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文哲學會網頁 http://www.arts.cuhk.edu.hk/~hkshp 韋政通《中國文化概論•藝術》的一個商榷 梁光耀 預科課程開設了「中國語文及文化科」,有關中國文化部分,選來了六篇文章,分別談 論中國的哲學、藝術、科學、政治和社會結構等部分。這實在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因為, 教育的其中一個目的就是使人了解自己、認識自己的文化源頭。而香港的中學教育卻一直缺 少這個環節──提供普及性的文化常識。可是,高興之餘,我卻認為有些篇章未必是及格之 作,擔心學生會越讀越糊塗,一開始就對中國文化有一錯誤的了解。所以,特來稿對其中一 篇文章──韋政通的《中國文化概論•藝術》作出批評(以下簡稱《藝》文),並望能收拋磚 引玉的效果。真理越辯越明,這個我是相信的。 我認為韋氏這篇談中國藝術的文章有一個根本的錯誤,就是完全忽略了道家精神對中國 藝術的影響,而《藝》文卻又隱含著中國藝術精神是以儒家思想為主導的論調。一般來講, 我們會同意中國文化是以儒家為主,道、佛為輔(1)。然而,在藝術這個領域,則是以道家 精神為主導,這也是很多學者的共識,例如徐復觀先生和勞思光先生(2)。 韋氏在《藝》文中指出中國藝術精神有三大特徵,分別是「藝術生活化」、「美即象徵 善」和「不尚形似重傳神」(我們暫且不談這三個特徵是否就是中國藝術精神的主要特徵, 而分析韋氏如何說這些特徵是受儒家思想影響而成)。首先,禮樂文化導致「藝術生活化」 這一特徵的出現,韋氏說:「中國上古時代的文化,是以禮樂為主,禮樂是那時代人生活的 主宰,禮樂是一種廣義的藝術,生活在禮樂中,就無異生活在濃厚的藝術氣氛中。」孔子以 繼承周文傳統、上古文化為己任,當然注重禮樂文化,而且更加自覺到音樂這門藝術作為教 化人生的重要功能,經過孔子的努力,禮樂文化就更加被肯定了。 第二,韋氏說:「這一個特徵(美即象徵善),顯然與中國重德精神的文化相關」(4)所 謂中國重德精神文化,當然就是指儒家思想(5)。 第三,韋氏說:「大致在隋唐以前,中國的畫,主要走的仍是寫實的路子。隋唐以後, 因受了新宗教新哲學的影響,越往後越不尚形似重傳神。」(6)所謂新宗教是指禪宗,新哲 學則是理學的出現,理學是儒家的復興;那豈不是說「不尚形似重傳神」這一項特徵也是( 至少部分是)受儒家思想影響所致。 韋氏所認為的中國藝術精神三大特徵,經過以上的分析,都可看出是受儒家思想影響而 成,那豈不是說中國藝術精神是以儒家思想為主導嗎?這個論斷未免太不符合事實了。雖然 ,儒家思想對中國藝術的發展也有一定的影響。例如孔子常以「禮樂」並舉,主張藝術應該 具有教化的功能(7),影響到文學方面,有所謂「文以載道」的道統,白居易的詩、杜甫的 詩正好表現出詩人對國家社會的責任──反映時弊、批評政治。這樣強烈的道德意識,當然 是由儒家思想孕育出來;可是,李白的狂放之風,陶淵明「悠然見南山」的心境,就跟儒思 想大異其趣了,影響他們的是魏晉玄學的思想,或者說是道家精神亦未不可。還有山水畫呢 ,根本就是道家精神的具體表現。 道家思想以老莊為主,雖然他們都從未談過藝術的問題,也未表示過藝術有甚麼價值, 是否值得追求等等;但他們的思想所示的人生境界實是一藝術化人生(8),尤其是莊子。