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1562-059X

世界弘明哲學季刊

20003月號

 

成玄英的身份考

 

 

恆毓(博士)

《世界弘明哲學季刊》編委會主席

電子信箱:buddhahy@bigfoot.com

 

  【摘要】 一般認為唐代成玄英的身份是道教的道士,然而本文則旨在說明成玄英不是道士,而是道家在唐代的一個代表人物。本文的潛在依據是作者在《論道家道教》一文中對道家、道教的界定,邏輯依據是本文所提供的若干歷史線索。

  【關鍵詞】 道家 道教 成玄英

 

 

  中國唐代的成玄英(約601-690年)是這幾年才在中國得到重視的熱門人物之一,從得到重視的那一天起,人們就普遍將其視為是唐代道教的重要人物。比如,1998年第3期《世界宗教研究》上發表的一篇題為《成玄英的無心論》的論文就認為,成玄英是唐初著名道教學者[1],他的無心論反映的是道教的心性學。如果成玄英真的是道教學者,那麼毫無疑問,透過成玄英的無心論的確也應當可以窺視初唐道教心性學,並由此探索道教心性學在中國哲學史上的地位[2]

  然而,對於此種看法,本人不敢認同。這是因為,成玄英到底是不是道教學者尚在兩可之間,如果他不是道教學者,就不可能透過他的心性學來把握初唐的道教心性學。

  事實上,根據我的理解,成玄英應是道家人物而不是道教宗匠。本人的根據主要有三點:第一,道教中沒有成玄英的位置;第二,成玄英本人不一定有道教信仰;第三,《中國大百科全書•宗教》、《中國大百科全書•哲學》卷中根本就沒有提到過成玄英,1980年以前中國出版的書籍中也很難見到成玄英這三個字。

  關於第一點,在香港《道教文化資料庫》所列的歷代道教先哲和高道中,方方面面都列舉了,就是沒有成玄英。[3]我想,這不應是疏忽,成玄英是不是道教大家,道教自己是最清楚的,任何形式的學術證明都不可能讓道教承認他,這就好像佛教中不會有熊十力的位置一樣。至於說他對道教的理論貢獻,實際上也是不存在的,因為他本身就不是道教的天師。這一點,徐兆仁《道教與超越》等有關道教理論的專著都沒有給成玄英留下一席之地就是最好的證明。而且,成玄英的著作主要是對《老子》、《莊子》所作的註疏。[4]他的《莊子疏》雖然被《正統道藏》[5]所收錄,但這並不能說明成玄英就是道教人物。這是因為,《道藏》所收錄的不僅僅是道教的典籍,也有許多原本不是道教的作品,而那些不是道教的作品之所以被收錄,是因為它們同道教存在著這樣那樣的聯繫。對於《道藏》的這一特點,元朝《道藏尊經歷代綱目》就指出:「儒書、醫書、陰陽、卜筮,諸子百家皆與焉。」《道藏》實際上什麼都收,這當然要遭到佛教和儒家的反對。所以,《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在《道藏目錄詳注》提要中對此大加攻擊也就不足為奇了。[6]當然,這種情況在佛教中也大量存在。比如,梁朝僧祐法師的《弘明集》被收錄在《大正藏》第52冊,而《弘明集》中的不少作品就是反對佛教的儒家或道教人物的作品。對於那些作品,我們難道能因為它們出現在佛教的《大藏經》中就視其為佛教典籍嗎?肯定不能。我想,成玄英的情況大概也屬於這一類。

  關於第二點,我們的根據是,道教信仰以太上老君為道的化身和修煉的最高追求,成玄英如果真是道教學者,他就不應游離太上老君而談道。可事實呢?我們從嚴靈峰輯的成玄英的《道德經開題序決義疏》[7]和《正統道藏》成玄英的《莊子疏》中很難獲得這樣的信仰意向。

  關於第三點,我們需要詳細說明。成玄英如果真是唐代「著名」的學者或道教人士,《舊唐書》和《新唐書》不可能沒有其傳記。然而實際的情況卻是,有關他的記載只是在《舊唐書•卷第四十七》和《新唐書•卷第五十九》出現過三次,並沒有專門的傳記。而且,這種記載還是收錄在《藝文志》和《經籍志》中。其中,《舊唐書•經籍志》的記載有兩處,一處說:「《老子》二卷,成玄英注。」另一處說:「《莊子疏》十二卷,成玄英撰。」當時的成玄英給人們的印象就這麼多,倒是《新唐書》詳細一些,但也只有一處提到他:

 

  道士成玄英注《老子道德經》二卷,又《開題序訣義疏》七卷,注《莊子》三十卷,《疏》十二卷。玄英,字子實,隱居東海。貞觀五年,召至京師。永徽中,流郁州。書成,道王元慶遣文學賈鼎就授大義,嵩高山人李利涉為序,唯《老子注》、《莊子疏》著錄。[8]

