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正藏》第72卷No.2326   No. 2326   華嚴宗一乘開心論卷下(本一)   第三明入一乘開心三昧門者須二方軌。一證成道理。二聖言道理。初道理者。謂以八十有一比量。為我耶網之正劍。後道理者。謂約以一千餘義海作入心明之軌範(具列如下)。   第一證成八十一量者。先出圓印量圖。後重釋因由。第一圓印量圖者 T71000101.GIF   第二重釋因由者。謂一大法身。毘盧遮那。圓智海藏。所說華嚴三昧門。   無能信量釋曰。一切三乘等。未入華嚴三昧。皆悉不能測量一乘因分。何況果分乎。論因分果分談意任此。如十定品雲。佛言普眼。幻中幻相。尚不可說。何況普賢菩薩祕密身境界。祕密語境界。祕密意境界。而於其中。能入能見(云云)又如第九地頌中。求三乘道。猶為易。能信是法甚為難。具如中卷。   萬法歸入釋曰。謂顯末教所歸處。一切三乘佛菩薩等。終歸入此三昧海。更無餘本故。彼同性經意。亦指此三昧海故。此經雲。猶眾水流入大海等。   大士住處釋曰。若三乘別機。見佛初成道。至涅槃時各唯說三乘法。以為己分。一乘普機。都無此見唯此三昧。以為己分。廣如五教上卷十見中說。故十地品雲。佛子譬如大海以十種相。得大海名。不可移奪。何等為十。乃至八大身所居。乃至菩薩亦復如是。以十相故名菩薩行。不可移奪(云云)明非三乘菩薩行   圓寶積聚釋曰。一切法藏。圓滿成就。唯在此教。自餘教門。任機說分。隨樂示小未積圓寶。今此經名圓滿修陀羅意在此。准之   心珠出現釋曰。謂開發眾生性起心中法界無礙自在法門令顯現故。此經破微塵生經卷等   更無異路釋曰。餘教一切二乘菩薩等。乘自乘輅。無量無數那由他劫中。雖修六度萬法。而未入此三昧門。猶名假名菩薩。未名真實。何以故。成究竟佛。更無餘路故。廣如性起出現品說輪王大子喻。在此見之」   廣大無盡。釋曰。餘教中未說十十無盡無盡圓融道理。廣如中卷初引。如賢首品中。若人根明利有大慈悲心。饒養諸眾生。為說菩薩道。若有無上心。決定樂大事。為示於佛身。說無盡佛法。廣如五教中說。此因亦名法爾。謂凡諸佛初出興世。將欲開顯。所化蓮華法爾皆於第二七日海印定中。演出如是無盡法門。經文雲。法如是故。此則如大王路法爾常觀。又經題號大方廣意在此。意雲。大佛大法大因大果等。亦此因名廣大無比。故通玄華嚴會釋雲。十大方廣佛華嚴經中。即以此經名根本。佛乘為宗。又以因圓果滿法界理事自在緣起無礙為宗。為此經名大方廣佛華嚴經。還以佛乘為宗。此經有十種甚深廣大無比法。與諸經別。一是一切諸法。佛自體法界根本之乘。非是三乘權施設。故甚深廣大無比。二佛身即是本身。無量相海之所莊嚴。一一毛孔含容法界。一切境界重重無盡甚深廣大無比。三此經說一切諸佛本報國土。十蓮華藏世界海。一一蓮華藏世界。皆有十世界微塵數廣大剎。清淨莊嚴一一廣大剎。復有十佛世界微塵數諸山剎眷屬圍繞一一華藏世界等。滿虛空互相徹入。重重無盡。甚深廣大無比。四此經說有菩提樹。金剛為身。琉璃為幹。枝條雜寶所成。花雜色。摩尼為果。與花間列。高逾九天。金剛藏菩薩身內所現菩提樹。其莖周圍如十萬三千大千世界。高百萬三千大千世界。枝條廣狹。與樹相稱。廣大無比。五此經說普光明殿。包含法界眾妙寶飾。光影重重。眾寶樓閣臺樹。階砌莊嚴。普光映徹。遍周法界廣大無比。六此經有一切處文殊普賢菩薩體用。相徹充滿法界理事無礙。纖塵之內行海無盡。甚深廣大無比。七此經有如來於剎那際從兜率天降神母胎成佛說法化終涅槃然不廢報身。常住菩薩眾海。充滿十方無盡身雲。皆真金色。目髮紺青。身色光明。互相照徹。如是眾海。皆齊法界。十方無間。無有纖塵空缺之處。體相徹入。色像重重。無妨無礙。隨所宜湛。對現色身令諸眾生發菩提心。而無失時。如是眾海廣大無比。八此經若有大心眾生。於此法門。深生信心。不讀餘經。深明體用。以少方便疾得菩提。初發心時。十住之首。位齊佛果。如來出現品中所說雲。設有菩薩。於無量百千那由他劫行六波羅蜜。修集種種菩提分法。若未聞此如來不思議大威德德法門。或時聞已不生信解。不順不入。名為假名菩薩。以不能生如來家故。若得聞此如來無量不可思議。無障無礙智慧法門。聞已信解。隨順悟入。當知此人生如來家。隨順一切如來境界。又下文。佛子。菩薩摩訶薩。成就如是功德。少作功力。得無滅智自然智。又普賢菩薩言。見佛聞法不生信者亦成解脫智種。作食少金剛等喻。廣如經說。此經有如是大威德不思議法門。超諸三乘。廣大無比。九此經有表法之首。善財童子不離一念而經一生。不離一處遍至十方。經五十五善知識得一百一十城之法門。一一菩薩法。諸藝行相。身色形貌。攝生之軌皆齊法界。具足無盡廣大行門。不離一生。便成正覺。更無始終前後之際。即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如是廣大無比。十此經有十佛境界。十無盡法門。十智。十地。十身。十眼。十耳。十鼻。十辨。十寶山王。十龍王。十剎塵。十海。一一各具十不可說境界譬喻無盡法門。廣大無比。 深極無二。釋曰。餘三乘門唯是他受。及化身等說。未預究竟真實十法身說。廣如五教上卷主異中說。   自許佛說一切示現無有餘故。釋曰。指華嚴經海印三昧因由。廣如開心中卷說。   猶如大海。釋曰。指喻支。通玄華嚴會釋雲。此經有十種德。一如大海眾流所歸。諸流入已。隨即廣大。皆同海德。此經亦爾。若有眾生。能生信入者。即同如來海果位。二如世間井泉。以海為體。若人飲者皆得海味。一體無異。但隨業力而得鹹味。此經亦爾。若有大心眾生。聞持信入。便得如來法身佛性大悲智味。闡提之人無所堪為。然如來智性當作生因。三猶如大海有四寶珠。一名積集。二名無盡寶藏。三名遠離熾然。四名具足莊嚴。此四種珠一切凡夫諸龍神等所不能見。此經亦爾。一切二乘及權教菩薩行六度波羅蜜。菩薩未迴心者所不能見。唯除最上佛乘。大心眾生能見此經而生信入。自見自心同佛知見大智之寶。此經如來出現品雲。此諸眾生。雲何具有如來智慧。愚癡迷惑不知不見我教以聖道令其永離妄想執著。自於身中得見如來廣大智慧。與佛無異。四猶如大海。一切諸龍魚等同在海中即有出生。此經亦爾。能說一切眾生心海一念之中有無量諸佛。於眾生心海而興出世成等菩提。如此經如來出現品雲。佛子。菩薩摩訶薩。應知心唸唸常有佛。成等正覺。何以故。諸佛如來不離自心。成正覺故。如自心然。一切眾生亦復如是。五猶如大海能受大雨。無量大雨一時渧入。若水及海皆同海味。無有前後。此經亦爾。為此經說。十住初發心時。便成正覺。經雲。以少方便。疾得菩提。如善財龍女等。是其人也。六猶如大海大身眾生之所都止。此經亦爾。最上大心眾生之所都止。深池之龍不樂其居。七此經猶如大海不宿死屍。此經亦爾。若有見聞信樂而能悟入。永離凡夫權學。闡提死屍直同如來法身性海。八此經猶如大海潮不失時。此經亦爾。若有眾生根堪聞者即得聞之。隨其欲樂。即得聞之。五乘法化而無失時。如來出現品(云云)。   定餘所不攝。釋曰。指宗支。如上三支證文。廣如下出。   論曰。此量有法無不現之法。故攝一切法。攝一切法故更無異喻。無異喻故設無可作違決之喻是故離諸過。然有迷者雲。大海不受死屍故萬法歸入。因不極成。喻亦一分能立不成(云云)為披此等迷。兼須成因。及第五因悉之。此量明文在華嚴同性寶積守護大集等經。起信法界無差別等論。其經論文。雲何顯示。   華嚴經雲。一切示現無有餘。海印三昧勢力故。又雲。一切示現難思議。華嚴三昧勢力故。   大乘同性經雲。所有聲聞法。辟支佛法。菩薩法。諸佛法。如是一切諸法。皆悉流入毘盧遮那智藏大海。   華嚴第一名普光明地。在於一地普攝一切諸地功德普梵互舉悉之。   寶積經雲。諸菩薩摩訶薩。於此一切法印之門。隨學隨入以善修行此諸法門。得一切諸法海印三昧。此三昧者如實相應。能攝諸法善方便智。是故諸菩薩於此印門應善修習住一切法海印三昧。觀一切法。而能出生無量無邊大法光明無邊慧。譬如大海水乃無量而無有能測其量者。一切諸法亦復如是。又如大海。一切眾生流悉入其中。一切諸法入法印中。亦復如是。故名海印。印一切法悉入諸法海印之中。於此印中見一切法。同於法印。又如大龍及諸龍眾諸大身眾。能有大海。能入大海。於彼大海以為住處。諸菩薩亦復如是。而於無量百千劫中善修諸業。乃能入此三昧印門。於彼印門以為住處。為欲證得諸佛法故。善巧圓滿一切智故(乃至)是故此法名一切法海印三昧。又如大海是大珍寶積集之處。此三昧者亦復如是。是一切法。及法善巧積集之處(云云)   華嚴十地品雲。佛子。譬如大海。以十種相得大海名。不可移奪。何等為十。一次第漸深。二不受死屍。三餘水入中皆失本名。四普同一味。五無量珍寶。六無能至底。七廣大無量。八大身所居。九潮不過限。十普受大雨無盈溢。菩薩行亦復如是。以十相故名菩薩行。不可移奪(云云)如上量因須此等合喻。見之可知。餘如前什。   法界論頌曰。能益世善法。聖法及諸佛。所依寶處因。如地海種子。復次菩薩心如地。一切世間善苗生長所依故。如海一切聖法珍寶積聚處所故。如種子一切佛樹出生相續之因故。像和尚釋曰。頌中初二句標三宗。次一句出三因。後一句舉三喻。廣如疏文。   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雲。復次善男子。何等名為海印陀羅尼門。善男子。如大海水印現一切。謂四天下所有色相或眾生色相。或非眾生色相。山澤原阜。樹木叢林。藥草百穀。日月星辰。摩尼雲雷。村營聚落。城邑王都。及與諸天男女宮殿。一切資具。香林池沼。渠河泉流。綺麗嚴飾。如是等類上中下品。一切色相。於大海中平等印現。故說大海。為第一印。最勝妙印。希奇殊特。無等無過。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住此海印甚深三昧。得與一切眾生身平等印。得與眾生語平等印。得與眾生心平等印。十方世界諸佛語業轉妙法輪。菩薩皆從海印所流。於口門中平等演說。隨有所說皆與諸法印。無違亦無疑惑。能令法界一切眾生皆悉悟解。故說此印。諸印中上。所謂婀(上短)字印者。以一切法性無生故(乃至)第四十二字雲。瑟奼(二合)字印者。悟解無邊無盡體故。善男子。菩薩以是等種種法相分別演說諸字印門。善男子。是名深入海印三昧陀羅尼門。廣如經文。   又寶積經二十五雲。何者名為法光明門。而能出生善巧光明。謂能了知異名教門。祕密教門。異名事門。攝取事門。諸差別門(乃至)以三昧力觀諸法門。於三昧門出生智慧。而能了知如實理趣三昧力故。觀法門故。生智慧故。以三昧門了知法界。住善方便。能起一切法門光明。得一切法海印三昧。無邊慧。雲何法門。謂阿字印。印一切法。無明所作行得圓滿。阿字為首。無明止息。無所化故。諸菩薩。摩訶薩。應入無相印門。以□諑詘纍纍□飯衽□□□禳埤□□□咽□□餽□□□□□裀□檳妥□□□□觷□導□□□□□□□逆□  起信論釋曰。大本華嚴契經中。作如是說。其圓圓海。得諸佛勝。其一切佛不能成就。圓圓海劣故(云云)廣如中卷引。既判勝劣。明知華嚴三昧門餘一切教所不攝。依如上經論文。立此比量。   問。如今是量對敵阿誰。答。除歸信高機。及以密證。若有正將世口利手筆不信開閉逆亂論宗之一切顯敵。為破此邪雲立是正劍。是故宗置定字遮立已成等。故此經出魔業中雲。學世間論。巧於文字。善於句味。手筆文誦樂說二乘。隱覆深道。是為魔業(云云)出佛業中雲。化斯等類第五佛業(云云)具如下引。然則非因明道。無奈何方。是故慈氏無著世親護法陳那天主等諸大論師。龍樹提婆堅慧等諸菩薩。摧彼邪道皆須此道。雖爾是道甚難。學流希代。東夏西天亦於聲因二宗。獨步之人。萬而一也。然有歸真大師華嚴和尚。法諱曰長歲。唯於自宗非溫心肝。亦涉獵他家主。若唯識因明正理等論及彼文句。寸陰是惜。是以授余有寫瓶之樂。許人以普門之悲。是故追悲前師之遺風。顧歎後學之迷道。總記以聞天皇廣智然因明法散在一切經論。或說因喻。或示宗因。或顯三支。或合宗喻。妙法蓮華經。大方廣華嚴經等。是以不學之流。主彼宗喻因。宗喻因綺互文句。舌卷足逗。至有諺曰。學堂無因明。大樂無大鼓。因明指而不壞。猶如將軍無利器。對敵。都無所為。勝負幽致與立敵號。意在伊耳。然世人多於得為是。末學作非。終言於一乘道不須比量。不知世間非學及二乘狹心因量求過不及之經意。作如是迷。豈諸菩薩不求此道。得究竟覺。故瑜伽論中。菩薩求法。於一切五明處(云云)諸經論所說五明中因明。四道中證成者名異義一。諸佛菩薩真俗諦境。皆不出此五明處四種道理。若不習此四五境。得成正覺。無有是處。故探玄第三。通釋經論。用十方便中第六四種道理者。雜集第十一。因辨觀察契經等法。應當解釋諸法道理。道理有四。一觀待道理。二作用道理。三證成道理。四法爾道理。案雲。觀待有二。一俗諦緣起。要相待生。此通染淨。二真諦之理待了因顯。此唯約淨。二作用亦二。一緣起諸法各有業用。二真如法界依持等用。三證成亦二。一比量成立。二現量成立。四法爾亦二。一諸緣起法。有佛無佛。性從緣起。二真如法界。性自平等。廣如解深密等經論等說。五明廣釋亦如瑜伽顯揚對法方便心等論說悉之。上來述證成道理竟。但聲明法者。真言宗分明所傳。先來學者。未見得之。   第二聖言一千義海門者。謂今且此出十門。是為觀行者之心鏡(初九別門。後一雜部門)。   明三種世間為一大法身門。一。   明十種本經為一華嚴教門。二。   明三業禮佛儀式真似異門。三。   明諸教懺悔淺深知不知門。四。   明從微至著發菩提心階門。五。   明諸乘所持陀羅尼分圓門。六。   明諸門入定寂用礙不礙門。七。   明入三昧門機非器簡持門。八。   明正入三昧觀心理軌躅門。九。   明諸宗佛相好廣略粗細門。十。   第一明三種世間為一大法身門者。略作三門。先開三世間覺體。次示諸尊開合義。後出佛身無礙。第一開體者。案此經。第一本有。二先列。三別文。後示三為一。初列三別者。   一器世間佛。釋曰。此有四種。   一道場地經雲。其地堅固。金剛所成。像和上釋雲。地為行所依本。俱捨第十一雲。唯此洲中有金剛座。上窮地際。下據金輪。一切菩薩將登正覺。皆坐此座。起金剛喻定。更無餘依及餘處所有堅固力能持此故。此中望彼有同有異。思之。上妙寶輪。及眾寶花。清淨摩尼。以為嚴飾。諸色相海。無邊顯現釋雲。謂此寶輪具五義故。一圓滿義。離缺減故。二攝德義。輪等具故。三轉動義。從此向彼故。四摧惑義。如碾碎等故。五降伏義。如聖王輪寶故。又寶是可貴義。下文言。寶花成妙色莊嚴光明輪。充滿諸法界十方靡不遍(已上)苑雲。摩尼正雲末尼。末謂末羅。此雲垢也。尼雲離也。言此寶光淨。不為垢穢所染。又雲。摩尼此曰增長。謂有此寶處必增其威德。舊翻為如意等。遂義譯也。如意者。一如能化意。平等救故。二如所化意。求皆得故。藏雲。色相嚴淨。謂此妙色具四義故。一炳著義。具形顯故。二即空義。含靈而立故。三具德義。一攝一切故。四有用義。眾生見聞。護勝益故。此類多端。故雲種種(乃至)謂器海。深而且廣。蘊德包含。潤益無邊。故雲如海。大海十相。於此應辨。下文世界海名。從此而立(已上)摩尼為幢。常放光明。恆出妙首。眾寶羅網。妙香花纓。周匝垂布。摩尼寶王。變現自在。雨無盡寶及眾妙花分散於地。寶行列。枝葉光茂藏雲。幢有二義。一高出。二降。如帝釋幢。有二。一標幟。二隨緣。蓋亦二義。一顯勝。二蔭覆。光亦二義。一除闇。二照現。下文雲。於寶幢中有光明。垂寶旗旛而莊嚴(云云)依稱讚淨土經七寶者。一金。二銀。三吠琉璃。四頗胝迦。五赤真珠。六阿濕摩揭波。七牟婆陀拉波(已上)佛神力故。令此道場一切莊嚴。於中影現。釋雲。此等中亦有總別同異成壞六相。即入無礙。可准通之。道場地竟。廣如疏說。   二菩提樹經雲。其菩提樹。高顯殊特。金剛為身。琉璃為幹。眾雜妙寶。以為枝條。藏雲。樹為行德建立菩提。樹有三釋。謂鄰近依主及持業。以圓教中依正無礙。人法相。是故得菩提即樹也。高出六天。顯曜十方。故雲殊特。此是總句。下以九句。別顯殊特。一幹殊特。謂是樹身明淨堅固義。故雲淨琉璃等。二枝殊特。謂樹枝條是方便隨機差別義。故雲寶枝等。寶葉扶疏。垂蔭如雲。寶華雜色。分枝布影。復以摩尼而為其果。含輝發焰與花間列。其樹周圓。鹹放光明。於光明中。雨摩尼寶。摩尼寶內有諸菩薩。其眾如雲。俱時出現藏雲。又此上五句。成一樹體。謂淨法界。如地顯現佛身。如地生樹。隨機見異如樹生果。此約起化攝生。現於佛樹。又釋本識如地。識中菩薩種性如樹子。發菩提心如生樹芽。增修正行如長養樹身。隨位造修。如樹分枝。此約自行蔭覆利他如樹葉蔭。自他二行交飾如花。因圓果現如樹成果。此約修行次第以成佛樹。此上五句明樹體攝眾德。又以如來威神力故。其菩提樹恆出妙音說種種法。無有盡極苑雲。此一佛力加嚴。謂說法無盡故雲恆也。藏雲。九佛力殊特。謂佛力加持。出音讚德。若不樹中自出音讚。世人無有能去如來勝功德者。此十句中。六相總別可准知之。覺樹竟也(已上)。   三宮殿處經雲。如來所處宮殿樓閣。廣博嚴麗。充遍十方。第三宮殿樓嚴中。十一事分五。初一量及相嚴。謂廣而且麗。於中四句。一標主。次二舉事廣麗後句釋廣。此總句也眾色摩尼之所集成。種種寶花以為莊嚴。諸莊嚴具流光如雲。從宮殿間萃影成幢。無邊菩薩道場眾會。成咸集其所。以能出現諸佛光明不思議音。摩尼寶玉而為其網。如來自在神通之力。所有境界皆從中出。一切眾生居處屋宅。皆於此中現其影像。自下有九。一體嚴。謂眾色摩尼成故。次一相嚴。謂寶花莊故。次七勝用嚴。一嚴。具出光。如雲湧出。應用無來。用謝無去。二宮殿間影成幢。勘影字。梵雲阿縛(無賀)皤(滿賀)娑。此雲照曜。亦云影亦云光。雖通三義。量所宜用。今此應雲光華成幢。苑音義雲。萃影。萃疾醉反。易曰萃聚也。毛詩傳曰。萃集(已上)三眾海所集勘梵本雲阿難攘菩提薩埵曼荼羅娑揭羅三摩縛薩欏囊羯鞞。此雲無邊菩薩部類眾海湊入之藏。其曼荼羅音通於五義。謂泥壇日輪圓滿境內部類。今此即當部類之義。以道場眾會無邊品類。周匝遍滿。不但集在宮殿邊故。讚宮為藏者。以其包菩薩眾故。四出佛光聲有二種。一佛光出聲。二聲與光別。然是法界體事。又能說法界門。名不思議。五寶網周垂。六現佛力境。七現染影像。問。染淨不俱。如何淨中現染。答。染以無性為性。仍不壞相故。淨證無性成與染全為體。不壞淨性故。染淨相望。非即離也。又以諸佛神力所加。一念之間悉包法界。此一□後一佛力加嚴。謂於時處體事而現廣促。業用一念包法界也。一念者。仁王觀空品雲。一念有九十剎那。一剎中九百生滅。下文說准此應知。   四師子座經雲。其師子座高廣妙好第四師子座嚴中十事四。一量及相嚴。謂高廣而復妙好。上無加故高。旁無外故廣。即事而理故妙。即理而事故好。此總句也。藏雲。第三寶座殊勝。於中亦有十句。初一是總。依智論。佛為人中師子。佛所坐處。若林若地皆名師子座。王座處亦爾。又坐此座。說於無畏師子吼法。是故亦名師子座。下離世間品明十種座中。師子座分別演說甚深。此上皆依主釋。或亦持業釋義故。以依正渾融故。又以此座包含法界。人法教義一切法故。及彼十方諸佛世界。深廣殊勝特。故雲不可思議。猶如大海問。此師子座有何義理名不思議。答。既名不思議。義實無盡。略論十種。不可有分思。以同法界故。不可無分思。為機現故。不可以理思寶花事嚴故。不可則事思。如來藏性故。不可依報思。以菩薩等所成故。不可正報思。是佛依果故。不可以人思所依法攝故。不可以法思。具有三業為人用故。不可以果思。具有因位諸菩薩故。不可以因思。佛果所有故。此上十義。無礙相即。謂一座是總相。十義是別相。齊是座義是同相。十義不雜是異相。由此十義令座法起是成相。各住自法是壞相問。既雲為機現故。非無份量。未知其量。分齊若為。答。然亦難知。但可比況辨之。如地品說。十地菩薩座量周圍如十阿僧祇百千三千大千世界之量。以此座量比如來座。   其猶以豆許土比大千世界是如來座量極難量也(云云)通玄居士疏四雲。師子座為依果。從其師子座一段文中義分為三。一釋座名。師子者依主釋。如來於大眾中。得無畏故。非於座上有師子座嚴。設有者但明依報故。二陳座高廣者。經但言高廣。不言量數。今以例比之。如下十住位中帝釋天宮佛座。高十千層級。十行位中夜摩天宮佛座。高百萬層級。十迴向位中兜率天宮佛座。高百萬億層級。高廣隨位。各各相稱。以次類之。十地之位。他化天宮其座高億萬億層級。彼天宮已超化樂故。第三禪中說十一地。又超二天。倍倍更高。十地品不言佛座層級高廣之量也。但以次類之。此之四位佛座。高下層級不同者。以明隨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進修階降隨位所見高下不同。以實而論佛座高廣。無有決定大小高下可得。為如來心量盡所計故。無有量也。所招依果亦不可以量度故。如無邊身菩薩。量佛身際不可得故。已出情際心數量故。以此義故住毛孔中而身不小。居法界中而身不大。為情量盡故身若隨類。及座高廣。座亦隨類。若以如來自報體而言。以法界為座體。因既如是。依果亦然。故亦非可量。如法界品中。等於法界。座量為定(云云)餘教佛座未見如是。故貞元錄雲。玄奘於西域請得如來肉舍利一百五十粒。金佛像一軀。通光坐高尺有六寸。擬摩揭陀國前正覺山龍窟影像。金佛像一驅。通光座高三尺三寸。擬婆羅□斯國鹿野苑初轉法輪像。刻檀佛像一軀。通光座高尺有五寸。擬憍賞彌國出愛王思慕如來刻檀寫真像。刻檀佛像一軀。通光座高二尺九寸。擬劫比他國如來自天宮下降寶階像。銀佛像一軀。通光座高四尺。擬摩揭陀國鷲峰山說法華等經像。金佛像一驅。通光座高三尺五寸。擬那揭羅曷國伏毒龍所留影像。刻檀佛像一軀。通光座高尺有三寸。擬喚捨釐國巡城行化像等(云云)案。見寶塔品變淨土文。諸寶樹下皆有師子之座。高五由旬(云云)然此文意異。非對二乘說法華之本意。若不爾者。違佛性論為二乘人化身□□。探玄四雲。大集經中菩薩得蓮華陀羅尼故。凡說法處皆有蓮華座(云云)摩尼為臺蓮華為網。清淨妙寶。以為其輪。眾色雜華而作纓絡。此四事體嚴。謂一臺是摩尼。二網是蓮華。三輪是妙寶。四纓是雜華。苑音義雲。纓絡。經本有作瓔珞二字並謬。瓔謂似玉之石。音與纓同。非此用堂榭樓閣。階砌戶牖。凡諸物像。備體莊嚴。寶樹枝果。周迴間列。塵尼光雲互相照曜。十方諸佛。化現珠玉。一切菩薩。一切髮中妙寶悉放光明而來瑩燭。此四事相嚴。一諸事備嚴。二枝果間飾。三寶光相照。四主伴珠寶俱放光瑩。苑音義雲。堂榭。榭徐夜反。爾雅曰。闍謂之住臺。有木謂之榭。郭璞注雲。謂臺上起屋者也(云云)復以諸佛威神所持演說如來廣大境界。妙音遐暢。無處不及。此一事佛力加嚴。說佛境界。苑音義雲。遐遠也。暢達也。及至也。 上來總明器世間圓滿竟。   二智正覺佛經雲。爾時世尊處於此座於一切法成最正覺。苑雲。標雲。於一切法者真俗二諦法也。成正覺者。獲得曰成至極名最。離倒為正開悟稱覺。於何開悟。謂即前一切法。雲何開悟。此有三釋。一雲。於真諦境證離言性際。於俗諦境窮盡差別相。二雲。法差別境。即無差別故。如瑜伽三十八雲。如其勝義覺諸法故名等正覺。後釋雲。智入等是也。三雲。證真即俗而不壞真。證俗即真而不壞俗。真俗二境及智鎔融。不二而二。二而不二。如是開悟為正悟之極。故雲最正覺也。藏和尚雲。明智正覺世間圓滿。於中略作五門料簡。於中四門如例。第五釋文者。文中釋此智正覺義。還以十門。初一總。餘九別。總中先身安實座故雲如來處。此等後智契真原。故雲於一切法成最正覺。又如來者。地持論雲。言語所說不乖於如。故名如來。又轉法輪論雲。第一義諦名如正覺名來。正覺第一義諦故名如來。又經雲。乘六波羅蜜來成正覺。故名如來。又論雲。乘如寶道。來成正覺問。此既出障得名如來。門不在纏名為如去。答。亦有是義。故經雲。法身流轉五道名曰眾生。既雲流轉。當知有去或亦無去。以雖在纏而不動故問。若爾出障不動應無有來。答。淨法順真。從真所起故得有來。染法違理。是妄法故不得有去。或亦無來。以始覺之異。是故無來。故經雲。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曰如來。又一切法者所覺二諦之法。最正覺者能覺之妙智。以菩薩亦有隨分正覺然位未極不得稱最。今就至極名最正覺。智入三世悉皆平等。此釋言智入等者釋前於一切法正覺也。其身充滿一切世間。二身業中雲其身等者有二義。一即此座上坐時即充滿法界眾生前故。亦佛身全收三種世間故雲充滿。其音普順十方國土。三語業中雲其音等者此通三種。一音聲。二言音。三言所詮法。文雖通三。意在說法。能順十方故。藏雲。下以九門別顯如是成正覺之義。謂於如來一法界身。隨緣顯現。有三重三業。初有三門明平等三業自在攝生。二其身遍坐下明攝生三業成益非虛。三悉能普現下明成益三業即用歸如。譬如虛空具含眾像。於諸境界無所分別。又如虛空普遍一切。於諸國土平等隨入。藏雲。如虛空有五種義。似佛圓音故以為喻。一周遍義。譬佛圓音遍周法界無處不至。猶如目連達尋佛聲不得岸畔。二平等義。謂空雖普遍。體恆無二。況佛圓音平等一味。三無礙義。謂此虛空無所障礙。譬佛圓音隨根生熟。聞與不聞俱無障礙。四對現義。謂一切眾生皆謂虛空對其前而無現前。圓音亦爾。隨種種機別別獨聞。如音無彼此。五含受義。謂此虛空包含容受諸色法故。圓音亦爾。含攝所詮諸法義故。餘義如下性起品說。身恆遍坐一切道場。菩薩眾中威光赫奕。如日輪出照明世界。三世所行眾福大海悉已清淨。而恆示生諸佛國土。無邊色相圓滿光明。遍周法界。等無差別。演一切法。如布大雲。前中言遍坐一切道場者其類有五。故言一切。謂一一切同類世界中道場。如名號品等說。二一切異類世界中道場。謂樹形等。如世界成就品說。三一切世界種中道場。四一切世界海中道場。並如華藏品說。五一切微塵中諸世界內道場。乃至重重如是五類。佛皆遍坐。藏雲。一切道場者有三類。一遍一切須彌山界。二遍一切樹形等界。三遍一切塵道。重重如帝網界。故下文雲。是盧捨那佛常轉法輪處。一一毛端悉能容受一切世界而無障礙。各現無量神通之力教化調伏一切眾生(第三毛端容剎德)身遍十方而無來往。智入諸相了法空寂(第四身智歸寂德)三世諸佛所有神變。於光明中靡不鹹睹。一切佛土不思議劫所有莊嚴悉令顯現(第五光現佛事德。苑音義雲。靡不鹹睹。靡亡彼反。珠叢曰。靡無也。睹視也。不思議劫。劫梵語也。具正雲羯臘波。此翻為長時)。 上來明智正覺世間。   三眾生世間佛經雲。有十佛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所共圍繞。苑雲。略顯三門。一眾數。二新舊。三位地。初中通辨九會。眾會數總有一百七十二眾。謂都序中有四十一眾。謂同生一眾。異生三十九眾。佛師子座中一眾。此四十一眾遍九會。若依融攝。一一會中有餘會眾稱法界會。互相在故。准計可知。藏雲。明眾生世間圓滿略作十門分別。一明眾數。二新舊。三定器。四世出世。五界趣。六諸我。七權實。八位地。九表法。十因果。初眾數者。謂此初會。有五十五眾。第二會中有新舊二眾。三四二會各有天王菩薩二眾。第五會中昇天品內有五十二眾及雲集一眾。第六會中有同生異生二眾及第七會一眾。第八會中菩薩聲聞及天王三眾總為一百二十眾。於中一一或以十佛世界塵數為量。如是等皆無分齊。然此等八會既並同時互相融成一法界大會。即知一一會中各有一百二十眾。無齊相。此且約此一世界八會說。苑雲。第五會中一百一十一眾。謂舊眾為一。昇天品內供眾證法眾及天王眾。及偈讚品中新集眾。又十迴向品中證法眾。第六會中有四眾。謂偈天女眾。同生異生眾。證法眾。第七第八兩會各唯一眾。謂普賢普眼等舊眾。第九會中三眾。謂菩薩眾。聲聞眾。天王等舊眾。上來且就別有此不同。若依融攝。一一會中有餘會眾稱法界會。互相在故。准計可知。若通十方虛空法界一切世界皆各有此無邊眾會相入重重。如帝網無盡。即不可說不可說也。是謂華嚴海會眾數五界趣者。於三界中除無色天。以隨相寄法非殊勝故。若仁王經亦有無色天等。六趣中除地獄眾。以彼極苦寄相顯法亦非勝故。若陀羅尼經亦有此眾。又無人王眾以相顯非奇故。或菩薩即人眾也。或唯列王眾如後十八眾說以表法自在故。或通王臣。如此三十四眾中說以具主伴故問。若准此門三世間中眾生身。佛不攝無色及地獄眾。何故會捨那品明三世間中。眾生身雲。於一微塵中現有三惡道天人阿修羅各各受報業(云云)答。三世間中無法不攝。但同聞中表非寄故且不列耳。今此頌文據盡理說故不相違。見龍猛菩薩判。八人法者。若三乘中但寄人顯法。仍人非是法。若一乘中此等諸人並是法界緣起法門。又此一眾。即通三世間。以或作河池井泉水等國土身故。餘可知。十因果者。若三乘中俱是因位。若一乘中或皆是因。以未是佛故。或俱是果。以並是海印中現故。又乘解脫力。入佛海故。或通因果。由前二義故。十定品雲。爾時普眼菩薩。白普賢菩薩言。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得如是法。同諸如來。何故不名佛。何故不名十力。何故不名一切智(乃至)何故修行普賢行願。猶未休息。何故不能究竟法界捨菩薩道。時普賢菩薩告普眼菩薩言(乃至)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已能修習去來今世一切菩薩種種行願。入智境界。則名為佛。於如來所修菩薩行有休息。說名菩薩。如來諸力皆悉已入。則名十力。雖成十力。行普賢行而無休息。說名菩薩(乃至)廣大修習圓滿不退。則名未息普賢願者(乃至)雖知法界無有邊際。而知一切種種異相起大悲心度諸眾生。盡未來際無有疲厭。是則說名普賢菩薩(云云)以是文明知通因果。或俱非離性平等故。並如下歎德中說。已上綱目文。自餘六門如二疏綱目說釋文中言。十是一周圓數。表無盡故。佛世界者。凡一佛土。報化有異。權實宗殊。今取共許者為量。則一三千界也。或名佛剎。或名佛土。體無差別。微塵者七極微量也。下文有此並准應知。俱者謂傳法菩薩與之俱聞故。如來與之俱說故。又智論雲。一處一時。一心一戒。一見一道。一解脫。是名為共。共猶俱也經雲。列同生二十眾。其名曰普賢菩薩摩訶薩。普德最勝燈光照。普光師子幢。普寶焰妙光。普音功德海幢普智光照如來境。普寶髻華幢。普覺悅意聲普清淨無盡福光。普光明相。海月光大明。雲音滿。光無垢藏。功德寶髺智生。功德自在王大光。善勇猛蓮華髺。普智雲日幢。大精進金剛齊。香焰光幢。大明德深美音。大福光智生菩薩摩訶薩。依數列稱也。略列二十菩薩。初十連枝普者。顯具法界總相德故。後十名異者。表具法界別相德故。然總之與別莫不同一法界。而不礙分相顯德立其名爾(云云)藏和上雲。德周法界曰普。至順調善曰賢。智論名遍吉也。此中同名普者以圓遍故。智論雲。問。菩薩甚多。何以列少。答。菩薩無量說不可盡。若都列者。文字難載。復次菩薩不過二種。所謂在家出家。此方他方。在家謂□陀羅等。出家謂妙德等。此方謂慈氏等。他方謂觀音等。若說此二。當知一切都以攝盡。解雲。娑婆世界說。就華藏眾如文可知已上齊。齊藏奚反。案。梵本齊是肚。齊字宜從肉。如是等而為上首有十佛世界微塵數。釋曰。結同生也。 上來述三別體竟   後示三為一者經雲。此諸菩薩往昔皆與毘盧遮那如來共集善根修菩薩行。皆從如來善根海生。前中雲。以昔與佛同善根故今得同。言毘盧遮那者此翻為遍照光明。此有四義。具如疏釋。苑雲。案。梵本毘字。應音雲。無癡反。此雲種種也。盧遮那雲光明照也。言佛於身智以種光明照眾生也。或曰。毘遍也。盧遮那光明也。謂佛以身智無礙光明遍照事無礙法界。如何菩薩自體乃從如來善根生耶。本疏兩釋。一如來善根為增上緣。真善知識為令梵行就彼勝緣。故說從生。二彼諸菩薩所修之行皆如來所有。據彼令行行滿成身。故從彼生。今助兩釋。一從他如來善根海生。主伴善根之所生故。二從自如來善根海生。果德十身故。所以通此。此自他義者文無簡言故。梵本雲與佛同一善根海生故。此有二意。一顯預有因。二顯大人類會。前主伴有三。一迴向主伴。二同行主伴。三如相主伴。後從自如來者如下兜率偈讚品雲。如是菩薩皆與毘盧捨那如來於往昔時同種善根。乃至雲。已得佛身與佛同住獲一切智。從一切智而生其身。又如如來不思議境界經說。如上釋稱我聞中顯(云云)問雲。何此三為一大毘盧遮那如來耶。答。龍猛菩薩雲。分流華嚴契經中作如是說。盧捨那佛三種世間為其身心。三種世間攝法無餘。又雲。性淨本覺。三世間中皆悉不離勳習。彼三而為一覺莊嚴一大法身之果。是故不為因勳習鏡。雲何名為三種世間。一者眾生世間。二者器世間。三者智正覺世間。初謂異生性界。次謂所依止土。後謂佛菩薩。是名為三(云云)綱目雲。世者是時。間者是中。時中顯現故雲世間。世間不同義有三種。一器世間有二一道場地等別處。二蓮華藏世界通處。二智正覺世間亦二。一三身。二十佛。三眾生世間亦二。一同生。二異生。說主門雲。直攝一切三世間盡。以具此三事方為佛故。三身二身但是三中智正覺攝(云云)問。經以器世間為先。及眾生世間通二種身。如何今違經。答。論據粗異生先為所化之次第故。初列眾生身及智正覺。亦攝同生。經據器世界先為所依之次第故。初列器世間及眾生世間。亦攝同異生。是故經論不相違。   列異生三十九眾經雲。復有佛世界微塵數執金剛神。藏和上雲。第一金剛神復可以衛佛近故先列也。表佛德緣起不境相故。眾行所依如金剛際故。即行眷屬。餘眾亦然。苑雲。異生總有三十九眾。分之為三。初金剛神下明諸神眾。二阿修羅下明雜類王眾。三夜叉王下明諸天眾。又此三十九眾為顯守護三世間故有三類別。初金剛及足行神二眾守護智正覺世間。二道場神已下至主晝神。守護器世間。三身眾神及阿修羅已下並守護眾生世間。雖有兩判且依前釋。執金杵衛護如來靈祇不測。故曰執金剛神。此從所執為名。有財釋也(云云)復有佛世界微塵數身眾神(餘下數同此)復有足行神。復有道場神。復有主城神。復有主地神。復有主山神。復有主林神。復有主藥神。復有主稼神。復有主河神。復有主海神。復有主水神。復有主火神。復有主風神。復有主空神。復有主方神。復有主夜神。復有主晝神。復有無量阿修羅王。復有迦樓羅王。復有緊那羅王。復有□羅伽王。復有無量夜叉王。復有諸大龍王。復有鳩槃荼王。復有乾闥婆王。復有月天子。復有日天子。復有三十三天王。復有須夜摩天王。復有兜率陀天王。復有化樂天王。復有他化自在天王。復有不可數大梵天王(自下色界諸天王眾中有五眾)復有光音天王。復有遍淨天王。復有廣果天王。復有大自在天王釋曰。上來三十九異生眾。上首各有十。如是上首各有十佛剎微塵數眾。經文分明。又此三十九眾各各說所持十法門。亦如下經雲。   第二示諸尊開合義者如五教說佛身開合有二。先義後數。義中先約法身或唯真境為法身。如佛地論五種法攝本覺地。清淨法界攝法身。四智攝餘身。此約始教說。或唯妙智為法身。以本覺智故。修智同本故。如攝論無垢無罣礙智為法身。金光明中四智攝三身。以鏡智攝法身故。或境智合為法身以境智相如故。如梁攝論雲。唯如如及如如智獨存名為法身。此上二句約終教說。或境智俱泯為法身。如經如來法身非心非境。此約頓教說。或合具前四以備德故。或俱絕前五以圓融無礙故。此二句如性起品說。此約一乘辨次別約釋迦身明者。此釋迦佛身或是化非法報。如始教說。或是報非法化如同教一乘及小乘說。但深淺為異也。或是法非報化。如頓教說。或亦法亦報化總如三乘說。或非法非報化。如別教一乘。是十佛故也。數開合者。或立一佛。謂一實性佛也。此約頓教。或立二佛。此有三種。一生身化身。此約小乘說。二生身法身。謂他受用與化身合名生身。自受用與法身合名法身。如佛地論說。此約始教說。三自性法身應化法身。如本業經說。此約終教說。或立三佛如常說。此通始教二教說。或立四佛。此有三種。一於三身中受用身內分自他二身。故有四。如佛地論說。此約始教。二於三身外。別立自性身。為明法身是恆沙功德法故。是故梁攝論雲。自性身與法身作依止故。三亦於報身內福智分二故有四。如楞伽經雲。一應化佛。二功德佛。三智慧佛。四如如佛。此約終教說。或立十佛以顯無盡。如離世間品說。此約一乘圓教說問。案如上文。圓教佛數定立十佛。雲何有一大三問號。答。約一攝多唯一大毘盧捨那佛。以二攝多。兩部十身。就三攝多三世間佛。初一攝多者。雜集傳雲。案。此經是毘盧遮那佛。法界身雲。在蓮華藏莊嚴世界海。於海印三昧內與普賢等海會聖眾為大菩薩之所說也(云云)又旨歸說經佛門雲。問說此經盧捨那身。既在如前。無盡時處。其佛為是一身。為是多身。設爾何失。二俱有過。謂若是一何故乃在多處別全現耶。若是多身何故經言而不分身。又雲而如來身亦不往彼。答。此盧捨那法界身雲無障礙故常在此處即他處故。遠在他方恆住此故。身不分異亦非一故。同時異處一身圓滿。皆全現故。一切菩薩不能思故(云云)次以二攝多者。五教上卷雲。三者主異。謂此一乘要是盧捨那十身佛。及盡三世間說。不同三乘等變化身受用身等(言盧捨那十方佛者無著等十佛。言三世間者眾生等十身)又孔目雲。若一乘義所有功德皆不離二種十佛。一行境十佛。謂無著等。二解境十佛。謂眾生身等。具如彼說。問。其二種十佛本自一具。在一切眾生身中。經答如是。經初說三種世間了雲。上十佛剎塵數佛菩薩皆毘盧捨那自善根生等(云云)又性起品雲。以於一切眾生界中終無有一眾生身中而不具足如來功德及智慧者(云云)問。一有情具之意何。答。此義難思。然准諸文。言行者是如理智。解者是如量智。所以雖一具十佛而如理智邊是無著等十佛。如量智邊是眾生身等十佛。深味思之後以三攝多者。龍樹雲。分流華嚴契經中作如是說。盧捨那佛以三種世間為其身心。三種世間攝法無餘。彼佛身以亦無有所不攝焉。綱目雲。今釋此佛。准下文中。是十佛之身通三世間。以說十信及三賢等地前所見非實報故。然居華嚴。非是化故。國土身等非前二故。具攝前二。性融通故。具足主伴如帝網故。是唯周遍法界十佛之身第二融攝者。有二。一直攝一切三世間盡。以具此三事方為佛故。三身二身但是三中智正覺攝。諸妙淨土及同生之身無不皆是此中所攝。二於正報毛孔之中及彼依報微塵中各有重重具足攝彼三世間等一切法。如帝網現。准思可見。疏雲世者是時。間者是中。時中顯現故雲世間。世間。不同有其三種。一器世間。為所依處有二。一道場地等別處。二蓮華藏世界通處。二智正覺世間。 為能化主有二。一三身。二十佛。三眾生世間。為所化機有二。一同生。二異生。然疏第二說同異生出多箇重。或以聲聞為同。菩薩神等並為異生。此約小乘。以約相明同故。如同坐等。或以出家菩薩及聲聞等為同。餘並為異。此約始教。或以菩薩為同聲聞等為異。此約終教。或唯地上菩薩為同以同證法性故。餘悉為異。或八地以上為同以俱純熟純無流故。此二通始終二教。或唯菩薩為同以通諸位故。神天等為異是法界別德故。或菩薩神等俱是同以法界無二故。或俱異。以法界差別故。此約一乘辨。刊定記雲。雖此八釋。後三可通前五類用。所以者何。同異生名非地位故。十地論釋。請分之中唯言解脫月是同生眾首不判聲聞故。就後三釋中初依實義不據分相。今既科文須依分相。二約菩薩形非隨所化異生作彼同類生身故。雜類不爾故名為同。所以者何。異生之名有二義故。一者造異趣業受異趣生故。二者異聖人生故。此中同異雖俱菩薩。約形相別而立其名。三約雜類為隨所化諸異生類作異生形。同生之名但約同得法性生身。作菩薩形故。今於三中。依最後釋。   第三出佛身無礙用者問。上來說主的可一軌。何示多門。答。旨歸雲。今顯此義略辨十重。一用周無礙二相遍無礙。三寂用無礙。四依起無礙。五真應無礙。六分圓無礙。七因果無礙。八依正無礙。九潛入無礙。十圓通無礙初用周無礙者。於上念劫剎塵。等處盧捨那佛現法界身雲業用無邊。周側如上一一塵剎一一念劫。攝生威儀。或現八相。或三乘形。或五趣身。或六塵境。身雲差別。名號不同。業用多端。不可稱說。經言。盧捨那佛於一塵中示現十佛世界微塵等多威儀路以攝眾生。如一塵一切亦爾。如一佛一切亦爾。故知如是應機現身。無盡無盡不可說也。又雲。如此見佛坐師子座。一切塵中亦復如是二相遍無礙者。於上一一差別用中。一一各攝一切業用。如在胎中即有出家成道等類。如是一切自在無礙。如經帝網中說三寂用無礙者。雖現如是無邊自在。然不作意不起念慮。常在三昧不礙起用。不思議品雲。於一念中智能示現一切三世佛。教化一切眾生而不捨離諸佛寂滅無二三昧。是為諸佛不可譬喻不可思議境界。如末尼雨寶天鼓出聲皆無功用任運成就四依起無礙者。如此所現雖無功用。皆依海印三昧之力而得顯現。經雲。一切示現無有餘。海印三昧勢力故五真應無礙者。即此應現無盡身雲即無生滅。即是法身平等一味。不礙業用。無有限量。經雲。法身多門現十方。如是真應理事混融無障無礙。是佛境界也。   六分圓無礙者。即此遍法界盧捨那身一一支分。一一毛孔皆亦有自捨那全身。是故分處即是圓滿。法界品雲。如來一毛孔中。生一切佛剎微塵等化身雲。充滿一切世界不可思議故又於毛孔示現十方盡窮法界一切諸佛一毛孔中。盡過去際一切如來次第顯現不可思議。故經偈雲。如來無量功德海。一一毛孔皆悉聞見。又如法界品中。普賢支節及毛孔示現可知七因果無礙者。謂於身份及毛孔處現自捨那往昔本生行菩薩行所受之身及所成行事。亦現十方一切菩薩身雲及行。經中佛眉間出勝音等塵數菩薩八依正無礙者。謂此身雲即作一切器世間。經雲。或作日月遊虛空。或作河池井泉水等一切世界海。又亦潛身入彼諸剎。一一微細塵毛等處皆有佛身。圓滿普遍。經雲。佛身充滿諸法界也。又彼所入一切剎海總在如來一毛孔現。經雲。無量剎海處一毛皆坐菩提蓮華座。遍滿一切諸法界。一切毛孔自在現普賢。亦云。一切諸佛及剎土在我身內無障礙。我於一切毛孔中。現佛境界。諦觀察況於佛也。又如來自在還現自身。於身內剎中教化眾生無障無礙。非思量境界九潛入無礙者。於眾生世間無礙自在。謂此佛身遍入一切眾生界中。如如來藏雖作眾生而不失自性。此亦同也。又亦總攝一切眾生。皆在如來一毛孔內。一切毛孔亦皆如是。經雲。觀見如來一毛孔。一切眾生皆入中如是等十圓通無礙者。謂此佛身即理即事。即一即多。即依即正。即入即法。即此即彼。即情即非情。即深。即廣。即因即果。即三身即十身。同一無礙自在法界難可稱說。如來以此自在身雲於前時處常說華嚴。無休無息。   第二明十種本為一華嚴者略有三門。一正敘十本。二明宗趣。三述經圓。   第一正明十本者。夫圓教微言必窮法界。既盡如來無盡辨力各遍虛空。毛端剎海復各盡窮未來際。頓說常說時處無邊。若斯之教豈可限其部帙。今約准經文折為十類。一異說經。二同說經。三普眼經。四上本經。五中本經。六下本經。七毘本經。八主伴經。九眷屬經。十圓滿經。   初異說經者。如樹形等世界既異其中眾生報類亦別。如來於彼現身立教。隨彼所宜施說教法差別不同。與虛空法界等。唯如來智之所能知不可定其色非色等言非言等。捨那品中廣明樹形河形須彌山形乃至一切眾生形世界海。末後結雲。皆是毘盧遮那佛常轉法輪處。解雲。文中但言常轉法輪不言法輪分齊相者。以彼施設與此不同。故不顯示。但可准知。彼處亦施如此法教。部類難量不可說也。   二同說經者。唯於此類須彌山界遍於虛空毛端等處。以言聲說亦無有盡。如不思議品雲。如一如來一化身轉如是等不可譬喻法輪雲。一切法界虛空界等世界皆以毛端周遍度量一一毛端處。於唸唸中化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等身。乃至盡未來際劫一一化佛身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等頭。一一頭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等舌。一一舌出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等音聲。一一音聲說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等修多羅。一一修多羅說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等法。一一法中說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等句身味身。復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等劫說異句身味身。音聲充滿法界。一切眾生無不聞者。盡一切未來際劫常轉法輪。如來音聲無異無斷。不可窮盡。又阿僧祇品偈雲。」   彼諸一一如來等 出不可說梵音聲 於彼一一梵音中 轉不可說淨法輪 於彼一一法輪中 雨不可說修多羅 於彼一一修多羅 分別說法不可說 於彼一一諸法中 又說諸法不可說 又復於彼諸法中 說眾生依不可說 又於一一毛道中 不可說劫說正法 如彼一一毛端處 一切十方亦如是 解雲。此中說處非樹形等。言聲說教非色香等。故不同前。但一類無盡非可結集。不可限其品頌多少。亦非下位所能受持。與探玄初恆本同悉之。   三普眼經者。如法界品中。海雲比丘所受持經以須彌山聚為筆。以四大海水為墨。書一品修多羅不可窮盡。如是等品復過塵數。此亦但是大菩薩等陀羅尼力之所受持。亦非貝葉所能書記與探玄二。大本同悉之。   四上本經者。此是結集書記之上本也。如真諦三藏雲。西域傳記說。龍樹菩薩往龍宮。見此華嚴大不思議解脫經有三本。上本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偈。四天下微塵數品。此之謂也。   五中本經者。彼見中本有四十九萬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此上二本並祕在龍宮。非閻浮提人力所受持。故此不傳。五卷傳雲。其上中二本及普眼等並非凡力所持。隱而不傳。   六下本經者。謂彼所見下本有十萬偈。現傳天竺。梁攝論中名百千經。即十萬也。大智論中亦名此經為不思議解脫經。有十萬偈。西域記說。在遮俱盤國山中有此具本(已上)探玄雲。五下本者有十萬頌三十八品。刊定記雲。下本有十萬頌三十九品。龍樹乃得下本。流布人間。今此所傳即其本。綱目雲。下本有十萬偈三十八品。龍樹遂將此下本出。至天竺國造不思議論。亦十萬偈以釋此經。今耶捨三藏所翻十住毘婆沙論是彼一品(二處三十八三十九後檢)傳雲。依文殊般涅槃經。佛去世後四百五十年。文殊師利猶在世間依智度論。諸大乘經多是文殊師利之所結集。此經則是文殊所結。佛初去後賢聖隨隱。異道競興乏大乘器。攝此經在海龍王宮六百餘年未傳於世(明知上三本是文殊所結)龍樹菩薩入龍宮日。見此淵府誦之在心。將出傳授。因茲流布。開皇三寶錄雲。昔于闐東南二千餘里。有遮呴盤國。王宮內自有華嚴摩訶般若大集等經。並十萬偈。王躬受持。親執戶籥。轉讀則開。香花供養。又於道場內種種莊嚴。眾寶備具。並懸諸雜幡。時非時果。誘諸小王令入禮拜。又此國東南可二十餘里。有山甚嶮。其內置華嚴大集方等。皆十萬偈。國法相傳。防護守掌(云云)。   七略本經者。即此土所傳六十卷本。梵本有三萬六千偈。是前十萬偈中要略所出。探玄雲。彼十萬頌中。前分三萬六千頌。要略所出也。近於大慈恩寺塔上見梵本華嚴。有三部略勘。並與此漢本大同。頌數亦相似。刊定記雲。晉義熙十四年。北天竺三藏佛度跋陀羅。此雲覺賢。於楊州謝司空寺。翻梵本三萬六千頌。成漢經五十卷或六十卷。沙門法業筆受。慧嚴慧觀潤色。綱目雲。爰有東晉沙門名支法領。從于闐國但得此三萬六千偈。並請得大乘三果菩薩禪師名伏跋陀羅此雲覺賢。俗姓釋迦氏。即甘露飯王之苗裔也。曾往兜率天就彌勒問疑。來至晉朝以安帝義熙十四年歲次鶉火三月十日。於楊州謝司空寺。別造護淨華嚴法堂。於中譯出此經。時堂前有蓮華池。每日有二青衣童子。從地而出掃灑研墨。暮還歸池。經了便止。故傳釋雲。以此經文在龍宮。塵此傳通。故令龍王給侍耳。後因改此寺名興嚴寺也。有晉沙門釋法業慧嚴慧觀等親從筆受。法業因此出義記。名華嚴旨歸二卷。有吳郡內史孟顗右衛將軍諸叔度等為檀越。至元熙二年六月十日譯出訖。至大宗永初二年十二月二十日與梵本再校勘畢。當時五十卷成。後人亦有融作六十卷者。於法界品內。先有所闕八九紙文。今大唐永隆元年三月內。有中天竺三藏法師地婆訶羅。唐言日照。奉敕與沙門道成等十大德於西京太原寺譯出補之。沙門復禮等筆受(云云)探玄記雲。於法界品內。從摩耶夫人後至彌勒菩薩前所闕八九紙經文。今大唐永隆元年三月內。有天竺三藏地婆訶羅。唐言日照。有此一品梵本法藏親共校勘。至此闕文奉敕與沙門道成復禮等譯出補之(餘與前同)刊定記就此略本出四本異。第一本如上集。第二本者。大唐永隆元年。中天竺三藏地婆訶羅。此雲日照。於京西大原寺。譯出入法界品內兩處脫文。一從摩耶夫人後至彌勒菩薩前中間脫天主光等十善知識。二從彌勒菩薩後至普賢菩薩前中間脫文殊師利申手過百一十由旬按善財頂等半紙餘文。大德道成律師薄塵法師大乘基法師潤色。依六十卷本為定。第三本者。證聖元年。于闐國三藏實叉難陀。此雲喜學。於東都佛授記寺。再譯舊文。兼補諸闕。計益九千頌。通舊總翻四萬五千頌。合成漢本八十卷。大德義淨三藏弘景禪師圓測法師神英法師法寶法師華嚴和上等同譯。復禮法師綴文。第四本者謂前第三本中。雖繕數處。然復漏脫。日照三藏所補入。法界品內文殊手按善財頂處一段要文。由此遂令前文虛指於後後經來無所因。謂七十七及七十九中皆雲彌勒勸善財詣文殊所。後文既闕。便將善財違彌勒命。又前七十九中。彌勒告善財言。文殊師利當為汝說。一切功德既漏此文。及使彌勒記言無驗。八十初雲。善財一心願見文殊師利。見三千大千世界塵數知識者此文失次。居然可見。謂上句既雲願見文殊師利。次句忽雲見三千等。此語斷緒。無來由故。是故和上以新舊兩經。與梵本仇據。還將日照補文。安喜學脫處。遂得斷文再續缺義復全。今之所傳即此第四本也(已上四本全述第七略本。隱顯不同悉之)然舊本靈微具如五卷華嚴傳說。今此八十卷本。初譯之後。佛授記寺諸大德等共請華嚴和上講此經。其年十月十五日開講。便即入文。至十二月十二日晚上講。講至華藏世界海震動之文。其講堂中及寺院內忽然震動。於時聽眾道俗有數千人。共睹斯徵。歎未曾有。時三藏法師實叉難陀。及當寺大德明詮律師。德感法師等述玆靈應。具狀以聞。都維那慧表署狀為首。即以聖歷三年臘月十九日。進則天大聖皇后。親運神筆。批狀報雲。省狀具之。昨因敷演微言。弘揚祕蹟。初譯之日。夢甘露以呈詳。開講之辰感地動而標異。斯乃如來降跡用符九會之文。豈朕庸虛敢當六種之應。披覽來狀欣暢兼懷。此批並狀具如別錄(見刊定記)又有真言宗大師遍照和尚。三密內融寘證佛會。百家外無常歎生呰。親傳雲。近世振旦有常講華嚴之和尚。每讀經軸終有佛舍利出。總數近一升。親對披賀等(云云)如是神應往往非一。又有我日本國依憑華嚴僧正良辨大德。以去天平十二年庚辰十月八日於金鐘山寺奉為聖朝請青丘留學華嚴審詳大德初開講時。堂上現紫雲。天皇皇后等先幸見賀。施入御衣等。其數叵測。又奉施綵帛千餘匹。又以天平十六年歲次甲申歸命三寶。降敕百寮肇建知識別供。施入水田二百餘町。故號為御知識華嚴別供。今此法輪流傳日本。良有以也。及付法師師次第具如別記。   八主伴經者。謂捨那佛所說華嚴雖遍法界。然與餘佛所說之經互為主伴。一一主經必具無量同類眷屬。如說性起品竟十方一一各有八十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佛剎微塵數菩薩同名普賢。各從本國來此證。皆雲。我等佛所亦說此法與此不殊。故知此一性起修多羅。十方各有八十一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佛剎微塵數修多羅以為眷屬。如一處性起既爾餘一切處性起各攝爾許眷屬相與周遍法界。如性起既爾。餘會餘品文中各有證法之數皆為眷屬。准釋可知。如此略本七處八會所攝眷屬。當知餘本皆具眷屬。准思可見。 九眷屬經者。謂此無盡修多羅海。一即一切。十方塵道同時恆說。下位菩薩二乘凡夫不能聞見。性起品雲。此經不入一切眾生之手。唯除菩薩。又雲。一切聲聞緣覺不聞此經。何況受持。又雲。若菩薩億那由他劫行六波羅蜜。不聞此經。雖聞不信。是等猶為假名菩薩。解雲。以彼器劣不能聞信此通方法。而如來方便隨一方隅。逐彼根機說宜聞之法。如餘一切權教三乘小乘等經。既無結通。十方齊說故非主經。然亦與主為勝方便故。但為眷屬。是故一一主經必具無量方便眷屬。如普眼經。有世界塵數修多羅以為眷屬。又如普莊嚴童子所受持經。皆有塵數眷屬等經。具如經說。問。此與前主伴經何別。答。略由三別一前經文句必與主同。此則不爾。二彼必結通十方。同說。此亦不爾。三彼經亦有為主之義。此亦不爾。是故彼經亦主亦伴。名主伴經。此則唯伴非主。名眷屬經。與彼不同。分二部耳。   十圓滿經者。謂此上諸本總混同一無盡大修多羅海。隨於其中一會一品一文一句皆具攝一切。及一一文句遍入一切。以是普法無分限故。圓滿教法理應爾故。如因陀羅網無分齊故。盡佛能化邊境故。捨那品偈雲。   一切佛剎微塵中盧捨那現自在身 弘誓願海振音聲調伏一切眾生類 又法界品中名圓滿因緣修多羅。此之謂也。無儘教海應如是知。   第二明宗趣者。通有兩宗。一理事無礙宗。此即楞伽密嚴維摩法華涅槃勝鬘仁王等經。二事事無礙宗。謂此經及如來不思議境界經等。聞。華嚴等亦說理事無礙。何獨事事無礙宗攝。仁王維摩涅槃經等亦說事事無礙之相。何不事事無礙宗收。答。兼正異故。又仁王等唯依業用說故。此經具德相等故。若隨部宗者初理事無礙宗中。如楞伽以五法三自性八識無我為宗。內證聖智所行境界為趣。或以一百八句為宗一心為趣。密嚴以現法樂住內證智境為宗。維摩以抑挫二乘顯菩薩解脫為宗。法華以會三歸一為宗。勝鬘以空智如藏及攝受正法為宗。涅槃以佛性常住為宗。仁王以三種般若為宗。後事事無礙宗中不思議境界經以如來不思議境界三昧為宗。若明當部宗者古來異釋總有七家前六古說後一現傳。即是本疏所立也。具如刊定記第三述經圓者。旨歸說九門了雲。夫法界圓通。緣無不契。謂上九門所顯之法總合為一大緣起法。隨有一處即有一切。無礙圓融無盡自在。若隨義分。亦有十門。一處圓者。謂前無盡處中。隨一塵處即有如上一切處。一切佛。一切眾。一切儀。一切教。一切義。一切意。一切益。各通帝網重重。俱在一塵。如一塵處。一切虛空法界一一塵處皆亦如是。二時圓者。於一會中即有如前一切時劫。一切處。一切佛。乃至一切益。皆通帝網重重顯示。如一念一切。重重諸劫海中一一念攝。皆亦如是。三佛圓者於佛一毛孔中即有一切佛。一切處。一切時。乃至一切益。如一毛孔。一切遍法界諸毛孔現。皆亦如是。四眾圓者。准前。五儀圓。六教圓。七義圓。八意圓。九益圓。十普圓。並類准思之。以同一無礙大緣起故。自在難量不思議故。是謂華嚴無盡法海。窮盡法界越虛空界。唯普賢智方窮其底(已上旨歸文)。 釋普幾撰   一交了   華嚴宗一乘開心論卷下(本一) ****** No.2327 華嚴一乘義私記                      問。花嚴者梵語歟漢語歟。答。漢語也。   問。爾梵如何言耶。答。梵雲健拏驃訶。   問。相配梵漢如何耶。答。健拏者雲雜花。驃訶者雲嚴飾。具可言雜花嚴飾經略雲花嚴經。問。何故花言健拏。嚴雲驃訶耶。答。西國有一供養之具。其重有六重。下闊上狹。每重置佛像。說此經中重疊六位六位成佛。相似其義。所以花雲健拏。嚴雲驃訶(云云)。 花嚴雲花。四種蓮花之中何蓮華耶。答。反問。先其四種蓮花者何耶。答。溫缽羅華·拘物頭花(新經雲拘某陀花)缽豆摩花(新經雲缽持摩花)奔荼利花也。漢如次青黃赤白四種蓮花也。答。今花嚴雲花。奔荼利花也(白蓮也)問。何故有四種蓮花。拘取白蓮華嚴此經。答。如有白色諸色之中根本。為顯花嚴一乘諸乘根本雲言。取白蓮華飾此經也(喻也)問。法花經雲光。雲白毫之光。雲嚴雲白拂。雲牛大白牛雲。以是見取白蓮花事顯也。今此經爾雲文無。何可雲取白蓮花飾是經。答。法花一乘與華嚴一乘宗一。所以准法花經取白蓮花雲飾此經無妨。問。以何知法花一乘與花嚴一乘宗一雲言耶。答。法花經露地牛車自有教義。謂十十無盡主伴具足。即如說花嚴經雲。問。何可知以此文法花一乘花嚴一乘宗一雲事。答。既差露地大白牛車。如說花嚴經雲。所以知又法花一乘花嚴一乘宗一雲事(云云)。 問。約一乘若有種耶。答。爾有。問。有幾種耶。答。有三種。問。其三種者何。答。一者存三之一乘。二者遮三之一乘。三者直顯一乘也(直顯之一乘亦名表體之一乘)問。且何雲存三一乘耶。答。般若深察等經雲存三一乘。問。何故般若深密等經雲存三一乘耶。答。不破三乘疑執。不會二乘行果。就無我之理一說一乘。故般若深密等經雲存三一乘也(意乍存三說一乘雲事也)問。何以知深密經名存三之一乘雲事。答。其經言。相生勝義無自性。如是我皆已顯示。若不知佛密意失壞正道不能往。故於其中立一乘。非有情性無差別(云云)以此文知深密經名存三一乘雲事。問。何以此文了知深密經名存三一乘雲事。答。故於其中立一乘者。於三因三果就無我理一說一乘事也。非有情性無差別者。存三乘行果說一乘事也。所以是文知深密經名存三之一乘雲事(三因三果者三乘因果也)問。何以知般若經名存三一乘雲事。答。大般若經第四百四雲。復有菩薩摩訶埵。具足六神通遊戲自在。從一佛國至一佛國。所至國土無有聲聞獨覺之名。唯有清淨一乘行者雲。以是文知般若經名一乘雲事。問。爾名一乘事爾也。何以知般若經名存三雲事。答。同經雲。第一百六十八雲。由此復有一切聲聞乘一切獨覺乘一切大乘出現世間雲。以是文知般若經名存三雲事。問。何曰三乘行果耶。答。聲聞乘之行果獨覺乘之行果菩薩行果。是雲三乘行果。即如次羊車鹿車牛車喻。問。何雲聲聞乘行果等耶。答。聲聞種姓之人所修三科(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也)四諦(苦集滅道)等行。雲聲聞行。彼所證預流果等四果雲聲聞果。獨覺種姓人所修十二因緣行雲獨覺行。彼所證阿羅漢果雲獨覺果。菩薩種姓人所修三性三無性唯識六度之行雲菩薩行。彼所證菩提涅槃果雲菩薩果(云云)問。無性攝論十義一乘雲。存三遮三直顯三一乘中攝不攝耶。答。攝也。問。何攝乎。答。攝存三一乘也。問。爾先其十義一乘者何。答。無性攝論雲。為引攝一類。及任持諸餘。由不定種姓。諸佛說一乘。法無我解脫。等故性不同。得二意樂化。究竟說一乘(云云)是雲十義之一乘。問。爾依此二行頌開出十義一乘事何。答。一者為引攝一類說一乘。二者為任持諸餘說一乘。三者法等故說一乘。四者無我等故說一乘。五者解脫等故說一乘。六者性不同故說一乘。第七與第八令得二意樂故說一乘。九者化故說一乘。十者究竟故說一乘雲也。問。且為引攝一類說一乘雲意如何。答。為引攝舍利弗淨目天子法財王子等一類之不定種姓聲聞人說一乘雲事也。問。何故為此人說一乘。答。舍利弗釋迦昔在大通智勝佛第十六子時。聞說法花經起大乘心。依婆羅門施眼退大行取小乘果。彼取小果入無餘涅槃畏灰身滅智。彼為令不取小乘果說一乘雲。問。爾此人從何位退大行。答。十住之中從第六住退。問。何以知從第六住退雲事。答。優婆塞戒經雲。舍利弗六十劫修大乘行。依婆羅門施眼退雲。所以知從第六住退雲事。又八萬劫退(云云)。今會雲。若說雜劫八萬等。若說純劫六十劫(云云)。問。何以此文了知從第六住退雲事。答。菩薩百劫修十住行而六十劫修退雲。明知第六住退雲事。問。法花論說。退已還發大菩提心。聲聞雲今此雲舍利弗等一類不定種姓聲聞雲。若同歟異歟。答。同也。問。何同耶。答退已者。舍利弗昔退大乘行。還發者。舍利弗今雲遇法花會聞說一乘迴心向大。問。何以知爾乎。答。經雲。我昔教汝志願佛道。汝今悉忘而便自位已得滅度。我今還欲令汝憶念本願所行道故。為諸聲聞說大乘經雲。又雲。舍利弗言。我今無復疑悔。親於佛前得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等(云云)以是文知。退已者昔雲退大乘行。還發者迴心向大雲事。問。爾舍利弗耳名退已還發大菩提心之聲聞。餘聲聞不名乎。答。爾也。問。其故何。答。舍利弗昔遇緣退大行取小乘果。今靈山遇法花會聞說一乘迴心向大。故名之。餘不定種姓聲聞不爾。故不名。問。以何爾知乎。答。經雲。親友有官事當行貧人。醉酒臥。以無價寶珠繫差內衣堭迉h(云云)。以此文知。移他界之間退大乘行事。問。何爾知乎。答。親友者釋迦也。貧人者舍利弗也。寶珠者一乘種子也。內衣堛戽臚K識也。問。經雲飲他毒藥者何。答。舍利弗退大乘行隨那闍耶外道學彼典籍雲飲他毒藥也(謂那闍耶者略也。具可雲那闍耶毘羅低子。漢雲相子。六師外道之中第三苦行外道者也。六師外道者。斷見外道。常見外道。苦行外道。自然外道。自在外道。無慚外道也)問。舍利弗遇馬勝比丘悟三諦者何。答。解苦集滅不解道諦也。問。何爾乎。答。馬勝比丘為乞食入城時。佛誡命。道可過□人。為多不可說法。由是馬勝但說三諦不說道諦。故不悟也。問。爾彼說偈相配三諦何。答。偈雲。諸法從緣生。此法緣及盡。我師大聖主。如是說此偈(云云)。初諸法從緣生此法者。說苦諦文也。緣者說集諦文也。及盡者說滅諦文也。道諦法廣大。舍利說不可信解。所以佛不可多說誡也。三乘種姓有身中人名不定種姓也。此三種姓無身中人云無姓有情也。問。涅槃經三種病人何。答。一者醫遇不遇定差。謂定姓大乘根機勝故。佛菩薩化緣遇不遇。三無數劫中修大乘行定成佛喻之。二者遇醫差不遇不差。謂不定種姓遇佛菩薩化緣成佛。不遇取小乘果喻之。三者遇醫不遇不愈畢死。謂定性二乘無姓共不成佛喻之。問。聲聞乘聲聞種姓同歟異歟。答。四諦教理行果雲乘。能修行之所被機雲種姓也。餘乘亦爾也。五驚怖者。一損驚怖。謂小乘人聞小乘教以其為實謗無大乘。今為聞大乘說先小乘非實而翻道生疑。是雲損驚怖。翻道生疑者。先說有小乘涅槃。而今說小乘涅槃非究竟。大乘涅槃是實涅槃。此乘涅槃又疑非究竟也。二多事驚怖。謂煩惱地前菩薩不定種姓者。彼聞大乘行三無數劫中久遠可難修事。生恐懼退大乘行可取小乘果。為令其不退說一乘也。三顛倒驚怖。謂煩惱尤重不能聞一乘。若為說一乘更生煩惱顛倒可驚怖。所以為不說一乘。四悔驚怖。謂退大乘行取小乘果。今聞說大乘悔昔修小乘行也。五誑驚怖。謂增上慢人也。彼得小乘涅槃道滿更念無餘涅槃。而今為說大乘涅槃。彼何如來欺誑我等。而驚怖也。經雲舍利弗如是增上慢人退亦佳矣等文也。 問。為任持諸餘說一乘雲意何。答。為地前位不定種性菩薩雲說唯一無二也。 問。何故為是菩薩說唯一無二。答。地前位十住中第六住以前退位。彼聞大乘行久遠難修退取少乘果入無餘涅槃灰身滅智。可不成佛。彼不退為令成佛說唯一無二言也。舍利弗等一類聲聞退大乘行果既取小乘果。所以其雲為引攝也。地前不定種姓菩薩可退大乘行未退。所以其雲為任持。問。約地前不定種姓菩薩有漸悟頓悟。皆共為任持說唯一無二。答。正為漸悟菩薩說唯一無二兼令被頓悟菩薩。問。爾意何。答。漸悟菩薩機根劣故退大乘行可取小乘果。彼令不退說唯一無二也。頓悟菩薩機根勝故不待佛唯一無二說自修行大乘行。而佛以一音說法時。眾生隨類受解。何不被頓悟菩薩。維摩經雲。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或有恐怖或歡喜或生厭離或斷疑(云云)以是文知爾也。又花嚴經雲。如來於一語言中演說無邊契經海(云云)約地前地上菩薩有四不退。一信不退。謂十信中第六信也。不退外道故也。二住不退。謂十住中第七住。不退二乘故也。三證不退。謂初地已上。起無漏智證真如故。四行不退。謂八地已上。無漏智行相續不間斷故也。問。至第六信者不退外道者何。舍利弗十住之中第六住退隨那闍耶。外道學彼法文耶。答。彼雖學其法文不退意樂。所以不相違。意樂者。隨外道雖學。彼是非真實道理。從是外念可有真實之道理故不退意樂也。問。三乘別者。取趣真如可別。何真如一故雲說一乘乎。答。譬如三獸雖體異渡河一。又乳牛之色雖別白黑所漉乳皆如白色。三乘異所證。真如平等一味也。問。其三獸者何。答。兔馬象也。兔浮渡河。是喻聲聞淺解也。馬踏半渡。是喻獨覺半悟。像踏底渡。是喻菩薩深悟也。問。真如一者。三乘同證一真如乎。答。二乘證生空真如。菩薩證生法二空真如也。故不同也。問。所證真如有差別者。何雲真如一故說一乘乎。答。約證生空真如邊雲也。約不證法空真如不雲也。故不相違。斷煩惱障所顯者。雲生空真如二乘人所證也。斷所知障所顯者。雲法空真如菩薩所證也。 問。無我等故說一乘雲意何。答。有真實補特伽羅可有乘差別。補特伽羅無差別故乘亦無差別。故說一乘補特伽羅者。人我之異名也。即三乘人名也。補特伽羅梵語也。漢翻雲數取趣。依極煩惱數趣行五趣四生受生故雲數取趣也。約二無我就人無我說一乘也。問。爾就法無我說一乘乎。答。就法無我亦說一乘也。既深密經相生勝義無自性於其中立一乘。故云爾也。於五蘊假者觀無我也。解脫等故說一乘者。三乘之人約煩惱障同得解脫故也。二乘之人於煩惱障斷其現行種子不斷習氣。佛菩薩共斷之。於所知障二乘之人乍三不斷。佛者現種習三斷之。問。約障得解脫不同。何解脫等故雲說一乘乎。答。於煩惱障云爾也。非是所知障。故深密經雲。三乘同座一解脫床(云云)煩惱障礙二乘之菩提果不礙無上菩提果。所以斷自果障煩惱障可不斷所知障。無上菩提果煩惱所知共障。所以佛菩薩共斷盡(云云)。性不同故說一乘者。不定種姓人身中有三乘之姓也。故雲說一乘也。問。爾者可說三乘。何雲說一乘乎。答。具有三乘性身中人必定可成一大乘果故雲說一乘也。令得二意樂故雲說一乘者。約意樂者。佛約聲聞人得同自體之意樂故雲說一乘者。得我即彼彼即我我既成佛彼亦可成佛意樂故雲說一乘。問。聲聞身中五蘊等法是有漏。如來身中五蘊等法是無漏也。有漏無漏既別。何如來我與聲聞得自體同意樂。答。聲聞身中真如理與如來身中真如理體是同。所以就真如理一我與聲聞雲得同自體意樂也。後意樂意者。佛於聲聞人得同自體意樂言。我則彼彼即我。我既成佛彼亦可成佛言。一音之下令得二益故雲說一乘。二益者。一者聲聞人佛所攝得同自體意樂。二者同名菩薩得記別。是雲二益。謂聲聞人佛所得同自體意樂(云云)。我身即如來如來即我身之同自體之意樂攝得。又舍利弗同會侍同名菩薩。佛為聲聞人說同自體意樂得可成佛記別。問。初意樂與後意樂有何別乎。答。初意樂佛於聲聞人得同自體意樂。後意樂意聲聞人佛所攝得同自體意樂。所以義雖雲少異也。 化故雲說一乘者。為應化人說一乘也。則富樓那等五百人也。依此有二意。一為引異類不定種姓聲聞人依小乘令不入無餘涅槃說一乘。二為對治二乘慢說一乘也。初意者。佛菩薩現聲聞形入無餘涅槃經八萬等劫從彼出發大乘心現成佛。實類不定種姓聲聞人見是往昔耆尊入涅槃人從彼出發大乘意成佛。況我等令思不樂成佛入涅槃也。後意者。二乘人欲得我此涅槃佛所為高舉心。所以令念如來得此涅槃。而佛菩薩化聲聞形示現入涅槃。所以說一乘。楞伽經雲。樂著三昧樂安住無漏界無有究竟趣。亦復不退還得諸三昧身。乃至劫不覺。譬如昏醉人。酒消然後覺。法亦然。得佛無上身(云云)花嚴師問雲。此文入無餘涅槃二乘人佛菩薩引攝被導證從彼出迴心向大文也。爾物何證佛菩薩化聲聞之形入無餘涅槃從彼出文雲非實二乘乎。法相師答雲。若入無餘實二乘所導。佛菩薩引攝證彼出迴心向大文者。入無餘實二乘灰身滅智同虛空故。不墮有情趣不墮非情趣。唯有清淨真如法界。有何物所導佛菩薩引攝從彼出可迴心向大。既文譬如昏醉人酒消然後覺法亦然得佛無上身(云云)明知是化一乘也。非實二乘事。所以瑜伽雲。入無餘二乘不墮有情趣不墮非情趣。唯有情淨真如法界(云云)又莊嚴論雲。餘人善根涅槃時盡(云云)菩薩善根非然(云云)謂餘人者二乘人。既二乘善根涅槃時盡(云云)依何從無餘出可迴心向大乎。究竟故雲說一乘者。於真如更復無勝乘。理究竟殊勝故雲說一乘也。問。此十義一乘通定性不定性有種性無種性說。乘。 答隨宜通也。謂為引攝一類與任持諸餘性不同故。但約二乘不定種性人說一乘法等。故解脫等故約三乘定性不定性人說一乘無我。等故究竟故。通定性不定性有性無性說一乘。今得二意樂。化約二乘不定性大乘定性說一乘也(玄贊引無性攝論文說十義一乘事了。已上存三一乘義了) 遮三一乘者。會三乘行果破三乘疑執說一乘。法花等經雲遮三之一乘也。三乘疑執者。佛成道聞說菩薩可成佛二乘人我等可不成佛疑。是雲二乘疑。二乘人二乘果執極果。是雲二乘執。菩薩聞佛成道說菩薩可成佛執菩薩可成佛。是雲菩薩執。昔說三。今亦可說三。何疑不說三乘說一乘。是雲菩薩疑也。法花中遮三乘疑執雲。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又雲。聲聞若菩薩聞我所說法乃至於一偈。皆成佛無疑。覺三乘人可皆平等成佛故。二乘疑菩薩執共除。說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覺大乘果是極果二乘果非極果故。二乘執除之。說除佛方便說。昔說三覺方便說非真實說。故菩薩執除之也。 問。法花一乘深密一乘同異如何。答。深密一乘就法無我等十義乍存三乘五性道理。密意說一乘。法花一乘就佛性平等皆成佛究竟道理顯了說一乘。所以其意玄異。法相師雲。凡諸大乘經佛說一乘所以不過攝論十因莊嚴八因顯揚六因。何深密一乘雲說就法無我等十義法花一乘不雲說法無我等十義。答。既經文若聲聞菩薩(乃至)皆成佛無疑(云云)又汝等所行(乃至)悉當成佛(云云)遮三乘五性道理說一乘。攝論十義其意玄異也。莊嚴八因者。其論第五雲。未定性聲聞及諸餘菩薩引攝於大乘定性說一乘法無我解脫等。故性不同得三意。涅槃究竟說一乘(云云)是雲八因雖別開合意同如文可知。顯揚六因者。其論第二十雲。有六因緣故如來宣說一乘。一其諸法就無差別相故。二雲。就差別行相故。此二就平等地說。先是即所觀也。後是即能觀也。三眾生無我及法無我平等故。四解脫平等故。五能變化住故。六行究竟故。此六亦存二滅說差別位為一乘(云云)是雲六因也。問。法花經宗不存三乘五性者。何藥草喻品。大小菩薩上藥草。聲聞獨覺中藥草。輪王釋梵下藥草(云云)存三乘五性道理。又法花論雲。四種聲聞授記。退菩提聲聞。應化聲聞。佛授記決定性聲聞。增上慢聲聞。根未熟故菩薩與記令發心(云云)法花經遮三乘五性道理。說一乘者。其決定聲聞者何乎。答。昔說深密經時。說三乘五性道理。今至法花會。以喻拈舉說可三乘五性皆成佛。所以說三草二木生長不同喻畢。法文雲。汝等所行(乃至)悉當成佛(云云)不雲非有情性無差別。明知是不法花經正宗。其深密經意也。問。經汝等所行(乃至)悉當成佛者。論雲。不定種姓人身中種子無上(云云)爾何遮三乘五性道理。一切皆可成佛說乎。答。法花論雲種子無上者。舉舍利弗等一類不定種性之人身中種子無上兼定性無上。但非不定種姓人身中種子無上。所以不相違論意也。法相師雲。不定種姓之人身中有可得無上菩提果法爾無漏種子。亦昔修大乘行所熏習菩提心種子亦有不滅。所以彼因可成佛。定性二乘人取小乘果入無餘涅槃。有可灰身滅智種子故。無可得無上菩提果種子。無種姓人無可得出世二乘聖果種子。無可證無上菩提果法爾無漏種子。爾何雲非不定種性之人身中種子無上兼定性二乘無種性之人身中種子無上可三乘五性一切皆成佛乎。答。他宗始教心。而依深密等經瑜伽等論就有為無常法中立種姓故。不能遍一切眾生。今一乘宗終教已上意。而依法花涅槃等經起信等論就真如本覺無為常住法中立種性故。雲可三乘五性一切皆成佛也。問。何會二乘行果。答。不定種姓聲聞人昔佛聞說四諦教依彼修行所證得二乘果。今至法花會聞佛說唯一無二。早修大乘行可得大乘果物悔。修小乘行得小乘果悔。所以今至法花會佛會其言。汝今就大乘根機。汝息分段苦。以方便於一乘分別說三令得小乘果。是入大乘因緣也。悔不可悔得小乘果。雲汝等所行(乃至)悉當成佛(云云)是雲。會二乘行果。又經雲。舍利弗言。我今得未曾有心懷大歡喜疑悔皆既除。又我今無疑悔親於佛前得授阿耨菩提記(云云)問。何會菩薩行果乎。答。三乘之人昔聞佛依深密等經說三因三果各別道理。依此為求摩醯首羅智處成佛果。地前地上位中修三無數劫行。今至法花會佛聞說唯一無三疑雲。昔說三。今亦可說三。何昔說三今說一。若是究竟法歟。若是所行道。所以今至法花會佛會其言。汝今就一乘根機。汝息分段苦。以方便於一乘分別且說大乘因果。知汝等根機熟。引為令得別教一乘出出世益說唯一無三。亦說汝等所行等。是雲會菩薩行果也。問。三乘菩薩從菩薩行果入菩薩行果。何可會汝等所行是菩薩道乎。答。三乘菩薩所修行一乘菩薩所修行。雖俱是菩薩行。權實既異所以捨三乘權行迴入三乘之外一乘之行雲會汝等所行是菩薩道。所以說菩薩行果亦迴。問。家內所授門外所授同牛車也。喻既以無異。法無異。爾何三乘菩薩所修行權。一乘菩薩所修行實雲。說迴菩薩行果。答家內所授車是玩好之具。假黑牛車也。門外所授車是以眾寶莊嚴。實大白牛車也。約喻假實黑白既異。於法亦何可無權實。雲無三乘菩薩所修行一乘菩薩所修行異立三乘三車。何可遮四乘四車道理是尤背經竟也。所以疏第四卷雲。談權教人以法花一乘令同深密一乘。其誠可悲(云云)問。三乘一乘所引權實何。答。三乘菩薩三賢十地位中三無數劫行。行布次第修滿證摩醯首羅智處佛果。是雲權。一乘菩薩初發心位中兼攝後後諸位行。初發心位中證十身慮捨那果。是雲實也。所以雲權實別也(三乘行者行布次第門意也。一乘行者圓融相攝門意也。已上遮三之一乘了)直顯一乘者。不對二乘不會行果。而對普賢等大機直顯法界成佛體故。花嚴等雲直顯一乘也。問。不對二乘不會行果者。花嚴會二乘人不侍耶。答。爾也。問。何第八會。舍利弗等二乘人侍如聾如盲也。 答。章雲。為顯法深勝雲事示如聾如盲形(云云)又雲。指歸雲。如依黑顯白(云云)意大菩薩成聲聞形。一乘法為顯二乘人所不能聞知雲事。示聾盲形(云云)問。何以知二乘人在第八會如盲雲事。答。入法界品雲。譬人初生時在二天誕。是一名同生一名同名。天見人人不見天。如此二乘人侍如來所。如來見二乘二乘不見如來。亦不聞法(云云)問。約第八會有本會末會。其二會聲聞者共是權現聲聞歟。答。爾也。 問。爾者何舍利弗從佛所退。從自房出。將六千弟子。文殊邊迴心解十大法門。答。是亦權現迴心也。非實迴心也。於權現人有表法眾寄法眾。本會之舍利弗是表法眾也。所以為顯法深勝故。大菩薩化聲聞形。示如聾如盲之形。末會舍利弗是寄法眾也。所以依同教。為顯迴入別教故。大菩薩成聲聞形。文殊邊迴向解十大法門也。問。何以知末會聲聞俱是權現乎。答。入法界品雲。舍利弗等聲聞人遊行無邊法界得不死通明得遍法界身(云云)明知是權現聲聞非實聲聞。若實聲聞但見三千界事可不見餘界事。何遊無邊法界。亦實二乘身既分段。何雲得遍法界身。不死通明者。不死者。不生涅槃也。無漏通明也。為顯無生滅故雲不死也。通者六通也。明者三明也。是等皆菩薩所得也。非二乘所得故非實聲聞。問。花嚴會。舍利弗法花會。舍利弗俱是權現歟。答。菩提思量論雲。法花會舍利弗是權現也。故共權現也。問。法花會舍利弗是權化者。何法花論雲富樓那等五百人云權現人舍利弗等雲退已還發大菩提心聲聞。不雲權現人乎。答。其舉勝義云爾也。不言舍利弗非權人。問。何故花嚴對二乘不破彼疑執不會彼行果乎。答。花嚴二乘不聞知故。性起品一切聲聞緣覺不聞此經(云云)問。花嚴對二乘不說者。何為破三乘人定執見。雲說六相教乎。答。其正為而不被。引為傳為而被。今約正為雲不聞二乘也。花嚴一乘門有三種成佛。一位成佛。二行成佛。三理成佛也。是總雲法界成佛也。其三種成佛者。一眾生成佛時三種世間皆共成佛。一眾生斷惑證理時三種世間皆共斷惑證理。今花嚴經說此道理故雲顯法界成佛體也。三種世間者。一器世間。二眾生世間。三智正覺世間也。器世間者。山河大地等也。其中住者雲眾生世間。三身十身佛雲智正覺世間也(已上直顯一乘義了) 已上三種一乘義已了 於一乘如有三種。又於三乘有三種者。一始別終同三乘。二始同終別三乘。三近異遠同三乘也。始別終同三乘者。阿含等經俱捨等論也。二乘人初修因行時。聲聞修四諦行。緣覺修十二因緣行故。雲始別。終至證果同證阿羅漢果入無餘涅槃。俱灰身滅智故。雲終同也。又三乘人四諦緣生六度異。終至證果同入無餘涅槃灰身滅智。所以雲始別終同三乘也。始同終別三乘者。三乘人始修因行時。俱聞般若空教同觀無性理故。雲始同。終至證果三乘人各證自乘果故。雲終別也。由此義般若等經雲始同終別三乘也。問。約無性理有人無我法無我無性理。爾三乘共觀乎。答。二乘人觀人無我無性之理。菩薩二無我理俱觀也。但於人無我理。三乘共觀。故雲同也。不相違。問。三乘人四諦緣生六度異。終至證果。各證自乘果。故可雲始終各別三乘。何雲始同終別三乘乎。答。聲聞人聞般若教觀四諦法無性理。獨覺聞般若教觀十二因緣法無性理。菩薩聞般若教觀唯識六度等法無性理。聞一教。其下各別生解。所以雲始同終別顯也。故大般若經第五百九十三雲。於聲聞乘性決定者。聞是法已速得自乘無漏智。於獨覺乘性決定者。聞是法已速依自乘而得出離。於菩薩乘性決定者。聞是法已速得無上菩提果。雖未入正性離生三乘性不定者。聞是法已發無上菩提心(云云)以是文知云爾事也。正性離生者見道位也。正性者無漏者正道也。生者分別煩惱也。竟見道位無漏正道離分別煩惱也。問。何故分別煩惱性名生乎。答。隨喻為名。譬如生食在身中諸病者根本。分別煩惱在有情身中。諸煩惱根本故名生也。問。既般若經攝在存三之一乘。何今雲始同終別三乘乎。答。般若經一與三和合說故攝一乘攝三乘。為引不定種姓人依法無我等別義以密意說一乘。義邊攝一乘。三乘人同聞般若教。以各得自果義邊攝三乘(云云)近異遠同三乘者。以方便依般若深密等經於一乘。分別說授三因三果各別道理令得三乘出世益故雲近異。引三乘子同令得三之外一乘出出世益故雲遠同也。故法花等經雲近異遠同三乘也。問。何故得三乘出世益雲近異得一乘出出世益雲遠同乎。答。聲聞乘人依聲聞教。預流果等位。得出世益。獨覺人依獨覺乘教。更不證前三果。第四阿羅漢果位得出世益。菩薩依諸大乘教發心住已上位。得出世不退益。所以雲近異。引其得三乘出世益之人令得一乘出出世益究竟佛果。所以雲遠同。問。但可雲得三乘出世益得一乘出出世益之三乘。何雲近雲遠。答。聲聞三生六十劫得果。獨覺四生百劫得果。菩薩初僧祇中修得果。所經之時短。所以雲近三乘人各別依自乘得出世果。所以雲異。三乘同迴入一乘具修滿三無數劫行共成佛。所經之時長。所以雲遠。三乘同俱得無上菩提佛果。所以雲同也。問。聲聞三生六十劫何乎。獨覺亦爾也。答。於聲聞有利根鈍根人。利根三生得果。鈍根六十劫得果。於獨覺又有利鈍。利根人四生得果。鈍根人百劫得果也。問。宅內所授三車門外而所授大白牛車相配近異遠同何。答。宅內所授三車近異也。門外而所授大白牛遠同也。暫修三乘。各別得自乘果。故雲近異。久修三乘人同得無上菩提果。故雲遠同也。問。何三乘益雲出世益一乘益雲出出世益乎。答。於出世說出世故雲出出世也。意於三乘出世說一乘出世也。問。一乘門意。初發心位成佛。故可雲近同。何雲遠同乎。答。初發心位中成佛者。別教意也。今就同教雲遠同也。又初發心成佛者。初發心一念中修滿三無數劫行成佛。遠即近近即遠也。所以雲遠同也。問。何以法花雲近異遠同三乘乎。答。譬喻品雲。初以三車誘引諸子。然後但與大車寶物莊嚴安隱第一。然彼長者無虛妄之咎。如來亦復如是。無有虛妄。初說三乘引導眾生。然後但以大乘而度脫(云云)以是文知爾雲事也。初引三車誘引諸子。初說三乘引導眾生者。宅內所授三車即近異也。故雲俱與大車。但以大乘而度脫之者。門外露地所授大白牛車。即遠同也。故云爾也。 問。法花是遮三之一乘也。何雲近異遠同三乘乎。答。法花一與三和合說。所以有一乘有三乘。故雲近異遠同三乘也。謂為誘引三乘子依般若深密等經。於一佛乘分別說授三因三果各別道理。以令得三乘出世益之邊攝三乘。諸子等得三乘出世益。知一乘根機熟為說唯一無二。會彼行果。破彼疑執。以令迴入三乘之外一乘之邊攝一乘也。問。爾以此文相配依本起末攝末歸本二門何。答。初以三車誘引諸子。初說三乘引導眾生者。依本起末門也。但與大車但以大乘而度脫之者攝末歸本門也。謂本者一乘。末者三乘也。初說三乘者。於一乘本以方便分別雲說三乘末事也。譬如求上分別說波。是亦爾也。但以大乘而度脫之者。藏三乘末歸一乘本雲事也。譬如藏波說水。是亦爾也。智度論說譬如一斗米合分三。不增減。說一乘不失三乘。說三乘不失一乘(云云) 已上三種三乘義已了 五教者。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大乘終教。四頓教。五圓教也。 小乘教者。阿含等經婆沙俱捨等論也。為小乘人說人空法有道理也。阿含有四。雜阿含中阿含長阿含增一阿含也。阿含古梵語也。新雲阿吸摩也。漢雲教亦云典(云云)婆沙者翻廣解(云云)俱捨者翻藏論。大乘始教者深密經中說第二時第三時教也。深密經中說初昔今三教。即如次初時教第二時教第三時教也。初時者阿含教。第二時教者般若教。第三時教者深密教也。今是中取第二時第三時般若深密教大乘始教(三時教亦云轉法輪持法輪照法輪。即最勝王經所說三時教也)般若深密等經未盡大乘至極理故名始教也。定性二乘無性有情不成佛說故也。法相師問雲。說定性二乘無性不成佛。盡大乘至極理。何雲未盡極理乎。答。其三乘始教門分齊耳。今一乘宗終教已上意而不爾故雲未盡極理也。故般若經五百九十三雲。聲聞乘性決定者。聞是法已得自乘無漏智。獨覺乘性決定者。聞是法已依自乘得出離。菩薩乘性決定者。聞是法已得無上菩提果(云云)又解深密經雲。一向種寂聲聞種姓補特伽羅佛化導而雖被施設種種勇猛精進。終坐道場不能令得阿耨菩提(云云)又瑜伽論雲。入無餘二乘不墮有情趣不墮非情趣。唯有清淨真如法界(云云)又同論雲。聲聞乘性決定人以聲聞乘成熟是。獨覺乘性決定人以獨覺乘成熟是。菩薩乘性決定人以無上乘成熟是。人天乘性決定人以善趣成熟是(云云善趣者人天二趣也)明知是定性二乘無性有情不成佛雲事。花嚴論問雲。定性二乘無性有情不成佛者。入無餘二乘經八萬等劫醉臥時。又無性有情未轉捨謗大乘因時雲不成佛。非言畢竟不成佛。遇佛菩薩化緣時皆終成佛。何法相師如文取義定性二乘無性有情終執不成佛。是甚可悲。答(至下可知)。 大乘終教者。法花涅槃無上依等經法花起信無差別寶性佛性等論也。是等經論說定性二乘無性有情成佛故。法花經雲。聲聞若菩薩乃至皆成佛無疑(云云)又雲。十方佛土中(乃至)除佛方便說(云云)又我滅度後復有弟子(乃至)唯以佛乘而得滅度更無餘乘。除諸方便說法(云云)又涅槃經雲。一切眾生悉有佛性。悉皆當得阿耨菩提(云云)又雲。非佛性者。謂垣牆瓦石無性之物(云云)又雲。須陀洹八萬劫到。斯陀含六萬劫到。阿那含四萬劫到。阿羅漢二萬劫到。辟支佛一萬劫到阿耨菩提(云云)又雲。須陀洹等八萬等住處雲小涅槃。無上法主聖王住處雲大涅槃(云云)又楞伽經雲。樂著三昧樂安住無漏界(乃至)彼覺法亦然。得佛無上身(云云)又無上依經雲。入無餘二乘有三種餘。一煩惱餘。二業餘。三果報餘。煩惱餘者無明住地。業餘者無漏業。果報餘者意生身也。謂意生身者變易身也(意生身亦云意成身)又法花論雲。四種聲聞授記中。退菩提心聲聞與應化聲聞。此二佛授記。決定性聲聞與增上慢聲聞。此二根未熟故。菩薩與授記令發心(云云)又雲。二乘以方便令入涅槃城。彼涅槃者謂禪三昧城過彼城已令入大涅槃城故(云云)又起信論雲。一切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薩皆乘此法到如來地故(云云)又雲。業識根本熏習者。一切阿羅漢辟支佛菩薩皆有成滅苦故(云云)又無差別論同起信論。所以更不出本文。又寶性論雲。向說闡提無涅槃性不入涅槃。此義何。是為欲顯示謗大乘因故。是顯何義。為欲令迴轉誹謗大乘心依無量時作是說實以有清淨性故(云云)又世親佛性論雲。一切皆成佛者是了義也。一切皆不成者是不了義。以是等文知雲定性二乘無性有性一切皆成佛事。所以終教中引此等教證一切皆成佛也。問。般若深密等經未盡大乘至極理故攝始教。法花涅槃等經盡大乘至極理故攝終教者。何章雲。一切皆空宗。謂大乘始教即般若經等是(云云)又雲。說三性真如不空道理故深密等經攝終教(云云)何共攝始教乎。答。判始終二教疏章義望小異也。謂疏於成佛不成佛門分始終二教。所以般若經攝終教。深密經攝始教。章於空不空分始終二教。所以深密經攝終教。般若經攝始教。所以不相違。問。何故說空教雲始教說不空教雲終教。答。說空教末盡大乘至極理故雲始教。說不空教盡大乘至極理故雲終教。問。以何知云爾事。答。法鼓經雲。以空門為始教以不空門為終教(云云)又章雲。說一切空經是有餘。說唯有此經是無上說。非有餘說(云云)以是等文知云爾事也。 頓教者。維摩思益楞伽等經也。對始終二教雲頓教也。謂始終二教依位地階行次第漸漸修成從微至著名佛。所以是雲漸教。今頓教言。說頓絕理性頓顯解行頓成一念不生物名佛。所以是雲頓教。問。以何知爾乎。答。維摩經雲。淨名以默顯不二(云云)又思益經雲。得諸法正性人從一地不至一地(云云)又楞伽經雲。初地即八地。乃至無所有何有次第(云云)以是等文知云爾事。如鏡中像頓現非漸漸者。如掩摩勤果漸熟非頓(云云)(掩摩勤果者漢雲餘甘之果) 圓教者。花嚴等經也。兼攝教義理事等一切法顯一位即一切位一切位即一位事。所以十信滿心攝五位成正覺事雲圓教也。問。此五教者於時節次第立。若依機理淺深立。不於時節次第立。所以疏雲。不於時事。於理立(云云)問。爾花嚴經說圓教者。唯說圓教義不說餘始終頓三教乎。答。約小分雲時互皆具。今約多分判五教。所以疏雲。限一經判教難(云云)意約小分皆互具。始教終教中為言非無圓教義言也(已上五教已了) 問。花嚴經一大法身盧遮那所說也。何雲釋迦佛海印三昧乎。答。今此一乘意而為顯菩提樹下身即盧遮那佛身雲事云爾也。所以不相違也。問。樹下八相成道身盧捨那身周遍法界身也。何雲同身乎。答。疏雲。丈六遍十方絯法界(云云)又名號品雲。或名釋迦或名盧遮那(云云)以是等文云爾也。十身者。眾生身世間身業報身聲聞身辟支佛身菩薩身如來身智身法身虛空身。問。釋迦身入諸教門分別四句如何。答。或化身非報與法(是初始教說)或報身非化法(是約同教一乘及小乘教說)或法身非化報(是約頓教說)或化身亦報法俱有。是總約三乘說。或非化身亦報法(是約圓中別教一乘具十身說)問。此四句意何。答。若有眾生堪悟始教大乘。見化身釋迦在菩提樹下為我說深密等始教大乘。所以雲化身而非報法。是約始教說。若有眾生堪迴入同教一乘。報身釋迦在靈山為我見說法花一乘。復有愚法小乘人見報身釋迦在菩提樹下為我說阿含等小乘教。所以報身而非化法。是約同教一乘及小乘說。若眾生熟頓悟機堪悟頓教。見佛始成道終至涅槃未說一字。所以雲法身而非化身。是約頓教說。若有眾生堪悟圓教。見十身釋迦在十蓮花藏世界海為我說花嚴一乘。所以雲非化身亦報法。是約圓中別教一乘說具十身故若有三乘人見娑婆世界樹木等所在化身釋迦為我說三乘教。若有普賢等大菩薩。見十蓮花藏世界海眾寶重重無盡菩提樹下在一大法身盧捨那為我說重重無盡普法一乘。所以有化身亦報身。是雲總約三乘說也。問。何於一釋迦所說教生解各別乎。答。譬如四類有情一境水各別見。隨所被機感智淺深。於一大法身各別見亦爾。四類有情人天鬼傍生也。一境水人見淨水天見琉璃鬼見膿河猛火魚見宅路也。此中身相攝三種世間者。國土身攝器世間。眾生身業報身聲聞身辟支佛身菩薩身攝眾生世間。如來身智身法身攝智正覺世間。虛空身通三種世間。以三身攝十身中如來身也。問。何故攝如來不攝餘智身法身乎。答。智身唯能證智而不所證理。法身唯所證理而不能證智。如來身通能證所證。所以三身總攝如來身。不攝餘智身法身也。問。三身中何為能證為所證乎。答。約三身中法身有智法身理法身。智法身者能證智。理法身所證理也。應化二身非能證所證。假而非實。法身是實依法身。起應化二身。所以雲假隨實。應化二身總攝如來身。所以最勝王經雲。譬如依空起處依電起光。如是由法身現應身。由應身。現化身(云云)又般若論雲。應化非真如佛。亦非說法者。說法不二所無說離言相(云云)以是等知應化攝法身雲事。問。一乘門意而釋迦具十身。三種世間一切諸法皆攝盡。而何攝非化身。亦非報法句。答。今一乘門意。而釋迦具十身故。偏非化身偏非報法。攝盡一切法故。攝非化身亦非報法句。故法身章雲。通攝一切三世間故。眾生及機無非佛故。一大法身具十佛故。三身等並在之中智正覺攝故(云云)問。三種世間攝十身。爾十佛攝十身佛。其十佛者無著佛願佛業報佛住持佛涅槃佛法界佛真佛正佛三昧佛如意佛也。答。攝十身之中智正覺身。問。三乘門立三身佛。何故一乘門立十身佛乎。答。寄圓數為顯無盡義故立十身也。十身具六相相融故。寄圓數顯無盡義。其十身六相相融者。初一眾生身含後九身。是總相也。後九身別初一身。是別相也。後九身同帶初一身。是同相也。後九身各別。是異相也。取後九身為初一身圓滿初一身。是成相也。開初一身。為後九身離後九身。外無別眾生身。是壞相也。是雲十身具六相。相融也。初一眾生身如具六相。後九身亦爾也。顯無盡義者。初一眾生為主時。後九身為伴相入初一眾生身。其互皆相入互重重無盡也。初一眾生身為主時。如雲具重重無盡義。後九身一一互皆為主具重重無盡義爾也。是十重無盡。又約十身有同體門十身異體門十身。約此亦有同體門十重無盡異體門十重無盡。所以雲寄圓數顯無盡義也(具如說十玄義六相義中也) 海印三昧者。海印喻名也。譬如天帝釋與修羅空中鬥戰時其四兵像印現大海中。如來定心海中印現三世諸法。所以雲海印。三昧者法名也。梵語也。漢雲等持。離沈浮故雲等也。令不散心故雲持也。是理智無二一法界心雲海印三昧也。故遊心法界記雲。理智無二交徹容融。彼此俱亡能所斯絕。名為三昧(云云)問。定者。專注一境不起言詮。何雲海印三昧一乘教義乎。答。三乘定一向寂而淺故不起言詮。一乘定寂用無礙深故起言詮。故云爾也。問。依真如起正體智。依正體智起後得智。依後得智起大悲。依大悲雲教法流出時。可雲釋迦佛後得智大悲門一乘教義。何海印三昧一乘教義。答。三乘門意而爾耳。今一乘門意不爾。所以為言從海印三昧教法流出雲海印三昧一乘教義。所以五教雲。此一乘教必依佛海印三昧出。不同三乘依佛後得智出(云云)教法者以音聲句文為體也。海印三昧者通因定果定。佛所得為果定。果人所得。菩薩得分定為因定。因人所得。故賢首品中說十信位中菩薩行相雲。一切示現無有餘。海印三昧勢力故(云云)即疏釋此文雲。譬如閻浮提一切眾生像現大海中。菩薩定心亦爾也。分明見一切諸法(云云)問。爾何遊心法界記雲因定為花嚴三昧果定名海印三昧(云云)答。彼約因果差別門。今約因果不二門。所以不違。問。約定有七種。燈第五雲。一者三摩呬多。漢雲等引。三摩雲等。呬多雲引。二者三摩地。此雲等持。三者三摩缽底。此雲等至。四者散那演那。此雲靜慮。五質多翳迦阿羯羅多。此雲心一境性。質多雲心。翳迦雲一。阿羯羅雲境。多性。六奢摩他。此雲心。七現法樂住(云云)此中以海印三昧可攝何定乎。答。以義準可配三摩地。海印三昧翻等持(云云以翻等持漢語同見雲。三昧與三摩地同梵語也)問。何等引。餘亦爾也。答。即燈文釋雲。等引通有無心。唯定非散也。就勝亦說空無相無願雲名三摩地。等至者通目有無心定心。就勝唯說。與五現見等相應諸定名為等至也。靜慮通攝有無心定漏及無漏識與不識依色四地非有餘處。諸處據勝多說色地有心清淨功德名為靜慮也。心一境性者即等持也。奢摩他者唯有心淨定不過散位。現法樂住有靜慮根本非餘淨也。不通散。然等引廣通攝一切有無心位諸功德故。所以瑜伽論中偏立地名等地不爾(云云)問。一乘教義者別教歟。同教歟。答。通同別也。問。爾何別教一乘義乎。答。十十無盡主伴具足教義雲別教也。花嚴經中說十法為主顯無盡義也。所以章雲。如露地牛車自有教義。謂十十無盡主伴具足。如花嚴經此當別教(云云)與三乘別故雲別教一乘也。其一乘三乘有十異者。一時異。二處異。三主異。四眾異。五所依異。六說異。七位異。八行異。九法門異。十事異也(私略頌雲時處主眾依說位行法事也)且時異者。章雲。此一乘佛成道要在初時第二七日說。猶日出先照高山等。論雲。此法勝故在初時及勝處說(云云)所以雲時異。問。何故成道初七日不說法。答。佛成道初七日自受法樂。所以初七日不說法也。問。一乘門意一時中攝一切時。何在第二七日說乎。答。第二七日通攝三世一切前後際。所以此第二七日中攝在三世一切時說。處異者。此一乘要染淨鎔融攝七處八會。花嚴世界海中摩羯陀國眾寶樹下而說。不同三乘等教在娑婆木樹等處說。所以雲處異。主異者。此一乘要十身佛及盡三世間說。不同三乘等變化身及受用等說。所以雲主異。眾異者。此一乘唯為普賢等大菩薩說。不同為三乘等聲聞眾說。問。爾何有舍利弗海幢比丘六千比丘等皆共在第八會乎。答。此皆權現比丘非實聲聞也。所依異者。此一乘教起要依佛海印三昧出。不同三乘等依佛後得智出之。說異者。此一乘者一方而說一事一義一品一會等時。必通十方一切世界說。不同三乘隨一方一會說。位異者。此一乘所有位相上下皆齊一。一位中攝一切位。是故乃至佛等諸位有信等位中。三乘中即不爾。隨當位上下階降皆不相離。行異者。隨一菩薩即具信等六位。一一位中所有定散等差別行相並一時修一行即一切行等通因陀羅等。三乘等不爾。地上菩薩猶各分齊。況地前乎。法門異者。三乘門中立三身六通三明八解脫四無畏五眼三世四諦四辨十八不共法也。一乘門中立十身十通乃至十不共法也。事異者。隨有捨林地山等事。皆是法門或是行或是位或教義等。而不懷其事。一一塵中皆具足法界一切差別事。三乘不同說即空即真如等。依此等異相。花嚴一乘雲別教也。問。花嚴一乘別三乘故名別教者。愚法小乘亦別三乘。故可名別教。答。愚法小乘亦名別教有何妨。所以章雲。四阿含等亦名別教。唯說愚法二乘教故(云云)(已上別教了)。 同教有二種。一者一乘同教。二者三乘同教也。法花經雲一乘同教。深密經雲三乘同教也。法花經開說唯一無二。三乘人同入一乘故。深密經開說三因三果各別道理。三乘人各得自乘果。俱所被教也雲。同教有三義。一者三乘人俱所得之教故雲同教。二者一乘同三乘故雲同教。三者三乘同一乘故雲同教也。三乘人俱所得之教者。一乘教三乘教三乘人同所被之教故名同教也。一乘同三乘者。於一乘法少分分別令悟三乘人故名同教。即是下同教門中雲一乘垂三乘也。三乘同一乘者。三乘法門名說交一乘法門中故名同教言也。即是下同教門中雲三乘交一乘也。問。一乘垂三乘三乘垂一乘雲意何。答。三乘中說因陀羅微細等。不具足主伴。亦說花藏世界不說十等。所以一乘垂三乘。復十通中說交六通。十眼中說交五眼。所以三乘交一乘。問。何故一乘交三乘三乘交一乘。答。一乘垂三乘者。若不用方便直說一乘無盡義。彼不信受隨意道。所以令熟彼一乘根機漸令彼信受。而於一乘以方便。小分分別說三乘別相也。三乘交一乘者。引三乘人入一乘為令易解故也。問。見下同教門同教一乘同教二乘同教三乘同教四乘同教五乘同教無量乘。唯是可雲釋迦佛海印三昧一乘三乘等教義。何雲但一乘教義。答。理可云爾。而令三乘攝一乘云爾也。攝方便故。所流故。所目故。三乘總名一乘也。三乘入一乘方便也。所以攝方便歸實名一乘。所以雲攝方便故。三乘法從一乘法流出故。所以雲所流故名一乘。三乘法一乘所目故名一乘言也。問。何故三乘名一乘所目。答。譬如一切細目被攝一細網。三乘教亦所攝一乘教言也。問。由三藏故一乘三乘無異者。何一乘外別立三乘。答。一乘與三乘無別雲外亦別之無別也。所以乍有一乘亦三乘也。乍有三乘即一乘也譬如水與波。水即波波即水也。故一乘即三乘三乘即一乘也。所以一乘之外別立三乘也。水波無異。水外如別名波。是亦爾也。 問。章文。一別教二同教也。初中亦有二(云云)其二者何。答。初者差別教也。意其別教門中有二。一性海果分二緣起因分言也。問。亦何雲性海果分。答。十身如來所知境界之性海果分。問。爾其十身如來所知境界者體何物乎。答。唯佛與佛所知教義理事解行因果等法雲十身如來所知境界。問。何爾乎。答。性者體性也。海者甚深義也。果者佛也。分者分齊也。意十身如來所知教義理事等法體性甚深果人所知分齊也。果人者即佛也。問。說此等法。何故章文此當不可說義乎。答。性海果分法者言忘慮絕法也。既離權教。所以言不可說也。答。性海果分法金剛已還菩薩不所知。即不知。為護說。問。何位雲金剛已還菩薩。答。第十地已前菩薩雲金剛已前菩薩也。此法不相應言教故雲不與教相應也。言教者聲句文也。既不相應聲句文。何以說。所以言不可說也。故章引地論文雲。因分可說果分不可說(云云)因分可說者。因位行相也。果位十佛境界不可說也。謂十佛者十身如來即釋迦佛自。境界者十身如來自內證境界也。問。因分可說果分不可說者何章文。性海果分緣起因分此二無二。全體遍收。猶如水波。答。水與波雖是體一。雲水雲波名既別也。亦波淺有分齊。水深無分齊。故雲水波異。復波不離水。水不離波。故雲水波體一。如此雲因雲果名既別也。亦因淺有分齊果深無分齊。所以無別之別故雲因與果別。而雲因分可說果分不可說。復別之無別故雲因與果無別。而雲此二無二全體遍收也。 問。何故雲緣起因分。答。普賢等所知境界故也。緣者緣淺。起者發起。因者因人。分者分齊也。於不可說性海果分法對因位機緣小分起言教說。即是因人所得分齊也。於教義有十對。一教義。二理事。三解行。四因果。五人法。六分齊境位。七師弟法相。九主伴依正。九隨情根欲。示現。十順逆體用自在也(具如十玄義)問。普賢者差一人。若多人乎。答。凡解普法人皆總名普賢。不一人也。問。爾何解普法乎。答。龍女與普莊嚴童子善財童子都率天子等總名普賢。問。何爾乎。答。德普法界故名普。准位生善故雲賢。問。何故此別教一乘名普法。答。一法普遍一切法一切法普入一法中。說此圓融道理教故雲普法。問。約普賢有種乎。答。有二種。一者三乘普賢。二者一乘普賢也。約三乘普賢有三種。一者人普賢。二者解普賢。三者行普賢也。約一乘普賢亦爾也。人普賢者。對三乘門者。說乘六牙白象現行者前普賢雲人普賢。破三乘別執迴入一乘普賢雲解普賢。法華經普賢品說普賢懺悔行雲行普賢也。若於一乘門者。華嚴入法界品說善財童子所值善知識普賢雲人普賢。普賢品說普賢六十行。雲解普賢。離世間品說十種普賢心十種普賢願行。雲行普賢也(具如終南太一一山之智嚴孔目說之)十地論因分可說果分不可說者。非論正文。是疏師得意引文也。正文者。華嚴經十地品雲。我但說一分(文)十地論釋雲。一因分。二果分。一分者因分也。臨果雲一分也(云云)問。此文意何。答。捨那佛加金剛藏菩薩。為地前菩薩。令說十地法門。我者金剛藏菩薩指自雲我。意果分言亡慮絕法故。我對緣不可說。所以除彼。因分非言亡慮絕法故。我對機緣說雲我但一分(云云)問。何雲因分十地雲果分十地乎。答雲。此疏有五師說。且就第五正義說二分十地有兩重釋。初釋意。於一歡喜等十地有熟實十地隨相十地。熟實十地者果分十地隨相十地雲因分十地也。唯佛所知佛所行十地雲熟實十地。唯菩薩所知菩薩所行十地雲隨相十地。問。爾者佛所知所行菩薩所知所行十地者體相何物乎。答。經雲不思議佛法。復鳥路所依大虛雲。喻果海。說熟實十地也。復金剛藏菩薩受大眾請說十地。名曰歡喜地離垢地發光地涅槃慧地極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雲說隨相十地也。問。爾者大眾請金剛藏菩薩頌文何。答。經雲。如渴思冷水。如飢思味食。如蜂貪好蜜。我等如是願聞其露法(云云)依是頌金剛藏菩薩為大眾說十地名。問。因分可說果分不可說雲意何。答。譬鳥空中十步行。臨鳥見時不可雲無路相。所以相可說。所依大虛見時。離大虛別不可雲有路空。所以路空不可說也。如此菩薩喻鳥路相喻十地。所依大虛喻果海也。臨菩薩修行。不可言無十地差別。所以雲因分可說。臨所依果海。離果海別不可雲有十地差別。所以雲果分不可說也。問。引雲因分可說果分不可說文別教一乘中教義理事等法為證具因分果分義雲事也。爾物何引因分十地果分十地證乎。答。今章引此文意。如十地具因分果分義。餘教義理事等一切法亦證具因分果分義雲事也。舉一法證多法。所以不相違也。問。以何知舉一法證多法雲事。答。疏說因分果分義竟。經文雲。此義通一部經中大意(云云)以是文知云爾事。問。何以是文可知云爾事。答。今此華嚴一部經所說教義理事等法皆具因分果分義雲也。所以知云爾事也。 已上初重之釋了 第二重釋意。於歡喜等十地臨妙智正證雲果分不可說。寄法臨顯地差別立因分可說。意者十地位中起正體智。證真如理時。能證所證互等平等離相絕言。所以雲果分不可說也。譬如空中鳥路同大虛不可說路相。是亦爾也。諸菩薩為令悟十地行相寄立乘法顯十地行相。所以雲因分可說。譬如空中鳥路相可說。是亦爾也。 問。寄五乘法顯十地行相事何。答。初二三地寄人天乘法顯。四五地寄聲聞乘法顯。第六地寄緣覺乘法顯。第七地寄菩薩乘法顯。八地已上寄一乘法顯。所以云爾也。意者初二三地菩薩得檀戒及四禪等法。所以寄人天乘顯。四五地菩薩得四諦法故寄聲聞乘法顯。第六地菩薩得十二因起法故寄緣覺乘法顯。第七地菩薩得無生法忍故寄菩薩乘法顯。八地已上菩薩得任運自在故寄一乘法顯也。問。何以爾知乎。答。疏雲。寄世間及二乘等寄禪支道品諸諦緣生顯地別(云云)問。章次文。此二無二全體互相攝者。先此二者何。答。因分果分雲二。意因分與果分體無二而互相攝雲也。問。相攝何。答。且引鳥路喻雲者。因分不異果分。如路空不異大空。果分不異因分。如大空不異跡空。所以雲相攝也。章文其猶水波者喻也。因分果分體無二。水喻果分波喻因分也。波隨風起有分齊。所以喻因分。水隨緣不起無分齊。所以喻果分也。普賢門緣起因分二門者。一分相門。二該攝門。且分相門者。此別教一乘別於彼三乘也(云云)意分別一乘與三乘差別相。是分相門意也。問。何以故分別一乘與三乘乎。答。臨門三車是三乘教也。露地牛車是一乘也。問。以何知爾乎。答。章雲。宅內而所指之門外三車誘引諸子令得出者是三乘教也。界外露地所授牛車是一乘教(云云)宅內者分段三界內也。即以諸眾生異熟識為宅體。諸眾生異熟識界趣生所依根本故為宅體。界趣生者。界者三界。趣者五趣。生者四生也。意諸眾生異熟識此三界五趣四生中所依根本。所以為宅體也。異熟識者第八阿賴耶識也。異因熟果雲異熟識也。阿賴耶識梵語也。此雲無沒。持諸法種子令不隱沒。所以雲無沒識也。異因熟果者。因善惡而果無記也。所以雲異因熟果也。因善惡而果無記者。雲此有三類。一異時而熟。二異類而熟。三變異而熟。由此三義故雲因善惡果無記也。宅主喻佛也。譬如世國王四海為宅光宅天下。佛亦如是。以諸眾生為其宅。所以宅喻諸眾生異熟識。宅主喻佛。問。何以知佛以諸眾生為其宅雲事。答。經曰。今此三界皆是我有。其中眾生悉是吾子(云云)以此文智云爾事。問。門外者何物乎。答。三乘教行雲門。三乘理果雲外。教行出三界火宅。所以雲門。理果出因中。所以雲外。火者煩惱隨煩惱也。問。慈恩大師御心宅內門外之事爾也。智周法師心何。答。智周法師意。三界為門三乘無漏智為外也。問。三乘教行為門三乘理果為外雲事可然。何可雲三界為門三乘無漏智為外。答。既經三車在門外(云云)又我此所燒門安隱得出(云云)三乘教行為門者何雲所燒門。若三乘教行為門者。三乘教行非為煩惱火所燒者。何雲所燒門。所以雲三界為門三乘無漏智為外。問。若爾師資義相違。何和會。答。慈恩御意。此法華經佛在世時猶多怨嫉。況滅度後(云云)由此文三乘教行為門三乘理果為外。意雲。為怨嫉火所燒。非言為煩惱火所燒。師資各舉一義。所以不相違也。問。然智周法師意。三界為宅者。三界即宅。宅體與門有何異。答雲。宅即門有何妨。譬如世人總宅雲門。所以攝釋曰。此義有甚深(云云)意譬如世人數宅時不言若干宅。雲若干門。是文爾也。問。若爾指何位雲宅內門外。答。就玄贊意者。地前及具縛位未斷分別二障種子未出繫業三界。所以雲宅內。初地已上斷分別二障種子出繫業三界得無漏智果。所以雲門外也。問。分別二障者何。答。約煩惱障與所知障各有分別俱生。並分別煩惱障分別所知障。云爾也。問。約分別煩惱障俱生煩惱障有現行種子習氣。何位而伏斷之乎。答。現行資糧位漸伏。至加行位伏愚種子。入初地見道無漏智起斷習氣。至金剛位除。資糧位者。地前位中四十心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也。加行位者。地前位中四善根也。即暖頂忍世第一法也。金剛心者。十地中第十地也。貪等十煩惱之分別煩惱障俱生煩惱障也。問。爾此十煩惱者幾分別幾俱生。答。頌曰。疑及後三唯分別。諸餘煩惱通俱生(云云)十煩惱中疑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唯分別惑。貪嗔癡薩迦耶見邊見通分別俱生言也。問。二乘人約二障伏斷除乎。答。伏斷煩惱障現行種子耳。習氣菩薩至第十地乃除。況二乘畢竟難斷。但至迴心向大位乃除習氣。問。以何知二乘人未除習氣雲事。答。畢陵伽婆差如罵恆河神。舍利弗袈裟下鳩如生恐怖。皆是未除習氣故也(畢陵伽婆差者此翻習氣也) 問。何位捨分段而得變易。答。入初地時捨分段身得變易。所以約菩薩初地已上雲門外。地前位雲宅內也。問。約菩薩有智增上菩薩悲增上菩薩。七地已還位故得分段身。何故入初地捨分段身雲得變易身。答。入初地時捨分段身得變易身者。約智增上菩薩雲。非據悲增上菩薩。所以不相違。一切菩薩必入初地時捨分段身得變易身。而悲增菩薩利生悲願深故。故留第六相應俱生煩惱障現行為利生。七地已還位故得分段身。智增上菩薩不然。所以入初地時捨分段身雲得變易身。悲增上菩薩至第八地捨分段身得變易。智度論雲。菩薩住第八地乃捨蟲身(云云)蟲身者分段身也。既住第八捨蟲身(云云)明知悲增上菩薩第八地捨分段身得變易身雲事。分段身中有八萬戶蟲。一一各具九億眷屬。諸蟲所雜居故分段身雲蟲身也。彼蟲內口外尾住。諸髮毛皆其蟲尾也。問。若悲增上菩薩。入初地時無得變易道理乎。 答。得意雲。得可得變易身。何者為利生故留煩惱。雖得分段身為彼煩惱無被繫縛。所以雲或入初地時捨分段得變易身有何妨。 問。約菩薩十地各有三位。謂入心住心滿心也。是中何位而斷種子。何位而除習氣。答。初地入心有無間道解脫道。無間道斷種子。解脫道除習氣。亦無間道遠塵。解脫道離垢。復無間道斷惑。解脫道證理。問。習氣有干第十地。爾何初入心解脫道時除雲。答。其約小分雲。非據多分。於多分至第十地除愚習氣也。問。菩薩皆住聖位乎。答。非然。約菩薩地前及俱縛位雲凡夫。入初地時乃雲聖位。問。爾約菩薩雲宅內門外事爾也。約二乘何位雲宅內門外。答。前三果及七方便位雲宅內。第四果雲門外。未斷煩惱障種子。所以雲宅內。得第四果時乃斷愚煩惱種子。所以雲門外。 已上就玄贊意辨宅內外了 問。宗意何位雲宅內門外乎。答。終教已上宗意。而初發心住以上位雲門外。十信已前位雲宅內也。問。何爾乎。答。宗意入初發心住已上位。菩薩發無漏智出繫業三界得見真如故也。十信以前不然。所以雲宅內。故起信論雲。菩薩發是心故。即得見於法身(云云)又曰。非業繫。以有大願自在力故(云云)以此等文知小分見法身也。宗意不立分別俱生惑。唯立正使習氣。意約煩惱障。正使習氣於所知障亦爾也。故章雲。其菩薩人於二障中不分俱生分別。但有正使及習氣(云云)約正使有現行使種子使。現行地前位伏種子使。初地而斷習氣。地上位除之。故章曰。地前伏使現。初地斷使種。地上除習氣。佛地究竟淨(云云)宗意約二乘。初果以上位雲門外。七方便以前位雲宅內。初果以上位於繫業三界得出世益故。問。初果已上未斷愚三界煩惱。何雲門外。答。初果已上斷三界分別煩惱得出世益得出世聖果故。更不墮凡夫地。所以是雲門外也。 問。終教以上宗意何位捨分段身得變易身乎。答。一切菩薩皆入初地時捨分段身得變易。問。一切菩薩皆初地得變易身者。何悲增上菩薩七地已還得分段身乎。答。其始教粗宗故爾耳。今宗意不爾。皆入初地受變易身也。問。諸聖教中智增上菩薩畏煩惱障故。入初地時受變易身。悲增上菩薩不畏煩惱障故。為利生故留煩惱障。七地已還位受分段身雲事定。而何入初地時受變易身者始教粗義初地已上位受分段身終教細義乎。答。智增上菩薩可智勝悲劣。悲增上菩薩可悲勝智劣。悲與智齊不可增上。況以劣智導悲名增上乎。入初地時受變易身。初地已上位受分段身雲事終教宗細始教宗粗雲事為顯爾雲也。約智增上菩薩不分分段變易二位。所以不相違。問。何以知爾雲事。答。章曰。當知由此始終二教粗細異故有二生死。不由悲智互增上(云云)以此文知爾雲事也。問。何雲分段變易等乎。答。法相宗釋雲。分者支分段者段段也。五蘊身份分段段故雲分段身也。三論宗釋雲。色形區別受形長短雲分段身也。問。何雲變易乎。答。變者改變義。易者轉易義也。意改變轉易分段粗身雲。成光明殊勝細身而雲變易身也。問。變易者新人名歟。答。俱新古名通也。但古人變易雲意生身。新人云意成身。且古人云意生身者。意者第六意識也。意如意生故曰意生身言也。意具三義。速疾義無礙義遍到義也。如具意此三義。變易身亦然也。具三義。生意成身者。意生身雲時。捨分段粗身別生變易細身樣也。今依大願悲願意願力修練分段粗身為變易身。所以由意願力變易身者雲意成也。可見唯識論第七並同論疏第七也。 問。分段變易二種生死經論說文如何乎。答。勝鬘經說曰。愛取為緣有漏業為因如感三有。無明住地為緣無漏業為因感變易身(云云)又唯識論雲。一分段生死。謂諸有漏善不善業由煩惱障緣助勢力所感三界粗異熟果。身命短長隨因緣力有定齊限。故名分段。二不思議變易生死。謂諸無漏有分別業由所知障緣助勢力所感殊勝細異熟果。由悲願力改轉身命無定齊限。故名變易。或名意成身。隨意願成故(云云)如此經論說文非一。尋釋可知也。 問。凡菩薩二乘得變易身事。修練分段粗身成變易細身。若捨分段粗身得變易身乎。答雲。此自他宗意異。且就他宗意者。修練分段粗身雲得變易細身。今終教已上宗意。而分段變易二身從本立有之。非修練分段粗身得變易身。問。爾者一切有情身中皆在變易身乎。答。爾也。問。就他宗意三界之中何界而修練分段粗身成變易細身。答。且約頓悟悲增上菩薩雲者。入第八地時生色界廣果天以其天身成變易細身。諸天身中其天身極微細。所以以其天身成變易細身也。問。何為緣何為因感變易身乎。答。勝鬘經雲。愛取為緣有漏業為因如感三有。無明住地為緣無漏業為因感變易身(云云)意如凡夫人和合因緣得分段身。聖亦爾也。因緣和合得變易身也。謂如凡夫人愛取煩惱為緣善不善有漏業為因感三界五趣分段果。聖亦然。後得智有分別無漏業為因無明住地法執所知障為緣感得變易身言也。問。何感得乎。答。依所知障力起真如意有我必證有情實有我必度雲大願悲願。由其悲願力故以後得智定願力助有漏古業感得變易身言也。所以唯識論第七曰。不執菩薩有情實有。無由發起猛利悲願。 問。慈恩香像二師變易身義為同為異乎。答。慈恩御心。修練分段身雲成變易身。今五教師御意。分段變易二身從本並雲有也。問。爾一切有情皆在變易身乎。答。爾也。問。爾一切凡夫位皆得變易身。何雲入初地時得變易身乎。答。分段變易二身雖有從本。被覆隱分段粗身而不顯。菩薩入初地時。捨分段粗身故顯變易細身。所以不雲凡夫位得變易身也。問。何捨粗身得細身乎。答。起信論疏雲。然此細苦無始來有。但為簡細異粗故。約已離粗苦時相顯所說(云云)問。何故變易身雲細苦乎。答。變易身有微細生滅苦故雲細苦也。問。其微細生滅苦者如何。答。此身有剎那生滅義故云爾也。剎那剎那前滅後生雲剎那生滅身。此剎那生滅身佛菩薩所知也。非凡夫所知也。問。宗意何物為緣何物為因雲感變易生死(云云)答。勝鬘經曰。愛取為緣有漏業為因如感三有。無明住地為緣無漏業為因感變易生死。問。雲無明住地雲無漏業者體何物乎。答。無明住地者。根本無明熏真如。真如受無明熏成變二種生死。所以雲根本無明為緣無漏業為因感變易生死也。問。何知以根本無明熏真如成變二種生死雲事。答。經曰。無明力最大能動一法界轉成二生死(云云)又起信論雲。業識根本熏習者。聲聞辟支佛一切菩薩生滅苦故(云云)以此等文知云爾也。 問。宗意變易身義雲何釋乎。答。變易者遷變微細生滅苦故雲變易身。故無差別論疏曰。因位無漏所感之身細患所遷故雲變易(云云) 楞伽經三種意生身者。一三摩缽底意生身。二覺法自性意生身。三種類俱生無作行意生身也(可勘攝釋第四也)無上依經四種變易生死者。一方便生死。二因緣生死。三有有生死。四無有生死也(可勘燈第六也)。 問。且何雲三摩缽底意生身等乎。答。攝釋第三引四卷楞伽經第三雲。三摩缽底者此翻等至。於定得變易身隨心生。故雲意生身。覺法自性意生身者。能觀察覺了有為幻法無實體。於定得變易身彼隨意生。所以雲意生身。種類俱生無作行意生身者。諸眾生所有隨多類煩惱能現同類身。所以雲種類。種類身一時現。所以雲俱生。能任運起不假功用。所以雲無作行。彼隨意生。所以雲意生身也。問。爾此三種意生身攝十地事如何。答。三摩缽底意生身有前五地。覺法自性意生身有六七二地。種類俱生無作行意生身有第八地(云云)無漏後得智雲方便生死。所知障雲因緣生死變易。五蘊雲有有生死。於行苦細有說有名故雲有有變易身。唯有微細生滅有。從是外更無有雲物。所以雲無有也。問。爾此四種生死相配十地事如何。答。方便生死有初二三地。因緣生死有四五六地。有有生死在七八九地。無有生死有第十地(云云)問。爾此四種生死相配十地事正義歟不正義歟。答。是不正義也。所以燈第六判雲。隋唐攝論並無文(云云)又無上依經及寶性論亦不配十地。如是相配是有師義也(云云) 問。臨門三車何以為體乎。答。牛車以法空正體智為牛體。以法空後得智為車體。依正體智後得智起。譬如有前牛後車。所以玄贊曰。無分別智導種智車義。如前牛非正車體(云云)問。何故正體智雲無分別後得智雲種智乎。答。無分別情量而證真如。所以雲無分別智。後得智諸法種數委分別知。所以雲種智。故佛地論雲。真緣義邊正體智。依緣義邊後得智(云云)問。羊鹿二車以何為體。答。以生空正體智為羊鹿體。以有漏假解智為二車體。玄贊曰。以二乘所得生空無漏智唯為羊鹿體。指二乘所得有漏假解智世間三昧稱二車體(云云)二乘人無學果位解脫道時起無漏正體智證生空理。解脫道之後出世間定已時。起有漏解假智分別諸法。所以生空正體智為羊鹿之體。有漏假解智為二車體。起生空正體智後起有漏假解智。如羊鹿在前二車在後故喻雲也。問。約菩薩准以法空正體智為牛體。以法空後得智為車體。於二乘亦以生空正體智為羊鹿體以生空後得智可二車體。然何以有漏假解智為二車體乎。答。生空後得智者。二乘人既得畢。而經文二乘子到門外不得車(云云)何既得了之。生空後得智雲為二車體。所以以有漏假解智雲為二車體也。問。有漏假解智二乘人亦得。而經文二乘子到門外雲不得車。爾物何有漏假解智雲為二車體。答。假解智非種智故喻車也。此假解智分別諸法非如無漏種智。所以雲非種智。問。車喻種智。然有漏解智非種智者。何為二車體。答。假解智似種智非實種智。所以以似種智喻二車。以非實種智喻二乘子不得車。決釋記雲。譬如黃葉似金非實金。有漏假解智似種智非實種智(云云)問。以生空無漏後得智不為二車體者。何經文雲乘是三乘以無漏根力覺禪定解脫三昧而自娛樂。不雲乘是三乘以有漏假解智等乎。答雲。此決有二釋。一者謂彼車莊嚴具非正車體(云云)二十一一謂得無智人身中中所有有漏假解智故雲無漏根力。非生無漏之後得智(云云)初車莊嚴具者。無漏根力者。非言車體無漏。於有漏車以無漏莊嚴飾也。 問。何故羊喻聲聞人車喻聲聞乘鹿喻獨覺人車喻獨覺乘牛喻菩薩車喻菩薩乘乎。答雲。此有五義。一者有形貌大小。二有餐受小多。三有渡水淺深。四有力用強弱。五有依處喧靜。由此故三乘如次喻三獸也。有形貌大小者。羊其體最小。鹿其體中庸。牛其體最大也。約噉物。羊少噉。鹿中噉。牛多噉。渡水淺深者。羊浮渡。鹿中踏底渡。力用強劣者。羊最劣。鹿中。牛最勝。依處喧靜者。羊多處人邊喧。鹿多處林野靜。牛通喧靜有屭運二恩也。據喻約法者。京性根業證理斷惑行能。此五如次喻先五。聲聞根性最劣。獨覺根性中庸。菩薩根性最勝也。所以喻三獸形貌大小。聲聞所被教最劣。獨覺所被教中。菩薩所被最多。喻敢受多少。聲聞所證理最淺。獨覺所證理中。菩薩所證理最深。喻渡水淺深。聲聞斷惑智力最劣。獨覺中。菩薩勝。喻力用強劣。聲聞一向隨師伴緣受教。獨覺處山林靜念道。菩薩通二有自利利他用。喻依處喧靜也。 問。何故以大白牛車喻一乘乎。答。譬如白色為諸色中根本。為顯一乘諸乘中在根本。以白牛喻一乘。經文曰。飾白拂曰蓮雲白蓮華。明知以白牛喻一乘雲事。 大白牛車喻。三乘之外一佛乘相應三種大七種大性故雲大。無為淨潔離諸結縛故雲白也。三種大者。體大相大用大也。七種大性者。境大性行大性智大性精進大性方便善巧大性證得大性果大性也。且體大者。真如理性廣大甚深。為一切染淨法平等所依。體性而不增減。不增減者。真如隨無明緣成變生死染法。不增生死不滅真如。又真如息生死妄想為始覺淨法。不增真如不減生死。生死相大者。起信論曰。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故(云云)性功德者。大智慧光明義遍照法界義常樂我淨義清淨不遍自在等義。如是無量恆河沙等功德也。問。何雲恆沙功德。何雲性功德乎。答。真如上無量功德不相離真如體性。如水八德不相離水也(水八德者可考稱讚佛立經文也)用大者。起信論曰。真如用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云云)報身細用化身粗用雲真如用也。導眾生令生世間善因果雲化身粗用。導眾生令生出世間善因果雲報身細用也。報化二身粗細用能令生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雲隨緣幻差別。隨眾生染心不異體性故。雲業染幻差別。意報化二身粗細體用假幻有言也(體者業染幻差別也。用者隨緣幻差別也)地前位有漏智因果雲世間善因果也。地上位無漏智因果雲出世間善因果也。此三大中體相大為內熏因用大外熏緣也(此三大自宗義非他宗心也)委細在起信論並疏。可披見也。 七種大性者。對法論雲。百千等無量諸經廣大教法名境大性(云云)謂菩薩緣是等教法為境界修唯識六度等行成佛故也。行大性者。自利利他廣大行也。智大性者。菩薩能得觀一切補特伽羅與法廣大無我理智也。精進大性者。菩薩三大僧祇中修廣大難行苦行也。方便善巧大性者。菩薩智與悲相導不住涅槃不住生死故。名方便善巧。大智故不住生死。大悲故不住涅槃也。證得大性者。佛果位也。謂證得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等無量功德故也。果大性者。佛果位也。謂示現眾生成菩提建立廣大佛事也。初五因後二果也(此七種大性可考對法論也)問。章文雲。四衢別授大白牛車為示真實相者。其四衢者何。答。四衢者四交道也。即交者巷也。道者遊履義也。約法喻四諦理苦集滅道。是雲四諦理也。生死果雲苦諦。生死因為集諦。涅槃果曰滅諦。涅槃因雲道諦。三乘人同觀四諦理至露地故喻四衢。所以大般若經雲。四諦理喻四衢道(云云)問。四諦理是聲聞人所觀法也。何三乘俱觀乎。答。別聲聞人通三乘人俱觀也。謂緣覺觀十二因緣起法四諦道理。菩薩觀三性三無性唯識六度等法四諦道理。各於自乘法觀。所以三乘人俱觀四諦理也。 問。宗意臨門三車以何為體乎。答。以三乘教義為體。聲聞乘教義為羊車體。獨覺乘教義為鹿車體。菩薩乘教義為牛車體。問。何雲教義乎。答。章雲。界內示為教。令得出為義(云云)問。指教差何經喻臨門三車乎。答。深密經瑜伽論所說教義喻臨門三車。問。何故三乘教義喻三車乎。答。三乘人各依三乘教義出分段宅得出世益故。三乘教義喻三車。謂聲聞種性人依聲聞乘教修彼出分段宅得出世聖果。乃至菩薩乘人依菩薩乘教出分段宅得出世果。所以三乘教義喻三車也(義者出分段宅所以也) 問。運載義為車體。三乘教義無運載義。何雲車體乎。答。三乘教義有運載義。所以為車體。問。教者能詮教。義者所詮理。何雲運載義有乎。答。佛初成道為二乘人說四諦緣生教。二乘人依此修出三界得出世聖果。故有運載義也。問。三乘子出家時乘車出。若不乘車出乎。答。乘車出也。問。若爾者。何經文雲三車在門外不雲乘車出。答。約車有教車義車。宅內乘者教車。在門外者義車也。故不相違。露地大白牛車者喻三乘雲外一乘也。是同教別教二一乘也。別教一乘者。十十無盡而主伴具足教義雲別教一乘教義也。十玄法雲十十無盡也。其十玄法者。一教義。二理事。三解行。四因果。五人法。六分齊境位。七師弟法智。八主伴依正。九隨情根欲。十逆順體用自在等也。 約此十玄法有主德伴德。主德喻白牛伴德喻車。緣起主德引緣起伴德。如牛引車故也。教義一法雲主德。理事等多法主伴德。理事等多法雲主時。教義一法為伴。互主伴而重重無盡。此雲十十無盡而主伴具足教義。故經雲。我有如是七寶大車。其數無量(云云)章釋此文曰。有無量寶事非只一。是顯一乘無儘教義(云云)又曰。如露地牛車自有教義。謂十十無盡主伴具足(云云)以此文知。十十無盡而主伴具足教義為大白牛車體以運載義雲乘雲車。於此運載有二。一次第運之運載。謂三乘門也。三運即一切運之運載。一乘門也。三乘門運載者。始運到十信次轉至十住。如是乃至佛果次第運登彼岸故。一乘門運載者。一位即一切位。而初發心住位粗取後後諸行成佛故也。三乘之乘雲可思議乘。一乘之乘雲不思議。三乘之乘三賢十地中次第運成佛故雲可思議乘。一乘之乘一位運位即一切位運成佛故雲不思議乘也。花嚴經賢首品雲。此經為乘不思議乘菩薩說(云云)以此文知一乘之乘雲名不思議乘也。同教一乘者。以本覺智為白牛體。以始覺智為車體。本覺正智引始覺圓智。如牛引車也。問。以何知本覺正智為白牛以始覺圓智車體雲事。答。起信論雲。一切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薩皆乘此法到如來地故(云云)問。界外露地者指何位雲露地。答雲。此始終二教意別也。就終教心者。約二乘預流果已上位雲露地。約菩薩初發心住已上位雲露地。露者無壅障雲事。意二乘人預流果已上位斷三界分別煩惱障一分證生空理故無分別煩惱障壅。所以預流果已上位雲露地。約菩薩初發心住已上位起無漏智乎。分得見真如故無煩惱障壅。所以雲露地也。就始教約二乘人第四果雲露地。於菩薩初地已上位雲露地。二乘人得第四果時。斷三界煩惱出繫業三界得有餘涅槃故。第四果雲露地。菩薩者初地已上位斷分別二障出分段生死得無漏智故。初地已上位雲露地。問。於分段三界有繫業三界果報三界。何所而出離。答。若就終教意者。據二乘。預流果已上位出繫業三界。第四果位出果報三界。據菩薩。初發心已上位出繫業三界。初地已上位出離果報三界。約始教准露可知之。 問。一乘與三乘異事有幾門乎。答。有十差別門。一者權實差別(具出如章)且權實差別者。權者三乘教。實者一乘教也。依此明一乘與三乘差別是門意也。三乘教於一乘教分別說故雲權教。一乘實教也。問。羊鹿雲權可然。何三之中牛車可雲權乎。答。同羊俱不得故雲。此有二義。一約事。同二乘雖出三界外未得佛果故。二於教同二乘教許有實滅故俱不得故。初義意。三乘菩薩初發心住已上位出繫業三界。雖得出世益未得出出世益。二乘人初果已上位雖得出世益同未得出出世益。所以雲同羊鹿共不得也。後義。心實滅者。定性二乘無餘涅槃也。意深密等三乘教中說定性二乘入無餘涅槃果不可成佛。同說小乘教中二乘人阿羅漢為極果更不成佛。所以許有實滅也。問。同二乘說有實滅故。深密等三乘教名權者。宗意說定性二乘成佛為當何。答。終教已上宗意而定性二乘人入無餘涅槃。從彼出迴心向大必定之成佛。問。何爾乎。答。入無餘二乘灰身滅智不成佛者。滅分段粗身智不滅變易細身智故成佛也。無上依經佛性寶性等論同四入無餘二乘有三種餘。一煩惱餘。謂無明住地。二乘餘。謂無漏業。三果報餘。謂意生身。意生身者變易身也(云云)又法花論雲。入無餘二乘人以方便令入涅槃城故。彼涅槃城者。謂初禪三昧城。過彼城已令入大涅槃城故(云云)明知二乘涅槃方便涅槃非實涅槃。實二乘自彼出迴心向大也。此等文意者。入無餘二乘有三乘種餘者。無明住地為緣無漏業為因得變身言也。令入涅槃城者。令入無餘涅槃雲事也。令入大涅槃城者。令佛果大涅槃城雲事也。法相師雲。無上依經法花論意雲。入無餘不定種性二乘人從彼出迴心向大得變易身成佛也。非定性二乘。爾何證定性二乘成佛雲事文乎。答。花嚴師雲。若爾者終違諸教也。問。何違乎。答。密嚴經雲。涅槃若滅壞。眾生有終盡。眾生有終亦是有初際。應有非生法而始作眾生(云云)又龍樹發菩提心論雲。有定性者難可發生。要待劫限等滿方乃發生(云云)違此等文。問。如是教文如何和會雲定性二乘不成佛乎。法相師答雲。是等文翻譯過。非論主本意也。問。入無餘二乘灰身滅智故唯有清淨。真如法界有何物迴心向大可雲成佛乎。若入無餘二乘滅分段粗身智不滅變易細身智雲物者。能持第八識滅即所持身俱滅。有何物可持變易。答。根本無明所動三細阿羅耶識持變易身也。三細者業識轉識現識。此雲三細阿羅耶識。業識者。若無明和合真如令微動真如義邊雲業識。是識極微細唯佛與佛境界。非金剛已還菩薩所知。無明熏先業識心令向能見義邊雲轉識。無明熏先轉識心令妄現境界義邊雲現識。業轉二識持變易身。現識一粗阿羅耶識持分段身。所以入無餘時現識粗阿羅耶識滅。業轉二阿羅耶識不滅。所以雲出無餘成佛也。二乘人依四因出無餘成佛。一者二法成識因。二者二不斷證因。三者涅槃不實因。四者化城有過因也。章雲。根本無明動如來藏成羅耶識故。彼二乘人於此二法未斷證故。彼未斷證。所謂涅槃豈為究竟。化城同喻應則有失(云云)文意者。根本無明動如來藏為阿羅耶識故者。無始無明熏動真如為阿羅耶識。由此故二乘入無餘時。現識粗阿羅耶識滅。業轉二細阿羅耶識不滅。所以從無餘出迴心向大三無數卻中修六度等行成佛也(云云)彼二乘人於此二法未斷證故者。此二法無始無明與真如雲二法。彼無餘二乘無始無明未斷真如證故。從無餘出斷無始無明證真如畢成佛雲也。所謂涅槃豈為究竟者。斷盡無始無明證真如畢成佛時。所得涅槃雲究竟涅槃。無餘二乘無始無明未斷盡真如未證畢但滅分段粗身。所得滅盡定上我謂得實涅槃。所以其無餘二乘所謂涅槃豈為究竟自無餘出乃得實大涅槃故言也。化城同喻應有失者。化城雲物為息眾人中路所化作城也。二乘無餘喻化城。若二乘無餘實涅槃者。法實而喻假所以不成化城同喻言也。問。三乘與一實權實既別。何總三乘名一乘乎。答。文雲。以隨本宗定故(云云)意三乘一乘本宗所流所目方便雲事定故。總三乘名一乘雲也。問。總三乘名一乘者。名同教一乘名別教一乘乎。答。名同教一乘不名別教一乘。所以章雲。是同非別(云云)又孔目第一雲。非即圓通義(云云)問。何故不名別教乎。答。章雲。主伴不具足故(云云)問。主伴不具故名同教一乘不名別教一乘者。同教中不說無盡義乎。答。爾也。不說。問。爾何十重唯識章雲帝網無礙故說唯識總具十重約同教說乎。既帝網無礙唯識約同教說(云云)何今雲同教中不說無盡義。答。新羅珍宗記雲。同字謬也。可作圓字(云云)意可雲約圓教說不可雲約同教說雲也。問。調度文爾。先德傳而何可雲。答。若就先德傳者。疏文謬者是惡得本疏心。何者同教中小分說帝網無礙義。所以疏文謬者是非然(云云)十重唯識者。一相見俱存故說唯識。二攝相歸見故說唯識。三攝數歸王故說唯識。四以末歸本故說唯識。五攝相歸性故說唯識。六轉真成事故說唯識。七理事俱存故說唯識。八融事相入故說唯識。九全事相即故說唯識。十帝網無礙故說唯識。是雲十重唯識。初三重約始教說。次四重約終教頓教說。後三重約圓中別教。總具十門。約同教說(云云)問。文雲。若望自宗並皆得果雲意何。答。三乘人依三乘教各得出世益。所以望自宗(三乘各各自分宗也)並皆得果(云云)問。二乘人出分段生死得阿羅漢果故聖自宗並皆得果雲事可然。約菩薩未得摩醯首羅智處城佛果。何雲望自宗並皆得果。答。菩薩雖未得彼果。初發心已上位起無漏智出分段生死得出世益故。少分得見法身故。分八相成道故。三乘出世益既究竟故云爾也。問。三乘人聖自宗並皆得果者。三子到門外可得車。何以未得車三子詣父所共索車乎。答。章雲。今言俱不得者。以聖一乘故。意三乘人依三乘教出分段繫業雖得自宗出世益。未得一乘究竟果故。雲三乘俱不得也。所以章文以實映權。方便相盡故皆無得(云云)實者一乘法。權者二乘法也。知三乘從本以來不異一乘故離一乘別無三乘。所以雲實映權也。 問。為欲迴彼二乘人入一乘故大乘亦說迴者。此文意何。答。此文意顯迴三乘人同入三外一乘文也。問。約三外一乘有同教一乘別教一乘。是中何迴入。答。俱迴入。章文雲。或有眾生。此世三乘根不定故堪進同教一乘者。則見自所得三乘之法皆依一乘無儘教起。是彼方便阿含施設。是說迴入同教一乘也。或有眾生。於三乘法根不定故堪可進入別教一乘者。即知彼三乘等法本來不異別教一乘。是說進入別教一乘也。問。於三乘若有迴入同教一乘三乘迴入別教一乘三乘別。答。不爾。三乘人必先迴入同教一乘。然後迴入別教一乘。問。若爾何章文雲或有眾生迴入同教或有眾生迴入別教乎。以此文見。別迴入同教一乘三乘迴入別教一乘三乘。答。此文意顯三乘人從淺至於深識往次第非有彼別。問。若爾菩薩二乘必先迴入同教一乘然後迴入別教一乘乎。答。不爾。二乘教先迴入共教大乘捨二乘名得菩薩稱。然後迴入同教一乘迴入別教一乘。菩薩從自所得共教大乘迴入同教。然後進入別教一乘。所以廣疏第一說傳為雲謂諸二乘以根鈍故要先迴入共教大乘捨二乘名得菩薩稱然後方入此普賢法(共教大乘者般若深密等也)問。宅內所授牛車與門外所授牛車有何差別。答。其意玄別。宅內而指外時雲門外在牛車。不舉餘德。門外露地而授時有大白牛肥壯多力等雲。所以別也。 問。定性二乘人從無餘出迴心向大。若共教大乘歟。若不共大乘歟。答。不共大乘也。非共教大乘。定性二乘以無餘簡擇力知三之中大乘權三之外一乘實故迴入不共。非共教也。問。入無餘二乘樂著三昧都無覺知。何得知三中大乘權三外一乘實乎。答。由如來大悲別緣力故。有彼本覺內熏力因故。自無餘出得知爾也。問。若爾何疏雲謂諸二乘以根鈍故要先迴入共教大乘乎。答。彼約不定種姓爾雲。不據定性二乘。問。以何知乎。答。智度論九十三雲。阿羅漢捨分段身生何地具足佛道有妙淨土出三界外阿羅漢彼聞法花經具足佛道(云云)又樣雲。定性二乘不定種性必先迴入共教大乘。然後迴入不共大乘。故疏雲。謂諸二乘等(云云)問。何故不雲阿羅漢生妙淨土聞深密經具足佛道。雲聞法花經具足。答。本阿羅漢身人故雲阿羅漢實共教大乘菩薩。所以雲聞法花經具足佛道也。 問。迴三乘入一乘者。三乘因果若歸一乘因若歸一乘果。答。三乘因果總歸一乘圓果不歸一乘因。問。若爾菩薩因果二乘因果共歸一乘圓果乎。答。不能。菩薩因果歸一乘圓果二乘因果歸共教大乘因。問。爾何三乘因果總歸一乘圓果乎。答。彼總雲事非言二乘因果歸三外一乘因果也。 問。何故菩薩因果歸一乘圓果二乘因果歸大乘因。答。菩薩因果於三外一乘果分別故歸一乘圓果。二乘因果於三中大乘因分別故歸大乘因也。問。小乘人中為得菩提樹下佛身修願行菩薩因果歸一乘圓果。若歸大乘因乎。答。是彼歸大乘因。問。何歸乎。答。同二乘未得果故歸大乘因。所以般若經雲。聲聞緣覺若智若斷皆是菩薩無生法忍(云云)智者二乘人因智也。斷者二乘人斷果也。無生法忍者菩薩因地名也。意二乘人因智斷果雲得菩薩因無法忍也。斷煩惱障所得果故雲斷果也。無生忍有三種。一相無生忍。二生無生忍。三滅苦無生忍也(新人云無起法忍。古人云無生法忍)觀遍計所執從本體相都無智。雲相無生忍。依他法觀無從本自然生智雲生無生忍。觀圓成實性從本無滅苦智雲滅苦無生忍也(亦云勝義無生忍也)問。為得摩醯首羅智處佛果修願行菩薩因。若歸大乘因。若歸一乘圓果。答。歸三外一乘圓果。同二乘未得佛果故歸三外一乘圓果。問。所謂三中大乘因於摩醯首羅智處而成自受用身。如來因果從是外更無實相佛。何雲歸三外一乘圓果。答。其始教分齊而爾耳。人終教已上宗意摩醯首羅智處佛身化相身非實身佛。所以雲歸三外一乘因果。問。摩醯首羅智處佛身化相身如何。答。於三種世間圓滿十身無盡一大法身份別。所以雲化相身。故起信論雲。又是菩薩功德成滿。於色究竟處示一切世間最高大身(云云)既雲示最高大身。所以雲摩醯首羅智處而成佛化相身非實身佛。問。爾終教已上意何處成佛雲實身佛乎。答。章下文雲。色頂之身非實報佛。西方去此三十二恆河沙佛土有世界無勝。是釋迦實報淨土(云云)就圓教意者。實身淨土遍法界有。即三種世間圓滿十身盧捨那淨土也。 問。何摩醯首羅智處雲色頂。答。摩醯首羅翻雲在大自在天。彼有色界頂故雲色頂。問。約色頂有五淨居。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也。此中第五色究竟天在摩醯首羅智處。而淨居不見不到彼。故雲智處也(雲智處廣疏有四種釋。可考見也)問。此身者依深密等經瑜伽論。修滿十地成佛非實身佛。答。由共教大乘成佛非實身。佛因三外不共一乘行成佛為實身佛。所以廣疏第一雲。離此普法更無餘路得成佛故(云云)問。文若不爾者。彼求牛人既出界外不同凡夫。非求羊鹿不同二乘。未得露地大白牛車不同一乘。若非三中大乘更是何色人者。此文意何。答。三中共教大乘菩薩與三乘不共一乘菩薩涅槃也。若三中共教大乘菩薩非三外不共一乘菩薩。若不爾雲者。既有三不同故不名三中大乘。更是有何色人云也。三不同者。一退不同凡夫。二進不同二乘。三未入三外一乘故不同一乘。是雲三不同也。三中共教大乘菩薩發心住已上位出繫三界得出世益故退不同凡夫。但求大乘果不求二乘果故進不得二乘雲也。梁攝論雲。十解已上位得出世淨心(云云)意出世淨心者不同世間凡夫雲也。十解以上位菩薩不隨二乘地。所以雲進不同二乘。十解已上位者即四十心中十住位也。 問。章文雲。至自位究竟處故後皆進入別教一乘者。此文意何。答。三乘人共到出世間自位究竟處以熟一乘根機進入三外一乘雲也。問。何位雲自位究竟處。答。且約三中菩薩者。三賢位雲自位究竟處。問。何爾乎。答。廣疏第十六雲。問。是等不信何位菩薩。答。文無正斷。准其劫數十千既過。僧祇未滿三賢位人(云云)文意十千劫中修滿十信行到十住位。三賢中修滿初阿僧祇行到初地。而花嚴說經性起品雲。三乘菩薩無量億那由他劫修行六波羅蜜修習道品善根不聞不信是經(云云)既雲無量億那由他劫不雲十千。所以雲十千既過。復不言阿僧祇劫。所以雲僧祇未滿也。問。三中菩薩何位迴入三外別教一乘乎。答。到極三賢位迴入別教。所以性起品疏雲。三中菩薩到極三賢位必定進入此一乘法終無證地而不信此(云云)問。爾何廣疏第一說引為而雲。共教菩薩於彼教中多時長譽深解窮徹行布教源。即當得此普賢法界。既窮徹行布教源即雲當得此普賢法界者。依三乘教修滿三無數劫行三乘中而成佛者。更迴入三外別教一乘成一乘佛雲事。答。不爾。三乘菩薩到自位究竟處以根機熟解三乘教源權過迴入三外別教一乘雲也。非謂由三乘教成三乘佛人。更迴入別教成一乘佛也。問。非依三乘教成佛人更復迴入別教一乘言者。何香象問答雲三乘極為佛而還入一乘乎。答雲。此先德(云云)不同也。或古德雲。非是五教師言不可依。或古德雲。此五教師雲也。但破文意讀(云云)問。爾其破文何可讀乎。答。三乘極為佛而還入一乘可讀也。問。爾讀意何。答。三乘菩薩起一乘行解悟三乘教權往至於佛果位而迴入別教一乘雲事也。非謂依三乘教成佛人更亦迴入別教一乘成佛也。問。三乘菩薩起一乘行解悟三乘教權已迴入別教一乘。何位成佛。答。到三外一乘初發心位成佛。所以玄門雲。譬如眾流海入一諦纔稱周大海無始無終。餘江河水深不及入海一諦。三乘教中逕多劫修行不暨一乘一念行(云云)文雲。善財童子求善知識過一百一十城不如一念頂見普賢菩薩(云云)約此善知識且約位有五十四位。據人者五十五人。於分者有五分。問。其五分者何。答。一寄位修行相。二會緣入實相。三攝德成因相。四智照無二相。五顯因廣大相也。問。爾此五分相攝五十四位何。答。寄位修行相有四十一位。會緣入實相在十位。攝德成因相智照無二相顯因廣大相各有一位也。且寄位四十一者。十住十行十迴行十地是為四十也。十信合為一。所以雲四十一也。問。約人者寄位有三十一知識者。始從覺城東娑門羅林大塔廟處文殊一會終至於迦毘羅城釋迦女名曰瞿幾有四十一善知識故。成三十一人也。會緣入實相十位者。從初摩耶夫人迄至竟德生童子。有德童女在十一知識。是雲十位。問。何故雲位十位雲人十一人乎。答。懷生童子有德童女合而雲十位也。問。後三分各有一位者何。答。攝德成因相有一位者。彌勒智識也。智照無二相有一位者。文殊智識也。顯因廣大相有一位者。普賢知識也。問。約位有五十四位據人有五十五人者。何雲過一百一十城不如一念頂見普賢菩薩乎。答雲。是綱目與廣疏意異。綱目心者五十五人分主伴。所以成一百一十城(云云)廣疏心五十五人分自分勝進分。所以成一百一十城(云云)問。寄位修行相有四十一位者。雲十信十住十行十迴行十地時。從此外更亦無菩薩行位。後十三位地前地上位中攝何位乎。答。是十三位十地中第十地後立不攝地前地上位也。問。覺城東者何位。答。發心已上位雲覺城東。謂自此位而始覺無漏解起始故雲覺城也。東者開明初也。譬如日自東出創。無漏智從是位起始。所以雲覺城東也。問。何故發心住以上位名自位究竟處乎。答。由三義故。一者依三乘教出繫業三界得出世益故。二者三乘益既究竟故。三者住大乘自位究竟不退故也。問。且何故由三乘教出繫三界得出世益名自位究竟處乎。答。佛於一佛乘分別說三者。導界內機拔彼三途苦令得出世益也。故三乘教引界內機令得出世益為究竟。一乘教引界外機令得佛果益為究竟也。經文雲。是諸子等若心決定具足三明及六神通有得緣覺不退菩薩(云云)又雲。與諸菩薩聲聞眾乘此寶車直至道場(云云)不退菩薩者發心住以上菩薩也。乘此寶車者。乘一乘種智車到道場所得佛果也。問。以何知發心住以上位出繫三界得出世益雲事。答。十住品雲。滅除諸煩惱永盡無有餘(云云)又雲。第四生貴真佛子捨離生死出三界(云云)又攝論雲。十解以上得出世淨心(云云)又雲。十解以上位不墮二乘地(云云)問。此等文意何。答。滅除諸煩惱永無有餘者。發心住已上位而伏盡忍現行得出世益也。第四生貴真佛子捨離生死出三界者。十住中第四生貴住此位出繫業三界得出世益也。十解已上得出世淨心者。十住異名也。此位而起始覺無漏解得出世淨心故不墮二乘地言也。問。何故住大乘自位究竟不退雲自位究竟處乎。答。不退者究竟異名。菩薩發心住以上得心不退故雲自位究竟處。所以花嚴經雲心不退文。十地論釋曰。自住處畢竟智(云云)畢竟者究竟義也。問。自住處畢竟智文心何。答。大乘法菩薩住處。菩薩住大乘法心不退轉故雲自住處畢竟智。問。約究竟有有學究竟無學究竟。今此自究竟處者何究竟乎。答。有學究竟也。諸地滿心雲有學究竟。如來地雲無學究竟也。諸地滿心猶有所可習學故雲有學究竟。如來地無是故雲無學究竟也。問。以何得知乎。答。攝論雲。究竟道有二種。一有學究竟二無學究竟。諸地乃至如來地皆有此究竟義故(云云)地地皆臨次第乃至如來地有此究竟義也。問。發心住以上位得出世益故不隨二乘地者。何舍利弗等聲聞人從第六住退大乘行益。終教已上心是權現退而非實行退也。起信論雲。如修多羅中說有退墮非其實退。懈怠者令勇猛其心故(云云)又章文雲。本業經說十住第六心有退者。起信論中釋彼經文為示現退。初學菩薩未入正位為慢緩人策勵其心故(云云)問雲。舍利弗淨自天子法財王子等聲聞人退大乘行優婆塞或經修六十劫退。本業經修八萬劫退(云云)二經何不同。答。對法抄雲。若說純劫六十劫。若說雜劫八萬等(云云)所以不相違。意若純修十住行退者。修六十劫也。若過去修加十信等行者。修八萬劫退雲也。或修十住行或修十信等行以雜修逕八萬等劫數修八萬劫退雲也。非約次第記修位(云云) 問。於二乘何位雲自位究竟處乎。答。預流果以上雲自位究竟處。此位斷三界分別煩惱得二乘出世益故。初果以上位雲自位究竟處。問。約聲聞立四向四果。預流已上雲究竟處可然。於獨覺何。答雲。此有二說。一總含故預流果以上雲究竟處。一約獨覺立一向一果。謂預流向與阿羅漢果也。故以向隨果於二乘預流果以上雲自究竟處也。問。於菩薩方便位中發心住已上位自位究竟處雲。約二乘亦可方便位中忍位以上位雲自位究竟處。何不爾。答。若以義者。互爾義可有。今約二乘。初果入見道時。起生空無漏智斷三界分別煩惱得二乘出世益故也。故雲初果已上也。於菩薩發心住已上位起始覺無漏智得大乘出世益故。此位雲自位究竟處。所以不可例。故不雲初地已上也。此位而二乘教益已究竟故住二乘自位不隨凡夫地故雲自位究竟也。問。小乘大乘見道同異何名同心別也。小乘見道如常(云云)大乘見道者。有真見道相見道。正體智斷惑證真如雲真見道。出正體智觀入後得智觀法先正體智經雲相見道。於此亦有三。心相見道十六心相見道。三心相見者。一內遣有情假緣智。二內遣諸法假緣智。三內遣一切有情諸法假緣智也。十六心相見道者亦有能取所取十六心上下八諦十六心也。苦法智忍苦法智等雲上下八諦十六心也。唯識論雲。法真見無間解脫見分觀諦(云云)能取所取十六心者。論雲。法真見道無間解脫見自證分差別建立(云云)具如唯識論並疏說。問。為如何雲法正體智乎。答。法者放學義也。意學我正體智葉真如是雲放學之義也。約真見道亦有立一心真見道師立三心真見道師。即立一心真道為正義也。所以唯識論雲。雖多剎那事方究竟而事等故總說一心(云云)問。宗意定性二乘無性有情皆成佛者。何華嚴經性起品雲大藥王樹不生二處謂地獄深坑水輪際也。答。大藥王樹不生二處者。約現在位雲事也。後必遂生意地獄深坑水輪際間。大藥王樹不生二處雲也。後必遂生者。地獄深坑水輪際非凝然常住物有為無常而不定物。非地獄深坑水輪際之後必終生所。經文雲。而不捨生性(云云)明知後必生芽雲事。問。此喻也。約法何。答。大藥王樹者本覺佛性也。地獄深坑者定性二乘入無餘涅槃。水輪喻無性有情斷善根位。問。喻意何。答。阿耨達池南雪山頂有大藥王樹。無處而不生。而不生地獄深火坑水輪寒底。如是如來本覺佛性亦爾。遍一切有情皆生芽。而定性二乘入無餘逕八萬劫間。無性有情未轉捨謗大乘因住斷善根位間。其時如來本佛性不生芽(云云)地獄深坑水輪際有為無常而不定。壞劫時教壞。成劫時成平地。大藥王樹必遂生芽。佛性亦爾也。定性二乘人依本覺內薰力所催。佛菩薩外緣從無餘出發大乘心乃至成佛。又無性闡提轉捨謗大乘因發善心時。如來本覺佛性無不生芽。所以經次文雲。不捨生性(云云)由此義故定性二乘無性有情一切皆成佛雲事。道理顯然也。華嚴經三十六雲。復次佛子。譬如雪山頂有藥王樹名非從根生。非從根生彼藥王樹從六百八十萬由旬下極金剛地水輪際生(乃至)佛子。此藥王樹一切諸處皆生長。唯除二處。所謂地獄深坑及水輪中不得生長。而大藥王樹亦不捨生性。如來智慧大藥王樹亦復如是。從一切如來種性中生(乃至)唯除二處不得生長。所謂聲聞緣覺涅槃地獄深坑及諸犯或邪見貪著非法器等。而如來樹非不生長。其餘一切應受化者皆生長等(云云)疏十六雲。第七藥王樹生長喻喻佛種性深廣智(乃至)此中二乘涅槃合地獄坑。以大燒灰斷故犯或等合水輪處。有四過失。一犯或約不懺悔者。二邪見約為斷善之因。三貪著據不可轉改。四非器就無出世道器。或此亦是過結上三。若直看此文似初定性二乘。後約無性凡夫。故二處不可生也。若據後文合不捨生性。則知非畢竟無。以此二位約現在說。若約當來皆出新生也等(云云)問。宗意而立四車。若立三車乎。答。立四車。問。其四車何。答。臨門三車加露地大白牛車雲四車。問。立三車既足何故。答。為顯權與實別事立四車也。臨門三車雲權。露地大白牛車雲實也。臨門三車同羊鹿未得故權。大白牛車三乘人同到門外俱故雲實。問。四車義證文如何。答。經第一卷雲。如來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無有餘乘若二若三(云云)又雲。十方世界中尚無二乘。何況有三(云云)又雲。諸佛以方便力於一佛乘分別說三(云云)又雲。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云云)又雲。我有方便力開示三乘法。一切諸世尊皆說一乘道(云云)第二卷雲。如彼長者。初以三車誘引諸子。然後但與大車。如來亦復如是。初說三乘引導眾生。然後但以大乘而度脫之(云云)又雲。當知諸佛方便力於一佛乘分別說三(云云)又雲。如此種種羊車鹿車牛車今在門外(乃至)爾時長者各賜諸子等一大車(云云)又雲。是時諸子各乘大車得未曾有非本所望(云云)又雲。時諸子等各白父言。父先所許玩好之具。羊車鹿車牛車願時賜與(云云)又合喻文雲。如彼諸子為求羊車鹿車牛車出火宅(云云)如彼長者見諸子等安穩得出火宅等以大車而賜諸子(云云)依此等文立四車也。 問。露地大白牛車者喻約法何物乎。答。喻同教別教一乘也。問。何一車喻二種乘乎。答。名二義意一。故無妨。問。二義一意何。答。法花經隱重重無盡義以一相一味義對三乘機說唯一無二。其三乘人不信重重無盡義故更不說也。華嚴經隱一相一味義對普賢等大機說三種世間圓滿一大法身理。其普賢等機一相一味義從先悟故更不說也。然法花一乘華嚴一乘不過從唯一無二之一因一果道理。所以雲名二心一也。 問。天台所立四車與今宗所立四車同異何。答。異也。今宗依四義立四車。天台但以一義立四車。所以別。四義者。一前三後一義。前一後三義。三三一同時義。四三一無礙義。由此四義故立四車也。天台唯依前三後一義立四車。不由後三義也。問。四義意何。答。疏第一有四門。一本末差別門。二依本起末門。三攝末歸本門。四本末無礙門。由本末差別門立三一同時四車。由依本歸末門立前一後之四車。依攝末歸本門立前三後一四車。依本末無礙門立三一無礙四車。若有眾生小乘根性決定者。見從初成道終至涅槃但說小乘法不說餘法。若有眾生三乘根性決定者見從佛初成道至終於涅槃但說三乘法不說餘法。若有眾生此世於一乘法根成熟者。見從佛初成道至竟於涅槃唯說一乘法不說餘法。所以由本末差別門時始終一類無前後。故立三一同時四車。譬如日初出時光照大山次照中山次照小山後照大地。佛初成道先為普賢等大機說華嚴經次為辟支佛中機說中乘次為聲聞小機說小乘教次為世間機說人天樂法。所以由依本起末門立前一後三四車也。佛初成道先說般若深密三乘教導三乘然後說法花一乘而度脫之。所以依攝末歸本門立前三後一四車也。文殊般若經雲。三乘即一乘。一乘即三乘(云云)所以依本末無礙門立三一無礙四車也。此四義中天台所立四車是攝末歸本門義。所以彼所立四車未盡究竟理。今宗所立四車該四義故攝理盡。所以不同天台所立四車也。問。爾此四義相配分相門該攝門何。答。初三義分相門後一義該攝門也。問。法花一乘與華嚴一乘為同異乎。答。有同在異。問。意何。答。以法花一乘說同教別教華嚴一乘說同教別教同也。以華嚴一乘多說別教義法花一乘多分說同教義異也。法花經七寶大車其數無量等雲文。是說別教義。會昔三因三果令入平等大會一乘。是說同教義也。華嚴經說帝網重重無盡法門文。是說別教義。舍利弗文殊邊迴心悟十大法門等。是說同教義也。 問。且就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雲文。雲無二所遮何物。雲無三所復遮何物乎。答。無二者遮二乘。無三者遮菩薩乘。所以疏雲。今釋有二位。一約事破二乘實滅。二於教會大乘權教(云云)文心者。無二者破二乘涅槃無實滅。無三者遮無大乘權言也。法花一乘心而說定性二乘人自無餘出成佛教故。破二乘涅槃無實滅也。遮深密等權教大乘說定性二乘人從無餘出不成佛教亦無。所以疏雲。深破二乘即是破三乘(云云)法花論雲。唯佛如來得大菩提究竟滿足一切智慧名大涅槃。非諸聲聞辟支佛等有涅槃法。唯一佛乘故(雲)問。爾此文者何遮二乘何遮菩薩乘乎。答。非聲聞辟支佛者遮二乘文也。等者等菩薩乘。所以雲無三者無菩薩乘雲事也。 問。於一佛乘分別說三者。一斗米三分與三人時。離此三外別無斗米。如此於一佛乘分別為三乘人三時。離三乘外無別一乘法。何雲三乘外別立一乘有四乘四車。答。於一乘無儘教義少分分別為三乘說三。一乘無儘教義當不失。所以三外別立一乘雲四乘四車。故章雲。三乘即一。雖具存壞竟必有盡。一乘即三。雖具隱顯終恆無盡(云云) 問。一斗米分三時。離此三外無一斗米。於一佛乘分別為三乘說三。一乘體當不失者。法與喻不相似。何者一斗米分三時無一斗體故。何智度論引一斗米喻。雖一乘三乘乎。答雲。此先德有二傳。一雲一斗米分三時。一斗在三中。分三不失一斗體。所以法與喻甚善相合也。一雲。約喻有全喻分喻。所以必不取全分相似取少分相似。譬如佛御齒喻蒜。取其色白而不取臭。如此一斗米分三取與三人。當為喻。不取分三無一斗體當也。故涅槃經雲。凡所引喻不必盡取。或取少分或取多分或全取故(云云)問。約機顯理差別門意何。答。為劣機顯淺理為勝機顯深理。由此顯理差別明一乘三乘異。三乘機雲劣機為是顯淺理。一乘機雲勝機為是顯深理。淺理者三乘教也。但說一相一寂等法主伴不具足。所以雲淺理。一乘教顯三種世間圓滿十身無盡一大法身理。所以雲深理。故章雲。此明一乘法門主伴具足故雲無盡佛法。不同三乘一相一寂等法也(云云)一相一寂等法者。法花經第三雲。如來知是一相一味之法。所謂解脫相滅相究竟涅槃常寂滅相。終歸於空(云云)文意一相者同一無相。一味者同一解脫味。解脫相離相滅相者皆此空異名。同以人法二空為彼體故雲終空於空。是雲一相一寂等法。所以不同三乘一相一寂等法也。問。以何知一相者同一無相雲事。答。大般若經三百八十三雲。通達一切有為無為皆同一相。所謂無相(云云)問。依何證約機顯理差別。答。十地品雲。若有眾生下劣其心厭沒者示以聲聞道令出於眾苦。復有眾生諸根少明利樂於因緣法。為說辟支佛道。若人根明利有大慈悲心饒益諸眾生。為說菩薩道。若有無上心決定樂大事。為示於十佛身說無盡佛法(云云)以是文證也。既文雲為說菩薩道不雲無盡佛法。所以為三乘劣機唯顯一相一寂等淺理。亦既雲說無盡佛法不雲為說菩薩道。所以為一乘勝機顯重重無盡深理雲也。問。此文證為三乘菩薩顯淺理為一乘顯深理也。何故具說聲聞緣覺等三乘。答。章雲。此地中作大法師明說法儀軌。是故開示一乘三乘文之差別(云云)問。此章文意何。答。此地者十地中第九善慧地也。意菩薩第九地為說法師流四辯七辯。以一音說法。一語言中演說無邊契經海。三乘人聞是各別得解。所以今此具說三乘故雲明說法儀軌開示三乘差別。問。何以知菩薩一語中演說無邊契經海雲事。答。華嚴經雲。如來於一語言中演說無邊契經海(云云)又維摩經雲。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或有恐怖或歡喜或生厭離或斷疑(云云)(凡夫恐怖。二乘厭離。地前菩薩斷疑。准知佛菩薩亦分然雲事。地上菩薩歡喜了) 問。約教事深細明一乘者何。答。三乘教漸深漸細相似一乘。所以三乘即名一乘言也。問。何其三乘教漸深漸細相似一乘。答。三乘教中說靈山穢土即淨土。同一乘教中說花藏世界即娑婆穢土。亦三乘教中說。龍女往南方無垢世界一剎那頃成佛轉法輪。同一乘教中說初發心時便成正覺等。復三乘教中說須彌攝芥子中大海水入一毛端。同一乘教中於一塵中含十方等說也。問。何三乘教說靈山穢土即名淨土。答。法花經曰。常在靈鷲山(云云)意娑婆穢土唯在化身釋迦非在自受用身也。而自受用身佛言我常在靈鷲山。明知靈山穢土即名淨土雲事。問。以何知爾乎。答。經下文雲。眾生見劫盡大火所燒時。我此土安隱(云云)若化身所居土者劫盡之時滅壞。而既我此土安穩(云云)明知是自受用身佛雲事(自受用身者即是報身如來也) 問。約八義意趣明一乘者。其八義者何。答。為引攝一類。二為任治諸餘。三法等故。四無我等故。五解脫等故。六性不同故。七得二意樂故。八化者。由此八義意趣總三乘名一乘言也。問。為引攝一類等十義因攝論出。爾勘彼論正文說十義無說八義。爾物何雲違論文約八義意趣明一乘。答。二意樂合為一者。第十究竟故約八義意趣雲明一乘也。二意趣體同故合為一也。亦云第十究竟一乘顯了一乘也。法無我等一乘密意一乘合舉密意一乘限除顯了一乘。所以雲八義意趣也。問。何故初九一乘名密意一乘。後第十一乘名顯了一乘。答。初九一乘對不定種姓人可成佛密意存三說一。所以雲密意一乘。後第十一乘對三乘五性人就佛性平等皆成佛道理顯了說一切皆成佛。所以雲顯了一乘也。問。約十義方便明一乘者何。答。一對三寶分別。二對四諦分別。三對二諦分別。四對有過無過分別。五對人及智分別。六對解了法分別。七對三乘小乘分別。八對大乘中乘小乘分別。九對世間出世間出出世間分別。十對譬喻分別也。且對三寶分別者。佛寶名一乘法寶僧寶名三乘言也。佛法同無盡。所以名一乘。法寶僧寶即不定。所以雲三乘也。佛寶同別教一乘故雲同無盡。法寶望佛寶劣。由僧寶勝。僧寶望僧寶劣。由餘勝。所以雲不定也。對四諦者。滅諦名一乘。餘三諦名三乘雲也。滅諦同無盡。所以名一乘。餘三諦即不定。所以雲三乘也。對二諦者。第一義諦名一乘。世俗諦名三乘也。第一義諦同無盡。所以名一乘。世俗諦即不定。所以名三乘也。對有過無過者。有過者有恐怖。無過者無恐怖。即有恐怖名三乘。無恐怖名一乘也。有恐怖不定故名三乘。無恐怖同無盡故名一乘也。謂有恐怖者未斷盡煩惱人。無恐怖者煩惱已斷盡人也。問。對人及智者。於人及智各有三種。若有人成就甚深法智。若有人成就隨順法智。及有人於甚深法讓非是我所知法唯佛菩薩所知。約此三種智。成就初甚深智人名一乘。成就後二智人名三乘雲也。成就初甚深智人同無盡。所以名一乘。成就隨順法智人及讓於甚深法非此我所知法但佛菩薩所知人不定。所以名三乘。成就甚深法智者。初地以上位無漏智。成就隨順法智人者三賢位有漏智第三智十信位智也。對解了法者。無分別現量證真如名一乘。隨文取義名三乘言也。無分別現量證真如同無盡。所以名一乘。隨文取義即不定。所以名三乘也。對一乘三乘小乘分別者。同教一乘名。同無盡故。三乘小乘名三乘。即不定故。對大乘中乘小乘分別者。大乘名一乘。同無盡故。中乘小乘名三乘。不定故。對世間出世間出出世間者。出出世間名一乘。同無盡故。世間出世間名三乘。不定故。地前位名世間。從初地至於出七地名出世間。八地以上出出世間也。出世說出世故出出世(云云)對譬喻分別者。勇猛懃為作難為事之人王解髻中珠歟。名一乘。同無盡故。有人至親友家醉酒而臥。親友內衣媄斯L價寶珠等雲設言。窮子與寶藏等雲。名三乘。即不定故(無盡不定義准初方便可知之)問。爾此十義方便由何經論說。答。初五義由勝鬘經說。第六義由楞伽經說。第七義由梁攝論說。後三義由法花經說。問。何故三乘中說一乘名。答。引攝三乘人入一乘時。為令易信解三乘中說一乘名也。問。文雲。依上諸義則三乘等並名一乘者心何。答。由上法相交參等七義總三乘名一乘雲事結文也。 問。文雲。明三乘亦有三種者何。答。一者一乘三乘小乘名三乘。二者大乘中乘小乘名三乘也。第三段闕文章文不述。問。且一乘三乘小乘名三乘者。上既雲一小乘三乘合為二乘。何今開一乘三乘小乘為三。答。章曰。此為顯法本末故(云云)問。此意何。答。一乘為本三乘為末。亦三乘為本愚法小乘為末。為顯此法本末開立三乘也。問。依何法開愚法小乘。答。文雲。上開一乘下開愚法。故有三也(云云)文意三乘量中上開一乘下開愚法小乘。所以立三乘雲也。問。何時開何時合。答。上一乘合三乘愚法合迴心立二乘。今此三乘中開出一乘迴心中開出愚法立三。所以五教引經文雲。愚法二乘並在所引諸子中(云云)故知三乘外別有小乘。又曰。三車引諸子(云云)故知小乘外別有三乘。或雲三人俱出至露地已更別授大白牛車(云云)故知三乘外別有一乘(云云)問。何以知愚法二乘在所引諸子中雲事。答。文曰。以彼愚法約大乘終教以去並不名究竟出三界故(云云)意愚法小乘望終教以去。宗意不名究竟出三界故。猶在宅內。既在宅內。所以迴心共教大乘。由其共教大乘更出宅故。愚法二乘在所引諸子中也。問。何故愚法小乘不名究竟出三界。答。文曰。以人執煩惱未拔故。但能攝伏而已(云云)意愚法二乘望迴心二乘約煩惱障斷九十八使未斷百二十八使且斷六識相應煩惱未斷七識相應煩惱復伏現行未斷種子但能攝伏事故。是等煩惱未斷盡故。不名究竟出三界。迴心二乘是等煩惱永斷盡故。究竟出三界。問。爾其九十八種百二十八使者何。答。具如斷障義所可知也。問。爾其六識相應煩惱七識相應煩惱者如何云爾。答。隨順前六識起煩惱名六識相應。前六識及第七末那相應起煩惱雲七識相應煩惱。四阿含經中說六識未說第七第八二識。說九十八使未說百二十八使。所以雲愚法二乘但斷六識相應煩惱未斷七識相應煩惱等。凡雲八識相應煩惱。貪嗔癡三五識相應起。第六識強分別識故具起十煩惱。第七識但起四我癡我見我慢我愛。第八識無記故不起煩惱(具如五教下卷斷惑章)問。何以知愚法二乘不名究竟出三界雲事。答。五教引稱問經論雲。一切聲聞辟支佛人不能如實修四無量。不能究竟斷諸煩惱。但能攝伏一切煩惱故(云云)又法花經曰。汝等所得非真滅度(云云)復雲。若不信此法。實得阿羅漢無有是處(云云)或大品經雲。欲得阿羅漢等果者。當學般若波羅蜜(云云)以是等文知愚法二乘不名究竟出三界雲事。問。何以此等文可知愚法二乘不名究竟出三界雲事。答。一切聲聞辟支佛人不能如實修四無量等者。謂一切聲聞辟支佛者愚法二乘。四無量者自利利他行。意迴心二乘所證四無量實。愚法二乘所證四無量假也。又汝等所得非真滅度者。謂汝等愚法二乘意。愚法二乘彼教中所說伏煩惱障現行。未說彼教中煩惱障種子不斷。所以彼所證得涅槃非實涅槃也。又若不信此法得阿羅漢果無有是處者。迴心二乘信受大乘法故易信一乘法。所以得阿羅漢果。愚法二乘未信受大乘法故難信一乘法。所以不能得實阿羅漢果。若不信此法花一乘得實阿羅漢果者無有是處言也。又當學般若波羅蜜者。謂般若波羅蜜者大乘也。意依共教大乘中說迴心二乘教修行得實阿羅漢果。修行愚法二乘教非得實阿羅漢果。所以依共教大乘中說迴心二乘教修行。彼可得實阿羅漢果言也。故以此文知愚法二乘不名究竟出三界雲事。所以五教總釋上所引經論文言。是故當知羅漢實義在大乘中(云云)問。阿羅漢以實義雲時在大乘中意阿。答。由大乘教得實阿羅漢果。非依愚法二乘四阿含教得實阿羅漢果也。四阿含說阿羅漢等果。假阿羅漢果非實言也。問。以經中愚法二乘並在所引諸子中指何經。 答。指上所引彌勒所問經法花經大品經。問。爾其經中無說愚法二乘並在所引諸子中。何五教師引愚法二乘並在所引諸子中。答。是五教師得意引也。非經正文(正文如上所引)問。何故但不言愚法二乘在三界內雲在所引諸子中。答。共教大乘教中說迴心二乘教引愚法二乘合出三界故。其共教大乘教雲能引。愚法二乘其教所引。可出宅故雲在所引諸子中也。意共教大乘教名能引愚法二乘名所引言也。 問。深密等經瑜伽等論說。第七識與四煩惱相應。第八識中持煩惱種子。是等煩惱斷盡及得阿羅漢果。所以可雲愚法二乘約大乘始教以去不名究竟出三界。何今雲超始教約終教以去不名究竟出三界。答。今此總深密經瑜伽等論名終教者。始教非言終教以去。所以不相違。問。若爾何疏判般若深密等經說定性無性不成佛故攝始教。法花涅槃等經說定性無性成佛故攝終教。答。判始終二教五教與疏意別。問。何異。答。五教依空不空門判始終二教疏由成佛門判始終二教。今由空不空門總深密等經瑜伽等論攝終教。所以不相違。五教意深密經說三性真如不空道理故攝終教。般若經說諸法皆空道理故攝始教言也。疏意般若經說定性無性皆成佛故攝終教。深密經說空性無性不成佛故攝始教言也。問。阿羅漢以實義時在大乘中者。聲聞等三藏唯具大乘中不具小乘中耶。答。小乘中不具。所以普超三昧經雲。唯大乘中得有三。謂聲聞藏緣覺藏菩薩藏。餘二乘中則無此也(云云)問。三藏三地三乘同歟若異。答。名別體同。攝藏聲聞緣覺菩薩教理行果故名三藏生生任持三乘出世果。為所依故以依義名三地。有運載義故名三乘。所以異體是即同。問。唯大乘中具三藏。小乘中不具者。何雲疏約三乘有三種。一始別終同三乘謂。如小乘中說。又何同教門下文雲。小乘中亦有三聲聞法緣覺法及佛法乎。答。始別同三乘以義分三乘。小乘中有三種三乘開合雲三乘。今此別別開三乘於大小乘中論具不具。所以不可為例(具准上可知之)問。文雲。入大乘論亦同此說者心何。答。結普超三昧經文與入大乘論同雲事也。問。法花經臨門三車者。喻約法何。答。喻大乘中三藏即共教大乘。謂大乘中三藏者。聲聞藏緣覺藏菩薩藏。若約喻羊鹿牛車即如次配普超三昧經中。若指教。般若深密等經。問。臨門三車喻大乘中三乘。不喻愚法二乘。答。爾不喻。答。章曰。門外三車不過愚法。法花非小乘故(云云)意法花經既是大乘。何以大乘教中說臨門三車可喻愚法小乘雲也。問。愚法二乘所修斷惑證理行與不愚法二乘所修行斷惑理證行有何異。愚法二乘教不喻臨門三車。答雲。是大乘論與小乘論有多不同。問。其不同何。答。小乘教中說斷九十八使。大乘教中說斷百二十八使。又小乘教中說伏煩惱障礙不說斷種子。大乘教中說斷煩惱障種子(得者現行耳)又小乘教中不說分斷所知障。大乘教中說分斷所知障。又小乘教中不說有頓出離人。大乘教中說大頓出離人。或小乘中不說十煩惱俱迷四諦理。大乘中說十煩惱共惑四諦理。由是等不同愚法二乘斷惑證理行不愚法二乘斷惑證理行別雲。所以愚法二乘教不喻臨門三車。故章雲。瑜伽聲聞抉擇及雜集等論辨聲聞等教行位果及斷惑分齊與婆娑俱捨等不同者是事也(云云)問。此文意何。答。聲聞抉擇者瑜伽中說聲聞分抉擇分。雜集論對法論此等大乘論中說斷惑證理。婆娑俱捨等小乘論中說斷惑證理不同雲也。問。文是故當知一乘三乘小乘分齊別者何。答。不共般若名一乘。共教般若名三乘。不共般若者不思議經即花嚴經也。般若者諸大乘經通名也。說皆智慧事故。三乘人俱不被教故雲不共也。說重重無盡義故非二乘所知。所以名不思議經。智度論雲。不思議經者即指花嚴。是所以知云爾。又智度論雲。共者摩訶衍經及餘方等經(云云)此文意。摩訶衍者漢雲大乘方等者。是大乘經異名。即般若深密等經。三乘人共所被教故雲共教。說三乘人智慧事故名般若。問。花嚴三乘人俱不被故名不共者。阿含等經亦一乘不共故名不共乎。答。爾無妨。所以章雲。四阿含經亦名不共。以唯說愚法二乘教故(云云)問。於大乘有共小乘大乘不共小乘大乘。又約小乘有共大乘小乘不共大乘小乘乎。答。爾有也。不共小乘大乘者三外別教一乘。共小乘大乘者三乘中共教大乘也。共大乘小乘者迴心二乘。不共大乘小乘者愚法二乘也。問。分一乘三乘小乘。章師得心分歟。若有所依論文乎。答。梁攝論雲。善成立有三種。一小乘。二三乘。三一乘。第三一乘最居上故名善成立(云云)問。第三一乘最居上故名善成立者。又可列一乘三乘小乘。何列小乘三乘一乘。亦何五教列一乘三乘小乘。答。分一乘三乘小乘。疏有二門。一依本起末門。二攝末歸本門。五教由依本起末門列一乘三乘。疏由攝末歸本門列小乘三乘一乘也。或列教有從深列淺次第自淺列深次第。五教自深列淺。攝論從淺列深。所以不相違也。問。慈恩等師難五教師雲。說大品等經時有三乘人聞說諸法皆空道理。如來一音聲聞人悟四諦因果道理得聲聞果。緣覺人悟十二緣起因果道理得緣覺果。菩薩解三性三無性唯識六度等因果道理得無上菩提果。所以三乘人如來一音別解各得自果。故有三乘雲也。而何五教師如大品等經共集三乘眾通說三乘法具獲三乘益故雲般若深密等經判三乘教難。何答乎。答。五教師返難雲。說大品等經時。一音異解得小果故有三乘者。說花嚴時何不異解得小果乎。又說增一等時何不異解得大果乎(云云)問。此難意何。答。難意若說大品等時三乘人如來一音異解得三乘因果故有三乘者。說花嚴時一音異解有得二乘果人故可有三乘。亦說阿含等經時一音異解有得大乘果人故有三乘。爾物何說花嚴經時唯有得一乘果人無得二乘果人。復何說四阿含經時但有得小乘果人無得大乘果人。所以汝所難都不應道理。爾不可難言也。答。就五教師御意者可雲。說花嚴經時大乘人得大乘果說阿含經時小乘人得小乘果說大品等經時三乘人具各得三乘自果言也。問。文是故當知三宗各別理疑也者。此文心何。答。一乘三乘小乘別事。決定一乘三乘小乘若同歟若異歟。不可更疑雲也。問。若爾維摩經雲。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等。以是文見。有三乘人一音異解各得三乘出世果理。答。彼說維摩經對三乘機欲令悟三乘人故三乘別悟。說花嚴等一乘教阿含等小乘教時非一音異解。所以不相違。問。章雲。大乘中乘小乘為三乘者何。答雲。此有三義。一者三外一乘三中大乘合為大乘。愚法緣覺迴心緣覺合為中乘。愚法聲聞迴心合為小乘。所以五教雲。融一乘同大乘合愚法同小乘故唯三也(云云)二者上除一乘下除愚法小乘。三乘中三中大乘即名大乘。迴心緣覺名中乘。迴心聲聞名小乘。所以章雲。大乘中自有三乘(云云)三者除一乘三乘愚法小乘中佛法名大乘。緣覺名中乘。聲聞名小乘。所以章雲。小乘中有三。如小論中有聲聞法緣覺法及佛法。此中佛法但慈悲愛行等異於二乘故(云云)問。小乘中無修大乘行得大乘果。爾何雲小乘中有佛法。答。雖無小乘中修大乘行得大乘果人。四諦因果道理之上粗修慈悲愛行等行。亦三無數劫外別百劫修相好業成應果。何所以彼小乘教中所名號。今出同教種處假名大乘中乘小乘。所以雲小乘中有佛法。問。小論者何等論。答。謂小論者婆娑俱捨等論。慈悲愛行等行者。小乘中有相似菩薩修大慈大悲行雲也。問。爾小乘人三身中何身名自果佛身。答。彼小乘人修小乘教中說慈悲愛行等行菩提樹下而成丈六釋迦。是則自果佛身。執從此外更亦無佛身。所以雲小乘中有佛法也。問。上明三乘有三種雲。釋第一第二段了。第三段章文釋不述者何雲事。答。是雲。有先德二傳也。有人云寫章人寫漏。所云第三段闕也。有人云。第三段釋者非。何者釋第二段之中第三段有二釋。一近則第二段中第三段。二遠即初明三乘有三種雲中第三段也。謂第二段中第三段者雲小乘中亦有三。如小乘中說。是所以雲第二段闕者非也。 問。四明四乘有三種者何。答。一者三外一乘三中大乘愚法迴心緣覺並聲聞雲四乘。所以章雲。開一異三合二聲聞故(云云)問。若爾何雲合二聲聞故不雲合二緣覺故。答。舉聲聞影略緣覺。準可知。所以更不說二者一乘三乘小乘人天之四乘。問。其三乘等者何。答。三中大乘迴心二乘雲三乘。為提謂等五百商人說三歸五戒教雲人天等。所以章雲。此總開也(云云)意上說出世間不說世間。今此世間出世間出出世間總開言也。謂人者人三洲不入北洲。天者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不入無色界。三者三乘與人天雲四乘。謂三乘者。一乘與大乘合為一。愚法迴心緣覺為一。愚法迴心聲聞為一。菩薩乘獨覺乘聲聞而雲三乘。所以章雲。准上可知之。 五明同教五乘亦有三種。一者一乘三乘小乘雲五乘。謂三乘者三中大乘迴心緣覺迴心聲聞雲三乘。二者三乘與人天雲五乘。謂三乘者三外一乘三中大乘合為一。迴心二乘為一。愚法二乘為一。雲三乘。三者佛乘與二乘天及梵雲五乘。謂佛乘者一乘合佛乘。愚法二乘迴心二乘唯除人。故先耳。六者同教無量乘者。一切法門也。此非五教師私意。有所依文也。所以花嚴經入法界品雲。於一世界中聞說一乘音或二三四五乃至無量乘(云云)約同教有三義。一三乘同一乘故名同教。二一乘同三乘故名同教。三三乘人共所被教故名同教。初二以相似義名同教。後一以共義名同教雲。上諸同教義不過此三義。問。此三義意何。答。三乘同一乘故名同教者。三乘同教。若指教。梵網經等。一乘法說交三乘法故。以相似義名同教。一乘同三乘故名同教者。一乘同教也。若指教花嚴經。三乘法說交一乘法故。以相似義名同教。三乘人共所被教故名同教者。三乘人同聞深密經各得出世益。故深密經名三乘同教也。三乘人共聞說法花經悟唯一無二道理同得一乘果。故法花經名一乘同教也(具如上云云)。 問。融本末門意何。答。本者一乘。末者三乘雲。是一乘三乘有二門。一泯權歸實門。二攬實成權門。依此二門顯一乘三乘體無二。融本末門意。問。一乘三乘權實既別。何雲體無二。答。泯權歸實門心乍有三乘體即一乘言也。攬實成權門心乍在一乘體即三乘言也。所以章雲體無二同一法界也。意一乘法三乘法皆同以一法界真如理為體。所以乍在三乘體即一乘。乍在一乘體即三乘言也。問。一乘三乘同以一法界真如理為體者。何雲三乘權一乘實立四乘。答。章雲。義門別故權實恆殊。理遍通故全體無二(云云)意以一乘法三乘法同以一法界真如理為體義平等一味而體無二。以於一佛乘分別為三乘人說三乘義一乘三乘差別而非無權實。所以雲三乘外別有一乘立四乘言也。故章雲。即不壞權而即泯故。三乘即一而不礙三。即不異實而即權故。一乘即三乘而不礙一(云云) 問。一乘即三乘。三乘即一乘雲時。一乘與三乘如牛角常雙可有。爾物何雲捨三乘權迴入一乘實。答。章雲。三乘即一。雖具存壞。竟必有盡。一乘即三。雖具隱顯終恆無盡(云云)文意者。三乘人迴入一乘成佛時。三乘一乘因故無三乘法。所以雲三乘竟有盡。迴入三乘無為三乘果道理。所以雲一乘終無盡。故章雲。權起必一向賴於實。是故攬實實不失。實顯未必一向賴於權。故泯權權不立(云云)問。若爾可雲一乘即三乘耳。何雲三乘即一乘。答。三乘人迴入一乘時。三乘法無其體。而於一佛乘分別說三乘時。一乘三乘相並存。何不雲三乘即一乘。譬水隨風緣為波。風止時無波相。而隨風緣水波並起。何雲水即波不雲波即水。如是三乘即一乘雲事亦爾也。問。約一乘三乘四句分別何。答。或唯一乘而非三乘。對普賢等大機說一乘法故。即別教一乘。或唯三乘而非一乘。對三乘機說三乘教故。即共教大乘。或一乘亦三乘。俱有初說三乘後說一乘故。即同教一乘。或非一乘三乘。望上果海時言亡慮絕故不可分別一乘三乘。所以章雲。此四義中隨於一門皆收法體(云云)意四句互相攝雲也。問。一乘法攝三乘法雲事可然。何雲三乘法攝一乘法。答。三乘法中自一乘法從本有。而彼三乘人不知三乘法中有一乘法法體自相融。何句一法而有釋。所以雲三乘法攝一乘法。故章雲。如三乘等教以不知一故(云云)問。約水與波四句分別方何。答。或水而非波故。或波而非水。以水攝波故。或水波並現故。或非水非波。互奪不同故。問。互奪不同故雲意何。答。但雲水時無波相。唯雲波時無水體。所以互奪不同也。 問。文雲。餘釋乘名體等並如別處說者。此文意何。答。上別教門以十差別門釋一乘與三乘別。今此同教門說一乘二乘三乘。雖明一乘同教三乘同教未釋乘名體。釋乘名體等具如起信論疏並廣疏中釋雲也。起信論疏雲。大者當體為名包含為義。就喻為名運載為功。用體合舉故名大乘等也(云云)文意者。大者真如三大。即體大相大用大。此三大廣大甚深包攝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包含為義。譬如世間車能乘所乘乘所至處具此三為運載。真如三大亦爾。能乘所乘乘所至處三具處運載。所以名大乘也。問。何雲能乘所乘乘所至處。答。約本覺佛性有三位。即一自性住佛姓。二引出佛性。三至得果佛性。即配能乘所乘乘所至處。問。何雲自性住佛性等。答。本覺智名自性住佛性。即從無始在有情身中真如理。始覺智名引出佛性。即依本覺智所修顯始覺無漏智。佛果位雲至得佛性。問。約始覺智有幾種。答。有三種。即一相似覺。三賢位起始覺智也。二隨分覺。自初地至於第十地起始覺智也。三究竟覺。佛果位起始覺智也。即初二引出佛性。後一至得果佛性也。問。何以知自性住佛性名所乘雲事。答。起信論雲。一切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薩皆乘此法到如來地故。以謂一切諸佛本所乘故皆乘此法者自性住佛性。一切菩薩者引出佛性。到如來地故者至得果佛性也。問。大乘者爾也。一乘者何乎。答。一乘者漢語。梵雲翳迦衍。乘體無二故名一乘也。問。本覺智名佛果。若始覺知名佛果。答。起信論疏雲。以始覺者即同本覺(云云)意依本覺有始覺。依不覺有始覺。本覺成不覺不覺成始覺。始覺同本覺同本覺故無不覺。無不覺故無始覺。無始覺故無本覺。無本覺故平等。平等而言亡慮絕。此故佛果圓融肅焉而無住處言也(不覺者無明也。具如起信論疏)問。宗調度章疏中一乘名義如何釋乎。答。指事中引元曉師釋雲。所乘法略有四種。一謂一乘理一乘教一乘因一乘果。如是四法更互相應俱運一人令到薩般若。故此四法名一乘。譬如四馬更相應俱作一運。故說四馬名一乘(云云) 問。瑜伽論所論說四車與五教所說四車若同異歟。反問。先瑜伽四車者何。反答。鹿牛馬像是彼瑜伽論所說四車也。答。指事雲。所喻雖異義意無別。故取為證(云云)問。所喻別者意何。答。指事引瑜伽第四十六雲。作四車喻。大乘中地前地上位所見別開雲四車者。一鹿喻。聲聞最劣故。與此不同。此中取居山故獨覺喻。二牛喻。獨覺勝聲聞故。三馬喻。地前所見菩薩勝上二故。亦喻涅槃四象喻。地上所見涅槃以最勝故(云云) 問。法相師對花嚴師立量雲。汝所執大白牛車應是權。得乘之名故。如羊鹿車立時。差何過可遮。答。付相符過闕無同喻過所立不成過遮。問。爾其等過有方何。 答。今敵論者宗。一乘融攝三乘許權。爾物今不置簡別言。但立汝大白牛車雲權。有相符過。又二乘融攝一乘許實。爾物亦不安簡別立一同喻。如羊鹿車。有闕無同喻。故不成所立。所以有所立不成過。問。何故但不立大白牛車可權。必加汝執言。答。大白牛車實雲事。但立敵論者宗不立立論者宗。爾物不加汝執言唯立大白牛車應權。有自所別不成過。今遮此過而加汝執言也。 問。何言自所別不成過。答。佛法對外人立量雲。我應無。不可得故。如龜毛等立時。立者佛法不許我爾物有法舉我見。立者自不成所別我。所以有自所別不成過。是即自所別不成過。本作法如此。立者宗不許大白牛車雲實事。爾物有法舉大白牛車。見立者自不成所別大白牛車。所以有自所別不成過。問。何雲相符過。 答。眼見色聲所聞青蓮花香立等。是相符本作法。如此敵者宗。一乘融攝三乘大白牛車許權。爾物云爾人立大白牛車權有相符之過也。問。何雲無同喻過所立不成過。答。聲應常無質礙故。如覺立。是所立不成本作法。問。爾是有所立不成過方何。答。覺無質礙而無常物。爾立聲應常如覺闕無同喻。無同喻故不作所立常宗。所以有所立不成過。如是敵者宗三乘融攝三乘羊鹿二車許實。爾立大白牛車應權如羊鹿車。闕無同喻故不成所立應權雲宗。所以有所立不成過也。問。法相師亦立量雲。汝所執大白牛車除餘應是權。得雲乘名故。除餘如羊鹿車立時。有何過。答。有不定過。問。有方何。答。若如羊鹿車耶。得乘名故。大白牛車是權。若許如三中牛車耶。得乘名故。大白牛車是實。問。何故唯不雲如三中牛車耶大白牛車是實矣。而必雲許如三中牛車耶。答。立者宗許如三中牛車大白牛車是實雲也。問。爾量此許簡別遮何過。答。遮違宗過。問。何遮。答。敵者宗不許三中牛車實。爾物唯如三中牛車耶大白牛是實矣者。有違宗咎。今為遮此過而安許簡別。問。本量雲宗除餘雲喻除餘言遮何咎。答。宗安除餘言遮相符過。喻安除餘言遮所立不成過也。問。何以除餘簡別遮相符過所立不成過。答。敵者宗融攝三乘一乘許權。爾不簡別立大白牛應權。有相符過。所以今除敵者融攝三乘許權大白牛車雲大白牛車應權而雲除餘應權故。以除餘簡別簡相符。又敵者宗融攝一乘三乘許實。爾不簡別立如羊鹿車。有闕無同喻所立不成過。所以今除敵者融攝一乘許實羊鹿車雲如羊鹿車。而雲除餘如羊鹿車故。以除餘簡別所立不成。問。法相師亦立量雲。汝所報大白牛車是應非實。兩極成車所不攝故。如龜毛等。是量付何過可遮。答。付不定過遮。問。不定過有方何。答。若如龜毛等耶。兩俱極成車所不攝故。我大白牛車非實矣。若如色等耶。兩俱極成車所不攝故。我大白牛車是實矣。問。此不定有違宗咎所以不成咎。反問。先其有違宗過方何。反答。諸聖教中雲。色等諸法非有似有。如幻假有說。不說實有。爾違聖教雲如色等實矣。有違教咎。答。聖教中說色等諸法如幻假有。望真如理性說事。望遍計所執雲時。聖教中色等諸法皆實有說。望是雲如色等實。所以猶有不定盡也。 問。付第二比量。三中牛車分異品見立者自分。爾因明道理自不定。於他比量不成過。爾物雲許如三中牛車。得乘名故。大白牛車是實。付不定過所以不成過。答。其就疏意然耳。今纂要意。而自不定為他比量成過。所以纂要雲。就他破他。於他及共自不定皆為過(云云)問。先何雲自不定他不定共不定。答。以見立者自分異品法作不定雲自不定。以敵者他分異品法作不定雲他不定。以見立敵分異品法作不定雲共不定也。 問。法相師亦立量雲。汝執大白牛車是應權者。隨一攝故。如羊鹿二車立時。付何過可遮。答。有相符過所立不成過。問。有方何。答。准前可知之(相符過亦立已成過也) 問。法相師亦立量雲。汝執第四車是應非實。非兩俱極成車故。如龜毛等立時。付何過可遮。答。有不定過。問。有方何。答。為如龜毛等。非兩俱極成車故。我第四車非實矣。若如外宗神我自性。非兩俱極成車故。我第四車是實矣。 問。有人能別中置簡別。汝執第四車應非實車。非兩俱極成車故。如龜毛等立時。猶有不定過耶。答。是猶有不定過。問。有方何。答。如龜毛等。非兩俱極成車故。我第四車非實矣。若如許三中牛車非兩俱極成車故。我第四車是實矣。問。若於此量分宗因喻方何。答。且就初重者。大白牛車應權者宗。得乘名故者因。如羊鹿二車者喻也。宗因喻亦名三支。即宗支因支喻支也。約宗在有法法所別能別前際後際。約喻有同喻異喻也。 問。何雲有法法等。答。且就九句中第二句正因因物者。聲是應無常所作性故。同喻如瓶。異喻如虛空立時。聲者是有法。亦名能別。復名前際。應無常者是法。亦名能別。復名後際也。問。爾此宗因喻有幾過。答。有宗九過因十四過喻十過(同喻五異喻五)總雲。三十三過也。 問。此花嚴經深密經中三時妙智經中三時之中攝何時乎。答。此二經三時中不攝。深密經三時。阿含等經初時攝。般若等經第二時攝。深密等經第三攝。是即戒賢論師所立三時教也(法相師也) 妙智經三時者。阿含等經攝初時。深密等經攝第二時。般若等經攝第三時。是即智光論師所立三時教也(三論師也。妙智經在天竺未翻經也) 今花嚴師此三時外別立第四教攝法花涅槃花嚴勝鬘等一乘教也。 問。今花嚴師所立四時教者何。答。深密經初時教妙智經初時教合雲初時。深密經第二時教雲第二時教。深密教第二時妙智經第二時合雲第三時法。法花涅槃般若花嚴等經雲第四時也。問。般若經深密經第二時教也。而何今宗意攝第四時教乎。答。深密經第二時教收地前菩薩。施惠江邊說般若也。不雲六百卷般若及花嚴法花等般若也。問。施惠江邊般若與六百卷般若何有異乎。答。施惠江邊般若一向說諸法皆空道理不說唯一無二。所以異也。問。何故般若經第四時教乎。答。定性二乘成佛說故攝第四時教也(具可勘廣疏料簡也) 此私記三卷之中所要略抄 天曆年中大法師增春御釋 延寶七戊未三月十二日一校了 寶性院問津 於時天保十一子年三月二十四日夜四時 寫之畢沙門龍珠理海(花押) 但此私記一卷祕珍之書也。他見不可及 華嚴一乘義私記 ******  《大正藏》第72卷No.2328   No. 2328   華嚴宗種性義抄   問。約種性有幾種耶答雲。此五教意各別也。問。爾何別耶。答。小乘教立六種性。始教建立二種性及五種性。終教立一真如性。頓教立唯理性。圓教立一因一果如如性。問。終頓圓三教同建立一真如性。所以無差別。而何雲三教別耶。答。終教建立無明熏動真如成三細六粗五意六染煩惱造作萬差諸法理性。頓教意立從本以來一切眾生是理性佛不論成佛不成佛唯理性。圓教立一因一果主伴具足理事圓融因果無二性。所以通一切有情非情(云云)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是其理性。故別。 問。爾其六種性乃至因果無二性等者何等耶。答。小乘教六種性者。一退法種性。二思法種性。三護法種性。四住法種性。五堪達法種性。六不動法種性(此教意但雲修得佛性。不雲性得佛性)始教二種性者。一本性住種性。二習所成種性也。五種性者。一聲聞種性。二獨覺種性。三菩薩種性。四不定種性。五無性有情種性也。終教真如本覺性種性者。本覺真如受根本無明熏成三細六粗五意六染煩惱。成造作遷流諸法一味平等性也。頓教唯一理性者是遍一切有情非情。不論成佛不成佛理性也。圓教因果無二性者是遍一切情非情依正無二三世九世鎔融無礙性也   問。爾依何等經論文建立此等種性耶答。小乘六種性依俱捨論等建立之。故論二十一頌言。阿羅漢有六。謂退至不動。前五信解生。總名時解脫。後不時解脫從前見至生(云云)又釋論雲。言退法者謂遇少緣便退所得。非思法等。言思法者。謂懼退失恆思自害。言護法者。謂於所得喜自防護。安住法者。離勝退緣。雖不自防亦能不退。離勝加行亦不增進。堪達法者。彼性堪能好修練根速達不動。不動法者彼必無退(云云)又頌言。學異生具六。練根非見道(云云)又釋論雲。有學異生種性亦六。六種應果彼為先故然見道位必無練根。此位無容起加行。故唯於信解異生位中能修練根(云云)   始教二種性者。善戒經雲。本性者陰界六入次第相續。無始無終法性自爾(云云)慧日論釋雲言自爾者即法爾也(云云)(是說本性住種性文也)瑜伽三十五菩薩地種性品(云云)何種性。略有二種。一本性住種性。二習所成種性。本性住種性者。謂諸菩薩六處殊勝有如是相。從無始世展轉傳來法爾所得。是名本性住種性。習所成種性者。謂先串習善根所得是習所成種性。此中義意二種皆取。又此種性亦名種子。亦名為界。亦名為性等(云云此總說二種性文也)大般若經五百九十三雲。若有情類於聲聞乘性決定者。聞此法已。速能證得自無漏地。若有情類於獨覺乘性決定者。聞此法已。速依自乘而得出離。若有情類於無上乘性決定者。聞此法已。速證無上正等菩提。若有情類雖未已入正性離生。而於三乘性不定者聞此法已。皆發無上正等覺心(云云此說四種性決定文也。除第五無性耳)深密經第二雲。一向趣寂聲聞種性補特伽羅雖蒙諸佛施設種種勇猛加行方便化導。終不能令當坐道場。證得阿耨菩提。何以故。由彼本來唯有下劣種性故(云云)善戒經第八卷雲。聲聞有十二種行。有聲聞性是名初行。若得世第一法名第二行。得苦法忍名第三行。得四信心戒得清淨名第四行。若如戒住法法得增長名第五行。若觀四諦名第六第七第八行。修集無相三昧名第九行。具足成就三昧故名第十行。獲得解脫名十一行。阿羅漢果名第十二行(云云)指事雲。既得世第一法是名第二行。故知前三善根屬種性住(云云)又雲。若依此論其三善根不屬種性。唯三方便屬種性住(云云此論者是俱捨論也。此說聲聞種性文也)瑜伽獨覺地雲。雲何獨覺種性。謂由三相應正了知。一者本性獨覺。先未證得彼菩提時有薄塵種性。由此因緣於憒丙處心不愛樂。於寂靜處深心愛樂。二者不樂利生好寂住故三者有中根性。是慢行類。由此因緣深心希願。無師無敵而證菩提(云云)(此說獨覺種性文也)瑜伽種性地雲。謂諸菩薩自乘種性最初發心及以一切菩提分法是名為持等(云云)(此說菩薩種性文也。又以本性習性為菩薩種性可勘之)無性攝論雲。為引攝一類及任持所餘由不定種性諸佛說一乘法。無我解脫等故性不同得二意樂化究竟說一乘(云云)(此說有不定種性文也)涅槃經第十一現病品雲。迦葉世有三人。其病難治。一謗大乘。二五逆罪。三一闡提。如是三病世中極重。悉非聲聞緣覺之所能治。善男子。譬如有病必死難治。若有瞻病隨意醫藥。若無瞻病隨意醫藥。如是三病定不可治。當知是人必死不疑(云云)又顯揚論第二十卷問雲。雲何種性差別五種道理。答謂。一切界差別可得故(是雲有三乘五性有情界差別也)無根有情不應理故(此雲無根有情如外地非有情故也)同類譬喻不應理故(此雲剎帝利等乃至地獄等界趣別故也)異類譬喻不應理故(此雲如方地金銀等者本有差別故也)唯現在世非般涅槃法不應理故(此雲無根者永不般涅槃故也)又瑜伽種性地雲。住無種性補特伽羅無種性故。雖有發心及行加行為所依止。定不堪任圓滿無上正等菩提。由此道理雖未發心未修菩薩所行加行等(云云此等文說無性)於無性有二種。一時邊。二畢竟。時邊有四種。故莊嚴論曰。一向行惡行。普斷諸白法。無有解脫分善。少亦無因(云云此等文說第五無性也)依此等道理立五種性也   終教立真如性種性。智度論雲。法名涅槃。不戲論法性名本分種。如黃石金性白石銀性。一切眾生有涅槃性(乃至)利根者即知是諸法皆是法性。譬如神通人能變瓦石皆便為金。鈍根者方便分別求之乃得法性。譬如火冶鼓石。然乃後得(乃至)譬如一切色法皆有空。分諸法中皆有涅槃性。是名法性(云云)涅槃經第二十七雲。善男子。譬如有人家有乳酪。有人問言。汝有蘇耶。答言。我有酪。實非蘇。以巧方便定當得。故言有蘇。眾生亦爾。悉皆有心。凡有心者定當得成阿耨菩提。以是義故我常宣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云云)密嚴經雲。佛說如來藏以為阿賴耶。惡慧不能知藏即賴耶識如來清淨藏世間阿賴耶。如金作指環。展轉無差別(云云)又梁攝論第三雲。由本識功能漸減聞熏等次第漸增。捨凡夫依作聖人依。聖人依者。聞熏習與解性和合以此為依。一切聖道皆依此生(云云)又雲。是聞熏習從清淨法界流出。故不入本識性攝等(云云)起信論雲。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為阿梨耶識。此識有二種義。能攝一切法雲何為二。一者覺義。二不覺義(云云)又雲。自體相熏習者。從無始世來具足無漏法。備有不思議業。作境界之性。依此二義恆常熏習。以有力故能令眾生厭生死苦樂求涅槃自信己身有真如法發心修行(云云)又雲。又諸佛法有因有緣。因緣成熟乃得成辨(云云)寶性論第五卷偈雲。法身及如來。聖諦與涅槃。功德不相離。如光不離日。略明法身等義一而名異。依無漏界中四種義差別(云云)又同論說無漏界中四種義雲。頌曰。佛法不相離。及彼真如性法體不虛妄。本來自性清淨(云云)又雲。佛法不相離者依此義。故聖者勝鬘經言。世尊。不空如來藏過於恆沙不離不脫。不思議佛法故。及彼真如性者依此義故。六根取經言。世尊。六根如是從無始來。畢竟究竟諸法體故。法體不虛妄者。依此義故。經中說言。乃至又復依此四義次第有四種名。何等為四。一者法身。二者如來。三者第一義諦。四者涅槃(云云)地持論第一雲。是菩薩種性粗相我已略說。諸餘實義唯佛世尊能決定知(云云)又章雲。故就真如明性種性。是故佛性論雲。自性清淨心名為道諦。又涅槃經雲。佛性者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智慧。此等並就本覺性智說為性種(云云)以此等文雲真性也。   頓教立絕言真如理性。章引諸法無行經上卷文雲。是故諸法無行經雲。雲何是事名為種性。文殊師利一切眾生皆是一相。畢竟不生。離諸名字一異不可得。故是名種性(云云) 圓教建立因果無二種性。六十華嚴經第九十住品雲。菩薩種性甚深廣大。與法界虛空等。一切菩薩皆從三世諸佛種性中生(云云)又八十經第十六同品雲。菩薩住處廣大與界虛空等(云云)依此等文立圓教種性也。故章主略引此等經論文建立五教種性。此外經論文非一。具可勘見了。問。爾種性與種子同歟異歟。答。同也。故瑜伽論種性地雲。又此種性亦名種子。亦名為界。亦名為性等(云云)問。爾若同者已五教中卷種子章中。以剎那滅俱有恆隨轉應知決定待眾緣唯能引自果雲六義釋了。何重此別釋耶。答。種子章中雖以六義釋了。彼但出諸法種子具六義道理。此種性義中明三乘五性輩具此種子成佛不成佛所以也。故同體義別。問。爾若同者何雲種性不具剎那滅等六義耶。答。上種子章明具此等義道理了。今此但為顯三乘五性具成佛不成佛種性所以而重不出之也。問。爾三乘教種性與一乘門種性有何差別耶。答。三乘門種性狹少。一乘門種性甚深廣大。故探玄記第五卷以釋名出體諸門分別三門釋種性中雲。幽玄無極故曰甚深。廣大者是苞含義。普遍義無邊義等(云云)問。爾終頓圓三教俱建立真如種性故不可有寬狹。而何雲三乘門種性狹少。一乘門種性甚深廣大耶。答。寔同雖立真如種性隨機有寬狹。譬如江河淵池等水其性一有廣狹。建立一真如性隨教隨機有差別。故無妨。   就小乘教何雲退法等阿羅漢耶。答。章家雖出退思護住堪達不動六種性未說應果行相。故不可答申也。問。既章文若依小乘種性有六等。雲出六種性何雲不及應果。而不答退法阿羅漢等行相耶。答。凡章出六種性名此為顯其種性差別義。然而正不論其應果行相。所以不可答申。但雖然答言者雲。此俱捨論雲。言退法者。謂遇少緣便退所得。非思法者等(乃至)不動法者彼必無退。意退法種性遇小緣退(乃至)不動種性遇退緣永不退雲也。問。爾其退法種性可成思法種性等耶。答。有可成不成。若修練根者成思法(乃至)不動性。若不練根者不成思法(乃至)不動性也。意若約決定退法種性不修練根。故不成思法(乃至)不動。若約不定退法種性修練根。故轉成思法(乃至)不動。故俱捨論雲。有是前種性。有後練根得(云云)釋論雲。退法種性必是前有。思法等五亦有後得。謂有前來是思法性。有前退法性後練根成思法(乃至)不動。隨應當說(云云)問。爾已退法等鈍根種性。若練根者次第轉成不動性者。退法等種性有佛種性。何雲前五種性無佛種性。但雲第六不動種性有佛種性。耶。答。退法等五種性無佛種性。但雲第六不動性有佛性。此約當體云爾耳。若修練根轉成上乘種性者也。   何名住法阿羅漢耶。答。不進上位不退下位雲住法阿羅漢。故俱捨論雲。安住法者。離勝退緣雖不自防亦能不退。離勝加行亦不增進(云云)問。既尋六種性前五此劣。所以有進上位退下位義。而何雲無進退義耶。答。且安住於種性間約當體雲不進退。雖然終可有進上位義。問。爾論文已非退非進。何雲終可進上位耶。答。此離勝加行離勝退緣故住性程云爾也。實可有進上位義者也。   章雲。不動性中有三品(云云)其三品者何。答。一佛種性。二獨覺種性。三聲聞種性故章雲。上者佛種性中者獨覺性。下者聲聞性。如舍利弗等(云云)問。爾章文已出六種性。而何約第六不動性分別三種。約前五種性不分別三種耶。答。前五種性根性劣。所以約彼不分別三種。今此第六不動性利根不轉下劣性。故約此分別三種也。問。不動性根性利更不轉餘性者也。故約不動性專不可分別佛種性獨覺性。而何於此分別三種耶。答。寔雖可然。今此不動性者而不轉餘退法等性故名不動也。所以於此別三種乍不動種性而成佛種性獨覺性聲聞性雲也。問。爾凡聲聞六種性之中第六不動性更不轉餘性者也。而轉成佛種性獨覺性者永闕不動義。爾何可雲之耶。答。今此不動性不成餘性者不成下劣性雲也。但佛與獨覺本來是不動性人。故於不動性有佛種性等三種性有何妨哉。問。爾已見俱捨論文。轉聲聞種性。二成佛三餘。鱗角佛無轉。一坐成覺故(云云)意聲聞性忍位以前轉成佛乘。但忍位已上無轉成餘乘義雲也。故知不動性中本無三種之性。而修練根次第轉成獨覺佛乘。而何雲不動性中本有三種性耶。答。今此文意明前退法等性練根至不動性時具三種性轉成餘乘。但章文不動性中有三品等者正顯本不動性有三種性也。故俱捨論頌言。七聲聞二佛差別由九根(云云)又論雲。居無學位聖者有九。謂七聲聞及二覺者。退法等五不動分二。後先別故名七聲聞。獨覺大覺名二覺者等(云云)問。爾約不動性本有三乘性文煩申未聞其義。文意出言。答此文意今無學聖者成九種差別。所謂隨信行。隨法行。信解。見至。身證。慧解脫。俱解脫(慧解脫俱解脫從不動性中而分出聲聞也)七種於不動性分出二種。所謂獨覺佛乘。加前聲聞乘不動性總有三種雲也。故知不動性本有三種。所以章主以此文為誠證建立此等道理。縱無教證以義論之理可然。況此等文證既為龜鏡。豈疑香象筆跡哉。問。爾就所出申頌文七聲聞二佛差別由九根雲。論文居無學位聖者有九(乃至)獨覺大覺名二覺者雲。所謂七聲聞等者隨信行(乃至)身證不還等也。且身證不還是有學聖者。何雲無學聖耶。答。抑所立申是華嚴種性義。所問即法相三論賢聖義所論也。所以難答申。但身證不還是根利故證八解脫故。雲無學聖者無失。   就少乘教以何人證不動種性聲聞耶。 答。以舍利弗目連等聲聞為不動種性聲聞證。故章雲如舍利弗等(云云)問。爾舍利弗等聲聞是大乘終教迴小入大者也。何為證愚法少乘教六種性中不動性愚法聲聞出大乘聲聞耶。答。寔舍利弗目連等聲聞至大乘終教時保執蕩於中道。記別得於當成。然舍利弗昔沙然梵志為師學大有經韋陀傳。纔入佛道之日聞馬勝比丘說三諦證預流果。聞佛與長爪論義時證無學果。然而偏觀苦集滅道生死涅槃果因專修自調自度行。或如迦葉永不成之悲音動於三千界。小乘教時唯信偏真理尤具愚法名者。故望小乘教如舍利弗等利根聲聞。不動性中下品性雲也。問。爾凡愚法聲聞是本來根性劣。迷偏空理永無趣向大乘心者。而舍利弗等本來根性殊勝而具趣向大乘思故不可雲愚法少乘教不動性下品。而何為證愚法聲聞出大乘聲聞耶。答。此人一所信教不同。所以小乘教時根性劣故偏信生空理。未解法空理。而至大乘始教漸調根性。後至終教時三周章段受成佛記。始入圓教初門得菩薩稱者也。故名愚法小乘不動性無失。故智儼師孔目章第一卷雲。約乘分別愚法聲聞對凡夫外道妄執自性即是其真。法執未除即是其妄。大乘初教對彼愚法聲聞分別即是其真。未盡法空即是雲妄。如熟教門對彼初教即是其真。自非究竟即雖明是妄(云云)問。爾若約一聲聞三教意各別。而分別愚法不愚法者少乘教意聲聞不許證大菩提。而聲聞許迴小入大者小乘許迴心義故有愚法不愚法無差別失。又始教望終教愚法。終教望頓教等愚等者。始終二教俱有愚法故有始終二教無差別失。何可答耶。答。不爾。其所以者。小乘愚法望小乘自宗畢竟不得大菩提。但至終教已上捨愚法狹劣心悉迴趣大菩提故無愚法不愚法無差別失。又小乘望始終等教次第成愚法。但終教等望始教等非愚法。所以無始終二教無差別失。退法等六種性俱有退義耶。答。六種性俱有退義。故俱捨論頌曰。應知退有三。已未得受用。佛唯有最後。利中後。鈍三(云云)意退有三種。所謂已得退。未得退。受用退。此中佛唯有受用退。不動性人具未得退受用退二種。前五種性有三種雲也。問。爾何雲已得退等耶。答。已得退者謂退已得殊勝功德。未得退謂未能得殊勝功德退。受用退諸已得殊勝功德不現在前退。故論雲。一已得退。謂退已得殊勝功德。二未得退。謂未能得殊勝功德。三受用退。謂諸已得殊勝功德不現在前(乃至)約受用退說不動法退現法樂。無相違過。無退論者作如是說(云云)問。爾此退無學果為當退前三果等耶。答。退前三果等。本有定義。今此退無學果雲也。故論雲。毘婆沙師定作是說。阿羅漢果亦有退義(云云)問。爾論上文雲。經部師說。從阿羅漢亦無退義。彼說應理(乃至)而不說退阿羅漢果。但說退失現法樂住等(云云)意從無學位無退義雲也。而何雲阿羅漢果退耶。答。經部師毘婆師意名異。經部意以永不退義引契經雲不退。毘婆沙師意約暫退之退也。雖然命終無退義。故論曰。無從果退中間命終。退已須臾必還得故(乃至)於暫退時亦必不造。譬如壯士雖蹶不僕(云云)。   章雲。雖於此中說佛一人有佛種性。然非是彼大菩提性(云云)意何。答。此文意小乘教唯有佛一人菩提性。餘聲聞緣覺等一切眾生不具此性。而此佛性非實大菩提性雲也。問。爾何故小乘意佛一人具菩提性。此所具菩提性而非實大菩提性耶。答。雲此佛性論第一卷破毘曇薩婆多等諸部執雲。分別部一切凡聖有情皆從空生。故以空為佛性。又毘曇薩婆多等諸部一切眾生本無性得佛性。但有修得佛性。所以如一闡提定無佛性。如賢善人修而得佛性。不修時不得佛性。故有無不定。又約三乘人聲聞從苦忍以上得佛性。獨覺世第一法已上得佛性。菩薩十迴向以上得佛性(云云)以知佛一有佛性。而此佛性非大菩提性也。問。爾小乘意不修不得佛性。修得佛性。不可然。其所以者若本無性得佛性者設修行更不可得佛性。小乘意不許無因感果道理哉。若猶許無因感果道理同外道所計。若同外道計者小乘是佛所說。故佛說亦同外道說。又雖設許佛一人有佛性。何不大菩提性耶。又就所出佛性論意。聲聞苦忍以上得佛性獨覺世第一法以上得佛性者何。章雲。說佛一人有佛性等(云云)耶。答。小乘迷佛方便不了義說執一切眾生無性得佛性。然不執無因感果。以修行為因故。所以無失。又雲。聲聞苦忍已上得佛性等。是非性得佛性。於修得佛性云爾也。   次雲。小乘佛性非大菩提性。小乘教佛有色形軀別壽期長短。故非如法報身佛功德無際限。所以受生於淨飯王宮。唱覺於菩提樹院。四八相全容具八十年壽命。一化薪盡滅示於林間者也。故章雲。以於佛功德不說盡未來際起大用等故。是故當知於此教中除佛一人。餘一切眾生皆不說有大菩提性(云云)問。爾聲聞苦忍以上得佛性等者何。俱捨論文雲。聲聞種性暖頂已上容可轉成無上正覺。彼若得忍無成佛理等(云云)故聲聞忍位以上不轉成佛獨覺。世第一法以上不轉成餘乘雲定。而何雲聲聞苦忍以上得佛性等耶。答佛性論意為破小乘執以大乘義。聲聞苦忍以上得佛性等雲也。不述正小乘意故無失。問。爾為破小乘計出小乘所言可破之。何佛性論師出小乘所不言破之耶。答。真可爾。然而此為破人云如此也(此義極難能。可尋定耳)   問。次文雲。然非是彼大菩提性。下文雲。皆不說有大菩提性。若異為當如何。答。異。何者上是終教以上佛性。下小乘菩提性。故異。問爾上云然非是彼大菩提性。下雲皆不說有大菩提性。俱雲大菩提性。所以可同。何雲異耶。答。上云然非是彼大菩提性次下文說佛功德無斷盡道理下皆不說有大菩提性下文餘義如少論說(云云)故上顯大乘佛性常住。下明少乘佛性無常不遍一切眾生。故異。問。爾小乘不雲大菩提性而何加大言耶。答。望始教等時非大菩提。今望小乘雲大菩提。無失哉。   問。小乘意於何位始得佛性耶。答。於順解脫分位始得佛性。故章雲。若依俱捨論得順解脫分善根位方說有性。故彼論雲。順解脫分者。謂定能感涅槃果善。此善生已令彼有情名為身中有涅槃法(云云。十八卷文也)問。爾何雲順解脫分善根位等耶。答。順解脫分善根者是聞諸行無常有漏皆苦諸法無我涅槃寂靜道理墮淚。或施一食持一戒名順解脫分善。故俱捨十八卷雲。若有聞說生死有過諸法無我涅槃有德身毛為豎悲泣墮淚。當知彼已殖順解脫分善(云云)又二十三雲有施一食持一戒等深樂解脫。願力所持便名種殖順解脫分(云云)於七方便位修此善耳。問。爾章引善戒經說十二行文雲。若得世第一法是名第二行。故知前三善根屬種性住(云云)就此俱捨論以順解脫分名種性住。善戒經以順抉擇分名種性住。爾此相違如何可會釋耶。答。此更不相違。其所以者。俱捨論雲順解脫分位得佛性明得佛性明始得佛性。善戒經前三善根屬種性住者顯證得終。故不相違乎(已上小乘教了)。   章雲。由是道理諸佛利樂有情功德無有斷盡(云云)心何。答。此文意始教意就有為無常生滅賴耶中建立法爾無漏種性。故不遍一切有情。所以立一分無性有情由教化此無性故諸佛利有情功德無斷盡雲也。問。爾有何故為利益無性有情。諸佛利他行無斷盡耶。答。無性有情本無三乘種性。故莊嚴論一向行惡行普斷諸白法無有解脫分善。少亦無因(云云)又瑜伽三十五雲。住無種性補特伽羅無種性。故雖有發心及行加行為所依止定不堪任圓滿無上正等菩提(云云)又地持論雲。非種性人無種性。故雖復發心勤修精進必不究竟阿耨菩提(云云)又菩薩善戒經雲。若無菩薩性者雖復發心勤修精進終不能得無上菩提(云云)所以為化度此諸佛利生行無斷盡也。問。爾無性有情本無三乘性者也。故諸佛雖利益此更不可證三乘菩薩。故諸佛大悲無益。設化有性有情眾生界無盡故諸佛大悲不可斷盡。而何雲如此耶。答。實不成佛。蒙諸佛化故受人天勝妙樂。所以諸佛慈悲尤有益耳。   章雲。如瑜伽論雲種性略有二種(云云)其二種者何耶。答。一本性住種性。二習所成種性。故章雲。一本性住種。二習所成(云云)問。爾何雲本性住性習所成種性。答雲。此章雲本性住者。謂諸菩薩六處殊勝有如是相。從無始世展轉傳來法爾所得。習所成者謂前串習善根所得(云云)又唯識論第九雲。一本性住種性。謂無始來依附本識法爾所得。無漏法因。二習所成種性。謂聞法界等流法已。聞所成等熏習所成(云云)意本性住種性者。從無始來依附第八識法爾無漏種子。習所成種性者。此上聞法界等流法門起聞思修三慧成種姓也。問。爾所出瑜伽論文與唯識論文相違。瑜伽文謂諸菩薩六處殊勝有如是相等雲第六意識雲殊勝。此中攝本性住種性(云云)唯識論第八識攝本性住種性(云云)唯識以瑜伽為本。何違本論如此雲耶。答。此不相違。其所以者。第六意識雲殊勝攝依附第八識本性住種性雲也。故章雲。此中本性即內六處中意處為殊勝。即攝賴耶識中本覺解性為性種性。故梁攝論雲。聞熏習與阿賴耶識中解性和合。一切聖人以此為因(云云)意第六意識漸細名第八識。故本識所持本性住種性攝意識。此本性習種性和合成一種性雲也。問。爾本性與習性和合成一性種性。不可爾本性住種性無漏習所成種性通有漏無漏。故唯識論雲。聞熏習中有漏性者是修所斷。感勝異熟為出世法勝無上緣。無漏性者非所斷攝。與出世法正為因緣(云云)既有漏無漏異何和合成性種性耶。又本性住種性名性種性。何雲從此外別成種性耶。答。習所成種性通有漏無漏者是分別修所斷非所斷時云爾也。但今本性住種性上起三慧二性和合成一性種性雲也。又本性名性種性彼明本有法爾無漏種子。今此言種性者本有新熏和合至初發心住顯得種性也。所以彼此所望在別也。故章雲。然瑜伽既雲。具種性者方能發心。即知具性習二法成一種性。是故此二緣起不二。隨闕不成。亦不可說性為先習為後。但可位至堪任以去方可約本說有性種(乃至)和合為一因故得知也(云云)問。爾本性習性和合成一種性無先後者。本性住種性從無始來依附本識法爾無漏種子。皆所成種性此上起三慧所得新熏種子。而何雲和合成一種性無先後耶。答。是非雲本性與習性從無始同時有。唯非本有種子獨成菩薩種性。本有與新熏和合成菩薩一種性。雲也。故章雲。是故此二緣起不二隨闕不成。亦不可說性為先習為後(云云)問。爾此本性住種性依附本識。何不本識體耶。答。雖依附本識而非第八識體。第八識攝有漏種子不攝無漏種子故也。問。既依附第八識何不所攝耶。答。依附本識不所攝。譬如幢上居鳥鳥持幢幢亦非鳥。是亦爾。雖本識所持非所攝也。   章主破始教所立法爾無漏種子為當如何耶。答。雲此有破不破義。問。爾何有破不破兩義耶。答。不破種性體。是真如故破所立義。離真如別立無漏種子故。問。爾離真如別立無漏法爾種子道理可爾。其所以者已所所經論說此義。故善戒經雲。本性者。陰界六入次第相續無始無終。法性自爾(云云)慧日論釋曰。言自爾者即法爾也(云云)又瑜伽三十五菩薩地種性品雲謂諸菩薩六處殊勝有如是相。從無始世展轉傳來法爾所得(云云)以知離真如外別有法爾無漏種子。而何章主破是義耶。答。破此義尤可爾。所以然者。凡森羅諸法何物離真如別有哉。故大品經雲。猶離法性外無別有諸法。是故如是說煩惱即菩薩(云云)又雲。設更有法證涅槃者。我亦說為如幻如化(云云)故離真如別有法爾無漏種子。是非正義。問。爾凡瑜伽等論心立法爾種子真如之所緣緣種子。仍真如理雖遍一切情非情而無定性無性成佛性。唯菩薩種性有法爾無漏成佛種子雲也。故立法爾種子尤有道理。所以真如非法爾種子。而別有此真如之外所緣緣法爾種子。而何可破之耶。答。彼論但真如之所緣緣種子(云云)此雲真如即所緣緣種子也。而非雲真如之所緣緣種子。所以真如雲法爾種子也。故地論第一世親釋雲。大勝高廣一體異名。法相故。一切法法爾故(云云)即探玄記第九釋此文雲。謂一切法是法也。是界也。界是真性。故雲法爾(云云)以知法爾無漏種子此真如種性異名也。問。爾雖文誦真如名法爾種子。而論文正無真如一切法名法爾種子文。何任意雲如此耶。答。論次上文雲。此真如一切佛根本故(云云)意法爾無漏種子是真如雲也。   種性地菩薩有何功能耶。答。無。起上煩惱造無間業斷善根故。瑜伽論四十七雲。由性仁賢逼遣方便令於善轉。非由思擇。有所制約有所方護。任持一切佛法種子性不能起上煩惱纏。造無間業或斷善根(云云)問。爾種性地位人無造無間業斷善根墮地獄者。何罵詈不輕大士。四眾墮無間地獄千劫間受大苦惱。又大通智勝如來時。結緣法華輩。中間輪迴五道生死。此等豈非種性地位人哉。又舍利弗等類至第六住遇乞眼婆羅門時。乞眼擲之大地退菩薩善根修二乘行。況於種性地位者哉。而何雲如此耶。答。釋此事大抄雲。有菩薩種性多分不能作此重惡業。若無菩薩種性人多分作此惡業。餘人作此重罪時亦不能速懺悔而續善根而改其過失。多分不作此業也。然諸種性有二種。一者不退種性。此菩薩發大乘心已去雖未入十信。即更不造五無間業。及不斷善根。亦不入無間地獄。亦不作畜生餓鬼等業。二者退種性。此菩薩雖發大乘心。至十信第五心已去亦作無間業。及斷善根入無間地獄(云云)以此文知不經罵詈四眾少分作無間業入地獄也。非永墮地獄。或智勝佛時。結緣法華輩。即退種性故入地獄耳。亦約菩薩種性可有多品。瑜伽論說上品種性也。亦舍利弗法財王子等退是方便退。非真實退。故無失。問。爾本性住種性位者此凡夫位也。所以凡夫身本性住種性從無始來常住專無多少差別者。故不輕輕毀人大通結緣輩本具此性。所以不可墮地獄。又舍利弗等於第六住退是權退而非實退者。權必為引實者也。所以可有實者退。若爾猶未遮先疑。何可答之耶。答。是不爾。為令引懈怠者至上位方便現退。故行位差別章引起信論文雲。為慢緩者策勵其心故。而實菩薩入發心住即得不退也(云云)又二捲起信論下卷雲。或有退墮惡趣中者。此為初學心多懈怠不入正位。以此語之令增勇猛。非如實說(云云)問。爾若為懈怠者現退。彌可成退緣。而何雲為令引彼至上位現退耶。答。此不爾。既見上位菩薩慢緩者悉退彌勵其心。修加行昇進上位。故無失耳。   章問雲。此二種性與仁王及本業經中六種性內習種性種有何別耶(云云)問意何。答。此問意瑜伽論所說本性住種性習可成種性與仁王經本業經等所說習種性性種性。有何差別問也。問。爾此問次下何答耶。答。次文答雲。彼經大都約位而說。以初習為習種。久習積成為性種。故說習種在十住。性種在十行。三賢之前但名善趣。不名種性。瑜伽中久習為習種。約本為性種(乃至)良以此二互成緣起無二相故。經論互說。義方備足(云云)意仁王經等大概約位說故初修起習為習種性。久習積成為性種性。是故說習性在十住性種性在十行。其十信等但名善趣。不名種性。然彼瑜伽論本有性名性種性。久習積成名習種性。然此性習二性不可分別前後始終三際差別雲也。問。爾仁王經等說習種在十住故先也。性種在十行故後也。瑜伽雲。性種性從無始來依附本識故先也。此上久修習所顯性名習種性。故後所以經論相違各有始終先後。而何雲無前後耶。答雲。此章次文出又義雲。又經說種性在發心後。論中種性在發心前(乃至)要由功顯方可說有故經不違論。要由有性方起功德故論不違經。亦是互故義意融通(云云)意經種性在發心後者。經意雖有本有性無修行不顯之。依修行始知有本性雲也。論本性在發心前者。論細尋義顯從異生依有依附本識性種性。所以經與論互為緣起顯種性。故不相違雲也。問。爾經論互為緣起不相違者。論雲。性種性在發心前。經在發心後(云云)所以正相違。而何雲不相違耶。答。今章主御意而經論不相違者此舉一偏義顯略。似相違各舉故不相違雲也。   章雲。又以何義知種性至堪任位說(云云)此問意何。答。此問心以何知種性至堪任位顯得耶雲。問意也。問。爾何答之耶。答雲。以論說種性必具性習。既已有習必已修行。若以修行必至堪任(乃至)至彼堪任串習方成。故得性習通融以為種性(云云)此其答也。意已瑜伽論具種性者。方能發心(云云)以知從善趣位修行至初發心住。性習二性通融顯得一種性雲也。問。爾瑜伽論唯具種性者方能發心(云云)故具本性住種性者方能發菩提心雲。不雲具種性者至初發心位成一種性。而何雲如此耶。答。已論具種性者方能發心(云云)故知於善趣位修行至發心住方顯種性。所以無失。   章雲。若要待習方說性者愚位未習既無性種等(云云)此問心何耶。答。此問心若修習後方顯性種性者。凡夫位未修行而本有本性。何雲必久修行至十住位顯種性耶問意也。問。爾何答之耶。答雲。此章雲。此二既為緣起。故無習時亦無彼性。由此亦立無性有情(乃至)隨於諸乘串習何行。爾時則說本有彼性(云云)意本有新熏二種性互為緣起。故本凡夫身雖有本性。不修時不顯現其性。修行至發心位方顯此。故隨三乘人修行顯其性雲也。   章問雲。若爾此則唯是一不定性。如何得有五性差別(云云)問意何。答。此問意若依串習行三乘性各成者唯有一不定性。而何建立五種性。此問心也。問。爾何答之耶。答。此章雲。則由此義安立五性。何者謂修六度串習行已。位到堪任成菩薩種性。若習少行到於忍位成聲聞性(乃至)由此當知諸乘種性皆就習說(云云)意依章主所立一佛性三乘人各至種性位已。成自乘種性雲也。問。爾其三乘自乘種性位者何等耶。答。於菩薩發心住。約三乘從順解脫分位至於前三善根等名種性位也。問。爾也。就之始教意建立五種性。此依瑜伽等論立此者也。然彼論意雲。從無始來。決定法爾有五種性也。故章上文引彼論雲。由法爾故無始時來一切有情有五種性等(云云)而何雲本性住種性有同一切眾生隨修行而三乘性各別成耶。答。章家御意深尋經論意趣故。而瑜伽論等由法爾故等雲文此非雲本五種性定。但由法爾故至堪任等位五種性差別決定言也。故章雲。當知此中就位前後有無不定(云云)問。爾始教意詮法相道理。所以法相意五種性本定。故本性住種性唯有菩薩。定性二乘無性有情本無法爾種性雲也。而何述始教意違法相義雲如此耶。答。寔依瑜伽唯識等論般若深密等經建立始教。而必非如法相立。其所以者始教所依經論中有終教等義。故望自宗意一切眾生本有法爾佛性。不修行時無性也。若修行時三乘性決定雲也。又於一經論得意人各別。所以香象大師御意與法相意異。何可雲等乎。   始教菩薩修何行入種性位耶。答。於十信位修六度行已。方入種性位。故章雲。謂修六度串習行已。位到堪任成菩薩種性(云云)問。爾凡修六度行。已此第十地滿後而何雲於善趣位修六度行已入十住位耶。答。此即惡破文。今瑜伽雲。有十法具攝菩薩道及果。其法中初持法有三種。謂堪任性持。加行持。大菩提持。於中初二因後一果。言堪任持者串習本性。加行持最初發心。此發心位能修六度等行故總為菩薩種性。若能破文者可讀修六度串習行已位到堪任成菩薩種性。所以瑜伽種性品雲(初持次相分增上意樂住出攝受地行建立最為後)(云云)問。爾於菩薩行有多種。何雲唯修六度耶。答。凡約三乘行有通別。此但約菩薩別行云爾。菩薩六度為先故所以舉此耳。   章雲。暖頂忍等名為性地等(云云)心何。答。是引智度論善戒經等文顯聲聞種性決定。以四善根中前三善根名種性住雲文意也。問。爾且就所引智度論已彼論四善根俱名種性地(云云)而何章引彼論文為證以前三善根名種性住(云云)故善戒經為證。智度論專不為證。爾何可會此耶。答。此不相違。其所以者。彼大品經智度論等說三乘共十地之中。七方便等名乾慧地。四善根等為性地。其善戒經瑜伽論於地前位立二住中。前三善根為種性住。世第一法位名解行住。然今章主由彼此經論所說故且引釋性地等智度論等文為證。又存出解行住善戒經等說。故不相違。問。爾所引經論文既相違。其所以者。智度論四善根俱名種性地。善戒經前三善根屬種性住。俱捨論等順解脫分位名種性住。故所引經論文證相違。聲聞種性決定猶以難。爾何可一定耶。答。不相違。所以然者。地前位總名種性。所謂習種性性種性道種性。故俱捨論等舉初名種性。善戒經等舉中間名種性。所以不相違耳。   章雲。獨覺准知(云云)何準可知之耶。答。如聲聞忍位以前種性決定無成餘乘義。獨覺亦爾。準可知雲也。問。爾獨覺有二種。約部行獨覺可爾。但麟喻獨覺。俱捨論雲。鱗角佛無轉一座成覺故(云云)意暖位無轉成餘乘義雲也。而何雲准聲聞可知耶。答。可爾。章但獨覺准知(云云)而一定不說何獨覺。以知是可部行獨覺。約麟角利根故。依止第四定佛同成正覺者也。準可知之耳。   章問雲。若愚法無習即無性者。後縱起習何得為有(云云)此問起意何。答。此問起意。上雲隨三乘人修行成其種性文次起此問也。意若爾愚夫位無修行故無佛性。若無佛性而修得佛性者有無因感果失雲也。問。爾問起所以可然。何答之耶。答雲。此章雲。有習非是無習位故(乃至)以分位差別故(云云)意未修時無性也。隨修行成其性。無性者始可成其性雲也。問。爾就無性者始成其性。既無性有情永失佛性。何自然得之。故章引涅槃經現病品文雲。如涅槃雲。三種人中必死者喻一闡提無佛性(乃至)一闡提輩實不得阿耨菩提。如命盡者等(云云)既實不得菩提等(云云)何雲始得佛性耶。答。此德王菩薩三難中第二難佛答也。即難意佛先說一闡提輩遇善友不遇俱不得離闡提心。而何又說有佛性故悉當成佛雲難實不得菩提答也。此答經文或本中不同。或本雲。一闡提得成菩提。或本亦云不得菩提。今章家及大賢師俱用亦得菩提本。所以雲不得菩提本指不遇善友凡愚位。由此一分建立無性也。   問。爾章文如涅槃雲三種人中等者。其三人病人者是易治者難治者不可治者。就之彼涅槃經雲。迦葉世有三人其病難治。一謗大乘。二五逆罪。三一闡提等(云云)故三人俱可名難治者。何五逆罪者雲難治者。又諸罪障中謗大乘罪為第一。所以此可名難治不可治。何第三闡提名不可治耶。答。難治者言總而意別。又謗大乘罪勝五逆等。而有聞經功德故速可成佛。所以名易治者。又同經文第三闡提畢竟不得菩提(云云)所以名不可治者也。問。具佛性恆河七類有情者何等耶。答。章中不出此事故答申難。雖然答言者。一常沒。二暫出還沒。三出已即住。四遍觀四方。五遍觀已行。六行已後住。七水陸俱行也(初六□魚類。第七龜也)問。爾是喻。合法方何。答。常沒者闡提凡夫位。暫出還沒者五停心觀及暖頂二位。出已即住者忍世第一法。遍觀四方者苦忍以上至須陀洹果。遍觀已行者斯陀含向果及阿那含向。已行復住阿那含並阿羅漢向。水陸俱行阿羅漢果辟支佛及菩薩如來也。問。爾何故闡提等名常沒等耶。答。一闡提者常沒三惡趣淵底經無量劫。雖無數諸佛出世終無至見佛聞法邊。故雲。常沒五停心等位樂求解脫其性未決定。遇惡知識退起諸過沈淪惡道。故名暫出還沒。忍世第一法堅守正觀不退。起惡不墮惡趣。故名出已即住。苦忍已上至須陀洹果觀四諦故名觀四方。從斯陀含至阿那含向依先諦繫心於修道斷欲界貪瞋癡慢。故名遍觀已行。那含果在上二界而受身。故名為行已復住。言水陸俱行者。水譬世間陸喻出世。阿羅漢等能觀煩惱行相悉斷惑障。故離生死濁水至菩提陸地。所以名水陸俱行也。問。爾阿羅漢辟支佛菩薩譬水陸俱行神龜不可爾。已師子吼品河水喻生死煩惱陸地喻涅槃迦葉品河譬大涅槃陸地喻生死。而二乘人於生死河得自在。於大涅槃未得自在。於菩薩亦淺位菩薩於涅槃水陸。未得自在。於生死亦然。所謂於變易生死未得自在者也。而何雲於水陸生死涅槃俱得自在遊行耶。答。然涅槃理性源曠。而下從凡夫上至諸佛悉攝在於中。故二乘聖者得前三種涅槃。菩薩分得四種涅槃。佛於四種涅槃得自在。況於生死乎。故唯識論第十卷雲。大悲般若常所輔翼由此不住生死涅槃利樂有情。窮未來際用而常寂。故名涅槃(云云)又二乘無學容有前三。唯我世尊可言具四(云云)又涅槃經師子吼品雲。生死大河亦復如是有七種人。畏煩惱賊故發心欲度生死大河出家剃髮身被法服。既出家已。親近惡友(乃至)沒生死河不能得出等(云云)又迦葉品雲。如是微妙大涅槃中從一闡提上至諸佛雖有異名。然亦不離於佛性水(云云)問。爾就迦葉品文河喻大涅槃者。二乘菩薩一分雖於涅槃水河得自在。約闡提人常沒生死河底。更不得出到菩提便。若涅槃名河者。闡提輩常沒涅槃河底。於大涅槃得自在。所以永闕闡提常沒生死名義。爾何可答耶。答。爾此依師子吼品意闡提名常沒也。意以生死為河故闡提人常沒雲也。但迦葉品說涅槃為河。涅槃理性廣大於中有闡提等不離佛性水雲也。而不雲涅槃大河常沒。所以於涅槃不得自在。問。爾若有以一人名七人義耶。答。可有爾義。故同經雲。是七種人或有一人具七。或有七人各一(云云)意從昔凡夫時至今成佛位經七位故云爾。若同時並有七人各別雲也(是寶師疏文意也。已上始教了)。   章雲。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云云)約佛性作四句方何。答。章文不出四句作法。但涅槃經說四句。所謂或闡提人有。善根人無佛性。或善根人有。闡提無佛性。或闡提人善根人俱有佛性。或二人俱無佛性。是其四句作法也。問。爾雲何佛性闡提有善根人無佛性(乃至)二人俱無佛性耶。答。釋此四句諸說多端。且依自宗青丘元曉大師涅槃經宗要者。闡提有善根人無佛性。此闡提人雖斷善根猶有作佛法爾種子。決定二乘雖有自乘無漏種子無彼作佛無漏種子。二善根人有闡提人無佛性者。大乘種性人其性先具足。故雲善根人有。無性人本無菩提性故。雲闡提無也。三俱句者。先偏句中兩重二人皆有因性佛性。凡有心者悉有佛性故也。四俱非句者。有性無性二人俱有因性佛性。無果性佛性現前未得大菩提故也。問。爾就初句闡提有二乘無者。一闡提人本無法爾性故名無性。而何雲有無漏種子。又終教意立定性二乘成佛道理。何雲二乘無成佛種子耶。答。終教真如名法爾種子。此真如遍善惡諸法故斷善人身中所有不善五陰等皆是作報佛因。所以雲闡提人有佛性。故涅槃經雲。夫佛性者不名一法。不名十法。不名百法。不名千法。不名萬法。未得阿耨菩提時一切善法不善法無記法盡名佛性(云云)又定性二乘永非雲無佛性。且斷善不善因間無因性佛性雲也。問。不善法是煩惱惡業因。令眾生迷亂於生死荊嶽。而何雲報佛大菩提因耶。答。實在因位時名煩惱惡業等。而三阿僧祇間修行萬行諸波羅蜜。百大劫程圓滿功德智慧。轉八識心王得四智心品。變三毒煩惱顯三身行時。還觀煩惱惡業並無非報佛正因。故仁王經雲。菩薩未成佛時以菩提為煩惱。菩薩成佛時以煩惱為菩提(云云)問。爾以何為證據青丘大師分別此四句耶。答。雲。此涅槃經三十六雲。或有佛性闡提人有善根人無。或有佛性善根人有闡提人無。或有佛性二人俱有。或有佛性。二人俱無(云云)以此為證釋通四句也。   章雲。如有難雲。若諸有心悉當得菩提者。佛亦有心亦應當得等(云云)此誰難何事耶。答。此宗師代法相伏難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宗。即難意若有心者悉得菩提者。佛有心故當得菩提。若佛不得菩提者佛即無性有情伏難也。問。爾何答之耶。答。章答言。經中自己為蘭藍故(乃至)不同佛也(云云)意涅槃教中但於眾生有心者成佛雲也。佛已成佛了故重無可成佛雲也。問。爾就答文未遮前難。其所以者。凡終教立一真如性雲佛與眾生無差別也。故密嚴經雲。如來清淨藏世間阿賴耶。如金作指環展轉無差別(云云)又華嚴經雲。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云云)所以佛不得菩提者即成無性。佛與眾生無差別故。爾何可答之耶。答。此等文還成會難證。所以然者。此文明問一佛性。故皆破定性無性實有執明其種性無差別義證文也。而佛與及眾生無差別者是顯種性同也。然佛已證究竟極果更無可證果。何雲可等無性耶。   章雲。若並有性如何建立五種性中無性者耶(云云)問心可爾。何答耶。答。為遮此難問。章引寶性論佛性論問答雲。論自有釋。故寶性論雲。向說闡提無涅槃性(乃至)此等過失由汝邪執無性義生等(云云)問。爾此文心何。答。此文意立無性是為令遮謗大乘因也。而執實有無性者同外道邪執雲也。問。爾既所所經論多說無性。是即佛說。而何雲同外道計耶。答。此非雲佛說同外道計。而佛以方便而為呵嘖闡提人說一分有無性執真實說是同外道邪執雲也。是論有三破中第三難也。能可見證文耳。   章雲。前始教中決定說有無性眾生。此終教中並·皆有性等(云云)問心何。答。意始教立無性終教無無性。爾此相違何可會雲也。問。爾次下何答耶。答雲。此章雲。亦論自有釋。故佛性論第二卷雲(乃至)一了一不了故不相違等(云云)意佛性論第二卷判有性無性有無雲。說無性阿含深密等經是不了義說。而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楞伽涅槃等經是了義說雲也。故論同卷雲。言有性者是名了說。言有無性者是不了說(云云)問。爾既涅槃經佛自說言。一切眾生不成佛者不知我心。一切眾生成佛者亦不知我心(云云)故立無性是了義。有道理故。何雲不了義耶。答。此文意破迷佛方便說執一切皆有佛性一切皆無性妄執也。而實有性無性悉成佛者也。故仁王經雲。一切眾生暫住報登金剛源居淨土(云云)問。爾今此一切者是限有性而雲一切。約無性非雲一切眾生居淨土。故善戒經。雲。若無菩薩性者雖復發心勤修精進終不能得無上菩提(云云)又華嚴經說大藥王樹二乘闡提二所芽不生喻。又地持論雲。非種性人無種性。故雖復發心勤修精進必不究竟阿耨菩提(云云)又瑜伽論雲。住無種性補特伽羅無種性故。雖有發心及行加行為所依止定不堪任圓滿無上正等菩提。由此道理雖未發心未修菩薩所行加行(云云)又莊嚴論雲。一向行惡行。普斷諸白法。無有解脫分善少亦無因(云云)此等經論非一。故補處彌勒作瑜伽十七地建立五種性之中。說無性經為真實了義判定。而何雲此等經論不了義說耶。答。雖多文言立者宗專不為苦。所以然者。補處智力賢不可並釋尊智慧。故以瑜伽論為誠證定難。但會此等經論文者。彌勒大士帶方便深密等經作瑜伽等論建立五種性。又華嚴經說大藥王樹二所芽不生喻是約當體正機顯得益。且隱防宗益然而終得轉為益必成佛者也。故下文雲。而不捨生性(云云)餘經等同是方便說也。而正大圓覺修多羅了義經雲。地獄天宮皆為淨土。有性無性齊成佛道(云云)又涅槃經雲。師子吼者是決定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凡有心者悉皆當得阿耨菩提(云云)依此等文立悉有佛性道理終教為了義說也。恐偏信阿瑜闍國五性論忝忘言跋提河一性經哉。問。爾彌勒依方便教作論假建立無性者。此義不爾。彌勒已受無著請從睹率下閻浮引勘諸經異說。細捨義實作瑜伽論大莊嚴等論。立五種性而說立無性經論為了義說判定。何法藏師末作五教章任意判斷一代聖教。並立無性教是為不了義說立悉有佛性經是了義說耶。答。彌勒大士引諸經作五性論。是為淺機眾生以方便呵責懈怠者為令趣向大乘直道。然宗大師作五教章段判斷一代聖教了義不了義及和會空有教時諍論深探採義意趣任道理判也。況諸經論證文其數甚多。夫尋本普賢大士。親聞華嚴妙理具大定智慧德。論跡巍國大師駕象德振於唐勝輩。故遠傳捨那遺風近受堅慧等筆。窮十玄圓融奧義尋六相方便源底。開五教法門令眾生開悟佛知見。豈違教理哉。   章雲。依如是等道理佛地論等由此建立無性有情(云云)依如何道理建立無性耶。答。是始教為破終教付四過(四過者。一行闕成佛過。二自語相違過。三有損無益過。四有滅無損過也)而自欲離此等過立無性。由有此道理佛地論建立無性離上四過雲也。問。爾先其四過有方何。答。雲此章雲。若依終教一切眾生皆當作佛。即眾生界雖多必有終盡(乃至)有滅無損。不應理故(云云)意若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皆成佛者。最後佛無所化故利他行闕。行闕成佛故有行闕成佛過。又一切眾生盡當作佛者。眾生界可有盡期。然無盡期者有自語相違過。又一佛度無量眾生者。眾生界有漸損。雖有漸損無盡期者有有損無盡過。若無損者亦應無滅。而有滅無損者不應理故有有滅無損過。是其四過作法。故始教宗引佛地論為證。自離此過立無性破悉有佛性宗也。問。爾佛地論中無為離此等過建立無性文。凡立無性此法爾道理。何雲由此建立無性有情耶。答。章主無證據非雲如此。正佛地論第二卷雲。第五種性無有出世功德因。故畢竟無有得滅度期。諸佛但可為彼方便示現神通說離惡趣生善趣法。彼雖依教勤修善因得生人趣(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必還退下墮諸惡趣。諸佛方便復更拔濟。如是展轉窮未來際不能令其畢竟滅度。雖餘經中宣說一切有情之類皆有佛性皆得作佛。然就真如法身佛性成就少分一切有情方便而說。為令不定種性有性決定進趣無上正等菩提果故。由此道理諸佛利樂有情功德無有斷盡(云云)意無性有情蒙諸佛教化生善趣畢竟不得菩提。餘經中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皆當成佛道。是小分一切。而為令教化一類不定種性人趣向大菩提也。由此諸佛利生功德無有斷盡雲也。以此為證始教自遮上過建立無性。章主釋也。問。爾此文意偏為化一類不定性。諸佛利生德無有斷盡雲也。專非雲遮上過立無性為彼佛利生德無斷盡。何章雲由此建立無性有情耶。答。今此佛地論強為破說悉有佛性經就少分一切義為化一類不定性人說一切眾生皆成佛雲也。然次文由此道理諸佛利樂有情功德無有斷盡者。是俱為化有性無性佛利生功德無斷盡期雲也。故論上文雲。方便示現神通說離惡趣生善趣法等(云云)所以章主代始教宗所述更不相違哉。問。爾若始教宗非悉有佛性宗。付此等過自離過建立無性者。悉有佛性宗永被破滅。爾何遮此過建立悉有佛性道理耶。答。章引不增不減經文殊船若經文為證據建立無性宗返付墮邪見過了。後重又付五過破始教宗成立悉有佛性義。故章次文答雲。若謂眾生由有性故並全成佛。說有盡者(乃至)非為究竟了義也(云云)此答文中有七所以。即一牒他妨難返破彼宗。二引經辨過起伏難。三顯增減兩見因緣。四辨眾生界無增減義。五釋通始教所說諸難。六返難彼宗重付眾過。七立無性教判為不了說是七所以也。意於立無性教付過雲。若為離四過立一分無性者。彼終於眾生界執常。故返墮邪見過等破了。重付五過破此建立悉有佛性道理也。五過者(一斷受用過。二所化無性聖過。三不說三乘過。四行不圓滿過。五虛行成佛過也)問。爾其五過有方何。答雲此。章雲。又為成諸佛利他功德(乃至)虛行成佛不應理故(云云)意立一分無性為最後佛所化者。其佛但有化身小分利他行。無受用身佛功德。故有斷受用過。又最後純有無性者。無性者無得二乘果。況於大菩提果。故有所化無聖過。若最後有無性者不應機故不說三乘教。所以有不說三乘過。又諸佛三僧祇間修習萬行為令一切眾生證大菩提。而若但有無性。彼最後佛無化一人令得聖果。故有行不圓滿過。或一切諸佛因位時發四弘誓願之中發眾生無邊誓願度願。而最後但有無性。無濟度一人令證菩提。若不化度一人成佛者有虛行成佛過。而付此五過破始教令墮悉有佛性宗也。問。爾此等過專非過。所以然者。且付不說三乘過。如迦葉佛但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八字。不說三乘。或如多寶如來不說法。例此等佛彼最後佛不說三乘法有何妨。答。此等一途說。理實可說大乘法。故華嚴經雲。迦葉如來具大悲。諸吉祥中最無上。彼佛曾來入此教。是故此處最吉祥(云云)又多寶佛有說法義。何以一途說疑多說乎。凡三世諸佛以同體大悲大願令教化眾生得三乘聖果者也。豈彼佛及最後佛獨無此願。故般若經雲。所有一切眾生之類(乃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云云)所以破立無性宗建立悉有佛性宗。始教宗無卻上五過。問。爾付此等過破始教了建立悉有佛性道理者。如上說一切眾生皆成佛了增佛界減眾生界。若爾還墮邪見。爾何可會之耶。答。不墮邪見。其所以者。一佛及十方無量諸佛經無量劫度無邊眾生皆令成佛。而眾生界佛界無增減義。故章上文引文殊般若經文雲。假使一佛住世(乃至)各各度於無量恆河沙眾生(乃至)皆入涅槃。於眾生界亦不增不減。何以故。眾生定相不可得故(云云)故成立悉皆成佛道理專不墮邪見。問。爾若許一切皆成佛猶可眾生界盡佛界必增。譬如有大鳥去東山往西嶽遠東近西。此亦爾也。又如劫城芥子數雖多三年一度取之終盡。於眾生界亦可有減義。何雲不增減耶。答。一分可爾。然虛空無邊際大鳥不窮其邊。於眾生界亦爾。本來定相不可得。於芥子有數故不可例。具釋此事。義攝中以三門分別。一唯事非理門。眾生界無盡。數不定故無增減。二唯理非事門。佛與眾生本來一而無二。故無增減。三理事無礙門。法身流轉五道名眾生。真該妄末妄徹真源。性相融通無障無礙故。故總論此者。譬如諸流流入大海大海不增流無盡期。此中道理亦爾。故無悉有佛性宗墮邪見過。悉破立無性宗了。即立量雲。一切有情必當作佛。以有心故。如菩薩性。又雲。無性有情必當作佛。於五家中隨一攝故。如菩薩性。又雲。無性有情必當作佛。未成佛有情故。如菩薩性。又立量雲。凡有心者迷有心性。迷正性故。如迷方者。若無佛性不迷正性。如牆壁等(云云)   章雲。如是增減非是正見(云云)五見中何見邪。答。是邪見也。故章引不增不減經文雲。舍利弗大邪見者。所謂見眾生界增(乃至)起邪見心(云云)問。爾也。付之凡尋增減兩見是計斷常故可邊執見。何雲邪見耶。答。於佛界眾生界起增益損減見。是從顛倒妄心所起。所以名邪見。不違諸論說。俱捨論雲。一切妄見皆顛倒轉。並應名邪。而但撥無名邪見者以過甚故(云云)又法華經雲。入邪見稠林若有若無等(云云)此文玄贊釋雲。五見名邪見。非要撥無方名邪見(乃至)名為稠林(云云)所以無失耳。問。爾若增減見名邪見者。不增不減經說十二見(一減見。二斷見。三減見。四無涅槃見。五無餘見。六畢竟無涅槃見。七世間有始見。八世間有終見。九幻化所見。十無滅無樂見。十一無眾生界見。十二無聖諦見也)此十二見已異名別體。何總名邪見耶。答。名體雖異總從顛倒妄心起。故名邪見無妨。   終教意建立定性二乘成佛道理耶。答。今所立章偏述無性有情成佛義。不明定性二乘作佛理。但終教已上宗意建立定性無性皆成佛道理。故必可成佛。問。爾定性二乘永滅心智根識故無還生成佛義。而何雲成佛耶。答。是帶方便始教意不成佛雲也。而終教已上真了義教意成佛無失。問。爾設終教已上意專不可成佛。其約無性有情有心故雲成佛可然。但定性二乘永灰身滅智無還生義何雲成佛。加以攝論雲。為引攝一類及任持諸餘由不定種性諸佛說一乘(云云)知為定性佛不說一乘。故不成佛。而何雲成佛耶。答。是論文述方便教意。面實迴心向大必可成佛。故二乘迴心章雲。彼諸論依始教門引小乘所立賴耶行相粗顯不從真起。故說有滅(乃至)今終教中就實而說。既以根本無明動如來藏成梨耶識。彼二乘人於此二法既俱未斷證。何因得滅阿梨耶識(乃至)得生心也(云云)又同章上文雲。悉有佛性力為內熏因故。如來大悲力外緣不捨故。根本無明由未盡故。小乘涅槃不究竟故。是故一切無不迴心向大菩提(云云)意定性二乘不成佛者是始教方便詞。或為順小乘一分云爾也。今此終教了義中內具本覺性外催諸佛大悲。故必還生後得變易身。趣大菩提雲也。問。爾若一切二乘皆有佛性成佛者。何優婆塞戒經雲若說眾生有菩薩性是名外道(云云)以知建立定性二乘皆成佛道理終教已上宗為外道。爾何可雲之耶。答。是以方便遮機前偏執云爾。意若執佛但說一切眾生有菩薩性機前。以方便分別說三乘時。說有二乘無性種性而遮彼執也。但終教已上宗意細探真實了義立定性二乘皆成佛理。故善生經雲。若有定性已發聲緣覺心者即。不能發阿耨菩提心(乃至)若有定性者是名外道(云云)所以立定性宗是外道。何悉有佛性宗非了義。問。爾既入無餘涅槃者無迴心向大思。何雲迴趣大菩提。若有證文可出者也。答。雲此宗師引數經文為證據。故楞伽經雲。樂著三昧樂安住無漏界無有究竟趣。亦復不退還得諸三昧身(乃至)劫不覺。譬如惛醉人酒消然後覺。彼覺法亦然。得佛無上身(云云)又涅槃經雲。須陀洹人亦後不定。故經八萬劫則能得到阿耨菩提心(乃至)獨覺逕十千劫得到阿耨菩提心(云云)又法華經雲。我滅度後。復有弟子不聞是經(乃至)唯以佛乘而得滅度。更無餘乘。除諸如來方便說法(云云)意二乘聖者入無餘涅槃永無不還生。譬如醉人雖暫眠終必覺雲也。故入無餘涅槃聖者以微細心還生後得變易身必證大菩提道理顯然也。問。爾此等文是說不定性二乘迴心道理也。而何為定性二乘還生得菩提證文耶。答。此文是不見說不定性迴心證據。已樂著三昧樂(云云)是說耽著沈空保執無迴趣菩提思。定性者而依內外因緣力證菩提道理也。就終教意以何名種性耶。答。真如名性種性。故章雲。以真如隨緣與染和合成本識時。即彼真中有本覺無漏內熏眾生(乃至)唯一真如也(云云)意約真如有心真如心生滅二種真如。心生滅門真如者法性海上吹無明風令起三細六粗五意六染諸波浪名眾生界。此眾生界所有真如名性種性雲也。問。爾凡種性者是因。故真如雖遍一切有情非性而有心者成佛。非情不成佛。所以真如名種性為成佛因不可然。若真如為成佛種子者。例有情成佛非情可成佛。而終教意不許非情成佛理。故下文雲。或一切皆有。唯除草木等。如終教說(云云)爾何可答之耶。答。真如遍情非情而無心。故簡草木成佛理。唯有情所具真如是成佛因也。故章引多經論文雲。寶性論雲。及彼真如性者等(云云)又楞伽經雲。佛說如來藏以為阿賴耶。惡慧不能知。藏即賴耶識等(云云)又梁攝論第三雲。由本識功能漸現聞熏等(乃至)聞熏習與解性和合(乃至)一切聖道皆依此生(云云)問。爾以此等文為始教立生滅賴耶證。何為終教立真如種性證據耶。答。此雖同文於賴耶分粗細。故為始終二教證無失。始教立生滅一分八識終教立生滅不生滅和合具分八識。八識即真如故名性種性。離此別無法爾無漏種子故也(具如心識差別章。可尋之耳)問。正因緣因與性種性習種性同歟異歟。答。同也。即終教意也(正因者二空所顯真如。緣因者真如用六度等法。又雲。理性行性也)問。爾具此二種必成佛為當如何。答。必具此二種成佛。故起信論雲。又諸佛法有因有緣。因緣具足乃得成辨(乃至)向涅槃道(云云)問。爾必具足因緣成佛者。何涅槃經說三種人喻。所謂遇醫師愈病。不遇時不愈。病人是不定性人。遇不遇俱愈。病者菩薩種性者。遇不遇俱不愈。病者是一闡提無性者(云云)此中菩薩性人遇諸佛菩薩緣因善友醫師不遇俱愈煩惱病。有正因佛性故。而何不具緣因不成佛耶。答。是唯以一正因佛性非雲成佛。而有正因故必具緣因成佛雲也。問。不定性闡提等者有正因佛性。不遇諸佛菩薩緣因必可成佛。而何雲但一菩薩性人遇緣因醫師不遇時俱愈煩惱病成佛耶。答。今此菩薩性人催勝正因故速成佛雲也。而於闡提等雖具正因。厚煩惱所覆故遇緣因不遇俱不成佛等雲也。故起信論雲。無始無明厚薄不同而有無量無邊差別等(云云)   頓教種性體何物耶。答。此即真如。故章雲。唯一真如離言絕相(乃至)一異不可得故是名種性(云云)問。爾終教與頓教同真如名種性。故無差別。爾何分別耶。答。同以真如為種性。終教真如以言說顯真如故不雲離言絕相。今此頓教真如種性是言說頓絕理性頓顯。解行頓成一念不生。即是佛等(云云)絕言真如性故。章引諸法無行經第三文(云云)何是事名為種性。文殊師利一切眾生皆是一相畢竟不生。離諸名字一異不可得故。是名種性(云云)故異也。   約圓教分別種性方何答。雲。此有二門。一約同教門分種性。二約別教門分別種性也。問。爾其二門意何。答雲。此章雲。一攝前諸教所明種性(乃至)二據別教種性甚深因果無二等(云云)意同教門種性者該攝前諸教種性。一乘所流伴故。攝方便故。別教門種性者甚深廣大依正無礙。因果無二種性雲也。問。爾且就別教門種性何雲依正無二種性耶。答雲。此章引華嚴經十地品文雲。菩薩種性甚深廣大。與法界虛空等(乃至)即五位之中位位內六決定義等名為種性。亦即此法名為果相(云云)言五位者有二說。一資糧加行見道修道究竟道名五位。二六位中前五名五位。謂資糧加行見修道等覺也。意於五位所具六決定義名種性雲也。言六決定義者。一觀相善決定(是觀真如一昧相也)二真實善決定(是非一切世出世境也)三勝善決定(是一切佛本法界也)四因善決定(此有二。一成無常愛果因。二常果因也)五大善決定(是隨順利生行也)六不怯弱善決定(是能入諸佛智地也)圓教種性菩薩成佛方何。答。章偏出種性差別不論其成佛義。但一位攝一切位一切位攝一位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是圓教成佛也。問。爾一位攝一切位初發心時成正覺者專不可說後後位。若佛位有一切位者即有因果雜亂失。爾何可會之耶。答。不爾。其所以者。凡圓教意開六相方便門示六位重條成佛。故三大僧祇修行初發心位圓滿。玄攝佛果功德分段身成佛者也故行位差別章引華嚴經文雲。在於一地普攝一切諸地功德(云云)又修行所依身章雲。若依圓教不說變易。但分段身至於十地離垢定前(乃至)但以此教不分生死粗細之相總就過患以為一際等(云云)問。爾夫尋成佛路不過理事二門。所以理成佛者不可說六位差別。言說頓絕理性頓顯故。若事成佛者必經三僧祇可成佛也。何雲初發心時便成正覺耶。答。是偏非理偏非事。然理事圓融位成佛也。然而非不經三祇。凡顯圓教成佛有二門。一次第行布門。示位地階降。二圓融相攝門。一位攝諸位成佛。依此二門而立六位重牒成佛也。故海印三昧論雲。無量遠劫即一念。一念即是無量劫。九世十世互相即仍不雜亂隔別成(云云)又旨歸雲。處夢謂經年。寤乃須臾頃。故時雖無量攝在一剎那(云云)問。爾就旨歸文處夢謂經年等者。是成佛已後觀以前所經劫比無始無終而三大僧祇是剎那之間知也。而何為初發心位多劫成佛證文。又無量遠劫即一念等者是說不思議理。何為事理圓融成佛證耶。答。是三乘淺機前示實經三僧祇。一乘圓機前悉說初發成佛理。彼方便此真實。何以方便詞疑真實了義乎。總圓教意心王即名法身。心數是報化如來。劣機前示五趣。圓人所見悉淨土。故華嚴經雲。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當如是觀。心造諸如來(云云)又雲。毘盧遮那體清淨。三界五趣悉皆同。由妄念故沈生死。由實智故證菩提(云云)故建立即身成佛道理尤可然。問爾以何人為初心成佛證據耶。答。以善財童子睹率天子龍女等為其證。此等皆圓機凡夫。分段身而證究竟位故也。問。爾善財童子等是八地已上深位大士為利生成凡夫。何雲始發心凡夫耶。答。約三乘劣教者可名深位菩薩。而一乘圓教意依聞經功德於心地殖金剛種子。必來說教場凡夫身而證究竟位(云云)故知圓教成佛速疾矣。   問。圓教種性菩薩成佛時一切眾生同時成佛耶。答。一切眾生俱同時可成佛也。問。爾若一人成佛時一切眾生成佛者。何沈淪生死有情如春細雨。往生淨土眾生猶如麟角一耶。答。是即妄想夢中見如是相。而實自他萬像皆是一真如相。更無差別。所以一人修行成佛時一切有情悉成佛也。故華嚴經雲。一障一切障。一斷一切斷。一成一切成(云云)問。爾若理性本是佛可然。自他所具佛性無差別。故但望修行證成佛時專不可然。若爾先佛成道時一切有情成佛了。何見世間有六道四生尊貴卑賤差別耶。答。如是見皆是妄見。實因果無二故一人成佛一切悉成佛。譬如水與波一異不可得。一切眾生與毘盧捨那同時成佛了。法身流轉五道名為眾生。還法性源說稱諸佛。如此義普賢機所知。非三乘機菩薩所能。況於凡夫耶。問。爾設雖普賢行者所知一人成佛時一切眾生不可成佛。何起如是妄執耶。答。是尤可然。其所以者。彼此眾生佛性無差別。故一人成道時一切作佛。譬如帝釋宮殿繫網。東方有一寶珠點一網目。珠影點一網目一切網目同時點珠影。一人顯理性成佛時一切眾生同時顯佛性。而知此事即是佛。不知此事時即名眾生也(帝網無礙唯識道理廣如十重唯識義可勘之耳)   章雲。由此種性緣起無礙具五義門(云云)其五門者何。答。五門者。一隨執非有門。是小乘也。二隨事虧盈門。即始教。三從理遍情門。是終教。四絕相離言門。是頓教。五性備眾德門。即圓教也。問。爾何故小乘等名隨執非有門等耶。答。小乘中隨法執不說有大菩提性。故雲隨執非有門。始教中就有為法爾無漏種子立種性。不雲普遍一切眾生故。一分立無性故雲隨事虧盈門。終教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道理故雲從理遍情門。頓教中說離言絕相理故雲絕相離言門。圓教中說佛性具足主伴因果無二依正無礙故名性備眾德門也(是約法辨隱顯相收也。具可尋之耳)問。爾終頓圓三教俱可名從理遍情門。同說理性遍情非情故。何定終教雲從理遍情門耶。答。此取各義邊云爾。理實名爾有何妨。是故章又出五義。具可勘(是約機明得法分齊也)性備眾德門意非情草木成佛耶。答。章文偏明因果無二依正無礙種性。不顯依報草木成佛道理。但圓教意非情草木可成佛也。問。爾凡論成佛不成佛是約有心者雲也。而草木本來無心。何雲成佛耶。答。今圓教意建立依報國土正報眾生無礙道理故草木成佛也。問。爾設雖依正二報圓融無礙專草木不可成佛。凡論成佛是約有心修行者。而非情無心亦無修行。何雲成佛耶。答。建立非情成佛道理尤可然。夫以真如隨緣義邊。名八識心王心所。是真如無不遍一切有情非情。故正報眾生轉因位八識成佛時依報國土草木等皆成佛。識所變故。真如隨緣故。所以經雲。佛說。菩薩說。羅剎說。眾生說。三世一切說(云云)意佛說法國土草木等皆說法雲也。問。爾一分真如理遍非情故雲理性佛可爾。何雲不具三業六情草木等開言音說法耶。答。已雲依正無礙。何不說法。例如極樂世界風聲述常樂我淨義。波音唱苦空無常理(乃至)花樹瓦石等皆說法。是亦爾。劣他受用佛土猶如是。況三世間中。一大法身如來感於無數劫修行所證得微妙清淨依報國土非情等豈非說法。問。爾草木成佛十身中何佛耶。答。十身中是國土身佛。十佛中是法界佛也。問。如來滅後何時起種性成佛諍哉。答。天竺佛滅後千餘年間護法清辨始起。即護法菩薩依深密經雲普為發趣一切乘者說第三時等文造唯識論建立五種性。清辨菩薩依般若經雲所有一切眾生(乃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等文建立一切有情皆當作佛道理。次振旦法顯自往天竺得涅槃經略本執闡提不成佛。生公親受羅什音旨立唯一佛乘悉有佛性。但玄奘入室神妨師種性集雲。自慧日遐照法海東流。前秦之代童壽已前立五性差別絕無諍論。童壽門徒有竺道生(生公也)依法華經立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等。即被擯出。北涼蒙遜之世曇無懺法師翻出涅槃經依此漸立一切眾生悉有佛性。至於陳代家依說(家依者真諦三藏名也)後以大唐貞觀四年明發三藏翻大莊嚴論立有畢竟不般涅槃性還同童壽(是鳩摩羅什也。秦代人也)遂以貞觀二十一年木叉提婆玄奘名翻出瑜伽立五性別亦同明發等(云云)又羅什入道觀雲。菩薩實語有二種。一者事實語。有無即雲有無。二者理實語。雲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如來涅槃常住不變(云云)又其所翻梵網經下卷雲。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乃至)常住法身(云云)又般若經雲。所有一切眾生之類(乃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等(云云)又法華經雲。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乃至)皆行菩薩道當得作佛(云云)如是皆羅什所傳也。三千門徒八百學士悉受其風立悉有佛性也。而童壽以前立五性別絕無諍論者。是為謗生公妄傳。非實語也。 華嚴宗種性義抄一卷 寬仁三年二月七日於東大寺北室西第二小吏房抄了華嚴宗僧釋親圓依數先德傳(並)引勘多章疏抽要義所抄也。 寬治四年七月二十五日於高野如法房書寫了僧定源 同八月十七日移點了 ****** No.2329 華嚴論草                      問。第五修行所依身章心。小乘佛身皆分段實身非化可雲耶。答。章雲。若依小乘。但有分段身。至究竟位。佛亦同然。是實非化(云云)問。依小乘薩婆多心者。唯此洲釋迦實非化佛。餘四天下佛皆可化佛也。何如此釋乎。答。 問。始教大乘意。有迴心·直進二義。且迴心教意。以分段身至究竟可雲乎。答。章雲。若始。教中。為迴聲聞。亦說分段至究竟。佛身亦爾。然是化非實也(云云)故此迴心教意。以分段至究竟可雲也。問。凡大乘心。有二種生死。但何雲分段至究竟乎。況聲聞人依延促壽邊除定力受變化果報耶。又於佛身論三身功德。寧但付化身不論變易乎。答。二乘人以分段身永入無餘圓寂故云爾也。次於佛身者。先小乘中。以王宮誕生身雲實。今始教中雲化故。付化身引小乘。是其意也。問。 問。始教大乘實報門意。以分段身至金剛已還可雲耶。答。章雲。二就實報。即說分段至金剛以還。以十地中煩惱障種未永斷故留至金剛故。更有惑障。何得不受分段之身。十住經中。十地已還有中陰者。是此義也(云云)故此實報門意。以分段身至十地可雲也。問。八地以上於煩惱障永伏不行。更無現惑。何更受分段身耶。次引十住斷結經何說證之耶。答。凡此章之意。菩薩留煩惱種子至金剛心故。已有惑障。何不受分段身。若八地以上決定受變易身者。何於第八地初不斷一切煩惱種耶。次十住經中說。佛入無形觀三昧。見五道中陰眾生。乃至後見彼中陰形質。從一住地至於十住地(云云)大師引此說判十地分段也。問。瑜伽·唯識中。專判七地以前分段。八地以上變易。所謂八地已上智障為緣受變易化也。皆瑜伽·唯識性相判地上皆分段耶。次十住斷結經說。菩薩為利生所化現也。更非實分段歟。答。凡始教大乘意。有寄顯實報二門。唯識·瑜伽八地以上變易文。當寄顯一義。若依實報門意者。十地皆分段也已。故留惑至金剛心。何不受分段身哉。依之雜集論雲。已離欲聖者對治力強故。唯未永斷。然此處不說現行。彼由隨眠勢力。合生相續中。有初相續剎那。唯無覆無記。以是異就故(云云)又梁攝論之中說。諸菩薩永除上心欲。但留隨眠欲故。諸菩薩得出離成佛。何以故。若不留此隨眠欲。則同二乘涅槃。若不除上心欲。則令凡夫不異(云云)准此等文。理實報意分段皆可亙十地也。但至七地以前八地以上分段變易者。寄有功用無功用二位。定此等差別也。故依寄顯心引諸聖教出十門不同。即此意也。問。且此寄顯意者。假說准實義歟。如何。答。此寄顯意。更又准假說也。深可存其心耳。 問。就寄顯十門。且第四門心。七地以是寄羅漢。八地已上寄菩薩位(云云)爾者引何經說證之乎。答。引仁王經證之也。故章雲。仁王經雲。遠達菩薩伏三界習因業果滅。住後身中。住第七地阿羅漢位。此寄因中自在未自在位。以分大少等(云云)問。勘彼仁王經說。住第十地阿羅漢梵天位(云云)何皆經說現文。引住第七地乎。答。勘彼仁王般若說受持品中。說十三法師行訖。復次玄達菩薩等說第七地功德也。故雲第十地者。加三賢位至第七地雲住第十地也。所以四五六七地寄四果故也。經文明鏡也。疑難不可來歟。問。 私事雲。言十地者。加前三賢故。名十地之中。是第七地故。案雲。章家七地准之可知等(云云)上下引彼經疏等文可見之。 問。始教大乘中述。八地以還菩薩略有二種類。一悲增上。留惑受分段身。二智增上。伏惑受變易身(云云)爾者此義大師許之乎。答。大師破此義也。問。此說會變易初地已上八地已上二說。尤葉道理。大師何不許此義乎。答。破此義雲。如此所說良恐未然。何者。若悲增上其惠必劣。劣惠導悲。悲應滯見。滯見之悲。豈名增上。縱悲智齊均。尚不名悲增上。況以劣智導悲。而言增上。若智增上悲劣。劣悲導智。智應滯寂。滯寂之智。何名增上。以諸菩薩從初以來異凡小故。悲智相導。唸唸雙修。如車二輪鳥之兩翼。何得說彼有增減耶。當知由此始終二教粗細異故有二生死。非由悲智互增上也(云云)問。爾者此悲智雙導義。大師依何論藏說如此釋耶。答。大師依起信論為如此釋也。故章引起信論雲。地上菩薩。種姓發心修行皆等。無差別也(云云)問。 問。圓教意可立分段。變易二種生死乎。答。圓教心不說分段變易也。故章雲。若依圓教。不說變易。但分段身至於十地離垢定前。以至彼位得普見肉眼故知是分段也。又如善財等。以分段身究於因位故也(云云)問。何故此圓教心不說變易乎。答。如世界性等已上身份。甚極微細。出過諸天。應同變易。但以此教不分生死粗細之相。總就過患以為一際。至信滿後頓翻彼際故不說也(云云)文意者。以三乘教所說變易。望圓教世界性等分段。猶以粗淺有異。況又此教心。不分生死粗細之相。總就真如不守自性過患。以為業識一際。信滿不退際上開圓覺時。頓翻生死際。至妙覺朗然位也。花嚴初心究竟佛專顯此釋耳。問。 問。第六斷惑義章中。付明諸相應惑。爾者始教大乘心。五識相應貪嗔癡三惑。可通分別俱生耶。答。章雲。五識得起初三。亦通分別及俱生(云云)問。五識無分別與彼相應惑。通分別俱生耶。答。章雲。由用意識中邪師等三因引故。得有分別起也(云云)問。若依意識邪師等三因引者。餘七種惑皆可起五識也。何不爾乎。答。唯識論中。五識唯三。謂貪嗔癡。無分別故。由稱量等起慢等故(云云)但至意識三因引難者。自本無分別故。餘七種惑不起也。意識中有隨念計度分別故。慢等相應耳。 問。末那相應四惑。但俱生不通分別。有何故乎。答。分別之惑必依三緣生。第七識無彼故。唯俱生不通分別也。問。末那無邪師等三緣故但俱生雲事不明。設自識雖無三緣。傍意識力被引。何不起分別惑。例如五識無分別。依六識三緣有分別起。例難更齊等如何。況唯識論中。意識起時則二俱轉。所謂意識及與末那(云云)轉識得智時。又依意識轉染分為無漏。是以非六七並起。又斷之為無漏。尤可被引第六識三緣也。何強用自識無分別之故乎。加之無相論中。第二執識通被內煩惱。見修所斷(云云)何雲會彼論文乎。答。凡付八識之斷煩惱。以唯第六斷之義為正。所以轉識相應之惑。偏意識斷之。轉染分自為無漏。尤有其理。故轉識得智起惑多少。相應不相應更別也。不可例同。次唯意識起時則二俱轉之文。顯不述二識相應。忽難一定意識末那同時起。正第七與第八可相應也。仍此文非誠證歟。次至無相論第二執識乃至見修所斷文者。斷障章中。彼文錯不可依用(云云)又准章下文。今此無相論文。終教意第七相應煩惱分粗細故。粗雲分別。細雲俱生也。是則寄顯意也。非始教心雲有通見修乎。問。 問。始教大乘心。嗔煩惱可通三界乎。答。嗔唯欲界(云云)問。若上二界無嗔煩惱者。仁王經中說滅三有嗔等煩惱。成實論亦應有嗔。可會此經論所說乎。答。章次下文。上二界煩惱。皆是有覆無記性故(云云)然嗔煩惱是唯不善故。唯限欲界也。但至經論說者。仁王般若言總意別也。是注經心也。成實存種子故。可雲有三界故。如此可會申也。問。 問。先斷分別有其三人。所謂未離欲·倍離欲·已離欲也。爾者後二人入見道時。前十五心為初果向。為當中二果向歟。答。倍離欲·已離欲者。見道第十六心。如次證一來·不還二果故。定如次可雲中二果向也。故瑜伽論中。未知當知根當其三果向(云云)以知可雲中二果向也。問。唯次第證者思之。超越者。見道前十五心可雲初果向道也。依之大乘義章中。以超越前十五心判初果向。如何。答。已倍離欲·已離欲人。至見道第十六心。如次證第二·第三果。無設可雲中二果向也。況瑜伽未知當知根定三果向乎。但至大乘義章釋者。違瑜伽釋者。難依用歟。但彼釋意者。勘淨影餘處釋。於見道者三果共向故。定初果向也(云云)故可存此心也。 私雲。淨影涅槃義記釋雲。見道三果共向故。雖超越者。判初果向也(云云)可勘之。 問。頓出離聖者。得初果已。頓斷三界。漸除九品(云云)爾者以何地為依地乎。答。章雲。依止未至定等(云云)問。廣可依四根本定。何限未至乎。依之述記中。通依四根本定(云云)如何。答。此聖者源出對法論說。彼論已雲依止未至定。故任本論文如此釋也。但廣通四根本定。何強遮之乎。問。 問。超前三果得第四果可有乎。答。不可有。問。聖者意樂不定。何應得第四果者無之乎。況廣賢聖章中。瑜伽·對法更一種超前三果。如彼廣說(云云)加之涅槃經。時須拔陀羅。此稱善來比丘。鬚髮忽墮證羅漢果。是豈非直證第四果者乎。又處胎經中。或有眾生。從凡夫地。不向信地·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取阿羅漢(云云)更不向前前三果取羅漢。豈非超前三果類耶。答。超前三果得第四果者。不可有也。凡雲非想一地等智不知。又述世道無容離有頂故。六行智力纔伏八地修惑。非無漏智無斷有頂惑。此大小常途道理。自他共許性相也。但至賢聖章文者。先德述此事。超前三界人。對法論中無此說故。一種超前三果者。恐廣章文誤也。況彼章文。上前之三果可有超義。必非第四。以有頂惑非世間道能伏滅故(云云)明知廣章意。不許超前三果得第四果者也。次至涅槃時須拔陀羅者。勘彼後分文。得法眼清淨(云云)是則小乘初果益歟又增壹阿含中。即於座上得法眼淨(云云)此等所說無顯判無超前三果者也。次至處胎經之說者。於凡位斷三空以還或入聖位當羅漢向故。且雲取阿羅漢歟。判不向須陀洹等。又准此意可和會也。或古人云。此經說權人行也。全非性相也(云云)問。 私雲。舊來為集量論雲義。以有漏智斷非想地惑(云云)。 興福寺永超僧都雲。幼少時於壑山戲書付此論義(云云)仍不可依用歟。 問。始教大乘意。俱生煩惱障。初地已去自在可斷。留故不斷。有何故耶。答。章釋此故雲。潤生攝化故。不墮二乘地故。為斷所知障故。為得大菩提故(云云)問。此四故俱不明。先就潤生攝化故。道理不明。地上菩薩深位薩埵。設不依惑種。何利生有憚哉。況瑜伽論中。業力結生。謂諸異生。智力結生。謂諸菩薩(文)依煩惱業力受生者。何不雲業力結生謂菩薩耶。依之法相意。依大悲力。趣一切智故。名留煩惱也。既依大悲受生。何用故留故耶。次就不墮二乘地故。地前淺位。猶判七住以還不退位。況登地已上。豈有退墮二乘之悲耶。加之下乘般涅槃障。第五地斷之。不墮二乘地故。何通六地已上耶。次就為斷所知障故。又非無疑難。說斷所知障。並可斷煩惱障。例如彼初地見道位。二障分別頓斷。十地滿心速盡二障也。次就為得大菩提故。凡至佛果菩提。依斷二障種習也。何為證菩薩故耶。此等釋難思。如何。答。凡潤生攝化故者。實地上菩薩高行位。大悲攝生行。過地前粗淺之位。雖然未至任運果位之時。非惑力者不得受生自在。所以非願之上留煩惱。為助願受生之緣也。是非章主私釋。源出對法·唯識性相。但至瑜伽論文。業力智力之差別。望寄顯說可說也。次不隨二乘地故者。菩薩從深因大心偏進一切種智位。全不趣二乘四果道。但所謂若直往菩薩斷煩惱障種子者。恐不同二乘速趣圓寂之行耶。所以行願自同雲許也。終斷彼惑非退大心雲證小果。是以唯識論雲。非如二乘速趣圓寂。梁攝論。不同二乘速般涅槃。此故全者過。次為斷所知障故者。若趣煩惱治道偏斷彼者。何間修所知障對治道。故暫止煩惱對治。唯起地地障智障對治道也。唯至初地見道位。二障分別頓斷。十地滿心究竟斷盡之者。以生法二空觀速為盡二障故也。故以頓斷義不可難漸次斷之義。次為得大菩提故者。凡至轉依菩薩者。依僧祇大劫二利行而留自在可斷惑者不留生死普修二利行也。故勝行方成證大菩提依者留惑種也。此等四故專有其理。更疑難不可來矣。 問。章文雲。其所知障皆後地起惑於前地起。或現或種以地地別斷故(云云)爾者望六·七二識。所知障何可攝此前後釋耶。答。章前後文相交。六·七二識所知障現起雖難分別。且任先德意一往分別之者。其所知障總句攝六·七二識。所知障皆後地起者。七識相應所知障也。惑於前地起者。明第六識所知障也。或現或種以地地別斷故者。還結二識相應也。 問。終教大乘意。二乘聖者於煩惱障尚不能斷。但能折伏。況斷所知障(云云)爾者引何經論證判此義耶。答。大師引彌勒問經論也。問。所述之義道理難思。一切二乘斷三界惑障證盡無生菩提。大小經論性相也。何雲但能折伏耶。若雲伏斷種子。何位盡言耶。次彌勒問經論誰人造耶。依之如何。又次下楞伽文亦如上說(云云)引此經說指何處雲如上說耶。答。終教大乘意。於愚法二乘者。觀智劣故。究竟不能斷煩惱雲也。故彌勒問經論中雲。不能如實修四無量等也。但於作者。彼論不注之。雖然開元·貞元錄等具載之。況任管見。了義燈中又引之。法相宗非不依用乎。次亦如上說文。先德料簡之雲。如上彌勒問經論說也。非指別說處也。問。私雲。興福寺永緣僧正於維摩大會精義時。每座尋彌勒問經論作者。詳其用否。仍以東大寺法相宗定嚴大法師。尋興福寺學窗之處。有修學者雲。述記末文義雲。彌勒問經論南地吳人非真聖教(云云)爾者僧正以此文精義歟。又五教指事煩如上說。文頗難依用耳。 問。終教大乘心。付菩薩斷惑。於煩惱所知二障。可分分別·俱生耶。答。不分也。故章雲。不分俱生及分別等(云云)問。瑜伽·唯識中。鹹論分別俱生。何雖終教心。不分分別·俱生二障乎。況所引證之彌勒問經論。是南地吳人所造也。非真聖教乎。答。凡終教心。述不異真如是煩惱義。存解惑同體義。何彌分分別俱生論見修二斷乎。所知一切煩惱障利眾生行故。初觀喜地時。不論見修一時頓斷雲也。故探玄記雲。菩薩之人。無量世來。為諸眾生。作利益事。後見真如甘露法界。觀彼一切諸眾生身而實不異(云云) 問。終教大乘意。所知障細分亙十地斷之可雲耶。答。先德有二義。煩惱所知二障。初歡喜地斷盡。地上但除習氣(云云)或於所知障細分者。亙十地斷之雲。二先德義可有也。問。二義中何義勝乎。答。勝劣難分。但見章正文。判地前伏使現。初地斷使種。地上除習氣。佛地究竟斷(云云)故且盡初地之義。專葉大師所釋可存申也。問。見章上下文。所知障細分地上位地地可斷也。更初地已上斷於知障一分粗故(文)況探玄記中十一卷雲。若依終教。如梁論等。其煩惱種初地永盡唯有彼習。其所知障一分粗者。亦初地盡。餘分及習於諸地中各別正斷(云云)更雲餘分及習。餘分之詞無諍非雲所知障細分地地斷耶。答。所知障種子盡初地之義。依章家上下之文勢。任始終二教淺深之義道也。正判終教斷惑之時。雲初地斷使種。判地上除習氣。況置但除之言乎。加之更雲。修道位中轉復清淨等。更不可異求。但至章一分粗者文。探玄記餘分及習之釋者。所知障者微細障也。故細分習氣上之稱之。一分粗者正種子也。探玄記及習之言。指上煩惱障習氣也。更不可相違耶。問。 又樣。若有後義者。難答反上。可知之。 問。終教大乘意。從初發心住不退墮二乘地可雲耶。答。爾也。故章雲。初即不墮二乘地故(云云)問。六住以還名退位者。聖教定道理也。又至第七位立不退稱。何此教意從初住不退雲耶。次引何經論證初即不墮之義耶。答。六住已前名為退分者。始教大乘意也。今此終教中。依梁攝論·仁王經·起信論等說。從初住判不退位也。問。瓔珞經中說六住以還退分。所以以淨居天子法□王子舍利弗等為其證據。餘經論中。又以第七住判不退位乎。況所引攝論中。述得出世淨心。未雲不墮二乘地。仁王經入生空位聖人性故文。又十解已上得出世淨心等文等。全未雲不墮二乘地等。何以非明證之文。大師如此釋乎。答。凡終教大乘心者。三賢位皆不退也。經論廣八相作佛等事。皆從初發心住所定也。況仁王經等中。十信定輕毛位。以十解已上定不退位也。但至瓔珞經六住退者。起信論中。判為未入聖位怯弱眾生示現其退而非實退也。大師得此釋自述。馬鳴菩薩心。心為慢緩者榮勵其心等(云云)但至第七住立不退稱者。探玄記中釋此事雲。止觀雙運緣不能壞故雲不退(云云)所以依止觀雙運一義。更立不退稱也。以實論之。非雲六住以還退位也。問。 私雲。瓔珞經文。依大乘始教心者。起信論中強不可雲示現退也。如何。答。一經含多教。一教依多經心歟。 問。終教大乘心。轉染末那得平等性智。為初歡喜地位。為當如何。答。此教意。初歡喜地轉染末那得平等性智雲也。故章雲。無性攝論雲。轉染末那得平等性智。初現觀時先已證得。修道位中轉復清淨(云云)問。無性攝論此文者。釋轉識得智佛果位也。何引此文為初地斷七識相應之證。況孔目中引無性攝論此文。如是等並屬初教(云云)師資所釋豈相違耶。答。凡無性攝論文含二教意也。但望此教消文者。初現觀時先已證得者。正使初地斷之。修道位中轉復清淨者。除習氣也。是則二地已上位也。於至相所釋者。且寄始教心消此文也。如大師若依始教容如彼說釋也。問。 問。寄惑顯位門意。以四障習顯地上四位四定四德四報根。如何。答。今寄四障習氣顯地上四位四定等者。相同世間。初二三地得大乘光明三昧。滅闡提不信障習氣及因緣生死變易報。證淨德波羅蜜。相同二乘。四五六地得集福德王三昧。滅外道我執障習氣並方便生死。顯我德波羅蜜。相同大乘。七八九地得賢護三昧。除聲聞畏苦障習氣及有有生死。證樂德波羅蜜。因圓果滿。十地佛地。依首楞嚴三昧。斷獨覺捨大悲障習及無有生死。得常德波羅蜜也。問。隋唐攝論並無配十地之。又無上依經及寶性論亦不配地位。何如此配當乎。依之淄洲了義燈中破之。次初二三地滅因緣生死。四五六地除方便生死。不可爾。勘彼經論文。皆以方便生死為先。以因緣生死為後。故攝大乘論中。初二三四地滅方便生死。五六七地滅因緣生死(云云)何況因緣生死是我德之障也。何進斷初二三地。方便生死是淨德障也。豈至四五六地耶。梁攝論雲。能破一闡提習氣。即方便生死障。於大淨由破此障故得大淨果。能破外道我見習氣。即是因緣生死障。於大乘由破此障故得大乘果等(文)何違所依經論文。判四種生死之前後乎。答。凡四種生死之廢立。經論盛談。是故相續解脫經乃至攝大乘論等。皆說四種三昧力通闡提不信等之習氣。盡四種生死。證淨我樂常。所以花嚴大師寄初二三地名方便生死等事。依經說論傳人師所釋。況香象大師探一代聖教。有隨文就義二釋。淄洲所似不顧此二釋歟。次因緣方便二生死前後。大師所釋非無其理。依佛性論心。無明住地生無漏業。有因緣方便二義。所謂無明住地生福行名因緣生死。是同類果故。生智慧行名方便。不同類果故等(云云)爰知因緣方便互具其義。依之相同世間。初二三地望無明住親因也。四五六地四諦緣生觀解望無明粗方便也。依此義前寄因緣後寄方便也。是則第二就義釋也。若依隨文釋者。如經論說歟。依之真諦三藏。又同因緣前方便後釋給也。問。 私雲。依無明生業識之次第。尤可有此義歟。興福寺永超僧都。東大寺永延得業維摩豎義。嘆香象隨文就義釋雲。諸宗人師多雖存此旨。未雲隨文就義釋。花嚴一宗始有此義釋(云云) 問。頓教斷惑引何經文證之耶。答。引法界體性經文。故章雲。我見際即是菩提故。問。頓教意。從來無妄也。何引此文耶。 私雲。東大寺覺嚴已講。初勤御前御論義之時。天台論匠問覺嚴雲。三世覺母大聖文殊令教眾生菩薩行(云云)何說之乎。進雲。有處說此事令發眾生我見心(云云)何如此說乎。覺嚴答雲。所出申者。法界體性經說也。是則煩惱即菩提義也。故我宗大師引此經說為頓教證(云云)南北皆稱美之。又達磨和尚有三人弟子。一人云。斷煩惱謂菩提。一人云迷即煩惱。悟即菩提(云云)一人云。本無煩惱。元是菩提(云云)和尚判雲。第三義尤葉宗(云云)是則頓教證之。 問。圓教斷惑如何。答。章雲。若依圓教。一切煩惱不可說其體性。但約其用即甚深廣大。以所障法一即一切具足主伴等故。彼能障惑亦如是也。是故不分使習現種。但如法界一得一切德故。是煩惱亦一斷一切斷也。故普賢品明一障一切障。小相品明一斷一切斷者。是此義也。又此斷惑分齊。准上下經文有四種。一約證。謂十地中斷。二約位。謂十住以去斷。三約行。謂十信終心斷。四約實。謂無可斷。以本來清淨故。廣如經說(云云)今此文心者。不說煩惱體性。但付其深真如之用大。斷一煩惱斷一切煩惱。是則不異真如是煩惱義心也。心者。望。識生染義。敢不可論各別斷也。所障惑一障一切障。亦以如此。所以論其證據。即普賢品明一障一切障。小相品明一斷一切斷是也。問。今此圓教心者。論相入相即旨故。於煩惱障等。又一障一切障一斷一切斷雲事不明。相即圓融義。依一味法界。是即覺前境界妄見細中。專但在事相局別。法界所治各別故。是以設雖圓教心。何失煩惱各別旨。所以理性是一故。能斷智雖照一切。別別可斷雲也。行布一門非無圓教。若夫依一味法界道理。雲一斷一切斷者。一眾生斷惑成佛時。一切眾生同可成佛也。若爾者眾生悉盡但可有佛界歟。所以生死無始。何今無妄情境界乎。次引小相品文證一斷一切斷之義不明。彼品雲。若有眾生得聞此香。諸罪業障皆悉除滅。於色聲香味觸等。內有五百煩惱。其外亦有五百煩惱。二萬一千欲行煩惱等演。舉八萬四千塵勞。此諸煩惱皆悉除滅等(云云)是即依聞香功德說除滅。未雲一斷一切斷也。普賢品中明嗔煩惱過患。說則受百千障礙法門也。未雲一障一切障。何依此等文證此等義耶。答。凡花嚴圓宗心者。說三種圓融顯法性圓通旨。一者事理圓融。理事互融相入相即。二理理圓融。法界一味唯理無妄。三事事圓融。當相圓融不待緣起。今此三種圓融。專出花嚴止觀釋。如次配終頓圓三教。既事事圓通自在無礙也。以六相成之。以十玄證之。依之佛界眾生界相入相即。故經雲。以菩提身等眾生故。是故眾生悉於中現。以彼所現同能現故。是故眾生無不成佛(云云)是以一佛成道時。一切眾生悉同成佛也。性起品中以喻顯說之雲。帝網有十方重重無盡。至一方王佛形像。十方無盡至一時顯此形像。一佛成道時。十方無盡眾生心性寶殊悉現八相成道影像。明知全眾生令佛義時不增不減經說不也。(取意書之)此喻猶不葉。本法眾生各在舊來如此之佛故也。大師釋此等義雲。當相即空之理。人天乘妄情猶不悟之。豈以妄見難法性圓融乎。故經雲。以普賢眼見一切眾生皆已究竟(云云)故小相品此諸煩惱皆悉除遣之文。望圓經之大旨。是一斷一切斷之明證也。普賢品即受百千障礙法門之說。任花嚴之大宗。又一障一切障之雲文也。次寄證位行實之四義。判一經斷惑之中。第四約實心者。付證剋體。從本一味法界也。其心懸本覺。其旨仰果分也。如第二會寄緣說十之說也。以三乘心餘宗釋。強不今難圓經深義耳。問。 私雲。東大寺花嚴宗俊源大法師。於維摩堂雲。此義興福寺永緣權僧正。為探題精義雲。難此義雲。一成一切成。彌可同外道量同虛空體常周遍之我(云云)大眾賢哲皆怖罪報重者也。 問。第七二乘迴心章中。有六種說中。何判小乘義耶。答。章雲。一切二乘皆無迴心。以更無餘求故。如小乘中說(云云)問。俱捨等中述。轉聲聞種性二成佛三餘等(云云)何雲無餘求耶。答。證果以後無迴心雲也。 問。瑜伽·顯揚等論。明諸識成就不成就之中。入無餘滅者。本轉二識俱不成就(云云)以何為因。無餘後心相還生耶。答。章雲。彼諸論依始教門。引小乘故。所立賴耶行相粗顯。不從真起。故說有滅。又為順小乘故。亦許彼般涅槃非不究竟。故說入已不復起也今終教中。就實而說。既以根本無明動如來藏成阿賴耶識。彼二乘人於此二法既俱未斷證。何因得滅阿梨耶識。又由於彼無斷證故。所得涅槃豈為究竟。化城同喻應便失。又由上四因故得生心也。問。瑜伽·唯識等論。輔處菩薩所說也。何強下引小乘順小乘耶。次就四故。第三根本無明猶未盡故釋不明。若無明未盡者。何受變易生。然龍樹菩薩。有妙淨士出過三界。是何漢當生其中(云云)如何。答。定性無性悉有佛性。三乘一乘差異。隨緣真如凝然常住。權實二宗不同也。所以根本無明動如來藏阿賴耶識從真起故。二乘人不斷證之。何證真涅槃忽至變易。但此義是定判始終二教淺深許也。論其實者。可無差別。是以分別愚法不愚法時。所存其差異也。所以彼第七識相應惑。愚法二乘不知斷證。斷非想地惑時。同盡之故。強不可疑難來耳。問。 問。就五果迴心。且其無餘劫限有八六四二十千不同。依何故可雲。答。章雲。由根不等故去有遲疾等(云云)問。依聲聞緣覺者。其根有利鈍故可然。於聲聞四果者。雖有經生多少。入涅槃時。皆證羅漢果。依何義辨四果利鈍耶。況初果經生者。所通利鈍也。所謂俱捨光法師釋中雲。根最鈍者具經七生。非諸利根生定滿七(云云)如何。答。涅槃經中說。無餘劫限隨五果迴心。有八六四二十千不同。大師釋經文雲。此明最鈍須陀洹人受七生已方入涅槃等(云云)明知隨經生多少有利鈍不同雲事。或分根利鈍。又但依生多少劫長短判之義可有也。彼如業惑根有殊故。成三九別釋也。又紀國惠淨師釋五果劫限。依此義見。問。 問。就明入無餘聲聞時劫限。心想還生。且楞伽經乃至劫不覺文。大師何引釋之乎。答。章引此楞伽文了。此文但總想說(云云)問。今此楞伽經文。雲乃至劫不覺乎。故指無餘間時定一劫也。何雲但總想說。初總舉之乎。依之起信論義記中。癡□劫限長短三七位之中第六位也。若爾大師兩處所釋。已以相違。何可和會乎。答。古人義二途也。有人云。今此楞伽文。正不指時分故。先釋但總想說也。但至起信義釋者。雲乃至劫不覺故。任文相大旨。獨覺十千劫次立此也。此義無指難歟。或人云。同本異譯經文雲無量劫不覺。依之可雲但總想說。但至義記中立第六位者。總兼判故分取一位耳(云云) 私雲。楞伽文不指時分故。雲但總相說也。非遮。義記第六位者。勝進良覺等傳也。總者兼別故。義記取第六位之義。覺嚴嚴意等義也。 問。付入無餘者。且速疾迴心者。引何文證之耶。答。章引法花文雲。我滅度後復有弟子。不聞是經。不知不覺菩薩所行。自於所得功德。生滅度想。當入涅槃。我於餘國作佛。更有異名。是人雖生滅度之想入於涅槃。而於彼土求佛智惠。得聞是經。唯以佛乘而得滅度。更無餘乘等(云云)問。引今此法花。此文證速疾者不明。於復有弟子。不指何聲聞之。而於彼土無定淨穢。求佛智慧之生四乘中何乎。得聞是經時遲疾難知乎。若爾大師以何故如此釋乎。答。實法花此說遲疾雖難。勘經家前後。速疾迴心顯然也。三周章段授記。皆是智證結緣之輩也。三千塵點雖經爾許劫數。一乘得脫釋尊之在世備了。適其類殘。於滅後何出離是遠乎。況判入於涅槃盡分段之生乎。依之求佛智惠之生。不可隔順次也。就中雲我於餘國作佛。宣而於彼土。任文相起信何非速疾者耶。 問。不定性二乘可入無餘乎。答。此世根不定者。雖遇諸佛說教。遂有進後教心故。不留淺教也。故不可入無餘歟。問。不定性者不入無餘之文。未見誠說。如何。答。如先答申。此世根不定者。必有進後教心故。小乘若始教等教時。不入無餘也。依之唯識論中雲。或說二乘無涅槃者。依不定性二乘而說。彼纔證得有餘涅槃。決定迴心求無上覺等(云云) 私雲。迴心章私記。不定性二乘入無餘(云云)用否難定。又不知作者也。 問。就大師釋三乘一乘迴心。且一乘迴心。何釋之耶。答。章雲。若一乘中如下文。舍利弗因陀惠比丘等六千人。於文殊師利邊迴心。即得十大法門及十眼十耳等境界。義當即是解行身。遍於五位法也(云云)問。今此一乘迴心證據難思。尋彼第八會聲聞者。本會身子等五百聲聞。如聾如盲。隔悟於捨衛三億。何雲得十大法門等乎。來會又因陀惠等六千比丘。適雖得十眼十耳等。非是聲聞故。大師釋雲。後六千比丘非是聲聞。如海幢比丘等(云云)故更非迴心向大證歟。何以此等經成迴小入大義耶。答。實身子等五百聲聞在會座。雖如聾如盲。於南方末會中所得十大法門也。海覺等六千比丘。雖釋非是聲聞。皆是舍利弗共行弟子也。故經從自房出文者。釋出小乘分別心之家。皆新出家說者。釋捨小異也。故依經文相。起信等如此釋也。問。 文治五年潤四月三十日。於東大寺書了。作者仁和寺大納言法橋景雅也。 華嚴論草 ******   No. 2330 華嚴信種義   今依華嚴經出信義有總別。總中有二。先出佛光表相勸因果同體信。次正出信行相。   前中華嚴經第二會中所放信光者。於初會中說果德法門時從眉間放大光明。名曰一切菩薩智焰明照曜十方藏。照十方已入足下輪中。今說信法時從足下放出。如諸到所詣依足行步。為行步佛果表以信足為本故也。其初信皆以文殊妙慧信毘盧果德故(其義如別說)二聖相從成立因果同體信法。依此信力故終心即生佛家也。次說十住時從指端出。說十行時從趺上出。說十迴向時從膝輪出。說十地時又從眉間出。十地是因位終故所放光明還同果光也。如是最初信光以最極果光為體。乃至展轉如登山頂。五重上昇還入果光住處表因果相即同體一性義也。若非此妙因不成無上佛果。是故一切行者初發心時必親近大善知識聞大法可樂求大果也。若有此信德人其所行即如文殊普賢等。如彼十不善業感三途苦果十善業因得人天勝報。若因果道理不改此亦不可疑也。   次正出信行相者。如大華嚴論第四雲。賢首品中從凡夫位以信為首決定取佛大菩提果故。從凡夫地信十方諸佛心不動智與自心無異智故。只為無明所迷故。無明與十方諸佛心本來無二故。從凡夫地信十方諸佛身根本智與自身無異故。何以故。皆是一法性身一根本智。猶如樹枝一根生多枝葉等。以因緣故一樹枝上成壞不同故。 從凡夫地信如來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我悉盡能行之。何以故。自憶無始時來波流苦海無益之事尚以行之。何況如今有益之事。菩薩萬行濟眾生事。豈不能為。從凡夫地信十方諸佛皆從三昧生我亦當得。何以故。諸佛三昧皆從如來自性方便生。我亦具有如來自體清淨之性與佛平等。從凡夫地信十方佛一切神通我亦當得。何以故。諸佛神通依真智而得。我但依真性智中無有煩惱。無明成智一切業亡唯有智慈通化自在。從凡夫地信佛智慧我亦當得。何以故。一切諸佛悉從凡夫來故。從凡夫地信佛大悲普覆一切我亦當得。何以故。諸佛大悲從大願起。我亦如諸佛發大願故。從凡夫地信佛自在我亦當得。何以故。諸佛自在於性起法門智身法身入眾生界不染色塵諸根自在。我亦不離性起如來智故從凡夫地信自發心經無量劫修功德行滿位齊諸佛。不移一念。何以故。為三世無時故如是從凡夫信解始終徹佛果位。如上所發十種信者必能決定成就十信之門。住於堅固之種永不退轉。又同論第十一雲。舉眾所為因緣者明佛出興世所現依正二報。大集普賢菩薩眾海意為令眾生見果生信修行故。此是舉果勸修生信分。如來是十方諸佛正覺根本智之果。十普賢等是十方諸佛差別行果。舉此二法中因果報得令眾生信樂修行趣入故。又同論第六出十種見佛不同中雲。一人中見佛。但有三十二相。二諸天見佛。但有八十種好。三諸龍見佛。或同人所見或見但為大龍王也。餘畜例然。四諸仙人見佛。但見仙人。五諸餘外道還見佛與己同類。六八部神等見佛與己為王。七小乘人見佛為大聲聞。八緣覺人見佛還為緣覺。九權教中菩薩見佛但為三千大千世界之主福智充遍三千大千世界。十一乘教中菩薩見佛為十佛剎塵蓮華藏世界海法界主。具雲十佛剎塵蓮華藏世界為明無盡。總攝一切剎故。福智充滿一切諸剎無盡相海重重故。如上十種見佛不同皆由發心之時信樂差別。以信樂力故見佛不同。是故當知發心之者發廣大心信廣大教門發廣大願行廣大行入廣大智利益成就無盡眾生。即得速成菩提行願福智悉皆圓滿。若不如是終非畢竟成大菩提(已上)   次別者。光明覺品中。如來從足下輪中放百億光明。漸漸周遍引行者心令廣大。乃至第十重同虛空法界。令行者於信位終心中開髮根本智生佛智慧家中。是時文殊師利亦十重周遍一切處。說如來十德令成行者信心。其十德者。一如來法身無性德。謂約心無分別性。約境無差別性。心境合無二性性。如來已證心境不二理。我何不證。行者依信此德一心求佛道也。二如來菩提為物德。問曰。如來已證無性理何為取相凡夫施利益方便。若無方便者設雖信如來有何利益耶。答。二乘聖者未悟法空無性理故不得大菩提(此即大智也)不得大智故無大慈悲(大慈悲是大智之用故。無大智故無慈悲也)如來依悟此理有大智大悲。是故諸佛得菩提利物為用。如楞伽雲。世間離生滅猶如虛空華。智不得有無而興大悲心(云云)其所得菩提必依眾生成故是眾生之分。故依信其粗細大用終得無上大菩提果也。三如來了法如幻德。問曰。設如來雖有悲智德凡聖異類迷悟不同。雖有信修緣何得佛果。答。諸法若有自性萬法天然更不假緣成。諸法皆如幻化依因緣生。如法華雲。諸佛兩足尊。如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等。行者深依信此德起緣修求佛果也。四如來為說深法德。問曰。如幻緣起法門甚深難思。如來雖證悟眾生何得證入。答。如來雖證深法若為眾生不說者難期證入。諸有所說唯為眾生。是故深依信此德證入甚深佛法也。五如來救護眾生德。問曰。如來設雖說深法眾生自力何得離邪謬失正直進修。答。如來慈悲必救護眾生故如彼八地菩薩尚得驚覺加護。況於流轉凡夫耶。依信此德仰憑如來入佛法也。六如來無相示相德。問曰。無相法身無所依無體相。取相凡夫何憑其救護耶。答。如天鼓無心成事。摩尼無思雨寶。虛空無所依。含形質。風輪無思慮持世界。取相凡夫無離相之智。無相如來有示相之德。行者依信此德隨其意樂得見佛益也。七如來無依自在德。問曰。眾生無明為所依。菩薩大智為所依。佛果法身無此所依。設雖示色身依止何法成其果德。答。不同二乘寂滅本智中絕眾相名無依。即是文殊理智也(廣論中文殊主理門)於此本智中起普賢差別智。是名自在(廣論中普賢主智門)於此差別智中施設住行向地。眾生依止此得至佛果。如危樓切漢依梯橙登其上。可准思之。八如來智慧方便德。問曰。雖聞此理未辨其巧拙。何依憑此。答。如來智慧方便悉究竟到彼岸。三業無失。四無礙解悉極其妙。致極重信心不求餘果不生稽留必成佛果也。九如來苦行精進德。問曰。稱性大智已達深理。生緣悲何徹骨。然者取相凡夫何致仰憑耶。答。如權宗說大慈大悲與平等性智相應。況於一乘無依本智。何闕大悲用耶。如此段經雲。廣大苦行皆修習。日夜精勤無厭怠。已度難度師子吼。普化眾生是其行(已上)深依信此德於如來起慈父想精進不退也。十如來實無三世德。問曰。設雖有上諸義如來是已成如來也。眾生是未成凡夫也。設雖起勇猛行何必同如來。又未知已成如來其所修雖合妙理。未成眾生所修為在理外。三世時別何成同等佛果耶。答。處無明大夢中計時劫差別。大智無去來法性無古今。是故纔至佛果立三世常住名。行者深依信此德遍週五位齊等如來。初發心時生佛家也。謂於初信中以此佛果十德為所信境也。   問。明品中說十甚深法令信根深固。一緣起甚深。謂凡夫依二執分別計諸法實體。無性法身依此不得顯現。菩薩初心學諸法如實因緣。依攝二執實心入無性空理信法身無性德。第一所信德依此智得深固也。二教化甚深。問曰。緣起甚深理離言難思。如來何得說此法。若離名言絕分別者起念言說豈合妙理耶。答。雖絕言慮如來大智具無邊妙用。以善巧方便無名中立名相。絕慮中起大智。以此方便教化眾生。第二所信德依此得深固也。三業果甚深。問曰。如來雖垂教化眾生邪惡難信。何依教化成佛果耶。答。眾生有實體者不可成佛。依業種熏本識起果報。非有人我第三所信德依此義得深固也。四說法甚深。問曰。眾生無實體者何故成五性等不同耶。答。一味法界隨緣成多種。一多自在。第四所信德依此義得深固也。五福田甚深。問曰。已成五性不同。何悉得成佛耶。答。初雖得果不同終依如來大悲甚深故皆令得成佛。第五所信德依此義得深固也。六正教甚深。問曰。已知得成佛以何方便得成佛耶。答。有二正教正行也。此中先以正教為精進緣。勤觀修行速令得成佛也。上所信中於無相示色相。此中依色相說正教故得深固也。七正行甚深。問曰。唯聞正教得成佛耶。答。必依所聞法起如說行。雖多聞不修行不入佛法。其正行者即信住行向地修行也。第七所信德依此得深固也。八助道甚深。問曰。於正行中唯為用一行。若為用多行耶。答。智慧為正戒定等為助。正助相資必成佛果。第八所信德依此得深固也。九一乘甚深。問曰。用上方便可成同一佛果。何故有諸佛世界種種不同乃至法住久近等種種差別耶。答。理實一切諸佛因果皆同。種種差別隨眾生機感。非諸佛自有優劣。上所信德中以此句攝第四信德中。彼中開苦行精進德為第九。此中攝第七正行中如理可知。問曰。此中第四說法第六正教第九一乘為有何差別耶。答。第四說權實法橫遍為深。第六直出正法體教體為深。第九正顯究竟理直授實機豎極為深。思之可知。十佛境界甚深。問曰。諸行究竟歸一佛果。未知以何法為如來境界。又其境界因果為同為異耶。答。佛境界有二。一所證境理智證真諦理量智知俗諦法。二分齊境。謂經因果二位得成佛分齊也。小乘三十四心後(諦現觀中有十六念。從苦法智忍至道類智斷有頂地惑有十八念。九無間道九解脫道也。斷九品惑各有無間解脫。故成十八念也)三乘教十地滿後(如常)一乘教因果同境(初後相即同得佛境也)於此中如次上十就所信境令成立信心。下十就能信心令信根堅固。   問曰。觀本經義疏意十信唯信如來十德。十深廣分別諸法性相。人法既異。何故出此義令相順十德耶。答。十信十深義文富義博。問答往復法相重疊。初心易迷鈍者難悟。是故今就佛果一境上一往述信解之生起令人易樂成佛道。其義最相成。所謂如十信第一雲如來法身無性德十深第一雲緣起甚深。智知緣起法故證彼性為身雲如來法身。是故先觀如實因緣所信理深顯現。是為深固義。如此可准知。宗家有釋文方軌名隨文就義釋。此即就義之例也。思之可見。   問曰。起此信心修行得益差別如何。答。起此信心修行位有勝劣二類。下劣者雖信解大法心不堅固。造惡業墮惡道。尚蒙佛光照觸生天得十地益。如兜率天子等。勝進者依智發心直進生佛家。順次生解行滿沒同果海。如廣論第七十七雲。十信解心修力不固有因放逸生惡道者。遇光苦息三業復本。此明三生成果。第一生修十信解心心不精專作諸惡業。第二生惡道住地獄中。三蒙光照觸苦息生兜率天。天鼓響音告法成十地果。此為三生。若於此教中依智發心專求不懈。無放逸心·修方便定。入佛智慧生如來家為佛真子。便名成佛。如輪王第一夫人所生太子具輪王相。雖未當位是王真種體無差別。如是十住初發心菩薩創從信種修方便定。自顯正智生如來家。雖未有神足通力當其佛位然其真智慧種與佛不殊。從此一生。加行修治隨其正智入變易生神通自在。如人一生身語意業修有為十善尚得生天報得天神通。何況正智慧現前法身體會。無心作惡專學慈悲。豈可不入變易生身也。若直約第一義論通於生死總為變化。悟智即佛不約神通。為神通是利眾生之權方便故。若直取覺義智是正覺。自餘神通降生成佛總屬行收。又同論釋光觸因緣雲。第二蒙光觸者何因緣者。經意明先世有信心故。如經雲。汝往昔親近眾善知識。即明昔曾有信心之種。雖造惡業生於地獄為有信種光及其身。苦息種存便能發意捨身生天。若無先世信種設光照身者不覺不知。又雲。眾生昔曾聞此無性法身大智慧之種方堪得聞如是妙聲迷除得道(已上)解曰。宗家於此中出三重大益。皆是十地益也。一諸天子聞天鼓說法得十地。二此天子從毛孔中出華蓋雲。見者得輪王位。即是十地也。三輪王放光明。遇此光明者亦得十地。此三位皆齊等。同時頓成。此名三重頓圓大益。   問曰。何名依智發心耶。答。依佛智發心也。謂於有漏善法言之。人王以十善治國利人。人順此法暫離三途生人中。帝釋說此法令人生欲天。梵王說四無量令人生初禪。此其因果唯限人天。雖於有漏法中有斷惑修善之義未有熏無漏種因緣(此中雲無漏種者就因緣緣說也)依上十信法發信智人於凡心中起佛智。依止此信智起欣求心是名依智發心也。此發心有二類。若小乘人依止分別事識發人空智。得四向四果入無餘涅槃。若大乘人依止業識起法空智。歷住行向地得成佛。此大乘中說法空翻小乘令入大乘名三乘教。法空智照理性知事相。事理相即無障礙。事即理理即事。理即事故於一塵上見無盡佛境。即一念真智具萬行初後相即頓修。此智現前時煩惱菩提是一。生死涅槃是一。有為無為是一。有漏無漏是一。凡夫聖人是一。因位果位是一。乃至諸法皆一無二性。無二性故亦無一性。亡諸見絕分別。信此法名一乘信。得此理名一乘智。雖此智性無始末流轉門中障習未亡。故入觀時見一性。出觀時見二法。依此於一法界中漸漸起修治用建立因果二位。依此起欣求心名依智發心也。以此智為實智。餘皆屬權不立智名。是故依智發心之名唯限此教也。   問曰。以何法則可知入此智發心耶。答。先須以文殊慧簡擇邪正。以不動智佛信我之實體。是三世十方諸佛成道法爾軌則也。如廣論第二十八雲。問曰。何故頌初雲文殊法常爾。答曰。為文殊是諸佛之慧不動智是體文殊是用以將此一切諸佛一切眾生根本智之體用門與一切信心者作因果體用故。使依本故迄至究竟果滿與因不異。無二性故方名初發心畢竟心二種不別。明此十信心難發難信難入。聞之者皆雲我是凡夫雲何可得是佛故。設少分信者即責神通道力。是故當知且須如是正信方始以正信正見法力加行如法進修分分無明薄解脫智慧明。依自得法淺深漸當神通德用。隨自己得信猶未得。何索神通。說言漸漸者不移一時一法性一智慧無依住無所得中漸漸故。以十玄六相義圓之。法性理中無有漸頓。但為無始無明慣習習熟率令契理。純熟難故而有漸漸。其漸漸者畢竟無始終延促長短等量。故名為漸漸(已上)   問曰。此信智德如彼諸教所談勝解作意唯於凡心中為成因果相即法樂住。又為實有次位淨國等勝進利益耶。答。依一乘緣起大陀羅尼門因果別執猶屬情見。初後相即談依此義立。依佛教生信心諸佛智悲法爾我行。依佛智發心淨穢含容不待往來。如廣論第六十一雲。從初發心已來依教而生信順。非自分法。法爾行然。又第六十二雲。依智發心即此娑婆便為淨國。華藏世界等遍虛空淨穢含容一塵多剎。無有彼此往來等見(已上)   問曰。十住大智十行理門十迴向大悲十地證位何唯依信力得成就耶。答。如廣論第九十一釋善財寶器出現義雲。明於先世信種之中信佛因果五位行門十波羅蜜五百行門。七覺八正同異萬行始終因果總在信中之所報得。又第五十四雲。如喜見善慧王一生見二佛出世。此明信心廣大。如善財童子宅內七寶與身同生身金色總是信位之福。以信心廣大願行廣大。自信與佛果智齊起願修行此福不難即得(已上)   問曰。設雖起此信後時退失信心為無其利益耶。答。廣論第二十九雲。入此信者皆無有退故。設習氣未淳熟者暫時念退信及住位一往不退為正信。自己身心總是法界。佛無自他性故(已上)解曰。此文中信及住位者。信此法後必須修方便定令信住相順(顯密二宗行門中皆有其方便。就明師可受其口決)雖未登證位於意言分別中現無分別智影像。身心不出法界。眾生諸佛無自他性。是名一往不退。是故當知有退者未起修行未成信心。如同論雲。若有退者只為信心不成故。於佛教法及如來所乘有所得故有取捨故未成信故不入信流。又雲。若以遠因總不退。若以現成佛因即是未信之人(已上)   問曰。設雖愛樂此教法文字章句鈍根朦昧未起智行人為無其利益耶。答。雖無有根信猶有無根信。依深法為所緣必預廣大利益。如彼善財知識無邊眷屬中同生菩薩皆是宿世同行。自餘凡眾乃至惡趣眾生等拜功德莊嚴之色身聞大梵微妙之音聲皆雖依信智具闕致此不同。依所歸無二終成同一佛果。上十信解心修力不固之惡趣利益中亦有此同類眾生也。又如彼喜見善慧王所都大城皆是淨土莊嚴。城中人民皆不退菩薩。無不成就業報神通。又如大光王所都妙光城或見淨國或見穢界各皆有出世益。又如甘露火王有善惡二類見其權實方便等。皆是其主依智發心修方便定智行滿足五位齊等人。眷屬中多可有信智具闕之類。義準可知。是故當知如此甚深佛教唯以大心為種姓。以大願為有緣。不顧癡鈍不憚凡身唯以志願為先專可修習之。是故大聖說此法正授凡夫。如廣論第六雲。設有聖說凡夫不信不證此經當滅。若不如是付屬凡夫令生佛家。聖位菩薩有一切佛世界微塵數。如來何慮此經散滅。當知如是如來意者令諸凡夫而起信修得生佛家。不念已齊佛位諸菩薩眾。諸有行者應如是知。又同論第十九雲。若無實得者佛教豈是虛行者哉。聖者立樣令凡實得。終不虛施。應如是知。應如是信。不自欺誑。若有人言此經非是凡夫境界是菩薩所行。是人當知滅佛知見。破滅正法令其正教世不流通。令其世間正見不生。斷滅佛種。諸有智者不應如是不勸修行。設行不得不失善種。猶成來世積習勝緣故。又決疑論第一雲。一切內外經書設教皆令自身心中以法行之學之。不可推之與先賢聖者。聖者無教性自天然。同論又雲。修行者莫思此經法深遠難到難入。若不發心信解修行恆在生死長遠。未有休期。何如一念歸心(已上)   問曰。雖聞此義安心未剋須臾死去。何勞多事。深教功高難入。淺教功少大利。若計利益遲疾為歸何教耶。答。如廣論第五十四雲。世士大迷易成而功廣者即不信。多劫曲修刊削難成功劣者反存其情。畢竟多生還須歸此教。如此教中少起信樂獲得無邊廣大饒益。具如隨好光明功德品中說(已上)是故當知生信心可依佛教。不可順我法。發道心可依佛智。不可順無明。是為一乘見聞義。依此修行第二生解行滿。第三生沒同果海。甚深速疾利益何尋他門耶。若人於有為煩惱心中結此見聞種子。必覺大夢生死之眠定到大覺朗然之位。如食金剛不銷於身中必當出。是故名見聞金剛種子。如出現品經雲。見聞供養諸如來所得功德不可量。於有為中終不盡。要滅煩惱離眾苦。譬人吞服少金剛終竟不銷要當出。供養十力諸功德滅惑必至金剛智。如乾草積等須彌投芥子火悉燒盡。供養諸佛少功德必斷煩惱至涅槃。雪山有藥名善見。見聞嗅觸銷眾疾。若有見聞於十力得勝功德到佛智(已上)解曰。此中言見聞者。時該在世滅後。身通舍利遺跡。如長行文雲。若有眾生供養如來所經土地及塔廟者亦具善根滅除一切諸煩惱患得賢聖樂。釋曰。此明遺跡利益也。又釋曰。謂遺法中見聞信向成金剛種不毀不盡要當令其至究竟位(云云)又不捨不信誹謗之罪人。如同經雲。設有眾生見聞於佛。業障纏覆不生信樂亦種善根無空過者。乃至究竟入於涅槃(已上)其餘深義如入解脫門義說。    華嚴信種義一卷   賀茂社司久繼傍家業恆來山房愛法味。如忘寢食。深依隨喜彼懇志聊集此要義。願依此功德必會一佛前。於時承久三年九月二十一日於賀茂別所禪堂院住房華嚴宗沙門高辨記之。 ******    No. 2331   華嚴修禪觀照入解脫門義捲上   西山蘭若沙門高辨述   歸命教主盧遮那 無儘教體法寶藏   文殊普賢大海眾 開演妙義諸大師   願承加被增念智 開此甚深解脫門   廣益自他令得入 後後相導無間斷   夫蛇牛飲水而致毒藥之變。愚智聞法以有邪正之異。偏莫憑一味之水而濫其損益。更可得無二之法以辨其得失。若唯為名利者何要乎如來之聖教。若唯誇能辨者可足於孔老之史書。就中我等是滅後之凡身也。此國又邊地之小國也。闌於八旬之人更無拜乎尊容之語。巡於七道之輩未有對於遺跡之步。無人於陳此悲無計於慰此愁。幾隙求名利之歡樂何快忘如來之遺訓乎。唯須閑林凝思而離五欲之粗動禪坊安身以修三昧之妙行。爰有一種定法名曰(某甲)三昧。攝五位於一念融十身於一觀。見成覺之身於百億國之妙行。聞轉輪之聲於十方界之祕術也。解脫禪師發佛智於即坐。通玄居士放白光於肉身。專依此觀力也。高辨不顧觀智之成否永擬一生之所修矣。猶須信位之定行訪邪正於知識聞思之智慧假名義於經論。依之總攝定散之要義建立解脫之入門。顯發大經之深奧開示一乘之大道。以一宗大意為總依。以通玄解釋為別證。先立圖印而辨入門。後設解釋以防廢忘。仍立題目雲修禪觀照入解脫門義矣。先其圖印者。 T72007401.gif 憶念一切諸佛智慧光明法門。 空智慧光明普見法門。 文殊毘盧遮那普賢尊。 自性普光明無作大智。 若修行者求大菩提心者無勞遠求。但自淨一心。心無即境滅。識散即智明。智自同空諸緣何立。 今將釋此圖印文義大文有二章。先總勸進一乘發心。後隨圖印釋文義。初中有二。先列五位名義示進修道。後出佛光表相勸因果同體信。   初中夫眾生遇知識聞佛法進修證入始終因果總有六位。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佛果是也   初十信者。依餘經說信進念定等十法如常。依華嚴經光明覺品中如來從足下輪中放百億光明。漸漸周遍引行者心令廣大。乃至第十重同虛空法界。令行者於信位終心中開髮根本智生佛智慧家中。是時文殊師利亦十重周遍一切處。說如來十德令成行者信心。其十德者一如來法身無性德(行者依信此德求佛道。謂生佛同無性。佛已顯其性。我何不成)二如來菩提為物德(為自利求菩提。沈空滯寂。依大慈悲成正覺。故依信如來大菩提功德。終得無上大菩提果也)三如來了法如幻德(諸法若有自性。天然萬法更不假緣成。行者依信此德起緣修求佛果)四如來為說深法德(如來雖證深法。若為眾生不說者難期證入。諸有所說唯為眾生。是故行者依信此德證入甚深佛法)五如來救護眾生德(行者依深信此德。仰憑如來入佛法)六如來無相示相德(行者依信此德。隨其意樂得見佛益也)七如來無依自在德(不同二乘寂滅。無依本智中起普賢差別智。行者依信此德得修學一切佛法也)八如來智慧方便德(智慧方便悉究竟到彼岸。行者依信此德。不求餘果稽留終成佛果也)九如來苦行精進德(行者依信此德。於如來起慈父想勇猛精進不退也)十如來實無三世德(行者依深信此德。遍週五位齊等如來。初發心時生佛家)謂於初信中以此佛果十德為所信境隨佛光令信心廣大無邊。主伴相從成立一乘信法。於一切甚深佛境令成不傾動信也(常途十信者名字不同。一說引本業經雲。未上住前有十心名字。菩薩常行十心。所謂信心。念心。精進心。慧心。定心。不退心。迴向心。護心。戒心。願心。准釋大經於此十德此十心可相應。其義易知。此信位中一聚相應心心所法雖有別體用。以信心所為主故名十信也。實以信為體以餘九心為信用。初心行者信相顯著。故於五位初先立信名。至後後位中餘心增勝。各隨其勝用安立別位。可知之。今大經文殊毘盧相從成立信法。文殊說信法。毘盧令其體用周遍然後說解行德三品。並前光明覺品具信解行德。以此諸義成立信門。其法則皆勸具縛凡夫為全信佛界法故也)但依宗家常途意以問明品為十信菩薩觀解深玄。此品中說十甚深法。一緣起甚深(菩薩初心學諸法如實因緣。攝心入理也)二教化甚深(後得智救眾生也)三業果甚深(依業種熏本識起果報。非有人我也)四說法甚深(一味法界隨緣成多種。一多自在也)五福田甚深(初雖依施者用心不等故得報不同。終依佛大悲甚深故皆令得解脫也)六正教甚深(以正教為精進緣。勤觀修行速解脫也)七正行甚深(必依所聞法起如說行。雖多聞不修行不入佛法也)八助道甚深(智慧為正戒定等為助。正助相資必成果也)九一乘甚深(諸佛因果皆同。隨眾生感見佛法有差別)十佛境界甚深(有二。一所證境。真俗等。二分齊境。小乘三十四心後。三乘十地滿後。一乘因果同境等)以此十甚深法該攝佛教。窮幽盡微以為十信菩薩觀解玄妙。依餘師意以光明覺品為如來意業。雖為所信境非能信法也。兩師意計其玄意可會之而已   第二十住者。以深般若住於真理故名為住。亦是安住菩提心故。經雲。菩薩住處廣大與法界虛空等(云云)是其義也。一發心住。謂觀十勝緣緣佛十力發菩提心。二治地住。謂常隨空心修諸行門明淨心地故。三修行住。巧觀空有增正行故。四生貴住。生佛法家種性尊貴故。五具足方便住。帶真隨俗習多善巧化無住故。六正心住。成就般若故聞讚毀佛法僧等其心真正念不動故。七不退住。入於無生畢竟空性心心常有空無相願。止觀雙運緣不壞故。八童真住。心不生倒不破菩提心故。九王子住。從法王教生當紹佛位故。十灌頂住。從上九住常觀空理得無生心最為尊上。諸佛法水灌心頂故。圓融教中十住位滿即成佛故也   第三十行者。已安住正位隨緣造修勝行。目之為行。一歡喜行。三施皆能悅自他故。二饒益行。三聚之戒皆饒益故。三無違逆行。忍順物理無所違故。四無屈撓行。勤無怠退不屈弱故。五離癡亂行。以慧資定離沈掉故。六善現行。慧能顯發三諦之理般若現故。七無著行。不滯事理遠離於我及我所故。八難得行。大願可尊又如大願方能得故。九善法行。善巧說法成物軌故。十真實行。言行不虛稱二諦故也   第四十迴向者。迴者轉也。向者趣也。謂轉自萬行令轉趣三處故。三處者謂大悲下化故向眾生。大智上求故向菩提。上二隨相也。以導前二令皆稱實故向實際也。一救護眾生離眾生相迴向。謂大悲廣說名救護。大智無著故離眾生相。即是廣大第一常及不顛倒心故。二不壞迴向。謂於三寶等得不壞信故。三等一切佛迴向。謂學三世佛所修迴向故。四至一切處迴向。謂菩薩悲願稱周法界令其善根供具悉周遍故。五無盡功德藏迴向。謂緣無盡境成無盡善根功德之行。得十無盡藏之果故。六隨順堅固一切善根迴向。謂修事善皆悉隨順入於堅固平等法性。即一切善根悉堅固故。七等隨順一切眾生迴向。謂以平等心隨順饒益一切眾生故。八真如相迴向。謂善根合如同如體相無盡德故。九無著無縛解脫迴向。謂不為相縛不於見著。作用自在名解脫故。十入法界無量迴向。謂以稱性起用以法界善根迴向法界故也   第五十地者。地有生成住持義。故真智證如生成佛智及諸因位勝功德故。若因若果皆依此地而能持故。一歡喜地。修願樂行說十大願樂利樂故。便能斷異生性障。謂二障中分別起者。依彼種立異生性。故斷此便證遍滿真如。謂此真如二空所顯。無有一法而不在。故證此便得名歡喜地。謂初獲聖性具證二空。能益自他生大歡喜。二離垢地。修淨屍羅行斷邪行障。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及彼所起誤犯三業。斷此便證最勝真如。謂此真如具無邊德於一切法最為勝。故證此便得名離垢地。謂具淨屍羅離能誤起微細誤犯煩惱垢故。三發光地。修於禪行斷暗鈍障。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所聞思修法忘失。斷此便證勝流真如。謂此真如所流教法於餘教法極為勝。故證此便得名發光地。謂成就勝定大法總持能發無邊妙慧光故。四焰慧地。修道品行斷微細煩惱現行障。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第六識俱身見等攝。   最下品故不作意緣故遠隨現行故說名微細。斷此便證無攝受真如。謂此真如無所繫屬非我執等所攝受。故證此便得名焰慧地。謂安住最勝菩提分法燒煩惱薪智慧增故。五難勝地。修四諦行斷於下乘般涅槃障。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厭生死樂趣涅槃。同於二乘厭苦欣滅。斷此便證類無差別真如。謂此真如類無差別。非如眼等類有異。故證此便得名難勝地。謂真俗兩智行相互違。合令相應極難勝故。六現前地。修緣生行斷粗相現行障。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執有染淨粗相現行。斷此便證無染淨真如。謂此真如本性無染。亦不可說後方淨。故證此便得名現前地。謂住緣起智引無分別最勝般若現前故。七遠行地。修菩提分行斷細相現行障。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執有生滅細相現行。斷此便證法無分別真如。謂此具如雖名教法種種安立而無異。故證此便得名遠行地。謂至無相住功用後邊出過世間二乘道故。八不動地。修淨土行斷無相中作加行障。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無相觀不任運起。斷此便證不增減真如。謂此真如離增減執不隨染淨有增減。故證此便得名不動地。謂無分別任運相續相用煩惱不能動故。九善慧地。修說法行斷利他中不欲行障。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於利樂諸有情事不欲勤行樂修己利。斷此便證智自在真如。謂此真如於無礙解得自在。故證此便得名善慧地。謂成就微妙四無礙解。能遍十方善說法故。十法雲地。修受位行斷於諸法中未自在障。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於諸法不得自在。斷此便證業自在等所依真如。謂此真如普於一切神通作業總持定門皆自在。故證此便得名法雲地。謂大智雲含眾德水蔽如空粗重充所依法身故也(已上五十位。加等覺妙覺名五十二位也)   問曰。此經說初心即極義(其旨如下成立。可知)何得說如此諸位次第耶。答。香象大師釋此義雲。以此經中安立諸位有二善巧。一約相就門分位前後。寄同三乘。引彼便故。是同教也。二約體就法前後相入圓融自在。異彼三乘。是別教也。但以不移門而恆相即不壞相即而恆前後。是故二義融通不相違也(云云)如文易知。但大華嚴論第八雲。又此經四十品中以法界品為正宗餘品為伴。為十方諸佛以自心分別煩惱成一切智一切種智法界體用以為所乘成正覺故。此根本煩惱非三乘所知故。二乘且伏而不起。菩薩以空觀折伏無現行故。廣如勝鬘經說。一切眾生以法界門以為開示悟入。明如來根本智是眾生分別心契同無二故。則法界自在故。以是義故十住初心便成正覺。以將十行十迴向十地十一地法門治令慣習智悲成就。更亦不離初心法界智體用故。但以此法界智體用無依住門治諸習惑。惑薄智明分分殊勝。但須定慧照用身心諸法內外。無依無根無本諸貪恚癡漸漸微薄諸佛智慧漸漸增明。法樂自娛非貪世樂。此是法界中漸漸非始末也(已上)此則香象大師等依十地論立因分果分可說不可說二門判諸位。於十地中以果分為不可說。於因分中方便寄法分齊。一乘三乘或同或異。於一乘中立同別二教。於次位中立行布圓融二門。以此善巧無不攝盡諸乘也。今廣論等意於信位中起文殊大心。信不動智佛等即是我心自性。於地前三賢初發心住中即能頓證佛果法門。其後次位行相皆同。謂十住中修精進行樂觀法性。十行中修精進行處世益生以行潤物。十迴向位中修精進行圓融理智大悲令均平。餘行例然。如此隨增進立次第。以同一智印印之五位皆在初心。此智現前位無三世別。初後相即也。此論宗取彼二門中果分別教義一向為經宗旨也。入證修行玄妙良應如此故也。留意可思之。其論宗所立斷惑證理分別具如廣論中說。   第二出佛光表相勸因果同體信者。前光明覺品時所放光明者。於初會中說果德法門時從眉間放大光明。名曰一切菩薩智焰明照曜十方藏。照十方已入足下輪中。今說信法時從足下放出。如諸到所詣依足行步為行步佛果表以信足為本故也。其初信皆以文殊妙慧信毘盧果德故(其義如下說)二聖相從成立因果同體信法。依此信力故終心即生佛家也。次說十住時從指端出。說十行時從趺上出。說十迴向時從膝輪出。說十地時又從眉間出。十地是因位終故所放光明還同果光也。如是最初信光以最極果光為體。乃至展轉如登山頂。五重上昇還入果光住處。表因果相即同體一性義也。若非此妙因不成無上佛果。是故一切行者初發心時必親近大善知識聞大法可樂求大果也。若有此信德人其所行即如文殊普賢等。如彼十不善業感三塗苦果十善業因得人天勝報。若因果道理不改此亦不可疑也。如大華嚴論第四雲。今言十信者信何等位決定成於十信之門。如經十信中光明覺品雲。十方一切處文殊師利。於十方一切處說十方一切處法門。歎佛十種果德以成信位。如光明覺品說。又令起信根者轉更明淨。文殊師利又問十首菩薩等業不知心心不知業等十問。令起信者自身觀照轉令深固經雲。諸法無作用亦無有體性。是故彼一切各各不相知。又作水流火焰風起大地所生不相知喻。又下頌雲。分別觀內身。此中誰是我。若能如是解。彼達我有無。如是文殊師利問十首菩薩所成十信觀行之門。具如問明品說。又賢首品中從凡夫位以信為首。決定取佛大菩提果故。從凡夫地信十方諸佛心不動智與自心無異智故。只為無明所迷故無明與十方諸佛心本來無二故。從凡夫地信十方諸佛身根本智與自身無異故。何以故。皆是一法性身一根本智。猶如樹枝一根生多枝葉等。以因緣故一樹枝上成壞不同。故從凡夫地信如來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我悉盡能行之。何以故。自憶無始時來波流苦海無益之事尚以行之。何況如今有益之事。菩薩萬行濟眾生事豈不能為。從凡夫地信十方諸佛皆從三昧生我亦當得。何以故。諸佛三昧皆從如來自性方便生。我亦具有如來自體清淨之性與佛平等。從凡夫地信十方佛一切神通我亦當得。何以故。諸佛神通依真智而得。我但依真性智中無有煩惱。無明成智一切業亡唯有智慈通化自在。從凡夫地信佛智慧我亦當得。何以故。一切諸佛悉從凡夫來故。從凡夫地信佛大悲普覆一切我亦當得。何以故。諸佛大悲從大願起。我亦如諸佛發大願故。從凡夫地信佛自在我亦當得。何以故。諸佛自在於性起法門智身法身入眾生界。不染色塵諸根自在。我亦不離性起如來智故。從凡夫地信自發心經無量劫修功德行滿位齊諸佛。不移一念。何以故。為三世無時故。如是從凡夫信解始終徹佛果位。如上所發十種信者必能決定成就十信之門。住於堅固之種永不退轉(已上)又同論第六出十種見佛不同中雲。一人中見佛但有三十二相。二諸天見佛但有八十種好。三諸龍見佛或同人所見或見但為大龍王也。餘畜例然。四諸仙人見佛但見仙人。五諸餘外道還見佛與己同類。六八部神等見佛與己為王。七小乘人見佛為大聲聞入緣覺人見佛還為緣覺。九權教中菩薩見佛但為三千大千世界之主福智充遍三千大千世界。十一乘教中菩薩見佛為十佛剎塵蓮華藏世界海法界主。具雲十佛剎塵蓮華藏世界。為明無盡總攝一切剎故。福智充滿一切諸剎無盡相海重重故。如上十種見佛不同皆由發心之時信樂差別。以信樂力故見佛不同。是故當知發心之者發廣大心信廣大教門。發廣大願行廣大行。入廣大智利益成就無盡眾生。即得速成菩提行願福智悉皆圓滿。若不如是終非畢竟成大菩提(已上)上所出果光因光互用之方便於通玄廣略諸論處處解釋中出其大意。又為令諷誦記持出一二正文。設雖制信受於經論有心人誰不愛樂佛德。況如來出世偏為此一事一代聖教專勸此一事耶(問曰。聖教中一乘經中示悉皆成佛旨。餘三乘小乘不然。何故雲聖教皆勸此一事乎。答。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攝末歸本旨無非此事)如□跰之賤人忽登輪王之寶位。求道之君子誰不捨身命耶   次正釋圖印文義亦有二。先總標大意。後別釋文義。初中。先問曰。何故立此圖印乎。答。灑甘雨於火宅得大車於露地豈不歡喜耶。此文總括五位之法門該羅十佛之境界。直至道場之寶乘現身成佛之祕術也。是故圖印文義置之座右。諷誦思惟為抑廢忘也。就圖大體有五段四對法門。謂於中央豎有三行。於上下橫有二段是為五段。如圖易知。次四對者。一能成所成對。二能生所生對。三能入所入對。四總別教義對也。第一能成所成對者。於中有二重。先中央三尊舉能成三尊取所成三法。即舉人取法也。即為人法一對然不別開法也。次右方一行依能成三法所成立大智也。此又對中央為能成所成對。可知。次能生所生對者。右方一行對中央為所成。對左方為能生。次能入所入對者。左方一行對右方為所生。對上方為能入。上方即對左方為所入。即圖中有三道印文連屬之。次下橫一段文明上差別義能說教文也。即為總別教義對也。無如上別法體故無連屬印文。其一一義理至下可知。准一乘法界圖等顯所表者。中央三尊名字雖不同合二聖理智二行為毘盧捨那。故是為果位一尊。即約人者因果自在義。若約法者表理智相融義也。次左方法門為普賢。次右方大智為文殊。如名字易知。但一一文義雖理智雙含(其義如下說)左方名法門且屬理。右方名大智且屬智。普賢文殊主理智二行如諸部大乘聖教說。即為毘盧捨那普賢文殊三尊也。次上方一行即初發心住念佛三昧解脫門名字也。約一乘教中央三行約人雖因果不同。約法以此因果義成一乘十信法。故即以此空智慧門為十信終心。以諸佛境界智慧門為初發心住。即以此中央三段皆為能入門。入上方發心住。即初發心時便成正覺義也。問曰。前序分雲。 以通玄解釋為別證(云云)然者論主處處解釋中雲普賢差別智。今何故以普賢為理門主耶。答。今此普賢文殊理智門依諸教約二聖功德各有二義。即二聖各主理智二門。其文殊大智普賢理性如常說。其文殊理普賢智者如廣論第五十四雲。文殊為法界理普賢為法界智。理智妙用為一佛門。以此一門為化群蒙分為二法(云云)是故二聖皆具此理智二門。各隨便說其一門。今為成一乘行者之法則於信位中取順理正信。顯其所順理准餘經論先取普賢理性總釋圖印文義。廣釋中順論宗故多用差別智之言。思之可見而已。顯其上下所表者。善財童子至德雲比丘處。比丘於妙峰山頂說此三昧法門。又如來於須彌山頂加法慧菩薩令說此法門。表住位高勝義故也。今依表山頂安上方也。下三段信位故。表卑劣義故。表初首義故。表根本義故左下方也。中央三行下橫一段文無別所表。為大菩提心行者明示行法文也。已上先總標大意已。   後別釋文義中。先問曰。是為自安立乎。若為有憑據乎。答。一一文言更非自案。況於義理乎。先一乘行者三聖為體義者。一宗大意處處解釋也。更有別章名三聖圓融觀。今文殊毘盧普賢者出華嚴決疑論信位中文。右方大智名字又出同論中。左方法門名字又出華嚴十明論。上方法門名字即初發心住知識德雲比丘所得解脫門也。出略論廣論十明論並大經處處解釋中。下橫一段三十七字文即華嚴十明論文也。安立次第亦總一宗大意。別此二部論所詮也。又是華嚴廣釋論大意也。   次一一引證據釋名義者。亦分為二。一定散用心門。二正修觀照門。初中先於信位中以三尊法為所求境。漸漸見聞積習得普光明智。其初心散位即是信位始也。空智慧現前是信位終也。然菩薩用心四儀必應與慧俱行。如彼說根本智以文殊妙慧為前使者。彼以毘盧果智為根本智以行者智為文殊也。此亦可說雲。行者散位慧是觀照空智前導也。大小權實皆隨加行差別。修行亦有淺深。是故以定位為正以散位為助。正助相資證入一乘佛果。是則助道甚深義也。若不爾者一闡提位相似修行更無入道期。是故行者必須訪善友深辨得信住一對入門分別邪正決斷淺深。然後在定位觀照散位法在散位研習定位法。其大體者和合三尊法體成就普光明智也。於此中加行始於散位本智起於定位。定散相融始終即入加行根本體用平等也。約十玄門中教是定散平等一乘教也。義是定散平等一乘義也。理是定散平等一乘理也。事是定散平等一乘事也。餘義可准知。六相圓融十玄緣起妙義此中可廣說。一乘圓教初心究竟義先顯於此中。是故立定散用心門。就中普光明智雖通二位。定位觀照位印萬法為佛境。三世劫海在一念無邊佛境不出一心。是故以定位為終心也。 就此門中有二。一能成三法。二所成大智也。先出能成三法證據者如華嚴決疑論第一雲。修行者常以此文殊師利毘盧捨那普賢三法為始終之體(已上)釋曰。即是第一開廓行者心令同三法義也。毘盧捨那是主普賢文殊是伴也。何故不雲毘盧捨那普賢文殊。或不雲普賢文殊毘盧捨那。雲文殊師利毘盧捨那普賢者如同論第四雲。從十信心修行至五位未終。常以文殊師利為簡擇引導之首普賢為伴。至入法界之果門即普賢為首文殊為伴。根本智常為此二法無染之體(云云)今即十信心之始故以文殊為首以普賢為伴。此文中所言根本智者即是毘盧捨那也。言二法無染之體者非唯文殊之慧。非唯普賢之行。智行平等為果。今約信位文殊之妙慧簡擇一乘之實行引導毘盧之妙果。故雲文殊毘盧捨那於此信位中普賢是伴故置終也。謂從毘盧根本智中生文殊妙慧。亦起普賢妙行。二法俱從毘盧本智中出。於中因門文殊為先果門普賢為先也。此義約此文作說也。餘處此三尊多有前後。其義隨宜可准釋耳。謂行者於信位初心同此三尊法。何者先約常途於始終因果有信比證三心。於信位中能所相順故有同一義。於比位中起尋思如實觀智故有同一義。於證位中全體冥同故有全同義(依論家意可立信證二心。)今明信位中能所相順義者。謂修行者厭我執故出有漏人天。捨法執故非二乘。心行甚深故非權乘菩薩。常與文殊大智相應簡擇權實(文殊為體也)但此中所言權實者非謂彼大乘中權實二教。但簡擇諸法中理非邪正也。如廣論第二十九雲。文殊師利此雲妙德。以妙德善簡正邪自在故雲妙德。此是東方卯位也(私雲。指金色世界也)明卯主東方震卦。震為雷動啟蟄發生之始。明此妙慧是震動發生信心之始。是故亦云妙生菩薩。為明一切諸佛從此慧生十信解故。乃至滿足菩提一切願行海故(已上)今論意直以文殊為一乘信位行人。以不動智佛為十信所信之果。如此行相甚深。然准上所出香象大師解釋於一乘中立同別二教。說約相就門釋引三乘以為同教。設約體就法釋相入圓融以為別教。今約實義理智德周遍故。約大種性人驗知其觀智以前心行亦有此三聖為體義。如彼宗家有一釋以此三聖為三寶中即以文殊為法寶。此義配三種三寶即可為約同相說。然同相三寶約生佛二心上立之。三聖猶可遍眾生。況於文殊耶。仍今約一乘行人於定散二位初後二心中驗知之。即有文殊大智簡擇功能也。何簡擇耶。謂此人依宿世蒙善友之攝受聞大法故。其心行真實甚深有成就賢善法。謂於善惡中捨惡取善。於善中捨邪取正。於正法中捨小取大。於大乘中捨權取實。於實教中捨三乘取一乘。於一乘中捨懈怠不修過起勇猛精進行。是謂簡擇也。依止大智中照見一乘勝行(賢善為性故不愚迷權實法。是普賢差別智用也。普賢為體也。)依二行相應故於諸行中無所不遍觀照(毘盧捨那為體也)此則總於行者心以三聖功德法門為體也。但此中文殊名字如前釋毘盧遮那者。廣論第一百十六雲。毘雲種種光明。盧遮那雲遍照。以差別智為種種光明。以根本智為遍照。此二智約用成名其體用一也(云云)解曰。約常途說差別智者後得智也。根本智者即如名字。亦曰正體智是也。即以普賢差別智文殊正體智和合圓滿為本果也。普賢者。廣論第十一雲。行與理齊利生皆遍號之為普。知根利俗之稱之為賢(文)又同論餘處有解釋大旨同之。可准知之。   問曰。准此義於彼小乘修行人。可雲以聲聞緣覺法為始終體乎。答。此可為分別記(四記中分別記也)約種性有此義。是故聖教於其初心雲聲聞心緣覺心菩薩心等。約智行無此義。是故三乘教中無初心即極義說三祇百劫滿成佛等。況於小乘耶。   問曰。然者約前種性義小乘可然。三乘教中三機得益可雲以何法為體。答。直進以菩薩法為體。二乘通大小也。何者初心不知大故用小法。後心入大故用菩薩法也。是故香象大師釋雲捨二乘名得菩薩稱者即此謂也。於此中應成四句。一聲聞法非菩薩法。愚法二乘也。二菩薩法非聲聞法。一乘菩薩法也。三聲聞亦是菩薩。不愚法二乘漸悟人是也。四非聲聞非菩薩。法可知。但以普賢文殊為一乘二大弟子。以舍利弗目連為三乘二大弟子。此以三乘中直進攝一乘。同是大乘故。以愚法小乘攝權中小乘。同是小乘故。然舉大小俱益人為普為乘教所化首。又是三乘尊定慧一乘尊理智。故有此義。今約實義分二類也。雖作此釋三聖為體義是一乘初後相即自在無礙談也。尚不可預權教。況於小乘乎。是故於小乘權教無盛談明文。未必可好翻釋也。可准思之。   問。此中信位能所相順義等者。是可為約種性說。然今所說初後相即自在無礙談等者。是一乘六相十玄智行現前極說也。何作此說耶。答。一乘教中初後相即。故種性(此中種性者約信種說也)亦以甚深也。如彼大乘中言說羅漢實義。可例知之。然又約種性有初後相即義。彼同時門中教義理事相即等義始終皆周遍故。設雖自不覺悟。遇一乘善友聞一乘大法。起愛樂心運三業行。是名相順。相順者翻相違義也。謂緣深法還生謗心。猶有菩薩稱。如說菩薩之名從聞謗之日起者此之謂也。況緣甚深法生極重信心。如說性習二性緣起不二。以一乘深法為所緣聞熏習所成之初信悉以所信法為體。即此經十信全信十方諸佛性相大智無差別性者處處解釋也。亦如上已出。凡此三聖為體法則一乘一家尊貴法印故。如廣論第三雲。化佛教中設有菩薩非文殊普賢。設有文殊無普賢。設有普賢無文殊。設有文殊普賢不自相問答。又不言一切處文殊一切處及微塵中普賢故等(云云取意)是故此作一乘大機行者法則也。印是堅種熏習圓機也。智行諸義悉可具足(云云)可准知之。又於此位中文殊大智即十位也。普賢差別智即十行也。融此二種流至三處(眾生。菩提。實際也)十迴向也。總融前真俗起無作智行即十地也。前三位是教道。此一位是證道。圓滿教證為佛果。即無作無功用大智普光明德顯照。即是毘盧捨那也。又依別釋以位位所證為普賢。以位位能證為文殊(上教證等者約常途說。依此論家從十住初心立見道名。故於三賢以上有證義。又有人解行三普賢。文殊亦可准此。故說因分雲普賢門。又雲文殊門。此義可見至相孔目十玄門等也)(云云)以位位成佛為毘盧捨那。約十信所信境說佛境界法為所緣。況於住行等乎。今開廓信境令同五位。故此等諸義皆通在信中也。言始終之體者以信位為始以佛果為終。位位亦有始終。於此中以此三法為體也。義準可知。   問曰。准論家意於三賢以上可立此義。如論雲。文殊為始。見道初法身本智之門。普賢即為始。見道之後行行之門。佛即二事之中無作體也(已上)此論宗意以十住名見道。故不可屬信位如何。答。論文且約智行故雖作此說。理實可通信位。一乘者六位俱一乘故。如至相要問雲。見聞以去即是一乘(云云)又決疑論第一上所引證據文首雲。此三法(文殊。毘盧。普賢也)是一體性。初發心者皆須以禪定觀照助顯方便發起令明。以此信心之後安立五位之法進修之行。治此三法漸慚令明等(云云。此鄰次上所引文來也)又同文終雲。初發心者一一遍知法則也。立志作意一似佛所行行之樣方成信心。此是信他佛所行之樣以成自己信心等(云云)如此非一故作是說也。   問曰。於此三法中為皆可具此乎。若為有廢一二義乎。答。隨闕一時不成。如廣論雲。若廢文殊存普賢。所有行門屬有漏。若廢普賢存文殊。所證寂定是二乘。若廢佛存文殊普賢。佛是覺義無覺者故。以是義故三人不可廢一(如文可知。清涼大師三聖圓融觀中就三聖功德相融義中盡一宗奧旨。乃至攝一代聖教旨。又攝諸佛菩薩萬行。可見彼文。)   次言所成大智者即是右方自性普光明無作大智也。同決疑論第一雲。但以自性普光明無作大智如虛空平等無作大悲住眾生見。應根利物。而無失時無所造作。法如是故等(云云)釋曰。此文中舉大智大悲二德。今右方文舉大智一德攝大悲。為順中方也。即配釋中央三尊法者自性者普賢性起智也。准釋餘經論即如來藏理體也。普光明者文殊大智也。無作大智者是毘盧捨那也。謂無作者翻有作。謂因位智修起也。緣生也。果位智本有也。稱性也。即具此義故雲大智也。上約人釋。若約法者不取三尊。即如次理智二行並二行合也。即以中央三尊法所成立行者心也。其成立義如三法義中說(中央義也)上約人法用離釋。亦有合釋義。謂自性者即是大智自性也。識智相對中以識為相以智為性。如常說。普光明者情識與無明相應故癡暗為業。無普光明義。大智離無明照了境故雲光明。照了用通真俗故雲普也。此業稱性德故雲無作。具此義故雲大智也。可知之。次文言如虛空平等無作大悲者。即前大智相導之大悲也。言如虛空者前大智雲自性。自性即理也。即順理大智相導大悲故雲如虛空。言平等者又前普光明義。智有遍照義故雲普光明。理有周遍義故雲平等。無作者准上大智可知之。言住眾生見者有二義。一大智中不見生佛不同。今大悲中緣眾生故雲住眾生見。此約能化說。二住者任也。見者眾生意樂也。如廣論第九雲。佛於一切眾生心海任物自見。各得自法皆合向善及得菩提(云云)謂任眾生差別自見說法化導之。此中自見者即自意樂也。此約所化說。言應根利物者如文易知。問。意樂與根機有何差別重言之乎。答。根機約種性意樂現行心也。言而無失時者攝取歡喜眾生調伏剛強眾生。見大小根機生熟時攝伏不失時。如不思議品未曾失時中說。翻此雲失時也。言無所造作法如是故者。此悲智本有德故雲無所造作。稱性德故雲法如是故。如理可思之。已上釋能成所成對文義畢。即是定散用心門也。   華嚴修禪觀照入解脫門義捲上   華嚴修禪觀照入解說門義卷下   西山蘭若沙門高辨述   從此第二正明正修觀照門。即是如次左方上方能入所入對義也。先左方空智慧光明普見法門者是能入門信位終心也。謂於中央三法中理智相融。文殊大智中有三聖重重功德。普賢差別智(一乘理智相融五位智也)中有三聖無盡無盡功德。毘盧捨那果海中有三聖甚深甚深功德。於中初十住。次十行。十迴向融此二行。以此二行證道為十地。以有作無作教證滿為佛果。此約攝末歸本門說。又約依本起末門說者。謂從無盡果海寄一周圓數說之為十重。證位有十重十地是也。比位有十重三賢是也。於中依下中上不同有三十心也。信位有十重十信是也(謂其生起者。無限智悲成佛德。如來說佛果法授眾生時。以大智大悲成十地。還以十地成住行等諸位。是故初發心即入十地智。以一智印印之更無五位別。隨其生熟方便差別。其漸入次第者。謂十信信佛法。十住住佛智慧家。十行行佛行。十迴向圓真俗成大悲。十地蘊修前三法令慣習成熟。故佛果此諸法周遍圓滿無作體性也。可思准之)行者於此五位中。先對善友聞一乘大法起前十信心。於信位中圓融此三法為心名曰自性普光明無作大智也。此則修行者定散二位俱行之用心方便也。今此空智慧光明普見法門者。修行者於定位起觀照時。以此門為方便入憶念一切諸佛境界智慧光明普見法門。謂一向情識所知之前萬法差別各有所依。淨穢差別生佛不同。善趣惡趣苦樂同異種種無量。未有十方三途自心之境便成智境與一切眾生及以諸佛同一智海之門。是故不隨情識所知。隨分起真智可觀照之。先須於散位對善友(善友義雖多種。以有大智大悲德名善友。大智德通達諸佛正法。大悲德對眾生不貪名利。以大慈悲憐愍眾生。以大智說如實正法。能所相順佛道得開發。悲智體用互相導。義如常釋)求學權實義理漸頓不同捨權取實。如前說與三尊法合。可令普光明智現前於心中。又如律所說深離財色二欲。離財欲故身處閑靜。離色慾故心清淨。須起深心受修禪法。於禪法中有情識都滅方便(此條就顯密有種種祕方。更問明師。不能顯露而已。但此雲都滅者不必如滅盡定等。唯用禪門方便令不生事識分別。觀心凝然一向照見無生真理。是名都滅也。如彼意言無分別觀等)受學此法後澄心於朗月覺眠於松風。深修習思惟之時。十重作想(約此三昧觀作說。其觀門如別記說)成已至第十重位。自心同虛空朗然安樂。十方遍觀都無內外中間(深義更問)方始了知空慧現前。觀察一切眾生及以國土皆如幻化無有體相。空慧自性皆周遍故。一切諸佛成正覺轉法輪三世諸劫在一時。無時分延促安立之相。如十明論雲。心無即境滅識散即智明者即此義也。是名入解脫門。亦名入佛知見。亦名念佛三昧等(云云)但此中言心無境滅者。依前所說顯密情識都滅方便故心境滅無體也。此一箇條須問禪師並真言阿闍梨。或依心境緣生無性義故雲心無境滅。於中心是性無故雲無。境是治滅故雲滅也。即性滅治滅義也。此義如常說。良以二執之夢臺凡聖雖異。一實之覺床法身獨住。心境諸緣自皆無性。心境無性智自同空。境何能立。智空境寂識浪無生。所有現行都無能所。湛湛寂寂入大圓寂。止遊戲於戌昏而開異生性之窗。覺眠夢於寅朝以入佛知見之室。定水洗身垢文殊普賢為儔。智光拂情闇毘盧捨那並肩。促三世劫海於一念。延十方佛境於一心。唯獨自明瞭餘人所不見。如經說。若能精進勤修靜觀。則名如來出現於世(云云)更無滅後恨常遊諸佛前。良非正修入觀之人誰嘗其甘露之味乎。於此觀智分因果二分。在信位終心名空智慧光明普見法門。空者所觀理也。智慧者能觀智也。光明者是智業用也。或義雲。理性翻事相名之曰光。智性破惑名之曰明。普見者亦是光明用也。大智光明破我法癡闇普見法性。名之曰普見。法門者行者此法為門入佛知見。諸佛此法為門開佛知見。是為法門也。如上配釋三尊法者。空者普賢。智慧者文殊。光明普見者毘盧遮那也。於中毘盧遮那此雲光明遍照。普者是遍也。見者是照也。若約人寄身智二光用故雲遍照。今取智慧用。觀智普照見真俗境故雲普見。可知之。法門者總名也。或義光明是毘盧遮那。普見法門四字是總名也。有義雲。如上論文信位三聖為體次第空智慧者是文殊。光明普見是毘盧捨那。法門者是普賢也。今謂。後義非也。法門是總名也。不可為別法體也。   問。然者右方大智是總名也。何故為別體乎。答。右方雲無作大智。體用和合成一法。此唯取法門名字不可例也。三聖為體義隨位位有前後。然自性普光明智名義雖淺深異皆通初後。今約信位出人名字時。論中雖列文殊毘盧普賢。若此名字中有三聖功德者。約法時必不可執三聖前後。況依別義門應作是說。依普賢大行差別智起文殊妙慧。二體和合成毘盧捨那。於信位中依慧門文殊為首。依行門普賢為首。是故餘經中依普賢如來藏理體起妙慧。通玄論意約慧門中從淺向深作前後也。可思准之。此即於十住十十無盡法門中。第一住名發心住。於發心住中有因果二分義。取其因分一分置信位中。以此法門建立一乘十信體也。如五位中置佛果說因果自在義。又如生滅門置體大建立染淨諸法。於此一乘圓通信位建立無盡佛法故。一乘信法能所相即故。離此義不成信法也。因分可說果分不可說者即此義也。如理可思之。   問曰。今經理事相即自在緣起無礙為宗。是故因果二位布融。事理法門炳然。何故今用心境都滅方便。得空智慧門為正覺耶。若亦初心得空智者。何得第二住等以去位耶。答。鼻有臭物沈檀皆垢穢。心有情識佛法悉不現。是故先起無依本智深達罪福相。遍照於十方。是時智性無古今得三世佛法。如虛空無所依持山海大地。一切佛法依之現前也。不同如般若經等畢竟空性為宗趣。唯觀照凡位情識更無所有。故入如虛空量無障礙智。是為空智慧。智光周遍達眾生境。大機在本智中現(約修此定法等人說)無我緣悲是得轉。順權小名法緣。順人天惡趣等名眾生緣。如彼空界周遍有寬狹竅隙山河大地等。可思之。謂先大智遍因果。於此中分始中終。最初名信位。中間建立住行向地。終名佛地。總攝此法名文殊大智。於此中建立普賢毘盧遮那。三人中不可廢一義等。已如前諸門說。如決疑論第一釋光明周遍用中雲。如隨光引心令心增廣。有二義。一入智境界。猶如虛空本無中邊。二隨智行慈悲度脫眾生。亦如智境無有限極(云云)即如經光明覺品次說淨行品一百四十大願等。即大智大悲行也。又如第二住知識海雲比丘十二年中觀十二緣生生死大海還成十智波羅蜜功德莊嚴佛智海者。此即第一住如虛空智業用也。如十明論雲。入此十種廣大如虛空量念佛門。方入海門國第二治地住法門。方廣達十二緣生海成普眼經。及成十波羅蜜行海佛功德海等(云云)乃至廣說。可知之。   次上方憶念一切諸佛智慧光明法門者。決疑論第一出觀照成就利益中雲。如是相應名十住初心初發心住。便同善財童子妙峰山頂德雲比丘所得憶念一切諸佛智慧光明門(已上)但此略名也。廣名亦多種也。第一說雲憶念一切諸佛境界智慧光明普見法門。廣釋論第二釋此名字雲。憶念者常無念也。一切諸佛境界者無念即無內外中間(內外中間義約三昧觀有深義。可問之)無內外中間故即佛憶念境界也。智慧光明者應物觀根名之曰智。簡機權實名之曰慧。應機破惑名之為光。心垢解脫名之曰明。法眼遐明等眾生界名之曰普。恆無所得名之曰見。創證斯理名之曰法門(已上)此中光明等六字與上左方法門同之。然上因位觀心門故。一向約行者心作說。此果位故能化所化相對作說。若約所觀雖淺深殊與上釋可同。其義可知。如上配釋三尊法者。憶念者是理也。何者如上論文雲。憶念者常無念也(文)意雲。有念是無常無念是常住。常住者是真理也。理性者是普賢也。一切諸佛境界智慧(立主境義如下說)者是文殊也。光明普見者是毘盧遮那也。准上左方法門可知。又准上略名中亦有此三聖義。准易知。謂此十住法門信位菩薩。初於普光明智中起因果同體信。次於定位正起空智慧觀。於此觀智中深入佛知見。始與法身合不見萬法能所無二也。向果位(佛果也)名憶念諸佛智慧門。向因位(信位也)名空智慧光明門。心(信位也)境(十住也)合能(信位也)所(十住也)無二故。無初(信位也)後(十住也)不同。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不論相好及與神通。一切一乘甚深行門方便雖不同皆此門建立也。是故經中文殊過十佛剎微塵數世界。通玄論釋雲。超十隨眠也。良以大智前無遠近去來。如來應機緣中生死眠夢眾生見去來也(依一乘教如來海印定中影現種種根機。有如上十種見佛不同。其初心人自分有漏心中有生滅斷常去來一異八妄想法執。以此妄想心緣如來功德。變似去來等戲論法也。依三乘教中如來妙觀察智助成所作智為增上緣。擊發大圓鏡智相應淨識。為地前所化有情現變化身。眾生緣此化身變似去來一異等戲論法也)即光明覺品中以一切處文殊表信位行者。即以無作大智置信位中此義也。謂行者起觀照時。翻無明。乃至十煩惱(一貪。二瞋。三無明。四慢。五疑。六身見。七邊見。八邪見。九見取。十戒禁取也)此時無所有(觀照時。所依心性無體故。能依煩惱無所有也)即為詣觀念道場運十步者即超十剎塵數剎土也(謂十步者緣起稱性十步也。十佛國者情有不壞相佛剎也。是故情有十佛國即入妙有十步中。一多自在也。此義具如光顯鈔說)十佛國土若等十步者。九八七六等亦可同等。乃至一步若等十剎塵者即初發心時生佛智慧家。如一人具此功德一切人亦如是。是故一切處有文殊同時說信法。是一切行者悉表從同一大智中出生也。若與此方便相應佛法在自心。無明本際性本解脫。十二因緣即是佛智。是故信位中翻我法故無主無境唯雲空智慧光明門。住位中得佛果故立主立境名諸佛境界智慧門。起觀照時信智向住位者即文殊大智生佛果也。住位智向信位者又佛果生文殊也。釋迦文殊師資義依此立。佛佛道同眾生皆然。准十玄門中同時具足相應門教義理事。乃至師(約此信位決智究竟故生佛智慧家。故師者即一切如來也。下准此可知之)弟(行者。即一切如來之弟子也)法(所得法。即佛法也)智(行者智。即佛智也)主(行者之主。即如來也)伴(行者。即如來之眷屬也)依(行者之所居。即佛土也。此約現當說。可思之)正(即居佛土成正覺)始終悉具足也。若異此者或順權小。或墮群邪。如理可知也。   問曰。當今末法非修禪入定時分。然上多雲定位入觀誰人修之乎。答。雖非修慧證入定以聞思方便應修之。是斂心定也。況宗家立二種定。息心定。自性定是也。以四禪八定等名息心定。一乘定是自性定也。自性定稱性功德故起觀智位皆成其法。無緣眾生雖經多劫不入也。   問曰。必可用入觀方便乎。散位口說不可得成就乎。答。散位情識唸唸流注。佛境真智無由現前。聖教立無禪狂慧名。徒莊我法多成魔鬼業。是故可用坐禪入觀方法。以聖教為明燈能照自心以自心為明鏡能可鑒佛境。   問曰。前雲對明師可辯權實。非智慧洞達者不可修乎。答。必不然。唯可知此五段四對法門名義。辯信住一對之入門者修行自足。   問曰。前雲可離財色二欲。不然者不可修乎。答。彼說上品軌則。入大乘空法者眾罪速滅。設雖破戒漸漸可修之。如修禪要決等說。可思准之。   其信住初後二心能所契合生佛智慧家方便如彼三昧行法記中說。非傳受修行之機量者輒無由顯示而已。   上來釋能入所入對文義畢。此中亦含有能生所生對義。謂不合中央三尊法者不成右方普光明智。不成此智者不生左方空智慧。翻此故有彼義也。可思准之。此中三對法門雖異總是三聖理智相融功德也。   次下一段橫文者如前說。即華嚴顯智成悲十明論文也。隨文釋義者。若修行者者簡定所為人也。此中先若字天台與鹹師釋梵網經若佛子言曰。一一皆雲若者篇韻訓汝也如也。今對告之人佛欲與之說其戒法。必先提起是人令其聳聽。當為汝說應訓汝也。餘之若字如雲若受菩薩戒等。即應訓如也(云云)解曰。此釋意約人用汝之訓約法用如之訓也。此中且雖分人法別。論其實義約人用兩訓無過。約法唯可用如之訓也。其義易知。是故准此釋或雲汝修行者或可雲如修行者也。於二義中後義為便宜。順常途故。即今轉釋雲。如者即若也(即訓雲毛孜也)如常可知之。修者即熏修也。謂愛樂此一乘法深熏修心中也。行者是順理也。謂隨順此一乘理法起三業行也。又如次種子現行也。謂依宿世熏習種子起此大法愛樂現行故也。者者結業屬人。謂修行此一乘大法人也。修行是業用也者是體也。修之行故名修行。依主釋也。修行即者故名修行者。持業釋也。言求大菩提心者者菩提此雲智。就中有三乘一乘菩提。今求前普光明無作大智。約因果相對義者。謂以三法和合心成無作大智之行者求此一乘甚深佛智也。言心者有二義。若言菩提即心者心即佛心也。若雲菩提之心者心即行者心也。如理思之。言無勞遠求者起一乘順理正智空心寂境。故六位因果皆在自心中。是名一切諸佛無依住智。入此門修行名法界不思議乘。菩薩若得此觀智現前。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其義如上說。如說以少方便疾得菩提者即此義也。翻此名劬勞遠求人。論主略中廣論數多解釋中。出三類人嘖遠求失處處充滿。可見本文。言但自淨一心者外除名利之執。內起法空之觀智。何者名聞以我執為根。利養以法執為本。親近善友恆聞實法。先起法空所引加行心(佛性論說三因雲。加行因者謂菩提心等)然後宴坐修行時。正起心境俱空觀智。此中正取法空觀智兼通前加行心也。初心信雖未觀義有厭名利背我法義由此漸開發淨心故。以此為方便漸得空智慧門故也。言心無即境滅者諸境隨心變。心空即境寂也。言識散即智明者取境名識照理名智。境寂故識散滅。真空智是得顯現也。言智自同空諸緣何立者照無相理故智無分別。如日合空無障礙。生佛等諸緣何處立。依常途色聲等十相可名諸緣。今依此論宗大意說也。此次下入二法門義中。即如文雲。諸緣何立。以空智慧光明普見法門入十住初心(等云云)其法門名義如上釋可知之。上來釋總別教義對文義畢。   問曰。如此修行人後生得何果報乎。答。依今生修行力故順次生即如善財童子大威光太子等。即十地窮滿現身成佛益也。如決疑論第二雲。今此現生一生發心相應時。得以正智於分段身作觀行心成。兼修善兼修眾藝觀行心成。來生入變易身。以今生分段之身是過去作業。今身以智修觀行業來生得神用變化生也(云云)釋曰。此中言發心相應時者如前所說。起觀照時信位空智住位佛智和合。此名正智也。次言兼修善者不限此觀。亦通修餘定慧善根。言兼修眾藝者依大慈悲修眾藝法也。法彼十地所修所修萬行等初心修諸行。即成福智二嚴因也。言來生入變易身者得十地意生身也(意者智悲也。菩薩以此二為因受身)言以今生等者舉譬令知之。謂如依過去無明相應業感得今生分段身。以今生正智相應觀行力來生得神用自在變易果報也(變易身種種分別如別說。此中以地上意生身名變易身也。可思之。)   問曰。准賢首大師等餘師意圓教不立變易身如何相違乎。答。依宗家實報有三生。見聞解行證果海是也。彼解行益有二類。善財童子等以分段身極因位是為一類。今變易者如世界性等以上輪王者其身份微細出過諸天。可同變易。然不分粗細之相。唯就過患為一際故別不立變易。今指世界性等報雲變易也。若就其細分言變易者實義無違也。   問。何故賢首等意不分之乎。答。今教意於生死中說實益。故不同彼餘教以變易身或為二乘寂滅處或為地上功德身。唯異法性身皆為生死粗身。於其中而說微細功德故顯圓教德也。雖然其實體異分段故通玄論主分之也。各得一義互不相違。是故賢首大師所依身章雲。問。何故此中不說變易。答。如世界性等以上身份甚極微細出過諸天。應同變易。但以此教不分生死粗細之相。總就過患以為一際。至信滿後頓翻彼際故不說也(文)。   問。何故以善財為分段身乎。答。彼閻浮提勝功德身也。世界性以上報是淨穢無二人中得益也。且出其果報勝相者如彼勝音世界所有眾生。依昔一乘信解力依報莊嚴殊特奇麗。大城名焰光明。百萬億那由他城周匝圍遶。清淨妙寶共所成立。有百萬億那由他門悉皆雜寶莊嚴。一一門前各有四十九寶屍羅幢次第行列。城中所有諸人無不成就業報神通。有大林名摩尼華枝輪。林中有道場名寶華遍照。其前有大海名香摩尼金剛。出大蓮華名華蕊焰輪。其華廣大百億由旬。莖葉皆是妙寶所成。十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蓮華以為眷屬。放大光明出妙音聲周遍十方。彼世界最初劫中有十須彌山微塵數如來出現。佛將出現時。一百年前摩尼華枝輪大林中一切莊嚴周遍清淨。出不思議寶焰雲發歎佛功德音聲。寶華光明騰聚成寶雲。出妙音聲說一切眾生前世所行廣大善根。說諸菩薩所修願行究竟道。出諸如來轉妙法輪種種言辭。現如是等莊嚴之相顯示如來當出於世。廣論第二十四釋曰。問曰。此中一種是人非天龍神。何得業報神通如此。又所居高勝。以何業故得如是。答曰。為於往昔於此毘盧捨那法界智體用而生信心修信解力常信自他凡聖一體。信如此法自力未圓故得諸人中勝報。與毘盧捨那如來同國而生(云云)又雲。問曰。何故此佛蓮華化現出興。釋迦佛母胎出現。答曰。隨根所見。母胎出現唯劣解眾生自根見爾。如離世間品雲。為劣解眾生母胎出等。應大根眾生皆見蓮華出現也(已上)大威光太子者即此國王子也。太子於此世界值遇功德須彌勝雲等如來。證得無量大智門三昧門陀羅尼門。所得功德皆攝五位成正覺。甚深難思不可思議不可思議也。良自非殊特高勝往因何得如此乎。其勝因者即信修如此佛境界一乘經也。其閣浮勝身善財童子得益者。即值遇五十五知識一生極五位修行。彌勒歎曰。一切菩薩於無數劫行菩薩行。汝今一生皆悉具得(等)(云云)此對權教修行讚一乘發心之頓證也。思準可知。   問曰。於此法成信解種子人。若有造惡業墮三途尚有聞法義乎。答有此義也。大經雲。若人堪任聞。雖在於大海及劫盡火中必得聞此經。若人癡疑悔終不能得聞。探玄記第十釋雲。若人堪任聞者謂有菩薩種姓。曾種此一乘善根者堪聞此法能正信受。故雖生在大海龍世界長壽亦得聞此經。此是惡道難處。長壽者如說右脅著地未動之間已經賢劫千佛出世。更一轉時復經爾許時。但暫臥息有爾許時。況其一生何可計知。在中不聞佛法故名難處。若是此法器雖生在彼而亦得聞。為顯法隨機不捨不簡難處故。   問。若堪聞此何故生彼。答。用餘宿業故。龍女聞法等又以龍宮有經故。   問。若生彼得聞何名難處。答。不聞多故得聞少故從多名難。故論經雲。決定信無疑者得聞故。此經雲。癡疑不得聞故。及劫盡火中者此言順西國語。若順此應雲劫火盡中。此言不足。若具應雲劫火盡時在光音中。以頌迮巧略故也。以光音是第二禪免火災。論中言等者等取三禪免水四禪免風。此並是善道長壽天難處。   問。通論色界俱是難處。何故不舉初禪直舉二禪等耶。答。以彼初禪有覺觀故難輕不舉。   問。若此色界俱是難處。何故梵網等經在彼處說。答。此據聖境故。有說法令彼法器眾生亦得聞經。如此所說若就實報則成難攝。又亦從多以為難攝。   問。無色亦難。何故不說彼。答。菩薩不生無色天故。又釋。理實亦聞。但隨相彼無形色絕聽受。故不彰聞也。下二句簡非利益。謂雖生在人中無難之處。然無慧無信終不能得聞   問。人中不聞何不難攝。答。亦從多故。由疑故不信。不信故不受也。由癡故不解。不解故輕棄也。自有受而不解解而不受。是故要須起信翻此癡疑故得聞也(已上。問曰。人多癡鈍。若以此為障者。設雖有信心難入如何。答。癡有二。一頑愚癡。如牛羊等癡。二邪見愚癡。利根聰明心遊理外。初癡人遇善友起順理信心。後癡人還背善友。聞法重障多以後愚癡為本也)又清涼疏雲。理實八難皆容得聞。又劫火之言兼佛前佛後。劫壞之時無佛出。故修羅地獄容在海中則兼數難矣。今經但雲劫火。則正在火中亦容得聞。以眾生見燒之處有不燒故(此處出乘戒緩急四句。一乘緩戒急者。生北洲等不聞法。二乘急戒緩者。生三途中不礙聞法。佛會中多有龍鬼等類。三乘戒俱急者。生人天聞法。四乘戒俱緩。則處三途諸根不具。可思准之)演義鈔釋火中文雲。即法花中意(謂眾生見劫盡我此土安穩文也)華藏品雲。劫燒不思義所現雖敗惡其處常堅固。即明火中聞也。火浣之布火中之鼠。炎鐵團內而有蟲生。眾生業殊。豈妨火中聞法。方對海水之內正在其中(已上)又一千聖王退大心生悔恨。於一劫中隨大地獄。依前發願力莊嚴心故不受燋然苦。如千佛因緣中說。此即燒處亦有不燒。若有宿種於此中亦應聞法(此私檢加之)是故宗家依此等義處處結釋雲。宿成堅種三途聞教。深有信欲。海水劫火不能為障(云云)又設雖受重苦。依昔聞法信解種子故有預如來足下光照頓成就菩薩十地。具如小相品地獄天子得益中說。廣論第七十七釋光觸因緣雲。第二蒙光觸者何因緣者。經意明先世有信心故。如經雲。汝往昔親近眾善知識即明昔曾有信心之種。雖造惡業生於地獄。為有信種光及其身。苦息種存便能發意捨身生天。若無先世信種設光照身者不覺不知。又雲。眾生昔曾聞此無性法身大智慧之種。方堪得聞如是妙聲迷除得道(已上)解曰。宗家於此中出三重大益皆是十地益也。一諸天子聞天鼓說法得十地。二此天子從毛孔中出花蓋雲。見者得輪王位。即是十地也。三輪王放光明。遇此光明者亦得十地。此三位皆齊等。同時頓成。此名三重頓圓大益。是如經文並探玄大疏演義等中說。又第十地菩薩受職灌頂位。足下百萬阿僧祇光明照十方一切地獄有緣眾生。一乘信解眾生亦可得一乘益。十地論意亦同此說。如此惡趣聞法義文理不能具出。又欲天雖欲樂熾盛。其中又有深修梵行。三災劫末時雖非法強盛。又萬餘人眾生厭不善好善法。但深離名利邪求過失。結真實信欲種子。生死軍中被金剛甲冑。煩惱泥中朋覺性芽莖。如理可知。   問曰。如此甚深佛法可為聖者分。凡夫何修之耶。答。得善見藥知病患早愈。聞甚深法悅機緣時至。因緣和合凡夫蓋期妙果耶。設雖聖者無其根機不信受。如廣論雲。設使三乘根種六通菩薩尚自懷疑。凡流之中一乘之性處凡流而信入。如下經自有明文(云云)明文者即出現品中無量億劫修行菩薩未聞此經。雖聞不信。是為假名菩薩文是也。良以放光動地德非信心緣。鬼畜修羅亦有奇相。何足怪之。唯莊三法於自體期一果於初心。誠是奇特之事也。是故唯可依宿緣有無。何以凡身為非機乎。何況出世之如來者諸佛本智之妙果。輔佐之菩薩者諸佛差別之妙行也(即是大乘行者之妙行也。然聞佛果為五位法。故依攝末歸本義雲諸佛妙行也。或深位菩薩皆住佛境。然為初心人作勝進軌則。其法則亦佛佛道同。更無異轍。就其實德雲諸佛妙行。即不改本文也)若唯果佛者塞進修之道。若唯果人者失所證之位。因果相從勸凡夫之無性。主伴連屬示成佛之有便。若信此方便者。如來滿足乎出世之本懷。眾生攀附於入證之直路。若不然者大車徒歸也。佛道彌難進寶船空碎也。苦海倍易沈。誰有智人卑下為德而拋無價之寶珠。信順為過而背法帝之敕命耶。如廣論第十一雲。舉眾所為因緣者。明佛出興世所現依正二報大集普賢菩薩眾海意。為令眾生見果生信修行故。此是舉果勸修生信分。如來是十方諸佛正覺根本智之果。十普賢等是十方諸佛差別行果。舉此二法中因果報得令眾生信樂修行趣入故。如三轉法輪中。一示相。八相成道是。二勸修。以觀果知因勸人天等修學。三證同。雲我與汝等同。如是三乘一乘等證。今此一乘中將此佛乘根本智果普賢遍法界行果。勸令大心眾生生信修行。此乃即是五位中十一地普賢等覺位門。十方諸佛成佛竟亦行之不息。如初發菩提心者行之不息。今將此位以為信門。若不如是以何為信入。故佛果後普賢行純是利他。初發心已後普賢行是自利利他行故。今此初眾並佛所為如是。舉果勸修令生信樂修行趣入故。今之經大意為若此也(已上)良以如來說法之儀式必主伴相從。菩薩聲聞定對如來問答發起。其軌儀皆驚乎耳目。其法則悉授於眾生。若眾生苦佛。若非情若情。若有所作者於性起緣起門互無非本影。是故石面遺輻輪。龍窟留真影。闡提朋覺性之芽。定性醒寂滅之眠。皆得種子於二門之庭。瞻結實於一樹之上。依之諸佛醫王見定性聲聞必死之病人敗種闡提爛壞之屍骸。更無猶預永不怯退。且浴三乘之法水終授一味之甘露。能所之別體尚情識之分別也。一智之所照悉無非海印之威神矣。千川歸海豈待召請乎。萬草生地誰勞思慮乎。萬物已有此理。佛法何無作用乎。當知順違待人之信否。深法無佛之簡別也。如廣論第六雲。設有聖說凡夫不信不證此經當滅。若不如是付屬凡夫令生佛家聖位菩薩有一切佛世界微塵數。如來何慮此經散滅。當知如是如來意者令諸凡夫而起信修得生佛家。不念已齊佛位諸菩薩眾。諸有行者應如是知。又同論第十九雲。若無實得者佛教豈是虛行者哉。聖者立樣令凡實得終不虛施。應如是知。應如是信。不自欺誑。若有人言此經非是凡夫境界是菩薩所行。是人當知滅佛知見破滅正法。令其正教世不流通。令其世間正見不生斷滅佛種。諸有智者不應如是不勸修行。設行不得不失善種。猶成來世積習勝緣故。又決疑論第一雲。一切內外經書設教。皆令自身心中以法行之學之。不可推之與先賢聖者。聖者無教性自天然。同論又雲。修行者莫思此經法深遠難到難入。若不發心信解修行恆在生死長遠。未有休期。何如一念歸心(云云)如此教誡非一。有心人勵思可修行矣。論主通玄居士握三藏法門之汲引。酌諸佛智海之玄底。神智明於內祥瑞顯於外。所謂嶮路無人猛獸負經論。龕前求水風雷化瑞露。夜秉神筆舒玉齒之祥光。日探幽玄感天人之給膳。遂使隱化之日。及成墳之時煙雲凝布巖谷振蕩。群鳥亂鳴百獸奔走。白光從頂而出上徹太微。當知文殊普賢之幻有。淨名遍行之真身也。知機宜垂勸化。不可不仰信矣。   問曰。一宗諸師解釋非一。就中香象清涼等諸師於今經典造數多解釋極美盡善。何故今就通玄解釋立此圖印耶。答。開演義理良諸師解釋為可足。然通玄大師見諸現繁釋嘆曰。惜哉勞文白首不暇修行。仍就觀行法開廣略要門。若好三昧行法者。專以彼釋可為依憑。依附一師為防臆說。不出繁釋依護初學也。又是示定散俱行之用心。何勞出重重文證乎。其餘義如別記說。述懷頌曰。   我今遇遺法 如在世尊前   雖生佛滅後 已開佛知見   禮轉法輪方 悲泣懷戀慕   略釋微妙義 頓入解脫門   華嚴修禪觀照入解脫門義卷下   沙門高辨雖遊浪物表手不閣聖教。久探彼玄意適得此要門。聊以持念之。餘暇粗示修行之用心。此非名利之悕望。偏求勝進之直路。於時承久二年九月三十日夜於西山石水院禪房記之。 ******   No. 2332 華嚴佛光三昧觀祕寶藏捲上   (此法最深祕密也。非傳受修行人者。輒不可持之。必莫聊爾而已)   佛光山寺禪堂院沙門高辨集   今將釋此三昧觀。大文有三。總示大意。二出教證。三料簡正修義。   初大意者。欲修此三昧法門者。先須起文殊大心。簡擇一乘實法。起普賢妙慧。修一乘勝行。初者即是一乘信也。後者即是一乘行也。問曰。信者是生得心。善十一中信心所也。若以初心為一乘信者。對善友聞教法後可起此心。然者何為生得善乎。 答。以信為生得善者。是不聞教前信心也。宗家釋雲。信者聞慧為體(云云)此聞教後信心所也。是故起此信名文殊。修此行名普賢。此信行具足名毘盧遮那。依此法則以成立身心故。遍週五位齊等如來。今則居信位(依圓融門。一一位有佛果。今且依行布門作是說也)修行時即發心住入心也。所得果即生佛智慧家也。此義具如信種義·解脫門義等說。今三昧法門究竟彼信行甚深祕要也。如廣論雲。令信心者了心境廣大無盡無礙與法界虛空界等。明其自己法身智身願行亦等故(云云)思之可見。   第二出教證者。宗家三論中有五章正文。其第一者。   釋華嚴經十二緣生解迷顯智成悲十明論雲第十明十二有支是大生死之源。如何超度彼令迷解同佛大智大悲成大法門一切智海佛功德海者。如華嚴經第二會普光明殿中說十信門。如來足下輪中。十度放光。其光從如來眉間毫相中出。照曜十方世界已。來入佛足下輪中。以明佛果光明用成信位。其光名一切菩薩智焰照曜十方藏。其狀猶如寶色燈雲。以此光明從足輪中出。初照三千大千世界。令修行者隨光心作光明想。遍照三千大千世界。作此想成已。其光明照於東方十三千大千世界。四維上下亦復如是。次第一周。一一方所想成。十方過此。此是初觀。第二次第乃至第十。倍倍增廣。量度想念皆盡虛空。令其自心亦盡虛空。心同虛空。其心自定。朗然安樂。方從定還起。十方觀四維上下。周遍推求自心。內外都無所得。方始了知空慧現前。名憶念一切諸佛智慧光明普見法門。在此位中。定亂俱忘。名初發心住。以此空慧觀察世間一切眾生及以國土。皆如幻化無有體相。同佛空慧解脫法門。入佛知見已。以此名念佛門。以無念正慧相應故。入十方境界念佛門。空慧自性普周遍故。及一切佛成正覺轉法輪。三世劫在一時。無時分延促之相可安立故。如經廣明。入此十種廣大如虛空量念佛門。方入海門國第二治地住法門。方廣達十二緣生海。成普眼經。及成十波羅蜜行海佛功德海。入清淨無染大悲蓮華無垢大智普光明海(云云)   解曰。十二有支者。是無明·行·識等也。言如何超度彼者。於此具縛身超此十二因緣海。同如來大智大悲也。於中言迷解者。十二有支相續連環。如禁閉囹圄繫縛扭械。今修此觀門。現身解脫迷惑繫縛也。於中有相順·相翻二義。言同佛大智大悲者。相翻脫也。謂從無始已來。十二有支相續波流。今起發心住中無依住法空智防有支流。即初無明支翻成同一大智。依無明生愛·取。依大智生大悲。此相翻脫義也。言成大法門等者。相順脫義也。謂十二有支充溢三界。如大海水。如密嚴經雲。始從梵世至非非想。唯因緣起(於中雖有支分具闕。染分緣起義皆同)轉大生死源故。成大法門。無明愚一切法故。轉彼成一切智海。於十二支中。行·識·名色等。無明所成妄法也。萬行諸波羅蜜。一切智所成功德也。福智充溢生死無餘。如海水故雲海也。言量度想念皆盡虛空等者。謂上所觀十重倍倍。其中有須彌大海乃至佛菩薩集會。今皆盡此境界歸無相法空也。何盡之耶。謂先佛光周遍無盡虛空故。我心亦與佛光俱周遍見其中境界。然起心光照彼性。皆空無相猶如虛空界。虛空者猶諸色齊限。為色被障礙。其自相無體。無體故即本不生。是法空性也。謂依佛光故見十方界中諸境。依我心光故照諸境無相理。境界無相故同虛空。虛空無體故入法空理。是故上十重量度想念皆盡無相。猶如虛空無相。且以無相虛空為同喻。而理實虛空亦盡也。言方從定還起者。謂上一重未推求心性。先約所觀境觀無相性。是故似能所未亡。是故亦在定中推求能觀心。暫時起能所分別。是雲定起也。是此第十重。言其所觀雖有十重。兼其能觀心有十一重也。   問曰。此中前所觀光明於何處盡耶。答。光明是入禪方便也。是故藉光明照觸。心周遍盡虛空界。觀見虛空所有法。捨光明觀法無性理。亦觀虛空無體義。亦觀能觀心無體義。心不見光明。光明亦不自住也。例如瑜伽宗字輪觀中見字相觀字義時。捨字相字相亦不住也。是即入禪法則也。即如常途禪法於鼻端臍輪等置心。得心止住已入無相等觀。捨鼻端等心不住亦無別相也。若又強尋其義者。彼虛空所有人法皆為無相觀所緣。其中有毘盧遮那海會。此光明即彼足下光明也。海會既為所觀。光明豈有別體耶。是故論本文別無盡光文也。   問曰。經中出光明所照一世界上下雲。百億四大洲乃至百億色究竟天(云云)此中無三惡趣等。豈不為所觀耶。答。就遮那說法處出之。理可有三惡趣等也。凡諸經放光所表有別意。說眾生離苦得樂益。多出光照惡趣行相。如諸經說。今令行者成立一乘信法。是故一一閻浮提中毘盧海會周遍。思之可見。   問曰。俱捨等說大千界頂至梵世。今雲色究竟天。何相違耶。答。此義大小乘諸說不同。靜法大師出諸說已。評曰。問。此上諸說。何者為定。答。若約至教定量。則此經為定若依各隨機說。則一切皆定(文)   問曰。此中不出無色天。不為所觀耶。 答。演義鈔會金光明經大千界頂非非想天文雲。今依二經者。即金光明經及此經文。約有處所但至色頂。約該地法遍於四空。四空無處隨處得果。如在欲界得無色定。即於欲界而受果報。故無別處攝在二界(云云)如文可知。即攝在二界也。   問曰。如來初成道第二七日放此光明。何卻現菩薩生等。又始出世。何因現般涅槃。 答。清涼大師釋此義雲。約微細門融三世故。又探玄記答此問。引經文雲。下文雲。於一念中顯現三世一切佛事。此明現在攝過去也(云云)   問曰。既有多種佛身。為能照是報。所照是他身耶。答。大疏又釋此義雲。亦非能照是報所照是化。以放光身在摩竭故。此經報化融故。大菩薩等。化處見報。下位之機。報處見化。二不並故。能照所照唯是一佛。顯佛自在超思議故(文)   言憶念一切等者。法門名字也。其義如解脫門義釋。言在此位中定亂俱亡等者。有二義。一在定中求能觀心名亂也。二通一切定散也。言名初發心住等者。十信位中。以善心所十一中生得信心所。緣如來十德。起欣求心。得信位名。今定亂俱亡。捨三界遍滿十二有支。能觀亦亡。即大空智門。此即分同圓覺經非幻不滅義也。又分同涅槃經無我法中有真我義也。此智慧正在佛果。先信此智名信位。於信位終心中。依方便定力起此空慧。決智必定結成信智種子。是名發心住也。是故如來足下有四十種光明。是四位也(論家釋意也)信是生得善故。在凡夫心中。今生佛相對信住相順。是名發心住也。言以此空慧觀察世間等者。出第十一重觀中能所俱離行相也。   問曰。第十一重中。唯盡能觀心。何觀眾生國土耶。答。言第十一重盡能觀心者。剋此重所觀體作此言。理實觀心即觀境也。   是故上文雲四維上下周遍推求內外無體者。十方所有諸法皆如幻無體故。心不在其中也。其中人法若有自性者。心亦在其中。內外者亦不限一法有多種。可思之。如此同空慧。名入佛知見。名念佛門也。   言以無念正慧相應故入十方境界念佛門者。眾生有念。念者人法二執分別也。無念者無人法二執分別念也。言十方境界等者。如上文雲。十方觀四維上下。周遍推求自心。內外都無所得(云云)如法華雲。深達罪福相。遍照於十方(云云)謂執四大五蘊為我。我體立必有依止(依小乘一義。無色界無處。云云。然有四蘊依止。然依大乘。又有別色。餘二界必有方所。依止及方所立故有十方也)十方所有法能所俱空性為所依。異凡夫二執故。雲十方境界念佛門也。言空慧自性普周遍故等者。十方立故有三世。謂如東方非西方等。即過去非現在。現在非未來等也。順此見故。成道時非轉法輪時等。乃至滅後非在世。在世非滅後。我非佛佛非我。如是有無量人法差別。迷悟縣隔。今為空慧所照故。我即無我。佛亦無性。無三世差別。無人法不同。成道轉法輪等俱不移一念。住行向地漸次俱在一法界中。非二執分別安立故。雲無時分等也。言十種廣大等者。可見經文。十種者即十十無盡也。增數減數皆雲十顯無盡。六相圓融十玄緣起妙義皆在此中如別說。言方入海門國第二治地住等者。於上空慧無盡大虛中。出生不空功德。此不空者上空之德也。上空者此不空之體也。空有互相成。以此大智達十二緣生海。即成佛功德海。總持此法名普眼經也。是故海雲比丘十二年觀大海。海上如來出現即說此法門。於中十波羅蜜行海者。因位功德即十度也。佛功德海者果位功德。即下所說大智大悲也。於中言清淨無染者。此大悲永離愛見染習故。言大悲蓮華者。大悲含育眾生如蓮華含果實。或大悲令眾生得法樂。如蓮華開敷也。言無垢大智者。永離所知垢濁故。 言普光明海者。此大智即一經所詮普光明智也。海義可知。以下諸文准釋可知。煩多故不用繁釋也。 二略釋新華嚴經修行次第決疑論第一雲。如來足輪下光。是信心者作觀隨光引心漸令心廣大。其光於初會中眉間放出。照十方已入足下輪中。名一切菩薩智焰明照耀十方藏。其狀猶如寶色燈雲。作是觀時。作白淨寶光明想。初照三千大千世界。作想成已。第二其光至於東方十佛國土。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悉皆遍觀。第三光照百佛世界。十方遍觀。第四光照千佛世界。十方遍觀。第五光照十千佛世界。十方遍觀。第六光至東方十千佛世界。照百千佛世界。第七光明過百千世界。照東方百萬世界。第八光明過百萬世界。遍照東方一億世界。第九光明過一億世界。遍照十億世界。第十光明過十億世界。遍照東方百億世界。千億百千億乃至不可稱不可量盡法界虛空界作光明想。如是四維上下。如虛空光照耀成已。然以此光明一念十方遍周。然後照此能觀光明之心。無體無相。無身無心。無內無外。無中無邊。無大無小。一切皆無。名為法身。於此法身無作性海。體無一物。唯無依之智本自虛空。性無古今。體自明白。恆照十方。無有本末方所可依。名曰根本智。名為智身。一切眾生同共有之。迷之不了。用作貪瞋。著我我所流浪生死諸惡道中。妄想執固。隨自心所作行業流轉。非他能與。若能如是觀照力成方能顯得。不是修生。如是相應名十住初心初發心住。便同善財童子妙峰山頂德雲比丘所得。憶念一切諸佛智慧光明門。與一切諸佛同一正智家生。故言初發心時便成正覺。與此無依智慧相應已。十信心滿入法智流。以十住波羅蜜智行嚴之(云云)   解曰。依此論說。十重俱無盡心文。以十重為方便。別起觀智空能觀心。雖然唯是文有具闕不同也。第十重盡虛空同心方便。委細解者。又可同上義。論義者前雖有異解。修禪行人可知其實。思之可見。又教理分明也。十明論第十重虛空想盡。外從定起觀心故。若無此說者。決疑論可為別說。不然故。決疑論文不具。於此中第八重一億者。依探玄記·大疏等意千萬為億也。下可准知之。   問曰。依俱捨。於一大千界有萬億四天下。今何故雲有百億耶。答。刊定記會此難雲。若依十十變數。則一三千界有萬億四天下。若依百百變數。則有百億四天下(云云)思之。   三廣論第二十五雲。三光明覺品。令信心者自以自心光明覺照一切世間。無盡大千世界總佛境界。自亦同等。以心隨光一一照之。心境合一。內外見亡。初三千大千世界亡。次還以東方為首。光至東方十三千世界。照百三千大千世界。如是十方十重倍倍周迴。十方圓照身心一性。無礙遍周同佛境界。一一作意如是觀察。然後以無作方便定印之。入十住初心生如來智慧家。為如來智慧法王之真子。一如光明所照。如經具明。不可作佛光明自無其分。須當自以心光佛光開覺其心圓照法界(文)   解曰。依此論說。異前諸文。此於十重觀中。隨一一重亡能所。即如文雲。自以自心光明覺照一切世間。無盡大千世界總佛境界。自亦同等。以心隨光一一照之。心境合一。內外見亡。初三千世界亡。次還以東方為首。光至東方十三千世界(等云云)此中言自亦同等者。即盡能觀心。言三千界亡者。盡所觀境也。   問曰。若為有於十重中先周遍見其四洲大海等事境已。後還初從一世界空事境。次至十世界。如前空第二世界事。如是至第十重義乎。答。不然。何者。初觀時未見第二重等事境故。隨光明漸次遍觀已。至十重遍觀已者。有何義復作十重觀耶。是故唯隨於一一重中作事理觀也。是故文雲。初三千大千世界亡。次還以東方為首。光至東方十三千世界。照百三千大千世界。如是十方十重倍倍周迴(等云云)既雲亡一世界。已後復以東方為首。光至十世界。明知出初入觀之漸次也。文相顯然。不可生異解。思之可見。   四同論第二十七雲。一釋品名目者。此品名光明覺品。為明因如來放十信中足輪下光照燭十方。初雲一三千大千。以次十三千大千。以次增廣至不可說法界虛空界。為明無盡令信心者了心境廣大無盡無礙與法界虛空界等。明其自己法身智身願行慧等故。以光所照覺悟信心令修行故。以是因緣名光明覺品。修行者一一隨光觀照十方已。能觀之心亦盡。即與法身同體入十住初心。入信心者一一隨此寶色燈雲光。觀內外及方所。總令心境無有內外中間。方可入方便三昧入十住法門。若不作此寶色光明觀。不成一切普賢願海。神通道力諸佛大用皆悉不成(文)   解曰。此總出三昧觀利益並行相也。利益中言方便三昧者。雖非彼根本三昧。以攝心方便入十住初心故。立此名也。是故上文雲入十住初心者。即此義也。   問曰。十住品經文。法慧菩薩說十住法時所入定。名菩薩無量方便三昧。今名言豈非此義耶。答。此方便之言。約位局。約義通。何者。初心行者正居信位。彼十住法體非今所得故雲位局也。約智性同體義故其義通也。如廣論第三十三雲。一切修道者。初以聞解信入。次以無思契同。依本無作用之本智慧故。須入三昧。以淨攀緣染習力故。無作真智方明現故。以是義故須入三昧。又雲。是方便是名無量。以淨無量妄想故。不可以情量思度所知故。故名無量方便三昧(已上)如此等文處處非一。今所者雖正不入此三昧。以聞解力以學此三昧故。雖淺深異智性同體故雲義通也。   問曰。如廣論第九十二雲。夫修道者。皆須信心之後。當須要以定門以為方便。得定之後方堪起十方觀。七覺支觀用會心境遍周定亂雙融。身邊見謝。始名見道。方堪修菩薩道具菩薩行。隨俗多生在真一念(文)准此文證。既雲得定之後堪起十方觀(言十方觀者。上所說十方境界念佛門也)又立見道之名。然未得定人何修此觀耶。答。如上所說方便義。今得定之言亦有位局義通義也。約加行根本立定名。見道義亦可爾。猶如彼立真假二種無漏時以三賢以上名相似無漏。今於初住立見道時。今行門信位終心即是相似見道也。如廣論第二十九雲。入此信者皆無有退故。設習氣未淳熟者。暫時念退。信及住位一往不退為正信(云云)解曰。信及住位者。即如汝所引文。修道人於此教法起信心。後修此定法也。此中信者即聞信也。未成信根。起此信修相似定。至相似住心時。立一往不退義。若不然者。可雲習氣未熟暫時念退等耶。是故論第九十一釋勝樂國妙峰山義雲。言妙峰山者。意明。從定方能顯發自心根本智慧。如諸佛見萬法無性萬法無相萬法無依萬法無有本末住處。契此法已。名為住佛所住。方得見亡業謝。生聖智流中。學差別智成就法界無限普賢大用。廣化無盡一切法界眾生。皆使入於根本智之知見故。亦可。凡心初學先入山樂靜。方學定心用現正智。亦是方便。亦可得名勝樂國妙峰山也。以心離俗境樂修寂靜亦是勝義。引凡方便種種利生。但不住其中也(已上)此中於凡位初學亦立方便三昧名。如第七十七論雲。方便三昧者。任無作性蕩然自定。不收不攝。任心自安。萬惑自淨。道自現。爾身可任用施為。不失其理。然以普賢願行方成悲智大用無作法界緣起之門(文)解曰。加行根本雖淺深不同。至今觀門第十重。位實有任無作性蕩然自定之處。約此義通立方便名。然約六相圓融門。適真智現前時。亦無初後別也。是故如來於眾生心中成正覺。眾生起佛心一分亦成如來。即此方便三昧之義也。是故彼十住法體雖非今所得。但假此眾緣令信住相順。纔起初住入心一分。即是相似定。斂心定也。非正住法也。故今言方便三昧者。即是入真之加行也。即是信位之終。住位之初。背我法迷執順二空正理。信根決定道心堅固。一切一乘行門非此處不立。是故行者須初心厭名利欣實事。近善友聞正法。依此方便入信位初心。彼信心相續不退失。今依方便三昧信智決定。是即信位終心也。此處名初住入心。無始已來未起此心。若纔入即無退失理。此義具如信種義中說。一乘深教信不退義。於此處立。良有深意也。   五同論又雲。二明信心者心地增廣其光漸增。其光漸增者。明信心漸勝。如文可知。一一隨光所照之境。以心觀之。隨方令心無礙。盡十方總然。十方觀遍唯有能觀心在。復觀能觀之心。亦無內外。即十方無礙方入十住初心(已上)   解曰。此文亦隨重重修事理觀也。即文中言隨方令心無礙盡十方總然者。約第一重修事理觀也。次言十方觀遍者。約十重說也。次言唯有能觀心在等者。約第十一觀能觀心說也。次言亦無內外即十方無礙者。即約盡事理觀說。上句令心無礙文。亦例此可知也。   問曰。唯直可修事理觀。何故煩用十重光明周遍觀門耶。答。如上第四章所引第二十七論文雲。   令信心者了心境廣大無盡無礙與法界虛空界等(云云)又決疑論第一雲。如隨光引心令心增廣。有二義。一入智境界。猶如虛空本無中邊。二隨智行慈悲度脫眾生。亦如知境無有限極(等云云)是即如來引機之善巧。文殊攝生之規模。海印法門之船筏。高山頓昇之梯橙也。一切菩薩直進證入門。離此不成。是故論雲。若不作此光明觀。諸佛大用皆悉不成(云云)如上所引可知之。   第三正料簡正修義者。問曰。依前教證。此三昧觀總有二說。依何門可修之耶。 答。三論兩說。俱一師祕談也。隨意樂可修之。但初心行者後說可順便宜。串習以後可隨意樂。何者。觀門法者先從狹至寬故也。   問曰。依彼說。於第一重皆亡能所。何故至第二觀等亦起能所分別耶。答。初心廣觀難熟故。先於一界亡能所。如一界亦多界亦爾。然為令信心廣大成就等虛空界法身智身大悲願行等故。重重皆起觀智也。謂重重能觀是智身也。重重所觀是法身也。彼所觀中。依緣佛菩薩萬行起大願。依緣眾生界起大悲也。依諸行具足故。是為一乘甚深三昧。初發心時便成正覺義。即依之立也。此即觀門之通例也。初不可疑。如彼法界觀十重觀門。十重中亦有重重。又如圓覺觀。歷四大六塵起重重觀智。又如真言瑜伽字輪觀等。於一一字門觀性相。施轉絞絡後總結名無分別觀也。若依此說。修者先觀佛光可徹東方。於東方中有四洲大海圍山。菩薩初生·出家·成覺·說法·入滅。四王·忉利。乃至色究竟天。毘盧遮那界會等。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如是。於此中人天菩薩為人空所照。須彌大海等為法空所照。能觀心亦無體無相。即於一世界能所俱亡也。以下九重可准之。但於第一重。周遍觀故。中間八重雖非委細。至第十重殊可觀能觀心無相義也。中間串習自起觀智。無相義顯現也。但於盡此能觀心有二說。如廣論一文雲。自亦同等者。第一重盡。如餘廣略論文者。第十重盡也。即文中。第十重已雲唯有能觀心在等故也。於此二說中。於第一重雖盡所觀境不盡能觀。至第十重盡能觀心。是又為便宜。即至第十重應作是觀。我今於十方盡虛空所有諸境。皆無不觀照(即十明論所說還從定起者。指此觀智也)彼諸境皆因緣所生。本自不生。無體無相。即同虛空界。我心亦無體無相。本自不生。同虛空界。然虛空者諸色際限。猶為色被障礙。即無虛空自相。本自不生。即法空性也。於此心境寂滅理中信智決定。即發心住入心也。行者至此即得好相。可令與修多羅合。若精進修之者。在自心自可明記而已。但如真言宗梵字觀等者。初令觀一字。又加二字。串習以後加數字。如此初心先觀一世界。乃至經數日後加第二重。串習以後滿十重。乃至觀能觀心。如此勤修者。隨於一重觀事理。為初學隨宜也。但當今末代。不值行門智識。但恃教理知方法。依信智起修行。是故若守一重雖經數日。恐觀行難熟。不涉十重者。至第十重盡事理觀。亦以為隨宜也。如彼真言宗梵字觀等。本書中雖作前說。學者未必用漸加之方便也。是故二門俱可隨意樂也。   問曰。此觀門中。何處有起二空觀智文耶。答。盡彼心想。豈非二空耶。然又以二空為入門。即如十明論雲以此空慧觀察世間一切眾生及以國土。皆如幻化。無有體相等(云云)又如廣論第二十五雲。無盡大千世界總佛境界(等云云)解曰。言大千界者。即舉所依兼能依。是故雲佛境界者。人法二空理。乃至依二空故十十無盡。主伴具足。帝網無盡。因陀羅網境界義顯現。深思可見也。   問曰。觀足下光明者。可觀其佛身耶。答。然也。先可觀佛身。其方法者。先於行者前可觀寶座。座上可觀佛體。   問曰。其寶座形貌份量。何可觀之耶。答。如廣論第十雲。二陳座高廣者。經但言高廣。不言量數。今以例比之。如下十住位中帝釋天宮佛座。高十千層級。十行位中夜摩天宮佛座。高百萬層級。十迴向住中兜率天宮佛座。高百萬億層級。高廣隨位各各稱。以次類之。十地之位。他化天宮。其座高億萬億層級。彼天宮已超化樂。故第三禪中說十一地。又超二天倍倍更高。十地品不言佛座層級高廣之量也(云云)今准釋此義。可觀五層座。積集五位修行故。如同下文雲。以實而論。佛座高廣無有決定大小高下可得(云云)高八尺。廣七尺。如次表七覺·八正也。其形相如經說。摩尼為臺。蓮華為網。清淨妙寶以為其輪。眾色雜華而作瓔珞。摩尼光雲互相照耀等(云云)次於寶座上可觀毘盧捨那像。其形者。一乘教主戴著花冠瓔珞莊嚴等身量也。其手印者。可依唐本善知識中尊圖。屈二肘近身。以二腕向外。以二大指捻二中指甲初分。餘六指舒屈如承物勢。是則說法印也。或如常說法印可觀之眷屬菩薩等。可任意樂。其中殊普賢·文殊。或可加觀音·彌勒。何者。廣論三聖義中。說行者成佛三聖。雲文殊·普賢·彌勒。又說大悲行三聖。雲文殊·普賢·觀音。出已成果三聖。雲文殊·普賢·毘盧等故也。或五十五善知識等。可任其意樂。或好廣觀者可觀普光明殿等。廣略可任意樂也。   問曰。入堂坐禪外。常懸心修之時。十重觀必雖不盡。有修行義耶。答。餘時唯廣略可任意樂。若欲略者。唯觀一世界佛光。可令遍滿一世界盡心分別。不盡十重無過。又可修其中法界觀等也。又常可誦光明覺品也。   問曰。此三昧觀。通玄論主外。又有祖師所說乎。答。香象大師華嚴傳第四雲。解脫禪師居五臺西南之足佛光山。立佛光精舍。依之綜習。脫常誦法華。又每讀華嚴。曉夜無輟。後依華嚴作佛光觀。屢往中臺東南華園北古大孚寺。求文殊師利。再三得見。初則禮已尋失。後則親承言誨。告脫雲。汝今何頂禮於我。可自悔嘖。必悟解耳。脫敬承聖旨。因自求乃悟無生兼頂法華。遂懈茲獨善。思懷廣濟。祈誠大覺請證。此心乃感諸佛。見說偈曰。諸佛寂滅甚深法。廣劫修行今乃得。若能開曉此法眼。一切諸佛皆隨喜。脫更問空中。寂滅之法若為可說得教人耶。諸佛即隱。但有聲告曰。方便智為燈。照見心境界。究竟真實法。一切無所見(廣文可見)又釋明曜師事解脫禪師。依脫禪師習佛光觀。嘗絕粒隨脫往大孚寺。祈請文殊師利到華園北。遇一大德。客眼異常。從王子燒身谷出。徐徐直進。至大孚寺東佛堂南。將欲東趣。曜欣躍戰懼。肘步而前望。親承接足。盡其誡敬。未至數尺而忽失之。悲慨良久。彌增懃勵(云云)如論雲。若不作此寶色光明觀。不成一切普賢願海神通道力。諸佛大用皆悉不成(文)明知千古同規。萬聖所游之大道也。經中所說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即自開解。不由他悟者。即此觀所得也。餘入堂修觀律儀。並四儀用心。調息調心方法等。如自他宗禪門修證義說。恐煩不別出之也。 華嚴佛光三昧觀祕寶藏捲上 華嚴佛光三昧觀祕寶藏卷下   (此法最深祕密也。非傳受修行人者。輒不可持之。必莫聊爾而已)   佛光山寺禪堂院沙門高辨集   問曰。禪門中有光明王勝幢陀羅尼等修禪相應陀羅尼。如此若有此三昧相應陀羅尼能成義利耶。答。有此三昧相應真言。所謂光明真言是也。又前方便時。可唱三歸。又將誦光明真言時。先可唱文殊·普賢·觀音·彌勒名字。又可誦十二白光神名字。其名字者。鬱多羅伽神。勇健神。強力神。雄猛神。智行神。自在神。善辟神。鳩摩羅神。難勝神。白光明神。白光明王神。藥王神是也。禪經雲。此諸神皆是五地大菩薩也。若有病者應念此神。此諸神令行者得見彌勒菩薩。於彌勒菩薩所見文殊師利等一切諸菩薩及十方佛(略抄)今此三昧法門。文殊·普賢等五聖。並五十五知識所成三摩地門故。此中彌勒攝德成因智識故。為行者示當成果故。我等必可值遇此諸聖。然或有病惱不堪修道。或犯淨戒。多可有摩鬼障難。然禪經雲。是諸神王為犯戒者說懺悔法。令得見彌勒·文殊師利等諸菩薩。後得道跡(取意)又上文雲。若令彼神疾疾來者。當淨澡浴不食五辛不飲酒不噉肉。於寂靜處一心數息稱彼神名念彼神像。一日至七日。雪山大神與十二白光神等至行者前。先為說法。後授與藥。復教十二門禪(云云)是故致心可念其名字也。   問曰。以何知光明真言此佛光三昧相應真言。若為有所相承乎。答。談不輒。載別記(云云)然出觀時思惟甚有深意。須示其實義。真言曰。●●●●●●●●●●●●●●●●●●●●●●●。釋曰。●者一切真言本母也。●●●●四字合成三身具足義等如常說。●●●●●●●●●●●者。不空毘盧遮那大印也。是即毘盧遮那如來之不空大印也。即雲●●●●●●者。●●者是摩尼珠。即一切如來福德聚門。即下大智大悲所生功德也。●●者是蓮華。即一切如來法身。又是大悲也。●●者是光明。即一切如來大智也。上三種是不空大印體也。又●●●●●●●者。是法界體性智。毘盧遮那如來以法界體性智為不空德。●●●●者。大圓鏡智也。能以法界智為所依印現三十七尊等塵數海會也。次言●●者。是平等性智也。如摩尼珠明淨無垢。此智能淨俱生我法二執差別垢。證平等性理。是故寶生尊從此智生。次言●●者。是蓮華妙觀察智也。此智深觀察諸法自共相斷諸疑惑開敷心花也。是故五部中以此智寄蓮華部也。次言●●者是光明。即成所作智也。大智圓滿現無量神通。前四智是體。神通是用。以用喻光明也。或神通中光明是其一故。先舉之攝一切神通也。次言●●●者易也轉也。謂前諸功德依此真言功力易成就也。又轉上功德即充滿我身。轉滅罪障轉得福德也。若人欲作有為事業者。誦●●句時。即思。上二字從口出遍空中成摩尼珠。遍灑我身即得大富饒。內除慳貪罪成無貪善根。又誦●●句時。可成此想。遍虛空成蓮華散我上。即成敬愛受眾人之愛敬。內除瞋恚成慈悲也。又誦●●句時。即作此想。此二字從口出成大光明雲。照耀我身即具大勢力降伏怨敵。內除愚癡得大智慧也。如此除滅世出世障礙。是即轉也。成滿無量大願。是即易義也。加持他身時。隨彼所求。又可觀之。次言●者。第四轉。即為聲也。謂為此毘盧捨那如來大智大悲不空大印所印故。於此三不善根游泥中。即印現如來無量功德。是故眾生纔聞名字即得如來加持。乃至咒草木土砂即印現佛德也。廣如別說。次●者。此真言種子也。理趣釋名大樂金剛不空三昧耶本誓心真言。即依今真言大意。毘盧遮那如來不空大印心真言也。大印者即本誓也。二名相順也。即理趣釋雲。●字者因義。因義者。謂菩提心為因。即一切如來菩提心。亦是一切如來不共真如妙體。恆沙功德皆從此生。此一字具四字義。且●字以為本體。●字從●字生。由●字一切法本不生故。一切法因不可得。其字中有●污聲。●聲者一切法損減不可得。其字頭上有圓點半月。即謂●麻。麻字者一切法我義不可得。我有二種。所謂人我·法我。此二種皆是妄情所執。名為增益邊。若離損減增益即契中道(已上)今依此真言大意解。以●●大悲●●大智為因。生毘盧遮那如來不空大印●●無盡福德聚。故雲因義也。然入●字門。此三法皆本不生。謂妄情中依我執受如幻報。此我報居中有十方。立自他彼此差別。生增益損減謗。雲我有此物彼不有此物。此皆謗法性也。謂四大五蘊中本無主宰。十方為誰立。本性虛空體自明白。內照十方性為大智。外滯眾生相名大悲。是故若謂此悲智有自體有方所我知法性愍眾生者。萬法天然。眾生是實眾生。賢聖是實賢聖。非修得非業報。然者諸佛非能化。眾生非所化。無教化理也。是故諸法離增益有。離損減無。離有無相違。離非二戲論。是故本不生之言。空增益有離餘三謗也。離此四謗四義皆立。是故●字因義者。謂心性離此四謗。即一切如來菩提心。又是不共真如妙體也。是故有自性清淨心(有義立也)此心性本自不生(無義立也)性相互立(亦有亦無義立也)相望非有無(非有非無義立也)是故有諸佛有眾生。能化所化斷惑證理道。本不生故皆立也。是為●字因義。又依一本儀軌說雲。●●●●如次調伏息災成就句也。謂調伏諸惡成就諸善。息滅三雜染災過也。又今所觀佛光名曰一切菩薩智焰明照耀十方藏。今真言名曰毘盧遮那佛大灌頂光明真言。前中初舉人次光明次出業用。後中初舉人次業用次直出體名。其名義全同。又彼佛光即毘盧遮那如來不空大印也。以此大光明印印因果二位。從眉間出入足下輪中。亦五重上昇印成佛果故。一切菩薩乘彼印道成正覺故。文義良相順。思之可知。是故前方便時可誦此真言也。   問曰。誦此真言時。為用何手印耶。答。此真言出不空□索神變真言經中。不空三藏別譯彼一章為儀軌。彼中不出手印。古來依師說用三印。一智拳印。二外五□本□□駢穡視□□淚□□□橫楅馘L滿慼撚砥慼慼慼模銵慼慼慼慼撞\□□櫸□□姏□僚□詁□覕詁□碌□□馭□膳□□□□□淚□□馜□逆□娀埤□□穛榭□□□□滿慼慼慼撙滿慼慼滿慼慼滕唌慼撫丑慼慼慼慼慼慼□□送□祈饜□□送椸□福□毼褽□□□妙禳熬T□□楦□毼馯觛榵唌慼撬芊慼慼毅鐨唌慼撫丑慼慼憤膩V■□□□□□□□□□私□□駜滿慼慼慼慼槭O□祏履埤□送□□□□□□□□□□□櫸□□□□□詠榭□逆□榭□L滿慼慼摯鞢滕唌慼熱僉巡齱慼數O橝荍秣f□□□都□□  問曰。何故用此三印耶。答。今記者私雲。此三身即一之毘盧遮那印也。智拳印是法身印。一印會獨一法身印故。五□本□怒□□□□□□壘量祅□□饈糕榕埤□□□□糕樀埤□□□□□騖馜膳□□□夾□□穡視□□輦磻禂□樺□□□槾□履埤□□□□□□□□□觴□□□量逆□□□褙□大定·大悲印也。一切佛德攝在此中故。其義可知。又今依真言意用三印。一寶印。外縛以二中指作寶形。真言中有●●句是也。又經文處處多雲。大如意寶大灌頂祕密曼拏羅印等(云云)二蓮華印。前印以二中指作蓮華形。真言中有●●句是也。又經文說持者七大善夢中處處雲。一切如來大蓮華種族大摩尼寶曼拏羅印等(云云)三智拳印。真言中有●●句是也。即是光明。光明者是大智也。經文雲。不空毘盧遮那如來大光明印等(云云)。心地經中。以此印名能滅無明黑闇大光明印。或記引諸佛境界經。名能滅無明黑闇印。其義大同之。神變經處處又雲。大蓮華種族。大金剛種族。大摩尼種族等(云云)金輪軌說此印義雲。拳能堅執持。等持諸佛體等(云云)此中言體者。即是種族也。又大金剛者即真言中智慧義也。又此經雲。時諸如來同聲讚言。善哉善哉。堅固者。今得一切如來不退法王灌頂護念。堅持不捨等(云云)即與金輪軌文大同。即此印義也。結前二印時可想。從寶珠蓮華俱放大光明。結後印時。我身成毘盧遮那如來。從遍身放大光明。可觀之深祕深祕也。又用總印時。三中隨一各皆可用之。但此真言有五智圓滿義故。依前說中。五□本□□□□□褻妙□□□□□□□駾□楅□□□□□□□□□□□□□饐□□□□奰鞳慼撳H□□□□□□□滿慼*飀□□□□祖驗﹛慼慼慼毆鵿T□□碌□□□□□□稫槬□□□□□J□稀埤□餖祛□□禜送餘逆□□輻□逆□□奇□逆□騇□稟逆□楮樇□□□□輻□稀埤□□□□□□□□奇□稀埤□I□□□□侀漕禾隉慼慼撓[稀埤□□言椽□視兜馭□□奇□馭□良奰n糖□□祰箋□□穇□□□□礸餽□□□□□□驁□□覘良奰n糖□□□□□□□N□□祅馘Z□□□聾馘Z□□□饐□觛榵唌慼潑O□□度□福香□□□□撚飾□□□□□□□□□□□□滿慼慼慼慼慼撞笥t餕饅□□□□□□□□□□夾□□□埤□□□□□觛榵唌摯M□樓ˍ歹UF□□﹞薨j椹□□馘p妙□□□□□榙□□□□衽□□□□槸□□倫□□驗〃\□娀埤□□□□□□姪訓■□□□□□□□□□機□騖駜驖□□□□□□逆□□□例□□樉□吽歐堙毅蒻芊憤諶寣熱u□Y□□□□□綠□□□□□楯本□驗﹛慼撮唌慼憬h□□□檢□飣祅馘奄□□奈□□□□駛□□襤逆□□騖駭□襼□□騪□滿慼慼〃\□□□逆□□□□E□□□□□□姪訓■□□□□□欖□□見□□滿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潘UL滿慼慼慼□□送□祈饜□□送椸□福□檢□觛榵唌慼撬芊慼慼滿慼□□□□□□□□□□□送□祈饜□□送椸□福□檢□觛榵唌慼撬芊慼慼慼撬齱慼滿慼慼慼憤膩V■□□□姨ちS□粘牷撩痋撒㊣芊憎p□□□榛□茶飯□□馘稀槁□□□褸□□ら那痋撒㊣芊憎p□□□榛□茶飯□□馘稀槁□□□□□□□騧□□□讀□□□□□楉□#菕慼慼潦D觀奮□□騖飀□J□驖□□玲□﹛慼歐桴鶠慼熱u□娓﹟堙慼n飀□娏騖驅□□蘚u□□□觬□□□□□夾□□言埤□□騖膳□□□驫□□□□□囊埤□□饜□姭□□□□糕□嚏慼樂摩均慼慼慼慼澆篘炕撮i埤□□□□□■黎□n飀□□糖□蘚u□□奐□■□□□福□橫□□滿慼□□埤□累禖□□□□□妳媽□□□□□□□□馘L滿慼慼慼慼樁r□□驗〃\□□□□□□□□□餞樓⊥q祅馘j□□□□□□誇□姥埤□□□都□□□  問曰。若有依真言行法修此三昧觀法耶。答。即光明真言法是也。若修行之時。字輪觀後。第三本尊加持以後。即從本尊足下放光明。如三昧觀可修之。又凡一切真言瑜伽行法中。字輪觀是真言中禪法也。但彼有順逆觀。准常途八定有順入逆入法。非義便故無超定法也。謂八定等依靜慮支具闕不同入定體不同。依此有超越。今字輪定。上置一切法言。下置不可得言。故一一字皆無非入理門。故名字輪觀。亦名旋轉觀。若有超越義者非輪圓義。亦無旋轉義也。今佛光三昧一向令理智大悲周遍故。轉狹心令寬廣。已後亦非可狹故無順逆觀也。   問曰。字輪觀方法何。答。以真言字右旋置之。中置初一字。然後先順逆見字相知字義。其後絞絡觀字相字義。後逆觀終歸初一字。若●字者見●字形。次尋字義知流注不可得等義。次委細觀流注義。謂流注者。世間水漸漸流注。餘法亦漸漸運行。如此一切有為法唸唸生滅。猶如河水流注。然有為中。境空心有。境以諸識變故。識是堅住性。境是不堅性故。然此識亦不住。唸唸生滅故。過去已滅無體。現在不住。未來未生故。即此能觀心體最後一剎那心無分別。無分別故非心又非草木。自體本自不生。至此處凝然不見一切法。以此空慧觀察。一切法皆無體。眾生因果皆無體。諸佛菩薩成覺。轉法輪。三世諸劫相不立。是即佛光三昧信位終心。大空智慧門。從此可入住位。憶念一切諸佛境界智慧門初心。可思之。又准三聖為體大智大悲相導義五祕密瑜伽全是彼三摩地也。如彼儀軌說。則於身前想金剛薩埵智身。如自身觀。以四印圍遶。同一月輪。同一蓮華(云云)又雲。瑜伽者常以四眷屬而自圍遶處。大蓮華同一月輪(云云)又雲。五身同一大蓮華者為大悲義。同一月輪圓光者為大智義。是故菩薩由大智故不染生死。由大悲故不住涅槃(云云)解曰。此中蓮華為大悲。月輪為大智。如文易知。圓光大智義通悲智二法也。佛地一切功德皆以大智為體故。是故瑜伽宗諸尊字印形像皆帶圓光。即此義也。   問曰。然者儀軌中何故不雲圓光通大悲耶。答。大悲者以大智為體。大悲即大智用也。是故常雖以大悲為用。其智體無改易。是故與月輪同說。約總相說也。思之可見。是則今三昧觀門以五聖功德理智大悲令交徹成立行者身心義大同。又四菩薩中。欲觸是文殊大智體用。此中攝普賢妙慧。如次欲是文殊大智。謂欲菩薩持箭。箭射取遠物徹其骨髓。即文殊大智徹法性義也。觸菩薩住抱印。謂行起解絕。即依普賢妙慧解行和合義也。依此文殊為體。普賢為用也。次愛慢是大悲體用也。如次愛是觀音大悲。謂愛菩薩持摩竭幢。如摩伽羅魚王[齒*欠]物無所遺。菩薩大悲盡眾生界也。慢菩薩住慢印。謂大悲拔苦即是體也。大慈與樂。眾生得樂生傲慢。即無上菩提大涅槃樂。於一切世間無等比。如世間人歡樂時。以左右手押自腰也。依此觀音為體。彌勒為用也。若用合釋義者。謂依大智故於佛界生欲觸愛慢。依大悲故於眾生起欲觸愛慢也。依儀軌依大悲門生四心。如彼文雲。欲金剛以菩提心箭鈞召一切有情安置佛道(文)解曰。即放無上大悲箭射取眾生界也。謂不捨眾生欲安置佛道。如彼男女戀著心熾盛也。次文雲。計裡計羅抱印為大方便金剛乘令證不染智(文)解曰。雖有欲心未親近。其心猶虛假也。今成入金剛乘大方便。