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文哲學會網頁 http://www.arts.cuhk.edu.hk/~hkshp 《人文月刊》二○○一年六月第九十期 網路哲學文選 談談中國學術思想的一本性 英冠球(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博士研究生)   與某些民族的早期歷史一樣,中國早期的文化表現出一種可稱為「一本性」的特質。若 果我們可以區分開一個文化的理念層(抽象的精神內容)與生活層(具體的日常生活內容) 的話,則這「一本性」的現象主要乃指涉理念層而言,即謂中國傳統的學術思想有著「一本 性」的性格。而有趣的是,中國學術的「一本性」特質是在現存文明中維持了最長時間的, 當中實在有極大的意義。然則何謂「一本性」?   當代新儒家唐君毅先生在其撰稿的、代表了新儒家的基本理念的<為中國文化敬告世界 人士宣言>一文當中就已指出,「我們此處所指之中國文化之性質,乃指其『一本性』。此 一本性乃謂中國文化,在本原上,是一個文化體系。此一本並不否認其多根。」在我們探討 中國傳統的學術思想時,除了貴乎以現代學術的概念和工具去抉發古代思想中萬古常新的睿 識外,有一點我以為是須時刻緊記的,就是這種中國傳統學問所特有的一本性和系統性。「 一本性」首先指:中國學術最重視其本身作為一有機整體的融一結構。這裡所說的中國學術 的融一結構大致成於中國大一統政權建立以後。我們可以用德國哲學中自康德以來一對非常 重要的概念以說明這裡所說的「一本性」與「系統性」之義:「堆疊」(Aggregat)乃指一些 在沒有秩序沒有規則的情況下積累起來的事物的一個集合。而「系統」(System)則是有一最 高原則支配的,統一而整全的一個集合。而中國學問實長期以來都是一大系統(當然是一開 放的系統而非封閉的系統)。我所說的「一本性」即是指中國傳統學問這個大系統之有一貫 的指導原則,即下文所講的「內聖」與「外王」的關懷,以人文實踐作為所有學問理論的最 終方向。   清儒戴震曾指出學問有三個方面,即義理、考據、辭章。三者應互相關連,以顯其全體 大用。事實上戴震這種三分法可謂重申中國學問固有的四庫之名:即經、史、子、集也(四 庫之分起源於魏而成於唐玄宗之時)。而用現代的語言說,即約略相當於哲學、歷史與文學 。中國學術之注重「一本性」實即意指中國人無論在內容上還是在目的上都注重義理之學、 考據之學與辭章之學之整全緊密的關係。錢穆先生在其《中國學術通義》一書中曾說:「中 國傳統文化,是注重融和合一精神的。中國古人並不曾把文學、史學、宗教、哲學各別分類 獨立起來,無寧是看重其相互關係,及其相通合一處。因此中國人看學問,常認為其是一總 體,多主張會通各方面而作一種綜合性的研求。」以簡單的話說,傳統中國的心靈認為,做 文章不單要有基本的文字修養,還要說來合情合理(義理),有根有據(考據),所謂文情 並茂、情理交融;研究哲學固然要義理密察,然亦要站在前人的思想與實踐經驗上起步,這 便須有解讀古今文獻(考據)和把道理有條不紊地說出來的能力(辭章),才算合格;至於 研究歷史除了考覆史實外,亦要懂得從歷史大流中找出人事變遷治亂興衰的教訓以至對歷史 人物進行褒貶判斷(義理),並以歷史的筆觸(辭章)留傳後世。   然而這樣子說明「一本性」之義仍只是一外在的觀點;事實上,一本性之為一本性,乃 因整個義理、考據、辭章的學問系統有一最高的目的和原則指導著。中國人本其人文精神, 從不認為學問之為學問純粹只是思辯理性的只講求機巧的概念構作;相反,整套學問實建基 於實踐的目的和體驗,而有共同的目標:即個人的自我完成及由之引出的推己及人的社會政 治關懷。錢穆先生在前揭書中又有云:「中國傳統文化,注重對人文社會與歷史演進之實際 貢獻。中國人愛說通經致用,或說明體達用。……即由學問來完成一個人,再由此人來貢獻 於社會。所貢獻的主要事業對象則為政治與教育。此等理想人格之最高境界,便是中國自古 相傳所謂的聖人。」以《莊子》天下篇的語言表述之,這種「一本性」的目的即「內聖」與 「外王」也。事實上,「內聖」/「外王」也只不過是對整套中國學問背後人文實踐的同一 目的的其中一種提法(formulation)而已。而我們可以在中國過去的經典中找到大量對同 一個觀念的不同的提法以資說明,例如《尚書.大禹謨》的「正德、利用、厚生」,孟、荀 所謂盡心、盡性、盡倫、盡制,《中庸》所說的盡己之性、盡人之性、盡物之性等等。   這就是為甚麼中國學人幾千年一直念茲在茲如何從經典出發,以「通經致用」、「明體 達用」。由此看來,踏入本世紀以來,我們以西方學科觀念以闡述中國傳統學問實可能已經 不能盡中國學術之底薀。我們試圖畫定過去某些人是哲學家,只研究某些哲學問題;某些人 是史家,只研究某幾段歷史;某些人是文學家,有一些文學作品;而三者不相往來,河水不 犯井水。這實在不無削足適履的危險。如今又有人肯定「跨科研究」的價值和重要性,可是 哲、史、文不分家、強調學問的一本性根本在中國是古已如此! Copyright (c) Hong Kong Society of Humanistic Philosoph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