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文學會網頁 http://hksh.site

 

實然與應然的歷史觀( 短 文 )

華巨浪

 

摘要

本文淺釋黑格爾的「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說法的意義。

 

  「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此語出自黑格爾,我發現現代人特別信奉這話。如是,這話背後代表了什麼意義?

 

  在現實中,例如說毒奶粉事件是曾經存在的,但它是合理的嗎?答案明顯是否定的。然則如何理解黑氏此句?其實,黑氏原文還有下句的:

 

  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會存在(含可繼續存在的意思)。

 

  按黑氏正反合的歷史辯證,在矢向歷史終結的每一階段(不管是正、反、合)其存在都有其合理性,這只是指這一刻已然發生的合理性。因為每一個階段皆被歷史利用作為「乖巧的工具」,每階段被歷史安排利用作為推向另一階段的踏腳石。那我們首先檢視歷史是什麼?(或曰黑氏歷史觀是何本質?)黑氏視此為理性的表現,也是神隱密的計畫;在中國,或可以視之為非儒家式的天道觀。明末,王夫之也具相同的史觀,他舉了秦始皇一例:始皇為了一己之私,廢封建立郡縣制、拒匈奴修長城。但事後觀來,始皇原來只不過是被安排作為一個歷史進程的工具:經他之手去廢除不合理的封建制度,及建立漢族多世承平的基礎(修長城),這工具在完成他的歷史使命後,旋即被推翻,而歷史則在進上一階的基礎發展下去,王氏稱此為「貞一之理」,實與黑格爾的「絕對精神」同。

 

  拿毒奶粉事件為例,因為社會風氣浮躁,人心趨近利,毒奶粉及其它種種光怪陸離的現象的出然自有其必然性,所以它出現的所謂合理便顯於此。但此「所謂的合理」旋即為我們的理性、道德心所否定,而將來必會被置於歷史的焚化爐。這事件的出現充其量只不過是歷史在某時段「乖巧的安排」。

 

  所謂合理不合理的都會被歷史的「超合理」所吞沒。所以說,天底下並沒有在戰場上可奪得的勝仗,一切勝利榮耀都只會從屬於歷史的審判。

 

  就史觀而言,不同于上述,傳統史觀除了注重事實(What was it),還會提出應該如何?(What should it be)。像太史公評楚漢相爭的史事,他認為項羽行事光明磊落,不似劉邦反復奸詐。雖然在現實中劉勝項敗,但太史公不以成敗的實存而下判語,而抬舉項羽與劉 邦為同級的「世家」去記述,此為春秋微言大義精神的承繼,記載實然,但亦益損至應然的手法,乃是投射道德標準及價值標準於歷史事件。當然,這其中又涉及評述時主觀有否氾濫的問題,也不合現代人記實的精神。現代哲學家波普(Karl Popper)曾言,我們今天看見(記實)的歷史,只是一連串的陰謀、戰爭、屠殺及饑荒,這些事對我們而言,究竟有什麼意義?(大意如此)

 

  王夫之與黑格爾都對歷史投信任的一票,然而在我們此當下,作為歷史時空的一環一隅,也是組合歷史的一部份。我們是否靜默的等待,聽任他們所謂的貞一之理/絕對精神不知何時何刻的到來,而不發揮我們自身的能動性,去改變我們現在,及其之後應然的歷史?

 

回 現 代 人 文 首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