 

這裡值得懷疑的是,《新唐書•藝文志》所說的「道士」到底是何義?《新唐書•藝文志》為什麼比《舊唐書•經籍志》的資料翔實?事實上,這裡的「道士」並不確指「道教人士」,而是對道家、道教人士的統稱。當然,根據我對道家、道教的考察,「道士」在漢代以來也經常指佛教的僧人。不論是道家人士、道教人士還是佛教僧人,稱其為「道士」都只是取其「為道之士」[9]的意思,原本沒有十分固定的所指。[10]而且,《舊唐書•經籍志》和《新唐書•藝文志》都是將有關道家、道教的作品列為「道家」類書,甚至佛教作品也被列入「道家」類。《舊唐書•經籍志》說:「右道家一百二十五部,《老子》六十一家,《莊子》十七家,道、釋諸說四十七家,凡九百六十卷。」《新唐書•藝文志》說:「右道家類一百三十七家,七十四部,一千二百四十卷。」《舊唐書•經籍志》所說的「道家一百二十五部」中就包括了不少佛教高僧、名僧的著作,諸如唐代道宣律師的《統略淨住子》、《集古今佛道論衡》等等;在《新唐書•藝文志》所說的「道家類一百三十七家」中就包括了「釋氏二十五家,四十部,三百九十五卷」,諸如《釋迦方志》等等。如果僅憑這些史書的字面進行理解,我們就很容易將那些佛教的高僧也當成我們今天所理解的道士來看待:如果真是那樣,問題可就複雜了。而且,《舊唐書》的成書時間要比《新唐書》早一百年左右,其間又經過了多年的戰亂,後者的記述為什麼能夠比前者詳細,實在令人費解。因此,我不認為《新唐書》中有「道士成玄英」之說就可以說明成玄英是我們今天所理解的「道士」。

  基於上述三種理由,考慮到成玄英對《老子》與《莊子》的深刻理解與成就,我們只能將其視為道家在玄學之後的又一代表人物而無法視其為道教的學者或高道。因此,他對心性的認識也只能是道家的心性論而不可能是道教的心性論。[11]



 

[1] 《成玄英的無心論》(《世界宗教研究》1998年第3期)

[2] 《成玄英的無心論》(《世界宗教研究》1998年第3期)

[3] 香港著名道觀蓬瀛仙館主辦的《道教文化資料庫》列舉的道教先哲是:黃帝、老子、莊子、列子、關尹、張道陵(祖天師)、魏伯陽、黃初平(黃大仙)、葛玄(葛仙翁)、葛洪、許遜(許真君)、寇謙之、陸修靜、陶弘景、孫思邈、司馬承禎、杜光庭、陳摶、王文卿、張繼先(張天師)、北五祖(王玄甫、鐘離權、呂祖洞賓、劉海蟾、王重陽)、南五祖 (張紫陽、石泰、薛式、陳楠、白玉蟾)、北七真(馬鈺、譚處端、劉處玄、邱處機、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張三豐、張宇初(張天師)、陸西星、王常月、婁近垣、劉一明、閔一得和近代高道陳攖寧、易心瑩、岳崇岱、張恩溥(張天師)、傅圓天等。詳情請通過因特網地址 http//www.taoism.org.hk/參考有關論述。其中,凡是涉及成玄英的,都是李剛教授的作品,而李剛教授一貫將成玄英看作道教的道士已是不爭的事實。作者認為,李剛教授的觀點僅僅反映了多數大陸學者的看法,事實上並不代表道教的立場。

[4] 其有關《老子》的註疏已不復存在,現僅存三個相關的輯校本。

[5] 這是1445年明朝正統十年所正式刊行的一種道藏。

[6] 請參看胡道靜《道藏•前言》

[7] 台灣藝文印書館《無求備齋老子集成初編》之三

[8] 《新唐書•藝文志》

[9] 《抱樸子•內篇•明本》

[10] 詳情請參看我的《論道家道教》一文。

[11] 此處,作者決無否定他人的有關研究之意,作者只是想借此說明一點,即:產生這種歧義的根源不是成玄英,而是我們如何來看待道家與道教的規定性。作者的看法是,只要這一問題不解決,類似的爭論就將無休止地持續下去。有鑒於此,作者專門寫了《論道家道教》,力圖從根本上澄清有關問題(實際上也的確實現了這一目的)。

 

創辦人:

恆毓 博士

陳堅 博士

發行人:

恆毓 博士

編輯:

《世界弘明哲學季刊》編輯委員會

出版:

《世界弘明哲學季刊》編輯委員會

出版日期:

20003

國際網址:

www.whpq.org www.whpq.net

版權電子信箱:

Copyright@whpq.org / Copyright@whpq.net

投稿電子信箱:

TG@whpq.org / TG@whpq.net / whpq2000@sina.com

 

版權所有 © 《世界弘明哲學季刊》編輯委員會

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