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文哲學會網頁 http://www.arts.cuhk.edu.hk/~hkshp 人文論壇 再談自殺--觀念的災害 譚寶珍   很多人都不信因果報應,因此,在他們眼中,所有災難都是偶然的。與此相反,相信因 果的人便會認為災難的發生是必然的。是否有因果報應暫且不論,若我們肯定信念影響行為 ,當我們的信念互相衝突,違反自然時,災難是必然的。   據報章報道,日本和美國一年內約有三萬多人自殺。香港雖然沒有公佈每年自殺人數的 統計,但我們幾乎每天都看到有關自殺的新聞。若以人口比率計,相信香港人的自殺率可與 美日強國匹敵。就自殺事件來看,這麼多人自殺是必然還是偶然?   自殺是痛苦與仇恨的終結,要生存便要忍受內心的痛苦和仇恨,當痛苦是生命的全部的 時候,自殺是一個選擇。可是痛苦和仇恨是從那裡來的呢?是從外來的,還是人性內心本具 的呢?內心的痛苦是指精神上的痛苦感受,不是因體內受損而感到的痛苦。大體言之,當人 事事如意便會快樂,當內心的理想或目的不能達到便感痛苦,慾念越強和受到的阻力越大都 會產生痛苦的感受。縱然理想可能是虛幻,但這些痛苦的感受卻是真確的,其痛苦程度比肉 體的更甚,且不能吃止痛丸來解決。痛苦的原因暫且不論,但可以肯定的是當人認為痛苦是 外來的,他便會設法消除令他痛苦的外因,當人認為痛苦的來源是自己,便唯有消滅自己。   學生和老師的自殺   在自殺事件中,令筆者念念不忘的是學生和老師的自殺。據報道他們都是因為受不了功 課和工作壓力而走上自殺之路。納稅人花了大量金錢投資在教育上,結果是學生是要面對沉 重的功課和考試壓力,有一間小學每年竟有十六次測驗和四次考試。老師工作過勞,精神緊 張,師生同被折磨,而教育效果是每況愈下。是甚麼出了問題?是他們不夠勤力嗎?不夠聰 明嗎?他們會怎樣回答呢?他們的答案應該是:「是」,否則他們便不會自殺,而是進行反 擊,他們會做一個違規學生和老師,會欠交功課,測驗不及格,拒絕兼職。但是他們認為違 規是不可恕的,是不好的。為甚麼他們會認為是不好呢?要回答這問題,可先考察整個社會 所標舉的精神:資源增值(勤奮搏命),追求卓越(人比人,比死人)。在勤奮卓越的觀念下, 他們怎樣感覺得自己好。你一天八小時工作,別人一天十小時工作,事事與人比較,定有人 比你強。我相信以上口號的信徒都很難長命。自殺教師曾被選為傑出教師,不過,所謂盡忠 職守,勤奮敬業,只是他自己的想法,在另一些人眼中他只是個工作狂,從不拒絕別人要求 他的工作,未有被評為「愚蠢」「傻瓜」已是「俾面」。   自殺式恐怖襲擊   九月十一日世界和平日,一場自殺式恐怖襲擊發生在美國。四架飛機被騎劫,然後撞向 世界貿易大樓和五角大廈,事件轟動全球。這場災難被西方傳媒稱為「恐怖襲擊」,但卻被 巴勒斯坦人稱為「聖戰」,拍掌歡呼,「恐怖分子」在他們眼中是「神聖戰士」。   如果我們細心觀察,我們會看到同一事件,同一事物,會被兩套完全相反的想法來描述 。人類雖然活在同一個世界,但被人信奉希望用來管治這世界的卻是兩套截然相反的思想理 念。專制、獨裁、民主、自由、勤奮、優閒、性本善、性本惡等。人會為自己的理想而奮鬥 ,由此看來,戰爭亦是必然的。哲學家牟宗三先生怎樣看世界的紛爭呢?他以哲人的眼光來 評論說:「觀念的災害」。   受到死佈襲擊後,美國總統布殊聲稱要嚴懲恐怖分子,並說若宣戰就奉陪到底,聲稱民 主一定會勝利。而被疑為包庇恐怖分子的阿富汗立刻受到導彈的襲擊。在布殊心中,武力是 一切,對受襲的前因亦隻字不提。先進的科技和武備只能服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因此, 世界一定永無寧日,可憐的是平民百姓。布殊要報復,巴勒斯坦人也要報復,結果可想而知 。如果說日後的恐怖襲擊是布殊造成的果,也不無道理。   明白觀念的災害是大智慧。牟宗三先生把一生貢獻於中國文化,是因為他深知觀念的災 害。中國文化注重主體覺醒,啟發人的心靈,篤信人性本善,注重教化,與只迷信知識與武 力鎮壓的精神相比照,何者是人類的遠境,不言而喻。難怪牟先生在臨終之時,念念不忘的 是他的學生,他的希望是「薪盡火傳」。   二○○一年九月十二日 Copyright (c) Hong Kong Society of Humanistic Philosoph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