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 王船山易學與氣論並重的形上學進路

 

第一節:

中國哲學的形上學研究進路之方法論檢討

 

 

  本節綱要:

    一:中國哲學的形上學研究進路之型態分類

    二:各研究進路與研究對象的適當關係

 

 

  本節將處理中國哲學的形上學研究之方法論問題,且將側重於作為研究進路

的方法論意義之釐清,以便說明本論文所採取的研究進路,在中國哲學研究中的

合法地位及其型態類別。我們以為,作為一個特定的形上學體系的特定的研究進

路者,至少應該擁有以下兩個條件:第一:它本身在諸多研究進路的類型中有一

個合法的地位。第二:它與研究對象能有一適當的關係,以便能準確地反應研究

對象的內涵。本節將分兩段來討論上述條件,即:一:中國哲學的形上學研究進

路之型態分類。二:各研究進路與研究對象的適當關係。

 

一:中國哲學的形上學研究進路之型態分類

 

  我們先討論第一個條件。首先說明本論文的研究進路,是屬於各種進路中的

那一種類型。即「易學」與「氣論」進路的形上學研究方法,在中國哲學的形上

學研究中的方法論意義為何者。而我們以為,賦予它一個型態的類別,即是提供

它一個合法地位的前提。

 

  以下我們嘗試提出一個從形式側面入手的研究進路之型態分類,並試作使用

上的說明,即:

 

1.以「題材」為主的研究進路

2.以「主題」為主的研究進路

3.以「主張」為主的研究進路

 

  「易經哲學」與「氣論思想」在中國哲學領域中一直是諸多哲學體系內的重

要處理「題材」,題材即材料,即某些特定的字、辭、觀念、或觀念叢,本論文

所指的題材,是針對各個哲學體系中的某些特定的重要概念、專有名詞、甚至是

整個的研究領域者,大陸學者習以「範疇」說之,更長於以此作為中國哲學研究

的重要方法,如湯一介及張立文兩位先生都發表過討論此一研究方法的文章,甚

至寫出專著。(註一)以「題材」為進路的研究方式在當代中國哲學的研究工作

上,是有著良好的傳統以及成果的。唐君毅先生的《中國哲學原論》叢書(註二

),就是以「道」、「性」、「命」等概念範疇作為串通中國哲學史的研究作法

。大陸學者張立文先生主編的《中國哲學範疇精粹叢書》中的「道」、「理」、

「氣」叢書也是這樣的作法(註三)。這是因為中國傳統哲學家,一直集中地以

幾個概念範疇來表達新的哲學觀點,因此從這些核心概念的理解以掌握他們的整

體思想,便成為相當直接且有效的作法。因此,「易學與氣論並重的形上學進路

」的研究方法,即是以特定的「概念範疇」,即「材料」為對象的解讀形式,而

作為研究進路的方法者。

 

  以「題材」為進路的研究方法是中國哲學研究的一個合法方式,但是,研究

的進路仍不只此。以「主題」及「主張」為主的研究進路,都是有別於以「材料

」為研究進路的立論方式。

 

  以「主題」論者,則為在哲學基本問題的架構上,討論各個哲學體系的基本

觀念,如:「天道論」、「人性論」、「宇宙論」、「形上學」、「本體論」、

「功夫論」、「境界論」、「政治哲學」、「價值哲學」、「社會哲學」、「語

言哲學」等主題中的觀點,以為論述的方式。

 

  以「主張」來立論者,是以哲學體系的理論「結論」、「論旨」來作為論述

脈絡的方法,集中於發揮各個哲學體系的某些核心主張觀點,如「朱熹的理氣不

離不雜論」、「王陽明的致良知功夫論」、「孟子的人性向善論」、「華嚴的法

界緣起觀」、「莊子的齊物論思想」、「張載的氣化一元論的宇宙觀」、「董仲

舒的天人相感論」等等。我們以為,從中國哲學的方法論而言,以題材、主題、

主張的論述方式,都是中國哲學研究的合法方式,也就是都適合作為中國哲學的

研究進路者,而我們以為,對於中國哲學的合法的研究進路之釐清,將有助於建

立嚴格的中國哲學的研究方法論。

 

