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1854

二諦義

吉藏

  補刻二諦章敘嘉祥藏大師所撰二諦義章三卷。傳流吾國已來。僅一千年奇矣。寵藏之古名藍之間。而不以廣其傳者也久矣。向者龍寶與公。偶得上下兩通。輒刻木以布海內。譬諸寶鼎之闕一足。不亦恨乎。近有書林某者。幸得古本之全者而來。請余重施國字而傳於千歲之下矣。於是兩本對撿。則與公之本。非但闕中卷。

  亦於上卷中。脫二十餘紙。況且豕亥鳳風比比有之。余慨然喟言。曾聞其名未得其書。如渴者聞梅。然而雖偶得傳之。闕而未完全者幾許年所。今也幸得見其全書。前之所謂渴云者頓息矣。余既然則人誰不爾乎。今將廣行于天下。此舉豈辭勞乎。是余之所以忘固陋而不敢辭其請也。而今上下兩卷。直用與公之所刻者。不復改彫。其中或文字寫誤者。

  或兩本相異者。或疑而未決者。或恐此處必脫某字者。則皆標之卷眉。而一處未嘗以私意改易之。務在存古耳。於是乎可謂。寶鼎再得為完器也。何其快哉。其既然則安知。章主大師之不熙怡微笑於那伽定中也。又安知。

  與公之不忻躍於地下也。是為序寶永七年歲次庚寅孟春日 洛西五智山沙門慧旭寂謹書於忘慮亭鐫二諦章敘夫不了二諦。則契實之境。照俗之智。不可融徹。境智不融徹。而入薩波若海者。未有之也。

  宜哉。諸佛說法。常依二諦矣。支桑道學之士。

  亦恢張真俗。垂統於後昆者不少。且夫二諦二十家往復之族。雖各述其所見。關鍵緊要之處。未嘗著工夫。豈非膚立持門戶皮相矜影響之謂乎。吉藏上人。間出隋世。而稟朗公之學。靈知難思。無不克擢其髓。遂[廷-壬+西]製諸經玄疏。翼贊教乘者。不知其幾千萬言。就中至如今章辨非有非無而二不二鼠婁栗案[卄/瓜]等。啟沃舊師之未了。發特見之明也。如此其可忽。諸噫嘻中世以隆。其學不傳。其書將泯。余屬日名寺藏中得此之錦本。欣戴捧讀不堪雀躍。率加點挍授書林。于時歲次丁丑元祿十年臘月穀日殺青斯竟 東奧仙臺龍寶實養題於洛之陀峰下二諦義卷上    胡吉藏撰叡師中論序云。百論治外以閑邪。斯文祛內以流滯。大智釋論之淵博。十二門觀之精詣。

  尋斯四論者。真若日月在懷無不朗然鑒徹矣。若通此四論。則佛法可明也。師云。此四論雖復名部不同。統其大歸。並為申乎二諦顯不二之道。若了於二諦。四論則煥然可領。

  若於二諦不了。四論則便不明。為是因緣。須識二諦也。若解二諦。非但四論可明。亦眾經皆了。何以知然。故論云。諸佛常依二諦說法。

  既十方諸佛。常依二諦說法。故眾經莫出二諦。眾經既不出二諦。二諦若明故眾經皆了也。然四論皆有二諦之言。今且依中論文以辨之。論文云。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一以世俗諦。二第一義諦也。然師臨去世之時。登高座付屬門人。我出山以來。以二諦為正道。說二諦凡二十餘種勢。或散或束。或分章段或不分分時。或開為三段。乍作十重。所以為十重者。正為對開善法師二諦義。彼明二諦義有十重。對彼十重故明十重。一一重以辨正之。師唯道此義有重數。所餘諸義。

  普皆不開。若有重數者。非興皇者說也。十重者。初則二諦大意。最後二諦同異。今第一明二諦大意也。然師道二諦義。多依二處。一依大品經。二依中論。今且依中論明二諦義。

  所以依中論道二諦者。中論以二諦為宗。若了二諦。中論即便可明。為是義故。依中論說二諦也。中論四諦品云。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此語即難解。若為依二諦說法耶。解云。

  二諦是本。說法是末。二諦是所依。說法是能依。然此語驚耳。非從來所知也。問何以得知諸佛依二諦說法二諦是所依耶。解云出論。

  不假人解。故云。經有論故義即易解。今依論釋之。論四諦品。前釋二諦。次釋依二諦說法。

  前釋二諦云。世俗諦者。一切諸法性空。而世間顛倒謂有。於世間是實。名為世諦。諸賢聖真知顛倒性空。於聖人是實。名第一義諦。次云。諸佛依是二諦。為眾生說法。此則前釋二諦竟。然後明諸佛依是二諦為眾生說法。故知。二諦是本。說法是末。二諦是所依。說法是能依。依此二諦。為眾生說法也。問從來云諸佛依二諦說法者。為凡說俗。為聖說真。為凡緣說有。為聖緣說空。名為依二諦說法。既云依二諦為眾生說法。何得言為凡說有為聖說空為依二諦說法耶。今明。如上有於凡為實名俗諦。空於聖是實名第一義諦。依此二諦。為眾生說法也。又且問。諸佛何意依二諦說法耶。解云。欲明十方諸佛所說皆實故。依二諦說法。何者。諦是實義。有於凡實。空於聖實。是二皆實。諸佛依此二實說法。是故諸佛所說皆實也。外道九十六種所說。何意虛假不實。以其不依二諦故。所以虛假不實諸佛依二諦說法故。凡所說法皆實。以諸佛所說皆實故。所以諸佛。依二諦說法也。又問。若為依二諦說法。說法皆實耶。解云。諸賢聖。如實悟諸法性空。如來依彼如實悟而說故。諸佛所說亦實。此則依第一義諦說法是實。世人於瓶衣等是實。諸佛隨俗說瓶衣故。所說亦實。如百論云。佛入舍衛城。隨俗語故無過。此則依世諦說法是實。依彼二實而說故。諸佛說法皆實也。前云依凡諦說名依世諦說法。

  依聖諦說名依第一義諦說法。依二諦為眾生說法。此語不可失也。今問。依二諦說法。所依於諦。為是得為是失。為亦得亦失。教諦亦作此問。然大師云。於諦是失。教諦是得。何者言於諦失者。有於凡是實有。空於聖是實空。此空有於凡聖各實。是故為失也。言教諦得者。如來誠諦之言。依凡有說有。有不住有。有表不有。依聖無說無。無不住無。無表不無。此則有無二。表非有非無不二。二不二不二二。不二二則是理教。二不二則教理。教理應教。理教表理。理教二不二因緣。是為得也。

  然教諦如此。雖如此而復未可解。何者。汝依二諦說法。依二諦與說法。皆是教諦不。若皆是教諦。則違論文。論云。諸法性空。世間顛倒謂有為世諦。諸賢聖真知顛倒性空為第一義諦。諸佛依此二諦說法。那忽併是教諦耶。今正此一句。明依二諦說法。所依是於諦說法是教諦也。問所依二諦為得為失者。論自判。論云。諸法性空。世間顛倒謂有。於凡是諦。諸賢聖真知顛倒性空無生。於聖是諦。此則開凡聖二諦異。凡聖雖復不二。不二而二。有凡諦聖諦。凡諦即是失。聖諦即是得。何者。既云諸法性空顛倒謂有。諸賢聖真知顛倒性空。

  故知。凡諦失聖諦得。何以故。凡諦是顛倒故是失。聖諦是不顛倒故是得。此即開凡諦聖諦倒諦不倒諦也。問若所依二諦有倒不倒者不可解。何者。佛可依不倒說。云何依顛倒為眾生說耶。若言二於諦皆不顛倒。則乖論文。

  論文云。世間顛倒謂有為世諦。諸賢聖真知顛倒性空為第一義諦。依是二諦。為眾生說法。故知。依倒不倒說。若順論文。諸佛菩薩。豈得依顛倒說法耶。進退難解未釋云云。問前云所依於二諦有得有失。將不乖師所說耶。

  師云二於諦是失。今何得判二於諦有得有失耶。解云。汝言於諦並是失。是何處語耶。今明於諦皆失者。非是所依於諦皆失。乃是稟教成於。此於諦皆失。何者。如來說有為表不有。說無為表不無。說二為表不二。彼聞有作有解。聞無作無解。聞有作有解有。於凡實名俗諦。聞無作無解無。於聖實名第一義諦。此之二諦皆失。問若為失耶。解云。如來說有為表不有。說無為表不無。說二令識不二。舉指令得月。而眾生聞有住有。聞無住無。守指忘月。住教遺理。豈非是失耶。若爾此則有二種於諦。一者所依於諦。二者迷教於諦。所依於諦。有得有失。迷教於諦。二皆是失。所依於諦是本。迷教於諦是末。所依於諦是本者。且約釋迦一化為論。釋迦未出之前已有此二於諦。釋迦依此二諦為眾生說法。何者。諸佛說法無不依二諦。故發趾即依二諦而說。當知所依於諦是本也。迷教於諦是末者。眾生稟如來有無二諦教。作有無解成於故。此於諦在後也。又有三異。謂前後能所通別。從後釋之。言通別者。所依於諦則通。迷教於諦則別。

  所依於諦通者。世間顛倒謂有。於世間是實為世諦。諸賢聖真知顛倒性空為第一義諦。此之二諦通一切凡聖。如涅槃經。涅槃經云文殊問云。世諦之中有第一義不。第一義中有世諦不。如其有者。即是一諦。如其無者。將非如來虛妄說耶。佛答云。世諦即第一義諦。隨眾生故分別說二。世人知者名世諦。出世聖人知者名第一義諦。此即世出世兩人判於二諦。中論文正爾。世間顛倒謂有為世諦。此諸賢聖。真知顛倒性空為第一義諦。故此二於諦通也。言迷教於諦別者。如來說有無二諦。

  為表不二之道。有方便者。聞二悟不二。識理悟教名教諦。無方便者。聞二住二。不識理迷教名於諦。於諦但是無方便者。所以是別也。

  言能所者。所依於諦則是能化。迷教於諦則是所化。此一往偏約第一義諦邊說耳。何者。

  論云諸賢聖真知顛倒性空故是能化。此如涅槃經。經云。一切世諦。若於如來是第一義諦。只世諦於如來是第一義故。此第一義諦是能化。論正爾。凡夫顛倒謂有。諸賢聖唯知此顛倒性空不生不滅。於聖人是第一義諦。

  若爾當知。此第一義諦是能化諦也。迷教於諦是所化者。稟教成於。雖復是聖。終是稟教。

  以稟教故是所化也。言前後者。與本末不異。

  所依於諦是本是前。迷教於諦是末是後。發趾依於諦說。然後眾生稟教。有方便悟理成教諦。無方便不識理成於諦。故前後為異也。

  次更簡一句。前云諸賢聖真知顛倒性空。於聖人名第一義諦。如涅槃經。一切世諦。若於如來是第一義諦。問既云一切世諦於如來是第一義諦者。亦得言一切第一義諦若於凡夫是世諦不。解云。如此只出論文。論云。世諦者一切法性空。而世間顛倒謂有。於世人為實。名之為諦。解世諦。前舉一切法性空以釋之。明一切法性空。世間顛倒謂有。於世人是實名為諦。當知。一切第一義諦。於凡是世諦也。如大品云。諸法無所有如是有。如是有無所有。如是有於聖人無所有。即世諦為第一義諦。無所有於凡如是有。第一義諦為世諦也。問何意開凡聖二諦耶。解云。今開凡聖得失二諦者。示聖得凡失令轉悟。明此是凡諦此是聖諦此是倒諦此是不倒諦。示是凡聖。令捨凡學聖棄倒從不倒。為是義故開凡聖得失二諦也。何以知然。具出經論。大經云。

  欲令眾生深識第一義諦。是故如來宣說世諦。眾生若不因世諦悟第一義諦。如來終不說於世諦。說世諦令識第一義諦也。又中論若不依俗諦不得第一義。不得第一義則不得涅槃。說世諦令得說第一義。說第一義令得涅槃。故開二諦也。又大品云。般若波羅蜜。為大事故起。所謂示是道是非道。非道即是倒。是道即非倒。示是道是非道。令舉非道從道。亦示倒示不倒。令舉倒從不倒。為是義故。開二諦示得失。令改悟也。然二諦大判有三節。一者凡聖就倒不倒判二諦。二者就聖中自判二諦。三者就凡中自判二諦。就凡聖判二諦者。凡所解為世諦。聖所解為第一義諦。此判凡聖者。就知性空不知性空判凡聖。未知性空為凡。若知性空為聖人。就此判二諦也。就聖中自判二諦者。聖人了有是空有空是有空。此之二諦。皆是聖二諦也。何者。如四諦者。苦集滅道皆名聖諦。二諦亦爾。

  真俗兩種。皆是聖諦也。問何處作此說耶。解云。如般若四攝品末所明。自有時情轉千開。

  有時須文義明據。今宜須文義分明也。彼文云。凡夫若知世諦。應是須陀洹乃至於佛。若爾凡夫不知世諦第一義諦。唯是聖人知此二諦。故此二諦皆是聖諦也。大判如此。就聖中復有無量種。如大經云。我一時與彌勒在耆闍崛山。共論世諦。五百聲聞不覺不知。何況甚深第一義諦。約此而論。二乘不知二諦。

  唯菩薩知於二諦也。此則從來義壞。何者從來云。三乘皆會真諦。並解二諦。聖則真解二諦。賢則似解二諦。小乘七方便。大乘三十心相似解。小乘苦忍以上。大乘初地已上。真解二諦。解世諦通緣似理。解真諦四絕百非。三乘並解二諦。若是涅槃經。明五百聲聞不知二諦。尚不知世諦。況甚深第一義諦。故從來義不成也。今時得有此義。何者。二乘生滅斷常心。不行中道。不見佛性。中道是本。既不識本。豈能知末。既不見理。豈能識教。何者。彼有不得無。無不得有。有不能無用。無不能有用。二不能不二用。不二不能二用。橫豎皆礙。若是菩薩。有為空用。空為有用。二為不二用。不二為二用。橫豎無礙故也。就凡中自判二諦者。一切皆是。只從來所釋二諦是也。

  彼云。三假七實為世諦。四絕百非為第一義諦。三假不得四絕。四絕不得三假。亡不得有。

  有不得亡。絕不得不絕。不絕不得絕。如此二諦。皆是凡夫二諦也。何以知爾。大經云眾生起見凡有二種。一者常見二者斷見。具有有無斷常二見也。又有於凡實為諦。亦空於凡實為諦。實有此空故空為諦。所以凡亦有二諦也。此則皆開三種二諦。從來人二諦。任運墮凡夫二諦中。何者。我有三種二諦。一凡聖判二諦。二就聖中自判二諦。三就凡中判二諦。凡二諦者。三假為凡俗諦。四絕為凡真諦。汝義若為耶。汝義三假是俗諦。四絕是真諦。自墮我凡二諦中。非故安處也。如一家理內外義。汝作義自落我理外中也。論文云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前來略釋依二諦竟。

  次釋依二諦為眾生說法。問既云依二諦說法。為何人說何物法耶。諸人領大師語云。

  為凡說有法。為聖說空法。為凡聖兩人說空有二法。名依二諦說法。問師有此語不。答然師實有此語。但用此語有處。人唯得此語不解此意。何者。為凡說有。為聖說空。名依二諦為眾生說法。此成何物語。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何得言為凡說有為聖說空。名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耶。又且豈依凡說有還為凡說有。依聖說空還為聖說空耶。論文云。

  諸賢聖真知顛倒性空。既知諸法本性空。云何更為說空耶。今所明者如論釋。論云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親道依二諦為眾生說法。何時道為聖說法耶。為凡夫眾生說法。不為聖人說法也。問此就何義判為眾生說二諦耶。解云。此就迷悟能所。判為說不為說。明眾生迷有無未悟有無故。為眾生說有說無。

  明此是有此是無此是凡此是聖此是倒此是非倒。令眾生從有入無捨凡取聖。為此義故說二諦。若是聖人已悟。何須為說。以凡未悟故。須為說二諦。凡未悟故稟教。聖已悟故不稟教也。言能所者。一切世諦。若於如來皆是第一義諦。既於如來是第一義諦故是能化。

  豈能化為能化說法耶。一切第一義諦。若於眾生則是世諦。以眾生是所化所以。須為眾生說法也。次將中論觀法品及大論釋往生品二處文。釋成此義。中論觀法品云。諸佛或說我。或說於無我。諸法實相中。無我無非我。

  長行中釋。為凡夫說我說無我。又為得道聖人說我說無我。我無我即是二諦。故大論初品云。人等世諦故有。第一義諦即無。當知。我是世諦。無我是第一義諦。既為凡說我無我。

  為聖說我無我。則為凡說二諦。為聖說二諦也。大論釋往生品云。問云。前習應品。明無菩薩則無去來。今何故說有菩薩有去來耶。釋云。不相違。為凡說無去來。為聖說有去來。為聖說無去來。為凡說有去來。然去來無去來還是二諦。則為凡說二諦。為聖說二諦。大意與中論同也。然師復明為凡說有為聖說空為凡聖說空有。此都三節說二諦義。前為凡夫說二諦。不為聖人說二諦。亦就迷悟能所判如前也。次釋法品。問法品何意為凡說二諦。

  為聖說二諦耶。解云。為凡說我無我。如前為凡說有無令轉悟不有無。我無我亦爾。眾生迷我無我。為其說我說無我。令離我無我。

  離我即離常。離無我即離斷。令其離斷常悟中道故。為凡說我無我也。為聖人說我無我者。聖人解我無我。是故為聖人說我無我。前為凡說我無我。凡迷我無我。為聖人說我無我。非是聖迷我無我故為說我無我。但聖人聞我無我。即解我無我故。為說我無我。大論引天問經中說。羅漢最後邊身能說我無我不。解云。能說故聖人解我無我也。又云。如軍防密號唯防人解餘不解。說我無我。唯聖人解。餘人不解。以聖人能解我無我故。為聖人說我無我也。中論既然。往生品類爾可知也。

  問凡夫迷我無我。為凡說我無我。令悟我無我。可有益。聖人解我無我。為聖人說何益耶。

  解云。此不就利益為說。直明凡不解我無我聖解我無我。以聖解我無我故。為聖說我無我。此為益凡。利他不自利。如阿難稱我聞。為益眾生也。次大師云。為凡說有為聖說空者。

  此之凡聖是所化緣。稟教凡聖。有於凡實。為凡說有令悟不有。空於聖實。為聖說空令悟不空。令凡聖說有無悟不有無。亦令凡悟不凡。令聖悟不聖。不凡不聖中道正法。故云。非凡夫行。非賢聖行。是菩薩行也。又為凡說有為聖說空者。明隨凡說有隨聖說無如一色。

  於凡有於聖無。隨凡說色有。隨聖說色無。色未曾有無也。此正為對由來人義。彼云。三假為世諦理。四亡為真諦理。有二諦道理。今明。

  隨凡說有。隨聖說無。乃是隨凡隨聖說有無。

  何處有二諦道理耶。為是義故。云為凡聖說有無也。此則釋為眾生竟。次釋說法。然說法凡有三種。或具說二諦。或但說第一義諦不說世諦。或但說世諦不說第一義諦。此三種並出經論。大智論釋往生品云。問曰。前習應品。明菩薩習應波若。不見菩薩。不見波若。無菩薩無波若。今何意復說有菩薩往生來生耶。答曰。前明無菩薩無波若者。就第一義諦門說波若。今說菩薩往生者。就世諦門說波若。此就二諦說波若也。又涅槃經云。善男子莫入甚深空定。何以故。大眾鈍故。當以世諦而解說之。此亦就二諦說涅槃不聞聞義。前云莫入甚深空定大眾鈍故。即是就第一義諦門說。當以世諦而解說之。此即是就世諦門說也。大智論云欲說第一義悉檀故。說波若波羅蜜經。此即但說第一義諦。又大經云與彌勒共論世諦五百聲聞不覺不知。此。即但說世諦。雖復三種不同。如來所說。不出二諦也。問何意如來說法不出二諦耶。解云。二諦即是四悉檀。三悉檀即是世諦。第一義悉檀即是第一義諦。四悉檀攝十二部經。攝八萬四千法藏。攝法既盡。二諦攝法亦盡。此就不盡盡明義也。以二諦攝法盡故。如來就二諦說法也。問曰。二諦與四悉檀攝法皆盡。何意諸佛依二諦說法。不依四悉檀說耶。解云。通皆得。既依二諦說。亦依四悉檀說。別即不例何者此有義。欲明諸佛所說皆實。金剛波若云。

  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是故依二諦說。四悉檀名。不的主實。是故不依四悉檀說也。問不依四悉檀說法。用四悉檀何為。解云。二諦是所依。依二諦說四悉檀法。此亦兩種。各取一義明。實而說義名四悉檀。說而實義稱二諦。

  此即依於二諦。方便屬緣不同。是故有四種悉檀也。問若為依二諦說四悉檀耶。解云。依第一義諦說第一義悉檀。依世諦說三悉檀。

  依第一義諦說。合而不開。依世諦說。開而不合。以依第一義諦還說第一義悉檀故。合而不開。依世諦說三悉檀故。開而不合也。問何意依第一義諦合而不開。依世諦開而不合耶。解云。既有二諦。那匆併合開。真俗因緣。

  開合因緣也。問等是二諦因緣。何故第一義諦合而不開。世諦開而不合耶。解云。世諦是空有。第一義諦是有空。第一義諦。差別無差別。世諦無差別差別。第一義諦二不二。世諦不二二。為是故。世諦開而不合。第一義諦合而不開也問依第一義諦說第一義悉檀者。諸賢聖真知諸法性空。還依彼所悟性空。而說諸法本來無生寂滅。此可解。若為依一世諦說三悉檀耶。解云。三悉檀並依世諦故說。瓶衣車乘等法。於世間為實。名之為世諦。依世諦說世界悉檀。如說輪軸輻輞和合為車。五陰和合為人。如此說者。即世界悉檀。故大論云。人等世界故有。第一義即無。此即依世諦說世界悉檀也。依世諦說對治悉檀者。眾生略有三毒之病。廣即八萬四千塵勞之病。有三法藥八萬四千波羅蜜。對治此病。名對治悉檀。何故名對治。以藥撥病。以藥治病。名對治悉檀。如此藥病相治。即依世諦說對治悉檀。故論云。

  對治故有。實性即無。當知。是依世諦說對治悉檀也。依世諦說各各為人者。前明三法藥八萬四千波羅密。治三毒八萬四千塵勞。即明一切法盡。更何所論耶。解云。於各各為人中。更欖之。何故諸佛經中。或說我或說無我。

  適說常。斯須說無常。何故或說是舍那或說是釋迦。或說淨或說不淨。何故前後更相違反耶。是故次明各各為人悉檀。昔為邪常故說無常。明諸佛緣覺尚捨無常身。今為三修封執故說常。昔為鈍根故說三。今為著三故說一。為大根緣故說是舍那。為小乘人故說是釋迦。如此等並是為緣不同。無相違也。此即依世諦說三悉檀也。依第一義諦說第一義悉檀者。卷前三種。明不生不滅不動不倚。

  何處有人有車有藥有病有人有法有常有無常有三有一。如是畢竟清淨名第一義悉檀。

  為是義故。云依二諦說四悉檀法也。此即依二諦說四悉檀法竟。今次明依二諦就二諦門說法。然四悉檀唯是二諦。但合離為異。離二諦為四悉檀。合四悉檀為二諦。四悉檀實義名二諦。二諦究竟義名四悉檀。就二諦門說法者。大有三意。一者說世諦說第一義諦。

