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文哲學會網頁 http://www.arts.cuhk.edu.hk/~hkshp 陰陽太極--周濂溪的宇宙論解說 方世豪   周濂溪的宇宙論是典型的儒家的道德形上學的宇宙論,以道德本體為宇宙萬物的根源, 由此而展開了世界的萬事萬物。周濂溪借用了《易傳》中陰陽的概念來開展這個世界,故看 起來很玄,很重道術意味,但其本則仍是道德本體。周濂溪論宇宙論之文字主要是《通書》 理性命章及動靜章和《太極圖說》。現在先論《通書》動靜章。   動靜第十六:動而無靜,靜而無動,物也。動而無動,靜而無靜,神也。動而無動,靜 而無靜,非不動不靜也。物則不通,神妙萬物。水陰根陽,火陽根陰,五行陰陽,陰陽太極 。四時運行,萬物終始,混兮闢兮,其無窮兮!   這段話多次提到「動」「靜」的概念,但其實這裡的動靜所指是兩個不同的層次。「動 而無靜,靜而無動」是說明事物,即是經驗事物的說明,而「動而無動,靜而無靜」是說明 天道,即是超越經驗事物的說明。經驗事物是「動而無靜」,即是說事物凡是動的就不是靜 ,動靜是經驗概念,動的事物就是動的,而不是靜的,靜的事物是靜的就不是動的,否則就 會自身矛盾,因為這動與靜是經驗事物的知識的說明,而知識是不能違反邏輯的,這是經驗 事物的層次。「動而無動,靜而無靜」表面是違反邏輯的,但因為它要說明的是超越經驗事 物的天道本身,因此不是邏輯的說明,其目的是要說明天道本身是神感神應,神妙無比的形 上本體,因此是超越經驗,超越邏輯的。牟宗三先生解釋這兩句話為「動而無動相,靜而無 靜相」 ,即是說天道活動本身是有動有靜,即如「靜無而動有」 所說明的,作為本體可說 它是靜,但作為活動它又是動,有動有靜但表現出來的卻不是經驗世界的動靜相,天道雖然 動,但沒有「動就不是靜」的動相,沒有「靜只是靜」的靜相,而是又動又靜的神妙運用。   其實,中國哲學家的想法未必是邏輯的想法,而是實踐的想法,因此我們可作實踐上的 理解。「動而無靜」可解作實踐上人的意念活動的「一動便不能止」,例如:人的欲望一動 即一發不可收拾,今日希望得一百元,明天希望得一千元,一直至無窮,欲望不能止,這是 「動而無靜」。但若人懶惰不動,不願動念,不願依誠體動一實踐的念,也就不能作任何有 價值的事情,這就是「靜而無動」。但若誠體活動,人心即依誠體活動而奮起,靜而可動, 又因應事物而作出適當的回應,而不會作無盡的追求,這樣就會動而可靜。這就是誠體活動 之神感神應了。所以濂溪說:「動而無動,靜而無靜,非不動不靜也。物則不通,神妙萬物 。」即是說誠體活動不是經驗上或私欲上的不動不靜,在經驗事物上動與靜是矛盾的,不可 互通的,但在誠體活動上的實踐則可通而為一,可動可靜,變化無窮,由此而生成萬事萬物 的存在。   「水陰根陽,火陽根陰,五行陰陽,陰陽太極。」意思是陽生陰,陰又生陽,互相為其 根,相生循環不斷,陰陽以此不斷變化。水、火也是陰陽變化而來,水、火代表五行,即是 五行由陰陽變化而來,陰陽是由太極的活動而來。「五行陰陽,陰陽太極」意即是《太極圖 說》中的「五行一陰陽,陰陽一太極」 ,即是說五行本於陰陽,陰陽本於太極。這是《通 書》首次出現「太極」一詞,《通書》一直是以「誠」說天道,現在代之以「太極」一詞, 可知「太極」即誠體。太極即天道、誠體的宇宙論方式說明,即是由誠體活動而有陰陽變化 ,由陰陽變化而有五行變化,由五行而有萬事萬物。這是天道創生萬事萬物的一個宇宙論式 描述,陰陽五行其實都是指誠體動靜活動的變化表現,故到底是五行或六、七、八或其他數 目都不重要,不是實指的實物,是表示變化的代號而已,其本則仍是誠體本身,是道德實踐 的根源,故宇宙論也是道德創造的宇宙論。   「四時運行,萬物終始,混兮闢兮,其無窮兮!」是說明由誠體活動變化而有陰陽五 行,有四時變化,有萬物出現,萬物成始成終,由此可見天道本體的混沌整一與天道活動的 開創性,即可見其創生性是無窮無盡的。   理性命第二十二:厥彰厥微,匪靈弗瑩。剛善剛惡,柔亦如之,中焉止矣。二氣五行, 化生萬物。五殊二實,二本則一。是萬為一,一實萬分。萬一各正,小大有定。   本章文字為求古雅,以近《尚書》四言句子的形式寫出,由於要做到每句四字的美感要 求,有些句子會變得較為簡潔而意思濃縮,但其意思其實跟《通書》其他章句是很接近的, 要理解它的意思也不是很困難。   「厥彰厥微,匪靈弗瑩。」這句是說明「理性命」中的「理」。