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釋疑 王弼 學而 有子曰: "其為人也孝悌, 而好犯上者鮮矣. 不好犯上, 而好作亂者, 未之有也! 君子務本, 本立而道生. 孝悌也者, 其為仁之本與!" c:自然親愛為孝, 推愛及物為仁也. (皇疏) 為政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c:天命廢興有期, 知道終不行也. (皇疏) 六十而耳順, c:耳順, 言心識在聞前也. (皇疏)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子夏問孝, 子曰: "色難. 有事弟子服其勞, 有酒食先生饌, 曾是以為孝乎?" c:問同而答異者, 或攻其短, 或矯其時失, 或成其志, 或說其行. (皇疏) 八佾 林放問禮之本, 子曰: "大哉問!" c:時人棄本崇末, 故大其能尋本禮意也. (皇疏) 里仁 子曰:"參乎! 吾道一以貫之哉!" c:貫, 猶統也. 夫事有歸, 理有會. 故得其歸, 事雖殷大, 可以 一名舉; 總其會, 禮雖博, 可以至約窮也. 譬猶以君禦民, 執一 統眾之道也. (皇疏) 曾子曰: "唯."子出, 門人問曰: "何謂也?" 曾子曰: "夫子之道, 忠恕而已矣!" c:忠者, 情之盡也; 恕者, 反情以同物者也. 未有反諸其身而不得物之情, 未有能全其恕而不盡理之極也. 能盡理極, 則無物不統. 極不可二, 故 謂之一也. 推身統物, 窮類適盡, 一言而可終身行者, 其唯恕也. (皇疏) 公冶長 子謂子貢曰: "汝與回也孰愈?" 對曰 :"賜也何敢望回. 回也聞一以知十, 賜也聞一以知二." c:假數以明優劣之分. 言己與顏淵十裁及二, 明相去懸遠也. (皇疏) 子曰: "弗如也! 吾與汝弗如也!" 雍也 子見南子, 子路不悅. c:案本傳, 孔子不得已而見南子, 猶文王拘羑里, 蓋天命之窮會也. 子路以君子宜防患辱, 是以不悅也. (皇疏) 夫子矢之曰: "予所否者, 天厭之, 天厭之!" c:否泰有命. 我之所屈不用於世者, 乃天命厭之, 言非人事所免也. 重言 之者, 所以誓其言也. (皇疏) 述而 子曰: "述而不作, 信而好古, 竊比於我老彭." c:老是老聃, 彭是彭祖. 老子者, 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也. 姓李氏, 名耳, 字伯陽, 謚曰聃, 周守藏室之史也. (邢疏) 子曰: "志於道, c:道者, 無之稱也, 無不通也, 無不由也. 況之曰道, 寂然無體, 不可為 象. 是道不可體, 故但志慕而已. (邢疏) 據於德, 依於仁, 游於藝." 子曰: "加我數年, 五十以學易, 可以無大過矣." c:易以幾,神為教. 顏淵庶幾有過而改, 然則窮神研幾可以無過. 明易道 深妙, 戒過明訓, 微言精粹, 熟習然後存義也. (皇疏) 子曰: "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 得見君子者斯可矣!" c:此為聖人與君子異也. 然德足君物, 皆稱君子, 亦有德者之通稱也.(皇疏) 子溫而厲, 威而不猛, 恭而安. c:溫者不厲, 厲者不溫; 威者心猛, 猛者不威; 恭則不安, 安者不恭, 此對反之常名也. 若夫溫而能厲, 威而不猛, 恭而能安, 斯不可名之 理全矣. 故至和之調, 五味不形; 大成之樂, 五聲不分, 中和備質, 五 材無名也. (皇疏) 泰伯 子曰: "興於詩, 立於禮, 成於樂." c:言有為政之次序也. 夫喜,懼,哀,樂, 民之自然, 應感而動, 則發乎聲歌. 所以陳詩採謠, 以知民志風. 既見其風, 則捐益基焉. 故因俗立制, 以達 其禮也. 矯俗檢刑, 民心未化, 故又感以聲樂, 以和神也. 若不採民詩, 則無以觀風. 風乖俗異, 則禮無所立, 禮若不設, 則樂無所樂, 樂非禮則 功無所濟. 故三體相扶, 而用有先後也. (皇疏) 子曰: "如有周公之才,之美, 設使驕且吝, 其餘不足觀也已矣!" c:人之才美如周公, 設使驕xx, 其餘無可觀者. 言才美以驕xx棄也. 況驕xx者必無周公才美乎! 假無設有, 以其驕xx之鄙也. (皇疏) 子曰: "狂而不直, 侗而不願, 悾悾而不信, 吾不知之矣!" c:夫推誠訓俗, 則民俗自化; 求其情偽, 則儉心茲應. 