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中大>──致中大師生的公開信

致各位老師/學長/學姊/同學:

  我們是一群中大的同學及校友,最近知道中大為了配合「國際化」計劃,秘密要求各學系以英語教授所有必修科目以及部份選修科目,並要求立即於下學年(05/06年度)實施!

  中文大學雖於四十多年前由殖民地政府創立,但經師生這些年來的艱苦維持,總算在這片前殖民地裡保住一點對中文的重視。七十年代,中大學生積極參與本土的「中文運動」,爭取中文為法定語言,抵抗殖民政府的打壓;想不到在回歸中國七年多的今天,中文竟然再一次受到壓制!

  對校方這個單方面的決定,我們萬分震驚!對於校方對自身語言文化的輕視,我們感到憤怒!

  為此,我們撰寫了以下一篇給所有中大師生的公開信,並以「哭中大」為名,以表達我們對中大理想日漸被大學官僚吞併的悲憤。我們現廣邀各位對中大仍有期望的校友、同學聯署,為捍衛中大仝人多年來堅守的理想盡一分力!

  我們仍會繼續接受聯署,有興趣的校友/同學,請隨時致電 98003204 或電郵至 cu_future@yahoo.com.hk 與中大學生會幹事胡浩堂同學聯絡,聯署請註明中文姓名、畢業年份(或年級)、所屬書院及學系,亦請各位廣傳給其他相識的中大老師、校友及同學。謝謝!

  最後,我們希望能將這封信函及各位的聯署親身交給劉遵義校長,希望校長能細聽我們的聲音,立即停止正在推行中的有關改變授課語言的政策,讓師生共同參與討論及推動符合中大理想的發展。

  聯署細則:

  (一)如欲聯署,請電郵至 cu_future@yahoo.com.hk或致電 98003204與幹事胡浩堂聯絡,並註明 院系級或畢業年份;

  (二)由於部份聯署過於潦草,如有輸入錯誤請儘快以電郵知會;

  (三)由於暫時我們仍以人手輸入,各位的聯署可能需時二十四小時才能出現。

捍衛中大理想小組 暨 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謹啟

二零零五年一月三十一日

-------------------------------------------------------------------------------------------------

哭中大──致中大師生的公開信

尊敬的老師和親愛的同學:

  這兩天,我們從《中大學生報》得悉中大從下學年開始,將正式展開其「國際化」大計的第一步,大幅度增收非本地自費學生,並要求中大每個學系逐一表態,是否同意將每個學系所有的核心課程全面轉為英語授課。令人震驚的是,整個中大幾乎所有學系,在完全沒有諮詢同學的情況下,「欣然」地毫無保留地接受了中大校方的建議,並從下學年開始,將所有核心課程強制性地轉用全英文授課。

  校方似乎要用快刀斬亂麻的方法,造成米已成炊之局,將這個明知充滿爭議性以及影響極為深遠的政策,粗暴地強加在中大師生身上。

  從過去幾年校方的言論以及劉遵義校長上任短短半年以來的舉措,我們絕對有理由相信,這只是中大「「國際化」」的第一步。接著下來的,極可能是要求選修課、導修課以至通識課,通通轉為英文。因為按照校方的邏輯,只有全面英語化,我們才夠格稱為一所國際一流大學!

  中大將不再是中大

  從下學年開始,中文大學將不再是「中文」大學!

  中大將經歷建校四十年以來,最根本最徹底的轉變!因為從下學年開始,中文大學將不再以自己為香港唯一一所重視中文,重視雙語教育的大學為榮,亦不再視此為大學的理想和目標!劉遵義校長上任以後,中文大學未來的方向,說得白一點,便是如何儘快擺脫過去四十年「中文」的「不光彩」歷史,以最快的速度英語化。

  作為一群關心中大,對中大有強烈歸屬感,並衷心認同中大建校的教育理想的學生,我們震驚、傷心、憤怒!

