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文哲學會網頁 http://www.arts.cuhk.edu.hk/~hkshp 崇高意識與大地意識 思 微 西方藝術常給人以氣魄宏大、結構雄壯的感覺,令人看了有一種自卑、感到壓力,且常 常感其富有鬥爭性,要求突破命運的限制,其奮鬥意識很容易在作品中見到。無論米高安哲 羅之壁畫、貝多芬的交響曲皆如是。但中國藝術則很少有這種感覺,中國藝術無論音樂、繪 畫、詩詞等皆很少富有鬥爭性,結構感不強,而有一種悠然閒適之趣,這可能與西方的宗教 精神與中國的人文精神有關。西方藝術皆重視自然之啟示及神的偉大,故著重對神的崇敬, 故使見者有不勝企慕之情,如此便形成了作品的強烈英雄感,其奮鬥更常令人有悲壯感。這 樣皆因為西方的神是一高高在上,超越萬物而存在的神。上帝本身就是崇高的代表,人企慕 到達神的境界而永不能達到,這裡就有一種悲壯感。這是西方宗教傳統的人神二分,人不能 成為神,這是崇高意識,在教堂建築中十分明顯,人要求接近神也是向崇高意識發展,故人 的奮鬥同樣是英雄式的。中國藝術則少有這種英雄式的奮鬥,多的是閒適的古琴曲、山水畫 、書法等等。唐君毅先生在《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書中說: 「中國藝術之偉大,非只顯高卓性之英雄式的偉大,而為平順寬闊之聖賢式、仙佛式之偉大 ,故偉大而若平凡,並期其物質性之減少,富虛實相涵及迴環悠揚之美,可使吾人精神藏修 息游於其中,當下得其安頓,以陶養其性情。」 中國沒有上帝,代之以道,不論是儒家的天道或道家的道,皆不是一高高在上不能達到的一 隔絕體,而是在天之同時,亦在地,亦在人,天道同時亦是人道。在天上,亦在下,莊子說 道在螻蟻、在稊稗、在屎溺,儒家之聖人亦是就自然而然的天道流行,這是平順寬闊之聖賢 式精神。中國之天道,其實是人道,其所以能體驗天道,便是要在此人道表現,人天是不即 不離,離人道便沒有天道。中國哲學精神不重在人天之相分,不強調天之高崇感,故中國藝 術亦表現不出高崇的感覺,而只見虛靈。中國哲學強調能成聖,故有平順感,而其自然無為 特性則見之於虛靈的表現。這個特色就是中國傳統對道的了解,與西方傳統不同。這種平順 開闊的意境,唐先生稱之為大地意識。第一因為中國哲學不論儒家道家,其所稱之道皆是就 人之實踐而言,人人皆有此超越之可能性,而且是實踐之可能性,沒有了道高高在上之崇高 感,人皆可以達到的。第二是因為即使達到了聖人境界、天德流行,一舉手一投足皆見天道 ,這時之聖人亦不見其偉大相,真正之聖人是平凡不已,去絕高傲,在平凡中表現其為聖人 才是真聖人。孟子曰: 「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 沒有了大相才算是聖人。故自一開始已是不見其崇高相,聖人是一體平鋪,容涵萬物,盛載 萬物,萬物因其而生,這就是所謂大地意識。這種中西哲學本質上之分別可見諸藝術作品之 風格之不同。  Copyright (c) Hong Kong Society of Humanistic Philosoph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