕥,所行道也。从辵从首。一達謂之道。」「道」從「辵」為義符,表示與行有關;從「首」亦為義符,表示行走有特定的方向;「首」也有兼聲的功能,字此時在六書中屬於會意兼形聲,本義為道路而可引伸為道理的意思古代中國哲學家包括老子及其他大哲甚至進一步引伸為上述宇宙本體之義例如,《易繫辭》說:「一一陽之謂道。」又說:「立天之道,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二說皆為此義

這裏對「道」字的解釋,主要參考《說文解字》、《康熙字典》、《漢語大詞典》、《字源》等字典和辭書,轉引自以下網站:

國學大師「道」字條目,網址為:

http://www.guoxuedashi.com/zidian/9053.html

另外,也參考了香港中文大學漢語多功能字庫「道」字條目,網址為:http://humanum.arts.cuhk.edu.hk/Lexis/lexi-mf/search.php?word=%E9%81%93

最後依老子作為上述宇宙本體的有許多相關的涵義除了本章所述外詳下文)在許多別的章文也有論及包括以下各章1245679101114212325323437394041424346474851525355596265676873777981在本章義理闡釋部分,筆者會對其中的主要涵義加以綜述。

(2)   可道」:這裏的字與上面所說的字意義有所不同首個字指宇宙本體是名詞第二個指言說是動詞。「可道指可以通過經驗概念來論述

(3)非常道」:「字在帛書甲乙本均作」,後來,流通本為避諱漢文帝劉恒而改但二字意思相同都指恒常不變之意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是表示作為最高的存有的道是永恒不變的超越經驗的事物並非流變不居的一般經驗對象故此,是不可以用經驗概念來表述的,只能靠人自己在生活實踐中來體驗。相反,可以用經驗概念來表述的,只是經驗對象而不是道

這裏有兩點須注意第一說道是常嚴格來說,並非指經驗意義上的不變因為若是如此則不能作為變化不居的經驗事物的根源不變的對象不能成為變化對象的原因。其實,「不變」,都是用來描述經驗對象的然而道並非經驗對象故此,在此義下不能說其為變或不變故此,說其為常是指其超越了變與不變這些經驗面相用中國佛教描述佛性或如來藏的用語來說,它可說是一種真常」,即究竟真實的的永恒歷來對佛學有了解的注釋家如成玄英釋德清魏源黃裳吳怡等等都以此詞來解釋老子這裏說的」。當中成玄英發揮得最為透徹:「然至道深玄,不可涯量,非無非有,不斷不常;而義有抑揚,教存漸頓,所以立常以破可,故言可道非常道。至論造極處無可無不可,亦非常非不常,故《玉京經》云:無可無不可,思與希微通。」(成玄英,《道德經義疏》,選自蒙文通2001p.376他將老子這裏說的解讀為「不斷不常」、「非常非不常」,雖是借用了佛教的用語但的確能說明白老子所說的的真義

第二,明乎此,有些詮釋家以為將解釋為永恒不變是不對的因為不能說明本身的變動義如朱謙之陳鼓應等;這樣說一義下雖然不是錯的但卻語焉不詳例如,陳鼓應說:「『常道』之『常』,為真常、永恆之意。一般將『常道』解釋為永恆不變之道,然可以『永恒』釋之,卻不當以『不變』作解,因老子之作為宇宙實體及萬物本原的『道』,是恒變恒動的。《老子》四十章謂:『反者道之動』,便以道為動體;二十五章形容道的運行是『周行而不殆』,也是描述道體之生生不息。朱謙之說:『蓋「道」者,變化之總名。與時遷移,應物變化,雖有變易,而有不易者在,此之謂常。……老聃所謂道,乃變動不居,周流六虛,既無永久不變之道,亦無永久不變之名。……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四時變化,而能久成。若不可變、不可易,則安有所謂常者?』(《老子校釋》)按朱說為是。」(陳鼓應2006p.74)其說及其所引朱說皆語焉不詳,未明言道的超越經驗意義的恒常可以佛教用語稱為真常」,或以詭辭稱為常而非常」)之義

(4)   名可名,非常名。」

:一般來說,是名詞指名稱的意思然而這裏老子將名與道相提並論,有其特別的意思依本章及道德經全書,是指常名」(一章:「非常名」)或即無名」(一章:「無名」、三十二章:「常無名」、三十七章:「無名之樸」、四十一章:「道隱無名」);前者是表示真實永恒真常的宇宙本體的名稱後者是指沒有特定指涉對象但卻不是表示虛無的名稱

