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文哲學會網頁 http://www.arts.cuhk.edu.hk/~hkshp 論辯證唯人主義的歷史觀── 馬克思唯物主義歷史觀批判(下) (中國)亦文 4、社會形態發展與人類意識的關係   從否定原始公有制生活關係而發展出個體私有制生活關係﹐再到否定個體私 有制生活關係而在高一級的基礎上恢復公有制生活關係﹐人類社會經歷了一個完 整的否定之否定的發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除了產生階級和消滅階級需要特定 的外部物質條件從而是與人類所掌握的科學技術的發展水平以及由此而來的人工 生產發展階段相一致從而具有客觀必然性以外﹐人類其他社會形態的變革過程因 為並不需要特定的外部物質條件從而並不具有客觀必然性﹐因而都是可以人為改 變的﹗問題只取決于人們是否認識到了這種變革的優越性從而產生了這種變革的 目的和動力以及是否具有相應的實現這種變革的手段。所以﹐階級社會不同社會 形態之間的變革並非什麼"既不能跳過也不能用法令取消它的自然發展的各個階 段"的"自然歷史過程"〔1〕。   由於存在決定意識﹐所以﹐人的認識深度不可能超越自身所處的歷史發展階 段。又由於人的大腦結構是相同的﹐因而由直接經驗得到直接認識的過程以及這 種直接認識的發展和深化過程在人類的各個民族之間都是相同的。因此﹐在相互 隔絕、靠各自的直接認識獨立發展的各民族之間﹐"人類歷史的起源相同﹐經驗 相同﹐進步相同"〔5〕﹐不同民族之間都有相類似的發展經歷和過程﹐都要順 序經過蒙昧時代和野蠻時代之原始社會、奴隸制社會、封建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 等自然發展過程。但由於人的認識來源並不僅限於直接認識﹐在各民族之間打破 隔絕相互交流以後﹐先進和落後民族之間的知識交流可以使落後民族得到超出其 自身歷史發展階段的先進間接認識﹐從而可以產生出超越自身歷史發展階段的變 革意識和目的。由這種目的所造成的社會變革就打破了社會形態的自然發展順序 ﹐從而產生跳躍變革現象。這就是中國能夠在接受了先進民族的馬克思主義的間 接認識以後﹐以新民主主義革命為手段使得分別處於原始、奴隸、半封建和半殖 民地的各民族一起跨越歷史發展階段﹐直接跳到社會主義階段的原因所在。當然 ﹐由於間接認識仍是發源于直接認識﹐因而這種跳躍不可能跳到人類已得到的最 先進的直接認識框框之外。所以﹐人類最先進的民族﹐仍只能是且必然是那些在 對客觀世界的直接認識上領先的民族。   暴動和革命的成功是使這種跳躍變革的目的得以實現的直接手段﹐但會否爆 發革命以及革命能否成功卻如我們上面所述﹐取決于社會的不平等和階級矛盾的 激化程度﹐與其他因素無關。因而越是落後從而社會不平等現象越是嚴重、階級 矛盾越是激化的民族﹐革命的要求就越強烈﹐革命也就越容易成功﹐而這也就是 社會主義革命為什麼會首先在中國和蘇聯等落後國家獲得成功的原因所在。由此 也可知﹐如果李自成甚至陳勝吳廣那時已有了社會主義理論和認識並暴動成功﹐ 那麼中國也可以在數百年前甚至兩千年前就實現所謂的社會主義了。 六、辯証唯人主義歷史觀 1、研究人類社會發展史的唯一正確出發點   我們已經知道﹐人類起源于"既談不上有任何技術﹐也談不上有任何制度"﹐ "依靠大地的天然果實來維持自身的生存"〔6〕的蒙昧時代低級階段﹐因而人 類到今天為止所掌握的一切知識、科學和技術和所具有及曾經具有過的一切社會 制度﹐既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原來自然存在的﹐而是人類由自身的永恆生 存和繁衍需要所決定和驅動﹐通過自身的行為和活動從無到有地發現、發明和創 造出來的﹐因而都屬於人類認識客觀世界之後﹐在既有認識指導下改造客觀世界 的實踐活動的產物和結果﹐也因而都屬於離開了人的行為就不會產生和存在的人 造事物的範疇。所以﹐人﹐只有人自身﹐作為人類歷史和現有一切碩果的創造者 ﹐才是人類社會發展變化的唯一支配性決定性因素﹐因而也才是我們研究人類社 會發展史的唯一正確的出發點。 2、目的和認識的關係與作用   由人的生理結構所決定﹐人的任何有意識的行為和活動都是在大腦的支配下 進行的﹐因而都是有目的的行為。