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文哲學會網頁 http://www.arts.cuhk.edu.hk/~hkshp 新聞組哲學文選 哲學是一種思辯活動,因此,哲學的研習者除了自己深入思考和反省外,亦 可通過與師友的交流、論辯來充實、提升自己。在現代社會,隨著科技的進步, 人類的資訊溝通比以前方便得多,當中,電腦網路的新聞組便是一嶄新的、劃時 代的媒介,可以在極短時間之內,連繫世界各個角落,讓人們作出詳細深入的交 談和討論。本頁的設立便是一種新嘗試,我們希望通過選載在網路新聞組上關於 哲學討論的有價值的文章,讓大家對於以新聞組來作學術交流有所認識,從而使 這種學術研討方法得到進一步肯定和發展。 各位愛好哲學的人士,我們衷心希望,你們能將在各個新聞組上看到的有關 哲學討論的好文章推介給我們,最好將該文及其回應(如果有的話),連同其所 在新聞組名稱及發表日期,電郵給我們,以方便我們聯絡和邀請有關作者,將文 章發表在本頁上。我們同時歡迎有關文章作者以自薦方式發表其新聞組文章。 本會電郵地址:humanities@usa.net 寄件者:Branco Wang 日期:1998年1月25日 新聞組:tw.bbs.sci.philosophy 主旨:學習對話(一) 郵址:branco.bbs@bbs.cs.nccu.edu.tw 「『哲學作為一種課程』的意義必須由『哲學作為一種對話』來 補充、轉化,至完成。冥想式的哲學是極可能不堪批判、追問的,更 罔論建立普遍的觀點;空洞的背誦一套套思想和方法亦不足以幫助我 們對人、知識和世界作基礎性、普遍性、批判性的探討,來獲得一自 覺的信念以指引現實生活,評估文化生態。」 一旦選擇唸哲學系來作為接近哲學的一種方法,就免不了要面對 許多的哲學課程,並且,如何從上課中獲得達成此一目標的最大助力 ,是需要一些省思和學習的,遺憾的是,我們通常很難在課程中找著 這些答案。隨之而來的,或是對課程提不起興致(食慾不振),或是 聽不懂老師講授的內容(消化不良),導致我們無法順利的在哲學國 度中成長茁壯。 依我之見,想要充分地從課程中吸收豐富的知識及老師的才學, 首先不可只將花費於該門科目的時間限定在上課時間之內,而應將其 分為三個階段:即課前的準備,課堂上的學習,和課後的研討。 課前的準備工作是極為重要和關鍵的,它往往能影響在課堂上的 學習效果,如果對該門科目有初步的認識,比較容易理解老師的授課 內容。一般而言,我們應依照老師所指定的書籍,事先閱讀一遍,來 獲得初步的瞭解,除此之外,若能利用參考書如百科全書之類,來查 詢更多的資料,也是很有幫助的。值得注意的是,在備課時要抱持著 濃厚的懷疑和批判態度,將所得的資訊和認識視為可修正的,避免受 限於它們而妨礙了上課時的學習。 而一個課程的主要部分-課堂上的學習,不能只依循中小學時的 聽講習慣,做個沒有聲音沒有意見乖乖的被迫的「座客」了,我們應 當與老師一同思考、對話(不出聲的和出聲的),在老師闡述一段哲 學思想時,我們一方面接收並盡力理解,一方面思考關於這段話的各 種問題,然後,記下扼要的重點和自己的疑問,如果在上課中,發現 自己搞不清楚老師的意思,應該及時發問,或者私下詢問,因應不同 的情形稍作變通。而問問題,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錯誤或不好的問 題只會浪費問答雙方的時間精力而已,因此,在發問之前,應該先整 理一下問題的內容,如果是資料性的問題,如柏拉圖是什麼地方的人 等等,最好勤快一點去找資料;對於問題的性質和範圍,以及自己對 問題的想法,也要思考一番,並且,在陳述問題時,盡量用清晰有條 理的話語,使對方能明白問題的中心何在。 最後一個階段,在課餘之時,將上課的筆記重新閱讀整理一遍, 並仔細閱讀教材重點部分,然後,不妨找三五好友群聚討論課程內容 ,當然,也可以找老師討論問題。  Copyright (c) Hong Kong Society of Humanistic Philosoph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