可名」:第二字與第一字不同它是動詞而非名詞指的是可以命名這裏可以理解為指涉特定事物。「可名指可以命名或指涉經驗對象

非常名」:名稱若可以用來命名或指涉事物的話它便不是用來表示最高恒常的道的名稱無名或即常名)。

本章首節說明了作為宇宙本體的道的兩方面的本性從語言角度來說,可說是表述了的兩種涵義):第一道是真實永恒的其他有相近觀點的章文為六章:「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緜緜若存,用之不勤。」七章:「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十四章:「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禦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十六章:「道乃久。」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

第二道是不可以用言語來徹底表述明白的除上面提到講無名各章外其他意思相近的經文有:十四章:「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二十五章:「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最後要說的是王弼在其另一部著述《老子微旨例略》提出「名號」與「稱謂」的區分,這對用語正好可以用來分別對應老子所說的常名非常名」,此義在本章義理闡釋部分作詳細說明。

(5)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首先本章此句與下句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這兩句筆者當作是本章的第二節和第三節有句讀方面的問題須先行處理老子文本,無論是古本或流通本,均是以無名」、「天地之始」,以及有名」、「萬物之母來斷句。這種情況到宋代王安石注釋老子時才有改變他以」、「名天地之始」、「名萬物之母來斷句。自此以後注釋家在此節句讀方面分為兩大陣營一、以「無名」、「天地之始」,以及「有名」、「萬物之母」來斷句,如河上公、王弼、蔣錫昌、任繼愈、張揚明、高明等;二、以「無」、「名天地之始」及「有」、「名萬物之母」來斷句,如王安石、司馬光、梁啟超、高亨、嚴靈峰、陳鼓應、古棣(關鋒)等。筆者以為兩種斷句均有所據且均可解讀老子本章的思想但筆者個人較傾向後一種斷句方式,詳見下文本章詮釋義理闡釋部分。

其次,依第二種斷句方式,筆者解釋關鍵用語如下

」、「」:老子用此二詞俱是指道但分際意義有不同故以二詞來表述。「主要表示宇宙本體自身的無形體引伸而言是無經驗的性質進而引伸為無限或自由的意思。「則主要表示宇宙本體發用流行的有形體引伸而言是有經驗的性質進而引伸為有限或不自由的意思老子文本中,也有其他經文將」、「二觀念對揚並表示了上述的意思十一章:「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四十章:「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對於」、「二觀念老子更重視的是」,故單講上述的觀念的章文更多其以此為基礎構成的無為觀念更成為全書的核心觀念此觀念我們在後面相關的章文將有更詳細的討論。

天地之始」、「萬物之母」:筆者以為此二詞組可作二解其一「天地」、「萬物同義,「同義就文字本義來說,天地萬物都指世界可為人所觀察到的經驗現象而十四章就使用了天下萬物這個同義複詞古本與傅奕本都作天下之物」);同時,「是開始,「是母親兩者同有本源的意義。五十二章:「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明顯將視為同義另外帛書本相應於第二節的經文就是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兩個詞組首詞都用萬物」,可印證流通本的「天地」、「萬物二詞可看作同義依第一種解釋此節說明了道雖可有無和有兩種分際意義的不同但它們可同屬宇宙萬物的根源——道。劉笑敢解釋此二語時便強調此義:「從修辭的角度來看,古本重複『萬物』不如傳世本以『天地之始』與『萬物之母』相對仗為好。然而,重複『萬物』則更突出了『有名』與『無名』的主體同是萬物,因而『有名』與『無名』二者的關係就更加明顯是一事之相續,一體之兩面,而不是把『天地』和『萬物』分作兩件事。」(劉笑敢,2006p.94

其二「天地」、「萬物不同義,「也不同義。「天地可指宇宙未分化為萬物的階段古本與傅奕本使用了天下一詞則此義更明顯萬物則指宇宙已分化為萬物的階段至於」,就文字本義來說,已可說有分別,朱謙之說:「《說文始,女之初也。』『象懷子形,一曰象乳子也』。」(朱謙之1984p.5其說可了解為是較為前的階段的開始從哲學義理來說,可理解作超越的形而上的根源或即創生原則,這對應道的來說可理解為現實的形而下的根源或即實現原則這對應道的來說。牟宗三先生對二語的第二種意思作出了很好的解說:「道之『無』性為天地之始,此是總持地由天地返其始以為本也,即後返地以『無』為天地之始本也。道之『有』性為萬物之母,此是散開關聯著萬物而以道之『有』性說萬物之母也,即向前看以有為萬物之母也。只因向前看關聯著散說的萬物,始顯道之『有』性。以道之『無』性始萬物,以道以『有』性成萬物。」(牟宗三2003p.152-153牟先生用語雖與筆者的不同但其所指大體相當