所以﹐目的和實現這一目的的手段﹐就成為貫 穿于人的一切活動中的兩個基本行為要素。我們要研究作為人的行為產物的人類 社會制度的發展進程﹐那當然就要首先研究支配這種行為的人的目的的形成和發 展過程﹐也只有這樣才能得到符合客觀實際的正確結論。   存在決定意識。人的任何直接認識﹐都要受到現有客觀存在的制約。由於客 觀世界自身的運動發展和人類改造客觀世界的實踐活動﹐客觀世界總是處於永恆 的變化發展過程中﹐這就決定了人的任何直接認識都必然要具有循序漸進的階段 性和層次性﹐絕對觀念或終極認識是不存在的。由於人的任何目的都是在已有認 識的基礎上﹐再由自身的需要所決定、所驅動而產生的﹐所以﹐人的目的也因此 必然要受到人的認識水平的制約而同樣具有循序漸進的階段性和層次性﹐其階段 和層次的高度和人的認識的發展水平是相一致的。因此﹐象對現代人來講最平常 不過的看電視、坐汽車這樣簡單的目的﹐對於秦始皇來講卻是做夢也想不到的事 情。他再有權威、能力和手段﹐受其所處客觀環境和認識的水平的制約﹐也絕不 可能會有看電視、坐汽車的目的。而人的認識對目的的這種制約性同時也就決定 了作為目的指導下的實踐活動產物的人造事物──人類社會形態的發展進度也必 然要受人類認識或曰社會意識的發展進度的制約﹐同樣具有階段性和層次性﹐永 遠也不可能超越社會意識的發展高度之上﹗   由於人類在認識客觀世界的基礎上又通過認識指導下的實踐改造自身所處的 社會存在﹐而改造和發展了的社會存在又可以引發更高水平的認識、目的和社會 意識﹐如此循環往復﹐就形成和推動了人類社會的持續前進和發展﹗因此﹐社會 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又通過人類的實踐活動改造和反作用于社會存在。 社會意識的發展高度通過制約人類行為目的的層次與高度而制約著人類的實踐活 動和所有的實踐產物──人造事物﹐從而制約著整個人類社會和社會形態的發展 過程和高度﹗ 3、目的與手段﹐內因與外因   目的是人類改造客觀世界的實踐活動的靈魂﹐沒有目的的實踐是不可能產生 和存在的。但僅僅有了目的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想到了的事情並不能保證就一 定能做到。若要這種目的能夠成為現實﹐那就必須具有使其變為現實的手段﹐而 這種手段存在與否卻並不取決于人的目的﹐而是取決于外部客觀條件如科學技術 的發展水平等是否成熟。所以﹐任何人類行為的現實產物如任何一種社會形態和 政治制度﹐都是人類在依據自身需要和既有認識而產生的目的的驅動下的行動和 外部客觀條件亦成熟這樣內、外兩種條件的共同作用下而形成和產生的﹐因而都 是目的和手段、內因和外因辯証統一作用的結果。而這也就是我要把我的歷史觀 稱為辯証唯人主義的原因所在。   就目的和手段之間的關係而言﹐同一目的所能實現的不同高度﹐當然取決于 所能擁有的不同手段或同一手段的不同發展水平和高度。所以﹐在目的不變的條 件下﹐不同的手段或同一手段的不同發展形態和高度當然也就成為劃分目的物的 不同發展階段和高度的標誌或標準﹗而這也就是生產作為手段﹐能夠以其方式和 形態的發展變化和不同而成為劃分人類生活方式和社會形態不同發展階段的標準 和標誌的原因所在。同理﹐我們也可以用科學技術等其它因素的不同發展階段和 高度來劃分人類生活方式和社會形態的不同發展階段。例如﹐我們完全可以不用 生產方式作為劃分標準﹐而改用以獲取和分配生活資料的方式為標誌的社會生活 關係來劃分人類社會形態的不同發展階段﹐而這樣做的結果甚至更為精確和科學 。如在個體私有制生活關係範疇中﹐有﹕1.馬克思理論上的以按需分配為標誌的 共產主義階段﹔2.以按勞分配為標誌的社會主義階段﹔3.以按必需分配為標誌的 社會福利主義階段﹔4.沒有按必需分配方式而以按資分配為標誌的資本主義階段 ﹔5.以自給自足和繳納租賦為標誌的封建社會階段﹔6.以按佔有生產要素分配為 標誌的奴隸制社會階段等。而在公有制生活關係範疇中﹐則有以不同層次的各得 所需為標誌的原始社會和新人類社會階段等等。   有什麼水平的手段才能實現什麼水平的目的﹐因而手段的發展高度制約著目 的的實現高度。沒有手段的目的就成為空想、幻想或理想﹐但沒有目的的手段是 不可能產生和存在的。