  自來學界在處理中國哲學對象的時候,就所採取的研究進路而言,並未針對

所使用的角度作分類的說明,於是經過長期工作的結果,便對同一個哲學對象,

累積出相當多的立論方式,似乎顯示中國哲學不能有一個嚴格一致的研究方法。

其實不然,我們肯定所有的研究論述方式都是適合且合法的,只要能說明所論述

的進路是就「材料」上說、或就「主張」上說、或就「主題」上說,便可以將諸

多不同研究進路下的成果統一起來。當然各個研究者對同一個研究對象的理解觀

點會有不同,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可以清楚地釐清中國哲學領域中可以有那些「主

題」、那些「材料」、那些「主張」,以作為不同的研究進路所採擇的研究對象

。如此則可使每一位研究者,得以其個別的興趣焦點為主,而各自選擇其適合處

理的研究角度,而能更準確地掌握他的研究對象。

 

  本論文所處理的是一個中國哲學史上的對象──王船山──,討論他的──

形上學思想──,而本節所要處理的,則是對本論文所採取的研究進路作一方法

論上的合法性說明,對於一個中國哲學對象的「形上學研究進路」的方法論檢討

,應著重於:「對論述方式作定位的說明」,以及「對研究進路作效力的肯定」

,以便能「對研究對象作準確的掌握」。經過前文的討論,我們大致已可為本論

文的研究進路作了定位的說明,即本論文是從「易學」與「氣論」這兩個「題材

」作為研究王船山的形上學思想之研究進路者。然而特別是針對「中國哲學的形

上學」研究而言,我們仍應一問個問題,就是:「對於形上學的研究進路,其與

形上學作品本身理論的關係為何?」,此一問題實即:「如何準確地掌握研究對

象」的問題。此即本節所要討論的第二個問題,以下論之。

 

二:各研究進路與研究對象的適當關係

 

  對於哲學問題的研究工作,從研究者的立場而言,掌握一個好的研究進路以

作為論述的脈絡,將有助於他的研究工作的進行,但在進路的選擇上,以己身的

興趣能力考量,應是其次的考慮,主要應該是以作品對象本身所「適宜」的進路

為選擇的標準,但是「適宜」的標準難定,若非對該作品的論述已有熟悉的了解

,及對該作品的論旨已有正確的認識,則所選擇的研究角度易有偏失,所以深刻

地理解研究對象的工作,是在選擇適宜的研究進路以發表研究性作品之前的必要

基礎,這是為使研究進路能「相應」於哲學對象的考慮。

 

  「相應」(註四)是本節所欲建立的「適宜性」標準,因此,從「題材」來

選擇研究進路的作法,應該指出此一「題材」在該哲學作品的理論體系中,有核

心的地位,是原哲學體系中本就以此一概念範疇作為建立整體理論的重要基地。

(註五)在這樣的前提下,大張旗鼓地分析討論此一概念範疇,以作為該哲學對

象整體性哲學觀點的研究進路的作法,才是「相應」的研究作法。而以「主張」

為研究進路的作法,當然更應該是該「主張」確實是該哲學理論體系的觀點,而

如果要求嚴格些,最好更是該理論體系所有主張的「統宗會元」之論旨。當然我

們並無權力作如此的要求,因為任何一位哲學研究工作者,可以自由地以其意願

處理的觀念來討論某理論體系的某個側面,而不需顧及是否能藉之以掌握較全面

的理論觀點,而且學術界也確實充滿了這樣的作品,所以這並不是一個合法性的

要求,只能是為「準確掌握」要求項下的一個建議。至於以哲學基本問題中的「

主題」來作為研究進路的作法,其實爭議頗多,問題主要發生在對於傳統中國哲

學的理論型態的認知之差異上,此暫不論,以此為進路的作法,也當然應該要求

該理論體系確實發表了屬於該「主題」的觀點,則此一主題中心的研究進路才是

「相應」的研究進路。

 