言金剛乘者即佛智也。言大方便者即極觸近也。謂二乘聖者棄捨眾生故無此義。今翻彼為觸近。言令證不染智者。觸近用也。不同彼世法男女觸近生染著。謂根本智證入真理中。於一切法立無著名。即是不染智也。若約人者。即華嚴十佛中無著佛者此義也。次文雲。以愛金剛摩竭幢為大悲金剛鎖。經無量劫處於生死心不移易。度一切眾生以為其道(文)解曰。雖觸近抱敵人等者。唯是殺害之方便也。其身雖近心猶遠離。今翻彼即起愛心也。如摩竭魚譬喻。如上說。次文雲。金剛慢者。以大精進為般若金剛鈴。警悟在無明窟宅隨眠有情(文)解曰。慢義如上說。般若正智破無明。如振金剛鈴警睡眠。依大悲起大精進。依精進得佛智。依佛智說正法。警覺群眠有情也。此又如次有體用義。准釋上易知也。已上約大悲門說也。次約大智門。翻此可知。謂欲金剛起無上大欲欲求佛智。觸金剛成證入方便。謂雖欲樂未觸近。欲心不極義等。准上可知。此如次大欲大樂不空身義也。次愛金剛者。謂二乘聖者雖證入人空一理。證入未滿。依不愛佛法也。今即翻彼義可知。次慢金剛者。設雖起愛心如劣人緣貴女等者。心常卑下無勝心。今翻彼義。如帝王緣自妃女。大乘行者以佛法為自法也。又此四菩薩如次住行向地四位也。謂欲菩薩是大智也。翻無明順佛道。是雲覺心。覺心是智也。則十位大智也。觸菩薩是十行。行起解絕。是為觸近義。即十行稱理行也。愛菩薩是大悲。即十迴向。十住大智·十行理性顯發行。和合此二成大悲。即理智大悲和合十迴向也。慢菩薩是證得義。即十地證位義。以此四心和合堅固成金剛薩埵大智大悲心也。   問。何故合此四心不成毘盧遮那。成金剛薩埵耶。答。深教祕密義。為顯果分不可說義。於果門立因名。依此義以毘盧遮那名金剛薩埵也。為顯因分可說義。於因門立果名。依此義以金剛薩埵名毘盧遮那也。除十信住行等五位。皆有此二分義。是故彼五祕密瑜伽。果分不可說之因分故。四聖合成金剛薩埵。三聖為體。因分可說之果分故。二聖合成毘盧遮那也。顯密多有此義。即善財知識中。顯因廣大相知識。普賢外不立別佛果。又常途護身法五種印言中。淨三業是十信也。中間三部是三賢也。第五被甲是十地也。何者。淨義是人法二空義。諸經中言清淨者。多名空義。是故以未敷蓮華表本性清淨義。真言中●●●●●者。是自性清淨義也。●●●●●●●●●者。是一切法自性清淨義也。如次上句真諦。下句俗諦。此二諦俱皆清淨義也。●者以此二諦清淨體即為我性也。下諸義可准知。次佛部是本覺性。即十住大智也。是故次佛頂印表之。大佛頂者約法。是本覺性也(可見楞嚴經)次蓮華部者是十行大智也。顯發順理行開敷。是故前淨三業時未敷蓮。至此位開敷。即此義也。次金剛部者是十回向。梵網經名十金剛心。其印作上下六峰三□橇□□□橇□□□奪□□□芤若□□□□難‥□□□意□□篋□□□艱晶亦類此。即生佛二界三部功德也。次被甲護身是十地證位。諸德圓滿和合三部功德。即為金剛甲也。此中亦不別立佛果。上顯密二門大同五密瑜伽也。是故以此四心和合堅固成立金剛薩埵大智大悲心。此外更無有諸佛法。如五密軌雲。金剛薩埵三摩地名為一切諸佛法。此法能成諸佛法。離此更別無有佛者。即此義也。又彼文殊·普賢和合成毘盧遮那。義大同此。但此就因分可說之果分成立已成果三聖故。雲毘盧遮那也。諸門三聖義。上卷已出。又上所持標記各皆有二。皆表大智大悲也。謂欲金剛其形像雖持箭。實有弓箭。是故印法如射箭勢(云云)即弓大智。箭大悲也。觸金剛所抱薩埵擬眾生。是大悲。能抱菩薩是大智也。愛金剛。幢印魚是大悲。幢是大智也。慢金剛。慢印左右手大智大悲也。謂如世人少生傲心。唯以一手押腰生大慢時用左右也。   問曰。儀軌中唯約大悲說四義。今約大智其證如何。答。設雖無別文證。翻大悲四義。是其證也。況復有教證。即軌雲。五身同一大蓮華者為大悲義。同一月輪圓光者為大智義(云云)即其證據也。即真言曰。●●●此雲大。●●未見唐語。義當大樂。●●●●即金剛薩埵也。謂大樂金剛薩埵也。其大樂者大智大悲是也。●●●●即四攝。鉤善引入縛也。●●●是妙適也。理趣釋雲。●●●者。如世間那羅那哩娛樂。金剛薩埵亦是●●●。以無緣大悲遍緣無盡眾生界。願得安樂利益。心曾無休息。自他平等無二故名●●●耳(文)●者是入我我入義也。謂此真言大意曰。鉤留以大智大悲為大樂金剛薩埵。引入我身心中結縛堅固成立我三業為妙適。故諸佛入我。我亦入諸佛也。即大同此觀門行者三聖為體法則也。如此持境界以智眼可見。不可預情識分別也。   問曰。何為入我我入義耶。答。此義道理甚深。文義廣博。謂如圓覺三昧。大圓覺性普遍融通。故有入我我入義。如華嚴經。依六相圓融十玄具足故有此義。真言宗依六大無礙四慢不離義故有此義。今即後義也。然華嚴相即相入圓融具德因陀羅網境界義。大同真言瑜伽義。但顯密為異。具如別說。其手印依儀軌出羯磨三昧耶二印。謂欲菩薩如射箭勢。即以大智大悲箭射佛界眾生界也。次觸金剛。抱胸即正射取之。觸近義也。次愛金剛。幢印愛佛界眾生界也。次慢金剛。慢印即於二界愛心極生傲]慢也(已上羯磨印)次三昧耶印中。欲金剛印。進力禪智。爪遣箭形也。次觸金剛印。禪智相交。是箭正中其身。觸近義也。次愛金剛摩羯印。又愛彼二界義也。次慢金剛印。以前印觸兩股者。股是坐起自在處。表大智大悲相導義。今經中以膝輪屈申自在義表悲智自在義。是故十迴向光從膝輪放出(此宗家釋意也)又第十地灌頂位菩薩。從膝輪放百萬阿僧祇光明。照十方畜生界者。謂畜生愚癡增盛無我緣。悲大智為體。愚癡翻此故即表大智大悲義。又海憧比丘從兩膝出諸剎帝利婆羅門眷屬。剎帝利是大悲自在義。以十善法利萬民故。婆羅門是大智自在義。有大智慧利世間故。從一處出二類者。是表悲智相導義也。依大智力故至實際。菩提依大悲力故至眾生界。即成三身三德因故也。此等又以膝輪屈申自在義表悲智自在義。今此印法以兩股坐起自在義表悲智自在義。雖兩處異。其義大同。以前大悲印觸兩股而立慢金剛名。即成此義也。此四印雖有羯磨三昧耶不同。其所表義皆大同。儀軌文依大悲體用義釋四菩薩。翻此又有大智體用義。於四菩薩中別不分悲智不同。雖然理實以欲觸二菩薩表大智。以愛慢二菩薩表大悲。其義如上說。如彼月輪表大智。蓮華表大悲。約別說可有此義。然儀軌但約悲智同體門作總說也。思之可見。若就行法。欲修之時應作是觀。金剛薩埵是毘盧遮那如來也。四菩薩是文殊·普賢·觀音·彌勒也。五峰八柱樓閣是成普光明殿也。然後從足下放百億光明。十重作想。事理觀等如常。   問曰。何故轉此五尊成此五聖乎。答。依本經儀軌意。五部諸尊一切曼荼羅不離此五身。同一月輪。圓光同一蓮華。如次表大智大悲義(云云)是故此五聖皆攝在此中。即分大智大悲體用為四聖。合四聖成毘盧遮那故也。故儀軌雲。金剛薩埵三摩地等如上引。其義可准知。准此大意可得其義。況復儀軌中。以五密五尊各別配三十七尊。即如文雲。金剛薩埵者是毘盧捨那佛身。欲金剛是金剛波羅蜜。計哩計羅是寶波羅蜜。金剛愛是法波羅蜜。金剛慢是羯磨波羅蜜。如此四佛四菩薩皆如是。乃至內外四供眷者即彼四眷屬(云云。本文列諸尊別別配屬。今略抄也)又雲。普賢曼荼羅不離五身(云云)今五聖亦普賢曼荼羅也。但顯密為異。或祕記雲。從大日出四佛。從四佛出四波羅蜜。從此出普賢·文殊·觀音·彌勒(云云)即此證據也。   問曰。彼軌文以金剛薩埵為中尊。故雲普賢曼荼羅(金剛薩埵者是普賢故也)今五聖以毘盧捨那為中尊。何雲普賢曼荼羅耶。答。主伴相成立此名也。如彼毘沙門儀軌說曼荼羅。中央圖釋迦佛。以多聞吉祥為眷屬。而名毘沙門曼荼羅。此亦可同。義准亦可通餘三聖也。   問曰。五密瑜伽等是密教也。今三昧觀是顯宗也。何通修之耶。答。顯密通修義不可殆疑。即如法華法等是也。彼儀軌中令結誦寶山印言已。說觀法雲。即此寶山於其壇中轉成鷲峰山。於山峰上即當一心專注觀想釋迦牟尼如來宣說妙法蓮華經。又於中想多寶佛塔二佛同坐。無量眾會圍遶聞法。並諸分身釋迦於寶樹下坐寶座上。自身親在佛前。宣說妙法蓮華大乘勝儀(云云取意略抄)此即瑜伽行法中全觀念法華會上儀式。良以見佛聞法時。至者任根機期證會。兩宗證果何強好差異乎。 問曰。依瑜伽行門。字輪觀時盡事理觀。何故亦用此觀乎。答。如論說。為令大智大悲大願等周遍故(云云)是故用顯密方便為令成就此觀智故也。又有五密光明三昧觀三法合修之要法。具可受顯密兼學明師口決。今舉大綱。眾目可例知而已。雖作此說。佛光三昧是坐禪法門也。禪法者別於禪堂調息調身等。方法具足可修之。不可必用合行。此唯任真言修行儀軌。為一類機出其方便也。用坐禪方法別修行之。是為本式也。予於禪堂別行不用合修也。   問曰。此三昧法門從誰人相承得此乎。答。此又談不輒。載別記(云云)但言。或依知識。或依經卷。即上所引教理是高祖傳來證文也。豈不懷仰信乎。   問曰。此法為最深祕密。若為有傳受法式乎。答。若欲授此法者。先須令行者七日修加行法。其法者如禪經雲。佛告阿難。佛滅度後。四部弟子若欲坐禪。先當靜端坐七日。然後修心數息(云云)又雲。定心守意修心修身。調和諸大令不失時。一心意不犯輕戒及與威儀。於所持戒如護眼目。如重病人隨良醫教。行者亦爾等(云云)准此文。須令七日修加行法。先須教數息法觀四大五蘊無我理等。又先可令誦光明覺品·光明真言等。然後一七箇日成滿以後可授之也。   華嚴佛光三昧觀祕寶藏卷下   承久三年十一月九日(丑時)於賀茂佛光山寺禪堂院住房記之   沙門高辨 ****** 《大正藏》第72卷No.2333   No. 2333 華嚴宗香薰抄第一。   問題。   問。普光法堂名。可有有財釋耶。   問。香象大師意。第二會教主盧捨那佛。何位佛耶。   問。第二會可有入定分耶。   問。清涼大師意。先說法後入定義。引何經文證之耶。   問。新譯華嚴經第七會可有入定分耶。   問。第二會序分唯限當會歟。   問。名號品經文雲。寂滅道場初始得佛(文)。爾者初始得佛者。香象大師如何釋之耶。   問。名號經文雲。寂滅道場初始得佛。普光法堂坐蓮華藏(文)。爾者坐蓮華藏者。香象大師如何釋之耶。   問。名號品經文雲。與十佛國土微塵數等大菩薩俱(文)。爾者今此大菩薩者。為新眾為當舊眾歟。   問。名號品經文雲。盡一生補處(文)。爾者可有簡始異終義耶。   問。名號品經文雲。悉從他方世界來集(文)。爾者可有簡主異客義耶。   問。名號品經文雲。與十佛國土微塵數等大菩薩俱。盡一生補處(文)。爾者今此一生者可指天上生耶。   問。香象大師引攝論說雲。遍計染分名生死。圓成淨分名涅槃(文)。爾者以何法名依他耶。   問。香象大師意。十藏問十迴向品答(文)。爾者在十迴向後答歟。   問。香象大師意。六十華嚴經所說十定問何品答之耶。   問。菩薩本業經·華嚴經名號品。同本異譯歟。   問。梵網經可雲華嚴經部類耶。   問。清涼大師依梵網經意於幾處說法耶。   問。清涼大師意。以梵網經第三會所說法。望華嚴經第四會所說法時。其體可同耶。   問。清涼大師意。以梵網經第五會說處並所說法。望華嚴經第五會說處並所說法時。其體可同耶。   問。香象大師依梵網經意雲。初禪說十金剛心(文)。爾者今此十金剛心者。指十迴向歟。   問。香象大師依梵網經意。於何處說十願十忍法門耶。   問。清涼大師意。梵網·華嚴二經相對出四例不同。爾者第三有無不同相。如何釋之耶。   問。華嚴經第四第六第七會。各說一法門歟。   問。香象大師意。十頂問何品答之耶。   問。清涼大師十頂問十忍品答雲釋意。引何相例耶。   問。名號品經文舉三十四問。爾者後際十四問何品中答之耶。   問。普光法堂名可有有財釋耶。進雲。探玄記中不舉有財釋也。付之。有財釋者。由有財得名之義也。而於堂中說普法門故。名普光法堂。何無有財釋哉。是以清涼·惠苑二師。於普光法堂名。有有財釋判。如何。   答。於有財釋。其類雖多。由有他法為自名。以之專名有財釋也。而於普光法堂者。名言之中既有堂言。故異常途有財釋也。故探玄記中。釋普光法堂名之時。不舉有財釋歟。但於清涼·惠苑兩師釋者。佛於其中放普光故。或佛於殿中說普法門。惠光照世故。於普光法堂名。有有財釋雲也。若依此義者。香眾大師意。可雲有有財釋。故師資定判不可有相違歟。   玄四雲。二會名者。名普光法堂會。然釋有五義。一約事。謂佛於堂內放光普照故。名此堂為普光。於中說法。又名法堂。此依主釋。二約法。謂真俗遐周曰普。妙智照達雲光。境智玄軌為法。此普光則法。又詮普光之法。堂內說此。依主為名。法通二釋。堂唯依主。三約境。謂普體光用。法通教義。四唯約智。亦如境說。五約實。謂無礙法界一塵一行。皆遍因陀羅網重重顯現。故稱為普。即普圓明煥曜。故復雲光。無不正軌。故亦云法。即法應緣成蔭為堂。皆持業釋。如以三空為門等。例唯可知。又信該六位稱普。滅惑顯理為光。陰機為堂(文)。   疏三上雲。二會名。約處名普光明殿會。然有三釋。一以殿是寶成光普照故。二佛於其中放普光故。三佛於殿中說普法門。惠光照世。故立其名。依前一義。即依主釋。後二有財。約法則名信行之會(文)。   鈔七下雲。疏佛於殿中說普法者。就此普法。自有四義。一境智合說。真俗雙照曰普。妙智照達名光。二單約境說。體周曰普。用徹為光。三唯約智說。准境可知。四約融攝說。若事若理。皆無障礙。一塵一行。猶如帝網曰普。圓明顯煥為光。餘如十玄(文)。   刊四雲。二會名中。約處名普光明殿會。殿中演說普法光明。有財釋也。若言普光明殿之會。依主釋也。若約法名說信終心會。謂初三品明信之勝緣。後三品明信中解行及德。此即說信終心之會。依主釋也(文)。   問。香象大師意。第二會教主盧捨那佛。何位佛耶。進雲。探玄記雲。若說信法。即信中佛。餘位亦爾(文)。付之。定佛果位分。更不可依所說法門。設雖第二會說十信法。教主何可雲信中佛哉。若從所說法門定能說教主位分者。說生死法佛可名生死佛歟。如何。   答。六位之成佛者。一宗之玄談也。故五教章雲。謂始從十信。乃至佛果。六位不同。隨得一位。得一切位(文)。而盧捨那佛說十信法之時。以十信為顯相故。雲若說信法即信中佛也。但生死法非佛果攝故。會不可為相例之難也。   玄四雲。問。未知此捨那佛是何位中佛。答。若說信法即信中佛。餘位亦爾。思之(文)。   疏三上·演義抄七下·刊定記四無釋。   問。第二會可有入定分耶。進雲。香象·清涼兩師。俱無入定分釋也。付之。說法之習。必先可入定也。至第二會何無入定分哉。是以見宗家餘處解釋雲。諸聖說法。皆悉入定(文)。何況立證誠道理雲。第二會可有入定分。八會隨一攝故。如餘會(文)。於此量付何過。成第二會無入定分之義哉。   答。第二會中說十信法。以十信法不成位故。不入定說之也。故探玄記雲。何不入定者。以信無位故(文)。疏雲。問。何以下入定。以未入住性不定故(文)。演義鈔中釋此文雲。一者正答。猶如輕毛。未能得入正定聚故(文)。但於說法之習必先可入定雲難者。就多分論之。雖入定之後。說法有別由時。少分亦可有不入定說法之義也。宗家餘處釋。即談多分相歟。次於第二會可有入定分雲比量者。可有不定過也。為如初會第九會隨一攝故。第二會有入定分。為如新譯華嚴經第七會九會隨一攝故。第二會無入定分。可作法也。就中隨一攝故因用不隨量形。若一向用之者。佛果位可有煩惱。因果二位隨一攝故。如因位雲量可立歟。   疏三上雲。問。何以不入定。以未入住性不定故。若爾十定豈散善耶。然說法之儀通有四句○四不入說。如此信中及第七會。諸文非一(文)。   鈔七下雲。疏以未入位性不定故下。答此上問文有五段。一者正答。猶如輕毛。未能得入正定聚故。二若爾下。躡跡生難。三然說法下。以義釋通。   刊四雲(無釋)。   玄四雲。何不入定者。以信無位故。前會豈有位耶。以是果德深細故。此中豈無果法耶。以為成因故。通具廣因故(文)。   疏三上雲。何不入定。以果順因。同信會故。餘如上說。何故無加。以無定故。又永佛神力是冥加故(文)。   鈔七下雲。疏何不入定者。問意雲。信未入位許不入定。說佛三業。何不入定。故為此通。以果從因。因即十信。十信不入。果亦不入。是十信中所說果故(文)。   刊四雲。何不入定者。表信同會故。何故無加者。以無定故(文)。   問。清涼大師意。先說法後入定義。引何經文證之耶。進雲。疏雲。二說後定。如無量義經等(文)。付之。入無量義處三昧為說法華經也。是則當先入定後說法之常儀。何引之證先說法後入定之義哉。   答。演義鈔中釋此事。引法華經。為諸菩薩說大乘經。名無量義教菩薩法佛所護念。佛說此經已。結跏趺坐。入於無量義處三昧。佛心不動之文。說先說法後入定之義也。下述其意雲。若出其意。無量義者。是出生義。故彼經雲。無量義者。從一法生。其一法者。所謂無相。法華即是收入之法。故彼經雲。究竟至於一切智地。世尊法久後。要當說真實。今欲收入。先辨出生。若知三乘萬化從實相生。究竟還歸一實相故。欲為法華序故說無量義。便入此定(文)。解釋既被委悉。疑難自被會通歟。 疏三上雲。然說法之儀通有四句○二說後定。如無量義經等○說後入者。說在行故。將起後故(文)。   鈔七下雲。二中說後定如無量義經者。即法華經雲。為諸菩薩說大乘經。名無量義經菩薩法佛所護念。佛說是經已。結跏趺坐。入於無量義處三昧。身心不動是也。若出其意。無量義者是出生義。故彼經雲。無量義者。從一法生。其一法者。所謂無相。法華即是收入之法。故彼經雲。究竟至於一切智地。世尊法久後。要當說真實。今欲收入。先辨出生。若知三乘萬化從實相生。究竟還歸一實相故。欲為法華序故。說無量義。便入此定○三說後入下。通第二義。入即修行。上引無量義經。乃是別意。而有等言。等取此經通意。通諸經意。今顯通意耳(文)。   刊四雲(無釋)。   疏三上雲。二會數(文)。   鈔九上雲。二會數者○或一經多會說。如華嚴·般若。或一會說多經。如無量義法華(文)。   刊四雲。三會數者○或一經聞會說。或一會說多經。廣顯應知(文)。   法華經一雲(序品)為說菩薩說大乘經。名無量義教菩薩法佛所護念。佛說此經已。結跏趺坐。入於無量義處三昧。身心不動(文)。   問。新譯華嚴經第七會。可有入定分耶。進雲。清涼大師無入定分釋也。付之。說法之習。必先可入定也。至新譯華嚴經第七會。何無入定分哉。是以披新譯華嚴經第七會初品雲。入剎那際諸佛三昧。可有入定分見。如何。   答。新譯華嚴經第七會初品說十定相故。為表常在定故。無入定分也。或亦入定為受佛加被也。彼會初品無佛顯加故。無入定分也。故疏中釋第七會無入定分雲。第七為表常在定故。又入為受加。彼不須加故不須入(文)。但於說法之習必先可入定雲難者。就多分論之。雖入定之後說法。有別由時。少分亦可有不入定說法之義也。如彼華嚴經第二會等也。次於十定品入剎那際諸佛三昧之文者。此如來入剎那際諸佛三昧雲也。故十定品經雲。爾時世尊。在摩謁提國阿蘭若法菩提場中。始成正覺。於普光明殿。入剎那際諸佛三昧(文)。今判其會入定有無。就彼會能說人論之也。而十定品者。普賢菩薩說之。非佛自說也。故彼品經中說本分雲。爾時如來告普賢菩薩言。普賢。汝應為普眼及此會中諸菩薩眾。說十三昧。令得善入。成滿普賢所有行願(文)。述說分雲。爾時普賢菩薩承如來旨。觀普眼等諸菩薩眾。而告之言(文)。   疏三上雲。四不入說。如此信中及第七會。諸文非一○第七為表常在定故。又入為受加。彼不須加故不須入(文)。   鈔七下雲。二第七為表下解第四。第四有二會不入定。第二不入前已解竟。准解第七(文)。   刊四雲(無釋)。   華嚴經四十雲(十定品)。爾時世尊在摩謁提國阿蘭若法菩提場中。始成正覺。於普光明殿。入剎那際諸佛三昧(文)。   疏八上雲。三入剎那下。就德顯主(文)。   華嚴經四十雲(十定品)。爾時如來告普賢菩薩言。普賢。汝應為普眼及此會中諸菩薩眾。說十三昧。令得善入。成滿普賢所有行願(文)。   疏八上雲。大文第四。爾時如來告下。本分。   華嚴經四十雲(十定品)。爾時普賢菩薩承如來旨。觀普眼等諸菩薩眾。而告之言(文)。   疏八上雲。大文第五。爾時普賢下。說分(文)。   問。第二會序分唯限當會歟。進雲。探玄記雲。此中序亦通第六會已來。請說亦爾(文)。付之。既第二會序分也。唯可限當會。何通餘會哉。   答。第二會初名號品中。廣舉十住十行十迴向十藏十地等三十四問。早即自此會初名號品中說分已來。至第六會終性起品。隨其所應。品品之中答前所問故。同一翻問答。修因契果生解分故。此中序分通第六會已來雲也。   玄四雲。四釋文者。於此修因契果生解分一翻問答之內。長分有三。初序分。二請分。三說分。此中序亦通第六會已來。請說亦爾(文)。   疏三上雲。今就四番問答科。從此終第七會。即當第二修因契果生解分。若順諸會。應直分問答。今為順文。一會分三。第一序分。第二請分。第三說分。今初序分。具如經初。但加普光。以為少異(文)。   鈔七下雲。疏若順諸會應直分問答者。以六會共答此中問故。第一序分。唯屬此會。為加序分。名為順文(文)。   刊四雲。第四釋文者。就此分中長科為二。先問。後爾時世尊知諸下答。前中二分。光明序分。後時諸菩薩下明請分(文)。   問。名號品經文雲。寂滅道場初始得佛(文)。爾者初始得佛者。香象大師如何釋之耶。進雲。探玄記雲。又此中初始得者。約信法辨之(文)。付之。初始得佛者。顯成佛未久之義也。何釋約信法辨之哉。依之惠苑法師釋此文雲。約主彰時(文)。加之探玄記餘處解初會初品始成正覺之經文雲。此中是成正覺來經今七日故。雲始成正覺也(文)。雲初始得佛。述始成正覺。其言雖少異。其義不可替。如何。   答。初始得佛者顯成佛未久之義雲事。經文既炳然也。更不可替初會初品始成正覺之經文。故刊定記當卷解釋。探玄記餘處定判。還為講答潤色。不可為難契之論哉。但於探玄記約信法辨之之進釋者。自宗意談六位之成佛故。十信滿心即唱究竟果滿成道也。故說十信法之時。以十信佛且為顯相故云爾歟。唯探玄記若說信法即信中佛之釋。可思之也。   華嚴經五雲(如來名號品)。佛在摩謁提國寂滅道場。初始得佛(文)。   玄四雲。又此中初始得者。約信法辨之(文)。   華嚴經十二雲(如來名號名)。爾時世尊在摩謁提國阿蘭若法菩提場中。始成正覺(文)。   疏三上雲。初別顯說時(文)。   鈔七下雲(無釋)。   刊四雲。二別顯中初雲始成正覺者。約主彰時。亦如上說(文)。   華嚴經一雲(世間淨眼品)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摩謁提國寂滅道場。始成正覺(文)。   玄二雲。第五釋文者。始成正覺者。意顯初始之義。然有二相。一初七日是現世之始。二第二七日是說法之始。此中是成正覺來經今七日故。雲始成正覺也(文)。   華嚴經一雲(世主妙嚴品)。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摩謁提國阿蘭若法菩提場中。始成正覺(文)。   疏一下雲。第三別明時分者。前標一時未知何時故。今別顯是初成佛時。亦彰大師出現時也(文)。   鈔五上雲(無釋)。   刊二雲。前中始成正覺者。謂前但總標聞法一期究竟。然未別指的在何時故。此別明始成正覺時也(文)。   問。名號品經文雲。寂滅道場初始得佛。普光法堂·坐蓮華藏(文)。爾者坐蓮華藏者。香象大師如何釋之耶。進雲。探玄記雲。蓮華藏者。信行開敷。離染攝德(文)。付之。餘會之時。佛坐蓮華。此會獨非坐蓮華。何儲信行開敷故哉。是以探玄記中釋。凡說法處皆有蓮華座。如何。   答。凡儲如此故事。可隨時宜。而第二會說十信法故。寄之釋蓮華藏義。何強疑之哉。餘會亦寄其所說法。顯蓮華藏義。更非所遮歟。但於探玄記釋者。說法之處皆有蓮華座雲事。自本所許也。有何相違哉。   華嚴經五雲(如來名號品)佛在摩謁提國寂滅道場。初始得佛。普光法堂坐蓮華藏師子座上(文)。   玄四雲。蓮華藏者。信行開敷。離染攝德。約法准之。又大集經中。菩薩得蓮華陀羅尼故。凡說法處皆有蓮華座。餘義並同前釋(文)。   華嚴經十二雲(如來名號品)。爾時世尊在摩謁提國阿蘭若法菩提場中。始成正覺於普光明殿。坐蓮華藏師子之座(文)。   疏三上·演義鈔七下(無釋)。   刊四雲。座名蓮藏者。西域呼蓮臺為藏。含其子故。座既似蓮。佛據其臺故雲坐藏(文)。   問。名號品經文雲。與十佛國土微塵數等大菩薩俱(文)。爾者今此大菩薩者。為新眾為當舊眾歟。答。可雲舊眾也。兩方。若舊眾者。見次下經文雲。悉從他方世界來集(文)。尤可新眾也。是以探玄記中釋此文雲。簡新異舊。謂從他方來集(文)。此釋意可新眾雲事炳然也。若依之爾者。皆是一生補處大菩薩也。豈非舊眾哉。   答。任探玄記餘處並綱目。或唯舊無新。如六·七二會。或唯新無舊。如三·四·五三會。或亦新亦舊。如初·二·八三會之釋。第二會同聞眾有新舊二眾之中。會初所列大菩薩眾者。是可舊眾也。其故。定八會新舊二眾之時。設雖從他方來眾。此界佛眷屬眾名舊眾故也。而今文不雲他方佛眷屬眾故。可非新眾也。光明覺品中雲。以佛神力故。百億閻浮提。皆見十方各有一大菩薩。各與十世界塵數菩薩眷屬俱來詣佛所。所謂文殊師利菩薩○賢首菩薩。是諸菩薩所從來國。金色世界○如實色世界。各於本國佛所。所謂不動智佛○伏怨智佛所。淨修梵行之文。列新眾也。是即他方佛眷屬眾故也。等二會同聞眾雲亦新亦舊之中。其新眾者。指此文也。故探玄記中釋此文雲。二以佛神力下。現新眾來集(文)。但於悉從他方世界來集之經文者。雖從他方來。此界他眷屬眾故名舊眾。無相違也。次於探玄記簡新異舊謂從他方來集之釋者。是非定八會同聞眾新舊二眾之門。於舊眾中。且以他方來眾名新眾之一門廢立也。以何知之者。任或唯舊無新如六七二會之釋。第六會中雖唯有舊眾不列新眾。探玄記餘處中。釋第六會初與大菩薩眾俱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不退轉從他方世界但來集會之經文雲。簡新異舊(文)。准彼思之。簡新異舊之今釋。於舊眾中。且以他方來眾名新眾之一門廢立歟。   今此義者。去嘉禎四年十一月被行探玄記第四卷三十講之時。藏圓得業對宗性得業疑此論義。其座愚答之趣也。但未生決智也。   問。名號品經文雲。盡一生補處(文)。爾者可有簡始異終義耶。答。可有二意也。兩方。若有簡始異終義者。探玄記中釋此文雲。簡終異始。謂一生補處故(文)。如解釋者。不可有此義見。若依之爾者。探玄記餘處中釋十地品經文雲。簡始異終。謂別於十地初心等故。彼雲皆一生得阿耨菩提等。此文略也(文)。准彼釋思今文。可有簡始異終之義也。如何。   答。凡約簡言有二義。謂或撰取義。或嫌捨義也。而探玄記今解釋中。解盡一生補處之經文。雲三簡終異始謂一生補處故者。撰取終義也。謂一生補處故之所以。其旨分明也。何況見探玄記一段之釋。雲一簡多異少謂十佛國土微塵數故者。撰取多義。二簡大異小謂大菩薩故者。撰取大義。四簡新異舊謂從他方來集者。撰取新義也。准彼思之。三簡終異始謂一生補處故者。撰取終義雲事炳然也。加之探玄記餘處。解離世間品悉是一生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經文雲。三簡終異始。其意亦同之。故據此義門之時。不可有簡始異終之義也。但於探玄記餘處簡始異終之釋者。實為難思。若夫於彼處。且約嫌捨義。雲簡始異終歟。謂別於十地初心等故之所以。撰取終之旨分明故也。或亦簡始異終者。展轉書寫之謬也。可雲簡終異始之義可有也。   重難雲。二義會通俱不可然。先就初義難思。勘探玄記餘處一段之釋。雲一簡大異小謂別地前者。撰取大義。二簡住異退謂別於七地已還者。撰取住義。四簡新異舊者。撰取新義也。至中間簡始異終之釋簡者。嫌捨始義雲事。皆前後簡言甚難依用哉。次就後義亦不明。勘探玄記多本。皆雲簡始異終。全無簡終異始之本。明知簡始異終者。是正本雲事。   答。   問。名號品經文雲。悉從他方世界來集(文)。爾者可有簡主異客義耶。答不可有此義也兩方。若有簡主異客義者。探玄記中釋此文雲。簡新異舊。謂從他方來集(文)。准而思之。不可有簡主異客之義哉。若依之爾者。探玄記餘處中。解十地品從他方佛世界俱來集會之經文雲。亦是簡主異客(文)。依彼釋推今文。可有簡主異客之義也。如何。   答。簡言頗雖有所可思。探玄記釋處處之習。多名撰取義也。而今解釋中。受名號品悉從他方世界來集之經文雲。四簡新異舊。謂從他方來集(文)。主者舊義。客者新義。故他方來眾不可有簡主異客之義雲事必然也。故餘處釋中。解離世間品各從十方世界來集之經文雲。四簡客異主。不擇簡主異客也。但於探玄記餘處亦是簡主異客之釋者。是則展轉書寫之謬也。實可雲亦是簡客異主也。以道理思之。上雲簡新異舊畢。不隔言寧可舉與上義相違簡主異客之義哉。   重難雲。   華嚴經五雲(如來名號品)。與十佛國土微塵數等大菩薩俱。盡一生補處。悉從他方世界來集(文)。   玄四雲。初中有四。一簡多異少。謂十佛國土微塵數故。二簡大異小。謂大菩薩故。三簡終異始。謂一生補處故。四簡新異舊。謂從他方來集。然此四位。以前望後。展轉奇特。皆可准知(文)。   華嚴經十二雲(如來名號品)。與十佛剎微塵數諸菩薩俱。莫不皆是一生補處。悉從他方而其來集(文)。   疏三上雲。前中菩薩簡非凡小。補處明非下位。他方而來非舊眾也(文)。   鈔七下雲(無釋)。   刊四雲。四悉從他下。顯眾新集(文)。   華嚴經五雲(如來光明覺品)以佛神力故。百億閻浮提。皆見十方各有一大菩薩。各與十世界塵數菩薩眷屬俱來詣佛所。所謂文殊師利菩薩。覺首菩薩。財首菩薩。寶首菩薩。德首菩薩。目首菩薩。精進首菩薩。法首菩薩。智首菩薩。賢首菩薩。是諸菩薩所從來國。金色世界。樂色。華色。瞻蔔華色。青蓮華色。金色。寶色。金剛色。頗梨色。如實色世界。各於本國佛所。所謂不動智佛。智慧火佛。淨智佛。具威儀智佛。明星智佛。究竟智佛。無上智佛。自在智佛。梵天智佛。伏怨智佛所。淨修梵行(文)。   私雲。香象大師意。第二會有新眾者。指此文也。故探玄記釋此文雲。現新眾來集(文)。 玄四雲。二以佛神力下。現新眾來集。於中佛神力者。是前則如其像現神力是也。所集中有三世間等。可知(文)。 華嚴經一雲(世間淨眼品)。與十佛世界微塵數等大菩薩俱。其名曰普賢菩薩。普德智光菩薩。普明師子菩薩。普勝寶光菩薩。普德海幢菩薩。普惠光照菩薩。普寶華幢菩薩。普勝軟音菩薩。普淨德焰菩薩。普相光明菩薩。大光海月菩薩。雲音海藏菩薩。德寶勝月菩薩。淨惠光焰自在王菩薩。超趣華光菩薩。無量智雲日光菩薩。大力精進金剛菩薩。香焰光幢菩薩。月德妙音菩薩。光明尊德菩薩。與如是等諸菩薩俱。皆是盧捨那佛宿世善友(文)。   玄二雲。大段第二明眾生世間圓滿。於中先總料簡。後釋本文。初中略作十門分別。一明眾數。二新舊○初眾數者。謂此初會有五十五眾。始從普賢至摩醯眾為三十四類。後從善海還至普賢為十八眾。帖前總為五十二眾。海惠內眾並新集十方及勝音眾。帖前總為五十五眾。第二會中有新舊二眾。帖前為五十七眾。三·四二會各有天王菩薩二眾。帖前總為六十一眾。第五會中昇天品內有五十二眾及雲集一眾。第六會有同生異生二眾。及第七會一眾。帖前總為一百一十七眾。第八會中菩薩聲聞及天王三眾。帖前則為一百二十眾○二諸會新舊者。或唯舊無新。如六·七二會。或唯新無舊。如三·四·五三會。或亦新亦舊。如初·二·八三會。餘意各如下文集眾中說(文)。   綱目雲。第六眾數差別作十門。一明眾數。二新舊○初眾數多少者。謂此初會。謂五十五眾。始從普賢至摩醯眾為三十四眾。復從善海還至普賢為十八眾。帖前總為五十二眾。海惠內眾並新集十方及勝音眾。帖前總為五十五眾。第二會中有新舊二眾。帖前總五十七眾。三·四二會各有天王菩薩二眾。帖前總為六十一眾。第五會中昇天品內有五十二眾及雲集眾。帖前總為一百一十四眾。第六會中有同生異生二眾。及第七會一眾。帖前總為一百一十七眾。第八會中菩薩聲聞天王三眾。帖前則為一百二十眾○二諸會新舊者。或唯舊無新。如六·七二會。或唯新無舊。如三·四·五三會。或亦新亦舊。如初·二·八三會。餘意各如下集眾中說(文)。   華嚴經文義綱目別記上雲。或唯舊無新如六七等者。十地品初。雲從他方世界俱來集會故。問。何故無新眾耶。答。四十類常隨眾是舊眾。今此會中。若從遠方來眾始無。而終至會聞法為舊眾。後後集會為新眾。六·七二會中。從始至終唯舊無新。謂眉間放光後後無集。眾事藏雲。依論經此中即有所從來處。謂種種佛國集。金剛藏菩薩而為上首。此中無前者。已從他方世界來眾集故。此繁也。問。若爾上文別言從他方來。從或一界二界眾而來。亦名他方。又下文言種種佛土集。何故無新耶。答。一華藏世界內種種國土故。唯舊無新也(文)。   華嚴經二雲(世間淨眼品)。爾時於佛師子之座一切妙華摩尼寶輪高臺樓觀莊嚴具中。一一各出一佛世界微塵數等大菩薩眾。其名曰海惠超越菩薩。無量師子吼菩薩。眾寶光幢菩薩。智日超惠菩薩。不可思議功德智稱菩薩。方便寂靜妙華髻菩薩。金光焰菩薩。法界普音菩薩。淨雲月幢菩薩。善超淨光菩薩(文)。   玄二雲。大段第二明海惠等內眾者。顯因果同體故。依正無礙故。境智無二故。緣起樓觀內因外果。內即外故出菩薩也(文)。   華嚴經三雲(盧捨那佛品)。爾時蓮華藏莊嚴世界海東。次有世界海。名淨蓮華勝光莊嚴。中有佛剎。名眾寶金剛藏。佛號法水覺虛空法王。於彼如來大眾海中有菩薩。名觀勝妙法清淨王。為佛光明所開發已。與世界海塵數菩薩眷屬圍遶來向佛所。充滿十方一切虛空。興十種寶色光明華雲。悉皆彌覆充滿虛空。十種妙寶須彌山雲。十種日輪雲。十種寶華雲。十種妙寶樓閣藏雲。十種華樹雲。十種妙香現眾色雲。十種一切妙音聲雲。如是一切悉皆彌覆充滿虛空。來詣佛所供養恭敬禮拜已。在於東方雜華光藏師子座上結跏趺坐(文)。自餘九方七段之文。恐繁略之。准此可思。   私雲。香象大師意。初會有新眾者。指此文也。故探玄記中釋初會同聞眾雲。並雜集十方(文)。   玄三雲。第二集眾中。先明諸會有四義。一有無○初中六·七二會無。以證位及行熟俱皆離相故。餘六皆有。所為可知。凡集新眾有四意。一為攝機。二為證法。三為興供。四明眾圓(文)。   華嚴經九雲(菩薩雲集妙勝殿上說偈品)。爾時十方各過百佛世界微塵數剎一一方各十世界。其世界名因陀羅。次名蓮華。次名眾寶。次名優缽羅。次名妙行。次名善行。次名歡喜。次名星宿。次名無厭慈。次名虛空。其佛號不變月。次號無盡月。次號不動月。次號香風月。次號自在天月。次號清淨月。次號無上月。次號星宿月。次號不衰變月。次號無量自在月。其菩薩名法惠。次名一切惠。次名勝惠。次名功德惠。次名精進惠。次名善惠。次名智惠。次名真實惠。次名無上惠。次名堅固惠。此諸菩薩各於其國佛所。淨修梵行。爾時佛神力故。彼一一菩薩。各將一佛世界微塵數菩薩眷屬俱來詣佛所。恭敬禮拜。父佛神力故。化作寶藏師子之座。結跏趺坐。充滿十方。如此世界須彌山頂菩薩雲集。十方世界亦復如是(文)。   私雲。香象大師意。第三會唯有新眾者。指此文也。   玄五雲。四釋文中三。初集眾○初中二。先此土。後類通。前中二。初顯所從來處。二佛神力下明菩薩集來(文)。   華嚴經十二雲(夜摩天宮菩薩說偈品)。爾時十方各過十萬佛剎塵數世界有世界。名無量惠。次名幢惠。次名地惠。次名勝惠。次名燈惠。次名金剛惠。次名安樂惠。次名日惠。次名清淨惠。次名梵惠。其佛號常住眼。次號無量眼。次號真實眼。次號不動眼。次號天眼。次號清淨眼。次號安諦眼。次號明相眼。次號無上眼。次號清光澤眼。其菩薩名功德林。次名惠林。次名勝林。次名無畏林。次名慚愧林。次名精進林。次名力成就林。次名豎固林。次名如來林。次名智林。此諸菩薩各於其國佛所。淨修梵行。爾時佛神力故。彼諸菩薩各與一佛世界塵數菩薩來詣佛所。恭彌禮拜。佛神力故。隨所來方。化作寶藏師子之座。結跏趺坐。充滿十方。如此世界夜摩天上菩薩雲集。十方世界亦復如是(文)。私雲。香象大師意。第四會唯有新眾者。指此文也。   玄六雲。四釋文者。三義同前。初集眾內。先此界。後類通。前中初顯所從來處。後佛神力下明菩薩集來(文)。   華嚴經十五雲(如來昇兜率天宮一切寶殿品)。百萬億諸大菩薩頂戴護持。百萬億華手菩薩雨一切華。百萬億香手菩薩雨一切香。百萬億鬘手菩薩雨一切鬘。百萬億末香手菩薩雨一切末香。百萬億衣手菩薩雨一切寶衣。百萬億幢手菩薩雨一切幢。百萬億幡手菩薩雨一切幡。百萬億寶手菩薩雨一切寶。百萬億莊嚴手菩薩普雨一切諸莊嚴具。百萬億諸天以天種種莊嚴宮殿而以莊嚴。歡喜天子以百萬億諸天莊嚴宮殿而莊嚴之。百萬億生貴天子法身普覆。百萬億灌頂天子舉身持坐(文)。   私雲。香象大師意。第五會唯有新眾者。指此文歟。   玄七雲。第二菩薩眾中。初十依本位名顯德用。後四以天名說此土並是海印中法界自在差別實德。以人法無礙依正混融故致然也(文)。   華嚴經二十五雲(十地品)。與大菩薩眾俱。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不退轉。從他方世界俱來集會(文)。   十地論一雲。與大菩薩眾俱。一切不退轉。皆一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從他方佛世界俱來集會(文)。   玄九雲。與大菩薩下。顯眾生世間。於中有五。一簡定其人○初中准論經有四。一簡大異小。謂別地前。二簡住異退。謂別於七地已還。三簡始異。謂別於十地初心等故。彼三皆一生得阿耨菩提等。此文略也。亦可。於阿耨等是此終位不退。即是簡住異退。四簡新異舊。亦是簡主異客。於中諸義並同前釋(文)。   華嚴經三十八雲(離世間品)。與百千億那由他不可說一切佛剎微塵等菩薩摩訶薩俱。悉是一生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各從十方世界來集(文)。   玄十七雲。第三眾生世間圓滿中有二。初舉數歎德○前中一舉數。二簡大異小。三簡終異始。四簡客異主(文)。   華嚴經四十五雲(入法界品)。爾時東方過不可說佛剎微塵等世界海有世界。名金剛雲明淨燈莊嚴。佛號明淨妙德王。彼大眾中有菩薩。名明淨願光明。與不可說佛剎微塵等菩薩俱來向此土。興種種雲莊嚴虛空。所謂興天華雲。散天末香雲。垂天鬘帶雲。雨天寶雲。天莊嚴雲。天寶蓋雲。天寶衣雲。天幢蓋雲。充滿虛空。以可悅樂眾寶莊嚴。來詣佛所禮拜供養。即於東方化作一切莊嚴樓閣寶蓮華藏師子之座。如意寶網羅覆其身。與其眷屬結跏趺坐(文)。   自餘九方。或有九段或有十段之文。恐繁略之。准此可思。   私雲。香象大師意。第八會有新眾者。指此文也。故探玄記釋此文雲。第五集新眾分(文)。   玄十八雲。第五集新眾分中有二。初明所集之眾○前中復二。初別集十方○前中十方即為十段(文)。   問。名號品經文雲。與十佛國土微塵數等大菩薩俱。盡一生補處(文)。爾者今此一生者。可指天上生耶。進雲。探玄記四雲。一生有三義。一約人中。二約天上。三約下生之身(文)。付之。一生補處者。唯可指天上生。何可有三種不同哉。是以探玄記餘處釋性起品為一生補處菩薩雨清淨普照大法雲雨之經文雲。一生菩薩者。是未處胎前同彌勒等智位。俱捨論述。謂住都史多天一生所繫菩薩。如何。   答。一生所繫菩薩者。泛爾兼正通論之時。或指上天以前一生。或指都史多天一生。或指下生最後一生之三義可有也。探玄記今定判即顯此義門也。其中上天以前一生者。隔天上生故。非正一生所繫。下生最後一生者。即身成佛故。亦無一生所繫之義。都史多天一生者。所殘唯是最後一生故。當正一生所繫之義也。清涼大師。一人中一生。二天上一生。三下降一生。正取天中之釋。此旨分明也。   探玄記餘處一生菩薩者是未處胎前同彌勒等智位之釋。俱捨論等謂住都史多天一生所繫菩薩之文。專可為今義之證據也。   華嚴經五雲(如來名號品)。與十佛國土微塵數等大菩薩俱。盡一生補處(文)。   玄四雲。三中一生有三義。一約人中。二約天上。三約下生之身。此就化相。若約實報。四種變易報中。唯有末後無有生死一位猶存。故雲一生。此經意約前義辨也(文)。   華嚴經十二雲(如來名號品)。與十佛剎微塵數諸菩薩俱。莫不皆是一生補處(文)。   疏三上雲。言一生者。釋有二義。一約化相。謂如彌勒。此復有三。一人中一生。二天上一生。三下降一生。正取天中。二約實報一生。謂於四種變易生死中。唯有末後一種。名無有生死。一位所繫。此文多約化相耳(文)。   鈔七下雲。疏四種變易生死者。第一疏鈔已引攝論無上依經(文)。   刊四雲。言一生者有二種。一約化用。於中復三。一人中一生。二天上一生。三從兜率降誕王宮一生。二約實報一生。此於四種生死中。第四無有生死之生也。今此多就化相門說(文)。 華嚴經三十六雲(寶王如來性起品)。為一生補處菩薩。雨清淨普照大法雲雨(文)。   玄十六雲。三一生菩薩者。是未處胎前同彌勒等智位普照大法雲也(文)。   華嚴經五十一雲(如來出現品)。為一生所繫菩薩。雨大法雨。名清淨普光明(文)。   疏九上雲。三一生所繫者。謂如彌勒。更一下生故。所以更一生者。由微細無明能障所知故。今為說令淨彼細或成種智普照。上三皆等覺位(文)。   鈔十九上雲。言更一下生者。第二會初已廣分別(文)。   刊十三雲。三一生所繫者。是未處胎前同彌勒等法雨。名清淨等者。謂說斷集將滿智果□□並令圓滿故。已上並等覺位(文)。 問。香象大師引攝論說雲。遍計染分名生死。圓成淨分名涅槃(文)。爾者以何法名依他耶。進雲。探玄記釋雲。二分不異名一依他(文)。付之。遍計是體性都無之法。圓成即真如常住之性也。生死涅槃名體既別。何釋二分不異名一依他哉。   答。遍計所執名為生死。圓成實性名為涅槃。無明熏真如名染分依他。真如熏無明名淨分依他。故雲二分不異名一依他也。故演義抄十九上雲。然此二門各分染淨。謂無明熏真如成染緣起。真如熏無明成淨緣起(文)。   華嚴經五雲(如來名號品)。常善思量世間涅槃(文)。   玄四雲。二常善思等明染淨一對。謂如攝論中。依他起上遍計染分名生死。圓成淨分名涅槃。二分不異名一依他。若見一分餘分性不異。是故經說。如來不見生死不見涅槃。又中論雲。世界與涅槃無毫釐差別。此名染淨無礙。四句融攝。或以本從末唯世間。或反此唯涅槃。或相融而雙現。或形奪而兩亡。巧觀此理名曰善思。恆觀不息名曰常思(文)。   疏三上·演義抄七下·刊定記四(無釋)。   疏一上雲。三終教中。少說法相。多說法性。所說法相亦會□性○依他無性即是圓成(文)。   鈔三上雲。疏依他無性即是圓成者。第四明三性空有即離別中相即之義。謂依他是因緣生法。緣生無性無生故空。空即圓成。更無二體。此中無性即無遍計之性。法相宗中無於遍計。無即是空故。但空遍計。法性宗中則依他性上無遍計性故。依他即空。空即無性之理。無性之性即是實性故。密嚴經雲。名為遍計性。相是依他起。名相二俱遣。是為第一義。中論雲。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一因緣上三義具足。無前無後故。即有即空不相捨離。若釋三性之名。大意不殊。前教但融不融故。分性相之二宗耳(文)。   華嚴經二十八雲(十地品)。是菩薩善知眾生身。知國土身。知業報身。知聲聞身。知辟支佛身。知菩薩身。知如來身。知智身。知法身。知虛空身(文)。   十地論十雲。經曰○是菩薩知眾生身。知國土身。知業報身。知聲聞身。知辟支佛身。知菩薩身。知如來身。知智身。知法身。知虛空身○論曰○世諦智者。善知眾生身等染分淨分不二分。善分別知故。如經是菩薩知眾生身乃至知虛空身故(文)。   玄十四雲。初中十身內。初三是染分。次六是淨分。後一是不二分。各言分者。此是同一大緣起法義分出故。如攝論中。於依他起上雜染分名遍計。清淨分名圓成。不二分為依他。是故若見一分餘分性不異。皆融通會攝。此中不二分約相盡為言故。以虛空身表也(文)。   華嚴經三十八雲(十地品)。此菩薩知眾生身。國土身。業報身。聲聞身。獨覺身。菩薩身。如來身。智身。法身。虛空身(文)。   疏七下雲。三此菩薩知眾生身下。別顯知相彰知自在。今初十身論攝為三。初三染分。次六淨分。後一不二分。皆言分者。同一大緣起法界分為十故。即染分依他。淨分依他。同依一實故(文)。   鈔十七上雲(無釋)。   刊十一雲。初中十身內。初三是染分。次六是淨分。後一是不二分。皆言分者。同一法界中分別為十故(文)。   疏。九上雲。隨門不同種種有異。約成佛門一切成也(文)。   鈔十九上雲。疏隨門不同種種有異下。第三結例。即類結餘門。門雖有多。且略分四。一約性。即一真法界。二約相。即無盡事法。三性相交徹。顯此二門不即不離。四以性融相德用重重。初約體門者。問。體是佛不。答。是若無礙。應成四句。一是佛法性身無所不至故。經雲性空即是佛故。二非佛絕能所覺。為其性故。平等真法界。非佛非眾生故。三亦佛亦非佛。以法性身無自性故。四雙非。性與無性雙泯絕故。經雲。無中無有二。無二亦復無。三界一切空。是則諸佛見。二就相門有二。一情二非情。真心隨緣變能所故。然此二門各分染淨。謂無明熏真如成染緣起。真如熏無明成淨緣起。染成萬類。淨至成佛。以修淨緣斷彼染緣。方得成佛。依此二義則生佛不同。於淨緣中復有因果。因有純雜。果有依正。若約純門。隨一菩薩盡未來際唯修一行。一一皆然。若約雜門。萬行齊修盡未來際。若約因門。盡未來際常是菩薩。若約果門。盡未來際常是如來。經雲。為眾生故。唸唸新新成等正覺。若雙辨二門。盡未來際修因得果。若約雙非。盡未來際非因非果。便同真性。前之二門雙具悲智雙融心境(文)。   五教章中雲(三性同異義)。第二總說者。三性一際隨一全收。真妄互融。性無障礙。如攝論婆羅門問經中言。世尊。依何義說如是言。如來不見生死。不見涅槃。於依他中分別性及真實性。生死為涅槃。依差別義。何以故。此依他性由分別性一分成生死。由真實性一分成涅槃。釋曰。依他性非生死。由此性因真實性成涅槃故。此性非涅槃。何以故。此性由分別一分即是生死故。是故不可定說一分。若見一分餘分性不異。是故不見生死。亦不見涅槃。由此意故。如來答婆羅門如此。又雲。阿毘達磨修多羅中。世尊說法有三種。一染污分。二清淨分。三染污清淨分。依何義說此三分。於依他性中。分別性為染污分。真實性為清淨分。依他性為染污清淨分。依此義故說三分。釋曰。阿毘達磨修多羅中說。分別性以煩惱為性。真實性以清淨品為性。依他性由具兩分。以二性為性。故說法有三種。一煩惱為分。二清淨為分。三二法為分。依此義故作是說。此上論文又明真該妄末相無不攝。妄徹真源體無不寂。真妄交徹二分雙融。無礙全攝。思之可見(文)。   攝大乘論上(無著造佛陀扇譯)雲。有何義故。如梵王經中說。我不見世間不證涅槃。他相性中妄分別及成就性因故。說世間及涅槃事。無異事故。如是彼他性想妄分別分故說為世間。成就分故說為涅槃(文)。   攝大乘論中(無著造真諦譯)雲(應知勝相)。婆羅門問經中言。世尊。依何義說如此言。如來不見生死不見涅槃。於依他性中。依分別性及依真實性。生死為涅槃。依無差別義。何以故。此依他性。由分別一分成生死。由真實一分成涅槃(文)。   攝大乘論中(無著造玄奘譯)雲(所知相分)。世尊依何蜜意。於梵問經中說。如來不得生死不得涅槃。於依他起自性中。依遍計所執自性及圓成實自性。生死涅槃無差別蜜意。何以故。即此依他起自性。由遍計所執分成生死。由圓成實分成涅槃故(文)。   梁攝論六(世親造真諦譯)雲(應知勝相中分別章)。論曰。婆羅門問經中言。世尊依何義說如此言。如來不見生死不見涅槃。於依他性中。依分別性。及依真實性。生死為涅槃。依無差別義。何以故。此依他性。由分別一分成生死。由真實一分成涅槃。釋曰。依他性非生死。由此性因真實性成涅槃。此性非涅槃。何以故。此性由分別分即是生死故。是故不可定說一分。若見一分餘分性不異。是故不見生死。亦不見涅槃。由此意故。如來答婆羅門如此(文)。   世親攝論五雲(應知勝相勝語)。論曰。世尊依何義故。於梵天問經中說。如來不見生死不見涅槃。於依他性中。約分別性成就性故。生死涅槃體無差別義。彼中即此依他性。分別分成生死。成就分成涅槃。釋曰。此等三性法相如修多羅所說隨順相應。今當顯示。依何義故。梵天問經中說。如來不見生死及涅槃。依生死涅槃無差別義故。依他性非是生死。由成就分即是涅槃故。亦非涅槃。由即彼分別分成生死故。是故不可偏說一分。世尊見依他中無偏一性。由此意故。於彼經中說不見生死不見涅槃(文)。   世親攝論五(玄奘譯)雲(所知相分)。論曰。世尊依何蜜意。於梵問經中說。如來不得生死不得涅槃。於依他起自性中。依遍計所執自性及圓成實自性。生死涅槃無差別蜜意。何以故。即此依他起自性。由遍計所執分成生死。由圓成實分成涅槃故。釋曰。如是三種自性相法所說契經悉皆隨順。今當顯示。世尊依何蜜意。於梵問經中說。如來不得生死不得涅槃者問。於依他起自性中。依遍計所執自性及圓成實自性。生死涅槃無差別蜜意者答。次當廣釋。依他起自性非定生死。由圓成實分成涅槃故。亦非定涅槃。由遍計所執分成生死故。是故不可定說一性。由此自性。若得一分餘分不異。依此意趣。於彼經中說。如來不得生死不得涅槃(文)。   無性攝論五(玄奘譯)雲(所知相文)。論曰。世尊依何蜜意。於梵問經中說。如來不得生死不得涅槃。於依他起自性中。依遍計所執自性及圓成實自性。生死涅槃無差別蜜意。何以故。即此依他起自性。由遍計所執分成生死。由圓成實分成涅槃故。釋曰。世尊依何蜜意乃至無差別蜜意者。若問若答。兩段本文其義易了。不須重釋。何以故下。釋上生死涅槃無差別蜜意。若遣遍計永無。復餘不得生死不得。此時便得觀見寂滅涅槃。然此中說偏一不成無差別性。為遣愚夫定性差別顛倒執著。亦即顯示依他起義。依二自性不決定故(文)。   問。香象大師意。十藏問十迴向品答(云云)。爾者在十迴向後答歟。進雲。探玄記中十藏問在十迴向前答釋也。付之。十藏問既在十迴向後。何十藏答在十迴向前哉。   答。見華嚴經文。問中列十迴向十藏。十藏問在十迴向後。列品次第之時。第四會終列十無盡藏品。第五會中列十迴向品。故十藏答在十迴向前雲也。即探玄記中釋此事雲。初中十藏何故問在迴向後。下答在迴向前者。以藏有二義。一是出生義故在迴向後。出生地上證智故。二是收攝義故在迴向前。收攝諸行。令成迴向故。由此二義二處互顯故不相違(文)。清涼大師定判惠苑師之解釋。其意同之。   華嚴經五雲(如來名號品)開示十方一切如來所可分別菩薩○十迴向十藏十地(文)。   玄四雲。初中十藏何故問在迴向後。下答在迴向前者。以藏有二義。一是出生義故在迴向後。出生地上證智故。二是收攝義故在迴向前。收攝諸行令成迴向故。由此二義二處互顯故不相違(文)。   華嚴經十二雲(如來名號品)。說諸菩薩○十迴向十藏十地(文)。   疏三上雲。十藏第四會中答。以藏有二義。一收攝義。謂收攝諸行以用迴向故。答在迴向之前。二出生義。以出生地上證智故。問居迴向之後(文)。   鈔七下雲(無釋)。   刊四雲。十藏第四會中答。何故問在迴向後。答在迴向前者。顯藏有二義故。一收攝義故在迴向前。收攝諸行以迴向故。二出生義故在迴向後。由此親生十地智(文)。   問。香象大師意。六十華嚴經所說十定問何品答之耶。進雲。探玄記雲。十定十忍品答(文)。付之。十定十忍其相遙異。何釋十定問十忍品答哉。何況見八十華嚴經文。別有十定品。明知六十華嚴經十定問。雖十定品答。覺賢三藏不譯十定品故。六十華嚴經十定答文脫落雲事。是以清涼大師。三十定十通第七會答。各有自品。惠苑師釋。十定第七會中十定品答。如何。   答。六十·八十兩部華嚴經。梵本是別雲事。香象·清涼兩師定判分明也。如探玄記餘處雲。新來梵本品會及文句有少不同。明此大經數本故也。清涼大師餘處述。別本雲二萬五千者。別梵本也等也。而覺賢三藏所覽六十華嚴經梵本無十定品故。任彼梵本不譯十定品也。故晉朝所翻六十華嚴經無十定品故。香象大師釋十定十忍品答也。但於十定十忍其相遙異雲難者。探玄記中會之雲。以觀心納理為忍。止心不散為定。止觀無礙。唯是一心。故二處各顯一義(文)。文意顯也。次於八十華嚴經文別有十定品雲難者。香象大師見八十華嚴經梵本有十定品故。雖知六十華嚴經梵本脫落十定品。辰旦人師不可直覺賢三藏任梵本不譯十定品故。依止觀無礙唯是一心之理。十定問十忍品答雲也。次於清涼·惠苑兩師之釋者。八十華嚴經既有十定品故。向彼經文作釋之時。釋十定問十定品答。尤有其理也。   重難雲。六十華嚴經梵本無十定品雲事。有何證據哉(是一)。設又六十華嚴經梵本雖無十定品。餘梵本中有十定品者。有後時何不譯加之哉。大唐永隆元年。香象大師與中天竺日照三藏共譯。加華嚴經處處脫落文之時。尤可譯入十定一品也。如彼譯入入法界品內從摩耶夫人後至彌勒菩薩前中間。天主光等十善知識之文。並從彌勒菩薩後至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善知識前中間。文殊申手過一百一十由旬按善財頂之十五行文也(是二)。次香象大師見八十華嚴經梵本雲事。何處見哉(是三)。   答。見惠苑師餘處釋雲。是故和上以新舊兩經與梵本仇校。還將日照補文安喜覺脫處。遂得斷文再續□義復全(文)。任此釋思之。香象大師與日照三藏共。以六十華嚴經對梵本文□合之時。不譯出十定品故。六十華嚴經梵本中無十定品雲事炳然也。次覺賢三藏既為大乘第三果人。任梵本譯六十華嚴經之時。不譯十定品故。香象大師為唐朝人師。不及直梵本脫落故。不譯入十定品也。但於譯入入法界品兩處脫落之文者。覺賢三藏所覽六十華嚴經梵本中。正有彼兩處文。覺賢三藏存略不譯故。香象大師與日照三藏共譯入之也。次香象大師見八十華嚴經梵本雲事。先所出申探玄記餘處。新來梵本品會及文句有少不同之釋。並華嚴傳。或三萬六千。如晉朝所譯。或餘四萬。此□朝所翻之釋。此旨分明也。纂靈記□釋。其文亦同之。何況任清涼大師餘處。而聖後所翻文詞富博。賢首將解大願不終。方至第十九經奄歸寂滅之釋。香象大師見八十華嚴經翻譯本雲事亦炳然也。   華嚴經五雲(如來名號品)。開示十方一切如來所可分別菩薩十住十行十迴向十藏十地十願十定十自在十頂(文)。   玄四雲。十定十忍品答。以觀心納理為忍。止心不散為定。止觀無礙唯是一心故。二處各顯一義。以諸菩薩緣真俗境皆有二義。一不顛倒。二不散亂。具如梁論說耳(文)。   華嚴經十二雲(如來名號品)。說諸菩薩十住十行十迴向十藏十地十願十定十通十頂(文)。   疏三上雲。十定十通第七會答各有自品(文)。   鈔七下雲(無釋)。   刊四雲。十定第七會中十定品答十通後十通品答次應問十忍梵本脫也(文)。   玄一雲。第八部類傳譯者。亦有十義○六略本者。即此土所傳六十卷本。是彼十萬頌中。前分三萬六千頌。要略所出也。近於大慈恩寺塔上。見梵本華嚴有三部。略勘並與此漢本大同。頌數亦相似○八翻譯者。有東晉沙門支法領。從于闐國得此三萬六千偈經。並請得北天竺大乘三果菩薩禪師。名佛陀跋陀羅。此雲覺賢○以晉義熙十四年歲次鶉火三月十日。於揚洲謝司空寺。別造護淨法堂。於中譯出此經○後因改此寺名為興嚴寺。沙門法業及惠嚴惠觀等親從筆受○至大宋永初二年十二月二十日。與梵本再校勘畢。於法界品內。從摩耶夫人後至彌勒菩薩前。所缺八九紙經文。今大唐永隆元年三月內。有天竺沙門三藏地婆訶羅。唐言日照。有此一品梵本。法藏親共校勘至此缺文。奉敕與沙門道成·復禮等譯出補之。九支流者。謂此大經隨力受持分成多部○今現於神都更得于闐國所進華嚴五萬頌本並三藏。至神都現翻譯。其慈恩寺梵本與舊漢本。並同無異。新來梵本品會及文句有少不同。明此大經數本故也。   疏一下雲第八傳譯感通分二。先明翻譯年代○前中此經前後通唯二譯。並其補門四本不同。一晉義熙十四年。北天竺三藏佛度跋陀羅。此雲覺賢。於揚州謝司空寺。翻梵本三萬六千頌。成晉經五十卷或六十卷。沙門法業筆受。惠嚴惠觀潤色。謝司空寺者。即今潤洲興嚴寺是。由興華嚴故。二大唐永隆元年中。天竺三藏地婆訶羅。此雲日照。於西京大原寺。譯出入法界品內兩處脫文。一從摩耶夫人後至彌勒菩薩前中間。天主光等十善知識。二從彌勒菩薩後至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善知識前中間。文殊申手過一百一十由旬按善財頂十五行經。大德道成律師·薄塵法師·大乘基法師等同譯。復禮法師潤文。依六十卷本為定。三證聖元年。于闐三藏實叉難陀。此雲喜覺。於東都佛授記寺。再譯舊文。兼補諸闕。計益九千頌。通舊總四萬五千頌。合成唐本八十卷。大德義淨三藏·弘景禪師·圓測法師·神英法師·法寶法師·賢首法師等同譯。復禮法師綴文。四即於前第三本中。雖益數處。卻脫日照三藏所補文殊按善財頂之文。即賢首法師以新舊兩經勘。以梵本將日照所補文。安喜覺脫處。遂得文續義連。其文之要至下當辨。今之所傳即第四本。其第三本先已流傳。故今代上之經猶多脫者即第三本。願諸達識見闕而續之(文)。   鈔四下雲(略之)。   刊一雲。第八部類傳譯者。依教流次第。應雲翻譯部類傳通○初中此經前後翻譯。補闕四本不同。安本者。晉義熙十四年。北天竺三藏佛度跋陀羅。此雲覺賢。於揚洲謝司空寺。翻梵本三萬六千頌。成晉經五十卷或六十卷。沙門法業筆受。惠嚴惠觀潤色。第二本者。大唐永隆元年。中天竺三藏地婆訶羅。此雲日照。於西京太原寺。譯出入法界品內兩處脫文。一從摩耶夫人後至彌勒菩薩前中間。脫天主光等十善智識。二從彌勒菩薩後至普賢菩薩前中間。脫文殊師利申手過百一十由旬按善財頂等半□餘文。大德道成律師·薄塵法師·大乘基法師潤色。依六十卷本為定。第三本者。證聖元年。于闐國三藏實叉難陀。此雲喜覺。於東都佛授記寺再譯舊文。兼補諸闕。計益九千頌。通舊總翻四萬五千頌。合成漢本八十卷。大德義淨三藏·弘景禪師·圓測法師·神英法師·法寶法師·華嚴和上等同譯。復禮法師綴文。第四本者。謂前第三本中雖繕數處。然復扁脫日照三藏所補入法界品內文殊乎按善財頂處一段要文。由此遂令前文虛指於後後經來無所因。謂前七十七及七十九中。皆雲彌勒勸善財詣文殊所。後文既闕便將善財違彌勒。今又前七十九中。彌勒告善財言。文殊師利為汝說一切功德。既滿此文及使彌勒記言無驗。又八十初雲。善財一心願見文殊師利。見三千大千世界塵數知識者。此文失次□然可見。謂上句既雲願見文殊師利。此句忽雲見三千等。此語斷緒無來由故。是故和上以新舊兩經與梵本仇校。還將日照補文安喜覺脫處。遂得斷文再續□義復全。今之所傳即此第四本也(文)。   四十華嚴經疏二雲。第二傳譯者。自流東夏大有三譯。第一東晉沙門支法領。志樂大乘。捐軀求法。至遮拘盤國請得華嚴梵本三萬六千偈。及諸北天竺三藏佛度跋陀羅。唐言覺賢。同歸翻譯○謂於楊洲謝司空寺。譯梵本三萬六千偈。成晉經六十卷。沙門法業等筆受。惠嚴惠觀等潤文。此為大化之始也。義熙十四年。當如來涅槃已一千二百歲矣。第二大唐證聖元年歲次乙未年。將四百重通梵本。于闐三藏實叉難陀。唐言喜學。詔於東都佛授記寺。再譯舊文。兼補諸闕。計益九千頌。通舊總四萬五千頌。合成唐本八十卷。沙門義淨·弘景禪師·圓測法師·神英法師·法寶法師·賢首法師同譯。復禮法師潤色。第三今貞元十二年歲次丙子。詔罽賓三藏般若。於京師大崇福寺。譯成四十卷。即舊經入法界品。從證聖元年至貞元十二年。總一百二年。統傳此方。今當五百年之運矣(文)。   玄二十雲。第二明幻智念力知識者。自下九位知識。皆是舊翻于闐本所缺。應是西域覺賢之所略耳。余共日照三藏。勘天竺諸本及崑崙本並于闐別行本。並皆同有此文。是以於大唐永隆年。西京大原寺。三藏法師地婆訶羅。唐言日照。共京十大德道成律師等。奉敕譯補。沙門復禮親從筆受(文)。   疏十下·演義鈔二十下·刊定記十六·貞元經疏八無釋。   華嚴傳一雲(傳譯)。中天竺國三藏法師地婆訶羅。唐言日照。婆羅門種。幼而出家。住摩訶菩提及那爛陀寺○時有賢首法師。先以華嚴為業。每慨斯經闕而未備。往就問之。雲。齎第八會文。今來至此。賢首遂與三藏對校。遂獲善財善知識天主光等十有餘人。遂請譯新文。以補舊闕。沙門復禮執筆。沙門惠智譯語(文)。   纂靈記二雲(重譯)地婆訶羅(此言日照)。三藏者。中天竺國人也。婆羅門種。幼而出家。住摩訶菩提及那爛陀寺○時有賢首法師。先以華嚴為業。每難大教闕而未圓。往就問之。雲。齎第八會文來至此。賢首遂與三藏對校。果獲善財求善知識天主光等十有餘處。遂請譯新文以補舊闕。沙門復禮執筆。沙門惠日譯語(文)。   玄二十雲。三觀察下起念推求。此中漢本經缺十七行文。今勘梵本並翻補訖(文)。   疏十下·演義鈔二十下·刊定記十六·貞元經疏九無釋。   華嚴傳一雲(部類)。又為佛去世遠。眾生報劣。色力念惠悉皆減損。於此下本無力具受。遂隨力隨樂分寫受持。或具十萬大本猶在。或三萬六千。如晉朝所譯。或餘四萬。此周朝所翻。或分其品會。別成部帙。如支流所辨(文)。   纂靈記一雲(微源)。去聖既遙。福智淪替。於此下本無能總持。隨樂受行便成分漲。或具十萬。或有數千。則晉代所翻三萬六千偈。今朝所譯益餘四萬言。品會各殊。行位斯在。自餘隱祕無得而稱(文)。   華嚴傳一雲(隱顯)。有東晉沙門支法領者。風範慷慨。邈然懷拔萃之志。好樂大乘。忘寢與食。乃裹糧杖策。殉玆形命。於彼精求。得華嚴前分三萬六千偈。齎來至此。即晉朝所譯是也。今大周于闐所進。逾四萬頌。於第一會所說。華藏世界。舊譯門略。講解無由。今文並具。爛然可領。其十定一會。舊經有問無答。今本照然備具。是以前有七處八會。今七處九會。雖望百千而未備。然四萬之理亦無遺(文)。   纂靈記一雲(顯集)。初東晉有沙門支法領。志樂大乘。損軀求法。裹糧杖策。以至遮拘盤國。竭誠請禱。遂得華嚴前分三萬六千偈。齎來至此。即晉朝所譯是也○又案今于闐所進。蓋逾四萬偈。即第一會所說華藏世界。舊譯門略。解悟無由。今文並具。粲然可睹。其十定一會。舊經有問無答。今乃至伴昭彰質對斯備。又舊本有七處八會。今加七處九會。雖十萬之未具。亦四萬之無遺(文)。   鈔一下雲。曲論別為。乃有多緣。以斯經乃諸佛所證根本法輪諸教標準。此方西域無不仰遵。而聖後所翻文詞富博。賢首將解大願不終。方至第十九經。奄歸寂滅。苑公言續於前疏亦刊。筆格文詞不繼先古。致令後學輕(文)。   華嚴經四雲(盧捨那佛品)。諸佛子。時彼焰光城中有王。名愛見善惠。其王統領萬億諸城。有三萬七千夫人婇女。二萬五千子。其第一子名功德勝。次名普莊嚴童子(文)。   玄三雲。   華嚴經十一雲(毘盧遮那品)。諸佛子。彼焰光明大城中有王。名喜見善惠。統領百萬億那由他城。夫人釆女三萬七千人。福吉祥為上首。王子五百人(別本雲二萬五千人)。大威光為上首。大威光太子有十千夫人。妙見為上首(文)。   疏二下雲。第二夫人下總顯眷屬者。有德曰夫人。有色曰婇女。王子別本雲二萬五千者。別梵本也(文)。   問。菩薩本業經·華嚴經名號品。同本異譯歟。   文義抄第九帖記錄之畢。   華嚴經五雲(如來名號品)。開示十方一切如來所可分別菩薩○十自在(文)。   玄四雲。十自在十明品答。以作用明委故立二名。以別翻菩薩本業經。彼問中亦名十明故。兜沙中名十飛法(文)。   八十華嚴經中。無十自在間故。疏三上·演義鈔七下·刊定記四無譯。   問。梵網經可雲華嚴經經部類耶。答。可非華嚴經部類也。兩方。若華嚴經部類者。探玄記中。破古人華嚴經十頂問梵網經答雲。義判恐難依用。不依用之見。若華嚴經部類者。何不依用之哉。若依之爾者。彼梵網經文。能說教主是盧捨那佛。尤可十身具足之如來。所□國土亦蓮華藏界。豈非帝網無礙之淨剎哉。加之唯對紀諸菩薩之大士廣說十住十行等法門。旁思之可雲華嚴經部類哉。是以他宗人師梵網經是華嚴經部類釋。如何。   答。華嚴經部類經泛有二類。一會會品品同本異譯經。如兜沙經是名號品。菩薩本業經是淨行品等也。二義勢相似經。如修慈分經金剛鬘分經等也。故演義鈔雲。謂餘別經。不從大部分出。義勢相似。即今經統類故(文)。而梵網經說處等與華嚴經說處等異故。非同本異譯部類。故探玄記雲。又十頂不見別答。古人有將梵網經於此計會。雲此脫錯。恐難依用。今尋彼經。十一處說法。六處同此。彼雲化樂天說十禪定。初禪說十金剛心。二禪說十願。三禪說十忍。四禪摩醯首羅宮說心地法門。不雲重會普光及祇洹重閣。又此問與彼有同不同。故難用耳(文)。清涼大師解釋。其意亦同之。次梵網經是三乘淺近說。華嚴經亦一乘深遠教。故非義勢相似部類。故孔目雲。其□路本業梵網二經是三乘攝。華嚴經是一乘攝(文)。梵網經既非同本異譯之教。又無義勢相似之旨。故非華嚴經部類也。故探玄記。纂靈記·華嚴傳·並疏·演義鈔·刊定記等中。廣舉華嚴經支流經之時。令不出梵網經也。但於梵網經能說教主是盧捨那佛。所□國土亦蓮華藏界雲難者。能說教主雖名盧捨那佛。此三身中報身佛。更非十身具足之如來。所□國土雖號蓮華藏世界。是他受用報土。亦非法界融通華藏世界故。淺深遙異。與華嚴經能說教主所□國土不同也。次於唯對記諸菩薩之大士廣說十住十行等法門雲難者。彼此二經雖同說十住十行等法門。彼單別十無十十無盡之義故。淺深亦異也。故孔目雲。今將梵網經等對大經本。□路等十數即是單別。不具一切圓故。入三乘攝。不具十義(文)。准此釋可思之。   重難雲。   問。清涼大師依梵網經意於幾處說法耶。進雲。疏雲。但彼經說處乃有十(文)。付之。依清涼定判披梵網經說。於金剛千光王座及妙光堂帝釋宮。已上五□天四靜慮十一處說法見。是以香象大師釋。今尋彼經。十一處說法。若爾清涼大師但彼經說處乃有十之釋。非只背本經所說。豈不招師資相違哉。   答。勘梵網經下卷前後。上文雲。於寂滅道場。坐金剛華光王座。乃至摩醯首羅天王宮。其中次第十住處所說(文)。下文雲。從摩醯首羅天王宮至此道樹下。十住處說法(文)。於十處說法雲事。上下之文炳然也。故天臺大師釋上文雲。始於道場說法。乃至十處(文)。釋下文雲。總結十處說竟亦兩。一舉此釋迦所說十處出上卷(文)。勝莊師釋上文雲。謂如上說十種住處(文)。法進師注上文雲。如前所說歷十住處。乃至第十摩醯首羅天王宮中說心地法也(文)。太賢師解上文雲。如次前說歷十住處。乃至第十摩醯首羅天王宮中說心地(文)。善殊之釋全亦同之。清涼大師但彼經說處乃有十之釋。既葉梵網經說。亦順諸師定判。何強疑之哉。但於梵網經中於金剛千光王座及妙光堂帝釋宮已上五□天四靜慮十一處說法見雲難者。正勘彼經文雲。方坐金剛千光王座及妙光堂說十世界海。不雲從金剛千光王座起至妙光堂故。理實而言。金剛千光王座與妙光堂雖各別處。任經現文說列之。從所說法門是同合之為一處。雲十住處說法也。次於探玄記今尋彼經十一處說法之釋者。金剛千光王座者。任菩提樹下。妙光堂者即普光法堂。相當華嚴經初二會說處故。開之為二處。雲十一處說法也。是則開合不同。實非相違歟。故清涼大師以梵網經望華嚴經出四例不同之中雲。一菩提普光二會不分。則開合不同(文)。蘊齊師釋此事雲。妙光堂。華嚴雲。普光堂去道樹四五里許。故雲及。意顯近義。十一會中。此二合說。下但九耳(文)。   重難雲。廣披諸師解釋尋梵網經說處。天台大師述十處說法相雲。一在妙光堂說十世界海(文)。法銑師解梵網經其中次第十住處所說之文雲。十住處者。即前文中。始妙光堂。乃至摩醯首羅天王宮(文)。法進師注梵網經從摩醯首羅天王宮至此道樹下十住處說法品之文雲。言十住處者。一明佛在妙光堂說十世界海(文)。任此等定判。梵網經中於十住處說法雲釋意。唯於妙光堂說十世界海法門。於金剛千光王座不說之見。何雲於金剛千光王座及妙光堂同說十世界海法門哉。若於今二處同說之者。十住處說法之義猶難成哉。   答。見梵網經文雲。方坐金剛千光王座及妙光堂說十世界海(文)。於金剛千光王座說十世界海法門雲事分明也。誰可疑之哉。是以法銑師解此文雲。方坐金剛千光王座及妙光堂者。出其說處(文)。樸楊大師釋於十住處說十重法門雲。即如初道場說十世界海(文)。雲初道場。豈非金剛千光王座哉。何況若於金剛千光王座不說十世界海法門者。清涼大師何可釋菩場普光二會不分則開合不同哉。開合不同者。就說法之處可論之故也。但於天台等諸師釋者。實似難思。試會通之者。二處之中。且舉妙光堂一處可雲歟。   問。清涼大師意。以梵網經第三會所說法望華嚴經第四會所說法時。其體可同耶。答。可有二義邊也。兩方。若其體同者。梵網經第三會唯說十行法。華嚴經第四會兼說十行及十藏法。寬狹既異。其體豈同哉。是以清涼大師述。彼經一處說一法門。此則四六兼二。梵網經一處各說一法門。華嚴經第四會中說二法門釋。若依之爾者。清涼大師雲。其二三四與此三四五會處法全同。梵網經第三會所說法與華嚴經第四會所說法。其體全同見。如何。   答。華嚴經第四會中宗所說者是十行法也。以之望梵網經第三會所說法之時。可雲其體全同也。清涼大師其二三四與此三四五會處法全同之釋。即顯此意也。但華嚴經第四會中兼說十藏法故。以之望梵網經第三會所說法者。可雲其體各別也。然而就宗所說法釋處法全同。更無其過也。   問。清涼大師意。以梵網經第五會說處並所說法。望華嚴經第五會說處並所說法時。其體可同耶。答。其體不同也。兩方。若其體同者。清涼大師解釋中。其體不同判若依之爾者。披梵網經文。第五會說處並所說法。與華嚴經第五會說處並所說法。其體可同見。依之香象大師意。彼此二經第五會說處並所說法。其體是同釋。如何。   答。清涼大師釋但彼經說處乃有十。梵網經意。金剛千光王座及妙光堂同為初會說處故。忉利天為第二會說處說十住法。夜摩天為第三會說處說十行法。兜率天為第四會說處說十迴向法。化樂天為第五會說處說十禪定法雲也。華嚴經意。寂滅道場為初會說處故。普光法堂為第二會說處說十信法。忉利天為第三會說處說十住法。夜摩天為第四會說處說十行法。兜率天為第五會說處說十迴向法雲。故彼此二經第五會說處並處說法門俱不同也。故清涼大師釋其二三四與此三四五會處法全同。不雲第五會說處並所說法合同也。但於披梵網經文第五會說處並所說法與華嚴經第五會說處並所說法其體可同見雲難者。今疑問之趣頗不得其意。梵網經意。金剛千光王座及妙光堂雖各別處。同說十世界海一法門故為初一會也。故於兜率天說十迴向法。是第四會非第五會也。以之存第五會為疑。甚不可然哉。次香象大師意。雖釋今尋彼經十一處說法。於金剛千光王座及妙光堂。同說十世界海一法門故。不為各別會也。以之為各別初二會說下第四會存第五會。梵網經第五會說處並所說法。與華嚴經第五會說處並所說法是同釋雲疑。旁不落□事也。   問。香象大師依梵網經意雲。初禪說十金剛心(文)。爾者今此十金剛心者。指十迴向歟。答。非指三賢中十迴向也。兩方。若指十迴向者。見梵網經文雲。復從座起至第四天中說十迴向。於兜率天已說十迴向畢。至初禪中何可重說之哉。若依之爾者。披一部始末勘二軸前後。十金剛心者名十迴向。是以香象大師或釋。十迴向是世間修終堅固不壞故雲金剛。或述。金剛心者。是前十金剛。當十迴向。加之南嶽大師雲。十迴向名十金剛。大賢師判。十金剛者十迴向也。明知初禪說十金剛心者。指十迴向也。如何。   答。見梵網經一段之文。上雲。復從座起。至第四天中。說十迴向。於兜率天。已說十迴向畢。下雲。復至一禪中。說十金剛。非指三賢中十迴向雲事。道理白然也。於二處不可說一法門故也。以此理思之。今此十金剛心者。是華嚴經離世間品所謂十金剛心。非三賢中十迴向也。故法銑師釋此文雲。次說十金剛。此非下文十金剛也。名同義別。若是下文十金剛者。則應攝在十迴向中。即是華嚴十金剛願(文)。法進師注此文。問。唯此十金剛者。即十迴向。四天中說。何故色界重說迴向。引北并州真藏師釋。會色界所說諸位通行。出自義雲。今謂。名同義別。如華嚴三十九說十金剛心(文)。此等釋意。初禪說十金剛心者。即是華嚴經離世間品所說十金剛心之旨分明也。但於披梵網經一部二軸前後十金剛心者名十迴向雲難者。梵網經處處之文。十發趣十長養十金剛者。如次說地前三賢位雲事。文言次第更非所諍。諸師定判述此意也。而今所成者。初禪說十金剛心者。非說三賢中十迴向雲許也。十金剛心之言雖同。其體相替。更非所痛也。   問。香象大師依梵網經意。於何處說十願十忍法門耶。進雲。探玄記雲。二禪說十願。三禪說十忍(文)。付之。依探玄記釋見梵網經文雲。復至二禪中說十忍。復至三禪中說十願(文)。依之至相寺大師引梵網經文雲。復至二禪說十忍。復至三禪說十願(文)。若爾探玄記釋非只背本經所說。豈不致師資相違哉。   答。二禪說十忍三禪說十願雲事。梵網經文實分明也。故不限至相寺大師所引。天台·勝莊·樸楊·道□·法進·善珠等唐和諸師。舉述二禪說十忍三禪說十願之旨。探玄記釋尤難會通。但清涼大師亦釋。次至二禪說十願。次至三禪說十忍。推之有二禪說十願三禪說十忍雲異本經文歟。   問。清涼大師意。梵網·華嚴二經相對出四例不同。爾者第三有無不同相如何釋之耶。進雲。演義鈔雲。三則有無不同。此經四禪無說。彼皆有說。此有重會。彼無重會(文)。付之。梵網經於化樂天說之。華嚴經於彼天不說之。華嚴經於祇樹給孤獨園說之。梵網經於彼處不說之。若爾今此二經相對判有無不同之時。何不出此等不同哉。   答。梵網·華嚴二經相對委論有無不同之時。尤可出此等不同也。但演義鈔今解釋中不舉之事。且先出一類。不舉盡之歟。   問。華嚴經第四第六第七會各說一法門歟。答。不限一法門也。兩方。若各說一法門者。清涼大師以梵網經望華嚴經出其不同雲。彼經一處說一法門。此則四·六兼二。七兼於三(文)。如此釋者。華嚴經第四第六第七會所說各不限一法門見。若依之爾者。思華嚴經第四第六第七會相各說一法門可雲也。如何。   答。八十華嚴經第四第六第七會所說不可限一法門。清涼大師四·六兼二七兼於三之釋。其旨甚分明也。所謂梵網經意。至帝釋宮說十住。至夜摩天說十行。至兜率天說十迴向。至化樂天說十禪定。至他化天說十地。至初禪說十金剛。至二禪說十忍。至三禪說十願。至四禪說心地法門。故雲彼經一處說一法門也。華嚴經意。第四會說十迴向·十藏二法門。第六會說十地·十願二法門。新譯經第七會說十定·十通·十頂三法門。故云爾也。解釋意如此。更有何疑哉。   重難雲。梵網經意。於金剛千光王座及妙光堂二處。同說十世界海一法門見。何釋彼經一處說一法門哉。   答。梵網經意。談十住處說法之時。金剛千光王座及妙光堂合為一處。故云爾也。   玄四雲。又十頂不見別答。古人有將梵網經於此計會。雲此脫錯。恐難依用。今尋彼經。十一處說法。六處同此。彼雲化樂天說十禪定。初禪說十金剛心。二禪說十願。三禪說十忍。四禪摩醯首羅宮說心地法門。不雲重會普光及祇洹重閣。又此問與彼有同不同。故難用耳(文)。   疏三上雲。十頂一種答文不顯。古有多釋。一雲准梵網經。說十忍後有心地法門。即此十頂。理亦可通。但彼經說處乃有十。初無菩提場會。但雲方坐千光王座及妙光堂說十世界海。其二三四與此三四五會處法全同。他化十地次第亦同。而化樂天說十禪定。初禪說十金剛心。二禪說十願。三禪說十忍。四禪摩醯首羅宮說我本原蓮華藏世界盧捨那佛所說心地法門。不雲重會普光及祇洹重閣次第。又別難可會通。又此中問因。後更有果問。故彼佛心地即後如來地等。非十頂也(文)。   鈔七下雲。疏十頂一種下。二別解頂問。於中二。先敘昔。後申今。前中有三說。一依梵網經。疏文有三。初正敘昔。二理亦可通者。以理縱成。三但彼經下。以文奪破。言二三四與此三四五會處法全同者。此是第三會在忉利。四在夜摩。五在兜率。彼第二即在忉利。故彼說十世界海竟即雲。次於忉利天宮說十住。次至夜摩說十行。次至兜率天宮說十迴向。斯則處法全同。次第不同。彼二此三。彼三此四。彼四此五。以前加菩提場故。言他化十地次第亦同者。亦是第六在他化天說十地故。由彼不越第五化樂故。說地亦第六。彼文雲。次至化樂天宮說十禪定。次至他化自在天宮說十地。次至初禪說十金剛心。次至二禪說十願。次至三禪說十忍。次至第四禪摩醯首羅宮說我本源蓮華藏世界盧捨那佛所說心地法門。故總收之。四例不同。一菩提普光二會不分。則開合不同。二則次第不同。三則有無不同。此經四禪無說。彼皆有說。此有重會。彼無重會。四彼經一處說一法門。此則四·六兼二。七兼於三。以斯四義故難會通。從又此中問下。縱成以破。設汝欲將心地法門例同此者。此中說果應為心地。何得用頂。上一師義竟(文)。   刊四雲(無釋)。   梵網經文。諸人師釋廣記錄之畢。恐繁重不記之。可引見彼抄也。   問。香象大師意。十頂問何品答之耶。進雲。探玄記中。壽命品答之釋也。付之。十頂壽命其義遙異。何釋十頂問壽命品答哉。是以清涼大師。十頂問餘品答釋。如何。   答。華嚴經中無十頂品故。十頂問何品答雲事難測。故探玄記中。引有人三異釋破之畢。述自義雲。壽命品中。十重佛土。上至窮終。賢首佛剎最極際。故稱為頂。然有十重故雲十頂。亦得無傷。以彼品初既無別問故。得為答也(文)。十頂問壽命品答之所以。此釋中所見也。但於清涼大師釋者。作二解釋也。即彼疏中述初釋意雲。今謂。新舊梵本俱無忍問。答中即有。故知彼忍即此頂也。言十頂者。因位終極。十定十通皆等覺位。十忍居後。又得頂名。問中約位終極故名為頂。答據法門忍受。以智印定故雲忍也。非位終極。不具十忍。非有十忍。不極因位。二文更顯。故十忍品末雲。通達此忍門。成就無礙智。超過一切眾。轉於無上輪等。既言超過。即是頂義。亦猶四善根中忍頂法門。義相類故。不爾忍無別問。空答何為(文)。此釋意立道理引證文。釋成十頂問十忍品答之義。如文可知之。次下明第二釋意雲。若將十忍已下四品。共答頂問。於理無失俱是等覺之終極故(文)。此釋意。十忍品·阿僧祇品·壽量品·菩薩住處品之四品中。說等覺因位終極相。通稱為頂。故十頂問此四品答雲也。故演義鈔釋此解意雲。今為總釋。則以等覺因位之極。通稱為頂(文)。若爾香象。清涼兩師意別也。既為師資異釋。不可和會之。   問。清涼大師十頂問十忍品答雲釋意別。何相例耶。進雲。疏雲。忍頂法門義相類故(文)。付之。軟等四善根中。頂者名進退兩際。忍者立不退位分。其義遙異。何釋忍頂法門義相類故哉。   答。清涼大師亦猶四善根中忍頂法門義相類故之釋意。同是軟等四善根之流類故。且為一往潤色。雲義相類故也。非謂頂忍法門其體全同。故演義鈔中。十頂問十忍阿僧祇壽量菩薩住處之四品答雲第二釋意傍通一難雲。難雲。引四善根忍頂不同。今何將忍以酬頂問。今為總釋。則以等覺因位之極。通稱為頂。不全同四。故上引雲義相類故(文)。自嘆此解雲此解最妙。即存此意歟。   華嚴經五雲(如來名號品)開示十方一切如來所可分別菩薩○十頂(文)。   玄四雲。又十頂不見別答。古人有將梵網經於此計會。雲此脫錯。恐難依用○有雲。不思議品有答。但不思品等既答後果問。不可屬此。又僧祇品明十大數。因位窮終數中之極。故亦得雲十頂。但此品初自別有問。故亦難屬。壽命品中。十重佛土。上至窮終。賢首佛剎最極際。故稱為頂。然有十重故雲十頂。亦得無傷。以彼品初既無別問。故得為答也。此中約望下尊高為問。下文就當處相續而答(文)。   華嚴經十二雲(如來名號品)說諸菩薩○十頂(文)。   疏三上雲。十頂一種答文不顯。古有多釋。一雲。准梵網經。說十忍後有心地法門。即此十頂○次第。又別難可會通○有雲。僧祇品答以准瓔珞等覺。別有頂位。以因位窮終。今僧祇中說十大數。數中之極故雲十頂。彼問雖十。答有多數。對上定通。亦非其類。故不可也。有雲。壽量品答。彼中十重佛土。皆上為下頂極。至賢首佛剎名為十頂。又佛名第二。名此十一世界為上首故。但舉此初後十一。即顯過百萬阿僧祇世界壽量之數。此為標首。首即頂故。然復彼無別問。似有少理。但標此十界。將為問端。對十地等。甚不相例。今謂。新舊梵本俱無忍問。答中即有。故知彼忍即此頂也。言十頂者。因位終極。十定十通皆等覺位。十忍居後。又得頂名。問中約位終極故名為頂。答據法門忍受。以智印定故雲忍也。非位終極。不具十忍。非有十忍。不極因位。二文更顯。故十忍品末雲。通達此忍門。成就無礙智。超過一切眾。轉於無上輪等。既言超過。即是頂義。亦猶四善根中忍頂法門。義相類故。不爾忍無別問。空答何為○若將十忍已下四品共答頂問。於理無失。俱是等覺之終極故(文)。   鈔七下雲。疏十頂一種下。二別解頂問。於中二。先敘昔。後申今。前中有三說。一依梵網經。疏文有三。初正敘昔○以斯四義故難會通○上一師義竟。疏有雲僧祇下。第二師義。於中二。先敘昔。二彼問雖十下破可知。疏有雲壽量品答下。第三師義。於中二。先立後破。前中四。一正立。二又佛名下引證。三但舉此初下。彼師遮難。恐有難雲。今經百萬阿僧祇重。何以證成十界之義。故為此通。四此為標首下。釋成頂義。疏然復下。第二破。於中先縱立。後但標此下奪破。疏今謂新舊下。申今正義。於中二。先以十忍答頂。後通以四品答頂。前中七。一正將十忍以答頂問。二言十頂者下。會釋二名。三故十忍下。引文為證。四亦猶下。引例成立。五不爾下。反以釋成○疏若將下。第二通。以四品答於頂問。以信住行等皆有多品。總將四品共答頂問。於理無違。若爾古以僧祇壽量而答頂問。應不乖理。彼以局取又不收忍。今總收四。與昔全乖。頂乃通名。忍等別稱。故不同也。此解最妙。亦能傍通一難。難雲。引四善根忍頂不同。今何將忍以酬頂問。今為總釋。則以等覺因位之極。通稱為頂。今全同四故。上引雲義相類故(文)。   刊四雲。十頂壽量品答。何以知然。佛名經第二卷中。名此十一世界為上首故。所以者何。但舉此初後十一世界。即顯過百萬阿僧祇世界壽量之數。此為標顯之首故。此十□名為十頂。頂之與首。眼目異名。十一攝十增數十故(文)。   問。名號品經文。舉三十四問。爾者後際十四問。何品中答之耶。進雲。探玄記雲。後際中十四問。不思議品至普賢品通答之(文)。付之。後際十四問是果問也。而普賢行品中說因行。於彼品中不可答果問。次性起品中說果德法。故可答果問。何可除之哉。   答。名號品所說三十四問中。後際十四問者。問因所得果也。故探玄記雲。後十四問因所得果(文)。而普賢行品中所說因行者。是平等因行。乃果中之因故。屬之果攝。普賢行品答之雲也。故清涼大師釋雲。其平等因果。因乃果中之因。果乃此果之用。故屬果收(文)。次後際十四問。性起品中答不答事。香象清涼兩師定判。其意異歟。若依香象大師意者。後際十四問。問因所得果。性起品中明無始本有佛性德故。雖同果德法。其義不相順。故性起品中不答之雲也。若依清涼大師意者。後際十四問。出現品中亦答之雲也。故演義鈔中通妨難雲。難雲。若依問為三。第三段唯合明果。今有普賢行為因。出現品為果。自是一段平等因果。何得皆將答果問耶。故為此通。既因是得果不捨之因。即果中因。亦是果攝。故屬第三所成果也(文)。惠苑師釋意。出現品中亦答之(為言)。故刊定記雲。問。普賢·出現二品。豈答前問耶。答。彼雖各別有問。然則皆是乘前答果問中起故。得配答果分也(文)。   重難雲。香象大師意。理實而言。後際十四問。性起品中亦答之可雲也。故探玄記中明第三說分雲。三從不思議品下。答後際佛法(文)。此釋意意雲從不思議品下不除性起品哉。   答。此釋意實難測。但依前義趣會之者。上既雲。後際中十四問。不思議品至普賢品通答之。故下該上略而不雲至普賢品歟。   玄四雲。又初十問。此會初三品內通答之。若別分四諦答說法一問。光覺答勢力正覺二問。此品答餘問。通答順文。明難下三品別自有問。以信不成位故。無懸問十信之言。不同十住等○次因中十問。從昇須彌下至菩薩住處來答之。初九問約位自行。後隨喜下問隨緣化物行○後際中十四問。不思議品至普賢品通答之○第三說分中。通下五會答前所問。於中分三。初此會中答前初十問前際佛法。二從第三會下。答中際佛法。三從不思議品下。答後際佛法(文)。   疏三上雲。第三說分。於中通下六會。答此所問。准問長科。亦為三分。一此初三品答所依果問。二問明已下。答所修因問。三從不思議品下。答所成果問。其平等因果。因乃果中之因。果乃此果之用。故屬果收(文)。   鈔七下雲。疏其平等因果下。通妨難也。難雲。若依問為三。第三段唯合明果。今有普賢行為因。出現品為果。自是一段平等因果。何得皆將答果問耶。故為此通。既因是得果不捨之因。即果中因亦是果攝。故屬第三所成果也。又古人以文從義。出此因果。若疏本意。全屬果也。至下重明(文)。   刊四雲。前中又三。初從此品至光覺品。答初十句問。因所依果。應機大用。二從問明品至住處品。答次二十句。果所依因。菩薩行位。三從佛不思議法品至出現品。答後二十句。因所成果。殊勝之位。問。普賢·出現二品。豈答前問耶。答。彼雖各別有問。然則皆是乘前答果問中起故。得配答果分也。故不思議法品雲。諸佛出現雲何不思議。又十種普遍無量無邊法界中雲。一切諸佛有無邊際菩薩行□故。普行是佛菩薩行故(文)。   建治元年(乙亥)十二月二十八日(酉時)於笠置寺般若院僧房抄之畢去正二月比於東大寺尊勝院經論之文人師之釋所記錄之也而自同三月十七日以探玄記第五卷為充文欲勤修三十講之間暫閣第四卷稽古即移第五卷習學之間此勤中絕及中冬末然間同八月四日夜多年同宿兒童力命丸於興福寺林小路不圖遇災難無過被殺害之間南都心憂覺隱道思相催之餘同九日曉忽辭本寺弊房葬籠當山聖跡日日修追善唸唸訪冥路之隙悲微功之不終重所染筆也願以此善根併資彼得脫矣。   右筆華嚴宗末葉前權僧正宗性(年齡七十四夏□六十二)。 華嚴宗香熏抄第二。   問題。   問。探玄記中。依文殊般涅槃經意。如來滅後經幾年文殊師利般涅槃耶。   問。文殊過去唱龍種上尊王成道。因果二位中何耶。   問。首楞嚴三昧唯限第十地以上所得歟。   問。名號品經文列種種身種種名等。有諸德釋此文為佛身等(文)。爾者香象大師意可許此義耶。   問。名號品文列種種身種種名等。爾者香象大師依兜沙經意如何釋之耶。   問。釋迦盧捨那一體佛耶。   問。過去七佛中可取釋尊耶。   問。名號品經文雲。此娑婆世界有百億四天下(文)。爾者上下二方可有別四天下耶。   問。探玄記中雲。娑婆此雲堪忍(文)。爾者依悲華經意。名堪忍故如何釋之耶。   問。清涼大師引涅槃經師子吼品說。明恆河七類人相。爾者第七類中可取獨覺菩薩耶。   問。香象大師意。光明覺品題可有持業依主有財三釋耶。   問。光明覺品佛自說歟(自此以下五條此卷無之)。   問。二禪以上三千界攝歟。   問。金光明經意。三千大千世界可有百億非想非非想天耶。   問。贍部林樹有此州南方歟。   問。大乘意金輪在水輪上歟。   問。探玄記中。依文殊般涅槃經意。如來滅後經幾年文殊師利般涅槃耶。進雲。探玄記雲。若依文殊般涅槃經。是此土婆羅門家生。佛滅後四百年。於高山頂已入涅槃。付之。依玄記所引披彼經現文雲。如是大士久住首楞嚴。佛涅槃後四百五十歲。當至雪山。為五百仙人。宣暢敷演十二部經。教化成熟。五百仙人令得不退轉(文)。依之華嚴傳並纂靈記中。同引文殊般涅槃經雲。佛去世後四百五十年。文殊師利猶在世間(文)。如何。   答。文殊師利入涅槃時代。理實而言。如彼經現文。如來滅後四百五十歲也。花嚴傳文·纂靈記釋。即述此旨也。但於探玄記釋者。且從大數雲四百年也。彼須彌山高量八萬四千由旬者。華嚴經十定品·四十華嚴經·長阿含經·智度論。香象·清涼·惠苑師等釋分明也。然而俱捨(十一)等論中。從大數雲。入水皆八萬。妙高出亦然(文)。可為準例也。加之明八萬四千塵勞。弘決(一下)雲。且舉大數故雲八萬。具足應雲八萬四千。光法師(俱捨疏一末)釋。依大數說但言八萬。若具足說有八萬四千。亦是此義潤色也。   華嚴經五雲(如來名號品)。東方過十佛剎微塵數國有世界。名金色。佛號不動智。有菩薩。字文殊師利(文)。   玄四雲。二出處者。若依文殊般涅槃經。是此土婆羅門家生。佛滅後四百年。於香山頂已入涅槃。若依此經。是東方菩薩現在清涼山。寂調音經亦云。是東方去此萬佛世界國。名寶住。佛名寶相。彼土菩薩也(文)。   疏三上·演義鈔七下·刊定記四無釋。   華嚴傳一雲(隱顯)。依文殊般涅槃經。佛去世後四百五十年。文殊師利猶在世間(文)。   纂靈記一雲(顯集)。謹案文殊般涅槃經雲。佛去世後四百五十年。文殊師利猶在世間(文)。   文殊師利般涅槃經雲。爾時跋陀波羅即從坐起。整理衣服。為佛作禮長跪合掌。白佛言。世尊。是文殊師利法王子。已曾親近百千諸佛。在此娑婆世界施作佛事。於十方面變現自在。卻後久遠當般涅槃。佛告跋陀波羅。此文殊師利有大慈悲。生於此國多羅聚落梵德婆羅門家。其生之時。家內屋宅化如蓮花。從母右脅出。身紫金色。墮地能語如天童子。有七寶蓋隨覆其上。指諸仙人求出家法。諸婆羅門九十五種。諸論議師無能酬對。唯於我所出家學道。住首楞嚴三昧。以此三昧力故。於十方面現初生出家。滅度入般涅槃。現分舍利饒益眾生。如是大士久住首楞嚴。佛涅槃後四百五十歲。當至雪山。為五百仙人。宣暢敷演十二部經。教化成熟。五百仙人令得不退轉(文)。   問。文殊過去唱龍種上尊王成道。因果二位中何耶。答。可雲果位成道也。兩方。若果位成道者。菩薩住濟度利生之悲願。現隨類應同之成道。文殊過去唱龍種上尊王成道。即可此義門。是以披智論(二十九)文。問。菩薩未得佛道。何得身相如佛。答此問。述菩薩為度眾生故。作轉輪聖王·帝釋·梵王·聲聞·辟支佛·菩薩·佛身之旨畢。別首楞嚴經說雲。又現作佛號龍種尊(文)。問答起盡。無諍因位成道(見)。若依之爾者。探玄記中。文殊唱龍種上尊王成道。果位成道判。如何。   答。文殊者是三世諸佛之覺母。一切菩薩之祖師故。過去久成如來者。出諸經論說。故過去唱龍種上尊王成道。可雲果位成道也。故探玄記(四)雲。若初果依首楞嚴經。於南方平等世界成佛。號龍種上(文)。疏(三上)雲。道成先劫已。稱龍種尊王。現證菩提。復曰摩尼寶積。寔為三世佛母。豈獨釋迦之師。影響而來。一切鹹見。故其說也(文)。演義鈔(七下)中。釋此文。引首楞嚴三昧經雲。過去久遠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爾時有佛。號龍種上如來應正遍知○於此世界南方過於千佛國土。國名平等○龍種上佛於彼世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文)。既雲得無上正等正覺。豈非果位成道哉。加之光宅法華疏(二)雲。若實論。文殊是往古諸佛龍種如來。今既跡居釋迦弟子。那得灼然分別決判(文)嘉祥法花義疏(一)雲。又文殊具三世佛。過去為龍種尊。現在為摩尼寶積(文)。妙樂法華疏記中。或釋文句或齊法王之文雲。如文殊。本是龍種上尊王佛(文)。或明文殊本跡二門之相雲。又如楞嚴經。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有佛。號龍種上尊王。亦文殊是(文)。案此等諸宗人師解釋意。文殊過去唱龍種上尊王成道。果位成道雲事炳然也。但於智論問答之文者。本門之談實雖久成佛。跡門之前今示菩薩形故。且據此跡化門。說未得佛道之旨。顯分證成佛之相也。 華嚴經五雲(如來名號品)。東方過十佛剎微塵數國有世界。名金色。佛號不動智。有菩薩。字文殊師利(文)。   玄四雲。三明師資者。依放缽經。昔為釋迦師。此經雲。是三世諸佛之母。一切菩薩之師。四明位者。若約因。是十地菩薩。以常住首楞嚴三昧故。若約果。依首楞嚴經。於南方平等世界成佛。號龍種上(文)。   華嚴經十二雲(如來名號品)。爾時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承佛威力。普觀一切菩薩眾會。而作是言(文)。   疏三上雲。道成先劫已。稱龍種尊王。現證菩提。復曰摩尼寶積。寔為三世佛母。豈獨釋迦之師。影響而來。一切鹹見。故其說也(文)。   鈔七下雲。言道成先劫已稱龍種尊王等者。此下別明豎窮略示一二也。先劫即過去。名龍種上尊王佛。智度論十二。具引首楞嚴三昧經說。名龍種上尊王。經文但名龍種上佛。即譯人廣略耳。五十三佛名中。亦名龍種上尊王。其首楞嚴三昧經有三卷。即當下卷。因文殊廣說首楞嚴三昧境界竟。爾時長老摩訶迦葉白佛言。世尊。我謂文殊法王子。曾於先世已作佛事。現坐道場轉於法輪。示諸眾生入大滅度。佛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說。迦葉過去久遠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爾時有佛。號龍種上如來應正遍知(云云)。於此世界南方。過於千佛國土。國名平等。無有山河沙礫瓦石丘陵堆阜。地平如掌。生柔軟草。如迦陵伽。龍種上佛於彼世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初轉法輪教化成就七十億數諸菩薩眾(云云)。佛壽四百四十萬歲。下取意引。入涅槃後起三十六億塔。法住十萬歲。記智明菩薩次當作佛。下結會雲。爾時平等世界龍種上佛。豈異人乎。即文殊法王子是。次言現證菩提復曰摩尼寶積者。即鴦崛摩羅經。此經有四卷。事出第四。初卷中明。捨衛城北有村。名薩那。有一貧窮婆羅門女。名跋陀羅女。生一子。名一切世間現。少失其父。厥年十二。聽明辯慧。復有異村。名頗羅訶私。有一舊住婆羅門師。名摩尼跋陀羅。下取意引。世間現從其受學。師受王請留其守舍。師婦年少。染心逼之。世間現不受。其師婦自慚毀害。師婦言。世間現強逼。師言。汝已為惡。當殺千人。可滅汝罪。即剎千人。還歸見師。師怪其存。又令殺千人。各取一指作鬘冠首。唯缺一人。母為送食。便欲害母。世尊現前。捨母趣佛。為佛所降。廣顯深妙。第四末。波斯匿王嚴四兵至欲討。鴦崛來至佛所。佛示鴦崛。後發其跡雲。大王。南方去此過六十二恆河沙剎有國。名一切寶莊嚴。佛名一切世間樂見上大精進。下取意引。壽命無量。國土莊嚴淨。純說一乘。即鴦崛是。由前文殊廣與對揚。後顯文殊之跡雲。大王。此方去此過四十二恆河沙剎有國。名常喜。佛名歡喜藏摩尼寶積。純一大乘無餘乘名。即文殊師利是。故雲現證菩提復曰摩尼寶積。蓋言略耳。下顯師及師婦鴦崛之母三人皆是如來化現耳。上略舉過現。不說未來成佛者。未來成佛現即是因。非殊勝故。疏略不顯。若欲說者。即大寶積文殊會中說。於未來成佛。號普見如來。以恆河沙界莊嚴為一佛國。以安養世界莊嚴比之。析毛滴海不可為喻。其中眾生具三十二相。天眼無礙。鏡照十方。不聞老病死苦。但出佛法僧聲。若人欲見。應念便睹。不待解釋。疑網皆除。聞名得最上善利。聆記為面見諸佛等。疏寔為三世佛母豈獨釋迦之師者。結其實德。故七十九經雲。文殊師利所有大願。非餘無量百千億那由他菩薩之所能有。善男子。文殊師利其行廣大。其願無邊。出生一切菩薩功德。無有休息。善男子。文殊師利常為無量百千億那由他諸佛母。常為無量百千億那由他菩薩師。教化成就一切眾生等。佛名經說。過去無量恆河沙佛。皆是文殊教令發心。然猶帶疑故今顯實。實為一切佛母。不可窮其始末。豈獨釋迦之師者。即前所引處胎經雲。昔為能仁師。今為佛弟子。二尊不並立。故我為菩薩。則法花九世祖師。亦帶方便住首楞嚴三昧。亦是跡中故。弛張乎權實之場。瑩徹乎真如之際。住諸佛不思議之境。豈可語其始終。無言強言為三世之佛母耳。疏影響而來一切鹹見故其說也者。結也。影響顯非實因也(文)。   大乘義章十四雲(三乘共地義)。問曰。菩薩行後二地義則可知。以何義故。行前八地。釋有兩義。一就自行以論。自所行中粗近之者相同二乘故曰通行。二就外化以釋。為化眾生故現行之故。天女雲。以聲聞法化眾生故。我為聲聞。以因緣法化眾生故。我為辟支。法花亦云。知眾生樂小而畏大智。是故菩薩作聲聞緣覺。龍樹亦云。文殊過去七十億返作辟支佛。教化眾生。且言過去作辟支佛。理實過去亦作聲聞(文)。   法華經光宅疏二雲。所以有此四重說法者。若實論。文殊則是往古諸佛龍種如來。今既跡古釋迦弟子。那得灼然分別決判(文)。   法華經嘉祥義疏一雲。問。此中列十八人名。何故文殊在初。答。日月燈明佛因妙光菩薩說法花經。釋迦牟尼佛因文殊師利說法花經。既有開教之功。故列在初也。問。雲何因文殊說此經耶。答。由文殊釋時眾之疑。辨古佛說之於前。釋迦敷之於後。預杜疑謗之朋。逆開信解之漸。然後釋迦始得起定說法。故言因文殊說法花經也。問。何故不因餘菩薩。而因文殊耶。答。由文殊故得開乘權乘實。故因文殊開前分經也。由文殊是燃燈之師。燃燈復是釋迦之師。因此覆遠之言得說身權身實。則開後分經也。下文當具明之。又河西道朗雲。文殊是遊方菩薩。十方法會多為開發之端。故偏因文殊也。又文殊是北方歡喜世界歡喜藏摩尼寶積佛。今現在聞此佛名。能滅四重等罪。今示為菩薩影響釋迦。有此功德故。在初列之。又文殊具三世佛。過去世為龍種尊佛。現在為摩尼寶積佛。復當來作佛。是故初列。   文句二雲。本跡者。本地難測。或居等覺。或齊法王。如善財入法界。見文殊色像無邊。法門深遠。本鄰諸佛。跡輔釋尊。為菩薩普現色身。三昧力散影垂容。以口輪不思議化隨宜廣說。不可以意知。不可以言辨也(文)。   疏記二雲。初文中雲或齊法王者。如文殊本是龍種上尊王佛。餘並准知。散影垂容等者。同前聲聞總明本跡(文)。   輔正記二雲。疏雲如善財入法界者。有人云。准花嚴經。見文殊時。無以此事。應是誤。今謂。此引舊經。未可雲誤。若後於菩提場中見普賢菩薩。於如來前坐蓮花上。智慧境無量無邊。難測難量。一一毛孔出一切世界微塵光明雲香焰雲雜花雲等。是一一雲悉遍法界虛空一切世界。又見一一身份一一毛孔。悉有一切佛剎一切眾生一切如來出現所轉法輪。一切菩薩所成諸行。疏雲本鄰諸佛者。中間跡耳(文)。   法花經一雲(序品)。其名曰文殊師利菩薩(文)。   文句二雲。文殊師利。此雲妙德。大經雲。了了見佛性。猶如妙德等。無行經雲滿殊尸利。普超雲濡首。思益雲。雖說諸法。而不起法相。不起非法相。故名妙德。悲花雲願我行菩薩道。所化眾生皆於十方先成正覺。令我天眼悉皆見之。我之國土皆一生菩薩悉令從我勸發道心。我行菩薩道無有齊限。寶藏佛言。汝作功德甚深甚深。願取妙土。今故號汝名文殊師利。在北方歡喜世界作佛。號歡喜藏摩尼寶積佛。今猶現在。聞名滅四重罪。為菩薩影響釋迦耳。觀心性理三德祕密。不縱不橫故名妙德(文)。   疏記二雲。今初文殊中引五文者。初三辨名。思益舉說明行。悲化論願益物。初大經者從德立名。即以見性立妙德名。此唯第十七闍王悔後發願文也。次二經但舉梵音不同耳。思益明如說而觀。觀謂不起法非法相。觀即行也。即言行相稱而得妙名。悲華因取妙土。益物事廣。所化位高。高廣願行一切皆妙。名為妙德菩薩。利生跡因何定。於此文中。亦可義立四悉釋者。即以德妙若名若體無非四悉。取土即世界。說法即為人。立行即對治。佛說等即第一義。此是圓人。復當約教。從北方去即本跡也。又楞嚴經。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有佛。號龍種上尊王。亦文殊是(文)。   輔正記二雲。濡(音軟)疏雲不起法至想者。不起二邊。而行中道之行也。疏雲類取妙土者。亦可雲寂光為妙土也。益物事廣者。所化眾生皆於十方先正覺故雲廣也。所化位高者。我之國土皆一生菩薩(文)。   首楞嚴三昧經下雲。爾時長老摩訶迦葉白佛言。世尊。我謂文殊師利法王子。曾於先世已作佛事。現坐道場轉於法輪。示諸眾生入滅度。佛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說。迦葉過去久遠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爾時有佛。號龍種上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大夫天人師佛世尊。於此世界南方。過於千佛國土。國名平等。無有山河沙礫瓦石丘陵堆阜。地平如掌。生柔軟草。如迦陵伽。龍種上佛於彼世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初轉法輪教化成就七十億數諸菩薩眾。八十億人成阿羅漢。九萬六千人住辟支佛因緣法中。其後續有無量聲聞僧。迦葉。龍種上佛壽命四百四十萬歲。度天人已入於涅槃。散身舍利流布天下。起三十六億塔。眾生供養。其佛滅後法經十萬歲。龍種上佛臨般涅槃。與智明菩薩授記別言。此智明菩薩。次於我後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號智明。迦葉。汝謂爾時平等世界龍種上佛。豈異人乎。勿生此疑。所以者何。即文殊師利法王子是。迦葉。汝今且觀首楞嚴三昧勢力。諸大菩薩以是力故。示現入胎·初生·出家·詣菩提樹·坐於道場·轉妙法輪·入般涅槃·分有舍利。而亦不捨菩薩之法。於般涅槃不畢竟滅。爾時長老摩訶迦葉語文殊師利言。仁者乃能強作如此希有難事示現眾生(文)。   智論十雲(經曰)。譬如花積世界普花佛國。文殊尸利善住意菩薩。及餘大威神諸菩薩。皆在此國(論曰)。問曰。更有餘大菩薩。如毘摩羅鞊觀世音遍吉菩薩等。何以不言此諸菩薩在彼住。而但言文殊尸利善住意菩薩。答曰。是遍吉菩薩一一毛孔常出諸佛國土及諸佛菩薩。遍滿十方。以化眾生。無適住處。文殊尸利分身變化。入五道中。或作聲聞。或作緣覺。或作佛身。如首楞嚴三昧經中說。文殊尸利菩薩。過去世作龍種尊佛。七十二億世作辟支迦佛。是可言可說。遍吉菩薩不可量不可說。住處不可知。若住應在一切國中住。是故不說(文)。   惠影疏第三並僧侃疏第三俱無別釋。   智論二十九雲。經。菩薩摩訶薩欲使世世身體與佛相似。欲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當學般若波羅蜜。論○問曰。菩薩未得佛道。何得身相如佛。答曰。菩薩為度眾生故。或作轉輪聖王身。或作帝釋身。或作梵王身。或作聲聞身辟支佛身菩薩身佛身。如楞嚴經中。文殊師利自說。七十二億返作一緣覺而般涅槃。又現作佛號龍種尊。時世未應有佛。而眾生見佛身歡喜心伏受化。問曰。菩薩若能作佛身說法度眾生者。與佛有何差別。答曰。菩薩有大神力住十住地。具足佛法而住世間。廣度眾生故。不取涅槃。亦如幻師。自變化身。為人說法。非真佛身。雖爾度脫眾生有量有限。佛所度者無量無限。菩薩雖作佛身。不能遍滿十方世界。佛身者普能遍滿無量世界。所可度者皆有佛身。亦如十四日月。雖有光明。猶不如十五日。有如是差別。或有菩薩得無生法忍法性生身。在七住地住五神通。變身如佛。教化眾生。或初發意菩薩行六波羅蜜。行業因緣得身相似佛。教化眾生(文)。   問。首楞嚴三昧唯限第十地以上所得歟。答。爾也。兩方。若唯限第十地以上所得者。披楞伽經文雲。依首楞嚴定及餘諸三昧。入於初地得(文)。如此文者。不限第十地以上所得雲事分明也。若依之爾者。探玄記中。首楞嚴三昧唯限第十地以上所得見。如何。   答。首楞嚴三昧唯限第十地以上所得。不通以前諸地所得也。故探玄記中明文殊位地雲。若約因是十地菩薩。以常住首楞嚴三昧故(文)。既述文殊第十地菩薩故。住首楞嚴三昧為由。明知首楞嚴三昧唯限第十地以上所得雲事。是以五教章雲。十地至佛地已還。滅獨覺捨大悲習。顯此一位因圓果滿。得首楞嚴三昧(文)。隨首楞嚴經上卷雲。首楞嚴三昧非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七地八地九地菩薩之所能得。唯有住在十地菩薩。乃能得是首楞嚴三昧。下卷說。其諸菩薩得住十地。一生補處。授佛正位。皆悉得是首楞嚴三昧。首楞嚴三昧唯限第十地以上所得之旨炳然也。但於楞伽經文者。依首楞嚴定及餘諸三昧者。廣舉十地之間所得三昧。入於初地得六通及三昧等者。其中餘三昧。入初地位即得之(為言)。非雲入初地位得首楞嚴三昧。更非相違也。   玄四雲。四明位者。若約因。是十地菩薩。以常住首楞嚴三昧故。若約果。依首楞嚴經。於南方平等世界成佛。號龍種上(文)。   疏三上演義鈔七下·刊定記四無釋。   五教章下(斷惑分齊)第二以四障習寄顯地上四位四定四德四報。一初二三地滅闡提不信習。即顯此一位相同世間。又得大乘光明三昧。成於淨德。除因緣生死變易報。二四五六地滅外道我執習。顯此一位相同二乘。得集福德王三昧。成於我德。除方便生死。三七八九地滅聲聞畏苦習。顯此一位相同大乘。得賢護三昧。成於樂德。除有有生死。四十地至佛地已還。滅獨覺捨大悲習。顯此一位因圓果滿。得首楞嚴三昧。成於常德。除無有生死。四德圓滿故。生死永盡故。雲無有也。此上義廣如無上依經·本業經·佛性論·寶性論·梁攝論等說(文)。   入楞伽經十雲(總品)。行差別真如。正智約三昧。依首楞嚴定。及餘諸三昧。入於初地得。諸通及三昧。智及如意身。受位入佛地(文)。   入楞伽經七雲(偈頌)。正智依真如。而起諸三昧。如幻首楞嚴。如是等差別。得入於諸地。自在及神通。成就如幻智。諸佛灌其頂(文)。   四卷楞伽經四無文。   首楞嚴三昧經上雲。爾時佛告堅意菩薩。   首楞嚴三昧非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七地八地九地菩薩之所能得。唯有住在十地菩薩。乃能得是首楞嚴三昧(文)。   同經下雲。爾時名意菩薩白佛言。世尊。此彌勒菩薩一生補處。次於此尊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彌勒得是首楞嚴三昧耶。佛言名意。其諸菩薩得住十地。一生補處授佛正位。皆悉得是首楞嚴三昧(文)。   問。名號品經文列種種身種種名等。有諸德釋此文為佛身等(云云)。爾者香象大師意可許此義耶。進雲。探玄記雲。此乃是所化眾生。非是能化之佛。不許此義(見)。付之。依探玄記釋披華嚴經文雲。如是種種不同眾生。所見亦異。說眾生所見佛身等種種不同之旨。古德釋既順經文。宗家何不許此義哉。是以清涼大師·惠苑師等釋佛身。如何。   答。見六十華嚴經文雲。此娑婆世界中諸四天下。教化一切種種身。種種名。處所形色長短壽命。諸得。諸入。諸根。生處。業報。如是種種不同眾生。所見亦異(文)。探玄記釋此文雲。今細尋此文。及准兜沙經。此乃是所化眾生。非是能化之佛。以此句長是西國語法。應雲。教化一切種種身等乃至不同之眾生為一句。所見亦異別為一句。義即可解(文)。此釋意雲。此娑婆世界中諸四天下佛。教化一切種種身種種名乃至種種業報等不同眾生(為言)。西國語法用長句故。以之為一句也。所見亦異者。非只眾生種種身種種名乃至種種業報等差別不同。心中懷見希望各異(為言)。以之別為一句雲也。名號品同本異譯兜沙經雲。是蔡呵祇剎土四面種種人。各各異身體。各各略名。各各異色。各各有長短。各各有壽命。各各有形類。各各有思想。各各有念。各各異有聲。各各有聞佛聲。眾生各各異身各各異名等見。故探玄記中。上雲。今細尋此文。及准兜沙經。此乃是所化眾生。非是能化之佛。下述。兜沙中名各各有聞佛聲。以兜沙經為證據。成所化眾生之義也。加之孔目章中。亦釋所化眾生之旨。列祖定判仰可依憑也。但探玄記釋。非如疑難。得經文意。其趣既成之畢。全非相違哉。次於清涼大師釋者。彼依八十華嚴經文也。即見彼經文標段雲。諸佛子。如來於此娑婆世界諸四天下。種種身種種名等。結文說令諸眾生各別知見。故任經現文釋佛身也。惠苑師釋其意同之。是則六十·八十兩經現文非一同故。師資定判其意各別歟。   重難雲。今此經文欲明淨土相。尤可約能居佛說之。何辨所化眾生分齊不同哉。答。探玄記中會此疑雲。但為佛土平等無別可別故。寄於化眾生差別。以辨土海差別之相(文)。孔目章釋。其意同之。可引見之。   問。名號品經文列種種身種種名等。爾者香象大師依兜沙經意。如何釋之耶。進雲。探玄記雲。依梵本及兜沙經。此一一句皆有種種言(文)。付之依宗家定判見兜沙經文雲。各各異名。各各異色。各各有長短。各各有壽命。各各有形類。各各有思想。各各有念。各各異有聲。各各有聞佛聲(文)。雖有各各之語。無置種種之言。若爾探玄記解釋。豈不背彼經文哉。   答。任探玄記釋。梵本此一一句皆有種種言見。梵本若有種種言者。譯彼梵本之時。設雖何經。豈不置種種言哉。故見兜沙經文。雲種種人各。置種種言也。但於彼經各各異名各各異色等之文者。雲種種雲各各。其言雖異。其意是同歟。   華嚴經五雲(如來名號品)。何以故。此娑婆世界中諸四天下。教化一切種種身。種種名。處所形色。長短壽命。諸入。諸根。生處。業報。如是種種不同眾生。所見亦異(文)。   玄四雲。第四徵體辨相中○此種種身等。有諸德釋為佛身等。是故下辨名號不同。則釋種種名也。今細尋此文。及准兜沙經。此乃是所化眾生。非是能化之佛。以此句長是西國語法。應雲。教化一切種種身等乃至不同之眾生為一句。所見亦異別為一句。義即可解。但為佛土平等無別可別故。寄於所化眾生差別。以辨土海差別之相。於十句中。初一總舉五蘊身差別。二依身立名不同。三身在一切處。四隨種種處有種種形。色謂白黑等。五隨有身形命有脩短。六識體取得諸境。或修行證得分齊。七境體入根。或智能入法。或悟入門異。八略唯六根。廣二十二根。或信等五根。或利鈍生熟等。如下第九迴向諸根海處說。九諸趣差別。或四生五趣。如生行稠林等。十業異報殊。如業行稠林等。依梵本及兜沙經。此一一句皆有種種言。存略故爾。是故結雲種種不同眾生也。所見亦異者。非直業報依正差別無邊。心中懷見悕望各異。兜沙中名各各有聞佛聲。又亦前九句辨報差別。第十明業差別。此顯見差別。又說此眾生差別分齊為土海相者有三義。釋如上標中不思議處辨。可於此思之用耳(文)。   華嚴經十二雲(如來名號品)。諸佛子。如來於此娑婆世界諸四天下。種種身。種種名。種種色相。種種脩短。種種壽量。種種處所。種種諸根。種種生處。種種諸業。種種觀察。令諸眾生各別知見(文)。   疏三上雲。第四廣顯難思○十句不出三業。一身為總相現十法界不同。故雲種種。二名以召實。次下廣辨。三金銀等色不同。三十二相等異。四形有長短。三尺丈六乃至無邊。五壽命限量。或無量劫。或不滿百年。下至朝現暮寂。六處。謂化處染淨等殊。七根。謂眼等隨感現異。八生處。有剎利等別。九依語之用。隨方言音施設非一故。十觀察者。周旋顧盻以應群機。又觀存亡安危可不。智照諸境示有多端。下結意雲。令諸眾生各稱己分而自知見得調伏耳(文)。   演義鈔七下·刊定記四。解種種身等之經文。就佛身所現釋之。文廣故不抄之。可引見之。   孔目一雲(十種淨土章)。一乘淨土依憑有十。為此娑婆世界中諸四天下。教化一切。一有種種身。二有種種名。三有種種處所。四有種種形色及有種種長短。五有種種壽命。六有種種諸得及以諸入。七有種種諸根。八有種生處。九有種種業。十有種種異報。如是種種不同。眾生所見亦異。問。欲明淨土。何故乃辨眾生分齊不同。答。佛土自融。與法界等。無別可別。何以故。由是佛土稱法界故。若欲取別知其分齊。依眾生心業行增減定水昇沈清濁差別。印成佛土。亦差別也。故文殊師利歎土深異。寄彼眾生成土相貌也(文)。   兜沙經雲。文殊師利菩薩。持佛威神。悉遍視諸菩薩。皆遍以便舉惠言。菩薩大眾會。何甚快耶。不可復計諸佛剎。佛所居處。諸所處。諸所被服佛法。佛說法。佛剎威神。佛所行。佛筋力。佛剎善惡。不可計佛法。何因耶。十方諸佛剎土。所說道。所度脫十方人諸法甚深無極。如虛空。了無所罣礙。何因耶。是蔡呵祇剎土四面種種人。各各異身體。各各異名。各各異色。各有長短。各各有壽命。各各有形類。各各有思想。各各有念。各各異有聲。各各有聞佛聲。可因是國土。名波迦私提。四面中有呼佛。名曰勝達。中有呼世世慢陀。中有呼夷呵那坻提。中有呼釋迦文尼。中有呼鼓師薩沈。中有呼墮樓延。中有呼俱讀滑提。中有呼摩呵沙門。中有呼晨那愁樓提。中有呼質多和樓提等。四面如是輩。各各呼釋迦文佛名。合為萬字。如是十方極過去不可復計諸佛剎。都人民種種各異語。共呼釋迦文佛。名佛字。一一佛剎。凡各十億萬字。釋迦文佛。從本未造學道以來。諸所教授弟子等輩時人如是。佛放光明。先從足下出。照一佛界中。極明現十億閻浮利天南。十億大海。十億須彌山。十億遮伽和山。十億弗於逮天東。十億俱那匿天西。十億鬱單曰天北。十億照頭摩羅天。十億忉利天。十億鹽天。十億兜術天。十億泥摩羅提羅鄰優天。十億波羅蜜和耶拔致天。十億梵天。十億梵迦夷天。十億梵佛還天。十億梵迦產天。十億摩訶梵天。十億廅天。十億波梨陀天。十億廅波摩那天。十億。阿會亙羞天。十億波栗羞訶天。十億阿汲摩羞天。十億羞訖天。十億推呵天。十億汲栗推呵天。十億阿汲墮呵天。十億惟於潘天。十億阿惟潘天。十億阿陀波天。十億須□□覭機□飣飀□□□□樲□□飀□□□旅聾覃聾□□埤□□吝飀□□□稦□襤送□□□□埤□□綠□□□□□隔禘殿灠闕u□  問。釋迦·盧捨那一體佛歟。進雲。花嚴經雲。或稱釋迦牟尼。或稱盧捨那。一體佛說也。付之。雲釋迦雲盧捨那。名號既各別也。其體何一佛哉。是以辰旦人師解釋中。化身佛名釋迦。報身佛名盧捨那(見)。如何。   答。華嚴經意說。或稱釋迦牟尼。或稱盧捨那。釋迦盧捨那一體異名佛雲也。故五教章中雲。今將開釋迦佛海印三昧一乘教義(文)。此釋意。為顯此樹下八相成道化身釋迦即周遍法界十身具足盧捨那故。雲釋迦佛。不雲盧捨那佛也。故一乘義私記雲。今此一乘門意。而為菩提樹下身即盧捨那佛身雲事。雲釋迦佛海印三昧。不雲盧捨那佛海印三昧。所以不相違也(文)。但於辰旦人師解釋者。不辨此深旨歟。且不可依用之。   此疑者。一宗大事。文釋甚廣。只記義之梗概。聊顯釋之大綱許也。委細之旨。如梅尾明心房上人靜海五教章上卷抄。至要之時可引見之。   問。過去七佛中。可取釋尊耶。答。可取之也。兩方。若取之者。釋尊是現在佛也。過去七佛中不可取之見。法花經文。上說亦於七佛說法人中而得第一畢。下雲。今於我所說法人中亦為第一(文)。若上七佛中取釋尊者。何下別舉之哉。加之涅槃經中。嘆迦葉童子德。雲則與第七佛同其一名號。第七佛非釋尊聞。若以釋尊為第七佛者。豈雲同其一名號哉。若依之爾者。清涼大師解釋中。過去七佛中可取釋尊見。如何。   答。過去七佛中可取釋尊也。故見花嚴經文雲。或名釋迦牟尼。或名第七仙(文)。清涼大師釋此文雲。第七仙者。七佛之末故(文)。惠苑法師釋。其意亦同之。加之灌頂經雲。第七我釋迦牟尼佛(文)。觀普賢經雲。亦常夢見過去七佛。唯釋迦牟尼佛為其說法(文)。七佛說神咒經雲。第七釋迦牟尼佛(文)。十善戒經雲。應作是言。七佛僧聽釋迦牟尼諸佛僧聽(文)。佛藏經雲。富樓那亦於六佛中而作法師。亦於我法作大法師。成阿羅漢。心得解脫(文)。七佛父母姓字經中。第七佛列釋迦文尼佛。禪祕要法經雲。第七佛言我是釋迦牟尼佛(文)。任此等諸經說。過去七佛中取釋尊雲事分明也。但於釋尊是現在佛也過去七佛中不可取之雲難者。西明師會此疑雲。又解。毘婆屍第一。釋迦文第七。從多為論。故雲過去七佛。據實。釋迦一佛即是現在(文)。棲復師通此難作二釋雲。只釋迦雖是現在。將現在對彼未來。現在佛亦是過去攝。二者以從多。亦名過去。若據疏意。但是總相說過去七佛。不必事須過去七佛數足。以釋迦是現在。所以別陳也。疏總指雲即過去七佛(文)。次於法花經今於我所說法人中亦為第一之文者。玄贊會經文雲。此為總陳過去七佛。今於我者。現在別陳(文)。攝釋(四)問答之雲。問。七佛之中已兼釋迦。雲何復言今於我所說法人中亦第一耶。答。七佛據總。今我所者依別而說。是今化主故更獨明(文)。此等釋意。上七佛中。雖攝釋尊。教主德重故。重別舉之(為言)。次於涅槃經則與第七佛同其一名號之文者。諸師會此文解釋非一准。淨影大師會之雲。釋迦是姓。此翻名能。牟尼是字。此翻名滿。眾生身中法身充滿。與牟尼尊德滿不殊故。與第七同一名號(文)。嘉祥大師會之雲。第七即是釋迦。如今身中有佛性。即有三寶性。即與釋迦同故。言與第七佛同其一名號也(文)。章安大師會之雲。若七佛數即第七佛。佛是覺義。能覺佛性與佛義同(文)。太賢法師會之雲。則與釋迦文當共同十號(文)。憬興師釋其意同之。准此等諸師異釋。可會涅槃經今文也。何況見涅槃經(十)雲。世尊久已捨病苦故。得名為第七佛(文)。彼經意。既以釋尊為第七佛雲事。此文炳然也。至嘆迦葉童子德之文。寧忘本旨哉。   重重之難答處處之要文。花嚴宗枝葉。鈔第八記錄之畢。繁重頗有其煩之間。併讓彼所省略也。至要之時可引見之。   華嚴經五雲(如來名號品)。諸佛子。此四天下佛號不同。或稱悉達。或稱滿月。或稱師子吼。或稱釋迦牟尼。或稱神仙。或稱盧捨那。或稱瞿曇。或稱大沙門。或稱最勝。或稱能度。如是等稱佛名號。其數一萬(文)。   玄四雲(無釋)。   華嚴經十二雲(如來名號品)。諸佛子。如來於此四天下中。或名一切義成。或名圓滿月。或名師子吼。或名釋迦牟尼。或名第七仙。或名毘盧遮那。或名瞿曇。或名大沙門。或名最勝。或名導師。如是等其數十千。令諸眾生各別知見(文)。   疏三上雲。一切義成即悉達也。無事不成就故。圓滿月者。惑斷智圓恩蔭清涼故。師子吼者。名決定說。釋迦牟尼者。釋迦雲能仁。能二種故。牟尼雲寂默。契寂理故。第七者。七佛之末故。若取賢劫。但當第四仙。即喻也。無慾染故。毘盧捨那。廣如前釋。瞿曇氏者。唯約姓也。此雲地主。以從劫初代代相承為轉輪王故。然上雲釋迦。乃是族望。此即性望故。智論第二雲。釋迦牟尼姓瞿曇故。佛名經亦然。沙門者此雲息惡。無惡不息故。復稱大。最勝者。聖中極故。德無加故。導師者。引導眾生離險難故。於生死海示眾寶故。然名含多義。略釋此十。恐文繁博。餘但隨難解之(文)。   鈔七下雲(無釋)。   刊四雲。釋迦牟尼者。釋迦此雲能。能人種故。迦音甄何反。勿依本音呼。牟尼此雲寂默。契即事之理故。第七仙者。賢劫中第七佛故。仙喻名也。謂仙人不染欲事。神通自在常樂寂靜。雖不令同佛。小分似故。瞿曇者妙也。此雲地主。代是輪王為大地主故。沙門此雲息惡。餘名可知。   問。名號品經文雲。此娑婆世界有百億四天下(文)。爾者上下二方可有別四天下耶。進雲。控玄記釋竟。上下二方無別四天下見也。付之。依探玄記解釋披名號品經文雲。次此下方有四天下。名曰炳道○次此上方有四天下。名曰持地。上下二方舉別四天下。若爾宗家定判。豈不背彼經文哉。   答。見名號品結文雲。此娑婆世界有如是等百億四天下(文)。若上下二方有別四天下者。容有三百億四天下。而既說有百億四天下。不雲有三百億四天下故。同餘經論說。大鐵圍山內平滿有百億四天下。上下二方無別四天下釋也。但於名號品經文者。探玄記中會之雲。一以說法之處。即為當中。為成主伴。融彼百億。令有上下。使得圓故。無三百也(文)。此釋意雲。理實而言。有百億四天下。雖無別上下二方四天下。說法之處為當中。十方世界為眷屬。為成主伴具足之義。融此平滿百億四天下。令有上下二方。實無差別上下二方四天下(為言)。清涼大師。此教所說。事隨理融。隨說法處。即是當中。縱極上際傍至大輪圍山。亦有十方互為主伴。以融為眷屬。本數非多。十方界融。亦准於此之釋。其意同之歟。   華嚴經五雲(如來名號品)。諸佛子。次此東方有四天下。名曰善護○次此南方有四天下。名曰難養○次此西方有四天下。名曰佛惠○次此北方有四天下。名師子言○次此東北方有四天下。名曰安寧○次此東南方有四天下。名曰喜樂○次此西北方有四天下。名須菩提○次此下方有四天下。名曰焰道○次此上方有四天下。名曰持地○娑婆世界有如是等百億四天下○彼稱如來○亦各不同。有百億萬(文)。   玄四雲。問。此大千界。依餘經論。大圍山內平滿有百億四天下。上方下方不得更有四天下。若上下皆有。則一一四天下皆有上下故。應有三百億。雲何仍說唯百億耶。答。若小乘實處理無改動。若三乘雖即空真如等。而不礙事故不壞本事。若此一乘事即無礙圓融自在。是故此中明處。隨教而圓融。應十數顯無盡。此娑婆一界有二種融。一以說法之處。即為當中。為成主伴。融彼百億令有上下。使得圓故無三百也。縱於最東近圍邊一四天下。為說法主。即是當中。融彼餘四天下。還有十方眷屬具足。以諸四天下。皆望他為伴。望自為主故。是則圍山亦隨融移改也。餘十方界等融義准之。此約一乘教。若約三乘。不得如此。如餘經論說之(文)。   華嚴經十二雲(如來名號品)。諸佛子。此四天下東次有世界。名為善護○此四天下南次有世界。名為難思○此四天下西次有世界。名為親惠○此四天下北次有世界。名有師子○此四天下東北方次有世界。名妙觀察○此四天下東南方次有世界。名為喜樂○此四天下西南方次有世界。名甚堅牢○此四天下西北方次有世界。名為妙地○此四天下次下方有世界。名為焰惠○此四天下次上方世界。名曰持地(文)。   疏三上雲。問。餘聖教說。大輪圍內平布百億。上即諸天下安地獄。如何此說上下皆有四州。答。此教所說。事隨理融。隨說法處。即是當中。縱極上際傍至大輪圍山。亦有十方互為主伴。以融為眷屬。本數非多。十方界融。亦准於此(文)。   鈔七下雲(無釋)。   刊四雲。問。餘聖教說。諸四天下相望。但有東西南北。何故此中說有十方。答。世界方所常定不異。約教說彼有盡不盡。依此經說。夫一四天下在中為主。則十方四天下為伴。餘互相望亦爾。如細孔相望。四天下現爾。剎土亦然。世界細名從此而立(文)。   問。探玄記中雲。娑婆此雲堪忍(文)。爾者依悲華經意名堪忍故。如何釋之耶。進雲。探玄記雲。悲華經雲。是中眾生嗔癡等過。梵王忍之故為名也(文)。付之。依探玄記釋勘悲華經文。問。何因緣故名曰娑婆。答。是諸眾生忍受三毒及諸煩惱。是故彼界名曰忍土。是以文句中引悲華經雲。是諸眾生忍受三毒及諸煩惱故名忍土(文)。若爾文句所引符彼經文。探玄記所判豈非致相違哉。   答。探玄記所引實似背悲華經現文。尤為難思。但大梵王是娑婆世界主故。娑娑世界眾生起貪瞋癡等過。大梵王專忍受之故。探經文意如此所判歟。   玄四雲。娑娑此雲堪忍。悲華經雲。是中眾生貪瞋癡等過。梵王忍之故為名也。放缽經(云云。文)。 疏三上·演義鈔七下·刊定記四無釋。   文句二雲。娑婆此翻忍。其土眾生安於十惡不肯出離。從人名土故稱為忍。悲華經雲。雲何名娑婆。是諸眾生忍受三毒及諸煩惱故名忍土。亦名雜。雜九道共居(云云。文)。 疏記二輔正記二無釋。   玄贊二雲。梵雲索訶。此雲堪忍。諸菩薩等行利樂時。多諸怨嫉眾苦逼惱。堪耐勞倦而忍受故。因以為名(文)。   悲華經五雲(諸菩薩本授記品)。爾時寶藏如來告火鬘言。善男子。未來之世過一恆河沙等阿僧祇劫。入第二恆河沙等阿僧祇劫。後分之中。此佛世界。當名娑婆。何因緣故名曰娑婆。是諸眾生忍受三毒及諸煩惱。是故彼界名曰忍土(文)。   問。清涼大師引涅槃經師子吼品說。明恆河七類人相。爾者第七類中可取獨覺菩薩耶。答。不取獨覺菩薩耶。兩方。若不取獨覺菩薩者。獨覺菩薩已離分段生死。第七類中何不取之哉。是以辰旦人師述涅槃經師子吼品所說恆河七類人相雲。合支佛菩薩佛為第七人(文)。若依之爾者。清涼大師解釋中。今此第七類唯限如來。不通獨覺菩薩見。如何答。思涅槃經師子吼品意。恆河者譬分段變易二種生死。而獨覺菩薩設雖離分段生死。未盡變易生死故。第七類中不取之也。故補正記雲。又師子吼品明恆河生死河中七人。以生死河亙於變易。唯佛得度。餘悉河中(文)。何況見演義鈔中所引涅槃經師子吼品文。說第七類人云。彼岸山者喻於如來。受安樂者喻佛。常住大高山者喻大涅槃(文)。此文意。第七類人唯限如來之旨甚分明也。是以章安大師。依此品說。釋第七人即是佛。道暹師引此經文解。今住極位高大之山。驗此而論是佛位也。說師一同之釋。誰可疑之哉。但於辰旦人師定判者。是補正記釋也。既為化宗末師釋。不可依用之。若強會通之者。披一段釋。上述唯佛得道餘悉河中。成第七類人唯限如來之義畢。下合支佛菩薩佛為第七人之釋。忽不可致相違。故推此釋意雲。即是四果為一故。觀四方以譬四果為四人。述聲聞四果譬第四遍觀四方人畢。不釋五六法譬。雲合支佛菩薩佛為第七人。意自第五至第七。如次支佛菩薩佛釋也。非雲第七類中亦取支佛菩薩。全不可背師子吼品經文歟。   此會通者。去建長二年。後鳥羽院御八講。宗性對長俊法印。用此論義之時。下座智圓法印談義之趣也。此義雖可然。頗違合之標言為第七人人結文歟。   華嚴經十二雲(四聖諦品)。諸佛子。所言苦集聖諦者。彼歡喜世界中○或名無底(文)。   疏三上雲。集名無底者。煩惱深故。非習道學。浮沈而不已(文)。   鈔八上雲。疏非習道學浮沈而不已者。亦涅槃三十二師子吼品。恆河七人之意。習道是法學。浮是喻。經中因師子吼問。若一切眾生乃至闡提定有佛性。即當定得無上菩提。何以一切眾生不得涅槃。若有佛性力。雲何須修習八正道等。佛便讚嘆。為舉此喻。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恆河邊有七種人。若為洗浴恐怖賊寇。或為採花則入河中。第一人者入水則沒。何以故。羸無力故。不習浮故。第二人者雖沒還出。出已覆沒。何以故。身力大故則能還出。不習浮故出已還沒。第三人者沒已即出。出更不沒。何以故。身重故沒。力大故出。先習浮故出已即住。第四人者入已便沒。沒已還出。出已即住。遍觀四方。何以故。重故則沒。力大故還出。習浮則住。不知出處故觀四方。第五人者入已即沒。沒已還出。出已即住。住已觀方。觀方已即去。何以故。為怖畏故。第六人者入已即去。淺處則住。何以故。觀賊遠近故。第七人者既至彼岸登上大山。無復恐怖。離諸怨賊。受大快樂。善男子。生死大河亦復如是。有七種人。畏煩惱賊故發意欲度。此下則是義引經文。謂出家被衣。隨逐惡友聽受邪法。撥無因果。即一闡提。沒生死河。不能得出。是第一人。第二人者。欲度生死斷善根故沒。親近善友得信心故出。又遇惡友復斷善根故覆沒也。第三人者。斷善根故沒。近善友得信故出。信如來常住修習淨戒。讀誦書寫十二部經。堅住施惠故名不沒。修戒施惠即是習浮。第四人者。沒出與住皆同第三。但合觀方。雲觀四方者。四沙門果。第五人者。餘義同前。即去者。心無退轉。是住無退轉已。即便前進。前進者謂辟支佛。第六人者。前喻之中但雲入已即去。及至合中亦同第五。皆有沒出住去。去至淺處則住者。謂諸菩薩為欲度脫諸眾生故。住觀煩惱。經雲。第七人者。發意欲度生死大河。斷善根故。於中沈沒。親近善友獲得信心。得信心已。是名為出。以信心故。受持讀誦書寫解脫十二部經。為眾生故廣宣流布。樂於惠施修習智慧。以利根故。堅住信惠。心無退轉。無退轉已。即便前進。既前進已。得到彼岸登大高山。離諸恐怖。多受安樂。善男子。彼岸山者喻於如來。受安樂者喻佛。常住大高山者喻大涅槃。善男子。是恆河邊如是諸人。悉其手足而不能度。一切眾生亦復如是。實有佛寶法寶僧寶。如來常說諸法要義。謂八聖道大般涅槃。而諸眾生悉不能得。此非我咎。亦非聖道眾生等過。當知悉是煩惱過惡。以是義故。一切眾生不得涅槃。釋曰。是知雖有佛性。要須修道方至彼岸(文)。   刊四雲(無釋)。   涅槃經三十二雲(師子吼菩薩品)。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恆河邊有七種人。若為洗浴恐畏寇賊。或為採花則入河中。第一人者入水則沈。何以故。羸無勢力不習浮故。第二人者雖沒還出。出已還沒。何以故。身力大故則能還出。不習浮故出已還沒。第三人者沒已即出。出便不沒。何以故。身重故沒。力大故出。先習浮故出已即住。第四人者入已沒。沒已還出。出已即住。遍觀四方。何以故。重故則沈。力大故還出。習浮則住。不知出處故觀四方。第五人者入已即沈。沈已便出。出已即住。住已觀方。觀已即去。何以故。為怖畏故。第六人者入已即去淺處則住。何以故。觀賊近遠故。第七人者既至彼岸登上大山無復恐怖。離諸怨賊受大快樂。善男子。生死大河亦復如是。有七種人。畏煩惱賊故。發意欲度生死大河。出家剃髮。身被法服○一闡提者名斷善根。斷善根故沒生死河不能得出。何以故。惡業重故。無信力故。如恆河邊第一人也○第二人者。發意欲度生死大河。斷善根故沒不能出。所言出者。親近善友則得信心○以鈍根故。復遇惡友。不能修習身戒心惠。聽受邪法。或值惡時處惡國土斷諸善根。斷善根故常沒生死。如恆河邊第二人也。第三人者。發意欲度生死大河。斷善根故於中沈沒。親近善友得名為出○以利根故。堅住信惠。心無退轉。如恆河邊第三人也第四人者。發意欲度生死大河。斷善根故於中沈沒。親近善友故得信心。是名為出○以利根故。堅住信惠。心無退轉。遍觀四方。觀四方者四沙門果。如恆河邊第四人也。第五人者。發意欲度生死大河。斷善根故於中沈沒。親近善友故得信心。是名為出○以利根故。堅住信惠。心無退轉。無退轉已即便前進。前進者。謂辟支佛雖能自度。不及眾生。是名為去。如恆河邊第五人也。第六人者。發意欲度生死大河。斷善根故於中沈沒。親近善友獲得信心。得信心故。名之為出○以利根故。堅住信惠。心無退轉。無退轉已即復前進。遂到淺處。到淺處已即住不去。住不去者。所謂菩薩欲意度脫諸眾生故。住觀煩惱。如恆河邊第六人也。第七人者。發意欲度生死大河。斷善根故於中沈沒。親近善友獲得信心。得信心已。是名為出○善男子。彼岸山者喻於如來。受安樂者喻佛。常住大高山者喻大涅槃(文)。   疏十二雲。次別列七人。初七人皆前二是外凡。次一是內凡。後四是聖人。外凡窮惡闡提。次將立而退故為二人。內凡者三方便同為一者。雖復優劣俱未發。真聖人為四者。聲聞不侵習。支佛侵習。菩薩侵習復化眾生。佛習氣盡。若不作此解。無以取異○河中七人離合不同。此文明七人。後品明七眾生。此中合四果為第四。離三乘為三人。後品離四果為四人。合支佛菩薩佛為第七人。至下當更分別○第一人者下。別列七人沒。即闡提過去之善宿因既羸。現在無信故。不習浮。第二人是將立而退。身力大者。過去善深。今生不修。名不習浮。能斷善根。第三人即是得住。以譬內凡。沒已出者。昔日經沒第四人即是四果。以譬四方。四方者。下文以四方譬四諦。非今用。譬文雲。不知出處故觀方。以昔不知出處故不觀。今知出處故言觀方。又不知大乘出處故取小果。第五人即支佛。亦云觀方過於四果。以利根故。不取四果。但為自證。故言而去。同畏生死故言怖。第六人即菩薩。去不住者。不住生死。淺處住者。心安生死。從其心邊故言淺處。第七人即是佛。善男子生死大河下。第二合譬○既出家已下。第二合別譬七人。初合常沒。即一闡提。此中略合○第二人下。合將立而退。即外凡人。亦能斷善。而不同恆沒。第三人者下。此合內凡得住之人。小大兩位俱在中者。豈非通教三人共位○第四人者。合四為一。但斷正不侵習。第五人是支佛。但侵小許習。第六人是菩薩。能侵多習。復化眾生。第七人是佛。習究竟盡(文)。   暹記八雲。現在無信者。不信世出世因果也。將立而退者。若人暖位則得不退名為將立。所以念處名為而退。今生不修者。過去善深。今生暫發菩提心觀於念處。遇緣而退。名不習浮。昔日經沒者。今入內凡方得不沒。四方者。須陀洹對東方。餘三果次第配三方。不知大乘出處者。不見佛性名不知出處。正當文經雲。即去者。度河而去也。從其心邊者。從其度眾生心邊故雲心安生死○又此合文。從方二人去。先牒初人行法。次出第二人行相。第三人則先牒初二人。次修習智慧下。出第三人行相。第四人先牒前三人。次修習智慧下。示第四人行相。第五人先牒前四人。次修習智慧下。示第五人行相。第六人先牒前五人行相。次修習下示第六人行相。第七人先牒前六人。次修習下示第七人行相。經雲住大高山者。前菩薩但至因行淺處。今住極位高大之山。驗此而論是佛位也(文)。   滿記四末雲。現在無信者。信喻習浮故也。昔日經沒者。即約外凡故沒。內凡即出也。不知出處故觀方者。謂未入聖位也。但為自證者。謂修習故也。從其心邊等者。心祈涅槃。名之為去。能入生死故雲淺處也。經雲觀賊近遠故者。界內為近。界外為遠也○得立而退者。謂得念處觀欲入暖位。名之為立。猶遇惡友而失念處故雲退也○合四為一者。謂聲聞人也。經雲即便前進者。猶支佛修習故進也(文)。   文句六雲。大經雲。諦觀四方。喻於四諦。准此可知(文)。   疏記六雲。大經雲諦觀四方者。大經三十二。如恆河中七種眾生。第一人者入水即沒。譬一闡提。第二人者出已覆沒。有信故出。不修故沒。第三人者出已不沒。即內凡人。第四人者入已沒。沒已出。出已住。遍觀四方。身重故沒。有力故出。習浮故住。不知出處故遍觀四方。譬於四果觀於四諦。第五人者入已沒。沒已出。出已住。住已觀方。觀方已行。怖故即去。譬辟支佛也。第六人者入已即去。淺處即住。何以故。觀賊近遠故。譬菩薩也。不住生死故去。安心故住淺處。第七人者即至彼岸。外道得度皆由觀諦與觀方義同。是故繫引(文)。   轉正記六雲。諦觀四方者。涅槃疏雲。出觀方解凡有五人。一頂法。二忍法。三世第一法。四苦忍至十五心。五初果至十六心。以此五人皆觀四諦。並名觀方。然前暖法亦觀四方。只說從得住立觀方義。頂法已上方受其名。又師子吼品明恆河生死河中七人。以生死河亙於變易。唯佛得度。餘悉河中。示外凡窮惡闡提。須修將立而退。退故為二人。內凡有四方便同為一。雖復優劣。俱未發。真聖人為四。聲聞下修習。支佛修習。菩薩修習復化眾生。佛習氣盡。顯即是四果為一。故觀四方以譬四果為四人。合支佛菩薩佛為第七人。此涅槃河專在分段通於四人。即小乘七人也。有信故出者。以發心故名出。不修故沒者。退本善心流轉故名沒也。今已沒者。入即入生死也。淺處即住者。煩惱漸盡名為淺處(文)。   問。香象大師意。光明覺品題可有持業·依主·有財三釋耶。答。委論之者。可有今此三釋也。進雲。探玄記中釋此事雲。皆依主釋(文)。付之。思光明覺品題。何無今此三釋哉。是以清涼大師意。於今品題有三釋判。如何。   答。委雲之者。光明覺品題可有持業·依主·有財三釋也。所謂雲光明之覺可有依主釋。雲光明有覺之用可有有財釋。雲光明即覺可有持業釋也。故疏雲。若從開釋。光明之覺。光明有覺之用。通依主·有財。若從合說。光明即覺。可持業也(文)。香象大師意。何不許此旨哉。但於探玄記釋者。談如來之光明。光明之開覺故。且舉依主釋許也。故探玄記雲。謂如來之光明。光明之開覺。謂依體起用。依用成益。皆依主釋(文)。是則開合不同。廣略差異。故師資解釋更非相遠也。   玄四雲。初釋名者。謂如來之光明。光明之開覺。謂依體起用。依用成益。皆依主釋。可知(文)。   疏三上雲。第二釋名者。一開二合。初開者。光明體也。覺者用也。此二各二。謂光有身智二光。覺有覺知覺悟。又光有能照所照。覺有能覺所覺○又此二光不異覺境。此三圓融唯無礙之法界。雖平等絕相。不懷光明之覺。品中辨此故以為名。若從開釋。光明之覺。光明有覺之用。通依主·有財。若從合說。光明即覺。可持業也(文)。   抄八上雲(無釋)。   刊四雲。釋名者。如來是能放光主。光明納是所放光體。能覺悟是光業用。此斷如來之光明納。依主或有財。簡菩薩等故。是佛所有故。光明納之能覺悟。亦通兩釋。曾音聲等覺悟故。光明有此覺業故。若總言如來光明納覺悟之品。唯依主也(文)。   律治二年(丙子)後三月十日(酉時)於笠置寺般若院僧房抄之畢抑去年八月四日夜多年同宿兒童力命丸於興福寺林小路不圖遇災難無過被殺害之間南都心憂存之餘墳墓卜此山之間自去年八月之比常籠居當山此聖跡訪亡童冥路之隙不忌昔勤所勵今功也亡童告別之後今日雖當二百四十四日戀暮之思添色悲歎之淚無乾然而且充先人之追福且存當宗之興隆摺墨染筆寫文記義仰願聖靈迴向無貳遂往詣於安養兜率之雲祈請有誠期再會於龍華雞足之月乃至法界平等利益而已。   右筆花嚴宗末葉前權僧正宗性(年齡七十五夏臘六十三)。 華嚴宗香熏抄第三。   問題。   問。光明覺品經文雲。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文)。惠苑解釋此處雲。解□一□平等(文)。爾者清涼大師可判此義耶。   問。終教大乘意。佛果位無□□五□雲□引何論文證之耶。   問。遍計所執中情有理無俱虛歟。   問。探玄記中引梁攝論雲。如□陀□道理四位(文)。爾者今四位者何等耶。   問。始教大乘意。十信立列位雲義。引仁王經何文證之耶。   問。終教大乘意以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寄顯鐵銅銀金四輪王義可有耶。   問。瓔珞經意說十信。仁王經所說十□。其位可同耶。   問。瓔珞經所說信精進等十心者。即菩薩次位歟。   問。仁王經意。習種性者十信位歟。   問。香象大師意。十信中第六信位不退歟。   問。始教大乘意。十迴向以上得不退雲義。引何論說證之耶。   問。清涼大師依俱捨論意。五識相應思可為引業耶。   問。華嚴經中說助道甚深舉六度功德。其中般若波羅蜜者可道有攝無攝耶。   問。淨行品經文。列檀等六波羅蜜及慈悲喜捨。爾者香象大師如何釋之耶。   問。清涼大師意。無量義經法華經一會說歟。   問。清涼大師引唯識論文雲。或多屬一。或一屬多。故所化生有共不共(文)。爾者共不共義。可依法爾種姓耶。   問。探玄記中明無量經所說七種發心雲。三賢四退(文)。爾者被信得意可同此義耶。   問。華嚴經意。可說分身諸佛耶。   建治二年(丙子)五月二十五日(巳時)於笠置寺般若院之僧坊抄之畢探玄記第四卷者依為去文永九年三十講充文思出其時之稽古集釋文纔任當座之愚推記問答是偏依存當宗之紹隆不顧後輩之誹謗也抑去年八月四日亡童力命丸告別之後至今日雖送三百十八日之光陰戀暮之思添色悲歎之淚無乾方捧此修學傳燈之惠業偏祈彼先人聖靈之得脫於戲一佛淨土之契不變女遂再會於安養兜率之月三會值遇之志無朽定結一緣於龍華雞足之露乃至親疏利益平等遠近濟度普及而已。   右筆華嚴宗末葉前權僧正宗性(年齡七十五夏臘六十三)。 華嚴宗香熏抄第四。   問題。   問。香象大師意。須彌山四寶所成相如何釋之耶。   問。香象大師意。須彌山高量如何釋之耶。   問。香象大師意。釋於人中不說第三會舉二故。爾者第二故如何釋之耶。   問。於四天王天可說第三會耶。   問。華嚴經文雲。不起此座昇須彌頂(文)。探玄記中解此文引古人三釋。爾者第三師義。香象大師許之歟。   問。毘婆屍弗沙一佛歟。   問。勝觀底沙一佛歟。   問。香象大師意。錠光·燃燈別體異時佛歟。   問。華嚴經文雲。錠光如來朝普照(文)。爾者何劫佛耶。   問。華嚴經文雲。生死及涅槃二皆不可得(文)。爾者香象大師如何釋之耶。   問。探玄記中雲。三賢位劣人法合稱(文)。爾者十行十迴向品約通名立品名歟。   問。清涼大師依始教大乘意。從十住中第七住位不退歟。   問。十迴行可有勝進趣後耶。   問。探玄記中。於第三會有七分(文)。爾者三昧分加分先後如何釋之耶。   問。探玄記中。以十住位所得定名菩薩無量方便三昧正受。爾者為一乘教意。為當三乘教意歟。   問。探玄記中。釋第三會能加諸佛同名法惠雲。以法力故法爾故(文)。爾者舉二故歟。   問。探玄記中。明性種性相。引瑜伽論六處殊勝文。爾者為就無為性論之。為當就有為性論之歟。   問。探玄記中。明性種性相。引瑜伽論六處殊勝文。爾者六處俱殊勝歟。   問。探玄記中。引瑜伽論說。明性種性習種性相。爾者瑜伽論所說性習二種性。與仁王·瓔珞二經所說性習二種性。其體可同耶。   問。瑜伽論意。性種性習種性可有先後耶。   問。十住位為有三決定。為當有五決定歟。   問。十住十行兩位相望時。約六決定可有多少不同耶。   問。香象大師意。須彌山四寶所成相。如何釋之耶。進雲。探玄記雲。東黃金。西白銀。南頗梨。北馬腦(文)。付之。依宗家解釋見俱捨論文雲。謂如次四面。北東南西。金銀吠琉璃。頗胝迦寶(文)。探玄記解釋。豈不背俱捨論文哉。依之清涼·刊定二師。如俱捨論文釋之。如何。   答。謂如次四面北東南西金銀吠琉璃頗胝迦寶者。不限俱捨論說。披正理(三十一)顯守(十六)兩論之文。同述此旨。不限清涼·惠苑二師之釋。光師·圓暉等亦成此義。諸論之說諸師之釋。常途所談皆以同之。誰不依用之哉。加之俱捨論等。故贍部洲空似吠琉璃色之文。現量所示。何可異求哉。但於探玄記釋者。甚以難思。若夫且別途廢立歟。退勘立世阿毘曇論文。述須彌山四寶為體相去。東邊真金所成。西邊白銀所成。北邊琉璃。南邊頗梨(文)。探玄記釋若依此文歟。   玄五雲。昇至何處。謂須彌頂。此雲妙高山謂以四寶所成故雲妙。謂東黃金。西白銀。南頗梨。北馬腦。餘山唯金故非妙。獨出九山故雲高(文)。   疏三下雲。若天表淨。何獨妙高。妙有十義。如於法故。一者體妙。謂四寶所成○三者色妙。謂四正邊。北金東銀南吠琉璃西頗胝迦。一切草木鳥獸等物。隨所至處則同其色。自常不變(文)。   鈔九下雲(無釋)。   刊五雲。言妙高者。妙謂體以四寶所成。高即相出七金山等。俱捨第十一雲。持雙山等唯金所成。妙高山王四寶為體。如次四面北東南西。金銀琉璃頗胝迦寶(文)。   俱捨論十一雲(分別世品)。頌曰。蘇迷盧四寶○論曰○妙高山王四寶為體。謂如次四面北東南西。金銀吠琉璃頗胝迦寶。隨寶威德色顯於空。故贍部洲空似吠琉璃色(文)。   光十一雲。論曰至似吠琉璃色。妙高四面。北金東銀南吠琉璃西頗胝迦(文)。   寶十一雲(無)。   泰十一雲。   頌疏十一雲。(如俱捨論文)。   正理論三十一雲(辨緣起品)。頌曰○蘇迷盧四寶○論曰○妙高山王四寶為體。謂四面如次北東南西。金銀吠琉璃頗胝迦寶。隨寶威德色顯於空。故贍部洲空似吠璃琉色(文)。   顯宗論十六雲。(如正理論文)。   立世阿毘曇論二雲(天住處品)。佛告比丘。是須彌山王。東西南北凡有四邊。其東邊真金所成。西邊白銀所成。北邊琉璃。南邊頗梨。其一切邊眾寶所成(文)。   問。香象大師意。須彌山高量如何釋之耶。進雲。探玄記雲。高八萬四千由旬(文)。付之。依探玄記釋披俱捨(十一)正理(三十一)等論文雲。入水皆八萬。妙高出亦然。須彌山高量八萬踰繕那定。隨刊定記中。即引用俱捨論文見。若爾探玄記高八萬四千由旬之釋。豈不背俱捨論等說哉。   答。須彌山高量八萬四千由旬者。花嚴經等諸經中所見也。其上長阿含經說。智度論文。亦分明也。誰可疑之哉。何況不限探玄記釋。勘當卷八十花嚴經疏。明須彌山高量雲。高者舉高八萬四千由旬。入水亦爾(文)。但於俱捨·正理等論文者。從大數雲八萬踰繕那。就實論之者。可雲八萬四千踰繕那也。例彼弘決(一下)中。明八萬塵勞雲。且舉大數故雲八萬。具足應雲八萬四千。光法師俱捨論疏(一末)中。解八萬法蘊述。依大數說但言八萬。若具足說。有八萬四千。此則例難也。   八十花嚴經等處處文。併如探玄記第十五卷三十講所得論義抄。至要之時可引見之。   玄五雲。昇至何處。須彌頂此雲妙高山。高八萬四千由旬。縱廣正等。亦名安明山(文)。   疏三下雲。二品名須彌。正雲蘇迷盧。此雲妙高。高者舉高八萬四千由旬。入水亦爾。下據金輪。上鄰空界。頂上縱廣量亦如之。獨出九山故稱高也(文)。   鈔九下雲。前中謂七金山四重圍遶者。俱捨世間品偈雲。蘇迷盧處中○於大州等外。有鐵輪圍山。前七金所成。蘇迷盧四寶。入水皆八萬妙高出亦然(文)。   刊五雲。復解品名者。昇登也。須彌梵音。具正應雲蘇迷盧。此雲妙高也。山頂者。謂此山頂縱廣八萬四千由旬。俱捨第十一雲。於金輪上有九大山。妙高山王處中而住。乃至如是九山住金剛輪上。入水量皆等八萬踰繕那。蘇迷盧山出水亦爾(文)。   問。香象大師意。釋於人中不說第三會。舉二故。爾者第二故如何釋之耶。進雲。探玄記雲。又表成位離染故居天也(文)。付之。若由此故不說第三會者。何於人間說初會哉。   答。探玄記中。述第二故雲。又表成位離染故居天也者。十住是初成位亦離雜故。為表此義。於天上說之(為言)。但摩竭提國寂滅道場求是釋尊成道之本處故。雖人間於此處說初會。更非相例之疑也。   問。於四天王天。可說第三會耶。進雲。探玄記中不說之釋。付之。四天王天王者。是佛法護持諸天所居處也。尤可說第三會也。是以於忉利天說第三會。相例可同。如何。   答雲。探玄記中。釋於四天王天不說第三會。出三義雲。一以彼此雜鬼神天。顯法非勝故超過也。二為寄法。以十信是外凡退位。十住是內凡不退。欲表進退懸殊故。越四天王處也。三若未至山頂。容有進退。到山頂上即安住不退。是故越彼山腹處天。至此頂處。以表法也。文意顯也。若爾於忉利天說第三會雲例難。自被遮畢。   玄五雲。問。何不在人間說耶。答。為顯行位漸昇進故。又表成位離染故居天也。問。何不至四天王天。答有三意。一以彼是雜鬼神天。顯法非勝故超過也。二為寄法。以十信是外凡退位。十住是內凡不退。欲表進退懸殊故。越四天王處也。三若未至山頂。容有進退。到山頂上即安住不退。是故越彼山腹處天。至此頂處。以表法也(文)。   疏三下雲。表位漸增。不處人間。顯位清淨。故居天也(文)。   鈔九下。復表位下。約表法釋。於中四。一正約表(文)。   刊五雲。問。何要昇天說此法耶。答。有二義故。一者機盛在彼處故。二者顯位漸增勝故。問。既顯位增。何不攝次向四天王天耶。答。此亦二義。一表此將說成位法故。謂十信但是十住方便。未得成位。四王住處在須彌半。未至山頂。如未成位。二表此非位而懸隔。是以說住越彼四天王眾天爾(文)。   問。花嚴經文雲。不起此座昇須彌頂(文)。探玄記中解此文。引古人三釋。爾者第三師義。香象大師許之歟。進雲。探玄記釋意不許之見。付之。依探玄記所引。見。第三師定判雲。此昇天是不往而至。以往即不往故。所以不起也。不往即往故。所以昇天也。如不來相而來名善來等(文)。此釋既順圓融無礙之義。宗家何不許之哉。   答。探玄記中正難此釋雲。若依此釋。但是無昇相而昇天。非是樹下有不起之身。故亦難用(文)。自解此文有八義中第一雲。一約處。即入門。謂以一處中有一切處故。是故此天宮等即本來在彼樹王下等。故雲不起也。然先未用此天宮處。今欲於中說法用故。說為昇也。又相即故不起也。門別故有昇也(文)。思此等釋意。古師意雖述往即不往故不起。不往即往故昇天之旨。不存此天宮等即本來在彼樹王下故雲不起。然先未用此天宮處。今欲於中說法用故昇天之理。故難破但是無昇相而昇天等也。清涼大師引古人今義。即難之雲。若爾但是昇相離故。非是樹下別有不起之身故不可也(文)。其意宛同探玄記釋。述自正義雲。閻浮有感。見在道樹。天宮有感。見昇天上。非移覺樹之佛而昇天宮故。雲不離覺樹而昇釋殿。法惠偈雲。佛子汝應觀如來自在力。一切閻浮提皆言佛在中。此不離也。我等今見佛住於須彌頂。此而昇也。文理有據。更以喻顯。譬於朗月流影遍應。且澄江一月。三舟共觀。一舟停住。一舟南北。南者見月千里隨南。北者見月千里隨北。停舟之者見月不移。是為此月不離中流而往南北。設百千共觀八方各去。則百千月各隨其去。諸有識者曉斯旨焉(文)。引經文證動靜無礙之義。以譬喻顯不離昇天之相。文意明也。可易知之。但於第三師釋既順圓融無礙之義宗家何不許之哉雲難者。此釋意雖存圓融無礙之義。不順花嚴經之心故。不許之也。故演義鈔雲。以不分三身但就一身論性相故。即是事理無礙宗中之意不違。大體不順今文。即成此旨也。花嚴經九雲(佛昇須彌頂品)爾時世尊威神力故。不起此座昇須彌頂。向帝釋殿(文)。   玄五雲。次不起等。正明用相。此中不起此而昇彼者。古人三釋。一雲。本釋迦身不起道樹。別起應化以昇天上若依此釋。昇天之身是重化身。既非深妙。恐乖文意。一雲。不起是法身。昇天是化用。此恐非理。豈可法身座道樹耶。一雲。此昇天是不往而至。以往即不往故。所以不起也。不往即往故。所以昇天也。如不來相而來名善來等。若依此釋但是無昇相而昇天。非是樹下有不起之身。故亦難用。今解此文略有八義。一約處。即入門。謂以一處中有一切處故。是故此天宮等。即本來在彼樹王下等故。雲不起也。然先未用此天宮處。今欲於中說法用故。說為昇也。又相即故不起也。門別故有昇也。二約佛。謂此座樹王下之佛身。即遍法界一切處故。是故佛身本來在彼忉利等處故。不待起也。今欲用忉利門中之佛故曰昇也。是故若起則不成昇也。三約時。謂由此樹下座上佛身即遍前後際等九世十世一切時故。是故此佛座樹下時。昇天去時。到天處時。此一一時皆遍法界攝前後際盡。即知座樹下時永無起時故。雲不起也。若正去時亦如此故。唯有去無餘也。皆唸唸不相至。各各收法界。如是緣起門無礙恆不離。四約法界門。謂此昇去無自性故。即攝真如法界。以彼樹下座等亦不異真故。同真如在去門顯現故。不起而昇也。五約緣起門。謂座由行故座。座在於行中。行由座故行。行在於座中。是故由行中座故昇天即不起也。由座中行故不起而昇天也。行座無礙故。即昇常座。即座恆昇故也。六約佛不思議德。謂即不起此座。即是行即是臥即是住即是到一切處。即是作一切事。並非下地所知。七約所表。謂表前位行成究竟堅固不壞故雲不起。前座而有起機用故雲昇也。八約成會。謂後會必具前故。不捨前而成後。若捨則壞緣起。是故不起前而昇後也(文)。   花嚴經十六雲(昇須彌山頂品)。爾時世尊不離一切菩提樹下。而上昇須彌向帝釋殿(文)。   疏三下雲。第二爾時下。明不離覺樹各昇釋天。問。動靜相違。去住懸隔既雲不離。何得言昇。古有多釋。一雲。本釋迦身不起道樹。別起應化以昇天上。一雲。不起是報。昇天是化。一雲。不起是法身。昇天是化用。並非文意。以彼此文中俱是毘盧遮那十身雲故。一雲。以去即非去故名不起。非去即去。是以昇天。如不來相而來等。若爾但是昇相離故。非是樹下別有不起之身故不可也。有雲。此佛神通同體業用。住即是去。去即住。住是體遍。去是用應。應是體應。雖昇後而不離前體是應體。雖不離前而昇後。若爾何殊第三師不起是法。又以住釋於不起。而言住是體遍。何獨住菩提樹耶。昇天何得非體遍耶。菩提樹下寧非用耶。今顯正義。然佛得菩提。智無不周。體無不在。無依無住無去無來。然以自在即體之應。應隨體遍。緣感前後有住有昇。閻浮有感見在道樹。天宮有感見昇天上。非移覺樹之佛而昇天宮故。雲不離覺樹而昇釋殿。法惠偈雲。佛子汝應觀如來自在力。一切閻浮提皆言佛在中。不離也。我等今見佛住於須彌頂。此而昇也。文理有據。更以喻顯。譬猶朗月流影遍應。且澄江一月三舟共觀。一舟停住。二舟南北。南者見月千里隨南。北者見月千里隨北。停舟之者見月不移。是為此月不離中流而往南北。設百千共觀。八方各去。則百千月各隨其去。諸有識者曉斯旨焉。古德釋此略有十義。一約處相即門。以一處中有一切處故。是此天宮等本在樹下故不須起。然是用彼故說昇也。二亦約相入門。以一處入一切處故。猶樹遍天中。亦不須起。欲用天宮表法昇進故雲昇也。三由一切即一故。天在樹下。四由一即一切。樹在天上。不起等准前。五約佛身。謂此樹下身即滿法界遍一切處。則本來在彼不待起也。樹熟令見故雲昇也。是故如來以法界身常在此即是在彼。六約佛自在不思議解脫。謂座即是行住等。在此即在彼。皆非下位測量故也。七約緣起相由門。八約法性融通門。九約表示顯法門。十約成法界大會門。然此十解。前五玄門。次四所以。後一總意。欲成十義。相參而立。雖似雜亂。不違經宗。並可用也(文)。   鈔九下雲。疏問動靜相違去住懸隔下。疏文有五。一段問後起。二敘昔順違。三申今正解。四會通古義。疏古有多釋下。敘昔順違。昔有五義。而文三節。初併敘三師。二敘第四。三敘第五。以初三師並約三身義。類大同。欲併破故。先敘昔。可知。並非文意下。二辨違通。有二違。一違現(文)。去住皆是遮那佛故。二違經宗。十身非三身故。疏一雲以去即非去等者。二敘第四師。以不分三身但就一身論性相故。即是事理無礙宗中之意不違。大體不順今文○疏有雲此佛神通同體等者。三別敘第五師。即刊定記主。亦先敘昔。後辨順違。前中以體遍為不動。以用應而為昇。言若爾何殊第三師不起是法者。二辨違也。此有二破。一指同前義破。前義不立。此義自破。二又以住釋於不起下。直就所立破。唯住覺樹。非有體遍。遍於去處。何得去非體遍。然覺樹亦用。獨言是體。昇天有體。但言是用。故有所違。非責本立同體業用。故下正義亦是即體業用。疏今顯正義下。第三申今正解。有法喻結。文顯可知。疏古德釋此略有十義下。第四會取古釋。於中二。先正敘。後然此十解前五玄門下。為其會通。於中又二。先總後別。總中意明古德所立。文則雜亂。義則無違(文)。   刊五雲。第二佛以應法界身。各昇當處帝釋殿中。雲不離一切菩提樹下而上昇等者。據文則不離一切處而昇一處。約理則不離一切處而昇一切處。為顯一切即一一即一切故。互舉爾。若通而言之。具有四句。一不離一處昇一處。二不離一處昇一切處。三不離一切處昇一處。四不離一切處昇一切處。問。動靜不俱。去住懸別。既言不離。何復雲昇。答。釋此略以三門分別。一敘古。二辨違。三顯正。初敘古四說。一雲。釋迦本身不離道樹。別起應化昇於天宮。故曰不離而昇也。一雲。不離是報身。昇天是化身。二身別故。不礙有座有昇也。一雲。不起是法身。昇天是化用。一雲。此昇天之身是不往而至。次往即不往故。所以不起也。不往即往故。所以昇天也。如雲以不來相而來故。二辨違者。且前三說俱違本教。此經九會皆說毘盧遮那法界十身不分法報化故。第六會雲釋迦佛者。還於十身呼釋迦分。故名號品及入法界品中。說摩耶夫人處。並有明文。第四師說。但明昇相離故。昇即無昇。不離相離相即無礙。三顯正者。此佛神通同體業用。即住是去。去即是住。住是體遍。去是用應應是體應。雖昇後而不離前。體是應體。雖不離前而昇後(文)。   問。毘婆屍弗沙一佛歟。答。難測也。兩方。若一佛者。見花嚴經文。雲毘婆屍佛如滿月。說弗沙明達第一義。毘婆屍弗沙各別列之。定知是非一佛雲事。若依之爾者。清涼大師。毘婆屍佛者。即勝觀佛釋。而住滿劦大師逢勝觀佛亦云弗沙之釋。毘婆屍弗沙可雲一佛也。如何。   答。   問。勝觀底沙一佛歟。答。可有二義也。兩方。若一佛者。清涼大師解花嚴經毘婆屍佛如滿月提捨如來辨無礙之文。釋毘婆屍者勝觀提捨亦云底沙。明知勝觀底沙是別體佛雲事。何況見俱捨論說。釋迦菩薩第三阿僧祇劫滿所逢事佛名勝觀。百劫位中誦一偈所讚嘆佛號底沙。若爾三祇百劫時分既異。勝觀底沙定可別佛哉。若依之爾者。五教章中雲。又由以一偈嘆弗沙佛。即超九劫。俱捨論文述釋迦菩薩讚嘆底沙佛便超九劫之旨。化儀既同。豈非一佛哉。而任滿劦大師逢勝觀佛亦云弗沙之釋。勝觀底沙亦可一佛也。如何。   答。   問。弗沙底沙一佛歟。答。難測也。兩方。若一佛者。見花嚴經文。雲弗沙明達第一義。說提捨如來辨無礙。弗沙提捨各別列之。而清涼大師判提捨亦云底沙。提捨佛者即底沙佛釋。明知弗沙底沙是別體佛雲事。若依之爾者。五教章中雲。又由以一偈嘆弗沙底佛。即超九劫。俱捨論文述釋迦菩薩讚嘆底沙佛便超九劫之旨。化儀既同。是非一佛哉。   答。   花嚴經九雲(佛昇須彌頂品)。頌曰。毘婆屍佛如滿月。弗沙明達第一義。提捨如來辨無礙(文)。   玄五雲。毘婆屍此雲種種見佛。新名淨觀。弗沙此雲增盛。以無闕減故。亦是星名。提捨此雲說。謂常說法也。亦名光也。   花嚴經十六雲(昇須彌山頂品)。頌言。毘婆屍佛如滿月。弗沙明達第一義。提捨如來辨無礙(文)。   疏三下雲。毘婆屍者。此翻有四。謂淨觀·勝觀·勝見·遍見。如月圓。智滿是遍見也。魄盡惑亡是淨觀也。既圓且淨。是勝觀勝見也。弗沙亦云勃沙。此雲增盛。明達勝是增盛也。提捨亦云底沙。西域訓字底暹那。此雲度也。沙是皤沙。此雲說也。說法度人。或但雲說辨才無礙即能說也(文)。   鈔九下雲(無釋)。   刊五雲。六中毘婆屍者。此雲淨觀。或雲勝觀。亦云勝見。亦曰遍見。七中弗沙者。正雲勃沙。此雲增盛。八中提捨者。正雲底沙。依西域訓字。底是底暹那。此雲底也。沙是魄沙。此雲說也。謂說法度人故。或曰說已。當說法故(文)。   問。香象大師意。錠光·燃燈別體異時佛歟。進雲。探玄記。錠光是燃燈佛(文)。付之。錠光·燃燈名號既各別也。何釋一體佛哉。是以披普曜經說。明釋迦菩薩授記。錠光佛授九十一劫記。燃燈佛授一阿僧祇劫記見。明知錠光·燃燈是別體異時佛也。如何。   答。   問。花嚴經文雲。錠光如來明普照(文)。爾者何劫佛耶。進雲。探玄記雲。過去莊嚴劫中佛(文)。付之。錠光佛者即燃燈佛也。而燃燈佛者釋尊因行第二阿僧祇劫滿所逢事佛也。若爾彼佛出世。定可過去久遠劫時。何近釋莊嚴劫中佛哉。   答。見花嚴經文。舉於此賢劫中忉利天宮說法佛。列迦葉·拘那牟尼·拘樓·隨葉·屍棄·毘婆屍·弗沙·提捨·波頭摩·錠光十佛。此十佛者。過去佛中。自近向遠次第列之。故初三佛是現在賢劫中佛。後七佛是過去莊嚴劫千佛中終七佛也。故探玄記雲。此中後七佛是過去莊嚴劫中佛(文)。疏雲。然十中。後七乃過去劫佛(文)。刊定記雲。此十佛中。後七是前莊嚴劫佛(文)。而錠光佛者即燃燈佛雲事。更非所諍。故六十花嚴經雲錠光如來明普照。八十花嚴經雲燃燈如來大光明。舊譯經名雲錠光。新譯經號稱燃燈。一佛異名之旨。誰可疑之哉。探玄記中釋錠光是燃燈佛。尤所葉同本異譯經文也。但於燃燈佛者釋尊因行第二阿僧祇劫滿所逢事佛也雲難者。釋迦菩薩百劫修行之時。亦可逢事燃燈佛也。故慈恩大師上生經疏雲。依小乘說。菩薩百劫修相好業。釋迦買五花以供養定光。定光即燃燈也。遂為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文)。准此釋思之。釋迦菩薩第二阿僧祇劫滿逢事燃燈佛。百劫修行之時。亦逢事燃燈佛故。指百劫修行之時。近所逢事燃燈佛。且雲莊嚴劫歟。或又大乘教意。三阿僧祇之外。別不立百劫修行時故。理實而言。第二阿僧祇劫滿所逢事燃燈佛。小乘教意已說百劫修行之時故。百劫修行之時近逢事燃燈佛雲故。就此假說之談。且又雲莊嚴劫佛歟。或又莊嚴劫之時分。暗以難測。釋迦菩薩第二阿僧祇劫滿所逢事燃燈佛。即莊嚴劫佛歟。此義意。莊嚴劫之時分甚長遠也。   已上五條論義。重重難答。處處釋文者。弘長第三之曆青陽三春之候。於海住山十論院。記錄花嚴宗文義抄第七帖之時。抄之畢。仍繁重有其煩之間。併讓彼抄。今所省略也。至要之時可引見之。   花嚴經九雲(佛昇須彌頂品)。頌曰。錠光如來明普照。諸吉祥中最無上。彼佛曾來入此處。是故此地最吉祥(文)。   玄五雲。錠光是燃燈佛。此佛為太子。初生時一切身遍如燃燈故。名燃燈太子。太子成佛亦立此名。問。此中後七佛是過去莊嚴劫中佛。何因得於此賢劫中忉利天宮而說法耶。答。此天宮等有粗有細。粗者前劫燒滅。細者常在故也。如經天人見劫盡我此土安穩等。又三乘所說者滅。一乘所辨者常在故(文)。   花嚴經十六雲(昇須彌山頂品)頌言。燃燈如來大光明。諸吉祥中最無上。彼佛曾來入此殿。是故此處最吉祥(文)。   疏三下雲。燃燈者。智論雲。此佛從初現生乃至成佛。舉身常光如燃燈故。身智光明普周稱大。然十中後七乃過去劫佛。如何賢劫曾入殿耶。古釋有二。一約時劫相即入故。二約其處有粗細故。粗隨劫壞。細者常在。如法花中天人見燒我等不毀。又梵王見淨。身子見穢。今此天帝是大菩薩同梵王見。亦佛毀(文)。鈔九下雲(無釋)。   刊五雲。十中燃燈者。智度雲。此佛從初現生乃至成佛。舉身常光如燃燈故。或曰錠光。亦其義也。此十佛中。後七是前莊嚴劫佛。如何曾得入此殿耶。本疏兩釋。一據世劫等相入故。二約處有粗妙。粗者隨劫壞滅。細者常存。如法花雲。天人見劫盡大火所燒時。我土常安穩故。又如維摩雲。梵王見淨。舍利弗見穢。亦其類故(文)。   問。花嚴經文雲。生死及涅槃。二皆不可得(文)。爾者香象大師如何釋之耶。進雲。探玄記。謂生死涅槃相待故。俱不可得。又是二乘涅槃故(文)。付之。初釋不可然。生死者妄染也。尤可雲不可得。涅槃者真實也。更不可雲不可得哉。次釋亦有疑。經文無有簡別。雲生死及涅槃二皆不可得。何唯指二乘涅槃雲不可得釋哉。   答。大乘實教意。對生死故立涅槃。對涅槃立生死。理實而言。生死即涅槃。涅槃即生死。生死之外不可有涅槃。涅槃之外不可有生死。故釋。二就正理。謂生死涅槃相待故。俱不可得也。但又是二乘涅槃故者。非別釋。生死涅槃之中。且以別由顯涅槃不可得相也。所謂終教以上教意。二乘聖者必迴心向大遂成佛故。彼所得涅槃非真滅度故。雲不可得也。如彼法花經中。二乘涅槃喻化城。無別體說。即此意也。   華嚴經九雲(菩薩雲集妙勝殿上說偈品)。爾時智慧菩薩。承佛神力。普觀十方。以偈頌曰。流轉則生死。非轉是涅槃。生死及涅槃。二皆不可得(文)。   玄五雲。二就正理。謂生死涅槃相待故。俱不可得。又是二乘涅槃故。又染分是生死。淨分是涅槃。雙融故俱不可得(文)。   華嚴經十六雲(須彌頂上偈讚品)。爾時智慧菩薩。承佛威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有諍說生死。無諍即涅槃。生死及涅槃。二俱不可得(文)。   疏三下雲。初中。上半假立。謂待前流轉生死。以立涅槃。煩惱名諍。觸動善品損害自他。故名為諍。此有漏法。諍隨增故。名為有諍。有彼諍故。生死者有漏為體。無彼煩惱故稱涅槃。下半雙非。謂生死涅槃俱因煩惱假立其名。何有真實。又二互相待故俱空。二互相奪故皆寂(文)。   鈔十上雲。疏煩惱名諍觸劫善品者。即俱捨界品頌曰○又二互相待故俱空等者。謂上約因緣。因他立稱。故無真實。不融二體。今明雙融。此有三意。一相待。二相即。三相奪。今初相待俱空即相待門。謂因涅槃方說生死。要因生死方說涅槃。如高下相形。若無有高則無有下。若離涅槃則生死不存。若離生死則涅槃不立。故俱空也。次言二互即奪故皆寂者。此有二意。一者相即門。生死實性即是涅槃。則涅槃之相假說生死。如波與水。舉一全收故。生死即涅槃。涅槃即生死。二由相即故便互相奪。生死即涅槃則無生死。涅槃即生死則無涅槃。故涅槃非寂靜。生死亦非喧。故皆寂也(文)。   刊五雲。四釋彼生死。謂諸凡夫具惑業苦。乖理違諍故為生死。二乘之人以永斷名為涅槃。就實無故雲二俱不可得(文)。   問。探玄記中雲。三賢位者人法合稱(文)。爾者十行十迴行品。約通名立品名歟。進雲。探玄記雲。十行十迴向提別人名(文)。付之。三賢次位其義可同。十住品既約通名立品名。十行十迴向品何約別人立品名哉。   答。十行品名菩薩。十住品不雲何菩薩故。約通名立品名。十行品名功德花聚菩薩十行品。十迴向品名金剛幢菩薩迴向品故。約別名立品名雲也。探玄記中述。十住品約通名立品名。十行十迴向品約別人立品名。故雲。於賢位中有三。謂下中上。此當下品劣故舉通名。十行是中賢次故。雖提別名。然約義少故名花聚等也。迴向是上賢勝故。稱本別提名金剛幢菩薩迴向也(文)。解釋既委悉也。疑難何可殘哉。   重難雲。探玄記中。云然約義少故名花聚等也。述稱本別提名金剛幢迴向也。其意如何。   答。   尋雲。賢首品名唯約人名歟。   答。稱賢首菩薩品故。探玄記當卷釋意。約人名也(為言)。故探玄記雲。前外凡賢首品唯約人名(文)。   疑雲。探玄記曰。餘處中解賢首品名。雲或唯是法。述或人法合目。是不相違哉。   答。探言記餘處中。解賢首菩薩品名有三釋見。或唯約人。賢首即是菩薩故。又以此人是說法者。從人為名故者。與當卷釋。其意是同。唯約人名(為言)。或唯是法菩薩則是賢首故。所說亦是賢首菩薩門故。或人法合目。則依立釋也者。與當卷釋。其意各別。或唯約法。或人法合目雲也。是既別釋意也。何可和會之哉。   玄五雲。問。前外凡賢首品。唯約人名。後十地聖位。唯約法名。於內凡三賢之中。人法合目者何耶。答。前位未成故。就人為目。三賢位劣。人法合稱。聖位顯著故。唯約法名。此亦是施說漸增之相。問。等是人法合目。何故十行迴向提別人名。此中舉通名耶。答。於賢位中有三。謂下中上。此當下品。劣故舉通名。十行是中賢次故。雖提別名。然約義少故名花聚等也。迴向是上賢勝故。稱本別提名金剛幢迴向也(文)。   疏三下·演義抄十上·刊定記無釋。   玄四雲。賢首品第八○一釋名者。依梵本名跋陀羅。此雲賢。室利此雲吉祥。或雲德或雲首或雲勝。是故非是初首之首。亦非上首之首。此等梵語皆有別名故。此但為顯吉祥勝德超絕為首。當體至順調柔曰賢。賢約體性。首約德用。是持業釋。於此信滿入普賢位。具有二義。若約果。則下文賢首佛剎等。此中約因故雲菩薩也。或唯約人。賢首則是菩薩故。又以此人是說法者。從人為名故。或唯是法菩薩則是賢首故。所說亦是賢首菩薩門故。或人法合目。則依主釋也(文)。   疏三下·演義抄九下·刊定記四無釋。 華嚴經七雲(賢首菩薩品第八)。   華嚴經九雲(菩薩十住品第十一)。   華嚴經十二雲(功德華聚菩薩十行品第十七)。   華嚴經十六雲(金剛幢菩薩迴向品第二十一)。   問。清涼大師依始教大乘意。從十住中第七住位不退歟。進雲。演義抄雲。一約三乘。至第七住位方不退(文)。付之。見香象大師五教章下釋。依佛性論。雲菩薩至十迴行方皆不退也。依瑜伽論。釋菩薩地前總說為退。若爾演義抄釋。豈不背宗家定判哉。   答。見演義抄解釋起盡。云然位不退復有二義。一約三乘。至第七住位方不退畢。次下鄰此釋述。二約終教。入初住位即名不退。異輕毛故。明知上雲一約三乘。指始教大乘意雲事。何況第七住名不退住。位不退之旨。名言尤符順哉。依之他宗人師。多存從第七住位不退之義。清涼大師意。可明此釋也。但於五教章釋者。清涼大師釋異香象大師釋事。處處非一。不可奇歟。   疏三下雲。二釋名者。惠住於理得位不退故名為住。本業下卷雲。始入空界住空性位故名為住。然住義多種。寄圓說十(文)。   鈔十上雲。疏二釋名下。疏文有二。先得名。前中然住二義。一約能所合釋故。言惠住於理。則理是所住。惠是能住。二唯約惠釋。信未終極惠未安住。得入正位。位不動搖故。雲得位不退。然位不退復有二義。一約三乘。至第七住位方不退。二約終教。入初住位即名不退。異輕毛故。今依後義。則通十住皆位不退。從初受名故。本業雲始入空界。即證初義。住空性位即證後義(文)。   刊五雲。初釋名者。創此得位不退名住。又諸佛法界惠能安住故。本業下卷雲。住空性位故名為住。乃至至心生一切功德故。不名地但名住。住義多種。依圓說十(文)。   問。十迴向可有勝進趣後歟。進雲。探玄記雲。迴向品後無勝進耶。付之。十迴向既有序分。何無勝進趣後哉。是以十住十行有勝進趣後見。相例可同。如何。   答。探玄記中釋十迴向無勝進趣後。出二故也。故探玄記出初故雲。以世間位滿故不須也(文)。此釋意雲。十迴向世間位已滿。更無容趣後。世間勝位故。無勝進趣後(為言)。舉次釋雲。又總攝前諸位。作證地方便故也(文)。此釋意雲。十迴向攝前十住十行。總為趣地方便故。迴向當體自是勝進故。無別勝進趣後(為言)。故探玄記餘處雲。何故無後進趣者。以攝前解行總為趣地方便。迴向當體自是勝進。是故無也(文)。清涼大師當卷疏雲。三賢位滿總為趣地之方便故。餘處疏述。一以此會是三賢位終。攝前解行總為趣地方便。迴向當體自是勝進。是故無也。即顯此意也。清涼大師此等釋外。亦以別故成十迴向無勝進趣後之義。故當卷疏雲。亦顯趣無分別離趣相故(文)。餘卷疏雲。二方欲入地。必離進趣相。而無分別為方便故(文)。文意顯也。但十行無此等義故例難。甚易會也。   重難雲。演義抄中。解三賢位滿總為趣地之方便故之疏釋雲。一明有勝進(文)。如此釋者。十迴向可有勝進趣後見。若爾何出此疏釋成十迴向無勝進趣後之義哉。   答。此釋意。為顯十迴向攝前十住十行總為趣地方便故迴向當體自是勝進之義。雲一明有勝進也。非謂十迴向有別勝進趣後也。故演義抄次下文雲。總攝前三故不別立(文)。故不別立之言。此旨炳然也。   玄五雲。四釋文者。就正宗中有四品分二。初三品是當位行德。後一品是勝進趣後。前中三品即為三段。初品明位。次品明行。後品嘆德。問。何故前會無別勝進趣後。此中有耶。答。此中位成故。勝前故。又前信無位總為趣住方便故。今此位成。是故別有進後方便也。問。若爾何故迴向品後無勝進耶。答。以世間位滿故不退。又總攝前諸位作證地方便故也(文)。   疏三下雲。四釋文者。四品分二。前三當位行德。後一勝進趣後。前會無勝進者。但是趣位方便也。未成位故。迴行是位。無進趣者。三賢位滿總為趣地之方便故。亦顯趣無分別離趣故(文)。   鈔十上雲。疏前會無勝進下。上正科經文。此下對前辨異。次迴向是位下通外難。先牒難。從三賢位滿下通。通有二意。一明有勝進。總攝前三故不別立。二亦顯下。明無勝進。則後無方便。欲證無分別智故(文)。   刊五雲(無釋)。   玄七雲。四釋文者。此會三品。初二序分。後一正說。何故無後進趣者。以攝前解行總為趣地方便。迴向當體自是勝進。是故無也。此經上下此例有四。一約行滿入位之際。如賢首品。信滿總為入位方便。二約比滿入證之際。如此迴向品。初僧祇滿總為入地方便。三約功用滿入無功用之際。如第八地。初總攝前七地為方便。此二僧祇滿。四約因位成滿之際。如第十地。初攝前九地為入方便。此約三祇滿處攝也。餘同位相接即別有方便故非一例(文)。   疏五上雲。第四釋文。此會有三品經。初二當會由致。後一正說。所以無勝進者。由二義故。一以此會是三賢位終攝前解行總為趣地方便。迴行當體自是勝進。是故無也。此經上下其例有四。一約行滿入位之際。如賢首品。信滿總為入位方便。二約比滿入證之際。如此迴向。初僧祇滿總為入地方便。三約功用滿入無功用之際。如第八地。初總攝前七地為方便。此第二僧祇滿。四約因位成滿之際。如第十地。初攝前九地為方便。此約三僧祇滿處攝也。餘同位相接即別有方便故非一例。二方欲入地必離進趣相而無分別為方便故(文)。   鈔十二上雲。疏三約功用滿等者。故第八地初有總明方便集作地分。集前七地為八地方便。四十地初有方便作滿足地分是也(文)。 刊七雲。   問。探玄記中於第三會有七分(文)。爾者三昧分加分先後如何釋之耶。進雲。探玄記雲。一三昧分。二加分(文)。付之。依探玄記釋。見花嚴經文雲。十方各千佛剎塵數諸佛加威神力故。能入是三昧正受(文)。如此經文者。加分先三昧分後雲事分明也。如何。   答。清涼大師問加之與定何先後耶。答此問。先引古人加定同時之義。難破之畢。下出自義雲。若正釋者。加有二種。若約內外善根威神願力冥資令其得定。則在定前。若約與智讚述摩頂勸說三業顯加。則居定後。二文昭著。何其惑哉(文)。此釋意言。若據由內外善根威神願力冥施資助令其得定雲者。加先定後也。疑難之中被出花嚴經文。即此意也。若據與智讚德摩頂顯勸說法論之者。定先加後也。故花嚴經中正說加分雲。當承佛神力說微妙法。爾時一切如來即與法惠菩薩無礙智。彼三昧力法如是故。爾時諸佛各申右手。摩法惠菩薩頂(文)。十地論文。雲何故加為此法故。不雲為入三昧故。任此等文。據顯加義論之者。定前加後也(為言)。重意雲。若據冥加者。加先定後。若據顯加者。定先加後也。今加分者據顯加論故。列一三昧分二加分也。十地論中雲二三昧分三加分。列定先加後。尤為此釋證據也。下會會中列定先加後。准之可思也。   玄五雲。就此品中有七分。一三昧分。二加分。三起分。四本分。五說分。六顯實證成分。七偈頌分(文)。   疏三下雲。文分七分。一三昧分。二加分。三起分。四本分。五說分。六證成分。七重頌分(文)。鈔十上雲(無釋)。   刊五雲。前中七分。一三昧分。二以三昧力下加持分。三法惠菩薩下起分。四告諸下本分。五佛子雲何下說分。六爾時佛神力下瑞應分。七入以佛神力下證成分(文)。   疏三下雲。問。加之與定何先後耶。若先定後加。則不應雲。汝能入此三昧。此十方諸佛共加於汝。乃至雲。及汝善根力故入此三昧。若先加後定。則不應在三昧分後方說加分。又十地論雲。何故加。為說此法故。不言為入三昧故。又雲。唯加金剛藏不加餘者。以是菩薩得此定故。既俱文證如何會通。古人答雲。加同時。謂若未定而加。則散心不能勝受。若未加而定。則自力不堪入此深定。是故同時。此解亦違教理。現言入三昧竟諸佛方現身稱讚得定及說加所為竟。方與三業之加。而雲同時。豈不違文。若言同時。為因不成。斯則違理。亦不應俱有因證。以此二事容相離故。若正釋者。加有二種。若約內外。善根威神願力冥資令其得定。則在定前。若約與智。讚述摩頂勸說三業顯加。則居定後。二文昭著。何其惑哉(文)。   鈔十上雲。疏問加之與定下。第二辨加定先後。於中二。先問。後古人云下答。答中三。初敘簡。二辨非。三申正義。此解亦違教理下。第二辨非。先明違文。後若言同時下。復辨違理。於中又二。先正辨。後亦不應下遮救。恐彼救雲。俱捨論雲。俱有互為果。如大相所相心於心隨轉。釋曰。俱有者。俱時而有也。互為果者。釋俱有因義。論雲。若法更互為士用果。彼法更為俱有因。下二句指法體。此有三類。一如大者。謂四大種。互相假藉生所造色。故互相望為俱有因。二相所相者。相即生等四大相也。此四大相與所相法更互為果。謂此能相相所相故。復由所相能相轉故。故為互果。三心於心隨轉者。謂心五與心隨轉法亦更互為果。釋曰。謂彼救曰。俱有因果既得互為。加定互為。雲何不可。故今遮雲。彼三類法皆不相離。如相所相所相無相不成有為。能相無所相無有依止。今或有加而不入定。或時入定不必須加。二許相離。雲何成例。疏若正釋下。第三申今正義(文)。   問。探玄記中。以十住位所得定名菩薩無量方便三昧正受。爾者為一乘教意。為當三乘教意歟。答。一乘教意也。兩方。三乘教意者。既出花嚴經說。尤可雲一乘教意也。若依之爾者。孔目中出十住體雲。無量方便三昧為體。此順三乘終教說(文)。此釋無諍三乘終教意見。如何。   答。無量方便三昧正受者。第三會所得定也。尤可雲一乘教意。故花嚴經中說第三會所入定雲。爾時法會菩薩承佛神力。入菩薩無量方便三昧正受(文)。是既花嚴經所說第三會所入定也。更不可雲三乘教意哉。但於孔目釋者。名無量方便三昧正受。不立海印三昧稱故。其名順三乘教說雲許也。既雲順三乘終教說。實非三乘終教意雲事。自所聞也。理實雲之。一乘教意。故孔目次下文。雲本即是一乘也。   花嚴經九雲(菩薩十住品)。爾時法惠菩薩承佛神力。入菩薩無量方便三昧正受(文)。   玄五雲。三明所得定。謂簡佛果故雲菩薩。觀解善巧故雲方便即住法也。方便多端故雲無量。即是十種也。四納法在心故雲正受(文)。花嚴經十六(十住品)。爾時法惠菩薩承佛威神力。入菩薩無量方便三昧(文)。   疏三下雲。三入定名。為簡果定故雲菩薩。任性能知觀解善巧故名方便。十住各攝多門善巧故雲無量。心詣於法故雲入也(文)。   鈔十上雲。任性能知下釋方便言。此有二意。一以絕分別心名為方便。如下文雲。又無所得而為方便。初地經中。無分別智名大方便。二約善巧。事理無礙故。如常所明(文)。   刊五雲。四定名者。謂標人別法。及簡非果定故雲菩薩。能發巧惠故稱方便。巧惠多門故曰無量三昧。具言謂三摩地。此雲等持。具如前釋(文)。   孔目二雲(十住章)。體者無量方便三昧為體。此順三乘終教說。本即是一乘。初教則無定愚法小乘及初迴心。即不說十住。宜可准知(文)。   問。探玄記中。釋第三會能加諸佛同名法惠雲。以法力故法爾故(文)。爾者舉二故歟。答。舉二故也。兩方。若舉二故者。探玄記餘處中。釋第四會能加諸佛同名功德林雲。法爾皆得功德林名。以法力故(文)。如此釋者。法爾法力可一故(見)。若依之爾者。雲以法力故法爾故。故字既置二處。定知二故雲事。如何。 答。法力者十住法力也。法爾者法爾道理也。為之別故。其理可然也。故見探玄記釋雲。四但諸佛於此住門中。為能加顯現。皆名法惠。以法力故。法爾故。舉二故之旨炳然也。隨亦清涼大師釋此事。雲以法力故法應爾故。刊定記中解此義。述以法力故法爾故。舉二故雲事。誰可疑之哉。但於探玄記餘處釋者。雲法爾皆得功德林名以法力故。舉法爾法力二故也。何存一故致疑難哉。   花嚴經九雲(菩薩十住品)。入三昧已。十方千佛世界塵數佛土外。各見千佛世界塵數諸佛。是諸如來悉號法惠(文)。   玄五雲。三顯佛名同者。有四意。一明得法不異故。二彼菩薩聞諸如來同己名。重增踴悅故。三顯住中因果同故。四但諸佛於此住門中。為能加顯現。皆名法惠。以法力故。法爾故(文)。   花嚴經十六雲(十住品)。以三昧力。十方各千佛剎微塵數世界三外。有千佛殺微塵數諸佛。皆同一號名曰法惠(文)。   疏三下雲。加佛同名法惠者。得法不異故。論雲。此菩薩聞同已名。增踴躍故。但諸佛於此住門中現。皆名法惠。以法力故。法應爾故(文)。鈔十上雲(無釋)。   刊五雲。三皆同下。顯佛名同說法菩薩者有四意故。一明得法不異故。二此菩薩聞佛同己名已。重增踴悅故。三顯住中說因果同故。四顯諸佛於住門顯現即名法惠。以法力故。法爾故(文)。   花嚴經十二雲(功德花聚菩薩十行品)。入三昧已。十方各過萬佛世界塵數剎外。各見萬佛世界塵數諸佛。是諸如來皆號功德林(文)。   玄六雲。二佛名聞者。四意同前。一令功德林增踴悅故。二彼佛同得此法故。三顯此位中具因果二德故。四於此門為能加佛法爾皆得功德林名。以法力故(文)。   花嚴經十九雲(十行品)。入是三昧已。十方各過萬佛剎微塵數世界外。有萬佛剎微塵數諸佛。皆號功德林。而現其前(文)。   疏四下·演義抄十一上·刊定記六(無釋)。 花嚴經十六雲(金剛幢菩薩迴向品)。正受已。十方各過百萬佛剎微塵數等世界之外。各見百萬佛剎微塵數諸佛。是諸如來悉號金剛幢(文)。   玄七雲。二同名者。四意同前(文)。   花嚴經二十三雲(十迴向品)。入是三昧已。十方各過十萬佛剎微塵數世界外。有十萬佛剎微塵數諸佛。皆同一號金剛幢。而現其前(文)。   疏五上·演義抄十二上·刊定記七(無釋)。   問。探玄記中明性種性相。引瑜伽論六處殊勝文。爾者為就無為性論之。為當就有為性論之歟。答。就有為性論之也。兩方。若就無為性論之者。思六處殊勝之言。就有為性論之見。是以探玄記中。出有為無常門之證據引此文。若依之爾者。勘五教章(下)釋雲。此中本性即內六處中意處為殊勝。即攝賴耶識中。本覺解性為種性故。文既雲本覺解性為性種性體。明知就無為性論之雲事。如何。答。見瑜伽論文雲。本性住種性者。謂諸菩薩六處殊勝。有如是相。從無始世展轉轉來。法爾所得。是名本性住種性。生滅本識中立性種性故。就有為正論之也。故探玄記中明性種性種相雲。一就有為無常門。如喻伽論雲。六處殊勝無始展轉法爾所得。述就有為性立性種性之旨也。但於五教章釋者。瑜伽論之心。雖有為無常法爾無漏種子立性種性。自宗意談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為阿梨耶識。故引入自宗意。以阿梨耶識中不生不滅真理解性立性種性雲也。非謂云爾故。瑜伽論之意以真如無為性立性種性歟。 聖禪僧都雲。五教章中。雲即攝賴耶識中本覺解性為種性故。非以真如妙理為種性體。指第八識中所持法爾無漏種子。名本覺解性。故無相違也。   問。探玄記中明性種性相。引瑜伽論六處殊勝文。爾者六處俱殊勝歟。答。可雲六處中意處殊勝也。兩方。若六處俱殊勝者。五教章中引瑜伽論今文。意處為殊勝釋。明知非六處俱殊勝雲事。若依之爾者。披瑜伽論文。說性種性相雲。謂諸菩薩六處殊勝。有如是相。從無始世展轉轉來。法爾所得。是名本性住種性(文)。六處殊勝之言。無諍六處俱殊勝見。如何。   答。瑜伽論六處殊勝文。其言雖似廣。其意唯以意處為殊勝也。故五教章中引瑜伽論今文畢雲。此中本性即內六處中意處為殊勝。即攝賴耶識中本覺解性為種性故(文)。復古記(中)解此文雲。上雲六處。六處語通故。於六中指意殊勝(文)。加之了義燈(七)中。引此文畢雲。內六處中意根處攝無漏種子。是六處故。非遍六處皆能持種(文)。遁倫記(八)釋此文雲。六處殊勝者。若依舊解。謂自性住佛性。即如來藏。有不離不脫不異不思識過恆沙功德。今時具六入功德故。言六入殊勝。今則不然。六處者遠是眼等六處。言殊勝者。即阿賴耶識。是其意處。六處中最為殊勝(文)。任此等釋意。六處之中唯以意處為殊勝之旨分明也。但於六處殊勝之言者。內六處中意處為殊勝(為言)。非為六處俱為殊勝歟。   道倫記中解此文。引泰法師載西方六說之釋。可見之。   問。瑜伽論無始法爾六處殊勝(云云)。六處者內外六處歟。   問。有人意。以資糧等六位名六處殊勝(云云)。燈師如何破耶。   義燈七雲。   西明疏雲。解雲。瑜伽所說六處殊勝。有如此相。諸說不同。一雲。此顯種性所依第八。於六處中。是第六處殊勝。勝餘意處故名殊勝。有如是相者。正顯所有本性住性。一雲。六處者同前。說殊勝者。第八所有無漏種性。一雲。六處殊勝者。顯種性所生果。謂妙覺地眼等六處。有如是種性故。一雲。六處殊勝者。具顯果位內外殊勝。六處有如是相者。正顯種性。然護法宗取第一釋。依附本識無漏法爾種子。從無始來至妙覺位。名本性住性雲。   無始本有然護法宗以下正本無也。   玄讚一雲。依善戒經·地持論中。唯說有二。一有種性。二無種性。彼經論雲性種姓者。無始法爾六處殊勝。展轉相續。此依行性有種性也。   攝釋一雲。疏依善戒經至唯說有二者。准下引文。先標後引。今此無標作者隨時不可齊。一疏六處殊勝者。此出無漏種性之體。言無始者。顯法爾義。六處殊勝相傳三釋。一雲。佛果根境不過六故。俱雲六處。以實而言。佛十二處。今因中性與果殊勝。六處為因。因從果稱雲六殊勝。二雲。此是有情內六根處。於雲處中有得佛果最勝功德故名殊勝。三雲。是第六意處。無始以來殊勝種性。在其第六。阿賴耶識意處處中。此第六處名殊勝六處許。其是非如唯識鈔(文)。   鏡水抄四雲。言依善戒經等者。二種種性○言無始者。辨種時節。法爾者顯種子不由熏生。六處殊勝者。顯種子住處也。展轉等者。前剎那滅後剎那生。顯種子體非凝然也。言六處者。內六根外六塵。十二處合而論之名六處。此因中六處不是殊勝。為因能感得當來佛果位中殊勝六處因受果。名六處殊勝。二者內六根名六處。有能指感佛果六處功能。只此六根便是殊勝。三者唯取第八識中種子並第八識。依彼第六意根之中。名六處殊勝。此善解化度雲。從十信入十住。從十住入十行。從十行入十迴向。從十迴向入十地。從十地入等覺。從等覺入妙覺。是名六處殊勝。無漏種子於此六處位得殊勝故也(文)。   會古通今抄一雲。疏彼經論雲等者。彼地持論即釋善戒經也。言六處殊勝者。言總意別。意顯。第六處中第八識內含藏無漏勝種子故。不同自餘有漏諸法故名殊勝。自無始來法爾而有展轉相續。窮未來際相續不盡。即性種性也。以此種子在藏識中。第八識體屬意處攝。是故總言六處殊勝(文)。   樞要上雲。准善戒經·地論文。立為二。一有性。二無性。無始法爾六處殊勝有性也(文)。樞要明詮記一雲(種性義處)。六處殊勝者。第六意處名六處也。殊勝者。伽抄有二解。一雲。六根之中第六意根。其體殊勝。第七·八識於中攝故。持諸法種令不失故。名殊勝也。一雲。殊勝無漏種子。第六意處中有此無漏故。是無上種故名殊勝(文)。   唯識義十卷私記三雲。問。第六意處有無漏種者。可雲意處殊勝。何故雲六處殊勝。答。其相隨(為言)。忌雲。設廣還寺內一倉有金財。此總雲廣還寺有金財。如此彼亦爾也。第六意處第七八識攝。第八識處有(為言云云)。 此等諸文專雖寫本文抄·玄讚·鏡水抄·會古通今抄等。私書入之畢。雖似自由。為令委悉也。   問。探玄記中引瑜伽論明性種性習種性相。爾者瑜伽論所說性習二種性。與仁王·瓔珞二經所說性習二種性。其體可同耶。答。其體可同也。兩方。若雲其體同者。仁王·瓔珞二經意。習種性先立。性種性後立。瑜伽論文。性種性先明。習種性後明。論經中所說性習二種性。先後既異也。其體豈同哉。若依之爾者。五教章中。今此經論所說二種性。其體可同見。如何。   答。仁王·瓔珞二經意。初習成時為習種性。久習積成為性種性。瑜伽論意。本有種子至十住位功德方顯。為性種性。修習以去為習種性。故經論意同至十住已去位名為性習二種姓。故其體是同也。故五教章雲。然瑜伽既雲。具種性者方能發心。即知具性習二法成一種性。是故此二緣起不二隨闕不成。亦不可說性為先習為後。但可。位至堪任以去。方可約本說有性種。約修說為習種。然有二義而無二事。如上攝論二義和合為一因。故得知也(文)。加之次下文。問此二種性與仁王及本業經中六種性內習性種有何別耶。答此問雲。彼經大都約位而說。以初習為習種。久習積成為性種。故說習種在十住性種在十行。三賢之前。但名善趣。不名種性。瑜伽中久習為習種。約本為性種。而此二種非初非中後。是故經說習故成性。論中說為依性起習。良以此二互成緣起無二相故。經論互說。義方備足。又經說種性在發心後。論中種性在發心前。何以爾者。以其至得位時功德方顯。是故經說在三賢位中。然彼功能必有所依。是故論中說在位前。要由功能顯方可說有。故經不違論。要由有性方起功能。故論不違經。亦是互舉。義意融通(文)。案此釋大意。至十住位修習積成時。性種性功能方顯故。仁王·瓔珞二經之中。習種性先說。性種性後說也。而彼功能顯必由有所依故。瑜伽論中。性種性先明。習種性後明也。經論之中互述一門。性習先後實無相違(為言)。   問。瑜伽論意。性種性習種性可有先後耶。答。五教章中雲。而此二種非初非中後。無先後釋也。兩方。若無先後者。五教章中引瑜伽論雲。本性住者。謂諸菩薩六處殊勝。有如是相。從無始世展轉轉來。法爾所得。習所成者。謂先串習善根所得。性種性先。習種性後見。依之唯識論文雲。一本性住種性。謂無始來依附本識。法爾所得無漏法因。二習所成種性。謂聞法界等流法已。聞所成等熏習所成。慈恩大師述。此是未種解脫分善。名本種性。未聞無漏法。令無漏種增。種解脫分善根以去。名習種性。聞無漏教為緣。令無漏種增故。本性住種性先。習所成種性後雲事分明也。若依之爾者。五教章中釋。瑜伽中久習為習種。約本為性種。而此二種非初非中後。瑜伽論意。性種性習種性無先後見。如何。 答。勘五教章定判。或雲。是故此二緣起不二。隨闕不成。亦不可說性為先習為後。但可。位至堪任以去。方可約本說有性種。約修說為習種。然有二義而無二事。或述。瑜伽中久習為習種。約本為性種。而此二種非初非中後。是故經說習故成性。論中說為依性起習。良以此二互成緣起無二相故。經論互說義方備足。瑜伽論意。性種姓習種性無先後釋也。案其釋意雲。法爾無漏種子。本來雖有其姓種性之義。未顯。至十住位種性功能方顯之時。得性種性名。此種子亦多聞熏習故。名習種性也。重意雲。於一種子。至十住位。據本來有性之義邊。名性種性。據聞熏習成之義邊。名習種性也。既於一種子有此二名故。性習二種性同時無先後雲也。此義意。准演祕(七)中所引又習性位非無本性。即一種子得二種名本種熏習有差別故之有義意。可思之也。然有二義而無二事釋。若存此意歟。但於五教章所引瑜伽論文者。約法爾無漏種子。未曾習·已曾習位別。有先後故云爾也。十住已去於一種子得性種性習種性名之義。更非遮故。全無相違也。唯識論說。慈恩大師釋。準可會之。   玄五雲。種性義略作三門。二出體有二。一性種性。二習種性。性種有二門。一就有為無常門。如瑜伽雲。六處殊勝。無始展轉法爾所得(云云)。二約無為常住門。如寶性論雲。真如性者。妙六根聚經中說(云云)。三諸門分別作五門。一約性習前後。二約五性。三約六性。四寄位。五諸教。並如別說(文)。   疏三下·演義抄十上·刊定記五(無釋)。   五教章下雲(種性差別)。第二明種性差別者。依三乘教。種姓差別略有三說。一約始教。即就有為無常法中。立種姓故。則不能遍一切有情故。五種姓中即有一分無性眾生○其有種姓者。如瑜伽論雲。種性略有二種。一本性住。二習所成。本性住者。謂諸菩薩六處殊勝。有如是相。從無始世展轉傳來法爾所得。習所成者。謂先串習善根所得。此中本性即內六處中意處為殊勝。即攝賴耶識中本覺解性為種性故。梁攝論雲。聞熏習與阿梨耶識中解性和合。一切聖人以此為因。然瑜伽既雲。具種性者方能發心。即知具性習二法成一種性。是故此二緣起不二。隨闕不成。亦不可說性為先習為後。但可。位至堪任以去。方可約本說有性種。約修說為習種。然有二義而無二事。如上攝論二義和合為一因。故得知也。問。此二種性與仁王及本業經中六種性內習種性種。有何別耶。答。彼經都約位而說。以初習為習種。久習積成為性種故。說習種在十住。性種在十行。三賢之前但名善趣。不名種性。瑜伽中久習為習種。約本為性種。而此二種非初非中後。是故經說習故成性。論中說為依性起習。良以此二互成緣起無二相故。經論互說義方備足。又經說種性在發心後。論中種性在發心前。何以爾者。以其至得位時功能方顯。是故經說在三賢位中。然彼功能必有所依。是故論中說在位前。要由功能顯方可說有。故經不違論。要由有性方起功能。故論不違經。亦是互舉義意融通。問。又以何義知種性至堪任位說。答。以論說種性必具性習。既已有習必已修行。若已修行必至堪任。若不從愚夫至堪忍以來中間修此串習行者。更何位修也。以於愚位未修習故。得位以去是第二住故。是故當知。從愚位來修串習行。至彼堪任串習方成。故得性習通融以為種性。問。若要待習方說性者。愚法未習。豈無性種。如其無者。後不應有。先無後有非性種故。如其有者。無習有性。不應理故。論不說故。答。此二既為緣起故。無習時亦無彼性。由此亦立無性有情。先無後有非性種者。此亦不然。以習成處定先有性。愚位未習故不說性。後起習已。不名無習。是故習成則說有性。隨於諸乘串習何行。爾時則說本有彼性(文)。   復古記中雲。瑜伽下列釋。六處者指體也。即取賴耶中種子為性種也。故彼論雲。雲何菩薩種性位(此問位體)。雲何菩薩住種性位(此問能位人)。先答後能位人問。謂由其性仁賢性能成菩薩行德。不由思擇制約所有防護。即善行人也。二答前位體問。若諸菩薩種性任持一切佛法種子。於自體中。於所依中。具足有一切佛法一切種子。清涼釋曰。阿賴耶識名為自體相續之身。名為所依。未發心前。彼自體中佛法種子。為此住體。種性初住以此為體名種性住等。二習所成性。約修習說故雲串習所得也。此中下。二指釋。上雲六處語通故。於六中指意殊勝也。孔目雲。若欲出體。則用本有修生緣起福惠定惠等門為體故。此約本覺解性也。故果下。三證成。聞熏習即習所成也。阿賴耶中解性。即性種性二法和合為佛自性。一切聖人乃三乘聖人也。孔目雲。此順三乘故。然瑜下。四結會。但雲種性義者。是其佛因其義廣大。又雲。諸佛從菩薩中生故。又雲。以是三世佛種性能生一切菩薩等故。謂依外凡十千劫未修信善根方便行。於大菩提起決定心。入位不退方能發心。至發心住。名種性位。即知具性習成種性也。至相雲。今立性習二種性者。約總說也。清涼雲。謂種性位由於習種合於性種。方名種性。性種即自性住性為性因。性習即新熏修成成性。決為佛因。稱為種性。是故下結成。有性故起習。有習故說性。共為緣起。隨闕一不成者。無性由無習。無習不成性。共為緣起。方成種性。亦不下。孔目曰。亦有解者。性種性者。是本有性。習種性者。是修生性。此非佛法所樂故。此雲亦不等也。但可位至堪任者。是發心住也。已去者。向第二住以往也。是從凡夫修信心。行滿至此位也。瑜伽十二住。一種性住。二勝解行住。乃至十二最上菩薩住。要問雲。直進及迴心二人。修行滿十千劫住堪任地者。普皆成佛。孔目雲。性種性者。約本性說。習種性者。約修生說。論既雲和合為一因。故無二事矣。雲花雲。夫論種性者。順因緣門說。豈容不對因緣而說種性。故今性種性不得為本有。又習種性不得為修生。何以故。若法性外有修生者。緣起可增。是故不得說修生故。今種性義者。是其佛因。其義廣大。非偏在解。非遍在行。非偏在位。非偏在比。非偏在證。非偏因果。非偏本有修生故。今立性習二種性者。約總說之。性種性約本性說。位在種子。習種性者約修生說。義則廣大。從緣起門義則善成。不對緣起說。本有修生義則不成。得位已去緣起方成起故。約堪任方名種性。問此下。二問成十。初通舉二經問。六種性。一習種性。二性種性。三道種性。四聖種性。五等覺性。六妙覺性。故問二性有何差別也。答彼下。二敘經會論。答二。初會性習。彼經下。至相亦曰。此約位說。義則是通。經以初習為習。習成為性。習先性後故。習在住。性居行也。信未成位。但名善趣中修信行人。不名種性人也。瑜伽論中。久習名習位在修生。約本名性位在種子。上總出經論意。而此下。章家會成。緣起義非初中後。地論斷惑義也。下雲。前中後取故。是則三時不斷而不離三時緣起。無定性故。會性習義緣起亦然。由是之故。經說先習而後成性。論說依性而能起習。蓋由性習共成緣起。經論各說也。又經下。二會前後經說。發心後者。性種性當十行故。初住發心故言在後。論說在前者。良以從外凡修信滿時。成種性發心故言在前。何以者徵。以其下釋。顯得位則功成故在三賢位中。經說在後。若起現行必依種子。是故說言依性起習故。論說在前。功能未顯。不說有性。經何違論。有性則能起習。論何違經。故雲互舉融通也。問又下。三以何知位問雲辭可解。答以下。四有習必修答。論說者前引瑜伽也。既已下。慈恩雲。一本性住種性。謂住本識能生無漏本性功德。二習所成種性。謂聞正法等熏習所起。若入五位所修無邊勝善法。名習所成種性故。若修信心不退。必至堪任。則串習善等也。若不下。非此一萬劫修。於何時修耶。以於釋成。愚位未修。得位以後當第二住。是故下。結成。聞法起修位當善趣信行位人也。故得性習融成種性也。問若下。五未習無性。問若要下。踴前以立難本。愚位下。開□闡說無何失。先本自無。何時方有。如其下。既雲待習說有。今愚失無習。汝言其有。而所立義理不相應。瑜伽論中。要具性習。不說無習而有性故。答此下。六互為緣起。答此二下。以緣起法闕一則一切不成故。無習亦無性也。由此下。由無習故立彼無性也。先無下。舉難以答釋。此亦下。總非也。無性則無習。今既習成。定知先來決有性種。愚位下。會難釋成。諸乘下。則聲聞等習彼聲聞行至忍位時。爾時即說聲聞性等(文)。   孔目二雲(第三會十住品內本分首種性章)。次當十信心後成一乘佛義種性義者。謂性種性·習種性。性種性者。約本性說。習種性者。約修習說。亦有解者。性種性者。是本有性。習種性者。是修生性。此非佛法所樂。何以故。夫論種性者。順因緣門說。豈容不對因緣而說種性。故今性種性不得為本有。又習種性不得修生。何以故。若法性外有修生者。緣起可增。是故不得說修生故。今種性義者。是其佛因。其義廣大。非偏在解。非偏在行。非偏在位。非偏在比。非偏在證。非偏因果。非偏本有修生故。今立性習二種者。約總說之。性種性約本性說。位在種子。習種性者約修生說。義則廣大。此依地持文若依瓔珞經。有六種性。一習種性。二性習性。三道種性。四聖種性。五等覺性。六妙覺性。此約位說。義即是通。若欲出體。即用本有修生緣起禪惠定惠等門為體。此順三乘。若一乘別教義者。謂六決定及住十相。即順普賢行願。如發心功德品偈廣說。   唯識論九雲。何謂大乘二種種性。一本性住種性。謂無始來依附本識。法爾所得無漏法因。二習所成種性。謂聞法界等流法已。聞所成等熏習所成。要具大乘此二種性。方能漸次悟入唯識(文)。   述記九末雲。論一本性住種姓至無漏法因。述曰。此即依前種子三義中第三正義答。未聞正法。但無漏種無始自成。不曾熏習令其增長。名本種姓。性者體也。姓者類也。謂本性來住此菩薩種子姓類差別。不由今有名本性住種性。三十五菩薩地雲。無始法爾爾六處殊勝。名本性住種。正與此同即種性住。論二習所成種姓至熏習所成。述曰。此聞正法以去。令無漏舊種增長。名習種姓。菩薩地說。聞十二分教法界等流平等而流故。謂大定緣如起俱時正智後生後得。後得復生大悲。大悲起化身。化身方說此法。此法故名平等流也○論要具大乘至悟入唯識。述曰。此非唯一乘性。三乘種姓不定姓者亦是此人。具大乘者方能入故。但言大乘。簡彼定姓及無種。此是未種解脫分善。名本種姓未聞無漏法令無漏種增。種解脫分善根以去。名習種姓。聞無漏教為緣令無漏種增故。菩薩地說正與此同。勘彼應說。此下不解故別出之。然仁王經及瓔珞等經所說所同者。如別抄會(文)。   義燈七雲。論謂具大乘二種種性等者。性種性明本有性。明性有無正助隱顯。廣如能顯中邊惠日論辨。然瑜伽三十五雲。謂諸菩薩六處殊勝有如是相。從無始世展轉轉來法爾所得。名本性住種性。西明四解。第二為正。正取無漏法爾種子簡異無性。故雲殊勝。不可舉果位等名為六處。善戒經雲。謂陰界六處。故知六處是內六處。內六處中意根處攝無漏種子。是六處故。非遍六處皆能持種。亦(此破西明第四說)不得雲具顯果位內外六處。外六處中不持種故。說因性故。然有難言。若在內六處名為殊勝者。二乘法爾及聞熏習無性人種亦在六處。豈名殊勝。故取六位資糧加行見修等覺及妙覺位。名為六處。此亦不然。瑜伽二十一雖解聲聞。與此意同。雲附在所依有如是相六處所攝。從無始世展轉轉來。豈許小乘亦有六位。若雲據不定說。定性如何。又如何言六處所攝從無始世展轉轉來。是六位種法爾差別。若然菩薩與二乘同。何名殊勝。答。且望無姓總名殊勝。非唯簡小得殊勝名。若不許小亦名殊勝。違二十一。彼雲。如是種子。非於六處有別異相。即於如是種類分位六處殊勝。從無始世展轉轉來法爾所得。又由此文雲六處者。唯目六內處。非果位等。習種性者。本疏雲。聞正法已。令無漏增。名習種性。顯成佛因及悟入唯證。有漏非正。非能正悟。非正習性。兼者亦是。唯識第二雲。聞熏種習中有漏性者感勝異熟。非生見道等。雖本有種。因聞熏故。亦名聞熏。如攝大乘及瑜伽論皆雲。多聞熏習所依非阿賴耶性所攝習氣。若取有漏。賴耶所攝何雲非攝。入無性攝論雲。為長能觸法身種子者。為欲增大一切大乘多聞熏習。由此為先得法身故。問。從何位去名為習性。答。從勝解地已去。皆名習種性菩薩性種性者。據未發心本無漏種。習種性者。據發心已所熏成種。地持論雲。若從先來修善所得。名習種性。瑜伽三十五雲。謂先串習善根所得。是名習所成者。就顯相說。簡未熏習。非謂初修不名習姓。故雜集論第十三說。有四順解脫。一依憑順解脫。謂從善法欲。乃至為求解脫。皆名順解脫分。既名順解脫分。故是習種性(文)。   演祕七雲。論要具大乘至悟入唯識者。問。本性無習。習性非本。如何具二方悟唯識。答。有義依前後際說具二種。非同時俱。又習性位非無本性。即一種子得二種名。本種·熏習有差別故。若依此解。未發心前名本性住。發心以去乃至等覺。得二種名。此解應勝。詳曰。前解稍通理猶未顯。後解教理俱不符契。一位雜亂。二仁王·瓔珞·瑜伽·攝論經論。皆雲二種種性在見道前。判通等得。豈不違教。又此論雲。無始本自名本性住。聞熏已去方名習性。雖一種子。未增增別。增位不可更得本名。後釋難依。今觀論意。必有二性後方能悟。具猶有也。非俱名具(文)。   瑜伽論三十五雲(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初持瑜伽處種姓品)。雲何種姓。謂略有二種。一本性住種姓。二習所成種姓。本性住種姓者。謂諸菩薩六處殊勝有如是相。從無始世展轉轉來法爾所得。是名本性住種姓。習所成種姓者。謂先串習善根所得。是名習所成種姓。此中義意二種皆取(文)。略纂十雲。論解種姓有二中。本種姓·習種姓。如新熏三義隨所應立之。有人云。護法菩薩取地上名習。不然。地前十信。不生無漏種故。生彼種時。名習種姓。隨增說生。護月論師義別。唯勝軍師。本種姓于所知障可斷義用立之。習姓即十信時。取有漏聞熏思等種是。問曰。增上生見道雲何。釋雲。言有二義。世第一法。或苦法智忍。為增上緣。生苦法忍。於有為中。唯此一無漏不從因緣生。二或用世第一法。為因緣生。串習多時。所知障可斷有漏善最勝。最勝義故。得為因緣發生苦法智忍。此論師意。用為因緣。即如後解。先師所立義增上緣生。既古所傳故。欲別一義故。故作是立。其意欲上者。唯護法義。有人云。護法十信時未別種者。不然。廣如別辨。如仁王經說有差別。地前有三心。一信心。二住心。三堅心。信位中名習種性住者。即十解十行二十心。合為住心。堅心即十迴向。西方尋訪彼經。未聞有本。雖爾今且會之。如彼經意。總說習種性為眾多姓。即彼經雲。習種姓者。謂在信心。即十信位也。性種姓者。謂在住心。住心彼經即十解十行。十解十行名性種姓。問。何故彼經先明習姓。後明本姓。釋曰。即初修習時。名為習姓。後習已成姓。名性種姓故。此先後非如此論義。問曰。何故彼合二十心為十住。花嚴等開為二十心耶。釋曰。簡前後故。前初發生增上信故。故簡異前。既不鄰近。初見道故。故合二十心但名一住。故十迴向彼經說為道種姓。鄰近見道無漏道故。見道以去名行種姓。是彼經意。今此論之心。理必不然。性各別故(文)。   遁倫記八雲。文雲。謂諸菩薩六處殊勝有如是相。從無始世展轉轉來法爾所得等者。景雲。謂諸菩薩者舉有種性大乘人也。六處殊勝者。若依舊解。謂自性住佛性即如來藏。有不離不脫不異不思議過恆沙功德。今時具六入功德故言六入殊勝。今則不然。六處者。還是眼等六處。言殊勝者。即阿賴耶識。是其意處。於六處中最為殊勝。殊勝意處是性種姓所依。言有如是相者。總出能依性種之體。此大乘性種本來是有故。言從無始世。體是有為。依阿賴耶相續至今故。導展轉轉來。不由熏成故。言法爾所得。又解。性種姓體。總依菩薩內六處身故言六處。雖爾亦依於外六處身。然非有情是非不定故。但言六內處。言殊勝者。正出性種之體。有如是相下。重複分別。分別如前。此依三藏作此二解又有人解。雖復通依內外六處。不過六故。但言六處。餘義如前。習種姓者。若依勝軍。初從福分善根漸漸修習成於道分。展轉修之。乃至熏成無漏種子。名習種姓。若依護月。性種本有。後入十信。聞法發心。資熏本有性種。令其增長。名習種姓。若依護法。性種彼資流類增多。但名性種。現行無漏別熏成種姓。名習種故。道謂先串習善根所得。泰雲。六處殊勝。述西方六說。一雲。附於六處。有無漏種子殊勝功能。為六處所攝故。二雲。有二障種子。附在六處。為六處所攝。此二障種子。必應可斷故名殊勝。此上二說依隨轉理門。若約真實理門。唯第六處中有無漏種子。或二障可斷義。約大數為論總言六處也。三雲。於六處中有殊勝處。所謂意處。意處中殊勝者。謂第六意處。第六意中殊勝者。謂無漏種子。或二障種子可斷。此舉體取用也。四雲。第八識有相見分。眼等五處是相分。阿賴耶見分。是中第六處。此六處總是本識相見分。此相見分所依自體分中。有無漏種子殊勝功能。或二障種子可斷功能。此舉相顯體中所智殊勝功能。五雲。於第八識中具有無漏眼等六處種子殊勝功能。亦有色等六處無漏種子。此就強說。但言六處。不雲十二處。六雲。實有無漏十二處種子。不過六故但雲六。如七葉樹。西方諸師然多存異。本有無漏種子為殊勝也。基雲。本種姓習種姓。如新舊三義隨所應立之。有人言。護法菩薩取地上名習。不然。地前十信即生無漏種故。生彼種時名習種姓。隨增說生。護月論師義別。唯勝軍師。本種姓于所知障可斷義用立之。習姓即十信時取有漏聞思等種是。問曰。生見道雲何。釋雲。有二義。一世第一法。而苦法智忍為增上緣生苦法智忍。於有為中唯此一無漏。不從因緣生。二或用世第一法為因緣生。串習多時所知障可斷。有漏善最勝。最勝義故得為因緣。發生苦法忍。此論師意。用為因緣。即如後解。先師所立義增上緣生。即古所傳故。欲別一義故。故作是立。其意欲上者唯護法義。有人云。護法十信時未別種者。不然。如仁王經說有差別。地前有三心。一信心。二住心。三堅心。信位中名習種姓。住者即十解十行二十心合為住心。堅心即十迴向心。西方尋訪彼經。未聞有本。雖爾今且會之。如彼經意。總說種姓為眾多姓。即彼經雲。習種姓者。謂在信心。即十信位也。性種姓者。謂在住心。住心彼經即十解十行。十解十行名性種姓。問曰。何故彼經先明習姓。後明本姓。釋雲。初修習時名為習姓。後習已成姓名性種姓。故此先後非如此論義。問曰。何故彼合二十心為十住。花嚴等開二十心耶。釋曰。簡前後故。前初發生增上信故。故簡異前。既不鄰近初見道故。故合二十心但名一住。故十迴向彼經說為道種姓。鄰近見道無漏故。見道已去名行種姓。是彼經意。今此論意。理必不然。姓各別故。此中義意。二種皆取者。若依舊地持。無此文。今三藏依梵本具說此文。今總收二性為種姓持故。雲二種皆取(文)。   地持論一雲(諸方便處種姓品)。雲何為種姓。略說有二。一者性種姓。二者習種性。性種姓者。是菩薩六入殊勝展轉相續無始法爾。是名性種姓。習種姓者。若從先來修善所得。是名習種姓(文)。   義記一上雲。次釋其相解性種中。先牒次釋後總結也。性種姓者。牒舉初門。六入勝下。釋其相也。眼等六根生滅之處。名之為入。如八勝處名除入也。此應是習。雲何說為性種姓乎。然彼雲。六入義通性習。從緣修起。說之為習。顯性成者。說為性種。故花嚴中宣說。菩薩有其十種法身六入清淨微妙超瑜世間生滅之報。故雲殊勝。勝不頓成。必宜以漸。故曰展轉。言相續者。真識之心本在凡時。與妄想俱集起生死六入果報。是時極劣。次隨六識修習觀解。斷除四住。集成變易無漏法身。是時次勝。次隨七識修習觀解。斷除無明。集起微細變易法身。是時轉勝。後息妄修真德獨明。是時六入最為增上。漸勝轉增故曰相續。無始法爾。釋前勝義無姓法性顯成六入。是故殊勝是名下結。就習種中。初釋後結。先來修善解。其習義。所得六入。是習種體是名下結。上來第二辨其體相(文)。   仁王經下雲(受持品)。善男子。其法師者。是習種姓菩薩。若在家婆差優婆差。若出家比丘比丘尼。修行十善。自觀己身地水火風空識分分不淨。復觀十四根。所謂五情·五受·男·女·意·命等。有無量罪過故。即發無上菩提心。常修三界一切唸唸皆不淨故。得不淨忍觀門。住在佛家。修六和敬。所謂三業·同戒·同見·同學。行八萬四千波羅蜜道。善男子。習忍以前行十善菩薩。有退有進。譬如輕毛隨風東西。是諸菩薩亦復如是。雖以十千劫行十正道。發三菩提心乃當入習忍位。亦常學三伏忍法。而不可字名。是不定人。是定人者入生空位聖人性故。必不起五逆六重二十八輕。佛法經書作反逆罪。言非佛說。無有是處。能以一阿僧祇劫修伏道忍行。始得入僧伽陀位。後次性種性。行十惠觀滅十顛倒及我人知見。分分假偽。但有名。但有受。但有法。不可得。無定相。無自他相。故修護空觀。亦當行百萬波羅蜜。唸唸不去心。以二阿僧祇劫行正道法。住波羅陀位(文)。   廣疏下雲。善男子其法師下。第二答。十三忍即為十三段。就初習忍有三。第一明內凡伏忍。初習忍十住也。第二善男子習忍下。舉失顯得。受解三十心前外凡夫十善菩薩。第三是定人者下。顯得還結習忍位也。就初習忍有八句經文。初標忍名位。文曰。是習種姓菩薩也。第二別明四部眾。在家二眾名憂婆塞憂婆夷有本雲優婆差。優婆差外國語音不同。有此異耳。此間名善宿男善宿女。亦云善男子善女人。出家二眾。一名比丘。此名破煩惱。二名比丘尼。此名為女。第三修習德行。文雲。修行十信。十信即前教化品。伏忍下品十種心。十信者。一精進心。乃至第十迴向心。第四作六大觀。曰大空識也。第五作十四根觀。五情根·五受根·男·女·意·命。此十四是生死根故。成實論名往來根。既生死過患故。菩薩先須觀之。三無漏根入聖位非過不須觀。又信等五根不斷善根。亦不須觀也。是故二十二根中。除八根但觀十四。喜樂捨意。此四雖通漏無漏。是不染污根本。所以不除也。第六發菩提心者。智度論雲。五種菩提。是第五無上菩提心也。第七常修三界忍者。觀三界唸唸皆不淨是諸漏根本。無一念淨處。即得不淨忍也。以作上來諸觀。名佛弟子。故雲住在佛家也。第八修六和敬。與物同修。名之為和。共相受德。目之為敬。三業同修為三。同戒同見同學八萬四千度名六。餘經以同利為六也。善男子下。習忍內大段第二更約三十心前外凡十善。舉失顯得也。就文有六句。初法說。明外凡菩薩修行十善。由有進退。譬如下。第二舉輕毛瑜。善趣地見利未明。數數退大住小。似彼輕毛隨目動轉不能正住。是諸菩薩下。第三合喻。雖以十千劫下。第四明十千劫有所得心行十正道亦不得進位也。發三菩提下。第五明發無所得心得入習忍位也。亦當學下。第六結是不定人不可名字也。是定人下。習忍位中第三大段。顯得還結習種忍也。就文有三。初得生空位。此人得人空無我解也。亦名似名空。必不起下。第二明離過五逆如前說。六重者。四重加不沽酒。第五不說四眾罪過為六。二十八輕者。出善生優婆塞經。第一不供養父母師長。二者耽樂飲酒○七者月月不能持六齊受八戒。八者四十里有講法處不往聽○十者疑水有蟲故飲○二十二者若犯國制。二十三者若得新果菜不先奉三寶前自受用○二十八行路之時過見病者。不住瞻視方便付屬而捨去。佛法經書作反逆罪。言非佛說者。於佛法真佛說言非佛說。實非佛說言是佛說者。無有是處。一阿僧祇者。從善趣初心至滿心習種位。令經一阿僧祇也。始得入僧伽陀位者。第三段結習忍位也。外國名僧伽。此方名習種姓。又義翻名為離著地。以不著人我故也。問。種姓更有異名。復有別稱。答。瓔珞經明六名。在性名習種姓。在堅名堅信。在忍名信忍。在惠名聞惠。在定名習相定。在觀名住觀。問。雲何名十住。答。一名發心住。二治地住。三修行住。四生貴住。五方便具足住。六正心住。七不退住。八種真住。九法王子住。十灌頂住也。位內王名調寶瓔珞。復以性種下。第二明中忍。文有八句。一標名。二出行德。三滅惑。四知俗。五修觀。六辨行多少。七修行時節。八結名。第一標名。文雲性種姓也。第二出行德。文雲行十惠觀等。十惠即前教化品止心也。四意止為四。即四念處。三善根為七。即慈施惠三意止為十。三意止者。所謂三世忍。過去因忍。現在因果忍。未來果忍也。第三滅惑。文雲滅十顛倒。十顛倒者。常·樂·我·淨四倒四依止三煩惱顛倒對三依止。過去因忍對因倒。未來果忍對果倒。現在因果忍對因果倒也。或可。如地持論發心品中說。十種煩惱為十倒也。我我所通障十地。性種姓人少分滅也。第四知世諦修有非實。文雲分分假偽不可得也。第五空觀。文雲無自他相故修護空觀。觀我人無有自他相故空。即是三空觀門具足。未得名修已得護也。第六辨行多少。文雲常行百萬波羅蜜唸唸不去心者。以無間修故不去離心也。第七修行時節。文雲以二阿僧祇也。第八結名。波羅陀位者。此名性種姓。三藏師雲。義翻為守護度。所習諸行能堅守不失也。從善趣初心至性種姓位時。經二阿僧祇也。瓔珞經有六名。在性名性種姓。在堅名堅法。在忍名法忍。在惠名思惟惠。在定名性定。在觀名行觀門。雲何名十行。答。一觀喜行。二饒益行。三無瞋根行。四無盡行。五離癡亂行。六善現行。七無著行。八尊重行。九善修行。十真實行也。位內王名銀輪王(文)。   略疏雲。第二廣中明十三忍即為十三段。就初習忍中有三。一明內凡伏忍。二善男子習忍下。舉失顯得。更解三十心外凡夫十善菩薩。三是空人下。顯德還結習伏忍位也。前中言婆差。即優婆塞也。優婆差者即優婆夷也。觀十四根者。謂五情根·五受根·男根·女根·意根·命根·此十四是生死根。十四中喜·樂·捨·意。此四雖通漏無漏。是染污根本故合觀之。住在佛家者。具足上來諸觀。得為佛弟子故。雲住佛家也。六和敬者。與物同修故雲和。又共相受德。目之為敬。三業同修即為三。又同戒同見同學也。舉失。文可知。次明顯得中。六重者。於四重上加不沽酒·不說四眾罪過故為六也。二十八輕者。出善生優婆塞經。一不供養父母師長○二十八者行路之時遇見病者。不住瞻視方便付屬而捨去也。一阿僧祇者。從善趣初心至滿心習種位。合經一阿僧祇也。始入僧伽陀位者。結習忍位也。僧伽陀者。此方名習種姓。又義翻名為離著地。以不著人我故也。復次性種姓下。明中品忍中。雲十惠觀者。即前教化品雲。十止。謂四意止二種三意止也。十顛倒者。謂常樂我淨四倒。又貪嗔癡三倒。又過去因倒。現在因果倒。未來過倒也。無自他相修護空觀者。觀我人無自他相故空。即是三空觀門。唯得少分故雲修。以自分已得故雲護也。言波羅陀位者。此雲性種姓。以義翻為守護度也。從善趣初心至位種姓時。經二阿僧祇劫也(云云)。   廣疏上雲。仁王者。依瓔珞經雲。有十四王。一粟散十善下品。二習種菩薩銅輪王。三性種菩薩銀輪王。四道種菩薩金輪王。亦名轉輪王(文)。   略疏雲。此仁王位地者。依瓔珞經雲。有十四王。一粟散十善下品。二習種菩薩銅輪王。三性種菩薩銀輪王。四道種菩薩金輪王。亦名轉輪王(文)。   仁王經上雲(序品)。復有十億七賢居士(文)。   廣疏上雲。七賢居士下。第二標名。七賢有二義。一依小乘者○二依大乘。一初發心人。二名有相行人。三名無相行人。四名方便行。五名習種姓。六性種姓。七道種姓。此七在地前。調心順道。名為七賢(文)。   略疏雲。第六明七賢居士中。七賢有二義。一依小乘○二依大乘。一初發心人。二有相行人。三無相行人。四方便行人。五習種姓。六性種姓。七道種姓。此七在地前(文)。   仁王經上雲(菩薩教化品)。佛言大王。五忍是菩薩法。伏忍上中下○善男子。初發相信恆河沙眾生。修行伏忍。於三寶中生習種姓。十心。信心·精進心·念心。惠心·定心·施心·戒心·護心·願心迴向心。是為菩薩能少分化眾生。已超過二乘。一切善地一切諸佛菩薩長養十心。為聖胎也。次第起於乾惠性種姓。有十種心。所謂四意止。身·受·心·法。不淨苦無常無我也。三意止。三善根。慈·施·惠也。三意止所謂三世。過去因忍。現在因果忍。未來果忍也。是菩薩亦能化一切眾生已。能過我人知見眾生等想。及外道倒想所不能壞(文)。   廣疏中雲。第二出位中。伏忍上中下者。習忍下。性忍中。道忍上。在三賢位○善男子下。第二廣分別十四忍。開五忍為十四忍。初明習種姓。名習忍。即為三段。初標修忍人。二列十種心。三世為菩薩下。明化眾生功能。文言初發相信恆河沙眾生修行初伏忍者。解雲。無量恆河沙世界人天二乘修行種種功德聚集作一分。正為信心菩薩等也。文言於三寶中生習種姓。三寶道理即是果法。立志遠大故不怯弱。於三寶勤策勵。即是信習一切種智之本性十信。超過二乘地者。此是大乘之解故過二乘。成大乘法身種子。名為聖胎也。次第二明中忍性種姓文有三。初總舉性種十心。二所謂下。別列十心。三是菩薩下。明中忍功能。雲次第起乾惠者。小乘法中。習種之外前別有乾惠地。未得理解潤心故。今此對初地真解。名種姓為乾惠地也。此經性種在十解十行。依花嚴。十住為習種。十行為性種。依花嚴十解為十住。一名發心住。乃至灌頂住。十行者。一名歡喜行。乃至十名真實行(文)。   略疏雲。就前略中○伏忍上中下者。習忍下品。性忍中品。道種上品。此別得聖方便之行。在三賢位也○善男子下。第二廣明十四人。開五忍為十四忍。就習忍中有三。初標修忍之人。二列十種心。三是為菩薩下。明化物功能。言超過二乘地者。此是大乘之解故超二乘。成大乘法身種子故雲聖胎也。第二明中品忍性種姓有三。一總舉十心。二所謂下。別列十心。三是菩薩下。明中忍功能也。乾惠者。小乘法中。習種之外別有乾惠。未得理解潤心故。今對初地真解。名為種姓為乾惠也(文)。   問。十住位為有三決定。為當有五決定歟。答。可有二意也。兩方。若有三決定者。披探玄記釋雲。十住十行無大善決定者。是劣故也(文)。所簡既大善決定一種也。定知有餘五決定雲事。是以探玄記餘處解釋中。十行位有五決定見。十住位例可同。加之勘孔目定判雲。經雲。十住中有五決定。十行亦同。除大善(文)。若依之爾者。清涼大師。十住位有三決定釋。如何。   答。若依香象·清涼兩祖師意者。十住位有勝善因善不怯弱三決定可雲也。即經文與法界等者。勝善決定。與虛空等者。因善決定。一切菩薩從三世諸佛種姓中生者。不怯弱決定釋也。故探玄記雲。三與法界等者。是勝善義○四與虛空等者。是因善義○五是不怯弱義。以從佛種中生故(文)。疏雲。一廣大與法界等。是勝住處○二虛空等者。是因住處○三住三世諸佛家。准論此名不怯弱住處(文)。演義鈔中。釋十住位無觀相善真實善大善三決定故雲。謂觀相善雲無雜。二真實善雲不可見。三大善雲普能救護。一切眾生皆未證如故。無此三矣(文)。此等釋意。十住位有勝善因善不怯弱三決定雲事分明也。但於探玄記十住十行無大善決定者是劣故也之釋者。大善決定亙十住十行兩位無之故云爾也。非謂云爾故十住位有餘五決定歟。次於探玄記餘處中十行位有五決定見雲例難者。凡地前三賢位中六決定具不具者。不依位淺深。只任經文所釋也。而十行位經文。行業者。當觀相善決定。不可思議者。當真實善決定。廣大如法界者。當勝善決定。究竟如虛空者。當因善決定。菩薩摩訶薩學三世諸佛所行法故者。當不怯弱決定。故有五決定釋也。十住位經文。此五義中有所闕故。有三決定。不具五決定也。若爾十行位例難更不足為痛歟。次於孔目釋者。彼別義也。異香象·清涼兩祖師意歟。就中彼釋意。雖述經雲十住中有五決定不見以何文為觀相真實二決定。尤所難思也。   重難雲。見十住品經文。有菩薩種姓甚深廣大之言。以此文何不為歡相真實決定哉。   答。菩薩種姓是總句也。不可為何決定。故探玄記雲。初一句總。謂五種姓中簡出餘姓故。雲菩薩種姓(文)。次於甚深廣大文者。案探玄記釋意。甚深者是幽邃義。廣大者是苞含義普遍義。不當觀相真實二決定義歟。可思之。   問。十住十行兩位相望時。約六決定可有多少不同耶。答。可有二意也。兩方。若有多少不同者。披探玄記釋雲。十住十行無大善決定者。是劣故也(文)。所簡既大善決定一種也。定知兩位同有餘五決定雲事。是以勘孔目釋雲。經雲。十住中有五決定。十行亦同。除大善(文)。十住十行兩位同有五決定雲事。此文亦分明也。若依之爾者。探玄記餘處中。十行十迴向兩位相望之時。約六決定。有多少不同(見)。十住十行相例可同。如何。   答。   此論義者。去延應元年窮冬頃。於本寺尊勝院。被行探玄記第五卷三十講之時。宗性當講問定慶擬講之疑也。古來未見此疑。今度始所結構也。   尋雲。三賢位中約六決定具不具相如何。   答。准十地位具六決定。可知之也。所謂勘十地論說。無雜故之經文為觀相善決定。不可見故之經文。為真實之善決定。廣大如法界故之經文。為勝善決定。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故之經文。為因善決定。覆護一切眾生界故之經文。為大善決定。是諸菩薩乃能入過去諸佛智地乃能入未來諸佛智地乃能入現在諸佛智地經文。為不怯弱善決定也。而十住位文。有與法界·虛空等·一切菩薩從三世諸佛種姓中生之言故。以之如次為勝善·因善·不怯弱善三決定。無無雜·不可見·覆護一切眾生界故之言。無觀相善·真實善·大善三決定雲也。十行位經文。有行業·不可思議·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菩薩摩訶薩學三世諸佛所行法故之言故。以之如次為觀相善·真實善·勝善·因善·不怯弱善五決定。無覆護一切眾生界故之言故。無大善決定雲也。十迴向位。有不可思議大願·悉普救護一切眾生·菩薩摩訶薩立諸願已修學三世諸佛迴向之言故。以之如次為觀相善·大善·不怯弱善三決定。無不可見·廣大如法界·虛空如虛空盡未來際故之言故。無真實善·勝善·因善三決定雲也。閑披品品之經文。可思一一決定相也。   花嚴經九雲(菩薩十住品)。告眾菩薩言。諸佛子。菩薩種姓甚深廣大。與法界虛空等。一切菩薩從三世諸佛種姓中生(文)。   玄五雲。十地已得真證。必然故。名善決定。此等並是位中通體。隨位漸增。有玆階降。是故十住十行無大善決定者。是劣故也。又以三賢中下故。量劣故未辨此大用也。文中六句。初一句總。謂五種中簡去餘姓故。雲菩薩種姓。下五句別顯種姓義。一甚深者。是幽邃義。二廣大者。是苞含義普遍義無邊義。三與法界等者。是勝善義。謂大白法界等故。又具足人法教義因果理事等一切法故也。四與虛空等者。是因善義。謂成無常愛果因故如虛空。以在地前。略無常果因。五是不怯弱義。以從佛種中生故(文)。   花嚴經十六雲(十住品)。告諸菩薩言。佛子。菩薩住處廣大與法界虛空等。佛子。菩薩住三世諸佛家(文)。   疏三下雲。別中句乃有二。義乃有二。一廣大與法界等。是勝住處。然地經總句。是於決定不應學彼。此中廣大是勝義。其法界言含於四義。一正念真如。同理法界。深無際限。勝諸凡夫。亦勝二乘。偏真理故。二普該菩薩無邊行相。大悲深心同事法界。無有邊量。勝二乘故三者三心無礙。同無礙法界。事理融故。四同圓融法界。一一塵中無不具故。此與第三勝權菩薩。二虛空等者。是因住處。因有二種。一無常愛果因。是因如虛空。依是生色。色不盡故。二常果因。今是地前故闕此也。古德又雲。一一住中。如空包含無邊行海。又如空周遍非至非不至。又如空無礙故。三住三世諸佛家。准論此名不怯弱住處。謂菩薩所住即佛所住故名佛家。進住佛家。是不怯弱(文)。   鈔十上雲。疏別中句乃有二下。第二釋別句。於初句中分成二義。謂與法界等。與虛空等。言勝住處者。下論釋雲。大勝高廣一體異名故。彼經雲。廣大如法界。然經總句下。彈古人。古人亦取下論立其三義。而六。一勝善決定。二因善決定。三不怯弱善決定。故今破雲。彼中總句是決定故。別句為六決定。今經總句是住處。即合別句為三住處。但顯類例。如何。一向學彼。則好學大·過也。此三義理。應尋下十地經疏。言今是地前故闕之也者。且依行布。未證真如故。無常果因盡未來際。言如空包含無邊行海者第三義中。初一事。次一理。三即無障礙法界。然類六決定。而但有三者。餘三證如方得有故。謂觀相善雲無雜。二真實善雲不可見。三大善雲普能救護一切眾生。皆未證如故無此三矣(文)。   刊五雲。十住十行無大善者。表位劣故。大善即是遍眾生界攝化利益之大用故。後釋文中四。一菩薩住處。二廣大與法界等。三與虛空等。四住三世諸佛家。初是總句。謂此菩薩住處廣大與法界等乃至住三世佛家○二廣大與法界等者。謂此位菩薩大菩提心。是一切佛根本故廣大也。法界故大也。此廣及大皆等大法界故雲與等。此句准論是勝善也。謂大法界故是勝善也。大法界真如觀。勝諸凡夫及二乘智淨故。是勝善也。大善增說大乘法故勝善也。三虛空等者。謂大菩提果依菩提心體中正念真如法生故。如色法依虛空立故。此文准論是因有二種。一無常愛果因。謂大菩提。於有為界不可愛相故。二常果因。於無為界顯離障性故。此亦即為生行二因義如常說。四佛子菩薩住三世諸佛家者。此位菩薩於菩提心三種體中。是初直心。以此亦名十解位故。雖此意非即非離。然依非即。常正念真如法。直解菩提心即菩薩生處。故名佛家。三世佛無別故雲三世。准論此名不怯弱善。謂此由必諸佛護念。此位不靈解心不明。於位有退。是故總名不怯弱善。上來四種。若於地上。無分別智證理必然。名為決定。若於地前。隨行勝者各得自位。必無有差失。名為決定(文)。   花嚴經十二雲(功德花聚菩薩十行品)。告眾菩薩言。諸佛子。菩薩行業不可思議。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何以故。菩薩摩訶薩學三世諸佛所行法故(文)。   玄六雲。體中行業不思者。標體顯德。謂此普賢圓融之行。具德越情。名不思議○廣如法界究竟如空者。顯前不思之相○又釋。前行業當觀相善決定。不思當真實善決定。法界當勝善。如空當因善。學三世等當不怯弱。餘同前會釋(文)。   花嚴經十九雲(十行品)。告諸菩薩言。佛子。菩薩行不可思議。與法界虛空界等。何以故。菩薩摩訶薩學三世諸佛而修行故(文)。   疏四下雲。初中先標行體難思。行即深心所修行海也。與法界下。顯難思之相○若取論勢。菩薩行為總句。餘皆是別。不可思議即真實行也。彼約地前不見。此約凡愚叵思。亦名真實行布。位中無真如觀故。無觀相行。二與法界等即是勝行。亦是佛本故。三與虛空等即因行也。是無常因亦未得地智。闕常果因也。四學三世佛而修行者。是不怯弱行。未能順理。真實救護故。無大行。餘同前會(文)。   鈔十一上雲。疏不可思議即真實行者。例後十地六決定中。有真實善決定。彼經雲不可見。今以不思議當之。言無觀相行者。彼雲無雜無帶相之雜故。今約地前。猶帶如相故。無無雜之言。言故無大行者。大行合雲遍一切佛剎普能救護一切眾生。今無此言(文)。   刊六雲。初中二。先標雲菩薩行不可思議。後顯不思議相○又准十地論釋。菩薩行同彼觀相善。不可思議同彼真實善。與法界等同彼勝善。與虛空等同彼因善。學三世佛修行同彼不怯弱善。餘皆同前十住中釋(文)。   花嚴經十六雲(金剛種菩薩迴向品)。告眾菩薩言。佛子。是菩薩摩訶薩不可思議大願。悉普救護一切眾生。菩薩摩訶薩立此願已。修學三世諸佛迴向(文)。   玄七雲。前中二。先總標。二悉普下。別辨不思。大願者。總標起。謂期求名願。深廣名大。出過份量名不思議。此是普賢自體無障礙願。具盡法界無限德用。如下此品所說。諸德總在此一大願句內故。雲不思議○下別普救等。明利他廣大。學三世等。顯自利廣大。各具前十義。可知。又此中初是觀相。次大善後不怯弱。六決定中有三也。餘義同前釋(文)。   花嚴經二十三雲(十迴向品)。告諸菩薩言。佛子。菩薩摩訶薩有不可思議大願充滿法界。普能救護一切眾生。所謂修學去來現在一切佛迴向(文)。   疏五上雲。今初若直就經文。應分為三。初句總標願體。難思怖求名願。即具攝普賢無盡願海。深廣難思。二充滿下。顯難思相。謂體充法界故難思議。用普救護故稱為大。又約體。深不思議。又深廣無礙名不思議。又體相用三。並充法界。隨所遍處無不救護。實難思議。三所謂下。釋成難思。以行同佛故。若取論勢。亦初句是總。下三句別。一充滿法界即是勝願。以是一切佛根本故。二普救一切即是大願。順作利益故。三所謂學佛迴向是不怯弱。願決定入佛大願故。亦未入地故。無觀相又真實願。大悲增故。加前行住大願利益。而住行中有無常愛果因。今此闕者。大悲既增。唯願救護。不欲自求菩提果故(文)。   鈔下二上雲。前三句中。釋第二句。自有四句。一以體釋不思議。以用釋大。二雙約體用釋不思議。三體用雙融釋不思議。四約三大相融釋不思議(文)。   刊七雲。別句中。初一德普。謂覺滿法界故。舊經無此句。二句用廣。一利他。謂救護眾生故。二自利。謂學佛迴向故。初一名。次一體。次一用。後一釋成。故十行中先徵。方此釋意。以同三世佛所願故。此願行一一深廣滿法界等。一雲。此中四句。准十地釋。總明迴向斷位之體。初句名觀相善。二名因善。三大善。四不怯弱善。若從總句。總名為願。十住十行唯有此三。無大善也。此無十地勝善真實善也。餘義同前十住中說(文)。   花嚴經二十五雲(十地品)。告諸菩薩言諸佛子。是諸菩薩願決定。無有過。不可壞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遍覆一切十方諸佛世界眾生。為救度一切世間。為一切諸佛神力所護。何以故。諸菩薩摩訶薩。入過去諸佛智地。亦入未來現在諸佛智地(文)。   十地論一雲。經曰。起三昧已。告諸菩薩言。諸佛子。是諸菩薩願善決定。無雜不可見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覆護一切眾生界。佛子。是諸菩薩乃能入過去諸佛智地。乃能入未來諸佛智地。乃能入現在諸佛智地○論曰○善決定者。此善決定有六種。一者觀相善決定。真如觀一味相故。如經無雜故。二者真實善決定。非一切世間境界。出世間故。如不可見故。三者勝善決定。大法界故。一切佛根本故。如經廣大如法界故○四者因善決定有二種。一成無常愛果因善決定。是因如虛空。依是生諸色。色不盡故。如經究竟如虛空故。二常果因善決定。得涅槃道。如經盡未來際故。五者大善決定。隨順作利益他行。如經覆護一切眾生故。六者不怯弱善決定。入一切諸佛智地不怯弱故。如經佛子是諸菩薩乃至入現在諸佛智地故。   玄九雲。二別名者。一觀相善決定。謂彼正智照理名觀。契同一味名相。此當體得名。二真實者。即實智離倒惑之過。證理不虛故。相形立名。三勝者。過劣故。具勝德故。亦當相及形他立名。四因者。謂能成果故。從功能立名。五大者。普被群生情無限局。體目得名。六不怯弱者。謂因入果德。情無怯懼。此從心境立名。五釋文中○別中六內。一正智真證不同帶相觀。以不雜無明之過故名一味相也。二以超出世間可壞之法故名真實。真實故非世智所見。三明此智同彼所證法界具諸勝德○四為因義。一為生因。生菩提有為果。二為行因。行涅槃無為果○五大悲益物普周生界。故雲遍覆亦名大也○六上入佛境故雲不怯(文)。   花嚴經三十四雲(十地品)。普告一切菩薩眾言。諸佛子。諸菩薩善決定。無雜不可見。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遍一切佛剎。救護一切眾生。為一切諸佛所護。入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智地(文)。   疏六上雲。後別中。此善決定有六種。即經六句○一無雜者。即觀相善決定。真如觀一味故。謂正體緣如境。智一味為觀之相。則無帶相之雜。二不可見者。是真實善決定。非一切世間境界。出世間故。謂此真智超出世間可壞之法。故名真實。真實故非世間所見。三廣大如法界者。勝善決定○四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是因善決定。此有二種。一成無常愛果因。是因如虛空。依是生諸色。色不盡故。二常果因。得涅槃道故。故經雲。盡未來際○五遍一切佛剎救護一切眾生者。大善決定。隨順作利益他行故。即普覆名大○六為一切下。是不怯弱善決定。上入智地不怯經故。論經闕於一切諸佛所護一句。但雲入智地不怯弱。若順此經。雲由佛護故入智無怯。言佛護者。智造佛境。佛智照故。佛所護與入智地反覆相成(文)。   鈔十三下雲。疏一無雜等者。文總有四。一牒經。二即觀相善決定者。論主立名。總中開出故有善決定。三真如觀一味相故者。即論釋也。真如觀釋。觀一味相釋。相理絕妄情。說之為真。諸法體同。目之為如。照理名觀。名觀體狀故名觀相。四謂正體緣如下。疏釋上。論正體緣如縛釋真如觀○疏二不可見者。牒經。是真實善決定者。論立名也。非一切世間境界出世間故者。是論釋義○疏三廣大如法界者。牒經。勝善決定。即論立名。此明行德。行合法界隨義廣大故為勝○疏是因善決定者。是論立名。二此有下。論釋○疏大善決定者。此句標名。二隨順下。論釋相。三即普覆名大者。疏釋論名○疏六為一切下。是不怯弱善決定。文三。初論立名。於深能入故不怯弱。二上入下。論釋。三論經下。疏釋論會經。言與入智地反覆相成者。智造佛境。即入智地故得佛護。此以入智佛成佛護。由得佛護得入智地。即佛護成智地(文)。   刊九雲。後別中六。一不雜者。是觀相善決定。謂真如觀一味相故。此即正體緣如。境智一味。不帶相觀。故雲不雜。二不可見者。是真實善決定。謂非一切世間境界。出世間故。此即超世可壞法。故名真實。三廣大如法界者。是勝善決定。四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者。是因善決定。此有二種。一成無常愛果因。此因如虛空生諸色色不盡故。二常果因。得涅槃道故○五遍一切佛剎救護一切眾生者。是大善決定。謂隨順作利益他行。六為一切諸佛所護入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智地者。是不怯弱善決定。謂入大地菩薩證佛無漏聖性之分。佛無分別智。明所照故。名諸佛護。由此故名入三世諸佛智地。即復由此入佛智地得諸佛護故不怯弱(文)。   孔目三雲(本分中六決定章)。六決定者。一觀相善決定。真如觀一味相故。如經無雜故。二真實善決定。非一切世間境界。出世間故。如經不可見故。三勝善決定。有此六義。一大法界故勝。二一切佛根本故勝。三法相差別法爾故勝。四真如觀勝凡夫二乘智故勝。五順大教故勝。六是無漏故勝。故地論雲。大法界故。一切佛根本故。法相義故。真如觀勝諸凡夫二乘智故。說大乘法法爾故。白法界故。四因善決定。因有二種。一成無常愛果因善決定。是因如虛空。依是生諸色。色不盡故。二常果因善決定。得涅槃道。如經盡未來際故。五大善決定。隨順作利益他行。如經覆護一切眾生故。次前善決定。此願世間涅槃中非一向住故。六不怯弱善決定。入一切諸佛智地不怯弱故。如經佛子是諸菩薩乃至入現在諸佛智地故。此六決定是十地體。通十地故。亦通十住已來。故經雲。十住中有五決定。十行亦同。除大善。十迴向有三決定。謂觀相及大善不怯弱。此之廢興。顯位高下增微故。通義可知。此義通彼修生及本有。非彼三乘及小乘所知。普賢性起在此位中。何以故。同是證故。餘義如別章。   建治元年(乙亥)十一月三十日(酉時)於笠置寺般若院之連房抄之畢自去春三月十七日於東大寺尊勝院以探玄記第五卷為充文勤修三十講畢自同二十三日雖始當卷抄出老耄過法病患侵身之間至於秋比不終其功之處同八月四日夜多年同宿兒童力命丸於興福寺林小路不圖過災難無過被殺害之間戀慕之悲淚潤袂追修之作善銘肝之餘同九日曉忽出南都舊房葬籠當山古砌三業一心之誠專其志百日三時之行終其勤之今思出微功之不終淚底所染筆也願以此善根併資彼得脫矣。   右筆華嚴宗末葉前權僧正宗性(年齡七十四夏臘六十二)。 華嚴宗香薰抄第五。   問題。   問。瓔珞經意。修行十信間。經十千劫歟。   問。十千劫間修十信行至初住位者。為三乘教意。為當一乘教意歟。   問。清涼大師意。以歡喜等十地。相攝唯識論所說資糧等五位時。唯限通達修習二位歟。   問。以相見道屬見修道時。可修道攝耶。   問。七地中勝解行地者。可通地前三賢位耶。   問。清涼大師依仁王經意。十三法師中可取佛果耶。   問。清涼大師依仁王經意。寂滅忍可有中忍耶。   問。瓔珞經意。以十信可立別位耶。   問。探玄記中雲。又七緣發心准辨(文)。爾者今此七緣發心者。唯限不退類歟。   問。終教大乘意。十住位菩薩可得處非處等十力歟。   問。終教大乘意。第六住菩薩實退墮二乘地歟。   問。舍利弗·法才王子。一體異名歟。   問。法相大乘意。漸悟菩薩。地前可受變易身歟。   問。大悲闡提菩薩可成佛歟。   問。終教大乘意。十住菩薩由惑業力可有受生義歟。   問。瓔珞經意。修行十信間。經十千劫歟。答。經十千劫之類可有也。兩方。若經十千劫者。披瓔珞經處處之文。或(上)雲。修行是心。若經一劫二劫三劫。乃得入初住位中。或(上)說。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修行十信得入十住。修行十信之間。可經一劫二劫乃至十劫見。依之清涼大師。雲瓔珞雲是上進分善根人若一劫二劫一恆二恆佛所行十信心。述依仁王·起信即十千劫來修信行滿入位不退創起大心。依瓔珞經意之時。不雲修行十信之間經十千劫哉。若依之爾者。修行十信之間。經十千劫者。常途之所談也。設雖瓔珞經意。何不存此義哉。   答。修行十信之間。隨行者根姓。其時分不可定。故極遲之者經十千劫之義可有也。故瓔珞經(下)雲。是信想菩薩。於十千劫行十戒法。當入十住心(文)。探玄記餘處雲。瓔珞經等十千劫修十信行滿(文)。任此經文並解釋。瓔珞經意。修行十信之間。經十千劫之義可有雲事炳然也。但於瓔珞經修行是心若經一劫二劫三劫等之文者。就疾速之類云爾歟。或又劫有大小故。與十千劫時節無異歟。准慈恩大師對法抄。劫有大小時節無異之釋。可思之也。次於清涼大師釋者。瓔珞經處處有若一劫二劫等之文故。雲瓔珞雲是上進分善根人若一劫二劫等也。非謂云爾故瓔珞經意不許修行十信之間經十千劫之義歟。   問。十千劫間修十信行至初住位者。為三乘教意。為當一乘教意歟。答。可三乘教意也。兩方。若三乘教意者。探玄記中釋華嚴經一名初發心之文雲。謂依外凡。十千劫來。修信善根。方便行滿。於大菩提起決定心。入位不退故。雲初發心(文)。明知十信十千劫者。非三乘教意雲事。若依之爾者。十千劫間修十信行至初住位者。源出仁王·瓔珞等說。尤可三乘教意哉。   答。仁王經(下)雲。雖以十千劫行。十正道。發三菩提心。乃當入習忍位。瓔珞經說。是信想菩薩。於十千劫。行十戒法。當入十住心。起信論述。欲求無上菩提。得值諸佛。親承供養修行信心。經一萬劫信成就故。十千劫間修十信行至初住位者。仁王·瓔珞二經。起信論等說故。專是三乘終教之所談也。但於探玄記中釋今經文雲十千劫來修信善根等之釋者。圓教行布門意。明地前地上修行時劫。專寄終教義相施設之故。依今經意。述十信十千劫修行義相。全無所背也。故探玄記餘處雲。若約圓教有二義。若依普賢自法。一切皆無位。若約寄法。則同終教。即顯此意也。   華嚴經九雲(菩薩十住品)。一名初發心(文)。   玄五雲。別中初者。謂依外凡。十千劫來。修信善根。方便行滿。於大菩提起決定心。入位不退故。雲初發心初發心即住。是持業釋。此當起信論中信成就發心也(文)。   華嚴經十六雲(十住品)。所謂初發心住(文)。   疏三下雲。初發心住者。瓔珞雲。是上進分善根人。若一劫二劫。一恆二恆佛所。行十信心。信三寶常住八萬四千般若波羅蜜。修一切行一切法門。乃至始入空界。住空性位。故名為住。依仁王。起信。即十千劫來修信行滿入位不退。創起大心。發心即住。名發心住。三種發心中。即信成就發心也(文)。   鈔十上雲。疏乃至始入空界等者。乃至二字中間則有所越。越皆習受行。常起信心。不作邪見十重五逆八倒。不生難處。常值佛法。廣多聞惠。多求方便。始入空界住空性位。故名為住。此後復雲。空理智心習古佛法。一切功德不自造。心生一切功德。故不名為地。但名為住。釋曰。學他非自有故。名住不名地(文)。   刊五雲。一發心。謂經十千劫。修信行滿入位不退。創發大心。名發心住。此發心即住。是持業釋。本業雲。一劫二劫。一恆二恆三恆佛所。行十信。信三寶。常住修八萬四千度行。不作邪見。乃至雲。常隨佛多聞多求方便。始入空界故(文)。   玄一雲。問。瓔珞經等。十千劫修十信行滿。何故此中無量億等不信此經。答。以彼但於行布位中修行信等。於此圓融普賢十信一攝一切。猶未聞信。由此故知二宗差別。若不爾者。修行既經爾許時劫。不信此經。何名菩薩摩訶薩也(文)。   疏一上·演義抄四上·刊定記一(無釋)。 問。清涼大師意。以歡喜等十地。相攝唯識論所說資糧等五位時。唯限通達修習二位歟。答。唯限通達修習二位也。兩方。若唯限通達修習二位者。清涼大師判十地五位相攝。述十地即是二三四攝。不限通達修習二位(見)。若依之爾者。以道理思之。唯可限通達修習二位也。如何。   答。任性相之所判。思十地五位相攝。歡喜等十地中。初地入心通達位攝。住出心以後。第二地乃至第十地。修習位攝故。歡喜等十地唯限通達修習二位雲事。道理必然也。更不可疑之。但於清涼大師釋者。甚以難思。頗無會釋歟。且試推之雲。唯識論中。明加行位雲。為入見道住唯識性。復修加行伏除二取。謂暖·頂·忍·世第一法。此四總名順抉擇分。順趣真實抉擇分故。近見道故。立加行名。初地入心近加行位故。加行位中。假攝初地入心歟。   重難雲。見唯識論文雲。此位亦是解行地攝。未證唯識真勝義故。加行位是勝解行地攝定。若爾以見道位。豈雲勝解行地攝哉。今會通之旨。全不可然哉。答。   疏三下雲。一依唯識等。五位之中。即當初位。言五位者。一資糧位。即是三賢位。初發心積習福智。為道資糧。為眾生故。修解脫分善。二加行位。順解脫分既圓滿已。為入見道復修加行。亦名順抉擇分(文)。   鈔十上雲。言一依唯識五位者。即論第九第十。總有五頌。位各一頌。一資糧。二加行。三通達。四修習。五究竟位。初資糧。偈雲。乃至未起識。求住唯識性。於二取隨眠。猶未能伏滅。論曰。從發深固大菩提心。乃至未起順抉擇識。求住唯識真勝義性。齊此皆是資糧位攝。為趣無上正等菩提。修集種種福智資糧故。為有情故。勤求解脫分。釋曰。謂所修福智二事。資益己身之糧用故。涅槃名為解脫行。行不違故。名為順。分者因義支義。是解脫因之一分故。二加行。頌雲。現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論曰。菩薩先於初無數劫。善修福德智惠資糧。順解脫分。既圓滿已。為入見道住唯識性。復起加行伏除二取○今是三賢之初。即初位之初。名初位攝。則知第四五會亦初位攝。十地即是二三四攝。第七一會是修習餘及第五攝。具等妙覺故(文)。   疑雲。歡喜等十地者。第三通達位第四修習位攝者。其義必然也。全非第二加行位攝。何釋十地即是二三四攝哉。答。   刊五雲(無釋)。   問。以相見道屬見修二道時。可修道攝耶。答。可見道攝也。兩方。若修道攝者。既名相見道。何可屬修道位哉。是以瑜伽·雜集·唯識等諸論中。相見道是見道攝判。加之清涼大師。相見道是見道攝釋。若依之爾者。披顯揚論文述。從此諦現觀已上。於修道中有十六行。世出世。清淨智生。上下八諦十六心。相見道屬修道位。如何。   答。以相見道稱思之。可雲見道攝也。若屬之修道位者。豈非自語相違哉。是以瑜伽論中。說現觀智諦現觀相。舉內遣有情假法緣心·內遣諸法假法緣心·遍遣一切有情諸法假法緣心之三心。雲又此現觀即是見道畢。次下文明現觀邊智諦現觀相。述此三心相見道無間作上下八諦十六心安立觀之旨。故上下八諦十六心觀。同見道攝雲事炳然也。依之慈恩·淄洲·樸楊三師。同引此文。成上下八諦十六心觀是見道攝之義。何況雜集論文雲。如是十六心剎那。說名見道。所以者何。由如是忍智所攝十六心剎那。於曾所未見四聖諦境。各以四剎那見故。名為見道(文)。唯識論中。標然此見道略說有二畢雲。二相見道。此復有二。一觀非安立諦。有三品心○二緣安立諦。有十六心。此復有二。一者依觀所取能取。別立法類十六種心○二者依觀下上諦境。別立法類十六種心(文)。任此等論說。三心及兩種十六心相見道。同見道攝雲事。亦分明也。加之見清涼大師解釋。疏中出通達位雲。三通達位即是見道。謂初入地二種見道。舉修習位述。四修習位。始從初地第二住心。乃至金剛無間心位。名為修道。演義抄判。從初入地二見道後。住心已去。名修習位。相見道者。是見道位。非修道攝釋成也。但於顯揚論文者。慈恩大師會之雲。瑜伽五十五說見道。顯揚說修道。不是相違。然五十五仍說。從見道起有下上十六心生。從三心非安立見道起。作此安立諦觀。非全出見道在修道中方起。彼文稍異。可細尋之(文)。淄州大師會之。作二釋雲。一雲。瑜伽等據重法。前真見道智無相有相二智所行。俱各創得故有相智。名相見道。又據不出觀即入有相行智。俱名見道。顯揚約其真相別起。相見在後。更重修故。名為修道。若據重緣。真見所緣亦屬見道。又解。瑜伽據不出觀初作之者。判在見道。顯揚據出觀後重作之者。名為修道。非於修道不作諦觀。故顯揚雲。如是現觀智。若聲聞等所得。為對治欲色無色三界離染。若菩薩所得。為對治十種地障。乃至亦名究竟現觀。各據一義。並不相違。二釋任取(文)。任此等解釋。可會顯揚論文也。   尋雲。慈恩·淄州兩師會通之旨。其趣猶未辨之。分明可被成哉。次義燈二釋之中。何釋同本疏意哉。   答。此不審愚意難開之間。去康元二年三月三日。相尋興福寺長弘得業之處。彼返報雲。義燈二釋。其旨非分明。且一義雲。初釋意者。屬見道有二門。一者。有相安立觀之中。十六心觀最在前故名見道。此意雲。判初照理故亦名見道。見道名言。依始照理。十六心亦有相最前故。可得見道名(為言)。二者。鄰一心三心之無相觀。不出觀即入十六心。一入觀之中。不可分見修故。此人十六心定可見道所攝(為言)。依此二門。瑜伽說見道也。而顯揚論雖存此旨。又題名修道之義門。其意雲。設分分雖有初照理故之義。又雖一入觀起之。皆真見道以後起十六心。既有重修之義。異一心見道等。名修道之義門。不可廢之。顯揚談其門。不遮法真見故名見道之瑜伽等所存乎。   第二釋意者。十六心見道度度重修之。瑜伽就初反屬見道。顯揚談後後重反攝修道也。   兩釋大綱。初釋於初反十六心。有見修二門。二論談邊邊(為言)。後釋依初反後反。兩論說一邊(為言)。   問。付第二釋。顯揚論不許重反十六心屬見道之義門歟。若許者。何不如初釋雲若據重緣真見所緣亦屬見道等哉。若不許者。瑜伽·唯識不簡初反重反。皆攝見道(見)。顯揚別存一向修道者。是不違背哉(是一)。 初釋之中。雲又據不出觀即入有相行智。判顯揚約其真相別起。明顯揚談重反(見)。如料簡者。二釋差異如何。   答。先初疑者。顯揚論意。以重反觀門雖屬修道。又名見道之門。不可廢之。瑜伽論不論初後皆屬見道。唯識論又任本論無有簡別。顯揚存一向修道者。此釋之前。兩論一向相違哉。爰知設第二釋可存二論不相違之旨也。但如初釋不雲事者。此釋前可釋。若據重緣真見所緣亦屬見道等也。雖然讓初釋不雲歟。只與初釋趣。相替之所許釋也。次初釋雲據不出觀。述真相別起事。更非後釋趣。只就初反十六心觀門。以一入觀為名見道之由。真相別起之故。相見後時修。有名修道之門(為言)。不入重反之類也。   若依此料簡者。疏釋與燈同異難知。只雲不是相違。不釋其由之故也。如此本書不述其意事。末師釋顯事。常事也。仍本疏如燈存二之趣歟。燈釋顯其意也。   已上一義畢。出一心三心非安立觀門者。重修事雖及論義。十六心重反不及異義。仍致此料簡畢。   已上長弘律師義也。   同學抄及瑜伽論五十五卷文。略纂十四。遁倫記十五卷釋。並顯揚論十七。雜集論九。唯識論九卷文。述記九末。義燈七。演祕七卷釋等。併讓文義抄第三帖。省略之畢。至要之時可引見之。   疏三下雲。一依唯識等五位之中。即當初位。言五位者○三通達位。即是見道。謂初入地二種見道。四修習位。始從初地第二住心。乃至金剛無間心位。名無修道(文)。   鈔十上雲。言一依唯識五位者。即論第九第十總有五頌。位各一頌○三通達位。頌雲。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下論文雲。加行無間此智生時。體會真如。名通達位。初照理故。亦名見道。四修習位。頌曰。無得不思議。是出世間智。捨二粗重故。便證得轉依。釋曰。從初入地二見道後住心已去。名修習位。論曰。菩薩從前見道起已。為斷餘障證得轉依。複數修習無分別智(文)。   私雲。疏鈔今解釋同相見道見道所攝雲事分明也。   刊五雲(無釋)。   問。七地中勝解行地者。可通地前三賢位耶。答。可通地前三賢位也。兩方。若通地前三賢位者。披至相寺大師定判。明七地中解行地雲。即十行十迴向(文)。如此釋者。不通地前三賢位之旨分明也。若依之爾者。清涼大師引瑜伽論說。述七地相之時。勝解行地可通地前三賢位(見)。如何。   答。種姓勝解行等七地中。勝解行地者。可通地前三賢位也。故地持論中。上卷釋十二住中解行住雲。是菩薩初發心未得淨心地。未得淨心地菩薩所有諸行。是名解行住(文)。下卷明七地中解行地雲。解行住名解行地(文)。瑜伽論中。上卷述十二住中勝解行住雲。謂諸菩薩從初發心乃至未得清淨意樂。所有一切諸菩薩行。當知皆名勝解行住(文)。下卷說七地中勝解行地雲。勝解行住名勝解行地(文)。任此等論文。種姓勝解行等七地中。勝解行地者。通地前三賢位雲事。甚炳然也。故清涼大師。上文解十二住中勝解行住雲。謂從初發心乃至未得清淨意樂所有一切菩薩行是(文)。下文釋七地雲。一種性地。二勝解行地。三淨勝意樂地。即前三住。七地中種性等初二三地。即指十二住中前三住。今此定判專順地持·瑜伽兩論文也。但於至相寺大師孔目章釋者。實為難思。若夫以菩薩地前相配種性解行二地之時。且作一往釋歟。故瑜伽論遁倫記中。引測法師釋雲。菩薩所應眾多善法於彼現行等者。有兩解。初雲。十住已前菩薩。名住種性住。約未發心前。於福分善根中所應現行者。依彼亦有能現行義。若已發心則不現行。二雲。十住菩薩亦名種姓(文)。今此第二釋意。同孔目章釋歟。   疏三下雲。三依瑜伽四十七說十二住。當其第二之初。言十二者。一種姓住。謂彼菩薩性自仁賢。性自成就菩薩功德。任持一切佛法種子。性離粗垢。不能現起上煩惱纏。二勝解行住。謂從初發心乃至未得清淨意樂。所有一切菩薩行是。三極喜住。四增上戒。五增上心。六七八三名增上惠。分成三種。謂六覺分相應增上惠住。七諸諦相應增上惠住。八緣起流轉止息相應增上惠住。九無相有功用住。十無相無功用住。十一無礙解住。十二最上菩薩住。十三最上如來住。言十二住。就菩薩說。加後如來為十三住。第二即是三賢。第三已去如次十地。四亦依瑜伽及顯揚第七。於十三住建立七地。一種姓地。二勝解行地。三淨勝意樂地。即前三住。四行正行地。謂從第四乃至第九住。五決定地。即第十住。六決定行地。即第十一住。七以後二住為到究竟地。前六唯菩薩。第七菩薩如來雜立為地(文)。   鈔十上雲。言三依瑜伽等者。彼立五性種姓。即是菩薩種姓也。二即是前四中初一。餘可知。言四亦依瑜伽。即四十九論(文)。   刊五雲(無釋)。   孔目二雲(七士夫趣章)。七地者。如地持論說。一者種姓地。即十解已前。二者解行地。即十行十迴向。三者淨心地。即初地。四者行跡地。即二地至七地。五者決定地。即八地。六者決定行地。即九地。七者畢竟地。即十地如來地。以因果究竟合名畢竟地(文)。   地持論九雲(次法方便處住品)。雲何種姓住。是菩薩性自賢善。性自能行功德善法。性賢善故。率意方便。諸善法生不待思惟。然後乃得。種性菩薩。是一切佛法種子。一切佛法種子在於身中。離粗煩惱。種姓住菩薩雖起上煩惱纏。終不能行五無間業。及斷善根種性義。如種性品說。是名種姓住。雲何解行住。是菩薩初發心未得淨心地。未得淨心地菩薩所有諸行。是名解行住(文)。   義記五上雲。解種性中。初問起發。次釋其相。後牒指前下總結之。雲何問也。釋中有三。一明種性修心純熟。二明種性行因圓備。三明種性粗過永離。就初段中。性賢善者。離過心成。性能行者。集善心成下顯之。明由離過發生善行。性賢善故牒前離過。率意方下。明前集善性能行也。種菩薩是佛種處佛法種子在身中者。是第二明行因圓備。離粗惱下。是第三段粗過永離煩惱也。雖起已下。明離業也。五逆罪名五無間業。何者。五逆所謂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此五種具四義故名為無間。一種果無間。捨此身已直入阿鼻中。無間攝故曰無間。二身報無間。阿鼻大城縱廣八萬四千由旬。一人入中身亦遍滿。第二人入身亦遍滿。間無空處故曰無間。若造一逆生阿鼻獄。壽命一劫無間攝故曰無間。四苦受無間。造此逆罪生阿鼻獄。苦受相續中無間攝故曰無間。及斷善相阿闡提也。種性菩薩終不行此。上來釋竟。種性如前種性品者。牒以指前。以指前故下。餘幡中不復釋之。是名下結。釋解行中。初先正解。種性已下因明解行趣地方便乘明諸地方便之義。前中先問。初發下釋。初發心者。當相辨釋。未得淨心對後辨異。未得淨心所有行下。牒以結之(文)。   私雲。造五無間業必墮阿鼻地獄中雲事。並一人入阿鼻地獄中。身亦遍滿雲事。可疑之。   地持論十雲(畢竟方便處地品)。如上所說十三住。次第為七地。六是菩薩地。一是菩薩如來共地。一者種性地。二者解行地。三者淨心地。四者行跡地。五者決定地。六者決定行地。七者畢竟地。種性住名種性地。解行住名解行地(文)。   義記五下雲。種性名種性下。第四略辨前四可解(文)。   瑜伽論四十七雲(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第二持隨法瑜伽處住品)雲何菩薩種姓住。雲何菩薩住種姓住。謂諸菩薩住種姓住。性自仁賢。性自成就菩薩功德。菩薩所應眾多善法。於彼現行亦有顯現。由性仁賢。逼遣方便。令於善轉。非由思擇。有所制約。有所防護。若諸菩薩住種姓住。持一切佛法種子。於自體中於所依中。已具足有一切佛法一切種子。又諸菩薩住種姓住。性離粗垢。不能現起上煩惱纏。由此纏故。造無間業。或斷善根。如種姓品所說種種住種姓相。於此菩薩種姓住中。亦應廣說。應如實知。是名菩薩種姓住。雲何菩薩勝解行住。謂諸菩薩從初發心乃至未得清淨意樂。所有一切諸菩薩行。當知皆名勝解行住(文)。   略纂十二雲(無釋)。   遁倫記十一雲。種姓住中。雲何菩薩種姓住者。問種姓體。雲何菩薩住種姓住者。問能住人。答中則以三義通答前兩問。初修性福善。二明已具佛法種子。三明性離粗垢無間業等。前中景雲。謂諸菩薩住種姓住性自仁賢成熟乃至眾多善法者。成種子也。於彼現行亦有顯現者。十信已前在流轉位。由種姓力令彼行者。數起福分善。非起解脫分善。若起解脫分善。則入十信。十信則是解行住收。非種姓住故。下文中明解行位雲。從初發心乃至未得清淨意樂。所有眾行。一切皆勝解行位。故知種姓住中所起眾善。並是福分非疑。由性仁賢逼遣方便至非由思擇等者。由種姓力逼修福分善等。測雲。菩薩所應眾多善法於彼現行等者。有兩解。初雲。十住已前菩薩名住種姓住。約未發心前。於福分善根中所應現行者。依彼亦有能現行義。若已發心則不現行。二雲。十住菩薩亦名種姓。於所應善法者。則是有漏六波羅蜜。若依前解。與攝論少不同。攝論約三僧祇分為三位五人。依此三位五人為十二住。彼種姓住據已發心。此雲種姓是未發心。故不相當。三藏勘梵本攝論。全無十二住文。故不須會釋。據攝大乘論亦是經文。驗知真諦三藏所翻謬也。論雲任持一切佛法種子於自體中者。景雲。此語是總。於所依中已具足有者。此就別指。則賴耶中持彼種子名所依中。測雲。此與上明種姓中六入殊勝展轉相續無始法爾。其義一也。於自體中於所依中。猶是攝論依本識中也。種子所依有二。一真實理門。則依阿賴耶。二隨轉理門。則依五蘊身住。次雲性離粗垢乃至造無間業等者。景雲。種性菩薩雖復在凡流轉。不起猛利粗嗔造五無間邪見斷善。但闍王殺父達多出佛身血等者。並是久學菩薩權現同凡。引接造五逆人令其改悔。泰雲。種姓有二。一性種姓。謂無始凡夫有大乘姓者。亦造無間斷善。二習種姓。謂在十信前發菩提心及十信位。今明習種姓故。性離粗垢。勝解行中。雲從初發心乃至名解行住。出其行位。測雲。述兩釋。一雲。十信已上皆名發心住。一雲。十解已上方名發心(文)。   瑜伽論四十九雲(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第三持究竟瑜伽處地品)如前所說十三住中。應知隨彼建立。七地前之六種唯菩薩地。第七一種菩薩·如來雜立為地。何等為七。一種姓地。二勝解行地。三淨勝意樂地。四行正行地。五決定地。六決定行地。七到究竟地。如是七種菩薩地中。最後一種名為雜地。前種姓住名種姓地。勝解行住名勝解行地(文)。   略纂十二雲。論解七地中。雲第七如來等雜立為地者。前名第七唯在第十地。今何以通取者。據實通在佛中。前唯約因位故。略不明佛也。今實錄之。故兼取佛(文)。   遁倫記十二雲。前中第七一種菩薩如來雜立為地者。前明第七唯在第十地。今何以通取者。據實通在佛中。前唯約因位故。略不明佛也。今實錄之。故兼取佛(文)。   問。清涼大師依仁王經意。十三法師中可取佛果耶。進雲。疏雲。而佛非十三之數(文)。付之。十三法師者。廣可亙因果二位。何不取佛果哉。是以披探玄記餘處釋雲。仁王經有十三種法師。謂十二住及佛是也(文)。師資解釋豈非相違哉。   答。仁王經意。以三賢十地立十三法師也。故清涼大師釋雲。依仁王下卷說十三法師各住一位。即當第一。言十三者。一習種性。二性種性。三道種性。四善覺摩訶薩。五德惠。六明惠。七爾焰。八勝達。九常現真實。十玄達。十一等覺。即八地。十二惠光神變。即當九地。十三觀佛菩薩。義當十地及等覺。而佛非十三之數(文)。加之嘉祥大師解仁王經大牟尼言有修行十三觀門之文。廣疏(下)雲。十三觀門者。謂三賢十聖為十三(文)。略疏雲。言十三門者。謂三賢十聖以為十三門(文)。此等釋意。宛同清涼大師定判。尤可為指南實義也。何況仁王經中說十三法師雲。汝等大眾應如佛供養(文)。若十三法師中取佛果者。不可雲應如佛供養哉。是以香象大師梵網經疏中。解彼經(下)見一切疾病人應供養如佛無異八福田中看病福田第一福田之文。破有人八福田中取佛果之義雲。既言如佛無異。復言八中第一。明知非是後二種八。此應是初八之內方為第一也(文)。准而思之。既雲汝等大眾應如佛供養。明知十三法師中不取佛果雲事。但於探玄記餘處釋者。經文慥不指其體故。且作一相之釋。更非再往之義歟。   疏三下雲。五依仁王下卷說十三法師各住一位。即當第一。言十三者。一習種性。二性種性。三道種性。四善覺摩訶薩。五德惠。六明惠。七爾焰。八勝達。九常現真實。十玄達。十一等覺。即八地。十二惠光神變即當九地。十三觀佛菩薩。義當十地及等覺。而佛非十三之數(文)。   鈔十上雲。言五依仁王下卷說十三法師者。即奉持品。彼新經文。初三名同。從初地已去。皆牒地名。今云爾者。名異義同。言善覺者。初證真如得無分別智故。二地戒德清淨入修惠故。三地聞持發惠光故。故舊為明地。四地是焰惠故。亦云爾焰亦云所知燒。於所知惠焰增故。五地入真達俗為難勝故。六地般若。寔智常現前故。七地依空涉有為玄達故。八地得一切法如寔覺故。九地善惠具四十辯。普應多會。使情非情皆說法故。十三菩薩地。盡入佛境故(文)。   玄八雲。仁王經有十三種法師。謂十二住及佛是也(文)。   疏五下雲。仁王經說十三法師。如來滅後流化不絕。亦名法師(文)。   演義鈔十三上·刊定記八(無釋)。   梵網經下雲(盧捨那佛說菩薩心地法門品)。若佛子。見一切疾病人。應供養。如佛無異。八福田中。看病福田第一福田(文)。   疏下雲。八福田者。有人云。一造曠路美井。二水路橋樑。三平治嶮路。四孝事父母。五供養沙門。六供養病人。七救濟犯厄。八設無遮大會。未見出何聖教。有雲。供養三寶為三。四父母。五師僧。六貧窮。七病人。八畜生。亦未見教。賢愚經雲。施五人得福無量。一知法人。二遠行來人。三遠去人。四飢餓人。五病人。是以三寶亦為八種。既言如佛無異。復言八中第一。明知非是後二種八。此應是初八之內方為第一也(文)。   仁王經下雲(受持品)。大牟尼言。有修行十三觀門。諸善男子。為大法王。從習忍至金剛頂。皆為法師。依持建立。汝等大眾應如佛供養而供養之。應持百萬億天華天香而以奉上(文)。   廣疏下雲。就初略答中有三。初佛答。勸修觀門略歎其德文雲十三觀門者。謂三賢十聖為十三。前之四忍各有三品。以為十二。寂滅忍下。忍為十三。從習已下。第二辨位。習忍者即習種性。至金剛頂者。即十地。標初舉後。中間十一略不具列。依持建立者。明十三種合可依止。汝等下。第三初大眾如法供養文。雲應如佛供養者。教其重敬供養也。故二諦品雲。一念信波若。當知是人即是如來。況乃十三法師不應如佛供養也(文)。   略疏雲。然初略中言十三門者。謂三賢十聖以為十三門。文相可知(文)。   仁王經下雲(受持品)。復次觀佛菩薩住寂滅忍者(文)。   廣疏下雲。就初明地中功能有四。第一觀佛者。法雲地名也。第二住寂滅忍者。標忍名也。此第十地共佛同在一忍。合為第十三法師也。言住寂滅忍者。若就其別。唯取第十下品寂滅忍。若就其通明。佛及菩薩皆立寂滅忍也(文)。   尋雲。如此釋者。以第十地及佛果。合為第十三法師(見)。如何。   答。上文疏雲。謂三賢十聖為十三。故以佛果不可為第十三法師雲事炳然也。其旨如上成之。但於今釋者。尤似難思。可問本宗人也。試且會之雲。以第十地及佛果同為寂滅忍故。雲此第十地共佛同在一忍也。其中以第十地下品寂滅忍為第十三法師故。釋合為第十三法師也歟。下文雲言住寂滅忍者若就其別唯取第十下品寂滅忍者。別舉為第十三法師之寂滅忍。雲若就其通明佛及菩薩皆雲寂滅忍者。總出上下品寂滅忍也。   問。清涼大師依仁王經意。寂滅忍可有中忍耶。進雲。清涼大師釋雲。寂滅忍各有上中下(文)。付之。依清涼解釋見仁王經文說。寂滅忍上下全無有中忍。是以披探玄記餘處定判。依仁王經。或雲第十地及佛地名寂滅忍。或述。後一唯分二謂因果。何況勘清涼大師處處解釋。或釋十地及佛得寂滅忍。或判於寂滅忍唯有上下。若爾清涼大師。寂滅忍各有上中下之一處釋。非只背本經說。違宗家釋。自解釋。豈不致相違哉。   答。仁王經中。文雖無等覺之名義。亦見等覺之旨故。處處之釋其趣相替也。若就名言雲之者。不立等覺之名故。寂滅忍者唯限第十地·佛地二位。不可有中忍也。疑難之中所被出彼經文並香象·清涼解釋。即述此門意也。若依實義論之者。可有等覺位故。寂滅忍亦立中忍雲意可有也。故見彼經處處之文。觀空品雲。金剛菩薩得理盡三昧故(文)。菩薩教化品雲。復次寂滅忍。佛與菩薩同用此忍。入金剛三昧。下忍中行名為菩薩。上忍中行名為薩波若。受持品或雲。諸善男子。為大法王。從習忍至金剛頂。皆為法師。依持建立(文)。或雲。復次觀佛菩薩住寂滅忍者(乃至)。登一切法解脫住金剛臺(文)。圓測法師釋此文雲。住金剛臺者。金剛三昧。正明等覺(文)。行信法師解此文雲。住金剛等者。金剛三昧。即等覺位也(文)。加之勘諸師解釋。文句(四)中引有人義雲。花嚴·瓔珞·仁王·攝大乘·十七地論五。凡夫等皆有五十二位(文)。義燈中述自正義雲。仁王·花嚴·優婆塞戒經等。皆有四十二賢聖。不說五十(文)。任此等經文並解釋。仁王經意立等覺為別位之旨分明也。一經中有此二門故。經文解釋更非相違歟。   疏三下雲。六依仁王上卷五忍之中。此當伏忍之下。言五忍者。謂伏忍·信忍·順忍·無生忍·寂滅忍。各有上中下。如次配三賢十地等覺妙覺(文)。   演義鈔十上·刊定記五(無釋)。   花嚴經二十七雲(十地品)。無生法忍雖未現前。心已成就明利順忍(文)。   玄十二雲。言無生忍未現前者。以七八地上是無生忍位此地非彼故雲未現。然順彼忍故名順也。理實初地亦得無生。為寄五忍以配諸地故作是說。謂地前名伏忍。初二三地寄在世間名為信忍。四五六地寄二乘位名為順忍。七八九地是菩薩位名無生忍。十地及佛因果究竟名寂滅忍。此地是順忍中上品故名明利(文)。 華嚴經三十七雲(十地品)。得明利隨順忍。未得無生法忍(文)。 疏七下雲。仁王經中說有五忍。謂伏·信·順·無生·寂滅。前四各有下中上品。地前但得伏忍。三品九地如次配次三忍。十地有佛得寂滅忍。若瓔珞經。開出等覺則亦有三品(文)。 鈔十六上雲。仁王下。第二彰忍數類。仁王五忍歷位俱成十四。瓔珞加一。五忍之相菩薩差別中當影出之(文)。 刊十一雲。未得無生忍者。以七地已上是無生忍位此非彼地故雲未得。然此順彼名為隨順。理實初地即得無生。為寄五忍配諸地故。分滿異故。謂仁王經說三賢位中名伏忍。初二三地名信忍。七八九地故名無生忍。十地及佛地名寂滅忍。若瓔珞經。寂滅忍位亦有三聖。謂於前二加等覺故(文)。 疏八上(十定品處)雲。是以諸教開合不同。仁王等合此勝進入於十地。是以不立等覺故。教化品中約五忍分位。於寂滅忍唯有上下。下忍中行名為菩薩。即第十地。上忍中行為薩婆若。此謂如來。若依瓔珞。開此勝進為無垢地。即是等覺。然等覺照寂。妙覺寂照。又賢聖學觀品中。說六種性及六堅六忍等(文)。 鈔十八上雲。是以諸教下。二引教成立。雖有開合。疏意扶開。故下結雲有等覺明矣。引二經一論文有二節。二經一開一合。一論具於開合。言六種性及六堅六忍等者。即彼經第一品。當第三賢聖覺觀品。經雲。佛子。六佛性者。是一切菩薩功德瓔珞莊嚴。菩薩二種法身。菩薩所著百萬阿僧祇功德行瓔珞。若一切菩薩不入瓔珞功德門。得入正位者。無有是處。佛子。六種性者。所謂習種性。性種性。道種性。聖種性。等覺性。妙覺性。釋曰。一習種性即十住。二性種性即十行。三道種性即十迴向。四聖種性即十地。五六可知。復名六堅者。謂信堅·法堅·修堅·德堅·頂堅·覺堅·頂堅即等覺。覺堅即妙覺。言六忍者。經雲。復名六忍。信忍·法忍·修忍·正忍·無垢忍·一切智忍。而言等者。等取六惠六觀。經雲。復名六慧。聞慧·思慧·修慧·無相慧·照寂慧·寂照慧·復名六觀。住觀·行觀·向觀·地觀·無相觀·一切種智觀。亦有相承說於六定。瓔珞無文。言六定者。一習相定。二性定。三道慧定。四道種慧定。五大慧定。六正觀定。此五種六皆以第五當於等覺故有明矣(文)。 刊十二雲。問。勝進等覺。今此依何。答。二俱無礙。所以然者。此但名殊而行相無別。約開合故諸教說異。謂仁王經以第十地位後二行合故。不立勝進。亦無等覺。故彼上卷教化品雲。五忍是菩薩法。伏忍上中下。信忍上中下。順忍上中下。無生忍上中下。寂滅忍上中下。乃至雲。寂滅忍佛與菩薩同用此忍。入金剛三昧。下忍中行名為菩薩。上忍中行名為薩波若。共觀第一義諦。釋曰。寂滅忍既唯有上下。佛與第十地同用此忍。即明不立等覺位也。若依本業經。開彼二行立等覺位。故彼上卷初品。諸菩薩請雲。開示我意。佛本瓔珞。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無垢地。妙覺地。為我說要等(云云)。又賢聖學觀品雲。六種性者。所謂習種性。性種性。道種性。聖種性。等覺性。妙覺性。復名六堅。六忍。六惠。六觀。並十住等六位名。總有六六三十六名。各各差別(文)。 玄十五(十忍品處)雲。四種類者○或五謂地前名伏忍。初二三地名信忍。四五六地名順忍。七八九地名無生忍。第十地及佛地名寂滅忍。此依仁王經○或十四。依仁王經。五忍中前四各分三。謂上中下。後一唯分二。謂因果(文)。 疏八下雲。雖是一智。隨義別說二三四五等(文)。 鈔十八上雲。言五忍者。即仁王經。一伏忍等如十地。而言等者。乃有多義。一等六忍。如瓔珞說。十定初已引○或說十四十五。如仁王·瓔珞。並如十住十地品引(文)。 刊十二雲(十忍品處。無釋)。 仁王經上雲(觀空品)。金剛菩薩得理盡三昧故(文)。 廣疏上雲。金剛菩薩得理盡三昧者。十地菩薩照窮因盡故雲理盡也(文)。 略疏雲。金剛菩薩得理盡三昧者。十地菩薩照窮因盡故雲理實也(文)。 仁王經上雲(菩薩教化品)。佛言大王。五忍是菩薩法。伏忍上中下。信忍上中下。順忍上中下。無生忍上中下。寂滅忍上中。名為諸佛菩薩修般若波羅蜜(文)。 廣疏中雲。就前略中有二意。初生起。二立五忍意。初生起者。伏忍上中下即是得聖方便行。二信忍上中下即是入聖之初門。三順忍上中下即是順無生之近緣。四無生忍上中下即是向果之功能。五之滅忍上下即是因果合說。就立五忍意有三段。初五忍是菩薩法。標五忍屬人。二伏忍上中下下。出五忍位。名為諸佛菩薩下。第三結釋。初文可知。第二出位中。伏忍上中下者。習忍下·性忍中·道種忍上。在三賢位。信忍上中下。初地下·二地中·三地上。順忍上中下。四地下·五地中·六地上。無生忍上中下。七地下·八地中·九地上。寂滅忍上下。十地下·佛地上(文)。 略疏雲。就前略中。五忍是菩薩法。總標五忍屬人也。伏忍上中下者。習忍下品。性忍中品。道種上品。此列得聖方便之行。在三賢信也。信忍上中下者。初地下品。二地中品。三地上品。即是入聖初門也。順忍上中下者。四地下品。五地中品。六地上品。即是順無生近緣也。無生忍上中下者。七地下品。八地中品。九地上品。即是向果之功能。寂滅上下者。十地下品。佛地上品。即是因果合說(文)。 仁王經上雲(菩薩教化品)。復次寂滅忍。佛與菩薩同用此忍。入金剛三昧。下忍中行名為菩薩。上忍中行名為薩婆若(文)。 廣疏中雲。初文雲佛與菩薩同用此忍者。是法雲地菩薩。依地論。斷於諸法中不得自在障。為無礙道。佛者一切智一切種智依止智體圓滿。名解脫道。前之四忍斷生死未盡。不得寂滅之名。第二明行差別。入金剛三昧下忍中行名菩薩者。此定堅固永不退。名金剛三昧。無礙道因位所攝名下忍。依地經。攝報果得十不可說佛土微塵三昧等。上忍中行名薩婆若者。解脫道果位所攝。名為上忍。薩婆若者。此雲一切智。此忍因果位別。唯分上下二品。前之四忍同是因位故。各分三品。此無差別中作差別名。不可定執。此處五忍是通名。若忍通因果無礙解脫。皆名為忍。不同小乘唯見道無礙八忍等(文)。 略疏雲。就明寂滅忍中。佛與菩薩同此忍者。是法雲地菩薩。佛者一切智一切種智也。下明行差別。入金剛三昧下忍名菩薩者。此定堅固永不退故名金剛三昧也。上忍中行名薩婆若。此雲一切智。此忍因果位別。唯分上下。前之四忍同是因位故名分為(文)。 仁王經下雲(受持品)。大牟尼言。有修行十三觀門。諸善男子。為大法王。從習忍至金剛頂。皆為法師。依持建立(文)。 廣疏下雲。就初略答中有三。初佛答。初修觀門略歎其德文。雲十三觀門者。謂三賢十聖為十三。前之四忍。各有三品。以為十二。寂滅忍下忍為十三。從習忍已下。第二辨位。習忍者即習種。至金剛頂者。即十地。標初舉後。中間十一略不具列。依持建立者。明十三種合可依止(文)。 略疏雲。然初略中言十三門者。謂三賢十聖以為十三門。文相可知(文)。 仁王經下雲(受持品)。復次觀佛菩薩住寂滅忍者○登一切法解脫住金剛臺(文)。 廣疏下雲。就初明地中功能有四。第一觀佛者。法雲地名也。第二住寂滅忍者。標忍名也。此第十地菩薩佛同在一忍。合為第十三法師也。言住寂滅忍者。若就其別。唯取第十下品寂滅忍。若就其通明。佛及菩薩皆雲寂滅忍也○第四障位分齊高極者。文雲登一切法解脫住金剛臺者。第十地以為金剛臺也。亦可。此句舉果顯因名佛。以為金剛臺。以彼十地因滿故。佛住金剛臺果也(文)。 略疏雲。就初中言寂滅忍者。是寂滅忍下品也○登一切法金剛臺者。以第十地為金剛臺也(文)。 仁王經下雲(受持品)復有十億菩薩。登金剛頂成正覺(文)。 廣疏下雲。復有十億菩薩下。第六十億菩薩成佛(文)。 略疏雲(無釋)。 文句四雲。有人引華嚴·瓔珞·仁王·攝大乘·十七地論五。凡夫等皆有五十二位。地前有四十心。何不用之。此人謬引華嚴。華嚴不明十信。縱使諸部明。地前四十心位者皆非斷道。何因用此解開佛知見。皆漫語耳(文)。 疏記四雲。有人引花嚴等者。他人意者。卻責諸師地前有此四十心位。何不用釋開佛知見。而但用地前三十位耶。破有二失。一者謬用。花嚴十信一一者。賢位非佛知見。言花嚴不明十信者。古人亦以花嚴住前修十梵行空。即入初住時十梵行空對十信位。今文破者。經無信名故雲無也。攝大乘等位具如釋籤所引。恐是十地論。剩七字(文)。 義燈七雲。西明釋雲。十信已前名性種姓。十行已上名習種姓。又解。仁王第一十住·十行·十迴向。如其次第。習·性·及道。菩薩本業經亦同。不說十信為習種姓。而仁王言伏忍聖胎三十人者。且舉方便說十信。非即十信為習種姓。又信有二種。一位地十信。即在十住前。故本業經雲。未上住前。有十位名字菩薩。常行信等十心。二行解十信。通十住已上。即十住·十行。十迴向。如次配屬習·性·道種三位菩薩。說位地信非名種習。今謂不然。初判十行已上方名習性。十住菩薩豈非習收。又雲。仁王第一十住·十行等。如次習·性等。本業經同。不說十信者。不然。仁王第一無別十住·行·迴向名。即信·止·堅。如次配習·性·及道種。不可違文判十信等是三方便非住等收。本業經等不說十信名者。依總住說。不論別行。據十信是十住所收。有別說者。以初住難離出十信。如四善根內門難故。第十迴向位中別開善根。既迴向收。十信定是十住所攝。仁王·華嚴·優婆塞戒經等。皆說四十二賢聖。不說五十(文)。 問。瓔珞經意。以十信可立別位耶。答。瓔珞經大宗以十信不立別位也。兩方。若以十信立別位者。任清涼大師依瓔珞四十二賢聖之定判。以十信不立別位(見)。若依之爾者。見探玄記餘處解釋。或雲。依瓔珞本業等。亦有七位。一十信。二十住。三十行。四十迴向。五十地。六等覺。七妙覺。或述。如瓔珞經。地前信等四位。如次已作鐵·銅·銀·金四輪王故。若以地前四位寄四輪王報者。豈非十信立別位哉。例如仁王經。如何。 答。案瓔珞經。大宗立四十二位賢聖。以十信不為別位也。故勘瓔珞經文。或處處列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無垢地·妙覺地。無舉十信。或雲。未上住前。有十順名字菩薩。常行十心。所謂信心·念心·精進心·定心·惠心·戒心·迴向心·護法心·捨心·願心。佛子。修行是心·。若經一劫二劫三劫。乃深入初住位中。住是位中。增修百法明門。所謂十信心。信心有十故。修行百法明門。常發無量有行無行大願。得入習種性中。以十信為位之方便。不立別位。或立習種性·性種性等六種性。信堅·法堅等六堅。信忍·法忍等六忍。聞慧·思慧等六慧。習相定·性定等六定。住觀·行觀等六觀。唯取三賢十地等·妙二覺。施設六位故。探玄記餘處中。雲若約終教此信但是十住位之方便自無別位故本業經雲。引此文畢。結釋故知無位但是方便行也。述又准六種性·六忍·六慧等文故亦是成證。引六種性等之文。證十信不立別位之義。清涼大師餘處。判六堅順位本業上卷以三賢十聖等妙二覺為六。同依此文成十信不立別位之旨也。加之重披經文。或立銅寶瓔珞·銀寶瓔珞·金寶瓔珞·琉璃寶瓔珞·摩尼寶瓔珞·水精寶瓔珞·六輪王位。不出鐵輪王位。或雲。第四十一地心者。名入法界心(乃至)。第四十二地。名寂滅心妙覺地。或說。汝聞上四十二賢聖因果明觀法門。一切大眾皆應發三菩提心。不立五十二位。依之清涼大師釋雲。依瓔珞四十二賢聖位(文)。依此等文。瓔珞經意。以十信不立別位雲事炳然也。但於探玄記餘處依瓔珞本業等亦有七位等之釋者。理實而言。彼經意雖十信非位。為位之方便故。且雲亦有七位。舉十信歟。委悉雲之者。如清涼大師釋。可雲依瓔珞六位及信也。次於探玄記餘處如瓔珞經地前信等四位等之釋者。勘瓔珞經釋義品文。述上品十善作鐵輪王之旨故。且依今一文作此釋歟。仁王經大宗雖十信不立別位。探玄記餘處。依上品十善鐵輪王等之一文。釋又仁王經第四輪王報謂鐵銅銀金以此教義故知十信亦是位也。准此釋可思之歟。   疏三下雲。八依瓔珞。四十二賢聖位。當於下賢十住以不立十信。十信攝在十住中故。九依瓔珞。六種性亦當第一。言六性者。一習種性。二性種性。三道種性。四聖種性。五等覺性。六妙覺性(文)。   演義鈔十上·刊定記五(無釋)。   玄四(明難品處)雲。四定位者。此十信法於始教中自是位○又仁王經寄四輪王報。謂鐵銅銀金。以此教義故知。十信亦是位也。若約終教。此位但是十住位之方便。自無別位故。本業經雲。未上住前。有此十心名字。謂一信心。二念心。三精進心。四慧心。五定心。六不退心。七迴向心。八護心。九戒心。十願心。增修是心。一劫二劫三劫。乃得入初住中。心心有十。增成百法明門。名入習種性中。故知無位。但是方便行也。又准六種性六忍六惠等文故。亦是成證。又仁王但言三賢十聖。不言四也。又此經中後四位皆有入定。出已列十名。辨十義等。唯信中無此。故得知也(文)。   疏三上雲。又正答十信故。下三品來也(文)。   鈔八下雲。二又正答十信下。即疏意別明答信。以第二會初十問脫信門故。今三品答之不答住也。然賢首意。始教別開信位○又仁王經寄四輪王。謂鐵銅銀金。以上教義故。十信亦位也。若終教。十信但是十住方便。自無別位。謂仁王釋三賢。雲十信十止十堅心。十信即住故(文)。   刊四雲。然十住令攬十信以成故。將答住。先明信也。仁王教化品雲。伏忍聖胎三十人。十信十止十堅心(文)。   華嚴經二十雲(金剛幢菩薩迥向品)。善能示現七丈夫趣具足無上丈夫正法(文)。   玄八雲。又七丈夫趣者有四說○四依瓔珞·本業等。亦有七位。一十信。二十住。三十行。四十迴向。五十地。六等覺。七妙覺(文)。   華嚴經二十七雲(十迥向品)。巧能顯示七丈夫道具足諸佛善丈夫種(文)。   疏五下雲。然七丈夫總有多說○四依瓔珞。六位及信即上生聖賢家也(文)。   鈔十二下雲(無釋)。   刊八雲。七丈夫者。古來三說○一雲。依本業經。分因果位地亦有七類丈夫。一十信。二十住。三十行。四十迴向。五十地。六等覺。七妙覺(文)。   華嚴經二十五雲(十地品)。菩薩住歡喜地。多作閻浮提王(文)。   玄十一雲。前中問。此王身是實是權。答。若約初教。未離分段。應是實報。然其所受非唯此身故。雲多作不言純也。以生淨土受彼身故。又是應化。以有妻子非實身故。若約終教。初地以上捨分段故。變易微細非此身故。安立十王為別十地。非謂十地如實為王。如瓔珞經。地前信等四位。如次已作鐵銅銀金四輪王故。豈可十信已作閻浮王。今至初地還作彼王。故知前寄四王以別四位。今寄十王以別十地。故不相違(文)。   花嚴經三十四雲(十地品)。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初地。多作閻浮提王(文)。   疏六下雲。今初閻浮王者。即鐵輪王。然瓔珞·仁王。地前四位已配四輪。今在初地方作鐵輪。正明皆寄。不可定報(文)。   鈔十四下雲(無釋)。   刊九雲。前中閻浮王身具足二義。一上二勝(文)。   花嚴經五十八雲(離世間品)。常隨順住六堅固法(文)。疏九下雲。六堅順位。本業上卷。以三賢十聖等·妙二覺為六。謂信堅·法堅·修堅·德堅·頂堅·覺堅·亦名六忍。謂信·法·修·正·無垢·一切智。復名六慧。謂聞·思·修·無相·照寂·寂照。復名六觀。謂住·行·向·地·無相·一切種智。亦即六性。謂習種性等。一切諸佛無不入此故常隨順(文)。   鈔十九下雲。疏六堅順位等者。十忍品初已廣引瓔珞明畢(文)。   刊十四雲。堅者本業上卷雲。解·行·迴向·十地·等覺·妙覺。釋曰。准此六堅即明。此經從十地已後至佛不思議法品已前中間諸品。並是等覺位也。承前諸德判。十地已後諸品。但是十地勝進行。無等覺位者。正由不見此文及本業經故。此中今正是等覺位也。又此六堅亦名六種姓六忍六慧六觀。六堅謂堅信·堅法·堅修·堅頂·堅覺也。六種性謂習種性·性種性·道種性·聖種性·等覺性·妙覺性。六忍謂信忍·法忍·修忍·正忍·無垢忍·一切智慧忍。六慧謂聞·思·修·無相·照寂·寂照。六觀謂十住觀·十行觀·十迴向觀·十地觀·無相觀·一切種智。廣說如彼(文)。   六十花嚴經四十三卷無常隨順住六堅固法之文故。隨探玄記十七之內亦無釋也。   菩薩瓔珞本業經上雲(眾集品)佛本業瓔珞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無垢地·妙覺地。為我說要斷我瑕疵及諸疑網(文)。   又雲(賢聖名字品)。汝諦受學四十二賢聖名門決定了義。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皆共同說。一而不二(文)。   又雲(同品)。爾時佛告敬首菩薩。佛子。吾今略說名門中一賢名門。所謂初發心住。未上住前。有十順名字菩薩。常行十心。所謂信心·念心·精進心·定心·慧心·戒心·迴向心·護法心·捨心·願心。佛子。修行是心。若經一劫二劫三劫。乃得入初位中。住是位中。增修百法明門。所謂十信心。心心有十故修行百法明門。常發無量有行無行大願。得入習種性中。廣行一切願(文)。   又雲(賢聖學觀品)。佛子。六種性者。所謂習種性·性種性·道種性·聖種性·等覺性·妙覺性。復名六堅·信堅·法堅·修堅·德堅·頂堅·覺堅。復名六忍。信忍·法忍·修忍·正忍·無垢忍·一切智忍。復名(六)慧。聞慧·思慧·修慧·無相慧·照寂慧·寂照慧。復名六定。習相定·性定·道慧定·道種慧定·大慧定·正觀慧定·復名六觀。住觀·行觀·向觀·地觀·無相觀·一切種智觀。佛子。一切佛及菩薩。無不入此六種明觀決定了義實相法門(文)。   又雲(同品)。佛子。汝先言雲何名字者。所謂銅寶瓔珞。菩薩字者。所謂習種性中有十人。其名發心住菩薩·治地菩薩·修行菩薩·生貴菩薩·方便具足菩薩·正心菩薩·不退菩薩·童真菩薩·法王子菩薩·灌頂菩薩。佛子。銀寶瓔珞。菩薩字者。所謂性種性中有十人。其名歡喜菩薩·饒益菩薩·無嗔恨菩薩·無盡菩薩·離癡亂菩薩·善現菩薩·無著菩薩·尊重菩薩·善法菩薩·真實菩薩。佛子。金寶瓔珞。菩薩字者。所謂道種性中有十人。其名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菩薩·不壞菩薩·等一切佛菩薩·至一切處菩薩·無盡功德藏菩薩·隨順平等善根菩薩·隨等觀一切眾生菩薩·真如相菩薩·無縛解脫菩薩·法界無量菩薩。佛子。琉璃寶瓔珞。菩薩字者。所謂聖種性中有十人。其名歡喜菩薩·離垢菩薩·明惠菩薩·焰光菩薩·難勝菩薩·現前菩薩·遠行菩薩·不動菩薩·善惠菩薩·法雲菩薩。佛子。如是百萬阿僧祇功德瓔珞。莊嚴菩薩二種法身。是四十人名為學行。入法流水中以自灌注。佛子。摩尼寶瓔珞。菩薩字者。所謂等覺性中有一人。其名金剛惠幢菩薩。住頂寂定○佛子。水精寶瓔珞內外清徹。妙覺常住湛然明淨。名一切智地。常處中道一切法上越過四魔。非有非無一切相盡。頓解大覺窮化體神。二身常住為化有緣。是故佛子。吾今略說賢聖名字。汝等受持現行化人(文)。   又雲(同品)。佛子。若退若進者。十住以前一切凡夫法中。發三菩提心。有恆河沙眾生。學行佛法信想心中行者。是退分善根。諸善男子。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修行十信得入十住○佛子。若不值善知識者。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退菩提心。如我初會眾中有八萬人退。如淨目天子法才王舍利弗等。欲入第七住。其中值惡因緣故。退入凡夫不善惡中。不名習種性人。退入外道。若一劫若十劫乃至千劫。作大邪見及五逆無惡不造。名為退相(文)。   又雲(同品)。佛子。第四十一地心者。名人法界心○佛子。第四十二地。名寂滅心妙覺地(文)。   又雲(同品)。佛子。世間果報者。所謂十住。銅寶瓔珞銅輪王。一百福子為眷屬。生一佛土。受持教行。化二天下。銀寶瓔珞銀輪王。五百福子為眷屬。生二佛土。受佛教行。化三天下。金寶瓔珞金輪王。千福子為眷屬。入十方佛土。教化一切眾生。處四天下。歡喜地。百寶瓔珞七寶相輪四天王。一萬子為眷屬。現百法身。入百佛土。化十方天下。千寶瓔珞八寶相輪忉利天王。二萬子為眷屬(文)。   同經下雲(釋義品)。爾時佛告敬首菩薩。汝先言雲何義相者。所謂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無垢地·妙覺地義相今當說(文)。   又雲(同品)。佛子。發心住者。是人從始具縛凡夫。未識三寶聖人。未識好惡因之以果。一切不識不解不知。佛子。從不識始凡夫地。值佛菩薩。於教法中起一念信。便發菩提心。是人爾時住前。名信想菩薩。亦名假名菩薩。亦名名字菩薩。其人略行十心。所謂信心·念心·進心·定心·慧心·戒心·迴向心·護法心·捨心·願心。復有十心。所謂十善法。五戒·八戒·十戒·六波羅蜜戒。是人復行十善。若一劫二劫三劫修十信。受六天果報。上善有三品。上品鐵輪王化一天下。中品粟散王。下品人中王。具足一切煩惱。集無量善業。亦退亦出。若值善知識學佛法。若一劫二劫。方入住位。若不爾者。常沒不出。住退分善根如上說。佛子。發心住者。是上進分善根人。若一劫二劫。一恆二恆三恆佛所。行十信心信三寶。常住八萬四千般若波羅蜜。一切行一切法門皆習受行。常起信心。不作邪見十重五逆八倒。不生難處。常值佛法。度多聞慧多求方便。始入空界住空性位。故名為住。空理智心習古佛法。一切功德不自造。心生一切功德故。不名為地。但得名住○是故佛子。從灌頂心進入五陰法性空位。亦行八萬四千般若波羅蜜。故名中十行○是故佛子。從真實心入眾生空無我空。二空平等無別。一觀相一合相。學習百千萬億般若波羅蜜空觀故。迴易前後心心。觀唯明明寂滅。長養上地明觀法故。迴因向果。復以無量心不捨不受故。十迴向法如是○佛子。是三十心義釋無量無邊。非一切凡夫所能思量。十方諸佛一切菩薩之所遊路。佛子。汝先言雲何名地。佛言地名持。持一切百萬阿僧祇功德。亦名生。成一切因果故名地。佛子。捨凡夫行生在佛家。紹菩薩位入聖眾中。四魔不倒。有無二邊平等雙照大信始滿。習學無生中道第一義諦觀。上至二地三地乃至第十一地。明觀法門心心寂滅法流水中。一相無相二身無方通同佛土故。名歡喜地○佛子。菩薩爾時住大寂門中品忍觀。功行滿足登大山臺。入百千三昧。集佛儀用唯有累果。無常生滅心心無為。行過十地。解與佛同。坐佛坐處○似佛非佛。一切佛等故。威儀進止一切法同。住是百千三昧中。如是佛行故。入金剛三昧。一相無相寂滅無為。故名無垢地。佛子。妙觀上忍大寂無相。唯以一切眾生緣生善法。亦自持一切功德。故名佛藏而寂照一切法。自佛以下一切菩薩照寂。是故佛子。吾昔第四禪中。為八億梵天王說寂照。如來無色無心而寂照一切法(文)。   又雲(大眾受學品)。佛告。佛子。從今身至佛身盡未來際。於其中間不得故殺生。若有犯非菩薩行。失四十二賢聖法。不得犯。能持不。其受者答言能(文)。   不故偷盜戒·不故婬戒·不故虛誑語戒·不故酤酒戒·不故說在家出家菩薩罪過戒·不故慳戒·不故瞋戒·不故自讚毀他戒·不故謗三寶戒。皆有若有犯非菩薩行失四十二賢聖法之文。可知之。   又雲(同品)。佛子。是信想菩薩。於十千劫行十戒法。當入十住心(文)。   又雲(集散品)。爾時佛告敬首菩薩及此會十四億那由他人大眾。汝聞上四十二賢聖因果明觀法門。一切大眾皆應發三菩提心○佛子。爾時十方無極佛剎一切大眾。聞佛說瓔珞中六入法門。所謂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無垢地·妙覺地。各各發無量菩提心。還歸本國(文)。   問。探玄記中雲。又七緣發心准辨(文)。爾者今此七緣發心者。唯限不退類歟。答。不限不退類也。兩方。若唯限不退類者。今此七緣發心者。出智印經·起信論說。而披彼經論說。尋七緣發心退不退相。不限不退類(見)。若依之爾者。探玄記中。釋初發心住相。引今此七緣發心。知唯限不退類雲事。如何。   答。今此七緣發心者。實出智印經並起信論說。故探玄記餘處雲。或七緣如智印經·起信論等(文)。清涼大師餘處釋雲。又起信論·智印經。有七因緣。如彼應知(文)。而勘智印經文。舉如佛菩薩發菩提心。正法將滅為護持故發菩提心。見諸眾生眾苦所逼起大悲念發菩提心。菩薩教餘眾生發菩提心。佈施時自發菩提心。見他發意隨學發心。見如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具足莊嚴若聞發心之七緣發心畢雲。如佛菩薩發菩提心。正法將滅為護持故發菩提心。見諸眾生眾苦所逼起大悲念發菩提心。發此三心。能為諸佛菩薩護持正法。又能疾得不退轉地成就佛道。初三緣發心不退轉定。又述後四發心剛強難伏不能護法。後四緣發心可退轉(見)。隨起信論中。明諸佛菩薩教令發心。或以大悲故能自發心。或因正法欲滅以護法因緣能自發心之初三緣發心。結如是信心成就得發心者入正定聚畢竟不退。釋見佛色相而發其心。或因供養眾僧而發其心。或因二乘之人教令發心。或學他發心之後四緣發心。判如是等發心悉皆不定。遇惡因緣或便退失墮二乘地。任此等經論文。後四緣發心可有退類雲事不明也。是以探玄記餘處雲。又起信論·智印經有七因緣發心。謂三賢四退。如彼應知(文)。演義抄餘處引起信論全文。成初三緣發心不退後四緣發心可退之旨也。但於探玄記中釋初發心住相。引今此七緣發心故可限不退類雲難者。泛明發心相故。雖引今此七緣發心。其中亦有退菩提心類事。非強所遮歟。   重難雲。起信論所說七緣發心中。第四見佛色相而發其心之者。可有退菩提心之類雲事。不可然。見瑜伽論(三十五)文。明四緣發心中第一發心雲。若見諸佛及諸菩薩有不思議甚奇希有神變威力。或從可信聞如是事。既見聞已便作是念。無上菩提具大威德。令安住者及修行者成就如是所見所聞不可思議神變威力。由此見聞增上力故。於大菩提深生信解。因斯發起大菩提心。是名第一初發心緣(文)。而至下文。判此四緣四因四力發心退不退相雲。若諸菩薩依上總別四緣四因。或由自力或由因力。或總二力而發心者。當知此心堅固無動。四緣之中。第一見諸佛等神變威力發菩提心之者無退(見)。若爾與起信論見佛色相而發其心之者有退雲文。豈不相違耶。   答。瑜伽論四緣發心之中。第一類雲若見諸佛及諸菩薩有不思議甚奇希有神變威力者。見諸菩薩不可思議甚奇希有神變威力。深生信解發菩提心故。永不退之也。起信論中雲見佛色相而發其心者。只見諸佛相。多不生深重信解發菩提心故。遇惡緣時退之也。故宗□起信論疏(下)雲。一觀佛色。二供大眾。三劣友勸。四學他發。此等並非菩薩悲智之心故退失也(文)。十住毘婆沙論雲。餘菩薩教令發心。見菩薩所行發心。因大佈施發心。若見若聞佛相發心。是四心多不成。或有成者根本微弱故(文)。此文意。亦纔見佛相好許發菩提心之者。根本微弱故。不成佛道雲也。   重難雲。見起信論疏釋。出不退發心緣雲。一他力。二自力(文)。案此釋意。以諸佛菩薩教令發心雲他力。以或以大悲故能自發心。或因正法欲滅以護法因緣能自發心之二緣。雲自力也。而瑜伽論(三十五)中。以自力或因力為不退緣。以他力或加行力為退緣也。若爾以他力為不退緣雲釋。豈不背瑜伽論□哉。   答。案瑜伽論意。於四緣四因之中。尤可有自力他力。四因之中。第二又諸菩薩賴佛菩薩善友攝受是名第二初發心因者。是他力發心也。即當起信論諸佛菩薩教令發心之緣。豈非不退發心之中有他力緣耶。爰知四緣四因發心甚重發心故。不由自力他力。皆是不退發心也。此外四力之中。第一自力第三因力者。甚重發心故不退也。第二他力第四加行力者。淺近發心故有退雲也。重推之。瑜伽論他力發心有退者。當起信論或因二乘之人教令發心或學他發心之類。加行力發心有退者。於現法中初親近善士聽聞正法。見佛色相供養眾僧發菩提心之類也。當起信論見佛色相而發其心。或因供養眾僧而發其心者也。重意雲。瑜伽論中。他力發心有退者。四緣四因之外他力發心也。更非四緣四因中之他力。起信論不退發心之中。諸佛菩薩教令發心者。當瑜伽論四因中第二又諸菩薩賴佛菩薩善友攝受之類也。是以彼攝四力之中他力哉。如此得意之時。全非相違歟。   重難雲。見瑜伽論(三十五)(文)。釋四力中第三因力雲。今暫得見諸佛菩薩。或暫得聞稱揚讚美。即能速疾發菩提心。況睹神力聞其正法(文)。而因力發心者堅固不退之類也。若爾起信論中見佛色相而發其心之者有退雲文。豈非相違哉。   答。見瑜伽論具文。釋四力中第三因力雲。又諸菩薩宿習大乘相應善法。今暫得見諸佛菩薩。或暫得聞稱揚讚美。即能速疾發菩提心。況睹佛力聞其正法。是名第三初發心力(文)。案此文意。雖同見諸佛相好發菩提心。宿習大乘相應善法之者。依宿習善根力。不退菩提心也。非宿習善根之人。於現法中雖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審諦思惟。見諸佛相好發菩提心。加行之力既淺近故退之也。起信論中。見佛色相而發其心者有退菩提心者。即此意也。   尋雲。起信論中。述諸佛菩薩教令發心之者不退菩提心之旨。爾者智印經意同之歟。   答。智印經中。說七緣中第四發心雲。四者菩薩教餘眾生發菩提心(文)。而至下文雲。後四發心剛強難伏不能護法。此第四發心可有退(見)。十住毘婆沙論(三)中。餘菩薩教令發心之者有退雲事。亦同之。爰知起信論等意與智印經不同也。   重難雲。演義抄(九下)中。引起信論諸佛菩薩教令發心不退(見)之文畢雲。智印經中亦同於此(文)。若爾何雲起信論意智印經說不同哉。   答。七緣發心之中。三緣不退。四緣可退之義。起信論說智印經文。其意同故。演義抄中引合之□。然而於其中有少分異事。更非所遮歟。   花嚴經九雲(菩薩十住品)。此菩薩見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妙色具足尊重難遇。或睹神變。或聞說法。或聽教誡。或見眾生受無量苦。或聞如來廣說佛○求一切智一向不迴。   玄五雲。前中初六句。舉發心所依緣○又七緣發心准辨。又一向不迴者。簡異外凡也(文)。   疏三下·演義抄十三·刊定記五(無釋)。   玄十七雲。或四緣發心。如瑜伽·地持。或七緣。如智印經·起信論等。並如前說。今顯十緣以明無盡(文)。   疏九上·演義抄十九下·刊定記十四(無釋)。   花嚴經七雲(賢首菩薩品)。賢首菩薩曰○菩薩於生死。最初發心時。一向求菩提。堅固不可動(文)。   玄四雲。前中有四種難故。雖是初心。令此功德廣大無邊。一處難。謂於生死苦惱之處。而能發心。此生德廣也。二時難。謂久已發心一向不動。未足為難。今則反此故生德多也。三境難。謂能求此無限菩提。以心從境故廣大也。四心難。謂若發心進退不定。生德不廣。今則反此廣大也。一頌四句如次應知。此是起信論三種發心中。當最初信成就發心。故雲初也。同下文十住初發心住及發心功德品。此約信終。彼就住初。故無二也(文)。   此處八十花嚴經十四·疏三下·演義抄九下·刊定記四(無釋)。   花嚴經七雲(賢首菩薩品)。賢首菩薩曰○非是無所因。又亦非無緣。菩薩初發意。直心大功德(文)。   玄四雲。第二從非是無所因下六頌。略示行相分。於中二。先一總標因緣。釋成發心廣大所以。此中因者謂如來種性。緣者謂習所成性。又地持·瑜伽因有四種。一種姓具足。二佛菩薩善友攝。三起大悲心。四不怖大苦。緣亦四。一見佛神變等。二雖不見佛然得聞法。三不聞法見法欲滅。四見無佛法處眾生造惡。又有四力。一自力。二他力。三因力。謂宿習大乘聞熏等。四方便力。謂聞法方能修善等。又四因四緣及自力因力發心決定。他力方便力發者不定。又起信論·智印經有七因緣發心。謂三堅四退。如彼應知。此上約三乘。若依此經有十種發菩提心因緣。如下文說。此約一乘。又以如來藏內熏為因。所餘為緣(文)。   花嚴經十四雲(賢首品)。爾時賢首菩薩以偈答曰○菩薩發意求菩提。非是無因無有緣(文)。   疏三下雲。言因緣者。謂親能發起求大菩提曰因。假之助發為緣。因即自性住性內熏之力。緣即習所成性。又上二皆因善友及境外熏為緣。瑜伽雲。由有四因四緣四力。菩薩發心。四因者。一種性具足。二賴佛菩薩善友攝受。三多起悲心。四長時猛利難行苦行無所怯畏。四緣者。一見聞佛神變威力。二聞法微妙。三見法欲滅。四見生受惑業苦。四力者。一自力。二他力。三因力。以宿習故。四加行力。謂於現法親善聞法修善加行故。若具上因緣及初三二力。當知不退。若因二四力。心不堅因。今經即初及三也。又起信論·智印經有七因緣。如彼應知(文)。   鈔九下雲。疏後因緣者下。牒經別釋因緣之義於中二。先以義略釋。二後瑜伽雲下。引文釋。於中三。初引瑜伽。次引起信。後會當經。初中因緣之外更加四力。緣謂見聞境界。因謂內心發起。力謂有所幹能。然即前四因正望發心以明力用。自力即從種性因發。他力即是善友所攝。因力是自起悲心。加行即長時苦行。又四力成就即名為因。親能發故。疏今經即初及三者。文中無人勸故。不言因加行故。疏又起信論智印經有七因緣者。論雲信成就發心者。依何等人修何等行。得信成就堪能發心。所謂依不定聚眾生已有熏習善根力故。信業果報能起十善。厭生死苦。欲求無上菩提。得值諸佛親承供養。修行信心經一萬劫。信心成就故。諸佛菩薩教令發心。或以大悲故能自發心。或因正法欲滅。以護法因緣故能自發心。如是信心成就得發心者。入正定聚畢竟不退。名住如來種中正因相應。若有眾生善根微少。未經一萬劫。於中遇緣亦有發心。所謂見佛色相而發其心。或因供養眾僧而發其心。或因二乘之人教令發心。或學他發心。如是等發心悉皆不定。遇惡因緣。或便退失墮二乘地。智印經中亦同於此(文)。   刊四雲。標中三。一發菩提心。二發心因。三發心緣。菩提者佛果。大智所證法界也。發意求者。於彼法界創起。必定當得心故。因緣有多種。或雲。自性住為因。習所成為緣。或雲。二性為因。善友及見聞等種種境界為緣。今此不爾。如後當知。若廣顯因緣。如菩提心章(文)。   起信論雲(解釋分)。信成就發心者。依何等人修何等行。得信成就堪能發心。所謂依不定聚眾生。有熏習善根力故。信業果報。能起十善。厭生死苦。欲求無上菩提。得值諸佛。親承供養。修行信心。經一萬劫信心成就故。諸佛菩薩教令發心。或以大悲故能自發心。或因正法欲滅。以護法因緣能自發心。如是信心成就得發心者。入正定聚。畢竟不退。名住如來種中正因相應。若有眾生善根微少。久遠已來煩惱深厚。雖值於佛亦得供養。然起人天種子。或起二乘種子。設有求大乘者。根則不定。若進若退。或有供養諸佛。未經一萬劫。於中遇緣亦有發心。所謂見佛色相而發其心。或因供養眾僧而發其心。或因二乘之人教令發心。或學他發心。如是等發心悉皆不定。遇惡因緣或便過失墮二乘地(文)。   義記下雲。初中二。先問後答。問中三問。一問能修行人。二問所修之行。三得信成就等者。問行成已堪能發心。答中有二。初正答前問。次舉劣顯勝。謂前信滿故進也。後信未成故退。正答中二。先答三問。後結成位。依不定聚眾生者。答初問也。分別三聚乃有多門。今此文中。直明菩薩十住已上決定不退。名正定聚。未入十信。不信因果。名邪定聚。此二中間十信位人。欲求大果而心未定。或進或退。故本業經中。十信菩薩如空中毛。名不定聚。今依此人明其修行也。有熏習下。答第二問。於中先辨行因。謂有聞熏及本覺內熏之力。並依前世修善根力故。能信業果。故捨惡從善。修福德分也。言厭生死苦求菩提者。成菩提分及解脫分善也。得值諸佛修信心者。明修行緣。謂約此緣修十種信心行也。經一萬劫下。答第三問。於中二。先明時滿行成。後約勝緣明其發心。前中言一萬劫者。謂十千劫修信心成就也。佛菩薩教令發心等者。謂發十住初心也。如瓔珞本業經雲。是信相菩薩於十千劫行十戒法。當入十信心入初住位。釋雲。此中言入初住位者。謂十信初發心住位也。以至此位方得不退信心。是故亦名入十信心。非謂十解以前之十信也。何以知者。仁王經雲。習種性力十心。已超二乘一切善地。此習忍已前行十善菩薩有退有進。猶如輕毛隨風東西。雖以十千劫行十正道發菩提心。乃當入習忍位。以是文禮故得知也。十種心相及諸委曲。如花嚴疏中說也。勝緣雖多。略舉三種。於中一他力。二自力。亦可同下三心。謂教故得直心。護法故得深心餘同也。如是信心下。結位。初入正定聚不退者。顯於下無失也。謂入十住初發心住位。不墮凡少之地也。言名住如來種中正因相應者。明於上有得也。謂住習種性位。行順內熏之因。故雲正因。又此位已去。定當得果。故雲正因。以不更退失故。言若有下。第二明舉劣顯勝。勝者如前進。劣者如此退。攝論雲。諸菩薩在十信位中。修大乘未堅因。多厭怖生死。慈悲眾生。心猶劣薄。喜欲捨大乘本願修小乘道。故言欲修行別大乘意也。於中有二。初明劣相。後如是等下。結成退失。前中亦二。初內力微。後或有供養下。明外緣力劣。前中四句。初一惑重。後三德薄。薄中。一倒求人天。二異求小果。三猶豫大乘。外緣中二。先明行時未滿。後遇緣不勝。此中有四句。一觀佛色。二供大眾。三劣友勸。四學他發。此等並非菩薩悲智之心。故退失也。結文可知(文)。   筆削記五雲。修何等行者。由行何行而得發心。據下答意。即依十信位入修信進念等十種善行。十千劫滿至第十信滿心。則能發也○十善者即不殺等十。非謂十種信心。若信等十。下文方配○論厭生死等者。信解漸增故。能知三界不安猶如火宅。所以厭之。知菩提佛果是極清涼。所以求之。疏菩提分果等。亦如前說。此二分並上福德分至果成就。如次為智斷恩之三德也。行因者。欣厭之事。情動於中。因此起行。故名行因。問。修十善因已是其行。雲何目為行因耶。答。望後出世之行故。以世善為因。斯則世間有漏行。與出世無漏行為因也。問。厭生死求菩提。豈非出世行耶。答。雖有此心。未有其事。厭欲之言思之可見。又此厭求但是事善。未與理觀相應。不名正行。然據此文猶在信前未入十信。且為十信作方便也。如世起厭求心欲行善者。豈便是十信人耶。疏雲上皆辨行因者。是此義也。次雲。修行信心。方是正十信位○習種性者。本業經中。從因至果攝為六種性。謂十住習種性。十行性種性。十迴向道種性。十地聖種性。等覺性妙覺性。今即初也○論善根微劣少者。根劣也。以夙熏善種不能多故。疏惑重者。貪嗔熾然不能制故。論值佛者。此通滅後見佛形像。亦得供養故○二外緣。論或有供養至墮二乘地。儘是辨求大乘者。進退之相也。疏時未滿者。以約鈍根精進者說故。以色見佛者。既以色見聲求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故。前雲。不知轉識現故。見從外來。取色分齊。或見如來塑畫像等。住相供僧者。不能達三輪體空無住行施也。墮劣教者。此與前起二乘種子別。前則因劣。此則緣劣也。學他跡者。但隨彼而行。自無抉擇。教他外跡。不自照心。此則見他退而還退。或心闌而自退。此等者結簡○然此中發心之言。且是信位初心始發求道之意。非同信滿發心入住。則如今之行人始發大乘信心之者。此即猶在信位之初也○墮二乘地者。此以二乘為惡緣故。故經雲。百千萬人發菩提心。若一若二至於佛果。餘皆墮二乘也。又經雲。菩薩發大心。魚子菴樹花三事。因時多得果甚少(文)。   如來智印經雲。彌勒。有七法發菩提心。何等為七。一者如佛菩薩發菩提心。二者正法將滅。為護持故發菩提心。三者見諸眾生眾苦所逼。起大悲念發菩提心。四者菩薩教餘眾生發菩提心。五者佈施時自發菩提心。六者見化發意隨學發心。七者見如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具足莊嚴。若聞發心。彌勒如是七因緣發菩提心。如佛菩薩發菩提心。正法將滅為護持故發菩提心。見諸眾生眾苦所逼起大悲念發菩提心。發此三心。能為諸佛菩薩護持正法。又能疾得不退轉地成就佛道。後四發心剛強難伏不能護法(文)。   地持論一雲(方便處發菩提心品)。初發心菩薩有四種緣·四種因·四種力。雲何四緣。一者善男子善女人。若見若聞諸佛菩薩有不可思議神通變化。彼見聞已即發是念。是為大身不可思議。能為如是諸變化事。以此見聞為增上緣故。樂佛大智發菩提心。二者雖不見聞如上神變。聞說法者讚嘆菩提及菩薩藏。聞則欣慶釋喜信樂。以此聞法為增上緣故。樂佛大智發菩提心。三者雖不聞法。見法滅相而作是念。無量眾生當遭大苦。菩薩住世則能除滅。我今當修菩提之道。護持正法。為諸眾生滅無量苦。以護法為增上緣故。樂佛大智發菩提心。四者不見法滅。見惡世眾生為十煩惱之所惱亂。一者愚癡。二者無慚愧。三者慳嫉。四者苦惱。五者穢污。六者煩惱。七者惡行。八者放逸。九者懈怠。十者不信。見已作是念。大濁世起。於此惡世尚不能發二乘之願。況能志求無上菩提。我當發心。亦令他發心。以濁世中發心難得為增上緣故。樂佛大智發菩提心。雲何四因。一者種性具足。二者諸佛菩薩善友所攝。三者起大悲心。四者生死苦難行苦。如是久遠無量諸惡。於此眾苦心不怖畏○雲何四力。一者自力。二者他力。三者因力。四者方便力。菩薩自力發菩提心。是名自力。因他發心。是名他力。先習大乘相應善根。今少見佛及諸菩薩。或少聞歎說則便發心。是名因力。於現世中近善知識。聞其說法能修眾善。是名方便力。菩薩以四緣·四因·自力·因力發菩提心者。堅固不動決定究竟。他力·方便力而發心者。不堅固動轉不定(文)。   義記一上雲。初章門中。因緣及力有何差別。望彼發心疏而助發。說之為緣。親而能起。說之為因。因緣互強。說之為力下廣釋中。先解四緣。雲何四緣。牒問起發。下廣釋之四中。前二緣於菩提。後之二種緣於眾生。就前二中。初緣佛僧。後一緣法○就後二中。初緣眾生具足諸苦。後緣眾生無第一義樂○就釋因中。初問起發。次列其名。四中前二是自分行。後之二種是勝進心。於中各分自利利他故有四種。種性具者。是性種性自利行也。諸佛菩薩善友攝者。是習種性利他行也。種性菩薩為物善友。善友德成入佛菩薩友數中。名善友攝。非謂為他善友化故善友攝。就後二中。初起悲者利他心也。第四不怖是其堅心自利意也○下釋力中。初問起發。次列四名。言自力者。久習性成一向自力發菩提心。不由他也。言他力者。自無善意。一向由他而發心也。言因力。者先習善因。今藉少緣。緣弱因強故曰因力。方便力者。過有微因。現藉強緣。方便之力方能發心。名方便力。下廣釋之。自力他力相顯可知。解因力中。先習大乘相應善根。藉過強因。今少見下。現藉少緣。今少見佛。見佛寶也。及諸菩薩。見僧寶也。或聞讚說。聞法寶也。是名下結。釋方便中。初釋後結。言於現世近善智識聞其說法者。自於現在造緣方便而發心也。然此實藉過去微因。文略不論。上來第二次第廣釋因緣及力。自下第三結退不退。先結不退。後結其退。不退有二。一因緣齊等而發心者。堅固不退。二因強緣弱亦得不退。今言菩薩四緣四因發菩提者。即是第一緣等也。自力因力發菩提心者。即是第二因強緣弱。如此發心堅固不退下。結退義。於中有二。一就前二力結明其退。二舉無因釋成退義。退有二種。一無因故退。二因弱故退。今言他力而發心者。即是第一無因故退。方便發者。即是第二因弱故退(文)。   瑜伽論三十五雲(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初發心品)。當知菩薩最初發心由四種緣四因四力。雲何四緣。謂善男子或善女人。若見諸佛及諸菩薩有不思議甚奇希有神變威力。或從可信聞如是身。既見聞已便作是念。無上菩提具大威德。令安住者及修行者成就如是所見所聞不可思議神變威力。由此見聞增上力故。於大菩提深生信解。因斯發起大菩提心。是名第一初發心緣。或有一類。雖不見聞如前所說神變威力。而聞宣說依於無上正等菩提微妙正法菩薩藏經。聞已深信。由聞正法及與深信增上力故。於如來智深生信解。為得如來微妙智故發菩提心。是名第二初發心緣。或有一類。雖不聽聞如上正法。而見一切菩薩藏法將欲滅沒。見是事已便作是念。菩薩藏法久住於世。能滅無量眾生大苦。我應住持菩薩藏法發菩提心。為滅無量眾生大苦。由為護持菩薩藏法增上力故。於如來智深生信解。為得如來微妙智故發菩提心。是名第三初發心緣。或有一類。雖不觀見正法欲滅。而於末劫末世末時。見諸濁惡眾生身心十隨煩惱之所惱亂。謂多愚癡多無慚愧。多諸慳嫉多諸憂苦。多諸粗重多諸煩惱。多諸惡行多諸放逸。多諸懈怠多諸不信。見是事已便作是念。大濁世於今正起。諸隨煩惱所惱亂時。能發不劣聲聞獨覺菩提心者。尚難可得。況於無上正等菩提能發心者。我當應發大菩提心。令此惡世無量之有情隨學於我起菩提願。由見末劫難得發心增上力故。於大菩提深生信解。因斯發起大菩提心。是名第四初發心緣。雲何四因。謂諸菩薩種性具足。是名第一初發心因。又諸菩薩賴佛菩薩善友攝受。是名第二初發心因。又諸菩薩於諸眾生多起悲心。是名第三初發心因。又諸菩薩於極長時種種猛利無間無缺生死大苦難行苦行。無有怯畏。是名第四初發心因○雲何四力。一者自力。二者他力。三者因力。四者加行力。謂諸菩薩由自功力。能於無上正等菩提。深生愛樂。是名第一初發心力。又諸菩薩由他功力。能於無上正等菩提。深生愛樂。是名第二初發心力。又諸菩薩宿習大乘相應善法。今暫得見諸佛菩薩。或暫得聞稱揚讚美。即能速疾發菩提心。況睹神力聞其正法。是名第三初發心力。又諸菩薩於現法中。親近善士聽聞正法諦思惟等。長時修習種種善法。由此加行發菩提心。是名第四初發心力。若諸菩薩依上總別四緣四因。或由自力或由因力。或總二力而發心者。當知此心堅固無動。或由他力或加行力。或總二力而發心者。當知此心不堅不固亦非無動(文)。   略纂十雲。論雲四緣四因四力者。緣疏因親。力為助伴。通明緣因二種。故有三別。論雲十隨煩惱者。即下十種多字是也。其間憂苦惡行等。是隨煩惱者。隨他煩惱生故。名隨煩惱。非體是煩惱。從多為名。名隨煩惱。體非是也。在隨煩惱門收。名隨煩惱。論解四因中。第二因雲。賴佛菩薩善友攝受。與前四緣中第一緣何別彼緣中但見作神通。未攝受教誨。今教誨是親故。是因也。見作神變。疏不教誨故。是緣也。故二有別。因中第三。於諸眾生多起悲心。與緣中第四末劫時等救度眾生何異者。緣中但自創發心令他發心。因中代他受苦等。是親故因也○論曰。若諸菩薩依上總別四因四緣。或由自力。或由因力。或總二力而發心者。當知此心堅固無動。或由他力。或加行力或總二力而發心者。當知此心不堅不固亦非無動者。此中意明。前四因四緣中。若別依一因一緣。或總由四因四緣而發心者。於四力中。且依二力。謂自·因力。此二力中。或別依一力。或總依此二力而發心者。此皆堅固不動。若別依他力及加行力。或總二力而發心者。此不堅固亦非無動。若斯四緣中。初緣是世佛菩薩等。今此文者。別依總依。皆堅固不動。他力亦是。謂佛菩薩等他。即在不堅固非無動中收。此何相違。述曰不然。他力者。謂王及有力者。逼令發心。非如見佛菩薩。見佛菩薩自發心。在緣中收故不動。為他逼發心。是他力故動收。又加行力是不堅固非無動收。如因中第二因。善友攝受是堅固不動收。此何意也。述曰非也。善友攝受。是見菩薩教行行等所遇之緣。勝人加行力中雖遇友。乃世間之善士非如菩薩。故有別也。又義。且約一義。此中判為堅固不動等。如實義者。緣因中有動不堅固者。他加行力中有不動等者。且約一義別故。為此論也(文)。   遁倫記八雲。自下第二明發心因緣。景雲。四緣是疏。四因是親。即此因緣和合有勢用故名四力。基又雲。緣疏因親力為助伴。通明因緣二種故有三別。四緣之中。初緣即由見佛僧神變增盛所以發心。於中有四。一見聞佛僧希有神變。二由見聞故便即興念。三於大菩提深生信解。四由信解是故發心。言安住者。即是其佛。修行者。謂諸菩薩。第二緣由聞依菩薩故所說正法深信發心。即復有四。一聞正法。二聞已於教生信。三由前二故於佛智慧深生信解。四為得佛智是故發心。第三緣由見正法將滅所以以發心。即復有四。初見菩薩法藏將滅。二因見興念起護法心。三於佛智深生信解。四為得佛智所以發心。第四緣由睹眾生為五渴所遍。於中導引令他學我所以發心。即復有四。初明於劫末時見諸眾生煩惱纏逼。二因事興念起引導心。三於菩提深生信解。四因信解是故發心。十隨煩惱者。即下十種多字是也。若依舊論。第四名苦惱。第五名穢污。餘之八名新舊無異。其中初一是無明。第四是受。第五者景雲。但是無堪能不調柔性。測雲。依此瑜伽上下文。多以煩惱種子為體。或可。上來諸惑皆有無堪任性義。即是粗重。第七惡業。餘有六種。是煩惱。彼餘九種根本煩惱餘隨煩惱並在多諸煩惱中攝基雲。憂苦惡行等是隨煩惱者。以隨他煩惱生故名隨煩惱。非體是煩惱。又從多為名。名隨煩惱。體非是也。在隨惱門收。名隨煩惱。次明四因。初問次答。中先列後解。前中第一種姓具足。第二賴友攝受。第三多起悲心。上雲發心是悲等流。第四於苦無怯。問曰。前四緣中。第一見佛菩薩神變為緣。今明第二賴友攝受即說為因。何差別耶。景解。前者直睹神變所以為緣。今者為佛攝受發生聞慧為發心因。基雲。彼緣中但見作神通未攝受教誨。今教誨是親故是因也。見作神變是疏不發誨故是緣也。故二有別。又因中第三於諸眾生多起悲心。與緣中第四末劫時等救度眾生何異者。緣中但自創發心令他發心。因中代他受苦等是親故因也○下明四力。初一自力。自力勢多假外緣少。第二他力。多假外緣自力微少。此之二種由現在力未曾宿習。第三因力。宿習大乘善法者。由宿習力暫見佛等即能發心。名為因力。第四由於現法長時修習種種善法發菩提心。名加行力。第三就前緣因力等辨退不退中二。初就緣因力辨退不退。後辨四因令退。言若諸菩薩依上總別四緣四因等乃至亦非無動者。基公解雲。此中意明。若前四因四緣中。若別依一因一緣。或總由四因緣而發心者。於四力中。但依二力。謂自·因力。此二力中。或別依一力。或總依此二力而發心者。此皆堅因不動。若別依他力及加行。或總二力而發心者。此不堅固亦非無動。若勘四緣中。初緣是遇佛菩薩等。今此文者別依總依皆堅固不動。他力亦是謂佛菩薩。他即在不堅固非無動中收。此何相違。述曰不然。他力者。謂王及有力者逼令發心。非如見佛菩薩菩薩。見佛菩薩是自發心。此自發心在緣中收。故不動。為他逼發心。是他力故動中收。又加行力是不堅固非無動收。如因中第二因善友攝受是堅固不動收。此何意也。述曰非也。善友攝受是見菩薩教行行等所遇之勝緣。釋加行中。小雖遇友。乃世間之善士非如菩薩。故有別也。又義。且約一義。此中判為堅固不動等。如實者。緣因中有動不堅固者。他加行中有不動等者。且約一義別為此論也(文)。   十住毘婆娑論三雲(發菩提心品)。問曰。初發心是諸願根本。雲何為初發心。答曰。初發菩提心。或三四因緣。眾生初發菩提心。或以三因緣。或以四因緣。如是和合有七因緣。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問曰。何等為七。答曰。一者諸如來。令發菩提心。二見法欲壞。守護故發心。三於眾生中。大悲而發心。四或有菩薩。教發菩提心。五見菩薩行。亦隨而發心。或因佈施已。而發菩提心。或見佛身相。歡喜而發心。以是七因緣。而發菩提心。佛令發菩提心者。佛以佛眼觀眾生。知其善根淳熟堪任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是人者。佛教令發心。作是言。善男子來。今可發心當度苦惱眾生。或復有人生在惡世。見法欲壞。為守護故發心作是念。咄哉從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阿僧祇劫來。唯有一人。二處行出三界。四聖諦大導師。知五種法藏。脫於六道。有七種正法大寶。深行八解脫。以九部經教化。有十大力。說十一種功德。善轉十二因緣相續。說十三助聖道法。有十四覺意大寶。除十五種貪慾。並得十六心無礙解脫。出十六地獄眾生。及身十七具足十八不共法。善分別十九住果人。善知分別學人阿羅漢辟支佛諸佛二十根是。大悲心者。是大將王大眾生大醫王大導師大船師。久乃得是法。行難行苦行。乃得是法。而今欲壞。我當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厚種善根得成佛道。令法久住無數阿僧祇劫。又行菩薩道時。護持無量諸佛法故。勤行精進。或又有人。見眾生苦惱。可愍無救無歸無所依止。流轉生死險難惡道。有大怨賊諸惡蟲獸生死恐怖諸惡鬼等。常有憂悲苦惱判蕀。恩愛別離怨會深坑。喜樂之水甚為難。得大寒大熱獨行其中。曠絕無蔭。難得度脫。眾生於中多諸怖畏。無有救護將導之者。見如是眾生。入此生死險惡道中。受諸苦惱。以大悲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作是言。我當為無救作救。無歸作歸。無依作依。我得度已當度眾生。我得脫已當脫眾生。我得安已當安眾生。復有人但從人聞。以信樂心等發無上道心。作是念。我當修善法不斷絕故。或墮必定得無生法忍。集諸福德。善根淳熟故。或值諸佛或值大菩薩。能知眾生諸根利鈍深心本末性慾差別。善知方便。為般若波羅蜜所護。能作佛事者。知我發願。善根成熟故令住必定。若無生忍。是諸菩薩在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地。如佛善知眾生心力。教令發心。不以但有信樂力等教令發心。復有人見餘菩薩。行道修諸善根。大悲所護。具足方便。教化眾生。不惜身命。多所利益。廣博多聞。世間奇特人中標勝。疲苦眾生為作蔭覆。安住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慚愧質直柔軟調和。其心清淨深樂善法。見如是人而作是念。是人所行。此亦應行。所修願行。我亦應修。我為得是法故。當發是願。作是念已。發無上道心。復有人行大佈施。施佛及僧。或但施佛以欲食衣服等。是人因是佈施。念過去諸菩薩能行施者。韋藍摩韋首多羅薩婆檀屍毘王等。即發菩提心。以此施福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有人若見若聞佛三十二相。足下平手足輪指網縵手足柔軟七處滿纖長指足跟廣身□□□□□襹□□□□□尨□炩鞏□榪鰩欨珨□□鯀□□憤耤耙□耦び□□舉齦□芨□意□□□□□勤苦□蘋K晥□□湥意□□驀蹩|□□□□巨茦□□□□□□□□□□齥暊~□□畝□鯫溰如牛王等相。心則觀喜作是念。我亦當得如是相。是相人所得諸法。我亦當得。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以是七因緣發菩提心。問曰。汝說七因緣發菩提心。為皆當成有成有不成。答曰。是不必盡成。或有成有不成。問曰。若爾者應解說。答曰。於七發心中。佛教令發心。護法故發心。憐愍故發心。如是三心者。必定得成就。其餘四心者。不必皆成就。是七心中佛觀其根本。教令發心必得成。以不空言故。若為尊重佛法。為欲守護。若於眾生有大悲心。如是三心必得成就。根本深故。餘菩薩教令發心。見菩薩所行發心。因大佈施發心。若見若聞佛相發心。是四心多不成。或有成者。根本微弱故(文)。   問。終教大乘意。十住位菩薩可得處非處智等十力耶。進雲。探玄記雲。謂於十力隨分而得。此約終教辨(文)。付之。處非處智等十力者。究竟果滿位可得功德也。十住位菩薩何可得哉。是以始教大乘意。十住位菩薩不得處非處智等十力(見)。相例可同。如何。   答。終教大乘意。依仁王經是定人者入生空位聖人性故之文。並梁攝論(三)菩薩有二種。一在凡位。二在聖位。從初發心訖十信以還。並是凡位。從十解以三悉屬聖位之文。同論(四)菩薩有二種。謂凡夫·聖人。十信以還是凡夫。十解以上是聖人之文。並起信論則得少分見於法身。以見法身故。隨其願力。能現八種利益眾生之文。談地前得生空無漏智。從初住成不退位。始生佛家得佛體分之旨故。以花嚴經因初發心得十力分之文。約諸教對判之時。終教大乘意。十住位分得處非處智等十力雲也。故探玄記雲。二分是未圓義。謂由入住不退始生佛家。得佛體分故。謂於十力隨分而得。此約終教辨(文)。文意顯也。但於始教大乘意十住位菩薩不得處非處智等十力雲例難者。始教大乘意。不明地前得生空無漏智從初住成不退位等之義故。不雲十住位菩薩分得處非處智等十力也。探玄記中。述一分是因義謂由初發心得成十力果法之因故此約始教辨。得十力果法之因名分釋。即顯此意也。   花嚴經九雲(菩薩十住品)。此菩薩因初發心得十力分。何等為十。所謂是處非處智。業報垢淨智。諸根智。欲樂地。性智。一切至處道智。一切禪定解脫三昧正受垢淨起智。宿命無礙智。天眼無礙智。三世漏盡智。是為十(文)。   玄五雲。二所得中一分是因義。謂由初發心得成十力果法之因故。此約始教辨。二分是未圓義。謂由入住不退。始生佛家。得佛體分故。謂於十力隨分而得。此約終教辨。三分圓無礙故。得分即得因。但以就普賢門中辨。是因為非果故雲分也。於中漏盡亦分得者。准教知之。又此十力。小乘中至佛果始得。三乘中地上始分得。一乘入位即得故也(文)。   八十花嚴經十六無分字故。隨疏三下·演義抄十上·刊定記五亦無釋。   問。終教大乘意。第六住菩薩實退墮二乘地歟。進雲。探玄記雲。於此位中。有示現退。為引初心懈慢等故(文)。付之。   為維摩堂常用疑再再間難□□釋文併讓彼略之。   問。舍利弗·法才王子一體異名歟。答。此事雖難測。且可雲一體異名也。兩方。若一體異名者。探玄記中。雲如舍利弗·法才王子等。可異體異名(見)。何況披瓔珞經文雲。如淨目天子·法才王·舍利弗等。各別舉之。尤可別人也。若依之爾者。阿育王經中。舍利弗·法才王子一體異名說。如何。   答。此事未見分明定判。同體異體雖難存知。阿育王經中。一體異名雲者。可存其旨也。故或抄書中雲。阿育王經雲。舍利弗·法才王子一人異名。以方便說二名(云云)。但勘十卷阿育王經七卷阿育王傳。表見其文。不審難開也。   花嚴經十雲(菩薩十住品)諸佛子。何等是菩提摩訶薩正心住。此菩薩聞十種法得決定心(文)。   玄五雲。由得此十種決定心故。於緣逆順皆不能動。於此位中有示現退。為引初心懈慢等故。如舍利弗法才王子等。是故第七方名不退(文)。   疏三下·演義抄十上·刊定記無釋。   菩薩瓔珞本業經上雲(賢聖學觀品)。佛子。若退若進者。十住以前一切凡夫法中發三菩提心。有恆河沙眾生。學行佛法信想心中行者。是退分善根。諸善男子。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修行十信得入十住。是人爾時。從初一住至第六住中。若修第六般若波羅蜜。正觀現前。復值諸佛菩薩善知識所護故。出到第七住。常住不退。自此七住以前。名為退分。佛子。若不退者。入第六般若修行於空無我人主者。畢竟無生必入定位。佛子。若不值善知識者。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退菩提心。如我初會眾中有八萬人退。如淨目天子·法王·舍利弗等。欲入第七住。其中值惡因緣故。退入凡夫不善惡中。不名習種性人。退入外道。若一劫若十劫乃至千劫。作大邪見及五逆。無惡不造。名為退相。佛子。吾先兜率天中廣聞此凡夫十迴向法。今在七樹下略說法要。汝諸人等善自受行(文)。   問。法相宗意。漸悟菩薩地前可受變易身歟。答。可受變易身也。兩方。若地前受變易身者。演義抄中。解漸悟地前許受變易意生身故之疏釋雲。言漸悟菩薩地前許受變易者。此法性宗。若法相宗。頓悟八地方受變易。漸悟初地許受變易(文)。如此釋者。法相宗漸悟菩薩地前不受變易身(見)。若依之爾者。二乘無學迴心向大之時。於地前位必可受變易身也。如何。   答。法相宗意。二乘無學迴心向大之時。生空無漏為因。所知障為緣。地前位可受變易身雲事。道理必然也。更不可疑之。二乘無學悉斷煩惱障畢故。不可受分段身。若不受變易身者。更可受何身哉。故探玄記餘處雲。若三乘中菩薩。地前必是分段之身。地上方有變易身。除迴心二乘地前亦有(文)。但於演義抄釋者。甚以推之。若法相宗中。有立此義之人歟。   花嚴經十六雲(十住品)。隨意受生(文)。   疏三下雲。初一能化身。頓悟菩薩隨願受生。貴在利人。不簡淨穢。漸悟地前許受變易意生身故(文)。   鈔十上雲。言漸悟菩薩地前許受變易者。此法性宗。若法相宗。頓悟八地方受變易。漸悟初地許受變易。言意生身者。如迴向說(文)。   刊五雲。二次一隨意受生者。若頓悟菩薩隨類生故。名隨意生。若漸悟菩薩。地前容受變易身故。隨所受生發意須□彼故。名隨意受生故(文)。   玄六雲。五定分齊者。若三乘中菩薩。地前必是分段之身。地上方有變易身。除迴心二乘地前亦有。是故此十非彼所攝。若一乘中有二說。若攝方便言。地前地上俱有變易。以一一位終至佛地故。若就自教言。俱是分段。以白淨寶網轉輪聖王得普見肉眼等。是十地菩薩故。如下文說。又如善財童子。以分段身至普賢位。然並是即法門之分段故。非過患也(文)。   疏四下·演義鈔十一下·刊定記六無釋。   問。大悲闡提菩薩可成佛歟。答。可有成佛不成作二門也。兩方。若不成佛者。三祇四依因位之行願久積。六度萬善恆沙之功德已備。何虛留因行不至果位哉。何況智論中。以文殊觀音等名大悲菩薩。而探玄記餘處雲。若約果。依首楞嚴經。於南方平等世界成佛。號龍種王。清涼大師餘處釋。准千眼經。大悲菩薩久成正覺。號正法明如來。示為菩薩。義言等佛。文殊觀音者久成如來也。大悲闡提菩薩成佛之旨。誰可疑之哉。就中初發心時便成正覺者。花嚴一宗之玄談也。若大悲闡提菩薩有發心義者。便成正覺不言自顯也。若依之爾者。大悲闡提菩薩者。答大悲深重之意樂。發盡眾生界之誓願。眾生既無盡。願力何有息哉。是以楞伽經中雲。菩薩摩訶薩。一闡提常不入涅槃。探玄記餘處所引智論(四十)文述。如遍吉文殊師利觀世音等。具足佛十力功德等。而不作佛。為廣度眾生故。大悲闡提菩薩不成佛(見)。加之披花嚴經入法界品文。說第七住善知識所得法門雲。斷一切眾生煩惱習氣。我願乃滿(文)。探玄記餘處釋此文雲。菩薩闡提亦不成故(文)。任此等文理。大悲闡提菩薩不成佛雲事分明也。如何。   答。一切菩薩皆具大悲大智之中。若據大悲門者。可雲不成佛。依下化有情之願行。常住因位。意樂未滿足。所作無休息故也。若據大智門者。可雲成佛。依上求菩提之誓願。因圓果滿。是法爾道理也。菩薩種性之中。是有不然之類哉。故清涼大師處處之定判。或雲。如實義者。諸佛皆有悲智二門。以大悲故。窮未來際無成佛時故。故菩薩闡提不成佛也。以大智故唸唸速成。又欲化盡諸眾生界。自須速成方能廣化不懼違誓。盡竟成言(文)。或雲。一以向約因緣厚薄對今無盡。則有始而無成。此約悲門。果不捨因故。二以稱法界發心故不見初相方為真成。則無始而有終。此約智說(文)。加之尋思抄別要雲。數度未案之中。以今廣為實(云云。大悲闡提菩薩無別類之義也)。後日傳聞。大悲闡提者。是果後方便也。惠心僧都最後案也(云云)。愚案。若當彼趣歟(云云)。祖師上人今案御義。宛同清涼大師解釋。當宗學者仰可信之也。准此等釋思之。兩方之疑各顯大悲大智之一門也。更非相違歟。   此事為自他宗大疑之間。同言及重重。釋文為濟濟。然而依為率爾。梗概許記之。併讓枝葉抄第十並大悲闡提抄。省略之畢。大悲闡提抄者。覺夢抄·同學抄·尋思抄通要·同別要·本文抄等。大悲闡提菩薩成佛不成佛。沙汰之處。私類取作之。以為一帖。不審之時可引見之。   花嚴十六雲(十住品)。聞有菩薩行無菩薩行。於佛法中心不退轉。聞菩薩修行出離修行不出離。於佛法中心不退轉。聞過去有佛過去無佛。於佛法中心不退轉。聞未來有佛未來無佛。於佛法中心不退轉。聞現在有佛現在無佛。於佛法中心不退轉(文)。   疏三下雲。次二中約事行為有。入理行為無。出離有二。一約自行。義同前文有垢無垢。亦約事理。二就化他。悲故不出。由智故出。次下三句。亦論有無。何異初句。初句邪見為無。正信言有。此三亦悲正見。雖許有佛。不遍三世。或言過去入滅。是故非有。未來未成。安為有。現在生界未盡。佛願未滿。今有佛者皆應現耳。俱有可知。今知甚謬說為無。正說為有(文)。   鈔十上雲。言出離有二一約自行義同前文有垢無垢者。即前正心住中。眾生有垢無垢。上有二義。言亦約事理者。事則有出。理則無出。言雖許有佛不遍三世等者。疏中先併出三世無後有俱可知者。即併舉三世有。既言不遍三世。則諸計不同。或言過現有未來無。或言過現無未來有等。故雲不遍。現在生界未盡下。辨現在無佛義。此師計雲。一切如來因地發願度盡眾生。生界不盡不取正覺。現見眾生。沈淪九有故。知諸佛未合有成。成則違誓。從今有佛者下。通妨難。難雲。若爾今十方世界諸佛出現。何得言無。答雲。皆是菩薩應成佛耳。此師之計最為孟浪。謗無諸佛。理實難容。若爾雲何通於違誓之義。古有多釋。一雲。本擬度生。未期成佛。積行淳熟。行催自成。如撥火杖。本欲燒草。不欲燒杖。撥草既多任運燒盡。故三論師詺。為不自在佛不欲成佛而自成故。有雲。成佛若不化生。可違本誓。成竟亦化眾生。豈違本誓。難雲。化生之義雖許得存。盡竟方成。其義何在。豈得不違。如實義者。諸佛皆有悲智二門。以大悲故窮未來際無成佛時故。故雲菩薩闡提不成佛也。以大智故唸唸速成。又欲化盡諸眾生界。自須速成方能廣化不懼違誓。盡竟成言。又了眾生之本如故。化而無化。是則常成。亦常不成。亦常化生而常無化。悲智自在。何局執耶。此乃傍來亦是人情好難問故。今許三世皆悉有佛。故下結雲。謬說為無正說為有(文)。   花嚴經四十八雲(入法界品)。善男子。是故我發此願。淨一切剎。我願乃滿。斷一切眾生煩惱習氣。我願乃滿(文)。   玄十八雲。三是故下。結自修行無限齊故不辨自身成佛之期。問。若爾豈可不成耶。答。菩薩闡提亦不成故眾生須成。亦現成故即自證理。無成不成故(文)。   花嚴經六十四雲(入法界品)。善男子。菩薩行普入一切法皆證得故。普入一切剎悉嚴淨故。是故善男子。嚴淨一切世界盡。我願乃盡。拔一切眾生煩惱習氣盡。我願乃滿(文)。   疏十上雲。三善男子菩薩行普入下。總結無盡。此同初地十無盡句。眾生無盡故成佛無期。若爾是都無成耶。因此略辨成不成義。勒為四句。一以向約因緣厚薄對今無盡。則有始而無成。此約悲門。果不捨因故。二以稱法界發心故不見初相方為真成。則無始而有終。此約智說。三悲智合明不壞相故。不妨始終。前後諸文其例非一。四約稱性之談。則無終無始故○融斯四句無有障礙。欲成即唸唸皆成。常成常不成。無有障礙(文)。   鈔二十三雲(無釋)。   刊定十五雲。三是故善男子下。但談修行無有限齊。不答成佛。問。若爾畢竟無成。答。只此無成方是成佛。意以無所得得菩提故(文)。   花嚴經八雲(入不思議解脫經界普賢行願品)。善男子。菩薩行普入一切法皆證得故。普入一切剎嚴淨故。是故善男子。嚴淨一切世界盡。我願乃盡○善男子。應知菩薩發菩提心。所修行願所有志樂。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虛空究竟無窮盡故。我願究竟亦無有盡。法界廣大無邊際故。我願廣大亦無邊際。諸眾生界究竟無盡故。我願究竟亦無有盡(文)。   疏五雲。善男子菩薩行普入下總結無盡。此同初地十無盡句。文中曰○曰善男子應知下。順明份量顯其無盡。是故要無齊限。既生等無盡。成佛無期。若歷萬行一一無限。總而收之。略有十種○十平等無限。心佛眾生悉皆平等。成與不成。終與不修。曠若虛空。無取捨故。得此十意菩提之心自然增廣。無有譬喻而能稱量。若爾此善知識都無成耶。因此略辨成不成義。勒為四句。一以向因緣厚薄對今無盡。則有始無成。此約悲門。二以稱法界發心不見初相方為真成。則無始有終。此約智說。三悲智合明不壞相故。不妨始終。前後諸文其例非一。四稱性之談。則無終始故○融斯四句無有障礙。欲成即成。唸唸常成。欲不成即不成。窮未來際故。唸唸成佛亦無成相。亦不住於有學之地。無障無礙難思境也(文)。   花嚴經十三雲(功德花聚菩薩十行品)。入諸三昧無上智惠。寂靜觀察不二之地。一切眾生皆依二法(文)。   玄六雲。二入諸三昧下。由因行圓顯理智無二。眾生依二者。舉凡顯聖。上來因德竟。同等覺位也。智度論第四十雲。復次十住菩薩與佛無有差別。如遍吉文殊師利觀世音等。具足佛十力功德等。為不作佛。為廣度眾生故。乃至雲。是諸菩薩於餘菩薩為大。比於佛不能遍知。如月光雖大。於日即不現。解雲。彼約十地名十住。是第十地同此第十行中業用也(文)。   疏四下·演義抄十一下·刊定記六無釋。   智論四十雲(釋第四品)。釋曰○已說佛眼。今說佛眼所用。是眼無法不見不聞不知不識。復次有人。謂十住菩薩與佛無有差別。如遍吉文殊師利觀世音等。具足佛十力功德等。而不作佛。為廣度眾生故。是故生疑。以是故說佛眼相。十方眾生及諸法中。無不見無不聞。是諸菩薩於餘菩薩為大。比於佛不能遍知。如月光明雖大。於日則不現(文)。   問。終教大乘意。十住菩薩由惑業力可有受生義耶。答。可有受生義也。兩方。若有受生義者。披花嚴經處處之文。十住品說第四住菩薩相。雲捨離生死出三界。明法品明初發心菩薩相。述入菩薩離生死道。任此等文。十住菩薩由惑業力不可有受生義雲事分明也。若依之爾者。五教章中。判若依終教地前留惑受分段身。終教大乘意。十住菩薩由惑業力有受生義(見)。如何。   答。始教地上終教地前。願智力劣。其義是同。故留煩惱障助願受生攝化利生也。故勘五教章處處解釋。所依身章雲。若於地前及始教中。願智力劣。故留煩惱。助願受生(文)。斷惑義章雲。然於煩惱障。非直不怖不修對治。亦乃故留助成勝行(文)。任此等釋。終教大乘意。十住菩薩由惑業力有受生義雲事炳然也。但於花嚴經處處之文者。為攝化利生故留煩惱障受分段身之外。偏由惑業力無受分段身之義故。雲離生死出三界歟。   花嚴經九雲(菩提十住品)。爾時法惠菩薩承佛神力。普觀十方及諸法界。以偈頌曰。第四生貴真佛子。從諸賢聖正法生。有無諸法無所有。捨離生死出三界(文)。   玄五雲。第四住有六頌。初三自分(文)。   花嚴經十六雲(十住品)。爾時法惠菩薩承佛威力。觀察十方暨於法界。而說頌曰。第四生貴住菩薩。從諸聖教而出生。了達諸有無所有。超過彼法生法界(文)。   疏三下雲。第四住六頌。初三自分(文)。   鈔十上雲(無釋)。   刊五雲。第四住中六頌。初三頌自分(文)。   花嚴經十一雲(明法品)。佛子。初發心菩薩○以大莊嚴而自莊嚴。乘一切智乘。入菩薩離生道(文)。   玄五雲。別中一大誓自嚴。二行乘果乘。三入於因位。離猶無也。謂至無生位道。餘處釋為初地位也。此在地前相攝故也(文)。   花嚴經十八雲(明法品)。佛子。菩薩摩訶薩。初發求一切智心○具大莊嚴。昇一切智乘。入菩薩正位(文)。   疏四上雲。復具大莊嚴下。別別有七句。一頌德。即頌前莊嚴一切諸佛不共之法。二頌乘。即上已住究竟一乘道。三頌位。位不退故。即上已住如來平等住。三世諸佛家中生。此下晉雲離生道。即是頌道。圓教初住離生因故(文)。   抄十下雲(無釋)。   刊五雲。後六別辨。一大誓嚴心。二乘無礙法界智乘。三得住不退(文)。   五教章下雲(修行所依身)。若依終教。地前留惑受分段身。於初地中。永斷一切煩惱使種。亦不分彼分別俱生。所知障中。亦斷一分粗品正使。是故地上受變易身至金剛位。餘義如下斷惑中說。問。若於地上不留煩惱。雲何大悲同事攝生。答。若於地前及始教中。願智力劣故。留煩惱助願受生。今此不爾。願智恆勝故自在同生(文)。   又雲(斷惑分齊)。若依終教○其菩薩人。於二障中不分俱生及分別。但有正使及習氣。地前伏使現。初地斷使種。地上除習氣。佛地究竟淨。然彼地前三賢位中。初即不墮二乘地故。於煩惱障自在能斷。留故不斷。為除智障等故。是故梁攝論雲。十解以去得出世淨心。又雲。十解以上名聖人。不墮二乘地。仁王經雲。地前得人空而不取證等。又起信論。得小分見法身作八相等。皆此義也。以此菩薩唯怖智障故。修唯識真如觀等。伏斷彼障。然於煩惱障。非直不怖不修對治。亦乃故留。助成勝行。   建治元年(乙亥)十月二十二日(酉時)於笠置寺般若院之連房抄之畢自去春三月十七日於東大寺尊勝院以探玄記第五卷為死文勤修三十講畢自同二十三日雖始當卷抄出老耄過法病患侵身之間至於秋比不終其功之處同八月四日夜多年同宿兒童力命丸於興福寺林小路不圖遇災難無過被殺害之間戀暮之悲淚洇袂追修之作善銘肝之餘同九日曉忽出南都中院葬籠當山此砌日日修追福之善根唸唸祈已者之菩提之隙悲其功之不終淚底所染筆也願以此微功併資彼得脫而已。   右筆華嚴宗末葉前權僧正宗性。   (年齡七十四夏臘六十二)。 華嚴宗香薰抄第六。   問題。   問。探玄記中淨梵相對有六別(文)。爾者第六別如何釋之耶。   問。涅槃經文雲。天行品者如雜華說(文)。爾者清涼大師如何釋耶。   問。探玄記中雲。寒熱飢渴是觸(文)。爾者心所觸歟。   問。清涼大師解釋中雲。然觸通身心(文)。爾者今此身觸者第一色蘊攝歟。   問。清涼大師意。寒熱飢渴四觸心所觸雲義。引何論說證之耶。   問。小乘教意。修相好業為唯限百劫位。為當可通三僧祇間耶。   問。花嚴經文雲。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文)。爾者今此正覺者究竟果滿正覺歟。   問。香象大師意。星宿劫幾佛出世判耶。   問。清涼大師意。迦葉佛出世後幾劫無佛出世耶。   問。花嚴經中。列二十三欲。爾者第十一欲如何說之耶。   問。探玄記中。明輕煩惱重煩惱相作二解釋。爾者第二釋意如何釋之耶。   問。地持論意。可許十纏家義耶。   問。瑜伽論意。可許十纏家義耶。   問。瑜伽論意。忿覆二種以本惑為體歟。   問。香象大師意。貪煩惱可與憂受相應耶。   問。清涼大師意。六十二見於五見中以幾見為體耶。   問。清涼大師意。八大人覺者出何經判耶。   問。清涼大師意。定煩惱體可取疑耶。   問。花嚴經文雲。涅槃地莊嚴(文)。爾者香象大師如何釋之耶。   問。探玄記中。淨梵相對有六別(文)。爾者第六別如何釋之耶。進雲。探玄記雲。六約因果。涅槃為淨。道諦行為梵(文)。付之。披取解釋見。六義對判。如前五義。皆以劣為淨。以勝為梵也。如彼約報。欲天為淨。色天為梵。約人。在家戒為淨。出家戒為梵等也。何至第六對判。以勝涅槃果為淨。如劣道諦因為梵哉。   答。淨梵差別。只隨時直何可定淨劣梵勝哉。如前五義對判。設雖以劣為淨以勝為梵。至第六義。涅槃果法寂靜勝故為淨。道諦因行趣涅槃果之道路故名梵也。阿羅漢果後得智中。梵行已立之者。於無漏聖道雲梵行名也。故探玄記中。證道諦名梵之義雲。經雲梵行已立是也(文)。   五雲。初釋名者。離妄念之染故雲梵。會無我理故雲行。此行即梵。二離染中極名梵。即真境也。皆能證此故雲行。三涅槃果為梵。以寂靜故。修因為行。此二梵之行。淨與梵何別者有六別。一約報。故天為淨。色天為梵。二約人。在家戒是淨出家戒為梵。三約行位。信中修為淨行。入位已去修為梵行。四約二利。三學自利為淨行。四等利他為梵行。此如涅槃經說。五約二行。隨事造修施戒等為淨行。離念契玄為梵行。如文。六約因果。涅槃為淨。道諦行為梵。經雲。梵行已立是也(文)。   疏四上雲。二釋名者。梵是西域之音。具雲勃嚂摩。此翻為淨。簡上淨立梵行名。離染中極故名為梵。即梵為行故名梵行。持業釋也。亦有雲。真境為梵。智契為行。或涅槃為梵。修因為行。此二依主釋(文)。   鈔十下雲。疏二釋名者。疏文分四。一正釋名○今初有三。一總釋。若淨就此方。應名淨行。為簡前故。此存梵音。二真境為梵。約因中釋。三涅槃為梵。因果對釋。並可知(文)。   刊五雲(無釋)。   問。涅槃經文雲。天行品者如雜花說(文)。爾者清涼大師。如何釋之耶。進雲。演義抄雲。涅槃天行經文。不釋指在花嚴(文)。付之。披花嚴經文。無有天行品。若爾指在花嚴之釋依憑在何文哉。   答。見探玄記餘處釋雲。依涅槃經及觀佛三昧經。名此經為雜花經。以萬行交飾緣集成。從喻標名。喻雜華耳(文)。網目·花嚴傳第一·八十花嚴經疏第一·四十花嚴經疏第二·刊定記第一等釋。其意同之。加之勘涅槃經處處之文。引雜花經之文。多在花嚴經故。涅槃經所引雜花經者。指花嚴經雲事炳然也。誰可疑之哉。但於花嚴經無天行品雲難者。勘涅槃經(十八)文。梵行品終。欲移嬰兒行品之處。有天行品者如雜花說之文。推之。天行者初地已上行故。指十地品雲天行品也。故玄(四)雲。三天行者。第一義天天然之理(文)。釋籤解此文雲。三天行者。涅槃義釋指在雜花。即花嚴也(文)。指花嚴經十地品。名天行品雲事。此釋可見也。演義抄二即淨天。淨天即第一義天之釋。其意可准知之。   委細聊簡並釋文等。併如文義抄第九帖。必要之時可引見之。   花嚴經十七雲(梵行品)。爾時正念天子。白法惠菩薩言。佛子。一切世界諸菩薩眾。依如來教染衣出家。雲何而得梵行清淨。從菩薩位。逮於無上菩提之道(文)。   疏四上雲。今初亦二。先敘問答之人。正念天子問者。天者淨也。表所問事理染相絕故。梵依天行而得成故。念與無念。二而不二為正念也(文)。   鈔十下雲。疏梵依天行而得成者。涅槃天行經文。不釋指在花嚴。古人於體亦有二義。一指八禪。二即淨天。淨天即第一義天。見第一義梵行成矣。依天行得(文)。   刊五雲(無釋)。   問。探玄記中雲。寒熱飢渴是觸(文)。爾者心所觸歟。答。可心所觸歟。兩方。若心所觸者。既雲寒熱飢渴是觸。定可觸處觸也。是以清涼大師釋。寒熱飢渴是十一觸。屬於色蘊。觸處觸(見)。若依之爾者。探玄記中。約遍行五徵之(文)。知心所觸雲事。   答。見花嚴經文雲。若意業是梵行者。當知。想是梵行施設是梵行。寒熱飢渴苦樂憂喜等。悉是梵行。探玄記中釋此文雲。六意業中。約遍行五徵之。以是根本動作故。想是想數。施設是思。寒熱飢渴是觸。苦等是受。略無作意也(文)。思此釋意。可遍行心所中觸(見)。加之勘清涼大師釋。疏中或雲。約遍行五徵之。一思二想。次四是觸。後四是受。作意一種總遍十段。或述。若欲破者。既約遍行通於三性。故非梵行。演義抄中或釋。若爾身觸在五識地。今何在意。答。有三義故。一由相應義。謂意識與五有同緣境故。二由意識用。強有彼同分緣故。三由意識。於極樂地有樂觸故。於極苦趣。有意苦故判。意業十中。思即意業。能造業故。想是意之加行。令意成業根本故。次四觸數識。合根境由業引故。後四受數。亦由業引故。案此等解釋意。寒熱飢渴是觸者。心所觸雲事炳然也。但於既雲寒熱飢渴是觸。定可觸處觸之難者。   此論義者。延應元年窮冬之候。於東大寺尊勝院被行探玄記第五卷三十講之時。宗性當講問定慶擬講之疑也。古來未見此疑。今度始所結講也。經文解釋。同為不審。後代之學侶。沈心可思之。   問。清涼大師解釋中雲。然觸通身心(文)。爾者今此身觸者。第一色蘊攝歟。答。可有二義邊也。兩方。若第一色蘊攝者。五識相應觸心所名身觸者。常途之所談也。何雲第一色蘊攝哉。是以演義抄中。舉若爾身觸在五識地今何在意之問。明知。身觸者。第五識蘊攝雲事。若依之爾者。見演義抄釋雲。今約身觸故屬於色(文)。如何。答。   問。清涼大師意。寒熱飢渴四觸心所觸雲義。引何論說證之耶。進雲。演義抄雲。俱捨亦說。此之四觸亦是心所(文)。付之。依演義抄釋。披俱捨論說。未見寒熱飢渴四觸是心所觸雲文。解釋之所引依憑在何文哉。答。   花嚴經九雲(梵行品)。若意業是梵行者。當知。想是梵行施設是梵行。寒熱飢渴苦樂憂喜等。悉是梵行(文)。   玄五雲。六意業中。約遍行五徵之。以是根本動作故。相是想數。施設是思。寒熱飢渴是觸。苦等是受。略無作意也(文)。   花嚴經十七雲(梵行品)。若意業是梵行者。當知。梵行則是思想。寒熱飢渴苦樂憂喜(文)。   疏四上雲。第六觀意業十事。皆意之用故名為業。約遍行五徵之。一思二想。次四是觸。後四是受。作意一種。總遍十段故。若雲作意觀密。即上四段亦各一蘊。此中思等。與意何別。但思等心所有二義故。一扶持心王。屬前所攝。二依心起用。屬此位收故。多從受境以辨。若欲破者。既約遍行通於三性故非梵行。餘准前知(文)。   鈔十下雲。言即上亦各是一蘊者。即向遍行五也。約經。思即行蘊。想即想蘊。寒熱飢渴是十一觸。屬於色蘊。苦等受蘊作意亦行。然觸通身心。上約寒等。必與心俱故。屬遍行。今約身觸故。屬於色。若爾身觸在五識地。今何在意。答。有三義故。一由相應義。謂意識與五有同緣境故。二由意識用。強有彼同分緣故。三由意識。於極樂地有樂觸故。於極苦趣。有意苦故。上寒熱准知。三義中。前二約觸。後一兼明於受。寒是冷觸。熱即火大。能造觸也。俱捨亦說。此之四觸。亦是心所。論雲。食慾名飢。暖欲名冷。飲食名渴。彼疏釋雲。冷飢渴三。是觸家果。而非是觸。今言觸者。從果為名。故論雲。此皆因立果稱。釋曰。暖欲名冷者。熱准於冷。冷熱相翻義。亦有欲故。此四種皆為意業。此中思等下問答簡濫。先問。如前意中有覺觀思惟。此中亦有思想等故。但思等心法下答。答意雲。思等有二。一約體。則扶心王。同為業具。二約用與王相應。同作業故。言故多從受境以辨者。釋此為業之由。謂業中十句想即取境。寒等觸境。苦等受境。皆約境也。則此中思即審慮決定。前雖有覺觀思惟。多直語心故。意業十中思即意業能造業故。想是意之加行。令意成業根本故。次四觸數識合根境。由業引故。後四受數。亦由業引故。此上皆業眷屬。成唯識雲。業之眷屬。亦云業名即其義也。若破可知(文)。   刊五雲。第六觀意業十事破中分四。初思數。思能造業故。次一想數。是意加行。令成業根本故。次四觸數。識合根境由業引故。後四受數。亦由業引故。此亦業眷屬也。成唯識雲。業之眷屬。亦云業名故。徵破雲。前破業具體無。業已非有。況業眾法全一一皆無。餘如前說。問。寒熱等觸在五識地。今何別在意業中耶。答。此由三義。一由相應義。謂意識與五有同緣境故。二由意識用。強有彼同分緣故。三由意識。於極樂地有樂觸故。極苦趣中意有苦故。寒熱准故。問。前業具中。有覺觀思境等。復業中亦說思等。有何差別。答。思等皆有二相。一體二用。體謂自性。與王同。是業之具故。用謂作用。與王相應。同一所緣而而作業故。欲是心數。不開觸。觸為飢餲因。以於因立果名故。呼觸名飢。如有頌言。下引於因立果名頌證說。佛出世體非是樂。以能生樂故。於因立果名。呼佛出世名樂。餘亦如是。正理論雲。食慾名飢。飲欲名渴。豈不欲是心所法故違觸相耶。以於因中立果名故。無相違失。餘所未說問劣。劣等攝在此中故不別說。問不離滑力。即澀重劣在軟耎輕性中攝(文)。   問。小乘教意。修相好業為唯限百劫位。為當可通三僧祇間耶。答。唯可限百劫位也。兩方。若唯限百劫位者。清涼大師解釋中。述以三祇百劫感相等故。修相好業可通三僧祇間(見)。若依之爾者。小乘教意。三僧祇外。別立百劫修行。為修相好業也。何可通餘位哉。   答。小乘教意。三僧祇後。經百劫修行。為修相好業也。故修相好業。唯限百劫位。更不可通三僧祇間故。勘香象大師餘處解釋。探玄記(十五)雲。若小乘及初教。三僧祇後。百劫中修相好別業。五教章(下)述以小乘中偏修智分不修福分。是故臨成佛時。更於百劫。別修彼業。始教引彼亦同彼說。仍是化也。此不分明也。但於清涼大師釋者。三僧祇間。修上所舉成法身因。百劫位修感相好業(為言)。不雲三僧祇間修相好業故。演義抄中。釋此文雲。言以三祇等者。三祇修成法身。百劫修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文)。   華嚴經十七雲(梵行品)。若佛是梵行者。為色是佛耶。受是佛耶。想是佛耶。行是佛耶。識是佛耶。為相是佛耶。好是佛耶。神通是佛耶。業行是佛耶。果報是佛耶(文)。   疏四上雲。第七觀佛十事觀於三身。若依小乘。初五法身。以無漏。戒等。及眷屬無漏五蘊為法身故。次二報身。以三祇百劫感相等故。次一化身。神通化現故。業行通為三身之因。果報通語三身之果。若依大乘。前八皆是化身。後一報身。業行通語二身之因。涅槃是果。離繫果故。業是報報本願故(文)。   鈔十下雲。疏第七觀佛中言無漏戒等者。等取定智惠解脫解脫知見。此從已轉受名。廣如十藏品。言及眷屬無漏五蘊者。即色受等前之戒等。雖轉五成。而各取一。以為其主故。今辨定惠等。同時心心所為眷屬五蘊。言以三祇等者。三祇修成法身。百劫修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次一神通化現。即是化身。義兼萬類之化。約大乘中。唯說二身。法身即是徵破。所顯故(文)。   刊五雲。第七觀佛者。受菩薩戒。及聲聞戒。皆先除三寶為根本得戒所依。依戒有梵行。令約聲聞戒依觀察梵行。所以者何。聲聞戒中。不已法執有無見等故。此徵破之中十事也。五五蘊者。聲聞乘中。以無漏戒定惠解脫解脫知見。及眷屬無漏五蘊為佛法身。以百劫修相好業。感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有漏報為佛報身。以神通變化。隨機應現。種種形類為佛身。色香味觸四塵為體(文)。   玄十五雲。六修時者。三十二相。若小乘及初發三僧祇後百劫中修相好別業。若或極遲百劫。或超九劫等。如智論第五說也(文)。   疏八下。演義抄十八下。刊定記十三無釋。   五教章下雲(修行時分)。若依始教修行成佛。定逕三阿僧祇。但此劫數不同小乘。何者。此取水火等大劫數。至百千劫數。此復至百千為一俱梨名第一數。此俱梨復至俱梨為第二數。如是次第以所數等能數。至第一百名一阿僧祇。此即十大數中第一數也。依此數滿三阿僧祇。仍此教中。就釋迦身以分此義。如優婆塞戒經雲。我於往昔寶頂佛所。滿足第一阿僧祇劫。然燈佛所滿足第二阿僧祇劫。迦葉佛所滿足第三阿僧祇劫。我於往昔釋迦佛所。始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又依本業經。亦有百劫修相好業。但是變化修實修也。又由以一偈歎弗沙佛。即超九劫。但九十一劫即成佛也。問。三無數劫修諸實行應成報身。何故乃就化身說耶。答。由此始教就下機故。有二乘故。此身是彼所知見故。是權教故。作是說也。若依終教說。有二義。一定三僧祇。約一方化儀說故○又無百劫修相好業等。何以故。以小乘中偏修智分不修福分。是故臨成佛時。更於百劫別修彼業。始教引彼亦同彼說。仍是化也(文)。   問。花嚴經文雲。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文)。爾者今此正覺者。究竟果滿正覺歟。進雲。探玄記釋意。究竟果滿正覺(見)。付之。因果二位淺深遙異也。初發心住位。何可成究竟果滿正覺哉。是以披新譯花嚴經文雲。如是發心當得佛故。究竟果滿正覺。當來可得之(見)。如何。   答。六位之成佛者。一宗之玄談也。我宗意。談初後相即之旨事。因果圓融之義故。初發心住位。即成究竟果滿正覺(云云)。勘香象大師餘處之釋。如或(探玄記十)雲。若就圓教佛果通在一一地中。是故一地攝一切地。或(五教章下)判。謂始從十信乃至佛果六位不同。隨得一位得一切位等也。如此之釋。散在一部處處非一。不遑於申。即當探玄記中。釋初發心時便成正覺。知一切法真實之性。具足惠身。不由他悟之。經文雲。謂前雲。疾得佛果。未知何時名疾得。今釋發心時得故下雲。初發心菩薩即是佛故。悉與三世諸如來等。此明行滿入位時。即得普賢位故。一位即一切位。乃至佛果無不圓備故雲正覺。顯此意也。但於新譯花嚴經。以是發心當得佛故之文者。演義抄中會之雲。則知。當字是譯人之意。譯人欲不壞初後故作此譯(文)。是則譯人。且存不壞初後之一意。譯為當字也。依譯人之且存一意。不可亂一宗之性相歟。   花嚴經九雲(梵行品)。初發時便成正覺。知一切法真實之性。具足惠身不由他悟(文)。   玄五雲。第二重中標者。初發心時是因。成正覺是果。亦是轉釋前。謂前雲疾得佛果。未知何時名疾得。今釋發心時得故。下雲初發心菩薩即是佛故。悉與三世諸如來等。此明行滿入位時。即得普賢位故。一位即一切位。乃至佛果無不圓備故雲正覺。下釋何因得如次。以知一切真實者。顯理圓也。具足惠身者。顯智德備也。不由他悟者。內自開覺也。豈是因中說果耶。此一乘普賢行位。因果圓融相即無礙故致然也。宜須思准之(文)。   花嚴經十七雲(梵行品)。初發心時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惠身不由他悟(文)。   疏四上雲。復初發心下釋。先釋疾現之言。後釋現前之相。今初。上言疾得。疾在何時。故雲初發心時。何法現前。謂無上菩提也。後知一切下。釋現前之相。亦是出其所因。何者。先初心為始。正覺為終。何以初心便成正覺。故今釋雲。一切法即心自性故。覺法自性即名為佛故。下經雲。佛心豈有他正覺覺世間。斯良證也。斯則發者。是開發之發。非發起之發也。何謂現前之相。夫佛智非深。情迷謂遠。情亡智現。則一體非遙。既雲知一切法。即心自性。則知此心即一切法性。今理現自心。即心之性。已備無邊之德矣。成就惠身者。上觀法也。正法當興今諸見亡也。佛智爰起。覺心則理現。理現則智圓。若鏡淨明生。非前非後非新非故。寂照湛然。不由他悟者。成上惠身。即無師自然智也。又不由他悟是自覺也。知一切法是覺他也。成就惠身為覺滿也。成就惠身必資理髮。見夫心性。豈更有他。若見有他安稱為悟。既曰心性自亦不存。寂而能知名為正覺。豈唯定之方。不取則於人哉。況初後融圓不待言也(文)。   鈔十下雲。疏答二大段等者。此下義則深玄。在文可見。但當細尋。更不繁舉。其開發之發。後品當知。不由他悟含有三義。如十住品。謂見夫心性。即性外皆他。自亦不存。兼顯以心為自。心外為他。今自心不存。豈心外取法。豈唯定之方寸。顯自心為自。他人為他。前十住品。從粗至細。今此以細況粗耳(文)。   刊五雲。次別釋雲。初發心等者。前雲疾得菩提未定。何時為疾。故此別明初發心時。謂十住中。初發心住。創得成位故。雲初發心時。此約因修法性位。上下相即觀說三。出因中二。先正顯。謂以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故。離自性心更無別佛。乃至一切後成就下結成。謂一切法既不離自心故。即是佛成就。無師自然智。心外無他故。雲不由他悟(文)。   花嚴經十雲(初發心菩薩功德品)。何以故。此初發心菩薩。即是佛故。悉與三世諸如來等。亦與三世佛境界等。悉與三世佛正法等。得如來一身無量身。三世諸佛平等智慧(文)。   玄五雲。初中即是佛者。有人釋。或雲因中說果。或雲解同佛境。或雲約理平等。若約三乘教。亦得如上說。今尋上下文。約一乘圓教。始終相攝。圓融無礙。得始即是終。窮終方原始。一由陀羅尼門緣起相攝故。二由普賢菩提心遍該六位故。即因是果也。三由法性無始終故。發心入始。即正是終故也。是故上文雲。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具足惠身。不由他悟。此之謂也(文)。   花嚴經十七雲(初發心功德品)。何以故。以是發心當得佛故。應知。此人即與三世諸佛同等。即與三世諸佛如來境界平等。即與三世諸佛如來功德平等。得如來一身。無量身究竟平等真實智慧(文)。   疏四上雲。二徵釋所由中。初徵意。雲何以發心即得果法。釋雲。以是發心為因。決定當得佛故。望圓極之果故。定當成。約見性成智身。上品雲即得故。晉經梵本。此中皆雲即是佛故者。當此義也(文)。   鈔十下雲。疏望圓極之果等者。當得佛言且順經文。分為二義。故引晉經梵本。則知。當字是譯人之意。譯人欲不壞初後故作此譯。若此不壞初後。則前梵行品。初發心即得菩提。如何會釋。此改為當彼亦須改。彼成無妨。此即何違。故此即佛正覺。梵行初心即成耳。且順彼釋故。雲見性成智身。若約圓融。此後更無別佛(文)。   刊五雲。二得果法中二。先顯當得。後應知下明即得。然當得者果佛故。即得者因佛故。攝法同等因果不離。若因不攝果法盡。則非法性果之因。若果法不全。即是因則非法性因之果。由此因果之相不一。因果之體不失。如是因果果因。非即非離鎔融無礙。方為法界因果也(文)。   問。香象大師意。星宿劫幾佛出世判耶。進雲。探玄記雲。如星宿劫中有八萬佛出(文)。付之。依香象大師解釋。披三千佛名經文。說莊嚴劫賢劫星宿劫。各千佛出世之旨。依之宗家餘處。釋梵網經(下)若到禮三世千佛之文雲。未來星宿劫中。日光如來為首。下至須彌相。如來為一千(文)。清涼大師當處。解花嚴經有佛劫文雲。如過去莊嚴。現在賢劫。未來星宿。各有千佛(文)。若爾探玄記釋。非只背佛名經文。亦隨相違於自解釋哉。   答。一劫之中諸佛出世。多少隨機感之所見故。諸教之說者。必一准歟。三劫三千佛者。實出三千佛名經說。常途所談故。香象大師意。非不存此義。宗家梵網經疏釋。及清涼大師今定判。更不足為奇也。但於探玄記釋者。且依賢劫經說歟。勘彼經文(十三)雲。然後有劫名喻星宿。其八萬大臣。於斯劫中成最正覺。普廣意轉輪聖王之時。八萬大臣。於星宿劫中成正覺雲故。星宿劫中。八萬佛出世雲釋。非無依憑也。何況莊嚴劫中。有八萬四千佛出世者。出佛名經(第二。第九)二處之文故。三劫三千佛者。不必諸教一同之談歟。   問。清涼大師意。迦葉佛出世後。幾劫無佛出世耶。進雲。演義抄雲。六萬二千劫空過無佛(文)。付之。迦葉佛者。人壽二萬歲時出世。教主釋尊。人壽一百歲時出世者。經論常途之說。大小通滿之談也。若爾迦葉佛後無佛世間。思其時分。未及一劫。何釋六萬二千劫空過無佛哉。何況披解釋起盡。依十住毘婆沙論。述此義(見)而勘彼論文。全無六萬二千劫空過無佛之文。演義抄釋旁不可然哉。   答。迦葉佛出世。人壽二萬歲時。釋迦佛出世。人壽一百歲時者。實是常途之所談也。故慈恩大師上生經疏(上)雲。五濁經雲○人壽二萬歲。迦葉波佛出世。賢劫經雲。人壽一千二百歲。釋迦始生都史。人壽一百歲出世作佛(文)。大小乘中。自他宗間。如此之釋。其文非一故。迦葉佛出世之後。六萬二千劫空過無佛雲事。甚以難信。依之見探玄記釋雲。如莊嚴劫及賢劫等。是有佛劫。如過星宿劫後。有六萬二千劫空過無有佛。演義抄一段。次上文述如過去莊嚴。現在賢劫。未來星宿。各有千佛名為有佛。此後六萬二千劫空過。無有佛名為無佛劫。星宿劫後六萬二千劫空過無有佛者。香象清涼一同之定判也。以之可為實義。演義抄次下文。引十住毘婆沙第十雲。如經中說。諸比丘。是賢劫前九十一劫。毘婆屍佛出。百三十一劫有佛出。一名屍棄。二名毘式婆。此賢劫中鳩樓孫迦那含牟尼迦葉佛出。彼論第十即有此文(二字相替)。次下雲。六萬二千劫空過無佛。彼論之中。全無此文。清思之。一段之中。上既雲六萬二千劫空過無有佛畢。下重雲。六萬二千劫空過無佛。其言繁重。極為不審之。上所引論中。亦無此文。旁以難信之解釋也。   花嚴經十雲(初發心菩薩功德品)。知一切有佛劫。知一切無佛劫。知一佛劫中有無量佛。智無量佛劫中有一佛(文)。   玄五雲。三約佛有無。如莊嚴劫及賢劫等。是有佛劫。如過星宿劫後。有六萬二千劫空過無有佛。此二劫相即故也。四約佛多少者。如星宿劫中。有八萬佛出。是一劫中無量佛也。如大通智勝佛出世時。梵王讚雲。或千劫等空過無有佛。今始得見大通一佛。亦相即故雲也(文)。   花嚴經十七雲(初發心功德品)。有佛劫與無佛劫平等。無佛劫與有佛劫平等。一佛劫中有不可說佛。不可說佛劫中有一佛(文)。   疏四上雲。二三及四文並可知(文)。   鈔十下雲。言二三及四文並可知者○三即有佛無佛。如過去莊嚴。現在賢劫。未來星宿。各有千佛名為有佛。此後六萬二千劫空過。無有佛名為無佛劫。四即多少。如威光修因種種莊嚴劫中。有十須彌山微塵數佛。大通智勝佛處東南方。梵王讚言。一百八十劫空過無有佛。准十住毘婆沙第十雲。如經中說。諸佛比丘。是賢劫前九十一劫。毘婆屍佛出。百三十一劫有佛出。一名屍棄。二名毘式婆。此賢劫中鳩樓孫迦那含牟尼迦葉佛出。六萬二千劫空過無佛(文)。   刊五雲。三有無佛者。謂如莊嚴劫賢劫星宿劫等。是有佛劫。從此已後。六萬二千劫空過無佛出。是無佛劫。四一多劫有多一佛者。如勝音剎種種莊嚴劫。有十須彌山塵數佛出。是一劫中有不可說佛。又如次雲。如來無量曠劫。行自然正覺出世間。於當來世無量劫身應一劫。如大雲。是不可說劫中有一佛也(文)。   梵網經下雲(盧捨那佛說菩薩心地法門品)。若有犯十戒者。應教懺悔。在佛菩薩形像前。目夜六時。誦十重四十八輕戒。若到禮三世千佛得見好相(文)。   法藏疏下雲。三若有下。教懺犯十重罪。謂若有犯十重者。教懺悔方法。言三世千佛者。謂過去莊嚴劫中。花光如來為首。下至毘捨浮如來。如是等一千諸佛。今此賢劫中。俱留孫如來為首。下至樓至如來。一千佛。未來星宿劫中。日光如來為首。下至須彌相如來為一千(文)。   賢劫經十三雲(歎古品)。佛言。喜王。欲知爾時普廣意轉輪聖王。則定光如來是也。其佛侍者。名曰無損智比丘者。維衛佛是也。其王千子。是賢劫中過千佛已六十五劫。當斷無佛。然後有劫號名大稱。皆同斯劫成最正覺。其彼世時八萬大臣。在大名稱劫而復學道。過劫已中間斷絕。竟八十劫都無佛興。然後有劫名喻星宿。其八萬大臣。於斯劫中成最正覺(文)。   先年之比。宗性勘此文為探玄記。如星宿劫中有八萬佛出之釋證據畢。   佛名經二雲。劫名莊嚴。彼劫中有八萬四千如來成佛。我悉歸命彼諸如來(文)。   同經九雲。舍利弗。莊嚴劫中有八萬四千佛出世(文)。   私雲。任此等經文。准莊嚴劫。可思星宿劫歟。   各有所據故別也(文)。   俱捨論一雲(分別界品)。暖欲名冷。食慾名飢。飲欲名渴。此三於因立果名故。作如是說。如有頌言。諸佛出現樂。演說正法樂。僧眾和合樂。同修勇進樂(文)。   光一末雲。冷飢渴三相。隱難知。若不約果以明。其體難顯。謂暖欲因名冷。食慾因名飢。飲欲因名渴。冷飢渴三。是欲異名。因觸生欲。觸是因。欲是果。此三皆於觸因之上。立欲果之名。作如是說。故入阿毘達磨雲。由此所逼。暖欲因名冷。食慾因名飢。飲欲因名渴。此皆於因立果名故。引頌證於因立果名。佛出世非樂。能生樂故。稱佛為樂。因立果名。餘准此釋。問。火大熱觸亦生冷欲。何不以欲標名。解雲。火大是強當體立稱。冷觸昧劣故。從果立名(文)。   寶一末雲。論暖欲名冷至飲欲名渴。第三因取果名。文中有三。一釋果名。二結歸因稱。三引例證成。此即初也。暖欲食慾飢欲。是心所欲數。由身中有觸力令欲暖。有觸力令欲食。有觸力令欲飢。所令欲名冷飢渴。即是由其能令觸。即能令觸從果為名。名冷飢渴。論此三於因至故作是說。第二結也。論如有頌言至同修勇進樂。第三引例證也。諸佛出世等。與樂為因名為樂。問。澀滑輕重各別相對立。何故對冷不說暖耶。答。暖是能造即是火大。故不說也(文)。   泰一雲。謂冷觸所逼。必欲得暖故。約暖欲以釋冷觸。食慾名飢。飲欲名渴。此皆於因立果名故。作如是說者。如人不食脹胃空虛。火大動發生觸。觸身起食慾。名食慾為飢。如人不飲肺胃虛燥。火大動發生觸。觸身起飲欲。名飲欲為渴。   大般若經四百五雲(第二分觀照品)。當佛說。此修行般若波羅密多。諸菩薩摩訶薩。獲勝利時。眾中有三百苾芻。即從座起。以所著衣持用奉佛。皆發無上正等覺心。爾時世尊。即便微笑。從面門出種種色光。尊者阿難。從座而起。偏覆左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緣現此微笑。大聖現笑必有因緣。請垂矜愍唯願為說。佛告阿難。是從座起三百苾芻。從此已後。六十一劫星喻劫中。當得作佛皆同一號。謂大幢相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丈夫調御士天人師佛薄伽梵(文)。   同經五百五十四雲(第四分散花品)。是時眾內六千苾芻。俱從座起頂禮佛足。偏覆左肩右膝著地。向薄伽梵曲躬合掌○爾時世尊即便微笑。如佛常法。從其面門。放種種光青黃赤白○時阿難陀即從座起。禮佛合掌白言。世尊。何因何緣現此微笑。諸佛現笑非無因緣。唯願如來哀愍為說。爾時佛告阿難陀言。此諸苾芻。於當來世星喻劫中。皆得作佛同名散花。十號具足(文)。   問。花嚴經中列二十三欲。爾者第十一欲如何說之耶。進雲。花嚴經雲。有所依欲無所依欲(文)。付之。欲心所現起之時。隨其所應。以五根及無間滅意可為所依。何說無所依欲哉。抑今此無所依欲者。其體何物耶。   答。探玄記中釋此經文雲。託餘心所是有所依。獨起欲數名無所依。又依境起欲名有依。知境唯心心起無寄名無依(文)。初釋意雲。欲心所託餘心所起名有所依欲。欲心所獨起名無所依欲(為言)。第二釋意雲。知境有實體。託境起欲心所名有所依欲。知境唯是心。心外無別體起欲心所名無所依欲(為言)。此二釋者。顯色之義。非相違釋歟。   花嚴經十雲(初發心菩薩功德品)。有所依欲無所依欲(文)。   玄五雲。十一託餘心所。是有所依。獨起欲數名無所依。又依境起欲名有依。知境唯心。心起無寄名無依(文)。   花嚴經十七雲(初發心功德品)。欲悉知有依解無依解(文)。   疏四上雲。有依無依。約自性差別。託於根境及稱真故(文)。   鈔十下雲(無釋)。   刊五雲。一謂凡夫及二乘。見有為法有和合相故。名有依解。二菩薩反彼名無依解(文)。   問。探玄記中。明輕煩惱重煩惱相作二解釋。爾者第二釋意。如何釋之耶。進雲。探玄記雲。又微起易止名輕。粗起難息名重(文)。付之。依探玄記釋。披俱捨論(二十三)文述。應知。此中下下品道勢力。能斷上上品障。如是乃至上上品道勢力。能斷下下品障。粗強煩惱易斷故。以下下品道斷之微細煩惱難斷故。以上上品道斷之雲也。若爾探玄記釋。豈不背俱捨論文哉。   答。探玄記釋意。就煩惱體論輕重故。微劣煩惱現起易止故。名輕煩惱。粗強煩惱現起難息故。名重煩惱(為言)。豈雲以下下品道斷故。粗強煩惱名輕。以上上品道斷故。微劣煩惱名重哉。但於俱捨論文者。彼所治煩惱。能含道品相翻門也。既為別門來。而不可為難哉。   重難雲。勘刊定記釋雲。三諸斷品內下品道斷者為輕。中上品道斷者為重。中品道斷者為輕。上品道斷者為重(文)。此釋意。就所治煩惱。能治道品相翻之門。論煩惱輕重(見)。如何。答。此釋意實難思。且不可依用之。設強會通之者。隨能治道品。論所治煩惱輕重故。以下品道所斷。雖上品煩惱名輕。以上品道所斷。雖下品煩惱名重雲歟。   花嚴經十雲(初發心菩薩功德品)。所謂欲悉知輕煩惱重煩惱(文)。   玄五雲。初二句約輕重分別。謂卒略心起名輕煩惱。慇厚心起名重煩惱。又微起易止名輕。粗起難息名重(文)。   花嚴經十七雲(初發心功德品)。所謂欲盡知輕煩惱重煩惱(文)。   疏四上雲。今初門中。輕重眠起。通下諸惑故名為總。就中輕重總中之總。以品言之。一切煩惱各有輕重。約起惑者。心有異故。據難易斷。現行為輕。種子為重。即眠起是(文)。   鈔十上雲。疏一切煩惱各有輕重者。分九品故。約起惑者下。出輕重由。如一貪惑重者。於下劣境起猛利貪。中者稱境而起。下者設於勝境。心亦微薄等。三品各三故成九品。據難易下。別別相望。以論輕重。言種子為重者。如俱生惑種。金剛喻定方斷盡故。故下經雲金剛道滅方畢竟(文)。   刊五雲。知中有三對。一輕重一勤略辨一種○二分別為輕。少時頓斷故。俱生為重。多時漸斷故。三諸斷品內下品道斷者為輕。中上品道斷者為重。中品道斷者為輕。上品道斷者為重(文)。   問。地持論意。可許十纏家義耶。答。不許之也。兩方。若許之者。探玄記中地持論意。不許十纏家義(見)。若依之爾者。設雖地持論意。何不許十纏家義哉。   答。勘地持論文雲。雲何菩薩。除惱行利略說八種。若有眾生所應慚處令捨無慚纏。心得開覺如無心慚纏。如是無愧纏睡纏眠纏掉纏悔纏慳纏嫉纏。唯立此八纏。不立忿覆為纏也。故探玄記雲。地持瑜伽。說八纏除忿覆。何故除者。為有論師。說忿覆是使性。謂忿是瞋使性。覆是貪使性。為貪他利覆藏已過(文)。加之。淨影大師地持論義記(四)中。解此論文雲。謂化令離八纏煩惱。如雜心中說有十種。此中何故唯說八種。有論師言。忿覆二纏。是其使性。忿是嗔性。覆是貪性故此不論(文)。准此等釋可思之。   問。瑜伽論意。可許十纏家義耶。答。不許之也。兩方。若許之者。探玄記中。瑜伽論意。不許十纏家義(見)。若依之爾者。小乘諸論中。盛立十纏家義。瑜伽論意有。何故不許之哉。   答。披瑜伽論處處之文。或(八)雲。纏者八纏。謂無慚·無愧·惛沈·睡眠·掉舉·惡作·嫉妒·慳吝。或(八十四)述現起相續無斷絕義。說名為纏。纏有八種。謂無慚等。唯立此無慚無愧等八纏。不以忿覆二種為纏(見)。但於小乘諸論中。成立十纏家義雲難者。勘瑜論(八十九)一處之文雲。一切煩惱皆有其纏。由現行者。悉名纏故。然有八種。諸隨煩惱。於四時中數數現行。是故唯立八種為纏。謂於修學增上戒時。無慚無愧數數現行。能為障礙。若於修學增上心時。惛沈睡眠數數現行。能為障礙。若於修學增上惠時。簡擇法故。掉舉惡作數數現行。能為障礙。若聞法者。展轉受用財及法時。嫉妒慳吝數數現行。能為障礙。隨煩惱中。見此四義立為纏也。而忿覆二種者。於修戒修心修惠。若同法者。展轉受用財及正法之四時。無有數數現行能為障礙之義故。不立為纏也。故慈恩遁倫兩師。依此文釋成。忿覆二種。不立為纏之義也。或又准探玄記地持瑜伽說。八纏除忿覆。何故除者。為有論師說。忿覆是使性。謂忿是瞋使性。覆是貪使性。為貪他利覆藏己過之釋。可成立八纏之義也。   問。瑜伽論意。忿覆二種。以本惑為體歟。答。以本惑為體也。兩方。若以本惑為體者。見百法論文。隨煩惱中。列忿覆二種。明知。以本惑不為體雲事。若依之爾者。探玄記中。忿覆二種。以本惑為體判如何。   答。瑜伽論意。忿以瞋煩惱為體。瞋上假立。覆以貪煩惱為體。貪上假立雲也。故探玄記雲。地持瑜伽說。八纏除忿覆。何故除者。為有論師說。忿覆是使性。謂忿是瞋使性。覆是貪使性。為貪他利覆藏己過(文)。但於百法論說者。百法論中。雖假立法。假立而有故。別列之也。故唯識論(六)文雲。如是二十隨煩惱中。小十大三定是假法。忿等十隨煩惱。放逸失念不正知三隨煩惱。雖是假立法。皆別列之也。得等二十四種不相應行。雖亦假立法。皆同列之。若爾何以百法論中。別列之為疑哉。   花嚴經十雲(業發心菩薩功德品)。結使煩惱纏煩惱(文)。   玄五雲。二有二句。約使纏分別。使謂十使。即五見及疑·貪·瞋·癡·慢。纏謂十纏。即無慚·無愧·睡·悔·慳·嫉·掉·眠·忿·及覆。地持瑜伽說。八纏除忿覆。何故除者。為有論師說。忿覆是使性。謂忿是瞋使性。覆是貪使性。為貪他利覆藏己過。使纏何別者。雜心雲。根本名使。津液為纏垢。急縛名纏。輕縛名垢。又此中□即是九結可知(文)。   花嚴經十七雲(初發心功德品)。眠煩惱起煩惱(文)。   疏四上雲。言眠起者。眠即種子。眠伏藏識起。即對境現行(文)。   鈔十下雲(無釋)。   刊五雲。二眠起。一對眠。謂隨眠即諸種子。起謂現起。彼種現行(文)。   地持論七雲(方便處四攝品)。雲何菩薩除惱行利。略說八種。若有眾生所應慚處令捨無慚纏。心得開覺如無慚纏。如是無愧纏睡纏眠纏掉纏悔纏嫉纏。悉令開覺亦復如是(文)。   義記四上曰。就除惱中。初問舉數。後廣分別。謂化令離八纏煩惱。如雜心中說。有十纏。此中何故。唯說八種。有論師言。忿覆二纏。是其使性。忿是瞋性。覆是貪性故。此不論(文)。   瑜伽論八雲(本地分中有尋有伺等三地)。纏者八纏。謂無慚·無愧·惛沈·睡眠·掉舉·惡作·嫉妒·慳吝(文)。   略纂三雲。纏有八者。八十九說。一切煩惱由現行者。悉名為纏。然有八種。於四時中。數數現行故偏建立。對法論說。惛眠障止。引沈沒故。掉悔障舉。外引散故。嫉慳障捨。於自他行慳妒門中。散動心故。無慚無愧障淨屍羅。犯諸學處無羞恥故。更不立餘忿覆等法。八十九說。障戒定惠及於利。而生慳嫉(文)。   遁倫記二雲。纏有八者。八十九說。一切煩惱由現行者。悉名為纏。然有八種。於四時中。數數現行故偏建立。於修戒學數起無慚無愧為障。於修定學數起惛沈睡眠為障。於修惠時數起掉舉惡作為障。若同法者。展轉受用財法之時。嫉妒慳吝為障。忿覆於四事不能為障。不立為纏(文)。   瑜伽論八十四雲(攝異門分)。又現起相續無斷絕義。說名為纏。纏有八種。謂無慚等(文)。   遁倫記二十二雲。纏有八種。謂無慚等者。除忿覆依下攝事分雲。無慚無愧障戒學。惛沈睡眠障定學。掉舉惡作障惠學。慳嫉於菩薩受用財法中為障。忿覆於前三學。及同受用財法非障。是故不說(文)。   瑜伽論八十九雲(攝事分中契經事處擇攝)。復次一切煩惱皆有其纏。由現行者悉名纏故。然有八種諸隨煩惱。於四時中數數現行。是故唯立八種為纏。謂於修學增上戒時。無慚無愧數數現行。能為障礙。若於修學增上心時。惛沈睡眠數數現行。能為障礙。若於修學增上惠時。簡擇法故。掉舉惡作數數現行。能為障礙。若同法者。展轉受用財及法時。嫉妒慳吝數數現行。能為障礙(文)。   遁倫記二十三雲。第八明八纏。此中明說現起名纏。然有八種隨惑。於四時中數數現行故。立為纏。忿覆於四義不隨順故。不立為纏(文)。   大乘義章六(十纏義)。所言纏者。煩惱纏心故名為纏。又纏行人亦名為纏。以實通論一切煩惱無非是纏。今據一門且論十纏。十名是何。如雜心說。無慚·無愧·睡·悔·慳·嫉·掉·眠·忿·及與覆。是上煩惱纏內無羞恥故。名無慚。外無赦懼說為無愧。眠之與睡。論釋不同。若依成實。心重欲眠名之為睡。攝心離覺說以為眠。若依毘曇。一切煩惱。睡著境界。不能堪忍。說之為睡。身心昏昧。略緣境界。目之為眠。五識名身。意識名心。是二昏昧名為眠也。於作善事追變名悔。於己身財。堅著名慳。於他勝事。妒忌名嫉。躁動名掉。憤惱曰忿。隱過名覆。名義如是(文)。   問。香象大師意。貪煩惱可與憂受相應耶。答。可與憂受相應也。兩方。若與憂受相應者。貪歡行轉法。憂慼行轉受也。何可有相應義哉。是以俱捨論(二十一)等意雲。貪喜樂相應。慈恩大師。於對法第七。大論五十五。貪唯喜樂捨。大小乘意。貪煩惱。不與憂受相應雲事分明也。若依之爾者。探玄記中。貪煩惱。與憂受相應(見)。如何。   答。探玄記中。釋花嚴經愛相應煩惱之文雲。愛是欲色有三愛。是有愛住地相應。是與愛相應之煩惱也。謂因愛生憂等(文)。此釋意。貪煩惱與憂受相應(為言)。何況唯識論(六)中。明十煩惱五受相應雲。貪瞋癡三俱生分別。一切容與五受相應。貪會違緣憂苦俱故。瞋遇順境喜樂俱故(文)。慈恩大師(述記六末)釋此文雲。且於欲界。五六識中憂苦俱故。謂失財等。瞋翻此說。見怨死等。一切應知(文)。此釋意雲失財等時。貪煩惱與憂苦相應。見怨死時。瞋煩惱與喜樂相應(為言)。加之。瑜伽論第五十九卷雲。我今當說。貪於一時樂喜相應。或於一時憂苦相應。或於一時與捨相應○恚於一時憂苦相應。或有一時喜樂相應(文)。任此等文。貪煩惱與憂苦相應。瞋煩惱與喜樂相應雲事炳然也。但於慈恩大師所引瑜伽對法兩論之文者。此據多分相應道理。隨轉小乘粗相而說也。故慈恩大師會之雲。□十五雲。此據多分相應道理。隨轉門說諸煩惱。今據究竟□此會。此與五十九同(文)。對法論說。准之可會。今此釋。亦非無依憑。唯識論(六)文。明貪瞋煩惱。遍與五受相應之旨畢雲。此依實義。隨粗相者。貪慢四見樂喜捨俱瞋唯苦憂捨受俱起(文)。此亦源依本論說故。瑜伽論(五十九)中會前文雲。先辨煩惱諸根相應。但約粗相道理建立。令初行者解無亂故。今約鉅細道理建立。令久行者。了自他身種種行解差別轉故(文)。准此等文意。可知。瑜伽唯識論等實實也。何況慈恩大師(述記六末)釋雲。然今此中總解二種。貪等行相。遂難解之。與憂苦俱。謂別小乘故(文)。既判謂別小乘故。故違俱捨論等小乘性相。更非所痛也。   建治元年(乙亥)十月二十三日(申時)於笠置寺般若院之連房抄之畢自去春三月十七日於東大寺尊勝院以探玄記第五卷為充文勤行三十講畢自同二十三日雖始當卷抄出老耄過法病患侵身之間至於秋比不終其功之處同八月四日夜多年之間所同宿兒童力命丸於興福寺林小路不圖遇災難無故被殺害畢戀慕悲歎之淚潤袂追福作善之思銘肝之餘同九日曉忽出南都舊居葬籠當山勝地修念佛轉經三時之行法祈安養兜率兩處之託生之隙悲其功之不終淚底所染筆也願以花嚴圓宗稽古習學之善緣併資己童聖靈離苦得樂之良因安養月前速遂九品往詣之願望兜率雲上親禮一生補處之聖容凡厥雞足付屬之砌龍華說法之庭再謁聖靈同預見佛聞法之益重遇聖靈共修三賢十地之行乃至法界眾生平等利益而已。   右筆華嚴宗末葉前權僧正宗性。   (年齡七十四夏臘六十二) 華嚴宗香薰抄第七。   問題   問。香象大師意。夜摩天立時天稱故。如何釋之耶。   問。清涼大師依大集經說。夜摩天知晝夜相。如何釋之耶。   問。八十花嚴經第四會中。夜摩天王得定發惠益俱說之歟。   問。夜摩天宮說偈品經文雲。十方各過十萬佛剎塵數世界(文)。爾者香象大師如何釋之耶。   問。六十華嚴經文雲。猶如春後月(文)。爾者春後月者。可當漢土四月後半。五月前半耶。   問。清涼大師意。可許光法師所立寒熱雨三際義耶。   問。清涼大師意。可許俱捨論雨際第二月後九夜漸增寒。第四亦然。夜減晝翻此義耶。   問。夜摩天宮說偈品經文雲。若能一心信。現在一切佛。彼成等正覺(文)。香象大師釋此文作二解釋。爾者初解意如何釋之耶。   問。諸根互用位。五識通緣諸境時。五根同可照諸境耶。   問。諸根互用位。眼根發耳等餘識義可有耶。   問。香象大師意。明與無明其體可別耶。   問。華嚴經意。離彩色別可有四大體耶。   問。八十花嚴經意。離彩盡色別可有能變心耶。   問。起信論中。明心真如門心生滅門二門。爾者大乘者心真如門攝歟。   問。清涼大師依諸宗正義。四大體色香味觸假實。如何釋之耶。   問。成實論意。聲塵實有法歟。   問。清涼大師依成實宗意雲。色香味觸實也。地水火風假也(文)。爾者有何故存此義耶。   建治二年(丙子)七月五日(申時)於笠置寺般若院僧房抄之畢自去後三月二十一日於本寺尊勝院以探玄記第六卷為充文被行恆例三十講之時所出來之論義等且為散後學之不審且為興當宗之佛法隨管見抄文釋任愚案記難答短才之身恥而有餘抑去年八月四日羊來同宿兒童力命丸不慮遇災難蒙疵失身命之後所修善根併迴向之即以此習學華嚴經之勤偏勸彼往生兜率宮之益仰願龍華下生之砌雞足付囑之庭列三會唸唸同結見佛聞法之緣遂再會生生共為善友知識之身而已。   右筆華嚴宗末葉前權僧正宗性。   (年齡七十五夏臘六十三) ******   《大正藏》第72卷No.2334   No. 2334   華嚴宗大要抄   十身私略頌曰   眾生國土□業報 聲聞支佛並菩薩   如來智法虛空身 如來身中亦十身   菩提願化及住持 相好莊嚴並勢力   如意福德智法身 是則如來身中分   (八十經三十八卷。眾生國土業報身。種種聖人智法身。虛空身相皆平等。普為眾生而示作。云云。說十身相作文也)。   六相本頌雲 一即具多名想相 多即非一是別相    多類同圓成於總 各體別異顯於同    一多緣起理妙成 壞住自法常不作    唯智境界非事識 以此方便捨一乘   十身者   演義抄二(上)雲。若以佛身上十身者。菩提身。願身。化身。力持身。意生身。即三身中化身攝也。相好身。威勢身。福德身。義通報化。法身即法身。智身義通三身。局唯法報故。即三是十。即十是三。若約融三世間十身。即三者。如來身通三身。智身亦通三身。法身虛空身即法身。餘六通法化。法身體故。隨物應國土等故(云云)。   眾生身 國土身 業報身 聲聞身 辟支佛身 菩薩身 如來身 智身 法身 虛空身   如來身中復分十身(菩提身。願身。化身。住持身。相好莊嚴身。勢力身。如意身。福德身。智身。報身)。   已上六十經第二十八說也。探玄記第十四卷牒釋之。   十佛者(此離世間品出。舊經三十八也)。   無著佛(亦成正覺) 願佛 業報佛 住持佛 化佛(亦云涅槃佛)法界佛 三昧佛 心佛 性佛 如意佛。   (七處九會章頌雲。無願業經涅性心三性如安出信隨永無安無決音)。   六相者   總相 別相 因相 異相 成相 壞相   十玄門者   同時具足相應門(一) 因陀羅網境界門(四) 祕密隱顯俱成門(六)微細相容安立門(五) 十世隔法異成門(八)諸藏純雜具德門(七) 一多相容不同門(二)諸法相即自在門(三) 唯心迴轉成善門(九)託事顯法生解門(十)   (已上旨歸次第如此。一二三五教章次第也。   因因祕密十諸一諸隨託。云云。七處九會章頌也)。   圓融十故者   緣起相由故 法性融通故 各唯心現故 如幻不實故 大小無定故 無限因生故 果德圓極故 勝通自在故 三昧大用故 難思解脫故   已上探玄記第一品在之   唯心所現故 法無定性故 緣起相由故 法性融通故 如幻夢故 如影像故 因無限故 佛證窮故 深定用故 神通解脫故 已上論第一(上)   十玄門   同時具足相應門 廣狹自在無礙門 一多相容不同門 諸法相即自在門 祕密隱顯俱成門 微細相容安立門 因陀羅網境界門 託事顯法生解門 十世隔法異成門 主伴圓明具德門    已上疏一(上) 十義者   一教義 二理事 三解行 四因果 五人法 六分齊境位 七師弟法智 八主伴依正 九隨生根欲示現 十逆順體用 ****** 《大正藏》第72卷No.2335 No. 2335 華嚴宗要義一卷   東大寺沙門凝然述   夫華嚴法界難議難思。