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文哲學會網頁 http://www.arts.cuhk.edu.hk/~hkshp 新書介紹 Peter H. Spader: "Scheler's Ethical Personalism: Its Logic, Development, and Promise", (New York: Fordham University Press, 2002) 英冠球(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博士研究生)   我們閱讀一本哲學書,除了要弄清當中每一部分涉及的內容和論證結構之外 ,更重要的是要能讀出這本書作為一次哲思探索單元的理序。這是指書中部分與 部分之間的關係,整部著作的結構,背後的基源問題,和思路舖排的推進和嚴密 性。借用德國哲學中自康德以來一對非常重要的概念以說明,即是「系統」之有 別於「堆疊」之處。「堆疊」乃一些在沒有秩序沒有規則的情況下積累起來的事 物的一個集合;而「系統」則是有一最高原則支配的、統一而整全的一個事物的 結構。我們在閱讀一本哲學書(尤其是一些哲學經典)時,一個基本而普遍的理 解原則是,先假定此書乃一有結構的思想「系統」。我們不能想象一本哲學經典 只是一些雜亂無章前後矛盾的文字的揍合;就算是一些隨筆隨想性的文字或遺稿 ,我們都會以追求其一套能一以貫之的思路、觀點的系統性角度,以進行理解和 整理。例如,若果我們未能很好地把握康德撰寫《純粹理性批判》的哲學史背景 ,不明白他以其先驗哲學的哥白尼革命解決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的爭端,其純粹 理論理性的批判的步驟及結構,其書中各部分的地位和承續,則要讀懂當中某一 部分的內容便是難上加難了。   同樣道理,我們要弄懂一個哲學家的思想,我們也會試圖將這個哲學家的不 同想法納入一「系統」當中。例如,我們對於康德哲學的理解,會以其知識論與 倫理學的反省看成是其哲學系統中兼容融合的兩部分,兩者不應矛盾違反,而應 該互相補充。我們不能想象一個哲學家今天的一套思想與明天的一套會截然無關 甚至互相違反。當然,這不是不容許哲學家在思想上有轉向變化的可能,哲學家 改換立場並非罕有的事;但是,我們還是會去研究考問,為甚麼這個哲學家會從 這一個思想的系統跳到另一套思想的系統,是否基於要解決先前系統的困難而引 介另一套思路?或,這轉變能否理解成同一個理論系統內部的修正或改進?這即 是說,我們其實仍然是從系統的觀點看這變化的底蘊。若我們能夠接受哲學家的 工作在於理性地反省宇宙人生的真諦,則這種系統性的要求其實是恰如其份的, 是最基本的方法論原則。   我們這期所介紹的新書,Peter H. Spader在二00二年五月剛出版的 "Scheler's Ethical Personalism",正是由作為謝勒研究專家的Spader所作出 的,以一系統的角度以嘗識對謝勒哲學作一整體的詮釋。這說出來好像是很平常 的學術工作,照以上的討論看來亦理應是對謝勒作為一個「哲學家」所做的最起 碼的義理上清理的工夫;但事實卻是,這亦可算是謝勒研究之中缺乏的,因此成 為了本書與眾不同的特色所在。   對謝勒一生的哲學工作作系統詮釋之所以困難,一方面是由於謝勒興趣之廣 泛,從他早年對倫理學與情緒的現象學研究,以至他的宗教研究,知識社會學的 構想,哲學人類學的研究等等,反影出起碼在表面上謝勒的確是在不斷轉換著理 論興趣與研究題材,並且先後在不同的領域中都有哲學理論上的拓展。但是,要 對這些落於不同領域的哲學理論理出其一貫的思路卻並不容易。尤有甚者,謝勒 在同一領域內的觀點也有經歷重大轉變的,例如從基督教的觀點變成泛神論的觀 點等。面對這樣龐雜的思想,大部分謝勒的研究者便試圖從哲學思想以外尋求解 釋的出路。於是乎謝勒個人的性格,他的遭遇,他的婚姻,與教會的關係等等, 都成為了「理解」他思想「發展」的基礎(詳細的例子與分析可參看本書第八章 ),固然瞭解一哲學家的生平對理解他的哲學有一定幫助是不爭的事實,然而若 是太過倚賴其生平去解釋其哲學思考的指向、轉變或發展,則我們其實並未嚴肅 處理其哲學的內含性質,而將哲學化約為個人心理的發展歷程了。對謝勒的思想 過分地以其心理因素作解釋,是抽空其哲學重要性的做法,殊不足取。   本書的副題作 "Its Logic, Development, and Promise",正顯示出作者要 一反這種謝勒研究的風氣,而嘗試從謝勒看似各不相干的研究項目中整理出一個 頭緒,展示謝勒思想發展的「邏輯」,強調謝勒每次興趣的轉向與思想的變化其 實都可以找到哲學上的理由,都是為著解決一些先前理論引發出或未能解決的問 題,從而使謝勒的哲學生命重現其一以貫之的理路,並啟發我們進一步理清謝勒 思想系統的可能性。   