  震驚,是因為這個深遠地影響中大未來發展以及每個同學學業的重大決策,我們竟然完全被蒙在鼓裡,校方和學系可以完全不諮詢同學一聲便強制推行。在香港這個愈來愈強調民主化透明化的社會,這種粗暴的態度,竟然發生在我們的大學,實在令人難以置信。更令人吃驚的,是主其事的楊綱凱副校長竟然將責任推得一乾二淨,聲稱諮詢工作應該由學系來做。但明眼人都應看到,這個英語化的政策,顯然是劉校長上台後匆匆推出的「傑作」,由高層用種種不同方式,自上而下的強加在各學系身上。我們實在不明白,校方怎可以如此霸道,怎可以如此兒戲,怎可以連聽一聽同學意見的機會都不給我們。

  傷心,是因為我們尊敬的中大師長,在這件事上,竟然連一點異議的聲音都沒有,竟然如此輕易地便棄守中大過往最引以為傲最值得珍惜的傳統,竟然可以讓校方用「各學系自由選擇非本地生」之名,為中大全面英語化開了這道關鍵的缺口。在沒有充分討論的情況下,各位老師真的亳無保留地認同校方的「國際化」的「雄圖大業」?你們真的看不到這樣的發展方向,可能會將中大推向萬劫不復之地?還是我們尊敬的老師,作為一個知識群體,在高度官僚化的大學體系之中,已經集體喪失了道德判斷和道德承擔的勇氣?但這是我們的大學啊!我們實在不明白,中大曾經有過如此輝煌的為大學理念而抗爭的傳統,怎麼今天的校園,會如此沉默!

  憤怒,是因為校方竟然可以如此顛倒是非,用種種堂皇美麗的理由,將一個完全違反大學教育理念的政策,強加在我們和我們的大學身上。

  「國際化」的真正目的是賺錢

  我們的憤怒,是有理由的。

  校方說,英語化的目的,是要推行「國際化」。「國際化」的目的,是為了提升教育質素,令每一位中大同學得益。校方聲稱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我們好。但這真的是為了我們好,還是為了其他目的,從而犧牲了中大大多數同學的利益,犧牲了中大最可貴的傳統?

  我們有沒有想過,香港各大專院校近年爭先恐後的推行所謂「國際化」,到底所為何事?我們認為,它最主要的目的,其實是在政府大幅削減大專教育經費的情況下,大學開源的一種方式。簡單點說,「國際化」便是容許各大學在現有的學額之外,大量增收非本地的自費生,幫補各大學的財政。基於同樣道理,政府一方面大幅削減對碩士學位的資助,另一方面卻鼓勵大學開辦林林總總的自負盈虧的碩士課程,令大學變成名副其實的學店:搶錢第一,學術第二。

  但我們知道,所謂的非本地生,其實絕大部份是來自國內(例如下年度有250位來自國內,30位來自其他地方)。而從下學年開始,聽說國內學生每年的學費更會大幅增加到六萬元以上,並取消給予國內學生的獎學金。換言之,這是一個赤裸裸的搶錢遊戲。在金錢引誘下,各學系自然一窩蜂的搶著迎合校方的要求。但大家試想想,這樣的「國際化」,說穿了,不就是為了錢嗎?不就是為了趕著在內地這個教育大市場中爭得一杯羹嗎?

  既然如此,何必那麼虛偽的說是為了我們好,為了什麼大學多元化呢?為什麼不回過頭想想,為了那三十個外地學生(大陸來的同學要讀四年,第一年是要必修廣東話的,因此語言方面不是問題),便要強行將中大絕大部份學系的核心課程轉為全英文,這樣做值得嗎?校方有沒有認真考慮過,這樣對我們的教學質素有多大的負面影響?又有沒有考慮過,不同學系不同課程有各自的特色,一刀切的英語化,會對中大的長遠學術發展有什麼危害?在沒有任何討論任何諮詢的情況下,強行將這個政策加諸我們身上,又是負責任的大學行政者的所為嗎?

  或許有人說,有錢為什麼不賺呢?但我們是否該先停下來問一問,作為一所大學,是否為了錢,便應該放棄一切?當然不。有人馬上會說,只有愈多錢,我們才可以愈「國際化」,才可以在世界林林總總的排名遊戲中,跳得前一點,才可以證明我們存在的價值。

  中大危機重重

  是嗎?真的是這樣嗎?讓我們全體中大師生好好停下來想一想,中大今天到底是怎樣的境況。今天的中大,無疑是愈來愈豪華,愈來愈浪費,醜陋無比的建築物愈建愈多,但我們的學術風氣卻是愈來愈差,同學愈來愈功利愈來愈無心向學,教學質素愈來愈差,教職員的士氣愈來愈低落,大家對大學愈來愈沒有歸屬感,還有那愈來愈多無奇不有的以搶錢為目標的課程,以及那令人煩厭不堪的排名遊戲。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大家捫心自問,我們難道不便是處在這樣的境況嗎?這樣的境況,不正正在告訴我們,我們的中大,正處在危機中嗎?我們還要一起玩「皇帝的新衣」的遊戲玩到什麼時候?更值得我們思考的是,這樣的危機,真的是透過拚命的掙得更多錢可以解決的嗎?校方提出的英語化,是將危機推向更深,還是中大未來的出路?這樣的「國際化」,真的可以提升大學教育的質素?