生活需要作為目的﹐當然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原動力和決定 因素﹐是發展的內因﹗沒有生活需要﹐人類社會的一切發展都將無從談起。但人 工生產活動作為人類改造自然的實踐活動和在一定條件下滿足生活需要的唯一手 段﹐則以其發展高度(歸根結底是科學技術的發展高度)制約和決定著生活需要 的滿足水平﹐因而是發展的手段和外因。這種目的和手段、內因和外因辯証統一 作用的結果和產物﹐就形成了人工生產時代人類社會變化發展的主要過程。由於 在這個發展過程中﹐人類追求幸福生活的目的作為原動力基本保持不變(當然﹐ 構成幸福生活的內容隨著人類認識水平的變化和發展從來沒有靜止不變過﹐一直 處於向更高層次進步發展的過程中而成為源源不斷的推動力)﹐因而作為實現這 個目的的手段的人工生產的發展形態和高度就成為社會形態發展階段的標誌之一 ﹐表現為社會生產方式可以成為劃分人類社會形態不同發展時期的標誌和標準。 而這也就是馬克思之所以會過份夸大生產活動的作用﹐認為是所謂的"物質生活 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3]從而錯誤地 走向"生產中心論"的客觀原因之一。   同一個目的、內因與不同的手段、外因相結合就可以產生完全不同有時甚至 是截然相反、相互對立的最終結果。如趨利避害、追求幸福生活的本能﹐作為目 的、動力和內因﹐與勞動生產、改造自然的手段和外因相結合﹐就產生了推動科 學技術發展和人類社會形態發展的結果──這是它的正面動力效用﹐也是正途。 而與不勞而獲的客觀條件和手段相結合﹐其結果則又變成為盜竊搶劫、貪污腐敗 、化公為私、剝削寄生等人類社會弊病﹐又反過來成為阻礙人類社會發展的原因 ──這是它的負面動力效用﹐也是邪路。更甚之﹐與私人佔有財富的客觀條件和 外因相結合﹐則進一步使人性異化﹐迷失自我﹐本末倒置﹐使人的最終目的異變 成了佔有﹐忘記了原本只是積累的生活資料的代表的財富的本來面目﹐產生出只 有在人工生產時代的人類社會中才能形成的畸形人物──不惜節衣縮食﹐抑制自 身的本能生活需要﹐以財富佔有量為最高目標的守財奴。這就使得事情完全走到 了自己的反面﹕生活需要推動的最終結果是對自身的否定──守財奴的節衣縮食 ﹗雖然似乎很可笑也很可悲﹐但這就是人類社會的現實﹗同時這一切也告訴我們 ﹐正確區分目的和手段、內因和外因這兩對不同質的範疇及其辯証統一關係和作 用﹐對於我們正確區分和分析人類社會中的各種事物、認識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 以及發展動力和阻力的形成等具有多麼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4、知識、科學和技術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最根本外部決定因素和推動力   人類為什麼能夠一枝獨秀﹐從動物界脫穎而出﹖最根本的原因和差別只有一 個﹐那就是人類具有認識客觀世界的能力﹐從而能夠通過對客觀世界的認識而主 動地按照自身的需要改造客觀世界﹐能夠從無到有地創造出客觀世界原不存在的 一系列人造事物﹐因而能夠通過這種認識和自身的改造行為實現自己的目的和生 活理想﹗這是地球上到目前為止唯有人類才能做到的事情。所以﹐這裡改造是目 的﹐認識是手段﹐而且也是實現改造的目的的唯一手段。離開了對客觀世界的認 識﹐則任何改造都將無從談起。人類到今天為止所取得的一切進步和發展也都是 在自己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基礎上能動地改造客觀世界的結果和產物。所以﹐對客 觀世界的認識的發展水平和高度﹐就是制約和決定人類對客觀世界的改造水平和 高度的根本因素﹗永遠也不可能有超越人類認識水平的改造行為和結果產生與存 在﹗   由生活需要推動和產生了改造客觀世界的需要﹐而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水平決 定著這種改造所能實現的水平﹐認識到什麼水平﹐才能改造到什麼水平﹐改造水 平永遠不可能超越認識水平的發展高度﹐永遠要與且最多也只能與認識水平保持 一致﹐想都想不到的事情﹐做是無從談起的﹐這就是人類和人類社會變化、進步 和發展的最基本規律﹗   對客觀世界的正確認識的總和就構成了人類的知識。