  令眾生悟第一義諦。二者說二諦令離有無二見。三者說有無令悟非有非無。說二悟不二也。說二諦令悟第一義諦者。如最初所辨。

  世間顛倒謂諸法有。於世間是實。名之為諦。

  諸賢聖真知顛倒性空。於聖人是實。名之為諦。此則開凡聖得失二諦。令眾生悟第一義諦。明凡夫世人顛倒謂有。聖人真知顛倒性空。令捨有入空改凡悟聖舉失從得。眾生改凡成聖者。悟第一義故也。若不悟第一義諦。

  則不能改凡成聖捨失從得。良由悟第一義諦。乃能改凡成聖捨失從得。為是義故。開真俗凡聖得失二諦。令悟第一義諦也。說二諦令離有無二見者。故大品經云。菩薩住二諦。

  為眾生說法。論釋云。為著有見眾生。說第一義諦。為著無見眾生故說世諦。為著有無二見眾生故。菩薩住二諦說法也。肇師論亦爾。

  借有以出無。借無以出有。借有以出無。住世諦破無見。借無以出有。住第一義破有見。故說二諦破二見也。說二諦令悟不二者。如華嚴明一切有無法了達非有非無。此即說有無悟非有非無。說二悟不二。此即理教義也。

  一切經論。凡有所說者。不出此三種也。然前說二諦令悟第一義諦。此二諦即有得有失。

  諸法性空。顛倒謂有名諦。即是失諦。諸賢聖真知性空。即是得諦。故此二諦有得有失也。

  次說二諦令離二見者。此二諦並是失。何者。

  為著有眾生說第一義。為著空眾生說世諦。

  此有無並是眾生所著。是故皆失也。次說二悟不二。此二諦並得。何者。因二悟不二。二即是理教。不二即是教理。二即中假。不二即假中。二即體用。不二即用體。故此二諦是得也。

  次詺前二諦凡諦聖諦。世諦是凡諦。性空即聖諦。第二二諦。並是凡諦。為著有眾生說空。

  為著空說有。借有破無。借無破有。此之有無並是凡夫諦也。然復有聖諦義。何者。所借有無是病皆凡。能借有無並藥皆聖也。第三二諦。二悟不二假中義。此二諦並聖。何者如中論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

  亦是中道義。從來明。此是三是義。一因緣即是空。二是假。三是中。此之二諦。豈凡夫所知。唯聖能了。又非二乘所及。但菩薩境界也。

  問何故就二諦說法。說二諦有何利益耶。解云。略出兩論文。一者中論四諦品云。若人不能知分別於二諦。即於深佛法不知真實義明。若不解二諦。於深佛法不知真實。若了二諦。於深佛法即知真實義。故知。說二諦有大利益。二者十二門論觀性門云。若人不知二諦。則不得自利他利共利。若知二諦則得三利。此之二論互出耳。然此二益攝一切益盡。

  中論明知深佛法益。十二門明利眾生益。上求下化。不出二益也。問若為人不知二諦無利益耶。解云。佛法中即薩衛方廣不知二諦。

  大損佛法。何者。薩衛等計一切法皆有。則不識如來第一義諦。由識第一義諦所以成聖。

  既不識第一義諦。則破諸賢聖。論文云諸賢聖真知性空名第一義諦。汝既不識第一義諦故破聖人。斯有大損也。次方廣道人。計一切法空如龜毛菟角無因果君臣父子忠孝之道。此人不識如來世諦。若不識世諦。此有何過。失世諦則失第一義諦。失第一義諦則不得涅槃。中論云。若不因世諦不得第一義。

  不得第一義則不得涅槃。故此人過失極大也。此二人攝一切盡。若內外大小一切計有者。同薩衛有失。一切大小內外計無者。同方廣無失也。又如中論初云。佛滅度後五百歲。

  人根轉鈍。求十二因緣五陰等決定相。此即不識第一義諦。聞大乘法說畢竟空。不知何因緣故空。若都畢竟空。則無罪福報應等。此即不知世諦。此有無二見眾生。龍樹菩薩。為此等故造此中論。即是住二諦破眾生二見。

  大品云。菩薩住二諦。為眾生說法。是何物菩薩。今龍樹即其人也。以眾生求十二因緣五陰決定相。次聞大乘畢竟空便言無罪福。如此等失於二諦故。龍樹菩薩。為破此二人造中論也。從初至後。求一切法畢竟不可得。即住第一義諦破有見。次復云。雖空不斷。雖有不常。有二諦教門。何時無三寶四諦因果罪福耶。此即住世諦破無見也。又前來借空以破有。後四諦品借有以破空。如百論借一以破異。借異以破一。中論亦爾也。此之二種。各示一勢。前申破後迥破。前申破。住如來因緣世諦破空見。住如來因緣第一義破有見。帶申破。後迥破者。借有破無。借無破有。此有無並是眾生有無。皆須破洗。一無所留。借無破有。有去無亦除。故是迥破。此即說於二諦破眾生二見。故有大利益也。次更明前兩人失二諦義。前明。薩衛謂諸法有。不識第一義諦。

  方廣計。有分無故諸分無。柱無故四微無。人無故五陰無。計一切諸法無。不識世諦。一往如此耳。再往二人俱失二諦。薩衛既不知諸法性空者。亦不識諸法於顛倒因緣有。既失第一義即失世諦。故中論云。汝破一切諸法因緣空義。則破於世俗諸餘所有法。此即破空義。即破一切有法也。又云。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若無空義者。一切即不成故。薩衛不識空義。二諦皆失也。次方廣明諸法空失於世諦。既失世諦。即失第一義諦。故中論初云。聞大乘說畢竟空。不知何因緣故空。若都空則無罪福報應等。如是則失世諦第一義諦。故方廣不知有具失二諦也。何故爾。空是有空。既其失有。是即失空。又且有即是空。中論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既即是空。失有即失空。空既然。有亦爾。為是義故。此二人皆失二諦。以皆失二諦故。破失令識如來二諦也。問何人失二諦耶。解云。大而為言。有兩種人失二諦。一者不學二諦失二諦。二者學二諦失二諦。凡失二諦不出此二種也。若是百論。即對不學二諦失二諦緣。何者。百論正對破外道。外道不知諸法性空。不識第一義諦。既不知諸法性空。亦不知諸法於顛倒因緣有。不識世諦。所以提婆菩薩。從初破諸法性有。畢竟無所有。次破空品破性空。破外道性有性空竟。然後示如來因緣二諦。明諸法性空為真諦。隨俗說故無過。即世諦。破彼空有示其二諦。百論作此用也。次明中論者。

  具破兩種失。百論但破不學二諦失二諦緣。

  中論具破不學二諦失二諦及學二諦失二諦緣。何者。中論正破內傍破外。正破內。則正破學二諦失二諦緣。傍破外。即破不學二諦失二諦緣。破不學二諦失二諦。如百論也。破學二諦失二諦者。復有兩種。一者正破大乘。

  二者傍破小乘。大乘學二諦失二諦。小乘不識二諦失二諦。小乘不識二諦失二諦者。

  即是前方廣薩衛兩人。並不識二諦。薩衛明諸法性有。不知諸法性空。既不知性空。即不識諸法顛倒有。不知性空。不識第一義諦。

  不知顛倒有。即不識世諦也。次方廣不識二諦者。未知此人何學。彼若小乘學。則推畫起邪見。明有分既無諸分亦無。於有起邪見。彼若大乘學。則聞大乘說起邪見。聞大乘說畢竟空。不知何因緣故空。若都畢竟空。云何分別有罪福報應等。若有罪福則不應空。推畫空便起邪見也。既起空見即不識世諦。既不識世諦。即不識第一義諦。又此空是邪見空故。二諦皆失也。問三藏明諸法有。云何於三藏起邪見耶。解云。於外道中。尚得起邪見。如六師中云。無黑業無黑業報等。

  於外道中。尚得起邪見。況於三藏中不得起邪見耶。此即小乘不識二諦失二諦也。次大乘失二諦者。大乘學二諦失二諦。龍樹正為此人出世。造此中論及十二門大智論。並為學二諦失二諦也。然大乘失二諦。復有二種。

  一者學二諦成性二諦。二者學二諦成一諦。

  前小乘有兩失。一性有失二諦。二邪空失二諦。今大乘亦兩失。如前佛法中都有四種失二諦。學二諦失二諦。成性二諦者。聞有住有。

  聞空住無。如從來初章。他有有可有。有無可無。有有可有。不由無故有。有無可無。不由有故無。不由無故有。此有是自有。不由有故無。

  此無是自無。自有即有故有。自無即無故無。

  斯即失因緣二成性二。失不二二成二故二也。言學二諦失二諦成一諦者有二種。一者學二諦成空諦。二者學二諦成有諦。學二諦成一空諦者。諸法於顛倒有名世諦。諸賢聖真知性空名第一義諦。明顛倒有為非諸法性空為是。何以故。諸賢聖真知諸法性空。故知。諸法性空定是也。此人聞空故空。聞有亦是空。學二諦唯成一空諦也。學二諦成一有諦者。有二義。一者即鼠嘍栗二諦。二者心無義。鼠嘍栗二諦者。經中明色色性空。彼云。色性空者。明色無定性。非色都無。如鼠嘍栗中肉盡栗猶有皮[穀-禾+卵]形容宛然。栗中無肉故言栗空。非都無栗故言栗空也。即空有併成有也。言心無義者。然此義從來太久。什師之前。

  道安竺法護之時。已有此義。言心無義者。亦引經云。色色性空者。明色不可空。但空於心。

  以得空觀故言色空。色終不可空也。肇師破此義明。得在於神靜。失在於物虛。得在神靜者明心空。此言為得。色不可空。此義為失也。

  然此之兩釋。並是學二諦失二諦。失世諦不識第一義。不識第一義即不識世諦。何者。此是空有。失有即失空。又設得一有。此有是有見有。故二諦皆失。空邊亦爾。故皆失二諦。失二諦即失假。失假即失中。中假理教皆失也。

  學二諦成性二諦。亦一切失。聞二住二不識不二。不識不二即失中。失中即失假。此非相待失。失中即失假。何以故。假即中故也。學二諦失二諦。既併失不識二諦。失二諦理然。皆失大有三節。一者學二諦成一諦。失二諦一切失。二者學二諦成性二諦。失二諦一切失。

  三者不識二諦失二諦一切失。如此等人既一切失。詺作何物人耶。此乃是狂愚人耳。為是人故。四依出世破之。有兩菩薩出世。提婆菩薩出世。破不識二諦失二諦。龍樹菩薩出世。破學二諦失二諦。此二菩薩。破病具足也。

  非但釋迦佛須此二菩薩。十方三世諸佛。並須此二菩薩。何以故。此二菩薩攝一切菩薩。

  兩失攝一切失。破此兩失。則申一切教。何者。

  此二失障二諦。破此二失。則二諦通。二諦通則一切經申。若爾故知。三論不可思議。所以關中歎云。中百兩論文未及此。人又無通鑒。誰與正之。及至之後歎云。後談道之人。始可與論實矣。實理如此。何者。失不出此二。中百兩論既破此二失。二諦即通。二諦通一切教申故。三論有大利益也。通意如此。次對當路數論者。數人則不識二諦。彼不知諸法性空。但明諸法性有。一切皆有。不識第一義。既不識諸法性空。則不知諸法因緣有。二諦皆不識故。失二諦也。成論者。依彼論宗則同三藏。何者彼序云。故我欲正論三藏中實義。則同薩衛不識二諦。若就彼義中有二諦義。彼明人法二空。但是聲聞空。終不識性空。何者。

  大智論云。佛於聲聞法中。不說自性空自相空。以不說自性空故。不識第一義。不識第一義。即不識世諦。若爾數論皆失二諦。以如此等人並失二諦。所以諸佛說二諦。菩薩申二諦教。令眾生識二諦。識二諦即識一切中假等。所以說二諦有大利益。前明失二諦有二種。一者不識二諦失二諦者。當世即數論二人。數人不知諸法性空。但明諸法性有。此人不識性空。無第一義諦也。論人雖明諸法空。

  是聲聞法空。非今第一義空。今以諸法本性空為第一義諦故。論云。諸賢聖真知性空名第一義。成論無此空。何以知爾。成論正明三藏法。龍樹判云。佛於聲聞法中。不說諸法自相空自性空。既無自性空故。彼無第一義諦。

  於彼不無人法二空故。彼引羅陀祇喻經。明人法二空。但此空折法明空。不明本性空也。

  此則據毘曇一節。毘曇不明空。成論則明空。

  若爾望毘曇則有二諦。望摩訶衍則無二諦。

  但是世諦。何者。今摩訶衍。正以諸法本性空為第一義諦。彼但折法明空。所以無第一義諦也。問用此語為何耶。解云。欲釋十二門論中一句語。彼論云。汝今聞世諦謂是第一義諦。今將數論等釋此語。問若為聞世諦謂是第一義諦也。解云。毘曇亦明二諦義。謂十六諦理苦無常等為第一義諦。刀杖逼迫等事苦為世諦。彼就事理判二諦也。今明。此判二諦倒。何者。理之與事並是世諦。諸法性空。

  乃是第一義諦。無常等是世諦。謂是第一義諦。故云。聞世諦謂是第一義諦。是故墮在失處也。二諦既倒。則一切皆倒。何者。諸佛依二諦說法。二諦既倒。故一切皆倒。所以墮在失處也。次成論聞世諦謂是第一義諦者。明諸法有為世諦拆法空為第一義諦。今明。諸法有拆法空。並是世諦。何者。今就性空非性空以判二諦。性空為第一義諦。非性空為世諦。汝拆法空非性空故。是世諦。汝謂是第一義故墮在失處。何者。汝論宗云正明三藏。龍樹云。佛以三藏中不說性空故。無第一義。若有第一義。則乖汝論宗。且應云故我欲正論摩訶衍實義。而傳格道正論三藏義。

  故無性空。無性空故。無第一義諦。進退皆屈。

  此非橫破。道理如此也次明學二諦失二諦者。大師云。此如失琉璃珠。譬在大池浴失琉璃珠。諸人求珠不得珠。

  各提瓦石歡喜持出。乃知非真。實是喚魚目謂為夜光。此即學二諦不識二諦也。問此人得是聞世諦謂是第一義諦不。解云。亦得。此有二義。一者就破明。二者就立辨。就破明者。

  論中橫破萬法。豎洗五句。一切畢竟無所有。

  彼便謂是第一義。此是真諦遣故一切空也。

  拙講三論者。亦作此謂。言此等破洗是第一義諦。今明。此是世諦謂是第一義諦。何以知之。且舉譬如十六知見我空。無十六知見我。

  為是世諦為是第一義諦耶。彼云。十六知見我空。此是世諦空。何者。實無十六知見我。外道顛倒謂有。破十六知見我。十六知見我空者。此是世諦空。今亦爾。實無此等諸法。特是顛倒謂有。今破橫謂明諸法空故。是世諦空。

  亦非是世諦。此乃是世諦所離。離如此等諸法。始是世諦。為是故。破一切諸法。無所有。

  是世諦。以彼不了。謂是第一義。是故墮在失處。故是聞世諦謂是第一義諦也。言立義者。

  因緣無礙二諦。如中論所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即是假名。即是中道。橫豎皆無礙。

  假即中即豎無礙。二不礙不二。不二不礙二。

  二為不二用。不二為二用。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即橫無礙。有不礙空。空不礙有。有為空用。空為有用。何但空有無礙。唯就有中一切法無礙。如華嚴所辨。三世無礙淨穢長短佛剎無礙。如此無礙名曰聖諦。菩薩得無礙者。

  非是諸法是有礙。菩薩得無礙觀。令諸法無礙。得無礙通使諸法無礙。良由諸法無礙故。

  菩薩體法無礙故。菩薩得無礙觀。得無礙觀故。得無礙辨。得無礙通。若諸法有礙。菩薩得無礙通。使令無礙者。菩薩則有過罪。以諸法自無礙故。菩薩得無礙觀。得無礙通。得無礙辨也。如此無礙故。名第一義也。若是由來人二諦即有礙。三假為世諦。四忘為第一義諦。

  三假不得為第一義。四忘不得為世諦。第一義不得有名相。世諦不得無名相。所以大師云。彼作兩橙解義。聞說諸法空。即內置真諦橙中。聞說諸法有。即內置世諦橙中。世諦不得空。真諦不得有。如此有無皆礙。礙故悉是世諦。彼即云。我有真俗二諦。云何併是世諦耶。解云。有無礙皆是世諦。汝自為是第一義故。是聞世諦為是第一義諦也。如此等。

  並失如來二諦。不能知佛法深義。若能知二諦。則知佛法深義。何者。識知毘曇二諦是毘曇二諦。知此二諦並是世諦。終不學如此二諦。識成論二諦是成實論折法二諦。非是諸法性空二諦。識從來有得大乘是有礙二諦。

  識諸佛菩薩無礙二諦。識如此等二諦故。知深佛法義。偈云。若人不能知分別於二諦。則於深佛法不知真實義。若反此。應云若人能了知分別於二諦。則於深佛法得知真實義。

  為是故。說二諦有大利益也。前就中論明得失二諦如此。次就十二門論以辨得失二諦。

  論文云。若人知二諦。則得自利他利共利。若不知二諦。則不得三利。此之二論互明得失也。言自利他利共利者。了世諦第一義諦。發生方便實智名自利。了第一義諦世諦。發生實方便智名他利。具了真俗二諦。具生二智名共利也。二者菩薩自了真俗二諦。發生權實二智名自利。菩薩如實而悟。今還如實而說。令眾生亦了真俗二諦發生權實二智名為他利。自他皆了二諦。皆生二智名為共利也。問此兩種二智何異耶。解云。初則就真俗判二智。後就自他內外判二智。前真俗判二智者。了世諦第一義諦。名方便實智。了第一義諦世諦。名實方便智。了二諦判二智也。後就自他內外判者。內自悟二諦名實智。外為他說二諦名方便智。此即就實智中開二諦。

  就方便智中開二諦。此即就內外自悟化他以判二智也。得此二智利益者。明此二智是十方三世諸佛父母故。淨名經云。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一切眾導師。無不由此生故。

  此二智是諸佛父母。若了二諦。則有二智。有二智故。有十方三世諸佛。若不了二諦。則無二智。無二智則無十方三世諸佛。故知。說二諦有大利益也。又利益者。了世諦第一義諦。

  離凡夫地。了第一義諦世諦。離二乘地。離凡夫地。離二乘地。是菩薩地。若不了第一義諦世諦。不離二乘地。不了世諦第一義諦。不離凡夫地。不離此二地。即在五百由旬嶮道之內。若了二諦。即出五百由旬外。入菩薩位。生在佛家。種姓尊貴。為是故了知二諦有大利益也。又利益者。離斷常二見。了世諦第一義諦。離常見。了第一義諦世諦離斷見。離斷常二見。行於聖中道。見於佛性。若不了二諦。即不行中道。不見佛性。不見佛性。即無性佛等。

  若了二諦。即離斷常。行於中道。見佛性。即有性佛等。為是故當知。識二諦有大利益也。略明得失利益如此。次明悟教生智義。此義難解。若為生智耶。大師舊語云。稟教得悟。發生二智。教轉名境。若不悟即不生智。言不悟者。

  聞有作有解。有即住有。有不表不有。聞無作無解。無即住無。無不表不無。名為不悟。言悟者。聞有不住有。有表不有。聞無不住無。無表不無。名之為悟。作若為悟耶。為當悟非有非無不二。為悟有無二耶。若因有無二。悟非有非無不二。應生不二智。云何生二智耶。若言悟有無二者。此乃是悟教不應悟理。既不悟理。那得名悟耶。進退難明。未釋云云。次明二諦是教義。攝嶺興皇已來。並明二諦是教。所以山中師手本二諦疏云。二諦者乃是表中道之妙教。窮文言之極說。道非有無。寄有無以顯道。理非一二。因一二以明理。故知。二諦是教也。所以明二諦是教者有二義。一者為對他。二者為釋經論。為對他明二諦是境。彼有四種法寶。言教法寶。境界法寶。無為果法寶。善業法寶。二諦即境界法寶。有佛無佛常有此境。迷之即有六道紛然。悟之即有三乘十地故。二諦是迷悟之境。今對彼明二諦是教也。言釋經論者。中論云。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百論亦爾。諸佛常依二諦。是二皆實不妄語也。大品經云。菩薩住二諦中。為眾生說法。又涅槃經云。世諦即第一義諦。隨順眾生故說有二諦。以經明二諦是教故。今一家明二諦是教也。誦得師語。復知其意竟。何者。知為對他。知為釋經論。但此義未可解。何者。汝言二諦是教。說二諦有二諦。未說二諦應無二諦。若已有二諦。即同他家。若不同他家。說二諦始有二諦。未說二諦即應無二諦也。又難。說二諦始有二諦。未說二諦未有二諦者。說色空始有色空。未說色空應無色空。

  未說之前。自有色有空。若爾未說二諦。已有二諦。已有即同他云云。然二諦是教義。若可了二諦義即可解。三論文亦可解。若不了此義。二諦義即不可解。三論文則不可解。何者。

  他明二諦是境。汝今明二諦是教。說法是教。

  二諦亦是教不。若二諦是教。即違論文。論文云。諸佛依二諦說法。那忽言二諦是教耶。

  解云。有兩種二諦。一於諦二教諦。於諦者如論文。諸法性空。世間顛倒謂有。於世人為實。

  名之為諦。諸賢聖真知顛倒。性空於聖人是實。名之為諦。此即二於諦。諸佛依此而說。名為教諦也。問教若為名諦耶。解有數意。一者依實而說故。所說亦實。是故名諦。二者如來誠諦之言。是故名諦。三者說有無教。實能表道。是故名諦。外道所說。何故不名諦。外道所說。不能表道。所以不得名諦。諸佛所說。實能表道。是故名諦也。四者說法實能利緣。是故名諦。外道說法。不能實利於緣。不得名諦。諸佛菩薩。實能利緣。所以名諦。五者說不顛倒。

  是故名諦。如涅槃經釋一實諦義。如來所說。

  無有顛倒。名一實諦。今亦爾。所說不顛倒故。

  所以名諦。外道所說。皆悉顛倒。不得名諦。諸佛菩薩說。無有顛倒。是故名諦。六者得如實悟。如實而說。是故名諦。故經云如語者實語者不異語者不誑語者。此即如來誠諦不虛故。教名諦也。次明於諦。何因緣名諦耶。為從謂情為名。為從境為稱。為從解為目耶。解云。於諦從兩情解為名。但此義有兩種。一者得失判二於諦。有於凡實。名為世諦。空於聖實。名第一義諦。此有謂情有。此空真解空。謂情有為失。真解空為得。此就謂情真解判二諦也。何以知爾。故論云。諸法性空。世間顛倒謂有名世諦。諸賢聖。真知性空名第一義諦。

  既云真知性空故是真解。前云顛倒謂有故是謂情。若爾故知。此即謂情真解得失。以判二於諦也。二者就兩謂判二於諦者。如色未曾空有。凡謂色有。於凡是實名諦。聖謂色空。於聖是實名諦。此之有無。皆是謂情故。並皆是失。既凡謂有。聖謂空。此之空有。悉須洗破。無如此有。無如此空。畢竟洗淨。始得明因緣空有。因緣空有。即非空有空有。既識非空有空有。即悟空有非空有也。前之空有。並是所治之病。故皆失也。以如此義名教諦。以如此義名於諦。此是師語不。然此實是師語也。

