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文哲學會網頁 http://www.arts.cuhk.edu.hk/~hkshp 從陽明後學看道德實踐之流弊問題(二) 張萬鴻 二. 陽明後學各派要旨 (1)浙中王門王龍溪: 王龍溪以『四無句』聞名。他本陽明之四句教(四有句)而轉進,強調『自然流行』 ,其語曰: 「陽明夫子之學,以良知為宗。每與門人論學,提四句為教法:無善無惡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學者循此用功,各有所得。緒山 錢子謂此是師門教人定本、一毫不可更易。先生謂:夫子立教隨時,謂之權法,未可執定 。體用顯微只是一機,心意知物只是一事。若悟得心是無善無惡之心,意即是無善無惡之 意,知即是無善無惡之知,物亦是無善無惡之物。蓋無心之心則藏密,無意之意則應圓, 無知之知則體寂,無物之物則用神。天命之性粹然至善,神感神應,其機自不容已,無善 可名,惡固本無,善亦不可得而有也。是謂無善無惡。若有善有惡,則意動於物,非自然 之流行,著於有矣。自性流行者,動而無動;著於有者,動而動也。意是心之所發。若是 有善有惡之意,則知與物一齊皆有,心亦不可謂之無矣。」(4) 文中『無善無惡心之體』四句即是陽明之四句教,或對顯於龍溪之『四無句』而稱為 『四有句』;而『無心之心則藏密』及以下共四句則是『四無句』。文中龍溪處處以『有 』『無』對舉,他所強調的,是『自然之流行』,以為陽明之四有句只是權法,倘能『悟 得』無善無惡之心,則意知物等一齊不落善惡相對之相,即非『著於有』矣。是時,是天 命之性體自然流行,天機自然地不容已地發用,雖動而無動相:意起而無善惡相、知動而 無知相、物正而無正不正之物相。龍溪此處乃係依陽明之以『明覺之感應為物』方式講: 心之發動成意,意能從知為明覺,明覺感應中之物自無不正;此異於『從意之所在為物』 處講,因如此說則須通過致良知,步步對治,使皆成為善;如今明覺無所對治,無相可著 ,心、意、知、物一體而化,一切皆如如呈現,唯是良知天理之流行,意不待誠而自誠, 物不待正而自正。王陽明描述四無之說是『為上根人立教』,其言曰: 「上根之人悟得無善無惡心體,便從無處立根基,意與知物皆從無生,一了百當 ,即本體便是工夫,易簡直截更無剩欠,頓悟之學也。」(5) 此明言四無之說乃係即本體是工夫之法,頓悟之學,一而言之,即以頓悟(非漸悟) 心體為工夫,所謂即體是用也。龍溪曰: 「吾人一切世情嗜欲皆從意生。心本至善,動於意始有不善。若能在先天心體上 立根,則意所動自無不善,一切世情嗜欲自無所容,致知工夫自然易簡省力。」(6) 龍溪所著重的,是從先天心體入路,倘能悟得心體本是精純無雜,一切障蔽不過因著 而有,世情嗜欲本無安頓處,即知之即去之,於是不須說誠意,而意自誠,自然能存善去 惡,故龍溪曰:「正心先天之學也。」(7) 正心者,悟得心體之謂也。先天者,不落於經驗層而致知誠意也。先天之學,乃係以 悟得本體為工夫,即頓法也,龍溪曰: 「夫聖賢之學致知雖一,而所入不同。從頓入者,即本體為工夫,天機常運,終 日兢業保任,不離性體,雖有欲念,一覺便化,不致為累,所謂性之也。」(8) 「本體有頓悟,有漸悟,工夫有頓修有漸修。萬握絲頭一齊斬斷,此頓法也。芽 苗增長,馴至秀實,此漸法也。或悟中有修、或修中有悟、或頓中有漸、或漸中有頓,存 乎根器之有利鈍,及其成功一也。」(9) 龍溪雖謂「頓法」「漸法」「及其成功一也」,但他自己仍是重視頓法,強調當下一 念,便是良知之妙用: 「見在一念,無將迎,無住著,天機常活,便是了當千百年事業。」(10) 「當下一念,凝然洒然,無起無不起,時時覿面相呈,時時全體放下。」(11) 綜而言之,龍溪本陽明四句教之『無善無惡心之體』一句特為發揮,強調先天之學, 謂倘能於心體上見善惡對待之不五,乃能悟入本體,由此發用,則一切皆順天理而行為, 無復有善惡相矣,更無復茲茲於致知誠意矣。倘依康德之道德哲學,此心體大類康德在描 述理性之實踐使用時所設定之自由意志。然而在康德的系統中,此自由意志只是一個理論 上的設準,而『純粹理性如何能是實踐的』,即『人何以能感興趣於道德法則而依之而行 』乃是超出人類理性底力量之外,不能解明的。牟宗三老師於此批評康德,認為他將人性 局限於經驗層面,未體認到人性超越的一面,亦即是沒有把道德法則與道德行為看成是心 性本體在實踐活動中的自我呈現,而只將問題局限於經驗層面去討論,成就了一套不能落 實的空理論。倘依儒家本義,「將心(興趣、情感)上提而為超越的本心,攝理歸心,心 即是理;如是,心亦是『道德判斷之標準』:同時是標準,同時是呈現,此為主客觀性之 統一;如是,理義必悅我心,我心必悅理義。』(12)如是,心體所發之法則,必能貫徹於 行為。但這只是心體純粹不雜時才有的表現,龍溪就是本此心體而言工夫,最後錄一段以 明其工夫義蘊: 「良知不學不慮。終日學,只是復他不學之體;終日慮,只是復他不慮之體。無 工夫中真工夫,非有所加也。工夫只求日減,不求日增;減得盡便是聖人。……果能一念 惺惺,泠然自善,窮其用處,了不可得。此便是究竟話。」(13) 此段明龍溪工夫之意只在『減』,即去除心體之障蔽,去得盡便悟得心體之純粹不雜 ;然而此等去除卻不是漸修工夫,而只是一念之頓悟,故實是無工夫之工夫。蓋非似陽明 四有句之以意為對治之對象,而龍溪實無對治之對象故。(待續)  Copyright (c) Hong Kong Society of Humanistic Philosoph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