對於知識分門別類劃分 組織而形成的知識體系就是科學﹐而對於各種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科學的學習和 掌握﹐就形成了技術。所以﹐知識、科學和技術就是人類認識客觀世界的最終產 物和結果﹐從而也就是人類改造客觀世界的唯一手段。而人類之所以能夠按照自 己的需要和目的在一定程度上改造和支配自然界﹐也就是因為掌握了這個手段。 如果沒有這個手段﹐那麼﹐人類到今天為止也仍只能和自己的那些動物兄弟們一 樣﹐依然處於依靠天然生產而生存的自然狀態而不可能前進一步。所以﹐一部人 類及人類社會發展史﹐事實上也就是人類對客觀世界的認識的發展史﹐就是人類 所掌握的知識、科學和技術的發展史﹗人類到今天為止所取得的一切進步和發展 ﹐最終都要歸功于自己所掌握的知識、科學和技術的進步和發展﹐而也只有科學 技術的進一步高度進步和發展而實現了全面自動化的高級天然生產﹐才能使人類 徹底結束人工生產時代和階級社會的噩夢﹐跨進"各展其能﹐各得所需"的新人類 社會時期。所以﹐對客觀世界的正確認識──知識、科學和技術﹐這是人類社會 變化發展的最根本、最主要手段和外部決定因素﹗正是人類在自己的生活需要驅 動下﹐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識、科學和技術而改造客觀世界的行動和實踐﹐才造 就了人類以及人類社會到今天為止的一切進步、發展和成就﹗所以﹐知識、科學 和技術﹐這就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最根本外部決定因素和推動力﹗   物質生產力的進步與發展及其發展高度﹐事實上只是科學技術進步與發展的 部份實際應用及其發展高度在人工生產領域內的具體表現而已。因此﹐把生產力 的發展高度作為人類社會發展的原動力的唯物史觀﹐不但抹煞了生活需要作為人 類社會發展內因的決定和推動作用﹐而且也未能抓住社會發展的根本外因而抹煞 了科學技術作為人類社會發展的外部推動力的決定作用﹐因而是根本不符合客觀 實際和完全錯誤的歷史觀﹗ 5、辯証唯人史觀綜述   一個簡單的事實﹐即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就是說首先必須維持自己的生 活或生存﹐然後才能從事勞動生產、政治、科學、藝術、宗教等等其他活動。所 以﹐圍繞著維持生存或生活需要而必然要客觀形成和存在的生活關係──1.生活 資料歸誰所有的生活資料所有制﹐2.生活資料的獲取和分配方式﹐3.人與人之間 的關係等﹐就構成了人類和人類社會生存的最基本的經濟關係﹐由生活關係的總 和所構成的經濟基礎﹐也就成為人類任何一個民族和時代所立足的現實基礎。人 類任何一個民族任何一個時代的政治制度、社會組織形式等上層建築如血緣家族 、氏族制度、國家和法律制度等都是立足于這個基礎之上並在這個基礎上發展起 來的。從原始蒙昧時代的無組織原始群──無組織的群其實也是一種組織──到 現代人類世界的各種社會制度的產生和存在﹐無一例外﹗   在生活資料公有的公有制生活關係條件下﹐由於只存在一種各得所需的獲取 生活資料的方式﹐人與人之間是一種平等合作的關係﹐因而經濟基礎中不存在不 可調和的對立性矛盾﹐從而也就不需要和不存在平抑這種矛盾的組織和機構。作 為上層建築的社會組織形式的變化發展也就與經濟基礎無關而取決于其他因素。 如從蒙昧時代的原始群、血緣家族到氏族社會制度的進步和發展﹐就與當時的生 活關係和經濟基礎無關﹐而是由排除近親婚配和優化繁衍的需要和認識所推動而 逐步產生和形成的。在未來的新人類社會﹐人們相互之間也仍然會存在一些非經 濟利益的矛盾﹐因而處理這些矛盾的社會協調性質的社會組織形式也仍然會需要 和存在。   在生活資料私有的個體私有制生活關係條件下﹐當科學技術和勞動生產率發 展到可以憑借一定手段不勞而獲而寄生的水平時﹐則由於人們獲取生活資料的方 式分裂為勞動而得和不勞而獲兩種相互對立、不可調和的矛盾方式﹐從而使得經 濟基礎中存在了不可調和的對立性矛盾﹐表現為利益相互對立的兩大階級的對立 、矛盾和鬥爭。