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文哲學會網頁 http://www.arts.cuhk.edu.hk/~hkshp 思考方法的起點(下) 李天命 (四)論封閉系統 討論到此,我已經介紹了認知性、實質內容、贗句以及空話等幾 個語理分析的重要概念。本文最後要做的工作,就是透過這些概念去 剖析「封閉系統」(closed system),從而指出這種系統怎樣會導致 閉塞、僵化、愚昧,乃至瘋狂的思想和心態。 1.貌似說明 為甚麼夏娃會受蛇的引誘?因為上帝的旨意如此。 為甚麼猶大要出賣耶穌?因為上帝的旨意如此。 為甚麼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被刺得以倖免於難?因為上帝的旨意如 此。 為甚麼里斯本大地震時有三萬多人聚在教堂裡結果一同遇害?因 為上帝的旨意如此。 為甚麼質能之間的關係是E = mc2而不是 E = mc20?因為上帝的 旨意如此。 為甚麼有些人相信有上帝的旨意而另外有些人卻從不相信?這也 是因為上帝的旨意如此。 大至諸星的運轉,小至打一個噴嚏,都是由於上帝的旨意、上帝 的旨意、上帝的旨意。 諸如此類訴諸「上帝的旨意」來作的解釋或說明,以下為方便起 見統稱為「神旨說明」。依贗句和空話的定義,很明顯的,神旨說明 不是贗句便是空話。當然,我們可以同意,這種說明也多少有其正面 的功能,比如某些信徒所表現的偉大人格,即往往源於他們對「神的 旨意」有堅定的信念。但無論怎樣,在知識的層面上,神旨說明卻完 全是多餘的,無非是一種貌似的說明罷了。只要將這種說明與科學說 明對照一下,其缺點就會清楚地顯露出來。 科學說明的一個重要特性,就是具有(隱含)預測能力。就是說, 科學說明都含有理論或定律為其主要的組成部分,而這些理論和定律 都能夠用來對未發生的事情作確定或概然的預測。例如熱學的定律能 用來說明某根鐵棒何以膨脹了某個長度,同時又能用來預測其他鐵棒 在甚麼溫度下會有怎樣的長度變化。科學的這種預測能力,是一切科 技之所以可能的根據。當科學家在構思任何科技產品的時候,他們都 一定要具備相干的知識來作預測。譬如預測所造的汽車能在路上行駛 ,而不會像冰淇淋那樣在太陽底下溶化。事實上,我們生活中的每一 細節幾乎都跟預測有關:我們乘電梯時,都會自覺或不自覺地預測( 可通過行為的傾向來粗略界定不自覺的預測)那電梯的鋼纜能支持得 住它的負荷;我們喝牛奶時,都會自覺或不自覺地預測牛奶能給我們 營養;甚至在談戀愛談得神魂顛倒不知人間何世的時候,我們仍然會 自覺或不自覺地作出預測,至少預測對方的性別能保持不變(縱然是 同性戀者亦同樣會作預測──預測其對象不會忽然變成一個異性)。 上面所述,目的是要指出兩點: 1.人生在世,時刻都要作預測。 2.科學說明具有預測的能力。 反觀神旨說明有沒有預測的能力呢?半點也沒有。我們無法藉「 上帝的旨意」去預測明天會不會下雨,無法藉此預測雲南白藥能否被 製成癌症特效藥,無法藉此預測聖彼得教堂在八級地震時將會怎樣。 我們頂多只能在事情發生之後才利用神旨說明去「放馬後炮」一番。 比如在地震過後,如果聖彼得教堂仍能屹立不倒,我們就這樣「說明 」其原因:「因為上帝旨意是如此」。但如果那教堂倒塌了事後我們 也一樣能提出相同的說明,把事件歸因於「上帝的旨意是如此」。然 而在事情未發生時,我們卻是無法靠「上帝的旨意」去作出任何預測 。 2.封閉系統的禍害 以上所論的神旨說明,正是封閉系統的一個實例。所謂封閉系統 ,在這裡是指那些由贗句或空話所構成的「理論」、主義、教條之類 的言辭系統。這種系統最主要的特徵就是:永不可能為否定的證據所 推翻。如前所述,空話僅憑語言的用法約定來建立,所以任何事實都 可被解釋為對那空話的一種「印證」。至於贗句,則根本無所謂有甚 麼肯定或否定的證據,那當然就更不可能被否定的證據所推翻了。 但封閉系統的這種「永恆的保險性」卻恰好是其所以最有害於正 確思考和認知心靈的主要根源。這可以分為兩點來闡釋: 1.閉塞、僵化──某類精神病患者堅信別人要陰謀陷害他。醫生 告訴他沒有這回事,他就連醫生都懷疑起來。對於這類病者來說,縱 使除他以外全世界的人一起向他保證他的安全也沒有用,因為他會懷 疑那是全人類團結起來合謀騙他。 有趣的是,這種閉塞僵化的心態並不限於精神病患者才有。某些 人對於教條或主義一類的東西有種「絕對的堅信」,其堅信可說已到 了不惜付出任何代價都要堅持到底的程度,即使反面證據吊在他們的 鼻子上面,他們仍會無動於中,面不改容,最後寧可將擺在面前的事 實解釋為一種幻覺而不肯修正自己原來的信仰。