  在這樣的「相應」的研究進路的要求下,前述的問題:「對於形上學的研究

進路,與形上學作品本身理論的關係之釐清。」我們的看法是,一個良好的研究

進路,就是從作品本身內容中引發出來的,更嚴格的標準是,就是要以作品本身

的「主題」、「主張」或「材料」,來作為研究者研究的進路以及論文表述的脈

絡。如此,則可使研究者的心靈與哲學家的心靈相應和,使研究性的作品之論述

,就走在哲學家原意的脈絡上,這才是一個好的研究性作品應有的條件。建立這

樣的標準其實對當代中國哲學的研究方法而言,是一個合理的要求,研究進路的

優劣與否就可以是在「相應」與否的問題上來評斷,當然這並不是研究成果之優

劣的唯一判準,同樣是相應的研究進路仍有理解的深入與否之別。(註六)

對於從「題材」、「主題」、「主張」三個側面的相應研究進路的選取而言

,各有特色,也有各自的困難,且困難的型態不同,而其中對於以「主題」為研

究進路的困難型態,則正是中國哲學的研究方法論的問題所在,值得我們認真對

待並有以解決者。茲逐一討論如下:

 

  以「題材」的研究進路之選取者而言,如欲透過某些重點範疇以全面解讀該

理論體系的話,則應以該理論體系確實針對某些範疇廣泛地發表哲學觀點者為佳

,例如老子的「道」論,董仲舒的「春秋」學,抱朴子的「神仙」哲學,華嚴宗

的「法界」觀法,張載的「氣」論,朱熹的「理氣」論,船山的「易」學等等,

這是針對單一哲學體系的作法。當然從哲學史研究的眼光看,某些重要的概念範

疇,貫穿哲學史上各家的研究領域,在各家哲學理論系統中都有相當的討論者,

也是適宜選取的題材。大陸學者張立文及港台學者唐君毅先生則最善於使用此法

,以作為中國哲學研究成果的論述方式。然而此一作法也將會有缺點,其中的缺

點就在於:某些哲學範疇雖然出現在不同時代不同學派的哲學觀念表達作品中,

但很可能不是該體系重點發揮的對象,因此僅僅因哲學史的觀念發展史的寫作方

式之需求,而一併將之討論的作法,將有不易掌握個別對象重要面貌的缺失,當

然以哲學史寫作的企圖而言,既要全面關照各家對該概念範疇的使用觀點,則此

一缺失亦不能免。但若是針對單一哲學體系而作的重要核心範疇選取的寫作方式

而言,則對於所選取之範疇即為核心範疇的要求,應是合理的,因此選擇的「準

確性」就成了決定了研究成果的成功與否之重要條件了。而本論文以「氣論」與

「易學」為進路之作法的優劣與否,也是應該要符合這個「準確性」的要求。

 

  至於以「主張」作為研究進路的作法,通常有兩種方式,一為以原哲學理論

自身所標榜的觀念作為研究進路,例如:王弼的「貴無」論、裴頠的「崇有」論

、范縝的「神滅」論、荀子的「性惡」論、智顗的「五時八教」觀等,這是最安

全的作法,也是最合法的作法,研究者只要能不違背原意,而能清晰地表述該主

張的意思,則應不至於有太多的方法論上的困難。另外有以研究者經自身理解後

,對哲學對象歸整出的哲學命題作為研究進路或寫作題目者(註七),也是極好

的方式,表示研究者對所處理的對象,已有明確的理解,並能獨立地發表創造性

的詮釋觀點者,當然觀點人各不同,爭議時有難免,不過作為一個獨立的研究進

路而言,也是合法的工作方式之一。

 