為了使經濟基礎能夠和平、有序、規範地存在和發展下去﹐不至 於被這種階級矛盾和鬥爭所摧毀而崩潰﹐就需要有一種制衡機製來把這種矛盾和 鬥爭平抑在一定的範圍之內。於是﹐由警察、法律、軍隊等所組成的政治組織和 國家機構等擔負制衡使命的機構也就應運而生了﹐構成了一種全新的上層建築而 反制于經濟基礎﹐以保證經濟基礎的正常運轉。但也因此﹐隨著經濟基礎的進步 和發展﹐上層建築也必然要適應經濟基礎變化發展了的制衡需要而變化和發展。 如果上層建築不能通過自我完善與和平變革而實現這種進步與發展﹐從而成為經 濟基礎進步與發展的阻力﹐則會因矛盾的逐步積累而最終引發暴力革命以強制手 段實現這種上層建築的變革與發展。這也就是階級社會中之所以會出現暴力推翻 國家政權的現象的客觀原因所在。   由人類社會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辯証統一所構成的現實社會形態等社會存 在決定著由哲學、理論、思想、觀念、法律和宗教等所構成的社會意識﹐而社會 意識又通過指導人類的實踐活動改造和反作用于社會存在﹐改造和發展了的社會 存在又可引發更高水平的社會意識﹐如此循環往復﹐就形成了人類社會持續變化 、進步和發展的全過程。認識客觀世界的最終結果──知識、科學和技術作為人 類改造客觀世界的唯一手段﹐其發展普及水平和高度制約著作為人類改造行為產 物的整個人類社會形態的發展高度和水平﹐制約著以獲取生活資料的方式為標誌 的社會生活關係和人工生產的發展水平與高度﹐制約著人類社會的全部經濟生活 、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發展進程。   各種不同的人類社會組織形式如血緣家族、氏族制度、奴隸制、封建制、資 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等制度﹐歸根結底﹐都是人類的生活和繁衍之生存需要與人類 對客觀世界的一定認識結果──一定發展水平的知識、科學和技術辯証統一作用 的結果和產物﹐因而也必然要受人類的認識發展水平所制約。由於存在決定意識 ﹐人的任何直接認識﹐都要受到現有客觀存在的制約﹐從而決定了人的任何直接 認識都必然要具有循序漸進的階段性和層次性﹐絕對觀念或終極認識是不存在的 ﹐因而在完全依靠自己的直接認識自然發展的條件下﹐人類社會形態的發展過程 同樣也具有漸進性和層次性﹐表現為從血緣家族到資本主義制度的順序發展過程 。而在各民族之間打破了封閉隔絕的條件下﹐由於間接認識的傳播﹐社會意識可 以獲得跳躍性發展﹐落後民族的社會形態則可以在這種社會意識的反作用下﹐利 用外來先進民族的直接認識而打破這種發展的順序性﹐借助暴動和革命等客觀條 件和改造手段而實現跳躍性社會形態變革。而這也就是中國等落後國家的各民族 能夠從氏族、奴隸、封建等制度下一起直接跳躍實現社會主義制度的客觀原因所 在。   人類認識客觀世界的目的﹐是為了改造客觀世界﹐而改造客觀世界的目的則 是為了更好的滿足自身的生活需要﹗因此﹐認識是改造的手段﹐而改造則是滿足 生活需要的手段﹐因而認識也就是滿足生活需要的手段。手段是為目的服務的﹐ 因此﹐手段的發展水平和所能實現的高度﹐也就是目的受客觀條件制約所能實現 的高度和水平﹐從而也是人類受原有目的所驅動而必然要去實現的高度和水平。 目的和手段之間客觀存在著的這種發展高度的一致性的必然性﹐就形成了社會生 活水平一定要與科技發展水平相一致的人類社會發展客觀規律。如果有別的因素 如個體私有制生活關係條件下的社會產品分配形式、法律、政治制度、壓迫剝削 和寄生行為等阻礙和破壞了這種目的和手段之間的一致性並嚴重到一定程度﹐人 們就會採取反對、改革甚至暴動與革命的行動去改變這些已經不能適應客觀需要 的阻礙和破壞因素﹐以實現社會生活水平與科技發展水平之間的一致性。而這也 就是人類社會中會產生反抗、改革、暴動和革命等社會現象的客觀原因所在。由 於這種阻礙和破壞因素也可以通過和平改革的方式逐步改變﹐所以﹐暴動和革命 的社會現象並不具有必然性﹐而只與那些阻礙和破壞因素能否通過和平改革方式 而克服有關﹐與科技發展水平和高度沒有必然聯繫。   人類在認識到近親繁殖的危害以後﹐由優化繁衍的需要和目的所決定﹐隨著 認識的逐步深化而逐步限制近親婚配的範圍。