莊 子認為人生唯一值得追求的就是一個真我,這個真我既不能在道德的實踐和知識的尋求中獲 得,它需要我們超越一切是非、利害和善惡而達致一觀賞萬物而不會沉溺其中的境界──這 就是真我。人的精神到達這種境界才能夠得到徹底的自由和解放。 道家這種觀賞的精神跟藝術欣賞時要擺脫認知和實用的目的,讓直觀直接知覺藝術品本 身的審美狀態實有相通之處。有些人說道家思想是反文化的,就道德、知識和政治等領域來 講是對的;但道家精神卻能成就藝術。沒有了道家思想,中國藝術的發展一定貧乏得很;不 過,道家思想要通過魏晉玄學才能對以後的藝術發展產生實質的影響(後文再詳談之)。 韋氏大談中國藝術精神,竟然沒有提及道家思想的影響,那實在令人大惑不解;更令人 大惑不解的是,韋氏把他認為是中國藝術精神的第三項特徵「不尚形似重傳神」說成是受理 學影響所致,那不禁令人懷疑韋氏對中國藝術精神的認識有沒有達到起碼的水平。「不尚形 似重傳神」的確是中國傳統繪畫的主要特徵;但這項特徵卻一直可追溯至魏晉時代顧愷之所 提出的「傳神寫照」這個觀點,他主張作人物畫時,不要太過注重外表的酷似,而應集中表 現出一個人的個性和生活情調,此之所以謂「神韻」,後來南朝的畫家謝赫所提出的繪畫六 法中的「氣韻生動」,可以說是「傳神寫照」這觀點的進一步發展。這些理論主張才是下開 以後中國繪畫「不尚形似重傳神」傳統的主要原因(9)。 要談中國的藝術精神,卻不提魏晉時代的思想,此亦是不可思議。因為對傳統中國藝術 精神的形成,魏晉實在是一個關鍵的時代。首先,魏晉南北朝產生了很多對日後藝術發展很 有影響力的理論著作,例如:陸機的《文賦》、顧愷之的《論畫》和《魏晉勝流畫贊》、宗 炳的《畫山水序》、謝赫的《古畫品錄》、劉勰的《文心雕龍》以及鍾嶸的《詩品》等等。 而這些理論著作的出現,又是受到當時的玄學思想所引發,魏晉玄學則可說是先秦道家思想 的發展和繼承(10)。魏晉玄學所崇尚的「三玄」,其中兩部就是《老子》和《莊子》,其次 ,玄學的代表人物王弼注《老子》,郭象注《莊子》都眾所周知的事。可見道家思想是經魏 晉玄學而對以後的藝術發展產生影響。 又以人物畫發展為例,魏晉以前,即兩漢時代,主要是以孝子、烈女的題材為主;但到 了魏晉,人物畫起了很大的變化,不再像以往描寫個人的品德為題,卻代之以表現一個人的 風姿和個性,顧愷之的「傳神寫照」正好表達了這個主張。受魏晉玄學的影響,品評人物已 不再以德行為之(這是儒家思想的影響),轉而強調一個人的風采和個性;觀賞自然美的時候 ,亦不再像孔子那樣以德性比附(韋氏在《藝》文中提供了一個極佳的例子)(11),而能夠直 接欣賞自然本身的美。並且更常以自然美來形容人物的美,例如「松下風」、「春月柳」、 「遊雲」和「朝霞」等詞彙(12)。魏晉人的審美識受玄學的影響,跟先秦已起了很大的變化 ,特別是脫離了儒家的傳統。 其後中國繪畫由人物畫轉向自然山水畫的發展亦非偶然,而是道家精神進一步落實在繪 畫藝術上的結果。雖然我們能從人物畫中表出現人的風姿和神韻;但離道家所要追尋的「道 」還有一段距離。我們可理解道家的「道」是指宇宙萬物的規律和基礎,要體現這個「道」 ,能夠將自己安放其中而令精神得以自由解放,「自然」是一個更加適合的題材。深受道家 思想影響的人,很多會成為隱士的一類人物,他們喜歡隱居在自然山水之中,因為這種環境 更適合於他們求得人生的安頓。所以,山水畫比起人物畫更適宜於表現道家精神。中國繪 畫由人物畫為主到以山水畫作主流,實是道家精神的體現。 山水畫本來有兩支,一是水墨山水,另一是青綠山水;但到了唐代,水墨山水壓倒了青 綠山水而成為中國繪畫的主流。