上述二解並無根本的衝突因為本章最後一節老子就清楚明言,同出而異名」,依中國哲學傳統用語,是不即不離的意思依西方哲學的用語則是具辯證的意思故此,第一種解釋可理解為講不離義或相同義),第二種解釋講不即義或不同義),二義相輔相成而並不排斥

(6)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節句)也有句讀方面的問題這方面很接近上節句)所述第一種解讀是以常無欲」、「以觀其妙」,以及常有欲」、「以觀其徼來斷句,第二種解釋則以常無」、「欲以觀其妙」,以及常有」、「欲以觀其徼來斷句筆者以為兩種斷句方式皆可通讀經文,但個人較傾向後一種斷句,理由將於本章詮釋的義理闡釋部分詳說。

」:本義為諦視細看。在本節經文中,可有明白了解的意思

」、「」:歷來注釋家雖對此二詞特別是後一詞有很多解釋然而由於此二詞是老子依次描述道的」,故此,應有互相對應的意思故此,在眾多解釋之中,筆者以為以下二義是較好的解釋

其一,「有邊際的意思筆者以為可引伸為有限之義陸德明說:「徼,……邊也。」(陸德明,《老子音義》,選自熊鐵等,2011)「若取此義宜作沒有邊際或無限的意思徐志鈞說:「《廣雅‧釋言》:『筆者案:「」,帛書本用後一字),莫也。注:『《一切經音義卷二十一引此而釋之曰:「言遠視眇莫不知邊際也。」』」(徐志鈞2002p.158這樣,本節經文,可理解為從道的無的方面來看可了解道的本體的無限從道的有的方面來看可了解道的呈現的有限

其二,「有光明顯見的意思。「」(異體字為」)同音互訓後者本義是光明的意思可引伸為顯見義帛書本作」,同叫義有不通可能是之誤或借用敦煌本就是用上了見朱大星,2007p.340)。取光明或顯見義可作微細義或難察義朱謙之的注釋可作如是了解:「『徼』,傅、范本與碑本同,宜從敦煌本作『曒』。十四章『其上不皦』,景龍本亦作『曒』,是也。……田潛曰:『案慧琳引埤蒼「明也」,韻會云「明也」,未著所出。詩「有如曒日」,詩傳云:「曒,光也。」《說文》古本舊有「曒」字,後世或借用「皎」。「皎」,月之白也,詩「月出皎兮」是也。或借用「皦」,皦,白玉之白也,論語「皦如」是也。字義各有所屬,「有如曒日」之「曒」,碻從日,不從白也。』(一切經音義引說文箋卷七)經文『常無觀其妙』,妙者,微眇之謂,荀悅申鑒所云:『理微謂之妙也。』『常有觀其曒』,『曒』者,光明之謂,與『妙』為對文,意曰理顯謂之曒也。」(朱謙之,1984p.6-7據此本節經文可理解為從道的無的方面來看可了解道的本體的隱密因為無形體);從道的有的方面來看可了解道的呈現的顯明因為有形體)。上引朱謙之所提的經文——十四章正與本節文義相應:「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筆者以為,「其上可理解為形而上,即道的本體或無,「其下可理解形而下即道的呈現或有

(7)   此兩者」:有學者以為指」(如王弼),有學者以為指無欲有欲」(如成玄英),雖不算錯,因為它們分別源於;但較好的解釋是直接指」,因為下文說兩者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可視為將它們提到最高的義理層面

(8)   同出而異名」:字面意義表示無與有根源相同而名稱不同的意思實質表示無與有兩者有著不即不離或辯證的關係

(9)   」:本義為帶有紅色的黑色或深黑色,引伸為道理深奧玄妙之義。《說文》:「幽遠也。黑而有赤色者爲玄。象幽而入覆之也。(許慎,《說文解字》,p.84上

(10)   玄之又玄」:此語可有二義其一是抒情的意思重複言說表示道理深奧玄妙到了極端的程度用現代漢語來說,等同深之又深一語其二是類似佛教所講的相遣法先以詭辭同出異名表示道的無與有是不即不離義義理深奧玄妙故首次說為」;接著再說第二個表示上面的玄的意思有如佛教所講的方便說法不能執定故第二個字可說是為消解第一個字而說的吳怡詳細說明了上述兩種意思:「老子用了一個『玄』字,已夠了,為什麼還要『玄之又玄』?當然從文字表面上來看,這只是加強描寫玄的深之又深而已。但哲學家們則另有見解,如王弼說:『而言謂之玄者,取於不可得而謂之然也。謂之然,則不可以定乎一玄而已。』王弼的意思是指『玄』是無法用文字來形容,如果只說一個『玄』字,這個『玄』便成了一個固定觀念,所以要說『玄之又玄』,以表示無限的深遠。關於這點,憨山大師在《道德經解》中有較深刻的見解:『老子又恐學人工夫到此,不能滌除玄覽,故又遣之曰:『玄之又玄』。意調雖是有無同觀,若不忘心忘跡,雖妙不妙。殊不知大道體中,不但絕有無之名,抑且離玄妙之跡,故曰:「玄之又玄」。』憨山大師的意思是第一個『玄』指『有』『無』同根,而第二個『玄』字又掃去了執著這個同根的『玄』。他所用的方法,乃是中國禪宗慣用的一層層的破執。最後連佛之一字都要破,何況『玄同』?」(吳怡2013

