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文哲學會網頁 http://www.arts.cuhk.edu.hk/~hkshp 哲學這東西 東西拉扯論太和 肚臍   哲學的語言最難駕馭,正是老子的先見「道可道,非常道」但語言自身又像 似有其內在的凝聚力和推動力,它可以字字詞詞而成句,句句而成段,一段段而 成節,一節一節而成章,章而成篇。然而真的有它先於結構文章的某某存在嗎? 哲學是語言的沙漠抑或語言是哲學的沙漠?哲學的難言是因為它早已注定徘徊往 來於思與言之間的該死命運之下嗎?   法國哲學家巴斯噶(BlaisePascal,1623-1662)有一種看法,他在《冥想錄》 中說:「慣於以感情判斷事物的人,不了解推理過程;因為他們希望當下即能了 解,故不慣於探究原則。相反的,有的人則慣於從原則進行推理活動,簡直不知 感情為何物,他們研究原則,卻不能當下了解。」古語有云:「文以載道」為哲 學之文大概不離這個主調,然而正如音樂有它的快慢板,哲學也有一些它的差別 性。   或者把一個看法以兩極觀點來論述,對於西方哲學心靈而言,符合它認為是 真理的最基本形式,柏拉圖區分理型世界和現象世界是他哲學的始點,懷特海 (Whitehead,AlfredNorth,1861-1947)認為西方哲學的發展都是做柏拉圖的註腳 ,言下之意,二元論的架構是西方哲學不能缺乏骨幹。生活中的二元就是區別真 偽、善惡、美醜、虛實、尊卑、內外、軟硬、大小、高低,黑白。對於中國哲學 而言,卻趨近於認為任何二元兩極的觀點只不過是呈現為兩邊末端,能把它們看 為同一件事物而不失卻它們的差別性才能具有慧眼。也正由於存在差別之故,所 以應當追求它去超越二極的統合可能。然而,這超越統合被要求不止不能去否定 任何兩極的差異之別,而且要完全涵蓋這兩極而為彼此的調和,所追求的是《易 彖辭》的「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中的「太和」。就是說「 太和」作為調和兩極的超越性原則。   不過西方哲學似乎總認為只有在二元雙方之中的其一方才應當成為另一方的 超越根據,比如把理性優先放置於感性的位置,或者把感覺世界看為應隸屬於另 一個世界理則。   中國哲學認為「太和」觀念對於人倫社會生活也是項極重要的原則,孔子說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是出於認定人倫世界必有其差別而各有其名其 位,而且即是說各有他應當有樣子和責任,因為《禮記大學》說:「為人君,止 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後來孟子也說: 「欲為君盡君道,欲為臣盡臣道」而這些「道」之能實踐發揮出來,因為有一個 超越原則來為彼此作調和,《中庸》這樣說:「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可以說「盡道」就是要「致中和」之道,就是各得其位而不偏不倚,其中作為 超越原則的就是「太和」、「和合」、「中和」。這「太和」、「和合」、「中 和」作為超越原則是涵蓋兩極而不泯滅他們的差別,而反過來說這超越原則也實 在存乎兩極之調和之中,沒有兩極的差別性就失去能作為調和的超越原則的價值 意義。   不過漢儒董仲舒提出的「三綱五常」和先秦儒學的「太和」的精神就相距甚 遠了,他把「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的「綱」了解為存在於兩極之中 的一極,即是把君、父、夫歸為綱的一極,而把它們視為能凌駕於另一極之上, 儘管董仲舒的智慧實質少人能及,但顯然這還是有理由去批判他缺乏了對於「太 和」的智慧。他提出「綱」這個觀念無疑是認為社會秩序和行政管理有這個需要 ,想來是一個可了解的理性思維,但長久以來傳統儒生似乎沒有想到作出區別的 必需,或者認為獨尊儒學是件了不起的貢獻,功抵於過,又或者是懼於君權之下 無可奈何,又令人懷疑是否存在所謂既得利益者的心態。但無論如何,由此可以 明瞭,理性思維一旦缺乏一些頂重要的智慧是件怎樣可惜憾事。 Copyright (c) Hong Kong Society of Humanistic Philosoph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