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文哲學會網頁 http://www.arts.cuhk.edu.hk/~hkshp 橫向(轉型)理性(Transversale Vernunft) (德國)王偉豐(慕尼黑大學哲學系博士研究生) (文中外語標示除人名外全為德語) 1.引言   一般而言,德國哲學界面對「後現代思潮」m採取比較保留的態度,但「後現代思潮」 對歐美哲學界所造成的巨大衝擊是一個不可否定的事實,儘管在德國學術界有不少學秅斯L 法拋開對傳統德國哲學的一種鄉愁,新一代的德國哲學家卻已踏出了他們迎向當代思潮的一 步。其重要肭ㄓFPeter Sloterdijk這個不可歸入任何系統或派別而走向完全個人路線的哲 學家外,還有對後現代思想推介最為得力炖olfgang Welsch。   Wolfgang Welsch 承接了德國哲學的傳統並迎接後現代思潮的衝擊,在兩秅孜‵媞c起 橋樑。在今天這個理論繁多而又互相反駁互相補充的時代,要作判斷及取其結論實在是相當 困難的事。再矷A「理性」(Vernunft)在這個時代正處於激烈批評之下,而Welsch所提出的 「橫向(轉型)理性」(Transversale Vernunft)正是面對目前這哲學處境一個對「理性」 的當代詮釋。 2. 「理性」的不斷轉型 Welsch的「橫向(轉型)理性」並非如傳統對「理性」的理解那樣追求那塵世以外的「真 理」(Wahrheit),相反地它是對當前現實的「參予與介入」(involviert)。對Wolfgang Welsch 來說「理性」本來就是隨茪ㄕP時代不同處境而「轉變」的,也就是說在「橫向轉型」 (transversal)中「理性」才顯示出其面貌。「橫向理性」並不具任何固定的性質,它是純 粹(rein)地有如空(leer)的一般。一方面它是完全「沒有任何內容」(Inhaltslosigkeit), 另一方面它又「介入」(Intervenieren)一切之中。這可以說,它的運作完全是「形式」的。 3. 「理性」(Vernunft)及「理智」(Rationalitaet)的區別   「理性」並不依循任何「理智」(Rationalitaet)所定下的規律或原則。在這塈琤眸 要把Welsch 對「理性」(Vernunft)及「理智」(Rationalitaet)的區別作一解釋。相對於 「理性」來說「理智」是比較「技術性」的觀念(technischer Begriff),並具有傾向於目 的指向的「工具性」(Instrumentalitaet)。今天有許多人在談「理性」,但事實上他們所談 的只是「理智」。這種情況反映出「理性」從一種「反思的能力」(Vermoegen der Reflexion) 變為一種目的性機制的狹窄轉移,這是對「理性」錯誤的理解及定位。Welsch又認為(對) 「理性(的)批評」(Vernunftkritik)(如Michel Foucault, Andre Glucksmann, Gianni Vattimo, Richard Rorty, Jacques Derrida等的批評)並不就等於完全棄絕理性。這只顯 示出「理性」的「轉型」(Transformation)而已。 4. 「理性」及「眾數化」(Pluralisierung)   「理性」並不受限於任何一種通過「包含所有的普遍模式(universale Modelle)對它 的解釋。「理性」本來就是不斷「轉型」的。但它在上一世紀受到激烈批評的主要原因,來自 於對它的詮釋長久以來都一直處在權威的「統制」(Herrschaft)與「統一化」 (Uniformierung)的傾向之中,亦即以施於所有一切的統一原則來解釋一切,並對其他思想 進行壓制。   Welsch 強調「理性的眾數化」(Pluralisierung der Vernunft),而唯有「眾數化」 (Pluralisierung)才可避免「理性」走向「統制」與「統一化」的方向。但Welsch的「眾 數化」並非是「理性」自身變成眾多的形式,仿似當中出現許多不同的理性般。其所指的, 是「理性」雖然始終只有一個,但其「內容範疇」卻是呈眾數的。事實上並非「理性」變為 眾數,而是當中所膚t的「理智」成「眾數化」。而在這「理智」蘆漱為吨丑A整體也會同時 產生「變動」及「轉向」,這同時亦會影響到「理性」的面貌。簡單地說,「理性」事實上是 一種對眾多的「理智」進行衡量與介入,並適當地對待它們的「能力」(Vermoegen)。它必需 在眾多的「理智」間來回活動,並對各「理智」的不同訴求作出「適當」及「公正」的判斷。 但這判斷並非是一種僵硬的決定,而是一種處於理智臚允鵅u整體處境的考慮與衡量」,也就 是 Welsch所言「理性」「處於其中」(inmitten)的意義。「理性」並非處於「理智」艦H外 而對它們進行干預,相反地,「理性」是發生(geschehen)在「理智」蘆漣峖角坐丑F事實 上並沒有發生在「理智」艦H外的「理性」–「理性」是屬於「此岸」(diesseits)的,並 非屬於現世或現實以外的「彼岸」(jenseits)。