  次作一疑難安中。何者。依於諦說法。於諦是境不。若非境即乖論文。論文云。諸賢聖真知諸法性空。真知即是智。智必有境。性空即是境。真知即是智。若爾二諦是境。依二諦境。為眾生說法。生得附論文即成他義。他亦云。二諦是境。說二諦名教。故有言教法寶境界法寶。四諦二諦。是境界法寶。說四諦二諦。即是言教法寶。今亦爾。與他何異。若言我不如此。

  即乖論文。論文云。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

  那得言二諦是教耶。進退不可。扶論文即同他。不同他即乖論文也。又作一掩答難。有於諦有教諦。於諦有真俗。教諦有真俗不。若言教諦亦有真俗者。成論死三論未知若為成論死者。今且問汝。說俗說是俗。說真說是真不。汝若言說是真。即乖汝義。何者。汝義教諦是言語唯是俗故。不得言教諦具真俗。若畏改語言。若說非真者。那得言教諦有真俗耶。若是成論家解義者。即云。真俗二諦是境。

  境有真俗。說真說俗。此兩說並俗諦。真不可說。寄俗諦說也。今問三論師。他家真俗是境。

  境中有真有俗。汝今明二諦是教門。教諦亦有真俗不。不解義者。必云教諦亦有真俗。何者有兩諦。有於諦有教諦。於諦有真俗。教諦亦有真俗也。問若為教諦有真俗耶。解云。說俗名俗教諦。說真名真教諦。問說俗名俗教。

  教是俗。說真教教是真不。說真之說。此是言教。那忽是真。若說俗之說說是俗諦。說真之說說亦是俗諦者。即成他義。他亦明。真不可說。寄俗說真。說真之說。還屬俗諦。今亦爾。

  故同舊義。三論之義。還是我義也。所以成論暄正讀中論。中論云。言說是俗諦。第一義諦不可言說。若爾言說皆是俗諦。何得言二諦並是教耶。若又二諦是教。教唯是俗諦者。

  即學二諦成一俗諦。前來諸人。學二諦成一諦既失。汝今學二諦成一諦。失之甚也。又難。

  他家明二諦是境境中有真俗。汝明二諦是教。教為但俗。為具真俗。若但俗即失真諦。便同他家。若具二諦乖論文。義復不可。論云。言說是俗諦。真不可言說。又難。言說若為是真諦。今為取言說空名真諦。為取空言說為真諦耶。若取言說為真者。言說是有。那是真諦。

  若云言說空為真諦者。空言說為是何物。汝只應云空說為世諦說空為真諦。若云只說空為真諦者。說空之說是真不。若說空之說是真即並難。若說空與空說皆為真諦者。色空與空色皆真諦。反詰云云。前來至此。都有四難未解。後當釋之。今更簡得失義。前得失凡有四種。今簡最後學二諦失二諦者。若是小乘。不足可簡。但正為學二諦失二諦人也。

  明他家辨二諦義。今時亦辨二諦義。何異。解此凡有十句異。一者明理教義。他二諦即無理教。今明。二諦有理教他無理教者。彼明二諦是理。三假是世諦理。四絕是真諦理。今明二諦是教不二是理故。經云。文殊法常爾。法王唯一法。一切無畏人。一道出生死。又云。一切有無法。了達非有無。故知。有無二是教。非有無不二是理。具有理教也。唯他有二無不二。則唯有教無理。可謂世閒法者有字無義。

  一往如此。再往奪併無。何者字本詮義。既無有義。字何所詮。故理教皆失。今明。有無是教。表不有無理。此則有理有教。理教具足也。

  作如此說者。為對他為釋經云云。次明稟二諦教發生二智教轉名境。何故作此語耶。亦為對由來。由來云。真俗是天然之境。三假是俗境。四忘是真諦境。迷之即六道紛然。悟之即有三乘賢聖。常有此境。若是智從修習生。

  境即常有。智即始生。未有智時前已有境。境智非因緣義。今對此明真俗是教。悟教生智。

  教轉名境。由智故境。由境故智。境能為智所。

  智能為境所。境所為智能。智所為境能。境智因緣不二而二也。問諸有二者無道無果。何故明二耶。解云。為對他無智有境。今明。由智故境。由境故智。境智因緣不二二也。然今明。

  二諦是教門者。正為拔二理之見。彼埋二理見深。有此二理終不可改。為是故今明。唯有一理無有二理。何者。如來說有說無。為表一道。此之有無乃是道門。非是理。為是故明。二諦是教非是理也。二者有相無相義。從來云。

  山門得無相義。他家明有相。何故他是有相。

  山門明無相耶。解云。他有有有相。無有無相。

  有若無相。即無有有。無若無相。即無有無。便無二諦。既道理有二諦。即有有有相。無有無相。名為有相義。今明。有無有相有表不有。無無無相無表不無。有無表不有不無故。名無相義。以無相故。故名教門也。三者得無得義。

  他有得義。今明無得義。他有有可得。有無可得。若無有可得無無可得。即無二諦。既有二諦。故有有無可得名為有得。今明。有不住有。

  有表不有。無有可得。無不住無。無表不無。無無可得故。名無得義。以無得有無。有無名為教也。四者明理內外義亦爾。他真俗理外。今真俗理內。以理內故。名之為教也。五者明開覆。他二諦是理即覆。今明二諦是教即開。何者。他有住有無住無。此有無覆如來因緣有無也。今明二諦是教。有表不有無表不無。有無表不有無。如來教即開。無有壅滯。故經云。

  譬如秋月處空顯露。今亦爾。故有無名教也。

  六者明滿半義。他家二諦是半。今明。二諦是滿。何者。他唯有二無不二故。唯教無理。名為半字。今明。具足理教。名為滿字。一往如此。

  他既無滿。是即無半。何者半是滿半。既無滿。

  何得有半。安師云。減滿為半。足半為滿。既無滿何所減為半。故無滿即無半也。七者明他二諦愚者今是智者。何者。涅槃經云。明無明愚者謂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明無明既然。

  真俗亦爾。真俗二即愚者。不二即智者。不二之性即是實性。故知。不二是理二是教也。八者今明體用。彼但有用無體。無體即無用。今則具有體有用也。九者明本末。不二是本。二是末。他既無本。何有末。今具有二不二。具有本末。故云二諦是教不二是理也。十者明了義不了義。由來釋了義不了義者。明小乘教為不了義。摩訶衍教為了義。就大乘教中復有二。般若法華等為不了義。第五涅槃常住教為了義。此就五時教中。有了義不了義。

  如此二諦義。為有了義不了義別耶。解云。彼明。若以三假為世諦理。四忘為真諦理。此之二諦唯是了義。無不了義也。今明。如此二諦皆是不了。何者。我二諦說有。欲顯不有。說無欲顯不無。說有無顯不有不無名為了義。汝有住有不表不有。無住無不表不無。有無不表非有非無。二不表不二。即不能顯道故非了義。今明。因緣有無。有表不有。無表不無。

  有無二為顯清淨不二之道。故名了義。所以大經云。如是二語。為了一語也。今亦爾。因緣二為顯不二。此因緣二。悟不二故。二為教門也。不取兩語為教門也。然今家非但有了義。

  亦有不了義。具有了不了義。何者。只是一二諦教門。有方便。即聞二不住二。因二悟不二名了義。無方便。即聞二住二。不悟不二名不了義。故今時具有了不了義也。略明十種。判學二諦有得有失義如此。更撮十種者。一者理教義。二者相無相。三者得無得。四者理內外。五者開覆。六者半滿。七者愚智。八者體用。

  九者本末。十者了不了云云。次都總料簡。前云他但有教無理。今具足理教。此事不然。何者開善云。二諦者。法性之旨歸一真不二之極理。又云。不二而二中道即二諦。二而不二二諦即中道。若爾彼有理教有二不二。何以言無耶。責云。汝二諦。為是道理。為是方便。

  彼明。二諦是道理也。難若二是理。即無不二理。若有不二理。即成三理。汝唯有二理無有三理。故無中道不二理也。今明。二諦非理。乃是方便教門。如三車門外。門外實無三車。方便說三。令悟不三。今亦爾。實無二諦。方便說二令悟不二。故二諦是教門也。又責。汝明不二是中道。中道為在二諦外。為二諦攝耶。汝明。二諦攝一切法盡。真諦上超涅槃下絕生死。四句斯忘。百非洞遣。一切無即是真諦。諸法有是世諦。外無處有法。若爾唯有二諦理。

  何處有中耶。又且汝非有非無是何物耶。非有還是無。非無還是有。還是有無斷常。何說中道耶。為是故今明。二諦是教門。不二是中道也。又他無不有無有有無。今有不有無無有無。反之也。他唯有有無二理。無不二之道。

  今即唯有不二之道無有無也。問既無有無應無二諦。解云。實無有無。但方便故假言有無。假言有無。為悟不有無。以是義故。明二諦是教門也。然二諦更無有二。只同學一二諦。

  有得有失。成性成假云云。大師從來舉譬如甘露。有方便者服即長存。無方便者服即夭壽。甘露未曾脩夭。脩夭出自兩緣。今亦爾。只是一二諦。有方便學即成假。無方便學即成性。有方便故為得。無方便故為失。二諦未曾性假得失。性假得失。出自兩緣也。然只自性因緣。亦復無有二。有方便者。學自性成因緣。

  無方便者。學因緣成自性。如無方便者服甘露成毒藥。有方便者服向毒藥成甘露。學二諦人亦爾。無方便學因緣成自性。有方便學自性成因緣。為是故。學二諦有得有失。有自性有因緣也。問彼學因緣成自性天然之理。

  為當取此理不取此理耶。解云。具有取不取。

  言取者。今時亦有此二理。何者。於凡有凡理。

  於聖有聖理。有於凡有理。空於聖有理。然理實未曾有二。於二緣故有二理。故論云。淺智見諸法若有若無相。是即不能見滅見安穩法。非有非無名安穩法。見有無相。即不見安穩之法。好言為淺智。惡詺則是愚人。見有無相。理實非有無。理實非有無。於彼有有無二理也。若翻此謂即云。深智見諸法非有非無相。是則皆得見滅見安穩法也。言不取者。都無此有無之理。何者。謂有有理謂有無理。有無是謂情。既有是謂情有。豈有此有理。無是謂情無。豈有此無理。都無此有無也。既畢竟知無如此有無。有何物法。唯有四倒八倒。實無有常。倒謂有常。實無無常。倒謂無常。實無有倒謂有。實無無倒謂無也。彼即云。我有有無二諦道理。云何言無耶。今現見有有無法非是妄。那忽言不見。又有三世法。過未無現在有。諸法從未來為生。謝過去為滅。有生有滅。有有有無。何得言無耶。為是故。龍樹出世求撿此執。汝言有有理。若箇是有理。汝言有無理。若箇是無理。求有不可得。云何言有有理。求無不可得。云何言有無理。如此有無生滅。特是汝顛倒。橫謂為是耳。故中論云。若謂以現見而有生滅者。是即為癡。妄而見有生滅。若爾癡妄故見有無生滅。實無汝所見有無生滅也。前取即於二緣有二理。今破謂有實無有也。問前明二諦是教門時。為當如來說因緣有無為教。為當即眼見耳聞有無為教耶。然師答此語開合不同。今還作開合兩意釋之。言開者。即是理內外義。明理外亦有二諦。理內亦有二諦。理外二諦。即聞有住有不表不有。聞無住無不表不無。有無不能表理。不名為教。此即理外無理無教。理內二諦因緣有無。因緣有不有。因緣無不無。有無表非有無故。有無名教門。此即理內有教有理也。此如初章兩節語也。初章前節。即理外義。

  後節即理內義。前節者。他有有可有。有無可無。有有可有。不由無故有。有無可無。不由有故無。不由無故有。有是自有。不由有故無。無是自無。自有即有故有。自無即無故無。此之有無。不能表不有無。此有無非是教門。故理外無理教也。今對他明二諦是教門。無有可有。無無可無。無有可有。由無故有。無無可無。由有故無。由無故有。有不自有。由有故無無不自無。不自有有。是無有。不自無無。是有無。無有不有。有無不無。此有無表不有無。故名為教門。所以理內有理教也。一家初章言方如此。學三論者。必須前得此語。何意名初章。初章者。學者章門之初故云初章。此語出十地經第一卷。明一切文字皆初章所攝。今亦爾。初章通一切法。何者。有無作既然。一切法亦例此作。故知。初章通一切法也。

  此即開理內外二諦是教非教也。次合釋者。

  明有無何曾有二。只是此有無。有方便者學即成教門。無方便者學即成自性。有方便學自性成因緣。無方便學因緣成自性。有方便學初章前節成後節。無方便學後節成前節。

  如前甘露譬。甘露未曾有兩。拙服甘露成毒藥。巧服毒藥成甘露。今亦爾。無方便學因緣成自性。有方便學自性成因緣。猶如一色。不了者。言定有不知不有。了者知色有不有故。

  只是此有無。兩人學教非教異也。問何故前開理內外異。後復合明之耶。解云。開合並為對緣。前開理內外。正為對由來人。由來人。唯知有一種有無二諦。不知有兩有無二諦。唯知有一三假四忘。不知有兩三假四忘。今明。

  有兩有無。有兩三假。有兩四忘。他有有故有。

  有無故無。有三假故三假。有四忘故四忘。此並是理外二諦。今明。因緣有無。因緣三假四忘。是理內二諦。開理內外得失。令彼識理內外得失捨失學得從外入內也。所以合明者。

  此為三論學者。三論學者。聞說理內外。便謂。

  有理內外異。更成理內外二見。為此人故明。

  二諦何曾有二。特是無方便不了者。詺為理外。有方便了者。即名理內。然二諦實無異。為是故。明開合兩種也。問何故明此開合兩種耶。解云。此之兩種。並為開道令眾生悟入也。

  前開理內外令悟者。明有所得理外有無。不能表道。明無所得有無。有是無有。無是有無。

  有無表不有不無。因教悟理。從假入中。故師云。聖人開真俗以表道。說有無以化物也。次合明令悟者。明有無未曾二。不了者成自性。了者成因緣。只了自性有無成因緣。因緣有無有無即不有無。悟於正道故。此二種並令悟於一道。經文皆爾。故法華云。唯有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又云。說種種乘皆為一乘也。次問。既皆為顯道者。何不發初即為說非有非無令悟正道。而忽諸法。非有非無說有無表不有無。然後令悟非有非無。何乃迂迴者耶。解云。此可有兩意。今且作一種釋之。

  明若直說瓶衣等有是世諦。此賢聖真知諸法畢竟空名真諦。此已恦潛不受。明諸法實錄是有。那得言究竟無耶。此尚不受。何況說諸法非是有非是無。豈當信之。為此人故。以方便。於無名相中。假名相說。說有是凡諦。說空是聖諦。令其改凡學聖。如法華所明。眾生諸根鈍。著樂癡所盲。如斯之等類。云何而可度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我寧不說法。疾入於涅槃。若直說世諦有真諦無。何事言不可說耶。只為諸法非有非無。所以不可作有無說。為此故。方便說三。脫珍御服。得近其子。不得正門見。於窗牖中窺之耳。若不脫珍御服。不得化子。今亦爾。若即說非有非無即不受。所以方便前說有無。令悟不有無也。若爾斯乃物自迂迴。非關佛故曲巧也。廣洲大高釋二諦義。亦辨二諦是教門也。彼舉指為喻。為人不識月。舉指令得月。彼云。不識月故。尋指得月。雖尋指知所指。所指竟非指。所指竟非指。指月未嘗同。尋指知所指。所指因指通。所指所指通。通之由神會。指月未嘗同。

  所指恒指外。又云。真諦以本無受秤。俗諦以假有得名。假有表有不有。為息斷見。非謂有也。本無表無不無。為除常見。非謂無也。言有不畢有。言無不畢無。名相未始一。所表未始殊。此意明。因二諦教悟不二。不二是所表。如因指得月月是所表也。古人釋與今意同也。

  今明。二諦如指。為小兒不識月。此為小兒。不為大老子。大老子知月。何須為。為小兒不識月故。舉指令識月。凡夫眾生亦爾。不識理故。

  須二諦教。故經云。眾生癡如小兒。亦名著者。

  故不得前說不二之法也。前已作一種釋明。

  如須依二諦說法。不得發始即說諸法非有非無。何者。說有是世諦。說空是真諦。已驚潛不受。況為說非有非無耶。如脫珍御服也。今更作一種釋。明依二諦說不得說非有非無也。然前須作一問然後乃得釋之。問云。經中具有說有說無。及說非有非無非真非俗非色非空。如涅槃經云。即於波羅奈轉正法輪。

  宣說中道。一切眾生。不破諸結。非不能破。非破非不破。是名中道。說法非師非弟子。非得利非不得利。名為中道。若爾此即。具有說二說不二。何得言唯依二諦說不得說不二耶。

  又且長者初脫珍御服。後還著珍御服。有脫有著不常脫。那言常依二諦說不說非有無不二耶。解云。說有說無。說非有非無。並是教非是理。一往開理教者。教有言說。理不可說。理既不可說。云何得悟。所以得悟理者。必假言說。為是故。說有無說非有無。並是教皆令悟理也。問說有無可是二諦教。說非有無不二。

  云何亦是二諦教耶。答為是義故。所以山門相承興皇。祖述明三種二諦。第一明。說有為世諦。於無為真諦。第二明。說有說無。二並世諦。說非有非無不二為真諦。汝所問者。只著我家第二節二是世諦不二是真諦。我今更。為汝說第三節二諦義。此二諦者。有無二。

  非有無不二。說二說不二為世諦。說非二非不二為真諦。以二諦有此三種。是故說法必依二諦。凡所發言。不出此三種也。又此二節二諦。並出經論。有為世諦。空為真諦。如論所明。故論云。有為世諦。此賢聖真知空為真諦也。二為世諦。不二為真諦。亦出論。論云。有無並世諦。故說第一義諦即無也。又淨名云。

  我無我不二。是無我義。反即我無我二為我義。真俗亦爾也。二不二為世諦。非二非不二為真諦者。華嚴云。不著不二法。以無一二故。

  又大論云。破二不著一。若爾故知。非二非不二。名為第一義諦也。次明。所以大師明此三種二諦者。有數意。兩意已如前說。一者為釋諸佛所說常依二諦。亦是明諸佛所發言不出三種二諦也。二者為釋經論。經論復有此三種二諦。文如前所引云云。然經中所以有此三種說者。並是赴緣不同。即是各各為人悉檀。或有聞說有無二諦悟。即為說之。乃至聞說二不二為世諦。非二非不二為第一義諦故說之也。又所以明三重二諦者。此三種二諦。並是漸捨義。如從地架而起。何者。凡夫之人。謂諸法實錄是有。不知無所有。是故諸佛。為說諸法畢竟空無所有。言諸法有者。凡夫謂有。此是俗諦。此是凡諦。賢聖真知諸法性空。此是真諦。此是聖諦。令其從俗入真捨凡取聖。為是義故。明初節二諦義也。次第二重。明有無為世諦不二為真諦者。明有無是二邊。有是一邊無是一邊。乃至常無常生死涅槃。並是二邊。以真俗生死涅槃是二邊故。

  所以為世諦。非真非俗非生死非涅槃不二中道。為第一義諦也。次第三重。二與不二為世諦。非二非不二為第一義諦者。前明真俗生死涅槃二邊。是偏故為世諦。非真非俗非生死非涅槃不二中道。為第一義。此亦是二邊。何者。二是偏不二是中。偏是一邊中是一邊。偏之與中。還是二邊。二邊故名世諦。非偏非中乃是中道第一義諦也。然諸佛說法。治眾生病。不出此意。為是故明此三種二諦也。

  此之三種。只得為一緣。亦得為三緣者。初節為凡夫。凡夫謂諸法是有。所以說諸法有為俗諦。空為真諦。正為破凡夫有見故。說有為俗空為真諦也。第二重。為破二乘人。二乘謂諸法空。沈空見坑故。法華云。我爾時但念空無相無願之法。於菩薩遊戲神通淨佛國土。

  永無願樂。若爾。凡夫著有二乘滯空。此之空有。並是世諦。若非空非有非凡非聖。乃是第一義。故經云。非凡夫行。非聖人行。是菩薩行。亦非有行非空行。是菩薩行。為是故明第二重二諦也。第三重為破有得菩薩。有得菩薩云。凡夫見有。二乘著空。凡夫沈生死。二乘著涅槃。我解諸法非有非無非生死非涅槃。

  為是故。明有無二非有無不二。生死涅槃二非生死非涅槃不二。並是世諦。若非真俗非生死涅槃。非非真俗非非生死涅槃。乃是第一義諦也。此即攝五乘為三緣。開三種二諦。

  赴此三緣。皆令悟一乘一道。若悟此三即究竟。悟此三即非凡非聖非大非小。若爾始是悟也。是故經云。我今得道得果。於無漏法得清淨眼。以得如此悟故。所以如來便入涅槃也。又所以明三種二諦者。為對由來人。由來人明三假是世諦四忘是真諦。今明。此之二諦。是我家初節二諦。我家有三重二諦義。汝二諦是初重二諦。今過汝有兩重二諦也。第二節二諦。若真若俗為世諦。若非真若非俗為第一義諦。若爾。汝二諦是我家世諦也。又第三節。攝彼若二諦若中道。並是今世諦。何者。前第二節。明二為世諦不二為真諦。汝二諦但是我家世諦也。彼即云。我亦有非真非俗中道義。為是故。第三節明二不二為世諦。

  汝若二諦若中道。悉是我家世諦。為是故明此三種二諦義也。問從來明有三諦義。一世諦二真諦三非真非俗諦。故經云有諦無諦中道第一義諦。若爾。云何言諸佛常依二諦說法耶。諸佛常依二諦說法。此即時長佛廣。常依故時長。諸佛故佛廣。此即十方三世諸佛。

  常依二諦說法。那得有三諦。既有三諦。何得復言常依二諦耶。解云。常依二諦說法。不妨三諦。雖有三諦。不乖常依二諦說法。何者。今真俗是二諦。攝真俗二為世諦。不真俗為第一義。若爾。唯是二諦故。云諸佛常依二諦說法也。次時明二諦廢立義。問有無表不有無。悟不有無時。為廢有無為不廢耶。次結二難。若悟不有無廢有無。如得月忘指者。不然。

  何者。本了有無得不有無。若廢有無即無有無。無有無寧有不有無。涅槃經云。菩薩具二莊嚴。即能解知一種二種。若言無一二者。是義不然。何以故。若無一二。云何得說無一無二。要由一二得有無一二。若爾。要由有無得悟不有無。何得廢耶。若便不廢有無者亦不然。若不廢有無者。何得從來云得月忘指會理忘筌耶。師解云。具有廢不廢義。所言廢者。

