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文哲學會網頁 http://www.arts.cuhk.edu.hk/~hkshp 編輯人語 方世豪   讀陳兄的《教育的理想,理想的教育》,的確令人感慨。陳兄重提「理想」 二字,這似乎是現在香港人、教育決策者所遺忘已久的一個名詞。現在香港社會 一切以經濟價值為單一的價值,崇尚自由市場的競爭。若你一反對這競爭,便被 視為反對自由,代表極權、傳統、落後了。大學的存在價值是爭取政府的資源, 誰爭取得多便是名牌大學,在世界排名越高,便又越容易爭取到資源,正如大公 司一樣,規模越大便越有價值。學生也是一樣,讀大學是要求「資源增值」,人 是資源,是大公司爭取利益的資源,若要有大公司大老闆青睞,便要使自我的「 資源」得到「增值」,人的價值成為只是工具價值,只是經濟價值。人是如此視 人,也是如此的視自己,這樣的大學,這樣的大學校長,這樣的大學學生,這樣 的教育,這樣的教育目的,怎不教人悲觀。所以當看到大學的評量準則一切皆量 化為可計算的成果時,便慨嘆教師和學生的價值竟然在這些地方。多少篇論文, 刊登在哪些刊物,刊登的次數,多少學生報讀,學生畢業後的薪酬數字,全部成 為教育的計算標準,看到這些計算,看到他們爭論教學型和研究型大學,原來都 是為了爭取政府的資源。在這時重提「理想」,重提蔡元培時代,真能使我們反 省一下,為何在今天物質遠較當年豐裕的時代,精神竟遠遜於當年?我又想起新 亞書院創辦時的那一股理想,那時的老師學生都為如何為人,如何為中國人,如 何為一個參與時代中的中國人而一起奮鬥,他們依憑的就是那一股對人的理想。 難道他們真是落後了,現在再不宜說理想了? Copyright (c) Hong Kong Society of Humanistic Philosoph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