微塵攝於十方。剎那含於劫海。帝網珠內現重重之影。錠光鏡中示隱隱之像。相即相入攝體用之美同體異體窮鎔融之致。遊覺意之至道。初後圓通。入普眼之玄門始終周滿。覺城之東初心成正覺。妙峰之南住位圓行德。一生備曠劫之因。一念昇究竟之果。一乘法義融遍如是。今明普法一乘教宗。略立十門示其塵露。一教宗大意。二教宗名義。三立教開宗。四一乘三乘。五所立法義。六本經次第。七修證行相。八諸雜法門。九章疏份量。十祖承弘傳。以此十門粗陳宗旨。法林之中。僅舉一枝而已。   第一教宗大意。問以何義故名華嚴宗。答以華嚴經為所依教建立義理顯示旨歸。由此事故名華嚴宗。大小諸宗多由所依教曲立名。如俱捨論為所依故名俱捨宗。俱捨為門廣學有宗諸部論藏。謂發智論。六足論。法勝毘曇。雜心毘曇。順正理論。顯宗論等。學此典也。舊名毘曇宗。習學八犍度論。舊婆沙論。舊俱捨等此等諸論。其總名者是薩婆多宗。此雲說一切有。以成實論為所依教名成實宗。四分律等為所依教故名律宗。以中論。百論。十二門論三部為所依故名三論宗。以真言教為所依故名真言宗。陳說定判有為無為諸法性相名法相宗。此就所立所說為名。或名唯識宗。約所立義故。若能詮教唯論藏故。雖唯識論為所學門。瑜伽大論。十支諸論皆鹹習學窮義理故。或名應理圓實宗。所說法義與理相應。世俗勝義。四種道理。三性。三無性。乃至二空所顯真理。冥會契合。如是等理圓滿真實名應理圓實宗或名普為乘教。第三時教普為發趣一切乘者說此教故。一切乘者。即是所被三乘五乘種種機故。若依根本所依論教名瑜伽宗。解深密經。瑜伽大論是本所依。以此為門。十支諸論及其釋論。大乘法相皆為所學。就所住處名天台宗。若依所依名法華宗。如義真和尚。弘仁年中奉。詔製章名天台法華宗義真。如是宗名。多依所學。或據餘門各立名字。此華嚴經。如來成道最初。演說法界圓融十十無盡。主伴具足。相即相入。無礙法門。為諸教源。為諸乘本。問。何故如來初說此教。答。如來成覺朗照萬法。以一切智一切種智無障礙智。現證真理。事法妙境理智冥一究竟圓滿。以自所證為物示此。是故不起自內證處。全如自證說其法體。是故即於成正覺處菩提樹下。最初說此自說法界。若餘處說者容非自證故。三乘教移處說之。表非如來自所證故。是故諸佛法爾最初要說甚深廣大法門。賢首大師作探玄記。建立十意陳教興義。清涼大師作新經疏。教因教綠各開十門。元曉。惠苑各陳教興。本經別有性起出現。性起總相專明興意無量因綠。如來出世出現本意。為說一乘圓融法界大華嚴故。問。為何等機說大華嚴。答。此經必為一乘普機演說一切圓極普法。譬如日出先照高山。所說法門名日光教。所被根綠名高山機。問。若爾此教唯被圓機。應不攝引三乘小乘。答。非圓機之者不能受此法。如來自證法體究極。圓通無礙普遍周滿。與此普法相應之者。得受如是最極圓法。二乘三乘既非此器。是故聲聞眾雖在第八會。如聾如盲懸隔見聞。三乘菩薩雖無量億那由他劫修習六度。普機未熟故不能入此法。問。此教既不被三乘小乘等。法有不攝萬機之過。攝二乘等為教深廣。今教唯攝一乘普機不攝二乘。豈為普法。答。法是深奧佛所證故。二乘不堪如聾如盲。不能見聞如來境界。非法不攝。非教漏機。根未熟故。不能頓入。若令二乘三乘等聽此華嚴者。即非華嚴。亦非一乘。圓融普法應同三乘小乘等教。雲何令此不可思議自在法門同小乘乎。問。若爾此教應永棄捨三乘等類。若有攝誘小機門耶。若攝之者有何方便。答。普法圓教是不共故。三乘小乘不能見聞。雖直不聽不捨聞性。其聞性者別教一乘大方便門。二乘三乘由此迂迴得入圓教。於此一乘別教之法。流出三乘小乘等法。由此方便漸漸誘引練磨長養。說人乘法令離惡趣。說天乘法令出人乘。以二乘法令離人天。攝愚法小乘令入大乘。大乘教中具說三乘。以引愚法令迴心故。迴心教中聲聞斷證天超愚法。彼諸聲聞漸入三乘大乘共教。方作信解大乘菩薩。如是陶練心志融暢。長養根機堪入一乘。是故開顯三乘異門。會歸一乘真實大道。開會三乘為入一乘門。然後得入別教一乘捨那自體普賢法界。別教一乘是所入法。三乘同會為能入門。同會之位一乘所立。有同三乘名同教一乘。同教一乘所入之時。所立法義。全別三乘名別教一乘。是故如來出世本意。為令眾生悟入別教普法一乘圓融大道。問。入別教者有幾許類。答。有二類機入別教法。一頓入一乘機。成道最初說華嚴經。不簡凡夫及以聖人初心後心。啻一乘機皆得悟解。二漸入一乘機。二乘三乘根綠不堪不能頓入別教普法。如來愍彼於一分三。漸次誘引於別教。為頓入者。初說一乘七處八會次第遊歷。橫遍十方豎該十世。一切法門第二七日宣示顯說。究竟窮盡。為漸入者。從一乘法流出三乘。鹿苑已後漸次化儀從此生起終捃拾教。此漸入法。第二七日一念之中所顯現法。海印三昧威神力故。所現無遺皆悉說盡。從此所現別教法中。隨機任宜。摘出三乘。漸次誘攝。迴轉入本。漸入之者。迴轉入一。五所為中名為轉為。轉小入三。轉三入同。從同方入別教一乘。如是展轉名曰轉為。漸入之者。如是展昇終入法界圓融本處。性起大樹。二乘闡提二處不生。而不捨生芽之性。聲聞乘人於此普法生佛芽者。如是誘引漸生佛芽。終成覺樹。玄記第一陳轉為雲。謂諸二乘以鈍根故要先迴入共教大乘。捨二乘名得菩薩稱。然後方入此普賢法(乃至)是故當知。一切二乘。總無頓入普賢法界。依究竟說。無有二乘而不迴入共教菩薩。無彼菩薩而不入此普賢之法。是故展轉無不皆是此法之器(已上)言共教大乘者。正指始教三乘大乘。愚法小乘轉入始教。即成始教菩薩悟解。大志通泰作大乘人。惠苑法師陳小乘雲。要先迴入權教大乘。餘即同此入三乘後。必經同教方入別教。同教為能入門。住所入別教故。問。何故華嚴名為本教答。諸教本故。諸佛本故。萬法本故。萬行本故。諸乘本故。所出本故。所歸本故。根末本故。能證本故。所證本故。此諸義中。肝要有二。一開漸本。性起品說日照譬故。故法華雲。於一佛乘分別說三(已上)於華嚴經別教一乘。開分三乘漸悟門故。二攝末本。二乘三乘長養機根。終入別教圓教圓融都故。法華經中。湧出菩薩有四唱導。問訊如來。眾生易度不勞否等。如來答言。此諸眾生始見我身。聞我所說。即皆信受入如來慧。除先修習學小乘者。如是之人我今亦令得聞此經入於佛慧(已上)演義鈔一下雲。華嚴未有末之可攝。以法華根末歸本歸華嚴故(已上)此明華嚴攝末之本。演鈔亦云。吉藏引此立三種法輪。第一名根本法輪。第二名枝末法輪。第三名攝末歸本法輪(已上)吉祥依此湧出品文。立三轉法輪。收攝如來一代。一類所見化儀根本法輪見華嚴經。鹿苑已後法花前集已前是三乘枝末法輪。法花是攝末歸本法輪。清涼大疏引湧出文。結成華嚴是根本義。鈔牒釋雲。言斯則法華亦指此經以為本矣者。結成本義。若自立為本。恐本義未明。法花指此為本。本義方顯。始見入於佛惠既即華嚴。亦令得法華入於佛惠。豈非指初為本。又法華第一雲。於一佛乘分別說三。亦是後本流末。即華嚴為一佛乘。分別說昔之三。三即鹿野四諦等。若既不指華嚴為本。鹿野之前以何為一乘耶(已上)此是釋成攝末之本。漸入之者。先小後大。先三後一。終入別教。開漸本者。出現所說四照大喻。一先照高山被菩薩故。說華嚴故。此中直舉一乘菩薩兼攝三乘中菩薩。二次照黑山譬綠覺乘。三照高原譬聲聞乘。四照大地譬善根眾生乃至邪定。開漸次第先大後小。約別異人次第開漸。鈔雲。始成便說華嚴。是照菩薩山王。此明先大後小(已上)其攝末相。先小後大。一人昇進至一極故。問。開漸攝末約何等機。答。頓入之者一切萬法本來一乘究竟圓融。永無開漸三乘差異。無開漸故。無有先小後大等門進入之義。普賢淨眼雖有諸乘。本來不異別教一乘。不見小乘如聾如盲。不同小乘三乘教等專立三乘各明因果。不同同教開會三乘。同三明一。待對說一。別教一乘本無聲聞。雖有聲聞是盧捨那不見不聞聲聞名體。本來普遍一乘道故。問。華嚴別教。雲何攝引三乘教中菩薩乘人。答。別教當體全異三乘。而亦約熟必入別教。而所引菩薩有二類。一直進菩薩。本是三中菩薩乘機。依圓教中行布一門。發心修行。行解長養。根綠調熟。即入圓融。二迴心菩薩。亦名二乘。本是愚法。初聞大乘信解勝進。即成迴心。志意通暢作菩薩分。已入共教。捨二乘名。得菩薩稱。即此分人要經同教。方入別教。如前具明。問。直進菩薩經同教耶。答。直進菩薩初心之人。情謂三乘決定差別。執實有其二乘因果。此情謂人要經同教即入別教。法華經言。菩薩聞此法疑綱皆已除者。即此人也。若直進中無情謂人。未必經同。入自乘中證地之時。即入別教一乘證地。三乘教中無證地故。問。華嚴一乘唯有頓入。無漸入者事義滿耶。答。華嚴滿教。雖無漸入。一切法義頓漸化儀事具足圓滿無有所闕。海印定中一切法門具足顯現。同時滿故。漸入一乘事相化儀。三世通徹皆顯現故。第二七日一念之中。過去無際現在十方。鹿苑已後釋迦在世五十箇年說法。化儀綠盡入寂。流通舍利。弘傳教法。正法像法末法時中一切化事。未來世事。後後無盡無際之事。皆於成道第二七日。顯現窮盡。無有所遺。而鹿苑等五十箇年。及滅後事。皆是第二七日事儀。從彼中出經歷成立。問。第二七日皆已顯現者。何故自後更重用之。答。不可後經不漸次用。後應經事於前現故。後不應經者前不可現故。前已有者今即現故。過去無始。未來無終。顯現事儀行相皆爾。問。若如此義頓入漸入化儀。必有不可唯頓。答。若唯一乘無二乘土。及無三乘差別之處。漸入誘引不可顯現。此事其處本來無故。若總泛言一切顯現。十方國土有此事故。今此娑婆既是穢土。如來化儀必有聲聞。是故具開三乘化儀。於此娑婆顯華藏界。周遍法界無盡鎔融。問。情涼大疏言還照高山者。為指華嚴指法花耶。答。雖似指法華而實指華嚴。小乘入一。法華為門。是能入故。華嚴別教即為所入所住極處。今舉法華能入之門。兩取所入為還照教。先照高山直指頓入。還照高山約漸入者。問。何以得知法華本意攝引二乘令入華嚴。答。法華始終授聲聞記。為入華嚴別教一乘故。故譬喻品與太白牛一乘車中。初是等一大車。後即無盡寶車等。一是同教意。無盡即別教義。湧出品中得聞此經入於佛慧。如上演鈔。聞說法花入華嚴故。嘉祥大師法華名攝末歸本法輪。行相一同。而嘉祥宗法華華嚴無有差別。諸大乘教顯道無二故。無差異。今宗彼此施設懸隔。問。法華經雲。諸佛出世唯以一大事因綠故。出現於世(已上)即指法華為一大事。何故更言大華嚴故。答。諸大乘經。望令成佛皆言大事。不簡三乘大乘等教。般若經等皆說此義。今花嚴宗性起一品。具說如來出現始終行相。新雲如來出現品焉。十門出現皆顯大事。第一出現總相法門。窮盡如來出世本意。依此文故。清涼大師雲。出現本為大華嚴故(已上)一代一切諸教法門。莫不皆是為大華嚴一大善巧別教普法。其漸入者。由同教門入別教宗得普賢眼。指此所入名一大事。同教為門故通同教。終歸別教正指此法名為一大事因綠也。   第二教宗名義。問。何故此教名華嚴宗。答。本經精髓名為華嚴。梵語具言摩訶毘佛略勃馱健拏驃訶素怛覽。此雲大方廣覺者雜華嚴飾經。摩訶言大。毘佛略言方廣。勃馱言覺者。健拏言雜華。驃訶言嚴飾。素怛覽言經。今略言大方廣佛華嚴經。更舉精要言華嚴宗。清涼師雲。所證之境即大方廣。能證之心即佛華嚴(已上)佛所證境不過三大。體大。相大。用大名三。能證智心不過事理。萬行因華感十身滿果。故言華嚴。華必感果。二利萬行感佛果故。所言感者。得佛果故。嚴是因感。以得佛果名為嚴飾。大疏序雲。華喻功德萬行(已上)鈔釋雲。此亦二義。一感果華。喻於萬行。成佛果故。或與果俱。或不與俱。俱如蓮花。表因果交徹故。不俱如桃李華。壞先因後果故。二嚴身華。喻諸位功德。必與修果俱。故下經雲。若見華時。當願眾生。神通等法。如花開敷。若見樹華。當願眾生。眾相如華。具三十二(已上)感果華要局佛果。嚴身華互通因果。玄記華有十義。一微妙義。表佛行德離粗相故。二開敷義。萬行敷榮性開覺故。三端正義。眾行圓滿德相具故。四芬馥義。德香普薰益自他故。五適悅義。勝德快樂喜無厭故。六巧成義。所修德相善巧成故。七光淨義。斷證永盡極清淨故。八莊飾義。了因明顯嚴本性故。九引果義。生因成立起佛果故。十不染義。處世不染如蓮華故。問。華嚴華者是何等華。答。華嚴華者。蓮花為本。通一切華。諸感果者無不通故。不簡華果同時前後。不失由華感果故。亦通一切非華之者。嚴身飾體皆華義故。問。感果蓮華與法華華有何別耶。答。能喻事華彼此是同。所喻法義彼此是別。此經感果嚴身二義。法華所喻。開敷出水。華實俱成。因果雙說。八不本淨。八迷不染。為實施權。開權顯實。廢權立實。權實二智。同時雙顯。如是法喻。隨宗不同。開敷出水。法花論說。因果雙說光宅所立。八迷不染嘉祥妙解。為實施權等是天台所解。本跡二門各有三義。總名本跡六譬。權實雙顯清涼所釋。慈恩用論開敷出水。   第三立教開宗。問。此華嚴宗立幾教宗。收攝判斷一代諸教。答。杜順大師。弘華嚴宗。建立五教。陳演止觀。智儼大師。承繼此躅。建立五教。莊飾弘通。賢首尊者。建興繁昌。普天歸投。率土順從。清涼。圭山。弘通傳述。潤色增光。修飾窮究。教則五教。宗則十宗。能詮所詮。攝判究盡。言五教者。一愚法小乘教。諸小乘教。二部五部。二十部。五百部等。一切三藏等教。不知法空。俱證人空。雖說法空。唯是少分亦不明顯。二大乘始教。般若中百等破相遣執教。深密瑜伽等建立法相典。三大乘終教。楞伽密嚴等經。起信寶性等論。蕩事顯理。融相見性。即此教宗。四大乘頓教。諸大乘中所顯所示言說頓亡。思量忽泯。契會不二。入住一理。生心即妄。不生即佛如是等也。五一乘圓教。華嚴一乘。四種法界。事事無礙。圓明自在。具德無盡。主伴具足。帝網重重。如是等也。言十宗者。約所詮宗而建立故。即五教中所顯宗旨。一我法俱有宗。犢子部等。二法有我無宗。薩婆多部等。三法無去來宗。大眾部等。四現通假實宗。說假部等。五俗妄真實宗。說出世部等。六諸法但名宗。一說部等。此上六宗小乘中分。七一切皆空宗。亦名三性空有宗。是始教宗。八真德不空宗。是終教宗。九相想俱絕宗。是頓教宗。十圓明具德宗。是華嚴經別教一乘。以此五教十宗。判斷大小教宗。權實淺深無不究竟。   第四一乘三乘。問。於五教中雲何分別一乘三乘差別門耶。答。總而言之。一乘三乘。細分言之。三乘之外亦有愚法小乘。合而言之。三乘之中二乘攝之。法華三車含有愚法。於五教中初小乘教即愚法教。始終頓三並三乘教。圓教即是一乘教宗。此圓教者。是指別教。若漸入門攝二乘機立同教門。非教本意。立教本意唯別教宗。問。雲何名為三乘一乘。答。大乘教中說三乘別。因果各別各歸自乘。是故二乘不能成佛。此即本性種姓別故。說如是義名三乘教。此教即說三乘五性。一聲聞種姓。二獨覺種姓。三菩薩種姓。此三各具自乘種子芽不具餘。四不定種姓。具三乘種。非定一故。然有四種。一聲聞綠覺不定。二聲聞菩薩不定。三綠覺菩薩不定。四三乘不定。初一定性。不能成佛。後三成佛。有佛種故。五無性有性。闕無三乘無漏性種。極以人天教化成就。言一乘者。一切眾生皆具理性。真理為性。有此理故。一切眾生無不成佛。名一乘教。若據結綠。有三乘性。是理性上暫時假立。暫時性故。後皆成佛。而定性者。習性堅牢於此世中決定不迴。必入涅槃寂後生心。所入涅槃非實滅故。心想還生。迴心向大。次第勝進。修行成佛。不定種姓。此世迴心。趣向昇進。修行成佛。問。始終頓三教。無一乘名耶。答。約五教門立三一名。互有與奪。不可一準。始教名密意一乘。終教名佛性一乘。頓教名絕想一乘。法華名同教一乘。華嚴名別教一乘。圓教分二。同教別教。始終頓三。是故總立五種一乘。愚法都無一乘之名。五種一中唯別教宗是真實一。根本一乘諸乘本故。法華攝末歸本名一。始終頓三雖三乘教。隨所立義各與一名。然始教宗。三乘教本。終頓二教三人所入。故名三乘待對三乘。故名三乘。其所說相。是一乘義專說三乘皆成佛故。泯絕三乘歸一理故。故清涼師。始教大乘名三乘教。終頓圓三皆名一乘。若成佛門。終頓二教共是一乘。事事無礙別教一乘。同教義門。同頓同終。或同始小。故名同教。然於五教立三乘名亦有五種。一始別終同三。如小乘教。二始終俱別三。如始教宗。三始終俱同三。如終教宗。四始終俱離三。如頓教宗。五始終俱同三。如同教宗。別教一乘無三乘名。問。同教一乘有種類耶。答。唯同三乘名為同教。不可有類。若強言之。有法華同教。是對機同。有華嚴同教。是稱性同。法華同教為本兼有別教。約所入故。華嚴別教為本兼有同教。約該攝故。直爾就正分二門者。華嚴是別教。法華是同教而已。   第五所立法義。問。華嚴一乘教說何等法義。答。別教一乘法界法門。體相。森羅業用周遍。攝束樞要成四法界。一事法界。即是無礙所依體事。即有十對。教義。理事。境智。行位。因果。依正。體用。人法。逆順。應感。此十對法。各皆圓融。或一攝餘。互皆融攝。二理法界。攝歸真實寂寥湛然。此有十門。文繁略之。三理事無礙法界。隨綠事法與理一味。此有十門。各成無礙。一理遍於事門。二事遍於理門。三依理成事門。四事能顯理門。五以理奪事門。六事能隱理門。七真理即事門。八事法即理門。九真理非事門。十事法非理門。以此十門明理事無礙相。四事事無礙法界。名周遍含容。真理隨綠成種種事。一一事法融通無礙。亦有十門。即十玄門。一同時具足相應門。二廣狹自在無礙門。三一多相容不同門。四諸法相即自在門。五祕密隱顯俱成門。六微細相容安立門。七因陀羅網境界門。八託事顯法生解門。九十世隔法異成門。十主伴圓明具德門。此十玄門。同一綠起。終一一法具十玄門。無礙圓融。隨其一門即有一切。於一塵法具四法界。一塵當體是事法界。因綠所生分限法故。此塵全以真理成立。故還泯亡全是真理成理法界。理即成事。事即成理。二門無隔。是事理無礙故。周遍真理全成一塵。一塵之外無有真理。自餘諸事不離塵理。萬法與理在一塵內。是則事事無礙行相。故四法界同時有之不離真理。一塵中事具十玄門。同時具足。廣狹自在。相即相入如是等也。事事無礙所因有十。一唯心所現故。二法無定性故。三綠起相由故。四法性融通故。五如幻夢故。六如影像故。七因無限故。八佛證窮故。九深定用故。十神通解脫故。十中隨一即能令彼諸法混融無礙自在。十玄二門。一德相十玄。捨那自德本具足故。二業用十玄。為物顯現成利潤故。上四法界即是別教一乘所說法義綱要。   第六本經次第。問。此華嚴宗既是經宗。本經所說行相雲何。答。大華嚴經一部六十卷。七處八會。三十四品。理實法界綠起因果為宗。高祖香象賢首大師。大華嚴經總為五分。一發起因綠分。是初世間淨眼品當餘經序分。明證信發起二序行相故。二盧捨那品名舉果勸樂生信分說捨那果德。令人信樂故。此之二品。是第一會名菩提場。第二會有六品。謂名號品。四諦品。光明覺品。明難品。淨行品。賢首品是也。名號已下三。名修因契果生解分。十信已後乃至性起品。四十一位因果鉤鎖漸次成故。由此次第生妙解故。第二會六品中。初之三品佛果三業為十信所依。後之三品信位當相成解行德。三品次配。問。何故十信如來三業以為所依發起生起。答。菩薩行位。要攬佛果生起成辨。是故如來三業為依。起信位行。況全攬果分為因分體。是故因人成就一法。果海即顯。位位成佛即由此義。問。雲何明難成十信解。答。明難品十首菩薩各說一法。初問文殊通問九首。九首菩薩各答一深。後有九首。總問文殊。文殊即說佛境一深。此十甚深者。一綠起甚深。二教化甚深。三業化甚深。四佛說法甚深。五福田甚深。六正教甚深。七正行甚深。八助道甚深。九一乘甚深。十佛境甚深也。問。雲何淨行成十信行。答。觀解深玄入諸佛法。隨綠行願三業歷綠。經說一百四十淨行。理事兼修。悲智雙運。四儀動作。語默行住。心住空理。觀融事理。此即十信隨綠妙行。問。雲何賢首成信位德。答。圓教十信解行已成。所得大果德用無盡。信位窮滿。沒同果海。自證圓極居佛果地。此初發心同時。成辨六位眾德。若不得終者。亦不得初故。信位佛果中間諸位。同一綠起不相離故。得一位時全成一切。是故信滿通貫始終。該攝諸位。自體滿足施無方用。得十三昧者。一圓明海印三昧門。二華嚴妙行三昧門。三因陀羅網三昧門。四手出廣供三昧門。五現諸法門三昧門。六四攝攝生三昧門。七俯同世間三昧門。八毛光覺照三昧門。九主伴嚴麗三昧門。十寂用無涯三昧門也。上是第二會十信法門竟。第三會說十住位總有六品。一昇須彌頂品。二須彌偈讚品。此二序分。三十住品。此明十解。四梵行品。明十住行。即十梵行遣著破執。梵行成就。便成正覺。五發心功德品。明十住功德且讚初住德。上三自分。六明法品。此明十住勝進分也。此上四品十住正住正宗。第四會說十行位。此有四品。一夜摩昇天品。二夜摩偈讚品。此二序分。三十行品。四十藏品。此二正宗分也。第五會說十迴向。此有三品。一兜率昇天品。二兜率偈讚品。此二序分。三十迴向品。是正說也。第六他化自在天會。此會有十一品。一十地品。二十明品。三十忍品。四阿僧祇品。五壽命。六菩薩住處品。十明已後五品。明第十地勝進分。是當等覺位。七佛不思議法品。八如來相海品。九小相光明品。十普賢行品。十一如來性起品。不思議已後五品。是佛果地妙覺位也。此上諸會具說四十一位行相。令人生解。第七重會普光法堂會。廣說諸位行法。此即第四託法進修成行分。唯有一品。名離世間品。普慧菩薩舉二百問。普賢菩薩說二千行。答其諸問。二千法門隨應各明五十二位成行方法。第八名重閣講堂會。此有一品。即入法界品也。此即第五依人天證成德分。由前行法證入所說所宗法界海會故也。此一會中總有二段初是本會。祇園大眾入法界故。是頓證法界分即如來會。二是末會。文殊出閣往南化導。並諸菩薩隨綠化物。是漸證法界分即菩薩會。於中三會。初攝比丘會。二攝龍會。亦名攝諸乘會。三攝善財會。比丘。攝龍。攝善財之初。皆文殊為會主。德雲已後以諸善友為其會主。文殊師利於覺城東沙羅林幢大塔廟處。攝善財童子。合滿信位。善財知識總有五十五人。束為五相。一寄位修行相。初四十一人是也。信位一人。十住十人。十行十人。十向十人。十地十人。一人成一位名寄位修行相。二會綠入實相十一人。當等覺位。三攝德成因相。彌勒菩薩司補處功德故。四智照無二相。再見文殊以初後不二故。上來並是般若門知識也。五顯因廣大相。普賢菩薩。祕密重重即法界門知識也。善財童子值普賢時。其毛孔中即見一切佛剎塵數境界。唸唸如是一切佛法盡極圓滿。隨一一因皆稱法界。甚深廣大不可思議。於前諸善友處。所得三昧法門。於普賢毛孔唸唸獲得。前五十四般若知識即是文殊能證妙智。第五十五普賢知識所證真理。二聖理智契合即同盧捨那佛。故名顯因廣大相也。法界海會頓漸雖異。不異漸之頓。不異頓之漸。一圓滿果遍通普周。此五分中。初是即分。正宗四分輪轉無窮。見果起信。依信成解。由解起行。由行證入。證上說果。後果起信。乃至由行成證。信解行證次第鉤鎖。展轉無窮。是名一乘法輪行相。本經宗旨狀相如是。   第七修證行相。問華嚴別教圓融法門。修行證入狀相雲何。答華嚴教義修行證入隨機階差。相狀非一。或有頓悟漸修。或有頓修漸悟。或有頓悟頓修。或有慚修漸悟。如是行相隨宜多端。且就頓悟漸修言之。創值華嚴一乘別教。聽聞自身如來藏中四種法界圓融無礙。過恆沙德具足周備。因果理事業用圓滿。即發深信。欣樂修顯。如是信樂發菩提心。趣向堅固。知法深大。此心中頓悟自身本來即是萬德庫藏。無染無妄無盡自在具德宛然。是名頓悟。此悟即是解悟之悟非是證悟。未修證故。此解悟心徹底窮源頓解所領至果海故。雖頓至源而惑未消。是故漸修斷除惑障。隨斷惑處斷德漸成。隨證理處智德漸滿。如是修行。隨斷障處。次第證悟。由漸修故有此證解。七處八會皆在自心。所說萬法皆吾所有。見聞已後成此頓悟。解行生中唸唸事事頓悟漸修。漸修漸悟。於一法中頓悟漸修。法法皆爾。同時圓備。頓悟漸修最初要門速續修習眾門頓開。是故頓悟頓修。修悟同時漸修漸悟。先修後悟。隨宜進向。任意修證者也。華嚴修證隨綠無盡。七處八會文文句句無非皆是觀門樞楗。華嚴列祖多立觀行。杜順帝心創作華嚴法界觀一卷。立三重法界觀門盡其精美。亦作五教止觀一卷。華嚴三昧窮究理趣。三祖香象觀門是多。華藏世界觀一卷。遊心法界記一卷。妄盡還源觀一卷。義海百門。普賢觀行法門一卷。華嚴三昧章一卷。清涼作三聖圓融觀一卷。十二因綠觀等。大疏演義鈔。探玄記等。皆以觀門解釋宗旨。通玄居士造華嚴論等。專以觀門釋成宗途。   第八諸雜法門。問。華嚴宗中所說法數大小法義總有幾種。答。華嚴大經法相廣博。會會品品數相無邊。具錄名數徒費紙墨。孔目章中。會會品品。取其簡要明一百四十一科法門。其中小科別開其相成數百餘法相法義。然法相門總有三種。一唯法相宗法相。如三乘定性。性相各別性有情無漏種等。二唯法性宗法相。三乘五性會歸一乘皆成佛道。性相鎔融理事無礙等。三法相法性無違法相。如四智三身八識二諦六度三性三無性等。始教大乘少說法性。多說法相。所說法性即法相數。終教大乘少說法相多說法性。所說法相會歸法性。總而言之。始教大乘是法相宗。終教圓教合名法性宗。頓教大乘是無相宗。故法性宗有終教法性。有圓教法性。此圓教者別教一乘。同教法相全同終教。上性相無違者多約終教法相性。若約圓教事事無礙。十玄六相一切法門十十無盡並異終教法性之義。而亦多有通終教始教法相之者。所言別教華嚴法門者。如孔目章等中列言。五海十智。十世界海。四諦。唯識十甚深。十信。十位。十梵行。十度。十藏。十迴向。十地。六決定。教證二大。五怖畏。十願。調柔等四果。三聚淨戒。四禪。八定。三十七道品。十二因綠。萬行道法。十身相作。四十辨才。十明。十忍。如是等法無量無邊。離世間品二千行法皆以十種為其定數。此等法門皆是華嚴所說。所說所談諸雜法門不能具錄。如本經說。   第九章疏份量。問。此華嚴宗教典幾許。答。本經三本。六十華嚴東晉所譯。智儼大師作五卷疏名搜玄記。香象大師作探玄記二十卷。八十華嚴大周所譯。慧苑法師作十六卷疏名續華嚴疏刊定記。清涼大師作大疏二十卷。並演義鈔四十卷。釋自大疏刊定有違賢首所立。清涼破刊定成立賢首義。四十華嚴貞元所譯。清涼大師作十卷疏。清涼亦作八十經綱要三卷。通玄居士作華嚴論四十卷。自餘諸章其數極多。五教章。旨歸。綱目。法界觀。五教止觀。五十要問答。十玄章。華嚴問答。七科章。遊心法界記。策林。還源觀。義海百門。普賢觀行。華藏觀開脈義。金師子章。華嚴傳。行願別行疏。略策。法界玄鏡。三聖圓融觀。行願疏。義記。法界圖。纂靈記。注法界觀。五教章多作記述。指事。義苑疏。折薪記。復古記。集成記等。如是章疏其數極多。不能具錄。智儼。香象。清涼祖文本疏章鈔學者專翫。餘師解釋兼包習學。義途深廣大養神解。   第十祖承弘傳。問。此宗立祖相承雲何。答。若明立祖總通言之。毘盧捨那開法教主。普賢已下十祖所憑。謂普賢菩薩。文殊師利菩薩。馬鳴菩薩。龍樹菩薩。天親菩薩。杜順帝心尊者。至相智儼尊者。康國賢首尊者。清涼澄觀大師。宗密定慧禪師是也。大唐帝心已後。皆血脈相承。然清涼在香象滅後。天竺五祖唯是依憑。大宋淨源總立七祖。大唐五祖加天竺馬鳴龍樹。大日本國。天平十二年(庚辰)良辨僧正創弘華嚴。日本華嚴自此而始。新羅審祥禪師。往大唐朝。從香象大師學華嚴宗。來朝之後住大安寺。良辨請此於東大寺□索堂。初講華嚴。良辨聞之。即共興隆。自辨弟子有實忠和尚。次等定大僧都。次正進律師。次長歲和尚。次道雄僧都。次基海大德。次良緒律師。次圓超僧都。次尊勝院本願光智大僧都。次松橋已講。次延達律師。次深幸法橋。次定□得業。次隆助法橋。次道性法印。次良禎權僧正。次宗性權僧正。次法印權大僧都宗顯。次法印權大僧都公曉。良辨已後至公曉法印經二十代。並是日本華嚴貫首。公曉弟子有定曉大法師。正此次後是宗貫首等。光智弟子。有觀真律師。次觀圓已講。次延快已講。次勝□已講。次良覺得業。次景雅法橋。次高山寺高辨上人。橫燃一燈大興華嚴。高辨弟子有喜海大德。海公下有靜海法師。靜海下有照辨法師。順辨法師。辨清法師。辨清下有經辨法師。高辨門人橫豎弘持。學業繁昌。宗緒弘昌。日本華嚴宗。東大寺為本。良辨僧正為弘華嚴立東大寺。聖武天皇特崇此宗。雖學八宗以華嚴宗為其本宗。自昔已來。亦弘三論。昔昌弘法相。僥季。廢不學。中古已來。華嚴。三論兩宗繼踵習學甚昌。英哲間出。各提綱宗。學業成林。法緒連綿。昔東大寺南大門額言大華嚴寺。大佛殿二階額言恆說華嚴院。自天平十二年至延曆七年。首尾五十許年。每日講說華嚴經及彼疏。謂天平十二年已後三年終六十華嚴經。即用探玄記。其後講敷八十華嚴經。用刊定記。六十八十常講不息。恆說之言事實宜焉。宗旨玄妙。情慮懸涯。依教理力。綴其要義。功業不虛。要證十身而已。   華嚴宗要義一卷   於時正和三年(甲寅)十月二十八日。於東大寺戒檀院。為關東光明寺檀越禪門撰之。彼禪門殿下。忠勤之暇。普通諸宗。顯密該綜。性相兼練。叩予以華嚴法門。對談以兩三軸章。更亦綴此簡章。謹酬慇懃雅懷矣。   華嚴宗沙門凝然(春秋七十五)   文保二年五月。奉面受於草主方丈畢。歡喜有餘。大教值遇。   圓宗沙門普海(存理智。夏臘六歲)   唐永二年(癸未)四月十四日。於江州山本寺。為自持弘通。令書寫奉讀畢。沙彌覺城 ******   《大正藏》第72卷No.2336 No. 2336 華嚴宗所立五教十宗大意略抄 五教者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大乘終教四大乘頓教五一乘圓教   一。小乘教者。是四阿含等諸小乘經。並婆娑俱捨等小乘論中說戒定慧。令聲聞緣覺菩薩等小乘中三乘。各得自乘菩提教也。謂聲聞三生六十劫修行漏盡得果。其三生者。一順解脫分生。於中有三位。一五停心觀。謂不淨觀·慈悲觀·因緣觀·界差別觀·數息觀。初住定。二別相念所觀。謂四念住身受心法。各別觀也。三總相念住所觀。謂先身受心法。總觀也。今以此三位名資糧位。儲菩提資糧益身故也。第二順抉擇分生。有四位。暖·頂·忍·世第一法也。亦名加行。今此四位得見道無漏智火前相順見道智故也。以前七位總名七方便位。但伏六識相應分別煩惱現行未斷種習。故名伏位也。但觀三十七品菩提分法等。第三漏盡得果生有四向四果。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果也。可見賢聖義。今入初須陀洹位時。觀苦諦下苦空無常無我。苦諦生死果也。觀集諦下因集生緣。生死因即集諦也。觀滅諦下滅靜妙離。謂滅諦涅槃果也。觀道諦下道如行出諦。是涅槃之因也。觀此四諦斷煩惱。有八忍八智。以八忍斷惑。以八智證所斷惑上所顯無為。修八忍八智者。苦法智忍·苦法智·苦類智忍·苦類智·集法智忍·集法智·集類智忍·集類智·滅法智忍·滅法智·滅類智忍·滅類智·道法智忍·道法智·道類智忍·道類智也。是十六心也。此小乘教有百八煩惱。謂見惑有八十八使。修惑有十使。加十纏。故俱捨二十一雲。纏八。無慚愧·嫉·慳並悔·眠及掉舉·惛沈。或十。加分覆故成百八煩惱。於見道斷八十八使見惑。證初果。八十八使者。總有十煩惱。一貪·二嗔·三無明·四慢·五疑·六身見·七邊見·八邪見·九見取·十戒禁取也。此十煩惱分別三界四諦。故成八十八使。故略頌雲。欲四諦如次十使七七八。上二界如次九使六七(云云)俱捨十九雲。謂如次俱離三二見見疑。色無色除嗔餘等如欲說(云云)於修惑三界九地各有九品。故有九九八十一品惑(具可見賢聖義)凡以十煩惱分別於見修二道。故頌雲。疑及五見唯分別。所餘四種通俱生。斷欲界九品修惑。前六品證第二果。斷後三品證不還果。斷色無色界九品修惑證第四果。今經三生得果。唯鈍根。極疾人亦通利根也。若利根者。經六十劫漏盡得果者。第二緣覺人。利根百劫漏盡得果。鈍根四生得果。亦通利根。斷見惑位立一向一果。所斷所證同聲聞也。第三菩薩乘。有二種身。一法身佛。謂修五分法身。有四時。一三僧祇劫修有漏四波羅蜜(是智分也)二百大劫修相好業(是福分也)三出家苦行(是修禪定時也)四於菩提樹下成正覺時也。其三僧祇劫者。從人壽八萬歲減至十歲。從十歲增至八萬歲。從八萬歲減至十歲為一小劫數。八十為一大劫。此大劫為一數。百千為一俱梨。此數等為一數。數此至十為第二數。如此展轉至於第六十為一僧祇。此三度數為三祇。此間供養七萬五千等佛故逢六佛。又百劫間超多劫(云云)俱捨雲。於三無數劫名供養七萬。又如次供養五六七千佛(云云)二生身佛。但百劫修相好業。最後身於王宮受報身也。今此二種是小乘能化佛。生身是持律戒所感分段異熟也。法身內證或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五分。此更無差別現八相丈六身。所說法是四諦·十二因緣·三十七品菩提分法·有漏六波羅蜜也。此教佛三十四念成佛。謂見道十六心斷非相地九品或九無間道九解脫道心。故名三十四念。今此教二乘唯斷除染污無知。順生向理證有餘無餘二涅槃。菩薩斷染污不染污二無知惑證理。以此為差別。抑此教清五趣。令二乘人出三界。說心境俱有。當法相三論三時教中初時。今宗雲愚法小乘教(此教立六種性退法等也)   二。大乘始教。有二門。一引小門(引前愚法二乘。令入大乘初門也)二直進門(從凡夫而直入大乘者)謂般若·深蜜等經。喻伽·唯識等諸論。以說空理名頓悟故。法鼓經雲。以空門為始等(云云)此亦說三乘五性差別。顯三性等道理。說生滅八識。一引小門。引前愚法二乘令入大乘。謂於煩惱先小乘中說九十八使。此教中說百二十八使。前小乘中但說見修二惑。此教中不分見修差別。前小乘中唯知六識分齊。不知七八識。前二乘唯斷煩惱障。不斷所知障。今此中說二乘人分斷所知障。斷百二十八煩惱故名不愚法聲聞。又說分別俱生煩惱。如此迴心向大之後。經三祇成佛(云云)二直進門(頓悟經五位)經三僧祇劫成佛。其劫異前小乘劫數。謂以水火等六十四劫為一數。數至百千為一數。此教十為第二數。如此展轉至一百二數為一阿僧祇。以此三祇為究竟。前地有三十心所。謂十住·十行·十迴向也。又以十信攝十住初發心。以暖頂忍世第一法四善根。攝第十法界無量迴向也。以三十心為資糧位。儲菩提糧故名順解脫分。唯識論雲。為趣無上菩提。修習種種勝資糧故。為有情故勤求解脫。由此名順解脫分(云云)依有三種退屈修三種練磨。心不退二順抉擇分二名加行位。三順抉擇智故名順抉擇分。謂暖等四位也。得明增定·明得定·行順定·無間定。四定得見道智道火前相。今此於地前經一大僧祇。始入見道。三見道位。此有二種見道(一真見道。二相見道。相見道有二種。二十六心相道二□□□想見道也)以正體智緣真如斷惑相。見道以後得智斷惑。四修道位有十位(一歡喜地。二離垢地。三發光地。四焰惠地。五極難勝地。六現前地。七遠行地。八不動地。九善惠地。十法雲地)五究竟位。有三身佛位(法身·應身·化身)大概似法相教。問。此教經幾劫成佛耶。答。定經三大阿僧祇百大劫成佛。問。爾何經此耶。答。地前經初僧祇。從初地至第七地經第二僧祇。從八地至十地經第三僧祇(云云)問。此教立幾種性耶。答。立五種性。即一聲聞種性。二緣覺種性。三菩薩種性。四不定種性。五無性種性也。今此五種姓中。聲聞·緣覺·無性不成佛。但不定菩薩成佛。問。此教有幾心王心所耶。答。八識心王五十心所(大底法相應。但以法相宗深理攝修教及圓教。具如彼云云)問。此始教化主。三身中何佛耶。答。是即三千世界主大化身佛。法相四善根能化佛。但是引少門教主也。直進門教主十地能化主也。問。此教菩薩有幾種耶。答。有三種菩薩。謂智增菩薩。是悲增菩薩。智悲平等(問。此教法相有幾種。有曰法理八識心王·五十一心所·十一色法·二十四不相應·六無為也。云云)   三。大乘終教。有二門。一教論法相門。但始教中直進門少分門即心生滅門。二廣顯真理門。純顯終教道理。即心真如門。以法花·涅槃等·法界無差別論·起信論·智度論等所顯。具分八識真如中道理也。一教論法相門。建立心生滅門賴耶識。引先始教中不愚法二乘並菩薩。令入此終教也。二乘分斷無明煩惱。信大乘中道(云云)菩薩人性定不定二種。三僧祇成佛。無智增悲增差別。皆智悲平等。但於煩惱所知二障。不令俱生煩惱分別煩惱。地前伏現行。初地斷種子。地上除習氣。佛地永斷。故五教章下卷雲。地前伏現行。初地斷使種。地上除習氣。佛地究竟淨(云云)於煩惱不立百二十八。但雲三細·六粗·五意·六染煩惱。又立不生不滅和合。具分八識也。於菩薩位地。猶立五十二位。此教意少分於性相故也。二廣顯真理門。謂於真如有二種。一者心真如。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即是第八識也。二心生滅真如。依如來藏有生滅心(云云)即法性真如海。世地根本無明風動真如海。令生三細·六粗·五意·六染。彼是流轉門。又還歸本體真。如是還源門也。問。流轉門名眾生。還源門名諸佛。故五教章雲。不染而染者。明隨緣作諸佛。染而不染者。明隨緣時不失自體(云云)又無不從此法身流。無不還證此法身。今此教顯一相圓融。未明重重無盡圓融之理。故法花·涅槃等經攝三乘終教一乘圓教也。此教菩薩經幾劫成佛耶。答。於教論法相門者。經定不定三僧祇成佛。謂或經無量僧祇。或速疾成佛。故不定也。若於廣顯真理門者。於一身煩惱一斷一切斷。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俱分證位非究竟位。經三祇一念等(云云)當天台宗意。問。此教能化佛。三身中何。答。是報身佛。或他受用十身盧捨那也。   四。大乘頓教。一謂絕言真如門。二諸言真如門。維摩·思益等經·五蘊等論。唯理非事門。謂從本以來佛及眾生。一而無二性故不動。又不論成佛不成佛。故五教章雲。言說絕理性頓顯行頓成。一念不生即是佛等(云云)所以初地即八地。八地即初地。十地即六地。總先後相融(云云)   五。一乘圓教。有二門。一同教門。方便三乘令入一乘故。二別教門。不對二乘。直顯法界成佛理。華嚴經·華嚴論·起信論等所說。由圓融無礙法界成佛理也。一圓教一乘而引小乘令入一乘故。三乘同得益故名圓教。當終教中廣顯真實理門。故五教上卷雲。此圓教說乘會融無二。同一法界有其二門。泯權歸實門。二攬實成權門。義門別故。權實恆殊。理遍通故。全體無二(云云)二別教一乘文雲。不對二乘。無所被故。對大乘菩提。直示法界成佛儀故(云云)意六位差別。謂資糧·加行·見道·修道·等覺·妙覺。此名六位。今經此六何可經三僧祇成佛。然而一念間六位重作成佛也。問。成佛道必經三祇者也。何初位攝後。後諸位成佛耶。答。在初位時。以六相方便顯十玄圓融道理。一念初心斷究竟位圓滿也。故華嚴經雲。在於心地普攝一切諸地功德(云云)又初發心時便成正覺。知一切法真實之理具足慧力。不生他悟之故。三乘者教滯方便門立異也。問。何初發心經若干劫成佛耶。答。今此一乘圓融教。覺理事圓融。不分生死涅槃。所以圓機凡夫心即凡以即聖。離心別無有佛故。以經雲若人欲求知三世一切佛。應當如是觀。心造諸如來(云云)問。六相者何。答。總相·別相·同相·異相·成相·壞相也。此教有二門(一次第行布門。說六位差別有名無實。一圓教相攝門。一位攝一切位速疾成佛云云)問。圓融幾種乎。答。有三種。謂事理圓融·理理圓融·事事圓融也(云云)問。此教立幾位耶。答。經文說五十一位法門。而然理實四十二位也。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此名五十二位也。等位攝初住之四十二位。問。此教菩薩。有智增等差別耶。答。更無差別也。問。此教立幾法門乎。答。立十十無盡法門。謂十智·十辨·十波羅蜜·十通·十眼等也。為顯圓教義說十也。問。此教立幾世耶。答。立十世。顯重重無盡。謂過去三世·現在三世·未來三世·加總一世成十世也。問。此教三僧祇與三乘教三僧祇。有何差別乎。答。以三乘始教一大僧祇為一數。數十為第二。如此展轉祇成佛。圓教速疾成佛不道理。答。雖然須臾經故速疾也。但顯次第行布門故之爾耶。 問。五教菩薩勝劣如何。答。以小乘菩薩極位為始教初心位。以始教菩薩頂位為終教初心。以終教極位為圓教初心也。問。五教淺深差別如何耶。答。有五門。一隨執非有門(小乘教。唯佛一人有佛性。一切無佛性也)二隨事舒盈門(始教。五種性中二乘定性無性有情。無佛性不成佛也)三從理遍情門(終教。一切有情悉有佛性。悉皆成佛。唯除非情草木也)四絕相離言門(頓教。一切皆大來佛不論有無也)五性備眾德門(圓教。有情非情皆有佛性成佛。毘盧遮那佛身雲不二故也)故文雲。通攝一切三世間中眾生及器。無非佛故。一大法身具十佛故(云云)問。五教能化差別如何。答。小乘教能化佛經三僧祇百劫成佛。丈六八相羅漢身佛也。始教能化佛經三大僧祇成佛。大化身佛也。又他受用佛也。終教能化佛是自他受用身報佛也。頓教能化佛唯自性佛也。圓教能化佛三世間中一大法身摩訶毘盧捨那如來也。是一途說總相道理也。但題機不同也。問。五教各立幾佛身耶。答。小乘教立生身法身二佛耳。始教立三身佛。終教立三身四身。頓教立一佛。圓教立十佛。又立十身(謂國土身·眾生身·聲聞身·緣覺身·菩薩身·佛身·智身·法身·虛空身·法界身也)具如宗章疏文(云云)問。五教所立分齊寬狹如何。答。小乘教唯娑婆穢土一種。大乘始教立三身土。終教立世界海。世界種·世界所土分等。頓教立自性土。圓教立三種世間。並是立十十無盡世界。總皆攝花藏世界耶。問。先小乘等四教所被眾生。留各教證菩提。為當如何。答。皆至第五圓教證菩提。故引大乘同性經雲。所有聲聞法·辟支佛法·菩薩法·諸佛法。如是一切諸法皆悉流入毘盧捨那智藏大海(云云)問。爾何迴入耶。答。釋此事有四門。一以本從末門。華嚴圓教為本。從頓教主小乘教為末也。二攝末歸本門。三乘末教歸一乘圓教也。三本末差別門。一乘與三乘義門各別也。四本末無礙門。一乘與三乘互融也。 十宗者   一。我法俱有宗(有二。一人天乘。二小乘中犢子部·賢冑部·正量部·蜜林部·出經量部·法上部。立三聚法。有為·無為法·非二聚也。可見)   二。法有我無宗(薩婆多宗等也。一者多門部。雪山·飲光也。各有二種所攝。一名。二色等也) 三。法無去來宗(大眾部等也。雞胤部·制多山部·西山部·北山部·化地·法藏部也。有部無為過未天等云云)   四。現通假實宗(此宗計世出世法皆通假名及以真實。此有一部。之說假部也)   五。俗妄真實宗(此宗計世法顛俱有假名。出世非倒法是真實。一說部等也)   六。諸法但名宗(此宗計若世間法。若出世法。但有假名而無實體。說出世部等也)   七。一切皆空宗(大乘始教等)   八。相真德不空宗(大乘終教)   九。相想俱絕宗(大乘頓教)   十。圓明具德宗(圓教)   具五教如上卷(云云) 華嚴宗祖師 普賢菩薩 文殊菩薩 馬鳴菩薩 龍樹菩薩 堅惠菩薩 覺賢菩薩 日昭菩薩 杜順菩薩 智嚴菩薩 法藏菩薩 元曉菩薩 大賢菩薩 表員菩薩 見登菩薩 良辨菩薩 實忠菩薩 世不喜菩薩 總道菩薩 道雄菩薩   華嚴宗所立五教十宗大意略抄 ****** 《大正藏》第72卷No.2337 No. 2337 [cf. No. 1866] 華嚴五教章上卷指事本    日本國東大寺沙門壽靈述   始稱華嚴一乘教分記者。舉一部通名。所言捲上者。表此卷之別目矣。初通名中。言華嚴者。所釋之經稱也。一乘教分記者。能釋之章目也。初中言華嚴者。舉喻況。而標行德矣。問。華有幾義。復何所表。以華為嚴。答。華有十義。所表亦爾。一微妙義。是華義。表佛行德離於粗相故。說華為嚴。二開敷義。表行敷榮性開覺故。三端正義。表行圓滿德相具故。四芬馥義。表德香普熏益自他故。五適悅義。表勝德樂歡喜無厭故。六巧成義。表所修德相善巧成故。七光淨義。表斷障永盡。極清淨故。八莊飾義。表為了因嚴本性故。九引果義。表為生因起佛果故。十不染義。處世不染。如蓮華故矣。後能釋名中。言一乘者。有其多義。一存三之一。如般若等經。不破三乘之疑執。亦不會二乘之行果。唯就空理。說一乘故。如十義一乘等。二遮三之一。如法華等經。會二乘之行果。遮三乘之別執。說一乘故。三直顯之一。如華嚴經。不對二乘。無可破故。為大菩薩。直示法界成佛儀故。今標如是一乘義。故名一乘矣。問。既題華嚴一乘。唯可標第三直顯一。何兼餘義。答。圓教故。攝方便故準下同教可知。言教者。是五教也。謂小乘教。大乘始教。大乘終教。頓教。圓教也。分者齊也。謂五教分齊。各別故。記者錄也。言捲上者。此教分記三卷之中。此卷次居初首故名捲上。言建立乘一至所詮差別十者。初依海印三昧。盡建立諸乘差別。乘為本故。是故初有建立乘門。已建立差別訖故。次可明其之教義攝益。是故第二有教義攝益門。既雖明教義攝益。而未知彼教義一時攝益。多時攝益。是故第三有古今立教門。已雖顯他立教。未明自立教。是故第四有分教開宗門。上來雖明乘差別辨教類別。而未明乘教開合。成大教網分齊。是故第五有乘教開合門。已雖知乘教開合。成教網。未知其教網同時起。前後起。是故第六有教起前後門。既雖知教起前後。未知其教前後起所由。是故第七抉擇前後意門來也。上來既雖明一乘三乘教義差別。辨教起前後等。未知依何異相三乘外別立一乘。是故第八施設異相門來也。上來已雖知異三乘別有一乘。未知其別教之義理分齊。是故第九有義理分齊門。上來多分約理淺深。明教類別。今約所詮法義差別。明能詮教類差別是故第十有所詮差別門。義海雖無盡。而且舉一周圓教。顯無盡義門。   言釋迦佛海印三昧等者。問。說此經佛。是即一大法身十身捨那佛。如何不言捨那海印三昧。言釋迦佛海印三昧。以釋迦身為化佛故。釋曰。此釋迦身。隨教淺深。故下卷雲。此釋迦佛身。或是化非法報。如始教說。或是報非法化。如同教一乘及小乘說。但深淺為異也。或是法非報化。如頓教說。或亦法亦報化。總如三乘說。或非法非報化。如別教一乘。是十佛故也。又經雲。或名捨那。或名釋迦故。今欲明約一乘教。此樹下化身釋迦。即是一大法身捨那十身。故雲釋迦佛海印三昧等也。   言海印三昧者。賢首品疏雲。海印者從喻為名。如修羅四兵列在空中。於大海內。印現其像。菩薩定心。猶如大海。應機現異。如彼兵像。故大集經第十四雲。喻如閻浮提一切眾生身及餘外色。如是等色。海中皆有印像。以是故。名大海印。菩薩亦復如是。得大海印三昧已。能分別見一切眾生心行。於一切法門。皆得惠明。是為菩薩得海印三昧見一切眾生心行所趣。解雲。此中見字亦是現字。謂由見故現也。綱目雲。然此八會人法教義等。皆依如來海印三昧之所顯現故。賢首品雲。一切示現無有餘。海印三昧勢力故。三昧者。此雲等持。離沈浮故。定惠均等故名等也。心不散故。住一境故名持也。問三乘宗中。依如來後得智。起言說法。如何今依海印三昧耶。答由三乘淺故。定內不起言故。以一乘深故。定內起用故。寂用無礙故。由斯即知三乘與一乘別如第八異相中述知之。   言一乘教義者。於中有二義。一別教一乘教義。二同教一乘教義。初如露地牛車。自有教義。謂十十無盡。主伴具足。如華嚴經說。後中有二。一者臨門三車。自有教義。謂界內示教。得出為義。如解深密經及瑜伽等說。攝方便故。所流故。三乘等皆為一乘。二以臨門三車。為開方便教。界外別授大牛車。為示真實義。此如法華說。廣如下同教門及教義攝益門說也。   言然此一乘教義分齊開為二門一別教二同教者。終南雲。夫圓通之法。以具德為宗。緣起理實。用二門取會。其二門者。所謂同別二教也。今述彼本義。故云然此一乘等也。   言別教者。天台雲。別者不共之名也。此教不共二乘人說。故名別教。略明有八。一教別。二理別。三智別。四斷別也。五行別。六位別。七因別。八果別。故名別教也。教別者。佛說恆沙佛法。別為菩薩。不通二乘。理別者。藏識有恆沙俗諦之理也。智別者。道種智也。斷別者。塵沙無知。界外見思無明斷也。行別者。歷劫修諸波羅蜜。自行化他之行也。位別者。三十心伏無明。是賢位。十地發真。斷無明。是聖位之別也。因別者。無礙金剛之因也。果別者。解脫涅槃四德。異二乘也。終南雲。別教者。別於三乘。故法華經雲。三界外別授大牛之車故也。今若準下文。述章主之意。略有十門。一者時別。謂此一乘要在初時第二七日。攝前後際演說。二者處別。謂此一乘要在華藏界中眾寶樹下。即攝七處八會等塵數世界也。三者主別。謂十佛也。四者眾別。謂普賢等及佛境界中諸神王眾等。五者所依別。謂依海印三昧中出。六者說別。謂此方說一事一義。結通十方。七者位別。謂所有位。上下皆齊。八者行別。謂一行即一切行。九者法門別。謂十十法門。十者事別。謂捨林等事。皆是法門故。如是法門。別於三乘。是故雲別教也。   言同教者。天台雲。通者同也。三乘同稟。故名為通。略出八義。一教通。二理通。三智通。四斷通。五行通。六位通。七因通。八果通。教通者。三乘同稟因緣即空之教。理通者同見偏真之理。智通者同得巧度之一切智。斷通者界內惑斷同也。行通者見思無漏行同也。位通者。從乾惠地。乃至辟支佛位皆同也。因通者。九無礙同也。果通者。九解脫。二種涅槃之果同也。終南雲。同教者。經雲。會三歸一。故知同也。又言同者。眾多別義。一言通目。故言同。又會義不同。多種法門。隨別取一義。餘無別相。故言同耳。所言同者。三乘同一乘故。又言同者。小乘同一乘故。又言同者。小乘同三乘故。又言同者小乘三乘·故。前德已述通別二教。而未見釋相。今以理求。通之與同。義無別趣也。若准下文。述章主意。略有六重。一者同教一乘。於中有七。初約法相交參明一乘。謂如三乘中亦有說因陀羅微細等。而主伴不具。或一乘中。亦有三乘法相等。謂如十眼中。亦具有五眼等。乃至七約十義方便明一乘。二者同教二乘有三種等(云云)三者同教三乘。亦有三種(云云)四者同教四乘。有三種(云云)五者同教五乘。亦有三種(云云)六者同教無量乘。謂一切法門。又疏雲。一同教一乘。如法華等。二同教三乘。如深密等。案雲。同義雖多。非過三義。一三乘人。共所得故。二一乘同於三乘故。三三乘同於一乘故。名為同教。   言一是性海果分等者。謂究竟果海。十佛境界。圓融自在。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不可說其狀相。又不論因陀羅及微細等。此即當地論之果分不可說。   言何以故者。此徵上義。謂如何其果海。當不可說耶。   言不與教相應故者此即釋也。謂究竟果海義。唯佛內證境故。對於機緣。發起言教。不可說其相狀故。故雲不相應也。   言即十佛自境界也者。此顯上果海十佛自境界。元曉雲。欲明十佛。略開三門。一者列名。二者辨相。三者顯六相。初列名。如離世間品言。菩薩摩訶薩。以十種見佛。所謂無著佛。安住世間。成正覺故。願佛。出生故。業報佛。信故。持佛。隨順故。涅槃佛。永度故。法界佛。無不至故。心佛。安住故。三昧佛。無量無著故。性佛。決定故。如意佛。普覆故。次辨相者。初無著佛者。亦名正覺佛。無著眾患之本。正覺者諸德之元。無耶患而不離。故言無著。無正德而不圓。故言正覺。二願佛者。謂如理智。窮無生際。方能出生無量佛事。即是大願故。名願佛所以願得無生智者。為欲出生無量佛事。今舉所為。以顯願佛。三業報佛者。謂無量相好莊嚴色身。無量身業所感之報故。名業報。所以感得妙色身報。為令見者鹹歸信。故舉所為意。以顯業報佛。故言信故。四持佛者。謂佛圓意。周遍三世。住持佛法。無窮無盡。順一切智。無窮盡故。五涅槃佛者。說門之中。名為化佛。化現滅度。非實滅故。所以涅槃非實滅者。永度生。非生滅法故。六法界佛者。謂無礙法界。即是佛體。名法界佛。智慧光明。亦同法界。無處不至。是故亦名為法界佛。七心佛者。謂正直心。安住所緣。故言心佛安住也。八三昧佛者。謂佛三昧。無量無邊。思議路絕。故言無著。九性佛者。謂如來性。即是本覺。本性自覺。非修所成。故言性佛。十如意佛者。謂神力自在。名如意佛。周遍一切。故言普覆。後六相者。如論說言。一切十句。皆有六相。何者為六。一者總相。二者別相。三者同相。四者異相。五者成相。六壞相。今就十佛。顯此六相。言總相者。謂初一佛無九佛不攝故。二別相者。謂九佛於一開九故。三同相者。十皆離著故。四異相者。五對各別故。五成相者。攬九成一。一佛圓滿。六壞相者。無不一作九。九外無一故。又章主法身章雲。通攝一切三世間故。眾生及器無非佛故。一大法身。具十佛故。三身等並在此中智正覺攝故。案雲。夫如來法身。無障無礙。融三種世間。為一佛身體。分一佛身。為十佛身。何者十身。一眾生身。二國土身。三業報身。四聲聞身。五獨覺身。六菩薩身。七如來身。八智身。九法身。十虛空身。具如論說。此十佛身。一即多。多即一。具足六相。無礙相即。謂初眾生身。無九身不攝故。是為總相。後九身。於一開九故。是為別相。十身皆有眾生身故。即是同相。十身各異。是故異相。攬九成一。一身圓滿。故是成相。分一作九。九外無一。故是為壞相。是故初眾生身。具總別十身。全為一眾生身。初是總眾生。九是別眾生。以別總成故。於總開別故。是故別必帶總。謂國土身。帶眾生身。乃至虛空身。帶眾生身。以初眾生身。望後國土等九身。為異體也。望後九眾生身。為同體也。然初總身守自位故。為眾生身。以攝別故。即是國土身乃至即是虛空身。後九別身。守自位故。為各別身。以同有總故。俱為眾生身。欲明一切眾生身。周遍法界。因陀羅網。無邊際也。乃至十虛空身為總。餘九身為別。是故虛空身中。具足十身。全為一虛空身。餘准上也。是故十身門中。各攝十身。合為百身。於中亦有同異二門。各攝一百。合為二百。異體門內百身。復自即入。重重無盡。同體門內百身。復自即入重重無盡。是故同異二門。各有十無盡。圓融自在。作因陀羅。高出思議之外。玄超識知之境。此謂毘盧捨那如來。依正無礙。一多自在。因陀羅網。重重無盡。周遍法界。不可思議。圓滿究竟。十種法身也。   言因分可說果分不可說者。地論第二。釋經偈雲。前言十地義如是不可得聞說。今言我但說一分。此言有何義。是地所攝有二種。一因分。二果分。說者。謂解釋。一分者。是因分。於果分為一分故。言我但說一分。此文既雲但說一分者。是因分故。知果分不可說也。故今取論意。雲因分可說。果分不可說也。探玄記第十卷。釋此二義。有五說。第五說雲。今釋有兩重。一此十地有二分。一就實十地。唯佛所知。佛智所行。名為果分。上論雲。此智是誰證。偈言佛智所行故。又上文雲。智起佛境界故。又上加分中。言不思議佛法。又如鳥跡所依大空為果海等。二隨相十地。菩薩所知。菩薩所行。名為因分。是則果分玄絕。當不可說。因分約機。是則可說。此義通一部。經中大意。二雲。十地有二分。一約妙智正證。智如境故。離相離言故。名果分。則不可說。如彼鳥跡同於虛空。不可說也。二約方便寄法。顯地差別。如下文。初二三地。寄同世間。四五六地。同二乘故。又寄禪支道品諸諦緣生。以顯地別。令眾因此表解地義。故名因分。如空中跡約鳥說異。名為因分。同空無別。名為果分。一跡通二。故為二分。問。約鳥約空。跡皆離相。雲何有可說。有不可說。答。跡雖離相。就鳥得說。所說常離也。跡同虛空。理不可說。所況地智。准此可知。此釋局斯地品。   言二是緣起因分等者。謂不可說性海果分。隨因位機緣。以小分起故。隨彼機緣。發起言說。令解其狀故也。與教相應故。雲緣起因分。   言普賢者。德周法界曰普。至願成善稱賢。凡證普法皆稱普賢。非直一人目普賢也。即此因位普賢等機之所知境界也。   言此二無二全體遍收等者。因分果分。以為此二。謂因分不異果分。如鳥跡空不異太空。果分不異因分。如大空不異跡空。故為無二。然大空不異跡空故。跡空全攝大空。跡空不異大空故。大空全攝跡空。故雲全體遍收。   言其猶波水者。波隨緣起。有分齊故。譬於因分。水不隨緣。無分齊故。況乎果分。然波不異水故。水門全攝波水不異波故。波門全攝水。故雲猶波水也。   言如法華中宅內所指門外等者。宅內者。是分段三界火宅內也。即以異熟賴耶。為其體性。言門外者。三乘之教行。合名為門。能出三界火宅故。理出教外。故名門外(以上基師釋也)智周師。引吉藏師釋雲。復有義。此名三界限城為門。故後文雲。即此三車。皆在門外。復言所燒門。故知。三界以之為門。問門宅何別耶。答如世間人。總舉一宅。名之為門。或稱一家。或言一戶。今亦然也。議曰。甚有理也。若經文勢。接言三車者。三乘所求之果。以言教方便。開此三果。誘引三乘之人。令得出分段生死繫業故。然此三車體。釋者甚多。論雲。第一人者。示世間中種種善根三昧功德。方便令喜。然後令入大涅槃故。注雲。二乘菩提。未出變易。世間相從。名為世間。善根體性。是五取五蘊。非一眾多。今總標故。名為種種善根。別舉定故。名為三昧。以權施設二乘菩提故。言方便。大乘基雲。以二乘所得生空無漏智。唯為羊鹿體。虛指二乘所得。有漏假智。世間三昧。名為種智。稱二車體。有名不見。亦不登遊。不能分別諸法故。若自生空智。為車體者。二乘既得。雲何經雲言不得。故知。有漏解行智。是二車體也。菩薩以無漏正體智。為牛體。以無漏後得種智。為車體。有師雲。二乘之人。亦不有無漏種智。經文以無漏禪定根力等。喻二車故。以小分無漏種智。為二車體。若以有漏後得計解智為車體者。豈佛開迷執。以為所求果。以誘引二乘哉。問若以小分無漏種智。為二車體者。羊鹿車體。亦可實有。二乘亦可登遊。若爾何經雲不得哉。答言不得者。以昔三乘。望今一乘。故不得耳。非體無故以為不得。吉藏師雲。今明。未得真無漏已來菩薩心。及十信等。地前方便。名為世間。下論。釋法師品中及分別功德品。並明地前未得真無漏。故名世間。今說地前種種功德。令其歡喜。義一師雲。初二乘故。不顯實理。隨世間三乘根機。而為說。故雲世間。此中言說盡無生二智及寂滅三昧功德。隨世間根。又隨欲暫令遊喜。權方便說故雲世間。是盡智及無生智等。非一故雲種種。靈範師雲。三車非一。名種種。即取有餘涅槃。以為車也。今在門外者。非想貪為門。以涅槃是無漏法非貪所繫。名在門外。玄一師雲。今詳二德。皆有不盡。且基說不盡者。今此下論文。明為令七人得其利益。謂前論文明治七人病。自下論文。明令得利第一人利者即令得三車。既爾。何故唯說二車。不說牛車。設為彼救者。此經之宗。二是方便。一是真實。今言方便令喜者。即是方便教門。是以且說二車。不說一車。又城體。實是根本觀中所得擇滅者。亦可車體實是根本智。若謂下根所不聞解也。故不取者。涅槃亦可爾。若謂假解中所變擇滅苦不息。故實不取者。亦可假解非種智。故不應名車。若謂雖非種智。方便令希者亦可。雖非苦息處。而方便令希。是以若約實者。八證智及所得滅。如次名車城。若據現相。假解及所變滅。如次名車城。又車未必是種智。但明乘權實故。以車名耳。藏說不盡者。今此方便令喜者。說令欣樂三車。然發心及有學等。定非為車體。如何得言發心等也。應作此說。世間中。種種善根。三昧功德者。即是三車所喻功德。謂彼功德。超出世間。無間異生。難可了知。是故如來隨彼分別所可解。有所得世間之相。而示三乘之實功德。故名世間。由此義故。二乘聖者。至無學位根未熟時。以有所得功德。而為真實。將熟機時。應非有所得而為真實。爾時喻言索。若菩薩者。至初地時。了違諸法空無所得。異於昔時有所得心中所聞相故。更求無所得無障礙佛果。爾時喻言索也。又說世間者。是世俗諦故。是以後得智。名世間智。以知世俗故。正體智名出世間智。以知勝義故。約此義故。瑜伽第四十六卷。作四車喻。以大乘中地前地上所見別開故。言四車者。一鹿(喻聲聞是劣故。與此不同。此中獨覺喻也)二牛(喻獨覺勝聲聞故)三馬(喻地前所見涅槃上亦喻涅槃故)四褭(喻涅槃地上所見以最勝故)前七方便及地前位所見涅槃。喻為假車。見諦及初地以上所見涅槃。喻於實車。解雲。所喻雖別。而義意無別。故取為證。若約彼論言。二乘之車。各分應為二。然彼時近同有所得觀故。不別開二。既開牛車。為二故。三以外有一大車。其義無傷。地前地上。所見雖別。明一佛果故。三以外更無別車。亦有何過。又下信解品疏雲。經遙見其父者。由去大乘不退位遠亦去真理遠故。亦可此但聞見。非證見故。名為遙見。基雲。此見化身淨土之相。今謂見實德。問。基意何故見淨土相。答。其實德相。甚深難見故。今將此意。而補本義。謂佛實德。無相無礙。甚深境界。始覺菩薩。不能聽聞。不能尋思。是以雖希實德。而說淨土化身之相。令彼欣樂以彼粗相得可聞故。即是初所示牛車。案雲。若依此義。明章主意。三乘始覺菩薩。不能聽一乘無盡佛法。故彼權教中。且示一乘行布一相。智正覺之一分佛身。令仰求故。喻為牛車。為求彼車故。出三界之外。分見此佛身故。望自宗皆俱得果。以機熟故。見自所求三乘佛法。依一乘無儘教起。此彼阿含之方便故。更進願求主伴圓滿無盡佛法。是故喻名為索車也。又若依章主。總出世益。以喻三車。是故下雲。若望自宗並皆得果。若不得者。如何出世。又雲。得出世益。以為究竟。又三乘教義。喻於三車。是故下雲。無量寶車。顯於一乘無儘教義。准此故知。臨門三車。亦顯三乘教義。問。是三乘教。若通愚法二乘教耶。答。有二義。一雲。臨門三車。亦通愚法。故下文雲。一者一乘三乘名為二乘。謂如經中四衢所授並臨門三車。此中合愚法同迴心。俱是小乘故。二雲不通。故下文雲。一者一乘三乘小乘。名為三乘。此顯法本末故。上開一乘。下開愚法。故有三也。乃至是故當知。門外三車。不通愚法。以法華非小乘故。依此二門不偏執也。   言界外露地所授大白牛車是一乘教也者。三乘人。同出分段三界之外。名為界外。若二乘者。斷煩惱障。到有餘涅槃露地故。若三乘菩薩者。到十住以上不退位。離分段繫業。分見法身故。名為露地離煩惱障。出分段生死。無權名露。各有所依果。滿足位名地。三乘之人。到此露地。以機熟故。為說一乘。是故喻名授牛車也。然是一乘體釋者(云云)灌頂記雲。光宅雲。取佛果究竟盡無生二智。為車體。天台雲。諸法實相正是章體。華法師雲。地前若趣向大乘。無分別智。為乘體。故元曉師雲。所乘之法。略而說之。有其四種。一謂一乘理及一乘教一乘之因。一乘果如是四法。更互相應。共運一人。到薩婆若。故說此四。名一乘法。猶如四馬互相應共作一運。故說四馬。名為一乘。當知此中道理亦爾。若准此義。顯章主意。一乘一運。即一切運。主伴無盡理教因果。喻於大車。是故下雲。無量寶車。顯於一乘無儘教義。又疏雲。若依普門一位即一切位。故亦一運即一切運。名不思議乘。乘此乘者。十信滿心。即得六位。案雲。此通教義因果人法等一切法。以為乘體。准思可知。此約別教。若依起信論說。牛車體。即一心體大。乘此本覺體大。到如來地故也。是故論雲。一切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薩。皆乘此法。到如來地故。藏記雲。即始覺之智。是能乘。本覺之理。為所乘故(此約同教)。   言一權實差別等者。鴻臚小卿。對希顏。權實義序雲。權也者。有二乘焉。有菩薩焉。實也者。有菩薩焉。有如來焉。即如解深密。佛地。阿毘達磨經等。瑜伽。雜集。唯識論等。皆為權宗。以其有為無為唯即別。末果盡其至極也。若華嚴。涅槃。勝鬘。楞伽。密嚴經等。智度。中觀。寶性。起信論等。皆為實教。以其有為無為鎔融即離。便可示其究竟也。惠華師雲。大乘權實義雲。言權實者。略有二種。一者簡似。二者正顯。前中不同。妙法華雲唯此一事實餘二即非真。又不同如來不思議境界經說佛菩薩皆隱本形現果位相。所以者何。今明。唯大乘菩薩中。有權有實。非約二乘望菩薩也。後正顯者。如大般涅槃經第七雲。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不了義者。謂聲聞乘。聞佛如來深密藏處。悉生疑怪。不知是藏出大智海。猶如嬰兒無所別知。是則名為不了義也。了義經者。名為菩薩真實智慧。隨猶自心無礙大智。猶如大人無所不知。是名了義。乃至雲。若言如來無常變易。名不了義。若言如來常住不變。是名了義(不了是權了義此實)又三十六雲。非佛性者。所謂一切壚壁瓦石無情之物。離如是等無情之物。是名佛性(此正因佛性也。若言五種性者。是不了義。違此文故)晉本第八雲。一切世界。諸群生。鮮有欲求聲聞道。求緣覺者。轉復少。求大乘者甚希有。求大乘者。猶為易(權大乘也)能信是法甚為難(實大乘也)唐本三十八雲。若有眾生。心下劣。為彼演說聲聞行。名心明利。樂辟支。則為彼說中乘道。若有慈悲樂饒益。為說菩薩所行事(權大乘也)若有最勝智慧心。則示如來無上法(實大乘也)廣如大乘權實義說。智鎧禪師雲。問曰。尋至道即是一。若格前方便。三教所明。補處佛果。遂傳爾懸殊。此意難解。會曰。二義往釋。一有教有人。二有教無人。若三教方便之說。因中稟教之者。即玆有教有人。佛果補處。及上位菩薩能說三教。此玆有教無人。所以者何。稟三教行人。因教各權利有教無人也。能說之教主示現。為三乘之佛。菩薩人物。慕果行因。因行既成。則無復化主。如斯乃緣憾感便應。緣謝便息。空拳誑兒。引時還家。手中實無物也。三教化主。亦皆如是。若是圓教有人者。因中稟教。乃至法雲。有教有人。斷四十一品無明。法身補處。此實非虛。妙覺法身。無說之說。即是果上有教有人也。有教無人。名之為權。有教有人。名之為實。問曰。若爾四教明果。可分權實。四教因地。皆有教有人。何故得分。至其權實。答曰。今明三教之人。名為權人。稟圓教之人。則人教俱實。故四教明因。分權實也。問曰。三教之因。既立權人。三教之果。何意不得辨權人答曰。三教行人。可成圓人無有三教之佛。修因作圓佛。故非類也。案雲。三乘共教。為引攝地前初心菩薩。令長養彼根機故。且示一相小分因果。令願求故。如其教施設。未得彼果故。又定性二乘。許實滅故。以教不究竟故。名為權教。一乘實教。對乎普機。備開示普別圓滿因果故。如教安立。得佛果故。寂滅二乘。許成佛故。以教究竟故。名為實教。由此權實差別。顯一乘三乘別。   言以三中牛車至務令得出者。此有二義。一約事同二乘。出三界之外。未得佛果故。俱同於二乘。唯得出世益故也。二約教。同於二乘教。許二乘實滅故。同二乘教。非實教故。令同羊鹿等也。   言是故臨門三車俱是開方便門者。元曉師雲。此名方便。略有四義。一者佛方便智之所說教。依主立名。名方便教。二者即三乘巧順三機。持業作名。名方便教。三者為一乘教。作前方便因。是後說一乘正教。對後正教。名為方便。四者於一乘理。權說方便。非真實說。是方便義。對真實說。名為方便。依此四義。故名方便。此名為門。有其二義。一者出義。諸子依此出三界故。二者入義。又依此教入一乘故。然門有二名。若言佛門人門。則門非佛人。若言板門竹門。則門是板竹。今三乘教名方便門者。同板竹門雲。即是方便。是故名為方便門也。開方便門。有其二義。若望出義。說三乘時。開而不閉。望其入義。說三之時。閉而不開。雖出三界。未入一乘。故今說一乘教。言三是方便。方開方便門。令入一乘故。如經下文言。當知。諸佛方便力故。於一佛乘。分別說三。此言正開方便之門。   言四衢別授大白牛者方為示真實相者。四衢者釋者(云云)大乘基等雲。四衢道者。四諦理也。三乘並觀四諦理故大般若中。說四衢道為四諦故。惠淨師吉藏師疏。玄範。皆與此同也。吉藏統略雲。余昔依舊。釋四衢。喻四諦。此解可約昔教出三界證四諦便得涅槃。此是見車。得車不應更復索。舊又明四衢及露地。明無五濁。亦同上過也。望今教釋者。四達曰四衢。則四方皆空。不見車。不得車。靈範師雲。四衢道中者。衢謂曰交道。喻於我生已盡等四智究竟道中。灌頂記並御製雲。四衢譬大乘四攝四等。言三乘人發大乘心化眾生之機。言大白牛者。與三種大並七種大相應故名大也。無漏淨絜。能離繫縛故。名白矣。   言示真實相者。元曉師雲。此示亦二。先明所示。次明能示。所示之真實相。謂一乘人法。法相常住道理究竟。天魔外道。所不能破。三世諸佛。所不能易。以是義故。名真實相。而非三非一。無人無法。都無所得。如是正觀。乃名真實究竟一乘(云云)能示之用。有其二種。一者同開之示如前。開三是方便時。即知一乘是真實。故如開門時即見內物。二者異開之示。異前開三別說一乘聞。是皆得悟一乘義。故如以手指方見內物。如下文言。諸佛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如是等。言真實相也。   言若三中至後更索耶者。此難吉藏師大乘基等諸德。唯說羊鹿。以為權車。牛車是實故也。   言亦不可說等者。此除大乘基等諸德。難吉藏師等諸古德。以唯說二乘索車故。   言以此得知三車同索者。釋者(云云)大乘基師雲。隨三乘機。皆於佛所。專意希求自乘妙智。義同於文各索其車。二乘之人。離分段生死。已得解脫。證於四諦。入於化城。已名出宅。專於佛所。聞思修習。種智了達。求證諸法。名索羊鹿。菩薩之人。依此本論。初地以上。雖離分段。未證解脫。不名入城。不疲倦故。不入有餘。不說菩薩入化城。故入無住涅槃。亦息分段死。名入城。未乖道理。若爾。亦應許上羊鹿。故知。但如初解。為善。已伏煩惱。出分段死。亦證四諦。亦名出宅。坐四衢道。求佛妙智。亦名於文索其牛車。灌頂記雲。索是求請之別名。在意名求索。在口名請索。在身名乞索。如朦者求知。如飢者請食。如迷者問道。凡居不達之地。何有不索之理。由索故許與。許與故歡喜。上宮雲。問曰。今三車中。其二車實無故。第二第三二子宜索。而大車即如許實有故。第一子但即乘。不應求索。何故皆同索耶。釋曰。如上法說中釋等。第一子。在火宅時。但聞三中有大車。未聞唯有一大車。今出門外。既不見二車。因何得知此是許我大車。所以亦索曰。何其許我大車也。釋索。或雲言教中索。或雲意中索。或雲機中索。未審誰當。但私懷者。或是機中。有如是可索耶。何則若就外譬作論。亦可得言中索。亦可得意中索。然就實為論。三乘人。大乘機雖發。如來未明唯一之前。那得知無三。既未知無三。那得言中意中為索也。故雲唯機中可索也。   言此中三車約彼三乘所求果說者。若依經雲。聲聞獨覺不退菩薩。以為所求果也。故經頌三乘得益雲。是諸子等。若心決定。具足三明及六神通。有得緣覺不退菩薩。大乘基雲。合依吉剋難。心決定者。不疑四諦。得證真諦。具足六神通者。得阿羅漢。餘二果可知。論說不退位。初地以上。出分段生死故。今依章意。一若依初教。初地以上。出分段繫。得不退位。若依終教。十住以上。出分段宅。得不退益。二若依此章上下文雲。總出世益。以為所求果也。是故文雲。總出世益。以為所求果也。是故文雲。若望自宗。並皆得果。若不得者。如何出世。又下文雲。得出世益。以為究竟。   言以是元意所標趣故者。然夫佛於一佛乘。分別說三。本意者。若為界內初機劣不能信受。恐墮三途。受重苦。故初且說三乘。方便拔彼三途重苦。出三界火宅。然後依一乘教。令到佛果故。是故初說三乘方便。標趣於三界外。今如初所標。出三界外故。故吉藏師雲。示世間中善根者。此釋佛意。佛意我本說世間善根。拔汝三途重苦。令汝歡喜。然後令入大涅槃城。雲何乃保為勝妙果報。為治此故。故說火宅譬喻。此之謂也。   言若望自宗並皆得果者。問。二乘聖人。出三界外。得有餘涅槃。故望自宗。可言得果。大乘菩薩。未得佛果。何望自宗。可言得果。答。雖未得佛果。而由三乘教。出三界之外。得不退位。分見法身。現八相故。三乘教益。已究竟故。故雲望自宗並皆得果。   言若不得者如何出世者。若由三乘。不得果者。何求三車。出門外耶。既出界外。明知得果。即由此文故。知章主但出世益。以為三乘所求果矣。   言今言俱不得者以望一乘故者。彼三乘人。由彼自教。出三界外。根機熟故。見自所得三乘法。皆依一乘無儘教起。是彼方便阿含施設故。又雖出分段三界。未出變易故。是故雲俱不得等。   言是故以實映權則方便相盡故等者。彼三乘等法。本來不異別教一乘。何以故。為彼所目故。更無異事故。會三歸一。映故也。映(於敬反奪也不明也)。   言為欲迴彼三人入一乘故是故大乘亦說迴也者。此有二種。一或有眾生。此世三乘根不定故。堪進同教一乘者。則見自所得三乘之法。皆依一乘無儘教起。是彼方便阿含施設。是故諸有所修。皆迴向一乘。二或有眾生。於三乘法。根不定故。堪可進入別教一乘者。即知彼三乘等法。本來不異別教一乘。故進入別教。問。三乘中菩薩。界內示佛乘。出三界外。亦示佛乘。非如二乘迴入異乘。如何大乘亦說迴耶。答。昔在界內聞說三乘。即執為實。今至界外。聞說一實。迴昔三乘別執。入今平等大會。是故大乘亦說迴也。問。若說三乘因果皆是方便故歸一乘者。為歸一因。為歸一果。元曉解雲。於一佛乘。分別說三。故隨其本。歸因歸果。是義雲何。聲聞緣覺。若智若斷。皆是菩薩無生法忍。當知。此二皆歸一因。歸一因故。終到一果。彼教中。說佛乘因果。分別佛地化身少分。如經說言。我實成佛以來。百千萬億那由他劫。故當知。彼說佛乘因果。同歸於一乘果中。若有菩薩。依彼教故。望樹下佛。發心修行。如是願行。歸於一因。同彼二乘。未至果故。若准此義。釋章主意。一乘如前。權教大乘。所說佛乘。因果分別。一乘圓教。所說三種世間圓融。十無盡。一大法身。少分化用故。彼佛乘因果同歸於一乘圓果。若有菩薩。依彼教故。望色頂佛。發心修行。如是願行。歸於一乘圓因。同彼二乘。未至佛果故。是故經雲聲聞緣覺不退菩薩。乘此實乘。直至道場。   言若不爾者至其何色人也者。此明三乘菩薩。退不同凡二。進未得一乘。謂彼菩薩。求牛車故。出三界外。到十住不退位。得出世淨心。異外凡夫。故不同凡夫既以過二地。不求二車故。不同二乘。然未會三乘別行歸一乘無盡普賢圓因故。不同一乘。是故梁攝論雲。十解以上。得出世淨心。又雲。十解以上。名聖人。不墮二乘地。由是故知。此三中大乘。非露地一乘也。   言以至自位至別教一乘者。此明三乘菩薩。到出世自位究竟處。根機成熟故。進入一乘也。即下文雲。或有眾生。於三乘法。根不定故。堪可進入別教一乘者。即知彼三乘等法。本來不異別教一乘。何以故。為彼所目故。更無異事故。如會三歸一等。此之謂也。問。三乘菩薩。極至何階。根器成熟。能信一乘。答。古德雲。極至三賢位。必定信一乘。是故疏雲。問。此等不信。是何位菩薩。答。文無正斷。准其劫數。十千已過。僧祇未滿。應是三賢位人。問。更至何位。則能信此。答。極至此位。必定信入此一乘法。終無證地。而不信此。問。若爾此位未究竟位。雲何名為自位究竟。答。古德雲。雖未到極位。依彼三乘教。出繫業三界。得出世益。故三乘教益。已究竟故。到十住以上。自位不退處。住大乘自位究竟不退故。由此義故。名究竟不退。故名究竟也。所以者何。佛於一佛乘。分別說三者。若為界內初機之徒。直往宣說道場所得無盡佛法。以根機劣。不能信受。恐墮三途受重苦故。初且說三乘。方便拔彼三途重苦。出三界火宅。然後依一乘教。令到佛果。是故三乘權教。初引界內機。令得出世益。以為究竟也。一乘實教。後引界外機。令得佛果。以為究竟。是故經說三乘益雲。得不退菩薩。又說一乘益雲。與諸菩薩及聲聞眾。乘此寶車。直至道場。又說雲。唯攝界內機。令得出世益。即以為究竟。又雲。三乘人為求三車。出至門外者。即三乘俱是出世間自位究竟也。即是此中四地以去。至七地是也(解雲名二乘)又疏曰。心不退者。論說。釋自住處。畢竟智謂大乘法。是菩薩住處。住於大乘心不退轉。名畢竟智(解雲。此明不退心。為自位究竟。由是明知。三乘菩薩。得不退位。住於大乘自位。以畢竟不退故。是故名為自位究竟)又釋究竟有二。一者有學究竟。二者無學究竟。今言究竟者。有學究竟也。信位滿心。成就般若。斷界內煩惱。得出世益故。地地滿心。皆為究竟故。是故梁論第七卷雲。究竟道有二種。一有學究竟。二無學究竟。此位最清淨智慧。生處故。最微細。或障滅盡。無餘故。故名究竟位。諸地乃至如來地。皆有此究竟義。問。依何教證。十住以上。出繫業三界。得不退益。答。起信論雲。菩薩發是心故。則得少分見於法身。以見法身故。隨其願力。能現八種利益眾生。乃至亦非業繫。有大願自在力故。如修多羅中。或說有退墮惡趣者。非其實退。但為初學菩薩未入正位而懈怠者。恐怖勇猛故。又是菩薩。一發心後。遠離怯弱。畢竟不畏墮二乘地。又梁論雲。十解以上。得出世淨心。又雲。十解以上。名聖人。不墮二乘地。又寂法師雲。十解以上。出繫業三界。亦得說雲出三界。以十解菩薩。得位不退。出繫業三界故。亦得雲出宅受車。是故經雲。第四生貴真佛子。捨離生死。出三界。有說雲。唯依三乘教。一乘根機熟。以為究竟。難雲。若為唯根熟名究竟者。退位凡夫。一乘根亦熟。亦可言為自位究竟。若言爾者。隨緣退墮。忘本發心。何為究竟。如身子等。若出三界。得不退位。根成熟故。名究竟者。二乘聖者。出三界外。得有餘業。根未熟位。不退究竟。若未究竟者。違得出世益以為究竟也。又二乘位。已究竟。如何不言自位究竟。是故不論熟未熟。若熟若不熟。總得出世益。為自位究竟。深契當於章主本意。有說雲。三乘菩薩。居地前位。未出分段。而得第七地。出世間。自位法故。名為究竟。何以故。寄於五乘。顯十地相。以第七地法。寄三乘菩薩故。此非直違佛言亦甚違道理也。今徵難雲。問。地前位菩薩。得第七地法。為聞佛教。信受故得耶。為當如實證得故得耶。若如前者。何依教唯得信受第七地法。不得信餘初地法乃至佛地法。故若共信受。如何唯得第七地法。若如後者。如實得故。居地前位。可斷伏見修惑。證遍滿真如。譬如身在欲界。修得色界定人。斷彼界惑。得彼地法。若言爾者。既如實證得彼地故。直爾可名為第七地菩薩。如何名地前。若身在地前故。猶名地前人者。何有行相。名為地前若未得無漏法。未斷見修惑故。名為地前。若爾。雲何如實得耶。此其一失也。又若地前人。得第七地出世法故。名出世者。若約本質。名為出世。若約影像。名為出世。若如前者。世間凡夫。亦皆可名出世。以信受出世法故。若言爾者。如何求三車。出三界外耶。若如後者。隨能發心。為世間有漏。何為出世。此其二失也。又若第七地。以為菩薩自位究竟。四五六地。以為二乘自位究竟。寄位同故。若此不爾者。彼亦可不爾。若爾。有一乘無學位。豈非究竟位。又世間凡夫。寄初二三地故。可名自位究竟處也。若言爾者。五趣四生。輪轉不定。何為究竟。此其三失也。又八地以上。寄一乘故。唯八地以上法。可名一乘法。七地以下。諸地法門。可非一乘法門。約菩薩法等。難亦可爾也。此其四失也。有迷者雲。三乘菩薩。依彼權教。修滿十地。證得佛果。後根機熟。方入一乘。是故佛果位。以為自位究竟處。又雲。法華論雲。七種增上慢中。第一求勢力人者。示世間中種種善根三昧功德方便。令喜者。三乘佛果。望一乘。名為世間善根三昧。又論雲。四者實無。謂有增上慢心。已有世間有漏三昧三摩跋提。實無涅槃。而生涅槃思者。是即為以三乘佛果望一乘故。名世間有漏等也。又論雲。第六人者。說大乘法。以此法門。同十地行滿。諸佛如來。密與授說故者。二乘人等。到三乘第十地滿位。受佛故。是故雲同十地行滿。由此明知。三乘之佛。迴一乘也。又雲。三乘佛果。望於三乘。更為有漏愚癡凡夫故。更迴一乘。以入一乘故。預一乘見聞位故。由預見聞位故。退墮惡趣(如是云云。不能具述)竊依聖教。驗求義。與諸聖教。皆不相應。又勘諸古跡。亦共相違。既非佛教。亦違群人。誰背群典。獨信愚情。但此迷權實之教義。謬述愚倩之妄義。遂滅世間慧眼。永斷出世善種。現為闡提頂。當招無間苦。謗法重罪。亦莫過斯。願諸智者。謬而許之。都無聖教。既違道理。不足破難。直可諫止。是故律雲。若比丘。如是諸長老。我於某村某城。親從佛聞受持。此是法是毘尼。是佛所說教。若聞彼比丘所說。不應生慊毀。亦不應呵。應審定文句。已應尋究竟修多羅毘尼。於授法律。若聽彼比丘所說。不與修多羅毘尼法律相應。違背於法。應語彼比丘。汝所說者。非佛所說。或是長老。不審語。何以故。我尋究修多羅毘尼法律。不與相應。違皆於法。長老不復須誦習。亦莫教餘比丘。今應捨棄。若聞彼比丘所說。尋究修多羅若毘尼法律。與共相應者。應語言。長老所說。是佛所說。審得佛語。何以故。我尋究修多羅毘尼法律。與共相應。而不違背。長老應若持誦習。教餘比丘。勿令忘失。   言問臨門三車為實為不實耶者。問。上已明權實訖。何更問實不實。答。此非問權實。但問虛實耳。是故苑雲。問。若權教菩薩。畢竟還須入實教者。權教所說。十地佛地。豈虛設耶。答。權教所設。因果行相。非實非虛者。為攝引故。長養根器故。無實十地。故非是實也。亦如小教說佛菩薩因行果證。彼說非實。非不實也。即經雲。如彼長者。初以三車。誘引諸子。然後但與大車寶物莊嚴安穩第一。然彼長者。無虛妄之咎。如來亦復如是。無有虛妄。初說三乘。引導眾生。然後但以大乘。而度脫之今此問答。明此經意耳。   言此二無二唯一相也者。三乘之教。各望自宗。皆出三界之苦。得出世利益。故名為實。若望一乘。非究竟益。故雲不實。望自望上。實上實殊。故雲此二。雖實不實殊。而其體非二。故雲無二唯一相也。餘說(云云)不能具述。   言二教義者。者字或本作差別。准上下例。其為好也。三乘教為教。一乘教為義。由此教義。明一乘與三乘各別。問。三乘有教義。一乘有教義。雲何一乘唯為義也。其三乘亦唯為教耶。答。如手持一果言有三果。引子唯有三言。無三言之所詮三果。三乘亦爾。於一佛乘。分別說三唯有三教。無三教之所詮三義。是故三乘。唯為教也。如開三果方便。令示一果。實語實義一乘亦爾。開三乘方便。詮示一乘實教義。是故一乘教義。望於三乘。准為義也。以教義共為三乘所詮故也。是故下雲。以臨門三車。為開方便教。界外別授大牛之車。為示真實義。此之謂也。   言尋教至義者。界內示教。得出為義。問。既有三教。無三教之所詮三義。雲何至義。答。如無三果。言有三果。引子至家。至家無。三乘亦爾。唯有三教。無三教之所詮三義。而由三教。誘子出家。假名為義。非實三義。言三所期差別者。臨門三車。是則宅內。與子所期。露地大車。非宅內所期。由此期非期。顯一三差別。   言非本所望者。灌頂記雲。本求羊鹿大牛。期出分段。今得白牛。遣出變易。過本所望。豈不歡喜。上宮王雲。非本所望者。譬非本所望。一佛果今忽得也。   言聖言無失故者。若非本所望言。但約二乘。非大乘者。聖言可有失。故若如來一言。含無盡義故。三乘各隨機而聞故。聖言無失。若爾。小乘一言。亦可名大乘耶。所言一言。含無量之義者。是豐義昧辨。故雖一言之中。有無量之義。而不相乖。是如來德豈相乖。各聞名為一言哉。問。若爾。一音隨類各聞。亦不成耶。答。一言與一音。其義趣異也。所言一音。如來報感總德。是故經雲。佛以過去行。得一微妙音。無彼亦無此。而能應一切等。即其一音。含圓音教。言一言者。是一名言。總圓音上。起別名言也。是故不例。   言四德量差別者。其三中牛車不具德。露地大車具德。由具德不具德。三一差別。言寶網寶鈴等者。大乘基雲。周遍四生。說七辨。以弘濟。灌頂雲。譬四衍下地也。   言此則體具德者。此章家釋經文。謂一乘體。具恆沙性功德。故雲寶網等無量眾寶而莊嚴等。是故論雲。從本以來。離恆沙無量煩惱業等妄染相。具不離不脫不異不思議恆沙性功德故。   言白牛肥壯等者。基雲。白牛體。即根本無分別智。導引種智車。如牛引車故。白者眾色之本。如白蓮華。經諸乘本故。萬德主故。正智之中。內德圓滿故。雲肥壯也。灌頂記雲。譬無漏般若。能導諸度一切萬行。到薩般若。白是色本。與本淨無漏相應。體具萬德。如屆宛煩惱不染。如色潔。若依論說。白牛體。即一心體大。此體大本覺理智。導一切萬行。到佛果故。此體大。為諸乘之本故。白者眾色之本。是故論雲。一切諸佛。本諸乘故。一切菩薩。皆乘此法。到如來地故。章主疏曰。即始覺之智是能乘。本覺之理為所乘。故攝論雲。乘大性故。名為大乘。此體大。本覺理智內。具恆沙性功德故。雲肥壯也。是故論雲。謂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故。乃至有大智惠光明遍照法界義故。言大力者。遍馳無方智力圓遍。無理不盡。又能化十方。入生死險。無勞倦故。又逢怨必勝。破一切障。除生死故。具此三義。故名為大力。灌頂雲。力譬五力也。言其疾如風者。基雲。正智證性。一剎那中。緣遍法界。大悲所繫。內圓眾德。外化群生。無遲滯故。灌頂雲。八正道中。引速疾到薩婆若故。 言用殊勝也者。此章家意謂。明一乘用大殊勝。是故起信論雲。三者用大。謂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章主雲。用大者。謂隨染業幻自然大用。報化二身粗細之用。令諸眾生始成世善終成出世釋也。此約同教。若約別教。一念成正覺故雲也。   言多諸儐從等者。基雲。以二智為先。萬行神通。六度四攝。覺分解脫。涅槃利生之法。皆通之起。名多僕從。又佛地經雲。其有無量天龍藥叉人非人等。所翼從名僕從。儐音卑刃切。相也。導也。出接賓曰儐。入讚禮曰。相。今前導為儐。後隨為從。灌頂雲。若僕從者。譬方便波羅蜜。能屈曲。隨人終侍。使令眾魔外道。二乘小行。皆隨方便智用故。淨名雲。皆吾侍也。又果地神通。運役隨意。即僕從也。   言行眷屬也者。此章家釋。今章家意。當大乘基雲又釋謂佛地經雲。其有無量天龍藥叉人非人等。所翼從名僕從。所以知者。探玄記第二卷。說眾生世間圓滿中雲。異生眾中。先辨金剛力士眾。以衛佛近故。先到也。表佛德緣起不壞相故。眾行所依。如金剛際故。即行眷屬。餘眾亦爾。由是故知。無量天龍八部眾。所翼從。名僕從也。以為一乘萬行之翼從故。名行眷屬。   言此等異相並約同教一乘以明異耳者。三乘之外。露地一乘。自有二。一同教一乘。二別教一乘。今此處經文。約同教一乘明異三中大。或有惑此義雲。法華一乘。以三中大故。名同教一乘。華嚴一乘。以三外一故。名別教一乘。此不如一乘二義故。致是惑耳。既迷文義。非難破例。   言七寶大車其數無量者。基雲。七聖財飾。名七寶車。各自修智圓。有為智非一。名其數無量。灌頂雲。若教若行。皆摩訶衍。即財多也。今章意雲。一乘教理行果。主伴具足無盡。無盡故。雲其數無量等得也(部亦反。之也止也往也歸也得也)。問。若依此文。法華中亦說別教義。華嚴經亦有同教義。何以故。法華名同教一。華嚴目別教一。答。約多分義目同別耳。謂法華中多說同義。少說別義。故目同教。又三乘一乘和合說故。華嚴經中。別教義多。同教義少。故名別教。   言五約寄位差別者。此寄五乘。顯十地階降。第七地寄大乘顯。八地以上。寄一乘顯。若無一乘大乘別者。如何七地寄於大乘。八地以上寄於一乘。是故由此寄位。顯大乘一乘別。故雲約寄位差別。   言如本業經至寄一乘法者。下雲。初二三地。寄同世間。以得世間故。四地寄是須陀洹等。以得品故。是初出世故。五地寄是聲聞羅漢。以得四諦法故。六地寄是辟支佛。以得十二緣生法故。七地以去。寄是菩薩。以得無生法忍故。此如本業經說。上來唯約三乘教說。以來到出一乘法故。又世間二乘同前至六地。第七地寄三乘菩薩。以未自在故。八地以去。寄一乘法。以得自在故。如涅攝論等說。此約一乘三乘等。分相而說。   言是故當知至七地者是也者。此明出世。以為自位究竟。案雲。若二乘者。預流已上。若大乘者。十住以上。俱為出世自位究竟。何以故。以其四地寄預流故。初出世故。住於二乘自位。以究竟不退故。三乘菩薩。極至三賢位。必定信受故。十住已上。初出世故。住於大乘自位。以究竟不退故。共三乘益。已究竟故。由是故知。未必無學位為自位究竟。以預流果入究竟故。   言六付屬差別者。法華經付屬品。如來付屬一乘法雲。若未來世。信如來智慧者。當為演說此法華經。是為一乘教。若不信者。當於如來餘深法中。示教利喜。是為大乘教。若無一乘大乘別者。以何法。為深法。除一乘故。小乘不稱深故。是故由此付屬。顯大乘一乘別。故雲付屬差別。   言若有眾生不信受者。當知是人。華嚴性起品雲。佛子菩薩摩訶薩。無量億那由他劫。行六波羅蜜。修習道品善根。未聞此經。雖聞不信受持隨順。是等猶為假名菩薩者是也。案雲。以不信法華人。不信華嚴故。反此明知。信法華人。即信華嚴。或有惑此義雲信受法華。無量億劫。修行六度。猶不信受華嚴經者。非直迷惑一代聖教。亦為聾盲此章文義。願諸智者。共垂愍矣。   言示教利喜者。基法華疏第七雲。示教利喜。即新翻雲示現教導讚勵慶喜。顯揚第二。更加令離欲。謂呵毀諸行。令離愛染。名令離欲。示現四種真實道理。名為示現。已得信解。令正受行。名為教導。若彼退屈。策發令進。名為讚勵。彼隨法行。讚令忻悅。名為慶喜。章家起信記雲。示其義。教其行。得義利。行成喜故也。   言是故當知法華別意正在一乘者。佛說法華之別意者。三乘五性。皆為令得平等佛慧。不同深密等大乘中。不說三乘五性皆得平等佛慧故。謂守權教人。會法華實教。亦令同深密等權教故。為遮此亂。權教三乘外。別立實教一乘。非謂三乘佛。令迴一乘故。三乘外別立一乘。故雲法華別意等(餘說云云。不足信用)。   言七根緣受者差別者。根機成熟。即有受法緣。若不成熟。無受法緣。故雲根緣受者。謂菩薩摩訶薩。若根機未成熟。無受一乘緣。故名為三乘菩薩。若根機成熟。有信受緣。故名為一乘菩薩。若無一乘菩薩大乘別者。彼未熟菩薩。為何色人也。既不信一乘。故非一乘菩薩也。以摩訶薩故。非小乘也。若非三中大乘人。更何人耶。是故由根緣受不受差別。明一乘三乘別。   言如此經性起品至假名菩薩者。疏雲。此明聞信難得。若菩薩依於三乘漸次教中。縱經爾所劫。修習六度道品等行。以根未熟故。不聞不信此一乘經。若不爾者。瓔珞經等。十千劫中。修信成滿。豈可無量億那由他劫。修行六度。猶不信此經。既非二乘。更是何等菩薩也。此同法華中。若不信此法。當於如來餘深法中。示教利喜。亦同上文求大乘者。猶為易。能信是法甚為難。問。所許劫行。猶未能信。今諸凡愚。雲何得信。答。宿有種姓。聞便信受。若不爾者。多劫難入。今時有人。多不信者。不足為怪也。問。此等不信。是何位菩薩。答。文無正斷。准其劫數。十千已過。僧祇未滿。應是三賢位人。問。更至何位。則能信此。答。極至此位。必定信入此一乘法。終無證地。而不信此。問。何故二乘。縱得阿羅漢。亦未信入。三乘菩薩。不至地上。而能信耶。答。以三乘勝故。是近方便故。不同二乘也。是故若入此法。則於十信滿心。具一切位。同時而得也。有迷者雲。無量億那由他劫。名為三阿僧祇劫也。經三祇劫。得佛果人。名假名菩薩。今難之雲。若爾可雲假名佛也。又上古哲人。探諸聖典。斷定階位。流通末代。末葉愚夫。何發誑心。不信此文。反迷妄說。若無正斷故。不信此文者。何聖教中。正斷此不信者。為三乘佛果耶。願示現教。決此疑難。若依寶積。作此說者。驗彼經文。都無此文。若依法華。驗經亦無。驗上古經疏。亦都無此文。天受所見。豈勝上古。既無聖教。何作妄說。如思禪師。智者禪師。靈山聽法。憶在於今。即作章疏。流通末代。彼章疏中。不作此說。又此土古德。訓僧都等。名高一朝。學普六宗。近受詳法師。遠依藏法師。傳彼一乘宗。都無如是說。今汝依誰。為此妄說。非直無現教。亦無教授師。愚夫妄義。由何建立。又汝愚雲。五教雲自位究竟者。以得佛果故。名自位究竟。今亦難雲。若藏法師。作五教時。以佛果位。為究竟處。作經疏時。豈說三賢位信入一乘耶。若不見正文。謬說地前者。未見正文。何作五教。以佛果位。為究竟說耶。如是徵難。都無走避。由此可知。佛果迴之義。但是汝等之妄說耳。   言當知是前至亦真實也者。此如次上說。亦由不信法華人。即不信華嚴。反知。信法華人。即信華嚴。以處而說信法華不信華嚴故。愚者迷甚多故。現示耳。   言八難信易信差別者。難信法。以為一乘法。易信法。名為大乘法。由此難信易信差別。明一乘大乘別。故雲難信易信差別。   言求大乘者甚希有至能信是法甚為難者。疏雲。此同性起品雲億那由他劫。修行六度。不信受持。猶為假名菩薩。亦同法華中。若不信此法。當於如來餘深法中。示教利喜。案雲。由此即知。此求大乘者。地前三賢位。求三中牛車也。上權實差別中雲。大乘亦說迴也者。即是求大乘者。此第八卷末文。如所引文。然初句少異。雲一切世界諸群生。疏雲。顯信行者難(具不說之)。   言信位終心即攝一切位等者。問。何以故。唯說信位終心。攝諸位。即成佛。不說信初心。攝諸位。成佛。答。信位初心。未得不退故。未出三界故。未得般若故。未見平等界理故。由不見此理。不能解普法。是故說初心成佛。到信滿位。得不退心。出三界外。成就般若。分見平等法界理故。得解普法。由解普法故。初位攝後位。即成正覺。是故經雲。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具定惠身。不由他悟。由此明知。三乘菩薩。亦得不退。信入一乘今時凡夫。見聞一乘。亦到彼位。可得普法若不爾者。何初發心。即成正覺。   言九約機顯理差別者。為別機而顯淺理。以為三乘教。為普機而顯深理。以為一乘教。由此機理淺深。明一三別。故雲約機顯理等也。   言若人根明利至說無盡佛法者。問。三乘教中。亦說佛法。何唯為說菩薩道耶。有一乘教中。說菩薩行。何故說無盡佛法。答。三乘教中。雖說行布一相因分少分佛法。以未說主伴無盡果分圓滿十佛境界故。唯是菩薩所知。因分之少分故。隨初心菩薩機。名說菩薩道。一乘教中。寄普賢門。顯主伴無盡。果海十佛境界。故名說佛法。是故下雲。不同三乘一相一寂等法也。此之謂也。後句雲無盡佛法。疏不說也。   言一相一寂等法也者。如法華經第三卷雲。如來知。是一相一味之法。所謂解脫相。離相。滅相乃至常寂滅相。終歸於空。榮師疏雲。一相者。謂同一無相。一味者。同一解脫味。解脫相。離相滅相等者。於一相中。更立三名。並是空之異名。同以人法二空。為其體故。雲終歸於空。又大般若第三百八十三雲。通達一切有為無為皆同一相。所謂無相。案雲。三乘教中。唯說如是一相佛法。以未說無盡佛法故。不同一乘。   言以此地中作大法師等者。若菩薩住此地。始為大法師。得四無礙辨。說法故也。是故經雲。是菩薩住此地。為大法師。守護諸佛法藏。入深妙義。用無量慧方便。四無量智。言辭說法。   五教上卷指事(本) 華嚴五教章上卷指事(末)    日本國東大寺沙門壽靈述   言十本末開合差別者。本者一乘。末者三乘。開者於一佛乘。分別說三。合者會三歸一。若無三乘一乘別者。如何三乘法入遮那海。是故由此本末差別。顯一乘三乘。故雲本末開合差別。   言如大乘同至智藏大海者。此經下卷雲。佛有十地。一名甚深難知廣明智德地。乃至十名毘盧遮那智海藏地。乃至聲聞辟支佛解脫。如彼河水。如來解脫。如大海水。海妙深持菩薩。復問佛言。世尊諸大小河流入海不。佛言如是如是。善丈夫。如汝所說。何以故。所有聲聞法。辟支佛法。菩薩法。諸佛法。如是一切諸法。皆悉流入毘盧遮那智藏大海。廣說十地名體。如寂法師章說。問。上引元曉師說雲。聲聞緣覺若因若果。皆於一因。分別為二。當知。此二皆歸一因。歸一因故。終到一果。彼教中說佛乘因果。分別佛地化身少分。當知。彼說佛乘因果。同歸一乘果中。若有菩薩。依彼教故。望樹下佛。發心修行。如是願行。歸於一因。同彼二乘。未至果故。如何今釋雲三乘諸法。悉皆流入毘盧遮那智藏大海。答。約一乘中。自有二門。一因果差別門。二因果無二門。前釋約第一門。今此約第二門。是故不違也。   言廣在經文略如下辨者。此指第八施設異相門。彼雲。此異相隨事繁多。約以十門以顯無盡。一者時異。謂此一乘要在初時第二日說。三乘等不爾。以隨逐機宜時不定故。乃至十者事異。謂隨有捨林地山等事。皆是法門。三乘等即不爾。但可說即空即真如等故(云云)。   言二以一乘即三至更無一也者。此明准上存壞四句作此隱顯四句謂。問。若據後門。一乘即三者。未知。彼一為顯為隱。若顯如何唯三。若隱彼一乘機。更依何法。而得進修。答。有四句。一由即三故。不待隱。二由即三故。不礙顯。三由即三故。無不隱。四由即三故。無可顯。由初二義。一乘機得有所依。由後二義。一乘機得入三乘。由四句俱即三故。是故唯有三。更無一也。問。若由後二義。一乘機得入三乘者。一乘機人。如何更反。入三乘耶。答。普機兼知權實法故。唯知自分法。不知他分法。不名普故。今知他分義。故雲入三乘。又一乘法門。以主伴具故。本末無礙故。以末攝本故。故雲一乘入三乘也。   言是則不壞不一而明不異者。問。雲何唯明不壞不一而明不異。不說不壞不異而明不一耶。答。舉一門。而影顯餘門。是故唯明不異門。可知不一門交參(厝乾反。孔安國曰。汝罪惡眾多參列在天也。周易言。參謂相參也。方言參分也)言如三乘中亦有說因陀羅微細等者。若由一乘。如此經雲如因陀羅網世界。十地論雲。帝網差別。唯智能知。非眼所見。藏雲。如帝釋殿天珠網覆。珠既明徹。互相影現。所現之影。還能現影。如是重重。不可窮盡。諸世界海。亦復如是。諸世界中。亦有微塵。此微塵內。復有世界。如是重重。不可究盡。非是心識思量境界。若依三乘。如梵網經。是故玄門。雲因陀羅網境界門。如梵網經即梵宮羅網為喻。   言或亦說華藏世界而不說十等者。疏雲。若約一乘。十佛化境。蓮華藏世界海。有三種。一蓮華臺藏世界。雖遍法界。對地上菩薩機。現有增減。寄有色頂。唯說一界。二即此遍法界之等藏。說十顯無盡。即無盡箇華藏。一一皆遍法界。各有十無盡無盡也。此三中。初約同教一乘辨。後二約別教顯耳。今文據須彌山世界中。辨華藏故。是故風輪水輪。還似彼也。以易信解故。印機而成故。令同教一乘中。唯說第一蓮華臺藏世界。唯說一界不說十等。如梵網經說也。   言謂如十眼中亦具有五眼者。晉經第四十二雲。菩薩有十種眼。謂肉眼見一切色。天眼見一切眾生死此生彼故。惠眼見一切眾生諸根故。法眼見一切法真實相故。佛眼見如來十力故。智眼分別一切法故。明眼見一切佛光明故。四生死眼見涅槃故。無礙眼見一切法無障礙故。普眼平等法門見法界故(於中初五是三乘中五眼也)疏雲。智論中。無常肉眼。畏大風故。不見他方。此經是真常肉眼。見十方色故。無量壽經。惠眼見真。又法眼觀察究竟諸道。為此不同。准釋可知。此中皆從根境立名可知。後五中智眼。分別事法。無礙眼。見事不礙理也。普眼見理事平等。餘並可知。   言十通中有六通等者。第三十九雲。菩薩有十種通。謂出生念宿命方便智通。出生無礙天耳方便智通。出生知一切眾生不可思議心心數法方便智通。出生無礙天眼觀眾生方便智通。出生不可思義自在神力示現眾生方便智通。出生身示現不可思議世界方便智通。出生於一念中往詣不可說不可說世界。方便智通。出生不可思議莊嚴具莊嚴一切世界方便智通。出生不可說不可說化身示現眾生方便智通。出生不可說世界成阿耨菩提不可思議示現眾生方便智通。疏雲。正以身現法門。業用無限故雲也。一宿命。二天耳。三他心。四天眼。次五神通。一現神力。二示多身。三速往來。四能嚴剎。五現化身。後一漏盡。示成菩提。此十皆以通惠為體。故名智通。從起齊出生。   言而義理皆別者。三乘一乘。皆共雖說五眼六通。而唯名同。以義異故。是故下雲如普莊嚴童子等也。其身在於世界性等以上處住。當是白淨寶網轉輪王位。得普見肉眼。見十佛剎微塵數世界海等。若三乘肉眼。即不如此。故智論雲。肉眼唯見三千世界內事。若見三千界外者。何用天眼。為故知不同也。又雲。問。如一乘攝方便中迴心。與三乘中迴心。所得法門分齊雲何。答。若三乘中迴心。即入十信已去。修行菩提心及大悲等法門。次第而去。若一乘中。如下文。舍利弗及因陀惠比丘等六千人。於文殊師利邊迴心。即得十大法門及十眼十耳等境界。義當即是解行身。遍於五位等。此之謂也。   言是則兩宗至一乘故也者。於中所言根欲性者。第二十八卷第九地。雲諸根難欲難憶難。論經。雲根稠林。欲稠林。性稠林。次下釋雲。是菩薩知諸根濡中上差別相等。藏雲。是諸器故。謂是說法。所授之器。名鈍根中根利根。謂速受者利。遲受是鈍。中容是中(云云)次雲。是菩薩知諸欲濡中上差別相。乃至如實。知八萬四千諸欲差別相。苑雲。知樂欲稠林。於所樂境。起希望。次雲。是菩薩知諸性濡中上差別相。乃至如實。知八萬四千諸性差別相。苑雲。知性稠林。性謂積習成性故。案雲。雖有器根。無樂欲。則不能聞法。雖有樂欲。無習成性。雖聞而不能受持。故必具根欲性。得聽受法故。故雲成根欲等連綴(張衛反。句也連也合會也)。   言故雲諸有所作等者。方便品文也。驗本皆字為常字。   言經雲汝等所行是菩薩道等者。藥草喻品末文也。論雲。一者示現種子無上故。說雲雨譬喻。汝等所行是菩薩道者。謂發菩提心退已。還發前所修行。善根不減。同後得果故。基師雲。汝等所行等者。聲聞所行。成佛遠因故。是菩薩所行方便之道。名菩薩道。義一師雲。問。前所修行善根者。為取前未退時大乘善根。為取前已退時小乘善根。答。有說。唯取未退時大乘善根。現行雖退。種子存故。小乘善根。非大因故。有說。亦取小乘善根。若已迴心。為大因故。於一分二。二本一故。案雲。若見章意。順於後釋。謂於一乘。分別說三。是故三乘。從一乘流。故從其本名為一乘。   言又經雲毘尼者即大乘也者。勝鬘經雲。正法住。正法滅。波羅提木叉。毘尼。出家。受具足。此六法為大乘故說。基師雲。經論二藏。善名住。除障名滅。或中略本名波羅提木叉。廣律本名毘尼。此乃所學三藏之法。能學之人。名出家受具足。二乘人法。合成六處。既言皆為大乘故說故知。小學為成大因。   言四殊勝門至餘二則非真者。問。此殊勝門。以三中一。名為一乘。如何引唯此一事實。以為證耶。以唯此一事實。為無三之一故。非三中一故。答。所以引唯此一事實等。非證一事實以為三中一。以唯言餘二則非真。非言餘三則非真故。明知。不破三中大乘。以不破三中大乘故。望於二乘。為殊勝故。同無三之一。為佛乘故。融三中大。同無三之一。故名為一乘。非謂一事實即為三中大矣。有人迷此文雲。法華一乘。名為三中一者。聾盲此章文。盲後學眼耳。此即方便品文也。   言又雲止息故說二等者。遊心法界記雲。問。若後之一。說獨為究竟。前之諸說。皆是方便者。何故法華經中。不言止息故說三而但言說二耶。答。大乘自有二種。一者實教。二者權教。若以聞權異實。許二入滅。即三乘各殊。小不向大。皆為究竟。不言止息。今就泯權歸實權教大乘即真。不待迴故。所以但言息處說二。不言說三也。此雲何知。案雲。法華經雲菩薩乘者。即佛乘等。此就泯權說也。案雲。見彼說意。亦似依殊勝門不迴菩薩也。以菩薩乘即佛乘故。非如二乘迴異乘故。是故雲息處故說二。此化城喻品文也。長行雲為止息故說二。涅槃頌雲息處故說二。問。上文雲為欲迴彼三人入一乘故。是故大乘亦說迴也。何彼文雲不待迴。答。三乘菩薩。未聞法華。雖知自身當得作佛。未信二乘同皆成佛。今聞三乘皆共成佛。迴昔三乘別心。入今平等大惠。是故大乘亦說迴也。然三之中一。與無三之一。俱皆是佛乘故。共菩薩所乘故。非如二乘迴異乘故。是故即真不待迴也。所望異故。不相違也。是故寂法師雲。問。三乘中菩薩。為亦須破不。若須破者。雲何不言破三明一。若不須破。雲何言菩薩聞是法。疑網皆已除。答。三乘菩薩。未聞法華。雖知自身當得作佛。未信二乘同皆成佛。今聞此經。方除別執。故言菩薩疑綱皆除。雖爾。猶名菩薩乘者。非如二乘迴入餘乘。是故不言破三明一。此之謂也。   言此文有二意等者。問。此文意。唯說餘二耶。為通說止息故二耶。答。通亦無妨。問。若爾菩薩豈入化城耶。答。雖經不說菩薩入城。而依此文勢及以餘師釋。何妨以義入化城也。是故玄一師雲。前七方便及地前位所見涅槃。喻為假車。見諦及初地以上所見涅槃。喻於寶車。又基師雲。菩薩之人。依此本論。初地以上。雖離分段。未說解脫。不名入城。不疲倦故。不入有餘。不說菩薩入化城。故入無住涅槃。亦息分段生死。縱名入城。未乖道理。案雲。若依此義。明章意雲。雖未得初地已上真無漏。而地前三賢位。依於比證門。得無住涅槃。息分段繫業。是故假名入化城也。   言五約教事深細等者。法華經壽量品雲。常在靈鷲山及餘諸住處。眾生見劫盡大火所燒時。我此土安穩。天人常充滿。下卷雲。法華論主。釋為報身菩薩也。當知。此約一乘同教。何以故。以法華中亦顯一乘故。其處隨教。即深歸淨。故說法華處。即為實也。如菩提樹下。說華嚴處。即為故說法華處即為實也。如菩提樹下說華嚴處即為蓮華藏十佛境界。法華亦爾漸同此故。是同教也然未說彼處即為十蓮華藏及因陀羅等故。非別教也。   言六約八義意趣依攝論如問答中辨者。教師問答下卷雲。問。一乘語字。幾意故說。答。有八意說。一為不定機性聲聞通因及果故說一乘。二為欲定彼不定性菩薩。令不入小乘故說一乘。三據其法。真如是一。諸乘皆依真如。以體攝相。故說一乘。四據無我等。無人我理。既是通法。大小乘共據無我理通。故說一乘。五據解脫等。大小諸乘。脫煩惱障。據脫障通。故說一乘。六據性不同聲聞身中。先修種性。後入聲聞。約性二處是通教。故說一乘。七據得二意。此有兩意。初二意者。一佛意者。佛欲攝一切有情。得同自體意樂。我既成佛。彼亦成佛。據此意樂故。說一乘。自體者。法性為自體。第二。佛先為彼聲聞授記。欲發聲聞平等意樂。我等與佛平等無二。佛為此意。與諸聲聞等。皆授記。據佛等意故。說一乘。第二義。於一言下。有二義。一聲聞攝。從自體意樂。二有實菩薩。名同聲聞。及菩薩化為聲聞。於一授記下。有其二義。據一授記意樂故。說一乘。八據為化意。佛為聲聞。作聲聞佛。所以同彼聲聞者。欲令彼修聲聞行故。現同小乘欲攝末歸本。道我此身即是一乘。據能緣化意故。說一乘。約此八意。括聲聞乘。本來是一。唯聲聞人。不了自性謂言別。愚住聲聞行。從彼愚故。諸佛所呵。令一乘所數者。據此病別也。此文義在攝論也。無性攝論雲。為引攝一類。及任持所餘。由不定種性。諸佛說一乘。法無我解脫等故。姓不同。得二意樂。化究竟。說一乘。釋曰。依此密意。佛說一乘(云云)諸攝論本。皆同不異。問。驗諸論中本。皆雲十義故說一乘。何故八義意趣故。說一乘。答。觀問答意。合二意樂為一。不說究竟故。說一乘句。故為八義。也問。何故除究竟故。說一乘句耶。答。未知所以。然元曉師。楞伽宗要雲。又攝論說一乘意中。言究竟者。是雖明修行地決定別趣。而望究竟地。終歸一果。何者欲門一向趣寂二乘。約修行地。一向性別。決定趣入無餘依界。一切諸佛。不能令其入無餘成無上覺。而其後時。離醉得悟。修菩薩行。終歸咎竟說為一乘。如下經言。說三乘者。為發趣修行地故。說諸性差別。非究竟。為欲建立畢竟能取寂靜之地故。乃至見法無我。得三昧樂行故。聲聞獨覺。究竟證得如來法身故。若准此說。第十究竟。非密義一乘。而為顯了一乘故。今疑問答意。若依此說故。不說第十究竟一乘。或有雲。是十義中。法無我等八義。此釋不安。違問答故。   言約十義方便如孔目說者。孔目第一卷雲。一乘義者分別有二者。一者正乘。二者方便乘。正乘如華嚴經說。亦非別分別。方便乘者。分別有十。一對三寶分別。佛寶是一乘。法僧是三乘。何以故。佛同無盡故。法僧則不定。二對四諦分別。滅諦是一乘。三諦是三乘。何以故。滅同無盡故。三諦則不定。三對二諦分別。第一義諦是一乘。世諦是三乘。何以故。第一義諦。同無盡故。世諦則不定。四對過分別。無恐邪者。即是一乘。有恐怖者。即是三乘。何以故。如如來藏等。則依無過。即同無盡故。六識及心法智。此之七法。剎那不住。不種眾苦。不得厭苦樂求涅槃。由是俗諦故。依不自在故。五對人及智分別。有三種人。成三種智。成三種智者。一若善男子善女人。成就甚深法智。以為一人。二若善男子善女人。成就隨順法智。為第二人。三若善男子善女人。於諸染法。不自了知。仰推世尊非我境界。唯佛所知。是第三人。前之一人。是一乘智。後之兩人。是三乘智。何以故於第一智。是證智同無盡故。後之二智。未證實法。是不定故。此依勝鬘經說。六對所解了法虛妄。契實無分別。隨文解義。是三乘法。知法虛妄。契無分別。是一乘法。何以故。契無分別。同無盡故。隨文取者。是則不定。此依楞伽經義說。七對一乘三乘小乘分別。一乘是一乘。三乘等是三乘。何以故。一乘則無盡故。三乘則不定。八對大乘中乘小乘分別。大乘即一乘。何以故。大乘尊上。即無盡故。中乘小乘。義則不定。如經會三歸一故。九對世間出世間出出世間分別。出出世間。即是一乘。餘則三乘。何以故。出出世間。勝同無盡故。餘二則不定。如法華經界外露地。別索車者。即是其事。十對譬喻分別。如王髻中明珠及大王等。是一乘。寶珠繫汝衣堣彖a子等。即是三乘。何以故。髻珠王祕。其甚深故。餘則不定。此依法華經說。上來所辨。於眷屬經中。欲顯圓通無盡法藏一乘教義故。於方便之處。示一乘名。令進入者。易得解故。作如是說(有人云。引第四卷雲。十世界海十國土等文此即不然。達者可見)。   言依上諸義至本宗定故者。謂三乘等。並名一乘者。皆從一乘流故。隨彼一乘本宗定故。名為一乘故。雲以隨本宗等。   言主伴不具故等者。此通伏難。難雲。若三乘等。隨本宗故。名為一乘。亦即可言隨本宗故名別教。通雲。雖隨本宗名為一乘。而主伴不具。故是同非別也。是故孔目說十義說。結雲。上來所辨。於眷屬經中。欲顯圓通無盡法藏一乘教義。故於方便之處。示一乘名。令進入者易得解故。作如是說。若橫依方便進趣法門。即有二義。通說一乘。一由依究竟一乘教成。何以故。從一乘流故。又為一乘教所因故。二與彼究竟圓通一乘。為方便故。故說一乘。非即圓通自在義也。此之謂也。以此實文。述彼文故。或有人云。隨三乘各本宗定故。是同非別。難雲。若爾者。可雲隨末宗定故。以三乘為末故。處處者雲三乘皆從一乘流。故名為末也。如何反此三乘稱本。又違孔目故。   言一者一乘至故有二耳者。問。四衢所授大白牛車。名為別教。別三乘故。如何今說為同教耶。以此門中說同教故。又三中大乘。異於小乘。何合小為一類故。答。三中大乘。雖異小乘。而共小之大故。望於一乘。俱為權故。雲合為一權乘。露地牛車。雖三外一。而三與一。和合說故。三乘之人。俱信受故。屬同教耳。是故權三。與實一乘。名為二乘。會二乘。合歸一故。   言二者大乘至愚法異迴心者。問。愚法迴心。共小乘故。合為一類。雲何迴心。同於大乘。為一類耶。答。愚法二乘。令迴大故。迴心二乘。既迴大故。合於大乘。以為一類。愚法小乘。未大信故。異於迴心。故引彼令迴故。別為一類。   言以經中愚法至別有一乘者。案雲。小乘教中。愚法二乘。約彼自教。雖出三界。而望大乘終教。未究竟出三界外。故猶居宅內。以居宅內故。更由大乘教。可出三界故。故雲在所引諸子中等也。爾乃三乘之教。不同愚法小乘教故。故雲三乘外。別有小乘。既以大乘三乘之教。亦引愚法二乘之子。是故所引小乘外。別有能引三乘教。故雲小乘外別有三乘也。三乘人。由彼自教。至露地已。更別授大車故。由是明知。三乘權教外。別有一乘實教也。故雲三乘外別有一乘。   言以人執煩惱至一切故者。論第五雲。又聲聞人。辟支佛等。一切善根。皆為自身。其心常為自身樂故。雨於涅槃。畏煩惱。為伏諸結。修行無量。非為眾生。案章意雲。愚法二乘教中。唯說九十八使。未說百二十八煩惱。又唯說六識中煩惱障。未說末那惑及本識內惑種。故唯於彼所說。雖得斷證。而於未所說。不斷證故。故雲但折伏也。   言經雲汝等所得非真滅度者。法華經第四。雲汝等所得非究竟滅。案雲。於未說惑種。不能斷證故。雲非實滅等也。故章下雲。問。如瑜伽。顯揚論說。諸識成就不成就中四句內中。聲聞獨覺。入無餘依涅槃者。阿賴耶識及諸轉識。俱不成就。既本識轉識。皆滅無餘。後生心。以何為因。無因而生。不應理故。答。彼諸論。依始教門。引小乘故。所立賴耶。行相粗顯。不從真起故說有滅。又為順小乘故。亦許彼般涅槃非不究竟。故說入已不復起也。今終教中。就實而說。既以根本無明。動如來藏。成梨耶識。彼二乘人。於此二法。既俱未斷證。何因得滅阿梨耶識。又由於彼無斷證故。所得涅槃。豈為究竟。化城因喻。應便有失。解雲。准此明知未所說者。不能斷證。若雖不說。而能斷證者。根本無明。並所動識。雖未說而可言斷證。彼已不爾。此何爾耶。爾乃愚法二乘。非直斷證根本無明並所動識。亦即非斷證末那相應惑及本識。為煩惱種子。是故終南問答雲。其末那識。依三乘教。有其識。起四惑。不起法執。愚法聲聞。不斷但暫伏上心。由觀智淺故。退菩提心。聲聞及迴心聲聞等。並斷末那。為觀智勝故。故雲非真滅度也。   言又經雲若不信此法得阿羅漢者。法華經方便品雲。若有比丘。實得阿羅漢。若不信此法。無有是處。非如所引。更驗餘文。若依此文。明章意者。若有阿羅漢。不信此法者。可知。是即愚法羅漢。非實羅漢。迴心二乘。知大乘故。易信此法。得實羅漢故。愚法二乘者。未信大乘故。難信此法。未得實羅漢故雲也。   言又大品雲欲得阿羅漢等者。此明學修大乘般若。得實羅漢。學愚法小乘教。不得實阿羅漢。   言入大乘論中亦同此說者。入大乘論上卷雲。問曰。汝說。善入摩訶衍論。如是功德。雲何名為摩訶衍耶。答曰。菩薩藏處。名摩訶衍。問曰。佛不說三乘亦摩訶衍乎。答曰。如是此大乘中。亦說三乘。即名三藏。如菩薩藏經中說。佛告阿間世王。族姓子藏。有三種。問。何等為三。謂聲聞藏。辟支佛藏。菩薩藏。族姓子非聲聞乘。故名為三藏。亦非以辟支佛乘故。名為三藏。唯諸菩薩所學大乘。得名三藏(云云)   言是故當知至非小乘故者。以臨門三車引子。令得出。是大乘三乘教。非愚法小乘教。若此三車。通愚法者。法華經。即可成小乘。以法華經說三車故。以法華經非小乘故。故知。三車不通愚法。   言其瑜伽聲聞至是事也者。謂小乘說九十八使。大乘中說百二十八。又小乘中。說十使不通迷四諦也。大乘中。說通迷四諦。又彼無頓斷得果。此有頓出離。又彼無斷末那惑也。此有斷之。又彼唯斷煩惱得也。此斷種子。又彼不許分斷所知。此許分斷所知。如是大小分齊各別故。雲不同等也。   言梁攝論雲至即其事也者。第八卷雲。論雲。佛說正法善成立。釋曰。一切三世諸佛。共說此法。所說理同。不相違背。故名正法。又欲顯說者勝。故言佛說。由所說道理勝及所得果勝。故名正法。如來成立正法。有三種。一立小乘。二立大乘。三立一乘。於此三中。第三最勝故。名善成立。   言三小乘中至二乘故也者。此第三段中。有二義。一近為第二段中三勝。二遠為明三乘亦有三種。而作第三段也。若不爾者。無初三段中。第三段故也。又非直壞上三字。亦即不成下三字故。若為此說。上下三字。俱成立故。   言此中佛法但慈悲愛行等者。小乘中三。始別終同。以俱羅漢故。唯彼佛法。慈悲行。異二乘故。   言三謂三乘至准上可知者。准上大乘中乘小乘為三乘也。可准釋也。謂融一乘。同大乘。合愚法。同小乘。故唯四地。   言謂三乘人天為五者。謂融一乘。同大乘。合愚法。同小乘故。   言並准釋可知者。第二五中人天者。欲界天及色界梵。合為一天。第三五中。開欲界天及色界梵故。   言六者或無量乘等者。入法界品文。攬(虛取反辛取也撮持也)。   言初即不壞至體無二也者。問。初不礙三之一。後不礙一之三。是即不一。何同法界。以法界中無二相故。答。泯權歸實門。三乘即空。而全歸一乘故。一乘同體。而無二相。攬實成權門。一乘即空。而舉成三乘。故三乘同體。而亦無二。是故二俱。同一法界。無二相故。然彼泯權之。一與攬實之三。是即不一。是即不壞。不二而明二相。又不壞二相。而明無二也。   言餘釋乘名體等並如別說者。章主起信論疏雲。大者當體為因。包含為義。乘者就喻為稱。運載為功。法喻合舉故。雲大乘。又大者就義。謂體相用三大莫過。乘者約用。謂即佛性三位成運。自性住佛性為所乘。引出佛性為能乘。至得果佛性為乘所至處。三義體用。唯一心轉。是故亦乘。亦大。持業釋也(云云)今指此等故。雲如別說。   教義攝益第二者。上已明乘差別。今為明其乘之攝益。是故次此門來。   言一者如露地牛車等者。此有二義。一十十無盡。具主伴義。此當別教。如華嚴說。二開方便門。示真實相。不具主伴義。此當同教。如法華說。今此明初義也。   言仍教義即無分齊者。有人云。三乘教義。機不定故。隨其根機不定。教義亦不定故。故雲無分齊也有雲。三乘自宗。雖有教義。望於一乘。但有言教。無其義故。雲無分齊也。今解雲。三乘教義。望自宗縱雖教義。以一乘所流故。為彼所因故。仍無自三乘教義分齊故。是故雲也。又三乘教義。謂界內示三車為教。得出為義。此義亦教。無三義故。與界內教。無差別分齊。故雲無分齊。 言為彼所目故也者。有雲。一乘教義以為網綱。三乘名為網目。以綱之外。無別目故。三乘教義。為彼一乘教義綱之所目故。雲經雲張大教網亙生死海等。有雲。三乘教義。為彼三乘所目。非為別教一乘所目。故約別教一乘。俱非教義。今解雲。三乘教義。為彼一乘之所目故。一乘教義外。別無三乘教義故。是故下雲。或有眾生。於三乘法。根不定故。堪可進入別教一乘者。即知三乘等法。本來不異別教一乘。何以故。為彼所目故。更無異事故。又孔目說十義方便訖雲。由依究竟一乘教成。何以故。從一乘流故。又為一乘教所目故。又與彼究竟圓通一乘。為方便故。雲說一乘。非即圓通自在義也。   言或教義俱教等者。三乘教義。俱望一乘。為開方便教門故也。   言或教義俱義等者。一乘教義。俱望三乘。皆為示真實義故。   言或具此二句約同教者。同教者。同教一乘中。有二句。一教義俱教。謂臨門三車。望一乘。為開方便教故。二教義俱義。謂露地一乘。望三乘為示真實相故。上諸句等。准此可知。   言一或唯攝界內機令得出世益等者。三乘權教。引分段界內機。令得出世益。即以為究竟。若二乘者。預流以上。若大乘者。十住以上。皆共初得出世益自位不退益故。永超三途故。三乘權教益。究竟故。故雲究竟。上自位究竟准此可知。   言二或攝界外機等者。一乘實教。引分段界外變易機。令得變易界外出出世利益故。出世間上。亦有出世。故名為出出世。是故經說出出世一乘益。雲與諸菩薩及聲聞眾。乘此寶車。直至道場。   言此小相品說者。第三十四卷。小相品雲。菩薩摩訶薩。於兜率天。放大光明。名曰憧王。普照十世界微塵數剎。遍照彼處。地獄眾生。滅除苦痛。令彼眾生十種眼耳鼻舌身意諸根行業。皆悉清淨。彼諸眾生。見光明已。皆大歡喜。命終皆生兜率天上。乃至生天上已。聞天妙音。作如是言。善哉善哉。諸天子盧捨那菩薩。今住離苦三昧。應當敬念。乃至爾時諸天子。廣聞普賢迴向善根。悉得十地諸力莊嚴。具足三昧。皆悉成就眾生界等。善身口意業。滅一切障。皆得清淨。見百千萬億那由他佛剎彼塵數七寶蓮華。乃至猶未能見離垢三昧之小分也等(云云)疏雲。離垢三昧有二位。一約因終。如第十法雲地菩薩所得。離自一障微細垢故。二約果初。如此文。又雲。以是普賢諸位相攝大善巧法。是故創得出地獄已聞此法。即得十地。明與三乘漸次教不同也。又雲。謂雖得十地因滿。簡不同故。雲猶未能等。又雲。此等眾生。悉先修善者。明宿有見聞一乘修普賢善根故喻中。如在欲界已得初禪。身雖未轉。而得彼天樂。如是眾生。遇此光明。頓得十地。身猶未轉。令本身肉眼而得普眼。是法力故。問。諸天子等。昔在何位。見聞一乘。退墮地獄。答。雖未見正文。准聖教道理。從愚位。乃至十信位。見聞一乘。修普賢善。遇惡因緣。退墮地獄。今以種善根故。遇善知識故。盧捨那佛威神力故。於地獄。命終生於天上。聞天妙音。除滅業障。聞普賢法。入信滿位。諸位相攝。得十地位。此約普賢門。得如是耳。若約別門。不得爾也(妄說云云非述破例)。   問。此諸天子。現身成佛。答。孔目第四卷雲。一者依世界性等十世界身輪王身。現身成佛。如普莊嚴童子等。二者依天子勝身。從三惡道出。生兜率天。現身成佛。三者依閻浮提勝功德身。如善財等。現身究竟普賢之位。後生即見佛。四者依法華經。龍女之身。南方成佛義。當成之身。疾得成佛故。   言若界內見聞出世得法等者。如善財童子等。   敘古今立教第三者。上既雖明散義攝益。未知彼教一時攝益。多時攝益。是故第三有古今立教門。   言如剋其本唯是如來一圓音教者。苑雲。後魏菩提留支。立一音教。此依本質教說。若就唯識教。分本影。則非唯一音。影像多故。隨聞者識。聚集異故。若約無礙法界。則說聽圓融。全互相攝。一多無礙也。由此准知章主意。亦依本質。立一音教。依影像教。而不立也。是故雲剋其本等也。   言如來一圓音者。章主雲。如來圓音。有其二義。一謂。如來能以一音演說一切差別之法。所謂貪慾多者。即聞如來說不淨觀。如是等乃至一切。故名圓音。是故華嚴雲。如來於一語言中。演說無邊契經海。二謂。如來一音體。同一切差別言音。謂諸眾生。各聞如來唯為己說。故華嚴經雲。一切眾生語言法。一音演說盡無餘(餘說云云不能具引)。   言故經雲等者。是維摩經上卷佛國品文。   言二依誕法師等依楞伽等經等者。入楞伽第二卷。集一切佛法品雲。佛告聖者大惠菩薩言。大惠譬如菴摩羅果。漸次成就。非為一時。大惠。眾生。清淨自心現流。亦復如是。漸次非清淨。非為一時。又雲。大惠譬如明鏡無分別心。一時俱現一切色像。如來世尊。亦復如是。無有分別。淨諸眾生自心現流。一時清淨。非漸次淨。苑雲。隋朝誕法師。亦立漸次教。教既有憑。義復無失。故出現品雲。若即說深法眾生恐怖。是故如來漸降法雨。如摩耶斯。若頓說大乘。如莊嚴。又法華雲。若但讚佛乘。眾生沒在苦。是故以方便。分別說三乘等。廣說應知。文既至。教義復極成。無過故也。   言遠法師等後代諸德多同此說者。苑雲。西秦曇無讖三藏。立半滿二教。謂依涅槃經。喻顯大小乘教。如半滿字。隋遠法師亦同此。十地論遠疏雲。聖教萬差。略要唯二。謂聲聞藏。及菩薩藏。聲聞藏中。所教有二。一聲聞聲聞。二緣覺聲聞等(云云)菩薩藏中。所教亦二。一是漸入。二是頓悟。言漸入者。是人過去曾習大法中。退學小。後還入大。大從小來。謂之為漸。言頓悟者。有諸眾生。久習大乘相應善根。今始見佛。則能入大。大不由小。名之為頓。故雲多同此說。   言三依光統律師立三種教等者。苑雲後魏光統律師。立漸頓圓三種教。若漸根生熟俱漸。頓根生熟俱頓。漸頓可分。既雲未熟名漸。已熟名頓。此則於一漸根。生熟為異。無頓義也。或應彼一有漸頓二根。生必至熟。必從生故。或應一切皆是漸根。無有不從生至熟故。又圓機既是分階佛境。則地前無有堪聞此經。釋便有自教相違。出現品雲。今此會中。有佛剎塵數眾生。發阿耨菩提心故。又發心功德品及離世間品皆雲。我等諸佛。悉共同心。護持此經。令現在未來諸菩薩眾。未曾聞者。皆當得聞故。釋曰。此未曾得之輩。應是地上。既爾。必唯被上達分。階佛境者耶。   言四依大衍法師等一時諸德立四宗教等者。苑雲。齊朝大衍法師。立四宗教者。第二假名。豈唯經部。又不真之與假名。雜表差別也。   言五依護身法師立五種教等者。苑雲。齊朝護身法師。五宗教中。初之三教。會釋如前衍師處說。四五兩教。俱是部別之宗。非通宗之教。   言六依耆闍法師立六宗教等者。苑雲。耆闍法師。六宗教中。初二同前衍師處會。第三第四。只是一義。謂不真如幻。約喻顯空。真空理性。就法說空。法望於喻。豈二門也。第五恆沙功德。與第六無礙德用。此之二宗相望。稍別亦無過也。   言七依南嶽至不見聞故者。章主立五教。影似此四教。其名義稍殊。還此四為本。而似立五教。是故今略舉其名義。顗禪師雲。一釋三藏教名者。此教明因緣生滅四諦理。正教小乘。傍化菩薩。所言三藏教者。一修多羅藏。二毘尼藏。三阿毘曇藏(云云)問曰。佛於三藏。初開三乘大乘最勝。何不以大乘為正小乘為傍耶。答曰。鹿苑初說四諦法輪。俱鄰五人。見諦成道。八萬諸天。得法眼淨。但有小乘得道。未有大乘。故以小乘為正也。大智論雲。佛於阿含中。雖為彌勒授記。亦不說種種菩薩行。故大乘為傍也。二釋通教名者。通者同也。三乘同稟。故名為通。此教明因緣即空無生四真諦理。是摩訶衍之初門也。正為菩薩。傍通二乘。故大品經雲。欲學聲聞乘者。當學般若。欲學緣覺乘者。當學般若。欲學菩薩乘者。當學般若。三乘同稟此教。見第一義故。雲通教也。所言通者。義乃多途。略出八義。一教通。二理通。三智通。四斷通。五行通。六位通。七因通。八果通。教通者。三乘同稟因緣即空之教。理通者。同見偏真之理。智通者。同得巧度之一切智。斷通者。界內惑斷同也。行通者。見思無隨行同也。位通者。從乾惠地乃至辟支佛地皆同也。因通者。九無礙同也。果通者。九解脫二種涅槃之果也。通義有八。而但名通教者。若不因通教。即不通理乃至得成通果也。故諸大乘方等及諸般若。有二乘得通者。為同稟此教也。問曰。何故不共教。答曰。共名但得二乘近邊。不得遠邊。若立通名。近遠俱便。別通圓也(章主立同共教淮之可知)三釋別教名者。別者不共之名也。此教不共二乘人說故。名別教。此教正明因緣假名無量四聖諦理。的化菩薩。不談二乘故。聲聞在坐。如聾如啞。法華經明迦葉領解。自述往昔聞方等大品。淨佛國土。成就眾生。心不喜樂。即其義也。所言別者。義乃多途。略有八。一教別。二理別。三智別。四斷別。五行別。六位別。七因別。八果別。故名別教也。教別者。佛說恆沙佛法。別為菩薩。不通二乘。理別者。藏識有恆沙俗諦之理也。智別者。道種智也。斷別者。塵沙無知界外見思無明斷也。行別者。歷劫修諸波羅蜜自行化他之行也。位別者。三十心伏無明。是賢位。十地發真斷無明。是聖位之別也。因別者。無礙金剛之因也。果別者。解脫涅槃四德異二乘也。別義有八但名別教者。若不因別教。則不知別理乃至得成別果也。問曰。何故不說為不共教。而作別教之名。答曰。智度論明不共波若。即是不共二乘人說。如不思議經。今明別教。如說方等大品。二乘共聞。而別教菩薩故。用別名也。兼欲揀非圓教。別雖異通。猶是未圓之號也(苑雲此師別教同)四釋圓教名者。圓以不偏為義。此教明不思議因緣二諦中道。理事具足。不偏不別。但化最上利根之人。故名圓教也。華嚴經雲。顯現自在力。為說圓經。無量諸眾生。悉授菩提記。此經雲。一切眾生。即大涅槃。不可覆滅也。大品經具足品雲。諦法雖空。一心具足萬行。法華經雲。合掌以敬心。欲聞具足道。涅槃經雲。金剛寶藏無所缺故。名圓也。所言圓者。義乃多途。略說有八。一教圓。二理圓。三智圓。四斷圓。五行圓。六位圓。七因圓。八果圓。教圓者。正說中道。言教不偏也。理圓者。中道即一切法理。不偏也。智圓者。一切種智圓也。斷圓者。不斷而斷。無明惑斷也。行圓者。一行一切行也。位圓者。從初一地。具足諸地功德也。因圓者。雙照二諦。自然流入也。果圓者。妙覺不思議。三德之果。不縱不橫也。圓義有八。但名圓教者。若不因圓教。則不知圓理乃至得成圓果也。問曰。教理若圓。何得更有行位因果之殊。答曰。只由教理圓故。便有智斷行位因果之殊。如世間法盡極體之本。臨學之者。得有階差。雖復初臨劣於後臨。本來曾異也。言通教中乾惠等十地者。一乾惠地。二性地。三八人地。四見地。五薄地。六離欲地。七已辨地。八辟支佛地。九菩薩地。十佛地。故大品經雲。菩薩初從乾惠地。至菩薩地。皆行皆學。而不所證。佛亦學亦證。故言三乘通位也。廣說住相。如顗禪師四教義。苑雲。陳朝智顗禪師四教初。名三藏教者。立此名本依智度論。對迦陀延尼子弟子。而言三藏中。如是如是說。非謂一切也。故彼論一部文中。通名小宗。或雲聲聞法。或雲二乘法。或雲小乘法。或雲三藏法。當知。小乘之名。隨自宗語。三藏之稱。隨他宗言。非共名也。而顗禪之徒。不曉此意。務在誑異。誤製教名。自成四失。一濫涉大乘失。謂若小有三藏。則名三藏教。大既有三藏。何不名三藏。二大無三藏失。謂小乘有三藏。獨名為三藏。大不名三藏。大應無三藏。三持違至教失。謂法華雲不得親近小乘三藏學者。既以小乘。為能別之言。明知。三藏不唯屬小。諸大乘經。皆無偏目小乘為三乘者。闍王下卷及入大乘論。皆破小乘。不許立三藏也。四有不定失。謂智度十一龍樹自雲。如提達呵多等。亦以三藏聲聞法摩訶衍法。教人而身入地獄。是事雲何等。又經量部。唯立經律二藏。經詮惠處。是對法故。大眾部師。說有四藏。三藏之外。更立雜藏。通詮三學故。犢子部師。亦立四藏。於三藏外。立咒藏故。成實論宗。立有五藏。於三藏外。更立雜藏及菩薩藏。准上諸部。立藏多小。數既不定。何得都名小乘為三藏教故。今與作不定過。雲為如一切有部。立三藏故。小乘定名為三藏耶。為如經量部等。不立三藏小乘。不定名三藏耶。有喻。又若此教傍教菩薩。則應一切菩薩。皆因小起。總無頓機。無簡言故。二以三乘同稟。名為通教。此明因緣即空無生四真諦理者。小宗之中。亦說。聲聞辟支佛菩薩。同稟小教。亦應名通教耶。又佛說般若時。二乘在會。為聞生空。為聞二空。若唯生空。則與菩薩異。何名同稟。若言聞言雖異。以同會故名同稟者。則教皆爾。何立直般若一音異應。豈不然乎。亦不可說二空教。權二乘異行異雜亂故。又別圓兩教。豈亦不說因緣即空無生四真諦理。三別教以不共二乘人。的化菩薩。二乘在座。如聾如啞。此教明因緣假名者。圓教應共二乘人說。非的化菩薩。又別圓二教。所明因緣。應不即空。應執一切為實有也。四圓教明不思議因緣二諦中道理事具足。不別為上利根人說者。華嚴為是別教。為是圓耶。若別非圓。則應說因緣假名。不說不可思議因緣二諦中道。所說理事應別。不具為上利根人說。若圓非別。二乘在會。應不如聾。若亦圓亦別。有前相違。或無四教也。案雲。見顗師意。四教文義。雖似相濫。窮定義理良無濫失。細見其義。可授釋也。恐繁不集。   言八依江南至華嚴是也者。苑雲。唐初江南印師等。立平道屈曲二種教者。義寬斷狹。多所違犯。何者。謂雲釋迦說皆是近機隨計破著。捨那說經。皆遂法性。自在而說。若爾者。涅槃。法華。維摩。楞伽。密嚴。勝鬘。佛藏經等。皆釋迦說。應不明於如來藏性實相法界等。華嚴。梵網。既捨那說。何故華嚴說於四諦。普賢行等品等。皆雲隨諸眾生所應調伏作如是說。又問。明淨行。梵行。三賢。十地。離世間。入法界等諸品之中。所應皆說對治行法。梵網應唯逐法性說。不隨雜類畜生等器。方便而說。亦不應說化身佛。禮報身佛。請聞法等。是故此師所立。多違教理。甚難依也。   言九依梁朝光宅寺者。苑雲。光宅雲法師。四乘教者。一三之名備陳眾典。權實之說。尤著法華。能詮則憑於實教。所詮則當乎了義。權實合總。目為四。依乘立教。理極成也。   言十依大唐三藏至不空理等者。基雲。世初說三乘。同行四諦有教。名轉法輪。以十二行相。獨得轉名。第二時說大乘。獨行空行之教。照破有故。名照法輪。第二時說遣所執空存二性。有三乘之人皆可修持。名持法輪。苑雲。玄奘三藏三時法輪。祇可唯是漸教。唯論三性。一法。唯為一機。不可以為定量割判一切佛法。測法師。解深密記。宗家中。刃清辨護法兩家判教雲。問。諸部般若宗。明無相。此經了義。淺深何別。清辨解雲。深密等經明有所得。淺而非深。諸部般若顯無所得。為最甚深。護法判雲。二時所說無相之理。理無淺深。而深密為了義者。約三性義。次判諸性有無道理。顯了說相故。名為了義。非無相中。有淺深相。故名為了義。又成唯識論記第八卷中會釋雲。清辨說解深密。為不了義者。有所得故。諸部般若。為了義者。無所得故。而彼經中。說深密等為了義者。以對機根說三性義。易可了故。勸令受學。於一時聞說。為了義。以約盡理。名為了義。釋曰。准此所敘故。知深密不能定斷一切佛法。若不爾者。則眾生界中。無頓機故。又使佛無圓音。應知。又不能斷佛性常法界解脫。具分真性。如來藏等無量法門。約時剋教。極難成也。若謂三時約義淺深。不據時節者。深密不應說初昔今。故彼第二雲。世尊初於一時。在波羅□斯國。仙人墮處。施鹿林中。唯為發趣聲聞乘者。以四諦相。轉正法輪。乃至雲。世尊在昔。第二時中。唯為發趣修大乘者。以隱密相。轉正法輪。乃至雲。世尊於今第三時。普為發趣一切乘者以顯了相。轉正法輪。   言此三法輪至別教一乘者。問。經疏雲。解深密經。以為始教。雲何今說。為終教耶。答。義門不同。若約成佛不成佛門者。解深密。以為始教。以許定性入實滅故。若約空不空門。以名終教。明不空故。義望不同。故不相違。   言何以故至嚴法門也者。此亦約時節異。明不攝一乘。若約法義異相無量。略舉十義。明不攝一餘准。一約真如唯說不變真如。未說隨緣真如。二約心識。唯說生滅一分賴耶。未說不生滅與生滅和合。理事無礙賴耶。三約唯識。唯說八識相分影像一分唯識。未說本影無礙一心圓滿唯識。四約佛性唯說五性差別有為行性。未說本覺平等無為佛性。五約乘門。唯說三乘行果各別。未說會三歸一平等一乘。六約行位。唯說行布一相行位。未說圓融無礙自在行位。七約時節。唯說三阿僧祇。未說不可說僧祇劫。八約空門。依三無性但說遍計空。未說依他圓成空。九約佛身。唯說智正覺一相小分三身。未說三種世間圓融圓滿無礙十身。十約相好。唯說八十隨好一分。未說十蓮華藏微應相好。由上諸義。以深密大乘。為權教大乘。以華嚴等。為真教一乘也。是故彼法輪中。不攝別教一乘。若守權乖實歸權。甚為可愍。故百喻經第一卷雲。昔有聚洛去王城五百由旬。村中有好美水。王敕村人。常使日日送其美水。村人疲苦。悉欲移避。遠此村去。時彼村移主。語諸人言。汝等莫去。我當為汝白王。改五百由旬。作三由旬。使汝得近。往來不疲。即往白王。王為改之。作三由旬。眾人聞已。使大歡喜。有人語言。此故是本五由旬。更無有異。雖聞此言。信王語故。終不肯捨。世間之人。亦復如是。修行正法。度於五道。向涅槃城。心生厭倦。更欲捨離。頓駕生死。不能復進。如來法王。有大方便。於一乘法。分別說三。小乘之人。聞之歡喜。以為易行修善進德。求度生死。後聞人說無有三乘故。是一道以信佛語。終不肯捨。如彼村人。亦復如是。解雲。此經即是金口。良斷權實。顯然可息諸說耳。   言亦如思禪師至廣如僧傳者。僧傳雲。思禪師。是釋惠思。俗姓李氏。武律人也○嘗夢梵僧勸令出俗。駭悟斯瑞。辭親入道○誦法華等經。三十餘卷○以避此難。時冥空有聲曰。若欲修定。可往武當南嶽。是入道山也○又將四十餘僧。徑趣南嶽。即陳光大二年六月二十二日也。即至告曰。吾寄此山。正當十歲。過此已後。必事遠遊○年滿當移。不識其旨○神異難測具如僧傳。七代記雲。應化之語。不妄也。往生之身。不謬也。所以生於倭國之王家。哀矜百姓。梁棟三寶。智者禪師。是釋智顗。字德安。姓陳氏。穎川人也○及誕育之夜。室內洞明。信宿之間。其光乃止○忽有二僧。扣門曰。善哉兒德所重。必出家矣。言訖而隱○年十有八。投湘州果願寺沙門沙緒。而出家焉。又詣光州大蘇山慧思禪師。受業心觀。思又從道於就師○思每嘆曰。昔在靈山。同聽法華。宿緣所追。今復來矣○先有青州僧定光。久居此山。積四十載。定惠兼習。蓋神人也。顗未至二年。預告山民曰。有大善知識。當來相就。宜種豆造醬編蒲為廗。更起屋舍。用以待之。顗即往天台。既達彼山。與光相見。即陳當要。具如僧傳。   言又如雲法師依此開宗講法華經等者。雲法師是釋法雲。姓同氏。義典陽羨次人也。七歲出家。從師住莊嚴寺。及年登三十。於妙音寺。開法華淨名二經。至天監七年。敕為光宅寺主。創立僧制。雅為後則。初雲年在息慈。雅尚經術。於妙法華。研精累思。垂名梁代。嘗於一寺。講散此經。忽感天華。狀如飛雲。滿空而下。延於堂內。昇空不墜。訖講方去。具如僧傳。   言分教開宗第四者。已雖顯他立教。未明自立教。是故第四有分教開宗門也。   言一小乘教。至五圓教者。苑雲。此五大都影響天台。唯加頓為令別爾。然以天台呼小乘為三藏教。其名謬濫故。直曰為小乘教。通教但被初根。故改為初教。別教被於熟機。故改名終教。圓教之名仍其舊也。所立頓名。不據根機。入法非漸故。引思益證雲。得諸法正性者。不從一地於一地。又引楞伽雲。初地即八地。無所有何次。又雲。呵教勸離。毀相泯心。生心即妄。不生即佛。亦無佛無不佛。無生無不生。如淨名默住顯不二等是其頓也。   言初一即愚法至別教一乘者。問。何以故。次第不說。唯舉初後。答。初後二教。俱為不共教。俱舉一處。謂初為不共。小乘故。後為不共。一乘教故。初令小而不共大故。後令一以不共小故。無交雜故。中間三教皆俱為共教故。大小共故。一三交雜故。開合不同故。共舉一處。釋開合新故義。問。由何正教。立此五教。答。有雲。雖無正教。而由法義差別。建立此五教。如大乘基師。雖無正教。以由義差別故。以言略語廣等四門。決判諸教。為了不了。此五教亦爾。依義類別。而建立耳。有說。依深密。楞伽。法華等。立此五教。謂由深密經。建立初三教。然此三教。俱為漸教。對漸機故。共在言等故也。未顯頓義故。是故楞伽等經。建立漸頓二教。以前深密三教共為漸教。同在言說階位次第故也。絕言頓顯理。無階位次第。名為頓教。故爾。乃漸中開三教。加一頓教。為四教。然此頓教。雖為一乘而為三乘之所得故。屬三乘攝。共為三乘教。未顯別教一。是故法華建立一乘三乘二教。前四教。以為開方便之三乘教。今一實。名為示真實之一乘教。爾乃前三乘中。開四教。加今一實。為五教也。理教既顯然。何無教也。   言以此經本至故立此名者。第五十五卷雲。過去勝光王太子。名曰善伏。至法輪音聲虛空燈如來所。五體投地。乃至爾時如來。知諸眾生應受化者。而為演說圓滿因緣修多羅。乃至廣說故。   言頓教者。至依此立名者。苑雲。古德五教中。立頓教。既引思益。雲得諸法正性者等。及楞伽雲無所有何次等。又雲呵教勸離毀相泯心。乃至雲如淨名默等者。當知。此並亡詮顯理。何復將。此立為能詮。若此是教。更復何理。若言以教離言故與理不別者。終圓二教。豈不離言。若許離言。總應名頓。何有五教。若謂雖說離言。不礙言說者。終圓二教。亦應名頓。以皆離言不礙言故。又此頓望誕及光統所立之頓。便有兩重。以彼漸頓機中皆有勸離言等者故。蓋知。此所立頓。但是餘教所詮法性。非能詮教也。章主立意。夫於諸眾生。令生開解。名之為教。爾乃名字即空。頓顯理性。令生開覺。如何非教。是故疏雲。四假實雙泯。非聲非名。以即空故。言即無言故。維摩雲。文字性離。是即解脫。十地論中。風喻音聲。盡喻名字。若動樹葉。風及壁上盡且。是即可取。若空中風。及空中盡且。皆不可取。大乘聲名。當知亦爾。皆不可取。以相盡故。又雲。如頓教中。非直心外無佛色等。眾生心內。所現之佛。亦當相空。以唯是識無別影故色等性。離無所有故。一切無。無言言亦無故。是故聖教。即是無教之教。如經雲。如來不出世。亦無有涅槃。案雲。如動樹葉風及壁中盡且。是可取詮有為及依言真如。音聲名字。亦復如是。且是耳識之可取境。如空中風及空中盡。是不可取。詮絕言真如。音聲名字。是亦如是。非耳識等之可取境。是故有名可取。漸教之外。別立無名不可取之頓教。於理何妨。是故終南雲。有名之教目。有名之義。無名之教目。無名之義。有名之教。顯有名之義。此當熟教位中。即性實成有之義。非是所謂有也。無名之教顯無名之義。當在頓教位中。一實三昧說也。此之謂也。   言亦有說名頓教等者。論第一雲。未聞者。未至耳識邊故。未曾受持者。雖至耳識邊。不誦持諸頓說教及諸修多羅法。謗以是義故。如來說此修多羅等故。   言法鼓經等者。下卷文也。所引文。如本不異也。唯沙門下。有及字。   言又如起信論至二真如也者。論雲。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所謂心性不生不滅。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心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是故一切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案雲。此約頓教門。顯絕言真如。又雲。復次真如者。依言說分別。有二種義。雲何為二。一者如實空。以能究竟顯實故。二者如實不空。以有自體具足無漏性功德故。所言空者。從本已來。一切染法。不相應故。謂離一切法差別之相。以無虛妄心念故。當知。真如自性。非有相。非無相。非非有相。非非無相。非有無俱相。非一相。非異相。非非一相。非非異相。非一異俱相。乃至總說。依一切眾生。以有妄心念分別。皆不相應。故說為空。案雲。此就依言中。約始教門。顯空真如。又雲。所言不空者。已顯法體空無妄。故即是真心。常恆不變。淨法滿足。則名不空。案雲。就依言中。約終教門。顯不空真如。若無能詮三教淺深差別。由何因緣。有所詮真如三。淺深差別。依此明知。有始終頓三種教也。   言此約理以分教耳者。此明依所詮理之淺深而顯能詮教之差別也。謂就依言中人空門立愚法小乘教也。約俱空門。立大乘始教也。約不空門。立大乘終教也。約絕言真如門。立頓教也。約圓通無礙自在門。立圓教也。   言若就法義等者。此明諸教所詮法差別故。彼能詮教。差別非一。廣如下卷辨。   言二以理標宗者。聖教所崇所尊所主名為宗也。謂小乘一乘崇尊主法名利故。案雲。十宗中初六宗。約依言真如中人空所顯理門立也。約如實空所顯理門。立第七一切皆空宗。約如實不空所顯理門。立第八真德不空宗。約絕言所顯真如門。立第九總相俱絕宗。約空與不空主伴具足圓滿無盡自在所顯理門。立第十圓明具德宗。   言二小乘中至後一是我者。問。二乘聖者。已斷人執。證人空理。何更立我。答。宗輪論雲。其犢子部本宗同義。謂補特伽羅。非即蘊離蘊。依蘊處界。假施設名。大乘基雲。其犢子部。謂補特伽羅非即蘊離蘊。謂實有我。非有為無為。然與蘊不即不離。佛說無我。但無即蘊離蘊。如外道等所許之我。悉皆是無。非無一不可說藏即蘊離蘊我。既不可說。亦不可言形量大小等。乃至成佛。此我常在。依蘊處界假施設名者。謂我非即非離。蘊處界亦爾。然世說雲。色是我。乃至法亦是我。但依蘊等。假設此我名。我實非蘊等。測法師雲。然彼二乘所許我者。如犢子部及經部等。如異部宗輪論說。問。如下所說犢子部計。非即離我。二障之內。何障所攝。若言煩惱。如何羅漢。起煩惱障。若所知障。如何論說生空智斷。三藏解雲。是我執故。煩惱障攝。此部未得羅漢果時計我相。同佛在時犢子外道。由此立號。名犢子部。初談未成羅漢時計故。說彼部亦名計我。理實得已類我執。經部等計。應准此釋。宗輪論雲。其經量部。執有勝義補特伽羅。且基雲。但是微細。難可施設。即實我也。不同正量等非即蘊離蘊之外調。然有別體故。   言現在世中諸法在蘊可實等者。問雲。何諸法在蘊門實。在界處假。答。基師宗輪疏雲。以依積聚緣亦積聚。積聚之法。皆是假。雖積聚假義以釋所蘊。蘊體非假。無依緣故。義林章雲。聲名句等。若在處等。體非實有。以說依緣。有積聚故。若在蘊等。聲等便實。雖有積聚。不說依緣。以名蘊故。   言乘教開合第五者。上來既雖明乘差別。辨教類別。未明乘教開合成大教網。大聖善巧。是故第五有乘教開合門。   言一小乘中三謂始別終同等者。小乘中三。初修因時。修四諦觀。修緣起觀六度行。各別修故。故雲始別。雖因行別。終三乘俱得羅漢故。故雲終同。   言二始教中三等者。始別如前。言終別者。菩薩性。不定性。得佛果故。定性二乘。入無餘滅。不成佛故。故雲終別。   言三終教中三等者。因時同在如來藏平等佛性故。同修六度。同學般若故也。終皆俱成佛故。故雲始終同也。   言五同教中三等者。始因行時。二乘行果。歸一乘因故。俱為一因。故終俱成佛故。雲二俱同。問。終教中三始終俱同。同教中三始終俱同。二教俱同。何有差別。答。終教雖說三乘俱有如來藏性平等佛性。同學般若。而未說會三乘行果皆共當得十十無盡一切種智。同教一乘。非直說有如來藏性平等佛性。亦即會於三乘差別行果。令歸一乘平等圓因故也。是故雖說同俱成佛。終同二教所詮各別。   言是諸教下所明義等者。由本攝末故。一□中有三乘法門。以末攝本故。三乘中有一乘法門。如是交雜義。准此門可思。   言張大教網亙生死海等者。第五十八文也。經但有亙生死海字限。無餘下句也。   言教起前後第六者。已雖知乘教開合成教網。未知其教網同時起前後起。是故此第六門來也。   言於海印定中同時演說十十法門者。此同時具足相應門。海印定中。十十無盡法門。同時顯現故也。是故下雲。此上十義。同時相應。成一緣起。無有前後始終等別。具足一切。自在逆順。參而不雜。成緣起際。此依海印三昧。炳然同時顯現成矣。海印三昧如上說也。   言主伴具足圓通自在者。此主伴圓明具德門。是故疏雲。此圓教法理。無孤起。必眷屬隨生。經雲。此華者世界海塵數蓮華。以為眷屬。又如一身為主十方為伴。餘方亦爾。是故主主伴伴。各不相見。主伴伴主。圓明具德。言該於九世十世者。此十世隔法異成門。下雲。此一乘教。橫遍十方。豎該九世。遍十世中。同時別異。具足影現。以時與法不相離故。言十世者。過去未來現在三世。各有過未及現在。即為九世也。然九世迭相即入。故成一總句。總別合十世也。問。此十世猶難知。何三世各三世。解雲。十世義作二門。一建立門。二相攝門。初建立者。如過去世中法。未謝之時名過去現在。更望過去名彼過去。為過去過去。望今現在此是未有。是故名今。為過去未來。此一具三世。俱在過去。又彼謝已。現在法起。未謝之時。名現在現在。望彼過去已滅無故。名彼以為現在過去。望於未來是未有故。名現在未來。此三一具俱在現在。又彼法謝已。未來法起。未謝之時。名未來現在。望彼現在已謝無故。名未來過去。更望未來亦未有。名未來未來。此三一具俱在未來。第二相攝者。有二門。一相即。二相入。此二得成。由二義故。一緣起相由義。二法性融通義。初緣起相由者。且如過去。現在法未謝之時。自是現在。以現在望之。乃是現在之過去。是故彼法亦現在亦過去。所望異故。不相違。又現在現在法。自是現在。以未謝故。以過去現在望之。乃是過去之未來。又未來現在望之。復是未來之過去。是故彼法亦現在亦過未。又未來現在法。亦現在亦未來准之可見。又此九中三世現在必不俱起。六世過未亦不俱。一現在二過未此三定得俱。是故九中隨其所應。有隱有顯。以俱不俱故。且就俱中。由過去過去無故。令過去現在法得有也。何以故。若彼不謝。此不有故。又由過去現在有故又由過去現在有故。令過去過去無也。以若不此有彼無謝故。又由過去現在有。令過去未來無也。以由彼未謝。令此未有故。又由此過去未來無故。令彼過去現在成有。以若此有彼已謝故。是故由此未有。彼得未謝故也。又由過去過去無故。令過去未來無也。謂若彼不無。此現在不成有。現在不成有。此未來不成無。是故此無展轉由彼無也。又由過去未來無故。令過去過去無也。反上思之。如過去三世有此六義相由。現在未來各有六可知。二就不俱中有二。初現現相由。亦有六義。謂由過去現在有。方今現在現在成有。何者以若彼不有無法可謝。至此現有。又由現在現在有故。方知過去現在是有。以若此不有彼有不成故。何者若無此有。即令彼有不得謝無。不謝之有。非緣起有故。不成有也。現在現在。望未來現在。亦二義准上思之。過去現在望未來現在。亦二義。謂若過去現在不有。則未來現在有不成故。反此亦准知。依是道理令諸門相入相即。如經雲。過去一切劫。安置未來。今未來一切劫迴置過去世。斯之謂也。法性融通門。如餘處說。   言盡因陀羅微細境界者。此因陀羅微細境界門。此舉喻況。顯法義分齊。下雲。體相自在。隱映互現。重重無盡。故元曉師雲。如帝釋宮覆寶珠網。一明珠內。萬像俱現。如一明珠。諸珠皆爾。斯則萬珠影像。皆入一珠。一珠影像遍入萬珠。一切相入。不相障礙。普法亦爾。互為鏡影。如微塵有明鏡義。合明瞭性一心成。故十方世界。皆是影像。分別所依。現似有故。所以鹹入一塵明鏡。一切相望皆如是。斯則一切諸法。或鏡或影。一心成故。分別作故。由是道理。相入無礙。   言則於此時至同時顯現者。此微細相容安立門。一切因果理事等法微細曠然。於一時中。同時現顯故也。是故下雲。教義等法。於一念中。具足始終同時前後。逆順等一切法門。於一念中。炳然同時齊頭顯現。無不明瞭。故此經雲。菩薩於一念中。從都率天。降神母胎。乃至流通舍利。法住久近及所謝益。諸眾生等。於一念中皆悉顯現。   言卷舒自在至在於一時者。此相入自在無礙門。謂此時法。舒己證入九世法中。即卷九世。令入己內。舒捲同時無礙故。是故經雲。或以長劫入短劫。短劫入長劫。   言此卷即舒舒又即卷者。此相即無礙自在門。謂此時法。必舒己同他。舉體全是彼一切法。而恆卷他同己。全彼一切即是己體。是故己即是他。己不立。他即是己。他不存。他己存已同時顯現。經雲。長劫即是短劫。短劫即是長劫等。   言同一緣起故無二相故者。此明上諸法相入所由也。諸法容入。所因無量。今且舉二。一緣起相由門。二法性融通門。初緣起相由門者。於中間有三門。一諸緣互異門。即異體門也。二諸緣互應門。即同體門也。三應異無礙門。則雙辨同異也。此三門中。各有三義。一互相依持。力無力義。由此得相入也。二互相刑奪。體無體義。由此得相即也。三體用雙融有無義。由此即入同時自在也。初緣起互異門者。謂於無盡大緣起中。諸緣相望。體用各別。不相參雜。故雲異也。依持義者。一能持多一有力。是故能攝多。多依一故。多無力。是故讚入一。如多依一持既爾。一依多持亦爾(云云)相入義竟。二諸緣相奪體無體者。多緣無性。為一所成。是故多即一。由一有體能攝多。多由無性讚同一。故一無性。為多所成。多有一空即多。是故一望於多。有有體故。能攝他同己。癈己同他。即無障礙。多望於一。有無體有體。亦能癈己同他。攝他同已。亦無障礙(云云)相即義竟。三體用雙融有無門者。有六句。一以體無不用故。舉體全用。則唯用而無體。但有相入。無相即也。二以用無不體故。歸體則唯體而無用。但有相即。無相入也。三歸體之用。不礙其用。全用之體。不失其體。是故體用不礙。雙存則亦入亦即。無有障礙。鎔融自在。四全用之體之泯。全體之用用已是則體用交徹。刑奪兩非。即入同源。圓融一味。五合前四句。同一緣起無礙俱存。六泯前五句。絕待離言。應去情如理思攝。緣起異體門竟。二諸緣互應門者。謂眾緣之中。以於一緣應多緣故。各與彼多。全為其一。是故此一。具多箇一。然此多一。雖由本一。應多緣故。有此多一。體無差別。是故名為同體門也。於中三義。一依持容入義。二互相刑奪。體無體義。三體用俱融。即入無礙義。皆准前思。同體門竟。三應異無礙雙辨同體異體者。此二門同一緣起。不相離故。若無異體。則諸緣雜亂。非緣起故。若無同體。緣不相資。亦非緣起故。要由不雜。方有相資。是故若非同體無相異故。若非異體無同體。故通辨亦有四句。一或舉體全異。具入即俱。二或全體是同亦具入即。俱以法融通各至攝故。三或俱以同異無礙雙現前故。四或俱非以相奪俱□故雙非也。餘入即等。准思知之。由此義故。大小諸法。容入自在。故雲同一緣起故。第二法性融通者。謂若唯約事相。則互相礙。不可即入。若唯約理性。則唯一味無可即入。今則理事融通。具斯無礙。謂不異理之一事。具攝理性時。令彼不異理之多事。隨彼所依理皆於一中現。若一中攝理而不盡。則真理有分限失。若一中攝理盡。多事不隨理現。則事在理外失。今既一事之中全攝理。多事豈不於中現。亦依此義一多之事無礙即入故。雲無二相故。   言經雲於至廣如經說者。此引證。而證成上義。謂一塵中。建立三世。於一念中。八相成道。由此明知。一七時中。攝於九世。同廣說十十法門。   言一時前後說前後一時說者。初句欲明攝九世。二七時中說法。即恆該二七之九世。前後時中。同時說法。後句欲明該二七之九世。前後時中說法。即恆攝九世之二七時中。同時說法。爾乃雖一時恆說。而不違前後。雖前後恆說。而不違一時。思之可知。   言是同教故者。漸誘引三乘。令歸一乘故。是故彼三乘。與一乘同時說也。以三乘同於一乘故。雲同教也。言初者如密至一時成佛者。問。上既說雲。由三乘教。未得十地果。何得初地乃至十地。答。良由權教無有得果。唯此一乘大菩薩等。為引界內機。令得出界外。方便示現。由彼權教。修行得果。是故天台雲。三教行人。因教各權利故。有教有人也。能說之教主示現。為三教之佛菩薩。令物慕果行因之行既成。則無復化主。如斯乃緣感便應。緣謝便息。空奉誑小兒。引將還家乎。中實無物也。三教化主。亦皆如斯。   言有義亦攝人天等法者。劉虯五時教雲。第一時者。佛初成道。為提謂波利等五百賈人。俱說三歸。五戒。十善。世間因果教。即提謂等五戒。本行經。是未有出世善根器故。若依此義。人天教攝(云云)案雲。非直小乘同於一乘。亦即人天亦同一乘也。   言故地論雲時處等挍量顯示勝故者。是第一卷文。遠雲。時處等者。第二七日是也。其第二七日。對於後時。比挍度量。顯勝於後時。自在天處。對於下處。比挍度量。顯勝於下處。   言抉擇前後意第七者。既雖知教起前後。未知其教前後起所由。是故第七此門來。   言則見如來初時至如中論初說者是者。中論第一雲。問曰。何故造此論。答曰。有人言。萬物從大自在天生。有言。從喜樂天生。有言。從和合生。乃至有言。從微塵生。有如是等謬。隨於無因邪因斷常等邪見。種種說我我所。不知正法。佛欲斷如是等諸邪見令知佛法故。先於聲聞法中說十二因緣(此初時轉小乘法輪諸外道)又為己習行有大心堪受深法者。以大乘法。說因緣相。所謂一切法不生不滅。不一不異等。畢竟空無所有。如般若波羅蜜中說。佛告須菩提。菩薩坐道場時。觀十二因緣。如虛空不可盡。佛滅度後。後五百歲像法中。人根轉鈍。深著諸法。求十二因緣。五陰。十二入。十界等決定相。不知佛意。但著文字。聞大乘法中說畢竟空。不知何因緣故。空即生見疑乃至龍樹菩薩為是等故。造此中論(此後時見將大乘初教即空法輪也)。   言如維摩經中初三十二菩薩者。入不二法門品雲。爾時維摩詰。謂眾菩薩言。諸仁者雲何菩薩。入不二法門。會中有菩薩。名法自在說言。諸仁者。生滅為二。法本不生。今則無滅。得此無生法忍。是為入不二法門(此為第一)乃至樂實菩薩曰。實不實為二。實見者。尚不見實。何況非實。所以者何。非肉眼所見。惠眼乃能見。而此惠無見。無不見。是為入不二法門(第三十二)如是諸菩薩。各各說已。問文殊師利。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文殊師利曰。如我意者。於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是為入不二法門。於是文殊師利。問維摩詰。我等各自說已。仁者當說。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時維摩詰默然無言。文殊師利嘆言。善哉善哉。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   言如楞伽經說等者。第八卷化品雲。復說。如來遍知。何等夜證大菩提。何等夜入般涅槃。於其中間。不說一字。又第十卷雲。何等夜證法。何等夜入滅。於此二中間。我不說一字。   言七或眾生至華嚴經同教中說者。三十六卷雲。爾時尊者舍利弗。承佛神力。見文殊師利童子以苦薩莊嚴。而自莊嚴。出祇洹林。遊行南方。見已作如是念。我今當與文殊師利菩薩俱行。爾時尊者舍利弗。與六千比丘眷屬圍曉。從自房去。來詣佛所。禮足辭退。向文殊師利。此六千比丘是舍利弗共行弟子。皆新出家。其名曰海智比丘等。乃至爾時文殊師利。告諸比丘。汝等當知。若善男子等。成就十種大心。則得佛地等(云云)乃至若善男子等。成就如是十種大法。則能長養一切善根。離生死趣一切世間性。超出聲聞緣覺之地。生如來家。具足成就菩薩大願。行菩薩行。住菩薩地。成就如來功德之力等(云云)疏雲。鷲子向會如盲。何故此中乃雲得見。釋以出本會故。承佛力故問若爾者鷲子亦是大菩薩。何不同在。問答寄跡。是聲聞故。同彼共行者。鷲子行。如上文殊同行菩薩。此亦如是。新出家者。未得羅漢果故。染習未除。明易迴故。又釋。新出小乘分別心家已。入三乘位。鷲子是三乘中法將。故引之。文殊是此一乘法將。方便引之。又疏第一雲。謂諸二乘以根鈍故。要先迴入共教大乘。機二乘名。得菩薩稱。然後方入此普賢法。故說此經。唯為菩薩。不攝二乘。設第八會。有聲聞者。為寄對顯法。表如聾盲。非是所被。其六千比丘。非是羅漢故不相違。是故當知。一切二乘。總無頓入普賢法界。下卷雲。或合具前四。以是大法方便故。此約一乘攝方便說。問。如一乘攝方便中迴心。與三乘中迴心所得法門。分齊雲何也。答。若三乘中迴心。即入十信已去。修行菩提心及大悲等法門。次第而去。若一乘中如下文。舍利弗及因陀惠比丘等六千人。於文殊師利邊。迴心即得十大法門及十眼十耳等境界。義當即是解行身。迴於五位法也。終南雲。舍利弗身。在佛法中。義當聰明位。今舉為迴者。顯其行終具智惠相。   言施設異相第八者。上來既雖明一乘三乘教義差別。辨教起前後等。未知依何異相。三乘外別立一乘。是故第八有施設異相門。   言謂此一乘要在初時第二七日說等者。論經初雲。婆伽婆。成道未久。第二七日。在他化自在天等。性起品雲。譬如日出先照一切諸大山王。次照一切大山。次照金剛山等。今合引此經文故雲也。   言論雲此法勝故等者。遠雲。就彼時處。以表法勝。謂此地法勝餘小乘及小住等故。在初時及勝處說在初時故。勝後所說小乘等法。在勝處故。勝下所說十住等法(云云)問。若他化天。勝於下天。顯法勝者也。色界彌勝。何不在彼答。遠雲。言此處感果故者。謂此欲界他化天處。物有機感。又欲界地。其性勇健。凡所為作。果決能成。是故在此。感是根也。果是欲也。藏雲。地論雲此感果故。謂機感在此。是故勝感是能感機也。果是如來起根酬欲之相也。又釋。表所詮真理非自作故。寄他化顯也。又上二界。是難地非修行身。故不在彼。修行之身。要是欲界。他化最極。寄顯法勝故在也。又第七地攝報果位。在此天王。寄顯十地攝法寬故。何者以第七地是菩薩位故。攝上一乘。是出世位故。攝下二乘。表此十地通攝五乘故也。   言若爾者何故至如論釋者。問。若第二七日。勝於後時。得顯法者。初七彌勝。何故不說。答。遠雲。思惟行因緣行故。籌量於法。為思惟。思心涉境。故名為行。所行境界體。非定性。諸法同體。互相緣集。故曰因緣。因緣集起。目之為行。行此因緣故。初不說。問。若爾者。本現八相。為利眾生。今既道成。何故不說因緣行。答。顯示自法樂故。初不說。問。何故顯己樂耶。答。佛將欲說。先顯己樂。然後捨樂。為眾生說。彰悲深。欲令眾生感荷聖恩。聞法受行。問。諸法無量。何故獨行因緣之義。經中亦名緣起緣集。假因託緣。而有諸法。故曰因緣。法起藉緣。故稱緣起。法從緣集。故名緣集。分別有三。一是有為。二是無為。三是自體。言有為者。生死之法體。有無常生滅所為。故名有為。從業煩惱因緣而有。故名因緣。言無為者。所謂涅槃也。體非生滅。名曰無為。藉道而有。故曰因緣。此之二法。皆從前因。集起後果。是事緣起。言自體者。即前生死涅槃之法也。當法自性。皆是緣起。其雲何如說生死本性即是如來之藏。如來藏具足一切恆沙佛法。而此諸法。同一體性。互相緣集。無有一法。獨守自性。雖無一性而無不性。無一性諸法。皆如無不性。故法界門別。生死既然。涅槃亦爾。同體諸法。互相集成。故曰因緣。亦名緣起及與緣集。此自體中。復有三種。一者有為如來之藏。隨妄為染。二者無為如來之藏。離妄名淨。三者自體塵緣。論實言不共者。釋有三義。一正不共耶。唯佛法中。說有因緣餘道則無。故曰不共。二大不共小。自體因緣。大乘所知。小乘不得不解。故曰不共。三果不共因。因緣實性唯佛乃窮。餘不能究。故名不共。   言謂此一乘要在蓮華藏等者。問。說此經處。是娑婆界乃閻浮提等及六欲天。何要在蓮華藏界耶。答。但依此經。染淨二出。鎔融相攝。有其四句。或唯娑婆。以本從末故。或唯華藏。以末從本故。或雙現。以依華藏而有娑婆。染淨相分。末依本故。經雲華藏界中娑婆世界此之謂也。或染淨雙絕。以就果海不可說故。此上四門。合為一出。鎔融無礙。隨說皆得。又融攝有三重。一此覺樹下。即攝八會人中天上。是故皆雲不離此也。二攝十方無餘剎土。皆悉不離此樹王下。三攝毛端微塵內。等重重之剎。猶如帝網。無有窮盡。以皆是此蓮華藏界之所攝故。故雲要在華藏界等。   言三乘等即不爾在娑婆木樹等者。問。一乘中說寶樹。三乘中說木樹。若爾。菩提樹體。有二種耶。答。菩提樹體。唯有一種。但機有淺深。教說二類。非謂樹體實有二種。今就教開。不約樹體。如對一水天見琉璃人見淨水。隨彼所見演說。琉璃亦說淨水。此亦如是。准思可知。   言三者主異等者。問。十身佛。與三乘三身為一身佛。為一身佛耶。答。一釋迦身。隨應群機。教說多種。非謂佛體實有多種。准樹可知。廢如綱目等說。   言盡三世間說者。第三十五雲。佛說。菩薩說。剎說。眾生說。三世一切說。故雲盡三世間說也。   言答彼中初列聲聞等者。或本雲。彼列聲聞意者。有二種。一寄對顯法故。為示如聾如盲顯法勝也。二文殊出會外。所攝六千比丘等。非是前列眾。此等皆是已在三乘。今迴向一乘故。作如是說也(有雲。此後說難見也)解雲。此後說亦勝上。雲或有眾生此世三乘根不定故。堪進同教一乘者。則見自所得三乘之法。皆依一乘無儘教起。是彼方便阿含施設。是故諸有所修。皆迴向一乘。如華嚴經同教中說者是故。故知。是在三乘位。長養根機。入一乘同教也。   言七者位異至餘位亦然者。地論雲。以信地菩薩乃至與不思議佛法。為一緣起。以六相總別等義。而用括之。又經雲。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具足慧身。不由他悟如是(云云)又雲。此初發心菩薩。則是佛故。悉與三世諸如來等。亦與三世佛境界等。悉與三世佛正法等。得如來一身無量身。三世諸佛平等智慧所化眾生皆同等。案雲。此一乘義。因果同體。成一緣起。歸此即得彼由彼此相即故。何以故。由六相方便諸位圓融故。故雲佛等諸位。在信等位中也。   言東方一切至常供佛等者。賢首品雲。或東方見入正受。或西方見三昧起等(云云)疏雲。通論文中。有四重無礙。一處無礙。謂以東方則西方故。是故不移東而西也。問。文中不言不移而至。何必不是東設西出耶。答。文中既言常見在東亦常見在西。故知。非移動也。二佛無礙。謂以東佛則是西佛故。常在東佛前。則是恆在西佛邊也。三身無礙。謂在東之身。即是在西身故。是故不動東身。常現西也。問。豈不分身。一身在東。一在西耶。答。若多身在多處。何成奇特。何得名為不可思議用也。是故當知。定不分身。四入出無礙。謂以入定則是出故。不壞入定。常見出也。理實義中。具斯四重。然此文意。為但顯彼菩薩功力故。初之二種。非此所辨。以初二則菩薩無力。問。此剎那入定。何因則是出耶。答。如幻師巾作兔。此兔則生是死。何以故有則是無故入出等亦爾准思之。又此菩薩以法界為身故。是故縱東方百千世界外見法界非是分限法。故隨顯現處。無不令現。故菩薩身。常在入定中現。恆在出定中現。無礙圓融。難思議也。是故若向出定門中者。唯見出不見入。亦不見出竟時也。餘義准之。   言此有十佛者。第三十七說正覺佛等十佛。第三十一說眾生等身十佛。第四十二說無著佛等十佛。   言此有十通者。第三十九文。   言此有十明者。第三十卷也。   言此有十解脫者。第三十九卷。   言此有十無畏者。第三十九文。   言此有十眼者。第四十二卷。   言此有十世者。第三十八卷文也。   言此有十諦者。十地品第五地文也。   言有十辨者。第三十八卷。   言此有十不共法者。第三十一卷文也。   五教上卷指事(末) 華嚴五教章中卷指事(本)    日本國東大寺沙門壽靈述   言義理分齊第九有四門者。上將開釋迦佛海印三昧一乘教義。略作十門。中八門者。上卷說訖。今此中卷。釋其第九門。故雲第九。前第八門。已雖明異三乘別有一乘。未明其別教之義理分齊。是故第九此門來也。   言三性同異義一乃至六相圓融義四者。一乘義理雖無盡。而不過此四。然一切義理。皆以三性為根本故。是故初有三性同異門。既雖知三性同異緣起。而未知彼緣起者無因緣起有因緣起。今簡外道自然生等妄執諸法。欲明佛道因緣生之甚深緣起。是故次有緣起因門六義門。已雖明因果緣起義理。而未知其緣起為一相緣起為無盡緣起。今簡三乘一相緣起。將明一乘無盡緣起。是故第三十玄緣起無礙門來。既知一乘緣起無盡。未知此之無盡緣起依何教說。今將明依六相方便教門說此無盡緣起。是故第四有六相圓融門。   言真中二者一不變義等者。真如體性。不生不滅。本來清淨。自性不動。名為不變。雖自性不動。而能隨染淨緣。舉體動而成染淨諸法。名為隨緣。此隨緣義。於三乘權教中。未所說也。   言一似有義等者。緣生諸法。似有顯現。是故名為似有。由緣生故。依緣求體。都無所有。是故名為無性。問。三乘教中說生無自性性。與此三無性。雲何別耶。答。彼由依他起上無遍計所執自然生性。說生無自性性。而未說依他體都無所有故。是故不同彼也。   言由真不變至眾生故也者。若准經疏。不異門中。自有四門。一以巾上成兔義(真如隨緣義)及兔上相差別義(依他似有此且一義)合為一際。故名不異。此是以本隨末就末明不異。經雲法身流轉五道名為眾生等(此第二不異門也)二以巾上住自位義(真如不變義)與兔上體空義(依他無性義)合為一際。名為不異。此是以末歸本就本明不異。經雲。一切眾生即如也。不復更滅等(即此第一不異門也)三以攝末所歸之本與攝本所從之末。此二雙融無礙不異。此是本末平等。名為不異。以前二經文不相離故(即此不異門也)問。何以故疏說不異門。此雲不一門。答。有二義門。一本末差別門。二本末平等門。疏約本末平等門。名為不異。此約本末差別門。名為不一。所望異故不相違。四以所攝歸本之末。亦與所攝隨末之本此二相奪故名不異。此是本末雙泯。明不異。以真妄平等共不可得(此不異門此記不說)際(子例反。廣雅際合。爾雅際接也)經雲。眾生即涅槃相。不復更滅。肇雲。本性常滅。今復何滅也。經雲法身流轉五道名眾生故者。不增不減經雲。舍利弗。即此法身。過於恆沙。無邊煩惱所纏。從無始世來。隨順世間。波浪漂流。往來生死。名為眾生。   言即由此三義至不一門也者。上明同義。此明異義。若依經疏。此不一門。以為不異。所以如上。爾乃此記與疏合有六不一門。初即此文。二以巾住自位義(真如不變義)與兔上相差別義(依他似有義)此二本末相違相背。故名非一。楞伽雲。如來藏。不在阿梨耶識中。是故七識有生有滅。如來藏者。不生不滅此之謂也。三巾上成兔義(真如隨緣義)與兔上體空義(無性義)此二本末相反相害。故名非一。勝鬘經雲。七識不流轉。不受苦藥。非涅槃因。唯如來藏。受苦樂等。四以初相背與次相害此二義別。故名非一。謂相背則各相背捨相去懸遠。相害則相與敵對親相食害。是故近遠非一。以前經文不相雜故。五以極相害。俱泯而不泯。由極相遁。俱存而不存。不存不泯義。為非一。此是成壞非一。以七識即空。而是有故。真如即隱。而是顯故。六上五非一與四非異而亦非一。以義不雜故。真如二義與依他二。相對既爾。三性各二互相對準之可知。   言是故真該妄末等者。此總結上二門。   言真中隨緣當知等者。若准上者。問。真中隨緣。豈同所執是情有耶。答。由二義故。故無異也。一以彼所執執隨緣為實故。無異法。二以無所執無隨緣故。問。何真如隨緣。與依他似有。相對不問耶。答。真如隨緣。即依他似有故。共緣生義故不問也。   言何者無異者。此重問也。   言且如圓成至成染淨者。下答有三。謂法喻合。此即法也。   言猶如明鏡至鏡之明淨者。第二明喻。   言當知真如至豈相違也者。第三明合。於中有三。初明由隨緣義。現現不變義。後非直下明由不變。成隨緣義。合喻可知。是故以下。第三總結。   言第一護分別執第二示執之失者。此二之內。顯迷情四句。四句皆失也。   言顯示其義者。此一之門。顯悟情四句。四句皆得也。   言餘二句可知者。准前四句中。後二句可知。謂問。亦有亦無耶。答。不也。無二性故。問。非有非無耶。答。不也。具德故。   言離所謂故者。離情所謂定執有故。   言下三句例然者。問。無耶。答。不也。離所謂故。問。亦有亦無耶。答。不也。離所謂故。問。非有非無耶。答。不也。離所謂故(准初句可知)。   言戲論故者。以其執者。於有無中。所計不成故。退即以情謂非有非無。為道理故。名戲論也。   言有多義門故者依他起中。有五蘊門。十二處門。十八界門。四智心品等。多義門故。雲非無也。   言約觀遣故者。依生無性觀。而遣自然生性故。是故唯識論雲。依次依他。立生無性。此如幻事。詫眾緣生。無如妄執自然性故。假說無性。非性全無。此約權教。若約實教。觀緣生無性。故遣依他體。亦無所有。是故苑雲。問。大般若等亦說色空相即之義。此則正當理事無礙。何故別在一分滿教。答。此色義兩宗異釋。一分滿雲。依所執性故說為空。具分滿雲。依他無性故說為空。又權實義雲。無生觀。權實不同義。初中依成唯識論第九雲。即依此三性乃至雲。初即相無性。次無自然性。長行釋雲何依此而立彼三。謂依初遍計所執。立相無性。由此體相畢竟非有如空華故。依次依他。立生無性。此如幻事。詫眾緣生。無如妄執自然性故。假說無性。非性全無。後實教中。依維摩經弟子品雲。唯大迦葉乃至雲。無自性無他性。本自不然。今則無滅。又迦旃延中雲。諸法畢竟不生不滅。是無常義。華嚴經賢首品雲。於眼根中入正受。於色法中三昧起觀眼。無生無自性。說空寂滅無所有。評曰。前論為破外道無因緣生。皆自然有。此宗無彼自然生故。故說無生。此即無他受稱。後經為破小乘法執有實因緣。即此因緣從本不生故說無生。   言異圓成故又約遍計分故者。依他性由具兩分故。由分別性故。異圓成故。遍計分故。故非有也。又由真實性故。異遍計故。以圓成分故。故非無也。是故論雲。說法有三種。一染污分。二清淨分。三染污清淨分。依何義說此三分。於依他性中。分別性為染污分。真實性為清淨分。依他性為染污清淨分。依此義故說三分。釋曰。阿毘達摩修多羅中說分別性。故以煩惱為性。真實性以清淨品為性。依他性由具兩分。以二性為性。說法有三種。一煩惱為分。二清淨為分。三二法為分。依此義故作是說。有雲。異圓成故者。依他無性義。異圓成隨緣義故。故非有也。又約遍計分故者。依他無性義。約遍計理無分故。故非有也。以圓成分故者。依他似有義。是圓成隨緣分故。故非無也。此解不安。若三性各二義互異故。作四句。何唯依他性中。作四句也。餘二性中不作四句。以餘二性各二義故。依此明知。彼義非也(又有多難且舉顯耳)。   言答不也無道理故餘句准之者。准上二句。下二句亦同。可答雲以無道理故。謂遍計理無故離四句也。   言又問有耶不也執有故等者。明由遍計情有義故。離四句也。言無相觀境故者。成唯識論雲。即依此三性。立彼三無性。故佛密意。說一切法無性。初即相無性。乃至長行釋雲。謂依此初遍計所執。立相無性。由此體相畢竟非有如空華故。此約權教。明觀三種境。成三種行也。若依實教中。但觀依他無生。無生即圓成實性。亦即是其二無我性。三性一觀。不待歷修也。具如權實義說。噎(於計反)。   言經中不染而染者。勝鬘經雲。自性清淨心。而有染污。難可了知。有二法。難可了知。謂自性清淨心。難可了知。彼心為煩惱所染。亦難可了知(非如所引文但得意引耳)問。如何定知是文。答。探玄記雲。勝鬘經雲。自性清淨心。不染而染。難可了知。染而不染。亦難可了知(由是明知定是文也。除是文更無文故。有人引餘文。恐不爾也)又起信記雲。自性清淨心。難可了知。彼心為煩惱所染。亦難了知。   言經雲如來藏受苦樂與因俱若生若滅者。是四卷楞伽第四卷文。經雲。如來藏常。故作持。能令轉識知苦樂。與七識生死因俱。若生若滅。元曉雲。猶海水之動。說名為波。波無自體故。無波之動。水有體故。有水之動。如來藏與七識。亦如是。   言論雲自性清淨心因無明風動成染心等者。起信論雲。眾生自性清淨心。因無明風動。心與無明俱無形相。不相捨離。而心非動法等。或本作經非也。下卷引此二文。雲楞伽雲又起信論雲。由此明知非也。   言以此教理者。經名為教。論以為理(由此故知論字可好)。   言經雲不生不滅是無常義者。維摩經弟子品雲。諸法畢竟不生不滅。是無常義。遠法師雲。離相窮極。名為畢竟。理寂無為。名不生滅。此不生滅。是其無常之實性。故無常義。上宮說。三聚法。即體自空。無生滅。是無常義。   經雲色即是空非色滅空故者。大品經文也。   言又雲眾生即涅槃不更滅故等者。是維摩經菩薩品文。   言論雲智障極盲闇謂真俗別執者。是梁論第一卷初頌文也。疏雲。初句中。言智障者。無明住地。能礙真解。名為智障。言極盲闇者。障中窮細。名之為極。無其惠目。稱之為盲。迷覆真如。故名為闇。言真俗別執者。理絕情亡。名之為真。事為情知。目之為俗。真俗體同。事似波水。惑情之家。迷彼真如不二之理。計其真俗。有其異體。名為別執。   言無緣生因者。緣生即因。非緣生之因。謂由緣生似有。成無性義。故若無緣生似有。由何得成無性空義。是故緣生似有。為無性空之因。   言真如是有義至餘如上說者。指上第一護執門中。五重四句。若准彼四句。即亦可說言。真如是有義。以不變故。隨緣故。何以故。由隨緣故。不變常住也。聖智行處故。   言又真如是空義至餘亦如上者。如上如前。若准上亦可言真如是空義。由不變故。何以故。由不變故。隨緣不現也。離所謂故。何以故。離情所謂有故。真如名為空義。   言以具德故者。以真如具過恆河沙性德故。廣如起信論。無差別論等說。   言違順自在故者。以違染順染。皆得自在故。案雲。違染不隱故。故亦為有義。順染。而隱故。故亦為無義。   言餘翻說准上知之者。若准上亦可言真如是非有非無義。以離所謂故。何以故。以離情謂有故。故非有也。由離情謂無故。亦非無也(餘准知之)。   言如攝論婆羅門問經言等者。梁論第六卷雲。論曰。婆羅門問經中言。世尊依何義。說如此言。如來不見生死。不見涅槃。於依他性中。依分別性。及依真實性。生死為涅槃。依無差別義。何以故。此依他性。由分別一分。成生死。由真實一分。成涅槃。釋曰。依他性非生死。由此性因真實性。成涅槃。此性非涅槃。何以故。此由分別一分。即是生死故。是故不可定一分。若見一分。餘分性不異。是故不見生死。亦不見涅槃。由此意故。如來答婆羅門如此。論曰。阿毘達摩修多羅中。佛世尊說法有三種。一染污分。二清淨分。三染污清淨分。依何義。說此三分。於依他性中。分別性為染污分。真實性為清淨分。依他性為染污清淨分。依如此義故說三分。釋曰。阿毘達摩修多羅中說。分別性。以煩惱為性。真實性。以清淨品為性。依他性。由具兩分。以二性。為性。故說法有三種。一煩惱為分。二清淨為分。三二法為分。依此義故。作此說。真諦疏雲。前婆羅門問經中有二。前問。後答。答中有二。先約分別及真實性以答前問。何以故下。但約依他以答前問。於依他中。依分別性。及依真實性者。舉依他性。取其二性。生死為涅槃。依無差別義者。分別是其生死。真實性以為涅槃。分別生死。即是真實涅槃。真實涅槃。即是分別生死。名無差別義。此上不見生死者。不見生死異於涅槃。 不見涅槃者。不見涅槃異於生死。何以故下。此更重釋。何以故。不見生死。不見涅槃。   此依他性由分別一分成生死者。凡夫本識乃至金剛執分別性。故成生死。   由真實一分成涅槃者。如來本識。通達真實。即是涅槃。此答上問。依他性。不定屬生死。如來本識。成涅槃故。亦不定屬涅槃。以因中本識成生死。釋論從後向前解釋。   依他性非生死者。如來本識。為依他性。非生死也。   由此性因真實性成涅槃者。此依他性因。證真實性。即是般若。故成涅槃。此釋由真實一分成涅槃。   此性非涅槃者。生死本識。為依他性。非是涅槃。次釋其所以。   此性由分別即是生死者。生死本識。由取著分別性。名為無明。即是生死。此解論本由分別一分成生死。   是故不可定說一分者。結依他性。不可定說為生死一分。以成涅槃故。亦不可說為涅槃一分。以成生死故。   言若見一分餘分性不異者。釋前生死為涅槃依無差別義。若見生死分別一分。餘涅槃真實分體。不異生死分別。是故不見生死。亦不見涅槃。結前二義。以答前問。是依他性。不定屬生死。不定屬涅槃。故言不見生死。不見涅槃。是生死。是涅槃。故言不見生死不見涅槃。次引阿毘達摩修多羅中。本論有二。一明如來說法有三。二問答解釋。釋論亦二。先解答文。後解說法有三。分別性以煩惱為性。性者三界煩惱。屬分別性。根塵等雖非煩惱。能生煩惱染污。亦名煩惱染污。   依他性由具兩分者。有二義。一與染淨為本。故具兩分。二體通染淨。若本識為依他性。生死本識為染。如來本識為淨。若意識為依他性。世間取著心為染。出世無漏心為淨。餘文准之。   緣起因門六義法第二者。上既雖明緣起果門之三性同異義。而未明其緣起因門之種子六義。故是故第二此門來也。緣起是所生。因門是能生。緣起之因門。則依主釋也。又緣起即因門。即持業釋也。是故經雲。佛種從緣起。又六義更互相由起故。故雲緣起因門六義。   言謂一切因皆有六義者。梁論第二卷雲。偈雲。外內不明瞭於二。但假名及真實。一切種子。有六種。長行釋曰。已說阿梨耶識。為一切法種子。今更欲顯種子義。故說斯偈。外內不明瞭於二者。種子有二種。一外二內。外謂穀麥等。於善惡二性。不明瞭。是有記故(無性論雲無記故)內謂阿梨耶識。於善惡二性。則明瞭。或以染污清淨為二。但假名及真實者。外種子但是假名。何以故。一切法唯有識故。內種子即是真實。何以故。一切法以識為本故。一切種子有六種者。如此內外種子。不過六種。今舉此文意故。雲一切等也。   言一空有力不待緣(剎那滅義)二空有力待緣(但有義)三空無力待緣(待眾緣義)四有有力不待緣(決定義)五有有力待緣(引自果義)六有無力待緣(恆隨轉義)者。問。何故即此六義次第。不同攝論等六義次第耶。答。彼攝論等。為遮外道等邪執妄因。而顯亦大乘宗真實真種故。依簡失。漸次明六義次第。今章家意。約地論等。欲顯種子自體空有相由緣起之實德故。是故不同攝論等也。問。何依簡失。漸次明六義次第耶。答。為簡常法非種子故。是故初說剎那滅義。故無性攝論第二雲。剎那滅者。生已無間即滅壞故。無有常住。得成種子。於一切時。無差別故。成唯識雲。一剎那滅謂體纔生。無間必滅。有勝功力。方成種子。此遮常法常無轉變不可說有能生用故。問。若剎那滅。為種子者。前念種子。應與後念現行為種。或雖同念。他身相望。應為種子為遮此失故。次說俱有義。是故攝論雲。雖剎那滅。然非已滅。何者。種子已滅生果。不應理故。如死雞鳴。是故應計種子與果俱時而住。以此與果不相違故。如蓮華根。成唯識雲。二果俱有。謂與所生現行果法俱現和合。方成種子。此遮前後及定相離。現種異類。互不相違。一身俱時。有能生用。非如種子自類相生。前後相違。必不俱有。雖因與果有俱不俱。而現在時。可有同用。未生已滅。無自體故。依生現果。立種子名。不依引生自類名種。故俱應說與果俱有。問。若俱有義。為種子者。一剎那住。猶如電光。應為種子。又轉識等。應為種子。為遮此失故。是故次說恆隨轉義。故攝論雲。雖後俱有。然非一二三剎那住猶如電光。何者。應知。此恆隨轉。剎那傳傳。經於多時。恆隨轉故。成唯識論雲。三恆隨轉。謂要長時一類相續。至究竟位。方成種子。此遮轉識轉易間斷與種子法。不相應故。此顯種子自類相生。問。若恆隨轉。得名種子。應善種等生不善等。為簡此失故。次說性決定。是故攝論雲。若恆隨轉。非計少分互為種子。何因緣故。不從一切。一切俱生。為避此難故。說決定雖恆隨轉。以諸種子功能定故。不從一切。一切俱生。成唯識雲。四性決定。謂隨因力。生善惡等功能。決定方成種子。此遮餘部執。異性因。生異性果。有因緣義。問。若要善等種。方為善等因。種既恆有。應頓生果。為簡此失故。次說待眾緣。故攝論雲。雖爾。何故不一切時常能生果。為避此失。言待眾緣。非一切時會遇眾緣。故無過失。成唯識雲。五待眾緣。謂此要待自眾緣合。功能殊勝。方成種子。此遮外道執。自然因。不待眾緣。恆頓生果。問答設有緣善等性。定應善色等種生善心等果。為簡此失故。次說引自果。是故攝論雲。今此種子。是誰種子。答此問言唯能引自果。成唯識雲。六引自果。謂於別別色心等果。各各引生方成種子。此遮外道執。唯一因生一切果。或遮餘部執。色心等互為因緣。解雲。此為遮邪執故。隨邪執起漸次以明六義次第耳。不明種子六義自體自爾義也。今此章家。不隨邪執。直爾欲明種子六義自體爾故。是故不同彼攝論等。彼義句者。謂為正因對緣。唯有三義。一因有力不待緣。二因有力待緣。三因無力待緣。此三義因中。各有空有二義故。成六義也。爾乃空三有三。各次第列故。不同前耳。廣如下引地論等說。   言二是俱有義者。有雲。因與緣俱故。名俱有義。此說不爾。以違攝論等故。今雲果俱有義。非緣俱有。何以故。攝論等皆同說果俱有故。問。答爾如何下雲俱故非孤是待緣也。答。果俱有因。必待緣故。待緣生果故。故雲俱故非孤。是待緣也。如引自果義。雖不屬緣。而引自果。必待緣故。有待緣義。今此亦爾。雖俱有義非屬緣。而果俱有因。必待緣故。俱故非孤。非謂俱有屬於緣故。俱故非孤。若此句者因緣和合生果句故。為緣俱有者。亦可說言。引自果義。亦因緣合生果句故。為俱有也。彼既不爾。此何爾耶。是故可雲。彼引自果故。自必待緣。此俱有義。果俱有故。非孤待緣。   言由隨他故不可無不能違緣故無力用者。有雲。由隨增上等他緣。故。不可無也。即不能違彼緣故。無力用。此解亦不爾。若隨增上等他緣故名隨他者。彼緣非恆有。如何恆隨轉。至究竟位耶。是故成唯識雲。或遮餘部緣恆非無。顯所待緣非恆有性。故種於果非恆頓生。今解雲。種子必恆隨果轉故。若不生果。種子者。恆隨所依本識轉故。是故攝論廓法師疏雲。言剎那傳傳。經於多時。恆隨轉故者。種子必須恆隨果轉方成種子。言所以者何其根損益支等同故者。證恆隨轉。如青蓮華根。若損益其支等果即同損益。故知。因隨果轉。又測法師雲。若不生果。種子隨所依本識轉故。   言第二建立至不增減也者。問。瑜伽第五。建立因有七相。雲何唯有六。不增減耶。答。由義門異。開合不同。不過六義。是故唯六。不增減也。是故樞要雲。瑜伽第五。建立因有七相。第一無常法是因。無有常法能為法因。謂或為生因。或為得因。或為立因。或為成辨因。或為作用因。即當六義中第一剎那滅。第二又雖無常法。為無常法因。然與他性為因。亦與後念自性為因。非即此剎那。即當六義中。第二果俱有。第三恆隨轉。其與他性為因者。即種望於現行。名為他性。緣不緣礙不礙隱顯等。種種異故。名為他性。即果俱有。其與後念自性為因者。非即此剎那。種子相生。名為自性前後生也。即恆隨轉。故唯識雲。此顯種子自類相生。攝論唯識以果也別開之為二。瑜伽據一倉因。能生二果。因無別故。合之為一。必不相違。第三又雖與他性及後自性為因。然已生未滅。方能為因。非未生已滅。即當六義中果俱有及恆隨轉二。唯識雲。雖因與果有俱不俱。而現在時。可有同用。未生已滅。無自體故。正顯為因之世。非正種子之義。現行之因。得諸果等皆亦爾。故攝論唯識。以通諸法不唯種子故。果俱有中。因言敘出。瑜伽前既合二為一。故別門說為因之世。故不相違。現在去來。非種子也。第四又雖已生未滅。方能為因。然得餘緣。非不得。即六義中。第五待眾緣。第五又雖得餘緣。然成變異。方能為因。非未變異。即六義之中。無別相門。即待眾緣攝。夫待緣有二一顯一因體。不能生果。故待眾緣。二顯待緣已方如變異。瑜伽據體易有別。開一為二。攝論唯識以待緣義等。合二為一。亦不相違。變異是轉易義。故第六又雖成變異。必與功能相應。方能為因。非失功能。即當六義中。第四性決定。第七又雖與功能相應。然必相稱相順。方能為因。非不相稱相順。即當六義中。引自果。總而言之。合六義中。第二果俱。第三恆隨轉。為瑜伽第二第三義問對說。開六義中。第五待眾緣。為瑜伽第四第五。自餘一切六七無差別(勘論文如所引文勘抄文亦不異也)。   言答待因事之外增上等三緣等者。四緣中因緣名為因事也。事謂因別稱事。以別緣故。雲因事。增上等三緣。謂增上緣。所緣緣。等無間緣也。因必待此緣。方能生果故。問。四緣中。因緣名為因事。體具六義者。豈七轉識。具六義耶。何以故。成唯識雲。一因緣謂有為法。親辨自果。此體有二。一種子。二現行。乃至現行者。謂七轉識故。答。種子因緣。具六義也。現行因緣。不具六義。今章家意。約多分。以四緣中因緣。名因事耳。   言答此有二義至望他亦爾者。有雲。答中二義者。一增上緣。望自增上果。二增上緣。望他果。今案此答文。唯顯因望果得有六義不。答。前緣對因亦。有六義不之問。所以知然。   言增上緣望自增上果得有六義以還是親因攝故者。前增上緣。即是親因。故知。正因望於自果。不緣對因。顯有六義。後望他果等。亦可准知。此釋不爾。不知章家問答之意。謬謂不成前問之答。今問。彼雲。增上緣。望自增上果得有六義者。若待緣不。若不待者。何具六義。若待緣者。前親因還為所待緣不耶。若不為所待緣。非直違道理。亦違章文。違論文(尋之可知)若為所待。此即自成。緣望因。得有六義。既舉一知多。何更須說也。是故約前親因生自果門。而見之時。自常即成。緣望因具六義。約增上緣生自增上果門。而見之時。自常即成。因望於緣。具六義也。以還親因攝故。何迷此義。敢顯愚情。狂後學徒。亡出世眼。是故今解。此問答意。欲明因緣互為因緣相由。甚深緣起道理故也。上雖明因待緣具六義。未明前緣還為因。前因還為緣。得有六義。今為明此義故。起此問答。是故問意。顯因望緣。亦望自果。得有六義。未知。緣望因亦望自增上果。亦得有六義不。答意顯增上緣望親因。亦望自增上果。得有六義。以還是親因攝故。望前親因他果。成疏緣故。所待緣故。不具六義。前親因。望自果。具六義。望他增上果。不具六義也。緣成疏緣故。還為所待緣故。然由文影顯。而問答不同耳。謂問處。俱顯因望緣得有六義。顯因望自果得有六義也。緣望因亦爾也。答所。但顯增上緣望自增上果。得有六義。顯影增上緣。望前親因。得有六義。爾乃問處既雲緣望因具六義。明知。答處亦有增上緣望因得有六義也。又答所。既雲增上緣望自增上果。得有六義。明知。問處亦有緣望自增上果具六義不。由此明知。問答相應。然下綺文。顯文章術。練後學心。令生深解。非問答違。達者可知。問。依何文證。增上緣還為親因緣。答。十地經雲。是中無明緣行者。無明因緣。令行不斷。助成行故。餘(餘文亦爾)論曰。是中無明緣行者。無明因緣。令行不斷。助成行故者。無明有二種。一子時。二果時。法藏師雲。今尋此文意。只發行無明。為子時。所發之行。為果時。以行是無明果故。說無明有二時。問。無明望行。無親因義。雲何說行即是無明果時。答。無明是行增上緣故。名為子時。是行是無明增上果故。名為果時。又雲。無明等自生因親緣事故者。謂無明生行。是自生因。問。無明行果。雲何名自。答。以行賴無明。無自體故。故緣力令攝。非是分故。前明不即。故說他因。此顯不離。名自因。餘亦如是。是故章家。由十地論作說耳。酬(時周反。傳雲報也。有本雲作[醞-雲+羽])。 言答隨勝不具者。隨種子勝。得有六義。現行劣故。不具六義。問。何為勝耶。答。謂常相續故。勝於現行。是故基師雲。唯說種子是因緣者。依顯勝說。非盡理言。雲何顯勝。謂常相續故。勝現行。如穀互生芽。相顯於現行故。今言顯勝。   言地論雲因不生緣生故緣不生自因生故尋者。地論雲。第八卷雲。論雲。深觀者。有四種。一者有分非他作。自因生故。二者非自作。緣生故。如經雲無明因緣行生。因緣能生行等(云云)三者非二作。但隨順生無知者故。作時不住故。如經無明因緣行。是生縛等(云云)四者非無因作。隨順有故。如經無明因緣行。是隨順有觀說。探玄記雲。第八因緣生者。亦四門初約經。理實無明望行無因緣義。而言因緣生行者。二義。一自種為因。無明為緣。合說故雲因緣。然隱彼親種。顯此勝緣。故雲無明因緣也。二但彼增上緣。望自增上果。還是親因。故說無明為行因緣。餘亦如是。欲明果不自起要從因緣。因緣形奪。復名無性。是故言因緣生乃顯無生。此猶順觀逆觀。一泯非生不生可知。二約厭離有為中諦觀六門中。此當第六名深觀。此深觀中。攝後三門。合成四句。一不自生。二不他生。三不共生。四不無因生。釋此四句。諸論不同。略有五說。一約破外道。謂諸法不從真諦自性生。故雲不自生。二不從梵天自在天等生。故雲不他生。三亦非微塵大種和合生。故雲不共。四亦非無因自然而起。故雲不無因生。二約破二乘。一謂諸法不定自因類因生。故雲不自生。二不定從彼異熟因生。故雲不他生。三又亦非彼俱有因生。故雲不共生。四小乘中許。無明支前。不正思惟。託虛而起。似若無因。今亦不爾。故離無因。三約法顯空。一果不自起。名不自生。二自既不立。對誰辨他。又他亦各自。皆不成自。何他生。故雲不他生。三自他因果。既各不成。故雲不共生。四離四緣外。無別果法。故雲不無因生。此上三重。如般若燈論等說。四約因緣形奪。對法論雲。自種有故。不從他待眾緣。故非自作。無作用故。不共生。有功能故。非無因。凡諸緣起。俱亡雙句。已為甚深。況總亡四句。是故緣起最極甚深。五約緣起無礙門。但因緣生果。因緣相望。名有二義。一全有力。二全無力。一謂因望於果。全不生。緣必全生。故雲因不生。緣生故。二緣望於因。亦全不生。因必全生。故雲緣不生自因生故。三二力不俱。故不共生。四二無力。亦不俱。故不無因生。此門有二義。一據力俱有不有義。故令相入。謂因有力時。緣必無力。是故由因有力。故能攝他。由緣無力。故能入他。會彼緣力。總歸因力。名不他生。雖言不他反顯自生。因力歸緣。不自亦爾。反前思之。以二力二無力。名不俱故。無彼不相入一力一無力。相歸故。恆時相入。以不相障礙。增上緣寬故。一切諸法。無不相入。十忍品雲。菩薩善觀緣起法。於一法中。解眾多法。眾多法中。解了一法。良由此門故也。二據體有空不空。故有相即。謂非直因力。歸緣明其相入。亦乃因體由緣。顯因性空攝因於緣。何者謂若無緣。則無因故。以生果名因。無緣果不生。是時不名因。明知。此因會歸彼緣。為不自生。是故緣是有義。無不能攝。因是空義。無不所攝。因所攝故。廢己同緣。緣能攝故。攝因同己。舉因攝緣所等並准思可知。由此義故。諸法相即。無所障礙。上文雲。知一即多。多即一等。皆此義也。是故無盡大緣起法。無礙自在。從此門而開現矣。   言又集論雲自種有故等者。彼論第四卷雲。又諸緣起法。不從自生。不從他生。不從共生。非不自作他作。因生。是故甚深。乃至又有差別。謂待眾緣生。故非自作。雖有眾緣。無種子不生。故非他作。彼俱無作用。故非共作。種子及眾緣。皆有功能。故非無因生。是故如是說。自種有故。不從他。待眾緣故。非自作。無作用故。非共生。有功能故。非無因若緣起理。非自非他。遣雙句者。猶為甚深。況總亡四句。是故緣起最極甚深。   言問此六義與八不分齊雲何者。問。雲何無次。頓起此問。答。種子六義。明緣起法無性空義。八不亦明緣生空義。二義齊等。難知差別。欲明此差別。故今起此問。   言八不者。大般若第三百八十四雲。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中論雲。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   言六義為不壞相等者。夫異相者。諸緣相各異故。名為異相。爾乃不壞六義。各異相故。名為異相。有人不知意越。改壞字。成即字。非直失自惠眼。亦即失他惠眼。達者可思。   言答六義據緣起自體等者。六義據緣起種子自體。建立故。六相據緣起體上差別義門建立故也。以法體入六義。遂成差別四句。六相依義門。建立故。以六義。入四句。即順三乘。入六相即順一乘也。   言又由空有義故有相即門者。由因若有。緣及果必無故。緣及果即是因。何以故。由因所成無自性故。若有自性。不依因故。非緣起也。由緣及果若有。因必無故。因即緣及果也。何以故。知緣及果所成。無自性故。若有自性。不依緣故。非緣起也。是故緣起法。由空有義故。有相即門也。   言由有力無力義故有相入門也者。因有全力。所以能攝緣。緣全無力故。所以能入因。因有全力。所以能攝緣。緣全無力故。所以能入緣。不據自體故。非相即。力用交徹故。成相入。   言由有待緣至異體門也者。由有待緣義故。有異體門。謂諸緣起各別體故。若不別體。緣起雜亂。非緣起故。問。何為別體。答。若約十二緣起。無明闇障為性。行支造作為性。乃至老死衰變命終為性。若約四緣。因緣種子為性。等無間緣。開發為性。所緣緣。任持為性。增上緣。不礙為性(出般若經第三百八十四卷)如是緣起各別體故。名為異體。由不待緣義故。有同體門。謂一因遍應多緣故。本一因中。具多箇因。此所具多箇因。與本一因。無差別故。名為同體。且約十二因緣。說同體義。謂初無明支。遍應餘十一支故。隨所應十一支。能應無明支。亦有十一。然此十一無明。與本無明。無差別故。雲同體也。如無明既爾。餘十一支。准之可知。是故疏雲。同體相入義。謂前一緣所具多一。與彼一緣。體無別故。名為同體。又由此一緣應多緣故。有此多一。所應多緣。既相入相即。合此多一。亦有入即一也。   十玄緣起無礙法門義第三者。上已雖明果門因門緣起義理分齊。而未知其緣起為一相緣起。為無盡緣起。今簡三乘一相緣起。將明一乘無盡緣起。是故第三此門也。義海宏深。微言浩汗。略舉十玄門。顯無盡緣起。是故名十玄緣起等。又終南雲一乘十玄門。今述彼義。是故雲十玄等也。   言夫法界緣起乃自在無窮者。一乘十玄門雲。明一乘緣起自體法界義者。不同大乘二乘緣起但能離執常斷諸過等。此宗不爾。一即一切。無過不離。無法不同也。今述此義。是故雲法界緣起等。   言今以要門至即其義也者。一乘玄門雲。今且就此華嚴一部經宗。通明法界緣起。不過自體因之與果。所言因者。謂方便緣備。體窮位滿。即普賢是也。所言果者。謂自體究竟。寂滅圓果。十佛境界。一即一切。謂十佛世界海。及離世間品。明十佛義是也。今此段中。述彼義。   言如華嚴經中究竟果分等者。有人云。如經雲十身中國土身等。此即國土海及十佛融攝義也。如捨那品雲。法界不可壤。蓮華世界海。此國土海。即法界也。此等即是十佛所知。故雲果分。案雲。此說雖然。而違疏故。不可信用。今正示疏指示處。疏雲。三依一乘。有二。一約果分。十佛自體國土海。此當不可說。寄緣說十。如第二會說。即驗第二會經文雲。諸佛子。當知。佛剎不可思議。佛住。佛國。佛法。佛剎。清淨等。皆不可思議。乃至廣說十佛世界佛名號(娑婆世界外有十佛世界)疏雲。此中大意。於一味法界義。分為二。一能隨之土海。二所隨之機緣。此二無二。通融無礙。若以緣從體。即當相圓融。無別可別。言說不及也。若以體從緣。複印成差別緣起。約此殊形緣起。反顯土體妙極難思。是其意也。今指彼文。是故雲如華嚴經中究竟果分。今助解雲。凡此經中所說國土及十佛體。有其二分一就實國土海及實十佛自體。唯佛境界。佛智所行。名為果分。如三乘中。自受用身及自受用土。非菩薩所知。此亦如是。二隨相國土及十佛身。菩薩所知。菩薩境界。名為因分。如三乘中他受用等菩薩所知。此亦如是。是則果分玄絕。當不可說。因分約機。是則可說。隨一佛國土。有此二義。故如十地有二分。准之可知。是故藏雲。此十地有二分。一就實十地。唯佛所知。佛智所行。名為果分。上論雲。此智是誰證。偈言。佛所行故。又上加分中。言不思議佛法。又如鳥跡所依太空為果海等。二隨相十地。菩薩所知。菩薩所行。名為因分。是則果分玄絕。當不可說。因分約機。是則可說。此義通一部經中大意。此之謂也。   言不論因陀羅及微細等者。謂十玄門中。帝網重重門。是故旨歸雲。此華葉一一塵中。各有無邊諸世界海。世界海中。復有微塵。此微塵內。復有世界。如是重重。不可窮盡。非是心識思量境界。如帝釋殿天珠網覆。珠既明徹。互相影現。所現之影。還能現影。如是重重。不可窮盡。經雲。如因陀羅網世界。十地論雲。帝網差別者。唯智能知。非眼所見。是謂第八帝網門也。   言微細等者。微細相容安立門。是故旨歸雲。此華葉中。悉能顯現微細剎土。炳然齊現無不具足。經雲。於一塵中。微細國土。曠然安住。又如第九迴向微細義說。是謂第七微細門也。等等餘門。欲明十佛自體。國土海等。圓融自在。玄絕言故。不寄因陀羅網喻及微細等義門可論彼國土海狀相。何以故。帝網門等。由普賢門。明國土相狀。開解生機故。   言此當不可說義者。謂地論二分中。當果分不可說義故。是故雲也。   言不與教相應故者。上果分義。不對於機緣。發起言說。可說其狀故。是故雲也。   言地論雲因分可說果分不可說等者。前已雖引。而文遠故。亦更引之。地論第二。釋經偈言。前言十地義如是不可得說間。今言我但說一分。此言有何義。是地所攝。有二種。一因分。二果分。說者謂釋。一分者是因。於果分為一分。故言我但說一分。此文既雲但說一分者。是因分。故知。果分不可說也。故今取論意。雲因分可說果分不可說也。   言問義若如至知形對耳者。一乘十玄門雲。問。不思議法品等。亦明果德。何故得於因門說耶。答。此等雖是果德。對緣以辨果。非是究竟圓寂之果。是故與因同一會說也。今此問答。述此本意。案雲。第六他化自在天會。說十地法。今不思議品等。與此十地因。同會而說故。故知形對。此依晉經。若依周經。非同會也。問。若爾。如何與因形對。答。亦與十定等因同會而說。故亦為形對。   言一者異體二同體者。一異體者。緣起互異門。謂於無盡大緣起中。諸緣相望。體用各別。不相參雜。故雲異也。二同體者。諸緣相應門。謂於眾緣之中。以一緣應多緣故。各與彼多全為其一。是故此一。具多箇一。然此多一。雖由本一。應多緣故。有此一。然與本一。體無差別。是故名為同體門也。若准處第二門次。亦應有第三同異無礙門。然此章略故。無第三門。是故藏雲。三同異無礙門者。此二門同一緣起。不相離故。若無異體。則諸緣雜亂。非緣起故。若無同體。緣不相資。亦非緣起。故要由不雜。方有相資。是故若非同體。無異體故。若非異體。無同體故。通辨亦有四句。一或舉體全異。具入即俱。二或全體是同。缺具入即俱。以法融通各全攝故。三義或俱。以同異無礙。雙現前故。四或俱非。以相奪俱盡。故雙非也。   言一不相由義至緣等是也者。此同體門。謂因緣之中。以於一因應多緣故。各與彼多。全為一因。是故此一因具多箇一因。然此多一因。雖由一因。應多緣故。有此多一因。然與本一因。體無差別。是故名為同體門也。爾乃一因。遍應多緣。故所應多緣。全為因之所具德故。是故因外。無別緣也。故雲不待緣也。   言二相由義如待緣等是也者。此異體門。謂於無盡大緣起中。諸緣相望。體用各別。不相參雜。故雲異也。爾乃雖所應多緣。全為因之所具德故。更無待緣。若無因緣。各別體者。因緣雜亂。失本法故。非緣起也。是故因緣別體。方成緣起。由別體故。因外有緣。是故待緣。 言由他無性以自作故者。有雲。由他無性。以作自故。此說不爾。藏雲。多緣無性。為一所成。是故多即一。由一有體。能攝多由多無性。潛同一故。乃至一無性。為多所成。多有一空。即多亦爾。准此可雲由他性自所作故。餘句准之。元(或本作元字。驗疏。處處皆作元字。又或處作無字)。 言依因六義內准之者。上因六義。第三句數門雲。有二種。初待體有無。而有四句。後就用四句等(云云)案雲。約體四句。以體收用。無別用故。約用四句。以用收體。更無別體故。准彼可知。   言一者一是至十非一矣者。章文其略故。今具顯示也。一者一是本數。何以故。緣成故。二者一中二。何以故。緣成故。若無一即二不成故。即一有全力。攝於二也。仍二非一矣。三者一中三。四者一中四。五者一中五。六者一中六。七者一中七。八者一中八。九者一中九。十者一中十。何以故。緣成故。若無一即十不成故。即一有全力。攝於十也。仍十非一矣。   言餘九門亦如是等者。如上說。一門中。具十。餘九之門。具十亦爾。謂一者二是本數。何以故。緣成故。二者二中一。何以故。緣成故。若無二。即一不成故。即二有全力。攝於一也。仍一非二矣。三者二中三。四者二中四。五者二中五。六者二中六。七者二中七。八者二中八。九者二中九。十者二中十。何以故。緣成故。若無二即十不成故。即二有全力。攝於十也。仍十非二矣。餘門准之。   言一者十即攝一何以故等者。此門甚略。難知其趣。若准前門。亦可說雲。一者十是本數。何以故。緣起故。二者十即攝九。乃至十者十即攝一。何以故。若無十即一不成故。即一無全力。歸於十也。是故表員集雲。此中數數法者。一者十。二者十中九。乃至十者十中一。又元曉雲。數此十錢。有其二門。一向上去。二向下來。向上去中。亦有十門。一者一。何以故。緣成故。二者一即二。何以故。若無一者。二不成故。乃至十者。一即十。何以故。若無一者。十不成故。以緣成故。向下來中。亦有十門。一者十。何以故。緣成故。二者十即九。何以故。若無十者。九即不成。乃至十者。十即一。何以故。若無十者。一不成故。餘者准之。是故當知。一一錢中。皆具十門。更互相即。一切諸法。皆亦如是。一與一切。互相緣起。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此數錢法。嚴法師出。亦有道理。故今取之。由此故知。今一者。十即攝一者。略舉始終。謂一者十者。為始門之始。即攝一者。為等十門。謂十者十即攝一。   言餘例亦然者。餘九八七乃至一門。例前亦爾。謂一者九。何以故。緣成故。二者九中十。三者九中八。四者九中七。五者九中六。六者九中五。七者九中四。八者九中三。九者九中二。十者九中一。何以故。緣成故。謂無九即一不成故。即一無力。歸於九也。仍一非九矣。餘八七門。准之可知。   言如是本末二門中等者。第一錢為本門。第十錢為末門。如此本末門中。各具足十門。餘中九錢。准以思之。   言若不爾至自性無緣不得名一也者。計所執自性一。住自性不藉緣故。不得有一。何以故。依二三等緣。以得成故一。既雲不依二三等緣。一是誰一。是故無緣。不得名一。餘準可知。   言問若去一至無障礙故者。玄門雲。問。既其各各無性。那得成其一多耶。答。此由法界實德。緣起力用。普賢境界相應。所以一多常成。不增不減也。如維摩經雲。從無住本。立一切法。又論雲。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也。今此問答述其意也。   言華嚴。入諸法。皆悉如幻。觀緣起法。於一法中。解眾多法。眾多法中。解了一法。   言四句護過去非顯現德等者。護過四句。准上三性。問。一門中。攝十盡耶。答。不也。十中一故。問。不盡耶。答。不也。一中十故。問。亦盡亦不盡耶。答。不也。二門體。無二故。不相違故。問。非盡非不盡耶。答。不也。離戲論故。又一多緣起故。應離四句也。顯德四句。二門中攝十。一盡一中十故。二不盡十中一故。三盡亦不盡。二門雙有現在故。四非盡非不盡。定取不得故。又應雲。緣起故。得成四句也。解雲。由四句。去執者非。亦由四句。顯甚深緣起無礙自在德。是故雲也。   言一者一何以故緣成故一即十等者。略舉始終。今具顯示。一者一是本數一。何以故。緣成故。二者即二。何以故。若無一即無二故。由一有體。二為空故。是故此一一即是二矣。三者一即三乃至十者一即十。何以故。若無一。即無十故。由一有體。十為空故。是故此一即是十矣。   言一者十何以故緣成故十即一等者。此亦舉始終也。亦具顯示。一者十是本數十。何以故。緣成故。二者十即九乃至十者十即一。何以故。若無十。即無一故等(云云)。   言又若不相即緣起門中空有二義。即不現前者。且如因體由緣。顯因性空。攝同於緣。何者謂若無緣。即無因故。以生因名因。無緣因不生。是時不名因。明知。此因會歸彼緣。為不自生是故緣是有義。無不能攝。因是空義。無不所攝。因所攝故。廢己同緣。緣能攝故。攝因同己。緣體由因。顯緣性空。攝同於緣。何者謂若因無。則無緣故。以生果名緣。無因果不生。是時不名緣。明知。此緣會歸彼因。為不他生。是故因是有義。無不能攝。緣是空義。無不所攝。緣所攝故。廢己同因。因能攝故。攝緣同己。爾乃由因緣相即故。因緣門中。空有二義。即現前也。若不相即。緣起門中。空有二義。即不現前。即成大過。   言十即一者准例等者。准前應雲。答。只為十即是一故。是故名為十。何以故。所言十者。非是所謂十。緣成無性十。為此十即一者名十。若不爾者。不名十。何以故。由自性故。無緣不成十也。   言問上一多至皆得如是者。玄門義雲。問。若一多要待緣成者。為是同時。為是前後耶。答。緣成故。常同時而前後。所以然者。一即十。十即一故。常同時。而向上去。向下來。故有先後也。今此問答。述其意也。   言具足逆順者。向上去。名為順。向下來。名為逆。是故玄門義雲。若順數經一至十。向上去。若逆數從十至一。向下來。此句釋上前後句。   言同體不違者。此釋上即同句。   言問如上所說去來義等者。玄門義雲。問。既有明先後去來。即是有增減。何名不動本相耶。答。雖先後去來。而常不動故。經雲。不來相而來也。如一即多。而不動一相。如此一相。亦非情謂一。多亦如是。雖多即一。而不壞多相。亦非情謂多。今此問答。述彼意也。   言自位不動而恆去來者。若約向上去者。一自位不動。而恆去他九位故。若約向下來者。十自位不動。而恆來他一位故。下釋准之。   言問若由智者至舊來成故者。玄門義雲。問。此之一多。既是緣成。不同情謂者。為是本來有。此一多為是始有耶。答。雲本有不有者。為欲就智辨本有。為自就一多體辨耶。若自就一多體。辨不論智者。體即息諸論道。同於究竟圓果。離說相故。今若辨一多者。一約智說也。若約智故辨本有者。以智照故。本有如室中空開門見時此空即是本有(云云)今此問答。述其意也。   言不成即已成者。若約一多體。本來平等。不相由故。為不成也。若約一多相。一多差別。互相由。故為成也。又緣起各守自位。不相由故。雲不成也。又由不守性。互相由故。雲成也。   言一者一何以故緣成故是本數一中即具十等者。此門作法。小異前門。今具顯示。一者一是本數一。何以故。緣成故。二者本一中即具二。何以故。緣成故。是本一自體是一。亦復與二作一。故即為二一。是故此一之中。即自具二箇一耳。仍一非二也。三者本一中即具三。何以故。緣成故。是一自體。是一亦復與三作一故。即為三一。是故此一之中。即自具三箇一。四者本一中。即具四。何以故。緣成故。是一自體是一。亦復與四作一。故即為四一。五者本一中即具五。何以故。緣成故。是一自體。是一亦復與五作一。故即為五一。六者本一中。即具六。七者本一中。即具七。八者本一中。即具八。九者本一中。即具九。十者本一中。即具十。何以故。緣成故。是本一自體是一。亦復與十作一故。即為十一。是故此一之中。即自具有十箇一耳。仍一非十也。   言初一錢既爾餘二三四等者。一者二是本數二。何以故。緣成故。二者本二中即是具一。何以故。緣成故。是本二自體是二。亦復與一作二故。即為一二。是故此二之中。即自具二箇二。仍二非二也。三者本二中。即具三。乃至十者本二中。即具十。何以故。緣成故。是本二自體是二。亦復與十作二。故即為十二。是故此二之中。即自具有十箇二耳。仍二非十也。餘三四等。准之可知。   言一者十何以故緣成故十中一等者。略舉始終。今具顯示。一者十是本數十。何以故。緣成故。二者十中九。何以故。由此九與十作九故。即彼初九。在十九之中。離十九。即無初九故。是故此九。即十中九也。仍十非九矣。三者十中八。何以故。由此八與十作八故。即彼初八在十八之中。四者十中七。何以故。由此七與十作七故。即彼初七在十七中。五者十中六。由此六與十作六故。即彼初六在十六中。六者十中五。由此五與十作五故。即彼初五。在十五之中。七者十中四。由此四與十作四故。彼初四。在十四之中。八者十中三。由此三與十作三故。彼初三在十三之中。九者十中二。由此二與十作二故。彼初二在十二之中。十者十中一。由此一與十作一故。彼初一在十一之中。以離十一。即無初一故。是故此一即十中一也。仍十非一矣。   言一者一是本數一何以故緣成故一即十等者。此舉始終。今具顯示。一者一。何以故。緣成故。一是本數一。二者一即二。何以故。由此二一即是初一故。無別自體故。故此二即是一也。三者一即三。何以故。由此三一即是初一故。無別自體故。是故此三即是一也。四者一即四。五者一即五。六者一即六。七者一即七。八者一即八。九者一即九。十者一即十。何以故。由此十一即是初一故。無別自體故。是故此十即是一也。   言一者十何以故緣成故十即一等者。略舉始終二門。謂一者十。何以故。緣成故者。舉始門也。言十即一。何以故等者。舉終門也。准前可知。玄門義雲。問。此同體門中。與前異體門中。有何別耶。答。前異門。言一中十者。即望後九故。名一中十。此門言一中十者。即一中有九故。言一中十也。問。若一中即有九者。此與前異體門一即十。有何別耶。答。此中言一有九者。有自體九。而一不是九。若前別體門說者。一即是彼異體十。而十不離一。問。此中言自體一即十者。與前同體一中十。有何別耶。答。前明同體中有十。而一非是十。此明一即十。而一即是十。以為異也。   言不相知故者。遠公釋。以無我知者能造作故。章家雲。因正有力時。緣必無力故。不得相知故。雲無知者故也。   言教義者。玄門雲。教即是通相別相三乘之教。即以別教。以論別義。所以得理。而忘教。若入此通宗。而教即義。以同時相應故也。旨歸雲。無盡言教及所詮義。   二理事者。玄門雲。若三乘教。辨即異事顯異理。如諸經。舉異舉事。喻異理。若此宗。即事是理等。旨歸雲。緣起事相及所依真理。   三解行者。玄門雲如三乘。說解而非行。如說人名字而不識其人。若通宗說者。即行即解。如看其面不說其名而自識也。相顯為行。契窮後際為解(旨歸中無解行有境智)。   四因果者。玄門雲。順相為因。契窮為果。旨歸雲。五因果一對。謂辨菩薩生了等因。及顯如來智斷等果。亦是普賢圓因。捨那滿果。   五人法者。玄門雲。文殊顯其妙惠。普賢彰其稱周。明人即法也。旨歸雲。八人法一對。謂佛菩薩師弟等人。顯說法界諸法門海。   六分齊境位者。玄門雲。參而不雜。各住分位。即分齊境位。旨歸雲。四行位一對。謂普賢行海。及辨菩薩五位相收。當此門。   七師弟法智者。玄門雲。開發為師。相成即弟子也(旨歸中無此對體用一對為第七也)。   八主伴依正者。玄門雲。舉一為主。餘即為伴。主以為正。伴即是依。旨歸雲。六依正一對。謂蓮華藏界並樹形等無邊異類諸世界海及顯諸佛菩薩法界身雲無礙依持(當此依正)。 九逆順體用者。玄門雲。即是成壞義也。旨歸雲。九逆順一對。謂文中顯五熱眾鞞一王形虎。及顯施形順理正順。七體用一對。謂此經中。凡舉一法。必內同真性。外應群機。無有一法體用不具。又疏雲。七華體同真。用應機故。九逆同五熱。順十度故。案雲。若依此說。旨歸中。第七九二門。合為此第九門。又此第九門。開為彼二門也。   十隨生根欲性者。玄門雲。隨緣常說也。如涅槃經雲。此方見滿。餘方見半。而月實無虧盈。若此宗明者。常增減而常無增減。以同時相應。旨歸雲。十應感一對。謂眾生根欲器感多端。聖應示現。亦復無邊。捨那品雲。一切眾生所樂示現雲等然。   言一者同時具足相應門等者。綱目雲。初是諸緣契合義。是總也。疏雲。此蓮華葉。具前十義。同時相應。具足圓滿。故是初門也。問。何以故。此依海印。同時顯現。彼由華葉。同時具足。答。欲明無盡大緣起法。一各互具足一切法。同時顯現故。彼此互舉。非相違也。問。何知由海印同時顯現耶。答。綱目雲。然此八會人法教義等。皆依如來海印三昧之所顯現。故賢首品雲。一切示現。無有餘。海印三昧。勢力故。言海印者。從喻為名。如脩羅四兵列在空中。於大海內。印現其像。菩薩定心。猶如大海。應機現異。如彼兵像。具如疏說。三昧者。此雲等持。離沈浮故。定惠均故。名等也。心不散故。住一境故。名持也。問。若爾雲何定內具教義等。以定中不言教故。答。由三乘淺故。定內不起言。以一乘深故。定內起用。以寂用無礙故。玄門雲。第一同時等者。即具明教義理事等十門同時也。何以得如此耶。良由緣起實德。法性海印三昧力用故得然。非是方便緣順所成故。得同。今且據因果同時者。若小乘說因果者。即因以成果。因滅始果成。若據大乘。因果亦得同時。而不彰其無盡。始似捨緣。以成捨。因果同時成。而不成餘總。以因有親疏故。所以成有盡。若通宗明因果者。舉疏緣以入親。是故如捨成時。一切法皆一時成。若有一法不成者。此捨亦不成。如似初步若到。一切步皆到。若有一步非到者。一切步皆非到故。經雲。難成等正覺。不捨初發心。又如大品經雲。非初不離初。非後不離後。而明菩提也等(云云)。   華嚴五教章中卷指事(本) 華嚴五教章中卷指事(末)    日本國東大寺沙門壽靈述   二者一多相容不同門者。既總雖明上諸緣起同時相應。成一緣起。未明諸緣力用有力無力。互容入義。今欲明此義故。第二此門來也。是故綱目雲。約緣今有力今無力義故。有相容門也。疏亦爾也。   言此經偈雲以一佛土等者。第四卷文如引。文不異也。疏不說。   言所由如上錢至思之可解者。若准十錢喻。釋此十義法。以十錢喻。況上十義。約此十義力用相入中二門。一異體相入。二同體相入。初中亦二。一向上去。二向下來。初門中有十門。一者教義。此本數教義。何以故。緣成故。二者教義中理事。何以故。緣成故。若無教義。理事不成故。即教義有全力。故攝於理事。仍理事非教義。乃至十者教義中逆順體用自在。何以故。若無教義。即逆順體用自在不成故。即教義有全力。故攝於逆順體用自在。仍逆順體用自在。非教義矣。餘九門亦如是。一一皆有十。准例可知。向下來亦十門。一者逆順體用自在。何以故。緣成故。乃至十者逆順體用即攝教義。何以故。緣成故謂若無逆順體用自在。即教義不成故。即教義無全力。歸於逆順體用自在也。仍教義。非逆順體用自在矣。餘例亦然。如是本末二門中。各具足十門。餘一一義中。准以思之。二同體相入。亦有二門。一者一中多。二多中一。初一中多者。有十門不同。一者教義。何以故。緣成故。緣成故。是本數教義中。即具十義。何以故。由此一教義自體是教義。亦復與理事作教義故。即為理事教義。乃至與逆順體用自在作教義故。即為逆順體用自在教義。是故此一教義之中。即自具有十箇教義耳。仍教義非逆順體用自在也。以未是即門故。初一教義既爾。餘理事因果已上九門中。皆各如是。准例可知耳。二者多中一。亦有十門。一者逆順體用自在。何以故。緣成故。乃至十者逆順體用自在中教義。何以故。由此教義與逆順體用自在作教義故。即彼初教義。在逆順體用自在中。教義之中。以離逆順體用自在之教義即無初教義故。是故此初教義。即逆順體用自在中教義也。仍逆順體用自在。非教義矣。餘下九八七乃至於一。皆各如是。准例思之。是故雲准上思之。玄門雲。此約理說。以一入多。多入一故。名相容。即體無先後。而不失一多之相。故曰不同。此即緣起實德。非天人所作。故經雲。以一佛土。滿十方十方入一。亦無餘。世界本相亦不壞。自在願力故能爾(云云)方範雲。從理異耳。問曰。若爾。方範及玄門。約理容入。綱目及此章。約用相入。二入相違。何和會耶。答。相即相入。皆有二門。一約緣起相由門。二約法性融通門。由此二門。不可相違。是故疏雲。相容門者。謂一事是不實。以無性故。無性真理。既無分限。是故於一事上。觀無性時。無不圓盡法界真如。若觀一少事無自性時。不得圓盡法界真如者。即真如有分限。便同有為。是故事無性。即攝真盡。攝真盡時。餘一切法。既不礙存。而即真故。同理俱在一事中現。多中亦爾准之。又由俱不壞本事故。不是相即門也。由不實之事。攝真理故。得相入也。又但此經中。相即相入義釋。皆有二門。一約緣起相由門。二約法性融通門。故之謂也。爾乃約理相容者。約法性融通門。約用相入者。約緣起相由門。是故不相違。不可邊執。   言三者諸法相即自在門者。上諸緣起。非直由力用有無互相容入。亦即由體空有。相即自在。爾乃上雖明相入義。猶未明相即自在義。今欲明此義。故第三此門來。是故綱目雲。約緣起空有義故。有相即門也(疏亦爾也)。   言故此經雲初發心菩薩等者。第七卷賢首品雲。彼一念功德深廣。無邊際。如來分別說窮劫猶不盡。何況於無量無數無邊劫。具足修諸度諸地功德行。案雲。初發心菩薩一句得經意而引。疏雲。初一舉少猶無盡。後二顯多則亡言。何得說之。而示略耳。   言此經又雲初發心菩薩即是佛故也者。第十卷發心功德品雲。此發心菩薩。即是佛故。悉與三世諸如來等。亦與三世佛正法等。得如來一身無量身。三世諸佛平等智惠。所化眾生。皆悉同等。疏雲。即是佛者。有人釋。或雲。因中說果。或雲。解同佛境。或雲。約理平等。若約三乘教。亦得如上說。今尋上下文。約一乘圓教。始終相攝。圓融無礙。得始即是終。窮終方原始一由陀羅尼門緣起相攝故。二由普賢菩薩心遍緣六位故。即因是果也。三由法性無始終故。發心入始。即正是終故也。是故上文雲。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具足惠身。不由他悟。此之謂也。   言又雲在於一地普攝一切諸地功德也者。第一卷雲。住於一地。普攝一切諸地功德。疏雲。此成攝位功德。此有二義。一攝前諸行入信等五位之中。二隨在一位。即攝前後一切諸位。此亦二。一約相入明攝。二約相即明攝。此從十信滿心已去諸位。有此相攝。是故下賢首品中。信滿之處。即具一切位乃至佛果等。是此義也。   言又言知一即多多即一故也者。第九卷雲。知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今略取文。案雲。信初位中。攝後六位。故名一即多。後六位中。攝初位。故多即一也。所由如上錢喻中說。於中可述異同二門相即義也。   言此經偈雲不可說等者。第三十一卷。阿僧祇品雲。不可言說諸劫中。說不可說。不可盡。不可言說諸佛剎。皆悉盡末。為微塵。悉於一一微塵中。演說一切不可說。悉能善於一念中。說不可說諸世界。不可稱說。諸劫中。唸唸次第而演說。不可說劫。猶可盡。而不可說不可盡。今異取文。尋之可知。   言又偈一切眾生心等者。第十卷。發心功德品文也。如所引文。疏不說也。   言故地論雲以信地菩薩乃至與不思議等者。第一卷雲。經曰。又一切菩薩。不可思議諸佛法明說。令入智慧地故。攝一切善根故。善分別選擇一切佛法故。廣知諸法故。善決定說諸法故。無分別智清淨不雜故。一切魔法不能染故。出世間法善根清淨故。得不可思議智境界故。乃至得一切智人智境界故。論曰。是中一切菩薩者。謂住信行地。不可思議諸佛法者。是出世間道品。明者見智得證。說者於中分別。入者信樂得證。智慧地者。謂十地智。如本分中說。此是攝本入。如經又一切菩薩不可思議諸佛法明說令入智慧地故。此修多羅中說。依根本入。有九種入。一者攝入聞惠中。攝一切善根故。如經攝一切善根故。二者思義入。思惠於一切道品中。智方便。如經善分別選擇一切佛法故。三者法相入。彼彼義中。無量種種智故。如經廣知諸法故。四者教化入。隨所思義。名字具足。善說法故。如經善決定說諸法故。五者證入。於一切法。平等知。見道時中。善清淨故。如經無分別智清淨不雜故。菩薩教化眾生。即是自成佛法。是故利他亦名自利。六者不放逸入。於修道時中。遠離一切煩惱障故。如經一切魔法不能染故。七者地地轉入。出世間道品。無貪等善根淨故。如經出世間法善根清淨故。八者菩薩盡入。於第十地中。入一切如來祕密智故。如經得不可思議智境界故。九者佛盡入。於一切智相入智故。如經乃至得一切智人智境界故。是諸入。為挍量知義差別次第轉勝。非根本入。一切所說十句中。皆有六種差別相門。此言說解釋應知除事。事者謂陰界入等。六種相者。謂總相別相同相異相成相壞相。總者是根本入。別者餘九入。別依止本。滿彼本故。同相者入故。異相者增相故。成相者略說故。壞相者廣說故。如世界成壞。法藏雲。九句中。有四位。謂願樂位。見位。修位。究竟位。初四寄在地前。願樂位次一寄初地。見位次三。寄修位。後一明究竟位。問。此中正為說十地法。何故。乃說地前乃佛。答。為顯十地前有起下之功後有成上之義。又釋。由十地證智。放阿含光。是故地前是此十地阿含分攝。由此地智依果海成故。有佛果。上不思佛法及下鳥跡所依空等。並是其事。案雲。地前信地菩薩及佛果不思法。為一緣起。以六相方便。圓融相即故。一一位中。各攝六位。一一位滿。皆到佛果。是故雲也。有人引初地位行挍量中信行及不思法。釋此文者。是甚謬矣。所以何者。彼行挍量中。不說六相故。又彼但說信行。不說信地故。又引此證者。為證初發心位到佛果位義。非證初地位證得佛果義。是故甚非也。   言此經雲何以故此初發心菩薩等者。第十卷發心功德品文。如所引文。疏雲。此五句約佛內證盈滿等。於中一總。四別。別中初二所依法等。一俗諦境。一真諦境。後二能依德等。一身。二智。所化等一句。屬下釋文。   言又雲初發心時便成正覺等者。第九卷梵行品末雲。初發心時。便成正覺知一切法真實之性。具足惠身。不由他悟。今略取文。疏雲。初發心時是因。便成正覺是果。故下雲。初發心菩薩。即是佛故。悉與三世諸如來等。此明行兩入位時。即得普賢位故。以知一切真實者。顯理圓也。具足惠身者。智德備也。不由他悟者。內自開覺也。豈是因中說果耶。此一乘普賢行位。因果圓融。相即無礙。故致然也。宜須思准。   言答今言作佛至不可說耳者。答意。顯究竟果海。雖絕言說。而因果相由。為一緣起故。若無果即因不成故。是故為成因。對於因位。准其果德。非謂於實果海。明其果法也。   言此如龍女至應准思之者。言龍女者法也。如經第五卷說。尋之可知。天台四教義第十一雲。又法華經說。龍女於剎那項。發菩提心。成等正覺。即往南方無垢世界。坐道場。轉於法輪即是。大涅槃經雲。發心畢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前心難即是。涅槃經復有一行。是如來行。所謂大乘大般涅槃。初住分證真涅槃也。如此等諸大乘經。悉是圓教。明初發心住也。   言普莊嚴童子者。是毘盧捨那之本因行也。如第一會末說。藏疏雲。義准上下經意。有三種成佛。一約位。以六相方便。即十信終心。勝進分後。入十解初位。即成佛。以此是三乘終教不退之位故。以一乘六相融攝。即具諸位。至佛果也。是故此中童子。見初佛。為信位自分。聞初經。為信位勝進。見後佛。當解位初自分。聞後經。為解初勝進。以攝諸位皆具足故。二約行。總不依位。自分勝進究竟。即至佛果。三約理。則一切眾生並已成究。更不新成。以餘相盡故。性德本滿相皆盡故。又第二會初疏雲。問。未知。此捨那佛是何位中佛。答。若說信法。即信中佛。餘位亦爾。思之。   次善財童子者。如入法品說。藏疏雲。問。此善財是何位菩薩。答。經無正斷。位相難明。或有判為地上菩薩。設復發心。即是四種發心中。後二位也。又是論中。三發心內。證發心也。或有說。是實執凡夫但有信心。能求善友。今更准釋。應善趣信中行人。依圓教宗。有其三位。一見聞位。即是善財次前生身。見聞如此普賢法故。成彼解脫分善根故。如歎德中辨者是。二是解行位。頓修如此五位行法。如善財此生所成至普賢位者是。三證入位。即因位窮終。潛同果海。善財來生是也。若爾。善財定是何位。謂是何位。以在信是信位。在住是住位。一身歷五位隨在。即彼位遍一切故。如普賢位。餘義准宗思釋。   言兜率天子者。如第三十四卷小相品雲。菩薩摩訶薩。於兜率天。放大光明。名曰幢王。普照十世界微塵數剎。遍照彼處地獄眾生。乃至彼諸眾生。見光明已。皆大歎喜。命終皆生兜率天上。乃至生天上已。聞天妙音。作如是言。善哉善哉。諸天子。盧捨那菩薩。今住離垢三昧。應當敬念。乃至爾時諸天子。廣聞普賢迴向善根。悉得十地諸力莊嚴具足三昧。乃至猶未能見離垢三昧之小分也(云云)藏疏雲。以是普賢諸位。相攝大善巧德。是故創得出地獄已。聞此普法。即得十地。明與三乘漸次教不同也。問。此諸天子。現身成佛。答。孔目第四卷雲。一依世界性等。十世界身輪王身。現身成佛。如普莊嚴童子等。二者依天子勝身。從三惡道。出生兜率天。現身成佛。三者依閻浮提勝功德身。如善財童子等現身究竟普賢之位。後生即見佛。四者依法華經。龍女之身。南方成佛義。當留惑之身。疾得成佛故。   言此一念與百千劫等者。玄門雲。問。既言久修始得者。雲何言一念得耶。答。言久修善根者。即在三乘教。攝修三乘。入一乘。即是一念。始終具足。故經雲。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乃至具足惠身。不由他悟。譬眾流入海。纔入一滴。即稱周大海。無始無終。若餘江河水之深。不及入大海一渧故。即用三乘中修三乘。多劫不及與一乘中一念。故下明。善財從文殊發心。求善知識。經歷一百一十城已。而不如一念得見普賢菩薩。故知。得入此緣起大海。一念豈不成佛。又雲。今舉耶一念成者。即與佛同位。未見究竟故。復有淺深之殊。如人始出門乃與久遊他土。難同在空中。遠近有別。是故信住等位。各各言成佛者。而復辨其淺深。此中須善思之。方範雲。從用異耳。准前可知。   四者因陀羅微細境界門者。上諸緣起。體用即入。非直一重即入。亦即鏡影各互重重即入。如因陀羅網。然上明一重即入。而未明重重即入如帝網義。今寄喻明此義。故第四此門來。是故綱目雲。緣起力用。重重攝故。有帝網門也。疏雲。由異體相入。帶同體相入故。有重重無盡帝網門也。玄門雲。此約譬以明。亦復具有教義等十門。如梵網經。即取梵宮羅網為喻。今言因陀羅者。即以帝釋殿網為喻。帝釋殿網為喻者。須先識此帝網之相。以何為相。猶如眾鏡相照眾鏡之影。現一鏡中。如是影中。復現眾影。一一影中。復現眾影。即重重現影。成其無盡。復無盡也。   言此經雲至各受報業者。第二十七卷第八地文也。此三偈即三世間者。初一偈。明智正覺世間也。次一偈明器世間也。後一偈明眾生世間。   言又雲一切佛剎至自在現者。第三卷勝音菩薩偈文也。疏中釋初頌雲。多各遍法界之佛。同坐一毛孔。釋後頌雲。如一毛一切亦爾。各具主伴。此三如是。漸次增廣也。又釋雲明毛孔中。現無量三世間。重重無盡。   言又雲如一微塵所示現等者。是第七卷文也。   五者微細相容安立門者。上既雖明緣起體用即入重重無盡義。而未明彼諸緣起不壞大小相。而於一門內。同時現顯義。今欲明此義。故第五此門來。是故玄門雲。此就相說。如一微塵。此即是其小相。無量佛國。須彌。金剛山等。即其大相。直以緣起實德無礙自在。致使相容。非是天人所作。故安立如似微塵中有穢國土。而即於此微塵中。具有不可說淨國。在此微塵中。而於彼穢國。不相妨礙。而此淨國之相。仍爾不共。乃至有諸國土屍羅盆幢形三方及四維等國。在此一塵。常不相妨礙故。問。綱目雲。約緣起同體門攝法故。有微細門也。疏雲。由異以門。攝同體中相入義。故現微細門也。旨歸雲。異體相容。具微細義。何三文不同耶。答。由義門無盡。隨舉一義。而顯無盡耳。   言故此經雲至皆悉顯現者。言又雲。一毛孔中等者。第三卷雲。一毛孔中。無量佛剎。莊嚴清淨。曠然安住。彼一切盧捨那佛。於眾海中。演說正法。疏雲。此二頌明毛孔現剎佛於彼中為眾演法。毛孔即明正執攝化佛還在自毛孔之內。今唯引初頌耳。   言又雲於一塵等者。即次頌雲。於一塵內。微細國土。一切塵等。悉於中住。一切世界。有種種形。悉於其中。轉尊法輪。疏雲。此二頌明塵內所現種種形界。佛亦在中。轉尊法輪。塵是依報。攝正等也。今略引初頌耳六祕密隱顯俱成門者。上來雖明一多緣起。重重無盡。相入相即。不壞大小相。微細安立義而未明彼緣起隱顯俱時成就義。今欲明此義。故第六此門來。是故綱目雲。緣起有無。各不並故。有隱顯門也。疏雲。由一攝多時為顯。全一入多為隱。多攝一入亦爾。又就用相入為顯。全就體相即為隱。即顯入隱普亦然。又異門即入為顯。全同體為隱。同顯異隱亦爾。旨歸雲。異體相。是具隱顯義。玄門雲。此約緣起說也。還具前教義十門。所言隱顯者。如涅槃經半字及滿字。昔說半字故。半字即顯。滿字即隱。今日說滿字者。滿字即顯。半字即隱。此即約緣而說隱顯。又如日喻品雲。此方見半。他方見滿。而彼月性實無虧盈。隨緣所見故有增減。此即是大乘中說。若通宗辨者。不待說與不說。常半常滿。隱顯無別時。如彼月性常滿而常半。半滿無異時。是故如來於一念中。八相成道。生時即是滅時。同時俱成故。所以稱祕密。如似十數。一即十。一即是顯。二三四至十即為隱。又如眼根入正受。即是顯。於色法中。三昧起此即名隱。而此隱顯體無先後。故言祕密也。   言故此經雲於此方入正受他方三昧起等者。廣如第八卷賢首品說。疏雲。就初二世間自在中。何以得成東入西出等者。通論。文中有四重無礙。一處無礙。謂以東方即西故。是故不移東。而常在西也。問。文中不言不移而至。何必不是東沒西出耶。答。文中既言常見在東亦常見在西。故知。非移動也。二佛無礙。謂以東佛則是西佛故。常在東佛前。則是恆在西佛邊也。三身無礙。謂在東之身。即是在西身故。是故不動東身。常現西也。問。豈不分身。一分在東。一身在西耶。答。多身在多處。何成奇特。何得名為不思議用也。是故當知。定不分身。四入出無礙。謂以入定則是出故。不壞入定。常見出也。問。何必不是先入後出耶。答。既言常見入亦常見出故。知是分也。理實義中具斯四重。然此文意。為顯彼菩薩功力故。初之二種。非此所用以初二則菩薩無力故。問。此剎那入定。何因則是出耶。答。如幻巾作兔。此兔則生是死。何以故。有則是無故。入出等亦爾。准思之。又此菩薩。以法界為身故。是故縱東方百千界外。見法界。非是分限法。故隨顯現處。無不全現。故菩薩身。常在入定中現。恆出定中現。無礙圓融。難思議也。是故若向出定門中者。唯見出不見入。亦不見出竟時也。餘義准之。文若約境論。理數法爾如此圓融。若約智說。由菩薩智了達此法。迴動自在。今此文中。具通二也。   言眼根入正受等者。疏雲。眾生無間自在中。二初約自身。後約他身。自中有五對。是即第一對根境無礙。既觀根入定。還應從根出。為顯此根即是境故。從境出也。以一心緣起無二而二故。恆相即而根境兩分(云云)三昧此雲等持。離沈浮故。空惠均故。名等也。心不散故。注一境故。名持也。納法在心。名為正受。   言又雲男身等者。疏雲。菩薩既具三世間身。則以一切眾生實執之身。作自身故。是故現彼身入此身出也。   言於一微塵等者。疏雲。是菩薩身。現於彼中。出入定也。非是觀彼入定等以文中皆言現故。現者現身於彼中也。   言又經雲十方世界有緣故往返等者。第八卷賢首品文也。疏文三昧業用。往返約方。出入約定。此總標意也。   言又於彼十方世界唸唸示現等者。第七卷賢首文也。疏此一偈明現八相。此海印三昧力也。問。此中既是十信菩薩。現成佛者。為是暫時化現。為實成耶。答。若三乘初教中。總無化現成佛以未得不退故。若終教十信滿心。勝進分上。入十信初。則得不退。故能暫時化現成佛。如起信論說。若一乘圓教中。實則不依位。寄終教位相以辨之。於信滿不退際。則明得彼普賢法界行德。具攝因果。圓融無礙。若以因門取。則常是菩薩。若以果門取。則恆是佛。由此鎔融。有其四句。或唯是菩薩。或唯是佛。或俱不俱等。思准之。問。此中果門成佛。與終教化現何別。答。彼但於一位。依一世界。化現一佛。此中具十地等。攝一切位也。十方世界者。一切處也。唸唸中者。一切時也。問。此中既言示現。只應暫現同上終教。答。如文。無悕望之功用。能一念頃。遊十方。若斯之德。自非因位窮滿。孰能具此。故知。定是實行滿也。不同彼是劣位人也。又一切諸佛。於諸世界。為物成道。皆是示現。以廢機約自無成不成等故也。   言如佛為諸菩薩受記之時等者。首楞嚴三昧經中卷雲。菩薩受記。凡有四種。何謂為四。有未發心而與受記。有適發心而與受記。有密受記。有得無生法忍。現前受記。是謂為四。或有眾生。往來五道。諸根猛利。好樂大法。佛知是人過若干劫。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當得阿耨菩提。名字如是國土如是(云云)是名未發心受記。或自有人。久殖德本。乃至是人發心。即住阿惟越致。入菩薩位。隨畢竟數。乃至適發心時。諸佛即與菩提記。是名發心受記。自有菩薩。勤求菩提。乃至餘菩薩天龍八部。皆作是念。此菩薩幾時。當得菩提。乃至佛為斷眾生疑故。而與受記。普令眾會皆得聞知。唯是菩薩獨不得聞。乃至至能自知。我為得記。為未得記。是為菩薩密德受記。若有菩薩。久集善根。乃至於一切法。得無生忍。佛知此人功德智慧。悉已具足。則於一切大眾之中。現前受記。是名第四現前受記廣如經說。案雲。今言現前受記者。當四受記也。餘當不現前祕密受記也。又法華論雲。第六人者。說大乘法。以此法門。同十地行滿。諸佛如來。密與授記故。   言如上第一錢等者。見第一錢中十錢時。不見第二乃至第十。何以故。離第一錢中十錢。外無第二三乃至第十故。如虛空故。是故一中十錢。名為顯了。第二錢望第一中十。名為祕密。又第一有力。餘皆無力。是故雲不相知故。下顯准之。   七諸藏純雜具德門者。上已雖明緣起重重無盡即入及隱顯俱時成就義。而未明緣起互相攝藏純雜自在具德義門。今欲明此義。故第七此門來也。是故綱目雲。約緣起諸門。所收諸法。名有純雜。故有純雜門也(疏及旨歸無此門也)玄門雲。此約諸度門說。何者如似就一施門說者。一切萬法。皆悉名施。所以名純。而此施門。即具諸度等行。故名為雜。如是純與雜。不相妨礙。故名具德。如大品經一念品明。從始至終。不出一念。即名為純。而此一念之中。具於萬行。即名為雜。雖爾。而與此中純雜義別。何者。如彼經一念者。同是無得相應。不明緣起德用。若此明純者。若約施門。一切皆施。若說忍門。一切皆忍。說忍門者。諸行如虛空。即名為純。而忍門即具足諸門。即名為雜。純雜不相亂。故名具德。故不同彼念品也。   八者十世隔法異成門者。既雖明諸緣起體用即入及純雜自在具德義。而未明此諸緣起。遍十世中。同時別異。具足顯現義門今欲明此義。故第八此門來。是故綱目雲。約所起法。分前後際。故有十世門也。疏雲。由此融通自在。今依此法上所辨時法。亦隨此無礙自在故。有十世門也。旨歸雲。顯於時故。有十世義。   言言十世者至成十世也者。如過去世中法未謝之時名過去現在。更望過去。名彼過去。為過去過去。望今現在。此是未有。是故名今為過去未來。此一具三世。俱在過去。又彼謝已。現在法起。未謝之時。名現在現在。望彼過去。已滅無故。名彼以為現在過去。望於未來。是未有故。名現在未來。此三一具。俱在現在。又彼法謝已。未來法起。未謝之時。名未來現在。望彼現在。已謝無故。名未來過去。更望未來。亦未有故。名未來未來。此三一具俱在未來。此九中名三現在是有。六過未俱無。問。若於過未。既名無邊。此三世亦無邊。何但三有。而說九耶。答。設於過未。更欲立者。不異前門。故唯有九。又此九世。總為一念。而九世歷然。如是總別合論。為十世也。   言此十世具足至得即入也者。此九世相攝有二門。一相即。二相入。此二得成。由二義故。一緣起相由義。二法性融通義。初緣起相由者。具如過去現在。法未謝之時。自是現在。以現在望之。乃是現在之過去。是故彼法。亦現在亦過去。所望異故。不相違。又現在現在。法自是現在。以未謝故。以過去現在望之。乃是過去之未來。又未來現在望之。復是未來之過去。是故彼法亦現在亦過未。又未來現在法。亦現在亦未來。准之可見。又此九中三世現在。必不俱起。六世過未。亦不俱。一現在。二過未。此三定得俱。是故九中隨其所應。有隱有顯。以俱不俱故。且就俱中。由過去過去無故。令過去現在法得有也。何以故。若彼不謝。此不有故。又由過去現在有故。令過去過去無也。以若不此有彼無謝故。又由過去現在有。令過去未來無也。以由彼未謝令此未有故。又由此過去未來無故。令彼過去現在成有。以若此有彼已謝故。是故由此未有。彼得未謝故也。又由過去過去無故。令過去未來無也。謂若彼不無。此現在不成有。現在不成有。此未來不成無。是故此無展轉。由彼無也。又由過去未來無故。令過去過去令無也。反上思之。如過去三世有此六義相由。現在未來各有六可知。二就不俱中有二。初現現相由。亦有六義。謂由過去現在有。方令現在現在成有。何者。以若彼不有無法可謝至此現有。又由現在現在有故。方知。過去現在是有。以若此不有彼有不成故。何者。若無此有。即令彼有不得謝無。不謝之有。非緣起有故。不成有也。現在現在。望未來現在。亦二義。准上思之。過去現在。望未來現在。亦二義。謂若過去現在不有。則未來現在有不成故。反此亦准知。問。俱者。可相由。不俱者。雲何得相由。答。俱者顯相由。不俱者密相由。亦是展轉相由。以若無此不俱俱不成故。是故此九世總於五位。有此十門。如過去過去。唯一謝滅。俱是過去。現在家之過去故。二如過去現在。有二門。謂是過位中。自現在故。以現在望之。是過去故。是故此法亦現在。亦過去。以所望異故。不相礙也。三如過去未來。有三門。一以過去現在望之。此未有故。是過去家未來。二以現在緣現起猶未謝故。是此現在現在。三以未來現在望之。此已謝故。是未來過去。是故此現在現在。亦現在亦過去。四未來現在。亦二門。五未來未來。唯一門。並準可知。上來次第相由。有斯九門。第十起間相由。謂若無初一門。無後一等。是故如次及起間無礙相由故。依是道理。令諸門相入相即。如經雲。過去一切劫。安置未來。今未來一切劫。迴置過去世。斯之謂也。凡謂相由之義。有二門。一約力用。謂若無此。彼不成。仍此非彼故。以力用相收故。得說相入。然一體不雜故。不相是也。二約體性。謂若無此。彼全不成故。此即彼也。是故約體。說為相即。釋此二門。如別說。是故不失本位。不無即入也。思之可見。經雲。無量無數劫。能作一念頃等。是此義也。第二約法性融通門者。然此九世時。無別體。唯依緣起法上。假立此緣起法。復無自性。依真而立。是故緣起理事融通無礙。有其四重。一泯相俱盡。二相與兩存。三相隨互攝。四相是互即。初中以本從末。唯事而無理。以末歸本。反上可知。經雲。非劫入劫。劫入非劫。是此義也。二中全事之理非事。全理之事非理。故俱存而不雜也。經中諸劫相即。而不壞本劫者。是此義也。三中由隨事之理故。全一事能容一切也。由隨理之事故。一切事隨理入一中也。反上則是一入一切可知。四中由即理之事故。全一即一切也。由即事之理故。全一切即一也。是故唯理無可即入。唯事不可即入。要理事相從相即故。是故有即有入。時劫依此無礙法故。還同此法自在即入。餘義思之可解。   言故此經雲或以長劫入短劫等者。第三十三卷。不思議品文。   言又此經雲於一微塵中等者。亦第三十三卷不思議品終也。疏雲。初文現三世佛土。後文現能化所化佛事。此等約法是法性融通力。約智是如來自在力。良由此智達彼法故。無礙圓融。故能如是。此約果圓滿說。若菩薩分得。如維摩不思議解脫。皆此類也。 言又雲於微塵中建立三世等者。   九唯心迴轉善成門者。上來既雖明諸緣起體用重重即入及遍十世。具足顯現義。而未明此諸緣起唯如來藏自性清淨心。所變作。即藏心為自性。非心外境義門。今欲明此義。故第九此門來。是故綱目雲。約緣起自性。故有唯心門也。玄門雲。前諸義門等。並是如來藏性。清淨真心之所建立。若善若惡。隨心所轉故。雲迴轉善成。心外無別境。故言唯心。若順轉即名涅槃。故經雲心造諸如來。若逆轉即是生死。故雲三界虛妄唯一心作(云云)今此章家。釋此唯心。依諸聖教。說有多門。一相見俱存故。說唯識。謂通八識及諸心所。並所變相分。本影具足。由有支等薰習力故。反顯三界依正等報。如攝大乘及唯識等諸論廣說。二攝相歸見故。說唯識。謂五通八識王數差別。所變相分無別。種生能見識生。帶彼影起。如解深密經及唯識。觀所緣論具說斯義。三攝數歸王故。說唯識。謂亦通具八識心王。以彼心所依於心王無自體故。許彼亦是心所變故。如莊嚴論說。四以末歸本故。說唯識。謂七轉識。皆是本識差別功能。無別體。故楞伽雲。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種種識諸浪。騰躍而轉生。又雲。譬如巨海浪。無有若干相。諸識心如是異。亦不可得。解雲。既離水無別有浪。明離本識無別六七。廣如彼說。五攝相歸性故。說唯識。謂此八識皆無自體。唯是如來藏平等顯現。餘相皆盡。經雲。一切眾生。即涅槃相。不復更滅等。楞伽雲。不壞相有八。無相亦無相。如是等文。誠證非一。六轉真成事故。說唯識。謂如來藏。不守自性。隨緣顯現八識王數相見種現。故楞伽雲。如來藏。為無始惡習。所熏習故。名為識藏。密嚴經雲。佛說如來藏。以為阿賴耶。惡惠不能知藏即賴耶識。又雲。如來清淨藏無間。阿賴耶如金作指環展轉無差別。又勝鬘經。寶性論。起信論。皆說此義。誠證非一。七理事俱融故。說唯識。謂如來藏。舉體隨緣。成辨諸事。而其自性。本不生滅。即此理事混融無礙。是故一心二諦。皆無障礙。起信雲。依一心法。有二種門。一心真如門。二心生滅門。然此二門。皆名總攝一切法勝鬘經雲。自性清淨心。不染而染。難可了知。染而不染。亦難可了知。解雲。不染而染。明性淨隨染。舉體成俗。即生滅門也。染而不染。明即染常淨。本來真諦。即真如門也。此明即淨之染。不礙真而恆俗。即染之淨。不礙俗而恆真。是故不礙一心。雙存二諦。此中有味。深思當見。經雲。於諦常自二。於解常自一。論雲。智障極盲闇。謂真俗別執。皆此義也。八融事相入故。說唯識。謂由理性圓融無礙。以理成事。事亦鎔融。互不相礙。或一入一切。一切入一。無所障礙。上文雲。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等。捨那品雲。於此蓮華藏世界海之內。一一微塵中。見一切法界。又此品下雲。於一微塵中。現有三惡道天人阿修羅。各各受業報。如是等文。廣多無量。如上下經說。九全事相即故。說唯識。謂依理之事。事無別。事理既無此彼之異。令事亦一即一切。上經雲。知一。世界即是一切世界。知。一切世界即是一世界(云云)十帝網無礙故。說唯識。謂一中有一切。彼一切中一。復有一切。既一門中。如是重重。不可窮盡。餘一一門。皆各如是。思準可知。如因陀羅網重重影現。皆是一心識。如來藏。法性圓融故。令彼事相。如是無礙。廣如上下文說。上來十門唯識道理。於中初三門。約初教說。次四門約終教頓教說。後三門約圓中別教說。總具十門。約同教說。案雲。依如是唯識道理故。一切緣起。唯如來藏心所變作。離如來藏一心。外無別自性故。故雲唯心迴轉等也。   言但性起具德故等者。此通伏難。有人難雲。若一切緣起。唯心變作者。即同三乘。何三乘外。別立一乘。以三乘中說一切唯識故。今為通此難故。雲性起具德故異三乘耳。欲明三乘教。為破小乘等。心外實境。雖說相見俱存等一分少唯識。而未說理事俱融。圓滿大唯識故。又唯說生滅阿賴耶持一切法種故。一切諸法。從彼種生。未說不生不滅如來藏。性起心。舉體動而為成諸法故。彼諸緣起。非性起德。今一乘中。不破小乘。直對普機說理事俱融等。圓滿大唯識故。說如來藏性起舉體動而成諸法故。一切緣起。一念成性起德故。異三乘也。是故雲也。   言然一心亦具足十種德等者。第三十六卷。性起品雲。佛子雲何菩薩摩訶薩。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心。此菩薩摩訶薩。知心意識。非即如來。但知如來智無量故。心亦無量。佛子譬如虛空。悉為一切萬物所依。而彼虛空。無所依止。如來智慧。亦復如是。悉為一切世間智慧離世間智之所依止。而如來智無所依止。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最初勝行。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心。乃至復次佛子。如來智慧無所不至。何以故。無有眾生。無眾生身。如來智慧。不具足者。但眾生顛倒。不知如來智慧。遠離顛倒。起一切智無師智無礙智(如是廣說塵內經喻等)乃至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第十勝行。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心(恐繁不集疏說也)。   十託事顯法生解門者。上既雖明緣起無盡重重即入乃緣起自性。未明此諸緣起。即是法界法門。今欲明此義故。第十此門來也。是故疏雲。由此大緣起法即無礙法界法門故。有託事顯法門也。又雲。見此華葉。即是見於無盡法界。非是託此別有所表。下雲。此華綱等。從無生法忍所起等。綱目雲。約緣起相用。理現如事。故有託事顯法門也。玄門雲。此約智說。言託事者。如經舉金色世界之事。即顯始起於實際之法。一切幢一切蓋等事。是行體也。又如法界品雲。開樓觀門。相見彌勒菩薩。所行因事。至菩提道。以樓觀則菩提相。所以言顯法生解也。若大乘宗中所明。亦託事以顯法。即以異事顯於異理法。此中以事即法故。隨舉一事。攝法無盡。故不同大乘說也。   言如此經中說十種寶王雲等者。第三卷雲。一切如來。大眾海中。雨十種寶王雲。所謂勝金色幢寶王雲。乃至一切菩薩無量功德光明轉妙音寶王雲。疏雲。三雨寶謂是法門也。又雲。興十種一切妙莊嚴藏眾寶王雲。悉皆彌覆宛滿虛空。十種普莊嚴寶王雲。言乃至十種雜寶三世諸佛法身光明寶王雲。疏雲。妙寶是可貴義。雲是潤益。含雨義。齗齶義齗(牛斤反齒肉)齶(五各反。齒肉上下肉也)。   言普眼境界諦觀察餘時者。約此普眼境界。諦觀察彼餘三乘小乘教等義等。俱時在普賢解行見聞心中也。是故終南問答雲。問。諸教立位差別雲何。答。略依一乘普賢因果制位不同。有十七門。世間六道。即為六門。聲聞緣覺。復為二門。小乘中佛及初迴心小乘人佛。復為二門。此二佛。同依三十四心。依四禪等。發智得成佛。故十信以去。十地五。位位作佛。即為五門。為迴心聲聞。別乾惠等十地。復為一門。為直進菩薩。從初十信。修滿十地後。得作佛。成初一念正覺。復為一門。廣說如疏。本三乘小乘。准以可知。問。六道因果。本非聖位。因何攝在普賢門中。答。六道因果。是背聖法。普賢方便迴成變道行及逆行門。令諸有情方便依厭得解脫。故。此之謂也。又普眼境界一句。可屬上句。謂成一法界緣起具德門普眼境界。有人云。皆悉會融。成一法界緣起具德門。是普眼境界。諦觀察也。言餘時等者。除普眼觀察時。自餘觀時。但在解行見聞心中。准之。今此解不知其所以。今問彼雲。普眼觀餘觀時者。若是三乘。一乘餘故。三乘觀時。名為餘時。若不爾者。既除普眼。亦非三乘。河色人觀時。名為餘時耶。若是三乘人觀時者。何三乘觀時。在解行心中。以解行位。為普賢位故也。如是微尋。都無避走。是故不知其所以耳。   言應以六相方便而會通等者。初同時具足相應門。名為總相。餘九門為別相。九門同緣起故。名同相也。九互相望義各異故。為異相也。由九門而成初門故。名成相也。九門外無初門。是故名壞相也。   言又於其中諸餘法相者。且如心法。心數法。色法等諸法相。   言及問答除疑等者。且如瑜伽說異熟識受熏。起信論說真如受熏。如是相違事等。為問答除疑等。   言所說為方便等者。如設施三乘。為一乘方便等也。恐繁不集。尋彼可知。   言又此經雲於一世界中聞說一乘音等者。說一乘者。根本一乘。二三四等者。枝末三乘。是故雲本末分齊也。   六相圓融義第四者。上來既雖明一乘緣起無盡。而未明此之無盡緣起依何教說。今將明依六相方便教門。說此無盡緣起。是故第四此門來也。   言初列名者至不移動故者。地論雲。一切所說。十句中。皆有六種差別相門。此言說解釋應知。除事。事者謂陰界入等。六種相者。謂總相別相同相異相成相壞相。總相者是根本入別者釋餘九入。別依止本滿彼本故。同相者入故。異相者增相故。成相者略說故。壞相者廣說故。如世界成壞。一切十句中。隨義類知。法藏雲。除事謂陰界入等者。此辨定其義。謂約道理。說融通。非是陰等事相中辨。故除簡之。別依本者。明依總開別。滿彼本者。還能成總。謂要依本之別。方能滿本故也。增相者是前九入。漸增之相。以顯異也。緣成和合。略言標顯。緣散無作。廣辨因緣。如世界成壞者。舉喻以顯。謂如百億四天合成一娑婆界。略言據顯為成。若分別廣說。百億差別。合一娑婆。無所依住。故為壞。   遠公雲。義門不同。故有六種。此六皆是諸法體狀。目之為相。謂除事者。事相隔礙。不具六相。雲何不具。如五陰中色。非受想乃至非識。如是一切。以其別故。無有總相。無總相故。不得將別對總以說成之與壞。故曰不具。若就體性。一一陰中。悉具六相。界入亦爾。汎就諸法。解釋六相。事法雖別。理義齊通。今且就色。辨釋六相。餘類可知。如一色同體。具有苦無常等一切諸義。以是諸義。集成一色。隨義別分。色有無量。謂無常色。苦色。空色。無我色等。種種差別。論其總也。總外無別。謂其別也。別外無總。總為一色。名為總相。別為多色。說為別相。別中就彼無常等上。皆有色義。名曰同相。色義雖同。而無常等差別。名為異相。成壞兩門。約就同異。釋成前二。以彼異相苦無常等體不相離。是故隨彼差別多色。得攝為一。故稱為成。以彼異相苦無常等義不同故。故一色隨之。分為多色。故名為壞。非滅壞矣。持實而言。前之四門。顯法義足。以後二門。約異顯同。成前總別。有六相。就色既爾。今色無常說六亦然。如說無常。以之為總。隨法別分。無常眾多。謂色無常苦無常等。名之為別。就別之中苦等法上。皆有無常。故名為同。無常雖同。苦等各別。稱之為異。以彼異相體不相離。是故隨彼差別無常。得攝以為一無常門。故名為成。異體別故。一無常門。隨之分多。是故名壞。如色無常。六門既然。自餘同體。恆沙等法。一一皆爾。色體既然。一切諸法乃至涅槃類同皆爾。   元曉雲。今就十佛。顯此六相。言總相者。謂初一佛無佛不攝故。二別相者。謂後九佛於一開九故。三同相者十皆離著故。四異相者。五對各別故。五成相者。攬九成一。一佛圓滿故。六壞相者。分一作九。九外無一故。此中總別二相。標其法界緣起道理。以其別緣。而起總德。以其總緣。起別德也。所有十句。皆如是故。同異二相。明其緣起相應道理。以別無同相不成總故。同無異相不成滿故。以九別中有同異相。乃得相應成一總滿。成壞二相。顯此緣起離邊道理。以理成故非無。壞故非有。若但成非壞。墮增益邊。唯壞無成。墮損減邊。今有成壞故離二邊。二邊離故。即是中道。有成有壞。亦非一中。是謂甚深緣起道理。論雲。如世界成壞者。以易顯難。如三千界成一世界。即成即壞。易可了故。十句成壞。准此可解。又說。此句舉事喻理。謂如世界成時。風輪等法。次第聚集。則有世界。世界壞時。山海等物。次第散滅。則無世界。十句總別。其義相似。攬別成總。似世界成。不可說無。散總作別。似世界壞。不可說有。但世界成壞。是事成壞故。成時非壞。壞時非成。十句成壞。是理成壞故。成即是壞。壞即是成故。是離邊甚深道理。但取少分相似為喻。如說十佛有六種相。一切十句。皆亦如是。惇法師雲。通則法界緣起為體。別則總相以中道為體。別相以二諦為體。同相以如如為體。異相以萬法為體。成相以緣集為體。壞相以緣起為體。   言第二教意至華嚴經說者。若依經疏。此門次有三門。是故疏雲。釋此六相義。作六門。一明教興意。謂破定執。是以顯緣起圓融之法。此理現前一切惑障。一滅一切滅。行位一成一切成等(此即是第二門)二種類者。不自不他生等四句。及不有不無等四句。並不生等八不。十不等皆悉會事入理。是此流類但彼等入理。以順一寂。今此入理圓融。彼事使相即相入。成普賢法。有斯左右耳。三明所出者。此文出在下經第四大願中。經家自說。非是論主率章而作。四明建立者。何故唯六。不多不少者。謂汎論緣起法。要有三門。一末依於本有起不起。二彼所起末。既帶於本。是故相望。有同有異。三彼帶本之末。既為本收。是故當體。有存有壞。若不具此三。不成緣起。三中各二故。但唯六(以上三門此章無也)五問答抉擇者。有二。初逆。謂非總非別等。各各互相形奪。諸相皆盡故也。二順。謂亦總亦別等。各各順。相成就等。思准作之(此即是第三門)六釋文門(亦此章無)。   華嚴五教章中卷指事(末) 華嚴五教章下卷指事本    日本國東大寺沙門壽靈述   華嚴經中一乘五教分齊義者。上中二卷。雲華嚴一乘教分記。若爾。雲何一部題目。上下相違。解雲。上中卷。雲華嚴。謂華嚴經中也。即是影似孔目題雲華嚴經內。然略約故。直雲華嚴。教謂五教。分謂分齊。爾乃上中存略。下卷存廣。廣略雖別。共不相違。問雖知廣略別不相違。未知何勝。答未知勝不。然若隨多。而為勝。華嚴一乘教分記。是以為勝。以上中二卷共同為目故。又略文含義故。凡諸書題目。略文含義故。又初首故。凡諸造書人。最初為好。故或書初好終謬故也。唯識基師疏。准之可思。   言第十諸教所詮差別者。上將開釋迦佛海印三昧一乘教義。略作十門中。九門者。上中卷已說訖也。今此下卷。將釋其第十門。是故雲第十等。然上來多分約理淺深。明教類五種差別訖。自下約所詮法義五種之差別。明能詮教五種差別。是故次此門來。   言略舉十門至差別非一者。略舉十門所詮義五種差別。故顯彼能詮教類差別五種非一。   言餘如別說者。此指嚴法師問答等也。彼建立五十要問答。以顯一乘文義故。   言一所依心識至十佛身開合者。夫一切世間。出世間法。皆用心為所依。是故論雲。所言法者。謂眾生心。是心則攝一切世間法。出世間法。是故最初立心識所依門。夫證得菩提。必由佛性。若無佛性。由何得果。是故次明佛種性。既雖知由種性得佛果。若不知修行道位者。向何道位。發心修行。是故次明行位分齊。既雖知修行道位而若不知彼行位時分。何備資糧。發趣大道。知道遠近。備資糧。是故次明修行時分。既雖知行位時分。若不知彼所依之身。由何依身。到大菩提。是故次有修行之身。既雖知修行所依之身。而若不知道位之賊害。何除害煩惱大賊。證得大菩提果。是故次有斷惑分齊既雖知斷煩惱。到大果。若不知會三歸一平等圓因。而由何證得平等滿果。是故次有二乘迴心。上來已說因行。自下三門顯其果德。既雖知因行。若不知因之所感果。由何修因。是故次因顯其果德。然萬行因。所感依正二報中。正報為主。是故初明正報佛果義相。既明能依正報化主義相。故次必可明所依依報攝化分齊。是故次明攝化分齊。既雖知依正二報。而未知佛身一多開合。是故次明佛身開合。然夫義海雖無盡。依一周圓數。且舉此十義。顯五教分齊。餘義准之。   ○第一心識差別者。約心識所詮義五種差別。明能詮教五種差別。   言但有六識至如小論說者。俱捨論第四雲。頌曰。心意識體一。論雲。集起故名心。思量故名意。了別故名識。復有釋言。淨不淨界種種差別。故名為心。即此為他作所依止。故名為意。作能依止。故名為識。故心意識三名所詮義。雖有異而體是一。遠雲。若依毘曇。就一事識。隨義分三。五義別之。所謂名。義。業。世施設。名者。名心名意名識。義者。集起是其心義。思量是意義。了別是識義。業者。論言。遠知是心。謂知未來。未來之法。未曾現起。與我身居。故說為遠。前知是意。續知是識。世者。論言。未來說心。過去說意。現在說識。言施設者。界施設心。入施設意。陰施設識。   言於阿賴耶至增一經說者。無性攝論第二雲。復次聲聞乘中。亦以異門密意。已說阿賴耶識。有彼增一阿笈摩說。世間眾生。愛阿賴耶樂阿賴耶。欣阿賴耶。喜阿賴耶。釋論雲。是說一切有部中說。愛阿賴耶者。此句總說。貪著阿賴耶識。樂阿賴耶者。樂現在世阿賴耶識。欣阿賴耶者。欣過去世已生阿賴耶識。喜阿賴耶識者。喜未來世當生阿賴耶識。又梁攝論第一雲。論曰。如增一阿含經言。於世間。喜樂阿梨耶。愛阿梨耶。習阿梨耶。著阿梨耶。釋曰。初句略說根本。後次三句。約現在過去未來。更廣釋之。著阿梨耶者。約現在世。習阿梨耶者。約過去世。愛阿梨耶者約未來世(又出唯識論第三卷也)。   言若依始教至生滅之義者。若約理實。阿賴耶識。不生滅與生滅。和合成故。具足不生滅與生滅二義。然始教中。權為引生機。唯說一分生滅義。而未說不生滅義。是故雲但得一分等。如下終教說。准之可知。   言以於真理至不作諸法者。若約理實。於真理中。具足不變隨緣二義。是故隨緣作諸法。即成無常。然始教中。唯說不變凝然常一分。未說隨緣無常義故。是故雲但說凝然等也。   言故就緣起至建立賴耶者。此結成上。謂事不徹理。理不融事故。是故但約生滅事中。建立賴耶。   言從業等種辨體而生者。上明所生果法。此明能生種子。謂阿賴耶識能生種子。有其二種。一根本無明。熏動真如。成阿賴耶識。二七轉識。附阿賴耶。熏業種故。從此種子。生阿賴耶識。今始教中。唯說業種所生一分賴耶。未說無明所動阿賴。是故元曉雲。問如瑜伽論等。說阿賴耶識是異熟識一向生滅。何以故。此論乃說此識俱含二義。答各有所述。不相違背。何者。此微細心。略有二義。若其為業煩惱所感義邊辨此。令有一向生滅。若論根本無明所動義邊。熏靜令動。動靜一體。彼新論等。依深密經。為除是一是常之見。約業煩惱所感義門故。說此識一向生滅。心心數法。差別而轉。今此論者。依楞伽經。為治真俗別體之執。就其無明所動義門故。說不生滅與生滅和合不異。然此無明所動之相。亦即為彼業惑所感故。二意雖異。識體無二也。是故雲從業等也。   言異熟報識為諸法依者。瑜伽深密經雲。復次廣惠。阿陀那識。為依止。為建立故。六識身轉等(云云)唯識論等三雲。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此第八識。自性微細。故以作用。而顯示之。頌中初半顯第八識為因緣用。後半顯與流轉還滅作依持用(云云)廣如論說。今明此義。是故雲諸法依也。   言漸漸引向至悉皆即空者。上明緣生假有之俗諦。自下明漸引向緣生即空真理。是故雲方便漸等。   言如解深密經至祕密善巧者。解深密第一雲。廣惠。若諸菩薩。於內各別。如實不見阿陀那。不見阿陀那識。不見阿賴耶。不見阿賴耶識。不見積集。不見心。不見眼色及眼識。乃至不見意法及意識。是見名勝義善巧菩薩如來施設彼。為勝義善巧菩薩。乃至如來齊此施設彼。為於心意識一切祕密善巧菩薩。測疏雲。此正明地上。是佛所說。於中有二。初約第八三名。辨如實知。後約十八界。明如實知。初中真諦記雲。菩薩若如此前來。見識色等。此依俗解。佛不記說此人解心意識祕密義。由如實。不見前來所明識義。佛方記說此人解心意識祕密義。此明識虛妄無所有即真。由達本祕密。於虛妄之末。方始明瞭也。又解雲。於內各別者。內謂真如。諸法自體。故名為內。各別者。隨詮顯真。名為各別。不見阿陀那等者。如實不見阿陀那用。如實不見阿陀那體。賴耶及心體用差別。准此應知。不見色下。後明不見十八界故。名善巧菩薩(廣如疏說)曉法師雲。於內各別如實不見阿陀那等者。於內定心各別所詮之門。通達諸識。離言說性。不取隨言所詮之義。故於一切。皆言不見。問驗瑜伽論並深密經。皆雲於內各別不見阿賴耶等(云云)今章家。言於內於外不見藏住不見熏習者。此何處文。蓋有本文。答曰。有也。是故梁論第一。引深密經雲。廣惠諸菩薩。由如實不見本識及阿陀那識等。於內於外。不見藏住。不見生及長。不見眼及眼識。乃至諸佛如來如理如量。由此義。記諸菩薩能通達意識心祕密義。彼論疏雲。菩薩若如此。前來見識色等。此依俗解。佛不記說此人解心意識祕密義。田如實不見前來所明識義。佛方記說此人解心意識祕密義此明識虛妄無所有即真。由達本祕密。於虛妄之末。方始明瞭也。又嚴法師問答雲。問於諸教內。建立意識差別雲何。答若依小乘。但有六識。義分心意識。餘如小論釋。依三乘教。初教文中。立有異熟。賴耶受熏成種。所以知之。故無性攝論雲。今立異熟賴耶。此亦無傷。既知。無傷故。知亦權立為迴心聲聞未達法空。權舉異熟相。漸引小乘變易生死。漸向細滅。實即不然。若據實理。一切緣起。不離法界。所成理事。是法界能。由如金器離金無器。是金之能。言勳果報者。據位而說。此可思簡。故起信雲。真如熏無明。無明熏真如。此意向實也。義若如此。何故瑜伽論。異熟受熏。為愚者說。於內於外。無有熏習。即不見藏住。能如是知者。是名菩薩摩訶薩。起信即熏真如。因何辨成熏習。今會此意。瑜伽為對聲聞。先識異熟。後知無生。順觀行故。今起信論。為直進菩薩。識勝起相。即會無生。故作別說。廣如彼說(今此心識所依門者述彼義可知也)。   言瑜伽中亦同此說者。第七十六卷。深密經文。亦同之也。問經及論。共雲於內各別。何章家雲於內於外。又經及論。共善巧菩薩。雲何亦云菩薩摩訶薩。答此並釋成。非相違也。答前問雲。於如理智所觀真如內境。不見藏住等故。是故雲於內。於如量智所觀俗事外境。不見藏住等故。故雲於外。由如理智內證真如。後如量智外證俗事如幻故也。是故梁論雲。諸佛如來。如理如量。由此義。記諸菩薩能通達意識心祕密義。疏雲。此明識虛妄無所有即真。由達本祕密。於虛妄之末。方始明瞭也。此之謂也。有人云。六根六塵。如次內外。此說不安。違上釋故。准上可知。答後問雲。若諸菩薩。於無我法。善巧通達信解者。名菩薩摩訶薩。是故大般若經第五百七十七。能斷金剛分雲。善現佛土功德莊嚴佛土。功德莊嚴者。如來說非莊嚴。是故如來。說名佛土功德莊嚴佛土功德莊嚴。善現若諸菩薩。於無我法無我法。深信解者。如來應正等覺。說為菩薩摩訶薩。又第三百三十八卷。巧方便品雲。雲何菩薩摩訶薩。共住耶。又梁攝論雲。經言。是菩薩實有菩薩。釋曰。由說實有顯有菩薩。以真如空為體。此之謂也。   言論雲不生不滅至阿梨耶識者。此起信論文也。藏記雲。如來藏清淨心。動作生滅。不相離故。雲和合。非謂別有生滅來與真合。謂生滅之心。心之生滅。無二相故。心之生滅。因無明成。生滅之心。從本覺起。而無二體。不相捨離。故雲和合。故下雲。如大海水。因風波動水相風相。不相捨離。乃至廣說。此中水之動。是風相。動之濕。是水相。以水舉體動。故水不離於風相。無動而非濕。故動不離於水相。心亦如是。不生滅心。舉體動故。心不離生滅之相。生滅之相。無非真。故生滅不離於心相。如是不離。名為和合。此是不生滅心。與生滅合。以是隨緣門故。非生滅與不生滅合。以此非是向本真如門故。非一非異者。真心全體動故。心與生滅非異。而恆不變真性。故與生滅不一。依楞伽經。以七識染法。為生滅。以如來藏淨法。為不生滅。以此二和合。為阿梨耶識。以和合故。非一非異(非異門有三種。非一門有一種。如彼廣說)。   言以許真如至業等生故者。此釋成上論意。謂終教中。以許真如隨無明熏。舉體動而成賴耶不同前教業等生故。   言是故楞伽至名為識藏者。四卷經文。元曉起信別記。引此文雲。其無明住地。與七識俱。當知。無明住地。非七識攝。亦非為彼所熏種子。根本無明。親依識體。而有故。心體為此無明。所熏動。作生滅相故。   言又雲如來藏受苦樂等者。四卷經雲。大惠。七識不流轉。不受苦樂。非涅槃因。如來藏者。受苦樂。與因俱若生若滅。元曉師別記。引此文雲。猶海水之動。說名為波。波無自體。故無波之動。水有體。故有水之動。如來藏與七識亦如是。准之可知。   言又雲如來至無明七識俱者。入楞伽第七卷雲。阿梨耶識者。名如來藏。而與無明七識共俱。如大海波。乃至廣說。元曉雲。此明藏識動而常靜。   言阿梨耶識名如來藏者。如論說雲。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為阿梨耶識。此識正是如來藏體。故名如來藏也。而與無明七識共俱者。欲明藏識之海。與無明共不相離故。隨無明風。起七識浪。是故亦與七識浪俱故言與無明共與七識俱。此中言無明住地者。是生死本。最極微細。在梨耶識。不通七識。藏心如海。七識如波。非心海靜。識波獨動。故言如大海波等(云云)。   言又起信論雲等者。若具可雲。論雲。如是眾生。自性清淨心。因無明風動。心與無明俱無形相。不相捨離。而心非動性(廣如疏說恐繁不集)案雲。由上經論。明知。真如隨無明熏。舉體動而成阿賴識。非同前教業等生也。   言不染而染者等者。如彼經雲。彼自性清淨心。難可了知。   言染而不染者等者。如彼經雲。彼心為煩惱所染。亦難了知。   言如十地經雲三界虛妄唯一心者。地論第八第六地雲。經曰。是菩薩。作是念。三界虛妄但是一心作。   言攝論等約始教釋等者。攝大乘論中卷雲。此中何者。依他起相。謂阿賴耶識。為種子。虛妄分別所攝諸識。乃至廣說十一識等。又雲。其有未得真智覺者。於唯識中。雲何比知。由教及理。應可比知。此中教者。如十地經薄伽梵說。如三界皆唯虛妄有心等(廣說唯識)言十地論約終教釋為第一義真心也者。第八卷。釋前經雲。論曰。但是一心作者。一切三界。唯心轉故。雲何世諦差別隨順。觀世諦。即入第一義諦。法藏疏雲。今釋此義。依諸聖教說。有多門。一相見俱存故說唯識。乃至十帝網無礙故說唯識。於中初三門約初教說。次四門約終教頓教說。後三門約圓中別教說。總具十門。約同教說。具如上引。恐繁不集。   言又如達磨至識如是等者。無性攝論第一卷雲。謂薄伽梵。於阿毘達磨大乘經伽陀中說。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釋曰。此引阿笈摩。證阿賴耶識。名所知依。無始時來者。初際無故。界者因也。即種子也。是誰因種。謂一切法。此唯雜染。非是清淨故。後當言多聞熏習所依。非阿賴耶識所攝。乃至廣說言等者。等唯識論等。   言寶性論約至乃至廣說者。第四卷雲。經中偈言。無始世來。性作諸法依止。依性有諸道及證涅槃果。此偈明何義。無始世來性者。如經說言。諸佛如來。依如來藏。說諸眾生無始本際。不可得知故。所言性者。如聖者勝鬘經雲。世尊如來說。如來藏者。是法界藏。出世間法身藏。出世間上藏。自性清淨法身藏。自性清淨如來藏故。作諸法依止者。如聖者勝鬘經言。世尊。是故如來藏。是依。是持。是任持。是建立。世尊。不離。不離智。不斷。不脫。不異。無為不思議佛法。世尊。亦有斷脫異外。離。離智。有為法。亦緣。亦持。亦任侍。亦建立。依如來藏故。依性有諸道者。如聖者勝鬘經言。世尊生死者。依如來藏。世尊有如來藏故。說生死。是名善說故。及證涅槃果者。如聖者勝鬘經言。世尊依如來藏故。有生死。依如來藏故。證涅槃。案雲。今此性者。謂如來藏性者。略取所言性者乃至如來藏故文。依此有諸趣等者。超作諸法依止者等一段文。取依性有諸道者等文。   言如維摩經至是此門也者。問既三十二菩薩所說不二者。為終教不二也。淨名不二。為頓教不二也。若爾文殊所說不二。是何教不二耶。答文殊不二。亦終教攝。今略不說。是故上卷雲。或有眾生。於漸教中。根不定故。堪入頓教。即便定者。即見初示言說之教猶非究竟。後顯絕言之教。方為究竟。如維摩經中。初三十二菩薩及文殊等所說不二。並在言中。後維摩所顯絕言之教。以為究竟者是。   言如離世間品及第八地說者。第四十一卷離世間品雲。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心。何等為十。所謂大地等心。持一切眾生諸善根故。乃至虛空等心。一切眾生。無能量故。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十種心。   言第九地說者。第二十七卷雲。知眾生諸心差別相。莊飾世心相。速轉心相。壞不壞心相。無形心相。無邊自在心相。清淨差別心相。垢無垢心相。縛解心相。諂曲質直心相。隨道心相。皆如實知。疏雲。先一句總。次九句別(云云)。   言如性起品說者。第三十六卷雲。佛子。雲何菩薩摩訶薩。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心。此菩薩摩訶薩。知心意識非即如來。但知如來智無量故。心亦無量。乃至是為菩薩摩訶薩最初勝行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心。乃至復次佛子。如來智惠。無處不至(如是廣說塵內經卷等也)乃至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第十勝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心。   言一約法通收者。由如來藏。阿賴識一心法。通收真義門故。五教隨機。各說一義。   言一攝義後名門等者。小乘中。唯說阿賴名。未說其義。攝義從名故。   言二攝理從事門等者。初教中。唯說生滅事阿賴識。未說不生滅理阿賴耶識。攝理從事故。   言三理事無礙門等者。終教中具說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事理無礙阿賴識故。   四事盡理顯門者。謂頓教中心識差別事盡。平等真理顯故。   言其餘義門如唯識章記者。法藏師經疏雲。依十地品三界虛妄唯一心文。釋十種唯識義。今指彼處。是故雲如唯識章。恐繁不集。   言第二明種姓差別者。上依所依心識差別。明五教差別分齊已。今依能依佛種姓。明五教之分齊。是故第二種姓門來。   言若依小乘至昇進不動者。俱捨第二十五卷雲。論曰。於契經中。說阿羅漢。由種姓異故。有六種。一者退法。二者思法。三者護法。四者安住法。五堪達法。六不動法。乃至言退法者。謂遇少緣。便退所得。非思法等。言思法者。謂懼退失。恆思自害。言護法者。謂於所得。喜自防護。安住法者。離退緣。雖不自防。亦能不退。離勝加行。亦不增進。堪達法者。彼性堪能。好修練根。速達不動。不動法者。彼必無退。若依大乘。如顯揚論等說。恐繁不集。   言故顯揚論至乃至廣說者。第二十卷雲。問雲何種姓差別。五種道理。答一切界差別。可得故。無根有情。不應理故。同類譬喻。不應理故。異類譬喻。不應理故。唯現在世。非般涅槃法。不應理故。雲何一切界差別可得故。謂佛所說諸有情界。有種種。非一有情界。有下劣勝妙有情界。有聲聞乘等般涅槃種姓有情界。有不般涅槃種姓有情界。雲何無根有情。不應理故。謂不可說由此道理亦應得有無根有情。何以故。以無根者。如外地等。非有情故。雲何同類譬喻不應理故。謂不應言如剎帝利。非剎帝利等種類可轉及那落迦。非那落迦等趣性可轉。如是般涅槃。不般涅槃種姓。亦應可轉。何以故。剎帝利等及那落迦等。具足一切種類界姓及諸趣界性故。般涅槃不般涅槃二種種姓。更互相違故。彼若無有諸界性者。彼應畢竟不可迴轉。是故同類譬喻。不應道理。雲何異類譬喻不應理故。謂不可說如於彼彼地方所或先有彼彼金銀銅鐵監等物類種姓。後便無有。或先無後有。如是般涅槃法性。亦應先有後無。先無後有。何以故。若有此理。順解脫分。應空無果。是故異類譬喻。亦不應理。雲何唯現在世非般涅槃法不應理故。謂不應言於現在生雖非般涅槃法於後生中後可轉為般涅槃法。何以故。無般涅槃種姓法故。又若於此生。先已積集順解脫分善根。何故。不名般涅槃法。若於此生。都未積集順解脫分善根。雲何後生能般涅槃。是故定有非般涅槃種姓有情。   言如瑜伽論雲至善根所得者。第三十五卷。種姓品雲。雲何種姓。謂略有二種。一本姓住種姓。二習所成種姓。本姓住種姓者。謂諸菩薩。六處殊勝。有如是相。從無始世。展轉傳來。法爾所得。是名本姓住種姓。習所成種姓者。謂先串習善根所得。是名習所成種姓。此中義意。二種皆取。   言故梁攝論至以此為因者。第三卷雲。由本識功能漸減。聞熏習等次第漸增。捨凡夫依。作聖人依。聖人依者。聞熏習與解性和合。以此為依。一切聖道。皆依此生。   言然瑜伽既雲具種姓者方能發心者。第三十五卷發心品雲。雲何四因。謂諸菩薩。種姓具足。是名第一初發心因(今得意引文耳)。   言問此二種姓與仁王及本業經中六種姓等者。仁王經上卷。說三種姓。一習種姓。二姓種姓。三道種姓。本業經上卷。說六種姓。所謂習種姓。性種姓。道種姓。聖種姓。等覺姓。妙覺姓。案雲。今取二經初之二姓。對論二性。問其差別。元曉師。釋仁王三性雲。習種姓者。前十千劫。修習信心。信心成就。得佛種姓。從因立名。名習種姓。是在十解。性種姓者。得法空觀。法性現心。現心之性。為行所依。從本立目。名性種姓。正在十行。道種姓者。觀平等空。成平等道。道所依性。名道種姓。此從能依。以立名也。在十回向。此三通名為種姓者。如來種姓故。名種姓。所以然者。是佛種類。如來體性。以之故。名如來種性。此三位中。已得如來種姓法身。故立種性。不同瑜伽地持所說。二種種子。名二種姓。彼與果德為本性義。位在未得發心之已前。又釋本業六種姓雲。六種種姓。即是一心。是心隱時。名如來藏。是心顯時。說名法身。如是法身。為種姓體。即是三世諸佛種姓。五位菩薩隨分得顯。是六通名為種姓者。種是種類義。性是體性義。是佛種類。是佛體性故。名種姓。通名如是。次釋別名。於十千劫。修習信心。信心成就。方得種姓。故於十住。名習種姓。十行位中。久習成性。成性之行。轉順種姓。從行自性。名性種姓。此二種性。不同瑜伽地持所說二種種性。不可相濫。十回向中。得平等空。成平等道。故名道種性。十地位中。證見種性。斷凡夫性。故名聖種性。無垢地中行。過十地。解與佛同。故名等覺性。如來地中。始離一切粗重。照窮一地境界。故名妙覺性。此六皆是從行立名(云云)案雲。章家之意。如章可知。   言得位以去是第二住故者。此菩薩十三住中。第二勝解行住也。俗明得位以去名勝解行住。不名種性住。故從愚位。至堪住位以來中住。修串習行。成種姓。故名種性住。是故基師唯識疏第九雲。十三住者。一種性住。是此所言本姓住種姓。未入僧祇。四十七說。謂諸菩薩。性自仁賢。性自成就菩薩功德菩薩所應眾多善法。於彼現行。亦有顯現。由性仁賢。通達方便。令於善轉。非由思釋有所制約。有所防護。住此住中。住持一切佛法種子。於自體中。已具足有一切佛法一切種子。性不能起上煩惱纏。造無間業。或斷善根。廣如種姓品說。雲何菩薩勝解行住。謂諸菩薩。從初發心。乃至未得清淨意樂。所有一切菩薩行。皆此住攝。乃至廣說。此之謂也。   言故智論雲暖頂忍等者。   言善戒經雲至名第二行者。第八卷雲。聲聞亦有十二種行。有聲聞性。是名初行。若得世間第一法。名第二行。得苦法忍。名第三行。得四信戒得清淨。名第四行。若如戒住法得增長。名第五行。若觀四諦。名第六第七第八行。修集無相三昧。名第九行。是足成就三昧故。名第十行。獲得解脫。名十一行。阿羅漢果。名十二行。案雲。既得世第一法。是名第二行。故知。前三善根。屬種姓住。世第一法。非屬種姓。   言若依俱捨至有涅槃法者。第十八卷雲。順解脫分者。謂定能感涅槃果善。此善生已。令彼有情。名為身中有涅槃法。若有聞說生死有過。諸法無我。涅槃有德。身毛為豎。悲泣墮淚。當知。彼已植順解脫分善。如見得雨場有可生知其穴中先有種子。順抉擇分者。謂近能感聖道果善。即暖等四。案雲。若依此論。其三善根。不屬種姓。唯三方便。屬種姓住。   言獨覺准知者。此非論文。此章家意。謂獨覺種姓位。准聲聞位可知。   言以分位差別故者。愚位未習故。不成種姓也。位至堪任。習故成性。是故有性。由此即分有性無性二位差別。   言如涅槃雲至無佛性也者。第十一卷現病品雲。迦葉世有三人。其病難治。一謗大乘。二五逆罪。三一闡提。如是三病。世中極重。悉非聲聞緣覺之所能治。善男子。譬如有病必難治。若有瞻病隨意醫藥。若無瞻病隨意醫藥。如是之病。定不可治。當知。是人必在不疑。   言善男子一至乃至廣說者。第二十六卷。高貴德王品雲。如我先說。若遇善友諸佛菩薩。聞說深法。若不值遇。俱不能發。是義雲何。善男子。一闡提輩。若遇善友諸佛菩薩。聞說深法。及以不遇。俱不得離一闡提心。何以故。斷善法故。一闡提輩。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者何。若能發於菩提之心。則不復名一闡提也。善男子。以何緣故。說一闡提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闡提輩。實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命盡者。雖遇良醫好藥瞻病。不能得差。何以故。命盡故。太賢師雲。經如我上說。至以命盡故。述曰。釋第二難。謂一闡提。捨闡提心。方得成佛。不捨不得。以何因緣故。汝德王。說一闡提得大菩提耶。一闡提位。實不得也。由此文知。此第二病遇。有行性。案雲。德王。舉六難難如來。如來釋彼六難中。此段釋第二難也。問何第二難相。答德王難世尊雲。世尊若遇善友諸佛菩薩。聞說妙法。及以不遇。悉不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當知。是義亦復不然。何以故。是之人。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一闡提輩。以佛性故。若聞不聞。悉亦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前釋難中。或經本雲一闡提輩亦得。或經本。雲一闡提輩不得。讀者可知。然章家意。引亦得本。又太賢師。亦似釋亦得經本也)言當知此中至不相由也者。言一闡提不得菩提者。愚位未習時。不成種姓故。不得菩提也。修串習行。到發心位。成種姓故。得菩提也。此二位各別。恆不相由。故有性與無性。恆分不同耳。   言故智論雲至自真性故者。   言如經說言至悉有佛性者。涅槃經第二十七卷雲。善男子。譬如有人家有乳酪。有人問言。汝有蘇耶。答言。我有酪。實非蘇。以巧方便。定當得故故言有蘇。眾生亦爾。悉皆有心。凡有心者。定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是義故。我當宣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疏雲。乳酪是蘇因。以巧方便。定當得故者。即有因定有果義也。心是佛因。若修道者。定成佛果。是知。有心定有佛果。一切眾生。有心既同。故知。當成是等。遇緣不同。修道異故。所以前後有別。   言故寶性論至清淨性故者。第三卷雲。向說一闡提常不入涅槃無涅槃性者。此義雲何。為欲示現謗大乘因故。此明何義。為欲迴轉誹謗大乘心。不求大乘心故。依無量時故。如是說。以彼實有清淨性故。不得說言彼常畢竟。無清淨性。   言又佛性論至離有離無故者。第一卷破小乘品文。如所引文。但於長夜時者。論雲於長時中。又若不得涅槃者。論雲若永不得般涅槃者。   言三者失同至無性義生者。此前引文。次上文也。又如所引文。此文中。廣說小乘無性執。尋之可知。   言故佛性論至後不相違者。論雲。復有經。說闡提眾生決定無般涅槃性。若爾。二經便自相違。會此二說。一了。二不了。故不相違。故言有性者。是名了說。言無性者。是不了說故(何故二字論文無也)。   言解雲若小乘至皆不說有者。佛性論雲。問小乘中。若從分別部。則不信有無性眾生。若薩婆多等部說。則不信皆有佛性。故明有佛性者。如何今雲餘一切人皆不說有。答今約薩婆多等多部說耳。   言是故經雲至眾生界減者。是亦不增不減經文。此文次即雲。舍利弗如來在世。我諸弟子。不起此見。若我滅後。過五百歲。多有眾生。愚無智慧。於佛法中。雖除鬚髮。服三法衣。現沙門像。然其內無沙門德行。乃至如是等人。起增減見。何以故。此諸眾生。以依如來不了義經。無慧眼故。乃至廣說。   言又文殊般若至不可得故者。   言梁攝論說為梨耶中解性者。第三卷雲。聞熏習與解性和合。一切聖道。皆依此生。具如前引。   言起信論說梨耶二義中本覺是也者。論雲。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為阿梨耶識。此識有二種義。能攝一切法。生一切法。雲何為二。一者覺義。二者不覺義。   言又彼論中至為淨法因者。亦起信論文也。是故論雲。自體相熏習者。從無始世來。具無漏法。用熏習者。備有不思議業。作境界之性。依此二義。恆常熏習。以有熏習力故。能令眾生厭生死苦樂求涅槃。自信己身。有真如法發心修行。   言又寶性論雲至諸法體故者。第三卷文。如所引文。及彼真如性者。牒偈文也。   言此與瑜伽所說名同者。第三十五種姓品雲。本性住種姓者。謂諸菩薩。六處殊勝。有如是相。從無始世。展轉傳來。法爾所得。是名本姓住種姓。案雲。寶性論雲。六根與瑜伽論雲六處。二名同也。義異如文。   言故地持雲至此之謂也者。第一卷雲。是菩薩種姓粗相。我已略說。諸餘實義。唯佛世尊。能決定知。又瑜伽雲。應知。是名能此菩薩種姓粗相。決定實義。唯佛世尊。究竟現見。案雲。已略說粗相。以其實義推於世尊。不宣說故。由此明知。非究竟種。   言寶性論中至明性種姓者。論雲。六根如是。從無始來。畢竟究竟。諸法體故。案雲。以究竟諸法體故。明知究竟種姓也。   言是故佛性至名為道諦者。第三卷文。如所引文。   言又涅槃經至名為智慧者。第二十七卷雲。善男子。佛性者。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智慧。所言空者。不見空與不空。智者。見空及與不空。又雲。十二因緣。名為佛性。佛性者。即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中道。中道者。即名為佛。佛者名為涅槃。   言故攝論雲至界所流等者。梁論第三卷雲。是聞熏習。從最清淨法界流出故。不入本識性攝。此顯法身為聞熏習因。案雲。此文證成習種性亦是從真如所成也。   言又起信中至為外熏緣者。論雲。真如熏習義有二種。雲何為二。一者自體相熏習。二者用熏習。自體相熏習者。從無始世來。具無漏法。用熏習者。備有不思議業。作境界之性。依此二義。恆常熏習。以有熏習力故。能令眾生厭生死苦樂求涅槃。自信己身有真如法。發心修行。疏雲。言從無始乃不思業者。不空本覺。名無漏法。此法冥熏眾生。非物能了。故雲不思業也。此中業者。是冥熏作用也。作境界性者。明非直熏彼妄心令其厭求成能觀智亦乃與其觀智作所觀境界也。具如疏說。用熏習者。即是眾生外緣之力。如是外緣。有無量義。略說二種。雲何為二。一者差別緣。二者平等緣。差別緣者。此人依於諸佛菩薩等。從初發意。始求道時。乃至得佛。於中若見若念。或為眷屬父母諸親。或為給使。或為知友。或為怨家。或起四攝。乃至一切所作無量行緣。以起大悲熏習之力能令眾生。增長善根。若見若聞得利益故。乃至平等緣者。一切諸佛菩薩。皆願度脫一切眾生。自然熏習。常恆不捨。以同體智力故。隨應見聞。而現作業。所謂眾生。依於三昧。乃得平等見諸佛故。疏雲。言差別緣者。為於凡少事識熏習。而作緣。謂現形不同。故雲也。亦可與差別機為緣故也。謂三賢以上乃至諸佛。能作此緣。言平等緣者。為諸菩薩業識熏習。而作於緣。謂唯現佛身。平等無二故。雲也。亦可與平等心機為緣故也。謂初地以上乃至諸佛。要依同體智力。能作此緣。   言以與無明染法至內外說熏者。此有二意。一釋成上句。謂直約如體。雖無熏習。而與無明和合。為習氣海。故能內熏妄心。為出世法正因緣也亦外現化用。為出世法增上緣也。由此義故。心玄記雲。無始無明。與如來藏合。為習氣海。通為一切染淨法因。又由習氣海中有帶妄之真。名本覺為無漏因。多聞熏習。為增上緣。或亦聞熏與習海合。為一無漏因。此之謂也。是故雲內外說熏也。二會釋違難。難曰。瑜伽論雲。無常法是因。無有常法能為法因也。又唯識論雲。一剎那滅義。謂體纔生。無間必滅。有勝功力。方成種子。雲何真如。為淨法因。釋雲。真如有二。一真如門中。不變真如。謂不與無明和合故。不隨無明緣故。恆常不變。恆不生滅。不生滅故。恆不熏習。不熏習。故。不為法因。瑜伽唯識等。約此真如。不說常法為諸法因。未說生滅門中隨緣真如故也。二生滅門中。隨緣真如。謂與無明染法合故。隨緣生滅。生滅故能熏妄心。以熏力故。為淨法因。今起信論。約此門故。真如內熏義。為淨法因也。所望異故。不相違也。是故雲以與無明等也。   言以熏力故至一真如也者。上明生滅門中真如與無明和合。生滅熏習故。為淨法因。此此下明真如門中真如。無明盡故。不動寂靜。以寂靜故。無生滅熏習義。以無熏故。不為法因。以不為法因故。冥合不二。唯一真如也。   言是故諸法無行經雲。至是名種姓者。彼經上卷。以六復次。說種姓中。今此所引文。是第六復次。如所引文。彼義可思。言故大經雲至此之謂也者。十地品雲。菩薩種姓甚深廣大。與法界虛空等。一切菩薩。從三世諸佛種姓生。疏雲。初一句總。謂五種姓中。簡去餘位故。雲菩薩種姓。下五句。別顯種姓義。一甚深者是幽邃義。一約有為性。徹窮後際故。二約無為性。真如法性。離相離性故。三約用。出生勝德。不可盡故。四徹同佛果。故又照窮逾遠曰深。畢竟無底曰甚。幽玄無極。故曰甚深。二廣大者。是包含義。普通義。無邊義。前則深無底。此則廣無岸。此通為無為能生所生因果等法。三與法界等者。是勝善義。謂大白法界等故。又具足人法教義。因果理事等。一切法故。四與虛空等者。是因善義。謂成無常愛果因。故如虛空。以在地前。略無常果因。又亦由上深故。等法界。廣故同虛空。五不怯弱義。以從佛性中生故。亦是釋種姓名義。又亦得諸佛從菩薩性中生。廣如疏說。   言若隨門顯現至名為種姓者。言六決定者。十地論第一雲。此善決定有六種。一者觀相善決定。真如相一味相故。二者真實善決定。非一切世間境界出世間故。三者勝善決定。大法界故。一切佛根本故。四者因善決定。有二種。一成無常愛果善決定。二成常果因善決定。五者大善決定。隨順作利益他行。六者不怯弱善決定。入一切諸佛地。不怯弱故。藏疏雲。初釋名有二。先釋總名。六是數。決定是義。數義彰名。即帶數釋也。謂智證真。決釋指定。順理離過。復名為善。即地持三決定中。證決定也。通論有六義。一約行體。決定堅固不退。二望所證。決定已證。三約煩惱。決定能斷。四約所信。決定不疑。五約所化。決定能度。六望佛果。決定能成。二別名者。一觀相善決定。謂彼正智照理名觀。契同一味名相。此當體得名。二真實者。即實智離倒惑之過。證理不虛故。相形立名。三勝者。過劣故。具勝德故。亦當相及形他立名。四因者。謂能成果故。從功能立名。五大者。普被群生。情無限局。礙體用得名。六不怯弱者。謂因入果德。情無怯懼。此從心境立名。言名為種姓者。十住品疏雲。何故信中。無此義者。以未成位故。此是位體故。何故此名種姓。乃至十地名善決定者。以此位最劣。約種為名。十行次增。約依種所發業行為名。十迴向更增故。約行後大願為名。迴前諸行向正證故。十地已得真證。名必然故。名善決定。此等並是位中通體。隨位漸增。有玆階降。是故十住十行。無大善決定者。是劣故也。又以三賢中下故。最劣故。未辨此大用也。又自利以增故。又以約種未現行故。   第三行位差別者。上由種姓所詮差別。明能詮五教差別分齊訖。自下約行位所詮差別。而明能詮五教分齊別。以由前種姓。向此位故。是故次前此門來也。   言又說小乘十二住以為究竟者(未驗小論)。瑜伽論第四十八雲。當知菩薩十二種住。隨其次第。類聲聞住。如諸聲聞自種姓住。當知。菩薩初住亦爾。如諸聲聞趣入正性離生加行住。當知。菩薩第二住亦爾。如諸聲聞已入正性離生住。當知。菩薩第三住亦爾。如諸聲聞已得證淨聖所愛味為盡上漏增上戒學住。當知菩薩第四住亦爾。如諸聲聞依增上戒學引發增上心學住。當知。菩薩第五住亦爾。如諸聲聞如其所得諸聖諦知增上惠學住。當知。菩薩第六第七第八住亦爾。如諸聲聞善觀察所知無相三摩地加行住。當知。菩薩第九住亦爾。如諸聲聞成滿無相住。當知。菩薩第十住亦爾。如諸聲聞從此出已入解脫虛住。當知。菩薩第十一住亦爾。如諸聲聞·具一切相阿羅漢住。當知。菩薩第十二住亦爾(梁攝論第十一卷亦有此文)景法師抄雲。自下第二明聲聞十二住。聲聞十二住者。一是種姓。即在未發心時。本有種姓。二在七方便。三在見道乃至初果。第四戒學。第五定學。此在進斷欲界修惑方便道中。第六在斷上三品惑。第七在斷中三品惑。第八在斷下三品惑。此三是惠。第九已得四根本定。與彼無色為加行道。第十是三無色。以三無色有真無漏。捨一切相。名無相住。十一從斷非想九無礙及得滅定。十二是即阿羅漢果。真諦攝論疏中。亦作此判。以小乘十二住。但類菩薩學地十二住。不取第十三如來住(基抄中亦略釋恐繁不集)。   言及三界九地十一地者。欲界一地。色界四地。無色界四地。合成九地。以未至中間。加彼九地。故成十一地。是故俱捨論第二十八雲。依十一地。除七迎分。謂欲未至八本中間。又二十七雲。欲四靜慮未至中間並四無色。名十一地。   言此中修行至忍位得不退故也者。俱捨論第二十三卷雲。又此位忍無退故。名為忍法。又雲。頌曰。暖必至涅槃。頂終不斷善。忍不墮惡趣。第一入離生。論曰。四善根中。若得暖法。雖有退斷善根造無間業。墮惡趣等。而無久流轉。必至涅槃故。乃至若得頂法。雖有退等。而曾畢竟。不斷善根。若得忍時。雖命終捨住異生位。而增無退。不造無間。不墮惡趣。廣如論說。言一為引愚至名同小乘者。案雲。大乘所說二乘行位。不同小乘等。皆是也。   言見修等四位者。方便。見。修。無學位也。言餘名同前者。謂同前門見位。修位。究竟位之名也。以資糧加行位之餘故。雲餘也。如對法論第八第九廣說資糧道。方便道。見道。修道。究竟道五位行相。   言又亦為說乾惠等十地者。一乾惠地二性地三八忍地四見地五薄地六離欲地七已辨地八辟支佛地九菩薩地十佛地。如波若經說。   言又彼佛果不在十地外等者。乾惠等十地中。佛地者。即在十數中。故雲不在外等也。   言是故梁攝論雲如須陀含道前等者。第十一卷雲。願樂行人。自有四種。謂十信。十解。十行。十迴向。為菩薩聖道。有四種方便。故有四人。如須陀洹道前有四種方便。案雲。今所引文。非如論文。但得意引文耳。   言如瑜伽說至得般涅槃者。第三十七卷。如所引文。景法師抄雲。已成就中。明三乘人。即為三別。聲聞人中三品為三。此三俱在見道已前方便地中。聖入聖道及以盡漏有其遲速。一者已修解脫分善及暖等。仍於惡趣。未得不生。即於現身。未能入聖得果盡漏。第二人者。住方便。已免惡趣中現身入聖。得沙門果。更生更死。未能盡漏。第三人者。住方便中現能入聖。得果盡漏。是現般人。   言如說聲聞乃至廣說者。此文略故。今具引示。即第三十七卷雲。如說聲聞。獨覺亦爾。何以故。道與聲聞。同種類故。而此獨覺。與諸聲聞。有差別者。謂住最後。有最後所得身。無軌範師。宿習力故。修三十七菩提分法。究竟斷滅一切煩惱。證阿羅漢。故名獨覺。景抄雲。言如聲聞獨覺亦爾者。亦同聲聞。存其三品。初下品人。已修解脫分等。未免惡趣。於現身中。未能入聖得果盡漏。便逕多時。修習入聖。生無佛世。得阿羅漢。第二人。住方便道。已得惡趣非擇滅。即於現身。入聖得果。能盡漏故。入聖已。作七生人等。復受生死。於最後身。在無佛世。得阿羅漢此前二人。是其部行。而聲聞同。如此文中。推同聲聞。第三上品。是百類百劫滿已。於最後身。出無佛世。依第四定。起不淨觀。乃至盡漏。   言故彼論雲至乃至廣說者。此文異故。今是引示。即第三十七卷雲。若諸菩薩。住勝解行地。名下品成就。住淨勝意樂地。名中品成就。住墮決定到究竟地。名上品成就。若時菩薩。住下成就。爾時便有下品欲樂。下品加行。猶往惡趣。此盡第一無數劫邊際。熾然無動。極善清淨。覺品善法。當知。一切皆未相應。若時菩薩。住中成就。爾時便有中品欲樂中品加行。不往惡趣。此盡第二無數劫邊際。熾然無動。覺品善法。已得相應。極善清淨覺品善法。未得相應。若時菩薩。住上成就。爾時便有上品欲樂。上品加行。不往惡趣。此盡第三無數劫邊際。熾然無動。極善清淨。覺品善法。當知。一切皆悉成就。景抄雲。若諸菩薩。住解行地。名下品者。四十心位是。習種姓與解行住體一不殊。姓種即在十信已前。非已成就故。此不論。猶往惡趣者。若定繫業惡趣。十信前受。方入十信。繫業生惡趣者。四十不定心中。仍為他受。住淨勝意乘地。名中品者。舉始括終。故略不言二地至七地。行正行地住墮決定到究竟地名上品者。此舉初後。括其中間。故略不明九地決定行正行地。具如抄說。   言依佛性論至皆不退也者。第一卷破小乘執品雲。分別眾生。凡有三種。一定無佛性。永不得涅槃。是一闡提。犯重禁者。二不定有無。若修時即得。不修不得。是賢善共位以上人故。三定有佛性。即三乘人。一聲聞從苦忍以上。即得佛性。二獨覺從世法以上。即得佛性。三者菩薩十迴向以上。是不退住。得於佛性。   言如瑜伽雲至勝解住者。瑜伽論第四十七卷文也。本文廣故。略出要文。非如引文。見人可知。景抄雲。或時具足聰惠以下。念惠不定。次於諸有情下。不如真知自利利他種種方便(言眾生者驗本作有情也)次或於一時於大菩提下。明二利行進退不定。由思擇故欲令他樂者。自利即易。利他即難。要由思擇。次於諸菩薩所有違犯下。明數有犯猶豫疑惑。然此段文。甚存略故。今具引示。論雲。於諸菩薩所有違犯。多不遍知。非數遍知。無餘永斷由於毀犯數現行故。或於一時。於菩薩藏法毘奈耶。他所引奪。或於一時聞說甚深廣大法數。而生驚怖。其心搖動。猶豫疑惑。   言本業經雲至不雲位也者。上卷賢聖名字品雲。未上住前。有十心。名字菩薩。常行十心。所謂信心。念心。精進心。惠心。定心。不退心。回向心。護心。戒心。願心。   言又雲始從凡夫至廣如彼說者。是本業經下卷文也。彼文具雲。是人從始具縛凡夫。未識三寶聖人。未識好惡因之以果。乃至值佛菩薩。教法中。起一念信。便發菩提心。是人爾時。住前名信相菩薩。亦名假名菩薩。亦名名字菩薩。其人略行十心。所謂信心。進心。念心。惠心。定心。戒心。迴向心。護法心。捨心。願心。乃至廣說。   言又仁王經雲至風東西等者。此文非如所引。但得意引文耳。是故彼經下卷受持品雲。善男子。習忍以前。行十善菩薩。有退有進。譬如輕毛隨風東西。是諸菩薩。亦復如是。雖以十千劫行十正道。發三菩提心乃當入習忍位。亦常學三伏忍法而不可字名。是不定人。   言在此修行至及凡地等者。此釋前經意。非經文也。   言設本業經至得不退也者。此所引文。非如論文。唯得意引文耳。今具引示。論雲。如修多羅中。或說有退墮惡趣者。非其實退。但為初學菩薩未入正位。而懈怠者。恐怖勇猛故。法藏疏雲。如瓔珞本業經中言。七住已前。名為退分。若不值善知識者。若一劫乃至十劫。退菩提心。如淨目天子。法才王子。舍利弗等。欲入第七住。其間值惡知識因緣故。退入凡夫不善趣中。乃至廣說。今釋此經意。是權語非實退。但恐彼初人令不慢怠故也。   言起信論中至亦非業繫者。論文略故。今具引示。論雲。菩薩發是心故。則得少分見於法身。以見法身。故隨其願力。能現八種。利益眾生。乃至然是菩薩未名法身。以其過去無量世來。有漏之業未能決斷。隨其所生。與微細垢相應。亦非業繫。以有大願自在力故(以上信成就發心論文也)。   言又依三昧至廣如彼說者。此解行發心論文也。此中言又依三昧亦得少分見佛報身者。此非論文。唯重牒前信成就發心論文意。續解行發心論文。合為一文。謂前論雲。菩薩發此心故。則得少分見於法身等者。依三昧得見也。次其所修以下。正是解行發心文也。論文略故。今具引示。論雲。以是菩薩從初正信已來。於第一阿僧祇劫。將欲滿足故。於真如法中。深解現前。所修離相。以知法性體。無慳貪故。隨順修行檀波羅蜜。乃至以知法性體明離無明故。隨順修行般若波羅蜜。疏雲。謂知法性無慳者。顯上深解也。隨順修行等者。顯上所修離相也。謂離三輪等相。以十行已去菩薩得法空故。能順法界。修六度等行。   言又梁攝論中十信名凡夫等者第四卷雲。菩薩有二種。謂凡夫聖人。十信以還是凡夫。十解以上是聖人。   言如楞伽雲至何次第者。入楞伽第九雲。十地即初地。初地即八地。九地即七地。七地即八地。二地即三地。四地即五地。三地即六地。寂靜無次第。四卷楞伽第四雲。十地則為初。初則為八地。第九則為七。七亦復為八。第二為第三。第四為第五。第三為第六。無所有。何次。今所引文。是四卷經。以無所有何次第故。曉法師疏雲。十種法界及十度行。雖非是一。而無異相。其非一相。如空邊跡。其無異相。如虛空性。非一之相。不動不異。不異之相。不壞非一。設使無異壞非一相。唯應言無諸地差別。不得言十地為初地。而今欲明不壞諸地非一之相。而隨所舉。樂相無異故。言十地為初他等乃至三地為六地也。   言寂滅有何次者。直就同相平等之門。本來寂滅。無位無次。故言寂滅有何次也(言樂相無異者是寂滅樂也)。   言又思益經至如是等也者。是第一卷分別法品文也。彼文具雲。若人聞是諸法正性。勤行精進。是名如說修行。不從一地至一地。若不從一地至一地。是人不在生死。不在涅槃。所以者何。諸佛不得生死。不得涅槃。乃至梵天言。以是因緣。當知。佛不令眾生出生死。入涅槃但為度妄想分別生死涅槃二相者耳。此中實無度生死至涅槃者。   言經雲在於一地等者。是第一卷歎德中文也。   言是故經中至是其事也者。是總顯賢首品意。廣如前說。   言又以諸位至此義也者。是顯發心功德品等意。是故彼品雲。初發心菩薩。即是佛故等(云云)。   言一成見聞位至如性起品說者。第三十七卷性起品雲。譬如丈夫食少金剛。終竟不消。要從身過。至金剛輪際。然後乃住。以彼金剛不可消故。如是佛子。於如來所。少值善根。能壞一切有為煩惱。乃至究竟如來涅槃智慧。然後乃住。所以者何。於如來所。殖諸善根。不可盡故。今依此文。名成見聞位等。   言二成解行位至廣如少相品說者。第三十四卷少相品雲。菩薩摩訶薩。於兜率天。放大光明。名曰幢王。普照十方界微塵數剎。遍照彼處地獄眾生。滅除苦痛。令彼眾生。十種眼耳鼻舌身意諸根行業。皆悉清淨。彼諸眾生。見光明已。皆大歡喜。命終皆生兜率天上。生天上已。聞天妙音。名不可樂。此音聲語諸天子言。以不放逸故。於諸佛所。種善根故。遇善知識故。盧捨那佛威神力故。於地獄命終。生此天上。乃至爾時諸天子。廣聞普賢回向善根。悉得清淨。見百千萬億那由他佛剎微塵數七寶蓮華。乃至猶未能見離垢三昧之小分也等(云云)疏雲。離垢三昧有二位。一約因終。如第十法雲地菩薩所得。離自二障微細垢。故二。約果初。如此文。又雲。以是普賢諸位相攝大善巧法。是故創得出地獄已。聞此普法。即得十地。明與三乘漸次教不同也。又雲。喻中如在欲界已得初禪。身雖未轉。而得彼天樂。如是眾生。遇此光明。頓得十地。身猶未轉。本身肉眼。而得普眼。是法力故。案雲。先生殖於一乘見聞金剛種子。今生遇緣。入一乘解行位。是故雲成解行位也。   言又如善財至是此義也者。如入法界品善財童子知識處說。案雲。若依經疏。善財一人。具足三生。是故疏雲。問此善財是何位菩薩。答經無正斷。位相難明。或有判為地上菩薩。設後發心。即是四種發心中後二位也。又是論中。三發心內。證發心也。或有說。是實報凡夫。但有信心。能求善友。今更准釋。應善趣信中行人。依圓教宗。有其三位。一見聞位。即是善財次前生身。見聞如此普賢法故。成彼解脫分善根故。二是解行位。頓修如此五位行法。如善財此生所成至普賢位者。是三證入位。即因位窮終。潛同果海。善財來生是也。若爾善財定是何位。以在信是信位。在住是住位。一身歷五位。隨在即彼位。遍一切故。如普賢位。餘義准宗思釋。   言三證果海位至我如是等者。第六十卷雲。善男子。我於彼中。壽終下生。成正覺時。汝及文殊師利。俱得見我。疏雲。下生成佛汝及文殊俱見我者。釋有三義。一雲。我當來成佛時。亦說此華嚴。彼時亦有文殊善財所說之法故雲也。二雲。我成佛時。汝與文殊。俱來助我。宣揚法化故雲也。三為表法。謂善財何故上於佛會俱求諸善知識。而不求佛者。以善財此生。是修因之身。未成果故。不至佛所。非謂不求。但成果隔因故。說當見佛。以是滿位故。無仰推等也。案雲。此三釋中。今此章解。當第三釋。思準可知。   言此門通前至分齊處說者。言諸位者。謂始從十信乃至佛果。六諸位也。以位位皆有自分勝進分故也。以解行位亦有自分勝進分故。得法分齊處者。謂位位滿。皆名得法分齊處也。以位滿勝進分位。攝上諸位。成正覺故。   言如普莊嚴童子等也者。如捨那品末廣說也。此中童子得法。是何位者。義准上下經意。有三種成佛。一約位。以六相方便。即十信終心。勝進分後。入十解初位。即成佛。以此是三乘終教不退之位故。以一乘六相融攝。即具諸位。至佛果也。是故此中童子。見初佛為信位自分。聞初經為信位勝進。見後佛當解位初自分。聞後經為解初勝進。以攝諸位皆具足故。二約行總不依位。俱自分勝進究竟。即至佛果。三約理則一切眾生並已成竟。更不新成。以餘相皆盡故。性德本滿。相皆盡故。今指此事。是故雲也。   言其身在於至以上處住者。如大智度論中。以三千大千世界。為一數。數至恆沙。為一世界性。又數此。至恆沙。為一世界海。數此又至無量恆沙。為一世界種。數此至無量十萬恆沙。為一佛世界所化分齊。又一乘中。說十重世界海。一世界性。二世界海。乃至十世界相。廣如下說。案雲。普莊嚴童子身。住如是世界故。雲其身在於等也。   言當是白淨寶網轉輪王位者。小相品雲。若有眾生。見此蓋雲者彼諸眾生。種一恆沙轉輪聖王所殖善根。所謂白淨寶網轉輪等。今取此經文故。雲白淨等也。疏雲。見此法界法門之蓋故。得一恆沙輪王善根。皆如白淨寶網等。此是世界性中。萬子已去轉輪王。非是金輪千子王四州等也。   言得普見肉眼等者。此明一乘肉眼廣。小相品雲。菩薩摩訶薩。安住白淨寶網轉輪王處。放大光明。名周羅摩尼。若有眾生。遇斯光者。皆得菩薩十地。乃至菩薩摩訶薩業。清淨肉眼。悉分別見。乃至廣說。如錠光頗利珠照十佛剎微塵等世界。今取此文意。是故雲也。   言若三乘肉眼至故知不同也者。此明三乘肉眼用劣。不同一乘。智論第四十二卷雲。有菩薩肉眼。見百由旬。乃至有菩薩肉眼見三千大千世界。釋論雲。最大菩薩。肉眼最勝。見三千大千世界。問曰。若三千大千世界中。百億須彌山乃至樹木等。是事障礙。雲何得遍見。若能得見。何用天眼。若不能見。此中雲何說見三千大千世界。答曰。不以障礙。故見。若無障礙。見三千世界。如觀掌無異。又雲。若肉眼能過三千大千世界。復有所見者。何用天眼。   言又彼能於一念數世界中者。此依小相品。明白淨輪王化境勝過三乘金王境也。   言以約因門示故者。此通伏難。難曰。信滿以去。所起行用。周遍法界。無分齊相。雲何唯得至離垢三昧前。亦照十佛世界塵教世界等耶。答約因門示故。若約因果無二門者。周遍法界。無分齊相。准思可知。 言如經雲能以至乃至廣說者。上來經文。依賢首品。明信滿以去。所起行用。皆遍法界。不同三乘。   言問前終教至先作是說者。依以上二問答。明三乘人至信滿位。方信一乘。傳雲。先方便。令信受終教信滿不退位中。起八相成道化用已。然後方令易信一乘信滿成佛。是故彼教。先作是說。若至信滿位。不信一乘者。彼方便力。可無用故。是故明知。此位必信。   言如初後亦爾者。若准初位。釋後位者。問既一位中。有一切位乃究竟位。即得初者。何須更說初諸位耶。答初說諸位。即是後中之一切者也。   第四修行時分者。上約行位所詮義五差別。明彼能詮教亦五種差別。自下約修行時分所詮義五種差別。明能詮教亦五差別。以依行位有時分故。是故次前此門來也。   言下根者謂至逕六十劫者。俱捨論第二十三雲。論曰。順抉擇分。今生起者。必前生。起順解脫分。諸有創殖順解脫分。極速三生方得解脫。謂初生起順解脫分。第二生起順抉擇分。第三生入聖。乃至得解脫。譬如下種。苗成。結實三位不同。身入法性。成就解脫三位亦爾。傳說如是。又婆娑論百七十八雲。聲聞菩提。加行狹少。謂極疾者。三生便得。第一生下種。第二生成就。第三生解(然未驗得逕六十劫本文)。   言中根者謂至遲逕百劫者。俱捨論第十二雲。麟覺喻者。謂必獨居。二獨覺中麟角喻者。要百大劫。修菩提資糧。然後方成麟角喻獨覺(然未驗得四生得果本文)。   言上根者謂至三僧祇也者。俱捨論第十二雲。如是所說成住壞空。各二十中劫。積成八十。總此八十。成大劫量。劫性是何。謂唯五蘊。經說三劫阿僧企耶。精進修行。方得成佛。於前所說劫中。積何劫成三劫無數。累前大劫。為十百千乃至積成三劫無數。既稱無數。何復言三。非無數言顯不可數。解脫經說六十數中。阿僧企耶。是其一數。雲何六十。如彼經雲。有一無餘數。始為一一十為十。十十為百。十百為千。十千為萬。十萬為洛叉。十洛叉為度洛叉。十度洛叉為俱胝。十俱胝為末陀。十末陀為阿庾多。十阿庾多為大阿庾多。十大阿庾多為那庾多。十那庾多為大那庾多。十大那庾多為缽羅庾多。十缽羅庾多為大缽羅庾多。十大缽羅庾多為矜羯羅。十矜羯羅為大矜羯羅。十大矜羯羅為頻跋羅。十頻跋羅為大頻跋羅。十大頻跋羅為阿芻婆。十阿芻婆為大阿芻婆。十大阿芻婆為毘婆訶。十毘婆訶為大毘婆訶。十大毘婆訶為嗢蹭伽。十嗢蹭伽為大嗢蹭伽。十大嗢蹭伽為婆喝那。十婆喝那為大婆喝那。十大婆喝那為地致婆。十地致婆為大地致婆。十大地致婆為醯都。十醯都為大醯都。十大醯都為羯臘婆。十羯臘婆為大羯臘婆。十大羯臘婆為印達羅。十印達羅為大印達羅。十大印達羅為三磨缽耽。十三磨缽耽為大三磨缽耽。十大三磨缽耽為揭底。十揭底為大揭底。十大揭底為枯筏羅闍。十枯筏羅闍為大枯筏羅闍。十大枯筏羅闍為姥達羅。十姥達羅為大姥達羅。十大姥達羅為跋藍。十跋藍為大跋藍。十大跋藍為珊若。十珊若為大珊若。十大珊若為毘步多。十毘步多為大毘步多。十大毘步多為跋邏欃。十跋邏欃為大跋邏欃。十大跋邏欃為阿僧企耶。於此數中。忘失餘八。若數大劫。至此數中。阿僧企耶。名劫無數。此劫無數。復積至三。經中說為三劫無數。非諸等計不能數知。故得說為三劫無數。又婆娑百七十。亦說此六十數。   言又依婆娑至餘如彼說者。百七十八雲。四波羅蜜多。謂施波羅蜜多。及戒。精進。般若。如實義者。得盡智時。此四波羅蜜多。方得圓滿。外國師說。有六波羅蜜多。謂於前加忍。靜慮。迦濕彌羅國諸論師言。後二波羅蜜多。即前四所攝。謂忍攝在戒中。靜盧攝在般若。戒惠滿時。即名彼滿故。互至廣說。修相異熟業。九十一劫中。逢事六佛。最初勝最觀最後名迦葉。乃至從子沒已。生中印。於夜中分。踰城出家。依處中行。成等正覺。今依斯等文。得意分時。故修此法身。具有四時。生身亦爾(又更可驗)勵律師雲。又分大小。且就小明。如薩婆多說。成佛乃有四階。第一三僧祇劫。修有漏四波羅蜜。除禪定波若。為種智因。第二百劫中。修相好因。第三最後身。出家已後。修有漏四禪四無色定。斷八地煩惱。始從欲界。乃至無所有處。唯除非想。以有漏行欣上厭下。方能斷惑。非想地無上地可欣。有漏行於彼無能。故不得斷。第四菩提樹下。修三十四心。次第成佛。三十四者。見諦有十六心。觀欲界四諦。法忍法智。觀上二界。比忍比智。先觀欲界苦法忍苦法智。次觀上二界。觀苦法忍苦法智。此則苦下四心。乃至道諦亦四。是為十六。於此十六心中。四法忍法智。不斷煩惱。以欲界煩惱修禪心已捨離故。四法忍法智。斷非想地。一地見諦煩惱。四禪三無色。見諦煩惱。先已斷故。不須臾斷。次斷非想修道煩惱。凡有九品。斷一一品。皆有二心。一無礙道。二解脫道。故有十八。下之八地。修道煩惱。修禪定時。先已斷故。不須臾斷。於此三十四心。前三十三。是菩薩學心。後一種。佛無學心。隨義以論。具有三佛。無漏五分法身。以為法佛。父母生身及報生四陰。以為報佛。化作佛身。於餘方施化。以為應佛。若據大乘。此之三種。皆是化佛。言大乘三佛者。三僧祇劫滿。金剛心後。頓得常住五陰。是為報佛。真如法界。第九淨識。本隱今顯。以為法身。慈悲本願。化作色身。生兜率天。乃至涅槃。為化身佛。今律主所敬。且約小說。   言何者此取至一阿僧祇者華嚴經阿僧祇品雲。佛告心王菩薩言。百千百千名一拘梨。拘梨拘梨名一不變。如是次第。一至第一百。名一阿僧祇。疏雲。總有百二十轉。答前十問。初一百二轉。答初僧祇問。後十八轉。答後九問。前中百千百千者。謂百千箇百千故。雲百千百千。皆以所數等於能數(此中言所數等二十能數。二十者。上下二十字應錯)案雲。所數者。前百千。能數者。後百千。何以故。數前百千。成後百千故。   言此則十大數中第一數也者。又經雲。阿僧祇阿僧祇。名不可量。如是乃至不可說轉不可說轉。名不可說轉轉。案雲。此阿僧祇數。以後。有九大數故。此阿僧祇。彼十大數中。第一數也。以望三乘為最極數故。望於一乘。為初數故。疏雲。後十八中。初十七。是因數。後一不可說轉轉。為果數。以極即越數之表同於果海越絕故。   言如優婆塞戒經雲至三菩提心者。是第二卷文也。   言又依本業經亦有百劫修相好業者。下卷佛母品。佛子劫數者何。所謂一里二里乃至十里石盡。名一里劫二里劫。乃至萬里石盡。名為萬里劫。佛子一切賢聖。入是數量。修一切法門。時節久近。得佛果。其數百劫。乃得等覺。案雲。今依此其數百劫乃得等覺文意趣故。釋雲百劫修相好業。   言又由以一偈至即成佛也者。婆沙百七十七雲。天地此界多聞室等一偈。歎底沙佛。便超九劫。於慈氏前。得無上覺。乃至廣說。若依大乘。如智度論雲。誦天上天下等一頌。超九劫等也。   言法華經雲等者。第八卷壽量品文所。所引文。但無於字。   言又雲我說等者。亦是依壽量品文也。經雲。諸善男子。於是中間。我說燃燈佛等。又復言其入於涅槃。如是皆以方便分別。案雲。依此文意。總會前教。燃燈所受佛記。皆是方便說也。亦更驗之。   言勝天王經說者。第二卷雲。勝天王白佛言。世尊我聞如來三阿僧祇劫修行成佛。雲何而說無量劫修。佛言。不也。大王。何以故。菩薩摩訶薩。修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量功力之所能辨。非爾許劫時。始得入能平等稱為成佛。   言如寶雲經雲至不可計數也者(此中菩薩者。或作菩提或本作菩提菩薩。未見本文。今更驗之)。   言方便漸漸勸彼三乘向一乘故作是說也者。案雲。終教中。時分不定者。漸同一乘者。諸劫相入故。一切時分。皆悉不定故也。   華嚴五教章下卷指事(本終) 華嚴五教章下卷指事末    日本國東大寺沙門壽靈述   第五修行所依身者。上約修行時分所詮義五種別。明能詮教亦五種別。自下約修行所依身所詮義五種差別。明能詮教亦五種差別。上已雖明時分。若不明依身者。由何修行。是故次前此門來也。   言十住經中十地已還有中陰者等者。十住斷結經第九雲。爾時世尊。即入無形觀三昧。普見五道中陰眾生。乃至亦復見彼中陰形質。從一住地。至二十住地。案雲。蓋疑此經文耶。驗十住經。無此文故。   言雜集論雲至結生相續者。第五卷雲。已離欲聖者。對治力強故。雖未永斷。然此處不復現行。彼由隨眠勢力。令生相續中有初。相續剎那。唯無覆無記。以是異熟故。乃至廣說。案雲。蓋略取此文耶。   言又梁攝論雲至留彼種子者。第十四雲。由諸菩薩永斷除上心欲。但留隨眠欲故。諸菩薩。得出離成佛。何以故。若不留此隨眠欲。則同二乘涅槃。若不除上心欲。則與凡夫不異。   言有聖教說至受變易身者。此指仁王經等。故下引彼經雲。遠達菩薩。伏三界習因。業果滅。住復身中。住第七地阿羅漢位。此寄因中自在。未自在位。以分大小。此約始教直進中說。此中既寄聲聞。至第七地故。煩惱障及分段身。俱至此位。八地以去。寄是菩薩。行位勝前。是故唯有彼所知障及變易身。案雲。非直寄對二生死粗細差別。顯有功用及無功用二位差別。亦即寄對二乘。顯自在未自在二位優劣故也。   言如律中說佛度五人已等者。五分律第十九雲。說是法時。五比丘。一切漏盡。得阿羅漢道。爾時世間。有六阿羅漢。案雲。阿羅漢人。斷煩惱障。得解脫邊。同佛無異。由此邊故。同佛不分位也。同座亦爾。准之可知。又為生諸聲聞心勝欲樂故。同佛不別。准下知。言如對法論至及如來故者。第十四卷雲。又諸菩薩。已得諦現觀。十地修道位。唯修所知障對治道。非煩惱障對治道。若得菩提時。頓斷煩惱障及所知障。頓成阿羅漢及如來。案雲。二乘煩惱盡邊。雖同佛而未斷所知障。邊異佛地。是故分大小也。又欲引二乘向大乘故。   言如涅槃經中說至住第十地者。第六卷雲。有人出世。具煩惱性。是第一須陀洹人。斯陀含人。是名第二。阿那念人。是第三阿羅漢人。是名第四。乃至阿羅漢者。斷諸煩惱。捨於重擔。建得已利。所作已辨。住第十地。乃至廣說。案雲。二乘羅漢。亦雖得果。而非究竟故。以望佛為因故。寄第十地。顯其羅漢。以煩惱盡邊。同第十地故。漸引小乘令向大故。以因必歸果故。前教說同佛故。若全下同因初。恐不信故。稍下同因終。令易信故。   言如仁王經至阿羅漢位者。下卷雲。復次玄達菩薩。十阿僧祇劫中。修無生法樂忍滅三界習因業果。任後身中。無量功德皆成就。無生智。盡智。五分法身滿足。住第十地阿羅漢梵天位。疏雲。玄達菩薩。即遠行地也。無生法樂忍者。七地得無生。始證法遍神。故名法樂忍也。滅三界習因業果者。此就分段。非永盡也。前六地滅因。七地滅果也。又六地斷正使。七地斷習也。住後身者。三界繫業分段之窮。名住後身也。言十地者。加前三賢故。名十地十地之中。是第七地故。案雲。章家七地。准之可知。測雲。玄謂玄遠。達即通達。遠至功用邊。名之為玄。創入無生忍。名為達也。滅三界等者。滅三界中業果細習。住後身中者。住分段生死中最後一身。至第八地。即成變易報也。梵天位者。梵者淨也。已住清淨行位故。今章家意。如上釋也。   言五初二三地至如本業經說者。今此引文。非如本文。但得意引文。故今具引。示現也。本業經。賢聖學觀品雲。歡喜地中。住中道第一義諦惠。乃至作五神通。第二地中。自行十善。教人行十善。第三地中。修世間門禪等。第四地中。修三十七菩提分法。第五地中。修四諦觀等。第六地中。達十二因緣等。問驗本文。不言七地以上。寄同菩薩。雲何今言七地以上寄同菩薩。答既以初地乃至六地。寄同世間二乘。明知。七地以上。寄同菩薩。章家本意。如是可知。 言六世間二乘。至如梁論等說者。此寄二乘。一乘。自在。未自在行相。顯十地自在未自在二位行相。如梁論說者。第十二卷。論曰。出出世善法。功能所生。釋曰。二乘善名出世。從八地以上乃至佛地。名出出世間。若爾。可言三乘善是出世。如何二乘善名出世。答本業經等雲。初二三地。相同世間。四五二地。同聲聞。第六同緣覺。梁論雲。八地已去。為出出世。彼第七是何人也。是故當知。彼三二乘。名出世。即大小二乘也。以聲聞緣覺俱名小故。二乘名通具如上說。   言七於初地八過至如地論等說者。第二卷雲。過凡夫地者。未現得出世間聖道。此過有八種。一者入位過。如經入菩薩位故。二者家過。如經生在家故。三者種姓過。如經種姓尊貴。無可譏嫌故。四者道過。如經過一切世間。入出世道故。五者法體過。如經位菩薩法中故。六者住處過。如經住在菩薩正處故。七者業過。如經入三世真如法中故。八者畢定過。如經如來種中。畢定究竟阿耨菩提故。廣釋其義。如探玄記第十卷說。   言此約三乘中比證分齊說者。案雲。此為顯三乘地前。地上二位比證分齊故。說至於此位過二乘等。就理實。信滿位。既過二乘等也。   言八地前三賢至起信論說者。信成就發心末雲。又是菩薩。一發心後。遠離怯弱。畢竟不畏墮二乘地。若聞無量無邊阿僧祇劫。勤苦難行。乃得涅槃。亦不怯弱。以信知一切法從本已來自涅槃故。   言又如仁王經至一切善地者。上卷教化品雲。於三寶中。生習種姓十心。信心。精進心。念心。惠心。定心。施心。戒心。護心。願心。迴向心。是為菩薩能少分化眾生。已超過二乘一切善地。測雲。第二正辨入位。於三寶田。生十種心。就十心中。前五自利。後五利他。前五心者。信等五根。後五心者。一施。二戒。三護三寶。四求勝果。名為願心。五迴求菩提。名迴向心。問瓔珞經及華嚴等所說十住。與此經異。有何意耶。彼十住者。一發心住。二持地住。三修行住。四生貴住。五方便具足住。六正心住。七不退住。八童真住。九法王子住。十灌頂住。解雲。舊來相傳。十住二種。一者別相十住。如瓔珞經發心住等。二者通相十住。謂信心等。以為十住。諸位皆行十信心。是故本業經中。初地菩薩。百法明門。所謂十信各有十心。即百法也。今此經中。依通相說。故不相違。   言九信滿心至賢首品說者。第八卷賢首品雲。一切世界群生類。鮮有欲求聲聞道。求緣覺者。轉復少。求大乘者。甚希有。求大乘者。猶為易。能信是法。甚為難。章家雲。以此品中。正明信位終心。即攝一切位及成佛等事。既超三乘。恐難信受。故舉三乘。對比決之。此之謂也。   言十初在凡至推在前等者(未見本文)傳雲。昔有羅漢。共一沙彌行。乃沙彌學菩薩道。羅漢觀知。即代沙彌。擔衣襟。推沙彌前。沙彌即自思惟。昔屍毘王。割肉代鴿命。薩埵太子。捨身祀虎。此難行苦行。即生退心。阿羅漢即還沙彌衣襟。自在沙彌前。沙彌問師曰。向者代弟子擔衣襟。今何故休。師答曰。爾向者發心。超我二乘境界。以勝我故。是以代汝擔襟。汝今退心。不如我故。是以汝擔推汝在後也。   言當知由此至於增上也者。案雲。若約終教。初地以上。皆受變易。若約始教中。有二說。一約實報。金剛以還。皆為分段。二為寄二生死。顯有功用無功用別。七地以還。名為分段。八地以上。方受變易。具如上說。由此明知。有諸教中。初地以上。受分段者。約始教說。非悲增上。有聖教中。受變易者。約終教說。非智增上。是故雲也。   言故起信論至無差別也者。彼論證發心中雲。是菩薩於一念頃。能至十方無餘世界。供養諸佛。請轉法輪。唯為開導利益眾生。不依文字。或示超地速成正覺。以為怯弱眾生故。或說我於無量阿僧祇劫當成佛道。以為懈慢眾生故。能示如是無數方便。不可思議。而實菩薩種根姓等。發心則等。所證亦等。無有超過之法。以一切菩薩皆逕三阿僧祇劫故。案雲。由此明知。初地以上。悲智平等。無互增上。所依身亦皆共齊等。亦無粗細。以種姓等共齊等故。   言又此教中至亦如下指者。下斷惑章中雲。第二以四障習。寄顯地上四位。四定。四德。四報。一初二三地。滅闡提不信習。即顯此一位相同世間。又得大乘光明三昧。成於淨德。除因緣生死變易報。二四五六地。滅外道我執習。顯此一位相同二乘。得集福德王三昧。成於我德。除方便生死。三七八九地。滅聲聞畏苦習。顯此一位相同大乘。得賢護三昧。成於樂德。除有有生死。四十地至佛地已還。滅獨覺捨大悲習。顯此一位因圓果滿。得首楞三昧。成於常德。除無有生死。四德圓故。生死永盡。故雲無有也。今指此文故。雲如下指也。   言廣如大般若經那伽室利分說者。第五百七十六卷。八會。會那伽室利分雲。龍吉祥言。頗有能證菩提者不。妙吉祥曰。亦有能證。龍吉祥言。誰為證者。妙吉祥曰。名無名妙施設語言。彼為能證。龍吉祥言。彼既如是。雲何能證。妙吉祥曰。彼心無生。不念菩提及菩提座。亦不愍念一切有情。以無表心無見心等。能證無上正等菩提等(云云)案雲。此明無能證菩提者。由此即知。依頓教門。非直行位既不可說。亦即所依身份。不可說也。   言若依圓教至是分段也者。兜率天子。出地獄已。生兜率天。以此生身。至十地離垢定前故。廣如少相品說。案雲。若依此普門。初入信滿。即由一位攝一切位故。以一生攝無量生故。是故分段至於十地離垢定前。若寄終教位。顯位差別。分段變易。各別可知。言又如善財等者。如入法界品雲。彌勒告善財言。無量菩薩。於無數劫。修菩薩行。汝今一生。皆悉具得等。具如彼說。案雲。此亦依普門。一生攝無量生。故雲一生窮因位也。若約別門。不得如是。   第六斷惑分齊者。上約修行所依身。所詮義。五種差別。明彼能詮教亦五種差別已。自下約斷惑分齊所詮義五種別。明能詮教五種差別。既知修行所依之身。而若不知道位之賊害。何能除害煩惱大賊。證得大菩提果。是故次前此門來也。   言若依小乘者。問准上下文。於是可說愚法小乘斷惑分齊。何以故。不說耶。答傳有二釋。一以文墮故。無說也。二略故不說。謂大乘中。二乘斷惑。與小乘中二乘斷惑。小分雖殊。多分同故。更別不說。又大小顯然。易了知故。謂彼說九十八使。此說百二十八煩惱。彼說六識相應惑。此說七識相應惑。彼分不說斷所知障。此分說斷所知障。彼不說有頓出離人。此說有頓出離人。如是各異。是故易知。故更不說。   言一貪二瞋至十戒禁取者。一貪者。於有有具。染著為性。能障無貪。生苦為業。二瞋者。於苦苦具。憎恚為性。能障無瞋不安。惡行所依為業。三癡者。於諸理事。迷闇為性。能障無癡。一切雜染所依為業。四慢者。特己於他高舉為性。能障不慢。生苦為業。五疑者。於諸諦理。猶豫為性。能障不疑善品。為業。有義。此疑以惠為體。有義。此疑別有自體。令惠不決。非即惠故。六身見者。謂於五取蘊。執我我所。一切見趣所依為業。七邊見者。謂即於彼隨執斷常。障處中行出離為業。八邪見者。謂謗因果作用實事。及非四見。諸餘邪執。如增上緣名義遍故。九見取者。謂於諸見及所依蘊。執為最勝能得清淨。一切鬥諍所依為業。十戒禁取者。謂於隨順諸見或禁及所依蘊。執為最勝能得清淨。無利勤苦所依為業。廣如唯識論第六卷說也。   言於中四種至餘六通二種者。此明分別俱生分別門也。餘六者。疑邪見等四餘。貪等六也。此六通分別俱生二種故。是故唯識論雲。如是總別十煩惱中。六通俱生及分別起。任運思察俱得生故。疑後三見。唯分別起。要由惡友或邪教力自審思察。方得生故。   言五識得起。至及俱生者。自下釋八識俱相應門。初三者。貪瞋無明也。   言由用意識至分別起也者。此通釋伏難也。難雲。五識不由邪師邪教。雲何無因起分別惑。釋雲。自五識中。雖不依邪師等。由用意識中邪師等三因引故。得有分別起也。   言意識具十至六通二者。四分別者。十煩惱中。疑等四也。此四唯分別起。六通二者。十煩惱中。貪等六也。此六通分別俱生故。言問何故前至中即通耶者。此約九十八使門。問以十使通不迷四諦故也。言九十八使者。見道所斷。有八十八。修斷有十。總九十八。九十八者。謂於欲界苦下有十。道下有八。謂除二見。餘二諦下。各有七種。謂除二見。及除戒取。上二界中。各除瞋恚。餘如欲界。修斷有十。廣如俱捨論第十九卷說。元曉雲。凡諸我見。必緣現在自體五蘊。是故無不迷苦諦者。其邊執見。緣所存我。計其斷常。故亦迷苦。是故此二不通三諦。所以戒取。唯迷苦道者。凡論戒取二種。一獨頭戒取。緣邪戒事。計為因等。二是上戒取。緣自邪見。計為道等。獨頭戒取。是緣苦集。而於集諦。非正相返。於因計因故。若望苦諦。即為正返。於果計因故。是故但為見苦所斷。是上戒取。唯緣道下謗道邪見。計以為道於餘邪見。不計為道。所以然者。由求道心。起見諦道。求得此見。還計為道諦。餘三諦不由求道故。於彼見。不計為道。是故戒取。不通集滅。修所斷中。所以不說俱生二見者。望貪瞋等。過患是微細。由是不入煩惱中。還屬修道所斷邪智。是謂九十八使門也。今顯此意故。雲不通迷等。   言一以三乘至障一切也者。此明煩惱功力寬廣。障一切。故四諦下。各有十使也。所以然者。由一我見煩惱功力。起一切煩惱故又由無明等煩惱功力。起我見等故。如是功力。互相助起故。其功力寬廣。而通障一切境也。又所障二空無我真理。無不遍故。能障我見。亦無不障。是故通障。是故通障一切境也。言漸廣者。以未至極廣故至一乘時。為極廣故。如普賢品說瞋行相。餘準可知。   言又由迷等至一切境故也者。此明迷諦親疏。通迷一切四諦境故。四諦下。各有十使。是故唯識論雲。然迷諦相有總有別。總謂十種皆迷四諦。苦集是彼因依處故。滅道是彼怖畏處故。別謂別迷四諦相起。二唯迷苦。八通迷四。身邊二見。唯果處起。別空。非我。屬苦諦故。疑。三見。親迷苦理。二取執彼三見戒禁及所依蘊。為勝能淨。於自他見及彼眷屬。如次。隨應起貪恚慢。相應無知。與九同迷。不共無明。親迷苦理。疑及邪見。親迷集等。二取貪等。准苦應知。然瞋亦能親迷滅道。由怖畏彼。生憎嫉故。迷諦親疏粗相如是。   言如瑜伽說至證三果故者。第二十八卷雲。復有三種補特伽羅。依此三學。入諦現觀。既於諸諦。得現觀已。證預流果。倍離欲者。當於爾時。證一來果。已離欲者。當於爾時。證不還果。   言對法論雲至等如彼說者。第十三卷雲。頓出離者。謂入諦現觀已。依止未至定。發出世間道。頓斷三界一切煩惱。品品別斷。唯立二果。謂預流果。阿羅漢果。品品別斷者。先頓斷欲色及無色界。修道所斷。上上品隨眠。如是乃至耎耎品。頓斷三界者。如見道所斷。非如世間道界地漸次品品別斷。此義以何為證。如指端經說。諸所有色。乃至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廣說。乃至若遠。若近。總此一切。略為一分。一圍一積一聚。如是略已。應觀一切皆是無常。一切皆苦。乃至廣說。依如是觀。但可建立二果。由此二果。如其次第。永斷三界一切見修所斷煩惱。無餘所顯。故不立第二第三兩果。由此二果。已見諦者。唯斷欲界修道所斷有餘。無餘所顯故。又依如是頓出離者。如來於分別經中。預流果無間。即建立阿羅漢果。如是補特伽羅。多於現法或臨終時。善辨聖旨。設不能辨。由願力故。即以願力。還生欲界。出無佛世。成獨勝果。設不辨者。未能無餘離諸欲故。即以願力。生欲界者。彼能速證般涅槃故。   言故瑜伽雲至而斷故也者。第六十三卷。有心地抉擇雲。末那恆與四種任運煩惱相應。於一切時。俱起不絕。謂我我所行薩迦耶見。我慢。我愛。不共無明乃至廣說。是諸煩惱。當知。唯離非想非非想處欲。一時頓斷。非如餘惑漸漸而斷。言其餘一切至分有所斷者。惠解脫者不斷。如對法論第十三說。謂已斷諸漏。而未證八解脫定。唯究竟斷惠所對治煩惱障。故大乘基雲。瑜伽。顯揚。並與此同。此義意說。障有二種。一煩惱障。能障聖惠。不得應果。二者事障。就勝而說。唯異熟生。喜樂捨受。有下劣性。於上等至。不肯進求。所知障攝。此人唯能斷初障惠縛。得脫。惠謂簡擇此離縛故。即名解脫。惠所有脫。名惠解脫。今顯此義。是故雲不斷等。言俱解脫人分有所斷者。對法論說。謂已斷諸漏。及具證八解脫。由煩惱障分及定障分俱得解脫故。是故雲分有所斷。   言謂八解脫至所對治故者。   言八解脫障不染無知者。顯揚論第二十卷雲。由六障淨增上故。謂解脫勝處遍處乃至六障淨者。一變化障清淨。由前二解脫。二最極現法樂住障清淨。由第三解脫。淨與不淨。皆清淨顯現故。三往還障清淨。由第四解脫。四引無淨等聖功德障清淨。由第五解脫。五諸漏及有障清淨。由第六第七解脫。六寂靜最極住障清淨。當知。由第八解脫。具釋障行相。如大乘基師法苑林章及瑜伽抄說。恐繁不集。今欲明如是解脫障非煩惱染故。雲不染無知。   言修八勝解所對治故者。瑜伽論第五雲。又八勝解脫。能引不還或阿羅漢諸聖神通及最勝住。謂未伏內色想心外無染污色勝解。是名第一。已伏內色想是名第二。淨不淨非二色第一捨勝解。是名第三。此三解脫。於一切色。得自在故。便能引發諸聖神通。謂諸神通。不與一切異生共有。空無邊勝解。識無邊勝解。無所有所勝解。非想非非想勝解。微微任運心勝解。此五勝解。次第善修治故。能引想受滅等至最勝住。基抄雲淨不淨非二色第一捨勝解。是名第三者。由淨解脫。有三種想。一展轉相待。二展轉相入。此二通觀淨不淨色。平等觀故。名捨勝解。三展轉一味想。唯觀光明。不他。淨不淨名非二色第一捨勝脫。平等觀光明。最勝住故。名第一捨。具會違文。如彼抄說。修如是八勝解。對治定障故雲也。   言如瑜伽說至得解脫故者。瑜伽論第六十二雲。又諸解脫。由所知障解脫所顯。由此聲聞及獨覺等。於所知障。心得解脫。   言以彼唯斷煩惱得故者。俱捨論第四雲。若爾此得有何作用。謂於差別。為建立因。所以者何。若無有得。異生聖者。起世俗心。應無異生及諸聖者建立差別。豈不煩惱已斷未斷有差別。故應有差別。若執無得。如何可說煩惱已斷及與未斷。許有得者。斷未斷成。由煩惱得離未離故。乃至廣說。大乘基唯識疏第九雲。小乘難曰。我無間道。猶有惑得。可起解脫道。與得相違。今汝無間道。已無惑種。何用復起。解脫道用之何作。論主答曰。由前加行期心別故。謂無間道。能斷惑。解脫道能證滅。雖無間道已無惑種。證彼無為。有此用別。起解脫道。此一解也。又無間道。俱雖無惑種。而未捨彼無堪任性。為捨此故。起解脫道。解脫道起。非唯為此及證此品擇滅無為。即堪任與無間道。俱滅證無為得。與解脫道俱生故。解脫道。雖不相違。惑得而亦有用。此之謂也。問驗俱捨論雲。如是聖者。所依身中。無生惑能。名煩惱斷。或世間道。損所依中煩惱種子。亦名為斷。與上相違。名為未斷。今何唯斷煩惱得耶。答雖斷煩惱種子。而若無得者。以斷未斷義不成故。由煩惱得離未離。而斷義成故。是故雲。唯斷煩惱得。廣如彼論說也。   言是故攝論至佛一切智者。梁攝論第十四卷。本論雲。由惑至惑盡。佛證一切智。釋曰。諸菩薩留隨眠惑。為助道分。不同二乘速般涅槃。由此事故。修道究竟。得習氣滅盡。乃證圓智故。   言又梁攝論既雲留種等者。即上引釋論雲。諸菩薩留隨眠惑。為助道分等。   言故對法論雲又諸菩薩等者。第十四卷。如前引也。   言故攝論雲如毒咒所害等者。梁攝論第十四卷。本論雲。諸惑已滅伏。如毒咒所害釋曰。諸惑謂見修煩惱。於菩薩地中已滅盡。餘心煩惱。雖復未滅。由智念所伏。廢其功用。譬如眾毒咒力所害。無復本能。心惑亦爾。智念所守。不能復生二惑染污。   言又此教中至押即築等者。此非論文。准釋論意。謂惑種在滅相時如築。聖道在生相時如押。又惑種在滅相時如押。聖道在生相時如築。是故雲也。   言廣如對法論說者。第七卷雲。問從何而得斷耶。答不從過去已滅故。不從未來未生故。不從現在道不俱故。然從諸煩惱粗重。而得斷為斷。如是如是品粗重。生如是如是品對治。若此品對治生。即此品粗重滅。平等平等。猶如世間明生暗滅。由此品離繫故未來煩惱住不生法中。是名為斷。   言又此障法至是其障義者。此有二義。若約種障依。所本識無性故。故能依種障。亦無自性。是故即空。若約現障依。所依心王。無性故。能依心所。亦無自性。是故即空。又此障法。以依識故。即無自性。是故即空。由此二釋。消文可知。   言如維摩經至起是苦義者。上卷雲。迦旃如諸法畢竟不生不滅。是無常義。五受陰洞達。空無所起。是苦義。諸法究竟無所有。是空義(云云)。   言若依終教至彼所知障者。若依小教。愚法二乘。雖斷人執煩惱。尚未斷根本無明所起業煩惱故。亦未斷末那煩惱故。若依始教為順小乘故。未深說故。亦許二乘全斷惑障分斷所知。然未究竟之大乘說。為引二乘。方便說耳。今終教中。就大乘究竟理而說。彼愚法人。未斷根本無明所起煩惱並末那煩惱故。是故雲折伏等。是故下雲。依始教門。引小乘故。所立賴耶。行相粗顯。不從真起故。說有滅。又為順小乘故。亦許彼般涅槃。非不究竟故。說入已不復起也。今終教中。就實而說。既以根本無明動如來藏成梨耶識。彼二乘人於此一法。既俱未斷證。何因得滅阿梨耶識。又由於彼無斷證故。所得涅槃。豈為究竟。化城同喻。應便有失。又終南問答雲。其末那識。依三乘教。有其識起四惑。不起法執。愚法聲聞不斷。但暫伏上心。由觀智淺故。退菩提心聲聞及迴心聲聞等。並斷末那。為觀智勝故。元曉雲。六種染心。是煩惱礙體。根本無明。是智礙體。此煩惱礙六染之中。已攝前門二障。皆盡。又雲。明二乘治道位。此有二義。若就人法二執本求相依生門者。一切二乘。於煩惱障。唯是折伏。而非永斷。所以然者。無廣大心。不證法空。由是不拔煩惱本。故如其直當人執之內。縛及隨眠相生門者。皆是永斷。而非伏斷由證人空所顯真如。永害人執等種子故。如彌勒所問論雲。一切聲聞。辟支佛人。不能如實修四無量。不能究竟斷諸煩惱。但能折伏一切煩惱。此依初門。作是說也。皆是義也。   言故彌勒問至一切煩惱等者。論第五雲。又聲聞人。辟支佛等。一切善根。皆為自身。其心常為自身樂。故取於涅槃。畏煩惱為伏諸結。修行無量。非為眾生。所由如次前說。又如上卷說。   言楞伽文亦如上說者。此文訛也。自此以上。約斷惑義。無有引楞伽文處故。此有二疑。一疑上文墮無有此文也。二疑上字可訛。下字。是故下二乘迴心義雲。楞伽雲。樂著三昧樂。安住無漏界。無有究竟趣。亦復不退還。得諸三昧身。乃至劫不覺。譬如昏眠人酒消然後覺。彼覺法亦爾。得佛無上身。案雲。定性二乘。斷分段死煩惱業果。證得滅定。自謂究竟涅槃。是故小乘及始教中。說得究竟無餘涅槃。今終教中。就實而說。既未斷根本無明動業果。故彼所謂滅。非究竟滅。是更迴大乘。若依此釋。正文可言楞伽文亦如下說(然可待好本也)。   言是故梁攝至出世淨心者。第三卷出世淨章雲。菩薩有二種。一在凡位。二在聖位。從初發心。訖十信以還。並是凡位。從十解以上。悉屬聖位。今得意引文故。故雲得出世淨心也。   言又雲十解以上名聖人者。第四卷雲。菩薩有二種。謂凡夫聖人。十信以還。是凡夫。十解以上。是聖人。   言不墮二乘地者。此非論文。此作二釋。一得意引加。是故續上論文。為一句可讀也。二此釋成上論文。釋曰。既稱聖人。由是明知。不墮二乘地。   言仁王經雲至不取證等者。下卷雲。入生空位。聖人性故。今得意引文。故雲地前得人空。   言而不取證等者。此非經文。此作二釋。一雖不經文。而得意引文。故即是經文。二此釋成上經文。釋曰。雖得人空。唯是比證。非實證也。   言又起信論等者。如上數引釋也。   言故彌勒問至一切俱斷者。   言故無性攝論至轉復清淨者。第十卷雲。轉染污末那故。得平等性智。初現觀時。先已證得。於修道位。轉復清淨。由此安住無住涅槃。大慈大悲。恆與相應。能隨所樂。現佛影像。   言故寶性至習氣障故者。   言論釋地上名摩訶薩者。   言故論說名無間生習氣者。瑜伽論雲。習氣者亦有二種。謂無間生習氣。及前生習氣故。   言廣如十地論說者。第二卷雲。此智盡漏。為初智斷。為中為後。非初智斷。亦非中後。偈言非初非中後故。雲何斷如燈炎。非非唯初中後。前中後取故。如是解脫。法藏師疏雲。釋此文有二門。一約相翻門。二約相續門。初中謂無間道智。正斷惑時。為智先起惑後滅耶。為惑先滅智後生耶。為同時耶。此三時惑智各有兩失。故不成斷。謂智有自成無流過。不能滅過。煩惱有自滅過。不障聖道過於三位中。思之可知。如燈破闇三時不破。此亦如是。如雜集論第四雲。從何而得斷耶。不從過去。已滅無故。不從未來。未生故。不從現在。道不俱故。從諸煩惱粗重。而得斷。乃至廣說。經雲。毘婆捨那不能破煩惱等。皆是此義。故雲非初非中後也。問唯識論第九中。聖道現前。惑種必滅。如秤兩頭低即時等。若據此說。即是同時如何。此中三時俱非。答粗說可爾。細剋實難。何者。若同時者。智自生時。惑自滅時。不相由故。何成對治。如東家男生。西家女死。雖亦同時。然無相由。不成對治。問若爾雲何斷。答即此三時。求斷不得方成斷義。此即不斷斷也。前中後取故者。謂於前中後三時之中。取彼非初中後。非異三時取彼非三也。如於色等處。取彼真空。非異色等。別取斷。空此亦如是。故不失斷義。二約相續門者。謂此地智生滅相續。前中後三。何時定能斷煩惱耶。唯前不能斷。以落謝故。唯後不能斷。以未起故中亦不能斷。以不住故。是故三時皆無斷義。若爾雲何斷。論雲。如燈炎。非唯初中後。前中後取故。此則唯初唯中等。不可有斷。前中後相續所。可有斷義。問既三時單取。各不成斷。縱此和合。豈成斷耶。答有人解雲。三時別取。各不成斷。三時相續。縱說為斷。故雲前中後取也。此粗說可爾。細剋不然。以別就三時。各不成斷。總此三時。豈成斷耶。如一沙亦無今油。多沙亦無。今釋。此言前中後取者。是簡濫之言。何者。人謂。此智前中後位。各不能斷。則謂。同於無聖智。處惡取空也。故簡雲。此於初上。取非初。中上取非中後。亦爾。不同無智。故非惡取空。故雲非初非中後。前中後取故。問餘處論說。聖道初起。則能滅惑。何故此中。乃雲非初。答依毘曇。一念有燒。始終方盡。治結。問然依成實。一念不燒。相續方盡。治結亦爾。若大乘初教。初念亦斷。中後亦然。若依終教。如緣起性。三時俱不能斷。即由不作。緣起方成故。不無斷也。   言又此教中至起信論說者。彼論中。廣說六染能煩惱障。欲明根本無明。熏動一心海。而六染故。是故一心外。別無六染體。無別體故。唯是真如。隨緣成障。是煩惱義。如論並疏廣說。恐繁不集。   言又經雲一切法即如也等者。是維摩經文也。義准上可知。   言故梁攝論至漸除智障者。第九卷雲。清淨位者。先於地前。漸除惑障。後登初地。漸除智障。   言又雲地前至亦不清淨者。第十三雲。法無我是本。人無我是末。若得法無我。必先得人無我。雖復先得。猶未清淨。以根本未除故。證法無我。後方得清淨。法無我境。能顯四德。故觀此境。得離八倒。又第十一雲。於十解已通達人無我今於初地。又通達法無我。今得意引文耳。   言又雲其人至滅法我執者。梁論第七雲。此人我執。前十解中已滅除故。唯法我未除故。顯入唯識方便。   言又仁王經至聖人性故者。下卷雲。善男子。其法師者。是習種菩薩乃至是定人者。入生空位。聖人性故故。   言本業經起信論亦同此說者(本業經未驗之)起信論雲。染心者有六種。雲何為六。一者執相應染。依二乘解脫及信相應地遠離故。二者不斷相應染。依信相應地。修學方便。漸漸能捨。得淨心地。究竟離故(云云)法藏師疏雲。初執相應染者。是六粗執取相及計名字相。亦是上意識見愛煩惱。所增長義。亦是上四相中。粗分別執著相也。若二乘人。至無學位。見修煩惱究竟離也。信相應者。十解已去。信根成就。無有退失。名信相應。故地論中。地前總名信行地菩薩。無著論中。亦同此說也。此菩薩得人空。見修煩惱。不得現行。故雲遠離。非約隨眠。以留惑故。攝論雲。若不斷上心。則不異凡夫。若不留種子。則不異二乘。此約終教說。若約始教。初地已上方說留惑。如餘論說。今此菩薩。非直斷四住人執。亦分斷無明住地故。此論下文雲。不了一法義。從信相應地。觀察學斷故。今但為顯人我粗執。故不論彼也。二不斷相應者。但法執相續。生起不斷。即是相續名也。從十解已去。修唯識觀。尋思方便。乃至初地。證三無性遍滿真如。法執分別。不得現行。故言淨心地究竟離也。廣如論並疏說。   言二寄皮等至祇斷心等者。是第十一卷文。若以此名分別內法。或增或減壞正理立非理。名肉煩惱。若以此名分別外塵。起欲瞋等。名皮煩惱。若以此名分別一切世出世法差別。離前前分別。名心煩惱。是故一切煩惱。皆以分別為體。廣如彼說。恐繁不集。   言四以二障至地上及佛地者。第四十八卷。菩薩地說。又由如是所說十二說菩薩住。說三無數大劫時量。能斷一切煩惱障品所有粗重。及斷一切所知障品所有粗重。於三住中。當知。能斷煩惱障品所有粗重。謂於極歡喜住中。一切惡趣。諸煩惱品。所有粗重。皆悉永斷。一切上中諸煩惱品。皆不現行。於無加行無功用無住中。一切能障。一向清淨。無生法忍。諸煩惱品。所有粗重。皆悉永斷。一切煩惱。皆不現前。於最上成滿菩薩住中。當知。一切煩惱習氣。隨眠障礙。皆悉永斷。入如來住。當知。一切所知障品。所有粗重。亦有三種。一者在皮粗重。二者在膚粗重。三者在實粗重。當知。此中在皮粗重。極歡喜住。皆悉已斷。在膚粗重。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皆悉已斷。在實粗重。如來住中。皆悉已斷。得一切障極清淨智。於三住中。煩惱所知二障永斷。所餘諸住。如其次第。修斷資糧。   言如金光明經至得顯法身者。最勝王經第二卷雲。諸凡夫人。未能除遣此三心故。遠離三身。不能得至。何者為三。一者起事心。二者依根本心。三者根本心。依諸伏道。起事心盡。依法斷道。依根本心盡。依最勝道。根本心盡。起事心滅故。得現化身。依根本心滅故。得顯應身。根本以滅故。得至法身。是故一切如來。具足三身。今得意引文耳。大乘基雲。依諸伏道。起事心盡。起事心滅故。得顯化身。此說見修一切煩惱諸相應名起事心。發生諸業及諸果故。名起事心。生死本故。障隨類身。修道伏煩惱折伏故。說諸伏道起事心盡。起事心滅故。得隨類化身。善不善業相應心。名依根本心。業是起生所依本故。若修聖道。便斷諸業。故說依諸斷道依根本心盡。依根本心滅故。得顯現佛應身。三有苦果相應心。名根本心。生死根本。自體性故。無漏道圓。二空智滿。有漏根本苦果方滅。故說依勝拔道。根本心盡。根本心滅故。得至如如。如如智法身。彼經意說。煩惱熾盛。不悔滅者。不見五趣隨類化身。若悔滅者。得見化身。雖悔煩惱。業熾盛者。不見應身。息惡業。見佛應身。二死苦果。未分未全。能滅除者。不見法身。若分全除。隨應得見佛之法身。由分或全。能成二智。證二理故。今章家意。如文說也。   言約正使至金輪王報者。此合無上依經。仁王經文。以織成句故。無上依經上卷雲。一者闡提。二者外道。三者聲聞。四緣覺。有四惑障。不能證得如來法身無上菩提。何者為四。棄捨大乘。是闡提障。為除此障。我說菩薩修行信樂大乘真法。於一切處。謬執我見。是外道障。為除此障。我說菩薩修行般若波羅蜜法。於生死中。厭畏疲極。是聲聞障。為除此障。我說菩薩修行破虛空三昧門。背利益他。小事為足。是緣覺障。為除此障。我說菩薩修行大悲。是四種人。有四種惑。為除此惑。說四聖道。因此勝道。治四顛倒。能證如來無上最妙法身四德波羅蜜果。又如佛性論廣說。恐繁不集。仁王經上卷雲。上品十善鐵輪王。習種銅輪二天下。銀輪三天性種性。道種堅德轉輪王。七寶金光四天下。由此明知。織二二經文。為文句也。   言成破虛空器三昧行者。佛性論也。從初地以上。能得此三昧。則破虛空等執。入觀之時。不即有無。不離有無。喻如八地真俗雙觀。而異八地者。八者以上。無出入觀。初地入時。則同。出時則異。問既從初地以上。能得此三昧。雲何地前。修此定耶。答修定因行故。無妨也。   言又翻前四四障至名佛子也者。佛性論第二卷。雲是故佛子有於四義。一因。二緣。三依止。四成就。初言因者。有二。一佛性。二信信樂。此兩法佛性是無為。信樂是有為。信樂約性得佛性。得佛性。為了因。能顯了正因性故。信樂約加行為生因。能生起眾行故。二緣者。謂般若波羅蜜。能生菩薩身。是無為功德家緣故。三依止者。破空定等。樂之人執斷。無處有樂淨等故。菩薩修破空三昧。能除彼執。由此定力。是故菩薩法身堅固。則不羸弱。四成就者。菩薩大悲。利益他。事無盡故。由真如不盡眾生無數故。利益事亦復無盡。是佛性為應得家因故。一因如父身份。二緣如母。三依止如胞胎。四成就如乳母。故諸菩薩。由此四義。名為佛子。今略引文。尋之可知。   言又此四種至四義應知者。又佛性論第二卷雲。言四輪者。一住如法國土。二依善知識。三調伏自身。四宿殖善根。乃至廣說。總此四義。譬之為輪。四若少一。輪則不成。解脫之名。無由得立。由此四法和合故。能得解脫道者。如輪能運能轉。至解脫時。無復此能如聖王輪備有四物。所謂穀輞輻軸。若無此四。輪則不成(彼論廣說四輪義也)。   言第二以四至雲無有也者。此合無上依經。佛性論。梁攝論文。織成為句。是故無上依經上卷雲。阿難一切阿羅漢。辟支佛。大地菩薩。為四種障。不得如來法身。四德波羅蜜。何者為四。一者生緣惑。二者生因惑。三者有有。四者無有。何者生緣惑。即是無明住地。生一切行。如無明生業。何者是生因惑。是無明住地所生諸業。譬如無明所生諸業。何者有有。緣無明住地。因無明住地。所起無漏行。三種意生身。譬如四取為緣。三有漏業為因。起三種有。何者無有緣。三種意生身。不可覺知。微細隨滅。譬如緣三有中生。唸唸老死。又如佛性論廣說。恐繁不集。梁攝論第十一卷雲。論曰。眾類差別者。釋曰。有四三摩提。是五百定品類。故名眾類。於小乘中。乃至不聞其名。何況能修習。故言差別。此四種三摩提。能破四德障。斷四種生死。能得四德果。即淨樂我常。故立此四定。為四德道。論曰。大乘光三摩提。釋曰。大乘有三義。一性。二隨。三得。性即三無性。隨即福德智慧行所攝。十此十波羅蜜。隨順無生。得即所得四德果。此定緣此三為境。故名大乘。依止此定。得無分別智。由此無分別智。照真如及佛。不異故名光。又有十五種光。功德勝於外光。故名光。又此定能破一闡提習氣無明闇。是闇對治故名光。此定緣真如實有易得。有無量功德故能破一闡提習氣。即是方便生死。障於大淨。由破此障故。得大淨果。論曰。福德王三摩提。釋曰。一切善法。唯除般若。所處。悉名福德。此福德有四品。謂凡夫二乘。菩薩。菩薩。由此定故。於四福德。未生能生。未長能長。未圓能圓。故名集。於生長圓三處。自在故名王。由自在故。能行施等十度。圓滿菩提資糧福德行故。能破外道我見習氣。即是因緣生死。障於大我。由破此障故。得大我果。復次一切善法。依止真如。真如能集一切善法。名真如。為集福德此定於真如中。得自在故。名為王。論曰。賢護三摩提。釋曰。賢有二義。一能現前安樂住。二能引攝諸功德。現前安樂住者。此定能令菩薩身不捨虛空性。免離三際故。得安樂住。引攝諸功德者。能引攝不可數量諸定。非二乘所同知。因此一一定。起無量通惠。由此二義。是故菩薩能離聲聞怖畏習氣。即是有有生死。障於大樂。由破此障故。得大樂果。此定緣真如。為菩薩體。故不離智。能引諸定及通惠。故以定為定為體。論曰。首楞伽摩三摩提等。釋曰。此定是十地菩薩及佛所行故。得此名。何以故。十地菩薩及佛。有四種勝德。故名首楞。一無怖畏。由得一切智故。二無礙。於清淨眾生。見自身無等故。三堅實功德。恆在觀。無散亂故四有勝能。能破難破無明住地障故。具四功德人。於此定。能得能行故。稱伽摩。此定多行利益事。能破獨覺自愛習氣。即是無有生死。障於大常。由破此障。故得大常果。   言是故十地至道已斷故者。第五卷文。如所引文。   言仁王經說至心習煩惱者。上卷雲。又信忍菩薩。所謂善達明中行者。斷三界色煩惱縛。能化百佛千佛萬佛國中。現百身千身萬身神通。無量功德(云云)又順忍菩薩。所謂見勝現法。能斷三界心等煩惱縛。故現一身於十方佛國中。無量不可說神通。化眾生。又無生忍菩薩。所謂遠不動觀惠。亦斷三界心色等習煩惱。故現不可說不可說功德神通。復次寂滅忍。佛與菩薩。同用此忍。入金剛三昧。下忍中行。名為菩薩。上忍中行。名為薩婆若。共觀第一義諦。斷三界心習無明盡相。為金剛。盡相無相。為薩婆若。今章得意。略引文耳。   言故本業經至無明滅盡者。上卷雲。佛子七盡果報無障無礙智。所謂以三空智。觀三界二習色心果報。滅無唯餘(云云)佛子八不思議無功用觀。所謂無相大惠。方便大用。無有色習。無明亦盡(云云)佛子九入法際智。所謂四十辨才。一切功德行。皆成就。心習已滅。無明亦盡(云云)。   言色心煩惱者。信行集雲。緣色等法。名色等煩惱。或可。從喻得名。色心相望。色粗心細。是故粗惑名色煩惱。細惑者名心煩惱。習氣亦爾。曉師雲。斷三界心色習煩惱等者。此之三位。深證心色無生。故能斷色心等煩惱習也。藏師雲。初二三地。觀色諦無明。不取著色縛道理。亦觀心諦無生。文之隱顯。從多說耳。佛子十無礙智觀。所謂無量法雲雨澍。及一切眾生。二習無明。今已盡滅(云云)案雲。七地中言無遺餘者。驗經文。為唯字。蓋此借音。為唯字哉。   言故彼論雲至故言不見。   言如無相論至名第二識者。第二識者。第七識也。以第八識。為第一故。是故梁攝論第一卷雲。第二識緣第一識。起我執。若離第一識。此識不得起。故知。有第一識。今成就第二識。為顯第一識故。   言無性攝論亦同此說等者。上終教斷惑門中雲。無性攝論雲。轉染末那。得平等性智。初現觀時。先已證得。修道位中。轉復清淨。具如上說。   言十四於分至如次應知者。十解位。除邪師所起煩惱。十行位除邪教所起煩惱。十迴向位除邪思惟所起煩惱(未驗正文)。   言又以邪師至迴心二乘說者。唯識第九卷雲。從發深固大菩提心。乃至未起順抉擇識。求住唯識真勝勝義性。齊此。皆是資糧位攝。乃至此位菩薩。依因。善友。作意。資糧四勝力故。乃至菩薩。住此資糧位中。二粗現行。雖有伏者。而於細者及二隨眠。止觀力微。未能伏滅(案雲既依善友明知邪師所起煩惱此位伏斷)又雲。暖等四法。依四尋思。四如實知。初後位立。乃至此加行位。未遣相縛。於粗重縛。於亦未能斷。唯能伏除分別二取(案雲。既依四尋思四如實智。明知。邪思惟所起煩惱。此位伏斷)又瑜伽論第四十八卷。第八地中雲。謂諸菩薩。由四尋思。於一切法。正尋思已。若時獲得四如實智。如實了知一切諸法。爾時一切邪分別執。皆悉遠離。觀一切法。於現法中。隨順一切離染無生觀。彼先時一切所有分別執因。所生法。於當世。一切無餘。永不復生。此四尋思四如實智。廣說如前真實義品。此如實智。始從勝解行位。乃至有功用無相住。未極清淨。今此住中。已極清淨。案雲。此亦為證四尋思觀初修得在加行位故。   言十五於俱至故作是說者。唯識論第十卷文也。又彼論雲。修所斷種。金剛喻定現在前時。一切頓斷。彼障現起。地前漸伏。初地以上。能頓伏盡。令永不行。如阿羅漢。由故意力。前七地中。雖暫現起。而不為失。八地已上。畢竟不行。   言十六又以至故作是說者。瑜伽及唯識論文也。是故瑜伽論第七十八。解深密經雲。善男子。略有三種。一者害伴隨眠。謂於前五地。何以故。善男子請不俱生現行滅惱。是俱生煩惱現行助伴。彼於爾時。永無復有。是故說名害伴隨眠。二者羸劣隨眠。謂於第六第七地中。微細現行。若修所伏。不現行故。三者微細隨眠。謂於第八地已上。從此已去。一切煩惱。不須現行。唯有所知障。為依止故。唯識論第九雲。四微細煩惱現行障。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第六識俱身見等攝。最下品故。不作意緣故。遠隨現行故。說名微細。彼障四地菩提分法。入四地時便能永斷。彼昔多與第六識中任運而生執我。見等同體起故。說煩惱名。今四地中。既得無漏菩提分法。修便永滅。此我見等。亦永不行。初二三地。行施戒修。相同世間。四地修得菩提分法。方名出世。故能永害二身見等(云云)言十七為顯至寄以顯之者。瑜伽第七十八。解深密經文也。是故彼論雲。善男子。此諸地中。有二十二種愚癡。十一種粗重。為所對治。謂於初地。有二愚癡。一者執著補特伽羅及法愚癡。二者惡趣雜染愚癡及彼粗重。為所對治。乃至廣說。於如來地。有二愚癡。一者於一切所知境界極微細著愚癡。二者極微細礙愚癡。及彼粗重為所對治。善男子由此二十二種愚癡及十一種粗重故。安立諸地。案雲。十一無明者。十一粗重。二十二種無明者。二十二種愚癡。   言如法界體至是菩提故者。   言普賢品明一障一切障者。彼品雲。菩薩發一瞋時。障一切法者。是即明一障一切障。   言小相品明一斷一切斷者者。彼品雲。都率天子。出地獄生都率。即身至十地離垢三昧前者。明一斷一切斷。思準可知。   言二約位謂十住以去斷者。十住以上。該攝六位。成正覺故。是故十住初位。一切障斷。   言三約行謂終心斷者。十信終心。該攝六位。成正覺故。是故十信終心。一切障斷。但行位為異耳。   第七二乘迴心者。上約斷惑分齊所詮義五教種差別。明能詮教五種差別訖。自下約二乘迴心所詮義五種差別。明能詮教五種差別。既雖知斷煩惱到大果。若不知會三歸一平等圓因。而由何證得平等滿果。是故次前門。此門來。   言問如瑜伽至俱不成就者。瑜伽論第五十一。顯揚論第十七卷。共雲。問若成就阿賴耶識。亦成就轉識耶。設成就轉識。亦成就阿賴耶識耶。答此應為四句。謂或成就阿賴耶識。非轉識。謂無心睡眠者。無心悶絕者。入無想定者。入滅盡定者。生無想天者。或有成就轉識。非阿賴耶識。謂住有心位。阿羅漢。獨覺。不退轉菩薩及與如來。或有俱成就。謂所餘住有心位者。或有俱不成就。謂阿羅漢。獨覺。不退轉菩薩及與如來。入滅盡定。若處無餘依涅槃界(此顯揚文。瑜伽亦同。然文稍不同。意不異也)。   言又由上四因故得生心也者。一根本無明未斷。二根本無明動梨耶識未滅。三所謂涅槃。非究竟。四化城同喻。應便有失。又佛性論雲。二乘人。有三種餘。一煩惱餘。謂無明住地。二業餘。即無漏業。三果報餘。意生身。此之謂也。   言故楞伽雲至以佛無上身者。問此三昧樂。九次第定中。為是何定。答寶公雲。此定於前三時教。八萬四千法門之中。名二乘涅槃。非諸定攝。後時教意。此是內身修行法中。別有一種三昧。滅分段身。非八解脫。滅盡想定攝。所以得知前教說滅異熟識。入此三昧。故瑜伽八十雲。問住何等心。於無餘依涅槃界。當般涅槃。答於一切相。不復思惟。正思惟七小無相界。漸入滅定。滅轉識等。次異熟識。捨所依止。由異熟識無有取故。依轉識等。不復得生。唯餘清淨無為離垢真法界在。當楞伽經。滅諸根。不取未來境界。實是三昧樂。二乘謂為涅槃。即是四十年前。說為涅槃。後時說為三昧。而有變易生死。故知。非滅定也。又滅定唯滅轉識。不滅依身。此滅有身及心。故不同也。   言三一切二乘至聲聞抉擇者。第七十七聲聞抉擇分。廣說無涅槃種姓有情等。又第八十菩薩抉擇雲。迴向菩提聲聞者。謂從本來。是極微劣慈悲種姓。由親近如來住故。於廣大佛法中。起大功德想。熏修相續。雖到究竟住無漏界。而蒙諸佛覺悟。引入方便開道由此因故。便能發趣廣大菩提。彼於如是廣大菩提。雖能發趣。由樂寂故。於此加行。極成遲鈍。不如初始發心有佛種姓者一向趣寂靜聲聞者。謂從本來。是最極微劣慈悲種姓。故一向棄背利益眾生事故。於生死苦。極怖畏故。唯有安住涅槃意樂。畢竟不能趣大菩提。又無餘地抉擇。亦說之。   言如文殊般若等者。   言此約一乘攝方便說者。此指華嚴經入法界品六千比丘迴心處。廣如彼說。恐繁不集。   言一切二乘至如盲者是者。於一乘普法。無二乘機故。是即空義。既空無二乘故。無可迴也。   第八佛果義相者。上約二乘迴心所詮五種差別。明能詮教五種別訖自下約佛果義相所詮義五種差別。明能詮亦五種差別。上來七門。已明因行自下三門。顯其果德。既雖知因行若不知因之所感果。由何修因。是故次因。顯其果也。然萬行因所感果中。正報為主。是故初明正報佛果義相。   言如佛性論至修得故也者。第一卷雲。若毘曇薩婆多等諸部說者。則一切眾生。無有性得但有修得性。   言亦無常以離不離故者。探玄記第十二卷雲。三離不離無常。約圓成性。以在纏時名為不離垢。出障離時名為離垢。約斯不定名為無常。具如中邊論及佛性論等說。初二無常。配餘二性。   言莊嚴論雲至俱常住等者。   言故梁攝論至法身等者。彼論第十三雲。無不從此法身生。無不還證此法身故(生字作流字也)。   言又智論雲至非生滅故者。   言如經雲吾今此身即是法身者。涅槃經文也(起信論疏雲涅槃經也)。   言又經雲一切諸佛身唯是一法身等者。   言一約用佛至常等四句者。一常恆順法界。無間斷故。二無常。隨世間現故。三俱。二義俱現前故。四非俱。隨取一不得故。又緣起無性故。   言二約德佛至常等四句者。一無常修生故。二常本有故。三俱二義。雙現前故。四非俱。謂非常修生故。非無常本有故。   言如金剛波若經對法論等說者金剛波若經雲。如來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對法論等。准此可知。   言八萬四千相者。如觀無量壽經說。   言問何故智論至各出因耶者。   言如羅漢餐沙者。   言如大乘方便經說者。   言問何故攝至功德攝也者。梁攝論第十四卷。如前引也。   言故彼經雲已廣分別者。   第九明攝化分齊者。上約佛果義相所詮義五種差別。明能詮教五種差別。自下約攝化分齊所詮義五種差別。明能詮教亦差別也。然前明能依正報化主功德分齊。次理可明所依依報攝化分齊。是故次前此門來也。   言二十一種實報功德者。佛地經曰。是薄伽梵。最清淨覺。不二現行。乃至盡虛空性。窮未來際。如彼論第二卷廣說。   言若寄法顯示如第二會初說者。驗第二會經文雲。諸佛子。當知。佛剎不可思議。佛住佛國。佛法。佛剎。清淨等皆不可思議。乃至廣說十佛世界佛名號。疏雲。此中大意。於一味法界。義分為二。一能隨之土海。二所隨之機緣。此二無二。通融無礙。以緣從體。即當相圓融。無別可別。言說不及也。若以體從緣。即複印成差別緣起。約此殊形緣起。變顯土體妙極難思。今寄法者。機緣法也。又隨機緣所說法也謂寄隨機所說法而示不可說國土體也。   言一蓮華莊嚴世界海等者。疏雲。二即此遍法界之華藏。說十顯無盡。即無盡箇華嚴。一一皆遍法界。問驗經文。唯說一具華藏世界。雲何說十。顯無盡耶。有說。世界海十世界。名為十蓮華藏。彼說不爾。違疏文故。是故疏雲。二約攝化處。有三類。一從須彌山界及樹形等已去。乃至一切眾生形世界海。為第一類。二三千界外。別有十世界。一世界性乃至十世界相。為第二類。三十蓮華藏莊嚴世界海。具足主伴等。為第三類。此上三類通有十事。為首成世界。一說世界海乃至十壞方便世界海。難雲。既舉十蓮華藏等。三類。通有十事。為首成世界。爾乃十蓮華藏等。各有十事。成世界。何所有十事。即為能有十蓮華藏。達者可思。今古德依疏。作二釋。一者一蓮華藏世界海。具足主伴。無礙圓融。成無盡箇蓮華藏世界。是故舉十。顯無盡也。是故疏雲。問若爾。彼十方世界是華藏不。答是不。謂由即是故。不是不是亦爾。准上思之。又何以故。由是華藏東等故。即不即也。問此十世界外更有餘界不。答無也。何以故。以華藏為主。彼十為伴。此主及伴。圓融普遍一切塵道。重重如帝網故。餘皆即此如虛空故。二解雲。一蓮華藏海。即是無盡中一蓮華藏。是故疏雲。問若爾上來諸文。何故皆以一二義等釋耶。答還以一切之一釋故無過。是故或一不少。或多不增。為成文故。布之前後。深須得意。多少無礙。   言一世界性者。疏雲。此中世界性者。謂積世界成性。積性成海等。如上所引智論說。何故名性者。有二義。一望前諸界。攝諸流類。積結成性。如久習成性等。二望後海等。有因義故。亦得名性。問積界成性。界亦因義。何不名性。答無融結故。闕初義也。問十世界中海。望於後。亦積成餘界。何不名性。答初積結攝。已得性名。後開異義。轉立別號。故不名性也。   第十佛身開合者。上約攝化分齊所詮義五種差別明能詮教亦不同訖。自下約佛身開合。所詮義差別不同。明能詮亦五種差別。前明所依佛土差別不同。次理可明能依佛身開合不同。是故次前此門來也。   言如佛地論至智攝餘身者。佛地經曰。當知。有五種法。攝大覺地。何等為五。所謂清淨法界。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論第三曰。大覺是佛。具三種身。一者自性。二者受用。三者變化。又第七雲。初一攝自性身。四智自性相應共有及為地上菩薩所現一分細相攝受用身。若為地前諸菩薩等所現。一分粗相化用。攝變化身。   言如攝論無垢無罣智為法身者。無性攝論第一卷雲。一自性身。即是無垢無罣礙智。是法身義。   言金光明經中四智攝三身以鏡智攝法身故者。新經第二卷雲。起事心滅故。得現化身。依根本心滅故。得顯應身。根本心滅故。得至法身。是故一切如來。具足三身。有人解雲。伏道是地前。起事心是第六識。法斷是地上。依根本心是末那。勝拔是金剛位。根本心是賴耶(疑雲蓋此文也。若置此文更無文故。又更無可驗之。又未驗古經文也)相如(下猶順也)。   言如梁攝論雲唯如如等者。第十三卷。如所引文。   言如來非心非境者。觀佛三昧海經。本行品。第八九卷雲。佛告阿難。如來有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種隨形好。金色光明。一一光明。無量化佛身。諸毛孔。一切變現。及佛色身。略中略說者。我我為此時會大眾及淨飯王。略說相好。佛生人間。示同人事。同人相故。說三十二相。勝諸天故。說八十好。為諸菩薩。說八萬四千妙相好。佛實相好。我初成道。摩伽陀國。寂滅道場。為普賢賢首等諸大菩薩。於雜華經。已廣分別。   華嚴五教章下卷指事末(終) ******   《大正藏》第72卷No.2338   No. 2338 華嚴五教章名目捲上 一部章總有十門   一。建立乘 二。教義攝益   三。敘古今立教 四。分教開宗   五。乘教開合 六。教起前後   七。抉擇其意 八。施設異相(已上上卷)   九。義理分齊(中卷) 十。所詮差別(下卷)   ○一乘義第一 一乘教義開為二門者   一。別教(別於彼三乘也) 二。同教(同彼三乘等也) 別教中有二門者   一。性海果分(當是不可說義。即十佛自境界也)   二。緣起因分(是可說分。即普賢境界也) 普賢門中復作二門者   一。分相門 二。該攝門 分相門中一乘三乘差別有十說者   一。權實差別 二。教義差別   三。所期差別 四。德量差別   五。寄位差別 六。付屬差別   七。根緣受者差別 八。難信易信差別   九。約機顯理差別 十。本末開合差別 四車者   一。羊車(聲聞乘也) 二。鹿車(緣覺乘也)   三。牛車(權教菩薩乘也) 四。大白牛車(一乘也) 索有二者   一。機索(一乘機漸發機宜叩聖義也)   二。口索(已集靈山三乘三根皆悉啟言求法求記故也) 該攝門中有二門者   一。不異門 二。不一門 不異門亦有二者   一。三乘即一故 二。一乘即三故 三乘即一故有存壞四句者   一。由即一故不待壞   二。由即一故不礙存(由此二義三乘機得有所依也)   三。由即一故無不壞   四。由即一故無可存(由此二義三乘機得入一乘也) 一乘即三故有隱顯四句者   翻存壞四句可知之。 同教中分二門者   一。分諸乘 二。融本末 一乘有七者   一。法相交參一乘(謂一乘垂於三乘。三參於一)   二。攝方便一乘(謂三乘等法總為一乘方便故)   三。所流一乘(謂三乘等法從一乘流故)   四。殊勝門一乘(謂三乘中大乘同是菩薩所乘故)   五。教事深細一乘(常在靈山等。即染見淨故)   六。八義意趣一乘   無性頌雲   為引攝一類 及任持所餘   由不定種姓 諸佛說一乘   法無我解脫 等故性不同   得二意樂化 究竟說一乘   (此依密意佛說一乘也)   一。為不定性聲聞(通因及果說一乘也)   二。為不定性菩薩(不令入小乘故)   三。據其法(諸乘皆依真如。以體攝相故)   四。據無我等(無人我理通法。大小共據此理故)   五。據一解脫等(大小諸乘共脫煩惱障故)   六。據性同(聲聞身中先修菩薩種性後入聲聞。約性二處是通故)   七。據得二意(此有二意。初二者。一者佛意欲攝一切有情得同自體意樂故。二者欲發聲聞平等意樂。我等與佛平等無二。佛為此意與諸聲聞等皆授記。據佛等意故。次二者。於一言下有二義。一者聲聞攝從自體意樂。二者有實菩薩名同聲聞。及菩薩化為聲聞。於一授記言下有二義。依一授記意樂故)   八。據為化意(佛為聲聞作聲聞佛。所以同彼聲聞者。欲令彼修聲聞行故現同小佛。欲攝末歸本道。我此身即是一乘。據能緣化心故說一乘也)   七。十義方便一乘   一。對三寶分別(佛寶是一乘。法□是三乘)   二。對四諦分別(滅諦是一乘。三諦是三乘)   三。對二諦分別(第一義是一乘。世諦是三乘)   四。對過分別(無恐怖者是一乘。有恐怖者是三乘)   五。對人及智分別(善男善女成就甚深法智為一乘。善男善女成就隨順法智。並於諸深法。不自了知。仰推世尊。非我境界唯佛所知。是三乘)   六。對所解了法虛妄契實無分別(知虛妄契無分別是一乘法。隨文解義是三乘法)   七。對一乘小乘分別(可知)   八。對大乘中乘小乘分別(大乘是一乘。餘可知)   九。對世間出世間出出世間分別(出出世間即一乘。餘是三乘)   十。對譬喻分別(王髻中明珠及大王等即一乘。寶珠繫汝衣哀及窮子等是三乘) 二乘有三種者   一者。一乘三乘為二乘(開一乘為一。合愚法同迴心故)   二者。大乘小乘(合一同開愚法。異迴心)   三者。聲聞緣覺(通迴心愚法) 三乘亦有三種者   一者。一乘三乘小乘為三乘(可知)   二者。大乘中乘小乘(或融一同大。合愚法同小乘。或大乘中自有三乘故)   三者。小論中聲聞法緣覺法佛法也 四乘亦有三種者   一者。一乘三乘為四乘(開一異三。合二聲聞故也)   二者。一乘三乘小乘及人天為四(可知)   三者。三乘並人天乘(可知) 五乘亦有三種者   一者。一乘三乘小乘為五   二者。三乘人天   三者。佛二乘天及梵也 無量乘者(謂一切法門也)   經雲。於一世界中聞說一乘音。或二三四五乃至無量乘(文) 融本末二門者   一。泯權歸實門(即一乘也)   二。攬實成權門(三乘等也) 一乘三乘鎔融四句者   一。唯一乘(謂別教也)   二。唯三乘(謂三乘不知一故)   三。亦一亦三(謂同教故)   四。非一非三(謂如果海)   ○教義攝益第二 教義分齊中有三義者   一者。露地牛車自有教義(謂十十無盡主伴具足。此別教)   二者。臨門三車自有教義(謂界內示教得出為義。此三乘教也)   三者。臨門三車為教界外大車為義(此同教一乘如法花等) 三乘中教義三句者   一者。具教義(約三乘自宗教)   二者。唯教非義(約同教一乘說)   三者。俱非教義(約別教一乘故) 一乘三句者   一者。唯一乘(約自別教故)   二者。唯義非教(約同教故)   三者。但非教義(約三乘義隱彼無儘教義故) 攝益有三類者   一者。唯攝界內機令得出世益以為究竟(約三乘當宗說)   二者。攝界外機令得出世益方為究竟   此有二類(一者。先以三乘令得出。後方便得一乘。此一三和合說。屬同教攝。二者。先於一乘已成解行。後於出世身上證彼法者。屬別教攝也)   三者。通攝二機令得二益   此亦有二類(一者。先以三乘引出。後令得一。亦是一三和合。攝二機成二益。屬同教一。二者。界內見聞。出世得法。出出世證成。界內通見聞解行。出世唯解行。出出世唯證入。此屬別教也)   ○立教義第三 一。菩提留支一音教者   一切聖教皆是一音一味一雨等。但以眾生根行不同。隨根異解故。 二。誕法師立二教者   一。漸教(謂先習小乘後趣大乘故。或大小俱陳等故。如□□□□鍊  二。頓教(謂□□□騖駭饋槄□□埤□□□□□鍊三。光統律師三教者   一。漸教(謂為根未熟者。先說無常後說常。先說空後說不空等。漸次故)   二。頓教(謂為根熟者。常無常空不空等俱說。無漸次故)   三。圓教(謂為上達分階佛境者。說無礙解脫究竟果海法門故) 四。大衍法師四教者   一。因緣宗(謂小乘薩婆多等部)   二。假名宗(謂成實經部等)   三。不真宗(謂諸部般若。說即空理故)   四。真宗(謂□□□□□飀□J□禳□□@榕導鍊五。護身法師五教者   一。因緣宗   二。假名宗   三。不真宗(已上三種同衍師)   四。真宗(謂□□□飀□J□秜@槭□鍊  五。法界宗(謂華嚴。明法界自在無礙法門等) 六耆闍法師立六宗教者   一。因緣宗   二。假名宗(同衍師)   三。不真宗(大乘之中說諸法如幻化等故)   四。真宗(說真空理故)   五。常宗(說真理恆沙功德常恆等義故)   六。圓宗(說法界自在無礙緣起等法門故) 七。思禪師智者禪師等四教者   一。三藏教(謂小乘也)   二。通教(亦名漸教。諸大乘中說法通益。三乘人及乾惠等十地通大小故)   三。別教(亦名頓教。謂大乘中所明道理不通小故)   四。圓教(謂法界自在具足一切無盡法門。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等故) 八。敏法師二教者   一。屈曲教(謂釋迦經以遂約機隨計破著故。如□□□□鍊  二。平道教(謂盧捨那經以遂法性自在說故如華嚴等) 九。光宅雲法師四教者   一。聲聞乘教   二。緣覺乘教   三。菩薩乘教(已上臨門三車三乘教)   四。一乘教(大白牛車也) 十。玄奘法師三法輪者   一。轉法輪(即初時轉小乘法輪故)   二。照法輪(謂中時大乘內密意說諸法空等故)   三。持法輪(謂後時顯了說三性及真如不空理等故)   ○分教開宗第四 宗家所立五教   一。小乘教(謂愚法二乘教也)   二。大乘始教(謂空理有餘等故)   三。終教(謂如來藏常住無上等故)   四。頓教(謂言說頓絕理性頓解行頓成等故)   五。圓教(謂別教一乘如華嚴) 十宗者   一。我法俱有宗(謂犢子部。立五法藏我法俱有故)   二。法有我無宗(謂薩婆多部。說五位法立實有故)   三。法無去來宗(謂大眾部。現在無為也。過未無故)   四。現通假實宗(謂說假部。過未無法也。現中五蘊實。界處假也)   五。俗妄真實宗(謂說出世部。世俗皆假。出世是實故)   六。諸法但名宗(謂一說部。一切我法唯有假名。都無實體故。已上小乘教也)   七。一切皆空宗(謂大乘始教。說一切法皆悉真空故。如般若等)   八。真德不空宗(謂終教。說一切法皆是真如如來藏等故)   九。相想俱絕宗(謂頓教。絕言之教。顯絕言之理等。如淨名默然等)   十。圓明具德宗(謂別教一乘。主伴具足無盡自在所顯法門故)   ○乘教開合第五 五教相攝融通有五義者   一。總為一教(謂本末鎔融唯一大善巧法)   二。開為二教     一。本教(謂別教為本故)     二。末教(謂三乘小乘等彼一乘所流故)   三。離為三教     一乘三乘小乘(謂末中開出愚法故)   四。分為四     謂小乘漸頓圓(始終二教共在言故合雲漸故也)   五。為五教(如上可知) 一乘隨教有五者   一。別教一乘(如花嚴)   二。同教一乘(如法花等)   三。絕想一乘(如楞伽等)   四。佛性平等一乘(如終教)   五。密意一乘(如八意等約始教也) 三乘亦有五者   一。小乘中三乘(謂始別終同。以俱羅漢故)   二。始教中三乘(謂始終俱別。以有入寂故)   三。終教中三乘(謂始終俱同。並成佛故)   四。頓教中三乘(謂始終俱離。以絕想故)   五。同教中三乘(謂始終俱同。汝等所行是菩薩道等故) 諸教相收有二門者   一。以本收末門(謂圓教中或唯圓教。餘相盡故。或具五教以攝方便故。餘四教後後攝前前義。准圓知之)   二。以末歸本門(謂小乘中或一據自宗故。或五於後四教為方便故。餘四前前為後後方便之義。准小知之)   ○教起前後第六 諸教都為二教者   一。稱法本教(謂華嚴別教一乘為諸教本故)   二。逐機末教   此有二義   一。同時異處說(是同教故。末不離本。依本而成故)   二。異時異處說(謂三乘小乘等本末相分故。與本非一故)   ○抉擇其意第七 諸教前後差別有十意者   一。此世小乘根性始終定者(如來從初得道至□□□□都□□魯覕導鍊  二。此世小乘根不定故堪進大乘初教便定者(初時轉小乘。後時見轉大乘初教空法轉故。如中論初說)   三。此世小乘及初教根不定故堪入終教便定者(初時見轉小。中時轉空。後時轉不空故。如深密等說)   四。漸教中根不定故。堪入頓教便定者(初示言說教非究竟。後絕言教為究竟故)   五。頓悟機熟便定者(謂佛從初乃至□□□□□□□秭囊導鍊  六。此世三乘根性定者(謂佛從初乃至□□□□都□□糖觀□導鍊  七。此世三乘根不定故。堪進同教一乘者(則見自所得三乘之法皆依一乘無儘教起等故)   八。三乘根不定故堪入別教一乘者(即知彼三乘等法本末不異別教一乘等故)   九。此世具有普賢機者(則見如來從初成道於海印定中說花嚴。不見三乘等故。此約見聞解行處故也)   十。一乘別教解行滿已證入果海者(則見上諸教並是無盡性海從緣所成。更無異事故。此約一乘八證分齊處說也)   ○施設異相第八 施設異相有十異者   一。時異(謂此一乘要在初時第二七日故)   二。處異(謂此一乘要在花嚴界內眾寶菩提樹下等)   三。主異(謂此一乘要是盧捨那十身佛。及盡三世間說故)   四。眾異(謂此一乘經首唯列普賢等菩薩及佛境界諸神王眾等故)   五。所依異(要如來海印三昧為所依故)   六。說異(此一方說必以結通十方一切世界皆同此說。具足主伴共成一部等故)   七。位異(謂信等位中。乃至攝佛果等一位一切住等。上下皆齊故)   八。行異(隨一菩薩即具信等六位。一一位中所有諸行。並一時修信位滿心已去所修諸行。無優劣。即一行一切行等。通因陀羅等故)   九。法門異(略別十種)   十。事異(捨林等事三一皆別也。可知之) 三佛者   一。法身佛 二。報身佛   三。化身佛 十佛者   一。成正覺佛(無著見故)   二。願佛(出生見故)   三。□□□□覷□嬪□導鍊  四。住持佛(隨樂見故)   五。業報佛(深信見故)   六。心佛(安住見故)   七。隨樂佛(普受見故)   八。三昧佛(無量無依見故)   九。法界佛(普至見故)   十。本性佛(明瞭見故) 六通者   一。神境智通 二。天眼智通   三。天耳智通 四。他心智通   五。宿住隨念智通 六。漏盡智通 十通者   一。念宿命方便智通   二。無礙天耳方便智通   三。知一切眾生不可思議心心數法方便智通   四。無礙天眼察眾生方便智通   五。不可思議自在神力示現眾生方便智通   六。一身示現不可思議世界方便智通   七。於一念中往詣不可說不可說世界方便智通   八。不可思議莊嚴具莊嚴一切世界方便智通   九。不可說不可說化身示現眾生方便智通   十。不可說世界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可思議示現眾生方便智通 三明者   一。宿住智證明 二。死生智證明   三。漏盡智證明 十明者   一。善知他心智明   二。無礙天眼智明   三。深入過去際劫無礙宿命智明   四。深入未來際劫無礙智明   五。無礙清淨天耳智明   六。安住無畏神力智明   七。分別一切言音智明   八。出生無量阿□祇色身莊嚴智明   九。一切諸法真實智明   十。一切諸法滅定智明 八解脫者   一。內有色外觀色 二。內無色外觀色   三。淨身證解脫處(上三種背煩惱名解脫)   四。空處 五。識處   六。無所有處 七。非想非非想處   八。想受滅身證住(此一背有緣心名解脫) 十解脫者   一。煩惱解脫 二。邪見解脫   三。熾解脫 四。陰界解脫   五。超出聲聞緣覺地解脫   六。無生法忍解脫   七。不著一切佛剎一切眾生一切諸法解脫   八。住無量無邊諸菩薩住解脫   九。離一切菩薩行住如來地解脫   十。於一念中悉能了知一切世諸法解脫 四無畏者   一。一切智無畏   二。漏盡無畏   三。部道無畏   四。盡苦道無畏 十無畏者(離世間品)   一。聞持無畏   二。辨才無畏(上二不畏不能答難)   三。空無畏(了達二空不畏妄念)   四。威儀無缺無畏   五。三業無過無畏(上二不畏外譏)   六。外護無畏(眾魔外道)   七。正念無畏(不畏妄念)   八。方便無畏(不畏生死)   九。一切智心無畏(不畏二乘)   十。具行無畏(不畏不能化生) 五眼者   一。肉眼 二。天眼   三。惠眼 四。法眼   五。佛眼 十眼者   一。肉眼(見一切色故)   二。天眼(見一切眾生此死生彼故)   三。惠眼(見一切眾生諸根故)   四。法眼(見一切法真實相故)   五。佛眼(見如來十力故)   六。智眼(分別一切法故)   七。明眼(見一切佛光明故)   八。出生死眼(見□□□導鍊  九。無礙眼(見一切法無障礙故)   十。普眼(平等法門見法界故) 三世者   一。過去(已生法)   二。現在(正生法)   三。未來(未生法) 十世者   一。過去過去 二。過去現在   三。過去未來(此一具三世俱在過去故)   四。現在過去 五。現在現在   六。現在未來(此一具三世俱在現在故)   七。未來過去 八。未來現在   九。未來未來(此一具三世俱在未來故)   十。此九世總為一念。總別合論為十世也 四諦者   一。苦諦(有漏果也) 二。集諦(有漏因)   三。滅諦(無漏果) 四。道諦(無漏因) 十諦者   一。善知世諦(菩薩隨眾生意令歡喜故)   二。善知第一義諦(通達一切法一相也)   三。善知相諦(覺法自相圓明故)   四。善知差別諦(覺法差別故)   五。善知說誠諦(覺分別陰界入故)   六。善知事諦(覺身心苦惱故)   七。善知生諦(覺諸道生相續故)   八。善知盡無生智諦(畢竟滅一切熱惱故)   九。善知令入道智諦(起不二行故)   十。善知一切菩薩地次第成就諦。及善知集如來智諦(正覺一切法相故) 四辨者   一。法無礙辨(知名字智故)   二。義無礙辨(知義之智)   三。辭無礙辨(言普辨略故)   四。樂說無礙辨(令他樂說故) 十辨者   一。不虛妄取一切法辨   二。於一切法無所行辨   三。於一切法無所著辨   四。於一切法悉空無辨   五。於一切法無闇障辨   六。於一切法佛所持辨   七。於一切法不由他語辨   八。於一切法巧方便說句味身辨   九。於一切法說眾生辨   十。於一切法眾生等心觀察令歡喜辨 十八不共法者   一。身無共 二。口無共   三。念無共 四。無異相   五。無不定心 六。無不知已捨   七。欲無滅 八。精進無滅   九。念無滅 十。惠無滅   十一。解脫無滅 十二。解脫知見無滅   十三。一切身業隨智惠行   十四。一切口業隨智惠行   十五。一切意業智惠行   十六。智惠知過去世無礙   十七。智惠知未來世無礙   十八。智惠知現在世無礙   或以十力四無畏大悲三念處為十八不共也。 十不共法者   一。自己行 二。化他行   三。迴向行 四。巧便行   五。智惠行 六。三業隨智行   七。悲代他共行 八。慈受他苦行   九。自淨淨他行 十。位滿常修行   承元四年五月八日於嗚瀧房一部三帖手自書寫畢。兼延。                     實祐之   華嚴五教章名目卷中 義理分齊有四門者   一。三性同異義   二。六義為因緣起   三。十玄緣起無礙法   四。六相圓融義   ○三性義第一 三性者   一。遍計所執性(凡夫妄境)   二。依他起性(因緣生法)   三。圓成實性(真如) 遍計性二義者   一。情有義 二。理無義 依他性二義者   一。似有義 二。無性義 圓成二義者   一。不變義 二。隨緣義 顯三性之義有三門者   一。護分別執(三性共各有四句名遮情四句)   二。示執之失(有二過)   三。顯示其義 四句者   一。有 二。無   三。亦有亦無 四。非有非無 二過者   一。斷過 二。常過 後代二論師者   一。護法論師(法相有宗)   二。清辨論師(三論空宗) 阿毘達磨經三種說法者   一。染污分(遍計性)   二。清淨分(圓成性)   三。染污清淨分(依他性)   ○種子義第二 種子六義者   一。空有力不待緣(剎那滅義)   二。空有力待緣(俱有義)   三。空無力待緣(待眾緣義)   四。有有力不待緣(決定義)   五。有有力待緣(引自果義)   六。有無力待緣(恆隨轉義) 攝論頌雲   剎那滅俱有 恆隨轉應知   決定待眾緣 唯能引自果 四緣者   一。因緣 二。等無間緣   三。所緣緣 四。增上緣 種子六義就體用各有四句 體四句者   一。有(謂決定義)   二。無(謂剎那滅義)   三。亦有亦無(謂引自果俱有無二故)   四。非有非無(恆隨轉待眾緣無二故) 用四句者   一。不自生(恆隨轉待眾緣無二故)   二。不他生(剎那滅決定無二故)   三。不共生   四。非無因生(合六義因義方成故)   地論雲。因不生緣生故。緣不生自因生故。不共生無知有作時不住故。不無因隨緣有故(云云) 八不者   謂生·滅·斷·常·去·來·一·異也 六義開合有八門者   一。約體唯一(因無二體故)   二。約義分二(無性故緣起故)   三。約用分三(一有力不待緣。二有力待緣。三無力待緣)   四。約為六(三句入二門故。如前列)   五。為九(二義皆各具三義故)   六。為十二(六義各有二門不相離故)   七。為十八(六義一一皆具體有無力有無待緣不待緣三義故)   八。為三十六(六義互具六義故)   ○十玄義第三 法界緣起略攝為二義者   一。究竟果證義(即果分十佛自境界也)   二。隨緣約因辨教義(即因分普賢境界也) 緣起門有二義者   一。不相由義(謂自具德故。如因中不待緣等。是即同體門義)   二。相由義(如待緣等。是即異體門義) 同體異體圓融各有二義者   一。相即(謂空有義。自體約此)   二。相入(謂力無力義。此約力用) 異體門相入二門者   一。向上數   有十門(謂一是本數。向一去九故。餘九門如是)   二。向下數   有十門(謂十是本數。向十來一故。餘九門如是) 異體門相即二門者   一。向上去   有十門(謂一緣成故。向一數之。餘九門如是。准上知之)   二。向下來   有十門(謂十緣成故。向十數之。餘九門如是。准上知之) 同體相入二門者   一。一中多 二。多中一 同體相即二門者   一。一即多 二。多即一(已上唯異體知之) 所依體事十義門者   一。教義(謂一三等教義)二。理事(可知)   三。解行 四。因果   五。人法 六。分齊境位   七。師弟法智 八。主伴依正   九。隨生根欲示現 十。逆順體用自在 十玄門者   一。同時具足相應門(謂教義等十義同時相應成一緣起。無前後等別故)   二。一多相容不同門(謂一門中具攝前理事等一切法門故)   三。諸法相即自在門(謂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圓融自在無礙故)   四。因陀羅微細境界門(謂體相自在。隱昧互現。重重無盡故)   五。微細相容安立門(謂始終同時前後逆順等諸門。於一念中煩然同時齊頭顯現故)   六。祕密隱顯俱成門(謂隱覆顯了俱時成就故)   七。諸藏純雜具德門(謂或純或雜俱時成就故)   八。十世隔法異成門(謂遍十世中同時別異具足顯現。以時與法不相離故)   九。唯心迴轉善成門(謂如來藏清淨心轉也。