但「理智」的眾數化並不就形成了整體的狀 況,這眾多「理智」的發展又形成了多樣的「社會及思想的型構模式」(Paradigmen;Welsch 對此觀念的定義要比Thomas Kuhn為廣,其涵蓋整個社會及思想層面),亦即型構模式的眾數 化(Pluralisierung der Paradigmen),而這眾多的「社會及思想的型構模式」(Paradigmen) 與「理性纂v又會互相影響。 5. 「交織」(Verflechtung)   但「理性」又如何在「理智」臚互※囥O?Welsch 認為各「理智」之間並非是完全「分 離」的,它們之間存在茯Y種「交織」(Verflectungen)及「關聯」。也就是說,個別「理智」 在定義自身範疇的時候,事實上是建基於「理智」間所形成的「相對的情況」,正是這「相對」 造成了這「交織」的「關連」。整個「理智」譟矰云滿u交織」就如「網路」般,但這「交織 的網路」並非是有系統而條理清晰的,其狀況是「不規律」(unordentlich)的。也正是這不 規律的狀況需要到「理性」在當中進行分析與考量。但這分析與考量的結果並不是要建立起 一個完備並條理清晰的結構規律,而是要達到在整個「理智」範疇角@種「無盡的,無法窺 徹」的處境(unbeendbarer Unuebersichtlichkeit),亦即一種無法窺得整個範疇全貌的不 斷活動的狀態。而「理性」對其「整體」情況作出考量的這個「整體」並非是固定的一個整 體,而是「不斷變動的整體」。 6. 「過渡」(Uebergaenge)   到此我們遇上了「橫向理性」的核心部份,亦即其「過渡」(Uebergaenge)的特點。沒 有它「理性」便無法起其對整體考量的作用。此「過渡」的意義並非是從這個過渡到那個, 或在兩芘‵堨葥_聯係的這種簡單形式,這「過渡」是「非連續中的過渡」(Uebergaenge inmitten der Diskontinuitaet)。它一方面是「異質之間的過渡」(Uebergaenge zwischen Heterogenem),另一方面又具有「非線性式」(nicht–linearisch)的「辯証」(dialektisch) 性質。簡單地說,正是這兩芘〞滿u分離」造成了「理性」中這「過渡」的可能。有如同一 水平上的兩條直線,雖然互不相連,但其分離或斷開之處,卻形成了「過渡」的可能,亦即 「無過渡中所形成的過渡」(Uebergaenge im Uebergangslosen)。這「過渡」並非是持續不 斷往前的一種運動,它的進行方式是在個別間的「來回」活動,一種前面提到的「非線性式 的辯証活動」。再矷A「異質」之間的「連續性」(Kontinuitaet)亦只有在這「理性」的「過 渡」活動中存在。而這「過渡」是與前述的「交織」同時進行的。   「橫向理性」所L調的便是這在「理性」中一直存在,但現今卻特別被強調並成為非常 重要的這種「過渡」。這可以說是「古典理性觀的現代轉化形式」(heutige Transformationsform der klassischen Vernunftkonzeptionen)。 7. 結語 Welsch 的「橫向理性」是一種處於不斷運動狀態的思考,它並不沾染任何內容形式可能 帶給它的固執或偏見,往來於各「理智」及「社會與思想的型構模式」(Paradigma)之間,「過 渡」於相對及相衝突的思想體系並進行適當的整合,在顧及細部情況外並不忽略到「變動中 的整體」的考慮。整個狀態有如「活動」中而極為「複合」(komplex)的變動網路。而當中 需要正確及適當的組織與管理,但這組織與管理並不可以停留在任何一種封閉式的結構中。 「橫向理性」是要開啟「開放」的局面。它是因應「當前的問題及現實」而產生的,並非相 反地先在思想中建立空中樓閣,再而嘗試把理論套進現實問題芋C如前所述Welsch認為「理 性」是「發生」(geschehen)在現實與問題之中。這是一個對現實處境的考慮,康德(Kant) 的「實用理性」(praktische Vernunft)正是其基礎。「橫向理性」是「發生」在具體的現實 中,而活動於抽像的理智與型構之間,並嘗試找出對當前問題的適當處理。 Welsch對「眾數化」(Pluralisierung)問題的探索,在「橫向理性」中找到了答案。其 思想可說是後現代哲學在此問題上的集大成。在這一點上有如音樂上的德國後期古典作曲家 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 *************** [筆者按;Wolfgang Welsch教授應筆耵瑤虼D,為配合上文撰寫了一篇短文論述德國哲學現 階段的處境。筆者並得到Wolfgang Welsch 教授私人授權翻譯此文在人文月婁做n。筆穻b 此深表謝意!] Copyright (c) Hong Kong Society of Humanistic Philosoph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