是以聖人務 使民皆歸厚, 不以探幽為明; 務使奸偽不興, 不以先覺為賢. 故雖明 並日月, 猶曰不知也. (皇疏) 子曰: "巍巍乎, 舜禹之有天下也, 而不與焉!" c:逢時遇世, 莫如舜禹也. (皇疏) 子曰: "大哉, 堯之為君也! 巍巍乎唯天為大, 唯堯則之. 蕩蕩乎民無能名焉! c:聖人有則天之德. 所以稱唯堯則之者, 唯堯於時全則天之道也. 蕩蕩, 無形無名之稱也. 夫名所名者, 生於善有所章, 而惠有所存. 善惡相須, 而名分形焉. 若夫大愛無私, 專將安在? 至美無偏, 名將何生? 故則天成化, 道同自然, 不私其子而君其臣. 凶者自罰, 善者自功; 功成而不立其譽, 罰加而不任其刑. 百姓日用而不知所以然, 夫又何可名也! (皇疏) 巍巍乎其有成功也, 煥乎其有文章." 子罕 達巷黨人曰: "大哉孔子! 博學而無所成名!" c:譬猶和樂出乎八音乎, 然八音非其名也!" (皇疏) 子聞之, 謂門弟子曰: "吾何執? 執御乎? 執射乎? 吾執御矣!" 子貢曰:" 有美玉於撕, 韞櫝而藏諸? 求善賈而沽諸?" 子曰: "沽之哉, 沽之哉! c:重言沽之哉, 賣之不疑也. 故孔子乃聘諸侯, 以急行其道也 (皇疏) 我待賈者也!" 子曰:"可與共學, 未可與適道; 可與適道, 未可與立; 可與立, 未可與權. c:權者, 道之變. 變無常體, 神而明之, 存乎其人, 不可豫設, 尤至難者也. (皇疏) '唐棣之華, 偏其反而. 豈不爾思, 室是遠而'." 子曰: "未之思也, 夫何遠之有哉?" 鄉黨 廄焚, 子退朝曰: "傷人呼?" 不問馬. c: 孔子時為魯司寇, 自公朝退而之火所. 不問馬者, 矯時重馬者也. (皇殊) 先進 德行, 顏淵, 閔子騫, 冉伯牛,仲弓. c:此四科者, 各舉其才長也. 顏淵, 德行之俊, 尤兼之矣. (皇疏) 言語: 宰我, 子貢. 政事: 冉有, 季路. 文學: 子游, 子夏. c:弟子才不徒十, 蓋舉其美者, 以表業分名. 其餘則各以所長, 從四科之品也. (皇疏) 顏淵死, 門人欲厚葬之. 子曰: "不可." c:有財, 死則有禮; 無財, 則已焉. 既而備禮, 則近厚葬矣. 故云孔子不聽 也. (皇疏) 門人厚葬之, 子曰: "回也, 視予猶父也. 予不得視猶子也. 非我也, 夫二三子也." 柴也愚, c:愚, 好仁過也. (皇疏) 參也魯, c:魯, 質勝文也. (皇疏) 師也僻, c:僻, 飾過差也. (皇疏) 由也喭. c:喭, 剛猛也. (皇疏, 邢疏) 子曰: "回也, 其庶乎, 履空. c:庶幾慕聖, 忽忘財業, 而數空匱也. (皇疏) 賜不受命, 而貨殖焉. 億則屢中." c:命, 爵命也. 憶, 憶度也. 子貢雖不受爵命而能富, 雖不窮理而幸中, 蓋 不逮顏之庶幾. 輕四子所病, 故稱 "子曰" 以異之. (皇疏). 子路, 曾皙, 冉有, 公西華侍坐. 子曰: "以吾一日長乎爾, 無吾以也. 居則曰: 不吾知也. 如或知爾, 則何以哉?" 子路率爾對曰: " 千乘之國, 攝乎大國 之間, 加之以師旅, 因之以饑饉. 由也為之, 比及三年, 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 邇何如?" 對曰: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求也為之, 比及三年, 可使足民也. 如其禮樂, 以俟君子." 赤, 爾何如?" 對曰: "非曰能之, 願學焉. 宗廟之事, 如會同, 端章甫, 願為小相焉." "點 , 邇何如?" 鼓瑟希,鏗爾, 舍瑟而作, 對曰: "異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 "何傷乎?" 亦各言其志也." 曰 "莫 春者, 春服既成, 得寇者五六人, 童子六七人, 浴乎沂, 風乎舞雩, 詠而歸." c:沂水近孔子宅, 舞雩壇在其上, 壇有樹木, 遊者託焉也. (皇疏) 夫子喟然歎曰: "吾與電也." 顏淵 司馬牛問仁, 子曰: "仁者其言也訒." c:情發於言, 志淺則言疏, 思深則言訒也. (皇疏) 曰: "其言也訒, 斯可謂之仁已矣乎?" 子曰:”為之難, 言之得無訒乎!” 憲問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 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c:假君子以甚小人之辭, 君子無不仁也. (皇疏) 子貢曰: "管仲非仁者與? 