按這本書義理舖排的進程來說,Spader主要以解答一般謝勒研究所未能提出 滿意處理的三個謝勒研究的「謎」(enigmas)作為全書的骨幹。第一個謎在於 ,謝勒並未為所有他的基本主張提出相應的證明。這情況在那種要求以仔細的描 述方法帶領讀者領受對「事情本身」經驗的經典現象學進路來說就特別顯得嚴重 。(當然,在某些地方謝勒的現象學描述的天才還是清晰可見的,例如其對怨恨 ressentiment的分析)第二個謎則是,儘管謝勒在《倫理學的形式主義與實質價 值倫理學》一書展開了他圍繞價值、情感、人格等觀念的倫理學研究,然而書中 他承諾將會相繼面世的他正面論述自己的倫理學系統的箸作卻一直未見完成,其 後發表有關宗教與形上學問題的研究亦似與其倫理學研究計劃風馬牛不相及,以 致他已完成的倫理學反省也顯得不夠完整了。至於第三個謎則是,在他發表了辯 護基督教神學的一批文章之後,他突然放棄基督信仰,改而持一泛神論的觀點。 他的泛神理論由於其突如其來的死亡而未能得一充分的闡述(主要記載於晚年的 講稿《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他亦未對這一轉向作出深入的解釋。   作者Spader自信他對謝勒哲學的重構,對於這三個謝勒研究的「謎」提供了 哲學上的解答。事實上,作者的研究還展示了,謝勒在其開山著作《倫理學的形 式主義與實質價值倫理學》中所建立的「倫理人格主義」思想是他一生保守不變 的哲學主張,作者提出了我們應如何定位《倫理學的形式主義與實質價值倫理學 》一書的工作、謝勒對「現象學」的確實態度、他轉向宗教研究之為著解決倫理 人格主義內部的問題、和他之所以接受泛神論以致建立一「精神」與「生命」並 重的哲學人類學的思想的理論根據等。這些東西都可以納入謝勒為著發展完善其 倫理人格主義的哲思歷程中,而得理論上的解釋和整理。   作者在提出了其謝勒哲學的一個基本的系統詮釋後,他以這種詮釋清晰有力 地解答了一些研究者對謝勒哲學的批評(例如近年來活躍撰文對謝勒價值理論做 研究與提出批評的Philip Blosser),這部分尤其是對當今謝勒研究舉足輕重的 研究成果。作者的謝勒哲學詮釋的解釋效力之高,的確鼓舞了每一個對謝勒哲學 有興趣的讀者,使我們相信在謝勒的文本基礎之上重建一更具結構性的哲學系統 是一可行的和有意義的嘗試。事實上,本書後面的部分正顯示出,一經發現了謝 勒思想深刻的系統性之後,則我們對於理解謝勒細部的具體問題時將更得心應手 。雖然,限於篇幅和問題性質,作者未能深入處理謝勒面對的現象學明證性問題 (即相關於第一個「謎」的處理),亦未能在其系統詮釋中指出謝勒研究諸如知 識社會學與政治理論的用心所在;但就其提出了一套可行的對謝勒思想的系統詮 釋而言,則絕對是一重要而成功的著作。   註 釋   [1] 這裡以比較中性而少理論負擔的agent一字以作為中國哲學語境中「主 體」一詞的翻譯。但必須清楚的是,有不少中國哲學研究者認為「主體」一詞以 subject譯之並無不妥,甚至中國哲學研究中之出現「主體」一詞正是受西方 Theory of subject之影響而有,故其咸認為,只要能掌握中西方「主體」理論 之差異便成。   [2] 請參閱牟宗三著:《中國哲學十九講──中國哲學之簡述暨其所蘊涵的 問題》(臺北:學生書局,1983)   [3]同上,第十九章   [4]同上,頁374-375   [5]關子尹:〈康德與現象學傳統──有關主體性哲學的一點思考〉,收於 《中國現象學與哲學評論.第四輯》,頁174   [6]同注2,第二章   [7]同上,頁115   [8]同上,頁422   [9] 例如牟宗三先生曾在《心體與性體》中說明他受老師熊十力先生的啟發 而有這種想法:「依原始儒家的開發及宋明儒者之大宗的發展,性體心體乃至康 德所說的自由、意志之因果性,自始即不是對於我們為不可理解的一個隔絕的預 定,乃是在實踐的體證中的一個呈現。這是自孔子起直到今日的熊先生止,凡真 以生命滲透此學者所共契,並無一人能有異辭。是以三十年前,當吾在北大時, 一日熊先生與馮友蘭氏談,馮氏謂王陽明所講的良知是一個假設,熊先生聽之, 即大為驚訝說:『良知是呈現,你怎麼說是假設』!吾當時在旁靜聽,知馮氏之 語底根據是康德。(馮氏終生不解康德,亦只是這樣學著說而已。至對於良知, 則更茫然)。而聞熊先生言,則大為震動,耳目一新。吾當時雖不甚了了,然『 良知是呈現』之義,則總牢記心中,從未忘也。今乃知其必然。」《心體與性體 》(臺北:正中書局,1991),頁178。 Copyright (c) Hong Kong Society of Humanistic Philosoph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