(11)   眾妙之門」:「指門口引伸為了解道理的主要入路這裏是要說明,了解道的無與有,是把握人生和世界的主要入路

 

四、章義綜述

本章可說是全書的最重要的其中一章它說明了老子哲學的中心觀念——「的主要涵義故此,歷代注釋家多將此章看作全書的綜述本章四節可視作從四方面說明這些主要涵義

第一節表述了道是不可言說的。老子的意思可理解為作為最高的存有或即宇宙本體的道由於不是經驗對象故此,沒有經驗的面相西方傳統哲學稱為事物的本質),不可以用經驗概念來充分論述此節意謂道是超越經驗的是一切經驗事物的終極根源。

第二節依次以來稱謂道的本體用中國哲學慣常同語可稱為」;因為道體無形相故老子稱它為」)與道的呈現或即發用流行用中國哲學慣常同語可稱為」;因為道的發用有形相故老子稱為」)。本節說它們是天地萬物的」,可理解為無是宇宙萬物的超越的根源或即創生原則有是宇宙萬物的經驗的根源或即實現原則。

第三節從道的本體方面來看可見到道的無限和隱密而從道的呈現有)方面來看則可見到道的有限和顯明

第四節說明道的無與有,根源相同而名稱不同兩者有不即不離的關係故此,這是深奧玄妙的道理但人們不能執定它們這才可以把握人生和世界的最高真理

 

五、本章語譯

道體如果可以用經驗概念來論述它就不是真實恒常的宇宙根源常名如果可以用來命名經驗事物它就不是表示道體的常名。「是用來表示宇宙萬物的超越的根源,是用來表示宇宙萬物的經驗的根源。因此,人們應從無的角度來了解道的本體的無限和隱密從有的角度來把握道的呈現的有限和顯明。無與有兩者根源相同而名稱不同有著不即不離的關係這種道理非常深奧玄妙而深奧玄妙的意思不能執定這才是進入玄妙的道體及其真理的真正門徑

 

六、本部用書

各書依作者或編者姓名筆劃排序

  1. 丁四新,2010,《郭店楚竹書〈老子〉校注》,武漢大學出版社。
  2. 成玄英,《道德經義疏》(選自蒙文通輯校,2001,《道者輯校十種》,巴蜀書社)。
  3. 朱大星,2007,《敦煌本〈老子〉研究》,中華書局。
  4. 朱謙之,1984,《老子校釋》,中華書局。
  5. 牟宗三,2003,《才性與玄理》(《牟宗三先生全集》2),聯經出版社。
  6. 吳怡,2013,《新譯老子解義》,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7. 河上公,《老子注》(王卡點校,1993,《老子道德經河上公章句》,中華書局)。
  8. 徐志鈞,2002,《老子帛書校注》,學林出版社。
  9. 荊門巿博物館編,1998,《郭店楚簡竹簡》,文物出版社。
  10. 高明,1996,《帛書老子校注》,中華書局。
  11. 國家文物局古文獻研究室編,1980,《馬王堆漢墓帛書》,文物出版社。
  12. 畢沅,《老子道德經考異》(選自熊鐵基、陳紅星主編,2011,《老子集成》第1冊,宗教文化出版社)。
  13. 許慎,《說文解字》(徐鉉校定,1963,《說文解字》,中華書局影印本)。
  14. 陳鼓應,2006,《老子今注今譯》,商務印書館。
  15. 陸國強等編,1988,《道藏》,文物出版社、上海書店、天津古籍出版社。
  16. 陸德明,《老子音義》(選自熊鐵基、陳紅星主編,2011,《老子集成》第1冊,宗教文化出版社)。
  17. 熊鐵基、陳紅星主編,2011,《老子集成》第1冊,宗教文化出版社。
  18. 劉笑敢,2006,《老子古今──五種對勘與析評引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 樓宇烈,2008,《老子道德經注校釋》,中華書局。
  20. 釋德清,《道德經解》(黃曙輝點校,2009,《道德經解》,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前往人文臉書讚好、分享或評論:

https://www.facebook.com/modernhumanities/photos/a.1612966985458948.1073741863.546823142073343/1612967715458875

 

回 現 代 人 文 首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