  最容易有爭議的研究進路是以哲學「主題」為選取的方式,雖然這是一般哲

學研究作品最普遍的方式,爭議的發生是因為:「中國哲學的理論型態,應以那

些基本哲學問題為主?」、「中國哲學的重點,是在解決那些問題?」、「中國

哲學的特別思考方式是什麼?」等問題的存在,這些問題不解決,我們就不能輕

鬆地使用「形上學」、「本體論」、「人性論」、「天道論」、「人生論」、「

功夫論」、「世界觀」、「價值哲學」等等術語以作為研究的進路及寫作的題目

。而以中國哲學本有的概念範疇作為研究進路的研究方式及寫作方式,其實有部

份原因也是為避免此一爭議而發展出來的作法,而一種更積極前衛的態度是:根

本上認為中國哲學領域中的專有概念範疇,本身就是一個個特定的研究主題。只

是對於中國哲學原有的概念範疇與傳譯自西洋哲學觀點的基本哲學問題中的各主

題,兩者如何取得意義上的融通,這就是一個要用心研究的問題。當然,中國哲

學的研究應該解決這個問題,處理的側面有二,一為從中國哲學全體面貌的特質

中去作檢擇及作重新定義的工作,而找出若干共同主題;二為從個別哲學體系的

理論中去選取它的重點主題,並普遍化推廣出來。當然後者仍應基於前者的成果

,或在前者的眼光中作整理,這樣才能提高個別哲學對象的研究層次,這樣的工

作當然是個浩大的工程,且不容易作好,但是如果學界對於此一問題已有所落實

,那麼我們將出現意義明確的中國哲學之「論題」,則將是所有中國哲學研究者

的福音。

 

  其實觀於當代中國哲學的研究成果中,並非沒有重要且值得接受與推廣的研

究成果出來,只是大家對於論題的定位及概念的使用仍不統一,而造成對於中國

哲學是討論那些主題的觀點不統一的原因很多,要言之可以包括:

 

  1.對概念的理解不同。

  2.基本的哲學觀點不同。

  3.對中國哲學的特質的看法不同。

 

以下分述之:

1.對概念的理解不同:張岱年先生的《中國哲學大綱》一書中,以宇宙論

  、人生論、致知論三項為中國哲學的大綱,其中的宇宙論又包括本根論

  與大化論,顯然有以宇宙論的名義統攝形上學諸問題的作法,這樣的作

  法,至少與鄔昆如先生的《哲學概論》和沈清松先生的《物理之後.形

  上學的發展》兩書中的使用方法不同。《哲學概論》書中以形上學為天

  道論,又以本體論與宇宙論作區分,本體論即討論存有的學問,故又稱

  為存有學。宇宙論之中又有討論世界的宇宙學、討論人的人類學、討論

  神的神學。《物理之後/形上學的發展》書中對形上學名義之界定,以

  形上學分為一般形上學,即存有學或本體論;及特殊形上學,即對自然

  、人、神之存有之研究者。此兩者皆為形上學。(註八)

 

2.基本的哲學觀點不同:勞思光的《中國哲學史》書中對於儒家哲學的基

  本觀點是以「心性論」中心為其正確的進路,而漢儒的的哲學卻走著「

  宇宙論」中心的進路,是一個幼稚的作法,使得先秦心性論的孔孟學大

  衰,而宋初周張之學,是從宇宙論回返「形上學」的作法,尚非儒學優

  義.直至象山及陽明學才走回心性論的路子,才能對抗佛教的「心性論

  」,在這樣的基本哲學觀點下,勞先生所使用的形上學、宇宙論、心性

  論等辭義,其實已有了某些基本哲學觀點預設在其中,至少,牟宗三先

  生就不同意這樣的看法,也在《現象與物自身》等書中發表了處理儒學

  理論的不同看法,其實也是涉及對上述諸名義的不同哲學觀點所致,以

  上的辯論,參見勞思光先生《中國哲學史》各卷,及盧雪崑先生所著《

  儒家的心性學與道德哲學》一書,將有詳細的討論。(註九)

 

3.對中國哲學的特質的看法不同:唐君毅先生寫作《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

  》、《中西哲學思想之比較論文集》、及《中國哲學原論》諸書。方東

  美先生寫作《中國哲學之精神及其發展》,及以演講搞發表的《原始儒

  家道家哲學》、《新儒家哲學十八講》、《中國大乘佛學》等書。牟宗

  三先生寫作《中國哲學的特質》及演講搞發表的《中國哲學十九講》、

  《中西哲學之會通十四講》、《圓善論》等書。都是在發表對於中國哲

  學的特質的看法,但各自使用名義不同,雖然不能說各家對中國哲學的

  特質有根本性的觀念差異,然而,在名義的使用上,卻仍眾家分呈。(

  註十)

 

