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文哲學會網頁 http://www.arts.cuhk.edu.hk/~hkshp 吳森《情與中國文化》要旨 汪彼德 在《情與中國文化》一文中,作者首先從影響中國文化深遠的儒家立論。在先秦孔孟儒 學裡,雖沒有特別強調「情」,但其實《論語》裡出現最多的「仁」觀念,和情有密切關係 。所謂仁,就是合乎禮義,發而中節的情感;而孝便是這種情感表現在子女對父母上,悌則 是這種情感表現在兄弟關係上,而其他種種德行都是這種情感的反映。此外,在具體的生活 上,孔孟對人情也非常重視。孔子認為父母死後子女應守三年喪,以報答在父母懷抱三年的 恩德,宰予覺得太浪費時間,孔子便罵他無情。另外,在父親偷羊兒子作證的故事中,孔子 認為頂證父親偷羊的兒子不近人情。在治國的問題上,孔子是反對嚴刑峻法的,認為以情治 國,人民自然會做好。作者跟著又舉出儒家另一位重要人物孟子為例證。孟子解釋葬禮的起 源和用棺槨的原因,都是出於在生者對死者的深厚情意和惻隱之心,不忍見死者暴屍荒野。 在政治思想上,孟子承繼孔子主張王者要以德行仁。 跟著作者從秦漢以後文人的作品重情來立論。作者以為,雖然孔孟這一套人情至上的思 想在學術史上不幸失傳,但在後代的文人中卻得以發揚光大。在這一方面,作者大概分開四 點立論:(1)親朋間之重情。杜甫不少作品都是描寫自己和妻子兩地相思之情,如《月夜》 ;或和朋友久別重逢的情景,如《贈衛八處士》。(2)人與人間之重情。作者又以杜甫為例 ,其《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流露出對一般貧苦大眾的同情心,《垂老別》寫人世間的生離死 別,更是哀怨纏綿。(3)在生者對死去親人之重情。作者指出在中國文學中有悼亡詩一體, 是純粹表達對已死配偶的懷念和追思,例如潘岳、元稹、蘇東坡和陸游,都曾為文表達對亡 妻念念不忘,尤其陸游,前妻已死去四十年,陸游對其仍然深情款款。(4)對古人之重情。 作者又指出在中國文學裡有懷古和詠史一類詩歌,是對古人有情的表現,例如陶淵明之《詠 荊軻》和杜甫之詠諸葛武侯,都反映作者對有清高品格古人之崇敬,而杜甫對王昭君不幸遭 遇的同情,更顯出詩人情感的豐富。 作者不但從歷史名人找例證,而且為了證明此種重情的文化遍及一般中國人,所以又舉 出近代一則發生在普通人身上的真實故事。一個姓張的煤礦工人,為了找尋生計,和妻子離 鄉別井。後來其妻病逝,張氏把她埋葬在臨時墓地,過了兩年,張氏沒有工做,迫得還鄉, 但又不忍把妻子的骸骨留在異鄉,於是掘出來攜回故鄉,甚至晚上也枕著,不忍離開身邊。 最後,作者還特別提出中國人對物也同樣有情。作者舉《易繫辭》「天地之大德曰『生 』」及「生生之謂易」為例,證明中國人自古已視自然有生命而對自然有情,而且對天覆地 載之恩有無限感謝和崇敬之情。 總結而論,作者從縱的和橫的兩方面證明中國文化重情。所謂縱的方面,是指從古至今 ,即由先秦至近代,中國文化都未嘗間斷以情為重;而所謂橫的方面,是指中國文化在各方 面,無論是人是物,是親是疏,是生是死,都有一種深情厚意蘊涵其中,而且源遠而流長, 歷久而常新。  Copyright (c) Hong Kong Society of Humanistic Philosoph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