  約謂情邊。即須廢之。何者。明汝所見有者。並顛倒所感。如瓶衣等。皆是眾生顛倒所感。妄想見有。故中論云。若謂以現見而有生滅者。

  即為是癡妄而見有生滅。顛倒感得此眼。求此眼不可得。諸法亦不可得。特癡妄見有。

  是故須廢也。此則用空廢有。若更著空。亦復須廢。何者。本由有故有空。既無有。何得有空。故中論云。若使無有有云何當有無。又云。

  若有不空法。可有於空法。不空法尚無。何得有空法。此之空有。皆是情謂。故皆須廢。乃至第三節。謂情言有。亦皆須廢。何者並是謂情。

  皆須廢之也。問若此三種二諦皆廢。用何物為二諦教耶。解云。約緣邊即是謂情。佛為說邊即是教門。今明。此等皆謂情。皆須廢之也。何以故。謂情所見皆是虛妄。故廢之也。

  又非但廢妄。亦無有實。本有虛故有實。既無虛即無實。顯清淨正道。此亦名法身。亦名正道。亦名實相也。然此已拔從來也。何者從來云。取相煩惱感六道果報。此須廢。廢六道生死。得如來涅槃。今明。有生死可有涅槃。既無生死即無涅槃。無生死無涅槃。生死涅槃皆是虛妄。非生死非涅槃乃名實相。一往對虛辨實。若無彼虛即無有實也。若就三重二諦義辨者。即由來人廢立在初節二諦義中。

  何者彼廢世諦立真諦。何者取相煩惱感得六道果報名為世諦。斷取相煩惱。六道果報謝。

  此即廢世諦而有真諦之境。由真諦境生佛妙智。此即廢世諦立真諦。今明。此之二諦。並是謂情。皆悉須廢。何但初節二諦須廢。乃至第三重皆須廢。何以故。此皆謂情故須廢之也。此即一往廢三。不廢不三也。次就三種二諦中論廢不廢。明無方便三即廢。有方便三即不廢。無方便三廢者。明此三倒謂有三。

  實無此三。是故須廢。如陽炎謂是水實無水也。然亦無有廢。何者有水可廢。既無水。何所廢。而言廢者。約彼謂有故言廢也。有方便三不廢者。即不壞假名。說諸法實相。不動等覺建立諸法。既云不壞假名說諸法實相。豈當得不二廢二。若得不二廢二。即壞假名說諸法實相。動等覺建立諸法。唯假名即實相。豈須廢之。如中論云。是假即中。廢假名即廢中。

  既不廢中。豈當廢假。斯即空有有空。二不二不二二。橫豎無礙。故肇師云。欲言其有。有非真生。欲言其無。事像既形。又云。譬如幻化人非無幻化人。幻化人非真人也。此唯幻化人非人。非人不無幻化人。幻化人非人。非人人。諸法亦爾。故不廢也。此就有方便無方便因緣不因緣。論廢不廢如此。次更就謂情生滅無生滅二觀。明廢不廢。何者由來云。小乘即斷二輪煩惱。得見思兩解。大乘斷五住地惑。得十地解。此即見思伐二惑。十地解斷五住地惑。此廢惑立解。廢凡立聖。若不斷二惑。見思無由成。不伐五住。佛果即不立。故大小乘皆斷惑成聖也。今依法華經望。併除糞人。何故謂為除糞人。欲鄙之耳。故經云。念子愚劣樂為鄙事。二乘斷惑既是除糞。菩薩斷惑亦是除糞。齊而過甚。何者同斷故是齊。斷少多故過甚。二乘除糞。蓋是不足言。菩薩時長除糞廣故。過之甚也。今明。菩薩知惑本不生今不滅。何所斷。斯即生在佛家。種姓尊貴。如轉輪聖王皇太子也。唯見客作賤人除糞。何曾聞長者之兒擔屎。故今明。菩薩不斷惑。何者菩薩知惑本不生今不滅故。無所斷也。所以淨名經云。法本不生。今則無滅。法華云。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從來云。菩薩無生滅觀。何故明無生滅耶。如向所辨。知本不生今無所滅故。言菩薩不生不滅觀也。問他斷二惑得小聖。斷五住惑得大果。汝今不斷。

  云何得言小聖大果耶。解云。汝斷惑得有聖。

  我本無惑。豈無聖耶。又反之。汝見惑生今斷不得聖。若知惑本不生不滅乃得聖。何者不生不滅是本。知本可得成聖。汝不知本。豈得成聖。故法華云。世尊我今得道得果。於無漏法。得清淨眼。今日得道當知。前來未得道。又涅槃經云。汝諸比丘。未為大乘除諸結使。為是故。從來斷不斷。今始是斷也。從前來。略明二諦大意如此也。

  二諦義中卷

  釋二諦名者。此義極難。解二諦名者。俗是浮虛義。真是真實義。從來久解。今未知那得二諦名而欲釋耶。解此問者。我家明二諦有兩種。一教二諦。二於二諦。如來誠諦之言。名教二諦。兩種謂情。名於二諦。此則就情智判於教二諦也。問教諦是佛教。教諦名從佛起。於諦是緣於。於諦名從緣起不。解云。教諦是佛教。

  教諦名從佛起。於諦是緣於。於諦名亦從佛起。難云。教諦是佛教。教諦從佛起。於諦是緣於。於諦那得從佛起耶。解云。領僻。我云。教諦是佛教。教諦名從佛起。於諦是緣於。於諦名從佛起。於諦與於諦名。此語大挍。今明。教諦名從佛起。於諦名亦從佛起也。問教諦從佛起。於諦亦從佛起。教諦既是教。於諦亦是教。

  反詰云云。解云。兩種二諦皆是佛教。問教諦可是教。於諦若為亦是教。既有於教之殊。云何併是教耶。解云。二於諦名。亦是為眾生故說。為眾生說有。於凡是世諦。為眾生說空。於聖人是真諦。為眾生說空有。是二於諦故。二於諦亦是教也。問二於諦名是佛說。名從佛起。空有二諦從何起耶。解云。只空有二諦。諸佛出世故有。佛未出世則無。縮長為短釋。佛未出世時。雖言空有。不知空有是二諦。如佛未出之時。亦有苦集滅道等名。而不知苦集滅道是諦。由佛出世故。說苦集滅道四諦。故經云。甘露門初開也。空有亦爾。由佛出世。詺空有為二諦。故云空有佛出世始名二諦也。

  次更長釋者。佛出世佛未出世。空有並由佛得知。所以成論云。劫初物未有名。聖人為受用故。為物立名。如瓶衣等。空有亦爾。佛未出世時。聖人為空有立名。若爾。佛出世佛未出世。空有名並由佛有也。次問。於諦名如此。於諦從何而起耶。解云。於諦有兩種。一兩情二於諦。二情智二於諦。兩情二於諦可解。何者。

  兩情二於諦。從佛教起。明佛為眾生說二諦教。眾生不了。作空有兩解。成兩於諦。此於從教起也。問情智二於諦何因得有耶。解云。一於但一。一於有二。一於但一者。凡夫顛倒。謂瓶衣等諸法為有。此瓶衣等物。有佛無佛。常於凡夫是有。如涅槃經云。十二因緣。有佛無佛性相常住。但小乘釋有二人。毘婆闍婆提云。是無為常住法。薩婆多彈云。恒有為常。如火有佛無佛常熱。不可言火有佛熱無佛不熱。有佛無佛恒熱為常。十二因緣亦爾。今明。

  世諦亦如此。諸法於凡常有。常有世諦也。一於二義者。即是諸賢聖。真知諸法空為第一義。言二義者。就本跡兩意以釋之。本跡義。則諸佛出世故有。諸佛出世。知向顛倒諸法性空也。跡本義。則諸佛法身。本知顛倒性空。故法華云。我以佛眼觀見六道眾生。此即在法身地。本知顛倒性空也。略尋二諦名根本大意如此。然義必須得其根本識其大意。若不得意。義不中用。如中論序大小乘人不識佛說空有意所以成失。前序小乘云。像法鈍根。

  求十二因緣陰入界等決定相。不知佛意。但著文字。次序大乘云。聞說畢竟空。不知何因緣故空。為此義故。龍樹出世造論。申佛教意也。既有明則。今昉而學之也。次問。既有於諦教諦。佛何意說於諦與教諦耶。解云。如來所以說二於諦者。欲令眾生一節轉兩節轉。說於令悟非於非不於。何者。於無名相中。強名相說。無名而說名。令悟名無名。亦非於非不於。

  為眾生說於。令悟於非於非不於。故經云。知有非有本性清淨。又云。欲令眾生深識第一義諦故說世諦。又云。一切有無法。了達非有無。為是故。說於令悟非於非不於也。所言一節轉二節轉。何者是耶。一節轉者。說有於凡是諦。說空於聖是諦。作如此說者。令眾生轉有入空。何者。有於凡是有。此有實無所有。

  宣說有。於凡是有。則知此有不有。此正為凡夫。凡夫謂諸法實有。今說此有於凡是有。

  若知有於凡是有。即知此有非有。斯則因有悟不有。經云。知有不有。又經云。欲令眾生深識第一義諦故說世諦。又論云。若不因世俗。

  不得第一義也。兩節轉者。說有於凡是實。對有於凡是實。說空於聖是實名二於諦。既說空有於緣二。即知於二不二。說於二顯不二。

  故經云。一切有無法。了達非有無也。若好釋者。於二者明非二。非謂是非二。若言於二為顯不二。此言平鈍。若駿悟解者。於二者。明非是二非謂是非二。亦應須上揚。不得下抑。上揚則兩離。何者。於二非是二則離二。非謂是非二。不著不二。此則悟非二非不二非偏非不偏清淨正道也。然作如此說。於諦者即是教諦。何處別有教諦。只作如此目詺於諦。即是教諦。即是依二諦說法。從來人。聞師說於諦教諦。作二諦解。誦語鸚鵡喙鴟腳耳。今明。如向所明。無別教諦。說於即教也。問若爾從來解那得云有於諦教諦耶。解云。於兩情名二於諦。佛為眾生說此二於。即是教諦。更無有二。但約義判。何者。於諦即是所。教諦即是能。能所判於教二諦也又問。何意說於諦教諦耶。解云。二意。一者為釋經讀論。經論中並有此言也。二者為對他。

  他明二諦是天然之境。有此二理。而二諦名境。復名理者。會二諦生二智。名之為境。而道理有二諦故。名之為理。道理有此二理。道理有此二境。今對彼。明此是於二理。此是於二境。非道理有此理有此境也。若爾。今時有兩境兩理。兩境者。一於境二教境。兩理者。一於理二教理。為是義故。明於諦教諦也。然如來直說二於諦。凡有三句。謂得失亦得亦失。直作此說。若為得解耶。今佛直說二於諦。云何得解。答今明。佛說於諦有三句。一皆得二皆失三亦得亦失。言亦得亦失者。即是前二於諦。諸法於凡是有。此有為失。諸賢聖真知諸法空。此空為得。示其空有。令識得失。令其捨有學空改凡成聖也。二皆失者。二皆是於。故二皆失。於凡有。有既失。於聖空。空亦失。何者。諸法未曾空有。於凡謂有。於聖謂空。如一色未曾空有。有見之人謂色有。空觀之人謂色空。一色於空有兩緣成空有故。此空有並是失也。兩皆得者。只知於二。即知不二。此下五句皆淨。於緣二。豈是二。問於二非是二可是非二不二耶。解云。於二非是二。明非是二。

  非謂是非二。既非二非不二。五句皆淨。斯則上拂霄漢。下漏淵泉也。從來只云二於諦皆失。不知有此三句。然此三句。有兩種諦。前二句即於諦。後一句即教諦。前二句即於境。後一句即教境。於境即不轉境。教境即轉境。言前兩句是於諦不轉境者。諸法於凡是實有。

  有佛無佛常有此境。有境既常有。空境亦常有。諸賢聖常知諸法空。亦常有此空境。今時亦有天然之境。亦有天然之智。常有此境。常有此智。此之境智。並是於緣境智。非是轉悟境智也。言轉悟境者。只說於緣有。即知於有不有。說於緣空。即知於空不空。識於有無不有無。識教悟理。悟理即生權實二智。生二智時。空有之教即轉名境。故是轉悟境也。問猶有一疑妨。何者前明二於諦一得一失。失是所化得是能化。今那得云說於空令悟不空。

  若說於空令悟不空者。此乃所化。何謂能化耶。解云。前明二於諦。空是能化者。引凡令學聖。凡夫顛倒謂有。諸賢聖真知諸法空。明能化空。令其捨有。若玄變之徒。既知有不有。即知空不空。不須為說空令悟不空。但鈍根之人。捨其所見有。學能化空。既學得能化空。作於空解。為此人故。說道於汝是空諸法實非空也。此約漸悟為論。前令悟有不有。次令悟空不空也。問他亦明有境諦有教諦。彼有境界法寶。有言教法寶。境界法寶即境諦。言教法寶即教諦。汝既有教諦。他亦有教諦。汝有如來誠諦之言。他可無如來誠諦之言耶。若爾皆有境教。斯有何異。解云異。今明。汝二諦天然之境。是我家於境失。於境失中。有無量失。此是我家麤失。細失非汝所及。故經云。菩薩微細礙相。非二乘境界。今亦爾。汝天然之境。是今家麤失。故與彼大異也。所以大論云。

  外道與佛法相去玄殊。猶若天地。又云。天食須陀比人中臭糞。又如驢牛二乳。驢乳抨成糞。牛乳抨則成蘇。今亦爾。他得為今失也。此即是依二諦說法。二諦是境義也。又問。教諦為若異耶。解云。一往拔者。我有三種二諦。汝所明二諦。是我初節二諦。三假有為世諦。四絕為真諦。此之二諦。是我家初節二諦也。又問。汝二諦教表何物。彼云。二諦還表二理。若爾二還表二。指還指指也。又彼唯有二無不二。則唯有教無理。無理則無教。今有理即有教。具足理教也。前來明立名意。今次釋名。

  然雖無名而名。是故今釋名也。故肇師云。無名之道。于何不名。師云。於無名相中。強名相說。既無名強說名者。為令因名悟無名。說名不令眾生住名中。若說名令眾生住名中。此還是眾生。非謂是佛。今明。無名強說名。令眾生因名悟無名。然須知此名即無名。只名無名。無名而名。既知無名名。即知名無名。此即除故不造新也。若是從來人。則造新不畢故。

  何者。本有身心之病。今聞佛說真俗。後作真俗解。有真可真。有俗可俗。有名異無名無名異名。即有所得義。有所得者。名曰聲聞。是魔眷屬。像法決疑經云。是十方三世佛怨。佛藏經云。刀輪殺一切。有得之人罪過於此。華嚴云。譬如餓鬼等云云。所以大論云。有生死來。

  無能治此病也。今攝山興皇出世。拆破此病。

  說名令眾生悟名無名。不住名亦不住無名。

  舉譬如雙六打隱。打不隱即為他打。說二諦名。本為除病。若住名中。名復成病。今明二諦如雙六打隱也。問何故恒作此釋。解云。只為恒有此病故。恒作此說。如諸聲聞恒障菩薩道故也。師何因得如此解。學龍樹提婆兩論主。兩論主。何因得此解。學諸佛也。問曰。經中有立有破。何得言皆破耶。解云。經中若立若破。皆為破病。何者。經中若說一色一香皆為顯道。若不顯道。可不破病。既若立若破。皆為顯道故。破立皆為破病也。經既然。故論主學經。

  師學論主。大小乘人。有新故兩病故。有兩論主出世破之。提婆破故病。龍樹破新病。論主既然。大師亦爾。破此新舊等病故。作如此說也。然道義大意如此。必須得如此意。非為立名道義。乃道義為息名也。將欲息名故。前須釋名。釋名凡有四句。一者一名一義。二者一名無量義。三者一義一名。四者一義無量名。名不出此二種。義莫過斯之二條。言一名一義者。

  一名即一俗名一真名。一義者。俗以浮虛義。

  真真實義。從來得此一句。今明。是四句中一句也。次一名無量義者。若為一名無量義耶。

  解言。一是無量一。一豈不是無量。此則無量一。一無量。故經云。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

  展轉生非實智者。無所畏也。問曰。若為一名有無量義耶。解云。就四義解之。一隨名釋。二就因緣釋。三顯道釋。四無方釋。隨名釋者。如俗以浮虛為義。又俗以風俗為義。然此具出內外故。律有國土毘尼。隨國土處所。風俗不同也。禮記云。君子行禮不求變俗。故風俗為義也。從來唯得前釋。無有後解也。問此兩釋何異。解云。俗以浮虛為義。此即望真釋。明聖人所知真實。凡夫所知浮虛。對真釋俗也。若是風俗釋俗。則當俗釋俗。只處所風俗不同故名為俗。此無所望也。前則望他。後則當自。

  自他異也。又前約經釋。後就律釋。河西云。佛法不出經律二藏。阿毘曇只分別經律耳。故經律攝佛法盡也。前釋約經者。經明。諸法浮虛無所有故。浮虛釋俗約經也。風俗釋就律者。明律中不得道諸法浮虛無所有。不得道人是浮虛草木浮虛。何以故。為制戒令佛法久住故。所以不得明物浮虛無所有。但明國土風俗不同也。此則就經律釋異。由來亦不知也。次第二就因緣釋義者。明俗真義。真俗義。何者。俗非真則不俗。真非俗則不真。非真則不俗。俗不礙真。非俗則不真。真不礙俗。俗不礙真。俗以真為義。真不礙俗。真以俗為義也。問前隨名釋有二義。一望他當自釋。二約經就律釋。今就何物義釋耶。解云。對有礙有得。就無得無礙釋。若言俗浮虛義真真實義。

  此是凡夫二乘有得解義。今明。菩薩無得無礙義故。明俗是真義真是俗義也。他家無此義。他俗定俗。真定真。三假定俗不得真。四忘定真不得俗。真俗有礙聲聞解義。今明。真是俗義俗是真義。真俗無礙。菩薩解義也。問何故作如此說耶。解云。對彼自性。明今因緣。因緣動彼自性之執故。經云。前以定動。後以智拔。今前明因緣。動彼性執。後當拔之也。但今一往且明因緣。動彼自性。彼明浮虛定俗義真實定真義。為是故。今動搖已。明俗是真義真是俗義也。問若為俗是真義真是俗義。空是色義色是空義耶。解云。大品經中自釋。彼經云。色即空空即色。真即俗俗即真。既云真即俗。真豈非俗義。又中論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因緣生法即是有。既即是空。真豈非俗義。釋此偈具釋經。論引經釋。論即釋經也。又義是名之所以。真是俗之所以。故真為俗義。經云。欲令眾生深識第一義諦。是故如來宣說世諦。既說世諦令識第一義諦者。則俗為真。名真為俗義也。俗諦既然。真亦爾也。

  次第三就顯道釋義者。明俗是不俗義。真是不真義。真俗不真俗義。真俗不真俗即名義。

  不真俗真俗即義名。真俗不真俗教理。不真俗真俗理教。斯則名義理教中假橫豎也。何處作如此說也。解云。即如華嚴所明。一切有無法。了達非有無。以達有不有故。不有為有義。達無不無故。不無為無義。亦如了達明無明二不二。既達二即不二故。不二為二義。了達真俗不真俗故。不真俗為真俗義也。問何故明不真俗為真俗義耶。解云。前明因緣橫義動。今真俗不真俗豎義拔。橫義動豎義拔。

  故一家從來明假伏中斷義。言假伏者。真是俗義。俗是真義。伏彼自性也。既知因緣真。即知真不真。知因緣俗。即知俗不俗。悟真俗不真俗自性永斷。為是義故。前橫伏今豎斷也。

  次第四節無方釋義者。明俗以一切法為義。

  人是俗義。柱是俗義。生死是俗義。涅槃是俗義。無方無礙故。一切法皆是俗義也。問何故明一切諸法皆是俗義耶。解云。從前第三義生。前第三義云。俗不俗義。真不真義。真俗悟不真俗。此則悟無礙道。既悟無礙道故。有無礙用。以得無礙用故。所以一切法為俗義也。

  前則是從用入道。今則從道出用也。問若為得一切法並是俗義耶。且引例通。汝家有別待通待義。長短真俗因果待即別待。長待不長。俗待不俗。此即通待義。所以俗待不俗為通待者。明除俗之外一切皆不俗故。云通待也。一切法是不俗。不俗待俗。不俗既是俗義。故一切即俗義也。又汎簡待義。從來云長短待因果待瓶衣二果不得待。今明瓶衣二果相待也。問高下相傾有無相生可得待。瓶衣二果云何待耶。反問汝。是非得待。不是瓶待非瓶不。彼云。是非得待。瓶待非瓶也。若爾衣是非瓶。非瓶既待瓶。衣即待瓶也。衣既待瓶。則瓶衣因緣。衣是瓶義。瓶是衣義。衣既是瓶義。一切物皆是瓶義也。又明。一切法是俗義者。就如義顯之。色如一切法如。色如即一切法如。一切法即色。舉譬如破僧佉大有與瓶一義。為有瓶不異有即瓶。有與萬法不異萬法亦即瓶。今亦爾。如與俗不異。俗即如。如與一切法不異。一切法即俗。何以故。體如故也。華嚴何意云一念無量劫無量劫一念耶。

  體道故如此。何者。一念即是道。無量劫亦是道。故無量劫即一念。何以故。無礙道故。體無礙道故。得無礙用。一念無量劫。無量劫一念。

  無量劫一念非一念。一念無量劫。非無量劫。

  非一念非無量劫。而一念無量劫。此中橫豎無礙具足故。經云。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也。然此四義次第不得前後。何者。第一就世俗以釋義。俗浮虛義風俗義。且隨情釋也。第二漸深。明俗真義真俗義也。第三從真俗入不真俗。從用入道。第四悟道竟從道起用。次第相生也。就真俗釋此四義。例一切因果人法等皆爾也。前釋一名一義一名無量義竟。

  今次釋一義一名一義無量名。言一義一名者。

  以正道為一義。真俗為一名。然正道未曾名。

  為一道故立乎一名。亦立一名為顯乎一道。

  何者。既為一道立一名。一名豈不顯一道。故言一義一名也。一義無量名者。還以一道為一義。無量名者。為顯一道立無量名。立無量名為顯一道。既為一道立無量名。無量名豈不顯乎一道。故言一義無量名也。問若為無量名耶。解云。名無量略出四種。謂世諦俗諦真諦第一義諦問唯有此四名不。解云。名無量。世諦俗諦有諦凡諦真諦第一義諦空諦聖諦。故華嚴四諦品云。此娑婆世界。有四十億百千那由他四諦名。況十方世界名號。斯則有眾數名。不可具舉。若具舉。竹帛所不能載。今且略釋世與俗真與第一義四名也。然此四名有離有合。合者合世俗為一諦。合真第一為一諦。故經云。世俗諦故說。第一實義故即無也。離者則有世諦俗諦真諦第一義諦。問何故或離或合耶。解云。為存略故。離釋。為義同故合明。世俗名雖異。其義是同。故合名世俗諦。真第一義亦爾也。問此之四諦名何異。他解云。真俗當體得名。世與第一。褒貶為稱。言真俗當體得名者。明俗是浮虛為義。當體浮虛。真是真實為義。當體真實。故真俗當體得名也。世與第一為褒貶者。明世是代謝隔別為義。第一則莫過為義。既隔別為世。莫過為第一。故世與第一。是褒貶之名也。然此釋不可解。且難之。俗當體浮虛。世亦當體隔別。俗體是浮虛。既是當體得名。世體是隔別。亦當體得名。若便貶世是隔別非第一。我亦貶俗是浮虛非真實。俗實是浮虛既非貶。世實是隔別。那忽是貶耶。然俗之與世。世乍可是當體。俗應是貶毀。何者。知世隔別。今言世隔別。豈非當體。俗不知浮虛。今名其是浮虛。豈非是貶。若爾那得言俗浮虛是當體得名。世隔別是貶毀為稱耶。次難。真與第一。真當體真實。第一亦當體第一。若對凡非第一。褒聖為第一。亦對凡非真實。褒聖是真實。若言褒真為第一亦褒第一為真。何得言真是當體第一為褒耶。問難他如此。今作若為解釋耶。今明。世與俗是橫豎之名。何者。俗名則橫。世名則豎。俗橫者。俗是風俗義。處處皆有風俗之法。故云。君子行禮不求變俗。一切國土各有風俗故。俗名即橫也。世名豎者。世是代謝隔別三世遷異。豈非是豎。內外具明。經云生生世世。書云。三十年為一世。雖然終以代謝隔別為世故。世是豎名也。然此二名。並是當體。

