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文學會網頁 http://hksh.site

 

雨傘運動四問四答


張萬鴻(香港人文學會幹事、新亞研究所哲學組碩士)

 

 

摘要

本文就無線電視「講清講楚」節目吳璟儁訪問周永康的內容作出回應,筆者以為,周永康完全被主持人牽引、左支右絀的招架,被主持人針對漏洞追擊、雖不致理屈詞窮,也失去了一個大好的爭取民心的機會。筆者嘗試就當中的主要四個問題作出更妥善的回答。

 

-----------

 

  日前(1025日)TVB的「講清講楚」吳璟儁訪問周永康。自己看過,慘不忍睹。原因是,周同學完全被主持人牽引、左支右絀的招架,被主持人針對漏洞追擊、雖不致理屈詞窮,也失去了一個大好的爭取民心的機會。訪問是吳璟儁突然終止的,閱讀其表情,似是說:費事繼續嘥時間。可哀。

小弟試擬作答如下:(只按範圍整體地回應,亦毋須逐一回應)

 

1.泛民總辭引發公投與雨傘運動退場:

  應反問:為何認為公投與退場有因果關係?

  公投原是向政府表明民意所在,現時民意何在其實好清楚(而政府毫不理睬亦好清楚),主持人錯問的原因是至今仍未理解雨傘運動是市民與政府的對決,非只是泛民。

 

2.運動变質與退場機制:

  同上,主持人對傘運的理解錯誤,導致有運動變質的錯覺。傘運的訴求本質(我要真普選)從來未變,但群眾聚集堵路的原因,是要清楚告訴政府:市民支持學生、亦反對警方無理使用過份武力;更重要的是,要求政府合理回應(所謂討說法)學生的訴求及交待警方執法的問題。由是,所謂退場機制,端在乎政府如何回應。之前的迴避對話或1021日的遊花園對話,無助(亦見其無心)於勸退群眾。

 

3.政府堵塞民主之路與群眾堵塞市民之路:

  有說曰:在那裡跌倒、就在那裡再站起來。

  不要忘記:堵路是警方搞出來的。原初雙學只打算在公民廣場集會,警方無理拘押學生領袖,造成市民到場聲援;警方封路,造成堵塞告士打道;及後警方掟催淚彈,造成遍地開花;之後警方縱容黑勢力,造成旺角僵局。

  主持人未明群眾聚集堵路的原因,以偏蓋全,得出群眾為爭民主而堵路的不合理結論。造成市民不便的,是拖延使市民互相對立、期望收取漁人之利的政府!

  想盡快解決堵路之僵局,市民更應與群眾齊心,一起追究以市民稅收出糧、卻拖延迴避的政府。

 

4.法治與警方選擇性執法:

  主持人的一連串追問顯示他並不明白何謂法治。

  以他舉學生要求警方「選擇性執法」為例:學生從來沒有這樣的要求,有這樣的誤解是因為警方不明白自己在政治事件中的立場。自曾偉雄上場以來,警方高度介入政治事件,往往將之誤解為治安問題,使前線員警面對不必要的執法困難。就以群眾堵路為例,倘這是治安問題,警察執法,拉光了不就解決了嗎?那為何不執法?因為大家心裡明白,這是政治爭議、須由政府以政治手法解決,政府拖延、便成僵局。

  警方一貫的角色是依法維持秩序。以遊行為例,警方須按遊行人數開放行車道:人少、半條馬路;人多、全面封路;目的是,盡快使群眾完成遊行、使市面回復正常。倘有對立之群眾,則分隔之並保持中立,至任何一方違法始依法執法。但近年可見,警方往往將示威群眾標籤為不守法,增添了不必要的對立、造成衝突。

  而法治的意思是人人皆在法律之下。人犯法,警察拉,法官判;三者皆以法為據。現在學生要求警方執法拉持有武器、或毆打群眾的人,於法有據,警方應執行;至於學生違法,反堵路人士要求警方執法,於法有據,警方亦應執行。後者警方沒有執行(原因要問曾偉雄)並不是不執行前者的原因(前線員警似有這樣的誤解),況且兩者的嚴重程度相去甚遠。

  雨傘運動開展了示威的新模式,政府倘以不回應、不行動,只與「代表」密室談判交易便可平息的舊思維去拖延是錯判形勢。祈望更多市民藉此傘運覺醒,知道民生才是政府的施政方向,向政府問責。

※前往本文臉書讚好、分享或評論:
https://www.facebook.com/modernhumanities/photos/a.694101234012199.1073741844.546823142073343/705285122893810

 

回 現 代 人 文 首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