  在這些情況下,就會出現對同一位哲學家的思想研究,在同樣的主題項下,

卻討論不同的內容,或是對同一位哲學家的思想,應有那些研究的主題,有不同

的看法,甚至對於某些哲學術語的使用,能否在中國哲學的領域中進行,也有爭

議。這些狀況的出現,則是顯示當代中國哲學界對於中國哲學的基本性哲學問題

的看法仍不一致。當然這是一個大的問題,要求解決它也是不容易的,甚至認為

它必定可以被解決的觀點恐怕也未必可以成立,所以在碰到這個問提的時候便是

所有當代中國哲學研究者的困境,而這樣的困境,在本論文中我們無法解決。 

 

  本論文的研究,只以船山形上學及其所牽涉的中國哲學問題為討論的目標,

對於整個中國哲學基本問題的爭議,無法兼顧,但為本論文的研究進路而言,以

及論文討論中所將使用的哲學術語而言,我們又必然會碰到前述中國哲學的研究

主題的問題,為此,我們將在下節中提出一個「使用型定義」的方式,來暫時解

決這個問題,即對於論文中所使用到的幾個重要的基本哲學「主題」,都提出使

用脈絡的說明,以負責任地說明其在本論文中的使用意義。(註十一)

 

  基於前文所述的一個信念:「『適宜』的研究進路,應該是『相應』於研究

對象本身的思考路數或論述脈絡。」而言,所有曾為中國哲學研究者引為論述主

題的諸多基本問題,只要它們是作品本身討論的主題,則就有這個主題存在的合

法性,只要它的討論進程,能被清晰地釐訂便可。此即本論文將採取的操作型定

義方式中,對於所將界定的語辭的選取原則。至於某些主題同時出現在整體中國

哲學的研究作品中時,或出現在特定哲學家思想體系的研究作品中時,它們本身

是否同一層次?是否一致?(例如儒、道、佛間的本體論、功夫論意義不同。)

這當然是研究者或論文寫作者本身要負責任的事情,不過這個問題可能沒有定論

,而爭議也是難免,這是因為各人的基本哲學觀點多半不同。

  

以下總結本節的討論結果:

1.本論文以「易學」與「氣論」來研究船山學的進路,是以「題材」為中

  心的論述方式。

2.「合理」的研究進路大要有三類:題材、主題、主張。對於研究進路的

  釐清,將有助於我們解決中國哲學研究方法論的問題。

3.「良好」的研究進路,應該以「適宜」於研究對象本身的論述脈絡者為

  主,而適宜的判準在「相應」,當然熟者相應熟為不相應,那就要訴諸

  學界的集體努力與時時研討了。

4.以「主題」為研究進路的中國哲學研究方法是最困難的一種方法,因為

  它涉及到中國哲學的哲學性格或理論型態的根本問題者,因此也特別需

  要學界的集體努力。

 

註釋:

 

註一:湯一介教授在所著:《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儒釋道》.<論中國傳統哲學範

   疇體系的諸問題> 一文中討論了這個問題,全篇皆值得參考,文中提及

   :「中國傳統哲學確有它自己的一套概念、範疇,並且逐漸形成了一個較

   系統的體系。正因為中國傳統哲學有自己一套概念、範疇,對這些概念、

   範疇就不能簡單地用西方哲學的概念、範疇去套,甚至也不能簡單地和馬

   克思主義哲學的概念、範疇等同。在我國哲學史上,長期形成的一套概念

   、範疇,除少量吸收了印度佛教的概念之外,基本上是獨立發展的,所以

   它的特點也是很鮮明的。」(參見,《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儒釋道》<論中

   國傳統哲學範疇體系的諸問題> 頁23 北京.中國和平出版社.一九

   八八年十月第一版。)

 