因此﹐在生活資料公有和各得所需 的原始公有制生活關係的經濟基礎上﹐逐步從無組織的原始群發展出了血緣家族 、伙婚制家族等﹐最終發展出了母系氏族社會﹐完成了以排除近親婚配為目的和 動力而形成的人類社會組織形式的形成和發展過程。如果沒有新的因素產生和存 在﹐那麼到今天為止﹐母系氏族社會也許仍是人類所有的民族所能發展出的唯一 社會組織形式。現代世界仍有許多民族處於這種時代就是例證之一。然而人類在 這個發展過程中同時也逐步學會並掌握了一種新的獲取生活資料的技術和手段─ ─自己勞動生產生活資料﹐從而給人類社會形態的發展注入了一個新的因素﹐提 供了新的發展條件和動力。   人工勞動生產時代的到來﹐使人類掌握了獲取生活資料的主動權﹐這是到今 天為止其他動物兄弟都望塵莫及的人類特有的能力。但隨之而來的遷徙和人口增 長﹐使得勞動生產又成為人類維持生存的主要手段﹐從而成為人類必須要從事的 工作和負擔。這種負擔和人的趨利避害本能共同作用的結果﹐就是佔有自己和他 人勞動成果的目的的必然形成和產生。   以這種佔有目的為動力的第一個產物﹐就是佔有自己的勞動成果的生活資料 私有制的父系氏族制度的形成和產生﹐並以此為標誌宣告了生活資料公有制和母 系氏族的滅亡﹐宣告了私有制從此成為人類社會的發展主流﹐宣告了只有在生活 資料私有制的前提下才能產生和存在的個體之間的生活差別和不平等必將成為現 實﹐併發出了由這種生活差別和不平等的逐步發展和擴大而形成與產生的階級、 階級社會和階級鬥爭的起跑令﹗   要長期佔有他人勞動成果﹐只有目的和手段還不夠﹐還必須以他人能夠生產 出維持自身生存以外的剩餘生活資料為前提和客觀條件﹐否則﹐他人無法生存﹐ 最終還是佔不成。並且﹐這種佔有也只能在生活資料私有制已經產生和存在的前 提下才能成為需要、可能和現實。所以﹐隨著父系氏族的產生、存在和逐漸發展 成為社會組織的基本單位﹐以及個人勞動技能及由此而來的生產能力的由低到高 的不斷發展﹐這種實現佔有他人勞動成果的目的所必需的外部客觀條件也逐漸發 育成熟了﹐因此利用佔有勞動要素而控制佔有他人勞動成果的手段也終於被發明 出來了﹐其結果就是以佔有生產要素為標誌的奴隸制社會形態的形成和產生。人 類終於分裂成了奴隸主和奴隸兩大階級﹐人類社會也從此正式進入了以寄生和反 寄生、壓迫剝削與反抗、暴動和革命等階級鬥爭為標誌的不平等階級社會畸形發 展時代。   從正式進入階級社會以後﹐人類社會形態的一切變化和發展都是被壓迫被剝 削階級反抗、鬥爭和暴動的結果。如果人們甘願當奴隸﹐那麼指望奴隸主大發善 心不要他們當奴隸而消滅奴隸制﹐那隻能是異想天開的唯心主義幻想。奴隸反抗 、暴動的結果之一就是奴隸制的滅亡﹐但封建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只是從奴隸制 的佔有生產要素中剔除了對奴隸的人身佔有﹐使其變成了佔有生產資料﹐雖然在 人權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並沒有改變階級社會的本質﹐其個體私有制的生 活關係和剝削壓迫的不平等階級社會性質與奴隸社會並沒有什麼本質不同。   科學社會主義制度作為總結資本主義社會及以往階級社會的經驗教訓的最新 產物﹐本應是一種理想的社會制度﹐但由於它的創立者馬克思認識上的錯誤而過 份夸大了物資生活資料的生產活動的作用﹐導致他把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目標放 在了消滅剝削寄生的一種主要手段生產資料私有制上面﹐而不是放在消除產生剝 削和寄生的目的和內因的客觀基礎上面﹐因此它仍然承認勞動力私有制和生活資 料私有制的合法性且要據此實施按勞分配。所以﹐即使完全按照馬克思要求的生 產力發展高度等客觀條件建成他理想中的社會主義制度和無產階級專政﹐由於他 既不要求消滅個體私有制的生活關係和剝削寄生的目的──客觀上也不具備消除 這種生活關係和目的的條件﹐也不可能通過消滅生產資料私有制而根絕盜竊搶劫 、貪污腐敗、化公為私等其他不勞而獲的寄生手段﹐因而他的所謂科學社會主義 制度也就不可能像他宣稱的那樣消滅剝削寄生、階級和國家等﹐不可能消除階級 矛盾而只能轉化矛盾的表現形式。