在某些時刻,他們的 「心底深處」也許亦會感到事實終究無法否認。但這種念頭往往一閃 而過,他們很快就會回復原來的樣子,即抱著「不管世界如何,我總 是這樣相信」的態度,甚至還會將剛才的動搖視為魔鬼的誘惑。 這種內心的衝突自然是很痛苦的。但有甚麼辦法呢?你就算有不 忍之心也只好「愛莫能助」。因為如果你通過理性的方式向他們論證 其信念不能成立,他們就會以「理性歸理性,信仰歸信仰」作為拒絕 任何論證的理由──殊不知提出拒絕的理由這種做法本身已是一種運 用理性的做法了。 與這種不能自圓其說的非理性態度比較起來,有一種「進步得多 」的做法,那就是以封閉系統作為「理性的根據」。 但很可惜,這種系統雖是「牢不可破的堡壘」,但卻會使人的思 想更加閉塞、僵化,與實際脫離,心思陷在封閉系統裡的人,總會以 為他們的系統刻畫了萬物的規律,反映了世界的真相。在他們看來, 由這種絕對保險的系統去推導出人類社會的藍圖以及個人行動的方針 ,實在是再合理不過的事。他們不瞭解的是:任何「絕對保險」的系 統都要為此而付出喪失實質內容的代價。既然如此,由封閉系統演繹 出來的藍圖與方針,也就不可能有甚麼實質的內容。當一個人滿腦子 都是諸如此類的藍圖方針時,不難想像其思想會是多麼幼稚愚昧、僵 閉不通。以這樣的藍圖方針去指導行為,會產生種種像盲人騎瞎馬的 驚險表演就不是甚麼詫異的事情了。 等到發覺從他們的藍圖方針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時,信賴封閉系 統的人會怎麼反應呢?會不會放棄其所信的系統?當然不會。「既然 所信的系統是絕對保險的,有甚麼理由要放棄它?」可是怎樣解釋在 實踐上的失敗呢?「那一定是由於一小撮別有用心、惡毒、隱蔽的敵 人在破壞。所以我們必須時刻提高警覺性和戰鬥性,把隱蔽的敵人狠 狠地打倒。」 這種由閉塞僵化而導玫的捕風捉影心態,要是在群體裡成了一種 「傳染病」的話,那個群體就很容易會表現出一種「集體神經衰弱」 、「集體神經過敏」或「集體神經緊張」的傾向。 2.狂熱、瘋狂──封閉系統之所以永無反例,只是由於這種系統 對事物並無說明作用。可是不明白其中竅妙的人卻會因為封閉系統沒 有反例而產生錯覺,以為這種系統是一貫正確的、至高無上的普遍真 理。既為「普遍真理」,自應是廣闊無邊,處處適用的了。結果便事 無大小都要引用其「真理」去解釋一番。這種作風一旦流行,也就是 說,當社會上人人都養成了凡事都要套用贗句和空話的習慣時,這個 社會便會流於虛偽。此所以有些封閉系統的「金句」竟然會同時在哲 學、文學、經濟學、社會學、政治學、心理學、語言學等等人文學科 之中被刻意引述,甚至在邏輯、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醫學 、工程學等等演繹科學和自然科學的著作裡面也一樣被人隆重地徵引 。(這類著作將在名山之間妥為保存,在歷史之中留為笑柄?) 當然,我們不能假定凡是套用「金句」去解釋的人全都是出於虛 偽才那樣做,對於封閉系統的信徒來說,他們手中握著的乃是放諸四 海而皆準、證諸百世而可行的真理。但就算是真心相信封閉系統,那 仍然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甚至比虛偽地套用更加危險,因為當一個 人認為自己「尋找到」某種無所不包的偉大系統時,往往便會視為真 理的代言人,進而興起一種狂熱的情緒,「以救世主的姿態去宣揚他 的真理」﹐而且硬要芸芸眾生一概接受,乃至訴諸暴力而在所不惜。 上述情況,在宗教和政治這兩個於現實人生有莫大影響的領域裡 ,是特別顯著的。只要翻開歷史,因封閉系統而引發的宗教戰爭和政 治迫害,可說不勝枚舉。這類戰爭和迫害之野蠻、殘酷、非理性的程 度,實在叫人觸目驚心。在此,我們應該深切地反省一個問題:歷史 上這許多使人感到無限悲痛的事故,究竟給人類甚麼教訓呢?這些歷 史事故給我們的最重要的教訓就是:從狂熱到瘋狂﹐只有一線之差; 由真理的代言人到悲劇的鑄造者,不過半步之遙而已。 【本文原發表於1983年,後輯入中文大學校外進修部的《思想與行動 》一書之中,內有甚多編校方面之失誤。今照原書轉載。作者事忙, 未及更正,特此聲明。】  Copyright (c) Hong Kong Society of Humanistic Philosoph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