但性起具德故異三乘耳)   十。託事顯法生解門(謂託別事顯別法故)   ○六相義第四 六相者   一。總相(一含多德故)   二。別相(以德非一故。別依上總滿彼總故)   三。同相(文義不相違同成一總故)   四。異相(文義相望各各異故)   五。成相(由此諸義緣起成故)   六。壞相(諸義各住自法不移動故) 六相頌雲   一即具多名總相 多即非一是別相   多類自同成於總 各體別異顯於同   一多緣起理妙成 壞住自法常不作   唯智境界非事識 以此方便會一乘   正應五年四月六日於菩提院南房寫之                   宣遍   華嚴五教章名目卷下   ○心識章第一   諸教所詮差別十門者   一。所依心識 二。種性差別   三。行位分齊 四。修行時分   五。所依之身 六。斷惑分齊   七。二乘迴心 八。佛果義相   九。攝化境界 十。佛身開合 六識者   一。眼識 二。耳識 三。鼻識   四。舌識 五。身識 六。意識 增一經四種阿賴耶者   一。愛阿賴耶 二。樂阿賴耶   三。欣阿賴耶 四。喜阿賴耶 八識者   六識如前列 七。末那識 八。阿賴耶識 真如有二義者   一。法相差別門(始教但說一分凝然義)   二。體相鎔融門(終教說生滅不二義) 維摩經所說三十二菩薩不二法門者   一。法自在菩薩說生滅不二   二。德守菩薩說我我所不二   三。不眴菩薩說受不受不二   四。德頂菩薩說垢淨不二   五。善宿菩薩說是動是念不二   六。善眼菩薩說一相無相不二   七。妙臂菩薩說菩薩心聲聞不二   八。弗沙菩薩說善不善不二   九。師子菩薩說罪福不二   十。師子意菩薩說有漏無漏不二   十一。淨解菩薩說有為無為不二   十二。那羅延菩薩說世間出世間不二   十三。善意菩薩說生死□□□□□  十四。現見菩薩說盡不盡不二   十五。普守菩薩說我無我不二   十六。電天菩薩說明無明不二   十七。喜見菩薩說色空不二   十八。明相菩薩說四種異空種異不二(四種性也)   十九。妙意菩薩說眼色不二   二十。無盡意菩薩說佈施迴向一切智不二   二十一。深惠菩薩說是空是無相是無作不二   二十二。寂根菩薩說佛法眾不二   二十三。心無礙菩薩說身身滅不二   二十四。上善菩薩說身口意不二   二十五。福田菩薩說福行罪行不動行不二   二十六。華嚴菩薩說從我起二不二(識所識也)   二十七。德藏菩薩說有所得相不二(取捨也)   二十八。月上菩薩說闇明不二   二十九。寶印手菩薩說樂□□□□□橖□□□  三十。珠頂王菩薩說正道邪道不二   三十一。樂實菩薩說實不實不二   三十二。文珠師利說於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不二   已上終教染淨鎔融無二義也。   三十二。維摩詰菩薩默然無言不二(是頓教也) 離世間品十心者(四十一經)   一。大地等心(持一切眾生諸善根故)   二。大海等心(受持無量無邊諸佛智慧大法海故)   三。須彌山王等心(令一切眾生安住無上善根故)   四。摩尼寶心(遠離煩惱淨□□□導鍊  五。金剛心(決定了知一切法故)   六。堅固金剛圍山心(一切諸魔外道不能壞故)   七。蓮花等心(一切佛法不能染故)   八。憂曇缽花等心(於一切劫難值遇故)   九。淨日等心(除滅一切眾生愚癡曀障闇故)   十。虛空等心(一切眾生無能量故) 第九地十心者   華嚴經第二十八雲。知眾生諸心差別相。莊飾世心相。速轉心相。壞不壞心相。無形心相。無邊自在心相。清淨差別心相。垢無垢心相。縛解心相。諂曲質□□□裀□詁□□裀□楦□檳埤□性起品所說性起心十德者(第四性起意業就智嘆意業也)   一。平等無依智 二。性無增減智   三。益生無念智 四。用興體密智   五。滅惑成德智 六。依持無礙智   七。種性深廣智 八。知無不盡智   九。巧便留惑智 十。性通平等智 緣起一心具五義門者   一。攝義從名門(小乘)   二。攝理從事門(始教)   三。事理無礙門(終教)   四。事盡理顯門(頓教)   五。性海具德門(圓教) 一心約機得法分齊者   一。得名不得義(小乘)   二。得名得一分義(始教)   三。得名得具分義(終教)   四。得義不存名(頓教)   五。名義俱無盡(圓教)   ○種性義第二 小乘六種性者   一。退法(過緣退可得故)   二。思法(恐退失恆思惟所得故)   三。護法(恐退失常防護所得故)   四。安住法(無勝退緣不退無勝加行不增進故)   五。堪達(其性堪能必達不動故)   六。不動法(不煩惱之所退動故) 不動性有三品者   一。上者佛種性   二。中者獨覺性   三。下者聲聞性(如舍利弗等) 五種性者   一。聲聞性   二。獨覺性   三。菩薩性(已上定性)   四。不定性(三乘性不定故)   五。無種性(無出世功德因故) 二種種性者   一。本性住種性(或約本有性。□祿□□椹姿□□□□□j□□□騪□鍊  二。習所成種性(或久習為習種。□祿□□楈□□□□j□□□騪□鍊內六處者   一。眼處 二。耳處 三。鼻處   四。舌處 五。身處 六。意處 仁王·本業六種性者   一。習種性 二。性種性 三。道種性   四。聖種性 五。等覺性 六。妙覺性 六度者(六波羅密也)   一。檀 二。戒 三。忍辱   四。精進 五。禪定 六。般若 □□□□□G□導褸□G□□□□鍊  一。謗大乘五逆罪闡提人(謂不簡醫王遇不遇必死不疑遇善友聞法不聞法。俱不發無上菩提心故)   二。聲聞緣覺人(謂遇佛菩薩醫王聞法發無上菩提心。不聞不發心故)   三。有一種人(謂大□□□□部慼慼慼樣r□騖驆□□椸□逆□樁漍椸□滶鞢慼慼潦A□□□餾□導鍊一代教有二類者   一。了教(謂實教) 二。不了教(謂小乘並大乘權教) 二利者   一。自利 二。利他 梨耶識二義者   一。大覺 二。本不覺 一乘種性有二說者   一。約同教門(謂攝前諸教種性具足主伴成宗攝方便故)   二。約別教門(謂種性甚深盡三世間收理事等諸義門故) 六決定者   一。觀相善決定(謂彼正智照理名觀契同一味名相)   二。真實善決定(即實智離倒惑之過證理不虛故)   三。勝善決定(謂過劣故具勝德故)   四。因善決定(謂能感果故)   五。大善決定(普被群生無限局故)   六。不怯弱善決定(謂因八果德情無法懼故) 種性緣起具五義門者   一。隨執非有門者(小乘)   二。隨事虧盈門(始教)   三。從理遍情門(終教)   四。絕相離言門(頓教)   五。性備眾德門(圓教) 種性約機得種分齊   一。唯除一人一切皆無(小乘)   二。一切皆有(終教)   三。亦有亦無(始教。說有一分無性故)   四。非有非無(頓教。以離相故)   五。或具前四(一乘攝方便故)   六。即因具果通三世間(圓教)   ○行位章第三 小乘四位者   一。方便道(七方便也。謂五停心。別相念·總相念·暖·頂·忍·世第一。雲七方便也)   二。見道(苦忍等十五心也)   三。修道(從第十六道類智至金剛喻定)   四。究竟道(可知) 小乘十二住者   一。聲聞自種姓住   二。入正未越次取證住   三。越次取證住   四。得不壞淨□聖戒轉上漏盡住   五。依增上意戒增上意學出生住   六。增上惠住   七。諦相應惠學住   八。緣起相應惠學住   九。觀密生無相三昧住   十。究竟無相住   十一。解脫學處住   十二。一切種阿羅漢住 三界者   一。欲界 二。色界 三。無色界 九地者   一。欲界五趣地 二。離生喜樂地   三。定生喜樂地 四。離喜妙樂地   五。捨念清淨地 六。空無邊處地   七。識無邊處地 八。無所有處地   九。非想非非想處地   十一地者   謂九地如前。加未至·中間也(如常)或九地如前。加未至定地並滅受想地也(復古記) 始教門中有二種教者   一。迴心教 二。□□□□襏履導鍊始教五位者   一。資糧位(三賢) 二。加行位(四善根)   三。見道 四。修道 五。究竟道 乾惠等十地者   一。乾惠地 二。性地   三。八人地 四。見地   五。薄地 六。離欲地   七。已辨地 八。辟支佛地   九。菩薩地 十。佛地 菩薩十地者   一。歡喜地 二。離垢地   三。發光地 四。焰惠地   五。難勝地 六。現前地   七。遠行地 八。不動地   九。善惠地 十。法雲地 大乘十二住者   一。種性住 二。解行住   三。淨心住 四。增上戒住   五。增上意住 六。增上惠住   七。諦相應惠住   八。緣起相應惠地   九。有行有開發無相地   十。無行無開發無相地   十一。無礙惠地   十二。最上菩薩地   於最後立最極如來住為十三住也。   略頌雲   種性勝解行 極花增上戒   增上心三惠 無相有功用   無相無功用 及以無礙惠   最上菩薩住 最極如來住 須陀洹道前四位者   一。暖 二。頂 三。忍 四。世第一 菩薩道前四位者   一。十信 二。十位 三。十行 四。十迴向 十信者   一。信心 二。精進心   三。念心 四。定心   五。惠心 六。戒心   七。迴向心 八。護法心   九。捨心 十。願心 十住者   一。發心住 二。治地住   三。修行住 四。生貴住   五。方便具足住 六。正心住   七。不退住 八。童真住   九。法王子住 十。灌頂住 十行者   一。歡喜行 二。饒益行   三。無恚恨行 四。無盡行   五。離癡亂行 六。善現行   七。無著行 八。尊重行   九。善法行 十。真實行 十迴向者   一。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迴向   二。不壞迴向   三。等一切佛迴向   四。至一切處迴向   五。無盡功德藏迴向   六。隨順平等善根迴向   七。隨順等觀一切眾生迴向   八。如相迴向   九。無縛無著解脫迴向   十。法界無量迴向 十地者 如前列   章雲。為似迴心教故。以信等四位為資糧位。十地向後別立四善根為加行位。見等同前。 □祿□□楚慼憧b  一。勝解行地(名下品成就。於往惡趣盡第一無數劫)   二。淨勝意樂地(名中品成就。初地已上盡第二無數劫)   三。墮決定究竟地(名上品成就。八地已上盡第三無數劫) 三乘不退位者(依佛性論)   一。聲聞苦忍 二。緣覺世第一   三。菩薩十迴向   若依□祿□□騖饜□□□□□□□奅槌楢蔥驉慼摯鞢慾Q善者   一。不殺生 二。不偷盜   三。不邪婬 四。不妄語   五。不惡口 六。不兩舌   七。不綺語 八。無貪   九。無嗔 十。無癡 八相成道者   一。下生 二。入胎   三。住胎 四。出胎   五。出家 六。成道   七。轉法輪 八。入□□□約報三生者   一。見聞位 二。解行位   三。證果海位 約行之位有二分者   一。自分 二。勝進   ○時分義第四   小乘三生得果者   一。初生順解脫分   二。第二生順抉擇分   三。第三生入聖得果 小乘三□祇者   章雲。此中劫數。取水火等一劫為一數。十箇合一為第二數。如是展轉至第六十。為一阿□祇。依此以數三□祇也。 小乘佛有二身者   一。法身(戒等五分) 二。生身(王宮誕生) 五分法身者   一。戒 二。定 三。惠   四。解脫 五。解脫知見 修法身有四時者   一。三祇劫修有漏四波羅密時   二。於百劫修相好業時   三。出家苦行修禪定時   四。菩提樹下成正覺時 始教三□祇者   謂此取水火等大劫。數至百千劫。數此後至百千。為一俱梨。名第一數。數此俱梨。復至俱梨。為第二數。如是次第至第一百。名一□祇。此即十大數中第一數也。依此數滿三□祇也。 三祇滿等所逢佛者   謂依優婆塞戒經。第一□祇滿逢寶頂佛。第二□祇滿逢燃燈佛等。三□祇滿逢迦葉佛。最初逢釋迦佛發阿耨菩提心。 終教立二種□祇者   一。定三□祇(約一方化儀)   二。不定三□祇(通餘種類等)   ○所依身章第五 二種生死者   一。分段生死 二。變易生死 佛度五人者(鹿苑五比丘也)   一。□□□□裀□□□煄摩臐@ 三。摩訶男比丘 四。十力迦葉比丘   五。□□馯□荊□□□□□□導觶□□□□□□□鍊  一。須陀洹人 二。斯陀含人   三。阿那含人 四。阿羅漢人 十二因緣者   一。無明 二。行 三。識 四。名色   五。六處 六。觸 七。受 八。愛   九。取 十。有 十一。生 十二。老死 初地八過者   一。入位過(初成出世間心故)   二。家過(得佛所證法界之分故)   三。種性過(以大行成立堪紹佛種故)   四。道過(以非有漏道故)   五。法體過(正以大悲為體。於作他事即是己事為自身體故)   六。住處過(巧離二邊住無住處故)   七。生業過(以順空聖智等入三世真如法中故)   八。異定過(因果共異定故) 仁王經習種性有十心者   一。信心 二。精進心 三。念心   四。惠心 五。定心 六。施心   七。戒心 八。護心 九。願心   十。迴向心 八地已上菩薩有二類者   一。悲增上 二。智增上   ○斷惑義第六 二障者   一。煩惱障 二。所知障 又有二類者   一。分別起 二。俱生 十煩惱者   一。貪 二。嗔 三。無明 四。慢   五。疑 六。身見 七。邊見 八。邪見   九。見見 十。戒禁取 邪師等三固者   一。邪師 二。邪教 三。邪思惟 一百二十八煩惱者   其分別起者。欲界四諦各有十種。即為四十。上二界除嗔諦別有九。即有七十二。並欲界合有一百一十二。其俱生者。欲界具六。上二界除嗔各唯五。故合有十六。通前分別。總有一百二十八也。 斷分別惑有三人者   一。俱縛 二。倍離欲 三。已離欲 斷俱生有二人者   一。漸出離 二。頓出離 九品者   於三品各分三品故。謂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也。 聲聞四果者   一。預流果 二。一來果   三。不還果 四。阿羅漢果 末那俱生四惑者   一。我癡 二。我見   三。我慢 四。我愛 四無量者   一。慈 二。悲 三。喜 四。捨 合三賢十地為二位者   一。比位(三賢) 二。證位(十地) 二執者   一。人執 二。法執 皮等三惑者   一。皮 二。肉 三。心 金光明經三道者   一。伏道(地前) 二。法斷道(地上)   三。勝拔道(金剛位) 三心者   一。起事心(第六識) 二。依根本心(末那)   三。根本心(賴那) 三身   一。化身 二。應身 三。法身(金光明經) 三相者   一。思惟分別相 二。依他起相   三。成就相 四障者(翻四障成信三賢四位也)   一。闡提不信障 二。外道我執障   三。聲聞畏苦障 四。獨覺捨大悲障 四行者   一。信樂大乘行 二。般若行   三。破虛空三昧行 四。大悲行 四德因者   一。淨德因 二。我德因   三。樂德因 四。常德因 地前菩薩四報者   一。鐵輪王報(信位菩薩)   二。銅輪王報(十解)   三。銀輪王報(十行)   四。金輪王報(十迴向) 佛等四義者   一。信樂大乘種子為因(如父)   二。般若為緣(如母)   三。破虛空(如胎藏)   四。大悲(如乳母) 大乘四定者   一。大乘光明三昧   二。集福德王三昧   三。賢護三昧 四。首楞嚴三昧 四種生死者   一。因緣生死 二。方便生死   三。有有生死 四。無有生死 我有二種者   一。即蘊我 二。離蘊我 十六心者   一。苦法智忍 二。苦法智   三。苦類智忍 四。苦類智   五。集法智忍 六。集法智   七。集類智忍 八。集類智   九。滅法智忍 十。滅法智   十一。滅類智忍 十二。滅類智   十三。道法智忍 十四。道法智   十五。道類智忍 十六。道類智 十一無明者(亦名粗重障)   一。異生障性 二。邪行障   三。闇鈍障 四。現行煩惱障   五。下乘般□□□□□□□□覯部慼慼@ 七。細相現行障 八。無相加行障   九。利他不欲行障 十。未得自在障   十一。如來地第一障 二十二愚者   一。執著我法愚   二。惡趣雜業染愚   三。微細誤犯愚   四。種種業趣愚   五。貪慾愚   六。圓滿聞持陀羅尼愚   七。等至愛愚   八。法愛愚   九。純作意背生死愚   十。純作意向□□□□  十一。現觀察行流轉愚   十二。相多現行愚   十三。細相現行愚   十四。純作意求無相愚   十五。於無相作加行愚   十六。於相自在愚   十七。於無量所說法(無量名句味後後惠辨陀羅尼自在)惠愚   十八。辨才自在愚   十九。火神通愚   二十。悟入微細祕密愚   二十一。於一切所知境微細著愚   二十二。極微細礙愚 圓教斷惑分齊有四種者   一。約證(十地中斷)   二。約位(十住已去斷)   三。約行(十信修心斷)   四。約實(謂無可斷本來清淨故)   ○迴心義第七 二乘迴心有六種說者   一。一切二乘總無迴心(小乘)   二。一切皆迴(終教)   三。亦迴亦不迴(始教)   四。非迴非不迴(頓教)   五。合具前四(一乘攝方便故)   六。俱絕前五(一乘別教說) 入無餘後心想還生四因者   一。根本無明未斷   二。如來藏未證   三。所得□□□Y槫屆@ 四。化城同喻應有共故 □□□□□□奊□□□半  一。八萬劫(預流) 二。六萬劫(一來)   三。四萬劫(不還) 四。二萬劫(羅漢)   五。一萬劫(獨覺) 十眼十耳者(如上卷列)   ○佛果義第八 三種常者(始教)   一。自性常 二。無間常 三。相續常 本覺隨染二種相者(起信論)   一。智淨相 二。不思議業相 佛果德有二義者(終教)   一。緣起現前義(三無數劫功不虛故)   二。無自性義(離真如無自體故) 佛果常等義有三說者(圓教)   一。約用(通三世間) 二。約德   三。約體(遍體用融攝無礙故) 佛德有四義者   一。修生 二。本有   三。本有修生 四。修生本有 三十二相者   一。端正殊持   二。圓光一尋   三。足下平滿   四。輪相備足   五。足趺隆起   六。手足指間皆有細縵   七。足跟齊正   八。手足柔軟   九。伊尼耶鹿王□   十。七處圓滿   十一。陰藏隱密   十二。其身上分如師子王   十三。兩肩平滿   十四。雙臂傭長   十五。身相端□□  十六。頸文三道   十七。頰如師子   十八。具四十齒   十九。悉皆齊密   二十。四牙鮮白   二十一。其舌長廣   二十二。出梵音聲   二十三。眼目紺青   二十四。睫如牛王   二十五。眉間毫相   二十六。頂上肉髻   二十七。皮膚細軟   二十八。真金色   二十九。身毛上靡   三十。髮帝青色   三十一。其身洪滿   三十二。如尼□□□鍊  八十種好者   如別列之   相好出因有二義者   一。方便(為引二乘故)   二。實報(乘在他身中故)   ○攝化分齊章第九 三乘中有四土者   一。法性土 二。自受用土   三。隨他受用實報土 四。化身土 智論五重化境者(終教)   一。一三千世界   二。一世界性(積三千界至恆沙)   三。世界海(積世界性至恆沙)   四。世界種(積世界海至恆沙)   五。積世界種至無量十方恆沙。為一佛所化分齊也 報身二十一種功德者   如別列之 十佛境界所依有二者   一。國土海(當不可說)   二。世界海(有三類世界) 三類世界者   一。蓮華藏世界海(十佛境界)   二。十重世界海(萬千已上輪王境界)   三。無量雜類世界 十重世界者   一。世界性 二。世界海   三。世界輪 四。世界圓滿   五。世界分別 六。世界旋   七。世界輪 八。世界蓮花   九。世界須彌 十。世界相   ○佛身開合第十 佛地論五種法攝三身者   謂清淨法界攝法身。四智攝餘身也。 三身者   一。法身 二。報身 三。化身 小乘二身者   一。生身 二。化身 又有二身者(佛地論)   一。生身(合他受用菩薩化身) 二。法身(合自受用身) 又有二身者(本業經)   一。自性法身 二。應化法身 有四佛者   一。法身 二。自受用身   三。他受用身 四。化身 又有四佛者(梁論)   一。自性身 二。法身   三。報身 四。化身 又有四佛者(楞伽)   一。應化佛 二。功德佛   三。智慧佛 四。如如佛 十佛者   一。無著佛等(如上卷列)   五教章名目(終)   正應五年六月十二日於菩提院南房寫之                    宣遍 ****** No.2339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一 東大寺沙門凝然述 將解此章。問答料簡。重重無盡。 密等說。二遮三之一。如法花等說。三者表體之一。如花嚴等說(已上)釋曰。遮三表體。即前二種。更加存三。即始教意。縱與立之。通攝三機故名存三。而約三乘無性理。皆同一道。以為一乘。據實三乘定有差別。此乃密意權方之義。是故縱與立二乘名。不同後二遮表雖異。實是一乘無二之義。三歷教明相。總成五種。今章文雲。隨教有五。一別教一乘云云。二同教一乘云云。三絕相一乘。如楞伽。此頓教。四約佛性平等為一乘云云。此終教。五密意一乘。如八意等云云。此約始教(已上)此中別教。即表體一也。同教即是遮三之一也。密意一乘。是存三也。更約終頓。增加絕想。佛性二種。故成五種。別教同教。實是一乘密意一乘。一向縱與。義兼兩向。若望始教。即是實義。若望別教。是與立之。具如下釋。如此一乘種類非一。又章明同教一乘之中。總有七種。於中密意是始教意。而亦融攝。以為同教。餘之六種。並是同教當體事義。是故後七。成五中二。總論一乘。唯有二種。同別是也。且五種中。初二如名。後三並是同教所攝。義門差別。故分三種。自餘眾類。准例可攝。是故一乘。種類雖多。綱領唯是同別二教。問今章題一乘者。上眾類中是何。答題一乘言義。有通局。不可卒爾包攝簡去。花嚴大經。即是圓融別教一乘。天異諸典。若論廣攝。諸教在中。然就所目。是別教義。普法之外。不見餘故。約其迴入。即同教門。三乘之權。歸入一故。章下文雲。如花嚴同教中說(已上)又雲。如花嚴經別教中說(已上)是故明知。花嚴一乘。有其同別二教之相。然此一乘。正陳別教。兼說同教。同教之中。多明回入會歸之門。而不可遮破三之義不同法花俱同陳說遮三破三。回入會歸。今章一乘。正存別教。兼顯同教。同教之中。正顯回入。兼攝餘門。若二種中。正是直體。其破異門不可遮兼。三種一中。無彼存三。五種一中。無其密意。自餘正兼。隨應有之。若約能同論所同者。存三密意亦同教攝。非唯密意。亦彼二乘乃至諸乘皆同教攝。能同之一貫攝彼故。若約別教所目言之。一切諸乘森羅萬象。莫不在彼別教之中。而唯一乘無有餘相。一切諸乘約就同別。包兼收攝。無不皆盡。故題一乘攝彼諸門。指事直舉彼存三等三種一乘。為今章題。仍問答雲。問既題花嚴一乘。唯可標第三直顯一。何兼餘義。答圓教故攝。方便故。准下同教可知(已上)普攝之義。雖無辨釋。廣包之相。准例可見。問大經之題。唯言花嚴無一乘言。何以得知此花嚴經即是一乘。答一乘之言。何必待題。法花一乘豈由題乎。而亦立題託義不同。如勝鬘經。即題一乘。今此花嚴。因果體相。性用功能。能詮所詮。始末起盡。皆是一乘。圓融普周。自在無礙。究竟備足。一乘本教。唯在此典。題目所載。即是一乘。此外無有可題一乘。如此一乘。即是本經。本經即是自一乘故。是故一乘之言。以為所釋所宗。問下卷題雲。花嚴經中。一乘五教分齊義(已上)此意即以一乘為其能釋能依。今何違此為所依乎。答花嚴圓教。本自一乘。法性常然。誰敢異論。然下卷題。文義相對。舉文題故。先言花嚴經中。約體義故。後言一乘。而意即在所依既一。故其能依陳一乘義。不可敢遮。故下卷題佈置爾也。今上卷題。其義亦爾。但正以此一乘之言。目所依經。兼亦不遮通能釋也。   所言教分記者。日本古德並皆判雲。教謂五教。即愚法等。良以下卷之題。分明雲五教故。是故古德如此判也。分者分齊。五教分齊各別異故。此亦下卷分明標故。記者記錄。聚所有義載簡牘故。卷者卷舒。始末隨應此中盡故。上者簡餘。三卷之中。是居首故。斯迺花嚴二字。是本經題。若約義顯。一乘二字。亦是經題。但非文題而已。教分記者。能依章題仍取經題。為章總題。連合標故。上是總題。通一部故。捲上二字。當卷題目。卷獨是通。相從為別。仍連通號。為上卷題。是故總名花嚴一乘教分記捲上也。宋朝章題與此少別。即花嚴一乘教義分齊章也。且折薪記主。釋此題雲。言一乘教義分齊者。此總相標名。今此一乘。具同別二教教義之分齊也。以下列十門。釋此教義。不出三界一乘。若別教一乘。則三乘等本來不異。若同教一乘。則三一合明故。今雖標一乘。攝三乘等俱盡。所以統收不異故曰一。運載含融故曰乘。此教義具同別之分齊也。例同大疏義理分齊。雖有四科。亦唯同別二教之分齊。爾然催致遠傳中。復有別名。一曰花嚴五教章(乃至如上列異題處已引即略中間五十三字)故唯存此名也(已上)餘記之中。亦有解釋。恐繁不引。 二魏國下人號。此之撰號。諸本不同。和本有三。一雲法藏撰。此三異本。如次廣中及略號。作者隨時隨一即得。或後人隨宜廣略佈置。無別所以。宋朝本雲。京大崇福寺沙門法藏述。此亦隨宜具舉眾相。和本號中。直解廣名。餘即可悉。言魏國者。是別郡名。近比宋人多來。予親問彼魏國分齊。彼答雲。言魏國者。自宋朝杭州行在京。北行三千二百餘里有之。彼國即有百二十餘州。彼太原府。在此國中。今者為蒙古王所伐取矣(云云)言西寺者。具雲西太原寺。即則天皇后之所建也。筆削記(子璿釋起信注)第一雲。西太原寺者。即長安崇福寺也。以天下有五寺俱名太原。為揀餘四故言西也。東即揚州。南即荊南府。西即長安。北即太原(亦名崇福)中即東都(今雲福先)俱稱太原者。以則天生於太原此既皆彼舍宅所置。為敬生處故為名(已上) 今此簡略唯言西寺。寺有東西兩塔。西塔有滿意律師(章主律之所承)東塔有懷素律師。此等諸德居彼興法。今章主者。即居西塔。所言寺者。行願記(圭山釋清涼疏)第一雲。梵雲毘呵囉。正雲尾賀囉。此雲行處。出家道人所行止處也。今雲寺者。起自摩騰。初來漢國。同諸賓客。權止鴻臚。後建伽藍。標名白馬。因得寺名(已上)自爾以後。續立此名。義苑疏一雲。寺者嗣也。治事者。嗣續於其間。如國家九寺。今既統釋眾所居。則練行治惑業者。相嗣續於其間故雲嗣也(已上)此是解釋寺名義也。 言沙門者。行願記雲。沙門梵語。具雲室囉末拏。此雲勤息。故經雲。息心達本源故。號為沙門。然有勝義世俗示道污道之異。如十輪經(已上)義苑雲。然有四種。一壞道沙門。二說道沙門。三治道沙門。四勝道沙門。今國師。退非壞道之凡。進非勝道之聖。駕說開宗。法喜禪悅。中間之二沙門攝也(已上)筆削記雲。沙門者。釋眾之通號。此雲勤息。謂勤修戒定慧。息滅惑業苦。故受斯稱(已上)沙門之號。由德故爾。 言法藏者。是章主之名。祖師之號也。大師行狀傳記非一。唐朝千里法師。創製別傳。靜法大師纂靈記中。有祖師傳。海東致遠亦造別傳。讚寧法師。大宋高僧傳第五卷中。有賢首傳(義解篇中)日本古德。遙暗傳聞。錄之簡牘(事跡有違。展轉聞故)自外記錄。要讚亦多。中宗皇帝御製。真讚居士朝隱所製碑文等也。今取精要。標讚祖德。釋法藏字賢首。姓康氏。康居國人也。母夢異色孕大師。大唐第二主。太宗皇帝。貞觀十七年。歲次癸卯誕生。當大日本國。人王第三十六代。女帝。皇極天皇御宇二年歲次癸卯。於時智儼大師。俗齡四十二也。年甫十七。辭親求法於太白山。後慈親不恙。歸鄉竭孝。乃涉歲時。於時智儼大師。於雲華寺。講花嚴經。賢首至於中夜。忽見神光來燭庭宇。賢首嘆曰。當有異人發弘大教。及明乃遇智儼大師。自此服膺深入無盡。於時賢首齡二十六。值儼入滅至二十八。賢首出家未進具戒。奉敕於太原寺。講花嚴經。名價日高。道俗雲集。於時於京雲花寺。講舊花嚴經。乃有五光現從口出。聚頂成蓋。天雨妙花。地動六種。證聖元年。歲次乙未。實叉難陀。初譯花嚴。賢首大師。年五十三。共譯彼經。首尾五年。翻譯終功。如此前後。義淨。日照三藏等翻譯場。並預其選。證義筆受等事。推師獨為精美。聖曆二年。歲次己亥。十月八日。大師奉詔。於佛授記寺。講新花嚴。至花藏世界品。講堂及寺中地皆震動。鑑真和尚。年二十一。受具之時。奉請大師。為尊證師。於時大師齡六十六也。大唐第六主。玄宗皇帝。先天元年。歲次壬子。賢首入滅。春秋七十。當日本國人王第四十三代。元明天皇御宇壬子歲也。賢首大師一期行業。興法濟物。不可勝計。前後講新舊花嚴經三十餘遍。大經及諸經論。製章撰疏。其數極多。探玄記二十卷。是為大部。造花嚴宗中。雜要義料。廣略三十餘本。造諸經論疏十有餘本。今日本國所流傳者。探玄記二十卷。五教章三卷。旨歸一卷。綱目一卷。花嚴問答二卷。花嚴三昧章一卷(亦名發菩提心章)花嚴雜章一卷。義海百門一卷(亦名法界義海)遊心法界記一卷。法界還源觀一卷。花嚴策林一卷。關脈一卷。花嚴三寶禮一卷。金師子章一卷。花藏世界觀一卷。普賢觀行法門一卷。花嚴傳五卷。纂靈記五卷(本是賢首所撰。於後靜法作之)此是並就花嚴撰之。又梵網戒本疏三卷。心經疏一卷。密嚴疏四卷。楞伽心玄記一卷。起信論疏二卷。同論別記一卷。法界無差別論疏一卷。十二門論疏一卷。此並就餘經論撰之。自餘諸文。舊經翻梵語一卷。新經梵語一卷。三寶對辨懸談一卷。新經略疏十二卷。花嚴讚禮一卷等。並逸不行。或留唐朝不傳日域。或高麗等流傳盛學。賢首大師。則天皇后治世。嘉運大弘佛宗。昌興一乘。帝乃諡號賢首大師。一朝國師。四海導首。是大唐花嚴宗第三祖師。花嚴大經。新舊義門。唯以大師解釋為本。後代花嚴。並從此疏。凡立宗義必依祖承。今花嚴宗。立祖有二。一古來立五祖。謂帝心尊者。雲花尊者。賢首菩薩。清涼大師。圭山大師也。此是始祖自唐而取。二宋朝淨源。奉詔建立七祖。唐五祖上。取馬鳴龍樹。以為初二。此之二義。唐土人師。判斷成立。以為楷模。日本古德。未必楷定。今立十祖。以為大準。夫法界身雲毘盧遮那如來者。是開法大師。一乘教主也。海會上首四依菩薩。以為傳法弘教祖師。謂普賢菩薩。文殊師利菩薩。馬鳴菩薩。龍樹菩薩。世親菩薩。帝心尊者。雲花尊者。賢首菩薩。清涼大師。圭山大師也。大日本國興隆花嚴。朗辨僧正以為始祖。最初講弘。新羅學生。審祥禪師。專有其功。自爾已來。於今不絕。此等由來。具如別明。諸祖雖多。獨立賢首尊者。為宗家焉。研究判斷。成立辨明。究幽盡理。事在茲故。舉世號為香象大師。日本智憬大德雲。新羅元曉法師。飛龍之化。讚於青丘。故字香象。傳記如斯。見者知之(已上彼師起信唯識同異章文)真影銘雲。一朝由茲駕以香象(已上)今推此事。唐土諸文。無立此名新羅日本。立香象稱。此乃由駕乘德。顯法化儀故也。 所言撰者。元照師雲。撰即訓述。示其謙也(已上清緣記一上文)此約大途。兼通為言。若細言之。撰述有別。元照亦云。撰謂採觚染翰。詮次成章。述謂謙己推他。相備舊轍(已上資持記文)此是所謂其差別也。今約通相。撰即述也。是故宋本即雲述也。義苑疏雲。教傳至道。諸聖同途。先覺後賢。一門遊趣。故稱曰述。演義雲。傳古非作。又雲。作者曰聖。述者曰明。明聖者述作之謂。此乃謙之謂歟(已上)撰既即述故。以述字義理。可知撰之義也。若別釋之。遠效諸聖。親承師授。布列成次。詮表作章。自謙推他。專修舊轍。故曰撰也。 章建立一乘。一下二本文。此中分二。初預列章門。二正入本文。今初。此之十門次第有由。教主毘盧遮那如來。海印定中。頓說圓經。顯彰一乘中正之道。今陳此旨故有初門。雖明餘乘。意在立一。或本立建立乘無一之言。壽靈所覽。即依此本。古來流行章本多爾。指事解雲。初依海印三昧。建立諸乘差別。乘為本故。是故初有建立乘門(已上)意雲。此門總明三一等乘。非謂唯局欲明一乘。是故標章言建立乘。不言一乘。或本雲建立一乘。宋朝章本。其言皆爾。具雲建立一乘。不言建立乘也。此土古德鈔雲。言建立一乘者。有本無一字。然准下釋。有一字勝也。下文雖釋二三乘等。而隨本意故名建立一乘(已上)義苑雲。將欲遂機漸施末教。先於海印。頓演此經。顯一乘中正之道。故受之以建立一乘第一(已上)折薪雲。先句權宗。判一乘為不了教。是佛密意之說。故首立一乘(已上)此並成立一乘宗旨。所辨所陳。唯此而已。今詳此門所立義意。即在一乘。雖舉三乘及以小乘。啻是對簡。成一乘義。是故縱但言建立乘。意為成立一乘之旨。三乘小乘唯是所簡。而亦不棄。非謂此門總辨諸乘。況於彼言建立一乘之章本乎。是故今意以標一乘為其正本。義意可知。此第一門。即是總宗能攝能管。自餘九門。即是別揀所攝所管。總別相成。顯一乘義。非唯初門明一乘理。亦後九門。皆顯一乘。雖舉三乘教義攝益。教分宗旨。乘運前後抉擇異相。所詮差別是為顯一乘別教圓融妙義。何況中卷四門。正明別教義乎。良以非對三乘小乘別教之義。誰以顯彰。是故諸門。多明餘教。而亦不棄。皆攝管故。建立一乘。其相已訖。所立乘中。必有教義及所為機獲益之事。故舉初門。具陳三一教義分齊及彼教義攝機對根獲益之相。前之二門。三一總對。一代雄詮事未具折。而自所立不可頓顯。先須舉列古今諸師立教分齊。兼知諸師判斷。花嚴之順違事。是故有其第三門來。他義已顯。自義須陳。是故第四約詮立五。約旨開十。判攝委細。分齊炳然。即知本教深大相狀。立教開宗。其事已訖。乘及以教各須開合。此乃總會前之四門。約乘開合。則會初二門。約教開合。則會次二門。然正約就第四之門。兼亦有會前三之義。開合已知。如來起說。一乘三乘及以小乘前後須知。是故次有第六門也。雖明前後分齊相貌。未顯其意。是故第七有抉擇門。前後所以義相已顯。未陳三一差別之相。故立第八敘殊異相。上之八門。總約三乘一乘等法。對簡辨拆。然其一乘別教。能門義海沖融事須陳彰。是故第九曲開四門。具明其義。純門直辨。其事已訖。五教法義。綱目未精。是故第十細開十門。各約五教。具明佛道從來終歸。因果行相。大凡一宗判教攝法。究盡佛化。洞朗教旨。該羅諸門。貫括眾妙。義理究竟。意致周足。寔是八會宏綱。一代綱目。包囊八方。統收十二。唯此教章罄其精美。然此十門。約義分之。前之八門。就教法以明。後之二門。約義理以辨。前八之中。初之五門。就化法以開。後之三門。就化儀以辨。後二門中。第九純就圓教陳義。第十之門。具就五教。以明義理。若就題目。以分對者。花嚴一乘。總通十門。是所宗故。能管等故。教分二字。亦通十科。但是純雜粗細之異。記言能詮。錄上義故。此十門中。初之八門。並有上卷。第九義理。即在中卷。第十所詮。是下卷也。然宋朝本。第九之門。是所詮差別。以為中卷。第十還是其義理分齊。以為下卷。此是後代如此分之。唐朝古本日域古來至今。章本並乃不然。第九是義理。以為中卷。第十即所詮。以為下卷即是古來恆式不改。淨源法師舉三失中雲。又雲。若總列章門。稽諸異本。皆以義理分齊。允乎第九。所詮差別當於第十。近有佛瀧學者。傳乎徑山寫本。妄以第十門為中卷。反以第九門為下卷。向所謂列門有參差。其失二也(已上第一標題乖謬前已引之)徑山寫本妄以前卻。是故唐朝古來本。並日本所傳本。並以為正。即章文雲。若就法義。如下卷中別辨(已上)言法義者。即五教法義。心識種性。行位等是也。至下卷中。一一陳之。然後代本。何還前卻。教章今文如何會通。又演義鈔中。五教斷證。階位等事。指章下卷。故後二門不可前卻。後代諸記。對前卻本。隨彼陳述。次第生起淨源研覈。何不依乎。然宋章本上卷之終。章主自註顯其次第。所詮義理以為中下。以此註文。宋定次第。然日本章。都無此註。至彼文處更可料簡。今此文初。所列十門。可在正文略作十門語句次下而列示之。然抽彼文。預置此中。日本古來諸本皆爾。欲令易見。正文前列。宋朝章本。在正文中。發端由來次序續故。若據義理次第。其事實可爾也。今且依其古來所傳。隨文相順。成預列義。此乃開卷見章。列門分齊。一部始末。炳焉可知故也。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一(終)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二 東大寺沙門凝然述                      章今將開釋迦佛下。二正入本文。大分為二。初舉所宗以開章。二依章門以陳義。今初。故德鈔雲。今將開釋迦乃至十門者。此文應在最初。又雲。應在所詮差別十門次准知(已上)此中二義。初釋即以列章。置略作十門次。如宋本章。後釋是隨現流本也。言准知者。各可陳演其所以也。 言今將開釋迦佛者。初之三字。總貫一部。謂開敷演暢所應明義也。釋迦佛者。此標教主。具梵語雲釋迦牟尼。此土翻雲能忍寂默。梵網疏雲。釋迦此雲能仁是姓也。牟尼此雲寂默是名也(已上)姓名合號能仁寂默。問說此經佛。是十身具足毘盧捨那。何故今此言釋迦佛。以釋迦身是化佛故。答此釋迦身隨教有殊。一乘別教。以此即為十身遮那。非是法身。亦非報化。三身唯是十中所攝。是故化身融三世間十種法身。不同三乘三身差別。釋迦是化而非報法。今一乘中。釋迦即是毘盧遮那。故本經中。或名盧捨那佛。或名釋迦牟尼。唯是異名。非別有物。是故今章。依一乘教。顯此樹下成道釋迦。即是融通三種世間。十身具足。圓滿無礙法界身雲。故唯標言釋迦佛也。此經教主。如第八門解釋迦身。如下卷末。探玄記等。直舉十佛。以攝釋迦。今此章中。唯舉釋迦。顯是捨那。彼此映帶。總明圓旨。指事寄問。以顯此義。宋本章雲。今將開釋如來海印三昧等。唯去如來。不言釋迦。不言捨那。故就彼本。都不可作此問答也。彼如來者。諸記多雲十身如來。義寔可爾。凡此教章唐和兩本。時有差殊。文字同異。句逗有無。參互非一。良以年代縣遠。傳寫漸錯。自非古本。何質此訛。且如宋本。淨源法師。舉三失中。其第三雲。且夫三軸之文。難以文定。十門之義。宜以義求。其或舛光為堯。訛鳳為風。此例實繁。不可具陳。所謂傳寫有訛舛。其失三也(已上。初二之失前已引也)中古唐本。參差如此。然後英哲逗文質字。力勵精整。弘之於世。今日域章。末代寫誤。然有古本。堪質文句。宋本之章。今將開釋如來等言。與日域本既違。此乃以如替迦。以來代佛。不知何是。但義無背。各用無妨。自下諸處。字句參差。隨彼彼處。對校準例。 言海印三昧者。是標說經所依定也。演義一上雲。如說法華。依無量義處三昧。說般若經。依等持王三昧。說涅槃經。依不動三昧。故諸經多依三昧。今說此經。依何三昧。即海印三昧。既依此定。說大花嚴。此三昧定。其相雲何。還源觀雲。言海印者。真如本覺也。妄盡心澄。萬象齊現。猶如大海由風起浪。若風止息。海水澄清。無象不現。起信論雲。無量功德藏。法性真如海。所以名為海印三昧也。經雲。極羅及萬象。一法之取印。言一法者。所謂一心也。是以即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妄念。唯一真如。故言海印三昧也。花嚴經雲。或現童男童女形。天龍及以阿修羅乃至摩□羅伽等。隨其所樂。悉令見眾生。形相各不同。行業音聲亦無量。如是一切皆能現。海印三昧威神力。依此義故。名海印三昧也(已上)釋曰。此中三處。結海印名。初雙明彼能現所現。第二即相能現心體。兼顯取現森羅萬象。第三正舉應機殊形。兼顯取現異類之相。是故三處結成海印。然是總合陳定力能。玄記四雲。海印者從喻為名(已上)若合法者。海合如來所證真如。始覺同本。理智冥契一相不二。平等法體。印合如來智中所現一切色心。依正萬象。所現眾相。遍圓理智。湛然法體。故玄定名毘盧遮那如來。世尊。智證圓滿。隨入果海。唯佛與佛。內證寂焉。機根純雜。不可思議。此是果體。覺相窮極。體既圓滿。須起大用。是故應機播無方用。此乃本覺理智之上。有二種用。一謂印現一切萬象。二謂示現隨類殊形。問何故智上有此二用。答體極普周。萬法皆如。是故如來證理覺心窮滿之上。還頓印現一切萬象。印現窮盡。無有遺餘。是故七處九會化儀。皆智海中而所印現。如來世尊。利他行願。窮滿圓足。是故智心示現隨類萬差之形。隨物說法。對機救濟。七處九會。所以施設。俱是佛果無方大用。不離理智冥合之體。彼體之中。印現變示二門一體。自在應作。此是依體起用之相。還源觀中。名為海印森羅常住用也。花嚴大經七處九會。橫遍十方豎窮三際。塵毛盡極。圓滿普周。凡如此等無邊大用。皆由圓明海印三昧大威神力之所致也。是故章初標舉此定。以為說經所依本也。 言一乘教義者。此標海印三昧所現花嚴大經。教謂能詮聲名句文。總為其體。義謂所詮理性行果。以為狀貌一乘法門不過此二。是故題目。及今句等。舉此以為所宗標幟。復古記主。判此以為因果二大眾名義等及以說大。以今教義。即為二大。十地論中。因果二分。以為二大。即名之為義大說大。既是因果二分二大。不可與今濫以例同。此唯能詮所詮而已。 言略作十門者。立此十體。為一部章。一宗義門。收措窮盡。此乃應無盡數。無有遺餘者也。 章初明建立乘者下。二依章門以陳義。此則十門。如前預列。今此大文第一建立乘門文中分二。初標章。二辨相。今初。唯雲建立乘者。然宋本雲建立一乘。如前列中已具料簡。安一之言。是契宗義。問此建立者。誰人建立(雖不及問為評異義)答覆古記雲。言建立者。孔目曰。一乘法義。佛及普賢願行建立。有情眾生。依而住持。三乘法義。眾生業行建立。佛菩薩等依而住持。故經雲。毘盧遮那佛願力。周法界一切國土中。恆轉無上輪等。有雲。吾祖建立者非也。且佛及普賢等所證之道。卻族祖師而建立哉(已上)今詳此義。一乘法理。本來妙體。古今不改。事義恆爾。既是三世常然而有。佛佛菩薩。願行滿足。所證所納。是故遮那及普賢等所建所得。唯在此法。孔目第四。即由此義。是故一乘。佛等所立。至於今章初門建立一乘之事者。此乃賢首大師。約就同別。興建成立三乘之外。別有一乘法門之義。由此事故。即顯花嚴究竟一乘圓融教法。此是三乘宗興。不許三外有一。是故祖師。建立此門。陳演顯揚三乘大乘非是一乘。三外大乘。正是一乘。然不可遮所立一乘。在今常然。佛等所證。大願大行之所建立。倚傍此義。即以今章所立義門。推為彼佛菩薩建立。還不許言祖師建立。此義太過。一何越乎。此門建立。不可唯推取立根源成立解釋。安佈施設。事在祖師巧妙智辨。是故所立源雖在佛。成立唯在祖師者也。問所立一乘。雲何如來及普賢等而建立之。答至相大師要問一段。此事委細。故彼上雲。問一乘教相。建立雲何。答此義相難。今舉喻顯。如一樓觀內外嚴飾。盡其功思。唯有一門。有智慧者。能扣開門示無智者。一乘教義。亦復如是。性起樹藏。內在一乘。外嚴三乘及小乘等。有一覺門。向菩提樹下。唯有因果二位。佛及普賢二人開見。為諸有情。可化眾生。張大教綱。亙生死海漉天人龍。置涅槃岸。諸教相中。示彼小乘及三乘教。令物生信起信分證。示一乘教令其見聞後得入證。故彼教相似。成或內外及教義不同。即如法花經界外大牛車及地論第八地已上文。即是其事(已上)釋曰。此建立者。就利他。明佛及普賢。自已證窮。欲令物悟。建立一乘然一乘法。佛內證理。三乘小乘。隨宜方便。是故名之外莊飾也。一乘因果。圓融無二。平等通該。名一覺門。端坐入證。名向樹下。大用出化。名張教綱。言生信者。是十信位。起行總指地前三賢。言分證者。即十地法。此教道門。非即證道。三乘十地。非證道故。一乘之中。舉三生門。法花大牛。地論八地。皆是一乘。今章具明佛說三乘。誘引機根。令入一乘。權以施設。此意即是同教門也。孔目第四。三乘法義。眾生業者。佛說三乘。隨機宜故。孔目亦云。如來解脫德。建立一乘(已上)此乃如來自證無礙。圓融不二。任運無方。自然大用。是故為物建立一乘。令證得此圓滿極法。佛立一乘意致如此。大師今章開門顯義。興建如來所立一乘。此乃能成立者。功在祖師。所成立者。即佛所建者也。 章然此一乘下。二解釋。此中亦二。初約乘分教。二依教釋義。今初。問何故名為別教同教。答言別教者。異三乘故。即如分相門初釋之。若歷事義。舉別種類。下異相門。略明十別。謂時處主眾等。此等諸義全異三乘。是故名為別教一乘。言同教者。同三乘故。若准別教十別言之。即可有彼時等十同。此等所立諸法門等。皆同三乘及小乘故。然下取要舉其種類。總有七種。至彼可知。孔目四雲。夫圓通之法。以具德為宗。緣起理實。用二門所會。其二門者。所謂同別二教也。別教者。別於三乘故。法花經雲。三界外別索大牛之車故也。同教者。經雲會三歸一。故知同也。又言同者。眾多別義。一言通目。故言同。又會義不同。多種法門。隨別取一義。既無別相。故言同耳。所言同者。三乘同一乘故。又言同者。小乘同一乘故。又言同者。小乘同三乘故。前德已述通別二教。而未見釋相。今以理求。通之與同。義無別趣也(已上)釋曰。此一段文。是一宗之綱要。一即如前陳。其通別教。即彼教攝。非同教攝。今取同邊。為此教攝。上來會歸門。同教義相也。二眾多別義一等者。三乘小乘諸教之中。多種別類一切法門。一一皆是無非一乘。是故多義唯一佛乘。何故然者。以會歸故。雖經會歸。約義是一。是故此門。名為別義通一之門。此啻會歸門中別義。三會義不同等者。三乘等中。無量法門。以一見之。皆是佛乘。故眾多法。隨舉一法。會歸一乘。自餘一切。皆亦佛乘。即此一攝。無有餘相。故名同教。隨一歸會。諸法皆爾。是故會義多種非一。隨一互攝。不見餘相。此名隨別會歸門也。此示第一會歸中攝。此上三種。即今章中所流門攝。四三乘同一乘者。此以三乘。參一乘中。即以能同。同於所同。以為一乘。此以三乘。為能同法。以其一乘。為所同法。此乃法相交參中之一分所攝。此門同教。兼通今章攝方便門。為一大事。施設三乘。故以三乘。同一乘法。以為同教。亦通所流。所有三乘。從二流故。是故以三。以同一也。此名三乘同一同教。五小乘同一乘者。此門釋義。大同次前。此名小乘同一同教。六小乘同三乘者。三乘小乘以一管之。彼彼諸法。無非皆一。故所管中。以小同三。亦是一乘望能管故。是故此門。今攝方便及所流攝。亦通殊勝。所同三中。大乘即是殊勝一故。此名小乘同三同教。問約義言之。有一同三。一乘同小。三同小乘。此三何故。此中不言。答以三同小。義亦可有。以一管故。所流等故。然此不列。略故無也。一乘同三。及一同小。本教大準。是為指南。別教名義。今章全取。釋同教名。總有六義。一會三歸一者。眾生根鈍。不能頓趣一佛乘道。故佛方便。於一佛乘。分別說三。彼彼之人。遂於自乘。各得其益。所設權方。是暫止息。漸漸誘引。次第長養。於是根熟。堪入佛乘。是故如來。說一乘法。令彼各趣之人。入於平等之道。是見前事非是別法。皆是一乘之所流事故。前所行全是佛乘。進見其終圓融滿果。此則開會三乘別趣。歸入一乘真實大法。如來是時所說法門。大同三乘小乘等義。良以機根自淺至深。猶有向限不融之意。是故不能直得普門。如來為說彼本所習法門義理。故雖入一而有同三。然今所舉會歸門者。三乘別機。俱入一乘。約此門故。名為同教。此會歸門。總名開三顯一法門。開彼三乘方便權門。顯此一乘真實義故。於此門中。有種種名。類攝論之。不過三種。一名破三立一。或名遮三立一。或名破異明一。二名會三歸一。亦名會三為一。三名迴三入一。亦名迴三歸一。隨所立名。義各少異。而以類攝。只此三種。此等皆是同教分齊。然有通屬。事須簡之。且如會三歸一門者。會三定是同教之義。歸一通二。謂隨所望。或為同教。或為別教。餘名例爾。問此三種名。有次第耶。答此三類名。唯一開會。具此諸義。無有次第。若強立之。破立迴入反以會歸。如此次第。剋體據實。無有前後。歸一通小。總通一切。不言自顯。所以然者。從小入三。從三入一。雖終入一。而其一乘有同三乘及以小乘。不堪頓受別教法。故如此漸次。然後入別。由此義故。名為同教。此乃以一貫管餘乘。是故諸乘皆是一乘。是故此中無可別舉。通一切故。是總相故。然別言之。亦非可遮。或可會歸門中所攝。是故孔目不別舉也。汎而言之。一乘二者。全簡諸宗。以為別教。全收諸宗。以為同教。收諸宗故。乃至小乘人天等法。皆是一乘。開顯會歸。無異物故。本是一故。故同教中。有諸乘法名近就勝。同頓同終。會二泯二。俱一乘故。若約總相。攝一切盡。是故今章同教義門。即此而已。此是以一貫一切。故孔目所說。大途全爾。若無此門。不名一故。諸乘名一。由此門故。此乃以其所同。約能同故。總以一切。名為一乘。此是以一為能。以三乘為所同。是故今章同教之中。二乘三乘乃至無量。俱名一乘。約能同故。若三同一。以三為能。以一為所。此是別門。且有此義。若約通相。一能三所。以此即為同教總義。指事主雲。同義雖多。非過三義。一三乘人共所得故。二一乘同於三乘故。三三乘同於一乘故。名為同教(已上)此之三義。順逆相成。總為同教一乘之相。謂三乘之人。進得入一。是故一乘同三乘法。一同三故。言三同一。其義無妨。三同一者。一同三故。一同三者。三人根熟。入一乘故。然其三人所得義者。即成一乘同三所以。今開此義。總成三義。具至本門。其義可悉。宋朝先德。解同教義。異論甚多。或立別章。具明此義。或因釋文。廣舉異義。歷於諸祖。盡彼所釋。舉諸德解。互以破立。文言繁碎。後學還惑。今此且舉綱要。相知義途而已。凡此一乘同別二門。亦名共教及不共教。故問答上雲。問一乘教義分齊雲何。答一乘教有二種。一共教。二不共教。圓教一乘。所明諸義。文文句句。皆具一切。此是不共教。廣如華嚴經說。二共教者。即小乘三乘教。名字雖同。意皆別異。如諸大乘經中廣說可知。仍諸共教上中相望。有共不共。如小乘教三世有等。三乘即無。三乘教有。小乘即無。或二乘共有。如道品等名數共同。或二乘俱無。即一乘教是也(已上)此共不共。即今同別。源出智論。故依彼名。復古記雲。開為二門者。難思普法。超情離見。啟二門以示之。故曰緣起理實。用二門所會。一別教。二同教。此即智論共不共也。故要問雲。一乘教義分齊雲何。答一乘教有二種。一共教。二不共教。圓教一乘。所明諸義。文文句句。皆具一切。此是不共教。如華嚴說。又曰華嚴一部。是一乘不共教。清淨曰。別即不共。不共頓實故。又曰。迥異餘教。又曰。不共三乘二乘。故孔目雲。一乘之法。對機以明別。非謂自相而可別。隨機論別相。別別具十。所以說十者。欲顯無量故。即圓融普法。敻絕迥異。故名別也。二同教者。要問曰。二共教。則小乘三乘教。名字雖同。意皆別異。如諸大乘經中廣說。是故下同教中。始於一乘。至無量乘。並列其中。總出餘經。故曰餘經是共教。一乘三乘小乘共依故。又孔目雲。同教門者。則與三乘義同。俱由智迴向教。入一乘攝。故論及問答。乃雲共教。又共者同也。諸祖乃言同教。濫觴於智論。廣佈於吾宗。諸文同別皆自此始(已上。此中問答之文相內連列。勿厭繁重)共不共中。共有二重。一對三根人。說三乘法。各得自果。名之共教。始教大乘。正即是也。二令三乘人獲一乘法。是故諸乘皆歸一乘。即其法也。其終頓門並是泯二。義通兩門。猶是三人所得法故。名為共教。五性皆佛。相想俱絕。即同教攝。且依今章。既是三人所得之法故。終頓教。亦名共教。即是初重共教門也。不共門者。即是別教。迥異二乘五乘等法。今借彼論共不共名。而目圓教門中二教。然今正立同別之名。以共教名濫三乘故。是故以彼為三乘名。於一乘內。立同教稱。即以不共名為別教。一乘之中。同別之名。所以立也。問同別二教。為唯局名。為當互通立其名耶。答同別之名。互通立之。此則由別義門故爾。孔目四雲。別教之中。亦有同別。由多即一。是其同也。為一中多即是別也。同教之中。亦有同別。一乘三乘。同一善巧。是其同也。各為機別。即是別也(已上)此是約就二教所明義門。立同別名。非是判教淺深義門。依別教門。唯是一乘圓教之中。漸入頓入。攝機分齊不同而已。問同別二門。屬何教典。答華嚴經具同別二門。如法花中亦有同別。餘諸教中。亦有同教一乘之義。自外多是三乘等法。若據傍正多少義者。華嚴多正明別教義。傍少說同。法花多正說同教義。傍少說別。指事上卷。簡二教相雲。約多分義。目同別耳。謂法花中。多說同義。少說別義。故目同教。又三乘一乘。和合說故。華嚴經中。別教義多。同教義少。故名別教(已上)傍正之義。其事可知。若據與奪義門言之。華嚴大經。別教一乘。雖有同教。即是稱性。還屬別教。法花所說。同教一乘。雖有別教。唯是對權。還屬同教。雖有此義今且約就多少義門。明同別相。問今章所開。同別二門。為唯就圓教具攝五教耶。答正舉圓教。兼攝五教。所以然者。別教一乘。圓融普周。自本不見三乘小乘。唯一自在無儘教海。若約所目。諸乘皆攝。由此義故。五教悉收。然本不名餘諸乘等。同教一乘。會歸諸乘。見諸乘相而顯一乘餘同是一。所同即三。約能同故。諸乘皆一。約所同教。五教歷然。今就所同故。同教中五教皆攝。無有遺餘。是故同別二教之中。具有五教。題標華嚴一乘教分。文中亦云一乘教義。初門建立。一乘一章。並攝五教。俱盡諸典。寔廣蕩之至教。無方之妙宗也。高超諸教。天秀眾典。一部三軸。十門星羅。最初建立一乘之法。即是總相。千門萬端。蘊在此中。餘之九章。各別莊飾。佛宗大域。無及此者。蕩蕩乎。洋洋焉。不可得稱者也。 章初中亦二下。依教釋義。此亦為二。即別教同教。如章開之也。第一明別教一乘中。分文為二。初通舉二分。略陳相狀。二別就因分。廣明義理。初中亦二。初標分。二一是下隨釋。此中亦二。初別陳二分。二總顯融攝。初中分二。一明果分。二陳因分。初中亦二。一標名。二釋義。初中性海果分者。捨那諸佛。內證窮極。所得則諸法本源。能證則該焉大智。能所得是橫遍豎徹。心境契合。一體不二。冥一究竟玄極大果。深奧無底。廣博無涯。是故喻海以為其號。如大海必具深廣二德。故法喻合目。故雲性海。此性是極。更無應到。窮究竟涯底是故名果。所言分者。是分齊義。究竟盡極。無所濫故。性海即果。果即分故。問此果分者。既是如來究竟自在圓滿大果。為是約理名果分耶。為亦通事為果體耶。若雲局理者。應十地所證即是果分。十地是因。證十如故。又終頓等教。皆證真理。應與今果全是一同。以所證理無差別故。若雲通事者。既是不可說。應定是理。事法即是可說相故。既言性海。非理是何。兩邊有疑。請陳實義。答究竟自在果海之法。該羅事理。貫括性相。一切諸法。入佛果中。即是如來所知。非己分故。不簡事理。一切諸法。唯望如來。皆名果分。章主大師。所釋分明。如下具引玄記第十。但文言性海者。窮事理性源故。理智事理。性相體義。各有其性。約本源故。非謂真理獨名性海問約頓等教。各有佛果及以因人。亦應建立因果分耶。答終頓等門。並是三乘所入之教皆取圓教行布一門。施設立之。若望圓教。皆是教門。並因人攝。雖無圓融。有行布故。是故彼教。無二分義。若約自宗。不遮立之。如三乘教。望其自宗。具定教義。無所闕故。問同教一乘。有二分耶。答若望自教。不遮立之。若奪言之。同三乘故。名為同教。教是三乘。義即自宗。無有究竟自在果分。若約上同別教言之。即成所入。全是別教。即是別教。究竟果分。若約入門。即同三乘。問圓教十地。有二分耶。答總相論之。雖是因分。而亦於中分別二分。兩重二分。相望明故。在玄第十。如下具引。 章當是不可說義下。二釋義。於中為二。一正明。二引證。初中亦二。初明義。後出體。初中亦二。初正陳。二徵釋。今初。言當不可說義者。此擬正陳果分相狀。究竟自在。果海之法。深不窮底。廣弗得涯。難說難示。唯知有之。強以不可說義擬之。若不配之。豈知有之。非謂不可說義顯。問理是無相。故不可說。既不可說。是故果分。應言唯是無相真理。答此義不爾。今此不可說者。據果是探玄。故啻入佛果。一切絕離。非應指體而顯。非應對機示故不簡理事。一切皆絕。 章何以故下。二徵釋。於中亦二。初徵。二釋。今初。何以故者。徵也。此徵之言。兼正有二。一雲。正徵不可說之言。意雲。何故果分不可說乎。二雲。兼徵當義之言。意雲。若此果分不可說者。直可絕言。不可言當不可說義。何必言當義乎。 章不與教相應故者。二釋也。見此釋意。唯明不可說之所以。若明所以。其當義言。即自顯彰。故不別明。言不與教相應故者。問何故果分。不與教合。假使佛果內證法體。以佛辭辨。何不說之。諸佛辨才。應不能乎。答果海法門。諸佛內證。唯佛與佛。唯證相應。天隔機見。遠離外聞。然言說者。對機陳之。既非機見。為誰說之。是故全不與教相應。但佛辨說。對機明之。今望內證故。不用辨。問答佛說之。是有何過。答佛若說之。即墮因分。對機說示。不合體故。問若對機之佛。說果分法者。法對機緣故。應墮在因分。若果海佛。說果分法。不應墮因。法合果故。若由此義。果應可說。答唯佛與佛。對面言語。唯是證悟。不名為說。說者對機。顯示事故。不知之者。有可知義。名之為機。對此說示。果海諸佛。唯證相應。是故不立說之名言。問對機佛會。有諸神等。是則佛境界中之眾。彼果海佛。可有眾。若許有者。對此言語。即應果中有可說義。答果海之中。佛及諸神。唯是一味內證境界。神王非機。佛非能說。彼此諸人。唯證相應。並是捨那自境界故。問誰言。果中神王是機。雖同是佛。重彷對談。答果分之中。一切諸事。唯證境界。無不知義。故不名說。問義苑疏雲。果海離念而心傳。故不可說。理圓言偏故。不與教相應(已上)此意即謂。果海是理。故不可說。此義雲何。答義苑疏主。未必全爾。極果自內所證離相。故言理圓。非謂唯理。不簡事理。內證玄絕。問說教待機。為機說法。是故設教。必由二門。今果海法。可舉二義。謂離機根。及離教說。果海之中。無此二故。何教章中。唯舉離教。答設教由機。果海無機。既舉無教。故無機根。任運自彰。即不別舉。若委言之。可有二由。故指事雲究竟果海義。唯佛內證境故。對於機緣。發起言教。不可說其相狀故也(已上)此釋不與教相應故之句。此中即有二所以也。玄記第十。即有其意。釋摩訶衍論。明性德圓滿海。舉二所以。陳甚深相。集成記主。即引彼文。故彼記主雲。釋論第一曰。是法極妙。甚深獨尊。能得於諸佛。諸佛得不。故菩薩二乘。一切異生。亦復如是。性德圓滿海是焉。所以者何。離機根故。離教說故。第十又曰。此不二法。形於彼佛。其德勝故。其一切佛。不能成就圓圓海劣故(已上彼文)彼論具明性德圓圓海及修行種因海。圓圓海。是當果分。種因海。即當因分。故果分處。引圓圓海。今不相應。同彼離教。復古記主。亦引釋論或可。章意離機根者。是不與教相應之所由。故不別舉。共成一義。 章即十佛自境界也者。二出體。此中意雲。此不可說性海果分。其體是何。即究竟圓滿。十佛自境界。是其性海果分體狀。此十佛者。大宋諸德。義苑等主。皆引離世間品成正覺十種。為此十佛。日域先德。指事等主。亦舉離世間品十佛。依元曉疏。廣明其相。復依章主。舉眾生等融三世間十身釋之。汎而言之。若言十身則眾生身等十。若此間言差別明之。若約互通。十身十佛。但名無妨。故如來身中十。並立身名。菩提身等。與離世間成正覺等。其體一故。融三世間。亦名十佛。故玄記第二。出此經教主雲。今釋此佛。準下文中。是十佛之身。通三世間(乃至)是故唯是周遍法界十佛之身(已上)身佛互名。無有局對。若依此義。今言十佛。通兩種十。然依至相大師解釋。且用成正覺等十佛。故彼十玄章雲。所言果者。謂自體究竟寂滅圓果。十佛境界。一即一切。謂十佛世界海。及離世間品。明十佛義是也(已上)本義既爾。依此為準。然亦不遮雙用二種。壽靈法師。雖舉二種。依章本意。正以融三世間十身。為今十佛。若約必不必。具言之。舉融世間十佛。必具成正覺等十佛。三世間中。必有如來身十身故。舉正覺等。未必具彼三世間十。若約融攝。無不皆具。問玄記融三世間十身。唯明能說舉嚴教主。此乃對機說法。因分義門。何關究竟果海十佛。答於此教主。取其自證。故為自體究竟境界。正覺等十。其義亦爾。自通因果。兼包體用。言教主則二種俱具。言果體則二種亦具。問二種十佛。其相雲何。答國土身等。名解境十佛。解悟照了境界法故。正覺佛等。名行境十佛。解絕修證境界法故。解境十身者。眾生身國土身。業報身。聲聞身。緣覺身。菩薩身。如來身。智身。法身。虛空身也。天親論主。攝此十身。以為三分。初三染分。次六淨分。後虛空身。名非二分。通為二依。非染淨故。問何故此十身。名融三世間。答此十攝束為三世間。初一即是眾生世間。次國土身。即國土世間。其業報身。前二世間能感因緣。謂業煩惱。由業煩惱。即感眾生及國土故。然經舉業。略其煩惱。論中顯之。問何故名中。有報之言。答大疏七下解雲。而雲報者。能招報。從果立名。若是所招。寧異上二(已上)所招果報。眾生國土。即同初二。即唯取業。問三世間門國土世間。豈限穢土。亦可通淨。何故論主。唯名染分。答大疏會雲。然國土身。合通於淨。亦從一類。以判為染(已上)故約實義。即通淨也。聲聞已後六身。論既判為淨分。是故一類。為智正覺。於中二乘當分是果。菩薩是因。次三即是究竟佛果。其如來身。總通三身。智身是報佛。法身即法身。名望佛果。三乘即是眾生世間。今則望其六道眾生。故名淨分。為智正覺。其虛空身。是外虛空。是故國土世間所攝故。演義鈔一上雲。融三世間而為佛身。則外虛空。是虛空身(已上)然若以義言之。有通真理之空。故大疏七下雲。觀下別類。多約事空。義兼於理(已上)若依非二二之所依。此虛空通淨土空。即顯國土世間有淨穢之義也。論意約類。前國土身。名為染分。今事虛空。即通染淨。二所依故。此十種身。約三分門。貞元疏一雲。此三無礙。為一緣起。並為遮那無礙身雲(已上)染淨虛融。不見穢故。三世間中。正覺世間。泯亡國土。照徹眾生。一味清淨。融攝無礙。玄記二雲。直攝一切三世間。盡以具此三事。方為佛故。三身二身。但是三中智正覺攝。妙淨土及同生之身。無不皆是此中所攝(已上)融一切法。無不皆佛。非唯一重。該攝普遍。重重無盡。無有邊涯。故玄二雲。亦正報毛孔。依報塵中。各重重具攝三世間等一切諸法。如帝網現(已上)玄記如是約三世間直攝。重攝二門明之。言行境十佛者。成正覺佛。願佛。業報佛。住持佛。涅槃佛。法界佛。心佛。三昧佛。本性佛。隨樂佛也然第八地。說眾生等三世間身。隨一一身。說其類相。滿十減十。種相多別。其如來身。亦說十身。謂菩提身。願身。化身。力持身。相好莊嚴身。威勢身。意生身。福德身。法身。智身也。此全同前所列離世間品十佛之相。謂菩提身。即成正覺佛。願身即願佛。化身是涅槃佛。力持身是住持佛。相好莊嚴身即業報佛。威勢身即是心佛。意生身是隨樂佛。福德身是三昧佛。法身即法界佛。智身即本性佛也。此二處十。唯是一體。是故並名行境十身。如來修生修得十身。如是具德。融攝無礙。是故總名十身遮那。問何故此經要說十身。答貞元疏一雲。所以此經要說十者。諸教隨宜。或說諸佛唯一法身。或二或三。今圓滿教。故須具說(已上)是故餘教。說三身相。身義不足。今宗說十佛身。功德圓滿周盡。問餘教之中。說為三身。今教身中。是何身攝。若餘所說。有不攝耶。答餘教所說。二三身等。即今教宗。融三世間。智正覺攝。即如已前引玄第二。此約法體。明其所攝。若約執跡。十中不攝。問二身三身。智正覺攝。即塵大中。攝少分身。若其有彼此普遍該攝耶。答三身十身。相攝有二。一者直攝。三即十中。正覺攝故。二者融攝。得十則雖三不狹窮三則雖十入三。知三即十十即三。故若依此門。解境行境。與三相攝。無有寬狹。不礙十之三故。三即遍十。不闕十之三故。十即是三。問雲何二種十身。與彼三身相攝。答貞元一雲。若欲會同三身等者。菩提願化力持四身。即是化身。相好福德通於報佛。威勢意生。通他受用及與化身。法即法身。智通三身。具四智故。兼他受用。即通四身。然報必契法。離法無報。如金成像。離金無像。瑩金髮光。離像無光。依體起用。離報無化。故說為一無障礙身。一不為一。為破諸數。是以舒則彌綸法界。卷則是跡。離尋故離思議(已上)大疏一上。明經教主。舉二種十。而融中雲。即三乘即十身(已上)鈔二上釋此文雲。若以佛身上十身者。菩提身。願身。化身。力持身。意生身。即三身中。化身攝也。相好身。威勢身。福德身。義通報化。法身即法身。智身義通三身。局唯法報。故即三是十。即十是三(已上)此中意生。唯在化身。隨意變化。化身勝故。貞元總通化身化用。變作之事。兼亦通故。餘雖語異。義既不乖。上是三攝行境十。以十攝三。義即易知。離世間品十身可知。其解說十與三攝者。演鈔次下文雲。若約融三世間十身即三者。如來身通三身。智身。法身。虛空身。即法身。餘六通法身體故。隨物應國土等故(已上)如是二種十身。與三融攝無二。餘教之中。非唯三身。亦說四身五身十身無量身等。並是三身份齊而已。非今經宗十身之例。此之十佛。若約對機。即是因分。今取遮那內證玄絕。自體境界。為果分相。機緣懸離。絕思議故。 章故地論雲下。二引證。言因分可說果分不可說者。非是全文。得意引之。經第六會。十地品時。金剛藏菩薩。受諸佛加。說十地本分而默然住。解脫月等。請說十地義。總有三家五請。既有慇請。不能默止。欲說地相。先陳許說分齊。此中總明十地義理難說難思。然後且陳受佛加被應說小分。地法深妙。名為義大。為物宜陳。名為說大。故論經雲。微難知聖道非分別離念。離得無垢濁。智者智行處(乃至)如空中鳥跡。難說不可見。十地義如是。不可得說聞(已上此是大義)次下文雲。我但說一分(已上此是說大)此中意雲。十地之義。甚深難說。雖然受加。唯說一分。論牒經中義大。有六偈半。說大五偈。具本經中。偈數並多。彼說大中。亦明難說。說大文雲。如是智入行憶卻說不盡。今如此略說。如實滿足任(乃至)是言說甚難。無量佛神力。光炎入我身(已上)是力我能說。地論雲。前言十地義如是不可得說聞。今言我但說一分。此言有何義是地所攝。有二種。一因分。二果分。說者謂解釋。一分者是因分。於果分為一分。故言我但說一分(已上)說大之初。言說一分。故引義大相違之文。以作問難。論答意雲。此十地法。總有二門。一不可說分。究竟果海。約極證故。二是可說分。因人所行。約機根故。前言不可得說聞者。是約果分自體門故。今言我但說一分者。即是因分緣起門故。論經我但說一分之處。晉經雲。是事雖為難(已上)此處唐經無別言句。然末偈雲。無量佛神力。鹹來入我身。此處難宣示。我今說少分(已上)論經此處雲。是言說甚難等。即如前引。此初是言說甚難句。即唐經第三句。此處難宣示也。論經我能說。即唐經此今說少分。竊案唐經說大初句。應有說一分言。而此一句。與說大終偈末句。我能說言一合。總言我今說少分也。晉經說大末偈雲。佛神力無量。今皆在我身。我之所說者。如大海一渧(已上)此與我今說小分。同說大初言雖為難也。總相意雲。經許說中。多言難說。即是果分。既言一分略宜說等。即是因分。以難說故。是不可說。一分說故。即是可說。經論炳然。故列舉之。問今證果分不可說義。何故亦明因分可說。答文義一具。即證後文因分可說。或可因分既言可說。是故果分。要不可說。此乃以因。證果分義。而亦兼證後因分義。指事雲。此文既雲但說一分者。是因分。故知果分不可說也。故今取論意雲因分可說。果分不可說也(已上)問今一分者。為取廣大果中一片。名一分耶。為極果全對機說故。名一分耶。答。二門俱是。非限一邊。果海深奧。對機僅取其一片法。其所取法。以果成因。以佛內證。全對機故。一分言。通此二門。問娑竭龍王。所雨之雨。唯有大海而能容受。彼第十地能化捨那。所說之法。唯第十地菩薩受之。能化所授。彼既受盡。何今唯片以為一分。答彼是對緣。隨分受盡。今以自證對機而說。法是無限。機是有限。非片者。何故不違也。 章二是緣起因分下。二明因分。於中有二。一標名。二出體。今初。言緣起者。緣謂機緣。起謂說起。性海果分。自證絕緣。無像現像。無說起說。取果成因。以攝根機。言因分者。所現所說。皆為因人。是故所示。皆是因人所知所了分齊而已。又此緣起者。非唯機緣。亦通方便緣修因果。此即由機緣故。致如此等事也。 章即普賢境界也者。二出體也。所言緣起因分者。其體是何。即是普賢因人境界。德周法界曰普。至順調善曰賢。普賢即是等覺大士。因人上首。機緣終窮。以此為始。一切普機。不簡凡聖。皆名普賢信普法故。解普法故。行普法故。證普法故。人既普賢。法亦普賢。總而言之。普賢菩薩。諸佛大源。諸法體性。入果改名。即名性海。在因即是普賢人法。位前位中及以位後。皆是普賢。三乘大法。亦名普賢。是故即有一乘普賢。三乘普賢。今且約就一乘因人。名為普賢。此因分門文句簡略。若對果分。即具應言二是緣起因分。是可說義。何以故。與教相應故。即普賢境界也。果分具明。因分自顯。對前易知。故不具陳。 章此二無二下。總顯融攝。言此二無二全體遍收者。因是攬果為因。果外無因。與果無二。果是攬因。為果。因外無果。與因無二。是故名為此二無二。果即因故。因即果故。攬果為因故。因門攝果。無不攝盡。攬因為果。故果門攝因。無不攝盡。是故名曰全體遍收。因攝果故。果攝因故。問因果無二其相雲何。答一塵之法。以果門見之。自體究竟。周遍法界。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機見絕絕。教說離離。因人即入果海故。爾一塵之法。以因門見之。機緣了知融通無礙。主伴具足。重重帝網緣起森羅。教說將填。果人即出因門故爾。言其猶波水等者。攬水為波。水即是波。波攝水盡。攬波為水。波即是水。水攝波盡。是故名曰思之可見。水波無二。水波互遍。因果互融。合此易知。是故亦曰思之可見。玄記第十。因果二分。具舉諸釋。先有四說然後正陳自所立義。四說之中。有說。能詮之教。名為因分。所詮之義。名為果分。有說。地前因行為因分。地上證智為果分。有說。十地漸增為因分。十地圓滿名果分。有說。十地安立施設名因分。十地亡詮證入名果分。前之四說。疏主並破。後雲正義雲。今釋有兩重。一此十地有二分。一就實十地。唯佛所知。佛智所行。名為果分。上論雲。此智是誰證。偈言。佛所行故。又上文雲。智起佛境界故。又上加分中。言不思議佛法。又如鳥跡所依大空。為果海等。二隨相十地。菩薩所知。菩薩所行名為因分。是則果分玄絕。當不可說。因分約機。是則可說。此義通一部經中大意。問若爾。菩薩證智。豈可說耶。答教說修中滿足修等是也。二雲。十地有二分。一約妙智。正證智如境。故離相離言。故名果分。則不可說。如彼鳥跡同於虛空。不可說也。二約方便寄法。顯地差別。如下文。初地二三地。寄同世間。四五六地。同二乘故。又寄禪支道品。諸諦緣生。以顯地別。令眾因此表解地義。故名因分。如空中跡約鳥說異。名為因分。同空無別。名為果分。一跡通二。故為二分。問約鳥約空。跡皆離相。雲何有可說。有不可說。答跡雖離相。就鳥得說。就鳥得說。所說常離也。跡同虛空。理不可說。所況地智。準此可知。此釋局斯地品。故雲雖為難。即是一分也(已上)此以晉經。會同論經。雖言欲說。即說一分。晉經一句。如前引也。此一段文。兩重二分。初重二分。通一宗義。就實十地。名為果分。隨相十地。名為因分。今章所明。二分義者。即此初重因果二分。通一部經。冠一宗義。諺貫萬法。括千門故。其第二重二分相者。就此菩薩十地為言。約此十地。有二分義。是故就此。陳宣其相。問此第二重二分。與初因分。有何差別。答後重二分。當初因分。雖開果分。唯就菩薩十地別故。然初因分。其義極廣。通取等覺已前發心已上法故。後重二分是狹。唯約十地品故。若唯就十地品義。上攝佛果下攝地前。與前無有寬狹。初重因分。有一問答。答中教說修中滿足修等是也者。說大即是因分可說。此說大中。亦分三大。一因成就大。慈悲願力等為地智因故。二因漸成就大。三惠漸次生地智故。三教說修成就大。由前二因。證得地智。然其地智。契合真理。體性深玄。指陳不到。假言寄顯。名教說修。此中有二。一滿足修。由前二因。地智滿故。是根本智。證真理也。二者觀修。智既契理。發後得智。緣事理法。此教說中。滿足修者。體會真如。微妙雖說。若望當分。是不可說。是後重二分之中。即名果分。隨分果故。然是因人所行。是故還即因分可說。以望實體究竟果故。等言等取第二觀修。雖是後智體玄難說。然亦寄法即名可說。故玄記雲。此中滿足修。據根本智。觀修約後得智。反緣觀內。俱不可說故修也(已上)意雲。滿修觀修並不可說。然約寄顯。名為教說。玄記答意。即此義趣。問何故。初就實果分。名為十地。十地即是因位名故。答因果諸法。皆是十地。菩薩十地。入佛地中。名果十地。廣大深奧。不可思議。三賢諸位。是十地因。地地各有解行願。故十信即是初住方便。十地圓滿。即是佛果。冥同廣大窮源性故。無始已來。自性住性。全在十地。體無二故。是故一切不出十地。故就實果。名十地也。當知圓教菩薩十地。亦有二分。以此可知。即第二重二分相故。問滿足修相。雲何寄顯。答玄記十雲。證智地體。不可直示。故寄別法之用。以顯表示。如二地正地中。說十善等。三地正地中。說四禪等。四地正中。說道品等。並是如此教說修攝(已上)此是全體後重二分。證智地體妙智正證。是果分故。寄別法用。方便寄法。是因分故。別教十地。二分如是。若對初重。還是因分菩薩所知所了法故。上來略明二分善相。粗消文句。所遺諸義。至十玄初。亦可略陳。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二(終) 於時正安二年(庚子)秋九月五日於東大寺戒壇院述之法子實圓志營華嚴酬彼雅請綴此簡記功業不虛要證十身而已。 華嚴宗沙門凝然(春秋六十有一)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三   東大寺沙門凝然述                        章就普賢門中下。二別就因分。廣明義理。於中分二。初標章分門。二依門陳相。今初。就普賢門中者。攬果示機。名之因分。全果是因。非是別法。機中普賢。即是上首。兼通一切。對告普機。演說此法。既是普機所知所行。是故所說。名普賢門。至相大師。十玄章雲。問文殊亦是因人。何故但言普賢是其因人耶。答雖復始起發於妙惠。圓滿在稱周。是故隱於文殊。獨言普賢也。亦可。文殊普賢該其始終。通明緣起也(已上)述曰。問來意者。彼十玄章。陳因分雲。所言因者。謂方便緣修。體究位滿。即普賢是也(已上)此舉因人上首故爾。唯舉普賢。故致此問。普賢文殊。海會上首。妙理大智。如次主之。不可獨關其普賢。故答中二解。初意依本覺智。發心修成。是故善財。於覺城東。初遇文殊。成滿信心。文殊雖是因滿。託初發足主之。普賢行滿。功在妙吉。善財童子。終值普賢。顯因廣大。普賢雖亦應初。託行滿位主之。是故不言文殊。唯獨舉普賢也。妙惠是文殊。稱周即普賢。後解文殊是始。普賢即終。因分可說。通託二人。或言文殊門。或名普賢門。約發心初。故舉文殊。約行滿終。故標普賢。今章就普賢門中者。即當初解釋意。約因滿終極故。言一分相門二該攝門者。復古記雲。所以作二門者。分相以彰權實。該攝正示無他。含萬流而為其廣。落群峰特現其高。魏魏乎洋哉。可謂迥異餘宗。統收不異者也(已上)折薪一雲。分相門則一乘。別於三乘。該攝門則三乘。本是一乘。故皆屬別教也。若準初門。則三一迥異。若準後門。則三一本同。今既分為二門。則先以全三之一。揀於全一之三。後以全一之三。本是全三之一。則雖分相。而未始不同。雖該攝。而未始不異。故此二門。揀收自在(已上)義苑釋雲。分相則諸乘迥異。該攝則法界融通。故雖異而常同也(已上)立二之意。諸釋互美。 章分相門者下。二依門陳相。於中分二。初分相門。二該攝門。初中亦二。初標名。二此別教一乘下辨相。於中為四。一依名示別。二立門明別。三託旨陳別。四舉況破執。初中亦二。初正明。二引證。今初。此別教一乘。別於三乘者。宋朝本雲此則別教一乘別於三乘(已上)和本無則之字而有破字。此中意雲。分相門者。具陳一乘三乘差別。此二全別。無所同故。是立一乘別於三乘。全異餘乘。高顯勝妙。別教之稱。寔由此義。此一段之義。含眾生妙。諸記各解。俱有眉目。今具引之。以養神解。義苑疏雲。三乘有二。一法花之前。以三乘權。隱於一實。此謂覆相之三。二正當法花會上。破三顯一。會三顯一。雖談一性一相。既有形對。一亦名三。故賢首判終頓。為三乘者。意在於此。今既立別教一乘。何以廣引法花對三之一耶。然法花之一意。兼兩勢。若乃會三歸一一。屬於同。稱性融通。法本如是。故屬於別。故演義雲。法花攝諸經歸花嚴。以別該同。皆圓教攝。此之建立。乃是賢首一家宗教。以義定詮。原佛本意。攝末歸本。故作斯說。若據天台教相。一觀伸明一經旨趣。但齊今終。已詮修證。尚未指陳同別之談。斯義寧顯。下文建立。大略如斯。但為排法相宗權實混和故。對昔三較量一實。叨不可以此一乘。要異三乘。便同終實之一。何以故。若此唯終。更於何處。指明別教一乘耶。首建一乘。應同虛設故(已上彼文)述曰。義苑疏主。三乘立二。覆相之三。是始教三。多在法花已前教中。開會之三。是一性教。多在法花已後教中。二種之三。皆是所別。花嚴別教。即是能別。此分相門。圓教法者。唯是別教。不關同教。以彼同教下別明故。故此別教。全異始終頓之三教。立別教名。今既立別教一乘下。會通相違。此之問答。應在下章引法花文。證三一異之處。然因上所立義。故在此明。此問之意。法花既定。三一差別判故。若與判之。唯是同教。何故別教以此經證。此門之一。唯別教故。答意。法花之一。通同別義。今取別教義邊為證。法花本意。攝末歸本。言其本者。歸花嚴本。所入寶所。即花嚴故。若據天台教相下。彈他宗義。彼宗雖是崇重法花。未談別教所立教旨。唯當終教。未顯所入。未言入彼花嚴一。故奪而言之。似不能得法花本意。法花要攝群經。入花嚴別教。故彼湧出品。得聞是經。入於佛意。文分明故。但為排法相宗下。此亦明對他宗立義。為對法相。終頓名一。叨不可下。是誡謬執。言異三乘者。異始教中三乘故爾。不可以今一。同終教之一。何以故下。即是徵釋。義意可見。折薪記雲。問此三乘唯是始教耶。通中間三教耶。此一乘是花嚴一乘耶。法花一乘耶。若爾何失。二俱有過。若是始教三乘。豈別教唯別於始。不迥異餘宗耶。若通中間三教。臨門三車。豈是終頓耶。又若是花嚴一乘。何指法花白牛。若是法花一乘。豈得名為別教。今釋此義。略為二門。一引教正釋。二問答辨明。初中有二。一引當文。二引他文。初中此一乘者。是花嚴迥異之別。此門外三車。通中間三教。故下章中。三處明文。以深密法相為終教。何者如李唐三藏。深密等。三法輪中。後二是始終二教。故文雲。此三法輪。但攝小乘及三乘中始終二教。不攝別教一乘(此亦是將別教一乘。對法相宗三乘料揀。亦以三乘。通始終教)又雲。立教中。復指深密三法輪中。後二是始終二教。又抉擇其意。第三門小始入終。亦云後二為始終二教。如深密說者。是此上三說。正以法相宗第三時。為終教也。相宗正當三時教。知三車通終教也。況下同教中明文。以臨門三車是終頓二教。故文中以小乘在所引諸子中。臨門三車為能引因致。問雲。雲何得知愚法二乘在所引中耶。答以彼愚法二乘。約大乘終教已去。並不名究竟出三界故。何以故。人執煩惱。未永斷故。但以能折伏而已。乃至結雲。是故當知。門外三車。不同愚法。釋曰。以始教許二乘斷證。所以出界。不在界內所引中也。若始教為能引。但引不定性人。定性趣寂。則在三界門內所引中也。既約終教已去許為能引。豈非三車通終頓二教也。又正立教中雲。中間三者有其三義。一或總為一。謂一三乘教也。以此皆為三人所得故。如上所引說。據此文。正指前能引三車共般若之義。亦以三車。總合中間三教也。此上引當文以證。二引他文者。大疏光宅四乘中。彼以三車為權。清涼辨違雲。若唯說法花為實。則抑諸般若及大乘了義之經。是知昔大亦有權實。法花但會昔權故。說三皆虛。指昔日不滯方便。故不會之。演義雲。抑昔大乘了義之經。皆成權故(此之不許昔大皆屬權亦是通中間三教之意)又南中諸師。以第二時。為空。第三時。為雙照空有(此當臨門三車)清涼辨違雲。若第二時。未顯常住實相。般若豈無常耶。涅槃亦說佛性。亦名般若。是知實相般若。則正因佛性等(此不許第二第三時一向是權)如上所引。並以三車。通中間三教。非為始終也。二問答辨明者。問若如所引。雖知三車通於三教。何故圭山。云然此大乘與一乘異者。法相宗學人多不信之。故花嚴藏和尚。製五教義分齊。文中料揀大乘一乘。有十義差別。都引二十餘部經論。論證之。據此豈法相宗是終教頓教耶。答此文乃是乘攝中文。其中不曾言是始是終。況圭山乃是性相對論。今文乃是別教一乘。與三乘對說。若以法相宗。證今三車。為始教者。今明一乘應是終教。何得獨以法相宗。證此三車為始教。何不以彼一乘。證今一乘。為終教耶。況或固執法相宗。為始教者。此亦是吾宗大分一意。但不可堅守。何者若以意求。昔日三車。通乎二義。如上引破光宅之文。並破南中二三時義。則昔三乘。通乎權實。若辨光宅等。順則許昔三是權故。雲若未依昔顯說一切具有如來知見。根敗之種。今並說成。則今昔有異。演義雲。昔日大乘。亦說如來藏性涅槃法身真常之理。未曾顯說一切眾生皆具如來知見。則一乘三乘。昔權今實。又雲。昔日實體。不足皆屬法花(此即許昔三。為始教。已此中許意。非昔無實。但實體不足。由將法花一向實。故大分以昔三。是權始教義也)又南中諸師。辨順中雲。若約大分。猶有理在(此亦許二三時為權。當始教義)故清涼破南中五時而圭山用南中五時者。正取清涼辨順中大分之意也。如上等文。則昔日大乘。通有一義故。諸祖或雲是始。或雲通實。隨說皆得須。善得文意。不可局執。今文乃是通相之義。故當中間三教也。又問三車通意。雖以辨明法花白牛。安是別教耶。答露地白牛。揀三是別教。會三是同教。但教有同別之二乘。唯露地白牛故。上文於一乘教義分齊。開為同別二門。正如一心二門。二門不同。心唯一也。所以教義攝益中。以白牛自有教義。則是別教。唯指花嚴。若三車為教。一乘為義。則唯法花。若門外三車。說之為教。得出為義。則通餘經。則法花已前。諸大乘經也。此之三義亦證之。唯有一乘而有二教。若自具教義。則屬於別。三一合說。則屬於同。又證知三乘。是法花前諸經。豈不通中間三教耶。又近人多以三車為始。又多疑法花一乘是別故。致繁文辨拆。願真罪你屢也(已上彼文)此中二門。文義委悉。三乘是通始終頓三。一乘即是圓中別教。義理極成。不可異端。復古記雲。別教一乘別於三乘者。至相曰。依法花經。約界分體相。方便究竟不同故。探玄雲。或開為二。謂一乘三乘。前諸經中。雖有存三泯二不同。然皆通三乘趣入。故名三乘教。後一直顯本法。不通二乘。故唯是一。清涼曰。或唯後一。是不共一乘。智論指此以為不共。大品等經。共二乘說故。亦順四乘。下章曰。後一即別教一乘。中間三教。或總為一。謂一三乘教也。以此皆為三人所得故。亦名稱法本教。逐機末教。或名究竟乘方便乘。然於五教。有乎二說。一諸教為三乘。後一為一乘。略如前引。廣如孔目問答搜探二玄諸雜章等。二者以始小為三乘。後三為一乘。此如花嚴圓覺疏鈔等。所以爾者。前代諸德。但於教門。顯權實不同。方便正乘有異。專顯花嚴頓圓究竟。唯有此法。有極果證。離此普法。無有得成佛者。諸有所作。皆為方便。故唯後一。為圓極一乘。前之四教。皆是隨宜少說。縱說如來藏真常功德實不兼權。方便安立總屬三乘。貞觀以來。奘師西歸。基師承襲。以五性三乘為實。一乘一性為權。其說醫於一乘。其道盛行中國。記信等疏。以言教具闕等門。辭而闢之。遂明一乘一性為實。三乘五性為權。終頓二教。皆談一性。是以判入一乘。清涼承其後。圭峰繼其踵。故說後三為一。前二為三。今章乃抄錄雲花之遺言。勒成文體故。以前諸教。屬三。皆名方便。昔人不閑孔目問答搜探二玄。失於章旨。以惑後賢耳(已上彼文)述曰。此中意雲。三乘一乘。總有二義。有二義者。玄奘三藏。歸朝已前。始終頓。三總為三乘。後一為一。奘師已後。始教為三。後之三教。皆為一乘。問何故玄奘已前諸師。後一為一。前三為三。答昔以事事無礙等門。名為一乘。不談此義。名為三乘。約成佛義。雖是一乘。一義不足。對權等故。是故奪之。名三乘教。玄奘已後。約成不門終頓二教。亦名一乘。此乃賢首大師。起信義記。十二門疏。並判終頓。以為一乘。此五教章。以中三教。並為三乘。是故深密第三時教判為終教。說不空故。並是三乘趣入故也。集或記主。先明一乘三乘。各有二說。全同復古。陳其所以。義意有別。故彼文雲。所以爾者。終頓二教。進退殊故。若約皆為三人。則中三為三。若約泯二異前。則後三皆一。故太一曰。若後破執成正。義則是終教。則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大乘涅槃經。四句佛性者。非小乘及回心人。則是頓教終教。佛性及大般涅槃。從是已後。亦說後三為一。前二為三。今章正用前說。勒成文體。思之可見(已上)見此釋意。復古約時。以奘三藏前後分故。搜其所以。即由存三等義趣故。集成記意。唯約義門。不約奘師先後時分。諸記解釋。雖有同異。並以始終頓。名三乘教。別教一乘。名為一乘。義理極成。無有異端。 章如法花中下。二引證。言宅內所指門外三車等者。此中所引文言簡要。初學之人。難得義意。余依彼經。引文取意。略括始終。粗顯義趣。法花正宗。專說一乘。破三乘執。令入一道。機根差別。有上中下。說法誘之。即成三周。初唯法說。不借譬喻。不說宿緣。上根身子。一人悟之。如來述成及授記別。為未悟者。身子更請如來。以譬說一乘義。中根之人。迦葉波等四人悟之。各得授記。後亦為餘未悟入者。廣說王子宿世因緣。所餘聲聞。皆入一乘。是名法譬因緣三周。三周俱陳前三後一。三乘成入一乘之法。如來出世。大事因緣。唯在此門。無有異路此約漸悟。其頓悟者。直入一乘。無此漸誘。不簡漸頓。皆入智地。並是如來一大事因緣也。今章所引。是第二周。譬說之文。舉其要旨。直顯三乘一乘分齊。問彼文譬喻其相雲何。答法花經第二雲。若國邑聚落。有大長者。其年衰邁。財富元量多有田宅及諸僮僕。其家廣大。唯有一門。多諸人眾。一百二百乃至五百人。止住其中(乃至)周匝俱時。欻然火起。梵燒舍宅。長者諸子。若十二十。或至三十。在此宅中。長者見是大火。從四面起。即大驚怖。而作是念。我雖能於此所燒之門。安穩得出而諸子等。於大宅內。樂著嬉戲。不覺不知。不驚不怖。火來逼身苦痛切已。必不厭患。無求出意(上是正文自下取要)長者思惟。我身手有力。當以衣□。几案出之。復更思惟。我當為說怖畏之事。此捨已燒。宜時疾出長者如思。具告諸子。汝等速出。父雖愍喻。諸子不驚。了無出心。東西走戲。長者思惟。具告諸子。汝等所可玩好之者。如此種種羊車鹿車牛車。今在門外。可以遊戲。汝等於此火宅。宜速出來。隨汝所欲。皆當與汝。爾時諸子。聞父所說。適其願故。爭出火宅。是時長者。見諸子等。安穩得出四衢道中。露地而坐無復障礙。其心泰然。歡喜踴躍。時諸子等。各白父言。父先所許。玩好之具。羊車鹿車牛車。願時賜與。爾時長者。各賜諸子等一大車(乃至此中德量如下別引)所以者何·是大長者。財富無量。種種庫藏。悉皆充溢。而作是念。我財無量。不應以下小車與子。皆是吾子。愛無偏黨。我有如是七寶大車。其數無量。應當等心各各與之。不宜差別。是時諸子。各乘大車。得未曾有。非本所望。此是經中。譬喻相也。問以此譬喻。合法相何。答國合三界。長者合佛如來。則為世間之父。諸苦永盡。眾德圓滿。慈悲方便。出現世間。為濟眾生三毒等火。教化令得大菩提故。而諸眾生起惑造業。受種種苦。不覺不驚不求解脫。於此三界。馳走不患。如來見此思念為彼與佛智樂。今其遊戲。如來復念但與知見。眾生鈍根。不能得出廣火宅所燒。何解佛智。但以方便。令出三界。即為眾生。說三乘法。名修令出三界火宅。如彼長者。不用身手。說怖畏事。但以方便。言與三車。令出火宅。聲聞修諦。如彼羊車。緣覺因緣。如彼鹿車。菩薩六度。如彼牛車。各出三界。得自乘果。如來復念。三乘眾生。已出三界。我有智慧力無畏等無量法藏。是諸眾生。皆是吾子。等與一乘。令成佛果。以佛滅度。而滅度之。如彼長者。初與三車。引出火宅。後與白牛。令彼第一快樂安穩以喻合法。其相如是。問何以得知。三車三乘。露地大牛是一乘教。答譬說合說。相對得知。三車如次。對合法花已前三乘。大白牛車。即合法花所說一乘。故門外三車。是三乘教。四衢大車。是一乘教。問何以得知門外所指牛車之外。別有四衢大白牛車。未審大白牛車。若是門外牛車。答一乘三乘。差別道理。唯有此門。章主大義。建立十別。具在次下。下直約就經文明之。經說三中牛車相雲。若有眾生。從佛世尊。聞法信受。勤修精進。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無師者。如來知見。力無所畏。愍念安樂無量眾生。利益天人。度脫一切。是名大乘菩薩。求此乘故。名為摩訶薩。如彼諸子。為求牛車。出於火宅(已上)(已上)上經具舉佛說三乘法。與譬和合。此文既是說牛車竟。次下即陳與受大白牛車。文雲。如彼長者。見諸子等。安穩得出火宅。到無畏處。自惟財富無量。等以大車。而賜諸子。如來亦復如是。為一切眾生之父。若見無量億千眾生。以佛教門。出三界苦怖畏險道。得涅槃樂。如來爾時。便作是念。我有無量無邊智慧力無畏等諸佛法藏。是諸眾生。皆是我子。等與大乘。不令有人獨得滅度。皆以如來滅度而滅度之。是諸眾生。脫三界者。悉與諸佛禪定解脫等。娛樂之具。皆是一相一種。聖所稱歎。能生淨妙第一之樂(已上)述曰。若見無量億千眾生者。總牒已前。為取三車。所出眾生。此諸眾生。皆託教門。出三界苦。是故三車所出之界。並以出三界繫為果。是故為三乘子。皆與大白牛車。令出變易苦。獲三佛大果。是為如來救子本懷。是為三乘所歸極果。次文亦云。如彼長者。初以三車。誘引諸子。然後但與大車寶物莊嚴安穩第一。然彼長者。無虛妄之咎。如來亦復如是。無有虛妄。初說三乘。引導眾生。然後但以大乘而度脫之。何以故。如來有無量智慧力。無所畏諸法之藏。能與一切眾生。大乘之法。但不盡能受(已上)前舉喻中。最後總有不虛妄譬。是故今對合彼喻說。此中分明陳演三乘三車。皆是方便施說。一乘一車。是最實事。一乘之外。有三乘方便。三車之外。有一車真實。文相分明。義理極成。經次下雲。以是因緣當知諸佛方便力故。於一佛乘。分別說三(已上)三一權實。文義如是。由此義故。此中三乘。總攝始終頓三。一乘唯攝別教宗義。問爾何故。引法花證今一乘義。以彼法花是同教故。答義苑明之。如前已引。今更略陳。法花之意。三乘之外。別立一乘。會三顯一。雖是同教。三外明一。故引證之。雖三中大亦是同教。今唯取其三外之一。況彼同教所歸之一。即是花嚴別教義乎。此門即如義苑師。明下十別中。多引法花。其意同然。亦不更釋。問喻中諸子。以何等事。為其出宅所趣之果。答長者宅內。告諸子言。門外有三車。各出取之。諸子為取車。各競出宅。故以取車。為所期果。問其各所期車。門外得之耶。答長者方便。外指三車。子雖出宅。皆無得之。問外既指車。何故不得。答無三車處。言有三車。故雖出宅。不得三車。問長者契車。諸子隨出。而不得車。有何義理。答長者契車。為令出宅。已出火宅。免焚燒難。諸子安穩。長者無慮。三車既虛。故亦無與。問車既不與。豈無妄咎。答無有虛妄。出火宅故。經中如來。與舍利弗。問答說之。然經二重。一全命出宅相對。二小車大車相對。今期三車出宅。是初重相對也。問所合法中。三乘之人。各於自乘。發心修行。發智斷惑。取自乘果。喻中得車為所期事。而不得車。似無其果。法中三乘。各得自果。法與喻異。喻與法違。若如喻者。不可得果。若如法者。喻可得三車如何。答法譬相對。一往似違。始終本意。義理符合。期車出宅對發智斷證。車得不得對果實不實。期車實可有出朽故火宅要果實可有離三界繫縛事。喻謂實。是保執心法譬出苦乃實義益。此望自宗。許得其果。若不得果者。豈出三界乎。若望一乘。即果無體。無體謂實。是保執心。出宅不見車。喻三果無實。諸子出火宅。譬出界。即果非謂不得三車。以喻不獲三果。三果既得。而非實故。非謂彼出宅之外。各期其車。出界之外。別可得果。出宅即益。出界。即果。法喻相對。如是成故。問出火宅已。諸子各索自乘之車對法合之其相雲何。答三人索車。即合三乘。調縛機根。應受一乘。是名機索。舍利弗等。四十餘年。蒙訓誘已。至法花時。及初心菩薩。堪斷疑等也。若依言索。身子尊者。三請法說。亦請譬說等也。索車之義。如下別明。問以何得知。機索言索。唯望一乘。不望三乘。答喻中索車。不與三車。即與高廣大白牛車是故。以此望一乘法。機熟緣來。以義名索。況又以言正請一乘。問既索三車。而不與三。法中亦應不與三果。答三果無實。喻無三車。如前已陳不可亦疑。問以三果無實。喻不與三車。由無車故。即索三車。何以此事。得名機索。其言何故。三果非實。豈名機熟堪受一乎。答三執漸蕩。一機漸熟。故佛見之。初說法花。若自非其時緣純熟。豈有機索言索事乎。故以索車。合緣熟等。若對諸子。索車應言。問何故三乘自果非實。答三乘諸果於一佛乘。分別流出。假立施設。由假立故。唯教非實。問其實者何。答言實果者。唯是佛果。三乘回入。成一佛果。此佛果外。無有真實。是故說一。會三歸一。三既假立。故後與實。如諸子乞三。長者賜一焉。問三果非實。假與三果。若爾三車非實。應假與車。何故虛指。一向不與。答車假立者。是其言教。言有三車。出宅取之。由此出宅。已免火難。義益事足。長者本意。以言配事。故不別與。無實體故。本虛指故。問若爾法中。何故假立三乘之果。應唯虛指。合順三乘。假立果名。然後奪破謂實之執。由機熟故。聞此悟一。問若爾譬中假與三車。然後應破謂實之執。何故不爾。虛指更索。答長者如來。法喻隨宜。虛指成事。則不別與車。假立成義。則別立三果。化儀順緣。不可固執。或可。法喻互通。不可偏對。假與三車。後奪實情。虛指三果。索果練機。然喻中假與。以言攝之。法中虛指。破實配之。各有所由。不可遲滯。問所言宅內。其體是何。答壽靈師雲。宅內者。是分段三界火宅內也。即以異熟賴耶。為其體性(已上)此依慈恩師意出之。彼玄替第五。釋譬喻品。多有田宅之宅字。雲喻諸眾生異熟本識。故說本識。亦為宅識。如世國王。四海為宅。光宅天下。佛亦如是。以諸眾生而為其家。體即本識。故無垢稱雲。諸有情土。是為菩薩嚴淨佛土(已上)彼異熟識是總報體。三界有漏。依正二報。無不依此所變。五根是正報相。所變器界。即是依報。佛居穢土。是應現住。隨應所化諸眾生故。若佛所變。是無漏土。今此穢土即佛成所作智所現。體淨無漏。相是似穢。經中或雲。多有田宅。其家廣大。或雲。梵燒舍宅。於火宅內。此等並是。異熟為體。非是異物同所住處。問長者誘子言與三車。為宅內指耶。為宅外要耶。答是於宅內。指外言賜。問經雲。長者見是大火從四面起。即大驚怖而作是念等。未雲在內。今何言內。答此文髣拂。然下諸文。皆顯在內。或雲。東西走戲。視父而已。或雲。如此種種。羊車鹿車牛車。今在門外。可以遊戲。此文義意。皆在宅內。況下合雲。大慈大悲。常無懈倦。恆求善事。利益一切。而生三界朽故火宅等。何況偈雲。長者聞已。驚入火宅。合譬偈雲。今此三界。皆是我有等。此即宅內。指外有車。問經雲。我雖能於此所燒之門安穩得出此義雲何。答此明長者已出火客故。合譬雲。如來亦復如是。即為一切世間之父。於諸怖畏。哀惱憂患。無明暗蔽。永盡無餘。下偈譬雲。是時宅主。在門外立。合譬偈雲。如來已離三界火宅(已上)此明如來居法身地寂然安住。玄見機情。非謂契車時。在火宅之外。問門外者何。答嘉祥師疏五雲。今在門外者。門者宅也。立此三車。同出生死外。所以然者。三界雖異。感盡義同。故在門外(云云。如彼)慈恩師雲。三乘之教。合名為門。理出教外。名門外。又此門者。三乘因行果。出因中故。名門外(已上)由此等義。總名門外。問門之與宅。有何差別。答嘉祥疏雲。如世人總舉一宅。名之為門。或稱一家。或言一戶。今亦然也(已上)撲揚師攝釋三。引此解釋議曰是有理也(已上)此意門宅是一體也。或有差別。如世間人。宅是所住之處。門是出入之處。隨宜同異。不可偏隅。今門外者。即當宅外。諸子在宅而指外故。問何故羊鹿牛如次。喻聲聞及以緣覺菩薩乘耶。答嘉祥疏雲。菩薩化世。聲聞從師。並居人間之類。故如牛羊。緣覺進不化世。退不從師·喻之。如鹿。以來山林之流。又釋。羊之為獸。其性遲鈍。譬於聲聞。鹿性揵疾。譬於緣覺。牛力強然。引重之遠。譬於菩薩。又解。羊形小。譬小乘。鹿形處中。譬中乘。牛形大。譬菩薩乘也(已上)此中三釋。一約化世從師有無。二約情性利鈍。三約身形大小。義並易見。且引一家知相。餘師恐繁不載。問此三車譬。為總合一。為羊與車開而成耶。答慈恩大師。羊鹿及牛。並其三車。別開為相。餘之諸師。總合成譬。其義唯取羊鹿牛體。所引三車。隨即成立。問此之三車。其體各何。答諸師出體。異端非一。光宅大師。法花疏四。出三車體。解釋委細。彼疏意雲。三乘果地總有二種。一有為果。藉緣熏修之所得故。二無為果。因果縛絕之所顯故。此無為果。亦有二種。一因盡無為。二果盡無為。此二無為。非是車體事。是通用無為非故。唯有為果。是其車體有運載用。至果地故。此有為果。亦有二種。一功德門。寄境修行。不辨事故。二智慧門。照境斷證。事究竟故。今取智慧。為三車體。此智慧門。亦有十智。謂苦集滅道。名字。法比。及以他心。盡無生智。也。今取盡智及無生智。為三車體。非餘八智。雖非正體。而是校具。問何故盡無生智。以為三車正體。答因盡故。名為盡智。果亡故。言無生智。三乘行人。發心修行。三界煩惱。因果並亡。三人究竟。到此處所。所運功能專在二智。是故此二。為三車體。彼文甚廣。取意陳之。問以盡無生智。為三車體者。且利根羅漢。得二智故。事實可爾。鈍根羅漢。唯得盡智。不得無生智。車體不滿。豈得名車。答。光宅大師。弘成實宗。彼宗一切利鈍羅漢。皆得二智。因果盡處。必雙得故。不同毘曇言鈍根羅漢不得無生智。又不同毘曇羅漢初念。即得盡智。第二念時得無生智。無學初念。雙現前。故新譯大乘。同成實意。上宮太子。出三車體。全依本義光宅解釋。省約彼文取要陳之。天台大師。解釋之意。經明諸子出宅。總有六句。經雲。爾時諸子。聞父所說。珍玩之物。適其願故。心各勇銳。互相推排。競共馳走。爭出火宅(已上)彼師釋之。且約聲聞。從始至終。適願是聞慧。勇銳是思慧。互相推排已下修慧。初句是暖頂位。競者忍法。具觀四諦。漸漸縮觀。乃至一行一念。總攝下中上三忍也。共者世第一法。與上忍同故。馳走是見道十五心。爭出是修道位。已出火宅。成無學果。斷思惑盡。乃出火宅。是故此果。即名事體。緣覺菩薩。俱出三界。得無學果。是為鹿牛二車之體。上六句者。義句非文。一聞思二慧。四念法同故。二暖頂二位。同是退位故。三忍法位。不出觀故。四世第一法。世最極故。五見通位。六修道位。是名六句。經下合譬。總合三乘。故。彼文雲。但以智慧方便。於三界火宅。拔濟眾生。為說三乘聲聞辟支佛佛乘而作是言。汝等莫得樂住三界火宅。勿貪粗蔽色聲香味觸也。若貪著生愛。則為所燒。汝等速出三界。當得三乘聲聞辟支佛佛乘(已上)文句第五。釋此文中雲。汝等莫得樂住三界下。是示其盡無生處也。三界是示苦諦。勿貪粗蔽乃至生愛等。示其集諦。速出三界。示其滅道。滅道即是示其三界外有智斷三乘之果。故令速出三界。當得三乘。三乘正取道滅為體也(已上)言盡無生處者。即是道諦也。三車體性。此中可知。若約言之。藏通三乘。別教菩薩。此七方便。隨應即是三車所攝。一一體性。隨教可見。嘉祥大師。法花玄論第六。廣明三車體相。約就四門。雙法陳之。一因果門。光宅法雲大師。莊嚴寺惠旻法師。並雲羊鹿二車是果非因。至大車者。光宅雲。是果。莊嚴雲是因。論主廣破二師義已。自述義意雲。羊鹿二車。並果為體。大白牛車。總通因果。然具四句。一唯果非因。如在門外。二唯因非果。如大品經。是乘從三界出到薩婆若也。三亦因亦果。如諸子所乘如來所乘等。四非因非果。諸法寂滅。不可言宣四句無方。隨言即得。然通因果。是常途門。羊鹿二車。亦有因義。然在門外。正是果車。二約就功德智慧。舉光宅唯智慧義。而不用之。正義具取福惠。為大小二車體。三空有門。破舊解。取有之義。出正解雲。空有二智。皆小車體。實惠方便惠。為大車體。四者為無為(已上)然約優劣。以智為正。以三乘智有優劣故。取本所求。二乘求滅無為為正。然合譬中。聲聞之處。言求涅槃。緣覺菩薩。並舉智慧。或是互舉。或是辨異。後二舉智。廣說如彼。慈恩大師。羊鹿牛體。其各車體。簡別而明。彼釋意雲。以二乘所得生空無漏智。為羊鹿體。羊鹿二車。有名施設。不見不登。故以虛指二乘所得小中種智。為二車體。即以聲聞緣覺所得有漏後智世間三昧名為種智。此是有漏。假解智也。不能深細分別諸法。是故有名不見其體。不能登遊。不見體故。出火宅已。後時從父。索此二車。二乘生空無漏智。後引起有漏假解種智。獨如羊鹿。各索其車。是故隨應。如是而喻。所言大牛及牛車者。菩薩所得。二空無漏。正體智名為牛車。即以無漏後得種智。為牛車體。分別諸法。究涯底故。然此牛車。即通因果。佛果牛車。以四智中一切種智。為其體性。即無漏後得智。因車即以妙觀察智。平等性智。二智之中。後得種智。為其體性。此正體智。引起種智。是故如應為彼二體。上來諸釋。且就現流諸家所說。要略舉之。餘家甚多。恐繁不載。若依章主大師意者。次下文處。應具明之。問言諸子者。是指何者。答別指三乘根性之者。名為諸子。應出宅故。然長者子。有通有別。經雲。多諸人眾。一百二百乃至五百人。止住其中。諸師並判雲。譬五道眾生。經次文雲。長者諸子。若十二十。或至三十。在此宅中。諸師又判雲。譬三乘眾生。且嘉祥疏雲。列五百人。復明三十子。五百人。通譬五道眾生。三十子。別明昔曾稟化也。所以具明通別二種眾生者。以具化二人故也。一者別化中下根人。令識三一權實。二者通為一切眾生。令知三界過患也。又此經令一切眾生離凡夫地。後明諸子出門求車不得。及等賜大車。令知二乘是空舉一乘是真實。令離二乘地。以是因緣故。具化二人也(已上)彼疏亦云。問五百人。已攝三乘根性。今何故重辨乎。答前明五百。通辨五道眾生。明有人天乘根性未必具三乘根性。今別明三十子。雖是五道所攝但別有三乘根性。故別說之。昔曾稟教生善。善從佛生。詺善為子。以善目人。人受子名也(已上)又雲。問何故無有一乘根性耶。答三乘中大乘。即是一乘根性。入此中正明三乘機發。一乘機發在後故。今不說也(已上)若依章主作此答者。應雲三乘並權。三外有一。即是真實。三乘機發。光出三界。一機後發。出變易死。前三全體。歸入一乘。一乘機熟。在後明之。故今不說。問所言露地。是何處所。其相雲何。亦合何義。答此露地者。正授大白牛車之處。上無覆陰。名為露地。問經雲。是時長者。見諸子等要穩得出。皆於四衢道中。露地而坐。無復障礙。其心泰然。歡喜踴躍(已上)如此文者。露地唯是三人期車出宅之處。即三乘人。所得極果。何以此為得白牛處。答期車到處。即是界外。即於此處。更索三車。由索車與白牛車。此之三車。俱在一處。故次文雲。時諸子等。各白父言。父先所許。玩好之具。羊車鹿車牛車。願時賜與(已上)此是索車。在許車處。言今在門外。可以遊戲。故言爭出宅。是期車處。次文亦云。爾時長者。各賜諸子。等一大車(已上)此是正授白牛車處。依此文故。章主判言露地所授大白牛車。不可偏取而令相違。問章下引。雲四衢別授。今文引。雲露地所授。二文處舉。同異雲何答四衢露地。即是同處。而四衢是總。露地即別相。經言。皆於四衢道中。露地而坐。同處而在其衢中故。四衢露地是一具文下四衢處。具明露地。廣引諸釋。顯義途故。問大白牛車。以何為體。答此亦諸師異解不同。光宅大師。以佛果究竟。盡無生二智。為大牛體。違出五百由旬之外。具含萬德。滿莊嚴故。言高廣等。對昔劣故。太子御解。義理全同。文句五雲。依天台智者。明諸法實相。正是車體。一切眾寶莊嚴。皆莊嚴具耳(已上)此是章安大師。上舉他解已。然後正出宗師所判。彼嘉祥慈恩兩祖宗義。以前三車中牛車。即判為大白牛車。其所出體。如前已陳。章主義意。至下明之。 章然此一乘三乘差別下。二立門明別。亦分為三。一標分。二正陳。三結顯。今初。所言一乘三乘別者。一乘是三外別教。三乘乃諸子所期。三一合論。總成四車。是故三乘懸隔。此即章主大師宗旨。然震旦國。古來諸師。三東四車。三中之一。三外之一。諍論非一。立破極多。昔光宅大師。大講法花。立宗開教。三車虛指。三外建一。即成四車。以為四乘。天台大師。廣引教文。具陳義理。亦立四車。北齊惠文尊者。南兵惠思大師。義意全同。即是天台。遠近所承。其後章安乃至妙樂。其下智度行滿道暹等。服庸相傳。宗緒繁昌。並皆建立四車之義。嘉祥是三論祖師(亦號金陵大師)慈恩是法相高祖。並立三車。不許四車。三中牛車。即大車故。上宮太子。日本高祖。以光宅疏。為其本義。作法花疏。故立四車。三外明一。所釋宗旨。全同光宅。此等諸義。俱昌於世。今此章主。賢首尊者。正立四車。三是方便。一即真實。三外有一。一外有三。勝劣淺深。差別天隔。故立十門。明其不同。故法相三論並三車義。天台華嚴俱四車宗。光宅太子。即同華嚴故。昔仁壽嘉曆。依於。宣旨。以光宅法花疏。附華嚴宗。厥後此宗學者。習翫彼疏。永世弘敷。於今不廢。 章一權實差別下。二正陳。即有十門。不分自別。第一權實差別。此中亦二。初標。二釋。今初。此門大意。三乘是權。一乘是實。是故即成權實差別。 章以三中牛車下。二釋。亦二。一約喻。明權實。二就法明權實。初中亦二。初正明權實。二遮破異執。今初。言三中牛車亦同羊鹿權引諸子務令得出者。長者言教。具設三車。其意無偏。唯為令出三界火宅。羊鹿二車。既權引子。牛車亦同羊鹿。一具假說。巧方便故。以劣令同勝。所立有不巧便。是故今文。以勝同劣。所立義巧。宗旨極成。言是故臨門三車俱是開方便門者。佛出世間。利益眾生。鈍根不能趣入一乘大道。佛於一乘。開分三乘。各授自乘問雲。何於一。出分三乘。答於其別教一乘之中。分取生空真如之分。以教聲聞緣覺性人。分取二空不變一分及行布一門。以訓菩薩。此菩薩人。即有三乘差別見計。於行布門事相二利。繁興修行。雖入理性。不能融通。雖融理事。融該不足。雖有頓絕。不見事法。是故此人。地前三賢及十信中。依行布教。修行熏習。地前隨應。體會一乘。未入一前。是方便門。聲聞緣覺。先入共教。乃至同教。其所入處。即是別教不共一乘。未入同教之前。即是開方便門。問此方便言。為約所化根機知耶。約不知耶。答若不能知三是方便。即亦不知一乘是實。若知三權。必識一實。是故不知。即覆三乘。是局滯故。覆三乘故。亦覆一乘。以三權不開。一實不顯故。若依此義。雖說一實。三外存一。不能開會。三一有別。法花已前。諸教之中。有滯教者。即此義也。問今方便者。是約何門。答若總論之。不簡知不知。說三乘法。名開方便門。出宅索車。並是不知。約此即名開方便門。知三一權實。亦名開方便。開三乘是方便。顯一乘是真實。如法花經方便品名。又彼經法師品雲。此經開方便門。示真實相(已上)此是開三顯一。開示即是約知。辨明開示。法花要是識知門也。法花方便品雲。佛以方便力。開示三乘教。眾生處處著。引之令得出(已上)若直言之。知三是權。名為方便。不知非方便。情謂實故。而亦約佛。名方便也。方便品又雲。舍利弗。我今亦復如是。知諸眾生有種種欲深心所著。隨其本性。以種種因緣。譬喻言辭。方便力故。而為說法。舍利弗。如此皆為得一佛乘一切種智故(已上)經上文。具明總諸佛及別三世諸佛開三顯一。然後有此釋迦開三顯一文也。其顯一義。即屬今章下示真實相也。言四衢別授大白牛車。方為示真實相者。經雲。皆於四衢道中露地而坐。無復障礙。衢道露地。即是一具。光宅疏四雲。四衢道者。東西盡徹。南北交通。此明四邊無障。露地者。此明上又無礙。五處無障。此表明大乘機發五濁不能為障。下即釋。言無障。此釋四邊無障。又言無礙。此釋上又無礙也(已上)此中意說。四衢露地。俱顯無障。五濁之中四濁。是喻四衢。是橫。一濁即喻露地是豎。即是劫濁。劫即時分。時中有濁。合名五濁。太子疏雲。四衢譬大乘四攝四等。言三乘人。發大乘下化眾生之機。露地而坐無復障礙者。露地譬佛地。言佛地不為五濁八苦。所陰弊。故雲無障礙。言三乘人。發大乘上求佛道之機也(已上)天台解釋。四衢譬四諦。四諦觀異。名為四衢。三界思盡。名為露地。嘉祥疏雲。皆於四衢道中者。增一阿含雲。四諦譬四衢。斷四諦下惑盡。通達四諦。如路之四達為衢。露地者。既斷四諦下正使盡。亦無蓋纏。故稱露地(已上)玄贊雲。四衢道者。四諦理也。三乘並視四諦理故。大般若中。說四衢道。為四諦故。離煩惱障。出分段生死。無擁名露。各有所依果滿之位名地(已上)靈範師雲。我生已盡等四智。名為四衢。指事引之。嘉祥統略。四衢譬四諦。且隨舊釋。約昔教故。望今教意。四達曰衢。四方皆空。不見車。不得車。章主尊者。既無所釋。託何亦得隨勝應領。然義苑雲。四衢即四諦也(已上)集成記雲。四衢者。覺鈔雲。四諦(已上)言覺鈔者。圭山圓覺疏之鈔也。四聖諦義。通三乘觀。今依此解。且即得。問何故。白牛名為別授。答總通虛指三車界外。對此車故。三外白牛車。名為四衢別授。問賢首大師。所立之意。大白牛車。以何為體。答指事雲。元曉雲。所乘之法。略而說之。有其四種。一謂一乘理。及一乘教。一乘之因。一乘之果。如是四法。更互相應。共運一人。到薩婆若。故說此四。名一乘法。猶如四馬。更互相應。共作一運。故說四馬。名為一乘。當知此中道理亦爾。若準此義。顯章主意。一乘一運即一切運。主伴無盡。理教因果。喻於大車。是故下雲。無量寶車。顯於一乘無儘教義。又疏雲。若依普門。一位即一切位故。亦一運即一切運。名不思議乘。乘此乘者。十信滿心。即得六位。案雲。此通教義因果人法等一切法。以為乘體。準思可知。此約別教。若依起信論。說牛車體。即一心體大。乘此本覺體大。到如來地故也。是故論雲。一切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薩。皆乘此法。到如來地故。藏記雲。即始覺之智。是能乘本覺之理。為所乘故(此約同教。已上彼文)貞元疏雲。法花大車。以況佛智(已上)若分白牛及車能引所引相者。別教一乘。一即一切教義理事等。互融相即。重重影現。主伴具足此即更互能引所引。能引為牛。所引為車。以前為牛。以後為車。以主為牛。能引伴故。以伴為車。以能從主。為所引故。互為主伴。互為車牛。無盡寶車。是別教義。若依同教。本覺理智。以為能引。始覺修生。以為所引。以能引故。為白牛體。以所引。為其車體。依本覺法。起始覺智故。本覺為牛。始覺為車也。若依始覺。為能證智。本覺真理。以為所證。即以能證能顯為牛。所證所顯。以為車體。以智引起所隱理故。如十地位所顯真理。名引出性。即以妙智。為能引法。十重真如。為所引理。然此對望。義途非便。若始覺智冥本覺理。則始本不二。無復始本之名。此始本不二之智。引起後得如量之智。現他受用及變化身。如是建立。即成車牛。此則始本不二之智。為大白牛之體。後得如量之智。為大白牛車體。上以三義。解同教車。初是本有修生相對。次雖非便。唯約出障。後是亦約出纏修生之法。立義。又於本有法。理智相望。作白牛車。義理亦成隨義作成。得旨可悉。所言示真實相義者。三車既是方便施設。無有體相。不得實事。是故露地大白牛車。最極真實。體性□妙。相狀殊特。業用速疾。自在無礙。別教一乘。十玄六相。圓融相即。自在無擁。重重帝網。主伴無盡。具德圓滿。是故最上真實之相。不同同釋誘引三乘合易信故。一切同彼。高超眾典大秀諸乘。終頓尚不能窺窬。始小豈得望邊庭。別教高廣。非實者何。雖引法花。所所入邊。所入一乘。即別教故。然則開方便門。是權是虛。示真實相。即真即實。故先牒喻。顯權實法。三乘一乘。施設顯現。權實差別。歷然分明。折薪記曰。問此實終實所。指別教為實耶。此權是始教耶。通相說耶。答此實即別教一乘。此權即中間三教。何者如答小乘無行果。則雲今依大乘故。無實果此大乘即通實也。若約三皆無實。則望一乘。故皆權也。又雲。後皆進入別教一乘。又同教望中就勝門雲大乘望別教一乘雖權義有異等。今分權實之異。別當別教。故無疑矣(已上)此一段。章所明之義。既是別教。是故所簡三乘。無遺。所取唯是別教一乘。其同教義。在下別明。復古記雲。方便者權施方便也。即法花經開方便門也。於五教中。後一為究竟乘。亦名本教。亦名正乘。前之四教。為方便乘。亦名末教。方便故。權究竟故實。問終教亦名實教。頓亦名實。何以為權。答以實體不足故。不說一切皆有佛知見故。故屬三乘。縱談一乘一性。但有理性同車。而無果性果車。今章約果。故說皆空。並為方便事。須捨方便。而趣正乘。然後成佛。故非究竟。非究竟而是權也。問清涼曰。昔□不滯方便。故不會之。何謂趣正乘是方便耶。答曰。祖師但雲不滯方便。不言是方便。雖不設會。根熟而自歸。譬如寄食旅亭雖不遣而自性矣。清涼曰。謂昔日雖有大乘亦說如來藏性。涅槃法身真常之理。未曾顯說一切眾生。皆悉具有如來知見。唯為一事。出現於世。不為於餘。則一乘三乘。昔權今實。於理照著。故叡公雲。至如般若諸經。深無不極。故道者以之而歸大。無不包。故乘者以之而運。然其大略。皆以適化為本。應勸之門。不得不以善權為用。權之為化。悟物雖弘。於實體不足者。皆屬法華。固其宜矣。則昔有實。總屬三車。為方便也(已上)集成記主。問答數條。頓決心疑。恐繁不載。問此權實門。三乘權中。羊鹿二車。為是愚法通大乘耶。答此是集成記中。一段問答。彼答文雲。此有三說。一雲愚法。一雲通大。一雲俱。今從第二。太一雲。聲聞等為究子。是所引故。知小乘外。別有三乘。又準天台。藏教斷而不動。無量義經斷而動。故非愚法(已上)法花經意。愚法小乘。雖在所引中。依終教意。非實斷惑。唯是折伏。實斷惑者。大乘中三。是故三子。實出界外。故三中羊鹿。是大中羊鹿。漸漸誘引。入一乘故也。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三(終)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四 東大寺沙門凝然述                   章若彼三中牛下。二遮破異執。於中亦二。初破執實。二遮設救。初中亦二。初牒異執。二致遮破。今初。若彼三中牛。亦是實者者。是三車宗。所建立義。欲遮破故。牒舉彼計。法相三論兩宗。俱立三車之義。攝盡一切出世乘門。不許三外別有白牛。然此二宗。所說旨歸。未必三車三乘義途。法相宗旨。建立法相。抉擇研覈。陳唯識義。窮轉變相。三論宗旨。糾舉執著。破片遣蕩。到無執處。無方自在。故此二宗。設立四車。不妨抉擇破遣之事。然和通此二宗諸師。俱立三車。不許有四。故此兩宗。言三車義。但法相宗旨。陳附順。攝乘立三乘。盡出世機。收性立五性。窮究眾機。深密瑜伽本源。說此義。唯識佛地支流。和此法。由此義故。託譬唯立三車。就法唯建三乘。若分權實。應迴之者。即是權施。即不定性聖菩薩故。第三牛車。決定是實。以無上故。以深廣故。總而言之。三乘真實。顯了之說。一乘密意不了之說。出世乘門。事決定故。是故三乘真實了義。聖不定性。要入一乘而說一切。故成密意。由密意故。言不了說。是故法相。成三車宗。三論宗意。雖局三車。不立三乘定種性義。不說五性各別之事。一切二乘皆成佛果故。本乘聲聞。雖入無餘。無量劫後。還生心識。迴心向大。終成佛果。此世迴心。當不定性。如舍利弗等。終成佛果。三論祖師。興皇(法朗)金陵(吉藏)等。皆立此義。是故二宗。雖共三車。有此不同。非全一類。問今章立四車。遮破三車義。其三車者。為並遮破二宗義耶。為隨一耶。答立三車者。皆被遮破。是故二宗。是其所破。問復古記雲。相宗不信三外有一。以門外牛車。混於露地。二牛不辨故。今判雲。三中牛車。同於羊鹿。俱屬方便門也。露地大車。為真實相(已上)此解釋意。破相宗。不言三論。何言二宗。答法相所立。執三乘定。章主之世。盛弘此義。執見紛諍。故舉破之。三論諸師。未必如是。非三乘定。唯解義耳。但不妨其遮破之內。又金陵所釋。諸章疏等。大宋後代。逸不流布。是故記主。不能舉之。日域盛弘。章疏是繁。故彼所計。知在破中。日本先德。指事私記。皆舉二宗。顯遮破相。問遮二宗義。有傍正耶。答破三車義。二宗是同。然章所破。正在相宗。兼攝三論。隨文可知。問且法相宗。唯羊鹿車。以為權假。牛車為實。其相雲何。答譬是三車。法是三乘。隨舉即得。體無異故。玄贊第四雲。此經亦云。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密遣二人。息處說二。羊鹿非真。不說三言。從勝至劣數。佛乘第一。獨覺第二。聲聞第三。無第二獨覺。無第三聲聞。非無三乘之中大乘體極。極勘梵本。雲無第二第三。今翻之略故。雲無二亦每三也(已上)又雲初雖作二乘。後皆作佛。得一切種智。一切種智。得佛正智。種別能知一切法。故正是牛體(已上)此釋方便品文。雲是諸眾生。從諸佛聞法究竟。皆得一切種智之文。又釋經雲如來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無有餘乘。若二若三雲。以此一乘為眾說法。都無第二獨覺第三聲聞。從勝至劣。為次第故。不以修習淺深難易為次第也。故此經中。第一周雲。餘二則非真。第二周雲。密遣二人。第三周雲。息處故說二。不說於三。故知不是總無三乘。但應知今所說義也。會彼所修教理行果。為今大因。勸住大乘(已上)既唯三車。無有別一。是故會破。唯局二乘。破二歸一。會二為一。一者三中大乘。羊鹿權教。入牛車故。玄贊又雲。二乘不知二為方便。執二乘果。以為真極。今說二涅槃。但為化城。說二菩提。但是羊鹿權教所設。非是二果所得所證菩提涅槃真勝極也。破彼情執有二果極。故說為一。即經所言。諸求三乘人。有懷疑網者。佛當為除斷。令盡無有餘(乃至)本論末後。亦云雲。方便品有五分。示現破二明一。不說破三等(已上)此明總相唯有三乘無有別一。三中牛車。即是真實。亦名白牛。陳此義已。破四車義。故次文雲。或有說言。破三執故。非破二。如薩婆多。執佛化身。以為真佛。今說為化。故破三執。此亦不然(已上細破如彼)是故相宗。於三車中。羊鹿是權。牛車是實。法華宗旨。唯此牛車。最極殊妙。究竟法故。非謂三外有別白牛。故今章主。牒彼計雲若彼三中牛。亦是實者也。非是假設。預致遮遣。被宗公白。作此釋故。問三論宗家。唯是三車。無有別一。三中牛車。即大白牛。最極究竟。其相雲何。答嘉祥宗意。三乘往判。聲聞緣覺。決定是權。菩薩大乘。唯是真實。無有權大。此大乘外。無有別一。法華已前所說。三乘二乘是權。菩薩即實。今法華時。破此會此。唯在二乘。不關菩薩。故三車中。羊鹿是假。牛車即實。即是白牛。非是別體。故索車時。二乘索車。本不得故。菩薩不索。未至得故。法華玄論第六雲。尋大小乘經始終。皆明佛乘是有。如初教明佛乘是有。至法華。亦明佛乘是有。以始終明佛乘是有。是故不索也。後見法華論。亦明唯有佛乘無有二乘。凡有二義。一者雲。無有二乘涅槃。唯有大涅槃。名為佛乘。前已答竟。二者總序方便品。有五分明義。但為破二明一。若爾不言無有佛乘。菩薩何所索耶。法華前後又無有言佛乘是方便。但言二乘是方便。故二乘人索。菩薩不索(已上)又雲。若言昔明三乘皆是方便者。從大品已上。乃至法華之前明佛乘。皆是方便。若佛乘是方便。六度等因。亦是方便。若爾者。付窮子財。此之珍寶庫藏。皆是方便說。並應非真實也。若付財之寶。遂是夜光。非魚目者。大品明佛乘。已是真實。不名方便(已上)本經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息處故說二等。由此文故。唯有三車。會三歸一。義理成立。金陵說文。陳述此義。散到佈置。不能具引。斯乃三車之中。二權一實。牛車之外。無有別一。故章牒雲若彼三中牛。亦是實者也。此亦非假說。分明正說故。 章長者宅內下。二致遮破。言長者宅內引諸子時等者。此中意說。三界舍宅。欻然火起。諸子在中。父於宅內。告諸子言。門外有車。是羊鹿牛。汝等疾出。至彼處所。取彼彼車。長者意謂。小子取羊車。中子取鹿車。大子取牛車。如此令隨欣。是時諸子。為取其車。競出火宅。到露地處。三類諸子。各欲得車。是故大子。亦為取其牛車往彼。欣羊鹿者。出至露地。不見二車。本是虛指。無其體故。牛車亦爾。亦虛指故。牛車若實。菩薩大子。到四衢處。可得其車。而不能見。何故爾乎。既不得見。明知牛車亦同羊鹿。虛指無體。既不得車。是故諸子。從父長者。亦索牛車。即同二子索羊鹿車。言本所指車所住處者。即四衢道中。露地之處。父於宅內告示言車在此處。故既索牛車。明知體無。如羊鹿車。不得故索是故三車皆是虛指。假引諸子。令出宅故。言出火宅者。離分段死故。經雲。但離虛妄。名為解脫是也。言不得車者。出界分齊。非實事故。經雲。其實未得一切解脫是也。一切解脫者。離變易死也。言虛指者。於未極處。如其極處指。此示此誘諸子。故長者之意。為令出宅。相似實事。指示誘攝。諸子不知長者密意。謂為實事。堅執不捨。不欣上法。無進勝位。如來長者。漸漸陶練諸子執情。遂令遣執入一乘道。一乘機熟。故索三車。三車無實。堪進入一。是名索車。權大之益。既非實果。故趣一乘。令機純熟。故求牛人。同彼羊鹿。不能得之。不得牛車。權大非實。乞索牛車。一乘機熟。今章下文。明光宅師四乘中雲。臨門三車。為三乘。四衢所授大白牛車。方為第四。以彼臨門中牛車。亦同羊鹿。俱不得故。餘義同上辨(已上)言同上者。即今文也。三一權實。彼此大同。清涼大師。大疏一上。具錄光宅師義中雲。以臨門牛車。亦同羊鹿。俱不得故。並無體故。諸子皆索故。是三皆虛指。以為方便(已上)演義釋雲。以臨門牛車下。二出所以。有三所以故。三乘是權。而義勢連環。一亦同羊鹿。俱不得故者。羊鹿是虛指出門不上車。牛車若是實。出門即合上牛車。亦不上。明三皆虛指。約法而說者。皆指三乘出三界門外。二乘出三界。此有真實證。菩薩出三界。豈有真實證。俱無實證。名不上車。明知三乘。皆是權設。二並無體故者。既不得車。明皆無體。以無可得故。長者虛指。三車實無。界外三乘。明是方便。盡無生智。是二乘車體。丈六權智。是牛車體。二乘之智。即非真實。丈六權智。豈有實耶。然上不得。約人就法。今明無體真就法明。三諸子皆索故者。復成上義。向若有體。即不合索。諸子皆索。明皆無體。不見羊鹿故索羊鹿。今索牛車。明無牛可見。故彼經雲。爾時諸子。各白父言。父先所許玩好之具。羊車鹿車牛車。願時賜與。既索牛車。明同無體。故牒索耳(乃至)由是故知。三乘皆索(已上彼文)三種所以連環相者。門外三車。俱不得故。明知無體。並無體故。諸子皆索。此順次第。若逆次第。諸子索故。定知無體。以無體故。並不得車。若作問答。何故求索。以不得故。何故不得車。以無體故。何故無體。以虛指故。何故虛指。為出宅故。方便爾故。准清涼意。消釋章文。亦有三意。而文有二。謂而不得故復更索耶者。不得是第一所以。更索是第三所以。然上牒三車宗所立義。雲若彼三中牛。亦是實者所言實者。即是實體。次破中雲。此應亦出。即得見牛車。所言見者。是見體也。出已應見。而不見之。所以不見者。以無體故。以意取有。無體義故。同大疏三義滿足。而無體義。可在第一。章意在初。亦義便故。一併無體故。二俱不得故。三諸子皆索故。以三所以。順逆次第。更與連環。相成相釋。以無體故。三並不得。以不得故。諸子皆索。以求索故。明知不得。以不得故。明知無體。問章牒三車宗義。雲亦是實者。以亦之言。是有何意。答以非三車宗。應唱言之語。以四車宗意。置此亦之語。謂汝如吾宗白牛是實。以三中牛車。說為是實者。以此意故。置亦言也。問依經何文。立索車名。答折薪記主。釋此義雲。經文本無索寫。但取經中願賜我等三種寶車之辭。義言索耳(已上)此釋章文復更索耶之索字也。金陵大師。法華玄論六雲。文中無索字。但有賜言。長行明時賜與。偈中雲願賜我等三種寶車。雖無索字。言但願時賜與。即是索也(已上)光宅。天台。太子疏等。皆言索車。並此義也。慈恩疏中。亦用索字。問三車兩宗。牛車言實。準光宅意。有此三難。雲何三車會通此難。三種難者。牛若實者。可有其體。若有體者。可得牛車。若得牛車者。不可索牛車。然無體故。不得。不得故索牛車。答三車兩宗。各有所立。且法相師意者。門外三車。各有求索。以生空智。為羊鹿體。二乘之人各實得之。是故發智。斷惑得果。至自乘極。然其所餘種智定等。未能證得。為得此法。精勤修習。名索二車。今此牛車。菩薩乘人。無漏正智。以為牛體。無漏後智。為牛車體。自位後智。雖已證得。遠望佛果。求其妙智以佛果智未證得故。非謂彼牛及以牛車體都無故。本不可得。不可得故。即不得之。以不得故。即求索之。牛體是實。牛車體亦實。然車有未得之處。是故求之。故汝三難非難所攝所各異。互不相開。如是開決。無有所妨。玄贊第五。解諸子索車雲。隨三乘機。皆於佛所。專意希求自乘妙智。義同。於父各索其車。二乘之人。離分段死。已得解脫。證於四諦。入於化城。已名出宅。專於佛所。聞思修習。種智了達。求證諸法名索羊鹿。菩薩之人。依此本論。初地已上。雖離分段。未證解脫。不名入城。不疲倦故。不入有餘。不說菩薩入化城故入無住涅槃。亦息分段死。縱名入城。未乖道理。若爾亦應許上羊鹿。故知但如初解為善。已伏煩惱。□出分段死。亦證四諦。亦名出宅坐四衢道。求佛妙智。亦名於父索其牛車(已上)壽靈大德。引此全文。為索車異解之一。攝釋施一問答。顯示要旨。今即載之。彼三本雲。疏隨三乘。至各索其車者。問此中二乘。為迴趣者。為未回心。若已回心。但合趣牛。何求羊鹿。若未回心。自果已滿。雲何疏雲皆於佛所。專意希求。答為二釋。一雲。未回心者。練根修定及餘功德。亦名希求。故疏次雲。求證諸德。名索羊鹿。諸德即彼禪定等也。二雲。佛指種智。名之為車。出宅不得。故專意求。先所許智。名為希未。希未種智。勇證諸法。議曰。順疏上下。此後釋善(已上)此中答意。就未回心之者為言。始出火宅。方得果證。未會一乘之已前故。問三乘宗義。如是成立。若爾此上章主意何。答章主意雲。三乘必從一乘流出。於一佛乘。立三乘故。並假施設。本無實體。然三乘人。執彼三果各有實體。以成情謂。剋體言之。唯一佛乘。既同無體。豈獨牛車。得有實體。又羊鹿二種。一切無實豈得羊鹿並有實體。唯其二車。是假立乎。二乘因果。皆是菩薩。無生法忍。無二實果。皆是假設。生空無漏。非極果故。三中菩薩。斷證出界。淺近之果。皆同二乘。非是實故。由此義故。三中牛及以牛車。並皆假立。非離一乘有其別體。是故菩薩。亦入一實。三乘非實。同一類故。此乃法相大乘。五性差別。三乘各定。由此義勢故爾。章主之意。望法相宗。應如是知其順違相。然章中言。全依光宅。彼師義趣。所由爾故。其三論師意者。三乘之中。二乘是權。菩薩是實。昔於一乘。開為三乘。言其開者。一乘是本。其上分出聲聞緣覺。二乘是末。本末合論。以為三乘。不同餘宗一乘為本。其上開三。以為枝末。是故一乘。即根本法。三皆枝末。本末合四。今三論宗。總是三乘。智論斗米一上。分二以合一。總為一鬥。即此意也。今法花時。見昔二乘。其體是無。無有真實。故出門外。望羊鹿車。其體皆無。其牛車體。本一實無有改變。始終是有。昔說三乘。其中菩薩。即是真實。今會二乘。即歸此一。是故羊鹿。其體並無。以體無故。俱不得之。以不得故。即求索之。其牛車者。既是一實體。是本有。以有實故無不得之。以獲得故。無有索之。所以然者。二乘之人。至許車處。不見其車。故索果車。菩薩之人。未至許處。是故無索。佛果大車。應索之時。未來至故。不同二乘至應得果之處。而不見果故。即索之。二體無。不得故索。牛車是體實。應得故不索。法花玄論建立十義。廣明二乘必定索車。菩薩必定無索車義。破邪立正。文義繁廣。今略引其最要玄文。彼第六雲。本以三車。譬於三果。故雲今此三車。皆在門外。二乘人出門外。至許車處。覓果不得。可言索果。菩薩之人。未至許處。覓佛果不得。何有索果耶(已上此十義中第一)又雲。小乘法中。尚無出三界菩薩。何得言菩薩出三界而索耶。又三十四心成道。無出觀義。豈有索耶。又本就佛索果。釋迦菩薩。就誰索耶。又大乘經中。明有十地至第六地時。斷三界正使盡。豈不知有七地而就佛覓究竟果耶(已上第二義中之文)又雲。經明三乘是方便。可言索三。又雲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又雲世間無有二乘。唯一佛乘。以此推之。唯索二乘。不索佛也(已上第五義中之文)又雲。既有三人索者。何故無菩薩領解耶。但明二乘領解。不明菩薩領解。故知無菩薩索也(已上第八義中要文)又雲。合賜車雲。不令有人獨得滅度。皆以如來滅度而度之。獨取滅度。可有二義。一者昔日菩薩。受記作佛故。菩薩獨得如來滅度。二乘人。不得作佛。故不得滅度。今日令二乘人亦得如來滅度。故名等賜。二者二乘人。獨取小乘滅度。今令同得大乘涅槃。以此二文推。無菩薩索。既有菩薩獨得如來滅度。菩薩何由更索。又昔二乘人。獨取小乘滅度。故今以大車賜之。菩薩不爾。雲何賜菩薩耶。即以此文破四車義也。若三乘皆索。則失獨得滅度之意也。夫論獨者。此是偏謂此人得。彼不得。故名獨。若三乘皆索。何有獨耶(已上第十義中之文)上陳三論宗牛車真實義之中。已引十義第三第六之文。餘三義中文。恐繁厭不引。玄論如是以十義。陳牛車真實不索。羊鹿非實故索。問小乘教中。所說菩薩。未出三界。無索車者。若出三界。可有索耶。答不爾。三十四心。斷結已竟。已出三界。即是佛果。故無索義問大乘教中。所說菩薩。至第六地。斷三界惑。是出三界。有索車耶。答此亦不爾。既知七地已上等竟必應成佛。是故不索。問將成佛時。有索義耶。答不爾。成佛次定。最極真實。是故無索。不同二乘出三界外無實故索。是故大小乘教。菩薩始終。決定無索車義。問金陵師意。索有何義。答義疏六雲。但索車譬。凡有二門。一為無索假設索譬。二約疑情明有索也。言無索而假設索譬故。凡有二義。一為欲顯三乘是方便。二欲顯一乘是真實。顯三乘是方便。明道理無三。顯一乘是真實。亦道理有一。蓋是一經大宗。故假設索車譬也(乃至文廣略之)所言就疑情有索者。然迷悟二門。俱無有索。昔既執三。則見有車。證得小車。便不索車。今若領悟。知有一無三。亦不索三而今言有索者。約將今無。微覓昔有三。故言索耳(已上)佛昔說有三。今經明無三。或者將今無三。微覓昔有三。故言索耳。此疑情者。索人意雲。以今見之。無有三乘。何故昔日說有三耶。法花機熟。故有此疑。父昔所許。三種寶車。今都不見。願時賜之。在何處耶。是故然後與白牛車。義疏又雲。問為二人索三。答據出門而索三。但是羅漢辟支二人。索耳。小乘明菩薩從初發心。乃至補處。未斷煩惱。猶是凡夫。故在門內不得言出門外。索車。大乘菩薩。出三界外。自知未至佛果。亦不索車。又三車譬三乘果。羅漢辟支。至二果處不見果不得。故索果也。無有菩薩至佛果處。不見佛果不得。故無菩薩索佛果車也。問若爾但二人索。但應索二。何得索三耶。答一人二人。俱得索三。無所疑也。問若爾言二人索者。何得文雲諸子索耶。答蓋是總相。稱為諸子。非是門外三人名為諸子。故後合譬。釋雲若見無量億千眾生。出三界苦。得涅槃樂。此但明二乘人出三界。得涅槃樂。不說菩薩。則知不必皆是三子索也。問頗有菩薩。亦有索車不。答若據門外。無菩薩索。若通論門內。約疑情。亦昔說有三。今說無三。菩薩以無徵有。亦有索也。問既其索三。雲何賜一。答既以疑情。故。索疑是解律。若有解律。則大機已動。扣佛說一。即索一。故後賜一也(已上)此等問答。妙養神解。不憚繁厭。引載顯義。由此義故。三中牛實。所立有由。不可微難。問今章主意雲何。責此會通義。以影宗旨。答以章主意。見彼宗義。二車體無。彼此無異。至牛車者。大有混亂。不知三外有一。不識一外有三。遂以一混三。以三混一。設牛車之計。徒然不顯。賜白牛之趣。虛焉無滿。故移白牛之德。即附小牛之上。掩虛指之構。忽負大車之飾。泯黃牛之色。直染白牛之色。枝葉立破。雖是巧妙。根本盤折。事已乖差。宗途混雜。源由茲焉。章主之意。對三論宗。應如是知順違之相。 章亦不可說界外索車下。二遮設救。於中亦三。初正破。二引證。三結成。初中亦二。初直遮救。二出所以。今初。言亦不可說界外索車但是二乘者。此舉古師所立直破。以彼古師。言菩薩不索車。唯二乘索車故。直牒破之。問此破何師。答破嘉祥師。彼師專陳。二乘索車。以體無故。菩薩不索。有實事故。如上具明。問慈恩師義。此中無邪。中答慈恩師宗。三人俱索。是故此中。不攝彼義。上章所破。若彼三中等一段文者。通破二宗所立之義。故指事牒彼文已釋雲。此難吉藏大乘基等諸德唯說羊鹿。以為權車。牛車是實故也(已上)由此解故。今鈔上段。粗陳二宗所立義旨。指事又雲。言亦不可說等者。此除大乘基等諸德。難吉藏師等諸古德。以唯二乘索車故(已上)嘉祥師義。廣如法花玄論第六。法花義疏第六。統略中本等。然三車四車等諍論。古來往往有之不休。嘉祥已前諸師非一。天台文句第六。舉三車師十義破立。即當立論所玄。而文簡略。彼中唯雲有人云也。天台灌頂。舉彼十義。破三車義。立四車義。即隨彼十。亦陳十義。嘉祥玄論。舉他四車師。三車俱索。菩薩索車義已。自立十義。破彼舊義。顯今正義。菩薩索車。是四車宗。似光宅天台義。但彼論言舊經師雲也。古舊已來。定有此諍。三車四車。古今各立。光宅天台。是古四車師。嘉祥是古三車師。慈恩是今三車師。賢首乃今四車。上宮太子。日本上古。最初傳燈。四車師也。自餘元曉。惠苑。清涼。宗密(今四車師)惠沼。智周等(今三車師)並准例可知。古昔已來。諸師競出。講敷法花。弘揚一乘。其數極多。異解隨繁。今就章疏。現流世間。粗舉梗概。名數如是。今文亦不可說等言。正破三論師所釋之義。非是假設之言。然復古記雲。亦不可等者。恐彼救雲。但是迴心二乘。出竟索車。義苑亦云。恐彼救雲等。雖知有正釋。作此言無妨。言界外索車但是二乘者。若直簡別索車之人。唯二乘也。非是菩薩。彼實有故。故言但是二乘。若望所索言之。一人索三車。二人索三車。一人索三者。聲聞乘人。或索羊車。或索鹿車。或索牛車。法華會上。唯有羅漢。無緣覺果人。故二人索三。準解易見。義疏問答。為三人索三等。如上已引。玄論廣明。恐繁不引。 章以經不說下。二出所以。於中亦二。初不說得牛故。二不說唯二故。今初。言以經不說彼求牛車人等者。經次第相。父指門外。言有三車出宅各取。諸子期車。各競出宅。出已露地宴坐而已。父無賜車。唯嘉而已。此即三車一具如是故。經次下有索車文。諸子三車並牒索之。依之文相。羊鹿二車。既許有索。於一具文。何言牛車有實不索。若言牛車不索。羊鹿亦可不索。一具文故。汝言羊鹿並索。牛車事亦可爾。一具文故。然言羊鹿並索。牛車不索。黨解鉾楯豈會道理。經既無有得牛之文。以不得故。豈不索乎。 章又不說彼索先許車。唯二乘故者。二不說唯二故。此亦前門一具類例。前是不說大子得車。今是不說索車唯二乘人。有此左右。成索牛車義諸子向父。列索三車。於此一具文。豈見唯二乎。若爾列舉菩薩此亦如何。前科與此文。並破三論師。以上所牒破。所以指定故。問以上二事。經既不說。若爾三論之師。何以判言菩薩得車。唯二乘人。有索車耶。經言諸子所索之車。亦舉牛車。雲何會通。答菩薩得車者。得大白牛車。三中牛車。即白牛故。三外無別白牛車故。何謂有三外一。得責三中牛車。得不已成。牛車有實不索。唯二乘人。索車之義。自然成立。經諸子者。二乘各有無量之人。若約種類。唯言三人。三乘各有多數。而類各言一人。今約二乘各各多數。故言諸子。經所索中列牛車者。即是白牛。二乘各索三車。一人索三等。如上引義疏也。玄論明菩薩不索十義已雲。今所明者。但二乘人索。菩薩不索。如上十推。問若爾者。唯應索二。何得文雲願賜我等三種寶車。答昔說三乘是實。爾遂雲有一無二。昔有三之言。竟何所在。以今無徵昔有。亦以昔有。難今無故。名為索也。經師不體此言。故謂三人索。致成異說。今視其言。甚易見耳。次下文雲。問經父提三車。各就父索之。故雲羊鹿牛車。願時賜與。雲何背文但言二乘人索。菩薩不索耶。文並曰。若二乘人索三者。應二乘人乘三車。三乘人實不乘三。二乘人亦不索三。又並曰。若二乘人。索菩薩車者。菩薩之人。應索二乘車也。文義往推。進退究撿。幸宜依舊。無俟新通。答若領解前通。無俟後問。蓋是騰昔三。以徵今一耳。昔道三。今遂雲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若爾昔日明有羊鹿牛車。為何所在。騰之徵一。文義煖然。下諸難並不通。自去宜改舊迷。以從新悟也(已上)次下又雲。問以證知二乘索三車耶。答本為二乘人。開三乘耳。初以一佛乘。化之。不得故。於一佛乘。分別說三。謂三乘化得。今明無三唯一。故二乘人。索覓三也。又此經終始。正為二乘人說故。二乘人。索三。今具引三周文證之。方便品雲。告諸聲聞眾及求緣覺乘。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既但告二乘人。明方便說三不告菩薩。故知三乘教。為二乘人也。次三請初。但明二乘人。執動生疑。不明菩薩。故知二乘疑無三有一也。三者十方佛。勸釋迦雲小智樂十法。不自信作佛。是故以方便。分別說諸果。不明為菩薩分別說三。故知為二乘人。分別說三也。   諸果者。謂三乘果也。次第二周文。身子騰學無學人。時隨疑悔。請佛重說。不明菩薩疑悔請佛重說。故知第二周說。但為二乘人。又雲我欲令汝憶念本願所行道。故為諸聲聞。說大乘經。名妙法蓮花不明為菩薩說。第三周文雲。若如來自知涅槃時到眾又清淨。名為說此經。世間無有二乘而得滅度。唯一佛乘。得滅度耳。又雲。唯有一佛乘息處。故說二。以此三周文證。故知開一為三。但二人。今會三歸一。亦為二乘。若爾索三之義。亦二乘人索(已上)又雲。問羅漢出界外故索。緣覺亦然不。答當法花座。唯有羅漢。無緣覺果。故唯是一人索三耳。非二乘果人索三。問若是一人者。何得文雲諸子就父覓車。既雲諸子。則知三乘人也。答下合譬中雲。若見無量億千眾生。以佛教門。出三界苦。得涅槃樂。便賜大車。此約羅漢非一。故有諸子耳。又雖無緣覺。懸為緣覺果人。作索車譬。令緣覺因人領解亦無失也。又即以此文。證無菩薩索但羅漢一人。即得索三。豈須三人方索三耶(已上)準依此等數條問答。彼舉諸子。牒三車等違文會通。其義易知。問彼三論師。此等會釋。依章主意。雲何破之。答現文指掌。周焉難通。拄構會釋。疑雲彌厚。二牛一混。基由茲矣。今章主意。彈應加是。 章是故經中下。二引證。言父先所許玩好之具等者。玄贊雲。玩者戲弄。好音呼到反愛也。或呼老反善也宜也美也(已上)解章之諸記。就此所引。並從要略。陳索車義。釋法花之諸師。依此經文。廣包研覈。立索車義。諸文繁重。義途難盡。演義鈔二下雲。索車是喻。約法雲何。古有多釋。略要有二。一者機索。二者口索。言機索者。三乘之人。以佛教門。出三界苦。謂到究竟。不解索乘。已被陶練。一乘機熟。機宜叩聖。義言索耳。佛知機熟。靈山集會。為說法花一極之旨。即是各賜諸子等一大車。二口索者。已集靈山。三乘三根。皆悉啟言。求法求記。即是索車。為說與記。令其修證即此等賜。彌勒序品。陳四眾疑。徵佛定因。已是索義。文殊雲。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者。佛當為除斷。令盡無有餘。已許等賜。方便品初。告諸聲聞眾。及求緣覺乘。我令脫苦縛。逮得涅槃者。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眾生處處著。引之令得出。已是開權。又雲。舍利弗當知。諸佛語無異。於佛所說法。當生大信力。世尊法久後。要當說真實。即是顯實。開權顯實。已是等賜。亦是許與。身子三請法說索車。譬喻品初。騰疑白佛。請說喻車。湧出品中。彌勒陳疑。請說果車。開示知見。說佛壽量。等即是等賜。三根求記。即是索車。佛皆與記。即是等賜。菩薩聞是法。疑網皆已除。即是歡喜。千二品羅漢。悉亦當作佛。皆是賜義。故合喻雲。令諸子等。日夜劫數。常得遊戲。與諸菩薩及聲聞眾。乘是寶乘。直至道場。由是故知。三乘皆索(已上)經中說車。總有三車。一者索車。言願時賜與故。二者賜車。言各賜諸子。等一大車故。三者得車歡喜。言各乘大車。得未曾有故。初有許車。言今在門外。可以遊戲故。若加此一。即有四事。此中許車。唯望三車索車。雖索三而約一機熟。賜車得車。唯在一乘。今演義中。且明索車賜車二種。而引合譬乘是寶車。即是得車。即成三事。索車之義。解釋繁廣。 精要不過演鈔所釋。章今所引。既索三車。於四車宗。極是顯了。故今舉之。楷定是非。即顯牛車決定求索。然三車宗。枉設會通。菩薩不索事。義難思。 章以此得知三車同索者。三結成。謂初以義糾破。次引文匡成。又義既明。故今結顯。三車同索故。菩薩亦索。牛車非實。其義理極成。上來諸科。鉅細不同總陳約喻。明權實竟。 章此中三車下。大文第二。就法明權實。於中為五正出三體。二對望得不。三權盡入實。四研覈楷定。結成入一。五問答虛實。今初正出三體。前就譬喻。總明出宅。出宅之事。必有其果。故今約法。定其體性。所謂三乘果體分離。此中三車者。牒能喻外事。約彼三乘等。定所譬法體。宗家正意。定判在茲。問三乘所求果者。是何。答三乘之人。各依自乘。發心修行。斷惑證理。得自乘果。三乘皆出三界分段生死煩籠。以此即為三乘自果。聲聞緣覺。見思煩惱。皆悉斷盡。羅漢果初。盡智現前。菩薩得果。其事亦爾。三界煩惱滅盡之處。以為自位究竟之果。指事釋此三界所求果雲。若依經雲。聲聞獨覺。不退菩薩。以為所求果也。故經頌三乘得益雲。是諸子等。若心決定。具足三明及六神通。有得緣覺不退菩薩。大乘基雲。合依言免難。心決定者。不疑四諦。得證真諦。具六通者。得阿羅漢。餘二果可知。論說不退位。初地已上。出分段生死故。今依章意。一若依初教。初地已上。出分段繁。得不退位。若依終教。十住以上。出分段宅。得不退益。二若依此章上下文雲。總出世益。以為所求果也是故文雲若望自家。並皆得果。若不得者。如何出世。又下雲。得出世益。以為究竟(已上)此意說雲。五教之中。始終頓三。並是三乘。且約依言顯漸教。定三乘果。陳出世益。又此教中。建立階位。自微至著。知淺深故。且始教中。三乘差別。有本來聲聞種性之者。有本來緣覺種性之者。有本來菩薩種性之者。三乘各定。互不相通。是謂三乘定性者也。又有不定性眾生。而有四類。或有具聲聞緣覺之性。或有具聲聞菩薩之性。或有具緣菩薩之性。或有並具三乘種性之者。初類趣寂。永不回心。後三皆悉回心向大。以具無上菩薩性故。諸回心向大者。有菩薩種性故。法花三車。誘引諸子。總通三類不定性者。以望一乘。皆回心故。今且約就三乘不定所具。滿足對車故。始教二乘。斷盡見修。各證自果。是名出界。指事記主。直依本經。明二乘果。當始教意。本經所說。二乘無學。名為出離三界之果。章主所成果者是也。故經雲。若有眾生。內有智性。從佛世尊。聞法信受。慇勤精進。欲速出三界。自求涅槃。是名聲聞乘。如彼諸子。為求羊車。出於火宅(已上)重頌此處。唯雲。是諸子等(總通三乘)若心決定。具足三明。及六神通(已上)此是聲聞所求極果。經雲。若有眾生。從佛世尊。聞法信受。慇勤精進。求自然慧。樂獨善寂。深知諸法因緣。是名辟支佛乘。如彼諸子。為求鹿車。出於火宅(已上)下次唯雲。有得緣覺(已上)此是緣覺所求極果。經雲。又即眾生。從佛世尊。聞法信受。勤修精進。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無師智。如來知見力無所畏。愍念安樂無量眾生。利益天人。度脫一切。是名大乘菩薩。求此乘故。名為摩訶薩。如彼諸子。為求牛車。出於火宅(已上)下偈唯雲。不退菩薩(已上)求佛智等。是自利門。度脫一切。是利他行。二利具足。故名大乘此菩薩乘。斷煩惱障。出離三界。名所求果。偈頌既雲不退菩薩。此位即是菩薩所求。出三界繫之極果也。問不退菩薩。是何位分。答始教大乘不退位者。瑜伽論意地前諸位。總說為退。初地之位即得不退。佛性論意十回向初。是不退位並是章主所判。又依幡頌。示七住不退。為始教義。依本業顯。機即三品。不退異說本業上根。瑜伽下根。佛性當中。三乘所說。各得不退。隨宜俱名菩薩所求出世之果。指事所引本經不退。本論判為初地已上。即與瑜伽所說是同。且依此門。料簡即得。問七住及初回向。未出分段。如何名為出世果乎。答經性是類。相從各出三界。問始教大乘。初地見道。斷分別二障。俱生煩惱。未斷種子。乃至金剛加行道心。煩惱未斷。雲何名出三界。答俱生煩惱。初地已上。能頓伏盡。又約分別。已出三界。又初俱生。既言伏盡。故於見修。同全出世。是故總名出三界也。問始教之意。十地分段。無出三界義。縱約寄顯。七地分段。豈可初地名出世乎。答此亦約彼頓伏之義。名出三界。況此等義。教門施設。不可塞滯。問經說三乘修證之相。不言已得自乘各果。唯是各各欲求而已。聲聞段雲欲速出三界。自求涅槃。不言已得。緣覺段雲求自然惠。無已得言。菩薩段雲求一切智。亦非已得。三界並是因位分齊。何故雲約出世果乎。答求智惠等。且言發足。由此事故。遂至極果。取此所得。為出世果。譬喻既言出於火宅宅亦云安穩得出。露地安坐。合譬總雲。以佛教門。出三界苦。怖畏儉道。得涅槃樂。此等皆就已得為言。又經雲。乘是三乘。以無漏根力。覺道禪定。解脫三昧等。而自娛樂。便得無量安穩快樂(已上)總通三乘。此即約果。勸誘諸子。問何故約就始教明之。答三車導子。三乘教故。問何故二乘約不定性。答法花開會二乘。是此世回心人。此世回心。是不定性。定性入寂。不回心故。始教當宗。永不回故。問始教定性。終歸雲何。答彼以權教同教見之。入寂之後。隨根性知。還生心識。回心向大。是名界外回心之者。如法花化城喻品說。當不爾。永不回故。又終教意。一切眾生。一如來藏。平等皆具一切眾生。皆成佛果。然由諸緣熏習力故。暫時得有三乘差別。終歸一乘。回心成佛。偏增熏習。根鈍之者。此世不回。入寂後回。是名定性。即暫時也。不偏增者。此世回心。名不定性。法花會上。諸聲聞眾。既是此世回心之者。是故約此。亦明回心。然今先明終教所說所求果相。菩薩亦爾。即是三乘所求相故。問終教聲聞何位。名為出三界益。緣覺亦爾。答日本古德私記等中。並判聲聞初果已上為出三界。名出世果。問何故爾乎。答初果聖者。斷盡三界分別惑故。問初果斷見。始教亦爾。彼至羅漢。名出三界。終教由何。獨預初果。答教是深細。根機利故。此位得出世益。疾得入後教也。猶如始教菩薩。雖有俱生惑程。得入初地。名出世果。彼義若成立。此亦可成故。緣覺准知。今立一義雲。終教二乘。亦至羅漢無學果時。得出世名。盡分段故。非是初果。全同始教二乘出世。法花經文。其相爾故。如何未至無學。得名出世極果。經文即如已前具引。問終教大乘菩薩。何位名出世果。答即如指事所明。初地已上。名出世益。以此名菩薩所求果。本經既雲不退菩薩。終教不退。初住得故。終教菩薩。入初住位。盡煩惱障。而故留不斷。助願受生。言其智力。應斷惑故。得生空理。成聖者故。問若爾何故法花論言初地離分段得不退轉乎。答所斷惑種。初地永斷。兼斷智障。是故即得無生法忍。約無生忍。名不退位。不遮智力初住應斷。故不相違。問始終二教隨應皆許聲聞迴心。若爾佛世於二教中。有回心乎。答法花已前。不定性人無回心者。以法花雲未曾說。汝等當得成佛道。所以未曾說。說時未至故。今正是其時。決定說大乘故。若言法花已後。終經已經開會。故非所論。問若爾法花已前。始終二教。說回心義。是有何益。答法花已前。大機未熟。為欲數開令純熟故。爾前數許二乘回心。非唯許不定性回心。亦許定性界外回心。以彼即實事故。談當來之事故。陳不定性人之心故。彼聞此事。舉況策勵。捨小趣大。由漸導故。問今明二乘回心義者。就何教宗。成立此事。答今明回心。約就同教。法花回心。即此教故。論其所入。即別教故。問菩薩入一。其相雲何。答法花已前。諸菩薩人。不滯三者。本是一乘。不論法花。其滯三者。於法花中。即入一乘。經雲菩薩聞是法。疑網皆已除(已上)爾前教中。三乘菩薩。即時入一之者。機根利故。不同聲聞。然多至法花。斷疑入一也。問何故三乘所求果處。不約愚法小乘而明。小乘教中。說三乘故。答愚法二乘。以終教以上意見之。無有斷惑證理義故。雖在三車誘引之中。不出三界。不至門外。不及索車。無回心義。故不約彼。言出三界義。小教菩薩。全同二乘。或彼菩薩。入始教分。宗密大師。如此判故。若依此義。亦有回義。言以是無意所標趣故者。元意謂本心。標謂標幟。趣謂發趣。問誰人本意。答如來本意也。此即如來。於一佛乘。分別說三之本意也。問以何為標。答立三車於門外。以此為標幟故。指此告子。令免火難。問雲何發趣。答能發趣是佛。勸子令出故。所發趣即子。依勸出宅故。如來勸誘諸子。令趣到門外也。如來本意者。令出宅而已。是故諸子所趣。唯在露地之處。此即所求極果處也。指事雲。言以是元意所標趣故者。然夫佛於一佛乘。分別說三本意者。若為界內初機之徒。直往說示道場所得無盡佛法。以根機劣。不能信受恐墮三途。受重苦故。初且說三乘方便拔彼三途重苦。出三界火宅。然後依一乘教。令到佛果。是故初說三乘方便。標趣於三界外。今如初所標出三界外故。故吉藏師雲。示世間中善根者。此釋佛意。佛意我本說世間善根。拔汝三途重苦。令汝歡喜。然後令入大涅槃城。雲何乃保為勝妙果報。為治此故。故說火宅譬喻。此之謂也(已上)義苑疏釋此旨雲。如來標三乘。令趣一實故也(已上)此約遠意。釋元意也。折薪釋雲。初以三乘。引之得出。從昔已來。標意趣向自所求果。既不得車。故求之也(已上)復古釋雲。稟教造修。志求果故(已上)集成無別解釋。諸大同。似有少異。對校可見。然如來說三本意者。唯為近令子至三界門外。而不可遮遠意在一。 章若望自宗下。二對望得不。然宋本章。前所標趣故句之次下。若望自宗句之次上。於其中間。有一問答。故彼文雲。二乘各得少果。何以界外更索乎。答依小乘雲。有教有行果。今依大乘雲。昔日但有言教。無實行果故。故雲三車空無(已上)然後有若望自宗等言。自下諸句。即彼答一具之文。日本所流本。自昔無此文。然此問答。雖無無苦。如彼答者。下若望自宗等二句。即成無用。有重言過。同言連續。雖無無苦。但三乘教。無實行果。文顯義成。故用亦要。言若望自宗等者。三乘自宗。由此出界。不見他面。故實得果言得果者。出界益也。若無此巧者。不可出世故。是故依自。即實得果。對勝不得。權方便故。此乃以實得果。即成不得之義。指事雲。若望自宗。並皆得果者。問三乘聖人。出三界外。得有餘涅槃。故望於自宗。可言得果。大乘菩薩。未得佛果。何望自宗。可言得果。答雖未得佛果。而由三乘教。出三界之外。得不退位。分見法身。現八相故。三乘教益。已究竟故。故雲望自宗皆並得果(已上)問菩薩得果。唯在成佛。何出三界。名得果耶。答三乘教中。無實佛果。本唯以彼出分段死。為其極果。故云爾也。指事雲。若不得者。雲何出世者。若由三乘。不得果者。何求三車。出門外耶。既出界外。明知得果。即由此文故知。章主但出世益以為三乘所求果矣(已上)又雲。今言俱不得者。以望一乘故者。彼三乘人。由彼自教。出三界外。根機熟故。見自所得三乘之法。皆依一乘無儘教起。是彼方便阿含施設故。又雖出分段三界。未出變易故。是故雲俱不得等(已上)三乘回心。後入別教。故見從彼無盡故起。是此門意。若依同教說。見從彼一乘而起。是故三乘會歸一乘。 章是故以實映權下。三權盡入實。於中亦二。初以一奪三。二回三入一。今初。以實映權等者。指事雲。彼三乘等法。本來不異別教一乘。何以故。為彼所目故。更無異事故。會三歸一故雲也。映於敬久奪也。不明也(已上)此總以一映奪三乘。如以日光。映弊月光。不現。復古記雲。映者隱也。實現而權自隱矣。方便隨宜。巧便施設。引歸一實。一實既顯。假相亡矣。故雲方便相盡(已上)折薪記雲。方便相盡者。正別教意。以三本是一故。三相盡也(已上)以別教見三本無體相故。雖得三果。以別見之。本來即成不得義也。 章為欲回彼三人下。二回三入一。此中回入。有總有別。總則回三入一故。別則大亦入一故。或可此科成立回大入一之義。上回三入一。為成下回大入一義。意雲。回三入一故。即大亦入一。為顯三中大乘非實。即是破彼三車宗義。指事雲。言為欲回彼三人。入一乘故。大乘亦說回也者。此有二種。一或有眾生。此世三乘根不定故。堪進同教一乘者。則見自所得三乘之法。皆依一乘無儘教起。是彼方便阿含施設。是故諸有所修。皆回向一乘。二或有眾生。於三乘法。根不定故。堪可進入別教一乘者(即知彼三乘等法。本來不異別教一乘故)進入別教。問三乘中菩薩。界內示佛乘。出三界外。亦示佛乘。非如二乘回入異乘。如何大乘。亦說回耶。答昔在界內。聞說三乘。即執為實。今至界外。聞說一乘。回昔三乘別執。入今平等大會。是故大乘亦說回也。問若說三乘因果。皆是方便故。歸一乘者。為歸一因。為歸一果。元曉師解雲。於一佛乘。分別說三。故隨其本。歸因歸果。是義雲何。聲聞緣覺。若因若果。皆於一因。分別為二。如經說言。聲聞緣覺。若智若斷。皆是菩薩無生法忍。當知此二。皆歸一因。歸一緣故。終致一果。彼經中說佛乘因果。分別佛地化身少分。如經說言。我實成佛已來。百千萬億那由他劫。故當知。彼說佛乘因果。同歸於一乘果內。若有菩薩。依彼教故。望樹下佛。發心修行。如是願行。歸於一因。同彼二乘未至果故。若準此義。釋章主意。二乘如前。權教大乘所說。佛乘因果。分別一乘圓教所說。三種世間。圓融十身。無盡一大法身小分化用故彼佛乘因果。同歸於一乘圓果。若有菩薩。依彼教故望色頂佛發心修行。如是願行歸於一乘圓因。同彼二乘。未至佛果故。是故經雲。聲聞緣覺。不退菩薩。乘此寶乘。直至道場(已上彼文)此段章文。總別直明三乘回心所歸之處。即是別教。然言其門。要經同教。 章若不爾者下。四研覈楷定。言若不爾者。上成三中牛車。必是三中大乘。故今反質。言若不爾者。謂若非三中大乘者也。指事釋此段雲。此明三乘菩薩。退不同凡二。進未同一乘。謂彼菩薩。求牛車故。出三界外。到十住不退位。得出世淨心。異外凡夫。故不同凡夫。既以過二地不求二車故。不同二乘。然未會三乘別行。歸一乘無盡普賢圓因故。不同一乘。是故梁攝論雲。十解以上。得出世淨心。又雲。十解以上名聖人。不墮二乘地。由是故知。此三中大乘。非露地一乘(已上)此中三內菩薩乘者。且約終教菩薩陳之故。取初住已上為準。若依始教。雖有三根。多是初地。名出世益。 章以至自位下。四結成入一。上科與此文相鉤鎖。似明三中菩薩。始發終歸之相。然此科中。兼明三乘入一之旨。故文中雲後皆進入。言自位究竟處者。三乘自宗。所求所得。出世之果。離分段死。證得三乘教行。所設之果極至此所。故出三界。名究竟所。二乘無學。實是究竟。然自教分益。是究竟。彼離變易死。至佛果位。是一乘·教。非三乘分。故出三界。名究竟果。折薪記雲。以至下。既雲後皆進入。則約三乘俱入也。故經雲。今此幼童。皆是吾子。愛無偏黨。我有如是七寶大車。其數無量。應當等心各各與之不宜差別。此則皆進入別教一乘之意也。下亦云。三乘根不定故。堪可進入別教一乘等。亦此意也。又探玄雲。前共教菩薩。於彼教中。多時長養深解。究微行布教源(此是自位究竟)即當得此普賢法界(此是進入別教一乘已上粗注俱彼文也)言後皆進入別教一乘者。問三乘之人。一乘機熟。進入別教。其相雲何。答聲聞乘人。法花會上。聞說一乘。回心向大。歸入一乘。小行即一。小人即大。修一乘行。證一乘果。此即漸入一乘菩薩。所入之處。即是花嚴經各諸子等一大車。此是同教分齊。七寶大車。其數無量。此是別教一乘。即是等一之所入所。湧出品雲。如是之人。我今亦令得聞是經。入於佛惠。得聞是經。是同教分。入於佛慧。即別教所。後皆進入別教一乘。約就二乘。其相如是。其三乘中。菩薩之人。入別教一乘之相者。且如一類極遲之者。佛摘別教行布一門。為彼菩薩。施設授與。彼菩薩人。發心舉足。多劫之中。修行布法。聞修所薰。多劫所叩。根機漸熟。堪入一乘。然初地已上。證理融通。論其實體。唯在一乘一味理性。平等滿故。三乘教中。言詮施設。談證十地及以佛果。在地前位。懸期地上。其自分行。十信三賢。唯學行布事相一門。雖有理觀。不能鎔融。十回向終時。入初地。行布行究。三乘教盡。初地入心。無間道時。無滿始現。智與理冥。理遍通故。事無不融。四種法界。一塵全收。周遍自在。事事無礙。重重帝網。主伴具足。是故初地已後諸位。即是一乘。此地上者。正是圓教一乘十地。從此已後。唸唸圓融。重重無盡。乃至佛果。十身圓滿。法界體相。大用無窮。三乘菩薩。入別教法。終歸咎竟行相如是。問三乘教中。說十地等。三乘菩薩。何故不證。超越即證圓教十地。答三乘教中雖有。唯是言教。無實證地。證地唯是別教法故。以離此普法。無成佛路故。問若爾。何故三乘教。有十信三賢。答地前皆是教道之法。多劫修行。皆是行布。是故得有三賢十信。問三乘菩薩。於教門中。可經十地。何故不爾。答十地唯是有漏法者。事實可爾。既是證位。必入一乘。無唯教義。問何故初地必入一乘。答地前多劫窮行布教修練瑩磨。根要熟故。問三乘菩薩。初發之時。豈不要期其十地佛果耶答遠意要契。即此教門。一切發心。皆有此事。既是教門。實無獲證。問三乘菩薩。既無證地。若爾三乘菩薩。入一乘後。無地前耶。更經此耶。若雲無之者。一乘階位。豈不具乎。若更經者。初地之後。豈始入三賢十信乎。若雲用三乘時。地前行者。彼唯行布。豈別教行可爾耶。答地前萬行。多劫叩機。入圓教後。即用前時。地前諸行。雖是行布。入初地時。令前地前行。即圓融無礙初地證理。融地前行。令事事融通無礙自在。理遍通故。前行布行。令理遍包。是故別教。地前地上。諸位圓滿。無有闕減。非初地後。修地前行。唯初地時。所證理性。前所修上。融遍含攝。充溢法界。周側虛空。直通諸地。融入佛果。即是圓教。三賢信滿。指事雲。言以至自位至別教一乘者。此明三乘菩薩。到出世自位究竟所。根機成熟故。進入一乘也。即下文雲。或有眾生。於三乘法。根不定故。堪可進入別教一乘者。即知彼三乘等法。本來不異別教一乘。何以故。為彼所目故。更無異事故。如會三歸一等。此之謂也。問三乘菩薩。極至何階。根器成熟。能信一乘。答古德雲。極至三賢位。必定信一乘。是故疏雲。問此等不信。是何位菩薩。答文無正斷。準其劫數。十千已過。僧祇未滿。應是三賢位人。問更至何位。則能信此。答極至此位。必定信入此一乘法。終無證地而不信此。問若爾。此位未究竟位。雲何名為自位究竟。答古德雲。雖未到極位。依彼三乘教。出繫業三界。得出世益故。三乘教益。已究竟故。到十住以上。自位不退處。住大乘自位究竟不退故。由此義故。名究竟也。所以者何。佛於一佛乘。分別說三者。若為界內初機之徒。直往宜說道場所得無盡佛法。以根機劣。不能信受。恐隨三途。受重苦故。初且說三乘方便。拔彼三途重苦。出三界火宅。然後說一乘教。令到佛果。是故三乘權教。初引界內機。令得出世益。以為究竟也。一乘實教。後引界外機。令得佛果。以為究竟是故經說三乘益雲。得不退菩薩。又說一乘益雲。與諸菩薩。及聲聞眾。乘此寶車。直至道場(已上彼文)指事次下一具文。廣即明究竟之義。辨定三乘益滿。次施一問答。引起信論等。具明初住出界。次舉自位究竟不正之說破責。一根熟究竟。二七地究竟。三佛果究竟。舉此三說。一一難破。佛果究竟。其過甚重。為闡提頂。招無間苦。此等文義。恐繁不引。好廣之者。可養神解。 章問臨門三車下。五問答虛實。言問臨門三車。為實不實耶等者。指事雲。問上已明權實訖。何更問實不實。答此非問權實。但問虛實耳。是故苑三。問若權教菩薩。畢竟還須入實教者。權教所說。十地佛地。豈虛設耶。答權教所設。因果行相。非實非虛。非虛者。為權引故。長養根器故。無實十地。故非是實也。亦如小教說佛菩薩因行果證。彼說非實。非不實也。即經雲。如彼長者。初以三車。誘引諸子。然後但與大車寶物莊嚴安穩第一。然彼長者。無靈妄之咎。如來亦復如是。無有虛妄。初說三乘。引導眾生。然後但以大乘。而度脫之。今此問答。明此經意耳(已上)彼三一權實者。三權一實也。三乘一乘。相望以明。今虛實者。唯就三乘。明實義故。舉方便以為其實不實之所。方便一言。通二事故。唯一相義。其事在爰。上來釋第一權實差別竟。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四終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五 (此卷闕)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六 東大寺沙門凝然述                      第五寄位差別。於中為二。初標。二釋。今初。如來設教。隨宜不同。或就實理。或約功能。寄說事物。顯法淺深。隨順宜緣。示義寬狹。今寄位者。菩薩十地。甚深廣大。分齊難知。是故寄說五乘等法。顯其淺深寬狹分齊。由此寄說。知義相故。亦名寄在。亦曰寄顯。未必事實。表顯爾故。於此寄位。有彼一乘三乘差別。故立此門。 章如本業經下。二釋。亦二。初引教二顯義。今初。言如本業經仁王經等者。問此中總舉二經二論。明寄位相。其各說何。答先本業經上下二卷。總有八品。正宗之中。具明賢聖始終之相。總有三品上卷有賢聖名字品。具列四十賢聖名字。亦有賢聖學觀品。具明賢聖所觀行法。下卷之初。有釋義品。總釋賢聖始終義相。其學觀品。行相委細。二地十善。三地八定。而初地施行相髣拂。以義准判。初二三地。相同世間。四地具修三十七品。五地修十六諦。此二俱寄聲聞。六地廣觀十二因緣。此是緣覺。寄此顯位。七地具修十波羅蜜。八地任運。一念現形。九地四十辯才說法。十地職位。法雲彌滿。等覺法光學佛變通。此諸地中。四五六地。寄聲綠乘。七地已後。並大乘法。此章下卷。寄在門中。舉本業經。其中文雲。七地已去。寄是菩薩。以得無生法忍故。此如本業經說。上來唯約三乘教說。以未分出一乘法故(已上)初地乃至六地。與今同故不引。是故今文。八地已上一乘法者。是出餘典。非本業經。問彼經名字品雲。須陀洹。秦言觀明焰地。斯陀含。秦言度障難勝地。阿那含。秦言薄流現前地。阿羅漢。秦言過三有遠行地(已上)此是於菩薩四五六七地上。如次立聲聞初二三四果稱。何故今所引。與彼所說相違。答本業經中。四地道品等。所說分明。是故章主。引彼所說。然名字品。唯是四果名同而已。無別釋義。縱有相似。不如分明。又彼經所說。即成二門。今引一邊。成三一別。次仁王經者。上下二卷。上卷教化品中。說五忍相。信忍三品。相同世間。四地道品。五地諸諦。六地緣起。即是二乘。七地方便智願智。化一切眾生。八地雙照。方便神通智。化一切眾生。九地四無礙智。化一切眾生。十地得理盡三昧。化一切眾生。然後得佛地。登薩婆若果。此中七地已上。大乘無礙行相。而無一乘廣大之言。下卷受持品。說十三觀門。即三賢十聖也。說相雖有廣略。大途同教化品。其中第四五六七地。加次名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是故章主。寄顯門中。即引此經。為阿羅漢。至第七地。八地已上。寄顯大乘約自在未自在位故。經有二門。今章所舉。當教化品。而未開出一乘之義。次地論者。論即本經十地品論。論隨經釋。初二三地。相同世間。四五六地。相同二乘。七地一切菩提分法。即是大乘菩薩行相。八地已上。同佛果相。即是一乘無礙行相。本經本論。專說此相。非可引別文別句。其梁攝論者。是真諦三藏譯。有十五卷。本論無著菩薩造。本論別譯。總有三卷。釋中牒本無有闕略。今所引者。第十五卷。彼明報土十八圓淨。其處圓淨文雲。論曰。出過三界行處。釋曰。三界集諦為行。三界苦諦為處。淨土非三界苦集所攝。故言出過三界行處。此句明處圓淨。若非苦集諦攝。以何因得生。以何法為體。論曰。出出世善法功能所生。釋曰。二乘善名出世。從八地以上。乃至佛地。名出出世。出世法為世法對治。出出世法。為出世法體功能。以四緣為相。從出出世善法功能。生起此淨土故。不以集諦為因。此句明因圓淨。何者為出出世善法。無分別智。無分別後智所生善根。名出出世善法(已上)言論曰者。牒本論也。言釋曰者。即釋論也。先明處圓淨。若非苦集諦攝下。明因圓淨。此二圓淨。次第相連。問答而來。故連引之。此因圓淨中。有出世及出出世義。出世是三乘教。出出世即八地已上。是一乘法。故成一乘三乘差別。問二經二論。寄位之相。各有幾許。成其證據。答寄位之相。非皆滿足。或滿不滿。合成寄位。本經仁王。始終是同。六地已前。同寄人天二乘之位。七地並是菩薩大乘。而未分出八地已上一乘之義。十地論中。具明十地始終寄顯。梁論既明出世。出出世故。四地已上。三乘一乘。皆陳其相。而不明其初二三地。同世間相。二經二論。總集和合。明寄位相。而十地論。具足寄顯。問地論既是具足寄顯。唯可引此。何舉餘三。答十地一論。義雖滿足。為顯經論多說。是故諸部總合而引。 章若大乘即是下二顯義。亦二。初進退覈足。二問答釋疑。初中亦二。初徵責。二配足。今初。言若大乘等者。致徵責。先牒異執。七地已下。正作徵責。言七地即應是出出世者。退約表詮而責。是依梁論意。言又不應一乘在於八地者。進約遮詮。而責。是地論等意。 章是故當知下。二配足初牒法花三車。配三乘寄位。四衢下。舉此大白牛車。配彼八地寄一。問出世等言。出在梁論。於法花中。雲何對之。答法花宅內。及三界等。即是世間。以界內故。即彼門外四衢露地。即是出世。以界外故。於彼露地。授大牛車。已居三乘出世之表。此是為定出出世義。此宅內者。梁論處圓淨中。三界苦集諦也。又法花合譬中。世間慈父是也。以此露地。對彼出世。此露地所得白牛。對彼出出世之法也。指事雲。言是故當知至七地者是也者。此明出世以為自位究竟。案雲。若二乘者。預流以上。若大乘者。十住以上。俱為出世自位究竟。何以故。以其四地寄預流故。初出世故。住於二乘自位。以究竟不退故。三乘菩薩。極至三賢位。必定信受故。十住以上。初出世故。住於大乘自位。以究竟不退故。以三乘益。已究竟故。由是故知。未必無學位。為自位究竟。以預流果入究竟故(已上)指事記主。三乘位極。以此所判。為其定量。又指事釋章上文以至自位究竟處故。後皆進入別教一乘之處。即引此段三乘之人乃至至七地者是也之文已解雲。若二乘者。預流以上。若大乘者。十住以上。俱為出世自位究竟。以其四地寄預流故。初出世故。住二乘自位。究竟不退故。若大乘者。十住以上。初出世故。住於大乘自位。以究竟不退故。是故俱為自位究竟(已上)次下亦云。又疏雲。心不退者。論釋自住處。畢竟智謂。大乘法。是菩薩住處。住於大乘。心不退轉。名畢竟智。解雲。此明不退心為自位究竟。由是明知。三乘菩薩。得不退位。住於大乘自位。以畢竟不退故。是故名為自位究竟。又釋究竟有二。一者有學究竟。二者無學究竟。今言究竟者。有學究竟也。信位滿心。成就般若。斷界內煩惱。得出世益。故地地滿心。皆為究竟故。是故梁論第七卷雲。究竟道有二種。一有學究竟。二無學究竟。此位最清淨智慧生處故。最微細惑障。滅盡無餘故。故名究竟位。諸地乃至如來地。皆有此究竟義。問依何教證。十住以上。出繫業三界。得不退益。答起信論雲。菩薩發是心故。則得少分見於法身。以見法身故。隨其願力。能現八種利益眾生。乃至亦非業繫。以有大願自在力故。如修多羅中。或說有退墮惡趣者。非其實退。但為初學菩薩。未入正位。而懈怠者。恐怖勇猛故。又是菩薩一發心後。違離怯弱。畢竟不退墮二乘地。又梁論雲。十解以上。得出世淨心。又雲。十解以上。名聖人。不墮二乘地。又寂法師雲。十解已上。出繫業三界。亦得疏雲出三界。以十解菩薩。得位不退。出繫業三界故。亦得雲出宅受車。是故經雲。第四生貴真佛子。捨離生死。出三界(已上)引梁論有學究竟。通諸位者。為成初位不退自位究竟義也。引文雖繁。為顯彼師所立義旨。具載彼釋。餘次上釋。前處已引。 章問若爾何故下。二問答中文。如前已引。既言二乘。應是聲聞緣覺二乘。豈攝菩薩。若攝菩薩。應言三故。此二乘善名出世一句。正是違文。即難之體。從八地以上等。非難要旨。即作答據。而今相連。一具引也。答中初進退研覈。即於問中所引論文。進成一乘。退攝二乘。其牛車人。無所收處。故約別門。應攝三乘。是故已下。即正會通。大小二乘。盡三乘故。言二乘名通者。此通伏難。謂有難言。常言二乘。聲聞緣覺。何作此判。故今答雲。二乘名通。是故無過。下同教二乘中。具舉三類二乘。是故今指彼所明也。 第六付屬差別。於中分二。初標。二如法花經雲下。二釋。此中亦二。初引教。二顯義。今初。彼經意雲。機根熟者。為說法花。未熟之者。授餘大乘。漸誘調練。後授一乘。經言信如來智慧者。當為演說此法花經者。問如來智慧者。是何等智慧。答總而言之。一乘體相。言一乘者。佛知見也。亦名佛慧。亦名平等大慧。理智平等。始本不二。理事圓通。總絕夷齊。是故總名如來智慧。若歷別言。經次上明三種智慧。故彼經雲。如來有大慈悲。無諸慳吝。亦無所畏。能與眾生佛之智慧。如來智慧。自然智慧。如來是一切眾生之大施主。汝等亦應隨學如來之法。勿生慳吝(已上)此中總舉三種智慧。天台文句雲。佛之智慧者。一切智也。如來智慧者。道種智也。自然智慧者。一切種智也(已上)嘉祥義疏雲。佛之智慧。照有慧也。如來智慧。照空慧也。自然智慧。空有二種任運能知。即無功用慧也。此之三慧。攝慧義盡。此經雖明二權二實。意在攝入佛慧。故偏說之(已上)今言信如來智慧者。即當三中第二。下令得佛慧者。即當第一佛智。然此舉一。收攝餘二。一味總括。不可局限。天台釋此一段文雲。若根深智利。直說佛慧。若不堪者。於餘深法中。示教利喜。佛慧是深而非餘。六方便是餘而非深。別教次第。是餘亦是深。汝能以餘深法。助申佛慧者。即善巧報佛之恩(已上)六方便者。七方便中除一。藏通二教。各有三乘。並別教菩薩。名七方便。今除別教。名六方便。言示教利喜者。折薪雲。若智論六十九雲。示者示人天。生死。涅槃。三乘六度。教者教言。汝應捨惡行善。利者為說法利。引導令出。喜者隨其所行。歎之令喜。釋曰。今引此文。明示教利喜之相。然此通示三乘法等。今文唯示大乘爾(已上)指事雲。基法花疏第七雲。示教利喜。即新翻雲示現。教導。讚勵。慶喜。顯揚第十二。更加令離欲。謂訶毀諸行。令離愛染名令離欲。示現四種真實道理。名為示現。已得信解。令正受行。名為教導。若彼退屈。策發令進。名為讚勵。彼隨法行。讚令忻悅。名為慶喜。章家起信記雲。示其義。教其行。得義利。行成喜故也(已上)示教利喜。新舊如是。 章解雲餘深法者下。二顯義。亦二。初成立大乘。二結顯一乘。初中亦二。初正明。二遮執。今初。以餘深言。進退推研。非一非小。三中大乘。其義自成。當知即是始教所依一切諸教兼通終頓二教之義。折薪記雲。若智者解雲。佛慧是深而非餘(乃至前引)報佛之恩。此師以別教菩薩為餘深。今以大乘為餘深。正相符契也(已上)般若。深密。淨名。思益等。諸經之中所說。菩薩因果行相。皆餘深法。 章亦不可說下。二遮執。言亦不可說以彼小乘為餘深法者。此遮三車宗謬救也。問三車二宗。有此解耶。答二宗祖師。無作此解。唯是恐有作此救者。假設遮破。考實言之。不可有彼指法花為餘。以小為深者。假設之言。其事是明。金陵疏雲。問文雲。若有眾生不信受者。即於如來餘深妙法中為說。然小乘三藏非是深妙。大法即是大乘。雲何別有餘深妙耶。答方等有二。一者大乘。二者一乘。餘法即是大乘。問何故信大乘。不信一乘耶。答有二種人。信大乘。不信一乘。一者是小乘。信大品等。以大品等。唯是大乘。未廢小乘故。小乘信大乘自是菩薩法。信小乘是聲聞法。二者新學菩薩。亦信大品雲。大品明菩薩法為說。大品等是我等所行。非二乘所行也。問小乘人。既不信一乘。何故信大品等大乘。答大品等。密令捨小。密令信大。如前信解品中。密大乘。有自他兩教也。亦為新學菩薩說大品令密信一。密捨三也(已上)此師意致。指大品等諸大乘經。為餘深法。玄贊雲。若不信此經。令行餘經。謂遇二乘。化此妙法。如其不信。且說般若大乘深法。調伏其心。後化此法(已上)此亦指般若。名餘深法也嘉祥師意。出世之法。不過三乘。其中菩薩。即是一乘。亦名大乘。一切一味。無有勝劣。然約廢小及不廢小。且立一乘大乘之名。而無大乘名三乘教。慈恩師意。出世之乘。亦唯三乘。其中菩薩。即是一乘。即是大乘。然約密意及顯了義。有第二時第三時異。但其大乘體。無有異。今花嚴宗。一乘大乘。是三外法。三乘大乘。是三中大。三外之大。名一乘大乘。是三外法。三乘大乘。是三中大。三外之大。名一乘大乘。三中之大。名三乘大乘。三外之大。有同教一乘。有別教一乘。事義非一。問探玄記一雲。當今諸德。於大乘中。自有兩說。一立三乘大乘。乃至二後師引彼一乘大乘教(云云)三乘大乘。是法相宗。一乘大乘。即花嚴宗。終教已上一乘大乘。既攝終頓。終頓二教尚是三乘。而名一乘。豈非相濫。若名一乘。應是三外。答一乘三乘。總有二重。一若約成佛不成佛門。始教大乘。是三乘教。五性三乘。成佛不成佛。各定別故。終教已上。是一乘教。一切眾生皆成佛故。對法相宗乘差別故。約就此門。立為一乘。三若約圓融不融義門。圓教是一乘。始終頓教。並是三乘。圓教即明一塵法界。事事無礙圓融滿故。終教雖明理事無礙。而非事事融。不滿故。玄記所判。且約成佛不成佛門。故無相濫。若約融滿。唯攝別教。即如此所明分相門一乘。太子勝鬘疏雲。大乘一乘。大意雖復同。所以少異。大乘猶是三中之別名。一乘則無三二之稱。般若維摩。雖名大教。而不名一乘。是其所以也(已上)太子御解。是四車義。全同光宅所立之義。與賢首宗大途是同。言以法花中正破小乘者。法花本意。正令聲聞。歸入一乘。是故經中。或約遮破。或就開會。或從歸入。或約廢絕。雖舉三乘。正在破小。深破二乘。兼破菩薩。經雲。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是也。而兼破三。會三。廢三。今明小乘。不名深法。故雲正破小乘。   章是故當知下。二結顯一乘。言法花別意正在一乘者。法花宗旨。專說一乘。為顯一實。正破小乘。亦破三中菩薩大乘。經雲。如來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無有餘乘。若二若三(已上)又雲。諸佛如來。言無虛妄。無有餘乘。唯一佛乘(已上)又雲說佛智慧故。諸佛出於世等。五佛章段。三周所說文遍一部。義無二路。此乃法花始終。正顯一乘故也。 第七根緣受者差別。於中分二。初標。二釋。今初。言根緣受者差別者。指事雲。根機成熟。即有受法緣。若不成熟。無受法緣。故雲根緣受者。謂菩薩摩訶薩。若根機未成熟。無受一乘緣。故名為三乘菩薩。若根機成熟。有信受緣。故名為一乘菩薩。若無一乘大乘別者。彼未熟菩薩。為何色人也。既不信一乘。故非一乘菩薩也。以摩訶薩故。非小乘也。若非三中大乘人。更何人耶。是故由根緣受不受差別。明一乘三乘別(已上)復古記雲。根器機緣。受行之者。有所不同。謂普別二機。感普別二法。各不同也(已上)折薪記雲。經雲。未聞此經者。是根差別也。清涼雲。所以凡夫頓能信者。宿因聞熏。此約有根。今無根故。不聞此經也。次經雲。雖聞不信者。是緣差別也。於此大經。無緣故。雖聞亦不信也。又雲。不受持隨順者(以上不信句中。不字貫於下句也。故唐經雲或時聞已。不信不解。不順不入。故得知也)是受者差別也。以唯受行布之教。不受此圓融之說也。故名根緣受者差別(已上)根緣受者。三記少異。俱見一三別。互有其理在。 章如此經性起品雲下。二釋。亦二。初引教。二顯義。今初。言菩薩摩訶薩無量億那由他劫等者。此中義理。一宗旨歸。和漢記中。委悉解釋。今具可引彼。不可以私言。指事雲。言如此經性起品至假名菩薩者。疏雲。此明聞信難得。若菩薩依於三乘漸次教中。縱經爾所劫。修習六度道品等行。以根未熟故。不聞不信此一乘經。若不爾者。瓔珞經等。十千劫等。修信成滿。豈可無量億那由他劫。修行六度。猶不信此經。既非二乘。更是何等菩薩也。此同法花中。若不信此法。當於如來餘深法中。示教利喜。亦同上文求大乘者。猶為易。能信是法。甚為難。問爾許劫行。猶未能信。今諸凡愚。雲何得信。答宿有種姓。聞便信受。若不爾者。多劫難入。今時有人多不信者。不足為怪也。問此等不信是何位菩薩。答文無正斷。準其劫數。十千已過。僧祇未滿。應是三賢位人。問更至何位則能信此。答極至此位。必定信入此一乘法。終無證地。而不信此。問何故二乘。縱得羅漢。亦未信入。三乘菩薩。不至地上。而能信耶。答以三乘勝故。是近方便故。不同二乘也。是故若入此法。則於十信滿心。具一切位。同時而得也。有迷者雲。無量億那由他劫。名為三阿僧祇劫也。經三祇劫。得佛果。人。名假名菩薩。今難之雲。若爾可言假名佛也。又上古哲人。探諸聖典。斷定階位。流通末代。末葉愚夫。何發誑心。不信此文。反述妄說。若無正斷故不信此文者。何聖教中。正斷此不信者。為三乘佛果耶。願示現教。決此疑難。若依寶積。作是說者。檢彼經文。都無此文。若依法花。檢經亦無。檢上古經疏。亦都無此文。天受所見。豈勝上古。既無聖教。何作妄說。如思禪師智者禪師靈山聽法。億在於今。即作章疏。流通末代。彼章疏中。不作此說。又此土古德。訓僧都等。名高一朝。學普六宗。近受詳法師。遠依藏法師。傳彼一乘宗。都無如是說。今汝依誰。為此妄說。非直無現教。亦無教授師。愚夫妄義。由何建立。又汝愚雲。五教雲自位究竟者。以得佛果故。名自位究竟。今亦難雲。若藏法師。作五教時。以佛果位。為究竟處作經疏時。豈說三賢位。信入一乘耶。若不見正文。謬說地前者。亦未見正文。何作五教。以佛果位。為究竟耶。如是徵難。都無走避。由此可知。佛果迴之義。俱是汝等之妄說耳(已上彼文)此中所明。文言雖繁。唯所成者。三賢之終。迴入一乘。然後大破三乘佛果。還即迴入一乘之義。折薪記雲。今文直雲菩薩摩訶薩等。若唐經中。初加設有之言。故雲設有菩薩摩訶薩等。大疏解雲。設有之言。似當假設。望慈氏讚善財言。餘諸菩薩。於百千萬億那由他劫。乃能滿足菩薩願行。今善財一生。則能淨佛剎等。斯則舉權顯實等非假設也。若實有此不信人者。為在何位。文無定判。義當三賢。以入證聖。必信圓故。若約教道。三祇亦未入玄。所以凡夫頓能信者。夙因聞熏為種。別故今更不信。當來豈聞(已上彼文)言若約教道三祇亦未入玄者。三乘菩薩。入一乘法。總有教證二道之門。言教道者。教門施設。誘引機根。菩薩發心。乃至佛果。始終行相。並託教道。是故菩薩。經歷三祇。登昇佛果。雖領此義。而非實證。不實經故。唯依教門。悟解而已。非有如教實入彼果。言證道者。真無漏智。證入真理。此時即離教所設相。既出教表。實證明白。初地已上。即得此證。若據此門。必入一乘。無有證者。不入一乘。是故當知。三乘教中。唯有教道。無有證道。一乘教中。即具教證。問三乘教中。十地豈非是證道耶。一切十地。應皆證故。答三乘教中。所設十地。唯是教門。無有實義。實證即是一乘法故。於三乘教。謂入十地。即入一乘十地實證。問三乘地前。亦不可有。其所施設是教道故。答三賢諸位。本是教道。未證理故。唯比觀故。問一乘地前。亦應教道。答信位滿心。沒同果海。雖有教道。教亦融故。問一乘地上。有教道耶。答有教道也。此教即融是無盡故。問一切十地。可皆證耶。答不爾。雖言十地。非皆是證。三乘十地。非是證故。不同一乘教證圓融。問三乘菩薩。信入一乘。判其位分。賢首清涼。全是同耶。有不同耶。答兩祖所判。大旨是同。而亦似有其所不同。賢首大師。玄記一雲。守權非器。謂三乘共教。諸菩薩等。隨自宗中。修行未滿初阿僧祇。亦非此器。故下文雲。菩薩摩訶薩(云云。性起品文今章引)此中意雲。三乘菩薩。初僧祇中。既是非器。即三賢位。明知劫滿已上。是器。此是五種非器之中。第五非器。不信一乘。玄記下文。五為中雲。三引為者。謂彼如前共教菩薩。於彼教中。多時長養深解。窮徹行布教源。即當得此普賢法界。既雲無量那由他劫。不信此經。即知過此劫數。必當信受。離此普法。更無餘路得成佛故。經不說彼過此劫數。猶不信故。問若彼地前。過彼劫數。必信受者。即知地上二宗不別。豈彼所信無十地耶。答於彼教中。具有行布十地。漸次乃至佛果。養彼根器。務令成熟。極遲之者。至此劫數。定當信入。如其疾者。是即不定。可準知耳(已上)此解釋中。唯言億那由他劫後。信入一乘。不定何位。分齊難知。性起品玄記雲。文無正斷。準其劫數。十千已過。僧祇未滿。應是三賢位人(已上)唯言三賢。不定別位。問不信及信。指定何位。答初祇未滿。即是不信。對此義故初阿僧祇。圓滿之位。是信一乘。至極不信。唯迄那由他劫。不言過此劫猶是不信故。那由他後。要信入一乘。問那由他劫後者。為至地上信耶。未至初地已前信耶。答未登初地已前。十迴向之終。方信一乘。迴向終者。即初祇滿。問就初祇滿。有將滿矣。有正滿矣。有已滿矣。今就何時。言初祇滿。答此就將滿。言初祇滿。性起品意。未登地時。信受一乘。成其器故。玄記雲。問何故二乘。縱得羅漢。亦未信入。三賢菩薩。不至地上。而能信耶。答以三乘勝故。是近方便故。不同二乘也(已上性起疏文)既雲不至地上。能信受。是初僧祇將滿明矣。若汎言之。亦通正滿已滿何妨。未登地故。問不至地上已前。要心信一乘者。何故性起探玄記。雲終無證地而不信此(已上)此意證地必信一乘。明知爾前未必信入。又玄記一雲。問若彼地前。過彼劫數。必信受者。即知地上二宗不別。豈彼所信。無十地耶(已上)此問文中。地上方信。是故責言二宗不別如何。答言終無證地而不信此者。為成地前將滿信入。致此誇節文言。何者無有證地不信一者故。將滿時。必信一乘。次問中文者。將滿之時。已入一者。至地上時。二宗不別。此亦不遮地前信一。問第十回向。將滿之時。既信一乘。若有猶遲於此者耶。答入一之者。是為極遲。定不可有遲於此者。故玄一雲。極遲之者。至此劫數。定當信入。如其疾者。是即不定。可準知耳(已上)此劫數者。億那由他劫也。故至此劫。是是極遲也。問玄記。疾者。不定。此是何等分齊。答疾入之者。既雲不定。是通初後。不可局定。圭山大師。圓覺大鈔。明三乘教菩薩。入一佛乘。總有三處。一十住初心入。得位不退故。二迴向終心入。一阿僧祇。練行純熟故。三極遲初地入。證得法界。融通自在故(取意引之)此中初住。疾中之一。迴向終心。大遲與此玄記意同。花嚴問答上雲。問三乘教中。立諸位地。令生信解者。不為如所立要至自究竟果耶。有要至自究竟果人耶。答不定。汎三乘教大意。為欲生信解。隨眾生意。安立受此教。人有多重若利根人。始聞方便教。即知方便之意。即入一乘。又有聞教不知方便之意。如斯人。此中有多品類。隨根熟處。入一乘位。最鈍根人。如所聞教。至自究竟果。方迴入一乘見聞位(已上)又雲。問何知三乘極為佛。而還入一乘也。答如法花經雲。既至三車處。方又索故。信乃與一車故。彼三車處。即三乘果喻故。不可不爾也(已上)前明三乘中。菩薩自位究竟成佛竟。然後還入一乘見聞位故。有此問答也。此問答二卷題下雲。法藏撰。然文言卑拙。句逗雜亂。不似賢首常途章疏文言句逗。賢首大師。所製文章。簡而又要。精而又美。隨讀得意。隨解領旨。教章。玄記。旨歸。綱目。梵網戒疏。門論疏等。皆此類也。至密嚴經疏。文言少異。四字成句。事無混濫。要妙精雅。中正冷焉。今此問答。與彼相反。俚而又野。難言祖文。或賢首門人。承師記之如慈恩勝鬘疏等。然賢首弟子。六英之中。惠花。惠英。文超等師。不異宗家所製文言。餘之宏觀。智光。宗一。俱瑩金王。互飛風光。都不可有如是野言。或後人造之。借名宗家。用不任意。何勞會違。然古來先德。皆依用之。私記等中。引用和會。題目下。雲法藏撰故。然不乖宗旨。義有要妙。今且隨古時。引用之。彼問答意。三乘菩薩。入於一乘。總有三時。一利根即入。二中根不定。隨根熟故。三下根極位。文言即似至佛果位。利根即入。應是十信。中根隨熟。或初住位。或三賢中。或迴向終。或初地位。下根佛果。如是應準。指事破三師謬解。中根熟究竟佛果。究竟即當後二義焉。古德私記中。會三乘極為佛而還入一乘之文。成立非取佛果之義。即讀文點。成立彼義。文點意雲。於三乘極迄成佛。而還入一乘。此點竟說。三乘菩薩。初發心時。乃至信等。於菩薩法。要期成佛。企三祇行。練熏琢磨行布教源。由此發足。欲至佛果。然勤修行。至不退位。自位究竟入一乘法。於三乘教。欲進佛果。而還入一乘見聞位也。於行布教。如是究盡。即當清涼教道門義。古來先德。作此料簡。玄記疾者不定之義。隨處非一。或十信位。或初住位。或三賢中。唯是迴向終心已前。有此差別。若至將滿。成極遲故。清涼大師。大疏一上雲。守權非器。謂三乘共教。諸菩薩等。隨宗所修行布行位。不信圓融具德之法故。下經雲。設有菩薩。無量億那由他劫。行六波羅密。不聞此經或時聞已。不信。不解不順。不入不得。名為真實菩薩(已上此唐經文)此中行布。即教道也。此舉三乘菩薩不信此經之位。下所為中雲。引為即前權教菩薩。不受圓融之法故。十地之中。寄位顯勝。借其三乘行布之名。彼謂同於我法。後因熏習。方信入圓融。以離此普法無所歸故權教極果。無實事故(已上)演義鈔四上雲。權教極果無實事故者。如有五教唯圓教因果俱有實事。前四因中則有。至果皆無。由修權因。若入地後。即入實故。猶如百川浩蕩。千里亦無究竟滿處。究竟滿處。即是海故(已上)此中既雲若入地後即入實故。是故初地必入一乘。迴向終心已前。皆不信一乘也。唐經出現品。億那由他劫文。如前大疏所引。彼處大疏九上雲。若不依此教。縱多劫修行。尚非真實。況能疾得菩提。此中設有之言。似當假設(乃至如前折薪所引)今更不信當來豈聞(已上)演義十九上雲。若約教道三祇亦不入玄者。即古十玄中意。然歷三祇。設未究竟。亦已入位。何以得言未入玄耶。是故上雲。若約教道。施設三祇。教既未真。則成佛義。亦非真也。教不實故。若約證道。三祇修行。必已剋證。修權既深。則能入實(已上)此不信位。大疏既雲義當三賢。即同玄記應是三賢位人之文。此信入位。大疏既雲以入證聖。必信圓故。即同玄記終無證地而不信此之文。然大疏意。據演義鈔。若入地後。即入實故之解。此證聖言。即是初地。彼此一同。此時必信。問若爾。何故不信位。言義當三賢。應言三賢之終。信入一乘。是初地故。答約證明信。故雲證聖。初地得四不壞信。無漏信故。五忍之中。初二三地。是信忍故。縱使回向將滿之時。雖有信入。有漏位故。隱之不顯。舉勝顯之。故雲證聖。問若爾玄記亦即可爾。何故第十迴向將滿。立信入義。答雖是非勝。初入一乘。故約初信。言不至地。而亦約證故。雲終無證地等也。雖有證位。就始為言。故成迴向將滿信義。如是和會。兩祖無違。雖然今約隱顯初後成立。香象將終。清涼入證信一之義。斯則兩祖。似有差別。是故各述其所立意。問清涼約證。大鈔初地入一之義。有何差別。答無有差別。唯是一同。問法花三車中牛。既合不退菩薩。若爾賢首。約始教者。初地不退。十迴不退。若依終教。初住不退。清涼師意。始教七住。終教初住。得位不退。何不約此明信入位。兩祖各判有差別耶。答且約一相。兩祖各用。若細言之。約教如是。隨應明之。壽靈所判。約就初住。即此等義。問三乘何位入一乘者。為入一乘十信位耶。為當入彼三賢等耶。答兩卷指歸雲。縱使三僧祇修滿。若更回向。得入頓教大乘信位(已上)頓教即是花嚴也。言三祇修滿者。此文是似從佛果位。回入一乘。若約教通。非實佛果。三乘實位。應地前等若據此釋。入一乘信位也。若依花嚴同答解釋。入一乘見聞位。即十信位。然問答中。利根即入。似是三乘信位之者。自餘諸文。無有從彼三乘十信。入一乘者。然玄記中。不定之言。以此思準。豈得無乎。今且立一義雲。依清涼釋。從證入者。所入之處。即是初地。非是信位。依香象釋。從第十回向將滿入一者。即從其位。疾入初地。亦非信位。若依大抄。從初住入者。或入信位。或即入住。彼指歸文。從三乘宗賢位初入故。入一乘十信位也。彼三祇滿。是教道故。花嚴問答。會通亦爾。或是擬宜。雖是上位。初信一故。擬言入信。如彼二乘回入一乘。雖無三生。當解行生。問從三賢等。入一乘者。為更修一乘三賢等行耶。為更不修進後位耶。答大抄三雲。既於彼三處入已。為更從十信等位。而修行耶。為但彼入處一乘。更不修行耶。 答有二。一入已更行彼一乘三賢行。以圓融位與彼差別位不同故。二更不修行。以但彼位滿。即入法界。豈可以證法界。更劫行彼諸位耶。故知更無別行。入即圓融也(已上)此有二義。隨一即成。後義不別修一乘行。入一乘已。必得圓融。融前三乘三賢等行。令無早故。此法即成一乘行布圓融具足之行。於此義上。擬宜成立修行之義。若依此門。言修無遮。前行布上。後令融故。此乃當修圓融行也。章解雲此明三乘菩薩下。二顯義。亦二。初釋成大乘。二結顯一乘。今初。此中意者。以花嚴經積行菩薩。令同法花餘深法機。此餘深法。即譬喻品三車中。牛所領菩薩。若約時分。此三人中。法花已前。初門菩薩。是譬喻品意。囑累品中。餘深法機。是佛滅後。初門菩薩。性起品中。積行菩薩。是久遠劫。行布菩薩。三類雖異。並三中大。是故章中。令同一也。折薪記雲。若望自宗。亦真實也者。既此菩薩。義當三賢。探玄周問雲。若地前。過彼劫數。必信受者。即知地上二宗不別。豈彼所信。無十地耶。答於彼教中。具有行布十地。漸次乃至佛果。長養彼根器。務令成就(即自宗真實義)極遲之者。至彼劫數。定當信入。如其疾者。則是不定。又引清涼亦云。若約教道。三祇未入玄(亦自真實也已上經亦彼也)自宗真實者。自位究竟故。問三乘菩薩。入一乘者。必是自位究竟者耶。答花嚴問答中。判言不定。即出其相。如前已引。疾入之者。既言不定。其中豈無不至自位。若約教言。始教迴向終心。終教初住。各是極果。問頗有始教初住。終教初地。入一乘耶。答若約不退。始教三處。從此處所。各入一乘。終教初住。是即剋定。若入一乘。多分亦餘。何遮證位。機不同故。若始教中。初住入者。少分有之。何強遮之。章此文意明下。二結顯一乘。言此文意等者。折薪記雲。探玄問雲。瓔珞經等。十千劫修行十信行滿。何故此中。無量億等。不信此經。答以彼但於行布位中。修行信等。於此圓融普賢十信。一攝一切。猶未聞信。由此故知。二宗差別。故今雲不同彼也(已上)此二宗差別句次下。玄記續雲。若不爾者。修行既經爾許時劫。不信此經。何名菩薩摩訶薩也(已上)積行菩薩。不信此經。是故此經懸異三乘菩薩所行。由此義故。花嚴圓教。別教一乘。炳然顯了。 第八難信易信差別。於中分二。初標。二釋。今初。言難信易信者。淺教易信。深法難信。聲聞唯易。一乘唯難。緣覺菩薩。相望通二。難易有四。即於此中。顯示一乘三乘差別。 章如此經賢首品雲下。二釋。亦二。一引教。二顯義。今初。折薪記雲。賢首品者。此品即十信之終。三賢之首。以此諸賢。攝諸德故。偏舉賢名。謂體性至順。調善曰賢。吉祥勝德。超絕名首。即以此菩薩。演說此法。賢即是首故。名賢首(已上)所引經文。聲聞。緣覺。大乘。是法。四重顯然。言是法者。即別教一乘也。 章解雲以此品中下。二顯義。指事雲。言信位終心即攝一切位等者。問何以故。唯說信位終心。攝諸位即成佛。不說信初門攝諸位成佛。答信位初心。未得不退故。未出三界故。未得般若故。未見平等法界理故。由不見此理。不能解普法。是故不說初門成佛。到信滿位。得不退門。出三界外。成就般若。分見平等法界理。故得解普法。由解普法故。初位攝後位。即成正覺。是故經雲。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具足慧身。不由他悟。由此明知。三乘菩薩。亦得不退。信入一乘。今時凡夫。見聞一乘。亦到彼位。可得普法。若不爾者。何初發心。即成正覺(已上)復古記雲。信位終心者。即十信滿心。勝進分上。得一切位及佛地等。故雲成佛等事。此是實成。非變化成非三乘境界。設有聞者。必難信受。至今有謂但名字觀行即耳。非究竟即也。經恐難信。故以三乘對決。顯二乘不同也。問前明果德絕於說相。雲何十信終心即具佛果德用。若十信同果德者。即果德是可說之相。何名不可說耶。答因位辨果德者。欲彰果德是不可說。是故歎德文言。菩薩在於一地。普攝一切諸地功德也(已上)折薪記雲。大疏問雲。此既是初。何得乃具後諸行位及普賢德耶。古德釋此。略有二門。一行布次第門。謂從微至著。從淺至深。次第相乘。以階彼岸。如瓔珞仁王起信瑜伽等說。二圓融通攝門。謂一位即具一切位等。如此所說。亦如大品等中。一行具一切行。此中有二門。一緣起相由門云云。二法界圓攝門云云。問約法相收。是則可爾。約人修行。豈十千劫修行纔滿。即具如此無邊德耶。答法是圓融具德法故。若諸菩薩。行此法行。是彼所收。或無量劫。或無定限。十千劫言。非此所說(以仁王經中。即名十信修十千劫爾)如下善財童子。及兜率天子等。所行所得。並是其人不同。行布次第教中之所說也。又十千劫乃是一經。瓔珞但雲一劫二劫(經具雲佛子發心住者。是上進分善根人。若一劫二劫乃至一恆二恆佛所行十信行等)此經縱有行布亦皆圓融。問此品偈雲無量億劫勤修學。得是無上菩提智。斯則非一生也。亦非十千。以為無量。通斯難者。應有二義。一此約行布展轉義故。二約圓融展促無礙故。如上所辨故。善財見仙人。執手一一佛所。經無量劫。故修短難思。特由於此故。賢首菩薩雲。信大乘者。猶為易。能信此法。倍更難。以此初心具一切功德故難信也。故今文雲。既超三乘。恐難信受等也(已上)諸釋分齊。以此可知。 第九約機顯理差別。於中有二。初標。二釋。今初。言約機顯理者。指事雲。為別機而顯淺理。以為三乘教。為普機而顯深理。以為一乘教。由此機理淺深。明一三別。故雲約機顯理等也(已上)為三乘機。說諦緣度。各顯所詮三種義理。或所證理故云爾也。 章如此經第九地下。二釋。亦二。初引示。二釋成。今初。示聲聞道者。是說四諦法也。為說辟支佛者。即十二因緣法也。為說菩薩道。六度。四攝。四無量等法也。復古記雲。諦緣度等。為三乘。皆是一方化儀有限說也。非無盡佛法。故雲差別(已上)此意約諸相如是顯釋門之名也。指事雲。問三乘教中。亦說佛法。何唯為說菩薩道耶。一乘教中。說菩薩行。何故偏說無盡佛法。答三乘教中。雖說行布一相因分少分佛法。以未說主伴無盡。果分圓滿。十佛境界故。唯是菩薩所知。因分之少分故。隨初心菩薩機說故。名菩薩道。一乘教中。寄普賢門。顯主伴無盡果海十佛境界故。名說佛法。是故下雲。不同三乘一相一寂等法也。此之謂也。後句雲無盡佛法。疏不說也(已上)此釋三乘唯言菩薩。一乘言佛之所以也。三乘因少分故。一乘寄因顯果。然立乘名隨宜不同也。且約三乘。聲聞緣覺名。合因果。菩薩乘者。舉因攝果。若言佛乘。舉果攝因。若言大乘。普通因果。今三中大。名菩薩者。舉因攝果。一乘名佛身者。舉果攝因。或三中大。既名菩薩。今對此故。一乘名佛。若雲一乘。總含因果。名一佛乘。舉果攝因。無盡佛法者。無盡法通因果。佛之言約果也。或三中大。無實果故。唯名菩薩。一乘有實因果。且對菩薩故。雲佛身。此義唯約一乘宗也。 章解雲此明一乘法門下。二釋成。亦二。初隨難解釋。二說法所以。今初。所引經中。言示佛身。說無盡法。是故消釋。顯其相狀。復古記雲。主伴具足等者。如此經中。一一結通一切時處。皆說此法。又一一法門。皆說下者。欲顯無盡故。或名無盡修多羅海。與彼三乘不同。一相一寂。即一事一理。所以三乘終教。一相真如也。而言等者。孔目雲。並初教門染淨即空。愚法小乘苦諦之教。所詮實法。有為無為等宗。並不同。義理各別也。下文雲。若依三乘。種性差別。略有三說。一約始教。二約終教。三約頓教。今就彼終教以揀。明知此章通揀諸教三乘。無足疑者(已上)指事雲。一相一寂等法也者。如法花經第三卷雲。如來知是一相一味之法。所謂解脫相。離相。滅相。乃至常寂滅相。終歸於空。策法師疏雲。一相者。謂同一無相。一味者。同一解脫味。解脫相離相滅相等者。於一相中。更立三名。並是空之異名。同以人法二空。為其體故。曰終歸於空。又大般若第三百八十三雲。通達一切有為無為皆同一相。所謂無相。案雲。三乘教中。唯說如是一相佛法。以未說無盡佛法故。不同一乘(已上)此中法花。雖非三乘所說一相。同三乘故。折薪記雲。一相寂等法者。下文更雲一味。故雲等也。此通三教所起相。始教則三獸不同。河水一也。法花雲。我等同入法性等。清涼雲。終頓二教。雖說一性一相無二無三。不辨圓融具德。正揀此也。即法花雲。如來知見。即一相一味之法。所謂解脫相。離相。滅相。究竟涅槃常寂滅相。終歸於空是也(已上)諸釋雖繁大途是同。三乘法門。無非單一。章以此地中下。二說法所以。亦通伏難。言所以者。問何故九地中。明說三乘等。答第九地菩薩。得四十辨才。通達為物授法義式。是故具陳為彼三乘及一乘機說三一法。言文之差別者。文謂教文。及以法文。並目能詮。即示所應說三乘教法差別也。通伏難者。謂有難言。花嚴是別教。何故說三乘。是故通雲。懸說九地菩薩行相。非花嚴會被三乘機九地菩薩。作此事故。折薪明法師相。文言繁故不載。 第十本末開合差別。於中分二。初標二釋。今初。言本末開合者。指事雲。本者一乘。末者三乘。開者於一佛乘。分別說三。合者會三歸一。若無三乘一乘別者。如何三乘法。入遮那海。是故由此本末差別。顯一乘三乘別。故雲本末開合差別(已上)由合知開。由開合本。依能所歸。顯三一別。 章如大乘同性經雲下。二釋。亦二。初引示。二釋成。今初。大乘同性經者。有上下二卷。後周天和五年庚寅(當隋第四王宣帝。大建二年)崛多三藏。共僧安於長安譯。又有新翻本。名證契大乘經。亦有二卷。大唐永隆元年庚辰。日照三藏。於東太原寺譯。今章所引。即舊譯本。文在下卷。彼經以海妙深持自在智遍菩薩。為其對揚時會上首。時彼菩薩白佛言。佛地有幾。佛告彼菩薩言。佛有十地。一切菩薩聲聞緣覺。所不能行。一甚深難知廣明智德地。二清淨身份成嚴不思議明德地。三善明月幢最相海藏地。四精明金光功德神通智德地。五大輪成儀明德地。六虛空內清淨無垢炎光明相地。七廣勝法界藏明界地。八寂淨普覺智藏能淨無垢遍無礙智通地。九無邊德莊嚴回向能照明地。十毘盧遮那智海藏地。時佛說此十地名已。世界震動。諸菩薩眾。請說地義。佛告海妙。聲聞緣覺諸地。尚不可說。何況菩薩如來諸地。時海妙菩薩。問三乘十地如次說聲聞。緣覺。菩薩十地。菩薩十地。即歡喜等(自下正文)海妙深持菩薩。復問佛言。世尊。一切自地。從何處生。佛言善丈夫。一切自地。從佛地生。海妙持菩薩。復問佛言。世尊。解脫解脫彼此何異。佛言。善丈夫。河水海水。彼此異不。海妙深持菩薩言。世尊。河水海水廣狹有異。佛言。如是如是。善丈夫。聲聞辟支佛解脫。如彼河水。如來解脫。如大海水。海妙深持菩薩。復問佛言。世尊。諸大小河流入海。不。佛言。如是如是。善丈夫。如汝所說。何以故。諸有聲聞法。辟支佛法。菩薩法。諸佛法。如是一切諸法。皆悉流入毘盧遮那智藏大海。述曰。上總具說四乘十地(已上)諸佛。聲聞。緣覺。菩薩。此經文言一切自地從何所來者。此問二釋。一雲。總指四乘言一切故。一雲唯指三乘從佛生故。問聲聞緣覺解脫。是如何水。佛如大海。菩薩喻何。答亦有二義。一雲菩薩喻海。上雲聲聞辟支佛等諸地尚不可說。何況菩薩諸地。一切如來佛地名也(已上)何況之處。亦攝菩薩。等言向內等故。一雲。菩薩喻河。不及佛故。等言等取菩薩。下舉菩薩分不可說。彼聲聞等。是能入法。智藏大海。即所入處。問能入法中。何舉諸佛。答上四乘法。皆是能入。並如河水。諸河入海。四乘皆入智藏海故。上言一切。指此四乘。初義勝故。無所遺故。上不可說況菩薩者。是隨分故。若對智藏海。佛地亦分故。菩薩喻河。有等言故。難上文。說佛十地已雲。此地是如來十地名號。諸佛智慧。不可具說(已上)隨時稱歎。事義皆爾。問能入佛法。豈非一乘。何有一乘得入智海。答總而言之。如來十地。是一乘法。以三乘法。所歸處故。然於其中。第十智藏。一中一極。是故三乘。九如來地。皆悉流入第十極處故。能入中言諸佛法。即指此等。總為能入。智藏大海。雖是一數。既居極滿。總所歸處。是故一切皆歸此處。如彼信等位諸行。為初住位總集方便。三賢等善。為初地因。取七地前諸位萬行。為第八地總集方便。取九地前諸位萬行。為第十因。次第十地為因圓滿。以五十一位諸行等。為佛果因。佛地諸法。名果圓滿。如是相望。次第增勝。今地亦爾。准思可知。問智藏大海。與佛第十地。為是一同。為亦別耶。答彼第十地。名地海藏地。此所入處。名地藏大海。雖無地名字亦上下。唯是一名。有何遮妨。或可是別。智藏大海。四乘十地。總所歸處。指事雲。問上引元曉師說雲。聲聞緣覺。若因若果。於一因分別為二。當知此二皆歸一因故。終致一果。彼教中。說佛乘因果。分別佛地化身少分。當知彼說佛乘因果。同歸一乘果中。若有菩薩。依彼教故。望樹下佛。發心修行。如是願行。歸於一因。同彼二乘。未至果故。如何今釋。雲三乘諸法皆悉流入毘盧遮那智藏大海。答約一乘中。自有二門。一因果差別門。二因果無二門。前釋約第一門。今此約第二門。是故不違也(已上)此問答意諸佛法者。約三乘教佛果為言。復古記。釋。此所引經雲。初引示二。初本末分異。所有下至諸佛法。本末分異也。諸佛法是本。餘法是末。故二宗差別也。如是下。二會末歸本。如是諸法。是前二乘並菩薩法也。皆悉流入者。會前之三乘之末。歸遮那本法也(已上)此解釋意。諸佛法者。與智藏一。而能入所入言。似有所濫。義苑疏雲。教逐機興。乘分大小。隨功陟位。果滿僧祇。故雲菩薩法諸佛法。原其逐機之法。因中則有。至果全無。佛縱立乘也。是阿含假設故。此文中。皆悉流入智藏大海(已上)此意佛法即三乘果。全同指事。集成記雲。如是等者。即聲聞等二法。毘盧等。是佛第十地。舉後攝初。十皆佛法。會末歸本。故雲皆入(已上)此解釋意。同復古記。此文之中。初分本末。謂有聲聞緣覺菩薩法末及佛法本。如是已下。會末歸本。即歸佛法。佛法即是智藏大海。 章此文約此下。二釋成。義苑疏雲。從本流末。故有四乘之法。攝末歸本。但顯一乘(已上)折薪記雲。此文下。初約本末分異。即三乘法為末。佛法為本。仍會末歸本。即四法皆入智藏大海。既此經亦名一切佛行入智毘盧遮那藏經。又佛第十地。與今名同。但海字前卻。若三一對說。即佛法為本。既是對論。未為絕待。若對待兼亡。則佛法亦為末也。即以智藏大海為本。此例如清涼釋依處中。染淨融通四句內。若染淨對說。即花嚴為本。剎種所持世界為末。若理事相望。則前三句皆末(或唯染。或唯淨。或居花藏內娑婆。此三句皆末)第四句復為其本(或泯。染淨相。盡同一法界)今此義勢。例同此也。故經中釋佛果第十地雲。為諸菩薩。說一切法無所有故。復告令知一切諸法本來寂滅。大涅槃故。據此則知。毘盧遮那智海藏中。本來寂滅。方為絕待也(已上)此釋意有二重本來外義大途。實有理在。復古記雲。本末分異。前分四法也。仍會末歸本。即會如是下。一切三乘法。歸第四諸佛法也。章語如揭日月而行也。何其惑哉。智藏大海。即諸佛十地中。第十名也(已上)諸記異釋。皆有道理。是故忘繁具載錄之第十門竟。 章此上十證下。三結顯。上分三段。標分。二正陳。此是第三結也。此上十證足為龜鏡者。義苑疏雲。如上十門。經之與論。證成三乘外。別有一乘。如既指掌。類彼蓍龜辨其吉凶。明鏡鑒其妍醜(已上)此釋鏡義。未必秦鏡。集成記雲。大鈔曰。龜鏡者。神龜有靈。能知吉凶。秦鏡照膽。能鑑邪正(已上)此是龜鏡。皆有靈驗。圓覺鈔雲。大乘與一乘異者。法相宗中。學人多不信之。故華嚴藏和尚。製五教義分齊。文中料揀大乘一乘。有十義差別。都引二十餘部經論證之(已上)圭山大師。明三一別。全指此章。即此段文。問此十證中。所引經論。部數不幾。而言二十餘部經論。有其數耶。答二十餘者。非謂別部(已上)是引文。有爾所數。一經有多文。總別合數。一總依法花譬喻品。陳四車義。二引同品索車文。三合譬教門四得車歡喜。五體具德文。六用殊勝文。七行眷屬文。八無量寶車。九囑累品文。已上九文。同在法花。十總指華嚴。十一本業經。十二仁王經。十三十地論。十四梁攝論。十五同論二乘出世。十六華嚴性起品。十七同經賢首品。十八同經第九地。十九同性經。二十破執中。維摩經。所未聞經等文。十證前後始終。既有二十文證。而寄位中。言梁攝論等。此等之言。等取餘經論。寄位經論。非唯一二。此等即是二十之餘。是故總言二十餘部。天台文句。立四車義。即引諸文。明四乘義。即引華嚴第八。無上樂大事。說無量佛法等。又引三十六文。即三解脫法。出聲聞乘。無諍法。出緣覺乘。六度四攝。出大乘。知一切法。出佛乘也。又引第九地。說聲聞乘地。支佛乘地。菩薩乘地。如來乘地也。又引十地論第二地。五種十善。又引瓔珞經第十三。三乘各三。三三九乘。悉會入平等大惠。引此等。證陳三一別。樂廣之者。應養神解。   章其別教一乘下。第三託旨陳別。言行位因果等相者。行謂位中所修。一切行相。位謂階位。不過行布圓融二門。因謂四十一位。五周各說此位之相。果謂十身具足滿果。佛不思等諸品廣說。所言等者。時分。依身。斷惑。證理。如此所詮義理法門。天異三乘教中所說。別教之相。其義炳然。言廣在經文者。別則三賢十地佛果諸會。總則五周因果。五分始終。言略如下辨者。遠則下卷一軸。所詮差別。近則當卷後段十異。歷焉三乘一乘差別可見。 章縱無教證下。第四舉況破執。此科並前。見文次第。唯是似為十證結文。然順古記。具為別科。於中亦二。初舉況二破執。今初。復古記雲。尚須分宗者。文中雖但雲三一差別。意兼小乘。明有三宗。一小乘宗。二三乘宗。三一乘宗。然此三宗。寄於五教。則有二說。一依此章並孔目等。則以後一。為一乘宗。中間三教。為三乘宗。初一為小乘宗。探玄雲。謂小乘三乘一乘。智論既將此經。為不與二乘共。故名為不共。即是一乘。大品等諸教。為通三乘同觀得益故。名為共。即是三乘。四阿含經。不共菩薩。即是小乘。亦名不共。依此三位。梁論第八。善成立有三種。一立小乘。二立三乘。三立一乘。下章雲。是故當知。三宗各別。理無疑也。清涼亦曰。或唯後一。為不共也。二依圓覺華嚴等疏。初一為小乘宗。次為三乘宗。後三為一乘宗。今當前義。至文更釋(已上)折薪記雲。縱無上十重教證。但依所詮中行位等義異故。尚須分宗。況復有上十重證耶(已上)言聖教雲披煥然溢目者。上來七部。二十餘文。諸教所說。三乘一乘。差別證據。如雲興矣。如霞起矣。滿目遮眼。炳煥顯明。雲披之言。是明繁多。或可。冷風吹虛。捲拂雲霧。日月星宿。懸空高照。諸人仰面。皆悉見之聖教涼風。拂人疑雲。四乘星月。人皆見之。眾星如聲聞。北辰喻緣覺。月如菩薩。日似一乘。法喻極巧。豈不爾乎。煥者。玉篇雲。呼換切。明也。亦作奐(已上)炳煥明瞭。同一義也。 章而守株之類下。二破執。言守株者。元照資持記上一下雲。守株喻其愚也。韓子曰。宋人有耕者。見田中株。兔走觸之折頸而死。因釋耕守株。冀復得兔(已上)言故經雲所未聞經等者。維摩經下卷。香積品中。眾香世界。菩薩問維摩詰曰。菩薩成就幾法。於此世界。行無瘡疣。生於淨土。維摩詰言。菩薩成就八法於世界。行無瘡疣。生於淨土。即列八法。其第四雲。所未聞經。聞之不疑(已上)即當此文。而章有為希有也一句。維摩無之。可勘餘經。問東土得一。作法花要略。其中卷初。立三車義。破花嚴天台四車之義。其中就此花嚴宗義。即彼文雲。先破藏公者。法藏師雲。解深密經。瑜伽論雲。宅內先所許三車。指華嚴會。名一露地大白牛車。汝言非理。所以者何。有五失故。一不知宅失。二不知內外失。三不知先後失。四不知車失。五不知索車人失。言不知宅失者。且如舍利弗等聲聞。昔凡夫時。所招苦集諦之五取蘊身。是名宅內。亦名三界內。爾時佛為說四諦。言是苦。是集。是滅。是道。是名見道位示相轉。苦應遍知。集應永斷。滅應作證。道應修習。是名修位勸修轉。汝苦已遍知。不應復知。汝集已永斷。不應復斷。汝滅已作證。不應復證。汝道己修習不應復修。是名究竟道位作證轉。爾時舍利弗等。聞三轉法輪已。出苦集之五蘊身。而證滅道之菩提涅槃。是名出宅乘羊鹿車。當於之。爾時諸菩薩。聞無作四諦。登初地二地乃至佛地。是名出宅乘牛車。此中菩薩。出無作苦集諦之細生死。是名出宅。證無作滅諦之四種涅槃。得無作道諦之四智心品。是名證得菩提涅槃。亦即名乘牛車。此即始從花嚴。位至涅槃。為諸菩薩所說。菩提涅槃。是名牛車。不知此意。而妄執雲。指深密瑜伽。名宅內所許三車。指華嚴會。名門外露地所授大白牛車。是名不知宅失。言不知內外失之者。其之乘。既四諦故時。已出宅各乘自車。此三人中。華嚴所說。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位之佛菩薩。是名大子乘牛車。先四諦中。苦集二諦。是名宅內。亦名三界內。滅道二諦。是名露地三車。亦名出宅外。亦名三界外。以是義故。華嚴法花。即三乘收。不知此意。而妄執雲。華嚴一乘。非三界內所許。三中之大乘。是名不知界外失。言不知先後失者。華嚴大乘。此四諦教時。諸菩薩所證菩提涅槃。深密華嚴。同無前後。不知此意。而妄執雲。深密般若。等名先所許三車。指華嚴會。名後露地所授大車。是名不知先後失。言不知車失者。有作滅道。是名羊鹿車。無作滅道。是名牛車。即名佛乘。亦名一乘。亦名如來乘。亦名大乘。亦名菩薩乘。亦名無上乘。亦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知此意。而妄執雲。三乘中大乘。同二乘權。華嚴一乘。別三乘故。名別教一乘。是名不知車失。言不知索車人失者。決定二乘人。法花前。各乘自車故。至法花會。更不索車。彼不定性二乘無學。四諦教時。雖乘羊鹿。而未得牛車故。至法花會三。請說大乘。菩薩不請。先已乘故。不知此意。而妄執雲。菩薩索車故。同二乘權。更授華嚴一乘故。一乘為實。是名不知索車人失(已上)既付此五失。破四車妙義。雲何遮此難。得成立宗義。答所附五過皆非。今宗枚釋會通。不必要旨。且不知宅失者。二乘之宅。是無別途。菩薩宅者。法花三車。皆出分段粗三界苦。是故菩薩。亦唯出離分段三界。以佛教門。出三界苦。通三乘故。無別途故。經文何處。有說牛車菩薩得出變易生死。法花涅槃等。說出變易。即是一車菩薩之事。何開三車之中菩薩。瑜伽論等。雖說變易。唯是教門。其牛車者。唯是分段分齊而已。汝既不知宅失。還在其身。次不知內外失者。所言菩薩宅內宅外。所立既乖內外亦壞不關變易。故非法花意故。又華嚴法花。總言三乘總入。三中牛車。一列義理。何三一何分。汝還不知內外分域。次不知先後失者。何取華嚴。為先後例。非是章主所立意旨。華嚴唯是所入之處。三車一車。是望法花。法花與爾前。決定有前後。汝奈諍之。非華嚴事。汝還既成不知先後。次不知車失者。丈六權果。是牛體。汝不知車三一混亂。後不知索車人者。菩薩大子。不得牛車。是故同小。亦即索之。而言不索。失還在汝。章特逆之。不可更述。所附諸失。所負在汝。恐費紙墨不廣言之。 於時正安二庚子年十月九日。於東大寺戒壇院。為實圓禪明房記述之。 華嚴宗沙門凝然六十有一。 右以嵯峨大覺寺寫本校之了 文化辛未八月朔日 比丘典壽春秋五十四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六(終)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七 (此卷闕)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八 東大寺沙門凝然述                        章四約殊勝門下。四殊勝門一乘。於中為二。初標二。釋。今初。諸乘相望。勝劣非一。聲聞是劣。以鈍根故。緣覺是勝。以利根故。菩薩殊勝。最上根故。此是三中菩薩乘也。若一乘法。是最殊勝極上上故。今是三乘中菩薩即殊勝。以此名一。為一事實。非謂唯彼三外一乘為殊勝一。其義然者。非同教故。三中大乘。名為一乘。是同教故。 章即以三中大乘下。二釋。亦二。初正明。二引證。今初。三中大乘。為一乘者。三中大乘。即是牛車。望二乘故。是殊勝法。以殊勝故。即名一乘。若通言之。三中大乘。三外一乘。皆是殊勝。總是大乘。名殊勝故。是故攝論。大乘法門。總名殊勝。一部所明。有十殊勝。梁攝論本雲。佛世尊前。善入大乘句義。菩薩摩訶薩。欲顯大乘有勝功德。依大乘教。說如是言。諸佛世尊。有十勝相。所說無等。過於餘教(已上)釋論雲。唯大乘中。有勝功德。餘乘中無。為明大乘不共德故。言欲顯大乘有勝功德依大乘說(已上)唐論本雲。謂依大乘。諸佛世尊。有十相殊勝勝勝語。無性釋雲。依大乘者。所為所託。非聲聞乘。亦非世間(已上)舊譯名十勝相。新名十殊勝。□□□□□語三中大乘。三外大乘。皆是殊勝。梁論善成立中。第二三乘。第三一乘。通十勝相。若別簡之。第三最居上故。一乘應名最殊勝也。十殊勝者。一所知依殊勝勝語。二所知相。三入所知相。四彼入因果。五彼因果修差別。六增上戒學。七增上心學。八增上惠學。九彼果斷。十彼果智殊勝勝勝語。中問八種。皆有殊勝勝勝語。攝論所說。此十為體。解阿毘達磨經攝大乘品。故名攝大乘論。此即大乘。名殊勝法。言以望別教雖權實有異同是菩薩所乘者。此文即有二意。一明上所立所以。二通伏難也。初所以者。三中大乘。是菩薩所乘故。若直陳所由者。三乘之中。菩薩勝故。故待二乘。名殊勝門。次通伏難者。謂有難言。三中大乘。即是權教。何名殊勝。別教是殊勝。豈關三中大。是故通言。若望別教。雖權實別。俱是菩薩。俱是深廣。約此義故。對彼二乘。三中大乘。名為殊勝。若望別教。此三中大。實是非勝。待對不同。是故無過。問三中大乘。名一乘者。唯望二乘。隨分得名。豈可以此名同教一耶。以無一乘同三乘故。答三中大乘。既名一乘。名一乘故。即是同教。若不爾者。不可名一。況融大同一。以成此門。是故名為同教一乘。 章是故經雲下。二引證。亦二。初正引。二料簡今初。此文出法花方便品。彼重頌中。頌五佛章開三顯一。此是彼總諸佛章顯一中。頌果一之文。具偈雲。說佛智惠故諸佛出於世。唯此一事實。餅二則非真。終不以小乘濟度於眾生(已上)此一行半。即說果一。佛智慧者。即上四佛知見。是諸佛出世。一大事因緣故。言一事者。即一大事。大事即是一佛乘法。是最實事。餘二則非真者。彼二乘法。佛方便說但假名字。引導眾生。終不以小乘等者。小乘非實故。不以此濟度眾生。若以小乘。度眾生者。彼不成佛。損眾生故。指事雲。問此殊勝門。以三中一。名為一乘。如何引唯此一事實。以為證耶。以唯此一事實。為無三之一故。非三中一故。答所以引唯此一事實等者。非證一事實以為三中一。以唯言餘二則非真。非言餘三則非真故。明知不破三中大乘。以不破三中大乘故。望於二乘。為殊勝。故同無三之一。為佛乘故。融三中大。同無三之一。故名為一乘。非謂一事實則為三中之大也。有人迷此文雲。法花一乘。名為三中一者。聾盲此章文。盲後學眼耳(已上)問經文始終所說之相。唯立三外一乘為實。故此一事。即當三外。上雲聲聞若菩薩。聞我所說法等。此通舉彼三乘之眾。次雲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此一乘者。即三外一。二者聲聞緣覺二乘。今此次下。唯一事實。應是三外。何以此一。獨言三中。答一段所說。隨宜多端。或舉三外一。或舉三中一。今既雲餘二。明知次上一事之言。正指大乘。是三中大。以為一事。上文唯有一乘法等。即約本意。直舉三外一乘為實。今正被小。故雲大實。問若非三外一者。豈可是同教乎。全不依託三外之一。唯三中大。名一乘故。答一乘之名。本在三外。取三外一之名。以目三中之大。是則一乘同三乘法。是故此門。成同教義。此約同教。故作此釋。若約別教。如章次下問。上長行雲。如來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無有餘乘若二若三(已上)又雲。十方世界中。尚無二乘。何況有三(已上)重頌偈雲。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已上)此令餘乘一向全無。今雲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此是令有而非真實。何故二說。如此不同。答上為除遣二乘保執。以遮破言。直雲無二。由此小乘恐生疑慮。謂彼疑雲。若爾何故如來。昔日鹿園已後。四十餘年。但說三乘引導諸子。故今釋雲。但除如來方便所說。機根癡鈍。不堪直大。雖欲說一。不能受故。故於一佛乘。分別說三。漸漸誘引。令近一乘。除此方便。佛唯說一。無有二乘及三乘法。故雲除佛方便說也。次下文雲。但以假名字。引導於眾生。此文意雲。既以方便。說二乘法其方便者。但是假名。非實事故。以此引物。令進一乘。故通伏難。言假名字。以假名故。今言非真。是故前後不相違也。言文雲止息故說二等者。此亦引法花第三卷化城喻文。彼品廣說化城寶所之喻。具明如來先三後一之相。彼譬意雲。譬如有一導師。將諸人眾。經五百由旬。到珍寶處。所將人眾。疲極欲還。導師方便。過三百由旬。化作一城。疲眾入城。快得安穩。眾止息已。導師滅城。語眾人言。汝等去來寶處在近。前城吾化為止息耳。如來如是。若有眾生。但聞一乘成佛之道。謂是長遠。乃至退心(向下正文)佛知是心怯弱下劣。以方便力。而於中道。為止息故。說二涅槃。若眾生住於二地如來爾時即便為說。汝等所作未辨。汝所住地。近於佛慧。當觀察籌量所得涅槃。非真實也。但是如來方便之力。於一佛乘。分別說三。如彼導師為止息故化作大城。既知息已。而告之言。寶處在近。此城非實。我化作耳(已上)下偈頌譬已雲。我亦復如是。為一切導師。見諸求道者。中路而懈廢。不能度生死煩惱諸險道。故以方便力。為息說涅槃。言汝等苦滅。所作皆已辨。既知到涅槃。皆得阿羅漢。爾乃集大眾。為說真實法。諸佛方便力。分別說三乘。唯有一佛乘。息處故說二。今為汝說實。汝所得非滅。為佛一切言。當發大精進。汝證一切智十力等佛法。具三十二相。乃是真實滅。諸佛之導師。為息說涅槃。既知是息已。引入於佛慧(已上)章中所引。當此偈句。然改處字。為止字也。長行雲為止息故。說二涅槃。或取長行中五字引之。唯取要言。不隨句逗。既雲唯有一佛乘。息處故說二。既雲說二。故一是三中大。同方便品唯此一事實等。是故一具列引說耳。指事雲。又雲止息故說二等者。遊心法界記雲。問若後之一說。獨為究竟。前之諸說。皆是方便者。何故法花經中。不言止息故說三。而但言說二耶。答大乘自有二種。一者實教。二者權教。若以開權異實。許二入滅。即三乘各殊。小不向大。皆為究竟。不言止息。今就泯權歸實。權教大乘即真。不得迴故。所以但言息處故說二乘。不言說三也。此雲何知。案法花經。雲菩薩乘者。即佛乘也等。此就泯權說也。案雲。見彼說意。亦似依殊勝門不迴菩薩也。以菩薩乘即佛乘故。非如二乘迴異乘故。是故雲息處故說二(已上)又雲。問上文為欲迴彼三人入一乘故。是故大乘亦說迴也。何彼文雲不待迴也。答三乘菩薩未聞法花。雖知自身當得作佛。未信二乘同皆成佛。今聞二乘共皆成佛。迴昔三乘別心。入今平等大慧。是故大乘亦說迴也。然三中之一。與無三之一。但皆是佛乘故。共菩薩所乘故。非如二乘迴異乘故。是故即真不待迴也。所望異故。不相違也。是故寂法師雲。問三乘中菩薩。為亦須破不。若須破者。雲何不言破三明一。若不須破。雲何言菩薩聞是法疑細皆已除。答三乘菩薩。未開法花。雖知自身當得作佛。未信二乘同皆成佛。今聞此經。方除別執。故言菩薩疑網皆除。雖爾猶名菩薩乘者。非如二乘迴入餘乘。是故不言破三明一。此之謂也(已上)壽靈師意。以遣三乘各別疑執。名為菩薩迴心入一。此唯義寂解釋為言。此同教門三中菩薩。除疑迴心入一之相。別教之中。義門不爾。方知本來悉是一乘。又證理之心即成別教。章有等言。等取餘文。方便品雲。諸佛語無異。唯一無二乘(已上)化城喻品雲。世間無有二乘而得滅度。唯一佛乘。得滅度耳(已上)此等全同餘二非真。如是等文。何處皆證。 章此文有二意下。二料簡。亦二。初標。二一若望上別教下。釋。亦二。初約別教。二約同教。今初。言餘二者即大小二乘也者。問何故別教大小二乘。以名二乘。非聲緣二。答建立三乘各隨其數。教自體並下合為三乘。如下具明。是故別教如是達立。問此門餘二。經有證耶。答方便品。說三中大雲。佛知彼心行故。為說大乘。此餘二句。次下偈雲。終不以小乘濟度於眾生。此二處文。合和言之。三乘束分為大小二。唯言二乘。三乘皆攝。化城偈雲。諸佛方便力。分別說三乘。唯有一佛乘。息處故說二(已上)此文次第。三乘是權。下即名此。為故說二。一乘是實。即是三乘。名為二也。三乘為二。並是非真。唯三外一。獨是真實。即是別教一乘之法。本來華嚴圓融之體。迴心同歸所入之處。即是已前分相門意。言開一異二者。別立三外之一。異大小二乘也。是故唯此一事實者。即是三外別教一乘。   章若望同教下。二約同教。既以聲聞緣覺為二故。三中大名為一事。即是此門所立正意。言又融大同一者。以三中之大。令同三外一。若不融此三中大乘。同三外一者。不可直以三中之大。名為一乘。是故一三和合。成一乘者。即同教法。問若如此義。即以三外一。為一事實。融大同一故。答不爾。以三中大。令同三外一。一三和合。以為一事。非謂直獨取三外一。此是別義文。置又言故。或唯前義。謂於三中大。立一乘名即取三外一。同此大乘。此即融大令同一乘。以為一事。即圓教意。問方便品雲。諸佛以方便力。於一佛乘分別說三(已上)又聲聞若菩薩。聞我所說法。乃至於一偈。皆成佛無疑(已上)又雲菩薩聞是法。疑網皆已除(已上)此等並是三乘教中。大乘菩薩。雖有此文。雖是略舉。具說三中菩薩。法花出在何文。答光宅師釋並太子御解。並指方便品三行半偈。以為具說昔日三中大乘之文。故彼偈雲。有佛子心淨。柔軟亦利根。無量諸佛所。而行深妙道。為此諸佛子。說是大乘經。我記如是人。來世成佛道。以深心念佛修持淨戒故。此等聞得佛。大喜充遍身。佛知彼心行。故為說大乘(已上)此是昔日三中大乘菩薩行願。以為方便。嘉祥師釋。亦以此三行半偈文。科為昔日大乘教法。即是花嚴般若等教。而不許此為方便教。諸大乘經。顯道無二。不許三外立一乘故。三中大乘。極微妙故。彼宗不許三外一乘。唯以三中大乘為一。然其三中大乘。即當餘宗三外一乘。不立餘宗三中大者。唯是羊車鹿車大白牛車。聲聞緣覺一佛乘法。是名三乘。無菩薩乘。不許大教權菩薩故。若彼小乘偏行六度菩薩。即是方便。彼非例。光宅師意。嘉祥所指。花嚴一乘。非是方便。非三中大故。自餘諸大教所說。菩薩之中。即有三中之大。以此為方便也。天台以此有佛子心淨等三行半偈並聲聞若菩薩等一偈。總合四行半偈。科為諸佛顯一中人一之文。諸佛顯一。總有四一。前明理一。後說教一。及行一也。而有佛子以淨等一偈。判為昔日別教菩薩。即三中大。下偈聲聞若菩薩中。開為六人。聲兼彼緣覺。即是藏通二教二乘。菩薩藏通二教菩薩。是為六種。加別教菩薩。即是七種方便者也。彼七方便。今顯一時。時即成一乘菩薩之人。光宅太子既以此中三偈半文。為三中大。以此為準。以此大乘。指為一事。即是此門圓教意也。指事雲。此文有二意等者。問。此文者。唯說餘二耶。為通說止息故二耶。答。通亦無妨。問若爾菩薩豈令入化城耶。答雖經不說菩薩入城。而依此文勢及以餘師釋。何妨以義入化城。是故玄一師雲。前七方便。及地前位所見涅槃。喻為假車。見諦及初地已上所見涅槃。喻於寶車。又基雲。菩薩之人。依此本論。初地已上。雖離分段。未證解脫。不名入城。不疲倦故。不入有餘。不說菩薩入化城。故入無住涅槃。亦息分段生死。縱名入城。未乖道理。案雲。若依此義。明章意雲。雖未得初地已上真無漏。而地前三賢位。依於比證門。得無住涅槃。息分段繫業。是故假名入化城也(已上)二乘疲退。故入化城。菩薩不疲。何入城。雖然離分段是息處義。是故以義名入化城。疲不疲異。息處是同。以是同故。入義亦同。慈恩師意。菩薩大乘。雖是非權。進向佛果。修習動行。名為索車。同聲聞二車無體。未得上昇。故皆索之。今此菩薩。入法城義。假立亦全。但彼師意。菩薩進修。是實□索。此入法城。一向假說。問三車化城。其體同耶。答三車之喻。亦就習智惠。但言智故。內有智性。求自然慧。求一切智等。是也。化城就理。言涅槃故。問三車之中。亦言自求涅槃如何。答彼約智之所入為言。通而言之。無不立兼。而正所喻。答有司存。此之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等文。彼三車宗。正所依用。文實無濫。義即明自唯是一實。二權之義。若當自所立義之文。正取為用。若有乖違及有濫者。並皆會通。離其妨難。然三車四車宗義諸師。各有證文違文通文。且其八證。為三車宗。是成證文。六文為違。及有通文。六文即是四車證文。八證為違。亦有通文。違通互會。證文互取。自昔已來。大唐日域。諍論互擊。立破甚昌。嘉祥大師。具引八文。立三車義。其八文者。一方便品雲。如來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無有餘乘若二若三(已上)同品亦云。十方世界中。尚無二乘。何況有三(已上)三又彼偈雲。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已上)四文雲。諸佛語無異。唯一無二乘。五文雲。但以一乘法。教化諸菩薩。無聲聞弟子。六信解品雲。密遺二人形色惟悴無威德者。七化城喻品雲。世間無有二乘而得滅度。唯一佛乘。得滅度耳。八同品偈雲。唯有一佛乘。息處故說二(已上)此八證中。第三已後六文。三車分明。第一第二。並四乘證。非是正實順三事乘義。舉此八文證唯三乘。大破四車四乘是謬。具如彼師法花玄論第四卷明。彼師許四車義。有六文證。一方便品雲。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二同品及譬喻品雲。於一佛乘。分別記三。三信解品雲。於一乘道。隨宜說三。四譬喻品中。諸子索三車。玄論雖言六文。且舉四文。而直虛指三車。諸子出門。無三可見。及會二歸一道理。而是成立上義。非是別文。今若舉文。譬喻品雲。初以三車。誘引諸子。然後但以大車寶物莊嚴安穩第一(已上)又雲。初說三乘。引導眾生。然後但以大乘。而度脫之(已上)此之二文。開譬合法。同如是說。即證四車宗師許義四車義。尚有六文。今依四車宗義檢文。其證其多。且隨所及。粗載證文。一方便品雲。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此六文中第一)二同品雲諸佛以方便力。於一佛乘。分別說三(六文第二)三方便亦云。聲聞若菩薩聞我所說法。乃至於一偈。皆成佛無疑(已上)聲聞菩薩聞經成佛。菩薩除疑。四乘是明四。又雲。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五又雲。我有方便力聞亦三乘法。六我等亦皆得最妙第一法。為諸眾生類。分別說三乘也。菩薩聞是法。疑網皆已除。千二百羅漢。悉亦當作佛(已上)三中菩薩。於法花時。入一乘者。正此偈文。三乘定別。二乘不作佛疑。此時即除。受一切皆成佛義。深破二乘。兼破菩薩。初心菩薩破彼二乘不成佛許故。八第二卷譬喻品。長者虛指三車。門外令出諸子。子子不得車故。名索其中車。九同雲。但以智惠方便。於三界火宅。拔濟眾生。為說三乘聲聞緣覺佛乘(已上)三乘俱出三界火宅。以為自乘出世極果。十又雲。初以三車。誘引諸子。然後但以大車寶物莊嚴安穩第一。十一又雲。初說三乘。引導眾生。然後但以大乘。而度脫之(已上)此二如次。開譬法合。十二又雲。當知諸佛方便力故。於一佛乘。分別說三。十三信解品雲。於一乘道隨宜說三。十四第三卷化城喻品偈雲。諸佛方便力。分別說三乘。十五第七卷囑累品中。餘深法中。示教利喜。此是三乘教中菩薩。十六序品偈雲。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者。佛當為除斷。令盡無有餘(已上)是故至方便品雲。菩薩聞是法。疑網皆已除。十七方便品初偈中。舉不知佛智之人具出三乘。其中雲。新發意菩薩。供養無數佛等。此豈非三中菩薩乎。十八身子三諸初請偈雲。求佛諸菩薩。大數有八萬(乃至)合掌以敬心。欲聞具足道(已上)此八萬人。如序列者。皆是上地不退菩薩。大數即爾。其中亦有如上新發意人。十九身子第三請中雲。我等千二百。及餘求佛者。願為四眾故。唯乘分別說(已上)此文亦如次土料簡。二十方便品偈雲。有佛子以淨。柔軟亦利根等。三行半偈。別明三中菩薩乘人。且舉二十箇條證文。並是陳廣四車如乘。厥三車宗所由文中。無有餘乘若二若三。及尚無二乘何況有三之二文。是四車證。以言若三及有三故。勝劣列次。如四車宗師。不許之故。雖言若二。大小二故。殊勝門故四車宗雲。開三顯一故。三立一會。三歸一會。三為一迴。三入一。如是等也。三車宗雲。實是會二歸一。亦名會三歸一。不違會二末開會時。本來總合。即成三乘。會二枝末。歸一根本總合成一。是故會二。即成會三。不同二皆末。歸入根本一實。即名為勝會三歸一。又二乘方便。三乘方便。會釋亦爾。一實二權。權實合三。開為三乘。是方便說。故名三乘方便。論其實體。二是方便。故名二乘方便。是故八證。為本宗義。會通六文。唯是一意。非謂三乘皆方便。故玄論四雲。今所明者。八證六文。猶一意耳。且會二文。餘皆可領。一雲方便說三。次雲唯一是實。餘二非實者。唯二佛乘。欲引導眾生故。方便說三。考實而言。唯一佛乘是實。餘二非真。是故說三說二猶一意耳。請設近喻。以況□旨。加又□中。唯有一果。欲引諸子。說一果。為三果。考實而論。唯有一乘。果無二果。是故二文無相違也。以三二既明。會義可領(已上)此以一實。為其正意。二權為歸一實故也。今四車宗。三乘之外。一乘為本。會三枝末。皆歸一乘。諸文現證。直顯此義。問經中三乘證文非一。故玄論雲。諸文其多。唯舉八證。此釋既非(上舉四車師義)則四乘義謬。會三亦失矣(已上)若爾四車宗師。雲何會通三車證文。顯四車義。答三乘既是方便假說。是故必歸三外之一。法花中。對對明其破立之事義。非一準。或有總陳三乘一乘權實之義。或有佛對聲聞乘人陳演其事。或有聲聞自陳其事。或有唯對菩薩陳相。或有約別教陳宣其相貌。或有就同教演通彼行相。是故即有破二三言。總陳則破三會。別明則破二會二。信解品中。聲聞自述己所經事。即能二三。未曾說汝等當得成佛。此對聲聞。故雲汝等。唯對菩薩。即囑累品。就同別教。正會二權。今章所說八證自開。玄記一雲。一乘三乘。有存泯。諸說不同。或聞唯破二乘。即謂唯約不定種性。或聞無二亦無三。即謂大乘實教亦破。或聞不破大乘。即謂大乘權教亦存。今釋有二位。一約事破二乘實滅。二約聲亦會大乘權教。大乘權教。許入寂二乘不成佛。故但深破二乘。即是破三。是故破二破三皆不相違(已上)此中異說舉其三類。初類即法相宗。以二乘回心。唯不定性。定性二乘。不許回心故。次類不許何宗。若天台宗。法花已前。初心菩薩。即是圓人。聞圓教法。即謂遍圓相隔。圓在遍外。法花之時。破此會此。解不相隔。悟偏即圓。即當此類。第三類者。亦未許之。若光宅師。四乘教中。唯破小乘教中。偏行六度菩薩。即當此類。若元曉師。言破三者。即破三乘別教菩薩。不破三乘通教菩薩。亦當此類。此三類宗。太□大滅。第二類義。是在太過剩。破實教大乘法故。第三類義。即在太滅。不破大乘權教門故。第一類宗。是極太滅。不破定性二乘人故。陳正義中。言約事者。定性二乘。趣向寂滅。名之為事。言約教者。大乘教中。說趣寂事。初心菩薩。聞此謂實。堅執三乘定別不同說。此相教名為約教。今到法花。深破定性不定性執。專明皆來佛道之旨。初權教中。初以菩薩門。此義理即解。無有三乘差別。昔來固執。即時除遣。是名亦破權教菩薩。此則深破聲聞。遮實執。滅執故。亦破彼菩薩。執謂聲聞心。是故即成破菩薩義。言無二者。破二乘實滅之事故。言無三者。破菩薩執教之心故。是故偈言無二亦無三。無二乘實滅故。雲尚無二乘。菩薩不可謂有二乘實滅。故雲何況有三。若二若三。其義亦爾。破二破三。唯是一事。是故結雲皆不相違。不同法相。三論宗師。勝劣次第。言無第二第三也。又約大小乘故。雲無二。約通途三乘故。雲無三。清涼大師。演義鈔三上雲。言無二亦無三者。古有多說。大乘師雲。二即第二。三即第三。以菩薩乘勝故。為第一。此即生公意。而未盡其旨(乃至廣述生雲)若天台等意。無二者。無有聲聞緣覺之二乘。無三者。總無昔日三乘。以皆非實故。宗說不同。任情去取。若望經意。但立一實。為真趣。舉二三。皆悉不許。不論大小。如說世中。此人獨立。更無與此。非要別指張王二人(已上)若望經意下。明清涼自義。若依此解。尚無二乘。何況有三。義理彌顯。天台疏四雲。從十方佛土中下。第三一行三句。頌上如來但以一佛乘為眾生說法無有餘乘若二若三。若十方佛。唯說一法。即是教一。假名引導。即方便教也。牒假名三教。顯佛慧一教。其文分明。無有餘乘者。無別教中圓入別之餘也。無二者。無通教中半滿相對之二也。無三者。無三藏中之三。如此等二三。皆是假名字。引導諸眾生。今但一佛圓教乘也(已上)疏記四雲。無二是無通教中半滿相對之二者。通真含二故也。由開別故。更引上餘乘。未此釋成語假則通論三教。言餘及以二三。且雲相入。以有餘皆假故。得相入。無餘無復相入立名。以能一故。此指乳及二□□饑□禛裀□□送糖言□□□□□騖飀□僚□□奪□□□□夾□□□□□襏誇□□奈□送□□饅□餾□□□覗□□□□驤襼觭囊埤□誇□襼裀□□□□糖□□□餾露□□□□□j□□□稀埤□禮稈禮逆□□饑□埤□□□□阮□□□□□□□□□□□□□□杻V□覕飀□矩練餾□□□□□□□林□□飀□□□□楰□椹□飀□□□□靈娊□妧□□榶妧□□□□送橫□□□餿□奸褽綠□逆□□娊□□□埤□□□□□□埤□□□□飀□□□馳埤□□□□飀□橫□□□□d□□埤□練餾□馜□□□裀□煉□□埤□□□魯裀□椸□□飀□□妖駭飀□□□□飀□□□襁□□q禊□□□禮稈□埤□囊糕忡□□□□遄慼槽b□□度E□露□□露□□裀□□榜□逆□奉□□□□□餾□飀□□□餾□□□□□裀□□□娊□□□□檢□姴□楄□詠□楈埤□□□襱□□□□□飀□□□□飀□縷□駭駢□埤□□寮覕糖□裀□阮露□□□□襜□飀□□娊□埤□□□□襾□□□□妶□□□□□襜□飀□姭□妧□□榼覕□埤□□□□□□□□椽椻誇□□覕□□D飯□□□驤襼□奪□誇首示□□J椻誇□□言埤□飲□□□□□□□送□□□□□飀□□□□裀□□肋□□□□礹觶□□□□駾糖□□□□餉□□□□□驤襼□□□□□槾飀□J□□裀□飲奪□□□□□□F□□□□□騖糖□飀□覜餺□□□□騖駷□□□□□□□□鞢慼熱u□□□□□□龍□□飼襼裀□視□□裀□婖□□□言檢□餺□□□□□□□□□□□□鞢熱u□視□騖飣礹裀□姈\□□□露□□裀□□□□露□騖飀□□覜驤裀□婖□□□裀□娙姶□檢□威□鞢慼熱u□□□□□□□□復□□□夾□□□□□龍□□□□□馘龍□騖飀□□□度□j□送□□□□大□□埤□祤祀□□□□□椸□□言埤□□□□夾□□糖襼□□□襼言埤□□□□榖餾列驤襼□□□□□埤□□□誇□□褓□□□□埤□□駭送□□□□飀□□□□□槄□□□□露□□毼□□□驒□褓□埤□□姶□□□□□囊飀□□□□橀□□埤□□□□埤□駭駶□□□□□□□□□□囊埤□□楅楉□囊飀□□□餾□□V□覕飀□□□□飀□Хm餾□□□□□榬□餾□埤□□好□□□□□□逆□□□□埤□s□□□妖祏奪橇□□□送桌□□□□□褽妳□送首示□□Z□送桌□□□□□褽妳□□埤□溺□駢餺□□□□□□□餺□□□□饅欖□□□□□褽□□□說檢□□魽潑B□□□榳婀姪襠□□□□□□□褓□椸糖□□□□饖E饖G□□□□□□□□□□椸□祰□□視□G□E糖□□□榖□褓□椸糖□□□□□□□□□楈□□飀□楈□□□奸褓□椸糖□飀□獎G□E糖□糖□□□□驛榖□□□□□龍□□□糖□飀□祼夾□□□□馳娊□稦□□□列□饛□□覜□□埤□□椸□橝|榕埤□視□□樀檢□□楔鷺□|檢□□視□□樀檢□大□□埤□□姶□□□首餾壘□□□糖觀埤□大□□埤□□奾□□輦露□□橤□□□L□□□榜騪□埤□□橝|檢□□□□□□□□□褓□L切埤□送□□□□耔□糖□□□□綠□裀□□□說檢□□□□□□□□|檢□□茶囊埤□□礸□埤□□榜騪□埤□鷺□|檢□□□禕埤□□□糖觚榖餾切埤□□□椸□□□□|檢□訪□□飀□露駝|檢□□羇□禎榜送□□□餾□□飀□駝У㊣芊慼潰`□埤□□□椹□□□□說檢□□□|檢□送□□埤□□□堅褓□□□□□裀□□□飀□□□椸□禜□□□□騁□□□稨□□騁□褸□□□稨□□□□褸□□□馜□□□矩露□飀□□詁夾□□榜騪□埤□□□□逆□□駕□□□露□□□□□樀埤□糖襼□飀□饅褓□j□□奈□飀□□□飀□□送糖裀□□橝|檢□矩練餾□□好□騪□饃粘祊□□錄h□檢□W□□□□K襆□□□□□□□□禳慼慼慼撳H□送□□□□□□□□拏□□□□□□裀□□□□裀□矩練餾□□延橀□□□□糖裀□□覘說檢□□□L□□好□騪□□□□□□礿R□檢□□□□□□□餼通埤□□飩□妞□□□礸送□裀□□拏□□□槫隆說檢□□□□裀□覘練餾□□□□檳埤□□祿崙□□□首餾壘□□□糖觀娀埤□□賂□□□□糖襼□□輦露□□檢□□□□L切埤□□□□□□糖裀□橤信視逆□椽□□□□□□馭□□□餺□□□□騪□埤□菱駥□禍□□□姛贊□鷺褥j□□騪□埤□□□飣禍□□飀□□駉□□蘚u□□糖□□馘殺魯覕埤□□□□□□□□裡□埤□□糖詀□飀□磻礹覕飀□□姭送□□□□□□埤□送□□榕飀□姶□□□飀□□□覷□飀□見□□□□□□□飀□□馜□□□□□□飀□聾槾駐檢□□槎□□羇□駬□馜騪□□□礹覬□餺業褸□□埤□觕楅飲妄□□□□□□□首逆□林□魯褸□糖裀□□□□妖祏誇□□飲姖露餺□□□□□言埤□□□□□□□樏騖糖裀□璉綠□褽妳□騁□F裀□垓奔輦露□□□□□馭□榖祏□□姬□□餺□飀□祏孌饅飲姾馜□□□□奉□□□糖觾飀□□E騫楸□飀□姛贊□飀□□□□□□□□驦□□□□稀埤□餾肋□□□□榜□逆□姨Xh□□□□□□□□餾壘□埤□□□□導□□□馭□□椽□□□□□□□□□□婤訊延視逆□□□□□E□□□聾祼埤□□□褓□□覜□□□□觀□□□□襼□□驤襼裀□露□□裀□□□□□□姬□□□埤□妖餾壘□埤□□□X荂慼毅蜾_□□諑□□□饋褓□Xj□褓□襼裀□褓□椸飀□□論累檢□□婚霸驀□飲礹□□ 章五約教事深細下。第五教事深細一乘。於中為二。初標。二如經雲下。引證。問何故是名教事深細。言深細者。其相雲何。答折薪雲。謂教深而事細也。言教深者。下文雲以法花中。亦顯一乘故。言事細者。下文雲。其處隨教。即染歸淨。探玄雲。處有粗有細。粗者劫火燒滅。細者常存。如經雲。天人見劫盡。我此土安穩等。若唯約三乘。靈山即化佛居處。若唯約一乘。即居。蓮花藏世界。今既即化土。以顯報土。正是即三以顯一。故屬同教也(已上)復古雲。粗者見劫壞。細而常安穩。粗為三乘。細為一乘(已上)以教深故。說事是細。若教是淺。說事即粗。三乘淺故。說事即粗故。三乘教。說此娑婆界。瓦礫荊棘。丘陵坑坎。即是化身所居穢土。今教深故。事細微妙。法花第六壽量品偈雲。自我得佛來。所經諸劫數。無量百千萬。億載阿僧祇。常說法教化。無數億眾生。令入於佛道。爾來無量劫(乃至)於阿僧祇劫。常在靈鷲山。及餘諸住處。眾生見劫盡。大火所燒時。我此土安穩。天人常充滿。園林諸堂閣。種種寶莊嚴。寶樹多花果。眾生所遊樂。諸天擊天鼓。常作眾伎樂。雨曼陀羅花。散佛及大眾。我淨土不毀。而眾見燒盡(乃至)壽命無數劫。久修業所得。汝等有智者。勿於此生疑。當斷令衣盡。佛語實不虛(已上)彼品具說釋迦久遠成道之事。未來長壽。復倍上數。是故從昔久成之始。住此靈山。受用淨土。法花論主。於壽量品。明三身菩提相。伽耶成道。是化身菩提。五百塵前。久遠成道。是報身菩提。六無四非。即法身菩薩。三身菩提。經文委悉。論說報佛菩提雲。二者報佛菩提。十地行滿足。得常涅槃證故。如經善男子我實成佛已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故(已上)即是實修實證。自受用身。理智冥合。無上菩提。故雲十地行滿足得常涅槃證。周遍法界。常住妙果。唯佛與佛。平等一相。十地菩提。機結緣相。會於自證上。現他受用最妙色身。隨應即有十重捨那。如應為彼令受法樂。論雲。我淨土不毀。而眾見燒盡者。諸佛如來。真實淨土。第一義諦之所攝故(已上)此是自受用土。約自證菩提故。不動此身。不礙此土。隨十地菩薩。現他受用身土。現化用故。事嚴繁重。天人充滿。眾生遊樂。諸天擊鼓。常作伎樂。堂閣嚴飾。眾寶莊挍寶樹花果。曼陀散佛。並說他受用身土之相也。十章有等言。此即等取彼品一具淨土之文。又等取餘經所說。此門非唯此經。若有深細之義。亦此門攝。問寶塔品時。三變淨土。是何門土。若此攝耶。答不爾彼是別事。非此門例。一時化事。非深細故。問維摩經中。足指按地。並螺髻梵王所見報土。是北門耶。答不然彼足指按地。是一時暫現。又螺髻報土。舉已所見。並非教事深細故。問佛地經時。現受用土。下文判雲。此依三乘終教及一乘同教說(已上)其同教分。若此攝耶。答不然。彼於界外。現受用土。非是娑婆。亦非即染歸淨之義。非教事深細故。 章六約八義意趣下。第六八義意趣一乘。於中分二。初標章。二依攝論下。指本。言依攝論如問答中辨者。智儼大師。五十要問下卷。依攝大乘論。明此八義意趣一乘。攝論梁譯。在第十五卷。隋唐兩本。並在第十。無性攝論。亦在第十。要問下雲。一乘語字。幾意故說。答有八意說。一為不定機性聲聞。通因及果故。說一乘。二為歟定彼不定性菩薩。令不入小乘故。說一乘。三據其法。真如是一。諸乘皆依真如。以體攝相故。說一乘。四據無我等。無人我現既是通法。本乘共。據無我現通故。說一乘。五據解脫等。大小諸乘。煩惱障。據脫障通故。說一乘。六據性不同。聲聞身中。先修菩薩種性。後入聲聞。約□二處是通故。說一處。七據得二意。此有兩二意。初二意者。佛意。欲攝一切有情。得圓自體意樂。我既成佛。彼亦成佛。據此意樂故。說一乘。自體者。法性為自體。第二佛先為彼聲聞授記。欲發聲聞平等意樂。我等與佛。平等無二。佛為此意。與諸聲聞等。皆受記。據佛等意故。說一乘。第二義。於一言下。有二義。一實聲聞攝。從自體意樂。二有實菩薩。名同聲聞。及菩薩化為聲聞。於一授記下。有二義。據一受記意樂故。說一乘。八據為化意。佛為聲聞。佛所以同彼聲聞者。欲令彼修聲聞行故。現同小乘。欲攝末歸本。道我此身即是一乘。據能緣化心故。說一乘。約此八意。括聲聞乘。本來是一。唯聲聞人不了自法。記言有別。愚住聲聞行。從彼愚故。諸佛所訶。今一乘所救者。據此病別也。此文義在攝論也(已上)指事引要問此文已雲。無性攝論雲。為引攝一類及任持所餘。由不定種性。諸佛說一乘。法。無我。解脫等故。性不同。得二意樂化。究竟。於一乘。釋曰。依此密意。佛說一乘等(云云)諸攝論本。皆同不異。問檢攝論本。皆雲十義故說一乘。何故八義意趣故。說一乘。答觀問答意。合二意樂為一。不說究竟故說一乘句故。為八義也。問何故除究竟故。說一乘句耶。答未知所以。然元曉師楞伽宗要雲。又攝論說一乘意中。言究竟者。是明雖修行地決定別趣。而望究竟地。終歸一乘。何者欲明一向趣寂二乘。約修行地。一向性別。決定趣入無餘依界。一切諸佛。不能令其□入無餘成無上覺而其後時離醉得悟。修菩薩行。終歸咎竟。說為一乘。如下經□言。說三乘者。為發趣修行地故。說諸性差別。非究竟。為欲建立畢竟能取寂靜之地故。乃至見法無我。得三乘樂行故。聲聞獨覺。究竟證得如來法身故。若準此說。第十究竟。非密義一乘。而為顯了一乘故。今疑問答意。若依此說故。不說第十究竟一乘。或有雲。是十義中法無我等八義(此釋不安遠問名故已上彼文)壽靈大德。深得至相大師本意故。致此料簡。遣除疑情。問答如此意。以八義皆密。何故□論雲前偈以了義說一乘。後偈以密義。說一乘(已上)即彼偈雲。未定性聲聞。及諸餘菩薩。於大乘。引攝。定性說一乘(已上)初偈者則是也。此一偈中。有十義中二。故又彼偈雲。法。無我。解脫等故性不同。得二意。涅槃。究竟說一攝後偈者即是也。此一偈中。有十義中八。故初二是了。第十即密意。何故彼此二義相違。答此十義中。初一法花會上。授記正機。第二相從。名顯了義。後七寄託。明一乘義第十相從。總名密意。今約通途。明顯密義。是故彼此不相違也。無性攝論。十皆名密。如指事引。此十義者。皆是說一乘之意趣。縱名密意。即是深意。彼此立名。不可相違。當知要問師意。密意之中。開二意樂。即成九義。加顯了意。即成十義。世親唐論雲。究竟故者。唯此一乘。最為究竟。過此更無餘晴乘故。聲聞乘等。有餘勝乘。所謂佛乘。由此意趣。諸佛世尊。宜諸一乘(已上)問攝論由何說此十意。答彼論上段。具明如來具足五業救濟功德平等圓滿。一切二乘。不能及此。不與彼共。然後問雲。若此功德。圓滿相應。諸佛法身。不與聲聞獨覺乘共。以何意趣。佛說一乘(已上唐論)為答此問。舉本論二頌。謂為引攝一類等。如指事已引。無性攝論。所牒二頌。然後釋論具釋十義。問此十義中。幾許定性。幾許不定種性之人。又法花得記。是幾許人。答玄贊第四。簡此義雲。今此會中。依論但與二人記別。一不定性。二應化者。為不定性者。即第一。第二。第八少分。為應化。即第九義。及餘少分。說相一乘。非全撥其無定性。無性故。此一乘是密意說。解深密經雲。相生彼義無自性。如是我皆已顯示。若不知佛此密意。失壞正道。不能往。故於其中。立一乘。非有情性無差別。於定不定。有性無性。合說一故。涅槃亦言。一乘一通。四果聖人。皆得作佛。不解我意故。但應如是所說善。今此十義。說於一乘。法花論中。無此具足(已上)於此文中。簡定不定。十義之中。初二及八。是不定性。第九應化。餘定性。法花得記。唯是二類。然攝釋師。妄細簡釋。故彼三雲。疏為不定性等者。問第六既具三乘種□正是不定。何故不被。答據與記故。不取之。若□亦應不取第二。此□不說菩薩記故。答不定有二。一者已行尺乘之行。而欲退之。二者難有大乘等性。未□行大。初即第二。依即第六。法花本意。為第二故。故深第六。是以經雲。聲聞菩薩。聞我說法。求佛無疑。菩薩即是。第二不定。議曰。□取第六。亦應無邊過。若據分明。別記者十中第二。何不除之。若依想相受記之義。第六應得。據此理言。十四中二一。隨應皆取不定性也。應化隨宜。亦準斯義。疏中唯取初二以者。以所深者。約於別義。以明一乘。非並不定。故不取之。今以理準。縱通不定。亦應無過。豈不定中。無解脫等。是以不定。未必□唯初二第八。問法花乘章。但取第一。與此不同。而何乖異。答披據論言。為二聲聞。不說菩薩。所以不取。此依菩薩□是不定。是以取之(已上)依此釋意。不定性者。即通多類。應法之者。非是不定。亦非定性。要問師意。判三乘宗。故以八義為密意說。名四意趣。唯不定性。回心向大。三乘□意雖謂顯了。不許一切。故成密意。究竟一乘。總通一切。是故即成顯了。一乘正是法花一實宗極。以此為本。此世迴入。即不定性。其法無我解脫等義。究竟義上。即成此門。一切諸義。還成顯了。開顯之上。皆融入故。今約三乘宗。名八義意趣。問何故密意。為圓教一。答如是法上至一乘名。故成圓教。何況據顯了門。融攝八義。皆為一乘。即成顯了。 章七約十義方便下。第七十義方便一乘。於中為二。初標章。二如孔目中說者。指本。至相大師。孔瞕中。為顯一乘無盡義理。亦為練習令悟一乘。於方便乘中。三十義一乘。故彼一雲。一乘義者。分別有二。一者正乘。二者方便乘。正乘者。如花嚴經說。亦如前分別。方便乘者。分別有十。一對三寶分別。佛寶是一乘。法僧是三乘。何以故。佛同無盡故。法僧即不定。二對四諦分別。滅諦是一乘。三諦是三乘。何以故。滅同無盡故。三諦即不定。三對二諦分別。第一義諦是一乘。世諦是三乘。何以故。第一義諦同無盡故。世諦即不定。四對遇分別。無恐怖者。即是一乘。有恐怖者。即是三乘。何以故。如來藏等。依即無過。即同無盡故。六識及心法智。此之七法。剎那不住。不種眾苦。不得厭苦樂求涅槃。由是俗諦故。依解不自在故。五對人及智分別。有三種人。成三種智。三種智者。一若善男子善女人。成就甚深法智。以為一人。二若善男子善女人。成就隨順法智。為第二人。三若善男子善女人。於諸深法。不自了智。仰推世尊。非我境界。唯佛所知。是第三人。前之一人。是一乘智。後之兩人。是三乘智。何以故。前第一智是證智。圓無盡故。後之二智。未證實法是不定故。此依勝鬘經說。六對所解了。法虛妄。契實無分別。隨文解義。是三乘法。知法虛妄。契無分別。是一乘法。何以故。契無分別。圓無盡故。隨文取者。是即不定。此依楞伽經義說。七對一乘三乘小乘分別。一乘是一乘。三乘等是三乘。何以故。一乘即無盡故。三乘等即不定。八對大乘小乘分別。大乘是即一乘。何以故。大乘尊上。即無盡故。中乘。小乘。義即不定。如經雲三歸一故。九對世間出世間。出出世間分別。出出世間。即是一乘。餘即三乘。何以故。出出世間。勝圓無盡故。餘二即不定。如法花經界外露地。別索車者。即是其事。十對譬喻分別。如王髻中明珠及大王等。即是一乘。寶珠繫汝衣堣彖a子等。是三乘。何以故。髻珠王。祕甚深故。餘即不定。此依法花經說。上來所辨。於眷屬經中。欲顯圓通無盡法藏。一乘教義故。於方便之處。示一乘名。令進入者。易得解故。作如是說(已上)文相易見。不別解釋。所以名同教者。於方便處。立一乘名。一二和合。成義理故。 章依上諸義下。三結成。指事雲。皆從一乘流故。隨彼一乘本宗定故。名為一乘。故雲以隨本宗等(已上)折薪雲。依上下來七義。皆即三乘等。為一乘。未曾獨說三。說一故。今結也。言皆隨本宗定故者。是圓也。主伴不具者。非別也。所謂本宗定者。如法相交參中。三乘宗中。雖有因陀羅等。由宗定故。不具主伴。一乘宗中。雖有五眼六通等。由三乘定故。與一乘義理皆別。又攝方便中。雖三乘為一乘方便。以三乘宗定。不具主伴。由攝方便故。屬同教也。餘義例知。然皆點三為一。非三乘源是一乘。何以故。三乘宗定故。所以雲是同。若三乘便是一乘者。自屬別教。故雲非別教也(已上)同教一乘。部類雖多。以義攝束。不過此七。自餘諸義。準此可知。上來具明一乘義竟。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八(終)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九 (此卷闕)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十 東大寺沙門凝然述                      自下第二融本末。於中分二。初牒章。二釋相。今初。融本末者。義苑雲。一乘為本。三乘為末(已上)復古雲。本末則同教所攝。一三乘等。融通無二也(已上)本末之義總陳。雖然末乘之中。亦有本乘。七種一乘即是。根本二乘之中。初是一乘三乘二乘。其一乘者。即是本也。三乘三義。初門三乘。其中一乘。即是本也。四乘三義。初二皆一。即是本也。五乘三種。即初五之中。一乘是即本也。無量乘中。初是本也。諸乘之中。六種皆是一乘是本。如是重重。即是融會如是本末。 章此同教諸乘等下。二釋相。亦二。初略辨分門。二一泯下。廣陳顯相。今初。言此同教諸乘等會融無二等者。折薪雲。本即一乘。末即三乘小乘。若上三乘中。雲顯法本末。即三乘通本末。今並是末。此等本末。以法界融之。方得本末無二。據三寶章中出通收所以雲。以本融末。圓融無二相故。稱方便故。同一法界故。彼雲圓融無二。同今會融無二。彼雲同一法界。正同今文。彼是同教所以。今豈得非。故今由同一法界有二門故。方得上分諸乘。三之與一。成合為一。或分為二三等。皆得自在也(已上)復古雲。此同教者。指分諸乘中。或三或一。權實礙。角立互成。而總名一乘者。良由應法界。而有二門。有二門故。兩宗並立。應法界故。三一無礙。皆入此門。故吾祖曰。或亦通收。以本末圓融無二相故。攝方便故。同一法界故。人天所得。亦在其中。又曰。若攝方便。如前諸教。並在此中。是故同教一乘。先分引諸乘。後明融本末也。易簡。折薪。將同法界。作同救得名所以者誤也。如祖師曰。此文在三乘。亦得一乘用。何以故。由此觀法。一切處用。應法界故。又此文在一乘及三乘。餘宗不具顯。若無盡究竟。唯一乘。何以故。以應法界故。若從文相別。則是三乘。當知此說差別三乘。得入一乘。所以也。如雲文在三乘。義通一乘何以故。以應法界故等。又雲。此文在三乘。義通一乘。用由同法界故。又雲。此文在三乘。一乘方究竟。何以故。稱法界故。又雲。諸義差別不同。皆是同教一乘義也。何以故。為成普法故。普法所成故。義甚分明。同教之名。但由三一共耳(已上)問別教該攝本來不異與同教。會歸會融無二。有何差別答前別教中。一切諸乘。本來即是一乘法門。不見三乘五乘等法。今同教中。三一和合。成同教義。以能共一。會所共法。即成一乘本來無二。是其差別。 章一泯權歸實門下。二廣陳顯相。亦二。初示義。二作句。初中亦二。初正釋。二問答。初中亦二。初明權實。二顯無礙。今初。一泯權歸實門等者。復古雲。泯權等者。則三已而一顯。故唯一乘。攬實成權。則一隱而三存。以別機不見普法。唯見三乘也。別教唯有初門。三乘獨有後門同教具斯二門。該攝中。指一即於三。雲如同教說者。義見於此(已上)折薪雲。則三乘教等者。等取小乘人天也(已上)泯權者。捨所起之權。不作權慮。契法理故。法體爾故歸實者。攬實為權故。於權見實。此權即實。實外無餘。如是解悟。名之歸實。契本法故。如實見故。攬實者。既一乘外無別餘事。一切唯一。總該萬法。自非取一。三乘難成。故欲成三。如攬一也。於一佛乘。即是其相。成權者。為三乘機。既攬一乘故隨機宜成三乘法。分別說三。即是其事。 章初即不壞權下。二顯無礙。復古。初則下。由有四句不待壞等故。故即一而不礙三也。後則下譬。猶泯總成別。不動總也。是故即權而不礙一。體無二者。吾祖曰。分非圓外分。分圓以成分。圓非分外圓。攬分以成圓。是即分內之圓。圓內之分也。水動故成波。澄故為水。何二之有哉(已上)三乘即一。源由攬一乘。一乘即三。基由不壞。三不壞三而一者。由實智之功。不異實而三者。在權智之力一法託三機。示現三乘。三教託一機。顯示一乘。三一互融。三一宛然。即是一味法界德用。 章問若爾二門下。二問答。亦二。初問。次答。今初。言若爾二門俱齊等者。上明權實融通之相雖實即權。雖權即實。權實難分。不一邊故。義似相濫。故致此問。復古雲。初問俱齊三一俱融。體無二故(已上)釋問意也。 章答義門別故下。二答。亦三。初直答。二徵釋。三結成。今初。言義門別等者。義苑雲。義門異故者。定其義宗。不乖權實。理遍通故者。出其由致。無違融攝(已上)復古雲。以義從門。則權實常在。法界理圓。其體不二(已上)三一權實。不二而二。理義同別。常恆具足。 章何者謂權起下。二從釋。何者是徵。謂下即釋。折薪雲何者下徵。意雲。理既遍通。義門何以異耶。謂權下。正明異相。權攬實等者。如彼必攬水而不失於水。亦如妄如攬真而不失於真。實現未必藉權等者。如水未必一向藉波。有靜水故。即波泯也。亦同真現未必一向藉於妄。以真常淨故。妄不自立也。如是則權須盡而實常自存也。此正明權實理齊。而義異也(已上)一乘是實。故常不失。三乘是權。故終不立。 章是故三乘下。三結成。折薪雲。是故下。由上義故。縱則三有存壞。奪則存亦有盡。以三攬實無體故也。次義縱則一有隱顯。奪則隱無亦盡。以即權而不失體故也。又此存壞隱顯。即上該攝門二四句中義也。上該攝中。三一不異。乃是二門俱齊。此既縱奪。明義門有異也。故雲雖具隱顯等。如是則上該攝雖是不異。今亦有異。權實不失故。故前指斯義。於此明矣(已上)復古雲。三乘者。引機假設。體本是一。就義以明存壞。性本自無。故竟有盡。一乘普法。法爾繁興。小智不知。故說隱顯。法體無盡(已上)若以一邊。陳三一義。三乘雖存。而竟有盡。一乘雖隱。而恆無盡。今明義圓。是故三乘一乘。存壞隱顯對明。 章由此鎔融下。二作句。亦二。初句數。二會通。今初。折薪雲。由此下。總攝上文。通明四句。非唯局同。三一合說。即是同教。果海離言故。非三一故。今總結句數也(已上)復古雲。鎔者。事入理而銷鎔故。融和而有四句也。一唯一乘。普法獨立。無一切故。如上別教。二或唯三乘。方便說三。隱一乘故。不知一者。機劣不知故。名為隱。是故不可約一乘機設難也。三亦一亦三。如同教。則三一和合。會三歸一。如前同教也。四非三非一者。性果圓極。如前所辨(已上)問。此四句中。有愚法耶。答亦有愚法。第二句攝。問既言三乘何有愚法。答文雲如三乘等教。等言等取愚法小乘。以含愚法同回心故。既融本末。豈遍小乘。 章此四義中下。二會通。折薪雲。隨於一門皆全收法體者。上雖有四句。但有二義。謂一乘三乘。若別教三乘等本是一乘。則一外無三。若三乘教。攬實而成。則三外無一。若同教。現具三一。居然全收。果海雙非泯同平等故。雲全收法體也。是故下。結無礙相。便忘三一之情。同契全收之旨也(已上)復古雲。皆全收法體者。法界性融。分圓俱現故。諸乘或存或壞。雖權實俱融。就三乘為語也。所以不相礙者。準此深思。可得開解矣(已上)前作四句。此中會通。四句具足。舉一全收。三乘入一。同教成別教。別教入果海。果分應機。即是同分。別教垂三。誘引機根。順逆次第。一時具足。終日果分。竟夜因門。三一融攝。法界究盡。四句料簡。一切皆攝。非唯同教。無不滿足。 章餘釋乘名體等並如別記者。大文第二。玄指餘義。此科即是別義法門。不可屬此同教融攝。建立乘下。隨釋分二。初廣陳乘相。即是別教同教也。二玄指餘義。即此文也。復古雲餘釋下。三結指。四運載體性等。廣如起信別記。探玄等釋(已上)上指事引起信疏。略明乘名。折薪記主。具引祖文。明所指義。此事大要。今具載之。彼記雲。餘釋下。此指三義。謂一釋乘。二明體。三等於論用。此正指起信別記。故彼文雲。一立乘義。寄喻為名。運載為功體用合記故。雲大乘。又攝論雲。乘大性故。名為大乘。解雲。此則真性該同故雲大。則所乘也。如智乘之。故雲乘。即能乘也。依主釋也。又論雲。亦乘亦大。名為大乘。此則真常智體。能運轉故名乘。性廣博故名大。此持業釋(三釋名)二明體性有二。一正以無分別智為乘體。兼攝所依真如及餘勝行等。二正以真如為體。亦兼攝智等。以彼諸法真如所成故。三明乘用有二。約佛性。義如佛性論。自性為所乘。引出為能乘。到得果為乘所至處。此中所乘是乘(去聲)能乘是乘(平聲)二約運因成果義有三。一運行令增。二通惑令滅。三通理令顯。初一是能。後二是所。此三即是真中三德。謂般若解脫法身(上智彼文)故今指也。又法界無差別論疏。亦有疏釋。然但是通釋。不分名體用三。今此雖分三義。然唯約大乘實教釋。若約一乘。如行願鈔雲。統收不玄謂之一。運載含容謂之乘。故名一乘。即一佛乘。謂教理行果。總名為乘。皆有運載義故。此亦唯釋一乘。若釋三身名體者。如演義鈔。以盡無生智。為二乘車體。丈六淺智。為牛車體。然此約臨門三車。約果智為言也。故光宅明佛乘體。取佛果究竟盡無生二智。為車體。遠出五百由旬之外。又古師解二乘車體者。果有有為無為功德。正取有為。以譬車。運運入無餘也。有為果中。具有福惠。以惠為正。福屬具度。其惠有十。而八智通因果。盡無生智。唯是果位。乃取二智。以譬車果。以是義故。車在門外。若依大品雲。二乘從三界出。到薩婆若中住。若未出時。已乘是而乘爭出火宅。何故復言車在門外。若先在外。乘何而出。然但乘通。因果三十七品斷見思惑。皆是因乘。盡無生智。皆是果乘。要因因乘斷除惑盡。方得果乘盡無生智。故言車在門外。但果正因傍。就果為言。車在門外也。若由因斷結。蓮義名乘。外果不運。何得名乘。就果無斷惑之運。要以盡無生智。入無餘涅槃。方是好運也。釋雲。言盡無生智者。謂盡智。無生智也。此通大小乘。無學之智以臨門三車在於門外故。屬果位。正取果中有為智為體。清涼雲。無生是滅。因已曰盡。即盡智也。後果不越。名為無生。即無生智也。此約大乘。若小乘說。現在或已。說名為盡。利根之人。保彼煩惱。當更不起。名曰無生。據此丈六淺智。即大乘盡無生智也。故知三車並以盡無生智為體。又智者雲。諸法實相。正是車體。一切眾寶莊嚴挍皆嚴。此實體具德也。此義唯約露地牛車為言。今恐學者要知故。具辨斯義。無厭繁文(已上折薪記也)章唯指言乘名體等。等言是廣。記主且約業用為明。自餘義門。準例可知。上來總明一乘義竟。 第二教義攝益。 於此章中。總分為二。初標章。二釋相。今初言教義攝益者。教義與攝益。二門合題故。教謂詮表。義謂實體。體上表召名教。表下實體名義。攝謂誘引。益謂利潤。攝機令得益。引物成潤故。當章來意。卷初已明。不復重陳。下門多爾。 章此門有二下。二釋相。亦二。初標章分門。二隨章釋義。今初。義苑第二雲。牒章分科。機教雙彰也。謂教義為能被之法。攝益為所破之機。所以爾者。向明一乘。是此能被。且法不浪施。為機斯闡。故此攝益。合而辨之(已上)能被所被。一雙合明。 章初中有二下。二隨章釋義。亦二。初牒分。二正釋。今初。言先示相後開合者。義苑雲。然示相開合。無殊分相該收耳(已上)良以示相直示別教三乘教同教教義。故似分相。開合即是更互相望。別則一乘三乘各作三句。總則教義涉入。具作三門。故似該攝。倣模別教一乘二門。章初中有三義下。二正釋。亦二初標分。二一者下。隨釋。三義自分。一別教教義。二三乘教義。三同教教義。今初。露地牛車自有教義者。義苑雲。海印定中。演無盡音聲為教。一多具德為義。七寶大車其數無量。非適一也。故曰此當別教一乘(已上)折薪雲。一者下。此喻出法花。今示華嚴別教中。由一乘是通名。若自有教義。別於三乘。是則別教。屬於華嚴。若以三為教。一為義則三一合說。是同教。屬於法花。故上云然此一乘教義分齊開為二門。示開此露地白牛為同別二教。今爾就白牛。以分二義也。所以前說。雲但教有同別之二乘。唯露地白牛義。見於此言自有教義等者。若教若義。皆無盡也。探玄雲。小乘教義俱不融。三乘義融。教不融。一乘教義俱融。又清涼雲。具足主伴故。顯無盡故。教義融故。所以此之教義皆無盡也(已上)復古雲。初別教露地牛車。孔目雲。別教有。三界外。別索大牛之車故也。自有教義。即同果普因也。即章題所謂一乘教義矣。謂十十無盡主伴具足。言十十者。欲顯無盡故。孔目曰。十數之義。合有二門。一成圓教門。二不成圓教門。今將梵網經等。對大經本。瓔珞等十數。即是單別。不具一切圓故。入三乘攝。不具十義。數亦有二種。一圓彼二乘。令入分解。二圓彼一乘。就彼下機。相對以顯一乘。今用圓數。故雲十十。如華嚴說者。示能詮教也。詮上教義也。雲花曰。今且就此華嚴一部經宗。通明法略緣起。不過自體固一與果也(已上)委細解釋。顯別教法。   章二者如臨門下。三眾教教義。義苑雲。教義者。謂三車虛說為教。諸子競馳。隨宜獲益為義。仍教義無分者。若望一乘。無實果證。義不異故。方便引攝。故屬於三乘權漸。如餘等者。深密般若諸經。唯識顯揚諸論(已上)宋本唯雲教義即無分。無齊之字。又雲如餘經及瑜伽等說。和本雲釋義即無分齊。又雲如解深密經及瑜伽等說(已上)宋記和記。各隨所覽。折薪雲。界內示等者。正約自宗。所謂義者。非約所詮。乃約有實方為義也。正如上。由是方便。引子得出。非不實也。即三乘自位究竟故。有實義耳。仍教義即無分者。約望後為言也。若望一乘言。義亦稱教。如上雲。由是方便引故。非是實也。故次雲。正當三乘義。以三車必具此三義故也。餘經者。即法花已前。深密等經。若約五教分別。此當中間三教。以下立教中。深密三法輪。唯不攝別教。正當始終二教。故得知也。不爾豈法花已前。俱無實耶。又今文前後二義。唯指華嚴法花。豈二經外。俱是始也思之(已上)復古雲。二三乘。自有教義。自宗辨也。內示為教者。如握空拳以誘孩子。但有言而無物也。得出為義。但奔火難。實無三車。要問雲。小乘佛。三乘佛。並是阿含也。教義即是無分者。引而得出義也。誘而引之教也。是二不二。故曰無分。此當三乘教。即中間三教。於中雖有權實。總為一三乘也。餘經者。即大品普起三昧涅槃經。瑜伽大智彌勒所問論等也(已上)指事雲。仍教義即無分齊者。有人云。二乘教。根機不定故。隨其根機不定。教義亦不定故。雲無分齊也。有雲。三乘自宗。雖有教義。望於一乘。但有言教。無其實義。故雲無分齊也。今解雲。三乘教義。望於自宗。縱雖教義。以一乘所流說故。為彼所因故。仍無自三乘教義分齊故。是故雲也。又三乘教義。謂界內示三車為教。得出為義。此義亦教。無三義故。與界內教。無差別分齊。故雲無分齊(已上)義苑折薪及指事所舉第二有義。並是一義。復古不言望於一乘。唯是教義不二。壽靈自義。即有二解。是教義無別。與復古同。集成雲。仍教等者太一雲。其始終兩門。並具無分別教義。空有二門。乃至無分別義者。謂證真如。無分別教者。謂比觀意言。若爾。則無分下。缺一別字。又雲。三乘三界內成其行。故未敢詳定。此當三乘者。即前四教也(已上)此解無分。與諸記異。問法花三車。教義分齊。界內示教得出為義。其因果相。即指深密瑜伽論等。下攝益中。攝界內機。令得出世益。亦指瑜伽等三乘教。本唯此經論而已。然解深密經。是盧捨那佛。現第十重身土。佛身即有二十一種功德莊嚴。國土具有十八圓滿大功德事。即是最極他受用身。即於如是殊勝淨土。對十地等覺大菩薩等說。解深密經。所說法門。唯識中道深理。三性三無性實義。如實顯了。最極究竟甚深微妙之法。廣大玄密之教。瑜伽師地論。補處大士。彌勒菩薩。如來在世。親聞親受。師滅九百年時。降下閻浮。所宣說之教也。一部百卷。一十七地。五分建章。眾門罄與。抉擇分中。具載解深密經全文。三性二諦。百法千門。一切法義。無不周備。菩薩修行。或立七地及十三住。廣攝菩薩因果階位。三大阿僧祇劫修行。三身四智。轉依妙果。深廣該攝。整足圓滿故。菩薩發心。修習萬行。所經劫數。必定是三企。所登階位。七地。十三位。五十二位。所斷惑障。是煩惱所知所顯理性。乃至空法空。離二種生死。獲三身妙果。義既高大。事亦深妙。就今名三乘教。謹出三界為極。以此為此教源。指此為三車果。豈非違教理乎。何為判教規模。法相宗人。深致此難。聲聞緣覺。修行得果。實出三界。證生空理。以此為極。非是為難。菩薩極果。判為出界唯離分段。唯齊二乘。義趣難得。請為作決。答如來說法。隨機與益。一一乘有機。授以實道。二乘有緣。示以權乘。月輪懸迴高山。先照圓融因果。橫豎該遍。行布圓融。周盡貫括。名之別教普機所受。就教生根鈍。不能受盡。如來哀愍開漸教道。於別教法。取行布門。授三乘機。鹿園二乘。修習四諦十二因緣。果證羅漢。位昇自極。出三界益。究竟圓滿。愚法教中菩薩乘人。斷惑證理。全同二乘小機。根鈍深耽自乘佛為引之。令入大乘。於一乘教。說三乘別。定性之者。必趣灰斷。不定性者。此世頰心。以此方便。二乘入大。信解深法。漸捨小心。大乘教中。初心菩薩。求自乘果。斷證深廣。就唯行布一門而已。彼初心者亦謂。三乘決定差別。即謂。定性永不作佛。為護彼心。為順彼根。於大乘中。說三乘別。三乘根。堪可稟一。故說法花。令諸聲聞。回心向大。深悟一實。即受記別初心菩薩。餐受此義。疑網皆除。於法花中。三乘皆歸一實大道。契佛本懷。所入之處。即華嚴法。四界圓融。主伴無盡。又三乘教中。諸菩薩人。依行布教。修行布行。由修此行。根緣漸熟。隨位所應。頓入一乘。證圓融法。或有初地入一乘者。或有爾前入別教者。入別教也已。本來一乘。平等無二。一塵法界。周遍自在。因該果海。徹因源。初後不二。舉一全收。故三乘入一。或齊平等。全與最初頓入者同。以普賢眼。見一切教。皆是別教無有差別。如來一代化儀如是。由此義。諸大乘教。所設三乘差別之門。及三祇劫行佈施設。其益分齊。並是出離三界而已。出三界已。必入一乘。無有不入一乘居三乘教之者。無有三乘菩薩。出界之後。不入一乘究盡自教之者。若約教道。謂應經歷三祇劫而入無上果。雖然三乘權教之中。無實證地。何況佛果。故謂入證。即入別教。彼解深密。瑜伽論等。所說行相。所立因果。並是三乘定別之門。行布隔歷。性相差別。此等皆是三乘差別。教相分齊。全非一乘圓融義理。是故唯攝界內世間。令得界外出世之益。以此為極。以此為果。俱其佛果。及十地證三祇劫等。皆是教門。教道之門。三祇佛果。未入十玄。未得十身。彼經佛身二十一德。佛士十八圓滿相貌。所說法義。三性百法。唯識中道。顯了明白。決定圓備。三乘教中。本有之故。始終頓教。三泯二。不空性德。一相平等。皆是三乘教中所說。五性差別。出界究益。不由此等甚深法門。但是三乘分齊。不可跨節。非唯深密瑜伽論等。亦諸行布三乘施設。非法界圓融者。皆三乘教分齊。一切諸經論等所說。立義會違。皆準知之。問若爾。三乘教中。既無證地。謂入證去。必入別教。唯應住彼三乘教中遂入一乘。證地之時。任運入故。依行布門。和機熟故。何必頂直依一乘。修習圓融之行耶。答三乘教人。久久遂入。□迴經歷。期限難憑。一乘別教。頓證自在。初發心時。便成正覺。頓遊法界。忽入深教。十十無盡。因果交徹。三生究竟。現身成佛。頓成萬行。念劫圓融。三乘一乘。遲速天別。非對論例。三乘漸入。雖後冥同。懇辛玄違。久居邊域。豈同直入寶都。頓受法樂者乎。 章三者以臨門下。三同教教義。苑雲。攝末歸本也。所以約教。則廢三立一。三教虛般。既為虛說則實義全無。但為一乘之先容。故雲以臨門三車。為開方便教。就然後於界外四衢道中。別授大白牛車。七寶莊嚴。具眾德量。顯一乘中正之道。斯為實義。破令諸乘。故當同教(已上)折薪雲。以臨門三車為開方便教者。昔說三乘。不言是權是方便。閉於一實。今說三乘是權。則方便門開也。清涼雲。開方便門有二。一於一佛乘分別說三。名之為開。即初於權故。於一乘道。隨宜說三乘等是也。二開除開發故。第四經雲。此經開方便門。示真實相。斯則說三為方便。名之為門。今當後義。既無三乘果證。則昔日但以佛教門。出三界苦也。言別授牛車者。三既無實。並獲一乘。即前四句中。多三句亦三亦一為同教也。亦是泯權歸實義也(已上)復古雲。三同教為開方便教者。以三乘解行位地等。皆為超一乘。方便因果等法。皆是阿含施設故。皆是教。孔目曰。又諸三乘經論所明位地。及差別次第。法相門等。並約信解門中。作如是說。若據行法行解。亦入解門。界外等者。露地等賜大車。皆與記別。方為示真實實義。此當同教一乘。即前亦三亦一之同教也。要問曰。法花經宗義是一乘經也。三乘在三界內。成其行故。三乘三界外。與三界為見聞故。吾宗諸祖。皆以法花。為同教一乘者多矣。此章自有十餘處文。有謂此同教。是終頓說也(已上)三種教義。諸記名釋。互顯眉目。故備載之。 章二開合者下二開合。亦二。初標分。二別中二乘三乘下。隨釋。亦二。初標分。二三乘三句者下。隨釋。即有二門。一三乘三句。二一乘三句。今初。所言三乘三句者。即以三乘。或約自體。或望於他。而明有無。是故三乘。有此三句。義苑雲。界內通示為教。同出為義。三乘自宗。作如是說。若乃三乘假說。一實方真。縱義亦教。故雲唯教非義。真開一實方便無無。非唯無義。教亦不成。故曰但非教義。雖非教義。不壞縱名。故為彼所目也(已上)折薪雲。為彼所目故者。出所以也。三乘何故。俱非教義。為彼別教一乘之所目爾。意雲。雖有三乘名目。脫體並是一乘故。下復出所以。更無異事故。正是三乘本來悉是別教一乘意也(已上)此釋意雲。為一乘宗之所體達三乘名目故。名所目。復古雲。為彼所目者。為(平聲)者被雲。如重空三昧。若為一乘目。即屬一乘。若為三乘目。即屬於三乘。今為一乘所目。一一圓融。而彼一乘。更無異事。則自宗失於教義也。目者。狀目詮目也。植濕在石頭。謂諸公曰。若能目此城者。當贈二姬。孔目曰。教是能目之方便。又曰。有名之教。目有名之義等云云。如教分齊義(已上)此釋意雲。為彼所管。名為所目。三乘諸法。即是一乘所具之物。全屬一乘。集成雲。目者詮目。如大樹葉。不離本莖。一外無三。樹言目盡。桓溫在石頭曰。若能目此城者。當贈二姬(已上)大同復古釋也。指事雲。為彼所目故也者。有雲。一乘教義。以為細網。三乘名為綱目。以綱之外無別目故。三乘教義。為彼一乘教義綱之所目。故雲。經雲。說大教網。亙生死海等。有雲。三乘教義。為彼三乘所目。非為別教一乘所目。故約別教一乘。俱非教義。今解雲。三乘教義。為彼一乘之所目故。一乘教義外。別無三乘教義故。是故下雲。或有眾生。於三乘法。根不定故。堪可進入別教一乘者。即知三乘等法。本來不異別教一乘。何以故。為彼所目故。更無異事故。又孔目。說十義方便說雲。由依究竟一乘教成。何以故。從一乘流故。又為一乘教所目故。又與彼究竟圓通一乘。為方便故。故說一乘。非即圓通自在義也(已上)此中先出二師有義。後出正義。初有義意。一乘為綱。三乘為網。而亦一乘為綱。所喻有濫。義是不定。第二有說。以所目。屬三乘。即為三乘所目。大乖宗旨。壽靈正義。彼者一乘。為一乘之所目。能目是一。所目是三。是故一切三乘等法。皆是一乘之所管法。一乘之外。無有別法。 章一乘二句者下。二一章三句。所言一乘三句者。此以一乘望於三乘。即後二句。初句自教。無所應望。於自於他。總成三句。義苑雲。以別教中。教之與義。不分能所之殊。但十十法門。主伴無盡故。一字法門。海墨書而不盡。此唯自別教。或唯義非教者。良以別教。望同教亦成義。蓋不談海印炳現。故不盡知教體故。或俱非教義。隱實彰權。約三乘教。如文自釋(已上)復古雲。隱彼教義者。三機差別。小智不見聞大法。故說隱也(已上)集成記。舉舍利弗等。在逝多林。不見如來十種境界及菩薩十種不思議事已。次雲。疏曰。以顯一乘因果不共深玄。警諸後學。令習因種。又曰。身廁祇園。目對尊會。而不睹神變。其所何耶。意雲。彼境殊勝。宿因現緣並皆缺故。其猶日月麗天。盲者不見。電霆震地。聾者不聞。道契即鄰。不在身近。故菩薩自違而到。聲聞在令不知(已上)小乘鈍劣不知一乘無盡境界。故名曰隱。 章總辨者下。二總辨。義苑雲。或教義俱教者。以彼三乘。引攝出界。無有實體。但為一乘方便之教故。義亦成教。或教俱義者。以其一乘之教稱實。所流究竟。攝益故。望三乘此亦成義。應合更雲。或俱非教義。約三乘望別教一乘說。今所闕者。竊恐脫故。若不爾去何以次文。牒雲或具三句。約同教說。應難雲。上既言別教。何以今具。卻成同教耶。答上是以三乘望別教。非是直顯別教耳。或可便將同教。當其一句。足上成在三。亦有理在(已上)宋本雲。式具此三句。約同教說(已上)次上唯有二句。難言三句。是故義苑。作此解釋。和本雲。或具此二句。約同教說(已上)故無此勞。而有二句者。義門同備。指事雲。或具此二句約同教者。同教一乘中。有二句。一教義俱教。謂臨門三車。望一乘。為開方便教故。二教義俱義。謂露地一乘。望三乘。為示真實相故。上諸句等。準此可知(已上)壽靈約就二句。解釋如是。 章第二攝益者下。第二攝益分齊。於中為二。初牒分。二一或唯攝下。隨解。亦三。初攝界內機。二攝界外機。三遍攝二機。今初。指事雲。三乘權教。引分段界內機。令得出世益。即以為究竟。若二乘者。預流以上。若大乘者。十住以上。皆共初得出世自位不退益故。永超三途故。三乘權教益究竟故。雲究竟。上自位究竟。准此可知。三乘出世益等。上分相門。委悉料簡。不復更陳。 章二或攝界外機下。二攝界外機。亦二。初標分。二若先以三乘下。隨釋。亦二。初同教攝益。二別教攝益。今初。若先以三乘令其得出等者。指事雲。一乘實教。引分段界外變易機。令得變易界外出出世利益故。出世間上。亦有出世。故名為出出世。是故經說出出世一乘利益雲。與諸菩薩及聲聞眾。乘此寶車。直到道場(已上)復古雲。若先等者。先同教。迴三入一教。同教之異名也。若孔目雲。經雲。會三歸一。故知是同。是指教之行相。非釋同教之名。會三歸一。則是三一共教。共故名同也。法花是同教一來所依之經。五教三乘。通釋迦如來海印定所現。一代佛法。不出一乘三乘小乘。三宗收盡。勿以情取(已上)界外機者。先依三乘。得出世益。名界外機。此人必得入一乘法。名之為機。義苑雲。令得出出世益者。且三乘權教。令斷三界結縛。是一出世。今此實教。令深微細結使。雲出出世。斯乃先以三乘化。後令入真實。則會三乘。歸一乘故屬圓教攝。此是三乘同教故。次雲亦名回三入一教也(已上)義苑雲。疏主前同教初。立二同教。謂三乘同教。一乘同教也。三乘同者。三乘同。歸一佛乘故。終頓二教。亦即此攝不明德用該攝等故。法花常途化儀是也。是故今門同教。判為三乘圓教。 章若先於一乘下。二別教攝益。義苑雲。若界內尊一乘不思議法。發圓解。起圓行。圓斷諸障。即雲出世。由出世。故。即一證。一切證。故屬別教。如小相品者。彼正讀一切證等事也(已上)復古雲。先成解行者。界者。界內通見聞解所。出世唯證入。見聞入證。皆約一乘。故屬別教(已上)言先於一乘已成解行者。此於界內。見聞一乘。是聞生。即於此生。成就解行。即是界內。通於見聞解行之人。既是界內故。見聞生非解行生。而於世間身。成於解行。此見聞生。通於多生。即如兜率天子。地獄前身。始成見聞種子。後值惡緣。造逆隨獄猶是見聞之生。於地獄中。蒙光滅罪。成清淨六根。是則見聞生中。成解行之相。彼捨地獄受苦身。已生兜率天。即是成出世身。亦是解行之生。言後於出世身上證彼者。是兜率天子。生兜率之身也。以出世身故。於此身上。證彼法也。言彼法者。即是三賢十地法也。天子聞天穀言頓至十地離垢定前。是故名曰證彼法也。而義苑記。界內解行。即雲出世。即是不待兜率之身。此機既是不經三乘。直入一乘。乃至出世。到第十地。即是別教一乘之器故。雲宿別屬教一乘。指事雲。此如小相品說者。第三十四卷。小相品雲。菩薩摩訶薩。於兜率天。放六光明。名曰幢王。普照十世界微塵數剎。遍照彼處。地獄眾生。滅除苦痛。令彼眾生十種眼耳鼻舌身意諸根行業皆悉清淨。彼諸眾生。見光明已。皆大歡喜。命終皆生兜率天上。乃至生天上已。聞天妙音。作如是言。善哉善哉。諸天子。盧捨那菩薩。今經應當敬念。乃至爾時諸天子。廣聞普賢迴向善 根。悉得十地諸力莊嚴。具足三昧。皆悉成就眾生界等善身口意業。滅一切障。皆得清淨見。百千萬億那由他佛剎。微塵數七寶蓮等乃至猶未能見離垢三昧之少分也等云云。疏雲。離垢三昧有二位。一約因緣如第十法雲地菩薩所得。離自二障微細垢故。二約果初。如此文。又雲。以是普賢諸位。相攝大善巧法。是創得出地獄已。聞此普法。即得十地。明與三乘漸次教不同也。又雲。謂雖得十地因滿。簡不同果故。雲猶未能等也。又雲。此等眾生。悉先修善。明宿有見聞一乘。修普賢善根。故喻中。如在欲界已得初禪。身雖未轉。而得彼天樂如是眾生。過此光明。頓得十地。身猶未轉。全本身肉眼。而得普眼。是法力故。問諸天等。昔在何位。見聞一乘。退墮地獄。答雖未見正文。準聖教道理。從愚位。乃至十信位。見聞一乘。修普賢善。遇惡因緣。退墮地獄。令以種善根故。遇善知識故。盧捨那佛威神力故。於地獄命終。生天上。聞無妙音。除滅業障。聞普賢法。入信滿位。諸位相攝。得十地位。此約普門。得如是耳。若約別門。不得爾也(妄說云云。非述破例)問此諸天子。現身成佛。答孔目第四卷雲。一依世界性等。十世界身輪王身。現身成佛。如普莊嚴童子等。二者依天子勝身。從三惡道出。生兜率天。現身成佛。三者依閻浮提勝功德身。如善財等。現身究竟普賢之位。後生即見佛。四者依法花經。就女之身。南方成佛義。當留惑之身。疾得成佛故(已上彼文)靈大德意。兜率天子。到信滿心。依圓融門。得第十地。行布不爾。居信滿心。若依圓融。應得佛果。言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故。何唯第十地而已載。折薪雲。小相品者。即唐經隨好光明功德品。以十身相好品。為大相故。以隨好為小相也。彼經說地獄天子。三重頓圓十地。如經雲。彼世界中。地獄眾生。遇斯光明。眾苦休息。得十種清淨眼。六根皆經。乃至天穀告雲。諸天子。汝以不放逸。於如來所。種諸善根。往昔親近眾善知識。毘盧遮那大威神力。於彼命終。來生。註雲遇光息苦。獲十眼等。即是出世身。往昔親近知識等。是先於一乘。已成解行也。清涼釋雲。心不放逸。顯曾修行。種諸善根。通見聞等(粗雲)乃至諸天子。聞天穀說法。得十地身(即出世身上證彼也。已上粗註彼文)此亦於獄。獲十眼等。即為出世解行之身。全同義苑釋也。集成雲。先於一乘已成解行者。隨好品。天穀發音。而告之言。諸天子。汝以心不放逸。於如來所。種諸善根。往昔親近眾善知識。疏雲。示宿因。心不放逸。顯曾修行。於如來所種諸善根。通見聞等。親近知識。必曾聞法。成金剛種。後於出世身上證彼法者。彼又雲。爾時諸天子。聞說普賢廣大迴向故。便得十地。獲諸力莊嚴三昧等(已上)此故不言墮獄立身。是出世身。餘同義苑折薪兩記。復古記意。雖不分明。大與集成記主意同。指事雖是分明。不配解行出世。而意天上為出世身。捨此身上。得信滿位。界內即通見聞解行。別教一乘。三生得果。一見聞生。二解行生。三證入生。於此三位。究竟成佛故。今約此以明證益。中下二卷。粗陳其相。至彼文處。可具陳述。   章三或通攝二機下。三通攝二機。亦二。初標分。二若先以三乘下。隨釋。亦二。初同教相益。二別教攝益。今初。若先以三乘引出後令得一乘等者。義苑雲。若乃三乘先攝。同遊解脫之門。後趣一乘。齊證圓融之境。者。則三資一。一尊三乘。故雲三一和合。故屬同教。此是一乘同體。參具德故。若不爾者。何異前說。故。學者應思(已上)前三後一。三一和合。與前同教。其相全同。然其入義。與前是別。前是常途同教之事。此是直見體德無盡。天絕三乘之域。深入溶融之宮。是名曰一乘同教。折薪雲。若先以下。清涼雲。三乘之人。以佛教門。出三界苦。謂為究意。不能索車(即界內機得出世益也)已被陶練。一乘機發。宜機扣聖。義言索耳。佛知機熟。靈山集會。為說法花等(即校界外機。得出出世益也)故名二機成二益耳(已上)言謂為究竟者。三乘行人。出離三界。獲自乘果。各謂極處。保執自果。不能移轉。言不能索車者。索車之時。以彼應悟一乘之器。已純熟故。由索車故。即與三外大白牛車。今既保執。以為究竟。是故不能勝進移轉趣向。請索乞索三車。似是未出三乘之果。即索其果。然得三乘自教之果。已在爭出大宅之時。而索三車者。一機純熟。堪入實事圓滿乘時。即謂已前三果實否。疑情發言。前所許與三乘各果。何故非實。是在何處。其果實有可各賜與。此即疑彼三果非實。名為索車。由索車故。即授一乘。機索言索。所以成立。蒙調誘已。堪受一實。故言機索。身子懷疑。三請不止。故雲言索。由此二索。親說一乘。乃至與記。契佛本意。名為得車。問此段既雲通攝二機令得二益。故義苑雲。通攝二機者。謂界內界外之機也(已上)其中同教。先以三引。後令得一。與前攝界外機。得出出世益。有何差別。若以此門。名攝二機者。前段同教。亦可名通。若前唯名攝界外者。此亦可爾。前後其相是一同故。答所引之機。唯是一人。而由義門即有兩別。雖言俱攝二機與益。而從界外取之顯相。彼機出界處三界外。此是明外相對而明。故屬初門。攝界內機。得出世益。亦是世間出世相對。次出世間出出世間相對而明。是故從其界外。而取相對明之。此唯界外。界外之門。亦有出世及出出世。今此門中。從界內取。出世出出世。相對而明。前三後一。先攝後入。雖是一同。從末之處。即有差別。是故成立前後二門問前後二段。並是同教。義苑記主。以三乘同及一乘同。判前後異。雖然未見有其差別。前門既是三乘同入。後門亦是三乘同入。若見具德。前門可爾。到極處故如何。答從三乘教而後入一。彼此無異。前後是一。然彼自三入一實處。不明直見無盡具德。故唯名曰三乘同教。此是從三直入極處。深居本宅。即見本來無盡具德。是故名曰一乘同教。 章若界內見聞下。二別教攝益。若界內見聞出世得法出出世證成者。義苑雲。此謂直顯一乘之機。故約三生而說。所以於具縛身中。見聞大威德法門。成金剛種。此是界內見聞生。依種發解。依解成行。即離結縛。此乃出世得法。是解行生。依行證入。出彼情解。是出出世證入生(已上)折薪雲。若界內下。約三生分二機二益也。言出世得法者。此如下說得法分齊。雲如普莊嚴童子等其身在於世界性等(已上)處住當是白淨實網博輪王位。得普見。肉眼見十佛剎微塵數世界海等。乃至約因門爾也(義如下釋)釋曰。亦即解行生也。言出出世證成者。即證入生也(已上)集成雲。界內見聞。如善財前生。曾見聞普法。成金剛種。出世得法。即從文殊。至於安住地神。出出世證成。即婆珊婆已上(已上)此明所列常途所談三生成佛次第入法。言或界內通見聞解行等者。義苑雲。或界內見聞解行者。此謂解行。一生通界內外。何以故。圓解圓行。見聞併具故。餘義同前。一生不克三生。必圓不落階斬故。屬別教一乘耳(已上)此義界內見聞。即其生內亦成解行。是故見聞解行。唯是一生。俱界內也。言餘義門前者。次前所列第二生。界外出世。唯是解行。第三證入。即出出世。折薪雲。或界內下。唯界內通解行。與上別耳。此如善財初見文殊時。經雲。又以大聖知此童子已曾供養過去諸佛。深種善根。信解廣大。常能親近諸善知識。身語意業。皆無過失。勇猛精進。得菩提道。求一切智。成佛法器。其身清淨。猶如虛空。此則初見文殊。便讚過去善根就未猶信知。故知是界內。機已有見聞及解行也。後文殊言下。總信一切佛法。方是信位迤灑直到。得見普賢。方是因圓。並是解行生位。即得出世益也。第三生中。方證滿果。即界外機。得出出世益也。此約因圓果海。分二生也(已上)問此第三類與前若先於一乘。已成解行之者。有何差別。答前第一類。界內通見聞解行。第二生中得出世身。證第十地。即此生終。證果海法。若據義苑折薪釋。界內出世故。成解行。兜率天身。證十地法。不言果海。今此類者。界內通見聞解行。界外唯解行位。第三生者。是證果海。言此如華嚴經說者。復古雲。如花嚴者。所辨乘體教義攝機成益。皆是所詮。如經說。即約能詮教也(已上)問此別教門。三類得益。若指其人。各是何等。答此三段類。諸記所指。事非一概。就第一類指小相品。既無所濫。其第二類。折薪記主。指並莊嚴童子。第三類者。即舉善財童子。壽靈大德。此第二人。即指善財童子。而安等言也。諸記所指。皆在理在義。義苑雲。就上二章。談乘教機緣同別兩教。廣大周備。有如是者。何須下文復更分教開宗耶。答謂此中但論乘機未明教相者。何得同別之教章章而言乎。答此據通相。下就別相。所以通相則克佛本意。緣起因門。海印炳現。本末齊彰。一乘多乘。若同差別。機宜攝益。悉已圓臻。故上二章。作如是說。若爾同別之談。豈是本現耶。答殊不聞。如來為善伏太子。說圓滿修多羅。故知同別正是通方根本法故。若判不判。圓融無盡矣(已上)此一段文。彰上二章。有其功能義用。無盡三一。教義攝益。隨應時機不失。利潤無盡。雖有後門。但是別相。宜緣周備。法義整足。彼此相資。上下互成。教義之美。深符時緣而已。第二教義攝益已竟。 於時正安二年(庚子)十月二十七日。於東大寺戒壇院。以亥刻為實圓禪明房。拭老眼馳惡筆述之。功業不虛必證菩提而已。 華嚴宗沙門春秋六十有一 右以嵯峨大覺寺所藏康永二年普乘所寫之本校之。 文化八年辛未九月二十二日 比丘典壽春秋五十四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十(終)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十一     東大寺沙門凝然述                           第三敘古今立教。於中分二。初標章。二釋義。今初。敘古今立教者。義苑述此段來意雲。夫教海沖深。法雲瀰漫。智光無際。妙辨叵窮。以無言之言。詮絕言之理。然則理雖一味。詮有淺深。故須分之。使知權實。莊嚴聖教。令深廣故。故今諸師。各伸己解。安立教宗。今此敘之意。夫後人不掩前結。令其宗承。不混得失者矣(已上)取清涼意。述此生起。復古生起雲。前之二章。已辨所詮乘法。攝機滅益。三一不同。同別亦異。將顯能詮經論。詮有淺深。以示所宗圓極理。宜判教開宗。先敘古今名範。故說此門(已上)此古今者。古德私記。十家立教。前之九家。名之古師。第十玄奘三藏名今。章主已前故。名為古。章主在世故。名為今又舊譯師故。新釋師故。大唐第三主。高宗皇帝。麟德元年甲子二月四日。玄奘三藏入滅。春秋六十二。(當日本國人皇第三十代天智天皇御宇三年甲子)於時賢首(香象)大師。在童子位。年二十二也。厥後至二十八。出家受戒。賢首弘教之時。雖在奘師寂後。新譯弘傳。英哲極多。奘師門人。賢首世昌。是故稱今。於義無過。故玄記一。雙舉性相二宗之義。稱為現傳。名之為今。深符時事。又九家之中。更互相望。稱為古今。亦獲其宜。厥第一師。後魏菩提流支三藏。彼代第七主宜武帝。永平元年戊子。譯十地論(當梁高祖武帝天監七年。日本第二十七代繼體天皇御宇三年)自爾已來。至賢首二十八歲。鹹亨元年庚午。總經一百六十三年。其間相望。成古今義。然總言之。唯如前明。九古一今。於義是勝。 章古今諸賢下。二釋義。亦三。初敘事舉數。二依數顯相。三述德結益。今初。古今諸賢等者。復古雲。名賢俊傑。開判良多。且敘十家。以示方軌(已上)折薪雲。差別非一等者。如大疏敘二十餘家。今既略敘故。雲且也(已上)大疏二十餘家者。彼中所列。增數五重。有十五家。謂一音二家。二教四家。三教三家。四教四家。五教二家也。然三種教。初南中師。漸中開合。增數四重。謂二教三教四教五教。五教有二。惠觀劉虯。漸中五家。並前總成二十家義。而言餘者。顯不盡故。又鈔舉耆闍法師六宗。雖是所彈之義。亦是一門別義。又半滿二教。兼指遠淨。雖非別義。人是有別。指此等故。致餘言。問靜法。清涼。舉諸家立教。並明違順。定其取捨。淨影。天台。嘉祥。慈恩等。立教開時。破違許順。破立取捨。弘教規矩。何故章主。曾無破他。舉諸師義。歎德顯益。剩為龜鏡。是有何意。答賢首大師。舉諸師解。見德歎益。以各見益隨緣陳故。情已是非。務存弘傳。諸師解釋。既是契時。而非無小瑕。故清涼等。述共有乖違。稱歎破斥。俱契弘傳。諸師既分教。判斷諸典。是為龜鏡。腳倣其跡。是故章主亦開教宗。判攝諸教。顯揚圓宗。事非徒說。開濟有由。 章一依菩提流支下。二依數顯相。即有十家。不科自分。第一一音教。於中有二。初舉人標所立。二依法顯所立。今初。言菩提流支者。大疏雲。後魏菩提流支。會解記五雲。後魏菩提流支者。即此朝元魏時也。揀於曹魏故名後也。姓托跋。都雲中。至孝文時。遷都洛陽。改姓元氏。復名元魏也。菩提流支。此雲覺希(亦名道希)北印度人。遍通三藏。妙入總持。志在弘法。廣流視聽。以魏宜武永平元年歲次戊子。至洛陽。武帝親慰勞。住永寧寺。供給七百梵僧。以流支為譯匠。凡譯經論。三十九部。梵本萬甲。筆授草木滿一間屋。洞善方言。兼工雜術。常坐井口。操罐置空。或咒井令清。酌而為用(已上)義苑雲。菩提流支。此雲法意。西竺人也(已上)流支三藏。元魏第九主孝莊帝。永安二年己酉譯無量壽論。有一卷矣。當梁中大通元年己酉。日本繼體天皇二十三年己酉也。其後六年在世。至西魏高祖初年及東魏高祖第一年乙卯也。其間譯經立宗。講法利物而已。曇鸞法師。隨流支三藏。承傳觀無量壽經。註無量壽論。淨土法門。從西天齎來弘傳震旦。乃流支三藏是其始祖也。折薪雲。維摩經等者。等於法花。花嚴。故下雲一味一雨。即法花藥草喻品中文也。亦如出現品眾水一味喻等(已上)言一音教者。慈恩等師。號彼一音。亦名一時教也。   章謂一切聖教下。一依法顯所立。亦二。初正明。二印成。今初。言一切聖教等者。正陳所立。言但以眾生等者。會通妨難。言如克其本等者。還成本義。謂有難言。若一切教。一音等者。何故得有大小乘等。故會通雲但以眾生根行不同等。大疏一上。教本不分五意中雲。一音普應。一雨普滋。鈔二下釋雲。一音即是淨名。一雨即法花藥草喻。謂三草二木不同。同承一雨之潤。五性三乘不一。法雨一味無差。故彼經雲。如來知是一相一味之法。所謂解脫相。離相。滅相。究竟涅槃常寂滅相。終歸於空等(已上)今章一味一雨。即法花意。一音維摩。即如下引。又藥草喻品雲。佛平等說。如一味雨。所立義旨。即此意也。經又雲。雖一地所生。而諸草木各有差別。今章但以眾生根行不同等意。日本章雲一雨等。此等之言。等取餘物。宋本章雲一雨等澍。此等之字。平等等也。大疏一上。立一音數。總舉二家。故彼文雲。一立一音教。謂如來一代之教。不離一音。然有二師。一後魏菩提流支雲。如來一音。同時報萬。大小並陳。姚秦羅什法師雲。佛一圓音。平等無二。無思並應。機聞自殊。非謂言音本陳大小。故維摩經雲。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各各隨所解。上之二師。初則佛音具異。後則異自在機。各得圓音一義。然並為教本不分之意耳(已上)流支所立。是大小並陳一音。羅什所立。是金音異解一音。靜法大師。刊定記一。明一音教。總舉二家。大疏所說。全同刊定。問今章所舉。流支一音。與大疏所舉流支一音。同耶異耶。若言同者。文言不同。若言異者。彼此一人如何。答大疏流支。今文流支。即是一人。所立一音。彼此同異。諸記釋之。今具引之。顯其義理義苑雲。如來一音。同時報萬。大小並陳。故許隨機領解各別。則須圓音一音中。具百千音之一義。斯為教本。正屬不分耳(已上)既以大疏流支所釋。解釋此章流支一音。是故此音。彼此一同。不可引彼對論同異。問此文唯言一音一味隨機異解。不言大小並陳。彼分明言大小並陳。兩文既別。何引彼文。得釋此文。答此文若違大小並陳。寔應為難。既不違彼。何強遮之。令彼此別。此文言略。唯言一音。若細言之。一音之中。大小並陳。是故隨機各解自分。得此意故。義苑疏主。以彼釋之。義理極成。彼此一人。豈令強別。問若爾。大疏羅什一音。與今文同。以何取別。答羅什一音。即言平等無二無思普應等。此意說言。佛無分別思。或說大或說小乘。總出音時。此一音有普應之德。大乘機者。於此一音。全取為大。小機熟全全取為小。非謂佛音具陳大小。彼彼眾機。各取一邊故。羅什義。全音異解。流支一音。今章言略。大疏細陳。故取解之。彼此一意。以成大小並陳之義。今此章文。與彼羅什。彼此全別。不可強同。刊定記。陳流支一音。既說大小。豈違今章。清涼圭山。不可違今文。況又淨影大師。大乘義章第一卷雲。又菩提流支。宜說如來一音報萬大小並陳。不可以彼頓漸而別(已上)此復流支大小並陳。大宋近代。守一律師。一音舉二。流支羅什。其流支義。大小並陳。全同往古淨影靜法清涼等義。今章豈違上古淨影所舉之義。是故明知。今章流支。定是大小並陳一音。探玄記文。與今章同釋通和會。全同此意。問慈恩法苑。舉流支一音。靈祐補已飾宗。引一音教。並亦不言大小並陳。全同今章及探玄記如何。答彼亦文略義廣。同前並是大小並陳之義。上是釋成義苑意趣。次折薪釋雲。然大疏敘。此當羅什法師所立。若留支所立。則雲如來一音。同時報萬。大小並陳。此則佛音具異。今章與探玄。並雲留支者。今詳賢首二處為正。何者。以清涼所敘二家立一音教。恐後來傳寫者。誤書羅什。卻為留支字。留支作羅什字爾。不然豈賢首二處俱誤耶(已上)如此通者。若清涼一師。敘流支一音者。寔如所責。餘師所敘。亦同清涼。是故還亦應徵責言。豈圓覺跡亦寫謬乎。豈刊定記。亦書誤乎。豈淨影章。亦寫誤乎。難勢是同。俱難會通。次復古記雲。然此一音。或名教本。或謂本末鎔融一大善巧法。而圭山乃謂。圓教於前四。一一同圓。海中。百川無非海也。或名法界大宗。或名無盡圓通自在宗。即是花嚴全收諸教大宗也。今章與探玄。獨引菩提流支。證一音教。引維摩經前偈。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皆謂如來同其語斯則神力不共法。肇曰。客口一音。殊類異解。探玄雲。一約類。或為天眾。現一天音。能含餘類。各別得解。對人亦爾。餘類皆然。清涼曰。如來一音同時數萬。大小並陳。玄文雙引流支羅什。於羅什下。引經次偈。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各各隨所解普得受行獲其利斯則神力不共法。肇曰。佛以一音。說一法。眾生各隨所好。而受行。探玄雲。二約法。或為眾生。說施一音。亦令人解戒定等。清涼曰。佛一圓音。平等無二。無思普應。機聞自殊。非謂言音本陳大小。又雲。初則佛音具異。後則異自在機。各得圓音一義。有謂與清涼異者誤矣(已上)此釋意者。以大疏流支。釋成今流支所立之義。全同義苑所釋意。然後即破有人。謂與清涼流支是別。此所破者。即當折薪。彼記即謂與清涼異。而設會釋。還招難故。集成記雲。菩提流支。此與玄文相違。薪雲玄文傳寫之誤。若爾豈圓覺亦誤也。古記誤。探玄分字為含。又與出現語業中疏鈔相反。彼鈔雲。第二唯是一語。無多音等。一雲。人法影略。但此引隨類音。與彼隨根解為異。一雲。各隨見聞不同。如天允敘流支半滿二教也。後二隨意取捨(已上)此集成文。分二。初彼此相違。二薪雲下。會通兩文。亦二。初引情解。二後二下。明任用。初中亦二。初舉所破義。二一雲□舉所取義。言分字為含者。玄記一雲。一後魏菩提支。立一音教。謂一切聖教。唯是如來一圓音教。但隨根異故。分種種。如經一雨所潤等。又經雲。佛以一言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等(已上)有人之意。玄記故分種種分字。改為含字。成含種種之義。此意欲成今章一音即是大小並陳之義。即同義苑意趣。但彼不改文字。言彼鈔雲第二唯是等者。出現品鈔。敘舉一音圓音。昔有三義。一雲。如來無聲。隨機異聞。二雲。佛音遍滿無五音等。眾生隨機。聞眾多聲。但是圓音。作增上緣。隨根差別。現眾多聲。即引維摩以證此義。三雲。佛一語中。演出一切眾生言音。眾生各聞自己之音。彼鈔並破三義。不取。破第二雲。第二唯是一語無多音。故一不即多。豈為圓音。有則多亦應有。無則一亦須無。何得一有應一無耶(已上)此第二師。即當今章所敘流支。此即全聞異解之義。豈可故字同並陳乎。若作此解。違鈔文故。集成破有人意。其旨如是。言人法影略者。今章所敘。人是菩提流支。法即羅什一音。舉流支人。則影顯彼師並陳之義。舉全音法。則影顯羅什三藏之人。何以爾耶。欲此中總攝彼二家義故。言但此引隨類音等者。今章引維摩經。即是舉彼隨類音文。彼經明佛說法一音異解之相。總有三偈。此引初偈文。大疏羅什一音之中。引次彼偈。即隨根解也。雖同是羅什義。所引經文是異。若如此所解者。探玄所敘一音。亦可是影略耶。又慈恩靈祐所敘一音。亦可同是人法影略。彼義與章全是同故。然彼豈爾乎。此亦如是言各隨見聞不同者。菩提流支。所立教義。隨人宜緣見聞不同。有時立一音義判教。有時立二教攝法。是一重見聞不同。又就一音中。有時立大小並陳。有時立全音異解。是一重見聞不同。言後二隨意取捨者。彼記總舉四偈。前二謬解。全破不取。後二有理。記主取之。但隨人意。隨一取之。雖有此別。而影略義。例難有數。不用無過。見聞不同。此亦難得。如來說法。一音異解。流支所立。豈必爾乎。案流支意。就佛唯是一音。就機即是二教。是故所立有此異也。然流支三藏。隨時立教。就宜緣故。事非一準。或一音教。或頓漸二教。或半滿二教。即成三類。又一音教中。或大小並陳。或全音異解。是亦隨時。所立不定。俱一音故。皆約本故。羅什唯存全音異解。然賢首今章及玄。且舉流支全音異解之邊。以唯此一家。不舉羅什。故清涼刊定。且舉流支大小並陳之邊。對彼羅什全音義故。羅什唯存此一義故。是故賢首清涼無違。法苑一雲。後魏有菩提流支法師。此名覺愛。唯立一時教。佛得自在。都不可有說不說。但眾生有感於一切時。謂說一切法。譬如天樂隨眾生念。出種種聲。亦如末尼隨意所求。雨種種寶。花嚴經雲。如來一語中。演出無邊契經海。維摩經雲。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或有恐怖或歡喜。或生厭離。或斷疑故無一教定頓定漸。又無量義經言。我得道來。四十餘年。常說諸法不生不滅。不去不來。無此無彼。無得無失。一相無相。但由眾生悟解不同。得諸果異。法花亦言。一雨普潤。三草二木。生長不同。優婆塞經言。三獸渡河。深淺成別。故知諸教但總一味。無二三等(已上)此中所敘全音異解。大同羅什一音之義。法苑亦云。菩提流支法師。亦立二時教。楞伽經說。漸頓者。莫問聲聞菩薩。皆漸次修行。從淺至深。名為漸也。頓者。如來能一時頓說一切法。名之為頓(已上)流支雖立一時。亦立此二。法苑次下。又立半滿二教。而不言流支所立。然天台所敘流支立教。即是半滿二教者也。流支如此隨時立教。是故一音亦舉二門。有何妨難。當知一音就佛立之。即有二門。就機立之。亦有二門。是故彼此不相違也。章故經雲佛以一音下。二印成。引經印可成音自所立之義。故義苑雲。所憑之經。既雲一音。故但是教本設爾。隨機為教。一音之義。以自相乖。焉是為例(已上)此匡所據文。明不成證也。音是教本。音正出時。成名句文。此時方名大小乘教。是時即是隨機義顯。今以教本。證教故。所立義不成。折薪雲。故經下。即淨名經。言等者。等有二意。一等餘半偈。二等餘二偈。下半雲。皆謂世尊同其語。斯則神通不共法。餘偈雲。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各各隨所解。普得受行。獲其剎斯則神通不共法。佛以一音。演說法。或有恐畏或歡喜。或生厭離。或斷疑。斯則神通不共法(已上)彼經上卷。佛國品中。以偈讚佛。有此三偈。又義雲。此等言者。上雲一音一味一雨等。為證此義。引彼彼經。為證一音。引維摩經為證一味一雨。可引法花經等。是故等取此經。上雲一雨等。若等□者。不可等經。若不爾者。可等取經。如雲一地所生。亦是法花經也。餘經中。有如是義者。即可取用成立此事。故安等言。問此一音教。如來本意。剋體言之。大小乘何。答剋體明之。是一乘法。故補亡飾宗第一雲。後魏三藏菩提流支。魏雲覺愛。立一切教。總唯一時。無有世間出世之異。亦無頓漸半滿之殊。所以然者。由佛昔日為菩薩時。普發大悲。誓度群品。盡皆令得般無餘依。豈今成覺。而說小教。故但讚說究竟一乘。隨諸眾生根性有異。稟受差別。大小之殊。法花經雲。佛平等說。如一味雨。隨眾生性。所受不同。淨名經雲。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又華嚴經雲。如來微妙音。如空無別異。隨應受化者。所聞各不同。無量義經雲。我得道來。四十餘年。常說此法不生不滅。不去不來。無得無失。一相無相。但隨眾生悟解不同。得諸果異。經教既然。豈佛所說。而有差別。但隨聞者。受解不同。亦同法花一地所生。一雨所潤。三草二木。生長有異(已上)是故如來說法本意。常說一乘。無有異說。三乘小乘五乘等者。即隨機性。於一音說。作種種解。是故具有請乘差別。若直餐受一乘法理。即契如來說法本懷。無有一音異解之義。故異解者。就一乘權門。方便諸乘為言。餘乘不契佛本意故。以唯一乘合佛意故。問何故章中。不取羅什。答既言且略。未必欲盡。就中自一至六增數。各舉一師。第七已後。雜亂而舉。且就要略盛弘為言。問義苑雲。若天台所敘。留支半滿教。十二年前。皆半字。十二年後。皆滿字。彼與今不同(已上)一師所立何故不同。答達者判教。隨宜不定。諸師所立。皆有此例。即今章中。漸頓二教。指遠法師。彼師亦立四宗判。斷諸教。又如嘉祥師。有二藏判。有三輪判。隨時用之。今流支三藏義。亦如此。一音約教本判之。二字就異解陳之。彼此有由。非疑怪例。 章二依誕法師等下。第二二教。亦二。初舉人標所立。二依法陳所立。今初。宋本雲依護法師等。折薪雲。護法師者。未詳上字(已上)日本章。雲從法師等。探玄記第一雲。二陳朝真諦三藏等。立漸頓二教(云云)二教相狀。全同誕師。玄記亦舉十家立教。二處之師。唯舉真諦漸頓。印師屈曲平等。不別舉誕法師。而其教相。當真諦師。既雲真諦三藏。等言定有誕法法師也。今章亦云誕法師等。等言有真諦。有何遮妨。大疏敘二種教。總舉四家。其第二家。即隋延法師。立漸頓二教。即當今章誕法師也。刊定記□敘二種教。亦列四家。其第二即隋朝誕法師等。立漸頓二教。全同今章。然宋朝章本。皆雲護法師。相違如何。今料簡雲。章疏雲誕法師等。非唯一人所立而已。即如大衍等四宗。南中諸師三教等。是故彼能立之人中。或舉誕師。或舉護師。隨舉即得。不可相違。或可誕師亦名護師。如天台師名智顗智者德安。香象名法藏賢首等。或可護字寫誤即作誕字。大疏延師。亦如上通。言依楞伽等者。折薪雲。楞伽等者。等取於寶積等也(已上)非唯一經故。置等言。 章謂以先習小乘下。二依法陳所立。亦二。初正陳。二指類。今初。言先習小乘等者。此漸教中。即有二義。一約機趣入。二大小俱陳者。約所說法。機趣入者。有鈍根者。不能頓入大乘。如來方便。先授小乘。次第誘引。堪入一乘。然後說大。令小乘人回心向大。是故小乘捨小入大。是名漸悟菩薩。此乃先習小乘。後趣大乘者也。故漸悟人回心時大。此大必定從前小乘漸進而來。是故此大名小起。是漸教相。言亦大小俱陳者。此約漸悟者。明大小俱陳。非是已前漸悟之外。是故言亦。謂此人先有小乘之習。佛為說小阿含經等是也。次漸信大。故為說大。即般若經等是也。後根純熟。堪入一乘。故為說一。法花涅槃等是也。是故漸教始終終化儀。必是大小二乘俱陳。所謂漸教小乘。漸教大乘是也。言如直往菩薩等者。此頓教中。亦有二類。今如前漸。利根性者。直欣佛果。發心修行。無□遲事。是名頓悟菩薩。故此大行不從小乘。故名頓悟。此約機趣入也。言亦以無小故者。此約所說法也。既是不經小乘漸階故。所說法唯是大乘。無有小教。華嚴經等即是。此教唯被直住之者。未熟之者。絕見聞故。前漸教者。若約化儀。始自鹿苑。終至涅槃。為不定性聲聞等人。所設教也。頓教即是高山所照故。一代教不過漸頓。問此漸頓教。指楞伽經。彼經所說文相雲何。答指事引彼第二卷中。庵摩羅果。鏡中影像。至下立教。當具引之。加之。義苑雲。依楞伽經等者。等取涅槃半滿之說。良以彼經談於四漸四頓。謂漸者。如庵摩勤果漸熟非頓。類夫先習小乘。後趣大乘。頓者。如鏡中像頓現非漸。譬彼直往菩薩大不同小。亦大小俱陳者。謂涅槃重扶小律。再演直常。故稱俱也(已上)折薪雲。謂以下釋漸所以。自有二義。既先習小。後方趣大。則約機次第。以明漸也。亦大小並陳者。此約所說法。同時有大小。故名漸也。此義正如涅槃者。說空者所謂生死。不空者。所謂大涅槃等也。若先小後大。此如鹿苑。止於鶴林所說之教。故雲涅槃等也。如直往下。釋頓所以。亦有二義。初約機直往。不由小來。對上初義名頓。二亦以下。既無其小。則唯大法。對上次義。約化儀名頓。以大經中約機約法俱無小乘故。雲即華嚴是也(亦可漸頓二處指經並證次義爾)問演義判。雲第二漸頓約機以立。今何言約機並化儀。答以探玄並大疏中。唯於上二義中。各敘初義故雲約機。今文既雲大小並陳等。明知。亦約化儀。以立漸頓也(已上)補亡飾宗。以曇無讖。為漸頓師。故彼文雲。宋朝曇無讖三藏。立二時教。一頓二漸。頓者。如楞伽等經。為諸菩薩上根種性者。說全斷妄想證彼如如。即是大不因小。名之為頓。二漸者。始從鹿苑。終至提河。中間所說。從微至著。初為賈人。但說世間施戒等法。即提謂等經是。次為陳如等。說生空人無我教。令出生死。證聲聞果。即阿含等經是。次說法空法無我教。破有執證法空。如即般若等經是。次說一乘二無我教。顯二空智。證二空如。唯一佛乘。更無餘道。即法花經等。是最後宣說諸佛法身常樂我淨。如是佛性。從本來。常一切有情。皆常作佛。即涅槃經是。此等諸教。藉淺至深。名為漸教。此等漸頓。即同涅槃半字滿字也(注雲)此師義。漸中前二。名為小乘。後二及頓。大乘攝(已上彼文)此中粗文全敘識義。注文靈祐私解。祐意漸中五時。大同劉虯。雖然舉總。唯名漸頓。劉虯慧觀。所立教相。舉總言之。並名漸頓。然單頓漸。不立五時。故大乘義章雲。又誕公雲。佛教有二。一頓二漸。頓教同前。但就漸中。不可以彼五時。為定。但知昔說悉是不了。雙林一唱是其了教(已上)頓教同前者。明劉虯頓漸二教。頓如華嚴即指之也。是唯名漸。不用五時。淨影既雲誕公頓漸。今教章中。言誕法師。正與彼同。不可異端。大疏刊定。並以無識為半滿師。不入頓漸。然大疏雲。此雖約機說有漸頓。而所說法。不出半滿(已上)鈔雲。不出半滿者。頓即前滿。漸具半滿。以具有三乘。是半大乘是滿故。機就教有直有曲。分漸頓耳(已上)飾宗既令同半滿二教相。約其大途。亦云半滿。 章遠法師等下。二指類。折薪雲。遠法師等者。即是隨法師。等於陳隋真帝等。故雲後代諸德也(已上)會解記雲。言隋遠法師者。即大遠也。若惠遠。姓李氏。燉煌人。述地持疏五卷。華嚴疏七卷。涅槃疏十卷。維摩勝曼等。皆有所述。又製華嚴十地疏十卷。疏訖夢登須彌。四顧周望唯海水。又見佛像。身色紫金。存寶樹下。北首而臥。體有塵埃。遠初見禮敬。後以衣拂。周遍光淨。覺知所撰文疏頗有順化之益。今判半滿。依彼涅槃疏云爾(已上)大疏無讖半滿二教。指同淨影。故作此判。義苑雲。澤州隋朝小遠法師。亦立漸頓二教。謂約漸悟機。大由小起。所設具有三乘。故名為漸。若約頓悟機。直往於大。不由於小。名之為頓。此雖約機說有漸頓而所說法。不出半滿。其半滿二教。則西秦曇無讖三藏。依涅槃經立。即聲聞藏為半字教。菩薩藏為滿字教。故雲後代諸德多同。由多同故。所以附出此之判教。但順通相之意。未知佛之深旨。半滿之言。顯在小文。密意有以權為半。以實為滿。則大乘中。有半滿矣。亦猶緣覺聲聞。開之有異。則成三乘。合之有同。總稱為小。權實亦爾。開之有異。權可稱半。合之大同。故並稱滿。是則實教。雖滿小教唯半。權大乘者。亦半亦滿也。此半滿順違。即是漸頓順違也。頓即此滿。漸具半滿。以具有三乘。二乘是半。大乘是滿。故但一處會順違耳(已上)復古雲。後世相承。隋遠法師。齊朝劉虯。亦立此二(已上)慧遠有同名人。上古有惠遠法師。佛家之鸞凰。法宗之領袖也。東晉第九主孝武帝。太元十二年丁亥。年五十四。始居匡廬山。經三十年。即當元年。高祖道武皇帝。登國二年丁亥。其後三十年。久住彼山。至同代第十主。安帝。義凞十二年丙辰入滅。於時年八十三。姚秦之代。至弘始十七年乙卯。其代方盡。當其明年。仍號廬山惠遠。後代大唐。亦有惠遠法師。乃嘉祥吉藏大師門人也。今此隋朝遠住北地淨影寺。為簡廬山惠山惠遠。號淨影惠遠。亦名北遠。然會解記。名大遠美義苑疏主。號小遠矣。廬山為大。淨影為小。即是可焉。然玄記二教處。指同雲。後大遠法師等。淨影大師。大解經論。維摩經疏。勝鬘經疏。無量壽經疏。雙卷無量壽經疏等。論疏如會解列。亦製大乘義章二十卷(或二十卷)並行於世。梁高祖武帝。天監十二年甲午誕生。與南嶽慧思禪師同年也。至隋高祖文帝開皇十年壬子入滅。春秋七十有九。當開皇九年辛亥。陳代盡矣。隋朝獨運其後。經三年焉。隋朝播化。年是不幾而號隋惠遠者。隋起與陳相並九年。故總得名。號隋淨影。然降生梁朝之初。播化梁隋之間。仍從後運。號隋淨影。問彼誕法師。亦是隋世。何號後代遠法師耶。答非是同時。誕是爾前。故淨影章。引誕公義。是故號後代。無過也。問淨影義章。古師立教。總舉三家。謂劉虯。誕公。菩提留支也破此三師。然後出自正義。立教。既是無用誕公。淨影豈得同此說耶。答章文既雲後代諸德多同此說。非唯淨影一人同彼。此乃餘人多同彼說。淨影雖破彼義。而亦有同之邊。是故總雲同彼說也。問此通不明。刊定大疏。俱敘曇無讖半滿二教也。並雲隋遠法師亦同此說(已上)鈔即解雲。疏隋遠法師亦同此說者。彼涅槃疏初雲。聖教雖眾略有兩種。一聲聞藏。二菩薩是也(已上)淨影既有半滿所立。明知非是誕師之例。答半滿二教。委細分別。必成漸頓。二教義門。以半教唯漸。滿通頓漸故。是故飾宗曇無頓漸。指同半滿。雖門別故。立為二家。義理相連。一類而已。是故彼此所指無過。指因誕師義。亦是無違。 章三依光統下。第三三種教。於中分二。初舉人標教。二依法陳教。今初。言光統律師者。會解雲。疏後魏光統律師等者。傳雲。惠光姓揚氏。定州盧人。年十三。隨父入洛。四月八日。往佛陀禪師所。從受三歸。陀異其眼光外射如焰。深惟必有奇操留之。誦習博通。人號聖沙彌也。陀曰。此沙彌非常人。若受大戒。宜先聽律。律是慧基。若初依經論。必輕戒網。於道覆律師所聽習。後從辨公。參學經論。聲颺趙郡。會佛陀住少林寺主。勒那初譯於地。光預其席。自此地論流傳。今章開釋。四分一部。草創茲基其華嚴。涅槃。維摩。十地。地持等。並疏其奧旨。初在京洛。任國僧都。後召入鄴。綏緝有功。轉為國統。時光諸學士。翹穎如林。眾所推仰者十人。投撰行解。入室唯九。有儒生馮袞。光乃將入數中(以轉為國統故。雲光統也。已上彼文)大疏雲。後魏光統律師。承習佛陀三藏。亦立三教(已上)故記牒雲後魏等也。鈔雲。言承習佛陀三藏者。佛陀是西域人。同學五人。四皆得道。思欲己身求之。友曰。道須緣會。不可強也。汝與東土有緣。彼有二弟子。汝若度得必當得道。佛陀初經於此。當後魏孝文。始在雲州。投之見重。初於一康家供養。夜見火光(云云)及移都洛陽。陀亦隨之。彼為立少林寺。知後為則天所取。遂指水令西山透隴而流。其二弟子。一是稠禪師得道。二是光統。故雲。稠公解虎於西谷。佛陀指水而西流也(已上)會解雲。鈔言孝文見重等者。傳雲。孝文敬隆誠至。別處禪林。鑿石為龕。結徒定念。因家資供。位架餘部。而徵應潛著。皆異常人也。恆安城內康家。資財百萬。崇重佛法。為佛陀造別院。常居室內。自靜遵業。有小兒。見聞隙內炎火赫然。驚告院主。全家總花。都無所見。其通微玄。觀斯例眾也。識者驗以為得道矣。後隋帝南遷。定都伊落。復設靜院。敕以處之。而愛幽棲。林谷是託。屢往嵩岳。高謝人世。有敕就少室山。為父造寺。今之少林是也。時又入洛。將度有緣。時慧光年十二。在天街井欄上。反蹋蹀[土*耆](音陀拋博戲也)一連五百。眾人誼競。異而觀之。佛陀因見怪曰。此小兒世戲有二。道業亦應不株。意欲引度。權以杖打頭。聲響清徹。既善聲論。知堪法器。乃問。能出家否。光曰。固其本懷耳。遂度之(前傳雲。四月八日往少林者。應今許後十三歲方出家也)又念弟子道房度沙門僧稠。此化行東夏。准此二賢。得道之記。諒有深疑。言稠禪師得道者。傳曰。釋僧稠。姓孫。元出昌黎。末居鉅鹿之癭陶焉。幻學世典。備通經史。徵為大學博士。講解墳索。聲蓋朝廷。將處觀國。羽儀廊。而道機潛扣。欻厭世煩。一覽佛經。渙然神解。時年二十有八。投鉅鹿景明寺僧寔法師出家。初從道房禪師。受行止觀。房即跋陀之神足也。既受禪法。北遊定州嘉魚山。歛念久之得定。常依涅槃聖行四念處法。居五夏。又詣趙州障洪山道明禪師。受十六殊勝法。鑽仰積序。節食鞭心。九旬一食。米為四升。單敷石上。不覺晨昏布縷入內。挽而不脫。嘗於鵲山靜處。感神來嬈。抱肩築腰。氣噓頂上。稠以死要心。因證深定。九日不起。後從定覺。情想澄然。因詣少林寺祖師三藏。呈己所證。跋陀曰。自蔥嶺已東。禪學之最。汝其人矣(故今雲得道)後詣壞州西王屋山。修習前法。聞兩虎交鬥。咆響振巖。乃以錫杖中解。各散而去(靈異實多。具如傳說。今略引解鈔爾。已上彼文)雖文極繁。為知光統所承根由。具引此文。復古雲。光統律師(乃至)即佛陀三藏高弟也。大統名惠光。南山宗承之。律宗之祖師也。常講大經。有廣略二疏。所立教門。至相搜玄承用也。此方首判華嚴為別教一乘。人到於今。盛受其賜。非聊爾人也(已上)昔姚秦世。覺明三藏。譯四分律。弘通世間。元魏之世。法聽律師。止講僧祇。始講四分。聽師唯講。無製文疏。法聽門人。有道覆律師。聞德講律。始選義疏。四分律疏。此時始焉。光統乃道覆之高足也。正弘律藏。兼通華嚴。開濟攝持。大有功業。惠光弟子。有若干人。並義解之匠。詔隆之工也。厥中有道雲焉。是律藏之梁棟也。雲公之下。有道供矣。有洪遵矣。道洪南山律宗之元祖。洪遵乃相部東塔之本源也。三宗律家之源乃惠光僧統之功也。道洪之下。有智首律師。大敷律莚。昌被時賓。製分律疏二十四卷。廣開戶牖。違傳來裔。南山道宣律師者。是首律師之高足弟子也。長安弘法寺玄惲(字道世)律師。亦稟首律師。南山律師。廣撰五大律部行事鈔等。是故南山號鈔家焉。玄惲律師。造毘尼討要六卷。號之要家。南山大師。所弘之律。大通諸國。遠傳末代。弘景。融濟。道岸三師。俱南山門人。鑒真乃此三德之弟子也。南山弟子。亦有周律師。周師法裔。久傳於世。唐宋二代。於今不絕。此是南山律裔。其功由於光統。是故雲南山宗承之律宗之祖師也。又智儼大師。習學華嚴。多集舊疏。隨善取之。乃獲光統律師華嚴之疏。儼公從之。專為義節所立宗旨。所明要義。從善為眼目。取要為骨髓。故所製玄疏。要事承用。 章謂漸頓圓下。二依法陳教。亦二。初列數。二光師釋意下。顯相。亦二。初正明。二傳承。今初。義苑雲。顯立義也。於中漸約不具。頓約具說。不同前遠公大小相望成漸頓也。言漸說者。如雲欲盡病根。方談般若等。言具說者。既如涅槃說空者所謂生死。不空者所謂大般涅槃等。又雲。若空不空。若常無常等。皆令廣開。即是頓也。三圓教者。即是華嚴。此亦約化儀。說有前後耳。所以頓中化法。無異漸中也。別說空不空。即名為漸。同時說空不空。即名為頓。故是化儀。其第三亦約化法揀異前二。從多分說故雲。此亦約化儀。其上達言。義兼地前。分階佛境。即謂地上如此分者。為通刊定難也(云云已上)言其上達言下。大疏通刊定難。刊定記主。破此三教。作其二難。一合難漸頓。二別難於圓。大疏之中。具通二難。義苑記主。不引初通。唯載會通後難之文。故演義雲。上達之言義兼地前等者。通彼第二難於圓教。彼難雲。分階佛境。則地前無有堪聞此經。則違出現品。佛剎塵數眾生。發菩提心。釋曰。彼以上達分階佛境。令為一義。故有此難。今為此通。則上達為地前。分階佛境。為地上。故不違出現品文。亦不失於大理。況初發心時。便成正覺。豈非分階佛境之人(已上)記云云者。即此文也。此三教中。記文解釋。多取大疏少與鈔文合糅陳之。復古雲。光師下。二伸其釋意。二初漸教。由根未熟。未堪總聞故先說等也。如五時三時次第也。常無常。如以般若對涅槃。空不空。即般若對法花等也。為根下。二頓教。具足演說故。名頓也。然上二教釋義。探玄周記。並作此說。此乃吾祖略攝彼義。以成其文。若據彼疏搜玄中全用也。漸教則說三藏二藏。翻名辨相。彼文雲。如約以辨。一化始終教門有三。一曰漸。二曰頓。三曰圓。初門漸內所詮三。故教則為三。所為二故。教則為二。則說大小二藏。所以如此者。良由三藏。詮於三字有兼有正。詮此不詮彼。二藏之內。說大不說小。說小不談大。通收一代漸經故。言先空後不空。先常後說常等。彼又雲。二頓教者下。經雲。若眾生下劣。其心厭沒者。示以聲聞道。令出於眾苦。若復有眾生。諸根小明利。示於因緣法。為說辟支佛。若人根明利。饒益於眾生。有大慈悲心。為說菩薩道。若有無上心。決定示大事。為示於佛身。說無盡佛法。以此文證。知有一乘及頓教及三乘差別。以此文中四乘頓用故。雲具足演說常無常空不空同時俱說。此則化儀有異。所說之法不別。指圓覺。為化儀之類。義同此也。為於下。三圓教。上達兼地前也。分階佛境地上也。具如周疏義鈔(已上)問光統疏第一陳漸頓圓三教已雲。今此經者。三教之中。蓋是頓教所攝(已上)不言圓攝。今章所敘。應與彼一。何故相違。答彼三教相。清涼所判。漸頓是化儀。圓教乃化法。由此義故。漸頓化儀中。此教頓教攝。以化儀之相。不過漸頓故。若約化法。即圓教攝。光師意致。彼疏先後。如是達立。章主深得此意故。華嚴經攝言圓教。頓教所攝。本在彼疏。得意攝之。獨舉圓教。是故總通頓圓所攝。故至相尊者搜玄記一雲。一化始終教門有三。一曰漸教云云。第二頓教云云。第三圓教云云。此經即頓及圓二教攝(已上恐繁厭故以云云是)搜玄所說。專據光統。宗旨義節事是所歸。至相既獲光統疏意。文言分明。判為頓圓二教所攝。賢首領旨。屬化法圓。實即頓圓二教所收。演義鈔雲。此亦約化儀。說有前後者。頓中化法。無異漸中。別時說空不空。即名為漸。同時說空不空。即名為頓。故是化儀。其中第三。亦約化法。揀異前二。從多分說。故雲此亦約化儀(已上)言頓中化法無異者。頓中同時。所說之常無常等法。不異漸中前後所說空不空等法。雖化儀相不過漸頓。若開言之。可有圓義。一說一切說。一切說一切法。通十方。主伴無盡。此乃所說化法。圓融無盡故。玄化儀亦是圓融。故雲第三亦約化法。然是同時具足一切。即是頓儀。是頓教攝。故天台所判。華嚴即是頓義所說。其化法相。即是別圓。圓之名言。義在化法。化儀之中。言漸頓故。言多分說等者。通伏難也。敘雲教已。言此亦約化儀。三皆應化義。而其第三即是化法故。今通雲從多分等。此亦之言。第三通其化儀化法。故安亦言。開合之義。法應爾故。 章後光統門下下。二傳承。義苑雲。華嚴傳說。判華嚴為圓教。始於光統故。海東有立為祖承。更推佛陀以無高祖故。雲諸德宗承耳(已上)復古雲。遵等者即名也。光師之高弟也。尊嚴敬仰。有過其師者(已上)遵統師者。具諱洪遵。為國僧統。故雲遵統也。本北齊代人。至於隋代。其間播化。大弘佛宗。續高僧傳雲。隋西京大興善寺洪遵。出彼第二十一卷。洪遵姓時氏。相州人也。梁中大通二年庚戌誕生。八歲出家。從師請業。受具之後。專學律部。遊方聽習。大有所解。初住嵩高少林寺。隨道雲律師。聽學四分律。加之華嚴大論。前後參聽。並開胸襟。渙然大明。後至鄴下。隨道暉律師。聽四分律。暉公講律。聽徒五百。遵公絕倫。覆講彼眾。遵公隨雲暉兩師。習學四分律。鈔五卷開通本部。兼達華嚴。講敷弘演。即作華嚴疏七卷焉。開皇七年。敕令住大興善寺。並十弟子。同住彼等。四事供養。同十一年。敕與天竺僧共。譯梵文。至十六年。復敕請為講律眾生於崇敬寺。聚徒成業。門學列林。歸宗如巿。開導四分一人而已。隋大業四年五月十九日。卒於大興善寺。於時春秋七十有九也。惠光僧統師道覆律師。習四分律。初製四分律疏十卷。後裁為四卷。後代諸德。並取為義節。講律製章。時有洪理。曇隱。道樂。道靈。道暉。法願等。並光統之下。學律之門人也。各達律藏。皆有著撰。兼通經論。定惠有德惠光。既弘花嚴。亦達地論。其之門人。隨師兼通。厥遵統師。花嚴親承光統律藏乃其孫弟也。大唐四分律宗。後分三宗。礪宣素矣。三宗元祖。皆崇光統。礪乃相州律師。名相部律宗。惠光門人乃有道雲。道雲門人。即法遵僧統。遵公之下。有洪淵矣。淵之下。有法礪。礪之次。有道成。成之下。有滿意壞素。素即新章宗主。立別門義。遠傳後世。滿意之下。有賢首大亮。亮之下。有鑒曇一兩徒。賢首尊者。是花嚴高祖。今之章主。受戒學律。專隨意公。曇一之下。有湛然澄觀兩德。並稟律於一公而即是南山律宗也。亮一二師。並通礪宣兩家律義故爾。湛然是台宗祖匠。澄觀乃花嚴祖師。賢首清涼。學律之源。即是光統遵而已鑒真和尚。是日本律宗之始祖。厥之宗源。光遵為所歸焉。言遵統師等者。等言等取光師若於門人。即洪理道雲等。後代統續。皆隨此躅也。 章四依木衍下。第四四宗教。亦二。初舉人標教。二依法陳相。今初折薪雲。四大下。雖佛馱光統。皆立此四。然大衍是隋時。佛馱等是後魏時。則光統在前立。今雲一時諸德者。恐等隋朝諸師爾(已上)刊定記雲。齊朝大衍法師。立四宗教(已上)義苑雲。此師生隋朝。立四宗教。各從所立得名。四中各有二句。皆上句立義。下句指教。明初名立性。二名破性。三名破相。四名顯實。前三從所破。後一就所顯。初二小乘。後二大乘。各初淺後深。此亦有理。但取義不盡。以十八部中但判二故。則唯明有部及經部故。除本二部故。雲十八部中(已上)折薪雲。一因下。薩婆多。此雲說一切有。而雲等者。等取雪山部。多聞部。宗輪論。指此二部。多同一切有部也。此中立正因緣已。破外道邪因無因故也。成實經部等者。清涼雲。成實論。先是數論弟子。以所定。為能造。後出家。入佛法時。經部攝故。即成實論。屬經部。所師攝故。云爾也。等者等取說假部也。餘二可知。清涼辨異雲。初名立性。二名破性。三名破相。四名顯實。初二小乘。後二大乘。各初淺後深。此亦有理。又前王從所破立。後一從所顯立(已上)此四宗教。既雲一時諸德立之。厥時諸師。共立之宗故。淨影師亦立此義。大乘義章第一。立二諦義。分此四宗。約宗各明二諦義理。故彼章雲。言分宗者。宗別有四。一立性宗。亦名因緣。二破性宗。亦曰假名。三破相宗。亦名不真。四顯實宗。亦曰真宗。此四乃是望義名法。經論無名。經論之中。雖無此名。實有此義。四中前二。是其小乘。後二大乘。大小之中。各分淺深。故有四也。言立性者。小乘中淺。宣說諸法各有體性。雖說有性。皆從緣生。不同外道立自然性。此宗當彼阿毘曇也。言破性者。小乘中深。宣說諸法虛假無性。不同前宗立法自性。法雖無性。不無假相。此宗當彼成實論也。破相宗者。大乘中淺。明前宗中虛假之相。亦無所有。如人遠觀陽炎為水。近觀本無。不但無性。水相亦無諸法像此。雖說無相。未顯法實。顯宗者。大乘中深。宣說諸法妄想故有。妄想無體。起必託真。真者所謂如來藏性。恆沙佛法。同體緣集。不斷不脫。不斷不異。此之真性緣起集。成生死涅槃。真所集故。無不真實。辨此實性。故曰真宗。此四宗中別。乃無量。且據斯義。以別宗耳。前之兩宗。經同論別。後之二宗。經論不殊。隨義分之。前二宗中。言經同者。據佛本教。同顯在於四阿含中。無別部黨。言論別者。小乘眾生。情見未融。執定彼此。言成諍論。乘有毘曇成實之別。後二宗中。言經同者。據佛本教。隨就何經。以義分之。不別部帙。故曰經同。言論同者。大乘之人。情無異言無諍競。故無異論。有人一向言無四宗。是所不應。四中前二。不分自異。不待言論。後之兩宗。經中處處。具有斯義。何須致疑。如勝鬘中明如來藏。有其二種。一者空藏。即是不真。二不空藏。即是顯實。又如央崛摩羅經中。彼訶文殊不知真法。妄取法空。所取妄空。即是不真。其所不知。真實法者。即是顯實。又涅槃中。見一切空。即是不真。不見不空。之實即是真宗。經說非一。何得言無。又人立四別配部黨。言阿毘曇是因緣宗。成實論者是假名宗。大品法花如是等經。是不真宗。花嚴。涅槃。維摩。勝鬘。如是等經。是其真宗。前二可爾。後二不然。是等諸經。乃可門別深淺不異。若論破相。遺之畢竟。若論其實。皆明法界緣起法門。語其行德。皆是真性緣起所成。但就所成行門不同故。有此異。花嚴法花。三昧為宗。諸部般若。智惠為宗。涅槃經者。以佛果德涅槃為宗。維摩經者。以不思議解脫為宗。勝鬘經者。一乘為宗。如是諸經。宗歸各異。門別雖殊。旨歸一等。勿得於中輒定淺深。眾經宗別。分之粗爾(已上)四宗之相。鉅細如是。此中舉二。有人所立。初言無宗。後有人者。各配經論。以明四宗。彼章皆破。然後有義四宗之中。前二實爾許而不破。後二大乘。配經不正。是故深破。此所破義。即若在彼諸德中焉。淨影師意。四宗名同。與彼共用。但不配經。隨義有異。故成四宗。問今此章中。所敘四宗。淨影所立。及所破中。當何義途。為所立。答文相次第。當所破義。若不配經。當淨影義。四宗之名。既是一同。不可遮妨。淨影大師。在所立諸德之中。 章五依護身法師下。第五五種教。亦二。初依人標教。二依法陳相。今初。言護身法師者。折薪雲。護身即是寺名。約處標名也。名自軌。時人號為大乘法師(已上)智解堪海。詞鋒峙峰。開演論難。為眾所推者。乃護身寺自軌法師是也。 章三種同前下。二依法陳相。言三種同前者。即同前大衍所立初二三。是立性。破性。破相三也。義苑雲。其第四立名。亦同前師。但義別故。前以涅槃花嚴。通為真實宗。此師分涅槃。為真實宗。則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真實妙理。體本常然也。故花嚴為法界宗。則交徹容攝。緣起重重。因果該收。一多無礙。三宗既同前師。違亦例彼耳(已上)教數少分。義門總含。教名漸多。理致顯明。 章六依耆闍下。第六六宗教。亦二。初依人標教。二依法陳相。今初。言耆闍法師者。義苑雲。耆闍即寺名。曰凜(已上)即耆闍寺凜法師也。學解秀逸。開敷明白。遂立六宗。攝一代教。 章初二同衍師下。二依法陳相。義苑雲。此師立六宗教。據名則前四宗。同前衍師。今但雲初二同者。謂初二名義皆同。第三已下。名同義異。故將彼第三一宗。分成二宗。謂不真唯明諸法如幻。真宗方明真空理等。又於第四真實宗分出花嚴。為第六圓宗。明法無礙等。若第五同諸師同歸時教。第六同護身法師法界宗教。又真宗說真空理。常宗說真理恆沙性德常恆。既是真理。非常宗者。應同無常耶。又三四二宗。但法喻之別。故未盡善(已上)折薪雲。初二下。言第三等者。亦與衍師名同義異。衍師唯約法空理。為不真。今以如幻等。為不真。即約喻別也。其真宗。卻是衍師不真宗。但約法。顯名真空也。清涼雲。三與四但法喻之別爾。五六可知(已上)此等所立。消文解義。理致可知。不事委釋。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十一(終) 正安二年(庚子)十一月六日。於東大寺戒壇院。為實圓禪明房述之 花嚴宗沙門凝然春秋六十有一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十二     東大寺沙門凝然述                            章七依南嶽下。第七四教。亦二初舉人標教。二依法陳相。今初。言依南嶽思禪師等者。此舉能立祖師。義苑雲。南嶽天台皆山名。舉處辨人。僧名智顗。而言智者者。帝為立號。美其德也。依南嶽者。故韋虛舟侍郎雲。自佛法東流。祕密斯闡。思大師之所證。智者大師之所弘。故思大師。一見便雲。昔日靈山。同聽法花。宿緣所追。今復來矣。又入道場。呈心雲。非汝不證。非我不識。師資傳芳。故此並敘耳(已上)大疏一上雲。陳隋二代。天台智者。承南嶽思大師。立四教雲(已上)演義二下。解釋彼文。今義苑中。全移彼鈔。折薪雲。南嶽即衡山思大和尚。智者名智顗。言智者者二帝為立號。美其德也。清涼雲。台衡三觀者。即二師也(已上)南嶽天台兩大師傳。並在南山續高僧傳第十七卷。即習禪扁第二卷也。南嶽惠思禪師。俗姓李氏。武津人也。少以弘恕慈育被物。戒儀嚴肅。定惠融暢。久住南嶽大蘇山等。禪思行化。玄知多生宿命大發若干三昧羅爾開悟。忽焉證解。得法花三昧。證一心三觀。大乘諸法。一念通達。十六特勝。皆捨除入。便自通微。不由他悟。故居圓十信。得六根淨也。造金字大品法花。講一乘理義法門。常修法花般舟念佛三昧方等懺悔。常座苦行。陳主崇重。臣佐歸仰。徒屬如雲。聽眾同巿。大師梁高祖武帝。天監十三年甲午誕生。當日本人王第二十七代繼體天皇御宇八年甲午。至陳第四主存宣帝大建九年丁酉六月二十二日入滅。於時春秋六十有四。當日本人王第四十一代敏達天皇御宇六年丁酉。繒纊皮革。求不受用。布衣艾納。覆身而已。凡所著作。口授成章。造四十二字門兩卷。無諍行門兩卷。釋雲。隨自意。安樂行。次第禪要。三智觀門等五部。各有一卷。以被時賓。大日國聖德太子。乃南嶽思禪師之後身也。遷生日本。創弘佛法。自造勝鬘維摩法花三經妙疏。以弘國界。以傳將來。伽藍數十。度人無量。後代諸宗。弘傳根源。無不由此。然太子上宮王。敏達天皇御宇元年壬辰正月一日誕生(或說二年)乃第三十二代御宇。用明天皇之太子矣。南嶽大師。當敏達天皇六年入滅。五年前後。事化難思。然聖人應化。隨宜不定。不動一身。現無量身。不改一座。現天邊土。一時現無盡時。多劫容一念中。上聖化道。不可遍定。何況五年前後。何足為怪。日本聖德王之前身者。乃衡山思禪師也。大唐日域。新羅百濟。皆悉所知。加之十方應生。救世大聖。皆是思大禪師之所應作。本地一故。化儀同故。得旨取信。豈不然乎。然南嶽入滅。上宮誕生。年歲前劫。實是爾耶。法隆寺眾徒。太子行狀。懸鏡瑩玉。厥中有英哲雲。南嶽太子。入滅誕生。當寺所習。非以化現可遣相違。降宇歲年。次第有由。南嶽入滅。有其三說。一雲。陳第四主孝宣帝。大達元年己丑六月二十二日入滅。當日本人王第三十代天國排開廣庭天皇御宇三十年己丑。一雲。大達三年辛卯入滅。當欽明天皇三十二年。一雲。大建六年甲年入滅。當日本第三十一代渟中倉太珠敷天皇(敏達)御宇甲午。此是三說也。若取續高僧傳所說。即成四說。今取第二說大建三年辛卯入滅。與明年日本敏達天皇元年壬辰正月一日誕生相順。次第得意。成立其入滅月日。與誕生合和而成。然太子欽明天皇三十二年正月朔日入胎。入十三月明年正月朔日誕生。滅生次第。相順得意。法隆寺相傳。義途如是。續高僧傳所說難會。然如淨顯惠遠入滅。續僧傳雲。隋開皇十二年壬子六月二十四日入滅。春秋七十年。隋薩道衡碑銘入寂年月是同。而春秋七十有九。與續僧傳。九年增減。彼此相違。難可說定。南嶽太子。滅生前卻。諸說不同。難可一定。然第二說。次第相續。餘之三說。應是化事。智顗大師。字德安。性陳氏。穎川人也。少多奇瑞。長有盛德。智顗往大蘇山。見思大師。思每歎曰。昔在靈山。同聽法花。宿緣所追。今復來矣。即示普賢道場。為說四安樂行。顗乃於大衡山。行法花三昧。始經三夕。誦至藥王品。是真精進句。解悟便發。乃見與思禪師。共處靈鷲山七寶淨土。聽佛說法故。思禪師雲。弗爾莫感。非我莫識。是法花三昧前方便也。光州大蘇山。凞州白砂山。果願寺。瓦官寺。如此等處。無不遊住。 常住會稽天台山國情寺。演說玄文。則在江陵。講敷法花。則居建業。後說止觀。即住荊州玉泉寺焉。淨名玄同疏。大涅槃經疏。及仁王。金光。觀無量壽。如此等經。皆有疏解。又次第禪門。四教義等。部帙非一。天台法門。暗宣大解。門人灌頂。結集成章。智顗位居五品。身備十德。立四教門。判一代教。開五時路。精八萬法。智者大師。梁高祖大同四年戊午誕生。當日本第二十九主宣化天皇御宇三年戊午矣。至隋高祖開皇十七年丁巳十二月二十四日入滅。春秋六十有七。大師陳隋二代三朝圓師。山家教門。一宗周備。解行具足。教觀圓遍。海內伏膺。域外崇重。諸國弘傳。永代繼習。台宗繁昌。不可得而稱者也。所言南嶽者。是五嶽之一也。震旦國中。五方有山。元照律師。行宗記一上雲。顯此方中此有五嶽。東嶽泰山(兗州)南嶽衡山(衡州)西嶽華山(華州)北山恆山(恆州今為鎮山定州)中岳山嵩山(洛州。巳山粗註彼文)五嶽皆是有譽之靈峰。故思禪師。冥感南嶽。由此棲居。乃諸賢修行得道之山也。餘四靈岳。神應亦爾。所言天台者。心經疏詒謀鈔雲。以上應台皇。故名天台。指智者所住也(已上)大師感夢。即住此山。託山目祖。以祖目法。祖師宗故。名天台宗。然則台宗相承。龍樹菩薩。以為高祖。依彼所說。立此宗旨。故詒謀雲。龍樹即付法藏第十三祖。以去佛逾違。學路非一。諸宗詭雜。故龍樹作大智度論。釋摩訶般若經。大明中道之義。名法性宗焉。於後秦世。教流此土。北齊惠文。依論立觀。口授南嶽。南嶽傳智者。三觀學。大行於花夏矣。故智者所說法門。悉是開張龍猛之義耳(已上)此是孤山智圓法師。造心經疏。其序雲。敢率台崖教門龍樹宗趣。輒成義疏。用廣發揮(已上)鈔釋此文。歎龍樹等。言立四教該攝一代東流教者。此標所立教也。東流教者後漢永平。迦竺傳法已來。至於開皇十七天台去世。於其中間。大小三藏。翻傳請弘。充滿九州。此等諸教。四教攝判。開濟解釋。無有遺餘。自後所傳。新舊諸譯。以此判斷。皆悉類攝。玄奘三藏所傳相宗。諸經論等。大弘於世。台宗判之名別義通。或是別教。然天台大師。判地持雲。彌勒菩薩。以二番四悉壇。造地持論。言二番者。別圓二教。地持即是瑜伽舊譯。即是菩薩一地。彼謂地持釋花嚴經。以花嚴經說別圓故。瑜伽大論。法相本論。是故不可判彼法相唯識中宗為單別教開元年後。善無畏。金剛智。不空三藏。大傳密教。離頂祕壇。盛行於世。台宗諸師。判彼密宗。以為大乘方等部攝。如是攝屬。無不判盡。故雲該攝東流教也。 章一名三藏教下。二依法陳相。即有四教。一三藏教。義苑雲。一三藏教者。此教明因緣生滅四真諦理。正教小乘。傍化菩薩。而以三藏。為名者謂大小乘論。同立此名。大乘智論。小乘成實。今所引法花智論者。以羅什譯經。多依智論小乘三藏。為欲成文。二言雙舉小乘之過。不在三藏。但責其小心耳。不責所詮三藏。故今取三藏。故今取三藏。不違法花至教耳(已上)章中所明釋教名。彼自引者。天台大師。作四教義。有十二卷。廣明四教。陳其相狀。彼第一雲。此三藏。的屬小乘。故法花經雲。貪著小乘三藏學者(已上)此彼釋名門中引之。又引證門雲。如戒心雲。應學修多羅毘尼阿毘曇。佛在世時。豈無三藏教也。故成實論雲。我今正欲論三藏中實義(已上)成實第一正文雲故我欲正論等。今以義雲我今正欲論。天台引所。處處皆爾。今章舉智論三藏摩訶衍。彼四教義釋名引證之中不引。總取他處所憑舉之。章中所引三藏教者。唯明立名而已。教中義相。略而不陳。義苑言此教明至傍化菩薩者。全取大疏。明天台師四教中文。大疏全取四教義文。此中分二。初明所詮理。二正教等二句。明所被機。言因緣生滅四真諦理者演義雲。其因緣之言。通於四教。因緣故生滅。因緣故即空。因緣故假名。因緣故中道。因緣為主故。四教皆帶之。言生滅四真諦理者。苦以逼迫為義。集以增長生死為事。道以除患為功。滅以累盡為名。有苦可知有集可斷有滅可證。有道可修。迷則苦集生。而真道滅。悟則苦集滅。而正道生。有可生滅。故雲生滅四諦。苦定是苦等故得名真(已上)實有生滅得生滅名。四諦通四教。名四種四諦。一生滅四諦。是三藏教。二無生四諦。是通教義。三無量四諦。是別教義。四無作四諦。是圓教義。門別故。分為四教。勝鬘經。有二種四諦。一者有作。二者無作。大小相對。作如是說。有作四諦。是三藏教。無作四諦開後三教。圓教四諦。即與本名。言正教二乘傍化菩薩者。鈔雲。鹿苑初轉法輪。俱鄰五人。見諦成道等。但有小乘得道。未有大乘得道。故名正教小乘。言傍化菩薩者。智度論雲。佛於阿含中。雖為彌勒授記亦不說種種菩薩行。故菩薩為傍也(已上)二乘菩薩。雖有傍正。具明三乘因果行相。能詮教門。是經律論。所詮行相。即定戒惠。能詮名三藏。所詮號三學。三乘俱修此三學行。斷惑證理。皆入涅槃。斯即此教始終相狀。義苑。而以三藏為名者下。分別教名。於中初明大小共許。今所引下。次明今章所引教意。此通伏難。謂有難言。三藏之名。有其二失。特違至教失。大乘小乘。各有三藏故。經中雲小乘三藏。對大三故。然彼小乘。獨名三藏。即違所依一乘至教。故今通雲。智論以小乘教。名為三藏。羅什譯經。多依智論。法花智論。俱什譯故。是故偈文。為足句言。二名雙舉。故今結雲故今取等。竊測章意。法花文上。引智論者。為通此難。義苑釋意。在此義旨。若不爾者。何雲不違等乎。以羅什下。至所詮三藏者。全取鈔文。通靜法難文言。苑意正釋通此伏難也。二濫涉大乘失。既大小乘。各有三藏。今以小乘。名為三藏。即濫大乘。恐謂三藏教是大乘教耶。故今通雲。為足句言。二名雙舉。小乘即是三藏。非謂對大。雖大有三藏義。通教融三。別教依性。圓教無礙。三藏不成。唯彼小乘。獨得三藏。是故無有濫涉之失。故引智論。顯法花意。此兼會通此伏難也。准清涼師出三藏所據。通此二難。作此料簡。若准此義。亦通大無三藏之失。靜法大師。破天台師三藏教名。作五種失。一濫涉大乘失。二大無三藏失。三特違至教失。四立藏不定失。五不名小乘失。清涼即許靜法五難。而為天台。會通五難。具如疏鈔。不能繁引。此教既說三乘修行。聲聞觀四諦。斷見思二惑。智觀拆空。果成羅漢。見道已前。有七賢位。五停心觀。別總念處。並名外凡。暖頂及忍。世第一法。俱名內凡。三果。句四並名分聖。阿羅漢果。名為極聖。緣覺乘人。觀十二因緣。於最後身。一座成覺。其部行者。前即聲聞。後無佛世。斷證究竟。菩薩乘人。修六度行。三僧祇劫。次經百劫。植相好業。百劫滿已。八相成佛。初僧祇劫。是外凡位。當五停等三賢階級。第二僧祇。是暖法位。第三僧祇。即頂法位。忍法三品。百劫修相。即是下忍。生天已後乃至降魔。是中忍位。見道已前。二剎那中。即是上忍。及世第一。如次配對。聖無漏中。三十四心。八忍七智。見道位。次十八念。是修道位。第三十四。即無學道。外凡內凡。分聖極聖。次第昇進。如應可知。 章二名通教下。第二通教。言二名通教謂諸大乘經中說法通益三乘人等者。義苑雲。二名通教者。通同也。三乘同稟故。此教明因緣即空無生四真諦理。是摩訶衍之初門。正為菩薩。雙明二空故。傍通二乘。蓋以空門。遣蕩小乘執心。令漸通泰故。通益三乘人等。故大品雲。欲得聲聞乘。當學般若波羅蜜。欲得緣覺乘。當學般若波羅蜜。欲得菩薩乘。當學般若波羅蜜(已上)此亦多取大疏解釋大疏即取四教義文。四教義一雲。次證通教者。此經淨名為迦旃延。解說其五義。二百比丘。心得解脫。大品經三惠品。明薩波若智。三乘同得。中論雲。諸法實相。三人共入(已上)演義鈔雲。即以同釋通。故法花雲我等同入法性。肇公雲。三乘同觀性空。而得道也。即三獸度河。一水無二義耳(已上)此釋大疏通者同也三乘同稟故之文。會解記六雲。通教言三乘同稟者。問此與藏教三乘何異耶。答巧拙不同。利鈍不等。以三藏拆色明空故拙。望此通教體色明空。俱名為鈍。通教望前。劫皆成巧利也。問若爾大乘何用二乘同稟耶。答引小乘。漸入實故。故作此說也(已上)此釋名也。義苑因緣即空者。鈔雲。從緣生法。無性即空。非色敗空。不要折破。故雲即空。若約中論偈四句。初教即因緣所生法。此教即我說即是空。第三亦為是假名。第四亦是中道義。故此雲因緣即空(已上)又雲。言無生四真諦者。第二重四諦也。謂解苦無苦。名為苦諦。解集無和合。名為集諦。解滅無滅。解道無道。四諦性空。本無生滅。不同初教有何生滅(已上)又雲。言是摩訶衍初門者。揀非深極。言初門者。以空遣有。未彰妙有中道義故(已上)會解雲。從緣生法無性即空者。問如滅諦。是無為。何名緣生耶。答因滅惑顯。亦曰從緣。故假緣生。以造空理。故苦集滅道。以為空筌。無相空理。即為莫菟。得魚忘筌。是悟空旨便成大乘。非離四外別有大也。如非離筌而魚矣。故今雲。即色明空。非色敗空也。言解苦無等者。即是涅槃經文。言不同初教者。對前顯勝。言是摩訶衍初門等。對後彰劣。以後二教。雖即不即殊。皆彰中道。此通教。縱說中道。亦順入空。故前鈔雲。中即亦空。離斷常二邊故(已上)此是明所詮義。大疏雲。正為菩薩。傍通二乘(已上)鈔雲。正為菩薩下。所被機。雙明二空。故雲正為菩薩。言傍通二乘者。初以空門。蕩小乘執心。令漸通泰。故雲傍通(已上)義苑記主。疏鈔糅合載之上是明祈被機。義苑故。大品雲下。是引證也。大疏雲。大品雲。欲得聲聞乘。當學般若波羅蜜等(已上)義苑具載鈔雲。大品雲下。引證。此雙證名及所被機。既三乘當學故。是通教三同稟也。二乘既學。即傍為也。雲何欲得三乘。當學般若。如雲了法無生。名般若者。聲聞學無生。便雲一切諸法。皆悉空寂。無生無滅。無大無小。無漏無為。如是思惟。於嚴土利他。不生喜樂。但欲趣寂。故成聲聞乘。若聞無生。知從緣生故無生。從緣滅故無滅。無生無滅。因緣之理。如是學者。成緣覺乘。若聞無生。便知一切諸法。本自不生。今則無滅。即生滅而無生滅故。不礙於生滅。滅惡生善。悲智兼濟。成菩薩。餘同學一無生。而成三乘故。若欲成自乘。當學無生般若。又如無所得是般若。羅漢得之。實無有法名阿羅漢。緣覺得之。不得緣相。菩薩得之。心無罣礙。以無所得。能得菩提。故言三乘同稟般若。以此義折則二乘人。同學二空也。而雲等者。具雲欲得緣覺乘。當學般若波羅蜜。欲得菩薩乘。當學般若波羅蜜。此明王般若能成一切道果也(已上)會解雲。傍通二乘者。然此教雖許三乘同學。而二乘分達二空。為成己見。故雲傍也(已上)三乘共學。而有淺深。根有利鈍。解亦異故。菩薩二空。證悟窮究。二乘二空。即是分達。問二乘法空。應是分達。二乘生空。何言分達。生空無是二乘所證。自乘智力。無遣餘故。答二乘無是不知法空。對望菩薩。還是淺狹。非是極深。二乘淺觀。菩薩深觀。是故二乘所學是分。 章言諸大乘經說法通三乘者。四教義所引。淨名所說。大品三惠品。同經三乘同學般若。法苑譬喻品初。陳爾前事。雲我等同入法性。諸經往往。有此等事。雖不言論。亦即有之。即中論智論等是也。言及大品中乾等十地通大小乘者是也者。義苑雲。乾惠十地者。未有理水故。二性地。相似得法性水。伏見思惑故。三八人地。四見地。五薄地。六離欲地。七已辨地。八辟支佛地。此上同小乘伏斷。九菩薩地。正使斷盡故。十佛地。頓斷殘習。應身成佛。為三乘機轉無生四諦法輪故。故雲十地通大小乘也(已上)此十地義。行相簡略。今就彼宗。粗示相狀。此教階位。名為三乘共行十地。三乘共履。各到自乘究竟地。故四教義八雲。大品經雲。菩薩從初乾惠地。至菩薩地。皆行皆學。而不取證。佛地亦學亦證。故言三乘道位(已上)此意即明三乘行人。一一經位。名三乘共。不同淨影聲聞七位。緣覺立一。菩薩亦一。佛果立一。三乘階位共立為十。名三乘共。所言十者。一乾惠地。三乘初心。通為此位。即是三賢。一五停心觀。二別相念處。三總相念處。名之三賢。緣五停境。治其妄相。於身受心法。觀不淨苦等。三乘俱作無生空觀。修此等法。對治煩惑。又三乘共修無生四諦十二因緣六度等法。隨其意趣。三乘各得自乘之果。後後諸位。所修皆爾。諦緣度法。雖言三乘。如應對修。而亦兼修。以通教相事如是故。皆是無生即空觀故。此地是外凡位。以未得理水故。二是性地。如前亦觀無生滅法。於四諦等。作即空觀。巧度觀門體空殊勝。大超三藏拆空觀解。暖頂忍法及世第一。並在此地。三乘觀解。利鈍雖異。俱伏界內見諦之惑。觀心明瞭。得理水故。即是內凡。四善根位。三八人地。三乘俱發真無漏智。斷八十八見諦之惑。無間三昧。唸唸斷證。八忍七智。是見道位。約彼八忍。得八人名。此中即有信行法行。隨機利鈍。分二人故。四是見地。三乘同見第一義諦。無生四諦。即空之理。同斷見惑八十八。盡斷迷諦惑。見四諦理。此時周足。故名見地。即第十六心。道類智心己雲是也。此上二地。俱不出觀。發真斷惑。相續分位。第十六心後。即蘇息出觀。此即見地。初念在觀。次念心時。即出觀心是故見地一分入觀。餘分出觀。事必然故。五是薄地。前見地中。屬見煩惱。斷盡無餘。而屬愛惑。全在未斷。今此地中。方斷欲界六品思惑。三乘俱體愛假即真。九品惑中。下三有之。前六已除。故立薄名。聲聞於此名一來果。前八人地。是預流向。其見地。有即預流果。此薄地中。六無礙道。五解脫心。是一來向。第六解脫。即第二果。此等唯約聲聞。立之。後之二位。其事亦爾。緣覺菩薩。無此等名。不立四向四果名故。問三乘斷惑分齊皆同。緣覺菩薩。何無四果。答聲聞根鈍。一段智力。斷其分惑。一入觀心。勢力盡故。作蘇息想。於此立果。故有四階。緣覺次利。菩薩最利。一座斷盡。證理亦極。是故無有數數出觀蘇息之事。無出觀故。不立四果。問若爾一座斷盡。即無數數出觀。何故亦立見地等名。聲聞出觀。數數定有。菩薩緣覺。擬彼立地。是故三乘共立多地。至斷惑者。有此別也。六離欲地。三乘同斷下三惑。體愛假即真。盡欲界煩惱。即是五下分結盡也。其聲聞人。即第三果。斷下三品。三無礙二解脫。是不還向。第九解脫。即不還果。七已辨地。三乘人。同共體達色無色界愛結即真。發真無漏。斷五上分七十二品諸修惑盡。上界八地。各有九品。是故八九七十二也。各有無礙解脫二道。即有一百四十四心。聲聞之人。前之一百四十三心。並羅漢向。最後一念。即第四果即是悲想第九無礙道心。次後其解脫道。此時盡智現前。名為阿羅漢果。三乘俱斷三界惑盡。是故此位名已辨地。三乘聖者。界內見思一切正使。此地皆盡。八辟支佛地。緣覺根利發真無漏功德力。大侵除已前所斷。三界見思。煩惱正使之習氣。言侵除者。是少分斷。不謂斷盡。唯佛獨斷習氣故也。聲聞不能侵除習氣。智力劣故。非其分故。菩薩大悲。助願潤生。是故故留不除習氣。已侵習氣。超過聲聞故。聲聞上居第八地。上來諸地。三乘共同。體法入空。成斷惑智。即是體假入空觀也。九菩薩地。菩薩乘人。從初發心。緣無生四諦。修二利行。斷盡界內見思正使。從空入假。道觀雙流。深觀二諦。進斷習氣色等無明。得成界外法眼道種智。遊戲神通。淨佛國土。成就眾生。學佛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漸斷習氣將盡未盡。雖漸斷習。而以習氣。誓扶潤生。三界受生。利益眾生。動逾塵劫。修行二利。雖前諸地同於二乘修行斷惑。皆是修從假入空行相。而至六七地。亦從空入假。成就眾生。淨佛國土。十是佛地。前菩薩地。多劫修行。二行滿。三乘機熟。於最後身。大功德力。資助智慧。以一念相應慧。除餘殘習氣。究竟斷盡。得一切智。即成佛果。是名佛地。第九第十。即是如次菩薩因果。前後異故。四教義八雲。智度論雲。聲聞智慧力弱。如小火燒木。雖燃猶有炭在。緣覺力勝。如大火燒木。木燒炭盡。餘有灰在。諸佛智慧力。大如劫燒火。灰炭俱盡。亦如兔馬像三獸度河之喻也。問曰。菩薩佛地名異二乘。何得言通也。答曰。名雖有異。同是無學應供。得二涅槃。共歸灰斷。證果是一。名義不拆。是則名義究竟俱同也(已上)義真和尚。天台義集雲。問何故名共行十地。答三人同斷見思惑故。 問同斷見思惑。與藏教觀法。有何異耶。答巧拙有殊。柝體不同。問巧拙拆體其意雲何。答通教體陰即真名巧。三藏折陰方真名拙(已上)三藏教中三乘。俱拙度折觀。通教中三乘俱巧度體空。藏通二教。有此差別。章通教終亦名漸教者。宋本無此一句。後二教終。皆無其句。恐後人除此句。日本章本。後三教終。皆有一句。探玄記四教之首。皆有一句。三藏教。雲亦名小乘教。通教首。雲亦名漸教。別教雲亦名頓教。圓教首。雲亦名祕密教。集成記主。引探玄記。顯各一句。今章三藏教終。無彼一句。俱初即雲謂是小乘。即當此也。問通教名漸。彼宗有耶。答彼宗未必有以通教亦名漸教。若以義准。不可遮之。此教通三。為引小乘令信大乘故。大乘教通三被之。故演義鈔。釋彼宗意雲。傍通二乘者。初以空門。遣蕩小乘執心。令漸通泰。故雲傍通(已上)由此義故。言漸無過。彼三藏教體。是小乘故。亦名小乘教。俱非彼宗常途教名。故刊定師難雲。何故不名小乘教耶。然今章主。得意亦名小乘教。有何過乎。此亦如是得意立名。 章三名別教下。第三別教。義苑雲。三名別教。別即不共。不共二乘人說故。此教正明因緣假名無量四真諦理。謂苦有無量。非諸聲聞緣覺所知。集滅道。各有無量相等。明界外獨菩薩法。的化菩薩。不涉二乘。故聲聞在座。如聾如盲。不同通教三乘通修。今一道出離。迥超二乘。則涅槃雲。四諦同緣。有無量相。非聲聞緣覺所知。諸大乘。瓔珞。光明等。廣明菩薩歷劫修行行位次第。互不相攝。並此別教之相。故雲諸大乘經中所明道理等(已上)義苑文中有五。一釋教名。二此教下。辨所詮。三明界下。明所被。四則涅下。引證據。五諸大下。釋章文。此中總取大疏鈔詞。合糅安布。何必對校。因緣假名者。當中論第三句亦為是假名也。無量四真諦理者。即第三四諦也。界外獨菩薩法等者。是花嚴經。法界品意。言諸大乘瓔珞等者。本業瓔珞經。是方等部結經。具說四教。其中次第三觀。四十二位賢聖法門。歷劫修行之邊。即別教之義。金光明經。亦方等部。真明菩薩十地等法歷別之門。即別教義。天台四教。不別配部。容一一經中有數教故。故通諸經。說別教處。即為此教分齊義門。四教義雲。次證別教者。此經明。以無所受。而受諸受。未具佛法。亦不應滅心受。而取證也。無量義經雲。摩訶般若花嚴海空。宣說菩薩歷劫修行。即是別教文。涅槃經。明五行。正是別教大意也。大智論雲。斷結使有二種。一者共二乘斷。二者不共二乘斷。不共斷者。不共般若。斷別惑(已上)言此經者。淨名經也。以四教義依淨名經而造故。章言諸大乘經。即是等經。而亦攝諸論矣。四教義一又雲。問雲。何故不說為不共教。而作別教之名答曰。智論明不共般若。即是不共二乘人說。如不思議經。今明別教。如說方等大品。二乘共聞。而別教菩薩。故用別名也。兼欲簡非圓教。別雖異通。猶是未圓號也(已上)大疏雲。不名不共。而雲別者。兼欲簡非圓故。以一因迥出。一果不融。歷別而修不得因果圓融故(已上)鈔雲。不名不共下。二通妨難。初牒疑情。謂有難言。既言別即不共。便是智論不共般若。何不名為不共教耶。兼欲下解釋。以別有二義。一不共二乘。義如上說。一歷別不融。故名為別。若雲不共。不兼後義。故雲兼欲揀非圓故。以一因下。出非圓之相。一因迥出。對他顯別。不同通教。三乘通修。今一道出離。迥超二乘。亦離二邊。以顯中道故。一果不融下。當法明別。一果不融者。果別謂。三德三身。各不融故。不能一德一功德等故。歷別而修者。當體以明因。別修佈施時。非我等故。初他不知二地功德等故。不得因果圓融者。因果互望不融。不能因說果海。果徹因源故(已上)別教立名。鉅細如是。言亦名頓教者。宋本無之。集成雲。三別教。探玄雲。亦名頓教(已上)後人除此章句。章主以義。立頓教名。此教非被先小後大。漸入之者。唯被直往大乘之人。是故事義決定頓教。非是化儀四教中頓。圓教之中。名祕密等義亦同。然非化儀門。既非彼宗常途所談。是故後人妄除此句。前後教句。其事亦爾。以義判之。有何遮妨。問別教之中。立幾次位。具明菩薩因果斷證。答別教建立五十二位。具明因果斷證之相。然菩薩住諸教不同。由此伏斷高下亦異。四教義九雲。位數多有不同者。如花嚴經明。三十心。十地。佛地有四十一地。瓔珞經。明五十二位。仁王般若。大品等。亦但明十地佛地。不辨三十心等覺地也。涅槃經。明五行十功德。約義配位。似開三十心。十地。佛地。而文不出名。又十地論。攝大乘論。地持論。十住毘婆沙論。大智度論。並釋菩薩地位。如是等諸經論。明菩薩位。名數多少不同。斷伏高下亦異(已上)問今明別教伏斷次位正位。何等經論為準。答四教義又雲。今明別教大乘次位。須用瓔珞仁王兩經。若明斷伏高下。須約大品三觀(已上)又雲。今謂瓔珞經。明五十二位名義整足。恐是結成諸大乘方等別圓之位也。仁王般若。明五十一位。恐是結成前四時般若別圓之位也(已上)問所言五十二位者何。答四教義又雲。約瓔珞經明位數者。珞經有七種明位。七位者。一者十信。二者十位。三者十行。四者不迴向。五者十地。六者等覺。七者妙覺。地初十信心。即是外凡乾惠地。伏忍之位也。十住即是習種性住。從此已去。盡三十心解行位。悉是別教之內凡性地。柔順忍位也。約別教義推。如暖法。十行者。即是性種性。別教義推。如頂法也。十迴向即是道種性。別教義推。如忍世第一法也。問曰。別教何順明暖頂忍也。答曰。十地既對四果。故順明也。通教通。真似解說。為暖頂忍世第一法。今別教別。真似解義。立此名。此決分明也。次十地即是聖種性。此皆入別教四果聖位。悉斷無明別見思惑。六等覺位。即是等覺性。若望菩薩。名等覺佛。若望佛地。名金剛心菩薩。亦名無垢地菩薩也。七明妙覺地。亦名妙覺性。即是究竟佛菩薩果。大涅槃之果也(已上)天台義集雲。問此等位行相如何。答外凡位在十信。用拆空觀。內凡位在十住十行十迴向。於十住中。用體空觀。此拆體二法。是空觀成就。破見思惑。十行假觀成就。破塵沙惑。十迴向修中道觀。伏無明也。分聖位者。從初地至等覺。分破無明。分證中道。問極聖位何。答極聖位。獨在妙覺。破無明惑。斷變易生死。是他受用報身。七寶座成道(已上)天台宗意。障立三惑。一見思惑。是界內障。名為通惑。三乘通斷故。二塵沙惑。三無明惑。此二並界外障。名為別惑。菩薩獨斷故。藏通二教。是界內教。但事理之異耳。別圓二教。並界外教。亦事理之耳。別圓二教諸位。隨應具斷三惑。藏通二教。唯斷見思。不言別惑。天台義集雲。問煩惱障及智障。攝一切障。何故更立塵沙惑耶。答依地持論。建立二障。依大品經大智度論。開為三惑。問開為三惑如何。答見思惑即煩惱障也。今約智障。開於事理。障事智者。是塵沙惑。障理智者。無明惑也(已上)故開二障。以為三惑。由此即定諸位伏斷。經論所說。隨宜非一。台宗諸文。解釋多端。率爾難盡。恐繁略之。   章四名圓教下。第四圓教。義苑雲。四明圓教。圓以不偏為義。此教正明不思議因緣。二諦中道。事理具足。不偏不別。融攝無礙故。雲具足一切無盡等。即花嚴經者。經雲。顯現自在力。為說圓滿經。無量諸眾生。悉受菩提記等。然雖宗花嚴無盡。翻成三諦圓融。則依其文。而不得其義也。但化最上利根之人故(已上)義苑文為四。一釋教名。二此教下。辨所詮。並取大疏。三融攝下。釋章文。四但化下。明所被。三中亦二。初釋具足等。二即花下。釋指本經。亦二。初引經文。二然宗下。彈彼宗。言圓以不偏為義者。此大疏言。會解雲。疏圓以不偏為義者。不偏即滿故。證以圓滿經。而四教義雲。圓明圓妙圓滿圓足圓頓。故名圓教也。雖以五字釋之。皆此不偏之義。謂偏則不明。偏則不妙等也。此則不偏。是道釋名。明妙等。是別釋名也(已上)四教義者。高麗諦觀法師撰之。有一卷矣。大宋人師。記述非一。言此教正明不思議因緣等者。既是取大疏言。鈔雲。疏此教下。辨所詮。略無無作四諦之言。言不思議因緣二諦中道者。即中論第四句。亦是中道義。而言不思議者。佛性中道故。又因緣即空故。不可作因緣思。即假故。不可作空思。即中故。不可作二思。即一而三。即三而一。為不思議。因緣二諦。即真俗二諦。中道即中道第一義諦。三諦義也。又融二諦。即是中道。不似通教多約真諦。別教多約俗諦。言事理具足者。通多約理。別多約事。圓中舉事。乃是即理之事。舉理。乃是即事之理。無理不明。無事不具。言不偏不別者。不偏者。謂非偏真。又不滯一邊故。不別者。謂不歷別。必須融攝故(已上)今章法界自在具足一切無盡法門等者。此似花嚴一塵法界事事無礙十玄中詞。彼宗唯明一心三觀事理無礙相即圓融。理事既即事。事亦即是故。十不二門之中。色心不二。依正不二等。即是事事無礙相狀。然理事相即故。亦得至事事法。非如花嚴十玄六相無盡重重以此為本。章中所舉言。過彼宗。言即花嚴等經是也者。此總指示圓教所明諸法門等。非謂獨局證圓教名。言亦名祕密教以聲聞等不見聞故者。宋本無此句。集成雲。四圓教。探玄曰。亦名祕密教(已上)故知宋本後人除之。然天台宗。無以圓教名祕密教。俱是章主以義立名。圓教行相。已指花嚴。花嚴望鹿苑聲聞。不知不見。機未熟故。時未至故。由此義故。花嚴所說。圓教之門。不見聞故。望聲聞等。名祕密教。問若以聲聞。望法花者。應見聞耶。不可得耶。答若以根未熟聲聞等。望法花者。決定不可見聞法花。法花之時。根已熟故。得預記別。是故此時。不可言祕密教。若以花嚴。望已熟聲聞。其事亦爾。必可見聞。所入一乘。即是花嚴。即其謂也。然法花經。已熟之時。初入同教。後入別教。是故法花。名為同教。若別教門。縱聲聞等。根機已熟。不能初入。必經同教。後入玄故。是故當知。未熟聲聞。不入法花。即同花嚴。已熟聲聞。法花始入。不堪入玄。問圓教既為上根人說。為彼上根。說幾階位。其中斷惑證理雲何。答為圓教人。說六即位。此位中明其斷證。言六即者。一者理即。以眾生本性具三諦理故。二名字即。以從知識及教。知一切皆佛法故。三觀行即。由如上知故。修圓融行。四相似即。以逾觀逾止。似於真用故。五分真即。以三德分顯。得佛法分故。六究竟即。以智斷俱圓。三德全顯故。斯乃六故。初後不濫。即故初後俱是。理同故即。事異故六。始終理同。初後無濫。故名六即。初二於位無所應對。觀行是五品位。即是外凡。言五品者。依法花分別功德品立。一十心具足。是初隨喜。二讀誦經典。三更加說法。四兼行六度。五正行六度。是名五品。相似正是十信之位。即是內凡。得六根淨。於此位中。斷見思塵沙惑。初信斷見。二信至七。即斷思惑。八信至十。斷界內外塵沙之惑。分真即中。攝十住十行十回十地等覺之位。初住已上。斷無明惑。顯中道理。一位斷一品。顯一重中道。即分真中。四十一位。如次斷破四十一品無明之惑。顯四十一重中道妙理。總名分聖。究竟即中。攝妙覺位。即斷最後品無明。顯最極位究竟中道甚深妙理。即是三身即一佛果位也。圓教意者。十住之中。初發心住。於其無明。一斷一切斷。得如來一身無量身。即能分身。百佛世界。作十界形。普現色身。隨機施化。斯乃初發心時。便成正覺。生死煩惱。一時斷壞。圓行成就。一生即入。初發心住。是分證成道。非究竟正覺。是相即圓融。一成一切成。二位已上。次第漸增。斷證深廣。不可思議。究竟妙覺。圓滿極位。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即是毘盧遮那如來。自受用報身。妙智契理。理智冥合。虛空為座。成等正覺。法花本門。五百塵點已前久成。實修實證。普賢觀經釋迦牟尼佛。名毘盧遮那。遍一切處。常樂我淨四德圓滿。並是圓教究竟果相。上來四教別別行相。就彼宗義。粗陳述竟。義苑雲。若約中論偈四句。初則因緣所生法。二即我說即是空。三即亦為是假名。四即亦是中道義。又此四教。由三觀起。從假入空。拆體異故。有初二教。從空入假。從假入中。有別教起。三觀一心中得。有圓教起。又此四教。不局定一部。一部之中。容有多故。又更以四種化儀收之。謂頓漸不定祕密。頓漸同南中諸師。後二謂一音異解。若互相智。名為不定。互不相知。即名祕密。此師立義。理致圓備。但三藏教名義。似小濫。以餘三教亦有三藏故。而但判花嚴兼正圓別。以就登地已上。約寄住行布為別義。若與之者。名異義同。亦無大過。若奪之者。則失花嚴本意。謂是迷其行布。為別教。但取圓融。以為圓教。離成二教。各失一邊。合而融通。方成了義。順花嚴宗。行布圓融。二互相攝故。此義學人。善知得失。竊況此師位登五品。尚失經宗。自後諦觀。不親大識。明尚裡大多。特錄乖宗。以誤晚學悲夫(已上)此一段文。總相斷簡。於中長分。總為七段。一偈對四教。二又此下。立教所因。三又此下。部教多少。四又更下。用四儀式。五此師下。名義順違。六而但下。詳定去取。七此義下。舉違偈歎。此七段中。初即前通教。鈔中文二三四五。全取大疏總相料簡文。然第五順違。彼廣舉刊定師難破。一一會之。今略舉其順違要言。第六去取疏鈔糅明。第七一段。記主結彈。此中舉疏。儀式文中段前。岌公作南中諸師。南中諸師。總立三教。頓漸之上。加不定故。今明頓漸。漸中開三。即是岌公。欲明天台漸中開分數教。是故言同岌公是勝。順違之中。疏雲。亦有三故。今加藏字。餘全取疏文言。對挍可見。義苑所舉大疏之文。鈔中廣釋。恐繁不引。又四教各有教理智斷行位因果。隨教義異。三藏八種皆小。通教八種皆通。別教八種皆別。圓教八種皆圓。疏僅列名。鈔廣解釋。今恐繁厭。不能引載。折薪雲。賢首品演義鈔雲。天台智者。依此一品。立圓頓止觀。止觀第一雲。此菩薩聞圓法。起圓信。立圓行。住圓位。以圓妙德。而自莊嚴。以圓力用。建立眾生。又雲。彼釋聞圓法雲。謂聞生死即法身。煩惱即般若。結業即解脫。雖有三名。而無三體。雖是一體。而立三名。是三即一相。其實無有異。法身究竟。般若解脫法究竟。般若清淨。餘二亦清淨。解脫自在。餘二亦清淨。聞一切法亦復如是。是名聞圓法。雲可起圓信。信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無一二三。而一二三。而一二三。是遮一二三。而一二三。是照一二三。無遮無照。直入中道。皆究竟清淨自在。聞深不怖。聞廣不疑。聞非深非廣。而意有勇。是名圓信。雲何圓行。一向專求無上菩提。不餘趣向。三諦圓修。不為無邊所寂。不為有邊所動。不動不寂。直入中道。是名圓行。其位德用。全引今經(上皆演義鈔文)今文雲。法界自在具足一切無盡法門等者。正是賢首品中意(下更引止觀。足成演義意)故止觀雲。今依經更明圓頓。如了達甚深妙德賢首曰。菩薩於生死。最初發心時。一向求菩提。堅固不可動。彼一念功德。深廣無涯際。如來分別說。窮劫不能盡(從此方連演義所引)清涼既指其位德用。全引今經。如彼文雲。雲何入圓位。入初住時。一位。一切位。一切究竟。一切清淨。一切自在。是名圓位。雲何圓自莊嚴。彼經廣說自在相。或於此根。入正受。或於彼根。起出說。或於一根。不入出。餘一一根。亦如是。乃至結雲。若委說者。祇於一塵。即入即出即雙入出。即不入出。於正報中。一一自在。於依報中。亦如是。名圓自莊嚴。雲何圓建立眾生。或放一光。能令眾生得即空即中益。得入出。雙入出。不入出益。歷行住坐臥。諸默作作。亦如是。有緣者見。如目睹光。無緣者不覺。盲瞽常闇故。故舉龍王為譬。豎遍六天。橫亙四域。興種種雲。震種種雷。耀種種龍降種種雨。龍於本宮。不動不搖。而於一切。施設不同。菩薩亦如是。內自通達即空即假即中。不動法相。而令權種種益。得種種用是名圓力用建立眾生。初心尚爾。恐中後爾(上皆彼文)既依賢首品文。以明圓頓止觀故。今指如花嚴說也。問今宗與彼何別。答如彼唯約三觀。故得如是圓頓。所以清涼揀雲。若取當經聞圓法。即聞上同時具足等十種玄門及依正無礙等。依此起行。即是圓信。其圓行等。如前說(即如玄中明行位處也)又彼正以法花。為純圓。花嚴兼於一別。此迷其行布。為別教。但取圓融。為圓教。離成二教。各失一邊。合而融通。方成了義。順花嚴宗(已上)義苑師意。釋成章主天台圓教指花嚴。是義理是顯事實爾矣。天台以法花。為其所宗教事。須指言法花是也。然彼宗義。五時教中。四時皆有圓教法門。謂花嚴。方等。般若。法花也。法花即是純圓一實。今指花嚴意者。欲顯諸師多歎花嚴。是故且取花嚴圓教一門義邊。指雲花嚴是也。是故章主自亦顯揚花嚴一乘。以為最上。而其法花。非不舉指。故義苑雲。四圓教中。唯指花嚴。等取法花經等(已上)彼宗法花。既是純圓。無有兼但對帶事故。故荊谿師。法花名為超八之圓。以超爾前八教故。爾前諸教。圓教雖多。皆帶方便。非純圓故。清涼法花名漸圓教。以漸教中。圓教法故。化儀化法。合名八教。化儀亦名大綱。四教化法。亦曰綱目。四教疏記一雲。頓等是此宗判教之大綱。花等是一家釋義之綱目(已上)一宗所立教觀二門。如易乾坤。同天日月。教則顯義。得義成解。依解成行。行即妙觀。觀則成行。依行顯理。得理成詮。詮即圓教。一法之上。有教觀門。教觀相成。建立一法。非是別途。連貫成故。然約義門。且有司在。四教五味。一乘十妙等。是教門也。以簡擇粗妙。研覈淺深故。一心三觀。十二因緣。四種三昧等。是觀門也。以成行顯理。遣情見法故。一宗教觀。旨歸深妙。巍巍洋洋。窮其精美。天台宗承。龍樹菩薩。為其元祖。昔北齊惠文禪師。依龍樹智論。獲一心三觀。遂融暢一乘。證法花三昧。次以此大法。授南嶽惠思尊者。惠思通暢佛乘。深證妙理。位入十信。德淨六根。圓教十信。功高餘教。斷見思塵沙。伏無明惑故。思禪師。以法授天台智者大師。智者智入玄奧。德秀千古。東流藏教。窮十五遍。開四教之門。分五時之界。八萬法海。盡於涯底。純圓妙法。為其旨歸。開會深義。為彼宗極。圓宗教觀。此時大弘。四海朝宗。一天歸仰。次有章安灌頂大師。結集山家教門。規弘智者遺躅。章安下。有縉雲智威大師。亦號法華尊者。智威下。有東陽惠威大師。亦號天宮尊者。惠威下。有左溪玄朗大師。朗公下。有荊谿湛然大師。台宗教門。記述有功。治定研究。顯揚宗旨。日本號之妙樂大師。居妙樂寺故。乃法華天宮等之例也。荊豁門下。有瑯琊道邃和上。姑蘇行滿座主。智度法師。蘇州元皓法師等。道邃下。有東陽廣修法師。修之下。有天台山物外法師。外下。有梁天台山元琇法師。次周清疏(住天台山禪林寺)次大宋淨光大師義寂。次大宋明州寶雲寺義通。次有宋明州四明山延慶寺智禮(亦號法智)及杭州天竺寺慈雲大師遵式等。次智禮下。有明州延慶寺廣智大師尚賢。及台州承天寺神照大師本如。並南屏梵臻法師等。遵式下。有溫州淨社賜紫仁岳法師等。神照下。有台州白蓮法真大師處鹹。及杭州興教神悟大師處謙等。謙雲是靈芝元照律師之所承也。次梵臻下。有慈辨從諫法師。諫之下。有車溪。擇卿法師等。次竹菴可觀忻法師。次兆峰宗印法師等。宗印下。有古雲元粹法師及日本不可棄法師俊艿焉。自昔已來。陳隋唐宋。次第相承。天台宗緒。如是而來。始自惠文。終至古雲。經二十二世也。至於日本弘傳天台宗者。昔日本國。人皇第三十六代御宇孝謙高野姬天皇。天平勝寶六年甲午。大唐楊州龍興寺大德。鑒真和尚。依日本聖朝敕請。來至此國(前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入大宰府。明年二月四日方入洛陽。今自此而取)和尚多齎天台書籍而來。謂止觀。玄義。文句。小止觀。六妙門等也。鑒真和尚者。弘景禪師之弟子。弘景者。乃章安大師弟子也。正弘律藏。兼達台宗。戒行清潔。定惠融發。若自天台大師取之。乃第四祖師也。若自南嶽大師取之。乃第五祖師也。傳教大師傳中雲。覽真是天台宗第五祖師焉。和尚雖齎台宗章疏而來。先弘律義。築壇授戒。台教弘演。事未廣敷。和尚所將徒屬。門人十有三人。皆學台宗。兼融定慧。和尚以東大寺。戒壇唐禪兩院。付屬上足法進大僧都。進公於唐禪院。講敷律藏。弘演台宗。和尚齎持。台教之外。別齎台教。而來。安置唐禪院。進人令書寫。講說弘通焉。自餘門輩。十有二人。並住西京唐招提寺。弘敷戒律。開演台教。厥時唯天台所說章疏而已。未有荊谿記述章等。已前聖武天皇御宇。天平八年丙子七月。大唐道璇律師。與唐留學生玄昉法師俱來朝矣。璇公乃是禪宗。花嚴宗。亦是天台宗法匠也。雖有此傳。事是草創。至弘演者。其緣未廣。鑒真和尚。朝來之後。經五十一年。至人皇第五十代御宇。桓武日本根子皇統彌照天皇(諱山部)延歷二十三年甲申。傳教大師最澄。遠往大唐。值道邃行滿二德。學天台宗。獲三觀法。兼傳真言。習菩薩戒。乃以延歷二十四年乙酉歸朝。大齎台宗章疏而來。荊谿章記。諸餘諸記。諸章疏等。皆悉齎來。傳教大師。入唐已前。久研台宗。乃依鑒真和尚將來章疏也。即於高雄寺。聚眾講文句等。而義理髣拂。書典不具。故發願奉詔。往唐傳之。比叡山者。最澄和尚。幼年草創之處。歸朝之後。即於彼山。大弘台教。雖天台根由始於鑒真將來。廣敷之事。專在傳教大師傳來。自爾已來。一天四海。皆悉習學。花夷都鄙。無不弘敷。於時有義真和尚。共傳教入唐。傳教所學。亦俱習學。俱亦歸朝。傳教是開山之本願。義真乃最初之座主。座主重職。連繞不絕。義真雖共傳教同學佛法。而真公者。是澄公之弟子也。助揚師道。弘敷宗教。傳教大師。門人甚多。謂義真。慈覺。圓澄。光定等也。義真弟子。有珍圓和尚。號智證大師。是園城寺天台宗之元祖也。慈覺大師。諱乃圓仁。隨大師。習學宗教。甚獲旨歸。後人皇第五十四代。仁明天皇御宇。承和五年戊午入唐。重學天台。大傳真言。在唐學法。備經十年。歸朝之後弘之。本山叡岳真言。慈覺門葉大榮。壇林後代甚昌。慈覺門下。有惠高和尚。遍照僧正。長意僧正。安然和尚等。惠高下。有滿賀延昌等。滿賀下。有慈惠諱良源僧正等。慈惠下。有惠心院源信僧都及檀那院覺運贈僧正。並都率僧都覺超等(覺超亦承惠心)後代所傳。山門天台。准惠心檀那兩院而已。源信下。有明豪大僧正。覺超都。賓印供奉。安海供奉等。覺超下。有勝範座主。範下有長教。教下有忠尋座主。良舜阿闍梨等。忠尋下。有□生皇覺法橋。次範源法印。次俊範法印。次靜明法印。經海僧正。近代皇覺已後。名之□生流也。良舜之次。有舜耀法橋。次宗延法眼。次明慶法橋。次證圓阿闍梨。次隆澄僧都。次有憲源法印。猷豪法印。承詮法印。宗嚴僧都也。寬印下。有圓深。次玄然。次辨覺法印。次明雲座主。次顯真座主。次有仁快僧都。明禪法印等也。已上惠心流。舉少分畢。覺連之下。有遍救僧都。次清朝法橋。次隆範阿闍梨。次隆豪律師。豪之下。有永辨法印。智海法印。畏耀法橋等。永辨智海。中古名匠。俱湛淵海。互諍。詞辨。永辨之下。有寶地房法印證真。於天台六十卷。作私記三十卷。真之下。有聖覺法印。宗源法印等。宗源之次。有雲快僧正。信承法印。經承法印。宗澄法印等。智海之下。有明禪法印。次有公豪僧正。明瑜僧正。經海僧正等。公豪下。有實禪僧正也。長耀之下。有竹林房法印靜嚴。是近代名哲。與證真並肩飛名。靜嚴之下。有聖覺。聖覺次。有信承法印。隆承法師。尊豪法印等。隆承之下。有聖憲法印憲實法印。憲實亦承聖憲也。顯真僧正下。有仁快僧都。聖覺。明禪也。仁快次宗源。次雲快。次有經承法印。顯雲僧正。承詮。宗澄。憲源法印也。圓能法印。承於顯真。智圓僧正。承於圓能也。明禪下。有顯瑜。公豪。經海。靜超律師等。經海亦承於顯瑜。公豪下。有實禪也。證圓之下。有智圓。隆澄也。隆澄下。有憲源。猷豪。承詮。宗嚴也。宗嚴之下。有慈玄也。已上檀那之流。相承次第。舉其少分也。數處列同人。有承數流故。然有正流傍受。隨學者意。率義可悉。此是比叡山延歷寺相承。血脈之次第也。園城寺所學天台宗者。智證大師之法裔也。智證大師。日本人王第五十五代。文德天皇御宇。仁壽三年癸酉。遠往大唐。習學密教。重研台宗。同御宇。天安二年戊寅六月歸朝。在唐學法。經六年焉。歸朝之後。弘之叡岳。智證大師。諱圓珍。其上足有增命僧正。次鴻譽內供。次蓮昭阿闍梨。次千觀內供。次慶祚阿闍梨。次明尊大僧正。次智圓阿闍梨。次元範禪師。次範守大德。次良明阿闍梨。次圓憲阿闍梨。次良慶法眼。次有明元法橋。圓順僧正。賢星律師。祐曉律師等。祐曉之下。有實仰僧正。上且列實仰相承之一流。自餘諸流。恐繁不陳。上來三井園城寺。天台宗血脈次第也。智證門流。本住叡岳。經亦數代後。移三井。封為一廓。弘敷天台真言俱捨。門學列林。法談成巿而已。此是本寺本山所學天台宗也。自餘五畿七道。多弘此宗。皆出山門。亦出寺門。彼彼所學。不可舉盡。天台四教。人盛學之。故粗陳之。令初學知者也。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十二(終)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十三   東大寺沙門凝然述                        章八依江南敏法師下。第八二教。亦二。初舉人標數。二依法陳相。今初。言江南敏法師者。或可是唐越州靜林寺法敏法師。出章主所集花嚴傳。彼第三(講解雲下)釋法敏。姓孫氏。丹陽人。八歲出家。事英禪師為弟子。入茅山。聽明法師三論。又聽高麗實講大乘經論。躬為南座。結軫三周。貞觀元年。出還丹陽。講花嚴涅槃。二年越州田都督。追還一音寺。相續法輪。於時四方義學沙門。八百餘人。當境僧千二百人。尼眾三百。士俗之集。不可後記。時為法慶之嘉會也。至十九年。會稽士。請住靜林寺。講花嚴經。至六月末正講。有蛇懸半身。在敏頂上。長七尺許。作黃金色。吐五色光。終講方隱。至夏訖。遷一音寺。夜有赤衣二人。禮敏曰。法師講四部大經。功德難量。須往他方教化。故從東方來。迎法師。弟子數十人。同見。至八月十七日。爾前三日三夜。無故闇冥。恰至將遊。忽放大光夜明如日。異香不滅。莫不怪嘆。道俗莊嚴。送於隆安之山焉。造花嚴疏七卷已上(傳文)此師住處。越州靜林寺。章雲江南。以遊方化物故。就有敏字。且配此師。未詳定之。可考餘文。宋本雲愍法師。只是一師。以音通故。大疏雲。唐初印法師。亦立二教(已上)刊定雲。唐初江南印法師。亦立二教(已上)探玄雲。唐江南印法師。敏法師等。立二教(已上)以非唯一人。先舉二人。而置等言。即諸德一同立之。義苑會雲。清涼雲唐初印法師。今雲愍法師。況是師資。則敏公初判。印師風行。故互舉耳(已上)況字可作恐焉。此意敏公是師。印公是弟子。師立二教印師隨之。如草隨風而靡。故雲風行。玄記既雙標舉印敏二師。具陳二教四異。而亦指雲廣釋如彼花嚴疏中(已上)印敏二師。是誰人疏。然大疏中。專舉印師。明二教四異。明知是印師疏。所敘義理。與玄同故。若是法敏。彼亦作疏。玄記所指。亦可通彼。章一釋迦經下。二依法陳相。言釋迦經等者。此約能說教主。自所說法。釋迦為主。正是三乘教。縱是一乘。釋迦為主。亦為屈曲。捨那為主。正是一乘教。此明法界圓融事事無礙故也。縱是捨那。不說平道。是屈曲攝。隨正成判。不論互兼。言以逐物機隨計破著者。釋屈曲名。法是無礙。名之平道。物機未熟。不堪任受隨法之說故。佛隨逐三乘等機。隨作種種不隨法之說。故名屈曲。言如涅槃等者。等言等取法花等一切三乘一乘教。破著遣執。不隨法性自在諸典。當知屈曲自後至初鹿苑所說。其中破著釋迦經者。皆屈曲攝。平等道教中。舉其最初高山所說。而無等言。平道等。直道唯此教故。若約此世。別教機熟。自初成道。乃至涅槃。唯聞花嚴別教法者。即是自最初至最後。所說亦即花嚴。非是餘經。問。如般若等。正被三乘。破法有執。諸法空者。可是實屈曲。如彼維摩·楞伽·密嚴·勝鬘佛藏經等。雖是釋迦說。而明真如不二離言。如來藏性。甚深法性。豈是可非平道法耶。何以此等名屈曲耶。答。雖說深理。對破執見。不能直顯。故名屈曲。非謂可說真如法性之理。名為平等直道。如維摩經。深呵二乘。破菩薩見。楞伽廣破二乘外道等之執見。勝鬘亦破二乘保執等。並是逐機屈曲之教。演義鈔二下雲。言屈曲者。非是有真如。法性即非屈曲。但取隨機隱顯。為屈曲可(已上)即此謂也。問。法花是一乘教。大事因緣故。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已上)而是釋迦說。豈言屈曲耶。答。雖是一乘。而破執著故。彼一乘名破三一。亦是屈曲。問。涅槃是最後終窮決了之說。專顯佛性。涅槃四德。雖釋迦說。豈言屈曲。答。涅槃經。亦破昔有餘義。決未決事。顯甚深法。是故彼經亦是屈曲。大疏·涅槃經等。雖說一極。或對權願實。我會異歸同。一切如來。或說不說。故雲屈曲(已上)此刊定破印師義。鈔釋雲。言涅槃等雖說一極者。此牒其破屈曲教中。有平道之文或對權顯實下。釋成是屈曲之義(乃至屈曲之道如一答中已句)此上一句。是約法花。明是屈曲。昔權今實。破三顯一。明權則未說實。說實又破廢於權。不同花嚴權實齊顯。一時頓用。故名屈曲。或會異歸同下。約涅槃經。以明屈曲。涅槃會昔有餘之義。同歸一味。涅槃先異後同。亦成屈曲。不同花嚴若同若異。空不空等。一時頓演。又言。一切如來或說不說者。古德共雲。如日月燈明佛。晨旦說法花。中夜便滅度。則法花之外。非是別時更說涅槃。謂人根利故。聞法花竟。不後須說涅槃。則涅槃。或說不說。或有國土。唯說三乘。究竟不破。或有國土。唯說二乘。無三可破。則知法花亦有說不說不同。花嚴不見有一佛國土。其中如來不說此法。明是平道(已上)是故法花·涅槃。最後了義。尚名屈曲。何況自餘諸經。或三乘等。寧非屈曲乎。是故受中時。指涅槃等。名為屈曲教。即此意也。言以逐法性自在說故者。法即圓融。如法而說。故所說法。及其說儀。自在無礙。是故名為平直大道。問。既如法說。無遺圓法。若爾此法。豈不見機。答。若無隨法契法機者。此法不可說。有隨法機故。此法必說。不同餘經曲隨緣。問。若爾平道亦可名逐機。必隨契法。如法機故。答。圓法為本機契此法。是故隨本名為稱法。對三乘等逐機宜故。問。若雲平道稱法無逐破著者。何故花嚴說四諦法。普賢行等品中。皆雲隨諸眾生所應調伏作如是說。又問。明淨行·梵行·三賢·十地·誰世間·入法界等諸品之中。皆說對治行法等事。何故花嚴名為平道。是故刊定即作此難如何。答。清涼大師。救彼破雲。花嚴雖有隨諸眾生。各別調伏。皆是稱性善巧。一時頓演(已上)鈔雲。疏雲雖有隨諸眾生各別調伏。此牒其破平道教中。有屈曲之言。皆是稱性一時頓演者。釋成是平道之義。以稱性之巧。無邊差別。皆是平道。又一時頓演。不同屈曲說權之時。不說實。說實時。不說權說四諦。唯為小乘。說六度。唯被菩薩故。一切並陳。最顯平道。又說隨眾生者。說於世尊餘處隨機。非此經中是隨機說(已上)海印定中。一時頓現故。說諸法。亦是一時。不同三乘諸教。隨宜各別而說。探玄·大疏·刊定並明二教已。更敘四異。謂主處眾說也。義苑舉之。而在下施說異相十異中。雖是彼說。恐繁不引。義苑引四異已雲。此約化儀。誠如所判。但於屈曲之內。未顯法之權實(上取大疏。自下私語)便令多法渾同無別。不能令人善識權實淺深之異故(已上)屈曲中。權實者。隨分相望明之。若望平道。餘皆權故。於屈曲中。小權大實。大中相權。性實等也。 章依梁朝光宅寺下。第九四乘教。分二。初舉人標數。二依法陳相。今初。言依梁朝等者。大疏標雲。梁朝光宅法師。依法花第二。立四乘教(已上)會解雲。梁朝光宅法師者。即梁武帝潛龍時。宅嘗七日夜放光。帝曰。非我所居。乃捨為寺。今約處稱名。故雲光宅法師。即釋法雲也。姓周氏。宜興陽羨人。晉平西將軍。處之七世也。母吳氏。初產在草見雲氣滿空因以為名。七歲出家。更名法雲。從師住莊嚴寺。為寶亮弟子。亮每曰。我之神明。殊不及也。方將必當棟樑大經矣。年三十。建武四年夏初。於妙音寺。聞法花淨名。學徒海湊。時人呼為作幻法師矣。講經之妙。獨步當時。齋中書周顒。琅琊王融。彭城劉繪。東莞徐孝嗣等。一代名貴。並莫逆之交。孝嗣每日見雲公俊發。目顧缺然。初雲年在昔慈。雅尚經術。於妙法花。研精累思。品酌理義。始末照覽。乃往幽嚴。獨講斯典。豎石為人。松葉為拂。自唱自導。兼通難解。所以垂名梁代。誠讀有聞。嘗於一寺。講讚此經。忽盛天花狀如飛雪滿空而來。延於堂內。升空不墜。說講方去。有寶誌神僧。道超方外。與雲互相敬受。呼為大林法師。每來雲所。輒停住信宿。嘗言。欲解師子吼。請法師為說。即為剖析。慈便彈指讚曰。善哉微妙微妙矣。儀同陳郡永昂雲。有常供養僧。學雲法花。日夜發願。