此章由頭至尾沒有「理 性命」三字,但其實是說明此三概念的意思,故以「理性命」命名此章。「理」是天理,即 天道,即誠體活動。「厥」是「其」的意思,「彰」是彰顯,「微」是微小,此句即是說天 道的彰顯或不彰顯。「匪」是沒有,「靈」是虛靈,即指誠體的神妙變化,神感神應。「瑩 」是晶瑩通徹。天道的彰顯與否,要看誠體活動本身是不是有虛靈變化,有虛靈變化才能通 徹於萬事萬物而彰顯出來。虛靈是指其神妙之用,不虛偽,不加以人為造作,無成見,全自 然出自誠體,即能感應萬事萬物而顯其神妙之用。我們很多時不見天道,皆因心不虛靈,被 人為欲望及成見所遮蔽,故要虛靈才見其神用。   「剛善剛惡,柔亦如之,中焉止矣。」這句是說明「性」的。「性」是指才質之性,即 是「師第七」所說的「剛柔善惡中」的才質之性 。人的才質有多種,有偏向剛的,有偏向 柔的,有偏向善的,有偏向惡的。這裡的「善惡」不是道德意義的,是才質意義的。但聖人 之才質是「中」的,不偏不倚,中和之資是最好的才質。這裡是說明聖人才性的特質,不是 說聖人先天如此,或要依靠經驗世界的才質才可成聖人,而是說明聖人如果能表現天道的話 ,他的表現一定是中和的,一定不是偏剛偏柔的。聖人境界是最高境界,正如「師第七」所 言,人要透過道德修養變化氣質,做到不偏不倚,自然有中和之資的聖人氣質。   「二氣五行,化生萬物。五殊二實,二本則一。是萬為一,一實萬分。萬一各正,小大 有定。」這句是「命」的說明。「命」是「天命之謂性」的天命,即由天道到萬物各得其正 的創生過程,也就是濂溪宇宙論式表述的「各正性命」的意思。「二氣」是陰陽,由陰陽五 行代表天道變化,天道變化而創生萬物。「五殊」是五行,「二實」與「二本」也是陰陽。 「五殊二實,二本則一」即「五行一陰陽,陰陽一太極」 的濃縮版本,即由太極變化出萬 事萬物,萬事萬物之根本在於一個太極之道。故曰:「是萬為一,一實萬分。」萬事萬物各 得其正,大小事物各得其天命,「萬一各正,小大有定」就是「各正性命」的意思。   此章言天道、才質、天命。先言天道本性的虛靈變化,變化出不同才質的人,不同的物 ,而最後貫通到萬事萬物的身上,使萬物各得其正命,如此天道完成其由靜而動,由動而靜 的活動過程,此就是天道流行,天道性命相貫通的主題的揭示了。   濂溪以宇宙論式論述的文字,除了以上《通書》兩章文字外,當然還有著名的《太極圖 說》。朱子極力推崇《太極圖說》,但也由此而引起很多爭論,現暫且不說這些爭論,先看 看到底《太極圖說》說些甚麼。   《太極圖說》全文:   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 分陰分陽,兩儀立焉。陽變陰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氣順布,四時行焉。五行一陰陽也, 陰陽一太極也,太極本無極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無極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氣交感,化生萬物,萬物生生而變化無窮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靈 ,形既生矣,神發知矣,五性感動而善惡分,萬事出矣。聖人定之以中正仁義,而主靜自注 云:無欲故靜。,立人極焉。故聖人與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時合其序,鬼神合其吉 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 之道,曰仁與義。」又曰:「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大哉易也,斯其至矣。   無極而太極   此句是最多爭論的一句,因為在《通書》只有「太極」一詞而無「無極」一詞,再配合 其太極圖發現原本為道家文獻早已有之,便懷疑此句是受道家影響,甚至懷疑整篇《太極圖 說》也非濂溪所作。實則此句雖在《通書》中找不到,但不表示《通書》中無包含此義之句 子。而且《太極圖說》全文精煉簡短,我們宜以《通書》中的義理為其背景義理來作解釋才 較適合。   到底《太極圖說》中的「太極」所指為何?其以「太極」為名,「太極」自然是本文的 最主要的核心概念。