桓公殺公子糾, 不能死, 反相之." 子曰: "管仲相 桓公, 霸諸侯, 一匡天下, 民到于今受其賜. c:于時戎狄交侵, 亡荊滅衛. 管仲攘戎狄而封之, 南服楚師, 北伐山戎, 而中國不移. 故曰受其賜也(皇疏) 微管仲, 吾其被髮左衽矣. 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 自經於溝瀆, 而莫之知也." 子曰: "其言之不怍, 則其為之難." c:情動於中而外形於言, 情正實, 而後言之不怍(皇疏) 子曰: "賢者避世, 其次避地, 其次避色, 其次避言." 子曰: "作者七人矣." c: 七人: 伯夷, 叔齊, 虞仲, 夷逸, 朱張, 柳下惠, 少連也. (皇疏, 邢疏) 衛靈公 子曰: "民之於仁也, 甚於水火. 水火吾見蹈而死之矣, 未見蹈仁而死者也." c:民之遠於仁, 甚於遠水火也. 見有蹈水火死者, 未嘗見蹈仁死者也. (皇疏, 邢疏) 陽貨 子曰: "性相近也, 習相遠也." c:不性其情, 焉能久行其正, 此是情之正也. 若心好流蕩失真, 此是情之邪也. 若以情近性, 故云性其情. 情近性者, 何妨是有欲. 若逐欲遷, 故云遠也; 若欲而不遷, 故曰近. 但近性者正, 而即性非正, 雖即性非正, 而能使之正. 譬如近火者熱, 而即火非熱; 雖即火非熱, 而能使之熱. 能使之熱者何? 氣也, 熱也. 能使之正者何? 儀也, 靜也. 又知其有濃薄者. 孔子曰: 性相近也. 若全同也, 相近之辭不生; 若全異也, 相近之辭亦不得立. 今云近者, 有同有異, 取其共是. 無善無惡則同也, 有濃有薄則異也, 雖異而未相遠, 故曰近也. (皇疏) 公山弗擾以費畔, 召, 子欲往. 子路不悅曰: "未之也已, 何必公山氏之之也!" 子曰: "夫召我者而豈徒哉! 如有復用我者, 吾其為東周乎!" c:言如能用我者, 不擇地而興周室道也. (皇疏) 胇xx召, 子欲往. 子路曰: "昔者, 由也聞諸夫子曰: 親於其身為不善者, 君子 不入也. 胇xx以中牟畔, 子之往也, 如之何?" 子曰: "然有是言也. 曰: 不曰堅 乎? 磨而不磷; 不曰白乎? 湟而不緇. 吾豈匏瓜也哉? 焉能繫而不食!" c:孔子機發後應, 事形乃視, 擇地以處身, 資教以全度者也, 故不入亂人之邦. 聖人通遠慮微, 應變神話, 濁亂不能污其潔, 凶惡不能害其性, 所以避難不藏身, 絕物不以形也. 有是言者, 言各有所施也. 苟不得繫而不食, 舍此適彼, 相去 何若也(皇疏) 子曰: "由, 汝聞六言六蔽矣乎?" c:不自見其過也. (皇疏) 對曰: "未也." 曰: "居, 吾語汝. 好仁不好學, 其蔽也愚, 好智不好學, 其蔽也蕩 好信不好學, 其蔽也賊; 好直不好學, 其蔽也絞; 好勇不好學, 其蔽也亂; 好剛 不好學, 其蔽也狂." 子曰: "禮云, 禮云, 玉帛云乎哉? 樂云, 樂云, 鐘鼓云乎哉?" c:禮以敬為主, 玉帛者, 敬之用飾也. 樂主於和, 鐘鼓者, 樂之器也. 于時 所謂禮樂者, 厚贄幣而所簡於敬, 盛鐘鼓而不合雅頌, 故正言其義也. (皇疏) 子曰: "予欲無言." 子貢曰: "子如不言, 則小子何述焉? " 子曰: "天何言哉? 四時行焉, 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 c:予欲無言, 蓋欲明本. 舉本統末, 而示物於極者也. 夫立言垂教, 將以通性, 而弊至於湮; 寄旨傳辭, 將以正邪, 而勢至於繁. 既求道中, 不可勝御, 是以修 本廢言, 則天而行化. 以淳而觀, 則天地之心見於不言; 寒暑代序, 則不言之令 行乎四時, 天豈諄諄者哉. (皇疏) 微子 逸民伯夷, 叔齊, 虞仲, 夷逸, 朱張, 柳下惠, 少連. 子曰: "不降其志, 不辱 其身, 伯夷, 叔齊與!" 謂: "柳下惠, 少連, 降志辱身矣, 言中倫, 行中慮, 其斯而已矣." 謂: "虞仲, 夷逸, 隱居放言, 身中清, 廢中權. 我則異於是, 無可無不可." c:朱張, 字子弓, 荀卿一比孔子. 今序六人而闕朱張者, 明取舍愈己合同也. (皇疏, 邢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