望得慧等之。忽夢見一僧。曰。雲法師燈明佛時。已講此經。那可卒敵也。大道三年三月二十七日。卒於住房。春秋六十有三。兩宮悲慟。琅琊王筠。作銘誌。湘東王簫譯為制文(已上)日月燈明佛。目妙光菩薩。說法花經。歷六十小劫。彼佛滅後。妙光菩薩。持法花經。滿八十小劫。為人演說。彼佛八子。皆師妙光。妙光教化。會住不退。其八王子。轉次成佛。最後小子。名然燈佛。釋迦是燃燈弟子。釋迦二大僧祇滿。逢受記別故。妙光菩薩有八百弟子。彌勒其一。言妙光者。即文珠也。明知法雲法師。即昔妙光菩薩也。講經感天雨花事跡。寔可知焉。所立四教。歸宗在茲。 章謂臨門三車下。二依法陳相。亦二。初正明。三[攸/忍]立。今初。義苑雲。太白牛車方為第四者。謂一乘。但不得故者。羊鹿是虛指。出門不上車。牛車若是實。出門即合上牛車。亦不上。明三皆虛指。約法說者。昔指三乘三界門外。二乘出界。無有實果。菩薩出界。豈有實證。俱無實證。名不上車。明知三乘皆是權設。即是權教。三乘四衢等賜。即是實教大乘。無乖教理。然若唯說法花為實。則抑諸般若及諸大乘了義之經。皆成權故。是知昔大亦有權實。法花但會昔權故。說三皆虛指。昔實不滯方便。故不會之。抑又法花。三乘重舉。昔權已皆開顯。唯明一實。不同昔日隱閉權乘。若以此分權小者。故未為允當耳(已上)文中初。記主直釋章文。無乖已下。至故不會之者。分別彼宗順違。全取大疏文。但皆成權故一句。是鈔文之。抑又已下。記主明法花所開三乘分齊。若以已下。記主結成所立有違。言權小者。小字應作實字。意雲。若以此四乘。分權實者。未為允當。以唯法花為實。抑分前實教故。問。光宅大師。所立教相。或立三種教。或立五時教。今雲立四乘教。其所定指是何。答。所立教相。彼此有由。隨舉即得。不可偏局。若據隨化。而廿用者。三教五時。事義有在。若就自立。而作判者。即分四教。為其規模。何者。昔震國南地三家。北地七家。各立教義。攝判諸教。是名南三北七十家。天台大師。一一破之。然後自立四教五時。所言南北者。荊谿疏記十雲。言南三北七者。南謂南朝。即京江之南。北朝即河北也。自宋朝已來。三論相承。其師非一。並稟羅什。但年代淹久。文疏零落。至齊朝已來。玄綱殆江南盛弘成實。河北偏尚毘曇。於時高麗朗公。至齊建武。來至江南。難成實師。結舌無對。因茲朗公。自弘三論。至梁武帝。敕十人止觀詮等。令學三論。九人但為兒戲。唯止觀詮。習學成就。詮有學士四人。入室。時人謂曰。興皇伏虎朗。棲最得意布。長干領語訴。祥眾文章勇。故知。南宗初弘成實。後尚三論。近代相傳。以天台義。指為南宗者非也。自是山門一家相承。是故難則南北俱破。取則南北俱存。今時言此宗者。謂俱捨唯識。南方近代。亦無遍弘。其中諸師。所用義意。若憑三論。則應判南宗。若今師所用。毘曇·成實。及三論等。大小諸經。隨義引用。不論南北(已上)南北二方。古來弘教。諸師意致。大途如此。然嚴法師。宗愛法師。惠是法師。柔法師。次法師。惠觀法師。智藏法師。雲法師等。並是南北之法匠也。南北之中。如此等師。通立三教。一者頓教。即花嚴經。二者漸教。始自鹿苑。終至涅槃。次第誘引。先小後大化儀是也。三不定教。是於漸教化儀之中。別有一機。佛為彼說。如勝鬘經。金光明等。非是頓攝。雖非頓攝。而明佛性常住甚深之理。是名偏方不定教也。演義鈔二下雲。言偏方者。謂大體而言。漸中先小後大。而不妨說小之時。亦有說大。如人十年弘律。不妨私房時說大乘。故曰偏方不定(已上)南中諸師。共用此三。以共用故。無別異立。而於漸教開合漸次。總有三家。三家各立。互諍是非。名之南三。謂一者虎丘山岌法師。漸中分三。一十二年前。名有相教。二十二年後。名無相教。三最後涅槃。名常住教。是謂漸中三時化儀。二者宗愛法師。漸中分四謂有相教。無相教。同歸教。常住教也。同歸教者。法花經也。前無相中。開出此一。三者定林寺柔法師。次法師。及道場寺惠觀法師。並於漸教中。開為五時。謂有相·無相·抑揚·同歸·常住教也。宗愛無相。開維摩等。名抑揚教。故成五時。莊嚴寺惠旻法師。用宗愛四時教。開善寺智藏法師。及光宅寺法雲法師。同用柔次惠觀所立五時教也。是故三大法師。承用餘師所立教相。有此差別。而三種教。諸師共許。不簡三時四時五時。無不舉世師承共用。今光宅師。總用頓漸不定三教。別用漸中五時判法。聖德太子。所立義途。皆依光宅。為其本義。判教攝法。行相皆爾。太子勝鬘疏別本雲。此經乃是。應適時宜偏方獨說。非是五時次第之教也(已上)斯即全依光宅意故。光宅法花疏中。明權實二智等。具約五時諸教判之。太子疏中。依用皆爾。今四乘教。依法花經會得。悟機根一途次第。作此判斷。以法花意。誘鹿苑聲聞等。辨大乘中初心菩薩。滯三乘之者。以空破有。抑小揚大。然後令入一乘實道。以此為宗。約此一門。爾前三乘。為三乘教。法花一乘。為一乘教。是故總合。成四乘教。事儀必然。義理極成。此約化義。成此次第。問。光宅法花疏中。何所正明四乘教。答。光宅疏中。無有別處立四乘教攝判諸教。唯明三車四車權實。此即任運成四乘教。彼疏章致。立教唯必然。光宅大師。常講法花。啻暗開講。無有筆錄。門人於後。繕集成疏。即如天台諸章疏等。既得師意。敘之疏中。彼疏第四雲。三種實車。即是羊鹿牛車。即譬昔日阿羅漢·辟支佛·大力菩薩·三無學人究竟果。珍寶大車。平等一種。無三種差別。即譬今日法花經中。為眾生受記。同得佛果。且自長者。昔在門內許時。門外三車。賜諸子令避門內之苦。出門外得車故示。既出門外。不見有車。是故就父求索。何關索大車(已上)此明索車之處。破有人言索大白牛車義也。彼疏釋經言如此種種羊車鹿車牛車今在門外可以遊戲雲。明長者示諸子三車處。內合示三乘人果處。三車既在門外。然三乘人。盡無生智。在三界外。若同殘三界正使煩惱掛出三界外。證掛無生智。故言示三車處也(已上)又釋經各賜諸子等一大車雲。即譬上方便品中第八。於諸菩薩中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明如來為三乘人說法花。乃至初言各賜諸子等。此一句。先開長者心平等京門。圓合明如來今日平等。為三乘人。說大乘經。令同得圓極妙果也。次言一大車。此三字。即是第二所賜物章門。同用圓極妙果。與今時眾也(已上)此等文中。三車。大白牛車。三乘。一乘。總通合數。成四乘教。是故賢首·靜法·清涼並以光宅。為四教師。非唯此文。彼疏文多。故探玄記。敘光宅師四教已雲。是釋如彼法花疏中(已上)指此八卷疏也。問。光宅師意。三乘菩薩。為取小乘教中菩薩。大乘教中菩薩乘耶。答。彼方便品疏。釋尚無二乘何況有三雲。尚無二乘者。言尚無遍行六度菩薩乘。辟支佛乘。何況有聲聞乘。故知唯是一佛乘(已上)偏行六度菩薩者。是小乘教中。所說菩薩也。同疏四雲。阿羅漢。辟支佛。大力菩薩。殘正使已掛(已上)此舉三乘。無舉究竟人也。既言大力菩薩。此是大乘權教菩薩。探玄光宅教中。明三車俱不得。以不上故。亦三皆索。故菩薩亦索車已雲。故知是權。同羊鹿也。以是大乘中權教方便說故(已上)章主得光宅意。判言大中權教。即同光宅大力菩薩。明知。法花不會爾前實大乘教。以爾前實教不滯方便故。大同清涼。得光宅意。又玄記權大言。不可言唯大。彼疏亦舉小菩薩故。是故總通二類菩薩。同問。章餘義同上辨者。是何等義。答。權實差別中。三權一實文。破執立正。所成相狀。後此意同。故指同上。問。上權實門。令入別教。為彼門意。此義雲何。答。光宅宗意。唯會三權。歸入法花一乘而已。宗義不同。不關花嚴。問。賢首大師。愚法二乘。不出三界。三車不攝。光宅師意。其相雲何。答。彼此義異。不可混亂。光宅師意。不簡小教聲聞及以大聲聞。一切皆是三車所攝。據教有淺深。約體唯是一。此門不同賢首所立。問。光宅師意。法花何處。說三乘中菩薩之文。答。方便品偈雲。有佛子心淨。柔軟亦利根。無量諸佛所。而行深妙道。為此諸佛子。說是大乘經。我記如是人。來世成佛道。以深心念佛。修持淨戒故。此等聞得佛。大喜充遍身。佛知彼心行。故為說大乘(已上)彼疏釋雲。有佛子心淨。此下三行半偈。是第二別出三乘中大乘之人教。中亦有二。初有一行半偈。先出三乘中大乘人教。說是大乘經者。是昔日三乘中之大乘。非今日大乘。第二行偈。正開是方便。自有二。初我記如是人下一行半。略記成佛。第二佛知彼心行下半行。正開是方便。佛知彼心行。為說三乘中之大乘也(已上)即是三乘中菩薩乘。而非小乘偏行六度菩薩。上宮王疏。御解亦爾。 章後代信行禪師下。三舉類。信行魏人。少而落釆。博綜群經。蘊獨見之。明顯高蹈之跡。與先舊德解行弗同。雖受具戒。而後捨之。居大僧下。在沙彌上。門徒悉行方等結淨。頭陀乞食。日止一食。在道路行無同。男女普皆禮拜。似不輕行。作對根起行雜錄三十六卷等。製作非一。立三階宗。判斷聖教。約時就機。建立非一。懷感法師。造淨土群疑論七卷。彼第三卷。一一破柝。不許彼義。藏經之中。有三階集錄五卷。引諸經論正文。成立教義。而前後雜亂。始終混同。義意難見。宗旨難得。彼所製雜錄等。隋開皇二十年。敕斷不聽流行世間。信行乃是隋朝之人。行如是之化憶斷實無準。言謂一乘三乘等者。此二教相。雖依光宅。而開合異。三乘為一。並與一乘故。成二教。體同光宅。有三一故。三乘一乘。各有三義。即成三對。一普引一對。二同別一對。三迴直一對。亦名漸頓。別法解行。隔歷不融。普法解行。圓融相攝。三根定別。諦緣度等。同歸一性。皆成佛道。迴小人大小俱說。不依迂迴。頓入大乘。如應三乘一乘之相。義苑雲。前教體同光宅。但開合之異。次教與前稍異。是以光宅但同歸一實。此乃具德圓融。故明普解普行花嚴法門也。然此判教。既宗法花四乘。前教連同光宅。次教一乘。乃是隨機調練。權漸終歸。翻指花嚴及真進者。豈非頓漸始終之相隔耶(已上)言前教者。是三乘教。次教即是一乘教也。言。連同者。連字寫謬。可是還字。故義顯矣。折薪雲。信行此師所立。但合三為一教。與光宅異爾。又此中一乘三乘。有二對。初普別為一對。次漸頓為一對。皆可見(已上)此記釋意。三對之中。後之一對。合為一對。名為漸頓。後古雲。別解別行者。解行一一歷別。三乘差別。諦緣度異也。先習者。謂大由小起。亦大小俱陳也。普解普行者。一具一切故。此非花嚴。餘宗則無(已上)二教各三義。隨一成二教。三義總通。名為二教。 章十依大唐三藏下。第十三種教。分二。初舉人標教。二依法陳相。今初。言大唐三藏玄奘法師。大疏唯雲唐三藏焉。會解雲。唐三藏者。名玄奘。本名禱。姓陳氏漢大丘仲弓之後也。洛州維氏人焉。有兄素出家。即長捷法師也。以奘少羅窮酷。偏意攜守。年十一。誦維摩法花。東都恆度為僧。後入蜀受學。後別兄偏往參學焉。曾歎曰。余周流吳蜀。爰逮趙魏。未及周秦。頗有講筵。率皆登踐。已布之言。今雖蘊胸襟。未吐之詞宗。解籤天地。若不輕生殉命誓往花胥。何能具覿成言。用通神解。一睹明法了義真文。要返東花。傳楊聖化。於是礪志。得達印度。於那爛陀寺戒賢論師處。留五年。學瑜伽·顯揚·對法諸論。又停二年。於缽代多國。學正量部根本論·攝正法論等。卻往枝山勝軍論師居士所。學唯識抉擇論·意義論·成無畏論等。首尾二年。又先於曲女城。學佛使曰胄二毘婆娑。於毘耶摩耶三藏所。經於三月後在枝林山。夜夢時內及外林邑火燒成灰。見一金人。告曰。卻後十年。戒日王崩。印度使亂。當如火蕩。覺已向勝車說之。奘意方決嚴具東返(後永徽之末戒日死並飢荒如今夢所見驗矣)貞觀十九年。正月二十四日。屆於京郊。後所翻經論七十五部。計一千三百三十五卷。享壽六十五歲。序雲。卷秋寒暑。時經一十七年。耳目見聞處。越百十七國。雖偏參學。而偏宗戒賢。故依彼判三時教。如下具述。時在印度。造會宗論三千頌。會融瑜伽·中論之旨。又造製惡見論一千六百頌。制十八部小乘。破九十五種外道。後戒日王。欲為流通。於曲女城。集十六國論師。斷雲。能破一偈。當截舌已謝。經十八日。無敢破者。故西域稱為脂那大乘天也。其見重西域也如是。況歸此國。王臣覦敬。亦可知也(已上)如下具述者。大疏明頓漸不定三種教。漸中武丘山岌法師。三時教之處。指同玄奘。會解即釋此處。是故指下。敘天竺立教。戒賢三時之處。玄奘三藏。所翻經論。於所齎梵本中。是最少分。未譯之者。不可勝計。慈恩傳雲。法師於西域所得大乘經。二百二十四部。大乘論。一百九十二部。上座部經律論。一十四部。大眾部經律論。一十五部。三彌底部經律論。一十四部。彌沙塞部經律論。二十二部。迦葉辟邪部經律論。一十七部。法密部經律論。四十二部。說一切有部經律論。六十七部。同論三十六部。聲論十三部。凡五百二十卷六百五十七部。以二十馬負而至(已上)所齎持來。梵本如是。共所翻譯。七十五部。所未翻者。總有五百八十二部。麟德元年正月之中。請翻寶積經。三藏辭雲。報命已窮。彼經大部。縱雖企譯經。不能訖。遂辭不翻。乃歲二月四日奄焉而卒。乃春秋六十有五也。當日本第三十九代。天智天皇御宇三年甲子矣。厥後(從乙丑計)二十九年。至大周則天皇后長壽二年癸巳。南天竺菩提流志三藏。方達都邑。乃安置之佛授記寺。本名達摩流支。唐言法希。天後改為菩提流志。唐雲覺愛。齎寶積經梵本而來。即會義學諸德。自大唐中宗皇帝神龍二年丙午。至叡宗皇帝先天四年癸丑(改為開元元年)首尾八年。翻譯大寶積經百二十卷。四十九會。於中二十六會三十九卷。流志新譯。餘二十三會八十一卷。並是舊釋。次第勘之。編列成部。加之多譯諸經有若幹部。開元十五年十一月四日。流志歸寂。春秋一百五十六。長壽二年。春秋百二十二。方著唐朝。住於脂那。經三十五年。正玄奘三藏久住世者。所齎諸典。鹹皆應譯。報命不久。不果願焉。所未翻譯。諸經律論。部帙難準。已翻諸典。事極不定。如大般若。六百為部。婆沙二百。瑜伽一百。正理八十。顯宗四十。俱捨三十。發智二十。集異門足二十。大菩薩藏經二十。如是第減乃至一卷一部。卷軸成部。如是不定。未翻諸教。部量准知。玄奘三藏。歸寂之年。賢首大師。年二十二。形在童子。未出家矣。而達花嚴自任。建德。至二十八。出家受戒。大敷花嚴。弘通海日。玄奘三藏。亦名遍學三藏。天竺小乘。歎名屍羅提婆。以雲戒天。大乘歎名摩訶衍提婆。此雲。大乘天。智辨辭鋒。無有及者。 章即三法輪下三依法陳相。亦二。初舉名。二釋相。今初。言即三法輪也者。日域現流法相宗人。唯名三時教。所謂初時有教。第二時空教。第三時非空非有中道教是也。三論宗人。自空所立。名三轉法輪。謂根本法輪。枝末法輪。攝末歸本法輪也。然法相宗所立。亦是三法輪。而常途名目。稱有空中道三時教也。 章一名轉法輪下。二釋相。亦二。初正明。二詳覈。今初。義苑雲。一轉法輪者。謂三輪四諦法輪。說諸有為法。皆從緣生。以破外道自性因等。又緣生無我。翻外有我。然猶未說法無我理。即四阿含等是(已上)和本雲。一名轉法輪。宋本無名字。言外道自性因等者。數論外道。二十五諦。冥諦為因。生餘諸諦。舊曰冥諦。鈔雲自性諦。等者。等取勝論外道六句義等。自然無因等。皆此中所攝。邪因所生。無因而有。並是實有。而自性諦本來實有。佛法翻之。是故建立六因四緣。以為生法因緣。而所生法。亦是實有。但所執人我。本來空而已。是故外道自然實有。小乘因緣實有義可。轉法輪者。如來為物。說四諦法。轉凡成聖。轉惑得智。摧破之義。是名輪義。圓滿之義。是名輪義。轂輻洞輪。具足名輪。猶如聖王所有輪寶。有示相轉。是見道位。有勸修轉。是修道位。有作證轉。是無學道。名之三轉。各具四諦。三四十二。即名三轉十二行法輪。而有為自轉。如佛自經三轉十二。有為化轉。如佛為陳如等成三轉四諦等。十二行相。各具眼智明覺。即為四十八行相也。此是最初轉義炳焉。是故小乘名轉法輪。義苑又雲。二名照法輪者。以空照有故。第二時中。雖依遍計所執。而說諸法自性皆空。翻彼小乘。然於依他圓成。猶未說有。即諸部般若等諸經(已上)折薪雲。密意說者。但說為空。未說不空故也(已上)第二時教。於三性上。並說為空。而其所執上之空者。非是密意。實是空故。說彼依他圓成皆空。是名密意。此密意者。對顯了故。如實而說。名顯了說。即第三時。所執是空。依圓是有。是名顯了。今第二時所說非然。以依圓法皆空無故。義苑又雲。第三時中。就大乘正理。具說三性三無性等。方為盡理。即解深密等經(已上)折薪雲。持法輪。顯了說三性及真如不空理等者。此中有二義。一持三性理。二持真如不空理。理字昌上。文中及字。揀有二也(已上)復古雲。三持法輪者。謂雙持前二也。三性真如。皆約理說不空。謂圓成是有。依彼自宗。但許不變湛然常存之有。非隨緣有(已上)言雙持前二者。初時實有。第二皆空。雙持此二。雲何持二。第二空中。所執空分。初時有中依他假有。圓成真有。持此空有。同時成立。第三時中。三性雙說。所執空故。即是非有。依圓有故。即是非空。說三性故。即顯非空非有中道之理。是故名曰雙持空有。非謂亦持初時依他實有之分。及所執有分。第二時中。依止圓空分。初時約彼依他說有。第二時約所執說皆空。故我法二執。當情現相。皆是所執。二乘我執之分皆空。執諸法有。即有法我。當情現相。是非所持。是體無故。問。真如不空。與三性中圓成實性。有何差別。而別舉之。圓成實理。是不空故。答。大途言之。其體此同。而總別異。故別舉之。三性是總。如是別故。又三性中真。是不變如。法相所立。真如自體。真如不空。具過恆德。隨緣成事。是終教義。是故特言真如不空。以終教之中。必有隨緣故。以此教之中。無唯不變故。義苑又雲。是則於彼三時。初隨有邊。約依他說有故。次隨空邊。約偏計空。故俱非了義。後時具說偏計空。餘依圓是有。契會中道。方為了義。此依深密所判。一時定。謂初時等故。二法定。謂有空等故。三經定。謂指阿含等故(已上)此總料簡三時偏中。了義不了義之相也。上來所引。義苑解釋。皆取清涼三時之文。全為今章解釋之文。少分亦取演義鈔詞。此三時教。本是天竺戒賢論師。依深密·瑜伽論等所建立也。即在解深密經第一。瑜伽抉擇分第七十六。又出金光明經第一卷焉。玄奘三藏。隨戒賢論師。承傳此義。即歸脂那。大弘此宗。是故三藏。立此三時。故義苑雲。此師宗承西域戒賢論師。立三種教。以法相大乘。而為了義(已上)慈恩大師。專承此宗。立此三時。弘演傳通。法相諸師。所立皆爾。然賢首大師。謁日照三藏。問天竺論師判教之事。三藏答以戒賢智光兩宗三時。隨彼所說。具記錄之。廣在探玄記第一。起信疏上卷。十二門論疏等。清涼大師。隨賢首記。大疏載之。今受所敘。啻言玄奘。師資芳芬。彼此是同。日照三藏。大菩提寺。及那爛陀寺之僧。大餐戒賢智光真風。通遠瑜伽·中觀之旨。兩宗義理。智淵深廣。故向賢首。備說所學。其本致者。是三論宗。乃智光論師之門人也。日照三藏。住魏國西寺。務翻經嵨業。賢首大師。共在譯場。翻譯之。暇習學三論之宗旨。於三藏法師。是故賢首所傳三論宗者。智光之門風。日照之宗曜之賢首依此意致。作十二門論疏。即通判釋三論宗旨。花嚴學者。賢首來裔衣。可依此意。護三論旨。日照三藏。在那爛陀寺。聞玄奘三藏傳法弘。思慕玄門。遂來振旦。乃玄奘入滅之後。經十七年。永隆元年。方著唐朝。厥後八年。在魏國西寺東寺之間。設花嚴闕文。及翻諸經論。垂拱三年。丁亥卒於翻國東寺。慈恩法苑第一雲。述今文者。如解深密經第一卷·瑜伽抉擇第七十六雲。世尊廣為勝義生菩薩。依遍計所執體相無故。說相無自性性。依依他起上。無遍計所執自然生故。說生無自性性。及即依此。說無遍計所執。一分勝義無自性性。依圓成實上。無遍計所執故。又說一分勝義無自性性。說三種無性。皆依遍計所執性。已勝義生菩薩。深生領解。廣說世間毘涅縛藥雜釆盡地熟蘇虛空諸譬喻已。世尊讚歎善解所說。勝義生菩薩。鹿林中。唯為發趣聲聞乘者。以四諦相。轉正法輪。雖是甚奇。甚為希有。一切世間。諸天人等。先無有能如法轉者。而於彼時。所轉法輪。有上有容。是未了義。是諸諍論。安是處所。世尊在昔。第二時中。唯為發趣修大乘者。依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以隱密相。轉正法輪。雖更甚奇。甚為希有。而於彼時。所轉法輪。亦是有上。有所容受。猶未了義。是諸諍論。安是處所。世尊於今第三時中。普為發趣一切乘者。依一切法皆無自性。無性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無自性性。以顯了相。轉正法輪。第一甚奇。最為希有。於今世尊。所轉法輪。無上無容。真了義。非諸諍論安足據所。爾時世尊。告勝義生菩薩曰。勝義生。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於諸不了義經。聞已信解。書寫護持。供養流布。受誦溫習。如理思惟。以其修相。發起加行。比此所說了義言教。聞已信解。乃至廣說。以其修相。發起加行。所集功德。百分不及乃至一。鄔波尼殺曇分。亦不及一。比所生福。難可喻知。吾今略說。如爪上土。比大地土。或如午跡中水。比四大海水。百分不及一。乃至鄔波尼殺曇分。亦不及一。說此經·時。六百千眾生。發菩提心。三百千聲聞。遠塵離垢。得法眼淨。一百五十千聲聞。永盡諸漏。心得解脫。七十五千菩薩。得無生法忍。金光明經。亦說三時。謂轉照持。涅槃經說。初令皆服乳。次教總斷乳。後教有應服有不應服者。與解深密所說義同。瑜伽釋中。此三時少異。義即意無別。由此誠證。若以偏圓機宜漸次。教但三時。非一非五。上來總是。述今文也(已上)此彼章中。具舉三時教之證文。其三時教。一一相者。彼章次雲。略示教者。四阿笈摩等。是初時教。諸說空經。是等二時教。以隱密言。總說諸法無自性故。花嚴。深密。唯識教等。第三時也。以顯了言。說三無性。非空非有中道教致。由諸異生起自無始。迷執有我。不了我無。沈沒愛河。輪迴癡海故。佛初說四諦法輪。令知我空。唯有其法。憍陳那等。最初得道。彼聞法有。證我皆空。便執諸法。為真實有。封著小果。不求大位。佛為方便。後說法空。破除有執故。次時中。說般若等。言一切法。本性皆空。須菩提等。迴心趣大。彼聞法空隱密言教。便撥諸法性相都無。何所造修。何所斷捨。佛為除此。復說唯識三性等教。勝義生等。信解修學。遍計所執無。知法無我俱遣。依他圓成有。照真俗雙存。無無所無。所以言無。有有所有。所以言有。言有而有亦可言無。遍計所執。真俗無故。言無而無亦可言有。當情我法。二種現故。令除所執。我法成無。離執寄詮真俗稱有。妄詮我法。非無。非不無。當情似有。據體無故。妄詮真俗。非有非不有。非稱妄情。體非無故。我法無故。但是執皆遣。真俗有故。諸離執皆存。由此應言。迷情四句。四句皆非。悟情四句。四句皆是。說境我法空。破初執有。說心真俗有。破次執空。諸偏見者。初聞說有。便即快心。於空起讀。後聞說空。亦復協意。便諦於有。今言非空非有中道教者。第三時也。約理及機漸入道者。大由小起。乃有三時諸教前後。解深密經。說唯識是也。若非漸次。而入道者。大不由小。即無三時諸教前後。約其多分。即成道花嚴等中。說唯心。是多分頓漸。無別教門。隨一會中。所應益故。華嚴說有聲聞在會。深密亦有聲聞發心。勝鬘經中。亦說一乘意生身等。攝大乘。說為不定人。說一乘故。法花經中。分別功德品。言仙說如來壽量品時。有八世界微塵數眾生。發菩提心。如是等文。上下非一。故知法花亦被頓悟花嚴亦有漸悟之釋。若依覺愛定唯一時無漸次者。即違深密說有三時。若依劉虯定有五時前後次第。後無文說。然違三時。今總不依。若據眾生機品及理。可有頓漸之教。然不同於古說若不約機理。定判一經。為頓為漸。時增減者。頓漸不成。故唯識雲。我於凡愚。不開演。非遮不定及定性故。此依證果。若謂人天。即有四時。其二乘者。方便學法。是彼初學故。略不說。今依師授。略敘古今時利差別。其諸有智。任情取捨(已上)此一段中。三時義理。委細分明。教意極成。既言師受。即是慈恩窺基尊者。親承玄奘三藏口授。敘此教義。玄奘亦承西天戒賢論師口授。授之慈恩。提攝慇懃。宗緒繼續。唯識法相。大乘宗者。既立三時。備攝諸教。第三時教。是極了義。解深密經。即第三時。以為所依所宗本經。瑜伽師地。是所依論。五分建章。廣釋諸經。有十支論。各司廣顯瑜伽中義。謂百法。五蘊。顯揚。攝論。雜集。中邊。二十論。三十論。莊嚴。分別瑜伽。或除攝論。加理門論也。就中三十唯識者。世親菩薩之所造。具攝瑜伽義。大盡法性相。十大論師。各作解釋。護法解釋。絕倫飛威玄奘糅譯。總成十軸。護法為正。兼聚眾釋。名成唯識。彼中引六經十二部論。廣明唯識三性十地因果行住。斯乃了相大乘中通妙教。言六經者。花嚴·深密·如來出現功德莊嚴·阿毘達磨·楞伽·厚嚴經也。十一部論者。瑜伽·顯揚·莊嚴·集量·攝論·十地·分別瑜伽·觀所緣緣·二十唯識·辨中邊·雜集論也。建立百法。明有為無為之相。陳說三性。盡迷悟性相之義。五重唯識。是觀門之精緻。四重二諦。乃義解之旨歸。三乘五性。隨機垂普齊之業。法相法性。任義窮決斷之德。五位修行。示三乘之因果。四智心品。顯三身之菩提。如是等法。此宗所說。義門極多。不能具舉。如來在世。彌勒菩薩。親隨世尊。餐受此法。如來滅後。九百年時。彌勒菩薩。依無著請。下中天竺阿瑜闍國。於瑜闍那講堂。經四月夜。為阿僧伽(此雲無著)說五部大論謂瑜伽論·莊嚴論·中邊論·分別瑜伽論·般若論也。無著菩薩。受此諸論。普為眾生。弘演開導。更造諸論。廣被時廣。其天親師子覺。並無著昆弟法子也。各勝師化。大造雅論。如世親三十頌者。十大論師。各渧文藻。謂護法·德惠·安惠·親勝·難陀·淨月·火辨·勝友·勝子·智月也·親勝·火辨者。世親同時之匠。護法菩薩者。千一百年出世。勝友·勝子·智圓者。是護法之門人。德惠安惠·淨月者。厥之中間同時之人。難陀論師。亦出中間。慈恩傳三雲。阿僧伽。亦名無著。健陀羅國人也。佛滅後一千年中。出現於世(已上)義燈第一。無著兄弟三人出世。總言九百年。餘師釋中。雲九百餘年。今取折中。即是九百餘年。未足千年。此時彌勒菩薩。降下說法。法相中宗。始弘五天之根源也。次是無著菩薩。次乃世親菩薩。此時皆是九百餘年。不滿千年。法相血脈。世親之次。立於護法。為其祖承。然護法出世。多雲千一百年。而非限滿。唯是一千一百餘年。然戒賢論師者。護法菩薩親度。面受之上足門人也。依西域記第八。護法戒或賢。令破外道。而戒賢年少。餘人嫌彼年少。雖然師遂遣彼。令難外道。外道被詰。皆悉伏從。戒賢年淺。且約二十。以年滿二十。已受具戒故。然護法菩薩。年三十二。卒於菩提寺。護法亦居那羅陀寺。在彼玄奘所住房之南矣。震旦計佛滅年代。諸說非一。且依二說。一雲。依齊朝法上法師所說。取穆王時。佛入滅義計之。二雲。依隋費長房所說。取莊王時入滅計之。取穆王是遠。取莊王乃近。法相宗。唐朝人師。取穆王時計之。即依法上所說。如從方顯幽抄·元傅通贊鈔·遇榮仁王法衡抄等明之。日本法相先德學者。皆取費長房所說為定。今所述者。即依長房。戒賢年二十時。如來滅後經一千一百五十五年。若法上說。已經一千四百九十五年。此時護法盛住於世。若依長房言。護法出世。一千一百餘年。若依法上。年不相順。即三百餘年。前卻相違。戒賢二十之時。即當梁中大同元年丙寅。及日本人王第三十代欽明天皇御宇七年丙寅。玄奘三藏。年滿三十。當大唐貞觀六年壬辰。於中天竺那爛陀寺。謁干戒賢論師之時。戒賢年百六年。此時如來滅後。經一千二百四十一年。若依法上。經一千五百八十一年。當日本第三十五代舒明天皇御宇四年壬辰。玄奘同此滿三十時。往□□□□茶奜□□□妞逆□□榶妧□□埤□□妧□□□□□覭□活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撲X□□□□妅要□□餺□□□妧□□檢□褓□□□隉慼憧說撫tj□本□□j□褓□F□芊撞\□□□□□駝a諒□□□□□褓□□□□□□□□□饛□□□槎□褸膳□□□□□奸□□□□禗褓□□□□椽□□□□□禕裀□□□隉慼慼撓堙慼慼慼慼隉慼慼潦A飯□□秖輦楚慼慼數O□□□娭禳傷難陀。會解雲。言近踵護法難陀者。據此二師注唯識等義。西域未唯識者。乃杖林山。勝軍論師。亦奘師所宗。今雲戒賢近踵者。以瑜伽·唯識並法相宗故。作此敘矣。然非戒賢正踵護法·難院也(已上)此意即謂。戒賢非是護法親度。難陀實爾。戒賢不值護法親授。戒賢西域記第八。分明說故。此當依法上。護法在千一百餘年。戒賢言一千四百九十餘年。若以爾違西域記所說。若以護法·戒賢。俱安一千四百九十餘年者。雖順西域記。而違佛地論等。彼說千年後。不經幾故。諸師並言一千一百年故。但雖是四百九十餘年。言千歲後。有何巨害乎。此助依法上所說之義也。是故法相西天相承。世親之次。取護法菩薩。護法之次。即戒賢也。世親與護法。中間百五六十年計。不知相承人名。雖然護法正釋世親本頌故。雖不知人。直次取之。戒賢之次。覺賢論師。繼弘宗旨。西天連續。此後不知。至於震旦。法相宗者。玄奘三藏。貞觀十九年。歸大唐國。大翻經論。昌於此宗。門徒三千。達者七十。上足四人。入室一盤。乃慈恩窺基大師是也。玄奘是震旦國法相始祖。次慈恩大師。次溜州惠浪大師。次樸楊智闍大師。及路符義忠等也。震旦血脈。自此已後。不知所錄。至日本國法相宗者。人皇第三十七代孝德天皇御宇五年(己酉)道昭和尚。往大唐國。親事玄奘三藏。習學法相宗及彼禪門。在唐五年。同天皇御宇九年癸丑歸朝。大傳玄奘所翻諸經論等。弘通本朝。次經五年。第三十八代齊明天皇御宇四年戊午。智通智連。奉敕往唐。德玄奘三藏並慈恩大師。受學法相。乃唐朝顯慶三年戊午也。此時玄奘。昌務譯業。慈恩亦預譯場。智通智達。習學功畢。歸朝弘宗。大講敷之。齊明天皇四年之後。經四十六年。至第四十代天武天皇御宇大寶三年癸卯。知鳳法師。經唐。德溜川惠沼大師並樸楊知周大師。學法相宗。乃大周天後長安三年癸卯也。此時智週年二十六。惠沼年五十四。昌弘法相。大務譯業。慈恩卒後。經十九年。玄奘卒後。經四十一年。智鳳後賢日域。大弘所傳。日本法相。是為本疏。智鳳授之義淵僧正淵有八人神足。謂行基菩薩·良辨僧正·玄昉僧正·良敏大僧都·降尊律師·行達大僧都·宣教大法師·定照大德·道惠律師也。良辨者。後學花嚴。乃建東大寺。弘花嚴宗。道慈者。後入唐朝。廣學六宗。三論為本。歸朝之後。建大安寺。大弘本宗。玄昉法師。干後聖武天皇御宇。往於大唐。值樸楊大師。學法相宗。天平八年丙子。歸朝弘宗。而樸楊大唐開元二十一年癸酉六月二十日入滅。春秋五十有六。當日本天平五年癸酉。玄昉先智周在世之時。入唐學法。然後經年。乃歸本朝。玄昉之下。有善珠僧正·常騰僧都·永嚴僧都·忠基律師·慈別少僧都等。善珠之次。昌海和尚。次基繼律師。次義先大德。次安國大德也。行基菩薩之次。勝虞大僧都。次護命僧正。次仲繼律師。次明詮大僧都等也。永嚴之下。有常晴少僧都·行賀大僧都等也。宣教下。有賢璟大僧都·玄懷僧都·玄賓僧都等。賢璟下。有修圓大僧都·明福少僧都等。修圓下。有壽廣已講·德一菩薩等。明福下。有延賓已講。次空晴僧都。空晴下。有真義僧正·忠竿大德·守朝已講·平仁大德·明憲僧都等。忠竿下。有林懷大僧都。懷之下。有主恩大德·經救大僧都(亦稟真義)永昭大僧都等主恩之次。有永超僧都(亦承經救)超之次。有湛秀已講。次覺晴大僧都。次藏俊贈僧正。次覺憲僧正。憲之下。有信憲僧正·貞慶已講也。如是橫豎傳燈雖多。且約豎傳。言血脈者。日本法相第一祖師智鳳法師。第二義淵。第三宣教。第四賢璟。第五明福。第六延賓。第七空晴。第八真義。第九林懷。第十主恩。第十一永超。第十二湛秀。第十三覺晴。第十四藏俊。第十五覺憲。第十六貞慶。貞慶上人。門侶甚多。謂圓玄大僧正·覺遍權僧正·璋圓大僧都·良算法師等也。圓玄下。有經圓法印·專英法師·圓憲法印等。圓實大僧正。承於經圓。專英下。有實懷僧正·公信法印等。尊信大僧正·宗壞僧正。俱承圓憲。慈信大僧正。承於宗壞焉。覺遍下。有良遍法印·貞弘律師·緣圓得業等。賢恩已講。承覺遍良遍二哲。恩之下。有尋賢大法師·猷賢法師也。貞弘下。有實寬法印·行寬法師·憲弘法師·英禪僧都(又承專英英玄)範憲僧正(兼承緣圓)緣圓(兼承良算)之下。有訓實大法師·緣憲法師。業繼法師等。良算下。有實大僧都。英禪下。有憲範大法師焉。慈信公信·範憲俱承法於尊信大僧正矣。尊信·慈信並佛宗之鸞鳳。法家之梁棟。解行深高。德山岷峨。法相祖裔。橫豎極多。略舉少分。以示初學者。諸寺多學。今興福繁昌。流亦潤餘寺。橫豎名。傳燈三國宗緒。粗知如此。現傳宗故。略示之。雖是傍論。而勿厭繁。 章此三法輪中下。二詳覈。義苑雲。此約時定。以出建。若約法定。則空有隔歷。若約經定。則義不相通。三定既立。不可以相從而收也。然上諸師判教。俱依列不更出違。唯大唐三藏。列義兼違者。蓋由此師親遊五印。特稟三時。五慥繁興一乘掩曜。竊慮後人傳襲。顛墜大宗。故於此中。言於一失。例餘諸師。皆未充當。故下開宗分教。方為盡理。上文疏中。一一出違者。密符賢首例意。顯用清涼法言。須知教相旨趣深微。不可率情趣分彼此厥或曾同不語。又乃昧於佛心。豈成傳演之人乎(已上)折薪雲。此三下。轉法輪即小乘教。照法輪即始教。持法輪即終教。即探玄·大疏·圓覺並以第三時。為始教者。此唯取三性理也。由三性理通始終二教。若依彼三性。立彼三無性。以顯中道。此義通終教。若偏計是空。依圓是有。此唯始教。故清涼立此為三性空有宗也。今約前義故。大分曰終。況其中攝不空真如耶。故知深密三時。不唯始教。又由二乘通三教。故文雲。三乘中始終二教也。何以下。不攝別教可知。今文中。唯揀此師所立有。以此章意。在敵對此師。故濁揀顯也(已上)今章第二第三時教。配始終者。以約法故。第二時教。唯說空故。第三時說三性中道不空如。故探玄大疏等。第二第三時。為始教者。約攝機故。故玄一雲。以深密中。第二第三時教。同許定性二乘。俱不成佛故。今合之總為一教。此既未盡大乘法理。是故立為大乘始教(已上)兩時俱立三乘定別。此即約機。名為始教。大疏等釋。其義亦爾。第二時教。立定性者。如大般若五百九十三。說三乘定性等中雲。若有情類。於聲聞乘性決定者。聞此法已。速證得自無偏地(等云云如大疏引)以即定性不成佛也。第三時教。立定性者。解深密經第二。無自性相品雲。善男子。若一向趣寂聲聞種性補特伽羅。雖蒙諸佛施說。種種勇猛加行方便化導終不能令當坐道場。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由彼本來唯有下劣種姓故。乃至是故說彼。名為一向趣寂聲聞(已上)即是定性。亦不成佛。即說第三時教義也。問。上來所敘。諸師立教。為皆有違。為不爾耶。答。此義已如上粗陳述諸師意。為欲陳述諸師立教。收攝諸教。亦判花嚴。為某甲教。成有不攝。吾亦立教。攝一代典。顯揚花嚴。是故具引諸師立教。各顯其意。不事難破。故下別舉諸師歎德。縱雖有違。未必發言。玄記第一。舉十家已。歎德美勝。全同下段。然義苑疏。段段顯違。何是必爾。問。若爾。何故今段三時。作其攝教不盡過耶。答。見此文意。可有二門。一雲。是舉有違。作不盡過。如義苑疏等中解釋。二雲。直敘彼宗所立之意。非是舉違作不盡過。問。直敘意何。答。彼所立意。約漸悟機。有三時次第。如深密經。若頓悟者。無三時由漸。如花嚴經。故三時中。不攝花嚴。故慈恩唯識疏第一。陳三時已雲。如瑜伽論第七十六。解深密經廣說其相。此約機理漸數法門。以辨三時。若大由小起。即有三時年月前後。解深密經。說唯識若頓教門。大不由小起。即無三時前後次第。即花嚴中。說唯心是。初成道竟。最第一說。此約多分。今論所明。二種皆是。若對不定性。大由小起。即第三時教。若唯被菩薩。大不由小起。即頓教也。此顯頓漸無別定教。入法界品。五百聲聞。亦在座故(已上)言今論者。成唯識論。此論尚是若望頓悟。不論三時。況花嚴經。何論三時。章陳此意故。雲不攝花嚴法門。非是彰違。有法相師。見受此文。如是料簡。尤有理在。問。唯識對漸悟時。是當何時分齊。若頓悟無階。唯是一時。比此法體。是第三時。中道教攝。以其義類。一一攝故。非是年月次第分位。何時中說。小乘為初。空為第二。中道為三。是名義類三時。為漸悟人。即成年月。燈第一雲。為對漸悟。說教三時。若對頓悟。無三時別又所說教。非定如是前後次第。判為三時。並約所說義類相從。望不定性。當第三時。不爾。花嚴第二七日。世尊即說。可對漸悟。在般若等後。方始演說。判屬第三。此有二義。一約前後。二約義類。約前後。亦有二義。初說生空。次說法空。二者初說生空。密詮法有。次說法空。密詮法無。後方顯明生法二執。所執不有。若雜二執。真俗不無故。經說雲。有為無為。名為有。我及我所。說為空(已上)又雲。若約頓悟。可立一時。問。若立一時。與古何別。法花不許。答。古立一時。約佛一時能頓說。故名為一時。據能雖爾。對根不然。以眾生機熟。有前後。寧得一時說法名為一時。今立一時。約理是一。對究竟果。名為一時。又約被於頓悟之人。隨說何教。而能頓悟一會所說二空之理。雙除二執。故名一時(文說如彼)補亡飾宗一雲。問。此立三時。與前真諦所立何異。答。真諦所立。定約年月。故為不可。今所立者。但可以義相從。不同前後。若談有義。初時教收。若談空義。第二時攝。雙彰空有。即第三時故。與前立其相懸別。問。今定教宗。何故乃約二時已說。答。即以三時所說。以為三宗。所言時者。非年月時。合道理故。名之為時。但諸教中。與實義合。初時教收。與空義合。第二時攝。若合中道。即第三時。由此不約年月為時故。與真諦所立有異。然解深密。言初時等者。此約教有淺深。以立三時之異。有教理淺。故名初時。餘二漸深。說為中後。以即同金光明經。轉照持三種法輪也(乃至明修經三法輪相。及明涅槃眼吼之譬雲。如彼)此唯專約義類次第。明三時相。是故無有攝教不盡。法相學者。陳三時義。異義多端。或唯義類。或義類為本。兼收年月。或亦返此。或義類年月雙有。異義區分。一偏難定。任學者意。各得其宜。問。章今段文。若約敘違。既約義類。何有不盡。答。深密三時。正約年月。以此攝教。有不盡過。前後乘違。事不攝故。 章此上十家下。第三述德結益。亦二。初歎德。二結益。初中亦二。初總歎。二隻如思禪師下。別歎。亦二。初舉三人。二指餘人。今初。言神威感通者。是二事也。神謂靈奇。異謂異德。以神力祥異。事跡難測故。感謂獲得。通謂到達。以冥眾歸宗。來到交參故。現身放光種種化等。名曰神異。天神影護致供事等。名曰感通。梁唐宋朝三高僧傳。各立十科。攝僧德。且續高僧傳十科者。譯經·義解·習禪·明律·護法·感通·遺身·讀誦·興福·雜科也。高僧之德。雖有兼包。而隨增勝各司其德。南嶽天台。並習禪篇也。今言神異感通。此約兼通。惠思禪師。內心謂言。吾往何方。避難修道。時冥空有聲曰。若欲修定。可往武當南嶽。是入道之山。古昔高僧。皆住此山。入道證法。隨此冥告。遂往衡山。此謂感通事也。知宿命事。大顯驗等。此謂神威事也。位居十信。得六根淨。備悟三千世界上下內外之事。非是神威感通者何。天台大師。感得非一。法花玄義之初。灌頂大師。歎天台德。總舉十種。始自自解佛乘。終至晝夜流寫。結雲唯我智者具諸功德(已上)此等德中。即有神威感通之事。不能具引。又如本傳中具敘矣。言跡參登位者。南嶽大師。命門下學士。江陵智顗。令代講金剛經。至一心具萬行之處。顗有疑焉。思為釋曰。汝向所疑。此乃大品次第意耳。未是法花圓頓旨也。我昔夏中苦節思此。後夜一念。頓發諸法。吾既身證。不勞致疑。顗即諮受法華妙行。乃諮。師位即是十地。思曰非也。吾是十信鐵輪位耳。時以事驗。解行高明。根識清徹。相同初依。能知祕藏。又如仁王。十善發心。長別苦海。位昇十信。圓教十信。已斷見思塵沙二惑。欲入初位。即伏無明。天台大師。位居五品。是觀行即。十信方便。大師臨終。告門人曰。吾不領眾。必淨六根。為他損己。品是五品內位耳。義苑雲。跡參登位者。信位九品。將登初住位故(已上)信位是南嶽。故將昇初住位。五品是天台。居觀行即故。應跡並爾。本地大高。言靈山聽法等者。南嶽語天台之事也。言諸餘神應廣如僧傳者。聽法等外。二師諸德。具在續傳台衡二師傳中。亦如天台別傳。國清錄等。略如上敘。言如雲法師等者。講經雨花等事。略如前引。具在續高僧傳第五。即義解篇。折薪雲。又麥陵縣漁人。於網中。得經一卷。是泥洹四法品。末題雲。宋元徽二年。王寶勝敬造。奉光宅寺雲法師。以此勘之。雲公年始十歲。寺無光宅。此乃靈瑞預顯也。故今雲神跡等也(已上)即是神異微祥。亦是感通獲益。 章其餘諸德等者二指餘人。謂菩提流支。在唐僧傳第一譯經篇焉。淨影遠法師。在唐傳第八義解篇中。充統遵統。並同傳第二十一明律篇上。信行在內典錄第五。玄奘在慈恩傳內典錄等。指本傳等。即如是等。略如上敘。自餘諸德。不遑具檢。 章此等諸德下。二結益。義苑雲。豈夫好異者。言其不改異端。覿斯異軫者。各隨己解。發軫不同。素隱群詮。同明聖旨。疑情水釋。滯解朗然。聖教偏圓。大小殊致。隨根獲益。不混宗乘。故雲其宜名契耳(已上)玄記舉十家已。歎諸師德。別歎台衡光宅。總通諸德契宜。大同今文。故不別引。彼次下雲。問。此十說。誰是誰非。答。依成實論。佛說內外中間之言。遂即入定。時有五百羅漢。各釋此言。佛出定後。同問世尊。誰當佛意。佛言。並非我意。諸人同佛。既不當佛意。將無得罪。佛言。雖非我意。各順正理。堪為聖教。有福無罪。況此諸說。各有少分聖教為證。是故不可全非奇耳(已上)問。玄記十家。與今雲何。答。彼十家者。流支·真諦·光統·大衍·護真·天台·元曉·吉藏·光宅·敏師是其十也。彼中無此耆闍玄奘。然彼真諦所立同誕。此中無彼元曉吉藏。餘之諸師。彼此並同。此之同異。無別所以。非互舉盡。但玄奘宗旨。在下西域及現傳中。是故彼文。不別舉也。上來古今立教義竟。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十三(終)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十四 東大寺沙門凝然述                     第四分教開宗。於此門中。總分為二。初標章。二辨相。今初。古今諸師。分教立義。各契時宜。事已前陳。章主之意。分教開宗。顯揚佛法。事須陳演。為是隨古。亦別立耶。古來諸德。既隨義立。今亦隨義。得意建立。是故此門。次前而來。義苑釋門題雲。分判五教。開顯十宗(已上)此乃舉下二段。合為門題。此之二段。即是一乘之骨目。一教之髓腦。總判一代八萬教藏。別美七處九會本經。千門妙義。以此為柱。萬眾要旨。以此為棟。號五教章。即由茲焉。 章於中有二下。二辨相。亦二。初分列。二隨釋。今初。義苑雲。就法者。謂於一代教法之上。約其大小權實。漸頓偏圓。流類別故。分成其五。若爾賢首約義開宗。以判五教。何得卻雲教法耶。答。雖義為能分。教為所分。此中既雲就法。決知是其教法。故下結指雲此約法以分教耳若就法義如下別辨。負教之人。善察辭義。切忌。無以名教濫其法義。豈不觀此中但約教詮立其教名耶。以理開宗者。理謂理趣。則趣尚曰宗。雖趣尚多端。以理趣相從。但成其十耳(已上)此釋意者。就法分教者。能詮為法。就能詮法。即為五階。名為五教。法即教也。俱能詮故。折薪雲。就法分教者。與以義分教何別。然有二義。一通能所詮。謂教理行果四。皆名法也。二唯所詮。此亦二義。若望能詮之教。法亦是義。若望展轉解釋之義。總舉曰法。別說為義。如雲色是法。分十一色。為義。故四辨中。法義二無礙辨。不同也。清涼雲。法約自體。義約差別。謂十一色等。虛妄分別之相。即是義也。又圭山雲。法對能詮之文。總名為義。對後展轉解釋之義。即名法也。所謂探玄大疏。皆雲以義分教者。此由正立教辨所詮。一處說之故。直雲以義分教。皆望能詮。為言。若今文。雲就法分教者。望下亦所詮差別展轉義。為在第九科中。故下結雲此約法以分教爾。若約法義。如下別辨。此即雲法雲義。都是所詮。但所對不同爾。若使今文立教復如探玄等中便說所詮者。亦應雲以義分教也。祖師一宗字之妙。今方見矣。言以理開宗者。理即義理。道理之理。非真理之理也。餘處雲依教開宗者。是依五教。明十宗。今雲以理。是就所詮為言。五教所詮理。既不同。即以此理。開十宗也。如前六宗所尚道理。不同故。開為六宗。所詮不離八輩。故合為一教也(已上)此記釋者。以法為所詮。約所詮義。分教為五。故復古雲。就法分教者。法謂能詮教法。就此一代教法。以類相從。其流有五。故次文雲。聖教萬差。要唯有五。問。今家以義判教。其理安在。答。不約所詮之義。何以知其教法有五。蓋由吾祖以圓通之智眼。觀彼聖教。詮小乘行果。則分為小教。權實偏圓。義有不同。則分為彼教故。下文雲。此約法以分教。若就法義。如下別辨。此分能詮五教不同。下辨五類所詮差別。於理照著。以理開宗者。約人所尚。道理不同。略有十也(已上)此意以法為能詮教。集成雲。就法分教教類有五者。謂約聖言量。判一大藏經。總為五種教。故義苑後義曰。豈不觀此中但約教詮。立其教名耶。如以經本中。下文內。為善伏太子所說。名為圓滿修多羅故。立此名等(已上)此師義意。亦以法為能詮教。約聖言量者。釋就法之言。以理開宗。是約所詮。文顯決定。不及異釋。就法分教法。通能所。是故諸記異釋取捨。問。應有約教開宗義耶。既有就義分教。何無以教開宗。答。集成雲。以理開宗宗乃有十者。清涼雲。依教文。必顯略(已上)即大疏雲。立教開宗分二。一以義分教。二依教分宗(已上)此即二門。能詮所詮。能依所依。相對而明。折薪言餘處雲。而會釋者。即當此文。問。五教十宗。諸祖之中。誰人所立。請陳其旨。答。東晉壽曆。翻傳圓經。覺賢三藏。即其譯主。干時法業法師。筆受編列。陶冶研精。遂有所悟。聚眾講敷。服膺數多。造指歸兩卷。大行於世。然則講經撰章。始於業公。自爾已來。梵僧漢僧。啟八會之宗歸。僧哲俗英。錄七處之義旨。賢匠間出。弘演甚多。然構一宗之大城。攝八萬之莊典。正始於終南杜法順尊者。法順禪師。乃文殊師利菩薩之化身。出於清涼山。居於終南之峰。弘以花嚴。訓以一乘。遂造法界觀一卷。五教止觀一卷。是花嚴根本之章。圓宗最初之觀。末裔皆鹹服膺。後昆並乃櫝仰。彼五教止觀者。即約五教。各明止觀。故五教之名。正始彼觀。次至相寺智儼大師。親承於杜順和尚。顯揚宗旨。弘傳一乘。搜玄十玄。孔目問答。章疏非一。約就五教。廣立清範。次賢首尊者。稟承在茲。端光照廷。源在雲花。師資芳芬。因緣契合。故賢首親承於智儼。造此五教。一朝歸投。四海仰宗。教理廣敷。義途繁興者。乃賢首尊者。弘傳開演之時而已。厥後清涼。研覈究盡。圭峰服膺弘傳。教理極成。無如此宗者也。當知五教。草創始於杜順。繁昌乃在雲花西寺。就中雲花寺智儼尊者。陶冶圓宗。神僧致告。六相發悟。然後撰疏。通海內。靈驗在前。祥瑞可信。故折薪雲。此之宗教。權輿於雲花。周流諸於賢首。故賢首述花嚴傳。中敘至相。其略曰。初既遍學。以法門繁廣。智海沖深。方駕司南。不知所指。乃至於經藏前。而自立誓。信手取之。得花嚴第一。即於當寺智正法師下。聽受此經。雖閱舊聞。常懷新疑。炎涼亟改。未萃所疑。遂遍覽藏經。討尋眾釋。得光統律師文疏。稱開殊軫。謂別教一乘。無盡緣起。悠然賞會。粗知毛目。後忽遇異僧來。謂曰。汝欲得解一乘義者。其十地中六相之義。慎勿輕之。可一兩月間。攝靜思之。當自知爾。言訖忽然不現。儼驚惕良久。因即陶研。不盈累朔。於焉大啟。遂立教分宗。製此經疏。時年二十七也。據此開宗判教。因悟六相法門。曾不雲本於起信設。爾龍樹亦不得為二祖。以賢首解起信立義分。脫體與釋。論違解釋分中。亦乍同乍異。豈曰師承耶思之(已上)此釋分教開宗標章之文也。雲花尊者。奇瑞如是。立教精妙。事即可見。然立五教。謂始於儼。彼杜順師。五教止觀。宋朝後代。若是逸耶。彼文傳世。其文顯然。日域古來。彼文大弘。是故知之。然由事義。是草創故。讓功儼師。言其所立。亦無有妨。雖是帝心(杜順尊者)初立。雲花細研。而賢首精究。弘通一天。是故讓功。悉言賢首所立五教。彼亦如是。讓功雲花。大宋諸德。皆謂雲花謂始立五教。乃此例也。集成雲。圭峰曰。斯之五教。映古奪今。可為依準。通玄曰。然今唐朝藏法師。承習儼法師。為門人。立教深有道理。亦可敘其旨趣。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終教。四頓教。五圓教(已上)雖知藏師稟於儼師。而至立五教者。即言藏法師。此例非一。事義皆爾。若覺苑大日經疏演密鈔一。言依清涼五教。此亦隨時有此事矣。上明五教最初所立。其十宗者。杜順智儼所釋文中。未見有其如是十宗。然得雲花尊者意致。賢首大師。始立十宗。是故應言賢首十宗。 章初門者下。二隨釋。即二。不科自別。初就法分教。於中分三。初牒標。二聖教萬差下。演釋。三結指。演釋亦二。初以類分教。二依教辨相。今初。復古雲。聖教萬差。即東流一代部類之多也。就此聖教。通為五類。小者相從為小。不辨部帙大小。卷軸多寡也。餘四皆爾。如人持尺量絹。就絹分成五段。但言分絹。不言尺等。非不用尺。今就教法。類分為五。非不以義也(已上)折薪雲。言要唯者五有。顯不增減也。小對大得名。始對終得名。頓對漸得名。以始終俱是漸故。圓總對前。以四皆偏故也(已上)言一小乘教等者。義苑雲。具雲愚法小乘。謂愚於法空故。皆是大乘貶斥為名故。解深密經雲。阿陀那識。甚微細習氣種子。成瀑流。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謂凡則此教中人天乘。愚則正是小乘之流。既不開演。則不達唯心法空。故攝論雲。是故不為諸聲聞等開示此識。彼不求微細一切智智故。見法定實。故雲愚法。故智論三十一雲。小乘弟子鈍根故。為說眾生空。故愚法小乘之名依此經論而立。則愚揀三乘。小異菩薩故。無所濫矣。二大乘始教。大則揀異小乘。始者初也。謂衍門初教。亦名分教。由合深密第二第三時教。皆未盡理。而成此教。言未盡理者。第二時中。但明於空。空是初門。第三時中。定有三乘。隱於一極。故初教名。亦從深密二時。以得。雲何空門為初。法鼓經中。以空門為始。若爾。彼第三時。既不明空。何得名初。以未顯一極故。以是二時同許定性二乘俱不成佛。時由此義。加分教名。三終教。亦名實教。定性二乘。無性闡提。悉當成佛。方盡大乘至極之說。故立為終。以稱實理故。名為實。則雙對前二。以立斯名。非唯說空復說中道妙有。故稱實理。既非分成。故亦名實。依是義故。法鼓經中。以不空門為終也。四頓教。但一念不生。即名為佛。不依地位漸次。而說故。立為頓教。不同前漸次位修行。不同於後圓融具德。故立為頓。頓詮此理故。名頓教。故楞伽雲。頓者如鏡中像頓現非漸。寶積中。說頓教修多羅。如以絕言。則淨名默住等。五圓教。依普賢法界。帝網重重。主伴具足故。名圓教。故此圓教。語廣名無量乘。語深唯顯一乘。一乘有二。一同教一乘。同頓同實故。二別教一乘。唯圓融具德故。以別說同皆圓教攝。故經雲。為善伏太子。所說。名圓滿修多羅。故立此名也。故五教之名。皆有所憑。不可增減。傳法之士。勿攻異說。強立訛名。展轉澆漓。難復停止。竊觀先祖立言。矩規聖道。豈容晚進復有更張者歟。然則苑師異說。攻擊太高清涼正辭。排斥彌甚。豈待於今。卻容邪說於其間哉。勉之同歸於道也(已上)五教名承。委悉如是。大疏細解。今皆取之。為知名義。皆具引之。 章初一即愚法二乘下。二依教辨相。亦二。初略釋初後二教。二廣釋中間三教。今初。義苑雲。先明初後者。謂此二教。優劣特異。不隨開合。故。有別教小乘居然易別故。別教一乘迴異諸宗故。善伏太子所被之機。經說在周難中。圓滿修多羅能被之教。則除難獲證等(已上)問。愚法小乘教中。具說三乘因果。是故亦說菩薩修行。如阿含經。說授記彌勒等婆沙俱捨等。廣說釋迦修行得果之相。何故今教。唯言二乘。不言菩薩。彼中菩薩。何教攝屬。答。佛說小教。本被二乘。令彼出三界。安處累外故。是故愚法。唯攝小乘。菩薩彼教。即是大乘。故小乘中。不攝菩薩。是故諸德。定所攝人。如是配屬。唯攝二乘。貞元疏一雲。第一小教者。即聲聞緣覺。謂佛說四諦十二因緣。但明人空。未辨法空。但斷煩惱。不斷所知。但出三界。成於小果。不求菩提。故法花雲。為求聲聞者。說應四諦法。為求辟支佛者。說應十二因緣法。就教行異。分成二乘理果同故。合之為一(已上)此即愚法唯攝二乘。不同天台三藏教義。彼名小乘。為三藏教。此教具攝三乘行果。故不名小乘。總號三藏。大疏一上雲。所以不名小乘教者。此教亦有大乘六度菩薩三十四心斷結成真佛故(已上)此陳天台所立名也。演義鈔雲。謂有難言。何以不名小乘。強立三藏。而招多失。故今通雲。以有大乘故。不得名小。彼教之中。立有菩薩。謂是大乘。大乘之中望之。皆稱三藏小乘(已上)彼三藏故。菩薩人者。小中多大。望彼三教。還是小教。如是相望。然今愚法小乘教者。所攝法門。與彼藏教。無有差別。但是不攝菩薩而已。故清涼圭山。並陳愚法小乘教雲。初即天台藏教。圭山釋雲。以見天台立名招難故。此直名小乘。其所攝法。不異於彼。故雲即也。但不收六度菩薩故。唯雲小。六度權教。入大乘始教分中故。此意如別卷說(已上)(圓覺大鈔三上)小乘六度菩薩因果。既超二乘。不可與彼同類攝屬。是故以此。為始教分。又小教佛果。非是實事。唯是大乘化身一分。是故奪之。屬始教中。約其體實。雖義是然。既是小教多分所談。若約相別。兼攝言之。菩薩因果。所說多端。故今章上文雲。小乘中亦有三。如小論中。自有聲開法。緣覺法。及佛法。此中佛法。但慈悲愛行等。異於二乘故也(已上)玄記一雲。菩薩藏中。唯諸聖教。亦有三類。一小乘中菩薩藏。謂詮示菩薩依三十四心等。次第成佛。亦不論於十地行位。仍復不同聲聞等者是也。如婆沙俱捨說(已上。餘二非今要也)下會通中雲。以本從末門。如小乘說。以同聲聞故(已上)既始教外。別舉此類。故愚法教。亦有菩薩。孔目第三。小乘教中。有其世義。明成佛事。如之餘諸文等。多明愚法小乘教中菩薩因果。雖知是屬始教分中。而亦小教。說其行相。傍談菩薩。是有何過。而今就正。唯攝二乘。言後一即別教一乘者。問。何故圓教。不言同教。答。圓教本意。唯明別教。攝其漸入一乘之者。是故兼立同教今屬圓就正意。唯明別教。問。圓教之中。有全攝義。約此義門。成立圓教。何必約就漸入之者。答。全攝諸宗。亦約諸乘。若無三乘。無此門故。問。若爾。何故大疏圓教。雙明同別義理分齊。就圓教故。義苑取之。釋圓教故。答。彼明圓教。深廣說攝。是故同別二門並陳。若約此門。今章之初一乘。亦分同別二教。所詮差別。一一皆爾。約此明義。前揀全收。甚深廣大行相如此。今約正意。唯明別教。言此經下文內為善伏太子所說等者。此出六十花嚴第五十五卷中。即是善財童子所過。第三十九知識。願勇光明守護眾生夜夜天。此是第八地善知識。唐經名大願精進力救護一切眾生主夜神也。善財童子。於此夜天所。護法門已。即問天言。此法門者。名為何等。發道心來。經幾時耶。久如當成無上菩提。夜天答曰。此法門者。名隨應化覺悟眾生長養善根。得此法門。為幾時者。我承佛力。為汝解說。乃往古世過世界海微塵等劫。復過是數有劫。名曰善光。彼有世界。名曰寶光。於彼劫中。有萬如來。出興於世。最初如來。號法輪音聲虛空燈。彼閻浮提中。有寶莊嚴王都。彼有大林。名善光明。於此林中。有一道場。名曰善花。彼道場上。有寶蓮花師子之座。時彼如來。於此座上。成等正覺。爾時人民壽十千歲。行殺生等十不善業。時彼如來。於百歲中。座於道場。為諸菩薩及諸天主並閻浮提宿殖德者。說微妙法。其餘眾生。待善根熟。爾時國王。名曰勝光。時彼人民。造十惡業。有諸眾生。犯王法者。囚執囹圄。受諸楚毒。彼王太子。名曰善伏。端正殊特。具足妙相聞獄人苦。起大悲心。白王欲令免脫獄人。王召群臣。而苦。評議。群臣不許。若救彼者。罪應至死。太子代獄。欲自受苦。王依臣言。欲誅太子。王后聞之。乞太子壽。王召太子。即赦獄人。夫人白王。願聽太子在外半月佈施修福。然後隨王如法苦治。王即聽許。時都城北。有一大林。名曰日光。太子詣彼。設大施會。一切眾人。雲集彼所。爾時法輪音聲虛空燈如來。與天龍等無量大眾。來詣彼會。為善伏太子等。說圓滿因緣修多羅。時彼大眾。聞正法已。八十那由他眾生。皆起離垢清淨法眼。得無學地。一萬眾生。滿普賢行。廣說(云云)爾時太子。豈異人乎。我身是也。我於爾時。得此法門。經文甚廣。取要引之。下重頌雲。顯現自在力。演說圓滿經。無量諸眾生。悉受菩提記(已上)依此文故。立圓教名。天台圓教。即依此文。問。彼是過去如來所說。何故今教。取立此名。答。彼此俱是一乘圓教。無有別味。即是一體。何況守護夜天。於昔佛所。獲此長養善根法門。今遮那會。以此法門。授於善財。彼即圓經。此亦圓教。此彼一體。故得引用。如法花中日月燈明威音王等。此是過去。與今一同。引彼顯此。問。此經中。既言圓滿修多羅。而今於此經。誰初立此名。答。花嚴傳二雲。釋惠光。姓揚氏。定州盧人也(乃至)有疏四卷。立頓漸圓三教。以判群典。以花嚴為圓教。自其始也(已上)此乃依善伏太子。圓滿經誠據故也。 章中間三者。二廣明中間三教。亦二。初標分。二隨釋。今初。復古雲。中間三者。謂始終頓也。探玄開二。則首開別教一乘。前四為三乘。三中則開小為小乘。中間三教。為共教三乘。與此全同。章初以別教。揀三乘。以愚法在界內。為小乘。中間為三乘也。孰雲不揀終頓哉(已上)總合言之。三乘小乘。總言三乘。三中別開故。分小乘。立一·三·小。以名三宗。因破異釋。故雲孰雲。 章一或總為一下。二隨釋。亦三。謂一教二教三教也。今初一教。義苑雲。言中間者。謂前有小乘。後有圓教。則始終頓之三也。謂一三乘教也者。言同而義別也。言同故。帶三乘。名義別故。始教實有三乘。方便引攝。究竟不破故。終教該收權小。破會三乘。同歸一乘實故。頓教三乘融攝。一性本顯。靈明知寂故。後之二教。雖展轉深妙。皆該性。良由未免對。故屬三教。如上所引說者。般若深密法花涅槃等(已上)折薪雲。言或總為一三乘教者。合前所列中間三乘。總為一箇三乘教也。以此下。出所以。然此所得。自有三義。始教始終俱別。終教始終俱同。頓教始終俱離。然皆三人所得故。總名三乘教也。言如上所引說者。即上同教共般若中所明。三乘共教者是。今既指前反驗。前明三乘。況通三教理無疑也。問。初一即愚法。後一即別教。此中間是三乘教。獨不指配同教何耶。答。此深有理。以同教必具三一。即合成同教。今約三一。分教不同。故不配也。若欲配者。即將此初小中三後一。合乃當同教。正同前上開一乘。下開愚法。而名三乘。即此三乘名為同教也(已上)此中明不舉同教之所以。此亦可有此道理焉。復古雲。何以三教總為三乘。以此三教皆為三人所得故。所得者。修因獲得之果也。良由此等大乘經典。雖有權實。皆是通說三法。通益三機也。如上所引者。即三乘中大品等經。共集三乘眾。通說三乘法。具獲三乘益。獲益即所得也。若雲終頓三人。共得一果。皆得成佛。或引近異遠同者。皆是憶說。且始教得三果。終頓得一果。此可釋存三泯二不同。分之為二也。今合為一耳(已上)總為一三乘教之釋。諸記大同。對校可見。集成雲。或總為一謂一三乘教等者。指上顯法本末門中。普超三昧等。然其泯二之教。亦此中菩薩藏攝。於中即有普超。大品。法華。涅槃。維摩。思益。大般若等。義方圓足。無爽通理(已上)此意終頓是泯二教。而三乘中菩薩藏攝。是故總通言三所得 章二或分為二下。二二教。亦二。初標列。二釋成。今初。折薪雲。二或下。然頓漸總有二義。若直就諸經所詮。行位差別等相為漸。就諸經不立地位。一向辨真性處為頓。此約義克體。以明漸頓也。此如今文並探玄大疏等正三教中說。二若以三時五時。始自阿含。終乎法花涅槃。通名為漸以圓覺等二十餘部不落三時說者為頓。此約大分。總以一代教。分為頓漸也。此於圓覺疏鈔中。多明此義。雖有二義。皆是合始終二教為漸。對第四頓教為頓。但克體約位無位即局。大分約時非時即寬。隨於諸祖所用。何義但以此二義會之。則無不通也。今是克體。約位無位。以明漸頓也(已上)復古雲。於上三乘。開出漸頓。謂孔目問答。與餘教章分判諸教。所依之經。皆就法花之前。以皆是憶說。且始教得三果。終頓得一果。此可釋存三泯二不同。分之。為二也。今合為一耳(已上)總為一三乘教之釋。諸記大同。對校可見。集成雲。或總為一謂一三乘教等者。指上顯法本末門中普超三昧等。然其泯二之教。亦此中菩薩藏攝。於中則有普超大品法花涅槃維摩思益大般若等。義方圓足。無爽通理(已上)此意終頓是泯二教。而三乘中菩薩藏攝。是故總通言三所得。章二或分為二下。二二教。亦二。初標列。二釋成。今初。折薪雲。二或下。然頓漸總有二義。若直就諸經所詮。行位差別等相為漸。就諸經不立地位。一向辨真性處為頓。此約義克體。以明漸頓也。此如今文並探玄大疏等正三教中說。二若以三時五時。始自阿含。終乎法花涅槃。通名為漸。以圓覺等二十餘部。不落三時說者為頓。此約大分。總以一代教。分為頓漸也此於圓覺疏鈔中。多明此義。雖有二義。皆是合始終二教為漸。對第四頓教為頓。但克體約位無位即局。大分約時非時即寬。隨於諸祖所用。何義但以此二義會之。則無不通也。今是克體。約位無位。以明漸頓也(已上)復古雲。於上三乘。開出漸頓。謂孔目問答。與今教章分判諸教所依之經。皆就法花之前以·判。如正法唸經舉正解行。別邪解行。通三乘教。涅槃經等。及大品經三乘終教。維摩思益。大般若經那伽室利分等。則當頓教。金剛般若。三乘始教。是以今文於三乘開出頓漸。復開始教也(已上)以經配教。隨其多分。容一教中說多教故。未必一經以配一教。但如諸部小乘經等。唯是一教。如一說部等。通始教之始。唯是滅後論師異見。集成雲。然漸頓略有二義。一約歷位無位。清涼曰。始終以為漸教。二約化儀。圭山曰。菩提場。初成正覺。不移其處。便興頓教。頓教之首。便是花嚴。自後乃至滅度中間。每遇上根。即頻說真性。時處不同。皆名頓教。有數十部。又三七日後。往波羅奈仙人住處。而興漸教之首。即是五比丘所聞四諦法輪。中間三時。漸次而說。處所各別。終至法花涅槃皆名漸教。三乘權實。部類尤多。此約初義應知(已上)此釋全同折薪所解。為知此師意。亦更重引耳。 章以始終二教下。二釋成。說二。初漸教。二頓教。漸教亦二。初立義。二引證。今初。義苑雲。始終二教。雖信解行位。伏斷昇降不同。並依地位漸次修成故。總名為漸(已上)折薪雲。以始下。正約有位為漸。對下無位為頓也(已上)復古雲以始終等者終教雖雲假設地位。亦在言說。並不同頓教也。是故二教。共為漸也(已上)諸記多約立位名漸。而見章文。漸有二義。一依言顯理。以言為門。顯理實故。二立位漸或自淺至深昇極位故。文中始終二教。所有解行。並在言說者。即初意也。下頓教之中。引淨名默理。今此即先應依彼經十二人菩薩所說不二法門。諸不二法門。並依言顯理故。然彼不二皆終教意。若約終教義邊。即應依彼。今通明始終教故。不別引。終教妙理。既依言顯。何況始教依言不疑。問。理性離言。本來不拘始終二教。豈滯言說。答。誰言。理體拘滯言說。理不孤彰。依詮顯之。所顯之理。不拘言論。體在物外。性非局滯。理既非拘。是故能詮亦非拘。果獨在物表。言亡慮絕體即是也。問。漸教之中。依言顯理。始終二教。有差別耶。答。始終二教。施設是別。終教之中。初終是別。何況生熟。豈無差異。始教真理。是諸法性。雖不離相。而性相別。能詮所詮。相性亦爾。終教真性。即相之性。真理隨緣。隨緣之體。無性即理。如是等異。相狀非一。至下三教其相自顯。問。終教之中。亦有初後詮理之義。差別雲何。答。玄記八雲。初終教中。復有二種。一始如三十二菩薩顯不二法門者是。二終即文殊所顯不二者是(已上)以加文殊。為三十二。今約言總。言三十二。實是三十一人而已。三十一人所說不二。名以不二遣二門。如維摩經中捲入不二法門品說。法自在菩薩曰。生滅為二。不生不滅。名入不二法門。德首菩薩曰。我及我所為二。無我我所名入不二。不眴菩薩曰。受不受為二。無受無不受。名入不二。乃至第三十一樂實菩薩曰。實不實為二。無實無不實。為入不二。此即並是遣二。以顯不二。亦以不二。遣二見也。此是終教之初門也。次文殊所說不二。名以言顯無言。亦名以言遣言不二。經雲。如是諸菩薩。各各說已。問。文殊師利。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文殊師利曰。如我意者。於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是為入不二法門(已上)是以其以言遣言相也。先三十一人。各說不二已。諸文殊令說不二。由此文殊。有此所說。問。何故彼經不說始教義門不二。始教豈無說不二耶。答。彼經不二。相即融攝。理事無礙。是故非彼始教不二。汎而言之。始終不二。即約不離。且如三性一異義者。唯識八雲。此三為異。為不異耶。應說俱非。無別體故。妄執緣起真義別故(已上)異即是二。不異即是不二法門。一切準之。又緣生諸法。即空無性。無性緣生。諸法森羅。緣生即空二而不二。不二而二。隨教分齊。明此不二。非謂始教中不可有不二。問。解行依言。其相雲何答。解謂義解。行謂修行。解依言者。依能詮教。得所詮義。由獲義故。解心即成。是名依言成義解也。行依言者。如教修行。如行而說。如說而行。是名依言而行修行也。此乃依言。有所解之理。依言有所行之理。故雲所有解行並在言說。又解謂解境。行謂行境。解發則諸門並現。行起則諸相並泯。且如有空。即有六句。一有。二空。三亦有亦空。四非有非空。五雙照前四。解境現故。六雙泯前五。行境起故。四句存亡。皆依言顯。一切解行。準此可知。言階位次第因果相乘從微至著者。此明階位漸教義也。諸記所釋。皆就此門。始教三乘階位方便等四。資糧等五。三乘共行十二位等。終教菩薩四十一位。並是階位次第相也。且如聲聞。見道已前。有七方便。次四向四果。方便為因。四果名果。有學已前。雖有分果。阿羅漢果。為究竟果。四向是四果各別之近因。七方便等。一一鄰次。各有剋果。位果隨義。但有事故。又如菩薩位五十二位。佛果為究竟果。等覺已前並是因位。又位位之中。各有因果。鄰次相乘。隨分兩成。是名位果。前位為因。後位為果。如是相乘。成立因果。是故總名因果相乘。微謂微劣。著謂顯著。三乘行位。各各鄰次。互有微著。從淺至深。初住為微。二位為著。二住為微。三住為著。如是等也。此之三句。皆漸教相。上之解行。即通此三句階漸之相。隨歷諸位。解行二法。次第增勝。微至著故。言通名為漸者。此通結上言說階位。由此二種。名漸教故。 章故楞伽雲下。二引證。十卷楞伽第二雲。爾時聖者大慧菩薩摩訶薩。為淨自心現流。復請如來。而作是言。雲何世尊。淨除自心現流。為次第淨。為一時耶。佛告聖者大慧菩薩摩訶薩言。大慧淨自心現流。次第漸淨。非為一時。大慧譬如庵摩羅果漸次成就非為一時。大慧眾生清淨自心現流。亦復如是。漸次清淨。非為一時(已上)彼經次下。亦舉陶師作器。地生草木。人學技藝。並譬漸次成就非頓。此即正證始終二教。依言顯理。因果相乘。折薪雲。庵摩勒果。此方無故不翻。或雲庵沒羅。又雲阿摩勒。葉如小棗。花白而小。實如胡桃味酸甘。可入藥。漸熟之由。未詳(已上)漸熟之由。有何別義。果子漸成。事法爾故。人根萬差。有漸頓故。 章頓教者下。二頓教。亦二。初四種頓義。一言說頓絕。此對前漸並在言說。二理性頓顯。此對前言所顯之理。此二種頓。合為一具。三悟解頓成。此對前漸位。上前解亦通依言顯理之解。四修行頓成。此對前漸位中之行。若對四頓。前成四漸。謂施設言說。理性漸顯。解行漸成。名為漸教也。若對前漸。明此頓義。不過二種。一絕言顯理。二不立階位。開則四頓。合唯二種。義苑雲。言說頓絕等者。謂不同天台四教絕言並令亡筌會旨。今欲頓詮言絕之理。別為一類離念之機。不有此門。逗機不足。則頻禪宗故。達磨以心傳心。正是斯說。既言言絕。何言頓教。若不指一言。以直說即心是佛。心要何由可傳。故寄無言之言。直詮言絕之理。教亦明矣。解行頓成者。思益雲。得諸法正性者。不從一地至於一地。楞伽雲。初地則為八。乃至無所有。何次等。一念不生等者。則心本是佛。妄起故為眾生。一念妄心不生。何謂不得名佛。故達磨碑雲。心有也曠劫而滯凡夫。心無也剎那而登正覺(已上)此文皆取清涼解釋。問。四法頓義。其相雲何。答。折薪雲。頓者下。通明四法皆頓。教理可知。言解行頓成。解頓可爾。行頓成者。圭山雲。今一念悟時。即離染著(頓解)一悟永悟。盡未來際。而無間斷。修亦唸唸相應。而無休息。此則唸唸與解相應。即是行頓成也。以若有間斷則心有也。曠劫而滯凡夫。若唸唸相應。則心無也。剎那而成正覺。非唯行頓。果亦頓成。故次雲一念不生即是佛等(已上)言教理可知者。教頓是言說頓亡。理頓乃理性頓顯。心無念。則雖聞言說。終日亡言。心契旨。則雖無可顯。竟夜冥理乎。解頓可爾者。一念悟解。頓朗萬法。即是悟解。未必證解。若證解者。即果頓。以即佛故。此四種頓。一時頓成。盡未來際。相續不休。唸唸無心。唸唸大用。復古雲。言說頓絕。如真默等。理性頓顯者。法性無多少長短。故解行頓成者。淨名雲。時維摩詰。默然無言。文殊歎曰。是真入不二法門。祖曰。若無維摩默不二理。即一切法不成。一念不生等者。一念妄心不生。雲何不得名佛。清涼雲。念想都寂。方曰不生。寂照現前。豈不名佛。又真如無分別空。一念即成其佛。又一念所謂無念也。小乘無一念成佛(已上)真性本來無念。一念頓契無念。是故一念即是無念。 章故楞伽雲下。二引證。亦二。初楞伽證相。二寶積證名。初中亦二。初引文明相。二以義明由。三指事顯相。今初。言故楞伽雲頓者如鏡中像等者。復古雲。即四頓之一也。菴羅果。四漸之一也(已上)十卷楞伽亦云。大惠譬如明鏡無分別。心一時俱說一切色像。如來世尊。亦復如是無有分別。淨諸眾生自心現流。一時清淨。非漸次淨。令住寂靜無分別處(已上)明鏡功能。頓現萬像。物對明鏡。一切頓現。物對鏡時。無有漸現。不對而已。對則頓現。心本無念。一時頓照。理體頓現。無有漸次。復古記主。四頓一者。楞伽經中。漸說四種。並是譬喻。法合唯一。言四種者。一菴果漸熟。二陶器漸成。三草木漸長。四伎藝漸成。四譬俱合淨一現流。言四頓者。一鏡像頓現。合現流頓淨。二日月頓照。合勝境頓現。三梨耶頓緣。合淨處頓成。四三佛頓照。合行光頓照。四譬即合現流頓淨。而其法體義理少別。章中於彼四漸四頓。各引初一。以證漸頓。 章以一切法下。二以義明由。前所引用楞伽之文。唯是譬喻。即合上文理性頓顯解行頓成。今此文者。明其所以。何故要如鏡像頓現。諸法自體。本來常恆。顯現真有。非依言說而初現起。亦非觀智所緣初現。是故見之。則頓圓滿。即顯前四皆成頓義。本來自正。明理性頓現所以。不待言說。明言說頓絕所以。不待觀智。明解行頓成所以。 問。楞伽合法。眾生自心現流之法。一時頓淨。何不依彼明此義理。與彼所喻。有差別耶。答。此與彼經一時頓淨一同。別但彼直明頓淨之相。不說現流頓淨所以。是故今明頓現之由。義苑雲。以一切法等者。謂相本自盡。性本自顯。所以離名字相。故不待言說。離心緣相。故不待觀智(已上)折薪雲。以一下。總出四法皆頓之由。亦是通伏難。恐有難言。豈有四法皆悉頓耶。故今答言以一切法本來自正等也。此暗用思益意。彼經雲。得諸法正性者。不從一地至於一地。今雲自正。即諸法正性也。不待言說等者。由諸法自正故。不待言說觀智。方正也(已上)不同事相正因緣法。依他緣起。終無自性。此是本來法爾正故。 章如淨名以默下。三指事顯相。因前。問曰。本來自正。不待言說。不待觀者。是誰人耶。答。且如淨名大士是也。彼經中卷。入不二法門品之末。先三十二人菩薩。各說不二訖。次下經雲。於是文殊師利。問維摩詰。我等各自說已。仁者當說。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時維摩詰。默然無言。文殊師利歎言。善哉善哉。乃至無有文字言說。是真入不二法門。說是入不二法門時。於此眾中。五千菩薩。皆入不二法門。得無生法忍(已上)此中文殊。請維摩詰。維摩居士。即顯不二法本自正。故亡言說。若汎而言。本來自正。不待言說。不礙言說。若住無言。即礙言說。本無拘礙。隨何自正且寄無言。顯不二極。勿謂唯此無言。即是不二。餘非不二法門。此名以無言顯無言。亦名以無言遣言。問。淨名無言之後。文殊印可讚歎。此與維摩。為淺深耶。又與前文殊。淺深雲何。若淺。何故在淨名後。若深。何故以言讚可。 答。文殊語讚。名以言印無言。既印淨名。雖是言說。不異無言。唯是與淨名。同體一相。無有差異。若爾何故以言印之。前言言說是不深故。答。先文殊。以言說。離言法者。為遣三十一人菩薩往言不二。故望淨名。未為極理。淨名無言。此上成印。是故雖言是最極深。文殊嘆已。菩薩得益。總聞三十三人不二故。結益也。此中前後四重不二。合則三重。一後二。為一。言對總為二重。前後之文殊。以言顯無言故總通言之。一種不二。開合隨宜。不可拘滯。 章又寶積經論中下。二寶積證名。彼論第一雲。未聞者。未至耳識道故。未曾受持者。雖到多識道。不受持諸頓教說及諸修多羅法謗。以是義故。如來說此修多羅等故(已上)此意寶積經。即是頓教也。 章三或開為三下。三三教。亦二。初標立。二引證。今初。義苑雲。其漸教中。有權實故。離成終始並其頓教。故總為三(已上)始教是權。終教名實。方盡大乘至極之說。故名終教。既於漸教。開為始終。始教未盡大乘法理。對彼漸教。是故此門名為終教。當知即是漸中至極。故名終教。非謂總是諸教中極。 章即如上深密經等下。二引證。亦三。初依深密。指始終教。二依法鼓。明始終教。三依起信。明始終頓。今初。言即如上深密等者。上敘古今立教中。玄奘立教之處。章敘彼三法輪已。即判斷雲。第二第三。唯攝始終二教。今即指彼處也。義苑雲。三法輪中。後二者。謂照法輪中時。當諸部般若。是此始教。持法輪謂後時。於大乘中。顯了說三性及真如不空理等。此是經教後時雖同。則性相二宗。用意各別也(已上)折薪雲。指如深密後二者。然探玄大疏皆雲。深密第二第三時教。同許定性二乘無性闡提悉不成佛。故今合之。以為一教。今何後二是始終二教耶。答。以持法輪中有不空理故。義當終教。若唯約三性理說。此通始教。所以清涼所敘三時。唯約三性以說。而深密經中。亦約三無性理是一故。密說雲唯有一乘。非於一切有情界中。無有種種有情種性等。此則三乘所觀無性是一故。密意說此。以為一乘。理實三乘各證涅槃。非是一也。依此義故。故雲同許三乘不成佛。所以合為始教。今約不空理故。又三性三無性。顯中道故。雲終教也。後至探玄中。方並以深密後二時。為始教也。今文上下。若宗若教。皆許第三時。為終教理無疑也(已上)復古雲。約大乘初淺後深。故開為二。會深密者。以三時收漸教也。五時則於後開出法花涅槃常住妙典。為四五時。今合五作三。第三時中。收經甚寬。又持法輪義。亦通也。深密經。亦說真如妙有。但奘師所宗。宗於不變湛然有耳。今約通義。略分教耳(已上)集成引今所引復古記文已雲。釋曰。此得章意。若承探玄大經疏等者。即如起信論演奧鈔曰。始·分兩名。可有二說。一雲。始則破相教。分則法相教。此約說中文勢然也。二雲。破相法相。各有兩名。此約清涼意也。應雲於中但說諸法皆空。未盡大乘法理。故名為始。有不成佛。故為分。於中但說一切法相。未盡大乘法理。故名為始。有不成佛。故名為分。花嚴疏雲。以深密第二第三時教。同許定性俱不成佛。合為一教。此既未盡大乘法理。故立為初。有不成佛。故名為分。問。彼既分為第二第三。何故此中。合為一教。答。此且據皆說定性不成。又皆未盡理。故合為一。彼自約攝生寬狹等義。故分為二。故清涼雲。深密對般若。更高一級。般若一向不說有五果回心。深密說定性者不得菩提。不定性者。五果回心。名漸悟菩薩(云云)終實教。依所詮立名。依主釋。清涼曰。夫能詮教。皆從所詮以立(已上)集成所引。演奧鈔者。正俊法師。作演奧鈔十卷。解圭山起信論註。圭山取賢首起信疏。註本論之下。有四卷焉。大宋人師。長水子璇等。作記釋註。乃其之一也。子璇解釋。名筆削記。現行於世。正俊演奧。未傳日域。 章依是義故下。二依法鼓。明始終教。亦三。初標舉經意。二具引經文。三釋成經意今初。法鼓經者。具名大法鼓經。有二卷矣。宋求那跋摩譯。波斯匿王。擊鼓吹貝。往詣佛所。如來因此說法鼓經。此經具說如來藏性。不空實德。常恆不變。如是等義。以為至極。呵叱無常空寂之義。故依彼經。以義陳空不空門。始終二教。折薪雲。依是下。依照法輪中。說諸法空故。法鼓經中。以空為始。依持法輪中。不空義故。法鼓經中。以不空為終也(已上)以深密經第二三時。與法鼓經空不空門。相連成立。是故持言依是義。復古雲。依是義者。則依二教始終不同也。以空為始。不空為終者。然此五教。草創於帝心。因循於至相。修飾於賢首也。如此則開判於奘師未歸之前。且竺汰之時。三論新翻。空性並行。各符宗旨。遂於大乘。有性空二教。聖賢繼踵。權實遂分。今家五教。囊括諸宗。故以空為大乘之初門。不空為終也。始者初始也。終者終極也。空不空。乃二教所顯之理也。非立名之因。然此始終。且顯一理空有相望。如圭峰略辨十對淺深不同。雲花曰。始教門者。復有二種。言始門者。如百法明門論。六種無為。屬一切法攝。人法二空。方入空攝得知。真如不及二空。二空為上。言終門者。維摩弟子品。不生不滅。是無常義等。金剛微塵。即非微塵等。又雲。今初教門中。真如但是空義。不同終教始終二門。並具空有二門。奘師還自天竺。執定性闡提並不成佛。故以深密第二第三時。合為始教。有不成佛。故得居分。亦是大乘初門。所顯之如義。同百法。是始之初門也(已上)始終各二。義理可見。 章故彼經雲下。二具引經文也。此在彼經下卷。義苑雲。故彼下。引經證成。復次下設喻。諸佛下。舉法。摩訶衍。此雲大乘。多說空者。諸部般若所說。八十餘科法門。悉皆清淨。一切空經。是有餘者。以空覆於中道妙理。餘此法故。波斯匿。此雲和悅。為大施主。設四種人。則可畏·無財·勤息·淨志。幽顯以兼濟。貴賤皆霑。譬彼如來無私普化。故次雲諸佛世尊亦復如是。常住妙典者。詮常住法故。以文從義。故有斯名(已上)言乃至廣說者。章引文次下。彼經續雲。或隨句字說。或增異句字。所以者何。彼如是言。一切佛經。皆說無我。而彼不知空無我義。彼無慧人。趣向滅盡。然空無我說。亦是佛語。所以者何。無量塵垢。諸煩惱藏。常空涅槃。如是涅槃。是句一切句。彼常住安樂。是佛所得。大般涅槃。迦葉白佛言。世尊雲何離於斷常。佛告迦葉。乃至眾生。輪迴生死。我不自在。是故我為說無我義。然諸佛所得。大般涅槃。常住安樂。以是義故。壞彼斷常(已上)此經前後。所說意者。佛隨眾生種種根宜。說種種法。令得利潤。眾生著我。輪迴生死故。說諸法空無我理。而實唯有涅槃常住大我樂淨四德妙理。湛然恆寂。以是名為無上無餘巧妙所說。當知說空為遣執著。非理實說。波斯匿王。以眾味等。施諸眾生。佛說諸經。利諸眾生。即有淺深寬狹等異。空不空等。是故成立。問。何故此經為無上說。答。說如來藏不空理故。故彼經雲。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無量相好。莊嚴照明。以彼性故。一切眾生。得般涅槃(已上)即說庸翳覆眼。重雲隱月。如人穿井。瓶中燈四喻。此四喻者。佛藏因緣不空萬德。常恆周遍。一切眾生。皆是其相。大乘甚深。無上無餘。終窮至極。即在此說。 章解雲此則下。三釋成經意義苑雲。依經定教也。謂雖諸法皆空。空猶覆於一實。如雲散長空。約此以為始教。若常住之理。性德濟彰。中道侹現。若孤蟾朗曜。據此以為終教(已上)宋本常住妙典名為終教。日域本雲常住無上名為終教。集成雲。二教不同。復各有二。太一真如章雲。終教門者。復有二種。一始。二終。言始門者。則維摩經中。不二法門品。三十二菩薩。顯不二法門者。是終門者。則不二法門品。文殊所顯不二者。是其始終兩門。並具無分別教義。空有二門。始教門者。復有二種。一始。二終。言始門者。如百法明門論六種無為。屬一切法攝。人法二空。方入空攝。得知。真如不及二空。二空為上。此門亦通分別無分別教義。言終門者。如維摩經弟子品內。為迦旃延。說不生滅是無常義等。又金剛般若經微塵等。又依對法論。開六無為。成八無為。三種真如。則屬無為攝。得知。真如成無為上。此初教始終。並通分別無分別教義。無分別義者。謂證真如。無分別教者。謂比觀意言。無分別境。悟大乘言教故。分別教義者。謂教義則空故。今初教門中。真如但是空義。不同終教(已上)此所引中。亦有復古所引中文。而有具路。是故今重引具足文。勿厭繁重。 章又如起信論中下。三依起信明始終頓。義苑雲。絕言等者。謂離言真如。觀智鏡。言思皆絕。故約頓教。依言等者。則依言真如。生信境。明漸次解行故。約此分始終之二者。謂空如來藏。空無妄染為始。不空如來藏。具足恆沙性淨功德為終(已上)折薪雲。問。起信疏雲。心真如門。即頓教分齊也。始教約空義。亦是密說此門。生滅門。即終教分齊。今何真如門。通三教耶。答。起信中。約大分義。對生滅門故。判真如門為頓教。判生滅門為終教。其實二門。皆通頓漸。故圭山頻以生滅門。顯真性處。為頓教也(如四相本來同覺故。即頓教無位之位等也)今文亦於真如門。分成三教也(已上)復古雲。所顯真如。既有其三。故教成三也。有疑用論者。當知經論多含。隨用異耳。雖開為三然皆三乘也(已上)此當折薪問答一段。彼答之意。亦當多含。起信論中。於一心法。開為二門。一心真如門。自體絕相。約不變故。二心生滅門。往復去來。約隨緣故。迷則妄生真滅。悟則真生妄滅。迷悟俱有生滅二相。是故總通名生滅門。不動不變。即成生滅。不壞隨緣。即成真如。真即生滅。生滅即如。二門該貫。即是一心。其真如門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一切諸法。從本以來。離言說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等。今名此體。為頓教分。是絕言故。指自體故。次依言說分別。有二種義。一如實空。真如本無妄法等故。是空真如。名始教義。二如實不空。真如自體。具足一切性功德法。究竟圓滿。常恆湛然。故是不空真如。名終教義。真生二門。相對言之。真如是頓教。生滅即終教。然真如中。約所說相。絕言即是根本體性。是頓教相。陳此真相。既言依言。必定即是依言顯理。漸教之義。於中既立空不空門。是故任運當始終教。所配巧妙。義理極成。彼論本文。恐繁不引。指事備載。細顯其相。 章此約理以分教下。大文第三。結指。言此約理以分教者。宋本章雲。此約法以分教耳(已上)與上文同故。即解雲。結上就法。且是約教(已上)今日域本。既雲約理。即是所詮。與上文異。然義通。兼彼此無在異。言若就法義如下卷中別辨者。此指下卷所詮差別。彼立十門。始自所依心識。終至佛身開合。一一法義。皆約五教分別解釋。既雲下卷。故知所詮必定第十。義理分齊即是第九。宋本前卻。相違雲何。然宋本雲如下別辨。與和本異。非別相違。今從和本次第如本。集成雲。言法義者。攝論說法人及法義。法謂色受等。眼耳等。人謂信行法行等。法謂修多羅。祇夜等。義謂十二部經所顯諸義。又法謂眼等。人謂我眾等。法謂十二部正教。義謂十二部正教義(已上)折薪雲。且如所依心識中。五教皆有所依心此即法也。隨五教釋義各各差別。此即義也。乃至佛身開合中。如法身。六句標名。此即法也。句句下。釋所以。此即義也。中間八門例然。由對下差別之義故。雲上就法分教也(已上)法義相狀。歷門如是。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十四(終)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十五   東大寺沙門凝然述                     章二以理標宗下。大文第二。以理開宗。於中為二。初標分。二勝釋。今初。言宗乃有十者。問。教既有五。宗亦應五。應一教下各一宗故。何教有五而宗有十。答。宗教隨宜。未必一具。教雖有五。而教宗多。是故言宗通成十種。問。何故小乘不立唯一。答。小乘教中。有二十部。所宗多數。故成多類。雖皆小教。宗即別故。當知約教開小合大。約乘通言大小俱開。小乘六宗。大有四故。雖同是大。約宗異故。十宗之中。初六是小。即是愚法小乘教也。後四是大。於後四教。各一宗故。如來在世。為小乘機。說小乘法。始自鹿苑。終至鶴林。唯是一味聲聞緣覺趣入之法。無有異許。如來滅後一百年間。次第傳承。亦無異許。百餘年時。初分二部。上座羅漢。與彼大天。諍論五事。言五事者。大天所立。上座不許。故成二部。謂上座部。大眾部也。大天之眾。名大眾部。年小等者。數極多故。餘處誘·無知·猶處·他令入·道因聲故起。是諸佛聖教。是名五事。大天自說。號為為說。大眾上座二部並起。弘其法教。教化世間。二百年中。大眾部中。諸出三部。一一說部。二說出世部。三雞胤部。又二百年時。大眾出二。名多聞部。次從聞部。分出一部。名說假部。二百年滿。亦出三部。一制多山部。二西山住部。三北山住部。此大眾部。從百餘年。至二百滿。四破。或五破。本末總合。即成九部。作頌曰。大眾一說說出世。雞胤多聞及說假。制多西山北山住。本末合數成九部。其上座部。久而不分。三百年初。分成二部。一雪山部。即本上座。二說一切有部。亦名說因部。梵雲薩婆多。三百二十年。從有部中。流出一部。名犢子部。梵雲婆粗富羅。三百三十年。從犢子部。復出四部。一法上部。二賢冑部。三正量部。四密林山部。此乃同時而分出也。又三百六十年。從一切有。復出一部。名化地部。梵雲彌沙塞也。三百八十年。從化地部。流出一部。名法藏部。梵雲曇無德也。三百年末。從薩婆多。復出一部。名飲光部。梵雲迦葉遺也。四百年滿。從一切有。復出一部。名經量部。如是上座七破八破。本末通許。成十一部。作頌曰。說一切有說山犢。法上賢冑正密林。化地法藏飲經量。本末合數十一部。於二十部。上座大眾二部是本。十八是末。文殊問經。言十八及本二。皆從大乘出。無是亦無非。我說本末起者。即此事也。總而言之。小乘部類。種相極多。謂二部。五部。十二部。十八部。二十部。五百部也。黨類雖多括其要歸。不過今此二十部宗。雖有二十。約所許相。括其種類。不過十一。第一大眾一說·說出世·雞胤四部同說。一切如如來皆是出世。無有漏法。佛身壽量。並無邊。眼等五識。有染離染。色無色界。具六識身。五種色根。肉團為體。無為有為。去來世無。一剎那心。了一切法。如是等義。其相甚多。四部同說。以此為宗。第二多聞部宗說。佛五音。是出世教。餘即世間。言五音者。無常·苦·空·無我·涅槃寂靜音也。餘義多同薩婆多部。第三說假部宗說。共非蘊。十二處非真實。由福故得聖道。道不可修。餘多義同大眾部說。第四制多山部。西山住部。北山住部。三部同說。一切菩薩不脫惡趣。供養塔廟。不得大果。餘義多同大眾部說。第五說一切有宗。一切有者。總束為二。一是法有。二是時有。心王。心所色。不相應及三無為是法。一切去來今世。是時一切。三世實有。法體恆有。所謂是也。第六雪山部說。一切菩薩。攝是異生。菩薩入胎。不起貪愛。無外道得五通。無天中住梵行。第七犢子。法上。賢冑。正量。密林五部同說。補特加羅。非即蘊離蘊。入正性離。十二心頃。說名行向。第十三心。名為住果。此中十二心相狀者。入見道時。四諦之中。各有三心。且如苦諦。一苦法智。觀欲界苦二苦法忍。觀欲苦諦惑斷未斷。猶有一界惑故。重觀斷等。三苦類智。即合觀色無色界苦。以苦諦惑三界盡故。不後重觀。是故不別立苦類忍。集滅道諦。準列皆爾。是故總合。有十二心。第十三心。或說。即道類智第二念相續心。惑是總觀四部心也。次第超越。向果亦爾。準例可知。第八化地部說。去來世無。現在無為有。四諦一時觀。定無中有。亦有齋首補特伽羅。有世間正見。無世間信根。無出世靜慮。無無漏尋。善非有因。預流有退。羅漢無退。無為有九。第九法藏部說。佛在僧攝。佛與二乘。解脫雖一。而聖道異。無外道得五通。阿羅漢身。皆是無漏。餘義多同大眾部說。第十飲光部說。若法已斷已遍知即無。未斷未遍知即有。業果已熟即無。未熟即有。諸有學法。有異熟果。餘義多同法藏部說。第一經量部說。必有勝義補特伽羅。異生位中。亦有聖法。非離聖道有蘊永滅。有根邊蘊。有一味蘊。一味蘊者。即細意識。諸蘊從前轉。至後世。餘義多同說一切有。此十一種。唯約彼彼一具黨類。諸部共聞。立此宗旨。作其類說。若約淺深次第言之。雖有二十。不過六宗。今此所明。即約此義。折薪雲。十宗五教。互有寬狹。教即一經容有多教。宗則一宗容有多經。隨何經中。皆此宗故。若局判一經。以為一教。則抑諸大乘。又夫立教。必須斷證階位等殊。立宗但明所尚差別(已上)義苑雲。總收一代時教。約法約機。以為十宗。前六小乘。雖二十部宗計不同。今據本宗末宗同義。以類相從。束成其六。後四屬於大乘。如下辨之(已上)宗輪論中。明二十部分出源流。計法同異。本宗同義。末宗異義。所立非一。同異寔多。正舉少分本宗同義。 章一我法俱有宗。亦二。初標分。二一人天乘下。隨解。即有二類。世間出世義門異故。今初。言人天乘者。是佛法中人天乘也。非謂未入佛法之者。雖是已入。佛為說故。如來說法。必隨機宜。為引攝彼極鈍之者。且說人天。示其因果。由此即離四惡趣也。是為二乘之方便法。從此漸漸出三界故。上同教門四乘三中。二謂一乘·三乘·小乘·人天為四者。其中一也。此是次第漸次開出。從一開三。從三開小。從小開人天。故折薪雲。驗上四乘中人天乘。即小乘中開出也(已上)上章亦云。三謂三乘·人天為四(已上)五乘中雲。二謂三乘·人·天為五。三謂佛與二乘·天及梵亦為五(已上)此等人天。皆此所攝。無量乘中。必有人天。問。刊定記主。建立四教。初名迷真異執教。清涼破之。為非判佛教。今愚法教中。既攝人天。並是世間。非出世法。豈非是同彼所立耶。答。彼迷真教。天竺六師。九十五等。震旦三玄等。此等為體。令乖佛法。異執堅強。是故清涼破雲。參以邪宗。義實爾故。今此人天。全非彼侶。如來勸之。為小方便。天超異見。為其所攝如提謂經等。即是其例也。諸律藏中。佛為初入佛法之者。必讚施戒生天之事。又增一阿含。明人天因果等。並此事也。 章二小乘中下。二小乘。見義苑所牒。雲一人天。二小乘。中犢子部等。和本直雲二小乘中犢子部等。折薪記主。於此宗初。具明小乘二十部宗分出源流。義苑疏主。亦於此處。略明根緣。今於已前總分之處。要略已明分部源流。今亦因順彼二記例。粗明前處未陳述之者。折薪雲。南山戒疏雲。根本二部。如四分中。初結集時。選五百人。即是窟內上座部也。餘不在數。名為大眾。即窟外部也。所謂上座·大眾創分結集之場。故文殊問經雲根本二部。此即是也(已上)此非全文。時加解釋。終南山道宣律師戒疏一上。具陳四類分部。謂二部·五部·十八·五百也。其明二部文雲。一者二部。如四分中。初結集時。選五百人。餘不在數。名為大眾。如文殊問經。根本二部。謂上座部及大眾部。如西域傳。二部所集。各有石窟。其處仍存。現今中梵二部俱盛(已上)折薪所引。主客可見。上座大眾創分結集之場者。此南山續高僧傳明律篇論曰文也。出彼第二十二卷中。然二部有二。一結場二部。唯結集法之處。非是乖諍之事。二乖諍二部。上座大眾。諍法而分。結場二部。佛滅之年。乖諍二部。佛滅百餘。彼戒疏中。且舉結場意。兼舉乖諍。引文殊問故。乖諍二部。亦有二種。一懸記乖靜。以文殊問經玄記未來故。二已起乖諍。宗輪論中。應佛懸記。乖違諍論。起二部故。此二部者。事體是一。但事異耳。折薪記。敘已起乖諍。是依宗輪論說。彼論即玄奘所譯。有一卷也。真譯所譯。名部異執論。亦有一卷。折薪雲。後百有餘年。摩竭提國。王號無憂。統攝贍部。即化洽人神。時有大天者。其未出家時。犯三逆罪。謂殺父。殺母。殺阿羅漢。造已深生憂悔。欲求滅罪。遂逢窟外大眾部僧。既不知其犯逆。便與出家受具。以聰明故。為無憂王之所宗敬復與上座部乖諍時。大天謂。戒經中若滅諍者。當作多人語時。上座部。耆德雖多。人數甚少。大眾部。黨內耆德雖少。人數極多。王因以大天為是。所以二部抗行(已上)義苑雲。分部之初。不出四眾。一龍象眾。二邊鄙眾。三多聞眾。四大德眾。龍象即是大天之流。鬥諍之首。性稟兇頑。為惡滋甚。聖眾制而不止。故名龍象。□□穛□魯□□□駜Z□祤糖□□□□□□□□檢□F□□□□□祏裡□□□□□飀□□皜梏芊慼憬`祐□□□□□飀□詠□□襤祤糖□□□祤驖□□□□□Lp埤□□□□言埤□詠樁褓□□驁□□j□□□□□□饖□N裀□□□□j□□歷□□□□□□□規□檇p夾□□□秜p埤□□橀□j□□z雜□□□規□□□□□□逆□□□□j□□□j□□□j□□F□□□驦榜餖□□祤駭馘□檢□□□馘量□□□□Ц|□□□F□逆□榜驦榜餖□□樀妘□檢□詠□□□量□□□□□Ц|□□楅禜飣□稿樀埤□□□□□楮礹□逆□□□□言□□楏□□□□E□度橁□□辰□□糖襼□□□□飥□榻奾□□橁□□檢□櫚□□裀□□□□j□稫橫□□□□□襼□□祤膳□奷□□□□□媽□□□□□□椹□□□礸□裀□鈴□□□□J□□埤□駜翩慼慼慼慼慼熱u□拓□秎□□F□隆顯D□馳埤□□□□□j□□□□□□a□□□□□j□□秜迭慼慼熱隉撫旮y□□□□飣祤糖□j□□□□埤□祤駜q□□□□□E□□魯裀□□褓□裀□□□奾□孋ョ摯瞴播□□褓□褥j□□筏觷□□黎□飀□□褓□裀□Ц|堅□□□榳娙埤□□□□□奈筏□□□□□□□堅□□□□□埤□娀奪□n□逆□樑駂□檢□□□□E□□姪□□□椸□□□□□聾礸□□規飀□□觾□逆□□□□□□楸□□□逆□□檢□□櫸□□□槂□□□□縷□磻□秜梜W飀□□樘□□馞稙夾□□褓□亮□□K概聾逆□□□樑飀□樑膳□□□□□礸□□□□襼襼□□□□□□□□稗□□□率羇□□□芋慼慼慼毆鬷[□□□樑飀□□□□□□□□□□□j□□榯□□□□G□□□□□奾□□飣祤餺□□□襟稫檢□□□□Z□□□□□堅楈褓□□□葉稼□□□□穱H□□□□□裀□椹堅□□□□□□j□□禘□□樑騮□概聾礸□□□祤餖□檢□□禘□姪磻褓□□□□好□□□褓□裀□□□馺□□□□榙□□奪□詖□□騮□榙□□楯椸□□□□□□□□□□□玲□礹堅□□訖□□□□襼堅□□□□襮稼□橫□□□□裀□□秜桷飽慼慼慼慼歎ョ慼慼慼撙飽慼慼慼慼撓苤慼慼慼慼慼犛J□□□□鍊 次下具引彼論。明二十部諍相。上已略明。恐繁不載。大疏一下。明宗趣中。約就五教。陳其十宗小乘六宗。諸部黨類。配屬分齊。演義備明。諸記依彼細解章文。今亦依彼明其相狀。而彼疏鈔。備配大途。其名相等。有所簡略。廣引諸文。細陳相狀。章文分二。初標能立。二明所立。今初建立我法俱有之義。非唯一部所立。諸部俱立此義。有非全部所立。有部中一分故。所立隨宜。事非一準。大疏雲。第一我法俱有宗。謂犢子部等(已上)演義四下雲。謂犢子部等者。等取餘四部。謂此計中。總有五全。或一少分。言五部全者。一犢子部。二法上。三賢冑。四正量。五密林山。故總為五部同計。言一少分者。泰法師雲。更等取經部中根本經部。不等末經部。以本經部。亦執有勝義我。非即非離。即計菩薩出離生死。故名勝義(已上) 問。何故名犢子等。答。義苑折薪。並解部名。加之二十部名皆爾。具義苑雲。犢子者。律主姓也。上古有仙。居山靜處。貪慾起已。不知所止。近有母牛。因染生子。自從仙種。皆言犢子。此即婆羅門姓也。此後門徒。相傳不施。至此分部。從遠襲為名。言犢子部。此部從說一切有部中流出。從此犢子部。流出四部。一法上部。二賢冑部。三正量部。四密林山部。並上總五部。謂法上者。律主名也。有法可上。名為法上。或有法。出世眾人之上。名為法上。賢冑部者。部主之名。冑者苗裔之義。是賢羅漢之苗裔。故言賢冑。從所襲部主為名也。正量者。權衡刊定。名之為量。量無邪謬。故言正也。此部所立。甚染法義。刊定無邪。自稱正量。從所立法。以彰部名。密林山者。近山林木蓊鬱繁密。部主在此。名密林山。從所居為名。此等四部。釋舍利弗阿毘達磨義。有少者。以義足之。後名造論。本義既乖。遂即分部(已上)其經量部。以經為量。立諸法義。三藏之中。弘修多羅。經是本故。律論是末。然是經部。有本有末。四百年滿。出世立義。名末經部。爾前並是本經部也。一百年時。有譬喻師。是根本經部師。種類是多。二百三百年時皆有。義苑雲。此上五部半。共計我之與法二皆有故。故立宗雲我法俱有(已上)此五全一半名。或約人立名。或就法得稱。或就處為名。並對文可見。下諸部名。準例可知。 章彼立三聚法下。二明所立。亦二。初三聚法。二五法藏。今初。言彼立三聚法等者。格類積集。故名為聚。法謂軌持。任持自性及軌則故。不簡有為無為法我。通名為法。非是我法對辨之法。言有為者。眾緣聚集。和合而生。有為作故。諸有為法。皆此所攝。言無為者。不由眾緣。性自有體。無為作故。言非二者。非上有為無為攝故。言初二是法後一是我者。世友菩薩。是薩婆多宗上首。婆沙會時。評家四人。法救·妙音·世友·覺天。諸大羅僧仰此四人。推為上首。厥中世友尊者。特是出萃。兼通諸部。無不窮究。遂作異部宗輪論。備陳二十部宗異義。乖諍因緣。分部源流。本宗同義。末宗異義。隨有所立。一一說之。其犢子部。總舉十義。初一是人。後九並法。即有為法。即不別說無為。應是三無為法。若有異者。應別舉之。大眾·一說·化地部等。並異有宗。故則舉之。大眾一說化地部等。並異有宗。故別舉之。今此不舉應同有宗。是故無為。同彼應三。初一是人者。論雲。其犢子部本宗同義。謂補特伽羅。非即蘊離蘊依蘊處界。假施設名(已上)此是非有為。非無為法也。後九義並法者。諸法有暫住亦有剎那滅。諸法若離補特伽羅。無從前世博至後世。依補特伽羅。可說有移轉。亦有外道能得五通。五識無染。亦非離染。若斷欲界修道所斷結。不為離欲。非見所斷。即忍。名相世第一法。名能趣入正性離生。若已得入正性離生。十二心頃。說名行向。第十三心。說名住果。如是諸義。彼犢子部所立所成。本宗同義。其後從彼。分出四部。亦同建立此等諸義。是故我法俱有宗中一類。即有此四部等。 章又立五法藏下。二五法藏。言一通過去二未來三現在者。此三世中所攝法者。並是有為。三世遷流。要有為故。就三聚中。有為開之。宗輪論雲。諸行有暫住。亦有剎那滅(已上)慈恩疏。釋此二句雲。即正量部計。從此流出。心心所法。焰鈴聲。唸唸滅。色法中。如大地經動。命根等。皆隨一生長。猶有生滅等(已上)諸法生已。一剎那間。有暫住義。而即速滅。入過去中。唸唸如是。暫住速滅。從未來世。來現在世。名之為生時纔住。是名暫住。問。諸法生滅。依何而成。又不依事物而生滅耶。答。宗輪雲。諸法若離補特伽羅。無從前世轉至後世。依補特伽羅。可說有移轉(已上)慈恩釋雲。諸法若離等者。此中意說。法無移轉。可說命根滅時。法亦隨滅。然由我不滅故。能從前世至後世。法不離我。亦可說有移轉(已上)是故隨我。法有生滅。此我非是非即離我。應是即蘊所立假我。如是立三世藏。明法生滅相。言四無為者。無為不墮三世。故三世外立之。言五不可說等者。宗輪論文。並慈恩釋。指事具引。如下引之。此所立我。名非即非離我。亦名非有為非無為我。不可說名。即此義也。問。犢子部宗。有為無為及我。三種何勝何劣。答。有為生滅。定是劣法。無為及我。即是勝法。非即非離即非前二。亦是勝法。非可斷法。與無為法。應是等同。問。犢子立五藏者。何故刊定一雲犢子部師。亦立四藏。於三藏外。立咒藏故(已上)今言五藏。是雲何通。 答。四藏五藏。所立門別。五藏攝法數。此中攝盡有為無為非二法故。其四藏門。攝能詮教。故三藏外。別立咒藏。咒藏即是陀羅尼藏。小乘亦有陀羅尼故。如薩婆多。立五聚法。攝七十五法。攝能詮教。即立三。是薩婆多。如來滅後。四百年時。五百羅漢。於迦濕彌羅國。集會一處。一味共同。釋三藏法。經律論藏釋。此各有十萬偈文。總合三十萬偈論文。玄奘三藏。皆齎歸唐。今所翻譯毘婆沙論二百此者。釋論藏之毘婆沙。言解論者。釋發知論。自餘二藏。未翻譯焉。建立三藏。攝能詮教。是故彼此不相違也。問。此三聚五藏法。此宗所攝諸部。皆立之耶。亦不爾耶。答。折薪雲。此上五全一少分。同立三聚五法藏。我法俱有也(已上)法上等四。從犢子出。本來同義故。所立同此意。本經亦同立也。問。何以得知本經部宗。亦立三聚五藏之法。如攝能詮教。刊定記雲。又經量部。唯立經律二藏。經詮惠處。是對法故(已上)攝能詮教。即異犢子。何必法數與彼同耶。答。經部既立有我。是故與犢子等。法數所立。應是一同。此即以義成此道理。但攝能詮教不同者。縱使能詮。不妨法數一同。如法勝雜心四聚攝法。成實四聚攝法。此亦如是。攝能詮法。二四雖異所詮法數。彼此是同。有何妨乎。問。犢子部我。與本經部所計之我。為同。異答。犢子部我。非即非離。本經我者。宗輪說彼部我雲。執有勝義補犢伽羅(已上)彼言非二。不言勝義。此言勝義。不言非二。然慈恩師。宗輪疏。判經部我雲。但是微細。難可施設。即實我也。不同正量等非即蘊離蘊蘊外調然。有別體故(已上)此釋本論執有勝義補特伽羅之文。正量等者。等取犢子法上賢冑密林山部。此五部乘。同一計故。彼諸部計非即非離。而是蘊外。有其別體。此經部宗。取極微細。難可施設。故名勝義。問。非即非離。何雲蘊外。答。雖非即離。既有別體。有別體故。強雲蘊外。非是離蘊。名言蘊外。唯識疏一末。敘犢子部我雲。彼宗計我。與所依蘊。不即不離。然則有體。非常無常(已上)演祕一雲。然則有體者。問。若爾如何不是離蘊。復與瑜伽第四類我。而有何別。答。雖別有體。體與其蘊。非即非離。彼第四計。雖言在蘊。蘊與其我。而即有異。故不同也(已上)故彼宗我。調然有體。本經部我。最極微細。不言別體。有此差別。問。本經部我。即蘊離蘊等。三纏我中何一切我相。三種攝故。答。述記判雲。經部本計我亦非離蘊(已上)此解釋意。是即蘊我。言非離蘊故。若爾何故唯識論中。破即蘊我。疏主不言兼破小乘。小乘唯第三故。是故是故疏意。經部本計。即是非即非離之我。是故疏中。有亦言也。非唯犢子。亦本經部。計有非即非離我故。若爾何故。不言非即。唯言非離。雖言非離。唯兼非即。語略故爾。實是二非。是故神泰判本經部所計我。言非即非離。 問。若爾何故宗輪論疏陳二部別。言不同後。答。彼不同者。微細難說。及別有體。名之為異。不遮非二。彼此是同。非唯此二。是同類我。亦非四全所計之我。並是一同五全一少分。皆同一宗故。唯識論一雲。諸所執我。略有三種。一者執。我體常。周遍。量同虛空。隨處造業。受苦樂故。二者執。我其體雖常。而量不定。隨身大小。有卷舒故。三者執。我體常至網。如一極微。潛轉身中。作事業故(已上)彼論亦云。又所執我。復有三種。一者即蘊。二者離蘊。三者與蘊非即非離(已上)彼論如是。舉諸我類前三類中。初體常等。是數論勝論等計。次不定等。是無漸外道等計。第三至網等。是獸至遍出等計。舉此三類。一一破也。又舉三類。故置又言。此後三類。約就與蘊即離非二。攝盡諸我。前三類我。唯破外道。此三類我。兼破小乘。破小乘者。非即非離。兼破犢子部故。前三類我。此中第二我之所攝。故外道中若狹此廣。瑜伽六十五雲。雲何知。我非實有故。非現有故。而不可得。亦不可見。謂所計我。為實有者。建極彼岸。不過四種。一者計。我即是諸蘊。二者計。我異於諸蘊。中。三者計。我非即諸蘊。而異諸蘊。非住蘊中而住異蘊離蘊法中。四者計。我非即諸蘊而異諸蘊。非住蘊中。亦不住於異於諸蘊離蘊法中。而無有蘊。一切蘊法。都不相應。依我分別。計為有者。皆攝在此四種計中。除此更無若過若增(已上)問。此四種我。與唯識論後三類我。同異如何。答。瑜伽初我。即是唯識第一我體。是即蘊故。瑜伽後三。唯識第二離蘊我攝。雖住蘊中。或住蘊外。或不住蘊。亦非蘊外。並離蘊計。是故瑜伽四種是狹。不攝唯識非即離故。前所引演祕文。瑜伽第四類我者。即此六十五所舉我。問。此犢子我。諸類中何。答。瑜伽四中。而無此我。唯識前二類中亦無。後三類中。第三非即非離之我。是犢子部所計我也。問。是非二我為犢子羅僧始立耶為自本外道立之耶。答。非即離我。本是犢子外道所計。今佛滅後三百餘年。彼氏苗裔。出家學法。更起此見。又如來在世。彼者犢子外道。歸佛出家證果。是故雲是外道所計。述記一本雲。論三者與蘊不即不離。述曰。筏蹉氏外道。名犢子外道。男聲中呼。歸佛出家。名犢子部。皤雌子部。女聲中呼。即是一也。上古有仙。居山寂處。貪心不止。遂染母牛。因遂生男。流諸苗裔。此後種類。諸言犢子。即婆羅門之一姓也。涅槃經說犢子外道。歸佛出家。此後門從。相傳不絕。今時此部。是彼苗裔。遠襲為名名犢子部。正量部等。亦作此計(已上)大覺律師四分律鈔批第一。釋犢子雲。上古有仙。染犢生子。此之種也。真諦雲。名可住子部。羅怙羅是舍利子弟子。可住子。是羅怙羅弟子。弘舍利弗阿毘曇也(已上)舍利弗阿毘曇。既是犢子部本論。然部主雖學此論。而根滯塞。猶計實我。是故諸部毀責。令同外道宗義者。即由此事也。犢子部等。既立有我。執我之者。不斷煩惱。而彼部主及餘人中羅僧者。多亦有學人。其數是多。既起我見。如何彼部發無漏智。斷惑證理。答。此義古來諸師。各判。義非一準。理致是多。然當宗諸祖。解釋之中。無別判斷。宋朝諸記亦無別釋。昔日本壽靈大德指事。問答釋通。即依慈恩宗輪論疏及西明義釋。成立此義。故指事雲。問。二乘聖者。既斷人執。證人空理。何更立我。答。宗輪論雲。其犢子部本宗同義。謂補特伽羅。非即蘊離蘊。依蘊處界。假施名。大乘基雲。其犢子部。謂補特伽羅。非即蘊離蘊。謂實有我。非有為無為。然與蘊不即不離。佛說無我。但無即蘊離蘊。如外道等所計之我。悉皆是無。非無不可說藏即蘊離蘊我。既不可說。亦不可言形量大小等。乃至成至成佛。此我常在。依蘊處界假施設名者。謂我非即蘊非離蘊。處界亦爾。然世說言。色是我。乃至法亦是我。但依蘊等。假設此我名。我實非蘊等。測法師雲。然彼二乘所計我者。如犢子部及經部等。如異部宗輪論說。問。如下所說犢子部計非即離我。二障之內。何障所攝。若言煩惱。如何羅僧。起煩惱障。若所知障。如何論說生空智斷。三藏解雲。是我執故。煩惱障攝。此部未得羅漢果。時所計我相。同佛在時犢子外道。由斯立號名犢子部。初談未成羅漢時計故。說彼部亦名計我。理實得果。已斷我執。經部等計。應準此釋。宗輪雲。其經量部。執有勝義補特伽羅。基雲。但是微細。難可施設。即實我也。不同正量等非即蘊離蘊。蘊外調然。有別體故(已上)此中總舉二家之義。初依慈恩宗輪疏意。彼釋意雲。犢子部宗。若立我者。何故諸經遣破人我。發智斷惑。證得聖果。所立之義。豈不違彼。答。佛諸經中。說無人我。破我證聖。是破即蘊離蘊之我。斷此我故。即證聖果。非是非即非離之我。此我非所破之者故。非是可斷之法物故。是故立我無違佛經。後違西明唯識疏意。彼師即引玄奘解釋。非是人執。唯談因位。入法修觀。無此計故。壽靈大德。引此二釋。無有偏取。隨應依用。嘉祥師意。三論玄雲。於小乘內。自分三品。一者俱不得二空。如犢子部雲四大和合。有於眼法。五陰和合別有人法。此下根人也。(乃至薩衛訶梨中上二根非今所要)犢子入真觀故。則見我空。小於俗諦。別有人體(已上)入觀之時既亡人我。故斷煩惱。證小果也。淨名玄論一雲。佛滅度後。五百論師。諸部異宗。亦不出四句之義。如龍樹所引犢子計。有我有法。名為有見。乃至問。犢子計我。與外道。何異。答。犢子明計我。外道執實我是故為異也。廣如俱捨論辨。犢子三假之宗。又如釋論所引。雲犢子計。五陰和合故有人法。四大和合。故有眼法。既稱和合。即是假也。故知是假我問。既是假我。與訶梨所辨。有何異耶。答。犢子計。別有假人體。與五蘊體。不一不異。在第五不可說藏中。故俱捨論出彼義雲。如薪有火。別有火體。雖同陰有人。別有人體。同不然。今明有假體者。世諦故有。即真故無。而犢子計我。不可全空。故非類也。答。蓋是未悉犢子之宗故。作此說耳。如俱捨論雲。犢子未入空無我觀。是故有我。入觀之日。則知我空。是故當知。全同彼說(已上)問。若如此說。犢子所立。既是假我。不可依入觀不入觀之事。若依入觀。雖是實我何妨聖果。皆入空故。答。雖言假我。不同餘部無體假我。唯是依彼五陰和合。是故言假所成人我。實有別體。即如俱捨依薪有火。火有別體。此義極成。不同外道不假五蘊。別有實體。直起堅執。故託五陰。名為假我。而實有體。還是實我。有實體故。空由真觀。以假我故。即異外道。既有實體。是人執攝。故空由觀。南山律師所解之意。犢子計我。亦依觀空。故戒疏一上。陳述二部五部十八五百諸部乖諍已雲。問。上列四種異執不同。既是一化所宗。俱會聖道。何得更執。豈曰達人答。理本一也。悟有淺深。由機涉明味。計有利鈍。故入觀也。人法俱也。及其出也。不無緣習。教約相動。隨義以張。道據正理。分通會契。故無量義雲。法水一也。江河井池。分其異耳。初說四諦。本為聲聞。八萬諸天。發大道意。用斯文證。何得懷疑(已上)問。此入觀時。見空理者。與嘉祥意。有何差別。答。約入觀義。彼此一同。而嘉祥意。雖入觀時。知無我理。唯是我空。不兼法空。南山師意。總見二空。即言人法俱亡。非唯我空。亦通諸部。非唯犢子。故彼師歸敬儀雲。三乘聖賢。深淺有異。至於入證。唯在二空(已上)行事鈔雲。小乘極處。人法二空。此乃總通四部。分部故此分齊與嘉祥異。跋摩二空。有部人空。犢子人我。所說差別。並絕習故。入理之時。皆二空故。元照律師。行宗記一上。分別犢子部我雲。問。此與外道何別。答。外道妄謂蘊中別有神我。此約觀行。摧折我蘊非一非異知是虛妄計妄為有可得悟道故不同也(已上)此且陳述入觀之時。折我義邊。實是入觀。見二空理。非唯我空。大集經雲。皆說有我。不說空相。猶如小兒。是故名為婆蹉留羅(已上)鈔批釋雲。婆蹉者。此翻為犢。富多羅者。此翻為子空富羅者此翻為子言富羅者略也。正是犢子部也。此部計我。非是即蘊。亦不離蘊。而有實我。梵雲婆羅必栗託陀那。此雲愚異生。舊釋為小兒。凡夫準此。應言猶如異生。似其異生。此有實我。指之為喻。經言小兒意。取愚義也(已上)大集經中。如來懸記。應懸記故。滅後起之。大集所說。非唯犢子。總說五部分出懸記。謂曇無德。薩婆多。彌沙塞。迦葉遺。婆粗富羅也。此是枝末本是僧祇。故彼經雲。廣博遍覽五部經典也。是故名曰摩訶僧祇(已上)此即根本。此雲大眾。即是窟內上座部宗。非是窟外大眾部也。南山靈芝。如此而判。是故大眾通窟內外。古來諸師。相傳說言從窟內僧祇分出此五部。如來滅後。百年之時。於踘多下。彼五弟子。橫分五部。即曇無德。薩婆多等。問。今章所言。犢子者。佛滅何時分出犢子。答。依宗輪論。如來滅後三百餘年。從有部中。流出此部。問。若爾。與彼佛滅百年分出犢子。同異如何。答。分部時節。久近既異。人體亦別。非唯犢子。法藏等四事。義皆爾。後後宗中。準此可知。總是五部。三百餘年。上座部中。次第隨應有此五名。謂一切有部。犢子部。化地部。法藏部。飲光部也。如是次第。隨年出來。是名久後流行。五部雖有二十。久後流行。唯此五故。後五部名。即取昔名。所計同故。即立昔名。義淨三藏。所傳意者。天竺不聞百年五部。言五部者。唯後四也。南山等意。以昔為本。是故五部有二。謂昔與今也。藏經諸律。多是有部。四分律是法藏部。十誦律是一切有。五分律是化地部。飲光部律。唯戒本來。廣律未傳。僧祇律是上座部。毘尼母論·摩得勒加論·薩婆多論·並有部中律論。明瞭論是正量部律論。新家律師。此法藏等。判謂。後五部中律藏。南山等舊家並謂。昔五部中律也。雜心論主。名曰法救。與婆娑會。其名即同。後同昔名。所立義理。亦同昔說。此五部名。其實亦同。問。犢子人我得道。義理說既異。而何所說。專合正理。請示要旨。答。諸說是非。其事雜定。俱有道理。義極成故。隨應皆用。事包含故。汎爾言之。大集經說五部已雲。如是諸部。雖各別異。不妨諸佛法界涅槃(已上)此既不礙大乘道果。況於小乘所得行果。玄記所引。內外中間。雖非佛意。堪為聖教。以有如前種種義故。嘉祥入觀。出智論意。南山亦爾。不可不用。慈恩等釋。義理極成。古德指事。既引用之。以此為準。理致為足。義燈二雲。瑜伽六十四等。總有四類。然但前二不攝第三。若爾。何故彼論說雲。依我分別計為有者。皆攝在此四種計中。除此更無。如何不收。答。彼據我執。自性不越彼四。今據情解。妄謂為我。故敘被之。實是法執。問。若爾。如何下生空斷。答。彼之總說。非別別屬。文總意別。斯文不例(已上)燈師既言。實是法執不礙人空。故證道果。問。此釋與宗輪疏。有差別耶。答。約小乘。見即是我執。以彼不知法我見故。若以大乘見。彼二非即法執攝。不異燈釋。慈恩彌陀通贊疏上八宗中雲。一我法俱有宗。犢子部等是(已上)無傳鈔二雲。言我法俱有宗犢子部等者。准唯識論說。此部計我法皆有。問。法有可知。我有如何。答。彼計依蘊。非即非離蘊。如火與薪非即非離。離薪無火。由有薪故有火。若火即薪而又不可。薪是形色。火是觸塵我亦如是。一由有蘊故有我。非離又非我積聚。蘊是積聚。非即也。又可說不可說異。蘊即可說。我即不可說。問。此部主。既是羅漢。如何而計有我。答。若煩惱所計。我即無有。而所知在。亦執於我。問。據教說。所知迷法。如何迷我耶。答。據實可爾。緣此師不會佛密意。故執有我。問。佛密意如何。答。謂佛出世時。此部主上代伐蹉外道。而問佛言。我執為有為無。佛即默然。不答。以何世尊雲。答。有真實我。即問我有無。今我既無。何假答之。問。設為彼說是有是無如何。答。若為說是有。增其常見。若為說是無。增其斷見。既墮常斷。有乖中道。答之何益。此部主不得此意便雲。當時世尊。說有為。屬三世。無為非三世。即可說。既不答外道師問我有無。明知我是不可說。便計有五法藏。有為屬三世。為三。無為非三世為四。我不可說為五。此所說者。即是所計非即離蘊我世。然此計即是法執之我見。問。若爾有我雲何能得無學果耶。答。淄州解雲。依觀即蘊離蘊雲為空。得彼無學不妨。尚有非即離蘊之我見。得成此宗。問。若爾餘部皆有法我。何唯犢子。為此計耶。答。法雖同。餘宗即無如是所計五法藏也。不可相例。若不爾者。法我即等。雲何得說二十部殊。此言等者。等餘五部。謂法上·賢冑·正量·密林山·經量部。此等諸部。約類而言。不可一一皆使計齊。諸宗類例。皆准此知(已上)此一段釋義意。悉顯執我之體。全同燈師。雖非人執。而體非人。是故不妨得無學果。然彼部主。既立我名。故諸部師。致毀責言。大疏中陳犢子已雲。然此一部。諸部論師。共推不受。呼為附佛法外道。以諸外道所計雖殊。皆立我故(已上)縱所立義。非全同外。既立我名。是故餘部不讚。同外名為附佛法外道也。此宗既有五全一半。小乘諸部。並是上座部中。所流之部。非大眾部本末之類。大眾類中。雖立五事。無立我者。此上座類。義理雖純而有多部。計其人我。縱非實我。名乖佛乘。而也。 章二法有我無下。是第二宗。於中分二。初標。二謂薩婆多等下釋。亦二。初舉部。二立法。今初。大疏言同。鈔雲。言等者。等取餘二等。謂此計都有三全一少分。謂一一切有部。二雪山部。此即上座部。宗輪雲。多同說一切有故。亦等取也。三多聞部。宗輪敘多聞部雲。餘義多同一切有部。並不立我。計法有實故。言一少分者。化地部末計。彼雲。過去未來並皆實有。亦有中有。一切法所知所識故。名有法無我(已上)義苑雲。薩婆多。此雲一切有。是說一切有部。二上座部。轉名雪山部。三多聞部。謂一切有者。有二。一有為。二無為。有為三世。無為離世。其體皆有。名一切有。從所立法。為名。稱其部也。上座轉名者。謂上座弟子。本弘經教。說因時。遂大強。上座於斯。乃弘說因。標舊住處。上座移入雪山。從所住處。為名。稱雪山部。若從所襲。即名上座。多聞部從大眾出。謂廣閑三藏。深悟佛言。從德為名。名多聞部。當時律主。具多聞德也。言一少分者。化地部末計。彼計過去未來並是皆實有。亦有中有。一切法所知識故。名有法無我。此部之主。本是國王。王所統攝國界。化地上之人庶。故言化地。捨國出家。弘宣佛法。從本為名。名化地部(已上)樸楊攝釋一雲。雪轉部。以上座部微弱不行。如似雪風飄流靡措。從喻為名。亦名雪山。從處得稱。亦可名上座。從遠所襲。以彰部號(已上)故雪山部。即上座部非上座外別有雪山。然文殊問經中。上座部外。別列雪山。是譯者謬焉。 章彼說諸法下。二立法亦三。一二法。二四法。三五法。今初。義苑雲。一名二色者。名謂四蘊細故曰名。色謂一蘊粗顯故曰色(已上)一切色法。既名為色。自餘一切四蘊所攝。皆名為名。故心為首。心所不相應。皆名四名。行蘊中。攝五十八法。謂四十四心所。十四不相應也。問。無為雲何。答。五蘊之中。不攝無為。與有為。義不相應故。今疏以蘊。遠立色心。是故此中。不攝無為。若攝無為即依界處。界處二門。建立色心。準五蘊門。其相可知。 章或四所攝下。二四法。言三世及無為者。三世為三。攝有為法。三世轉移遷流法故。無為反此。故總為一。此四攝盡法故。立四法也。 章或五謂一心下。三五法。義苑雲。一心謂六識心。二心所謂四十五。三色謂十一種。四不相應謂十四。五無為謂三種。此等皆有故。雲法有我無(已上)心所四十五者。未詳何意。有宗心所有四十六。五法總合。為七十五。名之有為無為法數。法勝·雜心·俱捨·婆沙·正理·顯宗。所說皆同。補亡飾宗雲。準俱捨等。總有七十五法。攝一切法盡。總束此法。以為五法。一色。二心。三心所。四不相應。五無為(已上)初色法中。有十一種。俱捨頌曰。色者唯五根五境及無表。二心法中唯有一種。名為心王。亦名為意。亦名為識。此約法數門故。總為一種。若十八界門。開為六識心。五蘊十二處門。亦同唯為一種。三心所有法。有四十六。總為六位。一大地法。有十。頌曰。受想思觸欲界念。與作意勝解三摩地。遍於一切心(已上)二大善地法。有十二。頌曰。信及不放逸輕安捨。慚愧二根及不言勤。唯遍善心(已上)三大煩惱地法有六。頌曰癡逸怠不信惛悼恆唯染(已上)四大不善地法有二。頌曰。唯遍不善心。無慚及無愧(已上)五小煩惱地法有十。頌曰。忿心亦復慳嫉惱。害恨諂誑憍。如是類。名為小煩惱地法(已上)六不定法有八。私頌曰。睡眠悔尋伺貪瞋及慢疑。非定屬五地。名不定地法。上是四十六心所也。四不相應法有十四。頌曰。心不相應行。得非得同分無想二定命相名身等類(已上)無想是彼異熟。二定是無想定。滅盡定。相即四相。生住異滅。名身等類者。名身。句身。文身。等文句故。總有十四。名不相應。五無為法。有三。一虛空。二擇滅。三非擇滅也。上來五位。總有七十五位。攝盡一切有為無為諸法。釋名辨相。恐繁不述。飾宗記中。建立十門。總明五法位數差別。一明法俱生。二攝上諸法。為蘊處界。三三性分別。四三界分別。五有漏無漏分別。六有所緣無所緣分別。七有執受無執受分別。八內外分別。九是見非見分別。十三斷分別。隨一一門。具明恐繁。今取取意略明五門。二三四五第十是也。七十五法。攝為三科者。五蘊十二處等界。名之三科。色受想行識。名為五蘊眼耳鼻舌身意(名內六處)色聲香味觸法(名外六處)是六根六境。合名十二處。六根六境六識。名之為十八界。眼界色界。眼識界乃至意界。法界意識界。如是一一相對而明。七十五法。攝為五蘊者五位法中。十一種色。即色蘊攝。四十六心所中。受即受蘊。想即想蘊餘四十四及十四不相應。此五十八。並行蘊攝。第二心王。即識蘊攝。其三無為。非五蘊攝。故論頌曰。蘊不攝無為。義不相應故(已上)五蘊中法。變礙·緣慮·造作·遷流·積集等義。無為反此義不相應。是故五蘊不攝無為。七十五法。束為十二處者。五位初位十一色中。五眼五境即是十處。第二位心。以為意處。第三位四十六心所。及第四從十四不相應。第五三無為。並初位無表。此四類法。總合六十四。以為法處。七十五蘊攝為十八界者。色中前十。為十色界。第二位心。離為七界。六識界及意界。此七並是心王。餘三位法。及無表色此類法。合為法界。法界攝法全同法處。問。此三科法。雲何互攝。答。先明五蘊攝處界者。且色蘊中。攝十色處及法處中無表色。受蘊攝法處中受。想蘊攝法處中想。行蘊攝法處中餘四十四心所。及十四不相應。識蘊唯攝意處。攝十八界者。色蘊攝十色界及法界中無表色。受想二蘊。如次即攝法界心所之中。受想二數行蘊攝法界中四十四心所。十四不相應。識蘊攝七心界。處界門中。三無為法。非蘊所攝。此是舉蘊。攝處界法。如是舉處。攝蘊界法。以界攝蘊所法。準例可知。次約三性分別七十五法者。先三性者。一者善性。此有四種。一勝義善。體是涅槃。二自性善。謂三善根。慚愧等法。三相應善。謂心心所。與慚等俱。四等起善。自性相應之所等起。身語業色。及不相應。二不善性。亦有四種。一勝義不善。是生死法。二自性不善。三不善根。無慚愧等。三相應不善。與無慚等。相應心品。四等起不善謂身語業。及不相應。前二不善之所等起。三無起性。此有二種。一者有覆無記。二無覆無起。無覆有四。一勝義無起謂非擇滅。及與虛空。飾宗雲。俱捨釋無起。唯有此一。今以義。準前之善惡。之加三種(已上)意雲。俱捨唯明勝起無記。然善惡中。各有四種。是故準彼。亦應四。故加後三。即自性等。二自性無記謂異熟威儀工巧變化也。三相應無記。與此四心相應。心心所法。四等起無記。如從威儀心。起威儀路色。二乃至從變化心。發通果色也。此是略明三性相也。十八界中。八唯無記。餘通三性。八無記者。眼等五根。及香味觸。此八一向唯無記性。餘通三性者。餘之十界。體通三性。謂七心界。及色聲法。如七心界。與無貪俱。名之為善。與貪等俱。名不善等。乃至色聲三性亦爾。此約十八界。攝七十五法。五蘊十二處相攝。準可知也。下三門。且約十八界。攝法具足。是委細故。七十五法。約三界者。欲界色界及無色界。名之三界。欲界五趣。有二十處。色有四禪。無色四空。十八界中。欲界所繫。具足十八。色界所繫。有十四界。除香味境。及鼻舌識。色界無段食。故無能所緣。無色界繫。唯有後三。意界。法界。意識界也。十色是無。故五識無。即約三界。明十八界。十八既攝七十五法。是故所攝。展轉可知。謂欲界無無想果。無想定。滅盡定。擇滅無為。自餘皆有。色界無香味境。及鼻舌識。無慚。無愧。小煩惱中。不善性者。不定地中。睡眠。惡作。瞋恚。不相應中中滅盡定。無為中。擇滅。無色界。無十一色。五識。諸不善性。諂。誑。睡眠。惡作。尋。伺。無想果。無想定。名句文身。擇滅無為。如是等也。七十五法。漏無漏著。飾宗亦約十八界明。意界。法界。及意識界。此通有漏。餘十五界。一向有漏。以非道諦三無為故。若直細攝。無表。意識。大地。大善地得。四相。通漏無漏。擇滅唯無漏。餘唯有漏。七十五法。約三斷者。見所斷修所斷。非所斷。名為三斷。諸無漏法。為非所斷。十八界中。十色五色。唯修所斷。此十五界。體非可斷。但修道位。斷此法上能緣煩惱。即第九品惑。煩惱若盡。此得雖繫名之為斷。後之三界。即通三斷。意界。法界。意識界也。此三界中。若是八十八隨眠。及相應。俱有等法。皆見所斷。同時心王。是意意識。餘者即是法界所收。若貪瞋慢無明。再相應。俱有等法。及餘有漏心心所等。是修所斷。三界無漏。名非所斷。謂意界法界意識。若是道諦之所攝者。及三無為。此非所斷。若直細攝。五根。五境。及以五識。唯修所斷。若直細攝。五根五境。及以五識。唯修所斷。惠中五見。及疑。唯見所斷。自餘諸法。並通三斷。七十五法。約上五門。要略陳述餘。恐繫厭。上來且明薩婆多宗所說法數。雪山多聞等部。未傳東夏。是故法數難弘。宗輪論中。薩婆多部。所立法門。略舉七十三義。謂一切有。諸是有者。皆二所攝。一名。二色。過去未來體。亦實有。一切法處。皆是所知。亦是所識及所通達。生老住無常相。心不相應。行蘊所攝。有為事三種。無為事。亦三種。三有為相。別有實體。三諦是有為。一體是無為。如是等法。恐繁不具。此是本宗同義。世友尊者。是有宗人。是故具舉自宗義。次大眾等四部。通舉五十三義。次化地部。舉二十八義。自餘諸部。皆敘少分。其雪山部。略舉九義。謂諸菩薩猶是異生。菩薩入胎。不起貪愛。無諸外道能得五通。亦無天中住梵行者。有阿羅漢為餘所引。猶有無知。亦有猶豫。他令悟入。道因聲起。自餘所執。多同有宗同有宗者。即為同宗。餘義雖異。有義是同。宗輪多聞部。略舉七義。謂佛五音。是出世教。謂無常。昔空。無我。涅槃寂靜。名為五音。此五能引出離道故。如來餘音是世間教。大夫五事也。此多聞部。深智廣解。故鈔批雲。真諦雲。佛在世時。有一羅漢。名祠皮眾眾。昔作仙人。被樹皮以祠天故。後出家已隨佛說法。皆能誦持。佛未涅槃。遂住雪山。坐禪不覺佛滅度。至佛滅後二百年中。方從雪山出。至央掘多羅國。尋同行人。見十大眾部能弘三藏。唯能弘淺義。不能弘深義。心甚驚怪。謂大眾部。於佛所說。甚深之義。不能通達。悉皆棄並。不復弘通所弘之者。知淺義。其羅漢。便於大眾部。具足誦出淺義及以深義。深義中。有大乘義也。其中有不信者。其有信者。誦時大眾部。有弘其所說。有不弘其所說。若弘其所說者。別義一部。名多聞部。以所聞多先所習故曰也(已上) 文殊問經。亦名多聞部。真諦譯。部異執名為得多聞也。其末化地部者。宗輪彼末宗異義。總舉九義。謂過去未來。亦是實有。亦有中有。一切法處。皆是所知。亦是所識。業實是思。無身語業。尋伺相應。大地劫住。於窣堵波。興供養業。所獲果少。隨眠自性。恆居現在。諸蘊處界。亦恆現在。此部末宗。因釋一頌。執義有異。如彼頌言。五法定能縛。諸從此生謂無明。貪·愛·五見及諸業。此等即是末化地部義也。上來三全一半所立。並是我空法有宗義。 文化辛未八月三日。以嵯峨大覺寺寫本校之。 比丘典壽春秋五十四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十五終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十六   東大寺沙門凝然述                        章三法無去來下。是第三宗。大疏雲。三法無去來宗。謂大眾部等(已上)演義鈔雲。而雲等者。等取六全一少分。謂都七全。一少分。同有此計。一大眾部。二雞胤部。三制多山部。四西山住部。五北山住部。六法藏部。七飲光部。宗輪論。序制多西山北山雲。餘義多同大眾。敘法藏亦然。敘飲光雲。飲義多同法藏。故上七部。類同此計。言一少者。取根本化地部。彼雲去來世無。現在無為是有。北京素公公。以前義故。四分律法藏部義。及四阿含。僧祇律。大眾部義。並是第三法無去來宗也。義苑釋部名雲。爰自大天乖諍。昔時界外年少之僧。門人苗裔。共為一明。名大眾部。取昔為名也。乃至雞胤者。上古有仙。貪慾所逼。遂染一雞。後所生族。因名雞胤。婆羅門中。仙種姓故。以為名。制多者。此雲靈廟。即安置聖靈之廟處也。此山多有制多故。因以立名。大天所住。名制多山。因以為名制多山。西稱曰西山住。既與大天不和。因此別住。北山亦然。則制多山北之一山也。此三部。從所住立名。法藏者。部主名也。密之與藏。義意大同。法藏法密。二義皆得。此師含容正法。如藏之密。故名法密。從人以立論名。飲光者。婆羅門姓也。即迦葉波姓。是上古有仙。身有光明。至側皆不復現。飲蔽餘光。故言飲光。此部教主。是彼苗族。故言飲光。又此部主身有金光。能飲餘光。故言飲光。化地部主。已如上解(已上)然義苑主。以八全一少分。為此第三宗所有同計。言八全者。前七之外。加說轉部。立為第二。故即釋雲。言說轉者。本名經量。亦名說轉。此師說有種子。唯一種子。現世相續。轉至後世。故言說轉(已上)餘七如前。然說轉者。既是經部。經部本末。本屬初宗。末在第四。其外亦是無所可屬。清涼不言。不用無過。折薪所解。全同義苑。同補亡飾宗。以飲光部。為第二宗攝。今何舉為第三宗所收。答。宗輪敘飲光雲。一切諸行。皆剎那滅(已上)舉諸義已指雲。餘義多同法藏部執(已上)法藏既此宗攝。是故一異。判言為第三宗攝也。然補亡中。敘第二宗。總舉四部。謂一切有部。多聞部。雪山部。飲光部也。彼取飲光。不取末化地。而宗輪中。敘飲光宗。無三世實有義。飾宗解釋。未詳何意。此第三宗。大眾部義。多取大乘。以為自義。故真諦部執疏雲。第二百年。大眾部併度往央崛多羅國。此國在王捨城北。此部弘花嚴·涅槃。勝鬘維摩·金光明·般若等經。於此部中。有修此經者。有不修此經者(已上)是故彼部。分作三部。即一說等。然一說等。有餘義故。入餘宗中。今此宗者。大眾為首。等取餘部。飾宗此宗總攝七部。謂大眾·雞胤·制多·西山·北山·化地·法藏部也。唯雲化地。不分本末。其飲光部。有宗攝故。之傳所釋。全同飾宗。亦以飲光。為第二宗。言以過未體用無故者。宗輪論。敘大眾部雲。過去未來。非實有體。慈恩疏雲。現有體用。可名實有。去來體用無。故並非實有曾有。當有名去來故(已上)上無轉雲。法無去來者。說一切法現在即有。去來即無。不同有宗三世俱有(已上)去來體無。二世法空。無實體故。唯是假有。以假有故。即非實有。是即一分談法空也。前第三宗。三世實有。此空過未。故深於前。時世空故。其中所有諸法亦空。託時有法。依法有時。是故相隨。且成空有。宗輪論中。總敘大眾·一說·說出世·雞胤四部。本宗同義雲。佛語皆法輪。一音說諸法。佛無不如義。佛身無邊際。佛化有情。心無厭足。佛無睡眠。如來答問不得思惟。佛無說法。眾生謂說。常在定故。一剎那心。相應般若。知一切法。如來二智(盡無生智)恆常隨轉。且舉十義。前卷之初。略舉十義。正計餘所誘等五事。自餘二十八義。如彼論說。於彼四部。總五十三義故。恐繁略之。今就大眾部。舉此諸義也。其雞胤部所立。全同其制多西山北山三部。亦計大天五事。餘之二義。已如上舉。論中三部。通舉七義。此三部者。宗輪論雲。第二百年時有一出家外道。捨邪歸正。亦名大天。大眾部中。出家受具。多聞精進。居制多山。與彼部僧。重詳五事。因茲乖諍。分為三部(已上)問。與前大天。如非雲何。答。前之根本大眾部主。摩訶提婆。是造三逆。欲出家受戒。眾僧不敢聽。遂自出家。自稱比丘。初說五事。立門徒故。此後大天。即是如法。以宗輪論雲出家受具故。然宗輪疏。前之大天。僧未檢惡。率而授戒(已上)雖授不得。具重難故。真諦三藏。後之大天。是賊住人也(已上)此是異說。不可和會。其法藏部。所立義者。論敘五義。謂供養塔廟。獲廣大果等。餘四上明。雖佛僧中攝。施佛得大果。論陳此等義已雲。餘義多同大眾部執(已上)是故此部亦同大眾五十三義。同宗諸部義理皆爾。此法藏部。總立五藏。謂經律論。咒藏菩薩藏也。其中律藏。即四分律。震旦初受二眾具戒。即傳四分律藏戒體。厥後雖講諸部律藏。至於隋運唐朝之初。智首律師。南山律師。考震旦初受專弘四分律。昔之魏代。法總律師。初講四分。事猶不純。智首法礦。南山等時。一天四海。皆弘四分。鑒真和尚。傳戒日域。即是南山門流。四分律宗。東大寺戒壇。即四分律戒場。日本諸僧。皆受四分律戒。無有餘路。純一純正。此法藏部。宗輪所說。決定滅後三百餘年。所分出部。義淨三藏。定賓。靈祐。並謂今時四分律宗。是宗輪中。法藏部宗。義淨相傳西天不聞佛滅百年。分出五部。補亡飾宗。敘法無去來宗已雲。此有七部。大眾·雞胤·制多山·西山·北山·化地·法藏。此律即此宗也(已上)故知今時四分律藏。此法藏部。非是昔分。飾宗第三。所說亦爾。南山師意。宗輪中。有法藏等五。其名同昔。義亦執昔。故景霄律師。簡正記一。敘一切有部雲。此傍執前十論宗(已上)化地部雲。此傍執前五分律也(已上)法藏部雲。此傍執四分宗。因有人云。四分從五分中流出也。謂前法藏部。是四分。元從化地部流來。以化地部是五分律故。今詳斯解。未究根由。前化地部。但是偏執五分之宗。非是五分律法藏亦然。名同教別。四分一律。始終不分。可以思之也(已上)飲光部雲。此傍執前解脫律宗(已上)犢子部中。略無此解。義必有之。五部數故。此是釋成南山宗義。前十誦等者。是昔百年分出五部。對宗輪論三百餘年。故言前也。其飲光部。宗輪論。敘五義。謂有諸行以過去為因。無諸行以未來為因。一切諸行。皆剎那滅等。餘三前敘。此是迦葉遺部律名。解脫戒本一卷。方傳震旦。廣律未傳。其本。化地部所立義者。論敘二十八義。謂見苦諦時。能見諸諦。要已見者。能如是見。隨眠非心亦非心所。無所緣。與纏異。隨眠自性。心不相應。纏自性。心相應。異生不斷欲貪瞋恚。無諸外道能得五通。亦無天中住梵行者。無阿羅漢。增長福業。五識有染。亦有離染。六識皆與尋伺相應。道支皆是念住所攝。入胎為初。命終為後。色根大種。皆有轉變。心心所法。亦有轉變。僧中有佛。故施僧者。便獲大果。非別施佛。佛與二乘。皆同一道。同一解脫。說一切行皆剎那滅。定無小法能從前世。轉至後世也。餘十二義。前卷已敘。前所引言齊首補特伽羅者。慈恩疏雲。即不還者。生有頂地。不能起下無漏聖道。取無學果。至命欲終。其結自盡。得阿羅漢。乃般涅槃。名為齊首。首謂生死之首。即頂地。以至極處。更無生處。雖不起聖道。亦成無學(已上)非無為者。擇滅·非擇滅·虛空·不動·善法·不善法·無記法道支·緣起真如也。此等即是本化地部所說義也。七全一半。立義雖多。所尊所主。唯在法無去來之義。故標為宗。 章四現通假實下。是第四宗。大疏亦同。鈔雲。四現通假實宗等者。一全一少分。一全即說假部。一少分即末經部。以根本經部。是第一宗攝故(已上)故此宗中。總收一全一少分也。問。此說假部。與後一說及說出世。有差別耶。若有差別。是何差別。答。演義雲。此說假。與一說說出世別。此謂俗真諦中。皆有假實(已上)義苑雲。此說假。與一說說出世別。非一向假故。不一說部。非出世法。一切皆實故。不同說出世部。既世出世法。皆有假實。故從所立。以標名(已上)是故三部。有此差別。此宗諸法。過未並無。不異前宗。現通假實。實亦同前。是假非實。是勝前宗。言在蘊是實在界處假者。演義雲。蘊門明義是實者。實即積聚故(已上)界處門明義是假者。體假積聚故。此意說言。蘊處界三。皆有積聚。而蘊門法。是實積聚。三世內外等十一種。名色蘊等。雖有積聚。是實積聚。不分所依及所緣故。體有實故。用亦實故。其十二處。十八界門。所有諸法。皆假積聚。分位緣故。體用假故。無傳鈔雲。現通假實者。計現在諸法。蘊中收。即實。不分依緣故。處界攝。即假。分依緣故(已上)五蘊門義。唯是平直。列十一色。不分根境。相對而立受想行識。唯是直。舉能緣心法。行蘊十四不相應。直列所緣。不同十二處能所相對等。亦異十八界根境識對說。故雲蘊門不分依緣。處界二門。皆分依緣。反蘊可知。是故蘊門諸法。是實。處界門法。即是假設。問。宗輪說假部雲。十二處非真實(已上)唯舉處門。為非真實雲何。答。論且舉處。實界亦假。問。若爾。蘊應亦是假答。此事不爾。彼體即實。是故論中。苦受非蘊。諸行相待。展轉和合。假立為苦。苦既假立。是故非蘊。明知。蘊法體是實有。問。宗輪說假。唯雲十二處非真實。不言現在。明知。三世皆非真實。何以得知現通假實。答。論舉苦非蘊等七義已雲。餘義多同大眾部執(已上)大眾部義。過未無體。此說假部。所立亦爾。大眾部。現在一切諸法。皆實。今言處門是非真實。明知現在即通假實。言隨應諸法假實不定者。雖一色法。在蘊是實。界如是假。心王。心所。不相應法。義皆如是。問。若爾。界處法處法界。攝無為法。無為既在界處門中。三無為體。應是假法。 答。無為常恆。非為作法。不墮三世。故非假法。未生之法。體非是有。因緣和合。現在一念暫用已訖。滅入過去。即成無法。無體性故。現在之中。暫通假實。無為不爾。故非假法。雖是無為法處界攝。今約世門。故非假立。問。若爾。現在處界之中。有非假法。何故要言現通假實。答。今就有為諸法為言。以約三世有無門故。無為非是三世門。故言成實論等經部別師亦即此類者。此是指攝同類計也。成實論宗。依經部義。故經部所攝。非謂彼論正末經部。以末經部別傳世故。今此等言。等取經部同計諸論。非唯成實。亦彼經部。所攝末論。事非一。故此等言中。亦有末經部。言經部別師者。即指成論及餘同宗諸論師說。即亦此中。有末經部。依此章文。如此判簡。即別師中。亦有成實。汎而言之。成實之外。亦有別師。若探玄記雲。敘現通假實已雲。成實論及經部別師。亦同此類(已上)彼意。別師不攝成實。成實之外。有別師故。總而言之。不遮成實亦是別師。大疏敘現通假實已雲。其成實論經部師。即是此類(已上)成實論主。依經部故。成實亦云經部師無過。問。應成實論。亦名末經部耶。答。演義雲。故今疏雲。其成實論。即少分是末經部也(已上)雖非是正末。而少分末也。問。別師之言。何攝末經。前言說假部等。等言已攝末經部故。 答。此有二義。一雲。別師之言。不攝正末。不遮自餘種類末論。以上言說假部等故。是故唯言經部別師。不言末經。問。若爾。何故大疏言其成實論經部師。此經部言。即攝末經。答。大疏上文。唯言謂說假部。不安等言。故下言經部。即攝末經部也。二雲。別師之言。攝末經部。雖上言等。義勢亦攝。有何遮妨。攝義寬故。義苑雲。言成實等者。其成實論。屬經部所攝故。此是所等。末經部也(已上)此所等者。此指上說假部等之等言也。演義雲。其成實論。先是數論弟子。以所造為能造。後出家。入佛法時。經部攝故(已上)釋曰。言先是數論弟子者。如來滅後。八百九十年。有訶梨跋摩。是數論外道。苗裔弟子也。後隨薩婆多宗學者。鳩摩羅陀尊者。出家受戒。通達佛法。即為彼師上足弟子。然彼跋摩。智解巧妙。慨師所宗近在名相從轍。僧祇大小兼學。讚仰九經。沙汰五部。即造成實論。此論為體。二百二品。一十六卷(或二十卷)四諦建章。五聚明義。不論內外。不簡大小。隨自安布。任意成立。論名成實。詮旨有由。成是能成之文。實謂所成之理。滅盡三諦。歸一滅諦。遣破二執。顯二空理。消滅三心。名一滅諦泯亡因果。為二涅槃。何者。是彼所成實義。言此實義。有事有理。事實義者。如彼論雲。色香味觸是實。地水火風是假。理實義者。如彼論偈雲。故我說正論。三藏中實義。清涼大疏釋此文雲。實義即空。演義雲。成實論意雲。我今成立小乘中實義。故雲成實。以三藏即小乘教故(已上)成實宗旨。陳此空義。實義體性。有此二門。言以所造為能造者。數論外道。二十五諦。自性生大。大生我心。即是我慢。從此我慢。總生十六。先從我慢生五唯量。此依金七十論之名。百論名五微塵。謂聲觸色味香。名五唯量。從此五唯。即生五大。謂空風火水地。名為五大。五唯如次。對生五大。謂聲唯生空大。觸唯生風大。色唯生火大。味唯生水大。香唯生地大也。從此五大。生五知根。謂耳身眼舌鼻也。聲生空大。空大成耳。耳還聞聲。觸生風大。風大成身。身還受觸。色生火大。火成眼根。眼還見色。味生水大。水成舌根。舌還知味。香生地大。地成鼻根。鼻不聞地。而聞香。唯五大亦生五作業根。謂語具(口舌等也)平足。小便處。大便處。此五總用五大而成立。各有用。名作業根。五大亦生心平等根。分別為體。通緣諸境。故具五唯。即是能緣。是故五大生十一根。謂五知根。五作業根。心平等根。第二十五。即是我知。以思為我。由數論外道。執我是思故。是故我知即是神我。雖有諸諦。我知為體。此諸諦中。五唯量者。是能造法。五大即是其所造相。若望五根。大亦是能。然佛法中。薩婆多等四大種者。即是能造。五根即是所造之法。一切色法。皆是四大所造作。故彼數論宗。即以所造。而為能造。言五唯量成五大故。然成實說。五塵造四大。四大成五根。望毘曇宗。是亦所造以為能造。訶梨跋摩。出家修道。雖學佛法。猶有外道所計餘習。彼謂是善。故佛宗中。順彼立義。故雲所造為能造也。問。宗輪經部。不舉此義。何故經部。為此宗攝。答。宗輪論中。唯舉本經。不敘末經。是故即雲本宗同義。具舉五義。如前卷明。故宗輪中。無末經義。餘論等中。頻敘彼義。故末經部。即此宗攝。圓暉師雲。依經部宗。過未無體。唯現是有(已上)此是總說。據實。現在即通假實。暉師亦云。若經部宗。立一切法。少分實有。多分是假(已上)言少分等者。一約時言之過未是無。故雲多分。現在是實。故雲少分。二現在法中。即有三科。蘊是實法。故雲少分。界處並假故。故雲多分。時及法數。是多分假。是故所餘。即少分實。問。說假。末經。成實三家。俱為現通假實之宗。為三家皆同。有不同耶。答。現通假實。雖是一同。而假實相。有其差別。謂說假部。約蘊處界所攝明之。如上具明。末經部假實者。演義雲。三藏雲。經部細實。而粗假。實義同故。現通假實攝(已上)此是不簡蘊界處法。微細之位。名為實法。積集和合。名為粗假。不同說假不簡粗細。約蘊處界。明假實相。成實論宗。色香味觸實也。地水火風假。斯乃以能造故為實。以所造故為假。故所立法。通假實。不同說假約蘊處界。亦異末經約實粗假。此乃不簡三科粗細。唯約能造所造明之。成實能造所造顛倒。雖順外道所立之義。而不遮妨。元是佛法。清涼師雲。外道之法。先佛法之餘。此例昔有之。即如化地部。鈔批雲。真諦雲。有婆羅門。名正地部。解四韋陀論及外道諸義。為國之師。後厭世出家。得羅漢果。讀佛經有欠闕處。皆將韋陀論。毘伽羅論。莊嚴之。如佛口說。義皆具足(已上)正地即是化地部也。彼即佛滅三百六十年時有之。此即九百餘年有之。並是先佛法寶之例。成實論宗。傳靈旦後。講學之者。連續是昌。於大小中。所判評楯。諍論非一。如梁三大法師等。成論判為大乘。如智首。南山師等。判為分通大乘。與四分律。是同計故。如淨影。天台。嘉祥師等。成實唯是小乘論宗。今賢首。清涼等師。所判。亦是小乘。即此第四宗之所攝也。又此成實論。於小乘諸部中。所依所攝。異解非一。三論玄雲。問。跋摩既排斥八據。陶汰五部。成論之宗。正依何義。答。有人言。擇善而從。有能必錄。棄眾師之短。取諸部之長。有人言。雖復斥排群異。正用曇無德部。有人言。偏斥毘曇。專同譬喻。真諦三藏雲。用經部義也。檢俱捨論。經部之義多。同成實(已上)此中舉四家義。定賓飾宗第三。引真諦三藏雲。多聞部主。於大眾部中。備誦佛世親聞深義。及本淺義深義之中。有大乘義。成實論從此部出故。參涉大乘義。(已上成實已上全文)然三論玄所引。真諦解成實依經部與定賓所引相違。或定賓自意。加此解釋。然定賓意。即用成實。依曇無德部之義。或真諦三藏。兼存二義。或定賓律師。通存二門。俱無遮妨。南山律師。成實依曇無。而曇無論藏。未東夏。故戒體等。專依成實。以是同部。同所計故。賢首大師。直正判言經部所攝是定義也。 章五俗妄真實下。是第五宗。言說出世部等者。大疏亦爾。此宗所攝。二十部中。唯有一部。即是所標。說出世部。唯此一部。立此義故。問。若爾。何故更安等言。答。安等言者。為顯不局。若諸部中。有談此義。即應以為此宗攝。故玄記所標。亦安等言。若大疏中。亦安等言。鈔雲。少似中論一半向前(已上)大疏等言。似等一半。折薪准彼。釋章等言。彼文雲。謂說出世部等者。此等中論也。清涼雲。少似中論一半向前(已上)然今章意。至第六宗。通初教始。此第五宗。分通大乘。意趣難知。義苑解釋。與折薪同。章明此宗行相。釋其名義。相狀皆彰。不待陳相。折薪雲。言說出世者。此部明。世間法。從顛倒生。皆是虛妄。故非實有。悉是假名。出世之法。不從顛倒起。有道果故。二空境是真實。二空智亦是真實。真實境能生真實智。真實智能生真實境故。是實有。名出世也。此約所立為名。此分通大乘(已上)義苑雲。世間煩惱。從顛倒起。顛倒不實。故世間法。但有假名。無有實體。出世之法。非顛倒起。道及道果。皆是實有。唯此是實。世間皆假。從所立為名。此則一宗一部。少分似中論一半向前。故亦跨大乘也(已上)問。此宗真俗二諦。真妄二法者。其相雲何。答。見解釋意。世間有漏諸法名俗。出世無漏諸法名真虛偽浮染名妄。正實真妙名真。煩惱漏業。苦報三道。皆是世諦虛妄之法。二空之智。二空之理。皆是無漏。真諦之法。亦名第一義諦。虛妄真實。如次可知。是名此宗二諦真妄。問。此部出世真實有者。為三世俱有。為當不爾耶。答。此部所說。過未無體故。宗輪說。大眾·一說·說出世·雞胤四部。本宗同義中雲。過去未來。非實有體(已上)明知。此部現在一切諸法真者。皆是實有。不簡蘊處界之三科。約就真俗。建立有無。問。十宗所立。次第深勝。是故小乘六宗。漸深。初是我法俱有。二乃我空法有。三世實有。法體恆有。三是過未無體。法體亦無。四乃於現在法。假實不定。是故第五俗妄真實。唯應於前所立現蘊法上而立。若界處上。成假實者。假不勝前。實。還淺前。何成精覈漸勝之義。答。六宗次第。精研漸深。真俗分齊義。如來難。且作二解。一雲。此第五宗。唯於現在五蘊法上。俗諦之法。虛假故妄。真諦之法。離繫故實。即成次第漸勝之義。二雲。現在法中。總通三科。俗諦是假。真諦即實。元非約三科。說其假實義。總於蘊等。隨約二諦。成立真妄假實之義。是故亦成次義漸勝。問。且就初義。何故宗輪。唯空過未。不空現在。說出世部。四中一故。是故大眾。雞胤二部。現在諸法。皆是實有。取為第三法無去來。何故今抽說出世部。獨為俗妄真實之宗。論舉此部五十三義。俗妄真實。一向不見。若以此部。為真妄者。應是四部皆真妄義。答。論言過未非實有體。四部通說。唯遮過未。總相是許。現在實有。其中假實。論中未彰。欲明四部。通談義故。此說出世真妄義者。舊家之中。真諦三藏。部執疏中。具明此部俗妄真實義理分明。折薪記中文義。依彼釋。出世名。鈔批具引真諦疏文。恐繁不載。但是真諦。西天相傳。陳述俗妄真實之義。慈恩宗輪疏解釋。亦如是。此亦玄奘西印相傳。是故疏中。釋顯此義。全同真諦解釋文義。論中。此部不言現在通假實法。及真妄義。然約漸勝。現在五攝。即有真俗。真妄。假實。是故今抽為第五宗。餘之三部。如論通相非別解釋。不可相例。問。就其後義。若如此漸勝之相。義現不顯。雖蘊有假。二有實故。答。既言出世。是通三科。不約三科。分假實相。門既各別不可相例。豈無次第漸深義乎。 章六諸法但名下。是第六宗。此唯一部。故無等言。問。若爾。下通初教之始。何故不安等言。答。始教是大乘。今標小乘故。問。若爾。何故玄雲。謂一說部等下。亦通初教始。即是應等初教之始。答。彼顯不局。故安等言。下指始教。不關等言。或等始教亦無有妨。施設隨時。不可一准。義苑雲。即顯出世亦假名耳。故雲一切我法。亦如中論亦名為假名。若有世間。即有出世間。既無世間。何有出世間等。是故皆假名。名即是說名一說部。從所立為名(已上)此是中論三諦偈中。第三句義。故雲亦名為假名。清涼大師。以第五宗。判言少似中論一半向前。即前二句。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今准彼解釋。以此即為彼第三句。演義雲。六諸法但名宗等者。則顯出世亦假名耳。故雲。一切我法亦如中論。若有世間。則有出世間。既無世間。何有出世間等(已上)義苑移此鈔文。但加中論第三偈句。折薪亦引演義鈔也。此一說部。從大眾部。最初與說出世雞胤。同時分出。宗輪疏雲·世出世法。皆無實體。但有假名。名即是說。意謂。諸法唯一假名。無體可得(已上)簡正一雲。不簡有漏無漏等。皆無實體。唯有能詮假名。於能詮下。無所詮實體(已上)文殊問經。名執一切語言。意雲。一切諸法。唯是語言無體。假名行相而已。前宗唯空世間有漏。不空無漏。今此第六。漏無漏法。真俗二諦。一切皆空。有此法者。唯是假名。是故此宗。勝於第五。即是小乘。最極頂也。依清涼意。第五之宗。既分通大。況此宗乎。小乘深勝。即通大淺。問。大眾等四。皆是同計。論中所舉。五十二義。並無有異。何故言宗而有勝劣二。屬第三。出世一說。屬第五六。答。大同第五宗中問答。四部雖同。別餘有異。論雖不說。新舊相傳。解釋實爾。是故二部。屬五六宗。第三宗者。論具設故。問。此等諸部。所說義者。為遣無為。為不爾耶。答。且作二釋。一雲六宗小乘。不空無為。唯有為法。得分全空。上於三世。次第漸遣。無為非世。故無可遣。二雲無為亦空。於法漸空。乃至第六無為亦空。上雖空世。無為非世。故非所空。第五非世。唯約真俗。無為是真。故非是空。第六有為無為皆空。前五宗中。第三四五。是法分空。第六一宗。法之全空。其人我空。第二已極。後後諸宗。皆是一同。問。小教所明。人空法空。是何等空。為拆即耶。答。小宗空理。人法皆拆。小乘智劣。不能即空。三論玄雲。問。小明一空。大辨二空。可有差別。既同其二空。大小何異。答。雖同辨二空二空不同。略有四種。一者小乘拆法明空。大乘本性空寂。二者小乘俱明三界內人法二空。空義即短。大乘明三界內外人並空。空義即長。三者小乘但明於空。未說不空。大乘明空。亦辨不空。故涅槃雲。聲聞之人。但見於空。不見不空。知者見空及以不空。空者一切生死。不空者。謂大涅槃。四者小乘。名為但空。謂但住於空。菩薩名不可得空。空亦不可得也。故知。雖明二空。空義有異。故分大小(已上)是故小乘唯明拆空。拆破人我及法執。故唯大乘宗。明本性空。亦名即空。亦名體空。賢首清涼。並至始教。名為即空。於小乘教。無即空義。唯拆破故。問。小乘教中。說人法空。為是正說。是兼談耶。答。小乘教本。唯薩婆多。唯明人空。不說法空。至佛滅後。諸部分張。或說法空。此兼參大。非小正談。而法空宗。謂己正說。唯是濫取大乘空義。一切有部。正傳佛說。小乘教宗。無有謬濫。鹿園初說。乃至鶴林阿含所說皆是。其相深密經中。勝義生菩薩。敘小乘事。唯是我空。自餘諸法。並實有故。是故小乘。名為有教。若說法空。非有教故。言此通初教之始者。折薪雲。由此教有二。一迴心。二直進。故於始教。亦分始終。如下。類有此釋。況正當小乘。分通大乘。故此六宗。立在小乘。分通大乘爾(已上)此意初教始者。即迴心教。迴直相望。迴心為始。直進為終。或有空有二門。即又初終二門。總有三類二門義也。問。小乘六宗。後二並是分通大乘。南山律師。曇無德部。四分律宗。判為分通大乘。是第三宗法藏部義。彼部專依音法藏部。宗計是同。豈後二宗。是分通義。又第四成實經部亦爾。答。諸師取義。隨宜不定。二十部中。空有假實。所判非一。纔談法空。即入空宗。如南山等所判。窮法空義。名為空宗。諸法但名。如賢首等所判。若清涼意。五六分通。或亦可有第一名有宗。我法俱有故。第二已後。名為空宗。方得無我。見空理故。如是隨宜互立有空。今依此門。分通大乘。即是第五第六而已。若章主。唯第六宗。分通大乘。通初教之始故。問。能通所通。空理雲何。答。能通是拆空。以小乘故。所通是即空。以大乘故。問。若爾拆體既別。何得通同。答。拆體雖異。得空無別。泯亡人法。但無所遺。空無之上。假立諸法。所立諸法。但是假名。始教空上假立亦爾。分齊是同。故得一通。問。演義此宗。引中論文。與此通初教之始。有何差別。答。鈔引論者。為明空理。世出世間。是待對法。無世間故。亦無出世。二物皆無。有何所留。是故諸法。即空無相。此破前宗俗無真有待對。至空無有所住。今通初教之始。即此義門分齊。空性之上。不壞諸相。假名建立。故義無主。引論亦名為假名句。諸法假名。是故即空。以即空故。諸法假立。通初教始。義寔有由。言準之者。諸法但名。初教之始。二門分齊。義理之相。一同一致。令準之也。其相如前豈不通乎。 章七一切皆空下。是第七宗。從此已下。並是大乘。依後四教。所立宗故。今此第七。依始教立。義苑雲。一切諸法者。諸八十餘科世出世法。無不清淨。法既清淨。則蕩除情執。故無分別。此乃無相大乘之一宗也(已上)言八十餘科者。大般若經所說法數。始自五蘊。終至涅槃。總束標舉。即有八十餘科於此法上。遣破情見。除雲執著。一一法上。皆無所得。法性清淨。空亦非空。二乘聞之。遣有法之見。菩薩聽之。悟無性之義。其遣執之法者。且舉少分。粗示名字。謂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地等六界。四緣。四諦。十二因緣。六度。四搆。內外等二十。空真如等十二名。四名量心。四靜慮。四無色定。八解脫。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師子奮迅三昧。超越三昧。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三解脫門。有尋有伺等三三摩地。菩薩十地。三乘共十地。五眼六通。三明。三示導。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菩薩四無量心。十八不共法。三念住。三十二相。八十隨好。無妄失法。恆住捨性。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種智。一切陀羅尼門。一切三摩地門。預流等四向四果。獨覺菩薩。一切菩薩。摩訶薩行。諸佛無上正等菩提。如是等法有八十餘科也。大般若經。第三百八十。以不淨·數息·四禪·四梵住·四無色空等。名世間法。以三十七菩提分法。三解脫門。九次第定。陀羅尼門。三摩地門。十地。五眼六通。十力。四無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不共。無妄失法。恆住捨性。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等。諸無漏法。名出世法。如是一切有漏無漏。世間出世。一切諸法。皆無所有。無有自性。即空無性。而不壞有。名之真空。不存於空。不住於有。非空非有。天空情外。泯亡兩門。無有分別。是名一切皆空也。問。始教大乘。空有二門。何唯空為宗。不約有立宗。答。大聖設教。遣情顯法。破情則遣有無之見。彰法則示真空之理。是故顯法。真空為宗。以破情見。要顯法故。真空之上。必有妙相。不礙空而有。不礙有而空。空有自在之無所寄。問。始教空有。依何等教。答。教文不局。互說空有。若就多分。且分空有。空者。章指般若。而安等言。一切說空。經論宗等。謂中·百門·智度論中。空門義邊。餘經空義。此等並是始教空門。其有門者。深密經等所說。菩薩事門修行。及諸法數所攝諸法。瑜伽唯識法相諸論。並是大乘有門法義。包含三乘。無有遺餘。其深密經。第二時教。即當般若。第三時中。三無性觀依他如幻所執空義。此等皆是始教空門。總而言之。依他之內。緣生即空。即空緣生。互成表堙C相具相成。無是自在。即是始教空有二門。般若三論。多說空門。始教之義。深密·瑜伽·顯揚論等。多說有門。多分即是初教法門也。 章八真德不空下。是第八宗。即依終教。立此宗也。義苑雲。諸經者。謂實教了義大乘。說一切法等者。則一切法。從本以來。離言說相。離心緣相。故雲唯是真如。即不變也。如來藏者。在纏之名。則是隨緣。二義既彰。性德恆沙。本來具足。亦一宗一教也(已上)折薪雲。八真下。即上深密待法輪中。真如不空理者是。故名真德不空宗。言具性德者。即不空真如。故起信雲。二者如實不空以有自體。具足無漏性功德故。所以上文。以此為終教。持法輪者是也(已上)前第七宗。折薪記主。配深密經第二時教。是故對彼言持法輪。故次上文雲。七一切下。此當始教之終。如上深密照法輪者是(已上)是故今宗。配第二時。而前空教。言始教終。對前小乘第六宗。言通初教始。故以第七。為初教終。若於空門。立初後者。義亦可爾。空有迴直。相對非一。相配義門。未必可爾。言說一切法唯是真如者敘所立宗。雖言諸經。實通諸論。舉根本故。且言諸經。維摩·勝鬘·如來藏·密嚴·楞伽等經。起信·寶性·佛性等論。並說諸法真如之義。如來藏下。出其所以。此亦依上諸經論也。   章九相想俱絕下。是第九宗。義苑雲。毀相泯心。故雲相想俱絕。理本絕言。假一言而直示故。雲顯如淨名者。則杜口於毘耶。如上釋之。是離念之機。所宗尚故(已上)絕言教者。是能詮故。絕言理者。是所詮故。刊定記主。難賢首頓教雲。當知此並亡詮顯理。復何將此立為能詮。若此是教。更何是理。為通此難。清涼判雲。頓詮(已上)故名頓教。即鈔釋雲。所詮是理。今頓說理。豈非能詮。夫能詮教。皆從所詮以立。若詮三乘。則是漸教。若詮事事無礙。即圓教。豈以所詮是理。不許能詮為教耶。何得難言更何是教。迷之甚矣(已上)今絕言理者。是頓詮下之理。絕言教者。乃頓詮當體之教。當知。頓詮絕言之理。則是相想俱絕宗也。 章十圓明俱德下。是第十宗。義苑雲。法界圓彰。實德本爾。一多緣起。主伴重重。相用難思。雲無盡自在。此宗之與教。體義無別。但所尚者曰宗。造修者曰教。故立二名耳(已上)文言無盡自在所顯法門。無儘是能詮教。所顯是所詮宗。故能詮所詮。體義無別。而宗尚造修。以分能所。此圓教宗。唯就別教。本意唯別教故。若約攝方便。即是同教宗。同頓同終及同小始。準思可知。上來大小十重宗旨總括一代諸教宗義。愚法小乘。一教六宗。後四各是一教一宗。次第漸深。乃至最極。義苑雲。此上十宗。後後深於前前。則前四唯小。五六通大小。立在小乘。義通大乘。故雲通大小。後四唯大乘。又五六義。通法相宗。七即無相宗。後三即法性宗。又七即始教。八即終教。九即頓教。此與清涼少異。彼雲。七三性空有宗。八真空絕相宗。九空有無礙宗。若欲會之。但此中五六。義通法相宗隱故。所以彼顯立第七三性空有。為相宗。彼第八。正同此中第九。兼同此中第七。故彼約教。八即頓教。約宗八即無相宗。彼第九。與此中第八名異義同。如此會者。豈是相違。學者請詳。然此十宗五教。至有寬狹。教則一經。容有多教。宗即一宗。容有多經。隨何經中。皆此宗故。若局判一經。以為一教。則抑諸大乘。又夫立教。必須斷證階位等殊立宗。但明所尚差別。前之六宗。執法有異。故分六宗。斷證次位。不離八輩。合為一教。餘可準知(已上)折薪雲。問。清涼七名三性空有宗八名真空絕相宗。九名空有無礙宗。又會諸宗雲。七即法相宗。八即無相宗。後二即法性宗。又約教雲。八即頓教。九即終教等。何以故。七八九約宗教。皆不同耶。答。清涼於立教立宗。皆雲有不安者。頗為改易。於此見矣。故演義雲。然此十宗。前六全同大乘法師。大乘則為八宗。七名勝義俱空。八名應理圓實。即以法相。為應理圓實。法性為勝義俱空。今迴七為第八。八為第七。如前西域二宗。今符法性。又加後二。以顯甚深。據此。則今章正順大乘所立。勝義俱空。同一切法俱應理圓實。同真德不空。但名小異。今亦由第三時具三性理不空理故。所以清涼。分今三性理為第七。分今空理。為第九。一切法俱空。卻當由無相宗。通始頓二教故。所以二祖。取意不同。又清涼意。順智光師故也。諸鈔會釋。各據自己私意。今但取二祖文意。以會之爾(已上)復古雲。此章同探玄。依五依教次第。亦順其義。以列諸宗次第。及釋義也。而清涼國師。七名三性空有宗。八名真空絕相宗。九名空有無礙宗。此蓋以性揀相。迴大乘法師第七。為第八。以符法性。在法相之後。為深故也。少與五教不次。又以性空通終始頓。遂以真空絕相。收於頓教。又並空有無礙。微於同教。故雲前淺後深。若空有雙絕。亦收頓教又後七八九三諸師各立。欲判淺深定其權實。故清涼序之與今章探玄。不同也。彼文雲。又上三宗。諸師各立故。今序之。其第十宗。非彼所競。故不言耳諸記解釋。文雖繁廣。為知同異。具引其文。大同小異。各有理在。今私加釋。清涼大師。大途正依賢首大師。是故五教次第全同。而又別意。列次第雲。小始頓終圓。十宗次第。初七第十。全同今章。八九前卻此與今別。此有何義。順四法界。彼次第雲。事。理。事理無礙。事事無礙。始頓終圓。依此次第。十宗七八九十次第亦由此門。賢首始終頓圓次第。依悟淺深。始教從事入性空理。而非無礙。終教正見事理無礙。圓教深入事事無礙。頓教之機。待對雙絕其分齊相。勝於終教。劣於圓教。故安終圓兩教之間。十宗依教。次第全同。演義所舉。大乘法師八宗者。即慈恩大乘基法師也。彼法花玄贊一雲。文殊問經。及宗輪論。說小乘有二十部(乃至列二十名)並大乘二。合二十二宗。今依文判教。教但有三。若以類准宗。宗乃有八。教但三者。一多說有宗諸阿含等小乘義。是雖多說有宗不違空。二多說空宗。中百十二門般若等。是雖多說。空。亦不違有。三非空有宗。華嚴深密法華等是。有為無為名為有。我所名為空。此等三教。如前引文。宗有八者。一我法俱有。犢子部等。二有法無我。薩婆多等。三法無去來。大眾部等。四現通假實。說假部等。五俗妄真實。說出世部等。六諸法但名。一說部等。七勝異皆空。般若等經。龍樹等說。中百論等。八應理圓實。此法花等。無著等說。中道教也。成實論義。經部師宗。即當第四現通假實。雖差別義合二十二據理全差。莫過三十八(已上)小乘六宗。依宗輪論。明淺深相。及在餘論。昔真諦三藏。翻傳此論。名部異執。並造疏釋論。而未分六宗陳淺深相。玄奘三藏。更譯宗輪。慈恩稟之。方開六宗。賢首清涼。即同彼義故。開六宗。具精淺深。至於其大乘宗者。各隨自宗判。次第所立極處。亦各隨宗。慈恩極至八宗。賢首極滿十宗。賢首第七全同慈恩第七。賢首第八真德不空。今章所說。深密持輪。即是真如不空妙理。非空有非中道實義。全同慈恩第八宗旨。此約大途。不遮細別。若將清涼。對慈恩判。彼此七八。前卻而列。慈恩如戒賢三時中列。清涼同智光三時中列。若以賢首。對清涼判。彼此八九。前卻而列。大疏演義。備陳十宗。彼四大乘異名。義理宗教寬狹。如是等相。委細簡擇。恐繁不引。須別學彼。義苑等中。依彼解之。上來解釋開宗義竟。 第五乘教開合。 於中分二。初標章。二辨相。今初。復古雲。乘教開合者。良以諸家判立。各有聖教。以為依據。不可全辨。又聖教開合。本由機異。設雲平道。亦為化生。合雖多過。開亦未能全無於失。是故今家開合全收。無過不離。故有此門(已上)乘者修法之人。教者所說之法。如來為機說法。名之乘法。眾生從佛聞法。名之教法。託人舉法。談法當體。然約乘教。各有開合。互有收攝。教教相攝。今建章細細分別。是故總言乘教開合。 章於中有三下。二辨相。亦二。初總分。二別釋。今初。宋本雲。於中有三。初約教開合。二以教攝乘。三諸教相收(已上)和本唯雲於中有三。脫列章也。准前後章列門者好。先標列已。後隨釋故。和本宋本。少少文句有無廣略。此例極多。如十門標章。和本雲建立乘第一。教義攝益第二。乃至所詮差別第十。宋本雲第一建立一乘。乃至第十義理分齊。唐和一例。舉數前卻。此等前卻。義理不乖。又由文增減。有義相違焉。 章初約教者下。二別釋。三段自別。初約教開合。亦二。初標分。二隨釋。今初。言初約教者。宋本亦同。彼前列中。具立號故。言然此五教等者。義苑雲。示意總標也。謂本末更收。漸次融會。從一至五。亦會取諸說(已上)此五義中。初唯一合。第五唯開。中通二。義苑記主。會取諸說者。清涼建立總會通一門。會取一音教等師義。顯教開合。不相乖違。準彼見此五重開合。任運會取前諸師說。探玄直明五教開合。全同此門。而亦容有會取諸師所立之意折薪記主。亦依此門。存會取前諸說之義。 章一或總為下。二隨釋。即有五重。而細科繁厭。總通釋之。義苑雲。或總為一等者。謂根本枝末法輪。唯是如來一大善巧。攝生方便。一音所演。則菩提流支。立一音教者。不失道理。或開為二者。謂別教一乘。真顯本法。一向不共眾典之洪源故。二末教。謂前之四教。小乘名。同始教存三乘也。終頓二教明一乘。由是對三顯故。同前始教亦入屈曲之數。則前四教。皆屈曲收。別教一乘。方是平道。此同印公平道屈曲。又名究竟者。一乘也。普解普行故。乃方便者三乘也。別解別行故。則信行禪師。以四乘為二教。亦與此相順。或開為三者。謂一乘則是露地大白牛車。三乘是臨門三車。小乘是臨門所引故。此正順四乘。則光宅判四乘教。亦有理在。又梁論雲。如來成立正法。有三種。一立小乘。二立三乘。三立一乘。第三最勝。亦同此說。但彼一在後。此一在初耳。或分為四者。謂小乘同愚法。約歷位無位開漸乃頓。故分為四。總合二三。以為漸教。餘皆如名。或散為五者。如上約義正判。此上會取諸師之教。多順清涼。有不同者。文勢別故。轉義而會。方見今宗。從微至著。曲盡幽玄。統收諸說也(已上)探玄四教。具舉二義。後義如今。其初義者。玄雲。於上共教中。約存三泯二。開兩教。故為四。一別教小乘。二同教三乘。如深密等。三同教一乘。如法華等。四別教一乘。如華嚴等(已上)同教三乘。即是始教。同教一乘即是終頓。故知同教本同於終頓。清涼同教。言頓同實者。即當此門。兩祖一同義。義苑所釋。會取諸師。復古集成。直消文相。無會取義。容自在之。餘記所解。恐繁不引。 章二以教攝乘下。是第二門。亦二。初標分。二先明一乘下。隨釋。二科自別。初明一乘。亦二。初標分。二一別教一乘下。隨解。教教之下。有四云云。有應陳故。而宋本皆無。後人除之。而雲此約頓教此約終教。有約字好。可加和本。和本無故。義苑記主。釋其五種一乘之義。今具引之。即成釋此云云之義。即彼疏雲。別教一乘者。十十法門。迥異諸宗故。同教一乘者。同頓同實。該收諸教故。以別該同。皆圓教攝。絕想一乘。如楞伽者。是彼明五法空寂之義。何者謂迷如。以成名相。妄想是生。悟名相之本如。妄便稱智。則無名相妄想。故雲絕想。唯如智矣。智因如立。智體亦空。如假智明。本來常寂。故曰一乘。約佛性平等為一乘者。涅槃雲。佛性者。名第一義空。則是佛性中道。統收真妄。謂之平等一乘耳。密義意一乘如八意者。義見上文一乘中也(已上)言密意一乘者。宋本雲。密義意一乘也。始教大乘。三乘為實。一乘是密。三乘道跡。同一無性。故雲一乘。而實三乘。顯了差別。故雖言一。名存三一。此五種一。皆大乘教。小乘教中。都無一義。問。上明小乘教三中雲。聲聞法。緣覺法。及佛法。即雲佛法。豈非一乘。一乘即名佛乘法。故演義通外難中雲。何以不名小乘。強立三藏(乃至)以有大乘故。不得名小。彼教之中。立有菩薩。謂是大乘(已上)此明天台三藏教名。既言大乘。何不名一。答。小乘教中。對二乘人。菩薩因果名為佛法。大乘之名。對望亦爾。非實大乘。故不名一。 章二明三乘下。二明三乘。亦二。初標分。二一小乘中三下。隨解。言小乘中三乘者。聲聞四諦。緣覺因緣。菩薩六度。此是因行三乘。各別三乘終極。皆斷三界見修煩惱。果成羅漢。是故如來。亦名羅漢。如四分律等說。佛度阿若憍陳如等五人。令得應果。即雲通佛有六羅漢也。此約有餘涅槃而明。若約無餘。即皆入滅。玄記小三別同亦爾。言始教中三等者。諦緣度法。因行是別。菩薩成佛。定性二乘。灰身入寂。故終是別。問。小乘終同。言俱羅漢。唯約有餘。非是無餘。何故始教終別之處。約無餘滅。言有入寂。答。始教二乘。有餘之位。事是不定。定性有餘。必可入寂。而不定性有餘涅槃。回心向大。不至入寂。若約有餘。濫不定性。故約無餘。明終別相。小乘教中二乘。無有迴心向大。至有餘果。必入無餘。事是必定。故約有餘。明終同相。始教中。不同彼也。問。若爾。何故玄記小乘。約無餘滅。彼明三乘三種中雲。一始別終同三。謂始約因修。四諦緣生六度等別。終就得果。三乘之人。身智同滅。如俱捨等說。此約初時小乘教說(已上)既言身智同滅如何。答。彼教有餘無餘。皆是終同。有餘無迴。故約有餘。無餘滅位。不待言論。二位之中。舉何無違。玄意雙約有餘無餘。玄記始教。總舉二義。故彼文雲。二始同終別三。謂同聞般若。同觀無性。三乘之人。各得自果。如前所引說。若約聖諦緣生六度行。亦亦得名為始終各別。此是第二第三時教說也(已上)彼舉第二時教。故明始同之義。亦約諦等故。舉始別。第二時教。不定種性。見道已上。不許迴心。故約有餘。不可有違。第三時教。唯就定性。約有餘位。亦無相違。言終教中三等者指事雲。因時同有如來藏平等佛性故。同修六度。同學般若故也。終皆俱成佛故。雲始終同也(已上)義苑雲。謂定性二乘。無生闡提。悉當成佛故(已上)言頓教中三等者。以三乘本絕。一性幽靈故。言同教中三等者。宋本雲圓教三。義苑釋雲。圓教中三始終俱同者。謂會三顯一。開方便門。示真實相。同教之圓若論別教。杳絕三乘。故非此所說(已上)和本直雲同教中三是好。玄記雲。近異遠同三。謂法花等。初以三乘。方便誘引。後同以大乘。合得度等(已上)此乃同教三也。頓教同教。俱言云云。宋和二本是同。猶有所應陳故。義苑雲。然茲一乘三乘勝劣五義。皆約教而相顯。故上雲。以乘附教。優劣自殊(已上)此總結釋上二段意。 章三諸教相收下。是第三門。亦三。初標分。二隨釋。三結歎。今初。言諸教相收者。欲明攬本成末。本即收末。本無棄末。攝末歸本。本末不相離。權實相攝歸故(已上) 章初中於圓內下。二隨釋。二門自分初以本收末中。言或唯一圓教等者。以別教一乘。圓融具德。一切別教。無別異相故。言或具五教等者。以同教一乘。該收諸教。同居一實。成究竟法故。頓教唯一。但是絕言毀相泯心。或具四教。依言漸次。為離言先容。言熟教者。大乘之終。調練久故。或一或三。同一終教。迴三入一。言初教者。亦名生教。對熟教故。調練不久。機解淺故。或一或二。唯一始教。攝愚法故。小乘唯一。但守本乘。 章二以末歸下。是第二門。言小乘內或一等者。或一。唯守自教。不知餘故。或五。居淺教之首。為豎涉之漸故。後之三教。並皆准之。堅守自宗。開涉方便故。 章是諸教下。三結歎。亦三。初勸思惟。二成教網。三引誠證。今初。義苑雲。所明義理交絡分齊者。且如一緣起之法。小乘說之萬法虛偽。緣會而生。始教說之生法本無。一切唯識。終教說之識如幻夢。但是一心。頓教說之而知。圓教說之德用無邊。上文以本收末。以末歸本。本末相濟。例此而解。故去准此思之(已上)言交絡者。成網之巧。以糸互結。成網目故。為成下教網。先令准思也。 章是則諸教下。二成教網。義苑雲。諸教本末句數者。應成六句。謂一小乘唯相。二頓教唯性。三法相宗。相多性少。四終教。相少性多。五空宗中。非性非相。六圓教中。全相全性。是以性相相參。六句交織。故雲結成教網。以此攝化。不墮含靈。故雲無不周盡(已上)宋本雲本末句數。結成教網。和本唯句結成網。織網方法。善巧微妙。一系徹餘絲。每絲事皆爾。互結成目。一目之處。諸絲相成。不皆爾。教網亦爾。一教通餘諸教。互結以成法網。五教相結。成一網目故。成一義無不相通。如是句結。成別教網。一目喻一句有無盡句逗。教絲互結。濟漉眾生。   章故此經雲下。三引誠證。義苑雲。證上善巧法。喻則大聖。張大教於生死中。化導人天。置於涅槃。譬彼魚翁張大網於海中。漉取鯤魚安置岸畔。故此經中法喻並舉耳(已上)教網之喻。非唯圓教。五教皆是如來教網。然約大途。論其綱目。一乘別教。圓宗大綱。三乘小乘。即是網目一乘大綱。高提網目。網目即是三乘小乘。是故諸乘。名為所目。以彼網目綱所提故。能目是大綱。所目乃網目。諸目即是網之當體。諸乘即是一乘當體。別教教網所提舉故。處處文中。以彼諸乘。名為所目。皆此意也。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十六(終)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十七    東大寺沙門凝然述                     第六教起前後 此中分二。初標章。二辨相。今初。復古雲教起前後者。略辨如來一代所說。約時顯教。本末交映。與奪相資。方為善巧攝生方便也(已上)言教起者。雖通一代五十年說。今且約就一乘三乘及以小乘初起為言。故雲教起。言前後者。一乘三乘小乘相對。何前初說。何後初說。而以一乘。為根本教。約此陳彰何前何後。故雲前後。然此章及七八。並約化儀明之。分數開宗。正明化法。化法狀貌。必託化儀。初說化儀。事須先陳。故此章門。次前而來。 章於中有二下。二辨相。亦二。初分列。二隨釋。今初。義苑雲。初成正覺。稱性極談。為眾典之洪源。故雲本源。跡後化。霑忍土。漸被三根。善巧隨機。故稱末教(已上)別教一乘。名為本教。三乘小乘。名為末教。 章初者謂別教下。二隨釋。即有二段。不科自分。初本教中。亦二。初標門顯體。二依體辨相。今初。言初者。是標章門。言謂別教一乘者。是顯法體。本教體何。即別教法。無儘教義。皆在此上。是故直爾表顯示。 章即佛初成道下。二依體辨相。亦三。初立義。二引證。三釋成。初中亦二。初正陳法起。二徵釋所以。今初。此段陳述花嚴本教最初頓說。總舉十事。一成道初時。即初成道。第二七日是也。此雖二事。為明最初說法之義。故合為一。言二事者。謂初成道。與第二七日也。初會經。標言一時。釋言始成正覺。宗家準第六會別行論所牒經。即成道未久。第二七日是也。本教說時。以此為定。探玄網目等。所判皆爾。菩提流支。以前五會。為初七日。第六已後。為第二七日。古師之中。有人以第八會。為後時說。嘉祥慈恩等。判為後時說。留支唯判初七日。不判第八。有人唯判第八會時。不言前五會時。二家所判。賢首皆破。清涼大師。和會諸說。總作三釋。一不壞前後相釋。雙取流支有人用之。而令賢首不違後際之釋。二順論釋。是第二七日。三約實圓融釋。是賢首意。清涼大師。三釋俱用。而諸文中。隨時舉之。今此章文。二七日者。復古釋雲。順論釋也。以時因陀羅該前後(已上)義苑雲。第二七日者。謂覺樹道成。一七日中。自受法樂。思惟。因緣行等故。第二七日。頓說此經。表所說。如其所證故。不起樹王。羅七處於法界。故論雲。此示法勝。故在初時及勝處說也(已上)問。賢首所判。唯依論說第二七日。以為定准。何故清涼。唯以圓融。為賢首意。而非餘意。答。此初作各為其意。非唯所用為各之意。初七前五。流支初解。第八後時。有人初作。二七初說。論主依經。釋成此義。以初七思惟一向不說。故約實圓融。賢首初解。是故清涼。各配其意。至所用者。賢首本意。圓融為本。而用論釋。如行布圓融。互不相壞故。由順論故。二七為定由圓融故。初成頓說。又第二七日。一念之中。攝前後時。無盡劫海。此第二七。即在初成此一念之時。攝無盡劫。圓融二七。互相成立。今此章中。二七之上。約實圓融。前後劫海。同時演說。二故赴處所。在菩提樹下是也。三感應相稱。猶如日出先照高山是也。佛日應現。教光照機根山。感獲蒙法光照。義苑引出現品雲。譬如日出先照須彌山等。諸大高山。如來應正等覺。亦復如是。成就無邊法界智輪。常放無礙大智光明。先照菩薩摩訶薩等。諸大山王。而彼如來。大智日光不作是念。我當先照菩薩大行等(已上)晉經名性起品。彼有四照譬喻。漸次下降。乃至邪定。今取第一先照高山。不思議乘人。感此頓說故。四所依大定。於海印定是也。此定法爾。同時現物。非是前後。而不壞前後。前後同時。一念印現。義苑雲。海印定中等者。釋名如上。故經雲。如海普現眾生身。以此說名為大海。菩提普印諸心行。是故正覺名無量。非唯智現物心。亦依此智。頓現萬像。故賢首品雲。眾生形相。各不同。行業音聲亦無量。如是一切皆能現。海印三昧威神力。故雲同時演說等(已上)此總陳述能能所現。能依所依。是故結雲同時等也。今此段中。且取所依。五說法分齊。即同時演說十十法門是也。本經所說一部始末。以十為數。顯無盡故。言文句。則舉十十句。言事義。則標十十義。離世間品等時。以十十事。縱有增減。不離十故。上則海印為所依定。自下六段。並彼所現。六主伴圓明。主伴具足。圓通自在是也。七十世相融。該於九世十世是也。八重重無盡。因陀羅微細境界是也。九總結諸法。即於此時一切因果理事等一切前後法門是也。上上法門。結數顯法。北通諸門。總顯無遺。十說通見聞。乃至末代流通舍利見聞等並同時顯現是也。上總通亙在世滅後。前後多劫。一切諸事。今別標顯如來滅後。見聞等事。顯示總攝。言並同時顯現者。通上所現一切諸法。已前十世亦端。且約五門。配釋文相。一十玄門。二八相門。此二即在義苑。故彼文雲若以十玄說者。同時演說等。同時具足相應門。主伴具足。主伴圓明具德門也。九世十世。十世攝法異成門。因陀羅網境界門。此四文具餘六義含。以意取說。若配八相。即文具成道轉法輪入涅槃之三相。據其微細。每一相中。皆具八相。是故八相。亦以備矣(已上)三六相門。此中總明七處八會。一切法門。同時顯現。即是總相。所現諸相。別言之。即別相。同是花嚴說儀之相。諸門諸法。互望不同。諸門感成說義。諸門各住自位。即是同果成壞四相。四性起門。性起品中。如來大用。十門性起。以顯始終。今文說儀。少少有之。佛初成道。是性起菩提。第二七日已下。是性起轉法輪。末代流通等。是性起見聞。乃至之言。有性起涅槃。四門文具。餘六即在因果等中。五三段門。一經三段。以明始終。佛初成道等。是序分。於中佛初成道。是主成就。第二七日。是時成就。菩提樹下。是處成就。高山即是眾成就也。序分六成就中。有四成就。上標別一乘。是信成就。高山之中。含文成就。於海印定下。是正宗分。乃至末代下。是流通分。非是文段流通。即是事之流通。諸門隨義分別應爾。並是本教說儀之相。 章何以故卷舒下。二徵釋所以。亦二。初直徵釋。二轉徵釋。今初。徵雲。何故過去無量劫。未來無盡劫。現在一念之中而現。若現在者。不可有過去。若過去者。不可有現在一念。答。此一乘教。卷舒自在。說十世者。是時劫舒。在一時者是時劫卷。若約法門。舉一法。是法門卷。顯萬法。是法門舒。若約事者。入一塵。是事卷。遍法界。是事舒。若具言之。法法事事皆有卷舒。皆是自在。今且約就本教一時前後頓說。以陳卷舒。 章何以故同一下。二轉徵釋。徵雲。何故本教一乘。卷舒自在如是。答。有二義故。一同一緣起故者。依卷有舒。故舒即卷。依舒有卷。故卷即舒。相依而有。獨一不立。故卷舒無礙。同時不違。二無二相故者。攬卷為舒。故卷即舒。攬舒為卷。故舒即卷。既無二相。是故無礙。 章經本雲於一塵中下。二引證。義苑雲。於一塵中者。花藏品雲。花藏世界。所有塵。一一塵中。見法界。法光現佛。如雲集。此是如來剎自在。又雲。如於此會見佛坐。一切塵中亦復然。又離世間品雲。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深微細。何等為十。所謂在母胎中。示現初發菩提心。乃至灌頂地。在母胎中。示現住兜率天。在母胎中。示現處王宮。在母胎中。示現出家。在母胎中。示現苦行。在母胎中。示現詣道場。正等成覺。在母胎中。示現轉法輪在母胎中。示現般涅槃。在母胎中。示現大微細。謂一切菩薩。行一切如來自在神力無量差別門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在母胎中。十種微細。母胎一相。八相皆具。萬德斯圓。故雲於一念中(已上)如是七相亦各八相。並是同時大微細門。一念既具八相。況轉法輪一相一念。不轉一切法乎一塵既作三世佛事。何況七處八會。不說一切法乎。況又七處八會一念同時者哉。 章是故依此普法下。三釋成。亦三。初法說。二譬說。三合說。今初。宋本雲依此普門。和本雲依此普法。第二七日者。是順論釋。於此時中。且作圓融。言一時前後說者。圓融不礙行布故。一時一念。先說初會。後說第八會等。言前後一時說者。行布不礙圓融故。雖先說初會。而與第八會。同一時也。 章如世間印法下。二譬說。印板彫字。印師印之。工匠構作。印之同時。所印文字。前後不濫。工匠印法。遐代恆式。 章當知此中下。三合說。句義前後。合七處八會次第前後。彼重會說。亦是同時。同時顯現。合一念之中。頓說一切法。同時而前後。前後而同時。故雲準以思之。復古記雲。孔目問曰。大智舍利弗等。佛出世。已在他國。異時異處。方與目連等。入其佛法。因何華嚴經會。第二七日。佛未移動。即有舍利弗等五百聲聞。其祇洹林。及普光法堂。並未建立。因何具述在經。答。如來依解脫德。建立一乘故。經雲。於一微塵中。建立三世一切佛轉法輪。當知。今所成一乘教者。即其事也。依九世入智。融九世法。成其十世。即過現未。各有過現未。相即復相入。成其十世。當第二七日。如是等法。皆悉現前。又曰。若欲識華嚴經無儘教義者。當依六相因陀羅微細智。及陀羅尼自在法智知。今章即用彼文也。下文雲。廣如孔目問答。則知。自雲錄和尚微言。成於章疏。果不虛矣。不熟孔目問答。則不知此章元由。後賢不可不察(已上)加之玄記第二。破有人第八會後時釋已。成立祇洹鷲子。九世相入之義。即此例也。 章第二末教三乘等者下。是即第二逐機末教。於中分二。初牒分通示。二依門別釋。初中亦三。初牒分。一通示。三分類。今初。言末教三乘等者。等言等取小乘教也。言與一乘同時異處說者。二七日間。名同時。菩提樹外。名異處。問。普光祇園。欲界四天。為是異處。是同處耶。答。彼亦同處。雖非道樹下。是七處內。說一乘處故。是故總名與一同處。 章初義者是同教故下。二通示。復古雲。初義者。同時異處也。是同教者。表三一和合。同持說也。如次章所指。末不離等。所以皆同初時也。文中三故。字皆出所以同時也。後義本末相分者。本教末教。二相各不同也。與本非一者。以不即義故也(已上)初義三故。後義二故。問。後義何故不反初義。亦立三故。唯舉二義。答。欲反初三。義不相對。然本末相分。對末不離本。餘非反前。不可有別教故。是三乘等故。是後義唯出二故。 章此二各有二類下。三分類。此二等者。同時異處二者。一三與一同時異處。二小與一同時異處。異時異處二者。一三與一異時異處。二小與一異時異處說。 章初者如密跡下。二依門別釋。亦二。初同時異處。二異時異處。初中亦二。初引教示相。二同答釋成。初中亦二。初三與一同時異處。二小與一同時異處。初中亦二。初標門。二如密跡力士經下。辨相。亦二。初引教。二結示。初中亦二。初密跡經。二大品經。今初。言如密跡力士經說等者。折薪雲。即大寶積經。第三密跡力士會(起第八卷。正當第十卷末。第十二卷初。而清涼指第八卷者。但指此會起於第八爾)第十卷末雲。佛降魔竟。夙夜七日。悉存法樂。觀佛道樹。不以為厭。目未曾眴。百千天來供養。發無上意。百億四王。各獻缽已。佛悉受之。使諸天王。各不相見。各為如來獨受我缽提謂波利。五百賈客上[麥@少]。八萬四千諸天。悉貢供養。佛悉受之。各不相見。一一各為獨受我供養。餘無進者。以是忻豫。逮不退轉。然後當得無上正真之道。為最正覺。度眾危厄(即今文中。佛初成道七日思惟己也。第十二卷初雲)菩薩往詣佛樹。以成佛道。未轉法輪。開導眾生。巍巍如是。所化無量多於初發行道時心及坐佛樹。所濟眾生。豈可此言哉。妙戒梵天王。與六十八萬億該百千眷屬。勸佛轉正法輪等。佛既許已。梵王詣波羅奈。鹿苑之野。神仙所遊。布師子坐。高三千二百八十里。若干種品。文飾微妙。眾珍嚴校。更有十億梵天。十億天帝。十億百千非垓諸菩薩。亦布師子座。高廣俱等。各念如來常坐我座。轉於法輪。佛詣鹿苑。坐師子座。一一各為獨坐我座。坐已十方佛土六變。平等如掌。六道眾生。悉皆蒙益。十方諸佛世界。不可計數菩薩。來聽佛說經。大千界中。八部皆集。光遍大千世界。無如毛髮空不周者。皆同一心。咨受大道。於時如來。遍轉法輪。隨時之宜。從眾生心。各各得解。乃至其可聲聞。不樂緣覺。不志聲聞。若慕二乘。不說大乘。若宣大乘。聞其義趣。不好二乘。如來以斯。隨眾生心所可愛樂。而轉法輪。各令得所。釋曰。以此對文。居然可見。故雲乃至廣說如彼經中(已上)密跡力士。昔西晉竺法護三藏譯。一部七卷。別行世間。然大周則天皇后。長壽二年癸巳。菩提流志。方來周朝。於時賢首。年五十一。厥後經十四年。大唐中宗皇帝。神龍二年丙午。菩提流志。始譯大寶積經。一部百二十卷。四十九會。於中二十六會。流志新譯。二十三會。古譯唐譯勘合。梵本次第編入。新舊合列。總成一部。第一三律儀會三卷。流志新譯。是第二譯。與舊大方廣三藏經。同本異譯。第二無邊莊嚴會四卷。流志新譯。舊譯無之。是單本也。第三密跡金剛力士會七卷。西晉三藏竺法護譯。勘同編入。是舊譯單本。從第八卷。至第十四。如是新舊單重。總集合成。以為大部。神龍二年。賢首年六十四。此年流志。方譯寶積。厥後至玄宗皇帝開元元年癸丑。首尾八年。譯訖寶積。其第三會。必定神龍二年編入。自爾已前。既是別行。不名寶積。不立會名。直名密跡力士經。賢首大師造五教章。年齡三十有餘之時。疏志未來。未譯寶積。故唯名經。章中所引。正是此本。義苑雲。七日思惟已。謂法樂既畢。即於鹿園。正當第二七日。時同處異。言載斯經加。以眾寶莊嚴法座。揀非攝歷三乘安庠草座。同教化儀。言必有中也。得大小等果者。三乘各證。不同法花同歸一實。若約化法而判。當於始教耳(已上)彼經化儀。廣大殊妙。所獲之益。唯在三乘。是故今引。為此門證。 章又大品經雲下。二大品經。言佛初在鹿野園等者。此所引文。彼經中無。智度論中。即有此文。智論第六十五。所牒經中。時諸天子。空中發音。作讚歎言。於閻浮提。見第二轉法輪。此中無量百千天子。得無生忍。此以大品般若。名第二法輪。此對鹿園初轉法輪。論主因此。備明初轉法輪之相。故彼論雲。初轉法輪。八萬諸天。得無生法忍。阿若憍陳如一人。得初道。今無量諸天。得無生法忍。是故說第二法輪轉。今轉法輪。似如初轉。問曰。今轉法輪。多人得道。初轉法輪。得道者少。雲何以大喻少。答。曰。諸佛事有二種。一者密。二者現。初轉法輪。聲聞人。見八萬一人得初道。諸菩薩。見無數阿僧祇人。得聲聞道。無數人。種辟支佛道因緣。無數阿僧祇人。發無上道心。無數阿僧祇人。行六波羅蜜道。得諸深三昧陀羅尼門。十方無量眾生。得無生法忍。無量阿僧祇眾生。從初地中。乃至十地住。無量阿僧祇眾生。得一生補處。無量阿僧祇眾生。得坐道場。聞是法。疾成佛道。如是等。不可思議相。是名密轉法輪相(已上)鹿園初轉密法輪時。具獲三乘大小之益。章依此文。如是具引。雖是論說。推功歸本。言大品經。經意爾故。如道綽師引曇鸞師淨土論中。即言論雲。又玄記第一分假異實門。教體引唯識論第二雲。若名句等。不異聲者等四句。此非論正文。當慈恩疏敘外人問之言。而其文字。少有不同。雖是疏文。而言論雲。推功故爾。今亦如是。義苑雲。大品經。即般若八部中一數。轉四諦法輪者。謂有三轉。則示相。勸修。作證。四諦則苦集滅道。生滅四諦觀。此經中。既被三乘。四諦之談。不可一準思之(已上)章所引文。智論正文。廣略不同。義意無別。發聲聞心。論雲得聲聞道。緣覺舉因。論說亦爾。菩薩得益。總有四重。發道心者。十信位。行六度等。是三賢位。得無生法忍。通地前地上。章意正在地上。住初地等。通舉十地。一生補處等。明佛果益。問。補處雲何。一時成佛。答。於十方國。各作補處。各於其國。成等正覺。十方機緣。同時純熟。一時成道。指事雲。問。上既說雲。由三乘教。未得十地果。何得初地乃至十地。答。良由權教。無有得果。唯此一乘大菩薩等。為引劣內機。令得至界外。方便示現。由彼權教。修行得果。是故天台雲。三教行人。因權教各獲利。故有教有人也。能說之教主示現。為三教之佛菩薩。令物慕果行因。因行既成。則無復化主。如斯乃緣感便應。緣謝便息。空拳誑小兒。引將還家。手中實無物也。三教化主。皆亦如是(已上)或可。三乘教中無實證地。若談十地佛果。並是教道門也。若依證道。入初地時。即入一乘。況其佛果。即十佛境。 章解雲以此教證下。二結示。第二七日者。此當密跡經。言七日思惟已故。問。大品智論。無二七日言如何。答。以密跡經準推。智論必定。應是第二七日。三乘得益。化儀是同。說處亦同。時亦應同。 章二小乘者下。此是第二小與一同時異處。亦二。初標。二如彌沙塞律說下。釋。亦二。初五分律。二普曜經。初中亦二。初引文。二釋成。今初。彌沙塞者。此雲化地。如來滅後。三百六十年時。從說一切有部流出。名化地部。南山等師。從法名不著有無觀。律名五分。舊家意雲。五度傳文。盡所詮相。故曰五分。如四分律。義淨意雲。此律梵文。總有五來。故雲五分。如四分等。言佛初成道竟入三昧七日後等者。此出五分律第十五卷受戒法中。彼文繁廣。取意要引。釋迦菩薩。至菩提樹。數吉安草。結跏趺坐。直身正意。繫念在前。三明洞照。成等正覺。時起此處。到鬱鞞羅聚落。坐於彼處。林樹之下。初夜逆順。觀十二緣。爾時世尊。身有風患。摩修羅山神。即取阿梨勒果奉佛。佛受食之。風患即除。此林樹下。結跏趺坐。七日受解脫樂(成道三昧七日者是也)過七日已。從三昧起。遊行人間。時有五百價客。乘五百乘車。其中有二大人。一名離謂。二名波利。時有樹神。勸此二人。令供養佛。此二大人。以蜜和[麥@少]。俱詣樹下。遙見世尊姿容挺特。具四八相。圓光一尋。猶若金山前禮佛足。奉上[麥@少]蜜。世尊念過去未來。佛以缽受食。時四天王。同時獻缽。佛受一合。佛以此缽。受彼[麥@少]蜜。為二大人。即授二歸。佛方咒願。有一行偈。為此二人。示教利喜。於時如來。未食[麥@少]蜜。(此當第二七日。同時異處說法)復至一樹下。方食[麥@少]蜜。即此樹下跏坐入定。七日受樂(是第三七日也)過七日已。到文鱗龍所坐一樹下。龍奉食佛。佛受食已入定。七日受解脫樂(是第四七日也)從三昧起到鬱鞞羅斯那聚落。入村乞食。次到斯那婆羅門捨。彼女須闍陀。取缽盛食。佛受食已。為彼女授三歸。食已。復還菩提樹下。跏坐三昧。七日受樂(是第五七日也)從定起已。到斯那捨。次受斯那婦食。次受斯那婦妹四人食。各授二歸。此六人處。應經五日。不言入定。食已。復還菩提樹下。三昧七日(是第六七日也)從三昧起。到阿豫波羅尼拘類樹。中路受女人酪。即授三歸。食已。即於尼拘類樹下。三昧七日(是第七七日也)從定起。作是念。我所得法。甚深微妙。難解難見。寂寞無為。智者所知。非愚所及(乃至)若我說者。徒自疲勞。唐自枯苦。爾時梵王。來詣佛所。請轉法輪。三請慇懃。第三請時。如來受之。佛觀世間。最初應度鬱頭阿藍。空中告終。欲度五人。往鹿野苑。乃至陳如見諦。須陀洹果。善來得戒。五人皆悉得羅漢果(已上略抄)此是鹿苑正轉法輪。問。何故此律。初說法時。言第二七日。以是七七日後說故。若雲第二七曰說者。何故玄一雲依五分律。八七日(已上)若八七者。律唯七七。章文直言二七日說。此等相違。雲何和會。答。古來舊疑。於今未決。且以理例述一意者。今章所引。專成與一同時異處。是故律意。唯成二七。斯乃正指受[麥@少]為二大人。示教利喜。為第二七說法之相。問。示教之處。非是鹿苑。何雲異處。章言鹿苑。豈非相違。答。雖非鹿苑。既非道樹。故成異處。示教之處。以是鬱鞞羅村處故。但章文雲鹿野苑者。約終舉之。度五人處。是鹿野故。但玄記雲八七日者。總約正轉法輪為言。五分律文。所說明故。若約起其言說言者。從第二七日。方顯其化儀。既成利喜。是說法故。慈恩大師。所解亦爾。故義林一雲。彌沙寒律雲。初成道竟。三昧七日(已上)成道之後七日。入定不起言說。七日之後。方起言說。從此已後。雖有入定。出定之時。並起言說。是故當知。從二七日。說法教化。乃至八七。正於鹿野。正轉法輪。但七七日。非八七者。五七日後。具受斯那及婦姊妹六人供養。是經五日。而不入定。此配七日。將七日故。前後總合。成八七日。將滿名滿。事無妨故。今章玄記。不相違也。 章故知小乘下。二釋成。此且約就第二七日。於鬱鞞羅聚落樹下。示教利善。以明與一同時異處。非是鹿苑。鹿苑是八七日之後起故。 章又普曜經雲下。普曜經。示二。初引文。二簡判。今初。普曜經者。一名方等本起經。西晉法護三藏譯。有八卷焉。總經四譯。此第二譯。二譯是闕。方廣大莊嚴經。十二卷。一名神通遊戲經。日照三藏譯。與普曜經。同本異譯。而大周錄。編為單譯。並是大乘經也。開元錄判。或有以普曜經。任小乘藏謬也。周為單本又謬也。言第二七日五百賈人等者。出被經第七卷。彼中所說。成道已後。乃至鹿苑。轉法輪等。大概同前五分律說。然此事廣。各立別品。且如端坐樹下。降伏諸魔。為降召魔。名召魔品。當第十七品。正伏魔怨。名降魔品。成等正覺。名行道禪恩品。是第十九品也。諸天歎賀。供養如來。名諸天賀佛威道品。已上四品。在第六卷。成正覺已。坐道樹下。七日七夜。入三昧定。觀菩提樹。名觀樹品。第二十一品也。七日已滿。從禪定起。離謂波利。奉上[麥@少]蜜。爾時四天。以缽獻佛。名四天王奉缽品。如來以缽受彼[麥@少]蜜。咒願教化。授離謂等五百人記。並在此品。然後梵天。請轉法輪。名梵天勸助說法品。於鹿野苑。度陳如等。名化五人法輪品。厥後更度三迦葉等。名十八變品。是第二十五品。已上五品。並在第七卷。如是立品。具顯化儀。章文所引。第二七日。提謂等事。在天王奉缽品。折薪雲。又普下。彼經說。佛宿夜七日。不從座起。觀察道樹。化七十億。令發道心。思惟家地。六種震動。時有梵天。厥名識乾。見佛新得道果。趺坐七日。未有獻食者。時有提謂波利。五百賈人。以識乾力故。使躓不行。天說偈雲。告言。如來成佛道。所願已具足。汝等直上食。因是轉法輪。時五百人。因獻佛[麥@少]蜜(以蜜如[麥@少]也)。四王捧缽。用盛蜜[麥@少]。如來咒願。畢已。即食。食已。即為授記言。以是德本。於將來世。諸賈客等。當得作佛。名曰蜜成如來。十號具足(演義引雲齊成。齊字恐誤。已上薪文)彼經次下續雲。於時導師。授無限決。然後化於無數菩薩。受其決者。在於佛道。而不退轉。聞佛授決。欣然踴躍。時諸兄弟。刃乎自歸。持身命。奉上如來(已上)此記別者。離謂波利二人。及五百賈人。皆同一號。當成佛時。次第展轉。補處授記。次第成佛。如法花中五百。千二百羅漢。皆同一號普明如來轉次受記。出世成道。佛授記已。化現無數菩薩眾者為令新授記者。不退轉故也。 章此經所說下。二簡判。言此經所說雖通三乘等說者問。通三乘者。為總以普曜為通三乘。為彼經中所說。昔成道已第二七日所有之事。通三乘耶。若如初者。普曜經者。是後時所說。雖通三乘。非二七日。何為同時異處證處。若如後者。授賈人記之者。唯是大乘之益。非三乘益。受成佛記故。進退有疑。請作一決。答。此通三者。指第二七日之事。雖普曜無之。提謂經中。即有此事。雖經是別。人事是一。故准彼經。指普曜中所說之事。言通三乘故。義苑雲。雖通三乘。亦攝人天等者。提謂經說。如來成道七日。無人知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唯提謂波利。此二居士。明究陰陽。鑽龜易卜。知佛成道。名為樹神。提謂獻[麥@少]。四天王捧缽。如來受已。始為提謂。說世間因果。此約小乘相。不妨為大。謂彼經文雲。五百賈人。得受五戒。自懺悔五逆十惡謗法等罪。得四大本淨。五蘊本淨。六塵本淨。五根本淨。提謂長者。得不起法忍。三百賈人。得柔順忍。二百賈人得須陀洹果。四天王。得柔順忍。三百龍王。得不起法忍。自餘天等。無量眾生。發無上菩提心。此則世間因果。與得受五戒等。是人天法。須陀洹。與諸忍無上菩提心。是三乘法也(已上)提謂經中。有諸類人。非唯五百二人而已。通三乘說。經文炳然。彼此事似准彼判此。故雲通三乘說無過。若直指普曜。為通三乘者。事義相違。不作證。故折薪雲。言有義亦攝人天等者。即佛咒願之詞也。文雲佛授賈客[麥@少]蜜。咒願賈人言。今所佈施。欲令食者。得充氣力。當令施家世世得願。得壽得色。得力。得膽得喜。得安快無病。得辨才慧。終保年壽。諸邪惡鬼。不得遶近。以有善意。立德本故。諸善鬼神。常當擁護。開示道地。得利讚偶。不便屯寒。無復艱患。乃至日月二十八宿。四天門王。常隨護助。不令遭橫。能有惠意。精研學問。敬佛法眾。棄損眾惡。終受古祥。種福德。福行道得(上即人天乘文也)以先見佛一心奉承。致第一福。現世獲估。快解見諦。常受福樂。自致泥洹。聞咒願已。皆發無上正真道意。釋曰。故雲有義亦攝天人乘也。正當三乘。兼攝人天。爾(已上)。問。引普曜經。為取人天。取小乘耶。若取人天。非今科意。若取小乘。此意不爾如何。答。折薪既立兼正二門。然約科意。雖言三乘。正取二乘。章言亦攝。兼攝人天。此亦之言。對二乘故。雖攝人天。不違科意。人天亦是小乘攝故。如上十宗中明。況有兼正。義意可知。問。此有義者。何誰師說。答。此有義者。指劉虯公。指事雲。有義亦攝人天等法者。劉虯五時教雲。第一時者。佛初成道。為提謂波利等五百賈人。但說三歸五戒十善。世間因果教。即提謂等五戒。本行經。是未有出世善根器故。(若依此義。人天教攝)安雲。非直小乘同於一乘。亦即人天。亦同一乘也(已上)故指劉虯。言有義也。問。玄記二雲。依普曜經。第二七日。於鹿野園。為彼五人。三轉四諦。此是小乘(已上)普曜第二七日。唯在賈人。度五比丘。在下。化五人法輪品。應是後時。何言二七。答。見普曜說。度賈客已。梵王請法。如來受請。即往鹿苑。五比丘即是第二七日之內。是故玄記引以為證。故普曜經。事直二門。若就賈人。是人天乘。若約五人。是聲聞乘。不同彼五分律。由經八七日故。就二七日。唯取賈人。問。若爾。五分賈人。二七應人天乘。何就鹿苑。正言小乘。答。彼從第二七日取之。以明同時異處之義。但言鹿苑者。約正轉法輪。小乘正意。唯在此故。 章問說時既同下。二問答釋成。此就已前三乘小乘。與一同時異處。通作問答。言故地論雲時處等校量等者。此顯轉證之義。謂第六會。於欲界頂。他化自在天。摩尼寶藏殿。說十地法門。即是第二七日時分。時既起說之初。處亦欲界之頂。故作此釋。顯法殊勝。時是同一。初會即是第二七故。今準欲頂。顯道樹下。最上殊勝。不起證法之處。如所證法說故。隨法高上。處亦高故。或可。非是轉證。七處八會。既是同時。他化自在。不離道樹。舉他化天。即是道樹。言欲明逐機改異等者。義苑雲。或曰。同時異處。如來之身。還去來耶。若有去來。焉得同時。若無去來。何經兩處。答曰。性普。智周。不動而遍。時處無違也。其猶澄江朗月。三舟共觀。南者見月。千里隨南。北者見月。千里隨北。停舟之者見月。不離中流(已上)隨機異見。不失時宜。如來化儀。不可思議。 章第二時處俱異下。是第二門。於中分二。初牒章敘意。二隨章辨相。今初。言事處俱異者。準上同時異處言之。應作二門。一三乘與一異時同處。二小乘與一異時異處。而合合明。隨簡略故。雖是合雜。而於其中。大小簡別。可知俱異。言由與一乘不即義故者。前出二義。此同非一義。斯乃略敘時處俱異所以。 章或三七日後說下。二隨章辨相。亦二。初舉列異說。二結釋義異。今初。此中舉列諸教異說。總有六教。多分最初小乘之事。於中三類。或大乘教。說小乘事。如法花等。或小乘教。說小乘事。或可。有大乘教中。說大乘事。隨機異聞。法應爾故。故下結雲。當知三乘小乘教。並非第二七日說(已上)言或三七日後說如法法花經說者。此出彼經第一方便品廣偈中。彼明諸佛道同儀式。先小後大先三後一。文雲。我始坐道場。觀樹亦經行。於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眾生諸根鈍。著樂癡所盲。如斯之等類。雲何而可度(乃至有梵天請)尋念過去佛所行方便力。我今所得道。亦應說三乘(乃至諸佛讚等)思惟是事已。即趣波羅奈。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以方便力故。為五比丘說。是名轉法輪。便有涅槃音法僧差別名(已上)是住禪定。經三七日。厥後往鹿苑。說小乘等法。而上思惟。雲亦應說三乘。又諸佛慰喻中雲。我等亦皆。得最妙第一法。為諸眾生類。分別說三乘(乃至)雖復說三乘。但為教菩薩(已上)此三乘言。非唯小教中之三乘。亦含大乘教中三乘。久後三乘大乘。不待言。論二七已後。初說三乘大乘。事必應有。言或六七後說如四分律及薩波多論說者。且四分律。出第三十一。受戒犍度。彼意說言。釋迦菩薩。坐菩提樹下。成正覺已。七日端坐。受解脫樂。從三昧起。受二賈客[麥@少]蜜。復坐樹下。七日受樂(是第二日)出定。即受樹神呵梨勤果。亦坐樹下。七日遊禪(是第三七日)從三昧起。往鬱鞞羅村受婆羅門食。已上三七。並在菩提樹下。次二七日。在離波那樹下。從禪定起。如次即受鬱鞞羅婆村。婆羅門婦。及男女食。並前三七。即成五七。第六七日。往文鱗龍宮。入禪受樂。縱禪定起。到阿輸婆羅尼□□□送□□諾□□□□□□□□□埤□□埤□□□□□婛□□□襯□□□□s馜□□飀□姎□□埤□□□□□□□□□□{□□褓□□裀□□祅□□奾□□□□馳娼□□□□餼□□樀埤□□□□□□□□□□□量□檢□示□餼□□□□襩□飀□糖□耔飀□□□□□□□□榵□□□□□誇□□□觀婖□□□□D□□□□埤□獎□婖□□□□□埤□妨□婖□□□送□埤□延訧□□□□□□埤□□□稈□□□□□埤□婀橠樧□□□□□□□□□埤□□驁□祉□觀婖□□□□□埤□□觜D□□□祌樀導□□□駬□□□埤□Э井薄慼播□□□葉□□□□□□□□□□婖□□鷺□褉□□□□□□□妳婖□□□□□楅□□□矩{□□□□橇□檢□□□□檢□□□楮□□□□椸□□□□奾□□□都□□□□□{□□褓□□裀□訖□□□椸□□□□□□□埤□□□□□□□□□□□□□□□□□□□逆□奇□□□□□□□示□襮□□□□□□□□楰□□□□□□□埤□規椸□□埤□梱□□□□□雷□□□權□逆□□駉□□□□_E餉□□□□□□□□□□□大□毼襤禗□□稈□□□□□□□□□□□□□□□□□□觶□□j□□□□兜駢□□□□□逆□殺魯託□□□□楜□□□□祭□□□□稜縝C□□□□□□餺□□□□□□□□□祑詌□□□觀□□□□□禜覽□□□□□□□□□□切□□夾□□□□飾□□□□□膳□□□榜覽□□□□□□□□□□□□□□□□□□□□機□□□j□□S□□□□□芊慼慼慼熨╮慼慼摯鞢慼慼慼慼敷S楛□□□馭□□□□□□飲立□□□□立□□□□立□□觶□駖□□□□橋□立□□覽□□□□□□□□褸□秶□饜□橁□□□□□□□□棇礽□□□□□奮立□□模□立□蠥粵芥□若□擯□該嶡□韣¥□擩□□□□磣‥□蕁撥□胤胦祤□□□□□□|□□□□¥□約□擣|□□□□§□□□□|諢□□□‥□□□嫣□□□□懣‥耦蜀瑾胦祤部□意□□痋慼慝□檤□§□□□□□□□□□|入□揥□□□□胥嫣§□□□唌慼嬈□臥□□□□□郥孤朧辣§摥綸鑭□□□□□粵芯□耦薤□□胦祥W□意□□□□□|□檤□|□□□¥意□□□§□□□兣□礞j慦恢¥T□□□~胥□□‥□□□□擦兣□耦邥級□□□惱□□□□¥□□□□□柣□鞳慾j慦恢§噥□□耙□□□□□□□詡狨獵韥□□¥ヾR□□□胦旅¥U蕁□□‥窨耦葦□□籣c□磩□北§□□蛨□□滎惱□□大慦煩肣|詳村□□檸¥甩銵慼慝□□梩魽慼慼慼慼慼嬈□隱牶D蝨□□□□粵芯□□□□耤□□胦旅‥□皓□邪¥□若□□□擤珵S韣‥耤耙□蕁□□攬□□鴦湥□□□意□□□擨□□¥□□□擤耙□|□鑈忥|獵噩逤□□¥□□□□譣§獎□□拶ョ樂mR¥□□□譣|□□鋤□|□□□¥□□□擤□□□□□□靨紇e□楫□□ヾ慰D哄慼撕蒏‥散胦□□□旅¥□蹤苧□耙鴣‾□□耙□蕁□□□□鴦漩□玥□譣§□迨□驩□□□□¥龤澆Q醨謧□□□¥龤憧O□m□□胤□□□□□楫鴥□□T令□儥□艤□□□|□□紅鶔D□鴨□□□芣§□滿憐u□□□□鴦漧□□譣§□灨趥□‥□□□□鴥l勍砑C□那‥滎□□□醧o尤|□龤□□□□□¥□耦蹤苣|邧□□□□□k□譣□□□□□□¥紈□撥滎□□□蹤若口□□□□§□耙□□§□□□□□□□郩□□G□k¥□萬龤□□□□□□□□□□龤□□□‥滎□□奧E膨□擇欥□§□□□磧□□‥滎□□□ヾ敷搌|□□□□§□□□□□□翻ヾ慼慼慼慼慼慰D紇gく茱l□□¥孥鴩□□臥□□□連¥□□□榮□□□□□□□□胥□□□£□楫□□□攬□□□□蓩棣□胥鴰□邪尼國。為婆陀和菩薩等八人。說般舟經。八年在柳山中。為長真陀羅王弟說法。九年穢澤中。為陀崛摩說法。十年還摩竭提國。為弗迦沙王說法。十一年恐懼樹下。為彌勒。說本起。十二年還父王城中。為釋氏精廬去城八十里。為差摩竭說法。還國為父王及釋迦種說法。度八萬四十人。得須陀洹道。是十四國。佛十二年。於中遊化說法。釋曰。據此經。初一年不說。從第二年。至十二年。說法度人。今文雲十二年方度五人者。恐十字是第字。合雲第二年方度五人。對文可見(已上)此十字者。慈恩法苑。所引亦爾。十字作第。此義有理。又一義雲。經十二年。遊方化人。其中最初。度五比丘。非謂成道經十二年。初度陳如。度五人者。是最初故。言有人解雲等者。折薪雲。有人下。會經論語別教同。然十二遊經。從四月八日。至七月十五日。為一年者。乃僧□之年。非歲時之年。古人錯會歲時之年。則進退皆失。何者。四月八日。至七月十五日。止有九十八日。故進非五十箇七日。退非五十七日。而章引彼會釋。似失撿對。而大疏雖雲大同。亦失辨對。今對經文。顯然易見(已上)問。此有人解。五十箇七日義者。章主許之耶。若許之者。如折薪覈。進退有失如何。答。此一段文。與慈恩同。疏是不嫌。似引用之。唯引有義。顯異而已。異說是多。以末教故。法苑一雲。十二由經雲。成道竟一年。不說法。經十二年。方度五人。智論雲。初成道竟。五十七日。佛不說法。有人解雲。即五十箇七日。與十二由經一年不說法同也(已上)法苑不破。唯是引用。旦顯異說差別非一。十二年言。與今章同。恐彼十字。應是第子。今章為明末教隨宜差別不同。故引用之。如來成道最初說法。諸教異說。如是非一。寶師俱捨疏一。具引會之。多分同今章所引文。彼又引毘婆沙論雲。四月調機。後轉法輪。有經雲。半年後說。彼師正義。佛成道竟。六七日中。受解脫樂(於中六日減卻。出定之日。即入定故)三七日中。思法觀機。四月調機。乃轉法輪。會異說雲。四分律六七日者。受解脫樂時。法花經三七日者。思惟法時。出曜莊嚴經七七日。五分律八七日等。通思惟法時。智論五十七日者。梵王請前。婆沙四月者。調五比丘根時。有經半年者。以六月故。十二由經一歲者。以經一夏。律及受歲經。以夏為歲故(已上)彼師會異說已。破諸師雲。自古經律論師。皆雲見聞異也。意說。佛在世時。隨眾生機威德不同。或見多日後轉法輪。或見少日後轉法輪。今詳不爾。釋迦如來。八相成道。示有父母妻子生日出家成道為五比丘轉法輪日大小乘說理合皆道如說經行遂近觀樹等事容有異也佛神境力入定之相事難知故(已上)諸師多雲蓋是眾生見聞不同(云云)定賓律師。飾宗記中。破寶師義。還成古德見聞有異之義。智首法礪慈恩師等。皆作見聞不同之釋。且玄贊第四雲。諸經說佛成道已後說法。時節各各不同。此雲三七日。彌沙塞律。三昧七日。與十地經同。七日不說法。顯示自受法樂故。為令眾生增愛敬故。律及薩婆多傳。過六七四十二日。方說法。梵天來請。憍陳如等。根方熟故。又有說雲。夏安居後。方度五人。十二由經。成道後二年。方度五人。智度論說五十七日不說法。此皆諸部宣見不同。未可和會。然今解者。大乘以法花為正。此說通行四諦法輪。故三七日。若唯說大乘法輪。十地為正。第二七日。說十地故(已上)嘉祥法花義疏四雲。於三七日中者。第二明思惟時也。彌沙塞律雲。三昧七日。此與十地論同(乃至)此經明過三七日方說。律中及薩婆多傳。過六七四十二日方說。十二由經。成道竟。第二年。方度五人。則一年不說。智度論雲。五十七日。不說法。或可則是五十七日。或是五十箇七日。計近一年。與十二由經相應。適緣見聞。不須會也(已上)慈恩義勢。似嘉祥疏。賢首文勢。似慈恩釋。賢首宗旨。別教說時。恆定不改。末教不定。時處俱異。宜緣不同。與本非一。隨根緣故。異類多端。即隨應故。 章以此等教下。二結釋義意。亦二。初正結時處俱異。二兼結總科二段。然宋本雲以此等教(乃至)教差別故隨機宜故餘可准知。對校和本脫落或前後故(乃至)二類故也二十一字。今初結俱異者。既言當知三乘小乘。明知。俱異可有二門。而總合明故。不分門。言或前後故者。是此時處俱異中之前後。即於三七日。乃至一年之間。以分前後。以不剋定故。名為前後也。非謂二七已前為前。二七已後為後。 章是一乘法下。二兼結總料二段。言三乘等法有二類者。一三乘與一同時異處。小乘與一同時異處。是為一類。二三乘與一異時異處。小乘與一異時異處。是為一類。斯乃末教之中。總料二段也。言也故者。文字上下。可作故也。言餘可準知者。顯義不盡。有餘門故。問。上來所明。末教時處。同時異處。異時異處。此之二門。盡不盡耶。若攝盡者。餘門何通。本業瓔珞經。是異時同處。慈覺大師義綱集上雲。一行雲。三陀羅尼集上雲。如來成道。二十八年。說瓔珞經(已上三陀羅尼者。花嚴方等般若)此是異時。瓔珞經初雲。一時佛重。遊於洴沙王國。道場樹下。成正覺處。後座如故。昔始得佛。光影甚明。今後故。四十二光光。皆有百方阿僧祇功德光。為瓔珞。嚴好佛身等。此是同處。梵網經雲。爾時釋迦牟尼佛初坐菩提樹下。成無上覺。初結菩薩波羅提木叉(已上)此是同時同處所說。言初結故。是與一同時。言樹下故。是與一同處。此之二門。既在經中。不可言前二攝盡。其時處。若言不攝盡者何不舉此二門。答。今立此門。明時處相。為顯寄託時處。定法本末。隨依人法。□化儀事故。舉同時異處。異時異處。辨定本末難思之義。故約寄顯。此二攝盡彼異時同處。雖有此事。不足寄對顯法勝妙。是故章中。不舉之也。同時同處。不可有之。但梵網經。雖言初結。一乘花嚴。化教之後。創說制教。又不待犯緣。最初頓結。不同聲聞。故言初結。彼經總有十住處。會又有根本臺上說會。最後化身釋迦。於閻浮提菩提樹下。重說十重六八戒等。此等並是說花嚴後。於三乘門。示此化儀。都不可有同時處義。天台大師。判梵網經。為花嚴結經。彼亦花嚴之後。說梵網經。今花嚴宗。本教已前。無有演說枝末之教。以本教上。示末教法故。梵網花嚴。說時前後。文義重重。卒難辨明。今略示要。以定義旨。引文立義。會違通難。具如梵網日珠鈔中。上來教起前後門竟。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十七(終)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十八    東大寺沙門凝然述 第七抉擇前後意 於中分二。初標章。二辨相。今初。抉擇前後意第七者。宋本雲第七抉擇其意。如卷初標。所言其者。與次前門。鉤□而來。前門具明教起前後。一乘本教。要是最先。末教諸乘。與根本教。或是同時。或是異時。言異時者。即是後時。其教起處。要是異處。定無與一同處而說。何故。一乘三乘教起。如是前後差別不同。斯乃於此世中。一三五教。緣熟異故。聞教初起。隨亦不同。非唯初起。其終起處。隨機趣入差別不同。今立別門。陳述其意。是故次前。此章而來。故其意者。即前後意。令言顯了故。言前後。此門所立。繫屬前章。與前合明。義亦無妨。而顯緣熟入法之相。故立別章。更開十門。 章然諸數前後下。二辨相。亦二。初敘意分門。二一或有眾生下。隨門明義。十門星羅。不科自分。第一始終聞小。言於此世中等者。如來出世。說法度生。有緣之機。聞法悟道。事不卒感。皆由宿因。植因不同。此世聞法得益亦異。由今事故。當來亦異。然今不論前世當來。唯於此世。判悟入相。過未不定。機宜難定。或轉根而來。或下中而來。或迴心而來。或勝進而往。故以此世。定其分齊。義苑雲。從初得道。迄至涅槃。同此類教。則初度陳如。後度須跋。中間亦唯說小益小。如四阿含經及五部律。言於此世中者。揀濫也。恐有執言小乘始終定者。豈非定性聲聞故。今雲於此世中。非約一人。多世同聞一類之法。以容轉根器故。故非定性。亦非通收不定性人。但要約一世一類定者耳(已上)此所被者。愚法小乘。愚法教中。不許迴心。終教見之。皆入大乘。但隨定不足界內界外別。始教之中。有迴不迴。定性不迴。不定迴心。今唯約就愚法教意。三乘終歸皆灰類滅。全如始教定性之人。彼定性中。有愚不愚。愚法之者。不信大乘。二十部黨。同彼愚法。言小乘諸部執不信大乘者是者。此諸部者。滅後分部。佛在世時。始終既小。彼徒師資。相襲相承。流至滅後。乃至後代。諍論分部。五百部黨。小乘異宗。曾聞龍樹說畢竟空大乘深理。如刀割胸。諸部小乘。弘敷五印。各執自宗。謗摩訶衍言。大乘非佛說。是壞正法者之說。慈氏降下。說大乘論。建立七因。成立大乘決定是佛說義。及無著。世親。安惠。難陀。護法。親光等。諸大論師。各造雅論。陳大乘義。互顯一實真正之理。俱破小執。弘大乘宗。馬鳴菩薩。出世已來。破小顯大。連續甚昌。而彼諸部小乘黨類。橫豎流布。保執不止。良由在世始終聞小。不入大乘。餘潤故耳。 章二或有眾生下。是第二進入初教。言中論初說者是者。中論第一雲。問曰何故造此中論。答曰。有人言。萬物從大自在天生。有人言。從韋[*亡]。有人言。從和合生。有人言。從時生。有人言。從世性生。有人言。從變生。有人言。從自然生。有人言。從微塵生。有如是等謬故。墮於無因邪因斷常等邪見。種種說我我所。不知正法。佛欲斷如是等諸邪見。令知佛法故。先於聲聞法中。說十二因緣。又為已習行。有大心。堪受深法者。以大乘法。說因緣相。所謂一切法。不生不滅。不一不異等。畢竟空無所有。如般若波羅密中說。佛告須菩提。菩薩坐道場時。觀十二因緣。如虛空不可盡。佛滅度後後五百歲。像法中。人根轉鈍。深著諸法。求十二因緣。五陰。十二入。十八界等。決定相。不知佛意。但著文字。聞大乘法中。說畢竟空。不知何因緣故空。即生見疑。若都畢竟空。雲何分別有罪福報應等。如是。則無世諦第一義諦。取是空相。而起貪著。於畢竟空中。生種種過。龍樹菩薩為是等故。造此中論(已上)折薪集成。引中論文乃至畢竟空無所有。如般若已下不引。非當要故。今為知其證據(並)問答始終。具引一段。壽靈大德。即引餘段。此青目論師。作此問答。顯龍樹菩薩造中論。文意如來在世。為破外見。於小乘教。說正因緣。機根熟時。說大乘空。龍樹大士。出佛滅後。為莊嚴佛。破見立正。造此中論。破邪顯正。令諸眾生入正見道。於此文中。陳顯如來先說小乘。後說大乘空教法門。即是漸入二階次第。 章三或有眾生下。第三進入終教。此是解深密經所說。三時次第。彼經本意。攝漸悟機。不住二階。即入第三。雖彼第三時。攝機是始教。而該不空中道妙理。是故此章。頻屬終教。已上三類。不離三時。唯住初時。是第一類。至第二時。是第二類。至第三時。即此第三。 章四或有眾生下。此是第四從漸不定為始為終。答。所引維摩三十二人。不二法門。並終教意。從此勝進。入頓即定。故此漸者。是終教漸。問。頗有從始教入頓教者耶。 答。可有其事。何無此機。始教空門。密示頓教昇進便易。緣熟必入。問。若爾。非是漸入次第如何。答。此約漸頓次第為言。不更細分。故無所妨。又不經終教。有何妨難。機根入法。事不定故。問。頗有小始終頓進入。及始終頓漸入者耶。若有之者。文何不舉。答。此二類者。決定可有。文中何必具足舉盡。從漸入中。二類。兼攝。且引維摩。似局終教。而通諸類。緣不定故。問。頗有從小入頓者耶。答。可有何無。緣難思故。如達摩大師。在西天時。為引小機。說小乘法。然後令入大道。即其事也。上來三類。並是次第進入之者。第四類中。細分有五。謂終頓人。始終頓者。小始終頓。從始入頓。從小入頓也。 章五或有眾生下。第五本來頓悟。義苑雲。機性既異。化儀亦殊。如楞伽經說者第三經雲。大慧白佛言。如世尊所說。我從某夜得最正覺。乃至某夜。入般涅槃。於某中間。不說一字(已上)折薪雲。如楞伽者。彼經雲。大慧復白佛言。如世尊所說。我從某夜(乃至如前)不說一字。亦不異說當說。不說是佛說。大慧白佛言。世尊如來應供等正覺。何因說言不說是佛說。佛告大慧。我因二法故。作是說。雲何二法。謂緣自得法。及本住法。因此二法故。我作如是說。雲何緣自得法。若彼如來所得之法。無增無減。緣自得法。究竟境界。離言說妄想。文字二趣。雲何本住法。謂古聖道。如金銀等性。法界常住。者如來出世。若不出。法界常住。如趣彼城道。譬如士大夫行曠野中。見向古城平坦正道。即隨入城。受如意樂偈雲。我某夜得道。至某夜涅槃。於此二中間。我都無所緣自本住故。我作如是說。彼佛及與我。悉無有差別。釋曰。此上長行偈頌。皆先明無言。次釋無言所以(已上)指事雲。如楞伽等者。第八卷化品雲。復說。如來正遍知。何等夜證大菩提。何等夜入般涅槃。於其中間。不說一字。又第十卷雲。何等夜證法。何等夜入滅。於此二中間。我不說一字(已上)又涅槃經雲等者。當彼第二十六。折薪雲。經具雲。若能受持如來常住性無變易。是名菩薩具足多聞。復除是事。若知如來常不說法。亦名菩薩具足多聞。何以故。法無性故。如來雖說一切諸法。常無所說。是名菩薩修大涅槃。釋曰。經無是字。乃有亦字。由前段不順頓義故。不引之但攝一字也。雲等者。即何以下文也。前教起中。此意不顯。但義含爾(已上)義苑雲。等者等大般若。彼經四百二十五雲。我從成道已來。不說一字。汝亦不聞。思益第三雲。如佛所說。汝等集會。當行二事。若聖說法。若聖默然。何謂說法。何謂默然。答言。善男子。因四念處。而有所說。名聖說法。於一切法。無所憶念。名聖默然。斯正說時。心契法理。則不說也。時悲緘口名不說耳(已上)集成引大般若。同義苑引。又雲。五百六十七雲。眾生各各謂。佛獨為說法。而佛本來無說無示。淨名第一雲。其說法者。無說無示。其聽法者。無聞無得。佛藏經第一念佛品。佛告舍利弗。不能通達一切法者。皆為言說所覆。是故如來。知諸語言。皆為是邪。乃至少有語言。不得真實(已上)此等皆是頓教義理。遍在諸經。諸記引之。 章六或有眾生下。第六始終聞三。問。此三乘者。為唯就始教。通中三教耶。答。折薪雲。今此三乘。即通中間三教。如探玄雲。若約三乘。即從始至終。皆說三乘。通益機。如前所引力士經。大般若等。諸大乘經。於中雖有權實不同。皆具三乘。釋曰。既通權實。明知。含具中間三教。定無疑也。今文全同(已上)雖通中三。始教是正。終頓是兼。以三乘教是始教故。餘是兼故。言密跡大品者。並如上教記前後門中引。本來三乘根熟。所聞始終一類。更無異說。 章七或有眾生下。第七進入同教。此機即是從三入同。此類中機。其族極多。並皆從三入同教故。問。三乘不定者。為唯局中三耶。為亦兼小乘耶。答。正在中三。兼通愚法。引愚法者終入一故。問。其從三乘。入同相何。答。此類入同者。正是從始入終。從終入同。經始終同也。或有從始入同。或有從終入同。或有始終頓同。可小始頓同。或小始至同。或小終至同。或經少頓同。或從頓入同。或經終頓入同。或經始頓入同。此中如是有十一類。雖彼頓教。是彼一類離念之機。非如餘教漸次之例。而是三乘趣入之教。從三入一。豈無之耶。是故此中。亦攝頓教。言皆依一乘無儘教起者。此就華嚴中同教為言。是故指事具引華嚴入法界中未會經疏等解之。此明依本起末之門。是故諸有所修已下。正明攝末歸本之相。大疏所謂。開漸之本。攝末之本者。即此中義。此攝末義。亦通法花。法花既言諸有所作常為一事。豈不爾乎。言花嚴經同教中說者。正指所就所據本教。此之十字。宋章本無。唯雲如會三歸一等(已上)花嚴同教者。花嚴圓教。全揀諸宗。是別教意。全收諸宗。是同教意。全收之門。往往雖在一部之中。而法界品。攝比丘會。化儀之相。即是花嚴同教之中。是故章中。指此云爾。雖是同如會三歸一等。是法花經開會之事。會歸之相。與攝比丘會。大途同故。言又如上所引三乘與一乘等者。上教起門同時異處。是同教故。指此即雲同時說也。即是依本起末。亦是開漸之本。言又如法花中迴三入一乘等是也者。宋本無之。上文會三歸一。即當和本此義。法花迴三。正是同教。既轉保執三乘之心。歸入同教一乘法故。問。前言即便定者。此下何無此言。答。折薪解雲。前之六門。皆有即便定者之言。此下四門。皆無此言者。已入一乘。更無餘故。且入處隨機有異。故分四門。若約教者。七是同教。後三皆別教。總此同別並屬圓教。故今文中三乘。皆依一乘無儘教起。若三歸一。亦歸前無儘教也。故知屬圓(已上)復古記釋此門意雲。見自得法。是彼方便。捨方便而入正乘。三乘為教。一乘為義。三一和合。即前同教。或五前四。為方便故。雖非正乘。皆圓教攝。是彼方便故。奴屬主也。孔目雲。若橫依方便法門。有二義。今說一乘中。後義與彼究竟圓一乘。為方便。故說一乘。非即圓通自在義也。意雲。但與彼作方便。得名一乘。非即是彼圓通自在無盡法也。故雲依彼教起。是彼等也。阿含此雲淨教。意雲。但是言說耳(已上)折薪雲。如會三歸一等者。即會方便之教。歸今一乘無儘教也。但有三可歸。不同第八三本是一也(已上)此釋宋本六字。薪又雲。問。前明一三同時說者。正當前三乘根定者。故第六中。指密跡大品也。今何以此根不定耶。答。今但以此證三乘與一乘同時。即依無儘教起故爾(已上)此之問答。義成局滯。此世受三。有一類人。或是根定。或是不定。前第六門。明根定者。此第七類。明不定者。不前根定。為此第七類。何對前門。作此問答。集成雲。同教一乘。為普為別。答。普之別也。普之別。何異於別。。法真曰。收之是海。具之江水。不同長江。然海中江。乃收長江。固味耳。問。此與八門如何。答。此多於分諸乘得益。次多於融本末得益思之(已上)問。此世從三來至一者。有不入別教唯住同教耶。答。有此機類。即此第七為彼而立。情根萬差。入法非一。或有唯住同教之者。或有進入別教之者。入別教者。如第八門。住同教者。此第七門。問。三乘之機。入法花者。所入一乘。即是花嚴。宗家定義。一切應爾。若爾何有唯住同教。不入別者。答。法花聲聞。多爾。即入別教一乘。言所入一即華嚴者。就入花嚴之者為言。於中自有唯住同教。問。有從愚法小乘教中。直入同教。一乘者耶。答。根性多種。何無此類。機根久叩。頓入同教。如是類族。有何遮妨。然彼三周法花聲聞。皆經三乘。調練而入。問。若有如是頓入者。更又有入別教者耶。答。既入同教何遮入別。又有唯住同不入別者。 章八或有眾生下。第八進入別教。義苑雲。文雲堪可進入別教一乘。後卻結雲如法花同教說者。豈不前後相違耶。答曰。此乃由三乘根調練既久故。法華會三歸一。故結雲如法花同教。以同參別。以別該同故。雲堪可進入別教一乘。此門躡前第七而來。七但入同。此方參別(已上)。宋本指教。雲如法花經同教說者是(已上)故有此問答。會通其相違。雖有此言。不可及會。以法花是同教從同即入別。故和本唯雲如會三歸一等(已上)同第七門宋本結指。集成雲。八從三入別。此中約機。今見法華所顯(於一相一味等。領解斯旨)海東本。雲如華嚴經同教中說者。依主釋(已上)此海東者。是高麗國和本第七門。有此文言焉。折薪雲。八或下。三乘入別。如前該攝門雲一切三乘等本來悉是彼一乘法也。何以下。徵釋。釋有二義。初為彼一乘別教所設所目。目曰三乘。實即一乘法也。故次雲更無異事。不異門義也。言如下。以法花正唯同教。七寶大車。其數無量。即是別教。亦同賜三乘。但有一可歸是同。知三全一是別。花嚴直體之一。無三乘故。故指法花同教說也(已上)和本唯言如會三歸一等。不言法花同教。雖不言法華。正當法花教。以會三歸一正是法花故。法華會三。所入別故。是故此世。入別教者。即指法花同教門也。問何故前門。花嚴同教。唯住同教。不言入別此門同教。言入別耶。答法華誘引三乘漸機。令入一乘。開會行相。是同教門。所入即是花嚴別教。既是對機同教故。要入別教法。花嚴直顯別教一乘。雖時自有同教之義。唯是稱性。或是示跡。非是對機漸次實類。是故無有至所入相啻是一往。說同教相。或可。示跡之門。有入別事。故六千比丘。於文殊所即得十眼十耳等益。此是從同入別之相。前第七門。且舉初門。故雲從三入同教法。略不言其入別之相。又入別之義。墮第八門。故海東本。指花嚴。是此第八門。遍約法花花嚴為言。和本不指經。唯言會三。故從同入別。通二經故。復古雲。八從三入別。文雲或有眾生。於此世中。三乘根不定堪入別教者。則此類眾生。初見佛。聞法說三乘。久修根熟。普眼智開。見自得法。是佛於一乘。分別說三無異事。唯是一乘。故雲入別。還是從三入一。但根利。不見所捨方便耳。若為彼一乘之詮目。一一圓融故。更無異事。孔目雲。由依究竟一乘教成。何以故。從一乘流故。又為一乘所目故。如法花經同教說者。以此經宗於會三歸一。是故上之二門。雖入同入別。利鈍不同。皆就機破會。不同花嚴初成頓說。無權可會。不通二乘。獨談不共一乘。如前別教中該攝一切。本末唯是一乘。則是此經所詮。圓別究竟法也(已上)問。從三入別。總有幾種。答。與前第七。其相是同。但前住同。此進入別。以此為七八門之異。從三來類。即是同第七門中。從三入同。有十一類。若加從小直入同教。即成十二。此第八門。彼十二類。進入別教。問。從三乘教。入別教者。為必經同教。直入別教耶。若必經者。機類萬差。何必無之。依三乘教。叩練別機。直入別教。有何遮妨。今章此門。不言經同。機根熟時。即知三乘本是別教。不見一可歸。不見三可迴一切別教。豈借同教。若直入者。所設同教。為誘三乘入一。以為同教。所入是別。豈無能入而至所入如何。答。誘引三乘。入一次第。大途所安。必從同教。而入別教宗家解釋。多分皆爾。然機純熟。堪直入別。不籍同教。而入別教。見不異別。既為其門。此所見處。即別教故。今章此門。文似直入。義亦可兼經同教者。若不爾者。從三遍歷同別之者。是何門攝。是故隨機。通經不經。問。此歷不歷。三乘雲何。答。二乘多分。要經同教。而有少分直入別教。菩薩之人。或歷不歷。初心菩薩。有疑執者。必歷同教。心成別教。三乘菩薩。入地等時。緣冥熟故。直入別教。同頗有從小直入別耶。答。賢首大師。所解之意。不可有彼直入別者。玄記一雲。謂諸二乘。以根鈍故。要先迴入共教大乘。捨二乘名。得菩薩稱。然後方入此普賢(乃至)是故當知。一切二乘。總無頓入普賢法界。依究竟說。無有二乘而不迴入共教菩薩。無彼菩薩。而不入此普賢之法。是故展轉。無不皆是此法文器(已上)二乘必先入共教法。然後得入別教一乘。此共教者。總有二釋。一雲。三乘教名共教。若依此義。從三乘教。直入別教。不歷同教。或是言略。實經同教。名為共教。若依此義。不經三乘。直入同教。後即入別。或是言簡。實經三乘。若不爾者。乖常途儀。三雲。共教之言。兼通三乘及以同教。此二皆名共教法故。若依此義。漸歷二階。然後得入別教普法。捨二乘名。得菩薩稱者。法花會時。悟大受記。正名菩薩。此時即名迴心向大。般若等時。信大解法。亦名信解迴心向大。隨此二義。成立彼文。故賢首意。無有愚法小乘之人。直入別者。若依清涼大師意者。化儀前後。建立十門。其第五者。隨機不定門。文雲。更有一類不定之機。或從小乘。次入三乘。後入一乘。亦有從小直入一乘。或多類機。隨聞一句。異解不同(已上)此中既許直入一乘。此一乘者。或雲同教。或雲別教。今雲一乘。即是別教。是故大疏。許直入別。若不經同。從三入別。其從來處。種類極多。全同已前同教諸類。若許直入。成十二類。 章九或有眾生下。第九別教因門。義苑雲。若約一乘。則始終唯為圓機。說於圓極等。如花嚴等。其中不通小乘。故雲本來不見說三乘小乘等。復說九世該於前後。故雲自在演說無盡等。此約普賢教分者。謂緣起因門。普賢融通境界也。見聞及解行者。解行生與見聞生(已上)宋本雲一切佛法。普於初時第二七日。海印定中。自在演說無盡。具足主伴。無窮因陀羅網微細境界(已下與和本同)復古雲。不見三小者。直體顯一。為大菩薩。直示法界成佛儀。故對二乘。無所被故。無權可會。不同法花破異明一。此約普賢教分等。普賢門中。若但約教證。以分二分。則教分中。有見開解行。入證分齊。為證分。孔目曰。此約教分說。又曰。此據證說。或名三位。或名三生。孔目雲。當是圓教證分已去。又雲。當在圓教位中見聞處說。又曰。普賢解行分教義是也。立三分。並是普賢門攝。今文約教證二分。為九十二門。故教分中。即見聞及解行處說也(已上)此中見聞解行二生。各見此法化儀相貌。見聞生人。深植普因。信解本來別教一乘。解行生人。悟入證解。更知本來普法無餘。約此二人。陳如是相。 章十或有眾生下。第十別教果海。義苑雲。前門約見聞解行二生。此約證入生。故分二門之別。是以解行。則見因門緣起。證入則睹果海難思。因果圓融。炳然齊現。並為別教一乘耳。性海隨緣者。謂性起一多之緣。更無異事者。並為德用故。是故諸教等者。就此門中。緣起亦成性起。故難思而不可說也(已上)折薪雲。第八三乘。本是一乘。第九本不見說三乘。今總前九門。無非性海(已上)復古雲。十普賢入證分。此即一乘根性定。折成此門。眾生解行滿足。證入果海。則知。非是寂滅圓極自在果也。又雲即見上來諸教等者。當知此中果海。即是發心品初發心時。所得果耳。亦不思議等。所顯之果。此中說者。即顯果海不可說也。此文雲不可說不可說者。乃是具德難思。出於教法耳。非言果分玄絕不可說。是故結雲此約一乘入證分齊處。既言就此處說。顯非果海明矣(已上)此復古記。前第九門。名普賢教分。對彼此名。普賢入證分入果海者。所見之相。即此第十。一切諸法。皆入果海。唯證境界不可言說。問。上來十門。幾是此世。根定不定。請示其相。答。十門之中。第一小乘根定。第五頓教根定。第六三乘根定。第九第十別教 根定。是故五門。並皆根定。餘五門類。並根不定。第二小乘不定。第三小始不定。第四始終不定。第七第八。並是三乘根不定人。問。何故小乘·頓·別三教。各立本定。始終二教。不立本定。答。第六三乘根定之中。即有本定。始終二人故。不別立。是故非無始終本定。問。頓教亦在三乘定中。何故別舉本定頓教。答。頓教所立。別被離念之機。是故別舉本來頓教之者。問。若爾。何故在三定中。答。頓教亦是三乘教故。以是三人所得法故。問。此之十門所列次第。為義鉤鎖。為不然耶。答。大途約就五教次第明之。由漸由此。鉤鎖託此。義苑雲。此上十門起。亦有緒。初小乘定性。次迴小入大。大屬於權。迴權入實。實通於漸。迴漸入頓。頓由帶漸。然後頓悟幽靈。未免形對三乘。故判列三乘定性。次之遂乃會三歸同。以同參別。別因具足。別果圓彰(已上)如此由漸。立其次第。化儀意致。收攝窮究。問。十門化儀。約就五教。各對互攝有何等相。答。此是義苑一段問答。乃依舊蹤。不可私測。故彼文雲。起意既然。未審。以此十門化儀。對於化法。五教通局如何。答曰。或一門而具多教。則門通而教局。或一教而具多門。則教通而門局。是以化儀約通相。從始暨終。或無異說。化法約別相。指法逗機。隨根悟入。若約喻者。化儀如醫方。化法如良藥。準以思之(已上)教儀通局。總有四句。一一門一教。如第一第五門。二多門一教。如第九十。三一門多教。如二三四七八。四一門一多教。是第六門。約機各一故。總通三教故。問。玄記第一。化儀前後。大例四門。一本末差別門。二依本起末門。三攝末歸本門。四本末無礙門。與此十門。同耶異耶。答。彼初門。攝此一六九十。小乘三乘一乘。本末同時。始終一類。無異說故。彼第三門。攝此二三。以約三時指二經故。彼第四門。攝此七八。本末流攝。無障礙故。彼第二門。攝今第六教起前後。以本末教起相故。彼四門中。不攝此中第四第五。彼約大例。非極細故。清涼大師。總立十門。前四同玄。五隨機不定門。六顯密同時門。七一時頓演門。八寂寞無言門。九談通三際門。十重重無盡門。彼第八門。即當此中第四第五。大疏十門。具盡化儀。義苑等中。彼此對會。委細辨釋。恐繁不引。 第八施設異相 於中分二。初標章。二辨相。今初。上明一乘三乘小乘。化儀前後。及其意致。而未體述一乘與三乘小乘差別異相。是故今立此門辨之。言施設者。是建立安布之義。語通假實。若約假立明今者。別教一乘。本來獨立。談通無外。曾絕待對。今對權教。顯明實體。無對而對。故雲施設。又理性無相。天絕待對陳。故雲施設。若約實義。一乘三乘。實有差別。對此立門。故雲施設。 章然此異相下。二辨相。亦二。初示意分門。二隨門辨義。今初。言然此異相隨事繁多者。唐印法師。屈曲平道二教差異。略舉四種。謂主異。處異。眾異。說異也。更舉十異。一教門儀式異。此中隨事亦有多數。二所詮理致異。圓融歷別多義不同。三成佛遲速異。四見佛通局異。五說教時分異。六化境寬狹異。七因果行位異。八立乘多少異。九利益勝劣異。十流通付囑異。廣如演義二下。依彼師疏明之。如是差異。實乃繁多。故今約略。建立十異。 章何者十異下。二隨門辨義。亦二。初問起。何者十異是也。二一者時異下。二答釋。即有十異。不科自分。第一時異。亦二。初標。二謂此一乘下釋。於中亦二。初一乘時分。二三乘等時分。初中亦二。初定時。二顯玄。初中亦二。初正明。二通妨。初中亦二。初且辨。二故論雲下。引證。別行十地經初。雲成道未久第二七日。而具本第六會。唯言爾時世尊。無第二七日之言。晉經唐經。兩本皆爾。戒法三藏新翻。別行十地經初。有第二七日之言。初會經初。標言一時。釋言始成正覺。經幾時分事。未剋定。賢首意說。別行十地。取初會初證信等文。具安布之。故十地初。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成道未久第二七日者。全取初會。安布之言。即取初會始成正覺。下安之。曰第二七日故。自初會。皆二七說。若具本言第二七日。不可取初會之言。具本既無。別行方有。明知。必定取初會言。論文初時及勝處者。今取初時。其勝處者。同文故來。義在處異。展轉成證。 章若爾何故下。二通妨。前言初時。故起此問。此一問答。即在本論時處次下故。為引證一具論文。而今順復古集成科釋。以為章主通妨之文。章主隨論而安布故。何故已下。本論正文。論雲因緣行故。折薪雲。清涼釋雲。思惟因緣行者。因謂自所得法。緣謂所化之器。欲將己所證法。為眾生說。名為行因緣行。故法花雲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眾生諸根鈍。著樂癡所盲如斯之等類。雲何而可度等是也。彼思不得一乘機。今思即得一乘機。故與法花乃為異耳(已上)言如論釋者。此有二勢。一雲。顯此問答是論所說。二雲。指所餘論文。以置等言故。論次文雲。本為利他成道。何故七日思惟不說。顯示自樂大法樂故。何故顯己法樂。為令眾生於如來所。憎長愛敬心故。復捨如是妙樂。悲愍眾生。為說法故。何故唯行因緣行。是因緣行。顯示不共法故(已上)指如是等文也。 章又此即是時下。二顯玄。探玄第二。明攝前後。總有三重。一二七日時。具攝八會前後重會。並皆同時。二此時即攝前後無量劫。當今若前若後等文。三攝於重重無盡念劫。當今因陀羅等故等。 章三乘等不爾下。二三乘等時分。玄記顯差別雲。依普曜經。第二七日。於鹿野園。為彼五人。三轉四諦。此是小乘。依密跡力士經。第二七日。鹿野園。為於無量大眾。轉法輪時。有得羅漢辟支菩薩道等。此是三乘。依此經。第二七日。於樹王下。為海會菩薩。轉無盡法輪。明是一乘。上三同時者。約法表本末同時。約人顯機感各異。依法花。三七日。四分律六七日。興起行經七七日。依五分律八七日。智論五十七日。十二遊經一年方說。此並末教機異。宜聞各別。故致不同。本教機定。故唯二七(已上)末教時分。此中可知。言亦不一時收一切等者。義苑雲。亦不下。有二義。一但以該攝之時。揀於定相之時。二兼通伏難。恐有難雲。若以或前後不定故。不同一乘者。密跡等。亦二七日說。應同一乘耶。故今通雲。雖同二七。然彼不一時收一切時也(已上)此時異門。唐和四記。解釋委細。義苑殊細。恐繁不引。復古不釋。指餘所明。 章二者處異。亦二。初標。二謂此一乘下釋。於中亦二。初正明。二問答。初中亦二。初一乘。二三乘。初中亦三。初七處八會。二諸世界海。三重重收攝。玄記第二說。處融攝總有三重。一此覺樹下。即攝八會人中天上。以言不離菩提樹故。當今初科。二攝於十方無餘剎土。皆悉不離此樹王下。當今次科。三攝諸毛端塵內諸剎。重重收攝。無有窮盡。以皆華藏之攝故。當今後科。今初。言攝七處八會者。七處之內。菩提樹下。是能攝處。餘之六處。即是所攝。能所合言七處八會。道樹是總。餘處是別。說法門總別亦爾。此菩提樹是華藏內。故顯淨相。眾寶莊嚴。華藏臺地。金剛所成。香海周遍。寶樹行列。此娑婆界華藏中央。世界種中。第十三重下。臺地藏映徹。通上故。菩提樹。眾寶嚴飾。 章及餘不可說下。二諸世界海。上即攝言。即通此科。於此道樹。攝十方界。各無量數。諸世界海。義苑雲。不動道樹遍攝六天者。若經唯三天。有不起而昇之言。今雲六天。依圓遍義。故清涼雲。不起樹王。羅七處於法界等。問。經中何以獨三天。有不起而昇耶。答。有所表故。大疏問雲。帶前起後。事理應齊。何故三賢。獨有斯旨。答。顯異義故。謂初二會。相鄰接不假帶前。此三人天隔越。故須連帶。又此三會。同詮三賢位。六已入證。不假帶前。第七即位中普賢。居然不假。第八頓證五位。體用已融。第九唯證入。體用一味故。並皆不假帶。今約圓遍。故遍六天爾(已上)又欲天四處。約就總名。立六天稱。實唯四天。 章又此華藏界下。三重重收攝。十方世界塵塵有土。土亦塵塵。各有佛土。如是重重無盡無盡。皆是華藏世界所攝。盧遮那佛。遍中即轉華藏法輪。 章三乘等即不爾下。二三乘。言娑婆者。顯非淨土。言木樹者。顯非寶嚴。不知華藏。單是娑婆。故木樹等。非映徹相。如樂音樹。庵羅樹苑。迦蘭陀竹園等。即此等也。義苑雲。亦無無下。亦有二義。一但該攝之處。揀於定相之處。二兼通伏難。恐有難雲。華嚴道樹下說。示勝法者。如梵網云爾時釋迦牟尼佛初坐菩提樹下結波羅提木叉等。豈非示勝法耶。答。雖在道樹下說。然約釋身。從蓮華臺藏世界下來。似報化相分。又不一處即攝一切處。故不同也(已上)準前時分。亦有二釋。 章問若爾何故下。二問答。若爾何故等者。前雲。三乘教娑婆木樹等。既非淨土。而佛地經。非是別教。即三乘教。而淨土說。是問來意。此問答段。屬三乘段。釋通妨難。亦有理在。折薪雲。言佛地經等者。即圓覺疏。十餘部在淨土說者是。答。彼下。言在光耀等者。經具雲。薄伽梵。經住最勝光耀七寶莊嚴(一顯色圓滿)放大光明。普照一切(二形色圓滿)無邊世界(三份量圓滿)無量方所。妙飾閒列。周圓無際。其量難測(四方所圓滿)超過三界。所行之處。出世間善根所起(五因圓滿)最極自在。淨識為相(六果圓滿)如來所都(七主圓滿)諸大菩薩眾。所云集(八輔翼圓滿)無量天龍。人非人等。常所翼從(九眷屬圓滿)廣大法味。喜樂所持(十住持圓滿)作諸眾生一切義利(十一事業圓滿)滅諸煩惱災橫源垢(十二攝益圓滿)遠離眾魔(十三無畏圓滿)過諸莊嚴。如來莊嚴之所依處(十四住處圓滿)大念慧行。以為遊路(十五路圓滿)大止妙觀。以為所乘(十六乘圓滿)大空無相。無願解脫。為所入門(十七門圓滿)無量功德。眾所莊嚴。大寶花王。眾所建立。大宮殿中(十八依持圓滿)上配十八圓滿。並佛地論文。論結雲。如是十八圓滿。所嚴宮殿。名佛淨土(已上)佛地經初。明佛住處。有此所說。解深密經。所說亦爾。攝論第十。明報淨。亦依彼等經文。解釋十八圓滿。當知。具足二十一種大功德法。名受用身。具足十八圓滿功德。名受用土。此等功德。正是他受用身及土。言其根本。是自受用。兼通化淨。而數不滿。言佛地功德者。彼經專說佛地功德。總有五法。清淨法界。四智菩提。名之五法。此五總攝有無為德。五法功德。不過三身。言此依三乘終教者。問。何故此說言依終教。答。始教色頂立實報土。終教實淨即在界外。彼經淨土。在三界外。是故判言依終教也。言及一乘同教說者。問。何故彼經言依同教。答。折薪雲。及一乘同教者。如下以佛地經化身。具實報功德為即權歸實故。屬同教攝。彼約身是釋迦。合居化土。而經顯十八圓滿。即化土以顯報土。即化顯故。屬同教攝也(已上)十八圓滿三界外者。即於穢土。是成淨土。非謂離此別有界外。即染顯淨。教事深細。是故即成同教義也。言餘義準知者。玄記顯差別雲。然佛說經處。有三種。一界內化身說處。二界外諸妙淨土。三染淨圓融。如是等也。 章三者主異下。是第三門。言及盡三世間說者。宋本雲及無盡三世間說。宋本此次續雲。如普賢行品雲。佛說。菩薩說。剎說。眾生說。三世一切說等(已上)此次續雲不同三乘等。和本無普賢行品文。折薪雲。言普賢行品等者。唐經雲。佛說。眾生說。及以國土說。三世如是說。種種悉了知。今雲等者。一等取第四句。晉經第四句。雲菩薩分別知。二等取餘通三世間之文(已上)折薪記主。具引大疏。明普賢行品偈。諸說之相。恐繫不引。言不同三乘等變化身及受用身等說者。變化身說。是穢土化身。兼通淨土化身。如維摩經足指按地。即變染土也。受用身者。唯淨土說。如深密經。佛等經等。玄記二雲。說法之佛。總有四位。一同羅漢身。以表說小乘法故。二化身佛。表說三乘。廣說地前。略說地上。三報身佛。表說三乘。廣說地上。略說地前。四十身佛。表一乘法。六位齊說。以此所說。具足主伴。無盡法故。佛亦同此。十身無盡(已上)四中前三小乘三乘說法之相。化儀炳然。言餘義準前知之者。宋本雲餘義準知。今依和本釋者。準前處異。應問難雲。若爾何故說佛地經之佛。是受用身。而前舉受用身故。今準前消釋。此乃直顯受用所以。全同前門。即是終教同教意也。 章四者眾異下。是第四門。亦二。初標。二謂此一乘下。釋亦二。初正明。二問答。初中亦二。初一乘教。二三乘等。今初。言列普賢等菩薩等者。義苑雲。普賢等。是同生眾有一。諸神王眾。是異生眾。有三十九。一一眾類。各過世界微塵數等。並是道力。隨緣殊形異現。俯同世間現。隨類生身。即是生世間之身。莊嚴盧捨那佛。大眾法會故。雲及佛境界中也(已上)此但舉唐經初會。同聞眾。舊經初會。五十五眾。二三四會。各有二眾。第五會。有五十三眾。第六二眾。第七一眾。第八三眾。八會總合。為一百二十眾。此八會眾。同時相融。總成一大法界。嘉會八會。各有百二十眾。結通十方毛端塵內。重重帝納。不可說不可說境界。是謂華嚴海會眾數。 章不同三乘等下。二三乘等。義苑雲。不同三等或唯聲聞者。乃是釋迦常隨十二百五十眾也(已上)玄記二雲。大智論雲。若小乘經。初唯列聲聞眾。若大乘經。初具列菩薩聲聞二眾。義準。若一乘經。初唯列菩薩(乃至廣說)此三各二。今取意明聲聞二者。一愚法小教。唯列聲聞。如阿含等。二雖是大教。為迴小乘。唯列聲聞。如金剛經。二眾二者。一先列聲聞。後列菩薩。通始終頓。如淨名經。二先列菩薩。後列聲聞。通頓及同。如和休經等。菩薩二者。一雖列菩薩。主伴不具。如十一面經。二主伴具足。如花嚴經。三乘小乘。此中可見。若約能揀。是一乘科。若就所揀。即三乘等。不同二字。即是能揀。餘是所揀。今且所簡故。為三乘。第三第五。能所亦爾。 章問若爾何故下。二問答。亦二。初通正難。二通伏難。今初。問。言宋本言第九會。恐傳寫誤。答。中彼中初列聲聞意等者。宋本雲。答彼中列聲聞意者。有二種。一寄對顯法故。為示如聾如盲顯法深勝也(已上第二義者。次科引之)宋本答中。作二義陳。初義不異和本。第八本會。列聲聞者。為顯本教不共獨絕菩薩。亦形顯此寄相。 章後六千比丘下。二通伏難。謂有難言。本會聲聞。化現顯勝。末會之中。身子弟子。六千比丘。於文殊所。迴心向大。豈非聲聞列在會座。故今通雲。六千比丘。頓悟菩薩。非是聲聞。猶如海幢海雲德雲等。皆是出家菩薩。本非聲聞。今亦如是。即是出家菩薩。非真聲聞類也。問。若爾何故迴心向大。答。此亦菩薩示迴心相。顯今本教全收該貫。華嚴同教。即是此門。宋雲。二文殊出會外。所攝六千比丘。非是前所列眾。此等皆是已在三乘中。令迴向一乘故。作是說也(已上)此本之意。前已迴心故。成菩薩。非是聲聞。總作二釋。以答前問。非是後作伏難釋通。義苑總釋答二義雲。列此聲聞。但是菩薩示現。有其二意。一寄對顯法。如聾盲者。彰其絕分。警餘乘故。二會外所攝六千比丘者。知可迴心故。亦通當機。但是迴心羅漢。與菩薩無殊。未乖列眾耳(已上)折薪雲。問若下。雲第九會者。應是八字。問意雲。若唯菩薩眾生。有何意故。第八會。卻有聲聞。答彼下此有二種意。所以列也。一要寄顯不共之旨。故示聾盲。所以須列。二要迴三入一。顯攝前方便。亦說六千比丘也。意雲。一乘經初品。合唯列菩薩。由有此二意故。第八會。列聲聞。以顯同別之教故也。大意如此(已上)消釋章文。彼記極廣。應別見彼。今略不載。復古集成解釋亦繁。指事雲。言答彼中初列聲聞等者或本雲。彼列聲聞意者。有二種。一寄對顯法故。為示如聾如盲。顯法勝也。文殊出會外。所攝六千比丘等。非是前列眾。此等皆是已在三乘。今迴向一乘者故。作是說也(有雲。此後說難見)解雲。此後說亦勝。上雲或眾生。此世三乘根不定故。堪進同教一乘者。則見自所得三乘之法。皆依一乘無儘教起。是彼方便阿含施設。是故諸有所修。皆迴向一乘。花嚴經同教中說是故。雲知。是在三乘位。長養根機。入一乘同教也(已上)和本亦古有之。然末代所流本。即如前陳。 章五者所依異下。是第五門。義苑雲。謂此定體。包含無外。德用齊彰。故一乘經。依此而說。三乘後得智出者。謂依勝流真如出根本智。從根本智。出後得。從後得智。流出三乘十二分教。或更流出大悲心。於大悲心中。方流聲教(已上)一乘即體智海顯現。三乘後得展轉流出。 章六者說異下。是第六門。義苑雲。此方說等者。如說性起品竟。十方一一。各有八十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佛剎。微塵數菩薩。同名普賢。各從本國來此作證。皆雲我等佛所。亦說此法。與此不殊。性起既爾。餘會餘品例然。故雲多文多向亦皆遍等(已上)文句廣博。義途可見。 章七者位異下。是等七門。圓教階位。總有二種。一行布門。二圓融門。今圓融位。如此無礙二門。融通自在圓遍。章八者行異下。是第八門。義苑雲。謂隨下。約位明行。如東下。依處顯修。又一下。圓融無礙。三乘下。漸次修證。六位者。前開十信。後開等覺。定散者。入定出定之殊。謂定散二善也。雖狀其名。非同三乘之隔歷故並一時修。如東方常入定者。東方入正定也。西方常供養佛者。西方從定起也。隱顯俱成。故雲亦不分身一時皆遍滿矣。更無優劣者。良以此宗修證一時故。地前地上。不分淺深之異。又一行即一切行等者。謂若起一普賢行。時。即遍一切行位。一切德。一切法。一切處。一切時。一切因。一切果。窮盡法界。具足一切。涉入重重故。通因陀羅網。三乘地上各有分齊者。前地不知後地功德。何以故。分破分顯故。況地前者。以深而況淺。以斷而況伏也(已上)折薪雲。各有分齊者。如初地施度。二地戒度。乃至十地。智度等。不圓也。此唯得次第行布一門。花嚴十地。雖有此義。而亦圓融。故不同三乘定相也(已上)一身六位。入定供佛等行。賢首品中具說。既雲信位滿心以去。彼品即說信滿相也。 章九者法門異下。是第九門。亦二。初標。二謂略舉十種下。釋。亦三。初舉數。二一彼有三佛下。顯相。三餘門無量等二句。結指。二中三。一相對舉十法門。十各彼者。是三乘教。此者一乘。其小乘教。不足對論。而上多舉小乘教相。若兼攝之。多同三乘。義理易知。義苑雲。此上所列。十門法者。蓋以增減者。為三乘之權。圓彰者。為一乘之實。何以故。謂三乘宗中。以無窮為過。故局增減。一乘宗中。宗尚無量故。談十十。以顯無窮(已上)三一十法。折薪具列。義苑復古。並不列之。集成指折薪記。指事一乘十法。指經卷處。故彼文雲。第三十七。說正覺佛等十佛。第四十一。說眾生身佛等十佛。第四十二。說無著佛等十佛。言此有十通者。第三十九文。言此有十明者。第三十卷也。言此有十解脫者。第三十九卷。言此有十無畏者。第二十九文。言此有十眼者。第四十二卷。言此有十世者。第三十八卷文。言此有十諦者。十地品第五地文也。言此有十辨者。第三十八卷。言此有十不共法者。第四十一卷文也(已上)若列其名。且初三佛者。法報化身。十佛如卷初明。第二六通十通。如上法相交參中明。第三三明者。天眼明。宿命明。漏盡明。言十明者。離世間品雲。一善分別諸法明足。二不取著諸法明足。三離顛倒見明明足。四智慧光照諸根明足。五巧發起正精進明足。六能深入真諦智明足。七滅煩惱業成就盡智無生智明足。八天眼智普觀察明足。九宿經念知前際清淨明足。十漏盡神通智斷諸漏明足。第四八解脫者。一內有色外觀色解脫。一內無色外觀色解脫。三淨解脫身作證。四空處解脫。五識處解脫。六無所有處解脫。七非有想非無想處解脫。八滅受想解脫。十解脫者。離世間品雲。一煩惱解脫。二邪見解脫。三諸取解脫。四蘊界處解脫。五超二乘解脫。六無生法忍解脫。七於一切世間。一切剎。一切眾生。一切離著解脫。八無邊住解脫。九發起一切菩薩行。入如來無分別地解脫。十於一念中。悉能了知。一切三世解脫。菩薩安住此十。施作佛事。教化眾生。第五四無畏者。一一切智無所畏。二漏盡無所畏。三說障道無所畏。四說盡苦道無所畏。十無畏者。離世間品雲。一悉能間持一切言說無畏。二得如來灌頂無礙辨才無畏。三知一切法空無畏。四佛力所護持故住佛威儀所行真實無畏。五身語意業皆悉清淨無畏。六八部侍漸如來護念無畏。七成就第一根念。心不忘失佛所可說無畏。八智惠方便。悉已通達無畏。九恆不忘失薩婆若心無畏。十具足善根。圓滿神通無畏。是名菩薩十無畏(此但各引初語。其文甚廣)第六五眼十眼。如上圓教處明。第七三世十世。出離世間品。三世各具三世。總是一念。即成十世。第八四諦者。苦集滅道。十諦者。第五地經雲。此菩薩摩訶薩。善知俗諦。善知第一義諦。善知相諦。善知差別諦。善知成立諦。善知事諦。善知王諦。善知盡無生諦。善知入道智諦。善知一切菩薩地次第成就。乃至如來智成就諦。第九四辨者。法無礙解。義無礙解。詞無礙解。樂說無礙解。十辨者。離世間品雲。一於一切法無分別辨才。二於一切法無所作辨才。三於一切法無所著辨才。四於一切法了達空辨才。五於一切法無疑暗辨才。六於一切法佛加被辨才。七於一切法自覺悟辨才。八於一切法文句差別善巧辨才。九於一切法真實說辨才。十隨一切眾生心令歡喜辨才。是名菩薩十種辨才。第十十八不共法者。一身無失。二口無失。三念無失。四無異想。五無不定心。六無不知己捨。七欲無減。八精進無減。九念無減。十慧無減。十一解脫無減。十二解脫知見無減。十三一切身業隨智慧行。十四一切口業隨智慧行。十五一切意業隨智慧行。十六智慧知過去無礙。十七智慧知未來無礙。十八智慧知現在無礙。十不共法者。離世間品雲。菩薩有十種不共法。一不由他教隨順波羅蜜道修六度不共法。二順四攝道勒攝眾生。三為諸眾生發起善根求佛智慧。四方便善巧究竟彼岸。五權實雙行。六身口意業道智慧行。七常起大悲。八一切眾生皆樂見。九在眾難處不失一切智心寶。十得最上法不離善知識不捨尊重佛。從二至十。上皆雲不由他教。下皆雲不共法也。結指雲餘門無量等者。折薪雲。餘門無盡如離世間品及佛不思議法品也(已上)非唯此二品。總遍一部也。 章十者事異下。是第十門。義苑雲。隨有捨林等者。謂華香雲樹。即法界之法門。剎土眾生。本十身之正體。所以逝多林重閣。忽然廣博。三種莊嚴。園林。重閣。虛空也。以此三種之現相。答彼海會之疑問。豈非法門耶。故此雲皆是。或是行位者。今彼海會。頓證法界故。或教義等普賢文殊。依此開發故。而不壞其事者。懷相而作。非不思議故。仍一一塵中皆具足法界者。經雲。花藏世界所有塵。一一塵中。見法界。即斯義也。隨一事起皆悉如是者。例餘一切也。則法法皆彼此該收。塵塵悉包遍互入者矣。二乘但可說即空者幻有也。即真如等。妙有也。幻有為三乘之權。妙有為三乘之實。並非一乘。故不同此也。又若以神通等者。此顯示三乘果門業用。故神通暫現。此如楞嚴塵含寶剎。淨名芥納須彌是也。非是彼法自恆如是者。揀非德相法爾如然也(已上)和本雲自性如是。義意是一。復古雲。初一乘。謂如善財隨所遇貪嗔癡等。皆得法門。遇山入山法界。遇水入水法界等。皆即事即真也。仍一一塵。皆具法界。如一塵。皆具法界。如一塵是總相。人法。理事。因果。行位等。十對二十事法。為別相等。一一塵。皆各如是故。得因陀羅等也。不同下。二三乘。孔目雲。初教即空。終教即如。頓教即泯。又若下。揀足指按地。並淨名不思議等也(已上)折薪雲。即空即始教。即真如即終教。等於頓教。則空有絕待也(已上)或可。又若以神通等者。是通伏難。謂有難言。維摩不思議解脫。所作事等。即是託事顯法。亦是諸法顯義意。三乘教中。既有此事。何言獨局一乘教耶。是故通雲若以神通等。十玄無礙。有其二重。一曰德相。二曰業用。德相十玄。唯在別教。即是諸法自性。如是業用。一分時通三乘。即今暫現所作是也。唯是小不思議而已。不同一乘大不思議也。宋本章上卷終註雲。第八門竟。後有所詮義理二門。成中下二卷。畢十門矣(已上)和本無之。義苑雲。言後有所詮義理二門成中下二卷者。觀此之文。則所詮差別在前。應為中卷。義理分齊屬後。合為下卷。清涼亦云。約所詮辨異。然賢首義。分齊內第二卷中廣明。由是徑山寫本。海東印章。皆以所詮差別。居第九為中卷。義理分齊。居第十。作下卷。與夫清涼指文。同於一揆。若究賢首之意。既以花嚴一乘標顯故。以一乘之義理。貫其初後。今之編文。從於古也。近見題卷。不根祖訓。輒有遷移。紊亂列章。義門失緒。得不謹歟(已上)折薪雲。註中既雲後有所詮義理二門。即知。所註第九。有作第十者非也(已上)日本古來章本。義理為中。所詮為下。歷代不改。上指法義。言在下卷。而無此終註。宋本上指唯言如下。不言下卷。即以此註。定中下卷。今此但依古來和本。以定列章次第而已。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十八(終)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十九    東大寺沙門凝然述 從此已下。入章中卷 第九義理分齊。宋本前卻。安之第十。以為下卷。日本古來。佛傳章本。無有異途。即現流本。義理第九。即是中卷。所詮第十。是在下卷。 義理分齊。 於中分二。初標章分列。二隨門解釋。今初。言義理分齊者。前第八門。廣明一乘三乘小乘種種異相。是故具識三小之外。有一乘法。勝妙深玄。其一乘教。所明義理。懸絕殊特。事須陳演。是故此門次第而來。義謂所以。理謂旨致。別教一乘。體義道理。與餘不濫。分齊歷焉。故建此章。罄其幽致。然教海宏深。包含無外。廣蕩彌綸。貫括該徹。若自非開其戶牖者。義理種相。拂然難見。是故此門。更開四種。義理連續。顯教殊絕。生佛真妄。理事性相。不過三性。故先明之。本末六義。同異一際。離過絕非。深淨雙融。然諸法緣起。親因深遠。萬用相資。德用所因。□□□□□是故次明因門六義。然所起諸法。無盡緣起。總攝圓滿。事事無礙。故立十玄。明鎔融相。然無盡緣起。甚深微妙。必依六相方便教門。總別圓融。洞朗深大。故陳六相。顯無礙理。故明此四。義分圓備。斯迺別教普周。無盡具德。一乘分齊。理致旨趣而已。然義理分齊。諸文有之。探玄第一。大疏懸談。綱要上卷。貞元疏一。皆有義理分齊一門。而名有異。義體一同。如綱要貞元疏。名所詮義理等。今此章中。義理分齊。即是一乘。別教義理。四門相狀。並是圓教所說法門。該通周普。問。此中法義。餘教豈無。若雲無者。三性種子。三乘教中。專是所談。何獨得言圓教談乎。答。此章三軸。所明法門。隨其事緣。各有所司。上卷法門。多分陳演三一差別。中卷唯明一乘圓教法理。下卷備約五教分齊。判釋法義。三軸司存。有此差異。故此第九。專明圓教。然三乘義。從圓流出。是故三乘通有圓義。始終等說。隨談圓義。行布事法。是始教義。終教即談事界事理無礙。頓教絕事唯談理界。四界滿足。即別教乘。約其所通。別法亦在三乘教。今三性義。三性六義。無礙一際。終教分談。六義為因。亦通終教。是故三性六義法門。似通終教。已上義門。而其所趣。唯是圓教。今約所趣唯一乘者。三性一際舉一全收。真妄交徹。染淨雙融。即是別教理事無礙。妄末之際具德無盡。真源之處起用多端。六義因中無盡緣起。法體空有亙融相即。力用有無更通相入。待緣所起異體即入。不待所起同體即入。緣起相由重重無盡。是故三性種子一門。即是別教一乘法義。其十玄門。六相圓融。唯在別教。天超餘教。塵露不通。故此四門。是圓教義。問。圓教所明。義理分齊。諸文所立。義應皆同。何故兩祖諸文不同。且如探玄第一。至十門中第九大段。明義理分齊。彼唯直爾陳十玄門。即立無礙所因十義。而唯明初緣起相由。自餘九義。指旨歸中。旨歸義理。先陳所依體事。十對二十句。次立十玄。明具體事。次立別門。陳十所由。綱目義理。直明十玄。次具體事。後辨緣起相由具十玄門。賢首所明。有此不同。今章義理。相狀可見。大疏義理。總明四界。事界。理界。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此四法界各開十義。其事事無礙法界十門者。即十玄門初事法界。是所依體事。十對二十句也。後明所因。即立十義。綱要。貞元。所明皆同。清涼大師。所陳一純。如是不同。其相如何。答。賢首大師。所立宗意。陳圓融義。顯法玄絕。雖言隨宜。義途皆同。清涼大師。專依杜順。賢首所釋。精覈諸文。立此四界。杜順尊者。造法界觀。明三重法。一真空絕相觀。是理法界。二彰其無礙。是事理無礙法界。三周遍含容觀。是事事無礙法界彼無別立所依體事。三重觀門。融絕事故。是故體事。通三所依。故彼觀門具四法界。即是賢首根本所依。探玄記等。依此建立玄門義理。顯成宗旨。雲華尊者。直承帝心。建立十玄。顯揚圓融。探玄第一。直舉十玄。即具體事。陳二法界。正顯宗義。其理法界。事理無礙。周遍含容。根本融即。義必兼通。不言自顯。舉一全收。法應爾故。終頓二教。通明之故。前後常途。明此義故。旨歸綱目。准此可知。大疏所立。四法界義。精覈三祖。治定成立。即是賢首入法界品疏等文中所明。一乘四法界。義相既周備。義理窮盡。今且約此四法界門。配陳章中四門義理。十玄門中。立義十門。是事法界。以是所依體事故爾。十玄六相。即是事事無礙法界。三性同異。交徹不二。即是事理無礙法界。三性一際。離絕無寄。是理法界。又三性義中。依他似有。是事法界。因門六義。亦是事法。依他似有。事通一切。緣起因門。體事一分。唯是因故。若取所生。兼通果法。二門中事。並是體事。諸相不離四法界故。義理四門。具四法界。故第九門。別明圓教義理分齊。言其趣向。意在別教。論其通攝。兼含終頓通。通終頓者。即有二門。二乘自分。是單終頓。一乘同教。是圓教宗。貞元疏一雲。並此教海宏深。包含無外。色空交映。德用重重。語其橫收。全收五教。乃至人天總無不包。方顯深廣。其猶百川不攝大海。大海必攝百川。雖攝百川。同一鹹味。故隨一滴。迥異百川。前之四教。不攝於圓。圓必攝四。雖攝於四。圓以貫之。故十善五戒。亦圓教攝。尚非三四。況初二耶。斯則有其所通。無其所局。故此圓教。語其廣包。名無量乘。語其甚深。唯顯一乘。一乘有二。一同教一乘。同頓同實故。二別教一乘。唯是圓融具德法故。以別該同。皆圓教攝。今顯別教一乘。略有四門。一所依體事。二攝歸真實。三彰其無礙。四周遍含容。各有十門。以彰無盡(已上)該貫萬法。包訥千象。而異諸典。名之別教。收攝諸相。兼括眾門。而同一切。名之同教。全揀全收。義門雖異。總括該貫。名為圓教。是名一乘無儘教海。問。義理分齊。所詮差別。俱是所詮。下之旨歸。二門義勢。有何差別。答。此二望能俱是所詮。據所詮門。即是一同。故四法界。亦為所詮。如綱要等。其心識等十門行相。廣明一切凡聖。人法。境智。行位等。始終相狀。其中圓教心識等相。入四法界。無不周盡。十門狀貌。多是體事。歸理泯絕。是理法界。性相融同。事理無礙。重重無盡。事事無礙。雖有此門。廣約諸門。攝盡人法。不可混前。第九第十。懸隔差別。此約十門。其圓教門。揀此同異。不望總門。總門差別。絕言論故。折薪記第五。料簡義理章內四門雲。初門即同教分齊。第二門義通同教分齊。以點示攝論六義。便成圓融。即三是一。同教義。即此以顯緣起相由。即別教義也。後二門。即別教分齊(已上)。今詳此釋。後之三門。義實可爾。而初門義。唯在同教。此釋難思。三性圓融。染淨交徹。圓成妙理。具德無盡。依他緣起。重重融攝。此義豈非別教相乎。折薪辨四門次第雲。何故首明三性同異耶。由此是法相宗故。彼明三時教。皆約此立。今首明三性無礙。而顯彼三性不融。唯是權故。又此三是觀境故。若解三性無礙。方得入彼圓融生觀智。故亦首明也。次辨因門六義者。由上三性彼宗立此。意顯三無性故。故曰即依此三性立彼三無性。即成中道。即緣起無性義。今明六義。亦彼宗顯種子識中。具此六義。以說緣生法也。即無性緣起義上。示無性緣起。故得三性圓融。今點示六義無性緣起故。即成大緣起也。即指彼宗無性緣起。即成圓教分齊。豈不妙乎。故次來也。次攝彼緣起。以辨十玄緣起之法。彼以六相。明本宗緣起之義。故此分齊。分是四科也(已上)此中雖言三性同教。而亦由得三性無礙。是故即成別教圓融。無盡義理。與彼直作巧便。源非唯同教。亦入別教。後之三門。生起可見。義苑解生起雲。然此教海宏深。包含無外。通明三性離過絕非。染淨交參。雙融無礙。遂成緣起力用相資。德用所因。略備矣。然後一多無礙。炳現十玄。總別圓融。洞明六相。已上四門宗因。若是並為圓教具德一乘分齊旨趣耳(已上)理致精要。炳焉可見。 第一三性同異義 從此已下。第二隨門解釋。亦二。初標門。即總標言三性同異義第一是也。二三性同異說有二門下。辨相。今初。此門本意。專明三性同異之相。不可餘求。此義成故。有行布焉。有圓融焉。圓門滿足。於三性法。各有二義。一義是本一義是末。是故即成本之三性。及末三性。總有六義。三性本末。各各相望。有其同異於本三性。論其同異。於末三性。亦明同異。體無二故曰同。義不一故曰異。一章大綱。標為章名。 章三性同異說有二門下。二辨相。亦二。初牒分。二別中亦二下。隨明。即是二門。不科自分。初別明三性。亦二。初標分。二前中下。隨解。亦即二段。不科自分。初直說三性。分三。初標。前中二字是也。二三性各有二義下辨。三上來直明竟一句。結(下不別釋。此預科列)二中亦二。初正辨。二問答。初中亦三。初開義。二同異。三結顯。初中亦二。初標分。二正開。今初。三性是標。各有二義。是分故。此六字以為一科。三性行相。下文雖顯。名體相貌。義不委細。今聚類族。略示梗概。問。何經論中。說三性相。答。深密。楞伽。密嚴。金光。如是等經。瑜伽。中邊。攝論。唯識。法相諸論。並說三性行相委細。解深密經第二。有一切法相品。次有無自性相品。是依三性。說三無性。瑜伽抉擇。載深密經。大論始終。廣說三性。中邊論中。有真實品。具明十種真實義相。其第一名根本真實。其相即是三自性法。一切諸法。皆具三性。本源雖出深密經等。義通諸教。理亙眾典。是故約此。解諸經論。無不皆具三種自性。諸教所說。不離此故。或有兼正。或有表堙C亦是並明。有此差異。若有互闕。若有遍說。即是密意。非了義故。若據佛果所用體用。不論具闕。無配兼正。一切皆是依圓相故。若約唯凡所見行相。無非一切並是所執。具說真妄。雙明空有。莫不鹹是三性法門。由此義故。此宗諸祖。總別解釋。華嚴。梵網。楞伽。密嚴。圓覺。楞嚴。起信。十二。無差別等。皆約三性。無不該通。然說三性真妄之相。法相法性。兩宗不同。大乘三宗。前二宗上。加無相宗。約對五教。明此三宗。始教是法相宗。頓教是無相宗。終圓二教。俱法性宗。雖彼彼宗。自教所談。不拘此宗五教義相。而以此宗。配對見之。大途即當始終等教。然深密中。第三時相。當此終教。始教空門。當頓一分。如是等例。義有交參。彼法相義。有當圓教。三論等宗。事義多爾。無相一宗。五法三性。並呵不說。八識二空俱泯不談。是故今約法相法性二宗所說。陳三性相。初法相宗。三性義者。解深密經。法相品初。佛告德本菩薩言。汝應諦聽。吾當為汝說諸法相。略有三種。何等為三。一者遍計所執相。二者依他起相。三者圓成實相(已上)彼經廣明一一相狀。瑜伽抉擇第七十六。具載彼經所說全文。唯識本頌。有三行偈。精髓包含。明三性相。依隨此相。陳三無性。釋論第八。廣解其相。第九卷初。解三無性。法相三性。以此為本。演義鈔三上六。言三性者。一遍計所執性。二依他性。三圓成實性。故唯識論第八雲。由彼彼遍計。遍計遍計種種物。此遍計所執。自性無所有。依他起自性。分別緣所生。圓成實於彼。常遠離前性(私雲本論此決有一行頌。明依圓一異等。鈔真明三性相故。且引前二頌)此中二頌。初一頌釋遍計。次二句辨依他。後二句明圓成(已上)釋曰。鈔引論本頌。次依釋論。取要解釋。今隨鈔解次第釋之。上科頌文。配屬三性。自下隨科。一一解釋。問。初一頌釋遍計性者。一頌遍計。其相雲何。 答。鈔雲。初中有多師義。今從護法。初句能遍計。次句所遍計。後二句明所執(已上)此是簡去餘師。直從護法正義。言初中有多師義者。以初一行四句文。配能遍計等。有難陀護法二論師之義。定能遍計體。有安惠護法義。定所執體。亦有同二師義。是故總雲有多師義。問。配句異師義者是何。答。難陀論師雲。四句之中初之一句。明能遍計。後三句說遍計所執。護法論師。即如鈔文。能遍計體。直舉護法。不言安惠。明所執性。雙舉兩師。意取護法。前已標。故言初句能遍計等。論雲。或初句顯能遍計識。第二句示所遍計境。後半方申遍計所執。若我若法自性非有已廣顯彼不可得故(已上)論釋遍計所執。舉二師解。初解即難陀等。述記既安等言。非一師。今此或初句下。是第二師解也。即護法論師科判。一頌句或者對上難陀解故。言已廣顯彼等者。指前第七卷中。已廣辨明我法所執。非有都無。故雲已廣。   問。何故論明遍計所執。要立此三分能所等。答。妄不孤起。要由妄心。妄心是能遍計。妄境是所遍計。能所合時。必有當情所現之相。是名遍計所執性體。為顯所執生起因緣。此中分別能遍計等。又不揀三事。所執難顯。為遮相濫。分能所等。問。能遍計者。其體是何。答。鈔雲。其能遍計正義。唯六七識。所計有多。故雲彼彼(已上)此出能遍計體。並略釋本頌文。論中明能遍計體。出二師解。先陳安惠義。後出護法義。今正義者。即護法也。故彼論雲。有義第六第七心品。執我法者。是能遍計。唯說意識能遍計故。意及意識。名意識故。計度分別能遍計故。執我法者。必是慧故。二執必與無明俱故。不說無明有善性故。癡無癡等。不相應故。不見有執導空智故。執有達無不俱起故。曾無有執非能熏故(已上)護法正義。總有三段。一標宗。二立證。三會違。今所引文。是初二段。會違之段。應後更引。其標宗者。即有義等。四句之文。意雲。能遍計體者。全非五八識。亦非一切心。是能遍計體。執我法者。方能計故。言立證者。唯說意識已下文。是此證之中。總有十種。初二教證。後八理證。言唯說意識能遍計故者。是第一證。問。何故能遍計心。唯六七非五八。 答。攝論第四說。意識能計故。言意及意識名意識故者。是第二證。問。第七既是亦能遍計。而攝論中。不言第七。雖不言及。而是能計。若爾。五八雖不言之。應亦能計。答。第七名意識。總合言之。故名意識。已說第六。誰言不說。六七二識。既說能計。五八不說。故非能計。此第二證。會通前難。前總憑教。此具顯二。言計度分別能遍計故者。是第三證。問。安惠等師。有漏八識。通為能計。彼師意謂。唯第六識。能遍計度。故論說之。餘之七識。雖亦能計。不能遍計。攝論非餘不計。攝論本釋。俱說第六識能周遍計度。又攝論意識為能遍計。第七名意。五八名識。第六名意識。總合名意識。亦有何過。故知。八識皆能遍計。答。為破彼義。言計度等。五八之識。既無計度。是故不能分別起執。攝論本第四說。當知。意識是能遍計。有分別故。乃至是故意識。無邊行相而轉。普於一切。分別計度。故名遍計。非五八識能普計故。言執我法者必是慧故者。是第四證。問。安惠等謂。計度分別。計相粗高。五八即無。自性任運。有相分別。此等細者。五八說有。理亦何爽。攝論約粗計度分別為言。不言五八。五八二識。實能遍計。答。執我法者。必定是慧。非五八識恆與惠俱。寧容有執。為能遍計。雖五識有慧。而非是勝故。言二執必與無明俱故者。是第五證。自下恐繁。不作問答。安惠師雲。有漏善心。亦有二執。護法難雲。有漏善心。非是有執。二執必與無明俱故。若第八有執者。彼應與無明俱。而義不然。彼不起執。言不說無明有善性故者。是第六證。二執必與無明俱起。而瑜伽等。不說無明有其善性。如何善心。得有無明。而言起執。此轉成立第五證也。言癡無癡等不相應故者。是第七證。無明是癡。善是無癡。癡與無癡。性違不俱。如慚無慚不得俱起。如何有漏善心起執。此亦轉成第五證也。言不見有執導空智故者。是第八證。意雲。若無漏心。必二空觀隨一故。現起者。有漏心。必有法執。即加行智。既有法執。如何能導空智現前。不可有執之心。為前方便。引起無漏。令發生現前故。設爾何失。如由於水引火令生。闇導明生。不可得故。問。明闇一相。善惡一心。是有何過。特責此義。答。泗州大師。義燈六雲。善心起亦有執。即癡與無癡。二法應俱。若許爾者。違瓔珞本業經。明闇一相。善惡一心。是瓶沙國。外道師偈(已上)既外道義。是故不許。言執有達無不俱起故者。是第九證。加行心中。觀我法空。名曰達無。既有法執。名為執有。如何執有之心。與達無之智。而得俱起。既不俱起。明加行心。非有法執。言曾無有執非能熏故者。是第十證。若有漏心。皆有法執。法執之心。必有勢用。執用之心。必是能熏。第八既有執。應即彼能熏。然安惠師。汝執第八亦非能熏。是異熟心無勢用故。不見有執。勢用之心。無能熏者。應第八識亦是能熏。不爾。便與此量相違。其比量者。異熟生心。亦應能熏(宗)有漏之心。有勢用故(因)如善惡等(喻)是也。此後後證。多分即是轉釋。成立第五理證。專顯六七能遍計義。護法正義。有十證故。唯六七識。是能遍計。上來標宗。立證二段。次下會違。故論文雲。有漏心等。不證實故。一切皆名虛妄分別。雖似所取能取相現。而非一切能遍計攝。勿無漏心。亦有執故。如來後得。應有執故。經說佛智現身土等種種影像。如鏡等故。若無緣用。應非智等。雖說藏識緣遍計種。而不說唯。故非誠證(已上)安惠論師。依三證文。成立八識皆能遍計。一楞伽經。中邊論上。顯揚論十六。並說三界八識皆妄分別。二中邊上卷說虛妄心心所似相現。三瑜伽等說。藏識緣起計種。今護法師。會此三文。成六七識能遍計義。今此論文。次第會三。第一會初違文。言有漏心等不證實故等者。雖地前位。作二空觀。而是假相。不如無漏證實理故。一切八識。名妄分別。非妄分別。皆是執心。此乃地前有漏心中。未達依他如幻即空。對望真理。言妄分別。第二會次違文。言雖似所取能取相現等者。諸有漏心。雖似所取能取相現。而非一切能遍計心。由依他起善無起心。雖有二取現。非皆起執。非以似二便計。一切皆能遍計。以唯計度分別。所現二取之相。是能計故。彼中邊論。唯據六七二識為論。護法菩薩。會此違已。難安惠雲。若似二取。皆是執者。勿無漏心。亦有執故。一切菩薩二乘。後得無漏之智。有二取相。應皆有執。佛地第七。但說二乘無漏有執。準二十釋。菩薩後得。亦有法執。與佛地不同。彼但說二乘無漏有執。此但言佛無。顯餘亦有。安惠論師雲。菩薩二乘。無漏心。皆似二取現故。應有法執。護法難言。如來後得。應有執故。意雲。若言菩薩二乘無漏心有執者。如來後得智。似二取現。應亦有執。問。護法如是難安惠雲何救。答。安惠救雲。如來後得智。無有能取所取之相。故無有執。如是救之。救在文外。問。護法雲何。重難此救。答。護法難雲。汝若言佛無二取相者。即有違教違理之失。言無相者。有違教失。言無見者。有違理失。其違教者。文雲經說佛智已下是也。經者。是佛地經。言無相分。即違此經。如來四智。有二相故。隨所應。現自他受用變化身土。言如鏡者。大圓鏡智。等言等取餘之三智。此身土智影者。各各後智所現。其違理者。文雲若無緣用應非智等是也若如來智。無見分者。即無緣用。應非智等。等者等取餘心心所。難雲。如來菩薩。無漏四智品。應非是智品。無見分等故。如虛空等。此是反破量也。順成量雲。凡夫二乘等。有漏善。及無記智品。並無漏心品。應無法執。非染污心。有二相故。如佛無漏智品。彼計如來無漏智品非有執故。第三會後違文。安惠難雲。若有漏心。非皆有執。瑜伽等說。藏識緣種。何獨遍計。故今會雲。雖說藏識等。意雲藏識所緣。有妄執種。非妄執種。今瑜伽等說。緣妄執種者。且舉一邊有漏強者。謂遍計種。不言有漏種。皆是遍計。既爾。復不言第八唯緣遍計種子。既無唯言。明知。第八所緣之種。更有多也。上是護法會三文竟。上來能遍計體。護法正義。標宗。立證。會違三段。並依慈恩述記抄錄。此是取要。廣義如彼。自下法相。三性法門。並依彼疏。取要抄之。論次文。護法總結雲。由斯理趣。唯於第六第七心品。有能遍計(已上)文相可見。是故述記。結破他雲。五八名識。入意識攝。未見文故。故非五八能遍計也(已上)此破安惠會通攝論意識能遍計文。問。雖演義鈔。言今從護法能遍計體。直舉正義。而此正義。對安惠解。破彼成此。若不知彼。此義難領。請兼示彼。彼雲何立。答。論先等彼義。然後立正義。正義所立。對彼成此。論先舉安惠所立雲。初能遍計自性雲何(此總問也今因列引)有義八識及諸心所。有漏攝者。皆能遍計。虛妄分別。為自性故。皆似所取能取現故。說阿賴耶。以遍計所執自性妄執種。為所緣故(已上)言有義八識等者。此安惠等執。即通三性有漏之心。無非執者。五八之識。唯有法執。七唯有人。六通二種。言虛妄分別為自性故者。若有漏心。有漏心。有如無漏心。不起執者。即不應言虛妄分別。若不執心。名妄分別。即無漏心應名虛妄分別之心。即以此理。明有漏心。皆能遍計。楞伽中邊等文皆言。八識是妄分別。言皆似所取能取現故者。聖教中。說二取名執。有漏諸心。既似能取所取相現。故皆有執。非有取心。不名取故。非無執心。似二取。故一切經論。皆有此文。攝大乘論第四卷中。及辨中邊。皆作是言。言說阿賴耶以遍計所執等者。所執自性妄執習氣。即能執心等種子。瑜伽第五十一。及顯揚等。說阿賴耶識。以遍計所執。自性妄執種子。為所緣故。若有漏心。有不執者。有有漏種。第八不緣。何故論說第八緣妄種。瑜伽第六十六。及解深密經。說第八緣相名分別習氣。五十一說緣遍計種。故遍計種。通有漏一切心。即善心等中。許有法執。安惠等師義。此中牒文。是私之言。釋文皆是述記正文。此即安惠論師。依三類經論文。建立八識能遍計義。安惠等者。非唯一人。德惠即是安惠所承。等取此等。釋論之家。上正義處。述記指言。護法等師。亦非一人。勝子。勝友。是護法弟子。等取此等。演義鈔言。所計有多故。雲彼彼者。此釋論文。論雲。識品雖二。而有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等遍計不同。故言彼彼(已上)鈔攝此文略雲有多。識品雖二者。第六七二識。遍計是分別異名。種類無量。言二三等。總唯一分別。即是遍計體。不可論異俱。言二等。所言二者。攝論第四。遍計有二。一自性計。二差別計等。三分別者。一自性。二隨念。三計度分別。如對法第二說。四者。攝論說。一自性計。二差別計。三有覺計。四無覺計。五者。攝論說。一依名計義。五依二計二等。六者。顯揚十六說。一自性計。二差別計。三覺悟計。四隨眠計。五加行計。六名遍計。七者。即七分別。謂有相。無相。任運。尋求。伺寮。染污。不染污。如瑜伽第一。對法第二說。八者即八分別。自性。差別。總執我。我所。愛。不愛。愛不愛俱相違。如顯揚十六等說。九者。以理為之。即緣九 品計。執九地亦然。九結俱品執亦是。十者。即攝論第四說。一根本分別。二緣相分別。三顯相分別。四緣相變異分別。五顯相變異分別。六他引分別。七不如理分別。八如理分別。九執著分別。十散動分別。論有等言。等取十一已上諸類。十一者。攝論說十一識。十二者。十卷楞伽第四說。十二分別。十三者。無也。十四者。十四不可記事分別。十五者。亦無。十六者。十六空所除。言所除者。是妄執故。十七者。對法十二說。謂相見等。十八者。十八空所除。二十空所除。二十五句。我我所見。對法十二。二十八見。六十二見等。瑜伽七十四等說。隨依他起爾所份量。遍計亦爾。故無量種。取疏中要。廣說如彼。論前文雲。周遍計度。故名遍計。品類眾多。說為彼彼。謂能遍計。虛妄分別。即由彼彼虛妄分別。遍計種種所遍計物。謂所妄執。蘊處界等。若法若我自性差別。此所妄執。自性差別。總名遍計所執自性。如是自性。都無所有。理教推徵。不可得故(已上)此難陀等。釋遍計頌。慈恩唯識疏。名述記。三性之段。在疏九本。彼文雲。唯第六識。能周遍計度。第七識等。是此類故。亦名遍計。俱可名計。而非遍故。今依正義。由此應作四句分別。有遍而非計。謂無漏諸識。有漏善識等。能遍廣緣。而不計執者。有執而非遍。謂第七有漏識。有亦遍亦計。謂有漏染污。我法執。第六識等。有非遍非計。謂有漏五識。及第八識等(已上)問。第七既是計。而非遍。何故名之能遍計體答。上所引疏。既言此類意雲。第七有漏。第六執我之類同故。第七心品。亦名遍計。疏第七識等者。等言等取心所。古德傳也。上來粗明能遍計竟。問。遍計計者。其體是何。答。鈔雲。其所遍計。正唯依他為親所緣。依展轉說。亦通圓成。為疏所緣故。此非凡境。故非親緣(已上)此釋頌第二句。遍計種種物五字。體相。鈔文是取本論中要。論具文雲。次所遍計自性雲何。攝大乘說是依他起。遍計心等。所緣緣故。圓成實性。寧非彼境。真非妄執所緣境故。依展轉說。亦所遍計。遍計所執。雖是彼境。而非所緣緣。故非所遍計(已上)論文分二。初二句問。攝大乘下答。於中為三。一定所遍計。二圓成實下。料簡圓成。三遍計所執下。所執非緣。今演義鈔。其所遍計。當初問言。正唯依他等二句。定所計體。依展轉下。料簡圓成。而不引所執非緣一段。論文攝大乘說是依他起者。此所遍計。三性之中。是依他起。為所計體。遍計已下。出其所以。何故爾耶。以依他起。遍計心等。所緣境故。等心所也。所緣緣者。必是有法。遍計心等。以此為緣。親所緣相。必依他故。攝論第四。唯說依他是所遍計。問。約依他起。有本有影。為俱取之。隨一取耶。答。義燈六雲。攝論第四說。依他起。為所遍計。相質俱是。故此論雲。遍計心等。所緣緣故(已上)此是並取。為所遍計。相謂相分。以親所緣影像相故。質謂本質。以見分心疏所緣故。依攝論意。相質俱取。次引今論所緣緣。故總言所緣緣義。通親疏。問。若爾。何故慈恩本疏。釋所緣緣。唯言親相分者。必依他故此唯影像。為所遍計如何。答。本疏且就影像為言燈師約通。故不相違。問。就依他有染分淨分。取何依他。為所遍計。答。古德私記。染分依他。為所遍計。不取淨分。問。何故不取無漏依他。答。有情必緣有漏蘊等。為實我法。故以染分。為所遍計。無漏依他。非凡所緣。故不以彼為所遍計。若細言之。亦以無漏。為所遍計。依展轉故。言圓成實性寧非彼境者。問也。真非妄下。答也。何故圓成。不為所計。圓成非是執心境故。以凡夫心不直緣如為其境界。是故圓成。非所遍計。故本疏雲。依他是妄。可計少分為彼相分。此真不然。不相近故。遠亦不遮(已上)此少分者。唯染分故。不緣淨分故雲是妄。上二句。直明真如非所計。依展轉下。明亦所緣。應作問雲。若爾。圓成實性。一向非所緣耶。以論答雲。依展轉說。亦所遍計。意雲。雖以凡心。不能緣真。而依展轉說。亦是所緣。而非親所緣所遍計體。問。展轉說者。其意是何。答。古德陳之。有其二傳。一雲。依他是圓成之相。圓成是依他之性。此之二性。不相捨離。今執依他。即是遠成圓成實上。起執之義。二雲。有人聞說圓成之名。即遠於彼。起我法執。故總名曰依展轉說。就此二傳。訓點有異。依初傳。應訓依展轉而說。亦所遍計。依後傳。應訓依展轉之說。亦所遍計。言遍計所執雖是彼境等者。此明所執非緣。先應問曰。此所遍計。是所緣境。遍計所執。既是妄境。何故不以所執。為所遍計之體。即應以論文答。此文意雲。所執雖是遍計心境。而非所緣緣。故非所遍計。所遍計者。據有體法。成所緣緣。然計所執。雖執心境。而是無體。雖有境義。非所緣緣。境義是寬寬。通有法無法故。所緣緣狹狹。唯局有體法故。是故所執。非所遍計。唯依他起。是所遍計。上來略明所遍計竟。問。遍計所執性者是何。答。前一頌中。後之二句。此遍計所執。自性無所有。是其相也。鈔次文雲。其所執性。若安慧師。三界心。及心所。由無始來虛妄熏習。雖各體一。而似二生。謂見相分。即能所取。如是二分。情有理無。此相說為遍計所執。二所依體。實託緣生。此性非無。名依他起。若護法師。一切心及心所。由熏習力。所變二分從緣生故。亦依他起。遍計依斯妄執定實有無。一異。俱不俱等。此二方名遍計所執(已上)本論雲。遍計所執。其相雲何。與依他起。復有何別。有義。三界已下。全同論問。有二。一問所執體相。二問二性差別。答中舉二師義。初是安慧。後是護法。鈔引二師。出所執體。解釋論文。鈔文自顯。初安慧師中。三界心及心所由無始來等者。八識心心所法。雖各體一自證。由熏習力。識體生時。似相見分現。是所取能取。諸經論中說二取。是其自體分。是依他起相見二分。是計所執。雖似體有。理實是無。此二種相。中邊論等。為計所執。上出所執體。言二所依體實託緣生等者。簡擇所執依他差別。答第二問。此能所取。所依識等體事業用。實從緣生。此性是有。名依他起。從虛妄分別。種子緣。生故。此師所立。八識心心所。唯各自證分。是依他起。所取能取。見相二分。是計所執。如龜毛等。是無法故。鈔名依他起。次下論雲。虛妄分別緣所生故(已上)鈔略此二句文。此是明依他實有所以。論次文雲。雲何知然。諸聖教說。虛妄分別。是依他起。二取名為遍計所執(已上)此是引證辨二差別。言諸聖教等者。舊中邊雲。虛妄總類者。三界心心所。新翻論雲。三界心心所。是虛妄分別。顯揚十六雲。分別體性。謂三界心心所。瑜伽攝論等。皆有此言。謂三界心心所。故依他起。從因緣生。其二取名遍計所執。舊中邊頌雲。無二有此無。長行雲。無二者。謂無所取能取。有此無者。有此二取無。新翻無二有無故。攝論顯揚等。此文非一。上是引教具證虛妄分別。是依他起。能取所取是計所執。上是安慧等多師並說此義。後明護法等菩薩義。言一切心及心所由熏習力等者。見相二分。因緣生者。亦依他起。依他二分。妄執定實。為有。為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為一。為異。亦一亦異。非一非異。此二見相。名計所執。有無一異。各是兩單偏句。俱不俱者。通上有無與一異也。俱是兩亦句。不俱是雙非。等言等取自餘一切。歷事託物。皆有四句。此意說言。相見二分。是依他法。此二分上。由妄情見。執一異等。由此執故。當情所現。實我實法之相。名為遍計所執。非因緣生。體性都無。執實有故。起惑造業。輪迴生死。源由茲焉。問。護法師意。何以得知相見二分。亦依他起。答。諸教之中。如是說故。論次文雲。諸聖教說唯量唯二種種。皆名依他起故。又相等四法。十一識等。論皆說為依他起攝故(已上)斯即引證。成所立義。言唯量等者。出攝論第四。言唯量者。是無境故。即唯識也。言唯二者。是見相分。言種種者。心用行相。有三四分。又見相二分。各有種種差別行相。樸楊大師。演祕第七。引無性攝論第四雲。於一識中。一分變異。似所取相。一分變異。似能取見。此之二分。各有種種差別行相。俱時而起。若有不許一識一時有種種相。應無一時覺種種境(已上)即此意也。言相等四法者。五法之中。除真如法。餘之四法。謂名相妄想聖智是也。五法出瑜伽七十二三。顯揚十二。十六。經即出楞伽也。言十一識者。出攝論第四。一身識。二身者識。三受者識。四彼所受識。五彼能受識。六世識。七數識。八處識。九言說識。十自他差別識。十一善惡趣生識是也。論言等。相識等。色處等也。如是三種四法。十一識等。總是相見二分之法。並依他起。非是所執。以此為證。成依他義。問。相見二分。為計所執。是有何過。護法不許。答。安慧所立有五過失。是故護法。破斥不許。論次文雲。不爾無漏後得智品二分。應名遍計所執。許應聖智不緣彼生。緣彼智品。應非道諦。不許應知。有漏亦爾(已上)是第一難。此難意雲。若諸相分。非依他者。佛等無漏後得智品。所變二分。應名所執。若許無漏見相二分。如二乘等。亦計所執。則應聖智。不緣自依他相分等生。若緣相生。便計所執。能緣依他。所有智品。應非道諦。有相分故。如有漏心。若不許者。聖智雖有二分。非計所執。應知。有漏心亦應爾。有二分故。如無漏心。論次文雲。又若二分。是遍計所執。應如兔角等非所緣緣。遍計所執。體非有故(已上)是第二難。意雲。若有漏二分。皆是計執者。應非所緣緣。彼言計所執。許二非有故。如兔角等。論次文雲。又應二分不熏成種。後識等生。應無二分(已上)是第三難。意雲。若相見分。計所執者。所執二分。應不熏種以無法故。如石女兒。即後識等。應無二分。然彼所計。所有二分種生之時。但自證現行。是依他起。種生二分。便計所執。故為此難。此文是逐他義。非謂極成。論次文雲。又諸習氣。是相分攝。豈非有法。能作因緣(已上)是第四難。意雲。有漏習氣(是種子也)是識相分。既非有。豈體非有之法。能作因緣。假法如無。非因緣故。汝執相分體非有故。彼執種子非真有體。自證分。緣仍非相分(雖自證緣種體。然非相分中攝)今說自宗。言相分攝。故為此難。論次文雲。若緣所生。內相見分。非依他起。二所依體。例亦應然。無異因故(已上)是第五難意雲。若緣所生。內相見分。是所執者。其所依體之自證分。應亦所執。皆俱因緣所生法故。心外二分。非因緣生。可非依。故雲內等。然安慧師計。能生種。有其二類。所生現行。及計所執。是故護法。以自證分。為例難之。相見二分。為計所執。有此五過。非是正理。論結正雲。由斯理趣。眾緣所生。心心所體。及相見分。有漏無漏。皆依他起(已上)此乃眾緣所生。心王心所體。用三分。異生二乘。有漏無漏。皆依他起。善順聖教。不違理故。上來解釋一頌遍計所執義竟。 第二依他起性。鈔雲。二句依他起性者。眾緣所生。心心所體。及相見分。有漏無漏。皆依他起。依他眾緣。而得起故。頌言分別緣所生者。應知。且說染分依他。淨分依他。亦圓成故。或諸染淨。心心所法。皆名分別。能緣慮故。是則一切染淨依他。皆是此中依他起攝(已上)此明依他性。引本論全文。然眾緣所生至而得起故。七句論文。義通兩門。望上即為護法結正。隨彼義故。前段具引。亦屬依他段。故鈔從此引。慈恩本疏。科三性段。有三分科。或二分科。言二分者。本論文段。初別解遍計性。次與依他合解。此之二門。合為一段。後獨解圓成。為第二分。若據此科。今文即是難陀論師之結文也。言三分者。三性別解。述記雲。若分三性。各別明。以下解依他(已上)此科判上眾緣所生已下文也。清涼依此科判故。從此文而引。縱三分科。亦為護法結正無妨。是故本疏。從依他眾緣。而得起故。為依他段。今隨清涼所引解之。言由斯理趣者。因上難安慧故。言心心所體等者。正出依他法體也。言依他眾緣而得起故者。是明上體依他所以。兼解依他起性之名。此則釋頌中緣所生三字。論頌言分別下。釋通妨難。前出體雲有漏無漏皆依他起。是通染淨因。此難雲。若通染淨者。頌何言分別。分別之言。應非淨故。論通此難。有二解釋。初局染法。後通染淨。初通意說。雖依他體通漏無漏。頌文且約染分為言。何故不言淨分。若爾淨分何攝。故雲。淨分依他亦圓成故。染分依他。唯局此性。淨分依他。亦通圓成。是故頌舉染分依他。顯義恆通。不言淨分依他。有淨事決定故述記雲。今此頌中。應知。且說染分依他。謂分別法。因緣所生。雜染諸法。名為分別。依他因緣之所生故。或染依他。為分緣之所生故。唯雜染故。此中依他。唯說染分。淨分依他。亦圓成故。顯通二性。明淨依他。不名分別染依他起。唯依他故。顯此頌中。唯明染分(已上)依他圓成。各有二義。一漏無漏門。二常無常門。今就有漏。明依他性。此二門義。如十具明。言或諸染淨心心所法等者。此是後解。通染淨也。本疏解雲。此中通說。非由淨故。便不緣慮。言能緣故。是則一切染淨依他。是此頌中。依他起攝。皆名分別故。若爾。染淨也。不相應。應非中此依他起攝。不能緣慮。非分別故。答曰。不然。說心等時。彼亦此攝。不離心故。唯識門故。問若爾。何故。致能緣言。答顯能緣心。遍諸淨分。皆名分別。並能慮故。非緣慮言簡除色等。色等雖不能緣。不離心等。故亦此攝(已上)此義是常無常門。依他性染淨二法。皆無常故。上來解釋依他性竟。 第三圓成實性。鈔雲。二句圓成者。二空所顯。圓滿成就。諸法實性。名圓成實。顯此遍常體。非虛謬。揀自共相虛空我等。遍釋圓滿。常釋成就。體非虛謬釋實性義。此一體言。貫通三處。遍揀自相。常揀共相。非虛謬言。揀於空我(已上)釋曰。二空所顯。至虛空我等是論全文。遍釋已下。鈔家解釋。言二空所顯者非二空即理故。二空為門。所顯性故。圓滿。成就。諸法實性。具此三義。名圓成實。言貫通三處者。體遍。體常。體非虛故。此中鈔釋。取述記言。彼本疏雲。一者體遍。無處無故。即是圓滿義。二者體常。非生滅故。即是成就義。三體非虛謬。諸法真理。法實性故。即此體言。貫通三處。論影略故。通上常遍也(已上)言遍揀自相等者。本疏雲。遍簡自相。諸法自相。局法體故。不通於餘。若通於餘。便非自相故。唯真如能遍諸法。常顯何義。常簡共相。諸法無常。空。無我等。雖遍諸法。體非實有。謂諸法上。無體無用。名空無我。非有實體貫通諸法。唯有觀心。無共相體。如前已說。既爾。不應說彼體性是常法。故言真如常。簡彼共相。又非虛謬言。意顯何等義。義非虛謬。簡虛空我等。小乘外道執虛空我亦體是常。能遍諸法。說彼虛謬。非法實性故。非虛言。簡異虛空。非謬之言。即簡我等。等妄執故。又言等者。等衛世師大有。和合。僧佉自性。雖彼計遍又體是常。今言。彼體是虛謬性。非定有體。故復言等。即唯真如。具此三義。圓成實言。如次配屬(已上)解釋委悉。我相微細。上明無為是圓成實。此對依他後釋義故。依他既通有漏無漏。是故圓成。唯約真如。次對依他初釋明之。彼唯陳述染分依他。其淨分法。屬圓成實性。即是有為無漏事。須顯明其義。然於有為。立無為名。故鈔以問為其發端。鈔雲。若爾。淨分依他體。非常遍如何。亦是圓成實耶。故次論雲。無漏有為。離倒究竟。勝用周遍。亦得此名。然今頌中。說初非後。釋曰。此中離倒名實。究竟為成。勝用周遍。以釋圓義。是則圓成有其二種。一約理說。二約果德。故論揀雲。今此頌中。說初非彼。以約三性通一切故。上來論文。方釋圓成實言(已上)釋曰。文中為四。初發問。二故次下。舉論。三釋曰下。鈔釋。四上來下。總結。發問之言。全取述記。論文為二。初立名。無漏有為。立極名故。二然今下。簡辨頌中無為名成實故。鈔釋亦二。初釋立名。二是則下。釋簡辨。問。有為無漏。離倒名實等。其相如何。無漏必定具三義耶。為有闕耶。答。本疏雲。淨分有為。亦具三義。一者離倒。體非染故。是實義也。二者究竟諸有漏法。加行善等。不能斷惑。非究竟故。諸無漏法。體是無漏。能斷諸染。是究竟故。是成義。三者勝用周遍。謂能普斷一切染法。普緣諸境。緣遍真如。故言第三勝用周遍。是圓義。由具三義。與真如同。故淨依他。亦得稱為圓成實性。舊中邊上亦說。無為變無無倒。成就入真實性。一切有為。皆道所攝。無顛倒。成就故。境界品類中。無顛倒故。得入真實性。無變者常義。無顛倒。非虛謬義。成就者。遍義。由上三義。真如名成實。淨分依他。但有體遍。俱無顛倒。但是此中第一第三。無究竟義。新翻中邊第三卷雲。真如涅槃。無變異故。名圓成實。有為總攝一切聖道。於境無倒故。亦名圓成實。合此二種。俱有此中初二之義。攝論四說。何緣名圓成實。由無變易故。即此常義。清淨所緣。即此遍義。一切善法。最勝性故。即此體。非虛謬。諸法實性。今彼論中。但當真如圓成實性。非淨依他。亦圓成攝。義不具故。此中通攝義。皆同也(已上)無漏三義。行相可見。餘論之中。有為無漏。三義不具。此唯論識。雖是有為。三義具足。問。何故頌中。說初非後答。述記又雲。雖有無為諸淨分法皆圓成實。然今頌中。說初真如。名圓成實。非後淨分。不能簡別自相等。三義勝故。淨分依他。一非所證。二非法性。故今頌中。說初非後(已上)問。據前依他後釋言之。圓成應是唯約真如。若據初釋必應是說無漏圓成。釋論既說無漏圓成。何故釋頌。唯言說初。答。三義具足。真如殊勝。是故後頌對望依他。明不即離。頌如終相。所說既爾。是故簡言說初非後本頌所說。不由釋論。依他初後解之相。釋家解頌。作彼二釋。而無漏法。具三義者。以義明之。非如圓成。剋體具三。樸楊入道章雲。圓成實者。圓者圓滿。體周遍義。成即成就。非生滅義。實乃真實。非虛謬義。唯一真如。具斯三義。名圓成實。故瑜伽論雲。謂諸真如。聖智所行。聖智境界。又釋無漏有為。亦名成實。故唯識雲。無漏有為。離倒究竟。勝用周遍。亦得此名。此意說雲。無漏有為。亦具三義。同於真如。亦名成實(乃至廣顯三義)由此真如。有為無漏。並圓成也(已上)故知。成實通二種也。問。何故瑜伽論。但以五法中如。為成實。答。辨圓成實。而有二門。一常無常門。但是常者。名圓成實。離生滅故。無常即非。瑜伽據此故。以如而為成實。正智體。是生滅法。故不取也。二漏無漏門。但是無漏。即名成實。離顛倒故。有漏即非所以中邊。攝論。唯識。通據二門。亦取正智。諸無漏法。亦圓成實。故不相違(已上)常無常門。漏無漏門。本就圓成立。此二門。非依他中。亦立此二。然圓成實。既有二門。是故依他。亦隨成二。以義立二。不可有過。鈔中。一約理說者。即常無常門。二約果德者。是漏無漏門。鈔以約三性通一切故者。此明頌中說常無常門。不說漏無漏門所以。然本疏中。明其所以。三義勝故。說初非後。今言三性通一切者。此出說常無常門。非後漏無漏門之所以也。謂何故說初非後義耶。答以約三性通一切故。問。其意雲何。答。以對三法立三性故。一切法者。無為有為。及虛妄法以無為法為圓成實三義勝故。以有為法。為依他性。是緣生故。當情所現。虛妄之法。為計所執。體都無故。斯乃理事虛實。總通分和。立三性法。是故鈔雲通一切也。非謂有為無為等法。各具三性。通一切也。問。若依後義者。不通一切耶。答。若依後義。無漏為圓成。有漏為依他。所執虛妄。如前所說。義雖實爾。而於依他義。不圓滿。以無漏法無依他故。無漏依他。屬成實故。無為實體。是圓成性。其義不顯。與有為法。總合取故。雖通一切。其無為不顯。故通一切。唯屬初義。問。有為無為。有漏無漏。假法實法。各具三性。有何過失。通一切言。豈非此義。答。三性法者。為無為等。合論為言。若唯一法。三性不具。有缺減故。若約隱顯表堿馬央C各具三性。即如常論。謂且約有為。具三性者。有為當體。是依他性。有為之性。是圓成實。有為法上。虛妄所現。是計所執。一切如是。若約一法。義不具者。有為唯是依他起性。若無漏門。通圓成性。無為唯是圓成實性。非是依他。是故一法。三性不具。約顯露故。非謂隱顯。三性一異。約體義故。鈔上來論文等者。總結二句。明圓成實。此是本頌。二行偈中第七句。圓成實三字義也。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十九(終)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二十    東大寺沙門凝然述                         問。三無性中。且相無性。以何等法。為其體性。答。相無性者。所執為體。計所執者。體相都無。虛妄所計。實我實法。當情現相。假名安立。為其相狀。實是體無。無有其相。取執體無。知體無故。名相無性。本來是無。為相無性。故深密經二雲。雲何諸法相。無自性性。謂諸法遍計所執相。何以故。此由假名安立為相。非由自相安立為相。是故說名相無自性性(已上)唯識論雲。雲何依此而立彼三。謂依此初遍計所執。立相無性。由此體相畢竟非有如空花故(已上)此則所執體無。為相無性。以遣所執。為此相故。諸文森羅。不能具引。諸說皆同。無有異論。問。依他起上。生無自性。圓成法上。勝義無性。此二無性。為依圓為體耶。為當所執為體耶。若以依圓。名無性者。依圓如次。即是有為無為之法。其體是有。何於此法。立無性名。是故深密瑜伽等。說以遮所執。名三無性。故知。後二無性之體。於依圓上所執建立。若以彼所執。名二無性者。立三無性。即依三性。其後二無性。應依圓為體。若唯所執為後二者。唯應立一相。無為足何用建立三無性。為建立一箇相無自性。盡遮一切妄所執故。對法鈔中。三無性體。如三性兩邊。有疑。請為一通。答後二無性之體。古來諍論非一。唐朝諸德。圓測。神泰。憬興。通倫等。皆空所執。以為二無。後代守千亦同此義。日域古德。行賀。興賀。道詮。明憲等。亦以所執為體之義。為其所用。然日本國。南北兩寺。俱學法相。元興名南寺(本弘三論宗。後兼弘法相)興福號北寺。昔南寺勝虞僧都。北寺仁秀法師等。並傳執空義。南寺護命僧正。是勝虞僧都之弟子。而改師宗義。更陳體空之義。並北寺諸德。多分承用體空之義。昔雖如是兩義。各立儻論諍競。而自古已來。多分用執空之傳。中古至廣岡。昌海大德之時。承用如是。厥後諸德。乃至當代。雖二傳隨意。而亦多分用執空義。所言執空義者。謹依先哲之鈔。略記塵露之分。所立義途。依文依理。文據有八證。道理存三由。此亦要略梗概而已。依此等文理。成立執空義。言八文者。一解深密經第二雲。非由有情界中。諸有情類。別觀遍計所執自性。為自性故。亦非由彼別觀依他起自性。及圓成實自性為自性故。我立三種無自性性。然由有情於依他起自性及圓成實自性上。增益遍計所執自性故。我立三種無自性性(已上)瑜伽七十六載。全文同之。二唯識論雲。謂後二性。雖體非無。而有愚夫。於彼增益。妄執實有我法自性。此即名為遍計所執。為除此執故。佛世尊。於有及無。總說無性(已上)三疏解此文。引七十六非由別觀寺文已雲。非無後二性。但無計所執(已上)四法苑總料簡章。引深密第二。及瑜伽七十六雲。依依他起上。無遍計所執自然生故。說生無自性性。乃至依圓成實上。無遍計所執故。又說一分勝義無自性性。說三種無性。皆依遍計所執性已。勝義生菩薩。深生領解(已上)玄贊亦爾。五唯識章雲。顯三俱無遍計所執。亦名三無性(已上)六無垢稱疏六雲。護法菩薩。以三性為真。三無性為俗(已上)七攝釋二雲。經意不說依他圓成。一切諸法。總無其體。名無自體。但說遍計。所言自性。而體無有。名無自性。若爾但無遍計一種。雲何經言一切諸法皆無自性。答能遍計心。執彼彼物。所以遍計。亦名一切(已上)此會一切諸法皆無自性之文。八入道章雲。成實依他。而體非是三無性故。又一切法。若皆是無。如來往昔說彼為無。正當其理。佛今何說。稱為密意耶(乃至)此即說彼依他等上。無遍計故言無。一切非依他等。實總無矣(已上)此是八文。並明後二無性。必是執空。而非體空。言三理者。一順三時綱故。三時教者。別總次第。而顯三性有無之義。初時說有。竊詮依圓有。第二時者。說空密顯所執之空。第三時者。說非空非有。雙顯初二時有空之義。三無性門。即會般若。無性之言。以全墮在所執之無。若遣依圓體。恐失此大綱。二與清辨宗異故。法相中宗意者。專遮清辨空見。併存依圓法體。若言法體上有非有義者。便同邊主勝空之宗。是故今宗。依圓二性。言有簡。無性言。無性言。皆屬所執。三性圓滿。成中道義。問縱空法體。非是一向。何同清辨。排撥二諦。護法正以非無為本。傍立非有。許法體空。何恐濫同邊主所立。答若空法體。終隨彼宗。設立傍正。豈不混亂。護法清辨。同時出世。所立宗義。誠如水火。今中主宗。為遮空見。專談事理體性為有。會無性言。為所執無。此即應理中道大意。若空法體。豈護法意。三此與法空義門同故。無性門者。即是法空。法空相者。既空所執。非是空彼依圓法體。無性亦爾。唯遣所執。問何以得知。法空之相。唯無所執。非空法體。答唯識論七雲。謂依識變。妄執實法。理不可得。說為法空。非無離言正智。所證唯識性故。說為法空(已上)以此得知。不空離言。相性體。唯遣所執。以此三理故。專成執空義。加之補亡飾宗。釋三無性已云然。此等三。言無性者。皆無遍計所執。故言無性。雖依他起。無有自然生性。此亦是無遍計所執。若執諸法。為自然生。亦遍計故。是故說言。說三無性。皆依遍計所執。(已上)亦分明空所執義。古來諸鈔。未引此文。飾宗義記。一部十卷。定賓律師。解四分律。法礪本疏。先作第二已後九卷。後還作第一卷。具明大小乘宗法數斷證等義。雖開五門。一纔至半。定賓律師。奄焉歸寂。唐朝諸德。慇請鑒真和尚弟子。靈祐律師。第令續彼第一卷。靈祐應眾雅請。第一終功。祐師是法相英哲。推德令續所釋明鏡。陳執空義。是故更引。以為誠證。問若後二無性。所執為體者。唯應立一相無性。性後二無用。此是最初一邊難勢如何。答會通此難。非今始言。遁倫瑜伽記第十九。作此問難。即會通雲。據實理然。並約無其遍計所執。然今論家。或約二性。以辨三無。或約三性。辨三無者。總別分別故有其三。相無自性。即是其總。收其遍計所執皆盡。復言依他無生。無勝義等。別分別。欲明依他。因緣法體無自然生。無其勝故。於總中。開出此三。非謂遣於遍計相無性。外遣依他。及遣勝義。辨生無性。勝義無性。勝義無性故下。解深密經中說雲。唯遣遍計所執。辨三無性。不遣三性。辨三無性(已上)明憲總料簡章私記。亦作此問。即會通雲。初一名相無自性性。以總名為別名也。約後二性。以別別義名故也(已上)此會通意。似遁倫釋。行賀總料簡。問答雲。問說相無性。諸所執。皆已遮之。何更說生無。勝義無。答顯了第二時諸法無性言故。三性上。說無性也(已上)此意。若唯說一相無性者。不能顯般若諸法皆空義。彼以密意。如是說故。興賀三無性私記。亦作此問答。會雲。若唯立相無性之時。不得令知於誰無之。若但於後二性立二無性之時。不得令知由誰空故說之為空。故立三種無性(已上)近哲加一義雲。三性之法。不即不離。以計所執。望依圓性。由不即故。別立相無。由不離故。係屬二性。為後二無性。問本頌雲。即依此三性。立彼三無性等。釋論亦同。顯揚論雲。如是三種自性。當知。由三無自性。說三無性(已上)此等又相。後二無性。依圓為體。此亦已前。一邊難勢。疑情未開。雲何會釋。答先德會雲。三種無性。隨三性立。非謂三種無性。如次三性為體。問若爾何故對法抄雲。三無性體。如三自性。既雲如三性。文言應極難會如何。答此亦先德會雲。三皆依三性。故雲如三性。彼即難雲。此通不爾。三無性體。皆所執者。如何得言如三性耶。彼唯作難。無別會通(此廣空先德私記也)前近哲會此舊難雲。雖三無性皆以所執。為其體性。於三性上。立三無性。故雲如三性。若不隨所依三性者。唯應立一相無性故。不爾可雲三無性體。即是三性。何雲如三性乎。此意說言。既隨所依。立三無性。是故言如。而不言即。若三無性。全以三性。為其體者。可言三無性體。即是三性。何得言如。既言如三性。非三性為體。如言異物立故。譬例言故。問教說。三無譬喻各別。如次空華。幻事。太空。若三俱以所執為體。唯可用一空華譬喻如何。答雖一所執。所依異故。故體性無。故有空華喻。因緣合故。須幻事譬。二執元處。所顯理故。用太空譬。如次可知故。隨所依。三喻有異。非謂喻別三無體別(此會通者近哲良算案立取意抄之)問論說生無性雲。無如妄執自然性故(已上)若指所執。名無性者。即直可言無自然性。何致如言。又雲假說無性。若說妄執為無性者。實是無也。何雲假說。又非性全無者。顯半無故。依圓二性。非有非無二義之中。非有一門。名為無性。言非全無。又頌雲後由遠離前所執我法性。既置由言。應知。無義是屬法體。此四文難。雲何決之。答無如妄執者。妄是能執心。依他起中。無如妄。謂之自然性。故致如言。假說無性者。還是執空。證法體非空。於法體生。約執言無。故致假言。非性全無者。竊遮清辨體全無義。故下又雲。誡有智者。不應依之。總撥諸法都無自性(已上)即此意也。後由之由。何顯體空。理是有體。不可名無。由無執故。立無性名。問燈雲。三性俱無。雲何深密但說遍計及圓成實及無生無滅(云云)既雲三性俱無。明知。空二性體。立三無性。非是執無。答此問中。言生無性。不說無生無滅者。有生滅故(已上)既雲生滅。知非所執。答明憲僧都。會三性無文雲。此問意。初遍計所執。及後二性上。所執俱無。何故約生無自性性。不說不生不滅耶(已上)答中以有生滅之句。顯依他體。非是空無。此之五重難答。近哲鈔中略抄。問前所舉列。唐朝圓測等。日域行賀等。皆是後二無性。空所執者。一一所說。正文雲何。答西明寺圓測法師所立。出彼深密經疏。彼經第二中文。上八文中。第一已引。西明釋彼文雲。觀謂觀待。或觀察義。此中意雲。謂諸有情。非由別觀三種自性。如其次第。遣三性故立三無性。所以者何。非唯相無自性性遣遍計所執。餘二亦遣所執性故。不遣依他及圓成實。立後二種無自性性。依他圓成。不可遣故。又又解。此中立三意者。為除有情所執過患。立三無性。非彼有情。於三性中。一一別執。有三自性。為除彼故。立三無性。佛諸有情。不了依他及圓成實。於二性上。起增益執。由此建立三種無性。於二說中。後說為勝。順文相故(已上)近哲抄雲。燈意同西明第二釋。燈釋意者。問答陳述深密依他不言不生不滅之處。如上已引。近哲抄中。以西明師。為執空義。深密經疏。所引之文。解釋實爾。然昌海三無性私記雲。案。西明深密經疏第四雲。三無性。如其次第。即用三性。以為體相(已上)又雲。西明所說不正義。正義皆破之。然西明法師。既三性以為三無性體。若不正義者。何故義燈。不破之。既不破之。明知。三性為三無性體也(已上此難執空義之語也)得彼師意。有此相違。問如是所覽義既相違。難證一邊。雲何會之。答先德所見。定有所以。彼此鉾楯。暗難消息。但西明深密疏四雲。問此經意。即依三性。立三無性。體即三性。何故三無性論。於一真如。立三無性。故三無性論第一卷雲。約此三性。說三無性。由無性。應知是一無性理(乃至)若是三性。並是安立。前兩性。是安立世諦。實是無安立。為有故具實性。即是安立真諦。對遣二有。安立二無。名為真諦。還此性。離有離無。故非安立。二無性。皆非安立也。解雲。此有兩釋。一真諦三藏雲。於一真如。遣三性故。說為三種無自性性。於中圓成實性。安立諦攝。三無性者。皆非安立。如三無性論。二大唐三藏雲。如顯揚等。即依三性。立三無性。以此為正。所以者何。三十唯識。三無性論。世親所造。如何二論。有此差別(乃至)故知。同一無性者真諦謬耳。或可。今勘。真諦三無性論。即無著所造。顯揚論無自性品。然後真諦譯。為別義(已上)既雲體即三性。是故昌海。以彼師解。為體空義。然對三無性論。一真如上。立三無性故。且判言體即三性。雖然非是後二無性。依圓為體。例如對法抄雲。三無性體。如三自性。雖有彼釋。人設會通。不違執空。今西明解。會釋同彼。西明既是分明立其執空之義。是故諸哲。取為所執為體之證。彼此二意。不可相違。三無性論者。真諦三藏。於廣州制旨寺翻譯。即出無相論。靈雋對法論疏第十末雲。佛性論。無相論。西方無別梵本(已上)慈恩大師。即指用此二論。述記九本。釋三性五事相攝處雲。初是瑜伽七十四。顯揚第六。及第十六。說前四依他。後一圓成實。三無性論第一卷。佛性論第二卷。並同此說。然非此所引。不依彼故(已上)倫記第二十。引神泰師釋雲。若於依他起上。觀無遍計。所增益性。即遍計無相性。亦是依他無生性。亦於圓成實性上。觀亦無遍計所執。無相性。亦是圓成實無性性。依此文。觀依他圓成實性上。無遍計所執性。故說三無性。遍計所執。無自體故。說無性。依他圓成。無他遍計所執體。故說無性(已上)此解釋意。正空依圓二性上執。即是執空義也。倫記同卷。引憬興雲。道理三無性。是遍計所執。相無自性。但為辨遍計所度處故。約依他及圓成實。辨生無性勝義無性。若約所計處。辨生無性。勝義無性。亦攝無自性盡。若直言一遍計所執相無自性。亦攝無性盡。若約依他圓成實性。辨生無自性。勝義無自性。亦攝無自性盡。一二合釋。即有三無性。故此文雲。非由別觀三性我。立三無性。然由有情於依他性及圓成實。實隨其執著我。立三無性(已上)此即除遣依他起上。遍計所執之義門也。倫記十九卷雲。問曰。相無自性。無彼遍計所執相之自性。名相無性。依他無彼橫計自然之生。名自然無生。此亦遣無於遍計所執。即此依他。無彼勝義常住之性。名勝義無性。此亦無於遍計所執。是則三無。並無遍計。總是一無他。應說彼相無自性。其義則足。何須後辨依此他無生無勝義等耶(已上)此是問也。答文上已引也。即解雲。據實理然等文是也。此即正明執空義也。此等並是唐朝諸師師。皆明後二無性執空之義。日本先德。行賀解釋。如前已引。布貴道詮。是三論宗先德。作群家諍論。陳述諸宗異義諍論。其中辨明法相宗義。即陳後二無性執空之義。興賀昌海。俱作三無性義私記。明憲作總料簡私記。文並廣博。恐繁不引。取其精要。並如前引。俱亦陳述執空之義。上來粗述後二無性。但遣依圓上執之義。釋難會遣。歷重重竟。問其體空義。所立相何。答此義所成。證文道理。即如已前一邊難勢。生無性者。以依他法虛假空義。即號無性。勝義無性。由所執空。所顯之性。以此即體。名為無性。由此義故。依圓即體空無之處。名二無性。問說生無性。雲此如幻事託眾緣生無如妄執自然性故(已上)上二句文。顯生之言。下之二句。釋無性義。唯是顯示緣生法上。無自然性。名為無性。體虛假義。即名無性。此中不見如何。答此難不爾。上二句。即顯生無自性。託緣而生。其性如幻。名生無性。下二句重釋。如幻故。名無性之義。以虛假之法。無自然性故。問說勝義無性雲。謂即勝義。由遠離前遍計所執我法性故(已上)此無性言。是屬我法。說譬喻雲。如太虛空。雖遍眾色。而是眾色無性所顯(已上)眾色無者。是無性譬。非是圓成體空之義。答勝義之體。自空無性。離色之性。名之無性。太空無相。譬之無性。眾色之無。空顯之由。眾色無處。太空即顯。譬之勝義自體空無。問若爾。應言無生自性性。無勝義自性性。如何。答此難不爾。無自性言。總通相生勝義三種。即是般若。總相宗義。彼總相說。託於三性。為三無性。故無性上。安相等言。問此體空傳何文為證。答對法抄第八雲。此三無性體。如三自性(已上)燈第七雲。三性俱無。以此二文。為至極證。成立此義。具如貞慶大德。尋惠抄中。此之後二無性。以依圓為體義。是菩提院贈僧正。藏俊之所存也。自後學者。多以此義。為佳為勝。貞慶上人。亦傳此義。而上人及於暮年。改前空體之義。即存所執為體之傳即雲。數數勘見處處解釋。更無法體之上。立無性稱之文仍存所執為體之傳(云云)良算大德。自立義雲。後二無性。通於所執及法體上非有之義。先就生無性。依他之上。無彼所執。自然生故。故名無性。是一重。所執無處。所顯依他。其性如幻。非有非無。猶如濁逝而流水清。亦似影去而鏡面空。此豈不得空之名乎。是二重勝義無性。亦有二重。準生無性。其義可知。斯乃合前二義。以為一義。二義文理。成立此解。或又所執及二性上。無所執義。是為二重。而其法體。無空無義。已上二義。良算往日所案。而貞慶上人。不許此義。致寄責雲。上古諸德。皆為別傳。曾不混亂。末學雖巧。不足依用(云云)算公即棄此義不存。經數年後。上人許雲。汝於先年。兼合二義。倩案有謂可為一義。先德二傳。合為一義。非無其例。不可傷之(云云)已蒙許可。記入鈔中。其後慈蓮上人。於野田塔下。修唯識十講。於時良算。當第九卷講說之役。試立此義。於時無有敢致難之者。學藝大德。良印大德等。皆許可之。良算者。貞慶大德。親授之弟子。智慧深廣。窮盡宗旨。大作鈔記。傳之來葉。實等大僧都。緣圓大法師等。獨步義路。皆承良算大德。而建立此合二之義。遂蒙上人之許可焉。體空執空。二義之中。學者亦各立義非二。隨自存旨。恐繁不錄若慈恩淄州等釋一邊。分明者。不可及此異義。解釋不分明故。致此異解。廣岡三無性私記雲。今慈恩及義燈意。以何為體耶。答分明無文。由此古德。二傳諍來(云云)即體空執空二傳也。自餘諸師。解釋一邊。義理左右。後學易取。然二義中。執空之義。經論章鈔。文證甚多。體空之義。文據非多。以義巧立。以意斟酌務會若干執空之文。成不違之意巧。勞事不易。執空之義。會通髣拂。似體空之少文成。不乖文義。義意和順。文理便易。三無性義。雖是傍來。是觀門之幽旨。亦義解之玄門。不獲事已。粗述梗概而已。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二十(終)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二十一    東大寺沙門凝然述 後法性宗三性相者。一遍計所執性。二依他起性。三圓成實性。演義鈔三上。陳終教三性雲。若釋三性名。大意不殊前後。但融不融故。分性相之二宗耳(已上)雖被明終教義而如是等義門。終圓不異。一同陳之。終圓二教。俱是一味真理。遍融法性宗故。既言大意不殊前教。故三性名。准前應知。遍計所執。亦名分別性。有能遍計。有所遍計。有遍計所執。問。所言能遍計者。是何。答。此是於境起計之心。即以三界有漏八識心王心所。為能遍體。此是終教已上定義。問。何以得知三界八識。答。古德廣引經論證之。楞伽經雲。三界八識。是虛妄分別。起信論雲。一切心識之相。皆是無明。辨中邊論雲。虛妄想類者。三界心心所。如是等也。三界心識。皆既虛妄。是故八識。是能遍計。不同護法難陀等師。六七二識。為能計體。彼即始教大乘所用。此是法性宗之所立。馬鳴菩薩。大乘起信。一論所說義理炳然。龍樹堅惠諸論意同。且馬鳴宗。生滅門中。根本無明迷本覺理。三細續起。六粗現前。皆是妄執。無非遍計。問。無明三細。六粗等法。配對八識。其相雲何。答。終教第八。真妄和合。於中所迷本覺。是真。無明。三細並是妄想。故以本覺及本無明業轉現相。為阿梨耶。六粗並是前六轉識即名事識。意識為本。通取五識。問。何故不言第七末那。答。起信論中。不說末那蘊在三細賴耶之中。賴耶必依末那轉故。義理包含。而文不言。本末生起。事不便故。此據賢首大師所說。若依丘龍大師意者。本覺無明。及以三細。亦是賴耶。智相一種。判為末耶。相續已下。即是事識。同無明。三細。六粗之法。雲何二執二障分別。答。執取計名。是人執。煩惱障相續已上。即法執所知障。於中於續智相二種。法執粗分。現相已上。法執細分。於中三細。細中之粗。根本無明。細中之細。是故八識。二執分別。意識即起人執及法執粗。事識所攝。執取計名。是人執相。智相相續。是法執相。其阿梨耶。唯起法執。無有人執。其第七識。若屬三細。應起法執。若約意識所依根者。亦應起其人法二執。無有末那。不起人執。護法宗義。通起二執。安惠師義。唯起人執。總緣第八。執我我故。其前五識。古來二說。有古德雲。今馬鳴安惠等宗意。而五八識。唯起法執。不起人執。第七識。唯起人執。不記法執。第六識。通起人執法執也(已上)令馬鳴宗全同安惠。是故五識。唯起法執。有古德雲。今馬鳴論師意。八識名能遍計。故起信論。三細六粗。五意六染。皆名為執(乃至)第八識。起法執。餘識皆通二執起。故別記雲。三細中。是根本無明。是法執中細惑。六粗初二。是枝末無明。法執中粗惑。後四是人執惑(已上)六粗既是事識中惑。事識即是六轉識故。事識之中。智相相續。是法執故。故雲初二。而言餘識皆通二執起者。總指七轉。第八餘故。六轉分明。通二執起。其第七識。雖論不說。既彼含在三細之中。又第六之根。是故末那。亦通二執。故雲餘識皆通等也。問。古德二說。雲何取捨。 答。俱有理在。不可偏執。何者據緣自相之門。五識唯起法執。可同安惠之義。若依第六意識所引。亦起人執。例同五識是修惑。而意識所引亦起分別煩惱障也。總而言之。迷真如者。名為無明。於中有別相。有通相。根本無明。親迷真如。名之別相。迷漸粗。生住異滅。次第現起。由不覺了真如法故。此義總通三細六粗。名之通相。通相無明。迷真是疏。三細六粗。遠由不覺真性理故。通相中。細粗近遠相漸流。是故二障起於識中。隨應有異。業轉現相。迷真漸遠。所流當相。正起執。智相漸粗。法執性惑。相續轉粗。法執最粗。見道所斷。其五識中。遠近迷真。起所知障。事義無妨。何況人執能遍計心。通在八識。終教已上義理如是。問。若三界八識。皆能遍計者。何故攝論本末第四。雲當知意識。是能遍計。有分別故。答。彼意識者。是始教意。故護法等。會為第六第七二識。此八識者。是終教意。故馬鳴等。具約諸識。又古德引慈恩述安惠意雲。而彼論中。唯言意識。不言第七。豈七不能。七識既能。而不說者。明五八識亦能不說(已上)意雲不言第七。而必有之。若爾不言五八而亦有之。是故八識。皆能遍計。然彼攝論。就其強勝粗顯之門。且舉第六。此安惠會攝論文。今宗準彼。依用無過。又古德會攝論雲。第七名意。五八名識。第六名意識。彼論總合八識。名為意識。是故八識。皆能遍計。此亦准依慈恩述釋安惠師意。攝論所說。亦通終教。是故准彼。依用無過。成唯識九。護法論師。成立六七二識是能遍計之義。總立十證。初二是教。後八是理。初直舉攝論文。二即料簡彼文。上來所明。會彼二證。成立終教八識能計。問。計度分別。是能遍計。五八無之。何能遍計。答。此亦古德會雲。三分別中。自性分別。七分別中。有相分別。任運分別。此等並是五八。皆有自分相應微細計故。是故五八。亦能遍計。其計度分別。唯在六七識。分別行相。隨識異故。此會護法第三理證。問。執我法者。必是慧數第八無惠。何能計法。答。有德會雲。不達真如。漸成三細。雖無強勝計度之惠。而有不了微細橫計。是故迷真。起其法執。問。瑜伽等。說阿賴耶識。不與惑障而共。相應。何故今言彼有法執。答。第八不與二障。共相應者。是始教大乘之門。今起信論宗。終教已上意。無始無明。動如來藏。即成三細阿賴耶體。故第八中。即有無明。別相無明。親成此相。即是通相無明初相。是故第八與障相應。此是細相法執而已。元曉大師瑜伽所說。名顯了門。以是粗顯明瞭義故。起信等說。名隱密門。以是微隱深密義故。上會護法第四理證。問。若第八有法執。是能遍計體者。二執必與無明俱有。而不說無明有彼善性。如何善心。得有無明。而言起執。有癡無癡。俱起之過。應是有執引導空智。以加行智有法執故。即有有無俱起之過如何。答。已前諸難。是粗顯門。別相敵對。相反成立。今此教中。根本無明。迷本覺性。三細六粗。次第生起。其中所有一切事法。皆有無明。隱覆障弊。未斷根本無明地故。若其通相無明之法。諸位歷別。敵對相反。雖後位未斷。前位已斷故。今既根本無明。總通隱弊而轉。不礙於中別相對成。是故諸難。無不會通。此會護法第五六七及以八九五種理證。問。若第八有執。是能遍計者。即應第八是其能熏。所起法執。有勢用故。若爾。是顛倒。所還成能故。答。染淨熏習義。不一準。經論所說。理致有以。起信論主。具明真如受無明熏。隨流轉變。又說本覺性。熏彼無明。返本還源。彼論總說四種熏習。一淨法熏習真如三大。熏無明故。二無明熏習。根本無明。熏動真如。成業業故。三妄心熏習。業識心等。迷真無相。成境等故。四妄境熏習。六粗諸法。牽迷心故。後三並是染法熏習。真如。即是第八淨分。即熏無明。厭求返本。此以真如。為其能熏。無明妄心。第八染分。此並能熏。是故阿賴耶識之中。有能熏法。而其三法。並是所熏。故馬鳴宗。所說之義。阿賴耶識。通能所熏。此就無明動如之門。甚深微細。盡義相故。瑜伽唯識。就粗相說。是始教義。是故第八。唯是無覆無記性法。為所熏處。不通能熏。不兼真法。今依終教。非顛倒義。興福寺智憬大德。作起信唯識同異章。陳兩論義。研竅同異。彼第五章。熏習同異門雲。問。楞伽經及此起信論說。業識等者。是阿賴耶。既有業識根本熏習。然深密等諸經。及唯識等論雲。阿賴耶是無覆無記。是雖所熏。而非能熏。此論之中。阿賴耶識中。有不覺義。謂根本不覺。枝末不覺等。既與無明相應。亦可非所熏。若許爾者。違諸經論。阿賴耶識。具所熏四義故。為所熏處故。答。丘龍會雲。然此識中。想數為首。取相分別。即不了達無相真如。故名法執。亦名無明。非推求性計度實有。故無慧等餘心數法。又此妄想最極微細。唯與大圓鏡智相違。是故不妨諸轉識智。由此義故。亦能受熏。是無記故。非極香臭之所記故如人衣等仙。即覺臭。而亦能受香臭所熏非極臭。故此識亦爾。如攝論言。無記者是不可記極香臭義故。今此論中。約鉅細道理故賴耶亦有通法執。與一心相違。取相分別故。亦名能熏。彼唯識論等。約粗相道理故。賴耶是無覆無記。都無執障。亦唯為所熏耳。故瑜伽及深密等經。建立心意識祕密善巧等。既言祕密善巧。豈如言可取哉(已上彼文)此中答文。引丘龍釋。出彼師二障義。今此論中下。憬師私言也。彼文次下。亦有難答引文等事。恐繁不載。元曉大師。二障義中。舉或說意。依深密經及中邊論。具明第八識中。有其法執無明。其中即有第八能熏。是故憬師。引以成義。問。起信論意。四熏習中。定有第八能熏之義。故憬大德。依論載義。亦引丘龍。和會相違。賢首大師。亦有第八通能熏所熏之義耶。答。本論既說八能熏義。釋家設雖不釋義理。有何所疑。況起信疏。正有其意。故彼疏下雲。汎論熏有二種。一習熏。謂熏心體。成染淨等。二資熏。謂現行心境。及諸惑相資等(乃至牒釋論文雲)言依真如有無明者。是舉能熏之法。所熏之法體也(已上)意雲。無明是能熏。即根本無明。真如是所熏。即無始本覺。無明本覺。並在梨耶。是故第八通能所熏。妄心熏中。能熏所熏義理亦爾。淨熏亦爾。隨應亦有習資二熏。如是等文。隨論極多。同論別記。陳意熏雲。能熏深原。徹五意故(已上)言五意者業轉現三細。及智相相續。此五並是隨應熏法。三細是梨耶。亦成能熏法。同記又雲。問。上雲根本無明者。起在何識。答。梨耶識起。問。餘論中說。梨耶自體。自淨無覆無記。一向捨受相應故。堪受起。若起煩惱。即是雜染。豈堪受熏。答。餘論中。約初教。就粗相說。而實此識迷無相真如義邊故。有根本無明住地(乃至)又若一向無煩惱。則不得成無記法。何以故。若無煩惱。則一向清淨。不得名無記。是。故一向清淨者。即名為善。一向染者。則名不善。染淨無二故。則非染淨。名無記法。良以淨屬真分。染屬妄分。二分不二。名為和合賴耶無記識也。若此位中無染細者。以何簡淨。成於無覆無記。既無記非淨。故知。有染細也。剋實言之。唯真如是體。是故梨耶異熟。唯是位也。引迴心聲聞。故假說也(已上)此答中。成有惑障故。是無記義。以無記故。成受熏義。若爾一向非能熏乎。可成立言。雖是無記。成能熏事。根本無明。是極微細。即是雜染。有覆無記。迷動真如。習和合變成業識。業即是無覆無記。隱覆如如。如與妄合。所成業相。無覆無記。獨舉真如。即是極善。若□言妄。應是有覆。此有覆性。應是賴耶。然本無明。無不迷真。是故無明在賴耶中。成無覆性。而為能熏。此且隨順始教大乘異熟賴耶。成立義理。若就法性宗意言之根本無明。最極微細。是有覆性。隱覆真故。若爾應非賴耶所攝。與阿賴耶。性不同故。然是第八賴耶所攝。而非與異熟識相應。只是寄託依附而已。二障義。判根本無明所在雲。雖非與異熟識相應。而為根本和合不離故。依此識方說其相。由是攝在賴耶識位。如彼論雲。以依阿梨耶。說有無明不覺。而起故(已上)言彼論者。起信論也。丘龍大師。以深密瑜伽等所說。名顯了門。以起信論。為隱密門。彼顯了門。二障之中。無明約識。先舉二說。一法執無明。唯在第六第七二識。不通五八。但非執無明亦在五識中。二法執分別。遍通八識。以未達法空。取相分別故。後舉或說。會前二師。別門粗相。通門鉅細。二種道理。如次和會。初義即當護法所說。次義當安惠所說。第三和會丘龍正義。初義賢首始教所說。第二第三。並當終教。此是丘龍顯了門說。其隱密門。終教正旨。賢首大師。真妄和合。成無記義。似順瑜伽異熟之義。由此義故。亦應說言。無明多異熟賴耶相應。是故別記言起惑者。即是與識相應義也。若依粗細淺深門者。應如丘龍大師所判。異熟是粗淺。無明是深細。只是依附。豈得相應。問。八識皆是能遍計者。遍謂周遍計謂計度。遍之與計。既是二義。若爾。八識俱遍計耶。答。是法相師。四句分別。今準彼義。可有四句。一遍而非計。謂無漏心。及有漏善心等。第六識是。全同法相。二計而非遍。謂香象意。約第七識。即有二說。一雲。緣彼廣境。一雲。唯緣第八見分。今以後義。為此句相。及五八識。亦為此句。三亦遍亦計。謂第七識香象初說。及我法執。第六識是。四非遍非計。謂善性五識是古德如是作四句也。問。五八非是遍。何故名遍計。答。此宗。八識用別體同。總名遍計。又如法相師。第七是計。第六類故。名之遍計。今亦六七類故。五八總名遍計。問。六七二識。是能所依。五八不然。何故例之。答。第六是五識明瞭根。第七即諸識染污根。第八是諸識根本依。是故以彼為準例也。雖此等非不共所依。既是所依。無此等依。識不起故。是故得例。此等亦依古德義也。上來總明能遍計體。問。所言所遍計體是何。答。終教已上。能遍計中。根本無明。不達真如。迷謬亂動。違失昏暗。是故真如。是所遍計。本覺隨妄和合成業。妄心熏習。成種種法。境界熏成。事識之中。種種諸相。並是依他。執實我法。迷心所緣。是所遍計。是故總以依他圓成二法。名為所遍計體。問。此所遍計。為要雙取依圓二性耶。頗有隨一取之為體耶。答。古德判之。所用不同。有古德雲。唯以真如。為所遍計。根本無明。迷真流故。有古德雲。雙取依圓。為所計體。迷真流轉故。緣起謂實故。此兩德義。俱就性宗。若總約就二宗言之。或唯依他為所遍計。此有二師。一安惠等雲。唯自證分。是所遍計。見相所依。識等事實。從緣而生。此性非無。名依他起。是所遍計。相見二分。皆是所執。然若如來後智相分。無二相故。不名所執。菩薩後智。二乘無漏。以有法執。有二取相。故名所執。二護法等雲。依他四分。皆所遍計。相見二分。實從緣生。故亦依他。非是所執。此依他起。是所緣緣。必是有體。遍計心等。以此為緣。親相分者。必依他故。若遍計心。緣無體法。唯名所緣。非所緣緣。以無體故。依他不爾。有體法故。故以依他。為所遍計。故攝論第四說。唯依他性。是所遍計。依他即是虛妄執心所緣緣故。真如不爾。故非所計。若據疏緣。圓成實性。亦所遍計。故唯識雲。依展轉說。亦所遍計(已上)言展轉者。教之異名。從前後佛。展轉來故。從佛聞教。變顯像故。是故親言。以依他起。為所遍計。展轉約疏。亦通圓成。而非近緣。今就近計。故以依他。為所遍計。或唯圓成。為所遍計。或通依圓。為所遍計。此二如前。即終此雙取中。或有真如為根本所遍計。依他為枝末所遍計。正取兼取。如次亦爾。或有無有信正。並取為所遍計。並是終教已上義也。問。終教意。若有唯取依他耶。答。不可有之。終教建立無明熏真。動轉流變之義理故。問。頗有遍計所執及以真如不變。以為所遍計之義門耶。答。古德許之。謂染淨不二。名依他時所執亦成所遍計義。不二之中。有所執故。然分別性。名所執時。不成所計。若其真如舉體隨緣。則彼不變。名所遍計。舉體不變。非所遍計。展轉言之。亦為所計。聞說真如無相絕言。作相分緣。成所遍計。問。古德一義。唯取真如。為所遍計。是盡理耶。答。非是盡理。約本實爾。迷真必成依他起性。豈得獨取所迷真乎。上來總明所遍計竟。問。所言遍計所執者何。答。遍計謂前能遍計心。言所執者。前所計境。雙舉心境。以為此名。何雙舉。為取能。故意雲。於所計境。虛妄構盡。種種分別。執我法故。賢首大師。密嚴疏二。立三性義。二門分別。釋名出體。其釋名雲。一分別性。亦名遍計所執性也。言分別性者。謂虛妄心。構盡計度。不稱境故。名為分別。就能為名。又此妄心。於所執境。遍計著故。名遍計所執性。非遍計心所執存境。名遍計性。此約能所合為名也。有人宣說所遍計境名遍計所執。不取能執。為遍計性。若如是者。即違道理。良以。三性諸聖境界。遍計所執。畢竟無法。聖人不見。既不見故。宣說三性道理。三性道理。諸佛境界。非凡愚境。如何說言畢竟無法。為聖境也。佛性論師。過在矣(已上彼文)總舉二名。為此性稱。分別即是遍計異名。故雲就能。次名即是能所合立。既言於所執境等。是故為取能執心。同若爾。此義唯以能遍計心。名為遍計所執。於所遍計。不可舉之。答。此義實爾。唯約能計。是故大師專破有人唯約所計。而舉所者為顯此能計心。於境計度故也。問。此中破他人之意何。答。遍計所執。情有理無。具二義故。成聖境界。有人唯約理無為言。不對情有。唯言理無。故成無法。即隨所破。既是理無。何成橫無。然說理無。成撥無故。若不爾者。不可破。問。若能遍計。以為遍計所執性者。何上來建立三種。言能遍計。及所遍計。遍計所執。答。建立三種。順法相師。以其大途令同法相。法相諸師。分三種者。分本頌文顯法虛實。雖分三種。唯取所執。為初性體。能遍計心。所遍計境。並是依他起性攝故。其所執性。唯取當情所現之相。即是畢竟都無法也。所計境上當能執心。所現實我實法相狀。其體其相。是實無故。如是研覈。定所執性。即當始教大乘之意。今終教圓教之意。以能執心。為初性體。所以然者。根本無明。於真如上。由不覺故。妄闇迷執。此本無明。即能遍計。真如與此和合成業。三細六粗。次第轉強。於中隨應計執實我實法之心。以此總為遍計所執。故據實義。不立三種。唯以執心。為所執性。問。其情現相。是何性攝。答。當能執心。所現之相。亦是此性。非是別物。既舉能執。況當情相。總通以為遍計所執。問。能遍計。是有體法。當情現相。體性都無。事義懸隔。何通為二。答。為一無過。能執之心。亦都無故。本覺理智。是性實法。闇惑不了。忽然而起。即是橫計。虛妄之心。名之以為根本無明。然無明熏習。妄心熏習。境界熏習。雖似是有。其諸體相。若望本性本智言之。餘皆虛妄。體性都無。與當情現。其相是同。雖是彼此一通取之。若且分相。即成二重。一無體遍計所執當情現相。二有體遍計所執。能執心故。熏成種子。因緣合生。始教大乘。唯取當情。今終教中。通取二門。古德如是。分別判斷。問。能遍計心。既是有體。若爾。與彼依他何別。此為所執性。以何為依他。答。能遍計心。是染分。依他虛妄義邊。以為所執故。雖是虛妄。因緣生起義邊。以為依他起性。一體二義。不可遮故。雖是有體。既是虛妄。終歸無體。本覺理智。實相之外。無餘法故。問。終教實義。不可建立能遍計等三種門耶。 答。立三無過。順始教故。是故古德準密嚴疏能所之言。建立三種。然彼疏中。唯言能所。不立第二。準判立三。亦不立之。俱通無過。上明遍計所執性竟。   第二依他起性者。依託因緣。所生起法。謂諸事門。色心等相。名依他起。密嚴疏雲。依他性者。亦名緣起性。亦名依他起性。皆得無傷。依分別他。始得有故。名依他性。良以。大乘一切諸法。以心所作所作諸法。不離於心。以心為體。若無妄心。生死之中依他起性。不能自起。故諸經中。說十二緣。為依他性。十二因緣。無明為初。故知。依他依遍計他。又經說言。夢等八喻。喻依他性。若無夢心。境不現。依夢有境。明知。依他分別有。又人說。言清淨依他。此淨依他。與其正智。為同為異。若言同者。即圓成故。非是依他。若言異者。即從無明。方有餘支。即知不清。若不從無明故言淨者。何處經雲十二緣法。明為緣有。故知。清淨依他性者。浪言無(已上)文中分別他者。遍計所執。名為分別。當性指彼。是故名他。依託所執。生起事法。故今章雲。若離所執。似無起故(已上)此明依他似有。同所執情之所以。問。何故依分別他。得生。答。語其根本。即是無明熏習真如。成三細等。無明即是分別性故。真如即以無明為他。真與妄合。即成梨耶。梨耶即生一切諸法。依他諸法。心為體者。即此所以。問。依他起性。總有幾種。答。此依他起。有其二種。一染分依他。一切有漏色心等法。二淨分依他。一切無漏清淨諸法。但是因緣和合生起。有為遷變。相續轉故。今章文中。真如隨緣。成於染淨。明鏡隨緣。現於染淨。探玄記等。諸文之中。染淨依他。解釋散在。問。何故密嚴疏。唯陳染依他。不立淨分。還破他人。答。依他自本染淨相分。經論昌開。祖文多載。然密嚴疏。不立淨分。似違文理。未詳何意。古德私記雲。問。密嚴疏。無淨分依他。何立淨分依他起性。答。彼非香象疏。其義有多謬故。故不可必依。具如下明(已上)彼下文雲。問。遍計所執。體是無者。何密嚴疏。破無人云。聖人不見。先不見故。不可宣說三性道理。答。東德雲。彼疏非香象疏。略有三違故。一香像一切處立五教。而彼疏中。立漸頓二教。二章約所執性。說畢竟無。而破無者。三處處文。楞伽密嚴等經。寶性起信等論。是終教。思益無行等經。亦起信等論。頓教。而彼疏。密嚴經是頓教。故非彼疏。然無差別疏。說法身眾生無差別義。廣釋此義。成立多門。如密嚴疏中具說。智璟大德雲(五教記)香象作華嚴疏二十卷。密嚴疏三卷。故知彼疏未勘三違諸文。後可勘合耳(已上)昔於密嚴疏。有其二說。一非香象疏。二如智璟大德。長載大德。並雲香象所說。有古德言。非彼所製。而亦引彼成立義理。今詳彼疏。四言成句。章體規矩。無有參差。不教章探玄等例。然文言精美。祖章皆悉同。至相大師。所製章疏。文詞簡約。句逗不守宗數佈置。唯在顯旨。香象大師。多有同之。如教章中十玄義等。大途風芳。皆倣彼躅式。亦有其四字成句。精妙絕。如旨歸等。然於宗義。彼此一同。是故前後不拘筆體。至如密嚴疏者。筆體恆定。如淨影章。於宗義者。無別乖違。時有異餘。會同無妨。古德全非穿鑿。是其所出過失。非是強難。初難不立五教者。香象文疏。隨所釋典。所立有在。如起信論。十二門論。無差別論。梵網經。般若心經等諸疏。不立五教。釋華嚴經。具立五教。廣攝諸教。備判華嚴。至密嚴疏。何必立五。次難破所執無者。今宗所執是取有體。而兼無體。為所執性。有人但就理無一邊。取無體法。故成非義。後難攝於頓教者。此判直進迴心二門。是故全非五中頓例。此即非難。不可依用。大師所判。隨宗立教。楞伽心玄。起信門等。諸疏之中。建立四宗。攝判諸教。梵網疏中。化制二教。以攝諸典。若如所難者。應不用此等。今密嚴疏頓漸門。收攝諸教。以判今經。諸文隨宗。所判皆爾。至密嚴疏義。不可言不用。故密嚴疏。香象所製。自古多用。於今無改。無差別疏既自指之。崔致祖傳。舉密嚴疏。義理無違。文言有例。若非此疏者。祖釋是何乎。問。若爾。何故彼疏。不許淨分依他。豈是非違祖文等耶。若用此者。請會此義。答。一往見之。言無淨分。似違餘文。而見始終。非是乖違。宗旨契合。何者。彼難言中。既舉正智。對淨依他。責同不同。其正智者。是本覺智。在出纏位。即是本智所成修智。始覺修生如理如量。是其體也。本智即是圓成所攝。圓成所攝正智之外。不可別立淨分依他。然有人意。彼正智外。別立淨分。是故祖師徵責不許。非謂總無淨分依他。所望義別。不可偏局。唯識本頌。依他文雲。依他起自性。分別緣所生。釋論料簡分別之言。有二解釋。一雲。紛就染分。言為分別。淨分依他。圓成攝故。二雲。就心心所。名為分別。色法依他。心所變故。密嚴疏中。不許淨分。是當初釋。修生正智。圓成攝故。彼疏依他。以心為體。是當後釋。色等諸法。心所變故(因決前所引文)但成唯識當始教意。此密嚴疏。是終教宗。隨宗得意。彼此無違。如此和會。事義契合。不可拘滯一邊。猥強穿鑿祖宗。問。如佛地論等。依四緣之他。何故今言分別之他。答。若據無明迷真。為言。定是分別之他。名依他起性。若據染污熏習因緣。亦是四緣所生為稱。因緣是親因。親辨自果故。餘三是疏緣。疏助生果故。色法二緣。心法四緣。如是和合。生起現前。於中二重。若依根本。真如為因。真理隨緣。作諸法故。若依枝末。事種為因。熏習成立。作親因故。增上所緣之等。三種二門並同。並是總通染淨依他。是故當知。迷真之門。熏習之門。分別之他。四緣之他如應對當。緣起現前。密嚴疏意。且約染分。四緣之他。即通染淨。第三圓成實性者。真如理性。具三義故圓滿。成就。真實是。真如二義。謂不變隨緣也。不變隨緣。俱具三義。此古德義。不變三義。全同始教。如前段明。隨緣三義。以不異常之無常故。無常之處。具常二義。具此二重。為終教義。法性宗三性。精要粗如是。今章所明三性。是法性宗義理。當至文處。隨過隨解。密嚴疏中。出體門雲。分別性者。但用分別妄心。盡度行解為體。又復人說。妄心所執妄境為體者。此言大謬。過如前述(已上)出所執體也。言過如前述者。前所執性。釋名之中。破有人妄境之義也。彼文亦云。依他起體義有兩重。一者從本建立諸法。謂從無明。乃至顯識。顯識心中。見相二分。一時分出。所見相分。依無明等遍計性故。名依他性。於此義中。見相二分。皆是依他。二者觀行。除障入理。建立三性。於此義中。但立所取相分為體。良以。能取見分心者。不知自共相分塵。故執為心外實有情法。然意識心所。迷所執本質塵者。是顯識作。非意識作。故觀行者。達無實時。似有相分猶有非無。據此行義。世間迷徒。說依他起是有不無(已上)此中依性體二釋。初以見相二分為體。後唯相分。以為其體。長歲大德。釋二義雲。初釋意。諸能緣心。總為見分。諸行緣境。總為相分。為二分也。見照義等。名為見分。後三分。同照境故。不相應法。隨彼分位攝故。從依他起本。建立依諸法。即無明與三細類耶。為法起本。意無明。熏動心海成三細也。依三細展轉資熏。成彼六粗。故為諸法生本。故密嚴疏雲從無明乃至顯識心中見相二分。皆是依他後義意。觀行者前。建立三性。彼所知依他法。為依他體。能觀心。亦成相分義。故總相分為體。此見相分依他。總以心法為體。故文雲。良以。大乘一切諸法。以心所變。所變諸法。不離彼心。以心為體以上歲志盡也古德引此義已雲。今雲。後義意。染第六識。緣境界時。第八所變境為疏所緣。本質心中現相分。為親所緣。彼第六識。成觀智時。染見相分。皆併除滅。唯疏所緣。是第八顯識作。非意識作故。觀智達實無。彼本質猶有。故相分為依他起。問。若爾。能變賴耶猶有。故可為依他。答。今約緣相分時。疏所緣說故。非例也。問。緣第八識時。亦彼第八識。為疏所緣。何不取彼。答。不正此例。故為不正。今雲。後得智。緣諸法時。染心染境。共所遣除。唯觀不染淨境故。緣觀心所緣相分。為依他性。問。初釋有何過。答。無明三細中初二及六粗名依他起義。隱不顯故。不理盡說(已上私記文也)密嚴疏中。第三性雲。圓成實體。準即如常(已上)真如妙理。諸法體性。眾德滿足。湛然寂靜。故雲如常。上來因彼標分三性。粗明法相法性三性義理。當章所明。是法性宗。終教已上。專在此門。為知二宗差別分齊。兼陳法相三性義理。雖事是繁重。為養神解耳。 章真中二者下。第二正開。言真中者。真謂真如圓成實性。名真如性。當知。真如召體為稱。圓成實者。是就體上義理為名。亦名真實性。如梁攝謂等。是雙就體義立名。以真如是諸法體故。或真如之言。亦就體義。真是真實義故。言一不變義者。真如體相。寂靜湛然。不生不滅。本來常恆。自性不動。是不變義。言二隨緣義者。真如之法。不守自性。隨迷悟緣。舉體運動。成染淨法。是隨緣義。問。唯識論第九雲。此諸法勝義。亦即是真如。真謂真實。顯非虛妄。如謂如常。表無變易。謂此真實。於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即是湛然。不虛妄義(已上)此釋真如當不變義。與今不變。為同異耶。答。彼是始終不變而已。即是不變不變不許隨緣義故。此是雖有不變之門。舉體隨緣。作一切法。即是隨緣不變。不動不變而隨緣故。若據此義。唯俱不變。始終義相。彼此不同。然其當體。不變易義。彼此是同。常恆性故。故指事雲。此隨緣義。於三乘權教中。未所說也(已上)始教大乘。及法相宗。唯談不變。無隨緣義。故就隨緣。揀三乘教。不變義門。同彼宗故。言依他二義者。雖有似有無性二義。以依他門。而貫統之。所管是二義。能管乃依他。真如所執。能所亦爾。言一似有義二無性義者。四緣所生。色心等法。暫假顯現。建興成立。是似有義。由緣生故。託緣求體。都無所有。本性皆空。是無性義。問。似者如也。似何等有。答。有有二義。一當體有以是空有中之有故。二託他有。是如餘事中之有故。今似有略有三義。一由緣隨應。和合而生。色心等法。即是當體。假暫建立。故名似有。似是假義。非實事故。亦名假有。亦名幻有。亦號緣有。即此由也。二緣生之法。似心外有。既依分別之他故。名為依他。故名為依他。故依他似有。假似所執心外實有。此是託他之有者也。三真如隨緣。成諸事法。名之似有。此事即似真如理性。故名似有。有即如故。名之為似。此有若不似真如者。不得事法即是真如。既事似真。故得即真高辨大德光顯鈔中依此義門。成似有義。此似之言。意在真如。有是當體因緣生故。具此三義故。名似有。問。無性之義。隨似有義。亦有異耶。為不爾耶。答。不隨似有。唯是一義。似有當體。皆屬因緣。因緣無體。是故無性。是似情有。有體無性。有似真如。是故無性。似有三義。而無性是同指。問答簡相濫雲。問。三乘教中。說生無自性性與此無性雲何別耶。答。彼由依他起上。無遍計所執自然生性。說生無自性性。而未說依他體都無所有故。是故不同彼(已上)餘教所說。無自性性。是執空義。本經論等。並是爾故。今此無性當彼體空。問。始教大乘。亦明無性。與今無性。有何差別。答。彼是依他即體無性。以此無性。即名空理。非約真如性有談之。今終教等。即真理故。依他當體。即是無性。彼此無性。有此異也。言一情有義。理無義者。妄情緣境。心外謂有實我實法。所執妄境之上。當情有我法相。若據其本。無明迷真。即成三細。是細法執。智相相續。起粗法執。執取計名。總起我執。此等並是情有之相。非理橫計。所現之相。無非皆是情有。能計所現。皆取俱名計所執故。其理無者。情有既是橫計所現。是故其相。無有道理可是真有。故所執相。體性都無。道理既無。故名理無。清涼大師。演義鈔中。亦明三性六義之相。復古記雲。清涼雲。雲何三性各二義耶。遍計二者。一情有。二理無。依他二者。一緣生。二無性。圓成二者。一性有。二相無。唯圓成二義小異。今雲不變隨緣耳(已上)此所引中。唯圓成下。記主對章。明同異也。但隨緣一義。與彼不同。餘五皆同。緣生雙約因果。似有唯所生果。而其當體彼此一同。問。何故隨緣彼此有無。答。彼順始教及法相義。此唯法性不共義故。若清涼師。約法性宗。與今全同。理隨緣故。問。性有相無二義。法性宗中無耶。答。法性宗中。亦有此二。以是不變如二義故。諸法自性。本乘有故。不生不滅。寂無相故。問。此六義之中。以何為三性。答。既此三性。各有二義。各各二義。俱是各性。能管所管。俱性體。不可去取。若分本末。不變。無性。理無。是名本三性。隨緣。似有。情有。名末三性。本末雖異。無非三性。若就常途所執情有。依他似有。真如不變。以名三性。問。理無無性不變三種。與三無性。有何差異。答。理無。無性。是如次第。彼相無性。及生無性。隨緣非是勝義無性。此是隨緣成有。彼即泯成無故。若清涼師相無之義。即三無中。勝義無性。執空。體空。俱相無故。問。所列三性。真妄次第有定相耶。為不爾耶。答。三性法門。體是一時。真妄合論。無不並具。何先何後。不可定論。然約義門。非無前後。是故約此。可論次第。古德建立一段問答。委細料簡三性次第。長齊大德雲。若依攝末歸本次第。遍計依圓。如諸經論。若就從本起末言之。真如。依他。遍計所執。真如隨緣。成依他起。二性上迷。名所執性。如起信論。唯就三性。論本末者。真如是本。餘二是末。或依圓是本。所執為末。依圓是所迷。所執迷二故。東德雲。觀有二門。一相似觀。地前行故。二實證觀。地上行故。若相似觀。遍計依圓。四尋思觀。悟入遍計。依他。四如實智。悟入圓成實性。若實證觀。圓成。依他。遍計次第。初地入心。起無漏智。斷惑證理。悟入圓成。次起後智。悟入依他。即此二智。不見二取。名入所執。此二各依經論文故。攝論名事互為容。其性應尋思等二偈。此約相似觀。明悟入三性。唯識論。引厚嚴經文。非不見真如。而能了諸行皆如幻車本土等。雖有而非真。此約實證門。說三性次第。此且二門偏對。明其次第。或有遍計依他。約相似觀。圓成實性。就實證觀。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二十一(終)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二十二    東大寺沙門凝然述    (此卷闕)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二十三   東大寺沙門凝然述                  章第二出執過者下。大文第二。出執過失。於中分三。初標門。二辨相。三總結。今初。問。前防護執。過相已彰。何故立此門。更出執之過。答。前門唯遮於三性法。執四句者。而未顯明執四句者。隨何等過。又因遮執情。似出過相。而未正指執情之過。故立此門。別出過相。若不爾者。遮情未盡。表德之門。不可開故。 章若計真如下。二辨相。亦三。不科自別。三性異故。第一出真如四句過。有等四句。即為四段。初明有之過。亦二。初標分。二辨明。今初。言計真如一向有者有二過失者。問。前護執中。五重四句。今就何重。出其過失。答。護真如執。雖有五重。今總出過。即包五重。一切四句。皆有二過。非唯真如四句二過。亦依遍二。總通亦爾。 章一常過下。二辨明。亦二。斷常別故。初出常過。中亦二。初標。二釋。今初。常謂恆爾不絕之謂。凝固不動。自守堅住。因明下斷。斷謂絕焉不續之謂。盡滅不住。自任空無問。何故斷常名為過失。答。情謂偏執。不稱道理。不捨斷之常。不捨常之斷。融即無塵是應道理。今即反此。是故為過。外道凡夫。多起二見。是故經論深破此二。瓔珞不增減。心地觀等經。具說八不。遣破邪情。顯彰法體。其中非斷非常二門。大遣妄見。妙通法理。問。約斷常過。應有四句。更加俱是俱非二故。若具開言之。雖有四句。舉要明體。唯是斷常攝盡無遺。故諸破迷不過此二。問。常是有義。斷是無義。真如執有。應是有過。真如謂無。應單是斷。執雙亦等。如次亦爾。何故各出斷常之過。答。當體相順。即有此義。而因此緣。互有餘過。且如執有。即是常過。因此即有其斷之過。是故破有。雙出斷常。諸句斷常。例此皆爾。依他遍計四句二過。兼正亦爾。準例可知。問違反八不。即成八迷。各有二門。應出為過。答。生滅一異等。各取無違妨。起信論明空真如中。舉有無一異四句已。更言乃至。唯識論明計所執中。亦舉有無一異。俱不俱等。中百十二等諸論。及釋家諸師。所陳非一。非唯八迷亦有百非。約此遣破。事實無量。然遣蕩之路。多用有無一異等句。以為規矩。 章謂不隨緣下。二釋。亦三。初正明。二問答。三結顯。今初。言不隨緣故者。若計有者。即定性有。不可隨緣作染淨法。上護執中。真如非有。以隨緣故。若執有者。應非隨緣。言在染非隱故者。由上過故。即成此過。本覺真如。不守自性。隨染淨緣。成染淨法。若在染法。隱藏不現。在纏真理。法應爾故。今不隨緣。雖有染中。應非隱沒。守淨性故。言不待了因故者。此亦展轉。由前而來。因有二種。生因了因。六度萬行。名為生因。生得智果佛菩提故。無漏智種。本覺妙智。名為了因。所生大智。照了妙境。證真理故。本覺真理。為煩惱藏之所隱覆。必待始覺修生之智。理得顯現。今既對染。卓然獨立。不籍了因體會顯證。明常所以。有此三由。故真計有。墮常過失。 章問諸聖教中下。二問答。亦二。初辨明依圓相通。二結成真俗雙融。初中亦二。初真如常無常。二依他常無常。初中亦二。初真如常住。二真如無常。初中亦二。初問。二答。今初。計真如有。既出常過。故說理常。應此過。諸聖教者。折薪釋問意雲。佛地等經。唯識等論。皆說真如凝然。如是。應亦有過(已上)。佛地經說。五法功德。攝大覺地。為無為法。清淨法界。大圓境等。四智心品。名為五法。其淨法界。即真如理。以虛空譬。廣顯其相。親光論師解釋極廣。本經所說。非是一偏。釋家意致。不許隨緣。以親光菩薩。護法弟子故。成唯識論。如謂如常。表無變易。不許隨緣。故舉此經論。以為難端也。不簡性相二宗經論。但說凝然。總舉為問。 章答聖說真如下。二答。亦二。初正明。二引證。初中亦二。初顯正遮過。二舉過顯正。今初。言聖說真如等者。舉上問言此是已下。正答上問。終日隨緣。竟夜不變。何故爾乎。法爾德故。舉體任物。染淨恆成。舉體凝然。自性湛然。論相則隨緣轉反。談性則隨自常淨。言是即不異無常等者。明其所由。既不動常。而成無常。是故常者。全指無常。問。常與無常。體相既異何故此常。不異無常。是故。答。言不思議故。欲言之無常。自性是常。不可以無常。而思議。是故言常是不思議常。上是顯正。非謂已下。簡去過非。既作諸法。而凝然常。故不可言不作諸法。唯凝然常。言如情所謂者。隨其妄情。計度思構。非唯情謂而已。然後彰之名言。 章若謂不作諸法下。二舉過顯正。於中。初牒前所簡法。是情已下。正顯過失。執不隨緣。是妄情故。情中存物。言情所得。既是情謂。不得真常。故情所得。言失真常。言以彼真常下。顯其正理。問。何故情謂。失於真常。答。以彼真常異所謂故。成無常之常。名之真常。如是真常。非情所得。非情得故。名之真常。 章是故經中下。二引證。言經中者。是勝鬘經。言不染而染等者。彼經此文。諸祖章疏。處處多引。不可不詳。彼經具雲。世尊。如來藏者是法界藏。法身藏。出世間上上藏。自性清淨藏。此自性清淨如來藏。而客塵煩惱。上煩惱所染。不思議如來境界。何以故。剎那善心。非煩惱所染。剎那不善心。亦非煩惱所染。煩惱不觸心。心不觸煩惱。雲何不觸。法而能得染心。世尊。然有煩惱。有煩惱染心。自性清淨心。而有染者。難可了知。唯佛世尊。實眼實智。為法根本。為通達法。為正法依。如實知見。勝鬘夫人。說是難解之法。問於佛時。佛即隨喜。如是如是。自性清淨心。而有染污。難可了知。有二法。難可了知。謂自性清淨心。難可了知。彼心為煩惱所染。亦難可了知。如此二法。汝及成就大法菩薩摩訶薩。乃能聽受。諸餘聲聞。唯信佛語(已上)此一段文。總分為二。初勝鬘自說。二勝鬘夫人下。如來述成。自說亦二。初直明染淨。二何以故下。徵釋顯相。初直明中。先舉五藏。是染而不染。後此自性下。是不染而染。不思議者。難可了知。徵釋中。初釋染而不染。世尊然有煩惱下。釋不染而染。兼明難可了知之義。唯佛所知。餘不能故。佛述成中。亦二。初說主問佛。後時佛下。如來正述。亦二。初述歎印成。後如此二法下。定信解者。初中先標述。自性清淨心而有染污難可了知者。標不染而染。有二法難可了知者。雙標染而不染。不染而染二門。後謂自性下。釋成。自性清淨心難可了知者。釋染而不染。彼心為煩惱所染亦難可了知者。釋不染而染。問。經顯文中。唯明不染而染難知。何言染而不染難知。答。雖俱難了。不染猶易。煩惱雖覆。自性淨故。然自體淨。而被覆染。此義極難。是故數處。重明此義。然此二門。難了無異。是故述中。雙明難知。言有二法難可了知。是其文也。由此意故。勝鬘自說。並通二門難可了知。以義取文。但是顯了。言有二門者。謂性淨染污。淨影疏雲。如此二法。牒前性淨有染二法(已上)性淨即是染而不染。染污即是不染而染。賢首大師。深得經旨。雙舉染而不染。不染而染二門。諸處引之。準例應知。今章唯引染及不染。不引難可了知之言。然上文。言不思議常。即是難可了知之義。若真隨緣。作諸法者。即應無常。何故性淨。是義難了。唯佛境界。若緣性淨。應是常住。何故無常。此義難知。佛境界故。不染而染。是不思議無常。染而不染。是不思議常也。問。如此所立。諸教真如隨緣性淨。無不通暢。若爾。法相宗意。不許真如受熏。固守自性。此義如何。答。所依經論。何必守凝寂。宗祖人師。成有固執。義苑雲。問。若雲凝然常是情計者。且法相宗中。廣談真如凝然。堅如玉石。不受熏變。豈皆情計耶。答。若與之者。對小施權。得真如一分亦是常也。若奪言之者。執權為了。二諦不融。豈非情計歟。故智論雲。智障極盲闇。謂真俗別執(已上)言智論者。可言梁攝論也。折薪雲。清涼雲。唯識等亦說真如是識實性。但後釋者。定言不反。失於隨緣。過歸後輩耳。演義釋雲。引唯識文。結同法性。故論雲。此諸法勝義。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識實性。釋曰。既用真如。為識實性。明知。天親亦用如來藏。而成識體。但後釋論之人。唯立不反。故雲過歸後輩。況世親造佛性論。廣用勝鬘(上皆祖文)今章出經論意。即是不異無常之常也。非正彼說(已上)天親論。雲立隨緣義。而護法論師。唯成不變義。彼餘九大論師所立之義。皆爾。親光論師。亦唯不變。此並過歸後輩例也。如台宗荊谿大師。斷法相增壽變易(已上)諸論皆雲。捨分段身。而入變易。天親論主意。未必然。但恐釋論義不正耳(已上)三十唯識頌雲。前異熟既盡。復生餘異熟(已上)然護法論師。唯立增壽義。不許別盡別生變易。彼師判言義不正耳。即如是宗過歸後輩。 章問教中既下。二真如無常。亦二。初問。二答。今初。前既斷言不異無常之常故。必可有不異常之無常。然諸教顯文。不言如無常。何故諸教。不說此義。故言不就。不言已說。約顯文。何說凝然故。 章答教中亦說此義下。二答。亦二。初辨明宗意。二結成教理。今初。言教中亦說此義者。直定所立。常與無常。即體互融。是故即體還常無常也。今既真如不異無常。由此義故。成無常義。言經雲者。是楞伽經。此是四卷楞伽第四文也。七卷楞伽第五雲。如來藏受苦樂。與因俱有生滅(已上)此中意雲。本覺真如。是如來藏。受無明熏。與彼和合。成有漏法。惡因感苦。善因感樂。是如來藏。流變所作。故如來藏。與煩惱隨順運轉。其七轉識。是生滅法。如來藏性。即在此中。是故藏性。一切有為。有漏法中。隨轉生滅。指事釋雲。是四卷楞伽第四卷文。經雲。如來藏常。故作依持。能令轉識知苦樂。與七識生死因俱。若生若滅。元曉雲。猶海水之動。說名為波。波無自體。故無波之動。水有體故。有水之動。如來藏與七轉識。生滅隨轉。是故真如。成無常義。許隨緣故。問。何故十卷楞伽雲。如來藏。不受苦樂。非生因。餘法者共生共滅(已上)三經同本。當同處文。與餘二本。相違懸隔如何。答。於此文下。雙有下染而染染而不染之義。兩本即說不染而染。十卷之本。是明染而不染之門。是故三本不相違也。言經雲自性清淨心等者。此是起信論文也。而言經者。古來寫謬。指事所牒及宋本並言論雲。即指事雲。或本作經非也。下卷引此二文。雲楞伽雲。又起信論雲。由此明知非也(已上)自性清淨是真如法。染心無常。真如本覺。既成染心。故是無常。 章以此教理下。二結成教理。此結意雲。以此教理。真如無常。由無常故真如隨緣。以隨緣故。舉體隱覆。由隱沒故。非有無常。逆次結成。翻上可見。 章問真如是不生滅法下。二依他常無常。亦二。初問。二答。今初。真如常住。依他無常。法相常然。不可問答。真如無常。依他常住。是異恆式。可施問答。然真如法。既通二門。依他之法。應亦通二。故因真如。有此問來。 章答亦得有也下。二答。亦二。初直立。真如既通二義。依他必亦同然。二何以故下。細辨。亦二。初明不異常無常。二明不異無常常(已上)今初。言何以故者。徵也。此是總句。且屬初科。諸緣起下。是釋。先立理。依他之法。依無性成。無性即常。故不異常。因緣合成。即是相有。無有自性。故是性無。具此一義。名依他法。今成無常。而不異常。雖是無常。而超恆式。言故經雲下引證。經者。維摩經。彼經上卷弟子品雲。諸法畢竟不生不滅。是無常義。指事雲。遠法師雲。離相窮極。名為畢竟。理寂無為。名不生滅。此不生滅。是其無常之實性。故名無常義。上宮說。三聚法。即體自空。無生滅。是無常義(已上)今章主意。不異常之無常。是故不生不滅。是無常義。常住即體。是無常故。 章又以諸緣起下。二明不異無常常。言以諸緣起等者。先立理。此翻前門。若翻前文。應言無自性法。緣起成立。方無自性。今直成立緣即無性。此是表詮。非滅緣起等者。即是遮詮。緣滅之空。大乘不許。言故經雲下。後引證。初所引經。即大品經。即空無相般若通理。後所引經。是維摩經菩薩品文。法身流轉。名為眾生。以攬法身。為眾生故。是故眾生。即是涅槃。眾生即體。即是法身。是故不用更證涅槃。是故二經。並證所立。 章此中二義下。二結成真俗雙融。亦二。初真俗相配。二立義引證。今初。言此中二義者。依他二義。一不異常之無常。二不異無常之常。言真中二義者。一不異無常之常。二不異常之無常。依他中後義。與真中初義。主體一同。依他中初義。與真中後義。其體全同。故雲相配可知。雖是相配。各有所同。真如是常。而兼無常。依他是無常。而兼常義。 章此即真俗下。二立義引證。真如常住。依他無常。即法相門。非是鎔融。真如無常。依他常住。是雙融門。義一均故。言故論雲者。是梁論文。宋本章雲故智論雲。彼寫謬矣。折薪雲。智論下。攝論亦有此文。如前引(已上)不細檢文。謂在智論。指事雲。是梁論第一卷初頌文也。疏雲。初二句中。言智障者。無明住地。能礙真解。名為智障。言極盲闇者。障中窮細。名之為極。無其慧目。稱之為盲。迷覆真如。故名為闇。言真俗別執者。理絕情妄。名之為真。事為情知。目之為俗。真俗體同。事似波水。惑情之家。迷彼真如不二之理。計其真俗有異體。名為別執(已上) 此引古師梁攝論疏。此中智障。指二障中所知障故。疏判為無明住地。智障法執。即執真俗二諦性相一異等故。今者不融。依他圓成。即應墮彼執異障故。是故融會離別執過。然攝大乘。天親釋論。首舉數偈。歸敬三寶。請加述意。其佛寶中。具舉斷德。其所斷者。惑智二障。先舉智障。後舉煩惱。今此引其所知障也。論具文雲。智障極盲暗。謂真俗別執。由如理如量無分別智光。破成無等覺。滅心惑無餘。常住德。圓智恆隨。行大悲等。彼亦舉佛智恩二德。所謂圓智大悲是也。滅心惑無餘者。即斷煩惱障也。唐世親攝論。歸敬偈雲。諸破所知障翳暗盡。其所有如。所有諸法。真俗理影中。妄執競興於異見。斯由永離諸分別。無垢清淨智光明。後得最勝三菩提。惑障並習斷常住。能無功用。於十方。隨諸有情意所樂等。廣文如彼。與舊譯論。對挍可見。為知由來。引彼論也。此偈世親釋時結之。而隋譯本。無此偈句。無性攝論。無歸敬偈。 章是故若執下。三結顯。亦二。初約真諦結。二約俗諦結。今初。言即不隨緣等者。即舉已前三因。結成所出常過。既言真如若有。是故就真諦結。此之三因。隨一即具餘之二因。連屬相隨。不相離故。 章又若不隨緣下。二約俗諦結。言若不隨緣等者。即因前因不隨緣生。俗諦諸法。依真生成。真不隨緣。而有俗諦。是無所依。而有諸法。是故俗諦。即成常過。然出常過。總有二門。初約真諦明。二又若不隨緣下。約俗諦明。前依圓。常無常問答。前科段中。抉擇相狀。然今屬結科釋後段。因結真諦。結顯俗故。 章二斷過者下。二明斷之過亦二。初約真當體。二約俗無體。今初。言如情之有等者。妄情所謂一切義理。皆成斷滅實義理故。是故約此。出斷過失。 章又若有者下。二約俗無體。有俗諦者。由二義故。一有自體故。得有俗法。二真所隨故。得有俗諦。今無此二。故成斷過。 第二明無之過。常中二義。初染法無依故。後淨法無因故。問。何故生死言依。無漏聖智言因。答。依如來藏。得有生死。染法乖真。故唯言依。依如來藏。得有涅槃。證真之智。親順真如。全以真理。成能證智。無有如外智能證於如故。是故淨法。持言無因。以本覺理成始覺故。言又無所依下。出斷過失。亦有二義。初斷俗諦故。後當體無故。 第三明雙亦過。言亦具上諸失者。此過既是雙計有無。是故定具上有無中。各各斷常。二種過失。準上可知。理應爾故。言謂真如無二下。雖有諸失。且出一箇。雖是一箇。總含通攝。失正理故。是斷無理。強立是常。上二句諸失。此一箇斷常。彼此有無。映帶應得。 第四明雙非過。此亦失理。常體為斷。強立為常。轉成之過。上明真如四句過竟。 第二出依他四句過。於中分二。初標門。二若執有者下。辨相。亦四。有等四句。不科自別。第一明有之過。亦二。初標分。二一常過下。辨釋。亦二。初正明二過。二抉擇常過。初中亦二。初常過。二斷過。今初。言謂已有體等者。此大乘宗。以定有義。令隨外道自然實有。薩婆多宗。雖言因緣。而實有故。誘引教故。大遂破故。 章又由執有下。二斷過。以籍緣故。得有諸法。今即反此。故成斷過。不籍緣故。轉成此過。待前常過。是當體故。 章問若說依他下。二抉擇常過。亦二。初問。二答。今初。言攝論等中說依他性以為有者。無著菩薩。位居初地。造攝大乘論。明十殊勝相。初應知依止勝相。廣明八識。次應知相勝相中。具明三性相。其依他性。因緣和合。假名成立。為染淨有。八識相貌。唯依他性。八勝相等。諸位觀解。於中皆明依他性有。等言等取無著所造顯揚聖教等諸論。又世親菩薩等。釋無著攝論等。及自造諸論。多明三性。是故亦取彼諸論等。若語本源。彌勒菩薩。瑜伽。莊嚴。辨中邊等。然彼菩薩。因極上位。今且對下龍樹提婆。是故且舉無著世親。 章答聖說依他下。二答。亦二。初辨明宗旨。二勘挍過起。初中亦二。初直顯。二徵釋。今初。言聖說依他等者。聖言即指無著世親。舊譯諸師。並雲。龍樹天親。俱釋初地。曇鸞道綽等。如是判斷也。新譯諸師。並雲。無著初地。世親菩薩四善根初。入暖法位。得明得定。慈恩淄州等。如是傳判。今言聖者。初地已上。是聖位故。依新家意。正舉無著。是初地故。相從即取天親菩薩。言依他有。即不異空之有故爾。非是異空定有之有。故雖言有。不墮情計。 章何以故下。二徵釋。亦二。初徵。既有其體相。何言不異空。二以從眾緣下。釋。亦二。初明假有義。二顯論主意。今初。言以從眾緣等者。四緣和集。所生諸法。即體無性。無自立故。言一一緣中等者。能成緣中。各無作者。外道即計諸法生起。別有作者。即神我等。今求緣中。無有能造色心之者。緣既無作。豈有所生。無作無起。而得緣起。言是故已下。結成所立。無作而起故。名非有之有。 章是即聖者下。二顯論主意。言不動真際建立諸法者。是出大品經中。大師處處。引此經文。明一切法非有之有。真際即是無性之理。無依玄絕之法。是全真際。成緣起法。雖是緣起。常恆真際。真際全體。即成緣起。是故有者。非有之有。 章若謂依他下。二勘挍過起。亦二。初辨明過相。二結成過起。今初。此中有過。展轉三重。一緣起有性過。二不相由籍過。三壞依他法過。此三重過。皆由執有。展轉鉤鎖。相連而起。 章是故汝意下。二結成過起。言汝意者。是指依他執有之者。言恐墮空斷者。檢執者之意趣。問。若言無者。應成斷無。故立為有。是有何過。答。故今勘雲。若立為空。即應成有。由無自性緣起成故。不知此義。恐成空斷。依他為有。此人不達緣生無性。立為定有。為定有故。敗壞緣起。壞緣起故。即墮斷無。若知無性。無有此過。 第二明無之過。亦二。初標分。二若謂依他下。辨釋。亦二。初斷過。二常過。初中亦三。初正明。二問答。三結成。今初。言若謂依他等者。牒執。言即緣無所起等者。勘過。此即當體過也。汎出過失。有其二門。一當體過。如執為有。即名常過。計度為無。即名斷過。二轉成過。如執為無。即出常過。計度為有。即出斷過。展轉成過。非當體過。三性四句。一一斷常。隨其所明。應如是知。此中過者。空依他故。不存緣起。無緣起故。無有諸法。此當體過。如此勘挍。或有直出過失。如上文雲。執真是無。亦即是斷。如是等也。言即是斷也者。結過。 章問若說緣生下。二問答。亦二。初前代師意。二後代師意。初中亦二。初問。二答。今初。言若說緣生等者。牒所出過。以為問端。言何故中論等內等者。引所遮論。正作問難。等言等十二門論。百論。智論及餘空論。中門智度。並龍樹菩薩所造。百論提婆菩薩所造。龍樹是初地論師。對前無著菩薩。提婆地位難知。對上天親菩薩。 章答聖說緣生等者。二答亦二。初辨明宗旨。二勘挍過起。初中亦二。初直顯。二徵釋。今初。聖說緣生等者。牒所難法。為所立體。言此即不異有之空也者。正顯宗旨。因緣和合。假立似有。似有即空。空不異有。緣起似有。即無性故。 章何以故下。二徵釋亦二。初何以故者徵。有空天別。何故不異。二法從緣生下。釋亦二。初明真空義。二顯論主意。初中亦二。初正顯。二結成。初中亦二。初順顯。二反顯。今初。此中意雲。因緣生故。必無自性。是故明空。不捨似有。故終日說有。而不礙空。竟夜談空。而不妨有。不礙有空故。名之真空。中百等論主。所以說之。 章若不爾者下。二反顯。言若不爾者。指前無性。若非無性。無緣起因。無緣起故。不得成空。今則反此。成無方空。 章是故不異下。二結成。有即空故。名緣生空。是故雖空。必不異有。 章此即聖者下。二顯論主意。言不動緣生等者。全取緣起。而談空故。或言。不壞假名。而說實相。對前不動真際建立諸法故也。龍樹等意。由此義故。說甚深空。名緣生空。深契佛意。揚無方道。 章若謂緣生下。二勘挍過起。亦二。初辨明過相。二結成過起。今初。此中過相。展轉二重。一執斷空故。無有緣起。二無緣起故。無有空理。上明過相。無空理等。結歸空過。 章是故汝意下。二結成過起。言是故汝意恐墮有見等者。檢彼過雲。若立為有。即應成空。由籍諸緣。全無性故。不知此義。恐成有見。依他為空此人不達無性緣生。立為定無故。為定無故。已失性空。失性空故。墮惡取空。惡取空者。執斷空人。瑜伽論中。舉二類人。一善取空者。不執空之空。二惡取空者。定執空之空。今惡取空者。即當彼斷空。此空問答。與前有段。相對相反文句義理。遮詮表詮。意致炳焉。 章問若由依他下。二後代師意。亦二。初問。二答今初。此問有二。初領前代無違。何故已下。舉後代相破。是今正問也。言前代諸論師者。即前所舉。三論龍樹提婆。法相無著世親。更通兩宗餘諸論師。問。今前代者。如來滅後。經幾許年。諸師出現。答。章主十二門論疏。陳龍樹出世時代雲。有說。龍樹佛滅度後。八百年出。依摩訶摩耶經。佛滅後七百年出。近問三藏雲。西國有傳。龍樹從佛滅後。三百年出南天竺二十一國王。以藥自持。擬待彌勒。至八百年。彼王諸子。並皆老死。無嗣位者。後一太子。恨無得位。母氏教雲。汝父不死。是龍樹所持。汝乞彼首。父即隨喪。王便依言。往乞菩薩刎頭與之。於是而卒。既五百年在世。是故諸記皆會(已上)龍樹菩薩。承大乘法於馬鳴菩薩。馬鳴論師。依摩耶經。如來滅後。六百年出。僧祐律師。薩婆多記雲。馬鳴菩薩。三百餘年出。是時出世。承文殊。龍樹或說雲。五百三十年出。承於馬鳴。是七百時。次提婆菩薩。八百年出。羅□羅菩薩。八百餘年出世。此是三論宗祖出世。次法相宗祖。如來滅後。九百年中。彌勒菩薩。受無著請。降阿踰闍國。說五部論。無著隨從承之。世親覺師子。並承無著。著即九百年之中承續。慈恩唯識疏一本雲。惠愷法師。俱捨序雲。佛滅已後。千一百年。天親菩薩出生造論。依今所傳。諸部說異。今依大乘。九百年間。天親菩薩出世。造此頌本。真諦法師。中邊疏亦云。九百年中。天親生也。同時唯有親勝火辨二大論師。造此頌釋。千一百年後。餘八論師。方造斯釋(已上)餘八論師者。釋世親唯識三十頌。有十大論師。謂護法。德惠。安惠。(德惠弟子。與護法同時也)難陀。淨月(安惠同時)勝友。勝子。智月(此三護法身子也)親勝。火辨。世親同世。今章言前代者。總指未至護法之前。護法已後。是後代故。問。此後代者。指幾許人。答。後代本祖。護法清辨。同時出世。相對而論。二人俱有等言。各指其人等之。謂護法弟子。有戒賢論師。清辨門人。有智光論師。此二大論師。各立三種教。互諍金玉。各競蘭菊。問。護法清辨。幾年出世。答。佛地論第四雲。又聲聞藏。雖佛去世。百年已後。即分多部。而菩薩藏。千載已前。清淨一味。無有乖諍。千載已後。乃興空有二種異論(已上)此空有者。即是清辨護法二宗所立義也。唯識燈一雲。護法菩薩千一百年後。方始出世。造此論釋及廣百論釋。清辨菩薩。亦同時出。造掌珍論。此時大乘方諍空有(已上)護法清辨二人出世。並雲一千一百年後。然震旦諸師。考挍如來入滅年代。諸說不同。且依法上及長房錄。延保不同。護法戒賢。面受親承。玄奘三藏。承戒賢師。護法出世。如是事義。具如章上玄奘處。陳清辨亦爾。是同時故。戒賢智光。亦是同時。俱住中印那蘭陀寺。分廊而居。二宗別論。日照三藏。承智光師。學窮三論。亦隨戒賢兼通法相。賢首承三論宗旨於日照。即製十二門論疏。具陳三論宗旨。二大論師。所立教義。具載在於探玄記。起信疏。十二門疏等。今言後代。即取千一百年之後。兼取戒賢智光時代。彼彼時世。準例易知。言各執一義者。護法唯執有門一義。清辨唯取空無一義。 章答此乃相成下。二答。亦二。初直明無違。二釋二師意。今初。二師各取有空一門。相貌極違。既是相違。似是相破。然探義意。互相成立。言有成空。言空成有。故相成。非是相破。 章何者為末代有情下。二釋二師意。亦二。初別顯二師意。二合顯二師意。初中亦二初顯清辨意。二顯護法意。初中亦二。初出機情。二顯宗旨。今初。言根機漸鈍者。佛在世時。領佛語者。必定即是利根上機。佛滅度後。總是機鈍。於中正法。像法。末法。漸薄鈍根。有其階降。上言前代。是指正法。馬鳴龍樹。正法中運。提婆青目。漸向季候。無著世親。正法季運。今言後代。即是像法。而有初中後等不同。護法清辨。像法初運。或漸經時。依法上故。此等論師。四依菩薩應利鈍機。出世弘法。非指彼大士。言利根鈍根。利鈍之相。約事不同。且如空有。利根領悟空有相即。鈍根不爾。見有則空外別存不知不異空之故。見空則有外別立。不達不異有之故。今是清辨。為成護法之有。破眾生所應執妄有。至窮極之處。 章是故清辨下。二顯宗旨。亦二。初正顯。二結成。初中亦二。初順顯。二反顯。今初。言破依他有者。此即破折末代眾生所應執著。此末代者。護法已後。前言末代。應此時故。畢竟無者。破無所遺。若有所遺。妄不盡故。妄若不盡。妙有不顯。護法所立。是極妙有。為顯妙有。破眾生執。是故清辨。成護法有。 章若不至此下。二反顯。言徹底性空者。破妙有上執。無有所遺者。即至有之極處。極處即是空。妙空不異有。故還得有。嘉祥師雲。一源不究。則戲論不滅。毫理不盡。則至道不彰。以無源不究。群異乃息。無理不盡。玄道始通。是以新文。遍排眾計(已上)彼明三論遍破諸計(外道。毘曇。成實。有相大乘)直顯無依無得玄道。此明破破依他上執。直得無礙妙有。可以為例。 章是故成有故下。二結成。所成有者。是護法妙有。名表德有。所破有者。是眾生妄有。名遮情門。破有至空。還得此有。此至空者。若望護法。是表德空法之正理。不異有故。若望眾生。是遮情空。破情不遺。至極空故。遮情所至。表德所至。體是一味。約門有異。 章又彼有情下。二顯護法意。此段義理。全同清辨。反彼門故。準例可見。於中為二。初出機情。末代眾生。容隨空故。二是故護法下。顯宗旨亦二。初正顯。亦二。初順顯。二以若有滅非真空故者。反顯。二是故本故下。結成並准上知。翻例易故。 章以色即是空下。二合顯二師意亦二。初正顯。二結顯。初中亦二。初順顯。二反顯。今初。言色即是空者。明有即空。亦事即理。般若教中。明諸法空。始自五蘊。終至種智。八十餘科。一一歷陳。今且五蘊。先約色蘊。玄奘所譯。般若心中。明色蘊已。雲受想行識等亦復如是。所空諸法。無不包攝。色法舉體。全是空無。非色滅盡方是空。無舉體空故。空不異有。不異有故。雖空非斷。以非斷故。即是真空。名真諦中道。清辨菩薩。所立如是。言空即是色者。空之舉體。全是色有。非空是物空外有色。舉體有故。有不異空。不異空故。雖有非常。以非常故。即是妙有。名俗諦中道。護法菩薩。所立如是。言二義鎔融舉體全攝者。空有相即。名為鎔融。清辨之空。以有為空。是故空中。攝護法有。以是不異有之空故。故空舉體。全攝有也。護法之有。以空為有。是故有中。攝清辨空。以是不異空之有故。故有舉體。全攝空也。 章若無後代下。二反顯。言二理交徹者。色有徹空。空理徹有。言全體相奪者。以空奪有。有即全空。以有奪空。空即全有。交徹是雙照。有即是空。空即是有。相奪是雙遮。有即空故非有。空即有故非空。言甚深緣起者。空有無礙。不隔別故。此緣起法。總名中道。於中無性緣起。名俗諦中道。緣起無性。名真諦中道。雙照二門。名二諦中道。雙遮二門。名非真非俗中道。雙遮雙照不二。名遮照中道一緣起法。具此五重。名甚深緣起。依他性法。二師名立融攝和會。成緣起法。問。二師各一門。不應成法耶。答。和會二宗。故立此義。各舉一門。鎔融成故。若互立一。雖舉一門。而無不融。互相攝故。 章是故相破下。二結顯。門論疏中。先舉有空各立之義。後會二宗。成立一味平等宗旨。此約無著龍樹。和通。然後問答和會。護法清辨二義。今同今章。彼疏委悉。披對可見。 章是故如情下。三結成。上出斷過。因施問答。和會二宗。今至此文。還結斷過。 章又若說無法下。二常過。此即轉成。非當體過。既執無法。即橫計有。非緣法。故成常過。 第三明俱是過。亦二。初準判。雙執有無。是故即具前二句中。各斷常過。二問若據上來所說下。問答。文義易見。第四明俱非過。亦二。初直明。既是戲論。故成非理。二何者以其執者下。釋成可見。 第三出遍計四句過。亦二。初標門。二若計所執下。辨相。四句自別。第一有之過。言聖智所照理應不空者。聖智所見。遍計所執。體性都無。猶如兔角。然若執有。聖智所見。應是定有。本自有故。故名常過。其斷過者。斷情有故。 第二無之過。常過是約無迷同聖。斷過二重。初是斷凡。後即斷聖。不異聖者。是轉成過。二重斷過。是當體過。 第三雙亦過。取上有無。取二性故。有無相違。不可並故。 第四雙非過。有無俱非。是戲論相排。有無義不成故。 章第二執成過竟者。出執過中。大文第三。是總結也。 第三顯三性義。前之二門。防護執情。及出執過。遮情已竟。今明三性本來實義。即是直顯表德法門。於中分二。初標章。二真如下。辨相。三性不同。不科自分。第一顯真如義。即有四句。第一有義。明有所以。有其三種。然後指上。有真如故。即成染淨迷悟所依。真如實體。真有不空。有過恆沙功德法故。究竟堅固。不可壞故。言餘如上說者。指上護執四句。護真如中。五重四句。護無五重。為有實義。一不變故。二隨緣故。隨緣即不變故。三離所謂故。四不空真如故。五聖智行處故。不變即同今不可壞。不空真如。即今不空。迷悟所依。在上出執無過之中。是故取為有上妙德。 第二真如無義。且出三義。對染故者。真如體性。無有妄染。而能現染。隨流變故。言餘亦如上者。上護有中。總有五重。一隨緣故。二不變故。不變即隨緣故。三離所謂故。四空真如故。五離妄念故。隨緣即是與今同也。 第三真如亦有亦無義。亦出三義。真如即有空有德故。若爾。有違於空。空違於有。雲何是德。答。違順自在。空有是德。空即是有。有即是空。是故自在鎔融是德。以上防護非有非無。為此門德。第四真如非有非無義。言餘翻說準上知之者。指前防護亦有亦無。為此門義。兼指亦有亦無之義。依他遍計四句表德如是。相翻義理易知。 第二依他表德四句。有德義中。上防護無。總有八重。一無性緣起故。二無性故。此是轉成。三緣起故。四無性故。五能現無性故。六異遍計故。七圓成分故。八智境界故。今且舉二。餘並準上。無之表德。護有八重。一緣起無性故。二緣起故。此是轉成。三緣起故。四無性故。五約觀遣故。六異圓成故。七遍計分故。八離所謂故。雙亦雙非。五相反覆。以為依他後二句德。 第三遍計四句。表德有中。一情有故。二無道理故。三執有故。四無相觀境故。五能□□□埤□鶴耔□□□□□□□槄□埤□□□□榕埤□饟禜囊埤□□□□覕埤□□□□埤□□□糖□□ 章上來別明三性竟者。別說三性。分為三段。初標分。二隨釋。今是第三總結門也。 第二總說三性。前是三性差別陳說。相不參雜。故名別明。此約真妄離合之相。分別三性。故名總說。於中分二。初標章。二三性一際下。辨相。亦三。初標顯。二引成。三結釋。今初。三性一際者。三性各有本末二門。本三一際。末三一際。三性六義。總共一際。舉一全收。互不相離。如門初明。 章如攝論婆羅門下。二引成。亦二。初婆羅門問經。二所引達摩經。初中亦二。初引本論。二引釋論。今初。此文出梁攝論第六卷。隋唐二譯。及無性論。並在第五。言婆羅門問經者。無著本論引之。後魏論雲梵天問經。唐譯雲梵問經。義同梁論。此所引經。未傳震旦。文中分二。初婆羅門問。二於依他中下。如來答也。於中初直答。後何以故下。徵釋。問。婆羅門。問佛意何。答。攝論十勝相中。第二應知勝相。廣明三性相。其中前明依他八喻義已。具釋諸經所說義。謂生死涅槃同不同義。諸法染淨。諸法常無常等義相。如是等也。今梵問意。佛先宣說如來所見。佛所見者。不見唯生死。不見唯涅槃。彼婆羅門。雖聞此說。未達深義。故特問佛。如來答意。由依他起性行相故。生死涅槃。染淨不二。名為依他。由不二故。生死涅槃。無有差別。無差別故。生死為涅槃。涅槃為生死。是無二義。且舉一邊。故雲生死為涅槃。雖是不二開而言之。二分之中。遍計是生死。圓成是涅槃。故開即成三性之相。今約依他不二為言。是故不見唯生死唯涅槃。 章釋曰依他性下。二引釋論。天親釋中。初正釋答文。二由此意故下。總結答意。正釋中。非生死言下。可有何以故三字。準下何以故言故。此中意雲。依他之法。非唯一分。開成染淨。合是一相。故合成時。不見唯一。上是正釋。是故不可。結釋。亦三。初順義。二若見下。反成。三是故不見下。成雙不見。此舉婆羅門問言。結如來所說意。上是梁論本。釋文意。有婆羅門。問佛不見生死涅槃。是故結雲佛答彼問如是。然唐本論雲。世尊依何密意。於梵問經中。說如來不得生死不得涅槃(已上)此是論主。引梵問經。問彼經所說意趣。非婆羅門問之於佛。釋論釋答意已結雲。依此意趣。於彼經中。說如來不得生死。不得涅槃(已上)此結。論主得彼經意。隋論論雲。依何義故。梵問經中。說如來不見生死及涅槃(已上)釋論結文亦爾。魏論雲。有何義故。如梵王經中。說我不見世間不證涅槃(已上)魏隋唐論。並是論主。引經作問。梁論一譯。獨為婆羅門之問語。此則譯人之意。章即依此。以為大準。今且會雲。既言婆羅門問經。是故問言。判為婆羅門之問也。 章又雲阿毘達摩下。二所引達摩經。亦二。初引本論。二引釋論。今初先引經作問。二於依他下。論主答經義意。問中初舉經所說。達磨經者。即是彼論所依所釋阿毘達磨經。有十萬頌。無著菩薩。依彼攝大乘品造論。故以為名。言依何義下。論主正問答中。初解三分相。依此已下。正答所問。彼經之中。為陳三性。說此三分。 章釋曰阿毘達摩下。二引釋論。初明三性別相。二依此下。結釋本論正答之言。總而言之。真妄和合。一體不二。從此而開三性之相。依此論故。遍計所執。通諸煩惱。非唯當情所現之相。都無之法。古德名有體遍計所是也。是故性宗。計所執性。總有兩重遍計相也。其圓成實。本是真如。而智冥真。理智不二。由冥理故。智亦常住。無智外如。智為如故。無理外智。理為智故。不同法相常無常。門圓成之外。立漏無門圓成。智雖無常。體無漏故。智名圓成。 章此上論文下。總說三科之中。第三結釋。此文來意。依上論文。顯融攝義。真妄交徹。本末一際。此總說中。先標。顯交徹之義。次引教為證。後牒經論意。結顯融攝義。唯是二分不二依他。成此義理。真該妄末者。依他之中涅槃。該生死故。妄徹真源者。不二之中。生死徹涅槃故。真妄交徹故。三性一際。二分雙融故。六義無二。舉一全收。隨言深廣。問。汎言三性。遍計所執。是當情現。依他是假。有染有淨。雖有染淨。不通真如。圓成實性。是真如理。如是相狀。義理決定。何故性宗。依他之中。有計所執。亦通真如。設引梁論。為其證據。彼論只是舉密意說。會通意趣。成經宗致。既是密意。非顯了談。雲何今宗。以彼密意不了之說。為其實義。故唐譯本論雲。世尊依何密意。於梵問經中等。又引達磨經已。雲依何密意。作如是說。如何。答。終教已上。法性宗意。一切法門。融會理性。至於三性。豈存隔別差別之相。是始教門。設有和通。是不離門。法相宗師。隨宗取法。張差別門。以為實義。以融會門。以為密意。唯識佛地等論。此例非一眾多。況譯人得意。隨宗安文。唯玄奘唐譯。以為密意說。魏梁隋世。三代所譯。本釋諸論。無密意言。大同梁論。是顯了故。後魏論雲。有何義故。如梵王經中說。引阿毘曇經已。雲有何義故。隋論雲尊依何義故。於梵天問經中說。釋論亦爾。次引達磨經已雲。依何義故。作如是說。釋論亦爾。並無密意之言。密意之言。是譯人意。又梁論所說。一切法義。甚深玄奧。融會歸理。唐譯文義。事未必然。而謂舊譯失旨。新翻得旨。荊谿師雲。論主天親豈應徒爾。但恐譯者。由會私情。如攝論識分八九。及婆娑一十六字。並進退在人。何關聖旨(已上疏記第九)同師釋籤九雲。又攝大乘前後二譯。乃至舊譯即立庵摩羅識。唐三藏譯。但立第八(已上)他宗祖師。新舊差異。與奪進退。事義如是。今章行用。豈不如是。又法相宗中謂。不正義取。為終教法性宗義。如安惠等義。及五法三身相攝初義等。又有未必爾。隨義不定。唯識正義。多是始教。而亦有通終教已上。由此等意。終教已上。依梁攝論。為顯了說。問。依唐譯攝大乘。雲何為密意說。答。樸楊師。唯識演祕七雲。按無性攝論本論。雲世尊依何密意。於梵問經中。說如來不得生死不得涅槃。釋曰。牒經為問。佛離諸有。可無生死。現證圓寂。何無涅槃。論於依他起自性中。依遍計所執自性。及圓成實自性。生死涅槃。無差別密意。釋曰。由依他起。與計圓成等。為所依故。佛證彼依他起際生死涅槃。不二偏得。由依體一通二分故。實理而言。生死涅槃。有別無別。唯約無別故。雲密意。論何以故。釋由徵也。 昇沈既別。何言無差。論即此依他起自性。由遍計所執分。成生死。由圓成實分。成涅槃。故釋曰。依他既由遍計圓成。成圓寂等。能成不離所成之體。故無差別。問。遍計體無。雲何由之成於生死。答。因計所執。依他相續。生死不絕。由悟圓成。斷諸煩惱。故證涅槃。又雲阿毘達摩大乘經中。薄伽梵說法有三種。一離染分。二清淨分。三彼二分。依何密意。作如是說。釋曰。牒經為問。論於依他起自性中。遍計所執自性。是雜染分。圓成實自性。是清淨分。即依他起是彼二分。依此密意。作如是說。喻如世間金土藏中。三法可得。一地界。二土。三金。於地界中。土非實有。而現可得。金是實有。而不可得。火燒練時。土相不現。金相顯現。識亦如是。無分別智火。未燒時。於此識中。所有虛妄遍計所執自性顯現。所有真實圓成自性不顯現。此識若為無分別智火。所燒時。於此識中。所有真實圓成自性顯現。所有虛妄遍計所執自性不顯現。是故此虛妄分別識。依他起自性。有彼二分。如金土藏中所有地界。釋論雲。地喻依他。土喻遍計金喻圓成。由唯識性。是依他起。遍計圓成。是此性分(已上)此中密意。本論釋論。及祕師釋。相狀可見。雖彼言密意。今章主意。依梁論等諸釋之本。顯了成立。以為終教法性宗義。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二十三(終)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二十四   東大寺沙門凝然述   自下因門六義。示名種子義。上明三性唯是緣起果門之法。此所緣起。本末三性六義一際。同異融攝。義理已顯。然其緣起因門。種子義理相狀。事未辨明。故立此門。陳其義相。 章緣起因門六義法者。指事雲。緣起是所生。因門是能生。緣起之因門。則依主釋也。又緣起即因門。即持業釋也。是故經雲。佛種從緣起。又六義更互相由起故。故雲緣起因門六義(已上)述曰。此中二釋。初依主釋。所生法者。因中六義。和合聚集。生成一法。即是果法。若言緣起二字義者。緣是能起。即是目因。起是所起。當體是果。緣集所起果名緣起。緣之所起。