翻閱《通書》在「動靜第十六」中也有「太極」一詞,就是上文所曾提 及的「水陰根陽,火陽根陰,五行陰陽,陰陽太極。」其實此句即是下文的「五行一陰陽, 陰陽一太極」,在《通書》中此句的意思是說明世界萬事萬物的生成變化,而這生成變化的 源頭在一「太極」,而「太極」此概念在《通書》中的對應概念自然是「誠」。《通書》一 開始便說明了「誠」是萬物之始,因此可知「誠」就是「太極」,就是宋明理學家所講的天 道了。   問題在《太極圖說》首句便出現了,既然「誠」是萬物之源,太極便是最後的根源,萬 物由天道而生,為何還有一個「無極」在道之前,由無極而有太極呢?根據牟宗三先生的理 解,「無極而太極」並不是說明有一「無極」在「太極」之外 ,而是說明道的兩層意義, 一是道作為本體的超越義,一是作為活動根源的實踐義。道本身作為一形上實體而言是無形 狀、無方所、無經驗內容,超越於世界事物以上的,但另一方面這又不只是一個體,因為道 不是一死寂的體,道要表現其自己,活動是道的本質內容,因此道的另一個意義是活動,是 道德實踐。作為超越層而言,稱為「無極」,作為活動根源而言,則稱為「太極」。《通書 》有「靜無而動有」的說明,「無極而太極」正是「靜無而動有」的意思,都是對道的描述 ,就不同層次用不同的詞,不是太極以外另有一無極。《通書》「聖第四」也有「寂然不動 ,誠也。感而遂通,神也。」 前句形容其體之寂然,後句形容其動之神用,感通無方,也 是就其一動一靜而作不同的表述。「思第九」言「無思,本也。思通,用也。」 也是以「 無」來形容本體,用「通」來形容其神用。因此「無極而太極」是說明「誠」之寂然不動和 感而遂通的兩方面特性,而不是說無極生出太極。   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   「太極而無極」這一句也是一句富爭論性的句子,因其極富宇宙論式的漢儒的陰陽五 行的味道。若暫不論其宇宙論形式,只就其內容看,其實就是上文所說的「太極」的活動義 。「太極」代表道本身,道的活動是表現其自身,表現的過程是「生陰陽」,意即是變化出 不同的事物,陰陽代表兩個最基本的單位,表示不同的變化,道本身是一,但一變化活動便 最少有二,就是所謂陰陽,如果只是一,則無所謂活動變化,由一而有二才是變化。故這裡 的「生陽」實不只是生陽,而是生陰陽,因為此句還有「動極而靜,靜極而動」,代表陰陽 互生,是一對互為相生的概念,故其實義只是天道的活動本身就是陰陽變化。   另外,《通書》動靜第十六:「動而無靜,靜而無動,物也。動而無動,靜而無靜,神 也。動而無動,靜而無靜,非不動不靜也。物則不通,神妙萬物。」 可見經驗事物是「動 只是動」,「靜只是靜」,人的私欲動只是動,追求永不停止就是動。但天道活動不像人的 私欲,動而無動,靜而無靜,可動可靜,神妙無方,因此而說有動有靜,有陰有陽,也是與 《太極圖說》此句相呼應。   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   這句就是說明陰陽變化,陰陽合稱為「兩儀」。   陽變陰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氣順布,四時行焉。   由陰陽動靜變化後再加以分類,便有水火木金土五類,這五類順序分散於萬事萬物中, 不同的組合有不同的萬物,由此而有萬物,也有四時,春夏秋冬,代表萬物生長變化,及天 道在萬物之中流行。   五行一陰陽也,陰陽一太極也,太極本無極也。   前面的文字是由無極之體,太極之動到陰陽變化,五行運行,萬物出現,是由上而下的 講下去。現在由下而上的總結一次,由萬物的五行分類開始,分為陰陽二分,再由陰陽統一 於太極之中,而太極之動其實即是無極之體。由下而上的說一次。   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無極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 此句所述與《通書》「理性命第二十二」 所言非常相似。由五行而衍生的萬事萬物,都各 有其性,而且是都專一於其性,即萬物各有其性,只要能使其性得表現,則是各得其正,所 謂各正性命是也。「無極之真」是指無極之體其實就是真實無妄之誠體。「二五之精」中「 二」是陰陽,「五」是五行,陰陽五行的變化精微神妙的意思。「妙合而凝」是陰陽五行得 到神妙的結合而凝聚成萬事萬物的意思。