  俗當體是浮虛。世當體代謝。不有世而已有世。即是代別。不有俗而已有俗。即是浮虛。當體是浮虛代謝。豈有褒貶於其間哉。故不可也。次望真釋之。論云世俗諦者。一切法性空。

  世間顛倒虛妄謂有。諸賢聖真知性空。俗諦既顛倒虛妄謂有。當知俗諦虛妄顛倒。俗既然世亦爾。此則望聖。世與俗皆虛妄顛倒。就顛倒中。自有俗有世有橫有豎也。此有差別無差別義。以聖望之。同是顛倒故。無差別。而不無世俗橫豎故有差別也。問望聖唯無差別亦有差別耶。解云。就聖亦知彼差別故。大品云。若諸法無所有者。何故有六道差別耶。

  佛答云。於彼顛倒故。有六道差別不同。若爾。

  佛具知顛倒差別無差別。若是眾生。唯知差別不知無差別也。次釋真與第一。所以說真對凡。凡謂所解真實。佛詺云。汝所解者。顛倒非實。聖人所解真實。此則對顛倒明不顛倒。

  對虛明實。對俗明真也。第一義對凡非第一。

  明聖所解是第一。何時褒為第一。對非第一。

  明第一若是褒者。對非真實明真實。亦應是褒反詰云云。問若爾從來何意言真俗當體世第一是褒貶耶。解云。師作此釋別有意。

  若守語不得意。還成鸚鵡喙鴟足類耳。且自思之。問前明俗橫世豎。俗有二釋。浮虛義望真釋俗。風俗義當體釋俗。世有代謝義隔別義。此望何義釋耶。解云。代謝隔別並當體釋。

  世中自有代謝隔別也。問唯得是當體釋亦是諸佛說耶。解云。亦得是佛說。但此說隨世說世。與前說俗異。前說俗是浮虛義。反俗說俗。今說世是代謝隔別。隨世說世也。問何故說此二耶。解云。眾生自謂所解為實。聖人詺云非實。乃是虛妄。復有眾生謂其所解是第一無過者。聖人詺云汝所解非第一。乃是世人所解耳。為是故。佛說世說俗也。俗有浮虛風俗。世有代謝隔別。此之四名。有廣有狹有通有別。何者。風俗與代謝則別。浮虛與隔別則通。別則狹通則廣也。問何故但解此名耶。

  解云。此四名具通別廣狹。通別廣狹攝一切盡。故但解此四名也。眾生國土等世間風俗。

  但是風俗之法。唯是無常。所以為狹。若是浮虛則廣。浮虛只是虛假。明一切諸法皆是虛假。一切世間。乃至諸佛菩薩所說所現皆是虛假。是故廣也。代謝隔別亦爾。代謝但是無常流動法故狹。隔別則通常無常空有。常無常空有隔別也。故佛母品云。示五陰世間十八界世間十力世間一切種智世間。世間即隔別故。隔別廣也。次釋諦義。例前亦應有四。

  一依名二因緣三顯道四無方。今就依名釋。

  諦以審實為義。於諦於兩情審實故。名為諦也。問於諦為當屬境為當在智耶。解云。於諦於兩情智為名。何者。於凡所解為俗諦。於聖所解為真諦。於兩情智為諦。不取空有兩境為諦也。問於諦是智教諦屬何耶。一切法不出境智。境智往收。為屬境為屬智耶。解云。教諦屬境。問教諦若為是境耶。從來多不解此義。聞此亦不知是何言。今明。是境者。如來如行而說。如說而行。如說而行。即二智照空有境。如行而說。即說二諦故。一家云。潛謀密照名智。外彰神口名諦。今亦爾。以二智照空有。

  空有則名境。說空有義表一道即名教。境即能所。教即所能。教能表道故。教是所能。境是所照故。境是能所。所照名境。能表為教。故教諦屬境攝也。問若爾從來那。得云緣稟二諦教生智之時教轉名境耶。解云。此不相關。前是能化。後是所化。此凡經兩過轉。前境轉為教。

  後教轉為境。何者。如來二智照名為境。次說表一道。則轉名教。所化緣稟此教。識教悟理生智。教轉名境。此則教諦。或名境或名教也。

  問教諦既得是教是境。於諦亦得是教境已不。解云。於彼何容不得。但無表道教。無生智境。於諦不轉故也。於二諦不能表十方三世諸佛正道故。不得名教。復不能生法身父母故。不得名境。若於彼是諦。於彼是境。於彼是教。於彼是理。何者。彼亦有言說故有教。彼亦言有理故於彼有理。此之理教。並是謂情故也。次更正於諦教諦義。問於諦是兩謂情。教諦得是諸佛二智不。解云。然教諦亦名二諦。

  亦名二境。亦名二智。亦名二身。諸佛二智為教諦。眾生謂情為於諦。此則迷悟判於教。何者。於諦即是迷情。教諦則是悟智也。問若為教諦是二智耶。解云。諸佛如行而說。如說而行。如行而說。說我所行。如說而行。行我所說。說我所行。說名行說。行我所說。行名說行。斯行說相應。皆是波若。大論釋聖說法聖默然云。從波若心還說波若。名聖說法。說般若法已還入般若心。名聖默然。聖默然聖說法。皆是波若。今亦爾。如說而行名二智。如行而說名二諦。二諦亦得名二智。何者。說何所說。說只說二智故云。欲知智在說。故二諦即是二智。但隨義不同。表理義為教。宣智義名智。所照義名境。若爾教諦之名。亦得名境。亦得名智也。問於諦得如此不。解云。於諦於智於教於境定性義也。問他亦明二諦是二境二境是二見。今亦明二諦是二教二教亦是二見。與彼更何異耶。解云。他二諦定是二境。

  今明二諦是教。不定是教。表理則名教。所照則為境。宣智為智。無有定相。既知教不定教。

  即知境不定境。若如此解。即是悟理。悟時悟教非教。即知理非理教理非教理。如幻如化空谷之嚮明鏡之像。雖如幻化而理教宛然也。次更正前二於諦。問前二於諦一往判有得失。有凡聖故。論云。諸法性空。世間顛倒謂有。於凡為實。名之為諦。諸賢聖真知顛倒性空。於聖是實。名之為諦。有於凡實。凡但有有諦。空於聖實。聖但有空諦。如此已不。解云。

  然一往於凡聖兩實名諦。有於凡實為諦。空於聖實為諦。若兩互望。二並非諦。何者。有於凡是諦。空於凡非諦。凡夫謂瓶衣等法現見定有故。有為實空非實。聖人瓶衣等空是實。瓶衣等有非實。故一家云。凡實為聖虛。聖實為凡虛。凡虛為聖實。聖虛為凡實。若爾凡聖各有一諦。凡但有有諦。聖但有空諦也。難。

  凡但有有諦。聖但有空諦。亦應凡但有權智聖但有實智。解云。有例不例。言例者。於兩情有二諦。於兩情有二智。凡作有解。凡有有智。

  聖作空解。聖有空智也。言不例者。不可言聖人但有一智。聖人具權實二智也。若言但有一智則謗聖人。信一半不信一半故。經云。信六部。不信六部信不具足。今若言聖有空智無有智。則信不具足也。問今明。聖有一諦而具有二智。然此解偏揭聖人。既具有二智。即應有二諦。何得但有一諦有於二智耶。解云。

  聖有二智者。聖人知諸法性空故有實智。復知凡夫顛倒有故有權智。照不顛倒性空名實智。照顛倒浮虛名權智。諦則不爾。二諦皆不倒智則知倒知不倒也。二者知實為實智。

  知虛為權智。知虛實故有二智。諦則不爾。二皆是實。為是義故。聖人一諦而有二智也。次更釋二諦名。前出他釋。他云。俗諦審實浮虛。

  真諦審實真實。以審實浮虛故。名真俗二諦。今難。汝真諦審實。俗諦審虛。若爾則審虛為諦。何謂審實為諦耶。彼云。俗審實是浮虛。

  是故審實為俗諦。何者。俗三假真四忘。俗實是虛假也。今家者。諦以審實為義。俗於凡實。真於聖實故。諦以實為義也。然此釋具出經論。凡有兩論釋。一者百論。二者中論。百論云。俗於世人為實也。中論云。俗諦者。一切法性空。世間顛倒謂有。於世人為實。名之為諦。

  諸賢聖真知諸法空。於聖人為實。名之為諦。此則兩論。皆以審實釋諦也。我明諦是審實。出於論文。汝明俗諦審虛。出何處耶。

  責之無通也。問汝難他如此。汝明二諦皆審實。若為相待耶。解云。俗諦於凡是諦。於聖非諦。空於聖是諦。於凡非諦。如中論明。諸法性空。世間顛倒謂有為諦。諸賢聖真知諸法空為諦。此則有於凡是諦。空於凡非諦。何者。

  凡聞空不信。謂是虛妄非是真實。若瓶衣等法。道理是有。何以故。今現見瓶衣等法是有故。謂諸法道理實有也。問既道理實有。云何是於諦耶。解云。於凡道理是有故。名於諦也。

  次空於聖是諦。有於聖非諦。何者。聖人知諸法虛妄非實。若諸法性空此為真實。故論云。

  諸賢聖真知諸法性空故。諸法道理是空也。

  問既道理是空。云何是於耶。解云。於聖道理是空。故云於諦也。問若爾云何得相待耶。解云。百論明相待義。論文云。相待故如大小。

  言相待如大小者。如一奈望[卄/瓜]為小。望棗則為大。奈亦大亦小。俗亦爾。望凡為諦。望聖則非諦。俗亦諦亦非諦也。問何意舉大小釋耶。解云。此引例通。前明俗亦諦亦非諦。彼即云。若是則應言是。非則應言非。云何猶豫云亦是亦非耶。即為是故舉奈釋。如一奈亦大亦小。望[卄/瓜]小望棗大。何妨俗亦諦亦非諦。望凡是諦望聖非諦耶。將奈釋俗既然。將奈釋真亦爾。望聖為諦。望凡非諦。故真亦諦亦非諦也。他問。此明俗亦諦亦非諦。此是是非相待。二諦若為言待耶。他二諦是空有虛實。可得言待。汝二諦並實。云何待耶。

  今且反難彼二諦待義。師云。徑有人豎三假義。問相待假義。汝世諦待何物耶。彼云。

  俗待不俗。責不俗是何物耶。彼云。不俗是俗。難。俗待不俗。不俗還是俗。乃俗待俗。長待不長。不長還是長。則長待長也。彼又云。

  俗待真。難。汝真諦四念都絕。何得俗待真耶。汝義俗有三假。真非三假。汝今既俗待真。真則是相待假。何者。長待短。長是能待。

  短是所待。能待所待皆是待。俗待真。俗是能待。真是所待。能待所待皆是待。若爾二諦皆是相待假也。彼脫又解。云俗諦待真諦名。真諦體絕不可待。但真諦名待也。責。汝真諦名是何物耶。若言名是俗諦。則俗還待俗。

  若名是真諦。那得言真絕名。進退無通也。前明諦非諦義未訖。若為未訖耶。前云俗亦諦亦非諦。俗於凡是諦於聖非諦。真亦爾。亦諦亦非諦。真於聖是諦。於凡非諦。問汝解如此耳。論何時作如此說耶。解云。論所以但明俗是諦非諦。此有義。何者。欲明二諦根本義。發初開真俗二諦者。但俗得是亦諦亦非諦。真唯得是諦。不得是非諦。問何意爾。解云。既名真。真即是真實為義。故真唯得是諦。不得是非諦。若言俗諦即可疑。何者。俗是浮虛非實。

  既言俗。那得為諦耶。是故釋云。俗亦諦亦非諦。俗於凡是諦。於聖即非諦。故亦諦亦非諦也。又真唯是諦。不得是非諦。俗亦諦亦非諦者。聖得望聖。聖得望凡。凡但望凡。凡不得望聖。故真但諦不得非諦。俗亦諦亦非諦。言聖得望聖聖得望凡者。聖人了達聖境故得望聖。問何物是聖境。解云。諸法性空。聖人還了達。聖空為實故。空於聖名諦。聖人復了達凡夫顛倒虛妄有非實故。有於聖非諦也。凡但得望凡。不得望聖者。凡但知凡顛倒境。此境於凡是實故。俗於凡是諦。凡不能知聖諸法性空故。真不得是非諦。凡若能了性空。則成聖。真復不得非諦。真有兩義。不得非諦。一者凡都不知聖空故。真不得是非諦。

  二者若知聖空。則便成聖。空成真諦。復不得是非諦。大而為言。俗為凡知。復為聖知。故俗亦諦亦非諦。真唯是聖知。凡不能知。故真唯諦。不得為非諦也。問若爾乖前言。前言俗亦諦亦非諦。於凡是諦。於聖非諦。真亦諦亦非諦。於聖是諦。於凡非諦。有四句義。有於凡實。空於聖實。空於凡虛。有於聖虛。凡實為聖虛。聖實為凡虛。凡虛為聖實。聖虛為凡實。今那得言俗有諦非諦真但諦無非諦。前後之言自相違返耶。解云不相違。今明俗亦諦非諦真但諦無非諦者。此約初發心開真俗二諦義。聖人有權實二智。了性空即實智。知顛倒即權智。凡但知俗不知真。是故俗亦諦亦非諦。真但諦非是非諦也。而前明四句互虛實者。還是聖人詺之耳。明凡謂諸法道理實有。若於諸法本性空。便不生信故。性空於凡非諦。非是凡知性空謂性空是虛。非諦乃是聖詺。道凡於性空不生信故。言非諦耳。若爾前後無相違也。次更釋於名。問因緣假有為教諦。謂情性有為於諦不。解云。從來解如此。

  因緣假有是不有有。不有有悟有不有名為教諦。若是性有則有故。有名於諦。好乎唯得此解。今明不如此。今明於有為於諦。然諸法本無所有。於眾生有。何以知然。論云。一切法性空。世間顛倒謂有。故諸法本無。於眾生有為於也。若言諸法無所有因緣有。因緣有不有有名教諦。眾生有故有名於諦。此是後時語耳。次更釋於諦義。明眾生本無所有。於眾生有。故大品云。眾生顛倒因緣故。有六道差別。又涅槃云。隨其流處有六味不同。然此語並是釋於義。何者。六道本性清淨無所有。

  於眾生故無所有如是有也。論釋亦爾。諸法本性空。世間顛倒謂有。名之為諦。亦六道本無所有。於眾生有六道也。既云於眾生有六道。即知不六道。佛說此於名不無所以。說此令眾生悟道。何者。既云於六。即知不六也。

  如人可怜。實不可怜而言可怜者。於此可怜。

  既知於可怜。即悟不可怜。諸法亦爾。於有即悟不有也。次釋真於諦也。問俗於諦既然。可得真於諦亦爾不。實無有於凡有。實無空於聖空不耶。解云。一往發趾開真俗二於諦。不得如此。何者。說於凡有。亦為化凡。說於聖空亦為凡。說此二諦。並為化凡。何者。說俗於為顯迷。說真於為顯悟。如中論所明。諸法性空。

  凡夫顛倒謂有。諸賢聖真知諸法性空。正開凡聖真俗。明此是凡於聖於。此是真於俗於。

  正示其是迷是悟是真是俗。示俗於是迷。示真於是悟。大品云。波若為大事故起。所謂示是道是非道。今亦爾。說俗於示非道。說真於示是道。為是故。於凡有不有。聖空是真空。此即第一節也。第二節併轉。於凡有既不有。於聖空亦不空。諸法非是有於凡有。諸法非是空於聖空。既知於空有。即知不空有。於二即知不二。關中曇鸞法師。舉漁人與餓鬼譬。漁人入則鼓棹揚波。餓鬼入則炎火燋體。然水未曾水未曾火。於人見水。於鬼見火。火有兩微。觸具能燒。色具能照。水有三微。成論云。天雨無香。人中水具四微。餓鬼見則成兩微。漁人見則成四微。於鬼兩微。於人四微。水未曾二之與四也。諸法亦爾。於凡有於聖空。於凡聖空有。實非空有。於凡聖二。實非二。此則於二為世諦。不二為真諦故經云。明與無明。愚者謂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故知不二。始是真實諦也。次第三節。二不二並是俗。何者。於二於不二。正道非二非不二。正道既非二。豈是不二。但於凡夫聲聞二。於菩薩不二耳。道何曾二不二耶。如淨名云。身子見穢。梵王見淨。華嚴五百聲聞。不見法界。諸菩薩見法界。於身子見穢。於梵王見淨。正士非淨非不淨。亦於五百聲聞不見。於諸菩薩見。正道非見不見。兩人並非見。一往聲聞。修別異善根。菩薩修無得善。故聲聞不見。菩薩見。望道併不見也。問諸菩薩在法界中。既於諸菩薩見者。如來亦在中。亦於如來見不。釋云不例。如來隨汝見。如來何曾有見不見。故經云。隨順眾生故。普入諸世間。智慧常寂然。不同世所見。故不得引如來為例。如來非見不見。於汝見。於汝不見。見不見既是於。即知道非見非不見。今亦爾。於二乘二。於菩薩不二。二不二既是於。即知道非二非不二也。如此三節。並是於非是正道也。問若為是正道耶。解云。諸佛不能行。諸佛不能到。諸佛不能說。今作若為說耶。故經云。諸法寂滅相。

  不可以言宣。又云。甚深微妙法。唯我知是相。

  十方佛亦然。諸大聲聞不退菩薩。皆不能了也。然此始是好。情智二諦。前來三節。並是情謂二諦離前三節。乃是智諦。所以法華明。如來從三昧。安詳而起。歎甚深二智也。次更從前釋。問前云六道無所有於眾生有六道。諸佛隨眾生現五道身。為是俗諦。為是真諦。真諦則無六道。眾生無所有。有既是於諦。佛隨眾生有六道。亦是無所有。有亦是於諦不。

  解云不例。六道無所有。於眾生實有。故是於諦。佛現六道身。非是實謂有。故非於諦。難。

  既非於應非是俗。解云。是俗非是於。何者。以虛假故是俗。非實有故非於諦。自有是俗非於諦。自有是俗是於諦。顛倒六道。則是俗是於諦。諸佛隨眾生。是俗非於諦也。次時更簡此語。六道無所有。於眾生有六道。是俗諦。

  諸佛隨眾生有六道故。經云。隨順眾生故。普入諸世間。既隨眾生有六道身。為是真諦。為是俗諦耶。若是真諦。真諦無有六道。若是俗諦。復非實有。那是俗諦。為是義故。就俗諦中有三句。一是俗非諦。二是諦非俗。三亦諦亦俗。若圓成四句者。望真則有非俗非諦也。一是俗非諦者。諸佛隨眾生有六道。非情謂實有。以有六道故是俗。非情謂實有故非諦。是為是俗非諦也。然從來無此義。一往聞亦不信受。今明者。諸佛隨眾生有。非情謂有。所以是俗非諦也。二是諦非俗者。望聖是俗。於其非俗。此兩名相妨。俗即非諦。諦則非俗。望聖為俗。於其非俗。但是實有故。是諦非俗也。三亦諦亦俗者。凡聖合論。望聖是俗。於凡是諦。

  故云亦俗亦諦。又就世俗諦中。復有亦俗亦諦義。何者。其自有風俗世俗之俗。此之風俗及與世俗。於其並實故。亦俗亦諦也。風俗之俗則橫。世俗隔別則豎。此之橫豎皆實故。名俗諦也。問若爾從來。何意云俗非諦緣諦俗故名俗諦耶。解云。此語有兩望。何者。俗非諦則望聖。緣諦俗。名諦則就緣。望聖俗是浮虛。

  故非諦。於緣為實。故秤諦。所以云俗非諦緣諦俗名俗諦耳。非俗非諦者。望真諦並非故。

  論云。諸賢聖真知顛倒性空。顛倒既空。何處有俗。既非俗。何所論諦。故望聖非俗非諦也。

  次更簡前諸佛隨眾生有六道是俗非諦。為當唯得是俗非諦。亦得是諦耶。解云。此言非諦者。明隨順眾生示有六道。非是情謂實有之於諦耳。問既非於諦得是何物耶。解云。得是教諦。然諸佛菩薩。從實方便起跡現身說教。所現不出形聲。故形聲等並是教諦。何者。

  此兩種並諦。當根緣不差。是故名諦。此之兩種。實能表道。是故名諦也。問俗諦中有四句。

  真諦中亦有四句不。解云。真諦但有兩句。一者是真是諦。二者是真非諦。是真是諦。此可知。真必是諦也。言是真非諦者。隨真說故是真。非情謂之實故非諦。如前隨俗諦說非俗諦。今亦爾也。次更明於諦教諦合論諦義有三句。一者能諦所非諦。二者所諦能非諦。三者亦能亦所諦。能諦所非諦。即是於諦。所諦能非諦。即教諦。亦能亦所諦。於教合論。言於諦是能非所者。有於凡實為諦。空於聖實為諦。取兩情智為諦。不取空有二境為諦。二境那忽是諦。但有於凡是諦。空於聖是諦。取二於為諦也。此於亦不孤。然於不於。不於本於。

  空有能所並是於諦。但能邊強。境智並於諦。

  智邊強。此則帶所明能。取能不取所。帶智論境。取智不取境也。言教諦是所非能者。二智是能說。二境是所說。能說非諦。所說是諦。此就境智判能所。前於諦。亦境所智能。取能為諦。不取所為諦。今教諦。取所為諦。不取能為諦。故一家云。潛謀密照為二智。外彰神口名二諦。二智能說。二諦所說。正取所說真俗化緣。名教諦也。亦能亦所諦者。合取於教二諦。

  為亦能亦所諦也。更就教諦中復有三句。一能名諦。二所名諦。三亦能亦所名諦言能名諦者。則是真俗二教。以真俗二教實能表道故名諦。二諦當根緣不差故名諦也。言所名諦者。從所表理為名。以所表理實故。

  能表之教亦實也。此則從表實為名。如法華云。開方便門示真實道。此門即是實門。以通至實故。名方便門。又如佛門通至佛故云佛門。今亦爾。教能通實故云實也。亦能亦所者。即理教合說。非理則不教。不教則不理。

  非理不教教名理教。非教不理理名教理。理教因緣斯二皆實。故能所皆諦也。問教諦有三句。於諦亦有三句不耶。解云。於諦但有一句。唯是能諦。能謂之情為諦也。次更舉事顯此三名。自有從能不從所。從所不從能。具從能所。從所不從能者。如飲食名為食。何者。口能食飲食是所食。而飲食名食者。此即從所名食也。從能不從所者。如云行路。路是所行。人是能行。但從人能行為名也。具從能所者。如云洗水。是能洗物是所洗。直云洗通能所也。世間得名。既有此三句不同故。諦得名亦有三句不同。次簡經中一句義。涅槃經。

