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文哲學會網頁 http://www.arts.cuhk.edu.hk/~hkshp 讀思小記:刑罰理論三說 思微 上期「人文論壇」和今期「讀者來論」都是討論有關體罰的問題,我也湊熱鬧嘗試作出 一些回應。體罰的討論在西方社會已有很多,大約言之有三派不同的說法:改造說、阻嚇說 、報應說。上期「人文論壇」作者所持的反對體罰觀點可歸入改造說之列,而本期劉秀琴君 之贊成觀點可歸入阻嚇說一派。其實,到現在為止,西方關於刑罰理論之討論還沒有甚麼統 一的結論,現在先介紹一下三派的說法。 一、改造說 改造說認為刑罰的主要作用是教導和感化犯法者,使他們能重新改過,重新做人,而不 是要報復或阻嚇其他人以後不敢再犯。這種觀點是把犯法者視為病人,而刑罰是一個醫療行 為。這種說法的背後其實有一個假設,就是人之會犯罪很多時是因為受到外來環境的影響, 人的本質是善良的,只是一時被蒙蔽了,只要給他機會,是會有所改善的。中國儒家學說的 教育理論其實也有改造說的傾向。 但改造說有幾點是被人質疑的。首先是成效問題,藉著刑罰來改造一個犯法者是否一定 有良好效果呢?如果用其他方式可能會來得更有效果,又或遇到有一些人是屢勸不改的話, 又怎麼辦呢?如果體罰不能有效醫療犯法者,則不應施行,上期「人文論壇」便是這種觀點 。另外,把刑罰作為道德手術可能會被濫用,而成為有權者控制別人的手段。極權政府要把 犯人洗腦不是也說改正他們嗎?還有,就是對於犯罪者的責任問題,犯法是不是完全是由後 天環境造成,而個人自己毋須負責呢?如果自己需要負責的話,則刑罰本質可能不是治療, 而是一種公正的回應。 二、阻嚇說 阻嚇說認為刑罰的主要目的是阻嚇其他人,打消他們犯法的念頭,帶來一個整體性的良 好效果。以教學為例,這種說法最多人應用。刑罰能使整個課室秩序良好,可以有效地繼續 上課,阻止了其他同學犯同樣錯誤的想法。而「治亂世,用重典」、「殺一儆百」等說法更 是阻嚇說的典型。 阻嚇說被人質疑的地方在於刑罰本身不是目的,而只是手段。其正當與否與犯法者本身 無直接關係,真正目的是阻嚇其他人,所以後果是最後的善惡標準。這是很明顯的後果論, 屬西方倫理學說中功利主義的思維方式。如果罰了也沒有效果,大可不罰,但沒有犯法者, 如果罰了有良好的整體效果的話,也值得一罰。曾聽一名老師說因為要控制一個全校學生的 場面,所以故意捉一名「易喊」的學生來教訓一頓,令他當眾落淚哭泣,以便震攝全場學生 。這便是阻嚇說受歡迎的地方。阻嚇說被人質疑忽略了公正原則,所以會犧牲無辜者。當然 如有監察力量的話,不一定會有犧牲無辜者的情況發生,但在理論上阻嚇說是可以指向這個 極端的。另外,阻嚇說的真正成效也有人質疑,用重典是不是一定可治亂世呢?殺一是不是 可以儆百呢?其效果的確定性到現在也有很多爭論。 三、報應說 報應說又可稱為公正說,認為刑罰是對犯法者公正的回應。一件事或一個人值得我們獎 賞或懲罰都是因為那件事或人本身是值得的,而不是因為其他人或其他情況而決定是否應該 懲罰。對犯法者施以刑罰是因為要維持公正,所以此說法認為懲罰無辜者是完全不可接受, 也不會以後果作為衡量標準。 這說法被人質疑的地方是在這賞善罰惡的觀念背後,隱藏有一公正的宇宙天秤。問題是 到底有否此天秤,此天秤是法律、上帝或良知呢?我們如何去衡量哪一種罪應有哪種刑罰呢 ?另外,對於一些願意誠心悔改的人而堅持要報以同等的刑罰又是否適當呢? 由於刑罰理論的爭論未有定論,要確定何種標準才是正當的似乎是有困難。我個人認為 應用倫理學的學說在實踐上是有參考價值,但在具體運作上很多時有困難,因為很多時要因 應具體情況作出修訂,很難有一具體規則是任何情況都合用的。我現在只是嘗試介紹這幾種 說法作參考,以期有更多角度的反思。  Copyright (c) Hong Kong Society of Humanistic Philosoph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