    又,張立文先生在所著:《中國哲學範疇發展史.天道篇》 書中的<

   序論>一文也討論了這個問題,他提到:「範疇是英文〞Category〞的漢

   譯,是指反映認識對象的性質、範圍或種類的思維形式。在中國,它是取

   《尚書•洪範》『天乃錫禹洪範九疇』的範和疇的範物歸類的意思。事實

   上,類似今天我們所說的概念、範疇,倒是與『實』相對的『名』,『名

   者,實之賓也』(《莊子•逍遙遊》),『夫名,實謂也』(《公孫龍子

   •名實論》)。是指模擬事物實相的主觀稱謂,是認識對於認識對象性質

   、內容的主觀判斷詞。但洪範九疇、名也不能充分表達今天我們所說的範

   疇、概念的全部涵義。...中國哲學在其發展的行程中,當積累了一定

   數量的概念、範疇以及由此構成的哲學命題之後,就需要依據範疇性質、

   含義及其內在聯繫加以整理、排比、綜合,系統地確定各個範疇的地位和

   作用,並按照範疇的歷史順序和邏輯次序,構成一個完整的中國哲學範疇

   系統。」(參見,《中國哲學範疇發展史.天道篇》.頁一。張立文.北

   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一九八八年一月第一版。)

 

註二:唐君毅先生的《中國哲學原論》叢書包括《導論篇》中論理、心、明辯、

   致知、道、太極、命等,乃以一名義為分析討論之作,另,《原道篇》乃

   以道概念為總攝各個哲學體系的各主題中觀點之作。(諸書皆出版於臺北

   學生書局)

註三:張立文先生主編的《中國哲學範疇精粹叢書》中的《道》《理》《氣》三

   書,是以各個理論體系中的單一範疇為分析研究的主軸,卻總括地討論整

   體哲學觀點的作法。參見:《中國哲學範疇精粹叢書.道》北京中國人民

   大學出版社.一九八九年三月第一版;《中國哲學範疇精粹叢書.氣》北

   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一九九零年十二月第一版;《中國哲學範疇精粹

   叢書.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一九九一年十一月第一版。

 

註四:關於「相應」作為中國哲學研究的判準問題,勞思光先生在《中國哲學史

   》第一卷書中所發表的「基源問題研究法」,我們以為這樣的觀點,就是

   在尋找本文所述的「相應」的研究作法。但是項退結教授批評其為不客觀

   的作法,我們以為,客不客觀不在於這個方法的使用本身,而在於個人的

   哲學觀點以及學界的公論問題。認錯了設準,當然結果不佳。但是尋找理

   論的基源問題及其根本意向的態度,本就是研究哲學理論的應有要求。茲

   引勞先生及項教授的說法如下:

 

    勞先生言:「所謂『基源問題研究法』,是以邏輯意義的理論還原為始

   點,而以史學考證工作為助力,以統攝個別哲學活動於一定設準之下為歸

   宿。...我們著手整理哲學理論的時候,我們首先有一個基本了解,就

   是一切個人或學派的思想理論,根本上必是對某一問題的答覆或解答。我

   們如果找到了這個問題,我們即可以掌握這一部份理論的總脈絡。反過來

   說,這個理論的一切內容實際上皆是以這個問題為根源。理論上一步步的

   工作,不過是對那個問題提供解答的過程。這樣,我們就稱這個問題為基

   源問題。」(參見,《中國哲學史》.第一卷.勞思光著.香港中文大學

   崇基學院出版.一九八零年十一月三版.頁十六至十七。)

 

    項教授言:「仔細研讀勞思光《中國哲學史》的『序言』,就會發現他

   所云的『基源問題』最後決定於他個人認定的『設準』。勞先生所認定的

   『設準』究竟是什麼呢?《中國哲學史》對此並無清楚的答案。...無

   論勞氏的上述認定是否準確,但以一些認定的設準為出發點,這樣的方法

   就不很客觀。有了先入為主的『設準』而未加證實,即使應用『史學考證

   為助力』,仍容易曲解或歪曲原典的意義。」(參見,《中國哲學之路》

   .項退結著.臺北東大圖書公司印行.民國八十年四月初版.頁十八。

 

    大陸學者陳來教授寫作《有無之境.王陽明哲學的精神》一書時,以王

   陽明學說乃是向著道佛的最終境界融通的進路上發言的理論,是以陽明學

   中的諸多觀念與道佛的觀念可以互通,我們以為這並不是陽明的「基源問

   題」,只是在觀念的表達上擷取了若干表達形式上的智慧而已,陽明的基

   源問題仍在儒家本位的理論體系的建構上,因此我們以為這是一個「不相

   應」的研究進路的例子,當然,相不相應的判斷,仍是個人學術觀點的問

   題,這是作者個人的意見,仍可以爭辯,不過以「相應」與否來作為檢擇

   研究性作品的好壞的方法,應該是合理的要求。(參見,《有無之境.王   

   陽明哲學的精神》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一年三月第一版。及,《哲

   學雜誌》.第二期.<有無之境──書評>.杜保瑞.臺北業強出版社.