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氣交感,化生萬物,萬物生生而變化無窮焉。   乾坤代表天地,男女代表雌雄,其實都是陰陽變化的代表符號,由此而生化成萬物。   惟人也得其秀而最靈,形既生矣,神發知矣,五性感動而善惡分,萬事出矣。   這句由萬事萬物而說到人,說明人是其中才質最好的,因為有萬物中最重要的品質,這 品質是甚麼,可看《通書》:   師友上第二十四:天地間至尊者道,至貴者德而已矣。至難得者人,人而至難者,道德 有於身而已矣。求人至難得者有於身,非師友,則不可得也已。   人之所以難得,與萬物不同,是在於「道德有於身」,人之所以為人,最重要最尊貴的 地方是有「德」。這是儒家傳統論人之所以為人的最重要意思。《孟子》云:「人之所以異 於禽獸者幾希。」 這「幾希」的地方正是指「有德」。這就正揭示出儒家在宇宙論的展示 時其實最終也是說出人要有德這個關鍵。此濂溪之所以為儒家的地方。   人之形體既有了,更有感而發用的神知神感。「神」是神用,即感而遂通之神用,是道 在人之神用。「五性感動」即是感物而動,由人之感物而動,而有不同的才性活動。「五性 」是「剛柔善惡中」五種不同的才性。人雖然是萬物中最靈秀,但眾多人又有不同的才性, 有偏向剛的,有偏向柔的,有偏向善的,有偏向惡的。這個「善惡」不是道德意義的意思, 是氣質之性之一。由於人有不同的才性,不同的感物而動,故有萬物萬事不同的出現了。   聖人定之以中正仁義,而主靜,立人極焉。   人之多種才質中,自然以聖人才質最好,如何可以做到聖人呢?就是行「中正仁義」之 道的人便是聖人了。聖人的才質是「中」,如何才能培養到「中」的才質呢?便是行仁義了 。行仁義之道,便會培養出「中」的氣質,這是《通書》「師第七」所說的變化氣質的意思 了。這裡濂溪強調的工夫是「主靜」。「主靜」是要安靜,靜心表現人心中之道,這個「靜 」在濂溪的注語中云:「無欲故靜」,即去除人之私欲為靜,無虛偽為真,這就是誠。故要 靜下來表現誠體,行誠的工夫要靜,靜才可以注意到微小的地方,「幾微故幽」 ,也就是 在微小的地方做工夫,在意念一起的一剎那即做工夫,這工夫也就需要安靜。「靜」也代表 誠體本身,故「主靜」。「人極」即人道,如果「太極」是天道,則「人極」便是人道,為 人之道在「主靜」。此周濂溪所強調的工夫境界了。   故聖人與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時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   此句是引用《易傳》中的說法 ,意即做到聖人境界便可與天地之道同一,天道即人道 ,與天地合德,天地之德即人之德,人之德即天地之德。與「日月合其明,四時合其序,鬼 神合其吉凶」都是說與天道合一,即天人合一,天道流行的境界。   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   「吉」「凶」是好壞的意思,君子修養其德,行其道,便是好;小人違反天道,便是不 好。 故曰:「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又曰:「原 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大哉易也,斯其至矣。   濂溪引《易傳》的話作結 ,以「天之道」、「地之道」及「人之道」對舉,「天之道 」言萬物之生成變化,可以陰陽來代表;「地之道」言萬物之才質品性,可以剛柔來代表; 「人之道」言人之本質,言如何為人,以仁義為代表。故全篇《太極圖說》也是先言天之道 ,再言地之道,最後總結為人之道。由此而知天之道即是人之道。「原始反終」是追源溯始 ,又追尋到最後的終結,原始是誠體本身,終成萬事萬物,人是萬物之中,故人之死生之說 即人之死生之道,知道天之道,便知道人之道,知道死生之理。因此濂溪讚美此天道、易道 、誠道,謂這是其極至的道理了。   整篇《太極圖說》的主旨,就如《通書》「誠上第一」 ,不過更加詳細描述了創生萬 事萬物的過程,加了陰陽五行的變化論述,最後也是說到為人之道,目標也是聖人境界,因 此也是說明了天道即人道的主旨,也揭開「天道性命相貫通」的宋明理學主題討論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