由於新生的社會主義生產資料公有制和生活資 料私有制之間的對立和矛盾又提供了新的剝削和寄生的客觀基礎和條件﹐因而新 的外因與內因的結合產物──化公為私等新的剝削寄生行為和手段也就必然要應 運而生。所以﹐馬克思的科學社會主義仍然屬於階級社會生活關係的範疇﹐和其 他階級社會制度沒有本質上的差別﹐仍然不可能消滅階級社會所必然具有的種種 不平等社會問題和弊病﹐並由於他的認識錯誤還帶來了許多新的問題和弊病[21] ﹐因而並不是一種理想的社會制度。人類後來的社會主義實踐也已經用事實給我 們證明瞭這一切﹗   因此﹐到今天為止﹐無論願意不願意﹐人類都仍只能生活在個體私有制生活 關係和以不平等為標誌的階級社會形態中﹐並且這種不平等社會狀態還將繼續延 續下去。因為形成不平等和階級社會的內因和外因、目的和手段依然客觀存在並 仍將繼續起作用。人類在無能消除佔有的目的和手段、內因和外因並因此承認生 活資料私有制的合理合法性的時候﹐是不可能消滅階級、階級社會及其所必然要 帶來的一系列不合理不平等社會問題和弊病的。遺憾地是﹐人類到今天為止及在 一個不算太短的未來歷史時期內﹐都仍不可能具備消除這種內因和外因、目的和 手段的能力﹗因此﹐在不可能完全消滅階級和社會不平等的當前歷史發展階段﹐ 我們只能選擇一種兼顧社會平等和發展的相對最佳和最適合目前歷史條件需要的 社會形態──社會福利主義制度﹐作為向更高的無階級平等社會形態──新人類 社會發展的和平過渡﹐這也是由當前歷史條件所決定而留給我們的唯一正確的選 擇和出路!   只有經過人類的不懈努力和奮鬥﹐使得科學技術的高度發展所帶來的人工生 產的全面自動化成為現實而使人工勞動力成為多餘﹐從而可以消除佔有的目的和 內因﹐使佔有的一切行為、手段和外因都成為多餘﹐使生活資料私有制失去必要 而自然消亡﹐人類才能夠徹底結束這種建立在個體私有制生活關係基礎上的不平 等階級社會的畸形發展狀態的噩夢﹐在更高一級的基礎上恢復公有制生活關係﹐ 實現消滅了階級和不平等的新人類社會﹐把人類的精力全部集中到社會發展上來 ﹐使自己書寫著"各展其能﹐各得所需"的生活旗幟永遠迎風飛舞﹐高高飄揚﹗   所以﹐階級及不平等的階級社會作為人工生產時代特有的必然性產物﹐終將 隨著人工生產時代的結束而自然消亡。因此﹐它和人工生產一樣﹐都是產生和存 在於人類社會一定歷史發展時期和具有歷史階段性的事物﹐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 而必然產生﹐也終將隨著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而必然滅亡﹗   總之﹐人類社會﹐當然是人的因素第一。而所謂人類社會﹐其實也就是人這 種動物在地球上的生活和生存方式的總和而已﹐其發展變化的方式和規律當然不 可能離開人的必然性生理需要﹐不可能變得與人的需要無關。所以﹐有了這樣生 理結構的人﹐就必然要有這樣的人類社會﹐也就必然要有這樣的人類社會發展過 程和規律。把具有相同生理結構的人放到其它任意具有相同自然環境的星球上﹐ 那麼在地球上演過的這一幕有聲有色的人類社會發展過程的活劇﹐還會再一次復 演﹐這就是結論。 註釋﹕ 1、《資本論》第4頁﹐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年1月第一版。 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二卷第208頁﹐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第一 版。 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二卷第82-83頁﹐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 第一版。 4、《列寧選集》第一卷8、10頁﹐人民出版社1972年10月第二版。 5、《古代社會》序言﹐路易斯﹒亨利﹒摩爾根著﹐商務印書館1977年8月 第一版。 6、《古代社會》19、37頁﹐路易斯﹒亨利﹒摩爾根著﹐商務印書館197 7年8月第一版。 