是依主釋。言能生者。此六義體。全在因中。具足六義。能生果法。是故因門。即能生因。所起之因。故言緣起因門。成依主釋義也。後持業釋。若據此義緣本能生。起亦能起。在因種處。能起果故。是故緣起。皆即能生。緣起即因。成持業釋。言佛種從緣起者。此證緣起即因門義。佛種是成佛正因。隨緣成佛果正因故。所有緣。在佛種中。成持業證。言六義相由者。此亦成立持業釋義。六義是因。六義之法。互相由藉。能生果法。是故六義。能成因緣。能起果法。成持業釋。問此因門者。既是種子。為指事種子。為六義因為當指真如法。為六義因耶。答若據始教。唯指事法。本性習成種子為因。若依修教圓教宗義。根本無明。迷本覺理。四相生起。自細至粗。理性隨染。不能相違。四相轉中。本覺恆在。雖數熏習。成事種子。理性不失。恆在纏堙C是故事熏。以功屬理。法性隨緣。通成種子。為染淨因。流轉之源。依此本性。反流之因。亦因此理。故法性宗。即成真如為種子義。具因六義問若爾。真如是常住法。豈成剎那滅等義耶。答真如隨事。受熏成種。此事種上。建立六義。真如不染。而染義故。成六義緣。無有遮妨。 章謂一切因皆有六義者。梁攝論第二。說阿梨耶識為一切法種子。更明於其種子。具足六義。即說偈雲。外內不明瞭。於二但假名及真實。一切種子。有六種。唸唸滅。俱有。隨逐至治際。決定。觀因緣。如引顯自果(已上)此是無著本論偈也。自餘數偈。今略不引。天親釋論雲。外內不明瞭於二者。種子有二種。一外。二內。外謂穀麥等。於善惡二性。不明瞭。是有記故。內謂阿梨耶識。於善惡二性。則明瞭。或以染污清淨為二。但假名及真實者。外種子。俱是假名。何以故。一切法。唯有識故。內種子。則是真實。何以故一切法以識為本故。一切種子有六種者。如此內外種子。不過六種(已上)此是釋論解釋初偈。今此章主。依攝論意。言一切因有六種也。梁論。唐論。無性攝論。皆釋此偈。古來先德。壽令及諸私記。皆引梁論。顯示偈意。故今亦引梁論本釋。而章下文。引新論中六義頌文。問本論頌。言外內不明瞭者。義意雲何。答日域先德。訓此偈句。有二相傳。一雲。外於內不明瞭。此訓意雲。外種子者。是穀麥種。是無記故。言不明瞭。此句唯顯外種子義。何故不言內種子義。非是不言為種子義。既外待內。言不明瞭。故知。內種決定明瞭。不言自顯。故不別舉。二雲。外是不明瞭。內即是明瞭。明瞭二字。兩遍連讀。約外言不明瞭。三字連讀約內連讀二字。言明了故。此意顯示內外種子。明瞭不明瞭義理也。言外種子者。謂穀麥等。非情物種。言於善惡二性不明瞭者。不明瞭言。無記異名。不能分明記別善惡苦樂當來果相狀故。於善不明。於惡不明。俱於彼二。無記性故。言是有記故者。此約善惡。善惡是有記法。於彼善惡。不明瞭故。總名無記。即是穀麥種子相貌。言內謂阿梨耶識者。此第八識。一切諸法親種子故。賴耶眾名。種子是一。為諸法因。生現行故。問第八識。名種子識者。為此第八體是種子耶。為賴耶之外有種子耶。答阿賴耶識。體是異熟酬善惡業。所熏種子。牽引之因。所感所得。總報果體。即是無覆無記性法。然此識體。自證分處任持一切諸法種子。由此種子。生起諸果。是故賴耶與種各別。而阿賴耶。名種子者。所持種子。與阿賴耶。是非異故。既異熟識。與所持種。有非異義。故異熟識。為諸法種。言於善惡二性則明瞭者。賴耶所持。諸法種子。或有善法種子。或有不善種子。其善種子生善現行。不善種子。生不善現行。二性種子。記其現果明記果故。名為明瞭。問第八所持種子。總通三性有之。何局善惡。唯言明了。答所持種子。實通三性。故所生現。通三性果。今善惡者。且待外種唯無記性。不明瞭法故。雲於善惡則明瞭。非謂內種無無記法。新譯世親釋論意。通三性種子。問善惡種子。既是明瞭。若爾。異熟識體。亦應明瞭。所持種子。與識非異故。答不爾。異熟報識。唯無記性。無覆無記。等流因所生法故。因是善惡。果是無記故。問所持種子。體是何性。答種子體性。無覆無記。問若爾。何故內諸種子。名為明瞭。答種子當體。雖是無記。望當果故。名善惡性。既是賴耶所持之法。能持識體。即是無記。所持種子。當體無記。是故能所扶契攝持。問無漏種子。如何攝持。答無漏種子。雖是所持。體不扶契。有漏無漏。善及無記。體性別故。無漏種子。唯寄託耳。今就有漏。同性扶攝。言或以染污清淨為二者。染污是有漏。清淨是無漏。第八所持。具有有漏無漏種子。是故體義。作此解釋。言外種子但是假名者。穀麥等種。非是實種。是非情故。假名種子。言一切法以識為本故者。是釋假名之義。諸法既是以識為本。故第八識。頓變器界草木穀麥。此穀麥種皆是第八所變境界。內識為本。變外物故。據新論文。如是成立。言內種子則是真實者。阿賴耶識。諸法實種。所持種子。生諸法故。阿毘達磨經雲。無始已來。界一切法等依。界者。因義。種子識故。是內種子。真實種故。言一切法以識為本故者。此第八識。正是種子。與所持種。非異法故。由此本識。生諸法故。言內外種子不過六種者。內種子。具六義。即是賴耶。名言種子。賴耶所持。名言種中。皆具六義。成種子故。其外種子。何具六義。今此中意。五識緣五塵時。兼熏相分及本質種。第六意識緣五塵時。亦兼熏成自相分種。及本質種。此六轉識。所熏種子。或各相分。或是第八所變相分。本質即是第八境故。此五塵境。即器界等。稻穀麥等。即在此中。此相分本質等種子。在阿賴耶自體分處。此種子上。亦具六義。如是展轉次第言之。穀麥等種。約其本源。有具六義。又草木等種。內種具足。六義所生所變之法故。推功歸本。言外種子亦具六義。若據此義。穀麥根本。唯是內種真實種子。所具六議。由此生現器界穀麥。皆是第八所變相分。約其影像。即五識等。所變法故。其假種子。既是外器內真種子所變之法。此所變上。有種生芽。即是穀麥。草木種子。假名種子。非實種子。不具六義。亦有少分具三四等。唯識唯明內實種子故。定具足六義成種。攝大乘論。具說假實種子六義。雖非實種。而假名種。雖非實六義。亦假名六義。述記釋等。具如下明。若就教宗。即有所約。集成記六雲。謂一切因皆有六義者。海東記曰。儼師攝論疏雲。六因。十因。乃至二十因。皆具六義。是故此中。名一切因。問唯識論雲。本識名言種上。必具六義。餘識間斷。不具恆隨轉果。俱有義等。何故此中。言一切因皆具六耶。答唯識論義。約初教釋。若約緣起祕密義。離如來藏。一切諸法為因生果之義。永不可得故。一切因皆具六義。此約大乘實教義也(已上)述曰。儼師攝論疏者。至相大師。作無性攝論疏四卷。海東記中引之。海東記者。新羅先德。作教章記。於大宋國。名之海東。言六因十因二十因者。六因本在薩婆多宗。十因二十因。在始教等。今約終教因教之門。彼論因等。皆具六義。望自果故。無非親因言緣起祕密者。此明七轉識中。有真如為因義。法性梨耶中之真如。通轉識故。此真如中。即具六義。既具六義。是故亦有恆隨轉等。穀麥等種。雖是假名。從其根本理性。言具六義。無遮真如隨緣。成賴耶識。賴耶變作。成穀麥等。本因必定周遍流故。唐譯世親攝論第二雲。外內不明瞭。於二。唯世俗勝義。諸種子。當知有六種(已上)釋論雲。此中外者。謂稻穀等。內者即是阿賴耶識。不明瞭者。謂外種子。是無義記(梁譯雲是有記故。約內種故)言於二者。阿賴耶識。於善不善二性明瞭。通有記故。復有別義。謂於雜染清淨明唯世俗者。謂外種子。唯就世俗。說為種子。所以者何。彼亦皆是阿賴耶識所變現故。勝義。即是阿賴耶識。所以者何。是一切法真種子故。應知。如是一切種子。復有六義(已上)言通有記故者。通言二義。一雲。善惡二性。通是有記。一雲。阿賴耶識內之種子。總通三性。非唯無記。亦通善惡故。雲通有記故。無性攝論第二。舉本頌雲。內外不明瞭等。釋論雲。稻穀麥等。名外種子。阿賴耶識。名內種子。不明瞭者。是無記故。言二種者。謂外及內。或果與因。此俱唯識。由持因性。雜染清淨。二法轉故。有本頌雲於二者。彼應於因於果。執麥等外種。說名世俗。阿賴耶識。所變現故。言勝義者。阿賴耶識。是實種子。是一切種子。實因緣性故。及為彼體故。此二種子。六種差別。法差別故(已上)外種子言阿賴耶識所變現故者。外穀麥等。皆是賴耶所變相分。器界等境。皆不了故。 疏一空有力不待緣等者。此六義。有三空。三有。四有力。二無力。四待緣。二不待緣。問此因六義。所由根源。依何為據。以何建立。答此種子因六義本者。十地論中。諸法因緣。表埵陬L。生不生義。雜集論中。論法緣起。自他與奪。作不作義此等諸句。亦後次第。以成六義所具相貌。以此六義。即配攝論成唯識論。種子六義。此即今章六義源由。問其地論等緣起者何。答十地論雲。因不生緣生故。緣不生自因生故。不共生。無知者故。不無因生。隨緣有故。雜集論雲。自種有故。不從他。待眾緣故。非自作。無作用故。非共生。有功能故。非無因。地論即明無生之生。雜集是說生之無生。無生為表塈Y緣生。緣生為表。堿O無生。無生即生。生即無生。因緣表堙C相成建立。六義雙合。不過三句。一因有力不待緣。即是種子自體生果。有全力故。不待緣助。此即地論緣不生自因生故句。自因生者。因有力故。不待緣者。緣不生故。二因有力待緣。種子生果。有全力故。而亦待緣。因緣和合。果體生故。是地論中第四。不無因生隨緣有故句也。因種及緣二門和合。總言隨緣。既是因緣和集生起。總雲不無因生。三因無力待緣。自因種子。不自生果。要待諸緣。果得生故。以因功能全與緣故。即十地論初句。因不生緣生故也。因無力故。言因不生。以待緣言。言緣生故。以十地論四句之中第二。第四。第一三句。如次成立因緣生法表德行相。問何故不取地論第三句。不共生無知者故句。答彼第三句。非是因緣共生。即是因無力不待緣。非是法生因緣之義。故不取此句。既非因緣。章即除之。若遮詮表詮。和合言之者。取此不遮。故本論中。說此四句。問種子因中。唯有三義。雲何以此成立六義。答種子體者。因緣所生。真如隨緣。成事種子。事法之處。法爾決定。有空有義。自種無性。自性空故。種有空義。無性即空。而有緣有義。故種有有義。此因三義。各有空有義。是故即成三空三有。故此因中。即有六義。緣生無性。具有三義。無性緣生。亦有三義。無性是空。緣生即有。空中三義。有上三義。是故種子。具足六義。雜集論中。因三義者。一因有力不待緣。即雜集中第一。自種有故不從他句。二因有力待緣。即是雜集第四句。有功能故非無因也。既是因緣和合成立。是故因種有力待緣。三無力待緣。即雜集論第二之句。待眾緣故非自作門。第四無作用故非共生句。是無力不待緣。非因緣故。不取此句。攝大乘論。種子六義。如章自釋。唯識亦同。中論偈雲。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已上)此約遮詮。顯法無生。遮詮之下。必有表詮。諸法不自生。從他生故。亦不從他生。從自生故。不共是無二性故。不無因。是和合生故。第三句非當體因緣。一二四句。緣生法相。若約表詮。同論頌雲。因緣。次第緣。緣緣。增上緣。四緣生諸法。更無第五緣(已上)四緣所生。名緣生法。此是表詮。明緣生相。 章初者是剎那滅義者。此舉攝論六義之名。即以地論空有力不待緣等義。彼此對會。釋成行相。已下五義。行相皆爾。剎那滅者。種子事法。唸唸生滅。剎那剎那。代謝遷變。無始已來。展轉傳來。前滅後生。速疾變易。猶如河水晝夜不住。前流後流推引流注。第八所持。諸法種子。唸唸生滅。相狀如是。問始教大乘。事法種子。行相可爾。若終教等。法性宗中。真如緣起生成諸法。故以真如。為種子體。真如常住。無有轉變。如何得有唸唸生滅。答今此所陳。唯是法性圓宗教中。能生諸法。因門種子。是故全以真理隨緣。為能生種子行相。然雖真如即為種子。此真理體。全不變門。即隨諸緣。隱常住體。隨生滅法。不生不滅。而成生滅。不動常住。即成無常。以無常相。為事種子。即理成事。全理是事。是故真理。隨熏成種。唸唸生滅。遷移不住。是名法性甚深。祕密緣起。因門種子義相。宗義邊際。雖隨緣來。所隨當相。全同始教。故以剎那滅等六義。而與地論。對會陳說。 章何以故者。徵問行相。此問意雲。真如隨緣所成種子。何故是空。縱雖是空。有何所以。生果有力。為種子。生果不待諸緣。剎那滅義。是不待緣耶。此問意也。 章由剎那滅故即顯無自性是空也者。隨緣事法。必有空有門。緣成事法。無性故空。諸緣合故。建立假有。假有即全性空即有。今是空義。隨緣種子。既唸唸滅。剎那滅故。無有自性。無自性處。即是空義。此答初徵。言由此滅故果法得生是有力也者。若此種子。不剎那滅。常住不移。現行果法。不得生起。種子自體。因緣和集。現在忽生。生處即滅。謝成過去。已入過去。滅無謝往。是故現果。即忽現前。前念開避引導後故。由此謝滅。生果有力。生果功能。名之有力。此答第二徵問意也。言然是謝滅非由緣力等者。緣生事法。任運謝滅。事法生滅。法應爾故。既任運滅。非是假借別緣謝滅。故不待者。是約謝滅也。問待緣不待緣者。必約種子生果。何故剎那滅。立不待緣義。答由種生滅。成不待緣。以不待緣種生滅故。種即生果。此即生果種子待緣。答第三徵問也。問攝論種子六義相何。答梁攝論雲唸唸滅者。此二種子。剎那剎那。滅先先生後滅。無有間故。此法得成種子。何以故。常住法。不成種子。一切時。無差別故。是故一名唸唸滅(已上)釋曰。言此二種子者。外內種子也。內外種子。各具六義。故唸唸滅。通二種子。言何以故常住法等者。上成剎那遷移成種。自下遮簡非種子者。常住之法。無唸唸滅。即外道自性冥諦涅槃等。無有生。不成種子。唐世親攝論雲。剎那滅者。謂二種子。皆生無間。定滅壞故。所以者何。不應常法。為種子體。以一切時。其性如本。無差別故(已上)所說義意。與舊全同。無性攝論雲。剎那滅者。生已。無間即滅壞故。無有常住。得成種子。於一切時。無差別故(已上)義意全與世親論同。唯識論第二雲。然種子義。略有六種。一剎那滅。謂體纔生。無間必滅。有勝功力。方成種子。此遮常法。常無轉變。不可說有能生用故(已上)慈恩述記三本雲。謂有為法。有生滅故。於轉變位。能取與果。有勝功能。方成種子(已上)此釋自初至方成種子也。言能取與果者。一切因法。必有二用。一取果用。因法成位。有招果用。二與果用。因成就位。必有授與其果之用。取與二用。即成因義。今此種子。剎那滅故。得有取果之用。述記釋此遮常下文雲。無為不然。無轉變故。無取與用非能生也。亦顯大眾等四部。化地部十二緣起。非是無為。無取。無與無轉變故。即遮正量部長時四相。非剎剎滅故。若謂後時有勝功力。初位無者。初亦應有。體一故。如後時。後應無。體一故。如前位。故體纔生。無間即滅。名為種子。有勝功用。纔生即有。非要後時。又遮外道自性神我等。常法為因。無轉變故。瑜伽第五雲。唯無常法為因。非常法也。舊人云。真如是諸法種子者非也(已上)言大眾等四部者。等取一說部。說出世部。雞胤部三宗。彼四部本宗同義。說有九無為。其中有緣起無為。十二緣起。自性即是無為故。彼化地部。亦立九無為。與大眾部等所說少異。其中亦有緣起真如。今言非是無為者。此中意說。此種子者。非緣起與無為。彼非種子。無取與果功能故。言正量部長時四相者。彼部即許此法不滅。轉至後世故也。言外道自性神我者。數論外道所立。二十五諦中。自性冥諦。是法根本。不生不滅。常住涅槃。一切外道。所立神我。皆是常法。無有生滅。如是等法皆非種子。以無取果與果二用故。言舊人真如諸法種子者。古來講勝鬘經諸師。弘地論宗之諸師。弘涅槃宗之諸師。如是等師。多立佛性緣起。真如受熏之義。問今華嚴宗。盛陳真如緣起義理。真理不守自性。隨緣轉變無窮。一切諸法。皆真所起。既立真如受熏。豈不隨此破乎。答真如隨緣。不違事法。不染而染。染而不染。大乘實義。祕密要門。本覺真如。隨無明熏。三細六粗。轉變粗強。真如於中。隨順恆有。由法熏習。轉成種子。事門諸識熏增生起。習氣不息。此熏起性。即有真如。總通即成流轉反法之因。正受熏者。事第門識。自體任持。無沒恆轉。若約其性。展轉即有真如受熏任持之義。不異無常之常。不異常之無常。不異無常故。當相受熏。有剎那滅。不異常故。自性不變。作諸法依。不違兩門。已括二邊。不同偏常。無剎那滅。無受熏義。無種子義。然此真如。諸法種者。還是祕密緣起妙義。即終教宗。真實義門。若始教宗。還謂所破。教宗是別義門各成。 章二者是俱有義等者。此因即與所生現果。而俱時有。若因滅後。果孤生者。隔世間斷。非是已前因種之果。種子生現。此種即與所生現行。必是俱時現前運轉。因不滅時。同時果生故。此因種與果俱轉。與果俱有。故成種子。言何以故者。徵也。即有三徵。空與有力。及待緣故。準前可知。後門亦爾。言由俱故方有等者。此因與果。俱時現前。故雲方有。此因與果。待對建立。由此義故。有即非有。以不有故。名之為空。與因俱故。正有此因。由有因故。堪應成果。故名有力。與果俱時有此因種。此因緣種。非孤生。要藉諸緣。故雲待緣。文相似言因待緣故。俱故非孤。然俱之言。皆與果俱。梁論雲。俱有者。俱有則成種子。非過去未來。及非相離。是時種子有。即此時果生。是故二名俱有(已上)唐論全同。恐繁不錄。無性論雲雖剎那滅。然非已滅。何者俱有已滅生果。不應理故。故死雞鳴。是故應許種子與果俱時而住。以此果不相違故。如蓮花根(已上)唯識論雲。二果俱有。謂與所生現行果法。俱現和合。方成種子。此遮前後及定相離。現種異類。互不相違。一身俱時有能生用。非如種子自類相生。前後相違。必不俱有。雖因與果有俱不俱。而現在時。可有因用。未生已滅。無自體故。依生現果。立種子名。不依引生自類名種。故但應說與果俱有(已上)述記雲。謂此種子。要望所生現行果法。俱時現有。現者。顯現現在現有三義名現。由此無性人第七識。不名種子。果不顯現故。即顯現言。簡彼第七。現在簡前後。現有簡彼法。體是實有。成種子故。顯現唯有果。現有唯在因。現在通因果。和合簡相離。即簡前法為後法種(已上)言此遮前後及定相離者。此遮經部等因果異時。上坐部等。所說亦爾。上座部雲。心有二時因在生相。果即在滅。同在現在。勝軍論師。似明上座陳述此義。非實用之。言現種異類互不相違等者。若作問答。問何故種望種子。因果異時。種望現行。因果同時。故論答雲。現前與種。各異類故。互不相違。故於一身。俱時現在。有能生用。種子現行。體性異類。故不相違。得同時有。言非如種子自類相生等者。正明所簡種子望種。體性相似。名為同類。以相違故。不得俱時。今是異彼。種現異類。不相違故。因果同時。由此義故。種子自類相生。因果必是異時。種子生現行。現行熏種子。因果必是同時。不相違故。言雖因與果有俱不俱等者。此明種現因果行相。若作問答。問種子自類。種現因果。各於何時。成其因用。答文雲雖因子果等。謂與果俱者。種子生現因果。與果不俱者。種子自類相生因果。雖俱不俱異。而成其因用。二門俱在現在。作之以有體故。若入過去。即無因用。體已滅故。未來亦爾。因用未生。體非有故。言依生現果立種子名等者。此明立種子名。即應問言。種子自類。種現相生為俱。立種名。有不立耶。答故有此文。謂依生現行果之種子。名為俱有。立種子名。不依引生自類名種。所以然者。能熏生故。望異類故。果現起故。相易知故。種望於種。非能熏生。非異類故。非現起故。非易知故。攝論第二雲。不生現行。名為種類。生現行時。名為種子。故望生現。名為種子。 章三者是待眾緣義等者。因之自體。是無自性。因緣事。法法應爾故。名為空義。因要假緣。推功緣故。是故因體生果無力。無助緣故。是故此因要藉助緣。是待緣義。梁論雲。觀因緣者。由此種子。觀別因緣。方復生果。是故非一切時。非一切生。是時若有因。是時因得生。是故不恆生。若不觀因。而成因者。則一因為一切果因。以觀因緣成故。不得為因。是故五名觀因緣(已上)唐論雲。待眾緣者。謂此種子。待自眾緣。方能生果。非一切時。能生一切。若於是處是時。遇自眾緣。即於此處此時。自果得生(已上)無性攝論雲。雖爾何故不一切時。常能生果。為避此失。言待眾緣。非一切時會遇眾緣。故無過失(已上)唯識論雲。五待眾緣。謂此要待自眾緣合。功能殊勝。方成種子。此遮外道執自然因。不待眾緣。恆頓生果。或遮餘部緣恆非無。顯所待緣。非恆有性。故種於果。非恆頓生(已上)述記雲。謂自種子。要待眾緣和合。種子轉變。起取現行等諸果作用。功能殊勝。方成種子。故種自類。非因緣合。不名種子(已上)言此遮外道執自然因等者。述記雲。謂外道。執別有一法。名曰自然。不待眾緣。恆頓生果。此方外道。為計亦然。大梵時方等計亦爾。同此所遣。此中且舉一自然義(已上)。言或遮餘部緣恆非無等者。述記雲。三世有執。緣體一切時有。即恆非無。今言待緣種方生果。故遮彼執。若緣恆有。應恆生果。種既不許恆時生果。故緣恆無(已上)薩婆多宗。三世實有。法體恆有。既執諸法本來實有。成不待緣。諸法恆有。雖立六因四緣之義。其緣亦皆本自實有。是故此中舉以遮之。 章四者決定義等者。為諸法種子之處。善惡無記三性決定。名等法因。是故所生現行諸果。三性歷然。名等流果。有為諸法。皆從名言種子生故。善法必從善種子生。不善之法。從不善名言種子生。無記果法。從無記名言等法因生。如是因果體性決定。三性不濫。若自類改變。即是無義。非定有義。三性決定。不改有之。名為有義。依他十有假有。決定自性不改。生果有力。此力能者。是因功用。因種之處。既具應生自果功能。故不假緣。即生自果。名不待緣。此即地論。緣不生自因生故句。亦是雜集。自種有故不從他句。性決定故。成立此義。即同三空第一句義。但有為異。似有法故。梁論雲。決定者。由此決定。不從一切一切得生。因果並決定。若是此果種子。此果得生。是故四名決定(已上)唐論亦同。恐繁不引。無性論雲。若恆隨轉。非許少分互為種子。何因緣故。不從一切一切俱生。為遮此難。故說決定。雖恆隨轉。以諸種子功能定故。不從一切一切俱生(已上)唯識論雲。四性決定。謂隨因力。生善惡等。功能決定。方成種子。此遮餘部執異性因。生異性果。有因緣義(已上)言此遮餘部等者。述記雲。遮薩婆多等。善法等。與惡無記等。為同類因。有因緣義(已上)演祕第三雲。薩婆多等善法等與惡無記等為同類因等者。問按俱捨雲。謂相似法。與相似法。為同類因。三性五蘊。自部自他。唯與自地自部為因。雲何今雲善望不善。為同類耶。答疏文言。總意談不善得與有覆無記為因。以同部故(已上)述記雲。又異熟因。遍善惡性。生無記果。遍行因等。是異性果(已上)演祕雲。遍行因等是異性果者。準有宗義。身邊二見。是遍行因。體是無記。遍與同地五部染法。而為其因。五部染中。既有不善。故得因果成異性也。若爾雲何。得等流果。俱是染故。名為等流(已上)不善既與有覆為因。有覆無記身邊二見。是遍行因。與同地五部染中不善。亦得為因。總而言之。同是染法。剋別言之。成異性因果也。 章第五引自果義等者。色法種子。必生色法。不生心法。心法種子。心生心法。不生色法。別別功能。因法歷焉。所生自果。不相雜亂。引自果者。名言種子。有取果能。以引自果。為今有義。即取自果。不生緣果。名為有力。因引自果。功能勝故。因是有力。而後待緣。親因疏緣。和合生故。此是地論第四句。法不無因生隨緣有故。亦是雜集。有功能故非無因句。梁論雲。能引顯自果者。是自種子。能引生自果。若阿梨耶識。能引生阿梨耶識果。如穀等種子。能引生穀等果。是故六名能引顯自果(已上)唐論亦同。無性論雲。今此種子。是誰種子。答此問言。唯能引自果。所言唯者。若於此時。能生自果。即於爾時。說名種子。種與有種。並無始。故由唯言。遮相續等為種子體(已上)唯識論雲。六引自果。謂於別別色心等果。各各引生。方成種子。此遮外道執唯一因生一切果。或遮餘部。執色心等互為因緣(已上)述記雲。謂於色引心等果。各自引生。方名種子。非善等色種。生善等心果。可名種子不相應故(已上)言此遮外道等者。述記雲。即大自在為因。生一切果等。皆是此計。果應無別。以因一故。果既有異。因亦應別。故非一因生一切果(已上)言或遮餘部等者。述記雲。薩婆多等。以善色。望四蘊為因。四望色蘊。亦得為因。此即不然。唯引自果。因果隨順。功能同故。名為因緣。若增上緣等義。則可爾。如何色等。與心為因。不相隨順。功能異故。問性決定義。各生因果。三性不亂。決定不改。亦引自果。與今何別。答引生自果義。似是同。然建立門。彼此各別。彼約三性。此就色心。於三性中。色心差別。色種生色。心種生心。互不相濫。是引自果。於其色中。善生善色果。不善色種。生不善色現行。心法因果。性定亦爾。有此別故。二門歷焉。 章第六是恆隨轉義等者。此謂種子。隨他運轉。唸唸相續。至治道起。種子謝滅。於中或則生現。或自類生。治道已來。相續不息。是故言恆。種不自立。要有所依。是故言隨。種是有為。唸唸生滅。相續生起。是故言轉。轉謂生也。起也。運也。言由隨他故不可無者。此釋成有義。種子事法。不能自立。要有所依。依託他法。種子運轉。由此義故。即成有義。有義是約表詮。不可有是遮詮。不違助緣。因生現行。是無力故。推功緣法。因言無力。由託緣故。即是待緣。此即地論初句。因不生緣生故句。雜集第二句。待眾緣故非自作是也。問此隨他者。是隨何物。其體是何。既有能隨。所隨應定。答攝論唯識。唯言隨逐治際一類相續。至究竟位。未定其體是何等法。是故古來花嚴先德。宋朝日域。異解非一。壽靈法師。引西明師言。此種子隨第八識。依附安住。唸唸連轉。是名所隨。故言隨他。故指事雲。有雲。由隨增上等他緣故。不可無也。即不能違彼緣故。無力用。此解亦不爾。若隨增上等他緣故。名隨他者。彼緣非恆有。如何恆隨轉。至究竟位耶。是故成唯識雲。或遮餘部緣恆非無。顯所待緣非恆有性。故種於果。非恆頓生。今解雲。種子必恆隨果轉故。若不生果。種子者。恆隨所依本識轉故。是故攝論。廓法師疏雲。言剎那傳傳。經於多時恆隨轉故者。種子必須恆隨果轉方成種子。言所以者何其根損益枝等同故者。證恆隨轉。如青蓮花根若損益。其枝等果。即同損益。故知。因隨果轉。又測法師雲。若不生果。種子隨所依本識轉故(已上)神廓師意。指所生果。為所隨體。若如此義。果俱有果名所生果。圓測師意。指第八識。為所隨處。一切種子。依附本識自體分處。運轉住故。隆光律師。及增真大德。並雲。後念種子。隨前念種而轉起故。言恆隨轉。宋朝道亭義苑疏雲。因隨果轉。不可暫停。故雲恆隨轉(已上)此意即隨種子所生之果。運轉。故雲隨轉。指事所舉。隨增上等緣義。隆光師等。隨前念種子義。藥師寺長朗上綱。並義聖律師評之。即言違攝論測疏文也。古德私記。於恆隨轉。建立二種。一果俱有恆隨轉。如蓮花根根莖同時。此依攝論。二自類相生恆隨轉。種子生現行。現行熏種子。種子自類相生。三法展轉。因果同時。約此義中。立此隨轉。依唯識論。明此義也。汎而言之。轉隨轉法。雖無別依。因緣和合。法生言轉。從此已後。唸唸相續。名為隨轉。而依前念開避引導。後念法生。後依前念。名為隨轉。今此種子。隨逐本識。附在流傳安住隨轉。故第八識。要為別依。是名隨他。依附本識自體分處。展轉相續。至治道際。梁論雲。隨逐至治際者。治謂金剛心道阿梨耶識。於此時。功能方盡。故名際。外種子。至果熟及根壞時。功能則盡。是故三名隨逐至治際(已上)唐論亦爾。無性論雲。雖復俱有。然非一二三。剎那住。猶如電光。何者應知。此恆隨轉。剎那轉轉。經於多時。恆隨轉故。所以者何。其根損益。枝等同故(已上)唯識論雲。三恆隨轉。謂要長時一類相續。至究竟位。方成種子。此遮轉識。轉易間斷。與種子法。不相應故。此顯種子自類相生(已上)述記雲。謂要長時。其性一類相續無斷。至得對治道。名至究竟位。各各究竟故(已上)此中意說。所熏種子。必生現行。現行已盡。種子亦謝。初地見道。煩惱種子。見斷二障。所熏種子。無始已來。所有之種。皆悉滅盡。是名治際。十地斷障。彼彼種子。一一究竟。乃至金剛無間道心。治斷邊際。生界功能。極至此時。佛果初安念。解脫道時。皆悉已滅。言此遮轉識等者。述記雲。遮七轉識及色等法。不得為種子。此但言心。實亦遮色。經部六色等。能持種子。亦此中破。以三受轉變。緣境易脫故(已上)言此既種子自類相生者。述記雲。即顯前種生後之義。此非俱有。俱種攝故。攝論無此(已上)廣說如彼。恐繁不引。唯識論說種子六義雲。唯本識中。功能差別。具斯六義。成種非餘。外穀麥等。識所變故。假立種名。非實種子。此種勢力。生近正果。名曰生因。引遠殘果。令不頓絕。即名引因。內種必由熏習生長。親能生果。是因緣性。外種熏習。或有或無。為增上緣。辨所生果。必以內種。為彼因緣。是共相種。所生果故(已上)此文段中。唯本識中下。總結斷簡。結上六義。斷簡外種似實義故。言此種勢力下。雙辨內外生引二因。言內種必由下。四緣分別。辨內外種。因非因緣。熏不熏別故。唯識論中。唯內種子。具有六義。世親攝論。亦通外種。成立六義。故唯識論。引來料簡。彼穀麥等外諸種子。唯是識心之所變法。非實種子。唯是現行所有法故。而假名種。假亦具足六義無過。種子六義。一一具遮不成種子之法。或遮無為。或遮心心所等。而不遮色法。述記雲。不遮色者。色法外種。亦具此六義。故假名種子。若爾如何與果俱有。復如何言常恆隨轉。無性攝論。不簡差別。唯言內種有。世親即通。然彼一一皆自釋言。內法如此。外法如此。至果俱有。唯言內種。即不論外。勘彼一一次第準之。今釋。外種亦有果俱。如蓮花根生蓮花等。非因滅位。其果方生。根莖同時。世極成故。此解稍好。可細尋之(已上)此釋攝論六義意致。唯識六義。一一遮餘無為有為。外道小乘。如是等也。述記雲。攝大乘雲。作不作互得過。故成相違。外種內為緣。由依彼熏習。又引頌雲。天。地。風。虛空。波。池。方。大海。真內所作分別。不在外。故由內種。外穀等熟。彼非實種。問種亦識所變。應非實種子。答曰。不然。內種識變已。復生麥等。麥等後識變。以熏變故。故非種子。如眼根等。故下文雲。外麥等。剋體非因緣因緣生果故。因緣唯內種。非外種故(已上)問外稻穀麥等。亦有熏習耶。答內之熏習。要是因緣。是真熏習。生現行法。外穀麥等。假名種子。雖有熏習。而亦非實。假名熏習。有無不定。述記釋論內種必由熏習生長已下文雲。內種是因緣。必由熏習。方能生果。法爾種子。必由熏長。方能生果。故新熏熏生。方能生果。有情法故。乃至無性攝大乘第二卷說。如從其炭牛糞毛等。如次生巨勝青蓮根及蒲。非巨勝等與炭等俱生俱滅。互相熏習。而從彼生。名無熏習。如巨勝等與花等俱生滅。由熏習故。生香氣等。名有熏習。外種不定。內則定熏。故外種子。既唯現行。為增上緣。辨新生果(已上)外種既非實。外種等境。唯是所生所變現行法故。外種必由內種因緣。述記釋論必以內種等文雲。此顯外種非無因緣。從內共相種子生故(已上)器界國土。皆從內識共相種子。所變現故。 章是故攝論為顯此六義而說偈言剎那滅俱等者。攝論六義所列次第。即如頌文。與今章別。唯識所列。亦同攝論。若章次第。列六義者。頌曰。剎那滅。俱有。待緣。性決定。唯能引自果。恆隨轉。應知。問何故今章所列次第。不同攝論。與本別耶。答攝大乘論。破外道等邪執妄因。顯示大乘真實理門親因緣義。次第遮非。陳演是義。由是為次。列示六義。今此章主。依地論等。顯示種子因緣。自體空有相由緣起實德。是故次第列明異彼。指事釋家。細明此義。上解第二釋相門竟。 延慶四年(辛亥)正月二十六日。於東大寺戒壇院酬實圓比丘雅請述之 華嚴宗沙門凝然春秋七十二 右以嵯峨大覺寺所藏然公手筆之本校之 文化八年辛未八月望 比丘典壽春秋五十四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二十四(終)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二十五   東大寺沙門凝然述 章第二建立者問何故定說六義等者。建立門。顯示能生種子因門。決定唯六。非是餘數。於此門中。有六問答。第一問答。簡去增減。言一因有力不待緣等者。初是因中。具足自德。無有所闕。故不待緣。此句即成第一第四。次句因緣相資成故。即成第二第五兩義。後句因種所具眾德。全讓緣法。是故因力全成不作。此句即成第三第六。言又由上三義因中各有二義等者。依他事法。必具空有無性。似有緣生無體。二義歷然。不相離故。此等義理。如前頻陳。 章何故不立第四句等者。第二除去非因。宋本有問答言。義苑所牒章雲。問何故不立第四句無力不待義耶。答以彼非是因義。故不立思之可見(已上)此是地論第三句。不共生。無知者故。作時不住故之句。雜集無作用故。不共生句也。若作不作義。具足生法。四句因緣。一法上具。今約緣起當相。為言。是故因無力不待緣。非因。 章問待緣者待何等緣等者。第三辨定緣體。上六義中。有四待緣。空有力待緣等此所待之緣。事須定指故。言因事之外增上等三緣者。事法生起。必由四緣。一者因緣即是種子。名親因緣。是法親因。辨生自體。因即緣故。名為因緣。因立緣名。非疏緣緣。不同餘三緣緣是疏助之緣。二等無間緣。心心所法。生起之時。前念心心所。開避引導。令生後念心心所法。若現在心法。不落謝入過去世者。後所應生心法。不能生起。前心壅住。不開避故。今此心法。因緣具足。依現在世引導力故。後心得生。前心後心。皆是一類。俱是心法。是故言等。前念次念。此心得生。於前後中。無有間隔。故雲無間。等無間心為緣。後心得生。名等無間緣。此新譯語。舊雲次第緣。前念次剎那中。無間隔。次第生故。三所緣緣。心心所法。生起之時。必託所緣境。即得生起。若無所緣。心不能生。以所緣境為緣。是故名所緣緣。舊雲緣緣。心心所法生時。此心即變境界。此心轉變。作境界故。依所變境。能緣之心。即得生起。心能變境。託境心生。此二必是一念同時。無有前後。心法速疾。轉變自在。作成諸法。不可思議。此等無間。及所緣緣。唯心心所起時具之。色法無有此二緣故。四增上緣。色心法生時。疏助與力。令因感果。名增上緣。如彼五根令五識住。令識緣境。勢力增上。或順或違。助因必有勝勢用。故立增上名。此後三緣。疏助名緣。為因作緣。非辨體故。親辨果自體。名親因緣故。問此後三緣。緣助用者。為於因成緣。於果作緣耶。答疏助緣者。助因令生現行果法。本是助因即成助果。由助因生果有勝勢力故。等無間緣。由所念心開避引導。後念因種。即生現行。居現在故。其所緣緣。心法依託自所變境。心心所法。種子生現。增上緣者。由彼與力不障緣用。種子生現。是故三緣。皆助親因及現果也。此因緣者。教中因此唯言因緣。因即是緣。持業釋故。而顯幽抑。名因緣緣。問此因緣緣體。總有幾種。答因緣差別。有二種體。一者種子。二者現行。問種子親因。應是因體。何故現行。名因緣體。現行是種所生果故。答此現行法。亦熏種子。是名現行熏種子因緣。故以現行。為因緣體。總而言之。有其三相。一種子生種子因緣。二種子生現行因緣。三現行熏種子因緣。雖種子體有其二種。而開義門。成此三相。問種子現行。俱為因緣。此二種上。各具幾義。答種子之上。具足二義。一種子生種子。二種子生現行。此一種子。通二門故。現行法上。唯有一義。即熏種子因緣之義。問此三因果。生起之相。為是同時。是異時耶。答種子自類相生因果。必是異時。前念種子。生後念種。同一類故。不能同時。前後隔念。法爾相故。種子生現。現行熏種。必是同時。種子現行。是異體法。故是同時。不相違背。問種子生現。現行熏種自類他類。雲何分別。答種子生現。必是自類。此類種子。決定不生餘類現故。若生異現。非是其法種子義故。現行熏種。即能熏成自類他類種子。於此所熏。皆因緣義。問自類現行。熏自類種。因緣是爾。如何此現熏他類種。成因緣義。其現熏成行相雲何。答種生現行必是自類。現行熏種。非唯熏成自類種子。亦是熏得他類種子。且如眼識現行緣境熏得後念眼識見種。即是自類眼識現行。即熏自類眼識種子。若善惡中。熏得前六業感異熟無記種子。即是現行。熏他類種。成因緣義。無有遮妨。問種子自類相生因果。種子生現。現行熏種。此三因緣。為實因緣。有不爾耶。答種子生現。實是因緣。親辨成生自體果故。現行熏種。實是非因增上緣。增上緣中。談因緣義。唯是現行熏種而已。非是辨生自體果故。而名因緣者。不同餘法增上緣故。種生現時。彼增上緣。與力疏助。故唯得名增上緣力。永不能與其因緣名。今此現行。熏種子時。必有親辨其果之義故。親建立因緣名義。種子自類相生因緣。不同種子生現因緣。唯是種子。有為法故。唸唸生滅。自類自類。前滅後生。既是自類。非是他類。故是名為自類因緣。上三類中。實親因緣。唯是種子生現因緣一種而已。而復餘二。以別義故。名為因緣。有親辨故。問一切因緣皆親因緣耶。親因緣故。生現行耶。答此事不定。不可一例。或有是因緣法。不名因緣。或有此因緣法。亦名因緣。非因緣者。煩惱種子。加行智所伏。永無生起現行。用力。雖是種子。不生現故。言非因緣。而此種子。因緣法故。又將心種子。望色現行。不名因緣。如是等也。是因緣者。將心種子。望心現行。將色種子。望色現行。此因緣法。能生現行。即是本有新熏種子。皆親因緣種子故也。問等無間緣。過去現在心。取何世。為當種子現行俱取。亦不爾耶。答於過現中。正取現在心心所法。為等無間緣。過去已滅。是無體故。於種現中。唯取現行八識及其一一相應心所。為等無間緣體性。以彼種子無依用故。現在現行八識。一念心心所法。有能引起後念功能。為無間緣體。種子雖是前後相引。非緣慮故。是故緣慮及與開導。具二義者。是無間緣。問此現在世。心心所法。入過去故。後心心所。來在現在。故無間緣。應在過去。引導開避。何必居現言開導耶。答現法入過。已滅無體。以無體故。無可開導。故在現時。引導後念。後法生時。前法謝滅。其所生法。替處現世。如是展轉。引導傳來。無有窮盡。故引導已。即入過去。入過去故。後來居現。非入過去。方開導後。問今開導者。為唯引自類。復有開導異類心法耶。答唯是自類心心所法。無間開導。不開異類。是護法論師正義也。不同難陀安惠言異類識開導相引。彼二師雲。入滅盡定雖歷多劫不起六識。若起定時。七八二識。引導六識。今現起故。此即異類相引上起。護法論師。雖經多劫。入定已前。欲滅心時。最後念識。遠能引導。出定起識。此即自類心識引生。問等無間等。有何等相。答解釋等言。西方三師。一著名沙門雲。等義有二。一者體等。二者數等。前念後念。皆此心王。前念心王。引後念心王故。名為體等。前後心所相引亦爾。言數等者。前後心王。心所。各引一數故爾。二安惠難陀並雲。等唯一義。謂類等也。如一眼識引得後念舌識。或一或多。隨時不定。雖是異類。等是識類。三護法論師雲。等義有二。一者數等。如前著名沙門。二者用等。所謂前念。是一心王。能引後念一聚心王心所令生。以前念一心王力用。與後六法力用齊故。前念第八心王。引起後念一聚心王心所法故。一是心王。五是心所也。故雲六法。問若立用等。何用數等。其數等者。前後一故。答雖有六法。唯一心王。一作意數。一觸受等。王數雖異。數唯各一。是數等義。問護法論師。立二種等。有何所以。答二一二種等。有所簡故。建立用等。簡異著名沙門體等。若立體等。前念一識。生後一識。前一心所。引後一所。若爾。有漏之位。七八二識。不與信等心所相應。無漏之位。七八二識。如何得與信等相應。既體等故。信等應闕。故立用等。破彼體等。建立數等。為破難陀安惠二師。前念少識。開避引導後念多識。彼數不等。引多識故。又簡上座部及末經部。少色引多色為無間緣。問等無間法。皆其緣耶。答未必然也。或有等無間法。不名無間緣者。無學最後念蘊是也。唯有等無間法。更不引生後念心法。故不名等無間緣也。或有是等無間之法。亦名是等無間緣者。除入無餘者。自餘一切心心所法。皆無間緣。問所緣緣中。有何差別。答所緣緣者。謂若有法。是帶己相。為彼心王及心所法。成其所慮所託境界。此體差別。總有二種。一親所緣緣二疏所緣緣。若與能緣。體不相離。是見分等。內所慮託。此行相。名親所緣緣。若與能緣。體雖相離。為其本質。能起自內所慮所託。此行相。名疏所緣緣。言有法者。實有體法。為能緣心。成所緣緣。言帶己相者。相謂相分。己謂見分。此相分者。即是見分家之相故。所言帶者。此有二種。一者挾帶。彼根本智。緣真如時。所證之境。名為挾帶。見分之處。挾帶如相。為所證理。是名所緣緣義。二者變帶。彼有漏智。緣境相時。名為變帶。自心轉變。作影像相。以為所緣。是名變帶。彼後得智。及以有漏心心所法。皆是變帶。不同本智親挾帶彼真如體相。似立之法。及無體法。不能生識。有實體法。能生識故。心上現影。是名所緣。此有體境。能牽生心。是名為緣。是故通名所緣緣也。所言見分等內所慮託者。若細言之。相分是見分內所慮託。自證分。是證自證分內所慮託。證自證分。是自證分內所慮託。真如不離識故。亦名所慮託也。內所慮託者。是親所緣緣。所言疏所緣緣者。本質之上。必變影像。此影像者。見親所緣本質。望見中隔相分。故為見分。成疏所緣。此本質境。能為影像。作其根本。變影像相。今見分緣。名疏所緣緣。問所緣之法。必是所緣緣耶。有不爾耶。答未必然也。有是所緣法不名所緣緣。如空花龜毛等。但是所緣非所緣緣。無體法故。有是所緣法。亦所緣緣者。一切有體實之相分。是其體也。問增上緣中。有幾體相。答此增上緣。總有四種。一順增上。二違增上。三有力增上。亦名親增上。四無力增上。亦名疏增上。如水土與芽莖等。作順增上緣。九緣與眼識。為順增上緣。如是等也。如霜電與青黃。為違增上。眼與闇冥。作違增上。如智與惑。是違增上。五根與五識。是有力增上。此人五根。與彼人五識。為無力增上。問諸增上法。亦增上緣耶。答未必然也。或有增上法而非增上緣。如五位無心時之五根。是增上法。而非其緣。或有亦增上法。亦增上緣。五根發識。是增上法。是增上緣。色界鼻舌二根。是增上法。非增上緣。欲界之鼻舌。即兼兩門。四緣義廣。略舉梗概。一切心法。四緣生起。一切色法。因緣增上二緣生起。四緣皆是持業釋也。此親因緣。藉諸緣者。即等無間等三緣是也。親因待緣。必是三緣。等無間緣。及所緣緣。亦是增上。而以別義。建立異名。增上體廣。故題總名。總即別名。其例是多。今實待因事之外增上等三緣者。如眼識生。即以眼識種子。為親因緣。以前念心。為等無間緣。以色塵境。為所緣緣。以有眼根。為增上緣。一因三緣。同時和合。眼識得生。一切心王心所生起。皆由四緣。闕一不生。色法生起。必由二緣。所謂因緣及增上緣。如第八識所變器界。共相種子。為親因緣。其變五根不共相種。為親因緣。五根器界。所變類時。與力不障。為增上緣。增上體廣。乃至無為。成增上緣。五識所緣五塵生時。影像相分種子。為親因緣。與力不障。親疏勢助。為增上緣。色心種子。在本識中。與此本識。非一非異。由非異故。以第八識。名種子識。此種子處。即其六義。名因六義。言不取自六義更互相待者。此待緣體。既是三緣。六義唯是因中所具。是故待緣。全除去之。 章問因望緣得有六義者。第四緣無六義。此問意雲。以因望緣。因具六義。若緣望因。緣中亦應有六義耶。若作六義。一空有力不待因。二空有力待因。三空無力待因。四有有力不待因。五有有力待因。六有無力待因。緣有力不待因。緣有力待因。緣無力待因。此三各有二門。故成六義。不可有此義。故問答除之。言增上緣望自增上果得有六義等者。因緣二法。各有其果。其緣之果。辨自體故。如外穀果穀麥為種。即生穀麥。即因之果。親辨自果。同內親因所生之果。水土時節人功四種。並增上緣。藉此諸緣。穀果得之。以水土等。望穀麥稻種。水等並是增上疏緣。然此水等。有自辨果。穀果美熟。由地味肥。色相殊勝。由水潤養。穀果始終。成辨圓熟。由待時節。除去卑草。修治田畝。由此穀麥生長成熟。此即人功所致之果。如此諸果。親是由緣。眼根精徹。所見分明。眼根若損。所見不明。若闕空明。內眼所見。不能明白。有空明故。眼所見色。明白了了如是等事。皆緣之果。並是親辨。故具六義。同因六義。如五果相。其等流果。即等流因。所辨生果。自餘諸果。皆疏緣之果。而一一果。對其因法。皆是親辨。增上果者。即增上緣之親生果。異熟果者。異熟因之果。如是等也。今此增上緣之果。正從增上緣。而所辨生。等無間緣。及所緣緣。總束言之。增上緣攝。同是待緣諸法故爾。既是辨生自體得之。是故六義自然具足。若立其名。應言有不待緣等。或言不待因。亦不可遮妨。言望他果成疏緣故不具六者。種子之果。名為他果。增上為自。種子為他。穀麥等果。即彼之果。以水土等。望穀麥界。即成疏緣。既是非因。故雲疏緣。以疏緣故。緣中無六義。言親因望他亦爾者。以親因緣。望增上果即成他果。非親因緣所生故。既是他果。故親種處。不具六義於此門中。總有四句。一親因生自果正具六義。二疏緣成自果亦具六義。以增上緣之自果故。三疏緣望因之果。四親因望。疏緣之自果。此二因果。疏遠非親。不具六義。 章問果中有六義不等者。第五果無六義。亦名果唯空有。親因成果。此因望果。因處具六義。望果具有有力無力待緣等故。若果望因。果處不可有有力等。唯有空有二義而已。一切諸法。若因若果於一切時及一切處。無有不具空有義故。是故果中。有空有義。言謂從他生無體故是空義者。法本不自有。從他而有。既從他有。故有非有。即成空義。言從他者。是從因故。言翻因故是有義者。此明有義。翻字寫誤。宋本雲酬因故是有義。故酬字正。言酬因者。因處必有取果之用。與果用。由此二用。即有果故。既果現有。成有義。雲若約互為因果說等者。以此為因。以彼為果。即以此果為因。即以此因為果。同時相因。同時成果。是名互為因果之相。猶如來蘆互相依持。作建立因。為建立果。又如燈火事熱器燋炷。發明破暗。互為因果。成燈火事。如是內法十二因緣。互為因緣。互為因果。轉識賴耶。互為因緣因果等法。一切為因。多具六義。及具空有。一切為果。唯有空有。無有六義。雖有空有。而無六義。有六義時。必有空有。以空及有成六義故。言為他因時者以因所生果。為他因之時。既是因門。故具六義。言與他作果時者。以此親因。為他果時。雖體是果。以因為門故。此因中具足六義。 章問若爾現行為種子因等者。第六種有六義。此問因依前答而來。前所立義。雖所生果。而作因時。必具六義。是故徵難。言現行為種子因者。第八所持種子之中。必有七轉現行之因。是親因緣。此親因種。隨應生起七轉現行。此是種子生現因果。此七轉識現行之果。隨應熏成七轉識種。及相分種。亦熏第八種子。此即能熏七轉為因。現行作因。名果為因。所熏七轉識等種子。以為其果。種子作果。名因為果。此即現行熏種因果。既是現行熏種因果。此因門中。應具六義。言果還作其親因故。言隨勝不具者。本末種者。雖有為果。體是種故。於果有用。因具六義。具六勝故。故雲隨勝。言論說者。唯識二雲。然諸種子。略有六義。依此文故。言種子六義。種子勝故。必具六義。對瑜伽論種子七義。故唯識言略有六義。言此約初教者。約教明之。上是始教。雖有現行熏種子義。就殊勝。言種子六義。言若約緣起祕密義等者。此約終教圓教陳說。本覺真如。隨無明熏。漸粗漸強。三道輪轉。真妄和合。成梨耶識。染淨二分。不二而二。事法熏習。成事種子。此種子中。有所熏氣分。是事種子。其性是理。此真如法。與熏氣合。既流轉因。亦是反流歸還之因。染淨皆種。種子之性。是本覺理。此二總通。為親因緣。是終教等。深教所談。非唯第八有此六義。亦七轉識現行法中。亦皆真如淨法潛流。此現行識。其自體淨。本覺真理。總通熏成後念七轉識等種子。是故現行果作因時。必具六義。真理遍故。真有六義。攝事現行。與理非異。現行之法。具足六義。還成因故。是名緣起祕密之義。始教粗淺。不知深故。對彼故言祕密義。言以此教中六七識等亦藏是如來藏等者。即如次前陳述真如隨緣作故。是故本識所具六義。全體乘下。即在現行七轉識中。轉識是果。望所熏種。名之為因。所熏種子。名之為果。上言互為因果。果為因時。具六義者。即此終教圓教妙義。 章第三句數料簡等者。分別諸法。不過四句。兩單雙亦。雙非為四。初二影略互顯為二。初單顯下。是單影顯。次單影之下。是單互顯。第三兩亦之下。俱非。第四俱非之下。俱是。亦名二互俱是俱非。是故四句同時具足。無有相離。言有前後。言初約體有無而有四句等者。約法自體。有空有義。法有無性空。緣生似義故。空有二門。無暫相離。故隨法法。有空有義。此約諸法自體性故。言一是有者三性因果。決定不定。是有有力不待緣故。於果有力。因種之中。自德滿足。不待緣故。言二是無謂剎那滅義者。種子有為。唸唸不住。生已即滅。無有暫留。是故決定成空無義。即是空有力不待緣義也。言三是亦有亦無等者。問何故引自果俱有。無二耶。答此二俱是有力待緣。故雲無二。問何由無二。成雙亦句。答雖是無二。而引自果。是有下句。故成亦有。俱有一門。空下句義。即是亦無。故由無二義。成亦有亦無。言四非有非無等者。謂待眾緣。及恆隨轉。俱是無力待緣門故。故雲無二。所以成雙非門句者。待眾緣。是非有。恆隨轉。是非無。空下法故。非有有下法故。非無故。成兩非。問初後二。互亦是無二。何有二句。成互單句。答俱是無力待緣句。雖然有二義故成單。一空門義。二剎那滅義。此二當體俱空成單。此空有力不待緣。成單空義。單有亦二。一有門義。二性決定義。此二當體俱有成單。此有有力不待緣。成單有義。此是法體空有相即四句。 章就用四句等者。此因生果。名為功用。自他功用。有力無力。互相成立。有此句數。隨轉待緣。俱是無力待緣之法。故雲無二。空有雖別。俱因無力故。雲不自生。剎那決定。俱是有力不待緣義。既不待緣故。不他生。俱有自果。俱是有力待緣。問有力待緣。應言非無因。何言不共生。答雖是應言非無因生。而其親因。及增上緣。無知者故。作時不住故。無作用故。俱是遮詮。非表詮故。其非無因生者。次下成立六句和合。因義方顯。此時即遮無因之義。是故此句約無作用。言非共生。言由其三句各合其六義者。各字宋本無之。各字無用。寫者合字謬作各字。更亦安合字。無各字好。六義具足。方成因義。即遮無因。言是即由斯六義等者。此結用門。因不生緣生故。緣不生因生故。非因緣合。非無因生。四句遮詮。故言全奪。言故地論雲等者。此引二論。證上用門因緣全奪。十地論第八。明十二有支次第相生因緣。作此四句。順觀逆觀。行相極繁。今約有支。言行相者。且如無明因緣生行。無明望行。是增上緣。行是發業。惑與行作緣。起行支故。而實行支從自種生。雖有自種。若無惑緣。行無現行。雖有行種。若無惑緣。行支不生。由此義故。即成四句。一行種不生。惑緣令生。以緣奪因故。二惑緣不生。行自種生行故。以因奪緣故。三不從共生。無知者故。初句因不生。次句緣不生。並取用故。四不從無因生。隨緣有故。初句緣生故。次句自種生。雙取用故。此緣有者。因緣並取。總言因緣。此四句意。要略如此。重重解釋。具如玄記第十三卷。並大疏演鈔細明。言又集論雲自種有故不從他等者。此出雜集論第四卷中。彼即顯示緣起之法甚深微妙。七字四句。如次顯示緣起四門深奧道理。初句明自種子具德。雖有眾緣。若無種子。不能法生。故非他作。次句意說。雖有種子。若無眾緣。不能法起。故非自作。第三句者。雖有種子及增上緣。俱無作用。故非共作。初句非他作。與次句非自作。並取用之故。俱無有能生作用。第四句者。種子增上緣。俱有能生能起功能。故非無因。初句種子生。次句增上緣生。並取立之。故有功能。非無因生。 章問此六義與八不分齊雲何等者。此明法有遮表。遣情顯理。言八不者。出本業瓔珞經。亦在不增不減經。依此所說。龍樹菩薩中論初。舉此八不。直顯諸法本源旨歸。壽靈大德。引大般若經。第三百八十四雲。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去(已上)後代新譯心地觀經雲。法身體。遍諸眾生。萬德凝然。性常住。不生不滅。無去來。不一不異。非斷常(已上)諸大乘經。說真如理。多分不過此八不法。法花中。說六無四非。合成十不。般若心經。總說六不。雖有增減。義是八不。言八不據遮等者。問此答中。有二釋。遮表反顯。有何差別。答遮表反顯。是語左右。義類是同。有何差別。若亦細明差別相者。初釋總明法體行相。不對情見。任運見故。任運見法。有遮有表。八不遮詮。六義表詮。俱顯法義。後釋破執。破邪謬故。對此顯理。法功顯故。邪執自泯。然直顯門。本無邪執故。任運自然。顯法體用。 章第四開合者或約體唯一等者。此因法義。增數開數。一體卷促。六義合成。因體唯一。於此一法。無性緣起。是故成立空有二門。言或約用分三等者。有力無力等。約因感果勢力作用。體上業用。不離體故。言或分為六者。於此三句。各有空有。是故因門即成六義。言或分為九等者。有力不待等三句。各具三句。舉一全收。隨舉滿故。十二。十八。三十六義。增數開演。如文易見。 章第五融攝等者。六義之上。具足六相。總同成三。成圓融門。別異壞三。是行布門。行布即圓融。圓融即行布。二門一揆。成種子法。言答六義據緣起自體等者。真如本覺。不異無常事法緣起。此緣起法。任運遍轉。因緣和合。顯法業用。是故六義。顯法功能緣起義門。六相融攝體上義門。成六種相。言順去非者。言因不生緣不生等故。遮情皆是三乘教相。遣情去非。不過三乘教文。安立施設分故。雜集論等。建立四句。多約遮情遣非義故。一乘教相。通顯緣起自得業用。是自在義。故說六相。示任運德。然以四句。去情遣非。更以六相。恣顯自德。由此善巧。即入普賢圓滿法界。成就文殊大智。最極自在法門。是故四句。六相法義。俱為歸入毘盧遮那大海本源。善巧方便。 章第六約教辨等者。上來五門。雖六義相。道理狀貌具足周備。而未辨明約就五教。有其增微顯了隱密。故立此門。陳教分齊。言若小乘中法執因等者。此明愚法小乘教中。全無因種六義名義。愚法小乘。雖斷凡夫外道我執。而未泯亡彼法我見。故執五蘊十二處等。諸法體性。全是實有。以大乘宗見之判之。小乘所計。皆是法執。法執心中。計一切法。實有其體。如薩婆多。有二種實。一三世實有。二法體實有。過去藏中。有一切法。現在有法。謝入過去。故過去中。一切色心。非色非心。無量法體。積集落謝。含攝無盡。未來藏中。未生諸法。無量無邊。包含住在。彼可生法。即在未來生相分位。至現在時。住異滅三。居念中。即入過去。三世之時。及其諸法。俱有實體。毫釐不空。此實有法。有因有果。因能感果。果能酬因。因有六種。能作。俱有。同類。相應。遍行。異熟。六因隨應。感成五果。建立因緣。盡諸緣相。謂因緣。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也。六因唯薩婆多用之。許有六因。經所說教。四緣有宗並餘諸部皆共用之。大乘宗中。亦立四緣。小乘六因四緣之中。無有因生緣不生。緣生因不生等義。不立種子故。無六義故。法執心所計義理。唯住有相一分。無有假立義門。故四緣等。全無有此六義名義。言若三乘賴耶識等者。此明三乘教所明因義。此總通言三乘教宗。於中一分賴耶識者。即是始教。如來藏者。即終教宗。始教即是異熟賴耶。賴耶所持種子之中。具有六義。唯是事種不通理性。終教第八異熟賴耶。通如來藏。本覺隨染。成三細等。其三細中。有本覺故。真妄和合。成梨耶識故。賴耶識言。亦通終教中。真妄和合。成梨耶故。言法無我因者。即指如來藏性。賴耶自性。不生不滅。是法無我。自性清淨。對小乘宗人無我理。就不共門菩薩所具。言法無我。實通二空無我真理。名如來藏。如來唯真。藏是覆隱。或能含藏。或所含藏。皆目事法。真如隨染種子因中。具此六義。而非事事無礙圓融。是故猶即名三乘教。若頓教宗。六義絕離。因即非因。所生諸果。即是不生。如是等也。言一乘普賢圓因中等者。此明別教一乘。法界緣起法門。妙因六義。所生之果。既是十玄重重無盡。故能生因六義。圓通具足主伴。無盡緣起。言又由空有義故有相即門也者。此下正明別教一乘。無盡圓融。因果行相。因既圓通。果亦融通。由因種中。空有義故。果中即有相即門義。由體空有。成相即故。言由有力無力義故有相入門也者。因門之處。力用交徹。於生果法。有力無力。故所生果。亦力用交徹。有有力無力。言由有待緣等者。因中既有待不待緣。故所生果。有同異體。因種具德。不用待緣。緣德本自在因中故。故所生果。有同體門。彼此同體。一中圓備。種因之法。讓功助緣。彼此各別。因即似緣。故所生果。彼此異體。同體異體。俱有即入。言由有此等義門故等者。結成。所生果法。即入融通。所以此因門段。明彼所由。故次後文。明十玄義。次第相由。鉤鎖列故。上要略解種子義竟。 延慶四年(辛亥)春二月三日。於生馬大聖竹寺阿藏院。為實圓禪明房述之 華嚴宗沙門凝然春秋七十二 右以嵯峨大覺寺所藏然公手筆之本校之 文化八年辛未九月十七日 比丘典壽春秋五十四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二十五(終)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二十六    東大寺沙門凝然述                         章十玄緣起無礙法門義第三者。玄謂深奧。即深邃奧賾。幽濟微密。遙遠懸遐。涯底高卓。皆是玄之義類。橫豎上下。無不皆玄。此十玄門。即四法界中一。是事事無礙法界也。此事事鎔融無礙法界門。甚深廣大。故總言玄。雖四法界皆甚深法。除三異門。立其嘉號。法性緣起。成立事法。因緣和集。假合生起。名事法界。事法虛浮。緣生無性。和合假立。無自性故。名理法界。全理成事。全事即理。同時融通。名為事理無礙法界。事理及無礙。故三立別名。今由法性融通。緣起相由等故。事事相即。融通無礙。分限隔別。障礙之法。即入遍容。不可思議。諸義門中。深奧超絕。無如事事無礙法界。是故此門特名玄焉。清涼大師。貞元疏一。陳述圓教菩提心相。先明事理無礙菩提心義。謂一色一香。無非中道。陰入皆如。無共可捨。無明塵勞。即是菩提等。全如天台圓頓止觀。次明事事無礙菩提心相。發端即言。若入玄者。即是香象事事無礙。大疏鈔等。事事無礙。獨名玄門。如若約教道。三祇未入玄等。問別教一乘。明四法界。皆既別教。是故四界皆應名玄。別教不共。皆是玄故。何獨事事無礙名玄。答若通言之。別教所明四種法界。一切名玄。四種法界。舉一全收。以無單獨事理等故。以不異事事無礙。事法及理法等故。三乘教中。唯明事法。唯說理等。無有舉一全收之義。今別教門四法界中。唯舉事等。有同三乘所說義門。然其事事無礙法門。非三乘教所及所談。是故單獨事事無礙。名為玄門。顯超絕故。言緣起者。是依他法。因緣和集。所生起故。今此緣起。是所緣起。其因六義。是能緣起。親因緣種。能生現故。此所緣起諸法。方德具足十玄。即入無礙。故緣起法。更言無礙。此即緣起法上。具足十玄無礙圓融義理法門故。雲無礙法門義也。問何故此門次前而來。答前種子義。明親因緣。由此所生現行諸法。是種之果。於此果上。陳述事事無礙相狀。有因六義處。具有相即相入等義。故所生法。亦有空有同體等義。此同體等。即入無礙。是十玄相。甚深微妙。是故此門次前而來。 章夫法界緣起乃自在無窮者。標舉所宗法界法門。法界體性。本來自爾。有佛無佛。性相常然。古今常恆。安住廓焉。舊來緣起。遠離始終。眾生本源。諸佛體性。諸佛所依。眾善朝宗。萬德所歸。億度所蘊。啻此甚深法界而已。 章一者明究竟果證義等者。因果二分。十佛自界。普賢境界。前一乘義初首已明。今恐重繁。不復更釋。問前已陳述因果二分。何故於此復更明之。答前明二分。為立別教一乘義門。先開因果。然後因中。建立教相。辨明三外別教一乘。彼為總明一乘義故。今明別教事事無礙。先開二分。就因分中。成立對緣。說圓融法義。是故此門明此二分。問義理分齊四門法義。皆是圓教所說義相。三性義初。可明二分。何故此中。方辨因果。若因果二分。唯在別教。三性種子。復通終教。是故前中。不明二分。今就別教。獨開二門。此門後門。俱明別教一乘宗義。無所濫故。 章一即一切不可說其狀相耳者。此明果分自內證處。有圓融自在德。雖有即入。唯佛與佛自證境界。非機所見狀貌行相。是故不可如因分中。說其狀相。非謂果海中。無相即圓融。若果分中。無即入者。因分之中。不可得有即入重重。全取果分。立為因分。示機緣故。因分所有一切法義。緣有果分自證之中。但自境界。與示機根。以此為其因果之異。所有義門。無差異故。問果分即入。與因分中即入無盡。有何差別。答相即相入。無盡等義。因果二分所有相貌。無有差別。果分即入。唯佛與佛。示相見聞。名證境界。不可立名示說見聞。不對機故。離教說故。唯名自證。亦名所得。因分門中。即入自在。被根緣。對機為本。示教利喜。雖說自證究竟果位。皆對根機。示此法義。是故皆名普賢境界。 章如華嚴經中究竟果分國土海等者。究竟果分。總舉體相。國土海者。別舉依法。十佛自體。別舉正法。果分體性。不過依正二報事故。雖果分法是不可說。如來自內果海法體。必有依正二報德故。果分所居。是不可說。以言強陳。佛果自體所居之處。名國土海。為因位人。所示依報。名世界海。果分寄言。國土海相。第二會初。名號品說。故彼文雲。是時文殊師利菩薩。承佛神力。觀察大眾。歎曰。快哉。今菩薩會。為未曾有。諸佛子。當知。佛剎不可思議。佛住。佛國。佛法。佛剎。清淨。佛說法。佛出世。佛剎起。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不可思議(已上)此中十句(實有九句。減數十故)依正二報。多間陳說。十句皆言不可思議。即是果分依正二報。自證境界不可思議。佛剎。佛國。淨剎起等。是國土海。果分依報。不可思故。佛住佛法佛說法等。是佛身體。果分正法。不可思故。其佛剎起。佛出世等。似是對機示現應作。然以因緣。從本言之。是果性海不可思議。以體從緣。即體顯相。今既一切不可思議。諸法從體。當不可說。果佛自體。所住依報。因人不測。絕離見聞。是故總言不可思議。 章不論因陀羅及微細等者。既是果體。唯佛所證。望其因人。遠離言語。玄絕思量。不可說故。是故不論重重帝網。亦不能言微細相容。等言等取餘玄門相。不論同時。不言相入。不說相即。乃至不論十世主伴等。不可如彼因分示人。以十玄門。歎揚陳說非謂果海無十玄門。唯佛與佛相即等故。 章此當不可說義者。果分法體。因人不知。若為根緣。指其法體。唯強得言不可思議。以配果分直體之處。以此得名性海妙義。言不可說。即當其處。非謂有其不可說者。 章何以故者。是徵上義。徵責意雲。若有果分。應說其相。何有不得示說法耶。故今釋言。十佛自體。根緣不及。縱雖有說。不能與教相應可故。所以然者。為機根緣。示說名教。果分離機。為誰對何。教之說之。已離機根。故不應教。唯當不可說義而已。 章地論雲因分可說果分不可說者。因分與後所立為證。今所證者。即取果分不可說義。十地品初。金剛藏菩薩。得彼三家五請事已。直示其地。許說分齊。十地有二分。謂佛果所知所證分。及因人所知所了分。佛果所知十地法門。是果自體究竟圓極。玄絕機根。離教說故。今所應說。唯是因人所了分齊十地而已。故立我但說一分也。 章何故經中乃說佛不思議品等果耶者。今經第六會。有十一品。十地品。十明品。十忍品。僧祇品。壽命品。菩薩住處品。佛不思議品。如來相海品。小相光明品。普賢行品。性起品也。此十一品。前之六品。是因位法。十明等五品。是十地勝進。並等覺位。名無垢地。不思議等三品。並明佛果。即妙覺位。普賢性起。平等因果。普賢因行。不捨果之因。性起果用。不捨因之果。故此二名平等因果。既是果上因行果用。故與不思議等三品。合和名果。此即五品。並是果位。然後二品。約果門義。別名平等因果而已。今所舉者。且指佛不思議等三品。此三品法。如次佛果體相用故。今難意雲。上言佛果是不可說。若爾。何故經中三品。言皆是說佛果功德。此豈非說其果分法耶。 章答此果義是約緣形對等者。此答意雲。為普賢機。於因分中。說一乘人因果行相。令生大解大悟大益。今此所說佛果三品對機令了佛地法門。由此十地等覺妙因。感成證獲此妙覺果。此即對因。說此佛果。為得此果。修習十地等覺因行。此即對果。成立因行。是故此果。機根所了。因中果相。非究竟自在妙果。自體果分。不對機故。是故此果。於因分中。形對因位。所說佛果。非是就實十地門中。究竟圓極自在妙果。 章與因位同會而說者。第六會中。有十一品。前六因位。不思議等。是說果位。與因同會。說佛果法。對因顯果。形行成證。故是因分因果。待對佛果而已。此中二重。一雲。不思品等。雖是果位。因人所了。故是因分。二雖是果位。待對因位。所說之果。既所待之果。非究竟之果。 章第二義者有二等者。此標今所陳法義分齊也。華嚴一部。所說法義。全攬果分所證法義。以示機根。令生解了。所攬法義。雖是果分。既對根緣。因人所了。是故以果全名因分。因人修行。入極果時。超根機志。證自體果。其時入果。玄絕根緣。如是展轉。從果垂因。修因入果。自絕機緣。為他機緣。攬果成因。展轉無窮。自證化他。攬果成因修因入果。盡未來際。無有休息。今此所談。既是對緣。即因分中。陳說法界圓融自在無礙法門。 章所以說十者欲應圓數顯現無盡故者。十是數滿。一周圓數。十一已上。乃至百千。無量恆沙。皆是十數。聚集十十。成百千故。本數唯是十數而已。智慧於十。異門積集。成立無量。不離本十。於十有三。一增數十。十一已上名增數十。十數隨緣成增數故。而其根本。唯是十數故。二減數十。九八七等。名減數十。是亦隨緣成減數故。三圓滿十。一周圓數。十數圓滿。此圓滿十顯無盡故。非唯圓數名十。亦增減皆名十。古德雲。問若爾者。增減已非圓數。如何名十。答圓滿十數。隨緣增減。故增減亦以圓滿義。得十名耳(已上。十玄廣上卷記)是故諸數無不皆十。增減既十。亦顯無盡。 章一不相由義謂自具德故等者。一法生時。此法本具一切眾德。眾德圓具。無不備者。此故因種不藉餘緣。於此因中。不見餘故。如是所生。即不相由。所起諸法。是不待緣。所應待緣。自因門中。皆具足故。果中所有一法。皆具眾德滿故。以他為自。與他同體。以他為自。所生起法故。自中一切。一切即自。無不皆自。故名同體。能緣起因。是不待緣。所緣起法。是此一法。與餘同體。皆一法中。同所具故。無異門故。不見餘故。 章二相由義如待緣等是也者。自因之外。既藉諸緣。如是所生現行諸果。一法之外。見有餘法。彼此諸法。相由假借。是故諸法。彼此別異。不動因中具德滿足。而亦藉諸緣。由藉相生。故所生果。彼此異體。而於其上。即入自在。此等義故。總雲初即同體後即異體。 章一空有義此望自體等者。所生果上。必有無性似有之義。亦有有力無力之義。法體之上。成空有義。業用之上成力無力。相即相入。如次空有力無力故。 章由自若有時他必無故他即自者。自體既有。有外無他。他既無故。他即成自。他若不無。此他非自。自外有他。不同自有。應俱有故。今既無他。故即成自。 章由他無性以自作故者。存此法似有時。他必是無自性。顯此法似有。隱他似有故。他似有門。即成自有。自無性門。即讓他故。 章由自若空時他必是有故自即他等者。反上他即自門故爾。此法中。有似有無性。彼法無有似有無性。此自若空。隱其似有。顯他似有。他似有義。即隱不彰。自既無性。故自即他。自彰無性成他有故。自即是他。他非無故。自全成他。無有自故。 章以二有二空各不俱故等者。自有他有。名為二有。此空彼空。名為二空。自他俱有。各礙並立。非相即故。彼此俱空。無可即故。此已似有。彼亦似有。二有既並。不相即故。彼此俱無。總無法故。 章有無無有無二故等者。自有他無。名為有無。自無他有。名為無有。自有他無故。他即自。自無他有故。自即他。自有則他無故。無二並。是名無二。若二並立。非無二故。不可相即。自無即他有故。無二並。名之無二。若二並立。非無二故。不可相即。一有一無。成一即故。一無一有。成一則故。此即有無無有。各成無二。非謂有無與無有。名為無二。 章若不爾者緣起不成等者。若非有無無有無二者。緣起不成。雲何不成。有恆有不無故。無成無。無常無。不有故。無成有。無成無故。不同有。無成有故。不同無。是故即成自性之有。自性之無。排撥緣起有無故。成斷過。既不隨緣。自性有無。是故即成常過失也。故雲自性等過也。 章自有全力所以能攝他等者。前明諸法體狀空有。自他相即。今明體上勢能力用。有交徹事。成互相入。自有力者。攝他有力。自勢強勝。奪他勢故。他之勢力。為自所攝。是故此自即攝餘法。餘法無力。即入自中。言反上可知者。他有全力。所以能攝自。自全無力故。所以能入他也。 章不據自體故非相即等者。此釋相即相入差別。令此二別。不有相濫。即應問言。相即相入。是一具法。諸法皆有。是有何異。答據體空有。是名相即。據力用有無。是故成相即。今此相入。唯據力用交徹有無。不據法體彼此有無。故是相入。不濫相即。 章二有力二無力各不俱等者。自他俱有力。二力既並起。故無交徹。不能相入。自是有力。他即無力。他無力故。能入自中。自有力他無力。名有力無力。自是無力。他即有力。他有力故。能入他中。自無力他有力。名無力有力。彼此相望。二力不並。一有力時一無力。故名無二。有力無力。無力有力。各無二故。二互相入。 章以用收體等者。此明體用即入有無。即應問言。用相入時。體在何處。體相即時。用在何處。今即答言。若用相入。以相攝體。力用顯現。體相不現。若體相即。以體攝用。體相顯現。力用不現。用外無別體。以用為表故。體外無別用。以體為表故。 章此依因六義內準之者。今明力用有無交徹。成相入義。法體有無。成相即門。此即全如因六義中。第三句數門。彼據體空有。依力用有無。如次成立相即相入。是故此中指同彼門。又由三有三空。成相即義。由四有力二無力。成相入義。彼四待緣。二不待緣。唯成異體同體二門。同異體上。亦有相即相入二門。能起種子。有如是義。是故所起諸法之上。得有如是相即相入。 章初向上數十門一者一是本數等者。從一向十。名為向上。言本數者。以一為本。二等為末。言緣成者。此中一者。成二之一。成三之一。成四之一。乃至成十之一。二之一。三之一。乃至十之一故。若本二三乃至十者。非是一故。成諸一故。名因緣一。若具言之。二者。一中二。若無一者。二不成故。一有全力。故攝於二。仍二非一。若見所攝二之時。唯有二數無一。一是能攝。非所攝故。既見一中二故。二非一也。三者。一中三。若無一者。三不成故。一有全力。故攝於三。仍三非一。四者。一中四。若無一者。四不成故等。準前作之。五者。一中五。準前。六者。一中六。準前。七者。一中七。準前。八者。一中八。準前。九者。一中九。準前。十者。一中十。何以故。緣成故。此一成十之一。故雲緣成故。若無一者。即十不成故。既有此一。故成此十。即一有全力。攝於十。仍十非一矣。一中見十。顯所攝十。故所攝門。唯見有十。不見其一。一是能攝。成十之一故。問何故不言一中之一。答一是本數。此一成乃至十故。既是能攝。能生。能成根本之數故。不須言一中之一。若言爾者。不成能攝故。 章餘九門亦如是一一皆有十者。此明二三乃至十數。一一攝十。一一行相。如一數中。故言亦如是。若具作之。一者二是本數。此是二之門。能攝一三四等諸數。故以二為本數。何以故。緣成故。成一三四等之一故。雲緣成。二者二中一。何以故。緣成故。若無二者。即一不成故。即二有全力。攝於一也。仍一非二矣。三者二中三。準前。四者二中四。準前。五者二中五。準前。六者二中六。準前。七者二中七。準前。八者二中八。準前。九者二中九。準前。十者二中十。何以故。緣成故。若無二者。即十不成故。既有二故。十得成立。即二有全力。能攝於十。仍十非三矣。問何故不言二中之二。答二之門時。以二為本數。是本數故。單獨言二。不言二中二。若言爾者。非能攝故。準前應知。後之八門。準例皆爾。三者。三是本數。何以故。緣成故。二者三中一。三者三中二。四者三中四。五者三中五。乃至十者三中十。準前應知。四者。四是本數。何以故。緣成故。二者四中一。三者四中二。四者四中三。五者四中五。六者四中六等。五者。五是本數。何以故。緣成故。二者五中一。三者五中二。四者五中三。五者五中四。六者五中六等。乃至十者。十是本數。何以故。緣成故。二者十中一。三者十中二。乃至十者十中九。其十者。即單十。用第一本數故。或可。十者。十是本數。一者。十中一。二者。十中二。乃至九者。十中九。其第十者。用本數故。向上十門。各有本數。即十箇本數。以初能攝。為本數故。 章向下數亦十門一者。十即攝一等者。從十至一。名向下數。以十為上。以一為下。從增上數。至減下故。此向下數。亦有十門。第一門者。十是本數。此中攝十。一者本數單十。二者十中九。何以故。十既緣成。一乃至九所成十故。是故此十。即成九及一。既緣成十。是故此十。即成九數。仍九非十。三者十中八。亦名十即攝八。自餘皆爾。四者十中七。五者十中六。六者十即攝五。七者十即攝四。八者十即攝三。九者十中二。十者十即攝一。何以故。緣成故。若無此十。一不成故。仍一非十。此是第一門中十數。然章文。言一者十即攝一者。言極要約。作始終故。言一者十者。舉初門之初。言即攝一者。舉第十門之終。若具言之。一者十即攝九。十即攝一。何以故下。釋第十門。指事記主。如是解釋。章主要約。實符意趣。 章餘例亦然者。指餘九門。且第二門者。九是本數。亦攝餘九。是本數故。單獨呼之。以此本數。為第一數。二者九中十。三者九中八。四者九中七。五者九即攝六。六者九即攝五。七者九即攝四。八者九中三。九者九中二。十者九即攝一。並準前知。其第三門者。亦有十種。一者八是本數。二者八中十。三者八中九。四者八中七。五者八中六。六者八中五。七者八中四。八者八中三。九者八中二。十者八中一。亦準前門。乃至第十門者。亦有十種。一者一是本數。二者一中二。三者一中三。四者一中四。五者一中五。六者一中六。七者一中七。八者一中八。九者一中九。十者一中十。何以故。緣成一故。以一即十。名為一數。仍十非一。見所攝十。不見能攝故。問向上向下。各有所同。且如一數。向上初一。向下後一。有何差別。俱是一故。答為門不同。向上為門。向下為門。所管雖同。能為異故。餘數所同。為門皆異。 章如是本末二門中各具足十門者。十門各有本數末數。即成十箇本末二數。如向上第一門。一為本數。二已後為末數。本末九門。其第二門。二為本數。一三等九。並名末數。一本九末。乃至第十十為本數。餘九為末。一本九末。向下本末。其相亦爾。十箇一本九末。向下應知。 章大緣起陀羅尼法者。陀羅尼是梵語。此翻言總持。總相括持一切功德。包含一切眾象萬法。一攝一切。一切入一。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遍一切。一切在一。法法皆爾。塵塵如是。是名陀羅尼門相貌。別教一乘。圓滿宗法。一一如是。總持包攝。是故此法名陀羅尼。 章所言一者非自性一緣成故一等者。一即一切者為一。此一即成一切。藉諸因緣。成就此一。是故此一。成一切法。如是名為緣起妙一。若自性一。非緣成一。本自是一。非一切一。非一切故。此一不成一切諸法。不成諸故。此一非一。今則此一緣成一故。一成一切。是故一中有十等也。此一問答。名一中有十義。 章由此緣起是法界家實德故等者。圓融法門。一切並是法界家中。本自具足。相貌無盡。舊來成就。法性常然。已古來今。常恆自在。周遍無礙。本來所有。真實功德。非是新成。非是改轉。是故名法界家實德也。不同三乘教宗。暫時隨緣。示現化作。有不思議自在事業。此一乘中。本自德相。恆爾成故。德相之上。隨機變現。名為業用。即全德相。成業用故。即全業用。是德相故。普賢境界。因分法門。攬果為因。全因入果。圓教普周。如是深廣。 章華嚴經雲菩薩若善觀緣起法等者。此出彼經第六會十忍品中。彼文雲。此菩薩深入諸法皆悉如幻。觀緣起法。於一法中。解眾多法。於眾多法中。解了一法(已上)相入證據。生此經文。緣起法者。因緣所生色心諸法。一是由藉多法之一。是故一法即成一切。一切是由一法之一切。是故一切入一法中。是名緣起一。名緣成一切。此段問答。名無性緣成義。 章四句護過去非顯德等者。此中三門。一護過。二去非。三顯德。初護過者。準上三性義中護過。問一門中。攝十盡不。答不也。十中一故。問不盡耶。答不也。一中十故。問亦盡亦不盡耶。答不也。二門體無二故。不相違故。問非盡非不盡耶。答不也。離戲論故。又一多緣起故。言去非者。當三性義。出執過門。由出執過。遠非理故。問一門中。攝十盡者。有何等過。答有斷常過。若唯執攝十盡者。排撥十中一故。是斷過也。不由十中一。一而執有十者。是常過。問言不盡者。有何等過。答亦有斷常過。失一中十故。是有斷過。不由一中十。而執有十中一者。非緣成義。有其故。是成常過。問若故盡不盡者。有何過失。答執盡不盡。故相違故。亦有斷常。不離前兩單中過故。問執非盡非不盡。是有何過。答十及一數。非是戲論。戲論十一。非真十一。斷十一故。即是斷過。執有戲論十一。是常過也。後顯德者。前已護執。離執過竟。是故四句顯其妙德。一十是攝盡。一中十故。二是亦不盡。十中一故。三亦盡亦不盡。二門雙不現。互相融會。現在前故。又盡及不盡。並是德故。四非盡非不盡。定取不得。互泯亡故。四句皆德故。盡不盡。互融自在。圓通直妙。此段問答。名一門攝十盡不盡義。上明相入門竟。 異體相即門中。 章緣成故一即十者。上異體相入門。彼此各見。有兩門相。而於力用。互立有無。二有力。二無力。不並。有力無力。無力有力。互相有無。成相入義。今此相即。就體空有。明互融即。是故彼此。各不相見。彼有此無。彼無此有。得互相即。以一即十故名一。以十即一故名十。今此一者。即十名一。故雲緣成。二三四五。乃至第十。緣成之義。相狀皆爾。 章由一有體餘皆空故是故此一即是十者。此中文言。兼包始終。指事細出。明即十義。然壽靈師。於上一者一何以故緣成故等文。具作十句。一者一是本數。何以故。緣成故。二者一即二。何以故。若無一即無二故。由一有體。二為空故。此一即二。三者一即三。乃至。十者一即十。何以故。若無一即無十故。由一有體十為空故。是故此一即是十矣。言一即十者。此十言中。二已後九。總含言十。若無一即無十故之句。亦含九總言十。今是故此一即是十矣之句。亦含九總言十。 章一者十何以故緣成故十即一等者。此亦舉其始終。具作應言。一者十是本數十。何以故。緣成故。二者十即九。何以故。緣成故。三者十即八。四者十即七。五者十即六。六者十即五。七者十即四。八者十即三。九者十即二。十者十即一。何以故。若無十即無一故。由一無體。是餘有故。是故此十即是一矣。以此得知。十即一者。簡舉始終。十初一終。前舉始終。一即十者。即舉第十。未必總言。 章若一不即十者多一亦不成十者。不成十之一。縱聚多箇一。不能成十。是自性不成十之一故。若三乘等。多箇之一。聚集成十。今一乘教。義略不爾。一成十之一。聚集成十故。 章若不相即緣起門中空有二義即不現前者。因中三義。謂有力不待緣。有力待緣。無力待緣。此三各有空有二義。三有三空。為因六義。空有互映。廢己同他。有空。空有。互相與奪。因中如是。所起諸法。是故果中。空有現前。一有一無。一無一有。相即融通。自在顯彰。若此果中。不相即者。即非緣成。自性一多。非是圓教鎔融之法。 章即同即前後等者。諸法緣起。無盡法門。逆即隨順。順即遠逆。一時現前。無有所遺。故一多義。同時即前後。前後即同時。隨舉即得。無有局限。若配上門。向上是順數。向下即逆數。順逆來去。自在無礙。 第二同體門中相入之義。 章初一中多者有十門不同等者。此同體者。因中具足自德所起果相諸法。是故一多各具自德。不見他異。此法與彼同體具滿。於上相入一中具十。向上十門。所具諸法。與前異體相入所成。其相全同。但是同體異體差別。若具作者。一者本數之一。此中具十。謂二之一。三之一。四之一。五之一。乃至與十作一。名十之一。仍一非二。一非三。乃至一非十。此是向上去也。次向下來。名多中一。亦有十門。一是十即本數。二十中九。三十中八。四十中七。五十中六。乃至。十者十中一也。二者九是本數。即為第一。二者九之十。三者九之八。四者九之七。乃至。十九之一也。三者八是本數。為第一數。二者八之十。三者八之九。四者八之七。乃至。十八之一也。乃至。十者一是本數。二者一之十。三者一中九。乃至。十者一中之二也。此與前同。但是同體相入之異。 二同體相即中。 章一者一即十亦有十門等者。此向上去十門。一者一是本數。二一即二。三一即三。四一即四。乃至。十一即十也。二者二是本數。二者二即一。三二即三。四二即四等。第三門者。三是本數。二三即一。三三即二。四三即四。如是等也。乃至。第十門者。十是本數。二十即一。三十即二。乃至。十十即九也。此是向下來也。但是同體之異。自餘如前相即。上來以喻顯竟。 第二約法廣辨中。 章一者立義門二者解釋門者。此立義門。事事無礙所依體事。無礙所依。無此十事。不可得故。言解釋者。舉十玄門。正釋事事無礙行相。前體事上。作此十玄。具明於彼無礙相貌。別教一乘。總相法義。立四法界。一事法界。名所依體事門。即今立義十門是也。二理法界。三事理無礙法界。四事事無礙法界。即今十玄緣起是也。今此章中。明二法界。謂事法界。事事無礙法界也。理法界。及理事無礙法界。通終頓二教等。故不別明。今明不共無礙及其所依體事而已。 章一教義即攝一乘三乘等者。教謂能詮聲名句文。義謂所詮一切義理。此中具攝五教教義。一乘是圓教。三乘是始終頓教。五乘之中。有愚法小乘教。亦通始終頓三。人天即愚法攝。自後理事解行等九。皆通五教等。此五教等十門體事。皆入別教圓教所目。十玄體事。無不即入。解謂悟解。行謂修行。言分齊境位者。於一切法。界分齊限。不相混濫。名分齊境。位謂三乘所住之處。本是以境對智明之。言師弟法智者此有二對。師弟與法智。法是所知。智是能知。師弟是人中之別也。主伴依正。亦是二對。言隨生根欲示現者。此唯一對。意雲。隨順眾生機根樂欲。為彼示施顯現與之。生之根欲是感。聖隨示現是應。即是應感一對門也。言逆順體用自在者。此亦二對。逆順與體用也。自在即通二對之法。此等皆是十玄無礙所依體事。於此等法。鎔融自在。無壅障故。探玄。大略生體事雲。教義。理事。境智。行位。因果。依正。體用。人法。逆順。應感。此即十對二十句法。一對一對各各融通。如言教即義。義即教等。一對各具餘對體事。二十句法。各互相攝。探玄體事。祖師積大欺十對次第。建立極成。清涼依此疏鈔陳述。今之立義。全寫至相十玄章文。即依古規。 自下解釋陳述十玄緣起相狀。顯圓融義。 章依華嚴經中立十數為首等者。大華嚴經一部始終。演說諸法。多有十句。此就所說文言為言。說法法相。十句為式。又說十種法。盡諸法義。如十住位自分十種。勝進十種等。又離世間品二千行法。皆以十句。為其體式。自餘諸會諸品之中。皆說十法。顯諸法相。此即十十無盡法門。圓數輪轉。無有窮盡。 第一同時具足相應門。 章此上十義同時相應等者。此門總相。一切諸法。於一法處。同時具足。上十義中。攝盡萬法。於一塵中。一時具足。舊來常恆。無有窮盡。海印三昧。同時具足印現諸法。今同時門。即此相貌。性起大用。十門出現。同時施作。相狀亦同。六相之中總相。亦此相貌而已。 第二一多相容不同門。 此是相入門也。由其業用。有力無力。彼此一多。互相容入。物來入此。令此容受。名之為容。物往入彼。名之為入。 章此上諸義隨一門中等者。且如十對中。一教之處。攝餘九對十九句法。雖攝諸句。唯是教句。非九對等。能攝為表。非所攝故。   另起章多中一等準上思之者。教外自餘諸句之中。各攝諸法。雖有諸法。能攝為表。不見所說。其所司法。皆有由故。一多相容。即是義相。今明十九句中。具一教句。仍是多法。而一教。以能攝法。為表顯故。 章依攝去為表顯故。 章餘一一門中悉能如是重重無盡者。一明教句所具諸法。此明義等諸門所具諸法。一中多。多中一等。一十九句。各各所具。一中多。多中一。重重無盡也。 章此經偈雲以一佛土滿十方等者。上立義理。此下引證。然此一多下。結顯釋成此相入中。具有同體相入。異體相入。上喻顯中。委細明竟。今就法義。相貌易知。 第三諸法相即自在門。此是相即門也。 章若約同體門中等者。因六義中。自因有力。具足自德。不藉待緣。而所生法。即與諸法。彼此同體。自處具德。無遺餘故。自處諸法。互相即。是名同體門。 章明知因果俱時相容相即等者。既彼信地菩薩。與不思佛法。為一緣起故。不得佛果者。不能得初住位。信位滿心。成佛果者。與佛果位。成緣起故。因果同時。無有前後。相容是相入。主伴是主伴門。十玄具足。無不周滿。今此正就相即為本。六相圓通。具諸門故。章此如龍女及普莊嚴童子善財童子兜率天子等者。此之四人。名四勝身成佛。以解行勝身。於其終心。入果海故。何故解行名為勝身。見聞生時。信入一乘。以此為因。棄捨有漏業果依身。獲得界外無染清淨金剛身。名解行身。即是勝身。如上四人。皆解行身故。龍女即是法華所說。八歲龍女。彼前生中。見聞一乘。而答感業。受龍女身。雖受龍身。是解行生。普莊嚴童子。釋尊因位。愛見善慧王之子。兜率天子。蒙釋迦菩薩。足下光照。出大地獄。生兜率天。於天身中。即至第十地離垢定前。皆是解行界外身也。此中答意。已出位因。入究竟果。即是果海不可說身。 章及與一切眾生皆悉同時等者。此明一斷一切斷。一成一切成。以一眾生成佛。一切眾生皆成佛故。新新斷惑。新新成佛。皆是自證。皆是利他。盡未來際。全是自證。全是化現。周遍十方。自在無礙。言不住學地者。不住因地。拘初心時。即成覺故。此即圓教成佛果相。第三諸法相即門竟。 延慶四年辛亥春二月二十二日。於南都菩提山寺大福院僧房。酬實圓禪明房雅請述之。 華嚴宗沙門凝然春秋七十二 文化八年辛未十月五日以嵯峨大覺寺所藏記主然公自筆本挍之 比丘典壽春秋五十四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二十六(終)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二十七    東大寺沙門凝然述                            第四因陀羅微細境界門。或言因陀羅網境界門。 章此但從喻異前者。忉利天王。帝釋宮殿。張網覆上。懸網飾殿。彼網皆以寶珠作之。每目懸珠。光明赫赫。照觸明朗。珠珠交懸。皎皎廓爾。珠玉無量。出數算表。網珠玲玲。各現珠影。一珠之中。現諸珠影。珠珠皆爾。互相影現。無所隱影。了了分明。相貌朗然。此是一重各各影現。珠中所現一切珠影。亦現諸珠影像形體。此是二重各各影現。二重所現珠影之中。亦現一切所懸珠影。如是舉喻。釋殿珠網。互相影現。交皎形伏。忉利天王。名釋迦因陀羅。即是梵語。此雲能天帝。或雲能天王。略言帝釋。梵漢雙舉。須彌山頂。名忉利天。有三十三。四方各有八天宮殿。四八三十二天。中央是帝釋所居。有善見宮。四方三十二天。並是大臣。圍遶帝釋。昔摩訶陀國。有三十三人。同心修善。由彼善因。生忉利天。天帝所感宮殿網珠。如是交皎。重重影現。隱映互彰。重重無盡。 章此上諸義體相自在隱映互現等者。此是網法。陳彰重重影現相狀。諸法融攝。上所依體舉。十門諸句法。一門之中。現餘諸句。所影法中。各現諸法。法法皆爾。塵塵無盡。 章此三偈即三世間也者。初偈是正覺世間。言諸佛故。次偈是國土世間。言須彌等故。後偈是眾生世間。言天人阿修羅等故。 章又雲一切佛剎微塵等者。次簡經文。於微塵中。現三世間。今此經文。於毛孔中。現佛及菩薩。無量剎海。此即如次。示現智覺。眾生。國土三種世間。 章此等並是實義非變化成者。此通妨難。謂有難言。上所引文。皆言示現。應是暫時變化所作。何異三乘暫變所作。故今釋雲。此等所作。皆是法性實義作用。不同三乘暫時變化。而示現者。舊來實義。有此德故。舊來示現。非無而忽有義。本自德相。舊成德故。雖有示現。德相之上。業用故爾。全實德法。示根緣故。 章此是如理智中如量境者。根本無分別智。名如理智。全如理智。即成後得如量智用。二智一心。非別體。如量智之境界。言如量境也。 章其餘變化等者不入此例者。此遮餘教暫時隨機變化所作。如維摩經不思議解脫。七日攝一劫。芥子攝須彌。一十三舉。變化作用。並非法性實德業用。唯是為機暫時示故。一乘業用。必是實德所作業故。或可。縱圓教中業用所作。今所作用。是變化故。然前義好。德相業用。皆舊來故。是實義故。 章非諸分別情謂境界等者。淺計分別。狹當執情。皆是凡夫妄情。識慮分別境界。皆不當法。乖違實義。情見若破。法法圓現。以此智業圓融心量。應得舊來成辨法性實德。故今直爾遮彼異計。此是釋妨。結成遮妄。 章一切塵中亦如是者。彼微塵中。皆如是說。是故自然成重重事。設無此文。經中既說因陀羅網境界。重重影現之義。自然成立。今亦頻有如是經文。故別成立重重義理。 章隨其智所舉一為首等者。緣起諸法。圓融無盡。重重微細。不可有始終。不可有邊際。橫遍無盡豎通無盡。然以妙智。所以為量。隨智度量。以智為涯。是故必有邊際。亦有分齊。以此即為巧妙量相。 第五微細相容安立門。 章此上諸義於一念中具足始終等者。此明微細安立行相。一念一毛一塵之處。取攝諸法。容納諸門。能攝之物。極是微細。所攝諸法。不改自己份量相狀。如一塵中攝極樂界。不改彼界究竟如虛空。廣大無邊際之量。而一塵中。炳明而現。如本而有。不動本位。布列建立。故雲安立。曾不相濫。故雲齊頭。所攝之桶。是極微細。而安住布列。此門相狀。形貌如此。 章重重隱映互現因陀羅攝等者。因陀唯取重重示現。此微細門。唯一重現。所現諸法。不動本位。相容安立。分明顯現。雖微細處。不改本相了了布住。名微細門。故與微細。差別不同。 第六祕密隱顯俱成門。 章此上諸義隱覆顯了等者。此明隱顯俱成相貌。此法顯了現前之時。餘門諸法。隱密具足。相不闕。祕密即隱。成隱義故。隱顯義者。是表堛龤C諸法於此顯了住時。餘法於此隱密而住。如直人。此人凡夫眾生為顯。而於其處。以隱密相。安住佛位。諸佛以覺為顯了相。而隱密相。具眾生相。即是生佛同時而有。而隱顯異。亦表塈O。無有所闕。如八日月。半月是顯。吐光明故。而其半月無有光明。被日光映奪故。月光即不顯現。日月顯了。黑日成隱。被日光映奪故。日月隱處。黑月有光。即成顯了。此是一重隱顯之相。又日月顯下。有黑月隱。日月隱下。有黑月顯。有光明故。此是第二重隱顯義相也。大疏鈔中。舉八日月。具明二重隱顯之相。 章故此經雲於此方入正受他方三昧起者。賢首品中。廣說其相。如有一人。東方入定。而於西方。即三昧起。言正受者。即是定也。如觀經言。教我思惟。教我正受。皆是三昧定之名也。能觀之心。領所緣法。專注一境。不令動亂。昏掉並離。等持止觀。能所相應。定境現前。證見境界。能所不二。是名正受。入定起定。東方入定為顯了時。西方入定。即成祕密。西方起定為顯了時。東方起定。即成隱密。東方入定。有其起隱。西方起定。有其入隱。並是同時。故雲俱成。 章眼根入正受色塵三昧起者。如有一人。緣觀眼根無性即空。入三昧時。即緣色塵似有境相。從三昧起。觀眼入定為顯了時。色定為隱。色起為顯。眼起為隱。眼入為顯。眼起成隱。色起為顯。色入成隱。如是男身及女身。一塵多塵。一毛多毛。一切境界。此隱彼顯。彼顯此顯。同時俱成。無有前後。行相皆爾。 第七諸藏純雜具德門。章此上諸義或純或雜等者。純以專一為義。專純一相。不雜餘故。所攝諸法。於法法處。有純有雜。所攝多故。名為諸藏。於一一法。絕見一門。純專所見一門法中。有無量法。異類差別。互不相雜。此純雜中。具有諸義。此諸義門。皆是遮那一一功德。純雜自在。雜不離純。於純門中。方法異類。在純中故。純不離雜。雜門諸法。各成隨事種種純故。 第八十世隔法異成門。 章此上諸義遍十世中同時別異等者。十世相貌。非是前後。同時森列。而不改轉十世本相。過去已滅。未來未至。現在現起。暫時有用。故雲隔法。以隔法故。別異成立。事不相濫。故雲異成。 章以時與法不相離故者。此明時劫鎔融所以。依種種法。其上有時若無法法。不可有時。以有法故。亦有時分。時是能依。法是所依。能所不離。必隨所。所依法體。既互融即。是故能依時分。隨所自在無礙。時是非色非心不相應行所攝。二十四不相應之一。非是實法。非種子生。依他種子。所生。色心諸法之上。於彼位。假立名時。 章然此九世迭相即入等者。一念既是總相本時。此一念者。現起一念。待已謝故。現暫有用。待未生故。亦立現用。故此一念。即成總句。六相中總相事義。開總成別。總外無別。依總成別不離總故。是故九世唯是一念。一念別開。遍通九世。總別圓融。和合成十。 章此十世具足別異同時顯現等者。十時各別。故雲別異。而是俱時。無有前後。是故亦云同時顯現。此十世中。隨舉一世。即九世現。以是緣起一世。非自性等世故。以現即過。名為現在。現非過者。即非現故。以過即現。名為過去。過非現者。即非過故。以現即未。名為現在。現非未者。即非現故。以未即現。名為未來。未非現者。即非未故。過去未來。相望亦爾。此是大途三世相望。三世之中。各有三世。三種三世。各各相望。緣起相生。義途皆爾。別三世者。不離總三。同總三世。成別三故。於十世中。隨舉一世。緣起相由。鎔融如是。相即相入行相亦爾。同時具足。因陀羅等。行相皆爾。此即不異過去之現在故。現在即過去。不異現在之過去故。過去即現在。現在未來。相望亦爾。過去未來。相望亦爾。三世各三。各各相望。互是不異。是故九世互相即入。總別圓融。無量自在。又法性融通。事事無礙。攬理成世。三世九世。及一念等。無不攬理全理緣起也。理是一味。遍一切時。橫遍法界。無不周滿。在現不動現在。遍通過未過未之理。在現亦爾三世各三遍通亦爾。是故十世長短自在。圓融無礙。相即相入。 章故此經雲或以長劫入短劫短入長劫等者。梵雲劫波羅。此翻雲時。時通長短。乃至俱離阿僧祇劫。皆無不時。今長劫者。以八十增減。為一大劫。即是成住壞空四劫。四劫各有二十減增。一增一減。為一中劫。或是一增。或是一減。為一小劫。亦有晝夜月時年歲。為一小劫。今數大劫。以唯一增。為一小劫。亦有六十如轉大劫。積七火一水等事故。乃至阿僧祇等。十大數多劫量。此長劫者。取一大劫已上等量。言短劫者。取晝夜月時年已上。又小劫。大劫一切時分相望。以論長劫短劫。一念亦是短劫所攝。一剎那者。即短時故。剎那翻念。是時極短。 第九唯心迴轉善成門。 章此上諸義唯是一如來藏自性清淨心轉者。如來藏性。是本覺性。無始法性常恆湛寂。是自正性虛融無礙。此淨真心。隨緣轉變。成立一切事事諸法。既全理心。成此事法。心法鎔融。混焉無礙。理所成事。如理如心。融通無礙。無所變塞。言迴轉者。真性真爾。常住不變。而亦有其隨緣流變。不守自性。順轉之德。故隨物緣。轉變無方。名為迴轉。隨緣旋流。即是迴義。成種種法。是其轉義。真如之德。善成諸法。無不轉變。故雲善成。一箇教處。具足境智行位等。一切諸法。融攝無礙。攬理為教。隨所流理。教等能依。一切諸相。無礙重重。混通即入。此以無礙所因之法。成立無礙其門之義。以有唯心隨轉義故。教義等法。圓融自在。 章但性起具德故異三乘者。寶王如來性起德者。十身如來。性德法體。自證圓極。為體究竟。一體不二。理旨真法。常恆不想。生起業用。法性自德。任運故爾。是故十門示現。常恆施作。此即海印三昧妙德。自然大用。不藉別緣。此性起心。所起諸法隨心理故。無礙周通。重重無盡。不可思議。言如性起品說十心義等者即其事也者。彼品中。說性起意業。有如來十種識。一平等無依心。二性無增減心。三益生無念心。四用興體密心。五無切用等心。六起住無礙心。七種姓深廣心。八知法究盡心。九合功留惑心。十性通平等心。此是十門性起之中。第四性起意業相貌。性起妙心。迴轉自在。業用繁興。善成立故。問異熟賴耶。亦是唯心。若有隨此心識。迴轉善成義耶。答今迴轉者。真知隨緣。全成事法。事隨理故。事事即入。有此義故。事事無礙。異熟賴耶。唯是心識。事法為限。無有鎔融。非是今此無礙所因。問若爾。真妄和合第八。亦有迴轉成立無礙即入義耶。答真妄和合。成第八識。第八之處。實有本覺。而與生滅。和合轉變。無有迴轉無礙之義。今此迴轉。是性起心。是故不同真妄和合。 第十託事顯法生解門。 章此上諸義隨託別事以顯別法等者。世間所有一切事物。藥草卉木。種子萌芽。根莖枝條。葉華果實。山河土石。丘陵坑坎。雲雨風光。煙霞塵霧。此等事法。世間所有。浮沈縱橫。無量繁廣。依託此事。即體皆顯出。無漏清淨。有為無為。種種法門。此事即法。此事即入。舉一事物。義通一切。無不周盡。此一事物。通上教義體用師弟法智等。皆彰其形。俱現彼相。非託此物表示別法。物體即是玄法門故。問若爾。何故一乘教中。舉一事物。表一切法。諸法隨應有表示言。答一乘教中。雖一切物皆是法門。而亦有言表示顯現。此約即體。作表示言。並是不違託事顯法。不同三乘教宗等中。以別異事。或作奇瑞。或作嘉示。事物非是即體法門。寶王雲等。種種名言。皆是貴重自在潤益。或是無生法忍。或是智惠神通。若是解脫。若是功德。十十無礙。重重帝網。皆是事物所作而已。 章此上十門等解釋及上本文十義者。此總結顯釋成十玄緣起行相。體義狀貌。十門解釋。即同時等。十玄門是。言本文十義者。立義十門。即教義等。所依體事。言皆悉同時者。所依體上。必有十玄。十依十玄。暫不相離。若無十依十玄以何鎔融即入。若無十玄。十依如何得相即入。體事玄門。具足相和。顯現圓教義理行相。十依體事各具十玄。即成百千緣起法門。十玄各具十依體事。亦即成立百依體事。百依之中一依。亦有十玄法門。即成千玄。千玄一一。亦具十依。千依體事。各具十玄。如是重重具足相和。無量無邊不可思議。並是唯一緣起法門。同時具周。窮盡法界。言普眼境界等者。此中文句。古有異解。指事雲。言普眼境界諦觀察餘等者。約此普眼境界。諦觀察彼餘三乘小乘教等義等時。但在普賢解行見聞心中也(已上)即引終南問答為證。又雲。普眼境界一句。可屬上句。謂成一法界緣起具德門。普賢境界。有人云。皆悉會融。成一法界緣起具德門。是普眼境界諦觀察也。言餘時等者。除普眼觀察時。自餘觀時。但在解行見聞心中準之。今此解不知其所以。今問彼雲。普眼觀餘觀時者。若是三乘。一乘餘故。三乘觀時。名為餘時。若不爾者。既除普眼。亦非三乘。何色人觀時。名為餘時耶。若是三乘人觀時者。何三乘觀時。在解行心中。以解行位。為普賢位故也。如是徵尋。都無避走。是故不知其所以耳(已上)如是古德作此異解。二義皆有其所由藉。且依指事解釋文相。義苑疏雲。言十門與本文十義。皆悉同時者謂每一門。既帶同時等十門。具此十門。皆各具教義等十義。一門既爾。門門皆然。重重取之。乃至無盡。故成緣起普眼境界。言諦觀察等者。約智修入。則無心體。極無間常行。一生不克。三生必圓。斯之謂矣(已上)此釋生起。以諦觀等。屬義句初。此釋義途。未必分明。 章然此十門隨一門中即攝餘門無不皆盡者。此十玄門。一玄之中。攝餘九玄。門門皆爾。故唯玄門。自類各攝。即成百玄。然其所依體事十義。皆各具足十種玄門。必具此故。 章應以六相方便而會通之者。同時是總相。餘九是別相。如是等也。六相方便。鎔融無礙。成立一宗事事無礙。章上來所明並是略顯別教一乘緣起義耳者。三乘始教緣起義者。依他諸法。隨色心相。二緣四緣。隨應生起。雖具四緣。唯約當分。各具其緣。果法成立。非是六相法界緣起。大乘終教。理事無礙。此亦依他四緣所生。而與理法。冥一不二。亦非法界緣起行相。今一乘宗。四緣隨應。生色心法。心法四緣。色法二緣。此一法起。必與法界所有法門。成一緣起。一法起時。動搖法界。在大法界。號大緣起。天超三乘五乘之表。 章諸餘法相及問答除疑等者。杜順大師五教止觀。隨一一教。皆有問答除疑等事遮情破執等。多同三乘。表德顯法。全異三乘。經謂華嚴經等。論謂十地論等。疏謂至相大師所撰。華嚴搜玄記。鈔謂華嚴鈔。未見其文。至相大師。章疏鈔等。三十餘部。其中定有。日本所傳。搜玄。孔目。問答。十玄章。金剛經疏而已。自餘諸部。未傳日域。言孔目者。即有四卷。隨七處八會諸品之處。一一立義。釋盡經中所說。種種法門義理。言問答者。即有五十問答二卷。一部始終。問答決疑。此等諸文。至相所撰。且舉四部章典而已。 章問此上道理與彼三乘義別不同等者。此問答意。三乘之外。有一乘教所說法門。與三乘宗。全別不同。此即華嚴別教一乘之法。玄超餘宗。高居極頂。如來內證。甚深之法。圓融相即。無儘教海。此中具引二文為證。陳述三外有一乘教。窮盡別教普周妙義。二文相貌。如上卷記。 章又此經雲於一世界中等者。此明本教末教分齊。一乘為本。餘乘為末。從一流末。攝末歸本。無有一乘不流末教。無有末教不歸一乘。本末同時。不礙前後。前後羅列。不礙同時。此乃由三乘外。有一乘宗故也。既消疑情。更誡驚怪。上來所明十玄門法。華嚴諸祖。相承建立。高祖杜順帝心尊者。法界觀中。周遍捨容。立十無礙。而未必是十玄門名。多分亦有十玄門相。正立十玄。在第二祖雲華尊者。即至相寺智儼大師是也。今此章中。所明十玄。全移至相所立十玄。賢首尊者。探玄記等。新立十玄。於至相師所立十玄。研覈精詳。陳十玄門。至相所立。名古十玄。賢首精覈。名新立十玄。問香象大師。於古十玄。雲何精研新立十玄。答至相十玄。全如今章。賢首於中除諸藏純雜具德門。其處加補廣狹自在無礙門。又除古唯心迴轉善成門。加補主伴圓明具德門。新立十玄。名今十玄。清涼圭山兩祖師義一門即用新立十玄。然大疏序。舉諸藏純雜門。為是十數。重出此門。其主伴門。前說儀門。明其義故。新立十玄。次第相者。一同時具足相應門。二廣狹自在無礙門。三一多相容不同門。四諸法相即自在門。五祕密隱顯俱成門。六微細相容安立門。七因陀羅網境界門。八託事顯法生解門。九十世隔法異成門。十主伴圓明具德門是也。問何故香象除古純雜。新立廣狹自在無礙。答演義鈔一上雲。疏萬行芬披比華開錦上者。第十諸藏純雜具德門。此門至相十玄中有。然有二意故。賢首改為廣狹自在無礙門。一者若以契理為純。萬行為雜。則是事理無礙。非事事無礙。設如菩薩。大悲為純。盡未來際。唯見行非。餘行如虛空。若約雜門。斯萬行俱縱者。此二門異。不成事事無礙。二者如一施門。一切萬法。皆悉名施。所以名純。而此施門。即具諸度行。故名為雜。如是純之與雜。不相障礙故。名具德者。則事事無礙義成。而復一中具諸度。諸度存相即相入門。若一即諸。度復似相即門。故不存之。既為廣狹。今以至相約行為小異。此段略無主伴故。復出之。以成十義耳。言比華開錦上者。意取五綵相宣。華色雖異。一一之線。皆悉通異通喻於純。異喻於雜。故常通常異。名為無礙。不同繡畫俱異不通(已上)一段全文。相因連引。有此意故。改為廣狹。其唯心迴轉門。唯是無礙所因。非無礙相。故不立之。此處建立主伴圓明具德門。主伴歷焉。無所濫故。十玄義竟。 六相圓融義第四。 章總相者一含多德故等者。六相法門。華嚴經中。別舉名相。天親取此。於諸所有十句法門。以此六相。融通亙括。成立諸法皆有六相。十地論雲。一切所說十句中。皆有六種差別相門。此言說解釋應知除事。事者謂陰界入等(已上)玄記釋雲。除事謂陰界入等者。此辨定其義。謂約通理說融通。非是陰等事相中辨。故除簡之(已上)此論意雲。解釋一切十句法門融通無礙。必以六相。行布圓融自在成立。但釋陰界入等法數法門。無有如是六相融通。五陰。十二入。十八界。各別相貌。隨其自分。事相不濫。懸隔差殊。陰等法門。性相局限。不參差故。地論雲。總者是根本入。別者餘九入。別依止本。滿彼本故(已上)玄記雲。別依本者。明依總開別。滿彼本者。還能成總。謂要依本之別。方能滿中故也(已上)述曰。以別為總。故立本名。總即本故。總束為一。立別別相。即滿本總。猶如引滿二業。總別二報之名。論雲。同相者。入故。異相者。增相故(已上)前之九入。無不皆入。俱同名入。無差殊故。九入更增。成此異相。是故此異。名為增相。論雲。成相者。略說故。壞相者。廣說故。如世界成壞(已上)緣成和合。略言標顯。無廣散言。故雲略說。緣散無作。廣辨因緣。有種種緣。故雲廣說。如世界成壞者。即舉喻顯。百億四天下。合成一娑婆。略言標顯。故名成相。分別廣說。一娑婆內。百億差別。令一娑婆無所依住。和合略說。散壞廣說。是故壞相。名為廣說。問雲。何事相陰界入等。隔礙別異。不具六相。答且如五陰。其中色法。面是色非受非想。亦非行識。如是是別。無有總相。無總相故。雲不得將別對總以說。既無總別。故無同異。無同異故。亦無成壞。是故事相五陰。差別無融攝故。無有六相。十二入法。及十八界事相。紛紜。亦無六相。若就體性。言陰界入。一一體性。各具六相。且如一色。有苦。無常。空無我義。以此名色。即具總相。於總相中。別開苦等。名為別相。謂無常苦空色等。就無常等。皆有色義。故名同相。無常苦等。互望異類。故名異相。無常苦等。各成一色。名為成相。一色散壞。各住自位。互無成立。故雲壞相。餘之受等。及界入等。就其體性。具足六相。故根本法。望體具六。今所顯別。唯就事相。故不具彼六種相貌。一切諸法。皆有如是六種相貌。圓融無礙。且如十佛。具六種相。初菩提身。即是總句。菩提是覺。佛果現前。一切皆覺。諸法皆覺。一切眾生皆成菩提。佛智之上。無不一切眾生。及以諸法皆大覺故。後之九佛。開一為九。菩提身外。無後九故。此後九佛。皆菩提故。願化加等。並是菩提差別相故。總即是別。別即是總。總別圓融。體無二故。十皆是佛。同是覺故。十上覺相。皆同無別。無不佛故。是名同相。雖同是佛。所開覺相。九佛各異。願是異法。願是異加。願異相好乃至智身。化異加持乃至法智。願身加持。即異相好莊嚴乃至化身。如是九佛。或是十佛。一身為願。互相殊異。名為異相。此即同相。即是異相。異相即同。同異無礙。九佛十佛。皆成佛果妙體相故。是名成相。九佛各住自所住處。互不見餘。互守自位。俱住自位。故雲壞相。成壞相即。無有差別。總同成三。是圓融門。別異壞三。是行布門。行布即圓融。故別異壞即總同成。圓融即行布。故總同成即別異壞。諸法已上。具足六相。互融無礙。行相如是。 章此教為顯一乘圓教法界緣起等者。法界緣起。無一一切不能成立。一法成辨。由有一切諸法體故。得成此一。萬法與一為緣起故。一法與萬。為緣起故。互融相即。相入無礙無壅塞故。言容持者。容謂容受。持謂住持。即是相入相在之義言乃至者。若約十玄。即攝同時隱顯等也。既有相即相入帝網。即亦應有餘七玄故。或未必列十玄門相唯約大途。言相即等。 章一切惑障一斷一切斷等者。此明六相圓融功能。由六相門。成立十玄緣起法門。具圓融德。雲何六相成立十玄。十玄之中。初門總相。餘九別相。總別圓融。九種玄門。同成圓融。九玄而異。同異無礙。九玄皆悉成圓融法。九玄差別。各住自位。此即成壞一對無礙。總同成三。圓融三門。別異壞三。行布三門。行布圓融。互相即八。由六相故。成十玄門。十玄一一。各各圓融。隨一圓即。成法界事。十玄一時。俱時成立。此義現前。即有如是一斷一切斷等無盡義門。所迷之法。自在圓融。故能迷惑。障圓融法。迷一即一切故。一迷一切迷義成。斷一迷時。斷一切迷。是故即有一斷一切斷義。言九世十世滅者。現在一念。斷惑障時。通斷過去無際劫惑。亦斷未來無終劫中。所有惑障。未來未至。而有緣合應起事義。其應起惑。一時斷滅。總之一念。即成十世。一念翻迷。一念斷惑。即得九世十世之滅。九世約別。十世包羅。總別諸時。唯是一念。滅惑成辨。由此無礙。言行德者。身中所有功德法門。 章行德即一成一切成等者。煩惱已滅盡。故行德亦成。能證智慧。為首為源。自餘萬行功德法門。施戒忍等五波羅蜜。圓融無礙眾門行德。大用善巧周遍業德。無量三昧定乃。自在甚深廣大陀羅尼門。無盡智門方便業用。變通神力大自在門。橫通周通徹窮極盡。重重莊嚴。顯現神通速疾轉變。如是等事。總名行德。一德即一功德故。一成一切成。由六相無礙遍通自在故。言理性即一顯一切顯者。行德已成。能證智德。顯現在前。故所證理。一顯一切顯。一時圓滿。速疾窮盡。言普別具足者圓融名普。行布為別。行布行者。次第階級。淺深歷焉。不濫涉故。言圓融德者。一遍一切。一切入一。初心極終。終心同初。通攝無滯。極鎔融故。言始終皆齊者。不得終者。不得初門。無獲終故。即得初門。得中後故。即得初位。獲初後故。亦得中位。得橫門故。亦成豎門。成豎門故。亦得橫門。故雲始終皆齊。言初發心時便成正覺者。既始終皆齊。故初發心一位成覺。即得究竟圓滿極位。信位滿心。即獲究竟妙覺極果。以不得終。不獲初故。 章良由如此法界緣起等者。此明上來頓成究竟。圓融自在。始終皆齊。所以所由。五十二位。一緣起法。信位行德。與妙覺位。成一緣起。以成妙覺。為一信位。妙覺極位。與信位法。成一緣起。以得信位。為妙覺果。信位佛果。同時圓滿。由得中故。即獲初後。獲初後故。亦得中位。五十二位。一時現前。一念成就佛果圓滿。因果同時。即通十玄。一玄門中。因果同時。故成十種同時圓滿。總合圓通成一味法萬德眾門。滿足圓通。成辨一味佛果證故。言具足逆順者。逆緣起法。即如婆須密女。無厭足王等。順緣起門。即如觀音正趣。海雲等。逆即順緣。順即逆緣。不相違背。顯佛德故。言因即普賢解行及以證入者。此明因人因分中法。解行是三生中解行生。證入是解行生所得法門。如善財童子。於五十五。一百一十。三千世界。微塵數知識所。所得三昧解脫法門。皆是解行身中證入。非是第三生時證入。第三生果。是極圓滿。究竟自在。內證實體。遠離機根。自入果海或可。因人所了。第三生證。未入果分。故因分攝。言果即十佛境界所顯無窮者。此是第三生所證入。究竟自在。十佛實體。自內極果高出因分。深入極處。若言所被根機分位。唯是金剛心位。是為分齊之處。佛果初念。解脫道時。已出機分。初入極果。此時唯佛與佛證知。任運自在。極圓滿故。就實十地者。即此位而已。因人分域。言思不及。唯強配當不可說義。知有究竟自在果海。而已。 章第三問答解釋者然緣起法等者。六相法義。於一切處。遍通具足。顯無礙義。今此門中。且就一捨。問答解釋明六相義。問以此一捨。明六相義。為是喻說。是法義耶。答未必是喻。唯明法義。緣成舍宅。實有六相。由具六相。成緣起故。其捨法體。是實義故。若約譬喻亦是通喻。前十錢義。唯是約譬。此中舍宅。不言是喻。直明六相。正約法體。六相既通一切諸門。普別二門。無不具足。且如佛體。明六相者。問何物是佛。答萬德覺者。是名為佛。問何物萬德。答萬德法中。且舉一德。三昧是佛。三昧成佛。事滿足故。此一三昧。攝眾德故。一德成佛。無不足故。眾德相望。通融皆爾。是名總相。總相一佛。開為萬德。力無所畏。解脫三昧。智慧總持。一百四十不共佛法。如是功德。無邊量故。是名別相。總外無別。開總為別。別外無總。合別為總萬德皆同。作佛功德。無不是佛。名為同相。所成眾德。諸緣相望。互不相同。是名異相。萬德各成佛果自體。無有相違。是名成相。所開眾德。各守自分。互住其位。互不相由。故名壞相。此即同異無礙。成壞自在。總同成相。圓融位成。別異壞相。行布位滿。行布即圓融。圓融即行布。二門融即究竟佛果。如是六相具足名佛。舍宅六相。問答顯義。相貌易見。不舉訓釋。 章乃為頌曰一即具多名總相等者。此頌至相大師結之。章主移之。全安今章。至相尊者。作十玄章。前段全取。為一段章。今六相頌。亦取安之。文相顯了。義理可見。六相義竟。 延慶四年(辛亥)春二月二十六日於東大寺戒壇院述之 華嚴宗沙門凝然春秋七十二 通受法臘五十二夏。別受登壇五十 五迴。延歷寺不共菩薩戒登壇五十七迴而已 文化八年辛未十月七日。以嵯峨大覺寺所藏然師手筆之本校之 比丘典壽僧臘四夏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二十七(終)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二十八 (此卷闕) _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二十九 (此卷闕)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三十 (此卷闕﹛五教章通路記卷第三十一 (此卷闕)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三十二 (此卷闕)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三十三 (此卷闕)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三十四 東大寺沙門凝然述                      章第二明種性差別者若依小乘等。□□□□羅。皆依心識。所依義理。前已辨明。能依種性。事須陳述。是故此門。次前而來。種謂因義。族義。類義。性謂體義。若作姓字即是類義。今以類族。約體名性。理實即是姓類通目。或是本性。或是積集。或是因種。或是姓類。隨宜順緣。總名種姓。心識之上。有此姓類。是故以此為能依法。小乘教宗。文中為三。初標數列名。二別明不動。三餘義如小論說者。餘義指廣。今初。言種性有六謂退思護住等者。俱捨第二十五雲。於契經中。說阿羅漢。由種姓異故。有六種。一者退法。二思法。三者護法。四者安住法。五堪達法。六不動法(已上)章勝進者□□□□□種姓二相何。答言退法者。謂護法已若□□□□□法等。故名退法。言思法者。謂懼□□□□□□□□勞授持故。言護法者。謂於所得□□□□□□□□□深孫心。不遺忘故。言安住法者。離□□□□□□不自防。亦能不退。離勝加行。亦不增進。住所□法。不退轉故。言堪達法者。彼性堪能。好修練根。速達不動。言不動法者。彼必不退。問由何礙事。立此六種。答由學位中二種加行有無具闕。有此六種。俱捨雲。此六種姓。無學位中。初二闕恆時及尊重加行也。根有異故有差別。第三有恆時加行。第四唯有尊重加行。第五具二而是鈍。第六利根具二加行(已上)光師釋雲。恆時謂長時修。尊重謂起時猛利。尊勝慇重。初二闕二。後二具二。由根異故。餘文可知(已上)由此事故。六姓差別。□□□種姓。為唯在羅漢。為亦通在有學。□□□□□俱捨雲。有學異生種姓。亦六種應□□□□□□頌疏雲。有學與異生種姓皆有六。以應果六種。因有學異生種姓有六故。無學中。有六種也(已上)問此六種姓。何利何鈍。答前□□□□□□□□□□鈍根。第六不動。即利根性。前五種姓。□□□□□□□。名隨信行。至修道時。轉名信解。至無學位。名□解脫。待六種時。方能入定及心解脫。名時解脫。言六種者。一得好衣。二得好食。三好臥具。四得好處。五得好說法。六得好問學是也。不動種姓。在見道時。名隨法行。至修道位。轉名見至。至無學位。名不時解脫。阿羅漢根性利故。不待彼時。便能入定。及心解脫。故名不時解脫羅漢。問此六種姓。為先有不改。為是後得耶。又為如名定爾。為不爾耶。答俱捨雲。退法種姓。必是先有。思法礙五。亦有後得。謂有先來是思法姓。有先退法姓。後練根成思。乃至不動隨□當說(已上)此六種性。並先有之。或亦練根□□□□□論亦云。退法種姓。非必定退。乃至堪□□□□□□約容有。建立此名。故六羅漢。通三界皆□□□□□□必定應退。乃至堪達。必能達者。彼執欲界具足有六。色無色界中。唯安住不動。彼無退失自害自□及修練根故。唯有二(已上)此中意雲。若定退等。色無色界。唯有安住不動二種。應闕餘四。六通三界。故非定爾。問其所退法。是退何法。答薩婆多宗。即許退果。但預流果。畢竟無退。以斷迷理見道惑故。後之三果。許有退果。以修道惑是迷事故。若大眾部。預流果有退。阿羅漢無退。若經部宗。預流羅漢。二無退失。聖通證故。中間二果。許有漏證。故容有退。若超越二三果。亦無有退。問若經部宗。羅漢無退。何故得言有六種姓阿羅漢耶。答圓暉師雲。依經部宗。阿羅漢果。有六種者。約現法樂住。有退不退。非約退果。若得果性。皆名不動。無六種也。起法樂住者。有漏四靜慮也。退此靜慮。名為退法。思□□□□□□此靜慮。名為護法。安住靜慮。名安住法。堪達靜慮。名堪達法。不退靜慮。名不退法。約現法樂住。分六種姓(已上)略明六種姓。相如此。自外總□經性果退。果退種類。退果之相。練根不同。並如俱捨。恐繁不引。上明毘曇六種姓相。若成實宗。二十七賢聖中。有七羅漢。謂退相守相。死相。住相。可進相。不壞相。不退相。此即如次當毘曇宗退。護。思。住。昇進。不動種姓。然不動姓。開出二種不壞即當毘曇練根不退。即當彼本來者。以名亦相當故。若合此二。成六種姓。毘曇宗中。不動有二。一本來不動。元來即是不動性故。二練根不動。從五種姓。練根來故。然練根進。即有漸次。且如退法。有練至思。或有至護。或有至住。或有至昇。或有至不動。今約極至。名練根不動。又有本來退。本來思法。本來護等。各有所至。即成重重。前五鈍根。第六利根。本來不動。本居極姓。練根不動。從鈍而來。成實宗意。此利鈍性。從凡有之。故利根者。五方便位。名法行人。鈍根之人。五方便位。名為信行。而論且約念處之位。立信行名。約四善根立法行名。理實言之。通五方便。皆有信法。見前通有信法行故。成實論宗。鈍根退者。非是退失所得果位。唯退禪足功德等法。守相等事。其相亦爾。彼宗唯其無漏智。斷諸煩惱故。所得之果。永無退轉。不許有漏智斷惑故。 章不動性中有三品下。別明不動。亦二。初通明三乘。二別明佛性。今初。言上者佛種性者。發菩提心。修六度行。要期樹下。所成佛果。如今釋迦歸昔本師釋迦文佛發心要期。今所成果。全同昔時釋迦牟尼。一切化儀。佛種姓人。不通已前五種種姓。前五皆鈍。菩薩種姓。極利根故。言中者獨覺性者。此是麟喻獨覺種姓。雖不及佛。此亦不通前五種姓。唯在不動種姓中故。言下者聲聞性者。由此義故。聲聞之人。通六種姓。有利鈍故。然舍利弗聲聞之中。上根利智。修聲聞行。經六十劫。文在薩婆多律毘婆沙第一。雖是利根。經其菩薩獨覺二人。名之下根。不動種姓。三類人中。聲聞即通本來練根獨覺菩薩唯是本來不動種姓。唯利根故。不從鈍來。故俱捨明九無學。九無學者。謂七聲聞。退法等五。不動分二。一者不退。先利根故。二名不動。後修得故。此七之上。加二佛故。言二佛者。獨覺。大覺。故成九種。由下下等九品根異。是故二乘。總成九聖。此中二佛。本來不動。不通前五。是故不動。有三乘聖。舍利弗等者。等取大迦葉等。迦葉斷惑。唯證一果。一座成覺。至無學故。無四果別。如麟喻覺。而是緣覺聲聞。亦名聲聞緣覺。然是先緣覺。後聲聞類也。 章雖於此中說佛一人下。二別明佛姓。亦二。初正明。二結成。初中亦二。初簡非姓。二明所以。今初。言佛一人者。發心修行。要期成佛。如是一切通名一人。一類成佛種姓人故。非謂單一人名為一人。雖修行者極是多數。而成佛者。十方世界。唯有一佛。一佛化儀。遍十方界。事周足故。是故不許他三千界佛佛並出。不遮此界一佛變化。遊往他州他三千界。誘攝受生。是名化身。此南州中。成道之佛。名為報身。王宮所誕生報身故。此佛所得無漏五蘊。名為法身。是名小乘佛果三身。大乘見此皆法身攝。言有佛種姓者。此是修得大菩提性。言修得者。最初發心。立深固誓。修習一戒。一施。一忍。一利益行此即舉當果菩提。成就應至究竟覺地。直爾因種。是名修行所得種姓。此明所成因種行相。言然非是彼大菩提性者。此指性德佛性。雖有修得。而無性德。言性德者。本來常爾。理性恆住。自性清淨。如來藏性。小乘教中。發心菩薩。雖有修得無常佛種。而無理性常爾種子。身中成就佛得種子。名修德性。 章以於佛功德不說盡未來際起大用等故者。二明所以。問何故小乘教。不說性德性。答具理性者。由真理故。發起無方無礙大用。盡未來際。於十方界。示現他用變化色身。成等正覺。利益眾生。無有盡期。真如體性。無窮無盡。是故彼用。亦無窮盡。此即由有性德性故。小宗不談此性德義。是故不說無盡業用。修德佛果。化緣已盡。灰身入寂。與二乘人入滅全同。 章是故當知下。二結成。言皆不說有大菩提性者。此大菩提。指修德性。唯其一類。應成佛者。具足修得大菩提性。餘不修者。不具此性。上明小宗種姓義竟。 章一約始教即就有為下。此明始教種姓。文中分二。初明法爾五姓。二明新熏五姓。初中亦二。初明無性有情。二明有種姓人。初中亦三。初立義。二引證。三釋成。今初。言有為無常法中者。依他事法。因緣和合。為作成立。故名有為。以為作故。生者必滅。成無常相。有為即無常。無常即有為。此即種子事法。為作熏習所成。雖是法爾。而事相故。唸唸生滅。四相所遷。以如此法。建立種子。是故無有普遍周滿。事法隔礙。有為局限。以非無方大自在故。既此種性有無差別。決定必有無姓有情。此即不以真如為種姓故。不遍一切。致有無性有情之族。問建立無性之宗。亦許理遍一切。何故今言不遍有情。答立無姓之宗。非謂理不遍。不以理為種姓。是故種姓門理。不能周遍。一切有情。雖理周遍。而非種姓。故事種姓。無遍有情。是故五種姓中一。今一類有情。無有出世無漏種子。 章故顯揚論雲下。二引證。顯揚論者。具言顯揚聖教論。有二十卷。本頌一卷。無著菩薩所造。彼論第二十雲。問。雲何種姓差別五種道理。答謂一切界差別。可得故。無根有情。不應理故。同類譬喻。不應理故。異類譬喻。不應理故。唯現在世。非般涅槃法。不應理故(已上)彼論中。明於所立義。名有通舉四種事。一種姓差別五種通理。二大乘佛說。有其十因。三多佛出世。有六種因。四佛說一乘。六種道理。今此明其種姓差別。故立五理。顯有不同。此即總約五姓別。成無姓道理。五種姓中。顯有無姓。以五道理。成此義理。彼論具解五種道理。第一因者。有情既有種種異類。是故五姓差別不同。故決定有無姓有性。第二因雲。若眾生界差別故。有無姓人者。亦應得有無根有情。有情界類。是差別故。今答釋言。無根有之者。既是無根。非是有情。無六根故。何言有情。言有情界而名無根。此義決定不應道理。故不得有無根有情。不同有情界差別故。言應有其無姓有情。俱有情故。界差別故。第三因雲。若爾。同類有情界差別故。剎利非剎利。地獄非地獄。並是可轉。姓差別故。涅槃非涅槃。種姓亦可轉。此義不爾。彼本具足眾多種故。此即不爾。本自定故。四異類地等。金銀鹽等。先無後有。先有後無。般非般姓。事亦應爾。故今釋言。此義不爾。彼不定故。此姓定故。五現世不般。後即可轉。此義不爾。此及餘生。姓本定故。不應改故。彼論具解五理已雲。是故定有非般涅槃種姓有情(已上)遮所舉難。立無姓義。無根同類異類三難。皆不應理。是故決定。得有不般涅槃有情。全無三乘無漏種故。今章所引。略中間三。故雲乃至。言乃至廣說者。彼論解釋五種理故。 章是故當知下。三釋成。亦三。初建立五性。二建立無性。三無性所由。今初。言法爾者。四種道理中一。是法爾道理故。諸法本來。有此相者。是法爾故。有佛無佛。性相常然。不藉別緣。法如是故。此五種性。義理即爾。五種差別。法恆爾故。法爾道理通事及理。今此事法。有此通理。言一切有情有五種性者。此意說言。於一切中。總通即有五種姓故。非謂一人有五種姓故。或有無種姓。或有唯聲聞姓等故。若約下文新熏五姓。一人之上。具有無姓。不定。定性隨一。及佛種姓。若約轉根。即經五姓。三乘定姓為三。不定種姓為一。無性有情。為第五性。不定種姓。種類非一。或有聲聞緣覺二姓不定。或有聲聞菩薩二姓不定。或有獨覺菩薩二姓具足。或有三乘皆具。初一即隨定姓小乘。一向無有菩薩姓故。後三皆成佛。有佛種姓故。 章第五種姓下。二建立無性。言五種姓者。五姓次第。諸教多同。一定性聲聞。二定姓緣覺。三定性菩薩。四三乘不定性。五無性有情。如是次第。故無種姓。言第五性。遮詮得名。言無種性。言無有出世功德因者。無漏種子。名出世功德。此無法爾無漏性性種。故雲無有出世。既無法爾無漏種子。故亦不可有無漏新熏種。無性種者。無習種故。問無種性者。有何種子。答此人都無無漏種子。唯有有漏善惡種子。此有漏種。亦有本有新熏二種。從法爾有漏種起。有漏心。新舊合生。熏成種子。由此種子。生現行果。是故唯有有漏本有始起二種。本來無有無漏種子。問無性有情。唯有漏種。無無漏種。以何為極。答無性有情。雖無無漏。而有有漏功德善種。是故修善。感人天果。造惡即墮三惡道中。人天果者。四州人趣。六欲天上。色界四禪。無色四空。以此等報。為其極果。昇沈隨緣浮墜。由業善業。善趣以此為極。常恆唯在三界六趣。永無生起出世法故。問無種姓人。永不發生出世心耶。亦有三乘世心耶。答雖是無性有情之輩。遇善知識緣。得發出世心。雖發此心。而不能遂。終即退墮。唯感世間有漏樂果。以不具足無漏姓故。此義廣說瑜伽。大論。慈恩。憬興。遁倫記等。   章由是道理下。三無姓所由。問立無性者。有何所由。若不立此。有何過失。答立有無性有情類者。為不令斷盡諸佛利陀功德故。若許一切有情成佛者。有情雖多。皆悉成佛。既成佛竟。唯佛境界。無有眾生。所度境盡。是故建立無性有情。不斷盡佛利他功德。盡未來際。利益如是無性者故。佛地論第二雲。諸佛功德。為性是常無盡究竟。為性無常相續不斷無盡究竟。不可定說。佛以法身清淨法界。理性功德性是常故。受用變化二身功德。雖性無常。無斷盡故。無盡究竟。一切如來。本發佛願。為有情故。求大菩提。若諸有情。盡得滅度。爾時諸佛有為功德。何不斷滅。諸有情界。無有一切盡滅度時。故佛功德無有斷滅。所以者何。由法爾故。無始時來。一切有情。有五種性。一聲聞種姓。二獨覺種姓。三如來種姓。四不定種姓。五無有出世功德種姓。如餘經論廣說其相。分別建立前四種姓。雖無時限。然有畢竟得滅度期。諸佛慈悲巧方便故。第五種姓。無有出世功德因故。畢竟無有得滅度期。諸佛但可為彼方便示現神通。說離惡趣。生善趣法。乃至如是展轉。窮未來際。不能令其畢竟滅度。雖諸經中。宣說一切有情之類。皆有佛性。皆當作佛。然散真如法身佛性。或說少分一切有情。方便而說。為令不定種姓有性。決定速證無上正等菩提果故。由此道理。諸佛利樂有情功德無有斷盡(已上)此所說文。即是次上三段文證。總明此義。問若眾生界。有五姓者。何故涅槃經中。說言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有佛性故。皆當作佛。答此難雲。約理佛性故。雲皆有。真如理性。不簡五性。皆悉周遍。有此理故。是一義也。言少分一切者。亦一義。此約一切菩薩種姓。不定種姓。作此言故。此約成佛。作此會通。非約二乘無漏種姓。 章其有種性者下。二明有種性人。亦二。初引文。二釋成。今初。此出瑜伽第三十五種姓品中。彼正文雲。雲何種姓。謂略有二種一本姓住種姓。二習所成種姓。本姓住種姓者。謂諸菩薩六處殊勝。有如是相。從無始世。展轉傳來。法爾所得。是名本姓住種姓習所成種姓者。謂先串習善根所得。是名習所成種姓。此中義意。二種皆取。又此種姓。亦名種子。亦名為界。亦名為姓。又此種姓。未習成果。說名為細。未有果故。已習成果。說名為粗。與果俱故(已上)述曰。本性住者。本來所具自體自性。非是始有。亦非習成。本來安住如是性故。言習所成者。值緣初起。發生習學。隨其分位。成就建立。熏習所得所有法門。前是本有。元來有故。後是始起。初習成故。言有如是相者。應成佛果。標幟嘉相。故雲如是。言從無始世者。明本性義。是元有故。無有初始。言展轉傳來者。此種子者。是有為法。前滅後生。唸唸起沒。展謂展延轉謂轉易。從未來世。至現在世。從現在世。至過去世。剎那剎那。轉變來去。有為諸法。行相如是。故雲展轉傳來。言法爾者。四種道理中之一法。或理或事。無別因緣。法如是故。軌則任持。無有改變。本來元然。無有初始。如是成就此本性法故。雲法爾所得。此就事門。明法爾道理。以諸種子皆事法故。終教真如。亦名種子。約法性因。立此名故。若無始法性。真如實相。法爾法然。約理明法爾。言先串習善根所得者。本性住上。親近善友。聽聞正法。領納信解。發大道心。漸漸修行。狀斷二障。十信三賢。四善根中。以有漏聞熏。令增長肥壯。然後經見道第二念。方始熏成無漏新種。此時種子。新舊合成。生無漏現。自此已後。本有新熏和合。唸唸生無漏現。見道初念。無漏現行。唯從本有種子生起。彼時未有無漏現故。已前唯是有漏現故。若見道位。初無漏法。不許從唯本有生者。彼念無漏。不可起故。所言先串習善根者。指見道前有漏聞熏。新舊合成現行等法。先以彼彼有漏諸善長養宜緣。令至見道。彼見道心。第二念已後。新熏種子。及生現行。唸唸如是。故雲所得。指無漏現。或可。此中所說。不簡有漏無漏之門。本性住人。總聞法界等流法門。發心修行。熏習所成。通名所得。亦名為先。對所成法。聞熏言初。此瑜伽文。唯就菩薩。明二種姓。以菩薩地所說義故。聲聞地等。各說自乘二種種姓。唯識第九。就菩薩乘。明二種姓。故彼文雲。如是所成唯識相性。誰於幾位。如何悟入(問也雙問三事)謂具大乘二種姓者。略於五位。漸次悟入。(略答也。雙答三事)何謂大乘二種種性(此別問也。先問種也)一本性住種姓。謂無始來。依附本識。法爾所得。無漏法因。二習所成種姓。謂聞法界等流法已。聞所成等熏習所成。要具大乘此二種姓。方能漸次悟入唯識(已上先答能入之人種姓等相)唯識二姓。全同瑜伽。慈恩唯識疏雲。未聞正法。但無漏種。無始自成。不曾熏習令其增長。名本種性。性者體也。姓者類也。謂本性來。住此菩薩種子性類差別。不由今有名本性住種姓(已上)又雲。此聞正法以去。令無漏舊種增長。名習種姓。菩薩地說。聞十二分教。法界等流故。謂大定緣如。起俱時正智。後生後得。後得後生大悲。大悲起化身。化身方說此法。故名平等流也。又法界性。若能悟時。便能斷生死。趣大涅槃。此亦如是。又法界性。善順惡違。具諸功德。此亦如是。故名等流。等者相似義。流者出義。從彼所出。與彼相似。故名等流。聞所成等。即是三慧所成。非必新生方名為成。令種增長。亦名成故。若由三慧。無漏種增。何故乃言聞所成等。意顯能成非唯有慧。慧俱品法。亦能成故。能成既爾。所成亦然。故論說言聞所成等(已上)本性住姓。本來有之。依此方起習所成性。前後顯然。習成纔起。新舊和合。無漏已後。熏成新種。無漏現行。熏其種故。爾前有漏比觀位中。起有漏現。令本無漏增勢力故。彼無漏現。與有漏本。新舊和合。所生現行。增無漏本。世第一法。等無間心。見道初念。從彼勢。增本有種姓。見道初無漏智生起。 章此中本性即內六處中下。二釋成。亦二。初正成。二引證。今初。言內六處中意處殊勝者。三科法中。有十二處。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名三科法。諸法數中。是根本故。六根六境名十二處。眼等六根。名內六處。色等六境。名外六處。內六處中。眼等五處。即五色根。無見有對。第六處中。總攝八識。第六意處。以為殊勝。超勝前五有對色故。此意處中。既攝八識。其中第八阿賴耶識自體分處。即有法爾無漏種子。即是佛果四智心品。四智所有。一切功德陀羅尼門。三摩地門。三十二相等。一百四十不共法。三明。六通。八解脫。八勝處等。一切諸德。無漏門去。如是諸法。皆於種子。具足成就。無有闕減。法爾無漏本性住種。與有漏門阿賴耶識。雖性不同。而第八識中。已寄託成就。具足圓滿。此即意處殊勝行相。言即攝賴耶識中本覺解性為種性故者。此指法爾無漏種子。為本覺解性。阿賴耶識自體分處。有此無漏四智心品功德種子。法爾本然。既是四智本後心品。本來具足故。名本覺智之種子。故雲解性。性是因性種子義故。或可。證本覺理。能證之智。名之為解。此解之種。名為解性。本所附在。四智種子。名之即為本覺解性。雖是一論所說文據。今約宗義。為此始教性種性證。有何相違。若依終教。即以本覺理。為性種姓。真諦三藏。所得意趣。以本覺如。為性種姓。依彼義門。終教大乘。直取彼文。為性種證。今以別門。為始教證。有何相違。不可乖背或可言攝本覺解性。攝者隱藏。隱理從事。為性種姓。即是法爾無漏智種。如上心識章言攝理從事門如始教說。如來藏性是理。異熟賴耶是事。異熟為第八者。即是隱理從事為體。愚法小乘。攝義從名。以隱為攝。此等義例。 章梁攝論雲聞熏習下。二引證。前所成立。本覺解性。即依此意。明性種姓。故引彼論。為義證。據論唯言解性。得論意故。立本覺稱。以彼解性即本覺故。此本覺性。在梨耶中。故言識中。所言聞熏習者。是習種姓。隨善知識。聞大乘法。隨順信解。發菩提心。修菩薩行。如是受習所熏種子。與本有種。和合共成。作一味性。見道已前。發心已後。所熏習法。非是無漏。而與有漏性種姓體。和合共成。此即有漏新舊合成。由此力故。無漏本性。勢力增長。肥壯強盛。乃至見道。初無漏生二念已去。無漏新熏。與本合和。唸唸熏習。生起現行。今有漏位。多聞熏習。與本性住無漏。合和令本性住增長強勝。以此為相。一切聖人。成其因種。此即佛果妙因種性。言一切聖人者。一切菩薩。大乘聖故。今就菩薩。明種姓相。是故一切皆因菩薩。或可。若約三乘。汎爾言之。三乘聖人。各隨自乘。多聞熏習。與性種合。以此為因。生無漏現。故指三乘。名一切聖。三乘各多。名為一切。有何遮妨。法華玄贊攝釋一雲。六處殊勝者。此出無漏種姓之體。言無始者。顯法爾義。六處殊勝。相傳三釋。一雲。佛果根境。不過六故。但雲六故。以實而言。佛十二處。今因中姓。與果殊勝。六處為因。從果稱雲六殊勝。二雲。此是有情內六根處。於六處中。有得佛果。最勝功德。故名殊勝。三雲。是第六意處。無始以來。殊勝種姓。在其第六阿賴耶識意處之中。此第六處。名殊勝。六處評其是非。如唯識鈔(已上)今三釋中。此章主義。當第三釋。第六意處。攝後三識。後三識中。第八最勝。第八識中。有本性住無漏種子。總指此法。名為殊勝。今章所明。是菩薩乘性習二姓體性相狀。總而言之。三乘定姓。及不定姓各有本性及習種姓。且聲聞乘性種姓者。即定性聲聞。及不定姓中。聲聞乘義過。皆是一類本性住姓。瑜伽論第二十一曰。雲何種姓。謂住種姓。補特伽羅。有種子法。由現有故。安住種姓。補特伽羅。若過勝緣。便有堪任。便有勢力。於其涅槃。能得能證(已上)慈恩大師。略纂雲。種子法。即涅槃證之種子。由現有故。簡當有義。現簡於當。有簡於無。若爾勝軍常有。此如何通。解曰。由現煩惱等障可斷故。亦名現有(已上)璟興師雲。由無如來。於所依中。唸唸現成聲聞種姓。無漏種子。過解即生見道無漏。漸入涅槃(已上)瑜伽亦云。問此種姓名。何差別。答或名種子。或名為界。或名為姓。是名差別(已上)此明種子異名。纂雲。能生現行故。名種子。梵本雲馱都。此雲界。是因義也。梵本雲濕縛婆縛。此雲性。是體性也(已上)論亦云。問今此種姓。以何為體。答附在所依。有如是相六處所攝從無始世。展轉傳來。法爾所得。於此立有差別之名。所謂種姓。種子。界性。是名種姓(已上)此明本性住種姓相。璟雲若依執性。聲聞教中。雖未辨賴耶。今依大乘道理。說彼聲聞種姓。無漏種子。必須附在第八識中。以第八識。即是第六處攝。展轉傳來。法爾所得(已上)此六處義。大同今章。遁倫師記雲。泰雲。附在異生所依五蘊。有聲聞姓殊勝無漏種子體相。不在山河外。六塵中故。六處所攝。難陀等。不許本有種子義。釋此文雲。如產女有能生子用。說有人種。然其女身中。未曾有胎。此亦如之。堪能得證故。說有種。此堪任得義。非修所得故。法爾(已上)勝軍論師。唯本有義。上略纂釋彼所立義。難陀論師。唯新熏義故。今此中釋彼師意。此性種姓。非唯無漏。亦有法爾有漏種子。生方便行。助發無漏。璟興師雲。性種姓有二。一是有漏。以此為因。能生見道前七方便行。二是無漏。能生見道已去無漏(已上)此性種姓。一切聲聞種姓之人。各於一身。無始已來。法爾所得。是為其體。不定姓人。聲聞種邊。法爾轉來。其相亦爾。所言聲聞習種姓者。遇諸勝緣。發心趣向。修習學行等事是也。璟師亦云。習種姓體。亦有二種。一是性種中。有漏種子。遇緣引發增長已去。即名習種。從此習種。生起見道已前七方便行。還即熏種。亦名習種。二是無漏。是性種遇緣引發增長已去。即名習種。此從習種。生起見道已去無漏。還即熏種。並名習種(已上)瑜伽聲聞地初立種姓地。明性種姓。次立趣入地。明習種姓。文義並廣。不能具引。此二如是。具名本性住種姓。習所成種姓。其性種性。要在未性未發心位。無始已來。法爾成就。具堪能性。乃至習前。並皆此性所攝持故。其習種姓。乃在發心已去。趣入修行。正是體故。獨覺種姓。亦有二種。一本性住種姓。二習所成種姓。本性住者。有情身中。無始已來。依附本識。有種子法。是可證得獨覺極果之堪能性。展轉傳來。法爾成就。法爾種子。通漏無漏。今取無漏。為性種姓。斷惑證理。妙智種故。此本性住。內六處中。意處殊勝。諸法所依心識法故。即意處中所攝。賴耶自體分處依附而住。賴耶有漏。性種無漏。體性雖不和。而附在寄住。其習種性。熏習所成。此有情願。值說獨覺乘法善友聞信受持。發獨覺心。即住自調自度之心。厭患世間。欣求涅槃。熏成種子。為道因緣。熏習熾盛。增長已去。隨漏無漏。如應即是習所成種。有漏善種。初心已後。熏發增長。由此無漏。性種肥增。世第一法次剎那心。見道初念。自法爾種。無漏智心。現前生起。二念已去。新舊合和。無漏新熏。唸唸成種。瑜伽獨覺地。五相之中。有種姓相。其種姓者。即有三類。一薄塵種姓。煩惱輕薄。不著世法。住無染故。二薄悲種姓。於諸利樂有情事業。不欣樂故。三慢行種姓。離朋友等。無師獨悟無所敵故。性種姓中。有此三種。麟喻。部行。皆具此三。由此種姓。發心趣向。或成麟喻獨覺。或作部行獨覺。故法爾具三種種姓。由此更成習所成姓。新舊合和。生彼彼現。定姓獨覺。不定性中獨覺姓邊。皆具二姓。和合作因。問此獨覺乘。本性住中。三種種姓。新熏之中。亦有之耶。若有之者。其三種相。新相雲何。答以薄塵故。遠離憒[巿/人]。閑居寂靜。無有貪著。由此姓故。根勝聲聞。以薄悲故。自調自度。不能度人。亦不說法。以慢行故。起獨一計。麟喻獨覺。特由慢行。部行之中。先聲後緣。不出佛世。獨悟成故。中熏習有三。見無慢行。本性住中。有此三姓。故習成中。熏習有三。見道已前。唯有漏位。有漏新舊。和合成立。見道已後。無漏新舊。和合成立。生彼現行。隨三種姓。皆有現行。上明二乘各各姓竟。菩薩二姓。前已前明竟。其不定中。菩薩姓邊。性習二性。亦同前義。問定性二乘。所具種姓。與不定中二乘種姓。有差別耶。答定姓二乘。不定中二所具種姓。無有差別。俱是二乘種姓法故。由此種姓。感二乘果。定不定姓。其義同故。然定性者。得果之後。永不棄捨。即入無餘般涅槃界。如大虛空。盡未來際。滅盡斷無。不定姓中。二乘種姓。得果之後。必定棄捨。迴心向大。無有入寂。不定性身。有菩薩姓。是故迴心趣向大道。問不定二乘。迴心向大。已前所修。所得因果。為轉成大。為不爾耶。答迴心之時。彼菩提心。即從大乘種姓生起。二乘因果。必是棄捨。非小因果轉成大乘。然彼小法。有資助此大行功能。非是虛棄。若終教宗。迴心向大。轉成大行。始教不爾。諸乘別故。守其各各種子姓故。上明定性不定性者。無漏性種。及習種竟。因姓俱是具無漏種。然定不定二乘種姓。並是生空無漏之法。非以此種。成大覺果。菩薩種姓。及不定中。菩薩種姓。具足二空無漏種姓。由此姓故。必感佛果。法空智種。成佛因故。其無姓有情。既無無漏種故。非應論性習二姓。唯有有漏性習而已。 延慶四年(辛亥)四月十五日於東大寺戒壇院述之花嚴宗沙門凝然春秋七十二作之與實圓比丘矣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三十四(終)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三十五 (此卷闕)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三十六 (此卷闕)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三十七 (此卷闕)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三十八     東大寺沙門凝然述                            章又亦為似迴心教故十三雜集五位。成唯識論。亦說五位。雜集論所說五位。如前迴心教中引。唯識論五位者。彼論第九雲。如是所成唯識相性。誰於幾位。如何悟入。謂具大乘二種性者。略於五位。漸次悟入(乃至)何謂悟入唯識五位。一資糧位。謂修大乘順解脫分。二加行位。謂修大乘順抉擇分。三通達位。謂諸菩薩所住見道。四修習位。謂諸菩薩所住修道。五究竟位。謂住無上正等菩提(已上)唯識如是建立五位。文中為二。初明地前。二明地上。初中亦二。初明資糧位。二明加行位。今初。資糧位中。指四十心。言為似迴心教故者。建立五位。及於地前。開為資糧加行位者。本迴心教施設所立。今直進中。亦立五位。設資加位。為引迴心。作如是說問迴心直進。俱是影似。非隨自意。隨他意故。此二影似。有何差別。答雖俱影似。二門意異。迴心教意。本為誘引愚法小乘。令入大乘。此外無別自體意致。立直進者。本非為引愚法小乘故。所說義意。異愚法。於三乘教。是頓悟者。直入大乘。不由小故。然漸悟者。聞迴心教意趣。大道無異愚法。令彼昇進。更得深義故。有直進引迴心者故。雖直進。亦引迴心。似彼立教。當知。直進意存二門。一自分所悟。二誘攝迴心。由此義故。此直進中。亦有影顯似同所說。言以信等四位為資糧位者。此直進教。立信為位。故資糧位。有四十心。謂十信。十住。十行。十向故。既言亦為似迴心教。立信為位。開四十心。分資加二。亦似迴心故。迴心教。立信為位。若不爾者。何致亦言。非唯自意。亦似彼故。故迴心中。大乘行人。立信為位。有四十心。今直進中。立信為位。本是自意亦引彼故。玄記四雲。此十信法。於始教中。自是位(已上)玄記次下。引梁攝論願樂位中。四十心位。又引梁佛性論。地前四行。除四障。成四因等。又引仁王經。寄四輪報。演義鈔八下雲。然賢首意。始教別開信位。如梁論雲。如須陀洹道前四位等(云云)如是諸經論。地前四十心。立信為位。誠證非一。是直進教義。而亦通迴心。問唯識論中。既於十地前。建立資糧加行二位。其十信位。立不雲何。答唯識唯雲從發深固大菩提心。乃至未起順抉擇識。求住唯識真勝義性。齊此皆是資糧位攝(已上)此唯總說順抉擇前。未配信等。準餘經論。此資糧中。攝三賢等。論文即雲從發深固大菩提心。此中必定有十信位。問鈔依唯識意說雲。一資糧位。即是三賢。從初發心。積習福智。為道資糧。為眾生故。修解脫分善(已上)此唯舉三賢。不攝十信位如何。答此只就勝。總言三賢。實攝十信。事義必然。況又既雲從初發心。意不得通十信位乎。故大疏五上雲。從十信來。皆資糧故(已上)鈔十二上雲。信至迴向。皆資糧故(已上)又勝解脫地。攝十信故。鈔十四下雲。初一即勝解行人。始從十信。終至地前(已上十地品中配地位處。)鈔十三上雲。雜集十一亦云。願樂行人。自有四種。謂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為菩提聖道。有四方便(云云)鈔主亦依梁論立信。是梁攝論第十一文。傳寫書謬。言雜集也。願樂位者。亦名信樂。故舉信等四位為體。梁論唯識。一具一同。以信為位。不可差異。問若始教意。必立信者。何故鈔二十上。明三順分善雲。十信為順福分善。三賢為順解脫分善。所修善根。順趣解脫故。四加行位。名順抉擇分善。順趣真實。順抉擇分故。抉擇即見道(已上)既言順福順脫不攝。如何資糧。攝十信位。答雜集論說。三順分善。據彼說故。信言順福。今二分門。順解脫攝。若不爾者。豈可十信不得順趣涅槃解脫。又既立順福分善。明知。有十信位。此即福脫。俱資糧故。後位所修。十波羅蜜。二嚴門中。前五波羅蜜。是福德莊嚴。後五為智。皆是菩提涅槃妙因。況十信福分。亦順解脫故。而言之十信立不。諸師釋解。意致非一。天台。嘉祥。南山等師。總立五十二位。故有十信之位。西明圓測師等亦爾。淄州沼師立四十一。是故不別立十信位。故燈七雲。有別說者。以初住難。離出十信。如四善根內門難故。第十迴向位中。別開善根。既迴向收十信定是十住所攝。仁王。華嚴。優婆塞戒經等。皆說四十二賢聖。未說五十(已上)樸楊亦爾。入道章雲。問此位初首。而有十信。謂信進念定慧施戒護願迴向。計心四十。何故但言三十心耶。答即十住中。初住離出。以初發心而甚難故。雲離出也。設有聖教言四十心。當知。即據總別說也。現實三十(已上。此明資糧所攝位也。)彼名住內十信。與初住位。同是勝妙。而亦有其仰學。輕毛十信。此非住內所攝。十信極是粗淺。非細妙相。餘宗十之外立信。非是住內初住外。有是輕毛分。而勝法相仰學等事。今此宗中。始教大乘。五十一位。定有十信。仁王經中。含說始終二教之意。隨應明義。地前寄四輪王。是通始教之義。又彼經雲。十善菩薩。發大心。長別三界苦輪海者。即是十信位也。問十信已前。具縛地中。有發心修行等。是資糧位攝否。答信前行等。非是正位。位之方便。相從位攝。不攝無過。極粗淺故。以此為源。必成大行。若終教中。十住已上。是其正位。信是方便。名之為行。非不退故。今此始教十信是位。以爾前行。為其方便。頓教離相。不立階位。圓教立位。全同終教。 章十迴向後別立四善根為加行位者。二明加行位。言十迴向後別立四善根者。此中意說。資糧之位。順解脫分。乃至十迴。修行滿足。然後欲入初地正位。而有別方便。即四善根。以是見道近方便故。是故此四善根。不可屬十迴向。出迴向位。然後為入初地見道。修此四法。故雲十迴向後別立四善根。此即望後。是近方便故。不屬前十迴向分。無異古昔法常師等。配對地前諸位成立立四善根法。不同增訴玄奘等師。言於第十迴向後心。修四善根。問資糧見道遠方便行。此中既修十迴向行。既望見道。有方便義。遠方便門。既是迴向。其近方便。亦應迴向。何故暖等。安迴向外。答方便有遠近義不相開。涉。遠方便已竟。別修近方便。不可以近參雜遠中。故迴向外。別立四善。問有何所憑。成立此義。答雖章文中別不引文。義意漸次。理必然故。況有經論。為無所據。唯識九雲。菩薩先於初無數劫。善備福。德。智慧資糧。順解脫分。既圓滿已。為入見道。住唯識性。後修加行。伏除二取(已上)既言順解脫分既圓滿已故。十迴向亦圓滿已。四加行位。尤應彼後。由此文故。別立暖等。問此外何師。明別立義。答清涼師意。全同今章。大疏雖舉諸師所說。至自義者。不同餘師。十迴向後。初地已前。別修暖等四種善根。為初地加行。鈔十四下。釋初地加行十心。十心未滿。唯在地前。十心已滿。即入初地。雖在地前。而非迴向。出迴向已。作初地門方便行故。厥十種心。未滿之中。有四善根。十迴向會。無四善根。十地會初。雖有暖等。而在入心未滿之時。清涼大師。成立此義。故與章主別立義同。新羅芬皇寺玄隆法師。定聲聞菩薩四善根位中。陳菩薩位雲。若菩薩者。古來大德等。兩解不同。一解。十迴向以後。初地已下。別有四善根。第一阿僧祇已後。一小劫內。欲入初地。別修四善根。故攝論雲。已過地前四位。別有暖行。又大智論雲。柔順忍。無生忍中間。有頂法。如聲聞法中。暖忍中間。有頂法也。解雲。十解等三位。名為柔順忍。初地菩薩。名為無生忍。此二忍中間。有頂法。為顯聲聞法中。與頂法相似故。疏說須法。不後暖等解法。問若爾何故華嚴經雲。十迴向訖。即入初地。不說暖等四心。又地持論雲。解行清淨句後。即入初地。解雲。華嚴經中。在第十迴向。合說地前諸位。皆為初地方便故。地持論雲。解行清淨者。初地已上。皆名解行地故。對法論雲。勝解行菩薩者。始從初發大菩提願。乃至未入極歡喜地。如十迴向已後。別有四善根。初地二地中間。亦有別行故。十地論雲。具足初地行已。欲入第二地者。當生十種直心。即二地入分。逕一劫滿。最後剎那。始入二地。解雲。初地出分已後。逕一小劫滿。乃入二地。乃至法雲地亦爾。當知。第一劫已後。別小劫。入初地別方便。間若爾何故攝論等。唯說三十三劫。不說三十四法。解雲。二地勝進道一劫者。初地出分。合說不開。故唯說三十三劫。所以者何。初地一切法。皆為二地方便故。就十地論亦說別方便故。開為一劫也。一解。四善根。唯在地前四位。無別位地。謂暖者十解。頂者十行。忍在十迴向。十迴向最後一剎那。名為世第一法。問若爾攝論及大智度論。雲何會通。解雲。攝論雲已過四位者。通相為論。謂已過十信有暖。已過十解有頂。已過十行有忍。十迴向最後剎那。名為世第一法。故雲已過四位。不說四善根皆過四位也□大智度論雲柔順忍。無生忍中間。有頂法者。十住已上。初地已下。皆名柔順忍。此暖等四善根。在二中間。故雲間也。不說皆過柔順忍末後也。今依唯識論。與初解同故。唯識論雲。菩薩先於初無數劫。善具福慧資糧。順解脫分。善圓滿已。為入見道。住唯識性。復修加行。伏除二取。謂暖。頂。忍。世第一法。此四總名修抉擇分。順超真實抉擇分故。又對法論雲。已過初阿僧祇劫。有暖等善根。問若已過地前四位。別有抉擇分善者。當為初無數劫攝。為第二劫攝。若初無數劫攝者。何故論雲先於初無數劫。具善福慧圓滿已。若屬初無數劫者。不應說先。又何故對法論雲已過初阿僧祇劫有暖等善根。若屬第二無數劫者。瓔珞經雲。已過三無數劫。一百劫中。修殊勝定。亦可屬佛地耶。解雲。兩解不同。一解屬第二無數劫。如論說。然經雲已過三無數劫修殊勝定者。雖過三劫。猶屬第三劫。所以者何。第三僧祇劫。猶在因地。抉擇分善。亦屬第二劫。最後一百劫位中。在因地故。還屬第三劫。不屬他地。一解抉擇分善屬初僧祇。然論雲已過阿僧祇劫者。在彼末後。故雲已過。未離初劫故。四善根位。猶入初僧祇。然欲顯初地別方便故。開為別劫(已上)此中二解。四善根位。地位分齊。引證會違。相狀可見。然其初解。同賢首義。得經論文。和會相違。意雖少異。義勢大途。彼此是同。又四善根位。初二僧祇。攝屬不屬。玄隆法師。作二解釋。分齊炳焉。玄隆法師。新羅國人。法門義解。多出數義。或有局新羅。或有通他國。四善根位。已出二解。若通唐朝。其初解者。當賢首解。若屬新羅。當義湖解。或是新羅。染相師解。既言古來大德等。不可局限。玄隆法師。自用初解。故以唯識。合初解釋。為玄隆法師自意正義。彼第二義。少當惠休法師解釋。然休法師。前九迴向。以為忍法。第十迴向。為世第一。隆章後義。忍在十迴向位。第十迴向最後剎那。為世第一法。雖然大途同惠休義。梁論第八。二智依止章。說四善根及四定體支。得光增通行無間。如次即當新譯明得顯增即順無間四定。此四定者。即四善根所依止定。四善根終。最後剎那。得無間定。是世第一所依三昧。此次剎那。即入初地。即入見道無漏位故。最後剎那。名世第一。隆第二解。即當此說。上來成立章主賢首別立四善根義理竟。汎而言之。此四善根。地位分齊說不同一。玄記第七。定十迴向位處。舉數說中雲。有說。此猶屬資糧位。以於迴向後。別說四善根。為加行故(已上)此即當今章主自義。問若爾。何故彼雲有說。答此義本是他人所立。今賢首師。取為自義。玄記所說。雖言有說。今章取用。故直舉之。不言有說。故知。此說章主自義。大疏所舉。初義亦同。二玄記亦云。有說。此通二位。以於第十迴向之中。攝加行故(已上)準此以明此加行位。即第十迴向之一分。准飾宗記。此是功訟功言法師。及玄奘三藏義也。入道章雲。前二十九心。全第十少分。而屬資糧。三十少分。屬後加行(已上)法相諸祖。盛弘此義。大疏之中。不舉此義。三玄記亦云。有說。此總加行以住心已還。屬前三善根位。滿心已還。屬後二善根位故也(已上)準此而言。此四善根。皆屬十向但住與滿差異而已。言住心者。從初迴向。至第九迴向。此問即修前三善根。三善根者。應是暖頂及下忍法忍。通三品故。時亦久。言後二善根者。應是中上忍及世第一法。第十迴向。最後剎那。是世第一。爾前第十迴向多時。此間即修中忍上忍。大疏之中。不舉此義。四大疏定彼迴向中雲。一雲。四抉擇分中。是後二攝。謂十解為暖。十行為頂。前九迴向為忍。第十迴向。為世第一法。成唯識雲。此四善根。亦勝解行攝。此文為證。雖不分明。玄奘三藏意存此釋(已上)鈔十二上雲。言此文為證雖不分明者。次但雲四是勝解行攝。勝解行位。即通指地前。設四加行。在迴向後意。可亦是勝解行攝。以四善根未入地故(已上)準此而言。此四善根。即是住上。三賢位攝。準飾宗記。是休師義。問法相宗義。慈恩等師。稟之三藏。傳釋成立。四善根位。第十迴向後心而開。宗義必然。全同[(工*刀)/言]師。如飾宗明。然今清涼大師。舉惠休法師義。以此配為唐三藏意。非是常途法相師釋。彼此有無。相違如何。答法相宗中。慈恩師等。相傳解釋。無有此義。清涼解釋。意致難知。然竊推之。非無此義。玄奘三藏。恐存二義。法師未往天竺已前。學習攝論。遍數非一。前後總合。遇於七師。並研攝論。陶冶宗致。玄奘三藏。於中正用休法師義。其後度天。創傳法相。歸唐弘之。西天相傳。同[(工*刀)/言]師義。慈恩。淄州。撲揚等師。次第稟受。正存此義。是故飾宗。作此解釋。度天已前。方用彼義。故清涼師。即作此釋。有此舉故。飾宗大疏。各舉一邊。而實無違。度前後雖無明文。義推道理。意致是爾問若爾。何故引唯識論勝解行文。以為證據。唯識度天已後傳故。答玄奘三藏。傳法相後。顏舊學義。今唯識中。通有其證。故依此文。成立今義。如此準成。無有乖違。問清涼師意。可存玄奘三藏歸唐已後義耶(第十迴向後心。立四善根之義。)答其義炳然。弘通世間。舉人皆知。豈不存耶。問若爾。何故大疏不舉。答疏略不舉。玄已舉故。問玄記不指人名。豈可暗開之耶。答玄雖不指。唯識疏等。其旨顯著。以彼知此。豈髣拂乎。況舉世相傳。不言自顯焉。玄記諸說。皆言有說。何獨言不指玄奘三藏名乎。又清涼意謂玄奘准同惠休法師所釋而已。是故大疏不舉第十迴向後心立暖等義五大疏亦云。一雲。四加行中。世第一攝。故真諦翻攝大乘雲。如須陀洹道。前有四方便。菩薩亦爾。別有四方便。謂四十心。若依此釋。別無五位。地前四十心。皆加行(已上)鈔雲。言一雲四加行中世第一攝者。即真諦意。雜集十一亦云。願樂行人。自有四種(乃至前引)修得圓滿。亦於地前。無別加行。故疏結雲則無五位(已上)準此以言。此四善根。即是地前四十心攝。信住行向。如次識修。準飾宗記。常法師義。故真諦三藏。及常法師。俱立此義。本是攝論宗祖。真諦三藏所立。是故後代。多傳此義。至相寺智儼大師。是華嚴宗第二高祖。承梁攝論於常法師。故搜玄記。釋華嚴經地前四會。十位已上。配頂忍世第二。會經是說十信。雖不言暖。義自炳焉。六真諦三藏。作二解釋。一釋配對四十心位。如次前明。一釋。一信十住及十行中。前之五行。皆修暖法。後之五行。修習頂法。初迴向已上。是修習忍法。第十迴向終心。修習世第一法。真諦後解。今為第六。問何故三藏。作此後解。答道基攝論章雲。三藏復雲。聲聞性地。位居頂忍。免惡趣故。暖法不免。非聲聞性。大乘性地。判在十行六心已去。過二乘位。成菩薩性。今準此解。三藏即雲十行六心方名性地。當知。頂法在此而成。於十行中。五心已來。十解十信。為暖法位(已上)此意說雲。第六行已上。出過二乘地。成菩薩性。如聲聞頂。成聲聞性。故六行已上。修習頂法也。道基舉諸義後。自出正解。全同惠休法師解釋。問清涼師義全同賢首。至相所釋全同法常。何故香象師資相違。答賢首約就始教為言。故成別立四善根義。約五位門。成義理故。至相約就終教作釋。終教不別立四現故。圓教次位。全同終教。故釋本經。於四十心。配對四忍。賢首大師。若約終教。應同至相。又至相大師。若約始教。應同賢首。又梁攝論意。唯立四位。不別立四善根。故配對彼地前四位。至相約此配對信等。賢首之意。若約攝論。唯立四位故。於地前。應配信等。上明五位門地前義理竟。   章見等同前者。二明地上。言同前者。指前又以十地。說為見修。謂初地入心。為見道位住心已後。乃至金剛。並名修道。見修二位。唯是十地。唯在因位。此一句言。亦通四位門地上。應等指同故。既言見等同前。等言等取修道及究竟位。若唯因位應言見修。何言見等。故等修道及究竟位。問究竟令同已前何文答迴心。五位。指言餘名同前。此同前者。指迴向心四位中。言但有見修等四位。此約展轉指同。若直言之。即指迴心四位門言。此迴心教。總有四類。四位。九地。五位。共行。直進教中。即有三類。十二住。四位。五位。此中四位五位。俱通迴心直進。三乘共行。唯在迴心。其十二住。唯在直進。三界九地等。是依身依地。雖通迴心。何亦不通直進教中。問迴心教中。有十二住。直進教中。有乾惠等十地耶。答十二住相。專似小乘。不可遮止通迴心教。三乘共地。專在迴心。難通直進。此中雖通。而有傍正。 章問何故此教所立名數下。二問答料簡。亦二。初影似小乘。此問答意。料簡直進影小之意。既是直進。唯應陳說大乘實義。而於大乘。並四位五位十二住等門。名及數相。全同小乘。故應問決。答中有二。初約表詮答。直進似小。為引迴心。迴心似小。更引令勝。由此得入深奧義故。由似迴心。即有似小。若全下。二約遮詮答。謂粗淺者。由少同已起信。懸異己還不信。若全同小。居本小故。是故半同半異引小。大乘宗中。陳說法相。有其二門。一隨轉理門。所說法門。同小乘故。是共門故。二真實理門。所說法義。全異小乘。是不共門。今此隨轉理門所說。或此問答。料簡迴心。以迴心教似愚法故。然準次問。是約直進同迴心明。二問。若引二乘可須似彼下。直進似小。亦二。初問。此難前答迴心教意。本同小乘。今此直進。何用似小。答中有二。初正明。二引證。初中亦三。初標數。二一始教中下。隨釋。三是故說此為始教也者。結成。二中有二。初機粗淺故。直進自體是粗淺故。二凡以大乘似小說者下。諸引小故。雖舉二義。引小為本。機粗淺者。剩牒前門。折薪記三雲。然第二義中。便雲。凡以等者。但是結通二義。非是牒釋。然恐文脫。合雲二亦以此引小故似小乘。方可雲凡以大乘似小乘等也(已上)此釋可然。文義續故。 章即如何義等者下。二引證。亦三。初標問。二如瑜伽說下。正引。三如是等文類別非一下。結成。二正引中。亦二。初所似三成就。二能似三成就。初中亦二。初聲聞三成。二獨覺三成。此三成就。出瑜伽論第三十也。初聲聞三成就中。言雲何已成就補特伽羅等者。此先問答安定名義。總通三成。標成就義。補特加羅。此雲數取趣。即是人也。造有漏業。數數往生諸趣之中。若有若干人。今生此世中。各有所成就行業功德等。即是先生修習法行。熏練成就。此世令然。若時安住下品成就下。別明三成。言欲樂者。行人心志。於法悕望欣求故爾言加行者。進勵修習。此二皆是由先身習熏練力故。今得成就。並是行人所成就法。此三成就。有何差別。若如此世有三種人。俱是見道已前行人。由先熏習所成就法。有下中上。今生勝進。各有分齊。此世所應獲得。果利賢聖。有學無學等法。有差別故。璟興疏十五雲。聲聞人中。三品為三。此三俱在見道已前方便地中。望入聖道及以漏盡。有其遲速。一者巳修解脫分善乃至暖等。仍於惡趣。未得不生。即於現身。未能入聖得果盡漏。第二人者。住方便中。已免惡趣。現得入聖。得沙門果。更受生死。未能盡漏。第三人者。住方便中。現能入聖得果盡漏。是現般人(已上)下品成者。此世之中。得住七方便中暖頂。此人值緣。若造惡業。猶往惡趣。未得忍位不退位故。既不能得忍位不退。何況此世入聖得般。此二皆悉不能獲得。中品成者。同在暖頂。而於此世。得入見道證初果等。若具言之。應有三類。於此世中。現證初果。是經生者。或是現進一來。經生之者。或現勝進。證不還果。上□經生。上品成者。同在暖頂。於此世中。入見初果乃至證得阿羅漢果。集成三雲。諸記(云云)而海束記。準對法論雲。下成就者。謂暖法。中謂頂法。上謂忍法。當知。此中三品成就。是煖頂忍三善根也。世第一法。唯一剎那。不相續故。不入三品成就也。未敢禪定(已上)義苑三雲。言下品者。是七方便人故。有猶往惡趣之說。未能證入等。中品者。初登見道。加行不退。即能證入。猶未究竟。故般涅槃。上品者修道已上。終至無學。非唯證果。亦槃涅槃身(已上)折薪三雲。聲聞三品。下品義。當四善根位。言猶往惡趣者。即前二善根。忍世第一。方不退往惡趣。然未得初果。名非沙門果等也。中品義。當見道。雖有七反生死然不往惡趣。證初果故。名沙門果。尚有七反生死故。非現法得涅槃。瑜伽之。雲何修果相。謂四沙門果。一預流果。二一來果。三不還果。四最上阿羅漢果。謂正道名沙門。煩惱斷名沙門果。上品義當修道。至無學道(已上)解瑜伽文。諸家非一。姓教聲聞。依佛性論。苦忍不退。瑜伽聲聞。忍位不退。同毘曇說。猶往惡趣。在暖頂位。忍位已後。即是不退。不墮惡趣。 章如說聲聞獨覺亦爾下。二獨覺三成。獨覺乘中。有三成就。聲聞緣覺。同類小乘。三成就相。大同聲聞。麟喻獨覺。解脫分後。四善根相。先已純熟。於最後座。從一淨觀。一座成覺。其間即經一百六十心。斷惑得果。四生百劫。如次要得部行麟喻獨覺之果。麟喻獨覺。要經百劫。其間煖頂忍等。階位分齊。三成就相。準例聲聞。見道已前。有三成就。下品成就。未得不退。中品成就。於一身中。要得不退。上品成就。一座成覺。獨覺唯有一向一果。無有學經生等事。不同聲聞有學經生。上明所似二乘三成就相竟。 章於菩薩位為似二乘下。二能似三成就。亦二。初標立。二故彼論雲下。引文。亦二。初略配三成。此就菩薩七地門義。作此配對。言七地者。一種姓地。未發心位。二勝解行地。發心已後。地前十信三賢是也。三淨勝意樂地。是歡喜等十地中初地也。四行正行地。從十地中第二離垢。至第七遠行地。五決定地。第八不動地也。六決定行地。即第九善慧地。七到究竟地。第十法雲地。及佛果地。合為一地。以因圓果滿故。今就七地門。建立三成就。勝解行地。名下品成就者。是地前十信三賢位也。問其種姓住。下品成就。為取之不取耶。答璟興師雲。住解行住。名下品者。四十心住是。習種姓與解行住。體一不殊。性種即在十信已前。非已成就。故此不論(已上)本性住性。發心已前。名種姓住。其習種性。解行所攝。發大心已。薰習成故。言淨勝意樂地名中品成就者。舉初包後。非獨初地為中成就。從初地。至七地。皆中成就。略不言其行正行地。二至七地。名正行故。言住墮決定到究竟地名上品者。此舉初後。攝其中間。故略不明九地決定行正行地。墮決定者。七地門中。是第五地。十地門中。第八不動地也。善慧地。名第六決定行地。到究竟地。即第十地。今除佛地。取第十地因圓一分。以三僧祇。配三成故。超過三祇。得佛果故。二若菩薩住下品成就下。具明行相。亦二。初明下品成就。言猶往惡趣者。璟雲。猶往惡趣者。若定繫業惡趣。十信前受。方入十信。不定繫業。生惡趣者。四十心中。仍為他受(已上)發心已後。十信已前。有其時分。經此時已。入十信故。二餘二大劫下。指餘二成。本論文廣。不能具引。此中所說。菩薩三成。全影聲聞三成就相。菩薩亦立。此即直進機宜粗淺。及引迴心。此二義故。說三成就。上明三成就竟。 章二不退位者下。文中分二。初標。二佛性論下。釋。亦二。初依佛性論 。二依瑜伽論。初中亦二。初引論。彼論第一。破小乘品雲。分別眾生。凡有三種。一定無佛性。永不得涅槃。是一闡提。犯重禁者。二不定有無。若修時即得。不修不得。是賢善共位以上人故。三定有佛性。即三乘人。一聲聞。從苦忍以上。即得佛性。二獨覺。從世法以上。即得佛性。三者菩薩。十迴向以上。是不退住。得於佛性(已上)言聲聞苦忍以上得佛性者。真如空理。名為佛性。佛性有二。一生空所顯佛性。二法空所顯佛性。二乘唯證生空佛性。菩薩具證二空佛性。縱二乘人。修二空觀。唯是拆空。非無性空。見道已上。得真無漏。證會生空。四善根等。是有漏心。分觀佛性。得少分明。各隨所得獲不退位。不造惡業。得惡趣非擇滅。義苑三雲。聲聞至苦忍者。謂見道位中。苦諦之下。忍智起時。即證生空。更不退轉(已上)當知。聲聞見道已前。七方便位。皆是退分。苦法智忍。初起之時。方得惡趣非擇滅也。問瑜伽二十一雲。復有所餘。已得趣入補特伽羅。已趣入相。謂雖未得能往一切惡趣無暇。煩惱離繫。而能不生惡趣無暇。世尊依已得趣入補特伽羅。密意說言。若有世間上品正見。雖歷千生。不墮惡趣。彼若已入上品善根。漸向成就。爾時便能不生無暇及餘惡趣(已上)遁倫記第六解雲。住種姓人。暫趣入發心。即得惡趣非擇滅者。於此位中。或時有得。或時不得。若至忍位。此時定得。即彼若已入忍上品位。漸向成就。不生無暇及餘惡趣(已上)璟十亦同。此文中意。既以忍位。判為不退。此則大小共許所說。大乘聲聞。此為定量。何故佛性論。與此相違。答瑜伽論中。文言髣拂。釋蒙斟酌。成立此義。然佛性論。分別定判。無異愚法小乘所談。縱瑜伽論。同愚法教。乃是隨轉理門所說故。佛性論。直明大乘聲聞真實理門義也。言緣覺至世第一法者。七方便中。世第一法。唯一剎那。時分極短。次剎那心。即入見道初無漏位。緣覺不退。疾於聲聞。是一剎那前後不久。言菩薩至十迴向方皆不退者。此入第一迴向心時。即得不退。非謂第十迴向初得。玄記四雲。至十迴向以上。方得不退(已上)即依佛性論作此判。既言以上。是初迴向以上位故。問玄記七雲。依佛性論。至此位滿。方名不退之位(已上)既言位滿。何雲初得。答論文既言迴向以上。即指初迴向之始故。但言位滿者。解行滿故。總言位滿。非謂十迴向位已滿。或可。此文對彼第一迴向加行。次其入心。名為位滿。初入之心。加行滿故。二當知此中下。釋成非是愚法聲聞。是大乘宗迴心聲聞。 章又亦可菩薩地前總說為退下。二依瑜伽論。亦二。初立義。此意地前十信三賢。猶往惡趣。由此義故。地前總通。皆為退位。二如瑜伽雲若諸菩薩下。引論。此出彼論第四十七。言猶往惡趣者。勝解行地。發心已後。十信三賢。四十心間。經歷一大阿僧祇劫。修習萬行。精勤二利。然位粗淺行相參雜。或時。憶念。或時廢忘。或勉勵轉。或虛棄過。如闇中射。或中不中。由如是故。值緣造惡。墜墮惡趣。此說勝解行地全分。十信三賢諸位皆爾。然後之位。轉勵轉勝。漸成堅固。伏惑之力。稍強勝故。雖然不免造惡墮苦。故雲地前總說為退。初地入心見道之時。成堅固不退。得惡趣不生。解此勝解行地猶往惡趣之文。諸師意異。義理多端。賢首所解。義途如此。璟興解釋。如上已引。於不定業。為他受故。元曉雲。上說勝解行住菩薩或時有墮那落迦者。約此住前菩薩說也(已上)此說意雲。勝解行地。攝四十心。依起信論初住不退。瑜伽勝解行地退者。且約住前十信之位。非謂初住已上亦退。慈恩釋猶往惡趣文雲。此菩薩。其實已離惡趣業。不受惡趣生。然為利益有情時故。往彼生因即起染受。彼報趣。故初劫時。有生惡趣。如金翅鳥入海食龍。食龍既訖。上飛空堙C因取龍故。腳下有泥。其實元意。本在取龍。取龍之時。因逐泥污。菩薩亦然。因利有情。遂被染繫。故初劫時。亦生惡趣。若爾。如所引經。若有成世間增上品正見頌。雲何通義。曰彼亦不以正見為緣生惡趣。何妨地前有起惡趣業。而生惡趣(已上)瑜伽引經頌。彼後二句雲。雖經百千世。而不墮惡趣。地前有漏世間之位。而得正見。永不墮。若會釋之意。義理可見。如是等釋。意致多端。問鈔十上雲。然位不退。復有二義。一約三乘。至第七住位。方不退。二約終教。入初住位。即名不退。異輕毛故(已上)言三乘者。即是始教。彼意始教七住不退。如何兩祖。有此差別。答本業瓔珞六住退義。若約終教。即是權退。若約始教。即應實退。賢首思。約權退為言。清涼思。約實退成立此義。又始教大乘。機有三品。上根七住。中根迴向。下根初地。方得不退。爾前隨應。並是退位。兩祖各談彼彼義邊。理實二祖互通令然。上釋始教不退義竟。 章三明位中行相差別者下。文中為二。初標章。諸位之中。觀解修行。一一相貌。此中明故。二如瑜伽雲勝解行住下。引釋。亦二。初引第二住。二結成指略。今初。此中具引解行地文。分二。初問。或時下答。亦二。初明行相。二如是等類名勝解行住者。結行相。初中有八。一堪能不堪。二或於下。憶念忘類。三於諸下。二利不巧。四為他下。說法艱難。五或時下。或中不中。六或於下。退菩提心。七由意下。自他二樂。八或於下。聞法驚疑。文相易見。不須別解。解行地菩薩。既是地前。或。或進或跓。或通或滯。良由位居退轉。行解未熟。進退隨緣。昇沈任宜而已。章解雲此是十二住中下。二結成略指。勝解行住。在論四十七。論文極廣。章取精要。淨勝意住。亦在第四十七。位第四住。至第十二善。在第四十八卷中。文亙二卷。故此指略。七地門義。束十三住。即在瑜伽第四十九。善戒第九。地持第十。此即與彼十三住法。種類一同。廣略差別。且種姓住相者。論第四十七雲。雲何菩薩住種姓住。謂諸菩薩。住種姓住。性自仁賢。性自成就菩薩功德菩薩所應眾多善法。於彼現行。亦有顯現。由性仁賢。通達方便。令於善轉。非由思擇。有所制約。有所防護。若諸菩薩。住種姓住。任持一切佛法種子。於自體中。於所依中。已具足有一切佛法一切種子。又諸菩薩。住種姓住。性離粗垢。不能現起上煩惱纏。由此纏故。造無間業。或斷善根。如種姓品所說。種種住種姓相。於此菩薩種姓住中。亦應廣說。應如實知。是名菩薩種姓住(已上)菩薩種姓無始本性。具此種子。又本性住種姓中。具足六波羅蜜因性。如第三十五卷種姓品說。其第三住淨勝意樂住。即是初歡喜地。地上行相。次第勝妙。由漸微密。具如論說。故章指之。應廣見彼。非應卒抄。本來菩薩種姓成者。元來不造五逆重罪。不作謗法闡提斷善。清淨善寂妙因成就。慈悲願力。憐愍意樂。自性成就。遇緣速發本性善心。修行住持。無有艱難。此即本性二利。自性具足故也。上明始教行位相竟。 延慶四年(辛亥)四月二十六日於東大寺戒壇院為禪明房述之 華嚴宗沙門凝然春秋七十二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三十八(終)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三十九   東大寺沙門凝然述   章若依終教亦說菩薩十地差別下。終教行位。文中為三。初明位相。二明不退。三明行相。初中亦二。初明十地。二明地前。今初。言亦說菩薩十地差別者。如前直進教說菩薩歡喜等十地差別。此終教中。亦說菩薩十地行相。故特言亦。同直進教。言亦不以見修等名說者。亦直進教。於十地中。分見修等。今此終教。不同直進。唯言十地。不分見修。分見修者。似愚法故。是迴心教。引大方便。直進十地。分見修者引迴心故。影似迴心。機粗淺故。影似小乘。今終教宗。無此二義。唯立十地。不分見修。文有亦言是有何意。前句亦說之。言待直進。故今此言不知所以。折薪雲。亦字應是而字。恐傳者筆誤爾(已上)問何故終教不分見修。答義苑五雲。此教熟教故。不影似小乘。但直明菩薩十地之差。故不分方便見修之異耳。言方便者。以地前中十信三賢。為十地方便。即於十地。要有方便。今此意雲。於方便位。不分資糧加行二位。問何故機熟不分見修。答機不熟故。斷惑漸次。故小乘教。分見修位。始教引彼。故開見修。今此終教。機已熟故。斷惑異彼。是故不分見修之異。折薪雲。由前始教。為引二乘故。於十地亦分見修。今終教所以不分者。下文雲。初地已上。斷於所知一分粗故。於煩惱障。不復更留。是故不分見修。至初地時。正使俱盡。既不引小故。於煩惱障。不分分別俱生見修之惑。故此中不分見修也(已上)問若雲此教不分見修。何故章下文。明末那煩惱。初地斷粗。後地斷習。引無性攝論雲。轉染末那。得平等性智。初現觀時。先已證得。修道位中。轉復清淨。此豈非立見修位耶。答此終教中。唯雲二障不分見修。七識相應識障。皆爾故。初地時二障皆斷。不約見修。唯約使習。然無性論現觀等者。斷末那惑使及習氣。當始教中見修二位。故借前教。顯此分齊。所斷之障。既不分見修。豈其階位。實分對之乎。起信疏中。智相。相續相。如次名為法執俱生分別。長水楞嚴疏中。執取計名。如次名為人執俱生分別。二惑二障。各立見修之名。此亦如是準例始教見修為言。 章又於地前但有三賢下。二明地前。亦二。初正明。二引證。今初。此中意說。終教地前。但立三賢。不立十信。謂十住。十行。十迴向。名之三賢。此立義。通問。何故賢前。不立十信。故今答雲。信唯是行。非是階位。故不與三賢同立為位。問何故終教。信不為位。故今答雲。十信唯行。未得不退。故不為位。今應難雲。始教以信立之為位。豈是不退。而不退者。迴向已上。或初地上。豈由不退以為位乎。今應答言。粗淺教宗。未得不退而立為位。深細教宗。以不退轉。立為階位。是故十信。二教位行。義旨有由。理趣無違。問何故終教住上名位。十信唯行。非是位耶。答義苑雲。三賢名位。鄰極亞聖故。十信名行。不入位者。有四義故。一進退不定故。二雜修十心。無定階降故。三未隨法界修行廣大行故。四未得法身顯佛種姓故(已上)又雲。問始教粗劣。十信尚得名位。此教漸勝。何故翻名行耶。答前教權影彼小。故得稱位。此教稱實。要分行位之殊故。但屬行也(已上)章文但有三賢。但言非但簡信。亦可有簡不分資糧加行之意。此教地前。但雲三賢。不分資加。別不立彼四善根。故玄記七雲。三賢總為趣聖方便。不分資糧加行近遠。此約終教(已上)問此終教中。緣有幾位。答總有四十一位。十住十行及十迴向十地妙覺。是為四十一也。其十信者。但是行故。問何故十信。唯名為行。答瓔珞本業。如是說故。彼經唯名四十重。本業瓔珞。不言十信。唯於初住已上取故。此四十二皆是位故。住是安住不動義故。領解諸佛因果諸法。安住法位。不可轉故。未上住前。修行十心謂信進念定慧不退等。言行十心不言階位。本業經中。如是說故。是故章主。信唯是行。非是階位。如是判斷。問瓔珞經中。說等覺位。賢首大師。義意雲何。答等覺一位。開合之異。始終二教。義理皆爾。始教大乘。開則五十二位。合則五十一位。以彼十信。立為位故。今此終教。開則四十二位。合則四十一階。十信唯行。非是位故。於第十地法雲後心。開立等覺。合之唯是第十地故。法雲後心。名勝進分。第六會中。十地品後。有十明等五品。玄記判之。名第十地勝進分。即等覺位。刊定記主。十定已後六品。名等覺位。是第十地勝進分故。賢首清涼。俱存開合。然賢首意。常隨合門。清涼義意。常隨開門。至相大師。與賢首同。圭山禪師。全同清涼。大疏八上雲。仁王等。合此勝進。入於十地。是以不立等覺。教化品中。約五忍分位。於寂滅忍。唯有上下。下忍中行。名為菩薩。即第十地。上忍中行。為薩婆若。此謂如來。若依瓔珞。開此勝進。為無垢地。即是等覺。然等覺照寂。妙覺寂照。又賢聖學觀品中。說六種姓及六堅六忍等(已上)鈔十八上。具明瓔珞經六種姓。六堅。六忍。六觀。六定。恐繁不引。此即為顯有等覺位。 章本業經雲未上住前下。二引證。亦二。初本業二文。二仁王一文。今初本業初文。出彼上卷賢聖名字品。經文具雲。爾時佛告敬首菩薩。佛子。吾今略說名門中一賢名門。所謂初發心住。未上住前。有十心順名字菩薩。常行十心。所謂信心。念心。精進心。定心。慧心。戒心。迴向心。護法心。捨心。願心。佛子。修行是心。若經一劫二劫三劫。乃得入初住位中(已上)既言修行是心。入初住位中。故知。十心非位唯行。十住是位。文言分明。言又雲始從凡夫地等者。此是後文。即出彼下卷釋義品。經雲。佛子發心住者。是人從始具縛凡夫。未識三寶聖人。未識好惡因之以果。一切不識不解不知。佛子從不識始凡夫地(乃至如章)其人略行十心。所謂信心。念心。進心。定心。慧心。戒心。迴向心。護法心。捨心。願心。復有十心。所謂十善法。五戒。八戒。十戒。六波羅蜜戒。是人復行十善。若一劫二劫三劫。修十信。受六天果報。上善有三品。上品鐵輪王。化一天下。中品栗散王。下品人中王。具足一切煩惱。集無量善業。亦退亦出。若值善知識。學佛法。若一劫二劫。方入住位。若不爾者。常沒不出。住退分善根(已上)此亦言略行十心方入住位。明知。信心是行非位。以住為位。文義分明。章雲乃至廣說。故廣引經。 章又仁王經雲習忍以前下。二仁王一文。言習忍者。即十住位。十住名習種性。故雲習忍。而言忍者。五忍門時。四十一位。皆是忍位。伏忍三賢。其中十住。是下賢位。故立忍名。十信是輕毛。十住是不退。以輕毛故。唯行非位。以不退故。初住是位。 章十住初即不退墮下。二乘地下。二明不退。亦二。初正明不退。二會通相違。今初。終教宗義。入初住時。得不退位。十信修心。經一萬劫。調練機宜。行業純熟。信行滿心。次剎那中。即入初住。入初住故。即成不退。不轉功德。不造諸惡。不墮惡趣。不趣異乘。勇進大乘。問大乘不退者。以何義為本。答大乘宗中。得不退者。不墮小乘異見之地。為不退相。兼不造作輕重諸惡。其德任運成就建立。小乘位中。得不退者。眾德成立。不墮惡道。為不退相。始終二教大乘宗義。不同小宗。唯不退墮二乘小路。正為不退。既不墮小。永不造惡。不墮凡地。故雲況諸惡趣等。言凡地者。指十信已前薄地下凡等。兼取十信遇緣造惡。由造惡業。墮惡趣故。問初住已上。永不造惡。信前薄地。是造惡業。其十信位造不雲何。答十信行位。或進或退。惡緣造惡。善緣造善。故退墮者。是同信位。問仁王經等。十善菩薩。是信行人。是故十信。名善趣位。何於此位。有造惡業。答信行之人。多修善業。十善福業。當於此位。故名善趣。不遮此位值緣造惡。十信位中。怖惡增減。故不造惡。不墮惡趣。信前底下。未必造惡。若值惡緣。多造惡業。若有善緣。必定進修十信之位。雖遇惡緣。亦起對治。由治道故。多不造惡。 章設本業經說十住第六心下。二會通相違。若作問答。即應問言。若初住時。得不退者。何故本業經。有六住退。本業經上卷賢聖學觀品雲。佛子若退若進者。十住以前。一切凡夫法中。發三菩提心。有恆河沙眾生。學行佛法。信想心中行者。是退分善根。諸善男子。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修行十信。得入十住。是人爾時。從初一住。至第六住中。若修第六般若波羅蜜。正觀現前。復值諸佛菩薩善知識所護故。出到第七住。常住不退。自此七住以前。名為退分。佛子若不退者。入第六般若。修行於空。無我人主者。畢竟無生。必入定位。佛子。若不值善知識者。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退菩提心。如我初會眾中有八萬人退。如淨目天子。法才王。舍利弗等。欲入第七住。其中值惡因緣故。退入凡夫不善趣中。不名習種性人。退入外道若一劫若十劫。乃至千劫。作大邪見及五逆。無惡不造。名為退相(已上)為知始終。雖繁載之。所引經文。是人爾時從初一住下。正明示現退事。六住已前。既是權退。七住以上。是權不退。上是牒相違。經文是難問者所據文故。起信論中下。正會通也。彼論廣說初住不退義已。會經雲。如修多羅中或說有退墮惡趣者。非其實退。但為初學菩薩。未入正位。而懈怠者。恐怖勇猛故(已上)彼疏釋此文雲。如瓔珞本業經中言。七住已前。名為退分。若不值善知識者。若一劫乃至十劫。退菩提心。如淨目天子。法才王子。舍利弗等。欲入第七住。其間值惡知識因緣故。退入凡夫不善趣中。乃至廣說。今釋此經意。是權語非實退。恐彼初入。令不慢怠故也(已上)問瓔珞經中。六住已前。明示現退。有何所以。答彼經意說。十信萬劫。退分之人。修菩薩行。萬劫滿足。即入初住。亦住解位。得不退轉。若諸菩薩。懈倦慢怠。久居信位。不欲昇住。是故菩薩。示六住退。權現邪見五逆罪等。若住下位。不進上位。值惡因緣。必定退轉。下位之人。見此聞此。勇猛進修。得昇上位。由此意樂。權示退轉。問初心之人。縱入初住。亦應退轉。無示現益。乃至六住。皆退位故。何必菩薩。示此退跡。答初住已上。乃至六住。示現退跡。實成巨益。由示退跡。初心之人。疾入初住。昇初住已。任運不退。豈非益乎。問縱信位人。雖務入住。此人實謂六住必退。豈得勇進疾入初住。須望七住已上諸位。答眾生機宜。情見皆區。若謂六住已前實退有。望七住已上諸位。縱有此類。若入初住。即得不退。知是權退。是故唯入初發心住。以此示現退跡巨益。問起信所會修多羅說。何以得知是本業經。何知。若是餘經所說。答彼論既成初住不退。會通住上退屈所說。常途經典。當本業經。是故諸師。論所會經。判是本業。縱餘經說。會住上退。皆與本業。所說一同。問本業瓔珞經中所說。為唯權退一途義門。亦有初住不退義耶。答本業六住。既為權退。既說權退。必有實退。實退即是十信之位。經既分明。言退分故。有實退故。有實不退。實不退者。即是初住。有權退故。有權不退。權不退者。即七住上。權實行相。經文炳然。問實不退等經是何文。答前所引經。佛子若退若進者下。至無惡不造。名為退相。十五行九字是也。以十七宇。為一行故。此文之中。具有實退及實不退。亦有權退及權不退。元曉本業經疏上卷雲。若退以下。第二簡別。於中有二。先就真實義。以簡退不退。得入十住。實不退故。若利根者。一劫二劫。其鈍根者。乃至十千劫故。是人爾時以下。第二寄權教門。簡不退。七住以前。名退分者。雖非實退。權言為退。為怯弱者發勇猛心。起信論主。如是判故。如下釋義品說。初發心住。不退轉故。華嚴經說。亦如是故(已上)彼經釋義品中。說信位雲。亦退亦出。若值善知識學佛法。若一劫二劫。方入住位。若不爾者。常沒不出。住退分善根如上說(已上)指學觀品故雲如上。如前已引。經既以信為退分善。准知。初住已上。決定不退轉位。本業下卷。釋義品說初住相雲。佛子。發心住者。是上進分善根人。若一劫二劫。一恆二恆三恆。佛所行十信心。信三寶常住。八萬四千般若波羅蜜。一切行。一切法門。皆習受行。常起信心。不作邪見。十重。五逆。八倒。不生難處。常值佛法。廣多聞惠。多求方便。始入空界。住空性位。故名為住。空理智心。習古佛法。一切功德。不自造心住一切功德故。不名為地。但得名住(已上)此說初發心住行相。甚深廣博。微妙殊特。具如是等一功德者。豈有實退菩薩位耶。何況二住乃至六住。甚深沖幽。實德不退。增勝奇特。問章主何故不陳本業。有說初住不退行相。答經文顯然。非應初陳。上依仁王經。明初住不退。指十信行。言不得不退故。次下引本業經雲。未上住前。有此十心。又引住前信相菩薩。明知。章主依本業經。成立初住不退之義。即是真實不退義門。但下為明起信會釋。引權退文。此是實不退。上權退義門故也。 章其行相者下。文中為二。初直明行相。二問答顯勝。初中亦三。初地前行相。二地上行相。三對前簡異。初中亦二。初起信所說。二梁論所說。初中亦五。一證見法身。二八相成佛。三受身自在。四見佛報身。五順理六度。今初。言三賢初位者。十住下賢。十行中賢。十迴向上賢。今舉下賢十住之初。即發心住。言少分得見法身者。於十信中。一萬劫修。本業經雲。佛子是信想菩薩。於十千劫。行十戒法。當入十住(已上)此舉戒學。如上文說。十信位中。具修萬行六度二利。信位成滿。方入初住。先多劫中。修唯識觀。根本無明。翳覆本覺。本覺隨緣。流變纏縛。沈倫生死。輪迴六趣。今向本源。趣求修入。十信行中。深觀有漏妄想諸業。皆從無明虛夢生起。無明本空。漏業都無。真心之外。無有別法。人執漸蕩。我空稍通。法空觀解。亦漸玄妙。信行成滿。初入住位。此時人空觀解。深理速疾開明。殊妙幽玄。真如法性。法空真理。漸漸明白。惑種應滅。故留不斷。相似有漏。不異無漏。故入住時。真觀成就。少分得見人空法身。我空觀解。與法空解。冥契融會。深奧微妙。所見法身。雖是少分。體性周圓。無不通遍。所見用大。會歸真如。唯是如如。及如如智。契符體會。甚深寂寥。起信論發趣道相。信成就發心中。說隨順真如四種方便。謂無住離過離癡大願。皆如法性。相順真如。離相而相。即相無相。以此離相無念真心。觀察諸相無住寂靜。即如而用。即用而空。故論文雲。菩薩發是心故。則得少分見於法身(已上)依此文故。言見法身。 章能於十方世界下。二八相成佛。彼論次下文雲。以見法身故。隨其願力。能現八種。利益眾生。所謂從兜率天退。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轉法輪。入於涅槃(已上)此列八相名也。言見法身故者。出示現八相所以也。非唯見法身。亦由願力。示現八相。施八相業用。由此二緣故。一切菩薩。初住已上。分見法身。此為自證。施作業用。發願誓期。示現八相。由行化他。隨分成辨八相成道。初住已上。乃至佛果。位位皆作。隨位增勝。八相轉勝。次第漸增。乃至佛地。極位八相。清涼師作本跡四句。本謂因果自位本體。跡謂因果互示異身。一本高跡下。謂如來示現菩薩身。二本下跡高。菩薩八相。現佛身故。三本跡俱高。他受用身。現化身故。四本跡俱下。菩薩大人。現餘身故。今初住八相。是本下跡高。此十住位。所現八相。雖是法身化用願力所致。而既是地前比位行相。故起信雲。然是菩薩。未名法身。以其過去無量世來。有漏之業。未能決斷。隨其所生。與微細苦相應(已上)疏雲。言未名法身者。以未具真證。但依信力。見於少分。故異地上也(已上)既是地前三賢之位。執取計名。人執煩惱。漸漸伏斷。有漏諸業。相續未斷。分段苦報。連續未滅。問前言見法身。今言未名法身。前後二說。雲何相違。答前言少分見法身者。比觀心中。真如悟解人空觀門。一分法身。故章主起信疏雲。十解菩薩。依比觀門。見於法身故。雲少分見也。亦可。依人空門。見法身故(已上)若對地上。非是證見。故非實證。唯相似分而已。由此義故。雲未名法身。 章又以願力下。三受身自在。論正文雲。亦非繫業。以有大願自在力故(已上)疏雲。今明菩薩。於報修短而得自在。不由惑業。故雲。非業繫。以留惑益生悲願之力故。雲以大願等力也(已上)今章所引。以意前卻。義路通融。終教菩薩。入初住時。生空無漏觀解智力。應斷煩惱障。證所顯真理。若斷盡者。應同二乘。地前比位。不能應生。故留不斷。潤生攝化。不斷種子。異二乘故。伏滅現行。異凡夫故。於煩惱障。已得自在。雖受果報。非是業繫。以智伏惑。以願受生。分段生死。有二種受。一繫業分段。薄地凡夫所受生死。二不繫業分段。今故留不斷。助願潤業也。 章又依三昧下。四見佛報身。起信論中。明真如用大。示現色身。令眾生見。故名用大。菩薩隨位。即見如來。所現用大。有二種相。依分別事識。此是凡夫二乘心識所見。名為應身。即變化身。疏雲。言依分別事識者。凡夫二乘。未知唯識。計有外塵。即是分別事識之義。今見佛身。亦謂心外。順彼事識分別計度識故。說依分別事識見也(云云)二依於義識。論雲。謂諸菩薩。從初發意。乃至菩薩究竟地。心所見者。名為報身。身有無量色。色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已上)此見他受用身相好。疏雲。依業識者。十解以去菩薩。能解唯識無外諸塵。順業識義。以見佛身故。雲報身(已上)言業識者。是第八識。舉三細中初。實通轉現相。八地已上。斷三細惑。證見明白。住無功用道。今是三賢。斷執取計名所起煩惱。雖未至其。知轉識位。而比觀中。悟解唯識真如理性。了知一切唯是自心所變業識之外無有別物。比觀明瞭。其深妙故。隨分得見他受用身。問他受用身。是自受用平等性智所現影像是。為初地已上證理菩薩。現此妙身。地前菩薩。非其所見。今雲何從初發意。見佛報身及諸相好。若爾。化身為誰示現。答如來化用。隨宜非一。所現色身。本為地前。現變化身。是自受用成事智影。為地上菩薩。現他受用身。根地度等。本次定故。然此終教三賢菩薩。比觀甚深。瞭解明白。故由深妙三昧定力。一分得見他受用身。雖由定力。義有限故。若初地已上菩薩所見。即是無漏現智證見。甚深境界。十地之間。次第增勝。如百葉臺上。千葉萬葉等。是故地前地上菩薩。雖俱得見他受用身。地前是劣。少分得見。言少分者。唯見粗相。不能見細同於地上。初地已上。所見報身。是見細相。隨地增勝。所見漸細。甚深微妙。不可思議。是故論中。初雖言得地前地上皆見報身。後細分別。簡擇粗細。故論文雲。復次初發意菩薩所見者。以深樂信真如法。少分而見。知彼色相莊嚴等事。無來無去。離於分齊。唯依心現不離真如。然此菩薩。猶自分別。以未入法身位故。若得淨心。所見者微妙。其用轉勝。乃至菩薩地盡見之究竟。若離業識。則無見相。以諸佛法身。無有彼此色相迭相見故(已上)疏文繁廣。不能引載。雖同報身地前地上。所見不同。淺深分明。梵網臺上盧捨那佛。是他受用。葉上釋迦亦他受用。雖葉上佛亦他受用。唯是地前菩薩所見。是其粗相淺劣他用。當今起信初住已上三賢所見他受用佛。淄州師釋他受用身有二。一初地已上所見他受用身。二四善根所見他受用身。四善根所見。即當葉上他受用身。法詮師釋。彌陀初地菩薩能化。臺上教主二地能化。地前菩薩。見報身者。唯見初地能化如來。觀經等言地前根機生報土者。即此義也。地前菩薩。不能往生二地已上他受用土。唯局彌陀初地土故。然梵網經。地前菩薩。諸凡夫等。蒙彼加力。見臺上佛。聽彼說法。臺上即是二地教主。然彼暫時加力見聞。不同初地極樂往生長時。 章其所修行皆順真性下。五順理六度。彼論解行發心中雲。以是菩薩。從初正信已來。於第一阿僧祇劫。將欲滿故。於真如法中。深解現前。所修離相。以知法性體無慳貪故。隨順修行檀波羅蜜。以知法性無染。離五欲過故。隨順修行屍羅波羅蜜。以知法性無苦離嗔惱故。隨順修行羼提波羅蜜。以知法性無身心相。離慢怠故。隨順修行毘梨耶波羅蜜。以知法性常定體無亂故。隨順修行禪波羅蜜。以知法性體明。離無明故。隨順修行般若波羅蜜(已上)一切萬行。皆順法性。而隨事相所無。所有皆約法性。隨順修行。上六度行。約其所無。其所有者。約真如中。性功德法。施性。戒性。忍性。進性。如是等也。 章又梁攝論中下。二梁論所說。言十信名凡夫菩薩者。未離凡夫性故。十信伏斷見修惑故。言十解名聖人菩薩者。菩薩十住初位。應必斷煩惱障。證生空所顯理。於中分別煩惱惑障。名異生性。斷見惑故。棄異生性。成聖人性。舊雲凡夫性。斷異生性。故雲名聖人菩薩。十信一萬劫。修諸波羅蜜。於十住中。每一一位。有自分行。有勝進行。如華嚴經十住會說。總而言之。六度四攝。三性無性。唯識無境。慈悲攝物。所修非一。若本業經。初住中修百法明門。謂十信心。各有十故。常發無量有無行願。經列二十四願。謂十波羅蜜等。又初住四弘。二住修習無量善行。謂四念處。皆空無相。五蘊六大。如虛空等。三住修習十一切入皆如實相。四住修習彼八勝處。五陰人等。廣略二相。一切法空。五住修習八大人覺。六住修習八解脫等。空如實相。七住六和畢竟空故。八住三空。九住修行四諦不二一合相故。十住六念入如幻定。如是等也。十行位中。如次修習十波羅蜜。如華嚴說。若本業經。初行修四正勤。二行四如意足。三行五根。四行五分法身。五行八正道。六行七覺分。七行五善根。謂止觀。暖觀。頂觀。忍觀。世第一觀。八行四無礙解。九行十二因緣。十行轉大法輪。如是等也。十迴向中。華嚴大經。所修極多。本業經中。初迴向一諦二諦正直道行。二迴向第一義智謂五通行。三迴向四不壞淨。四迴向三相。謂生住滅。五迴向五陰空。六迴向十二入空。七迴向十八界空。八迴向隨自然智因果二空。九迴向二諦空寂。十迴向二諦中道。如是等也。梵網。仁王。三賢所修萬行無量。一一觀門。恐繁不述。 章其地上行相倍前準知者。二地上行相。終教初地已上行相。甚深廣大。無量無邊。初二三地相。同世間佈施十善四禪定故。四地三十七助道法。五地四諦。六地十二因緣。七地一切菩提分法。八地三種世間無功用道。九地四無礙解。開為四十辨才。十地示現無量化身。大法智雲。雨大法雨。本業經中。初地十願。作五神通。入百法明門。二地十善。三地四禪八定。四地道品。五地十六諦俗智五明。六地緣起。七地三智十度萬行。一切功德行。八地無相大慧。無功用觀。三世間現。九地法師四十辨才。十地邊際無礙智觀。無量法雲雨大法雨。潤澍眾生。無明盡滅。受大職位。神變無量。不可思議。等覺菩薩。住頂寂定。以大願力。住壽百劫。修千三昧已。入金剛三昧。同一切法性。二諦。一諦。一合相智。住壽千劫。學佛威儀。像王視觀。師子遊步。不可思議神通化導。住壽萬劫。化現成佛。入大寂定。現同古佛。常行中道。大樂無為妙覺佛果。三身圓滿。四智圓明。盡未來際。業用無絕。 章是故當知此中行位下。三對前簡異。始終二教。三乘漸教。於漸教中。是始與終。空門為始。不空門為終。一切法義。皆悉差別。隨二教文。一一易見。 章問此教豈不通引二乘下。二問答顯勝。愚法小乘教。隨劣機說之。如來本意。遂引令入一乘大道。先引令入三乘大乘。次入同教一味平等。後入別教普賢法界。二乘根鈍。不能直入別教一乘。展轉漸次。誘引上進。始教專引愚法小乘。令入大乘。迴心教意。專在誘小。直進同迴心。本為引愚法。今終教宗。漸教之終。大乘極教。根機高勝。直進昇上。更復高妙。其所引小乘。既與直入終教。分齊全同。無有勝劣。此終教中。有二類機。一本來終教之者。二從前教來之者。所悟意致。一合同相。是故此教。無有引小。不引小故。無影似小。直來漸來。俱高勝故。上來解辨終教行位竟。 章如楞伽雲初地即八地等者。演義鈔三上雲。彼經第四。先長行雲。大慧於第一義。無次第相續。說無所有妄想寂滅法。頌中有七偈。後二偈明不立地位雲。十地則為初。初則為八地。第九則為七。七亦復為八。第二為第三。第四為第五。第三為第六。無所有何次。解曰。初之七句。約義配同。最後一句。據理都泯。十地則為初者。同證如矣。初則為八地者。初地不為煩惱所動。同不動矣。第九則為七者。第九同第七無生忍矣。七亦復為八者。純無相觀與八同矣。第二為第三者。同信忍矣。第四為第五者。同順忍矣。第三為第六者。第三地中。獲三慧光。第六地中。得勝般若。同慧義矣。無所有何次者。顯上經文於第一義無次第相續等。今既上句。略舉約義同中一句之要。下句即據理都泯。義已略周。正意在於下句(已上)法性一如平等不二。初後皆無。泯淺深相。以言示之。名何無違一味同相無差別故。今且約就所當。同之彼此。似一有所以故。 章一約寄位顯下。分二。初標章顯章顯位自體。故雲寄位。二謂始從十信下。解釋。亦二。初行布位。二圓融位。今初。言從始十信乃至佛果六位不同者。玄記第一教興中雲。六顯位故者。為顯菩薩修行佛因一道。至果具五位故。此亦二種。一次第行布門。謂十信。十解。十行。十迴向。十地滿後。方至佛地。從微至著。階位漸次(已上)行謂行列。布謂佈置。階位由漸。行相次第。始自微少。終至顯著。安布列置。次第不濫。階梯無雜。故雲次第行布門。如本經中。第二會說十信。第三會十住。第四會十行。第五會十迴向。第六會十地等覺妙覺。如是次第漸勝而說。名為差別因果者是。 章隨得一位得一切位下。二圓融位三。初立義。二引證。三釋成。初中亦二。初圓融位相。二位相所以。今初。此即標顯圓融行相。言圓融者。圓謂圓遍。圓攝。融謂通融。通泯。且如得信滿心一位。即得十住。十行。十向乃至佛果。入初住位。即得二住已後乃至佛果及信滿法。得二住時。即得三住已後。乃至佛果及十信滿。初住二住。如是乃至得佛果時。即得等覺乃至信滿。是名圓融無礙行相。 章何以故由以六相取故下。二位相所以。言何以故者。此問意雲。位相差別行布為本。何故初位攝後。後位攝初。中位攝初後。初後攝中位。有何所以。有五所以。隨一圓融。總同成故。融攝諸位。所融攝者。別異壞故。一位為主。諸位為伴。圓教諸法。必具主伴不起而起。起即具足主伴。圓明自在。德量無窮。言相入故者。一位功能用映徹。故入諸位中。諸位用徹入一位中。是故一位入一切位。一切位入一位中。相入互攝。無不窮盡。言相即故者。有相入故。必有相即。體用不離。隨門立故。一位法體。是有諸位。是無諸位。即一位。諸位體有一位。是無一位即諸位。言圓融故者。一位即圓遍。通諸位。諸位即圓遍通一位。若具言之。十玄皆有。並有十由。一一隨一。無礙融通。 章經雲在於一地下。二引證。亦二。初地地相攝。出經第一。此歎同聞菩薩功德。似歎地上。而實遍通一切諸位。信位滿心。即攝諸位乃至佛果。二是故經中下。勝進得位。於諸位中。有自分位。有勝進位。位位皆爾。今舉信位滿心勝進。 章又以諸位及佛地等下。三釋成。此中成立因果無二。始終無礙。四十一因。各與佛果無二唯一。一位佛果。與四十一因。皆俱各等。始終圓融。其相亦爾。由此義故。一一位中。與佛果一。此位即佛。佛果與因位一。此位即菩薩。全佛全菩薩。即由此義。玄記雲。以果門收。即恆是佛。以因門取。常是菩薩。即此相也。四十二位。一一各通佛及菩薩。無不攝盡。即成四句。一全佛一位。即佛故。二全菩薩一位。即菩薩故。三亦因亦果。合前二故。四非佛非眾生。二互泯故。復古記釋於一一位上等文雲。此別明五位互攝。如初住攝於初行。初迴向。初地。第二住。攝二行等。第十住滿。則十行滿等。十行智度圓。十地智度滿。如海幢比丘寄第十住。頂出諸佛。灌頂成佛者。即其事也(已上)如此釋者。十住即通佛及菩薩。九地是菩薩。第十住是佛。十住滿故。十行。十向。十地皆爾。是名一一位通佛及菩薩。此未必是圓融義門。十住。十行等。各為一位滿。上明階位自體門竟。 延慶四年(辛亥)四月二十九日於東大寺戒壇院為禪明房述之 花嚴宗沙門凝然春秋七十二 文化八年辛未初冬二十一日以嵯峨大覺寺所藏然師手筆之本校之 比丘典壽春秋五十四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三十九(終)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四十    東大寺沙門凝然述                      章二約報明住但有三生下。分二。初標章舉數。二一成見聞位下。隨舉列釋。亦三。一見聞生。二解行生。三證果生。今初。言成見聞位者。見聞信受此大華嚴別教一乘甚深法界普賢法門。熏成無盡無礙種子。即作當來十身圓滿極果。種子熏成。必定應獲當果妙因種子。此所熏成微妙種子。專由見色聞聲而得。故雲成見聞位。見謂觀見。觀見別教一乘。佛法僧寶。善友經卷境界。聞謂聽聞。聽聞如來所說教法。善友僧寶所訓教門。故雲見聞。言見聞此無盡法門成金剛種者。釋此成見聞位義理。金剛即是金中之精。堅實牢固。火不梵燒。水不澍蕩。永無損壞。都不朽爛。強徹無窮。故雲金剛。以喻顯故。問此中見聞所熏種者。體性狀貌。何等種子。答眾生本自具足十身如來藏性。因位萬行。果地眾德。諸法體相。眾門業用。皆悉滿足。無所闕減。是名別教一乘佛性。即成佛本性種性。本有性上。隨善知識。聽聞一乘法界等流真如所起。別教法門。熏成種子。為成佛因。是習種姓。所聞教法。無漏所成。體本清淨甚深妙義。以此為緣。菩薩意識意悉表義顯境二種名言種子。為成佛因。此是有漏名言熏習。由有漏熏所成力故。如來藏性本有習性。勢力增盛。功能成辨。有漏新熏種子。有漏本種。和合共立。受熏新種。由此事故。無漏本性。次第漸增。見道初念。生無漏現。次剎那心。新舊合和。熏成無漏清淨新種。故見聞生有漏聞熏。生有漏現。令無漏種勢力增勝。此依圓教行布為言。言如性起品說者。此出十門性起第十性起見聞之中故。晉經三十七。說此門相。有法喻合。其法說者。文雲。此菩薩摩訶薩。知見於如來所。見聞恭敬供養。所種善根。皆悉不虛。功德無盡。離一切愛。究竟解脫果報不虛。滿足諸願。於一切有為法中。不可窮盡。而能隨順無為智慧。起諸佛智。究竟未來際。具足一切諸如來地(已上)述曰。此文分二。先總辨。後離一切下。別顯。玄記十六雲。先總辨。所謂於佛若見佛及像。若聞名及稱念。若三業恭敬。若四事供養。於此四位。所種善根。廣多無限。不可稱說故。雲功德無盡下。別顯。中略舉三種果。一斷滅惑障果。二於一切下。德窮來際果。三起諸佛下。成大菩提果。又初唯斷果。令得涅槃。後唯智果。令得菩提。中間通二。謂棄有為。隨順無為故也(已上)次經說喻及合。然喻有三。即喻上三種果。三喻各有法喻。且初喻合者。經雲。佛子。喻如丈夫食少金剛。終竟不消。要從身過。至金剛輪際。然後乃住。所以者何。以彼金剛不可消故如是。佛子。於如來所。少殖善根。能壞一切有為煩惱。乃至究竟如來涅槃智慧。然後乃住。所以者何。於如來所。殖諸善根。不可盡故(已上)此是第一吞少金剛喻。喻前第二窮未來際果。合法可知。玄記雲。微少善根性。不可盡(已上)次經說小火能燒喻。喻前第一斷滅惑障果。其合法者。謂少善根性。能滅惑(已上)又雲。又釋。前滅所知障。後滅煩惱障(已上)此判二喻也。次經說藥王多益喻。喻前第三成大菩提果。及有法合。此後二喻。及以合法。經文甚廣。恐繁不引。問章指性起品。此三喻中何。答三喻取捨。記家非一。指事。義苑。折薪。復古。並引吞服金剛喻。集成記中。引三喻後見聞不信益文。汎而言之。性起見聞。舉三種喻。此三皆是見聞益故。三通用好。不可局一。 章二成解行位下。即第二生。亦二。初都率天子。二善財童子。今初。由先見聞一乘境界。法力熏習。下十身種。於別教之由。故欲受此報。棄累縛身。感法門身。是名解行身。義苑雲。由昔因種勝故。今生成解成行也(已上)於此位中。獲得一乘法界勝解。成就圓滿自行大行。此通解解。比證行貫賢聖。證解悟解並具。行希圓融頓成。大解圓滿。萬行備足。此一生內。窮多劫際。願行等事。亦隨無盡。而不礙一念。況於一生乎。解行之言。即此相狀。非是三賢解行位也。言兜率天子等者。經文甚廣。取要引之。晉經三十四。小相品雲。菩薩摩訶薩。於兜率天。放大光明。名曰幢王。普照十世界微塵數剎。遍照彼處地獄眾生。滅除苦痛。令彼眾生。十種眼耳鼻舌身意。諸根行業。皆悉清淨。彼諸眾生。見光明已。皆大歡喜。命終皆生兜率天上。生天上已。聞天妙音。名不可樂。此音聲語諸天子言。以不放逸故。於諸佛所。種善根故。遇善知識故。盧捨那佛。威神力故。於地獄命終。生此天上(乃至廣說諸法無來無去及以報恩供養等事。)是故諸天子。應當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令應清淨住威儀戒。悔過一切業障。煩惱障。報障。見障(乃至)時諸天子。聞是聲已。皆大歡喜。心意柔軟。問天聲曰。菩薩摩訶薩。雲何悔過。爾時天聲。以菩薩摩訶薩三昧力故。天善根力故。答諸天子言。業障等罪。不從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來。積聚於心(乃至)若如是知。是名清淨真實悔過。說是法時。百千萬億即由陀佛剎。微塵數諸世界中。兜率天子。皆得無生法忍。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欲界諸天子。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六欲天中。一切天女。皆捨女身。悉為男子。得不退轉菩提之心。爾時諸天子。廣聞普賢迴向善根。悉得十地諸力莊嚴。具足三昧。皆悉成就眾生界等。善身口意業。滅一切障。皆得清淨。見百千萬億那由他佛剎。微塵數七寶蓮華。一一華上。皆見菩薩結跏趺坐。放大光明。彼諸菩薩。一一隨形好中。放眾生界等光明。彼光明中。見眾生界等諸佛。結跏趺坐。隨所應度。而為說法。猶未能見離垢三昧之少分也。爾時天子。於一一毛孔。化作眾生界等。妙香華雲。供養盧捨那佛。散香華已。一一華中。見諸如來。時彼香雲。普熏無量佛剎微塵數世界眾生(乃至)若有眾生。得聞此香。諸罪業障。皆悉除滅(乃至八萬四千煩惱)彼諸眾生。具足種種淨香自在光明善根。若有眾生。見此蓋雲者。彼諸眾生。種一恆沙。轉輪聖王。所殖善根。所謂白淨寶網轉輪王等。菩薩摩訶薩。安住如是轉輪王處。於百千億那由陀佛剎微塵數諸世界中。教化眾生(乃至)放曼陀羅自在光明。若有眾生。遇斯光者。皆得菩薩十地。當知此等眾生。悉是先世修善根力(乃至)如是菩薩摩訶薩。安住白淨寶網轉輪王處。放大光明。名周羅摩尼。若有眾生。遇斯光者。皆得菩薩十地。悉得無量智慧光明。得十種眼清淨行業。乃至十種意清淨業。具足成就淨力三昧。如是成就清淨肉眼(乃至)譬如千億佛剎微塵數世界。如上喻說。此一切剎。末為微塵。彼諸世界。一一微塵。悉與一切佛剎微塵等。菩薩摩訶薩。取此微塵。展轉更種。乃至八十。彼一一微塵生果。悉與一切世界微塵數等。菩薩摩訶薩。業報清淨肉眼悉分別見。亦於唸唸中。見百千萬億那由他佛剎微塵等如來。佛告寶手菩薩言。譬如錠光頗梨珠照十佛剎微塵等世界。此珠白淨寶網轉輪聖王善根所成(已上)玄十六雲。此中有三重益。初明佛光普照諸天子。令得十地。二此天子毛孔所出。香華蓋等。復益眾生。令得輪王。亦是十地。三輪王放光。照餘眾生。亦令得十地。此三位之益。皆悉齊等。同時頓成(已上)述曰。三重文者。自初至離垢三昧之少分也者。是第一重。次爾時諸天子於一一毛孔下。是第二重。後放曼陀羅自在光明下。即第三重。其第一重得益人者。兜率天子。頓極圓滿。然獲益中。兼舉餘類。即總有四。玄雲。一餘兜率天子得忍益。或當初地。或是八地。二六欲天子發心益。三天女益。此二地前益。四爾時下。益當機天子。以是普賢諸位。相攝大善巧法。是故創得出地獄已。聞此普法。即得十地。明與三乘漸次教不同也(已上)此四類中。前三餘類。非從地獄而生天者。第四即是今之當機。蒙光生天。得十地者。此之天子。生天之身。即解行生。從曾聞經。齊地獄身。皆見聞生。新羅見登。一乘成佛義雲。此人過去。由聞經故。墮三惡道。而以彼善根。身承小相光明。從地獄出。生兜率天。此天身是解行身。此身即成佛故。一生成佛(已上)問何故此人墮地獄耶。答經雲。譬如汝等。昔在地獄。不從十方來。但以顛倒愚癡纏故。得地獄身本無來處(已上)彼昔聞經。種成佛因。然於其後。造無間業。是故墮在阿鼻地獄。此乃由彼顛倒愚癡因緣故。造重惡業。受無間報。雖是墮獄。唯是聞經已後之事。是故總攝為見聞生。大疏八下雲。此中略無墮獄之因。謂雖修乘戒行寬故(已上)此釋上經蒙光生天之處。下文顛倒愚癡等。是天鼓之說故。又前略業因五逆等故。後說助緣。是煩惱故。問足輪放光。何時放照。答釋迦如來。為菩薩時。住兜率天。盡彼壽限時。下人間。此時放光照益地獄故。晉經雲菩薩摩訶薩。於兜率天。放大光明。然言髣拂。未顯誰人。唐經具雲我菩薩時。於兜率天宮放大光明(已上)地獄天子。於兜率天。依鼓勸化。作一萬香華等雲。往詣盧捨那菩薩所。報恩供養。而不見菩薩。餘天子告雲。此菩薩者。今已命終。生淨飯王家。乘旃檀樓閣。處摩耶夫人胎(已上此菩薩下經文)是故得知。菩薩放光。兜率天壽。將終時也。問此之天子。今及前生。總得幾益。答此天子益。總即為二。一地獄益。二天上益。此即前生及今生故。就地獄益。亦有二種。一除苦益。滅苦痛故。二根淨益。得於清淨十眼等故。問十眼耳等。是解行益故。下天子窮第十地。居白淨寶網轉輪王位。得十眼十耳等清淨。此地獄身。是見聞生。如何此中。得十眼等。答地獄之身。蒙其光照。除滅苦痛。非唯除苦。亦滅諸罪。是故隨分得清淨根。未及十地妙淨六根。是故今得不違道理。又地獄既是彼見聞生。苦業至重。恐障後生。故滅苦業。得清淨根。直趣解行。受第二生。是其便易。故獲淨根。至解行生。猶修懺悔。由此修故。得第十地。不同餘人。非獄身故。不必藉悔。入十地位。天上益中。亦有二種。一聞法得位益。兜率天子。自得益故。二展轉傳通益。由自益他成無盡故。初自益中。亦有五種。一得位益。此即廣聞普賢法界。廣大迴向周遍。善根。清淨。真實如空。三業悔過之法。圓滿十地。窮盡因位。證十真如。入即入海。一乘頓圓。直至此極。速疾備周。其事炳然。二行成益。十力嚴身。具諸定故。三勝報益。得出界等善三業故。四滅障益。滅一切障。皆清淨故。五見佛益。見光明中。無量佛故。兜率天子。一重自益。獲得如是法界功德(經文前列餘天等益。非今當益故不舉之)經猶未見離垢三昧之少分也。問離垢三昧。何位所得。何名離垢及未能耶。答玄十六雲。離垢三昧。有二位。一約因終。如第十法雲地菩薩所得。離自二障微細垢故。二約果初。如此文。是將現成佛。在此天上。住此三昧。能利眾生。令離垢故。此釋本經上文。捨那菩薩。住此三昧也。玄又雲。謂雖得十地圓滿。簡不同果故。雲猶未能等也(已上)此意佛果所得三昧。對因一分。名為少分。定既通因及果故。集成二雲。文超法師曰。由此三昧。有其兩重。一因滿所得。即天子獲者是也。二果滿所得。約果滿三昧邊。是故雲未得少分也。   問因修得者。與果滿得者。有何差別耶。 答因修得者。離微細礙微細著垢。故名離垢。得法正受故。名三昧也。果滿得者。離於因垢故。名離垢。所作究竟故。名三昧也。解雲。章含二意。現前在前皆通(已上)此釋章雲離垢三昧前也。此是一乘三重頓圓妙益之中。第一重益。二展轉傳通益。亦有三種。一是華益。兜率天子。得十地已。毛孔化作花香蓋雲。供養捨那佛。於中此是華中得益。一一華中。見諸佛故。二是香益。聞香眾生廣滅惑障。具足種種淨香。自在光明善故。三是蓋益。見此所供法界。圓融無礙。解蓋雲之者。頓得二地。滿諸功德。其人即得一恆河沙輪王福德。謂白淨寶網轉輪王等。所殖善根。此是三重頓圓之中。第二頓圓展轉益也。玄雲。見此法界法門之蓋故。得一恆沙輪王善根。皆如白淨寶網等。此是世界性中。萬子已去輪王。如愛見王等。非是金輪千子王四州等謂一恆河沙箇白淨寶網輪王善根。暫見此蓋。頓得成就(已上)唐經四十八雲。若有眾生。見其蓋者。種清淨金網轉輪王一恆河沙善根(已上)新經所說。一轉輪王無量善根。舊經所說。一恆河沙輪王善根。如是鉾楯。一多相違。大疏大鈔。會通分別。文義極廣。恐繁不引。此是分別第二重。頓圓所得。功德份量也。此第十地轉輪聖王。放種種光。或名曼陀羅自在。遇此光者。皆得十地。此轉輪王。亦放光明。名周羅摩尼。遇此光者。皆得十地。十種六根。皆悉清淨。清淨肉眼。見諸世界。所見世界。勝前所見。餘之九眼。所見世界。廣大增勝。不可思議。此上二光。並三重中。第三重頓圓妙益也。 章又善財始從十信下。二善財童子。此約善財。明第二生。善財童子。求善知識。此世一生。速至極位。此即解行之生。界外之身。投賢首位為初。登普賢階為終。諸位圓融互攝。眾行通貫更遍。次第五級。隨行布之施設。漸歷百城。順遍成之安列。或入微塵。窮法界。或出毛端。盡虛空。妙理極旨沖源。得體一生證入。不可測量。玄十八雲。問此善財。是何位菩薩。答經無正斷。位相難明。或有判為地上菩薩。設後發心。即是四種發心後二位也。又是論中三發心內。證發心也。或有說。是實報凡夫。但有信心。能求善友。今更準釋。應善趣位中行人。依圓教宗。有其三位。一見聞位。即是善財。次前生身。見聞如此普賢法故。成彼解脫分善根故。如歎德中辨者是。二是解行位。頓修如此五位行法。如善財此生所成至普賢位者是。三證入位。即因位窮終。替同果海。善財來生是也。若爾。善財定是何位。謂是何位。以在信是信位。在住是住位。一身歷五位隨在。即彼位遍一切故。如普賢位。餘義準宗思擇(已上)善財次前生身。如嘆德中辨者。晉經四十六雲。此童子者。已曾供養過去諸佛。深種善根。常樂清淨近善知識。身口意淨。修菩薩道。求一切智。修諸佛法。心淨如虛具菩薩行(已上)此是善財前生。見聞位中行相。深勝殊妙。由彼宿習善根力故。今解行生一世。速滿因位廣行於五十五善知識所。各得一法。周滿五位。是其解行成就位也。   章三證果海位下。三證入生。亦二。初舉彌勒告。二分因果相。今初。此第三生。名證果海。發心已後。乃至因滿。要期唯為取此大果。信位終心。作佛得果。圓融相攝。位位成滿。所成果海。皆此性證圓滿極果。今總成滿法界妙果。體窮諸法而寥廓。相捨萬象而歷爾。業用則即生界於佛身。功能則融塵剎於正覺。三大即入。為法界之雄。十身通攝。為諸法之王。體性沖邃。天超言思。究竟果海。所以成滿。相狀幽玄。高過行階。因門妙覺。由此建立。德位深妙。絕離絕離。此乃究竟果海。證入窮極。圓滿自在。妙淨融通位也。言如彌勒告善財言等者。晉經六十雲。爾時。彌勒菩薩。攝威神力。即時彈指。告善男子。汝從定起(已上)我於彼中。壽終下生。成正覺時。汝及文殊師利。俱得見我(已上)彌勒菩薩。是善財童子第五十三知識。入寶樓閣。得補處德。彌勒菩薩。所得法門。皆悉證入。善財童子。往詣一切善知識所。各皆獲得彼彼知識所得法門。其事皆爾。彌勒彼時。告善財童子。作此俱得見我之言。 章當知此約因果前後下。二分因果相。此似會通經文相違。此中意說。第三生者。唯是第二解行生終。萬行圓滿。即入果海。無別果報感第三生。由此義故。應有難言。若解行終心。證入果海者。唯是二生。不成三生。若爾何故彌勒菩薩告善財言。汝當見我。此意證入應在當來。以自當成。告善財當成果故。故今會雲。為分因果二位行相。且言當來。而實解行終心。即入果海。玄二十雲。汝及文殊。俱見我者。釋有三義。一雲。我當來成佛時。亦說此華嚴。彼時亦有文殊善財所說之法故雲也。二雲。我成佛時。汝與文殊。俱來助我。宣揚法化。三為表法。謂善財何故。上於佛會。俱求諸善知識。而不求佛者。以善財此生。是修因之身。未成佛果故。不至佛所。非謂不求。但成果隔因故。說當見佛。以是滿位故。無仰推等也(已上)大疏十下雲。俱見我者。亦有三意。一俱助化故。二善財表行。文殊信智。成正覺時。俱證此故。三者文殊古佛。善財當佛。慈氏現佛。三世圓融。浩然平均。故雲俱見(已上)大疏科判此段經文。名結會三聖。以總通會三聖。為過現當佛故。今章圓果。前後解釋。即當玄記第三表法。據其實義。善財童子。今生成佛。究竟果滿。然寄因果。且言當見。清涼大師。第二解釋。全同今章玄第三釋。總而言之。三生成佛。報法分齊。學者專所應知之法。義理非率爾。不可不辨定。此即約就彼之果報。及與法門。分別三生。問此之三生。為三皆約隔生果報。為不爾耶。答三生報法。學者異解。是故順彼舉二解釋。一雲。言三生者。隔生果報。非託法門。初見聞生。未聞一乘。唯是餘業所感人身。於此報上。見聞一乘。修習觀解。成見聞種。於第二生。由前見聞。感解行報。於此身上。修習一乘從初信位。乃至第十地。或是等覺。未起佛果加行已前。或第十地。未至勝進分位已前。皆名第二解行生報。解行之終。捨彼生報。於第三生。得勝果報。是最後身。即以此身。入果性海。即是第三證入生也。證果海已。真實妙果。唯佛與佛。乃能究盡。有餘依身。因人所了。是故三生皆是隔生。二雲。三生之中。解行證入二種分位。要是法門分位之生。問何故爾耶。答見聞生者。必是業繫苦縛之身。體是有漏。未出三有。纏在界內。名之實業。所受之報。解行生者。要是離縛界外。無漏堅固之身。已出三有。遠捨苦依。其身自在。其報無礙。以法門為體。以定惠為相。雖是分段。皆法門故。縱在惡趣。是留惑故。故解行生。要棄前報。是故初生即果報生。以是三界繫縛生故。第二即是法門之生。對彼界內苦纏生故。若直約就界外。當體亦是果報。但用無礙。其第三生。即解行生滿位終心。即入果海究竟妙位。即是解行一生之內也。解行身上。無有死生。是解行證入二生。唯是一身相續上成。孔目四雲。二者依天子勝身。從三惡道出。生兜率天。現身成佛(已上)文超法師遺忘集雲。未入地獄已前。名見聞生。自獄而出。生直天上。空音屬耳。隨悔宿愆。得離垢三昧。名解行生。不離天處。見佛法身。名證入生。何以故。天子不改故。分段身故。經雲少作方便疾得菩提。斯之謂也(已上)既雲不離天處等故。解行身成大覺位。孔目生兜率天等文。即就究竟果海為言。問答下雲。又孔目雲。華嚴經中。成佛有五中。普莊嚴童子等二人。現身成佛等。雲何知其相。答普莊嚴童子。即現身中。值佛聞法。得信解自分勝進位諸三昧門等。即得成信滿佛等。又兜率天子等。既是現身。得離垢三昧少分。過諸功德等。故知。現身成佛。善財童子。既現身至普賢菩薩知識。而彌勒知識言。當來我成佛時。汝見我。故知。後生中成佛。此等且約文相。據見聞等三位。為三生故。作如是說耳。約實共皆同。但以一身中成佛。言一生者。法性身。無別分段等身。若隨緣現成佛。即同三乘教所說也。約一乘教實法。唸唸每成佛等。如前說也(已上)是故明知。以第三生為當報者。約就文相。寄分因果淺深之異。理實唯是解行身上。證果海法究竟覺位。問解行證入。既是一報。若爾見聞解行。亦可一報。答見聞之生。是煩惱身。要捨此報。受淨妙身。雖是分段。即是法門。非彼煩惑所感苦報。解行之生。必成此身。故改見聞生。受解行身。是故定是隔生之報。非一身中有初二生。問若爾何故。問答文雲約實共皆同。但以一身中成佛耶。答此明解行證入之上生。唯是一身。非別隔生。是故文相為分因果。據實解行一身之上。即證果海。非謂見聞亦與解行。唯是一生。不隔異熟。故次文雲。言一身者。法性身等。即是界外解行身故。明知。非彼見聞生也。三生成佛。義門廣博。開門盡旨。不可率周。具如愚草五教賢聖第五十七八九三卷。立十種門。狩文明義。 章三約行明位下。文中為二。初顯示行位。二問答釋疑。初中長科為十。一直指體相。問自分勝進。其相雲何。答玄記二明自分勝進。總有七重。故彼文雲。然此二分。通說有七重。一約一行生熟分。二約二行。如施行已成。後修戒等。三約二利以分。四就行位。以得位為勝進。五約比證以分。六約二位。謂前位已成為自分。趣向後位為勝進。七就因果。因成自分。入果勝進。今此文中。正就末後。兼通可知(已上)彼嘆同聞菩薩行相故。正約就第七重義。問章今二分當彼何門。答成佛義雲。今此第七當普賢圓因成趣性起妙果。故雲疏文言該因及果(已上)義苑五雲。自分則據其當位。勝進則趣後高深(已上)此則當彼第六重也。薪四雲。自分即約當位。勝進有二。一約趣後位。二約趣佛果(已上)此釋即當第六七門。集成三雲。自分初如各以功德。勝進如明法。故鎮國曰。前明當位所成之德。今解趣後勝進之行。又曰。自分已圓。將得趣十行。說於明門。以為勝進。又自分如十行。勝進如十藏。故鎮國曰。前明自分究竟。今辨勝進趣後。同上明法(已上)此亦當玄第六重義。問雲何行中。具此二分。答覆古中雲。行行之中。皆有此二(已上)萬行之中。一一皆有此之自分勝進分也。言此門通前諸位等者。薪三雲。此有二義。初唯上因圓。謂每得一位自分。即勝進徹於解行諸位也。及以下。二徹入果海。以此為分齊。爾如上雲勝進分得一切位及佛地等(已上)言得法分齊處者。復古雲。所得三昧也。如善財彌勒所得解脫門名入三世一切境界不忘念智莊嚴藏。未得三昧。是善財自分。得三昧已。則是勝進。二位不同(已上)此乃其具二分相也。 章如普莊嚴童子等也者。二出其人體。言如普莊嚴童子等者。薪雲。等取兜率天子。善財童子(已上)普莊嚴童子者。即唐經。名大威光太子者是也。過去有王。名愛見善慧。此普莊嚴。是彼第二王子。是釋迦因位時名也。問此普莊嚴二分相何。答昔勝妙音世界性。有十須彌山塵數佛。次第出世。其初佛名本勝須彌。其佛壽命五十億歲。緣盡入滅。次第二佛出。名一切度離癡清淨眼王。彼普莊嚴童子。見此二佛。並聞說法。初佛二益。一見彼佛已。即得三昧。經雲。見佛無量自在功德善根。因緣故。即得十種三昧(云云)二彼佛說現三世一切諸佛集會經。童子聞已。得諸三昧。經雲。宿世功德因緣故。得一切法具足三昧(云云)次佛二益。一見彼佛已。得諸三昧。謂念佛三昧等。二聞彼佛說一切法界自性離垢莊嚴經。亦得諸三昧。玄記三雲。此中童子得法。是何位者。義準上下經意。有三種成佛。一約位。以六相方便。即十信終心。勝進分後。入十解初位即成佛。以此是三乘終教不退之位故。以一乘六相融攝。即具諸位。至佛果也。是故此中童子。見初佛為信位自分。聞初經為信位勝進。見後佛當解位初自分。聞後經為解初勝進。以攝諸位皆具足故。二約行。總不依位。但自分勝進究竟。即至佛果。三約理。則一切眾生。並已成竟。更不新成。以餘相皆盡故(已上)性德本滿。相皆盡故。述曰。章文所明。正當玄記約行成佛。兼通約位。此約行者。指十信行。此信行滿。方有自分。更有勝進。自分門中。乃至十地。通一切位。皆得自分自體法門。勝進分中。乃至十地。亦通諸位。得勝進法。不由階位故。泯位名單名自分勝進分。若約位言。一一位中。各有自分及勝進分。如言初住自分勝進分者。即約位故。若單約行。泯位名故。 章其身在於世界性等以上處住者。三明所住處。此自分勝進分菩薩。所居處者。非是一大三千界量分齊處住。天過彼界量分域故。非染上器故。是淨土機故。而非世界海之處住。未及其界能住機故。是故唯居世界性處。解行生人。十地離垢定前菩薩。根宜當所住處故。問世界性者。份量雲何。 答世界性者。是舊譯言。新譯之經。言世界種。性即種義。種是因義。為海成因。積種為海。故成海因。性是積集。積性成海。積剎成性。望前為言。此世界性。即是淨土。三千大千世界外故。一乘教中。有三類界。其第二重。名十世界。十中第一。名世界性。萬子已上輪王境界。自餘九種。皆各萬子已上輪王所居之處。 章當是白淨寶網轉輪王位者。四明其報位。白淨寶網者。其輪寶莊嚴也。是金輪王。於金體上。更作白淨寶等種種莊嚴。此指愛見善慧王。既有二萬五千子故。又居世界性。當是白淨寶網轉輪王位。是第十地菩薩華報。今普莊嚴。彼善慧王第二王子。其報勝妙。寔為道器。一乘因極報相如是。 章得普見肉眼下。五所見分齊。亦二。初明一乘肉眼。雖是肉眼。見諸世界海。出過三乘教中天眼境界分齊。算數譬喻非所比及。二若三乘肉眼下。簡三乘肉眼。薪雲。大品經雲。菩薩行般若時。肉眼得見三千大千國土。智論問雲。大千國土百億須彌山。諸鐵圍等。事障礙。雲何遍見。若能見者。何用天眼。答不以障礙見。若無障礙。得見大千界。如觀掌中無異。復次有人言。菩薩天眼有二種。一者從禪定力得。二者先世行業果報得。天眼常在肉眼中。是故大千所有之物。不能為礙。因天眼開障。肉眼得見。問佛為世尊。力皆周遍。何以但見大千國土。答若肉眼能過。何用天眼。以肉眼不能及故。修學天眼。今但義引示。此明佛肉眼尚只見大千內事。今輪王能見十佛剎等。故不同三乘也(已上)苑雲。三乘宗中。所論肉眼但見障內色故。故古德雲。肉眼礙非通(已上)彼小乘教。及三乘教肉眼分齊。皆明唯見障內色。不見障外色。唯見粗色。不見細色。唯見欲界色。不見色界色。今一乘宗。普見肉眼。不可思議。 章又彼能於一念中下。六攝生分齊。別教一乘。解行位中。攝生相者。一切化用。皆令眾生至第十地離垢定前。兜率天子。三重頓圓。後二重益。即兜率天子。攝生行相。自餘勝進分人攝生事義皆爾。不可差別。 章其福分感一錠光頗璃鏡下。七福分行相。第十地菩薩。華報之中。感頗梨鏡。光明朗照。遍虛空界。鏡體全虛。雖有而無。無而似有。無礙鎔攝。影像遍通。無來無去。   障當知此是前三生中下。八所得生報。上所陳說。住處。報位。所見。攝生。福分等相。即三生中。解行生事。非是果海。果海即是不可說故。故雲約因門示。 章若約信滿得位已去下。九所得法門。亦二。初顯示分齊。信位滿心。既攝諸位。一時成佛。自證成滿。故化他行用。無方無盡。二如經能以一手下。引證。言能以一手等者。賢首品中。說信位德。先說自證圓滿。後說無方大用。業用總有十大三昧。今且引手出廣供三昧。下指餘用。言廣如等。餘所引文易見可知。 章是故當知下。十簡異三乘。言信解阿含門者。是教門施設方便。令物生信解故也。上明二分所有行竟。 章問前終教中下。二問答釋疑。亦七。一簡異終教。終圓二教。有十種異。一信滿得法故。二諸位皆得故。三常恆示現故。四實行成就故。五該攝六位故。六因時施用。七自在無礙。八窮源盡性。九事事無礙。十極果該因。終教十義。反此可知。 章問義既不同下。二勝進起用。終教施設住位成佛。為令解了圓教信滿成佛。調練終教。圓教所說。易信解故。章問既一位中有一切位下。三說後諸位。此中意說。信位滿心。後後諸位。一時同得故。說後後諸位。即是初所得位。言如初後亦爾者。以初例後。如初位時得後諸位。說後諸位。說初中諸位。得後位時。得初諸位。說初諸位。說後中諸位。初後相例。義理不違。 章問若初即具後下。四得初具後。圓教之宗。得初得後故。得後得初。若不得後。不可得初。若不得初。不可得後。緣起相由。一時現前。彼此相資。無單起。故。是故無有不得後位。亦不得初之者。問得後得初者。非是圓融德。得後法者。必具初故。答今此別教。非如所問。今言得後時。必得初位者。得後位時。初得前位。非用已前所得之法。 章問若爾雲何下。五諸位布融。此問答意。為顯行布圓融義門。此二門位。一乘相故。 章問若是信等初門下。六信滿得法。一法圓滿諸義成立故。信滿時得此圓融。信位初心。行德未立故。信位初不說融攝。 章問若爾應雲住位成佛下。七信滿成佛。此問答意。為成今宗信滿約行自分勝進。約行成佛。為所宗故。上來七重問答釋疑。於約行成佛自分勝進門。成辨義理。顯示行佛。於中位佛交絡攝入。通融圓備。義門周足。上釋行位差別門竟。 延慶四年(辛亥)五月二十日於東大寺戒壇院為實圓禪明房述之 華嚴宗沙門凝然春秋七十二 文化(辛未)十月二十日以嵯峨大覺寺所藏然師手筆之本校之 比丘典壽春秋五十四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四十(終)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四十一    東大寺沙門凝然述                         自下第四修行時分。 章上已陳述五教行位。一一位中。修所行行。修行之間。必有時節。須於一一教。明其修行時。故次前門此章來也。 章若依小乘自有三人下文中為二。初總明三根人修時。二別明修得二身時。初中亦二。初標分。愚法小乘。雖唯明二乘。而教中具說三乘修行果等相。故亦陳述菩薩修時。二下根者下。隨釋。亦三。即下中上三根異故。此三乘人。即名三根。今初。下根修時。言極疾三生得阿羅漢果等者。此出俱捨第二十三。故彼文雲。順抉擇分。今生起者。必亦前生起順解脫分。諸有創殖順解脫分。極速三生。方得解脫。謂初生起順解脫分。第二生起順抉擇分。第三生入聖。乃至得解脫。譬如下種苗成結實三位不同。身入法性。成就解脫三位亦爾(已上)婆娑。雜心。順正理等。薩婆多宗。諸論藏等。聲聞藏心修行得果。所說皆爾。緣覺時分。所說亦爾。蓋夫下種前順解脫分。苗成是前順抉擇分。結實是前得阿羅漢果。飾宗第二雲。此言三生。據極速者說。據極遲者。即六十劫。非遲非速中間可知(已上)言中間者。或有四生五生。十生。百生等。入聖得果。或有五十劫。四十劫。五劫。二劫。一劫等。修行得果。五生十生等。唯是言疾。而非極疾。五十劫等。唯言遲者。而非極遲。自餘百生。千生。二千生等。三劫。二劫。一劫半等。並是非遲非速所攝。正理六十一。說三生相雲。初生殖順解脫分。次生成就。第三起順抉擇分。即入聖道(已上)俱捨。第二生起順抉擇。而不別言順解脫分成就時分。二論所說。如是不同。飾宗會雲。不同俱捨者。正理據依根本地。起順抉擇分。必此生中。即能入聖藏。論據依未至以起聖道。此生未能入聖。以未至地劣故(已上)正理論師。破俱捨師三生行相。光師引行。即依俱捨師意救之。故光師疏第二十三雲正理六十一破雲。極疾三生。方得解脫。謂初生殖順解分。次生成就。第三生起順抉擇分。即入聖道。若謂第二生起順抉擇分。第三生入聖。至得解脫。彼言便與前說相違。謂依根本地。起暖等者。彼必於此生。得入見諦。或彼應許極速二生。謂第二生。依根本地。起暖等者。彼於現生。必入聖道。得解脫故。俱捨救雲。若依根本。起暖等者。必於前生。已起暖等故。不與彼前文相違。亦復無有減三生失(已上)正理破中。與前說相違者。俱捨師前言極疾三生。與此相違。所以然者。若依根本地。起暖等者。即於此生。生入見諦故。若如是者。即成二生入聖得果。即違汝前言三生。語。應言極疾二生得果。難意如是。光師救意雲。若俱捨師言。依根本地。起暖等者。實應有二生之失。汝既言依根本地起暖等者。必於此生。得入見諦。俱捨即言第三生入抉擇分。即入聖道。明知。俱捨於第三生。依根本起暖等故。即入見諦。由此義故。俱捨第二生。起順抉擇者。明知。依未至地。起暖等善。故第三生。入見諦道。而不言第二生。依根本地。起暖等善。決定爾故。言不與前文不違者。第三生。依根本地。起暖等者。必於前生。依未至地。起暖等善故。第二生。順抉擇者。是依未至地。起暖等善。是故反知。第三生入見諦。即此生中。依根本地。入暖等故。先生即依未至地。起順抉擇。是故無有二生之過。趣聲聞道者。極速三生。極遲六十劫。無有增於六十劫。減三生者故。問三生六十劫。何利何鈍根。答光師疏。明三乘利鈍中。具陳此義。故彼第二十三。釋俱捨三生義已雲。此據聲聞。極疾三生修加行。極遲六十劫修加行。若據獨覺。極疾四生修加行。極遲百劫修加行。若據佛乘。極疾三無數劫。及餘九十一劫。修加行。若極遲者。三無數劫。修加行。此據修者。餘即不定。或有殖已經一劫。或無量劫。不能入聖。佛時長故。其根最利。聲聞三生。獨覺四生。非要利根。亦通鈍根。若極利者。要經六十。要經百劫。故婆娑三十一雲。非如聲聞極利者。經六十劫。非如獨覺極利根者。唯經百劫(已上)此中意說。鈍者時節速疾。故三生及四生。利時即久。故經六十劫百劫。佛唯極利無利鈍別。二乘各通利鈍二根。故有三生六十等異。言非要利根亦通鈍根者。釋上聲聞三生。獨覺四生之所以也。所以三生及四生者。二乘不必鈍一利根。機性差殊。亦有鈍者。是故鈍者。如應即經三生四生。言極利者等者。即還舉前所言利二乘經劫分齊相也。故此段文。總成三生四生是鈍。六十百劫是利之義。若依南山律師解釋。利鈍時分。與前相反。故業疏四下雲。故論說雲。一生種解脫分善根。第二生修。第三生證。斯利根也。若有鈍者乃至六十劫(已上)所引論者。舊俱捨文。論唯舉三生相。不判利鈍。南山以義判利鈍也。道基法師。阿毘曇章第七雲。問曰。三乘之人。幾劫得於菩提。答曰。且依小乘。聲聞一乘。有二種根。一是速成。二是遲緩。其速成者。於三生中。得聲聞菩提。故俱捨論雲。第一生中。種解脫分善根。第二生中。以修達分善根。第三生中。修得聖道。證得解脫。此以疾證聖果為利。而實其間通利鈍也。若遲緩者。經六十劫。此說刀兵等小劫。此遲證聖果為鈍。而實其中通利鈍也(已上)此中所判。大同南山。然亦於中。各有利鈍。隨其所應。無所局限。總而言之。三乘相對。判斷利鈍。聲聞是鈍。緣覺為中。菩薩是利。聲聞是三生六十劫。緣覺即四生。百劫。菩薩是三大阿僧祇劫。此即隨利經時長遠。於二乘中。各以時久。如次為利。於生死中。練根修行。事堪任故。此是婆沙論意。光師等意。義相亦爾。然亦別義。相反成義。如南山等。理無不然。理實言之。各通利鈍。如道基師所釋中義。 章中根者謂獨覺人下。二明中根。言中根者。三乘相對。判三根相。緣覺乘人。是中根故。言極疾四生得果等者。四生百劫。如次極疾極遲。五生。六生。十生。二十生等。單是速疾。而非極疾。九十九劫。八十。七十等。單是遲緩。而非極遲。其中間人。非疾非遲。問四生百劫。雲何修行。答景猷百行鈔九雲。言四生者。略有兩斷。一雲。第一生修聲聞資糧。第二生修聲聞加行。第三生修緣覺加行。第四生入見道。得無學果。二雲。第一生種解脫分善。第二生修令純熟。第三生修順抉擇分。第四生入見道。乃至證無學果。言一百劫者。謂發心已。修彼行因。極遲不過百劫。便得彼果(已上)述曰。四生二義初約轉根。後就不轉。其百劫者。初劫初身。種順解脫分善。百劫之中。練根純熟。起順抉擇分善。最後身中。一座成覺。最初值佛。聽聞教法。發心修習。後後多身多劫之中。生無佛世。連續修行。初時數生。不遮值佛。最後身上。必非佛世。出無佛世。獨一無二。觀飛華等。斷障得果。問四生百劫。雲何部行麟喻二類約此分別。答百劫修練。必麟喻覺。九十九劫。八劫。七劫。八十已前。五生。六生。十生已上。皆部行攝。部行種類。相眾多故。   問言百劫者。大小中何。答此是古德一段問答。故法花弘贊十雲。問所言一百劫修成麟角。未審約何劫而為百劫。答成住壞空。各二十劫。合八十劫。而為一劫。數此至百名為百劫。經爾許劫。修方成麟(已上)此是行賀大僧都。釋玄贊也理法師法花義苑三問答亦爾。同故不引。問道基法師。毘曇章雲。若遲緩者。經六十劫。此說刀兵等小劫(已上)雲何弘贊。專取大劫。聲聞緣覺。劫應一具。何況聲聞轉根之人。若成麟喻。六十劫後更經四千劫。練根修習。明知。聲聞同用大劫。若不爾者。不足百劫。豈成麟喻。事義相違如何。答雖聲聞人是六十劫。機根是劣故須小劫。緣覺利根。必用大劫。但轉根者。雖四十劫。猶是久經。滿百劫量。義應必然。有何遮妨。四生百劫。利鈍義理。前聲聞處。一合明之。 章上根者謂佛下。三明上根。三乘相對。菩薩最上極利根故。亦三。初總定劫數。二別明劫相。三問答釋疑。今初。謂菩薩乘。發菩提心。要期大覺無上佛果。修習六度行。四無量施戒定慧慈悲受行。二利勇猛。四修勵策。必經三大阿僧祇劫。次經百劫。修相好業。二利圓滿。然後成佛。佛菩薩性。最極利根。上智深妙。無有鈍者。雖最利根。而有遲速。如前所引光師疏中。於百劫中。九十一劫。是速疾者。滿百大劫。是遲緩者。如釋迦菩薩。於弗沙佛所。由猛盛歎佛。即超過九劫。與彌勒同劫而在前成佛。此唯在釋迦。自餘未必然。 章此中劫數取水火等一劫與一數下。二別明劫相。言水火等一劫者。敗壞世界。有三災劫。此就壞劫。明此三災。名大三災。待小三故。汎明時節。總有四劫。成劫。住劫。壞劫。空劫。眾生所居器界國土。通名三千大千世界。各於一大千界份量。同一成壞。事非常恆。成已即住。住劫事滿。世界皆壞。壞已空虛如是。成壞連續不息。此四劫中。至壞劫時。依火災壞。名火災劫。依水災壞。名水災劫。依風災壞。名風災劫。成住壞空。名為一迴。猶如春夏秋冬名為一年。其中壞劫。隨應即有火水。風災火災。七返連續來過。然後即有水災壞劫。名之七火一水。七水七水。七遍來起。八箇七火中間七水。總合七九六十三劫。其後即有一度風災。總合六十四轉劫也。此六十四。連環生起。去來現在。續起不絕。猶如世俗甲寅乙卯等十二支。六十一年一遍。四轉如是輪轉連環不絕。此六十四轉中一劫。名一大劫。此一大劫量中。總有八十中劫。一增一減。名一中劫。或是一增。或是一減。名一小劫。一火災劫。有八十中劫。所謂成住壞空。是四劫各有二十中劫。住劫正有二十增減。即是二十中劫。餘之三劫。各同住量。是故計成八十中劫。即以此量。為一大劫。單獨名一。此一至十。名一箇十。以十箇十。名百。十百名千。十千名萬。十萬名洛沙。新雲洛叉。十洛沙。名阿底洛沙。新雲度洛叉。小阿底洛沙。名俱胝。新譯雲億。十俱胝名未特訶。新雲未陀。十未特訶名阿由多。新雲阿庾多。是漢字異。梵音一同。十阿由多名摩訶由陀。新雲大阿庾多。十摩訶由多名那由多。十那由多名摩訶那由多。十摩訶那由多名波由多。十波由多名摩訶波由多。名波由多十波由多名摩訶波由多。十摩訶波由多名鬱僧伽。十鬱僧伽名摩剡僧伽。十摩剡僧伽。名波訶那。十波訶那名摩訶婆訶那。十摩訶婆訶那名知知婆。十知知婆名摩訶知知婆。十摩訶知知婆名醯兜。十醯兜名摩訶醯兜。十摩訶醯兜名柯羅婆。十柯羅婆名摩訶柯羅婆。十摩訶柯羅婆名因陀。名婆未多。十婆未多名摩訶婆未多。十摩訶婆未多名伽知。十伽知名摩訶伽知。十摩訶伽知名維婆。十維婆名摩訶維婆。十摩訶維婆名物陀。十物陀名摩訶物陀。十摩訶物陀名婆羅。十婆羅名摩訶婆羅。十摩訶婆羅。名社那。十社那名摩訶社那。十摩訶社那名毘休多。十毘休多名摩訶毘休多。十摩訶毘休多名婆洛沙。十婆落沙名摩訶婆洛沙。十摩訶婆洛沙名阿僧祇。中間有八處忘失。如此大劫。次第數至六十處。說名一阿僧祇。度一更如此數。名第二第三亦爾。故說三阿僧祇。非一切方便所不能數。故名阿僧祇(已上十百名。千已後舊俱捨第九全文)此依舊俱捨論出之。彼論如是列舉四十四重數法。既以阿僧祇。為第六十重。而其中間無十六重。然論自言中間八數忘失。此即第六十重已前。八重忘失自餘八重。略故不列。新譯俱捨。具列五十二重數法。第五十二。名阿僧祇。後八忘失。婆沙亦爾。今章僧祇。為第六十。同舊俱捨論。自餘八數。略故不列。今章必定依舊俱捨。故今依舊出僧祇數。新俱捨論第十二雲。經說三劫阿僧祇耶。精進修行。方得成佛。於前所說四種劫中。積何劫成三劫無數。既稱無數。何後言三。非無數言顯不可數。解脫經說六十數中。阿僧祇耶。是其一數。雲何六十。如彼經言。有一無餘數。始為一。十一為十。十十為百。十百為千。十千為萬。十萬為洛叉。十洛叉為度洛叉。十度洛叉為俱胝。十俱胝為未陀。十未陀為阿庾多。十阿庾多為大阿庾多。十大阿庾多為那庾多。十那庾多為大那庾多。十大那庾多為缽羅庾多。十缽羅庾多。為大缽羅庾多。十大缽羅庾多。為矜羯羅。十矜羯羅為大矜羯羅。十大矜羯羅為頻跋羅。十頻跋羅為大頻跋羅。十大頻跋羅為阿芻婆。十阿芻婆為大阿芻婆。十大阿芻婆為毘婆訶。十毘婆訶。為大毘婆訶。十大毘婆訶為嗢伽。十嗢蹭伽為大嗢蹭伽。十大嗢蹭伽為婆喝那。十婆喝那為大婆喝那。十大婆喝那為地致婆。十地致婆為大地致婆。十大地致婆為醯都。十醯都為大醯都。十大醯都為羯臘婆。十羯臘婆為大羯臘婆。十大羯臘婆為印達羅。十印達羅為大印達羅。十大印達羅為三摩缽耽。十三摩缽耽為大三摩缽耽。十大三摩缽耽為揭底。十揭底為大揭底。十大揭底為枯筏羅闍。十枯筏羅闍為大枯筏羅闍。十大枯筏羅闍為姥達羅。十姥達羅為大姥達羅。十大姥達羅為跋藍。十跋藍為大跋藍。十大跋藍為珊若。十珊若為大珊若。十大珊若為毘步多。十毘步多為大毘步多。十大步多毘為跋羅攙。十跋羅攙為大跋羅攙。十大跋羅攙為阿僧祇耶。於此數中。忘失餘八。若數大劫。至此數中阿僧祇耶。名劫無數。此劫無數。復積至三經中說為三劫無數。非諸算計不能數知。故得說為三劫無數(已上)此新俱捨具列五十二數。第五十二名阿僧祇。而言於此數中。似指前所列五十二重數。而言忘失餘八。餘言似指後數。若依此義。言此數中。總指前後所數之數上諸數言。六十數。而第五十二。舉阿僧祇耶。故知。忘失餘八者。決定指後八數也。婆沙論第一百七十七雲。問此劫阿僧祇耶量。雲何可知。有說。以大劫為一。積此一至百千名洛叉。至百百千名俱胝。百千俱胝名那庾多。百千那庾多名頻婆為達他。此後非算數智所及。至此不所及位。名一劫阿僧祇耶量。第二第三劫阿僧祇耶量亦爾。有說。以大劫為一。積此一至百千名洛叉。至百百千名俱胝。百千俱胝名俱胝俱胝。百千俱胝俱胝名阿哳哳俱胝。百千阿哳哳俱胝名阿吒吒俱胝。百千阿吒吒俱胝名阿庾多。百千阿庾多名阿庾多分。百千阿庾多分名那庾多。百千那庾多名那庾多分。百千那庾多分名俱□□□□Z□□軒迴□□□陀分。百千俱□□□□□□饉飀□Z□□饉饐□□饉饈檢□Z□□饉饈□□榜□埤□Z□榜□奐□榜□奈檢□Z□榜□奈□□□□□□Z□□□□□□□□檢□Z□□□□□□騃□□Z□騃□□騃□檢□Z□騃□□□靈□□□Z□靈□□□靈□□檢□Z□靈□□□□□□□Z□□□□□□檢□Z□□□□□□□□Z□□□□□□檢□Z□□□□□□埤□Z□□奐□□奈檢□Z□□奈□□艗□埤□隉暴苤慼^禕診□□□□□□□□□□□□□□弄粘稀橇□□□□□散□弄粘稀橇鷺褥j□騪□□^禕診□□□□埤□□弄粘稀檢□榜饑□□□□□裀□□□送□裀□□弄粘稀檢□□祊□裀□□□診□□□□□弄粘稀檢□□□□□□送□□覕裀□□□□□□□□□□□□□j□□鞢慼慼慼慼慼慼槽\□□□□□娖□□□□飀□□□駂□怫S□飀□□怫S□駂□□□□□□□□□□□□□□□梁q□□□梁q□□穘梁q□□□□□稷□□駂□弄粘稀檢□□□□□□裀□□□□□□裀□□□祊□□□□□□□□弄粘稀榕診□□□□□弄粘稀檢□□□□散□弄粘稀檢□□飥□□□□□餼□騫椸□□送□滿慼慼慼慼慼慼慼熬^□□□駶□□□□馜騪□□□□□□□□姶□逆□礿□□□奐□□□□□□□楅□□裀□□□縷□□□襤□□□□饈矩滿慼慼慼敵C□裀□妖□□□□褾□□騾弄粘□□襤□□裀□樈□□□□□□□□□□□□□□□□□□ 章問何故下根返經時少下。三問答釋疑。此問意雲。下根鈍故。應經多時。而還少時。似是利疾。上根利智。應經少時。而還多時。似是鈍根。答意說雲。此遲疾相。義門有由。利根上智。堪任久延練根修行。是故菩薩經三大劫。下根之人。不堪久修。故少時修。早昇果證。今是菩薩故。久練根。 章又依婆沙等下。二別明修得二身時。亦二。初標列。二法身者下。隨釋。亦二。初修法身時。二修生身時。初中亦二。初標分。二隨釋。今初。言法身者謂戒等五分者。此出所標佛體。次修此下。是正標分。五分謂五分法身。小乘佛果。以此為體。問所言五分法身者何。答戒。定。惠。解脫。解脫知見。名之五分。新雲無漏五蘊。三乘無學無漏心中。相應心所。及無漏律儀。道共無表色。想是五種法。名無漏五蘊身。諸律儀及以正命名為戒蘊。即八正道中。語業命三是也。無學身業名為正業。無學口業名為正語。無學乞求名為正命。以離四邪等故。此三即是道。與無表無漏淨惠。與同時思現行。即有防發功能。故名戒蘊。名戒法身。言定蘊者。即是三三摩地之中。第三無願三摩地也。此依八地無漏定發。即於定位。作無願行相。對治前境。體即是定。故名定蘊。為定法身。此亦無漏惠。與同時思現行。即有防發功能。此無漏惠。有防發能。似定共戒。亦通無漏。然薩婆多。道共無漏。不通有漏。定共有漏。不通無漏。有同時惠。唯屬道共。無漏心上。防發功故。言慧蘊者。觀達有無。名之為惠。正見正智。是其惠蘊。推求名見。決斷名智。見智雖異。是無漏惠。總名惠蘊。號惠法身。言解脫者。累盡清淨。不滯有無。名為解脫。盡無生智。相應勝解。名解脫蘊。即大地中。勝解心所。即能印持四諦境故。然因中境。強名為勝解。果中斷惑。名為解脫。因果少別。總體是也。號解脫法身。言解脫知見者。於自他解脫。並皆顯了。名解脫知見蘊。即盡無生智相應現前故。金剛心後。解脫道中惠。即作此解。我已知苦。不復更知。我已斷集。不經更斷。我已證滅。不復更證。我已修道。不須更修。此之二智。總名解脫知見蘊也。景霄律師。簡正記第一雲。問解脫與解脫知見何別答勝劣有異。解脫起勝解。緣四諦。解脫知見。緣涅槃也(已上)此即解脫知見法身。上簡略五分法身。 章一三僧祇劫下。二隨釋。亦四。一三僧祇劫。二百劫。三出家等。四成正覺時。今初。言三僧祇劫修有漏四波羅蜜者。佈施。持戒。忍辱。精進。名有漏曰。小乘教中。修行菩薩。三祇百劫。最後身中。乃至世第一法。皆是有漏。見道已後。三十四心前三十三。是有學位。第三十四。無學初念。自此已後。並是無漏。三十四念。無有出觀。無有間隔。並無漏心。無學之後。即有出觀。未入見道已前諸位。皆是有漏。此間所修。名為有漏四波羅蜜。其靜慮。般若二波羅蜜。見道已後。同時相應。並是無漏。三祇百劫。亦有有漏禪定智慧。散心即是聞思二惠。定心即是四禪八定。修所成惠。又六波羅蜜。束為四門。佈施精進。別別數之。戒忍定惠。兩兩合[*羽]。故成四位。此即六度四位圓滿。三祇。四種唯是有漏所修四度。非謂圓滿四位。有漏無漏。總通[*羽]故。與彼不同。飾宗一雲。於三無數劫。修行有漏四波羅蜜。除禪定般若。為種智因。其定惠者。見道已後。俱是無漏。故簡之。然三祇中。非不修習有漏定惠。今對無漏故。簡卻也。 章二於百劫修相好業時者。二百劫。小教菩薩。三祇劫間。唯修種智因。不修相好業。故於百劫。修習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業因。問雲何修習相好業因。此妙相業。是幾許量。答且如三十二大人相者。隨一一相。皆相似業。因與果同。以是同類因等疏果故。以飯供佛。得梵音聲。不妄語故。得廣長舌。如是等也。三十二相。無差別因。持戒所得。好果報故。言因量者。一一妙相。各以百福。莊嚴修飾。言百福者。百箇善思。謂十善業。各有五思。且如不殺。五思相者。一不殺思。自行不殺。二勸導思。三隨喜思。四讚歎思。五迴向思。以前四種向菩提故。餘九業道。如此具五十善。總合成五十思。先起五十思。淨治身器。次起一思。引彼妙相。起五十思。即以莊嚴。實有百一。總名百福。一一諸相。福量皆爾。釋迦菩薩。九十一劫。如是即修相好業因。其間總逢六佛出世。毘婆屍佛。即第三阿僧祇劫滿。亦是百劫所逢。初佛。乃至迦葉。為第六佛。九十一劫。修相好業已。迦葉佛時。受當成記。為彼補處。其後上生兜率陀天。自此已後。乃至總有八相。今此段明百劫修相。 章三。出家苦行修禪定時者。三出家等。菩薩修行。三祇百劫。八相化儀。穢土出世。雖通諸佛。攝引皆同。且就釋迦菩薩。為言。諸佛修行。皆經百劫。釋迦精進。超過九劫。七日精懃。當九劫故。釋迦菩薩。迦葉佛時。受補處位。今時名曰善惠菩薩。生兜率天。名曰聖善菩薩。為諸天眾。說補處行。兜率一期。四千歲滿。眾生機感。堪可受說。故捨天壽。降下閻浮。即四月八日。明星出時。乘六牙白象。降神母胎。淨飯大王為父。摩耶夫人為母。晝夜六時。胎內說法。十月已滿。誕神時至。故右脅出。顯現金體。若依法上法師所記意雲。釋尊當周第五主昭王瑕。第二十四年甲寅四月八日誕生。若對大日本國者。地神第五代。草葺不合尊御宇。治世八十三萬六千四百四十二年。從彼終年逆計。三百七十四年。即當彼年。如來誕生。若依費長房所說意者。當周第十七王莊王他。第十年甲午如來誕生。日本地神第五代御宇。從終逆計。二十七年。當於此年。如來誕生。雖有二說。今用法上所說為準。長房所說。隨時為準。菩薩誕生。即立嘉名。號薩婆悉達太子。此雲一切義成就。間太子幾年。逾城出家。答南山律師。作略釋迦譜。引因果經雲。我年十九。今二月七日。出家時至(已上)律師以此為大準。然悉達太子。出家年歲。諸教異說。或二十九出家。或十九出家等。今依十九。為始終準。即當周昭王四十三年壬申。此亦依法上師所說意。若依長房。當周第十九王惠王八年壬子。悉達太子。已出家竟。五年遊歷。其間仕二仙。如應修學二定。法礪師。名解同外道。此伏二仙邪解故爾。次六年苦行。艱辛勇勵。而無所獲得。空虛徒過。礪師名為行同外道。為伏苦行外道故爾。今文言出家苦行修禪定者。理實前修禪定。後六年苦行。言便次第。雲苦行修禪定。又言修禪定者。釋迦菩薩。至阿蘭伽蘭所。學四禪定乃至無所有處定。次至鬱頭藍子所。習非想非非想定。此時總以有漏六行觀智。斷下八地見修諸惑。唯除非想。不能斷除。修有漏道。觀欲界粗初禪靜。或欲界苦初禪妙。或欲界障初禪離。厭下欣上。各有三行。皆隨一修厭欣相對。觀欲界粗。名無間道。觀初禪靜。名解脫道。厭下欣上。於多時中。觀行純熟。最後□時。斷欲界惑。是無間道。證其惑滅。是解脫道。此就一品。成厭欣觀。上上如是。斷上中惑證其解脫。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待觀皆爾皆有二道。斷欲界見修諸惑。即作九品。五部合斷。有九無間九解脫道。前九無間。八解脫。是未至定。第九解脫道即入初禪根本定。又若向二禪觀。初禪粗二禪靜。若向三禪觀。二禪粗三禪靜。四禪。空處。識處。無所有處。非想處定。如是厭下欣上。無間解脫。各九品惑。待對修觀。一一皆同。無所有處苦。非想非非想靜等也。如是斷下八地見修諸惑。即得非想地根本定。唯非想地。更無上地可欣。故於此地。無有厭患。故有漏道。不能斷非想。或釋迦菩薩。隨阿蘭伽藍。得無所有處定已。問勝上法。答曰不知。太子生下劣想。退去鬱頭所。問答如是。太子斥雲。汝所得法。非所應貴。菩薩棄去此間。即經五年。故雲遊歷五年。菩薩利根。故雖事觀有漏智力。而斷迷理分別諸惑。不同聲聞鈍根事觀。不能斷滅見諦諸惑。悉達太子。學八定已。次更六年。苦行精懃。日食麻子。艱辛勇勵。雖經六年苦行辛艱。而無所獲。此為制伏自餓外道。此即先學八定。後六年苦行有然道基攝福章一雲。釋迦菩薩。兜率天降。於閻浮提。最後身上。六年苦行。謂自餓等。為禪方便。經於五年。親事鬱頭藍及阿羅邏二。解道仙。受學禪法(已上)此所說意。先作苦行。後學八定。如是前卻。且以略譜為定。先學定後苦行。問今章既言出家苦行修禪定。應同道基。答大同基公。雖然依據法礪南山師等多分所說。且言先學禪定。後修苦行無過。 章四菩提樹下成正覺時者。四成正覺時。菩薩先以有漏觀智。斷下八地見修諸惑。今所殘惑。唯非想地。見修諸惑。此唯無漏觀智所斷。非有漏智所能斷除。是故今得妙無漏智。斷彼見修。成等正覺。於時菩薩菩提樹下。結跏趺座。從不淨觀。次第相續。無有出觀。於中乃至世第一法。即有漏心。其次剎那。方入見道。三十四心斷結成佛。三十四心者。見道十五心。第十六心之後。並是修道。斷修惑中。有九無間九解脫道。十八心念。並是修道。最後一念是解脫道。即無學果。是第九品解脫道故。於見道中。苦法智忍。無有斷惑。前以等智。已斷滅故。苦法智位。亦無證滅。苦類智忍。及苦類智。唯有非想苦諦。斷惑及以證滅。初禪已上。無所有已下。四禪下三無色諸惑。先已滅故。亦已證滅。次集法智忍。集法智。及滅法智忍。滅法智。道法智忍。道法智。並是隨應無有斷證。唯彼集類智忍。集類智。滅類智忍。滅類智。道類智忍。道類智。皆有非想集滅道下。斷惑證滅。中間七斷證無之。問欲界四法智忍。及智。無斷證者。何故起之。應超越起四類忍智。 答四法忍智。雖無斷證。起心次第。法應爾故。第十六心。道類智心。即是修道所攝心也。次不起座。即起修惑斷道無漏。始自上上。至下下惑。起非想地斷無漏。下八地惑。先已斷故。唯非想地。九品修惑。有九無間。九解脫道。斷一品惑。必有無間解脫道故。斷惑證滅。法應爾故。非想第九無間道心。金剛喻定。現在前起。迨至此心。是有學位。次念是解脫道。已後皆佛果位。名無學果。無漏心中。三十四心。斷結成佛次第如是。問何故不起下八地中。修惑斷道。答下八地惑。先已斷故。況欲界道。現前界故。如見道中。起欲界道。彼唯二念。不障起故。此攝多心。故超起也。問如獨覺人。雖已斷處更起上界初禪已上。無所有下。中間七地斷惑之道。今此菩薩。何故不爾。答菩薩最勝。是故不起已斷治道。獨覺是劣。故起已斷地中治道。此無學位。五分法身。圓滿成辨。最極自在。問此五分法身。為事為理耶。答五分法身。唯是事身。無漏法中。色心二法。和聚成故。無漏五蘊。及作法故。有為無漏極清淨故。其無為法智之所證。擇滅勝法。生空所顯。為證真理。小乘教中。是名擇滅無為之法。薩婆多宗。四階成佛。次第。行相。要略如是。 章生身者但百劫修相好業下。二修生身時。小乘教中。王宮所生。五蘊色身。和合聚集。是名報身。以此報身。一座成覺。實修實證。圓滿大果。五分所依。擇滅所證。問小教佛果。建立幾身。小教佛身。望大乘教所證三身。當是何身。答小教佛果。建立二身。所謂生身。法身是也。以義言之。建立三身。法礪師雲。隨義以論。具有三佛。無漏五分法身。以為法佛。父母生身。及報生四陰。以為報佛。化依佛身。於餘方施化。以為應佛。若據大乘。此之三種。皆是化佛(已上)小乘三身。不別立擇滅。即是五分無漏智。所顯法故。智中有之。不別建立。 章若依始教修行成佛下。文中有二。初總明三祇。後別就化身。初中亦三。初標定三祇。始教菩薩。決定必經三阿僧祇劫。修行成佛故。二但此劫數下。簡異小乘。三乘大乘。僧祇數量應異愚法小乘教故。三阿者。此取水火等大劫下。釋大乘義。言水火等大劫者。是一劫量也。八十中劫。為一大劫。此一劫量。即同小乘。其重數相。不同小乘。小乘唯有六十重數。成阿僧祇。此為極數。又彼唯累十。此以所數。等於能數。以為一重。如此而為其一僧祇。所言所數能數相者。晉譯華嚴第三十說。從拘梨。至不可說轉。總有一百二十一重。皆以所數。等於能數。問所數能數是何等相。答如百千百千為一拘梨。以百千百千。為能數。以是能積故。積前數量。成後數故。以一拘梨。名為所數。以是所積所成數故。謂百千百千。為一拘梨(第一重)拘梨拘梨。為一不變(第二重)不變不變。為一那由他(第三重也已下準此)鞞婆羅(四)作(五)來(六)勝(六)復次(八)阿婆邏(九)得勝(十)分界(十一)究滿(十二)量(十三)解(十四)此解(十五)離欲(十六)捨(十七)聚(十八)通(十九)頻申(二十)網(二十一)眾流(二十二)出(二十三)分(二十四)分別(二十五)稱(二十六)持(二十七)不顛倒(二十八)不番(二十九)正(三十)惠(三十一)第一(三十二)覺(三十三)毘遮姑(三十四)極高(三十五)妙(三十六)羅婆(三十七)訶梨跋(三十八)解脫(三十九)黃(四十)訶梨那(四十一)因(四十二)賢覺(四十三)明相(四十四)摩樓陀(四十五)忍(四十六)拔(四十七)樓摩(四十八)等(四十九)離疑(五十)種(五十一)不放逸(五十二)摩多羅(五十三)動(五十四)到(五十五)說(五十六)白(五十七)分別(五十八)究竟(五十九)清梁(六十)訶羅(六十一)潮(六十二)油(六十三)祇邏(六十四)[口*遠](六十五)泥邏(六十六)戲(六十七)斯羅(六十八)敢沫(六十九)彌羅(七十)堅固(七十一)風(七十二)滿(七十三)不可稱量(七十四)根(七十五)微細(七十六)蓮華(七十七)摩伽婆(七十八)不可度(七十九)醯樓(八十)悟(八十一)切(八十二)婆婆(八十三)間(八十四)無間(八十五)離垢(八十六)實勝(八十七)彌羅(八十八)遮摩羅(八十九)法(九十)婆羅摩馳(九十一)決定(九十二)流轉(九十三)廣說(九十四)無盡(九十五)等莫實(九十六)無我(九十七)阿陀(九十八)青重說(九十九)數(一百)受(百二)阿僧祇(百三)阿僧祇轉(百四)無量(百五)無量轉(百六)無分齊(百七)無分齊轉(百八)無周遍(百九)無周遍轉(百十)無數轉(百十二)不可稱(百十三)不可稱轉(百十四)不可思議(百十五)不可思議轉(百十六)不可量(百十七)不可量轉(百十八)不可說(百十九)不可說轉(百二十)不可說轉轉(百二十一)此乃一百二十一數。於中第一百三之數。名阿僧祇。然唐譯經。第四十。總有一百二十三重。青蓮華次。有缽頭摩。不可說次。名不可說不可說。此當古經不可說轉轉。此後乃有不可說不可說轉。是為極數。其阿僧祇。當第一百四重之數。菩薩地前所經。一大阿僧祇劫量者是也。言十大數者。無數無量。無邊無等。不可數。不可稱。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說。不可說。不可說也。阿僧祇者。此雲無數。即十大數之初首也。然此無數。當一百三重之數(晉經之意)自此已後。乃有十數。然開轉言。即成十九。數名字異。唐經具有十數。開成二十。故自第一百。四百二十三也。問晉經阿僧祇。當第一百三。何故章雲至第一百答章舉大數。故雲一百。若細言之。一百三也。言依此數滿三阿僧祇者。菩薩發心。修習萬行。其間經歷五十一位。十信三賢。及四善根。名為初阿僧企耶劫。初地已上。乃至七地。名為第二阿僧祇劫。八地已上。乃至金剛。名為第三阿僧企劫。過三僧祇。證妙覺地。一大僧祇。亦名一大劫。三阿僧祇。名三大劫。非唯八十中劫。名一大劫。亦一僧祇劫。假名一大劫。八十中勢。八十中劫。問劫者何義。答玄惲律師。法苑珠林。明時劫義。彼第一雲。依智度論。何名為劫。答曰。依西梵正音。名為劫簸□陀。劫簸者(亦名劫波。秦言分別時節)□陀者(秦言善。有二名為賢。以多賢人出世故。名賢劫。已上粗注並彼文)智論言劫簸□陀者。明此仁賢劫。此俱留孫等。其佛出世之時。名仁賢劫故。單雲劫波。此翻雲時。新譯教中。亦名妄執。伏斷妄執。經時分故。約其所棄。名為妄執。言其體名。唯是時分。約法數門。即不相應行攝。二十四法之一數故。問十信修行。經一萬劫。入此初阿僧祇數否。答十信修行即初祇攝。資糧加行。是初僧祇。十住初心已上諸善。皆悉收攝為初祇故。雖行是淺。亦非應棄。皆悉收攝。為佛果因。 章仍此教中就釋迦身以分此義下。二別就化身。亦二。初難行相。二釋疑情。初中亦二。初標定。二引證。今初。諸大小乘經律論中。明燃燈佛。寶髻佛等。出世之時。行萬行。相。皆是釋迦說自因位修行時相。小教皆以此修行相。為實修行。大乘諸教。以此皆為化身行因。故雲就釋迦身以分此義。言分此義者。配分三大僧祇時分。 章如優婆塞戒經雲下。二引證。亦二。初明三祇。二明百劫。今初。此三僧祇行相。出彼經第二卷。此中唯舉三僧祇劫。各各初後所遇佛名。前劫滿佛。即後劫初。言寶頂佛者。梵雲罽那屍棄佛。此雲寶頂。新雲寶髻。初僧祇劫。供養七萬五千佛。修菩薩行。過去釋迦文佛為始。寶頂為終。是初祇分。言燃燈佛者。亦言錠光佛。第二僧祇。供養七萬六千佛。修二利行。言迦葉佛者。此是賢劫千佛之中。最初如來。以值此佛。為第三祇劫滿。問常途所說。第三僧祇。燃燈為始。毘婆屍佛為滿。今何故以迦葉佛。為第三祇滿。答小乘教宗。三祇劫後。必經百劫。種相好業。是故毘婆屍佛為第三祇滿所值佛。第三祇中。值七萬七千佛。修菩薩行。然後修習百劫之行。即毘婆屍。為百劫初。修相好業。釋迦精進。超過九劫。所餘九十一劫修相。其間總值六佛出世。毘婆屍佛。屍棄佛。毘葉羅佛(亦云毘捨浮佛)俱留孫佛。□□□□殺□□□樑餽□魯□□□樑餽□□□穌□□□□□觶□□□□□□□□□□襩楰褽□□埤□□行餞櫸□□□裀□椹□□埤□□□□埤□魯覕駾饈姬□W□□□□□□妯襩楰裀□□□駥離□□□雜□□W□□□□礹襮穠飀□□姬□W□□□妊W□□姬□駥逆□□□樑餽□□□□駥離□□□□椽□□[□□籠□□□□□餽□□檢□□□槉殺□□□□□檢□□□□□□□□椽□□□□□□□□餾□□□□□□□□□祌楄□□□良省□□□□駩□□□橫□襦□□□楄□□□□覕埤□□□□檢□□概□□□省□姜□□□□祅襐□□□□□□奪□□□□□□椽□□飀□□切觭□埤□輦龍□□襤□埤□露□□馘玲□□□吝飀□餺榭□□餾□都□□□□□□□馭□□□褓□□□□□婁□□□黎□□□□□勵□□□逆□糖□□裀□□□□□□□餾□□□祿□□□□□□□□□□□□檢□[□□□□□□祿□穡襤□□□ 章又依本業經亦有百劫下。二明百劫。亦二初百劫分齊。二超劫行相。今初。言亦有百劫修相好業者。指事雲。下卷佛母品雲。佛子劫數者何。所謂一里二里乃至十里石盡。名一里劫。二里劫。乃至萬里石盡。名為萬里劫。佛子一切賢聖。入是數量。修一切法。時節久近。得佛果。其數百劫。乃得等覺。案雲。今依此其數百劫乃得等覺文意趣故。釋雲百劫修相好業也(已上)此所引中。初取意。引萬里石盡已後二文。乃得等覺次下。續雲。若一切眾生。入是數者。得佛不久。若不入者。不名菩薩。雖言百劫。不言相業。章主意雲。既言百劫。明知。所修即相業。亦言待小教。必立百劫故。言但是變化等者。簡異小教。亦通妨難。謂有難言。若立百劫。與小何異。故今通雲。小教百劫。是實報修。今大乘教。是變化修。問大乘不立百劫相業。何故本業。說百劫業。答為引小故。是迴心教。顯似彼說。故立百劫。縱直進教。亦引彼故。 章又由以一偈歎弗沙佛等者。二超劫行相。釋迦菩薩要期百劫。修相好業。於弗沙佛所。初修此業。亦云底沙。即當毘婆屍佛。此雲勝觀佛。而底沙毘婆屍等。一佛異佛說釋非一。如須彌昇天品說。弗沙如來。有二弟子。後一是釋迦。一是慈氏。慈氏理應在先成佛。先發大心。智增菩薩。修自利行。而所化未熟。釋迦在後發心修行。悲增菩薩。利他行滿。所化機熟。弗沙如來。善巧方便。今釋迦菩薩。精進勇猛。超過彌勒。故底沙佛。在寶龕中。入定放光釋迦翹足。七日之間。贊嘆如來。由此精進。超過九劫。與彌勒大士。同時而先成等正覺。其歎佛偈曰。天地此界多聞室。逝宮天處十方無。丈夫牛王大沙門。尋地山林遍無等。此名釋迦精進度滿。出婆沙百七十七焉。問此百劫者。大小中何。答律鈔簡正記一雲。言百劫者。一解雲。是轆轤劫也。一雲。是水火劫也(已上)如次即是小劫大劫。異說非一。皆有所以。此超九劫。大小二教。俱說此事。而小乘教。專在百劫。大乘教中雖不立百劫。而此超劫。在大三祇終。若立百劫。全同小乘問釋迦菩薩。因位修行。而多超劫。何時所超。其相雲何。答釋迦因行。超四十劫。簡正記雲。若準大乘說。超四十劫也。布髮掩泥超八劫。緣起如四分律中。翹足贊佛。超越九劫。如俱捨論中。薩埵王子。捨身超十一劫緣。如金光明經。雪山求半偈。超十二劫。如涅槃經說。已上通大小乘。都計四十劫也(云云)彼記又雲。問大乘說超四十劫。未審更用幾劫。修妙相因。答有解雲。若但約俱捨。超九劫。須九十一劫修成。若通諸教文。既四十劫超。今但要六十劫修相也。今謂不然。縱所說超四十劫者。亦須臾經九十一劫。修妙相也。所以爾者。翹足讚。以九劫。大小二乘。同許是百劫內超。餘之苦行。三大一劫。大乘之中。無約僧祇劫中。超水火。不合將他三祇劫外。百劫內數。以共增添。此據慈恩基法師解思之(已上)九劫唯是百劫中超。餘皆三祇中超。掩泥緣起。在四分律。而九言超劫也。若大乘宗。不立百劫。其四十劫。皆是三祇中之超也。 章問三無數劫下。二釋疑情。三祇百劫。修成之佛。唯是樹下成道化身。而小乘宗。是謂實報。今始教宗。是名化身。此差異也。問始教實報相狀雲何。答始教實報。實證佛果。即是色頂成道之佛。問何故此中。不言彼佛。答今且約對小乘宗義。陳述三祇百劫所成如來真化差別而已。是故不言色頂佛果。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四十一(終)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四十二   東大寺沙門凝然述                  章若依終教說有二義下。文中有二。初標分。二一定三僧祇下。隨釋。亦二。即定不定二門別故。初定三僧祇中。亦三。初定劫所以。二實修實證。三無百劫相。今初。言定三僧祇者。菩薩修行。所逕劫數。決定經歷三阿僧祇。即同始教菩薩所歷。起信論雲。以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劫(已上)是故決定。經此劫數。問此教一劫者。是幾所分齊。答章唯舉定不定劫數。不明其中一劫份量難知。然折薪四雲。今此不辨阿僧祇之數量者。應同始教之數。但有二所以故。異前教。一約化儀。二約實報故也。若據瓔珞經中。亦有其數。如彼經雲。一切菩薩。行道劫數久近者。譬如一里乃至十里石。方廣亦然。以天衣重三銖。人中日月歲數。三年一拂。此石乃盡。名一小劫。若一里乃至四十里。亦名小劫。又八十里石。方廣亦然。以梵天衣重三銖。梵天中百寶光明珠。為日月歲數。三年一拂。此石乃盡。名為中劫。又八百里石。方廣亦然。以淨居天衣重三銖。即淨居天子。寶光明鏡。為日月歲數。三年一拂。此石乃盡。故名一大阿僧祇劫。今此教中。應亦取此以數三僧祇。章中既不別明。具依前義(已上)此等意說。終教大乘。言教分齊。應用本業八百里石拂盡。以為一僧祇劫。雖然且應據八十中劫。為一劫義。要問上雲。若據一三千界。定三僧祇成佛。此依華嚴一百二十數說僧祇義。若通餘世界。亦不定三僧祇。如勝天王經(已上)一三千界。定三僧祇。此段所明。全同始教。餘雜世界。不定僧祇。即是後段。全異始教。一劫之量。始終二教。是同俱是水火劫故。折薪初義。符要問意。後義約宗。存階降故。言約一方化儀說者。薪雲。此娑婆界一切菩薩。皆經三無數。約他方。則不定故雲一方(已上)玄記第三。釋瑜伽三祇雲。彼約三乘。據一方化儀。唯就此須彌樓山世界說(已上)瑜伽三祇。本始教意。亦通終教定三僧祇。故作此判。大疏二下雲。然瑜伽起信等。約三乘教一方化宜。一類世界。定說三祇(已上)此正是始教意。起信定三僧祇。本是終教之義。今此與始教同故。與瑜伽合辨。 章又此教中修實行故下。二實修實證。亦二。初立義。二引證。今初。此終教宗。定三僧祇。所修萬行。皆是實行。引自證故。由實行故。萬行成滿。感自體果。是名真實自證大果。即自受用智法身體。所證是理。即法性身。能證是智。即自受用身。出纏真如。無有非智所證。無分別智。無有不證真理。本覺之智。與本覺理。一合而生始覺妙智。始覺智滿時。與本覺智合。本理亦與出纏理合。始本不二之智。證悟本出不二之理。始本無二。無始本名不知。以何為名。強號始本冥合。是名終教三祇修行所得所成。真實妙果。隨順眾生勝劣機根。方有他受變化之相。若約體相用三大者。法身是體。自用是相。他用變化並是用大。若約冥會。法身自用。合名法身。此即理智冥合。名為法身。若約此門。法身總是體相。二大。報化二身。俱是用大。此用大報唯他受用。其自受用。屬法身故。智法身者。是其相大。今實行者。受用身之因。三大阿僧祇劫。所修萬行是也。成實報身者。是自受用身。三大僧祇。萬行之果。此果真實。酬因業故。不同始教三祇修行。所感妙果。唯是化身。愚法小教。所成佛果。名雖號報。體唯化身。故此實報。不同小教。今是鄰次。簡異始教。故曰不約化說。 章故法花經雲下。二引證。亦二。初直爾正證。二會通相違。今初。即出法花第六壽量品焉。因第五中。湧出菩薩。彌勒菩薩。作父少子老疑。為答此疑。至壽量品。說佛自久遠成道之事。顯示成道之後。久經劫數。經曰。汝等諦聽。如來祕密。神通之力。一切世間。天人及阿修羅。皆謂今釋迦牟尼出釋氏宮。去伽耶城不遠。坐於道場。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然善男子。我實成佛已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陀劫。譬如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假使有人。抹為微塵。過於東方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乃下一塵。如是東行。儘是微盡。諸善男子。於意雲何。是諸世界。可得思惟校計知其數不。彌勒菩薩等。俱白佛言。世尊是諸世界。無量無邊。非算數所知。亦非心力所及。一切聲聞。辟支佛。以無漏智。不能思惟知其限數。我等住阿惟越致地。於是事中。亦所不達。世尊如是諸世界。無量無邊。爾時佛告大菩薩眾。諸善男子。今當分明。宜語汝等。是諸世界。若著微塵及不著者。盡以為塵一塵一劫。我成佛已來。復過於此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自從是來。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說法教化。亦於餘處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導利眾生(已上)又雲。如是我成佛已來。甚大久遠。壽命無量。阿僧祇劫。常住不滅。諸善男子。我本行菩薩道。所成壽命。今猶未盡。復倍上數(已上)釋迦如來。實修實證。初成道已來。至未來世。無際劫數。壽命長遠。其相如是。此中總有三重長壽。第一初成道來。塵點已前。壽命份量。第二塵點。譬喻已後。至於今此壽命劫數。第三從今已後。未來所經。長遠壽命。問未來壽命。復倍上數者。以幾許劫數。名復倍上數乎。答此復倍者。未來壽命。倍上二重。經長遠劫。故雲復倍上數。折薪雲。既爾許劫前。已成佛道。則知。今約釋迦論成。非實報也(已上)鹿苑已後。法花已前。諸教之中。皆以此世樹下成道。謂實證果。由未曾說久遠成故。此久遠成。即是實修實證佛故。伽耶成道。唯是果後化用佛故。是故直顯久遠實果。即顯釋迦近成非實。 章又雲我說於燃燈佛所等下。二會通相違。已前所引經文次下。即有此文。此文來者。通妨難故。上顯五百塵點已前久成。是實證佛。時眾聞之。恐起疑雲。佛從昔來。處處頻說。我昔最初。值釋迦佛。發心修行。經三大劫。第二阿僧祇劫滿時。值燃燈佛。彼佛記言。汝經一大阿僧祇劫。然後應得成等正覺。號釋迦牟尼佛。由此記故。今已成佛。此所成果。應是實證。然言久成是實證果。若爾。何言受燃燈記。今於樹下。成正覺耶。故今會雲。我於燃燈佛所受記。去伽耶城不遠成佛。此是方便。誘引施設。我實久遠。成實證果。其後至今。皆示果後無方大用。現發大心。修行受記成佛等事。非是實修實證實果。實證即是久遠成故。薪雲。燃燈記釋迦。今始成者。依化身方便說。爾反顯實成在久遠世也(已上)言前所引次下文者。上引過去實成正覺。其末文雲。阿僧祇國。導利眾生。此文次有會通文也。非前所引未來壽命復倍上數次下文也。問終教佛果。始覺之智冥本覺理。始本無二。泯始本名。唯如如及如如智獨存。以此正為終教實果。久成諸佛。現成諸佛。當成諸佛。皆冥不二。即是實證究竟如來。若取久成。為終教佛者。新成佛果。不可終教佛如何。答實如來難。似取久遠。然終教宗。始本不二。以為實證究竟妙覺。章主引用法花之意。彼經具說本跡二門。所證所現。內體外用。跡門極果。伽耶成道。安樂行品。已前託此。其本門佛。湧出已後。漸明此事。五百千萬億等。塵點劫數已前。無量無邊那由他劫之昔。成實證覺。以此實果。為終教宗究竟佛果。為取如是實證妙果。引彼經中久成佛果。為終教宗佛果而已。不取五百塵點劫門。若取久成。即如前難。彼二百點已後新佛。應非究竟真佛故。現成新佛。當成新佛。亦應非是實極果故。彼色頂佛。成道之後。若經五百塵點已前。無量數劫。即應實證究竟佛故是故終教。若新若久。唯是始本不二唯一即名實證真實極果。問直見經文。釋迦昔名燃燈佛等。不言釋迦於燃燈所。受當果記。故餘諸師。解釋此文。或言平等意趣。或配楞伽四等。今章何故。作此解釋。答釋迦菩薩。於燃燈所。受記別者。諸經律論。大小乘教。常途所說。故隨常途。作此解釋。言釋迦佛即燃燈佛者。大小乘教。無所施設。諸師之中。有作此釋。如光宅師及玄贊等。今章主意。言略意周等。言義含故。隨常說。成受記義。問實證之時。他用變化二身業用。與實證後。化他方便發心行果。有何差別。答他用變化二身業用。由彼因位利他行業。實證之時。成化用德。此即化用。為自行果。由成此德。實趣化他。示現他用變化二身。自證之後。方便因果。皆為化他。所示現也。唯是自證化他功德。施作施設。業用所攝。為門雖異。其體是一。方便即在後時故。 章亦云無百劫修相好業等下。三無百劫業。亦二。初直示終教修時。唯言三祇。不立百劫。雖有百劫。所值諸佛。唯是第三僧祇所攝。二何以故下。所由。問難意雲。小教必定建立百劫。始教亦猶許有百劫。何故終教中。全不說百劫。文中有二。初明始教有。由福智別修故。二此終教中下。明終教無。十波羅蜜。福智同時。是故佛因相業。同時成立。不立別修相好妙業 章二不定三僧祇下。文分為二。初標分。二一為通餘雜類世界故下。隨釋。亦二。初正明。二問答。初中亦二。初通雜類世界。二據佛德無限。今初。言雜類世界者。薪雲。且如娑婆一劫。方知。安養得為一日。則安養世界。乃經三無數日耳。東方袈裟幢剎。未經歲月。況於後後。以劫為日之剎耶。是知。不可以此一方類。定於成佛時劫之數。故曰不定也(已上)十方世界。立時不同。或以長時為短。或以短時為長。猶如南州隨山野宜寒暑不同。春冬差別。唐朝國僧。夏竟自恣。即往睹貨羅國。彼國僧眾。初結安居。神州秋候。即當貨國夏安居候。大唐冬月。南國諸州。極熱暑氣。如是方俗氣候時節。差別不同。各隨其國。安居修行。歷國隨處。不漏不棄。經諸時候。時即無量。不可一準。今不定僧祇時。十方不同亦爾。問雜類世界。圓教所說。何故終教。作此所說。答圓教雜類。一處之上。樹形河形。倒住側住。重重無盡。互不相礙。安布建立。互相對望。名雜類界。今此終教。或是娑婆。或是他方。隨處隨時。互望不同。是名雜類。於此界中。一一經歷。巡行修習故其所經時節氣候。不同一方一類定相。由此門故。言通雜類。言如勝天王經說者。指事雲。第二卷雲。勝天王。白佛言。世尊。我聞。如來三阿僧祇劫。修行成佛。雲何而說無量劫修。佛言不也。天王何以故。菩薩摩訶薩。修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量劫力之所能辨。非爾許劫時。如得入法平等。稱為成佛(已上)此所引中。唯有無量僧祇劫文。而未見其雜類界義。折薪記主。引勝天王經雲。彼經第一。發起序中。佛面門光。照十方無量世界。還入面門。東方過此十恆河沙佛土有國。名莊嚴。佛號普光。為純菩薩眾。說一乘正法。其土眾生。不因飲食。但資禪定。日光星光。皆悉不現。唯佛光明。照耀其國。無諸山陵。地平如掌。有菩薩。名離障。睹釋迦放光來。至娑婆耆闍崛山等。餘九方皆過十恆河沙世界。南方國名清淨華。西方名寶華。北方名清淨。東南方名大焰。西南方名功德清淨。西北方名悅意。東北方名惠莊嚴。上方名不動。下方名解光明清涼。指此等國。雲即樹形等剎爾。世界既其不同。其中劫數。故皆不定也(已上)此中唯說十方國土。未必即是雜類世界。若以如此所說世界。非唯勝天王經所說。諸大乘經。皆說十方。豈應皆是雜類界耶。大般若經。緣起品中。說十方世界菩薩集會。本業瓔珞經序品亦爾。十方隨願往生經。亦說十方。此等所說。諸經極多。雖然隨託彼彼世界。隨彼時劫。一一修行。名雜類界。無有遮妨。 章二據佛德無限量故下。二佛德無限。亦二。初標舉。問何故必由佛德無量。非唯三祇。經無量祇。答如來功德。甚深廣大。無量無邊。如是果德。不可以少時修行得。究盡感獲故。於無量阿僧祇劫。久修萬行。成就獲得無量功德。二如寶雲經雲下。引證。亦二。初引文。二解雲此中下。解釋。演義鈔七下。引寶雲經。即賢首師。解釋今文。成立不可計數。阿僧祇劫義理。問何以得知寶雲經意。據佛德無限。經諸阿僧祇。答所引經文。既言不能思議如來境界。是故明知。約就佛德無量。為得此德。經無量箇阿僧祇劫。實修實證。得成滿也。 章問何故前教下。二問答。此中總明終教所立有定不定。由上二義。不定僧祇。無量僧祇。得成立也。定三僧祇。始終二教。通相劫數。何教無不皆以三祇。為根本劫。然局定三。即是始教。通定不定。即成終教。根機熟故。用不定劫。非唯定三僧祇劫故。言方便漸漸勸彼三乘等者。問何故必由立不定劫。言勸三乘。令向一乘。答一乘別教。時劫不定。一念即多劫。多劫即一念。終教不定。而順此義。聞此義者。而入一故。棄三乘教定三祇執。即入一乘念劫融故。問不定三祇。修行大果。與定劫果。為同異耶。 答不定劫果。與前定三僧祇果同。雖有定不定。修行所成果。唯是一體。始本冥合。如如及如如智。獨存故。問起信論中。三祇為實。無量劫等。判為方便。故起信雲。或示超地速成正覺。以為怯弱眾生故。或說我於無量阿僧祇劫。當成佛道。以為懈慢眾生故。能示如是無量方便。不可思議。而實菩薩。種性根等。發心則等。所證亦等。無有超過之法。以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劫故(已上)此乃無量僧祇是權。三祇為實。何故寶雲三祇為權。被淺近機。無量為實。而相違耶。答折薪雲。前約一方定說故。論以無量。為方便。今約不定說故。經以三祇。為方便。各說一義。亦不相違(已上)今會經論意雲。若通雜類世界修道。為證無量果德修道。為此二義。無量為實。三祇為權。若唯三祇。此三難滿。若聞無量。作懸涯想。聞程起疑。為如是者。長短為權。定三為實。若起信意。約就佛德無限等者。不可遮妨無量為實。 章若依圓教一切時分皆悉不定等者。孔目四雲。若一乘義。即無盡劫。何以故。為依一乘一切眾生。已成佛竟。復為眾生新新成佛。亦不住學地。而成正覺。據此不限時分故。無盡也。此義教興挍量十地德。生其信也。又此數法。是通十地德(已上)要問上雲。依一乘義。成佛時節。並皆不定。為十方世界時節不同。因陀羅世界等。並據當分報位。說有為諸劫相。作及相入等。故無定時。仍不違時法也(已上)圓教修行時分難測。念劫圓融。長短即入。且如一類須彌世界。盡十方界。如空無邊。於中念劫即入修行。又於塵塵中。念劫即入。又於塵塵剎中。重重帝網。彼諸剎中。及前如空。盡十方界。一一重重。如帝釋網。念劫圓融。又種種異類雜類世界。如上處所重重帝網。念劫圓融。即入重重。主伴具足。無盡無盡。仍無盡彼一一時法。不礙行布。即是圓融。不礙圓融。即是行布。二門自在。舉一全收。由如此時。修行成佛。是故此教。所經時分。一念即多劫。多劫即一時。時不局定。事無偏滯。念劫圓融。不定行相。具如大疏四上。大鈔十下。玄記第三。大疏二下。鈔七下等明之。恐繁不引。解釋時分章竟。 自下第五修行依身章。 此章亦名二種生死義。修行所依果報身體。即是二種生死身故。前明修時。必有依身。依此身報。於若干時。修習道故。是故此章次前而來。 章若依小乘但有分段至究竟位者。小乘教中。但說分段。不明變易。以分段身。修二乘行。發心修習。斷障得果。皆以分段。初起修。成二乘無學。有餘依身。皆是分段。言佛亦同然是實非化者。小教所談菩薩及佛發心修行。三祇百劫八相作佛有餘依身。皆是分段。王宮所生果報身故。菩薩發心即謂樹下報身是實。是故至果以分段身。成五分體。聲聞見此謂實報身。佛亦隨彼。成立實身。 章若始教中為迴聲聞下。文中有二。初迴心教。二直進教。今初。始教中三乘人。發心修行。斷惑得果。皆以分段粗身。隨報成此事義。無有差別。然迴心教所成佛身。三身之中。唯是化身。是故所受分段報身。即是化現。二乘所謂自分報身。唯是實報。不知變易。菩薩因彼。而是化身。以此即為大小乘異。 章若直進中有二說下。二直進教。亦二。初標分。二一為寄顯下。隨釋。亦二。初寄顯門。二實報門。今初。言寄顯者。寄謂假託。非實義故。雖非實義。託此寄此顯示義理淺深等故。言有功用者。是七地已前。言無功用者。是八地已上。初地已上七地已前。於煩惱障次第伏滅。所伏粗強所起隨粗。八地已上。永伏煩惱。於所知障。此為所依。受身修行。所知障體。微細續起。初地已上。次第斷其所知種子。八地已上。唯有智障。或時現行。有功用行。起念加行。心念粗淺。無功用行。人空無漏常恆相續。極微細念。不起加行。任運作用。即是甚深微細心念故。託此中粗細二門。以分二種生死差別。寄有功用粗澀之位。明受分段生死粗報。託無功用細滑之位。陳受變易生死細報。問二種生死名義體性行相狀貌。請為明之。答二種生死。此章義門。名體諸門。義須陳述。然今章中。不事義相。唯舉簡要。於五教中。陳述有無。受不受相。粗細位等。今略辨明名義等相。其名字者。有通有別。生死是通名。分段變易為別名。果報初起名生。果報終沒目死。言別名者。筆削記二雲。分段者。謂三界四生。身有形段。命有分限。時極必終也(已上)丘龍勝鬘疏上雲。言分段者。謂三界內六道。分岐九地位段。莫不歸死。無。名分段生(已上)總而言之。此異熟報。身命短長。一日一月一歲(乃至)八萬劫等。隨往因等。有爾所時。若身若命。有定齊限。故名分段。筆削亦云。變易者。謂二乘菩薩。斷煩惱障者。雖離分段粗苦。猶有梨耶變易行苦。以四相所遷轉變改易故。名變易。又因移果易故。名變易(已上)述曰。此中二釋。初同章主法界無差別論疏。彼疏雲。細患所遷者。即今梨耶變易行苦。生住異滅。唸唸遷變。不寂靜故。名變易苦。後釋意者。無漏業報。因果相生。前滅為因。後生為果。前因為變。後果為易如是前後轉變改易。故名變易。丘龍師雲。前變後易。微細難了。雖無分段。而有終盡。名不思議變易死也(已上)筆削後釋。同此所釋。總而言之。四相遷變。是故要有因果相生。前變後易。無差別疏。總合二義。此等解釋。即終教意。分段之名。始終二教。義意是同。皆分段故。大鈔十二下雲。唯識因解變易生死名雲。由悲願力。改轉身命。無定齊限。故名變易。無漏定願。正所資盛。妙用難測。名不思議(已上)此身即名不思議變易生死。非二乘境。名不思議。非謂菩薩亦不知。名不思議。此論意者。即始教義。增壽變易。非別生故。唯識論中。此變易身。亦名意生身。亦名變化身也。問二種生死。以何為體。答諸小乘宗。唯明分段。不說變易。以不知故。毘曇成實二宗並說。三界生死。即善惡業所感異熟四蘊五蘊為其體性。言四蘊者。無色界報。言五蘊者。欲色二界。問生者四種皆取之否。答四生皆取。為生死體。胎卵濕化。五趣隨應有具不具。無非皆是生死報體。問中生本死四有中何。答生有。本有。死有。皆分段體。中有唯是趣生方便。非是趣體。所趣之處。名五趣故。然是酬報前生業因。中有果生。似當本有故。中有生亦分段體上。並剋性出分段體。若並眷屬主伴相從。見修煩惱有漏諸業所感果報。皆是分段生死體性。始教大乘。迴心教中。不言變易。全同分段。直進教中。具談二死。若總言之。二種生死。並以異熟第八為體。兼通餘識異熟五蘊色心等法。為相從體。若別言之。分段死者。唯識八雲。一分段生死。謂諸有漏善不善業。由煩惱障緣助勢力。所感三界粗異熟果(已上)名言熏習識名色等。五果種子。為親因緣。福非福等。有漏三業。為勝增上能招感緣。一切煩惱。為其發業潤生之緣。由此因緣。得生報果。其報果者。十二支中。識等五果。及生老死。此之七支為分段體。剋性體故。餘支但為生死因緣。此位但取異熟無記。通於色心總別果報。若單別報。即非體攝。非有支故。其變易死體者。唯識八雲。二不思議變易生死。謂諸無漏有分別業。由所知障緣助勢力。所感殊勝細異熟果(已上)述曰。變易體者。無漏後得。有分別業智障為緣所感最妙殊勝。微細報生異熟。此亦以彼因緣所感色心。總別果報為體。不取無明及無漏等。此體唯是無覆無記。唯有漏故。若細言之。此變易生。識名色等。五果種子。以為親因。欲界福業及色不動(除無相天。及五淨居)為近勝緣。依四靜慮緣事。無漏後得悲智相應定願。為遠勝緣。感此殊勝變易細身。當知。此身雖彼識等名言種子而為親因。福不動業為增上緣。若無無漏有分別業。無勝功能感變易生。由所知障。方發悲願故。起無漏資身故業。即感如是細妙果報故。此所感微細異熟勝妙之果。為變易體。問四蘊五蘊。以何為體。答變易果報。唯以微細勝妙異熟五蘊為體。問分段報中。亦取無色四蘊為體。何故變易不通取之。答分段生死。定性二乘。及以凡夫生無色界故。通取彼四蘊為體。今變易身。以諸菩薩大悲故生。求菩提故。唯生成就二利之處。彼無色界。無此義理。是故菩薩。變易身中。無受彼生。故變易身。無四蘊報。唯以欲色五蘊為體。彼依身上。受變易故。上明始教二生死竟。 次就終教明二死者。此終教中。總有二死。分段生死。大同始教。然此終教。根本無明。動本覺體。迷本覺故。本覺真如。隨順無明。混成業相。轉現漸成。此本覺理。無明三細。和合共一。以為梨耶。此梨耶識。以為眾生分段。六道異熟報法。此為體故。故分段體。通第一義如來藏性。成眾生故。由此義故。若依其本。真如本覺。為分段體。若約緣言。根本無明。為其體性。若依近增上緣言之。有漏善惡業因為體若依當體剋性言之。三界五趣。四生四有。粗異熟果。以為分段生死體性。若通取之。亦通惑業。大同始教。但本覺理。隨無明緣。與染和含。成阿梨耶。轉識能熏梨耶。受熏梨耶之處。有本覺性。是所熏處。是故成立真如受熏。此等義門。與始教異。自餘大同。變易生死。梨耶微細行苦所動異熟為體。此即無明住地為緣。因位無漏妙業為因。問終教變易。為唯局心。通色法耶。又心法之中。為唯取本誦。通其轉識耶。答起信論雲。業識根本熏習。能受阿羅漢。辟支佛一切菩薩生滅苦法(已上)賢首疏釋此文雲。以此業識能資熏住地無明。迷於無相。能起轉相現相等相續。令彼三乘人。雖出三界。離事識分段粗苦。猶受梨耶變易行苦(已上)筆削記四釋雲。變易行苦者。三細生滅。唸唸遷流。故上論雲。動則有苦。果不離因(已上)此解釋意。變易生死。唯是梨耶微細心法。是故其體非是粗識。亦非色法。故丘龍元曉勝鬘疏上雲。如是三人。所受生死。唯有異熟阿賴耶識。無餘粗識及粗色根。是故名為意生身也(已上)同疏下雲。謂意生身。非色四蘊(已上)此宗古德。即引此文。成立終教變易身體。唯是心法。不通粗心粗色之義。賢首大師。其意大同。故元曉大師。起信疏下。釋論業識熏雲。業識根本熏習者。此業識。能熏無明。迷於無相。能起轉相現相相續。彼三乘人。出三界時。雖離事識分段粗苦。猶受變易梨耶行苦故。言受三乘生滅苦也(已上)賢首海東解釋全同。是故變易生死。梨耶心法為體。問變易梨耶行苦報體。為唯取心王。通取心所耶。答阿梨耶識。遍行五數。必俱相應。所謂作意觸受想思。故變易體。通取五數。是故元曉。判變易體。既言非色四蘊。即五蘊中。心心法四蘊五數之中。受是受蘊。想即想蘊。行是行蘊。識即第八梨耶心王。即是識蘊。觸亦行蘊。故變易體。第八王數。非色四蘊。行苦之性問依起信論。六染之中。業轉現三。並在梨耶。名不相應。與心所法。不相應故。若依此義。變易之體。唯局心王。何通心所。答起信論中。不相應者。是依別門。不遮彼與五數相應。即是賢首元曉兩師。一段問答。和會二論。恐繁不引。此乃第八雖言不相應。不妨第八與五數俱言。與別境惠不俱。故變易體。非色四蘊。問變易生死。既是梨耶。其第七識。具不雲何。若雲有者。兩大師釋。何唯雲梨耶。若雲無者。梨耶以何為所依釋。答變易死體。既言梨耶。是故要有末那為依。第八本識。必以此識。為所依故。無所依根識不住故。起信疏上雲。既說。賴耶末那必執相應。故不別說。故瑜伽雲。賴耶識起。必二識相應故(已上)別記雲。說三細賴耶。即已有末那。執相應故(已上)密嚴疏雲。藏識緣起。不離末那(已上)由此義故。變易梨耶。要有末那。為其根也。但兩大師釋。唯雲梨耶者。正舉異熟報體故爾。其末那識。非是報果。是故此中。不舉彼也。問海東既言唯有異熟阿賴耶識。無餘粗識。此文難消。阿賴耶外。言無餘故。答言粗識者是六識也。無六識故。言無粗識。其第七識。要與第八。不相捨離。而建立故。末那即是其微細識內向。第八緣執我故。不同六識向外緣。故海東起信疏下。及別記並雲。前中後一(六染之中。第三分別智相應染。粗細之中。粗中之細)是第七識(與賢首解釋異)行相不粗。非凡所了(已上)此釋論言粗中之細及既細中之粗菩薩境界之文。其中此取粗中之細。既言不粗故。第七識。不入粗識。然六染心粗細重重。相望非一。今對六識。一向是粗。故以第七。屬細識中。六染粗細。恐繁不陳。又雖言梨耶兼取心所。言四蘊故。雖言梨耶。義兼末那。本不離故。問變易生死。若唯梨耶。其三細中。果報可爾。彼之智相。及相續相。既是分別事識分齊。此之二相。即是法執體。即見修所知障法相續。即是法執見惑智相。俱生所知障故。智障為緣。受變易死。所受變易。豈無事識。若爾。變易唯在梨耶。無粗識義。雲何成耶。答實如來雖非無其義。夫建立分段變易二死。此由生死粗細分位。二乘無學。已斷執取計名惑障。然以人空無漏為因。以彼智相相續相等法執為緣。感變易死。是即定性入寂時得。不定種性迴心時得。其所感報。十信三賢乃至七地。未亡事識。是故彼識所起法執。亦隨生起。然定性者。入寂之間。已滅粗心。細心未起。唯受微細梨耶行苦。彼之初歡喜地聖者。已離相續相中智障。而未得已智相法執。二地已上乃至七地。雖漸漸斷智相法執一一。餘殘法執所感皆有。分別事識粗法若已得。至八地已上。粗識皆除。唯有梨耶。是故七地已前。變易有六識。在此有何過。問若爾何故唯雲梨耶變易行苦。豈通餘識。答正出變易總報之體。故雲梨耶微細行苦。又且舉八地已上變易故。雲梨耶。不舉自餘別報變易。及七地還。報體故爾。問若爾何故海東簡雲非餘粗識。豈有通耶。答於事識中。有粗有細。相應惑障。粗細亦爾。何者六粗惑品皆事識。俱於中智相及相續相。即是事識法執之粗。執取計名人執之惑。人法二執。粗細既別故所託識。約相應障。言有粗細。有何過耶。是故言非餘粗識者。是簡執取計名識也。不可言遮智相相續。又若約八地已上變易。可言粗細事識皆離。問若雲七地已還諸位。通事識者。何故起信疏下卷。雲彼三乘人。雖出三界。離事識分段粗苦。猶受梨耶變易行苦。聲聞緣覺。定不定性。隨應感之。皆是十迴已還等位菩薩所感。七地已還。此中亦有指此等身。既唯判雲梨耶變易。又言離事識。明知。一切變易果報。唯是梨耶。何雲七地已還諸位通事識耶。答此之文義。同前會釋。且舉上位變易故爾。又出總報體故云爾也。問變易生死。既唯心法一切諸位通皆爾耶。若爾。七地已還諸位。既有事識。其事識者。即前六識。既有六識。各有其根。五識所依。即有色根。五根五識。能依所依。必有五塵。由此道理變易生死。可具五蘊。何故兩祖。或雲梨耶。或亦判雲非粗色報。非色四蘊。答此之一門。實如來難。一切變易。非唯非色。八地已上。既無事識。唯是心法梨耶行苦。七地還等。皆是事識門中變易。具有八識。第八即是總報異熟。其前六識。即異熟生。異熟果報。第八所變。五根器界。即是色法微細難知。上妙殊勝。是故七地己前變易。通於色心。具五蘊法。問若爾。非粗色報等文。雲何會通。答彼亦且就總報為言。又且舉八地已上故爾。並準已前會釋可知。又唯簡粗色。不遮細色。雖有細色。言心無過。色身微細。無等通徹。問心法故。故道常師。三乘位數。判變易身相雲。其身如光如影。色與心同。無形而展轉相續。前變後易。故名為變易(已上)是故言無粗色有理由。如此等諸道理故。當知變易生死之體。八地已上。唯有第七第八二識。七地已前。亦具事識。道基攝論章雲。所言略者。變易五陰。謂色與心(已上)又雲果報者。六識八識。四陰五陰。無流果報(已上)彼章第十一卷中。色心分別雲。變易聚中惑亦是心。若業及報體通色心(已上)變易果報。通於色心。基師所立。可以為例。若依此義。八地已上。所受變易。亦通五陰。具足色心及八識等。今宗古德私記之中。定斷終教變易生死色心有無。唯心非色。唯是梨耶。無其轉識以此即為終教所談。此是大判。故舉梗概。若依盡理。一切變易。初地已上乃至金剛。漸悟地前所受變易。如是等報。皆五蘊色心等法。若八地上。變易梨耶。無粗色等。以此為體。若據此義。八地已上。色身等相。唯是示現。非實色身。三世間自在任運現前故。雖有無明所起報體。非是粗色。如無色身。是故示現為色身相。若依一切。通色心義。八地已上。實有色心。具五蘊故。若直執文。七地已前變易。應無七八二識。八地已上變易。粗無六識及色身等。然諸位人。皆具色身變易五蘊。通八地上。若頓教宗。一切絕言。不立生死。何有二死。非生非死。名為生死。非分非段。名分段死。非變非易。名變易生。若一乘教。約攝方便。諸教所明。是同教宗。今別教中。生死體者。別教一乘。但立分段。不別建立變易生死。生死總通有粗細別。三乘教中。以其細分。名變易生。粗名分段。今一乘宗。唯立一箇生死之法。不分粗細。其所立名。當分段生。見聞解行二生所受。皆分段身。見聞所受。唯漏粗劣。解行分勝妙甚深。超過三乘。天眼所見。今以普見肉眼。見十佛塵剎等。此分段身。五蘊為體。證果海生。既絕生死。無有粗細生死。十佛究竟。微妙身故。上約五教略指二死體竟。 延慶四年(辛亥四月二十八日應長改元)五月十日於東大寺戒壇院述之 華嚴宗沙門凝然春秋七十二 右以嵯峨大覺寺所義然公手筆之本挍之 文化(辛未)十月二十七日 比丘典壽春秋五十四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四十二(終)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四十三    東大寺沙門凝然述                         問二種生死。有開合否。答生死種類開合多端。或是總通。立一生死。無開粗細淺深差別。此如一乘圓教宗明。或開為二種。即分段變易。或名有為生死。無為生死。無常壞世間。無常病世間。並是如次分段變易。如勝鬘經是也。或開為四。如孔目第二明。一繫業分段。二不繫業分段。三餘集變易。四不捨世間變易。此四如應分段變易各開二種。繫不繫名。出起信論。嘉祥大師。亦立此名。餘習不捨世間變易。如次嘉祥自報變易。為物變易。或開為七。如孔目第四明。分段三種。即欲界。色界無色界是也。變易有四。因緣生死。方便生死。有有生死。無有生死是也彼此總合。名七種生死。又有三種意生身。即三乘所受變易生為三。如勝鬘經說也。又有三種意生身。一三昧樂意生身。二覺法自性意生身。三種類俱生無行作意生身也。此於菩薩十地位中。立三種得處。即有此三名。問以何為因緣。感二種生死。答分段生死。有漏善惡諸業為因。分別俱生煩惱為緣。故感分段界內果報。變易生死。三乘無漏淨業為因。智障無明住地為緣。感受界外變易果報。此是大途簡要為言。此中發業潤生等相。五教隨應義門開異。二種生死。義理森羅。諸門非一恐繁略之具如予之所撰二種生死義三十卷中。立十箇門明之今止傍論。解釋本文。 章二就實報即說分段至金剛以還下。文中分二。初正明。二問答。初中亦二。初立理。二引證。今初。言實報者。非是寄託。此菩薩人。真實所受果報。異熟分齊之相。名之實報。始教直進菩薩。真實所受果報。二死之中。唯是分段。此分段身。初地已上。感善處生。修菩薩道。以種助願。往惡趣中。拔濟眾生。七地已前。或時為物故起煩惱。八地已上。任運無功自在示現三種世間。如是等間。皆受分段。乃至金剛已前皆爾。上正立義。以十地中下。明受分段身所以。何以十地。皆受分段。是故釋雲。若十地中。永斷惑種。必定應受變易生身。然此菩薩於十地中。既不斷種。始教菩薩。初地見道。斷盡分別二障種子。於其所餘俱生二障。故留俱生煩惱障種不斷。必至金剛心位。於十地中。唯斷所知障種子。今以留種為其所由。以此必受分段之身。既有惑障下。反顯極成。故留惑種。必為潤生攝化等事。若不受分段身。所留惑種。應無用故。故知。由種必受分段。 問此分段身。至金剛已還者。正至何時。 答章文唯言金剛已還。不正指處。時處難定。且出二義。一雲。始教菩薩如實報分段身。至金剛喻定現在前時。此時即斷所留俱生煩惱障種。及彼俱生所知障最後極微細品種子。一切障種。此時斷盡。即是分段最後身念。此次剎那。即解脫道。佛果初念。佛果初念。現在前時。彼諸習氣。粗重性者。諸異熟法。非障有漏。劣無漏法。分段變易二種果報。皆悉棄捨。泯亡除盡。無有遺餘。極淨無漏。最上圓滿。萬德周備。究竟滿足。四智明朗。三身頓具。橫遍十方。豎通未際。問唯識論等所說宗義。佛果現前。頓捨變易。分段之身。八地棄捨。是故分段無至後地。雲何今言至佛果時。方棄分段。有何所以。答唯識論等。就寄顯門故。佛地初方棄變易。今約實報故。金剛心猶是分段。佛果初念。即棄分段。其八地捨寄顯門故。問金剛喻定既分段身。次念即是至佛果地。何時方受變易之身。既無應受變易身處。始教菩薩。遂不應受變易報果。何故不受變易□言棄變易報。答雖不受變易。而言棄捨無過無所應受故。不受變易身。遂不受之。即入佛地。此同棄捨。是故相從言捨無妨。一雲。以分段身。至金剛加行道之初。此時棄捨分段報果。即受變易。經加行道。以至無間道。斷惑障等。即以剎那。至佛果地。此時即棄所受變易。問有惑種故。是分段身。加行道時。未斷惑種。何以得捨其分段身。答金剛加行。永伏末那惑。惑障治道。方便極增。由此力故。棄分段身。受變易身。無有遮妨。二義之中。後義為勝。 章十住經中下。二引證。指事下雲。十住斷結經第九雲。爾時世尊。即入無形觀三昧。普見五道中陰眾生。乃至亦復見彼中陰形質。從一住地。至於十住地。案雲。蓋疑此經文耶。驗十住經。無此文故(已上)此中意說。菩薩入定見中陰所有諸凡聖眾生。有乃至十地菩薩受中有報。明知。十地皆分段身。故第十地。受中有身。中陰即舊語。新翻言中有。中陰身者。必分段故。變易身中。無中陰故十住斷結經十卷。前秦建元年。竺佛念。於長安譯。指事即引此經。文有十住經四卷。後秦弘始年。羅什共佛陀耶捨譯。此與華嚴十住品同本異譯。言驗十住經無此文故者。即指此經本也。又有十住經一卷。西晉竺法護譯。此與華嚴十住品。同本異譯此等經中不可有十地中陰事故。前十住斷結經。是別部經。非十地品同本異譯。 章問八地以上一切菩薩下。二問答。亦二。初實報分段二。初問。二答。今初。言無漏智果恆相續者。八地已上。第六意識。生空無漏。恆相續故。何以生空無漏相續。八地已上。第六識中。人執有漏。永伏不起。何者俱生煩惱意識俱者。初地已上。能頓伏盡。俱生感者。有六俱生。貪瞋癡慢三界九地。各有九品。上上上中上下。名上三品。中三品。下三品亦爾。即成九九八十一品。身邊二見。是極微細。通在九地。各第九品。即下下品。是故下下品。各有六俱生。前八品中。各四俱生。初二三地。各每地位。頓伏三界。漸伏九品。而除身邊二見。於初二三地中。不能伏斷身邊二見。初二三地。雖是同伏。而淺深別。初地淺伏。二地細。三地極細。雖言伏斷九地九品。而各第九品攝貪瞋癡慢。不能伏斷與身邊見俱。極細故。自餘□爾。第九貪瞋癡慢四惑。三地皆斷。無所遺餘。入第四地。伏斷俱生身邊二見。四地出世。入無漏止。修習三十七道品法。伏俱生我。亦伏斷常邊執見故。入第五地。伏斷害伴隨眠煩惱。第四地所害。俱生身邊二見。伴煩惱故。無始已來。俱生身見。助伴惑故。與身見等。俱時相應。生起來故。入第六地。伏粗羸布隨眠俱生身見邊見之後。隔一二三。令正所起貪等四惑。入第七地。伏細羸布隨眠身見之後。隔五六念等。所起貪等。於此地中。伏盡煩惱。入八地時。俱生煩惱。永伏不起。七地已前。皆是頓伏。而非永伏。八地已上。永伏不起。入八地時。永伏煩惱。無有漏止。無我見心。是故生空無漏相續。盡未來際。第六意識。生空無漏常恆相續。無起有漏心。生空觀止。常現前故所言果者。即是生空滅盡三昧。生空為因。入滅盡定。為其果故。言如阿羅漢者。八地已上。俱生煩惱意識俱者。永伏不起。如阿羅漢已斷煩惱種子不起此以伏滅現行煩惱。永斷種子。斷種之者。永不起故。永伏現行不復生起。如阿羅漢永斷惑種。不復生故。問何故八地已上伏惑。令同斷種阿羅漢耶。答永不起惑。彼此是同故。伏斷別而令同。此中比例。猶是令同羅漢斷種不起煩惱。不為八地。永不起惑。問何故爾耶。答羅漢雖斷種。末除習氣。有習氣故。有起現行。而是餘習。不能潤生。八地已上。一切菩薩。永伏不起。亦除習氣。初地已上。無間道中。斷智障種。解脫道時。除其習氣。此時亦除煩惱習氣。無始已來。與智障習。俱障利益眾生事故。此時同念。斷二障習。此問意雲。受分段生。有發業惑。以何潤業。既不潤業。雲何得受分段生報。此即問難所指意也。 章答若是凡夫下。二答。亦四。初明惑種受生。二引論成種潤。三成惑種無用。四簡無學迴心。初中亦二。初簡去凡夫現潤。二成聖人種潤。今初。一切凡夫。六道受生。要以現行隨應煩惱。沃潤所造善惡諸業。愛當生處。由愛取潤。受彼彼報。既是凡夫隨意現行。一毫無有伏滅之義。故業種子。蒙現行潤。結生相續。潤業受報。其有色界方便潤生。在死有時。非正死時。是將死時。其正潤生中有。未止有支門中。愛取二支。種現俱取愛取各種生愛取現愛支之時。唯是俱生貪愛□潤取支之時。諸惑潤結。惚而言之。有六支種。行是業種。識等五支。即是五果。名百種子愛。愛取二支。潤此六種。其所潤六支種。轉名有支。六支種子。趣生受報。是名生支。從中有初為生支。出胎已後。五根支體。成就滿足。皆生支攝。衰老已後。老死支攝。雖有示支種子。今且取業種子。此業種子。正感果報。率引強□。是業種力。問聖者感生。有現潤否。答初二果聖。現行潤生。欲界諸惑。不能伏故。今且舉凡。是為簡去。 章聖人不爾下。二成聖人種潤。聖人伏惑。無有現起。是故唯以惑種。潤業。伏現行故。無現起惑。留種子故。種力潤生。如彼第三果聖。上生色界。唯以種子。潤業受生。生色界者。先得所趣天處禪定。以此定靜慮功力故。當生彼天。既是聖人。斷欲界惑。欣所生天。修四量。當生處惑。分所制伏。故於當生天處煩惱。今不現行。唯以後天。惑種潤生。今此十地。諸菩薩人。故留俱生煩惱種子。故留惑種。有潤業種。即是愛支二種煩惱種子。此種引生。潤三界業。受界內生。非唯七地已前菩薩。亦八地上三地菩薩。皆以種子。數數受生。成辨利攝。問已伏惑種。□得受生。答望凡可爾。現惑強故。若聖人者。既無現惑。無用之者。如何受生。故雖已伏種用。受生無過。此二段文。直答上問。此答意雲。凡言潤生。有其二種。謂現行潤。種子潤也。凡夫受生。現惑潤業。聖人受生。種子潤業。今是十地。證理聖人。是故八地已上位中。受分段生。必定種子潤業受生。問一切聖者。不造新業。十地菩薩。所潤業者。是何時業。答既是十地。不造新業。故以前時多劫故業。此業即蒙所留惑種□潤。受生。雖聖人種潤。如凡夫現潤。非是強勝。而聖種潤。牽生強勝凡夫現強。種子是弱。聖人現弱。種潤是強。種子眠伏。雖羸微隱。而亦牽引力用不弱。如不定性頓發大心。雖趣大行。而有小種。牽令退大。菩薩本性住種姓者。本來精進。自性仁賢。有哀憐心。永不懈怠。二利自性。本來具足。此由種子牽引故爾。種子潤業受生亦爾。 章故雜集論雲下。二引論成種潤。亦二。初引二論。二顯論意。今初。雜集論文。出第五卷。彼論既言一切聖人隨眠結生。隨眠即是種子異名。隨逐第八識。眠伏住在故。受生處地。煩惱種子。牽引潤生。是種功能。梁論之說。在第十四。彼論文中。凡夫必是有現行惑。聖人不爾。無現行惑。二乘必斷煩惱種子故。於三界永無受生。菩薩不爾。故留種子。以種潤生。益物度生。是故初住已上。名聖人。菩薩應斷人執。證無我故。然故留惑不斷惑種。不證空理。助願受生。此是終教地前菩薩。所作行相。今始教中。七地已前。受生攝化。全同終教地前行相。八地已上。既有所留煩惱種子。由此種力。受分段生。數生數死。修習二利。勇猛熾盛。如是即至金剛加行。初捨分段。方受變易。以變易身。至金剛心。佛果初念。棄變易報。即成佛地。 章解雲聖非現潤下。二顯論意。此中意說。一切聖人。惑不現行。而八地上。既留惑種。而是必定無惑現行。應定以種受分段身。既留惑種。如何徒然無受分段。此奪前問言八地上。永伏不起。以何潤生。受分段身。 章若言八地以上下。三責惑種無用。此因前段。有此徵責。文中亦二。初責不斷種。二以彼成此。今初。謂執前寄顯門義者。立此義。為遮彼執。有此微責。解深密經。瑜伽論等。說三隨眠。害伴羸劣二隨眠者。在七地前。即分段身緣助煩惱。第三微細隨眠。是所知障。八地已上。以此為緣。受變易身。由惑種有無故。有分段受不受。若八地上。受變易者。此時即應盡煩惱種。何受變易。猶留惑種。若留惑種何受變易。□唯是應受分段。此中所成立。即此意致也。法相宗義。不立十地分段之義。悲增菩薩。利生為先。久受分段。若入八地。必受變易。而留種子者。非為受生。故小島先德雲。問爾留煩惱者。為受生緣歟。答不爾。煩惱障種子。不障十地故。不起對治道。故自然留。名故留也。故疏雲。謂諸菩薩。由大悲力意趣。一切智故意趣。所知障對治道。不取煩惱對治道。擬於生死。助悲願受生。故名留煩惱也。不爾如來大悲。最極應留煩惱隨類化生。由此故知。意不趣斷。故名為留。將成佛時。方頓斷盡(已上)此明十地留惑障種。八地已上。留惑亦爾。今賢首師。其義不爾。既留惑種。故受分段。今章下文。故留不斷。舉四所由。潤攝化其隨一意。非唯一意。故留煩惱故。 章彼既不爾此雲何然者。二以彼成此。此意成雲。彼菩薩入第八地時。不斷留煩惱障種。此始教菩薩。雲何不受分段之身。忽得受變易身耶。彼者八地菩薩。此者始教所立十地分段身也。 章若約迴向菩提聲聞下。四簡無學迴心。此縱上問言無現惑。何受分段。羅漢迴心。既無惑障。不受分段。迴心之後。即受變易。始自十信。受變易身。此非直進實報。寄顯二門。比例雖似縱上問。而此別門例。故今簡去漸悟之者。羅漢迴心。即入十信之初心分。其後捨此有餘依身。如入涅槃。然後即受變易細身。以變易身。萬劫修行。十信滿足。方入初住。居不退位。雖居不退。啻是安住其位而已。惡趣不生。聲聞之時。忍位已得。迴心聲聞。雖未至其初發心往。永不退墮二乘地中。以超二乘已迴心故。然不遮言住不退位。人無我理。羅漢已得。十信三賢。四善根間。唯修法無我。觀唯識三性三無性真知實相。好理事理相即無礙觀行。此等皆通始終教等。漸悟菩薩。入初地時。唯方證悟法無我理。無始已來。乃至羅漢。未作利眾生事故。迴心已後。一向修習法空。作利他事。如是入地。隨分成就二空二利。名歡喜地。初地已上。乃至七地。八地已上。乃至金剛。地上十位。經二僧祇十信三賢。經一僧祇。無學迴心。方入信位。三僧祇間。皆變易身。佛地初念。棄變易報。故雲通諸位。受變易身。以所知障為緣。無漏有分別業為因。感變易身。智有菩提。實願得之。知有眾生。實思利益。於二利境。謂實事有。此由彼所知障迷無相勝義。故為此事。故受變易身。久住世間。變化自在。成二利事。修菩薩行。是名智障為緣。受變易身也。此始教宗。三乘五性。必定各別。定姓二乘。必入無餘依涅槃界。不定性二乘。必定迴心向大。無學迴心。棄分段身。受變易身。唯識論中名別盡別生變易是也。彼論建立增壽變易。非是別盡別生義。故今始教宗。多分雖依唯識論等。而受變易別盡別生。非捨分段。不受變易細妙身故。集成三雲。顯揚論第十六卷曰。聲聞轉依。復有二種。一趣寂滅。二趣菩提。問聲聞無學。永盡後有。雲何能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答依變化身住。能證菩提。非業報身。釋曰。變化身即變易異名也(已上)此明不定性阿羅漢。迴心之後。於同梵行者前。示現般無餘依涅槃。實有根身南州一邊。寂靜安住。如壽法二萬劫住。蒙佛菩薩勸誘。策勵趣二利行。修菩薩道。彼身即是慖恆壽變易。無漏後得。有分別心。入無漏定。發大誓願。入第四定。資熏有漏。所造故業。延分段身。令極細妙。若一劫過。一劫勢力。已盡後。更資熏增長。如是展轉經歷三大阿僧祇劫。此即法相增壽變易。今宗別盡別生變易。始終二教所說皆爾。問前三果人。迴心之後。變易身行相雲何。答初果迴心。修惑全有。二果迴心。欲界修惑前六品斷。後三品惑及上界惑。全未斷滅。此人三界修惑滅盡。證阿羅漢。最後報終。捨分段身。別受變易細妙色身。二果三果迴心之者。隨餘殘惑各斷盡已。得羅漢果。然後棄捨分段粗身。別受變易。此約現身盡惑證果。受變易報細身為言。或初二果迴心之後。隨餘殘惑。潤生受身。修菩薩行。後得羅漢。棄分段身。受變易報。獨覺之中。麟喻獨覺。是定種姓。必入涅槃。部行之中。不定性者。先聲後緣。在無佛世。證勝果。即是定姓。入無餘滅。如極七反。有聖者等。先緣後聲。值佛出世。聞教證果。後迴向大。如迦葉等。即是不定種姓人故。 章問若爾何故有聖教說下。二寄顯變易。亦二。初問。二答。今初。此段釋通轉難。顯示寄顯義門。此轉難意。上既成立始教直進。留惑種故。受分段身。至第十地。是實報門。問答已竟。然經教中。正說八地變易之義。是故引此。轉難前義。此義正違經教文故。問前於直進。建立二類。初是寄顯。即明八地變易之義。何故今更作此轉難。答前唯立門出類而已。然實報門。正違彼經故。施問答和會相違。言有聖教者。即下諸說十門之中。第四教文。是仁王經所說義門。為顯此義。廣立十門。章答此等為欲寄對二乘下。二答。亦二。初略示寄對。二廣明寄對。今初。此中總意。一切寄對二乘。顯示同別勝劣。是故教說。皆有所以。 章然此寄對依諸聖教下。二廣明寄對。亦三。初總標。寄顯非一。故立諸門。二一說羅漢即同於佛下。別明。三由有如是下。結成。初中十門森烈。次第解釋。第一佛同羅漢。亦三。初標判二引證。三約教。今初。愚法小乘教中所說。如來果德。與聲聞無學同。名羅漢。三乘俱斷三界見修諸隨眠故。三乘同證人空擇滅涅槃理故。言更不分位者。斷惑證理。見修無學三道次第。一切諸相。同聲聞故。問愚法二乘。唯斷正使。不斷習氣。如來必斷不染無知。不染無知。即是見修煩惱餘殘習氣法故。不染無知。有斷不斷。何同羅漢。答今唯約就斷盡正使。言同聲聞。不言餘門。若具言之。非無差別。如來是師。羅漢是弟子。如來斷智恩三德皆圓滿。十八不共。聲聞不及。習氣斷不斷。三明六通。一切三昧功德法門。如來最勝。二乘不及。如是等也。 章如律中說佛度五人已下。二引證。四分律。出受戒犍度。言五人者。阿若憍陳如。摩訶拘梨。十力迦葉。婆提婆敷。阿鞞是也。此五人中。三人內族。謂阿鞞比丘(亦云阿涅槃)摩訶拘梨。此雲二人。並斛飯王子。婆提婆敷(亦云跋提)此是甘露飯王太子。其二人者。並佛外族。謂憍陳如。十力迦葉。並是佛兩嫂阿舅也。如來二月八日成道。安居已前。入定思惟。夏日已後。往鹿野園。調五人根。八月八日。弗星出時。阿若憍陳如。初入見道。證預流果。其後四人。漸次入見。於後五人。皆得羅漢。即言世間有六羅漢。佛及憍陳如等五人。自餘諸律。皆說此事。事義極廣。不能具陳。言同座等者。愚法教中。三乘既同斷見修惑。證人空理。是故決定同坐同住。迦葉尊者。頭陀上行。佛召迦葉。令座等。所座是人空理。是智之所證。所依處故。能坐是無漏智。即是生空無漏妙智。 章當知此約小教說者。三約教。愚法小教佛同聲聞。名阿羅漢。或時現老比丘像。四月一度剃髮。即令阿難剃。佛雖不入羯摩僧中。而入應供僧中受供。佛入僧中者。入應供僧也佛入應供僧者。大乘宗義亦爾。   章二亦於佛地下。二分出如來。或名分出羅漢。佛果羅漢。雖俱無學。分降羅漢安置下階。或分如來安置上階。斷盡二障。證得佛果。煩惱功能。於三界中。發業潤生。斷煩惱障。不生三界。絕後生有故。聲聞無學。保證念雲。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辨。不受後有。是名二乘所得四智。殺賊不生應供三義。名阿羅漢。或唯言應。此具殺賊等三義故。此義即通三乘無學。今佛果位。名阿羅漢。由斷盡此煩惱障故。其所知障。非二乘分。唯是佛果不共所斷。故斷智障。立如來名。此於同等無學果中。如來安上。羅漢安下。如來是勝。羅漢是劣。為令小乘欣佛果故。如言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此雲如來應正等覺。或雲如來應供正遍知。既言如來應供。同對法論所說。 章三第十地名阿羅漢下。第三十地羅漢。此門羅漢。一位分下。大小階降。涅槃經第六說有四依。 章四七地以還下。第四七地羅漢。亦五。初標判。二障之中。煩惱障。名界內惑。由此煩惱。發業潤生。感三界內生報果故。所知障名外惑。由此智障緣。感變易報故。今此七地。盡界內惑。位分全同阿羅漢果故。第七地。寄同羅漢。二如仁王雲下。引證。言遠達者。達謂至也。到也。行也。往也。即第七遠行地也。三此寄因中自在未自在位下。判斷。八地已上。是自在位。七地已前。未自在位。言分大小者。八地已上。寄為菩薩。是大乘故。七地已前。寄為小乘。是二乘故。四此約始教直進中說者。約教。以迴心教無約此地寄對故爾。寄第十地。是迴心教。前四依門。已陳述故。五此中既寄聲聞下。顯寄。此釋成意。即顯正答前所問義。七地粗淺故。寄分段。八地微細故。寄變易。故依仁王經所說意。正有七地分段。八地變易之義。唯識論等。即當此門。即以寄顯。還為實義。 章五初二三地寄同世間下。第五五地羅漢。若約小乘。至第六地。六地緣生。寄獨覺故。其第七地。已過二乘故。寄菩薩。菩薩觀證生法二空故。第七地名無生法忍。於二空理。極忍印故。即當仁王經無生忍下位。 章六世間二乘同前至六地下。第六五地羅漢。八地已上。寄同一乘。八地已上。一切菩薩。全同佛果。所行所證。任運自在。無方無礙。故得三種世間。自在示現解境行境十身。解境即融三世間十身。此十各各十身具足。即成百身。其成正覺身等十佛。即如來身所具十身。是名行境。自餘九身所具十身。皆是行境。第八地中。已說佛果所得融三世間十身故。後位中。不別說解境。而多陳說行境十佛。離世間品等所說。 章七於初地八過之中下。第七地前羅漢。言八過者。十地經說初地勝德。超過地前。有八種勝。一段經文。論為八過。一入位過。經言過凡夫地。入菩薩位故。而過凡夫地一句。論判為總句。此過有八種。故始自住胎。至究竟成就。舉譬隨應明次第生長相。初喻初住胎。二者家過。言入菩薩故。喻生貴家。三種姓過。言種姓尊貴。無可譏嫌故。作貴家子。得其姓故。四者通過。言一切世間道。入出世間道故。已在貴姓。餘不攝故。五法體過。言住菩薩法中故。以作他事。為己事故。以大悲為體故。六者住處過。言住在菩薩正處故。不捨世間。不染世間。善巧住故。喻世巧住故。七者業過。言入三世真如法中故。喻生命住在故。顯空聖智。冥真如故。八畢定過。經言如來種中。畢竟阿耨菩提故。佛種不斷。究竟涅槃。道法成就。與此相似故。是名初地菩薩八過。言比證分齊者。地前三賢。名為比位。相似比知。未得真無漏故。初地已上。名為證位。得如理智契會真如。理智冥同故。 章八地前三賢位已過二乘地下。第八十信羅漢。初住已上。超過羅漢。是故二乘極果。即同十信位也。言如上起信論說者。上行位中。引起信論。三賢初位中。少分見法身。十方世界。八相成道等。初住已上。超過二乘。一一行相。說相寬廣。言如仁王經雲習種性中有十種心等者。十種心名。全是十信。非謂以舉信名。是十信位。取方便名。目十住故。初住已上。超二乘地。但所同者。十信而已。言此約終教退不退說者。以十信退位。寄同羅漢。以初住不退。獨為菩薩位。以不墮二乘。名菩薩不退故。 章九信滿心後下。第九信中羅漢。大華嚴經賢首品中。具說信位滿心所得行果大用。自證設同究竟果海無方大用。說十三昧。圓明海印三昧為初。即是化他大用總相。同時顯現大善巧故。超過一切三乘法門。同教功能。亦非比及。 章十初在凡地下。第十凡超羅漢。言沙彌發心者。演義抄十四下。亦指智論文。彼亦引涅槃經偈文。乃至初發已為天人師。勝出聲聞及緣覺等。此總約大乘教未發心已發心說也。 章由有如是十門。寄對羅漢。明菩薩位。前所問難。即當第四功無功門顯二生死。上明始教所依身竟。 章若依終教地前留惑下。文中為三。初立義。二問答。三又此教中地上變易下。三四種變易。今初。言地前留惑受分段身者。終教菩薩。十信萬劫修習萬行。十善增盛。生在善趣。相續修二利行大行。深伏煩惱。治道強勝。十信已滿。方入初住。此位應斷煩惱惑障。頓證人空無我妙理。然故留不斷。是故不取證。伏滅現行。不令生起。以所留種助願潤業。生六趣中。利益眾生。所助願者。利生大願。若唯願力。不能受生。地前淺位。誓願弱故。以惑助願。受生利物。所受分段。是不繫業。所起漏心。是似有漏。於煩惱障。得自在故。以自在。所受不繫業分段身。三賢始終一阿僧祇。修菩薩行。觀解唯識真如理性。第十迴向最後身上。頓斷所留惑種。證人無我理。即入初地。此時所斷。於煩惱障。一時頓斷。故雲於初地中等。問為斷煩惱障。入初地耶。為先入初地。斷煩惱障耶。答第十迴向最後念次。即歡喜地最初念位。此時頓斷所留惑障。是無間道。此無間道。即亦兼斷所知障粗。次剎那心。即解脫道。二障頓斷。二空所顯妙理頓證。斷障即初地。初地即斷障。言初地斷。無有過失。斷惑之時。不分見修。是故無有見修二道。既斷二障。受變易身。是故菩薩。入初地初。必受變易。此中智障。初地漸斷。細分智障。地地漸斷。智障正使頓斷漸斷。古來異義。至下斷惑章。當廣相分別。 章問若於地上不留煩惱下。二問答。亦二。初地上同事。二悲智平等。今初。已斷煩惱。無應受生。是故先問頓顯益物。答中地上七地已前。與終教地前行相等同。故先遮之。今此不爾下。顯示自在應化利生。 章問如說八地以還下。二悲智平等。亦二。初門此於菩薩。略有悲增及智增。上言八地以還者。唯是是七地已前。八地初心。受變易故。言留惑受分段身者。十地之中。皆留俱生煩惱種子。其中七地已前。故起所留煩惱。潤生攝化。是言留惑受分段身。言伏惑受變易身者。初地已上。所留惑種。無有故起。智增菩薩。初地必受變易身故。問何故不言智悲平等。答智悲平等菩薩本懷。無應責故。今所責者。為成立彼平等義故。法相宗師。菩薩有三。智增。悲增。智悲平等。智增初地。悲增八地。各受變易。智悲平等。二地已上。七地已前。此間何地。受變易身。於中怖煩惱者。二三地中。不怖煩惱者。五六七地。各受變易身。 章答如此所說下。二答亦五。初破斥不用。二顯示正理。三配為二教。四地前小習。五地上平等。初中亦二。初總非。二何者若非增上下。別破。亦二。初破悲增。二若智增上下。破智增。文顯可見。 章以諸菩薩下。二顯示正理。菩薩本意。必是慈悲智慧平等。永離增減。是故相導。始終平等。若互增減。難相導故。 章當知由此始終二教下。三配屬二教。始教粗淺。終教深細。以粗淺故。有七地分段。八地變易義。以深細故。有地前分段。初地變易義。是故不由智增悲增。 章若言彼智增者下。四地前小習。此中既言有小乘習。是漸悟者。有學迴心。或初果人。延七生潤惑。地前一大僧祇。修菩薩行。或七方便位中。迴心大劫修行。此等皆有小乘餘習。怖畏煩惱。而不斷盡。唯是永伏。如是等人。唯在地前三賢位中。根未純熟。有此習故。 章初地以上下。五地上平等。亦二。初立義。終教甚深。地上深廣。根緣一味。修行斷證皆同一相。無有差別終教地前縱有種種根宜差別。至初地上。根宜純熟。一味平等。無有差別。同證謂證十真如故。同行謂行十勝行故。十波羅蜜是也。同修謂十勝行外。一切所修。初二三地。是世間修。四地道品。五地諦等也。同斷謂斷十重障故。二故起信論雲下引證文顯易見章若依圓教不說變易等者。別教一乘。立一生死。不分粗細。過患一際。無差別故。雖同分段。而見聞生。果縛依身。繫業分段。解行生人。是法門身。雖是分段。細妙微密。普眼肉眼。超三乘域。勝妙深奧。不可思議。善財童子今生解行。自在無礙。往來出沒。無有罣礙。永離塞滯。 約就終教。明二死者。此終教中。總有二死。分段生死。大同始教。然此終教。根本無明。動本覺體迷本覺故。本覺真如。隨順無明。混成業相。轉現漸成。此本覺理。無明三細。和合共一。以為梨耶。此梨耶識。以為眾生分段。六道異熟報法。此為體故。故分段體。通第一義如來藏性。成眾生故。由此義故。若依其本。真如本覺。為分段體。若約緣言。根本無明。為其體性。若依近增上緣言之。有漏善惡業因為體。若依當體體性言之。三界五趣。四生四有。粗異熟果。以為分段生死體性。若通取之。亦通惑業。大同始教。變易生死。梨耶微細行苦所動異熟為體。此即無明住地為緣。因位無漏妙業為因。雖梨耶名不相應染。不遮彼與五數相應。然諸位人。皆具色身。變易五蘊。通諸位也。 若頓教宗。一切絕言。不立生死。何有二死。非生非生。為生死。非分非段。名分段死。非變非易。名變易生。言廣如大般若經那伽室利分說者。或人云。第五百七十六。逝多林第八會。那伽室利分一卷。玄奘三藏譯。彼具文雲。龍吉祥言。頗有能證菩提者不。妙吉祥曰。亦有能證。龍吉祥言。誰為證者。妙吉祥曰。若無名姓施設語言。彼為能證。龍吉祥言。彼既如是。雲何能證。妙吉祥曰。彼心無生。不念菩提及菩提座。不愍念一切有情。以無表心無見心等。能證無上正等菩提。 章若依圓教不說變易等者若一乘教。約攝方便。諸教所明。是同教宗。今別教中。生死體者。別教一乘。但立分段。不別建立變易生死。生死總通有粗細別。三乘教中。而其細分。名變易生。粗名分段。今一乘宗。唯立一箇生死之法。不分粗細。過患一際。無差別故。其所立名。當分段生。雖同分段。而見聞生。果縛依身。繫業分段。解行生人。是法門身。雖是分段。細妙微密。超過三乘天眼所見。今以普賢肉眼。見十佛塵剎等。此分段身。五蘊為體善財童子。今生解行。自在無礙。往來出沒。無有罣礙。永離塞滯。證果海生。既絕生死。無有粗細生死。十佛究竟微妙身故。言如善財等者。晉經五十九。入法界品雲。彌勒告善財雲。無量菩薩。於無數劫。修菩薩行。汝今一生。皆悉具德。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四十三(終)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四十四    東大寺沙門凝然述                      從此已下。第六斷惑章。修行時分。要詫二種生死依身。隨應受此。修行佛因。以此依身。隨應伏惑斷障證理。成滿佛果。是故此門次前而來。斷謂斷滅也。絕也。盡也。惑謂迷惑。心迷理事境界等法。昏闇謬亂。失壞正路。絕此昏迷。令無帶礙。故名斷惑。五教淺深。各有涯限。故名分齊。亦名斷障。障謂障礙塞滯為義。礙正境故。惑有通別。別謂煩惱障。名為惑障。對所知障。名為智障。通謂通煩惱所知二障。皆立惑名。如天台師三惑之例。見思塵沙及以無明。皆名為惑。心神迷惑。迷境不知。是故智障亦名惑也。今言斷惑。即通二障。文中斷惑。通二障故。障必是通。通二障故。如慈恩義林斷障義之例。 章若依小乘如餘別說者。聲聞緣覺。斷惑行相。具如愚法小乘教宗。諸論中說。毘曇宗中。發智論。六足論。大毘婆沙。法勝毘曇。雜心毘曇。俱捨。正理。顯宗論等。此是薩婆多宗諸論。成實論宗。即經部攝。或曇無德部等所攝論也。今章大意。大乘教宗。所說森羅。義容混雜參涉。不定。明此差異。令無混亂。故大乘中。分別四教。立其分域。令義無濫。是故大乘教宗(四階)之中。委細演說。分明顯示。小乘異大。差別顯然。故直指陳。事不委細。或有略陳。隨宜不定。 章一約位滅惑等者。初是隨何等位。於一一位。有斷惑相。明此義故言約位滅惑。後是隨斷何惑。即顯其位。隨滅惑分齊。顯示位別。故言寄惑顯位。 章若依始教具足三乘下。文中為二。初標定能斷所斷。二陳演斷惑相狀。初中亦二。初標立能斷。二標立所斷。今初。能斷是智。亦云斷惑。即是能所和合之相。言具足三乘等者。始教大乘。是三乘教之本。總通必被三乘根機。是故所說一切行相。亙通三乘。顯示義理。雖明三乘。本意唯為引小入大。其迴心教。專引小乘。入大為本。一切影似小乘施設。直進教意。亦顯迴心。遠引小乘。大乘粗淺。亦顯小乘。故始教宗。通明三乘發智斷障。證理行相。通被三乘。通明三乘。是故始教。名三乘教。 章障有二種謂煩惱所知者。二標立所斷。本後二智所斷之法。不過二障。是故總通標立二障。唯識論第九雲。煩惱障者。謂執遍計所執實我。薩迦耶見。而為上首。百二十八根本煩惱及彼等流諸隨煩惱。此皆擾惱有情身心。能障涅槃。名煩惱障(已上)此中謂執遍計等者。此出煩惱障體。此皆擾惱下。是釋名也。今是取釋此總名也。貪瞋等惑。適起現行。惱亂身心。令不安穩。能礙涅槃寂靜理故。論亦云。所知障者。謂執遍計所執實法。薩迦耶見。而為上首。見疑無明愛恚慢等。覆所知境。無顛倒性。能障菩提。名所知障(已上)此中初出障體。覆所知下。是釋總名。今是取此釋總名也。言所知境者。有為無為二種境故。其根本智。緣無為境。照真如故。後所得智。緣有為境。照事法故。後得無分別智。亦緣真如。緣非安立諦故。而變影像。非真證故。說是障智不令證境。是故名為障菩提也。 章先辨二乘斷煩惱障下。二陳演斷惑相狀。亦二。初明二乘斷惑。二明菩薩斷惑。此即三乘斷惑行相。聲聞獨覺。束為一門故。三乘斷惑。總為二門。初明二乘斷惑中。有二門。初明斷煩惱障。後明斷所知障。初中亦二。初總標分列。言障名數者。是所斷惑。言斷得果者。是能斷智。亦是以智向惑治斷。然後證理。即名得果。證理之處。名為果故。斷謂能所對合成故。二初中煩惱有二下。次第解釋。亦二。初障名數。二斷得果。初中有五。一列障名數。二見修分別。三八識分別。四三界分別。五開惑頭數。煩惱行相。以此五門。顯示大途。簡要在茲。第一列障名數。言煩惱有二謂分別俱生者。唯識一雲。然諸我執。略有二種。一者俱生。二者分別。俱生我執。無始時來。虛妄熏習。內因力故。恆與身俱。不待邪教及邪分別。任運而轉。故名俱生。此復二種。一常相續。在第七識。緣第八識。起自心相。執為實我。二有間斷。在第六識。緣識所變五取蘊相。或總或別。起自心相。執為實我。此二我執。細故難斷。後修道中。數數修習勝生空觀。方能除滅。分別我執。亦由現在外緣力故。非與身俱。要待邪教及邪分別。後後方起。故名分別。唯在第六意識中有。此亦二種。一緣邪教所說蘊相。起自心相。分別計度。執為實我。二緣邪教所說我相。起自心相。分別計度。執為實我。此二我執。粗故易斷。初見道時。觀一切法生空真如。即能除滅(已上)此上論文。具明俱生分別名義。生起所由。種類行相。治斷之處。文一具故。相因連引。今取分別俱生名義。要由邪師邪教邪思惟三緣方起。名分別惑。三緣隨一。作緣成立。不由三緣。與三界生俱起。此惑無始已來。熏習力故。此分別惑。見道所斷。是故亦名見所斷惑。修道之中。隨應斷滅。是故此名修所斷惑。生五趣已任運生起。亦名任運起惑。上唯識文。約就我見。明見修惑。解本頌中。由假說我法我法言故。今章所明。亙通諸惑。成立分別俱生之義。而唯約就煩惱障門。明二乘人斷煩惱故。總通汎談。於煩惱所知二障中。各有分別俱生二門。建立法義。勢變多端。或建立名。煩惱所知。此各亦有分別俱生。分別俱生。各有三種。謂種子。現行。餘殘習氣也。亦束為二。正使習氣。種子現行。俱名正使。或建立名。分別俱生。分別俱生。各各有煩惱所知二障。亦各有種子等如前。言總有十種者。此十煩惱。雖有分別俱生通局。不向通塞。總通有十。名十隨眠。名十煩惱。舊名十使。疊束五見。名不正見。或名惡見。名六煩惱。唯識本頌。言煩惱謂貪瞋癡慢疑惡見是也。今約開分。故有十種。言一貪二瞋等者。此舉十煩惱名。唯識第六。釋本頌煩惱謂貪瞋等二句。釋總名雲。此貪等六性。是根本煩惱攝故。得煩惱名(已上)論明根本煩惱及隨煩惱相故。即名本惑及以隨惑。論釋別名。明行相雲。雲何為貪。於有有具。染著為性。能障無貪。生苦為業。謂由愛力。取蘊生故(已上)性謂體狀。業謂功能。此十煩惱。各有體用。煩惱大途。不過此二。論雲。雲何為瞋。於苦苦具。憎恚為性。能障無瞋。不安惡行所依為業謂瞋必令身心熱惱。起諸惡業。不善性故(已上)貪對順境。污染愛著。瞋對違境。憎忿乖背。貪瞋二惑。水火相違。論雲。雲何為癡。於諸理事。迷暗為性。能障無礙。一切雜染。所依為業。謂由無明。起疑。邪定。貪等煩惱。隨煩惱業能招後生雜染法故(已上)無明即是癡之異名。闇冥之心。無明解故。無貪。無瞋。無癡。名三善根。是俱起法。三不善根。別起不俱。論雲。雲何為慢。恃己於他高舉為性。能障不慢。生苦為業。謂若有慢。於德有德。心不謙下。由此生死輪轉無窮。受諸苦故(已上)對他高自。獨一不起。此有七慢九慢差別。論雲。雲何為疑。於諸諦理。猶豫為性。能障不疑善品為業。謂猶豫者。善不生故(已上)六煩惱門。總名惡見。論雲。雲何惡見。於諸諦理。顛倒推度染慧為性。能障善見。招苦為業。謂惡見者。多受苦故(已上)此釋總名。論雲。此見行相差別有五。一薩迦耶見。謂於五取蘊。執我我所。一切見趣所依為業(已上)薩迦耶見。此雲有身見。即是我見。人見。人我見也。於五蘊法。計實有我。執有我故。亦執我所。故我及我所見。總通名身見。此見差別。有二十句。六十五等。皆是分別我見所攝。恐繁不明。論雲。二邊執見。謂即於彼隨執斷常。障處中行出離為業(已上)或斷或常。起此偏執。此見差別。種類極多。六十二見等是也。論雲。三邪見。謂謗因果作用實事。及非四見諸餘邪執。如增上緣。名義遍故(已上)此見差別種類極多。或計自在等。是一切物因。或有橫計諸邪解脫。或計梵王帝釋常恆。或有妄執非道為道諸如是等。皆邪見攝。論雲。四見取。謂於諸見及所依蘊。執為最勝。能得清淨。一切鬥諍所依為業(已上)執所依蘊最勝。能得三種之事。總名見取。論雲。五戒禁取。謂於隨順諸見。戒禁及所依蘊。執為最勝。能得清淨。無利勤若所依為業(已上)建立諸計。說不正因。制禁為戒。執為最勝。及以能淨。非因計因。非道計道。無利勤苦。執所依蘊。此上五見。是開第六不正見惑。並貪等五。為十煩惱。十惑名義。取要如是。 章於中四種下。二見修分別。言於中四種唯分別起等者。唯識論雲。如是總別十煩惱中。六通俱生及分別起。任運思察。俱得生故。疑後三見唯分別起。要由惡友。或邪教思力。自審思察。方得生故(已上)言任運思察俱得生故者。明通分別俱生之相。任運通俱生故。思察通分別故。故安俱言。分別起門。十惑皆起。任運起門。唯貪等六。除疑後三見故。問邊見中。有斷常二見。邊見通於俱生起者。為通斷常。有所局耶。答。唯識論中。舉二師義。論雲。邊執見中。通俱生者。有義唯斷。常見相粗。惡友等力。方引生故。瑜伽等說。何邊執見。是俱生耶。謂斷見攝。學現觀人。起如是怖。今者我我何所在耶。故禽獸等。若遇違緣。皆恐我斷。而起驚怖。有義。彼論依粗細說。理實俱生亦通常見。謂禽獸等。執我常存。熾然造集長時資具。故顯揚等諸論皆說。於五取蘊。執斷計常。或是俱生。或分別起(已上)此中二義。初義俱生。唯起斷見。依瑜伽論。斷見攝故。後義斷常二見俱起。依顯揚論執斷計常文故。上見修分別竟。 章五識得起下。三八識分別。亦四。一五識惑。二意識惑。三末那惑。四賴耶無惑。今初。言五識得起初三者。五轉識中。唯起貪瞋癡三惑故。且如眼識。見可愛境。起貪著者。是眼識相應貪故。見相違境。起瞋恚者。是眼識相應瞋故。見非違非順境。闇冥順癡。是眼識相應癡故。問。何故五識。無慢身邊。答。五識總是無分別故。慢是自他稱量生起。是有分別。五識無之。身見計我。雖是任運。由執計故。五識無有此執計情。邊見斷常。身見為依。是故五識。無身邊見。是故五識。無三俱生。其疑後三見。唯分別起。五識無之。無分別故。言亦通分別及俱生者。五識相應。貪瞋無明。本是俱生。而亦有通分別起門。對上見修門故。致亦通言。五識雖是無分別法。而亦有起分別起惑。言由用意識中等者。此通妨難。謂有難言。五識並是無分別識。任運現量。緣境而已。分別起惑。由邪師等。由何五識得有見惑。故今會雲。非是五識獨起見惑。第六識中所起見惑。即邪師等三因所起。為此三因。所牽引故。於五識中。得起分別貪瞋無明。問意識分別起。引五識相何。答獨頭意識。起分別貪瞋。後續起五識貪瞋。所起貪瞋。必定應是分別起惑。如是等也。此就同類煩惱為言。或異類惑。引五識惑令分別起。應有此事。 章意識具十種四分別六通二者。第六識中。無有不起之諸煩惱。一切皆起。無所遺故。言四分別者疑後三見。唯局分別起故。自餘六惑。俱通分別俱生二種。 章末那唯四下。三末那惑。亦二初正明。二是故唯四一句。結成。初中亦二。初明所有。謂末那唯四但俱生七字是也。末那簡餘識。唯四簡餘惑。但俱生簡分別起。此第七識。唯俱生中。貪癡慢身見。四種相應末那行相。但緣第八見分謂我。以此為相。故四煩惱。皆帶我言。謂我癡。我見。我慢。我愛也。此即執我為行相。故入道章雲。第七相續。恆內執我。愛所執我故。得有貪。實非其我。迷無我理故。有無明。恃所執我。令心高舉。故得有慢。於非我法。妄計為我。故有我見(已上)此乃末那所有惑也。 章六中除瞋下。二明所無。亦二。初修中明無。二明無見惑。初中亦二。初總標二無。二以瞋唯不善下。別釋二無。亦二。初明無瞋恚。二明無邊見。今初。識中煩惱相應俱起。必由同性。若是異性。不能俱起。六識通三性。其所相應惑。必是同性。煩惱唯是不善有覆。隨其性識。煩惱相應。瞋唯不善。與意識中不善門俱。而意性改轉。口瞋無有改轉。今第七識。唯有覆性。瞋唯不善。既是異性。故不相應。 章又以一類相續下。二明無邊見。此第七識。無始已來。一類展轉相續無息。唯緣第八。執為我我。唸唸如是。無復計餘。無有一念不執我時。是故邊見。無應起時。身邊二見。不並起故。我見人執。無間斷故。問我見既無間斷。何故貪等三起。答我見常恆。既無間斷。然我見上兼有義分。愛我人故。有高舉故。迷闇性故。若爾貪癡無有俱起。何故第七。此二相應。非是常途俱起門義。迷無我理。貪著我故。此義分故。得有貪愛。入道章雲。何故無餘答由愛我故。不得起瞋。我見以定。不得起疑。有我見故。故無餘邊見。以此五見體皆是慧。不可一心多慧並起。所以第七但四惑俱(已上)此中瞋邊見。就俱生除之。疑後三見。就見修簡之。唯見煩惱通二。中見皆是此中所除體相。此唯分別。次下除之。今此利用。俱生所除。 章又以後三見及疑下。二明無見惑。亦二。初直明無。二通伏難。今初。向外之識相應煩惱。亦由外識謂邪師故。及邪教故。亦由自審思察。邪思惟故。故第六識相應諸惑。亦由邪師邪教等起。今第七識。向內緣慮。永無邪師邪教等緣。唯是任運。一類相續。計我。是故無有分別起惑。即如前引入道章明。 章又由相續故下。二通伏難。謂有難言。若第七識。但俱生者。彼前五識。本是俱生。意識分別起門所引。亦起見惑。今第七識。亦應意識分別所引。起其見惑。何故不爾。故今答雲。五識雖是本任運起。有間斷故。俱生起門。數數間斷。意識分別。所牽引故。亦起分別門貪瞋癡。今第七識。唯俱生門。常恆相續。無有間斷起餘門惑。是故不同五識意識所引起分別門惑也。 章其第八識總不起下。四賴耶無惑。問何故第八諸惑不起。答識惑體生。一同生者。有相應義。今第八識。無覆無記。然諸煩惱。隨應即通不善有覆。無有無覆無記煩惱。故第八識。無有煩惱。問若爾何故第八識中。得有不善不覆惑種。答一切煩惱。種子習氣。皆無覆性。有漏法種性皆無記。故第八識自體分處。得持種子。唯識論雲。此十煩惱。何識相應。藏識全無。末那有四。意識具十。五識唯三。謂貪瞋癡。無分別故。由稱量等。起慢等故(已上)此總引證上四段義。入道章雲。第八唯是無記性攝。煩惱染污。性既不同。故不俱也(已上)此明第八惑不相應。言染污性者。不善並有覆無記。俱名染污性也。彼章亦云。第六意識。遍通三性。緣內外境。有勝功力故。得具十眼等。五識不能秤量。故無有慢。無分別故。不得有疑。不起執故。故無五見(已上)此明意識所有。五識所無之相。 章此分別俱生下。四三界分別。雖言三界。兼三性門。言此分別俱生皆通三界者。欲界之中。有其分別俱生煩惱。事義易知。色界分別邪師。邪教。自審思察。三種皆具。無色界中。雖無邪師邪教二緣。而有自審思惟之緣。色無色界。俱生煩惱。自然有之。與三界生。俱起成故。不待諸緣。任運起故。然欲界中。畜生等。起俱生惑。不能生起分別煩惱。言瞋唯欲界等者。不善唯是欲界繫法。心識粗強。起噁心故。上二界中。四無量心。所制伏故。心即調柔。故其煩惱有覆無記。是故瞋恚。唯不善法。上二界中。不能生起。圓弘章二雲。問煩惱障所攝煩惱六。通三界不。答五通三界。瞋唯欲界。何以故。瞋緣違境而起。上二界中。無違境故(已上)又雲。問此諸煩惱。通三性不。答貪等五。通二性除善者。在上二界。一向有覆無記。若在欲界多分不善。或有覆無記。謂任運起。不能起惡行者。是謂末那等。瞋唯是不善(已上)問中諸煩惱者。問本惑隨惑。三性門也。今且舉本惑邊。 章其分別起者下。五開惑頭數。亦二。初示相。二問答。初中亦二。初別明。二通前分別總有一百二十八也者。總結。初別明中。亦二。初分別起頭數。二俱生起頭數。今初。於三界中。各有四諦。若諦是果。欲色二界。五蘊果報。無色四蘊。除色蘊故。集諦是煩惱障。及有漏業。是苦之因。滅諦是果。出世法故。擇滅無為。生空所顯妙理。道諦是因。七科道品。滅諦之因。由此因道。得滅諦故。知苦斷。集證。滅修。道是斷證。法上無漏。故諸凡夫等。迷四諦理。不能知苦。不能斷集。不能證滅。不能修道。輪迴生死。不能出離。今明迷謬三界四諦。各起煩惱。有其分齊。欲界十使。皆迷四諦。上界無瞋。是故各起九種煩惱。色界三十六。無色三十六。都合即有七十二使。 章其俱生者下。二俱生起頭數。欲界有六俱生。小乘欲界唯四俱生。無身邊故。大乘身邊二見。亦通俱生故爾。色無色界。各五俱生。是故三界通成十六。 章問何故前愚法小乘中下。二問答。小乘毘曇。於欲界中。迷苦有十。迷集滅諦。各有七使。除身見邊見戒取見故。道下有八。餘身邊。故四諦下。有十。七。七。八。欲界四諦。有三十二。色無色界。各除瞋恚。各有二十八。合成五十六。並欲界三十二。三界都合八十八使。修惑四俱生。欲界具四。上二各三。總合十種。並前見惑。都合成九十八隨眠。今大乘宗。迷諦盡理。是故通修總有一百二十八根本煩惱。問迷四諦理。起諸煩惱。迷謬起惑行相雲何。答迷四諦理。有總有別。有親有疏。行相多端。唯識論中。委細分別。彼論六雲。然迷諦相。有總有別。總謂十種。皆迷四諦。苦集是彼因依處故。滅道是彼怖畏處故。別謂別迷四諦相起。二唯迷苦。八通迷四。身邊二見。唯果處起。別空非我。屬苦諦故。謂疑三見。親迷苦理。二取執彼三見戒禁及所依蘊。為勝能淨。於自他見及彼眷屬。如次隨應起貪恚慢。相應無智。與九同迷。不共無明。親迷苦理。疑及邪見。親迷集等。二取貪等。准苦應知。然瞋亦能親迷滅道。由怖畏彼生增疾故。迷諦親疏粗相。如是委細說者。貪瞋慢三見。疑俱生隨應如彼俱生。二見及彼相應愛。慢。無明。雖迷苦諦。細難斷故。修道方斷。瞋餘愛等。迷別事生。不違諦觀。故修所斷(已上)飾宗記七。辨迷諦相。先明小宗。後陳大乘。大乘迷諦。全依唯識。引本論文。次第述釋。今全引彼。辨論文相。故彼文雲。次辨大乘十種隨眠。通約三界見修所斷。自有二門。一者總迷門。通計三界見修所斷。合有一百二十八。二者別迷門。通計三界見修所斷。合有一百四。且總迷者。先辨欲界十種隨眠。皆是四諦。唯識論第六釋雲。苦集是彼因依處故。滅道是彼怖畏處故。述曰。唯識論主。依集論第四。作如是釋。雜集第七。釋集論雲。苦集二諦。皆是十種煩惱因緣。又為依處。諸家章疏。釋集論不堪記錄。今且釋曰。苦是十惑因緣依處者。第八藏識是真苦諦。識中惑種是彼現惑之親因緣。即此識體。是彼種現之所依處。集是十惑因依處者。十惑種現。是集諦體。現行十惑。熏生種子。種子生種。種生現行。此等皆是十惑因緣。即前前念現行十惑引後後念現行十惑。名為依處。謂若不迷苦集二諦。十惑無由從苦集生。是故十惑。各迷苦集也。滅道是彼怖畏處者。雜集第七釋雲。由煩惱力。樂著生死。於涅槃界。起懸崖想。生大怖畏。述曰。由十隨眠在身中故。怖於滅道。迷於四諦。既各具十。故成四十。上之二界。各除四瞋。如是通計。三界合有百一十二。其修所斷。多迷事起。欲界有六。謂身邊見。雖迷苦理。於中有二。謂分別起。見道中斷。其俱生者。修道方斷。並貪瞋慢及以無明。故總有六。上界除瞋。故各具五。三界合計總有十六。通前百一十二。合成百二十八。次別迷者。前總迷門。通迷一切自所起處。及非起處。故四諦境。各具十迷。今別迷門。唯辨十惑自所起處。以為所迷。其義則異。故唯識論第六雲。二唯迷苦。八迷通四。述曰。身邊二見。唯於苦果不達是空及非我。故執我我所及以斷常。故唯迷苦。餘之八惑。四諦境中。皆容得起故。通迷四。且如邪見撥無四諦。疑及無明。隨應準知。見取貪等。疏迷易曉。而論戒取。不同小宗親迷苦道。謂此大宗。亦是疏迷。故通迷四。且大乘中。見戒二取。若苦諦下。即執身邊及以邪見。以為最勝及能得淨。餘三諦下。唯報邪見。以為最勝及能得淨。問若爾。二取有何差別。答見取但執最勝得淨。論其戒取。不但執勝及能得淨。亦欲隨順此邪見等。受持戒禁。見取既隨邪見等生。故是疏迷。四諦之境。故通迷四(小宗見取。唯執最勝。戒取唯執得淨)由斯理趣。苦下具十。餘三各八。欲界合計有三十四。上界除瞋。是故三界別迷諦境。合九十四。修所斷十。同薩婆多。以身邊見。決定不緣修所斷中所緣事起故。次除之也。事理體同。而由解異故也。如是總計見修所斷。三界合成一百四惑。此別迷門。具如瑜伽第五十八。西明法師。唯識疏第六中。不曉差別。而合別迷。亦有一有二十八者。深為課謬矣。次辨迷諦親疏者。有粗細門。且粗門者。戒取迴入疏迷之中。瞋通親迷。滅道二諦。憎此二故。餘義並同薩婆多說。細相門者。貪瞋慢三。通親迷四。不能繁敘(已上)此大乘宗。迷諦相狀。大乘義中。數有指同。小宗之者。事須引之。應知其相。飾宗記中。於小乘中。明有宗義。故彼文雲。且依薩婆多約十隨眠。迷四諦異。及三界別。成八十八。先辨欲界迷四諦異。成三十二。謂迷苦諦。具十隨眠。一有身見。二邊執見。三邪見。四見取。五戒禁取。六疑。七貪。八瞋。九慢。十無明。次辨迷集及滅諦。各唯七種。謂於十中。除身邊見。及除戒取。次辨迷道。唯除身邊。具餘八種。如是通計。總三十二。上二界中。無可憎境。故迷四諦。各除一瞋。通計但有二十八惑。色界既然。無色亦爾。如是總計。成八十八。於中若辨親疏。迷諦十隨眠中。二種一向親迷四諦。一邪見。二疑。四種一向疏迷四諦。一見取。二貪。三瞋。四慢。一通親疏。迷於四諦。謂是無明。二種唯局親迷苦諦。謂身邊見。一通親迷苦道兩諦。謂戒禁取。於中且辨二親迷四者。謂由邪見。發無四諦。復由疑故。疑於苦等。為是苦等。為非苦等。次辨四種疏迷四者。謂由見取。執前邪見。以為最勝。復由貪著自見。憎嫉他見。復由慢故。持己惡見。陵蔑於他。次辨無明通親疏者。不苦無明。親愚四諦。不能了知也。相應無明。若與邪見疑相應者。亦是親迷。與貪瞋慢見取相應。即是疏迷。次辨身邊唯親迷苦者。婆娑五十二意雲。且有身見。迷五取蘊。苦果處故。執我我所。復起邊見。執我斷常。理無迷餘。集等三諦。而執我等。故此二見。唯親迷苦。次辨戒取親迷苦道者。即五十二意雲。執能得淨。名為戒取。然諸外道。亦能知其惑業之集。招於穢果。故不於集。執能得淨。然此戒取。總有二種。一者非因計因。二者非道計道。且非因計因者。由不了知苦果是苦。執梵王等。苦體為因。能生有情。故親迷苦。非道計道者。由諸外道。亦能知滅是清淨處。為求此淨。發起種種無利苦行。謂之為道。此由親迷真實道故。故親迷道。非因計因。不名迷集。以識集故。非道計道。名為迷道。不聞道故。上來廣辨見所斷惑。因此乘明修所斷惑。緣事而起。欲界有四。貪瞋慢無明。上界除瞋。三界總計。合有十種。故薩婆多。見修所斷。總九十八(已上)言因此乘明修所斷惑者。迷諦惑者。要是分別起門煩惱。上廣明竟。乘便剩明任運起惑。非正意故。言因乘明。唯識論第六。隨本頌文。列釋根本十煩惱已。託種種義。諸門分別。建立十二大門明之。一分別俱生門。二自類相應門。明十煩惱俱起不俱起故。三諸識相應門。四諸受相應門。五別境相應門。六不善有覆門。七三界分別門。八學等分別門。九三斷分別門。十緣有事無事門。十一有漏緣無漏緣分別門。十二緣自他地事境名境門。此是大門。子段三門。鉅細總通有十五門。謂第一分別俱生門中。子段有邊見斷常異解門。第七三界門中。有上下相起門。第九三斷門中。有迷諦總別親疏門。故成鉅細十五門也。今此章中。略有三門。謂第一見修分別門。第三諸識相應門。第七三界分別門。兼有第六不善有覆門。正兼通有四門分別。此即極略簡要陳述。雖因乘。此應明餘門。章主事簡。恐繁不陳。唯識陳說十五門已雲。餘門分別。如理應思(已上)此指自論不盡。餘門彼疏釋雲。謂有無異熟。有漏無漏。七隨眠攝。八纏諸蓋攝。乃至九品等分別皆如理思(已上)樂廣之者乘便盡義。存要之者。刪繁取簡。廣略豐約。隨學士意。結集三藏阿羅漢等。安布文義。既有廣略。翻譯經論三藏師等。安文列句。繁略非一。佛陀耶捨譯。四分律。樂廣好豐。而舊譯三藏。多好文精要。大唐玄奘三藏已後。所傳教藏。皆名新譯。舊譯經論。後更重譯。卷軸是多。文句具周。舊譯維摩經二卷。或三卷。玄奘新譯六卷成部。真諦起信論。唯有一卷。喜學新譯部成二卷。如華嚴經入法略品。三代所譯。次第漸廣。又有舊譯多軸。新譯少卷。求那所譯。楞伽經十卷成部。喜學所譯。七卷成部。又於舊譯中。西晉正法華。十軸成部。姚秦羅什所翻七卷。如是廣略。事義不定。天竺諸大論師。解經釋論。文義廣略。事極多端。震旦諸師。製疏釋經。立章明義。廣略豐儉。事亦多途。如是等相。事義非一。問上明本惑十隨眠相。其隨煩惱行相雲何。答章中唯陳本惑相貌。至隨惑者。略不言之。雖略不言。乘便明之。唯識論雲。已說根本六煩惱相。諸隨煩惱。其相雲何。頌曰。隨煩惱謂忿恨覆惱嫉慳誑諂與害憍。無慚及無愧。掉舉與惛沈。不信並懈怠。放逸及失念。散亂不正知。論曰。唯是煩惱分位差別。等流性故。名隨煩惱。此二十種。類別有三。謂忿等十。各別起故。名小隨煩惱。無慚等二。遍不善故。名中隨煩惱。掉舉八。遍染心故。名大隨煩惱(已上)二十隨惑。一一名義。論細解釋。恐繁不引。論釋二十隨惑相已。總相料簡。有十二門。通計子段。成十六門(述記為十三。而第十不見)第一假實門。論雲如是二十隨煩惱中。小十大三。定是假有。無慚無愧。不信懈怠。定是實有。教理成故。掉舉惛沈。散亂三種。有義是假。有義是實。所列理教。如前應知(已上)第二俱生分別門。論雲。二十皆通俱生分別。隨二煩惱勢力起故(已上)第三自相應門。論雲。此二十中。小十展轉。定不俱起。互相違故。行相粗猛。各為主故。中二。一切不善心俱。隨應皆得小大俱起。論說大八遍諸染心。展轉小中。皆容俱起。有處說六遍染心者。惛掉增時。不俱起故。有處但說五遍染者。以惛掉等。違唯善故(已上)第四諸識俱起門。論雲。此唯染故。非第八俱。第七識中。唯有大八取捨差別。如上應如。第六識俱。容有一切。小十粗猛。五識中無。中大相通。五識容有(已上)第五受俱門。文繁略之。第六別境相應門。論雲。如是二十。與別境五。皆容俱起。不相違故。染念染慧。雖非念慧俱。而癡分者。亦得相應故。念亦緣現曾習類境。忿亦得緣剎那過去故。忿與念亦得相應。染定起時。心亦[跳-兆+參]擾。故亂與定相應無失(已上)第七根本相應門。論雲。中二大八。十煩惱俱。小十定非見疑俱起。此相粗動。彼審細故。忿等五法。容慢癡俱。非貪恚並。是瞋分故。慳癡慢俱。非貪瞋並。是貪分故。憍唯癡俱。與慢解別。是貪分故。覆諂與誑。貪癡慢俱。行相無違。貪癡分故。第八三性門。論雲。小七中二。唯不善攝。小三大八。亦通無記(已上)第九三界門。子門有三。一三界通塞門。論雲。小七中二。唯欲界攝。誑諂欲色。餘通三界(已上)二生下起上。生上起下門。三上下相緣門。並略不引。第十學等門。論又略之。第十一三斷分別門。此中二段。初後十為一段。二前十為一段。初中有三子門。一見修斷門。二迷諦總別門。三迷行觀疏門。前十為一段。亦有迷諦等。一一論文。恐繁不引。第十二有事等門。論文略之。義忠師雲。即忿等十。放逸失念。及不正知。此十三數。依他根本煩惱而起。名之為隨。無慚無愧。掉舉惛沈。不信懈怠。及散亂七種。雖非依彼根本而起。緣彼得有。亦名為隨(已上)言忿等十三依根本者。忿是瞋恚一分為體。恨亦瞋分。覆即貪癡一分為體。惱嫉俱瞋一分為體。慳亦貪分。誑諂俱是貪癡一分。害瞋慳貪放逸。依怠三毒假立。失念癡分。不正知者。慧癡一分。此之十三。多是本惑三毒分位而建立也。自餘乃是。別有自性。是其等流。故並名隨。唯識論中。舉二十種。為隨煩惱。百法論中。所列亦爾。瑜伽本地分中。說二十二隨惑。此二十外。加其邪欲及邪勝解。義忠師雲。且瑜伽論隨惑位中。開二數者。障義是重。故開二數(已上)海東丘龍大師。依此二十二隨惑門。分別義定。故二障義雲。放逸等十。及誑諂憍。唯通不善。有覆無記。忿恨覆惱慳嫉。與害無慚無愧。如是九種。唯不善性。此中無慚無愧。論其自性。遍行一切不善心中。若說增用。愧通一切。慚未必通(已上)又引瑜伽雲。放逸。掉舉。惛沈。不信。懈怠。邪欲邪勝解。邪念。散亂。不正知。此十通一切染污心起。通一切處三界所繫。忿。恨。覆。惱。嫉。惱。諂。誑。憍。害。此十各別。不善心起。若一生時。必無第二。如是十種。皆欲界繫。除諂誑憍。由誑及諂至初靜慮。憍通三界。此並前二。若在上地。唯無記性(已上)又尋。伺。惡作。睡眠四種。不定心所。亦入隨攝。雖非隨性。三性一故。二障義雲。隨煩惱中。尋。伺。惡作。睡眠。此四通於三性。而在善中。未必皆是隨煩惱性。如於夢中修無漏道。此中眠數。非惑性故。其餘三種。準此可知(已上)又引瑜伽雲。尋。伺。惡作。睡眠。此四通三性心。非一切處。非一切時。若有極久尋求伺察。便令身疲念失。心亦勞損。是故尋伺。名隨煩惱。此二乃至初靜慮地。惡作睡眠。唯在欲界(已上)入道章中。具釋二十。約識判雲。隨煩惱者。此唯染故。非第八俱。第七識中。唯有八大。謂掉舉。惛沈。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第六意識。容一切俱。五識得與無慚無愧並掉舉八。十種相應。問。何所以耶。答。第八第六。義同前釋。以掉舉八遍諸染心。第七是染。故得八俱。五識有染。亦得有八。無慚無愧。遍不善心。眼等五識。得有不善。故得相應(已上)然此隨惑。約就四諦修道五門。明其數相。依唯識論。約二十隨。瑜伽論。約二十二隨。玄隆法師。依瑜伽論。若依元曉二障義說。二十二上。更加尋伺悔眠四法。為隨惑攝。總成二十六法。應約此論數相。今約二十二隨為言。所言二十二隨惑者。唯識二十隨煩惱上。既加邪欲邪勝解二此隨煩惱。見修通論。總有二百三十種相。其分別隨。欲界四諦。各二十二。謂忿恨等皆具足故。總通計有八十八種。色界四諦。各除九法。謂忿恨覆惱慳嫉害無慚無愧也。自餘十三。四諦各有。都合成五十二法也。無色界四諦下。各除十一。九法如色界除。更除諂誑二法。自餘十一。四諦各有。合成四十四法。三界四諦。總有一百八十四隨煩惱法。欲界修惑。二十二法。色界修惑。除忿等九。餘有十三。無色修惑。更除諂誑。餘有十一。三界修道下惑。總有四十六法。加前見道百八十四。都合總成二百三十隨煩惱法。亦加根本百二十八。總相通有三百五十八煩惱障法。若依唯識。除邪欲邪勝解。唯就二十。明數相者。隨應數滅。其相易知。本隨二惑。擾惱有情。是故總通名煩惱障。 於時應長元年(辛亥)五月十八日於東大寺戒壇院述之 華嚴宗沙門凝然春秋七十二 文化(辛未)十月二十六日以嵯峨大覺寺所藏然師手筆之本校之 比丘典壽春秋五十四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四十四(終)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四十五    東大寺沙門凝然述                      章第二斷得果者下。文中為二。初明斷二障。二明種子斷。初中亦二。初斷煩惱障。二斷所知障。初斷煩惱障中。亦二。初斷分別惑。二斷俱生惑。初中亦二。初總標。二一若從具縛下。別釋。亦二。初明相。二引證。初中亦三。初具縛人。二倍離欲。三已離欲。今初。言從具縛入真見道者。此門行人。名次第證。凡夫位中。未能伏斷一毫煩惱。從具縛地。入見道人。即住初果。聲聞乘人。住其種姓。值善友緣。發心修行。種植順解脫分善根。修五停心。次入別相念處之位。次入總相念住之位。順解脫分善根成就。次入順抉擇分善位。此即內凡四善根位。亦名加行。聲聞階位。雖有多類。今且依彼五位之門。陳述行位斷證始終。唯識論中。總立五位。雖約菩薩修行。唯識兼陳三乘五位行相。此即一箇資糧加行等。五位相也。順解脫分。五停念處。是資糧位。解脫位故。其四善根。順抉擇分。是加行位。即內凡位。問小宗俱捨。順解脫位。入修要門。唯立二門。一不淨觀。二持息念。即數息觀。今大乘宗。立聲聞修。為亦修二門。具立五停耶。答東塔律師。釋四分律。陳聲聞行。專依俱捨。入修要門。唯立二門。謂不淨觀。及持息念。定賓律師。飾宗記中。引彼已雲。今詳貪尋。理須此二。儻緣性等。豈得同然。此出小宗俱捨中。偏僻之教。豈能遍達有情機緣(已上)今大乘宗。遍投機緣。具立五停。治五妄想。一不淨觀。對治貪惑。二慈悲觀。對治瞋恚。三緣性緣起觀。言緣性者。依四種道理。緣無有人我。唯有其法。作此觀行。即觀十二緣起支法。破遣人我。癡增上者。於此所緣。作意思惟。惑得微薄。四界差別觀謂是六界。地水火風空識為六。觀此六界。唯有事法。無有人我。見人空理。瑜伽毘曇。六界為境。若涅槃經。觀十八界。名觀分別觀。著我增者。作此治法。五持息念。對治散亂。五妄想增者。隨應觀此五。隨一觀成。堪入後位。第二別相念住。前治行成。即入此位。今此位者。以自共相。觀身等境。別別對修。乃以此四。破外四倒。觀解明白。所得增盛。第三總相念住。觀行純熟。總相緣修。所謂總緣身等四境。總緣自相及以共相。此即今位觀行相貌。此上二位。通名念處。總別雖異。所觀同故。上來三位。總名解脫。以行解微薄。心未鄰理故。即是資糧順解脫分位也。然世出世。伏斷修入。有七作意。以攝始終。一了相作意。二勝解作意。三遠離作意。四觀察作意。五攝樂作意。六加行究竟作意。七加行究竟果作意。世間八定。伏道離欲。如瑜伽論第二十三。出世伏斷。離染之相。即如彼論第二十四。今就出道伏斷之中。約聲聞位。次第配之。璟興法師。瑜伽抄十二雲。前三方便。修了相作意。為了四諦十六行等。種種相狀。四善根中。修勝解作意。勝解心中。修作意者。見道近於勝解淨行故。於見道中。修遠離作意。能盡見惑。於修位中。修攝樂作意。進斷修惑。取中二果。及斷色無色惑。乃至非想八無間來。是攝樂作意。所作之位。觀察作意。於修位中。已斷未斷之處。能觀察知。斷非想惑。第九無間。金剛喻定。是加行究竟作意。盡無生智。是加行究竟果作意(已上)瑜伽論中。寄相如是。分別據實。處處有七作意。今此五停四念三位。乃至具修了相作意。故此作意之中。修四諦十六行。備了彼彼各各相狀。然舉五停四念住者。就其增勝。以為位綱。非不修習自餘行業。廣如瑜伽論中具說。資糧位竟。次入加行順抉擇分。內凡之位。有暖頂忍世第一法。四加行法。暖頂二位。具修四諦十六行相。忍位三品。下忍具修四諦十六行相。而以一心。修諦行相。中忍漸略。減緣減行。乃至二行二剎那修。上忍一行一剎那也。世第一法。一行一念。謂觀行者。從前已來數數修習。多時運積。故至此位。永斷能障粗品。我慢及於涅槃。攝受增上。意樂適悅。便能捨離後後觀心所有加行。住無加行。無分別心。生空觀智。純熟無相。瑜伽論雲。彼於爾時。其心似減。而非實減。似無所緣。而非無緣。又於爾時。其靜。雖似遠離。而非遠離(已上)璟十二雲。暖等善根。隨分寂靜。似真無漏。遠離之心。體是有漏。而非遠離(已上)此釋論其靜等文也。此有漏心。最後邊畔。既得如是趣現。觀心不久。當入正性離生。瑜伽論雲。即於如是寂靜心位。最後一念。無分別心。從此無間。於亦所觀諸聖諦理。起內作意。此即名為世第一法(已上)遁倫記雲。於四善根寂靜心位。最後一念。於諸諦理。起內作意。名世第一法。此有兩解。一雲。以此文證世第一法。通緣四諦。作無我觀。論既雲諸聖諦理。故知。非一諦也。此文即順涅槃經說。世第一法。亦緣四諦。不同小論唯緣苦諦。二雲。世第一法。唯緣一諦。同小論說。今此文相。舉總取別。謂於前暖等。前觀諸聖諦理中之一。起內作意也。然涅槃經。說緣四諦者。遠雲。釋雲。觀諦有其二種。一者行修現在所起。二者得修未來所成。世第一法。現在所修。雖觀一諦一行。未來緣於四諦增明。今修得修。名緣四諦。今解彼經。亦舉總取別。雖總舉四諦。而意所苦諦故也(已上)雖有二解。後解是好。若如初釋。上忍如何。又不可有減緣減行。然四加行。漸近見道。時節稍逼。觀行隨減。故中忍後。有減行等。如是運心。世第一法。等無間心。即入見道。事義便易。次第必然。是故當知。世第一法。一行一念。全同小論。已上四位。順抉擇竟。上來五停及四念處。暖等四心。總名見道前七方便。仁王經中。名為七賢。若四位門。此七方便。合為一位。名方便道。然就義門。約遠近等故。分資糧加行二位。故成夷齊分列。成五位門也。第三明入見道位者。此聲聞人。從具縛地。發足修行。資糧加行。七方便竟。無漏智發。斷惑理理。聖位方至。故世第一法。等無間位。無漏現前。聖智方顯。此時惑障種子頓斷。次剎那心。能證妙智。即證空理。然所斷障。有其二種。一煩惱障。二所知障。聲聞唯斷煩惱障全。後有斷所知障之一分。煩惱障中。亦有分別俱生二惑。今此見道。斷分別惑。聲聞斷惑。要先斷滅分別煩惱。後修道中。漸斷修惑。玄記十。引唯識九雲。二乘見道。現在前時。唯斷一種。名得聖性(已上)此一種者。指分別煩惱也。問聲聞入見。總有幾種。答聲聞入見總有二種。一真見道。生空無漏正體智起。頓斷三界分別惑故。此即緣非安立諦也。二相見道。真見頓斷頓證之後。起後得智。安摸倣像前所斷證。上下諦等。次第緣觀。此即觀其安立諦也。問何故名為真相見道。答見道初念。根本智起。實斷見惑。實證生空所顯真理。此根本智。先斷惑種。是名無間道。次此正智。證顯真理。如理正智。體會真如。不變影像。真契當故。真正體智。實斷實證。故此見道。立以真名。相見道者。安立倣學後得無分別智。雖觀真如證生空理。而變影像。緣觀安摸。不能體會自性真理。緣觀所變影像真理。為其所證。斷惑非實。先實斷故。於前實斷。安摸倣像。更作斷惑行相而已。問唯識論意。大小相待。菩薩具觀安立諦及非安立諦。二乘唯觀安立諦門。此即本論唯識所說。今何故言具觀安立非安立諦。答此觀行法。何位中修。唯識雖且言安立諦。而疏家得意。判言亦觀非安立諦。二乘之人。七方便中。觀安非安二種法。論及解釋。所說有由。唯識九雲。此位菩薩(四善根位)於安立諦。非安立諦。俱學觀察。為引當來二種見故。及伏分別二種障故。非安立諦。是正所觀。非如二乘唯觀安立(已上)此意二乘。唯安立觀。言非如二乘唯觀安立。述記九雲。然二乘者。自乘唯說作四諦安立觀。菩薩不爾。今說。於彼亦作人空非安立觀。然不同菩薩。菩薩二空俱作。為顯。彼劣故不說之。又二乘者。亦唯作安立。不同菩薩。行智深廣。彼不爾故(已上)此中二釋。一即如論。一觀非安。仍會論文。此乃二乘。唯作安立。無非安立。以是愚法二乘人故。如論所說。又不愚法者。通作二觀。雖作非安。不及菩薩。此安非安。唯生空觀。非法空觀。菩薩具觀二空。安立非安立諦。俱是深勝。此中。愚法。不愚法者。就定性二乘立此二類也。不同賢首所立二類。賢首所立。以小乘教中所說二乘。為愚法人。以大乘教所說二乘。名不愚法。問如小乘教薩婆多等。世第一法。等無間心。苦法智忍無漏初生。頓斷欲界苦諦下十隨眠。是無間道。此時惑得。猶有未懺。次苦法智現前之位。惑得已滅。即證煩惱。滅下無為。是名擇滅無為。如是次第。苦類智忍。苦類智。斷上二界各九隨眠。無間解脫。乃至第十五心。斷上二界道諦下八隨眠。無間道名道類智忍。此十五剎那。為見道時分。第十六心。道類智位。總得三界見惑滅。理已見四真諦。生空真理。蘇息圓滿。即名修道。今大乘宗。立二種見。真見道位。實斷實證。何故小教不立二見。又小乘教中。立真相見耶。答愚法小乘教中。如問中言。唯言苦法智忍。苦法智等。立十五心見道。不分真相二種見道。然以大乘。望愚法教。擬對見之。理實愚法教中小乘。入真見道。實斷三界分別惑種。實證惑滅。所顯空理。然彼教中。不說此義。是故小教不立真見。問何故小教。不立真見。答依正體智斷惑證理。甚深微密。非彼所知。是故不說彼真見道。問已斷證處。何故不知。答小乘機淺。斷證微細。雖得實義。不知其處。瑜伽論中。彌勒大士。以補處智。直見小乘斷證之處。說顯而已。問若爾小教說相見耶。答言相見者。真見之上。法彼斷證。作倣學觀。安摸建立。既彼不知真見實義。由何得有倣學義門。是故不說相見道義。問若小乘教。不說真相二種見者。彼教所說見道義者。何等見道。真相二外。有見道耶。彼見一向無所當耶。答彼教既不得說真見。故亦無有相見道義。待對之法。無獨立故。非二見外有別見道。小乘見道。對大見之小教見道。即當大乘相見道義。問三心十六心。當何見道義。答小乘見道。當大乘宗十六心相。問大乘見道。有所取能取。十六心。有上下八諦十六心。小教見道。當何十六。答小教所說見道義門總名。即當上下八諦行相。少分似大乘宗所取能取。大乘所取能取。即言苦法智忍。苦法智等故。而非全同。第二十六。既言下上十六心見。故名是同。而其行相。名現觀忍及現觀智。欲界四諦。各有此二。上界四諦。亦有此二。此二行相。如次無間解脫二道法。前真見。無間解脫。見分觀諦。是故行相亦少相似。問小教見道。自當大乘相見道者。小教見道。如大相見。唯倣學觀應。非全是實斷證耶。答不然。小乘見道。雖當大相。而小乘人。以此即謂實斷實證。實由此觀。斷滅三界分別或故。問小教所說。入見之人。前十五心。皆實斷耶。其中有實斷證之處。真見二念。無間解脫二道處耶。又十五心外。有真見處耶。答雖無分明教文別釋。以義推之。十五心中。初二之心。應是真見道斷證分齊處。所以然者。世第一法等無間心。是見道初無漏。此處即是真見道斷障。無間道此當苦法智忍。次剎那心。是解脫道。即證真理。當苦法智。此真見道。分別起惑。皆悉頓斷。無有所遺。然小乘宗謂。初二心。唯斷欲界苦諦十或。證其滅理。然後十三剎那心念。當相見道。小乘亦謂。實斷實證。以不知其真見處故。問若十三心。當相見者。無初二念相見道耶。初二見道。屬真見故。答今唯擬對。後十三心。當相見道分齊而已。小乘不說真相。大乘有別所立。大乘聲聞。先入真見。後入相見。故真見外別立相見。問今章唯明真見斷證。不言相見。何輒立之。若有相見。章何不言。答聲聞菩薩。皆入相見所有種種見道行相。三乘同入。無所闕故。章且約就實斷實證。故唯陳述真見斷證。問菩薩見道。有真相二。相見道中。有三心相。十六心相。十六心中。亦有所取能取十六。上下八諦十六。菩薩皆入此諸見道。今聲聞人。如菩薩人。皆入此耶。若爾。三心相見。雲何得入。答此見道相。三乘通履。所有見道。聲聞皆歷然。聲聞宗。大乘宗意。三心相見。入不入義。率爾難定。法相宗師。精研多端。燈第七雲。問大乘真見。為二障據彼總別立三心。二乘真見。斷一障。應亦別總立二心。答說六現觀既通三乘。現觀智諦。現觀之中。辨此三心。故許小有。亦復無妨。又解不許。二乘唯觀安立諦故。此非安立。二乘不作。若許作者。何故諸部小乘之中。皆不說有二心見道。若爾。初十六心。諸部亦無。豈可不作。若亦不作。違雜集第九。彼雲。安立者。謂聲聞等。隨自所證。已得究竟。為欲令他亦了知故。乃至安立道諦。謂於諸諦中。有如是如是忍。如是如是智。如是等。既爾。何故諸部。不說總十六心。但有上下十六心耶。答約不愚法。依大乘教中聲聞乘法。作安立觀諸部小乘。多約愚法依彼小教。故不能作。問若爾。三心亦應如是。答雜集論中。但說安立。不說聲聞作非安立。勝鬘經亦云。聲聞知有作。二解任情(已上)此二解者。一雲。聲聞亦作非安立觀。非唯安立。二雲。聲聞唯作安立諦觀。是故真見後。唯作十六心。問聲聞非安立。唯作生空觀。雲何得有三心相見。二空別總。成三心故。謂煩惱障。有上下二。所知亦二。成三心者。一生空上品。二法空上。以為中品。一二空各下。合為下品。如是二空。得成三心。雲何二乘。得成三心。答誰言二乘修三心相。聲聞非安。是二心故。雲何二心作安觀。於煩惱障。分為上下。初之心名上品。內遣有情假緣智。後之心名下品。內遣有情假緣智。初是下品生空觀智。斷上品煩惱。後是上品生空觀智。斷下品見惑。是其二心相見。非安立諦觀門。下智對上惑。上智對下惑。若約智者。或亦名下。約智下惑亦名上品。言若爾初十六心諸部亦無者。此文意雲。所取能取十六心見。小乘諸部。都無說之。由不說之。大乘不說觀此門者。何故大乘。盛明此觀。二心非安立諦相見義。亦可爾。小乘諸部。雖不說之。大乘修之。有何遮妨。言總十六心者。即所取能取十六心也。雖言二解。任情後解是好。雜集。唯識及勝鬘經。不說聲聞作非安立故。故淄州補闕章雲。何故不作三心相耶。諸論說為非安立觀。二乘相見。唯安立故(已上)此釋二乘唯安立觀問十六心相。亦有二種。一所取能取。二上下八諦。此二並是緣安立諦。此法彼真見道故。聲聞緣覺。所有相見。為二種俱入。有不入者耶。答今聲聞乘。二種十六。入及不入。義非一準。故燈七雲。問未知二乘具作二種。為隨作一。答不愚法者。作二十六。愚法之者。作後十六。或廣慧者。作二十六。非廣慧者。但作上下。所以瑜伽五十五。但說上下一十六心。據三乘通及非廣慧。雜集論中。說總十六。今此論中。具說二種(已上)補闕章雲。其相見道。二十六心。或隨作一。無處說作。不同有部唯上下品觀。故雜集說總十六(謂所取能取也)已雲。一切道諦。由四種相應。謂安立故等。言安立者。謂聲聞等。隨自所證。已得究竟。為觀令他亦了知故。故知。亦作此總諦觀。有義但作上下十六。以力劣故。不能合緣。言安立者。因明總十六故。分別一切。不爾。應言此道諦等。不言一切。然準對法。無說上下十六心文(已上)雖有數解。且以燈釋。為其大途。餘即準決。然雜心俱捨等。愚法小乘教中所明。漸歷見道之相。其名即當上下八諦。其義即當所取能取。此乃小乘多分所說。然愚法教。成實論宗。天異毘曇所說見道。以一時對觀。多念運修故。瑜伽三十四說見道相雲。從此無間。於前所觀諸聖諦理。起內作意。作意無間。隨前次第所觀諸諦。若是現見。若非現見諸聖諦中。如其次第。有無分別決定智。現見智生。由此生故。三異所繫。見道所安。附屬所依。諸煩惱品。一切粗重。皆悉永斷(已上)略纂雲。從前世第一法無間。從世第一法所觀諸聖諦理。今於真見道門。起內作意。此真見道作意。無間於相見道中。隨前第一法時。所觀諸諦。若此亦現見他方。不同分界等。不現見。諸聖諦中。如苦等之次第。有無漏無分別決定。不由他引自。生疑智現前。以現量證智生。非如見道前。即有分別疑。可比度而生。是此中意。又證世第一法無間。名從無間。今意欲解真見道。雖知越說相見道。卻解所從無間處。即世第一法。今卻成前。謂前所觀諸聖諦理。起內作意。即乃世第一法時。此作意無門。從前次第所觀諸諦。相見道中。若現見不現見。決定智現見智生。亦是此中意(已上)憬興遁倫。各釋此文。委細顯了。恐繁不引。二障義雲。立此見道。有二種道理。一者安立聖教道理。二者內證勝義道理。初門之中。先明二乘。後說菩薩。就二乘人。入見道時。說十六心次第而轉漸斷上下八諦下惑。如聲聞地抉擇中言。苦法智品見道。對治欲界見所斷法。苦類智品見道。對治色無色界見所斷法故。所以安立十六心者。由此見道能生出觀十六行相差別世智。是故因中說其果相(已上)又雲。次明內證勝義道理者。三乘聖人。入見道時。唯有一心內證真如。無有十六及三差別。言一心者。入觀之內。唯有一品。前後相似。無差別故。說名一心。非約剎那。名為一心。如夫人經言。聲聞獨覺。初觀聖諦。以一智。斷諸住地。一智四斷除蜜。強言一切聲聞獨覺菩薩皆共。此一妙清淨道。皆同此一究竟清淨故。又顯揚論雲。除眾生執。現起源故。覺法實性。永斷法執。法執斷時。當知前斷眾生執隨眠。瑜伽論中。亦同此說(已上)此中內證。當真見道。安立即當相見道也。真見道中。實斷實證。所應作事。頓成滿足。相見道中。倣摸前真。漸歷對觀。非實斷證。問其相見道。十六心何。答雖有二種十六心見。就必定作。明上下諦。苦法智忍。乃至道類智名。與愚法小乘教同。且苦法智忍者。苦謂苦諦。法謂教法。智謂於前方便道中。緣教法智。所言忍者。謂先觀增上力故。於各別苦諦中。起現證無漏慧。正觀三界苦諦真如。是為其相。由此慧故。永捨一切見苦所斷三界所繫二十八隨眠。欲界苦下。有十隨眠。上界苦除瞋各九。故總合有二十八惑。苦法智者。謂忍無間觀前真如。證前所斷煩惱解脫。苦類智忍者。謂此無間無漏慧生。於法忍智。各別內證。言後聖法。皆是此類。苦類智者。謂此無間無漏智生。審定印可苦類智忍。此是苦下所起四心。餘之三諦。各有四心。隨應斷惑證理。內證印定準知。十六心義。與愚法異。問此見道中。經幾時分。答真見道中。有一無間一解脫道。若立勝進道。即成三剎那。相見道中。經十六心。此即上下八諦相見決定。入此八諦道故。若立二心。非安立諦。即加二念所經時分。若加所取能取時分。即增加也。如是見道時分。俱捨婆沙。諸毘曇論。見道時分。唯十五心。今此大乘。即異彼宗。問此之見道。真相二種。與彼向果。雲何相攝。答此真見道。及相見中。前十五心。是預流向之一分也。一座順抉擇分之者。兼取暖等為初向故。第十六心。初果一分。安非安立。圓滿時分。建立初果。是初念故。從此已後。未起二果。勝進道前。皆是初果。初果時分。是久延故。此順毘曇。故十五心。為見道時。若順成實。見道時分。經多剎那。一時見諦。以無量心。斷諸見惑。此間皆是預流向位。名一無間。最後圓滿。名解脫道。即是初果。屬修道分。問其十六心相見道者。唯是倣學真見道事。其相見道第十六心。建立初果。相見道中。斷惑證理。既非實事。摸前事故。所得初果。亦非實事。倣學真見。所得果故。若爾。真見道中。解脫道時。應建立其預流果耶。答據其實義。即真見道證理之時。立預流果。斷或證理。事圓滿故。證無為果。已滿足故。第十六心。獲有為果。安摸倣像。義圓滿故。若爾大乘見道。一念是一剎那。有何違妨。然順小宗。真相滿足上下八諦。第十五心。此間名為見道時分。第十六心已後。並是修道分位。道類智位。初果初念。章文言若從具縛入真見道。剎那頓斷三界四諦分別煩惱。得預流果者。必定即是真見道時。解脫道位。立預流果。以是頓斷頓證。實斷實證處故。   章二若倍離欲人下。二倍離欲。此人昔日。在凡夫時。以有漏智。厭下欣上。伏斷欲界前六品修惑。此即或在外道法時。後入佛法。發心修行。乃至忍位。世第一法次剎那心。苦法智忍。見道初。無漏法現在前。今大乘宗。此初無漏。即真見道。斷三界見惑。次剎那心。即解脫道。是證空理。真見初念。正斷三界分別起惑。此一念時。兼永斷前所伏欲界前六品。俱生煩惱種子。其相見道。前十五心。即見道位。第十六心。修道初念。即成第二一來果體。六品修惑。已永斷竟。即居一來果。不言初果。是名超越一來果人。薩婆多宗。許有漏斷故。超越證入見道時。唯斷見惑。不斷修惑。修惑六品。以有漏智。前已斷故。成實論宗。不許有漏智斷。而許伏斷。雖許伏滅。非超越證。彼宗不立超越證故。今大乘宗。唯許以有漏智。伏滅煩惱。入見道時。兼斷已前所伏惑種。故此見道。即成第二果之向。名一來向。問見修二道。治道各別。各以當道。斷彼彼惑。今何以此見惑治道。得斷修道所斷惑種。豈非治道相雜亂耶。答治道各對。常途行相。今此兼斷。不同常途。已伏惑種勢力微劣。見道既為一來之向。故雖修惑。見下永斷。今章即明見道智下。兼斷已伏修惑種子。慈恩大師。所立亦爾。元曉大師。不許此義。治道別故。無雜亂治。二障義雲。斷見惑者。有其三人(乃至)倍離欲人。入見道者。兼斷倍欲。證一來果。已離欲人。入見道者。兼斷九品。證不還果。乃至後二種人。所以能斷修惑種子者。見道之品。實不能對修惑之品。是故不能永斷種子。但此種子。先已被伏。今更重加見道利鋤。故於彼種。伏斷作證。由此得修彼品治道。於欲界生。不復還受。是故賞功。加不還位。倍離欲人。准釋可解。超越道理。應如是知(已上)彼約已離欲者。作此解釋。今倍離欲處。引此文明義故。元曉師不許以見道智。斷修所斷惑也。問若不許此義者。倍離欲者。何時斷已伏修惑種子。答推思彼意。斷見惑已。然後別起修惑治道。斷彼惑種。若內證道。實斷證後。斷所伏惑。若聖教道。第十六心時斷滅。已伏修惑種子。是無間道。次念解脫。即一來果。 章三若已離欲人下。三已離欲。亦名全離欲。以凡夫時。以有漏智。伏斷欲界修惑九品故。兼斷行相。如倍離欲。問欲界修惑。伏四品者。伏八品者。色界修惑。伏初禪乃至四禪者。無色界修惑。伏乃至無所有處者。如是等人。立何等名。答若薩婆多。許有漏斷。雖有所斷。非超越人。唯名行超。不名果超。向中有超。不至果處。四品斷者一來。次第證人。少有行超。八品斷者超越一來。而行超人。第三果。是次第證。初禪乃至無所有處斷者。超越不還行超。即不還果。次第證人。若大乘宗。如是伏者。一向皆是次第證人。非是行超。未斷種故。 章如瑜伽說入見道果者下。二引證。言隨其所應者。具縛倍離欲。全離欲。隨此所應。成初果二果三果故。 章斷俱生者第六識俱生下。二斷俱生惑。亦二。初斷第六識俱生。二斷末那識俱生。初中亦二。初總明品數。二別陳斷障。今初。言九地者。欲界。四禪。四無色故。言各有九品者。九地之中。每地各有九品修惑。謂上中下品。上上。上中。上下。名上三品。中上。中中。中下。名中三品。下上。下中。下下。名下三品。九地各九。故成九九八十一品。此六俱生。皆任運起。謂貪瞋癡慢身見邊見也。貪瞋癡慢。各有九品。身邊二見。俱是極微細。唯在第九品。九地各在第九品。故上二界。除瞋有餘五俱生。其五識中。各有貪瞋癡。欲界皆有。初禪三識有貪癡二。二禪已上。無眼耳身識。而有借起識。以借起識。有起貪癡。無色界中。無五識惑。唯有第六意識故爾。 章又進修道人有其二種下。二別陳斷障。亦二。初標分。二一漸出離者下。隨釋。亦二。初漸出離。二頓出離。今初。言漸出離者。前從具縛。入見道。得預流果人。三界修惑。全未斷滅。今進起對治道。斷欲界俱生惑。從上上品。至中之下斷之。即得第二一來果。從初乃至第六無間道。是一來向。第六解脫道。方得一來果。此後未起第三向治道已來。並第二果。此二果人。進斷下三品惑。乃至第九無間道。是第三向。其解脫道。名不還果。未起第四對治道已來。皆第三果。此人進斷上二界惑。從初禪一品。乃至斷非想地第九品惑。無間道心。皆名羅漢向。第九解脫道。名阿羅漢果。若依五位。配此階位。從預流果初念。至非想第九無間道。金剛喻定現在前時。總有三果三向。謂預流果。一來向。一來果。不還向。不還果。阿羅漢向也。此三果三向。並是名第四修道位。第九解脫道已後。名第五無學道。亦名究竟位羅漢初念。即得盡智及無生智。此之二智。同體義分。三界因盡。名為盡智。果盡名為無生智。故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辨。不受後有。四智滿足。斷德周備。如是漸歷次第斷惑。證理得果。名漸出離。若於此世。從具縛地。四善根中。次第進修。得羅漢果。名現般涅槃人。若於初果。欲界人天經生之者。或是一反。或二反三反。極七反有。如是之人。不生上界。於最後身。厭心猛利得特勝果。證阿羅漢。是名部行獨覺。若一身中。從凡夫地。乃至一來果。猶住果身。一往來欲界人天。其後身中。證後一果。此亦部行獨覺所攝。若從凡身。一生至第三果。於第三果。身生上二界天。此有種種類。即有五種般。所謂中般。生般。有行般。無行般。上流般是也。上流般中。有樂惠上流。有樂定上流。此二上流。各有全超半超遍決。此五種般。於一一生。隨應即得阿羅漢果。隨應即得有餘無餘二種涅槃。故立般名。此四果人。各有種類。預流果人。有其三類。一現般預流。二現進預流。三受生預流。現進有二。一現進一來。一現進不還。一來果人。亦有三類。一現般一來。二現進一來。三受生一來。不還果人。唯有二類。一現般不還。二受生不還。第三果人。無現進者。若言現進得阿羅漢。即現般攝。阿羅漢人。亦有二類。一時解脫。是鈍根人。二不時解脫。是利根人。亦有二類。慧解脫。俱解脫。又有六種姓羅漢。即時解脫。開五種故。謂退法思法等也。 章二頓出離者下。即第二類。文中有二。初正明。二引證。初中亦二。初略示。二廣釋。今初。前次第證人。從具縛地。乃至初果。此人進修。至羅漢果。即有此類。言頓斷者。於一一品。九地頓故。言漸除者。於九地中。九品漸故。 章何者以彼欲界下。二廣釋。亦二。初釋頓漸相。二釋通妨難。初中有二。初釋頓斷。言三種九品者。即三界九品。具言即是九地九品。二豎論九品下。釋漸除。從上上品。至下下品。九品修惑。一一別斷。 章若爾何以故有漸斷者下。二釋通妨難。此問難意。既有頓斷。亦於九品。應有頓除。界品皆頓。修惑頓斷一念。即成俱生斷事。此答意雲。於三界法。煩惱為本。有漏為相。所言法者。是煩惱法。此隨眠法。無始已來。成就現現。同時異時粗細間起。無暫伏止。如是積集。無知涯際。此即三界有漏惑法。品類各別。一時難緣故。雖同時。頓於三界九地。一聚合緣頓斷。而於三界煩惱品法。不能頓緣。是故品品別別斷滅。 章對法論雲頓出離者下。二引證。此出雜集論第十三。彼文雲。頓出離者。謂入諦現觀已。依止未至定。發出世間道。頓斷三界一切煩惱。品品別斷。唯立二果。謂預流果。阿羅漢果。品品別斷者。謂先頓斷欲色及無色界。修道所斷。上上品隨眠。如是乃至暖品。頓斷三界者。如見道所斷。非世間道界地。漸次品品別斷。此義以何為證。如指端經說。諸所有色乃至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廣說。乃至若遠若近。總此一切。略為一分一團一積一聚。如是略已。應觀一切皆是無常。一切皆苦。乃至廣說。依如是觀。但可建立初後二果。由此二果。如其次第。永斷三界一切見修所斷煩惱。無餘所顯。故不立第二第三兩果。由此二果。已見諦者。唯斷欲界修道所斷有餘。無餘所顯故。又依如是頓出離者。如來於分別經中。預流果無間。即建立阿羅漢果。如是補特伽羅。多於現法中或臨終時。善辨聖旨。設不能辨。由願力故。即以願力。還生欲界。出無佛世。成獨覺勝果。設辨者。彼能速般涅槃故(已上)集成三雲。未至定者。易簡雲。欲界定。以未至四禪八定故。百法鈔三。引真諦三藏雲。初彈未至定。是根本定之方便。是初禪攝。不是欲界。此同折玄。百法鈔第九曰。問依何定中。而能超果。答若依對法說。但依初禪未至定。能超果斷惑。故彼論雲。謂入諦現觀已。依未至定。發出世道。頓斷三界一切煩惱。品品別斷。若依慈恩。許四靜慮及下三無色皆超果。為有一類得初果已。捨斷結道。而超勝進道。伏下地修惑。不超而得上界七地根本定。皆能超果。對法論約一分說。慈恩總說。二義皆正(已上)問此頓出離。與前入見三人後二。有何差別。答前入見時。後二人者。名凡位超。以凡夫時。斷六品九品故。今頓出離。名聖位超。從具縛地。證初果。後有此超中二果事故。前超越第二果。超越第三果。名見前伏惑超。此頓出離。名見後束惑超。前後超果。有此差異。問此頓出離超中二果。為一座之內。頓斷漸除。異時九遍。頓斷漸除耶。答此是順兩門。答必有此二。故百法鈔九雲。第二見後束惑超者。此即大乘說小乘義。論雲。一類二乘。三界九地。合為一聚。九品別斷。釋曰。謂有一類初果將三界九地。俱生煩惱。八十一品。都束為九品。九地上上為一品。上中為一品。乃至九地下下為一品。即斷此九品時。而有二類。一者容預斷。九遍入觀斷。斷至第九品時。便超中二。而得第四。二者匆劇斷。即一入觀門。起九無間九解脫斷證。至第九品時。不名中二。而名第四阿羅漢果(已上)釋曰。頓出離人。有此二類。然頓出離。是上利根。多一坐斷。而不可遮時有容預。容預斷中。或有一座斷三四品惑。至五品。或至八九。起大加行。斷煩惱者。非唯一品。斷多品故。若小加行。亦斷一品。此如九遍容預斷者。問於此容預匆劇斷中。縱雖通九地。於欲界。分斷六品時。何非一來果。至九品時。豈非不還果耶。答雖斷六品及九品惑。而進斷盡乃至非想六品及九品惑。故過一乘不還果處。是故不名一來及不還果。問前三果中。行超之者。雖斷後品及上界惑。唯得下果。不由所斷之處。此頓出離。二三果處。何不同彼。答彼行超者。僅至五品八品。無所有處。未得至彼六品九品等。向中有超。故名行超。向唯是因。非是果位。今此頓斷九地各六品。九地各九品。進斷極有頂故。非中二果。九品盡時。名阿羅漢。 章其末那煩惱下。二斷末那識俱生。亦二。初明行相。二釋妨難。初中亦二。初正明。二引證。今初。言其末那煩惱行相微細等者。末那識中。我癡。我見。我慢。我愛。四惑相應識體微細。故相應惑。亦是微細。義苑四雲。七識恆行故。煩惱微細。縱其頓出離人。智行殊勝。亦不能頓緣。故於第九地中。與其修惑。一處齊斷(已上)二障義雲。若其末那相應四惑行相與品。最為微細。於三界中。等無差別。是故唯離非想欲時。一時頓斷。如瑜伽說。末那相應任運煩惱。唯離非想處欲。故一時頓斷。非如餘惑漸次而斷。無相論雲。第二執識。及相應法。至羅漢位。究竟滅盡。若見諦害煩惱識及心法。得出世道十六心時。畢竟斷滅。餘殘未盡。但屬思惟。是名第二執識。此中簡別二種斷義。若意識中。害煩惱者。十六心時。皆悉斷盡。故屬見諦。此第二識彼斷。所餘唯羅漢位。方究竟滅。是故此識。但屬思惟也。依此等文故。知末那非見道所斷(已上)第七識惑。四皆微細。其相全等。非想地惑。雖有九品。皆是一等。極微細故。或九地各九品。或九地中。總成九品。或同非想地中九品。或與非想第九品惑。一等無別。是故斷非想第九品惑時。末那諸惑。與彼同時合斷。問五識相應貪瞋無明。何位何時伏滅斷盡。答斷意識惑時。五識惑隨斷。意識所引分別門惑。斷見惑時。與彼同斷。俱生門惑。向後三果斷意惑時。隨應同時隨斷隨滅。彼伏滅時。隨意隨伏。非是別起。五識治道。別伏其惑。別斷彼種。 章故瑜伽雲末那相應下。二引證。此出彼論第六十三。如前所引二障義載。言非想處欲者。雖有四惑。且舉我愛。九地皆爾。雖有餘惑。舉其貪愛。違出離故。故斷惑門。舉此欲惑。言一時頓斷者。斷非想地第九品時。此末那惑。同一念時。頓爾合斷。非想第九品者。無色四地。皆有貪等五俱生惑。即第六識相應煩惱。故非想地。亦有意識相應五惑。此五感中。除身邊見。餘三俱生。各有九品。身邊二見。在第九品。前八品中。無此二見。是微細故。其第九品。具有五惑。斷無意識五俱生時。兼斷末那四俱生惑。與意五惑。金剛心時。同念合斷。言非如餘惑漸次而斷者。意識等惑。於九地中。九品漸次。對治斷滅。今末那惑。雖有品數。細同一類。無有粗細。唯障無學阿羅漢果。故金剛心。與意識惑。一時頓斷。不同餘惑九品漸斷。 章問何故前愚法二乘下。二釋妨難。愚法小教。不言頓出。彼淺劣故。唯陳漸出。今大乘宗。談頓出離。顯教深勝。欲令小乘迴入大乘。故說頓出。令小迴向大乘深教。次第漸增。愚法教中。唯立六識。所斷煩惱。唯六識惑。不知七識。不斷彼惑。今大乘宗。談二乘人斷末那惑。非唯六識相應煩惱。令小入大。如是施設。此即迴心教宗所談。問愚法小教。二乘聖者。既不知有第七末那。故亦不知斷末那惑。若爾。彼教所被二乘。實不斷滅末那惑耶。又雖不知識。冥有斷彼耶。答愚法小教。實斷末那相應煩惱。非不知故。不斷彼惑。如真見道。愚法不知。冥入真見。頓斷頓證。說斷末那惑。令小入大。此亦迴心教宗意致。上釋二乘斷煩惱障。證生空理。斷障得果行相門竟。 於時應長元年(辛亥)五月二十一日於東大寺戒壇院為實圓禪明房述之 華嚴宗沙門凝然春秋七十二 右以嵯峨大覺寺所藏然師手筆之本校之 文化(辛未)十月望前比丘典壽春秋五十四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四十五(終)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四十六    東大寺沙門凝然述                      章其所知障諸趣寂者下。二斷所知障。亦二。初緣闕義斷二通斷不斷。今初。言所知障者。礙所知故。名所知障。此障釋名體相等義。具如菩薩斷障中明。言趣寂者。指定性人。名為趣寂。此世必定趣入無餘灰斷處故。定性二乘。入無餘涅槃時。身智都滅。色心灰斷。如太虛空。唯有真如。故所成就。現起之法。皆悉斷滅。不復生起。不能成就故。所知障緣闕不生。得非擇滅。如諸煩惱。由智慧法簡擇力故。滅諸煩惱。所得無為。名為擇滅無為。以煩惱滅無。此處無為故。簡異擇力所得無為故。名非擇滅無為也。有為諸法。應生勝緣闕不生處。即得非擇滅無為故。此即三無為之一也。