  母語教育的優點

  我們自身的學習經驗,以及很多國家無數的教學實踐表明,用母語學習,是吸收知識最有效的方法。英文不是我們的母語,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不是使用英語。因此,用廣東話上課,對大多數同學來說,對理解學科的知識、積極參與討論,以及培養我們的批判性思考能力,都是最自然最舒服最有效的方式。這對老師來說亦一樣。這是一個很顯淺的事實。我們不覺得,這有什麼不對以及有什麼值得慚愧羞恥的地方。全世界有多少個國家的人民,不是用她們的母語來學習的?有多少偉大的學術著作,不是用她們的母語來撰寫的?這不是什麼大道理,這是常識!

   校方或同學馬上會說,既然有外地的同學來中大讀書,而他們又不懂廣東話,所以我們一定要遷就他們。但我們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一定要這樣?難道我們去法國讀書,不用學法文?去日本讀書,不用學日文?而倒過來要法國人日本人遷就我們?如果有外地學生來中大讀書,為什麼他們不可以先努力學好廣東話學好國語,並主動了解我們的生活我們的文化?為什麼一定要絕大多數生於斯長於斯的同學,遷就極少數說英語的同學?是因為我們過度好客,還是因為我們骨子裡根本便瞧不起自己的母語,覺得廣東話低人一等?如果我們對自己的語言和文化一丁點的自信都沒有,我們拿什麼去和外地學生交流?我們談什麼溝通中西文化? 反對全面英文化≠不學好英文

  看到這裡,或許很多人已大搖其頭,說我們懶惰故步自封欠缺國際視野不懂自我增值以致盲目的文化保守主義等等。是嗎?真的是這樣嗎?那請各位老師同學,給多一點點的耐性,容我們解釋。

   首先,反對核心科目全面英語化,不等於我們便不歡迎大學招收多些外地學生和交換生(理由自然不是為了賺錢)。這兩者並不是必然有衝突的。校方大可以增撥多些資源,為外地生提供良好的中文語言教育;亦可以專門為交換生開設一些他們特別感興趣的科目。就我們所觀察,很多大陸來的同學,半年後便可以用廣東話上課;很多外國的交換生,亦都主動修讀國語和廣東話。而他們很多來香港求學的目的,正正是希望藉此多些了解香港和中國的語言文化。

   其次,反對核心科目全面英語化,絕不表示我們要抗拒英文。我們自然了解,英語是學術世界中的主要語言。要更好的掌握各種不同的知識,要更好的從事學術研究,學好英文是必要的。但這絕不表示,只有用英文作為授課語言,才是最有效的學習和吸收知識的途徑。在我們的實際學習經驗中,一方面閱讀英文文獻,運用英文撰寫論文,一方面以母語作溝通討論,是完全可以並行不悖甚至更為有效的。強行全面英語化,更可能的,是放棄了我們靈活的學習方法,減低了我們的學習動機,削弱了我們對知識的理解。有些老師對傳媒說,反對英語化是因為同學懶惰。怎麼可以這樣說呢?難道這些老師看不到,有更多更多的同學,是每天積極主動的學習英文和其他語言,努力的在吸收各種知識嗎?中大無數今天事業有成的校友,難道不是母語教育之下的成果嗎?

  英文背後的權力含意

  但我們更更值得留意的,是在香港這樣一個後殖民地社會,英文實在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溝通傳意的工具而已。在長長的殖民地歷史中,英文背後所代表的階級權力和社會地位,深深的刻在每個香港人的深層意識之中,以至直到今天,母語教育在香港仍然舉步維艱。沒有香港人不了解學好英文背後的那種種權力含意,沒有人不知道香港的商人和政治精英是如何崇拜英文貶低中文。只有學好英文,才可以出人頭地,才可以向上爬,才可以擁有各種各樣的市場競爭優勢。這些,我們怎會不知道呢?我們更加知道,在由英美強勢主導的政治格局中,英文在可見的將來,在全球化的推動下,會更加凌厲地支配入侵以致摧毀其他大大小小的非英語文化,進一步削弱我們對自身獨特的語言文化的認同。

  中文大學的使命

  中文大學,一所曾經在殖民地時期勇敢地以「中文」來確認自己身分的大學,一所曾經在七十年代勇敢地爭取中文成為法定語文的大學,一所曾經以支持母語教育和提倡中國文化為己任的大學,在回歸後的今天,竟然自動地不加任何批判地集體放棄自己最引以為傲的傳統,為的不是什麼教育理想,為的只是在「國際化」包裝下的經濟利益,徹底向教育商品化投降,怎不令人痛心,怎不令人捶首頓足?我們又可以如何面對我們的創校先賢以及一代又一代中大人所付出的努力?

