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文哲學會網頁 http://www.arts.cuhk.edu.hk/~hkshp 從陽明後學看道德實踐之流弊問題(七) 張萬鴻 四.陽明後學流弊形態之剖析: (1)儒家內聖之學的特質: 儒家自孔孟立教以來,其用心一直在人的德性生命上,至於如何保存擴充吾人之異於 禽獸之幾希,更是儒家各大哲殫精竭思所在。儒家內聖之學的本質,乃係通過道德實踐, 彰顯內心之明。『從根上消化吾人生命中之非理性反理性的成分』,使能事事如理,從心 所欲不踰矩,達致聖人的境界。故『內聖之學』亦曰『成德之教』,即在吾人之有限生命 中完成一圓滿無憾之德性人格之意義。以今語言之,亦可說是一道德哲學。(註四) 就宋明儒心性之學言,主要是處理兩個問題:一個是本體問題,一個是工夫問題。前 者主要是討論道德實踐所以可能之先驗或超越的根據,即心性問題;後者主要是進而討論 實踐之下手問題,此即工夫入路問題。兩者即是道德實踐所以可能之客觀根據及主觀根據 (註五)。而道德實踐的目標自是成聖成賢。儒家認為『人皆可以為堯舜』,每個人皆可 以通過道德實踐,完成自己的德性人格,進至聖賢境地。就旁人的感受言,即是所謂的『 聖賢氣象』,就個人的感受言,即是所謂『孔顏樂處』。這是道德實踐所要達致的境界之 形態問題。 (2)分析架構及其作用: 通過以上三個問題之展示,吾人可於『道德實踐』這個課題之討論上,有一架構之了 解,圖示如下: 人皆有潛藏之可能成為聖賢 表示有一實踐方法使人從潛 人已達聖賢境地 即涉本體問題 藏進至顯露即涉工夫問題 即涉境界問題 即涉工夫問題 (或頓或漸,仍是工夫) 本文將運用此架構試評定龍溪、心齋、雙江三人之學說之所以出現流弊的原因。然而 此架構只提供一個導向的作用,並無參與決定這三個問題的具體內容。即此架構只能提供 吾人對道德實踐之形式有一抽象的分析基礎,從而了解陽明後學出現玩弄光景之原因,但 對於本體之內容是甚麼,工夫如何進行及境界是何形態均不能作內容上的決定。 (3)陽明後學流弊之衡定: 從上文可知,道德實踐涉及三個問題:即本體、工夫、境界是。以此衡諸陽明後學, 則可見三人因有所對治而有所標舉,卻未能平衡地顧及到各問題,致有所偏廢而落入『玩 弄光景』之流弊中: Ⅰ.龍溪:工夫無著落 上文屢言龍溪因天資穎悟,強調良知本體『原是人人見在具足,不犯做手本領工夫』 ;所倡之『四無句』亦只是道德實踐所至之化境的描畫,『自性流行,動而無動』心意知 物一體而化,一切皆如如呈現,四無實即一無,由此而言工夫簡易,其實是一體而化,根 本無所對治,即根本無『致』的工夫。所謂『致知工夫自然易簡省力』,便使人誤以為四 無句是一套工夫,其實只是頓悟之學,『即本體便是工夫』,根本不是教法。總而言之, 龍溪著重於渾然一體的境界講格物致知,由是而使人輕看具體對治的工夫,空言超越層底 良知流行,流於虛玄而蕩之玩弄光景中。 Ⅱ.心齋:境界是混雜 心齋跟龍溪近似,亦倡現成良知,謂『日用是道』。工夫則主自然,『不假安排』。 性其特別強調境界是樂,以為自然、洒脫的感覺即是道之日用流行,然兩者境界可以是形 貌相似而相去千里。孔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興於詩純是經驗層之感性生 命活動,立於禮則是吾人已能自覺地約束感性生命,使之服從法則而作道德實踐,成於樂 則是人於實踐道德而達至圓熟之境界時,便是『舉手投足莫非天理流行』,『從心所欲不 踰矩』,天理仍在平常生命活動中表現。雖同是生命之自然活動,但絕不可混同。心齋所 開之泰州派卻正是在此大加宣揚,反而失落了切實之對治工夫,空言經驗層底良知流行, 流於情識而肆之玩弄光景中。 Ⅲ.雙江:本體非真體 雙江以為倡現成良知者只是混情識於良知呈現,故否定現成良知,以未發用之寂體方 為真良知,否定了良知流行於日用間的可能。又謂『格物無工夫』,以為工夫全在磨鏡處 ,致虛寂而悟本性,即能『自然應物』(如明鏡之照物),是以主張歸寂之靜坐工夫。故 以為『超越的逆覺體證』方式,才是體証良知本體的唯一方法,由是而誤入歧途,停滯於 澄然湛然之抽象狀態之體,以為即是真良知,執之而懸空描畫它是如何如何,流於玩弄光 景中。 言至此,吾人可對陽明後學之流弊作一衡定:道德實踐必然涉及本體、工夫及境界 三方面,龍溪、心齋均能契入天理流行之境界,然而前者忽視了具體切實的實踐工夫,後 者未能分清境界中感性之樂與天理流行之樂底分野;雙江則將本體誤置於寂然不動之狀態 ,致使隨之而來的工夫偏於枯槁一面;三者之學皆落入玩弄光景之學道毛病中。 五.就道德實踐之流弊問題進一解: 從前文可知,道德實踐所涉及之三方面倘不能平衡地兼顧,即有所偏重時,必生流弊 ;是以一個完備的道德實踐理論,應對本體、工夫及境界均有所照應而不偏廢。本體與工 夫,即道德實踐所以可能的根據與方法,首要的必定是人人皆普遍地必然地具有及可行; 其次要認識到本體必是透過工夫而呈現發用的,是以工夫不可或缺,而工夫則可分為內指 及外指兩方面,內指即本體之呈現方式,可細分為始顯和全顯兩層次;外指即本體之發用 ,以陽明致良知教為例,即誠意及格物也;到最後兩者必定是合一的,所謂『體用合一』 ,『即用見體,即體見用』,『即本體即工夫,即工夫即本體』,而達內聖成德之教圓滿 通透的境地。天理流行,天人合一的境界,或謂孔顏樂處聖賢氣象,是一種貌平常而實極 高的境界,這是儒家內聖之學所共同承認以之為終極的。既然是共同的境界,則無須多加 描畫,更不用大肆宣揚。倘要描畫,亦須陳明先是『立於禮』,才能有『成於樂』,否則 落於情識而不自知。  Copyright (c) Hong Kong Society of Humanistic Philosoph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