  文殊問二諦義云。世諦中有第一義不。第一義中有世諦不。如其有者。即是一義諦。如其無者。將非如來虛妄說耶。佛答云。世諦即是第一義諦。有善方便隨順眾生。說有二諦。

  此明道理唯有一諦無有二諦。但隨順眾生故說二諦也。問若為唯有一諦耶。大師舊云有四諦二諦一諦。言四諦者。真諦俗諦空諦有諦也。二諦者。空有二諦。還是真俗二諦。有還是俗。空還是真。故言二諦也。問一諦者若為是一諦。為當非真非俗。為一諦耶。解云。不相關。今言一諦者。團[圞-木]始終只是一諦。何者。

  望凡夫唯有俗諦。凡夫但知諸法是有。不知諸法性空。故凡夫唯有俗諦。無真諦也。若望聖亦唯一諦。何者。聖知諸法性空為實名諦。

  知諸法虛妄不實非諦。然聖人。知諸法顛倒虛妄非諦。非都無虛妄之法。若無虛妄之法。

  則成斷見也。何者。有大乘人。聞畢竟空成空見。便謂無罪福報應等。今明。不無罪福報應。

  只罪福報應畢竟空。畢竟空而罪福報應不失也。又中論云。諸賢聖真知顛倒性空。非是離顛倒別有性空。只了顛倒性為空故。性空於聖人是實為諦。又知顛倒虛妄不實故非諦。望聖唯一真諦無俗諦也。次轉者。俗於凡是諦。真於聖是諦。二皆是於。二皆非諦。非真非俗。始是真實。始名為諦。故經云。世人知者。名為世諦。出世之人。如其性相。而能知之。名第一義諦。於世出世人是諦實。非是諦。唯非真非俗。是實是諦。若爾亦唯有一諦也。然從來人無有此義。亦不得釋涅槃經文。何者彼明。二諦是二境。亦是二理。道理有此二理。何得言世諦即第一義諦。隨順眾生故說有二諦耶。佛親明無二諦。隨眾生故說二耳。不應云道理定有二諦也。彼脫云此是二諦相即義故云即是者。亦不然。彼雖相即恒二。二而恒即。終是二理。二理不可無故。彼不得言實無二隨順眾生故說有二也。

  問經云世諦即第一義。隨順眾生說有二諦。

  可得前兩節並得作此說不。解云。並得。一往正對凡夫。明唯真是諦俗非諦。問若爾應無二諦。解云。實唯一諦。但隨順眾生故。說二諦也百論亦爾。俗非諦。隨俗故說有俗諦。故論文云。隨俗說故無過也。第二節。明俗於凡是諦。真於聖是諦。真俗並非諦。非真非俗乃是諦者。仁王經。何故云三諦有諦無諦中道第一義諦耶。解云。實唯一諦。無有三諦。但隨順眾生說有三諦。隨真俗緣故。說真俗諦。所以涅槃經明世諦即第一義。次即云世人知者名世諦。出世人知者名第一義諦也。脫真諦三藏。明有三諦義。今明。此三諦並隨眾生故說耳。二諦既是隨眾生說。中道第一義諦。亦是隨眾生說。何者。既非二。豈是不二。故中論云。若有無成者。非有非無成有無既不成。非有非無何成。一切皆淨。師云。四諦二諦一諦無異。只是一諦耳。然復有一種四諦二諦一諦義。若爾有兩義四諦二諦義。前四諦二諦一諦。此無深淺。後四諦二諦一諦。則淺深大異。言四諦者。即無量四聖諦。次卷四諦為二諦。次卷二諦為一諦。真俗不俗。俗真不真。不真不俗。名一實諦。次卷一諦成無諦。真俗二不真俗。不二二不二。非不二不二。二非二。非二非不二。名無諦。次舒即無諦一諦二諦四諦無句一句二句四句無量句。卷舒明義故。

  此兩種異也。前鹿盧唯有一諦。凡夫以有為實。不知性空。於凡唯俗是諦。真非諦。聖人以性空為實。知俗虛妄不實。於聖唯真是諦。俗非諦。菩薩即唯非真非俗。是實是諦。餘則非諦。於三緣有三諦。三緣中趣舉一緣。唯一是諦。餘悉非諦。然經論正意。明唯真是諦俗非諦。何故爾。真是實義。俗非實義。故唯真是諦俗非諦也。次釋相待義。問若爾云何相待。解云。約此義是虛實待。是非待。諦非諦待。不得二諦相待。何者。庶盧唯有一諦故。唯得諦非諦待也。問經復有二諦故。云隨順眾生說有二諦。又世人知者名世諦。出世人知者名第一義諦。既有二義。云何相待耶。然唯有一諦。隨眾生故說有二諦。此一句語所淨事大。何者。此語若成他義則壞。非但義壞。亦不得讀涅槃經。今時得作此釋。非但經如此。論亦復然。由有論故解經。所以云經有論故義則易解也。前問云既有二諦云何相待者。從來解云。真俗待。二諦不待。若諦相待。則長長相待。故真俗待。二諦不待也。且難。真俗不自。諦是不自不。若真俗與諦皆不自。真俗與諦皆相待。若真俗待諦不待。真俗不自。諦應是自也。今明。無非因緣。無非相待。故師云。

  我佛法中。無非因緣。若非因緣。乃是外道義也。問若皆相待。師何意云真俗待諦諦不待耶。解云。此語有意。人不解師語耳。原相待義。必須相顯相成。如長短相待。非短不長。非長不短。由長顯是短。由短顯是長。名曰相待。

  故中論云。非如長短彼此待他而有無自性也。若直云諦諦。若為得相顯。若為相成。故諦諦不得相待也。今言。相待者。諦帶真俗。名真諦俗諦。論相待。由性空是真俗。則顯有是俗諦。亦由瓶衣等法是俗諦。顯性空是真諦。此則由真諦顯俗諦。由空諦顯有諦。由聖諦顯凡諦。就此義故。明二諦相待也。舉事如善人惡人。直言人不得相待。由此是善人。顯彼是惡人。善惡二人待。二諦亦爾也。次斷鄭二諦相待義。彈他釋非。顯山門正意。彈他者。凡彈兩人。一者彈成論。二斥學三論不得意者。彈成論者。彼釋俗諦審是浮虛。此解定非。今不將三論難彼不學三論聞三論不信。今將涅槃經文以彈之。經云。世人知者名為世諦。出世人知者名第一義諦。汝若謂審浮虛是俗諦者。世人應知諸法審是虛假。既有此理。世人豈能知諸法虛假耶。世人既不知諸法虛假。

  故不得以審虛為俗諦也。今釋是諦實義。正會經文。世人所知。於世人是實名為世諦。出世人所知。於出世人是實。名第一義諦。今得作此解。論釋如此。故云。世若無論。即為邪智所障也。次斥學三論不得意者。明二諦真俗。待非真俗。二諦待。此義不然。如前所彈。今反此釋明真俗。故宜相待。只二諦正論相待。何者。由二諦相待故有二諦。若不相待。則無二諦。唯有一諦。何以故。若不相待。則無可簡別。混成一諦。要由相待顯別。

  所以得有二諦。雖二諦相待。要須真俗標別。由真諦顯是俗諦。由俗諦顯是真諦。故真俗二諦待。雖真俗二諦待。正是二諦待。正是二諦待故。經論皆云諸佛常依二諦說法。

  二諦若不待。則無二諦。無二諦佛無所依。

  故是二諦相待也。問若爾用真俗何為耶。解云。真俗標別。二諦明此是真諦此是俗諦。由真諦顯彼是俗諦。猶如一赤色雖同是赤色。

  而色有勝劣。此是劣赤此是勝赤。由劣赤顯此是勝赤。勝劣兩赤待。二諦亦爾。俗是劣諦真是勝諦。勝劣兩諦待。凡聖空有真俗皆例爾。問此為教諦待。為於諦待耶。解云。教諦待義易。於諦相待難解。為此義故。今開三句釋之。一者俗於諦。唯有不待無有待義。二者真於諦。亦待亦不待。三者教諦。唯待無不待。言俗於諦唯不待者。凡夫知實有。不知性空。但有俗諦無有真諦。既無真諦。故無相待。若知真諦。即知俗虛俗即非諦。此亦無待。以其不知真故。無真諦可待。若知真則無俗諦可待。故俗於無有二諦待義也。真於諦亦待亦不待者。言無待者。例如俗真於聖實故真是諦。聖知俗虛妄不實。俗於聖非諦。若爾唯真是諦。俗非諦。俗非諦故。不得有二諦待也。言亦有待者。聖有權實二智。就權智中有兩知。一知俗虛於聖非諦。二知俗虛於凡是諦。就此而論。亦有二諦待義也。言教諦唯待無不待者。此義易知。如來因緣有無教諦。有名無有。無名有無。有無皆是因緣假名義。所以華嚴云。諦了分別諸法時。無有自性。假名說故。有無教諦。皆是因緣假名義也。次更正前二於諦待義。明凡於諦無待義。但聖於諦有待義。有兩種待。一者知俗於聖虛。即虛實待。二者知俗於凡實。即兩實待。兩諦待也。凡於諦無兩種待。一者凡不知真故。無虛實待。

  二者凡不知真。於聖實故。無兩實待。此則聖於有待。凡於無待。以聖於有待。是得是悟是因緣。以凡於無待故。是失是迷是自性。此正開能所得失凡聖故也。然二諦雖有十重。餘重不可要急。今遂要急者以辨之。涅槃聖行品。明十種二諦義。今次第依經釋之。經中。前文殊問。次如來釋。文殊問中有三。一牒二定開三詰難。文殊白佛言。世尊所說世諦第一義諦。其義云何。即牒二諦。世尊第一義中。有世諦不。世諦之中。有第一義不。即定開。如其有者。即是一諦。第三詰難。亦前是領佛語。次問佛語。第三難佛語。難中有二。初難第一義中有世諦義。然此中言有者。非如穴中有蛇屋中有人。人屋二諦。論有今言有者。乃明。世諦即第一義諦。二諦一義。名之為有也。舉譬如僧佉因中有果。因果一體。名之為有也。為是故難云。如其有者。即是一諦也。如其無者。

  將非如來虛妄說耶。第二難第一義中無世諦。前難若有即是一。今難無則是二。如外道僧佉因中有果是一。衛世因中無果即是二。

  今亦爾。如其有即是一諦。如其無當知是二諦也。問既有二諦。若為言虛妄耶。解云。有兩義故虛妄。一者即事虛妄。二者遠望虛妄。言即事虛妄者。那得有二諦。諦是實義。唯有一實。唯有一諦。若有二諦。則應有二道。諸有二者。無道無果。道既無二。諦那應有二。故云將非如來虛妄說耶。言遠望者。明若第一義中無有世諦。乖大乘經。佛從來於諸摩訶衍經中。說真即俗俗即真。如大品。須菩提問云。世諦第一義諦異耶。佛答云。世諦如即第一義諦。如是二。無二無別。今若有二諦者。將非如來虛妄說耶。進退兩關難也。善男子。世諦即第一義諦。此佛答彼二難。答二難者。即前一關通。後一難印。前者明世諦即第一義諦。

  如汝所言也。答後者明此難虛設。何者我明。

  唯有一諦無有二諦。但明有義不明無義。故無虛妄之過也。斯則一即之言。二難雙拆也。

  世尊若爾即無二諦。此更別難。若世諦即第一義諦。即無二諦。佛何意從來說有二諦。又云諸佛常依二諦說法耶。佛答云。有善方便。

  隨順眾生。說有二諦。即答前一難。明道理唯有一真諦無有二諦。而言二諦者。善巧方便。

  隨順眾生。說有二諦。隨凡有說有。隨聖空說空。隨兩緣故說二諦也。然此兩隨但為一緣。

  兩隨不同也。兩隨但為一緣者。隨凡說有為凡。隨聖說空亦為凡也。隨聖說空亦為凡者。

  聖如實悟空。今還說聖所悟。引化凡夫也。兩隨異者。隨凡說有為凡。隨聖說空不為聖。一往開得失二諦。此是能化之聖。何須為說耶。

  問若為凡說空不為聖者。何故有佛話經卻除諸菩薩兩佛共話。此則佛佛相為也。今明。

  佛話不為佛。佛話為眾生。若不為眾生。佛則非話。故隨凡說有。亦為凡。隨聖說空。亦為凡。不為佛也。善男子。如出世人所知者。名第一義諦。世人之所知者名為世諦者。前明依二諦說。今明所依二諦。即前是教二諦。今是於二諦。然此文與中論一種。故三論義可信也。中論云。世間顛倒謂有。於世人名俗諦。諸賢聖真知諸法空。於聖人名第一義諦。如此文。世人知名世諦。出世人知名第一義諦也。

  論次云依是二諦為眾生說法。即是此云隨順眾生說有二諦。隨世人說世諦。隨出世人說第一義諦也。成實論義壞。今明。隨眾生故說二諦。何時道理有二諦耶。二諦義若壞。一切義壞也。次更簡前一句。前既云世諦即第一義。可得第一義諦即世諦不。解云。通皆得。

  於聖唯有真諦。世諦即第一義諦。亦於凡唯有世諦。第一義諦即世諦。通論皆得。但今正是世諦即第一義諦。唯有真諦無有俗諦。何者。唯真是實俗非實。唯有一如無二如。唯有一真無二真。故無世諦也。而今有二諦者。有二義。一者隨順眾生故說有二諦。即教諦。二者於眾生有二諦。即於諦也。然於教二諦。他家所無。唯山門相承有此義也。問此經何意明於教二諦耶。解云。為答文殊與大眾疑。謂唯有一諦。正作無二諦難。為是義故。佛開於教二諦答之。明善方便隨順眾生說有二諦。何意無二諦耶。次云。世人知者名世諦。出世人知者名第一義諦。何意無二諦。前隨眾生說。即二教諦。世出世人知。即二於諦。為釋無二諦疑故。明於教二種二諦也。問經明於教二諦可如此。論何意明於教二諦耶。解云。

  百論正為諸外道不識不聞如來二諦。所謂迦毘羅論等。昔所不聞。昔所不識。為其不識二諦。所以論主。示其二諦也。中論明。二諦者通為一切。但正為內學不識大乘二諦。如薩衛等五百論師。不識諸法性空二諦。此則與百論挍一節。有小乘二諦大乘二諦。百論緣皆不識二諦。為彼不識故。提婆示大乘二諦。

  此即簡異數論。數論亦破外道。百論亦破外道。何異。解云。大異。數論破外道示小乘法。

  故是小乘論。百論破外道示大乘二諦法。故是大乘論也。若是中論。緣已學佛小乘二諦。

  不識大乘本性空二諦。為是故。龍樹菩薩。明大乘本性空二諦也。今此經並異兩論。何者。

  文殊與大眾。已解二諦。但疑無二諦故。佛明有二諦也。善男子。五陰和合有眾生名世諦。

  即陰離陰。無眾生名第一義諦。此下更就異義。約法廣明二諦義。不同前明教二諦次明於二諦。世人知者名世諦。世出人知者名第一義諦。今第三就我無我明二諦。與前異。前明二諦。通直明世人知名世諦。世出人知名第一義諦。不判有人無人有法無法。今的就有人無人明二諦也。善男子。或有法有名有實。第四二諦。前就人明二諦。今就法明二諦。

  前就真俗明二諦。今就世諦中更開二諦。前就真俗明二諦者。我是世諦。無我第一義諦。

  大論云。人等世界故有。第一義諦則無也。今就世諦中自明二諦者。世諦者。世諦法中。自有有名有實。自有有名無實。有名有實為第一義諦。有名無實為世諦。如火水等物。有名有實。有實者有實義。為實有義。應名有名。表義故為第一義諦。有名無實者。如蛇床虎杖。

  大論云。草名朱利。此云賊。何其曾作賊。但有假名。無有實義應。名以無實義故為世諦。此則就於虛實判二諦也。善男子。如我眾生第五二諦義。此就事理明二諦義。束前有名有實有名無實。並為世諦。苦集滅道為第一義諦。何者。陰界入等有名有實。龜毛等即有名無實。此之二種。並為事法故為世諦。苦集滅道是理法故。為第一義諦。善男子。世法有五種者。第六就如實知不如實知判二諦。不如實知五種世法。則名世諦。如實知五種世法。

  無有顛倒為第一義諦。五種世法者。一名世二句世三縛世四法世五執著。如經文釋云云。善男子。若燒壞者。第七就續不續明二諦。

  若謂燒壞等法相續不斷名世諦。若知燒壞等法念念生滅實無相續。為第一義諦。此異成論假實義。假名不滅。實法則滅。今明。若言諸法相續不斷為世諦。若諸法實不續為第一義諦。如肇師物不遷論云。旋嵐偃嶽而常靜。江河競注而不流。野馬飄鼓而不動。日月歷天而不周。即其義也。善男子。有八苦者。即第八就生死涅槃明二諦。有八苦生死為世諦。無八苦生死為第一義諦。然大判。生死為世諦。涅槃為第一義諦。今言。無八苦不全是涅槃。何者。涅槃有有所無無所有義。無八苦生死等。是涅槃有所無義。故經云。空者二十五有。不空者大般涅槃。今無八苦生死。即涅槃有所無義也。涅槃有所無。既無生死。涅槃無所有。亦無生死。今無生死。具含涅槃。故言生死為世諦。涅槃為第一義諦也。次文云。依因父母而生名世諦。十二因緣生名第一義諦。此則第九就因緣判二諦。亦是親疏判二諦。亦是麤妙判二諦。因緣者。父母和合則緣。

  十二因緣即是因。因親緣疏也。又父母生麤。

  十二因緣生妙。眾生但知麤不知妙。故父母生為世諦。十二因緣生為第一義諦。此即九種二諦義。足前菩薩對聲聞判二諦義。為十種二諦也。中間簡二諦義。舉譬如一人多有所能。或名走者。或名[卄/刈]者。或名鍛者。只是一人。隨義立多名。二諦亦爾。只是一二諦。隨義有多名也。問此經何故明此十種二諦耶。解云。為答難。故明此十種二諦。文殊與大眾。疑無二諦。正作無二諦難。所以如來開十種二諦答也。此則為釋無二諦難。故明二諦說。二為破不二。二既去不二亦不留。故大論云。破一不著二。又說二表不二。今因二悟不二。二無不二無也。然此十種。置前一種。就答難中。

  有九種二諦。前明二教諦。次明二於諦。此正明二諦義。從我無我去。就世諦中自有深淺不同。歷法廣論二諦義。然此七種二諦。應須一一判其廣狹辨其深淺。如我無我二諦。但就人明不就法辨。此義則狹。有名有實有名無實。虛實判二諦。此義則廣義。可知也。須一一釋之二諦義卷下

  次明二諦相即義第三。然此義橫無不多條緒。豎入極自深玄。今且略出三處經文。明二諦相即義。一者即向所引涅槃經。世諦即第一義。二者大品經。空即色色即空離空無色離色無空。三者淨名經。色性自空非色滅空。

  然此三經文。雖異意同也。問此三經來意若為異耶。解云。此三經來意是同。言不無奢切。

  何者涅槃經言奢。大品淨名經言切。涅槃經奢者。涅槃云世諦即第一義諦。不云第一義諦即世諦。故涅槃言奢。大品淨名切者。大品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淨名亦爾。所以為切也又涅槃經。但明世諦即第一義諦。不明第一義諦即世諦。通皆得。世諦既即第一義諦。第一義諦豈不即世諦。但涅槃隻用故。世諦即第一義諦也。若大品經則平道雙用。空即是色色即空也。問何意涅槃隻說大品雙明耶。

  解云。通皆例也問經既不例。汝何得輒例耶。

  今明所以不例者。涅槃正釋諦義。明唯真是實故。唯真是諦。俗即虛妄非實。故俗即非諦。

  為此義故。但明世諦即第一義。不得言第一義即世諦也。若是大品不為釋諦義。直明空即色色即空平道用也。淨名亦是隻用。唯得言色性自空非色滅空。不得言空性自色非空滅色。通即皆得。而今但言色性自空非色滅空者。正對二乘有所得人義。小乘人折色求空。對此故。明色性自空非滅除此色然後方空。此即開兩觀分二空。明小乘人折色空觀。

  大乘人即色空觀。小乘人折色空。大乘色本性空。為是故。但明色性自空非色滅空也。雖有三經文。諸師多就大品經。明色即空空即色也。然此義難解。大忍法師云。我三十年。思此義不解。值山中法師得悟。此師既悟始信三論云云。由來釋相即義者。有三大法師。光宅無別釋。此師法華盛行成論永絕也。今出莊嚴開善龍光三人釋二諦相即義。莊嚴云。

  緣假無可以異空故俗即真。四忘無可以異有故真即俗。雖俗即真。終不可以名相為無名相。雖真即俗。終不可以無名相為名相故。

  二諦不異為相即也。次開善解云。假無自體。

  生而非有。故俗即真。真無體可假故真即俗。

  俗即真。離無無有。真即俗。離有無無故不二而二中道即二諦。二而不二。二諦即中道。問開善明中道莊嚴不明中道。何意爾耶。解云。

  莊嚴不以中道為二諦體故。不明中道。開善明中道為二諦體故。彼云。二諦是不二一真之極理。是故明中道也。次龍光解二諦相即義。此師是開善大學士。彼云。空色不相離。為空即色色即空。如淨名經云我此土常淨。此明淨土即在穢土處故。言此土淨。非是淨穢混成一土。何者。淨土是淨報。穢土是穢報。淨土淨業感。穢土穢業感。既有淨報穢報淨業穢業故不得一。但不相離為即也。然此三師釋。攝一切人。何者。開善與莊嚴明一體。龍光明異體。釋雖眾多。不出一異。故此三人攝一切人也。龍光明異體。此義自反經。不須更難。

  今且難莊嚴開善二家。莊嚴云。緣假不異真。

  四忘不異俗。名相終不為無名相。無名相不為名相。此言自相反。汝既真即俗俗即真。名相為無名相。無名相為名相。那得俗即真。名相不得為無名相耶。彼師云。我名相復有即無名相義也。又責。汝若名相即無名相。可得世諦無名相真諦有名相不。彼云。真諦終無名相。俗諦終有名相。若爾。終是二見。不得相即也。彼云。我體常即。但名義異耳。又責。汝俗體即真。俗名即真不。若名義即真者。真諦既常。名義即常。名義無常。真亦即無常。若名義不即真。名義出真外。出法性外。故不可也。

  此難如百論難。有一瓶體一名義異。論主難云。汝瓶是有。瓶家之形對及五塵等。亦是有不。若使瓶家之形對五塵等是有者。有既常五塵等即常。五塵既無常有亦無常。總別亦爾也。若言五塵等非大有者。五塵即是空出大有外。大有攝法則不盡。今難彼俗即真義亦爾。此是提婆菩薩難。豈是人之能通。若能通者。提婆難即壞。經義亦壞。提婆難既不可壞。故此難不可通也。次難開善有兩關。非但難開善。遍難眾師。經有二諦相即。總而難之。

  第一難云。色即空時。為色起之時空與色同起故。云色即空。為當色未起前已有此空故云色即空耶。若使色未起時。已有即色之空者。此則空本有。色即始生。本始為異。云何相即。本有空即常。始有色則無常。常無常異故。

