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德經驗勿捨漢取英
關子尹(中大哲學系系主任,轉載自<星島日報>每日雜誌,2005-02-02)

  最近中大為配合國際化發展,打算將必修課程大幅改為全英語授課,引起師生反嚮,中大哲學系系主任關子尹撰文,借德國捍壎誘g語文的經驗,來剖析香港高等教育之語言取向問題。

------------------------

  語文教育乃國之大事,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茲 ( Leibniz) 幾百年前曾提出「語文作育」理念,敦促國民履行母語作育的天職。但在英語銳不可當的壓力下,成就輝煌但已飽歷滄桑的德語終又再響起警號。

  幾年前德國一群大學教授曾就德語作為學術文化語言的前途問題發出公開信,促請政府正視大學界語文運用上的幾項發展趨勢:其一是愈來愈多大型國際會議只以英語進行,其二是德國許多學術發表園地只接受英語,其三和最嚴重的是一些大學的基本課程的教學語言竟然捨德用英。聯署者提出一系列建議,包括:一、德國各州文化部應在英語之外確定德語作為學術會議的法定語文;二、運用公帑把各種研究成果整理後譯成德文;三、必須確保德國大學中以德語講授的基礎課程不會被排擠。有謂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德國學界的公開聯署,與我們今日的處境可謂雷同。有關問題千絲萬縷,以下僅就一些主要關鍵略抒己見。

  首先,在國際化風潮下,英語已成為世界語言乃一事實,在此條件下全國應加強英語作為第一外語是無爭議的。從教育觀點看,學習外語本有利於心志的開發,透過語言對比,國人會認識到事物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和切入方式,跳出狹窄視野,並反而對自身的語言文化加深理解。在語言政策上,我們首先不應採取「排外」的態度。

  其次,重視外語時,不應採取「媚外」的態度。我們重視英語的同時,不應以忽略和荒廢漢語為代價。新中國應把英語教育朝向「優質外語」,而非「模擬母語」的方向定位。所謂「優質外語」是指在堅持母語作育下,盡一切資源加強英語作為外語的地位。至於「模擬母語」,是指在本土辦教育時罔顧語言現實,以為只要把語言平台替換,國人的英語便可「形同」母語云云。

  今日習外語者多奉英語為圭臬,但高等教育的策劃者,必須跳出此一窠臼。至於具體作為,大底可有兩點:一、是於英語以外,重點開發其他重要語言資源,即「他語」;二、應鼓勵大學生以掌握「三語」為目標,即一種母語加兩種外語,讓吾人從事比較時能跳出「兩極對立」觀點。更有進者,今日之全球化其實已成了美國化,他語和三語的推行,撇開教育上的好處不談,在長久考慮下,其文化戰略意義亦不言可喻。

  大學講堂乃一民族之語言最重要的作育場所,也是學術思想最能發揮原創性和得以凝聚的場合;更重要者,大學講堂是一民族的學術文化和知識價值跨代傳承的最重要機制。所以,在本國學生為主的情況下,捨母語而全英授課,從教育上看固違背語言現實,而從文化政策上看更是自毀長城。香港多所大學一直以來強制要求老師以英語授課,是從未充分考慮語文作育的文化使命,其經驗不足師法之餘,反更顯出像港中大般一直以來文化角色的重要。可惜近日中大為了國際化,正誘探各系來年能否提供足額英語課程,近年重點學府如北京大學也開始對師生作類似要求,發展令人憂慮。

  赫爾德 (Herder) 認為,一語言要健康發展,有賴一高質素的語言群眾。大學師生乃國之棟樑,負有把知識研習、反省、乃至批判、開拓的職責。我們須知,把各領域的尖端知識自全球的學術平台吸取回來後,能否把這些知識真的留住,並盡快回哺到中學、小學,乃至廣大的國民大眾去,全視乎大學的一群師生能否以母語把這些尖端知識重溫、思量、講論、爭議和應用。因此,大學師生,特別所謂「海歸」一族,他們於以外語發表著作之餘,亦絕不應放棄以漢語就其所識履行語文作育的責任。捨漢語取英語,對一般科技學科而言尚應檢討,對傳統人文學科而言,實有如文化的自戕。

  在全球化下,各種語言能堅持到哪一地步,當中涉及兩大因素:語言群體的大小及語言的歷史文化沉積的厚度。以中國地域之廣與人口之眾,單就語言群體的能量而言,已不容低估。而中國數千年歷史文化沉積的成果,將使漢語長久保持強大的競爭力。不少學者認為,當許多語言會相繼被英語壓倒之際,漢語將是為數極少的終於能與英語抗衡的語言。在今日中國對外日益開放的環境下,國人對英語的興趣與需求愈益殷切之同時,世界對漢語的興趣與需求亦會同步加強。而從世界人的觀點看,我們更不應低估漢語文化對全人類的可能貢獻。儘管今日漢語面對英語的壓力,但只要國人不放棄母語作育,漢語勢力遲早會強力反彈。大學基礎課程乃母語作育絕不可棄守的壁壘,以英語取代漢語的策略不應鼓勵之餘更絕不可爭相追效。不然,輕則令過分激進的高校將來進退失據,重則令漢語本來光明的前途蒙上陰影,和付出語言文化上的高昂代價。

  〔節自〈萊布尼茲與現代德語之滄桑-兼論「語文作育」與民族語言命運問題〉,原文將於本月內於上海《同濟大學學報》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