   一九九二年九月三十日出版。)

 

註五:例如牟宗三先生的《心體與性體》、《佛性與般若》、《才性與玄理》三

   套書的題目,也是顧及了找出最重要的核心概念,以作為掌握整個思想體

   系的研究及寫作方式的。(參見,《心體與性體》.臺北正中書局.民國

   七十年十月臺四版。《佛性與般若》.臺灣學生書局.民國七十一年一月

   修訂三版。《才性與玄理》.臺灣學生書局.民國六十九年三月臺三版。

   )

 

註六:例如以「功夫論」來掌握王陽明的思想,就比以「易經哲學」進路來掌握

   其思想為更「相應」的研究進路,但是同樣討論「陽明功夫論」的研究性

   作品,可以發表出不同的看法,其深入與否當然另有檢擇標準。

 

註七:例如傅佩榮先生以孟子的「人性向善論」以說明孟子在「人性理論」中的

   「性善主張」,就是從「主張」的角度作為論述的進路,而且對於孟子的

   「性善論」也明白標示出個人的理解觀點者。參見,<人性向善論的理據

   與效應>.《中國人的價值觀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民國八十一年六月。

 

註八:參見,《中國哲學大綱》張岱年著.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一九

   八二年八月第一版.第一部份。《哲學概論》鄔昆如著.臺北五南圖書出

   版公司印行.民國七十七年八月再版.第二部。《物理之後.形上學的發

   展》沈清松著.臺北牛頓出版社.民國七十七年一月一日初版.第一、二

   章。

 

註九:參見,勞思光.《中國哲學史》各卷,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出版.一九

   八零年十一月三版。及,《儒家的心性學與道德哲學》.盧雪崑著.臺北

   文津出版社印行.民國八十年八月初版。

 

註十:參見,方東美.《新儒家哲學十八講》.黎明文化事業公司.民國七十二

   年二月初版。本書乃方先生對周濂溪、張載、邵庸等人哲學思想的討論觀

   點,講集中方先生充份將其對新儒家哲學觀點表達無遺,我們可藉以了解

   方先生的哲學觀點,也可以了解方先生哲學術語的使用系統,對於本論文

   第一章第二節的討論將有重要的參考作用。

    

    參見,方東美.《方東美先生演講集》.黎明文化事業公司.民國六十

   九年十月再版。本書第二章<中國哲學之通性與特點> 一文,對本論文

   第一章第二節的工作極有幫助。

 

    參見,方東美.《中國人生哲學》.黎明文化事業公司.民國七十四年

   二月六版。本書對中國哲學的宇宙論的討論,將有助於本論文第一章第二

   節中處理宇宙論概念,及其它與宇宙論概念相關之諸概念的義涵之用。

 

    參見,唐君毅.《中西哲學思想之比較論文集》.學生書局.民國七十

   七年七月。及,唐君毅.《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正中書局.民國六十

   八年。此二書廣列唐先生對中國哲學理論型態的看法,二書觀點有所不同

   ,但仍值得參考。

 

    參見,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台灣學生書局印行.中華民國七

   十二年初版。及,牟宗三.《中西哲學之會通十四講》.台灣學生書局印

   行.民國七十九年三月初版。以及,牟宗三.《圓善論》.台灣學生書局

   印行.中華民國七十四年七月初版。 

 

註十一:「使用型定義」,參見本章第二節,我們將提出若干重要形上學術語在

   本論文中使用的約定意義。至於諸多中國哲學基本主題間的彼此關係,

   以及其是否可以合法地並列在整體中國哲學研究領域中的問題,因非本

   論文之主旨,亦非作者之能力內事,故將暫不提出結論式的論斷性觀點

   。  

 

論 王船山易學與氣論並重的形上學進路



    

    

    

    

    

    

    

    

    

    

    

    

    

    



 

中國哲學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