  尊敬的老師和親愛的同學,我們千萬千萬不要以為,教育語言的轉變,是一件小事,是一件只關乎個人利益及個人投資的事。它關涉的,不僅是整個中大的未來,也和香港的未來息息相關。我們都知道,香港正在一步步走向民主化。而在走向民主化的過程中,我們最需要的,是一批又一批對本土社會和文化有認識有承擔有批判性的公民。要培養這樣的公民,首要的,是對自己的歷史語言文化有最基本的認同和肯定。中大,作為香港其中一所最具人文及社會關懷的大學,在這個歷史的關鍵時刻,實在理應視培養這樣的公民為時代賦予自己的使命。最最令人意料不到的,是中大校方竟然在沒有任何外來壓力下,甘心放棄自己的使命,甘心放棄這個難得的歷史契機,這怎不令學生扼腕嘆息!

  反對不民主的家長治校

  我們不反對學好英文;我們不反對中大變得真正的多元化;我們甚至不反對為了招收多些非本地學生,我們申請入住宿舍的機會少一些,又或住得狹窄一些。

  我們反對的,是中大校方這種絕不民主的自上而下的粗暴的家長制的治校方式;我們反對的,是校方漠視我們的權益,剝奪我們用母語學習核心課程的機會;我們反對的,是中大校方在剛剛慶祝完四十年校慶不久,便將中大艱苦經營且已所剩無幾的寶貴傳統一手否定!我們不甘心,中大從此不談理念只談利益!我們不甘心,這個屬於我們每個人的校園,從此會以說中文為恥!我們更不甘心,在所謂的「國際化」口號下,那許許多多值得中大師生一起認真探索討論的「中大往何處去」的問題被掩蓋被扭曲被壓制!

  我們真的不甘心!

  我們若沉默,中大將沉淪

  尊敬的老師們,學生言論或許有所偏頗,考慮或許有欠周詳,但這確確是我們的肺腑之言。你們從我們第一天進入中大起,便教導我們要慎思明辨,要擇善固執,要不平則鳴!今天,面對中大這樣影響深遠的轉變,學生實在不明白,你們怎麼會像校方所說的「自由選擇」了這樣的「「國際化」」?學生實在不相信,以你們多年在中大教學的經驗,以你們豐富的對教育的理解,你們會看不到學生所看到的一切。我們倒寧願相信,你們有這樣那樣不得已的苦衷。但每想及此,學生便有更深一層的悲哀:大大的中大,是什麼令我們變得如此沉默?是什麼令得昔日自由開放師生無間的校園,變得如一灘死水!

  我們並不奢望有老師站出來支持我們,但我們是如此誠懇的盼望,你們可以嘗試聽聽我們的聲音,不要視我們是一群偏激無知懶惰不懂與時並進的頑劣學生。我們和你們一樣,對中大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有著深深的關切;我們也有著同樣的願望,希望中大繼續堅持它創校以來的人文關懷和教育理想,立足本土,放眼世界,以不亢不卑的態度面對自己的語言文化,以開放謙虛的態度去學習西方文化。

  親愛的同學們,我們和你們一樣,每天忙忙碌碌,關心自己的學業和前途。我們也知道很多同學,對於校方的政策有不同的意見和想法。這是健康且可喜的。因為這是我們的大學。我們在這裡,以誠懇的態度,提出我們的觀點,表達我們的擔憂,也是因為我們不視自己為大學的顧客,而是中大的一份子。我們可以做的,或者不多。但我們若繼續沉默,代價便可能是中大更深的沉淪!我們因此懇切的呼籲大家,用你們不同的方式,將你們的意見反映給你們的老師聽,反映給你們的同學聽。只有大家一起關心中大,一起以開放理性的態度去思考去抗爭,中大才有上升的可能!

  作為中大人,我們不得不發聲──無論我們的聲音是如何的微弱!

  作為中大人,我們不得不為中大放聲一哭──儘管我們絕不輕言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