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文哲學會網頁 http://www.arts.cuhk.edu.hk/~hkshp 由自殺事件想起 譚寶珍 一個充滿焦慮的社會能走上繁榮之道嗎?若繁榮是以焦慮鬱結為代價,誰願意去換取 呢? 每從新聞報道或從朋友口中聽到有關自殺的消息,心中總有幾天不自在,因我很自然便 會想起以往有關自殺的事。第一次是我讀小學的時候,我的鄰居因母親不准她與貧窮的男朋 友結婚而自殺。那時我沒有傷感,只感到害怕。在中學時期,有一位同學告訴我,我們鄰班 的一位同學考完試後便去划艇,原來是去自殺,投海死了。這是我第一次聽到在朋輩間發生 自殺的事,而我是感到不自在的。過了幾年,我又收到另一好友自殺的消息,她是跳樓的, 朋友告訴我,她有精神抑鬱病,要常吃藥,那天沒有吃藥便發生了不幸的事。死前,她曾對 人說,她很不開心,因為很少有朋友和她談話。我最後見她的一次是在尖沙咀碼頭,當時我 正要去大會堂聽音樂,我見她當時面露笑容,也正在等候朋友同去聽音樂,想不到她竟然是 一個精神抑鬱的人。我很後悔沒有多和她傾談,多了解她,或許不會有這個結局,但我再想, 我又怎會有時間這樣做呢!又過了數年,我又聽到一位朋友因失戀而自殺。百多人在靈堂裡, 哭聲震天!還有一位因精神病自殺的陌生朋友使我很難忘,但也是唯一一個我不太為她難過 的人。因為她使我失去了一個賺錢的機會,還使我的家人嚇得半死!她是我的租客,她從我 新買來的單位躍下,管理員報警,根據資料便打電話告訴我媽媽,某某某在寓所跳下死了, 嚇得媽媽幾乎心臟病發!之後,我因此把房子賣掉,而後來樓價竟升了兩倍多!我並不是一 個交遊廣闊的人,但這幾年,在我周圍已經有很多自殺的例子,單是在我住所附近已有三人 自殺,在我工作的區內也有兩名學生自殺。我提筆寫這篇稿也是因為剛看到報紙報道一名女 記者自殺的消息,催促我去想:「為甚麼?」 在香港,不管自殺的原因是甚麼,歸根究柢總是一個──不快樂、痛苦,純屬於或直接屬 於經濟原因(如因捱餓而自殺)是絕無僅有的。可見現今的社會最急切要解決的問題並不是 經濟問題,而是廣大社群的身心健康問題、心智問題。由青少年吃搖頭丸和吸煙可見,他們 袋中金錢無缺,但精神是空虛的、無理的、無力的,心智是不健全的。從新聞報道得知,我 們的青少年大部分都感到不愉快,青少年仍是在求學階段(包括大中小學),並無多大的生活 的擔子,但已承受著要使社會繁榮進步的壓力。成人方面,據報道,很多人都希望盡快賺多 些錢而可提早退休。這表示他們所承受的壓力也很大,除了領取薪金外,不能從工作中有任 何愉快的感受。我們願意焦慮地生活嗎?繁榮進步不可以用正常的生活來換取嗎?如果可以 選擇,你會選一個生活安泰而又繁榮的社會,還是一個充滿焦慮的繁榮社會呢?但我們有能 力去選擇嗎?一個充滿焦慮的社會,其繁榮可以長久嗎? 現在讓我們引古聖賢的說法去思考以上的問題。《尚書•洪範篇》[1]提出了九種治國大 法,其中第九種是要統治者用五福和六極勸誡臣民。五福指五種幸福:一是長壽,二是富貴, 三是健康安寧,四是遵行美德,五是高壽善終。六極是六種困厄:一是早死,二是疾病,三 是憂愁,四是貧窮,五是邪惡,六是懦弱。現今,在五種幸福中,很多人都為了富貴而失去 了其他四種福,最後還招來六極,這是我們所願意選擇的嗎?不,絕對沒有人願意作出這樣 愚蠢的選擇,但我們的確選擇了,因為我們沒有健全的心智去選擇健康幸福的生活。「富貴不 知樂業,貧窮難耐淒涼」正是我們的寫照,我們可以創立一個既安泰又繁榮的社會嗎?我們 期待著有這樣的一個社會出現。 註 釋 [1]洪範,就是大法的意思。相傳大禹得到《洛書》。到了殷商,傳給了箕子,箕子依據《洛 書》,闡述了九種治理國家的大法。《尚書•洪範篇》便是詳細闡述九項大法的一篇。 Copyright (c) Hong Kong Society of Humanistic Philosoph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