7、《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17-18頁﹐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 第一版。 8、《論實踐》﹐http://yi_wen.home.chinaren.com 9、《古代社會》25-26頁﹐路易斯﹒亨利﹒摩爾根著﹐商務印書館197 7年8月第一版。《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2頁﹐人民出版社1972年 5月第一版。 10、《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41頁﹐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第一 版。 11、《世界上古史綱》上冊37-39、62頁﹐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一 版。 12、《資本論》第166頁﹐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年1月第一版。 1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32頁﹐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第一 版。 14、《古代社會》47、412、38頁﹐381-530頁﹐路易斯﹒亨利 ﹒摩爾根著﹐商務印書館1977年8月第一版。 1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508頁﹐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第 一版。 16、《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513頁﹐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第 一版。 17、《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29頁﹐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第一 版。 18、《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92-94頁﹐人民出版社1972年5 月第一版。 19、《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50-53﹐155﹐158頁﹐人民出 版社1972年5月第一版。 20、《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44、48-51頁﹐人民出版社197 2年5月第一版。 21、《論意識的反作用及目的和手段之間的關係》﹐http://yi_wen.home.chi naren.com 2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263頁﹐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第 一版。 2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12-13頁﹐人民出版社1972年5 月第一版。 24、《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第86﹐91頁﹐人民出版社1972年5 月第一版。 2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265-267頁﹐人民出版社1972 年5月第一版。 Copyright (c) Hong Kong Society of Humanistic Philosoph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