虛空擇滅及非擇滅。名三無為。成實亦爾。立三無為。餘小乘部。有立九無為。大乘宗中。立六無為。非擇滅無為。其之一也。薩婆多宗三無為。有實體。成實三無為。假立非實有。大乘六無為。真如無為。諸法實性。自餘五種。為顯真如。假名無為。非實無為。二乘無餘。所知障法。永不生起。是非擇滅。而非得此非擇滅。無應得者故。惑不生處。強假名非擇滅。非是實斷。以義名斷。惑斷不生。義相似故。 章其餘一切有斷不斷下。二有斷不斷。亦三。初正陳。二引證。三歎勝。今初。初二句總標。慧解脫下。別釋。羅漢有二。謂慧解脫。及俱解脫。障有二種。謂煩惱障。及以定障。亦名事障。煩惱障者。十使煩惱。及纏垢等。諸隨煩惱。能障聖慧。不得應果。斷此惑障。即得應果。名慧解脫。彼煩惱障。障應果慧。斷煩惱障。名慧解脫。脫惠障故。解謂解散。脫謂免脫。通融無礙。離繫縛故。名為解脫。是即二障中。唯離煩惱障。不斷定障。名惠解脫。其定障者。就勝言之。唯異熟生。喜樂捨受。有下劣性。於上等至。不肯進求。其體即是所知障攝。慧解脫人。已斷煩惱。得阿羅漢。未斷定障。有此劣性。不得滅定。若斷此障。得八解脫。名俱解脫。惑障事障。俱皆斷故。名俱解脫。斷煩惱障。是慧解脫。其上更斷禪定事障。故立俱名。問喜樂捨受。障禪定者。為自地受障自地定。下地受障自地定耶。答自地及下地受。俱障自地定也。且如初禪定。即初禪所攝受。障初禪定。又欲界所攝受。障初禪定故。是故自地下地諸受。障自地定。故神廓法師。攝論章雲。且望初定。即欲界受。及初禪受。此二總障初定。此下劣受。能障自地。亦障上地(已上)障自地者。初禪受故。障上地者。欲界受故。若二禪受。及初禪受。俱障二地。如是二受。乃至非想。成障皆爾。如非想定。即自地下劣受。及無所有處受。俱障非想定。問何故俱障。非隨一耶。答若唯下地者。生非想地。應無其障。若唯自地者。即欲界之受。應不障初定。此中俱不然故。並為障也。問初二靜慮。有喜樂受。第四靜慮。及四無色。皆有捨受。何以自地受。及以下地受。為當地障。自地下地。皆有受故。答既言下劣受為其地障法。明知。上勝喜樂。自地所有受數。下受望上。亦下劣故。問此之定障。為唯局劣受。亦通餘法耶。答慈恩唯識疏雲。據實通取染污心心所。然就殊勝。雲下劣受(已上)問何以得知受為定障。答對法論雲。由受盡故。得二無漏(已上)故知。以受為禪定障。二無為者。不動無為。想受滅無為。是六無為中。二種也。此就殊勝。言下劣受。又通九次第定故言受。若約滅盡定。亦取想數為障。受想二法。強健難滅。滅盡此二。名滅盡定。即名此定。為想受滅解脫。以滅想受二數法故。問此禪定障者。煩惱所知二障中何。答此定障者。是所知障。章一段文。明聲聞人分斷所知障。即出此定障。是故定障。是智障攝。 問佛性論中。立三種障。一煩惱障。二禪定障。三一切智障。障於佛果。斷此障故。即得佛果。此中一切智障者。是所知障。障佛地中一切智故。既所知障外。別舉禪定障。今何故言是智障攝。答元曉大師會雲。若依二障門。此禪定障。所知障攝。如瑜伽說。八解脫者。由離所知障所顯。由此聲聞於所知障。心得解脫故(已上)以開則三障。合則唯二故。雖智障攝。而非是執。故是非執所知障攝。瑜伽論既言離所知障心得解脫。此即定障。名所知障。問此禪定障。既智障攝。迷事迷理。二種中何。答此禪定障。定事智障。既名事障。所以炳然。是故二乘。分得斷也。二乘不斷所知障者。是約迷理智障為言。迷理無明。觀真如性。唯識妙理。得斷盡故。問若雲定障是智障者。何故唯識雲欲界惑種。二性繁雜。障定強故(已上)此惑種者。欲修惑故。答此非正障。即彼煩惱。與定障俱。故作此說。故彼疏雲。此俱定障。得定強故(已上)是故定障。唯所知障。問俱解脫人。斷所知障。所攝定障。為斷種子。為當伏耶。答法相學德。就彼宗家。異義相分。或伏粗重。或斷種子。互成一義。各會違文。然多成立伏粗重義。今賢首大師等釋中。理致髣拂。無分明釋。然且准推大師意致。可斷種子。慧俱相對。顯斷及德。慧脫既斷種。俱脫豈不爾。又章明二乘斷惑相已。對愚法教。簡斷義雲。然上所斷。不同愚法(乃至)此即不爾。斷種子故(已上)慧俱二脫。並斷種子。意致顯然。以此可知。不同入寂得非擇滅。問二乘觀智。唯生空觀。豈以此智。斷智障種。答雖是生空觀。即深解洞達。空因緣法。見實理性。是故一分。斷智障種。言謂八解脫障不染無知等者。此出定障體也。不染無知。是所斷障。八勝解者。是能斷道。問八解脫。與八勝解。同耶異耶。答不染無知。障八解脫。為斷此障。修八勝解。修八勝故。斷八解障。得八解脫。故八勝解。即八解脫。非是別體。八解脫者。於八種境。皆作勝解。即是勝解作意觀行。八勝解者。為得八解。修八勝解。約其觀行。立勝解名。八解脫者。由勝解觀。已斷諸障。約已斷法。立解脫名。故雲修八勝解。治斷八解脫障不染無知。問此八勝解。豈非八勝處耶。答不爾。八勝處者。得八解脫。然後於初之三。開為八種。解脫是劣。勝處是勝。解脫是棄背。勝處即制伏。解脫是初。勝處是後。未得解脫。雲何前得勝處法耶。是故勝解。定非勝處。問八解脫者。一一相何。智八解脫者。一內有色相觀外色解脫。自身為內。他身名外。於內外色未滅未壞。以不淨想。觀內外色。悉皆不淨。此觀即是勝解作意。後諸解脫勝解亦爾。已離欲者。雖於欲境。無有貪愛。而亦見其青黃赤等可意之相。於斯可意色境之中。未能觀為青瘀等相。由此遂說內別色想。未滅未壞。今為滅壞內色想故。故修勝解。觀外諸色。作青瘀等。二內無色想觀外色解脫。內外二色。如前解釋。前存內色。此內無色。預取己身未來死相。蟲食火燒。滅壞等相。以方現在。作滅壞想。故雲內無。又於現在世。分離破壞。乃至微塵。亦無所有。亦名內無。而觀外色者。非為遣內色。唯是欲令觀用轉勝。更觀外色。作青瘀等。此二解脫。一一通依初二靜慮。作青瘀等不淨行相。能治欲界初靜慮中顯色貪。故謂。初解脫依初二禪。次之解脫。亦依初二。三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前二解脫。是不淨觀。此第三門。專觀淨相除去皮肉。唯觀白骨。又觀彼骨光。作其青黃赤白等想。名淨解脫。其觀法者。先取金銀諸寶等光。用方骨相。得成淨相。問何故觀淨。答彼觀行者。為試善根。若觀不淨。不起煩惱。未知觀淨起煩惱不。又觀不淨。令心沈慼。今令暫悅故。復觀淨。問內外色想。有無雲何。答此第三脫。亦是內無色想觀外色也。略故不標。全同第二。而第二脫緣不淨境。此第三觀。緣淨色境。身作證者。於此住中。一切賢聖。多所住故。由於智斷。得作證故。諸根得境。身根親故。第三解脫。依第四禪。離八災患。心證淨故。上三解脫。無貪為性。四空無邊處解脫。五識無邊處解脫。六無所有處解脫。七非想非非想處解脫。此四解脫。即四無色。四空定善為體。八想受滅身作證具足住解脫者。即以滅盡定為此解脫體。入滅定者。由厭想受作止息想。先起欲界善心。次入初禪。乃至入非想心。此非想定。上中下心。從上入中。從中入下。下品心斷。入滅盡定。謂此定前。有三種心。一者想心。二微細心。三微微心。微微心後。方入滅定。問何故特言想受滅耶。答諸心所中。想受強勝。厭患勞慮。暫求止息。止息此時要斷障故。身作證等。如第三脫。第三第八。安此言者。第四靜慮。根本圓滿。第八亦爾。九次第定。得圓滿故。及於二界中。各在邊故。第三唯依第四禪故。第八唯依非想地故。問此八有漏無漏中何。答毘曇宗中。初三後二。一向有漏。滅定繫屬非想法故。亦是有漏。中間三種。通漏無漏。成實宗中。一切無漏。以八解脫是空性故。大乘一相。前之七種。始學有漏。終成無漏。第八一種。一向無漏。以滅盡定是聖住故。此八解脫。皆是假想勝解作意。名八勝解。約就觀行相貌立名。勝解之果。解脫貪想。約果立名。號八解脫。其所斷障。不染無知劣慧為體。見修正使。煩惱障之餘殘習氣是所知障一分所攝。今此定障。即異熟生喜樂捨受。從第八真異熟識。所生之法。即第六識。名異熟生異熟。此異熟法。受心所法。名為八解脫之障法。若望滅定。更取想數。為彼定障。不滅想受。不得滅定。是故名為想受滅定。異熟生受。既智障攝。俱解脫人。斷此定障。是故智障分有所斷。問何故特言分有所斷。答所知障體。無量無邊。界內界外。一切諸法。皆所知法。今障所知。不令智知。雖隨煩惱。障數陳之。而其量相品類。體性不定。行相不明。結數此即無量。無分齊故。今纔唯斷定障事。礙異熟生受。其餘諸境。非彼份量。故雲分斷。問八解脫定。一向唯是俱解脫人。皆悉得之。其慧解脫。於八解脫中。不得一否。若不得者。雲何由定。發無漏智。斷惑證理。得羅漢果。答俱解脫人。斷禪定障。獲得定者。定體所指。唯在滅定。慧解脫人。不得八解。俱解脫人。得八解者。得滅定者。必具前七。是故相從。言八解脫。惠解脫人。雖得前七。不得滅定。唯名慧脫。不名俱脫。未斷定障。其定障者。滅定障故。真空法師。瑜伽疏雲。雖得八根本定。而未得滅盡定。但名惠解脫(已上)八根本定者。四禪四無色定。八解脫中。前七解脫。即初二禪及第四禪。並四空定。前七之中。無第三禪。多分已得。雖非解脫門。定而獲第三靜慮。無有遮妨。故雲八定。問若慧解脫人。不得滅定者。雲何定性惠解脫人。得入涅槃。瑜伽抉擇分說。阿羅漢。欲入無餘依涅槃界時。先入滅定。滅轉識等。然後入無餘涅槃。以此文。證一切羅漢可得滅定。豈可慧脫而不得耶。答瑜伽疏家。遁倫法師。具作二釋。日本法相先德。依彼解釋。並存二義。故西大寺。常騰僧都。作二解釋。一雲。欲入無餘之時。無有不入滅定之人。今約未入無餘。長時中。不入滅定故雲。惠解脫欲入無餘。以此法爾力。必得滅定。二雲。抉擇分文。且約俱解脫者說。非謂一切阿羅漢。皆入滅定。方入無餘(已上)以此二義。會瑜伽文。依初釋意。惠俱二脫。皆通定性及不定性。定性俱解脫。本得滅盡定。故入滅時。依定入滅。定性惠解脫。平生不得定。垂入寂時。方得滅定。依是歸寂。不定性慧脫。始終不得定。不定性俱脫。本得滅盡定。雖有得不得。皆迴心向大。不人涅槃。故非所論。若依後釋。慧解脫人。皆不定性。不入涅槃。不得滅定。無所依故。俱解脫人。有定不定。定性入滅。必依滅定。不定性人。雖得滅定。不入涅槃。迴入大故。若後釋意。言瑜伽論且就但解脫羅漢者。若約慧脫。欲入寂時。應得滅定。還歸初釋。問阿羅漢人。有其二種。一時解脫。是鈍根人。亦五種姓。二不時解脫。是利根人。第六不動種姓是也。此二應果。何人得滅定。答時不時。羅漢皆通。慧解脫及俱解脫。不簡利鈍。皆得滅定。亦有不得。問斷禪定障。分滅所知。為唯局羅漢。亦通有學耶。答得滅定者。皆斷定障。有學聖中。第三果人。若信解者。若見至者。此二種人。至不還果。身中證得彼滅盡定。是名身證。不還聖者。此但轉名。而不轉體。得滅定者。必具前七。故瑜伽說。得八解脫。前七解脫。共異生得。唯得前七。不名身證。滅定無心。唯身證得。似涅槃法故。立此稱。身謂積聚。或復依止。非唯欲色二界身得。亦無色界身中證得。四蘊積聚。心為依止。不同小乘局有色界。 章如瑜伽說又諸解脫下。二引證。言諸解脫者。指八解脫。異熟生受。所知障攝。由斷此障。得八解脫。故雲所顯。所顯得故。言聲聞獨覺等者。此二乘聖。得滅盡定。名俱解脫。亦名心解脫。定障覆心。滅除此障。得滅定故。名心解脫。諸經同聞眾羅漢歎德。言惠解脫。心解脫者。即此慧俱二解脫也。聲聞身證。不還及無學位。得滅盡定。獨覺唯是無學位得。 章當知此始教下。三歎勝。始教大乘迴心教意。唯欲引小令入大乘。故諸所設。皆似大乘。令彼樂欲。是故許斷智障少分。上明通斷不斷門竟。 章然上所斷不同愚法下。二明種子斷。彼之愚法小乘教中。聲聞等人。斷結使者。毘曇成實二宗。同言斷煩惱者。即斷無始已來相續。所成就之煩惱諸得。名為斷惑。然毘曇宗。得是實法。惑得在心。得過未惑。繫屬行人。相續連持。加行道起。遮伏現起。無間道時。正斷惑得。此言斷者。與得同時。使不生後。故名為斷。解脫道時。證彼無為。勝進道起。畢竟不起。成實論宗。得是假法。但是假人。成就過未煩惱因果。無間道起即斷彼得。今大乘宗。聲聞等人。斷煩惱者。並斷種子。天異小教所說斷義。其事即同菩薩斷惑。問迷理迷事之惑。本後二智。何斷。答修所斷惑。迷理之邊。唯本智斷。迷事隨眠。通二智斷。不同一切見惑。唯本智斷非餘。慈恩大師。法苑章雲。一切見惑。及修道斷迷理隨眠。唯根本智斷。親證理故。餘修所斷。迷事隨眠。通二智斷。此在二乘。非菩薩位。菩薩因中。不斷迷事惑故。金剛心中。與所知障。一時斷故(已上)言二乘本智者。唯是生空根本智故。言後智者。即是生空後得智故。二乘無漏後所得智。不久現前。出觀之後。多起有漏假解智。故金剛心中。必定即起根本正智。迷事一切諸煩惱法。與所知障。同時合斷。上釋二乘斷得果竟。此斷得果者。謂斷惑得果也。所斷能斷。科段雖別。總明第一二乘斷惑相竟。   章直進菩薩斷惑者下。明菩薩斷惑。亦三。初斷惑分齊。二智起惑滅。三無性即空。初中亦二。初正明斷障。二問答料簡。初中亦二。初總陳。二別明。今初。標言直進者。此始教中。具明三乘斷惑行相。前是小乘斷惑證理。有聲聞緣覺二人斷證。今是菩薩。故具三乘。若具言之。迴心教中。有三乘人。如乾惠等十地。具明三乘故。直進教中。亦有三乘。五位修行。具說三乘故。前明二乘。直進教中二乘。而兼迴心。今唯明直進教中菩薩。亦傍應兼迴心教中菩薩。言二障俱斷者。待對已前二乘斷惑。然前所明。二乘斷惑。全斷煩惱。分斷智障。雖斷智障。唯是一分滅定障故。直進菩薩。二障皆斷。故所知障。全分斷盡。因此要略明所知障相。問何故名為所知障耶。答唯識論雲。所知障者。謂執遍計所執實法。薩迦耶見而為上首。見疑無明愛恚慢等。覆所知境無顛倒性。能障菩提。名所知障(已上)覆所知境下。正釋障名。覆謂覆蔽。覆隱所應知之諸境。不令能緣心覺知彼。名所知障。舊名智障。覆能緣智。不令了知所緣諸境。故名智障。演義鈔十三。引論此文已雲。釋曰。見疑已下。辨出顯數。與煩惱障同。煩惱障粗。有多品類。二乘所斷。唯是不善有覆性故。以數粗顯。今所知障。細無多品。唯菩薩斷。亦是異熟無記所攝。故不顯數。又顯法執無明唯一住地煩惱。即是四住地攝。故不顯數。言慢等者。亦等隨惑。言所知境者。有為無為。言無顛倒性者。謂真如理。由覆此境令智不生。前則煩惱。即障今所知之障(已上)二障義雲。所知障者。法執為首。妄想分別及與法愛慢無明等。以為其體。論助伴者。彼相應法。並所取相。亦入其中(已上)唯識論雲。此所知障。決定不與異熟識俱。彼微劣故。不與無明慧相應故。法空智品。與俱起故。七轉識內。隨其所應。或少或多。如煩惱說。眼等五識。無分別故。法見疑等。定不相應。餘由意力。皆容引起(已上)此段論文。八識分別。因破外執。第八是是異熟識。微細劣弱。法執望彼。是粗而強。亦是能熏。故此不與第八相應(上一所以)此第八識。唯五數俱。法執必慧及無明俱。慧能計度。無明迷故。此二心所。第八既無。故法執惑。不第八俱(是二所以)第七有法執故。法空智起。彼即不現行。若第八識。有法執者。法空智起。此亦應滅。既八現行。與彼俱起。定知第八無法執俱(是三所以)安惠師等。執三性心皆有法執。故第八識。亦有法執。護法論師。廣破不許。今對破彼。故成此義。言七轉識等者。此明障之數量。問何故必與煩惱障同。答無離煩惱別起執故。故數與彼煩惱等同。問與彼煩惱同。相雲何。答第七識中。根本有四隨惑。有八及別境惠。合有十三。第六識中。總有一切。前五識中。本惑。有三隨惑。即十合有十三。言法見疑等者。此明五識無餘惑也。問何故五識無見疑等。答五識本無計度分別故。法見等。定不相應。等者等取慢及隨中諸惑。與此五識。不俱起故。即忿等十全。餘十少分。計度分別之所生者。五識皆無。非無見道所斷諸惡。名無分別。以五識中亦有見道所斷惑故。問此所知障。三性何攝。答唯識論雲。此障但與不善無記二心相應。論說無明唯通不善無記性故。癡無癡等相應故(已上)此兼遮外執也。言論說者。瑜伽五十九雲。欲界煩惱一分。是不善。及餘上二界。是無記。即是無明(云云)又對法四雲。欲界煩惱。能發惡行。是不善。餘是有覆(已上)外人計雲。法執無明。與善心俱。依此二論。彼義不成。二論所說。並不許法執通善故。言癡無癡等者。遮外人救。彼設救言生死有漏。皆不善攝。故必有無明者。善心既有無癡法執。有癡。癡與無癡。本不相應。如何可說善與不善。相違之法。而並起哉。問此所知障。通無記者。二無記中。是何無記。答此是無覆無記所攝。然約所望。有通有覆。問既通無覆。異熟威儀。工巧通果四種無覆無記中何。答唯識論雲。此於無覆無記性中。是異熟生。非餘三種。彼威儀等。勢用薄弱。非覆所知。障菩提故(已上)意雲餘三無記。勢力薄弱。不覆所知。不障菩提。若異熟生。勢厚通作。意生計度所起。能覆所知障菩提。故義燈七雲。問所知障中。有法恚愛。恚愛即瞋。雲何無記。答有二解。一雲。望煩惱說。瞋唯不善。望所知障。即是無記。二雲。法恚亦是不善。若爾應縛能感異熟。答雖是不善。望義有別。不名為縛。亦不感果。二解前正。論說無記不通不善(已上)問此所知障。通二無記。望何等人。說此二相。答唯識論雲。此名無覆。望二乘說。若望菩薩。亦是有覆(已上)釋曰。此所知障。雖通不善及以有覆。不障二乘轉依果證。是故二乘無學現行。故是無覆。若望菩薩覆。所知障障菩提果。故是有覆。亦彼二乘。通無覆攝。故於菩薩。乃有亦言。問若有煩惱障。必有智障耶。反此亦爾。答論雲。煩惱障中。此障必有。彼定用此。為所依故(已上)彼疏釋雲。惱惱障中。此障必有。法執體寬故。煩惱障狹。彼定用此。為所依故。何故用此為所依也。答此通粗細。煩惱所緣。必是法故。彼唯是粗。有法執時。非必有故(已上)由此義故。有煩惱時。必有智障。有智障時。未必有煩惱障。問若有煩惱。必有智障。二障體用。為一為二。答論雲體雖無異。而用有別(已上)述雲。體不相違。可唯一體。用義分故。可說有別。同一種生。用分成二。以如一識體取境用多故。演祕七雲。用別有二。一現行用別。二種子用別。有障菩提涅槃用故。前解為本。後理亦通(已上)此釋論中用別之言。問何以得知體一用別。又斷二障時。前後等何。答論雲。故二隨眠。隨聖道用。有勝有劣。斷惑前後(已上)彼疏雲。此中二障。隨三乘聖道。有勝有劣。斷惑前後。若望二障得相相對。即煩惱障粗。所知障細。若望聖道斷。即不定。或有究斷煩惱障。不斷所知障。如二乘等。求涅槃故。或有先斷所知障。不斷煩惱障。如住出初地等。十地菩薩。此依種說。不依粗重。趣一切智故。或有亦斷煩惱所知二障。謂入初地。金剛心菩薩。此依種說。若依粗重。十地皆得。得二果故。故須雙斷。俱非謂諸異生。不斷二障粗重種子故。以上皆由不定前後故。復言或種隨現行。體一體異。又煩惱障中。自類九地。可有粗細。先斷粗後斷細。其所智障。不可依地而立品數。但依所障辨。能障粗細。有初地修道。斷有頂所知障。而欲未盡。第二地等。亦復如是。不可依地而立品類。但由聖道。致復言或(已上)演祕七雲。論故。二隨眠斷。有前後者。間斷既前後。何名體一。二乘斷惑。所知應斷。以體一故。又十地中。斷所知障。煩惱應斷。一即體同。二契經言。如地壞時種隨壞故。答有義種體隨一。而有粗細。共和合故。如金鐵等。一物之中。精粗異故。生空聖道力。不及彼菩薩方便。故留不斷。經依見道究竟道說。故不相違。詳曰。既以粗細和合成之。種體應假。如瓶衣等。假非因緣。何得生現。故今解雲。用既有差。斷彼一分用所依體。聖道功力。有分限故。故佛地論雲。煩惱障中。有所知障。是所依故。必執有法。而計我故。體雖無異。能用有別。如一識體。取境多用。此熏種子。體亦多用。起時雖俱。而漸次斷。聖道勢力。有分限故。餘義同前(已上)問若所知障。有見疑等。如何此種勝鬘經名無明住地。答論雲。無明增故。總名無明。非無見等。如煩惱種。立見一處欲色有愛四住地名。豈彼更無慢無明等(已上)彼疏雲。何以名增。一者體增。雖餘煩惱有俱不俱。無明皆有為。此障故。如二乘無學等。非必有餘煩惱俱故。二者用增。迷一切境。障一切智。不令得佛果。非如煩惱故。三難斷增。要上上道。方能斷故。故名為增(已上)此所知障。亦有二種。所謂分別俱生是也。二障各有此二種。故唯識論雲。如是二障。分別起者。見所斷攝。任運起者。修所斷攝(已上)是故智障亦有二種。此所知障。亦有隨惑。即前二十障。智境故。本惑既有分別俱生。隨惑智障。一一隨其分位。等流亦有二種。三性界等。諸門亦爾。準前煩惱。其相可知。上來略明所知障竟。前明煩惱障。總陳二障竟。 章又煩惱中不同二乘下。二別明。亦二。初簡異二乘。二表顯菩薩。今初。言不同二乘約界分品者。聲聞乘人。入見道時。斷盡三界見所斷惑。八忍七智。隨應斷滅。八忍無間道。七智解脫道。苦法智忍。斷欲界苦諦下。十隨眠。是無間道。苦法智。證彼滅。是解脫道。苦類智忍。斷上二界苦諦九使。是無間道。苦類智是證彼滅。即解脫道。如是等也。此就四諦。約就三界。斷見惑也。其俱生惑。三界九地。各有九品。即是九箇九品。即成九九八十一品。斷欲界前六品修惑。得第二果。斷後三品。得第三果。如是等也。此上見修斷惑行相。並是愚法小乘教義。若始教宗所說。聲聞真見道時。一時頓斷分別煩惱。見道初念。是無間道。次剎那心。是解脫道。次第三心。是勝進道。然後二心。生空非安立諦真見道。次更十六心相見道心。此十六心。全同愚法小乘所說。其俱生惑。三界九地。各有九品。欲入後三界。隨應次第漸斷得果。此全同彼愚法教說。章文所簡。且約俱生。斷所修惑。必定約界。分品數故。是故愚法迴心二類聲聞斷修同是約界分品。故俱今所簡也。問愚法迴心。獨覺斷惑。見修二門行相雲何。答愚法教中。麟喻獨覺。先以有漏智。斷下八地惑。後四善根住。世第一法。次剎那心。苦法忍生。此見道中。斷非想地見所斷惑。前十五心。是見道位。第十六心。修道初念。見道八忍七智之中。四法忍四法智。無斷惑證滅。先以有漏智。已斷此見惑故。四類忍三類智。方有斷證。而無四禪。三無色斷證。先已斷故。唯有非想地。斷障證理。次入修道斷惑之心。先入初禪。上上斷道。有無間解脫。次發上中斷證二心。次起上下斷證二心。乃至下下二心亦爾。合十八心。二禪三禪乃至無處有處。九品十八心念亦爾此等諸心。皆無斷證。先以有漏智。已斷此等修道惑故。唯是起此斷道而已。次起斷道。斷非想地九品修惑。有十八心。此前所未能斷滅者。今初發起妙無漏智。斷此九品。任運起惑。各證其滅。非想見修惑。必以無漏智。能斷滅故。故有漏智。先不能斷。以六行智。唯厭下欣上耳。以非想地無應厭欣斷證者故。獨覺斷證。一座成覺。總有一百六十心。最後之心。無學初念已前。一百五十九心。皆有學心。總名為向。後一名果。即是一向一果而已。問何故不起欲界斷道一十八心。答是現前界故。不起之。問見修二惑。已斷之心。何用起為。前已斷竟。無所斷故。答斷道起心法應爾。故為取非想實斷證。心相續起。彼無所有。已下諸斷道心。見道心中。法忍法智。起心如是。法應爾故。中間二念。難抽棄故。是故相續。起十五心。俱捨論師。建立此義。獨覺成覺。唯是一百六十心耳。婆沙論中。所說一義。行相亦爾。婆沙亦舉一義。亦起欲界斷道證道一十八心。並上二界諸無漏心。總合即有一百七十八心。為其獨覺一座成覺起心行相。婆沙亦有一義。即同如來大覺。一座成覺。三十四心斷結成覺。成無學果。婆沙總舉如是三類。定賓律師。取一百百七十八心義。震旦人師。舉婆沙此三義。明獨覺類。此是愚法小乘教中獨覺。一座成覺相狀。大乘宗中獨覺。一座成覺行相。五十四心斷惑證理。真見道有二心。相見道中。非安二心。安立諦中。所取能取十六心。上下八諦十六心。非想九品十八心念。都合即有五十四心。一座成覺。最後一念。無學初念。爾前五十三心。是有學心。總是一向一果而已。如是獨覺斷惑證理。愚法迴心。俱斷修惑。約界分品。前段陳述小乘斷證。唯明聲聞。不陳獨覺。今因此文。明獨覺相。 章但於二障分別起者下。二表顯菩薩。亦二。初斷分別二障。二伏斷俱生。初中亦二。初地前伏現。二初地斷種。今初。始教大乘。於二障中。分為二種。謂分別二障。俱生二障也。先於分別。伏滅及斷。後於俱生。伏滅及斷。故於地前。明伏滅相。五位門中。於地前位。有資糧位。有加行位。資糧位中。漸伏分別二障現行。加行位中。頓伏分別二障現行。言伏現者。制伏種子應生現行。功能勢力。不令種子生起現行。名伏現行。菩薩發心。修二利行。十信位中。一劫二劫。五劫十劫。乃至百劫。修行二利十信滿足。入初住位。問薄地凡夫。發大菩提心。為發心已。即入信位。發行之後。經時入耶。答隨根利鈍。有其異類。或有即入十信初心。或有經時入初信者。多是經時。入信初位。如漸悟者。迴心向大。即入信位。不定性人。或是有學。或是無學。僅迴心竟。即入信初。未迴心時。於聲聞位。多時練根。長養機性。故迴心已。即入信位。直往機中。前生結緣。有宿習者。纔發心已。即入信位。今生初發心者。多分經時入信。問十信位中。餘何等障。答總而言之。十信三賢。皆資糧位。是故十信資糧位攝。演義鈔等解釋爾。故唯識第九。資糧頌雲。乃至未起識求住唯識性。於二取隨眠。猶未能伏滅(已上)釋論雲。此位菩薩。依因善友作意資糧。四勝力故。於唯識義。雖深信解。而未能了能所取空。多住外門。修菩薩行故於二取所引隨眠。猶未有能伏滅功力。令彼不起二取現行(已上)資糧位中。多住散心外門轉故。唯是漸伏。無頓伏功。是故言猶未能伏滅。三賢諸位。皆是漸伏。況十信位粗淺非深。然隨力。分非無所伏。故玄記第四雲。始教如前。除闡提不信障(已上)十信八門。前第四門。引佛性論。明地前除四障中雲。初除闡提不信障。故雲如前。十信既除闡提不信障。故十信位。成就信心。得前五信。五根成立。六心已後。佛心堅固。永無謗法闡提等事。於分別起。三障現起。雖未趣向深勝伏道。而亦一分有所伏滅。不造十惡。名善趣位。初住已上。修勝治道。漸伏分別二障種子。生現功能。不令現行。惑智二障。名伏現行。二住已上。次第伏惑。治道強勝。十行。十迴。漸次強勝。對治二障。伏滅分別。而是漸伏。非頓爾伏。此資糧位。皆是有漏。未得無漏。於見道位。得無漏故。資糧諸位。全是有漏。對治道故。問資糧諸位。修習何法。伏滅二障。不起現行。答住行迴向。一一行相。皆能治道。有伏惑力。若助道門。十住修四念住。十行修四正斷。十迴修四神足。梵網經。瓔珞經。仁王經。三賢位中。所修行法。皆有異門。此等諸業。皆是治道。言其總該。三性唯識二諦中道。三無性等。及諸利他攝生等行。即是地前地上通行。入道章雲。然斷煩惱。總有二種。一斷種子。令永無餘。二但拆伏。令種力衰。不生現惑。若斷其種。唯無漏智。若令力衰。有漏無漏二智皆得。且資糧位頓悟菩薩。無漏之智。未起現行。一向不能斷其二障。雖有四力。信解唯識。然亦未能伏於二障。故唯識雲。此位未證唯識真如。明知。未得無漏之智。又雲。此位菩薩。依因善友。作意資糧。四勝力故。於唯識義。雖深信解。而未能了能所取空故。於二取所引隨眠。猶未有能伏滅功力。令彼不起二取現行。言二取者。即是煩惱所知二障。即二障種。名為隨眠。以此種子。隨逐有情三界流轉。名之為隨。恆常處在第八識內。故名為眠。問若言此位不伏二障。略而言之。且違三教。一者唯識自成。何須彼論復雲菩薩住此資糧位中。二粗現行。雖有伏者。二違華嚴。解十住位菩薩頌雲。能滅諸煩惱。永盡無有餘。十住即是資糧位攝。三違中邊。彼論亦云。今為遠離所治障法。及為修集能對治道。於四正斷。精勤修習。別修四斷。在資糧位。準此三文。皆伏斷惑。何故第九乃雲未伏。答障有俱生分別不同。其俱生者。此位之中。全未能伏。分別起者。有伏不伏。若白思惟。而所起者。此位能伏。若因邪師邪教起者。即未能伏。或復翻此。初言未伏。約彼俱生及邪教等所起者說。後說伏者。約自力等分別起者。中邊論義準亦同之。會華嚴經。而有二義。一依自等分別起者。此位全伏。名為永盡。二據佛法功力。可能永滅煩惱。非言此位即已盡訖。若一切惑。此位實除。何不此時即成正覺。後過十地。方得佛耶。故對望別。諸教無違(已上)此等並是資糧位中。伏惑行相分齊而已。其加行位。修四尋思。四如實智。頓伏分別二障現行。頓爾伏滅彼二障種。不令生起二障現行。故名頓伏二障現行。演義鈔雲。次論雲。此加行位。未遣相縛。於粗重縛。亦未能斷。唯能伏除。分別二取。違見道故。於俱生者。及二隨眠。有漏觀心。有所得故。有分別故。未全伏除。全未能滅(已上)釋曰。此四加行。亦是伏位。未能斷種。是有漏故。鈔十四下。判此位雲。案唯識論。但是伏忍位(已上)即次下。引論前此加行位等文也。於伏忍中。唯是一分伏滅分齊。自餘不能。論文分三。初二縛未除。二伏除二取。三明餘未除。今初。此位菩薩。觀解雖明。未除二縛。非真解故。問二縛者何。答一者相縛。二粗重縛。唯識五雲。言相縛者。謂於境相。不能了達。如幻事等。由此見分。相分所拘。不得自在。故名相縛(已上)言粗重縛者。即是一切有漏之法。瑜伽五十八說。粗重有二。一是漏粗重。二有漏粗重。漏粗重者。阿羅漢修道。煩惱斷時。皆悉遠離。此謂有隨眠者。有識身中。不安穩性。無堪能性。有漏粗重者。隨眠斷時。從漏所生。漏所薰發。本所得性。不安穩性。若依附性。與彼相似。無堪能性皆得微薄。二縛行相。要略如此。二唯能下。伏除二取。問此位菩薩。伏何等惑。答此位菩薩。能伏分別二障現行。即論所謂分別二取。問何故必伏分別二障。答即如論雲。違見道故。入見之時。必斷此種。故加行中。伏此二現。前資糧位。以勝解力。已漸伏彼粗強現行故。今此位以四尋思。四如實智。即能頓伏微細現行。問三緣之中。頓伏何障。答此中頓伏。由自分別所發現行。前資糧位。已伏邪師邪教所起粗現行故。以邪師邪教為粗。自審思察為細。章下文雲。以邪師邪教所起。寄資糧位伏。以行相粗故。邪思惟所起。寄加行位伏。以行相細故。此約迴心二乘說(已上)此同唯識論所說意。下文亦云。於分別惑。所籍三緣。寄顯地前三賢位。別謂十解等。除邪師等。如次應知。此約直進說(已上)十住伏邪師所起惑。十行邪教。十迴向伏邪思惟惑。直進教中。有其二說。一具立五位。故有加行。似迴心故。二唯立四位。地前唯有三賢。不立加行。章約直進。即此後說。故於三賢。伏三緣盡。唯識十雲。煩惱障中。見所斷種。於極喜地見道初斷。彼障現起。地前已伏(已上)又雲。所智障中。見所斷種。於極喜地見道初斷。彼障現起。地前已伏(已上)釋曰。二障各言地前已伏。此通資加二位。但漸頓異而已。問瑜伽五十八等。說世間道。唯伏俱生。若愛若恚。鄰近憍慢。不言能伏分別煩惱。雲何此論。地前等伏。答述記十雲。此據異生二乘性等說。若直行菩薩。彼障現起。地前已伏(已上此會瑜伽)問菩薩以世間道伏者。為用六行。用自餘耶。答述記亦云。非以六行有所近厭。菩薩不為。非此菩薩。無此能也(已上)是故菩薩。伏除煩惱。或正願勝解世間道力。或四尋思觀。四如實智。以此等智。隨應伏除。不同外道二乘等也。此煩惱障。粗強既爾。況所知障。不待言論。問此加行位。伏二現者。為平等正伏。有其兼正耶。答慈恩師雲。菩薩加行。唯欣於智。見道已前。唯伏法執。其煩惱障。隨此而伏。然由所知加行伏故。說煩惱伏。非前加行。故伏煩惱。十地之中。與煩惱俱。所知障品。多分亦爾。非此俱者。地地可起(已上)故知。此位正伏。智障準此。資糧位中。可並正伏二障。煩惱障起。智障必起。斷煩惱障。未必斷所知障。今資糧位。觀智力微。若不並伏。豈得除二現乎。問此加行位所伏二現。七識之中。何識俱惑。答此位所伏。分別二現。是第六識相應障也。前五識俱現亦隨伏。非第七識。第七識中。無見惑故。唯俱生故。問分別二障。現行已伏。其之俱生二現如何。答此位菩薩。俱生二現。以彼智力。亦能制伏。唯識十雲。煩惱障中。修所斷種。金剛喻定。現在前時。一切頓斷。彼障現起。地前漸伏。初地已上。能頓伏盡(已上)又雲。所知障中(乃至)修所斷種。於十地中。漸次斷滅(乃至)彼障現起。地前漸伏。乃至十地。方永伏盡(已上)是故俱生二障現行。地前能伏。論文二障。俱言地前。以資加二位。俱能伏除故。然並漸伏。非是頓伏。今此且取加行位邊。問伏何識俱現行煩惱。答此加行位。漸次俱生煩惱障中。前六俱者。以其頓伏初地上故。其末那惑。此位未伏。初地已上。方治漸伏。其之俱生。所知障中。前六識俱者。此位亦漸伏。以其永伏八地上故。其末那俱者。此位中未伏。初地已上。或伏或起。問此位既伏俱生二現。何故論雲俱生未伏。答此未伏盡。故雲未。全非謂此位一向未伏。資糧之位。尚伏此障。況此位乎。三於俱生下。明餘未除。問二縛未斷。而伏二取。此外何者。亦未斷者。答此位俱生二障現行。少分雖伏。多分未伏。二障分別俱生種子。一向未斷。未得無漏。亦有分別故。未全伏者。約俱生現。二現此位少分伏。故全未滅者。約二障種。以此位有漏。及有分別。於彼種子。一向未斷故。既無種子斷。況有習除乎。上明加行位伏惑行相竟。上來總通陳述地前資糧加行伏惑相竟。 應長元年(辛亥)五月二十八日於菩提山寺常光院西房為實圓比丘述之 華嚴宗沙門凝然春秋七十二 右以嵯峨大覺寺所藏凝然大德手筆之本 挍之文化(辛未)十月既望 比丘典壽春秋五十四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四十六(終)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四十七    東大寺沙門凝然述                      章初地真見道時一剎那中頓斷彼種者。二初地斷種。此明見道斷障證理。此章一段名斷惑雖言義。雖言斷惑。亦有證理。斷惑障已。必證真理。無間道時。斷滅惑障。解脫道時。證真理故。是故斷障。兼明證理。此見道位。總有二種。真相異故。今言真見。約實斷證。故舉真見。兼有相見。真見道後。必倣學故。今須明二種見道。初地已上。十地諸位。各有三心。入住出故。初地入心。名為見道。住心已後。至金剛心。名修習位。即是修道。今此見道。名通達位。是五位門。第三位也。若四位門。是第二位。地前四十心。名願樂位故。言初地真見道者。初地入心。是見道故。三見道中。真見初故。唯識論第九雲。然此見道。略說有二。一真見道。謂即所說無分別智實。證二空所顯真理。實斷二障分別隨眠。雖多剎那事方究竟。而相等故。總說一心。乃至二相見道。此復有二。一觀非安立諦。有三品心。乃至二緣安立諦。有十六心。此復有二。一者依觀所取能取。別立法類十六種心。乃至二者依觀下上諦境。別立法類十六種心(云云)問何故此位。名通達位。亦名見道。答唯識論雲。加行無間。此智生時。體會真如。名通達位。初照理故。亦名見道(已上)釋曰。四善根中。世第一法。唯一剎那。此是加行。最後剎那。此次剎那。真見道起。即是見道初無漏心。名此智生。體謂悟達。會謂契合。證悟真如。契應實理。體會即是同能證智。十地諸位。皆證真如。皆應見道。初見真如故。初地初名為見道。言一剎那中頓斷彼種者。真見道時。是初無漏。此剎那心。斷分別惑。是無間道。惑智相反。智斷二障。障忽泯亡。言頓斷者。煩惱所知。同時斷故。又二障種相。非一眾多。一念同時。合聚斷故。問見道所斷數相有幾。答真見道中。一念頓斷。分別起中。百二十八根本煩惱。二百三十隨煩惱。此是分別煩惱。及隨煩惱。其所知障分別起障。全如煩惱種類分齊。煩惱障理。所知障智。唯此差異。份量是同。智障亦有本惑隨惑。全如煩惱。準可例可知。煩惱障門。本隨二惑。總通合有三百五十八種。所知障品隨。亦有此種數。即是亦有三百五十八。二障本隨二惑。合有七百十六。皆是一時頓斷滅盡。是名真見無間道心頓斷二障。次剎那心。是解脫道。即見道心。第二剎那。此剎那心。即證分別二障二執識無之處所顯真如。是即二空所顯妙理此隨煩惱數相份量。且約二十二隨為言。二障義中。依瑜伽論二十二隨。明其數相。若唯識論。約二十隨。除邪欲邪勝解二。故約諦約界。數隨滅卻。問真見斷證。羅幾種念。答真見道中。無間斷惑。是一剎那。解脫證理。亦一剎那。若立勝進。即次一念。為勝進道。總羅三念。名真見道。此真見間。實斷實證。名為一心真見道位。問真見道間。斷障證理。及勝進道。羅三剎那。既有三念。何名一心。 答上所引論。既言雖多剎那事方究竟。而相等故。想說一心。此意說雲。雖有三心。皆各一心。無間一心。解脫一心等。一心相等。故名一心真見道。論自如是會道解釋。唯識十雲。煩惱障中。見所斷種。於極喜地見道初斷。又雲。所知障中。見所斷種。於極喜地見道初斷(已上)如是二障。分別起者。同時頓斷爾所種子。問分別二障。餘殘習氣。何時斷盡。答二障種子。無間道斷。其其習氣。解脫道除。修道位中。斷種斷習。斷處皆爾。問真見道中。斷分別障。於二障中。有傍正耶。答見道斷障。無有傍正。本智起時。二障俱斷。是故特雲頓斷彼種。問加行之位。伏二障時。智障煩惱兼伏。加行既爾。今時不同。答彼有漏智。觀行猶淺。為起見道。伏其智障。是能障故。治有傍正。障見智故。入見離故。無漏智。力用強利。此智已起。頓滅諸障二障頓斷。無有傍正。問此見道位。所斷二障。諸識之中。何識俱惑。答此中所斷。亦六識惑。起第六惑。斷治道時。五識俱惑。即隨斷滅。大乘宗義。七識染污。雖染唯在第六識故。第七識中。無見惑故。五識見惑。第六引故。是故見道所斷二障。唯第六俱二障而已。五識見惑。功在第六。不能五識自起見惑。修所斷惑。五識起三。於修道中。隨第六識治道即滅。十地之中。漸漸隨滅。乃至金剛隨滅究竟。問此真見道。分別二障之外。亦有伏斷餘惑障耶。答唯識論雲。煩惱障中(乃至)修所斷種(乃至)修障現起。地前漸伏。初地以上。能頓伏盡。令永不行。如阿羅漢(已上)俱生煩惱。四善根位。方能漸伏初地已上。能頓伏盡。此即必定。從見道初。頓伏修惑。論又雲。所知障中(乃至)修所斷證(乃至)修障現起。地前漸伏。乃至十地方永伏盡(已上)此亦見道。有所伏滅。是故當知。俱生二障。言初地已上伏滅之中。何得無見位中所伏。問此真見道所知二障。彼十重障。及二十二愚中是何。答十重障等。是修所斷。今見道中。非所應論然十障名。一一地中。從初立之。故第一障。約就初地入心所斷。建立其名號。異生性障。此即見道所斷。分別二障種子。全以此所斷。名異生性障。初地住心已後。是修習位。即修道位乃至等覺最後剎那。金剛喻定現在前時。皆是修道。修道時間。羅歷三大阿僧祇耶劫。故初地住心已後。地地三心。皆有斷障證理之事。並是修道。任運起惑。二十二愚門中。初之二愚。及彼粗重。即是見道所斷二障。此亦地地入心所斷。開十重障及佛地障。以為二十二愚故爾。問相見道中。斷證相何。答相見道中。亦有二種。一三心相見道。二十六心相見道。三心見者。論雲。一內遣有情假緣智。能除軟品分別隨眠。二內遣諸法假緣智。能除中品分別隨眠。三遍遣一切有情諸法假緣智。能除一切分別隨眠。前二名法智。各別緣故。第三名類智。總合緣故。法真見道二空見分。自所斷障。無間解脫。別想建立。名相見道(已上)此三心者。煩惱所智。各分上下。別總成三。初斷上品煩惱我執。次斷上品所知法執。第三三心雙斷。二障二執。各下品障。初之二心。是別緣觀。第三雙觀。即是總緣。以軟品智。斷上品障。以上品智。斷下品障。上品智障。待對上品煩惱。名中煩惱。是兼智障納故。二障各下。雖有粗細。對上中故。雙觀為下。軟品隨眠者。以惑從智。名為軟品。軟品軟謂軟弱。下品名□即上品上惑。以下品智斷故。下惑反顯。言法智者。就人法體。各別緣觀。遣各障故。言類智者。比類已前。各別觀門。總緣觀故。此中二障。上下品者。一百二十八根本隨眠。及諸隨惑。各分上下。智障本隨。上下亦爾。以此作三品。成三心觀門。問三心初念。是我空觀。若爾。雲何初念平等性智現起。應是第二念時。現前平等性智。由法空觀。現在前故。若初念心。平等智起。二乘空觀。應平等智。答真見道時。頓類二執。平等妙觀。二智現前。今三心見。法真見道。倣學觀門。非實斷證雖人空觀。非無平等智。若依元曉大師。人空觀門。平等智起。是故二乘人空無漏。有平等智。現前生起。十六心相見道。此復有二。一所取能取。二上下八諦。初所取能取者。論雲。一者依觀所取能取。別立法類十六種心。謂於苦諦。有四種心。一苦法智忍。謂觀三界苦諦真如。正類三界見苦所斷。二十八種。分別隨眠。二苦法智。謂忍無間。觀前真如。證前所斷煩惱解脫。三苦類智忍。謂智無間。無漏慧生。於法忍智。各別為證。言後聖法。皆是此類。四苦類智。謂此無間。無漏智生。審定印可苦類智忍。如於苦諦。有四種心。集滅道諦。應知亦爾。此十六心。八觀真如。八觀正智。法真如見道。無間解脫。自證分。差別建立。名相見道(已上)言所取能取者。謂所證能證。所觀能觀也。法忍智。緣理為境。是觀所取。緣諦理。故。斷忍其隨眠。是無間道。觀真如故。證前所斷隨眠。解脫是解脫道。苦法智忍。所斷三界分別惑者。欲界有十。色無色界。各除瞋恚。各有九惑。二九十八。並欲界十。即成二十八種隨眠。今約三界。皆名法忍。三界通是苦自體故。不同小乘欲界名法。色無色界名類忍智。彼謂。欲界是現前界。上二界者不現前界。是故比類欲界觀之。苦類智忍者。於前苦法忍。苦法智。次剎那念。前法忍法智上。此一念間。各別內證言前二心。已後所有。一切聖法。皆從二心。而得生故。自後聖法。皆是此類。安立此事。故名苦類智忍。此釋類義。法忍智後。所生無漏。法忍法智。二法之類。故立類名。苦類智者。類忍之次。無漏智起。審定印可前苦類忍。名之類智。此類忍智。俱觀能取。緣觀苦諦。有此四心。集滅道諦。四心皆爾。是故四諦。有十六心。是名所取能取十六心相。言上下八諦十六心者。論雲。謂觀現前不現前界。苦等四諦。各有二心。一現觀忍。二現觀智。如其所應。法真見道。無間解脫見分觀諦。斷見所斷百一十二分別隨眠。名相見道(已上)釋曰。欲界名下。色無色界名上。依此下上八部。別以立法類十六種心。現前界者。謂即欲界身現居故。不現前界者。色無色界。不現居故。謂觀欲界四諦。別立法忍法智。且如觀欲界苦諦。是現前界。名現觀忍。是無間道。觀此諦故。即斷欲苦十隨眠法。此次剎那。現觀智生。證十隨眠解脫真如。名解脫道。觀上二界苦諦。即斷彼彼九種隨眠。上二界除瞋故。即現觀忍。是無間道。現觀智者。即解脫道斷欲苦惑。是苦法忍。證其解脫。是苦法智。斷上苦惑。是苦類忍。證其如是苦類智。是名苦諦下之四心。斷欲集諦十隨眠。法忍法智。無間解脫。斷上集類智。集有四心。滅道二諦。各有四心。準前可知。上下八諦。法忍法智。類忍類智。無間解脫。皆同小乘十六心相。而法品類品。俱各現觀忍。現觀智。此名即異小乘所說。前所取能取中。苦法智忍。苦法智忍苦智等。名同小乘。而各通三界。即異小乘說。先修所取能取十六心。後入下上八諦十六心相見行相。要略如是。若不立一心真見道之師。以三觀。為真見道。以二種十六心。名相見。若以一心真見道。為實斷實證。即次三心。為相見道。唯識論中。有二師義。以一心真見道。為其正義。三心相見已後。皆是相見道門也。總而言之。入見道人。有二師義。謂漸斷師。頓斷師也。漸斷師者。三心真見道。十六心相見道。頓斷師者。一心真見道。三心相見道等。漸頓二師。總有二十五相傳釋。如義燈明。恐繁不引。今此章中。舉頓斷義故。雲初地真見道時。一剎那中。頓斷彼種也。 章其俱生中煩惱障下。二伏斷俱生。亦二。初斷意識惑。二斷末那惑。初中亦二。初正明。二引證。初斷煩惱障。二斷所知障。初中亦二。初故留不斷。二引教為證。初中亦二。初直明故留。二徵釋所以。今初。雖言意識惑。兼攝五識惑。斷意識惑時。五識惑隨滅。非別起五識惑治道。斷五識惑。今明故留。亦隨兼攝。言初地以去自在能斷者。此第六識。俱生煩惱。加行位中。漸伏滅除。見道心時。頓伏不起。是故初地已去。易斷易盡。惑種被伏。不能現起。種子勢力。微劣薄弱。初地頓斷。有何艱難。縱亦初地已去何位。自在易斷。任運應盡。雖自在應斷。即此中意也。言留故不斷者。即是故留不斷。雖可斷盡。而以故意。留置不斷。為以此惑成別用故。種種故留。現行已伏。此即地上菩薩。俱生煩惱相狀。意識俱惑。 章何以故者。徵也。此徵意雲。何故菩薩。初地不斷俱生煩惱。而故留種子。有何意致。此其意也。言潤生攝化故等。釋成故留不斷之意。此有四意。初潤生者。由留種子。受分段身。雖寄顯門。八地已上。受變易報。而其實報門。乃至十地。皆受分段。濟物導生。問所留煩惱。何惑潤生。答如十二支愛取二支。愛取種子。潤當來生。即受彼報。問已伏種子。有何勢力。潤業受生。答已伏種子。望生現行。應論勢力有無強弱。今此菩薩。故留不斷。煩惱種子。以誓為本。以種為緣。潤業受生。唯有種子。不簡強弱。成潤生功。以扶誓故。言攝化者。攝受眾生。化益群類故。言不墮二乘地故者。見道位中。先斷見惑。先斷所殘修取斷惑。即盡煩惱。即同二乘。不盡智障。先斷煩惱。故與二乘。其相是同。同二乘故。恐墮小地。有此恐故。不斷煩惱。問若斷煩惱。實墮小耶。答不然。設斷種子。不墮二乘。已斷分別所知障故。唯是假設之言。又是怖畏之語。菩薩必恐二乘地故。若斷種子。同二乘事。恐同二乘故。不斷種。言為斷所知障故者。智障者。礙利眾生事。及障菩提。彼所知障。種類無量。故先斷之。煩惱頓伏。勢易斷。先斷難斷所知障故。言為得大菩提故者。最初發心。期大菩提故。為獲得所期菩提。修菩提行。進趣佛果。問與上斷所知障何別。答前障利眾生事為正。為斷此障。今為菩提。是為差別。由此因緣。故留不斷四義。隨一成故留義。 章是故攝論雲下。二引教為證。亦二。初直引梁論。二釋所引文。今初。言由惑至惑盡等。者。此出梁攝論第十四卷。此所引文。彼論牒無著本論文也。有天親釋論文。如次下引。 章解雲惑盡者下。二釋所引文。亦二。初以惑盡成義。二以留種成義。今初。言所知障盡者。菩薩伏斷惑智二障。地前必伏二障現行。初地已上。頓伏俱生煩惱現行。而留種子其俱生起所知障種。地地漸斷。乃至金剛。斷盡最後品所知障種。此所知障。障佛地故。此即十重障後。當第十一金剛心時。斷佛果障。此金剛心。與所知障。同一時斷所留俱生煩惱種。次解脫道入佛果地。今舉最後所知障盡。顯留煩惱。留煩惱者。為十地間。成勝行故。其勝行者。利他勝行。菩提勝行。如前四義。故留煩惱。起諸勝行。即至金剛所知盡處。此時與所知障。同時頓斷所留煩惱障種。即證佛果。 章又梁攝論既雲留種下。二以留種成義。此中梁論。世親釋本論由或至或盡等二句文。彼文雲。諸菩薩。留隨眠惑。為助道分。不同二乘速般涅槃。由此事故。修道究竟。得習氣滅盡。及證圓智(已上)此中助道分者。四地三十七品菩提分法。及第七地萬行菩提分法。即修自利利他萬行。言修道圓滿萬行究竟故。言得習氣滅盡者。金剛心位。未盡習氣。十地斷障。解脫道時。各斷二障餘殘習氣。至佛果時。即除金剛所斷二障正使之習。是名習氣滅盡。言證圓智。即解脫道。佛果初念。此時習氣。得滅盡故。今言既雲留種者。即上所引諸菩薩留隨眠惑等文也。此釋本論由惑二字。由所留惑至金剛故。釋論既言留隨眠惑。修道究竟。習氣滅盡。及證圓智故。作既雲言。成立留惑至金剛義。上明斷煩惱障種竟。 章其所知障行相細故下。二斷所知障。亦二。初明地地斷。二結成總盡。今初。言行相細故者。二障相對。煩惱是粗。所知是細。煩惱攝心。正障涅槃。所知障體。非惱心識。唯障二智。不令了知所知理事二境。行相大途。同煩惱障。而境量微細。相貌周遍。障礙菩提及利眾生生。遮礙根本後得二智。言正障菩薩道者。此所知障。正障自利利他萬行。菩提分法故。言地地別斷者。第六相應。俱生所障。十地之間。地地別斷。各斷一分。名十重障。行即十勝行。十度是也。位即十地。皆分清淨。次第增進。漸勝因圓。或則十障。自粗至細。智則地智。能斷妙惠。斷障各成。各有證理。名十真如。隨十地故。有能證智。證十如故。是根本智。對真如故。方便後得智。對二利境故。雖是一智。向二境故。向惑名能斷。向理名能證。問地地別斷行相雲何。答俱生智障。有十重障。斷十障故。證十真如。斷障證理。待對法故。三十頌修道偈雲。無得不思議。是出世間智。捨二粗重故。便證得轉依(已上)釋論雲。菩薩從前見道起已。為斷餘障。證得轉依。複數修習無分別智。此智遠離所取能取。故說無得及不思議。或離戲論。說為無得。妙用難識測。名不思議。是出世間無分別智。斷世間故。名出世間。二取隨眠。是世間本。唯此能斷。獨得出名。或出世名。依二義立。謂體無漏及證真如。此智具斯二種義。故獨得出世□智不然。即十地中。無分別智。數修此故。捨二粗重。二障種子。立粗重名。性無堪任。建細輕故。令彼永滅。故說為捨。此能捨彼二粗重故。便能證得廣大轉依(廣說如彼)所言十地所斷。一一障者。智障無量。約地為十。是名十地所斷十障。論第九雲。十重障者。一異生性障。謂二障中。分別起者。依彼種。立異生性故。二乘見道。現在前時。唯斷一種。名得聖性。菩薩見道。現在前時。彼二障種。必不成就。猶明與闇。定不俱生。如秤兩頭低昂時等。諸相違法理。必應然。是故二性。無俱成失(已上)異生障相。義理多論。率爾難陳。恐繁略之。總指其體。唯是分別二障種子。為第一障。問修道所斷。是十重障。是故十障。應唯修惑。何故第一是分別起。若爾。既是見道所斷。豈言修道十重障數。答論雲。雖初地所斷。實通二障。而異生性障意。取所知。說十無明非染污故。無明即是十障品愚。二乘亦能斷煩惱障。彼是共故。非此所說。又十無明。不染污者。唯依十地修所斷說。雖此位中。亦伏煩惱斷粗重。而非正意。不斷隨眠故。此不說。理實初地修道位中。亦斷俱生所知一分。然今且說最初斷者。後九地斷。準此應知。住滿地中。時既淺久。理應進斷斷所應斷障。不爾三時道。應無別。故說菩薩得現觀已。復猶十地修道位位中。唯修永滅所知障道。留煩惱障。助願受生。非如二乘速趣圓寂。故修道位。不斷煩惱□成佛時。方便斷故(已上)此中意說。十重障者。是修所知斷。以十無明不染污故。此十重障。皆舉十地入心所斷。故初地障。亦舉入心。初地初是見道位。故此所斷。是分別起二障種子。住心已後。是修所斷。初地任出。非無所斷。此所斷者。唯修所斷。所知障品。後九地障。舉入心故。多分所引。初地舉初。故分別起。為十障數。此分別起。雖有二障。意取所知。雖非修斷。九地所引。舉初障故。理實初地任心出心。所斷障種。實是修斷。修道位故。初入所斷。唯見道位。九地所引。取初入故。初地所斷。開為二愚。一執著我法愚。是異生性障體。分別起惑。二惡起雜染愚。即是惡趣諸業果等愚。諸品類亦為愚故。有彼粗重。謂二種子。二之起所。無堪任性。皆是初地入心所斷。後九地中。二愚粗重亦爾。開十重障。為二十故。粗重亦爾。屬二愚故。金剛所斷。是佛地障。亦開為二。總通開為二十二愚。第二地初。斷邪行障。是所知中。俱生一分。及彼所起誤□三業。彼障二地。入二地時。即能永斷。其二愚者。一微細誤犯愚。二種種業起愚。第三地初。斷闇鈍障。其二愚者。一欲貪愚。二圓滿聞持陀羅尼愚。第四地斷微細煩惱現行障。其二愚者。一等至愛愚。二法愛愚。第五地斷下乘般涅槃障。其二愚者一純作意皆生死愚。二純作意向涅槃愚。第六地斷粗相現行障。其二愚者。一現觀密行依轉愚。二相多現行愚。第七地斷細相現行障。其二愚者。一細相現行愚。二純作意求無永愚。第八地斷無相中作加行障。其二愚者。一於無永作功用愚。二於相自在愚。第九地斷利他中不欲行障。其二愚者。一於無量所說法。無量名句字。後後慧辨。陀羅尼自在愚。二辨才自在愚。第十地初。斷於諸法中未得自在障。其二愚者。一大神通愚。二悟入微細祕密愚。此是十地入心所斷。第六識中。俱生所知障。如是地地斷。所知障成辨自利利他大行故。雲地地別斷。問十地住出。二心所斷。有別名耶。亦不爾耶。答十地任出二心障者。隨一一地。繫屬其名。二地任出所斷。亦邪行障。三地任出心。亦名闇鈍障。如是等也。言要至佛地方得總盡者。十重障中。第十重障。即第十地入心斷盡。亦唯意識俱生智障。第十地出。最後念時。名金剛心。此時頓斷佛地障。或方入佛地。三身圓滿。唯識論說第十地雲。此地於法雖得自在。而有餘障。未名最極。謂有俱生微所知障。及有任運煩惱障種。金剛喻定。現在前時。彼皆頓斷。入如來地。由斯佛地。說斷二愚及彼粗重。一於一切所知境。極微細著愚。即是此中微所知障。二極微細礙愚。即是此中一切任運煩惱障種。故集論說得菩提時。頓斷煩惱及所知障。成阿羅漢。及成如來證大涅槃大菩提故(已上)佛地障者。前十障外。要有微細。第六識中。所障及第七識相應智障。奇前所留。第六識中。俱生煩惱障。此即極微細品惑障。又第七相應。俱生煩惱。此非所留。非潤生故。是極微細。九地隨應。雖有品類。皆是有頂。第九品攝。及五識中。極微細障。如是等障。於同一時。合集頓斷。是無間道。同位最極終窮之時。斷此障已。即入佛地。是解脫道佛果初念。從此已後。盡未來際。無方大用。自在無礙。 章故對法論雲又諸菩薩下。二引證。言對法者。即出彼論第十四卷。此即雜集論也。言唯修所知障對治道者。初地住心已後。乃至第十重障。皆是所知障也。地漸漸。斷此障故。言頓斷煩惱及所知障者。前十障外。微所知障。第七二障。及前所留俱生煩惱。即第十一重障。並是金剛心任所斷。佛地諸障。金剛斷故。 章其末那俱生下。二斷末那惑。第七相應俱生二障。是極微細。唯障佛果故。金剛心而非想地第九品惑。一時合斷。然聲聞人。九品別斷故。而非想第九品惑。同時合斷。今菩薩人。不約九品。一切俱生煩惱障品。同時一念。頓斷滅懸末那惑障。安惠所立。但有人執。無有法執所知障故。護法所說。末那識中。二障俱有。至相所立。同安惠義。賢首所立。亦同安惠。此章文中。無有別釋。文言髣拂。隨言即得。依護法義。言有二障。有何所妨。義理成故。俱生煩惱。第七俱者。亦有現行種子習氣。其現起者。初地已上。上斷伏。八地已上。永伏不起。其種子。金剛無間道中頓斷。論雲。第七識俱煩惱障種。三乘將得無學果時。一剎那中。三界頓斷。乃至任運內起。無粗細故(已上)述記十雲。所障有異。斷亦有殊。此中障種。無粗細者。八十一品。亦與非想第九。一類品攝。如斷善邪見。非無九品故。成能熏(無性有情。第七成其能薰故也)又解。所障既同。斷無前後。名無粗細。非九地所攝總是一品(乃至)又唯緣內境自地之境。境無粗細。無品類故。名一品。非三界中總無粗細(已上)此疏文中。通約二障。第七相應。俱生習氣。金剛心後。解脫道除。金剛所斷。一切習氣入佛地時。皆悉除故。若今章意。於第七識。明智障者。亦有現行。種子。習氣。其現起者。初地已上。或伏或起。金剛加行道時永伏。論第十雲。乃至十地方永伏盡(此是總說)八地以上(乃至)第七俱者。猶可現行。法空智果。起時方伏(已上)述記十雲。第七識者。八地猶行。以法空智及果方違法執。第七生空智。及果行相。並粗有相違故(已上)其之種子。金剛無間道時頓斷。論雲。第七識俱(乃至)所知障種。將成佛時。一剎那中。一切頓斷。任運內起。無粗細故(已上)其之習氣解脫道斷。即是佛果初念斷除。 章問其二障修惑諸識相應下。二問答料簡。亦二。初直問釋成。二轉難釋通。初中亦二。初問。二答。今初。此中問答。總就任運俱生二障及以諸識。通明地上現行同異等之諸相。是故致此問答釋疑。此問答意雲。二障修惑。既通十地。六七二識。各有二障。若爾。十地一一地中。所起現行惑智二障。第六第七。為同異耶。此問意也。言二障修惑諸識相應者。諸識語。通似亙七轉。然準答中。唯在六七故義苑主釋諸識言。為六七識。而其五識。附明何遮。 章其煩惱障內下。二答。亦三。初約意識惑。二約末那惑。三約所知障。今初。言現種皆以智御用成勝行者。伏滅種子應生現行之力。令不生現。是故種子。極微劣弱。既不生現。此故雖起。是似有漏。非實有漏。既無漏染。故不作過。其智御者。是對治道地前有漏觀解治道。已是漸伏俱生煩惱。初地見道。無漏智強。兼伏煩惱。此即頓伏。所有煩惱。皆悉伏盡。言成勝行者。以已伏惑。故起現行。作利益等。而非過患。已伏自在任智力故。言猶如毒蛇等者。毒地作害。取此制伏。或以咒術。或施藥為不令作害。不施吐毒。亦不令死。以作餘用。自在任運。蛇喻煩惱。咒喻智力。害喻過患。成餘諸用。喻利益事。言故攝論雲如毒咒所害等者。出梁論第十四卷。牒本論雲。論惑已滅伏。如毒咒所害。釋論雲。諸惑謂見修煩惱。於菩薩地中。先已滅盡。餘心煩惱。雖復未滅。由智念所伏。療其功用。譬如眾毒咒力所害無復本能。心惑亦爾。智念所守。不能復生二惑染污(已上)章先立義。同釋論意。然後引本論文證之。 章其第七煩惱下。二約末那惑。言性非潤生者。末那四惑。與心王俱。緣第八識。相續計我。此外無別所作功力。故非潤生。不能緣著當生等故。潤生諸惑。緣外粗強。末那貪等。緣內微細。是故彼惑。不能潤生。言七地已還有時暫現等者。問何故此惑。七地已還。有時暫現。答以觀智有間故。此中意說。初地已上。妙觀平等。二智現行。第六識入二空觀。其第七識。二執被伏。即得無漏。成平等智。第六識慧。成觀察智。二識既成無漏故。末那惑不起。若第六識。起有漏心。第七二執。必定現行。以第六識出二空觀。皆成有漏。其第七中。必起二執。若第六識。入生空觀。同識法執。被制不起。第七人執。被制不起。雖是他識。同類人執。必被制故。此時第七法執續起。不相關故。非連類故。雲觀智有間故也。百法鈔。明末那惑現行相雲。伏者。從初地已後。至七地已來。生空無漏。現在前時。暫伏不起。出觀還生。若八地已去。永伏不起(已上)今七地已前。入觀入觀出觀。隨時間雜故。出觀時。末那惑起。   章其所知障皆後地起下。三約所知障。言皆後地起等者。此總通時。於十地中前後諸地。諸障相起。未必自地前後生起。言或現或種者。若屬上句。後地前地。或生現行。或種生現。若屬下句。現種以地地別斷故。此明前後生起所以。且如三地人者。欲入四地。彼地煩惱。三地後心。起治伏滅。然後入四地初心。此初心時。伏中心惑。然後入中心。此中心時。伏後心惑。即入後心。地地三心。如是伏斷。後地所斷。前地伏現。然後斷種伏種前後。相望如是。此皆後地起句。宋本章。言皆後地惑。於前地起。與日本地異也。義苑疏雲。二識所知。最障菩提。欲證後地入心。須於前地出心。而斷故。雲皆後地惑於地前起等(已上)言二識所知者。是指第六第七二識末那亦有法執知障。此依護法論師為言。 章問若爾何故而有處說下。二轉難釋通。亦二。初轉難。言若爾何故等者。牒上地地別斷作難。故雲若爾。既於地地。一一斷種。十地之間。皆應無漏。何故有處。七地已前。起有漏心。等言等取故起煩惱。言有處者。唯識論等。二答若約第六識中下。會通。亦三。初約第六識。二約所知障。三約第七識。今初。第六識中。俱生煩惱。自在所斷。故留不斷。得自在故。斷留任意。若故隨緣起有漏心。相似有漏。非實有漏。雖起漏心。非惑隨增非繫縛故。相似有漏。非體是漏。 章若約所知障下。二約所知障。第六相應俱生智障。十地漸斷。未斷之處。皆實有漏。已斷之處。非是有漏。言此二通十地者。故留門。似有漏。所知障。實有漏。並是初地已上有之。乃至金剛加行道位。並皆有故。 章若末那煩惱即實有漏下。三約第七識。末那煩惱金剛心斷。是實有漏。非故留故。言至於七地有無不定等者。此末那惑生起現行。名之為有。有有漏故。此末那惑。生法二空無漏所伏。不能現起。無漏現前。名之為無。無有漏故。或無有漏故名無。有無漏故名有第六識。入法空無漏。即第七識。無漏現前。二執伏故。二空現前問第七識中。唯有生空無漏起耶。答不爾。第六識。入生空無漏第七識惑。雖唯被伏不起人執。而彼不能無漏現前。問第七識中。唯有法空無漏現耶。答不爾。第六識。若入法空無漏。第七即成二空無漏。無有第七法空獨起。初地已上。七地已前。第六若入法空無漏。第七即成二空無漏。若第六識。出二空無漏。起有漏心。第七煩惱。生起現行。此當七地言第七識煩惱現行。若第七識。生空無漏。生起現行。而第七識法執恆起。不違第六人空故。爾其第七識人執所伏。不能生起。而是有漏。不能無漏。八地已上。第六生空無漏恆續。七地已前。生空不續。有漏心時。末那惑起。問此轉難答三門。簡辨有漏間起。何義為本。答初似有漏。次所知障實有漏門。此二既通十地諸位。故非答七地已前有漏問。今此末那煩惱。七地已前有漏。此義正答轉難。為立此義。簡去似有漏所知有漏。正成立今第七識惑。有時現義。唯識論第十雲。前之五地。有相觀多。無相觀少。於第六地。有相觀少。無相觀多。第七地中。純無相觀。雖恆相續。而有加行。由無相中有加行故。未能任運現相及立如是加行。障八地中。無功用道故。若得入第八地時。便能永斷。彼永斷故。得二自在(乃至)八地以上。純無漏道。任運起故。三界煩惱。永不現行。第七識中。細所知障。猶可現起。生空智果。不違彼故(已上)諸地有相無相等相。次第漸細。漸深如是。言餘義可知者。十地之間。諸義極多。十地如次。斷十重障。證十真如。十重障名。如前已列。十真如者。一遍行真如。初地證之。二最勝真如。二地所知證。三勝流真如。四無攝受真如。五類無別真如。六無染淨真如。七法無別真如。八不增減真如。九智自在所知依真如。十業自在等所依真如。三地已後。如次證之。有三隨眠。十地伏斷。第五地伏害伴隨眠。第六七地。斷羸劣隨眠。粗細如次。二地斷滅。八地已上。伏微細隨眠。如是等義。準例應知。上明斷惑分齊相竟。 章又此教中惑滅智起下。二智起惑滅。言惑種在滅相時智即生相者。一身之中。有二障種有無漏智。一念之中有此二物。無漏智起。斷二障種。智初起時。惑種在滅。智起惑滅。同時一念。無漏妙智。與二障種。不得並生。諸相違法。不並生故。智起惑滅。同時相反。斷障義相。法應爾時。指事雲。言又此教中至押即築等者。此依論文。準釋論意。謂惑種在滅相時如築。聖道在生相時如押。又惑種在滅相時如押。聖道在生相時。如築是故法也(已上)言廣如對法論說者。出彼第七。雲問從何而得斷耶。答不從過去。已滅故。不從未來。未生故。不從現在。道不俱故。然從諸煩惱粗重。而得斷如是如是品粗重。生如是如是品對治。若此品對治生。即此品粗重滅。平等平等。猶如世間明生暗滅。由此品離繫故。令未來煩惱。任不生法中。是名為斷(已上)如是聖道初念。無間道心。一剎那中。智起惑滅。同一時中。生滅成立。此其斷惑行相狀貌。如秤低仰同時成立。 章又此障法以依識無性故下。三無性即空。指事雲。言又此障法至是其障義者。此有二義。若約種障依。所依本識無性故。能依種障。亦無自性。是故即空。若約現障依。所依心王無性故。能依心所。亦無自性。是故即空。又此障法。以依識故。即無自性。是故即空。由此二釋。消文可知(已上)此二釋意。初惑種與本識。能依所依相對。能所俱無性故。後惑現與本識。能依所依相對。能所俱無性故。言又此障法下。亦是一釋。此直爾隨章文消之。真依章文。此二障種子。在第八識自體分處。藏識所持。而安任故。是故種子即空無性。以無性故。此種即空以即空故。即無分別。今約所斷惑種。明無性空。不欲陳述本識及現惑無性即空。是故直明無性。是好。若汎言之。一切無性。言如維摩經等者。彼上卷雲。迦旃延。諸法畢竟不生不滅。是無常義。五受陰洞達。空無所起。是苦義。諸法畢竟無所有。是空義(云云)如彼明無常苦空無我義。今取空義。成立二障自性空義。彼經明苦。故約五陰。五陰即是苦諦果報。苦報當體因之所生。無自立故。今二障現行。是心所法。心所即是五陰之行。受想二外。餘諸心所行陰攝故。當體苦報。空無所起。上明始教斷惑義竟。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四十七(終)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四十八    東大寺沙門凝然述                         從此已下終教斷惑。 章若依終教諸聲聞於煩惱障下。文中有二。初明二乘斷惑。二明菩薩斷惑。初中亦二。初正明。二問答。初中亦二。初立理。二引證。今初。此終教意。於聲聞乘。不許全斷彼煩惱障。斷者唯是伏斷而已煩惱未斷。豈斷智障。設雖一分。不能斷除問何故終教不許斷煩惱障。答始教引小故。過分許斷惑分齊。今此終教。前所引機既是純熟。斷障等事。無所應許。欲令所引機。入一乘大法故。許五性皆成佛道。進修增進。令入同教。法華已前。所說終教。雖許入寂。二乘迴心。機宜未熟。至法華時。機根純熟。不定聲聞。迴心向大。受成佛記。更許定性無餘還生。同教一乘。深破二乘。思言無二亦無三等。順此義故。終教大乘。不許二乘斷障等義。問始教大乘。依瑜伽論。補處智力。見二乘人斷證等事。其所說相。皆是實義。故玄記名稱實聲聞藏。終教亦見二乘斷證。此亦見其實義實理。何故始教。許小過分。終教還奪。不許實斷。答始教大乘。見實所斷。終教即奪愚法教分。為破二乘。令入一故。 章故彌勒所問經論雲下。二引證。言如實修四無量者慈悲喜捨。名四無量心。亦名四等。被諸眾生。名無量心。亦名為等。唯言四無量。是上界定。以此四心。修彼定故。又有菩薩人。四無量心。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即是利他廣大行相。深發諸佛眾生同體大四無量。如實斷惑證理成立。二乘不能如是廣修故。雲不能如實。不如實故斷惑等事。亦不如實。問何故二乘觀行非實。答菩薩直觀真如法界。此法界者。總是二空合一真理。約二執故。離執之下。名為二空所顯妙理。總通言之。不分二空。一味一相。平等真理。生佛不二。同體法界。作此觀解。修四無量。是名菩薩如實修行。故其所斷。不簡見修。障利眾生。一切惑障。見道中。斷無所遺餘。是實斷惑。如實修行。今見愚法教中二乘。唯見人執。不知法執。人執必依法執生起。即是二執生起次第。雖斷人執。而有法執。不治其源故。唯伏斷。非是實斷。不同始教人執之中。約就種現相生門故。許實斷惑。元曉師雲。若就人法二執本末相依生門。一切二乘。於煩惱障。唯是拆伏。而非永斷。所以然者。無廣大心。不證法空。由是不拔煩惱本。故如其直當人執之內。纏及隨眠相生門者。皆是永斷。而非伏斷。由證人空所顯真如。永害人執等種子故。如彌勒所問論雲。一切聲聞。辟支佛人。不能如實修四無量。不能究竟斷諸煩惱。但能拆伏一切煩惱。此依初門。作是說也。又瑜伽說。若聖弟子。由出世道。離欲界欲。乃至具得離三界欲。爾時。一切染法種子。皆悉永害如穀麥等諸木種子。安置空迥。或於乾器。雖不生芽。非不種子。若火所損。爾時。畢竟不成種子。損伏永害道理亦爾。此依後門。而作是說。由是二門。伏斷永斷。皆不相違(已上)此就二門斷障。和會彌勒問論及瑜伽論二論所說。伏斷永斷異說不同。此約立門不同。不約教門淺深。今強對當。初門伏斷。當終教意。後門永斷。當始教意。言楞伽文亦如上說者。指事釋雲。此文訛也。自此以上。約斷惑義。無有引楞伽文處故。此有二疑。一疑上文墮故。無有此文也。二疑上字可訛下字。是故下二乘迴心義雲。楞伽雲。樂著三昧樂。安住無漏界。無有究竟趣。亦復不退轉。得諸三昧身。乃至劫不覺。譬如昏醉人。酒消然後覺。彼覺法亦爾。得佛無上身。案雲。定性二乘。斷分段死煩惱業果。證得滅定。自謂究竟涅槃。是故小乘及始教中。說得究竟無餘涅槃。今終教中。就實而說。既未斷根本無明動業果故。彼所謂滅。非究竟滅。是故更迴大乘。若依此釋。正文可言楞伽文亦如下說。然可待好本也(已上)指事二釋。俱有其理。然後解釋。義尤可爾。彼無有究竟趣之文義。正符合。又一解雲。言楞伽文亦如上說者。以楞伽所說。指同次上彌勒論意。故雲如上。非謂上引楞伽指彼。若爾應言如上引焉。既言亦如上說。明知。指同問論。 章問此說何故下。二問答。亦二。初問。以前始教。許煩惱全滅。智障分斷。今此終教。不許斷故。二答中亦二。初引攝就實對。言以上就下者。上是佛地。下是二乘。將成佛時。金剛心位。斷俱生起煩惱障故。言以下同上者。二乘如佛。分斷智障。皆是引攝二乘故說。今此終教。就實不許。二又亦可前約三乘中聲聞下。迴心愚法對。此釋意雲。始教許實斷。約大乘教聲聞所斷。若依此釋。終教亦許始教聲聞斷惑證理。終教不許二乘斷惑。約愚法教二乘斷惑。若依此釋。始教亦不應許愚法小乘教中二乘斷惑之事。上明二乘斷惑相竟。 章其菩薩人於二障中下。二明菩薩斷惑。亦三。初斷惑證理。二斷惑相狀。三惑障體性。初中亦二。初略說伏斷。二廣陳伏斷。初中亦二。初明所斷障。二明斷障位。今初。問終教大乘。立幾障惑。答終教大乘。建立二障。謂煩惱障。所知障是。問何故名為煩惱所知。答二障義雲。煩惱障者。貪瞋等惑。煩勞為性。適起現行。惱亂身心。故名煩惱。此從當體功能為名。又復能感界內煩惱之報。逼惱有情。令離寂靜故。名煩惱。是為因中說果名也(已上)此中二釋。初當體釋。同唯識論等說。後約果釋。海東別義。如佛地論等。取因緣果。通為煩惱障體。緣謂見修煩惱。因謂有漏業果。謂異熟報果。既以三種。為煩惱障體故。以煩惱。屬果為名。成因中說果義。丘龍又雲。所知障者。盡所有性。如所有性。二智所照故。名所知。法執等惑。遮止智性。不成現觀。覆蔽境性。不現觀心。由是義故。名所知障。此從所蔽及用得名(已上)此唯一釋。同唯識等說。上始教段引。今亦重引之。問此二障用。煩惱遮涅槃。智障遮理事。若有煩惱障二境。所知障涅槃義耶。答二障義雲。然人執等惑。亦有障於少分境智。而未遮於無上菩提。亦不蔽於一切種境。雖已斷此。不得彼故。是故不立所知障名。法執等惑。亦有少分感生死義。而不蔽於二乘涅槃。亦不止於分段生死。雖不斷此。而證離故。是故不受煩惱障名。與奪之意。義在此乎(已上)唯識論中。具說二障互障之義。隨勝立名。始教大乘。於二障中。各分見修。見者分別起障。修者任運起障。亦名俱生。今此終教。其義不爾。唯立煩惱所知二障。不開分別及以俱生。言俱有正使及習氣者。二障各有正使習氣。復古記中卷雲。言使者。如世公使隨逐其人。得便繫縛故雲使也。此通二障。其習氣者。熏習氣分。孔目雲。大分有二。一種子熏習。二上心熏習。上心即是習氣異名。亦名粗重。違細輕故無堪任故。二障正使。各有二種。一現行正使。二種子正使。並彼習氣。總成三種。故演義鈔一上雲。二障有三。一現行。二種子。三習氣(已上)此三即各通二障也。然習氣亦有二。一種子習氣。二餘殘習氣。問何故種子名為習氣。答心心所法。通起現行。必有氣分。勢能習熏。此所熏成種子。與後現行諸法。作親因緣。故此氣分。名為習氣。今現種習中習氣者。即餘殘習氣也。問何故餘殘。名為習氣。答久近時分。諸所熏識。一切種子。雖起治道。皆悉斷滅。而其熏練串習餘氣。微細猶在。不能除盡。久來現行。連綿貫積。熏種生現之殘氣故。長時聚集餘熏難除故。小教中二乘聖者。殘習不除。唯佛斷盡。不染無知。大乘教中。聲聞無學。不除習氣緣覺少分。侵除習氣。唯佛如來。永斷習氣。問何故始教。於二障中。各分見修。今此終教。唯言二障。不分見修。答見修開合。由斷分齊。前始教中。見修別斷。故開二種。以為分別及以俱生。今此終教。於初地初。不分見修。一具皆斷。故唯建立二障。不別分見修異。縱有地上斷智障細。初地已斷二障見修。謂煩惱障全分。及所知障一分粗惑。初地即斷。其之二地已去斷者。即前所斷習氣。及所知障一分細惑。並其習氣。此細分者。即當智障修惑初分。既見修合斷故。不分見修。是故初地所斷分齊。煩惱障全。及所知障分別起全。並任運粗。即初地時合斷之惑。問若爾。見修體別。何故不開二種。答分別俱生。雖可體別。唯是一類煩惱所知。總相義一。故總合斷。不分行相。不同始教微細別開。問何故終教二障。見修一具合斷。唯立二障。答終教機熟。是故合斷。故不立彼分別俱生。不同始教機生別開。問機生熟者。望何建立。答三乘漸教之初故。名生機。三乘漸教之終故。名熟機三乘漸頓。望於一乘。皆是方便。今終教機。近順別教。別教一乘。唯就過患。生一生死。不分二死。於所斷法。唯總名障。不分煩惱所知差別。況分分別俱生差異。順此義故。終教機熟。不分分別俱生差別。而來入一乘。故分二障。不能就過患。為一際也。問終教二障相狀是何。答二障相狀。與始教同。謂煩惱障者。根本十惑。貪瞋癡慢疑及五見合。即六惑。總束五見。為惡見故。及隨煩惱。大同始教。其所知障。與煩惱障數量等同。而礙二智。令迷暗故。體是一故。數量全同。用是別故。惑智分異。長水金剛記雲。然此二障。非謂抗行。皆由一心所為。但微著有異。所知則細。煩惱則粗。粗細雖殊。都無別體。猶如一水起動成波。微著有異於中亦有二義。纔動則不能現像。同彼所知。猛成則覆舟溺人。況於煩惱。法喻相對。昭然可見(已上)圭峰定慧禪師。作金剛般若經疏。長水釋彼疏。作此解釋。然此二障。與前始教。粗同細異。生熟淺深。有差別故前粗此細寬狹異故。問此教二障。雲何對識。答煩惱障者。大同始教。其所知障。通於八識。與起信論所說全同。問始教大乘。第八識中。二障不相應。雲何終教智障。與第八相應。答始教粗淺。不許智障第八相應。終教深細。見所知障第八相應故。丘龍師二障義中。以所知障。約識分別。有三師說。初雲。或有說者。法執無明。唯在第六第七二識。不通餘識。推求性故。法愛恚等。非見所攝。不推求者。亦通五識。次第二雲。或有說者。法執分別。遍通八識。未達法空故。取相分別故(乃至)阿賴耶識。尚有妄想。何況五識而無法執。如涅槃經言。如是五識。雖非一念。然是有漏。復是顛倒。增諸漏故。名為有漏。體非真實。著相故倒。廣說如彼。其第三說。和會前二。皆有道理。俱取不棄。此三說中。初師所說。當始教義。次義終教。後師所說。丘龍自義。和會用之。三師所說。文言極廣。第二師義。第八識中。法執相應微細分別。第三師義。和會前二。通門之中。必有別相。通別無礙。當終教雙照兩門義。亦在其一乘同教。問此教亦立餘門惑耶。答諸教所說。諸門惑障。或寄顯門。或實義門。並皆建立。但有兼正。而無不說。五十要問下雲。問諸教辨障義雲何。答若依小乘。諸使纏垢等是障名數。此障通三乘始教。兼即通餘教。何以故。謂惑名同。義有深淺故。惑智二障。及煩惱所知障。八妄想。二十二無明等。正在三乘始教兼即通三乘終教。五任地惑皮肉心三障。闡提四障凡夫性無明十一障等。此在直進三乘位。兼在終教等也。上諸惑。一惑一切惑。一障一切障。一斷一切斷。此屬一乘教(已上)今終教門。摘取可知。孔目第三。煩惱稠林章中。舉諸惑類。約終教義。有十六門。謂二無明。三障。四障及六蔽等。恐繁不引。彼結文雲。上十六門煩惱義。當熟教。分亦得通初教中直進教說(已上)今章寄惑顯位。十八門中。初之九門。多分約就終教意說。若依起信論。不覺有九相。謂依本覺。有其不覺。根本無明。為迷暗本。從此次第生起三細。謂業相。轉相。現相也。從現相。次第生六粗。謂智相。相續相。執取相。計名字相。造業相。受報相是也。三細六粗。名為九相。束為四相生住異滅。生相有一。謂業相也。住相有四。轉現智相及以相續。異相有二。執取計名。滅相有一。造業是也。無明三細並是第八識相。本覺是性。無明三細是相。本覺是真。無明三細是妄。真妄和合。為第八識。無明三細。智相相續相並是法執所知障體。於中智相相續相法執粗分。現相已前。法執細分。於中三細是細中粗。根本無明是細中細。執取計名。是煩惱障。起業相者。是煩惱所起有漏善惡業也。業繫苦相。是業所感果報。此從真起妄。流轉門相貌。 章地前伏使現下。二明斷障位。此中伏斷。通為四位。地前。初地二地已上。佛果是也。言地前伏使現者。菩薩地前。有四十心。然終教宗。十信非位。唯是行業。由此行成。入初住故。是故地前有三十位。此三十位。總名比位。比知類似。觀真如故。住行迴向。隨應皆有所修妙行修習。隨順真如。六度止觀雙修。理事兼行。空有無礙。性相融會。唯識真如。甚深觀解。此等皆是伏斷煩惱勝對治道。由此治道。深伏煩惱所知二障種所生現。而伏種子應生現行。功能勢力。令彼種子不生現行。是名伏滅二障現起。行解雖淺。十信亦有伏煩惱等。是善趣位。不墮惡趣。不作惡業。能發業惑。亦隨漸弱。十信萬行。隨分增上。故至初住。可斷見修煩惱惑障。而是故留彼煩惱障。助願潤生。利物度生。問何故地前助願受生。答地前三賢。非是聖位。深立誓願。惡趣受生。利益眾生。而住地前。以唯誓願受生。是弱故。以種力助願潤生。受惡趣報。問聖人受生。以種潤業。凡夫現行。潤業受生。今地前位。既是凡夫。應以現惑潤業受生。何以種子。潤業受生。答初住已上。故留不斷。論其實行。必應斷種。即是聖人。而故留種。深伏現行。以異二乘。異凡夫故。所留煩惱。是似有漏。非實有漏。故以種子。潤業受生。問地前三賢。伏二障現。於遮理智。有所司耶。答伏煩惱障。為得初地。妙智並伏。障利眾生事。諸所知障。利潤眾生。成立大事。言初地斷使種者。地前既伏二障現行。故入初地。頓斷已前所伏。二障種子盡之。此即初地初入心時。頓斷此種。言地上除習氣者。初歡喜地。住心已後。地地之中。唯除二障種之習氣。非唯種之習。亦有現行之餘殘習。並斷此習。至金剛心。言佛地究竟淨者。金剛心次剎那佛。果初念之時已前所斷。極微細習。頓斷除盡。究竟清淨。窮源罄際。最極圓滿。   章然彼地前三賢位中下。二廣陳伏斷。亦二。初地前留惑。二地上斷惑。初中亦三。初正明。二引證。三釋成。今初。言三賢位中初即不墮二乘地故者。終教菩薩。初住不退。故雲初即等。大乘不退。不墮二乘地。名不退位。其不墮惡趣。十信位中。已成立故。是故十信名善趣位。其後初發心住之時。永不退轉。不墮二乘地故。言於煩惱障自在能斷等者。初住智力。堪斷煩惱。初住人空觀圓備故。應斷惑障。然故留不斷。為除智障等者。出故留不斷所以也。等言等取潤生攝化故。不墮二乘地故。為得大菩提故。全同始教地上。故留俱生煩惱障種子故。以彼由。皆為此由。終教地前。似始教地上。七地已前行相故。 章是故梁攝論雲下。二引證。亦三。初梁攝論。此引二文。初言十解以去得出世淨心者。出彼論第三卷。彼文雲。菩薩有二種。一在凡位。二在聖位。從初發心。訖十信以還。並是凡位。從十解以上。悉屬聖位(已上)今得意明故。雲得出世淨心。言又雲十解以上等者。此出彼論第四卷。彼文雲。菩薩有二種。謂凡夫。聖人。十信以還。是凡夫。十解以上。是聖人(已上)指事雲。言不墮二乘地者。此非論文。此作二釋。一得意引加。是故續上論文。為一句可讀也。二此釋成上論文。釋曰。既稱聖人。由是明知。不墮二乘地(已上)此以聖人不墮二乘地。問此聖人者。由斷煩惱。斷煩惱障。順小乘果。何以斷煩惱障。言不墮二乘地。答雖可斷煩惱。而故留不斷。可斷煩惱。名為聖人。而故留故。不墮二乘。是故總通。言聖人。故不墮二乘地。 章仁王經雲地前得人空而不取證等者。二仁王經。彼經下卷雲入生空位。聖人性故(已上)指事解雲。今得意引文故。故雲地前得人空。言而不取證等者。此非經文。此作二釋。一雖不經文。而得意引文故。即是經文。二此釋成上經文。釋曰。雖得人空。唯是比證。非實證也(已上)此二釋中。釋成上經文。即是勝也。 章又起信論得少分見法身下。三起信論。初住已上。八相作佛。此則伏道強勝。觀解明白故也。 章以此菩薩唯怖智障下。三釋成。言以此菩薩唯怖智障等者。彼煩惱障。又得自在。亦既故留種。不可修治道。十聖地智。根本後得。覆障未現。是故專修治道。伏滅現行。隨順地智。速至初地。令斷障種。故三賢位。深恐智障。修其治道唯識妙觀。真如理觀。等言等取自餘諸觀。五蘊。十二因緣。三性。三無性。二諦。三諦。如是觀行。隨應修習。言助成勝行者。以所留惑。助願受生。救拔惡趣。攝濟群類。 章初地以上斷於智障下。二地上斷惑。亦二。初正明。二釋妨。初中亦二。初明斷六識惑。二明斷末那惑。初中亦二。初正辨。二引證。今初。言初地以上斷於智障一分粗故者。所知障現行。地前已伏滅。今至初地。正斷智障種子。然所知障開為二分。謂粗分。細分也。粗分種子。初地斷之。細分種子。二地已上。地地別斷。此粗細者。非分見修。不分見修。總合一味。而分粗細。若配義分。智障見惑修惑。粗分煩惱全分。初地入心。總一合斷。而初地以上者。初地總有入住出三心。今指初地入心住心。言初地以上。其二地已上。斷智障細故。而據實言之。初地入心。斷煩惱全。智障粗分。住心已後。漸斷智障細。而言故者。生起下斷煩惱障全。故雲不復更留。不同始教見道。斷分別煩惱。初地已上。故留俱生。金剛頓盡。故雲不更留。問此終教宗。豈無地上助願受生。及七地前故起濟物等耶。答終教已上。深勝高妙。應化利生。無故留事及助願等言。是故二障。不分見修等者。此意說雲。煩惱不分見修。初地入心盡之。其所知障。亦不分見修。初地初斷其粗分種。其細一分。地地漸斷。今言總意別。意盡煩惱故。非謂智障亦盡粗細。問此終教宗。於煩惱障。初地斷盡。諸釋皆爾。其所知障。或言全盡。或言斷其一分粗品。頓斷漸斷。處處解釋。前後鉾楯。如何和會。答終教智障 。頓斷漸斷。祖師解釋。相違非一。諸文頻陳。意致有由。古來先德。及諸學者。或存頓義。或立漸義。互會違文。各成一義。今先略述二門釋意。一雲。初地斷盡二障種子。二地已上。唯斷習氣。其習氣者。二障習氣。文雲。初地斷使種。地上除習氣(已上)次上標二障如是俱斷盡。今段文雲。是故二障。不分見修。至初地時。正使俱盡(已上)次下即引彌勒問論(乃至)雲。是故菩薩。見修道中。一切煩惱。能障利益眾生行故。即見道中。一切俱盡。此文為證。教章此文一段始終。即成此義。又下引寶性論雲(乃至)有點者。以諸菩薩摩訶薩等。依彼二種習氣(二障習氣)障故。解雲。論釋地上。名摩訶薩。故知。但有習氣障也(已上)復古記中。釋章初地已上乃至正使俱盡之文雲。二障正使。初地俱盡。習氣地地漸次微薄。至金剛際。究竟方盡(已上)依此等文。初地盡種。二地已上。但除二習。此並智障頓斷文證。二雲。於初地中。斷煩惱障全。及所知障一分粗。二地已上。斷智障一分細。及諸習氣。故章所依身章雲。初地中。永斷一切煩惱使種。亦不分彼分別俱生。於所知障中。亦斷一分粗品正使。是故地上。受變易身。至金剛位(已上)章今文雲。初地以上。斷於智章一分粗故。於煩惱障。不復更留(已上)玄記十雲。若依終教。初地亦捨三界分段及惑業苦。地上唯斷彼所知障及變易報。其煩惱障。地前漸伏。初地斷盡。所知障。地前亦學伏。初地斷一分。餘在諸地。各斷一分。佛地盡此。如梁論及寶性論等說(已上)同記十一雲。若依終教。如梁論等。其煩惱種。初地永盡。唯有彼習。其所知障一分粗者。亦初地盡。餘分及習。於諸地中。各別正斷(已上)玄記所指。梁攝論者。彼第九雲。先於地前。漸除惑障。後登初地。漸除智障。此兩處名分分清淨。即是因位。若至佛果。六度圓滿。名具分清淨。即是果位(已上此釋論文)同論十雲。菩薩初入真如觀。障見道無明即滅。所餘無明。猶在未滅故。十無明覆十功德。障十正行(已上)此之三文。並明地上斷初知障。故為所憑。寶性論文。恐繁不述。依此等文。初地之中。未盡智障。二地已上。漸除初分所知障也。問此之二義。何正不正。答二俱明文。各是正義。古來諸德。且取一義。會餘違文。問雲何互成一義。互會其違文耶。答先立初義者。於初地中。二障種子。皆俱斷盡。二地已上。唯除習氣。障利他事。一切諸障。初地皆斷故。智障即障利眾生故末那惑種。既初地斷。六識諸惑。不可留故。但粗初者。以種為粗。以習為細。章雲其末那煩惱。亦初地斷粗。後除殘習(已上)此以種子為粗。故習名細。有何妨乎。又雖言初地已上。斷於智障等。即次下結雲。是故二障。不分見修等。明知。粗細唯約種子及習氣也。今章亦云。此教地上。但除習氣。此文通其二障。故引寶性論。雲二種習氣。章釋中雲。但有習氣。下問答中雲。智障正使。亦已除故。依此等文義。明知初地粗細俱斷。二地已上。唯除習氣。故粗細言。不相違也。問若爾。何故玄記文。雲餘分及習。答言餘分者。是智障習。言及習者。是煩惱習。為分二障習。立此異名也。問煩惱障習。亦地上除。何不名細。唯開智障。答煩惱障習名細何妨。然為分其二障習氣。是故且立別別稱也。次立後義者。智障一分。初地中斷。其細分者。地上漸斷。智障數量。粗細無邊。故於二處。頓漸斷之。但初地斷使種等者。惑障之全。及智障粗。不分見修。一時頓斷。故云爾也。縱未斷細分。不妨雲雙斷。二障見修。既俱斷故。玄記既雲餘分及習。文義炳然。難會通故雖有細分。利眾生事。無障疑故。細分智障。地地斷故。地上除習氣者。望初地中但斷種故。其末那惑結文。雲正使俱盡者。初地之中。所應斷者。皆滅盡故。非唯惑障。亦斷智障。非但見惑智障。修惑粗分亦斷。故致盡言。彌勒問論。一切俱斷者。障利他惑。見修俱斷故。末邦惑種。名為粗者。建立名字。隨義不同。縱彼雖爾。今此事中。不可開故。此教地上。但除習者。此約末那相應惑。故末那種已斷。六識智障種。不可留者。此亦無妨。雖有六識相應惑種。盡末那惑。無所遮故。唯斷我執。非法執故。如彼始教。俱生煩惱。雖末那種。於地地中。斷其習故。依彼二種習氣。障者此言總相。言二種故。故知。但有等者。亦約末那惑。故下問答中。智障正使。亦已除者。此約粗分。不約細分。是故初地。但斷惑障之全及智障粗。二地已上。漸斷細分及諸習氣上各成其二義之意。問智障頓漸二斷。雖有二義。各立一義。互會違文。若有不棄二門。雙存二門義耶。答此教章中。雖有二意。文相始終。成立初地斷盡之義。探玄記中。一向成立初地唯斷粗分之義。是故依二文。各可存一義。此教斷惑分齊。可有二門故。不可唯取一義之門。會通一邊。失其一門。終教既有始終二門。此之二義。即成立此二門之意。豈可失其一門義乎。問雲何始終二門意耶。答初地斷智障粗之義。是終教之初。順同始教智障地地漸斷義故。初地智障斷盡之義。即終教之終。順趣圓教一斷一切斷之義故。是故此教有二門也。約此二門。成前二義。各符文理。無有違矣。 章故彌勒問經論雲問曰若聲門人下。二引證。言先斷見道所斷煩惱等者。愚法教中。以八十一品隨眠。為修道所斷隨眠。九地各有九品惑。故聲聞三節斷修道惑。一欲界前六品盡。得二果故。二欲界下三品盡。得三果故。三上二界惑盡。證阿羅漢果故。言真如甘露法界者。二空真如。初地入心初。證見故。言見修道中一切煩惱等者。終教之中。無分見修。而今言見修者。雖不離分。言其體性。即當見修。始終二教惑。體同故。如起信中。智相相續。配當見修。執取計名。亦配見修。即此例也。復古中雲。問終教自言正使習氣。何以引見修等惑為證耶。答但二教惑障。名字雖異。而惑體是同。故得為證。孔目使行稠林雲。如是等文。並屬初教攝。今釋終教。何以引此。下文雲義當熟教。分亦得通初教中直進教說(已上)第九地中。有十一稠林。其中使行稠林者。一切見修二障。諸惑等故。孔目第三。明使稠林。有六十一門煩惱。謂九結。五結。五下分結。五上分結。四結。四縛。三縛。七使。十使。九十八使。一百九十六使。六垢。十纏。是名十四類煩惱。又有二十九門煩惱類別。三漏。四倒。四流。四取。五蓋。五見。五慳。五心截。六愛。七流。四扼。八縵。六十二見。八種覺。百八煩惱。三不善根。三杭。三垢。三燒害。三箭。三所有。三惡行。三匱。三熱。三煩惱。三諍。三熾燃。三稠林。三拘礙。十無明。二十二無明。已上二十九門。煩惱類別此多分在小乘所說。亦通始教直進用之。又有局始教直進所說。如十無明。二十二無明等是也。又有終教十六門煩惱。謂煩惱所知二無明。惑智二無明。三障。四障。六蔽。八妄想。九煩惱五住地。十三煩惱(謂七見六著使)八倒。四謗。五散亂。二煩惱。三倒。十三妄想。八萬四千煩惱。此十六門。是終教義。上來十四類煩惱。若加大惑小惑。成十六類。二十九類煩惱。十六門煩惱。都合六十一門惑障。名為使行稠林體相。復古記主。指此等惑。舉使稠林。初教分齊。如孔目明。問此中斷惑。為唯局意識。總通六識耶。答正說意識。而兼五識。第六意識。發智斷惑。即前五識。相應諸惑。亦隨滅故。非別起斷。五識惑種無漏道。此同始教斷惑之相。上來明斷六識惑訖。 章其末那煩惱下。二明斷末那惑。亦二。初直示。二引證。今初。問末那惑者。體性是何。答我癡我見我慢我愛。此四末那相應惑體。然我見為本。餘三俱起。問末那我見。人法中何。答末那我見。定是人執。非是法執法我見也。孔目一雲。人言。在修道中。滅俱生我。末那俱生。並無明心煩惱。修道斷者。此義不然。末那一起相續。緣我不廢。因何得改境起其法執。若起法執。何名緣一類我塵(已上)釋曰。末那俱生。是煩惱障。言並無明心煩惱者。是法執所知障。是故末那具有俱生二障二執。彼明末那煩惱斷位。孔目師意。入見道時。斷盡末那四惑種子。其餘殘習。地上諸位。漸漸斷除。無始已來。習氣粗重。舉有人義。為破有人修道位中。斷末那惑種義。因此更破末那言有法執所知障。孔目師意。末那一起。一類相續。唯緣第八。執人我體。人執既恆相續轉起。無有法執應起之時。有人義意。末那既有人法二執。惑智二障。並是修惑故。修道中斷此等種。今破彼義。不許末那相應惑種。修道位斷。孔目師。判末那諸惑唯是俱生。非分別惑。故孔目一雲。問末那何故唯是俱生。答末那不緣於外。緣義不緣名故。不得起分別我見。問論雲。俱生我。修道斷。因何末那是俱生我。非修道斷。答俱生修道斷者。是寄位說。如初僧祇斷皮。第二僧祇斷肉。第三僧祇斷心。此可知也。今將分別俱生粗細之相。寄顯見修。非謂實斷(已上)此會修道所斷之說。末那惑中。智障有無。唯識論中。安慧護法。所立異義。破立委細彼第五雲。此中有義。末那唯有煩惱障俱。聖教皆言三位無故。又說四惑恆相應故。又說為識雜染依故(已上)彼舉二師所說。此初師所說義。此即安惠論師等義。彼師意雲。此識既是三位體無。此識俱時。唯有人執。無有法執。對法等說三位無故。若此俱有法執。應言三位有。言三位者。入滅定位。聖道現前位。無學果位也。此三位者。入人空觀。無有人執。故無末那。言說四惑相應者。顯揚第一說。四惑俱故。四惑即是煩惱障故。故無法執。不言淨位。有此識故。言說為識雜染依故者。攝論第一論本。不言為淨依故。無淨第七。法執第七。唯識次下。陳末那有法執非唯有人執故。此護法論師等義也。唯識論中。以護法為正義。廣破前師。建立自義。前始教宗。應依護法。今此終教。末那俱惑。初地入心。頓斷末那相應煩惱。此即斷滅末那惑種。言斷粗者。待對習氣。以此種子。名為粗分。餘殘習氣。即當細分。言後斷殘習者。初地入心。正斷種子。是無間道。次剎那心。是解脫道。解脫已後。住心出心。二地已上。漸漸斷習。乃至金剛。不同始教末那四惑。二障種子。金剛心位頓斷頓滅。又不同始教一切習氣。解脫道除。唯一剎那。 章故無性攝論雲下。二引證。亦二。初正證。二轉證。初中亦二。初引文。二釋成。今初。即出無性攝論第十。言轉染末那等者。第七末那。有覆無記。是有漏法。無始已來。恆時執我。今入初歡喜地之時。與六識惑。同時斷盡末那惑種。此時意識。轉成無漏。故第七識。亦轉成無漏。相應慧數。轉成妙智。此智即名平等性智。此時已斷第六相應二障種子故。其慧數即成妙觀察智體用。是故初地同一念時。轉有漏第六第七二識。成無漏識。轉二識相應慧數。成妙觀平等二智。問初地既轉二識二慧。即成妙觀平等二智。若爾。與彼佛果頓成圓鏡成事二智。有何差別。答圓鏡成事。佛果頓滿。初地所得。妙觀平等。隨分轉得。地地漸勝。佛果圓滿。問何故二智漸漸增勝。答入初地時。頓斷煩惱。及斷智障一分粗相。及末那種。是故初得妙觀平等。而未斷除煩惱習氣。智障細分。及諸習氣。末那習氣。故得一分。非是滿淨。由斷所應斷種子習等。地地漸增。習等盡時。斷德成滿。智德周備。言初現觀時者。是見道位。言先已證得者。入見道時。斷末那惑種。得平等性智。見其滅下所顯實理。故雲證得。言修道位中轉復清淨者。初地住心已後。名修道故。是正除習位故。而見道中。解脫道時。其種之習。何無微薄。 章解雲轉淨者除習氣也下。二釋成。亦四。初釋成。言正使先斷者。釋成上文先已證得。二若言此是下。遮異。謂始教宗。真見道時。第六意識。入法空智。此時第七。亦成無漏。即平等性智。慧數成無漏故。此第六識法空智力。伏滅第七法執智障。不令生起。即得無漏。若第六識。出法空觀。第七法執。復更生起。故雲暫伏。若許爾者。應言方斷。不應言轉淨故。三若依始教容如彼說者。約教。若始教大乘。至金剛心位。與餘諸障。同時頓斷。故初地已上。得平等智者。暫伏法執。後若出空觀。還成有漏。四是故當知此教地上下。結成。言此教地上但除習氣者。此唯約就末那煩惱習氣為定。不可濫涉第六相應智障習氣。彼習前段已成立故。 章故寶性論雲下。二轉證。亦二。初引論。二解雲論釋地上下。解釋。摩訶薩言。皆目地上。如般若等。雖有言初發心菩薩。摩訶薩。此對小乘。雖是初心。言大有情。而正唯以初地已上。名摩訶薩。言無間生習氣者。二種習氣之隨一故。言二種習氣者。一無間生習氣。斷惑種已。次無間心。餘習生故。二前生習氣。未斷種前。無始已來。與種現俱。相從生起。現行氣分。必相從故。 章問雲何地上下。二釋妨。此問意雲。二乘所期。必斷煩惱。自調自度。至此處故。終教地前。始教地上。為不墮二乘地。故留煩惱不斷。今此地上。已盡煩惱。恐同二乘。墮寂滅地。答中意雲。地前位淺。始教地上。所說亦粗。終教地前。於所知障。不容應斷。故有此恐。故留不斷。此教地上。已斷智障。雖盡惑障。不墮二乘地。又智力勝故。設雖盡煩惱。而智業深勝故。不墮二乘。增益菩薩行。況斷智障。或多或少。高超小乘。成立大行。以頓出離聖者為喻。斷欲六品。喻煩惱盡。斷上界六品。喻斷智障。言若地前及始教等者。二教相對。陳淺深故。 章又此教中下。二斷惑相狀。言智起惑滅者。智謂無漏正體智故。惑謂二障所斷結故。能斷智起。滅所斷惑。此間時分。唸唸生滅。有初中後。惑智前後。斷相須定。故此門來。地論二雲。此智盡漏。為初智斷。為中為後。非初智斷。亦非中後。偈言非初非中後故。雲何斷。如燈焰。非唯初中後。前中後取故。如是解脫(已上)非初中後者。相翻門故。前中後取故者。相續門故。非初中後者。經所說故。前中後取故者。論主所釋。二門融會。成斷障義。具如玄記等中所說。 章又此教中煩惱等法下。三惑障體性。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惑性如故。無應斷者。智性如故。無斷惑者。如是等法。名能所斷。具如玄記並大疏。大鈔等明。上明約位滅惑門竟。 應長元年(辛亥)六月七日於東大寺戒壇院述之 華嚴宗沙門凝然春秋七十二 文化八年(辛未)初冬二十二日以嵯峨大覺寺藏本校之。 所憾非記主親書故未免有可疑耳 比丘典壽春秋五十四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四十八(終)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四十九     東大寺沙門凝然述                          從此已下。寄惑顯位。有十八門。寄顯斷故。諸教所說。以惑示位。種種異門。皆悉攝盡。然此諸門。亦有始終二教。所謂實斷實證之法。若望圓教。彼始終教。無非寄顯故通。然明始教所謂實斷證義。若望終教。亦是寄顯。未必實義。如是義門。諸教相望。寄顯約實。隨宜非一。 章分惑智二障顯比證二位者。惑障是煩惱障。智障是所知障。比位是三賢位。證位是十地聖。煩惱障者。地前所應斷者。所知障者。地上所應斷故。 章故梁攝論雲地前漸除煩惱障等者。問終教大乘。地前斷煩惱障者。為是漸斷。為頓斷耶。答此斷惑相。出梁攝論第九。故彼文雲。清淨位者。先於地前。漸除惑障。後登初地。漸除智障(已上)既言漸除惑障。似三賢間應漸斷除。然章主意。初住入心。頓斷惑障。而故留不斷。潤生攝化故。此即頓斷。非漸次斷。上文雲。三賢位中。初即不墮二乘地。故於煩惱障。自在能斷(已上)既言初即。此即初住之初。即得不退。斷煩惱故。既言自在能斷。終教宗義。於煩惱等。不分見修。一具頓斷。何有漸斷少分之義。是故必定不分見修。初住之初。頓斷惑障。上文亦云。十解以上。名聖人。斷異生性障故。名聖人。是即斷分別煩惱故。得聖人名。不分見修故。修所斷煩惱。合斷。初住頓斷。終教宗義。而故留不斷。不取證故。問若爾。何故所引梁論。正言漸除。答此二障中。漸除惑障。非謂惑障漸漸斷除。先除惑障。故致漸言。然地前位。斷煩惱障。異說非一。漸頓不同。若依福成道基師者。初發心住。入心上時。斷煩惱障見惑種子。其修斷惑。故留不斷。二住已上。以修惑。為潤生受報。攝物利生。如是逕歷一大阿僧祇耶大劫。至第十迴向之最後身。九地修惑。各有九品。九九八十一品修惑。斷此各有無間解脫。修惑煩惱。總已斷盡然後即入初歡喜地。此時即與煩惱修惑一見。同斷十無明中第一無明。此即彼師攝論宗意。若釋論意。地前三賢。漸漸斷滅執取計名心中煩惱。異道基師等。所立義意也。問所引梁論。言地上漸除智障。若爾。此文智障漸斷。應非頓斷。論說明故。答此文不違頓斷之義。於二障中。先於地前。各斷惑障。後於初地。斷所知障。待先斷惑障。智障亦漸。言非謂智障地地漸地地漸斷。又一義雲。既言地上漸除智障。此即證成智障漸斷。問若爾。惑障應漸漸除。言漸除故。答惑障地前先應除滅。智障地上。地地漸除。有何妨乎。 章又雲地前雖得人無我下。出彼第十三。文雲。法無我是本。人無我是末。若得法無我。必先得人無我雖復先得。猶未清淨。以根本未除故。證法無我。後方得清淨。法無我境。能顯四德。故觀四境。得離八倒(已上)我執必依法執而起。法執是本。我執是末。有我執者。必具法執。有法執者。未必我執。二乘空人。而有法執。得法空者。必具人空。得人空者。未必法空。二乘人空。未獲法空故。雖得人空。而未得法空。人空未淨。不斷本故□彌勒問論。二乘拆伏煩惱者。即此意也。梁論第十雲。先於十解。已通達人無我。今於初地。又通達法無我(已上)此文初住頓斷惑障故。通達人無我。初地通達法無我。二空圓備。人空極淨。 章又雲其人我執前十解中已除等者。梁論第七雲。此人我執。前十解中。已滅除故。唯法我。未除故。顯入唯識方便(已上)前所引。第十一前於十解等文。亦此以意。 章又仁王經雲習種以上等者。彼經下卷雲。善男子。其法師者。是習種性菩薩。乃至是定人者。入生空位。聖人性故(已上)習種性。初位不退故。名為定人。 章本業經起信論亦同此說者。指事雲。本業經未檢之(已上)然今檢雲。彼經上卷。賢聖者字品中。入初住信發二十四願。說此願已雲。佛子。住是住中。發大願已。過外一切凡夫。行十信者。令復修行無量功德。所謂十波羅蜜三空。無相。無願。無作空觀成就。即除我人主者眾生。漸捨諸見常樂我淨。三界繫縛無明漸破。伏斷一切業習故。厚集一切善法。八萬四千般若波羅蜜。一切諸法門。攝我心中。唸唸不去心(已上)既雲除我人主者眾生漸捨諸見等。此即初發心住德行。此即初住。斷舍人執。即同梁論地前漸除煩惱障。初地已上。斷所知障。二障已滅。受變易身。不待勘經別文。彼經始終所設在茲(已上)有雲。本業經下雲。時諸大眾中。有百千天子。聞是法門。發初住心。捨凡夫法。修行伏忍。得入初住明觀法門(已上)發初住心。捨凡夫法。可為證也。言起信論者。彼論說三細六粗。其中執取計名。是煩障障。入初住時。即斷捨之。而故留不斷。潤生攝化。相續相者。初地所斷。即是法執所知障故。二地已上。斷相續等。此第一門。終教大乘。常途所談。斷障行相。 章故梁攝論雲初僧祇斷煩惱等者。出彼論第十一。彼文雲。約除皮肉心三煩惱故。立三阿僧祇劫。第一劫阿僧祇。菩薩心未明利。方便未成。正懃猶劣。是故實經一大劫阿僧祇時。方便願行地。此位功行樂時符。第二大劫阿僧祇。若以功約時。應經九劫阿僧祇。由菩薩心用明利。方便已成。正勤又勝。經時雖少。得功行多。功超八大劫阿僧祇。正經第二一大劫阿僧祇。第三大劫阿僧祇。若以初行約時。應經二十一大劫阿僧祇。由菩薩智慧方便正勤最勝。經時轉少。功行彌多。功起二十大劫阿僧祇。正經第三一大劫阿僧祇(已上)初標由三煩惱。立三阿僧祇劫。次下次第解釋經三阿僧祇劫。初阿僧祇。無有超劫。後二大劫。次第說有增加超劫。隨位增昇。勤行勝故。問皮肉心者。其體是何。答指事引攝論雲。若以此名分別內法。或增或減。壞正理立非理。名肉煩惱。若以此名分別外塵。起欲瞋等。名皮煩惱。若以此名分別一切世出世法差別。離前二分別。名心煩惱。是故一切煩惱。皆以分別為體。廣如彼說。恐繁不集(已上)釋曰。自心計度。起諸分別。攝盡邪執。立法成義。名肉煩惱。如肉在皮與骨中間。緣外五塵。起貪瞋等。名皮煩惱。即是一切現行煩惱。如皮在肉外故。分別世間出世差別。名心煩惱。此即髓腦。在肉之下。此三煩惱。從喻為名。總而言之。皮肉心言。不可定體。隨所斷處。無定相故。於十地中。地地三心。立皮等名。三祇如應皮肉心。初祇所伏。名皮煩惱。第二僧祇所斷名肉。第三僧祇所斷名心。十地三心。所斷諸惑。皆以種子。名三煩惱。初地入心。異生性障。住心出心。第六識中。俱生智障。二地三心。皆任運起智障種子。如是等也。 章如梁攝論三十三僧祇中說等者。梁論十一雲。有五種人。於三阿僧祇劫。修圓滿。或七阿僧祇劫。或三十三阿僧祇劫。何者為五人。行願行地人。滿一阿僧祇劫行。清淨意行人。行有相行人。行無相行人。於二地乃至七地。滿第二阿僧祇劫。從此後。無功用行人。乃至十地。滿第三阿僧祇劫(已上)此是釋論所牒。本論文也五種人者。一願禁行人。是地前四十心。二清淨意行人。是初地也。三行有相行人。是六地已前。四行無相行人。是第七地。五行無相行人。八地已上。本論文雲。復次。雲何三十三阿僧祇。方便地中。有三阿僧祇。一信行阿僧祇。二精進行阿僧祇。三趣向阿僧祇。於十地中。地地各三阿僧祇。謂入住出(已上)天親釋雲。為除皮煩惱障。入初地。為除肉煩惱障。住初地。為除心煩惱障。出初地。何以故。地地菩薩。煩惱有三品。上品名皮。中品名肉。下品名心。上品者。下品道所破。中品者。中品道所破。下品者。上品道所破。乃至第十地。其義亦爾。約此三品故。各立三阿僧祇。是故異部。執有三十三阿僧祇(已上)此即十住已上。乃至第十地。總通數之。有三十三阿僧祇劫。問大乘常途所說劫數。多分三大阿僧祇劫。總為菩薩修行劫數。何故梁論。設三十三阿僧祇劫。答三乘大乘。所說劫數。始教必定三阿僧祇。終教二門。不定僧祇。是通異界。常途三祇。不異始教。梁論所設。大有三阿僧祇。七阿僧祇。三十三阿僧祇劫。然梁論宗。三祇為本。自餘七祇。三十三祇。唯三祇中。異門引立。與三僧祇。相當不違故。梁釋論雲。第三十三阿僧祇。與前三阿僧祇亦等。無有短長。義如前釋(已上)言如前者。前七祇處。會同三祇。故上文雲。論曰。復次雲何七阿僧祇劫。釋曰。欲顯餘部別執故。言復次七阿僧祇劫時。與前三阿僧祇劫時為等。為有短長。此執等三阿僧祇劫。以有別義。開為七數(已上。廣設如彼釋論)今指彼文。與三祇劫。不相違故。三十三祇。亦是大乘異部論師。立此數量。故釋論雲。有諸大乘師。欲顯行有下中上。欲顯為得未得方便。欲顯已得不失方便。欲顯已得不失增上方便。欲顯入住出三自在。故分阿僧祇。為三十三(已上)問三僧祇劫。七阿僧祇劫。三十三祇。其一劫量。分齊雲何。答三祇劫量。是本劫量。七祇等量。皆以小劫。計僧祇量。梁釋論雲。阿僧祇有二種。一謂阿僧祇劫。何以故。由此劫日夜半月月時行年雙等時不可數故。名阿僧祇劫。二謂劫阿僧祇。何以故。於此劫中。菩薩修行。若以劫為量此劫又不可數故。名劫阿僧祇。由前阿僧劫中時不可數。由復阿僧祇劫又不可數。經若干大劫阿僧祇。得無上菩提。今定三劫大阿僧祇。得無上菩提。不過不減(已上)三十三祇。以二種中。初劫為量。即當瑜伽法華論等所說。盡夜日時年少劫劫量數。此至阿僧祇。計三十三。其七劫量。準例可知。問梁論本釋。說三十三阿僧祇劫。然隋唐二論。同本異譯。而直無說三十三僧祇。故法相師。彈言。此方古德。以意加之。不許此義。今何引用彼論三十三阿僧祇。答大乘劫數。三大僧祇。根本所宗。菩薩所逕。然彼異部大乘論師。更以異門。立七阿僧祇。三十三祇。雖異部設。而攝論師。舉此濫用。以小劫等。數為僧祇。然彼不違常途三阿僧祇劫量。但隋唐譯。無此文者。梵本具闕。亦有異本。真諦三藏譯。有此文。本如見道前四方便。影似聲聞。列十信等。雖隋唐本無彼文言。梁釋是具。三十三祇。具是亦爾。隋唐二本。譯闕略本故。無此言。真諦三藏。豈私加之。何況經中。三十三祇所說有之。論正契之。本業經上。設十住等。三十心已雲。佛子是三十心。入一乘信一乘因。法非近行。可得廣行大心。三阿僧祇劫。行伏道忍。方始滿足(已上)此以三賢時。分為三阿僧祇劫。最勝王經第五。依空滿願品。如意寂光耀天女菩薩。為大梵王等。設甚深法。會中有五十億菩薩苾芻。欲退大心。聞此深法。堅固滿願。更發大心。勝進迴向。善根不退。如說修行。九十大劫。當得解悟出離生死。佛為授記。汝諸苾芻。過三十阿僧祇劫。當得作佛。同時作佛。皆同一號。名願莊嚴門飾王。十尊具足。三十三祇。即十地間。約入住出。為三僧祇。爾時彼苾芻。居十迴向。迴向之終。既得此記。十地三心。各三祇故。即成三十阿僧祇劫。本業三賢名三僧祇。彼此合成三十三祇。 章如地持雲二障三處過謂地前地上及佛地者。彼論九雲。如是十二住菩薩。三阿僧祇大劫。煩惱障分染污。彼三住。煩惱障分染污斷。歡喜住。惡趣煩惱分斷。增上中煩惱分。一切不行。無開發無相住。無生法忍。清淨相續。煩惱染污分。一切不行。最上菩薩住。一切煩惱習使障斷。入如來住。智障染污分。有三種。一者皮。二者膚。三者骨。歡喜住斷皮障。無開發無相住。斷膚障。如來住斷骨障。一切障清淨。於此三住。智障斷。餘住隨其次第。真實莊嚴(已上)此一段文。初示三度過煩惱障。後明三處過所知障。言三處者。初地。八地。佛地是也。於此三處。各過二障。地持論者。即瑜伽菩薩地舊譯本也。瑜伽地持所說意雲。入初地時斷惑。惡趣之分別惑。及伏上中二品修惑。多分見惑。發起惡業。從多為論。故雲惡趣。理實見惑。亦發善業。大乘宗意。一切發業。正是分別煩惱能故。初地入心。見惑斷種。修惑唯伏上心非斷。瑜伽三十八雲。於極歡喜住中。一切惡趣。諸煩惱品。所有粗重。皆悉永斷。一切上中諸煩惱品。皆不現行(已上)此是初地斷伏煩惱障之相也。此煩惱者。俱生煩惱。第六識相應煩惱。初地已上。能頓伏盡故。第八地中。斷前所伏。任運起惑。上中二品。其中品惑。總不現行。瑜伽論雲。於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中。一切能障。一向清淨。無生法忍。諸煩惱品。所有粗重。皆悉永斷。一切煩惱。皆不現行(已上)皆永斷者。斷上中故。皆不行者。伏下品故。慈恩法師。作此解也。舊本言略。唯雲煩惱染污分一切不行。新本文言。義意分明。十地滿心。金剛定時。頓斷一切修惑種子。一往據文。八地斷惑。然據實義。但斷惑種體上。有其不調柔性。名斷粗重。非斷種體。玄奘三藏作如是解故諸修惑。十地唯伏。不斷種子。至金剛心。頓斷其種。上是煩惱三處過也。言所知障三處過者。即是初地。八地。佛果。如次除斷皮膚骨障。亦名皮肉心。新名皮膚實。三粗重此三處過。俱斷種子。次第微細故。皮等前煩惱中。言最上菩薩住。據金剛心。舉無間道。今智障中。如來住者。約解脫道。習永除故。地持論意。所說如是。如是成義。即法相宗。常途所談。不違彼意。論煩惱障。成立八地斷種義者。唯是寄顯。非是實義。八地初心。永伏煩惱習氣。地地與智障習。解脫道時。一時除盡。是故還成本宗實義。 章如金光明經說依諸伏道起事心盡等者。彼經三身品中。有七復次。說三所由。此據七卷金光明經。於後義淨三藏來。同本譯成十卷。名金光明最勝王經。言伏道是地前者。地前賢位。未得無漏。故唯伏滅煩惱種子。應生現行。力用功能。不令生現惑。名伏煩惱。地前有漏對治道力。皆有如是伏滅功能。言起事心是第六識者。第六意識。向外緣境。事類森羅。隨境分別。一切煩惱。隨煩惱等。心所相應道行。別境相應染污。分別計度。相續不息。如是粗強種種染心。地前諸位。修對治道。伏滅制斷。此隨事等。了別染污。專障此身隨類作事。伏滅此故。至佛果位。感得化身。言法斷道是地上依根本心是末那等者。初地已上。得無漏智。正斷種子。即是真實斷道法體故。雲法斷道。根本心者。是第八識。諸識本故。故此第八。名為本識。其第七識。本識為所依根住在。言依緣者。此末那識。依賴耶住。還緣賴耶。計我我故。末那相應四種煩惱。初地見道。以無漏智。斷其種子。二地已上。地地漸次。斷其習氣。故至佛果。得成應身。問其第六識相應二障。何位何時。斷種子等。 答此寄顯門。似於地前斷此。感成如來化身。而彼伏道。非是種斷。而實地上隨應。地地漸斷智障。俱生煩惱。金剛心斷。若順法相。初地已上。由第六法空智觀。伏末那二執。成法空無漏。非是斷盡末那惑種。今轉約就此宗終教。初地見道斷末那惑種。言勝拔是金剛位者。金剛心位。是因位最上勝。拔出二障根種。究竟處故。此時一切二障種子。一時頓滅。異熟賴耶。有漏雜染。極至此時。次剎那時。是解脫道。佛果初念。諸惑習氣。諸有漏法。異熟執等。乘捨除盡。若轉約就終教意者。根本無明。極細智障。賴耶相應。因位最極。無漏勝拔道。斷盡此障。證得法身。攝大乘說。轉去藏識。證得法身。轉識得智。轉第八識。得圓鏡智故。此是唯識佛地五法。三身相攝之中。一師所立。此三道三身義。慈恩義林三身章中。引用金光七復次說。此三道義解釋。異此有人之義。此有人義。順始教宗。轉約終教義。亦如上可知。 章能解者是所執性但應知解故等者。遍計所執。體性都無。本來無有。既無體性。何是可斷。知解無體。即悟所執。不同染分依他可斷。言染分依他性應斷滅故者。有漏雜染。名染分依他。諸根本煩惱。隨煩惱等。是染依他。伏斷正斷此諸惑種。即得轉依極妙果故。言在纏真如修令淨故者。伏斷除滅煩惱障習。顯證本有真淨理故。圓成實性。在惑纏中名性淨法身。開顯纏裹。名修成法身。 章八寄四障以顯四位等者。此四障。四位。四行等相。一經之中。未必皆說。數部經論。合成為言。無上依經。說闡提等四障。信樂等四行等。佛性論中。亦說常樂我淨。四德波羅蜜因果。仁王經說金銀等四轉王報。彼此經論。和合織成地前四位。佛性論中。說佛子四義。文義不難。不具科釋。 章第二以四障習寄顯地上四位等者。此合無上依經。佛性論。梁攝論文。織成為四。問大乘光明等。四種三昧。為實局地上四位耶。為當不爾耶。答此既寄顯。未必定然。定賓律師飾宗記雲。次新地上復修四定。亦如唯識第八卷說。一大乘光明定。謂此能發照了大乘理教行果智光明故。二集福王定。謂此自在。集無邊福。如王勢力。無雙故。三賢守定。謂此能守世出世間賢善法故。四健行定。謂佛菩薩。大健有情之所行故。西明法師雲。此之四定。若辨位地。未見誠文。舊諸師說。初之四地。名大乘光明。五六七地。名集福王。八九十地。名為賢守。金剛菩薩。及諸如來。名健行定。今詳不然。如唯識論。於十地中。漸修十度。復修三學。以攝十度。此之四定。即是定學。定學即是靜慮度攝。靜慮既在第五地修。明知。四定在第五地。然彼論中。四門。三攝。一自性攝。謂以戒學。唯攝戒度。定攝靜慮。慧攝後五(謂般若方便願力智也)二助伴攝。三與十度。皆具相攝。三隨用攝。戒攝前三。定攝靜慮。慧攝後五。三皆攝進。四隨顯攝。戒攝前四。定攝靜慮。慧攝後五。準彼自性及隨顯門。此之四定。局定局在五地。若隨用門。通前五地。若助伴門。即通十地。論甚分明。何因不見。良由五地名極難勝。真俗二諦。行相相違。一智雙證。極難勝故。故此四定。為此智依(已上)此中引舊師。與今章主。一地退進。分四定。是同。此即飾宗記主所判。若依章主。唯是寄顯。非是實義。論其實義。應如飾宗。問因緣等。四種變易。其相雲何。此四理實成四種耶。答四種變易。依名明義。初二因緣。後二報果。所以然者。因謂無漏業。因即緣故。立因緣名。方便謂無明住地。不了無相故。菩提眾生謂為實有。緣彼發願。然論其體。四種生死。皆是果報。故名生死。而初約因立果報名。第二約緣以目果報。第三有有。正就果報當體為目。有是有為。無常。都名唸唸無常。故名有有。言無有者。目最後念。此後無有復生死故。初二為因。後二果體。如初地菩薩。初二為因緣。受變易身。經二大阿僧祇劫。具歷十地。今此如是具經十地。是變易報。今章主意。始終皆報。初二約因及以緣故。既是寄顯。非實義故。法相燈師。不許四種變易配對十地。今既寄顯故。無所違實義。十地皆果報故。 章又此四中初二通二障等者。闡提。我報通二章故。畏苦緣覺捨悲。名為後二。不通煩惱。言正使地前除等者。此證智障頓斷之義。地前除是。故留不斷。約應斷盡。言地前除。十地之間。唯除習氣。 章解雲及因者煩惱障種子等者。種子名因者。種子即是親因緣故。無明習氣。名智障種子者。習氣名言。通種子及餘習。恆續緣慮。練習氣分。熏起成種。是故種子。名為習氣。問何故三地終心。鄰近四地。斷盡二障修惑。答已前三地。相同世間。四地已上。寄在出世故。三地終心。將入四地。斷盡二障正使種子。出世已後。唯除習氣。言上來多約終教說者。上來諸說。少分通始教故。雲多分終教。且如此第九門。三地終心。斷盡二障種子。進非始教。始教金剛斷煩惱故。退非終教。終教初地盡煩惱故。而三地盡二障。故越始教。即是終教大乘意致。 章解雲以三地終心位得上界定等者。第三地中。得四禪八定。得定軌則。亦斷下地惑。得次上地定。斷欲界惑。得初禪定。離初禪染。得二禪定。乃至離無所有處欲。得非想定。欲色二界。名有色界。約處立名。斷有色界煩惱。名斷色煩惱。離無色界染。名離心煩惱。無色界報。唯有心識。無五根等。故約處立名。號斷心煩惱。四地已去。捨離三界色心煩惱。色習配對地位。次第漸細。相狀易知。 章故本業經雲七地以還等者。出彼經上卷。七地已前。未自在位。三界色心。二界煩惱已滅及二惑習並果報滅。八地已上。色習無明。心習無明。二習無明。漸次滅盡。顯示自在未自在位。 章十二依三無性論寄滅二性等者。見道位中。滅分別性。分別性者。遍計所執。當情現相。體性都無。人見道時。以無漏智。知體本無。名棄所執。故雲不得。依他滅者。是染分依他。煩惱染污性故。 章十三依雜集等論以分別俱生二種煩惱等者。文中為二。初標顯。二何以得知下。解釋。亦二。初寄顯義。二如實義。初中亦二。初問。二如分別我見下。答。亦二。初明見惑。二明修惑。初中亦二。初立理。二是故當知下。結成。初中亦二。初舉我見。言妄計即蘊離蘊我者。計五蘊與我是一非異。名即蘊我。謂色即是我。乃至識即是我。若我大。色亦大。色小我亦小。乃至識蘊大小皆爾。計五蘊與我是異非一。名離蘊我。我大色小。色大我小等。等言等取非即非離。我體與蘊非即非離。異前即離兩邊。唯識第一。舉所執我。出此三種。彼論亦出三種我見。一者執。我體常。周遍。量同虛空。隨緣造業。受苦樂故。二者執。我其體雖常。而量不定。隨身大小。有卷舒故。三者執。我體常。一至細如一極微。潛轉身中。作事業故(一者已下唯識全文)二如佛弟子雖居凡位下。難破。亦二。初約入見道。二若言雖無現行下。約資加位。佛法行人。雖未至聖位。信無我理。不起我見。雖未至得資糧加行。必住無我人空信解。 章又以任運所起煩惱下。二修惑。已前雖無定相見惑。為顯見道無我真理。寄見道位。斷此顯理。今此中意。雖無定相任運煩惱。寄修道位。斷此證果。見惑障理。一具斷已。理性顯了。是故喻之以彼石焉。修惑迷事。斷一品已。餘殘森起。品類眾多。如絕藕絲。此即粗細品數多故。是故寄修漸漸斷滅。證後三果。待對見道一具迷理。是故修惑微細難斷。 章如實義者下。二如實義。亦二。初顯示義理。言如實義者。□亦住正理。建立義者。今指終教所設宗義。立此義理者。名如實義者。此義意致。非是別有見修二惑。唯是一箇煩惱所知。而有粗細理事差別。是故先斷粗。後斷細惑。由此有立見修道名。非是惑體定相令然。二如末那煩惱通二位斷下。引證成義。末那煩惱。始教宗義。唯是俱生四惑而已。今此終教如實義者。唯以粗細。寄見修斷。入見之時。斷末那種。修道之位。斷餘殘習。無相論中。建立八識。梨耶為第一。末那為第二。言執識者。是自末那。此識專執我故。相應法者。無明我人貪慢四惑。心王緣第八相應慧數。正起我見。至羅漢位者。金剛心時。斷最後習。極細微習。解脫道盡。見道十六心時。與意識惑。合斷末那相應惑種。其餘殘習。修道斷盡。言無性攝論者。入見道時。轉染末那。得平等性智等。如前已明。不同始教三乘聖者。金剛心時。方斷末那諸惑種子。 章謂十解等除邪師等者。十住除邪師所起煩惱。十行除邪教所起。十迴向除邪思惟自審思察分別煩惱。此即漸次深細計度。是故伏除。如是次第。 章又以邪師邪教所起寄資糧位伏等者。資糧位中。有四十心。四位通伏邪師邪教。漸次深勝。伏道進修。或十信。十解。伏邪師所起惑。十行。迴向。伏邪教所起惑。隨義思準。十迴向後。別修四善根。為見道近加行。此時即伏邪思惟惑。此是頓伏。前資糧位。唯是漸次。 章十五說於俱生內六七識惑等者。七地已前。第六生空及法空觀。常有出入。第六地中。多分無相。少分有相。第七地中。是純無相。而入無相。有加行心。七地已前。出生空時。六七二識。皆有漏心。故末那四惑及意識惑。即有現行。八地已上。俱生煩惱。永伏不起。第六生空。恆相續故。今無漏者。第六生空故。第七惑人執不起。不遮法執。第七法執。不違第六生空觀故。此寄有功無功為言。故有寄言。顯非實斷。 章十六又以六識煩惱寄至四地等者。此意說雲。第六識俱生煩惱障。至第四地。伏滅除盡。此即初二三地。頓伏三界。漸伏九品。至第四地。伏俱生身見。此即九地各有九品。於第七地。伏末那煩惱。八地已上。唯有所知障。指事釋此。具引瑜伽第七十八。解深密經□□□。等。三隨眠配此而明。然彼羸劣隨眠。六七二地所伏所除。即第六識第九品惑。貪瞋等及我見。後四五念已後所起。微細煩惱。非是第七識中煩惱。 章以十一無明者即十地及金剛心所斷。十一重所知障等。異生性障。邪行障等也。 章以二十二無明寄以顯之者。即前十地及金剛心所斷。十一重障。各開二愚及其粗重。通成二十二愚。愚即無明。多是所知障故。然初異生性障中。有分別二障。煩惱障在中故。金剛所斷。具有六七識中。二障等。自餘純是所知障故。二十二愚者。初地二愚。一執著我法愚。二惡趣雜染愚。第二地二愚者。一微細誤犯愚。二種種業趣愚。第三地二愚者。一欲貪愚。二圓滿聞持陀羅尼愚。第四地二愚者。一等至愛愚。二法愛愚。第五地二愚者。一純作意皆生死愚。二純作意向涅槃愚。第六地二愚者。一現觀察行流轉愚。二相多現行愚。第七地二愚者。一細相現行愚。二純作意求無相愚。第八地二愚者。一於無相作功用愚。二於相自在愚。第九地二愚者。一於無量所說法無量名句字後後慧辨陀羅尼自在愚。二辨才自在愚。第十地二愚者。一大神通愚。二悟入微細祕密愚。佛地二愚者。一於一切所知境極微細者愚。二極微細礙愚。此十地二愚。各有一粗重。即十種粗重也。 章為護十地故為令眾生於十地中等者。十地證位。甚深廣大。邊量難測分齊難說。是故如來託種種門。設十地地法。或寄三學。或託五乘。或施戒修等。或十波羅蜜。明其份量。定彼涯限。為令人不起證悟慢執故。令人易悟了知分位。若不爾者。於十地法。以淺為深。以深為淺。故立此門。定位淺深。上來十八門。寄顯斷惑竟。 章若依圓教一切煩惱不可設其體性等者。圓教之法。一切法門。不分別相。不事小徑。唯是一聚一段一具。而是無盡周遍無際。且如煩惱。小眾教中。唯談煩惱障分。不明所知障相。始教大乘。於二障中。各開分別俱生二門。二門各分現行種子習氣三種。現行種子。合名正使。總名正使習氣二種。終教大乘。不分分別俱生二門。唯安正使習氣二門。或立現行種子習氣。頓教離言絕想法門。不可言論一異等故。今別教宗。不分二障差別不同。不開正使習氣等別。既不分異類。故不論體相。唯約功能。顯惑障相。以障法義為惑能故。所障法義。圓融無礙。故能障惑。亦一即多。是故斷時。一斷多斷。證亦一成多成。亦一多皆是染淨一具一聚。普賢行品一障一切障。小相品一斷一切斷。恐繁厭。自下文相易見恐繁。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四十九(終)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五十     東大寺沙門凝然述                         自下第七二乘迴心義。 已前修行斷惑等相。各隨自乘。至其果實。菩薩行果。皆就頓悟。然二乘人。窮終所歸。唯在佛果無上菩提。故終棄捨二乘心果。迴入一乘。趣向佛果。此義未陳。故今明之。 章一或一切二乘皆無迴心以更無餘求故者。愚法小乘教中二乘。斷惑證果。乃至無學灰身滅智。住無餘依涅槃界中。如太虛空。生無餘求故。遂歸寂滅。不還生。豈有迴乎。所言餘求者。聲聞門獨覺。於自乘果。以為至極。無心志求大菩提果。是故二乘。一向不迴。楞伽心玄。述小乘雲。一切二乘。總不成佛(已上)最初發心。趣求要期。唯在無餘依般涅槃界中。其期已至。住寂滅處。是故此外無復餘求。問如薩婆多。聲聞暖頂。容轉成佛。若得忍位。無成佛理。菩薩利物。往惡趣故。彼已入忍。得不退故。故聲聞入暖頂忍。容轉成。彼部行獨覺。若麟角喻。與佛世尊。於暖等位。性心無轉。此之二人。始終暖位。一座成覺。故無容轉。若轉聲聞順解脫分。即起獨覺及佛順脫。若轉獨覺解脫分。即起聲聞及佛脫分。若起大覺順脫分已。定不可轉。極猛利故。此乃愚法宗中。即有二乘成佛之事。豈非即是許迴心耶。答二乘迴心向大義者。是二乘道。權方便故。捨小向大。今薩婆多。唯是三乘。轉根之事。非是迴心向大義門。問曇無德宗。四分律中。沓婆羅漢。厭無覺果。為非牢法即為惡僧知事之人。此即迴心向大。興法利生之義。南山律師。如此已判。何雲小教無迴心耶。答彼即南山判四分律。以為分通大乘之宗。故約大乘。成迴心義。非是小宗當教份量。況餘諸師。不許四分通大之義。唯是小乘半教分。由此義故。沓婆知事□□□昔願力故。佛差之非是迴心向大之義。故無相違。 問愚法小乘。分別部中。建立一切皆成佛義。豈無二乘迴心事耶。答彼是猥取大乘之義。非是小乘當教之義。小乘當教實義相者。唯毘曇等所談而已。 章二或一切皆迴心下。文中分二。初直示。二問答。初中亦二。初標顯所以。二是故一切無不迴心下。釋成約教。今初。言一切皆迴心者。二乘有二。一者定姓。唯具二乘種姓。無菩薩種姓故。菩薩姓者。即佛種姓。因果為異。於中或有唯聲聞姓無解緣覺姓。或有唯緣覺姓。無聲聞姓。或有雙具二乘姓者。此亦名不定姓。而隨定性。不成佛故。二不定姓。非唯一姓。亦具餘故。於中有三。或有具聲聞菩薩二性。或有具緣覺菩薩二性。或有具足聲聞緣覺菩薩。三乘種性。此三類不定。後皆成佛果。三類皆具佛種性故。始教大乘。唯許不定種姓成佛。不許定姓二乘迴心。今言一切迴心者。定姓不定姓。一切皆迴心。非唯不定姓。迴心成佛故。此是總標迴心分齊。言悉有佛姓力下。具顯所以。若作問答。問何故一切二乘迴心。不定姓者。既性不定。具菩薩姓。有佛種故。後心迴心。修行成佛。定姓二乘。無菩薩姓。由何迴心。修行成佛。答總而言之。一切二乘。皆悉迴心。無有所遺。不定種姓。是故教隨淺故。謂無佛種。不許迴心。今是機熟。教深奧故。有四所以故。皆迴心。一言悉有佛性力為內證熏因故者。一切眾生。皆有本覺真如常住佛性。定性二乘。亦有本覺。此本覺性。在自心中。為內熏因。待外眾緣。應和合故。真如佛性。周遍微通。自休明淨。熏起發動。令人發生大道意故。二如來大悲力外緣不捨故者。定性二乘。小執深入。此世不迴。必入涅槃。如來觀見彼根已熟。大悲加被。為增上緣。為彼說法。令迴入大。三根本無明猶未盡故者。總而言之。二乘未斷彼所知障。唯斷煩惱。離分段死。以此為極。別而言之。根本無明。由此無明。蔽覆本覺。由此無明。生起三細六粗妄執。二乘唯斷六粗之中。執取計名。三界煩惱。相續已上。不能斷滅。法華經雲。但離虛妄。名為解脫。其實未得一切解脫。離虛妄者。斷煩惱障。離分段故。一切解脫者。斷所知障。離變易故。今根本無明者。即指三細已前根本無明住地。三細六粗。從此無明住地。變起故。既未斷彼根本無明。雖謂起入無餘涅槃。而微細品變易生死。及無明等。起現前。是故生心。迴向大乘。四小乘涅槃不究竟故者。若此涅槃。究竟滅者。不可有其生心受身。但離分段。名寂滅故。變易生死。不可受故。小涅槃。非是究竟。是故無餘劫限。醉醒還生心識。迴小入大。斷除。二空所顯真如法界。為實涅槃。二乘未至法空理處。故其涅槃。是不究竟。是名四因。故必迴心向大成佛義。唯約定性二乘。 章問如瑜伽顯揚論說下。二問答。亦二。初無餘還生所因。二無餘還生時分。初中亦二。初問。後答。今初。言諸識成就不成就四句者。瑜伽出第五十一。顯揚出第十七。且顯揚論雲。問若成就阿賴耶識。亦成就轉識耶。說成就轉識。亦成就阿賴耶識耶。答此應為四句。謂或成就阿賴耶識非轉識。謂無心睡眠者。無心悶絕者。入無想定者。入滅盡定者。生無想天者。或有成就轉識。非阿賴耶識。謂住有心位。阿羅漢。獨覺。不退轉菩薩。及與如來。或有俱成就。謂所餘住有心位者。或有俱不成就。謂阿羅漢。獨覺。不退轉菩薩。及與如來入滅盡定。若處無餘依涅槃界(已上)述曰。此四句者。阿賴耶識。與六轉識。相對作句。非第七識。第七未配。雖名轉識。非異熟法。常恆無間。為第八根。置而不論。第一句者。五位無心。無六識故。第二句者。此有心位四聖。第八賴耶。名不第八我愛所執識。故不名阿賴耶。唯名異熟識。名種持識。佛果更棄異熟識名。異熟有漏法。至金剛心位。佛果初念。捨異熟故。不退菩薩者。八地已上菩薩。第三句者。謂除前四聖。聲聞。獨覺有覺之位。七地已前菩薩。有心之位。有阿賴耶我變執前故。六識皆有。名俱成就。第四句者。四聖滅定。滅六轉識。第八即捨賴耶名故。言若處無餘依涅槃界者。是二乘入無餘涅槃時。今此問難。即取第四句中。此事定性二乘。歸此處故。本轉四句。瑜伽所說。文言少異。義意全同。 章答彼諸論依始教門下。二答。亦二。初始教引小。二終教就實。今初。先明賴耶斷滅所由。引小乘教故者。小乘唯知六識分齊。不知具有七八二識。縱得阿賴耶名。不能知其實體。唯謂為貪煩惱執著處。是名阿賴耶變樂。但謂三世總別所執著處。是名賴耶。若言賴耶從真性起。真如為體者。小乘難信。是故建立異熟賴耶。為第八識。以此即為諸法總體。從賴耶種。諸法生起。既是事法。唸唸生滅。行相雖細。而是事相。非真性生起。故雲粗顯。事相識故。終有滅盡。又為順小乘故下。後明涅槃究竟所以。小乘教中。三乘涅槃。皆許究竟。始教引彼。隨許實滅。 章今終教中就實而說下。二終教就實。初明梨耶不實所由。翻始教初意。根本無明。發蔽覆本覺。本覺與無明和合。成梨耶。彼二乘人。未斷無明。未證本覺。唯居執取計名滅處。故二乘人。謂入涅槃。而梨耶心識。恆在不滅。次又由於彼無斷證故下。明涅槃非實所以。翻上後所由故。斷盡無明。證窮本覺。為實涅槃。二乘名爾。故為非實。言化城同前者。是法華經。化城喻品意。彼品中說。譬如商主將道眾人。為取珍寶。□遇嶮難往到寶所。途路遠有五百由旬。所將商眾。疲□□便不得進前。□主方便。三百由旬。化作一城。中令止息。然後勸勵。令到二百由旬寶所。如來方便。施設三乘。說二乘涅槃。令二乘蘇息。然後令至佛果寶所。化城非實。二乘涅槃。非實滅故。佛地涅槃。是真究竟。無上佛果。萬德寶所。所歸極故。今此意雲。若二乘涅槃。是究竟滅者。喻之化城。無道理故。故雲應便有失。三指上四因。為還生所以。問此答釋中。既有四因中所由。何故更言由上四因。答此中答釋。唯有四因中二。是自相當故爾。今是一具指上四因。雖指四因。而意在最初之二因。謂佛性內熏。與佛悲外緣也。 章問如生心迴向時下。二無餘還生時分。亦二。初問。二答。亦二。初標示。定姓趣寂。根有利鈍。而而定不定性。望大乘法。明利鈍者。不定性者是利。此世必迴利故。定姓是鈍。不能此世迴心向大。必入無餘涅槃界中。劫限滿足。生心向大。而於此中。亦有利鈍。故有八萬六萬等劫。二遲者逕劫乃起下。隨釋。亦二。初極遲。二極疾。初中亦二。初正明。二上來明遲者一句。總結。初中亦二。初總判。二別說。今初。言遲者逕劫乃起者。總通言劫。於此劫中。具有一劫二劫三劫乃至百劫千劫萬劫二萬四萬六萬八萬劫等。總通都合。以言逕劫。言故楞伽雲樂著三昧耶樂者。此明定姓二乘。入無餘依涅槃。此無餘成名三昧樂。三昧是定。入此深定。湛然凝寂。無身勞種意憂惱。故名為樂。指事雲。問此三昧樂。九次第定中。為是何定。答寶雲。此定於前三時教。八萬四千法門之中。名二乘涅槃。非諸定攝。後時教意。此是內身修行法中。別有一種三昧。滅分段身。非八解脫。滅盡總定攝。所以得知。前教說滅異熟識入此三昧。故瑜伽八十雲。問住何等心。於無餘依般涅槃界。當般涅槃。答於一切相。不復思惟。真無相界。漸入滅定。滅轉識等。次異熟識捨所依止。由異熟識無有取故。依轉識等。不復得生。唯餘清淨無為。離垢真法界在。當楞伽經。滅諸根。不取未來境界。實是三昧樂。二乘謂為涅槃。即是四十年前說為涅槃。後時說為三昧。而有變易生死。故知。非滅定也。又滅定唯滅轉識。不滅依身。此滅有身及心故。不用也(已上)此指事主。壽靈法師。具引法最法師所造。一乘佛性論文也。彼寶法師。立五時教。通攝一代大小諸教。一小教乘。二般若教。三深密教。四法華教。五涅槃教。此即小乘。大乘。三乘。一乘。佛性教也。言前教者。深密已前三教也。言後教者。法華涅槃。教也。分段身滅。不受後有。別有界外變易報起。小乘望聖者。不知變易。唯謂分段滅無上處。執為涅槃。第三時教。亦許此義。故說定姓二乘實有滅無之處。許定姓人趣寂之義。後教一乘。佛姓等宗。分段滅無。非是涅槃。唯滅身心惱擾之處。有三昧定樂。彼師所說義相如是。今此章主賢首大師。二乘無餘判為滅定。起信疏上雲。當知定是二乘自位無餘依中。大乘說彼。有三種故。然彼二乘。既不能知此三餘故。是故化燒分段身。入無餘依。法爾皆有變易報殘。而彼不知。謂為涅槃。而實但是未燒身前。期以滅智所得滅定。法華論雲。方便令入涅槃城故。涅槃城者。諸禪三昧城。過彼城已。今入大般涅槃城故。解雲。以此當知。二乘無餘。體唯滅定。亦通方便。故雲諸禪也。由彼二乘根有利鈍。滅定防心種。有強弱。是故在定。極逕八萬乃至一念(已上)述曰。有煩惱所知二障。有有漏無漏(因位無漏)諸業。有分段變易二種生死。斷捨此三。感成佛果。二乘趣道。先斷煩惱。先滅有漏業。先捨分段身。未斷所知障無明住地。未棄因位有分別無漏業。未捨變易報。是名三餘。以煩惱有業分段餘殘故。不定二乘。此世迴心。為棄此三餘故。定姓二乘。入無餘滅。其無餘中。有此三餘。既捨分段故。變易報任運生起。是報餘故。有所知障。是煩惱餘故。有無漏有分別業。是業餘故。二乘無學。不知有三餘。僅滅分段粗身。其滅無之處。謂為涅槃。而就實義。定其體性。是滅盡定。所以然者。欲入滅時。深作要期。身智都滅。令無遺餘。由此要期。化火焚身。滅心泯智。此即暫滅粗身粗智。不全生起。前要期時。熏滅身心。誓期種子。其滅心種。即二十二。遍行五數。別境五種。善十一種。同時心王。即意識故。即如滅盡定滅心種子體。滅心種子。極鈍根者。八萬劫間。彼種防心。不令生起。次利根者。六萬防四萬二萬十千劫間。如是防心。隨利鈍故。隨其利鈍。滅心種子。強弱差別。防心不生。期滿已。心識還生。要誓期限。滿故盡故。問常途滅定要期滿足。滅心種子防心無力。是故出定。此無餘滅。無出定期。永無身智。如大空故。雲何防心期限滿足。如出滅定。得還生心。答無餘還生。非作出期。期滿生心。雖永都絕。有本覺故。有梨耶故。隨根利鈍。樂心醒然後生心。即是任執晴心王。不同滅定期限盡。問滅定生心。無餘還生。有差別。答常途滅定。期滿心生。定是分段中。心識生起。無餘還生。變易身中。心識生起。出滅盡定。唯是分段身中心出問無餘還生。八識中何。答無餘涅槃。劫滿心生。六識心生。其第八識。分段身上。異熟業□果報心識。心識永已滅盡。不得生起。分段心智。都滅之時。本有微細。變易梨耶。顯現生起。是名變易生死報體。以此報體。□八萬劫等。此即本覺無明。細和合梨耶。微細生滅。變隨□劫滿心生。即前六識。此亦變易身中變現。問無餘還生。為唯生心。亦生無□色身相耶。答分段報身。永滅不生。無餘還生。唯心生起。而亦變生變易色蘊。此即變易細色身上。變現粗色。非實變易意生身故。問二乘無餘。賢首尊者。判為滅定。與常途說。滅受想定。有何差別。答常途九次第定。及八解脫中。滅盡定。唯滅六識。不滅七八二識。此二恆轉。還生心故。隨前要期誓約分限滿。已出故。今二乘無餘滅。身心都滅。永無出期。小乘六識。永滅無所遺。始教大乘。八識都滅。本轉二識。俱不成就。此句轉識更加末那。八識都盡。無有遺故。雖無生心。要期執醒心生。此即任運已滅心生。問滅定。無餘。既有此別。何故判言體唯滅定。答委細論之。雖有差別。滅心大途。彼此無別。釋類是一。故判之言體唯滅定。又入涅槃時。必入滅定。是為所依。是進緣故。入滅定時。必入八定。四禪八定。通遍入故。法華論言。諸禪三昧城。過彼城已。合入大般涅槃城。故釋家判言。亦通方便故。雲諸禪(已上)滅盡定方便者。六反調練。然後入定。即於八定。有順逆故。順入。逆入。順逆入。順超。逆超。順逆超。是名六反。或入八定。於非想地。漸次微心。次微微心。次入滅定。都滅心識。是滅定體。此時未滅六七二識。滅定為依。即滅及身滅智。無餘涅槃。問寶師所判。與香象所判。滅定無餘。有何差別。答寶師所判。後時教中。說為三昧。而有變易故。非滅定。滅定唯滅轉識。不滅依身。無餘具滅有身及心。故彼此異。賢首既言體唯滅定。大途同故。理實細尋。亦是不同。不同之義。還同寶師。言安住無漏界者。二乘入滅之處。是煩惱有漏滅無之處。清淨寂靜。無有妄染。名無漏界。無有別處。唯清虛故。此就小乘及以始教所談為言。若約終教。二乘入滅。無餘之處。別有淨土。如智論說。有妙淨土。出過三界。諸阿羅漢。當生其中。此是二乘入寂之處。大乘見之。居化淨土。諸漏已盡。諸有法不受後有。入滅之處。名無漏界。雖化淨土。而非三界。是故智論言出三界入寂二乘。皆居此土。言無有究竟趣者。二乘涅槃。方便施設。非實涅槃。但種離三界。名為解脫。非一切脫。是故言無有究竟趣。不能趣向無上菩提。故雲無究竟趣。言亦復不退還者。不趣佛果。亦不還三界。居二界中間。光宅法師等。名中間生死者。無究竟趣故。非真界外。斷煩惱正使故。為出三界。名不退還。有習氣故。名中間生死也。中間生死。即分段攝。言得諸三昧身者。無餘界中。所受微細變身故。於分段苦。得滅定故。三昧身者。微細變易身故。約心即名三昧樂故。梨耶變易。非是樂受。得分段苦上。名為樂。言乃至劫不覺者。此總兼攝多劫等量。一劫已前。少時分濟。亦乃至攝。言譬如昏醉人者。譬無漏界寂滅之人。入滅之間。微細梨耶。生滅遷流。無有六識。如酒醉故。言酒消然後覺者。無餘滅中。劫數滿足。方生心故。如醒悟人。言彼覺法界亦然者。此合法體。寂界劫滿。多生心識。爾時諸佛及菩薩等。於彼人所。說一乘法。教化勸誘。捨小乘心。令發無上大菩提心。其後即作漸悟菩薩。趣向菩提。三賢十聖。次第進修。證得佛果。故雲得佛無上身也。言解雲此文但總相說者。上言乃至劫。此言總包。此中貫攝多劫等故。 章若差別說者下。二別說。亦二。初略說。二初略說。二廣說。今初。言到阿耨菩提心位者。指十信初心。名菩提心位。一切二乘。迴小入大。發菩提心。必住十信位中初心。此約心者。若豎取者。第一信心。若橫取者。十位。名取初心之位。修習十信。十位同時隨應習學。謂信進念定慧等也。 章如涅槃經雲下。二廣說。亦二。初引經文。二釋經意。今初。涅槃經中。說八六萬等。五果迴心行相。文廣非一。五果經劫。有五處文。謂第十一。第二十一。二十。二十三也。今章所引。彼經第二十。十二所說文也。彼所說意。高貴德王菩薩。問佛。四重。五逆。謗法。闡提。此等雲何得有佛性(已上佛說彼輩皆有佛性之義)若有佛性者。何故墮地獄。又雲何言無常樂我淨。若斷善者。雲何是時佛性不斷。又雲何言是常樂我淨。若佛性不斷者。何故名一闡提。彼一闡提等。佛性不斷者。此即斷善闡提等輩。應非決定即是不定。若此等輩。皆不定者。四果支佛。所得之果。應亦不定。皆悉成佛。若彼五果。是決定者。應不成佛。若爾。斷善謗法等輩。亦是決定。應無佛性。應不成佛。佛一一答此等所問。其答總意。乃至謗法斷善闡提。皆是不定。以不定故。皆必成佛。四果支佛。亦皆不定。以不定故。皆悉得到菩提心處。經說四果支佛不定義雲。善男子。須陀洹果。亦復不定。不決定故。經八萬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斯陀含果。亦復不定。不決定故。經六萬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阿那含果。亦復不定。不決定故。經四萬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阿羅漢果。亦復不定。不決定故。經二萬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辟支佛道。或復不定。不決定故。經十千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已上)此即定性二乘。宗性決微。此世不能迴心向大。決定入寂。既彼本來具足佛性故。雖得果趣寂灰斷。而是不定。無有斷滅。本覺佛性。熏練動發。劫限滿時。小執醒。心想還生。迴心向大。迴心之時。即至十信初心。故言得阿耨菩提心。是故即成定性二乘。入寂之間。隨應經劫。劫滿生心。至信位初。五重誠證。二乘無有畢竟定性。皆是不定。故皆成佛。問彼涅槃經。餘三處文。雲何說之。請養神解。答涅槃第二十三雲。復次善男子。隨有小王之所住處。名曰小城。轉輪聖王。所住之處。乃名大城。聲聞緣覺。八萬六萬四萬二萬一萬住處。名四涅槃。無上法主。聖王住處。乃得名為大般涅槃。以是故。名大般涅槃(已上)此中意說。世王大小。自城大小。二乘如來。目大小。涅槃經。於二乘。唯言涅槃。此即對佛大般涅槃。是故二乘所得。必定名小涅槃。言所住處者。二乘即指無餘之間。如來即指佛果無上菩提。涅槃此中。唯明二乘住處。不說還生迴心之事。然亦既言八萬六萬四萬劫等。劫滿之後。必定應是迴心向大。此義極成。理不得言。又彼經第二十一。高貴德王菩薩。向佛問到不到法門。總有四句。佛皆答之。言四句者。一未到不到。二不到到。三到不到。四到到。此四句法。皆有因緣。是故成立必關義途。一未到不到者。不到是大涅槃。未到是諸凡夫。此有煩惱惡業闡提五逆等故。是故未得到大涅槃故。第一句者。未到之不到。又未到涅槃之處故爾。第二句不到。是大般涅槃。到是永斷煩惱。不作四重五逆闡提。是故即到大般涅槃。此則不到之到。不到大般涅槃之處。而能到故。於此句中。具說小乘五果到處。即是發心。初信之處。斷煩惱故。即到此處故。經文雲。須陀洹者。八萬劫到。斯陀含者。六萬劫到。阿那含者。四萬劫到。阿羅漢者。二萬劫到。辟支佛者。十千劫到。以是義故。名不到到(已上)八萬劫等。明入寂時。所言到者。起劫限已。初發心故。指所到處。第三句。不到到者。到是二十五有。眾生輪迴。此中三乘聖者。名為不到。而諸聖者。示同凡夫。在三有中故名為到。此即不到之到。非速妄事。第四句。到之到者。到是二十五有凡夫。妄想惑業。並前三果聖者。各以餘殘惑力。感人天生。故名為到。上是四句到不到義。涅槃經第十一雲。迦葉。有五種人。於是大乘大涅槃典。有有病行處非如來也。何等為五。一斷三結。得須陀洹果。不墮地獄畜生餓鬼。人天七返。永斷諸苦。入於涅槃。迦葉是名第一人。有病行處。是人未來過八萬劫。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二人者。斷三結縛。貪恚癡。得斯陀含果。名一往來。永斷諸苦。入於涅槃。迦葉。是名第二有病行處。是人未過六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三者。斷五下結。得阿那含果。更不來此。永斷諸苦。入於涅槃。是名第三人有病處。是人未來過四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四人者。永斷貪慾瞋恚愚癡。得阿羅漢果。煩惱無餘。入於涅槃果。非麒麟獨一之行。是名第四人有病行處。是人未來過二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五人者。永斷貪慾瞋恚愚癡。得辟支佛道。煩惱無餘。入於涅槃。真是麒麟獨一之行。是名第五人有病行處。是人未來過十千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是名第五人有病行處。非如來也(已上)涅槃經中。說有五行。其中病行。在現病品。言五行者。謂病行。嬰兒行。聖行。梵行。天行也。聖行之中。有三學行。戒定慧故。言病行者。有病之者。所有行故。十惡五逆。謗法。闡提。見修諸惑。二乘聖者。深執入寂。所知障等。皆名病行。此中言病。總有三種。一不問醫師藥等有無。決定必死。即如三種極重罪人。謂謗法五逆及以闡提也。以此惡業。名為病體者。有此病故。名為病人。記前為名。此重罪者。遇佛菩薩善友教化。若不值遇。不能教心修行成佛。二有醫人。得良藥不死。不得此事即死。此是聲聞緣覺小道。三不問醫藥有無。決定差瑜不死。即是直往聞經菩薩。二乘聖者。不斷無明。故名為病。菩薩因人。不斷煩惱。故亦名病。如來一向。無如是等。二障等事。故名無病。何況有彼□四大不調。□□□□頭病皆痛□痛等病乎。但示現應問。涅槃疏第七雲。如此之人。可得有病。佛不如此□得有病(已上)又雲。迦葉。有五種人。下還成上。第二病人。既言遇緣可差。不遇緣死。即是四果緣覺。此等帶病修行故言有病行處。菩薩在因亦應例此。如此之人。可言有病。佛斷惑盡。即無復病(已上)此正明三種病人中。第二五種病行之相。即二乘五果。兼決菩薩病行。間四果緣覺。帶病何者。行相雲何。又菩薩應例者。雲何準例耶。答行滿記判雲。此等帶病修行者。四果等人。無明未除。名之為病也。菩薩在因亦應例此者。謂初心圓人。似位之中。亦名病也(已上)述曰。既言未斷無明為病。二乘雖斷見修二惑。未斷智障。故名病人。言圓人似位者。六即之中。第四相似即者。是十信位。於中初信斷見惑。二信至第七信。斷滅思惑。後三信中。斷塵沙惑。兼伏無明。然未斷無明。未顯理故。相似位名為病人。若約別教。地前諸位。並是病人。全未斷無明故。問此八六四二萬等者。為必經此數。有不爾者耶。答於有學位。其經時七生等者。無餘時分。隨應應爾。若初果上。六生五生四生等者。無餘時分。次第應滅。而不可有增。不遇七等故。問六八二萬。各劫滿後。便當得成阿耨菩提。為指佛果。為因位耶。答天台疏雲。此文八萬劫成菩提。下文八萬劫發菩提心。須會釋之(已上)行滿記。釋此文雲。須會釋之者。八萬等。皆初權教。如三恆間法信等故(已上)道暹記四雲。須會釋之者。法花疏第一雲。然大經有三文。第十經雲。成菩提。第十九經雲。至涅槃。第二十經雲。得阿耨菩提心。若得菩提心。至菩提及涅槃。得菩提心。謂至因。菩提涅槃。謂至果。果中有智斷。菩提是智。涅槃是斷。具說始終。具說智斷。故說三文。記家釋雲。第三是因。前二是果。果中既是智斷二德故。後發心菩提。可指初狗住分得智斷。然經三文。皆雲八六四二。豈中因果同經爾許時耶。此且一往故菩提涅槃。並通因果。若微仍權。但至初住。縱至極果。其教亦權。可必八六等。方至極果耶。則與生入地生身。得忍為妨(已上)今華嚴宗。終教意者。到菩提心處。正指十信初心。五果聖者。羅漢入寂之間。經八六等劫。心想還生。遇佛佛菩薩。迴心向大。即入十信初心。若之到阿耨菩提心處。涅槃經中。既有三文。第三段雲阿耨菩提心。即是良證。以地驗知。上二處文。皆指初信。不可佛果。略雲阿耨菩提。不言心處。或可初心。唯言菩提。亦云涅槃。涅槃三文。暹記第十經者。現流布本。當第十一。彼言第二十者。今第二十二也。是調卷異。無別所以。經八萬等劫。是有何所由。答暹記四雲。經過八萬劫等者。澤洲解雲。一約厭心種子強故。名鈍根。經多劫等。方發菩提心等。厭心種子弱故。經劫少名為利根。速能發菩提心。言厭心者。謂初欣樂無漏心重故。令根純。如是利純根別故。始自八萬。至十千也。天台大師意。則不然。由界內經生多少不同。致令界外。其根利純不等。不約厭而釋(已上)賢首師意。大同天台。機根純故。經劫是久。機根利故。經劫是少。然根純故。前世經生。故入寂時。厭心種子。寂中極久。不經生者。寂中稍少。是故賢首大師義意。非唯利鈍。經劫小分。亦兼由其厭心種子強弱。無餘經劫。多小不同。 章解雲此明最鈍須陀洹人下。二釋經意。亦二。初舉章主義。二舉有人義。初中亦二。初還生時分。二定所至位。初中亦五。初八萬劫生。二六萬劫生。三四萬劫生。四二萬劫生五十千劫生。今初。言最鈍須陀洹人受七生已方入涅槃者。預流界人總有三種。一現取須陀。於此世中。從內凡位。至羅漢果。今住須陀。應現取故。名現般須陀洹果人。二勝進須陀。此世證初果。即進證一來果。或證不還果。不至羅漢。此世應勝進者。住預流果。名勝進須陀洹。三受生須陀洹。此從凡證預流果。不進後果。初果身上。欲界人天。往來經生。三類相望。受生是下。然於此中。亦有利鈍。一遍受生。二遍乃至五返。七返。根性利鈍。有重重故。極七返有。是最鈍根。故章雲。此人至其第七有時。於一身中。必證乃至阿羅漢果。此人無有上界經生。於初果身。乃至一返。欲界受生。不生上界。況七返耶。問何故欲界經生之者。不生上界。必至應果。答欲界受生。厭離猛□。故起斷通。證獨勝果。言滅心法如入滅定者。心謂心王。法謂心所有法。既滅六識心王心所故。如滅定。更燒根身。色心都盡。唯有梨耶最極微細。無始變易生死之身。及所依根。法執末那。相續運轉。常緣第八。記法我見。二乘無學。斷我執故。於第八無起人執。棄賴耶名。名異熟等。而不可名分段異熟。分段果報。已棄捨故。問入滅二乘。有相續相智相惑耶。答智相相續。是六識中。所起法執。入無餘滅。六識已滅。無所依故。此二不起。緣闕不生。得非擇滅。入滅之間。唯有不生生滅和合阿梨耶識。其體即是真妄共相微細變易生死。言復經八萬劫乃得生心者。問經八萬劫者。為一切初果經生之者。經此劫。亦有滅數者耶。若必八萬劫者。經生之者。種種不同。一返乃至六返。如何一具同經八萬。答釋中。既言最鈍須陀洹人經七生者。經八萬劫。明知。六生五生等者。不可經八萬劫。由此義故。以章思準。一返經生者。經六萬餘劫。二返之者。六萬三四千劫。三返之者。六萬六七千等。四返生者。七萬劫滿。五返受生。七萬劫餘。乃至四五千劫。六返受生。七萬六千已上。七返受者。滿八萬劫。雖胸臆分別。而義應爾故。經劫多少。事義不定。須更隨宜任緣料簡。問經劫生心者。是何等心。若梨耶心者。入寂之間。本有梨耶。何更言生。答此生心者。是六識門。其梨耶識。本自有故。問二種生死。何門六識。答是變易門。前六事識。非是分段。分段六識。已識盡故。若始教宗。入無餘時。滅異熟識。此滅分段業感異熟果報識故。分段異熟已滅故。變易梨耶起。分段變易中。各有八識故。問入寂之中。唯有梨耶。以何因緣。轉識得生。答以所知障。為其緣助。以無漏有分別業為因。感此變易五蘊。入寂之間。但有梨耶。無有餘識。今劫限滿。其心生者。意識初生。次後五識生起緣境。如分段身。生有一念。第八識生。次念意識生。隨五根生。五識生起。第八識名真異熟識。第六意識。異熟生。異熟□第八真異熟識而生起故。今變易身。生起次第。與彼相似。入無餘間唯有梨耶。與無餘滅。分生六識。此約入寂之人為言。若不定性。此世迴心。棄方段身。即變易身。八識□生。若頓悟人。捨分段身。受變易報。變易八識。頓爾生起。言受佛教化即能發菩提心者。問佛教化者。是何處佛。答法華經。化城喻品說。釋迦昔。智勝佛第十六王子。覆講法華。結緣眾生。今生釋迦。生出世之時。佛在世人。皆迴向大。佛滅度後。彼法結緣眾。執小乘道。終入涅槃。佛言。我於餘國。作佛。更有異名。彼佛教化。還生之人。令發大菩提心。故知。釋迦弟子。入滅二乘。釋迦自往教化。令發大菩提心。以此準餘。迦葉佛時。所有佛子。滅後聲聞。彼佛即化。餘國作佛。說法授記。佛佛皆爾。過去七佛。成三世千佛。皆誘自己諸聲聞眾。說法華經。捨小入大。問二乘入滅。所居依報淨穢土中。是住何土。答如智度論。有妙淨土。出過三界。此是化身淨土。居在此土。遇佛得聞一乘法華。迴心向大。修二利行。經五十餘階。佛果圓滿。萬德周備。三論先德。西大寺玄叡律師。大義抄第四雲。問定姓二乘。入無餘時。灰身滅識。如瑜伽言。無餘依中。異熟識滅。因何得受變易身耶。答會釋瑜伽。凡有二釋。一雲。密意大乘隨轉理門密意說。言二乘實滅無變易身。瑜伽論。釋此密意教。若據顯了究竟真實理門。說有第八。滅粗身智。而相續起微細身智。一雲。約賴耶識。有粗有細。若粗識者。無餘時滅。若微細識。猶在不滅。如瑜伽論。據粗為言。有細識故。受變易身(已上)玄叡二釋。初同今宗始教門意。後釋全同今終教意。粗賴耶者。分段總報。細賴耶者。變易第八。粗分賴耶滅盡。細分賴耶現前。故雲細識不滅。大義抄亦云。問何以得知於無餘時。雖滅粗身。而微細相身續生耶。答佛性論雲。二乘之人。有三種餘。一煩惱餘。謂無明住地。二業餘。即無漏業。三果報餘。謂意生身已上。既雲有果報。明知。分報粗身滅。而變易細身猶在。又正法華經。說定性聲聞□順殊異行。生異佛國。智度論釋此經雲。有妙淨土。超過三界。當生彼中。具足佛道。依是經論。明知微細身智。相續生起。不同新宗。與太虛空(已上)小乘及始教。不言粗細。謂如太空。一乘宗義。建立粗細。無餘滅中。細心顯現。生心之後。有六識心。大義亦云。問□於無餘。受變易身。於無餘界。有何所作。答趣寂二乘。是愚法故。未入無餘涅槃。之前。不解有三種之餘。於自所得。生究竟想。師子吼言。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辨。不受後有。灰身滅智。而入寂滅。當於彼滅身智之時。即受細身。墮變易生。雖然彼亦不知此事。住無餘界。惛然無作。猶如醉人。故楞伽經說。入無餘涅槃。又雲。醉於寂滅酒。無量劫不覺。譬如惛醉入(已上)入寂界中。微細第八。變現微細變易器界。及細五根。有何遮妨。一切賴耶。皆變器根。無有賴耶不變此。故。 章若於一身得第二果下。二六萬劫生。斯陀含果。亦有三類。謂現般。勝進及以受生也。此中勝進昇第三果。言受生者。第二果人。一返往來人天之中。名一往來。是大生故。單人單天。各名半生。亦名小生。章就小生。言受二生。一大生者。經六萬劫生心發心。半生之者。五萬劫醒。自餘義門。準前可知。章若於一身得第三果下。三四萬劫生。不還果人。總有二類。一現般不還。二受生不還。此中不立勝進不還。何故不言勝進者。進得羅漢。阿羅漢果即現般故。受生人者。即生上界。此中多經中般。生般。有行。無行。及上流般。此上流中。亦有樂定及樂慧者。定慧各三。全超。半超及遍沒。故且如樂慧遍沒人者。於色界中。經十六天。天各一生。總十六生。如此經最後生中。得羅漢果。入涅槃者。於涅槃中。於經四萬劫。還生迴心。其餘全超乃至中般。入無餘間。劫數漸短。四萬已還。二萬已後。準例可知。 章若得羅漢即現入滅下。四二萬劫生。從內凡位。現身即至阿羅漢果。不嘗經生。入無餘滅。於無餘界。經二萬劫。還生迴心。若生來。即前八六四萬所攝。此二萬劫。是現般中。鈍根之人。以對一劫一念等故。阿羅漢果。無有種類。既是無學故。無勝進。不受後有故。無受生。唯是現般。阿羅漢人。不同初果有三類等。若從經生勝進向來。成羅漢者。即經生等所攝人故。 章若獨覺根利逆一萬劫下。五一萬劫生。獨覺聖者。無有聖位經生之事。唯是一向一果而已。既是利根故。入寂間。經一萬劫。還生迴心。此約麟角喻獨覺為言。若部行覺。即在已前初二果中。經經之者。如初果者。極七返有。出無佛世。證獨勝果。如此等人。唯是已前八六萬攝。問何故部行。非四萬攝。答四萬劫者。第三果人。上界經生。獨覺不生上二界故。若聲聞中。忍位轉根。證獨覺果。即可經其二萬已後。一萬已還。自餘如是準例應知。 章此五人發心之時下。二定迴心位。此定性人。從涅槃界。起出生心。值佛問法。迴心向大。發大心時。初入菩薩。大乘何位。今明此義。即有此段。迴心之時。即入十信菩薩初心。謂是信心。或是十信。各各初心。由此義故。涅槃經言到阿耨菩提心處也。問羅漢三界煩惱已盡。自行已等菩薩初地斷證一分。何故迴心入信位初。答二乘自行。斷證雖然。彼於利他。都無所行。菩薩必以利他為本。自行斷證。亦非廣大。自度執見。是堅牢故。是故迴心向大之時。唯入菩薩十信之初。上明章主所立義竟。 章又有義前五人從凡得小果下。二舉有人義。此當淨影寺慧遠大師所說。出大乘義章等。嘉祥大寺。吉藏大師。所說亦爾。出法華玄論等。彼兩祖意。無餘時分。經無量劫。然後還生。迴心向大。方入十信之初。修信之間。初住已前。隨根利鈍經若干劫。即入初住。是故涅槃八六等劫。即是迴心已後時分。非是無餘涅槃時分。無餘時分。一切皆是無數劫故。不可改故。且大乘義章十二下雲。問曰。二乘發心向大。既在善趣。於善趣中。為初為中為在畢竟。釋言。此人不同極凡初發心者。亦不得名善趣中上。雲何得知。如涅槃說。須陀恆人。八萬劫到。斯陀含人。六萬劫到。阿那含四人四萬劫到。阿羅漢人。二萬劫到。辟支佛人。十千劫到。經言到者。到於阿耨三菩提心。尚應名彼□性地以為所到菩提心矣。去種性地。爾許劫數。明知。非是善趣中上。問曰。一切須陀恆人。至辟支佛。向經性地。悉八萬劫。至十千劫。有不爾者。釋言。現在不愚法者。即發大心。修學大乘。爾許劫數。容至種性。若愚法人。趣小滅者。不可稱計。微塵劫數。在涅槃中。度是已。後心想還生。心想生已。發心向大。向大之後。阿羅漢人。更二萬劫。修學大乘。方至種性。辟支佛人。更十千劫。修學大乘。方至種性。以是義故。非一切人悉八萬劫至十千劫。問曰。須陀。天上人中。七返受生。至羅漢果。七返受生。不過一劫。何緣向大。爾許差降。餘果亦爾。是義難解。或客聖者。且作階降。又更解釋。若須陀等。進斷殘結。至羅漢果。然後向大。所挍不多。更不斷結。即向大者。有此差降。所有殘結。能障法界。一切行德。一切諸行。悉難成故(已上)此解釋中。言愚法者。當是定性二乘。不愚法者。當是不定性二乘。八六四二萬十千劫數。迴心之後。自十信初。未至初住已前。隨根利鈍。所經劫數。經此劫已。即入初住。言未必一向在涅槃中經爾許劫者。問未必之言。彼有人義。八六萬等。所經劫數。為亦無餘時分。局迴心已後耶。若言局連迴心後者。何言未必一向等耶。答此未必等言。言章主判彼義。非是有人亦言通在無餘時分。章主意雲。先以自義。定八六等。皆無餘間所經時分。次引有人迴心後義。許此義時。此有人義。未必如我所立義。通無餘時分。亦迴心後。經八六等。是即有人所立義意。此有人義。章主取意。非彼全文。故許詳言。於中間。陳未必之言。自義為本。兼示通他迴心後義。如直往人既逕一萬劫下。別明獨覺。迴心之後。修信時量。同頓悟人。所以明當。二乘中利。全似頓悟修信時故。問部行麟喻。二種獨覺。皆經十千。修行信耶。 答不然。此一萬劫。唯為麟喻。其部行覺。即前八萬六萬劫人。若見道前。部行及別種姓部行。亦八六萬經劫之類。問如頓悟人。有一劫二劫乃至一萬劫別。麟喻獨覺。有多類耶。答不然。麟喻獨覺。必一萬劫。不同菩薩有經劫別。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五十(終)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五十一    東大寺沙門凝然述                      章若極疾者如法華經雲下。二極疾。法華化城喻品。是第三周。為下根人。說宿世因緣。名因緣說。其因緣者。昔大通智勝佛。第十六王子。覆講法華。其時今會三周聲聞。聞法發心。修菩薩行。而值緣退大。趣小乘道。如來隨彼。無量劫中。教化誘引。今值釋迦出世。數誘證小乘果。此諸聲聞。皆有昔日一乘宿習。上根之者。如舍利弗。初周法說聽法。還發大菩提心。得當果記。中根之者。四大聲聞。譬說發大。下根聲聞。聽聞過去王子。結緣熏習之事。還發大心。經中結會今昔事雲。諸比丘。我等為沙彌時。各各教化無量百千萬億。恆河沙等眾生。從我聞法。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諸眾生。於今有住聲聞地者。我常教化。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諸人等。應以是法。漸入佛道。所以者何。如來智慧。難信難解。爾時所化無量恆河沙等眾住者。汝等諸比丘。及我滅度後。未來世中。聲聞弟子是也(已上)次下方有此我滅度後。復有弟子等文。問王子結緣聲聞。多是不定性人。是故此世迴小入大。而未來聲聞。有入滅者。若爾。彼眾中亦有定性耶。答如此所引者。當是定性。何遮彼眾亦有定性。其不定性。開發過去一乘習因。迴心向大。於此世中。無有所遺。其定性者。趣向寂滅。此世不迴。身智都滅。故知。昔眾亦有定性。言復有弟子者。問此復有言。待對何者。答待對次上我滅度後。未來世中。聲聞弟子。故致復言。問與前文言未來世中。聲聞弟子。有何差別。答差別難知。今推準雲。前聲聞者。雖佛滅度。而不定性。迴心向大。今此定性。此世不迴。故入涅槃。界外迴心。問佛滅度人。過誰迴心。答值四依上位菩薩等。迴心向大。或佛化身來教迴心。隨此迴心。有何遮妨。言自於所得功德生滅度想者。滅度即涅槃。通有餘無餘二涅槃。謂是真實二涅槃體。以為究竟。言我於餘國作佛更有異名者。此釋迦佛。往他方國。不名釋迦。名順方土。於此佛所。聽法迴心。問五果無餘時分之中。現般羅漢。是最利根。曾不可有過於此人。何故王子結緣。佛滅度後。聲聞。最極速疾。勝於前人。答前之五人。無有一乘宿習結緣。本聲聞人。是現般聖。今此未來定性聲聞。曾聞一乘。王子結緣。深有宿習故。入涅槃一念迴心。問一切定性。有一乘緣。皆涅槃後。即迴心耶。答此亦不定。宿習有異。或有初習。或有久習。若久習者。入涅槃已。速疾發心。王子結緣。始終聽者。經八萬劫。覆講法花。八萬劫故。其中異類結緣。早晚入寂。還生遲疾多別。問楞伽經言(乃至)劫不覺。判此為總相。總中通包含多劫故。其中一劫。當起信疏七位無餘。第六之位。此類迴心。有大習耶。答有無難知。教無文故。然無一乘結緣習者。必二萬劫。還生迴心。是為偏小定性最利。若有一乘初習緣者。當是一劫。二三劫等未滿。一萬已前。諸劫及半劫等。義理爾故。有何遮妨。言此上並約終教說者。因即總結。結上二箇問答義也。問何故名為定性不定性。答始教大乘。約種子故。名定不定姓。無始時來。具足聲聞乘法。本性住種姓。無餘乘。本性住種姓者。名定性聲聞種姓補特伽羅。唯具獨覺本性住姓。無餘乘姓。名定性獨覺乘。唯具成佛本性住姓。不具餘乘種姓之者。名定性菩薩乘。此三乘果。本性住上。如其所應。各各成就習所成種姓。性習具足。圓滿其果。非唯一姓。通具三乘種子之者。名不定性。由其最初善友因緣。成就各各自乘果法。值大乘緣。發菩提心。修菩薩行。中間退轉。小種引故。大懸遠故。發小乘心。證小乘果。然後迴心。還發大心。小種盡故。大種引故。問若不定性。頓入大乘。必退大耶。有不爾耶。答不定種姓。頓悟之人。何必得有中間退耶。若必退者。何說一乘。成立住持所餘義意。為令不定菩薩不退。佛說一乘。若必退者。何用建立此義意。為既立此因故。有不退。若不定性。初發小心。證小乘果。後棄小果。向大乘者。直名先小後大聲聞。若中間退後還入者。名退已還發聲聞。如法華會聲聞是也。終教大乘。本覺佛性。一切皆具。是名種姓。一切眾生。皆悉無有不具成佛種姓之者。具真如者。雖隨染緣流動轉變。無不皆歸本覺性故。有理性者。必有行性故。具開覺理性之者。必定發心。修行成佛。雖有如是一味本覺。而值勝緣。有種種別。若值聲聞善友勝緣。聞說聲聞乘法。發彼乘心。熏習慣練。成聲聞性。決定固執。不可改轉。或三生修習。或六十劫。趣向進行。名定性聲聞。若值緣覺善友教化。發緣覺乘自度之心。修習熏練。成緣覺定性。若值大乘菩薩知識。聞大乘法。發心修行。熏練串習。成菩薩性。是名三乘決定種姓。若於三乘。雙行並修。不偏習者。成不定性。而由偏多修起成者。得自乘果。證聲聞果。然後棄小。必向大乘。證獨覺果。然後迴心。向大菩提。發起無上大菩提者。即直爾證三身佛果。是名不定性中菩薩。此與已前定性菩薩。全是一同。不定性中。二乘因果。證果之後。此世必定迴心向大。已前定性二乘之人。證果之後。灰身滅智。入無餘涅槃。劫限等滿。然後六轉識心還生。發心修行。成等正覺。定入無餘。此世不迴。是故暫時。名決定性。各偏成就三乘性故。三乘並習。非偏熏成。此世迴心。不入涅槃。名不定性。翻定無餘。名不定性。如翻擇滅名非擇滅。終教之宗。定不定名。是故建立。一味理上。由熏習力。暫時立名。不同始教法爾三乘定。不定。本性住姓。彼由法爾種姓立故。此新熏上。暫時建立三乘定不定性。無性有情。建立亦爾。始教大乘。法爾五性。終教大乘。新熏五性。由法爾故。有出世。不出世。由暫時故。一切成佛。本性開覺真如遍故。一切皆悉歸真理故。玄叡大義抄中。明不定性二乘入滅。決定性者。此世不迴。必入涅槃。故名定性。不定性者。於此世中。值大乘緣。迴心向大。不入涅槃。若不值緣。此世不迴心入涅槃。界外迴心。如定性者。故名不定性。若昔王子。結緣之者。皆不定性。化城喻品。生滅度想。入滅之者。即不定性。有入涅槃。若彼入滅。必定性者。即如王子結緣之者。亦有定性。今終教意。王子結緣。亦有定性。故化城品。生滅度想。是決定性。彼不定性。必定此世入無餘滅。不迴心故。問章主賢首尊者之意。頗有迴心向大之後。經八六四二萬等劫之義門耶。若言無者。何以得知無此義門。今章所舉。唯言有人。無有取捨。既言未必。明知。可有亦用迴心已後經劫。答賢首大師所立之意。八六等劫。唯是無餘涅槃時分。非迴心後。宗家諸文。處處解釋。皆明無餘劫數之義。未有一處迴向已後。經劫解釋。今章雙舉。初是自義。後非自意。故言有人。顯非自義。無強破斥。故言未必。心玄記雲。前經約就此生定入涅槃。必不迴心。故作是說。後經縱入涅槃。後必當起趣大菩提。由有利鈍。去有遲疾。如經八萬六萬乃至十千等。此經三昧酒所醉等(已上)宗象別造楞伽經心玄記一卷。陳其宗趣義理。具引前後諸經。明二乘人入寂迴心有無。言前經者。般若深密等。言後經者。楞伽法華涅槃等。隨機宜故。教說不同。是故八萬六萬等劫。皆說無餘滅間所經。加之法界無差別論疏及十二門論疏。皆舉今章初所說義。八六萬等劫。明無餘時分。嘗無有彼如有人義。明知。初義章主正意。起信論疏。廣明二乘迴心之義。無餘滅中。所經時分。七位差別。謂八萬劫。六萬劫。四萬劫。二萬劫。十千劫。一劫。一念也。初五出涅槃經。第六一劫。出楞伽經。一念時分。今化城品。是故七位。皆無餘間。並是章主所立正義。起信疏上。別陳二乘迴心義相。文極廣博。義理備足。恐繁不引。而有最要不可不引。同今章者。不可引之。彼疏雲。二乘迴心者。若不定種姓。未入無餘前。即有迴心。此不待言。若決定種姓。未入無餘前。定不迴心。要入無餘。方有迴心。以二乘人。本來不得無餘依涅槃界故。佛性論第三雲。二乘人。有三種餘。一煩惱餘。謂無明性地。二業餘。謂無漏業。三果報餘。謂意生身。變易身也。又無上依經。勝鬘經。寶性論等。廣明無漏界中。有三種不思議變易生死。謂聲聞緣覺大力菩薩。若言此中二乘。是不定種姓。理必不然。以未迴心有分段故。迴心已去。是悟菩薩。非二乘故。論說二乘有三種餘。非菩薩故。當知。定是二乘自位。無。餘依中。大乘說彼有三種故。然彼二乘。既不能知此三餘故。是故化火燒分段身。入無餘依。法爾皆有變易報殘。而彼不知。謂為涅槃。而實但是未燒身前。期以滅智。所得滅定(乃至引法華論。並加解釋)由彼二乘根有利鈍。滅定防心種有強弱。是故在定。極逕八萬乃至一念。由佛根欲性智為增上緣力。又由有佛性之力。令心還生。於淨土中。逢佛菩薩善友力故。修大乘道。然此利鈍遲疾。諸聖教。略有七位。謂八萬。六萬。四萬。二萬。一萬等劫。如次以配四果及獨覺人。此五如彼涅槃經說。第六位中。如楞伽經雲(乃至三昧酒所醉)此亦利於前。不逕萬劫。第七位。如法華第三雲(乃至生滅度想)此上七位。並是定性三乘。要入寂已。方迴心。不同不定性人未入寂前。有迴心故(已上)問不定性者。不入涅槃。此義唯在始終教耶。通餘教耶。答大乘諸教。立不定者。皆此世迴。無入滅者。即始教中。深密經等。終教經論。同教一乘。假立三乘。其不定性。皆是此世身中迴心。然般若教。始教空門。不空種姓。見道已前。迴心向大。若入見道。不能迴心。全同定性二乘種姓。聖位定故。般若已後。諸大乘教。一切終教已上經論。諸不定性。皆是此世迴心向大。無有趣入無餘之者。問龍猛菩提心論雲。二乘之人。灰身滅智。趣其涅槃。如太虛空。湛然常寂。有定性者。要待劫限等滿。方乃發生。若不定性者。無論劫限(已上)此意先標入涅槃已。分定不定。定性劫滿。心想還生。不定性者。不待劫滿。中間心生。明知。不定亦入無餘。如何。答此義不然。彼論文相。先明定性二乘入寂。經八六四二萬等劫。還生迴心。後明不定不入涅槃。不定性人。不入滅故。無論劫限。故不相違。然古德私記中。判雲。三乘教中。不定性者。不入無餘。一乘教中。定不定性。俱入涅槃。即引菩提心論為證。雖有此義。大違宗旨。不定種姓。定不入滅。此世根熟。必入大乘。如何入無餘滅。不待劫限生心。此即一乘三乘教宗共許定義。不可違故。問八六萬等劫。大小劫中何。答此是震旦古德問答。故道寂師。法華疏雲。問經言八萬乃至一萬劫。為大劫。為小劫。答是大劫。若小劫則無量。故經雲。得諸三昧身。無量劫不覺。然留支解無量劫雲。以悲想八萬劫。為一日夜。以此日夜三十日。為一月。十二月為一歲。積此穢。為大劫。彼壽無量大劫。過此劫後。即發大心。案。此解復過八十小劫。為大劫之劫(已上)今章主意。所經諸劫。應是大劫。準例獨覺十千劫量。即同頓悟菩薩大劫。未必積小劫量。與大劫量配當。問聲聞乘人。總有幾種。終教宗意。一切定性二乘聖者。皆入滅度。後迴心耶。答如法華論。有四聲聞。終教宗意。一切定性。皆悉入寂。然後迴心。不同始教定性二乘。一向趣寂。永不迴心。起信疏雲。問為一切定性二乘入寂。悉皆迴心。為有不迴者。答一切皆迴。何以得知。法華論雲。授聲聞記。有其二種。一者如來。二者不輕菩薩。所授聲聞。有四種。一決定聲聞。二增上慢聲聞。三退菩提心聲聞。四應化聲聞。後二聲聞。以根熟故。佛為授記。謂應化聲聞。退已還發菩提心也。決定聲聞。增上慢人。以根未熟。菩薩與記。方便令發菩提心也。解雲。決定聲聞。既在所記之中。故知。定有發菩提心。又既但雲根未熟。不言總不熟故。知定有性。又彼論雲。我不殊汝。汝等皆當作佛者。示諸眾生。皆有佛性也。解雲。此是菩薩與記。明知。定性聲聞。有佛性也。問何故。新翻經論。說有入寂定性二乘不迴心耶。答新經論中。據未入寂定。不迴心入寂已雲。彼不說故。不相違。又教有了非了別。如佛性論辨。故不可怪(已上)法華論。明所授記聲聞。總舉四種。雖有四聲聞。總束言之。不過二種。決定是定性。上慢。退大。應化。並不定性。言增上慢者。得少分法。增上謂極。理實後時發心成佛。即不定性。初心人也。退已還發聲聞者。於王子覆講法華之所。發心修行。中間退墮。趣向小徑。今證小果。還發大心。即是不定性人故爾。問一切不定性。皆退大人耶。答不爾。不定有二。一先小後大。從初值小。發小乘心。修小乘行。證小乘果。然後迴心修大乘行。故名先小後大。二退已還發。初值大乘。發大心。修大行。中間退屈。墮小乘地。證果之後。亦向大乘。故名退已還發聲聞。非一切不定性。皆退已還發。有先小後大故。一切退已還發時。不定性人。問定性二乘人。有發大心耶。答定性之人。忽值大乘善知識緣。發菩提心。雖初暫有此事。不久必即退墮。決定種姓。不堪大故。如瑜伽論並倫記等言。應化聲聞者。既是菩薩應化所作。不可言論定不定性。然其所示依聲聞身。即預佛記。富樓那。阿難。羅□羅等。此即示現不定性相。或是退已還發。或是先小後大。是故且入不定性攝。言新經論中據未入寂定不迴心等者。問如此解者。若新經論。明其寂已後事者。亦可有其還生義耶。答若依此義。可有還生。然略不說入寂後事。推章主意。若說寂後事者。決定不還生心無有。如此應言後事。是故應言若明後事。應還生心。意趣雖然。就論現文。不許還生。解深密經。所說亦爾。元曉大師。依瑜伽論。考立無餘還生之義。故彼師寶性論料簡雲。彼瑜伽意說。彼三乘入無餘者。皆生十方諸佛國土。修菩薩行。故瑜伽論第八十卷雲。彼及所餘。於無餘依涅槃界中。般涅槃者。於十方界。當知。究竟不可思議。數數現作一切有情諸利益事。如首楞伽摩三摩地中說。幻師喻。若商主喻。若船師喻。是中道理。當知示爾。是名最極如來祕密(已上)喻伽論中。所說實義。無餘還生。事相如是。然其顯相。專守不定種姓意故。依解深密所說意故。是故唯成不定性迴向義。不顯定性二乘。入寂還生。迴心向大之義。元曉大師。和諍論。楞伽宗要。具舉定性迴不迴義。互致破立。及和二義。恐繁不引。無差別論疏。定性二乘。無餘還生。迴心向大。文義森羅。恐繁不載。 章三一切二乘亦迴亦不迴等者。始教大乘。具立三乘五性差別。三乘決定。法爾差別。是三乘門。定姓三乘為三。三乘不定為一。無性有情。以為第五。是五性門。三乘五性差別不同。是佛本意。如實舉機。隨機說法。無所遺故。定性二乘。灰身入寂。永不還生。不定種姓。始終迴心。發起菩提。言如瑜伽聲聞抉擇中說者。非是聲聞地抉擇分中。彼地抉擇。從六十六。至七十一。總有六卷。其中無說定不定性。迴不迴義。此是瑜伽菩薩地抉擇分中。當第八十抉擇聲聞。迴不迴事。指此名為聲聞抉擇。彼文說有四種聲聞。一變化聲聞。二增上慢聲聞。三迴向菩提聲聞。四一向趣寂聲聞。法華論說。四種聲聞。全依瑜伽抉擇分文。變化聲聞者。佛及菩薩。所應化故。增上慢者。人空智等。計為清淨。迴向菩提者。不定性聲聞。迴心向大。一向趣寂者。定性聲聞。無餘灰斷。定性入寂。不定種姓。迴心向大。彼論廣說。故總指之。恐繁不引。言此約始教引二乘說者。說不定姓迴心成佛。為引愚法二乘。令入大乘法故。說定種姓不成佛者。同愚法宗。令信大乘。若全異彼。不信受故。半同半異。為引小故。 章如經中如聾如盲者是者。圓融普法。一切皆是毘盧遮那。本無二乘。皆是佛故。普賢眼中。無二乘故。如來十眼。不見二乘。佛果十耳。不聞二乘。不見不聞。如聾盲人不見聞色聲。二乘既空。無可迴者。別教普法。不見二乘。既是別教。不共二乘。由不共故。無可令迴。不見聞者。雖在會座。如聾如盲。不見聞佛境界中事故。此約實類義門為言。若約寄顯。十類眾中。即顯法最。菩薩示現。顯法深勝。如以黑色顯白色勝故。章一切二乘等並已迴竟等者。普賢之機。以普眼見一切眾生。皆是佛體。佛境界中人。無非悉是一乘果人。二乘果人。既在大菩提果位中。是故二乘皆入大竟。有何所未圓滿之處。更有進求迴入之事。一切眾德。已究竟故。問若依此義。何故後會五百聲聞。而列會座。答若依此門。即是寄顯。助揚佛化。顯法深勝。如不思議解脫界經。說五百聲聞。他方菩薩。變化來詣。在會列座章答若三乘中迴心等者。始終二教。迴心之者。始教不定。終教定性及不定姓。纔迴心已。即入十信初心。次第修行。經一萬劫。入初發心住。三賢十地乃至佛果。一乘同教迴心之者。得一乘竟。即入別教。故迴心竟。即得十眼十耳等益。其位即當三生之中。解行之身。既當解行。是故一身經歷五位。舍利弗等。第八會時。示迴心事。即成十十無盡法門。此約圓融相即為言。亦就化現應作門故。若約漸歷勝進門者。法華會中。三周聲聞。從同教門。入一乘法。至別教一乘。為其所入極。問漸入迴心。既當解行。其見聞生。當是何處。答以自乘因果及漸入三乘。調練根機。以配見聞。由此根熟。迴心向大。即當解行。於一身上。遍歷五位。行布圓融二門成就。解行終心。證果海位。十身圓滿。眾德窮究。即是漸入一乘之人。終功窮滿處所而已。上釋二乘迴心義竟。 自下第八佛果義相。 前明漸悟迴入之相。頓漸二悟。皆期佛果。所成佛果。眾德圓滿。有常無常義。有大相小好義門非一。故次前明。 章小乘無性得佛性等者。無始本有真如佛性。是名性得。此佛性上。發修得性。性習和合。為成佛因。以性為修。所成佛果。盡未來際。大用無方。今小乘教。所說佛果。縱誰何人。修習佛因。修行成就。感得佛果。是即修得所成佛果。是故緣盡。無餘灰斷。同二乘人灰身滅智。 章若三乘始教法身是常等者。法身是理。有為諸法。自體性故。言亦無常者。不離常法。有無常法。不離無常。有常法故。有為無為。不相離故。名為不離。有為無為各別。故名離。不離無為。有無常故。名為無常。言修生功德者。六度萬行。異熟功德。從無漏種子生。名從因生。既從因生。有為作故。名為有為。離縛所得故。名無漏。四智心品。為其上首。其所相從。無量三昧。智慧諸力。神通道品。過恆沙德。皆修生法。言無間斷故者。雖唸唸滅。而唸唸生。無間斷故。名無間常。言相續起者。如變化身。雖此土滅。他方即生。如是十方三世相續。常恆出現。名相續常。 章莊嚴論雲自性無間相續三佛俱常等者。法身是自性常。自受用身是無間常。變化身是相續常。他受用身相續常攝。前佛入滅。後佛成覺。不同應化經劫現故。經劫現者。如釋迦彌勒等現分齊。故雖有即成經劫不同。俱是相續常住分齊。三種常中。自性是實。餘二義分。名為常住。 章修生功德是無常等者。終教大乘。全攬本覺本有理智。即為修生。是故修生亦從本生。言一得已後同真如故者。修德既從真如流出。是故修德還冥本如。是故一得已後常住。本有修生。冥合不二。 章梁攝論雲無不從此法身流等者。彼明化身從法身流。化身緣盡。還歸法身。今引轉用義途不遠。用大從體起。還歸體大故。修生功德。既冥法身故。自受用智。與本冥常住。 章是故佛果即常即無常具足四句等者。一常。是本有故。二無常。是修生故。清涼師雲。本覺本有。眾許是常。始覺修生。義同無常(已上)即上二句。三本有修生。四修生本有。同下圓教。或三亦本有亦修生。四非本有非修生。第三並現故。第四雙亡故。言或非四句者。絕上四句。無寄託故。或雖存四句。各不滯句故。雖是本有。而不見本有。雖是修生。而不見修生等。不住一一句故。 章是故具有常等四句者。指事作雲。一常恆順法界無間斷故。二無常隨世間現故。三俱二義。俱現前故。四非俱。隨取一不得故。又緣起無性故(已上)第三句者。取常下無常。無常下常。雙現前故。第四句者。常即無常故非常。無常即常故非無常。故成非常非無常句。 章謂一修生二本有等者。一攬本有。成修生故。二修生德。冥本有故。三非獨修生。本有之修生故。四非獨本有。修生之本有故。   章亦通常等四句者。一無常。是修生故。二常。是本有故。三俱是。二義雙現前故。四俱非。修生故非常。本有故非無常。 章隨緣起際故俱非者。緣起無性。緣起限際。非是常。非無常。為俱非句。 章若體即俱體等者。體德用三。即是真如三大法門。德即相大。言體則德亦體用亦體。言德則體亦德用亦德。言用則體亦用德亦用。俱體。俱德。俱用。無礙。是名十身佛果功德。上明佛果常無常義竟。 自下第二明佛相好。相謂形貌身上。總相可觀嚴麗。好謂善能相中。美妙微細別相。亦名小相。待對三十二大相故。亦名隨形好。亦單名隨好。亦名種好。此即八十種之好故。章若依小乘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者。源信僧都。要法文上雲。明佛三十二相者。有世間流布頌。其下私加業因。烏瑟膩沙無見相。頂禮賢聖師長故。髮毛右轉紺青相。樂受善友師教故。面輪端正滿月相。見有來求歡喜故。眉間毫相右旋相。不隱他德讚歎故。眼睫紺青不亂相。見諸怨憎慈善故。眼精紺色分明相。慈悲常視眾生故。四十齒齊逾雪相。遠離兩舌和諍故。四牙鮮白鋒利相。修集慈悲教人故。舌相廣長覆面相。受持十善教化故。常得上味適悅相。惠施醫藥美食故。梵音和雅等聞相。不謗正法軟語故。常光面各一尋相。香華燈明施人故。體相縱廣量等相。療治四大不動故。身相縱廣端嚴相。迎送侍遶尊長故。容儀洪滿端直相。卑屈瞻病給藥故。七處充滿受樂相。常施所須充足故。肩項圓滿殊妙相。離慢隨順眾生故。膊腋悉皆充實相。如法斷事不執故。頷臆身半師子相。如法所作為首故。身色光曜金臺相。施與瓔珞嚴具故。身皮細滑離塵相。親近智者問答故。毛孔一生右旋相。掃治道路荊棘故。陰相藏密象王相。覆藏他過施衣故。兩臂修直摩膝相。見他造善佐助故。雙□漸次纖圓相。為法疾走給使故。足跟廣長稱趺相。離不與取不欺故。足趺修高稱跟相。修福展轉增長故。指間鞔網金色相。四攝攝取眾生故。諸指圓滿纖長相。合掌起禮尊長故。手足柔軟勝餘相。摩洗病者垢穢故。手輻輪文圓滿相。供養父母往來故。足下平滿等觸相。安住淨戒不動故(已上)飾宗記第七雲。三十二大人之相者。瑜伽四十九。釋三十二相及八十隨好。地持第十。亦同瑜伽。大品二十六。亦釋相及好。涅槃二十八。但釋三十二相。今且依婆沙。百七十七雲。問相是何義。答標識義是相義。殊勝義是相義。祥瑞義是相義。三十二相者。一者足善住相。謂足下平滿。不凹。不凸。於踐躡時。等案觸地。其跡分明。噁心欲者。終不能識。諸在家者。若有此相。必為人王。賓伏率土。諸出家者。若有此相。必為法王。化導一切。二者千輻輪相。謂佛雙足下。有文如輪。千輪具足。轂輞圓滿。分明巧妙。妙業天子。雖極作意。不能擬之而別化作。所以者何。妙業天子。所化作事。是無覆無記智所引。此相是純淨業所引故(生得智所引。加行智所引。一生所習智所引。無量生所習智所引。更成復次)三者指纖長相。謂指纖長傭。而漸銳。節不粗現。並時無隙。安布得中。光澤圓滿乃至三十二者。得梵音聲相。謂佛於喉藏中。有妙大種。能發悅音和雅梵音。如羯羅頻伽鳥。及發深遠雷震之聲。如帝釋鼓。如是音聲。具八功德。一深遠。二和雅。三分明。四悅耳。五入心。六發喜。七易了。八無厭(已上)飾宗所引。文言極廣。言八十種好者。大般若經三百八十一說。一指爪狹長。薄潤光潔。如華赤銅。二指圓纖長。傭真柔軟。節骨不現。三手足各尋。於諸指間。悉皆充密。如是等也。不能具引。大般若經。廣說相好。相是粗顯大形奇麗。好是微細別別可觀。雖有粗細。皆是端嚴。可愛。可敬。可樂形相。如來所感。三十二相。各以殊勝極猛思業。百福功德。為因成辨。以百福德。得一相故。如是相相皆由百福。其一一好。亦由眾福。小乘教中。薩婆多宗。既立諸法實有體義。是故相好皆有實體。若成實宗。談一切法假有義理。是故相好亦是假立。 章如金剛般若經等者。彼文雲。須菩提於意雲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已上)諸般若教。是第二時。空教法輪。為破初時教。小乘實有執。說一切法畢竟皆空。以攝二乘令入大乘。由此二乘信大。入大安住大乘。此即始教空門。引攝小乘教意。章或約報身說八萬四千。 章如金剛般若經者。彼文雲。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已上)此即始教空門宗旨。 章此約始教引小說也者。愚法小乘。計為諸法實有。如來三十二相亦爾。第二時教。般若宗中。諸法皆空宗。破小乘有執。令入大乘法。即是引小成大乘人。 章或約報身說八萬四千相者。觀無量壽經雲。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復有八萬四千隨形好。一一好。復有八萬四千光明(已上)此說彼佛地受身門。彼經所說。通報化佛。九品往生。眾生機根業因得道。皆化土門。由此門故。章主密嚴疏中。名雜淨土。探玄記三。為不退門淨土。是化淨土。三賢菩薩。四果聲聞等。所居土故。今依報土門義故。往生論名蓮華藏世界。佛地論中。說為他受用土。新譯心地觀經第二雲。二者如來他受用身。具足八萬四千相好。居真淨土。說一乘法。令諸菩薩受用大乘微妙法樂。一切如來。為化十地諸菩薩眾。現於十種他受用身(已上)。此所說意。通十種身。皆具八萬四千相好。 章辨金鏘馬麥等往業所到者。 辨金鏘馬麥等往業所到者。大論第九雲。如佛神力無量。威德巍巍。不可稱說。何以故受九罪報。一者梵志女孫陀利謗。五百阿羅漢。亦被謗。二者旃遮婆羅門女。繫木盂。作腹謗佛。三者提婆達推山壓佛。傷佛大指。四者迸木刺腳。五者毘樓璃王。興兵殺諸釋子。佛時頭痛。六者受阿耆達多婆羅門請。而食馬麥。七者冷風動故脊痛。八者六年苦行。九者入婆羅門聚落。乞食不得。空缽而來。私雲興起行經全部二卷。後漢外國三藏康孟詳譯。彼經之中。九種罪報宿世因緣。各立經別題。一一廣說。恐繁不引。金鏘者興起行經。名佛說木槍刺腳因緣經。雲剛強木槍刺腳。字彙曰。鏘千羊切。音槍。又曰槍千羊切音鏘槊也。又剡木傷盜曰槍(已上)經曰世尊晨旦著衣持缽。與五百比丘僧及阿難圍繞。共入羅閱祇城乞食。家家編至。見此裡中。有破剛木者。有一片木長尺二。迸在一邊。於佛前立。佛便心念。此是宿緣。我自作此因。自當受之。眾人聞見。皆共聚觀。大眾見之驚愕(已上)言馬麥者。興起行經。名佛說食馬麥宿緣經。經雲食著皮麥。是即馬麥也(已上冠注所引)。 右以嵯峨大覺寺所藏之本校之訖 文化八年(辛未)八月十日 比丘典壽春秋五十四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五十一(終)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五十二    東大寺沙門凝然述                         自下第九攝化分齊。 佛果正報常無常義相及隨好義。前已陳述。依報世界義。須陳演是故此章。次前而來。章若依小乘中唯此娑婆等者。愚法小教。一切世界。皆須彌山建立之處。無別淨土。此三千界。他三千界。森連八方。無有涯際。皆是穢土。百億須彌。百億日月等。建立安布。傍列無窮。佛有二身。生身。法身。開為三身。無漏五蘊。名為法身。即五分法身也。王宮所生。報果五蘊。名為報身。隨類應現。種種變作。或佛形化身。或非佛形化身。或在此土。或往他界。說法化導。皆是化身。如來報身。出出於南州。以為所都。所化境界。自餘百億須彌世界乃至他三千界是也。 章三乘中法性土及自受用土者。始教大乘。唯識論第十。總說三身。自性身者。即是法身。真如為體。此真如法。能依義邊。是自性身。所依義邊。是法性土。此土亦以真如為體。自受用土。即以自受用佛。無漏第八大圓鏡智所變。智影周圓無際普遍法界盡虛空界。無漏純淨七寶莊嚴廣大國土。為自受用淨土體性。其圓鏡智所變諸根相好。無漏純淨色身。為自受用身體。法身自受用所依國土。名自住處。非是他人所見境界。唯佛與佛所見境界。等覺菩薩。唯知有之。非所見境。今此門中。說攝化處故。自住處非此所明。 章如梵網經及對法論等說者。梵網經。說三重教主。臺上捨那。千三千界。為一佛土。一三千界。以為一葉。為千葉臺上佛土。此是第二地。能化他受用土分齊。一葉即是一三千界教主。名大釋迦。即大化身。世界是化淨。然葉上佛。亦名他受用。土亦他受用土所攝。四善根菩薩能化。名他受用。故葉上淨土。亦通資糧菩薩所居。修淨土業。所往生故。其第三重葉中穢土。一須彌界。為一化境。一須彌界教主。各謂一三千界教主。互謂自分三千界境。摩醯首羅天實報成佛。是一葉土。化身充滿百億閻浮。是葉中土。對法論所說。當此一葉世界份量。色頂受用。百億化身。是名始教實報成道。百億所化。即化身土。 章或有說釋迦佛報土在三界外者。涅槃所說。釋迦報土。全同極樂。準知極樂是他用土。故舉無勝。令同彼土。憬興法師。即作此釋。今安樂土。是受用土。道綽禪師。立安樂報土。引釋迦報。令彼此同。言是故當知色頂之身亦非實報者。愚法小乘。以樹下佛。為實報身。始教大乘。以樹下佛。為變化身。以色頂佛。為實報身。遣小乘執。令信大乘。終教大乘。即以界外高勝淨土。成正覺佛。為實報身。還以色頂成道之佛。為變化身。雖有色頂。唯是邊際。非實界外。即界內攝。故化身攝。為引小乘。色頂為實。今就實理故。界外土。無勝國土。為受用土。 章如大智論中以三千大千世界為一數等者。智論第五十雲。三千大千世界。名一世界。一時起。一時滅(第一重)如是等十方如恆河沙等世界。是一佛世界(第二重)如是一佛世界數。如恆河沙等世界。是一佛世界海(第三重)如是佛世界海數。如十方恆河沙世界。是一佛世界種(第四重)如是世界種。十方無量。是名一佛世界(第五重)於一切世界中。取如是分。是名一佛所度之分(總名)上是彼論正文。總有五重。合為一世界量。今章文中。取要而引。次第不違。即有五重。而所引文。似成四重。初三千界。唯為所數。非別一數。然本論文。別為一數。故今亦立為一數界。第二重界。論唯名之。為一佛世界。無有性言。今章所引。第二名性。次世界海。次世界種。後一佛世界。彼此是同。問智論所說。第二重土。啻名一佛世界。無有性言。何故今章。名世界性。答玄記三雲。何故名性者。有二義。一望前諸界。攝諸流類。積結成性。如久習成性等。二望後海等。有為因義。故亦得名性(已上)華嚴經中。積聚諸剎。名世界性。積諸界性。名世界海。釋此次第。作此解釋。論第三重。既立海名。是故章主。第二重界。名世界性。所以海後安界種者。種是種類。亦是因義。積諸界海。共安一處。攝諸流類故。名為種。與第五重。作其因種。故界海次建界種名。若華嚴經。性種是一。晉經名性。唐經名種。唯是一體。無有別相。故六十經。先世界性。後世界海。積集諸剎。名世界性。剎者。一三千界分齊。積世界性。名花藏世界海。八十經中。積剎成種。積種成蓮華藏世界海也。智度論意。世界海後。安世界種。別義次第。有此門故。玄記第三。引此五重。與今章同。梵網戒疏。亦引智論。而文簡略。故彼疏上雲。智論雲。數此三千大千世界。如恆沙。為一世界種。數此世界種。恆沙復至。為一世界海。數此海。復至十方恆沙。為一佛世界。是釋迦佛所化境界(已上)所引文言。總有三重。一三千界。以為所數。海前立種。祖師引文。以義轉用。 章以攝化漸廣於前故者。此待對前一三千界為所化境。此是終發法身釋迦。所化世界。封疆分齊。所化國界。廣博寬大。恢廓周遍。不可思議。義寂法師。無量壽經疏。引智度論五重世界。配對受用變化等土及淨土穢土。今此章意。化身穢土所化境量。 章又唯約須彌山世界說者。此五重界。皆是須彌建立世界。唯是積集三千大千世界而已。須彌建立者。須彌為本。有四王。忉利天。九山。八海。四州。八中州。三輪。五輪。建立安布。須彌在中。眾嚴圍繞。空居四天。待對地居。色等界。天等次第。安立待對布列。一大千界。百億數量。十方世界。一類須彌建立而已。 章如法花經雲我常在靈鷲山等者。法花壽量品長行雲。一切世間。天人及阿修羅。皆皆。今釋迦牟尼佛。出釋氏宮。去伽耶城不遠。坐於道場。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然善男子。我實成佛已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乃至)自從是來。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說法教化。亦於餘處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導利眾生(已上)重頌偈雲。自我得佛來。所經諸劫數。無量百千萬億載阿僧祇。常說法。教化無數億眾生。令入於佛道。爾來無量劫(乃至)於阿僧祇劫。常在靈鷲山及餘諸住處。眾生見劫盡大小所燒時。我此土安穩。天人常充滿。園林諸堂閣。種種寶莊嚴。寶樹多華果。眾生所遊樂。諸天擊天鼓。常作眾妓樂。雨曼陀羅華。散佛及大眾。我淨土不毀。而眾見燒盡(已上)法花論十無上中雲。八者示現成大菩提無上者。示現三種佛菩提(乃至)二者報佛菩提十地行滿足。得常涅槃證故。如經善男子我實成佛已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故(乃至)我淨土不毀而眾見燒盡者。報佛如來。真實淨土。第一義諦攝故(已上)釋曰。王百塵點已前成道。是釋迦佛實修實證。本地久成佛果。彼時實智。證法身理。所證真理。即是法身。能證妙智。是自受用。所變五根。自受用身。所變器界。自受用土。言得常涅槃證者。是自性身。其能證智等。是自受用身。必有其化用。即是他受用。應十地菩薩。現十重身故。真實淨土者。明自受用土。言第一義諦攝故者。然自受用根本理智。證真如。其後得智。變作自用五根相好及自用土。既是自證內智所行。其後得智。亦是自利後智。雖是後智。即自利故。約根本智。名為第一義諦所攝。本智所證。是真如性。約理本智。為第一義諦。真實第一義諦。法身理故。如是法身。自他受用。挾帶兼存。明佛身土。偈文所顯。天人常充滿。眾生所遊樂等。是他受用身土相貌。兼約自用。明正覺果。此即教事深細一乘之意。即是同教一乘相伏。 章二十一種實報功德者。 自下第十佛身開合。 前第八門所感佛果義相。並陳眾德圓備。第九門中。依報國土。攝化利物行相。已陳自證化他。正報佛身。諸教之中。開合異說。是故此門次前陳述。 章如佛地論五種法攝大覺地等者。佛地經中。說佛果德。總有五法。所謂清淨法界。四智心品。淨法界者。謂四涅槃。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有餘涅槃。無餘涅槃。無住處涅槃。名之四涅槃。此四總名清淨法界。大圓鏡等四智。即為四法。並淨法界。合為五法。佛地經中。說此五法。顯佛果德。以為宗旨。佛地論師。廣釋此義。七軸釋論。深盡淵旨。以此五法。收攝三身。佛地論第七雲。又前五法。攝三身者。有義前二攝自性身。中間二種。攝受用身。成所作智。攝變化身。經說真如是法身故。論說轉去阿賴耶識。得自性身。大圓鏡智。轉第八得。故知。前二攝自性身。此經中。說成所作智起諸化業。莊嚴論說。成所作智。於一切界。發起種種無量。難思諸變化事。故知。後一攝變化身。平等性智。如餘論說。能於淨土。隨諸菩薩所樂。示現種種佛身。妙觀察智。亦如論說。於大集會。能現一切自在作用。說法斷疑。又說。轉去諸轉識故得識故。得受用身。故知。中二攝受用身。又佛三身。皆十義中。智殊勝攝。故知。三身皆得有智(已上)此中總意。清淨法界大智鏡智。得自性身。理是所證。智是能證。所證是理法身。能證是智法身。理智冥合。總名法身。平等性智。攝他受用。妙觀察智。說法斷疑。他受用身。說法之時。即用此智。是故二身名受用身。成所作智。轉前五識。此是初義。準五法三身。後義者。論雲。有義初一攝自性身。四智自性相應共有及為地上菩薩所現。一分細相。攝受用身。若為地前諸菩薩等所現。一分粗相化用。攝變化身。諸經皆說清淨真如為法身故。讚佛論說如來法身無生滅故。莊嚴論說佛自性身本性常故。能斷金剛般若論。說受持演說彼經功德。於佛法身。為證得因。於餘二身。為生因故。諸經論。說究竟轉依。以為法身。轉依即是清淨真如。非對治道。故知。法身唯淨法界真如為性。莊嚴論說。大圓鏡智。是受用佛。攝大乘說。轉諸轉識。得受用身。然說轉去阿賴耶識。得法身者。此說轉去第八識中二障種子。顯得清淨轉依法身。非說鏡智以說鏡智是受用故。又受用身。略有二種。一自受用。三大無數劫。修所成故。二他受用。為諸菩薩。受法樂故。是故四智相應共有及一分化。為受用身。經論皆說化身為他地前眾生。現種種相。既是地前眾生境界。故知。非是真實功德。但是化用。經論唯說成所作智能起化業。非即化身。雖三種身智殊勝攝。法身是智所依證故。化身是智所起用故。似智現故。似說為智。亦無有過(已上)此第二義。法身是理故。淨法界攝自性身。無漏八識。四智圓滿。是自用智。能證心故。四智品中。大圓鏡智所現。五根器界國土。名自受用。身及淨土。諸根相好。遍十方界。純淨佛土。周圓無際。是名自受用身及國土。非智即土及其依身。自用身土。智品影像。是故名為自用身土。以自受用第七識俱。平等性智所現智影。名他受用身土。以自受用第六識俱。妙觀察智。觀察所化根機差別。為說諸法。斷除疑網。及其依報。名他受用身土。自受用身前五識俱。成所作智所現色身。名變化身。智上作用。名身土故。此第二義。四智品上。所現智影。名為身土。非謂四智即自受用。他用化身。不同初義謂智即身。今章言清淨法界攝法身者。是第二義故。以唯真境。名為法身。言四智攝餘身者。即就後義。收攝自用他用化身。如上所引佛地論說。此正約就始教為言。祖師三寶章雲。或約五法。攝大覺地。謂以清淨法界。為法身。鏡智及平等智。為受用身。作事智為化身。妙觀智通二身。此如佛地論說。此等約始教之終說。義當為直進人說(已上)此當佛地論第二師義。故以清淨法界。為法身體。 章或唯妙智為法身等者。此唯妙智者。以智攝理。為妙唯智。非謂理外唯取妙智。以智為理。無智外理。以理為智。無理外智。言本覺智者。無始本有覺照之性。真理之有明朗德。名本覺智。言修智者。是修得智。亦修生智。從本覺智。流出業用施作。斷惑得果功能。是名本智所流修智。從本流出。攬本成修。故此修智。必冥本智。始覺始智。契本覺體。始本不二。泯始本故。 章金光明經中四智攝三身等者。彼經不見轉識得智。故無四智攝三身義。然說由滅轉識煩惱。證得三身無上菩提。此即轉彼有漏八識。如其所應。得佛三身。即如已前寄顯斷明。依諸伏道。起事心盡。得顯化身。起事心是第六識。由地前等意識伏惑。入佛果時。妙觀察智轉得圓滿。意識惑滅。五識俱惑。亦隨除滅。故得成所作智現前。依法斷道。依根本心盡。得顯應身。法斷地上。依根本心。是第七識。地上無漏。斷障證理。滅末那惑。平等性智。方得現起。佛果圓滿。依勝拔道。根本心盡。得顯法身。勝拔是金剛心。根本心是第八識。金剛心時。斷佛果障。此時斷盡第八所持二障種子。轉有漏第八。初得大圓鏡智。故唯如如。如如智。獨存。理智冥合。名為法身。然智顯了故。以鏡智名為法身。故為唯智法身之證。 章惑境智合為法身等。攝論既言如如及如如智。如如即是真理。如如智者。即是真智。智不異如。以如為體。名如如智。問佛地論五法三身相攝中。初義何攝。答彼即今此境智合。為法身所攝。彼以清淨法界與大圓鏡智。為法身故。唯識論第十。亦有二義。次第全與佛地論同。彼初有義。即今所攝。第二有義。唯理法身。即始教義。問終教之中。有唯理法身之義耶。答若以智成理。名理法身者。此門化身。終教有之。不同始教單理法身。 章此二句如性起品說者。具前四句。謂唯理。唯智。理智雙合。非理非智。此是解境。具眾德故。心智照故。絕前五者。是行境故。言亡慮絕。唯證境界。不可思議。 章或是化非法報如始教說者。如來垂跡。同淨飯王。剎帝利姓。是化身相。應此種姓出世間故□□□□□。 章但深淺為異者。終教以釋迦為報者。即如佛地經教主。顯示十八圓滿。二十一種功德故。小乘報者。王宮所生丈六報。五蘊報生。相好身故。 章三自性法身應化法身等者。所以應化名法身者。應化二身。非別物體。全攬法身。為應化身。是故一切無非法身。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五十二(終) ****** 《大正藏》第72卷No.2340   No. 2340 華嚴五教章問答抄上(上)   一乘義。   一。題目異說。   二。題目一乘。   三。撰號。   四。義理所詮前後。   五。諸教通依海印。   六。果分說不。   七。因果二分通諸教。   八。終頓攝車。   九。小乘菩薩攝車。   十。三車在所。   十一。露地門外同異。   十二。開方便門示真實相。   十三。索車界內外。   十四。索車三一。   十五。所求果說。   十六。四地五地通寄四果。   十七。八地已上一乘。   十八。三乘進入位分。   十九。同性經佛十地本末。   二十。該攝門不一義。   二十一。十眼五眼等相攝。   二十二。汝等所行是菩薩道。   二十三。毘尼即大乘。   二十四。餘二則非真。   二十五。八義意趣。   二十六。愚法出界。   二十七。但能折伏。   二十八。非真滅度。   二十九。羅漢在大乘。   三十。不共般若不思議經。   三十一。一音解許不。   三十二。本會聲聞聞自分法。   三十三。天乘梵乘。   建立乘一(三一立破。三國相論自宗大義也。故初明之。)。   一、題目異說。   現流布本上中同雲。華嚴一乘教分記(云云)。下品華嚴經中一乘五教分齊義(云云)。   指事上本雲。若爾雲何一部題目上下相違。解雲。上中卷雲華嚴。謂華嚴經中也○教謂五教。分謂分齊爾乃上中存略。下卷存廣○問。雖知廣略別不相違。未知何勝。答。未知勝劣。然若隨多而為勝。華嚴一乘教分記是以為勝。以上中二品共同為目故。又品文含義故○又初首故(文)。   唐本章三品共雲。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云云)。義折復集皆如此牒釋故也。又折薪雲。復有別名。一曰華嚴五教章。一曰華嚴一乘教分記(文)。   圓覺小抄雲。華嚴藏和尚製五教義分齊(云云)。宗家送新羅義相大師消息雲。一乘教分記三卷。探玄記二十卷。兩品未了(文)。   義分齊重校序(淨源出圓宗文類)。原夫先祖標題也。以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為目。而圓覺廣抄引之詳矣。比見數本。或標華嚴五教章。或題雲華嚴一乘分教記。是豈祖師之意耶(文)。   二。問。題目中雲華嚴一乘(云云)。爾者此一乘者。攝法花等諸教歟。為當唯限華嚴一乘歟。答。兩方也。若雲攝法花等者。既雲華嚴一乘。何可攝法花等哉。何況下卷題華嚴經中一乘(云云)。若雲限華嚴一乘者。下文雲。然此一乘教義分齊開為二門。一別教。二同教(云云)。然此一乘之言。豈非題目一乘耶。以知。攝同教一乘法花等雲事。何況同教分諸乘中。出三小等諸乘。剩凡一代諸教雲華嚴一乘歟(見)如何。答。一義雲。華嚴一乘者。依該攝門心。指一代諸教雲一乘。教分記者。依分相門。分五教也。   折第一雲。初題目○今此一乘具同別二教教義之分齊也。以下列十門釋此教義。不出三乘一乘。若別教一乘。則三乘等本來不異故。若同教一乘。則三乘合明故。今雖標一乘。攝三乘等俱盡(文)。   指事上(本)雲。言一乘者。有其多義。一存三一○二遮三一。如法花等○三直顯之一。如華嚴○問。既顯華嚴一乘。唯可標第三直顯一。何兼餘義。答。圓教故。攝方便故。唯下同教可知(文)。   尋雲。題目一乘言能所釋中何耶。答。指事雲。言華嚴者。所釋之經稱也。一乘教分記者。能釋之章目也(文)。   集成雲。然此一題能所兩重。初者章是能釋。上皆所釋。二者華嚴能詮。次六字所詮。從詮就旨以立章題。全取他名。有財釋也(文)。   復古多同。此釋心題目全皆章之名也。而章一字是文名也。上八字皆經能所詮之名也。   五十要問答(上)雲。問。一乘教義分齊雲何。答。一乘教有二種。一共教。二不共教。圓教一乘所明諸義。文文句句皆具一切。此是不共教。廣如華嚴經說。二共教者。即小乘三乘教(文)。   三。撰號。現流布本雲。法藏撰。是略居所。唐本雲。京大薦福寺沙門法藏述。京行願抄雲。京者大也○謂天子所居(文)。義苑雲。京者大也。則西京古之長安。今永興(文)大薦福寺。西崇福寺。西太原寺。同所異名也故。   行願抄二雲。大崇福寺古名西太原寺(文)。又雲。為唐祚起自太原。以報地恩造五處寺。總名太原。復因天後重修改名崇福(文)。 筆削記一雲。西太原寺者。即長安崇福寺也。以天下有五寺。俱名大原○東即揚州。南即荊南府。西即長安。北即太原(亦名崇福)中即東都(今之福光)俱稱太原者。以則天生於大原。此既皆彼舍宅所置。為敬生處以為名(文)。問。何故有三名耶。答。先太原者○薦福者。還源觀補解雲(源)薦追也。言為考妣追福也。此寺唐中宗皇帝所造(文)。   行願抄雲。後因天後重修改名崇福(文)。薦福·崇福同義也。   問。薦福·崇福之名通五大寺歟。答。依筆削記。西太原寺即長安崇福寺(云云)。又雲。北即太原(亦名意崇福)。又行願抄雲。造五處寺總名太原。後因天後重修改名崇福(文)。此釋又崇福名通五大寺(見)。依此等釋義。薦福·崇福通五大寺歟。 法藏。賢首。香象。三名事。   義苑法藏者。教主之名字之與號。俱稱賢首(文)。集成全同。筆削雲。法藏者。俗姓康氏。華嚴第三祖。敕謚賢首大師(文)。   述撰作三別事。   四。付十門標列之次第。且義理分齊所詮差別前後。雲何列之耶。答。若依唐本。九所詮差別。十義理分齊也。若依現流布本。義理分齊九。所詮差別十也。付之。若如唐本者。教義分齊重校序(淨源)若總列章門。稽諸典本。皆以義理分齊列於第九。所詮差別當於第十。近有佛瀧山學者。傳於徑山寫本。妄以第十門為中品。反以第九門為下卷。向所謂列門有參差。其失二也(文)。   若如現流布本者。   演義抄三上雲。若約所說法相者。下約所詮辨異。然賢首義分齊內第二卷廣明。今但略說(文)。   唐本印本雲。次品廣說(文)。何況玄第一雲。一明教起所因○三顯立教差別(所詮差別在此科)○九辨文義分齊(云云。取義)。大疏一雲。一教起因緣。二藏教所攝(所詮差別在此科)。三義理分齊(云云)。依此等列次釋文。尤可如唐本。如何。答。一義雲。疏玄列次。演義抄釋方方有依標。以唐本列次可為指南也。   尋雲。淨源撿定豈無依憑耶。答。且付當代流布之本。如此撿定歟。   (本雲。自是已下十四行無正本。了信房之本Ягсэ。然間是書入也)   疑雲。疏九上釋離世間品正覺佛願佛等之十佛。會同第八地菩薩願化等之十身了雲。然佛就內覺身多就相故立名不同。餘廣如別章(文)。   抄十九下雲。廣如別章。即華嚴章門中亦義分齊內(文)。而教章三卷之中全無釋。離世間品十佛之處。故知。別可有義分齊雲文歟。況淨源於演義抄。作末書分科牒釋。豈迷抄釋耶。答。亦義分齊內者。指演義玄談歟。   疑雲。下分教開宗章辨五教了雲。此約理以分教了。若就法義。如下品中別辨(云云)。准此文。所詮差別可下卷。如何。答。指中品雲下品歟。又雲。折薪。復古等釋。所詮差別之初義。差別故。顯彼能詮等之文。對法若就法義等文。牒若約法義如下別辨。品字無之。爾者品之字傳寫誑歟(已上無本也)。   五。問。華嚴經教主釋迦遮那中何耶。略文義章文。海印三昧一乘教義(文)。爾者此海印三昧者。唯別教之所依歟。為當通諸教所依歟。兩方也。若雲限別教者。見章起盡。付海印一乘。開同別教義。其同教中舉三乘等。知通諸教所依雲事。若云爾者。清冷大師解釋中。事事無礙海印炳現。若非別教一乘。無此義也(文)。如何。答。一義雲。若依該攝門。一切三乘等法本來一乘故。皆依海印。今章依此義邊歟。若分相門限別教。不通諸教歟。   尋雲。賢首品中說海印等十大三昧。何故唯以海印三昧為教體耶(是一)。次大集·大般若等中說海印三昧。豈非餘教耶(是二)。答。愚案雲。海印三昧者。十大三昧中第一也。而今經中一切十句初句為總。十地論所判也。知第一總故。初故。取為教體故。海印中說雲一切示現。無有餘等(云云)。次大集經第十四品菩薩所得海印也。次大般若縱雖名字同。義理可別歟。   難雲。玄第四抄九(下)等。雖引大集海印。而釋今經義不判淺深。雲何。答。縱雖引同。取名義多同。豈三乘一乘無淺深耶。   尋雲。今經海印唯業定歟。答。玄第一通普賢等因人(云云)。又疏三(下)諸佛窮究菩薩相似(文)。大疏一上雲。第五教體淺深○從淺至深。略明十體。九事事無礙體。十海印炳現體○前八約同教。後二唯別教(文)。抄四上雲。事事無礙海印炳現。若非別教一乘。無此義也。玄第一雲。從淺至深。略有十門。○八帝網重重門。九海印炳現門。十主伴圓備門(文)。   孔目第四雲。一乘同別教義。依海印定起。普賢所知三乘教義。依佛後得法住智說(文)。唐經十四(賢首品)。疏三下。抄九(下)。唐經五十二(出現品之出現正覺處)。疏九(上)。抄十九(上)。海印三昧說釋可見。   六。問。性海果分可說不可說中何耶(略文義)。答。不可說(云云)。一義雲。說不說無礙義也。   疏六(上)雲。然。一大體相古說不同○賢首釋雲。此經宗要有六。一所依果海。如大虛空。二地智所證十重法界。如空中所盡之處。三根本智能證法界。如能依盡相。四此地後得○五諸地加行○六寄法顯成諸地差別○於中先就義大。次約說大。後辨相融義中有三。一約果海。可以總標。令人知有名為可說。不可指庠樂人名不可說。二約證所。既此所證離相離名。還雲此法不可說聞。以此遣言之言當彼法。故名為可說。有言斯遣名不可說。三約本智。謂以遮詮易解故名可說。直詮不建故不可說○二就說大中亦三○(文)。後得等大三種皆釋可說不可說義。探玄記第十全同疏引。   又雲。又且依一相。不可指陳等雲不可說及與可說。若有因緣故果可寄言。即事入玄因叵說。故雲說少分也。不可局執(文)。   抄十四(上)雲。又上三義明說不說。更有二義。一約自體。真法互相顯現名為可說。如經雲智起佛境界等。謂以如顯智。以智顯如。名為可說。不可以此性相別取。名不可說。二者情實相對。以情望實情外有真。可以談說。據真就情真外無情。用何起說(文)(已上疏抄釋果海通說不說。不釋一向果海不說也)   行願抄一雲。言果海離念而心傳者。果海離念。則非情識所解。既絕所解。則言之不及。須亡言得意。得意即是心傳。故別行十地經雲。我今說一分。論釋雲。十地有二分。一因分。二果分○亦則達磨無念為宗。以心傳心。不立文字之意也○斯則句句言說而無說。唸唸智契而無契。無說無契者。常說常契也(文)。   章十佛自境界(文)。大唐四家共行境十佛(云云)。指事舉行境解境二十身。   七。因果二分說不說之義。限別教歟。通前四教歟。答(云云)。兩方也。若雲通者。凡前四教因中即有。至果即無雲事。一宗所定也。何可有不可說果海耶。是以見下文起盡。前四教中無開因果二分。若云爾者。至相大師釋十地論教義。二大雲通一乘三乘。不通小乘(文)教義二大既因果二分也。知通三乘雲事。如何。答。   問○普眼境界(云云)。限普賢菩薩一人歟事(略文義)。 八。問付四車建立。且終頓二教菩薩。攝門外之三車歟。為當攝露地白牛歟。兩方也。若雲攝白牛者。章下文釋中同三教雲。以此皆為三人所得故(文)。知攝三車雲事。若云爾者。清冷大師解釋中。終教已上是一乘也(見)。既是一乘也。尤可攝大白牛車也。如何。答。一義雲。宗家心當章並探玄第一等。皆終頓二教三乘教故。攝門外三車(見)清冷大師終教已上一乘故。攝大白牛車判(給)但清冷大師心。於法花以前實教。有會不會二義(光宅立教之科)。若依實體不足皆屬法花之釋者。可有攝三車之義歟。又宗家心玄記一處解釋。合終頓二教釋同教一乘。爾者又以終頓二教。可有攝大白牛車之義歟。宗家心對華嚴法花等純一乘。指餘教釋三乘。清冷大師依一性五性門。對始教三乘。以終教以上釋一乘。雖異表堣ㄔi相違歟。但會解記師資相違(云云)。   大疏一上雲。二對權顯實。則前二是三乘。後三為一乘。則不違法花四乘(文)。   探玄記一雲。或開為二。謂一乘三乘教。前諸教中雖有存三泯二不同。然通三乘趣入。故名三乘教。後一直顯本法不通二乘。故唯是一(文)。   又雲。四或分為四○一於上共教中。約存三泯二開兩教。故為四。一別教小乘。二同教三乘。如深密等。三同教一乘。如法花等。四別教一乘。華嚴等(文)。此釋起盡合終頓。名同教一乘(見)。此外章玄等無此義也。   大疏一上雲。三引為即前權教菩薩○權教極果無實事故(文)。   抄四上雲。疏權教極果○如有五教唯圓教因果俱有實事。前四因中即有至果。皆無由修權因。若入地故即入實故(文)。依此釋者。終頓二教又權教三車之所攝(見)。如何。答。   問。門外三車攝愚法歟。答。爾也。付之。次下文雲。愚法二乘並在所引諸義中(文)。至下可料簡。   九。問。小乘教菩薩。三車之中攝何車耶。答。門外牛車可有三身。小乘教佛化身一分故可攝牛車也。探玄第一雲。成佛唯一。但機有淺深。教說三類。匪謂成佛體實有三(文)。   抄二(下)雲。盡無生智是二乘體。丈六權智是牛車體(文)。   問。牛車大白牛車同體歟。異體歟。三車四之諍別可抄。   十。問。門外三車同所設之歟。答。可同所也。付之。二乘纔離分段之繫業。以為究竟。菩薩永超二種生死。法既各別也。喻車豈同處耶。答。始教以三乘同見為本。故約化身出牛車。化身斷惑證理二乘無異。故置同處也。故妙經中但雲門外三車。不說別處。丈六權智是牛車體之解釋此心歟。問。羊鹿二車喻何乘耶。答。妙經中羊車聲聞。鹿車緣覺喻也。付之。   指事上(本)雲。瑜伽第四十品作四車喻○一鹿(喻聲聞。是劣故。此中取居山故。與此不同獨覺喻也)。二牛(喻獨覺。勝聲聞故)。三馬(喻地前。所釋涅槃上二亦喻涅槃)。四象(喻地上。所釋涅槃以最勝故)。○解雲。所喻雖別。而義無別故取為證(文)。   十一。問。四衢露地門外此三種同歟。異歟答。抄二(下)雲。四衢即四諦○昔指三乘三界門外○言機索者。三乘人以佛教門出三界苦(文)。   指事雲。門外等者○三乘之教行合名為門。能出三界火宅故。理出教外故名門外(以上基師釋也)。智周師引吉藏師釋雲。復有義。此名三界限域為門。故覆文雲。即此三車皆在門外。復言燒門。故知。三界以之為門(文)。又雲。靈範師雲○今在門外者。非想貪為門。以涅槃是無漏法。非貪所繫名在門外(文)。又雲。四衢者○大乘基等雲。四衢道者。四諦理也。三乘並觀四諦理故○(惠藏師。吉藏師。玄範皆與此同也)。吉藏統略雲。余昔依舊釋四衢喻四諦。此解可約昔教出三界證四諦。便得涅槃。此是見車得車。不應更復索。又明四衢及露地。明無五濁。亦同上過也。望今教釋者。四達曰四衢。則四方皆空不見車不得。靈範師雲。四衢道中者○喻於我生已愚等四智究竟道中。灌頂記(並)御製雲。四衢譬大乘四攝四等。門外四衢露地等雖似異釋。大意不可違。出過三界處。三乘自證涅槃之體也。   抄二(下)又雲。向若有體即不合索。諸子皆索明無體(文)。   十二。開方便門示真實相事。   指事雲。元曉雲。此名方便。略有四義。一者佛方便智之所說教○二者即三乘巧順三機持業作名○三者為一乘教作前方便○四者於一乘理權說方便○此名為門。有其二義。一者出義。諸子依此出三界故。二者入義。又依此教入一乘故。然門有二名。若言佛門人門。則門非佛人。若言板門竹門。即門是板竹。今三乘教名方便門。同板竹門○開方便門有其二義。若望出義說三乘時。開而不閉。望其入義說三之時。閉而不開○今說一乘教。言三是方便。方開方便門令入一乘故(文)。   抄二(下)雲。昔言有三。是方便門。則閉於一實。今雲無三。則一理自顯。故雲此經開方便門示真實相(文)。此文約理。又雲。若約行者○謂三行別。則方便之門閉於一實。今會為一。則方便門開一實顯。故雲汝等所行是菩薩道(文)。   問。於界內直授大白牛車之義可有耶。答。(云云)付之。章四衢別授大白牛車等(文)。略文義。答。一義雲。下教義攝益章雲。界內通見聞解行(等文)可知有界內直授之義也。但今章約法花大都雲界外授(等歟)。   十三。問。索車人者限界外機歟。通界內機歟。答。當章心界外索車。付之。既三乘共索車。法花會上菩薩。豈可限地上菩薩哉。若地前菩薩索車者。何無界內索車之義耶。何況三乘權教菩薩。初地以上必入一乘雲事。一宗所定也。爾者索車之義尤可地前界內。初地以上全不可有索車之義耶。答。當章(並)抄二(下)等釋。全無界內索車之義。若依現文者。法花會上索車三乘人者。皆可自位究竟出過三界之機歟。縱雖於初住證入一乘。依終教心一分出世機故。法花第二又門外索車(見)。   一義雲。經釋等為破三乘果約大都。故雲界外索車。而實三乘菩薩中十信地前等。可通界內索車之義歟。故法花序品中曰眾共作疑念。何可限地上出世等耶。尋雲。菩薩索車之義可有耶。答。自宗心三乘共索也。   抄二(下)雲。言機索者。三乘之人以佛教門出三界苦。謂為究竟不解索乘。已被陶練一乘機發機宜。叩聖義言索耳○彌勒序品。陳曰眾疑。徵佛定因。已是索義。文殊雲。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者。佛當為除斷。令盡無有餘已許等賜○菩薩聞是法。疑網皆已除。即是歡喜(文)。指事雲。若三乘菩薩到十住以上。不限住離分段繫業。分見法身故名為露地(文)。尋雲二乘無餘還生之時。可有索車義耶。答。   十四。問。妙經文。羊車鹿車牛車願時賜與(文)。爾者索大白牛車歟。為當索三車歟。答。索一乘大白牛車也。付之。經文既別三車了。願時賜與雲全索大白牛車之義所不見也。是以章文引經文了。以此得知三車同索(文)雲經文。雲釋文。索白牛雲事。依憑在何耶。答。   抄二(下)雲。索車是喻約法。雲何古有多釋。略要有二。一者機索。二者口索○二口索者。已集靈山。三乘三根皆悉啟言求法求記。即是索車。若說與記令其修證。即是等賜。彌勒序品。陳曰眾疑。徵佛定因。已是索義。文殊雲。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者。佛當為除斷。令盡無有餘已許等賜。方便品初告諸聲聞眾。及求緣覺乘。我令脫苦縛逮得涅槃者。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眾生處處著引之。令得出已是開權。又雲。舍利弗當知。諸佛語無異。於佛所說法當生大信力。世尊法久後要當說真實。即是顯實開權。顯實已是略賜。亦是許與身子三請法說。索車(文)。答。趣准此釋。已聞略開權顯實了。身子請法說。何只可索本三車耶。但未得授記之間。於一乘修證難作決定心。於自乘果生虛指之思。故雖言舉三車。心索白牛也。   十五。問。章文此中三車約彼三乘所求果說(文)。爾者三乘共指極果歟。答(云云)。如略文義。一義雲。今所求果者。菩薩初住已上得出世淨心。故乃至佛果名所求果。含教證二道也。但雲自位究竟者。未必極果。一乘進入之時。三乘自位究竟故云爾也。二乘亦初果以上。乃至無餘皆所求果也。指事以至自位究竟處故之下釋義。委細可見。   法花第二雲。長行合牛車。雲求一切智。佛自然智。無師智。如來智見○為求牛車出火宅(文)。偈頌合雲是諸子等。若心決定具足三明及六神通。有得緣覺不退菩薩(文)。   指事雲。問。若爾此位未究竟位。雲何名為自究竟位。答。古德雲。雖未到極位。依彼三乘教。出繫業三界。得出世益故。三乘教益已究竟故。到十住以上自位不退處。住大乘自位。究竟不退故。由此義故名究竟也○又疏雲。心不退者。論釋自住處畢竟智。謂大乘法是菩薩住處。住於大乘心不退轉。名畢竟智(解雲。此明不退心。為自位究竟。由是明知。三乘菩薩得不退位。住於大乘自位。以畢竟不退故。是故名為自位究竟也)○梁論第七品雲。究竟道有二種。一有學究竟。二無學究竟○諸地乃至如來地。皆有此究竟義(文)。一乘進入位分(並)教證二道等。次下可抄之。   臨門三車為實不實事。指事雲。問。上已明權實訖。何更問實不。答。此非問權實。但問虛實(文)。   問。教義差別者。指教理行果之四法名教歟。為當指唯教歟。答。   復古雲。二教義差別者。教者因大也。義者果大也(文)。   指事雲。三乘教為教。一乘教為義○問○答如手持一果。言有三果子。唯有三言。無三言之所詮三果。三乘亦爾○唯有三教。無三教之所詮三義○如開三果方便。令示一果實語實義。一乘亦爾○是故一乘教義望於三乘唯為義也(文)。一義雲。權實差別中開出下九門。故教義者權實也。而然章但有其名(云云)。名者教也。故四法中以教法為本。雲教義差別歟。尋雲。尋教至義(文)。義者一乘歟。三乘歟。答。指事雲。界內示教得出為義(文)。一義雲。一乘雲義歟。   孔目第三雲。證教者。即約因果二分說二大也○為果是所剋之位。義大是所證之法。義位相似故。約之以顯所以。約因明教大者。因是能生之位。教是能自方便。義位相似故。約顯之教證二分。德量非小故名為大(文)。   章。聖言無失故(文)。若人會雲。雖經不簡非本所望者。唯二乘也雲者。經何不簡耶。若經無由不簡別雲者。汝於聖言付未盡理之失者也。若言總意別雲者。經若唯雲三車願與者。可有言總之義。已羊鹿牛願時賜與(云云)。三人別索是言別也。   章。體具德(等文)指事雲。此章家釋經文。謂一乘體具恆沙性功德。故雲寶網等○言白牛肥壯等者。基雲○白者眾色之本。如白蓮花經諸乘本故○正智之中。內德圓滿故雲肥壯○言其疾如風者。基雲。正智證性。一剎那中緣慮法界。大悲所繫。內圓眾德。外化群生。無遲滯故○此章家意。謂明一乘用大殊勝。是故起信論雲。三者用大○言多儐從等者。基雲。以二智為先。萬行神通六度四攝覺分解脫○儐音必刃反。相也。出攝賓曰儐。入讚禮曰相。今導為儐。後隨為從○言行眷屬者○今章家意。當大乘基(文)。並約同教一乘等者。復古雲。未窮無盡(文)。問。行眷屬者。一乘行歟。三乘行歟。答。同教一乘以理智為車體。以六度等為眷屬也。又同教故可攝三乘等行也。   適(屍變。之也。止也。往也。歸也。得也)。指事(云云)。餘記(云云)。繁故略之七寶大車其數無量(文)。   問。同別二教。一乘之體同也可雲耶(略文義)。孔目四雲。別教者。別於三乘故。法花經雲。三界外別索大牛之車故也。同教者。經雲。會三歸一故知同也○所言同者。三乘同一乘故。又言同者。小乘同一乘故。又言同者。小乘同三乘故(文)。   五約寄位差別(等下)。   章。本業經依身章第五寄在門引證之。初二三地相同世間。四五六地二乘。七地八去寄菩薩也。   章。仁王經同第四門。七地以還寄同羅漢。八地以去是菩薩也。   章。地論斷惑章第九寄在門。前三地相同世間。四地以去是出世也。   章。梁攝論依身章第六寄在門。初三世間。四五六二乘。第七菩薩。第八地已上一乘也。而今章等者。佛性寶性等論等取也。故斷惑義第八門。舉佛性等也。   初三地寄在門事。   抄十三(上)雲。九約寄乘者。謂初地明絕。復顯人王。即是人乘。二地十善。十善生天是欲天乘。三地八定是色無色天乘。故以初三為人天乘(文)。   十六。問。章文。四地五地寄聲聞法(文)。爾者通四果歟。答。准依身章。可通四果也。付之。當章起盡自四地至七地。三乘之自位究竟也。既雲自位究竟。尤第四果可限也。如何。答。依身章雲。四地是須陀洹等○是初出世故。五地寄是聲聞羅漢(文)。但自位究竟者。三乘俱是出世間自位究竟故。初果以上證智皆出世間自位究竟也。加之三乘中菩薩自位究竟。豈非初住等耶。   尋雲。四五六地二乘七方便等可寄在耶。答。既雲出世。知菩薩初地已上。二乘初果已上也。但依相從義者。初三地寄一切人天因果。四五六地寄二乘因果。第七地寄三乘菩薩因果。八地以上可寄一乘因果也。四地以上出世位故。付本寄初果以上也。華嚴問答下雲。一切人天世間因果。皆有初三地。一切二乘所修因果行法。皆在四五六三地(文)。   十七。問。引何文證第八地以上一乘之義耶。答。今章引梁攝論八地已上乃至佛地名出出世之文證之也。付之。梁攝論中說八地已上居淨土之義雲。出過三界行處出出世善法功能所生(文)。釋論雲。二乘善名出世。從八地以上乃至佛地名出出世(文)。全八地以上一乘雲文無之。況諸譯攝論都不釋八地以上一乘文。雲何。答。一義雲。縱雖無八地以上一乘文。攝論心善成立文三乘之外立一乘事。自宗一同之義也。爾者對出世之三乘雲出出世。尤可一乘也。   疏七下雲。又約寄位。初之三地寄同世間。次有四地寄三乘法。第八已去寄顯一乘。莊嚴論釋第七雲。近一乘故。梁論亦說八地已上以為一乘(文)。抄無釋。莊嚴論可檢。章文梁攝論等中者。等莊嚴論等歟。   問。章文。然彼第七是何人耶(文)。釋何事耶。答。第七地若非三乘菩薩者。不可寄餘人云心也付之。依身章第四寄在門雲。七地以還寄問羅漢。八地以去是菩薩位(文)。如仁王經雲。住第七地阿羅漢位(文)。經釋起盡尤對合攝論二乘善名出世之文。以七地已前可寄二乘羅漢爾者是何人耶。難破似無所詮。如何。答。依身章等寄在者。自本引諸聖教之異說。不可一純。有佛地寄羅漢等也。有約小乘。有約三乘。今約一乘。以八地以上寄一乘之時。以前七地付寄世間三乘。是何人耶等難也。尋雲。第七寄三乘菩薩雲事。依憑文何耶。答。依身章雲。七地以去寄是菩薩。以得無生法忍故。此如本業經說(文)。本業經可勘。章具如下說(文)。折復等指下分諸乘中二乘段。集成指殊勝門也。章。示教利喜(文)。集成引清冷大師釋雲。示義教行。既得義利。具解行故成喜(文)。   章。法花正破小乘(文)。探玄雲。深破二乘即是破三(文)。此意也。   十八。問。性起品心假名菩薩者何位耶。答。玄記第十六雲。問。此等不信是何位菩薩。答。文無正斷。准其劫數。十千已過僧祇未滿。應是三賢位人。問。更至何位則能信此。答。極至此位必定信入此一乘法。終無證地而不信此(文)。   疏九上雲。二佛子設有下○此中設有之言似當假設。望慈氏讚善財言。餘諸菩薩於百千萬億那由劫。乃能滿足菩薩願行。今善財一生則能淨佛剎等。斯則舉權。顯實非假設也。若實有此不信人者。為在何位。文無定判。義當三賢。以入證聖必信圓故。若約教道。三祇亦未入玄。所以凡夫頓能信者。宿因聞熏為種別故。今更不信當來是聞(文)。抄十九上雲。疏若約教道三祇亦未入玄者。古十玄中意。然歷三祇設未究竟亦已入位。何以得言未入玄耶。是故上雲。若約教道絕設三祇教既未真。則成佛義亦非真也。教不實故。若約證道。三祇修行必已剋證。修權既深則能入實(文)。此疏抄等心。教道門之時縱歷三祇未入一乘(見)抄。若約證道三祇修行必已剋證者。三祇之中初僧祇滿初地證位雲剋證也。非謂三祇滿也。抄古十玄中意。抄是故上雲。若約教道。   華嚴自防遺妄集第四(初心行圓成正覺門)。沙門文超述。問。據三乘差別教中入此一乘。略有三處入。一十住初心入。以得位不退故。二迴向終心入。於一阿僧祇諸行純熟故。三極遲至初地入。以證得法界融遍自在故(文)。文超法師者。宗家上足六莫之隨一也。而遺妄集未度文也。圓宗文類第二十品引之。   華嚴問答(上)雲。問。三乘教中立諸位地。令生信解者。不若如所立要至自究竟果耶。有要至自究竟果人耶。答。不定汎三乘教大意。為欲生信解。眾生意安立受此教。人有多重。若利根人始聞方便教。即知方便之意。即入一乘。又有聞不知方便之意如教修行人。此中有多品類。隨根熟處入一乘位。最鈍根人如所聞教。至自究竟果方迴入一乘見聞位(文)。一義雲。此中有多品類等者。兼遺妄集三處迴入也。最鈍根人至自究竟果者。遺妄集第三機初地進入之人也。   又雲。問。何知三乘極為佛而還入一乘也。答。如法花經雲。既至三車所方又索車故。信乃與一車故。彼三車處即三乘果喻故。不可不爾也(文)。   一乘義私記中雲。問。非依三乘教成佛人。更復迴入別教一乘。雲言者何香象問答立三乘極為佛。而還入一乘耶。答雲。此先德(云云。意歟)不同也。或古德雲。非是五教師言不可依。或古德雲。此五教師言也。但破文要談雲。問。爾其破文何可談耶。答。三乘極為佛。而還入一乘可談之。問。談爾意何。答。三乘菩薩起一乘行解。悟三乘教權。往至於佛果位。迴入別教一乘雲事也。非謂依三乘教成佛人。更亦迴入別教一乘成佛也(云云)。   一義雲。三乘教極為佛。而還入一乘。如是可談歟。   又問答上上引仁王經。唯佛一人居淨土。唯佛一人斷煩惱盡事釋了雲。問。若爾者。彼宗佛既在淨土。亦斷惑何不入一乘乎。答。彼教中一乘隱於極處故作如是說。若約教分齊約行分齊者。彼佛亦有自報土。或復不永斷。以至三車處方便索故(文)。此文意雲。一義雲。三乘極為佛等問。並最鈍根人至自究竟果者。總釋三乘。非限菩薩也。   問。性起品雖聞不信之機。通在世滅後歟。答。   十九。問。當章文證本末之義。付引大乘同性經四乘十地。且諸佛法者。指一乘佛果歟。為當通三乘佛果歟。答。略文義。   復古記上雲。諸佛法是本。餘法是末故。二宗差別也○如是諸法是前二乘並菩薩法也。皆悉流入者。會前三乘末。歸捨那之本法也○如是下一切三乘法歸第四諸佛法也。智藏大海即諸佛十地中第十名也(文)。   一乘義私記雲。問。毘盧捨那智藏大海等者。體何物耶。答。毘盧捨那智藏大海者。一乘圓果。即十身如來。聲聞法辟支佛法者。二乘因果。菩薩法者。三中共教一乘因。諸佛法者。三中共教大乘果也。又菩薩法者。三中權教大乘因果。諸佛法者。同教一乘也。   一義雲。同性經下品說聲聞緣覺菩薩如來之四乘十地。二乘十地名攝因果盡。菩薩十地唯歡喜等十地也。不兼地前與佛果。如來十地中第三地對聲聞說法。至四五地等對三乘說法。第十地唯為菩薩說法。故知。第十地一乘圓果也。故名毘盧捨那智藏大海地也。前九地三乘等佛果也。是故如來十地中。第十一地本。餘前九地並二乘菩薩等十地末也。義折等釋繁故略之。章。龜鏡(云云)。章。守株之類(云云)。   章。經雲所未聞經(文)。淨名經下品香積佛品文也。   二十。問。該攝門意三乘望於一乘。不一不異之二門雲。爾不一之義該攝門所以歟。答。爾也。付之。凡該攝門者。一切三乘本來之義也。三一不一義既背本來一乘之義。何可為該攝門之由耶。是以章文此中不一是上分相門。此中異是上該攝門也(文)。如何。答。章文。一切三乘等法本來悉是彼一乘法。何以故徵。謂不異不一(云云)。此文起盡無諍。二門共該攝門所以(見)況章文釋二義了。是則不壞不一。而明不異結。以知。若無差別無可圓融之義。故不一猶該攝門所因也。次又此中不一是上分相門等者。是既又釋也。知上不一不異共該攝門也雲事。若不爾者。又釋起文相難消哉。但折薪心。何以故言。分相該攝二門相違進退徵問。以不一不異之二義。答分相該攝二門(見)可見之。   問。一乘即三三乘即一之義。別教歟。同教歟。答。別教中該攝門之義也。付之。既三一相即之義也。尤可同教。是以章文釋二門雲。結雲此是如下同教中辨(文)。如何。答。一義雲。雖三一相即。本來悉是所目故。別教一乘之義也。不同同教三權一實之相望也。但章文如同教中辨等者。相同義勢相似計也。非謂此門一向同教義也。   問。章文。隱顯四句反上思之(云云)。爾問答共反上歟。答。略文義。折薪指事問答共反上。餘記但反四句不反問答也。   指事雲。問○一乘機人如何更反入三乘耶。答。普機兼知權實法故。唯知自分法。不知他分法。不名普故。今知他分義。故雲入三乘。又一乘法門以主伴具故。本末無礙故。以未攝本故。故雲一乘入三乘也(文)。   問。同教門心有何故。初分諸乘耶。答。   五十要問答(上)共教一乘之中。出小乘三乘等。如上題目所引。復古記雲。同教者○三乘一乘和合亦名迴三入一也。是故具別諸乘。普攝無量。則亦三亦一是同教也(文)。心雲同教者。開會三乘等入一乘義。故至同教門初分諸乘(為言)。   尋雲。所列二乘三乘等當體。同教故雲同教歟。融本末故雲同教歟。答。一義雲。分諸乘總舉能所三一之乘體。融本末是同教義也。一義雲。雖非二乘等當體同教。以所流攝方便等之義。可名同教歟。故章融本末科結上分諸乘雲。此同教諸乘等(文)。但折薪義分諸乘段段皆三一和合故同教義釋。雖然明二乘中聲聞緣覺為二乘。與明三乘中小乘中自有三乘者。全無三一和合之義。又章下品段段之中釋同教雲。若攝方便具前諸教(云云)。故同教所具故列諸乘也。此復古之義也。尤有謂。   章。三乘中因陀羅等事。   復古記雲。三乘說因陀羅微細等者。即淨名芬納須彌也○花藏世界者。即梵網之蓮花藏世界也(文)。引淨名但證微細歟。通因陀羅歟指事雲。即取梵宮羅網為喻(云云)。取心但宗家梵網中因陀羅網與梵網各別也(見)。梵網經世界如網孔。諸教似因陀羅故指同歟。   十玄章雲。第二因陀羅境界門○如梵網經。即取梵宮羅網為喻。今言因陀羅者。即以帝釋似網為喻(文)。   二十一。十眼五眼十通六通義理皆別事。   疏第八(下)雲。一他心。二天眼。三知過去宿住。四盡未來際劫。五天耳。六無動作一切佛剎。七分別言辭。八無數色身。九一切法。十入一切法(已上取心)。此十皆言智通者。皆以大智為體性故○此十亦是開彼六通。天眼天耳神足漏盡各分二故。天眼約見現未分成二四。天耳約音聲言辭分出五七○神足約業用及色身份成六八。漏盡約惠定成九十。一三不分故六為十○然小乘六通智用有分。三乘平通亦曲盡。一乘十通○猶如帝網。念劫圓融故。尚越彼(文)。十眼者。五眼上加智眼光明眼出生死眼無礙眼一切智眼。而圓教十眼中。五眼雖名大同。境界分齊皆各別也。   二十二。問。妙經中雲。汝等所行是菩薩道(文)。爾者指二乘小行為菩薩道歟。答。爾也。付之。略文義。   大疏一(上)雲。若開權顯實。則三即是一。更無別一。故經雲。汝等所行是菩薩道。先所出門是子所知(文)。   抄二(下)雲。故彼經雲。下引證。引二文證。一引藥喻品。證小行即是佛因。二引信解品。證大行是其所有(文)。   法花論雲。無上義者有十種。應知。一者示現種子無上。故說雲雨譬喻。汝等所行是菩薩道者。謂發菩提心退已。還發前所修行。善根不滅同後得果故(文)。   此論文先付退菩提心聲聞。取先所發菩提心之種子與中間二乘之小行。共為菩薩道。但雲種子無上者。依菩提心之種子。二乘小行共為佛因。故雲種子無上也。故論同後得果故者。菩提心種子二乘小行共同得佛果(為言)。   尋雲。汝等所行是菩薩道文。限所流之義歟。可通攝方便之義耶。答。   玄記第十八雲。問。若爾何故經雲汝等所行是菩薩道耶。答。由迴心故是漸悟菩薩道。非是頓圓。此約頓圓故。非彼分(文)。   二十三。問。引勝鬘經何文證所流一乘耶。答。引毘尼者。即大乘文也。付之。略文義。   勝鬘經雲。佛告勝鬘○如阿耨達池出八大河。如是摩訶衍出生一切聲聞緣覺世間出世間善法○是故世尊住於大乘。攝受大乘。即是住於二乘。攝受二乘○如世尊說六處。何等為六。得正法住正法滅波羅提木叉比尼出家受具足為大乘。故說此六處。何以故。正法住者。為大乘故○波羅提木叉比尼此二法者。義一名異。毘尼者即大乘學。何以故。以依佛出家而受具足。是故說大乘威儀戒。是比尼是出家是受具足。是故阿羅漢無出家受具足。何以故。阿羅漢依如來出家受具故。阿羅漢歸依於佛(文)。   尋雲。毘尼等名目大乘中在之。何以比尼為小乘。證所流之義耶。是故諸大乘威儀戒以下經文。比尼出家等皆大乘之法也(見)。次六處皆所流。何故引比尼即大乘之一文耶。答。既說聲聞緣覺世出世善從大乘流出之義。二乘即小乘也。次六處法共所流也。引一文可例餘歟。   二十四問。妙經中唯此一事實。餘二即非真(等文)。爾者此餘二者。指聲聞緣覺。為當如何。答。此文有二意等(云云)。付之。若依同教指聲聞緣覺者。縱雖同教何不分牛車大白牛車耶。妙經既開權顯實之教也。豈指門外權乘。可雲唯此一事實耶。若指門外牛車許真實者。權實差似其義亂。若依別教雲大小二乘者。初自方便品法說至化城窮子等譬喻。二者聲聞緣覺之二乘也雲事。經文起盡分明也。況出化城體之時。宗家起信論疏中。以滅定無餘定化城。知權乘菩薩不可入化城。爾者止息故說二經文合大小二乘雲事。似自悟相違。如何。答。章雲。若望同教即聲聞等為二也。又融大同一也(文)。是融牛車大白牛車。尤同教本意也。不可有諸難。次三權一實。又妙經之大意也。餘二非真之二。豈非大小二乘耶。如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又三車同索之義。一經一家之大綱也。 但菩薩入化城事。   指事上雲。問。若爾菩薩是令入化城耶。答。雖經不說菩薩入城。而依此文勢及以餘師釋。何妨以義入化城也。是故玄一師雲。前七方便及地前位所見涅槃喻為假車(見)諦及初地上所見涅槃喻於實車。又基雲。入無住涅槃亦息分生死。縱名入城未乖道理。案雲。若依此義。明章意雲。雖未得初地已上真無漏。而地前三賢位依於此證門得無住涅槃。息分段繫業。是故似名入化城也(文)。化城喻品雲。於一佛乘分別說三。為止息故化作大城(文)。此文以三乘止息化城義(見)。   一乘義私記雲。問。三乘共入化城者。為同一城。為當異城。答。化城之名雖同。而義異也。謂二乘子入人空擇滅化城。菩薩子入地前無住涅槃化城○瑜伽三十六雲。地前所得涅槃名為假車。見諦已上所得涅槃名為實車(文)。問。教事深細之科。經雲我常在靈山(等文)爾者指何經耶。答。法花又最勝王經。常在靈山之文指此等歟。付之○一義雲。章下品攝化章引法花常在靈山。同教一乘(云云)。即該歸淨土故。以法花同於華嚴菩提樹下。即花藏之義也。上同別教之義也。難雲。結六重一乘雲。依上諸義即三乘等並名一乘(文)。法花豈三乘耶。答。約多分雲三乘。或又等者。等取一乘歟二十五。問。攝論心因幾因說一乘耶。答。約八義意趣。依攝論如問答中辨(文)付之。探玄第一雲。依攝論十義意趣(文)。隨攝論二行頌次第牒釋有十義。雲何。答。略文義。   一義雲。是種姓義同學抄論義也。依今宗加料簡者。八義意趣事源出莊嚴論。而莊嚴論中。初以法無我等之一偈辨一乘了。次問說一乘之由來。以引攝諸聲聞等一頌。辨說一乘由也。然間莊嚴論中。此中八意佛說一乘標。無諍八義意趣(見)而攝論以莊嚴論為本論。雖然無性攝論第十。問。以何意趣佛說一乘標。此中有二頌。以為引攝等之二行偈頌。明一乘之義。次第牒釋二頌。即十義也。此論意趣所因俱說一乘之義故。合牒釋十義。梁論隨本論之釋。意趣所因各別判之。依此等義案之。探玄義依攝論十義意趣者。依攝大乘論判。而章八義者指問答。彼釋八義了雲。此文義在攝論也(文)。不指何攝論。又其八義莊嚴論梁攝論相違。大都依攝大乘十義合二意示。除究竟而為八義。知普依莊嚴論諸本攝論等釋八義歟。尋雲。諸論皆開二意示為二。以究竟為一故事。若八義若十義意趣。雖異以二意示究竟為三故事一同也。有何深意問答中合二意等為一故。又除究竟故耶。答。   無性攝論第十雲。為引攝一類。及任持所餘。由不定種性。諸佛說一乘。法無我解脫。等故姓不同。得二意樂化。究竟說一乘。   五十要問答下品義至相大師。   一。引攝一類(不定姓聲聞)。二所餘(不定姓菩薩)。三。法等故(真如體同故)。四。無我等故(三乘共觀人無我故)。五。解脫等故(三乘共脫煩惱障故)。六。性不同故(退大聲聞先菩薩性有身中故)。七。二意樂(一。諸佛同自意。一。聲聞得作佛意。聲聞得作佛意。初義。有實菩薩變化受化。後義)。八。化故(佛同聲聞。望能佛雲一乘)。   八義意趣者。存三一乘也。究竟顯了一乘故除之歟。寶性論聊簡義(元曉)。楞伽宗要義(元曉)。 T72062601.GIF T72062602.GIF 一。一類。 一 二。所餘。了義(此世迴心故顯了也) 二 三。法。 三 四。無我。 四 五。解脫。 五 密意。 六。性。 六 七。諸佛同自意。   密意趣。 七 八。聲聞得作佛意。 八 九。變化。 九 十。究竟故。 十(無餘迴心)顯了。(三乘中菩薩最勝故) 章。十義方便(等文)。 孔目第一雲。一乘義者。分別有二。一者正乘。二者方便乘○方便乘者。分別有十。一對三寶分別。佛法是一乘。法僧是三乘。何以故。佛同無盡故。法僧則不定。二對四諦分別。滅諦是一乘。三諦是三乘。何以故。滅同無盡故。三諦則不定(已下取義)。三二諦第一義諦是一乘。四對過無恐怖者一乘。有恐怖者三乘。五人智分別。一成就甚深法智。二成就隨順法智。三於諸深法不自了知仰推智。前一人智是一乘。此依勝鬘經。六所解了。法妄執無分別相對無分別是一乘。此依楞伽經。七一乘三乘小乘分別。八大乘中乘小乘分別。九世間出出世間分別。十譬喻分別。髻中明珠及大王等即一乘。衣媊_珠及窮子等即是三乘。此依法花(已上取義)。上來所辨。於眷屬經中。欲顯圓通無盡法藏一乘教義。故於方便之所示一乘名。令進入者。易得解故作如是說(文)。心雲。十對共勝者一乘。劣者三乘也。而十對皆雲一乘。同無盡三乘即不定者。無盡者別教也。別教諸教中最故。取一一對中最勝者。同別教之最上也。三乘不定者。望彼勝而望此劣等也。   問。章文。以隨本宗定故(文)本宗者指一乘歟。為當指三乘歟。答。一義雲。本宗者三乘也。依上諸義等者。依上三一和合之義故。三乘等名一乘。以隨之下以二故字。釋成非別教之義也。   一義雲。依上義三乘等名一乘事。以隨一乘之本宗定故。主伴不具下釋成非別教之義也。尋雲。法相交參之中。十眼十通具五眼六通。教事深細中。引法花之常在靈山。十義方便中。髻中寶珠譬一乘等。自本同教一乘之義也。豈以三乘可為本宗耶○又所流一乘等全無三乘。為本宗義。如何。答。猶如難勢。既雲。依上諸義別指上六重之義也。六重多分一乘。本宗義也。爾者以一乘為本宗之義勝歟。   二十六。問。章文。愚法二乘並在所引諸子中(文)。爾者愚法二乘在界內雲義限終教已上所談歟。通始教歟。答。一分通始教也。付之。兩方也。若雲通始教者。章文以彼愚法約大乘終教以去。並不名究竟出三界故(文)。若依之云爾者。章次下文舉瑜伽雜集等。揀婆沙俱捨等。瑜伽等論說豈非始教之義耶。答。一義雲。愚法二乘之出界不出界之事。斷惑章始終二教相對二釋義(見)至下可料簡。今先於迴心之二乘者。始終二教共許出三界。於愚法二乘者。終教以教道為本。不許出三界。若約證道者。可許出界。門外三車合愚法義等此心也。若約始教者。可有二重料簡。若約第三時深密經者。不許教道。小乘教中不說斷第七識煩惱故。證道可許之。若約第二時般若教者。全許證道。分許教道。般若教中不說七八二識。但說六識分齊。同彼愚法唯說六識義故。而今雲終教已去者。始教中有教證共許之義。亦於證道許永滅。同愚法出界。終教之中於教道者。一向不許之。縱雖許證道。全不許永寂故。多分不同愚法故。付分明義雲終教已去也。但章次下文引瑜伽雜集等。揀婆沙等事。可有二料簡。一約教道。有不許出界之義。故揀之。一付所引經論。彌勒問經並法花等證愚法在界內。瑜伽雜集等證愚法之外在三乘。不論出界不出界也。瑜伽等直說三乘。不別破愚法故。尋雲。二乘約證道。斷末那煩惱之時。發別對治道歟。答。唯識論第十雲。第七識俱煩惱障種。三乘將得無學果時。一剎那中三界頓斷(文)。演祕雲。無分別智觀斷惑時。自相觀起觀末那理故斷彼惑(文)。以第六識對治道。通治第七煩惱也。同學抄論義也。可見。   二十七。問。彌勒問經論之心。但能折伏一切煩惱者。通愚法迴心歟。答。當處釋起盡法。二乘在界內引證。又斷惑章終教段引今文了。相對始教作二釋。二釋共不許愚法斷惑(見)。又斷惑章一處所引。彌勒問經論許二乘斷惑證理。以知。不許愚法。許迴心歟。付之。彌勒問經論第五雲。又諸聲聞辟支佛人○但能折伏一切煩惱(文)(大都如所引)。同論第一雲。問雲。如聲聞人先斷見道煩惱。然後漸斷修道煩惱。菩薩何故不同聲聞○答。須陀洹等常有樂斷煩惱心故。以得無漏對治修故○故修道中餘殘煩惱自然漸盡(文)。   指事雲○元曉雲。明二乘治道。此有二義。若就人法二執本末相依門者。一切二乘於煩惱障。唯是折伏而非永斷。所以然者。無廣大心。不證法空。由是不據煩惱本故。如其直當人執之內纏及隨眠相生門者。皆是永斷而非伏斷。由證人空所顯真如。永害人執等種子故。如彌勒問經雲。一切聲聞辟支佛人○但能折伏一切煩惱。此依初門作此說也(文)。所引元曉起信疏歟。此釋心但能折伏者。通愚法迴心(見)如何。答。令章縱雖人法二執本末相依門之心。其中愚法不斷惑之義引證歟。   二十八。妙經(文)。汝等所得非真滅度(文)。爾者限破愚法涅槃歟。為當通迴心之所得歟。答。當章先後破愚法所得涅槃也。付之。既雲汝等所得。即是若望自宗。並皆得果之義也。尢可門外二乘。如何。答。章結雲。是故當知門外三車不通愚法。以法花非小乘故(文)。知法花所破專鹿苑證果愚法二乘也。開會之時雖不簡愚法迴心。所破本愚法也。尋雲。汝等所得等之文。法花經文歟。答。指事引法花第四汝等所得非究竟滅之文。復古記引勝鬘經言諸二乘得涅槃者是佛方便文。並法花生滅度想入於涅槃等之彼土得用之文也章。若不信此法○無有是處(文)。指事引方便品若有比丘實得阿羅漢。若不信此法無有是處(文)。此文心法花以前方等般若等大乘中得阿羅漢。大乘羅漢信法花雲事也。今章取義反明也。謂若不信此法花。愚法等實羅漢得雲無有是處(為言)。又集成記聞法花得實羅漢釋歟。是以佛道聲令一切聞聲聞得心歟。爾者愚法不出界之義雲何證之耶。答。   二十九。問。章文。羅漢實義在大乘中(文)。爾者羅漢者限第四果歟。通前三果歟。答。兩方也。若雲限第四果者。愚法二乘何許前三果。可唯破第四果耶。若許先三果者。第四果何不許之。是以仁王經序品有學皆阿羅漢(文)。仁王經疏雲。羅漢有二。行羅漢住羅漢(云云)。若依之云爾者。既雲羅漢。尤第四果可雲也。是以唯識論中雲。阿羅漢者總顯三乘無學果位(文)。如何。答。一義雲。羅漢實義等者。先舉至極可攝前三果也。尋雲。法花會座增上慢聲聞。可證前三果耶。若證前三果。豈非愚法許前三果耶。答。   問。普超三昧經所說聲聞緣覺菩薩三藏可通小乘耶。答。唯大乘中(云云)。付之。次下章文小乘中自有菩薩。何不立三藏耶。答。小乘中不立菩薩藏者。愚法中菩薩大乘化身之一分。非實類菩薩。今揀愚法就實立故不立之也。又二藏門時不立緣覺藏事。探玄大疏等問答決之。緣覺出無佛世故不立藏名也。但小乘中出菩薩事。付小乘自教所談立之也。   入大乘論上品雲。如來藏經中說。佛告阿闍世王○藏有三種。何等為三。謂聲聞藏辟支佛藏菩薩藏○非聲聞乘故名為三藏。亦非辟支佛乘故名為三藏。唯諸菩薩所學大乘得名三藏(文)(普超三昧經大同所引)。   問。智論心不共般若者指華嚴經歟。答。爾也。   三十。問。智論心不思議經者指華嚴經歟。答。爾也(已上二帖肝要抄第一)。   智度論第百雲。問曰。若爾者法花經諸餘方等經。何以囑累喜王諸菩薩等。答曰。有人言。是時佛說甚深難信之法。聲聞人不在。又如佛說不思議解脫經。五百阿羅漢雖在佛邊而不聞。或時得聞而不解用。是故囑累諸菩薩。問曰。更有何法甚深勝般若者。而以般若囑累阿難。有餘經囑累菩薩。答曰。般若波羅蜜非祕密法。而法花等諸經說阿羅漢受決作佛。大菩薩能受技用○復次如先說。般若有二種。一者共聲聞說。二者但為十方住十地大菩薩說。非九住所聞。何況新發意者。復有九地所聞乃至初地所聞。各各不聞。般若波羅蜜想相是一而深淺有異。是故囑累阿難無咎(文)。又雲。又有不可思議解脫經十方偈(文)。同七十二雲。有人言。般若有二種。一者唯與大菩薩說。二者三乘共說(文)。言如先說者。指此文歟。   疑雲。智論中無不共者。如不思議經之文。大師所引指何文耶。況既雲不共般若。明知。般若經中別圓法門雲事。次正不雲不思議經者。華嚴經何釋彼論。自指華嚴是也耶。愚推雲。智論中或雲。又如佛說不思議解脫經。五百阿羅漢雖在佛邊而不聞。或時得聞而不能用。或述。又有不可思議解脫經十萬偈。五百聲聞者指第八會之本會。十萬偈者當下本經。此等文無諍不思議經者華嚴經(見)。故釋彼論自指華嚴是也。尤有其謂。但不共般若不可思議經雲事。實難思。然而。   維摩經略疏第五雲(妙樂。)問。得道夜般若為是華嚴之異名。為別有所說。答。大論明般若有二種。一共二乘人說。二不共說。不共說者。如不思議經。案此文只是異名(文)。愚案雲。智論中又如佛說不思議解脫經○而不聞等。又有不可思議解脫經十萬偈(云云)。五百羅漢者。指第八本會。十萬偈者當下本。此等文無爭不思議經者指華嚴經也。故判彼論自指華嚴是也。尤有其謂。但不共般若即不思議經雲事。似不分明。雖然見智論文。上述以般若經付屬阿難。以法花不思議經付屬菩薩了。付之問更有何法甚深勝般若者。而以般若囑累阿難。有餘經囑累菩薩。答之。第一義顯般若非祕密。法花說阿羅漢受決作佛故不同旨。第二義般若有二種。一者聲聞說。二者但為十方住十地菩薩說○般若波羅蜜想相是一而淺深有異。是故囑累阿難無咎。述自本以般若付囑阿難為一方。以不思議經法花付囑菩薩為一方。問答下故今義共般若淺故付囑阿難。不共般若深故付囑菩薩(為言)。既對雲共聲聞說。判但為十方十地大菩薩說不共聲聞。不共般若付囑菩薩雲也。此又法花不思議經付囑菩薩中。當不思議經雲事無疑哉。法花非但為大菩薩故也。明知。以不思議經付囑菩薩名不共般若雲事。宗家所判專順論說哉。鼓阪之義也。   私尋雲。本會五百聲聞既如聾盲。無所見聞。然或時聞而不能用(云云)。知非華嚴會座聲聞雲事。次華嚴經普被地前地上之機。廣說住行向地等之法門。然今論但為十地菩薩說(云云)。以知非華嚴經雲事。答。一義雲。雖在佛邊而不聞者。指本會五百聲聞。或時得聞而不能用者。指末會。舍利弗歟。將六千比丘諸文殊所。雖讚文殊德用。不迴入一乘故。次但為十地菩薩說等者。問。梁攝論心善成立之言通小乘三乘歟。限第三一乘歟。答。   攝論第八(真諦譯)雲。論雲佛說正法善成立。釋曰。一切三世諸佛共說。此能所說理同不相違背。故名正法○如來成立正法有三種。一立小乘。二立大乘。三立一乘。於此三中第三最勝。故名善成立(文)。   三十一。問。宗家心可許一音異解之義耶。答。可許也。付之。當章心說華嚴時。何不異解得小果耶破。不許一音異解之義(見)。如何。答。當章並玄記等中。舉數家立教之時。一音教第一師也。而不分一音異解與大小。並陳二種一音教。於諸德立教。直讚各聖說契(云云)。清冷大師分二種一音教。而各判順違。准知宗家心於二種一音教。俱可有順違歟。但當章起盡。大品經自本對三乘之機。說三乘各別法。華嚴經別教一乘故二乘隔見聞。爾者非聞大悟小。聞小悟大等一音異解。故非無一乘三乘等之差別破也。若依一音教。亂三一等教者。清冷大師所破。當章所破一同也。若以一代時教雲如來一圓音者。宗家清冷大師共所許也。   三十二。問。第八會聲聞於華嚴會座。可聞自分法門耶。答。可聞自分法門也。付之。章諸華嚴時。何不異解得小果耶者。於華嚴會座者如聾盲。不可聞自分法。若聞自分法者。豈不得小果耶。答。今章心聞華嚴經。不異解雲心也。第二七日鹿苑等小乘說聽。融在華嚴會座。故聞自分阿含等之經事。全不可遮。   玄第十八雲。一鬼對恆河喻○往詣恆河求水飲者。趣祇洹處求解脫味水也。或見枯竭等者。唯證斷涅槃不見法身淨土法界之德水也(文)。大疏九(下)雲。身在法會名住河邊。不觀神變名不見河。雖觀世尊但丈六為見枯竭(文)。   抄二十(上)雲。雖觀世尊下此明二乘。但見自分境界耳(文)。   問。明三乘之中。有幾三乘耶。答。明三乘有三種(云云)。付之。章文唯有二種三乘。何雲三種耶。   指事雲。上雲此第三段中有二義。一近為第二段中三段。作第三段。二遠為三明三乘。亦有三種。而作第三段也。若不爾者。無初三段中第三段故也。又非直壞上三字之即不成下三字故。若為此說上下三字俱成立故(文)。   一乘義私記下雲。上明三乘有三種之釋。第一第二段雲。第三段釋文缺不述者。何雲事。答雲。是有先德二傳也。有人言。寫章人寫漏所以雲第三段闕也。有人云○(後釋同指事。故私略之)。 三十三。問。付明五乘。且有何所以分天乘梵乘耶。答。天者欲天。梵者色天。因果等各別故分之也。付之。   孔目第一釋。五乘了雲出楞伽經(文)。   楞伽四雲。天乘及梵乘聲聞緣覺乘諸佛如來乘(文)。   尋雲。天乘中可攝無色天耶。答。義一雲。無色界無體故(云云)。不攝也。義一又雲。佛與愚法聲聞緣覺欲天及梵世為五(云云)。章無量乘(云云)。宗密禪師雲。無量乘中有其二意。一以隨機說教多門名無量。二以彼宗一切諸法一一皆能顯義益物。一一無不該攝名為無量(文)。   大疏一(上)雲。故此圓教語廣名無量乘。語深唯顯一乘。一乘有二。一同教一乘○二別教一乘(文)。此等釋無量乘者。通同別二教(見)今且取同教之義邊歟。   章。二融本末(等文)。本者一乘。末者三乘等也。復古雲。本末則同教所攝。一三乘等融通無二也。吾祖曰○又曰。若攝方便如前諸教並在此中。是故同教一乘先分別諸乘。後明融本末也(文)。   章。由此鎔融下。此總結此一章大意也。   賢首門淨性。 華嚴五教章問答抄上(中)。   教義攝益。立教義。分教開宗。   教義攝益。   一。別教三乘相望教義。   二。同別二教相望教義。   三。出出世益因果。   四。先於一乘已成解行。   五。界內見聞等依身業繫。   立教義。   一。菩提流支一音教。   二。誕法師頓教限花嚴歟。   三。遠法師立教。   四。光師三教攝花嚴事。   五。光師圓教所被。   六。耆闍法師立教第三第四別。   七。天台圓教事事無礙。   八。天台化儀化法相當。   九。三無性了密。   十。深密第三時攝法花花嚴。   分教開宗。   一。宗教各別。   二。終頓淺深。   三。圓滿修多羅得益。   四。中間三教機。   五。頓教言說。   六。文殊不二。   七。深密第三時終教。   八。深密第二時通終教不。   九。空真如始教。   十。二十部攝六宗。   十一。犢子所計我人法二執。   十二。犢子部出三界。   十三。小乘法空拆體。   十四。小乘中分通大義。   教義攝益(上明乘差別。今明乘攝益差別)。   問。教義者能詮之教義歟。權實教義歟。答。復古釋別教之義雲。圓果普因(云云)。界內示教得出為義。是又因果也。三一相望權實即教義也。尋雲。此中何不出愚法教義也。答。一義雲。攝迴心故。一義雲。終教以去不許出界故無義也。孔目第三教義二大釋如引一乘義。章。教義無分齊(文)。復古雲。引而得出義也。誘而引之教也。是二不二故四無分(文)。指事雲。今解雲。三乘教義望於自宗。假雖教義以一乘所流故。為彼所目故。仍無自三乘教義。分無是故雲也。又三乘教義。謂界內示三車為教。得出為義。法義亦教無三義故。與界內教無差別分齊故雲無分齊(文)。章。開合(文)折雲。約教義說開合也。如別三句中。具教義則開。唯教非義則合也。總中俱教俱義則合。具教義等則開(文)。   心雲。三乘教一乘義也。三一相對教義合也。尋雲。別三句中俱非教義句。開歟。合歟。答。問。示相之科可有三乘別教相望之義歟。答。無此義也。付之。既示相之上辨開合之中三別相望。示相之科何不釋三別相望之義歟。答。示相者出開合之法體。俱非教義等已開之義故。示相之科不釋也。   一。問。三乘別教相望可有為教義之義歟。答。章俱非教義(云云)。付之。三一相望教義。以方便真實為教義。縱雖別教一乘。何無以三乘為方便之義歟。是以章下文雲(乘教開合)一本教。謂別教一乘○二末教。謂三乘小乘。從彼所流故。又名究竟及方便。以三乘小乘望一乘悉為方便故(文)。此釋無爭三別相望名究竟方便。既以三乘望別教名方便。何無為教之義歟。加之。上章此別教一乘別於彼三乘表。釋十別之時。權實差別教義差別等(云云)。是豈三別相望非為教義歟。是以當處起盡見。總辨教義時。初二句三一相望教義。一乘者別教一乘(見)至第三之句釋約同教說。故雲何。答。一義雲。准下抉擇其意文雲。七三乘根不定。進入同教一乘者。見自所得三乘之法。皆依一乘無儘教起。是彼方便故。如花嚴經同教中說。又如法花中迴三入一乘等是也。八三乘根不定。雖入別教。知彼三乘等法本來不異別教。為彼所目故。如會三歸一等。九直往別教機。一切佛法並是本來唯一別教。本來不見三乘等(云云。取義)。今俱非教義者。依八九二門。俱上分相門立教義差別。下乘教開合名究竟方便等事。有一乘三乘相望釋權實。有本末相對顯開合。付本雖表別教兼同教。本意三一之差別顯。不簡同別之一乘故。以知。抉擇其意七八二門合名別教。名本教。名一乘也。同別二教車體同故。況第七門如花嚴同教(云云)。以花嚴名本教。名一乘之時。豈可除花嚴同教歟。若於花嚴之中。揀定同別二教之義之時者。於別教者三乘相望不可為教義。今章依此義雲俱非教義等也。次當處總辨科。初二句一乘者。可同教一乘。既上示相別釋等科。全無三別相望教義。總者總別。何至總辨科。始可作三別相望教義歟。但至第三句釋約同教說事。第一句三乘為教。第二句一乘為義。第三句取上二句三乘一乘為同教。同教者具前諸教故。第一第二句一乘雖同教一乘。唯三唯一。三乘不名同教。第三句三一共名同教也。復古雲。復總下總論三一也。第三句雲。或具者具教義也。三乘為教。一乘為義。餘文可知(文)。指事釋異義同也。難雲。別釋科一乘三乘三句。共三別相望俱非教義(云云)。而總辨科無俱非教義之句。以知。三別相望為教義雲事。若三別相望不為教義者。何如別釋。不作俱非教義之句歟。答。三別俱非教義事。別釋之科委細故。為滿四句之次第除之歟。   一義雲。總辨初二句一乘者。同別不分一乘也。故不作俱非之句歟。別釋中唯別教故雲俱非也。總別影略歟。義苑雲。或教義俱教者○或教義俱義者。以其一乘之教。稱實所流究竟攝益故。望三乘法亦成義應合。更雲。或俱非教義。約三乘望別教一乘說。今所闕者。竊恐脫故。若不爾者。何以次下文牒雲。或具三句約同教說。應難雲。上言別教。何以今具卻成同教耶。答。上是以三乘望別教。非是直顯別教耳。或可便將同教。當其一句足上成三亦有理在(文)。宋本章雲。或具此三句約同教說(文)。   二。問。同別二教相對為教義之義可有歟。答。同別共真實一乘故。此義不可有也。付之。一乘三句中。唯義非教。約同教說(云云)。准上下之釋義。唯義非教者指別教。約同教說者出所對(見)。例三乘第二句唯教非義者三乘。約同教一乘者如所對。加之。總辨第三句具此二句。約同教說者。若望別教。教義共教。若對三乘。教義共義釋非歟。答。法花花嚴同教共所入別教一乘也。所入則實義也。全不可有教義共教之義故。總辨科具此二句者。三一相對。如上會。次一乘三句中第二句。若雲約三乘說者亂。三別相對有教義故。出能對同教一乘也。   孔目第四雲。同教者入一乘遠方便攝(文)。   三。問。出出世益者。唯指佛果歟。通諸位歟。答。兩方也。若雲限佛果者。以三乘名出世。以一乘名出出世。而三乘機迴心入一乘信位尤指諸位可雲出出世。是以上文引梁論。八地以上乃至佛地名出出世(文)。此文又不限佛果(見)。若依之云爾者。當章起盡直往別教之人。唯證入名出出世。出出世言不通解行(見)。若許通諸位者。於直往人何可分出世出出世歟。答。一義雲。三乘出世雲。一乘名出出世。源依梁攝論等寄在之義。而梁論心以八地以上乃至佛果。總可寄一乘因果也。故花嚴問答下雲。一切世間人天因果。皆有初三地。一切二乘所修之因果行法。皆在四五六三地。一切三乘大乘所修之因果行法。皆在第七地。一切一乘所修之因果行法。皆在有八地以上三地。若以此門者。不相參當自位也(文)。准此釋。三一相望時。出出世者通一乘諸位也。但於直往人者。解行位名出世。證入名出出世。而其證入生者。雖通地上等。付事可取佛果也。例三一相對之義。作出世出出世之名目也。   四。問。章文若先於一乘已成解行(文)。爾者已成解行身。地獄已前之身歟。兜率之身歟。答。兩方也。若雲地獄已前之身也者。既雲已成解行。尤可生天已後之身。若依之云爾者。今章心攝界外之機。令得出出世之益之中。今者直往別教之機。兜率天子之事也。而出世身上者。無爭指兜率解行之身。解行故名界外出世(見)。對之先於一乘等(云云)。知墮獄已前見聞之身也。雲事。答。一義雲。先於一乘已成解行者。墮獄已前見聞之身也。後於出世身上者。生天已後之身也。證彼法者十地證位也。但已成解行者。私記末雲。言已成解行者。唯是界內信解行。非是界外十信以上證解行也。言後出世身者。證彼法者。兜率天子從地獄出。即生兜率天。名出世身上。即是出世身上證得普法。名為出出世間。此是已入住位。便成正覺說曰證彼法(文)。可准此意。此記心十信終心初住已上界外出世身名(見)。   尋雲。光觸已後地獄依身攝解行生歟。攝見聞之生歟。若雲見聞生者。晉經第三十四(小相品)雲。又菩薩摩訶薩於兜率天。放大光明曰。憧王○遍照彼處。地獄眾生滅除苦痛。令彼眾生十種眼耳鼻舌身意諸根行業皆悉清淨。彼諸眾生見光明已。皆大歡喜。命終皆生兜率天上(文)。准彼經文。既於地獄身得十眼耳等之益了(云云)。十眼耳等之益地上解行之益也。光觸已彼尤可解行生。若爾者先於一乘已解行者。尤可取光解已後地獄之依身也。若雲解行生者。   自防遺妄集第三雲。末入地獄已前名見聞生。自獄而出生天上。空音屬耳。隨悔宿愆得離諸三昧。名解脫行生。不離天處見佛法身。名證入生。何以故。天子解行之生不通地獄(見)。雲何。答。光觸已後地獄之依身。見聞生之終也。縱雖得十眼等益。非十地等之益。生天聞法之後得十地之益故。只淨種之益也。疏八(下雲)後彼世界下光明所成益。於中二。先令離苦淨宿善益。後從彼命下轉報生天得聞法益。於中初示宿因。謂昔近善友。必聞普法成金剛種。心不放逸顯曾修行種。諸善根通見聞等。次毘盧下顯其現緣(文)。抄無釋。准此釋淨種益也。玄十六雲。就此因用二。初令離苦生天成安樂行。二生天上已以下令不著天樂成饒益行。亦是前身光觸益。後是空聲益。前中令淨十眼等者。以彼眾生宿有見聞普賢法種。後遇捨那法界光觸故。得十眼普賢之益。二天上益中(文)。一義雲。初住已上等覺已還之益。皆解行之益也。而准經文玄疏等釋。光觸之時於地獄之身得益無異端。生天聞法之益。十地因滿諸位相攝之益也。故玄記雲。四爾時下益當機天子得是普賢諸位相攝○已聞此法即得十地。明與三乘漸次教下同也(文)。若爾者。地獄光觸益雖地前益。猶是解行之益。故獄中光觸之益指雲先於一乘已成解行。指兜率解行之益雲出世身上歟。疏八下。後爾時下正辨當機益。於中二○前中亦二。先明得法益。後以眾生下見佛益。今初皆有故字。義似牒前為因。則見佛為益。而前來末有得十地等處。為何所牒(文)。抄十八(下)雲。疏今初皆有故字等者○一牒經義。釋言義似牒前為因者。則似由聞迴向及得十地並得三昧。此三為因見佛為益(文)。此釋自生天聞法以前無得十地之義(見)。知獄中益非地上等也。   三生配位事。   玄十八雲。問。此善財是何位菩薩。答。經無正斷位相難明○依圓教宗有其三位。一見聞位。即是善財。此前生身○二是解行位。頓修如此。五位行法如善財此生○三證入位○善財來生是也(文)。大疏十上引玄記全文了雲。此之一解甚順經宗。但更有一理。謂歷位而修得見普賢一時頓具(文)。   抄二十上雲。一時頓具即是第三證入生故。亦成漸頓得交徹故(文)。已上釋初住以上至等覺皆解行生也。   孔目第三雲。若一乘義十信地見聞終心成解行。十信終心勝進向。十解得究竟終。餘義如別章(文)。   談玄抉擇記雲。三生之義各在何位。准賢首說。長流凡夫見聞成種名見聞生。四十心位十地聖人真解真行名解行生。妙覺如來因緣果滿名證入生。准清涼義。但取十地為證入生。餘同賢首。   玄十五釋壽命品十重佛剎雲○三約別教。娑婆是見聞解行處。中間諸土唯解行處。末後佛土。通解行滿及證入故。是故信滿位處亦名賢首故也(文)。信滿位處亦名賢首故也者。十信終心即證入生雲也。其故第十佛剎名賢首佛剎說十信終心。品名賢首品故也。故玄第四雲。於此信滿入普賢位。具有二義。若約果則下文賢首佛剎等。此中約因故雲菩薩(文)。   問。攝界外機。今雲令得出世益二類中初義。與攝二機令得二益二種之中初類。可有差別歟。答。攝界外之機。令得出出世益之中初義。三一各別三乘益非一乘益。攝二機之中初義。三乘益即一乘方便故。三乘益即一乘益也。先攝界外機。下雲攝界內故。後攝二機故。問。先以三乘引出之後得一乘之義。可通別教歟。答。當處釋不通別教也。付之。下抉擇其意科。三乘根不定而進入別教(云云)。何不出法義歟。答。進入別教之機三乘本來一乘之所目見故不出之。   五。問。章文若界內見聞等(云云)。爾者界內出世等者。依身歟。業繫歟。兩方也。若雲約依身者。兜率天子既兜率界內之依身也。何可釋出世身歟。若約業繫者。章文或界內通見聞解行(云云)。解行之人豈三界業繫歟。答。一義雲。今界內等者。非依身業繫等之義。只約三生。見聞界內解行出世。證入出出世配釋也。其故若約依身者。圓教心不立變易。以分段身至佛果(云云)。既雲分段。尤可三界依身。爾者界內可通證人。而界內不通證入。知不約依身雲事。雖然界內見聞出世得法。爾者自當業繫之界內外。但界內通見聞解行者。非真實之解行。見聞中領解曰解行歟。故私記雲。或界內通見聞解行者。前生之中見聞一乘。則是信解之行也。出世唯解行者。即此現生中因位究竟。而雖解行滿也(文)。一義雲。三生建立別教不共之行布也。故唐經七十八雲。此長者子一生內等雲經文。疏十下釋雲。謂凡身一生亦解行一生(文)。   抄二十下雲。疏凡身一生者。約圓融說。解行一生者。約行布說(文)。而以此圓教行布。寄在始終二教。若寄終教者。初住已上離三界繫故。解行唯出世也。若寄始教者。初地以上離業繫。地前猶界內也。今雲。界內通解行者。初住已上雖解行生。寄始教之時。地前猶界內故雲界內通解行也。一義雲。玄十五雲。娑婆是見聞解行也。中間諸土唯解行處(文)者出世唯解行也。末後佛土通解行滿及證入(文)者。出出世唯證入也。難雲。若依此義。善財兜率天子界內通見聞解行之人也。何以兜率天子釋出世身歟。又末後佛土通解行證入。尤可有出世證入之義。而今章出世不通證入。知非十重佛剎之釋義。如何。答。   問。可有出世見聞之機歟。答。章文不出此類也。付之。定姓二乘無餘還生生後進入一乘者。豈無出世見聞之義歟。答。三生門建立付直往之機談之。還生進入之類煩惱已斷。無漏已生故進入一乘。即得解行故。無界外見聞之義也。   立教義。   一。問。菩提流支心立一音異解之義歟。為當立大小並陳一音教歟。答。一義雲。一音異解(見)。付之。疏大小並陳(云云)。如何。答。會解記雲。然據教章並探玄。皆雲流支○(一音異解)引證與今同。今疏所敘乃什師所立。豈彼二文皆錯也。但恐今疏後人傳寫誤。以流支書於前。什師書於後。爾不然者賢首太誤(文)。難雲。刊定記第一。大乘義章第一。大疏一上。抄二(下)雲等皆菩提流支大小並陳(云云)。豈皆傳寫誤乎。記釋難依。一義雲。今章探玄記但雲如來一圓音隨根異解種種差別(云云)。全不簡大小並陳與一音異解之義。至疏文二師之義各別也。而二師共於一圓音教之中。開並陳與異解之義。是即圓音之十義中其二義也。縱雖大小並陳。可據機根異解故。釋隨根異解也。非謂簡大小並陳而隨根異解。所引維摩經上卷佛國品文也。隨類各得解之文可含大小並陳一音異解之二義也。依隨類得解之義有大小並陳故也。今章疏釋同。菩提流支大小並陳之義可得心歟。   復古記雲。然此一音或名教本。或謂本末鎔融一大善巧法○今章與探玄獨引菩提流支證一音教。引維摩經前偈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皆謂如來同其語斯則神力不共法○探玄雲。一約類。或為天眾現一天音。能令餘類各別得解。對人亦爾。餘類皆然。清涼曰。如來一音同時報萬大小並陳。互六雙引流支羅什。於羅什下引經次偈。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各各隨所解。普得受行獲其利。斯則神力不共法○探玄雲。二約法。或為眾生說施一音。亦令人解戒定等。清涼曰。佛一圓音平等無二無思。普應機聞自殊。非謂言音本陳大小。又雲初則佛音具異。後則異自在機。各得圓音一義。有謂與清涼異者誤矣(文)。此文能可料簡。一義付此文。流支羅什互可存並陳與異解之義。表堣妙t別也(云云)。若爾者付菩提流支之義。今章一音異解(見)。大疏大小並陳釋。何義可為本哉。故難信。   玄記第十一雲。四種種說法業。謂以一音異解者。釋有二義。一約實。謂就真為一。機感為異。如一真身應物現異。二就應復有二。一約類。或為天眾現一天音。能令餘類各別得解。對人亦爾。餘類皆然。故經言。一音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二約法。或為眾生設施一音亦爾。餘人解戒定等如是一切。故經雲。一音說法。眾生各各隨所解也。隨機異解各得成益故。故以一音乃至歡喜(文)。疏一上雲。   二。問。誕法師所立之頓教者。限花嚴經歟。通餘經歟。答。當章文雲。即花嚴經是也(云云)。付之。探玄記中釋真諦等漸頓二教之時。述頓教雲。即花嚴等經(文)。   知等餘經(見)。雲何。答。當章心漸頓二教各有二義。漸二義者。一約機漸。謂從小入大之機。所得大小乘教共名為漸。二約法漸。謂一經中俱陳大小。如涅槃等。頓二義者。一約機頓。謂直往菩薩所得法門不論權實。即名為頓。二約法頓。不雜小乘。唯說菩薩乘故。漸頓各有二義事。折薪第二(見)。此中涅槃漸者。二義俱漸。花嚴頓者。二義俱頓。故今章探玄漸中。雲即涅槃等。等取法花等。探玄頓中雲即花嚴等。等取梵網等歟。圓覺略抄第一(云云)。頓者有二。一化儀頓。謂花嚴經○二逐機頓。謂對上根具足凡夫頓。指絕待中道真性。不同法花涅槃之類○即勝鬘密嚴金剛三昧如來藏普光明藏圓覺等四十餘部○此是逐機顯體之頓。非化儀之頓(矣文)。   三。問。遠法師心立幾教歟。答。當章文釋誕法師之漸頓二教了。遠法師等多同此說(文)。付之。大疏中釋曇無懺三藏半滿二教了雲。隋遠法師亦同此立。然聲聞義為半字教。菩薩藏滿字教(云云)。今章漸教之中具大小乘。頓教唯菩薩乘名字。義勢共相違。如何。答。遠師漸頓二教今章分明也。加之。探玄記中釋真諦漸頓二教了雲。後大遠法師等後代諸德多同此說(文)。但大疏之中指同半滿二教者。此師存半滿二教。立漸頓二教歟。其故大疏之中立二教有四家。第一釋半滿二教了。隋遠法師亦同此立(文)。又雲。二隋遠法師立漸頓二教(文)。二教釋相大同章玄記等。但高麗印本鈔隋延法師(云云)。遠師涅槃疏十地論疏等之中。半滿二教漸頓二教俱存(見)。故隨一義各指同之歟。   抄二(下)雲。隋遠法師亦同此立者。彼涅槃疏。聖教雖眾略有二種。聲聞藏二菩薩藏是也(文)。會解記雲。隋遠法師者。即大遠也。名惠遠。姓李氏。燉煌人○今判半滿。依彼涅槃疏(文)。指事雲。言遠法師等後代諸德多同此說者○十地論遠疏雲。聖教萬差略要唯二。謂聲聞藏及菩薩藏○菩薩藏中所教亦二。一是漸入。二是頓悟。言漸入者。是人過去曾習大法。中退學小。後還入大。大從小來。謂之為漸。言頓悟者。有諸眾生久習大乘相應善根。今始見佛則然入大。大不由小。名之為頓。故雲多同此說(文)。   四。問。付光師三教。且花嚴經何教所攝歟。答。當章文圓教攝(云云)。付之。光疏第一雲。今此經者三教之中。蓋是頓教所攝(文)。答。當章並鈔文。圓教者即花嚴(云云)。探玄第一雲。即以此經是圓頓所攝(文)。方軌第一雲。一化始教門有三。一曰漸教。第二頓教○第三言圓教者○此經即頓及圓二教攝(文)。三教釋相大同光師。唯方軌探玄等頓圓二教之所攝也。但光疏約化儀頓教所攝(云云)。非遮化法圓歟。略文義可見。   五。問。付光師立教。且圓教所被機者限地上歟。答。通地前地上也。付之。既雲分階佛境。知初地以上雲事。是以智論第百中。不共般若被唯地上菩薩不通地前(見)。不共般若豈非花嚴經歟。答。抄第二下上達之言義兼地前分階佛境。即是地上○況初發心時便成正覺。豈非分階佛境之人(文)。次智論文。智論第百雲。般若有二種。一者共聲聞說。二者但為十方住十地大菩薩說。非九住所聞。何況新發意者。復有九地所聞乃至初地所聞。各各不同(文)。   六。問。付耆闍法師六宗教。且第三第四雲何異歟。答。復古記雲。六耆闍法師第三不真等。但約俗諦說諸法如化。第四約真諦說空理真實(文)。可依此釋。抄二下釋成耆闍六宗疏中。不出之義雲。又三與四但法喻之別。故並不引(文)。此釋第三第四無差異故不用(見)。但取大部為所破。若許法師之義者。可如復古釋也。問。南嶽大師建立四教歟。答。章雲。依南嶽及智者(云云。)付之。補行記一雲(妙樂)南嶽委知而不細判。至天台來分別始盛(文)。又南嶽四十二字門(釋大品經四十二字)。後三教義。故妙樂指四十二字門雲。亦作三教義釋(文)。天台宗此論義(云云)。   七。問。天台圓教可談事事無礙歟。答。章法界自在一即一切等(云云)。事事無礙(見)。付之。兩方也。若雲許事事無礙者。凡事事圓融之深義。自宗圓極之所談也。何可通餘宗歟。是以大疏之中。釋天台圓教之義。述事理具足不偏不別。不許事事無礙之義(見)。若依之云爾者。當章既一即一切即一等花嚴是也(文)。無諍事事無礙之義也(見)。雲如何。答。抄二(下)雲。彼判諸經雲。花嚴兼謂兼別教。是則迷其行布。謂為別教。但取圓融以為圓教。雖成二教各失一邊。合而融通方成了義。順花嚴宗。由行布圓融二互相攝○若與之者。則名異義同故無大過。若奪之者。則失花嚴本意故今不取(文)。依此釋者。天台心取花嚴圓融名圓教。花嚴圓融豈非事事無礙歟。知彼宗圓教之中花嚴圓教事事無礙之義可談也。但大疏事理具足不偏不別等者。事理無礙之義(見)。雖然釋彼宗圓教大都計也。不妨圓教之中有事事無礙之義歟。一義雲。通途之義一即一切等者。付事理釋之(云云)。但當章探玄一同事事無礙義(見)。   八。問。付天台立教。且漸頓祕密等四教。藏通別圓異名歟。答。進雲。當章文異名也(見)。付之○。 T72063501.gif 一義雲。章亦名漸教等者。付增相一往配釋也。非剋定之異名歟。   尋雲。縱雖一往配釋。何不配不定教歟。答。付增相故。謂通教漸教之根本也。頓教自本限別圓。故配別教。花嚴圓教但雖通頓祕密二教。以別教之義邊配頓教。故以圓教之義邊配祕密教也。祕密教雖通四教。花嚴經在座不聞之類。各不相知之義顯故配祕密教。不定教通四教。而增微故不別配也。   九。問。唐三藏心第三時顯了說。通三無性歟。限三性歟。答(云云)。章雲。顯了意說三性及真如不空理等(文)。此釋不通三無性(見)。探玄記一雲。第三時中方就大乘正理。說三性三無性等唯識二諦。方為了義(文)。大疏一上雲。第三時中就大乘正理。具說三性三無性等。方為盡理○是故於彼三時。初墮有邊。次墮空邊。俱非了義。後時具說遍計性空。餘二為有。契會中道。方為了義。此依深密所判(文)。依玄疏釋者。第三時具說三性三無性為了義也。章文略故但雲三性不空等歟。又第三時雖通三性及三無性。第二時唯三無性也。對第二時為顯勝故。但標三性為真如不空歟。難雲。唯識論本頌雲。故佛密意說一切法無性(文)。慈恩大師疏雲。總密意說三種無性(文)。如何。答。三無性顯了密意事。唯識論第九卷同學抄論義也。雖有異義。同學抄之義三無性唯密意傳歟。但依自宗者。本頌密意三無性者。第二時別說三無性也。第三時具說三性三無性。故共顯了說也。   義林章雲。以顯了言說三無性非空非有中道教故(文)。同學抄會雲。但章釋者以三性顯了言。說般若無性。為三無性非空非有之故教(為言)。   十。問。三法輪中攝終歟教。答。但攝小乘始終二教(文)。付之。深密第二第三時同許定性不成。何可攝終教歟。答。指事雲。問。經疏雲。解深密經以為始教。雲何今說為終教歟。答。義門不同。若約成佛不成佛門者。解深密教以為始教。○若約空不空門。名為終教。明不空教義。望不同故不相違(文)。委細次下分教開宗科可料簡。問。三法輪中攝花嚴經歟。答。不攝花嚴(云云)。付之。述記第一雲。又今此論處引六經。所謂花嚴·深密·如來出現功德莊嚴·阿毘達摩·楞伽·厚嚴·十一部論瑜伽·顯揚○因果行位了相大乘。故知第三時中道之教也(文)。   燈第一雲。若對漸悟說教三時。若對頓悟無三時別。又所說教非定。如是文前後次第判為三時。並約所說義類相從(文)。又雲。此有二義。一約前後。二約義類(文)。深密第二雲。世尊初於一時在波羅奈○世尊在昔第二時中○世尊於今第三時中(文)。依經文初昔今之文相。無諍年月前後(見)。故自宗心不許義類也。 問。深密三時之中。法花攝何時歟。答。問。深密第三時教。攝法花涅槃歟。答(云云)。兩方也。若雲攝者。第三時五性三乘也。法花涅槃一乘一性也。是以探玄大疏等中。深密三時教法花以前(見)。若依之雲不攝者。說時既後時也。尤可第三時教。是以當章文。但釋不攝花嚴法門。不棟法花涅槃。知可攝雲事。如何。答。一義雲。依相宗自立者。法花涅槃第三時中道教也。若依自宗意者。性相十別天地懸隔也。以法花等不可攝深密第三時。但當章為破約時之立教雲不攝花嚴。非謂花嚴之外皆第三時也。   探玄第一雲。法花既當第二時教。即是密意權說○是故理實但約不定種姓(文)。又雲。合此二經總有四門。一初時小乘二經同說。第二時唯大乘唯深密說。第三時具三乘。此是深密第三妙智第二。第四時唯一乘。妙智第三時說。是故當知妙智經在深密後說(文)。   大疏一上雲。若謂法花是第二時教。為引不定二乘故。說一切悉皆成佛。而猶未說定性不定。故名密意非了義者。何以自判法花為第三時教乎。誰敢判於法花為不了耶(文)。   抄三上雲。言是第二時者。彼不立為第二時教。由謂一乘是密意說義。當深密第二時故○彼法花疏引經雲。我等今日得未曾有。非先所望而今自得。即第三時教也。又下結雲。為顯第三時真實之教故說此經。據上二文則判第三時(文)。   問。三法輪之次第依金光明經歟。答。當章深密金光明等(云云)。付之。金光明之次第轉持照(云云)。章轉照持(云云)。次第相違如何。答。觀音思禪師相似即初住位也(藥王)。天台觀行五品十信位也。   分教開宗(已顯他師立教。次顯自宗教宗)。   一。問。宗教各別建立事有何故歟。答。依清涼大師解釋。依斷證次位差別立五教。付空有等之所尚不同開十宗也。付之。依次位差別建立五教者。終教已上同菩薩位也。何可開三教歟。若付所尚不同開十宗者。始教之中有空有二門。圓教之中分同別二門。事理無礙與事事無礙義門既別也。何各不開二宗。而於小乘教可開六宗歟。加之。小乘六宗之中。三四五六之四宗付法空小分之差異分之。例始教等之中尤可開二宗歟。答。○先終教已上雖同菩薩位。終教定經三僧祇。頓教不立位。圓教諸位即入故立三教也。次始教之中雖有空有二門。第二時空門始教者。第三時之三無性門也。更無異性故不開一宗。次圓教之中同教事事無礙之中事理無礙也。取圓教一分之義名同教。同別二教無二體故不開之也。   抄四下雲。疏然十宗五教下。第二釋通妨難。謂有難雲。十宗何異五教而重辨歟。故為此通。然有二義。一則通為不同。二乃體式有異○言教則一經容有多教者。顯明教通。如一維摩。則具五教。涅槃般若等亦具五教。而影出宗局。維摩但是事理無礙宗。不通三性空有等宗。故言宗則一宗容具多經者。顯明宗通。以一事理無礙宗。內該法花維摩涅槃等故。而影出教局也。如一經中具有五教。不相通故。疏又夫立教必須斷證等者。二明體式有異也。亦重通妨難。難雲。若各有通局。何以不得以宗為教。以教為宗故。為此通教有斷證等。宗不約此。位等無多故但有五。所尚各別故有十宗。故前六所尚不同而成六宗。而斷證等齊但為小教。則教宗無違(文)。   愚法得名證據。貞元經第十卷雲。阿陀那識行相微細。究竟邊際。唯佛能知。住持菩薩愚法聲聞亦不能覺(文)。唯識論第三雲。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暴流。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凡即無性愚即趣寂(文)。 二。問。終頓二教之前後依淺深之次第歟。答。宗家心意淺深(見)。付之。兩方也。非淺深之次第者。當章並探玄記等。處處解釋五教十宗者。依淺深之次第(見)。是以立十宗之時。第八終教。第九頓教也。前後既淺深之次第也。終頓二教何非淺深之義歟。若依之云爾者。清涼大師釋十宗之時。第八頓教。第九終教之義建立。然此十宗後後深於前前(文)。豈非師資之相違歟。加之。宗家起信義記中釋四宗之義。二者真空無相宗。即般若等經中等論所攝是也。三唯識法相宗。即解深密經等(文)。真空無相既頓教之義也。爾者還自始教相宗淺近義歟(見)。如何。答。當章並探玄等五教十宗建立。始終頓圓之次第。前淺後深之趣玄義一同也。不及異端。但於清涼大師之解釋者。晨旦先德之會釋之起盡往往也。且翻大乘法師八宗之中七八二宗故。列始頓終圓。就中真空絕相之義。通始終頓三教故。約多分宗教相配許也。次至起信疏四宗次第者。准法界無差別論疏。第二第三宗深密第二第三時也。爾者真空無相宗全不開頓教之義歟。一義雲。清涼大師心始頓終圓前淺後深之次第也。師資立義少異也。不可混亂。文證如下。玄第一雲。七一切皆空宗○八真德不空宗○九相想俱絕宗。全同章(文)。   疏第一下雲。七三性空有宗○八真空絕相宗○九空有無礙宗○十圓融具德宗○然此十宗後後深於前前○七即法相宗○八即無相宗。後二即法性宗又七即初教。八即頓教。九即終教。十即圓教(文)。   抄四下雲。疏然此十宗○一通明淺深故。後後深於前前。然此十宗前六全同大乘法師。大乘則有八宗。七名勝義俱空。八名應理圓實。即以法相為應理圓實。法性為勝義俱空。今迴七為第八。八為第七。如前西域中二宗不同。今以符付法性。又加後二。以顯甚深(文)。會解記第十(觀復雲)。疏八真空下○此宗雖局唯頓教。若約通義亦通始終教也○抄今迴七為第八八為第七者。正明立意也。然賢首探玄教章。皆第七名一切皆空宗。第八名真德不空宗。第九名相想俱絕宗。七即始教。八即終教。九即頓教。今不爾者。以前八宗皆大乘法師所立。若如賢首卻成順於彼宗○今多反此。故立不同也○疏八即頓教者。此約宗教義相當處配之。不必全取教之次第也。問。若爾應終教深於頓教。不爾何得前淺後深歟答。以真空絕相宗雖是頓教。然亦通始教。但多分義配故雲頓也。故清涼雲。況復宗者從多分說。今亦多分故配於頓。前淺後深未爽通理(文)。尋雲。前淺後深未爽通理者。釋頓教之次第歟。又終頓之次第歟。答。復古記上雲。而清涼國師七名三性空有宗。八名真空絕相宗。九名空有無礙宗。此蓋以性陳相。迴大乘法師第七為第八。以符法性在法相之後為深故也。小與五教不次。又以性空通始終頓。遂以真空絕相收於頓教。又亦空有無礙徹於圓教。故雲前淺後深。若空有雙絕亦收頓教(文)。此記心雲。清涼大師十宗建立與五教不同有眾義。先一為大乘法師之八宗之中。第七第八相反顯性宗深義故。次又以性空通始教頓等者。第八真空絕相宗者。雖通始終頓三教。付義顯者第七始教。第九終教故。付隨一義第八宗收頓教。次又亦空有無礙等者。釋前淺後深之義。終教空有無礙徹圓□教之義故。深於頓教之唯理也。次若空有雙絕亦收頓教者。第九空有無礙宗攝頓教之義釋也。故大疏雲。九空有無礙宗。謂互融雙絕而不礙兩存(文)。依此空有雙絕之義。又收頓教也。而唯雲終教者。多分義也。法界無差別論疏雲(宗家)。現今東流一代聖教通大小乘及諸權實。總有四宗。一隨相法執宗○二真空無相宗。謂般若等經中百等論。三唯識法相宗○四如來藏緣起宗○釋此四宗略舉四義。一約乘。初唯小乘。次二具三乘。謂此二宗同許定性二乘不成佛。後唯一乘○二約淺者。初二唯說六識。後二具說八識。於中初說六識有。說六識空○三約法者。初唯說有。二唯說空。三說亦空亦有○四說非空非有○四約人者(文)。起信疏上四宗全同。但無四義重見唯有約人一義可見。大疏一下雲。抄四下雲。第五體淺深中○言淺深者。十體之中前前淺。後後深故。下釋雲。從淺至深。雖有淺深融通並為無儘教體○眾十中前五下三料簡總有四重○一體性料揀○二又前四下大小乘料揀○三前七下三乘一乘料揀○四前八約同教下同教別教料簡(文)。   玄記第一雲。第五能詮教體者○從淺至深略有十門。一言詮辯體門○三遍該諸法門。四緣起唯心門。五會緣入實門。六理事無礙門。七事融相攝。八帝網重重。九海印炳現門。十主伴圓備門(文)。疏玄共遍該諸法緣起唯心等門。唯含始終頓圓之義。疏玄共十門總標雲。從淺至深知淺深之次第也。而探玄中不配當教。准疏抄第五會緣入實頓教之義也。第六理事無礙決定終教也。第七已下皆圓教義也。是疏玄共非大乘法師之七八二宗相反為自宗義。始頓終圓淺深相連(見)。   抄三上雲。未開合遍收理無不盡○若欲判者。當漸開之。且分為二。一方便教。二真實教○若就大乘分宗。亦可有四。一法相差別宗。多說相故。二相想俱絕宗。多約性故。三性相無礙宗。事理相即故。四圓融具德宗。以理融事故。故如來聖教意趣。無邊不可局執。今且依古勢故如疏明耳(文)。上來開合者。指五教之釋段。若欲判者。下抄至自義(見)。且依古勢者。五教淺深之次第。且依藏和尚之義為言。知教體十門淺深並此四宗。清涼大師自義。始頓終圓淺深之次第也(見)。   三。問。圓經所說圓滿修多羅者。圓教可雲歟。答。證圓教也。付之。正見經文。說圓滿修多羅之時。三乘得益。何可雲圓教歟。答。六經五十五。八經七十三。貞元經二十五。三經共說圓滿修多羅時。有三乘得益。雖然玄疏抄並貞元疏等。無一乘三乘揀別之釋。但三乘得益當機之益。太子得益一乘法門。善財所得之法門也。故知。圓教必具無量眷屬經故。三乘得益眷屬經益。太子所得主經益也。晉經第五十五雲。過去勝光王太子名曰善伏。聖法輪音聲虛空燈王如來所。五體投地(取意)。爾時如來知諸眾生應受化者。而為演說圓滿因緣修多羅時。彼大眾聞正法已。八十那由他眾生皆起離垢清淨法眼得無學地。一萬眾生得大乘道。滿足普賢菩薩行願○時復太子得隨應化覺悟眾生長養善根法門(文)。八十經四十經雖文言異。大意無別。善伏太子者。大願精進力夜神往事也。餘二經名勝姓太子。   探玄二十雲。十四佛救太子。於中有八。一國人已集○三見威光。四敬禮申請。五說法益眾。六太子得法。七結會古今(文)。貞元疏第八雲。普照圓滿因者○普照者能證知也。圓滿者所證理果也。因者能證行也。圓滿行因成菩提智證深法界。舉一全收。即花嚴之類也。四時彼會中下當機獲得益。於中二。先通益眾會。後能勝性下別益太子。此中所得即向自陳所得法門(文)。大疏二十下多分同也。   貞元經第四雲。時文殊師利與諸眷屬到此林已○說修多羅名普照法界圓滿光明。百萬億那由他修多羅為眷屬。說此經時有無量百千萬億那由他諸大龍王並其眷屬。聞此法已○鹹捨龍身生天人中。一萬諸龍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復有無量無數眾生。於三乘中各得成就(文)。   同疏第三雲。明所益眾略有二類。先明諸龍得主教益○復有無量不攝三乘機。得眷屬教隨器益故(文)。   四。問。章文釋中間三教。以此皆為三人所得故(文)。爾者終頓二教之中。可該二乘行位歟。答。諸記之一義雲。三人所得者。門外三車一類三乘機所得法門也。但終頓二教雖三乘聞菩薩乘。三乘教菩薩故攝門外三車。合存三泯。二雲二人所得也。   復古雲。以下釋所以。何以三教總為三乘。以此三教皆為三人所得。故所得者修因獲得之果也。良由此等大乘經典。雖有權實。皆是通說三法。通益三機也。如上所別者。良三乘中大品等經共集三乘眾。通說三乘法。具獲三乘益。獲益即所得也。若雲終頓。三人共得一果。皆得成佛。或引近異遠同者。皆是億說。且始教說三果。終頓得一果。此可釋存三泯二不同。分之為二也。今合為一耳(文)。一義雲。如上所引者。上一乘義等門外三車一類三乘之義引釋Зю⑥指也。   楞伽經漸頓事。復古雲。即四頓之一也。菴羅果四漸之一也(文)。   十卷楞伽雲。大惠譬如明鏡。無分別心一時俱現一切色像。如來世尊亦復如是。無有分別淨。諸眾生自心現流。一時清淨非漸次淨。冷住寂靜無分別處(文)。四漸四頓者。楞伽雲。一菴果漸熟。二陶器漸成。三草木漸長。四伎藝漸成。四譬俱合淨一現流。四頓者。一鏡像頓現合現流頓淨。二日月頓照合勝境頓現。三梨耶頓緣合淨處頓成。四三佛頓照合行光頓照。四譬即合現流頓淨。而其法體義理少別一向取義。今章各舉初也。折薪第二雲。菴勒果此方無故不翻。或雲菴沒羅。又雲阿摩勒葉如小棗。花白而小。實如胡桃。味甘可入藥。漸熟之由未詳(文)。   五。問。頓教心立言說歟。答。兩方也。若雲立之者。當章文不待言說。不待觀智(云云)。若雲不立者。當章下卷段雲。玄疏等之中指楞伽思益等眾經。出頓教之言說。如何。答。大疏雲。頓詮此理故名頓教(云云)。   抄三上雲。但諸經中一向辯真性處。即屬頓教(文)。大疏一上雲。頓詮此理故名頓教(文)。抄三上雲。夫能詮教皆從所詮門立○若詮事無礙即是圓教。豈以所詮是理不許能詮為教歟(文)。委細可見。一義雲。不待言說等者。頓教之言說直往法性言說故。言說即非言說也。言無言。頓詮真理名頓教也。   六。問。淨名所說文殊不二終頓二教中何歟。答。當處雲。如淨名以默顯不二等(文)。抉擇前後意科雲。三十二菩薩及文殊等所說不二。並在言中後維摩所顯絕言之教以為究竟(文)。此釋無爭文殊不二終教(見)。   指事上末雲。三十二菩薩等者入不二法門品雲。爾時維摩詰語眾菩薩言。諸仁者。雲何菩薩入不二法門。會中有菩薩。名法自在(生業二不生業。一不二此為第一)。乃至樂實菩薩曰實不實為二○無見無不見是為入不二法門(第三十二)。如是諸菩薩。各各說已問文殊師利。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文殊師利曰。如我意者。捨一切法無言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是為入不二法門。捨是文殊師利問維摩詰。我等各自說已。仁者當說○時維摩詰默然無言。文殊師利嘆言。善哉善哉。乃至無有文字語言。為真入不二法門(文)。難雲。准此經文。文殊不二既雲無言無說(云云)。尤可頓教。例如楞伽。初地即八地等。思益不從一地至一地等即頓教。若文殊不二終教者。楞伽思益等經文。又可終教歟。進退不審也。次抄三上四重尺。文殊後印可語。第四重淨名默上。尤可頓教。抄三上雲。若辯優劣。或三重四重。言三重者。一諸菩薩以無二遺二。則是以言顯法。似有不二可說。便是對二顯不二非絕待也。二文殊以言遣言。明無不二可說。令亡言會旨。三維摩詰以無言顯理。謂本自無言不須更遣。故為三也。而言四者。文殊師利以言印彼。又明言即無言。非要離耳。若欲合者。然後三段反覆相成。但為一義。初文殊以言顯無言。次淨名以無言印無言。後文殊以言印無言。三段二人共顯言絕之理○後二大士以無言遣言○若更合者○後二大士以無言顯理。言與無言雙亡。皆真不二矣○今取最後故。雲如淨名默也(文)。理歟。准此釋者。淨名印可之文殊語。決定可頓教。但清涼大師之心。雖有始頓終圓之次第。今依宗家釋。始終頓之次第釋科也。既印第三重之無言。知頓教也。次文殊初不二雖應頓教。維摩經心對後淨名之默。文殊不二故。今章等攝終教。楞伽思益等不對默。故直取頓教也。但今抄釋文殊初不二可通終頓二教歟。一義雲。文殊印可既默上。尤可同教(云云)。   孔目第二雲。又維摩經雲。時維摩詰默然無言。文殊師利歎曰。是真入不二法門。義當頓教(文)。又雲。終教門者。復有二種。一始。二終。言始門者。即維摩經中不二法門品三十二菩薩顯不二法門者是。言終門者。即不二法門品文殊所顯不二者是(文)。此文又文殊印可頓教(見)。但義當之言。非頓教之當中歟(見)。而然文殊初不二既終教終門也。知後印可應頓教歟。   玄第八雲。三十二菩薩不二終教初門。文殊不二終教終門也(云云)。取義。   章寶積經論○名頓教修多羅(云云)指事雲。論第一雲。未聞者。未聖聞淺道故。未曾受持者。雖聖聞淺道不受持諸頓教說。及諸修多羅法謗以是義故。如來說此修多羅等故(文)。   寶積經論第一。   七。問。深密第三時始終二教中何歟。答。當章釋終教(見)。付之。玄第一雲。二始教者。以深密經中第二第三時教。同許定性二乘俱不成佛故。今合之總為一教。此既未盡大乘法理。是故立為大乘始教。三終教者。定性二乘無性闡提悉當成佛。方盡大乘至極之說立為終教(文)。疏一上雲。二始教者。亦名分教。以深密(私雲。同玄文)。此既未盡大乘法理故立為初。有不成佛故名為分。指事上(末)雲。問。經疏雲。解深密經以為始教。雲何今說為終教歟。答。義門不同。若約成佛不成佛門者。深密以為始教。以許定性入實類故。若約空不空門。名為終教。明不空故。義望不同故。不相違(文)。   復古上雲。三或下○初開教會深密。約大乘初淺後深故開為二。會深密者。以三時收漸教也。五時則於後開出法花涅槃常住妙典為四五時。今合五作三。第三時中收經甚寬。又持法輪義亦通也。深密經亦說真如妙有。但奘師所宗宗於不變湛然有耳。今約通義略分教(文)。准此記心。以深密第三時名終教。可有二義。一第三寬攝法華涅槃等。故是終教也。故上章但雲不攝別教一乘。不雲不攝法華。次又持法輪下深密第三時。又說真如隨緣不空妙有。故又終教也。但說凝然者。奘師宗義也。故清涼大師雲。又唯識等亦說真如是識實性。但後釋者。定言不反失於隨緣過歸後輩(文)。但玄疏等雲未盡法理者。依奘師所宗。又約五性差別釋未盡也。故抄三上雲。言未盡者。第二時中但明於空。空是初門。第三時中定有三乘。隱於一極故。初教名並從深密二時以得。雲何空為初門。法鼓經中以空門為始。以不空門為終故○若爾第三時既不明空。何得名初。以未顯一極故特由此義加分教名。故雲有不成佛故名為分(文)。   尋雲。章文引法鼓經了。約如來藏常住無上名為終教(文)。爾者法華涅槃等之隨緣如來藏歟。深密第三時之凝然不作真如名如來藏歟。答。   八。問。深密第二時可通終教歟。答。第二時者始教也。付之。深密第二時可攝諸部般若。而般若部中淺深可有。是以智光三教依般若經。立第三時一切皆成之義。加之。至相大師以大品般若。釋三乘終教(給)。雲何。答。五十要問答上雲。涅槃經等及大品經三乘終教。以根熟聲聞說故。金剛般若是三乘始教。初會愚法聲聞(文)。清涼大師釋雲。大品般若大般若第二會同本異譯(云云取意)。尋雲。深密第二時攝諸部般若歟。答。   九。問。起信論空真如者。深密第二時之空門始教歟。答。當宗心以空真如當空門始教(見)。付之。凡起信論是性宗終教之本論也。法性真空之理。何可同第二時之空門歟。何況准法鼓經文。空門是有餘未盡理之教也。豈起信論空真如有餘未盡之說歟。如何。答。一義雲。五教之淺深專依真如法性隱顯之義建立之。而起信論絕言空不空等之義。真如門根本也。故依此建立始終頓之三教也。依真如空門建立始教。依不空門建立終教。雖始終二教等有淺深。於真如空不空之義。全不可有淺深。例深密三時初時約依他說有。第二時約遍計說空。第三時約三性說中道。雖有空中三教有淺深。約第三時中道時。全無依他之有淺遍計之空深之義。空不空二義又以爾。空不空教所依也。全非淺深也。約三性等建立三時教事。抄三上可見。難雲。指事若無能詮三教淺深差別。由何緣有所詮真如三淺深差別(文)。依此釋者。三種真如有淺深(見)。如何。答。論疏等釋全不見空不空之二真如有淺深。指事釋且能詮之三教為本定淺深歟。   十。問。攝二十部立六宗事。依何依憑歟。答。以義相從(云云)。付之。正披宗輪論。不可限六宗。如何。答。別可檢。大疏一下雲。諸部異計各是一宗。謂十八本二。各不同故。以義相從更復合之(文)。   抄四下雲。言諸部異計即二十部○以義相從者。合二十部兼諸大乘為十宗故。章。犢子部等。   抄四下雲。等取餘四部。謂此計中總有五。全或一少分。言五部全者。一犢子部。二法上。三賢胃。四正量。五密林山○言一少分者。根本經部(文)。補亡飾宗第一。靈祐述。法相宗也。依深密三時。飾宗第一宗六部全也。全經部收。   十一。問。犢子所計我人法二執中何歟。答。慈恩大師述記雲。犢子部等我名能見(文)。   了義燈雲。我執自性不越彼四。今據情解妄。謂為我故敘破之。實是法執(之)。彼四者。瑜伽中廣出四種計我。而限即蘊離蘊。唯識論中破我之時。廣出二我。即蘊離蘊非即非離也。性即非離之我者。犢子部所計也。犢子所計我者。約情解雖名我。實我法執也(為言)。同學抄以實是法執之釋為正義。   西域記第五雲。提婆設摩羅作識身論。說無我人。瞿波羅漢作聖教要實論。說有我人。因此法執遂陳諍論(文)。但唯識論廣出三種我了。生空智斷(云云)。燈會雲。彼文總說非別。別屬文總意別。斯文大例(文)。   十二。問。依犢子部計出三界歟。答。玄第一雲。一諍論聲聞藏○對法二十互相違。諍所計不同。不妨聖果(文)。疏一下雲。第一我法俱有宗○然此一部諸部論師共推不受呼。為附佛法外道。以諸外道所計雖殊皆立我故(文)。抄四下雲。以本經部亦執有勝義我。非即非離即計菩薩出離生死故名勝義(文)。   指事雲。問。二乘聖者已斷人執證人空理。何更立我。答。宗輪論雲。其犢子部本宗同義。謂補特伽羅非即蘊離蘊。依蘊處界假施設名。大乘基雲。謂實有我。非有為無為。然與蘊不即不離。佛說無我。但無即蘊離蘊○乃至成佛。此我常在○測法師雲○問。如下所說。犢子部計非即離我。二障內何住所攝。若言煩惱。如何羅漢起煩惱障。若所知障。如何論說生空智斷。三藏解雲。是我執故煩惱障障攝。此部未得羅漢果。時所計我相○理實得已斷我執。經部等計應准此釋(文)。二法有我無宗。三全一小。一一切有部。二雪山。三多門。一小者。化地部未計也。飾宗四部全有部。多門。雪山。飲光也。三法無去來宗。七全一小。一大眾。二雞胤。三制多山。四西山住。五北山住。六法藏。七飲光。一小者。根本化地部也。飾宗七全取化地全。除飲光。尋雲。折薪集成等引疏主釋。法無去來宗中舉八全一小分。謂加雪山部。如何。答。宗輪述雪山部雲。多同說一切有部(文)。又會解記雲。有本雲。雪山轉者非也(文)。知折薪等依謬本八全一小分歟。   十三。問。付小乘教之法空。限折空歟。通即空歟。答。成實論中談即空。又空極微(云云)。   抄二下雲。又阿含中雲下○無是老死。即老死法空。無誰老死。即主老死我人空也。然諸經論多明小乘。但有人空未明法空者。有二義故。一據多分小分說。小乘多分但明人空。二從顯了不顯了。廣雖說法空未全顯了故。雲不說法空耳。若從不顯了說及小分說。則亦明法空(文)。又雲(天台立教段)。言從段入空折體異故者○又於此中一一極微。謂一眼色從八微生。假合成色。折至極微都無實色。故曰色空。此名折法成藏教也。若雲○舉體即空不須折破○故。故體法明空有通教起也(文)。四現通假實一全一少分。一全即說假部。一小即末經部。其成實論即是末經部也。飾宗一全除末經部。四五六三宗皆一部一宗也。   問。現通假實宗心。假實之義通真俗二諦歟。答。諸法在蘊可實等(云云)。處界門中攝真理故。可通真俗諦故。   抄四下雲。   抄四下雲。此謂俗真諦中。皆有假實。蘊門明義是實者。實即積集故。處界門明義是假者。體假積聚故(文)。尋雲。今小乘六宗淺深依空淺深。而第四宗假之義通真俗。第五宗假不通真。若爾者淺深如何。答。第四宗不簡別真俗。共通假實未盡之義也。第五宗俗諦一向假也。出世為實者。出世者空故實也。非實有之義故。抄釋第五宗雲○似中論一半(文)。故知。深於第四宗也。飾宗雲。五俗妄真實宗。世法顛倒。但有假名。出世非倒法是真實(文)。指事雲。問。雲何諸法在蘊門實。在界處假。答。基師宗輪疏雲。以依積聚緣亦積聚。積聚之法皆是假故。雖積聚假義以釋於蘊。蘊體非假。無依緣故。義林章之聲名句等。若在處等體非實有。以說依緣有積聚故。若在蘊等聲等便實。雖有積聚不說依緣。以名蘊故(文)。依緣者所依所緣也。謂根境識等相待積聚義也。問。現通假實宗。攝說假部歟。答。章雲。現通假實宗謂說假部等(文)。付之。宗輪論中出說假部之義。全不見現通假實義。但說諸法皆假之義。如何。答。問。俗妄真實宗中。謂說出世部等(文)。等取何宗歟。答。此宗但說出世部之一部也。付之。上四宗皆等字等取餘部。例尤可等餘部。何現第六宗唯一說一部。故不置等言。定知。說出世部等者。等餘部雲事。雲何。答。一義雲。等者等取大乘一分歟。故抄釋第五俗妄真實宗雲。似中論一判(文)又釋第六但名宗雲。亦如中論(文)。玄第一雲。五俗妄真實宗。說出世部等○諸法但名宗。謂一說部等(文)。六宗共有等字也。知第五第六二宗之等言等大乘一分也。   疏一下雲。四現通假實宗。謂說假部○五俗妄真實宗。即說出世部等○六諸法但名宗。謂一說部等(文)。六宗之中除第四宗餘皆有等字。問。說出世一說二部准宗輪論。與大眾部同一計也。全不見名別計。加之。釋彼計文相全無俗妄真實諸法但名等之義。有何故分第五第六歟。答。宗輪論述記雲。基師一一說部。此部說世出法皆無實體但有假名。名即是說意。謂諸法但一假名無體可得。既乖本。上所以別分名一說部。從所立為名也(文)。   十四。問。小乘六宗之中。幾宗分通大乘歟。答。章至第六宗雲。此通初教之始。付之。第三宗以後分談法空。何不通大乘之一分歟。況第四宗攝成實論。而成實論分通大乘者。南山大智等律家列祖之定斷也。加之。乾闥婆城喻大乘之法門也。而成實論中有此喻。尤可通大乘。如何。答。   抄四下雲。其成實論先是數論弟子○後出家入佛法時。經部攝故○現通假實攝(文)。   抄二下雲。言成實論雲。我今正明三藏中實義。實義即空者。破第一時引其三文。此即第一引小乘論。以成實論意雲。我今成立小乘中實義。故雲成實。以三藏即小乘教故。既言實義即空也。小乘已說空竟。何言見有得道(文)。此等之釋不許成實分通大乘之義。他宗釋用不可隨義歟。   抄四下雲。前四唯小。五六通小大。下二大小乘料揀。然五六立在小乘義通大乘。故雲通小大(文)。意雲。第四宗猶存俗諦現在一分實有之義。故不通大乘。第五宗已後俗諦諸法三世皆假。故通大乘也。今章且依至極。於第六宗釋分通大乘之義也。智論第六雲。一切聲聞法中。無揵闥城喻(文)。成實論第十一雲。又以愚癡故生我心。猶如盲人得瓦石等生全玉想。又是人未得分別空智。癡故見我。於幻夢乾闥婆城火輪等。而生有想(文)。法華疏(吉藏雲)。三藏中所以不說揵達婆城者。為三藏不說一切法義性空乾闥城喻○而成實論亦有此喻者。引菩薩藏中解。就小乘法中釋耳(文)。   疏一下雲。然隋朝大衍法師總立四宗。一因緣宗。謂薩婆多。二假名宗。謂即經部。三不真宗。謂諸般若。四真實宗。謂法性真理佛性等教。又此四宗初名立性。二名破性。三名破相。四名顯實。初二小乘。後三大乘。各初淺後深。此亦有理。但收義不盡。以十八部中但判二故(文)。抄四下雲。疏初二小乘。後二大乘。下辨順達○今初言各初淺後深者○二破於定性。但從緣有故為深也○早欲參涉大乘。故雲經部(文)。依此釋經部通大乘(見)。而經部攝於第一第四二宗。知第四宗可通大乘。如何。   文安三年十一月六日於東大寺戒壇院以普一長老御本書寫畢。祐乘。   金剛佛子快舜。 華嚴五教章問答抄上(下)。   乘教開合。   一。終教中三乘始終同異。   教起前後。   二。花嚴說時。   三。本末二教時處同異。   四。大品經第二七日。   五。一生補處多少。   六。二佛並出。   七。大品經十地益教證。   八。五分律說時。   九。普曜經大小。   十。四分律說時。   十一。興起行經說時。   十二。十二遊經一年。   十三。智論說時。   抉擇前後意。   十四。直往別教機見三乘法歟。   十五。直入一乘。   施設異相。   十六。十八圓滿土三一。   十七。花嚴會座聲聞有無。   十八。如海幢比丘。   乘教開合。   當段來意事。   玄第一雲。第三明立教差別者。略題十類。一敘古說。二辨是非。三述西域。四會相違。五明現傳。六定權實。七顯開合。八教前後。九就義分教。十以理開宗(文)。第九就義分教段釋五教畢雲。然此五教有開有合。亦有五重(云云)。五重開合與今章同。但於或分四段之中。又開二義。謂一於共教中。約存三泯二為二。二約歷位無位如。今章此段於自宗五教開合之。又於第七開合科開合三乘一乘。今章第二以教攝乘之科義也。此西域現傳等一乘三乘異義開合。今乘教開合之科多同此二段。知自他宗立教之差別開合也。大疏一上諸宗立教段啟四門。一大意合離。二今古違順。三分宗立教。四總相會通(云云)。總相會通科雲。第四總相會通分為二。先通會諸教。後會化儀前後。今初諸德立教各自所據。今雖立五亦會取諸說。略有五重(云云)。五重開合與玄釋多同少異。今章乘教開合當總相會通二科中。初通會諸教也。   問。當段三科之相連。如何。答。第一約教者。開合五教收取分教不分教之諸師之異義。如大疏等。第二以教攝乘者。以五教攝四乘。第三諸教相收者。辨五教互攝。明諸教相連也。   問。此中不出以乘攝教之義歟。答。一義雲。第二科既顯故不立別科歟。一義雲。當科本意以自宗五教會諸師立教故。初約教科會此方諸德立教。第二以教攝乘科會西域現傳等一乘三乘之異義故也。   問。別教三乘相望可有所流攝方便之義歟。答。付之。約教科雲。從彼所流。諸教相收科雲。以攝方便故(云云)。此等釋文起盡。以三乘望別教一乘。而釋所流攝方便等(見)。如何。如教攝益段抄。   一。問。終教中三乘始終俱同歟。答。當章雲。始終俱同(云云)付之。   玄第一雲。初三乘者。一始別終同三○此約初時小乘教說。二始同終別三。謂同聞般若同觀無性。三乘之人各得自果○若據聖諦緣生六度行異。亦得名為始終各別。此是第二第三時教說。三近異遠同三。謂法花等初以三乘方便誘引。後同以大乘令得度等(文)。近異遠同者。始別終同也。玄近異遠同者。同教為本。兼於終教也。開會一乘故。圓教為本也。以能入三乘為近異。非謂同教終教等中有三乘別因。但今章若約終教始同者。三乘之因一如來藏一法性故。若約同教始同者。如章。汝等所行是菩薩道故。尋雲。今章始終俱同終教中。攝深密第三時之終教歟。答。章並成佛故(云云)。知不可攝歟。但折薪復古兼第三時也。   指事雲。言終教中三等者。因時同有如來藏性平等佛性故。同修六度同學般若故也。問。終教中三始終俱同。同教中三始終俱同二教。俱同何有差別。答。終教○而未說會三乘行果○同教一乘○亦即會於三乘差別行果。令歸一乘平等圓因故也。尋雲。同修六度同學般若者。終教心三乘共修六度歟。答。   復古雲。三終等者。始同者同聞般若同觀性空故。終同者並成佛故○終教自具四句。一始同終別三。同聞般若等故始同也○以終教亦收入共教三乘故。二始終俱別三○三人得益是終別。隨有權實皆具三乘。此世根性定故。未過八萬劫等未迴心故。三始別終同三○醉三昧酒始別酒消。然後覺終同也。四始終俱同三。始同同聞同觀也。終同者以許迴心作佛也(文)。此第一句中收第三時終教(見)。折薪二雲。今章上下而以深密第二時為始。第三時指為終○今雖雲並成佛故。亦涉持法輪中真如不空理等。三乘並同故也(文)。   問。別教中可有三乘歟。當章文不出之。付之。既別教心雲。三乘等法本來一乘(云云)。尤別教中三始終俱同可雲也。故辰旦先德別教中三等之義釋成。如何。   復古雲。五圓教中三。汝等所引釋如同皆得授記終同也(文)。折薪義苑等同牒五圓教中三。約同別二教。釋雲。若約別教本來一乘故。若同教汝等所行等(云云)。取意。但集成一雲。圓教按三韓本並抉擇第五卷。並雲同教中三始終俱同。所以定知。此中圓字誤者。上文雲。或唯一乘。謂如別教等(文)。   章。張大教網等(文)。指事雲。第五十八文也。經文但有亙生死海字限。無餘下句也(文)。   教起前後。   復古雲。教起前後者。略辨如來一代所說。約時顯教。本末交映。與奪相盜。方為善巧攝生方便也(文)。   二。問。宗家心可許三時花嚴歟。答。玄記中破三時。不許之也。付之。正披經文。三時之義分明也。依之。菩提留支等之他宗人師。成立三時花嚴。加之。清涼大師許三時花嚴。爾者非背經現文。剩似師資相違。如何。答。有師資相違(云云)。有疏主為本會宗家(云云)。有宗家為本會疏主(云云)。學者異義往往也。一義雲。先付疏主說時之三釋。第二順論釋。第三約實圓融宗家一同也。至第一不壞前後相之釋。宗家解釋所不見也。但案疏主釋意。第二順論釋既第二七日之中說盡九會。是全非圓融。又非假說。圓經所被一類之機所見也。故疏雲。二七之言順別機故(文)。別機者。所謂為下劣眾生歟。雖然任經文。說相依所表之次第。於初成頓說九會之中。取前五會為初七日之說。於常恆九會之中。取第九會為後時之說。而為第一不壞前後之義。故疏有雲。無違後際暢九會於初成(文)之有常恆之說不妨後時(文)。依此所判。三時之相雖同留支。三時義意不同他宗。故疏主自義出說經時。唯舉初唯一念二盡七日等之十門。全無三時等之別。多同宗家旨歸所斷。故疏釋說時三義了雲。無涯之說不應局執故。應總攝以為十重。如前已辨(文)。如前者。指說經緣中依時之科歟。若依此義。宗家豈不許三時之義相歟。故抄雲。以無違兩字會通之(云云)。但宗家處處能破者。唯破為定三時也。全非師資之相違。又曲於當章文加料簡者。今章文一時前後說。前後一時說。如世間印法(文)。付此文可有不壞前後之義歟。   指歸雲。夫以常恆之說遍前後際而無涯。況念劫圓融豈辨其時分○初唯一念者。謂於一剎那中。即遍如前。無盡之處頓說如法無邊法海。二盡七日者。謂佛初成道於第二七日。普遍前後際說此經法(文)。三遍三際以後三世唸唸念劫圓融重重等之義也。十門尋雲。初唯一念者。成道最初一念歟。第二七日最初一念歟。答。有初七日不說故。第二七日最初一念也(云云)。雖然准少五下之釋。初唯一念者。成道最初一念也。所謂約實圓融之義也。 疏一上抄一下等。依時十門多同旨歸故不引。   玄第二雲。始成正覺下雲。菩提留支雲。花嚴八會中前之五會是佛成道初七日說。第六會後是第二七日說。以十地經初雲第二七日故。又有人說。第八會是後時說。以彼文中有鷲子等五百聲聞並後時度故。此等所判恐不順文。以初七日定不說法。十地論雲。何故不初七日說。思惟行因緣行故。既言思惟。明知非說法。設有救只不說十地非不說餘法者。則不得言思惟也○故知。初七定非說耳。又第八會亦非後時。何得於一部經先已說半。中說餘經後方更續。豈令佛無陀羅尼力不能一念說一切法。祇園鷲子並是九世相入○是知。此經定是第二七日所說(文)。尋雲。菩提留支立後時花嚴歟。答。抄一上等菩提留支立後時花嚴(見)難雲。今玄雲。又有人說。第八會後時說等之釋起盡。後時有人之所立(見)。如何。答。   大疏一下雲。第三別明時分者○初言尚總幾日之初。九會之文同此初不。略為三解。一約不壞前後相說。纔成初七說前五會。第二七日說十地等。第九一會乃在後時。以祇園身子皆後時故。常恆之說不妨後時。雖能頓說有所表故。初五信解行願最在初故。故皆雲不離道樹。第六會因地證位居其次深。故無不起菩薩樹言。法界極證最在於後故。亦顯二乘絕見聞故○若爾世親那雲初七不說但思惟行因緣行耶。世親纔見十地。即為論釋。或則未窮廣文。或則知見有異未全剋定。菩提留支意大同此。二順論釋。九會皆在二七日後。二七非久亦名始成。三約實圓融釋。皆在初成一念之中。一音頓演七處九會無盡文○祇園身子。蓋是九世相收。重會之言亦猶燈光涉入故○此經十地之初無二七之言。二七之言順別機故。故諸經論。顯初說時有多差別○時既不定說亦不同。皆根機所宜見聞有異。約佛赴機無時不說。望機無感。未曾有說。登地恆見常說一味之經○無涯之說不應局執故。應總攝以為十重。如前已辨(文)。鈔五上雲。疏略為三解下○三解之中初之一解徵初遠近。近在一念。答初通局。局初五會。第二解初在二七之後而通九會。第三解取前師一念之初。取後第二師通於九會。就初解中○十二遊經○第五年度身子目連○常恆之說說無息時。後時不說。豈名常說○疏二順論釋可知。疏三約實圓融者。即藏和尚意○二此經十地下。引十地經證無二七。三故諸經論下。會諸教時明二七言非為揩定。並隨機故(文)。玄第九(十地品)多同第二卷義故不引。   疏六(上)雲。爾時者○論經別行故標二七。今經攝在大部。但云爾時。即是初會始成正覺時也。   抄十三(上)無委釋。   疏雲。序雲。無違後際暢九會於初成(文)。   鈔一(上)雲。然有兩說。各是一師之義故。以無違兩字會通。謂菩提留支則以前五會○賢首則以初成頓說九會之文。今疏會雲。賢首既旨歸雲。常恆之說前後際而無涯。則在後時無過。故雲無違後際。後際即通第九會。在後時取故○上來分於三時。約所表故。初成頓說。約圓融故(文)。會解記雲。少各是一師意者。若留支即初成但說五會。初成之言不該後四。賢首則初成頓彰九會。故探玄不詳留支初七日說。亦不許有人第九會。在後時故。彼破雲。以初七日定不說法○據此賢首以二七日同時頓演九會。何故今雲賢首則初成頓說○又賢首既不詳初七日有說。而旨歸那雲初唯一念二盡七日。即亦許初一念頓說。如何會通。今謂賢首非不許最初一念頓說。但不許初七別說前五爾。若約論定文。初七不說。若約法定義。一念頓說○以留支定別三時故不許也○故知。疏主亦用賢首意會取故引旨歸證之。所以須會取留支者。不壞行布故(文)。   三。問。本末二教相望可有同時同處說耶。答。當章並玄記等中。不出同時同處之義也。付之。梵網經既於菩提樹下。最初制立菩薩戒藏經文初結者。晨旦人師多分依十地論第二七日判。如何。答(略文義不詳同時同處之義)。一義雲。今章出同時異處異時異處二義事。依末教多分說相。約行布表法之一義。若委料揀可有四句。先雖可有異時同處之義。與同時異處表法同故不釋之。次同時同處說學者雖不詳之。以道理思之。宗家疏主同以十門釋說時說處之時。處自菩提樹下至帝網。時自一念盡三際重重也。是即自宗實義也。依此義邊者。與諸教皆可有同時同處之義。故大疏一下舉諸經論之說時了雲。若攝方便。皆一乘之印現差別耳(文)。雖然付末教差別說時。且釋表法之義也。若末教諸經論之中。與根本法輪有同時同處之說者。未必可遮之。圓融實義之前既有同時同處之義者。何可簡行布一門同時同處之義歟。若約表法者。二乘等法本來一乘之義也。若依此義者。設梵網經雖菩提樹下第二七日之說。而與本教同時同處。弗及疑難歟。   梵網經下卷雲。爾時釋迦牟尼佛初時菩提樹下成無上覺。初結菩薩波羅提木叉(文)。   同疏雲(宗家)以是本戒非是待犯然後方制。故最初成佛即結此戒。不同聲聞戒故雲。初結菩薩波羅提木叉(文)。義寂疏。太賢古跡等。皆初結者第二七日(云云)。四分律第三十一於樹王下。第二七日說法(云云)。可見。   四。問。大品經文第二七日於鹿野苑轉法輪歟。答。當章文爾也。付之。依解釋。披大品經說。雖雲初轉等全無第二七日之言。又不指鹿苑。依之智論中釋初轉二轉之言時。廣雖出三乘得益。無二七鹿苑之釋。爾者宗家解釋似無依憑。如何。答。大品經初轉法輪之文者。鹿苑二七之說雲事。高祖定判也。但於無現流布之文雲難者。或有異本歟。或有梵本歟。又密跡力士經正有第二七日鹿苑轉輪之時廣益三乘之文。而大品經中雖無二七鹿苑之文。初轉輪時廣益三乘之義大同密跡。故准益相義同例說時說處。既大品雲初轉。相當密跡第二七日歟。但大品經新舊二本中。無初轉益三乘之文。雖而准智論可料簡歟。   玄第一雲。二或有眾生。此世三乘根性熟者。見佛始終俱說三乘。如密跡力士經○乃至廣說。大品大波若亦同此說。以此義准後時所說。皆具三乘。如諸大乘經中所說(文)。   玄第二雲。依密跡力士經。第二七日鹿苑為於無量大眾轉法輪○此是三乘(文)。尋雲。大般若中可有鹿苑二七日之說歟。答。尋雲。智論釋大品經。而智論既五十七日初說法(云云)。知大品初轉之言可五十七日。雲何。答。問。鹿苑說法時無量眾生得三乘果雲事。引何經文證之歟。進雲。宗家引密跡經並大品經證之也。付之。撿大品經一部所說。實無此文。雲何。答。此事不限宗家解釋。玄第一讚道邏師甫正記定判也。爰知大品經有異本歟。況智論中初轉法輪時。三乘眾各各無數也。而各別得益(云云)。故秋篠僧正勘智論文雲。大品經中新舊二本俱無此說。但智度論釋第二法輪處方在此文○故知。現轉經恐脫此文歟(文)。智論第六十五釋第二轉法輪之經文時。例釋初轉法輪之義。有無數三乘各各得益之義也。但是初轉輪時廣益三乘之義也。不論鹿苑第二七日等也。   問。密跡經心初轉之時廣益三乘(云云)。爾者三乘共聞四諦雲。為當各聞諦緣度歟。進雲。餘處解釋中引密跡經雲三轉四諦通益三機(云云)。付之。依解釋披寶積經密跡力士會文。雖明為三乘各別諦緣度等之行。全無三轉四諦通益三機之義。是以當章文無三轉四諦通益三機之文。如何。答。   疏一(上)雲。密跡經中第二七日說三乘教(文)。   抄二(下)雲。此經即大寶積密跡力士會第三卷當第八(文)。   五。問。大品經文無量一生補處等(云云)爾者無量一生補處皆住都率歟。答。   玄贊要集雲。問。都率天中一生補處菩薩有多小。答。有教說有五百菩薩。正量部說一千菩薩。在彼天中傳化作佛。皆是一生補處。問。彌勒可雲補處如何。餘者稱補處歟。答。智論第十七雲。除彌勒菩薩外餘菩薩眾。雖非此方補處。於十方補處故。多補處於理何妨(文)。尋雲。一生補處者限化身歟。通報身歟。又必住都率歟。或住餘處歟。   六。問。大品經心無量菩薩一時成佛(云云)。爾者於一世界二佛並出歟。答。   地持論第三雲。無量世界有無量佛。無一世界二佛俱出。何以故。菩薩長夜作如是願如是方便。我當於一無佛法處。演說正法。調伏眾生○大願果成。又一如來能於三千大千剎土。悉能施作一切佛事。第二佛出無所利益(文)。   七。問。大品經心三乘共聞四謗法輪。各得自乘益歟。答。章所引爾也。付之。   問。大品經心無量菩薩住初住乃至十地者。教證二道中何歟。   指事雲。問。上即說雲。由三乘教未得十地果。何得初地乃至十地。答。良由權教無有得果。唯此一乘大菩薩等。為引界內機令得出界外。方便示現。由彼權教修行得果。是故天台雲。三教行人因權教各獲利故。有教無人也。能說之教主示現為三教之佛菩薩。令物慕行因。行因既成則無復化主。如斯乃緣感便應。緣謝便息。空拳誑少兒。引將還家手中實無物也。三教化主亦皆如是(文)。   上卷私記末雲。但此一乘菩薩其三乘人等。而欲令入於一佛乘故。示現是得益相耳。約道理三乘得地上益無。有是處(云云)。   八。問。彌沙塞律心第二七日轉法輪歟。章文爾也。付之。玄第二雲。依五分律八七日(文)。   會雲。彌沙塞部五分律第十五。第二七日為五百價人。授二歸說種種法。示教利喜(云云)。此第二七日說法最初。章依此義。又第八七日梵王請法。於鹿苑三轉四諦十二法輪。五比丘得道(云云)。玄記依廣說法輪八七日雲也。 九。問。普曜經所說五白價人當作佛授記。大小乘中何歟。答。大乘得益也。付之。玄雲。此是小乘(云云)。今章亦指人天(云云)。如何。答。准經文說相諸師釋義。普曜經所說第二七日也。得益可通大乘小乘人天乘等也。而今章當作佛授記大乘益相也。故雲雖通三乘有義亦攝人天等者。指□虯五時之中初時教也。引普曜經立初時人天教之義故。   玄第二雲。依普曜經。第二七日於鹿苑。為彼五人三轉四諦。此是小乘(文)。普曜經第七說。五比丘相轉三合十二法輪(云云)。又同本異譯方廣大莊嚴經說。三轉十二行法輪。此是小乘。釋依此等(文)。   抄二(下)雲。普曜經雲。第二七日提胃等五百價人。施佛□蜜。佛與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皆同一字名曰成。明非獨人天也○上所引經皆明初時已諸大也(文)。非獨人天者。破□虯初時人天教雲義也。圓覺大抄二上全同抄釋。   疏一下雲。普曜密跡二經第二七日即說三乘(文)。   抄五下雲。普曜說十二因緣。而三乘俱益。十二因緣通三乘故(文)。   妙樂大師釋義雲。若准深密普曜二經。第二七日古鹿苑說三乘(文)。尋雲。普曜經大乘經歟。答。貞元開元錄等皆別釋大乘經中(云云)。可撿。   十。問。四分律意最初說法之義雲何定之歟。答。六七日(云云)。付之彼律中第二七日說法(云云)。如何。答。   十一。章。興起行經七七日(文)。現流布本無此文。有梵本歟。又有異本歟。略文義。   十二。問。十二遊經一年者取十二箇月歟。答。   十二遊經意。四月八日成道座樹王下。七月十五日為一年。第二年為五人說法(云云。取意)。有人五十箇七日者。取十二箇月(見)。相違如何。答。   十三。問。智論心成道後經幾時說法歟。答。章五十七日(云云)付之。所依大品既第二七日也。尤可第二七日。如何。答。   抉擇前後意。   問。此門意抉擇何事歟。答。大疏一上總相會通中第二化儀前後之科。有此世根定不定等之義(可見)。   復古雲。探玄西域二家之後吾祖有問。二說三教各初說小。花嚴初說如何會釋。前章三宗同時並說故有此科。抉擇其意也。實差別難知者。古來諸德答釋此問。多說不同。一約頓漸悟機。二約顯密二門。三約一音異解。然皆有妨難。不能決通○方決此難兼會二說。大例有二○今章總薪二例。以為十門(文)。集成多分同也。此門意小三一乘同時先後之義。又先小後大之義決釋也。前後意者。一代說教之前後也。未必說法初起之前後也。   指事雲。雖知教起前後。未知其教前後起所由。是故第七門來也(文)。   章。中論初說者。中論第一雲。問曰。何故造此論。答曰○以大乘法說因緣相。所謂一切法不生不滅不一不異等。畢竟空無所有。如般若波羅蜜中說(文)。指事所引也。   復古雲。中論初者。即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也(文)。   問。章文堪入終教即便定者(文)。爾者此終教者。限深密第三時歟。通楞伽勝鬘等歟。答。   問。文殊不二終頓事 已上分教開宗段抄之。   問。第七門迴三入一與第八門會三歸一。雲何異歟。答。唐本章六無如會三歸一等之六字。如法花同教說(云云)。依之。復古釋雲八從三入別○堪入別教者○還是從三入一。但根利不見所捨方便耳○如法花同教說者。以此經宗於會三歸一。是故上之二門雖入同。入別利鈍不同。皆就機破會。不同花嚴初成頓說無權可會(文)。此記心第八門自法花同教入別教義也。其別教者。可通法花花嚴歟。又迴三者。三權一實之義。會三者。三即一義也。   抄二(下)雲。然開廢等言。有通有局。若約局者。約教則廢三立一。三教虛設故。約理則開三顯一○開無三理一極自彰故。約行即會三為一。三乘之行皆佛因故。約果則會三歸一○三乘之果非究竟故。若約通者。唯廢一種則約於教開會等言。並通四種。今疏從此(文)。依局配之義可料簡也。又會為會歸各別也。可見抄。   十四。問。直往別教機見三乘等法歟。答。章本來不見說三乘等(云云)。付之。上兼於下。何不見歟。答。   大疏一(上)雲。若約一乘。則始終唯為圓機說於圓極。如花嚴等。其中不通小乘。復攝九世該於前後。更無異說(文)。唯為圓機(云云)。更無異說(云云)。不見三乘等(見)。但雲。不通小乘(云云)。似不揀三乘。雖然且舉在座不聞之類。實可揀於三乘之法也。   疏一(上)雲。九此上諸門盡通三際。十上之九門。隨處隨時重重無盡。皆無前後。後之二門。正是花嚴境界(文)。准此解釋。化儀前後之中。前八門小乘三乘等之法也。而指上之九門為花嚴境界。以知今章本來三乘等者。一代諸教皆佛智內證花嚴圓教見故雲不見也。故章雲。十惑有眾生○證入果海者。則見上諸教並是無盡性海(文)。既雲見上諸教。諸教皆果海也。定知。第九門一切佛法並於初時等(云云)。一切佛法者。諸教也。是即直往機證智之境界也。縱三乘各別之法。雖見聞非實義故雲本來不見也。   復古雲。不見三小者。直體顯一為大菩薩直示法界成佛義故。不對二乘無所破故。無權可會不同法花(文)。   十五。問。三乘根不定而進入別教(云云)。爾者二乘聖者直入別教歟。答。   玄一雲。四轉為者。謂諸二乘以根鈍故。要先迴入共教大乘。捨二乘名得菩薩稱。然後方入此普賢法。故說此經唯為菩薩不攝二乘○設第八會有聲聞者。為寄對顯法。表如聾盲非是所被。其六千比丘非是羅漢故。不相違。是故當知。一切二乘總無頓入普賢法界。依究竟說無有二乘。而不迴入共教大乘。捨二乘名得菩薩稱。然後方入此普賢法。故說此經唯為菩薩不攝二乘○設第八會有聲聞者。為寄對顯法。表如聾盲非是所被。其六千比丘非是羅漢故。不相違。是故當知。一切二乘總無頓入普賢法界。依究竟說無有二乘。而不迴入共教菩薩無彼菩薩。而不入此普賢之法(文)。付此文學者異義往往也。一義雲。愚法迴心之二乘。何不可有直入別教之義。其故或雲。唯為菩薩不攝二乘。或雲。一切二乘總無頓入故。此文尤明鏡也。不可及異端。次共教者。亙三乘菩薩與同教一乘。其故無有二乘。而不迴入共教菩薩(云云)。若共教言限三乘菩薩者。法花會上不可有聲聞眾故可通也。縱雖無劫國名號之授記。迴入三乘菩薩。豈非捨二乘名得菩薩稱歟。又法花花嚴雖同車體。舍利弗(至相大師。宗家)等法花會至方一乘入。所入一乘即是花嚴別教(云云)。豈法花所入花嚴歟。但大疏一(上)或有從小直入一乘者。一乘者同教一乘也。清涼大師心終教已上一乘故。全非別教一乘也。一義雲。若約別教一乘者。指六千比丘迴心雲從小直入歟。 施設異相。   十六。問。佛地經所說十八圓滿土者。通同教歟。答。章雲。三乘終教及同教說(文)。付之。既界外土也。尤可限終教。何通同教乎。答。   折薪第二雲。佛地經等者○終教。可知及一乘同教者如下。以佛地經化身具實報功德。為即權歸實故屬同教。彼約身。此約土。既身是釋迦合居化土。而經顯十八圓滿即化土。以顯報土即化顯故屬同教攝也(文)。如下者。指下卷攝化章也。可見。   集二雲。十八種圓滿者。一顯色圓滿。二形色圓滿。三份量○十八依持○鎮國雲。然依佛地十八圓滿唯約他受用土(文)。   十七。問。花嚴經會座可有聲聞眾歟。答。唯別菩薩(云云)。付之。十地品雲。其餘樂小法者。聞此深甚難思議事。或生疑怪(云云)。   玄第十雲。二其餘樂小下舉損以違○又指彼餘處。後時抄疏為餘。非是會中有此抄疏。又是地前不定種性。不能一向修菩薩道。故雲樂少也。   疏六上雲。劣解之人通凡小等。皆是迷法之器故(文)。   抄十四上雲。疏劣解之人通凡小等者。經言劣解。論經雲樂小法者。故疏合舉凡即地前。小謂小乘等取權教菩薩。此中無小。何以揀之。謂此會中亦有小心之眾生。故亦可不欲廣被。即名為小。此雖揀之激令起心。即為所被(文)。小心眾生者。不定性地前有小乘心故。亦可不欲廣被者。雖非小乘心。凡夫狹劣之機歟。疏所舉凡小二機也。   同本異譯聲聞對告眾ヤэ(云云)。本住經四卷。漸備一切智德經四卷。十地品異譯。羅摩伽經三卷。法界品異譯。此等可撿。   十八。問。章文。如海憧比丘等(云云)。釋何事歟。答。唐本無如海憧比丘之句。   義苑所牒本雲。答。彼中別聲聞意者有二種。一寄對顯法故。為示如聾盲。顯法深勝也。二文殊出會外所攝。六千比丘非是前所別眾。此等皆是已在三乘中。令迴向一乘故作此說也(文)   指事雲。言答彼中初別聲聞者。或本雲。彼列聲聞意有二種。一寄對顯法故。為示如聾如盲顯法勝也。二文殊出會外所攝。六千比丘等非是前列眾。此等皆是已在三乘。令迴向一乘故作是說也(有雲。此說後說難見)。解雲。此後說亦勝上。雲或眾生。此世三乘根不定故。堪進同教一乘者。則見自所得三乘之法。皆依一乘無儘教起。是彼方便阿含施設。是故諸有所修皆迴向一乘。花嚴經同教中說。是故知。是在三乘位長養根機入一乘同教也(文)。   折二雲。六千非前列眾等者。以唯舍利弗一人前列眾中有。六千既是身子弟子。又從別房出辭佛來詣。故知非前所列也。言等皆是已在三乘中令迴向一乘者。孔目雲。其位在頓終。義通始教等。既六千當頓終始三教。故今雲已在三乘中也。問。清涼權為雲或在法會而聾盲。彰其絕分。或示在通而啟悟知可迴心則此二眾皆權聲聞。如今義者應非是權也。答。若據探玄本。雲轉為故雲。彼雲。謂諸二乘以根鈍故○方入此普賢法(文)。設第八會有聲聞者○其六千比丘非是羅漢故。不相違○釋雲。展轉而來故。故雲已在三乘中等。此則實是聲聞轉入也○若據清涼。正改此轉為雲權為也。又六千但名迴小入大故與今小異。若爾今文與孔目同。探玄於此義中皆約實說。以是所被之機故(文)。准唐本並指事所出異本。六千非此聲聞者。全非持聲聞。三乘機故非小乘聲聞雲事也。故復古雲。其諸比丘位在三乘中迴心人也。非是小乘聲聞位人(云云)。而今本如海憧比丘等者。旨趣未審。一義雲。准清涼大師權為釋。六千雖外相聲聞形。內實菩薩事例海憧歟。一義雲。   問。三乘教中可說十佛歟。答。彼三佛此十佛(云云)。付之。勝天王經說十佛。如何。抄二(上)引之可見。答。准孔目第三卷。瓔珞經十諦同教義。花嚴十諦別教義(云云。取意)。知三乘教中縱雖有十佛十諦之名義。非無盡圓融圓教之義。故揀之歟。 華嚴五教章問答抄中(上)。   三性義。   一。終教依他所似體。 二。終教已上所執體。 三。瑜伽等隨緣真如有無。 四。攝論遍計所執體。   因六義。   一。謂一切因者通種現歟。 二。謂一切因者通內外種子歟。 三。滅法待緣歟。 四。果俱有義義待緣。 五。六義列次。 六。恆隨轉自類相生。 七。六義增滅。 八。增上緣六義。 九。始教現行六義有無。 十。終教現行六義。 十一。六義八不遮表。 十二。因門即門空有同異。 十三。六相三乘一乘。   問。三性同異等之四門。限別教之義歟。通終教等歟。答。疏一(上)今顯別教一乘。略顯引四門。一明所依體事。二攝歸真實。三彰其無礙。四周遍含容(文)。是四門共別教一乘之義也。而二三事理無礙也。故知。今章四科共別教義理也。但不妨初二通同教之義。   指第五雲。初門即同教分齊。第二門義通同教分齊○即此以顯緣起相由。即別教義也。二門即別教分齊(文)。此記心三性義唯同教。因六義通同別。後二唯別教見。   問。六相義可通同教等歟。答。折後二唯別教(云云)付之。六相義本出十地論。相宗中依釋之(云云)。尤可通同教等。如何。答。問。三性同異者。如次總別三科雲同異歟。為當總別之中各有同異歟。答。折雲。本即末義。是三性同義也(文)。准此釋。別明中本末不一三性異義。本末不異三性同義也。總說之段例有同異三性本末異義。一際圓融同義也。   三性列次不同。   須彌頂上偈讚品列遍計依圓(經疏可見)。   攝論雲。沙執名事互為客。其性應尋思依他。於二亦當推唯量及唯假。圓成實智觀無義。唯有了別三。彼無故此無。是則入三性(文)。唯識論第八列遍計依圓。今章何列圓依計歟。答。約地前相似觀遍計依圓列(文)。約地上證智圓依遍計列也。故唯識引厚嚴經雲。非不見真如。而能了諸行皆如幻。出等依雖有計而非真(文)。第五地以前先起正體智證真如。後起後得依俗諦故。如是次第委細相宗所談也。但今章約本末之次第。列圓依計也。又下總說科引阿毘達磨經。遍計圓成依他列。波羅門問經說。依他遍計圓成列歟。染淨總別等之次第歟。不可一准。   一。問。終教之心依他似有者。所似之外體如何定之歟。答(云云)。一義雲。依他假法似遍計實有也。付之。指依他之當體。或名幻有。或名假有等。全無能似所似之義。直顯如幻虛假之即體。以知似有者。但可名即體幻假之義。何可有能似所似之義歟。答(云云)。   起信義記上雲。良以真心不守自性。隨熏和合似一似常故。諸愚者以似為實。取為內我我見所攝。故名為藏(文)。釋第八識之所藏之義文也。隨熏和合者。第八識體也。似一似常者。似遍計所執之常一主宰也。爾者依他法體似遍計之實有事。此釋分明也。但幻有者。幻者所喻也。依他之八喻之中隨一也。假有者。指即體名也。強不可一准歟。   唯識述記第九本雲。有雲。諸心心所雖各體是一自證分而似依他二分而生。謂相見分。諸經論中說。二取者。是此二也。如是二分雖似體有理實無也。此之二相中辨等說為計所執(文)。安惠論師義也。是體性都無之遍計所執之相見二分。似依他如幻之自體分。護法正義。依他相見二分。似遍計之相見二分也。付安慧義。能似所似等料。簡繁故略之。今之義者。相順護法正義也。   二。問。終教之意遍計所執者。通三細無明歟。答(云云)。兩方也。若雲通者。准起信論意。業相之位相見末分。何可有遍計所執之義歟。是以當處文以彼所執似為實(云云)。若以根本業相雲遍計所執者。所執之體一向可真。如何可雲執似為實歟。以知。以業相自體分為依他之似有。轉相已去心境差別之位名遍計所執(見)。例如安惠論師二分唯遍計之義。加之。既遍計所執何可開能執之情歟。答。終教以上心以三細六粗無明倒執之心境名遍計所執。以所依真如名圓成。指和合如幻之體名依他之似有事。列祖處處解釋也○業相位隨相見末分既是法執也。尤可遍計之體性。但執似為實等者。真妄和合最微之位名業相。即依他如幻之體也。而彼業相三無明不知自體之如幻。故迷執自之業相依他之似有也。如是轉相已後皆分分迷執依他似有。故釋執似為實也。次於所執之名言相違雲難者。當情現相情有理無之義。顯故名遍計所執歟。或又遍計之言攝能執歟。故舊譯名分別性(見)。   抄三上雲。   疏四(上夜摩偈讚品)雲。第二勝林○十頌分二○後七中令於依他修三無性觀。以餘之二性不離依他故。由於二性成他依故。謂圓成是依他體性遍計。但橫執依他。又迷真似現故。即依三性說三無性。三性尚一。豈有三無。三無但是即有之無。三性但是即無之有。有無不二。為一實性。有無形奪性亦非性故。於一依他中具修諸觀(文)。   抄(十一上)雲。疏○二以餘之二性下。出於一性修三所以。三故於一依他下。結成上義。二中有三。初明三性即一。二明三無即三性。三明融通為一。初中圓成既是依他之體。故觀依他必觀其體。離依他性無可橫執。故遍計性亦約依他。又迷真似現者。此之一句具足三性。迷即遍計。真即圓成。似即依他。前意明二不離依他。此義明二能成依他。故但觀依他具足三性○三性尚一下三明融通(文)。迷即遍計等之釋義。三細無明等皆遍計所執(見)。又令於依他修三無性觀等之釋下。總說段可合之也。   八經第十六(須彌偈讚品)雲。若住於分別。則壞清淨眼愚癡邪見增。永不見諸佛。若能了邪法。如實不顛倒。知妄本自真見佛則淨。有見即為垢。此則未為見遠離於諸見。如是乃見佛(文)。   疏三(下)雲。第五東北方精進惠○初三所執無相觀於中。初一舉分別過。後二顯無相觀。一離所取。上半知於情有。下半知於理無。如迷木見鬼。知鬼是迷有。名如實知鬼。知鬼本無舉體是木。名為見木。二離能取。以所取空故。上半舉失。如若見鬼即不見木。下半顯得離於鬼見。方為見木(文)。   抄十(上)雲。言所執無相觀者。所執即遍計所執。無相即相無自性性觀○然法相宗三性則有性。三無即無性。有無義殊故。彼偈雲。故佛密意說一切法無性。意雲。既言密意說三無性。則不礙於三有性也。若法性宗此二三性有無無礙。互奪雙亡皆悉自性。言初一舉分別過者。分別即遍計所執也。古譯為分別性。今疏從簡亦欲辨。起心動念皆成分別故並成過。故雲以心分別一切法邪。不以心分別一切法正○鬼喻遍計。木喻依圓(文)。分別即遍計所執之釋。亦三細等遍計所攝(見)。又當章下總說段。根本無明等遍計所執(見)。三細六粗生起次第。起信疏上卷可見。   折五雲。問。依下○答。由下初義計同依故無異。二依同計故無異(文)。   集五雲。問。依下○答。二義中初似外無實。後實外無似。餘可見(文)。   問。釋依他似有同遍計情有之出二釋。爾者二釋意如何異也。答。問。終教之意能遍計所遍計遍計所執之三重可分歟。答。處處解釋不分明。付之。章。經雲眾生等者。淨名經也。又經雲法身等者。法身經也。   疏(四下十行品)雲。三對之中。前二不離。後一不即。即顯生之與倒非即離也。眾生即能起顛倒之人。乃染分依他。顛倒即所起之妄。是遍計所執。初對明不離者。謂依似執實故。離生無倒。依執似起。離倒無生。第二對明不相在○第三對明不即。不壞因果能所遍計之二相故(文)。   抄十一(上)雲。疏依似執實者。眾生是依他似有故。顛倒謂執似謂實○言依執似起者。即唯識雲依他起自性分別緣所生。謂依遍計之執起依他似。似即眾生。言第二對明不相在者。即不於顛倒內有眾生等○第三對中言不壞因果能所遍計者。因即能遍計。果即所遍計。所遍計即依他也(文)。又雲。依似執實待果成因也。依執似起待因成果也(文)。今疏依似執實依似起三釋。章二釋相當歟。又抄因即能遍計等者。因者倒執也。爾者能遍計即遍計所執也。又生者有情總別報依他也。倒者本末無明也。   問。唯識論文分明別緣所生(云云)。爾者分別遍計所執歟。答。抄遍計之執(文)。付之。   抄三(上)雲。頌言分別緣所生者。應知且說染分依他淨分依他亦圓成故。或諸染淨心心所法皆名分別能緣慮故。是則一切染淨依他。皆是此中依他起攝(文)。一義雲。遍計之執之釋。依性宗義釋唯識文歟。第二問答抉擇科。真如五重四句中第二重。四句之中餘二句可知(文)。折雲。例初四句中後二句也(文)。第三重下三句例然(文)。三句皆離所謂故(云云)。指事心也。第五重餘句准之(文)。集雲。餘句准之則離相違戲論(云云)。折雲。餘句則無自性故。具德故(云云)。依他中復古集成等六重四句也。折薪六重八重之二義也。第二重四句。餘二句可知(文)。折雲。無二性故。有多義門故(云云)。章有多義門(文)。指事雲。有五蘊門十二處門十八界門四相心品等多義門。故雲非無也(云云)。章。又以緣起離四句等(云云)。義苑雲。謂藉緣而起故。離有緣起似有故。離無緣起無性無二故。離亦有亦無緣起具眾義故。離非有非無謂無性故。離有無性成緣起故。離無無性緣起相收故。離亦有亦無無性具緣故。離非有非無(云云)。   問。上二重四句以緣起無性之二義。順逆離四句與今緣起離四句等雲何異乎。答。折雲。第三第四句單約緣起無性所離(云云)。初二重四句一重之中。約緣起無性之二義離有無等。第三四句單以緣起故離四句。第四重四句單位無性故離四句也。第六重餘句准之(文)。折雲。後二句亦應三重。徵前諸句隨說皆得(云云)。集雲。餘句離相違戲論故(云云)。遍計中五重第二重餘句。集雲。准無道理故(云云)。   問。付第三重四句。初之三句間答執有故。至第四句執成故(云云)。有何所以歟。答。   折雲。第四句執成者。所執所成不出有無之見。安得雙非(云云)。   復古雲。執成者。以第四句雙非故不言執有。乃雲執成。是執所成故(云云)。意雲。第五重四句之中餘句准之(文)。折義第四重終二句離相違離戲論(云云)。第五重終二句應雲無二性故。所執性故。亦可第三句互奪雙泯故。非兩亦第四句雙。   問。一重之四句以遮情可足。何用五重八重等之四句歟。答。集雲。初圓成三初二四句具德門○又問下二一四句離過門。又問下三二四句自體門○依他下二依他三初具德門。又問下二勝用門。又問下三自體門。然上六重亦可初四重約當性二義說○第五重對三無性說○第六重通就當性說○遍計三所執二初自體門○又有下二勝用門○上五重前可初三重約當性二義說。第四重對三無性說○第五重通就當性說(文)。折雲。圓成五種○初約本二義順明四句。第二反顯四句○第三四句約離計○第四四句約勝義無自性之觀離四謗說○所以今約此釋者以下。依計對此四句。約生無自性性相無自性性二觀中離謗成四句。即知祖意此約勝義無自性性觀離四謗也○第五四句約離妄顯真○依他中有六重四句。若開第六為三重。應八重四句也。第一四句約本義順明。第二四句約本義反顯○第三第四四句單約緣起無性所離。第五四句約生無自性性觀離四謗也○第六重四句於中。自有三重四句○遍計五重四句。初重四句雙約本有二義。第二句單約理無。第三句單約情有○第四四句約相無自性性觀離四謗○第五重四句約無體有用說(文)。   三。問。宗家意瑜伽唯識等中。許真如隨緣之義歟。答(云云)。兩方也。若雲許者。真如之隨緣依他性空之道理者。性宗不共所談也。全不開性相各別之宗義雲事。自他宗解釋分明也。若雲不隨緣者。當章問答之起盡。天親護法等論師。併許隨緣性空之義(見)。答(云云)。集雲。問答下復問二義二初二宗互破問答。此下二法性會通。答(文)。復古多分同也。是依他空有之問答釋也。准此等記釋。雖不許真如隨緣依他性空依法性宗意。會通論藏並論師意樂也。   疏三(上。問明品雲)二佛子心性下。略啟五門。一問所為。二述問意。三定所問。四會相違。五釋文。四會相違者。問。若爾瑜伽等中。異熟賴耶從業惑種辨體而生。非如來藏隨緣所成。如何會釋。答。瑜伽等中。對於凡小約就權教隨相假說。楞伽密嚴對大菩薩。依於實教盡理而說。既機有大小。法有淺深。教有權實。故不相違(私雲。引楞伽密嚴起信等。釋隨緣真實之義)。以此等文故知。兩宗不問淺深可見。又唯識等亦說真如是識實性。但後釋者。定言不變失。於隨緣過歸後輩耳(文)。   抄八(下)雲。疏以此等文下。第三雙結二宗於中。先正結○後又唯識下。引唯識文結同法性。故彼論雲。此諸法勝義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識實性。釋曰。既用真如為識實性。明知。天親亦用如來藏而成識體。但後釋論之人唯立不變。故雲過歸後輩。況世親造佛性論。廣用勝鬘(文)。准此結同釋者。唯識論等中。許真如隨緣之義(見)。若許真如隨緣之義者。依他性空義可許之也。   問。釋論之人者何論師歟。答。護法等十大論師歟。付之。當章文空即是色。護法義存(云云)。准此解釋。護法論師許依他之性空(見)。若許依他性空者。尤可許真如隨緣。若爾者釋論之人唯立不變之解釋。相違如何。答。   章。經雲如來藏受苦樂與因俱等(文)。同與因者無明歟。轉識歟。答(云云)。   抄十八上雲。十忍品如來藏受苦樂。與因俱若生若滅。即楞伽第四彼雲大惠七識不流轉不受苦樂。非涅槃因。大惠如來藏受苦樂。與因俱若生若滅。解雲○與七識但名與因俱(文)。   指事雲。四卷楞伽第四卷文。經雲。如來藏常故。作依持能令轉識。知苦樂與七識生死因俱。若生若滅(文)。章雲。經雲自性清淨(等文)。指事雲。起信論雲。眾生自性清淨○或本作經非也(云云)。   章。經雲不生不滅是無常義(文)。指事雲。維摩經弟子品(云云)。   折雲。清涼釋雲。生滅相盡無常即常○隨緣變易常即無常則生滅。是無常義也。又性即相故不生不滅。是無常義(文)。   章。經雲色即是空等。指事雲。經雲色即是空○大品經文言。又雲。眾生即涅槃○維摩經菩薩品文言。論雲。智障○梁論第一卷(文)。   問。斷常二見俱起之義可有歟。答。不爾也。付之。亦有亦無執者。具上諸失(云云)。諸失者。斷常之二失也。如何。答。唯識論第四釋。末那不起我所見之義雲。無一心中有斷常等二境別執俱轉義故(文)。准此論文。無二見並生之義。但當章心立難敵者。進徵付過許也。亦有亦無之執者。非謂可二見並生也。從執二見者。前後各別可執歟。卡。   章。攝論等中說依他有事。   章。中論等依他空事。   章。惡取空(文)。集雲。惡趣空者。百法抄第一卷曰。如說二形等。是人中惡趣。非是能取當來惡果。但毀責為名(文)。章。前代諸論師等(云云)。   抄三(上)雲。疏戒賢遠承下○彌勒位極此為上古。無著初地此為中古。護法難陀○故雲近踵○疏二智光下○文殊對彌勒。龍樹對無著。青目情辨對護法難陀。護法難陀註唯識論。青目註中論。清辨亦註中論。造掌珍論(文)。   折雲。前代諸師各述一義等者。前文必脫一段。由前數重問答。皆前牒前所立。次方立。今例前諸問決有脫理。況禪源都序文全有今文義。亦前有一段。彼雲。據佛本意雖不相違。然後學所傳多執文迷旨。或各執一見彼此相非。或二皆執渾混純不曉。故龍樹提婆等菩薩。依破相教廣說空義。破其執有。今洞然解於真空。真空者即不違有之空也。無著天親等菩薩。依唯識教廣說名相分折。性相不同染淨各別。破其執空。令歷然解於妙有。妙有者即不違空之有也。雖各述一義。而舉本圓具故無違也。次下方有一重問答。故驗知。此中必一段脫也(文)。   章。第三顯其義(云云)。   折雲。三科並易見。但翻前護分別執中。以答三性有義即當今三性無義。上答三性無義即當今三性有義。上答三性兩亦義。即今當三性雙非義。上答三性雙非義。即當今三性兩亦義。一一對翻隨說皆得(文)。   問。攝論心可許真如隨緣之義歟。答(云云)。兩方也。若雲許者。當章以攝論等依他有義(云云)。爾者依他既有之義也。何可立真如隨緣之義歟。若依之唯凝然之義也。三者章文引攝論耳。真妄該徹等(云云)。知可隨緣之義也。如何。答。   四。問。攝論心遍計所執以何為體歟。答。以煩惱為性(云云)。付之。既存依他之有。專相宗之義也。然相宗所談煩惱等者。染分依他也。何為遍計之體歟。答。   因六義。   一。問。章文。謂一切因皆有六義(云云)。爾者現行熏種子之時。現行因可有六義歟。答。隨教可有有差別也。付之。兩方也。若現行不具六義者。正唯識論中出親辨自果之正因。體之時舉種現之二。謂一切之言豈不收現行之親因乎。若依之云爾者。唯識論中釋恆隨轉之義。此遮轉識轉易間斷。判轉識之現行。既是所遮也。何可雲有六義歟。如何。答。凡緣起因門者。收性相所談成圓融之深義故。謂一切因之言可含重重義理也。故疏七下雲。然緣起深義。佛教所崇。乘智階差。淺深多種。龍樹雲(抄雲。十二門論)因緣有二。一內二外。即水土芽等內。即十二因緣今正辨內。然外由內變。本末相收。即捻含法界一大緣起。染淨交徹義門非一(云云)。而今章六義者。依下所引地論集論等因緣相收之四句。建立空有力無力等之六義。專顯緣起之勝德。兼配釋剎那滅等六義。成種現因果即法界緣起義。而剎那滅等之六義不盡緣起之義理。空有等之六義全攝剎那滅等之六義。故依始教一切因等者。因緣之義雖通轉識現行。具六義者唯限種子。付種子六義。唯識論限內識之種子。攝論心通外穀麥種子。若依終教六義通七轉識現行。若依圓即法界緣起皆有六義也。難雲。縱雖始教現行正因辨種子之果時。豈無體用空有待不待之六義歟(是一)。次從雖終教轉識既間斷之法也。現行之因何可有恆隨轉等之義歟(是二)。次圓教心善惡邪正同一法界緣起也。何可有性決定等之義歟(是三)。答。始教意雖現種同親辨自果正因緣體。然種子體因緣義勝。唯識雲。有唯識說種。是因緣性。彼依顯勝(云云)。現行因緣闕恆隨轉等之義。故唯種因緣具有六義。縱現種因雖容有空有待不待礙之二義。始教之心不依此義。但建立剎那等六義。遮外道小乘等之轉計故。現行因不具六義也。次終教心八識體一故。現行之因可有六義也。即本識故可有恆隨轉之義也。次圓教心既法界緣起也。善惡邪正即入無礙也。豈遮性決定等義歟。下問答可准例也。難雲。   要問(下)雲。法有多門。且依同時如實互為因果。入因果義有二重○又一切因有六義。一空有力不待緣。唸唸滅故○六無有力待緣。俱有力故○又增上緣望自增上果還為親因。故雜集論疏緣入親因攝。又成唯識論因緣。謂有為法親辨自果。此體有二。一種子。二現行○現行同類展轉相望。皆非因緣。自種生故。一切異類展轉相望。亦非因緣。不親生故。有說異類同類現行展轉相望為因緣者。應知假設。或隨轉門○聖說轉識與阿賴耶展轉相望為因緣故。此顯因果親疏分齊極明善也(文)。此釋心付如實互為因果因具六義事。釋畢引唯識互為因果極明善結釋。知唯識論心現行親因許具六義故引釋也。若不爾者。何故引唯識歟。答。一義雲。要問心標依互為因果。約法喻重重問答。其中全不揀種現。但因緣相望釋之。爾者一切因有六義者。可通現行乃至法界緣起之因也。既增上緣還為親因具六義也。現行親因何不具六義歟。其六義者。空有力無力等六義為本。故知。從雖引唯識論。現行既親辨自果之正因也。何不具空有等六義歟。但攝論唯識等唯種子有六義者。剎那滅等六義為本。又隨勝也。故唯識雲。有唯說種。是因緣性。彼依顯勝。非盡理說(文)。雖現種共正因種子。因義勝故六義限種子也。雖然空有等六義通現行事不可有妨歟。尋雲。引唯識事終教義歟。始終義歟。   二。問。章文。謂一切因皆有六義(云云)。爾者通內外種子歟。答(云云)。略文義穀麥等外種子不具六義(云云)。愚案雲。攝論心六義可通內外種子也。   梁攝論第二雲。外內不明瞭。於二但假名及真實。一切種子有六種○釋曰○於二者種子有二種。一外二內。外謂穀麥等。於善惡二性不明瞭。是有記故。內謂阿梨耶識。於善惡二性則明瞭○但假名及真實者。外種子但是假名。何以故。一切法唯有識故。內種子則是真實。何以故。一切法以識為本故。一切種子有六。種子有六種者。如此內外種子不過六種(文)。義聖私記引勢範律師義雲。外不明瞭內明瞭。不明瞭言二度可讚(云云)。   唯識論第二雲。唯本識中功能差別。具斯六義。成種非餘外穀麥等。識所變故。假立種名非實種子(文)。   述記雲。內種識變已後生麥等。麥等復識變以重變。故雲種子如眼根等(文)。   百法鈔十雲。世親攝論外種亦具六義。若無性攝論及唯識論說。唯內種具六義。不說外種。以穀麥等是現行法故(文)。   述記雲。無性攝論不簡差別。唯言內種。有世親即通。然彼一一皆自釋言。內法如此外法如此至果俱有。唯言內種即不論必○今釋外種亦有果俱。如蓮花根生蓮花等○此解稍好(文)。第二卷同學抄論義也。而攝論心六義通外種之義也。集成雲。謂一切因皆有六義者。海東記曰。儼師攝論疏雲。六因十因乃至二十因皆具六義。是故此中名一切因。問。唯識論雲。本識名言種上必具六義。餘識間斷不具恆隨轉果俱有義等。何故此中一切因皆具六歟。答。唯識論義約初教釋。若約緣起祕密義。離如來藏一切諸法為因生果之義。永不可得故。一切因皆具六義。此約大乘實教義也。   折薪雲。然此六義出於攝論等中。然彼唯約種子識中有此六義。以說緣生。今以彼義門點示。即成法界大緣起法故。所依此緣起說十玄門者。意在別。法相學者方便入此玄門故(文)。   六義列次事。   五十要問答下雲(取意)。 一。空有力不待緣(唸唸滅故剎那滅)。 二。有有力不待緣(決定故性決定)。 三。有有力待緣(引顯自果故引自果)。 四。無無力待緣(觀因緣故待眾緣)。 五。有無力待緣(隨遂至治際故恆隨轉)。 六。無有力待緣(俱有力故果俱有)   今章依空三義有三義次第列之。問答初二不待緣。付後四待緣以有無有無為次第列之。雖有前卻其義無違也。   章。初剎那滅等(云云)。   唯識第二雲。一剎那滅。謂體纔生無間必滅。有勝功力方成種子。此遮常。法常無轉變。不可說有能生用故(文)。   百法抄第十雲。即遮無為。外道所說冥性諦虛空我等(云云)。   攝論第二(世親雲)。剎那者。此二種子無間生滅故。若常則不得為種子。以一切時如本無差別故(文)。二種者。內外種也。   問。章文。由此滅故果法得生(云云)。限俱時現行果歟。通後念自類果歟。答。百法抄十雲。於轉變位能生同時現行。及引後念種子自類歟。尋雲。何故不雲由此生滅果法得生。而但雲由此滅故歟答(云云)。   三。問。可有滅法待緣之義歟。答。章。然是謝滅非由緣力(云云)。付之。章。二是俱有義(云云)。   百法抄十雲。問。應前念種子與後念現行為種子。以有生滅故(文)。故第二果俱有義。   攝論雲。世親二雲。俱有者。非過去非未來非別處。若此種子有即此時果生故(文)。   無性攝論第二雲。雖剎那滅然非已滅。何者俱有已滅生果不應理故。如死雞鳴。是故應許種子與果俱時而住(文)。   唯識論雲。二果俱有。謂與所生現行果法俱現和合方成種子。此遮前後及定相離。現種異類互不相違。一身俱時有能生用。非如種子自類相生前後相違。必不俱有。雖因與果有俱不俱。而現在時可有因用。未生已滅無自體故。依生現果立種子名。不依引生自類名種故。但應說與果俱有(文)。   百法抄雲。言俱現者。三義謂顯現現在現有。初顯現者。謂果法顯現。即簡無性第七○二現在者。簡難陀經部說異時義。因果不同現在故。三現有者。簡安惠說種是假○言和合者。簡於相離○即知種望現行定俱。一身和合不相離。方名種子也(文)。   四。問。章文。俱故非孤。是待緣也(云云)。爾者以所生果名緣歟。答。待緣者。增上等之三緣也。付之。折雲。待果為緣(云云)。如何。   折薪雲。二者下俱有者。無性釋雲○此即因與果俱曰俱有也。非約水土等緣釋中意雲○既與果俱。不是孤有。是待果為緣也。今約望果與因俱生故。果即是緣也(文)。會雲。指事雲。二是俱有義者。有雲。因與緣俱故名俱有義。此說不爾。以違攝論等故。今雲果俱有義。非緣俱有。問。若爾如何下雲俱故非孤是待緣也。答。果俱有因必待緣故。待緣生果故。故雲俱故非孤是待緣也(文)。   問。唯識論心望種子自類果可名種子歟。答。論不依引生自類名種(文)。付之。兩方也。若雲名種子者。自類相生之時者。闕果俱有之義。故不依引生自類名種(文)。若雲不可名種子者。論釋恆隨轉之義。雲此顯種子自類相生(文)。如何。答。   述記雲。又此自類亦非種子。不與果俱故。無性攝論說非種子。然名種類○答。論其體自類之亦名種子。非現行故。無性顯此二位差別果。俱名種。不爾名為類(文)。又雲。此顯種子具斯六義。非說唸唸皆具六義。故名為種。無性所言不生異時名種類者。約畢竟不生當來為論。如見道中無相定等(文)。   問。大乘意過未無體也。種子自類因果。何故不同時而前後也。答。   述記雲。種相生時。何故不許有同時義○種望於種許同時生。體便無窮。自類許有同時生故。即一剎那有多種生。都無因緣。不許後種。更生果故。現行熏種名為異類。雖亦熏種未生果故非無窮(文)。   問。無性有情第七識可具六義歟。答(云云)。   述記雲。顯者顯現現在現有之義。名現由此。無性人第七識不種子果不顯現故(文)。又雲。種子之法其相沈隱。所生果法其相粗顯○第七相顯設所熏種果。乃沈隱不與現行果。法和合不名種子(文)。   章。三是時眾緣義。   唯識論雲。五待眾緣。謂此要待自眾緣。合功能殊勝方成種子。此遮外道執。自然因不待眾緣。恆頓生果。惑遮餘部緣。恆非無顯所待緣。非恆有性故。種於果非恆頓生(文)。   無性攝論雲。雖爾何說不一切時常能生果為遮此失。言待眾緣非一切時會遇眾緣故無過失(文)。世親多同。   五。問。章所引六義與攝論唯識論等六義前後不同。有何故歟。答(云云)。   指事雲。問。何故即此六義次第不同攝論等六義次第歟。答。彼攝論等為遮外道等邪執妄因。而顯示大乘宗真實真種。故依簡失漸次明六義次第。今章家意約地論等。欲顯種子自體空有相由緣起之實德故。是故不同攝論等也(云云)。尋雲。縱雖依緣起實德列六義。以其空有等六義為本。如次論六義配釋。有何相違。以論第五配釋章第二乎。答。第一第二論與章相當。第三無力待緣句待緣之義顯故。配釋第五待眾緣之義。又第四有力不待緣第五有力待緣。如次第四性決定。第六引自果之義相順故也。相順之義章釋文見。難雲。第三第六句同無力待緣也。有何所以。第三無力待緣句配釋第五待眾緣。第六無力待緣句還配釋第三恆隨轉之義歟。答。雖同無力待緣。第三空第六有也。因體空者。一向待緣之義顯故也。   章。四者性決定。   唯識論雲。四性決定。謂隨因力生善惡等功能決定方成種子。此遮餘部執異性因生異性果。有因緣義義(文)。   無性攝論雲。若恆隨轉非許少分樂為種子。何因緣故。不從一切一切俱生。為避此難故說決定。雖恆隨轉以諸種子功能定故。不從一切一切俱生(文)。   百法抄雲。此遮薩婆多計。善法等與惡無記得為因緣。夫因緣者。親辨自體性相隨順善等。不辨惡法等自體不相隨順。非因緣義(云云)。述記三本雲。論此遮餘部。至有因緣義。述曰。遮薩婆多等善法等。與惡無起等為同類因。有因緣義○又異熟因通善惡性生無記果。遍行因等是異性果。俱有因取異熟無間士用等果。為因亦然(文)。轉識賴耶互為因緣義別紙可抄。   章。第五引自果(云云)。   唯識論雲。六引自果。謂於別別色心等果。各各引生方成種子。此遮外道執。唯一因生一切果。或遮餘部。執色心等互為因緣(文)。   無性攝論雲。今此種子是誰種子。答。此問答言唯能引自果(文)。   百法抄雲。此遮外道計。梵王一因能生一切果故。亦簡薩婆多計。色蘊望餘四蘊。四蘊望於色蘊。皆得為因(云云)。   章。第六是恆隨轉(云云)。   唯識論雲。三恆隨轉。謂要長時一類相續至究竟位方成種子。此遮轉識。轉易間斷與種子法不相應。故此顯種子自類相生(文)。   百法抄雲。謂種子未彼對治道斷。已來其體常相續。前能引後名常隨轉。論自釋雲。此顯種子自類相生。即遮轉識。有間斷故(文)。   無性攝論雲。雖復俱有。然非一二三剎那住。猶如電光。何者應知此恆隨轉剎那。傳傳經於多時恆隨轉故(文)(集成沙引)。世親攝論雲。與彼相隨轉者。阿梨耶識隨轉乃至對治道生外種子。乃至根本懷乃果熟(文)。   六。問。恆隨轉者。自類相生之義歟。為當隨轉本識歟。答(云云)。准唯識論。前能引後。自類相生之義也。付之。集成雲。六者下六有無力待緣。隨他者如下引世親說文。次下所引世親攝論雲。阿梨耶識隨轉(云云)。此記心隨轉本識雲恆隨轉歟(見)。   指事雲。由隨他故。不可無不能違緣故。無力用者○今解雲。種子必恆隨果轉故。若不生果種子者。恆隨所依本識轉故。是故攝論廓法師疏雲。言剎那傳雲經於多時恆隨轉故者。種子必須恆隨果轉方成種子○又測法師雲。若不生果種子隨所依本識轉故(文)。此釋心隨轉者。隨轉所生果。又隨轉本識(見)。如何。答。略文義依指事義。一義雲。唯識論既雲。此顯種子自類相生(云云)。又釋果俱有。義雲非如種子自類。相生前後相違。必不俱有(云云)。准此等文。恆隨轉者。前滅後生。前能引後。長時相續之義也。全非果俱有。義相共違。但世親攝論阿梨耶識隨轉乃至對治道生者。恆隨轉種子之所依出也。依對本識恆隨轉故。非遮種子自類隨轉。況外種子乃至根未壞等(云云)。豈非自類恆隨轉之義歟。次人師並先德之釋者。附若望所生果立恆隨轉之義者。亂果俱有之義文義。   問。付恆隨轉。攝論對治道生者。通無漏種子歟。答(云云)。   七。問。於因六義可有增減之義歟。答。章雲。唯有六故不增減也(云云)。付之。瑜伽論中因有七義(云云)。如何。答。指事雲。問。瑜伽第五建立因有七相。雲何唯有六不增減歟。答。由義門異故。開合不同不過六義。是故唯六不增減也。是故樞要雲。瑜伽第五建立因有七相(已下取義引之)。第一無常法是因。第一剎那滅。二雖無常法然與他性為因。亦與後念自性為因。第二俱有義。第三恆隨轉義。攝論唯識以果世別開之為二。瑜伽據一念因能生二果。因無別故合之為一。第三然已生未滅方能為因。亦當俱有及恆隨轉正顯為因之世。非正種子之義。第四雖已生未滅方能為因。然得餘緣非不得第五待眾緣。第五雖得餘緣。然成變異方能為因。非未變異六義之中無別相門。即待眾緣攝。待緣有二。一顯一因體不能生果。故待眾緣。二顯待緣已方始變異。瑜伽據體易有別開一為二。攝論唯識以待緣義等合二為一。第六雖成變異。必與功能相應方能為因。即當第四性決定。第七雖與而能相應。然必相稱相順方能為因。即當引自果。總而言之。合六義中第二果俱。第三恆隨轉為瑜伽第二第三義門。開六義中第五待眾緣為瑜伽第四第五。自餘一切六七無差別(云云)。已上指事引樞要全文。今者要略抄引樞要。略讚了義燈等皆開合不同(云云)。   四緣五果等事。   唯識論第七雲(取義抄)。一因緣。此體有二。一種子。二現行。二等無間緣。謂八現識及彼心所前聚。於後自類無間等而開道。三所緣緣。一親(親所變相分)。二疏(本質等)。四增上緣。除彼所餘一與力二不障(云云)。   唯識第八雲。所緣因緣必應有果。此果有幾。依何處得果有五種。一者異熟。謂有漏善及不善法所招自相續異熟生無記。二者等流。謂習善等所引同類。或似先業後果隨轉。三者離繫。謂無漏道斷障所證善無為法。四者士用。謂諸作者假諸作具所辨事業。五者增上。謂除前四餘所得果(文)。論初十五依處之段。以十因二因四緣等相配五果。委細可明。又集成雲。五果如演義第二十三卷說(云云)。續可拾入。   八。問。緣因相望而具緣六義事。限增上緣歟。廣通諸緣歟。答。可有二義也。一義雲。可限增上緣也。故先德心唯限增上緣。不通餘緣(見)   折雲。問。因下答中唯許增上緣。並親因緣生自果有六義。其等無間緣。所緣緣則無六義○言親因望他亦爾者。如親因緣望因熟果。即親辨果體得有六義。若望餘果不具六義。以異熟是總。熟果望餘果別故。即成疏緣不具六也(文)。   復古雲。唯許增上緣等得有六義(云云)。等者。取親因歟。   要問下雲。又增上緣望自增上果。還為親因故。雜集論疏緣入親因攝(文)。   集論第四十二因緣四緣分別之時。無明望行為因緣。無明行增上緣也。而為因緣故旨之也。集論並要問等所緣緣等。無間緣入親因攝不見。又今章增上緣親因(云云)。不釋餘二緣。依集論要問歟。故折薪等限增上緣釋也。即集論等雖有四緣互奪之義。於中與力增上緣者。異餘二緣生果義勝。十二因緣次第相望。皆是有力增上緣也。故取有力增上緣體雲還親因攝也。故抄雲。若取有力增上。揀無力增上為親因者。於理可然(文)。如下引。難雲。章文既雲親因望他亦爾(云云)。此釋意雲。親因還為疏緣雲義也。若爾者縱雖所緣等無間緣依於因緣互奪之義。豈非還是親因攝也。答雲。親因與力增上緣相對釋因緣互奪之義也。如唯識雲。離諸煩惱皆能發潤。而發業位無明力增(文)。無明望行有力勝他。無明與力增上緣行鬼種子親因緣也。相望此因緣之時。釋還是親因等也。十二因緣次第相望可例知。但增上緣具六義者。限與力增上緣。不可通不障增上緣並所緣緣等也。其六義者。空有力無力等六義也。是且付唯識雜集等性相。釋因緣親疏之分齊。未至法界緣起也。   次通諸緣義。   探玄第十三(第六地)雲。第八因緣生者○無明望行無因緣義。而言因緣生行者。有二義。一自種為因無明為緣。合說故雲因緣。然隱彼親種。顯此勝緣。故雲無明因緣也。二但彼增上緣望自增上果。還是親因故。說無明為行因緣。餘亦如是。欲明果不自起要從因緣。因緣形奪復各無性。是故言因緣生乃顯無生(文)。指事雲。今解此問答意。欲明因緣互為因緣相。由其深緣起道理故也(云云)。又引十地論並探玄第六地文畢雲。章家由十地論作此說耳(云云)。此等解釋既因緣互奪緣起甚深之義也。何可限增上緣乎。但要問探玄等集論十地論。付以無明增上緣為行因緣文釋。故且出增上緣許也。當章依要問地論等故。又且出增上緣。又增上緣廣故先出之歟。實可通諸緣也。況章親因望他亦爾(云云)。難雲。以十地論雜集論為依憑。疏緣即親因也雲事不明。先雜集論別儀假說也。非因緣互奪見。 唯識第八雲。而集論說無明望行有因緣者依無明時業習氣說無明。俱故假說無明。實是行種(文)。   疏七(下)全引唯識此文。依唯識論並疏文。無明望行有因緣者。一向假說也。又疏引釋集論雲。又約因言已含餘三(文)。故集論雲。無明望行釋具四緣義了。如是一切隨其所應盡當知(文)。知十二因緣次第相望。皆有四緣。是別義門也。全非因緣互奪之義。次付十地論文。疏七(下)雲。經雲○無明因緣能生諸行者○論雲。有分非他作。自因生故。此以不他生釋經因字。謂如行支唯從無明故雲自因。即上自因觀也。二者非自作。緣生故。此以不自生釋經緣字。謂行支但假無明為緣。非有行自體。在無明中從自而生。即他因觀。但取揀餘不親生故名因。顯前非後。疏故名緣。非謂四緣之因緣也(文)。顯前非後疏故名緣(如此可訓歟)。抄十六下雲。此以不他生下。是疏釋論言有分者。分即支也。從二者非自作緣生故者。亦是論文。餘皆疏釋言。非謂四緣之因緣也者。此句揀濫以古德釋雲。無明望行(引經玄十三文。所引全如上)。故說無明為行因緣。此解失意故今揀之。若取有力增上。揀無力增上為親因者。於理可然。亦非因緣故為失意(文)。   准此解釋。十地論無明望行為因緣者。非親因緣。於增上緣中。付與力不障之親疏。名因緣(見)。如何。答。先唯識論依自宗性相會之。不可有相違。是常義也。疏又依通途性相釋假說也。探玄十三於十二因緣四緣分別之時。又引釋唯識論與大疏一同也。知依通途之性相也。   次付十地論文拾疏前後。   疏七(下)雲。釋此四句略有二意。一破邪。二顯理○顯理後二。一約無生以顯深觀。二約生無生無礙。以顯深觀。先中略為二解。一約展轉釋○二約因緣形奪釋。故對法雲。自種有故不從他。待眾緣故非自作。無作用故不共生。有功能故非無因。論解同此(抄雲。今本論解同對法也)。二約無礙者。但因緣生果各有二義。謂全有力。全無力(文)。此即付當章所引因不生等之四句。釋因緣形奪力無力等五義。何可遮疏緣即親因之義歟。但付十地論釋文五起盡。被宗家解釋許也。既集論地論因緣互奪之義一同也(云云)。尤可依此等論文。疏緣即親因因義可成立也。況當章文親因望他果亦然(云云)。親因既還成疏緣。無諍因緣互奪義也。若因緣互奪之義者。豈餘所緣緣等又非親因歟。   九。問。始教心現行親因可具六義歟。答。章始教不具(云云)。付之。增上緣既還為親因具六義(云云)。現行親因何不具六義歟。次是以要問中唯識論心。現行之親因可有六義(見)。豈非始教之義歟。加之。當章文若約互為因果乃至其斯六義等解釋。現行熏種子之時。現行新因具六義(見)。如何。答。章文問若爾現行為種子因。豈得有六義。答。隨勝不具此約初教(云云)。唯識攝論等心六義限種子不通現行。論說釋文明鏡也。但增上緣還親因也雲事。成法界緣起義門。或因緣互奪之建立各別之義門也。次章文若約互為因果等之解釋。震旦先德終教義門也(云云)。要問(如上)。   折雲。問。果下言互為因果者。攝論雲。阿賴耶識於與彼雜染諸法同時更互為因果○阿賴識與諸轉識於一時間互為因果○釋曰。為因時有六義。住果時有二義也○問。若下躡上互為因果難也○答中約二教不同○以此則知。前科約互為因果說因六義。乃約終教說爾。若約始教唯種子有六義(文)。復古集成皆釋互為因果之時引攝論。爾者攝論互為因果。終教義歟。始教義歟。答。折既引攝論。而釋約終教。知攝論可通終教之義也。一義雲。章既即此一法為他因與他果(云云)。一法者。種子一法也。種子望現行種子之處。同時有因果二義。種子生現行之義邊因也。現行熏種子之義邊果也。三法展轉因果同時故。互為因果之時種子一體之上因果之義同時也。故於種子一法體生現義邊因故具六義。所熏之義邊果故唯二義也(為言)。故次問。若爾現行等也。種子望現行種子之處。因果二義同時也。現行望種子現行處。因果二義同時也。故相例問若爾等也。   章。隨勝不具(等文)唐本隨勝緣(云云)。故折復集皆轉識現行。隨緣疏現故不具六義(云云。取義)。   指事雲。隨種子勝得有六義。現行劣故不具六義(文)。   十。問。終教心七轉識現行可具六義歟。答。章文轉識亦具(云云)。付之。   問。六義之中三空三有也。而有何差異。有性決定。無剎那滅等配釋也。答。自本四句之習以有無等二作之事。常途之義也。雖無三空三有之差異。依列次配釋也。謂初三空後三有也。故第一有句。第四性決定。第二無句。第一剎那滅等也。三有三空次第配釋也。   問。用四句中第三句有力待緣共生之義也。何雲不共生歟。答。折雲。第三句合俱有及引自果者。以此二義並是有力待緣義。故自既有力。又須待緣既假二義。故知和合無性也。清涼雲。既以和合無性故破共生也(文)。   問。體四句約表。用四句約遮。有何故歟。答。不爾。體用共可通遮表也。   十一。問。付六義八不可有遮表之差別歟。答。章雲。八不據遮六義約表(云云)。付之。六義建立專地論集論等依憑(見)。而彼論四句雲。不他生不共生等。專遮異計(見)。是以探玄大疏等。十地論四句通遮表釋。如何。答。雖有遮義表德為本也。   十地論第八雲。深觀者。有四種。一者有分非他作。自因生故。二者非自作。緣生故○三者非二作。但隨順生故。無智者故。作時不住故○四者非無因作。隨順有故(文)。   玄十三雲。釋此四句諸論不同。略有五說。一約破外道○二約破二乘○三約法顯空。四約因緣形奪(第四)。對法論雲。自種有故不從他(如章所引)。五約緣起無礙門。但因緣生果因緣相望。各有二義。一全有力。二全無力(文)。   疏七(下)雲。釋此四句略有二意。一破邪。二見理○然自他等四。是計是依不之一字。是藥是理○然其所計略有三類。一者外道。謂真性為自梵天。為他微塵。和合為共。自然為無因。又此四計亦是僧去衛世若提子勒娑婆也。二小乘○三約大乘果法為自。眾緣為他。合此為共。離此為無因。又賴耶自種為自。眾緣為他。合此為共。離此為無因。又法從真起為因。從妄起為他。合此為共。離此為無因。所計雖眾但顯正理諸計。自亡顯理後二。一約無生以顯深觀。二約生無生無礙以顯深觀。先中略為二解。一約展轉釋法。從緣故不自生。既無有自。對誰說他○二約因緣形奪。故對法雲。自種有故不從他○論解同此○二約無礙者。但因緣生果各有二義。謂全有力。全無力(文)。   抄十六(下)雲。言是計是依者。計是破邪之所依。是顯理之所。是藥者破邪之能。是理者是顯理之能○言論解同此者。今本論解同對法也(文)。指事雲。問。雲何無次頓起此問答。種子六義明緣起法無性空義。八不亦明緣生空義。二義齊等難知差別。欲明此義別故今起此問。言八不者。大般若第三百八十四雲。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文)。中論八不全同也。   六義六相差別。   章。六義自體六相義門(云云)。   指事雲。六義據緣起種子自體建立故。六相據緣起體上差別義門建立故也。以法體入六義遂成差別四句。六相依義門建立故。以六義入四句。即順三乘。入六相即順一乘也(文)。   十二。問。因門空有與相即門空有同也可雲歟。答。章文。由空有義有相即門(云云)。付之。相即門之空有者。能攝有體。所攝廢已成佛他故空也。而因門六義中已有空有力不待緣之句。雖體空已有力不待緣也。知空體可能攝。又有有無力待緣之句。雖體有已是無力待緣也。無諍有體可所攝。如何。答。章文。已釋因二義了。由空有義有相即(云云)。依因體空有成相即門事不及異端。但即入同時無礙故。依體之空義邊雖被攝他。依力用之有義邊能攝於他。故有空有力之句也。依有體之邊雖攝他。能依無力之邊還被攝他。故有有無力之句也。又待緣不待緣異體同體之二門。即入之所依故。通空有力無力也。全非相違也。尋雲。無體能攝無力能持之義可有歟。答。   十三。問。六相圓融之義。限圓教歟通三乘歟。答。至六相義可攝也。   章待緣(異體)。不待緣(同體)。十玄義可見。   寫本雲。   應永十八年(辛卯)閏十月十五日未剋。興福寺寺中大塔為電火燒盡畢。同類火大湯屋東金堂新御願塔三基(五重)。一時回錄。凡電鳴大風震天地猛炎大火滿三基五重塔婆。二萬由旬無間之炎不足比況而已。眼暗片時數仞之風煙心焦三基五層之回燼也。   新御願塔(東五重塔後白川院御願。西五重塔。一說雲。知足院天下御願。一說雲。宇治殿(惡左符)御願云云)。   文安三年(丙丑)十一月十六日於東大寺戒外書寫畢。   金剛佛子快舜祐乘。 華嚴五教章問答抄中(下)。 (   十玄義。六相義。   十玄義。   一。緣起與性起同異。 二。果分一身土說處。 三。不思品等中說究竟果歟。 四。同體異體相望不相由義。 五。同體不侍緣義。 六。本末二門總結義。 七。法界緣起因緣果義。 八。無力無體能持能攝義。 九。相即義。 十。同體即入義。 十一。相入門所因。 十二。即入等門攝重重義歟。 十三。即入二門如次配體用歟。 十四。法界緣起生滅義。 十五。初心即極。 十六。龍女三生事。 十七。小乘一念成佛。 十八。圓教一念成佛明昧事。 十九。祕密言通隱顯歟。   六相義。   一。六相通事事無礙歟。   章。法界緣起(云云)。   抄三(下)雲。謂大法界中緣起者。揀於內外梁淨事緣起也。如外水土人功時節為緣即有等起。內無明行等為緣有識等起。今則不然。總收法界為一緣起。故雲大也。又即一緣起具多義門。全同法界。即大緣起不同三乘。但明因緣生法無性而已(文)。   一。問。章文。法界緣起(云云)。爾者攝性起之義歟。答。可攝性起也。付之。兩方也。若雲緣起性起無差別者。法界緣起者。諸緣相望闕一緣。則一切不成雲。性起者。諸法爾之自體不依緣之有無(見)。是以至相大師解釋中。緣修離緣則不成性起。無緣即不損故別也(云云)。如解釋者。緣性二門各別也被得加之。清涼大師解釋中。性起唯淨法緣起通染污(云云)。通局既別也。不可為混亂。依之震旦先德此由佩詮故不及性起判。若依之雲不攝性起者。見當章起盡。自體圓融之果分既法界緣起之所攝也。性起何不攝乎。是以清涼大師解釋中。然出現義亦名緣起。亦名性起(雲)。加之。當章下文釋唯心迴轉門。但性起具德故異三乘(雲)。如解釋者。性起者十玄隨一。或十由之一也(見)。如何。答。法界緣起者。圓宗至極之深義。花嚴一宗之大綱也。塵毛既盡四法界。何深義不攝乎。就中披清涼大師之解釋故。此性起自有二義。一從緣無性而為性起。二法性隨緣故名性起(云云)。依此解釋。性起者。全事全理事理無礙之道理。法界緣起所因也。是以探玄記(十六)釋性起分齊雲者。既此有真性融遍一切故。彼即起亦具一切分圓無際(乃至)。如因陀羅網無不具足(雲)。故性起者。法界緣起之一門也。性起者。不盡法界緣起。法界緣起攝盡性起之義也。但至相大師解釋者。對真妄和合等之緣起。揀別性起緣起之義。全非謂法界緣起不攝性起。次清涼大師解釋者。付緣起分染淨。淨緣起名性起。既緣起通染淨(云云)。知淨緣起性起又緣起之所攝。還是講答潤色也。次先德解釋。又對真妄和合等之緣起歟。其故法界緣起者。一真法界之義門也。豈滯佩詮耶。   探玄記第四雲(普賢行品)此即第二自體因果。此品是因。性起是果。此因果與上修成雲何取別。若約緣分齊取即屬上。離相泯始終即屬此。問。上地中廣明離性。此雲何也。答。前欲攝別行。為趣體方便故也。此中所明正是順理之行性也。而無二體義不相是。以緣盡緣。以性並性也○緣修離緣則不成。性起無緣即不損故別也(文)。   探玄記十六雲。三宗趣者。明性起法門。即以為宗。分別此義略作十門。一分相門。二依持門。三盡攝門。四性德門。五定義門。六染淨門。七因果門。八通局。九分齊。十建立。初分相者。性有三種。謂理行果。起亦有三。謂理待了因顯現名起。二行性由待聞薰資發生果名趣。三果性起者。謂此果性更無別體。即彼理行兼具修生至果位時。合為果性。應機化用名之為起○今此文中正明後一。兼辨前一也○三融攝門者。既行依理起。則行虛性實。虛空盡實現。起唯性起。乃至果用唯是真性之用○五定義門者。問。下文雲非少因緣成等正覺。此乃是緣起。何故唯雲性起乎。釋雲。有四義。一以果海自體當不可說不可說性。機感具緣。約緣明起。起已違緣而順自性。是故廢緣但名性起。二性體不可說。若說即名起。今就緣說起。起無餘起。還以性為起。故名性起不名緣起。三起雖攬緣緣必無性。無性之理顯於緣處。是故就顯但名性起。如從無住本立一切法等。四若此所起似彼緣相。則屬緣起。今明所起唯據淨用。順證真理故屬性起。六染淨門者。問。一切法皆依性立。何故下文性起之法。唯約淨法不取染乎。答。染淨等法雖同依真。但違順異故。染屬無明。淨歸性起○若約留種或有淨用。亦入性起收○九分齊門者。既此真性融遍一切故。彼所起亦具一切。分圓無際。是故分處皆悉圓滿。無不皆具無盡法界。是故遍一切時一切處一切法等。如因陀羅網無不具足(文)。   抄十九(上)雲。疏是以晉名下第二會品名○於中總有六義。證成躡跡生起。今初立義即不相違門。然出現義亦名緣起。亦名性起。若分相說。攬緣出現故名緣起。八相成道從法性起故名性起。今以從緣無性緣起即名性起。又淨緣起常順於性亦名性起○言無不從此法界流故者。第二引梁論證成即相成門。明性成於緣故。此性起自有二義。一從緣無性而為性起。二法性隨緣故名性起○第三明相奪門。亦是通妨。謂有問言。性起唯淨。緣起通染。雲何緣起即是性起故為此通。謂緣起有二。一染。二淨。淨謂如來大悲菩薩一○行等。染謂眾生惑業等。以染奪淨即屬眾生。故唯緣起。今以淨奪染唯屬諸佛。故名性起○妄雖即真下第六以妄隱真門亦是解妨。妨若緣即性妄本自空當體即性。何以不得染奪淨耶。故為此通淨緣順性染緣違故(文)。行顯品義記雲。然一法界心成諸法者。總有二門。一性起門。二緣起門○性起者。謂法界性全體起為一切諸法也○既世出世間一切諸法全是性起。則性外更無別法。所以諸佛與眾生交徹。淨土與穢土融通。法法皆融彼此互收。塵塵悉包含世界。相即相入無礙鎔融具十玄門○二緣起門有二。一染緣起。二淨緣起○二淨緣起者。亦有二義。一分淨。二圓淨。分淨有三。一聲聞。二緣覺。三權教六度菩薩○二圓淨者。亦有二門。一頓悟。二漸悟。總而言之。則淨緣起門翻前染緣起門。以合前性起門也。然此花嚴圓宗具別教一乘同教一乘二義。上性起門即別教義。迥異諸教故。上緣起性門即同教義。普攝諸教故。然約機約法故開二門。既人法融通。二亦交徹。二門不二。統為花嚴圓宗所顯真界生起萬法之義門也(文)。難雲。既生起別教緣起同教(云云)。准此釋。法界緣起非圓教之宗義(見)。如何。答。緣起中含始教終教乃至別教之一塵法界之緣起。其中始終教緣起雲同教也。法界緣起豈非別教之義乎。集成第六雲。此中具明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等無住無我圓融道理。故名為法界緣起。此由佩詮故不及性起。又詮即性起故。動寂具足故。是名性起(文)。復古十玄總結下釋多分同也。此等釋性起勝緣起(見)。   章。十佛自境界(云云)。一乘義處大唐四家共出行境十佛。指事通外境行竟。   二。問。果分國土海及十佛自體等者。攝何文歟。答。國土海者。第二會初。十佛自體等者。指離世間品也。付之。第二會之初是十信所信之果體。因位同會之說也。專形對之果(見)。是以探玄記(三)中雲。一約果分十佛自體國土海。此當不可說十。如第二會說(云云)。既雲寄緣。豈非因分形對之說乎。次離世間品中。二處雖舉十佛名全不見不可說果分也雲義。雲何。答。先果分國土海第二會初說之雲事。探玄解釋分明也。如疑難之文證。凡第二會六品中初三品者。說佛三業之化用。而名號品初正說分中總標無體。經文佛剎佛菩提等皆不可思議也(云云)。此文即是為令人知有總標果海之身土。未入因陀羅等之義門。故指之釋此當不可說義也。縱雖不可說果分。豈非十信之所信乎。次探玄記釋寄緣說十者。以令人知有可以總標之分釋寄緣等也。次離世間品中晉經第三十八。說正覺佛住地佛等十佛之名。是信滿歸果之義也。次同四十三經說十種見佛。是則等覺位中離障見佛之義也。二處十佛共標所證佛體。未說十玄等之義門。故當果分不可說之義也。 有雲。第二會初佛國佛菩提不可思議(云云)。付不可思議言。釋果分不可說(云云)。爾者不可思議品中說果德之時。不思議之言往往是多。何釋形對之因分乎。尤難信歟。難雲。玄雲可以總標令人知有名為可說(云云)。准此釋。第二會初總標果海。可說之義也。何證不可說乎。答。既總標不可說之果海。尤顯果分不可說之義也。十玄門雲。今且就花嚴一部經宗。通明法界緣起。不過自體因之與果○所言果者。謂自體究竟寂滅圓果。十佛境界一即一切。謂十佛世界海及離世間品明十佛義是也(文)。尋雲。准章下雲三等。國土海者。當不可說。世界海者。花藏並世界性等之十重。乃至雜類世界等也。今玄門十佛世界海者指何乎。答。集成引玄門了釋雲。詳雲。准攝化境界並淨土章。世界海言傳寫之誤(云云)。章下卷攝化章雲。然彼十佛境界所依有二。一國土海圓融自在當不可說。若寄法顯示如第二會初說。二世界海有三類(文)。玄第三淨土章多同之。   晉經第五雲。諸佛子。當知佛剎不可思議。佛住佛國佛法佛剎清淨。佛說法出世佛剎。起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不可思議(文)。玄二牒間總標之一段經文也。玄第四雲。第二對緣正說中○就前三品中有五。初難眾希有。二牒間總標。三徵標顯體。四徵體辨相。五徵相明用○二牒間內○總標初句不思議者。貫通諸句。故結雲皆不可思議。不可思議者。此中大意於一味法界義分為二。一能隨土海。二所隨之機緣。此二無二通融無礙。若以緣從體。即當相圓融無別。可別言說不及也。若以體從緣。即複印成差別緣起。約此殊形緣起反顯土體妙極難思。是其意也。由此義不思之義有於三種。一寄緣之詮反顯土體絕緣之義。此即言在緣中。意居緣外。故雲不思議也。二既約緣顯土。以緣起塵算故全土體。從緣印成差別。此則明土無別之別。別而不別故不思議也。三緣無別緣。以體即緣故。差別緣起即是甚深土海。此謂理至近而難識。故不思議也(文)。前三品者名號四諦光明覺品也。如次明佛果之身語意之化用。三品皆第五徵相明用之科內也。玄十雲。一約果海。可以總標令人知有名為可說。不可指斥示人名不可說(文)。   晉經三十八雲。   玄十七雲。第三分別十佛者。前明持法。今辨解佛故也。又此信滿明得佛果故明也。若爾後解位滿亦得佛果。何不明耶。釋以信初故解准此故○一自然開悟名為正覺。覺即佛。二自體無礙大願成滿則是佛○十無功大用名如意佛如未尼珠等。又釋同下十種見佛處。以彼釋此。應知上來二百句答前二十句問。明十信行相純熟竟(文)。   疏九上大概與玄同。又會同第八地解境之十身可見。   晉經第四十三雲。   玄十七雲。四有十見佛者。行障既離佛境。斯現故雲見佛。十中各標名釋義。初一安住世間者。示於涅槃無著也。成正覺者。示世間無著故名無著佛○此是總句下九別顯○此中十佛六相總別等准之。又此十佛撮為五對。初二能所一對。謂初是所出。後是能出。次二依正一體。謂初是正報。後是依報。次二常遍一對。謂涅槃常恆。法界普遍。次二現在一對。謂應現身中。住定無著。後二體用一對。初體性不動。後用充法界(文)。疏九下大同小異。 尋雲。此十種見佛既釋六相總別之義門。因分形對之義(見)。雲何。答。   三。問。不思議品等中說究竟自在之果歟。答。當章文非據究竟自在果(云云)。付之。既名不思議品。即佛果之體用心言路絕之義也。是以探玄記中釋品名。如來果法迴超言慮故以為名(云云)。或約自德圓融無礙不可說也(云云)。准此等解釋。不思議品中標究竟自在之果(見)。雲何。答。不思議相海小相之三品者。差別因果之中修成之果形對為成因之義。不及異端。但雖有佛德圓融不可說之義。約大都釋形對之果也。若細分別。文文句句皆可通因果也。凡究竟果分不與教相應。故一經前後處處說佛果義相。文形對為成因之義也。尋雲。一經始終五周因果也。五周之果皆形對果耶。若雲皆形對者。何故舉不思議品等計耶。若限差別果者。證入等之果可說究竟因果乎。答。   玄十五雲。佛不思議法品第二十八初釋名者。如來果迥超言慮故以為名○三宗趣者。此中正明佛果德法。略作四門。一道辨佛德。二別顯義相。三辨定此文。四顯不思議○三辨定此文者。然上四義攝有二門。一約佛自德圓融無礙不可說也。二就機出現○四顯不思議義者。汎說有四。一理妙難測。二事廣難知。三行深超世。四果用超情。今此品文通具前三。別辨具第四(文)。然上四義者。第二別顯義相科釋修生本有等之四句。指彼也。疏八下多同小異。   網目雲。若細取一一會一一品亦一一文皆共因果。思之可見。二約義或因果俱因。以約緣起此通一部。以果分不可說故。或因果俱果。以起即不起○故。因相盡故約理實也(文)。十玄門雲。問。不思議品等亦明果德。何故得於因門說乎。答。此等雖是果德。對緣以辨果。非是究竟圓寂之果。是故與因同一會說也(文)。   章。所以說十者。欲應圓數(云云)。   十玄門雲。如夜摩天會菩薩雲集品雲。譬如數十法增一至無量。皆悉是本數。智慧故差別也。今舉此十數為喻(文)。玄第六雲。七隨緣成異喻。謂以十數為本。增至多十。智慧於上作百千等解故雲差別。然於彼數皆是諸十。故雲皆是本數。況彼真理隨緣成異。求彼異法。不異一真(文)。   四。問。章文。不相由義同體異體(云云)。何釋乎。答。不相由義者同體門。相由義異體門(見)。付之。探玄大疏等之文。見。同體門。釋互遍相資義已雲相資。尤相由之義門也。異體門諸緣各異義(云云)。可不相由義。雲何。答。可准抄釋。   疏一上雲。一諸緣各異義。謂大緣起中諸緣相望。要須體用。各別不相雜亂方成緣起○二互遍相資義。謂此諸緣要互相遍應方成緣起(文)。探玄第一多同。   鈔三下雲。疏一諸緣各異義下○初一是異體門。二即同體門○所謂有同異體者。以諸緣起門內有二義故。一不相由義。謂自具德故。如因中不待緣是。二相由義。如待緣等是也。初即同體門。後即異體門。若爾何以初異體門中。雲諸緣各別不相雜亂。第二同體門中。雲互相遍應方成緣起。釋由謂要各異方得待緣要由遍應。方自具德耳(文)。難雲。縱雖由遍應方自具德。互遍相資之言正相由之義也。若不相由豈可相資乎(是一)。次以不待緣釋同體門事難思。其故者。上因六義段雲。正因對緣唯有三義。一因有力不待緣全能生故不雜緣力故文者。可同體門。二因有力待緣相資發故文者。異體門也。三因無力待緣全不作故因歸緣故文。此第三句雖待緣可同體。其故者。第一句因全生故同體也。第三句緣獨生故。雖因緣異全生之義。資應遍故之道理一也。何限雲不待緣同體乎(是二)。次章文。不待緣等待緣等者。等取何事乎(是三)。答。資應遍故方自具德也。既自德故自外無他。故不相由義也。   次第三句無力待緣者。   五。問。章文。釋同體義。如因中不待緣等(云云)。爾者分一因之自體為自具德歟。為當取所待之諸緣攝因體雲同體歟。答(云云)。兩方也。若雲取所待之諸緣同因體者。彼演義抄(三下)解釋釋同體門。或雲只是一箇一對他成多(云云)。