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文哲學會網頁 http://www.arts.cuhk.edu.hk/~hkshp 五四運動的我見 歐陽家翹 今年是一九九九年,八十年前的五月四日,中國爆發了著名的「 五四運動」。本人希望在此抒發一下對這場影響中國近代發展深遠的 運動的一些看法。 一九一九年的五四運動,起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戰勝國( 日本、中國、美國等)及戰敗國(德國、塞爾維亞、土耳其等)於巴黎 舉行和會,並準備草簽巴黎和約(也叫凡爾賽和約)。和約中其中一項 條件是要將德國於中國山東省所佔的利益及土地轉至日本手上,這樣 便引起中國人民極度不滿,謂若北京軍閥政府草簽,便等如賣國,故 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學生上街示威,要求政 府不可草簽和約,並高呼「外爭國權,內除國賊」等口號。這次事件 得全國支持,各地均有抗議運動,軍閥政府雖拘捕學生,但仍受不住 全國人民的壓力,終於釋放學生並拒絕於巴黎和約上簽字。這次運動 乃中國人民的勝利,中國人民雖於以後的日子受到外敵(日本)及內戰 (國共之戰)的痛苦,但卻能堂堂正正站起來,不受外國的恥辱。 至於五四運動的一些影響,大多數人都定於對新文學等的影響, 然而本人覺得其政治上的影響亦不可忽略。 首先,五四運動乃中國學生運動史上最重要的一件大事,它是繼 承晚清時代士人學子為國而鬥爭的精神,並開啟日後中國學運的路向 。自鴉片戰爭後,清政府接連戰敗於列強之手,簽下不少喪權辱國的 條約,不少知識分子深感痛心疾首,故對列強的侵略及滿清腐敗十分 不滿,先後發動不少運動,其中以「公車上書」(康有為及梁啟超發 起)較著名,辛亥革命中的不少中堅分子也是士人學生出身。這一系 列的運動所表現的抗爭精神,加上又是由士人學生所發起,故不少民 國初期的學生深受感染,面對軍閥政府的無能及列強的欺負,便挺身 而出,充分表現出中國學生愛國憂國的精神。這種精神也感染至近十 年的中國學生,他們面對國家官員貪污、官僚腐敗、社會不公平等情 況,均會挺身而出,表達意向,故有八六學潮及八九民運等的出現。 可見近十多年的學運,深受五四運動所影響。 其次,五四運動是反對列強侵華的重要運動,亦是清末以來中國 人對列強侵略十分憤怒的表達。這種反對外國入侵及吞併中國的精神 ,積極鼓勵中國人民起來抗敵,導致中國人民能於八年抗戰中打敗日 本人,提高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而一九四九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 立,毛澤東高呼「中國人民站起來」的口號,表示中國人民已能堂堂 正正挺起胸膛來,不怕列強的威嚇。甚至,到了今年五月,中國駐南 斯拉夫大使館被北約導彈擊中,隨即引發全國反北約侵略及反戰大示 威遊行,再次表明中國人民不可欺的精神。而近代中國的外交政策, 也實行和平共處五大原則,即尊重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 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存等。以上種種中國政治上的變化,多少受到 五四運動所影響。 還有,五四運動是中國人民關心祖國的實際行動,充分表現人民 愛國的精神及國富民強心願的表達,這種精神至今仍影響著不少中國 人。 總括來說,五四運動對中國近代的政治發展影響深遠,希望大家 能夠多些認識這件大事,並從中學習所表現出的精神。 Copyright (c) Hong Kong Society of Humanistic Philosoph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