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文哲學會網頁 http://www.arts.cuhk.edu.hk/~hkshp 也來談曾灶財的書法 前陣子,曾灶財的書法惹來了很多的爭論,有人認為他所寫的字 不值得稱為「書法」,因為根本就不懂得他的書法內容,而且字體跟 傳統書法的標準實在相距太遠;但藝評家劉霜陽卻認為曾灶財的書法 有強烈的個人風格,有兒童的天真趣味,但又不失筆觸厚重,結構嚴 謹。 以上兩個對同一作品的截然不同評價實源於不同的評價標準,要 釐清以上的爭論,就勢必要將評價背後的標準拿出來比較和加以評估 。 首先,傳統書法的要求是要有明確的內容,我以為這點跟藝術評 價的相干性並不大,比如我們觀賞草書時,很多時候都看不懂其內容 ;但我們卻能欣賞線條之美,用筆的節奏、字與字之間的疏密變化等 。西方有些抽象畫家也是從中國的書法中領略抽象藝術的原理,即使 他們不懂中國的文字。 當然,就算我們不理會書法的內容,曾灶財的書法跟傳統書法的 要求仍有一段距離。或許藝評家會說:傳統的標準不一定是對的,而 且傳統的標準往往會妨礙藝術上的創新。如果我們同意曾灶財的書法 有欣賞的價值,例如表現出某種的美感(樸拙),則同時我們也必須 承認兒童的書法和繪畫也可以有很高的欣賞價值。因為,有時他們( 藝術家和兒童)的作品差別其實不大(可嘗試拿一些兒童作品跟所謂 藝術大師比較),畢架索不就是說過他也是向兒童學習嗎? 我們要注意的是,當劉霜陽高度評價曾灶財的書法時,他特別重 視的評價準則是個人風格和所謂獨特性。假若現在我寫了一張書法, 差不多有王羲之的水準,則根據劉霜陽的評價標準,我這張作品的藝 術價值肯定不高,因為正缺少了個人風格和獨特性。我們在這裡曾經 討論過合理的藝術評價準則有很多,例如作品的形式、認知價值、美 感、道德價值、個人風格、創新性、駕御物料的技巧和批判社會等等 ;但在眾多評價準則中,似乎並沒有一個大家都認同的優先次序,有 人或許將個人風格和創新性放在首位,有人則把美感的表現看作重點 ,結果得出來的評價就會相差很大。 要求藝術評價有一個完全客觀的答案似乎是不切實際,藝評的責 任只能夠盡量做到公正和合理。我認為藝評的另一個更重要的工作是 指出作品值得欣賞的地方是什麼,引導觀眾去欣賞,擴闊觀眾的視域 ,特別是某些傳統的評價準則已成為意識型態時,激進的藝評也無非 是為了引人注意,試圖改變大眾的欣賞習慣。  Copyright (c) Hong Kong Society of Humanistic Philosoph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