  不得即也。若言空與色俱起者。則空與色俱是始有。皆是本無今始有。皆無常也。第二難云。汝色即空時。為空色分際。為不分際。若不分際。則混成一。若空色一。皆常皆無常。真俗一言俗無常真常者。即例難真俗一真無常俗常也。若分際。則空色異。雖即終分際終異。如沈檀雖合為案沈檀終分際終異。若異方等之經便壞。覆面之舌不成也。此即彈他竟。次明今釋。要須彈他盡淨乃得出今時解也。大師舊云。假名說有。假名說空。假名說有為世諦。假名說空為真諦。既名假有。即非有為有。既名假空。即非空為空。非有為有。非異空之有。非空為空。非異有之空。非異空之有。

  有名空有。非異有之空。空名有空。有名空有故。空有即有空。空名有空故。有空即空有也。

  師釋相即義。方言如此。今作若為解耶。亦得用前難難之。汝因緣空色即不因緣色即空。

  色壞空壞不。又如長短因緣。有長即有短。無長即無短。若爾。空色因緣。有色即有空。色壞空即壞云云。然此義。應須得其根本識其大意。只為不得意故。所以成失。故中論云。像法中人根轉鈍。雖尋經文。但著文字。此即失因緣有。又云。聞大乘法說畢竟空。不知何因緣故空。此即失空意也。又涅槃經明諸諍論。

  一一諍論云。是諸弟子不解我意。為不解教意故。所以成失。是故須知其大意識其根本。

  故法華云。知佛所說經因緣及次第。隨義而解說。然原由來人不解二諦相即者。凡有兩失故不解。一者不識四悉壇故。不解二諦相即。言二諦相即。是何物悉壇耶。四悉壇是通經之要術。解四悉壇。則一切經可通。若不解四悉壇。一切經即不可通。大師約四悉壇明四假義。四假者。因緣假.對緣假.就緣假.隨緣假。彼尚不識四悉壇。豈解四假。以彼不識四悉壇故。不解二諦相即義也。二者謂有真俗色空道理。道理有色。道理有空。若無空色。

  則無六道眾生三乘賢聖。由有色空二諦。迷之則有六道。悟之則有三乘。為是故。道理有空。道理有空。道理有色。既道理有空色。則是有所得。有所得。豈能通他難。豈能難他通。故中論五陰品末云。不依空問答。問不成問。答不成答。空者只是無得異名。以不依無得故。

  不能難。不能通也。又只為有空色道理故。得作前諸難。汝既有色即空。為當有色之時空色俱時起言色即空。為當色未起之時已有空言色即空耶。若色起時。空與色俱起為色即空者。此則皆無常失真諦。若色未起時。已有空為色即空者。即空本有色始生。空色兩異不得相即。俱起真墮無常。不俱起則成異體。次難。汝色即空。為分際為不分際。不分際。則混成一體。即皆常皆無常。例難云云。若分際。則異體不得相即。不分際得即失二諦。

  分際得二諦失相即。進退不可。作若為解耶。

  此難若可通。提婆龍樹則成漫語。此二人若是漫語。佛則漫語。佛親記二論主。二論主豈當漫語。既非漫語。作若為解耶。龍光難開善。

  開善云。待我面黃只得解耳。實理如此。若非三論意。終不得解。故叡師云。中百二論文。

  未及此土。又無通鑒。誰與正之。前匠所以輟章遐慨思。請決於彌勒者。良在此也。中百二論。既至赤縣歎云。此區之赤縣匆得移靈鷲以作鎮。險陂之邊情。乃蒙流光之餘惠。而今後談道之賢。始可與論實矣。故除三論之外有所得心。終不解此義也。問他解既非。今若為釋耶。師云。只洗淨如此二諦一體異體。畢竟無遺。即是二諦相即義。所以山中師云。今時若更有解。乃是足載耳云云。有開善解莊嚴解龍光解已竟。今攝山復解。即成足載濃。

  今何處有別解。但須盡淨從來一異等見即是二諦相即也。師云。二諦一體異體。只是百論中兩品。二諦一體。即是僧佉義。二諦異體。

  即是衛世義也。彼云。汝安處如此耳。我義何時如此耶。今明。此義與外道一種。汝真諦。是常是遍是總。瓶衣世諦法等。是無常是不遍是別。彼亦爾。大有是常是遍是總。瓶衣等無常不遍是別。一類如此。又類。彼常無常總別一體。而義常異。義常異。而總別常無常一體。

  汝義亦爾。真俗一體。而義常異。俗浮虛義。真貞實義。義常異而體常一。此義一種。但大有與真諦為異耳。雖大有與真諦名異。而常無常義無異。論直破常無常一體。然有預常無常一體者。皆墮此破。言雖屬在外道。意實遍洗眾師。為是故。百論有傍正。言屬外道故為正。意遍破眾師故為傍也。次龍光如衛世。衛世本是僧佉學士。晚椎僧佉一義。明大有常瓶等無常。大有遍瓶等不遍。大有總瓶等別。

  大有了因瓶等生因。大有不可壞瓶等可壞。

  若言一者。瓶破大有即破。而有常無常異乃至壞不壞異。那得一體。是故明有與瓶異體。

  龍光亦爾。本開善學士。廣難開善二諦一體義。二諦若一體。燒俗即燒真。俗生滅真即生滅。既有可燒不可燒異。生滅無生滅常無常異故。二諦不可一體。故彼明異義也。二諦雖異而不相離。衛世亦爾。大有雖與瓶異。而不相離故。彼云。瓶有合故。瓶不離有。而瓶與有常異。龍光亦爾。雖異終不離。不離而異。與衛世義一種也。義既是同。破僧佉衛世。即是破開善龍光。又論主直破一異。即一切一異皆破。一異既破。則橫洗萬法。豎窮五句。以洗淨如此等見。所以最後。始得示如來因緣假名二諦。此二諦無得無礙也。百論既然。中論亦爾。前發趾即洗生滅一異故。云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既不一不異。則不一切一異。發初彈於八謬。然中論有兩種八謬。如韋紐天生微塵世性等。此是一種八謬。生滅等復是一種八謬。微塵世性等八謬。佛未出世時起。生滅等八謬。佛滅後起。以龍樹知有如此八謬故。所以出世破之。發初即破一異。破一異者。不但破一種一異。乃遍破一切一異。

  一異既無。乃至五句畢竟無遺也。故云從因緣品來。有亦無無亦無亦有亦無亦無。如此洗淨。然後明如來無得無礙二諦。故三相品末云。如夢亦如幻。如乾闥婆城。所說生住滅。

  其相亦如是。三相既然。二諦亦爾。如夢亦如幻。如乾闥婆城。所說真俗諦。其相亦如是也。

  此略明二諦相即之大意如此。玄悟之賓已足解了。次時更簡二諦相即義。然他家明二諦是兩理兩境。今明約何物義明二諦耶。解云。今明。二諦有二種。一於二諦。二教二諦。

  道理未曾二不二。於二緣故有二諦。又隨順眾生故說有二諦。既於眾生有二諦。隨順眾生有二諦。道理實無二諦。既無二諦。論何物即與不即。教化眾生故有二諦。亦為教化眾生故。有即不即也。總判如此。別明即。於諦亦有即義。教諦亦有即義。於諦即者。論云。世俗諦者。一切法性空。世間顛倒謂有。於世人為實。諸賢聖。真知諸法性空。於聖人為實。發初開二諦。明唯真是實是諦。俗虛妄顛倒不實非諦。正欲令眾生改凡成聖。捨有入空得一重悟也。次捨有入空。知有是顛倒空是真實。便謂捨有入空拆色入空。是故為說色本性即空。非是破拆方空。此即於諦中第二重明色即空。前發趾開色空二。令捨色入空。便言。色與空異拆色入空。是故為說色即空。色性自空非拆色空。故論云。諸賢聖真知顛倒性空。只顛倒性本空也。問色即空如此。空即色云何耶。解云。聖人知顛倒性空。則於凡夫宛然常有。聖人知顛倒性空色即空。於凡夫宛然有空即色。此即約迷悟凡聖。判色即空空即色。聖悟故色即空。凡迷故空即色。問經中何意多前明色即空。後明空即色耶。解云。

  如向聖人了色即空。但於凡空即色耳。何以知然。如中論。一切法性空。世間顛倒謂有。此即於凡空即色也。次舉譬顯之。如空華為眼病故見空華。說華空。無華可即空。但眼病故空。空即華。空即華。華不動空。差故華即空。

  空不動華。色空亦爾。悟故色即空。迷故空即色。悟故如是有無所有。迷故無所有如是有。

  迷故如是有。不動無所有。悟故無所有。不動如是有。迷故空即色。色不動空。悟故色即空。

  空不動色。迷故謂空為色。何曾有色可動空。

  悟故色即空。何曾有色可異空。色空既如此。

  論何物即與不即。四句皆淨也。如此排。前難迥去。難不能著。他所以著難者。彼有色有空。以色即空故著前難。今明色畢竟空。將何物即空耶。為眾生見色故。言色即空也。問前云。迷見有色悟即色空。如空華病故見華。差故華空。此乃是夢虛空華義。何得用耶。解云。

  為彼有故。以空華破彼有。若無彼有。豈復有空。故論云。若使無有有云何當有無。故無有即無空。五句皆淨。故什師云。十喻以悟空。空必待此喻。借言以會意。意盡無會處。既得出長羅。住此無所住也。又有於凡有。空於聖空。

  非有於凡有。有為有華。非空於聖空。空為空華。有為華無有有。空為華無有空。如是三節二諦。皆是空華。皆無所有也。次依經釋。大品云。色即是空。空不名色。從來不解此言。今明者。此則雙搏一異兩見。何者。色即空。此破凡夫二乘等見。彼謂。色異空拆色方得空。是故破云色即是空也。空不名色者。破即見。向明色即空。便作即解。是故破云空不名色。若有色可言色即空。既無有色。何得言色即空耶。

  此即借一以出異。借異以出一。借有以破無。

  借無以破有。此言即不即。並為眾生。四悉壇中。對治悉壇用也。如此等意。並是隨順眾生。

  作如此說耳。若是般若。色即無礙。色即空空即色。常即無常無常即常。空為有用有為空用。常為無常用無常為常用。一念無量劫無量劫一念。三世為一世一世為三世等用。無來無積聚。而現諸劫事。為是故即色即空也次明二諦體第四。然二諦體亦為難解。爰古至今凡有十四家解釋。若一一詳其得失。

  約經論簡其邪正者。則大經時序。今略出當路三家解。試而論之。大師常出三家明二諦體義。第一家明二諦一體。第二家明二諦異體。第三家明二諦以中道為體。就明二諦一體家復有三說。一云真諦為體。二云俗諦為體。三云二諦互指為體。第一真諦為體者。有二義。一者明空為理本。明一切法皆以空為本。有非是本。為是故。以真諦為體也。二者有為俗諦。折俗本為悟真故。真為體也。言俗為體者。要由折俗故得真。若不拆俗則不得真。

  良由前拆俗故得真。所以俗為體也。第三家說互指為體云。前兩家並僻今明具二義。明空為有本故。真為俗體。俗為真用。拆俗得真故。俗為真體。真為俗用。二諦互為體。真俗互為用也。此即是開善門宗有此三釋。開善本以真為體。餘兩釋支流也。第二家明二諦異體。三假為俗諦體。四忘為真諦體。名相為俗諦體。無名相為真諦體故。二諦體異也。第三明中道為二諦體者。還是開善法師。用中道為二諦體。彼明二即於不二故。彼序云。二而不二。二諦即中道。不二而二。中道即二諦。故以中道為二諦體。此即總論有三家。別開則有五釋也。然雖有三家解釋。二諦一體二諦異體。此不足可簡。今略論中道為二諦體義。

  何者。攝嶺興皇。皆以中道為二諦體。彼亦明中道為二諦體。故須簡之。然彼有三種中道。

  今用何物中道為體耶。三種中道者。一世諦中。二真諦中。三二諦合明中。世諦中道者有三種。一因中有果理故非無。即無果事故非有。非有非無因果中道也。二者實法滅故不常。相續故不斷。不常不斷相續中道也。三者相待中道。後當辨之云云。真諦中道者。非有非無為真諦中道也。二諦合明中道者。非真非俗為二諦合明中道。此異真諦中道。真諦中非有非無。不非真非俗。二諦合明中道。

  即非真非俗也。次彼明三種中。用何中道為二諦體耶。解云。彼不用俗諦中道為二諦體。

  亦不用非真非俗中道為二諦體。何者。彼無別非真非俗法。莊嚴明佛果涅槃出二諦外。

  開善明二諦攝法盡。今言非真非俗者。互望為非。覈論唯是真俗。俗非真真非俗。為非真非俗。非俗只是真。非真只是俗。無別非真非俗。故不用為二諦體也。言中道為體者。真諦中道為體。真諦中道還是真諦。故彼序云。

  二諦者一真不二之極理從來言彼相違。彼定不相違。中道還是真諦。真諦還是中道故也。

  問開善何因緣以中道為二諦體耶。解云。此有原由。何者。山中法師之師。本遼東人。從北地學三論。遠習什師之義。來入南吳。住鐘山草堂寺。值隱士周顒。周顒因就受學。周顒晚作三宗論。明二諦以中道為體。晚有智琳法師。請周顒出三宗論。周顒云。弟子若出此論。

  恐于眾人。琳曰。貧道昔年少時。曾聞此義。玄音中絕四十餘載。檀越若出此論。勝國城妻子頭目布施。於是始出此論也。次梁武大敬信佛法。本學成論。聞法師在山。仍遺僧正智寂等十人往山學。雖得語言。不精究其意。

  所以梁武晚義。異諸法師。稱為制旨義也。開善爾時雖不入山。亦聞此義故。用中道為二諦體。既不親承音旨故。作義乖僻還以真諦為體也。今明。即以非真非俗為二諦體。真俗為用。亦名理教。亦名中假。中假重名中假。理教重為理教。亦體用重為體用故。不二為體二為用。略標章門如此。若了前二諦大意。則二諦體義。已應可見也。問今明中道為二諦體。有何所以。釋何物經。解何物論。對何物病耶。解云。所以明中道為二諦體者。二諦為表不二之理。如指指月。意不在指。意令得月。二諦教亦爾。二諦為表不二。意不在二。為令得於不二。是故以不二為二諦體。又今明二諦是教門。為通於不二。故山中師云。開真俗門說二諦教故。二諦是教門。教門為通不二之理。故以中道不二為體也。此則明教諦不二為體如此。次辨於諦不二為體者。道無有二。

  於二緣故二。既知於二。即顯乎不二。故不二為體也。此即於教二諦。皆有所為故。以不二中道為體也。又所以中道為二諦體者。正為對由來埋二見根深。何者。如上所辨。別開即有五家。總論但有三釋。一云真為體。二云俗為體。三云真俗各體。雖有三釋。終不出二諦。

  真諦為體。則道理有此無為體。俗諦為體。則道理有此有為體。二諦異體者。有為俗體。空為真體。道理有二。則是二見眾生。今對此故。

  明不二中道為體。對此病即是釋經論。故中論云。淺智見諸法若有若無相。是即不能見滅見安穩法。汝今各見有見無。即是淺智。不能見安穩之法。安穩法者。即是不二之道。安穩法非是有無。汝見有無故不見也。又諸佛唯有一道。故華嚴云。文殊法常爾。法王唯一法。一切無畏人。一道出生死。既唯有一道。無有二道。唯有一理。無有二理也。又若二諦。有二理即成有所得。大品云。有所得見名曰二見。云何二見。謂眼色二。乃至一切皆爾。又云。諸有二者。無道無果。眾生既本有二見之病。諸佛若更說道理有二。便是故病不除。更增新惑。為是故。諸佛隨順眾生。說有二諦。道理無二也。故涅槃經云。無有二諦。善巧方便。

  隨順眾生。說有二諦也。又說有三諦。作若為解耶。仁王經明三諦義。彼便曲解。如此等經。

  皆是他妨礙之處。今明無礙。或時為三諦。有諦無諦中道第一義諦。或時非真非俗為理。

  真俗為教。理教合論故有三諦也。問何處有經文。的明中道為二諦體耶。解云。中論偈即是。彼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是為假名。亦是中道義。此偈是經是論。何者。此是華首經中偈。龍樹引來即是論。既云假名即中道。故中道二諦體也。又華嚴云。一切有無法。

  了達非有無。達有不有。達無不無。達有無不有無。故不有無為有無體也。又仁王經云。三諦。亦是不二為體。有諦無諦即是教。非有非無中道第一義諦。即是理也。彼云。我亦明非真非俗中道者不然。且問。汝非真非俗是何物耶。非真還是俗。非俗還是真。非有還是無。

  非無還是有。還是有無二見故。無中道第一義諦也。又中論云。是故知。虛空非有亦非無。非相非可相。餘五同虛空。只六種非有非無非真非俗。何者六種是俗。無六種是真。既非有非無。即非真非俗也。又涅槃云。明與無明。愚者謂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

  即是實性。黑法白法漏無漏真俗二。皆例爾。

  又云。前於摩訶般若中。說我無我不二。我即俗。無我即真。我無我不二。即真俗不二也。又法華云。若有若無等。依止此諸見。具足六十二。若見有見無。即具六十二見。若能捨有無二見。即悟中道也。如此處經文無量。故知。無有二理。唯有一理也。問汝既有三諦。應有三體。我有二諦有二體。解云。若得一家意致。不應作此難。前云。假有為世諦。假無為真諦。假有不有有。假無不無無。不有有。有無所有。

  不無無。無無所無。那忽有三體耶。又問。有無終是二諦。非有非無是中道諦。終是三諦終有三體。既有假三諦有假三體。解云不得。

  假有假無是教。非有非無是理。中道第一義諦是理諦。真俗是教諦。開理教為三諦則得也。次泯之。一往開理教二不二。再往皆泯。何者。二不二不二二。二不二非不二。不二二非二。斯即非二非不二。乃至五句皆流。一無依倚畢竟清淨。理教亦然。故華嚴云。一切有無法。了達非有無。不著不二法。以無一二故。

  達有無二不二。既無二即無不二。故云不著不二法以無一二故也。然此語是兩處說。師合為一偈說之耳。前說二為表不二。悟二不二。無二更住不二。則還為縛。故大經云。如擒捕獼猴隨觸隨著。為是故今明。既識二不二。無二即無不二。如是清玄轉悟。一切皆離也。然二諦體義。大格如此。猶有並觀義。兩句難解。今且論一句義。一句付後釋也。言一句者。他明二諦是有二理。三假為世諦理。四忘為真諦理。以有二理故。有出入觀。有二諦並觀。汝今明。唯有中道不二一理。云何得有出入觀。有兩物可有出有入。既無有二。若為明出入耶。又無有二理。若為明並觀耶。有二可論並。既無二。何得有並耶。今且論出入觀並觀位處。何位出入觀。何位並觀耶。古有三釋。

  一者靈味法師明。初地菩薩。二諦並觀。初地得真無生故。得並觀也。二者什肇等諸師明。

  七地菩薩得並觀故。肇師云。施極於施。而未嘗施。戒極於戒。而未嘗戒。此即施無施並故也。三者即是三大法師於世盛行者。八地並觀。初地至七地出入觀。八地始得並觀。八地菩薩道觀雙行。真俗並照也。然此之三釋。皆出經論。若偏執是則為非。第一家。以初地為是。餘二為非第三家。八地為是。餘二為非。

  所以成失。今山門釋者。即四節明並觀義。

  然此之四節。非但是菩薩之要行。亦是二諦之大綱也。四節者。一者山中師云。從初發心已來即並觀。問若為初發心即並觀耶。解云。

  初發心即學二諦。無有菩薩不學二諦者。凡是菩薩。即學二諦觀。為是故。初發心即學二諦並觀。乃至後心亦學二諦並觀。而不無明晦為異。晦故為初心。明故為後心。此明晦判前後。非是並不並而判前後也。問何處作此說耶。解云。大經云。發心畢竟二不別。問若為不別耶。解云。今明。初心亦二諦並觀。後心亦是並觀。以皆並故。所以云二心不別也。問若為初心即學並觀耶。解云。有所得無所得。

  聲聞行菩薩行異。若是聲聞行。即拆有入空。從空出有。是生滅觀。若菩薩即異聲聞。發初即作不生不滅不二之觀。對聲聞故。明是菩薩者從初發心即作不生不滅無所得觀。

  故大品須菩提問云。菩薩何時學無所得。佛答云。從初發心即學無所得。故初發心即學並觀也。此即有二意。一者釋經初後心不二。

  二者為對聲聞。明發心即作不二之觀。為此二義故。明初發心即作並觀也。第二節明並觀者。明地前三十心。未得並觀。初地菩薩。始得並觀。地前非不並。將初地格之。明地前淺故云未並。初地深故並。地前是凡夫位。初地是聖位。地前伏道。初地斷道。就此等義判並不並也。然前節。對聲聞明菩薩並觀。今就菩薩中。自論並不並也。然此義。具出經論。大論云。初地得真無生。七地得無生。七地定慧等。

  初地得無生。初地定慧等也。仁王經瓔珞經。

  皆明初地二諦並觀。故仁王經云。善覺菩薩四天王。雙照二諦平等道也。第三節明。七地菩薩並觀。大論云。七地菩薩。得無生忍。大品云等定慧地也。所以七地並觀者。攝前六地。

  並為順忍故未並。七地得無生忍故並也。十地皆無生。前無生淺故為順忍。七地無生深故。為無生忍也。又約行論。初地檀波羅蜜。六地般若波羅蜜。未得方便。七地得方便。慧無方便縛。方便無慧縛。七地得方便。慧有方便解。方便有慧解。具二慧故並觀。前六地非不並觀。但二慧一慧[苟*苟]。如兩輪一輪[苟*苟]故。未得好並。若七地二慧皆勝。二輪並強故並也。第四節者。從初心訖至七地。未得並觀。至八地始並觀。此就功用無功用判之。初心至七地。

  未得無功用道。八地得無功用道故。七地已前。未得無功用道。未並觀。八地得無功用道故。得並觀。此約功用無功用道。判並觀不並觀也。今明並觀。有此四節。並出經論。若偏執者。則成失也。前問未釋。何者。汝雖明並觀有此四節。若為得並觀耶。汝無有二理。唯有一理。云何得出入觀。復若為得並觀耶。今反難。汝二諦二體二諦一體。亦無並觀。何遑問我耶。汝明有二諦理。理何時有二。一切經論。

  何處道有二理。諸大乘經。明無有二理。皆云空即色色即空世諦即第一義諦。若言有二理。即乖經。故龍樹呵迦旃延子不讀不誦摩訶衍經。迦旃延子自說耳。今亦爾也。設使得明並觀者。師詺為簫管並伏鱉出鼻並有兩境。在中而雙照為並觀。是事不然。經明。照有即是空。照空即是有。何時有兩境。凝然在中雙照為並觀耶。又二諦一體。亦不得並觀。