其實,這又是再一次印證了道家思想落實在繪畫上的影響。 道家的「道」是宇宙萬物運行的規律、自然的本性,它本身是樸實的,而水墨的顏色正好適 用來表現這種自然本性的樸實,太多的色彩反而妨礙我們領悟自然的本性。正如托名王維的 《畫山水訣》所言:「夫畫道之中,水墨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13) 要談中國藝術精神,可以有千言萬語,可爭論的地方亦甚多;但以道家為中國藝術精神 的主導思想則似是定論。然而韋氏在《藝》文中所談中國藝術精神,卻完全沒有道家的成分 ,唯一可找到的只有這麼一句:「山水畫在中國畫史中興起的原因,據畫家黃君璧說:是因 佛老崇尚自然,使得士大夫的眼界擴放於山水之間……」,「老」當然是指老子。除了儒家 的思想外,韋氏也十分推崇佛家在南北朝對中國藝術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可是,同時是在 南北朝的魏晉玄學卻是一字一不提。 除了以上這個嚴重的「過錯」之外,韋氏的《藝》文可批評的地方也不少,例如他談到 「藝術生活化」這項特徵時,就沒有闡釋清楚「生活化」這個概念的意思,連意思還未清楚 之前,自然不可判斷這個論點是否正確。後面說中國人用祭禮而不重墳墓,西方人欣賞紀念 碑多於繪畫,恐怕亦是跟事實不符。不過,既然本文寫作的主要目的是指出《藝》文的一個 嚴重「過錯」──誤以為儒家思想是中國藝術精神的主導思想,並且提出證據說明道家思想 才是影響中國藝術精神形成的主因。到此目的既達,其他的批評,還是另待高明。 後記 要進一步認識中國藝術精神,徐復觀先生所寫的《中國藝術精神》一書極具參考價值; 至於對中國文化作一通論式的講述,我以為勞思光先生的《中國文化要義》一書寫得條理分 明,嚴謹精要,實在值得推薦。 <註 釋> 1.除了藝術之外,文化還包括政治、經濟、道德等等不同的領域。當我說儒家思想是中國文 化的主流時,是作一整體觀之,換言之,儒家的影響力最普遍,(比起佛、道兩家)普及於文 化的不同領域。 2.見徐復觀的《中國藝術精神》第二章,及勞思光的《中國文化要義》第七章。 3.見陳耀南編的《中國文化──引論與篇章導讀》頁120,啟思,1992年版。 4.同上,頁121。 5.儒家認為人之所以為人的本質就是其道德性,所以人生意義或者價值就在於成為一個道德 君子。 6.同註3,頁123。 7.孔子認為音樂的功能在於調和人的情感,這是有助於道德的修養,所以音樂必有好壞之分 ,標準就在於是否有利於德性的培養、人格的提昇。孔子就曾將鄭國的音樂評為姦聲(壞的 音樂)。 8.見徐復觀的《中國藝術精神》頁51,學生書局,1994年版。 9.有關「傳神寫照」和「氣韻生動」這兩個主張的詳細解說,可參考葉朗著的《中國美學的 開展(上)》頁49-85,金楓出版社,1987。 10.雖然有些學者如勞思光認為魏晉玄學是道家思想的變形,甚至扭曲;並不是正的繼承。 但如果我們只著眼於道家思想所隱含的藝術精神,則魏晉玄學可說是有所繼承和發展的。 11.孔子欣賞水的自然美時,總喜歡以人的德性比附。見上列陳耀南所編的書,頁122。 12.見葉朗著《中國美學的開展(上)》,頁31。 13.同上,頁119。  Copyright (c) Hong Kong Society of Humanistic Philosoph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