  汝難我云。一體不得並觀。汝家一體。云何得並觀及出入觀耶。出入觀從此入。彼既無二。

  云何得並耶。彼云。我有即不即義。常即常不即。不即故有並及出入觀也。難。俗不即真者。為當在真外在真內耶。若在真內。則與真一。還著前難。若不在真內則出真。出真則出法性外。佛說法性外無復有法。故不得出真外也。彼又解云。體即義異。還責。義為即真不即真。即真即一。不即真則出真外。難二諦一體異體。既不成則無二諦。既無二諦。論何物即不即。故彼二諦一體無並觀。汝今明不二中道一體。云何得並及出入耶。今明。有三種並。如涅槃經文殊問無二諦。佛答有十種二諦。今亦爾。汝言無並。我有三種並。且明出入觀。出入觀者。大師云。心常在正觀中行名為入。纔生心動念即名為出。起斷常心為出。在正觀為入也。次明三種並。然此三並。即三出入。言三並者。一者即橫論二諦教並。如前所說。假說有非有為有。假說無非無為無。非有為有。指無為有。非無為無。指有為無。指無為有。照有即照無。指有為無。照無即照有。詺此為並觀也。問他二諦一體不得並。汝今照有即照無。亦是一體。云何得並耶。解云。他義有礙。有即空即失有。空即有即失空。故不得並。今只有即是空。空即是有。有即空。空不壞有。空即有。有不動空。故得並也。二者二不二橫豎並。二不二不二二。只二即不二。只不二即二。無二異不二。無不二異二。故不壞假名。

  說諸法實相。不動等覺。建立諸法。若二異不二。則壞假名說實相。不壞假名說實相故。二即不二。所以二不二橫豎並也。問此出何處。

  解云。中論偈即是。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此是空有橫並也。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即二不二豎並也。此之二種並。是諸佛菩薩假名方便並也。第三明得失並。何者。有所得斷常眾生。行有所得法。無所得諸佛菩薩。常行無所得法。此即得無得各路。凡聖兩隔。感應不交。理外云何得成理內。理內云何得化理外耶。今明不然。菩薩常照無得照有得。道未曾得無得。於眾生有得。於諸佛菩薩無得。今還照眾生有所得。照菩薩無得。此二觀常照。無有一念不照時。若使一念不照有得眾生。諸佛即有漏機之失。眾生機發。即便不覺。為是故。所以常照有得眾生。故法華云。

  我以佛眼觀見六道眾生也。此即常照得無得名並觀也。此義最要。應須知之。略明三種並觀也。次一句難解。何者。前云。有於凡實為諦。空於聖實為諦。發始開凡聖得失二諦。明有於凡實為失。空於聖實為得。從來云。兩於諦皆失。今明。若皆失無有能化。所化眾生。無由得悟改凡成聖捨失從得。今明。發初二於諦。有得有失。有迷有悟。明此是凡諦此是聖諦。此是俗諦此是真諦。俗諦所化。真諦能化。

  故云一切世諦。若於如來是第一義諦。此是能化於。今隨此於而說。亦是能化。此即能化。

  隨所化有而說有。能化隨能化所悟空而說空。故此二於諦。是得失迷悟也。問用此語何為。解云。欲判凡聖得失迷悟。何者。眾生迷故見有。聖人悟故不見有。若爾同夢虎空華義。

  迷故見有。悟故不見有也。又今悟不見眾生。

  則唯真無俗。感應不交。凡聖兩隔。斯即孤真獨存。迥聖單立也。解云。聖人知於聖空。知於凡有。以知於凡有故得化也。難。今不問汝知。

  但問汝為見為不見耶。若不見化道即隔。若見即還是迷。汝親判迷故見有悟不見有。今既見有。即還是迷也。何者。中論偈云。若謂以現見而有生滅者。是則為癡妄而見有生滅。

  長行釋云。從顛倒無明故有眼。眼故見。今若見還是癡妄也。次解云。迷故見有故有。見柱故柱。今悟則知有是不有有。柱是不柱柱。然此雖能解。而大有失。一者同成論。二同地論。

  三復著難。言同成論者。成論明有假實兩惑有假實二境。迷假實境故。名假實二惑。如柱是假。四微是實。迷即見有故有柱故柱。悟假實二境即知是假柱。不柱柱不有有。他亦明。

  迷見有悟知不有有。今亦爾。則與他無異也。

  同地論者。彼云。只一樹。若作相心取。則有漏樹。若作無相心取。則無漏法林樹。是還是迷悟。迷故有相。悟故無相。迷故樹故樹。悟則不樹樹也。若悟時見不有有。則同成論及地論。若悟不見者。同夢虎空華義。夢故有虎。

  覺則不見有虎。諸法亦爾。迷故見有。悟故不見也。梁武何故作夢虎空華義。為此故作此義。若悟猶見猶迷。迷故見悟故不見也。又同大頓悟義。此是竺道生所辨。彼云。果報是變謝之場。生死是大夢之境。從生死至至金剛心。皆是夢。金剛後心豁然大悟。無復所見也。

  又有小頓悟義。明七地悟生死無所有。此出大論。大論云。譬如人夢中度河。作諸[(篠-〡)-木+用]筏。運手動足。而去此覺都無所有。七地菩薩亦爾。

  生死已來。至六地已還。如夢所見。七地菩薩。

  豁然而悟也。師為此義故。云迷故有悟則不有有。作此語。正為對夢虎空華義。彼悟時都無所見。今對彼故。云見不有有也。第三難且並。汝前云迷故有悟故空。則迷故見。悟故不見。今遂不有有。則不見見。不迷迷也。然見有不見有。此未悟耳。且問。那得此有。只瓶柱三界果報。那得此果耶。為倒業所起。不倒業所起耶。倒業起。唯迷見悟不見。若言不倒業起則不然。諸佛菩薩。三界之業已盡。豈更得三界之果。故不可也。若言三界眾生倒業所起。諸佛菩薩入三界化眾生者。是亦不然。諸佛入三界化眾生。為見三界故化。為不見故化耶。見則同迷。不見何所化。此義進退不可云云。難今家如此。亦得難他人。汝言三界。何業所起。十二因緣。過去無明與行。感得五果。

  無明即煩惱。行即業。業煩惱所感。諸佛斷五住惑盡。無復煩惱業。則不應見三界。見則同迷。不迷則不見。彼云。諸佛斷假實上惑。不無假實二境。故雖無煩惱故見也。責只問。所見境何業所起。悟業起迷業起。若迷業起者。悟則不見。悟業起則無此理也。次難。地論相心見樹有漏。無相心取則無漏法林樹。只問。此樹何業所起。為妄業起為真業起。若妄業起者。悟真則不見。若真業起者。何有真業起於妄樹耶。故此義難解也。次明二諦絕名第五。然此義三大法師無別釋。並云。世諦有名真諦絕名。世諦有名者。世諦諸法。有名有物名。有召物之功。物有應名之實。如喚火名。即得火來。不得水來。故名召得物。物應名也。真諦絕名者。真諦無名。真諦四忘之絕。絕名故彼云。以名詺真。去真逾遠。所以真諦絕名也。

  問若真諦絕名者。經中何故說有二諦耶。彼解云。經中說有二諦名者。借世諦名詺真。故有二諦也。次難彼義。汝真諦無名。借世諦名詺真諦者。世諦中何處有此名。真只是真如法性。世諦中何處有此名耶。世諦中若有真如法性之名。則可借此名來詺真諦。如詺苟為烏龍白虎。世諦中有烏龍白虎。可借此名詺苟為烏龍白虎。世諦中何處有真如法性名。而云借此名詺真諦耶。此難意。出大論第一卷。人等世界故有。第一義則無。如法性第一義故有。世界故則無。世界既無。何所借耶。而彼通云。聖人為作真諦名故名真諦。脫爾者。借名義壞。聖人為作真諦名。則非借世諦名詺真諦也。又難云。真諦無名。借世諦名詺真。此名為得真為不得真名。若得真則真有名。若名不得真借名何益。然此難可通。何者。彼云。真諦無名。為人不知真無名。借名詺真。令人知真諦無名。故借名詺真也。此難他不著。今更難之。汝云俗諦有名真諦無名。名無名待。不若名待無名。則名無名待。若名無名待。則真俗待。那得從來云三假是世諦。故不可也。若名不待無名。名則無所因。名無所因。自然名也。彼云。名體待。何意無因耶。難。

  汝世諦名體待。世諦待何物。此已如前難云云。更難云。三有為三無為待不。開善云。三有為三無為。皆世諦故。有為無為相待也。問有為待無為。無為有體。無為有名。無為之名。為是有為為是無為耶。解云。無為之名。是無常是有為。無為常法無名也。難。無為之名。是無常是有為。無為常法無名也。難。無為無名。

  無為既待。真諦無名。真諦亦待。真諦無名。真諦不待。無為無名。無為不待。此正就俱無名為難也。次明今釋二諦絕名。師從來有四句。

  俱絕俱不絕。真絕世不絕。世絕真不絕。絕不絕既有四句。說不說亦有四句。世諦不絕真諦絕。此義可知。言二諦俱絕者。真諦絕四句。離百非。世諦亦絕四句離百非。然此義從來所無。唯今家有也。言二諦皆絕四句離百非者。俗不定俗。俗名真俗。真不定真。真名俗真。真俗假俗。俗真假真。假俗則百是不能是。百非不能非。假真亦爾。何者。假俗則是是不能是。百是亦不是。非非不能非。百非亦不非。假真即非是不能是。百是亦不是。是非不能非。百非亦不非。是故皆離四句。絕百非也。雖二諦皆離四句絕百非。然二諦俱絕而大異。何者。俗諦絕則絕實。真諦絕則絕假。俗諦絕實者。是是則是實是。非非則是性非。以俗諦絕實故。是是不能是。百是所不是。非非不能非。百非所不非也。真諦絕假者。

  非是是假是。是。非是假非。真諦絕假故。非但是是不能是。非是亦不是。非但非非不能非。是非亦不非。是是與非是。一切不能是。非非與是非。一切不能非。真諦雙絕世諦假實。

  此即漸捨。明二諦皆絕義。俗諦絕實。真諦絕假實。此開八不義。至八不中。當廣解釋也。第二次就平道明二諦俱絕義。俗不定俗。由真故俗。真不定真。由俗故真。由真故俗。俗是假俗。由俗故真。真是假真。既云假俗。即四句皆絕。假俗非俗。假俗非不俗。假俗非亦俗亦不俗。假俗非非俗非不俗。假真亦爾。興皇長干。皆歎此語。直唱假俗。則四彈。假俗那是俗。若是俗則非假俗。既云假俗。故非俗也。

  假俗既非俗。可是非俗不。親言假俗。那是非俗。若道假非俗。可是非俗。既云假俗。那是非俗耶。問若爾應是亦俗亦非俗。既云假俗。那是亦俗亦非俗。既非亦俗亦非俗。應是非俗非非俗。既云假俗。那是非俗非非俗。假俗既然。假真亦爾。故二諦皆離四句。既豎離四句。

  則橫絕百非也。此則平道用。二諦無異。俗諦絕俗諦四句。真諦絕真諦四句。俗諦絕俗。諦性實四句。真諦絕真諦性實四句故。二諦是齊。平道用也。第三明二諦絕者。二諦絕即絕二諦。明二諦是教門。為表不二之道。諸法非是有非是無。非是有為眾生故強說有。為表不有。非是無為眾生故強說無。為表不無。此即有無表不有不無。故有無絕也。正意者不絕為表絕故。不絕即絕也。第四明二諦絕者。

  只二諦即絕與前異。前二諦望表道故二諦絕。今明。只二諦即絕。只言說即絕。如淨名經天女與身子論解脫相。關中云。身子雖知解脫無言。不知言即解脫。只言說文字即解脫。

  解脫不內不外不兩中間。文字亦爾。不內不外不兩中間。故文字即解脫。只文字即絕。略明四種絕義如此。此四種絕。攝一切絕也。涅槃經明絕待樂。對苦明樂。非是好樂。無苦無樂。乃是大樂。大亦有二種。相待大絕待大。此是何物絕耶。解云。此是漸捨絕。前明。相待樂非好樂。非苦非樂樂。乃是好樂。故是漸捨絕也。二諦俱不絕者。然絕有此四種。不絕亦有四種。翻此四種。即是四不絕。第一不絕者。

  俗諦絕實是非。不絕俗諦。真諦絕假不絕真諦。真諦絕假生滅。不絕真不生滅。故二諦皆不絕也。第二不絕者。既云假俗。何時絕俗假真。何時絕真。假俗名真俗。假真名俗真。真俗俗真。故二諦不絕也。第三不絕。二諦為表絕。

  何時絕二諦。二諦有二義。為表絕故言絕。而有二諦故不絕也。第四不絕。二諦言說即絕。

  只絕即不絕。師從來舉。佛影譬。遙望相好宛然。至邊都無所有。二諦亦爾。言說宛然而絕。

  絕而言說宛然。此亦是世諦絕。世諦不絕。從來所無。從來云。絕即真諦。不絕即世諦。難。

  若爾遙望。佛相好是世諦。近之無相好。應是真諦。今明。只相好宛然。而無所有。無所有而相好宛然。諸法亦爾。只不絕而絕。絕而不絕也。次明二諦攝法義第六。然此義。開善莊嚴兩家釋不同。開善云。二諦攝法盡。下至生死上極涅槃。預名相所及者。故皆世諦。只此名相即體不可得為真諦。為是義故。二諦攝法盡也。又彼明。生死涅槃。皆是虛假故是世諦。既是虛假故。可即空為真諦。所以一切法無出二諦也。彼引大品云。佛與弟子。知法性外無更有法。法性還是真諦。法性既攝法盡故。真諦攝法盡也。又引大品幻聽品。須菩提問。生死如幻如夢。涅槃亦如幻如夢耶。佛答云。生死如幻如夢。涅槃亦如幻如夢。設有一法出涅槃者。亦說如幻如夢。涅槃既是幻夢。故涅槃虛假。以虛假故。是世諦。虛假即空故為真諦也。問彼何故明涅槃是世諦耶。解云。彼明。涅槃三假中。是相待相續二假所攝。

  若是生死則具三假。何者。為異具所成故。是因成假。異具所成者。四微成柱。五陰成人也。

  前念滅後念續前念。名相續假。長短方圓。名相待假。具三假故為世諦。三假舉體不可得為真諦。生死為二諦攝也。涅槃為續待二假攝者。佛果續金剛心。金剛心滅佛果起。續故是相續假。涅槃復待生死。故涅槃是相待假。

  佛果不為異具所成故。非因成假也。問萬德成涅槃。何故非因成假耶。解云。萬德無別體。

  非別法成此人。人即是法。但義論人法。可軌義為法。統御義為人。無別異法成人故。云佛果不為異具所成非因成假也。以涅槃具二假故是世諦。即以此二假空為真諦。故涅槃具二諦攝。彼云。大品權教。雙林實說。二諦往收悉無不盡。故明二諦攝法盡也。莊嚴明二諦攝法不盡。二諦故自不攝涅槃。攝生死中法。亦復不盡。何者。生死中有有法有空法。虛空不為二諦所攝。虛空不為異具所成故。非因成假。無前滅後生。非相續假。亦非相待假。開善明虛空非因成假非相續假是相待假。何者。虛空有名相故。是相待假。莊嚴明。虛空故非因成相續。亦非相待假。何者。虛空是常。無有名相。名相是無常。以虛空常故無名相。無名相故非相待假。故虛空非三假。

  非三假非世諦。非三假故不可即空。故非真諦。問虛空既然。數滅非數滅云何。解云。小乘數滅非數滅。還是無常。還是世諦。但昔方便說為常。望今大涅槃。皆無常也。若今日數滅。還是大涅槃。復不得為二諦攝。非數滅同虛空。然三無為法。虛空無為常通今昔。餘二無為。昔無常今常。以今常故。皆不為二諦攝。成論明三無為一體。開善莊嚴。皆明三無為一體。此則開善。明三無為皆為二諦攝。

  莊嚴明三無為不為二諦攝也。然彼明涅槃非續待二假。難解。佛果續金剛心。何故非相續假。涅槃待生死。何故非相待假耶。彼解云。涅槃是續而非假。涅槃是待而非假。三假中因成假。涅槃非因成亦非假。若是相續。則是續非假。若是相待。是待非假。假是虛妄涅槃是實。故涅槃非假。而有相待。虛實待假非假待。佛果實續金剛心。佛果是實。故續而非假。非假故非世諦。既非假不可即空。故非真諦。引涅槃經云。若言解脫譬如幻化。凡夫禍得解脫者即是磨滅。有智之人。應當分別。人中師子。雖有去來。常住無變。故知。涅槃非虛假也。開善將前文難。大品云。涅槃如幻如夢。設有一法出涅槃者。亦如幻夢。云何言非假耶。莊嚴解此懸去。彼云。大品明空蕩相。第二時教。猶帶昔教意故。云如幻化。涅槃極說。明涅槃是妙有。亦名善有。不可空故。經云。空者二十五有。不空者大般涅槃。

  若爾。莊嚴涅槃亦為二諦攝。亦不為二諦攝。

  大品至法華。明涅槃為二諦攝。常住教。明涅槃不為二諦攝也。開善更將一經文難懸屈。經云迦毘羅城空大涅槃空。既云大涅槃空。云何非二諦攝耶。彼即曲解言。涅槃空者。

  涅槃空無諸相故。云涅槃空。難役置不令得去。經親云大涅槃空。何時道。空無諸相。空無諸相。別復是一種語。涅槃空無十相。十相者。三界男女相及五塵相。涅槃無此十相故。

  云涅槃空無諸相。何時明涅槃空耶。莊嚴終明涅槃不可空。明涅槃非磨滅法常住妙有故非假也。然仁王經。的有此文。仁王云。

  常住薩云若覺。超出世諦第一義諦外。此的是一文。而諸法師。不引為證。不引亦有意。

  言此經預疑故。不足為證也。兩家互相破如此。今時若為耶。解云。此兩家明涅槃未足。今更將大論及中論足之。中論偈云。一切實非實。亦實亦非實非實非非實。是名諸佛法。是四句束為三句。一切實非實為第一句。亦實亦非實為第二句。非實非非實為第三句。一切者。即是有為無為生死涅槃。故云一切。非實者。明有為無為生死涅槃皆是虛假。故云不實。一切實者。亦為無為一切法。皆入真如法性故。云一切實。如眾川入於大海同一鹹味。此即開善義也。亦實亦非實者。即是莊嚴義。莊嚴明生死非實涅槃是實。故云亦實亦非實也。非實非非實者。非一切實。非一切不實。雙彈兩家故。明非實非非實也。是名諸佛法者。論釋云。若於此三種。並皆得悟。則名佛法。若於此三種各執。則成戲論。不名佛法也。所以明此三種者。欲彈從來定執。論明此三種皆是如來方便。為眾生作如此說。

  若是實相非三非不三。此三句並是方便。開善莊嚴。不知是方便。於方便中復不盡。何者。兩家所計。方便中一枝義耳。得方便一枝亦好。而復於一枝中各相破射。各執是非。

  謂是道理實說。開善云二諦道理攝法盡。莊嚴云道理不盡。為是義所以成失也。問今時所明二諦。攝法盡不盡耶。解云。大乘經具有二文。此並是如來方便為緣之說。有時為緣說二諦攝法盡。有時為緣說攝法不盡。具有盡不盡二種法門也。又欲令攝盡則盡。欲令攝不盡則不盡。無所妨礙。何者。一家有單複六種二諦。前後明三種二諦。有時開則有三諦。有諦無諦非有非無中道第一義諦。

  有時攝三諦為二諦。有無並世諦。非有非無為第一義諦。乃至二不二為世諦。非二非不二為第一義諦。就此而論。則無出二諦。就前節復出義。有如此經文。則作前釋。有如此經文。則作後釋。無相違也。次明二諦同異義第七。然此義。前諸章中已明。今更略辨。何者。第一約涅槃大品二經。明二諦同異。第二明眾家釋二諦同異。言二經明二諦同異者。大師舊云。大品以空有為世諦。有空為真諦。涅槃明有空為世諦。空有為真諦。何故爾。大品是摩訶衍之初。涅槃是摩訶衍之後。說此二經。各治病不同。大品摩訶衍之初。正對三藏。明諸法是有。多明有所得義故。

  經云有所得者。聲聞緣覺。以小乘是有所得故。欲淨此有病。明說諸法有者。乃是世諦。

  諸法畢竟空。為第一義諦。所以爾者。叡師大論序云。見邪思之自起故。阿含為之作。知滯有之為惑故。般若為之照。若涅槃空為世諦有為真諦者。正對破三修斷無涅槃。小乘明灰身滅智得無餘涅槃。以為妙極。故肇師云。智為雜毒。形為桎梏。智以形惓。形以智勞。故滅身以歸無。絕智以淪虛。涅槃對此斷無之病。故明斷無乃是世諦耳。若常住涅槃三點具足。四德圓滿妙有涅槃。是為第一義諦。師云。若約此義而論。得作斯判。若約餘義。則不得也。此是二諦一枝之別義耳。

  今次通明之。大品涅槃一切摩訶衍經。皆以空有為世諦。有空為第一義諦。此義大品。

  故自有文。涅槃亦有此釋。故涅槃答文殊問中。開十種二諦。皆以有為世諦。空為第一義諦。又經論中。並明諸佛常依二諦說法。明所依二諦有為世諦。空為第一義諦。今依大品。有為世諦。空為第一義諦。涅槃反此者。

  唯大品依二諦。涅槃應不依二諦。既云諸佛常依二諦說法。豈釋迦一佛說兩經。便爾相背耶。以此而椎故。知有為世諦。空為第一義諦。此義則通也。又大品云。諸法如幻如化。涅槃如幻如化。涅槃經亦如此。故文云迦毘羅城空大般涅槃亦空。是故空有二諦。

  通二經也。又大論明四悉壇通十二部經八萬法藏。四悉壇中。前三是有。後一是無。

  故四悉壇即是二諦。四悉壇既通。二諦即通也。又二諦空有二境。生權實二智。照有是權智照空是實智。然從來人空有二智。是般若二智。動靜二智。是維摩二智。今明不爾。空有權實二智。十方三世諸佛法身父母。故維摩云。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一切眾導師。無不由是生。既是一切導師。皆由二智而生。豈止在大品。而不通涅槃耶。以二智通故。

  二諦亦通也。又大論云。若如法觀佛般若及涅槃。是三無異相也。又動靜二智。亦不的在維摩第三時教。何者。內靜照為實。外變動為權。此則自行為實。化他為權。始自發心終於窮覺。皆有此之二智。豈止局在維摩耶。為是義故。空有二諦。通一切經。空有二諦既然。三節二諦亦爾。又約叡師喻疑論意釋之。何故大品明空。涅槃辨有。彼云。大品為除虛妄。涅槃為顯妙有故也。然此兩語相成。要除虛妄妙有得顯。亦妙有得顯虛妄即除。雖復兩經相成。要前洗於虛妄。妙有方顯也。然此即是。今家涅槃有所無無所有義。洗妄即涅槃有所無義。顯有即是涅槃無所有義。故經云。空者二十五有。不空者大般涅槃也。一往如此。再往皆無。故經云。智者見空及與不空。智者既了生死空不空。即知涅槃有不有。斯則顯諸法非空非有非生死非涅槃也。此即有三節義。如前可知。次明二諦同異者。古來有鼠婁栗二諦案[卄/瓜]二諦。婁栗二諦。即空性不空。假假為世諦。性空為真諦也。案[卄/瓜]二諦。假為世諦。假體即空為真諦。廣如常解云云。次周顒明三宗二諦。三宗者。一不空假。二空假。三假空。野城寺光大法師。用假空義。開善亦用。用中最不得意者。如醜人學西施嚬轉益醜拙。彼知美嚬。不知嚬之所以美。開善用三宗不得意。猶是學嚬之類也。然三宗義。不空假還是鼠婁栗。空假是案[卄/瓜]。今家所辨初節二諦。是假空義。假故空。雖空而假宛然空故假。雖假而空宛然。空有無礙。略明二諦義竟。有常別當廣述云云

二諦義下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