或一錢當體自是本一應二之時。乃詺初一以為二一。乃至故有多一(云云)。如解釋者。一緣應諸緣之時。一緣自體分為多緣(見)。全所不見取所應多緣為同體也。若依之云爾者。既依待緣不待緣分同異二門。初待緣不待緣者。依雜集論等顯因緣全奪之義。以知。不待緣者奪諸緣而歸一因之體名同體雲事。是以清涼大師解釋中釋同體之義或故隨一一各具法界差別法也(文)。釋或雲何異體。一一剎等各有體故。雲何同體差別。界體同一體故(文)。判(給)准此等解釋。攝所應多緣名同體門(見)。雲何。答。此事或雲。攝諸緣為同體門。或雲。分一緣為同體(云云)。學者異義區也。一邊難治定。雖然且准清涼大師分明解釋。分一緣之體一為同體門也。其旨如一邊難勢。只是一箇一對化城成多少等之解釋。無爭分一緣自體為同體(見)。但各具法界差別法等之解釋。一塵資應遍法界差別之法時。所應之諸法即同體門之具德故。釋各具差別法也。雖然所應之多緣異體之諸法也。能應之一塵之處對所應之多緣。建立多箇一塵名同體門也。故探玄記中釋同體即入之故雲。由此一緣應多緣故有此多一。所應多緣既相入相即。令此多一亦有即入也(文)。大疏解釋文義全同也。次雲何同體等之文。發心品抄解釋歟。是則法性融通門之義。約事理之體分同異體。別途建立也。一義雲。章下文相即門雲。若約同體門中。即自具足攝一切法也。然此自一切復自相即入重重無盡無盡故也(云云)。此釋取所具之法。釋同體相即之義(見)。爾者抄釋且釋能應之義邊。不遮所應即同體之義歟。大疏一上雲。二互遍相資義。謂此諸緣要互相遍應方成緣起。如一緣遍應多緣。各與彼多全為一。故此一則具多箇一也。若此一緣不具多一。則資應不遍不成緣起。此則一一各具一切○七同體相入義。謂前一緣所有多一。與彼一緣體無別故名為同體。又由此一緣應多緣故有此多一。所應多緣既相即入。令此多一亦有即入也(文)。   探玄記第一多分同。抄三下雲。疏二互遍相資義。即同體門文中亦四○即具多箇一者。如十錢為緣。一錢當體自是本一應二之時。乃詺初一以為二一。應三為三一。乃至應十為十一。故有多一○疏此則一一各具一切者。第三例餘也。如一既有十。二三四等亦各有十。故雲一一各具。如十錢為喻。其法界差別平等法中。各各遍應故。隨一一各具法界差別法也○疏七同體相入義等者○言謂前一緣等者。即指前第二門。以第二門是本同體門故。如一本自是一為本一。應二為二一。應三為三一。只是一箇一對他成多。亦如一人。望父名子。望子名父。望兄名弟。望弟名兄等。同一人體而有多名。今本一如一人多一如諸名也。疏又由此一緣下。二雙釋即入二義所以。謂同體即入由異體成異體相入故。令同體相入。異體相即故令同體相即。此有二義。一若直說者。如異體二即是本一。其同體二豈非即本一耶。異體三即本一。即同體上三亦本一矣。正是今意二者。本一曰與多一互為緣起。例同異體相由故耳。次疏具之(文)。   疏四上(發心品)八一毛端下二對釋上即入所由。略舉三門。初以法性融通門釋。謂一切世界。著差別性與一毛端性無二故。是故事隨性融此彼相即。事攬性起彼此相入。各有同體異體。准上思之。九一世界中出生一切世間者。此約緣起門釋○亦有同體異體義。並准上思之(文)。前七句明剎塵即入之義也。八九二句所因。第十總結也。   鈔十下雲。言各有同體異體者。謂一毛端及一切剎為各有也。雲何異體。一一剎等各有體故。雲何同體。差別界體同一體故。今一毛中自有體性。是為異體。而同諸剎體故曰同體。一一諸剎各有自體。即與毛端共同一體。今諸剎相隨其異體即彼毛端之同體。故剎即毛端。毛端異體隨其同體遍於諸剎之異體。故彼體即剎。故毛即諸剎。然上見理性融通之中劫不廣出同異體義。但有其意。如上雲。謂不異理之一事具攝理性時即同體義。令彼不異理之多事。隨所依理皆於一中現即異體隨同也故。准上思之。言謂諸緣起更互相生者。一毛之一由剎之多○同體異體廣如玄中(文)。上釋理性融通之中者。指疏一上法性融通門之釋也。准此解釋。法性融通門同體異體。與緣起相融門同異體。聊可有差異歟。   集成雲。發心品抄四雲何異體○即異體隨同也。詳曰。即記主謂事事無礙中事理融通門也。與今少異(文)。指事雲。不相由義至緣等是也者。此同體門。謂因緣之中以於一因應多緣故。各與彼多全為一因。是故此一因具多箇一因。然此多一因雖由本一因。應多緣故有此多一因。然與本一因體無差別。是故名為同體門也。爾乃一因遍應多緣故。所應多緣全為因之所具德。故是因外無別緣也。故雲不待緣也。言二相由義如待緣等是也者。此異體門。謂於無盡大緣起中。諸緣相望體用各別。不相離故雲異也。爾乃雖所應多緣全為因之所具德。故更待緣。若無因緣各別體者。因緣雜亂失本法故非緣起也。是故緣起別體方成緣起。由別體故因外有緣。是故待緣(文)。   章。有自性等過(云云)。折雲。等取斷滅等過(云云)。   章。此依因六義內准之(云云)。   指事雲。上因六義第三句數雲有二種。初約體有無而有四句。後就用四句等(云云)。案雲。約體四句。以體收用。無別用故。約用四句。以用收體。更無別體故。准彼可知(文)。一義雲。因六義終結釋同異體即入之義。令准知也。   問。付異體即入。且向上向下者。雲何定之乎。   十玄門雲。若順數從一至十向上去。若逆數從十至一向下來(文)。此釋心十上一下也(見)。集成雲。此順數中第十錢有來義無去義。逆數中第一錢有去義無來義(文)。   心雲。第十上極故無上而所可去。唯有向下來也。第一下極也。無下而所來。唯有向上去也。但於十錢喻中。且分上下。於諸法之體上定上下事。隨智皆得也。   六。問。章文。釋向上向下了。如是本末二門中各具足十門(云云)。爾者以一為本數攝餘九門。與以第十為本數攝餘九門。指二門名本末二門歟。為當向上之十門向下之十門。總指二十門名本末二門歟。答(云云)。有雲。指向上向下之總言本末二門。有一為本數。第十為本數。指二門雲本末二門義邊可有也。付之。若雲指總門者。餘一一錢中准以思之。解釋結例何門乎。若雲指第一第十門為本末者。上既向上向下共出所一門例餘九門了。何又舉初門例餘乎。豈非重言乎。答。   指事雲。言如是本末二門中等者。第一錢為本門。第十錢為末門。如此本末二門中各具足十門。餘中八錢准以思之(文)。   集成雲。如是下三結例。法界詩圖雲。如是往返。當知一一錢中具足十門。如本末兩錢中具足十門。餘八錢中准例可解(文)。此兩記心向上之餘九門亦如是等者。二為本數。三為本數。乃至十為本數。九門(云云)。向下餘例亦然者。九為本數。乃至一為本數(云云)。爾者如是本末等結例似重言。雖然餘例亦然者。向上向下之別門別別結。本末二門乃至餘一一錢等者。總二門結例歟。   折薪雲。如是本門即向上十門。末門即向下十門。故雲各具十門。餘一一下即本末十門中。所具足一切皆如是相入也(文)。此釋心本末二門各具十門者。向上向下一重之相入也。餘一一錢等者。結例重重相入歟(見)。一義雲。向上十門者。初門一為本數。收二三乃至十了。故二為本數。三為本數。乃至十為本數。九門皆本數一中九門也。向下數又准例。第十本數中九門也。故雲本末二門各具十門。即向上數十門本數第一之中十門也。向下數十門本數第十之中十門也。餘一一錢中者。二為本數。乃至九為本數。各具餘九門也。向上向下之假餘九門亦如是等者。二三九八等各各具十事結例。如是本末已下結具各各百門也。依此義諸記釋不相違歟。   七。問。付法界緣起。且分因緣果三乎。答(云云)。兩方也。若雲不分者。異體既待緣之義也。待緣者。待因事外增上等三緣(云云)。尤可分因緣果。是以探玄記釋異體相即之義。一緣是能起多緣及果。及果俱是所起(文)。若依之云爾。者。當章前後起盡一多互為緣起。因緣果差別所不見也。如何。答。   演義八下雲。謂因假緣故因無力。緣假因故緣無力。果上亦有無力義。今取義顯明無體。謂令攬因成緣。成無性故雲含虛(文)。   章。是法界家實德(云云)。   十玄門雲。問○答。此由法界實德緣起力用普賢境界相應。所以一多常成不增不減也。如維摩經雲。從無住本立一切法。又論雲。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也(文)。准此解釋。法界家實德者。法性融通由歟。   折雲。問。若下由三乘。謂法無性但即如而已。今由無性為因。便顯一多緣起之宗。故致疑也。答。秪由下若執諸法定性。是無智故不見本法。若了無性。方見本法。是實德本具也(文)。   章。四句護過等(云云)。   折雲。四句等者。一盡。二無盡。三兩亦○具盡不盡四雙。非即非盡非不盡也。別執四句成過。四句同時無礙即護過顯德也(文)。   指事雲。護過四句。准上三性。問。一門中攝十盡。答。不也。十中一故。問。不盡耶。答。不也。一中十故。問。亦盡亦不盡耶。答。不也。二門無二故。不相違故。問。非盡非不盡耶。答。不也。離戲論故○顯德四句(取義)。一盡一中十故。二不盡十中一故。三亦盡亦不盡。雙存故。四非盡非不盡。定取不得故(云云)。   問。上相入門雲向上數向下數。此相即門雲向上去向下來。有何別意歟。答(云云)。十玄門入即同雲向上去向下來。不可有別意歟。尋雲。可有向上來向下去之義乎。一去來言約能攝歟。約所攝歟。二答。   問。相即門者。約事談之歟。答。爾也。付之。十玄門中相入約相。相即約理(云云)。如何。答。十玄門雲。一者一中多多中一。如經雲。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展轉生非實智者。無所畏。此約相說也。一即多多即一。如第七住經雲。一即是多多即一。義味寂滅悉平等。遠離一異顛倒相。是名菩薩不退住。此即約理說也(文)。約相者。緣起相由故雲展轉生。約理者。法性融通故雲寂滅平等也。   八。問。付即入之義。且無力無體而可有能持純攝之義乎。答。當章前後並准玄記大疏等解釋。能攝有體有力。所攝無體無力(見)。付之。正因門六義之中。有空有力不待緣之句。是豈非無體能成之義。既是能成也。何無能攝之義乎。加之。清涼大師解釋中。立無力相持之義。如何。答。   唐經第十三(光明覺品)雲。多中無一性。一亦無有多。如是二俱捨普入佛功德。   疏三上雲。一多相依互為本末。通有四義。一相成義。則一多俱立。以互相持有力俱存也。即初二句。二相害義。形奪兩亡。以相依故各無性也。即二俱捨是三互存義○四互泯義○復總收之。以為十義。一孤標獨立。二雙現同時。三兩相俱亡。四自在無礙。五去來不動。六無力相持。七彼此無知。八力用交徹。九自性非有。十究竟離言(文)。   抄八上雲。六無力相持者。因一有多。多無力而持一。因多有一。雲無力而持多(文)。   九。問。相即門意。一即十者。一為能攝之時。所攝二三乃至十者泯空無歟。取二三等之即體全名一歟。答(云云)。兩方也。若雲所攝空無者。當章下文釋諸法相即自在門。引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之文。證初心即極之義。若佛果體廢已成他而空無者。何成初心即極之義乎。加之。當章文以一為能攝。以餘九為一所攝。何向上向下之義釋了。當知一一錢即是多錢(云云)。此解釋之趣取多錢全為一錢(見)。若依之云爾者。即既廢已成他之義也。所攝體尤可空無。若雲存體者。相入門雲何異乎。如何。答。   抄一上雲。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因該果也。雖得佛道不捨因果門。果徹因也(文)。   問。章文。雲何說言舊來如此(云云)。指何文乎。答(云云)。下相即科雲。舉一為首。餘即為伴。道理一不差。失舊來如此(文)。諸記共不指何文歟。指此文乎。又指事指十玄門。章雲。問。為由智耶。為法如是耶。答。為由智耶。為法如此耶。集成雲。問。為下七由法由智問答。為下八為智為法答。為由智者。照非照法。如此者本始有故。雲同時具足(文)。十玄門雲。問。若約故其本有者。以智照故本有。答。如室中空開門見時。此空即是本有。如涅槃經見佛性已即非三世攝(文)。   問。上異體門雲一即十十即一等。此同體門雲一中多多中一等。可有別意乎。答。十玄門同異二門。相即相入皆一多相望。而有向上去向下來。今章異體門一十相望。向上去向下來言限異體相即門。非別意。准十玄門者。前後影略可斷簡歟。   問。同體門中一多相望者。本一與餘九相望雲一多歟。本一與第十相望雲一多歟。答。探玄大疏等本一與餘九相望。釋即入之義。而無向上向下之義。雖然今章釋文起盡。並准上異體門。一者本一。多者第十。且望字雲一多非望數也。   十玄門雲。前異體門。言一中十者。以初望後九。故名一中十。此門言一中十者。即一中有九。故言一中十也(云云)(私勘之)。此釋心一中多之多者。非指第十歟。後九皆可名多(見)。   十。問。付同體即入。且一中多多中一等者。唯以十箇一作之歟。為當雲何。答。相即相入向上向下。皆以十箇一作之也。付之。同體門中可十箇一。乃至十箇十即入之義門。何可限十箇一乎。是以先德之心。章文二三四已上九門中。皆各如是者。結例本數二三乃至本數之第十釋成。雲何。答。雖難定且存一義者。以十箇一准異體門。借一二乃至十之名。釋一中多多中一等也。即一中多之時。此一之中即自具有十箇一耳(云云)。無諍一中多者。以十箇一作之(見)。然者本數一具十箇一之旨釋了。餘二三四等者。二·一三·一乃至十·一。各具十箇一事結例也。其故多中一之時。即彼初一在十·一之中(云云)。以知。標十中一·十者。第十·一也雲事。又由此一與十作一故者。第十一名十由也。若十中一雲十者。本數十也。雲准一中多解釋。初門本數具一十箇一(云云)。准例十中一之時。若約本數十者。應釋本數十具十箇十之義。何可釋即彼初一在十箇一之中乎。以知。以十箇一一中多多中一等之義釋成也。本一多一相望。例同異體釋即入之義事。抄釋分明也。但十箇二十箇三等。全十箇一同故略之。令例知歟。次先德心者。   指事雲。此門作法小異前門。今具顯示。一者是本數一。何以故。緣成故。二者本一中即具二。何以故。緣成故。是本一自體。是一亦復與二作一故。即為二一。是故此一之中即自具二箇一耳。仍一非二也。三者本一中即具之○十者本一中即具十。何以故。緣成故。是本一自體。是一亦復與十作一故。即為十一。是故此一之中即自具有十箇一耳。仍一非十也。言初一錢既爾餘二三四等者。一者二是本數二。何以故。緣成故。二者本二中即具一。何以故。緣成故。是本二自體是二亦復與一作二故。即為一二。是故此二之中即自具二箇二。仍二非一也。三者本二中即具三。乃至十者本二中即具十○是故此二之中即自具有十箇二耳。仍二非十也。餘三四等准之可知。言一者十。何以故。緣成故。十中一者略舉始終。今具顯示。一者十是本數十。何以故。緣成故。二者十中九。何以故。由此九與十作九故。即彼初九在十九之中。離十九即無初九故。是故此九即十中九也。仍十非九矣○十者十中一。由此一與十作一故。彼初一在十一中。以離十一即無初一故。是故此一即十中一也。仍十非一矣(文)。此釋未審。一中多之科。十箇一十箇二等釋。下至多中一之文者。非十箇十十箇九等。又非十箇一。向上向下之義非一准。故後可糾明。   折雲。第二同體門○一中下釋正釋一中一。初徵二釋。釋中如清涼雲。一本自是一應二為二一○全引抄三下多一如諸名○初一下例餘。二者下諸段如前科。但逆數以十為首異爾。問此下答中清涼雲。同體即入由異體成(三下釋)。例同異體相由故。釋雲。今章答意正是此也。言即義下亦約一中自有多一。從體相即爾。二者下(文)。准此釋。上釋一中多多中一。同異二門相入之差別問答。即義亦准思之雲章文牒釋。亦約一中自有多一等(云云)。知一中多多中一。皆以十箇一釋之(見)。若爾者。一即十十即一。付十箇一釋之事。不可為異論歟。   章。一教義等(云云)。   十玄門雲。第三解行者。如三乘說。解而非行。如說人名字。而不識其人。若通宗說者。即行即解。如是其面不說其名。而自識也。相顯為行。契窮後際為解○第六分齊境位者。三而不雜。各住分位。即分齊境位○第八主伴依正者。舉一為主。餘即為伴。主以為正。伴即是依。第九逆順體用者。即是成壞義也。第十隨生根性者。隨緣常應也(文)。   指事雲。三解行者。玄門雲(旨歸中無解行有境智)五人法者○旨歸雲。八人法一對。謂佛菩薩師弟等人○六分齊境位。玄門雲○旨歸雲。四行位一對(當此門)。七師弟法智(旨歸中無體用為第七)。八至伴依正者。玄門雲○旨歸雲。六依正一對(當此依正)九逆順體用者○旨歸雲。九逆順一對○七體用一對○案雲。若依此說。旨歸中第七九二門合為此第九門。又此第九門開為彼二門也。十隨生根欲剎者○旨歸雲。十應感一對(文)。震旦諸記多分引玄門。而無和會之釋。探玄大疏等與今同異。對校可決。又演義抄釋十門自寬至狹次第相生。雖然綱目中雲。一人法。二教義。三因果等列。今章人法有第五。探玄大疏等人法置第八。當章綱目古十十玄義也。然列次不同也。知非寬狹相生之次第。任放列之歟。問。第八主伴依正者。依正之義互通主伴歟。答。可通也。付之。玄門雲。主以為正。伴即是依(文)。如何。答。一義雲。依相顯且釋一義歟。實可通也。   問。玄門釋逆順體用。即成壞義(云云)。釋心如何。答。   章。解釋十玄下。   十玄門雲。一者同時具足相應門(此約相應無前後說)。二者因陀羅網境界門(此約譬說)。三祕密隱顯俱成門(此約緣起說)。四者微細相容安立門(此約相說)。五十世隔法異成門(此約世說)。六者諸藏純雜具德門(此約行說)。七一多相容不同門(此約理說)。八者諸法相即自在門(此約用說)。九者唯心迴轉善成門(此約心說)。十者託事顯法生解門(此約文智說)。   章。同時具足相應門。   探玄雲。   疏一上雲。一蓮花葉或一微塵。則具教等十對。同時相應具足圓滿。具後之九門及彼門中所具教等。以是總故(文)。   十一。問。一多相入門之所因。限法性融通之故歟。答。可通餘所因也。付之。十玄門中雲一多相容不同門者。此約理說(文)。如解釋者。限法性融通故歟(見)。如何。答。准疏抄等解釋。十由各通十玄(見)。就中疏中緣起相由法性融通之二因各立十門。隨應十玄配釋。何相入之一門可限法性融通之故歟。但玄門此約理說之解釋。一多相入之義專順法性融通故歟。是以抄釋一多相入雲。即如理之遍如理之包(文)。不可有相違。   疏一上雲。三即此花葉舒已遍入一切法中。即一攝一切令人已內(文)。   抄三下雲。第三一多相容不同門○即如理之遍如理之包(文)。玄第一多同疏。   十玄門雲。第七一多相容不同門者。此約理說。以一入多。多入一故(文)。   指事雲。玄門雲。此約理說○方軌雲。從理異耳。問曰。若爾方軌及玄門約理容入。綱目及此章約用相入。二門相違何和會乎。答。相即入皆有二門。一約緣起相由門。二約法性融通門。由此二門不可相違。是故疏雲。相容門者。謂一事是不實。以無性故。無性真理既無分限。是故於一事上觀無性時。無不圓盡法界真如。若觀一少事無自性時。不得圓盡法界真者。即真如有分便同有為。是故一事無性即攝真盡。攝真盡時。餘一切法既不礙存。而即真故同理。俱在一事中現。多中亦爾。准之○爾乃約理相容者。約法性融通門。約用相入者。約緣起相由門(文)。   十一。問。重重無盡之義。通即入等之諸門歟。為當限因陀羅網門歟。答。依十玄門各別之義者。重重之義者帝網門之義也。付之。見當章下文。相入相即等之諸門多分釋重重無盡之義。是以相入即門中釋能悉如是重重無盡。相即之段即入重重無盡無盡之故也判(給)知即入等諸門可攝重重之義也。答。十玄自本同時具足也。雖無光後同異之義。十玄各別之時者。重重無盡之義帝網之一門也。不可開解即入等。若雲即入等之上有重重之義者。十玄義門頗可相亂一哉。是以當章文互現重重者。屬因陀羅攝(云云)。但章文約十玄門不離互攝之義邊。門門之內釋重重之義歟。是則震旦之先德所存之義也。   章文雲(相即段)。   折雲。言皆悉如是重重無盡者。下十門中皆有此言。然與探玄並大疏下不同彼中列釋十門。但隨當門別義以釋。唯因陀羅網境界門中互現。以顯重重無盡。若約十門不相離義。一一門皆具重重無盡故。彼雲同時門等亦有十門。若重重取之亦至無盡。釋雲。今章但總約前十對上合釋故。門門結有重重無盡。而探玄等中先約一事花上說已。彼例餘對方各說重耳(文)。又雲。然此一門約即體之用故。標以相即釋通相入。亦由此門明重重無盡。若不攬相入。不見重重○故至相相雲(如前引)。   十玄門雲。第八諸法相即自在門。此約用說。還就約教義理事等十門。取其三世門。圓融無礙自在故。一即攝一切成其無盡復無盡。以其無盡故相即復相入。此約用以說(文)。   集雲。易簡曰。旁示入義。未穩思之(文)。相即中有相入釋也。玄第一。疏一上。抄三下。緣起相由段十玄別釋等可見。十玄皆別別義門也。   抄三下雲。就體故相即。就用故相入。並通同體異體○上來九門但有即入同異四義。用斯四義以成十玄。故一義中容有多義(文)。上來九門者。緣起相由之十門中指前九門也。第十同異圓滿總九門也。尋雲。若雲十玄不離故門門有重重之義者。十玄各具餘九門。何唯具重重義乎。答。   十三。問。即入二門體用二義雲何配釋乎。答。依體空有有相即。依用力無力有相入門(云云)。付之。十玄門中相即約用。相入約理(見)。雲何。答。玄第一。疏一上。抄三下並當章上喻說段等相即約體空有。相入依用力無力雲事。列祖定判不及異端。但至相大師解釋。相入門順法性融通。故雲約理。相即門三世間自在作用。故釋約用給也。全非無力有力等之用也。是以十玄門一處解釋雲。一者一中多多中一○此約相說也。二者一即多多即一○此即約理說也(云云)。約相者用也。約理者可體(見)。十玄門雲。異體門中復有二。一者一中多多中○此約相說也。二者一即多多即一○此即約理說也(文)。又雲。七者一多相容不同門(此約理說)。八者諸法相即自在門(此約用說文)。又雲。第八諸法相即自在門。此約用說。還就約教義理事等十門。取其三世間圓融無礙自在。故一即攝一切成其無盡復無盡。以其無盡故相即復相入。此約用以說(文)。   章。故此經雲初發等者。第七經賢首品。此經文雲等者。第十經發心功德品。又雲。在於一時等者。第一經。又雲。知一即多等者第九經。   問。於相即門微細帝網二門問揀事。有何所以乎。答。當章起盡依十玄不離之義。故相即門中釋即入重重之義。故亂帝網門。又微細門相入門一義。故有一分相亂之義。故答揀二門也。故下釋帝網門雲。此但從喻者前耳(文)。前者相即門也。故有相亂。又微細門雲。問。此義與上因陀羅如何別乎。答。重重隱映互現因陀羅攝。齊顯炳然現者微細攝(文)。故知。相即帝網微細三門。雖似小濫而三門各別也。為顯此義問揀也。   十四。問。章文。圓融法界無盡緣起。無一一切並不成故(云云)。爾者一法緣謝時萬法同滅歟。答。   章。此經偈雲不可言說(等文)。三十一經阿僧祇品雲。不可言說諸劫中。說不可說不可盡。不可言說諸佛剎皆悉盡末為微塵。悉於一一微塵中。演說一切不可說。悉能善於一念中。說不可說諸世界。不可稱說諸劫中。唸唸次第而演說。不可說劫猶可盡。而不可說不可盡(文)。今章略引。   章文。偈雲一切眾生(等文)第十經發心品文也。   章。以信地菩薩乃至不思議佛法(等文)十地論第一雲。經雲。又一切菩薩不可思議諸佛法明○一切菩薩者。謂住信行地。不可思議諸佛法者。是出世間道品○此是根本入○此修多羅中說依根本入有九種入○九者佛盡入○所說十句中皆有六種差別相門(文)。經文說十句。第一根本入總也。餘九別也。故探玄雲。九句中有四位。謂願樂位見位修位究竟位。初四寄在地前願樂位。次一寄初地。次三寄修位。後一明究竟位○地前是此十地。阿含分攝。由諸地依果海成故有佛果(文)。十句中第一句根本入。攝因果諸位。不思議佛法等之句。攝初地已上乃至佛果也。別九句中。前八句因位。第九佛果也。於此十句說六相圓融。故雲為一緣起也。   初發心時便成正覺(等文)第九經梵行品。   章。初發心菩薩即是佛故(等文)第十經發心品。   十五。問。圓經文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文)。爾者究竟妙覺之成道歟。為當雲何。答。   問。十信終心作佛者。得究竟自在不可說果歟。答。爾也。付之。見當章起盡。問果海離緣。何故十信終心得佛等。成三生究竟因位窮滿之機沒同究竟圓融之果之義。全不見十信終心得究竟之果。雲何。答。當章問答之趣。專釋成十信終心之作佛究竟不可說之果雲事也。章今言作佛者者。牒十信終心之作佛。此十信之作佛即三生究竟圓果也雲事釋顯故。釋三生得果之義也。三生者行布也。十信作佛圓融也。行布圓融相成故。三生究竟之圓果即十信終心之果體也。故釋由此因體依果成故也。章但因位滿等下。釋不可說之義。十信終心三生究竟。所澄果海不可說也(為言)。故舉普莊嚴等三生證果之人。三生究竟即終心說。佛不離之義。證也。   十玄門雲。問。如前明。果德據絕於說相。雲何十信終心即具佛果德用耶。若十信同果德者。即果德是可說之相。何不可說耶。答。因位辨有果德。欲彰果德是不可說。是故歎德文雲。菩薩在於一地。普攝一切諸地功德○初心成佛者。非謂不具諸功德。如經說。普莊嚴童子。一生具見佛聞法。即得三昧。即至後際。是佛滅度後復得三昧。如經得見聞善熏習。二生成其解行。三生得入果海。同一緣起大樹。而此三生只在一念。猶如遠行。到在初步。然此初步之到非謂無於後步。明此童子得入果海。非不久植善根(文)。   指事雲。言答今言作佛。至不可說耳者。答意顯究竟果海雖絕言說。而因果相由為一緣起故。若無果即因不成故。是故為成因對於因位。況其果德非謂於實果海。明其果法也(文)。折雲。問。上下問意雲。既果分不可說。有何所以十信終心便得此果法。故此中但問所因也。答。今下答雲。今言作佛得果法者。約第三生沒同果海爾。若爾得上雲初發心即得耶。此由因體依果成。故得因必得果也。此由約緣融。全果是因。得因而得於果。若不壞三生次第順至第三生方沒同果海。是證境故即不可說也。故知。或一念成。或一生二生三生。或多劫等自在融攝也(文)。   復古雲。問。上下五問果。既果分不可說。何故十信終心即辨果法耶。答。今言作佛。乃約三生即得彼果出所以。因依果成。又因位窮滿沒同果海。但是證境離乎說相。此如龍女。兜率天子從三惡道出。現身成佛。並解行生即剋彼果(文)。   十六。問。龍女三生成道人歟。答。   折雲。此如下龍女此法花說。雲此章及孔目中以龍女及善財等是解行生人。探玄並大疏演義等並不存此。又今章既同是第三生沒同果海。則知。於龍女南方示現八相作佛。亦屬解行生(文)。   集雲。此如下指事探玄曰。少作方便者。以依普門互相攝故。一得一切得故。如善財一生龍女速疾等(文)。   指事雲。言龍女者○四教義第十一雲。又法華經說龍女○即是大涅槃經雲。發心畢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前心難。即是涅槃經復有一行。是如來行。所謂大乘大槃涅槃初住分證真涅槃也。如此等諸大乘經悉是圓教明初發心住也(文)。   復古雲。有謂龍女於南方成佛者。終教示現八相成道。是同善財等於三生中剋證彼果耶。答。今同別者。約彼所證是同。非以教分漸頓異。演義雲。法華佛惠者是也(文)。問。小乘教中說一念成佛之義歟。答。准至相大師解釋。不立一念成佛(見)。付之。三乘教心既取金剛心最後一念。立一念成佛之義(見)。准之。小乘豈無一念成佛之義乎。答。一念成佛者。專依三世一念之義談之。三乘教之中分有攝在一剎那之義。故許一念成佛之義。小乘教中無攝在剎那之義。故不立一念成佛也。   十玄門雲。此中通辨一念成佛義者。若小乘說。要三阿僧祇劫修行。而更於百劫修相好業。始得成佛。行若未滿時。欲意不成佛亦不得。故無一念成佛義。若大乘明一念成佛義。凡有二種。一者會緣以入實。性無多少故明一念成佛。如大品經一念品義是也。二者行行既滿取最後一念名為成佛。如人遠行。以後步為到。此亦分用緣起。而明三僧祇劫修道○然亦不定。為有一念成佛故名不定(文)。   十八。問。圓教心於一念成佛。可有明昧不同乎。答。圓融實義無明昧淺深(見)。付之。至相大師解釋中。釋圓教一念成佛之義。未見究竟故復有淺深殊(云云)。如解釋者可有淺深(見)。如何。答。淺深等解釋且行布不壞相之義邊釋歟。   十玄門雲。言初心成佛者。非謂不具諸功德。如經說。普莊嚴童子。一生具見佛聞法。即得三昧。即至後際見佛滅度後復得三昧。如經一生得見聞善熏習。二生成其解行。三生得入果海同一緣起大樹。而此三生只在一念。猶如遠行。到在初步。然此初步之到非謂無於後步。明此童子得入果海。非不久植善根。問。既言久修始得者。雲何言一念得乎。答。言久修善根者。即在三乘教攝。是從三乘入一乘。即是一念始終具足。故經雲。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乃至具足惠身不由他悟○此中通辨一念成佛義者○若一乘明一念成佛。如大乘取最後一念成佛即入一乘。以後望初。初念即是成。何故以因果相即。同時相應故。欲論其成者。成復成。成復成。眾生欲在成佛者。在後復在後。在後復在後。故不思議品雲。諸佛如來非不先覺。為眾生故於唸唸中新新斷結。亦不住學地而成正覺。故今舉一念成者。即與佛同位未見究竟故復有淺深殊。如人始出門及與久遊他土。雖同在空中而有遠近有別。是故信住等位各各言成佛者。而後辨其淺深。此順善思之(文)。指事引上文中雲。方軌雲。從用異耳。准前可知(文)。   同時同時作佛等事。   不思議品雲。如玄門所引。 探玄第十五雲。正覺自在中有二種。一隨文釋。謂一切佛各為調化自所化。故各各示成正覺。故雲唸唸。非是一佛。既各示佛。非不先覺。今乃始覺。故雲非不先覺等。今乃始覺故雲非不先覺等。此是現化身用。二就義釋。一佛則遍一切眾生周十方微塵盡三世唸唸。同時前後俱成正覺。此即實成非化。但以不成即已成。則舊來成故雲非不先覺等。以攝三世色故無過不成。故雲不住學地等(文)。   唐經雲。一切諸佛為欲調伏一切眾生。唸唸佛成阿耨菩提。而於一切佛法非已現覺。亦非他覺。亦不住有學之地。而悉知見通達無礙。無量智慧自在。教化調伏一切眾生。是為諸佛第七自在法(文)。十自在中第七智自在文也。   疏八下雲。七智自在。如來力無畏不共法。相好莊嚴三菩提示現故。文中生界無邊機熟相續故。唸唸應成而其真成在昔故。佛於三世非是新覺。亦非不覺住。在學地。又顯雖唸唸覺離覺相。故非三世覺。亦離不覺故不住學地。又雲。而悉通達無量智等即十力等(文)。   因陀羅事。   抄三下雲。十門唯此從喻受名。若就法立應名重現無盡門(文)。玄門雲。因陀羅網境界門者。此約譬以明○如梵網經。即取梵宮羅網為喻。今言因陀羅者。即以帝釋殿網為喻(文)。   章。此經雲於一等(文)。晉經二十七第八地文也。   章。亦云一切佛等(文)。第三卷勝音菩薩偈也。   章。又雲如一等者。第七卷文也。   問。此等所引文者。皆一重現也。若一經之中有重重無盡之證文者。何不引而成問答乎。答。   折雲。問。經中重現之文。豈無而特引前文何耶。答。清涼古德雲帝網。又經中有帝網之名。而無廣說處(十定品中方有其文。以晉經正闕此品。如前第一記中引釋也)。故知。約德重現之義小故。今以義取之。若清涼演義抄第七引阿僧祇品。但塵展轉不可說剎義引不思議法品。亦但有名引普賢三昧品。然約業用所以。今但互望諸塵說重現也(文)。抄三下雲。   問。微細門者。同異二門通歟。答。   指事雲。問。綱目雲。約緣起同體門攝法故有微細門也。疏雲。由以異門攝同體中相入義故現微細門也。旨歸雲。異體相容具微細義。何三文不同耶。答。由義門無盡。隨舉一義而顯無盡耳(文)。   問。微細門通相即歟。答。   章。故此經雲菩薩等(文)。   章。又雲一毛(等文)。又雲於一塵內(等文)。並第三卷連文也。但略引之。   問。祕密之言通隱顯歟。答。可通也。付之。見當章起盡。對第一之十錢為顯了。第二錢為祕密(雲)。以知。隱則祕密也雲事。加之。金獅子章雲。隱則祕密顯著(文)。如何。答。如折薪。折雲。又次雲。第二錢望第一錢中十即為祕密。若反顯者。若第二錢顯時。第一錢望第二錢中十即為祕密。此亦取隱者為祕。又金獅子章雲。隱則祕密。顯即顯著名為祕密。隱顯俱成門者。據前段雲。此隱彼顯正受及起定同時祕密成矣。即以此二同時隱顯無礙為祕密。至相探玄大疏唯依此說。故至相雲。而此隱顯體無前後。故名祕密。清涼亦云此隱顯體無前後。不相妨礙名為祕密。今章即存二義。而隱顯為祕密。即天台祕密教意。故彼雲互相不知名為祕密。既探玄並大疏同於至相。應以隱顯同時。無先後為祕密義優也。後唯存一義爾(文)。玄門雲。而此隱顯體無前後。故言祕密(文)。   抄三下雲。隱顯同時故得俱成。隱顯無礙故雲祕密(文)。   章。故此經雲。第八卷賢首品。   章。又於彼十世界中等者。第七卷賢首品文也。已上引文皆第八卷第十寂用無礙三昧之文也。探玄第四雲。第十寂用無礙三昧○就眾生世間自在中○第一對根境無礙觀根入定。還應從根出為顯。此根則是境故從境出也○二現童子身下出他身無礙。此有二義。一菩薩化現彼身轉變速疾。二菩薩既具三世間身。則以一切眾生具報之身作自身故。是故現彼身入此身出也。而彼遍計眾生不覺不知除應度者(文)。疏三下大旨同也。   問。入定出定共通隱顯歟。答。   玄門雲。又如眼根入正受。即是顯。出色法中三昧起。此即名隱(文)。   抄三下雲。東方入正受為顯。西方從定起為隱。以此但見入定不見起故。故古十玄亦云。於眼根中入正定。即是顯。於色塵中三昧起。即是隱。例上可知(文)。探玄一抄三下等一多即入等互通隱顯。入定出定尤可通隱顯也。入定顯起定隱者。且一往釋也。玄抄等可見。   現前祕密等授記事。   晉經第四十(離世間品)十種授記中雲○現前菩薩授記。祕密菩薩授記(文)。玄十七雲。四對眾現前。五對眾不現前(文)。   唐經五十五雲。   疏九下雲。二十種受記。即迴向行成○四五約對面不對面。法華雲。其不在此會。汝當為宣說(等文)。   抄十九下無釋。   問。付此受記隱顯俱成之義雲何。答。引此受記文者。未必證隱顯俱成之義。證不現前名祕密也。現前授記顯。不現前隱故。此依祕密則隱之義也。   首楞嚴三昧經中卷雲。菩薩授記凡有四種。何謂為四。有未發心而與授記。有遍發心而與授記。有密授記。有得無生法忍現前授記○密授記者。自有菩薩未得授記。而常進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久行六度有成佛相時。餘菩薩天龍夜叉乾闥婆等皆作此念。如此菩薩○幾時當得○佛為斷此眾生疑故。而與授記。普令集會。皆此得聞知。唯是菩薩獨不得聞○是為菩薩密得授記。現前授記者○大眾之中現前授記(文)。指事引此文了釋雲。雲今言現前授記者。當第四授記也。餘當不現前祕密授記也(文)。 折雲。金剛抄引楞嚴記有四種授記○今文即當後二。然觀此段。即以祕密為隱義。故現前記為顯。不現前記為祕密(文)。指折二記不引本經。而引首楞嚴經。此經委說故歟。   章。如上第一錢中十(等文)。   指事雲。見第一錢中十錢時。不見第二乃至第十。何以故。離第一錢中十錢外無第二三乃至第十故。如虛空故。是故一中十錢名為顯了。第二錢望第一中十名為祕密(文)。折如次上引。   玄門雲。猶如十錢一即十時。一即顯二三至十。即名為隱(文)。   抄三(下)所引也。   純雜門事。   鈔三下雲。其第二廣狹自在門。同法界中廣容普遍之義而名小異。此門賢首新立。以替至相十玄諸藏純雜具德門。意雲。一行為純。萬行為雜等。即事事無礙義。若一理為純。萬行為雜。即事理無礙。恐亂事理無礙。所以改之。主伴一門至相所無。而有唯心迴轉義成門。今為玄門所以故不立之(文)。又雲。疏然此廣狹亦名純雜下。二會純雜門。以古十玄有名。賢首心雲萬行純雜有通事理。無礙及單約事說故廢之耳。謂同一法界故純。不壞事相故雜。此即事理無礙也。一行長行純。不妨餘行故雜。此但約事也。故昔廢之而立廣狹。今欲會取即事同理。而遍故純。不壞一多故雜。則亦有事事無礙義耳。如以入門取之。則一切皆入故名為純。入中有多法門故名為雜(文)。   十玄門雲。第六諸藏純雜具德門者。此約諸度門說。何者如似就一施門說者。一切萬法皆悉名施。所以名純。而此施門即具諸度等行。故名為雜。如是純之與雜不相妨礙。故名具德(文)。   問。至相大師心。此門專付行釋(見)。爾者諸藏純雜之得名有何所以乎。答。藏者行之義也。故經信戒慚愧等十種之行·說·品·名十藏品也。尋雲。今章通教義等之諸門(見)。爾者諸藏之言雲何。答。依含攝之義者。藏義教義等可通歟。   探玄六雲。十無盡藏品第十八○謂此十種是諸菩薩所行之法○含攝蘊積出生名藏(文)。又雲。二別顯此宗者。此中十種行法該始括。終具足普賢法界行德。為此品宗(文)。十藏者。信戒慚愧聞施惠念持辨也。   十世門。   鈔三下雲。三世區分者。名為隔法。而互相在即是異成(文)。圓覺大抄十世隔法圓融門(云云)。   問。九世之義雲何作之乎。答。   鈔三下雲。言三世各三等者○即離世間品意文雲菩薩有十種說三世。何等為十。所謂過去說過去。過去說現在。過去說未來。現在說過去。現在說平等。現在說未來。未來說過去。未來說現在。未來說無盡。又三世說一念。上言無盡者。即未來未來欲彰無窮故雲無盡。現在平等即是現在現在。以可同觀例同過未故雲平等○攝歸一念故雲十世。然依舊解。如以五日而為九世。初一二三為過去三世。中二三四為現在三世。後三四五為未來三世。義似進無九世之體。退過三世之數。今但用三世互為緣起便成九世。不離一念故為十世。謂如因過未而有現在。則現在中已有過未。法從因出不異因故。餘二因二例此可知(文)。   花嚴章雲。   章。或收長劫等者。章。於一微塵等(云云)。已上不思議品等(第三十三卷)。   疏雲(發心品)。長是大劫。短是小劫。又娑婆界是短劫。安樂界是長劫○劫謂成壞中大等。非劫謂劫前。時分謂百千年等(文)。   問。唯心門十由之隨一也。何今入十玄門乎。   答。   折雲。九者帶因明宗。故探玄中改為主伴圓明具德門。卻以此門入在十所因中唯心所現義中也(文)。   問。既雲迴轉善成(云云)。此門中可除不善法乎。答。如玄門綱目雲。約緣起自性故有唯心門(文)。   玄門雲。若善若惡。隨心所轉故雲迴轉善成。心外無別境故言唯心(文)。   性起品十心事。   晉經第三十六(繁故略之)。   探玄第十六雲。二就喻別顯中。略舉十種大喻。喻如來十種大智。一虛空無依喻。喻佛平等無依智○第二法界無改喻。喻佛性無增減智○第三大海潤益喻。喻佛益生無念智○第四大寶出生喻。喻佛用與體密智○第五寶珠消海喻。喻佛滅惑成德智○第六虛空含受喻。喻佛依持無礙智○第七藥王生長喻。喻佛深廣智○第八劫火燒盡喻。喻佛智無不盡智○第九劫風持壞喻。喻佛巧便留惑智○第十塵含經卷喻。喻佛性通平等智(文)。   問。託事顯法門意。託別事顯別法歟。答。章隨託別事以顯別法(云云)。付之。探玄大疏皆雲。非是託此別有所表(云云)。似文相相違雲何。答。隨託別事者。一塵一花等也。以顯別法者。理事等差別之諸法也。是則即一塵法界之義也。故不相違。   探玄第一雲。由此大緣起法即無礙法界法門故託事顯法門也(文)。又雲。見此花葉即是見於無盡法界。非是託。此別有所表(文)。大疏大同。   鈔三(下)雲。既言即是無盡法界。明知。即是事事無礙。疏非是託此別有所表者。二揀濫。謂揀餘教以事表義。但是一事以表一法。如衣忍辱室表慈悲等。今明一事即法即人即依即正具無盡德。從無盡因之所生故(文)。   十種寶王雲事。   晉經第三(盧捨那品)。面光集眾分中。十方菩薩來集供養。寶王雲等者。彼供養具名也。十方即十段也。十方則十段也。但南方菩薩供養具正雲十種一切妙莊嚴藏眾寶王雲(云云)。七重十種寶王雲等舉。餘九方但雲何雲。無寶王言。經文繁廣也。可見。   探玄第三雲。此中諸供養是法門隨相有十。一妙寶是可貴義。二須彌勝高義。雲是潤益含兩義。齗齶義(文)。齗(牛仃反。齒肉也)齶(五各反。齒上下肉也)指事釋也。   復古雲。齗齶者。乃雲之相也。心雲重重之義也。   章。普賢境界諦視察等(云云)。   探玄記雲。皆盡盧遮那能化分齊故雲普賢境也(文)。   折雲。此上下初結成即別之總觀。餘時下結成即總之別觀。但在之言揀三乘等觀也(文)。此記心普賢境界者。解行見聞之總稱也(見)。付此之義。餘時之言未審。集成復古等無委釋。   指事雲。言普賢境界諦觀察餘時者。約此普賢境界諦觀察彼餘三乘小乘教等者時。俱在普賢解行見聞心中也。是故終南問答雲(私雲普賢因果分齊。開立世間二乘三乘等因果也)。此之謂也。又普賢境界一句可為上句。謂成一法界緣起具德門。普賢境界也(文)。   章。諸餘法相問答除疑等(云云)。   指事雲。且如心法心數色法等。諸法相言及問答除疑等者。且如瑜伽說。異熟識受熏。起信論說真如受熏。如是相違事等為問答除疑等(文)。   章。所因所說等(云云)。   指事雲。言所說為方便等者。如施說三乘。為一乘方便等也(文)。折雲。言所因所說者。三乘為一乘所因。為一乘所說。為一乘方便故也。經論疏抄等詳指何文○抄孔目問答即至相作也(文)。復古雲。廣如下曰孔目用教分齊中。依七種教證花嚴經文義分齊。一經謂法花花嚴勝鬘等。二論謂十地攝論等。三疏。四章。五抄。六問答。七離孔目(文)。孔目第四雲。   問。三乘之外別有一乘之事。上卷一科問答也。何今章問答之乎。答。一乘義通引餘經論證三一之別。又所揀一乘不限別教。亦通同教一乘。此段者引文限圓經。唯證別教緣起之法門。但依肝要重問答之也。   章三乘以無窮為失事。   六相義。   鈔十三(上)雲。總即一捨。別即諸緣。同即互不相違。異即諸緣各別。成即諸緣辨果。壞即各住自法(文)。   一。問。六相者。顯事事無礙之義歟。答。章為顯一乘○圓融自在等(云云)。付之。正披十地論說。此言說解釋應知除事事。謂陰界入等(雲)。如諦判者。除事法(見)。答。十地論第一雲。一切所說十句中。皆有六種差別相門。此言說解釋應知除事事者。謂陰界入等。六種相者○總者是根本入。別者餘九入。別依止本滿彼本故。同相者入故。謂相者增相故。成相者略說故。壞相者廣說故。如世界成壞。一切十句中隨義類知(文)。   玄第九雲。第四明本末無礙者。謂六相總無礙故也。釋此六相義依六門。一明教興意。謂破定執見。以顯緣起圓融之法○二種類者○三明所出者。此文出在下經第四大願中。經家自說。非是論主率意。而作四明建立○五問答○六釋文有五○二辨定教義。此言說解釋是定境。謂於此中安此六相之言說。為欲解釋經文。應知此意。又釋此中釋六相。非是此處經文。但是論主解釋之意。應知除事。謂陰界入等者。此辨定其義。謂約道理說融通。非是陰等事相中辨。故除簡之(文)。又雲。四明建立者。何故唯六不多不小者。謂汎諸緣起法要有三門。一末依於本有起不起。二彼所起末既帶於本。是故相望有同異。三彼帶本之末既為本收。是故當體有存有壞。若不具此三不成緣起。三中各二故但唯六(文)。   疏六(上)雲。此言說解釋應知除事者。此顯三一意。謂此六相為顯緣起圓融之。而以陰界入等事相執取。言六相者○同相者入故者。同名入故。異相者增相故者。九相漸增不相似故。成相者略說故名攬九緣以成一。略言標顯故。壞相者廣說者。分一作九。九外無一。此九因緣各住自不相成也。又雲。如世界成壞者。猶如世界多緣共成。其中事物一一推徵。何者是界名壞(文)。   鈔十三(上)雲。疏此言說解釋下。第三彰其立意。先舉論。此顯下疏釋即賢首意。為顯一乘圓教法界緣起無盡圓融自在相即無礙容持乃至因陀羅網無窮理事等。此言說者。約教道解釋故。復而以下釋除事之言。論但雲謂陰界入等。今疏加執取之言。以釋論意。意不令人隨事執取。非陰界體不具六相○又如界下論喻成壞○謂三輪四州等即成剎之緣攬為娑婆。故名為成就。一分為百億四州。無別娑婆。稱之為壞。非如世界二十劫成二十劫壞(文)。此六相者。十地所初第二加分中有六門之內。第五加所為之段說十句。以菩薩能證之智證入佛果之義(述)其十句之中。第一之句總也。餘九句別寄四位故。疏六(上)雲。論雲。此修多羅中依根本入有九種入。此九種入寄於四位。初四願樂位。次一見位。次三修位。後一究竟位。近地方便亦屬地故。地後勝進趣究竟故。皆十地攝。言九入者。一者攝入。謂聞惠中攝一切善根故(已下取義)。二者思義入。三者法相入。四者教化入。五證入。六不放逸入。七地地轉入。八菩薩盡入。九佛惠入(云云)。抄雲。此九種入下是疏解釋○疏一者攝入下全是論文(云云)。付此十句六相圓生。尤諸位即入之根本也。   問。十玄與六相可有差異乎。答。六相者作一一玄門上。談圓融之義相。故上章雲。六義據緣起自體。六相據緣起義門(文)。   指事雲。如來既雖明一乘緣起無盡。而未明此之無盡緣起依何教說。今將明依六相方便教門說此無盡緣起。是故第四此門來也(云云)。   文安三年十二月五日於東大寺戒壇院書寫畢。   金剛佛子(祐乘)快舜。   迴向無上大菩提。 華嚴五教章問答抄下(一)。   心識章。   當卷內顯與上中異事所詮差別。中卷下卷異義事並如上卷抄。   問。義差別故顯彼能詮等(文)。爾者上卷指當卷。若約法義如下別辨(云云)。義與法義可有差別。答。   折薪之上雲。若約法義如下別辨。即此十門也。今以總對能詮故直雲義。若以十門各有五義差別。即法義雙辨也。如心性行位等。是法各有五別即為義也(文)。   復古雲。上文雲。若約法義如下別辨。即指此也。上是能詮之法。此是法。不之義持此義。以彼之法簡而直矣(文)。此起心上卷雲。若約法義者。法之義也。法者能詮五教也。若依此義者。心識種性等。豈非所詮之法歟。折薪義委細也。   指事雲。上來多分。約理淺深明教類五種差別訖。自下約所詮法義五種差別明能詮教五種差別。是故次此門來(文)。   既雲所詮法義與折義同歟。   問。章文餘別說(文)。指心識等之十門外法門歟。為當章之外指別書籍雲餘歟。答。   指事雲。言餘如別說者。此指嚴法師問答等也。彼建五十要問答。以顯一乘文義故(文)。有古點餘如別說。依指事釋餘者。指問答等文籍心得訖。若爾者。如餘別說可雲。不可雲餘如別說。但指事心餘者心識等也。十門外法門也。別說者指問答等也。故釋彼建五十要問答。顯一乘義也。當章五十門。彼立五十門故也。   十門生起次第事。   折雲。初二即理。次四即行。第七通行果。後三即果可以意得(文)。復古雲。初二是理。後三是果。中間是行(文)。指事義別七因後三果也。十門生起。指事委細也。問。下第二段表種性差別。具明三乘種性。今何限雲佛性乎。答。一義雲。付一乘實義。約本雲佛種性也。一義雲。三乘同覺性故。總雲佛性也。   一。問。付心識差別。且始終二教心心識者通八識歟。指第八識歟。答。可通八識也。付之。見釋文起盡。始教中於阿賴耶。但得一分生滅之義(云云)。終教中於此賴耶。得理事通融二分義(云云)。不釋轉識差別。何況既標所依心識。釋異熟報識為諸法依。所依言尤可第八識如何。答。今章專憑據至相大師。而彼問答上卷中。明心識差別。約始教廣出三能變。加之當章文引深密經。建立意識文知可通八識也。但約本識一分具分之義。專分二教之別計也。何況若心識之言限第八者。小乘六識豈不攝標言歟。次所依言又可通八識也。五教共以心識為諸法之本也。是以折薪記雲。第一心識差別者。應雲心意識(云云)。加以小乘段義分心意識(云云)。義分言尤簡始教。雲別體心意識(見)。但本識所依之義勝故。雲為諸法依也。   疏一上雲。初小乘中。但依六識三毒建立染淨根本(文)。   抄三上雲。疏但依六識三毒下明所依根本。然小乘計。生死根本雖有多義。明舉其三一計識心。如順正理諍第八說(文)。   此小乘六識所依義也。   唯識論第四雲。諸心心所皆有所依○一因緣依。謂內種子○二增上緣依。謂內六處○三等無間緣依。謂前滅意(文)。第一因緣依種子故限第八識。第二俱有依體五根六七八三識也。意處收(七八六)故。第三開導依通八識。此三依者。具有境為主。六義於心心所為所依故。不迴心所無為主義也。   問。抄八上引唯識釋三依。付釋第三等無間緣依雲。謂前滅識等。猶能開避導引後生名開導依(文)。等之字心所見如何。答。唯識第四。三依之時。遮心所唯限八識。五根全不通心所。前滅識等之等字通八識。故雲識等歟。抄八上廣引釋唯識第四。又述記五本可見心識得名通屬文。   抄八上雲。成唯識第五雲○謂薄伽梵。處處經中。說心意識三種別義。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別名識。是三別義。釋曰。此上總解。謂小乘謂未來名心。過去名意。現在是識等。種種分別。然無別體。今顯經證論。如是三義雖通八識。而隨勝顯。第八名心。集諸法種起諸法故。第七名意。緣藏識等恆審思量為我等故。餘六名識。於亦別境粗動間斷了轉故。釋曰。謂為一切現行所熏。是集諸法種現法為依。種子為因。能生一切法故雲起諸法。言緣藏識等者。因中有漏唯緣我境。因中無漏緣於第八。及緣真如。果上許緣一切法故。論雲等也。言粗動等者。易了名並。情易名動。不續名間。各有此勝故得別名。論雲。如入楞伽伽陀中說。藏識說名心。思量性名意。能了諸境相。是說名為識。此從別義下顯通之義。瑜伽六十三。亦但有別名大同。唯識已下更無別釋。通得三名之相。說者雲。若以集起以解心。第八獨名心。若以緣意以解心。八識皆名心。若以思量以解意。第七獨名意。若以等無間以解意。八識皆名意。若以了別以解識。六獨名識。謂了差別六種境故。若以了別以解識。八識皆名識。即別識之義。上則下字入聲。此即變字入聲。其義善成。唯識第一疏雲。了別別境及粗顯境。唯前六故。對此六塵說六識故。即斯義也。通別之名居然易了(文)。   若以了別以下識通別義未審。   折薪引上全文雲。若以了別別境以解識。前六獨名識(謂了差別六塵境故)差別以了別以解識。八識皆名識。即別識之義也。通別之名。居然易了。許曰(云云)。此所引易了宗朝有異本歟。但所抄抄高麗印本少也。悉不可誤書故。加愚案之點。謂了別別境與八識了各別。雖同入聲也。別之義變易故。變字入聲釋歟。   問。終教已上心意識義如何。答。折雲。此心意識唯生滅即始教。通如來藏即終教。離相即頓教。即一法界心即圓教。故雲心識差別也(文)。   二。問。小乘教心心意識體通六識歟。為當限第六識歟。答。可通六識也。付之。檢清涼大師處處解釋。有出小乘七十五法之體(抄三上)。二心法一即是意識(文)。有出大乘百法體(抄三上)。心法加七小乘唯一意識故(文)。加之釋唯識論雲何應知。此第七識離等識有別自體之問以小乘。謂此但是第六入過去故雲為此問(文)。此等解釋。無諍回心意識體唯一意識見雲何答。婆沙雜心等論藏中貳約三世。或約三科施設分心意識時。皆通六識事不及異論。但至清涼大師解釋者。凡六識之體一異。雖小乘論異義。七十五法法數。依薩婆多俱捨列之。薩婆多六識體各別也。但七十五法之時。六識心王合為一數。心所既開四十六。心王何不開六數歟。故知。第六識遍知之識故。前五識收第六意識心王。為一數心得。心法一即是意識見給也。次問明品抄第六入過去等者。對大乘心第六識之外。別有第七思量之意。為顯小乘不立第六識外意。見第六入過去等給也。非遮餘識之中第六識勝故也。一義雲。小乘中六識體一異各別也。且約一異相一意識見歟。   探玄記第一雲。小乘法相有七十五識唯有六(文)   俱捨論第一雲。識謂名了別。此即名意處。及七界應知。六識轉為意。論曰○此復差別有六識身。應知。如是所說識蘊。於處門中立為意處。於界門中立為七界○此即六識轉為意界(文)。此則通六識蘊門名識。處門名意。界門名。七心界。皆通六識也。   問第四雲。頌曰。心意識體一。論雲。集記名心。思量名意了別名識。復有釋言。淨不淨界種種差別故名為心。即此為他作所依止故名為意。作能依止故名為識。故心意識三名所詮義雖有異。而體是一(文)。   飾宗第一雲(律書)若在未來名之為心。集起三業得自在故(文)。此釋集起義有未來。   燈第五雲。薩婆多雲。五門義別。一名門○二義門○三業用門○四世門○五施設門。五蘊名識處名意在界名心。皆通六識。非離六外別有心意(文)。   指事雲。遠雲。若依毘曇。就一事識隨義分三五義別之。所謂名義業世施設。名者名心名意名識。義者集起。是其心義。思量是意義。了別是識義。業者論雲遠知。是心謂知未來。未來之法未簡現起。與我身居故說為遠。前知是意。績知是識。世者論言未來說心。過去說意。現在說識。言施設者。界施設。心入施設。意陰施設識(文)。此五義雜心論第一出。   折引婆娑有多異義。釋心意識可見。   折引婆娑了雲。釋雲。依上論故但有六識。於此六識各分心意識也(文)。   抄八下雲。小乘謂未來名心。過去名意。現世是識等種種分別。然無別體(文)。復古引此文釋雲體即第六(文)。   攝論章第三雲。依薩婆多宗毘婆娑論及成實論宗有諸論師。但說一識。謂說第六獨行意識。如彼二論引。法是經偈遠行獨遊不依於身能調是者。遠離魔怖。此言一識。攝九識中第六意識。不攝餘識(文)。   此章道基法師撰。舊譯古飾也。薩婆多六識體別。成實六識體一也。雖然婆娑復次之中。六識體一義有之歟。   述記五末釋雲何應知。此第七識等。文雲。小乘執此。即是六識入過去者故為此問(文)。   章於阿賴耶識○經說(文)。   問。現流布增一阿含經中。不說阿賴耶如何答。攝論。唯識論。皆增一經引釋四種之賴耶。知梵本應有也。   四阿含事。   述記第四本雲。四阿含經。一名增一。二名中。三名長。四名雜。明從一法增至百法名增一。不略不廣。明義名中。若明事義文廣曰長。雜雜明事名為雜(文)。   三。問。增一經所說四種賴耶何為體歟。答。以大乘實義見之第八也。以小乘自義取之時。異計不同也。或五蘊。或我見等也。如唯識攝論等。   問。有部心四種賴耶。以能執之貪為體歟。為當以所執藏之法為體歟。答。以蘊等之所愛著之法體名賴耶也。如攝論唯識等。付之述記釋雲。四體是貪(云云)。如何。答。述記雲。彼部計雲執餘蘊等。但是貪所著處即名阿賴耶故(文)。攝論三種唯識七種。皆是有部貪所著處破也。四斷是貪者。且釋能愛著體歟。   無性攝論第二雲。聲聞乘中。亦以異門密意已說阿賴耶識。如彼增一阿笈摩說。世間眾生愛阿賴耶。樂阿賴耶。欣阿賴耶。喜阿賴耶。為斷如是阿賴耶故。釋曰。如彼增一阿笈摩說者。是一切有部中說愛阿賴耶。此句總說貪著阿賴耶識。樂阿賴耶者。樂現在阿賴耶識。欣阿賴耶者。欣過去已生阿賴耶識。喜阿賴耶者。喜未來世當生阿賴耶識。此性於彼極常有願故。由樂欣喜。是故總說名愛阿賴耶。為斷如是阿賴耶故。雲為永斷害故(文)。又雲。復有一類。謂薄伽梵所說眾生愛阿賴耶。乃至廣說。此中五取蘊說名賴耶。有餘復謂貪俱樂受名阿賴耶。有餘復謂薩伽耶見名阿賴耶。此等諸師。由教及證愚於阿賴耶識故作此說。如是安立阿賴耶名隨聲聞乘。安立道理亦不相應。若不愚者取阿賴耶識。安立彼說。阿賴耶名。如是安立則為最勝(文)。   愚法所執五蘊等。一一難破繁故(不引)。   折引了雲。釋曰。此論初說小乘執五取蘊。並貪俱樂受。及薩伽耶見。詺為阿賴耶識。從若不愚者已下論文。破此諸見。建立大乘說阿賴耶識以為最勝。是知小乘雖有其名。然覈定其義執藏之義不成。既無執藏之義故。雲但得其名(文)。梁攝論第一雲。論曰。如增一阿含經言。於世間喜樂阿賴耶。愛梨耶。習阿梨耶。著阿梨耶。釋曰。初句略說根本。後以三句約現在過去未來。更廣大釋之。著阿梨耶者。約現在世。習阿梨耶者。約過去世。愛阿梨耶者。約未來世也(文)。   指事所引也。   唯識論第三雲。說一切有部增一經中亦密意說。此名阿賴耶。謂愛阿賴耶。樂阿賴耶。欣阿賴耶。喜阿賴耶。謂阿賴耶識。是貪總別三世境故。立此四名。有情執為真自內我。乃至未斷恆生愛著故。阿賴耶識是真愛著處。不應執餘五取蘊等○五欲亦非真愛著處○樂受○身見○轉識○色身○不相應○異生有學起我愛時。雖於餘蘊有愛非愛。而於此識我愛定生。故唯此是真愛著處。由是彼說阿賴耶識名。定唯顯此阿賴耶識(文)。   述記四本雲。論說一切有部至喜阿賴耶。述曰○自下釋義文有其三。一釋曰。名即第八識。二謂生已下。徵餘非此。三異生有學下。顯起愛所著之處必阿賴耶○四名如論。是貪總別三世境故。無性雲。愛是總句。餘三現在過去未來。如其次第三世別說。此性恆時極希願故。由樂欣喜。是名阿賴耶也。世親一解同前。第二更解。謂於現愛。於過去樂。由先樂故。復於今世欣。欣故於未來喜。今但總言是貪總別三世境故。非但有前解亦無有後釋。四體即貪○論有情執為至是真愛著處。述曰○至金剛心恆行不息故。阿賴耶識。是真愛著處。彼部計雲。執餘蘊等。但是貪所著處。即名阿賴耶故。論不應執餘五取蘊等。述曰○論謂生一向至受快樂故。述曰。自下第二徵餘非此。文有其七。七種非是所愛著故(文)。   復古雲。賴耶下但得第八之名。無別自體。謂小乘但是第六入三世故。指增一阿含經也(文)。 四。問。小乘教心。於第七識名義俱得義可有歟。答。章但有六識(云云)。付之。既於第八識得其名。於第七識者。人我之根本故。小乘尤可得其名義也。是以唯識論中。於第七識者。名義共得之見。如何。答。   唯識論第五雲。又大乘經處處。別說有第七識故。此別有。諸大乘經是聖教量。前已廣說。故不重成。解脫經中亦別說有此第七識。如彼頌言。染污意恆時。諸惑俱生滅。若解脫諸惑。非曾非當有。彼經自釋此頌義言。有染污意。從無始來。與四煩惱恆俱生滅。謂我見我愛及我慢我癡。對治道生斷煩惱已。此意從彼便得解脫。爾時此意相應煩惱。非唯現量。亦無過未。過去未來無自性故。如是等教諸部皆有。恐厭廣文故不繁述(文)。   述記五末雲。論解脫經中至非曾非當有。述曰。此大小乘遍計之經。然四阿含不攝零落之經。諸部皆有。具此頌文長行自解○此經大小共信。十八部共許諸部解別。上座部等計。即染第六諸惑許並生。別有細心是第六意。恆現行故○大眾部等解。如常絕食受樂。非謂一切時有名恆。薩娑多等。非四惑同時俱。此則前後有俱。常絕食等分大乘雲。即是我第七識(文)。   大疏部薩婆多等之解。恆時時之相續之義也。非常恆相續。如雲。常絕食常受樂。又薩婆多四惑不俱起故。會前後有俱也。此皆小乘中不許第七識也。證第七委釋。   問。第二時般若教中。但空六識不說七八(云云)。爾者小始二教中何攝歟。答。始教所攝也。但不說七八事。且意處收七八故也。唯識論第五雲。然有經中說。六識者。應知彼是隨轉理門。或依所依六根說六。而識類別實有八種(文)。   述記五末雲。此說八識。何故阿含經等中說有六識。論然有經中至隨轉理門。述曰○此有二義。一隨轉理門。依小乘根器未建立於七八者說故。論或隨所依至實有八種。述曰。此第解。依不共根不共境故。有六種。非謂盡理。而識類別實有八種。大乘之中。於處門中不開識者。以此理通(文)。   章從業種並體而生(云云)。   唯識論第八雲。復次生死相續。由諸習氣。然諸習氣總有三種。一名言習氣。謂有為法各別親種。名言有二。一表義名言。即能詮義音聲差別。二顯境名言。即能了境心心所法○二我執習氣。謂虛妄執我我所種○隨二我執所熏成種。合有情等自他差別三有支習氣。謂招三界異就業種○應知我執有支習氣。於差別果是增上緣(文)。   抄八下雲名言種者。唯識第八雲。復次生死相續○各別因緣。釋曰。言各別親種者。三性種異故。能詮義聲者。揀無詮聲。彼非名故。名是聲上屈曲。唯無記性不能熏成色心等種。然因名起種。名名言種。顯境名言。即七識見分等心非相分心。相分心者。不能顯境故。此見分等實非名言。如言說名顯所詮義。此心心所能顯所了境。如似名能詮義故。親辨果體即由名言。若無業種不招業樂。如種無曰終不生芽故。此名言由業引起。方受當來異就之果苦樂報(文)。   表義唯第六。顯境通七轉。我執通六七。有支前六識也。述記八本釋表義名言雲。唯第六識。能緣其名。能發其名。餘皆不緣。亦不能發(文)。又釋我執熏習雲。因我執故。相分之中亦熏五蘊種。即名言種由熏我執種。合自他別故立之也(文)。   又雲。有謂三有支者。因義分義。即三有因生善惡趣差別因也。通前六識皆有此熏(文)。   問。親辨自果因緣正名言種也。又論文三熏習初名言熏習雲道理雲。又便尤舉名言可等餘二熏習。何章文雲從業等種辨體等歟。一義雲。次下答問答。   問。唯識論中。釋前後異熟果相續之義。有曰。復次一福等三業。二三熏習。三十二因緣。四二種生死也。此四義。皆釋前異熟既盡。復生餘異熟之頌。何故當章但舉三熏習歟。答。唯識論中。由諸業習氣。二取習氣俱。前異熟既盡等(文)。長行釋業習氣與二取習氣出四。復次四義。共釋業習氣與二取習氣。謂福等三業業習氣。色心心所等種子二取習氣。謂又十二因緣者。惑業苦三道也。業業習氣。惑苦之種。即二取習氣也。次二種生死者。漏無漏二業為因。即業習氣煩惱所知二障為緣。即二取習氣也。故四義共。以業種名言種子等。為生死相續之因緣也。爾者從業等種辨體而生者。不可限三熏習了通論四義也。問。辨體而生者通八識歟。答。唯識論意。諸業習氣者。引滿二業。異熟者。真異熟並異熟生總別二報也。雖然當章心。且真異熟賴耶付釋之。章異熟報識為諸法依(文)。   異熟識得名事。   論第二雲○即前異熟及異熟生名異熟果。果異因故(文)。依名言種。八識相差別而生名等流果。果似因故。酬善惡業種生無記果故。雲果異因也。   述記二末雲。言異熟者。或異時而熟。或變易而熟。或異類而熟。或異熟因所招名異熟果(文)。問。付第八識。有阿賴耶阿陀那等之諸名。何故舉異熟為諸法依歟。答。阿賴耶名不通八地已上。二乘無學等位。異熟名通菩薩金剛心二乘無餘。以前阿陀那名通具縛乃至佛果故。取中舉異熟名也。又異熟者。第八識果相故。對上辨體而生也。   唯識論第二雲。一謂異熟。即第八識多異熟性故(文)。   述記二末雲。不言初以狹故。不言後以寬故。寬狹何事遮不說也。此中意說熏習位識。若說寬時。佛無熏習說即無用。若說狹時。八地以後猶有熏習便為不足○故說異熟識。是多異熟性。寬狹皆得(文)。   又唯識論第二。唯真異熟體。具所熏之四義。為諸法種子依。故知。異熟報識為諸法依(云云)。 五。問。轉識賴耶相望。可有互為因緣之義歟。答。可有親因緣之義也。付之。親辨自果種子因緣。必具性決定等六義。而本轉既異體也。不可有引自果之義。加之轉識通三性。第八限無記。爾者本轉二識相望。全性決定之義闕如何。答。先章文。從業等種辨體。而生之時。以七轉識為賴耶因緣之義可有之。異熟報識為諸法依者。第八為七轉識因緣也。是以大疏(三上)雲。以上八識為能所熏展轉為因(文)。   抄八(下雲)七熏八種。七是八因。八含七種。八是七因(文)此等解釋。本轉二識。互為因緣義分明也。但於難勢者。法相宗深義口傳重重也。且一往會之者。諸法種子賴耶相分也。此相分種子。若望能熏轉識通三性。望能持第八唯無記也。故唯識論雲。諸有漏種。與異熟識體無別故。無記性攝。因果俱有善等性故。亦名善等(文)。故第八識相分。作七轉識之親因。而不失引自果性決定義。次六七二識緣第八之時。六七所變相分。被自體分力熏第八識見相分種子。而此六七所變能熏相分。或隨本質收第八識。或隨能緣收六七。已有隨本質故。具引自果義。又六七緣第八所變相分是帶質境。故從情從本判性不定也。若隨六七通三性。若隨本質無覆後無記也。是故六七所變相分。望第八識有性決定也。以轉識○分望第八體。以第八相分望轉識之體。作互為因緣之義。若攝用歸體本轉自體相望。可有因緣之義也。重重問答。有探冊論第二·述記二(末)祕二·燈三。勘文有別紙。   六。問。當章文方便漸漸引向真理(云云)。爾者真理者。指終教真理歟。為當始教之空理歟。答。終教真理也。付之。案解釋之起盡。方便漸漸引向真理故。說熏等悉皆即空(云云)。悉皆即空之言。非指始教之空理歟。加之不令如言而取故。會歸真也。結釋無爭會八識之事相。歸始教之真理見。是以復古記中。此約初教故。雲漸漸引向真理。乃至但雲悉皆即空(云云)。如何。答。章文既方便漸漸引向真理(云云)。知八識法相說即空事。為引入終教真理也。若只於始教內。直會事歸理。何可有漸漸之義歟。但章文悉皆即空雲會歸真也等者。此等解釋。自本於始教內八識之事相即空之義釋也。如此即空釋事。為引入終教之真理故。漸漸引向等釋給也。先德又述此意歟。全不及難勢也。   要問上雲。依三乘教初教文中。立有異熟賴耶受熏成種子所以知之。故無性攝論雲。今立異熟賴耶。此亦無傷。既知無傷。故知權立。為迴心聲聞未達法空。權舉異熟相。漸引小乘變易生死漸向細滅。實即不然。若據實理。一切緣起不離法界○言熏果報者。據位而說。此可思簡。故起信雲。真如熏無明。無明熏真如。此意向實也。義若如此。何故瑜伽論。異熟受熏為愚者說。於內於外無有熏習。即不見藏住。能如是知者。是名菩薩摩訶薩。起信既熏真如。因何成辨熏習。今會此意。瑜伽為對聲聞先識異熟。後知無生順觀行故。今起信論。為悲進菩薩識緣起相即會無生故。作別說(文)。   折雲。方便下。此顯緣生無生故空也。所以明斯義者。意顯相宗所立有八識。未為究竟故示斯。若彼自宗。則雖無自性。不礙緣生故立識也(文)。   又雲。解雲下。正令彼捨執而言通之。此令相宗趣。後不是朋於空宗○由八識無性歸真。是趣後教真實義(文)。   指事雲。言漸漸引向至悉皆即空者。上明緣生假有俗諦。自下明漸引向緣生即空真理。是故雲方便漸等(文)。   章如解深密等(云云)。   解深經第一(玄奘譯)心意識相品第三雲。爾時廣惠菩薩○白佛言。世尊○於心意識祕密善巧。菩薩者。齊何名為於心意識祕密善巧菩薩。如來齊何施設。彼為於心意識祕密善巧。菩薩○爾時世尊○吾當為汝說心意識祕密之義。廣惠當知。於六趣生○(賴耶為依趣生建立。轉識賴耶互為因緣等義說了)廣惠。如是菩薩。雖由法住智為依止為建立故。於心意識祕密善巧。然諸如來。不齊於此施設彼。為於心意識一切祕密善巧菩薩。廣惠。菩薩於內各別。如實不見阿陀那○阿賴耶。不見積集不見心。不見眼必及眼識。十八界不見意法及意識。是名勝義善巧菩薩。解脫經是真菩薩(云云)。如來齊此施設彼。為於心意識。一切祕密善巧菩薩。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頌曰。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暴流。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文)。   深密解脫經第一(菩提流支譯)廣惠菩薩問品文小異。義多同瑜伽七十六文義。多分同也。   問。深密經並異譯解脫經等。但雲於內各別不見阿陀那等。雲藏住熏習之言無之。又解深密經。只雲於內各別。無於外句如何。答。梁攝論第一。引釋解節經偈雲。廣惠菩薩。由如實不見本識及阿陀那識等。於內於外。不見藏住。不見生及長。不見眼識眼色○此論不見藏住不見生長者。相當經文不見積集不見心之句。經論共初約第八三名。後約十八界釋不見義。當章所引。雖前後不次第。不見藏住等之一對。當不見積集之一對。依取義略引不次第歟。高覽異本歟。次於外者。梁論引釋既於內於外。又深密解脫經。若菩薩不見內外阿陀那等(云云)。依此等文。引於內於外也。又唐本章。是名菩薩(云云)。付之。宗朝末師釋義可見。   不見藏住(內所熏)。熏習(外能熏)。阿賴耶(攝藏義)。阿賴耶識(能攝之。識體)。阿陀那(執持種子色根義)。阿陀那識(能執持識體)。阿賴耶執藏。在異生有學七地已前。阿陀那翻執持。通凡聖因果等之諸位也(已上)。折藏義於內各別等(云云)。內(真如)。各別(隨證顯真)。阿陀那(用)。阿陀那識(體)。阿賴耶等。可准之。   已上指事引圓測疏。   曉法師雲○於內密之心。各別所詮之門。通達諸識。離言說法。不取隨言所詮之義故。於一切皆言不見(文指事所引也)。   七。問。所引解深密經文。建立一切心意識祕密善巧(云云)。爾者。祕密者不了密意之義歟。為當甚深祕密之義也可雲歟。答。甚深祕密之義也。付之。深密瑜伽等心。以八識三性之建立。為第三時了義之說。以畢竟皆空之義。為第二時。三無性門未了之教事。法相一家定判也。是以唯識論中。述因果同時恆轉如流之義了。嘆謂此正理深妙離言。解深密經文。長行說不見等之義。重頌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慕流。述以八識種現因果相依之建立甚深正理。定何以業等熏習。定不了皆空義。甚深祕密可嘆歟。答。正深密瑜伽等中。以解不見之義。或名勝義善巧菩薩。或雲祕密善巧雲真菩薩。若所解之義不了者。能覺菩薩。何勝義真實菩薩歟。加之。瑜伽論中。異熟生滅等義。為愚癡無智說(云云)。愚癡無智之所解。豈甚深歟。但深密等中。建立諸法有二義邊。一異熟生滅等義。俗諦門建立也。引迴心二乘。為令知八識互熏之因果也。瑜伽論愚癡無智者。二乘等也。二攝相歸性勝義真實門。因果能所熏等。皆即空離言也。此即菩薩證智境界也。故雲勝識菩薩等。以此即空無性真俗相依之建立故。說建立心意識祕密善巧也。又經論之中。深妙遠深等者。嘆此真俗相依之八識。全非異熟生滅之分故。經文祕密善巧者。無淨甚深祕密之義也。但章文結釋文生滅等相皆是深密意者。指異熟因果。即不了密意也。不可混亂。   略文義經文祕密善巧與結釋。皆是密意。同不了祕密之義心得歟。未審。   尋雲。熏等即空者。第二時遍計空歟。第三時中道空歟。答。第二時般若未顯說八識。今空八識因果故。知第三時三無性門空也。但同學抄三無性。通第三時顯了說歟。雲論義通不通二釋。雖然自宗心第三時。具說三性三無性雲事。宗家清涼大師等解釋分明也。如探玄第一等。   唯識論第三雲。由此汝義因果定無。應信大乘緣起正理。謂此正理深妙離言。因果等言皆假施設○遠離二邊契會中道(文)。述記三末雲。中道者。無漏真異名也。以理合智故名契道(文)。   要問答上雲。義若如此。何故瑜伽論。異熟受熏為愚者說。於內於外無有熏習。即不見藏住。能如是知者。是名菩薩摩訶薩。起信既熏真如。辨成熏習。今會此此意。瑜伽為對聲聞先識異熟。後知無生順觀行故。今起信論。為直達菩薩識緣起相即會無生故。儀別說(文)。   上起信真妄互熏義釋故。對瑜伽不見熏習問決也。   折雲。如來齊此立識者。意在無性故空。不在緣生故有。故雲密意善巧。此是佛意故。引此令法相學者知。而得意不可如言取也。言瑜伽同者○上來所說。我為愚癡無智者。說我不齊。如是說阿賴耶可為。若知賴耶及陀那識等。於內於外不見藏住。能如是知者。是名菩薩。釋曰。此論意。以執有識者。為無智愚癡之人故。吾祖引此翻彼所執也(文)。   有義雲。此記心經不見等三無性門。不了密意也(云云)。若爾者。以何法相學者。八識建立之執遮歟。故今記心雲。深密經意。齊無性為深密之建立。不在緣生有相。引此佛意遮相宗有執(為言)。   復古雲。始教有二門相成熟。當於始門理成熟。義當終門(文)。相成熟者。業等菩薩生。理成熟者。悉皆即空。而依孔目判也。   問。此記解釋。違空門為始不空為終之義。如何。答。相對深密第二三時。以第二時空為始教初門。於第三時中。異熟生滅建立。前通終教。真俗相依之建立者。始教之終門。終門之初門也。對之異熟生滅之建立者。猶以始教初門攝也。   疏三上雲(問明品)。問。若爾瑜伽等中。異熟賴耶。從業惑種辨體而生。非如來藏隨緣所成。如何會釋。答。瑜伽中。對於凡小。約就權教隨假說。楞伽密嚴對大菩薩。依於實教盡理而說(文)。   章於此賴耶得理事等(云云)。下。   八。問。起信論文。不生滅與生滅和合(云云)。爾者宗家心。此中生滅者。通三細六粗歟。限七轉識歟。答。廣通三細六粗也。付之。宗家起信論義記中。依楞伽經生滅者七轉識也。釋不取三細見雲何。答。以生不生和合名阿梨耶。三細既賴耶三分也。爾者生滅者。專可取三細也。故起信疏釋。先初約根本三細生滅釋不一不異之義了。依楞伽經。以七識染法為生滅等。已下就生顯之七轉識。釋不一異之義。是則七轉熏如來藏成三細梨耶故。七轉亦不離阿賴耶雲義釋也。此義問明品抄見。   起信論疏上雲。不生滅者。是上如來藏清淨心動作。生滅不相離故雲和合。非謂別有生滅來與真合。謂生滅之心心文生滅無二相故。心之生滅因無明成。生滅之心從本覺起而無二體。不相捨離故雲和合○非一非異者。真心全體動故。心而生滅非異而恆不變真性故。與生滅不一。依楞伽經。以七識染法為生滅。以如來藏淨法為不生滅。以此二與合為阿梨耶識。以和合故非一非異○今此論括彼楞伽經上下文意。作此安立故。雲非一異也(文)。   付此疏文。自初不生滅至與生滅不一。約三細無明釋非一非異。自依楞伽經以七識等下。約七轉識釋不一異。今此論主下總結二義。   抄八下雲。疏又起信論雲下○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阿梨耶識。釋曰○此心所以生滅者。因此明生。此生滅心。原從本覺而起故。有二義而無二體○言非一非異者。如全體動故。心與生滅非異。而恆不變真性故。與生滅不一。此約三細以為生滅。則第八中已含動靜故。楞伽雲。七識染法為生滅。以如來藏淨法為不生滅○就生顯說(文)。起信別記雲。成梨耶義說有二門。一分相門。二融攝門。前中二門。一不生滅。二生滅○生滅中生者。是七識○故楞伽經中。名為相生滅也。二細者是無明風。楞伽經中。名為流住生滅(文)。   問。終教大乘心。可有真如受熏之義歟。答。章以許真如隨熏和合(云云)。付之。唯識論中。能熏所熏各有四義。其所熏第三能熏第一。正遮真如熏習之義。縱雖終教能所熏雲何可成歟。答。   抄八下雲。然此能熏所熏通性相意。先依法相宗說。唯識第二(已下取義)。所熏四義。一堅住性(始終一類相續義遮轉識等)。二無記性(無違逆義此遮染善)。三可熏性(自在不堅義遮心所無為)。四與能熏共和合性(同時同處義遮化身前後)。能熏四義。一有生滅(遮無為)。二有勝用(遮異熟心心所等)。三有增棫(遮佛果)。四與所熏和合(已上取義)。第二法性宗者。上法相宗所熏第三能熏第一。正揀真如受熏之義。今法性宗。亦七識等而為能熏。以為所熏。其第八中。以如來藏隨緣成立。含有生滅不生滅義故。熏第八即熏真如故。起信論雲。復次有四種法熏習義故。染法淨法起不斷絕。雲何為四。一者淨法名為真如。二者一切染因名為無明。三者妄心名為業識。四者妄境界。所謂六塵。熏習義者。如世間衣服實無於香。若以香而熏習故則有香氣。此亦如是。真如淨法實無於染。但以無明與熏習故。則有染相。無明染法實無淨業。但以真如而熏習故。則有淨用(文)。   孔目雲。隨惠梨耶具四懷方堪受熏。一堅(理實義)。二無記(無分別義)。三可熏(不守自性義)。四與能熏相應(諸法相應義)。能熏四義。一淨法。二染因。三妄心。四妄境界(云云)。取義復古所引。   章故楞伽下三文連引事。   第一文惡習者。抄八下雲。此中正取無明為因。生於三細(文)。惡習者。根本無明也。復古雲。惡習能熏七轉識也(云云)。第二文與因俱若生若滅者。清涼釋雲。與七識俱名與因俱。折薪所引。已上二文經第四。第三文經第七。具上二文意也。   抄八下雲。前引楞伽與七識俱。次引楞伽為惡習熏。今則雙具故復引之。大意無異(文)。   疏中連引三文。前引者。真識現識泥團微塵等文也。次引者。章第一引文。今者則章第三引文也。   章又雲起信論雲自性。   論雲。如是眾生自性清淨心。因無明風動。心與無明俱無形相等相捨離等(文)。章取義引也。   勝鬘染而不染等事。   經雲。彼自性清淨心。難可了知。彼心為煩惱所染。亦難可了知(文)。指事所引。   章智障極盲闇等(文)。折雲。智論攝論並有此文。若攝論第一歸敬偈初文也。彼有十七偈半。此即第一明歸正之意。意在顯無分別智等也。下二句雲。如理及如量無分別智光(文)。   章此真如二義等(文)。復古雲。真如隨緣不及二義(文)。折雲。約二教門以辨(云云)。章十地經雲。三界虛妄等(文)。第六地說十二因緣。玄十三總科十門。一因緣次第。二一心所攝。三自業助成。乃至十隨順無所盡觀也。今文第二一心所攝門也。晉經第二十七文。   章攝論等約始教釋等(文)。玄十三雲。此之一門。諸論門引證成唯識(云云)。十重唯識中。初三門始教也。第一門雲。如攝大乘及唯識等諸論廣說(云云)。第一相見俱存也。第二攝相歸見雲。如解深密經·二十唯識·觀所緣論(云云)。   第三攝數歸王雲。如莊嚴論說(云云)。故等取此等諸論也。攝大乘論中卷雲。此中何者依他起相。謂阿賴耶識為種子虛妄分別所攝諸識○其有未得真智覺者。於唯識論中。雲何比知由教及理。應可比知。此中教者。如十地性薄伽梵說。如三界皆唯有心等(云云)。指事所引。賴耶種子識教證。引十地經也。   章十地論等(文)。第八卷雲。但是一心作者。一切三界唯心轉故。雲何世諦差別隨順觀世諦。即入第一義諦(文)。指事所引。   九。問。達磨經者。諸指一部經歟。為當通指大乘經歟。答。可指一部經也。付之。清涼大師解釋中。通指諸大乘經見。如何。答。既攝論等中引彼經一頌。豈所引頌諸大乘經。同說一頌歟。但清涼大師解釋者。疏三上問明品雲。又如達磨經頌雲。無時來界為諸法等。依攝論等。就初教釋雲○寶性論翻此○兩宗不同。淺深可見(文)。   抄八下雲。疏又如達磨經頌下。雙引二論○而雲達磨經頌者。攝論第二釋所知依中雲。此中最初。且說所知依。即阿賴耶也。世尊。何處說阿賴耶識名阿賴耶。謂薄伽梵。於阿毘達磨大乘經中說。釋曰。此乃通指大乘經。為對法經耳○下半雲。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疏攝論等下。第二引二論釋。初即法相宗論。言等者。等取瑜伽。雜集等。彼論釋雲。無始者初際無故。界者因義。即種子也○寶性論翻下。即法性宗論○彼論具足雲。無始時來性作諸法依止。依性有諸道。及證涅槃果。即第四論(文)。   章如是等法者。論次第牒釋故。指餘雲也。梁攝論第一。無性攝論第一(玄奘譯)。攝大乘論第一(多羅笈多譯)。皆引此頌。頌文少異。其義多同。疏所引無性攝論第一文也。而抄攝論第二釋所知依中雲者。唯識三雲。謂有大乘頌文。同無性論也。   述記四本雲。此簡小乘阿毘達磨。是大乘故(文)。   述記第一本雲。爰引六經。所謂花嚴·深密·如來出現功德莊嚴·阿毘達磨·楞伽·厚嚴(文)。   章三十二菩薩不二法門等(文)。   三十二法門指事上(末)文殊不二終頓事。並如上卷攝。   章離世間品十心事。   晉經第四十一離世間品雲。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心。何等為十。謂大地等心(持一切善根故)大海等心(受無邊智慧大法海攝故)須彌山等心(安住無上菩提故)摩尼等心(遠離涅槃故)金剛等心(決定了知一切法故)堅固等心(一切外道不能壞故)蓮華等心(世界不染故)優曇等心(難值遇故)淨日等心(滅闇障故)虛空等心(無能量故)。已上佛子○若安住此心。即得一切諸佛無上清淨大心(云云)。指事心識章私記。同引此文。   折雲。且離世間品所說十心。然有多種難以指定故。晉經彼品前後次第。總有十四段。明十種心。所謂十發普賢心。十於善知識起恭敬心。十平等心。十發無畏心。十發無疑心。十發不動心。十不捨深心。十須彌山王正直之心(直雲菩薩可為□有十種心)。十發心。十十深心。又十心(直雲十種心但釋異)。   諸攝皆引十平等心。安知吾祖不通指耶。今詳文中。但雲故說十心以顯無盡。如離世間品等。應通指此品所說十心等(文)。   第九地十心。晉經二十七雲。知眾生諸心差別相。莊飾世心相。速轉心相。壞不壞心相。無形心相。無邊自在心相。清淨差別心相。垢無垢心相縛解心相。諂曲質直心相。隨道心相。皆如實知(文)。指事所引玄十四雲。先一句總。次九句別○初言莊飾世心者。以八識心能莊世也。論名心意識六種差別者。心謂賴耶。意是末那。識即六識。以心意各一識中具六故。六種八識不同故名差別(文)。尋雲。依此釋但八識之開合也。何雲顯無盡等歟。答。三一雖有淺深。至釋義配當事在之。如三身十身配釋。雖然淺深不可混亂也。折引經文了雲。然說十雖表無盡但是一心差別。十相非是十種心。次明一心十德。始是一心十相之義。且如晉經十地品中。二地有十種直心。三地有十種深心。五地有十種心平等心。恐九字誤爾(文)。   性起品十心事。   晉經第三十六雲。雲何菩薩摩訶薩智見如來應供等正覺心。此菩薩知心意識非即如來。但知如來智無量故。心亦無量○具十德者。舉十大喻。一虛空無依為依喻(喻佛無依成事智)。二法界湛然喻(喻佛體無增減智)。三大海讚益喻(喻佛均益生智)。四大發出生喻(喻佛用與體密智)。五珠消海水喻(喻佛或成德智)。六虛空含受喻(喻佛依住無礙智)。七藥王生長喻(喻佛窮劫利樂智)。八劫火燒盡喻(喻佛知無不盡智)。九劫風持壞喻(喻佛含留惑智)。十塵含經卷喻(喻佛性通平等智)。已上取義。離世間品菩薩心第九地。眾生性起品佛心也。果位智強識劣故雲十智也。   問。章文若約同教即攝前諸教(云云)。爾者同教中可攝別教歟。答。   折雲。今此同教。正是圓教中同教門。然亦約攝前諸教。三一和合說爾(文)。   復古雲。問。攝前諸教者未審。攝何等教。若言即前所引諸教。別教亦列於前。豈亦攝歟。若雲但攝前四。何不如餘處列於別教之前歟。答。無可無不可。言無可者。如餘處列之於前。但攝前四。以是一乘之方便故。言無不可者。前五總融為同教故○探玄十門唯心中雲○總具十門。約同教說。則別教亦攝。是為同教故。亦前亦後也(文)。   問。章文不動本而常末等(云云)。爾者指圓教性海具德門歟。答。上雲。   折雲。不動甚深緣起一心常有五門差別○不壞五門。恆是甚深緣起一心也。問。若爾性海具德門豈亦末歟。答。此以法義分本末故作此釋。若五教論本末。即海門為本也。本末之言。隨文以明不可為定(文)。章如唯識章記(云云)。折復古指孔目第一唯識章。指事指玄記十重唯識段。但十重唯識段。釋唯識一相。孔目廣明心意識等故。孔目義可宜歟。   文安三年十二月十五日書寫畢。   快舜居乘房。 華嚴五教章問答抄下(二)。   種性義上。   一。不動種性聲聞三品有無。 二。小乘教多人佛性有無。 三。六處殊勝。 四。習種性漏無漏。 五。始教本覺解性。 六。具種性者性習二性。 七。瑜伽性習二性同時。 八。堪任位。 九。經論二種性同異。 十。習種性位分。 十一。新熏五性位分。 十二。新熏不定性。   種性義。   抄三上雲。佛種從緣起者。然有二義。一約因種。因種即正因佛性○體因曰性相似名種故。開中雲。如稻自生稻不生餘穀此屬性也。朋幹花粒其類無差。此屬種。二果種性。開中雲。佛報唯佛其理不差。即性義也。說法度人類皆相似。此種義也。果之種性緣真理生故。雲從緣起(文)。三乘之種性得名。准例之。   退思等六種性。   俱捨論二十五雲。言退法者。謂遇少緣便退所得。非思法等。言思法者。謂懼退失。恆思自害。言護法者。謂於所得喜自防護。安住法者。離勝退緣。雖不自防亦能不退。離勝加行亦不增進。堪達法者。彼性堪能好修陳根。速達不動。不動法者。彼必無退。此六種性。先學位中。初二闕恆時及尊重加行。由根有異故有差別。第三唯有恆時加行。第四唯有尊重加行。第五具二。而是鈍根。第六利根。具二加行。退法種姓非必定退。乃至堪達非必能達。但約容有建立此名故。六羅漢通三處界有(文)。   付退有種果。退法無種姓退。不動姓無種果退故。中間四種有種姓退。果退通前五種姓。   頌曰。四從種姓退五從果非先者。退付論雲。學無學道所成堅故○世出世道所成堅故○若住此位後修練根。所得思等四種種姓。彼從此姓容有退理。二先位中住思等姓。必亦無退。此所得果。唯先法有果退義○是故定無退預流果(文)。   問。於何位立六種姓耶。答。雖通凡聖。小乘教心。依修得定性故。無學為本。通諸位也。於解脫分位。初修得也。俱捨論二十五雲。學異生亦六。練根非見道。論曰。有學異生種姓亦六。六種應果彼為先故(文)。婆娑第七雲。順解脫分亦有六種(文)。   寶師釋。一切眾生法爾心中有六種姓(文)。但六足論中。立有涅槃性無涅槃性人故。薩婆多心。立無性有情歟(雲)。俱捨論義(云云)。可尋之。   光二十五雲。婆娑第七雲。順解脫分亦有六種。謂退種姓乃至不動種姓(文)。   一。問。不動性聲聞可有上中下三品耶。答。舍利弗既下品也。不可有三品。付之。清涼大師解釋中。付不動性聲聞可有三品(見)。如何。答。抄十三上釋歟。彼付一乘悟入。分上中下三根。非小乘三根。不可准例也。疏五(下)第九迴向處者。一根知一切根。此有二義。一約理融。二約事別。謂如一人有多乘根性。一一乘中有無量品。如聲聞中。有信行法行等。此二通有退思護住等上中下根。隨於一品。復有信等種種善根之異(文)。   抄十三(上)雲。言此二通有退思護住等者。信行至羅漢有前五。見至羅漢為不動等。即等取湛達不動。就前五中。自有上中下。據法花中。則不動羅漢。亦有上中下三根。聲聞悟不同故。五百千二百亦稱下故(文)。   問。法花三因聲聞皆悉不動性歟。答。又十三(上)引俱捨二十五。釋六種姓。文義同俱捨故。不繁引。退(下下)思(下中)護(下上)住(中下)堪達(中中)練根不動(中下)本來不動(上下)鄰喻(上中)佛(上上)婆娑二十五義折所引。   二。問。小乘教心。可有多人同時有佛性之義耶。進雲。章文說佛一人有佛種性(云云)。付之。彌勒菩薩補處菩薩也雲事。阿含經所說也。豈無佛性耶。又准佛性論。分別部。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之義(見)。加之探玄記中。釋俱捨論一切菩薩坐金剛座成等正覺。一切菩薩者。賢劫千菩薩(云云。文)。既同劫中有千菩薩(見)。何況入大乘論中。引阿含經。六十菩薩同時成佛雲。雲何。答。佛性限佛人者。且約薩婆多宗。同時多佛不成之義也。唐朝盛流布宗故。小乘教者。多分出薩婆多義也。若依薩婆多意者。縱雖有多人佛性之義。約成佛唯一人之義邊故。釋說佛一人有佛種姓也。次分別部者。以三乘空理名佛性。必非如來性歟。又部計既別也。可有多人佛性多佛並成之義歟。賢劫千菩薩等釋。且小乘教中。唯無七佛不立三劫三千之佛雲事。肝要抄論義也。縱七佛千佛無多佛並成之義故。雲一人有佛性也。次入大乘論。   尋雲。小乘教心。佛性者性得修得中何耶。   要問(下)雲。若依毘曇薩婆多諸部說者。則一切眾生。無有性得佛性。但有修得佛性(文)。   章說佛一人有佛種性。然非是彼大菩提性(云云)。   佛性論第一雲。小乘諸部解執不同。若依分別部說。一切凡聖眾生。悉以空為其本。所以凡聖眾生。皆從空出故。空是佛性。佛性者即大涅槃。若依毘曇薩婆多等諸部說者。則一切眾生。無有性得佛性。但有修得佛性。分別眾生凡有三種。一定無佛性。永不得涅槃。是一闡提犯重禁者。二不定有無。若修時即得。不修不得。是賢善共位以上人故。三定有佛性即三乘人。一聲聞。從苦忍以上即得佛性。二獨覺從世第一法以上即得佛性。三者菩薩。十迴向以上。是不退位得於佛性(文)。   入大乘論下卷雲。問。如佛所說。一世界中無二佛出。雲何菩薩見十世界○塵數諸佛。答曰。諸佛說言。一世界中無二佛者。為彼鈍根小心眾生。不為利根大心者說。如阿含拈樹法輪及餘諸經。說是經時。有六十比丘。漏盡意解。俱得阿羅漢果。菩薩亦然。功行齊等。同時成佛。當知。十方無量諸佛。而汝經中自作此說。況摩訶衍。辨明說佛無量無邊(文)。   今阿含中同時成佛者。說分別部等餘部之義歟。又如四種賴耶。雖不立小乘中。自大乘檢之歟。   要問(上)雲。依小乘教。於一時中。但菩薩一人慈悲愛行。依三十四心次第作佛。餘見行者。並不作佛。但得二種涅槃。住無餘也(文)。   又雲。依小乘教。但一人成佛。若餘人成佛。前後不同時。若教化有情。後時作佛。由無十方佛故。   問。小乘教心。可有佛德無盡之義耶。答。章於佛功德。不說盡未來際(云云)。付之。宗輪論中。大眾部出世部一說部等之計釋。佛身無邊佛壽無量(文)。   基師疏。佛聲無量也。雙林入滅等。皆化現也(云云)。取義。抄批一上。引真諦疏雲。大眾部。依用花嚴·涅槃·金光等大乘經(云云)。取義如何。答。是亦薩婆多一義。部別不同。不及和會歟。   章五種性(等文)抄三(上)雲。若立五性為了。則三乘為了之義自彰。以有聲聞緣覺二定性故。則成二乘。有菩薩性成菩薩乘。不定性人通成三乘。無種性人。三所不攝。則人天乘收也。   章顯揚論五種道理事。顯揚第二十雲。問。雲何種性差別五種道理。答○雲何一切界差別可得故。謂佛所說諸有情界有種種。非一有情界。有下劣勝妙有情界。有聲聞乘等般涅槃種性有情界。雲何無根有情不應理故。謂不可說。由此道理。亦應得有無根有情。何以故。以無根者。外地等非有情故。雲何同類譬喻不應理故。謂不應言。如剎帝利非剎帝利等種類可轉。及那落非那落迦等趣性可轉。如是般涅槃不般涅槃種性。亦應可轉。何以故。剎帝等及那落迦等。具足一切種類界性及諸趣界性故。般涅槃不般涅槃種種性。更互相違故。彼若無有諸界性者。彼應畢竟不可迴轉○雲何異類譬喻不應理故謂不可說。如於彼彼地方所。或先有彼彼金銀銅鐵鹽等物類種性。後便無有。或先無後有。如是般涅槃法種性。亦應先有後無。先無後有。何以故。若有此理順解脫分應空無果。是故異類譬喻亦不應理。雲何唯現在世非般涅槃法。不應理故。不應言於現在生雖非般涅槃法。於後生中復可轉為般涅槃法。何以故。無般涅槃種性法故。又若於此生。先已積順解脫分善根。何故不名般涅槃法。若於此生。都無積集順解脫分善根。雲何後生能般涅槃。是故定有非般涅槃種性有情(文)。樞要(上)引瑜伽六十七。付無性有情。有五難六答。與顯揚多分同也。但顯揚五種道理。遮難成義。瑜伽具問答。一說無疑起難教理並違答。是一切界差別可得義也。二有情無根難。假說非例答。三說諸界互轉難。非喻乖理答。四應具諸界難。互喻無別答。此三四問答。同類譬喻不應理故。付分之。五無應轉有難。五背法不齊答。六縱轉不成答。此一難二答。異類譬喻不應理故。唯現在世非般涅槃法不應理故。二義相當也。委細樞要可見。。   瑜伽論二種性第三十五卷如章所引。   三。問。瑜伽論中。釋本性住種性六處殊勝(云云)。攝佛果六處歟。為當雲何。答。章文意處為殊勝(云云)。付之。師多取佛果六處現行(云云)。又寶師資糧位等六位(云云)。雲何。答。今章曰意處為殊勝者。大乘心。意處收七八二識。於其意處中。以第八識為殊勝(為言)。但餘師解釋者如燈破。   尋雲。論既雲六處殊勝(云云)。有何深義。重重簡意處中第八可雲耶。又若爾者。論何故不雲第八識殊勝乎。   燈第七雲。瑜伽三十五雲。謂諸菩薩六處殊勝。問。內六處中意根處攝無漏種子。是六處故。非遍六處皆能持種。亦不得雲具顯果位內外六處。外六處中不持種故。說因性故。然有難言。若在內六處名為殊勝者。二乘法爾及聞熏習無性人種。亦在六處。豈名殊勝。故取六位資糧加行見修等覺及妙覺位。名為六處。此亦不然。瑜伽二十一。雖解聲聞。與此意同。雲附在所依有如是相。六處所攝。從無始世展轉傳來。豈許小乘亦有六位。若雲據不定說。定性如何。又如何言六處所攝。從無始世展轉傳來。豈六位種法爾差別。若爾菩薩與二乘同。何名殊勝。答。且望無性。總名殊勝。非唯簡小得殊勝名。若不許小亦名殊勝。違二十一。彼雲。如是種子。非於六處有別異相。即於如是種類分位六處殊勝。從無始世展轉傳來。法爾所得。又由此文雲六處者。唯因六內處非果位等(文)。   折雲。此中下內六處。即眼耳鼻舌身意。揀外六處○此菩薩意處所以殊勝者。由耳識聞聲教。即意同時聞而思修。定成三惠種。在本識中以為解性故。此意處即攝解性。為性種也。故梁論雲。耳識聞聲。引意識起作文句了別其義數數習之。即生功能。執持不忘。名聞熏習(文)。   此記心。以聞熏三惠之種子。名本性名解性歟(見)爾者違瑜伽法爾所得文。雲何。   唯識論第九雲。一本性住種性。謂無始來。依附本識法爾所得無漏法因。二習所成種姓。謂聞法界等流法。已聞所成等熏習所成。要具大乘此二種性。方能漸次悟入唯識(文)。   述記九(末)雲。二十五菩薩地雲。無始法爾六處殊勝名本性住。正與此同即種性住(文)又雲。此聞正法以去。令無漏舊種增長名習種性(文)。又雲。聞所成等。即是三惠所成。非必新生。方名為成。令種增長亦名成故(文)。   燈第七雲。習種性者。本疏雲。聞正法已令無漏增名習種姓。顯成佛因及悟入唯識。有漏非正。非能正悟。非正習性。兼者亦是。唯識第二雲。聞熏習中有漏性者。感勝異熟非生見道等。雖本有種。因聞熏故亦名聞熏。如攝大乘及瑜伽論皆雲。多聞熏習所依。非阿賴耶性所攝習氣。若取有漏賴耶所攝。雲何非攝(文)。   四。問。瑜伽論中釋習所成種。謂先串習善根所得(云云)。爾者有漏聞熏善根種。為所成種體歟。答。性習二種。無漏智正因故。悟入唯識正所依故。非有漏聞熏名習種。取本有漏之種子增長義邊。名習所成種也。文證如上下。但兼者。有漏聞熏習種所攝也。   唯識第二雲。聞熏習中有漏性者。是修所斷。感勝異熟為出世法。勝增上緣。無漏性者。非所攝漏與出世法。正為因緣(文)。   疏四(上)雲。夜摩偈讚品第五。慚愧林菩薩段雲。智從熏習自種而生(文)。抄十三(上)雲。第三護法正義二論雲○由此應信。有諸有情無始時來有無漏種。不由熏習法爾成就。又雲。其聞熏習非唯有漏。聞正法時。亦熏本有無漏種子。令漸增上。展轉乃至世出世心。釋曰。生出世心者。即是見道○正同方三十五種性品論○一本性住種性。二習所成種性○疏雲。熏習即是新熏自種而生者。熏但熏舊。無別新成(文)。抄十三(上)雲(十地品)。故無性下引論證成前為此因。即第三論具雲。又此正聞熏習種子。下中上品應知。亦是法身種子。與阿賴耶相違。非阿賴耶所攝○雖是世間。而是出世心種子性。釋論中雲。雖是世間者。似有漏故。而是出世心種子者。是無漏心資糧性故(文)。   前為此因者。地前菩薩心。為此地上無漏之因雲事也。   問。習所成種者。通地前地上歟。答。   唯識章私記第五雲(真興)。習所成種性有二重。謂本有無漏種子。地前位依有漏聞熏。其用所修增。名一熏習所成種性。見道已上。依無漏智現行。新始所修增新熏無漏種子。名一熏習所成種性也。   尋雲。謂先串習者。先者指何位歟。   燈第七雲。地持論雲。若從先來修善所得名習種性。瑜伽三十五雲。謂先串習善根所得名習所成者。就顯相說。簡未熏習。非謂初修不名習性故(文)。就顯相者初住歟。爾者先者指輕毛等歟。可尋。   五。問。章文即攝賴耶識中本覺解性為種性故(云云)。爾者本覺解性者。指四智心品之種子歟。為當指真如本覺歟。答。一義雲。始教之心。以真如本覺解性。攝有為無漏種子。為性種也。付之。瑜伽論中。以法爾種子為本性。住種性事。自他宗一同性相所定也。雲可答。瑜伽唯識之性相法相一家之定判。以法爾無漏種子。為本性住種性事。不及異端。雖然當宗五教建立次第。始教攝理從事之教故。以真如本覺。粗相之種子付粗相。以種子為性種性也。故下文釋瑜伽種性雲。彼約始教。以理從事粗相而說(云云)。故以賴耶中隨緣本覺。攝意處中法爾種子。為性種性也。是則漸次下新熏之五性發起故也。問。引證文。梁攝論阿梨耶中解性者。真如本覺歟。法爾種子歟。答(云云)。兩方也。若雲真如本覺者。既依瑜伽文。付始教義。證性習和合之義。何可雲真如本覺耶。若雲有為種子者。下終教段。引今阿梨中解性文。證真如本覺。為性種之義如何。答。一義雲。縱雖真如本覺。但證性習和合。為種性之義引之也。   一義雲折義   折雲。梁攝下。問。前始教中。引此文立種性。必其性習。約有為無常法中說。今何引此立本識。通不生滅之本覺乎。答。今文有二義。若今文對。雲攝論說為梨耶中解性者。意雲。此即起信梨耶中之本覺。但梁論說為解性。約生滅識中以明爾。此約會取也○二者如下引攝論雲。多聞熏習。從最清淨界所流等○即知。亦是真如本覺內熏義也。自有縱奪。此是縱義(文)。   初義此約會取者。以真如本覺。攝唯生滅之本識義也。第二義正縱真妄和合之本識也。一義雲。會取者攝論梨耶中解性者。此記心。以聞熏三惠之種子。攝第八識為解性。而三惠種攝本覺也歟。會三惠聞熏之解性。攝起信梨耶本覺也。第二義攝論解性者。直起信梨耶中本覺也。   六。問。章文引瑜伽論。具種性者方能發心(云云)。爾者種性者。通性習二種歟。限本性住歟。答。章文即知。具性習二法(云云)。付之。正披瑜伽論。以本性住種性。為最初發心之因見。宗家解釋。依標何有歟。答。此事具種性者。方能發心之說處。先德異釋見。雖然且依折薪解者。瑜伽論之三持之中。第一堪任持者。自宗種性。具二種性事。論文分明也。故論中問雲何性舉二種性畢。此中義意二種皆取。加行持之中。以本性住性。為最初發心之因事。付本出之。非遮習所成種性也。瑜伽論第三十五。本地分中菩薩地種性品第一(云云)。有十法具攝大乘菩薩道及果。何等為十。一者持。二者相○十者建立。雲何名持。謂諸菩薩。自乘種性最初發心。及以一切菩提分法。是名為持(文)。   私雲。此十法自種性。至果德亙論數十卷說之。初持總有三義。一自乘種性名堪任持。二最初發心名加行持。三菩提分法名大菩提持。   雲何種性。謂略有二種。一本性住種性。二習所成種性。本性住種性。此中義意二種皆取。又此種性亦名種子(文)。   又雲(同卷髮心品第二)。當知菩薩最初發心。由四種緣四因四力○雲何四因。謂諸菩薩種姓具足。是名第一初發心因○若諸菩薩。六處殊勝。從無始世展轉傳來。法爾所得。當知。是名種性具足(文)。   指事雲。言然瑜伽既雲。具種性者方能發心者。第三十五卷發心品雲。雲何四因。謂諸菩薩種性具足。是名第一初發心因(今得心引文)。   種姓具足者。論六處殊勝等(云云)。爾者此記心。具種姓者。似指本性住。雖然章既釋瑜伽文即知。具性習二性(云云)。   豈有章文耶。爾者。瑜伽心三持中。最初發心者。通初發心住。與最初發。而本性住。通為二發心因。習所成為初發心住之因故。論付通舉本性住。非謂習所成。不發心之因。爾者此記。付文相相順。引發心品之文計也。非限具種性之言本性住也。   燈第七雲。又菩薩地明種性已。次明發心。發心即是習種性位。不可說。彼據不退位已後方名發。下文復雲。退與不退俱名發心(文)。 此破西明師輕毛十信性種攝雲義。輕毛習種攝也。釋成也。故知。通最初發心也。   折雲。然瑜伽既雲等者○若直釋者。如上瑜伽雲。此中義意二種皆取。即是具種性者。必具性習二法。成一種性也。言方能發心者。具此性習。為已方能發心故。下雲。論中種性在發心前也○瑜伽二種持義。第一名堪任持。正是菩薩自乘種性。次方說加行持。乃是最初發心。正與今雲具種性者(即堪任持)。方能發心(即加行持)。亦相應也。故知。堪任正是種性位(然下以第二勝解行住為堪任位。亦反驗性習具於第一種性住也)。故得約本名性種。約終名習種也(文)。   七。問。瑜伽論心性習二種同時可雲耶。答。章文亦不可說。性為先習為後(云云)。付之。瑜伽唯識等心。本性住種性者。無始本有法爾種子。習所成種性者。聞熏所成也雲事。性相所定也。縱雖依終教之義。立新熏之五性。五教義相既各別也。何取瑜伽說相。性習同時之義可釋成乎。況當章下文。以習成處定先有性(云云)。爾者非背瑜伽現文。剩似自語相違如何。答。瑜伽論心。本性住種性者。法爾本有也雲事。不及異端故。上文引瑜伽顯揚。立法爾五性。是則始教當中也。但然瑜伽既雲等以下。依始教之終門。成性習緣起之義。習種之上性種性立。遮不依習法爾本性定有之執故。非性先習後之義也。若修串習之行之時者。本有之義顯故。以習成處定先有性釋給也。此則會取瑜伽文義。釋成始教終門之義給也。故章次下雲。諸乘性種皆就習說(文)。   尋雲。依習所顯先有本性者。有為種子歟。真如本覺歟。答。未終教之當中故。有為之種子也。當段大都。會法爾五性。依習建立五性。而然未許一切皆成之義故。非真如本覺為種性之義也。折雲。亦不下遮一向定執先後。要在得堪任位已去。方說性習等(文)。此記堪任位者。種性位也。復古雲。亦不下。孔目曰。亦有解者。性種性者是本有性。習種性者是修生性。此非佛法所示故。雲亦不下等也(文)。   八。問。章文但可位至堪任以去者指何位乎。答。初住名堪任位也。付之。瑜伽論中。自乘種性為菩薩堪任持(云云)。尤初住以前。可名堪任位也。爰以。辰旦先德。故知堪任正是種性位(云云)。如何。答。至相大師要問雲。若依三乘始教○若直進及迴心二人修行。滿十千劫任堪任地者。並皆成佛文。此文分明也。故復古記中。引此文證今章之義。況當章已下文。位到堪任成菩薩種性(云云)。豈非初住乎。但瑜伽論三持。未必相當一位。只依有自乘種性有大勢力。於大菩薩等。有所堪任故名堪任持。此堪任義。自輕毛初心可有之。雖然經初發心住具性習。自乘種性成處。自乘種性堪能之義顯故。名堪任地也。尋雲。但可位至堪任以去等者。初住已上雲事歟。又攝初住已前輕毛之時分歟。答。折雲。亦不下遮一向定執先後。要在得堪任位已去。方說性習等(文)。復古雲。但可位至堪任者。是發心住也。已去者向第二性以往也。是從凡夫修信心行。滿至此位也(文)。此等記心。去者初住以上。自乘種性成以去。性習分見。爾者但雲可位至堪任堪任可讀歟。一義雲。可至堪任修行。輕毛時分也。故自輕毛初。乃至地前雲已去也。故下得位已去是第二住等問答心。具性習事。專初住以前為本見。又立性習二性事。尤可通位前位後定不定性也。   折雲。堪任者。若據瑜伽三十五○第一法名持。論釋雲謂諸菩薩自乘種性。最初發心。及以一切菩提分法。是名為持。何以故。諸菩薩自乘種性為依止故。為建立故有所堪任。有大勢力。能證無上正等菩提。是故說彼自乘種性。為菩薩堪任持○以諸菩薩最初發心。為所依止為建立故。於施戒忍精進靜慮惠。於大波羅蜜多。於福德資糧智惠資糧。於一切菩提分法。能勤修學。是故說彼最初發心。為菩薩加行持○釋曰。瑜伽三種持義。第一名堪任持。正是菩薩自乘種性。次方說加行持。乃是最初發心。正與今雲具種性者(即堪任持)。方能發心(即加行持)。亦相應也。故知。堪任正是種性位(然下以第二勝解行住為堪任。亦反驗性習具於第一種性住也)。故知。得約本名性種。約修名習種也○以上下。所以得知要具性習者。以攝論正約二義合為一因。故知。瑜伽明種性。必具性習也。   問又下此從前雲但可位至堪任已去等中來。今問約何義故須至堪任。答以下○須至堪任方得有大勢力。能證無上菩提故。以種性為堪任也。若不下○堪任位。即十住已去中間。即十信位也○言第二住者。即瑜伽十二住中。第二勝解行住也○清涼釋種性位雲。以其宗中有五性。此即菩薩種性人也。若爾今何言第二位堪任位。方具種性為菩薩種性乎。答。上雲但可位至堪任已去。方可約本說有性種。約修說為習種。又雲。種性在發心前○明知。其第二住。方可約本。約習說為種性。卻成種性在第一種性住十信位也。則不相違。若爾卻違瑜伽種性。為堪任持。只由此義至堪任。方能任持前自乘種性。亦不相違(文)。此記心。瑜伽堪任持者。正種性住也。而初住已上。具足二種性。有堪任之義故。初住已上。亦名堪任位(為言)。   九。問。瑜伽所說性習二性。與仁王本業習種性種一體也可雲歟。答。一義雲。何別體也。付之。當章起盡見。釋成經論之二種性。良以此二互成緣起。無二相故等(云云)。如解釋者。經論二種性同體也見雲何。答。瑜伽之二種性。二種之子也雲事。自他宗共許之。而仁王本業經等。出十住已上位體。名習種性等。十住十行二位體。豈限種子乎。即當章文。釋經論二種性。有發心前後。然彼功能。必有所依等(云云)。能所既異也。知可別體雲事。是以諸記心。見指事中。引元曉大師不同瑜伽地持所說二種種性等之解釋。不取捨集成。復古等。經約現行。論依種子釋成。種現亦異也。何可雲同體歟。但章文互成緣起無二相等者。經論二種性雖體別。性習之前後名義互相成故。顯緣起不二之義許也。略文義。經論二種性一體義歟見。難雲。探玄第四(十住品)十住位體釋名種性。有雲。此最劣初種為名(云云)。有又以約種未現行故(文)。如解釋者。十住種子為體見。爾者仁王等習種等。尤約種子可為名。若約種子者。與瑜伽二種性可同體如何。答。十住位體。雖通定五現種等。十住位最下故。約種子為名雲事也。非雲位體限種子也。故下出位體雲。二明體性者作三門。一約所依。即以無量方便三昧為體○二約本。即以前種性甚深真俗二諦。三約能緣。以悲智二行餘行眷屬皆所攝(文)。   尋雲。章又經說種性起發心後等者。種性言通性習二性歟。唯指本性住歟。答。當章前後見。論發心住已前立二性。經十住已上立二性。而上會釋經論性習前後了。次釋種性在發心之前後之義。何可限性種歟。是以集成雲。又經雲下二會前後種性之言。亦是具性習(云云)。但折薪復古。種性者性種性。當十行故(云云)。且付本出之歟。章文初習為習種(云云)。十住入位初故雲初習。瑜伽文習為習種(云云)。輕毛已上乃至地前。一僧祇串習行故雲久習也。一義雲。指輕毛一萬劫之信行雲久習也。   探玄第四(十住品)雲。何故信中無此義者。以未成位故。此是位體故。何故此名種性。乃至十地名善決定者。次位最劣。約種為名○又以約種未現行故(文)。   又出十住體雲(如上)疏三(下十住品)雲。今此住位名住所者。若從增勝。則以深般若住於真如。即復由此而為行願之所住處。若從通說俱住上之菩提心家故。住處梵本名為俱羅。此雲家也。家即家族。是以舊譯名為種性。即四種性中習種性也(文)。疏上出十住體。一所依三昧。二約本即住處。三剋性真俗二境悲智二心也。而三賢十地。皆以菩提心為體。而菩提心即有三種。直心·深心·大悲心也·十地真心增也。故名解等也。四種性者。抄無釋。本業六種性中。先四種性歟。此文十住以菩提心為體。無種子為體之義。。八十經菩薩住處甚深廣大等(云云)。六十經菩薩種性(云云)。疏文委細可見。   仁王經下卷說。十三法師。如次三賢十地也。一習種性。二性種性。三道種性○十三觀佛菩薩。上卷五忍中伏忍。三賢說。又三種性也。瓔珞經說六種性。一習種性。二性種性。三道種性。四聖種性。五等覺性。六妙覺性也。   疏三下所引取義。指事雲。元曉師釋仁王三性雲。習種性者。前十千劫修習信心。信心成就得佛種性。從因立名名習種性。是在十解性種性者。得生空觀。法性現心。現心之性為行所依。從本立自名性種性。正在十行○此三位中。已得如來種性法身故立種性。不同瑜伽地持所說二種種子名二種性。彼與果德為本性義。位在未得發心已前。又釋本業六種性雲。六種種性。即是一心。是心隱時名如來藏。是心顯時說名法身。如是法身為種性體○是佛體性故名種性○次釋別名。於十千劫。修習信心。信心成就。方便種性故。於十住名習種性。十行位中。久習成性。成性之行情順種性。從行自性名性種性。此二種性。不同瑜伽地持所說二種種性。不可相監。案雲。章家之意如章可知(文)集成雲。又經下二會前後種性之言。亦具性習○亦是互舉者。經舉現行。論舉種子(云云)折雲。又經下言發心者。即十住中初發心住也。經說性種即在十行故。在發心後。論中既具種性者。方能發心故知在前(文)   復古雲。亦經下○經說發心後者。性種性當十行故○論在前者。良以從外凡修信滿時。成種性發心故○以其下釋。顯得位即劫成故在三賢位中。經說在後。若起現行必依種子。是故說言依性起習故。論說在前(文)。   章得位已去是第二住等(文)。疏三下雲。依瑜伽四十七說十二住○一種性住。二勝解住。三極喜住○十二最上菩薩住。第二即是三賢。第三已去。如次十地(云云。取義)。至行位章可抄。章心雲初住已上三賢位第二勝解行住也。知第一種性住之位具性習。至初住成菩薩種性(為言)。   十。問。宗家心。習種性之位者通初住以上歟。進雲。章文得位以去。是第二住故等之解釋。性習二性位。不通初住已上見。付之。唯識論中。出習所成種。聞所成等熏習所成釋。總以三惠熏習。為習種性之體見。是以述記中。釋勝解行地。發心已去。未入初地名習所成故(文)。何況演義抄中。引唯識論。習種性通見道已前見。加之先德心(真興)。習所成種。又通地上見雲何。答。習種性之位分雖及異釋。依顯義者。地前總名習種性位也。文義如難勢。但章文得位已去等者。非謂習種性不通勝解行住。且付十二住之建立。第一種性住。第二名勝解行住事。初住以上。菩薩之正位故。捨種性住之名。第二住移。若初住以前不具性習。何登正位。若不登正位者。何名第二住心也。瑜伽等心。十二住門。與性習二性配立。既別門也。不可相關。次先德之心者。以地上新熏無漏之種子。名習所成事。是亦別途義門也。不可相違。難雲。有串習行已位到堪任等(云云)。有以習成處定先有性等(云云)。此所解釋習所成之位。終初住見如何。答。當章文。習種位分雖不分明。抄十一(上)引唯識第二雲○又雲。其聞熏習非唯有漏。聞正法時。亦熏本有無漏種子。令漸增上。展轉乃至出世心。釋曰。生出世心者。即是見道○正同生瑜伽三十五種姓品論○一本性住種性。二習所成種姓(云云)。此釋習種位通見道已前見。加之。演祕等中。通見道已前之義分明也。爾者串習行已等者。必習種之位。非限初住已前。就菩薩種性顯位。串習行已釋也。   尋雲。輕毛十信。性習二性何攝乎。答。當章心。習種性攝見。但西明師。輕毛位性種性。十行已上習種性(云云)。燈第七。引破之可見。大乘義章十二(下)雲。如地持說○一種性住。所謂習種及與性種二解行住。三淨心住(文)。此七地門義也。行位章私記雲。大乘義章雲。十一住義。出地持論(瑜伽菩薩地也)行成之所名之為住。又成不退亦名為住之義。開合廣略不定。今據一門具論十三名字是何。一種性住。所謂習種及與性種。佛種建立堅固不壞。名種性住。二解行住(文)。唯識第九雲。謂具大乘二種性者。略於五位漸次悟入。一本性住種性○二習所成種性。謂聞法界等流法。已聞所成等熏習所成。要具大乘此二種。方能漸次悟入唯識(文)。   述記雲。此是未種解脫分善名本種性。未聞無漏法。令無漏種增。種解脫分善根以去名習種性。聞無漏教為緣。令無漏種增故(文)。   又雲。勝解行地發心已去。未入初地名習所成故(文)。又雲。聞所成等即是三惠所成。非必新生。方名為成。令種增長名成故(文)。   演祕七雲。論要具大乘至悟入唯識者。問。本性無習之性非本。如何具二方悟唯識。答。有義依前後際說具二種。非同時俱。又習種位非無本性。即一種子得二種名。本種。熏習有差別故。依此解。未發心前名本性住。發心已去乃至等覺得二種名。此解應勝。評曰。前解稍通。理猶未顯。後解教理俱不符契。一位雜亂。二仁王·瓔珞·瑜伽·攝論經論。皆雲二種種性在見道前。判通得等。豈不違教。又此論雲。無始本因名本性住聞熏已去方名習性。雖一種子。未增增別。增住不可更得本名。後釋難依。今觀論意。必有二性。後方能悟。具猶有也。非俱名具(文)。   指事雲。言得位以去是第二住故者。此菩薩十三住中。第二勝解行住也。欲明得位以去名勝解行住。不名種性住故。從愚位至堪任位以來中間。修串習行成種姓故。名種姓住(文)。復古雲。慈恩雲。一本性住種性。謂本識能生無漏法性功德。二習所成種姓。謂聞正法等熏習所起。若入五位所修無邊勝善法。名習所成種性故(文)。   此記心。習種位通五位見如何。答。章無習有性○論不說故(云云)。問。上章引瑜伽本性本有義。立何人乎雲無習有性。乃至論不說故乎。答。上依始教當中。以瑜伽證本性本有之義。今依始教終門新熏之義。性習緣起故云爾也。   折雲。答。此下既由緣起無習時。無緣起義故無性種(云云)。復古雲。如其下○瑜伽論中。要具性習不說無習而有性故(云云)。   章隨於諸乘○定有彼性(云云)。問。定有彼性者。三乘定性雲事歟。答。此重問答。但依習顯性義也。未至本位時有串習行者。先知其性故。定有彼性之言。通不定也。故次下問雲。若爾此則唯是十不定性等(云云)。   十一問。新熏心。於何位立三乘定性乎。答。菩薩初住以上。聲聞忍位以上見。付之。方方不明。縱新熏之心。雖依習種定種姓。尤自乘不退之位。定性建立。而始教之意。十迴向不退。或地前總退之義也。爾者地前未定自乘之性。何可雲定性乎。是以聲聞忍位已上。不退之處立定性。菩薩例可同。次付聲聞始教之心。既許無學迴心。何以忍位已上。可雲定性乎。縱雖第二時般若之教心。見道以前。迴心向大雲事。自他宗共許之。爾者忍位已上定性雲事。依何教心乎。若又依成聲聞之自位雲定性者。順解脫分。豈不成聲聞自位乎。是以俱捨論心。順解脫分位立種性見。況暖必至涅槃者。性相所定。何暖位已上不立定性乎。進退不明。答。當章心。依性習緣起之義門。為會瑜伽等法爾本有之定性。於初發心住菩薩正位習成之處。建立菩薩定性。聲聞厭苦欣寂之機故。至得惡趣不生離粗苦忍位。自乘習種顯故。於此位中。定種性也。是即付瑜伽等所建立之。不改情餘乘本有定性之類。習種為本所立定性也。所引瑜伽十二住。地持十二行。皆第一自種性住也。以知定性也雲事。爰以清涼大師。釋瑜伽十二住(抄十上雲)彼立五種性。即是菩薩種性也(文)。而瑜伽。依輕毛一萬劫串習行。至初住正位。得勝解行之名。地持得惡趣之不生位。自乘種性成故。世第一名第二行。專依此等文義。所定種性也。未必不依自乘退不退之義也。加之仁王經下卷處持品雲。雖以十千劫行十正道○名是不定人。是定人者。入性空位聖人性故(文)。大乘義章十二(下)雲。如地持說。善趣菩薩。數退數進。名為不定種性。已上堅固精進名為決定(文)。種性者。初住已上也。涅槃經迦葉品。說七種人中。第二五停心觀乃至暖頂。名出已還沒。第三忍世第一。名出已住(取義)。此等經論。皆菩薩初住已上。聲聞忍位已上。自乘之性決定見。爾者定自乘不退事。始終二教不同也。今新熏心。付自本不情餘乘之類。建立三乘定性故。不可依退不退之義門也。次俱捨論。小乘法相別途之義勢也。雖三乘因行各別。同證二涅槃之果。與順解脫分善根生。已三乘種性顯故。引證依習成性之義。是亦不可依自乘轉不轉也。   尋雲。當章之心。正付一之不定性。建立三乘定性見。何雲付瑜伽等所說之定性乎。一次抄三(上)新熏五性者。依三乘單雙習近等之緣。成定不定性。而今章付自乘本位之至不至。立定不定。兩祖同會瑜伽等五性。立義相違有何故乎。二次唯識論中。付種子唯本有唯新熏。新古合生之三義中。唯新熏師。依二障之種子新不新之義。建立本有定性無性。全不依習種。既依瑜伽等成義者。何有新熏師。而別立新熏義乎。三次當章文。引涅槃闡提成佛之文。成立新熏之義。尤可終教之義。何始教中釋之乎。四答自本當章本意。瑜伽所說法爾本有之定性者。自乘正位習種成處。照其本體立本有性種故。以未至本位時。名不定性也。是即為會法爾定性。而立習成定性也。是即為會法爾定性。而立習成定性也。次抄與當章新熏義同異。先餘未修行總名無性事。兩祖全同也。又立新熏五性。會法爾性種事。兩祖是一同也。但清涼大師。會一性相違故。約三乘習近之緣。立定不定性。定性者。始終唯習近一緣。非自位之至不至。當章心。專會下瑜伽等中立法爾本有之種性意趣故。約習成之處。立本有性也。此段者。兩祖小可有差異歟。又清涼大師心。縱依習成之處性種立。是始終唯習近一類之機也(為言)。宗家心。縱始終。一類習近機也雲事。若不至自乘之正位者。爾者強不相違歟。   次唯識論。付論無漏之種子。三師義者。唯本有(護月等)。二唯新熏(難陀)。三新舊合生(護法正義)。三師共立法爾五性故。當章新熏所會也。但當章心。習成之處本有彼性(等。為言)。專付護法正義會之歟。次引涅槃經事。但為證依串習之有無說有性無性。非證終教一切皆成之義也。唯本有等三師義。夜摩天宮偈讚品抄引釋之可見。抄三(上)雲。疏上約二宗下。第二會通二宗合不相違。然此會者。恐於後學宗計。是非以生過患故。後會通雖復會通。權實不失○言新熏則五。本有無二者。然准法相立新熏者。亦說有五。立本有者。亦說有五。今借其言不依其義○何者准習近聲聞。成聲聞定性。習近緣覺成緣覺言經故○准近菩薩則成菩薩性。若俱習近三乘則成不定性人○若都不習近三乘則成無性。率難教化。故知。熏習成五種性。依其長時故說各別。言本有無二者。本有佛性理不容差故(文)   折雲。上釋五性。與演義抄小有不同。演義准習近聲聞定性○評曰。准無性二祖全同。餘四性○少異。清涼但以偏習為定性。具習為不定性。今約位說○以賢首據瑜伽。種性必具性習故。要至位不至位說。清涼約會二宗故。不克位以克位。於瑜伽故○若約皆就習說。似唯新熏。然上雲。隨於諸乘串習何行。爾時即說本有。彼性則熏成處。當知本有。即本有五義故也。思之(文)又引釋涅槃經文了雲。問。此當終教中義。何得引此歟。答。若推本唯一真如。即是終教。今但證由習智故有性爾(文)。   復古新熏段。涅槃經等釋了雲。此上初教相宗事中。建立五性定別(文)。章暖頂忍等名為性地(云云)。智論七十五雲。一乾惠地○二性地。四善根也(取義)。乾惠等十地至行章可抄。章若得世第一法。是名第二行(云云)。善戒經第八雲。聲聞亦有十二種行。有聲聞性。是名初行。若得世間第一行名第二行得。苦法忍名第三行。得四信心戒得清淨名第四行。若如戒住法得增長名第五行。若觀四諦名第六。第七第八行。修集無相三昧名第九行。具足成就三昧名第十行。獲得解脫名十一行。阿羅漢果名十二行(文)。   問。智論之第二性地通四善根。章文忍位成種性(云云)。爾者立義引證相違雲何。答。智論心。暖位已上成聖人之種性故。四善根位通名性地。雖然以善戒經。准據忍不墮惡趣之位。可成種性也。但第三八人地者。即見道十五心准無漏故。以世第一攝性地。   問。善戒經十二行者。聲聞十二住。與為當別建立歟。答(云云)。地持論第九。說聲聞十二住。惠遠疏釋第二住。謂暖等四(云云)。而善戒第二行。唯世第一也。爾者別門之建立見。但復古記雲。善戒下得世第一。既是第二位暖頂忍三屬種性位。此即小乘十二住中第二住也。此記心。十二行十二住一體得心歟。雖然瑜伽四十八。又說聲聞十二住。依影歟。興師釋者。第一種性住未發心。第二住七方便(云云)。知十二住十二行別門義也。集成雲。暖頂忍等。智論五十卷雲。性地人是聖人。經中生故名為性。如小兒在貴家。雖小未有所能。後必望成大事。是此從暖法乃至世間第一法(文)。   折雲。智論下出所據。言等者等取世第一法○然此地通四善根○智論通四法。善戒別取前三。正釋中。唯從忍位。若爾應忍不墮惡道。方成就性義。世第一既已成性名性。可通前。雖通性義。而不定故。正釋中。唯約忍說也。同心堪任位反推種經在第一種性住也(文)。問。俱捨論心。順解脫分者指何位乎。答。一義者。三賢已上順抉擇分。其以前一花一香等微善。順解脫分(云云)。一義雲。初自微善至三賢位順解脫分。四善根順抉擇分(云云)。文證兩有。是有是論義也(云云)。而然後義為正(云云)。故論二十三雲。從此念住後。順抉擇分初善根生。名為暖法(文)。   問。論第十六雲。順解脫分者。謂定能感涅槃果善。此善生已。令彼有情名為身中有涅槃法。若有聞說生死有過。諸法無我涅槃有德。身毛為豎悲泣墮淚。當知。彼已殖順解脫分善。如見得兩場有芽生。知其穴中先有種子。順抉擇分者。謂近能感聖道果善。即暖等四(文)。   問。俱捨論意。自順解脫分最初成種性歟。為當順解脫分終成種性歟。答。論第十八說三順分。第一順福分。善感人天王果。第二順解脫分也。謂定能感涅槃果善等者。專舉順解脫最初善也。又同論二十二卷。五停心以前。立身器清淨之位。此位之中。立四聖種。論雲。能生眾聖故名聖種(云云)。四聖種者。於衣服飲食臥具生喜足為三。第四樂斷樂修也。四聖種無貪為體也。是又四聖種者。順解脫最初。能感涅槃之義也。   十二問。新熏之心。於何位立不定性乎。答。章文未至本位名不定(云云)。付之。始教心。不定性二乘者。無學猶迴心向大。縱雖第二時般若教心。見道已前決定迴心雲事。自他宗共許義也。加之菩薩者。地前總退。或七住不退也。爾者二乘不定性。何限忍位以前。菩薩不定性。何可限初住以前乎。何況新熏五性。既始教終門義也。豈無忍位已上迴心向大之義乎。如何。答。自本當章。新熏五性建立旨趣。為欲會瑜伽等本有之定性故。就習種五性建立。爾者今不定性者。為定性之所依。習成未定之位名不定性。既章未至本位(云云)。知至本位者成定性也。瑜伽等所立不定性。不可一同也。   尋雲。爾者聲聞忍位以前。菩薩初住以前名不定性事。依何經論乎。次新熏心忍位已上。乃至無學迴心向大之二乘。定不定性中何所攝乎。答。先當章心。初住已上。菩薩正位勝解行住也。知已前可不定。聲聞忍不墮惡趣故。忍位以前。可昇沈不定也。況仁王下卷受持品雲。雖以十千劫行十正道○名是不定人。是定人者。入性定位聖人性故(文)。大乘義章十二(下)雲。如地持說。善趣菩薩數退數進。名為不定種性。已上堅固勝進名為決定(文)。種性已上者。初住已上也。同十二(上)雲。如迦葉品說。七種人初一常沒不收賢聖。二五停心觀。乃至暖頂名出已退沒。三忍世第一名出已住(取意)。是又常沒者無性義也。出已還沒者不定也。出已住者當定性也。次當章心。自本本有定性雲習成定性。是即為引入一切皆成之義。漸漸會瑜伽等本有之性。瑜伽等所立不定性聲聞。乃至無學於迴心向大雲義。不違一切皆成之義故不會之也。爾者今定不定性等中。無學等迴心之類不攝也。問。以全未修行位名無性證據何乎。答(云云)。莊嚴論第一雲。無性二種。一者時邊。二畢竟時邊有四。一者一向行惡行。二者斷善。三者無解脫分善。四者善根少畢竟者無因故(云云。取意)。初二全未修行者也。疏一(上)雲。莊嚴第五無性亦有二種。一是時邊。二者畢竟時邊。謂暫時無即前闡提畢竟。謂永無即大悲菩薩(文)。   問。疏一(上)引善戒地持雲。無種性人無種性故。雖復勤行精進。終不能得無上菩提。但以人天善根。而成就之(云云)。爾者此地持所說無性有情。與全未修行之無性同也可雲乎。答。一義雲。莊嚴時邊四人。與地持無性全同也。而章全未修行者。當莊嚴時邊四人中前三種歟。一義雲。章文既雲若於三行。知三乘順解脫分行也。爾者人天善根。非順解脫分。縱雖勤行精進。望三乘順解脫分善者。餘未修行可雲歟。   元曉金剛三昧論(下)雲。然一闡提略有二種。一者發大願○二者無大信。一闡提此亦有二。一別闡提。謂大邪見斷善根者故。二者通一闡提。謂未發大心無大信者。乃至小乘四果。皆入是闡提位(文)。   涅槃三種人事。   第十卷現病品。一畢竟死(一謗大乘。二五逆罪。三一闡提)。二治瘥不治不瘥(聲聞緣覺)。三治不治必瘥(於涅槃經書寫受持供養等人也)。第二十四卷高貴德王品。一有病得良醫藥及膽病者。病則易瘥。如其不得則不得喻(四果佛)。二若得不得悉不可差(謂一闡提)。三若得不得悉皆得差(所謂菩薩)。   第三十一卷迦葉品。一易治(菩薩僧)二難治(聲聞僧)三不可治(一闡提。已上取意)。   問。當章所引三種人等者。引何品文乎。答。   指事雲。言如涅槃雲至無佛性也。現病品文言。善男子。一至乃至廣說者。高貴德王品文(云云。取意)。折薪心。從如涅槃至無佛性。高貴德王品第二人義以引之。善男子已下。同品下兩紙餘隔。引說第二人之文(云云)。指事心雲。現病品說第一人必死不疑(云云)。同章畢竟死言故。付文顯攝現病品也。折心雲。章文先舉畢竟死者。喻闡提之義畢。善男子已下。引全文故。知同品文也。所引文既雲如命盡(云云)。畢竟死之義也。   問。所引高貴德王品文。說闡提作佛之義歟。答。如章所引。闡提亦得菩薩(云云)。付之。有本一闡提輩不得阿耨等(云云)。若依此本者。所引之文。全不見闡提作佛之義如何。答。縱雖依不得之本徵所以者何。若能發於菩提之心。則不復名一闡提也之文。無諍闡提作佛之義也。不得者攝闡提之位也。故章結釋雲。就位前後有無恆定等(云云)。   文安三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夜子時計書寫畢。   迴心無上大菩提。(快舜)祐乘。 華嚴五教章問答抄下(三)。   種性義下。   十三。終教已上佛性遍非情歟。 十四。闡提謗大乘斷善三類同異。 十五。生佛二界下增減。 十六。同教主伴。 十七。六決定。   已下終教。   十三問。終教心佛性遍非情歟。答。章遍一切眾生。除草木等(云云)。付之。既雲真如性中立種性(云云)。真如之體豈不遍非情乎。答。異義往往。只可任高祖定判也。唐經三十第八真如相迴向中。說真如之百門德。第九十六德雲。無有少法而能懷亂。令其少分無非覺悟(文)。大疏五(下)雲。九十六雲○無非覺悟者。如遍非情。則有少分非是覺悟。況經雲。佛性除於瓦石。論雲。在非情數中名為法性。在有情數中名為佛性。明知。非情非有覺性。故應釋言以性從緣。則情非情異。為性亦殊。如涅槃等。泯緣從性。則非覺不覺。本絕百非。言亡四句。若二性互融。則無非覺悟。起信雲。以色性即智性故。說名智身。遍一切處。此既二相相性即緣復即性故。無少分非覺悟者。況心為總相。又融攝重重哉。抄十二(下)雲。九十六雲下○就此段疏文。為遮妄執一切無情有佛性義。就許此義。自有淺深。一謂精神化為土木金石。梟鏡屭塊以成於子情變非情。非情變情。斯為邪見。不異外道。眾生計生草木有命故不可也。若說無情同一性故。則稍近宗亦須得意。彼本文意。約於真如自體遍故。真實之性無有二。故涅槃經說。第一義空為佛性。故一切法中有安樂性。攝境從心。無非心故。色性智性體無二故。如是等文。諸經具有。今謂此釋太即大過。失情無情。懷於性相。若以涅槃第一義空該通心境。涅槃何以揀於瓦礫言無性耶。廣如別破。今直顯正義。謂性與相非一非異。情與非情亦非一異。故應釋言以性從緣等。一如涅槃者。揀去牆壁瓦礫等故。二無覺不覺者。真性之中無心境故。三無非覺悟。以無情性融覺性故(文)。   問。圓教心非情可覺性乎。答。有情之覺性。融非情之相故。下章種性甚深。通依及正(云云)。玄記第十六。佛性及性起。皆通依正雲也。難雲。若性相相融之義者。終教既事理無礙之宗也。佛性豈不通非情乎。故知圓教心。直非情可有覺性也。故密宗非情有性之義立(云云)。如何。答。且他宗異義不能委細。自宗處處解釋。圓教心。以性融相之外。不許直有覺性也。故依性起品。如來成正覺時。悉見一切眾生成正覺。乃至入涅槃經文。釋一成一切成之義。鈔十九(上)雲。約性即一真法界。二約相即無盡事法。三性相交徹。四以性融相德用重重○今經正約第四以性融相。一成一切成皆成。謂以佛之淨性。融生之染。以佛之一性。融生之多人之多染。生隨一真性。皆如於佛。已成佛竟。非唯有情。會萬類相融為佛體。無不皆成○頓教多同約性四門。終教即同性相交徹○由此有雲。無情成佛。是約性相相融。以情之性融無情相。以無情相隨性。融同有情之相故。說無情有成佛義。若以無情不成佛義。融情之相。亦得說言諸佛眾生不成佛也○故說一成一切成也。非謂無情亦有覺性。同情成佛。若許此成。則能修因無情變情。情變無情。假同邪見(文)。有雲者。餘師釋歟。雖然眾生引用之。知一同之義也。又上疏五下釋。以性從緣則情非情異等釋。終教之義也。泯緣從性者。頓教之義。性相相融者。圓教之義也。此等解釋。皆約性相相融也。玄記皆通依正之釋。因果依正等。融佛果解釋也。有重重問答。委細可見。但終教。以真妄和合之緣起為宗故。成以性從緣差別之義。圓教依法性融通。情非情之相融即故。覺性融通非情也。抄十九上有雲者誰人乎。探玄第十六雲。八通局門者。問。此性起唯據佛果。何故下文菩薩自知身中有性起菩提。一切眾生心亦爾。答。若三乘教眾生心中。但有因性無果用相。此圓教中盧捨那果法該眾生界。是故眾生心中亦有果相○問。既局佛果。何故下文通一切法。答。若三乘教。真如之性。通情非情。開覺佛性。唯局有情故。涅槃雲○若圓教中。佛性及性起。皆通依正。如下文辨。是故成佛具三世間○是故局唯佛果通遍非情(文)。章智論白石等(云云)。集雲。智論三十六雲。法性名為本分種。如黃石中有金性。白石中有銀性。如是一切世間法中。皆有涅槃性。諸佛賢聖。以智惠方便持戒禪定。教化引導。令得是涅槃法性(文)。   尋雲。若如所引文者。智論心。在非情名法性。在有情名佛性。而法性名為本分種(云云)。智非情上。談真如見。又一切世間法中。皆有涅槃性(云云)。世間法中者。專指非情見。爾者何證有情佛性之義乎。答。一義雲。諸佛菩薩。令得是涅槃法性等(云云)。知以真如之法體。約眾生名涅槃法性也。但名法性等。真如之體。通情非情之義也。諸佛賢聖令得涅槃等。佛性義也。智論文可勘。疏一下(釋題目處)雲。第十泯同平等者。余曾瑩兩面鏡。鑑一盞燈。置一尊容。而重重交光佛佛無盡。見夫心境互照本智雙入。心中悟無盡之境。境上了難思之心。心境重重智照斯在。又即以了境界之佛。即境見唯心如來。心佛重重而本覺性一。皆取之不可得。則心境兩亡。照之不可窮。則理智交徹。心境既爾。境境相望心心互研(文)。抄五(上)雲。一鏡喻境。一鏡喻心。燈喻本智○言本智雙入者。智性色性本無二故。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故。故此智性入心入境。言心境重重者。合兩面互照○以本智為能照。心境皆所照○疏又即心可境界之佛下。第二取兩鏡及一尊容。以合尊容喻真佛故。今人只解即心即佛是心作佛。不知即境即佛是境作佛。今明以如為佛。心境皆如。心如即佛。境如焉非。又心有心性。心能作佛。境有心性。安不作佛。以心收境。則心中見佛是境界之佛。以境收心。則境中見佛是唯心如來。心佛重重者。即兩鏡之重重。與本覺性一者。即尊容之雙入(文)。抄十上(須彌頂上偈讚品第三勝惠菩薩處)雲。疏今此經宗下。結示正宗○然迷一性而變成外。外既唯心。何有非佛。所變非實故。說檣壁言無佛性。以性該相。無非性矣○如水成波波即是水。境因心變境不異心。心若有性境寧非有。況心與境。皆即真性。真性不二。心境豈乖。若以性從相。不妨內外。若以外境而例於心。令有覺知。修行作佛。即是邪見外道之法。故須常照不即不離。不一不異無所惑(矣)。   復古雲。故知○下。引證此在非情數中。即諸法自性也。在有情數中名涅槃性。涅槃即所證佛性也。論文甚明。或謂令學者遍執。論文並無此義者誤矣(文)。章中眾生亦爾(云云)。涅槃經二十七師子孔品雲。善男子。譬如有人家有乳酪。有人問言。汝有酪耶。答言。我有酪實非酥。以巧方便寬當得故。故言有酪。眾生亦爾。悉皆有心(文)。章寶性論(釋如來藏經)向說闡提者。問。向者指經說時歟。指論文段歟。答。寶性佛性二論。同釋如來藏經。顯一性皆成義故。向者指般若深密。雲五性教也。故疏一上雲。是知。前來所引大般若深密等經。皆是未說法華之前。就其長時之定性無性。非永定永無故。寶性佛性等論皆說。以一闡提謗大乘因依無量時說無佛性。非謂究竟無清淨性(文)。章又佛性論。若爾者雲何者。次上論廣破無性故雲若爾也。章謗大乘因一闡提因等者。大乘即闡提之因也。長時輪轉等者。果也。涅槃經高貴德王品雲。以不自信有佛性故。即墮三趣故名一闡提(文)。三趣者三途也。   十四問。一闡提謗大乘斷善根。此三類同也可雲歟。答(云云)。兩方也。若雲有差別者。楞伽經中。說闡提焚燒一切善根(云云)。涅槃經中。以斷善根故(云云)。知闡提斷善一體也見。況當章所引佛性寶性二論。闡提者謗大乘者也雲。思經論說相。闡提等三類。無諍一體也見。若云爾者。涅槃經現病品。畢竟死之中。出謗大乘五逆罪一闡提三種人。是三種人。亦復如是(云云)。若闡提謗法一體者。何各別可出乎。加之西天之境。始終聞小之輩。立大乘非佛說義。既是謗大乘也。而證果聖人也。何可名闡提斷善者乎。爾者闡提等三類各別也見如何。答。依元曉大師。解釋闡提有二種。一別一闡提。謂起大邪見斷善根者(云云)。是即斷善謗法具足。名一闡提。經論多分。說此一闡提故。或謗大乘斷善根等也。二通一闡提。謂未發大信。乃至小乘四果。皆入闡提位(云云)。是雖名闡提。未必斷善謗法。爾者畢竟死中。謗大乘者。別一闡提。一闡提者。通一闡提歟。又探玄第一釋皆正非機雲。如提婆達多一闡提須(云云)。爾者提婆闡提聞。而提婆不斷善人(云云)。此等異義期後勘。先今章。一闡提者。必謗法斷善義也。又大乘非佛說等之小執輩。依元曉師者。通一闡提也。不可攝。今章別一闡提也。元曉大師金剛三昧論(如上引)。   瑜伽略纂雲。阿顛底迦。畢竟之人。一闡提迦有種性者。對法論說二俱斷善(文)。遁倫記亦同之。棲復師要集引安國法師義雲。善有二。一者有為善。二者無為善。今斷有為。有為復二。一者有漏。二者無漏。今斷有漏。有漏善中復有二種。一福分善。二解脫善。今斷福分善。解脫分善中復有二種。一加行善。二生得善。今此斷者。唯斷生得善。生得善亦二。一種子。二現行。今唯斷現行。問。經雲斷一切世間佛種。如何通會。答。據斷種用全不生現行。非斷種體亦不相違。現行有三。一自性善。謂善十一。二相應善。謂與信等相應心心所遍行等。三起善。謂身語色聲。今起邪見三善皆斷(文)。   瑜伽第一雲。但由安立現行善根相應相續。名斷善根。非由永拔彼種子故(文)。對法第一雲。唯欲界上上品邪見。能斷善根非銖故(文)。   問。斷善者必經無量時歟。答。從法師百法顯融抄中。現生續善。當生續善。現當不續。經長時等之四句。可見之。但今論雲依無量時(云云)。又大疏長時定性無性(云云)。爾者現當續善等之類者。不可雲一闡提歟。   章離有離無故(文)。折雲。由前論廣破小乘執有執無。今明佛性眾生本有。離前有無之執(云云)。   章三者失同外道等(云云)。佛性論第一(取義)。一無窮過失。無因而立定無故。二不平等過失。如謂石女兩兒一白一黑。不平等者。不相應雲事歟。無因為論故。三者失同外道(云云)。   破薩婆多等無佛性之執。可見論。   佛性有無了不了事。佛性論第二雲。言有性者。是名了說。言無性者。是不了說(文)。   生佛增減等問答科。   義苑義。但略細科註大段。 T72069501.GIF T72069601.GIF   問若依下二。 初問七。     一眾生有盡難。    二若如下後佛無化化。    三所化無下行闕成佛佛。   四又諸下佛德有盡盡。    五如其下自語有盡盡。    六又如下損不損非理理。     七依如下總指六難立無性。 二答七。 初答生界有盡難。    二設避下答損不損非理難。    三又文下答後佛無化化。   四何以下答自語相違違。     五又為下答佛德有盡盡。    六又若下答利化行闕闕。    七是故下避失成非。   復古。集成義多同小異。 問若下問三。    初生界有盡問三。     初生界有盡難。    二若如下行闕成佛佛。     三又諸下佛德有盡盡。  二如其下生界無盡問。  三依如下無性善成問。 答若下答二。  初總通諸妨。  二又為下委破餘難。   集成答中細科委細也。繁故略之。   起信疏但有生界有盡之中三問。  折薪義。略註大科。 問若依下付生界有盡問五。  一闕行成佛難。 二又諸下佛德有盡盡。 三如其下自語相違違。 四又如下損不損非理理。 五依如下安立無性成四難。 答若下答。 一立生界無盡但遮四難。 二又為下別破初二難二。 一責佛德有盡難。 二又若下責闕行成佛難。 問。四難之中何破初二難乎。答。折雲。前四難中。今別破前二難者。以後二難中。自語相違但遮救。而已。損否違理。但立理以行。皆總答中之通唯前二難。是彼所立正義故。今反質破也(文)。   章佛地論等建立無性事。佛地論。   折雲。言佛地論等者。等取瑜伽顯揚地持等論(文)。   十五問。於眾生界起增減執者。五見中何所攝乎。進雲。大邪見者(云云)。付之。增減之見。即應常斷。是以章文。斷見減見常見增見等(云云)。如何。答私記義也。   唯識論第六雲。三邪見。謗因果作用實事。及非四見諸餘邪執(文)。私記雲。五見中何見乎。答。是即邪見故。章引○付之。凡尋增減兩見。是計斷常故。可邊執見何。雲邪見乎。答○故俱捨論雲。一切妄見皆顛倒。轉應名邪見。而但撥無名邪見者。以過甚故(云云)。又法花經雲。入邪見稠林。若有若無等(云云)。玄贊釋雲。五見名邪見。非要撥無方名邪見(云云)。   章是故經雲(云云)。折雲。即不增不減經也。即連前所引(云云)。   章又文殊般若經(云云)。折雲。一本二卷題中加摩訶字。曼陀羅仙譯○今引初卷中文(云云)。問。眾生界之不增不減。唯約理性歟為當如何。答。約事理共不可有增減也。付之。且若約事相差別者。雖眾生界多。漸漸成佛。豈無減之義歟。是以清涼大師解釋中。義則有減。但未盡故(云云)。如解釋者。可有少分減之義見。如何。答。清涼大師處處解釋者。對初教之立一分無性為生界不減之義故。終教之中。約理性平等之義。成立不增不減之義。是則為破始教之義。專約一理法性許也。非許於眾生事相分減之義。是以初地十願中。說十無盡界。謂眾生界。虛空界等也。眾生界之無盡。豈獨約理性乎。又普賢十願之中。段段皆說眾生界虛空界無盡界之義。即眾生依世界。世界依虛空。虛空無盡故。世界無盡也。世界無盡故。眾生無盡也。既眾生事相無盡也。全不可有增減之義。但義則有減之解釋。舉始教相宗宗義也。若終教實義。約眾生事相。許分減之義者。豈不墮若有漸損必有終盡之難乎。起信論雲。虛空無邊故。世界無邊。世界無邊故。眾生無邊。眾生無邊故。心行差別亦復無邊(云云)。既無邊也。豈約事有增減乎。疏一上雲。既言三性五性不同故。說一分眾生既不成佛。名生界不減(文)。又雲。一理齊乎。故說生界佛界不增不減(文)。抄三(上)雲。謂法性既同。設一切眾生一時成佛。生界不減。佛界不增。以生佛界即是法性。不可以法性增法性。喻東方虛空是眾生。西方虛空是佛。不可以東方虛空添西方虛空。全東減西增。不增不減經。大般若等經。皆約一性平等而說(文)。   唐經十行品雲。不增眾生界不減眾生界○何以故。菩薩深入眾生界。如法界。眾生界法界無有二。無二法中。無增無減(文)。疏四(下)雲。此文照著。而末學之徒。但謂一分眾生不成佛故。名不減生界。深可悲哉(文)。   抄十一(下)雲。疏此文照著末學之徒下。結彈法相師。已如玄中而雲。但謂者。然其所三亦有此義。但非究竟耳。以生界有二義。一者性義。即眾生是法界義。二者分義。謂眾生相。若依究竟相即同性。約理平等。但取分義。眾生成佛義則有減。但未盡故。故言無減。即少分之義。非究竟理故可悲也(文)。心雲。然其所立亦有此義者。法相師。亦約理性雖立不增減之義。而以此不為究竟盡理之義也。約眾生事相。以有無性為不減故。約事約理義不等故。義則有減者。約有性故。但未盡故者。約無性故。即少分義者。少分減有性。少分不減無性雲心也。貞元疏第一雲。若言一分不成者。但是不盡非不減義(文)。若依○相即同性者。眾生事相。自本同性無盡也(為言)亦理平等者。亦一法性故平等也(為言)。   瑜伽別抄(慈恩大師)雲。不增不減經雲。眾生界不增減。不增減者。知無有畢竟入涅槃者。若有定性入無餘依。彼經應雲眾生界減。解雲。約眾生界理性真如之理無增減故。又解。彼雲眾生界不增減。而不說言眾生不增減。界者總說眾生界際。非約眾生而說故不相違(文)。方抄多同也。疏四(下)雲。第二徵釋中○釋心雲。以菩薩深觀生界。同於法界無增等故○上句是不異義故雲如也。下句是相即義故雲無二○此文照著(云云)。心雲。經眾生界如法界者。眾生事相無盡事。如法性無盡。即譬喻之如也。一義雲。眾生事相無盡事。依無盡之理故也。理事相順之義也。故事無盡。復依法性也。   行願品別行疏雲。三虛空界盡下○准十地經有十無盡界。今此有二。謂虛空眾生。於眾生中。開出業惑故成其四。眾生無盡。一一眾生。有多業惑彌顯無盡(文)。眾生無盡。一一眾生(云云)。知約事眾生無盡也。   問。虛空喻通事理不增減歟。答。可通也。通事者。初地十無盡界。並行願品等。虛空眾生同無盡故也。折引抄三上文了雲。問。若據上說唯一性平等。此約生佛之性說可。若約生佛之相豈無增減耶。答。亦有此義。但不可執為了義。今約敵對故一向非之。若欲取者。亦是一義。清涼雲。以生界有二義○非究竟理(上皆抄文)(云云)。全引十一(上)文。此記心。義則有減等釋者。疏主自義心得歟。縱雖自義。不可執為了義(云云)。知不正義也。章又本皆發弘誓願雲等文。闡提菩薩成佛不成佛事。十住品抄委細也。但今章未必雲大悲闡提菩薩只四弘通願心歟。   章不謂彼過墮此宗(云云)。復古雲。是故下三結過。此上諸過。是法相宗立此以難性宗故。雲不謂彼過彼即性宗也。還墮此宗即相宗也。以能立過。設難之家為此。受難之家為彼也(云云)。   折雲。是故下。結前過失皆墮已宗(云云)。   章種性必是有為(云云)。瑜伽雲。無常法是因無有常。此能為法因(文)。又唯識論等種子。必有剎那滅義故問也章又彼論中如來藏等(云云)。起信論自體相熏習文。又四鏡中因熏習鏡文也。皆取義引之也。寶性論及彼真如性(云云)。論雲。無漏法界中。依如來藏有四種義。何等四種。偈言。佛法不相離者(不空恆沙德)。及彼真如性(如文章)。法體不虛妄(涅槃體實)。自性本來淨土者(涅槃本淨)(取義)。六根聚經者。現流布歟。未度歟可檢。地持種性粗相(云云)。指事雲。第一卷雲。是菩薩種性粗相義已略說。餘更義唯佛世尊能既定知。又瑜伽雲。應知。是名能此菩薩種性粗相決定義。唯佛世尊究竟現見。案雲。已略說粗相。以其實義推於世尊不宣說故。由此明知。非究竟種(文)。   問。寶性論心。從無始來畢竟諸法體(云云)。爾者以真如為體歟。為當以六根為體歟。答。章雲。取彼畢竟真如理(云云)。付之。見論文。六根如是。乃至諸法體故(云云)。文相起盡。以六根為諸法之體見如何。答。既如來藏之四義之中。及彼真如性之偈釋故。諸法體者。決定指真如也。若六根者。但有情自體也。何可雲諸法體乎。但六根如是等者。真如諸法之體故。六根從無始世。以真如為體雲心也。故章釋。約眾生取真如等(云云)。   問。涅槃經心。第一義空者理智中何乎。進雲。第一義空名為智惠(云云)。付之。抄十上須彌頂上偈讚品雲○六度能生菩提故。為菩提生因。佛性能了菩提。明知。佛性之體即是了因。言若以第一義空為佛性者。唯是正因者。揀異智惠性也。然涅槃雲。佛性者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智惠。此二不二以為佛性。然第一義空是佛性性名為智惠。即佛性相第一義空不在智惠。但名法性。由在智惠故名佛性。以性從相。即唯眾生得有佛性有智惠故。檣壁瓦礫無有智惠故無佛性。若以相從性。第一義空無所不在。則檣壁等皆是第一義空。於何非性故。經雲。知一切法即心自性。論雲。以色性即智性故○今分性相故分二義(文)。諸法無行經雲(等文)。無行經上卷雲。文殊師利。一切眾生。皆是一眾生。是名種性。世尊。雲何是事名為種性。文殊師利。一切眾生。皆是一相畢竟不生。離諸名字。一異不可得故。是名種性(文)。   十六。問。同教心主伴具足之義歟。答。進雲。並皆具足主伴成宗(文)。付之。主伴具足者。別教一乘事事無礙也。義如何。答(云云)。折雲。言主伴成宗者。此約攝前諸教。三乘所明種性為伴。能攝一乘為主。主具三一。主伴同成一宗故。雲以同教故。既是同教。必攝前三乘以為方便故。雲攝方便故(文)。   集雲。初同教太一曰。謂此經宗通有同別二教。主伴成宗。又曰。花嚴是主。餘經是眷屬(文)。復古雲。而言主伴成宗者。此有二義。一依鎮國曰。以別該同。皆圓教攝。即此同中必有別義。如事理無礙。必即事事無礙。猶彼江水入海亦鹹○二依孔目○此是一乘為主。三乘為伴。可然。是法花同教攝也(文)。   此復古心。初釋依清涼大師大疏一上義理分齊之初釋等。花嚴同教必事事無礙故。雖同教有主伴具足之義(為言)。此義理分齊之初委釋可見。第二釋。依孔目等。而法花同教也(為言)。集成同復古歟。   問。圓教意。可有非情覺性乎。答(云云)。付之。章文通依及正(云云)。通非情見雲何。   如上終教段抄。   折雲。既雲。菩薩種性甚深廣大。即知。約有情之性。融一切法本來具足。非是無情亦有佛性(云云)。   問。別教心。可分性習二性乎。答。雖無分別解釋。別教心。以修生本有。可為性習也。而修生本有性習二性緣起圓融。可通諸位也。故孔目第二雲。次當十信滿心復成一乘佛義種性義者。謂性種性習。種性。性種性者。約本性說。習種性者。約修習說○今種性義者。是其佛因。其義廣大○若欲出體。則用本有修生緣起福惠定惠等門為體。此順三乘。若一乘別教義者。謂六決定及住十相。則順普賢願行。如發心功德品偈廣說(文)。   付今章文。自二據別教至此之謂也通通性習。釋圓融甚深之義。但引證十住品文。約習種說故。大疏三下(十住品)雲。舊譯名種性。即四種性中。習種性也(文)。   是則付種性之言。引證別教種性。唯約習種性雲義。若隨門顯現下。約五位之行布。釋位位體也。即習種性也。章五位之中(云云)。集雲。易簡雲。五位即住行向地及等覺也(文)。復古雲。五位即住行向地及果位也(文)。章文亦即此法名為果相等者。五位之言通果位見。   十七。問。章文位位之內。六決定義等(云云)。爾者六決定皆通諸位歟。答。六決定滿足事。十地一位也。前三位不滿足。但章言總願別(云云)。一義雲。章六決定義等。舉十地位體。等取十迴向之三願。十行五行。十住五種性也。以別教甚深之種性。寄五位門顯義也。以此甚深之種性融果體。即為佛果之體義也。   六決定。   晉經第二十五雲。是諸菩薩願善決定(初句總證智真實故)。無有過(一觀相善決定正智不離無明之過故)。不可壞(二真實二真實超出世間可壞法故)。廣大如法界(三勝三勝此智具諸勝德故)。究竟如虛空(四因四因因起應機用。如空生色無盡。經中略無常果因)。遍覆一切十方諸佛世界眾生。為救度一切世間(大悲益一物普周生界故雲大也)。為一切諸佛神力所護故(釋也)。何以故(徵也)。諸菩薩摩訶薩。入過去諸佛智地。亦入未來現在諸佛智地(六不怯弱不怯弱進入佛境故)。注取採玄第九義。唐經二十四雲。諸菩薩願善決定(總句)。無難。不可見。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無常果因如空為依生色不盡故寂而常用故)。盡未來際(常果因得涅槃故用而常寂故)。四因四因因也。遍一切佛剎救護一切眾生。為諸佛所護。入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智地。大疏六(上)抄十三(下)。可見。晉經十六(十迴向品)雲。菩薩摩訶薩不思議大願(總標普賢自體無障礙願故)。悉普護一切眾生(利他廣大故)。菩薩摩訶薩。立此願已。修學三世諸佛迴向(自利廣大故注玄初釋也)。探玄七雲。又此中初是觀相。次大善。後不怯弱。六決定中有三也(文)。孔目三雲。十迴向有三決定。謂觀相及大善。不怯弱(文)。   唐經二十三雲。菩薩摩訶薩。有不可思議大願(總句)。充滿法界(勝願)。普能救護一切眾生(大願)。所謂修學去來現在一切佛迴向(不怯弱願)。註疏義疏五上雲。亦未入地故。無觀相及真實願大悲增故。加前行住大願利益。而住行中有無常受果因。今此闕者。大悲既增。惟願救護。不欲自求菩提故(文)。   問。勝願與觀相願疏玄互有無之義。有何故乎。答。依經文小異。釋義頗參差。不可有強相違。如此之例。處處在之。   六經十二(十行品)雲。菩薩行業不可思議(總標)。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顯相)。何以故。徵菩薩摩訶薩。學三世諸佛所行法故(釋成)。注玄初義。玄第六雲。又釋前行業。當觀相善決定。不思當真實善決定。法界當勝善如空。當因善學三世等當不怯弱(文)。   唐經十九雲。菩薩行不可思議(真實行)。與法界(勝行)。虛空等(因行)。何以故。菩薩摩訶薩。學三世諸佛而修行故(不怯弱行)。註疏心也。   疏四(下)雲。行布位中無真如觀故。無觀行未能順理真實救護故。無大行(文)。問。十行位中可有觀相行乎。答(云云)。疏主准十地論。以無雜句釋觀相善決定。而地前經文。無雜句闕故。任經文。地前總不立觀相。宗家依孔目十住十行有五決定等之釋。行業中有無雜之義故。行業句立觀相行也。各依一勢也。   六經第九十住品雲。菩薩種性(總)甚深(一悲遠義)廣大(二苞含義)與法界(三勝善義)虛空等(四因善義)一切菩薩。從三世諸佛種性中生(五是不怯弱義)。注玄第五義。唐經十六雲。抄十上雲。然類六決定。而但有三者。餘三證如方得有故。謂觀相善雲無雜。二真實善雲不可見。三大善之普能救護一切眾生。皆未證如故無此三矣。   問。宗家心。十住位應機決定乎。答。孔目第三雲。此六決定。是十地體。通十地故。亦通十地已來故。經十住中有五決定。十行亦同除大善。十迴向有三決定。謂觀相及大善不怯弱(文)。已上住行向地四位中。說主菩薩起定之復。先名本分說自位體名。所引經釋皆位體也。而至十地品。經文具也。付之。十地論釋六決定故。類例十地品。而地前雲六決定也。抄十(上)雲。古人亦取下論立其三義。而雲一勝善決定。二因善決定不怯弱善決定。今破之。彼中總句是決定故。別句為六決定。今經總句是住處。即合別句為三住處。但取類例。如何一向學彼則好學太過也(文)。八十經十住品。菩薩住所云也。當六經菩薩種性也。疏三(下)雲。此雲住處。十行名行。十向名願。十地名願善決定。皆當位體也。而得名不同者何乎。然三賢十聖。皆以菩提心而為其體。菩提心有三。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二者深心。樂修一切諸善行故。三者大悲心。救護一切苦眾生故○而三賢聖互有增微。十住直心增故。故名為解。解為行願本故。首而明之。十行深心增故。名為行○十向大悲增故。名為願。迴前解行。願諸眾生離苦得樂故。十地三心等證故名決定(文)。問。六決定義通三乘教歟。   孔目第三釋六決定雲。此義通彼修生及本有。非彼三乘及小乘所知。普賢性起在此位中。何以故。同是證故(文)。   探玄第九雲。第三與地持瑜伽六決定相攝者。地持雲決定有六。一能自修習起菩提願。超餘一切淨願。二者無等不共果。超餘一切世間境界。三隨度諸眾生苦。不共一切聲聞緣覺。四者發一念願性。自然樂無量淨法及無厭行。五者得無盡願常不退轉。六者增長勝分究竟大菩提真實願。解雲。此中第三是地論中第五。以地持意攝二利方為因故。餘相會釋可知(文)。   疏六(上)雲。此善決定有六種。即經六句。瑜伽地持皆說此六。名以少異大旨不殊(文)。   抄十三(下)雲。地前亦有相心之善。非真智攝。不名決定。地前亦有決定。復非至順於理不得稱善故。地持說決定有三。一種性地名決定。定為佛種。二解行地名決定。定能發心。三初地已上名為決定。今是第三○二瑜伽下。指文例證。既諸論皆說故要為六(文)。   孔目心。以別教一乘性起圓融之六決定。揀三乘小乘等。玄疏等。六決定之義相似故。引會釋。   章隱顯相收(云云)。小乘小顯多隱。始教半顯半隱。終頓約理即顯事事無礙即隱。別教全顯也。相收者。五義融通也。隱顯互收也。   文安三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於東大寺書寫畢迴向無上大菩提。   金剛資快舜祐乘。 華嚴五教章問答抄下(四)。   行位章。   一。小乘十二住。 二。三界九地等。 三。迴心教通第三時歟。 四。資加遠近方便望見道歟。 五。乾惠等十地。 六。見道初地入心全歟。 七。如須陀道前。 八。僧祇時量。 九。始教不退。 十。終教已上十信為位歟。 十一。輕毛十信時分。 十二。別教心十信成位歟。 十三。見聞已去經幾生入解行乎。 十四。解行位者通三賢十地歟。 十五。一生證入機可有歟。 十六。解行證入二生事。 十七。白淨寶網位地。 十八。若自別教即不依位。   章行位差別等(云云)。疏一(上)雲。夫聖人大寶四位。若無此位行無成故(文)。又雲。欲登妙位非行不階(文)。抄一(下)雲。無異歟。是則依加行登妙位。居位修位中行心也。章三明行相者。專位中之行也。章小乘四位(云云)。方便謂七方便。五停心。別想念處。總想念處。暖頂忍世第一也。   問。小乘教心。於七方便位可分資糧加行歟。答。俱捨二十二三等。廣明七方便。三賢順解脫分。四善根順抉擇分(云云)。未雲三賢資糧。四善根加行等也。故頌疏二十二雲。從此第二廣明加行。就中四。一明身器清淨。二明五停心。三明四念住。四明四善根(云云)。此七方便總名加行。又或但名七方便等也。故但雲四位也。難雲。既雲。以七方便分解脫分抉擇分二位。何不立五位歟。又成實論資加等五位(云云)。如何。答。今小乘者。段段多分出薩婆多義也。成實別部也。次雖分解脫抉擇。不分資加二位。對下始教五位為簡別。唯雲四位。   一章小乘十二住等(文)。指事雲。又說。小乘十二住以為究竟者(未驗小論)。瑜伽論第四十八雲。當知。菩薩十二種住。隨其次第。類聲聞住。如諸聲聞自種性住。當知。菩薩初住亦爾。如諸聲聞趣入正性離生加行住○第十二住亦爾(梁攝論第十一卷亦有此文)。景法師抄雲。十二是則阿羅漢果。真諦攝論疏中。亦作此判(文)。一自種性住(未發心前)。二趣入正性離生加行性(七方便)。三已入正性離生住(見道初果)。四已得證淨聖所愛三昧為盡上漏增上戒學住。五依增上戒學引發增上心學住(上二在進斷欲界修惑方便道中)。六七八如其所得。諸聖諦智增上惠學住(六在斷上三品、七中三品、八下三品、此三皆惠學)。九善觀察所知無相三摩地加行住(已得四善根定、與彼無色為加行道)。十成滿無相住(在斷下三無色)。十一從此出已入解脫處住(在斷悲想九界及得滅定)。十二具一切相阿羅漢住(阿羅漢果)。名瑜伽四十八。注景興抄心。共指事所引孔目章第一。小乘十二住。與瑜伽十二住。名小小異。義大同也。集成雲。十二住者。同章一雲。一聲聞自種性住○六依增上意學出生住。七得真諦增上惠學住。八得真諦增上智學住○十二一切阿羅漢住。折薪同也。但不指說所。同章者孔目也。而孔目雲。六七八得真諦智增上惠學住。九觀察眾生等(云云)。無六七八別名。所引瑜伽。又無六七八別名。景興抄。又不出別名。然者集折等六七八別名。依攝論歟。可檢。又疏三(下)六七八三名。與今小異。地持第九。聲聞十二住。又六七八無別名。   問。聲聞十二住者。限小乘歟。通迴心聲聞歟答。可通愚法迴心也。兩方也。若雲通迴心聲聞者。見當章起盡。小乘教中雖出十二住。迴心教中不立之。若云爾者。今聲聞十二住者。已度小乘經論中。全不說之。瑜伽地持等文。相例菩薩十二住而立之。知專迴心聲聞位也雲事。雲何。答。下始教迴心教中。亦但有見修等四位及九地等(云云)。及之言含十二住歟。次瑜伽地持等之中。說聲聞行位等。多同小乘故。瑜伽等聲聞十二住。尤一通小乘也。   二章三界九地(云云)。一欲界五趣地(欲界)。二離生喜樂地。三定生喜樂地。四離喜妙樂地。五捨念清淨地(已上如次色界四禪)。六空無邊處地。七識無邊處地。八無所有處地。九非想非非想地(已上如次無色四天)。十一地者。加初未至與中間禪也。此九地等者。付方便等四位。或修證依身。或所繫惑品。惑斷惑依地等故。出九品等。即行位所依地也。俱捨論二十八雲。依十一地除七近分。謂欲·未至·八本·中間(文)。同二十七雲。欲·四靜慮·未至·中間並四無色。名十一地(文)。若依地者四善根。通依六地。謂初未至中間四根本也。但勝音論師義。暖頂二位。通依欲界故。二位七地也。見道如四善根依六地。修道通依四根本下三無色八近分中間禪等也。俱捨論二十三四等可見。問。十一地之時。何故八未至之中除上七。近分入中間禪歟。答。問。欲界既五趣各別也。何為一地乎。答。有抄雲。問。欲界既有五趣。其性各別也。何總為一地。又無色界無別處。何立四地。答。欲界一散地故。總為一地。又無色界雖無別處。生有四種故建立四地。問。若欲界一散地。總為一地者。色界一有色同定地故總立一地。無色亦然。答色界雖一定地。器世間及修因生果各別。又於靜慮支有差別故。別立四地。又無色界修因生果各別故。別為四地。但欲界五趣雜亂故。總立一地矣(云云)。   章忍位得不退(云云)。俱捨論二十三雲。此順抉擇分四皆修所成○聖由失地捨。異生由命終。初二亦退捨。論曰。初二善根亦由退捨。由死退者。唯異生非聖。由失地捨唯聖非異生。忍及世第一。異亦無退(文)。心雲捨三。一異地捨。唯聖也。二命終捨。唯異生也。此二通四善根。三退捨。於四善根。聖人一向無退捨之義。付凡夫。後二善根。都無退捨。先二善根。有無不定也。故雲忍不退也。非謂不墮惡趣不退也。忍不墮惡趣者。不退上勝利功能也。下忍位得惡趣不生。上忍位中。得無想北州二形等不生也。二十三卷委細也。   三問。迴心教者。指深密第二時教歟。又通第三時聲聞歟。答。通以第二三時聲聞行位等。名迴心教也。付之。探玄記中釋。假立聲聞藏雲。為引聲聞人云迴心故。所立法門等(文)。如此釋者。縱終教已上。聲聞之行位等建立。皆可立迴心教歟。加之當章文所引。智論三乘共十地中菩薩地者。歡喜等十地也。又以佛地攝十地之內事。同二乘現身得果之義(云云)。爾者菩薩行位佛果相。若同二乘誘引。皆迴心教可雲見雲何。答。當章心有三重。初見等四位。全同愚法。次資加等五位。唯識等論中。本是菩薩行位也。又通聲聞。三者三乘兼雜位。如乾惠等。此三重建立。皆迴心教也。所被但聲聞也。此外假立聲聞藏。縱雖通終教。所被機既聲聞也。可攝迴心教歟。探玄第一雲。就聲聞藏。准諸經論。曲開三種。一諍論聲聞藏○二稱實聲聞藏。謂如瑜伽聲聞地○三假立聲聞藏。如大乘經中。為引聲聞令迴心故。所立法門。亦同聲聞名數而說。如無作四諦及道品等。如諸大乘經中說○此中名雖同小。義實是大。何得總說為聲聞藏。答。只為此義名為假立。問。諸聲聞人根熟迴心所學。即是菩薩藏收。此假立藏於彼何用。答。但聲聞迴心有二種。一勝二劣。勝者一往入大。不籍此藏。劣猶於怖大。是故方便同彼名數。令易信受故立此門(文)。復古雲。施設下。謂大乘經中。有將大小二乘地位和合而說。如乾惠等地。是大小雜列作十地也。又如大小二乘同說見修等。皆為引令二乘迴心。施設此法也。故雲引愚法等。此教通於三乘○此既下。指此迴心教也。退非愚法。進非菩薩。即是三乘中聲聞乘也。吾祖就聲聞藏中。准諸經論。曲開三種。一諍論聲聞藏○(全引玄記故略)。故立此門。今即稱實藏收(云云)。尋雲。稱實藏收者。以假立聲聞藏。收迴心教雲事歟。又探玄三種聲聞藏中。今迴心教者。准收稱實聲聞藏一雲事歟。一義雲。探玄既釋假立藏。雲為引聲聞令迴心故(云云)。今章為引愚法二乘令迴心故。施設迴心教釋相當。尤可攝迴心教也。爾者以探玄三種聲聞藏。對今章諍論。聲聞藏所引愚法二乘之教也。第二稱實聲聞藏。正今章迴心教也。故章雲。此既非是愚法小乘○三乘教中聲聞乘也(云云)。爾者第三假立藏何收歟雲。當章三乘教中聲聞乘也雲。正稱實藏也。而然假立藏。為引聲聞義同故。稱實藏收。同為迴心教雲心也。集成引探玄三種了配義可知(云云)。心可同。一義雲。章雲為引愚法二乘令迴心故。施設迴心教(云云)。迴心教始教之初(云云)。爾者迴心教者。尤始教初門也。何可通假立聲聞藏歟。如直進教。亦雖似聲聞。不名迴心教。故知。假立藏者。於菩薩行位。似聲聞之義也。不可名迴心教也。爾者復古今即稱實藏收者。今迴心教。探玄三種聲聞中。稱實藏收雲事也。爾者迴心教之機者。必聲聞也。假立聲聞藏所被者。慚悟劣機菩薩也。無作四諦等。豈聲聞所修哉。但探玄記釋假立藏。為引聲聞令迴心者。漸悟劣機之菩薩誘引。望本為引聲聞雲也。問。假立聲聞藏之義。可通始教之直進教歟。答。折雲。此迴心教。亦名始教之初直進。亦始教之終(文)。問。迴心教心。見修等四位事。指何經論乎。答。聲聞資加等五位事。指事指對法論第八第九可見。問。以資糧加行二位。為遠近方便(云云)。爾者望見道雲遠近歟。又望極果歟。答。唯識論第九雲。為趣無上正等菩提。修集種種勝資糧故(疏雲望菩薩為號○此即依自利釋)。為有情故勤求解脫。由此亦名順解脫分(疏雲望涅槃為因)(文)。此論疏等心。資糧名。遠望菩提涅槃之極果也。但資糧名。約自利。順解脫名約利他見。述記會雲。然求菩薩利他義顯。勤求解脫自利義增。然於菩提有自利之談。涅槃致利他之儀者。蓋欲以彼顯此菩提亦利有情。以此顯彼涅槃亦能自利。文影於此義貫於彼故也。又同論雲。為入見道住唯識性。復修加行伏除二取。謂暖頂忍第一法。此四總名順抉擇分。順趣真實抉擇分故。近見道立加行名。非前資糧無加行義(文)。此論意。資糧者。遠望佛果。加行者。近望見道也。但是釋菩薩之位。聲聞可同歟。故章分遠近方便也。   四問。何故資糧遠望極果。加行近望見道歟。答。述記雲。前順解脫分。既初發心求究竟果故。遠從彼以得自名。此順抉擇分。鄰近見道。欣遠之心不如始業故。從鄰近以得自名(文)。問。論非前資糧無加行義(云云)。爾者資糧加行之名。三賢四善根互通歟。答。述記雲。對法八說。所有資糧皆加行道。有加行道而非資糧。此四善根。非資糧道。加功而行。初位亦名加行。近見道說將此得加行名○問。初位心猛。獨名資糧。四善近見。獨名加行。答。以近見道名加行。初位不得此名。加功萬行方行。初位亦名加行○四善根。果之資糧。亦名資糧。而彼論文。依多住外行福智行。約最初說。若爾見道等。亦應名資糧。果之資糧故。從增得名。但名見道○前解為勝(文)。鈔十四(下)雲。今約五位。初地加行屬加行攝○雖為初地。而以地前望於地上。即為十地之加行也○然初地方便復有二種。一取三寶。皆為趣地之遠方便。二者取四加行。為近方便○復有人言。此中十句唯屬初地。四加行位總屬十地。斯人不曉唯識論文。論雲。為入見道修加行。明知。即是初地加行故。此四加行義通總別(文)。此初地住分。四十句中。初十句見。疏別九句中。前五句以。四善根見事也。依此釋者。資糧加行遠近方便者。望初地。又四善根名加行之義通十地。聊以遠唯識之文。而鈔文鄰次。引釋唯識近見道故立加行名等之文。又十地品疏抄釋資加等五位。全依唯識引釋。知非背唯識義。義理通故。如此釋給歟。   五乾惠等十地事。問。付此十地。且前十地。三乘共經之歟。問。此十地中第九菩薩地者。通小乘菩薩歟。問。此中第十佛地者。通三身佛歟。   智論七十五雲。此中便更解得無上道因緣所謂菩薩。從初發心來。行般若波羅蜜。具足初地乃至十地。是十地皆佐助成無上道。十地者。乾惠等(已下取義經)。一乾惠地(聲聞三賢。菩薩初發心乃至未得順忍)。二性地(聲聞四善根。菩薩得順忍)。三八人地(聲聞見道十五心。菩薩無生法忍入菩薩位)。四見地(聲聞初果。菩薩阿鞞跋致地)。五薄地(聲聞或須陀斯陀含。菩薩過阿鞞跋致地)。六離欲地(聲聞第三果。菩薩得五神通)。七已作地(聲聞第四果。菩薩成就佛地)。八辟支佛地(觀深因緣法成道名辟支佛)。九菩薩地(從乾惠乃至離欲地如上說。復次歡喜地乃至法雲地。有人言。從一發心未乃至金剛三昧名菩薩地)。十佛地(一切種智等諸佛法。已上取義自下全文)。菩薩於自地中行具足。於他地中觀具足。二事具足故名具足。問曰。何以故。不說菩薩似辟支佛。答曰。餘地不說名字。辟支佛地說辟支佛名字故。復次菩薩能分別。知眾生可以辟支佛因緣度者。是故菩薩。以智惠行辟支佛○菩薩亦如是。滿足九地。修行集佛法。十力四無所畏等。雖未具足。以修習近佛道故名具足。以是故言十地。具足故得無上道(文)。僧侃疏第十三雲(取義)。性地中菩薩得順忍者。種性解行位(云云)。八人地中無生法忍入菩薩位者。謂初地始心。見地中菩薩阿鞞跋致者。謂初地住心滿心。薄地中菩薩過阿鞞跋致地乃至未成佛者。謂二地已上七地以還無功道相同於佛故。離欲因緣得五神通者。謂離功用欲。或五或六神通(已上略抄。已下全文)。言菩薩於自地下解得果經文。言於自地行具足者。自分所行也。於化地觀具足者。此有二種他地。一遍學二乘而不證。二仰觀佛而欲登。自下問答料簡言。何以故不說菩薩似辟支佛者。此問答有二意。一意直問不說似之所由。二意若不說似何以故菩薩得具辟支佛地。答中先答初問雲。餘地不說名字者。餘雖是聲聞同地。不說人名故。得義與菩薩相配。辟支佛以人名標人。既不同不說。以理言之。辟支佛中亦有前七地。但今就人總說故不配之○言復次菩薩能分別知眾生可以辟支佛因緣度者。次答第二問意。此明菩薩應作辟支。即是其身。何須說似始名具足。若然亦作聲聞。何故聲聞就似釋具足義。解言。辟支在於無佛世。自力大師。既是菩薩應作。更無辟支並出故。就即是釋其具足。若應作聲聞。必以佛為化主不妨。更有實行聲聞。就似釋具足(文)。依此問答料簡中釋義。緣覺可經前七地。又菩薩具可經前八地見。疏九(下)雲。然今既雲覺法自性等。則知。十前九亦兼含大。是以智論明有三乘共十地法(文)。此離世間品。十明瞭法者。以普賢勝智。了三賢聖差別。其十者。初八聲聞因果。第九緣覺。第十菩薩也。故前九亦兼大小釋也。抄十九(下)雲。是以智論下引證成前通大之義。天台引此立於通教。通大通小通淺通深。今先列名後方釋義○二解釋名(已下略抄)。一乾惠地(三乘初心大乘即是三賢小乘即五停心等)。二性地(四善根)。三八人地(見道)。四見地(三乘同見第一義諦理)。五薄地(第二向果)。六離欲地(第三向果)。七已作地(第四向果)。八辟支佛地(能侵除習氣)。九菩薩地(從空入假道觀雙流斷習氣無明得界外法界道種智)。十佛智(大功德力資於智惠觀真諦究竟已下習氣究竟盡也。已上取義略抄全文)。故智論雲。聲聞智惠力弱。如小火燒木。雖燃有炭在。緣覺智惠力強。如大火燒木。木燃炭盡餘有灰在。諸佛智惠力大。如劫火燒。灰炭俱盡。亦如兔馬等喻。問。菩薩佛地名異二乘。何得無言通。答。名雖有異。同是無學應供得二涅槃。共歸灰斷。證果是一。名義不殊。是名同義。究竟俱同也。廣如天台四教(文)。依此疏抄釋起盡。亦菩薩通前八地也。但雖無地地委細配釋。既第一第四地等舉三乘。知可通也。若雲不通者。何可證前九通大義歟。次第九菩薩地。可通小乘六度菩薩歟。但化而非實。其故者既迴心教也。又三乘共十地(云云)。豈聲聞不見菩薩地歟。是以論菩薩地三義中。第一義雲。從乾惠乃至離欲。如上說(云云)。化身之佛無學果位。同聲聞第四果故。以佛果同。已菩薩地。配前六地雲乃至離欲地也。但抄釋第九菩薩地。天台別教菩薩見。此付歡喜等十地義釋歟。次佛地又可通三身也。故抄釋雲共歸灰斷等(云云)。付三乘同見之化身釋也。折引抄全文了雲。第九(下)文有二意。初引彼望上不足顯二果證不同。令捨小取大。此與清涼意不同也。又彼下直進。十地外別立妙覺。令方便引故。以二乘唯分段身故。雲現身證果。佛既同在十地中故。亦顯現身證果。方便引彼也。此與清涼謂同是無學應供二涅槃等同。又若以清涼謂名異故。亦同賢首前義。由名異望上不足也(文)。又上抄列名了雲。故大品雲。菩薩從初乾惠地至菩薩地。皆行皆學而不取證佛地。亦學亦證故。雲通三乘位也(文)。   問。上十地中。何故見道名八人地歟。答。抄十九(下)有委細釋。一俱捨小疏。八忍逆數。苦法忍名八人。是釋俱捨第八名。二義林法師。四向四果逆數見道為第八。上二解婆沙四十六出。探玄釋大般若八人同林公。三澤洲遠公亦引古婆沙。對前七方便。見道為八人。疏主同遠公義(云云)。又引智論五十九雲。見道中有八人。信行。法。極七反向。一生得無學向。家家須陀向。有中間須陀洹向。除第三中間入涅槃向。住六無礙五解脫中者。皆是初果向中有八人。此八人望七方便。皆是第八也。二義俱成(云云)(已上取義抄)。   問。章文方便漸漸引向大乘(云云)。大乘者指菩薩乘歟。又通迴心聲聞歟。答。瑜伽等所明。聲聞行位等異愚法中。一○二同菩薩大乘之名目。為引向菩薩乘也。故雲漸漸也。問。爾者迴心教建立。不定性聲聞為本歟。答。迴心教中雖有定性聲聞。當家五教之建立。皆為終成佛。始教當分不定性為本也。   章為直進人顯位相(等文)。迴心菩薩。迴心向大之後。可經五十二位。今約為本雲為直進等也。問。小乘教菩薩。可收直進人歟。答。當章始教菩薩也。不通小乘。付之要問(上)雲。維摩思益仁王勝天王迦葉佛藏等。為直進菩薩。仍直進有二種。一大乘中直進。二小乘直進菩薩。此二處教。亦有同異。准抄可知(文)。當章大乘直進也。小乘直進者。別段法門也。問。直進教中。可立九地等歟。答(云云)。兩方也。若雲不立者。菩薩修等位。皆依九地等。何不立歟。若雲立者。當章不出。雲何章說為見修(等文)。抄十上雲。體會直如名通達位。初照理故亦名見道○四修習位○複數修習無分別智(文)。全引唯識。資加等五位。疏三(下)抄十(上)引釋唯識可見。又疏六(上)抄十三(上)等可見。   六問。章文又以十地說為見修(云云)。爾者初地入心之全為見道歟。答(云云)。此唯識論第九卷論義也。取入心全義也。但瑜伽論。入住出三心各經多劫(云云)。故入心多也。而三心十六心。度度修故不相違。疏三(下)雲。三通達位。即是見道。謂初入地二種見道。四修習位。始從初地第二住心。乃至金剛無間心位名為修道(文)。此釋初地入心全分為見道見。疏六(上初地)雲。四證始終即見道位○五修道始終○寄從二地至七地竟(文)。此釋加所為中。於利他行說十始終文也。抄十三(上)雲。初地二見道後。即是修道。且約地分見初地故。從二說(文)。唯識論第九雲。菩薩得此二見道時。生如來家住極喜地(云云)。此又亦二見道之後。初地住心也。知入心全見道也。述記釋修道轉依雲。即於初地住出心後。漸至究竟金剛道來(文)。又對法抄。於得滅定之人。約十地入住出三心。即有三十人(云云)。而見道無滅道。知見道者入心之一分歟雲難。但彼舉人體。見道非得滅定也。問。章直進教中說十二住。影似小乘故(云云)。小乘指愚法歟。通迴心聲聞歟。答。十二住可通愚法迴心二聲聞。爾者小乘者。指二聲聞也。十二住地前四十心等。似二聲聞。資加五位。唯似迴心故。章雲。又亦為似迴心教故等(云云)。一義雲。十二住四十心。唯似愚法。故章雲似小乘(云云)。資加等五位。唯似迴心故。故章雲。又亦為似迴心教(云云)。章大乘十二住(云云)。疏三(下)雲。三依瑜伽四十七地說十二住○一種性住○二勝解行住○三極喜住。四增上戒。五增上心。六七八三名增上惠。分成三種。謂六覺分相應增上惠住。七諸諦相應增上惠住。八緣起流轉上息相應增上惠住。九無相有功用。十無相無功用。十一無礙解。十二最上菩薩住。十三最上如來住。言十二住就菩薩說。如後如來為十三住。第二即是三賢。第三已去如次十地(文)。   抄十(上)雲。依瑜伽等者。彼立五性種性。即是菩薩種性也。二即是前四中初一。餘可知(文)。前四中初一者。攝論四位中。第一勝解行位也。問。直進教心。十信亦成位故(云云)。爾者指輕毛十信歟。答。既三賢外。加十信立四位。知住前輕毛十信也。   七問。梁攝論文。如須陀洹道前有四位(云云)。爾者四位者何位乎。進雲。章文謂暖頂忍世第一法(云云)。付之。檢梁論前後文。須陀洹道前之四位者。暖頂等四位也雲事。全不見也。就中既例地前四十心。雲須陀洹道前四位。尤可通見道已前七方便歟。是以了燈中。開三賢合四善根為四位(云云)。如何。答。雖不明論文前後之體。既須陀洹前四位(云云)。以七方便名四位事。非常途之義故。得論文之義。謂暖等釋給也。   梁攝論十一雲。願樂行人自有四種。謂十信·十解·十行·十迴向為菩薩。聖道有四種方便故有四人。如須陀洹道前有四種方便。此四人名願樂行人地。於第一阿僧祇劫。修行得圓滿。此地若已圓滿。此觀人未得清淨意行○如第一人未得無流心。為不清淨(文)。梁論疏六雲。暖頂忍世第一法。名須陀四方便(文)。探玄第四多同今章。抄八(下)雲。然賢首意。始教別開信位。如梁論雲。如須陀洹道前四位亦如是。謂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文)。問。四十心與四善根。如次相抄歟。又但數同分相例歟。答。三賢四善根相攝異。釋不一准。探玄第七雲。第四定位者。此當解行位終第一僧祇滿○有說。猶屬資糧位。以於迴向後。別說四善根為加行故。有說。此通二位。以於第十迴向中攝加行故。有說。此總加行。以住心已還屬前二善根位。滿心已還屬後二善根故也。上總約初教說(文)。疏五(上)雲。第四定位者。若約資糧等五。諸說不同。一雲。此迴向位。是修大乘順解脫分。資糧位終從十信來。皆資糧故。十迴向後別立加行故。莊嚴論說。行盡一僧祇長養信令增上。增上修達分善根。又成唯識第九雲。初無數劫福智資糧順解脫分。既圓滿已為入見道。住唯識性。復修加行。雜集十一。亦同此說。有雲。此十迴向是加行位。復有二說。一雲。四抉擇分中。是後二攝。謂十解為暖。十行為頂。前九迴向為忍。第十迴向為世第一。成唯識雲。此四善根。亦勝解行攝。此文為證。雖不分明。玄奘三藏意存此釋。一雲。四加行中世第一攝故。真諦譯攝大乘雲。如須陀洹道前有四方便。菩薩亦有四方便。謂十心若依此釋。則無五位。地前四十心皆加行攝○上來多是大乘初門攝。引三乘擬儀彼立四善根故雲。抄十二(上)雲。疏有雲。此十迴向下。第二明是加行○然有三釋。前釋即三藏意言此文為證。雖不分明者。以但雲四是勝解行攝。解行位即通指地前。獲四加行在迴向後。豈可非亦勝解行攝。以四善根未入地故(文)。抄引雜集十一。同梁論須陀洹前有四位。文多分如梁論故略之。指集論十一同別立四善根義。爾者集論有二文也。問。疏四十心皆加行(云云)。四十心四善根次第配當歟。答。義燈第七雲。然四善根及持任等。皆初僧祇滿心方始修之。莊嚴論第七雲。行盡僧祇。信令增上等。已後方說起四善根。諸教皆同。自古諸師之意釋不同。取文各別不得教意。教意菩薩修四善根。有正修滿位。有仰修習位。仰習作觀通三十心。如唯識觀等成就在見。學即通前。此亦應爾。學雖通前。正修成滿即在於後。資糧等位可得仰習。觀所取無伏我法執。觀能取無。能伏於法執。不爾如何能伏二執。雜集莊嚴此唯識論等。據正修位不通資糧。瓔珞本業經。雲住於十住修學四善根者。仰學修習。然梁攝論雲。如須陀洹道前有四方便。菩薩亦有四方便。謂四十心者。或小乘五停心觀·總想念處·別想念處。合四善根為四方便。如四十心。非四善根名四方便。或言總意別。取四十心滿修四善根。文言略故。但雲四十心。或翻譯謬。魏梁隋唐同本異譯。餘本總無。故筆授謬(文)。瓔珞經上雲。佛子十行心者。一歡喜行○十真實行○佛子七為得四無得故。所謂五善根。正觀·暖觀·頂觀·忍觀·三界空第一觀。能生十地無相大明惠聖人胎未變故。第一空平等故(文)。問。直進教心。十迴向外別立四善根歟。答。章別立(云云)。付之。探玄第七。疏五上如次上。   問。章文直進教似小乘事答成有二意(云云)爾者第一機粗淺故。與為機淺雲何異歟。答。   折雲。明若下初問答有二下。初標二義。一以下釋。然第二義中。便雲凡以等者。但是結通二義。非是牒釋。然恐文脫合雲。二亦以此引小故。似小乘方可雲凡。以大乘似小乘等也(文)。一義雲。第一答雲。直進教設雖不引小。直進菩薩機淺故似小也。是答直進教不可似小雲問。非謂直進教不引小。第二答。凡以始教大乘似小事。直進迴心。皆通引小機淺二義也(為言)。第二答機淺者。通指所引二乘並直進菩薩也。是正答問中迴心教可似小。直進教不可似小雲難心故。雲皆通一義也。瑜伽三品成就事。指事雲。言如瑜伽說主得般涅槃者。第三十七卷如所引文。景法師抄雲。已成就中明三乘人即為三。別聲聞人中三品為三。此三俱在見道已前方便地中。望入聖道及以盡漏有其遲速(已下取義)。下品現身至頂位。中品住果經生。上品現身得無學。獨覺三品者。下中部行獨覺。如聲聞下中品。上品麟喻獨覺也。集雲。諸記雲。而海東記准對法論雲下成就者。謂暖法。中謂頂法。上謂忍法○世第一法。唯一剎那不相續故。不入三品成就也。未敢詳定(文)。瑜伽三十七七地門。一種性地。二勝解行地(三賢)。三淨勝意樂地(初)。四行正行地(自二地至七地)。五決定地(第八地)。六決定行地(第九地)。七到究竟地(第十地)。疏三(下)雲。七以後二住為到究竟地。前六唯菩薩。第七菩薩如來離立為地(文)。後二住者。十三住中十二最上菩薩住。十三最上如來住也。   問。墮決定究竟地者指何地乎。答。指事雲。景抄雲。中品者。舉始括終故。略不言二地至七地行正行地。住墮決定到究竟地名上品者。此舉初後括其中間故。略不明九地決定行正行地(文)。問。下品成就猶往惡趣(云云)。爾者三賢共行惡趣乎。答。依此文立地前總退之義也。付之。景興抄。繫業惡趣初住已上無之。仍為他受(云云)。可撿。   折雲。唯識等中。初地斷異生性障。並惡趣雜染愚。清涼雲。即惡趣諸業果等。既初地惡趣業果方斷。則知。地前猶往惡趣(云云)。既初地下記釋也。   八問。瑜伽論心。以三品成就相配三僧祇。爾者三僧祇時量齊等也可雲乎。答(云云)。兩方也。若雲齊等者。瑜伽論中。釋十三住量雲。一一住中。經多俱胝百千大劫。或過是數(云云)。地前三十心一僧祇。第二僧祇自初地至七地。八地已上是第三僧祇也。地位既多小不同也。劫量何可齊等乎。若雲有增減者。准下時分義章文。僧祇之量一等也。而三返可經之見。況經論中。以劫石芥城定僧祇時量。全不可有增減。加之法花玄贊中。會抄論三十三僧祇雲。七地已前二十一阿僧祇小劫也。八地已上九劫中劫。地前三僧祇大劫也(文)。知可齊等雲何。答。九卷同學抄論義也。彼答心雲。三祇份量。非凡智所識。但依修行不同建立之。所謂地前有漏。七地已前有功用。八地已上無功用。依之分三祇。但劫石芥城等喻。只顯時量長遠義計也。非明份量齊等也。次玄贊釋。且順彼論心歟(云云)。但當宗處處解釋。可齊等見。又地前三十心時量事。同學論義也。彼答心。十住與十迴向。時量非多。十行正修行時分故。可經多劫(云云)。舍利弗。既經六十劫登第六住。知十住每住可經十劫歟。   九始教不退事。問。依何論文定三乘不退乎。答。依佛性論等(云云)。且付二乘不退。旁不明佛性論文三乘得佛性之位。而菩薩十迴向已上不退。既忍位不退也。迴心聲聞。何見道已前皆可退墮乎。緣覺忍位已上。必一座成覺不退位。何可世第一法歟。以知。二乘但舉得佛性之位。非不退位雲事。加之瑜伽二十一文。聲聞忍位不退見。隨景興遁倫等。皆忍位不退(云云)。瑜伽既始教當中七背瑜伽。可依佛性論歟雲何。答。菩薩既得佛性之位不退也。例二乘可然故也。但今不退者。依始教實義門。三乘共於證理之位不退故。異通途之義。若依成自乘性。上種性義。若習小行到於忍位。成聲聞性(云云)。是即自乘不退也。始教粗淺故。約證理之位。三乘一具定不退位故。依佛性論也。   指事雲。言依佛性論至皆不退也者。第一卷破小乘執品雲。三定有佛性。即三乘人。一聲聞。從苦忍以上即得佛性。二獨覺。從世法以上即得佛性。三者菩薩。十迴向以上。是不退位。得於佛性(文)。論疏第六雲。聲聞乘。三中最鈍。要入聖位方便始得之。緣覺次利。至世法位方能得之。菩薩最利。十迴向以上為便得(云云文)。玄第四雲。若就始教。以通粗相說信為位。是故今後三賢。又隨粗說。是故至十迴向以上。方得不退。如佛性論第一卷說(文)。問。始教菩薩。於何位得不退乎。答。十迴向位。或地前總退二義也。付之。十住之中第七名不退住者。經論一同所說也。爰以清涼大師。七住不退釋給雲何。答。一義雲。始教機教共粗淺故。四不退中。以證不退為本故。雲地前總退十迴向不退等也。但七住不退者。任經論通途之一義也。難雲。始教機淺故。地前總退者愚法。何雲忍不墮惡趣乎答。二乘深恐惡趣故。菩薩不爾也。   問。十迴向不退者。自初迴向不退歟。答。論品雲。十迴向以上不退(云云)。又章別立地前總退之義。知十迴向之初不退也。付之。探玄第七雲。依佛性論。至此位滿方名不退之位。依瑜伽。此中猶自墮地獄中(云云)。位滿者。指第十迴向見雲何答。解行位終初僧祇滿故。雲位滿歟。疏三(下)雲。第七不退住○又前言不動。但能正心。今雲不退有進趣義(文)。揀別第六正心住也。抄十(上)雲。疏今雲不退有近趣義者。不退有二。一已得不退。即前四定不動。二未得不退。即今此位唸唸進入住則是退(文)。玄贊二雲。不退有四。一信不退。十信第六名不退心。自彼不退生邪見故。二位不退。十住第七○自彼不退入二乘故。三證不退。初地以上○謂所證果不退失故。四行不退。八地以上○皆能修故(文)。述記三雲。不退有二。一已得不退。二未得不退。前初地。後八地得(文)。燈七雲。地前有二。謂得及證。聞思為得。修惠為證。地前二種俱退。地上無漏定為證。有漏者為得。有漏者退。無漏者不退。可雲地前自他地分法得已俱退。初地已上。自地法不退。他地法修有退。雲初地以上證不退者。據自地說(云云。取心)。又雲。於十住後說言退者。據證法說言不退者。據位乘說(云云)或說證發心皆不退者。據上品說。或為因能令後不退。非發心已即能不退(云云。取心)。探玄第四不許信不退。初住不退故。但始教可許歟。要問下雲。引佛性論文了雲。問。依仁王經雲。三賢十聖忍中行。唯佛一人能盡源。又論雲。十解已上是聖人。今十迴向已上得佛性。雲何諸經論不同。為有情機欲各別隨一義說。宜可准之配釋。此佛性論初。約小乘及迴心初教。若後破執成正義。即是終教。則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依二空真如是也(文)。問。瑜伽地前總退者。唯墮惡趣歟。又墮二乘地歟。答(云云)。兩方也。若墮二乘地者。本業經中。到第七住常住不退(云云)。依此經文。諸師多分立七住已去不墮二乘地之義。若云爾者。既墮惡趣。何不墮二乘歟。是以下章文。釋終教不退雲。故十住初即不退。墮下二乘地。況諸惡趣及凡地乎(云云)。准此釋。既墮惡趣。何不墮二乘地乎。答。   問。瑜伽論所說勝解行住相者。通三賢四善根歟。答(云云)。付之。一義雲。今章取義略抄。折薪引全文。而章所引終當知是名勝解行位菩薩句連續而雲。是諸菩薩勝解行住下忍轉時(如上)。所說○當知。中品上忍轉時。如上所說。當知。下品其性微薄。即於如是上忍轉時。於上所說諸行狀相。漸次能令乘餘永斷。從此無間當知菩薩入極喜地(文)。既雲。無間入初地(云云)。知總三賢四善根之行相也。但論下忍中忍等當何位乎。可檢之。   指事雲。瑜伽論第四十七卷文也。本文廣故要文非如引文。見人可知。景抄雲。或時具足聰惠以下。一念惠不定。次於諸有情(章眾生)。下。不如真知自利利他種種方便。次或於一時於大菩提下。明二利行進退不定。由思擇故。欲令他樂者。自利即易利他即難。要由思擇。次於諸菩薩所有違犯下。明數有犯預疑惑(文)(私雲。章文略有犯之論文。章或於一時聞說下。猶預疑惑也)。   問。終教心可立見修等五位乎。答。章不以見修等名(云云)。付之。資加等五位。通途性相也。有何以終教不立乎。就中唯識等文。初照理故亦名見道(云云)。又釋修道雲。複數修習無分別智(云云)。爾者終教大乘心。豈無最初照理複數修習等之義乎。加之縱雖終教。已地前立三賢之位。何無資加等義乎。如何。答。始教寄分分別俱生之煩惱故。分見修二道。終教不分分別俱生故。不立見修也。委細斷惑章第十三寄在門可料簡。   探玄第七(十回向品)雲。又三賢總為趣聖方便。不分資糧加行近遠。此約終教(文)。大疏五(上)玄多同。抄十二(上)無別釋。折雲。既不引小故。於煩惱障不分分別俱生見修之惑故。此中不分見修也(云云)。   十問。終教已上心十信為位歟。答。章文是行非位(云云)。付之。疏三(下)雲。七亦依仁王。五十二位當其第二(文)。此釋十住雲第二。知十住又位也。抄無釋探玄第四雲。四定位者。此十信法。於始教中自是信。如梁攝論雲。如須陀道前四位。謂暖等。菩薩地前四位亦如是。謂十信○又彼論及佛性論等。皆雲。地前修四行○若約終教。此信但是十住位之方便。自無別位故。本業經雲。未上住前有此十心○增修是心。一劫乃得入初住中○故知無位但是方便行也。   問。方便攝三賢位歟。答○義准有四句(已下取義章)。一以本攝方便。設信名唯三賢。二以方便指本位。仁王雲。十信十止十堅心。不論十住。但名十信也。三開方便異本位。住前十信也。四於方便處假施正位。如前始教(已上取義)。若約圓教有二義。若依普賢自法。一切皆無位。若約寄法。則同終教(文)。唯識論第九卷。同學抄。住前十信位攝歟雲論義。西明立位。淄州大師不許故。不為位義答成也。其十信不為位。經論引證大都如當宗。就中十住等經百劫。而瓔珞十信一劫二劫雲知非位(云云)。故探玄引一劫二劫之文雲。故知。無位也。集成引玄記文了雲。問。若非位者何以十住。疏雲。七依仁王五十二位是終教乎。答。此即三開方便異本位義也。故抄曰。此之十四。是習種性中當十住因。開因異果故加此十(文)。本業經雲。未上住前(云云)。上卷字品文也。又雲。始從凡夫等(文)。下卷釋義品文也。又仁王經雲。習忍等(文)。下卷受持忍文也。此品說十三法師。第一名習種姓。即十住也。又名習忍也。問。本業經名字菩薩等攝僧祇歟。答。此第九卷。同學抄論義也。而然既雲住前信相等(文)。僧祇已前得心也。   十一問。輕毛十信經幾劫歟。答。章文經十千劫入十住位(云云)。付之。探玄第四雲。本業經雲○增修是心。一劫二劫三劫乃得入初住中(文)。疏三下雲。初發心住者。瓔珞雲。是上進分善根人。若一劫二劫。一恆二恆佛所。行十信心○住空性住故名為住。依仁王起信。即十千劫來修信行滿。入位不退○名發心住(文)。抄十(上)無別釋。元曉大師本業疏。上根一切。極鈍一萬劫。中根不定(云云。取義)。法洗律師梵網疏。一切者大劫。十千劫會合(云云)。但本業十信劫數。大劫見故。天台等。一萬劫者大劫(云云)。本業經十信時分三品。一一劫二劫三劫。二一劫二劫乃至十劫修行。十信得入十住。三十千劫(云云)。三種皆大劫(云云)。   問。十信時分限十千劫歟。又通無量劫等歟。答。元曉大師。極鈍一萬劫(云云)。又當章前後不過十千劫。付之。淨影大師大乘義章(十二下)並慈恩大師玄贊等。雖有餘無餘迴心各別。涅槃經八六四二萬十千劫。皆十信時分也(是一)。次地持論雲。善趣菩薩。經無數劫入種姓地(文)。又雲。中上根者。經億百千大劫。軟根者不在數(文)。攝論雲。十信菩薩經一僧祇(文)。雲何。地持攝論等三論宗。大乘義章賢聖義短籍引之問答。彼短籍心。任賢聖義解釋。五果迴心十信時分。八六四二一萬等也。頓悟菩薩。地持論為定。本業經十劫等。為勸始行人。方便之說會釋也。當宗義。檢本論可治定也。一義雲。元曉大師。極鈍一萬劫。中根不定(云云)。當宗解釋。不過十千劫。爾者地持攝論等。經無量劫者。付不修懈怠之時。仁王本業等。不過十千事。依善心相續之時歟。問。章文引起信論。為示現退等(云云)。爾者限本業六住退歟。又通瑜伽地前總退等之義會示現退歟。答。當章心。會本業經六住退見。付之○答。起信雲。如修多羅中。或說有退等(云云)。付舍利弗等示退會之。又既雲修多羅中等。不指論文也。又論中不指退人故。但終教已上會論者。始教機淺故也可會歟。起信論雲。如修多羅中。或說有退。墮惡趣者。非其實退。但為初學菩薩未入正位。而懈怠者恐怖勇猛故(文)。信成就發心之中。釋發心不退義也。起信疏(下)雲。如瓔珞本經中言。七住已前名為退分者。若不值善知識者。若一劫乃至一劫退菩提心。如淨目天子法才王子舍利弗等。欲入第七住○值惡知識因緣故。退入凡夫不善惡中○今釋。此經意是權語非實退。但恐怖初人。令不慢怠故也(文)。問。於恐怖勇猛(云云)。望何位令勇猛歟。一義雲。望第七住不退位。一義雲。望上位。章小分見法身(云云)。起信論雲。發是心故。則得小分見於法身。以見法身歟。隨其願力。能現八種利益眾生○亦非業繫。以有大願自在力故(文)。信成就發心之文也。論無十方世界之言。章文取義雲。十方世界也。疏下雲。第三明發心利益○謂十解菩薩此觀門。見於法界故雲少分見也。亦可依人空門。見法身故(文)。   章又依三昧小分見報身(云云)。集雲。又依下即真如用大中文正雲。初發意菩薩等所見者。以深信真如法故。小分而見知彼色相莊嚴等事。無來無去離於分齊。唯依心現不離真如。今雲依三昧者。以四即定故。其所修解行發心中文(文)。起信論如所引。疏下雲。報中簡比異證○深信真如法小分見者。十解菩薩等。依比觀門見真如理。是相似覺故雲小分○知彼色相乃至離於分齊者。以見真如異於凡小。是故得知色相等事性無分別也○攝論中地上見報身者。彼據證之相應成就處說。今此地前菩薩小分見者。以知色境。但是現識不離真如。即無分齊故得小分見也。既非全見故不相違。但以異於凡小心外取境。見應化故。故約唯心小分明見(文)。問。於報身色相雲小分見者。唯約觀解雲見歟。依觀解深正小分眼見歟。答。若約觀解散心觀解。豈無小分見之義歟。而章文依三昧見(云云)。知定心上眼見也。指事雲。此中言又依三昧亦得少分見佛報身者。此非論文。唯重牒前信成就發心論文意。續解行發心論文合為一文。謂前論雲菩薩此心故則得少分見於法身等者。依三昧得見也。次其所修以下。正是解行發心文也。起信論無依三昧文故。如是異解。但集成文義共有所依歟。   問。終教中可有假立聲聞藏。何雲終教不似小乘歟。答。章先付菩薩行位。問答不似小乘之義。假立藏別途事也。探玄第一雲。問。楞伽初地即八地等文頓教義歟。答。章文頓教義(云云)。付之。疏一上如章。抄三(上)雲。疏不依位地下○彼經第四先長行雲。大惠。於第一義無次第相續說。無所有妄想寂滅法。頌中有七偈。後二偈明不立地位雲(自下取義注)。十地則為初(同證如故)。初則為八地(同不動故)。第九則為七(同無生忍故)。七亦復為八(同無相觀故)。第二為第三(同信忍故)。第四為第五(同順忍)。第三為第六(三惠光與般若同)。無有何次者(自下全文)。頌上經文。於第一義無次第相續等。今疏上句。舉約義同中一句之要。下句即據理都泯義。已略正意在於下句(文)。指事引元曉疏釋與抄。文異義同也。問。付別教位相得相等如何分之歟。答。寄位等三門約位。而第三約行明位之科。即明行相。不退如終教。探玄第四。以圓同終故。入位已後。方說為不退位也(文)。   十二問。圓教心十信成位歟。章始從十信乃至佛果六位不同(云云)。付之。終教既不成位。圓教何可立位歟。是以探玄記雲。若約寄法即同終教(云云)。答。一義雲。寄終教分行位差別之時。十信行而非位。若約位滿成佛者。十信終心作佛故。十信文又位也。爾者圓教心。十信可通二義也。章經雲在於等者。經第一菩薩歎德中文也。是故經中(云云)。賢首品心也。問。見聞成金剛種者。限深信見聞歟。答。通不生信樂也(云云)。八經性起品雲。親近如來見聞。所修善根皆悉不虛(文)。又舉喻雲。譬如丈夫食少金剛。終竟不消。要穿其身出在於外(文)又雲。我今告汝。設有眾生。見聞於佛。業障纏覆不生信樂。亦種善根無空過者。乃至究竟入於涅槃(文)。疏雲(九上)此明益深。如來祕密藏經中明。罵藥服之。猶能得力。罵沈燒已還具香氣。罵佛猶勝敬諸外道○涅槃中喻以毒塗鼓。欲聞不聞無不死者。菩薩之名。起自聞謗之日。謗尚遠益。況深信耶。況解行耶。況證悟耶。弘持之者。勉思此文(文)。又疏此見聞。皆通在世滅後釋也。   十三問。成金剛種之後。極往幾生開解行之悟歟。答。   問。離垢三昧者第十地得歟。答。通因滿與果也。付之。八經隨好品雲。盧捨那菩薩。今住離垢三昧。應當敬念(文)。又舉天子得益了雲。猶未能見離垢三昧之少分也(文)。六經又雲。猶未能見離垢三昧之少分也(文)。探玄第十六雲。離垢三昧有二。一約因終。如第十法雲地菩薩所得。離自二障微細垢故。二約果初。如此文是將現成佛在此天上住。此三昧能利眾生令離垢故(文)。問。經文未得少分(云云)。釋住此三昧(云云)。相違如何(云云)。集雲。超法師雲。由此三昧有兩重。一因滿所得。即天子獲者是。二果滿所得。約果滿三昧邊。是故雲未得少分也○解雲。章含二意現前在前皆通(云云。文)。超法師釋也。   十四問。解行位者通三賢十地歟。答。雖有異釋。當章心。十信終心已去。至第十地滿解行生可攝也。付之。孔目第三雲。若一乘義。十信地見聞終心成解行。十信終心勝進向十解得究竟證。餘義如別章(文)。是付圓融分三生也。疏十(上)雲。此菩提心為當何位。善財童子為聖為凡。古有多釋○賢首雲。應是善超信行中人。依圓教宗有三位。一見聞位。即是善財。次前生身見聞。如是普賢法故。成解脫分善根。如前歎德中辨。二是解行位○如善財此生○三證入生。即因位窮終沒同果海。善財來生是也。此之一解甚順經宗。但更有一理。謂歷位而修得見普賢一時頓具(文)。鈔二十(上)雲。此之一解下。疏辨順違○但更有下疏正其釋。以向古釋。後以違前故。謂前定三生。今生但解行而非證入。乃至後釋即言寄地即是地位。豈非證入耶。故今正之。一時頓具。即是第三證入生故。亦成漸頓得交徹故(文)。即是地位豈非證耶者。初地已上證入生見。   十五問。不經三生。而一生證入機可有之歟。答。三聖圓融觀雲。依此修行一生不剋三生必圓(文)。經七十八彌勒讚善財雲。此長者子。於一生內。則能淨佛剎。則能化眾生(云云)。疏十(下)謂即凡身一生。亦解行一生(文)。鈔二十(下)雲。凡身一生者。約圓融說。解行一生者。約行布說故(文)。此善財一生也。一生者今生也。歎德所說宿習善根也。   十六問。解行證入之生者隔生歟。答(云云)兩方也。若雲隔生者。別教心。以分段身直至佛果。圓機何至十地因滿。可有分段隔生歟。是以孔目章中。普莊嚴童子等。現身成佛之機定。若依之雲不隔生者。既雲約報。若不隔生者。約報但二生也。何可雲三生歟。是以善財童子證果。新舊二經共在於當來見。加之大威光太子。於第三佛所成就普賢行了。命終生須彌山上天宮見。何況大威光太子者。毘盧捨那。乃往過去之本事也。知證果在後雲事如何。答。善財證果當來者。三生行布之義相也。若約圓融實義者。既初發心時證入了。又威光太子。於第三佛所成就普賢行畢。後作忉利天王。又詣第四佛所得三昧等(云云)。是即解行生中自在受生之義也。非解行證入之隔生之義也。華嚴問答下雲。又孔目雲。華嚴經中成佛有五○善財童子。既現身至普賢菩薩知識。而彌勒知識言。當來我成佛時汝見我。故知。後生中成佛。此等且約文相。據見聞等三位為三生故。作如是說耳。約實共皆同。但以一身中成佛。言一身者。法性身。無別分段等身(文)。共皆同者。普莊嚴兜率天子善財童子等。皆同現身成佛機雲也。孔目文如下引。孔目第四雲。善財一生皆得者。依華嚴經。疾得成佛有其五種。一依勝身。一生即得。從見聞位後。一生至離垢定。後身即成佛○初義有四。一依世界性等十世界身輪王之子。現身成佛。如寶莊嚴童子等三者。依閻浮勝功德身。如善財等。現身究竟普賢之行。後生即見佛○二依見聞經生疾剋。如初地中說三時益○三依一時疾得成佛者。如善財童子。於知識之處。一時之間獲普賢法(文)。自防遺忘集第三雲。未入地獄已前名見聞生○不離天處。見佛法身名證入生。何以故。天子不改分段身故。經雲。少作方便疾得菩提。斯之謂也(文)。   晉經六十雲。爾時彌勒菩薩○告善財言○善男子。我於彼中壽終下生成正覺時。汝及文珠師利。俱得見我(文)。唐經七十九多分同也。探玄二十雲。釋有三義。一雲。我當來成佛時。亦說此花嚴。彼時亦有文珠善財所說之法故雲也。二雲。我成佛時。汝與文珠。俱來助我。宣揚法化。三為表法。謂善財何故上於佛會。但求諸善知識。而不求佛者。以善財此生是修因之身未成果故。不至佛所。非謂不求。但成果隔因故說當見佛。以是滿位故。無仰推等也(文)。   指事雲。引此文了雲。案雲。此三釋中。今此章解。當第三釋。准思可知之。疏十(下)雲。俱見我者。亦有三意。一俱助化故。二善財行。文殊信智成正覺時。俱證此故。三者文殊古佛善財當佛慈氏現佛。三世圓融浩然大均故雲俱見(文)。唐經十一雲。諸佛子○復有佛出號名稱普聞蓮花眼幢。是時大威光。於此命終。生須彌山上寂靜寶宮天城。為大天王。名離垢移德幢。共諸天眾俱詣佛所聞此經已得三昧。名普門歡喜藏。以三昧力。能入一切法實相海。獲是益已。從道場出還歸本處(文)。   疏二(下)雲。遇第四佛文分為四○二是時下天王就供中二。先明菩薩行進報處天宮○若結會者。應云爾時威光菩薩者。毘盧捨那是等(文)。會解記雲。威光結為功利王(云云)。抄無釋。疏序雲。解行在躬一生日曠劫之果(文)抄一(上)雲。指善財普莊嚴二人也。   會解記釋雲。而言果之果。即一生滿足諸行故雲果爾(文)。錦冠抄第二(上)雲。疏解行在躬○者。第二解行益○若爾何言果耶。答。理實但是因圓。以是果因故言果也(文)。錦冠者。圓宗文類第二十引之。問。三生成道者別教本意歟。答(云云)。花嚴問答下雲。問。見聞等三位普法正位耶。答。不也。但從三乘位。作如是說耳。若普法正位即無不位。一切六道三界。一切法界法門。皆無不普法位。又一位一切位。一切位一位。如位法門。一切行教義等法門皆爾。可思(文)。問。章文約行明位。乃至謂自分勝進(云云)。爾者今自分勝進者。通探玄所立七重自分勝進歟。為當限行相望自分勝進歟。答(云云)。兩方也。若雲通七種自分勝進者。既章文約行明位(云云)。知第四行位相望自分勝進也雲事。若依之云爾者。章文此門通前諸位解行。及以得法分齊說(云云)如解釋者。通七種見雲何。答(云云)。探玄第二雲。然此分通說有七重。一約一行生熟分。二約二行。如施行已成後修戒等。三約二利。以分四就行位。以得位為勝進。五約比證以分。六約二位。謂前位已成為自分。超向後位為勝進。七就因果。因成自分。入果勝進(文)。復古全引此文。可通七重見。集成又同心歟。委細指復古故。折雲。三約行下。自分即約當位。勝進分二。一約趣後位。二約趣佛果。此門下此有二義。初唯上因圓。謂每得一位。自分即勝進。徹於解行諸位也。及以下。二徹入果海位。以此為分齊爾。如上雲勝進分得一切位及佛地等(文)。每得一位自分等者。每一一位得自分體者。自分也。勝進通於因圓與極果。是又可通探玄七重歟。一義雲。今約行爾者。行者指十信。十信。成就自分也。十信終心圓滿諸位解行與極果。勝進功德也。故章雲。此門通前諸位乃至得法等者。舉勝進分功德也。凡雲約行者。自內證也。內證者。十信終心作佛故。不立諸位故雲唯有二也。故下斷惑章雲。約行十信終心斷(云云)。探玄三雲。又此中童子得法是何位者。義准上下經意有三種成佛。一約位○十解諸位即成佛○二約行總不依位。但自分勝進究竟即至佛果。三約理財一切眾生並已成竟(云云)。大疏四上發心品雲。通說諸位。互相收攝。總有三類。一以行攝位。如十信中具一切位。賢首品說。二以位攝位○三初心攝終(云云)。此等解釋。約行明。位等行者。限十信行。不通諸位之行見。若此約行明。位科一一位中。皆攝因果諸位義也雲者。第一約寄位。修雲何異歟。章如普莊嚴乃至約因門示故(云云)。屬約行明位科。即釋別教之行相。就中此段。付上勝進分。明諸位解行之行相。若約信滿得位下。十信終心作佛得果之行相也。即上得法分齊處也。普莊嚴等者。取善財兜率天子等也。集雲。其身下二位內行相(文)。孔目第一雲。若依一乘圓通之教。由義自在總別相成故。無前後始終淺深近遠等別。但不退已後。即明得彼普賢之法。約熟教比之。即十信滿心已去。即是其位。其普賢位中。對彼解行法及彼得義。唯有自分勝進兩義不同。其身在於白淨寶網轉輪王位。十眼十耳等境界。若約解行法分齊剋。唯未得離垢三昧。其離垢三昧。是未受職之前定。其身在世界性等已上處住。而在普見肉眼位中。見十方界。若證得普賢位。在六相方便十地位中。何以故。依十地證義會普法故(文)。十信終心已去。位即一切位故。雲普賢位也。十信終心已去。每位攝因果之諸位故。此未必唯約行之門故。可通諸位也。即上所引折薪之義也。   章世界性等已上處(云云)。問。世界性等已上者指何土歟。答。折雲。其身下雲世界性者。即唐經世界種也。普經雲有世界海。名淨光普現眼中有世界性。名勝妙音。彼世界性中有香水海。名清淨光。彼香水海中有須彌山名焰花莊嚴幢。彼山有林觀。名寶花林。東有城名焰光。彼城有王。名愛見善惠。有二萬五千子。其第一子。名功德勝。次名普莊嚴童子。於寶花林。遇一切功德本。勝須彌山雲佛等。聞經獲得一切法。具足三昧等(上以義略引爾)。釋曰。此雲世界性等已上住者。等於香海·須彌山·寶林王城中住也(文)。集成引孔目第一。指世界性等之十重世界。爾者等世界海等下九也。問。十重世界者。瞿夷所知之世界也。豈普莊嚴所住世界哉。答。准唐經並大疏解釋。世界性等十重世界。瞿境界花藏界中諸剎種等之體相等也。普莊嚴所居。亦花藏中剎種也。故義理相當歟。十重世界體相寬狹有無等。至攝化章可攝之。章白淨寶網普見肉眼錠光頗梨等事。皆小相品說兜率天子事也。   十七。問。白淨寶網轉輪王者。指第十地歟。為當雲何歟。答。第十地輪王也。付之。當章起盡。舉白淨寶網等之行相了。結解行位內之行相。通解行之位見。加之清涼大師准瓔珞經。白淨寶網者。第九地白雲寶相輪釋給如何。答。白淨寶網轉輪王位者。兜率天子三重頓得十地之內。第二見蓋益之文也。此得益第十地雲事。孔目第四。並探玄大疏等列祖不及異端。但白淨寶網之言。雖第九地之王舉所具。所能具第十地也。故集成雲。今章與孔目。以所具詺能具。謂白淨寶網等。諸輪王善根之位(云云)。晉經第三十四(小相品)雲。彼諸眾生。具足種種淨香自在光明善根。若有眾生見此蓋者。彼諸眾生。種一恆河沙轉輪王聖所殖善根。所謂白淨寶網轉輪王等(文)。玄第十六雲。三見蓋利益中三。初明見此法界法門之蓋故。得一恆河沙輪王善根。皆如白淨寶網等。皆是世界性中萬子已去輪王如愛見善惠王○謂一恆沙箇白淨寶網輪王善根○此中有三重益。初明佛光普照諸天子令得十地。二此天子毛孔所出香花蓋等。後益眾生令得輪王亦是十地。三輪王放光照餘眾生。亦令得十地(文)。三重頓得十地義。疏八下大義與玄同也。又孔目第四釋三重雲。自他兼得十地(云云)。唐經四十八(隨好品)雲。如是知已成就香幢雲自在光明清淨菩提。若有眾生見此蓋者。種一清淨金網轉輪王一恆沙善根(文)。疏八下雲。明見蓋益於中○今初准晉經。雲種一恆河沙轉輪聖王所殖善根。所謂白淨寶網轉輪王等是即多箇輪王。非一輪王之多善也。梵本亦然。而言清淨金網者。准瓔珞上卷。金輪在十迴向。初地已上皆是琉璃輪。而增寶數○八地但雲大應寶相輪。九地雲白雲寶相輪。十地雲百萬神通寶光瓔珞無畏珠寶相輪。若順晉經白淨之言。則是九地。即前香幢雲自在光明。若然彼但是所等。金網無失。若取十地為清淨金網。正當十地以無畏珠為清淨義。又攝化分齊。與上第十地攝報果同。則證十地明矣。故下此王放光遇者。亦登十地。言一恆沙者。謂從九地已還。乃至銅輪。以此十地所化分齊。比前如恆沙矣。故晉經雲寶網輪王等。等取前也(文)。鈔十八(下)雲。言多箇輪王者。即寶網是。一等取金網琉璃等多故。有一恆沙也。言非一輪王多善者。則以舊經彈於今經。金經雲種清淨金網輪王一恆沙善根。則一輪王有多善耳○准瓔珞上卷下。第三引瓔珞經成立二經○則晉經從九向下等。今經從十迴向。當中向上等故言無失。則亦是多千輪王善根。謂得金網等一恆沙輪王善根故言無失。言若取十地為清淨金網正當十地者下。直順今經。一轉輪王多善根義。以三義證成。一以無畏珠為清淨義。二○即次行經雲。住此轉輪王位。於百千億那由他佛剎那微塵數世界中。教化眾生。正同十地攝報果中所化分齊。三故下此王下○故彼經雲。菩薩安住清淨金網轉輪王位。亦復如是。則金網非所等。正是十地。但其金字瓔珞。雖無餘經。或有故。金剛頂經廣說。金輪佛頂疏。言一恆沙者下。第二別釋恆沙善根。雖金輪為所等。能具義則不同。一恆沙善根。二經須一。言九地已還者。正順晉經。從白淨九地向下等故(文)。付唐經清淨金網文。一所等十迴向輪王也。二正第十地輪王也。但一恆沙善根者。以九地已還。乃至十住一恆沙善根。為第十地輪王所具故。雲一輪王多善也。以白淨金網等為所具時者。白淨金網等所具隨一故。一白淨輪王不具能恆沙故。雲非一輪王之多善等也。問。晉經文雲。白淨寶網轉輪王等(云云)。爾者宗家心。白淨寶網一恆沙故雲等歟。將又等取金銀等輪王歟。答。玄雲。一恆沙箇白淨寶網輪王善根(云云)。   又皆如白淨寶網等(云云)。付之疏抄釋相違如何。答。問。晉經文白淨寶網等者。與唐經清淨金網同也可雲哉。答(云云)。兩方也。若雲同者。披清涼大師解釋。白淨寶網者。第九地輪王也雲事不及異端。清淨金網者。十迴向之輪王。或第十地輪王也。進退之文理全非白淨寶網。若依之不同者。白淨寶網清淨金網者。同是見蓋之益第十地之輪王也。何有差別可雲歟。答。白淨寶網者。第九地所等之輪王也雲事。宗家清涼大師解釋一同也。爾者與清淨金網不同雲事勿論歟。但當章雲白淨寶網輪王位得普見肉眼等(云云)。孔目第一。又同之。是則舉所等之白淨寶。名能具第十地。若依此義者。白淨寶網。即第十地輪王之名也。然者清淨金網。正當第十地之義可一同歟。但此事略文義論義也。能能可料簡歟。章得普見肉眼(云云)。見十佛剎塵數界事。小相品並探玄等可見。問。普見肉眼者通佛果歟。答(云云)。下依身章雲。若依圓教不說變易。但分段身。至於十地離垢定前。以至此位得普見肉眼故。知是分段也(文)。章肉眼唯見三千界(云云)。凡聖大小等肉眼等不同事。佛果三身五眼具不具事。抄十九(下)雲。然凡夫肉眼見百由旬。二乘肉眼同凡夫見。菩薩肉眼如大品說。極遠見三千界。如來肉眼與菩薩同。見境分明。天眼有二。一報得。隨在諸地。唯見自地及於下地。不能見上。若修得者。智論雲。凡夫天眼見一四天下○阿那律見三千界。緣覺小者見中千。大者見大千。菩薩修得者○遠者見一切世界。故地持雲。菩薩以一切世界為天眼境。報得者。大品經說。極喜見三千。如來見一切○佛眼二乘全無○地上眼見故有佛眼○佛之三身。化身具五。報身無肉眼。法身無五眼。若約法性之眼亦得具五。然隨法相差別。若斯法性宗中。一一圓融具如上說(文)。疏九(下)抄十九下。引智論三十七四十四等。釋十眼五眼等事委細也。智論肉眼釋有五義。一近(見)遠(不見)。二粗細。三前後。四明暗。五障內障外。肉眼皆見上不見下。天眼皆見。十眼中肉眼。見一切色。天眼見一切心等也。問。兜率天子等得離垢三昧歟。答。章至離垢三昧前(云云)。小相品結天鼓說法得益分齊雲。猶能見離垢三昧之少分耶(文)。玄第十六釋雲。六結益分齊。謂隨得十地因滿簡不同果故。雲猶未能等也(文)。孔目第一雲。若約解行法分齊剋。唯未得離垢三昧(文)。如上引知。離垢三昧前者已前也。已鄰離垢故雲已前也。又第十六通因果(云云)。如上引。折雲。若三下大品經雲。菩薩行般若時。肉眼得見三千大千國土。智論問雲。大千國土百億須彌山諸鐵圍等事障礙雲何偏見者。何用天眼。答。不以障礙故見。若無障礙見大千界。如觀掌中無異。復次有人言。菩薩天眼有二種。一者從禪定力得。二者先世行業果報得。報得天眼。常在肉眼中。是故大千所有之物不能為礙。因天眼開障肉眼得見。問。佛為世尊力皆周遍。何以但見大千國土。答。若肉眼能過何用天眼。以肉眼不能及修學天眼(云云)。問。錠光頗梨體珠歟鏡歟。答(云云)。折雲。即以前肉眼所見。經連次雲。亦於唸唸中見百千萬億那由他佛剎塵等如來。譬如錠光頗梨珠。照十佛剎微塵等世界。此珠白淨寶網轉輪聖王善根所成。注雲。此段之珠前經卻之。如明淨錠光頗梨鏡。照十世界等。此鏡體是殊寶故雲珠也(已上注。云云)。此段者。第三重光明益中文也。前經者。天鼓說法舉十喻。說業障空義之中。第八鏡含萬像喻之文也。   章以約因行示故(云云)。指事雲。此通伏難。難曰。信滿已去所起行用。皆周遍法界。無分齊相。雲何唯得離垢三昧前。亦照十佛世界塵數世界等歟。答。約因門示故。若約因果無二門者。周遍法界無分齊相(云云)。一義雲。已上普莊嚴兜率天子等之行相。雖因位窮滿未到佛果故。雲約因門示也。若約信滿已下。十信終心作佛得果行相。即賢首品心也。   章能心一手等者。賢首品十大三昧中。第四千出廣供三昧文也。又雲。不離一世界(云云)。又於一念中等(云云)。問。圓教心。於何位立不退歟。答。玄第四雲。以圓同終故。入位已後方說為不退位也(文)。章終教不退上八相(云云)。起信論信成就發心中說八相。即初住不退上八相也。而論雲。有漏之業未能決斷(云云)。故不得自在雲也。問。始教心。初住已上現八相歟。答。兩方也。若雲現者。章文何限終教不退等歟。若雲不現者(已下玄難思)。賢首品海印三昧之終現八相。是十信終心所現也。雖雲示現。約機雲示現。非暫時化現。探玄記第四釋也。又第四雲。若三乘初教中。總無化現成佛以來得不退故(文)。答。章問。若初即具後等(云云)。答料簡。答實爾者。縱若不得度。亦應不得初。但以下奪。心雲。初得後得義決定也。後得故初得雲事。不可有也。折雲。答雲實爾者。正如所問。纔不得後亦不得初。此縱也。但以下奪。但以令宗既初後圓融。得初時無不明後故也。是故下結答意雲。若此宗初不得後。前難得成。既得初時。即得於後。何有前難。所以無有未得後而不得初義也(文)。章雲約相(五位差別寄淺深之相也)。就門(三機誘引之門)。約體(理智菩提心等位體也)。就法(法爾圓融無礙之法也)。折雲。初約行布門。約相就義門故。有前後次第○二約體就法者。體即體相。亦是諸地體相。爾相前就門有出入次第之義。今此諸位體相就法。法無次第淺深。但圓融自在。爾故諸位體相同法之自在也(云云)。   十八。問。章文若自別教即不依位成(云云)。爾者十信初信作佛得果義有歟。答(云云)。折雲。答意雲。直論別教。初信亦是既住住皆具一切。不必須到滿心故。雲不依位成。非是別教不約位說也。今寄三乘終教故。約滿心爾。清涼亦云。圓融門中不依位。次寄終教。說信滿即能因果無礙。以因門取常。即是菩薩。以果門取。即恆是佛。或雙收雙泯自在難思(文)。集雲。問。前雲一乘信滿成佛。此謂不依位成何歟。答。前約行。此約實。如斷惑中說(文)。斷惑章雲。約實以無可斷。本來清淨(云云)。復古雲。若直自宗別教。則不依位成。孔目第一義章雲。若依一乘圓通之教。由義自在總別相成故。無前後始終淺深近遠等別。又要問○者須成佛。則數數成。新新斷結。亦不住學地。若對不成機。則常不成(文)。   問。如上義者。別教機。十信初心始覺修生之義可有歟。答。始覺圓極。何可雲初心歟。圓教心。開悟即本有十身圓融信等。即一心具德故。諸位皆圓位也。故舉一全收也。諸記之釋此趣也。章若爾應雲住位成佛者。上雲寄彼得入住處等故。致問也。何名信滿者。上引賢首品等釋。成十信終心作佛之義故難也。答心雲。賢首品等。信行滿位。攝諸位。明十信終心作佛之義者。是行佛而非位佛。而其終心即初住故。又寄終教也(為言)。   問。十信終心與初住一體義雲何。答。玄第四雲(賢首品)○此是起信論三種發心中。當最初信成就發心故雲初也。同下文十住初發心住及發心功德品。此約信終。彼就住初故無二也。既以信滿入住方為信。何不住滿入行為住耶。釋雲信不成位故不例也(文)。此釋菩薩於生死最初發心時等之四句也。又雲。此心已入住。然約能入方便故屬信終(文)。釋十信也。初發心即極勘文有別。   文安三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於東大寺書寫畢。   自二十二日未剋至二十三日子時功終畢迴向無上大菩提也。   決舜。祐乘。 華嚴五教章問答抄下(五)。   時分義。   一。三生六十劫等利鈍。 二。有漏四波羅蜜。 三。新舊二經俱服同異。 四。超劫重重。 五。不定僧祇重重。 六。別教行布修行時分。   章極疾三生(云云)。極遲逕六十劫(云云)。   俱捨論第二十三雲。順抉擇分。今生起者。必前生起順解脫分。諸有創殖順解脫分。極速三生方得解脫。謂初生起順解脫分。第二生起順抉擇分。第三生入聖。乃至得解脫。譬如下種苗成結實。三位不同(文)。   問。三生等者何生歟。答。依俱捨等心者。合人天二生名一大生事。證果已後極七反家家等之潤生之義也。三生四生等者。以半生為一生也。故二十三論。付七反。釋人天合生之義。折引折玄雲。問。聲聞緣覺所經生劫是何生劫歟。彼答之言。生劫者多說是一報生死。豈有三生四生。便能得道。若法花經抄。遇一化佛出世名一生。如舍利弗等。於過去拘那含牟尼佛時。修聲聞資糧。於迦葉佛時。修聲聞加行。於釋迦牟尼佛所。方得入見道。乃至極果。言劫者。亦未有文。亦云一增減劫。亦云一大劫。上皆彼(云云。文)。   鏡水抄二十一雲(法花玄贊末書)。言已於三生六十等者。利根者疾則三生。鈍根遲者六十劫。路府三釋。一雲。經三。父母生○二雲。經於人天三反大生名三生也○三雲。經於三千化佛○六十劫者增減劫也。又雲。六十劫此是練根。及非鈍根者。三生是鈍根。即非練根也○言四生百劫者。四生者如聲聞說。百劫者或成住壞空等劫。亦不遮一二劫。乃至九十劫已來。得獨覺果。修道勤求。極數者說。若懈怠者。更生無量劫。不得二乘果也(文)。   問。三生等約半生。極七反等約一大生雲事。有何所以哉。答。七反等潤生。欲界九品之煩惱。盡潤生之執力。而欲界中人天引業五戒十善差別故。潤生執力。亦兼人天故。合人天之一大生也。順解脫等三生。機根進修之遲速也。不依煩惱結生之執力。何必合人天而雲一生歟。但鏡水抄第二釋。以三大生為三生見。俱捨師可尋檢。   問。二生得果人可有歟。答(云云)。俱捨論二十三雲。頌曰○依本必見諦○論曰。依根本地起暖等善根。彼於此生。必定得見諦。厭生死心極利故(文)。依此文者。第二生。依根本地修得順抉擇善根者。必了二生得入見諦故。正理論許二生解脫者(云云)。故光會雲。依根本地起暖等者。必于先生已起暖等(文)。故無生滅之義也。   問。三生得果者。第三生必得無學歟。又通前三果經生人歟。答。論第三生入聖。乃至得解脫(云云)。第三生得初果等經等生之類。猶三生得脫之攝也(云云)。但當章三生得羅漢(云云)。又第三生漏盡得果(云云)。依終極釋歟。俱捨師可尋也。   問。六十劫百劫者。大小等劫中何劫歟。答。准上鏡水抄。六十劫者一增減。是小劫也。百劫者或成住壞空(云云)。即八十增減。是大劫也。又俱捨論第十二要百大劫(云云)。如下。   問。三生六十劫等利鈍義。雲何判之歟。答。依諸釋有三義。一雲。三生四生鈍。六十劫百劫利。中間不定也。三乘相對之時。上根等次第。練根行長久故也。婆娑三十一雲。復次大加行得故。名大悲。謂必經三無數大劫。修習百千難行苦行。方得如是無根大悲。非如聲聞極利根者。經六十劫修諸加行。便得菩提。非如獨覺極利根者。唯經百劫。修諸加行便得菩提(文)。此文六十劫百劫者極利根見。   問。百二雲。復次依狹小道而得解脫故名時解脫。狹小通者。謂極速。第一生中種善根。第二生中令成就。第三生中得解脫。餘不決定。依廣大道而得解脫名不時解脫。大道者。謂若極遲聲聞乘。經六十劫而得解脫。如舍利子獨覺乘。經百劫而得解脫。如麟覺喻(文)。   此亦時解脫鈍根。不時解脫利根雲事。薩婆多一宗所定也。知三生鈍根。六十劫等利根也。   光疏第二十三雲。此據聲聞。極疾三生修加行。極遲六十劫修加行。若據獨覺。極疾四生修加行。極遲百劫修加行。若據佛乘。極疾三無類劫。及餘九十一劫修加行。若極遲者。三無數劫。及餘百劫修加行。此據修者。餘即不定。或有殖已經一劫或無量劫。不能入聖。佛時長故其根最利。聲聞三生。獨覺四生。非要利根。亦通鈍根。若極利者。要經六十。要經百劫故。婆娑三十一雲。非如聲聞極利根者經六十劫。非如獨覺極利根者唯經百劫。餘文可知(文)。俱捨一宗心。依婆娑本文。六十劫百劫者極利也。三生四生有通利鈍(云云)。有唯鈍(云云)。餘者三生等唯鈍之義。非要利根。亦通鈍根之文。如何會之哉。答。   抄十三(上)雲。謂鈍根者名隨信行。若利根者名隨法行(文)。二雲。三生等唯利。六十劫等唯鈍(云云)。勤行精進者。速得解脫故。折雲。利者但有三生○六十劫者即鈍根者(云云)。業疏四下(南山大師)第三生證斯利根也。若有鈍者乃至六十劫(文)。大智律師真語律師等釋家。同存此義。又弘法大師寶鑰。三生利根也(云云)。三三生六十劫等共通利鈍。   俱捨惠暉疏雲。問。三生與六十劫。四生與百劫。誰鈍誰利。答。皆通利鈍。時多小不同者。厭心勝劣故有長短。若三生是利者。佛時最長。應是鈍根(文)。   毘曇章道基師雲。且依小乘○其速成者。三生中得聲聞菩提故。俱捨論雲○此心疾終聖果為利。而實其間通利鈍。若遲緩者。逕六十劫。此說力兵等小劫。其遲證聖果為鈍。而其中通利鈍(文)。   鏡水抄二十一如上抄。又法花玄第五(嘉祥大師)判一乘進入三根之時。三生六十劫等。共通利鈍之義見。問。上三義如何取捨之歟。答。   壽量品玄贊雲。且如二乘練根相對。生少得者為鈍。生多得者為利。勤墮相對。生小得者為利。生多得者為鈍(文)。   問。四生百劫共通部行麟喻歟。答。上婆娑文。百劫如麟喻(云云)。又極利百劫(云云)。知百劫唯麟喻所經也。顯宗論雲。部行獨覺修因時。量減百大劫。時無長限(文)。此別種姓部行證據也。別種姓部行允減百大劫(云云)。知四生部行之所經也但法花玄第五雲。總說獨覺凡有四種。一者本乘緣覺○此人有多經劫○極遲百劫○極速四世。中間則多少不定○二非本乘○三部行○四變化緣覺(云云)。依此釋者。四生百劫。本乘緣覺所經也。本乘者麟喻見。雲何可尋三論學者。俱捨第十二雲。二獨覺中麟覺喻者。要百大劫。修菩提資糧(文)。   問。獨覺四生文何論歟。可檢。   問。以六十劫百劫。如何配當二乘次位歟。答(云云)。   折雲。初二十劫修資糧。次二十劫修加行。後二十劫入見道○鈍根者經百劫。第一二十劫修聲聞資糧。第二二十劫修聲聞加行。第三二十劫修緣覺資糧。第四二十劫修緣覺加行。第五二十劫方入見道○即俱捨等說也(云云)。復古全同也。   尋雲。依上所引婆娑論文。舍利弗既經六十劫人也。而釋迦佛世初入見諦乃證無學。即折薪引法花抄。舍利弗於釋迦佛所入見證果(云云)。豈入見諦後經二十劫哉。又百劫既麟喻所經也。何於前四十劫。可修聲聞資糧加行哉。但先德所釋定有。經論依標。爾者進退共未審如何。答明師可尋定。章水火等一劫(云云)。俱捨十二雲。如是所說。成住壞空各二十中積成八十。總此八十成大劫量○三劫無數。累前大劫為十百千。乃至積成三劫無數(文)。   孔目四雲。小乘以六十劫為大劫阿僧祇(文)。   問。小乘教心。阿僧祇者第六十數歟。答。章至第六十為一阿僧祇(云云)付之諸記多雲忘失餘八(云云)。   抄十八(下)雲。言小乘六十已至無數者。即俱捨論○即第十二論中。解脫經說。六十數中阿僧祇耶。是第五十二數○於此數中忘失餘八。但五十二(文)。舊俱捨第九雲○十摩訶婆洛沙名阿僧祇。中間有八忘失(云云)。問。小乘教心。三僧祇間當何位歟。答。   折雲。准天台藏教菩薩。三祇百劫當下忍位。上天乃至座樹下當中忍位。次一剎那上忍。次一剎那世第一。從此發真無漏三十四斷見修煩惱(云云)。取義。   尋雲。順解脫分並前二善根何時經之歟。答。   問。麟喻百劫練根有何故歟。答。五分法身者。折雲。戒定慧可知解脫即是離繫為名解脫知見。由離繫縛於現自在觀求覺了。前三是因。後二是果。此五別說四法為體。謂定慧解脫及無表也(云云)。疏四下(十藏品)雲。戒定慧三。上來頻釋解脫即是離繫為名解脫知見。由離繫縛。於境自在觀求覺了○即轉前五蘊成此五分○知見與慧此二何別。佛地論第四。總有三綱。略舉其一○無學勝解名解脫蘊。無學正見名解脫知見。蘊前三是因。後二是果(文)。   抄十一(下)雲。佛地三說者。今即第一釋。二雲。一切皆是無學。緣解脫慧名解脫知見。緣餘慧名慧。緣解脫慧者。緣滅諦智也。緣餘慧者。緣餘三諦等智。三雲。一切通學無學二位。分得無學。圓滿諸佛菩薩皆有五故(文)。疏轉五蘊得五分事委細也。繁故不引。   問。百劫間修法身因歟。答。修法身時出之。付之。百劫既修相好業(云云)。尤生身因也。何雲法身修因哉。答。相好與法身。修因互資助故。百劫修行通法身因歟。章身者但百劫修相好業等(云云)。知亦是生身因也。故折雲。於此四時圓六致故。成五分法身(云云)。   問。爾者三僧祇修行。又可通相好之業歟。答。三祇等四時。可兼通生法二身。福智資助故。故指事引婆沙四時義了雲。修此法身具有四時。生身亦爾(云云)。折文如上。但三祇並出家修禪定。菩提樹下三十四心。此等三時專為成五分法身也。百劫修相好者。專為成生身之相好也。故章文依表堸t釋之也。   難雲。當段下章雲。小乘中偏修智分不修福分(云云)。章百劫修相好業(云云)。光記十八雲。三十二相。一妙相。各百福莊嚴。何謂百福。若此中百思名百福○先起五十思修治身器○後記五十思令其圓滿○問。何者是五十思哉。答。依十業道各有五思。謂依離殺業道五思。一離殺思。二勸道思。三讚美思。四隨喜思。五迴向思。乃至正見亦爾。是名五十思(文)。三十二相各別因佛果義處可攝。俱捨論第十二雲。菩薩要經三劫無數。修大福德智慧資糧(文)。此文祇問福智兼修見。爾者章偏修智分者約大都歟。俱捨師可尋。   問。百劫修相好者。大劫歟小劫歟。答。法相大乘心。付釋迦超劫。大劫中劫論義也。但小乘心。大劫(云云)。可尋檢。   二。問。三僧祇中修有漏四波羅蜜(云云)。爾者六度中除何度歟。答。見當章起盡。除禪慧取前四波羅蜜也。付之。指事引婆沙雲。四波羅蜜者。施戒精進船若(云云)。爾者除忍禪見。雲何。折雲。婆沙第十並第十四皆雲。一切諸佛盡於三阿僧祇劫。修諸方便四波羅蜜。即前四度也○二百劫別修福業。並三出家禪定即第五度○曰菩提樹下是第六度。於此四時圓六度故。成五法身。若準二俱捨說。六度亦有四位。與此小異。彼頌雲(已下取義)。但由悲佈施壇被抄身無戒忍念讚歎弗沙佛進次無上菩提(禪定)。六波羅多。於如是四位。一二又一二。如次修圓滿(已上頌下八註取義)。如是則非是三祇中。不修彼二度。但三祇中。准所得前四滿爾(文)。今章文。當所引婆沙之義。但指事引百七十八卷。四波羅蜜者。施戒進慧(見)。婆沙之一師異說歟。即指事所引勵律師釋。又前四波羅蜜也。然無取捨知舉婆沙一諸師之義也。指事雲。百七十八雲。四波羅蜜多。謂施波羅蜜多。及戒精進般若。如實義者。得盡智時。此四波羅蜜多方得圓滿。外國師說。有六波羅蜜多。謂於前加忍靜慮。迦濕彌羅國諸論師言。後二波羅蜜多。即前四所攝。謂忍攝在戒中。靜慮攝在般若。戒慧滿時。即名彼滿故○今依斯等文得意分時故。修法身具有四時。生身亦爾(又更可勘)。勵律師雲○如薩婆多說。成佛乃有四階。第一三僧祇劫。修有漏四波羅蜜。除禪定般若為種智因○第三最後身。出家已後。修有漏四禪四無邊定○第四菩提樹下。修三十四心○隨義以論。具有三佛。無漏五分法身以為法佛。父母生身○以為報佛。化作佛身。於餘方施化以為應佛。若據大乘。此之三種皆是化佛(文)。   問。始教心。水火等大劫者。指八十增減歟。又取六十四轉劫雲大劫歟。答。僧祇品探玄太疏等不指何劫。但既雲水火等大劫(云云)。知取八十僧減劫數之歟。折雲。但此下初揀前數教○前小乘中。亦取水火等大劫。但直以一大劫為一數爾○今此大劫數至百千。從此後百千為一俱胝。即是百千方是一數也。清涼引測公深密記說。俱胝相傳數有三種。一者十萬二者百萬。三者千萬。今當第一。然後倍倍方為俱胝(文)。   章數至百千劫者。百千者十萬也。以此十萬為一數。又至十萬名俱梨故。當第一十萬為俱胝之義也。若用俱梨分一大劫數之者。遙過千萬等。思之。集雲。但此下二劫量此取等者。准劫章風災為一數。至百千故。頌雲。積聚風災以為數。數下能及僧祇量○光明覺品疏雲。此方黃帝算法數有三等。謂上中下。下等數法十十反之。中等百百反之。上等倍倍反之。尋雲。此記所引劫章心。已雲風災為倍(云云)。取六十四轉劫。一數倍倍數之(見如何)。   三。問。新舊二經俱胝之量同也可雲歟。答(云云)。兩方也。若雲異者。既二經同品也。俱胝量尤可同。況俱胝之數量通大小乘。何於同本異譯二經俱胝量可有差別歟。若依之雲同者。晉經文百千百千為一俱梨(云云)。探玄解釋心。億千億(見)。唐經文。一百洛叉為一俱胝(云云)。清涼大師解釋心。百萬為俱胝(見)經文雲。解釋雲。二經俱胝之教。多小雲泥也如何。答。   探玄第十五(僧祇品)雲。百千百千者。謂百千千百千故。雲百千百千。皆以所數等於能數○名一俱梨者。新名俱胝。或翻名億。此恐不可以百千是十萬。十萬為一億。此即億千億方名俱胝。亦俱梨箇俱梨方名一不變。餘皆准此(文)。   疏八(下)雲。初言一百洛叉為一俱胝者。是中等數。洛叉是萬。俱胝是億。故光明覺品過一億。梵本皆雲俱胝故。若依俱捨以洛叉為億。則俱胝當非也○俱胝已下並是上等數法倍倍變故(文)。 疏三(下光明覺品)雲。此方黃帝算法數有三等。謂上中下。下等數法。十十變之。中等百百變之。上等倍倍變之。今此三千。若以小數計有萬億。今約中數。從千已上百百變之。則有百億。故唐三藏譯為百俱胝。測公深密記第六雲。俱胝相傳釋有三種。一者十萬。二者百萬。三者千萬。由此三千以俱胝數。或至百數。或至千數。或百千。唐三藏譯是千萬也。故至百數(文)。尋雲。百千百千為俱梨(云云)。此俱梨當千萬為億歟。章所數等能數(云云)。指事雲。所數者前百千。能數者後。何以故。數前百千成後百千故○經雲阿僧祇。阿僧祇名不可量。如是乃至不可說轉不可說轉名不可說轉轉(文)。復古雲。如約俱胝以數物。則俱胝為能數也。後數至俱胝。是等能數也(云云)。此記心。初俱胝者能數。後俱胝所數(見)。爾者與指事相違如何。答。   折雲。謂阿僧祇名無數。餘九即無量無邊無等。不可數不可稱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說不可說不可說(文)。十大數名目。新舊二經小異也。   問。一百重僧祇。始終二教中何歟。答。章始教義(云云)。付之。玄十五雲。阿僧祇此雲無數○諸聖教中。通有四說。一准俱捨論○二依智論第九。數過十重已後名阿僧祇。論雲。一一名二。二二名四。三三名九。十十名百。十百名千。十千名萬。千萬名億。千萬億名那由他。千萬那由他名頻婆。千萬頻婆名迦他。過迦他名阿僧祇。如是數三阿僧祇○此約始教說。三依智論第六。引此品文。還有百數。至阿僧祇等此約終教說。四依此品。百數阿僧祇。始是初數○約圓教辨也(文)。會雲。章依始教終門直進。探玄依始教初門迴心教也。   問。瓔珞經所說劫石之僧祇。始終二教中何乎。答。   折雲。若依終教下○今此不辨阿僧祇之數量者。應同始教之教○若據瓔珞經中亦有其數。如彼經(下卷)雲。一切菩薩行道劫數久近者(已下。取義)。乃至四十里石方廣亦然。以三銖天衣。人中三年一拂。此石盡名小劫。方廣八十里石。以梵天三銖衣。梵天三年一拂。此石盡名中劫。方廣八百里。以淨居天衣三銖衣。淨居天三年一拂。此盡名一大阿僧祇劫(已上。取義)。今此教中。應亦取此。以數三僧祇(文)。此記心。劫石之僧祇。終教之義(云云)。但探玄依諸聖教出四重僧祇。別不出劫石。知劫石芥城等。寄喻顯百重僧祇時節久遠歟。   問。章文至一百名僧祇(云云)。旦此僧祇者。化身之所經歟。又實報身所經歟。答(云云)。兩方也。若雲付報身者。當章一段之文見。或雲。仍此教中就釋迦身。或何故乃就化身說也等之問答記盡。今三祇全付化身談之(見)。是以優婆塞戒經三祇滿佛。多分同小乘教之三祇滿之佛也。若依之雲付化身者。三祇數量。已始教之終門通終教。知直進菩薩修行成佛時也雲事。爾者直進菩薩所經三祇。何唯約化身哉如何。答。一義雲。雖一百重僧祇直進報佛所經。約三乘同見故。僧祇滿佛相似小乘說也。故章仍教中下。釋迴心教之義也。問。三身之因行各別經之歟。又於一實行之僧祇。聖三身異說歟。答。   問。三身同時成道歟。為當異時歟。答。第十卷同學抄論義也。有二義。一同時義。若不同時者。佛德不滿。可前後增減故。三身章雲。故成三佛不增不減(文)。二異時同學抄正義也。世親攝論雲。成所作智者。謂能示現從都史天宮而沒。乃至涅槃種種佛事皆得自在(文)。   玄讚雲。果道滿已住知足天。乃至下生成等正覺(文)。周記雲。自在宮中成正覺。已知化身即下閻浮亦成正覺(文)。但八相共化身也。故無三身減之失也(云云)。雖有三身成道同時異時之義。三祇之修行一行歟。又自他受用淨土化身。必同時成。無八相故知足住天因位所現也。但玄贊果道滿已者。果因名道。又雲等覺位屬果故(云云)。   問。始教心。百劫修相好(云云)。爾者分僧祇之中假說歟。僧祇之外立歟。答。始教所引優婆塞經與俱捨。初二僧祇滿佛全同也。經初祇滿寶頂佛者。俱捨寶髻佛也。故折雲。寶頂即屍棄佛也。亦云寶髻(云云)。第二僧祇滿然燈佛。二教全同也。第三祇滿。小乘勝觀佛也。折雲。勝觀此即毘婆屍佛也(云云)。大乘者迦葉佛。小乘百劫滿佛也。故知。迴心教心。於三祇中。假說百劫行也。   問。始教之心。百劫修相好業(云云)。依何經說歟。答。章依本業(云云)。付之。檢本業經前後。全無此文。如何。指事雲。下卷佛母品雲。佛子。劫數者何。所謂一里二里乃至十里石盡名一里劫。乃至萬里石盡名為萬里劫。佛子。一切賢聖入是數量。修一切法門。時節久近得佛果。其數百劫乃得等覺。案雲。今依此其數百劫。乃得等覺文意趣故。釋雲百劫修相好業(文)。折引兩所經文。一處雲。等覺菩薩。百劫修十三昧千劫佛威儀(云云。取義)。一處。百劫千劫變化生一切(云云。取義)。折雲。變化者。即經心見。即變易身也(云云。取義)。折所引兩文。皆雲百劫千劫。不順百劫修相好之義。又何文百劫修業假說雲義不見。但雖無經文變化之義。准餘纏經論釋。但是變化歟。本業經先後退可檢。   四。問。章文即超九劫(云云)。所超劫量大中等何哉。答(云云)。第九卷同學抄論義。或雲大劫。或雲中劫。古來難義也。而然同學抄正義。依本疏明文釋迦所超之劫量中劫定付之。難雲。瑜伽雲。若上上精進。或轉眾多中劫。或轉眾多大劫(文)。會雲。本疏引此文時。或有轉多大劫(云云)。大劫加有言。有深意歟。又雲。上疏翹足超九百劫中超(文)。百劫既大劫也。超大劫(云云)。會雲。此疏但雲百劫。不雲百大劫。然百大劫者。小乘所談也。大乘教中未見其文(云云)。善戒經雲。若有菩薩勤精進者。能轉無量中劫(文)。地持論雲。若菩薩增上精進。能轉中劫不能轉大劫(文)。仁王經良賁疏下雲。瑜伽說雲。若正修行。最上品勇猛精進。或有能轉眾多中劫小災劫。或有乃至轉多大劫大三災劫。當知。決定無有能無數大劫。此同婆娑。於修妙相轉大劫也(文)。婆娑轉大劫(文)。可檢。   問。釋迦菩薩。於三祇百劫中超幾劫歟。答。超九劫(云云)。付之。心地觀經雲。雪童為半偈捨全身。超十二劫摩仙人布髮之時超八劫。薩埵王子身投餓虎超十一劫。弗沙佛讚嘆之時超九劫(云云)。超九劫九十一劫成道者。隨轉小乘之義也。問。超劫之義。通地前地上歟。答。第三卷同學抄論義也。相承義。釋尊四十劫之超劫。皆後二僧祇同也。但第一心地觀經雲。時佛往昔在凡夫。入於雪山求佛○道以求正法因緣故。十二超劫生死苦(文)。會此文雲。一雲。初二三地相同世間故雲凡夫。一雲。遠指先雲凡夫。一雲。薩娑多宗。三祇百劫皆異生故。隨轉而雲凡夫。   問。超劫者。超僧祇數量歟。超餘心歟。瑜伽雲。但經於三無數大劫。便證無上正等菩提。不過此量○決定無轉無數大劫(文)。最勝疏雲。取作意時。方便善心相續時量經三大劫。非是通取修不修時作不作意。經爾許劫故。勤惰根性不同。俱說三祇(文)。此超餘心文也。   問。上上精進菩薩可超無數大劫歟。答。瑜伽決定無轉無數大劫(云云)。付之。大般若理趣分雲。當經十六大菩薩。生定得如來執金剛性(文)。同疏雲。由於此經行先法行。能超生死不經僧祇。經十六劫便入初地。以經所明實相之理有大神驗。聞此法已故超生死無邊劫量(文)。會雲。經十六劫者。分地前一僧祇為十六劫也。不經僧祇者。僧祇外生死無邊之劫數也。又千手經雲。我於是時。始住初地。一聞此咒故超第八地(文)。會雲。初地八地等者。三乘共十地也。超第八獨覺地。入第九菩薩地為言。或為顯神咒功能。示現超地相歟。尋雲。由何義。以地前一大僧祇分十六劫歟。答。清水理趣分經雲。此有二義。一者仕十六大菩薩故。二者總會諸門顯理趣分故。擬之為十六劫也(已上)。超劫等覺義。自宗解釋退可撿入。   問。始教心。二乘修行時分如何。答。折雲。顯揚論雲。第七雲。時者聲聞菩提。極少三生修行得。獨覺菩提。由百大劫修行而得。無上正等菩提。由三大劫阿僧祇耶修行而得(文)。章由此始教就下機故(前機淺直進)。有二乘故(初迴心)。此身是彼所知見故(釋第二句)。是權教故(釋第一句)。注折薪義也。   問。終教菩薩。超劫義可有歟。答。起信論雲。一切菩薩皆經三祇(云云)。故小始二教。超劫之義出。終教不出也。付之。始教心。雖超多劫。所超之劫僧祇餘心故不相違。皆經三祇之義。縱雖終教菩薩。於地前豈無勤惰不同哉。況今終教僧祇者。始教之僧祇數量也。始教既有超劫。終教何無歟。加之理趣分千手經心地觀經等。皆說超劫之義。此諸經說。何可限始教之義歟。如何。答。   問。妙經文。我實成佛已來。無量阿僧祇等(云云)。爾者終教心。可談釋迦久成之義歟。答。清涼大師雲。若就跡門則能今能久(云云)。久成既跡門也。豈不通終教歟。但今心必非取久遠作佛。為終教之義。為證實成之義也。折雲。又此下顯此教勝。揀前教劣也。故法下既爾許劫前已成道。則知。今約釋迦論成。非實報也(文)。此記心。以法花一文。證終教實成與始教就化身二義也。   問。章文於燃燈佛所得受記等(云云)。指何經歟。答。指事雲。又雲。我說等者。亦是依壽量品文也(云云)。付之。披妙經說歟。壽量品。諸善男子。於是中間。我說燃燈佛等。又復言。其入於涅槃。如是皆以方便分別(文)。我說燃燈等文。燃燈與釋迦一體之義(見)。全無得授記之義。是以光宅清涼大師等。存二佛一體之義。加之慈恩大師。釋我說燃燈等之文。平等意趣(云云)。如何。答。一義雲。縱雖二佛佛上一體。方便攝化多端也。得記之義不可相違。故金剛般若經雲。是故燃燈佛與我授記(云云)。或今章文。即指金剛文歟。故復古雲。燃燈授記。即金剛經文(文)。   章亦無百劫修相好業(云云)。抄七下雲。始教三祇不同小乘。小乘十十數之。此即倍倍數之。仍說百劫修相好等。智度論破此別修相好。不許三祇之外別修。即是實教之意(文)。   五。問。終教心。立不定僧祇歟。答。立之也。付之。披起信論之文。超地速成約怯弱機。無量僧祇約懈慢眾生皆會之歟。一切菩薩皆經三祇(云云)。起信既終教當中也。豈不定僧祇不違論文歟。是以探玄中。釋寶雲經不定僧祇。此是約雲會三歸一(文)。知不定僧祇。同教一乘義。而不開終教雲事。爾者宗家解釋。似自語相違如何。答。先終教門通同教事。處處例多之。次起信論文。折雲。問。起信雲為懈慢者。說無量劫實唯三祇。今雲實則無數劫淺近說三祇義。正相反如何。會釋。答。前約一方定說故。論以無量劫為方便。今約不定說故。經以三祇為方便。各說一義。互相不違(文)。   問。終教心。不定僧祇者。定三僧祇之外實經無量僧祇歟。又雖實行時分但定三僧祇。望佛德雜類世界等。立不定之義歟。答。順後句答。若實經無量僧祇者。不可有成佛之期也。起信論雲。或示超地速成正覺。以為怯弱眾生故。或說。我於無量阿僧祇劫當成佛道。以為懈慢眾生故。而實菩薩種性根等發心。則等所證亦等無有超過之法。以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劫(文)。   鈔七(下)雲。且如娑婆。方之安養。一劫方為一日。則安養世界。乃經三無數日耳。更方袈裟幢剎。未經歲月。況於後後以劫為日之剎歟。是則不可以此一方類。定於成佛時劫之數(文)。   問。勝天王經意。經雜類世界說不定僧祇歟。答。章文通餘雜類世界故。勝天王說(云云)。付之。彼經中雖說經無量劫修無量功力。全不說通雜類世界之義如何。答。   勝天王經第二雲。況復如來。於無量劫。修習無量無邊萬億三昧。何以故。如來不可思不可思不可觀故。爾時勝天王。白佛言。世尊。我聞如來三阿僧祇劫修行成佛(已下雲)。何而說無量劫修。佛言。不也大王。何以故。菩薩摩訶薩。阿耨多三藐三菩提。無量劫力之所能辨。非爾許劫時始得入平等理稱為成佛(文)。寶雲經舉如來境界不可思議之體。說不可計數僧祇故。雲佛德無限量。天王經。約因位之行除義。說無量劫力之所能辨。明無量時劫。雖無當段經文。約雜類世界之義。彼經發起序中。佛放面門光照十方無量世界。所照世界相。多分與婆娑異也。是即雜類世界也。故取義雲通雜類界歟。   折雲。彼經第一發起序中。佛面門放光照十方無量世界○清涼指此等國。雲即樹形等剎。爾世界既其不同其中劫數故。皆不定也(文)。   抄七(下)雲。二者不定復有二意。一為通餘類世界故。如勝天王。說即樹形等剎是。二據實佛德無限故。如寶雲經(文)。要問上雲。若通全世界亦不定。三僧祇如勝天王經說(文)。   問。何故此段不出同教義哉。答。終教不定僧祇。即同教之義故略之歟。   六。問。別教一乘心。約行布實行經幾時劫哉一義雲。行布門心。以三生為本也。付之。古經第四(盧遮那品)。爾時普賢菩薩○諸佛子。當知。此蓮花藏世界海。是盧遮那佛本修菩薩行時。於阿僧祇世界微塵數劫之所嚴淨。於一一劫恭敬供養。世界微塵數等如是(文)。   玄第三雲。問。瑜伽論說。一切諸佛要經三阿僧祇劫。何故此中乃說阿僧祇箇世界。一一世界並末為塵。一塵為一劫。據此則有不可說箇阿僧祇劫。何故不同耶。答。彼約三乘。據一方化儀故。寶雲經雲○此是約會三乘歸一說。此文約一乘該通十方因陀羅網等。及樹形等諸類世界說(文)。大疏二下大義同也。唐經第十七(發心品)雲。疏四上雲。而經多劫者。然餘教說定三僧祇。此宗所明劫數不定。略有四類。一或展則無量不可說不可說剎塵。如法界品說。二或千不可說。或減或增。如威光太子及此中說。三或一生二生。如善財童子都率天子。四初心即得。如前所說。所乘之法。既自在圓融。能乘之人亦遲速不定。念劫融故○起信則以若遲速皆為方便。此宗則以楷定為權。並有聖言無煩因執○若遲若速。誓要當剋是佛意也(文)。   花嚴問答下雲。問。見聞等三位。普法正位耶不耶。答。不也。但從三乘位。作如是說耳。若普法正位即無不位。一切六道三界一切法界法門。皆無不普法位。又一位一切位。一切位一位(文)。依上玄疏等。別教實義。修行時分不定也。剩楷定為權。若以三生楷定。為別教行布之實義者。豈非楷定歟。是以問答三生。非普法正位(云云)。   花玄疏並問答等。皆約圓融實義。雖然若無差別無可圓融故。豈無別教不共三生行布歟。又一生與多劫。皆解行之內遲疾故。不出三生也。   抄一上雲。疏見聞為種八難超十地之階下。八段正顯成益圓通之相○又此經宗明三生圓滿。一見聞生。二解行生。即上二句。三證入生。即下二句(文)。既約三生。顯今經正成益之相。又雲。此經宗明三生圓滿(云云)。知三生別教。行布實行也雲事。加之。第一綱目等出說經十因。八九十見聞成行得果故(云云)。此又三生得益之相也。是則三生。別教不共行布故也。又當章前後見。上行位章。約三生明位。上卷教義攝益。又約三生判之。宗家清涼等處處解釋。多分約三生釋別教行位乎。章文或一念或無量劫(云云)。圓融歟行布歟。答(云云)。   折雲。仍各下上約圓融。此明行布故。不違時法也(文)。一義雲。仍各隨處等者。雖一切世界念劫時節不定。皆悉念劫圓融故。不違時法也。不違時法無既圓融時。亦融通之義也。   問。清涼大師心。付別教修行時分出四類。且圓教中四類之機。各別經之歟。為當一人之上開四義歟。答(云云)。兩方也。既雲略有四類(云云)。知四類機遲速各別也(見)。況誓要當剋之解釋。豈非隨機根之要期遲速各別哉。若云爾者。三乘教心。猶地上發心修行等也。圓教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之機根。何可有遲疾時分乎。答。抄十(下)雲。疏而經多劫者○釋曰。此即以遲速皆方便也。此宗即楷定為權。以不定或遲或速為實○故毘目瞿沙繫時執手經多劫。則一生一定一生。無量劫即一念多劫。豈為多劫。故結勸勿執也(文)。釋曰者。引起信一切菩薩皆逕三祇之文了釋也。一義雲。初發時解證圓融之法體後。萬行念劫已得自在故。一生二生乃至多劫。隨意樂自在成二利之行也。善財一生究竟。不違多劫威光經劫不違一念等也。   文安三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子時許書寫畢。 快舜祐乘。   沙界恆沙界平等利益而已。 華嚴五教章問答抄下(六)。   所依身章   一。直進菩薩變易立不。 二。漸悟菩薩變易位分。 三。智增悲增有無。 四。圓教變易有無。   分段變易(云云)。分段者。   唯識論第八雲。一分段生死。謂諸有漏善不業。由煩惱障緣助勢力。所感三界粗異熟果。身令短長。隨因緣力。有定齊限。故名分段(文)。   元曉大師勝鬘疏(下)雲。言分段者。謂三界內六道岐分。九地位段。莫不歸死。分名段生(文)。分段之義。始終二教大旨同歟。   變易者。   唯識第八雲。二不思議變易生死。謂諸無漏有分別業。由所知障緣助勢力。所感殊勝細異熟果。由悲願力改轉身命。無定齊限。故名變易。無漏定願正所資感妙用難測。名不思議(文)。此始教當中增壽變易義也。若終教者。起信論雲。業識根本熏習。能受阿羅漢辟支佛一切菩薩生滅苦報(文)。同疏(下)雲。以此業識能資熏住地無明。迷於無相。能起轉相現相等。相續令彼三乘人雖出三界事識分段粗苦猶受梨耶變易行苦(文)。   問。終教心。變易之體限阿梨耶歟。答。二乘無餘之間。與八地已上。限梨耶。七地已還。事識細分智相相續之二相未盡故。猶容有六識細分。爾者決定可有所依微細五色根也。故疏梨耶變易行苦者。且約總報之體。或兼無餘變易八地以上。故雲梨耶歟。   問。終教變易者增壽歟。別盡別生歟。答。終教心。三乘共事識分段之粗相因果共斷滅已後。別受梨耶變易。全無故業資助之義。故三乘共別盡別生也。   起信疏下如次上。   元曉大師起信疏(下)雲。業識根本熏習者○彼三乘人出三界時。雖離事識分段粗苦。猶受變易梨耶行苦。故言受三乘生滅苦也(文)。宗家海東解釋一同也。既雖離分段(云云)。知分段之外別受變易之義也。   問。迴心教心可立報身佛耶。答。章是他非實(云云)。付之孔目第三雲。約初迴心教門。有其八義○八約生死最後分段身上即成其佛。此約化身。若約報。分段身後即成其佛(文)。此釋迴心教行報身(見)。如何。   問。八地已上無功用者。二利共無功用歟。又自入心無功用歟。答。唯識論第九雲。八地純無漏道任運起故(文)。鈔十七上所引論無簡。知自入心可無功用也。付之第八地入心有諸佛七觀。即觀二利行。若無功用者。何可待七觀耶。答。攝第二釋有二釋。初釋雲。七觀有障。皆據利他。不能任運。非依自利。自利實能任運進故(云云)。第二釋雲。又八地中有住出。勸為創入。任運據後(云云)。此第二釋又於利他行分入住等心得也。於自利者勿論無功用也。又智論第十七地有七勸。侃疏對十地論在第八地會雲。十地付終雲在八地。智論度剋實說七地終心(文)。淨影疏聞之。菩提院贈僧正。勘此文自入心。任運義成。自宗釋可勘之。疏七(下七)勸通二利與三心見。   問。始教心約實報可立變易身耶。答。以分段身至金剛已還(云云)。不立變易也。付之瑜伽唯識等諸論之中往往立增壽變易。已是增壽也。全非終教之義。即是始教當中也。何背本論。可立十地分段之義哉。是次清涼大師鈔十上。若法相宗。頓悟八地。方受變易(云云)。爾者十地分段之解釋非。非背本論。似師資之相違。抑強立十地分段義事。有何所論耶。答。且一義雲。始終二教共。地上有教無人故。分段變易皆寄說一門也。雖然終教就三乘教之實義。為顯佛法漸漸深極。分段粗相之因果滅盡之後。立變易微細之生死。故許彼教所立。始教未盡法源之教。初地已上為潤生攝化等故。留煩惱種子。至金剛無間之位。既乍留潤生感種。盍潤分段之生哉。縱雖立增壽變易所資故業所感異熟。全欲色二界之所繫也。何可名界外變易耶。故知聖智之中。七地以還分段八地。以上變易者。為寄顯功用無功用二位差別也。若依留感潤生之義者。只微細分段生死也。但清涼大師八地方受變易之解釋。依寄在門義。不可相違。漸悟變易體欲界繫。頓悟色界繫也。   難雲。清涼大師依唯識論立八地以上變易。以二義會所留惑種不斷之義雲。而與聖道不相違故○變易生死遠相假藉(云云)。雖有惑種。立變易事分明也。次智增菩薩。初地以上受變易身事。相宗所定也。故清涼大師雲。若法相宗○漸悟初地許受變易(云云)。若爾者。何故唯會八地已上變易。不會初地等耶。次折薪記中。依本業經於等覺位之中立變易身(見)。既有聖教。先德義難捨哉。   次始教心漸悟菩薩變易者。若雲增壽者。是亦應分段之所攝。若雲別盡別生者。始教之心不可立別生變易。答。自本清涼大師八地變易寄在一門故。八地已上於所留惑種。依相宗諸師出二釋。故鈔標雲。諸法師答之(文)。   次智增悲增事。次下宗家所破也。准彼破心。初地已上變易者終教之義也。故不會之。又當章十地分段者付直進菩薩論之。不亂漸悟歟。次折薪是二釋隨一不正義容有釋歟。故第二釋。若直據今文標。一向分段之義釋成。   次始教心漸悟變易者。章文若約迴向菩提。聲聞已斷煩惱者受變易等(云云)。既不留惑種故。不可有分段之義。故許變易。但始教談增壽。終教立別盡別生事。二教差別也。雖依何教心。分段果報已盡故。許變易雲事。不可有異義。孔目第三(生稠林章)雲。問。變易生死是無漏。何故入生稠林攝。答。變易生死本數興。意為顯佛法漸漸深遠。將變易生死在分段後。顯其終教漸漸甚深。據理論之。變易生死只是分段細相。所以知中陰本立為分段身。求生方便故立中陰。如十住經說中陰之身。乃至涅槃菩提亦有中陰。但微細漸深。唯佛境界。據此文證。當知變易生死只是分段細相(文)。生分分段變易二想。以二十八門分段。第二十四科方方便等之四種生死三昧樂等三種意生身釋畢。起此問答。爾者四種變易三種意生身多分終教義也。知終教變易亦粗細寄顯之心也。依實者即分段細相也。   問。何故涅槃菩提有中有耶。既有中有者。即應分段身。如何。答。約化身釋歟。孔目第二雲。三界者眾生果報分段依處分齊。有三○於此三界凡聖粗細出改不同。有四種。一者繫業分段三界。二者不繫業分段三界。三者餘習變易三界。四者不捨世間變易三界。問。變易及不捨世間同無漏法。因何在三界。答。變易等身為慈悲故在於世間。如涅槃經說。常樂我淨能以大悲起還入世間故在三界(文)。第一一向凡夫。第二終教三賢始教十地。第三終教地上。第四佛果化身也。而雲佛果變易者。變易異名各意生身。隨意受生故名變易。故十佛中有意生身也。   二種生死義(淨影大師)雲。大品經中說。前七地猶是肉身。天分段者至佛果乃盡。自前未斷。至佛盡故。唯佛一人斷有頂種(文)。唯識論第八雲。若所留身漏定願所資助者。分段身攝。二乘異生所知境故。無漏定願所資助者。變易身攝。非彼境故。由此應知變易生死性是有漏異熟果攝。於無漏業是增上果。有聖教中說為無漏出三界者。隨助因說(文)。故第七卷。頓悟菩薩色界之第八引生圓鏡智。漸悟菩薩欲界第八引鏡智(云云)。知變易體即欲色二界所繫也。   大疏五下(第六迴向斷)釋經意生身之文。引楞伽經釋三昧樂等三種意生身名義地位等了雲。若成唯識第八名為意成身。隨意願成故。意明但轉變成非新生故。故論又雲。亦名變他身。無漏定力轉。令異本如變他故(文)。   抄十二(下)雲。疏若成唯識下○若體於者總有三說。一雲悲願為體。二雲定願為性。三雲無明住地或無漏有分別業為體○問。若依悲願而感此身故留煩惱。此復何用。諸法師答雲。七地已來自有菩薩受分段者。為受分段故留不斷八地已上。雖受變易而與聖道不相違故。所以不斷。又解。八地已上變易生死遠相假藉故留不斷。由此惑身資。致熏力得受用身。非如無學迴心向大者。唯依一業(文)。   樞要下雲八地以上無間分段死。不籍煩惱助潤。何故不斷哉。答。如初地怖煩惱即伏而受變易。亦如二乘有學迴心即受變易。雖無分段。不斷煩惱。所以者何。煩惱雖非親助潤變易如分段生。遠勢亦有。又惑種在變易時長。不假數資。若無感種變易時促。如二乘無學願數數資(文)。   唐經第十六(十住品)雲。疏三(下)雲。第八童真住自分中○初一能化身頓悟菩薩隨願受生貴在利。不揀淨穢。漸悟地前受變易意生身故(文)。法相宗頓悟八地方受變易。漸悟初地許受變易。言意生身者。如迴向說(文)。頓悟八地變易者。一雲。寄在川心也。一雲。師相違也。付漸悟菩薩。縱雖法性宗心初二果迴心。何必地前變易耶。又法相宗無學迴心從十信應變易。何定地前分段耶。又終教心直性菩薩地前分段也。何於第八住可受變易耶。答。一義雲。性宗心。雖有地前分段之人。入寂之迴心必地前變易故。約定有法性意(云云)。次相宗心。漸悟地前變易事如下抄。學無學共不許地前變易之義可有歟。次終教直往菩薩。初住已上非業繫隨願受生故。釋不揀淨穢非受變易也。譬如始教七地已還分段身。菩薩時時以定力往他受用土。   折雲。問。金剛位後受變易否○答。此有二義。若據本業經說。等覺性中住順寂定。以大願力。住壽百劫修十三昧。復住壽千劫學佛威儀等。別知金剛位後復有千劫。應於此時受變易身。若直據今文。金剛已還斷障種故。便成實報故。異迴心教中約化身為說也(文)。此記心。以大願力之言。為增壽變易義歟。但當章約留種。成分段義。種斷正受金剛一念之位也。知不可立變易哉。集雲。十住抄雲。若法相宗。頓悟八地方受變易漸悟初地許受變易者。此謂寄位順教意也(文)。十地以還有中陰(云云)。   指事雲。十住斷結經第九雲。爾時世尊即入無形觀三昧。普見五道中陰眾生。乃至亦復見彼中陰形質。從一住地至十住地。案雲蓋疑此經文。都驗十住經無此文故(文)。無漏智果(云云)。鈔十七上雲。生空所引後得智及滅盡定(文)。   隨眠力潤生事。   雜集第五雲。相續力者有九種。命終心與自體愛相應○諸異生輩令無間中有相續。未離欲聖者亦爾。臨命終時乃至未至不明瞭相位。其中有能起此愛現行。然能了別以對治力之所攝伏。已離欲聖者對治力強故。雖未永斷。然此愛不復現行。彼由隨眠勢力令生相續(文)。指事雲。第五卷雲。已離欲聖者對治力強故○乃至廣說。案雲。蓋略取此文耶(云云)。章一切聖者。指第三果一切聖人也。第三果聖者。既唯種潤生也。八地已上菩薩豈無唯種潤生之義耶。六卷私記第六雲。問。悲增菩薩悲願菩薩悲願勝。八地以上猶有分段。何受變易。答。八地以上第六識無漏相續。無有漏心起。故不能故起煩惱受分段身。故受變易身也。問。十地中不斷煩惱種子。何以其種子不受生。答。並唯心煩惱現行潤生不用種子故也(樞要有心句。可見之)。問。何故不用種子。答。燈雲。已伏惑種。潤生無能(云云)。菩薩入初地時。伏煩惱現行故。雖有種子。潤生無力也。問。若爾。何不還聖者。以已伏惑種潤生。答。不還聖者。對治力強。正潤生位不起煩惱故。以所伏惑種潤生也。十地菩薩。不用煩惱對治道故。起現行潤生也。然雲已伏惑種潤生無能者。多分約異生說也。若釋十地唯現潤生。亦可用此義也(云云)。唯識第八雲。不還潤生愛雖不起。然如彼取。定有種故(文)。同第七雲。然不還者。對治力強。正潤生位不起煩惱。但由惑種潤上地生(文)。   問。章文一切聖人隨眠潤生(云云)。爾者初地已上。悉種子潤生可雲耶答。准斷惑章。故留煩惱地上惑。現惑惑種皆得自在(云云)。又七地已還。第六識煩惱似有漏之故。當處八地已上永伏不行(云云)。知七地已還可有故。起現行也。問。七地已還唯現因生歟。通種子潤生之義歟。答。第十卷同學抄。七地已還唯現潤生之義也。其故煩惱種子有生果與潤生之二功能。初地伏俱生時。皆損伏之而為利生。故起貪等之時。雖起生果功能。不起潤生之功能。既故起現行(云云)。即潤生能勝。種子潤生能劣故。無種子潤生之義也。六卷私記如上引。但惑現惑種皆得自在之釋。潤生之義可通現種歟。退可堪定堪。   二。問。始教大乘心。迴向菩提二乘於何位受變易身耶。答。章通諸位(云云)。付之清涼大師解釋中。漸悟菩薩地前許受變易者。此法性宗。若法相宗。漸悟初地許受變易(云云)。如解釋者。始教心漸悟菩薩不許地前變易見雲何。答。一義雲。無學迴心者。分段已盡故。初從十信受變易身。修長時行事。性相一同之義也但漸悟菩薩地前變易。性宗意者。且約定有極成之處。謂性宗無餘迴心許故。漸悟地前變易必定也。無學迴心雖受地前變易。若初二果等迴心。至初地受變易故。依終極釋。漸悟初地等歟。頓悟菩薩又智增者。從初地雖受變易。悲增七地已還分段也。八地已上一切菩薩必變易故。釋頓悟八地等歟。一義雲。如次下。   尋雲。依初義。漸悟悲增有無如何。答。唯識章釋初二果迴心菩薩修唯識觀雲。不經生者。七地已前亦通色界依身而起(文)。子島私記雲。此中許漸悟悲增(云云)。又佛地論第二雲。若有學位迴向菩提。或隨煩惱感生勢力感彼生已。於最後生伏諸煩惱。起定願力。資後身國。如前通理。乃至成佛(文)。子島私記雲。此文中可有悲增菩薩也(云云)。但當念心可勘定。折雲。言通諸位者下。明迴心入十信位故通諸位。謂信住行向地等也(文)。疏三(下)鈔十上如次上引。抄第十二下(第六迴向處)上引四卷七卷楞伽。釋三昧樂等三種意生身名義地位等了雲。若無上依經。第一不配地位。但約三人得。謂聲聞緣覺大地菩薩為三意生身。若勝鬘雲。無明習為緣。無漏業為因。有阿羅漢緣覺自在第三種生身。西域自有二解勝鬘。一依楞伽。復有兩說。羅漢緣覺迴心至十信。仍本名故為為。二乘至十迴向終。名自在菩薩。即初地以上對前二位故名自在。初地已上即有三種。如前楞伽。一雲。羅漢緣覺俱迴向心俱至十迴向終。方名羅漢緣覺直往菩薩。初地已上名自在。亦有三種意生身。一雲。聲聞緣覺同第二釋。從二乘有學迴心至迴向終。名自在菩薩。對未發心名自在菩薩。三身得同前二解。二據無上依。隨三身前二迴心至等覺。名聲聞緣覺意生身。後一初地至等覺名菩薩意生身。釋曰。後意之一釋似非得意。經意但明三乘人皆得三意生身耳(文)。   依楞伽。三盡中。第一唯漸悟菩薩。第二通漸頓。第三又唯漸悟。以有學漸悟名自在菩薩。爾者學無學之漸悟菩薩都不許地前變易見。既是西域相傳之義也。知依楞伽經文者。一切漸悟菩薩不許地前變易歟。楞伽三種意生身者。雖有配當之異義。限十地不通地前。次無上依經。疏一(上)雲。又無上依寶性佛性二論皆從入滅二乘。於三界外更受變易(文)。   鈔三上委細引經文。於界外受三種意生身事釋成。爾者勝鬘經羅漢緣覺自在菩薩受三種意生身雲文。西域相傳。依楞伽者。三種意生身初地已上之義成。依無上依經者。已入寂之後意生身故。迴心已去至等覺歟。但似非得意之能破。三種意生身三乘各別配釋義破也。若依此義。無上依經入寂迴心故經宗義。即許地前變易。楞伽經三種意生身既不通地前。知不許無餘迴心。故相宗義也。依如此之義門。漸悟地前許受變易。此法性宗釋歟。但期明匠之糾明。   鈔十二下(第六迴向處)雲。若依四卷。即當第三○最初列意即雲修行者。了知初地以上增進相得三種身(文)。疏五(下)雲。若依地位。初即五地前。次即八地前。後即八地後(文)。三種意成身配地異說。   一。第一(前五地)第二(六七八地)第三(九十地)述記玄贊攝釋等之義。   二。第一(前五地)第二(六七地)第三(八九十)慈恩勝鬘疏義。   三。第一(前六地)第二(七八九地)第三(第十地)補闕章第二釋。   四。第一(前七地)第二。第三(不足地位)攝釋有義(皆不通地前也)。   問。始教心前三果迴心菩薩十地分段歟。為當受變易歟。答。依上鈔釋。有學迴心初地已上變易(云云)。   章。有聖教○八地已上唯變易等(云云)。   指事折薪指下所引仁王本業等。   章。佛度五人等(云云)。五分律第十九雲。說是法時。五比丘一切漏盡得阿羅漢道。爾時世間有六羅漢(文)。五比丘者。憍陳如·○摩訶那·摩跋波·阿闍婆捨·跋陀羅闍也。章。又同聖等(云云)。   涅槃四依事。   指事雲。第六卷雲。有人出世具煩惱性。是名第一須陀洹人。斯陀含人是名第二。阿那含人是名第三。阿羅漢人是名第四。乃至阿羅漢者。斷諸煩惱。捨於重擔。建得已利。所作已辨。住第十地(文)。   依者。經雲。為世間依。安樂人天(云云)。   集雲。涅槃中四依者。初二三地寄須陀洹為第一依○如五六地寄斯陀含為第二依。七地寄阿那含為第三依。八九十地等覺寄阿羅漢為第四依○上依海東記○發心品鈔與此小異(文)。   上生疏(下)雲。依涅槃經第六卷。行如依中。初依在地前。逢五洹沙佛。第二依在前六地。逢六恆沙佛。第三依在七八九地。逢七恆河沙佛。第四依在第十地。逢八恆河沙佛(文)。涅槃論雲。歡喜地為初依。六地為二依。八地為三依。法雲地為四依(文)。聲聞菩薩四依位次。配釋有異義歟。後可勘定。發心品抄引涅槃第六。初依地前見。可見。   問。仁王遠達菩薩者指何地耶。答。第七遠行地也。付之仁王經第十地(云云)。如何。答。以三賢十地為十三法師之位。故第七地當第十地也。   指事雲。下卷復次玄達菩薩○住後身中。無量功德皆成熟○住第十地阿羅漢梵天位。疏雲玄達菩薩即遠菩薩即達行地也○滅三界習因業果者。此就分段。非永盡也○住後身者。三界繫業分段之窮。名住後身也。言十地者。加前三賢故。名十地○測雲○住後身中者。住分段生死中最後一身。至第八地。即成變易報也。梵天位者。梵者淨也。已住清淨行位故(文)。   初二三地同世間事等。   鈔十三(上)雲。九約寄乘者。謂初地明施。復顯人王。即是人乘。二地十善生天。是欲天乘。三地八定。是色天乘。故以初三為人天乘(文)。   華嚴問答下雲。一切人天世間因果皆有初三地。一切二乘所修因果行法皆在。如五六三地(文)。   問。三乘菩薩於何位得無生法忍耶。答。七地已去得無生法忍(云云)。付之餘處解釋。初地得無生(云云)。如何。問。本業經心。十地寄人天三乘等歟。答。章七地已前寄人天三乘等了。此如本業經說(云云)。付之指事雲。言五初二三地至如本業經說者。今此引文非如本文。但得意引文故。今具引本業經涅槃聖學觀品雲。勸喜地中住中道第一義諦慧。乃至作五神通。第二地中。自行十善。教人行十善。第三地中。修十二門禪等。第四地中修三十七菩提分法。第五地中。修如諦觀等。第六地中達十二因緣等。問。驗本文。不言七地以上寄同菩薩。雲何今言七地以上寄同菩薩。答。既以初地乃至六地寄同世間二乘。明知七地以上寄同菩薩。章家本意如是了知(文)。   唯識論第九雲。七遠行地至無相住功用後邊。出過世間二乘道故(文)。八地已上寄一乘事。如一乘義抄。   章。初地八過(云云)。指事雲。第二卷雲。過凡小下○此過有八種。一者入住過。如經入菩薩位故。二者家過。如經生在家故。三者種姓過。如經種性尊貴故。四者道過。如經過一切世間入出世道故。五者法體過。如經住菩薩法中故。六者住處過。如經在菩薩正處故。七者業過。如經入三世真如法中故。八者畢竟過。如經如來種中畢定究竟阿耨菩提故(文)。   章。三賢位已過二乘(云云)。折雲。起信信成就發心中雲。又是菩薩一發心後。遠離性弱。畢竟不畏墮二乘地(文)。   章。習種性中十種心(云云)。指事雲。上卷教化品雲。於三寶中生習種十心。信心精進心念心慧心定心施心戒心護心願心迴向心。是而菩薩能少分化眾生。已超過二乘一切善地(文)。   章。信滿心即過小乘等。指事雲。第八卷賢首品雲。一切世界群生歎鮮有欲求聲聞道○能信是法甚為難(文)。賢首品文如一乘義引。   章。九地過二乘等(云云)。折雲。論(智論)具雲。能一發心○雖未斷煩惱○勝於一切眾生○譬如一六神通阿羅漢將一沙彌令負衣缽修路而行。沙彌思惟○佛為世尊。最上最妙。我當以佛乘入涅槃。師知其念。即取衣缽自擔推沙彌住前行。沙彌覆後思惟。佛道甚難。久住生死受無量苦。且以小乘早入涅槃。師復以衣缽囊還與沙彌。令擔推有行。後集引鈔釋而雲。見諸細雖思眾生。多難可化度。便退大心等(云云)。   問。此中第三門者。十地寄羅漢。爾者十地分段之義又當此寄在門。何以十地分段為實義。以八地以上變易為寄在歟。答。煩惱故留壬生攝化義始教之當中故。以十地分段為實義也。寄對二乘立。二種生死非始教之本旨故。寄對二乘之義皆寄在門也。   問。終教心地前菩薩壬生攝化之時。故起現行歟。為當種子壬生歟。答。准始教地上可思之。現種皆得自在歟。問。終教心有何所心不分分別俱生歟。問。終教心所知障種子初地頓斷歟。地地別斷歟。已上二條可抄斷惑章。   章。問如說八地以還菩薩等(云云)。   問。智增悲增之義者。指經論釋如說歟。又人師釋指如說歟。答。   三。問。於地上菩薩。悲智互增之義可有歟。答。當章心不許之也。付之依文釋思道理。釋迦忍土出世。彌陀西方引攝。是皆本誓悲願異故。化義分淨穢。況文珠主智普賢主理者。自他宗共許之。已成如來因滿大士。化義分於本誓。修行滿於二利事。常途性相也。爾者從雖地上菩薩。悲智互增事不可相違。故撿智論文。可有悲智互增義釋。雲何答。佛菩薩本誓悲願差別。非悲智增減之義。佛果等覺等位。豈可有增減之義歟。即是悲智平等之上差別之化儀也。智論文又必未見地上菩薩。不可相違。   集雲。百法抄三雲。從初地至八地已來分別。漸悟者。一切時中常受變易。若頓悟菩薩。而有三類。若智增者。初地後永伏煩惱。便入變易。若悲智平等者。三四地中而入變易。若悲增菩薩。七地滿心方入變易。若八地以上一切菩薩皆入變易。由始教粗故分段。至金剛位終教細故。地上受變易。若言下○智論(三十八歟四十三雲)。菩薩有二種。一者慈悲心多為眾生故。二者多集諸佛功德。樂多集功德者。至一乘清淨無量壽國土。始多為眾生者。至佛法增處。讚歎三最之音(四十歟四十五)。又雲。菩薩有先自成就功德然後度者。有先成就眾生後自成就功德者。初地下可見(文)。此記心。智論地前菩薩說心得引合章文歟見。智論前後可撿之。一義雲。智論相對大悲闡提與餘菩薩說歟。難雲。大悲闡提豈非悲增也。   答。悲智互增付八地已還論之。大悲闡提總通因位。故別也。問。終教心。初地已上受變易者。十住經十地有中陰文。如何可會歟。答。復古引孔目第三生稠林文上引雲。問○答。當知中陰之身位通粗細。為分段求生方便故屬分段。若微細漸深唯佛境界別是變易。是故變易是分段細相也(文)。   章若依頓教等(云云)。指事雲。第五百七十六第八會那伽室利。此雲龍吉祥。頗有能證菩提者不。妙吉祥曰。亦有能證。龍吉祥言。誰為證者。妙吉祥曰。若無名姓。施設證言。彼為能證。龍吉祥言。彼既如是。雲何能證。妙吉祥曰。彼心無生不念菩提及菩提座。亦不愍念一切有情。以無表心無見心等能證無上正等菩提(文)。   四。問。圓教心可立變易生死歟。答。不說變易(云云)。付之二種生死之建立經論常說也。圓教獨何不立之歟。就中別教行布之門收始終二教之義。終教既地上唯變易也。圓教何可廢之哉。是以震旦人師依圓教立變易生死。如何。答。善財都率天子等。皆以界內分段身至普賢位。知不可立變易。但行布門。即同教義也。同教者攝前諸教故。又可攝變易之義也。次人師釋者。決疑論之釋歟。是又依不壞相之門歟。或世界性等已上身同變易故。釋得變易歟。尋雲。世界性等身份既出過諸天。何非變易歟。答。世界性等已上身份者。即普莊嚴童子也。而普莊嚴童子是愛見善慧王之太子也。既有父母。知分段身也。但見聞生分段大都如三乘教。解行生分段者。法門所成故。出過諸天也。晉經三十四(小相品)雲。若有生遇斯光者。得菩薩十地○如是成就清淨肉眼(文)。玄第十六。遇此光明頓得十地。身猶未轉。令本身肉眼而得普眼。是法力也(文)。疏第八(下)雲。頓得十地。未轉凡身。見十地境。以法力故○謂上諸德十眼皆依凡身肉眼而成(文)。決疑論第二雲。今此現生一生發心相應時得。以正智。於分段身作觀行心成。兼修善兼修眾藝觀行心成。來生入變易身。以今生分段之身是過去作業。今身以智修觀行業。來生得神用變化生也(文)。華嚴問答下雲。約實共皆同。但以一身中成佛言一身者。法性身無別分段等身。若隨緣現成佛。即同三乘教所說也(文)。法性身者解行生法門分段也。無分段等身者。遮三乘分段也。   尋雲。無分段等身者。三乘變易歟。答。集雲。第四探玄六。若一乘中有二說。若攝方便言。地前地上俱有變易。以一一位終至佛地故。若就圓教言。但是分段。以白淨寶網轉輪聖王得普見肉眼等是十地菩薩故。知下文說又如善財童子以分段身至普賢位。然並是即法門之分段故。非過患也(文)。探玄第六。全如所引。十行品第九善法行之勝進分之處釋也。復古雲。此教不分者。但以無明邊域為生死邊際總屬過患故不分也。然生稠林○問。變易生死是無漏○唯佛境界(已上引本文)。據此文證。當知變易生死只是分段細相。為其變易(文)。此記心世界性等已上之身。分段之細相心得。引生相林歟。   文安三年十二月晦日。於東大寺書寫畢。 沙界恆沙界平等利益而已。快舜祐乘。 華嚴五教章問答抄下(七)。   斷惑章(上)。   一。二障體同異。 二。煩惱列次。 三。前五識通分別。 四。末那起分別歟。 五。嗔唯欲界。 六。所知障品數。 七。二乘凡位伏分別歟。 八。超前三果有無。 九。一二五品家家等。 十。分品壬生。 十一。八十一品立果多小。 十二。頓出離重重。 十三。無餘體擇滅。 十四。二乘斷所知。   章。若依小乘如餘別說(云云)。   問。小乘段何故有標無盡耶。答。指事雲。問。准上下文。於是可說愚法小乘斷惑分齊。何以故不說耶。答。傳有二釋。一以文墮○二略故不說。謂大乘中二乘斷惑與小乘中二乘斷惑。小分雖殊。多分同故。更不別說。又大小顯然易了知故(文)。復古雲。諸記雲脫。今勘高麗本亦但有標。不應皆脫。今釋有四所以。一前行位中已有問答。二師承有據。三同與始教四作者任放辨才(取義)。   章。若依三乘(云云)。通頓教歟。二障體同異折雲。若依下。此通始終二教(云云)。集雲。若依下。二三乘。二初漸教○若依下。二頓教(云云)。復古同義。   問。約位滅惑與寄惑顯位何別意耶。答。折雲。若依下。此通始終二教。各有二義。一約位滅惑相。即當教實斷。二寄惑顯位相。即顯位差別。非當教實斷也(文)。寄惑顯位之意趣。見十八門終結釋。   一。問。煩惱所知二障一種子所生也可雲歟。答。兩方也。若雲一體者。廣撿經論說。准當章文。二乘雖斷煩惱種子。不斷知障種子。菩薩初地已上。故留煩惱種子。地地斷知障種子。斷位既雲泥也。種子何可同乎。是以震旦人師解釋中。二障體別見。若依之雲異者。唯識論中。體雖無異而用有別判。二障一體之義成。加之佛地論中。一種子體亦有多用(云云)。如何。答。始教心。人法二執未斷相依之時者。定應同一種子也。唯識佛地誠證分明也。加之唯識論中。我法二見用雖有別。而不相違。同依一慧(文)。若人法二見別種子者。二見必相應。豈無二慧並生之過歟。但於斷種各別之難者。撲揚大師會雲。用既有差。斷彼一分用所依體聖道功力有分限故(文)。次人師解釋者燈釋歟。此付已斷煩惱無學所起之智障。立別種之義歟。或又依用所依體有分限故。為破三相別體之義。立二障別體之義歟。於同時相應之二障者。全不可有別種之義也。   唯識論第九雲。煩惱障中此障必有。彼定用此為所依故。體雖無異而用有別故。二隨眠隨聖道用有勝有劣。斷惑前後(文)。述記九(末)雲。體不相違。可唯一體。用義分故。可說有別。同一種生用分成二。如一識體取境用多故(文)。演祕七雲。問。斷既前後。何名體一。二乘斷惑所知應斷。以體一故。又十地中斷所知障煩惱應斷○答○今解雲。用既有差。斷彼一分用所依體聖道功力有分限故(文)。又雲。論體雖無異。而用有別者。用別有二。一現行用別。二種子用別。有障菩提涅槃用故。前解為本。後理亦通(文)。   燈第七雲。此等名數諸識所起數如煩惱。然疏雲。無離煩惱別起執故。故多小與煩惱同者。據俱時起不斷煩惱身中所起所知障說。若據定同。如二乘無學。已斷煩惱起法執後。熏成種子。寧有煩惱與同種生。又異熟心疑人杌等。是所知障。豈與煩惱同種生耶(文)。又雲。不同二障。二障用殊。體性伏斷各各差別。經論誠說。二障體別無文說此二相別體(文)。   三相者。   佛地論雲。體雖無二。而用有別。如一識體取境用多。由此熏生一種子。體亦有多用(文)。演義抄十三(上)雲。言二我者。人我法我二我為本而起二障。今言二我。意取二障耳。故唯識雲。煩惱障者。謂執遍計所執實我。薩迦耶見而為上首。百二十八根本煩惱及彼等流諸隨煩惱。此皆擾惱有情身心。能障涅槃。名煩惱障。釋曰。欲界四諦各有十惑。為四十。上二界各除嗔有七十二。為百一十二。並是見道根本之惑。然疑及三見唯是見斷。修道之中欲界唯六上二界除嗔為十故。修有十六。見修合辨有一百二十八。論曰。所知障者。謂執遍計所執實我。薩迦耶而為上首。見疑無明愛恚慢等。覆所知境無顛倒性。能障菩提。名所知障。釋曰。見疑已下辨於頭數與煩惱障。同煩惱障。粗有多品類。二乘所斷唯是不善有覆性故。以數粗顯。今所知障細無多品類。唯菩薩斷。亦是異熟無記所攝故不顯數。又顯法執無明唯一住地煩惱即是四住地所攝故。不顯數。言慢等亦等。惑○前則煩惱隨障。今即所知之障(文)。頭數亦與煩惱障同者。面者顯二障數同之義見。而然准燈釋。數同即體同故。二障體同義煩惱障同釋歟。故古料簡抄釋。體同之義(云云)。又述記九末多分同抄釋。而去其實法無離無明故必有數(文)。此釋亦二抄同體故。頭數同也見。   章煩惱列次事。   二。問。十煩惱次第雲何列之歟。答。當章所列。先五鈍使。後五利使也。付之依震旦先德之義。今章專依標孔目問答(云云)。而孔目章中。先列五見。後列貪等。加之瑜伽論所判又以如此。爾者有何意趣。今列次背瑜伽孔目等歟。答。十煩惱列次諸論不同故。人師解釋又不一准。利鈍使前後強不可取捨。故瑜伽本論。雖列五見貪嗔癡慢疑。唯識本頌。煩惱謂貪嗔癡慢疑惡見(文)。當章列次依此論歟。即貪嗔等三毒煩惱根本也。反對三善根故初列之。故先五鈍使也。雖然唯識論中列所知障之頭數時者。見疑無明愛恚慢等(文)。知瑜伽論中可有此二次第歟。但至相大師五十要問中。五鈍使先列。是又利鈍使前後依邊邊一義。不可相違。   百論雲。貪嗔慢癡疑見(雲)。述記釋雲。顯通利鈍。遍上下故(文)。心雲。癡通利鈍故安中間。貪嗔慢鈍。疑見利也。但貪嗔等見疑俱時。可通利也。故述記雲。四通利鈍(文)。四者貪嗔癡慢也。一義雲。溜州雲。餘約別通迷諦行故文。是非謂四諦總別迷之義。謂見疑別迷諦理。貪嗔慢迷事。但與見疑相應。亦有迷理之義也。無明自體通迷事理。故瑜伽雲。五見貪嗔癡慢疑(云云)。溜州大師雲。利鈍前後(云云)。有宗(並)大乘一師義。見疑二惑唯利判。而大乘實義疑多分迷理行相是利少分緣事。亦可通鈍。燈中疑通鈍見。故對五見唯利鈍也。望貪等利也。各所望異也。故多分以疑收鈍惑也。   俱捨論第十九雲。謂貪亦慢無明及見疑(文)。孔目第三雲。二者十使。一身見。二邊見。三耶見。四戒取。五見取見。六貪。七嗔。八慢。九疑。十無明(文)。要問(上)雲。大煩惱有十。一貪。二嗔。三慢。四無明。五疑。六薩迦耶見。七邊見。八見取。九戒取。十邪見(文)。列次差別皆准例可料簡。章十煩惱性業。唯識論第六卷可見。   章分別俱生事。   唯識論第六雲。如是總別十煩惱中。六通俱生及分別起任運思察俱得生故。疑後三見唯分別起。要由邪友惑邪教力自審思察方得生故(文)。同第一雲。然諸我執略有二種。一者俱生。二者分別。俱生我執無始時來虛妄熏習內因力故。恆與身俱不待邪教及邪分別。任運而轉故。名俱生○分別我執亦由現在外緣力故。非與身俱。要待邪教及邪分別。然後方起。故名分別。唯在第六意識中有此。亦二種。一緣邪教所說蘊相。起自心相分別計度。執為實我。二緣邪教所說我相。起自心相分別計度。執為實我○(文)。俱生我執常相續第七識。有間斷者。第六識也。第二卷法執段分別俱生釋文。兩同今第一。   述記第一(末)雲。   問。以何義名俱生歟。答。任運思察恆與身俱之義也。付之清涼大師解釋中。或與妄心造共同事故。雲俱生(云云)。隨宋朝先德。多分引彼釋成今文。如何。答。彼疏抄釋者。雖有俱生名言。別途之義。而非分別俱生之俱生歟見。但先德釋者。疏八上(第九地煩惱稠林)雲。一俱生不捨者。明隨所縛。此句總明能所所縛即妄心。謂惑與妄心遞共同事故雲俱生○然離惑不名妄心。離心或依何住故。造共相依。名為不捨(文)。抄十七(上)雲。疏三俱生下○一夫言俱生者。必有二物。煩惱是一與何物俱即妄事同時生地○二生即雜染。則煩惱與生事俱也。然離惑下論相依釋經不捨(文)。是但釋妄心與煩惱相依同事之義雲俱生。若分別俱生之俱生者。煩惱稠林義何可限俱生煩惱不通分別歟。疏抄委細可見彼。抄十三(上)雲。四約所斷○一者分別。謂邪師教及邪思惟。入初地時。便能永斷。二者俱生。生而便有○俱生煩惱種子直至金剛無間道斷(文)。   集雲。分別俱生者。論雲。任運思察而得生故○故瑜伽一雲。與身俱有名為俱生。九地疏雲。謂惑與妄心運共同事故曰俱生(文)。折又同引之廣盡俱生之義相故。如此引合歟。問。章文邪師等三因(云云)。且邪思惟者。必邪師邪教之引起歟。又縱雖不依邪師邪教。獨起邪思惟事有歟。   三。問。前五識煩惱通分別起歟。答。依意引通分別(云云)。付之前五識是自性現量與全無計度之義。若雲依意識引通分別者。自餘煩惱乃至三量等。又可有通五識之義歟。答。貪嗔癡三惑。自本與前五識相應。又自本自體通分別俱生故。意識起分別貪嗔等之時。五識相應貪等。被引意識三緣通分別也。全非有五識中自審察等之分別。自餘煩惱者。論中簡由稱量等起慢等故。自本不相應。故不可有所引義。此量等又五之中無分別推度之義。故不可相應。若強依意引一切如意識者。第六識與前五識可有何差異歟。五十要問(上)列六位心所諸門分別雲。四約諸識分別者。賴耶起遍行五。末那識起九遍行五及我見愛我慢無明。意識起遍行等六位所有法。五識則不定。或初五或一切。由與意識或異體故。故經雲。有一意識與五識共緣境故。此約三乘始教粗相說也(文)。依此釋者。初五者遍行別境善煩惱隨煩惱皆相應見。或一切者六位心所皆相應見。如何。答。若依法相宗義料簡今文者。前五識三十四心所相應。謂遍行五別境五善十一大隨惑八中隨惑二本惑三也。故六位心所中初三全相應。煩惱隨煩惱二分相應。謂十煩惱中唯三。二十隨煩惱中唯十也。故全全分或初五釋也。五識通六位之心所之中前五位雲心也。非謂盡前五位。次或一切者。非意識所引之義。六識體一一意雲一師義也。   唯識論第六雲。此十煩惱何識相應。藏識全無。末那唯四。意識具十。五識唯三。謂貪嗔癡。無分別故。由稱量等起慢等故(文)。述記六末雲。論藏識全無至起慢等故。述曰○五識但三。以無分別故。無慢等。慢等必由隨念計度分別生故。又由慢於稱量門起方勝負故。疑猶預簡擇門起。見推求門起。非五識故。五識無此等行相。故對法第七說稱量等門。即等猶預門等也(文)。唯識第九雲。眼等五識無分別故。法見疑等定相應。餘由意力皆容引起(文)。述記九雲。論眼等五識至皆容引起。述曰。無計度分別故。法見疑等定不相應等者。等取隨中諸惑。與此五識不俱起故。即忿等十全餘十抄分計度分別之所生者。五識皆無非無見道所斷諸惑名無分別。就見道中無緣邪友師。自分別諸惡。而實非無意識所引見道諸惡名無分別。對法等雲分別起者見道斷。既許五識中惑通見道斷。則有分別之惑。非自力生。為意所引生故。故論雲。餘由意力皆容引起。餘者即見疑等餘。佛地論說。五識雖無見等。由意識引有。非見所攝愛恚等起二障所攝。今此意說加彼自力分別惑餘為遮外計執。五識中惑唯修道斷故(文)。二障義雲。五識所起貪嗔癡等。是不善性。不善意識之等流故(文)。   四。問。末那識可起分別煩惱歟。答。但俱生(云云)。付之前五識既雖無自識三緣。第六識三緣所引通分別起。第七何不然歟。就中初地已上第六識入二空之無漏位。第七識必轉平等性智。五識轉成所作智者。佛果之位也雲事。正義性相分明也。爾者於前五識與第七識第六識引起之義。漏無漏位何參差歟。加之下寄在門等中。引無相論攝論等第七識煩惱通見修二道義釋成。豈非分別起歟。答。於末那識者。自識不起分別煩惱。又非第六所引雲事。章文明鏡。無始已來一類相續之自力強故。不依第六引也。前五識隨緣間斷故。隨第六三緣通分別起也。但至漏無漏之例難者。諸識漏無漏之轉得。專依第六識斷惑證理功。有漏位第七執我行相強故。非第六所引。無漏位第六識二空功力大故。伏第七二執。雖然於前五識者。不共依五色根即第八識親所變相分故。必定是有漏也。不共根有漏故。五識不能轉無也。次無相論等依終教之義。不分俱生分別。約煩惱粗細。而末那通見修二斷。非分別起也。   孔目第一(唯識章)雲。若說滅時。初見道位即滅末那。何以故。障見無我理故。故無性攝論雲。轉染污末那故○轉清淨者。即滅習氣人云。在修道中滅俱生我。末那俱生並無明心煩惱修道斷者。此義不然。末那一起。相續緣我不廢。因何得改境起其法執。若起法執。何名緣一類我塵。問。末那何以故唯是俱生。答。末那不緣於外。緣義不緣名故。不得起分別我見。問。論雲。俱生我修道斷。因何末那是俱生我非修道斷。答。俱生修道斷者。是寄位語。如初僧祇斷彼第二僧祇斷內。第三僧祇斷心。此可知也。今將分別俱生粗細之相。寄現見修。非謂實斷(文)。唯識第四雲。彼有十種。此何唯四。有我見故。餘見不生。無一心中有二慧故。如何此識要有我見。二取邪見但分別生。唯見所斷。此俱煩惱。唯是俱生修所斷故。我所邊見。依我見生。此相應見不依彼起。恆內執有我故。要有我見。由見審決疑無容。起愛著我故。此識俱煩惱唯心見愛慢三。如何俱起。行相無違。俱起何失。瑜伽論說。貪全心下慢。合心舉寧不相違。分別俱生外境內境所陵所恃粗細有殊故。彼此文義無乖違(文)。述記五雲。論分別俱生至義無乖違。述曰。分別起煩惱者貪慢。行相異故不相應。俱生起者微細相續故相應。二緣外境起不相應。若緣內身為境。以自愛故心不卑下。緣之起慢。以自高故彼二相應。五十五約約外。五十八等約內。三若凌彼起慢。必不起愛故不相應。若自恃起愛。心必高舉故得相應。四由粗細。五更加隨轉理門說不相應。真實理門說相應。或復多分說不相應。據實說相應(云云)(繁故取義)。瑜伽五十五說貪慢不相應。五十八貪慢相應故。如此會也。斷障章雲。雖無相論說第二執識通彼肉煩惱見修所斷。然彼文錯。不可依用(文)。   問。末那不相應邊見有何故歟。答。章雲。剎那剎那執我故無邊見(云云)。唯識雲。非一心中有二慧故(云云)。付之護法正義心第七識相應別境中慧。豈非二慧並生歟。答。唯識論中於末那心所相應門。於多有義中。第一有義。四煩惱與五數遍行唯九心所相應(云云)。孔目第一要問上卷。末那唯九法相應之義也。同於唯識一義也。依此等義。自本別境中慧不相應故不及難。若依慧數相應之義者。唯識第四雲。我見雖是別境慧攝。與五十一心所法中義有差別故。開為二(文)。述記雲。我見即是別境所攝。五十一心所中義別說為二。一慧。是別境。通三性九地故。二見。唯染污。通九地等故。既有寬狹別說不同故。開為二(文)。非二體並起。以義門說相應也。   問。第八識煩惱相應歟。答。章總不起(云云)。付之元曉大師二障義中。第八識法執相應(云云)。如何。答。唯識論雲。此識唯是無覆記異熟。若是善染法者。流轉還滅應不得成。又此識是善染依故。若善染者。如極香臭應不受熏習故。善染因果俱不成立故。此唯是無覆無記(文)。唯識第九雲。此所知障決定不與異熟識俱。彼微劣故。不與無明慧相應故。法空智品與俱起故(文)。要問(上)雲。賴耶起遍行五(云云)。如上抄。二障義雲。   五。問。嗔煩惱可通上界歟。答。章雲。嗔唯欲界(云云)。付之仁王經下卷(受持品)雲。復次德慧菩薩。以四無量心。滅三有嗔等煩惱(文)。成實論雲。有嫉妒故。亦應有嗔(云云)。答。唯識論第六雲。此十煩惱何界繫歟。嗔唯欲界。餘通三界。又雲。嗔唯不善。損自他故。餘九通二上二界者。唯無記攝。定所伏故(文)。   薩婆多唯識嗔唯欲界之性相一同也。不亙異義故。宗家嗔唯欲界(云云)。抄十三(上)雲。但仁王經言。總意別也。次成實論。薩婆多心。忿覆慳嫉等唯不善。唯識心。又嫉妒嗔分位。唯不善故。皆上二界不通。而成實三界十使皆不善(云云)。又嫉妒通上界故。經部一義別途性相也。不足和會歟。若強會之者。准淨影大師解釋。依借起下界嗔煩惱釋。亦應有嗔歟。難雲。依淨影西明師等解釋。經部成實等心。嗔煩惱通三界(云云)。次付大乘。元曉大師引瑜伽文。嗔煩惱通善心(云云)。若通善心者。何不通上二界歟。次淄州大師所知障嗔無記(云云)。既無記也。何不通上界歟。是以淨影大師釋十便界繫。約大乘義釋雲。雖無文證。理亦應通(云云)。答經部等小乘部計各別也。不及和會。次元曉大師解釋。菩薩生時善惡俱起之義也。非謂嗔煩惱通上界。次燈釋付欲界嗔煩惱約二障釋之。上二界自本嗔煩惱不起。何可及異釋歟。次淨影大師釋。隋朝瑜伽具本唯識論等未翻傳故。有此髣拂釋歟。仁王經下雲(受持品)復次德慧菩薩(新譯經雲斷諸無明滅三界貪文)。以四無量心。滅三有嗔等煩惱(文)。成實論(第十二雜問品)雲。問曰。欲界中具十煩惱。色無色界除嗔餘殘一切。是事雲何。答曰。彼中亦有嫉妒等。何以知之。經中說。有梵王語諸梵言。汝等勿詣瞿曇沙門。汝但住此。盡老死邊。是名嫉妒。有嫉妒故。亦應有瞋(文)。問薩婆多義。答成實自義歟。西明仁王疏雲。然嗔煩惱諸宗不同。若依薩婆多○唯在欲界。依經部宗。瞋通三界。今依大乘瑜伽說薩婆多。今依此經。同經部說。或可此經隨轉理門。或可此經文言總意別。謂三有中欲界有嗔故。言三有瞋等據實不通上界(文)。成實論第十二(雜問品)雲。身邊二見是諸見本。雲何無記(文)。破薩婆多身邊二見唯無記義。十使皆不善之義釋成也。大乘義章。此義不定。上界所有所無記中取性無明性雖不善。非起不善繫屬上界。若論現起。十使不善繫屬欲界。彼成實中欲界不善得寄起故(文)。寄起者借起也。此問上界十使若不善者為繫上界屬下地歟。此義不定等答也。燈七雲。論此於無覆無記性中等者。問所知障中有法恚愛。法恚即嗔。雲何無記。答。有二解。一雲望煩惱障。說嗔唯不善。望所知障即是無記。二雲。法恚亦是不善。若爾應縛感異熟。答。雖是不善。望義有別。不明為縛。今不感果。二解前正。論說無記不通不善(文)。   問。三界見修煩惱總有幾數歟。答。章總有一百二十八(云云)。又唯識第九雲。煩惱障者。百二十八根本煩惱及彼等流諸隨煩惱(文)。抄十三(上)引唯識了雲。見修今辨有一百二十八(文)。付之唯識(第六)雲。然迷諦相有總有別。總謂十種皆迷四諦。別謂別迷四諦相起。二唯迷苦。八通迷四。身邊二見唯果處起別。空非我屬苦諦故(文)。付此文。述記六(末)燈第五等四句。故燈雲。然迷諦相別有總有。別總有四句。一數總行別。二行總數別。三數總行總。四數別行別(云云)。數者十煩惱。行者四諦歟。假令四諦各有有十煩惱雲數總。各迷自諦雲行別。謂苦諦下十煩惱但迷苦諦下行相等也。依此第十一數總行別之義。雲百二十八也。若依餘句者。不定也。   述記六(末)雲。然立一百二十八煩惱。唯依數總緣者說。若唯依總行相數別說。便無一百二十八故(文)。燈第五雲。問。一百二十八依何者立。答。依數總行別並修道惑(文)。但此四句疏燈釋義幽玄故。故本宗猶上古難義(云云)。故不能委記有抄雲。治承二年興福寺權別當藏俊為題者。十題之中新作四題之內送此題。而自宗纔雖有百二十八之綱要。無委釋故。相尋本宗研德之處。無分明之指南之間。返此題了。題者雲。此之條非貴房之恥。即自宗猶無知此題意趣之人。若爾者。法相難義歟(云云。取義)。   問。俱生煩惱約四諦可算歟。答。章文不約四諦也。付之折雲。其俱下此不約四諦者。前未見諦故。四諦為所迷。由見諦已證於初果。但俱生正障三界。所以欲界惑潤欲界七反生死。上二界惑潤上二界生死。斷此惑已方證阿羅漢果。故約三界以分生也(文)。師雲。若依薩婆多。見惑迷理修惑迷事故(云云)。若依大乘。十煩惱中貪瞋癡慢四唯迷事。餘六迷理。但約相應互通迷事理故。分別起十多分迷理故。經四諦俱生六中身邊二見唯迷理。餘四唯迷事。故約多分不配四諦。或隨轉小乘故。不配四諦(云云)。   六卷私記六雲。問。煩惱所知二障分別理事如何。答。且約煩惱障。見所斷惑多分迷四諦理故。名理惑。然少分有事惑。修所斷惑通事理惑。謂與五見俱起惑迷諦理故。名理惑。獨頭行貪等迷粗事故。名事惑。若約一地分別。前八品惑一向事惑。第九品惑理事間雜惑也。所知障准之可知(云云)。此又修惑多分迷事之義也。   六。問。於所知障百二十八頭數可有歟。答(云云)。兩方也。若雲無頭數者。二障是同體相依之法也。煩惱既有百二十八頭數。所知何無歟。是以清涼大師。頭數與煩惱障同判給。若依之云爾者。所知障是唯無記微細之法也。何可有頭數不同歟。爰以唯識論中。煩惱障之中百二十八根本煩惱釋。所知障段不出頭數。依之撿當章前後。全無出所知障釋百二十八之義。加之清涼大師解釋之中。所知障。細無多品類釋給。如何答。唯識論中釋所知障。舉見疑無明愛恚慢等十煩惱體。而所知障既廣迷四諦修道之五部。縱雖微細法。何無百二十八之不同歟。是以清涼大師引唯識論文了。見疑已下辨於頭數與煩惱障同(云云)。但清涼大師所知障細無多品類之解釋。會唯識煩惱百二十八雲所知但標見疑無明愛恚慢等不雲百二十八。煩惱障粗有多品類所知障細無多品類等釋也。心煩惱障粗顯易了法故顯頭數。所知障微細一類無記故不顯頭數雲心也。不妨所知障有微細百二十八頭數也。問。於所知障地地九品之別可有歟。答(云云)。兩方也。若雲無者。同體煩惱既有九地九品之別。所知何無歟。是以唯識論中九地九品別可有見。若依之云爾者。他宗人師解釋中。不可依地而立品數(文)。如何。答。菩提院雲。凡有漏法善無覆猶有品數。雖無繫縛他法之力。地地被繫故。必有品數也。故所知隨煩惱可有品數不同也。但至疏文者。演祕釋雲○心雲。煩惱地地有粗細品數。粗先斷細後斷。所知障不爾故。無品數者。對煩惱粗論之。有品數者。隨煩惱分之(云云)。已上法相同學抄義也。自宗心可准例歟。   唯識第十雲。所知障種○通緣內外粗細境生品類差別有眾多故(文)。述記十(末)雲。論所知障種至有眾多故。述曰○六識中者。行相有九品故。品類差別有眾多故。所以諸地分分別斷(文)。義林第二章雲。俱生所知障並習氣亦有九地八十一品(文)。六卷私記第六雲。煩惱障粗顯法爾一地有九品體。所知障微細非定依地有九品體。但隨所障有粗細。能障行相亦有九品也。煩惱障體有九品。行相亦有九品。所知障體是一類行相有九品故。二差別也(古德疏多未作會見)(云云)。述記九(末)雲。論所知障者至愛恚慢等。述曰。此出體性。此之頭數亦與煩惱障同。若煩惱必有所知障故。然顯煩惱粗。舉有多品類。可易了知。二乘所斷唯是不善有覆性故。以數而顯。今此所知障細無多品類。極難了知。唯菩薩斷亦是異熟無記所攝故。不顯數。其實法無離無明故。必有數(文)。又雲。又煩惱障中自類九地可有粗細。粗斷後斷細。其所知障不可依地而立品數。但依所障辨能障粗細有。初地修道斷有頂所知障。而欲未盡。第二地等亦復如是。不可依地而立品類(文)。祕七雲。不同煩惱地地九品分為粗細斷之前後言無品數。非定無彼愛恚等類名無品也(文)。抄十三上雲○今言二我意取二障耳。故唯識雲。煩惱障者。謂執遍計○所知之障(文)。如上二障體同異論義引。繁故不重引。問。抄所知障細無多類者。無百八之數雲事歟。又無九地九品別雲事歟。答。   大小乘迷諦總別事。   先付大乘有總別迷諦。唯識第六如上引。今章付總迷百二十八雲也。付總迷又有親疏迷。如唯識第六並述記等。繁故不引。集成第四委引百法鈔。可見。次付小乘。欲界苦諦(十煩惱)集滅二諦七(除身邊戒禁三見)道諦八(除身邊見)上二界如次除嗔九六六七也。故欲界四諦三十二。上二界五十六。已上八十八使見惑也。次俱生欲界四。謂貪嗔癡慢也。上二界除嗔六。見修都合九十八使也。此義俱捨第十九婆娑五十二抄十九下等見。故十使不通迷等雲也。付之又有親疏迷之義。繁故不引。   問。何故集滅二諦除三見道諦但除二見歟。答。折雲。問。何故小乘除耶。答。如集滅二諦除身見邊見戒禁取者。由身見唯緣有漏苦果生。集諦體是業煩惱是有漏因。滅諦體是無為理是無漏果。皆非身見所緣境。而邊見隨身後末。身見既無。亦無邊見也。戒禁取依身邊二見生。二見既無亦無戒禁取也。又道諦除二見者。謂道諦體是無漏因亦非有漏果故。非身邊二見所緣境也。卻有戒取者。此取不緣身邊二見起。但緣道諦下邪見而生。謂邪見撥無八聖道支。然後戒取執為真道。此是非道計道也。前集滅諦下邪見不得生戒取者。以集滅下邪見唯撥無二諦。然非是非道計道故不生也(文)。   問。大乘中俱生有六。小乘何故唯四俱生歟。答。   問大乘心。付十使四諦通迷。章文出二義。爾者心如何異歟。答。   指事雲。言一以三乘至障一切也者。此明煩惱功力寬廣障一切故四諦下各十使也。所以然者。由一我見煩惱功力起一切煩惱故。又由無明等煩惱功力起我見等故。如是功力互相助起故。其功力寬廣而障通障一切境也。又所障二空無我真理無不遍故。能障我見亦無不障。是故通障一切境也。言漸廣者。以未至極廣故。至一乘時為極廣故。如普賢品說○言又由迷等至一切境故也者。此明迷諦親疏通迷一切四諦境故四諦下各有十使。是故唯識論雲。然迷諦相有總有別。總謂十種皆迷四諦。苦集是彼因依處故。滅道是彼怖畏處故○(文)。   七。問。二乘之人於凡位可伏分別之煩惱歟。答(云云)。兩方也。若雲伏者。瑜伽雲。異生離欲時。唯除貪等煩惱。非見道所斷薩伽耶見(云云)。述記第十末釋雲。此據異生二乘等說(文)。   唯識論雲。諸有漏道雖不能伏分別起惑(云云)。演祕五釋雲。今據二乘及外道等(文)。若雲不伏者。七方便位既修諦理觀。何不伏迷理見惑歟。故今章若從具縛入真見等(云云)。從具縛之言豈非伏位歟。是以了義燈釋次第證超中二果之類雲。或於見道前不伏修惑唯伏見惑。或於七方便但伏見惑(云云)。如何。答。此第一卷同學抄之論義也。而學者異義(云云)。一雲。次第證超中。二果之類伏之。超越一來不還不伏(云云)。一雲。諸二乘不伏(云云)。一雲。諸二乘皆伏見惑(云云)。同學抄存第三義。但瑜伽唯識等文依外道異生之離染。彼唯欣上厭下無理觀故。不伏見惑也(云云)。難雲。爾者何述記演祕皆雲此據異生二乘等歟。答。一義雲。二乘若六行觀時不可伏故也。不可遮理觀歟。   唯識論第六雲。諸有漏道雖不能伏分別起惑及細俱生。而能伏除俱生粗惑(文)。細俱生者。俱生身見也。地地第九品有漏道不得伏也。演祕雲。論諸有漏道雖不能伏分別起惑等者。問。下第九雲。資糧加行能伏分別。二位豈非有漏道耶。答。彼約菩薩。今據二乘及外道等。有義二釋。初義同前。二雲。後約理觀。今依事觀。有漏六行名為事觀。觀無我等名為理觀(文)。二乘四向四果見修道等。瑜伽二十六對法十三顯揚第三等廣說之。可見。   義林第二(斷障章)雲。有漏諸道不伏見惑故。瑜伽論雲。世間道唯能伏除俱生煩惱。而不能伏分別煩惱及彼俱生薩伽耶見鄰近憍慢。此依六行非加行智彼能伏故(文)。   問。二乘真見道位經幾剎那歟。答。章剎那頓斷(云云)。付之抄十三(上)雲。次論雲。然此見道略說有二。一真見道。謂即所說無分別智。實證二空所顯真理。實斷二障分別隨眠。雖多剎那事方究竟。而相等故。總說一心。釋曰。言雖多剎那者。一心見道以無間解脫並一勝進故。中間有多剎那(文)。准此釋。雖雲剎那頓斷。有有三剎那也。此則一心真見道頓斷義也。此一心真見道三乘一等也。至相見道者。一三心相見道。二十六心相見道。付之所取能取十六心上下八諦十六心。諸小乘經論唯說上下八諦十六心。不說餘二種相見道。雖然了義第七演祕七等於三心相見道者。二乘經之不經雲二義。取捨任情。二種十六心二乘經之見。傍故不引。   問。依何義初果名預流果歟。答。抄十九(下)雲。俱捨二十三賢聖品。釋住果極七返偈竟。問雲。此預流名為目何義。若初得道名為預流。則預流名應目第八。若約得果名預流。則倍離欲全離欲者至道類智應名預流。下答意明。初得果故名為預流。以超斷者不定初得(文)。第八者或約苦法智或見道十五心。如上抄。   抄十(下)雲。言預流者。俱捨雲。諸無漏道總名為流。初預此流故名預流。謂斷見道煩惱盡忍智具足故(文)。   問。付凡位斷人。且欲界修惑一二乃至五品斷之類可有歟。答。一品斷二品斷乃至五品斷等之斷可有也。付之清涼大師必無斷第二不斷第三(云云)。答。必無斷第二等者。初果上斷道事也。不可亂凡位斷也。少十下(如下引)。抄十三(上第九迴向處)雲。論雲且依見道十五心位。建立眾聖有差別者。頌曰。具修惑斷一。至五向初果。斷次三向二。離八地向三。釋曰。梵行品已引取意不同。今復引之。謂於前時未以世道斷欲修惑。名具修惑。此為一人。或有漏道斷。於一品至五品即為五人○至見道中名初果向。趣預流果故。若斷六七八品。名為次三。此有三人。至見道中。名向第二果也(文)。尋雲。今章超越證人外道歟。七方便離欲之人歟。答。但雲超越一來等。可通二種也。   問。凡位已伏俱生種子以見道智合斷歟。起別治道歟。答。章入見道時即永斷前所伏故(文)。付之。   集雲。問。俱生分別入見道時。為同斷別斷。答。有二說。一測師雲。二惑既異而起二道別斷。先起一無間斷分別。次起一無間斷俱生。二慈恩雲。一智能斷雖有粗細。皆是煩惱障。而由加行願力一智能斷(文)。   尋雲。欲修八品斷人。見道得第二果時。第七第八品種子見道斷歟。伏下八地人。入見道得第三果之時。例爾也。答。述記六雲。一雲見道起二無間。一斷見惑起解脫道已。復起無見道斷前所伏修道之惑等已。方起相見道。二雲由加行時先已伏故。一無間道與分別俱斷。此為正義(文)。二障義雲。   問。見道十五心限初果向歟。通前三果向歟。答。章引瑜伽通前三果向(云云)。付之大乘章中。以超越前十五心判初果向(云云)。可勘。答。章所引瑜伽並俱捨論。以十五心通前三果向。大小一同性相也。但淨影涅槃義記釋雲。見道三果共向故。雖超越者。判初果向也(云云)。可勘彼文。疏九(下)雲。又智論中有八人地。若約超斷容具二三果向。謂具修惑及斷一至五皆初果向。斷次三向二。斷九乃至八地惑盡。至苦法忍即為第三向也(文)。   抄十九(下)雲。俱捨雲。具修惑斷一。至五向初果。斷次三向二。離八地向三。至第十六心。隨三向住果(文)。   問。大乘心付超越證入可立相見道歟。答(云云)。若雲立相見道者。見章文起盡。真見道之後即得第二果等。未見相見道之位分。若依之雲不立者。俱捨等中立十五心見道。瑜伽等中於二乘三十六心相見道(云云)。答。見道配立雖大小異。大乘之中二乘雖二種。十六心相見道事。雜集論等之定判也。次第超越頓出離等。皆十六心相見道之義可有也。但當章文略相見道位分故。真見道次剎那即得初二果等見。   尋雲。二乘相見道初果之內立之歟。又二種十六心俱初果向歟。答。燈既聲聞至第十六建立初果(云云)。上下八諦前十五心。見道第十六心修道見。抄十九(下)雲。智論八人亦初果向通十五心。而若約超斷容餘果向(文)。   燈七雲。問。大乘真見斷二障。據彼總別立三心。二乘真見斷障。應亦別總立二心。答。瑜伽說六現觀。既通三乘現觀。智論現觀之中。辨此三心。故許小有亦復無妨。又解。不許。二乘唯觀安立諦故。此非安立。二乘不作。若許作者。何故諸部小乘之中皆不說有二真見道。若爾初十六心諸部亦無。豈可不作。若亦不作。遠離集第九彼雲安立者。謂聲聞等隨自所證已得究竟。為欲令他亦了知故。乃至安立道諦。謂於諸諦中有如是如是忍如是如是智。如是等既爾。何故諸部不說初十六心。但有上下十六心耶。答。約不愚法。依大乘教中聲聞乘法。作安立觀。諸部小乘多約愚法。依彼小教故。不能作。問。若爾三心亦應如是。答。雜集論中但說安立。不說聲聞作非安立。勝鬘經亦云。聲聞○智有作。二解任情。問。聲聞菩薩有真相見。獨覺亦入相見道不。答。有二解。一雲。亦入。若爾聲聞至第十六建立初果。緣覺既入。何不立果。答。加行期心有差別故。聲聞期出心暫息故。緣覺不出。即入修道不暫息故。又如菩薩雖至十六。亦不制果。二雲。不入○二說前勝(文)。又雲。問。未知二乘具作二種為隨作一。答。不愚法者作二十六。愚法之者作彼十六。或廣慧者作二十六。非廣慧者但作上下(文)。准此等解釋。獨覺不出觀。猶立相見道。聲聞何不立歟。   八。問。超前三果得第四果類可有歟。答。此類不可有也。付之超越證果之機根萬差也。何無超前三果得第四果之類乎。是以涅槃經中。須跋陀羅即座證第四果。菩薩處胎經中。或有眾生從凡夫地不向信地法地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云云)。如經文無諍。從凡夫地直至羅漢見。依之慧忍大師廣賢聖章中釋超越一來不還菩薩超中二果之種類畢。瑜伽對法更有一種超前三果。如彼廣說(云云)。更有一種超前三果之解釋。明指超前三果得第四果之類見。如何。答。有漏道不伏非想之煩惱雲事。大小一同性相也。是以智論中凡夫於有頂處不得離欲。更無上邊故(文)。   俱捨論中阿羅漢果必無初得見道。無容斷修惑故。世道無容離有頂法故。文定。依之當章文並清涼大師處處解釋(抄十九下十下等)。出二乘機根種類之時。全不出之。但涅槃經被彼後分說案一段始終上說。爾時須跋陀羅從佛聞說大般涅槃甚深妙法。而得法眼乃至深信豎固。即從如來欲求出家(云云)。而諸論中多分法眼淨益者初果也見。明知光證初果也。下佛言。善哉。須跋陀羅。善來。比丘。悅可聖心善入佛道。於是須跋陀羅歡喜踴躍○即時髮鬢自落○得羅漢果(云云)。加之增一阿含中出須跋得益。即於座上得法眼淨(云云)。長阿含中須跋入佛法以來經四年。今佛涅槃之時得應果見。依此等經文。須跋全非超前三果得第四果之人。所謂超中二果人。次處胎經。此文是造行菩薩問言也。而佛不答之。知非實義歟。若強會之者。經下文雲。或有眾生。向辟支佛。還自墮落墮凡夫位。成有眾生。向須陀洹。還自墮落墮凡夫地。聖人還墮凡夫地雲事。大小乘性相全不許之。而今經文四果支佛悉還墮凡地(云云)。故知權者任放所非而實義性相也。或有眾生不向信地等文准思之。一義雲。指獨覺一座成覺之人云不向信地等歟。三乘極果共名阿羅漢故。又聲聞一座相續至第四果事有之(云云)。若爾者又此類歟。次廣賢聖章者。上文雲。凡位超者。前之三果可有超義。必非第四。以有頂惑非世間道能伏滅故(文)。此釋明不可有超前三果得第四果人見。但至超前三果解釋者。退檢瑜伽對法說。令無超前二果之類。爾者合超越一來不還菩薩超中二果雲超前三果歟。一義雲瑜伽對法文。有一性超前三果。如廣說可讀(云云)。此永超僧都義也。一義雲。指獨覺一座成覺。雲更有一種超前三果歟。   難雲。非想地惑有漏道不伏故。無超前三果得第四果人云。唯識論雲。說有漏道雖不能伏分別起惑及細俱生(云云)。細俱生者。俱生身邊見也。爾者此俱生身見欲界第九品之惑也。見道已前不能伏之。雖然以見道智斷彼不伏之身見種子。得第三果。例非想地煩惱雖不伏之。見道合斷盡得第四果歟。就中述記中。超越第三果人彼未伏身見種子見道智斷不斷雲二義。初義例欲界繫末那煩惱不判得第三果(云云)。次雲。今解亦斷不可說以先不伏故即言不斷。見惑不伏入見斷故。但有漏道。既是事觀不伏理。或入現觀時。實亦斷。雖無正文。任意取捨。據此釋者。三界見惑並欲界第九品惑雖是未伏。於見道斷之見。非想一地何雲未伏不斷耶答。見惑凡位伏不伏事如上抄。不伏者外道位也。入佛法已可伏之也。次俱生身見。前八品伴。第九品身見主也。八品伴已被伏故。第九品主無力而被斷也。非想一地九品主伴未伏故不能斷也。難雲。雖有漏道不伏見惑。七方便位修理觀伏之者。非想地亦雖事觀不伏。七方便位修理觀何不伏之歟。答。分別多分迷理故。理觀伏之。俱生多分迷事故。以事觀伏之。理觀不伏歟。故述記雲。何以世間道伏修不伏見。修道所伏之惑一且迷事生(云云)。   尋雲。止觀第六雲。超果凡有四。一本斷超(超越一來不還)。二小超(家家一間)。三大超。本者凡地聽法門。唱善來成阿羅漢。四大大超(佛取義也)。彼宗學者。第三大超。前三果得第四果人也心得(云云)。如何。答。可彼宗尋檢。又集量論。以有漏智斷非想煩惱(云云)。此興福寺永超僧都幼少時。於叡山戲作書。   此文。無本說事也。不可用(云云)。   智論七十雲。是諸禪定有二種。若有漏若無漏。有漏即是凡夫所引○無漏是十六聖行。若有漏道。依上地邊離下地欲。無漏道離自地欲及上地欲。以是義故。凡夫於有。頂處不得離欲。更無上邊故(文)。俱捨二十三雲。阿羅漢果必無初得。見道無容斷修惑故。世道無容離有頂故(文)。同二十四雲。有頂由無漏。餘由二離染(文)。廣賢聖章雲。第七顯得頓漸者○凡位超者。前之三果可有超義。必非第四。以有頂惑非世間道能伏滅故。瑜伽對法文有一種超前三果。如彼廣說(文)。賢聖義略問答第四雲。   問。入聖已去超一果之類可有。付之十住斷結經中說一來果相雲。或有超越取第四果。不使依滯住阿那含(文)。是豈非超第三果取第四果歟。加之述記文釋欲界地九品惑斷之義。若不出觀。即斷九品(文)。是又超第二一果得第三果見。雲何。答。是第十卷同學抄論義也。彼不許超一果之類。會雲。斷結經或有超越者。指超越一來之體。取第四果者。舉極果也。不住那含者。不留第三果一生取第四果雲心。述記大抄會雲。此文總也(云云)。意雲。一觀中或斷三品四品。或斷五品六品(為言)。今望品品出觀之類。雲若不出觀等也。或又頓出離人釋歟。   百法抄第九雲。第二見後束惑超者○問。有得初果超第二取第三否。又有得第二超第三取第四果否。有二說。一雲不得。以加行劣故。煩惱缺故。慈恩雲。唯有預流非餘果故。第二解亦有得初果已頓斷欲界九品超第二取第三。亦有得第二超第三取第四者。為上二界八地九品束為九品。若欲界下三品。在上二界下三品中。入觀起九無間九解脫道。證至第九品時。不名第三名第四果。又有得第三超第四向而取第四果者。即約上界八地九品合為九品。一處頓斷取第四果也(文)。復古雲。折玄雲。問。還許得初果已超二證三否。得二果已超三證四否。答。若依大乘。亦許此義。今依小乘。不爾。為得初果已欲擬進斷三界修惑時。必須依九品次第而斷之。惑既有次第。得果亦然(文)。   問。分別起煩惱九地九品之別可有歟。答。付之。答。准義林第二斷惑章釋。六識相應分煩惱所知。分別俱生現種習氣皆九地界繫在之。但彼章雲。見道十惑九品定然粗細異故。俱生六惑斷即不同。身見邊見及此相應唯第九品。九地而論。但有九品。瞋唯一地九品。餘獨頭貪慢癡等八十一品。地各九故(文)。第七相應九品有無二釋也。但當章付二乘斷惑之漸頓。見惑迷理頓斷故。但約諦理而非無九地九品之別。俱生分品別類之惑故。分九地九品也。   九。問。付次第證人。且初果上唯上唯斷欲界修惑一二品。或斷五品。不斷第六品。經生之斷可有歟。答。當章雖不分明。准清涼大師解釋。不許此類也。付之慈恩大師對法抄中。一品二品五品斷家家可有見。又述記十末。若九品別斷。出觀若不出觀斷九品者(文)。別抄同之。既有九品別斷出觀者。豈無一品二品斷等人歟。加之斷八品在第九一品名一間。何無五品斷之家家歟。答。論第一卷同學抄。許一品二品五品斷家家。俱捨小乘一途性相會也。一間例難如抄釋。抄第十(下梵行品)雲。第二十四論雲○但應建立一來向果。頌曰。斷欲三四品三二生家家斷。至五二向斷六一來果。釋曰○若三緣具轉名家家。一由斷欲修惑三四品故。二由成無漏根故。三由更受三二生故。頌中略無成根。以理合相。略故不說。斷三品名受三生。若斷四品名受二生。謂九品能潤七生。且上上品惑能潤兩生。上中下中上各潤一生。中中中下合潤一生。下三品惑共潤一生○所以無斷一二品惑名家家者。以得初果起大加行。必無斷第二不斷第三有生死者。上無斷五生家家者。由斷第六即證一來。無一品惑能障於果故。若無一品能障果者。何以有斷八品未斷第九而有生死。答。第九一品。一者斷竟得果。二復超欲界故。此第九能障於果。六不超界故不障果。言家家者。家不一故。家家有二。一天家家。成於欲天受三二生。二人家家。即於人中受三二生後證圓寂○次明不還雲。斷七惑八品一生名一間○以下三品共潤一生故。斷七八。餘第九在亦有一生而為間隔故。名一間(文)。一生者一半生也。但慈恩大師略章曰。一生或半生在名為一間(文)。樸楊周記雲。謂有一大生之因。名一種子(文)。同學抄會雲。章文先德(常騰)會雲。一生惑半生在名為一間(云云)。煩惱惑也。周記且不正義述歟。燈雲。唯有一少生之業名一種子(文)。抄十九(下)雲。智論文名家家者。亦俱捨義。頌曰。斷欲三四品○問。何故無斷一品二品五品名家家耶。答○謂由聖者得初果。已斷欲修惑起大加行。必無未斷一大品結(三品名一大品也)。有生死故○斷第五品必斷第六者。謂斷第六品證一來果。以無一品能障得果故。斷五品必斷第六(文)。抄上引智論以初果向見道名八人地之事。見道之中有八人故也。謂極七反家家一間等之向故也。智論文名家家者。指上所引智論文也。爾者一二五品斷家家無之雲事。大小一同性相歟。期後檢。   十。問。大乘心分品潤生義之義可有歟。答。章下文。最鈍須陀洹極七反(云云)。又抄兩處分品潤生義與俱捨等一同也。付之。   上上品 二生        上上品 二生 上中品 一生 四生 上中品    四生 上下品 一生 上下品 二生                                   中上品 一生        中上品 一生  中中品    二生  中中品    二生 中下品 一生  中下品 一生                                 下上品           下上品 半生  下中品 一生 一生 下中品    一生 下下品 下下品 半生                                     抄心。   燈。第一釋上分品潤生義畢雲。此上略舉。未細尋文。如有誤處。當可正之。上依隨轉。大乘無文。據大乘宗。未必彼分品潤生。何以故。瑜伽雲。全界一切煩惱皆能潤生。若如彼說。上上品惑能受二生。預流果人餘惑。誰遮不令共潤。但上品潤故應相潤。猶斷一品。餘惑但能潤。於五生力勢漸微。餘者准此(文)。此釋心者。上上品者。與餘惑共潤生。上中品者。與餘惑共潤五生。乃至下上品與下二品共潤一生也。又菩薩以俱生煩惱僧祇之間潤無量半。豈唯七反歟。故知分品潤生。小乘一途之法相歟。抄釋亦小乘一途之法相釋歟。   十一。問。於八十一品俱生惑。雲何建立後三果歟。答。章文雲。欲前六品盡處立第二果。九品盡立第三果。上二界盡立第四果(云云)。付之煩惱品數增減無何故歟。答。大乘義章第十二(上)雲。問曰。何故斷見諦惑要盡方出斷修數出。釋有兩義。一見諦惑迷心易滅。其猶折石不假中息○修惑難除。如絕藕糸。一觀相不能斷盡故。須數出○二見諦惑能感三途苦報。畏苦清猛。為是不息○修惑能招人天生死。人天優遊。厭畏心貫。是故數息○問曰。等是修惑之中。何故斷除欲界。中息制果。上界不爾。解有三義。一欲界惑凡夫多起。習使力強難可制斷。故須中息。上界煩惱凡夫本來起之希少。使分輕薄不假中息。亦能斷盡二欲界惑多難可斷盡故。須中息。上界惑少。不息能盡彼。雲何少嗔恚慳嫉無慚愧等彼處無故。三欲界煩惱二因緣起。一者因力。不斷使性及邪思惟。二者緣力。所謂色慾聲香味觸等。以是二力起惑難斷故。須中息。上界煩惱雖從起。緣力微劣易可裁斷。不息能盡方息制果。斷後三盡制一果乎。釋言。前六過是粗重。聖人於此厭畏憎強故。盡方息。後三輕微畏厭情少故。後別斷制一果矣。又粗易斷。倍盡方息故。斷前六共製一果。細難捨遠故。斷後三立一果耳。若爾上界煩惱轉細轉難捨。應制多果。此如前釋。更有餘義。後審論之(文)。   十二。問。頓出離人斷修惑時。經幾時歟。答。章雲。三種九品各初一品一時頓斷(云云)。知以九無間九解脫之時。頓斷三界俱生煩惱也。故述記十末雲。三界九品同為一品。合為九品(文)。與今章義同歟。集引百法鈔雲。三界九地俱生煩惱八十一品都束為九品。九地上上為一品。上中為一品。乃至九地下下為一品。即斷此九品時。而有二類。一者容預斷九遍入觀斷。斷至第九品時。便超中二而得第四。二者糸遍斷。斷即一入觀起九無間解脫(文)。   問。頓出離人於何位伏俱生煩惱歟。答。顯幽鈔(從方師)雲。超中二果以見道智一時伏九地八十一品煩惱(文)。菩提院雲。一入觀斷盡諸惑之人。起一加行勝進九無間解脫也(云云)。   一加行勝進者。見道以後之伏道也。   問。頓出離人依何地歟。答。章依未至(云云)。付之。述記十末二釋。一初未至四禪下三無色(云云)。二雲。唯依初未至(云云)。無分明取捨。而然北京靈恭如理師等。以第二釋為正義。對法抄雲。唯依未至定如唯識樞要(文)。菩提院雲。頓出離有三類不同(對法論出)。一者一入觀斷八十一品惑證無學果。二者數數出觀一生之中斷盡八十一品惑證無學果。三此世不辨聖旨經生方得涅槃。此中一人觀斷盡諸惑之人。起一加行勝進九無間解脫也。顯幽鈔(從方師)。超中二果以見道智一時伏九地八十一品煩惱(云云)。此人依根本無失。又疏取前解(云云)。表無表章。但依下三無色等。知疏主實義也。此義(貞松房心也)已上第十卷同學抄義抄。   問。頓出離人出觀經生之類可有歟。准上。 問。頓出離人利鈍中何歟。答。章超過勝智(云云)。述記十(末)雲。九地九品斷者。唯有利根諸預流。非餘果。餘果不能起勝作業。缺煩惱故(文)。對法第十三章(取義)引之大都不違。又下雲。又依如此頓出離者。多約現法。或臨終時善辨聖旨。設不能辨。由願力還生欲界。出無佛世成獨勝果。設不辨者。未能無餘離諸欲故。即以願力生欲界者。彼速證般涅槃故(文)。此文中現報一生經生三種人有也。   諦現觀者。集雲。諦現觀者。百法抄第八雲。謂此無漏智能現在前觀聖諦故(文)。諦現觀者見道名也。   問。此諦觀(四善根)。二信二信三戒三戒四現觀智諦智諦現觀邊智諦智諦六究竟究竟盡智者。唯識論第九雲。此真見道攝彼第四現觀少分。此相見道攝彼第四第五少分。彼第二三雖此俱起。而非自性故。不相攝(文)。   問。二乘聖者斷末那煩惱歟。答。章文。與非想地一時頓斷(云云)。付之二乘聖者不起第七治道。雲何斷末那煩惱歟。答。唯識第十雲。第七識俱煩惱障種。三乘將得無學果時。一剎那中三界頓斷。任運內起無粗細故(文)。相宗所談。菩薩於末那煩惱起別別治道。二乘以第六識治道通治末那(云云)。後可勘定。   問。末那煩惱有九地九品別歟。答。章。與非想地一時頓斷(云云)。付之唯識第五雲。然此染意相應煩惱○極微細故。所有種子與有頂地下下煩惱一時頓斷。勢力等故(文)。同第十雲。如上第五卷述記二釋。一九品。二唯一品二說中前解為勝(云云)。本頌雲。隨所生所繫。論釋雲。隨彼所生彼地所繫(文)。既有界繫。何無品類歟。付九品二釋。一細分八十一品。述記十末初釋。斷障章第二釋也。二九地相望唯九品。五卷述記初釋十末後釋。斷障章初釋也。但五卷論。勢力等故者。述記會雲。同障無一時頓斷。名勢力等(文)。第十卷無粗細者。述記三釋。一雲。八十一品亦與非想第九品一類品攝(文)。二雲。所障既同斷無前後。名無粗細。非九地所攝總是一品(文)。三雲。又唯緣內境自地之境。境無粗細。無他品類故。名一品。非三界中總無粗細(文)。瑜伽六十三。今章取義引之。大都文義同也。六卷私記第六雲。第七識惑有二義。一雲無九品(正義)。一雲有九品○(不正義)。故斷障章。煩惱障中除第七。識。所餘六識三界九地名為九品○第七識中○有義(正義)。九地唯同非想第九品類。然於其中同類有九○有義(不正義)。九地名有一品。細今分便成八十一品(云云)。   問。愚法二乘斷末那惑歟。答。章雲。末那惑滅小乘無等(云云)。五十要問答上雲。其末那識依三乘教有。其識起四惑不起法執。愚法聲聞不斷。但暫伏上心。由觀智漏故。退菩提心聲聞及迴心聲聞等並斷末那。為觀智勝故。但此等解釋約教道。若約證道者。若不斷末那惑。何出三界成羅漢歟。   章非擇滅者(文)。折雲。唯識雲。不由擇力本性清淨及緣闕處顯故。名非擇滅清涼釋雲。論二義中初果小乘。言緣闕者。俱捨頌雲。畢竟礙當生。別得非擇滅○上皆祖文釋雲。初本性清淨。故無所知障。以緣顯處顯此無為。既永不起。正趣寂義既已缺緣故。永無所知障礙也。   十三。問無餘涅槃體擇滅非擇滅中何歟。答。章雲。入無餘時一切皆斷。唯是非擇滅(文)。付之。唯識第十雲。涅槃義別略有四種。一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二有餘依涅槃○三無餘依涅槃○四無住處涅槃○一切有情皆初一。二乘無學容有前三。唯我世尊可言俱四○故四圓寂諸無為中。初後即真如中二擇滅攝○初一即真如後三皆擇義(文)。述記十末雲。故四涅槃初後二種。謂清淨無住處。即體於真如上立中間。有餘無餘依二擇滅攝。斷縛得故。所依轉盡初後果時名為擇滅。所依後無方顯涅槃。後依無時由前擇力故(文)。又雲。定知無餘先得。所依永無方顯先。滅名得涅槃。故擇滅攝(文)。此論疏等。以四涅槃明攝六無為之時。有餘無餘二涅槃決定擇滅無為為體(見)。爾者章唯是非擇滅者。釋所知障之滅。非無餘體也。   十四。問。二乘斷所知障歟。答。章俱解脫人分有所斷(云云)。付之二乘既不起法空智。何可斷所知障乎。是以演義抄所引唯識論中。二乘但能斷煩惱障。菩薩俱斷(文)。雲何。答。瑜伽六十二如章所引。元曉大師二障義即引瑜伽與今章多同也。但既雲分有所斷非餘斷也。集雲。妙嚴品抄雲。所知障中亦有二種。一於所知境而能為障。即不染無知而非法執。如於五明處有所未解。但是無知。何曾有執。然唯識雲由我法執二障俱生若證二空彼障隨斷者。據見道分別障說。以證空理而斷障故。言是障而非執者。據修道斷俱生障說。以遍知有成種智故。上來所知之障。二所知即障。名所知障。此體即是善心心所。以彼空有二相未除。帶相觀心有所得故。前據了俗。此據證真說名智障。然唯識正義唯所知之障。全就理通故亦用之(文)。唯此清涼解釋。以解脫障不染無知者。即非執所知障攝也歟。知障所引起故。攝所知障。非法執所知故。雲分斷所知也。故第一卷同學抄。定障者是下劣受也。非細法執(云云)。燈釋心也。付之又但伏生果功能不斷種子(云云)。但對法抄第三。不遮定障種亦能斷者。約現行之功能會也。故燈伏而不斷(文)。若依此義者。唯伏現行故。又分有所斷可雲也。但上唯識文。述記九末會雲。彼中定障二乘亦斷小故不說(文)。   尋雲。此定障能治之道。漏無漏中何歟。答。定障者異熟生下劣受事障故。以欣上厭下事觀伏除之故。攝釋雲。非生理觀。但以事觀能伏於彼(文)。同學抄義也。   指事雲。慧解脫者不斷。如對法論第十三說。謂已斷諸漏而未證八解脫定。唯究竟斷慧所對治煩惱障故。大乘基雲。瑜伽顯揚與此同。此義意說障有二種。一煩惱障。能障聖慧不得應果。二者事障。就勝而說唯異熟生。喜樂捨受有下劣性。於上等至不肯進求。所知障攝。此人唯能斷初障○俱解脫人分有所斷者。對法論說。謂已障分俱得解脫故。是故雲分有所斷(文)。   問。慧解脫人分斷所知障歟。答。慧解脫不斷(云云)。付之縱雖慧解脫羅漢。豈不得四根本定等歟。若得四禪定等者。盡除一分定障歟。答。俱解脫得名者。依得第九滅定。縱經得八定。下劣受未盡故。非但解脫也。故對法十三釋俱解脫雲。具證八解脫。瑜伽二十六。於八解脫身已作證具足安住(云云)。不得滅定者。非具證八解脫故。非具解脫也。折引瑜伽對法文了雲。若天台大師四教雲。不得滅盡定但是慧解脫。得滅盡定即是俱解脫(文)。燈第一雲○四慧解脫(羅漢未得滅定者。唯斷煩惱障。未離定障故。通利頓二人)。五俱解脫(得滅定羅漢定慧。二障俱解脫故。六通利鈍二人文)。   抄十九下釋八解脫中滅受想解脫雲。有解。厭背受想。有解。厭背一切有所緣心。有雲。解脫定障故名解脫(文)。   章。八解脫。八勝解(文文)。   問。八勝解者指八勝處定歟。為當指八解脫雲八勝解歟。法苑林章第四八解脫章雲。第一列名者。依瑜伽第十二十五七十三攝事分第九十六對法十三顯揚第四第二及第二十菩薩藏經第四等說(已下一向取義攝)。一有色觀諸色解脫。依欲界身未離色慾。觀欲界內外諸色作光明想。二內無色想觀外諸色解脫。依空處定伏除色慾之內無色而安立外色。作多小等相故。雲觀外也。上二解脫通依四根本。非近分。近分定無通故。三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染淨諸色。合為一味清淨想解。是又內無色想觀外色也。上雲故略。唯依第四禪。四空無邊處解脫。五識無邊處解脫。六無所有處解脫。七非想非非想處解脫。八想受滅解脫。初七除自地下煩惱離定障起通德故。雲解脫。第八滅盡定棄背受想等故。雲解脫。   指事雲。言修八勝解所對治故者。瑜伽第五雲。又八勝解能引不還或阿羅漢諸聖神通及最勝住。謂未伏內色想外無染污色勝解。是名第一。已伏內識想是名第二。淨不淨非二色第一捨勝解。是名第三。此三解脫於一切色得自在。故便能引發諸聖神通○空無邊勝解。識無邊勝解。無所有所勝解。非想非非想勝解。微微任運心勝解。此勝解次第善修治故。能治故。能引恐受滅等至最勝住。基抄雲○由淨解脫有三種想。一展轉相待。二展轉相入。此二通觀淨不淨色平等觀故。名捨勝解。三展轉一味想。唯觀光明不化淨不淨。名非二色。第一捨勝解。平等觀光明最勝住故。名第二捨(文)。法苑林章雲。初想名者。瑜伽雲。前七解脫於已解脫而生勝解。七所觀法多分要伏要斷彼地煩惱障染。方始修作。名已解脫。今觀已解脫境。為除定障起神通功德而生勝解故。名解脫(文)。准此等解釋。前七勝解離自地煩惱等畢。成熟七解脫。重於已解脫之境觀察解了。今定堅固起神通等名勝解。第八勝解。滅定入心微微心名勝解。故八勝解者。觀解自在之義也。非八勝處空也。法苑林章雲。由前三解因引發勝果遍處等故(文)。八勝處十遍處等。前三解脫所引起通德也。折雲。言修八勝解所對治者。此能治之智也。在境名解脫。在智名勝解(文)。古。八勝解者。八勝處定雲事有歟。非今章本意。八勝處者。前三解脫所引通德別脫法門也又鈔十九下引俱捨委釋八解脫。但彼小乘義與大乘相違。非今章本旨。彼前二解脫依初二禪。第三依第四。次五如次四無色滅度。第三禪無眼識所引色。又留自地樂故。不立解脫等也。又俱捨二十九八解脫八勝處名別釋之。可見百法抄第十五雲。   問。小乘教心種字斷義可有歟。答。章。不斷(云云)。付之指事雲。俱捨論第四雲。若爾此得有何作用。謂於差別為建立因。所以者何。若無有得。異生聖者起世俗心應無。異生及諸聖者建立差別。豈不煩惱已斷未斷有差別故應有差別。若執無得。如何可說煩惱已斷及與未斷。許有得者。斷未斷成。由煩惱得離未離故。問。驗俱捨論雲。如是聖者所依身中無生惑能。名煩惱斷。惑世間道損所依中煩惱種子。亦名為斷。興上相違。名為未斷。今何唯斷煩惱得耶。答。雖斷煩惱種子而若無得者。以斷未斷義不成故(文)。俱捨十九雲。何等名為煩惱種子。謂自體上差別功能。從煩惱生。能生煩惱(文)。光雲。何等名為煩惱種子者問。謂自體上至不可得故者。經部答。謂於色心自體之上煩惱種子異餘種故。名差別功能。即此功能從現前行煩惱生。能後現行煩惱(文)。尋雲。經部心種子者。其體如何。答。   問。二乘前五識相應煩惱何位斷之歟。答。不見章。但應相例。第六識煩惱歟。   問。愚法二乘可斷定障所知歟。章。不斷(云云)。付之愚法二乘俱解脫之羅漢豈不斷定障歟。答。約教道無所知障名義故。縱雖斷定障。不應雲斷所知也。   文安四年正月八日於東大寺書寫畢。   祐乘。   迴向無上大菩提金剛佛子快舜。 華嚴五教章問答抄下(八)。   斷惑章(下)。   一。俱生現行初地伏盡歟。 二。佛果智斷。 三。第四地法執斷。 四。始教第七識所知障有無。 五。終教二乘斷惑。 六。終教菩薩見修二道立不。 七。終教知障斷位。 八。末那惑種斷頓漸。 九。起事心根本心異義。 十。四障伏斷位。 十一。四種變易配地   問。付直進菩薩斷惑。且於二障種現等。約界分品之義可有乎。答。於二障分別俱生現種習氣等。皆有九地九品義也。付之章。不同二乘約界分品(云云)。如何。答。直進發心雖皆有九地九品之別。斷惑證理義相全異二乘。所立不同二乘等。非謂無九地九品之別也。   斷障章雲。菩薩地前分別現行伏不起○六識中分別煩惱並習氣等雖亦九品。仍定一品斷。惑二品斷○其六識中俱生煩惱。除其習氣雖有九品○三界九地合為一品斷。謂金剛心○然六識中俱生煩惱所有習氣雖有九品。十地漸漸各斷此九。障十地故。與所知障品類同故○六識之中分別所知障並其習氣雖有九品。有說定斷。一心見道故。有說二品斷。三心見道故。其六識中俱生所知障並其習氣。亦有九地八十一品○為十品斷。十地斷故。不分並細前後證斷不廢。初地斷細。二地斷粗。初地斷有頂。二地斷欲界。但隨障此地智即便斷之。故無前後(文)。   問。直進菩薩於地前二障伏道各別起之歟。答(云云)。第九卷述記雲。伏煩惱時。此俱法執亦不起故名伏(云云)。此地前六行智也。第十卷述記雲。見道已前唯伏法執。其煩惱障隨此而伏(文)。故各別起也。但相應分互被伏也。   問。真見道位一剎那歟。答。一剎那中(云云)。付之。答。縱雖頓斷之義。可有無間解脫二剎那也。約正斷惑之無間道立一剎那。抄十三(上)引唯識第九。見真見道時分。如上卷二乘見道之處引。   問。始教菩薩第六相應俱生煩惱現行。斷初地伏盡歟。答(云云)章。初地以上自在能斷(云云)。伏盡(見)。付之宗家全處解釋。釋唯識論第四地之故能永害二身見等之文。正斷所知煩惱不起同名永斷(云云)。如解釋者。至第四地。猶斷煩惱障(見)。知非初地永伏雲事。加之清涼大師。若煩惱現行亦地地斷(云云)。如何。答。於第六相應俱生煩惱現行者。初地真見道位頓伏之種子。金剛心斷之故。全不可有地地別斷之義。但宗家解釋。第四地所斷雖正法執種子。此所知障昔多與俱生身見同體而起故。斷此智障種子之時。同體煩惱所依斷故永不起也。凡地地所斷正雖所智障。七地已前。煩惱故起現行。從所依所知障。漸漸伏除之故。第四地以去。煩惱俱生我見永伏不故起也。故七地已前雲暫伏。八地已上雲永伏也。清涼大師。地地之解釋。可准例也。但古會清涼大師解釋雲。七地已前暫伏故。若現行即可伏斷之(云云)。容斷義歟。   六卷私記六雲。最勝疏雲。准諸處說。初地已上一切煩惱能頓伏盡。由故意生。雲何我見等四地能伏害伴隨眠五地能伏。答。據能伏。初地即能猶意起。今依永伏故意不能令起。此由斷彼所知者。故與染別(云云)。   玄十二雲。四焰地中○又成唯識論第九名微細煩惱現行障。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第六識俱身見等攝○彼障四地菩薩之分法。入四地時。便能永斷彼。昔多與第六識中任運而生執我見等同體起故。說煩惱名。今四地中既得無漏菩薩之分法。彼便永滅。此我見等亦永不斷○四地修得菩提分法方出世故。能永害二身見等○二我見言惑二障同體我見。以正斷所知煩惱不起。同名永斷。理實但除法執我見。或法執中我我所見為二身見。或分別俱生名二身見。盡處總說故。說四地斷二身見。此三釋中初見為勝(文)。唯識第九。如玄所引。   述記十本雲。問。既是所知障。何故立煩惱名論彼。昔多與至亦永不行。述四亦顯以上所知障立煩惱名。雖有別頭生者。皆多分與煩惱同一體而俱起故。立煩惱之名。由所知障斷故。煩惱之末亦永不行。從煩惱名故說為斷○二身見者。謂初見道已離第六識中分別身見。今後離第六識中俱生身見。盡所總說名二身見。非今離二○又正斷所知障身見等。並永不起煩惱障中身見等故。說二身見名永害。非煩惱身見亦起對治(文)。此釋同於宗家第一第三釋。六卷私記亦引上述記文了雲。演祕大抄雲。雖有二解。後解為勝(云云)。   唯識第九雲。由此三地說斷二盡。及彼並重一欲貪盡○彼昔多與欲貪俱。故名欲貪盡(文)。述記雲。論彼昔多與至依彼轉故。述曰。彼所知障此第三盡多與煩惱中欲貪俱故。名欲貪盡。非所知障體名為欲貪。彼障定及修慧。所知障永斷說欲貪隨伏。所知為本斷故。煩惱是末便伏。此煩惱無始來依所知障轉故(文)。抄十三(上)雲。四約所斷。謂離二障種現者。一者分別○入初地時。便能永斷。二者俱生。生而便有。此修道中地地斷之。此又二種。一者現行。二者種子。若俱生所知障種現地斷之。若煩惱現行亦地地斷俱生煩惱種子。直至金剛無間道斷(文)。抄六(上)多分同上釋。抄十五(下)雲。其俱生煩惱若約現行。亦地地別斷故(文)。抄。煩惱現行(云云)。述記。煩惱便伏(云云)。知非知障同品煩惱習氣故。約故起現行也。玄十一雲。以十地修位雖不斷煩惱障。然必伏彼斷其粗重(文)。刊定第九大義同也。此等釋者。智障同體煩惱餘殘習氣釋也。集雲○鈔(六上)○粗重有三。一現起粗重。二種子粗重。三粗重粗重。如身子嗔習畢陵慢習等(云云。取義)。妙嚴品鈔也。上玄不斷煩惱者。煩惱種子必依彼者。故起現行。斷其粗重者。餘殘習氣也。佛地論第二雲。是故四地得無我智。滅意識中俱生我見。未離第七微細煩惱及六識中餘修斷惑。此說伏離。非是永滅。至第十地金剛心時。方頓斷滅修斷種故(文)。唯識第十雲。此十一障二障所攝○修所斷種金剛喻定現在前時。一切頓斷彼障現起。地前漸伏。初地以上能頓伏盡。今永不行。如阿羅漢。由故意力。前七地中雖暫現起。而不為失八地以上畢竟不斷(文)。   述記(十末)雲○修所斷種後皆頓斷此種子。不言粗重。粗重者十地中亦斷故○言暫起者。謂十地中前四猶起我見等故。七地以前尚起貪嗔等故(文)。准此釋。四地以前以去不可故起我見也。六卷私記雲。問。俱生煩惱障現行初地伏盡了。而何雲初地以上耶。答。一雲。初地有入住出三時。雲初地指入心。雲以上指住出也。一雲。以惑力現初地頓伏。以故意起七地以前隨宜伏盡。故雲以上也(云云)。章。潤生攝化故(云云)。付屬留不斷四故。一一有重重難害如探冊。唯識九雲。復於十地修道位中。唯修永滅所知障道。留煩惱障。助願受生。非如二乘速趣圓寂故。修道位不斷煩惱將成佛時。方頓斷故(文)。   述記雲。謂諸菩薩由大悲力意起一切智故。名留煩惱。不爾如來大悲最極。應留煩惱隨類化生。由此故知。意不趣斷。故名為留。將成佛時。方頓斷盡(文)。   問。准此。他宗解釋。初地以上留惑。全不故留。趣一切智。先斷障地智所知障等。而煩惱種子不障地智故。自留之助願受生見。故諸論釋留惑之義之時。全無故留之文言。如何。答。唯識雲。留煩惱障助願受生(云云)。梁攝論十四雲。留隨眠惑。為助道分(文)。既雲助願受生。又雲為助道分。豈非故留之義歟。他宗相違不及和會歟。難雲。爾者初地已上惑粗地以上受變易身菩薩雖無潤生攝化之義。不斷惑種。知任運自留而非故留雲事。答。任宗家解釋者。自本地分相故。不可有此難。若依清涼大師解釋並寄在門心者。依樞要下演義抄十二(下)等釋。煩惱種子遠資助變易故。不斷之(見)。非無用任運之留。況於受分相之位。何非故留歟。   樞要下抄十二(下)如引依身章抄。不墮二乘地故(云云)。梁攝論十四雲。由惑至惑盡證佛一切智。釋曰。諸菩薩留隨眠惑。為助道分不同二乘速趣般涅槃。由此事故。修道究竟。得習氣滅盡及證圓智(文)。又雲。異凡夫故。永伏上心。異二乘故。留彼種子(文)。唯識第九雲。非如二乘速趣圓寂(云云)。如上引。此故但不同二乘義也。非初地已上實墮二乘地也。為斷所知障故(云云)。梁論由惑至之等(云云)。唯識九雲。唯修永滅所知障道。留煩惱障等(云云)。為得大菩提故(云云)。梁論。證佛一切智(云云)。又梁論既雲(云云)。異二乘故留彼種子等。十四卷文也。依身章已引故。雲既雲等也。   二。問。所知障種子通佛智所斷歟。答。始教心金剛無間道斷之。不佛智斷也。付之。勝鬘經雲。佛菩提智之所能斷(云云)。深密雲。於如來地斷二盡(云云)。又十地障名皆以自地智斷之。佛果障尤可佛智斷。故當章文雲。要至佛地方得總盡(文)。如何。答。雖自他宗難義。且一義。佛果既出障圓明位也。何可帶所斷惑歟。若許佛智斷之義者。於佛智可有勝劣。何可名正等覺歟。但勝鬘簡二乘雲佛菩薩智。非簡因智。深密。唯識論會雲。金剛喻定現在前時。彼皆頓斷入如來地。佛地說斷二盡及彼粗重(文)。十地障自他斷。光燈會(云云)。十地各分入住出位。勝劣不同故。入地斷。佛位不斷。故十地斷。若許佛地同十地。即佛有勝劣。既無勝劣。稱等正覺。故皆斷已方入佛地(文)。凡佛果智斷雲釋。自他宗是多。一約已斷云爾。一以障既佛果之障能斷無間道雲佛智也。委細問答九卷古顯抄(下)可見。十地論第一雲。得大法身具足自在故。名法雲地。如是受法王位。猶如太子於諸王子而得自在。是處有微智障故不自在。對治此障故。說佛地(文)。疏六(上)無殊釋。抄十三(下)雲○論雲。是處有微智障故。不自在。對治此障故。說佛地。釋曰。謂金剛心後微細障盡。種智現前故(文)。金剛心後之釋難會。而然是約已斷也。   章。如毒咒所害(云云)。指事雲。梁攝論第十四卷本論雲。諸惑已滅伏。如毒咒所害。釋曰。諸惑。謂見修煩惱。於菩薩地中。先已滅盡。餘心煩惱雖復未滅。由智念所伏。廢其功用。譬如眾毒咒力所害無復本能。心惑亦爾。智念所守不能復生二惑染污(文)。見修煩惱滅盡者。見惑種現皆滅。修惑唯滅現行歟。餘心煩惱者。俱生種子歟。   問。二惑染污者何物歟。又章雲毒蛇。出一類可通一切毒物也。問。第六相應俱生所智障。何地斷盡(云云)。答。章或現或種地地別斷(云云)。付之。   三。問。第六相應俱生法執。於第四地永斷歟答(云云)。兩方也。若雲斷盡者。章文。第六相應所知障現種地地別斷(云云)。法執既所知障之體也。若第四地斷盡。何可有地地斷之義歟。是以唯識論。既未圓證無相大悲。不執菩提有情實有。無由發起猛利悲願(文)。是豈非七地已還起法執歟。依之慈恩大師般若論釋並對法抄上。於第四地斷法執小分。通七地以前(見)。若雲不斷盡者。花嚴經唯識論等中。所有我見第四地永斷(見)。如何。答。於第四地。修得無漏菩提分法。而俱生二執彼障故。法執種現我見之現行於此地永斷故。花嚴經雲。菩薩住涅槃地。所有身見○皆悉斷滅(文)。   唯識論文亦以同也。但七地以前菩提有情實有之執者。非實法執。法執所引羸劣隨眠等也。或又第七法執未除故。第六識尚帶法執歟。慈恩大師解釋又依此等之義。四地劣分斷通七地以前雲歟。章地地斷又依三隨眠等之義也。深密經說三隨眠。一害伴隨眠(第五地斷盡。第四地所斷之我見鄰近引起故名也)。二羸劣隨眠(二障現行六七地斷)。三微細隨眠(唯二十七所於障也八地已上斷)。六卷私記第六雲。論雲。四微細煩惱現行障。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第六識俱身見等攝○彼障四地菩提分法。入四地時。便能永斷○今四地中既得無漏菩提分法。彼便永滅。此我見等亦永不行○。   問。論雲若證二空彼障隨斷。就之若由就滅隨斷者。一切皆執。五地雲何方除害伴。可我執俱四地斷故。又一切障皆從執生。何故六七等所斷不名害伴名羸劣等歟。答。是樞要。依安惠意難由我法執二障俱生之論文。有三難中。第二第三難也。答之亦有三解。第三解雲。第六識執有三位斷。一俱時。二鄰近引生。三勢力疏遠。俱起者四地執俱斷。鄰近引生者名害伴。疏遠勢生者名羸劣等。故障與執斷有前後(云云)(初二解云云用故略之)   晉經二十六雲。諸佛子菩薩住涅槃地。所有我見等著我○皆悉斷滅(文)。   玄十二雲。皆悉斷滅者。何故此中說此斷滅惑。准成唯識論。此是第六識中俱生身見等及所起過。同第四出世道品能斷除滅故。此說之。又釋。若約寄位。前地寄世間。此當出世。為分世出世故。此斷除。若就此義亦得是分別所起。以仁王經說。四地名為須陀洹地。故得知之(文)。唐經三十六。大旨同晉經疏七(上)雲。此中身見若約實位。准唯識論。此地斷第六識中俱生身見及所起過。由得出世道品治故。以分別起者。初地斷故。是以瑜伽名為微細薩迦耶見。若約寄位。准仁王經。四地名須陀洹位。以寄出世之前故。則亦得斷分別身見(文)。抄十五(下)雲。三此中身見。下於所斷體。於中有二。一約實位說。具引唯識已。見初地。二約寄位。既寄初果。初斷見故(文)。唯識第九如私記所引唯識章雲。四地永伏。法執無故(文)。慈恩大師釋也。   問。第七相應俱生煩惱可有故留義歟。答。章非故留(云云)。付之。五十要問(上)雲。其末那識依三乘教有其識。起四惑不起法執。愚法聲聞不斷。但暫伏上心。由觀智漏故。退菩提心聲聞及迴心聲聞等並斷末那。為觀智勝故○直進菩薩義當不起為正義。迴心者起為正義故。又初迴心菩薩為留惑故。相隨至金剛定斷。直進者習氣至金剛前言至者。據二阿含說。初對小乘故。餘義準可知(文)。此釋旁未審。先留惑者。依第六識留惑。末那相隨至金剛心斷之雲事歟。問。第七識相應煩惱可有發業潤生之義歟。答。章性非潤生(云云)。付之。元曉二障義雲。若約末那起相應四惑。一切位中恆有現行。通能作發業結生(文)。付所依義雲發業結生歟。   四。問。始教心。第七識所知障相應歟。答(云云)。章。其所知障皆後地起等已下。六七二識所知障雲唯第六所知障雲學者二義(云云)。五十要問上雲。其末那識依三乘教有其識。起四惑所起法執(文)。孔目第一雲(唯識章)末那一起相續緣我不廢。因何得改境起其法執。若起法執。何名緣一類我塵(文)。集雲。其未下。問。第七識為有所知為無所知。答。此與太一用安惠故無。要問雲○圭山用護法故有。大疏曰。所知俱生者。種則地地漸斷金剛永盡(文)。探玄十四雲。唯識雲。第七識中細所知障猶可現起。生空智果不違彼故解雲。依護法宗等(云云)。唯識第五雲。此中有義末那唯有煩惱障俱生。教皆雲三位無故。又說四惑恆相應故。又說為識雜染依故。有義。彼說教理相違。出世末那經說經說有故。無染意識。如有染時言有俱生不共依故論說。藏識決定恆與一識俱轉。所謂末那意識起時。即二俱轉。所謂意識及與末那(文)。   章。皆後地起或前地起(云云)。或惑也(云云)。斷障章雲。其六識中俱生所知障並習氣亦有九地八十一品。十地斷故不分粗細。前後斷說。不廢初地斷細二地斷粗。初地斷粗初地斷有頂二地斷欲界。但隨障此地智即便斷之。前無前後(文)。准此釋。後地起惑前地起等者。現起伏斷顯異煩惱也。大抄雲。所知初地智伏後九地障。第二地智伏後八地障等也。   問。章文。問。若爾何故而有處說等(云云)。爾者指何文義雲有處說歟。答(云云)。而有處等者。指唯識等七地已前有漏心起說文。若爾躡上問答詞也。復古雲。問。若下二轉難。二初躡跡申難。既雲地地分斷。何故下難相違。答。若下二約識作。答。二○(云云)。折雲。問。若下躡上以問答。若下○(云云)。復古心指上所知障地地分斷之義為難(見)爾者問何故七地已前有漏(云云)。答。中八地以上有漏現行有無如何若雲有八地已上第六識純無漏事。上依身章(見)。自他宗共許性相也。若依之。八地已上純無漏者。問答相符無起盡。又或抄。上其所知障等者。唯取第七所知。後地後者。八地以上。前起者。七地以還。爾者此現行通十地故。難七地以前起有漏等也(云云)。若爾者。何答中第七所知現行通八地已上之義不答歟。一義雲。躡上第六識煩惱初地以上自在留惑之義。既自在也。第六識人空邊。一向無漏。故何故七地以前起有漏難也。故答中唯約七地以前。答成似實之義也。   章。此二通十地(云云)。問。第六識二障現行可通十地歟。答。一義雲。約二障種現。總通十地也。而八地已上二障種子也。即言總意別也。問。直進教心。何位斷前五識煩惱等歟。答。伏斷專如第六識歟。   章。築即押木(云云)。指事雲。此非論文。准釋論意。謂惑種在滅相時如築。聖道在生相時如押。又惑種在滅相時者如押。聖道在生相時如築(文)。對法第七雲○若此品對法生。即此品粗重滅。平等平等猶如世間明生暗滅。由此品離繫故。令未來煩惱住不生法中。是名為斷(文)。   章。如維摩等(文)。維摩經上雲。諸法畢竟不生不滅。是無常義。五受陰洞達空無所起。是苦義。諸法畢竟無所有。是空義(文)。玄第十。惑智非初中後等。可引下終教段。   五。問。終教心。不許聲聞斷惑(見)爾者不斷惑之義通迴心聲聞歟。答。准一乘義。終教以去不許愚法聲聞斷惑也。付之所引彌勒問經論文。全無簡別故。元曉大師引今論文。證愚迴心共不斷惑之義給。依之當章問答始終二教之差異之時。又釋心既前約三乘中聲聞。此中約愚法故。不同也(云云)。以知初釋心愚法迴心皆不許斷惑(見)。如何。答。准一乘義解釋。或愚法二乘並在所引中(云云)。或望終教已去。愚法二乘無廣大心等(云云)。迴心聲聞不斷惑不出界之義無之。加之至相大師釋末那惑。愚法聲聞不斷。迴心聲聞等並斷(云云)。爾者當處問答心。初始教誘引教故。不簡別愚法迴心。直許二乘斷惑。終教全不許愚法也。故章。今此就實以愚法二乘無廣大心等(云云)。以又亦可以下又釋心。縱始教許斷惑。迴心聲聞為本攝愚法之義也。今終教全不許愚法故。不同也(為言)。但元曉大師解釋分明不雲通二聲聞。縱通不許者。別途建立歟。何況章以下文。引彌勒問經論。許聲聞斷惑。豈非迴心聲聞歟。指事雲○是故下雲。依始教門○化城同喻便應有失(私雲引下二乘迴心章故略)。又終南問答雲。其末那識。依三乘教。有其識起四惑。不起法執○觀智勝故(私雲要問上上已引故略)。元曉雲。六種染心是煩惱礙體。根本無明是智礙體。此煩惱礙六染之中。已攝前以二障皆盡。又雲。明二乘治道位。此有二義。若就人法二執本末相依門者。一切二乘於煩惱障唯是折伏而非永伏等。以然者。無廣大心。不證法空。由是不拔煩惱本故。如真直當人執之內纏及隨眠相生門者。皆是永斷而非伏斷。由證人空所顯真如永害人執等種子故。如彌勒所問論雲。一切聲聞辟支佛人不能如實○但能折伏一切煩惱。此依初門作是說也(文)。折雲。又亦下別是一義答於前問也。以前約始教雖許二乘斷。及是方便實不審斷惑。以三乘義寬則通至終教故。今不揀。此中唯揀愚法故。上雲但能斷。此中意雲。雖前約始教。以是三乘中聲聞。故許折伏而已也(文)。   問。彌勒問經論誰人所造歟。有抄雲。彼論不注作者。雖然開元貞元錄等具載之。了義燈中又引之。私雲。興福寺永珍僧正。於維摩大會精義時。尋此論作者諍其用否(云云)。又雲。興福寺有修學者雲述記末文雲。文義雲。彌勒問經論南地吳人。非真聖教(云云)。   章。楞伽文亦如上說(云云)。集雲。楞伽第二雲。復次大惠。煩惱障業習氣不斷故。不說一切聲聞緣覺一乘。不覺法無義。不離分段死故。說三乘(文)。折同引指事雲○此文訛也。自此以上約斷惑義無有引楞伽文處故。此有二疑。一疑。上文墮故無有此文也。二疑。上字可訛。應是下字。是故下二乘迴心義雲。楞伽雲。樂著三昧樂○(文)。一義雲。楞伽文亦如上彌勒問經論說雲事也。   六。問。終教心付菩薩斷惑可分見修二道歟。答。當章不分見修(云云)。或不分分別俱生(云云)。又行位章雲。不以見修等名(云云)。付之。見修二道建立諸諍誠說也。就中最初照理名見道。複數修習無分別智名修道。終教何無此義歟。況所引證彌勒問經論文見修道中一切煩惱等(云云)。專立見修二道(見)。何況下所引十地論文諸見縛者先已除斷等者。豈非見修二道之誠證歟。加之下章述終教實義。如實義者○見位斷粗修位斷細(云云)。爾者立義引證相違。前後解釋似自語相違。如何。答。終教實義者不分分別俱生雲事。第十三寄在門分明故。雖有最初照理複數修習之義。但名十地淺深。不分見修二道也。即所引彌勒問經論文。對陳聲聞見修二道各別斷之義。菩薩見修煩惱一時俱斷之義成立。已見修煩惱同時斷之。依何可立見修二道歟。但見修名言假聲聞立之。非菩薩所經之實義。一義雲。如折或釋。孔目三雲。但諸教中約十地顯斷粗細分齊者。即屬終教攝(文)。又雲。但經論中約見修及九地十一地等明斷惑不同及粗細者。皆初教所攝(文)。玄第七(迴向品)雲。又三賢總為趣聖方便。不分資糧加行近遠。此約終教(文)。疏五(上)大同抄十二(上)無別釋折雲。其菩薩下此教不明見修故。不分分別俱生也(文)。折上(行位章)雲。既不引小故。於煩惱障不分分別俱生見修修惑。故此中不分見修也(文)。折雲。故彌下問既言見修道中煩惱障利益眾生事。即於見道中斷一切者。此文亦許登地。是見道後地是修道。然以此證斷一切障可也。何得以此證無間修耶。答。言見修者。由約分別俱生以顯。既一切俱斷。即無見修別。或但不約見惑於見道中斷等故。言不分見修。非無此位也(文)。   七。問。終教心所知障種子者。初地頓斷歟。地地別斷歟。答。雖有異義。一義心可漸斷也。付之先見當章一段。既雲初地斷使種。地上除習氣(云云)。使種之外習氣豈非餘殘習氣歟。故下結此教地上但除習氣(云云)。是以所引寶性論文。地上菩薩唯有習氣(云云)。加之若雲知障種子漸斷者。初地已上不留煩惱種子。蓋墮二乘地歟。知障正使亦已除之由。似無所詮。依之震旦先德(折薪)專存頓斷之義。雲何。答。玄十一雲。若依終教。如梁論等。其煩惱種初地永盡。唯有彼習。其所知障一分粗者。亦初地盡。餘分及習於諸地中各別正斷(文)。對上一分粗雲粗。雲餘分及習餘分言無諍種子見又第十雲。若依終教。初地亦捨三界分段及惑業苦。地上唯斷彼所知障及變易報。其煩惱障地前漸伏初地斷盡。所知障地前亦學伏初地斷一分。餘在諸地各斷一分。佛地方盡。此如梁論及寶性論等說(文)。漸除惑障。復登初地漸除智障(文)。同第十。十地各斷一無明。玄記釋指此等論文歟。章下雲。初地已上斷於智障一分粗。故依身章雲。於所知障亦斷一分粗品正使(云云)。已上解釋皆漸斷之義明鏡也。加之起信論中地上智相品等之惑斷。豈唯習氣歟。況見當章起盡。雖不分見修。既立二障。隨煩惱障初住頓伏。知障三賢漸伏。伏位既各別也。斷位何同歟。又抄六上(妙嚴品)種子根本智斷。習氣後得斷定。終教地上何無根本智斷之義歟。即集成。初地斷使種等之處引合此文。定有所故歟。爾者解釋雲道理雲。尤可地地別斷之義。但當章地上除習氣者。對始教地上故留。為成終教之煩惱種初地歟。斷盡之義付通二障舉習氣。雖然知障細種可收習氣之言也。故所引彌勒問經論並攝論轉染末那等文。專證煩惱障初地斷盡之義也。引此等論文畢。結釋此教地上但除習氣。此又先煩惱障為面如是結也。次寶性論。菩薩依彼二種習氣等者。此又對凡夫二乘二障現行。付通二障。釋但習氣也。章。此中習氣乃至無間生習氣等者。約多分付本。不妨少分種子也。次若知障地地別斷者。同始教故。既不留(文)。煩惱種應墮二乘地雲難者。始教現種共地地別斷也。今教雖種子地地別斷。現行於初地永伏故。不相違也。尋雲。何以知知障現行初地永斷。答。章。三賢菩薩唯怖智障伏斷彼障乃至至初地時正使俱盡(云云)。正使言通現種故。煩惱現種俱盡故。雲盡智障現行永伏故雲盡。爾者章。斷於智障一分粗故於煩惱障不後更留者。一分粗者。專指現行盡處也。凡章上下文並玄記。共於初地斷智障一分粗(云云)。若就頓斷之義。以智障種子對彼習氣細雲一分粗者。煩惱障亦初地種子頓斷。地上唯有習氣。何不釋斷一分粗歟。故智障漸斷義故。釋一分等也。章。但有正使(二障種現)及習氣(二障餘殘習氣)地前伏使現(煩惱初住頓伏。智障三賢漸伏)。初地斷使種(煩惱種斷盡智障種一分)。地上除習氣(二障餘殘習氣含智障細種)。有義雲。前伏使現以下。先明煩惱障伏斷(云云)。既表於二障中。結是故二障乃至正使俱盡。故難依。章。其菩薩至究竟淨。二障總見。然彼地前至皆此義也。煩惱障伏位。以此菩薩至助成勝行。智障伏位。初地以上至此文為證。二障斷位。引證等已上約前六識。其末那下。末那此中亦無法執斷義。折雲。既雲二障正使初地俱盡。切言斷所知一分粗者。應與習氣分作粗細二分以習氣為一分細故也。非同始教所知障有多分地地別斷。此初地與始教金剛位齊(文)。一義雲。終教心知障種子初地頓斷義。章文分明也。如難勢。但一分粗等之違文如折會。是通途之義故。不委細注。 問。終教心初住以上煩惱故留義。依憑何經論歟。答。章。是故梁論等(云云)。指事雲。是故梁攝至出世淨心第三雲。菩薩有二種。一在凡位。二在聖位。從初發心說。十信以還並是凡位。從十解以上悉屬聖位。今得意引文○又雲。十解已上者。第四卷雲。菩薩有二種。謂凡夫聖人。十信以還是凡夫。十解以上是聖人。言不墮二乘地者。此非論文○一得意引○二此釋成上論文。釋曰。既稱聖人。由是明知。不墮二乘地言。仁王○下卷雲。入生空位聖人性故。今得意引文○而不取證等者。此非經文。此作二釋。一雖不經文。而得意引文○二此釋成上經文。釋曰。雖得人空。唯是似證。非實證也○(文)。起信少分見法身事。上行位章已引論疏了故略。此等經論雖無煩惱故留之文。名出世聖人。不墮二乘地故。於煩惱障得自在也。本業經上雲。佛子前三賢伏三界明。而用粗業。何以故。當受生時。善為種子。愛為潤業。受未來果故。名息用而不斷愛用(文)。此文留惑受生見。問。所引彌勒問經論文。即見道中一切俱斷(云云)。爾者二障共斷歟。答。既合聲聞見修所斷煩惱。見道頓斷(云云)。知先煩惱障也。付之正論文斷能障利生之惑見。智障豈不障利生之行歟。況已證真如法界(云云)。智障何可殘歟。是以章文二障初地斷盡之義。成立引論證了。此文為證(云云)。若約煩惱障者。引證頗不足也。如何。答。論既雲。見修道中一切煩惱(云云)。縱雖智障亦障利生之行。見道所斷先煩惱障也。若依真如雲見道二障斷盡者。豈見道即佛果歟。知當分所斷雲事。立義未定。二障二障斷盡。引證何相違歟。   八。問。所引無性攝論文。轉染末那等(云云)。爾者終教心。末那惑障初地頓斷歟。答。章。起盡頓斷。見。付之正斷孔目章文。引無性攝論轉染末那等之文畢。如是等文並屬初教(云云)。既是初教義也。豈可頓斷歟。加之下寄在門之中。引無相論證末那煩惱通見修二位之義了。無性攝論亦同此說。如上所引。指同。爾者唯非師資相違。剩似自語參差。雲何。答。終教心。煩惱種子初地頓斷雲事。不及異論。仍解釋起盡。末那惑種一向頓斷。見。但孔目章。別無性攝論等並屬初教釋事。無性攝論心。末那或種初地頓斷事勿論也。而種子習氣之粗細之斷位寄見修二位之名目故。雲屬初教也。是以孔目一處解釋引轉染末那之文。釋成初地頓斷之義。次下文無相論抄指同事。是又末那煩惱頓斷之義引證。全非相違也。集雲。使行稠林章雲。是文初教據者。見修道言通真進故(文)。孔目(唯識章)雲。五約對治道辨有無再斷之位分者。末那識於無漏道即說無有識。何以故。於無我理成其妨故。若說滅時。初見道位即滅末那○故無性攝論雲。轉染雲轉染污末那○轉復清淨。轉清淨者即滅習氣。人云在修道中。滅俱生我。末那俱生並無明心煩惱修道斷者。此義不然。末那一起相續緣我不廢。因何得改境起其法執。若起法執。何名緣一類我塵。問末那何唯是俱生。答。末那不緣於外。緣義不緣名。故不得起分別我見。問。論雲。俱生我修道斷。因何末那是俱生我非修道斷。答。俱生修道斷者。是寄位語○今將分別俱生粗細之相。寄現見修。非謂實斷(文)。同第三(使行稠林章雲)雲。俱經論中。約見修及九地十一地等。明斷惑不同及粗細者。皆初教所攝。如十卷百論判○如無性攝論。轉染污末那○轉復清淨如是等文。並屬初教(文)。又雲。依終教。煩惱有十六門。一二障。二○三皮肉心。四闡提等。四障等列了雲。上十六門煩惱義。當熟教分亦得。通初教中真進說(文)。復古雲。孔目使行稠林雲。如是等文並屬初教攝。今釋終教。何以引此下文雲。義當熟教分亦得。由通初教中真進教說(文)。此記心轉染末那文通終教與真進之二教得歟。   章。寶性論雲。不淨等(文)。折雲。故寶下論中前引經言。文殊師利。如來如是○觀察一切眾生法性。不淨有垢有默。故今所引即牒此文○解雲。下言論雲者。此非寶性自釋。有雲。即智論中說也○故論下未詳何論(文)。指事雲。言故論說名無間生習氣者。瑜伽論雲。習氣者亦有二種。謂無間生習氣及前生習氣故(文)。   問。終教心末那智障相應歟。答。准至相大師解釋。不可相應也。付之問。摩訶薩名言限地上歟。章論釋。地上名摩訶薩(云云)。付之菩提薩埵摩訶薩埵者菩薩通名也。何限地上歟。答。地上名摩訶薩者。自本地上菩薩故。雲地上也。摩訶薩言謂不通地前也。尋雲。論釋者何得歟。答。   問。終教心第八識二障相應歟。答(云云)。兩方也。若雲相應者。當章前後全無第八識煩惱之斷位。若雲不相應者。三細梨耶豈非法執細分歟。終教心識既立三細梨耶。尤可法執相應歟。答。且對始教尚揀差別。但釋七轉之斷位。實斷惑之義可通第八也。故迴心章。二乘不斷證三細(云云)。又當章。不異真如是煩惱義。如起信論說(云云)。是又可通三細法執也。問。終教心惑智同時歟。十地論二雲。此智盡斷為初智斷。為中為後非初智斷。亦非中後。偈雲。非初非中後故。雲何斷。如燈焰非唯初中後。前中後取故(文)。玄十疏六(上)鈔十四(上)廣釋之。初中後二釋。一相翻門。智起惑滅。惑滅智起。惑智同時雲三時也。二相續門。此付唯智分三時。所詮者惑體智體緣起無性。斷而不斷。不斷而斷也。若離緣起。前後同時等義皆不許之。故唯識等低仰明闇等喻。惑智同時之義。玄疏等皆破之不許也。   章一切法即如者。維摩經文也。   問。寄二障之時。地前漸除煩惱等者。約種子歟。約現行歟。答。指同起信。而起信。人執初住已上頓伏現行。種子地前故留也。法執初地以上伏斷現種等也。起信疏下可見。梁攝論等者。第九如所引。又雲。十解以上等者同第三(取義)。又雲。地前等者同十三(取義)。又雲。其人執等者。同第七(取義)又仁王等者下卷。本業下雲。時諸大眾中。有百千天子。聞是法門。發初住心。捨凡夫法。修行伏忍。得入住明觀法(文)。起信雲。   問。此十八門除始終二教實斷之義歟。答。第十三門始教實斷也。故知始終二教等(云云)。望圓教之實義者。寄在隨一也。折雲。十三寄煩惱顯見修○然是法相宗正義。今以義竅定故為寄(文)。又雲。第二明寄○此中不明前科。當教實有所斷故雲寄也。此釋約多義歟。問。皮肉心者通二障歟。答(云云)。梁攝論十一如所引。不見通別之義。要問上雲。三惑分別者。遍行通三惑。別境亦通三○煩惱唯皮肉。若約寄位即通三。隨煩惱等亦皮肉。若約粗細說。即通皮肉心(文)。瑜伽四十八雲。當知一切所知障品所有粗重亦有三種。一者在皮粗重。二者在膚粗重。三者在實粗重(文)。 問。七十三雲。何等名為三種粗重。一惡趣不樂品在皮粗重○二煩惱障品在肉粗重○三所知障品在心粗重(文)。燈會二文雲。又四十八於所知障立皮膚肉三粗重名於煩惱障。但標總名。理實皮肉心等三名俱通二障不別說。是煩惱所知。第二屬煩惱。第三屬所知障(文)。問。攝論心寄三惑顯三祇(云云)。今此三祇三賢十地雲何配當歟。答。攝論十一說三種三僧祇。一三阿僧祇初僧祇(地前)。第二僧祇(自初地至七地)。第三僧祇(八地已上)。二七阿僧祇。三三十三僧祇。而以三十三僧祇合為三大劫。如次除皮等三惑。初僧祇(地前)。第二僧祇(前三地)。第三僧祇(四地已上)也。時量皆初三僧祇量也。問。三十三僧祇者。三十三僧祇歟。三十三僧祇歟。答(云云)。折雲。謂地前方便地自有三僧祇。十地名正地。有三十僧祇。共三十三也。雖通三十三。今唯約十地各有三心故。雲三十三僧祇中說(文)。付此記釋。一雲章顯地地三心(云云)。故三十三僧祇也。一雲。今為取地地三僧祇通指三十三僧祇也。攝論九雲。為除皮煩惱障入初地。為除肉煩惱障住初地。為除心煩惱於初地。何以故。地地並煩惱有三品。上品名皮。中品名肉。下品名心。上品者下品道所破○乃至第一地。其義亦爾。約此三品故。各立三阿僧祇。是故異部執三十三阿僧祇(文)。   二障三處過者。地持第七。瑜伽四十八。初地(煩惱所知)第八地(煩惱所知)如來地(煩惱所知)瑜伽者。煩惱但煩惱障粗重(云云)。無皮肉心言。知障分皮肉心。唯識十雲。雖諸住中皆斷粗重而三位顯。是故偏說(文)。   述記十雲。三劫分齊成滿位故。無漏觀心初起·無間·圓滿別故。現起二障多分·少分·全無漏故。一切煩惱分別俱生永害·不行·畢竟離故○無漏心未得·有相·無相滿故(文)。 問。金光明經。於地前地上金剛心三位。如次得化應法三身歟。答(云云)。進雲。章寄於三位以顯三身(云云)。付之三身者是佛果圓滿之功德也。何於三位別時可得之歟。若雲依終教意初住已上當位分分化身者。法身豈非初住已上少分見歟。答。一義雲。依於三位斷三惑至佛果圓滿三身也。非謂三身別時修得也。故經結雲。是故一切如來具足三身也。一義雲。准慈恩解釋。於三位得見三身。非自所現歟。解釋如次下。但經得現化身得顯應身得至法身(云云)。乃至結雲如來具足三身(云云)。如何。指事雲。最勝王經第二卷雲○何者為三。一者起事心。二者依根本心。三者根本心。依諸伏道起事心。盡依法斷道。依根本心。盡依最勝道。根本心盡。起事心滅故。得現化身滅故。得顯應身。根本心滅故。得至得現化身。是故一切如來具足三身。今得意引文(文)。折集等引金光明分別三身品。文同指事所引也。准抄二上。金光明開化身合法報(云云)。可見。   九。問。金光明經心。起事心者何識歟。答。章。是第六識(云云)。付之楞伽起信等心分別事識者。可通七轉識(見)。故抄八下釋楞伽三識雲。如來藏心以為真識。現即第八○餘七皆名分別事識(文)。例金光明起事心。尤可通轉識也。是以慈恩大師見修一切煩惱諸相應心名起事心(文)。諸相應心言。尤可通六識(見)。何況前五識之伏斷一向任第六識。起事心識言何可限第六歟。答。一義雲。前五識伏斷專第六識能故。約本第六識(云云)。問。金光明經心依根本心者何心歟。答。章。是末那(云云)。付之準起信義記。依根本心者。六識細分第八粗分(見)。加之慈恩大師。以起業心依根本心(云云)。如何。答。宗家心。起信末那不說之論故。以末那攝本轉二識也。但宗解釋別途廢立。強不可和會歟。指事雲。大乘基雲。依諸伏道起事心滅故。得顯化身。此說見修一切煩惱諸相應心。名起事心。發生諸業及諸果故。名起事心。生死本故。障隨類身。修聖道煩惱折伏故。說諸伏道○起事心滅故得隨類化身。善不善業相應心。名依根本心。業是趣生所依本故。善修□道便斷諸業故。說諸斷道○依根本心滅故。得顯現佛應身□有苦果相應心。名根本心。生死根本自體性故○根本心識故。得至聲聞聲聞智法身。彼經意說煩惱熾盛不悔滅者。不見五趣隨類化身。若悔滅者得見化身。雖悔煩惱。業熾盛者。不見應身。息惡業者。見佛應身。二死苦果未分。未分能滅除者。不見法身。若分全除隨應。得見佛之法身○今章家意如文說也(文)。第六七門。彼經雲者。上金光明也。而指事引最勝王經第二。折集等金光明第一三身份別品指。二經同本異譯故。文義多同也。但章思惟分別相者。金光明文也。最勝第二遍計所執相(云云)。問。金光明心迷何性遠離三身歟。答。章。迷三無性所起煩惱(云云)。付之正所引經文。為三相故有縛有障(云云)。三相者。無諍三性也。有□深義。迷三無性釋歟。答。迷情實有為本故。專迷都無如幻真空之三無性之理也。不覺此無性之理故。迷三性故。三相有縛等。說也問。金光明經心。三性三身雲何配釋歟。答。經文不分明。付之最勝王經述記第四雲(勝莊師)第二顯德。謂於遍計所執自性通達無相。悟入空性除遣所執。至於化身。又復由此通達實性。即能永斷雜染依他。至於應身。得無上覺。由此永斷客塵煩惱。圓成實性反顯清淨。至於法身。是故諸佛具足三身(文)。   十。問。闡提不信障等四障。如次十信三賢除之歟。答。爾也。付之四障之中後二所知障(云云)。縱雖終教心。何地前可斷所知障歟。就中唯識論中。下乘般涅槃障第五地斷之(云云)。是以慈恩大師唯識中引寶性論四障畢。第三所知障五地斷。緣覺捨心障七地中斷(云云)。如何。答無上依經上卷佛性論等所說。地前四位伏四障事分明也。不可及異端。但唯識論並他宗解釋。依種子斷位故。不可相違也。尋雲。佛性論並二四行中破虛空者初地得之(云云)。知第三聲聞畏苦障初地斷之。如何。答(云云)。指事。又經論中但雲四行對治四障(云云)。不雲分明十信三賢。雲何。答。佛性論二。無上依經上。指事雲。言成破虛空器三昧行者。佛性論雲。從初地已上能得此三昧。則破虛空等執○問。既從初地已上能得此三昧。雲何地前得此定耶。答。修定因行故無妨也(文)。佛性論第二雲。復次有四種因。能除四障得如來性義○一憎背大乘。是同隨障。為對治此故。佛說菩薩修習信樂大乘之法。二○外道障□若波羅蜜三○聲聞障○菩薩修習破虛空三昧定三昧者。從初地以上能得此三昧。則破虛空等執○四○獨覺障。為對治此故。佛說修習菩薩大悲○復次果相義應知。果相者有二處。一者地前凡聖二位不得四德。二者十地諸位。地前有如是信樂等四德。為清淨佛性因。為對治四倒。如來法身四相功德波羅蜜是其果(文)。地前凡聖者凡十信聖三賢也。折雲。若四障四位四行四因文出無上依經。若四報文出仁王經(上卷)無上依經雲○(私雲。四行四障。與佛性論大義一同之故略)。為除四惑說四聖道(即是翻顯四位。謂信經行向也文)。唯識義(基師)雲。寶性論中或說四障○十信第六信伏初障。信不退故。十住第四住伏第二障。分別我見粗不共故。此二種子入初地斷。第三所知障五知斷。樂於下乘涅槃障五地斷。故緣覺捨心所知障十地斷。六地猶觀十二緣故。或初二煩惱種見道斷。後□□□□金剛斷(文)。問。以四障寄地前四位(云云)。何教心歟答。下□□□□教(云云)。付之十信既成位尤可始教義。如何。答(云云)。折雲。問。演義指賢首意始教別開信位。全引此四位等文。結雲。以上教義。故知十信亦成位也。若終教十信但是十住方便。自無別位。今章既約終教寄對說。清涼何特作此指耶。答。約寄正使地前除習氣地上淨。二義雙明故雲終教。若單取地前四位。亦即始教故。今章約大分說也(文)。   章。佛子四義(云云)。佛性論第二雲。佛子有於四義。一因有二。一佛性。二信樂二緣般若波羅蜜。三依止破虛空定。四成就大悲利益。一因如父身份。二緣如母。三依止如胞胎。四成就如乳母。由此四義名為佛子(云云)(取義抄)。梁攝論第八雲。佛子有五義。一顯樂無上乘為種。二以般若為母。三以定為胎。四以大悲為乳母。五以諸佛為父。由此義故。得生佛家(文)。   穀輞輻軸。   問。以此聖輪四事譬地前四行歟。答。當章起盡爾也。付之。折雲。寶性論雲○言四輪者。一住如法國土。二依善知識。三調伏自身。四宿植善根。如聖王輪備有四物。所謂穀輞輻軸○釋曰。此文四義合住如法國等四義。恐以義配信樂大乘行等。亦恐別有出家。未敢指定(文)。指事引佛性論第二。多同折引。又雲。四習四位四定四德四報。全依攝論(文)。   問。以四障習寄顯地上四位等(云云)。且習者種子歟。習氣歟。答(云云)。兩方也。若雲餘殘習氣者。既雲正使地前除。縱雖寄在門。信住等之位全不可有種子斷之義。故知正使地前除者。尤可約現行伏斷也。爾者習氣地上淨者。無諍可種子(見)若云爾者。此文亦成證也(文)。之結釋。豈非證終教初地頓斷之義歟。以知於二障地前四位伏現行初地。頓斷二障之種子。上准習氣淨雲事。如何。答。終教心。知障種子頓漸事。上抄之。若依漸斷之義者。煩惱障種子初地頓斷義為本釋成。此文亦成證歟。若依頓斷義者如常。但此寄顯位一門也。未必相當終教正斷。只地上除習氣之義相當終教義故。釋亦成證也。折雲。又此下問。若以此證前約位滅惑。又與前何別歟。答。若約地前除正使。地上除習氣。即與前同。然於此二中。種種寄顯。即與前異也(文)。集文異義同。復古雲。又此下三結判此四障寄顯四位。初二通煩惱所知。後二獨所知障。指上經論為證也(文)。此化心□□□□以四障寄顯地前地上四位。出經論文證畢。次宗家於四障釋成□二障。為證四障即二障之義。指上經論。此文亦成證釋給得歟(見)。證上終教智障初地頓斷之義不見歟。   十一。問。付以四種變易寄十地。且於初地除因緣生死歟。進雲。章初二三地除因緣生死(云云)。付之開經論說。初方便生死。次明因緣生死。爾者如列次。先除方便生死。次可除因緣生死。何背諸經論列次。於初二三地除因緣生死歟。答。一義雲。傳寫誤也(云云)。折雲。言初二三地等者。梁論第十一正明四定四報等。都不言是何地等。而論中十地滅二十二無明處。說四種生死。卻約初二三地。除方便生死。四五六地除因緣生死。七八九地除有有生死。十地至佛地除無有生死。以此得知。四報等分四位說也○章雲。因緣生死者。然諸經論皆雲方便生死。即是傳寫之訛爾(文)。復古雲。章先舉因緣生死者。刀筆誤歟。無上依經上·佛性論二·梁論十一等。一方便生死(無明)。二因緣生死(無漏業)。故知初二三地除因緣生死者。傳寫誤也。故玄十一釋第二地所離雲。三所感變易方便生死報。並是所離也(文)。又第十二釋第三地所離雲。又有離業障及報障。准前知之(文)。此等解釋初二三地離方便生死(見)。一義雲。密嚴疏第一。初二地為因緣生死。三四五地為方便生死(云云)。又真諦三藏般若疏雲。初二地因緣生死。三四五地方便生死(云云)。如此等解釋者。豈皆是傳寫之誤歟。故知通途經論之說相。雖以所知障名方便生死。以無漏業名因緣生死。又以所知障名因緣生死。以無漏業名方便生死義可有歟。故佛性論第二雲。由此四怨障故。不得如來法身四種功德波羅蜜。四怨障者○一方便生死。是無明住地能生新無漏業。譬如無明生行。或由煩惱方便生同類果。名為因緣。如無明生不善行若生不同類果。但名方便。如無明生善行不動行。故今無明住地生新無漏業亦爾。或生同類或生不同類。生福行名為同類。緣結故。生智慧行名不同類。以智是真慧故。名方便生死。二因緣生死者。無明住地所生無漏業○譬如無明所生行也。是業但感同類不生不同類果。善行但生樂果。不善行但招苦報。故因緣生死(文)。准此文。以無明住地望移行亦名因緣生死事。論文分明也。例此無漏業望界外淨土之報。正雖因緣。漏無漏敵對相違法故。望生死有漏行苦生滅之義邊。亦可有為粗緣方便之義也。但論文。且感同類因緣之義釋成故。不生不同類果釋也。就義釋。亦名方便生死之義。不可相違也。真諦般若疏雲。從初地至二地因緣具足。名因緣生死。三地至五地死有方便。名方便生死(文)。依古抄引本文可勘。密嚴疏第一雲。然國勝劣略有三重。廣則七重略□□□者。一凡望共生。如西方。二從初地至七地。三者八地已上。密嚴土者八地已上二地。廣七重者。如華嚴說。娑婆世界一大僧祇當極樂國一日一夜。乃至第六佛國一大劫當彼第七八光明清淨佛土一日一夜(已上取義。自下全文)。如是兩經開合雖異。其義不殊。不殊雲何。今此經者。前三合為一。華嚴開三。此經就彼有功用行故。總攝彼七地以來所生淨土。為第二重。彼華嚴中。就四生死分明為三重。謂初二地為因緣生死。三四五地為方便生死。六二地為有有生死。開此三死別立為三。無有生死以為第七。故知兩教開合雖異。義則不殊(文)。三重密嚴經說。七重華嚴經也。雖廣略異。淨土分域大同雲心也。尋雲。華嚴壽命品。新舊二經共說十重佛剎。何但雲七重歟(是一)。又四種生死配立。與章相違。加之既雲四生死。何為三重歟(是二)。答。   問。以四種生死配當十地歟。答。章文爾也。付之諸經論中但雖除四種生死成四德。全地位配釋無之。是以了義燈中破今義雲。亦不配地(云云)。答。如折釋。折雲。言初二三地等者。梁論第十一正明四定四報等。都不言是何地等。而論中十地滅二十二無明處。說四種生死。卻約初二三地除方便生死。四五六地除因緣生死。七八九地除有有生死。十地至初地除無有生死。以無有生死以此得知。四報等分四位說也(文)。尋雲。付配位真諦般若疏並密嚴疏。初二地因緣生死。三四五地方便生死(云云)。加之密嚴疏。八地已上不配四生死。相違如何。答。燈雲。古人方便生死在初三地。因緣生死四五地。有有生死七八九地。無有生死在第十地。隋唐攝論悉無文。無上依經及寶性論亦不配地(文)。無性攝論神廓疏第九雲。五判位者。依梁論二十二無明惑十一粗重報中初八無明惑。四粗重是方便生死。故知方便在前四地。次六無明惑三粗重是因緣生死。故知因緣在五六地。次無明惑三粗重是有有生死。故知有有在八九十地。次二無明惑一粗重是無明生死。故知無有是金剛位。若是方便及因緣並有有生死。自地智自地斷。若有生死障佛地。金剛斷(文)。攝論十一雲。論曰。首楞伽三摩提。釋曰。此是十地菩薩及佛所行○能破緣覺自滅習氣。即是無有生死(文)。攝論。有有生死無有生死料簡。抄七(下盧遮那品)雲。疏四種變易生死者○今依佛性論第二。略示名相。○三有有生死。即由前因緣感得變易異熟有果○有有者。未來生有更有一生故。如上流般阿那含第二生般涅槃故。亦云。有此有果故名有有。四無有生死。即改變易脫。譬如生為緣有老死等過患。一期報謝後更無有有故名無有(文)。准此釋。有有。有二義。初釋變易有果上有無有生死之有故。雲有有也。如上流等者。此比例未審。且一義雲。於第三果現身得般涅槃雲現般。生色界中有而證涅槃雲中般。生色界已即得涅槃雲生般。次有行般無行般等(云云)。中般已後或總名流般。故當上流中第二。故雲第二生般。彼生色界如變易之有果。色界上般涅槃。得。如無有生死。無有生死。生死滅盡之義也。般涅槃。生死終盡之義。故如是比例歟。次亦云有此等解釋又難得。且一義雲。方便因緣之上有變易之有果故雲有有歟。故有此有果(云云)。此有果者。變易體歟(見)。問。無有生死者取變易身最後一念斷盡之處歟。為當變易唸唸斷盡之義取歟。答。一義雲。抄更無有有故名無有(云云)。此釋取最後斷盡(見)。又章生死永盡故雲無有(云云)。難雲。爾者。斷位唯可金剛心一念。何通十地佛地歟。答。依第十地已上之行功故云爾也。佛性論第二雲○有有者。未來生有更有一生名為有有。如上流阿那含人於第二生中般涅槃者。餘有一生故雲名有有。四無有生死者。是三種意生最後身為緣。不可思惟退墮。譬如生為緣老死等為過失(文)。折引佛性論第三了雲。釋曰。雖名四種生死。然有四義。而無四生死。謂方便是生死緣。二因緣是生死因。有有是生死果。無有是生死滅時(文)。   問。我樂淨等四德初地已上得之歟。答。章文。初地已上地地分得(見)。付之涅槃經雲。後身菩薩有常淨。二涅槃無我樂滅(云云)。天台淨名疏十雲。他解金剛已前無常樂我淨。金剛已後有常樂我淨。今解不然。金剛已前有常樂我淨。何以故。佛性之法本自有之。非適今也。金剛已後無常樂我淨。何以故。經雲。十地菩薩更無量劫倒修凡夫事。若法身起應六道。同凡夫生滅。亦是應有無常樂我淨(文)。惠遠大乘義章雲。佛性義如涅槃說。如來佛性義別有七。一常。二樂。三我。四淨。五真。六實。七名為善。後身佛性義則有六。一常。二淨。三真。四實。五善。六少見。我是佛義。不得同佛究竟自在故不說我。樂涅槃義。分相涅槃唯在佛果。不得永安故不說樂。理實通有(文)。   問。十地論。以於三地終心二障種子斷盡歟。答。章。四地已去但微習(文)。又雲。二障種子此地皆盡(云云)。斷盡(見)。付之。疏七(上)雲。論雲。一切修道三縛及彼因同無明習氣皆悉微薄。記煩惱障三縛現行及種故。雲彼因。與當地所知障種同滅故。雲同無明習氣。習氣即種義也。抄十五(下)雲。言與當地所知障種同滅者。以地地各別斷所知障(文)。玄十二雲○與當地所斷所知障種同此位滅故。雲同無明習氣皆微薄。以未盡故但雲薄也(文)。已上釋義皆當地分二障斷(見)。折雲。若依清涼大疏。消此經論意即不同。以彼約十地。十地皆斷二障修惑。至金剛位二障方盡○不同今章。約彼始教寄位說。今約終教寄位說。經意多含。二祖互釋(文)。   第十門。集雲。具雲。信忍菩薩所謂善(初地)。達(二)明(三)中行者能斷三界色煩惱縛。順忍菩薩。所謂見(四)勝(五)現(六)法能三界心煩惱故。無生忍菩薩。所謂遠(七)不動(八)觀惠(九)亦斷三界色煩惱故。次寂滅忍菩薩。佛妙與菩薩(十地等覺)。共觀第一義諦斷三界心習無明。晉水曰。色煩惱縛者。昔以貪瞋癡緣於色境。造身口業為業所繫。名之為縛。心煩惱縛者。此之三障唯意識俱故。名心縛(文)。不空譯經。每忍舉觀喜離苦等名。五忍配位與羅什譯同也。問。仁王經意。七八九地斷何煩惱歟。答。章。色習煩惱(云云)。付之折雲。故仁王下以義略引。不空譯本雲○無生忍菩薩。謂遠行地不動地善惠地斷三障色心習氣。舊譯亦云。斷三界心色等習煩惱。今章唯雲色習煩惱。恐脫一字(文)。但集所引同今章經異本歟。   第十一門。本業上雲。說七地雲。以三空智觀三界三習色心果報滅無遺餘(文)。又說第八地雲。無有色習無明亦盡(文)。說第十地雲。二習無明今已盡滅(文)。又說第九地雲。心習已滅無明亦除(文)。折雲。言二習者。即色心煩惱種子也。言無明者。即所知障也。以此寄七地唯斷煩惱八地已去雙斷二障(文)。   第十二門。三無性論上雲○言不得者○此性永無有體故無不得。言不見者○依他性有體。以心不緣相故。此亦不有故。雲不見(文)。   問。章文。既無現行則應入資糧加行(云云)。釋何事歟。答。一義雲。佛弟子最初心無分別現行雲者。輕毛初。即應資糧等。何經一劫之時歟(為言)。付之始教心。資糧加行位猶應有分別現行。何釋既無現行應入資加等歟。答。一義雲。既無現行者。資糧等之位應入見道(為言)。若爾者。資糧加行應入見道雲。文章違通途。如何。答。折雲。既無下縱奪。破無現行奪彼不入資加。以資加位伏現行故(文)。集雲既無下不入資加破(文)。問。章文。如無相論(云云)。集雲。無相論檢目錄未見(文)。第二執識者。諸記皆引梁論第一。第一第八識也。以第七名第二識也。問。無相論心末那煩惱通見修歟。答。無性攝論。指同。而上攝論末那初地頓斷也。爾者如上末那煩惱種子初地頓斷。習氣地上除歟。故餘殘未盡(云云)。智習氣也。但今通見修二道事例證也。   第十四門。住行向三賢如次除邪師等。此義指事。未檢正文(文)。次資糧位除邪師智者。唯識第九。說資糧位(雲)。依因善友作意資糧(云云)。既依善友。知除邪師等也。又加行位中依四尋思四如實智(云云)。知除邪思惟七分資加故。雲迴心教也。   第十五門。唯識第十卷義也。   第十六門。六識煩惱寄至四地者。唯識第九雲。四微細煩惱現行障。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第六識俱身見等攝○入四地時便能永斷(文)。又瑜伽七十八解深密等說。二隨眠。一者害伴隨眠(第四地所斷也伴類)。二者羸劣隨眠(第七地斷盡)。三者微細隨眠(八地已上斷之)。依此等文也。   十一無明。二十二無明等(云云)。一異生障(執著我法愚。惡趣雜染愚)。二邪行障(微細誤犯愚。種種業趣愚)。三闇鈍障(欲貪愚。聞持陀羅尼愚)。四微細煩惱現行障(等至愛愚法愛愚)。五下乘般涅槃障(背生死愚。向涅槃愚)。六粗相現行障(觀察諸行流轉愚。相多現行愚)。七細相現行障(微細相現行障愚。無相作意方便障愚)。八作加行障(於無相作功用愚。於相自在愚)。九利他中不欲行障(惠辨陀羅尼自在愚。辯才自在愚)。十諸法中不得自在障(大神通愚。悟入微細祕密愚)。十一最極微細煩惱及所知障(所知境界微細著愚。極微礙細愚)。如次十地佛地所斷也。異生障者。分別二障通現種。後十俱生所知障。種現並俱品煩惱現。習。合。地地二愚付現行分之。故唯識論第九。每地說斷二愚及彼粗重(云云)。述記(十本)釋雲。二是現行粗重是種(云云)。但探玄第十粗重二釋。一種子。二者習氣。依習氣之義。十粗重亦通習氣(云云)。折雲。一執著我法愚。此是惑。以根本真智斷。二惡趣雜染愚。此是業。以後得俗智斷(云云)。地地二愚可准。十一重障二十二愚。深密第四瑜伽七十八等可見。   問。圓教心一切煩惱不可說其體等(云云)。釋何事乎。答。折雲。言不可說其體性者。不同前教。煩惱體是百二十根本煩惱及等流隨煩惱等。所知障體是無明愛慢等。今並不說此也(文)。故章雲。不分使習現種(云云)。是不可說之義也。晉經普賢品雲。佛子。菩薩摩訶薩起一嗔恚心者。一切惡事中無過此惡。何以故。佛子。菩薩摩訶薩起嗔恚心。則受百千障礙法門(文)。經總舉一百障皆依嗔(文)。探玄十六雲。雖諸煩惱皆悉遍障一切聖道。然嗔一種親勝。菩薩大悲攝物。是故偏舉於嗔以例餘惑。又釋。以嗔障最重故偏說之○釋中言百千等。是總舉。何等下別辨百門。於中寄位分五。初障十信行。二不樂佛法下明障十住行○菩薩萬行不過五位。起一嗔心一切頓障。又以所障法界如帝網重重。今能障同亦皆無盡故。起一嗔成百千障。理實無盡(文)。唐經三十九大義同也。疏八(下)又大義同也。小相品一斷一切斷者。天子三重頓圓皆得十地因滿故也。問。圓教約實以無可斷與頓教一切煩惱本來自離雲何別乎。折雲。問。本來清淨與頓教何別。答。頓教唯約理說。今圓教中即事同理故。如清涼釋無斷無不斷雲。若無斷者。一切契理故。無不斷者。一斷一切斷故。即同圓教。若雲尚無有斷。何有無斷。本性寂寥言忌慮絕為斷者。即頓教義。今雲本來清淨者。即一切契理。本淨故屬圓教也(文)。問。三乘教中說一斷一切斷之義歟。答。大品經中有一斷一切斷之義(云云)。可勘。折雲。又前下以一經容有多教故。三乘經中有此一斷一切斷者。即入別教(文)。   問。圓教中可談所因之義歟。答。章。若攝方便○及所流所因(云云)。付之。   奧雲。   文安四年正月十一日。於東大寺書寫畢。 迴向無上大菩提。   金剛佛子快舜祐乘。 華嚴五教章問答抄下(九)。   迴心章。   一。化城體有餘無餘。 二。無餘滅定同異。 三。無餘時分。 四。八六萬等劫數時分。 五。漸悟菩薩輕毛劫數。 六。彼土得聞無餘時分。 七。於末會鷲子迴入一乘歟。   佛果義。   八。智淨相不思議業相佛果相歟。 九。修生功德新本。 十。內證色聲有無。 十一。相與好勝劣。   問。小乘教心。二乘迴心作佛之義可有歟。答。章。一切二乘皆無迴心(云云)。付之。俱捨頌雲。轉聲聞種性。二成佛。三餘。麟角佛無轉。一座成覺故(文)。前二善根之位或轉成佛乘事。薩婆多宗性相也雲事。答。一義雲。無迴入大乘故雲皆無。又雲。忍位已上無迴入菩薩故雲皆無。   諸識成不成四句事。   指事雲。瑜伽論第五十一顯揚論第十七卷共雲。問。○答。應為四句。謂或成就阿賴耶識非轉識。謂無心睡眠者。無心悶絕者。入無想定者。入滅盡定者。生無想天者。或有成就轉識。非阿賴耶。謂住有心位阿羅漢獨覺不退轉菩薩及與如來。或有俱成就。謂所餘住有心位者。或有俱不成就。謂阿羅漢獨覺不退轉菩薩及與如來入滅定者。若處無餘。依涅槃界(此顯揚論文云云瑜伽亦同)。   化城同喻便應有失(云云)。喻中有同喻異喻雲事。因明門名目也。率難抄。   一。問。化城者。通二種涅槃歟。限無餘體歟。答。當章起盡。喻無餘(見)。付之經文不說無餘。況法花論。或涅槃城者諸禪三昧(云云)。或世間三昧等(云云)。知非無餘涅槃雲事。如何。起信義記(上)雲。然彼二乘既不能知此三餘故。是故化火燒分段身入無餘依。法爾皆有變易報殘。而彼所知謂為涅槃。而實但是未燒身前期心以滅智所得滅定。法花論雲。方便入涅槃城故。涅槃城者。諸禪三昧城。過彼城已。令入大乘城故。解雲。以此當知。二乘無餘體雖滅定。亦通方便故。雲諸禪也。又菩提心論釋無餘還生雲。從化城起(云云)。如下引。玄贊第七雲○二者初解為對治七種具足煩惱性眾生有七種增上慢。以有世間三昧三摩跋提。實無真而生涅槃想對治此故。說化城喻。又雲。第四人者。方便令入涅槃城故。涅槃城者。諸禪三昧城。過彼城已。令入大涅槃城故。有定人者。彼已得定。諸有學凡夫人○三昧城者。謂有學凡夫專心所求。在無學身必無。生智後世間禪定所及解脫離能變無。總名三昧。此定有漏名為世間○即是無學解脫道中所證生空理○佛說此解脫名為化城○二乘之人加行智求反非此相。至於無學解脫道中正證解脫。都無分別種種之想出解脫道後。世間定心重勝。所得以心粗故。不知真智所證之法。但見加行所求涅槃解脫相狀。便謂涅槃。謂有實滅(文)。但此不許無餘還生故。唯以有餘解脫為化城之體也。法花第三化城喻品雲。世間無有二乘而得滅度。唯一佛乘得滅度耳。譬如五百由旬(云云)。又雲。止息故說二涅槃(云云)。得滅度耳(云云)。止息雲尤無餘。何可限有餘解脫歟。但經論共不遮有餘涅槃。爾者雖無餘為本。可通二涅槃歟。涅槃經高貴德王品(南本二十一北本二十三)(云云)。何涅槃。雲何大涅槃。聲聞緣覺八萬六萬四萬二萬一萬住所名為涅槃。無上法主聖王住所乃得名為大般涅槃(文)。所住與止息同義也。 二。問。二乘無餘之體滅定歟。答。義記所得滅定(云云)。付之滅定心滅身存。無餘共滅。故先德滅定無餘各別(云云)。答○起信義記。上如上。   指事雲。言故楞伽雲至佛無上身者。問。此三昧示九次第中為是何定。答。寶公雲。此定於前三時教八萬四千法門中。名二乘涅槃。非諸定攝。後時教意。此是內身修行法中別有一種三昧滅分段身。非八解脫滅盡想定攝。所以得知前教說滅盡異熟。滅入此三昧故。瑜伽八十雲。問。住何等心出無餘依般涅槃界。當般涅槃。答。於一切相不復思惟。正思惟真無相界。漸入滅度滅識等。次異熟識捨四依。上由異熟識無有取故。依轉識等不復得生。唯餘清淨無為離垢真法界在。當楞伽經滅諸根不取未來境界。實是三昧樂。二乘謂為涅槃。即是四十年前說為涅槃。後時說為三昧。而有變易生死。故知非滅定也。又滅定唯滅轉識。不滅依身。此滅有身及心。故不同也。法界無差別論疏雲。故三界外四章變易。小乘以為涅槃。大乘深說實是變易本亦涅槃(文)。私記雲○法花論雲。涅槃城者。諸禪三昧城(云云)。義一師雲。為蘇息疲倦。於寂滅定假名涅槃。雲諸禪者。二乘所得無漏寂滅非一種故。名諸禪也(云云)。又法藏釋雲○又惠淨法華疏雲。凡夫謂有漏定為涅槃。二乘執無漏定以為涅槃(云云)。又元曉入楞伽疏雲。無餘涅槃離心寂靜故。名三昧(云云)。吉藏又同章家御意也。但法寶師不許第九滅定之義。然上來諸家以多文證說。又九次第定外無別故(文)。尋雲。法花論雲。諸禪三昧(云云)。楞伽。諸三昧身(云云)。何雲唯滅定為體歟。答。如起信疏會歟。   問。二乘無餘之問唯有第八識歟。又通轉識歟。答。七地已還可有微細事識也。但當章起盡唯有梨耶(見)。又起信疏唯有梨耶變易行苦(云云)。此等付總報釋唯有梨耶歟。如依身章抄。   三。問。楞伽經文。乃至劫不覺(文)。爾者無餘時分極長限八萬劫歟。為當或經無量劫歟。答。章。最鈍須陀逕八萬劫(云云)。起信疏雲。極逕八萬乃至一念(云云)。付之○十卷楞伽經(菩提留支譯)雲。阿羅漢入無餘涅槃。經無量劫。耽三昧酒。醉。逸而臥。後從方發大心(文)。又雲。得寂滅三昧無量劫不覺(文)。依之淨影大師菩薩章雲。若愚法人取小滅者。不可稱計微塵數劫在涅槃中。度是已後心相還生(文)但淨影大師不引楞伽。義相之當也。答。起信疏上雲。由彼二乘根有利鈍。滅定防心種有強弱。是故在定極逕八萬乃至一念(文)。既雲極逕八萬。知不可過八萬。又涅槃經處處但雲八萬六萬等。故異譯楞伽無量劫者。指八六等劫數。總雲無量歟。有量雲無量事。通餘義也。尋雲。起信疏引今乃至劫不覺之文。此亦利於前不逕萬劫(云云)。是即證一萬劫已前第六位迴心。爾者乃至劫者。一念已上乃至應一萬劫已前(見)。而今章。此文但總相說(云云)。總相緣八萬六萬等(見)。相違如何。答。異譯已無量劫不覺(云云)。何可雲一萬劫已前歟。知乃至劫者。乃至八萬劫雲事也。故釋此文但總相說。但乃至之言廣故。含一劫二劫百二百等劫。故引證不逕萬劫之義。非謂乃至劫言限不逕萬劫也。   四。問。涅槃經所說八萬六萬等劫數。無餘時分歟。為當迴心已後十信時分歟。答。當章心。無餘間之時分(見)。付之所引涅槃經文。須陀洹人逕八萬劫等(云云)。知初果迴心人。於十信位。經八萬劫。至初住菩提心(見)。初果人豈可入無餘歟。是以慈恩大師破雲。甚成可笑(云云)。答。涅槃經五果迴心。諸師料簡各別也。慈恩大師。五果皆有餘迴心。八萬等輕毛十信時分也。淨影大師。五果含愚法不愚法。愚法者。入無餘人。不愚法者。現身迴心向大不入無餘人也。若入無餘逕微塵數劫。八萬等劫數愚法入無餘。後迴心已後輕毛善趣所逕時分也。非無餘之間。付前三果迴心。一八萬等者。十信以前。一輕毛善趣之時分雲二義。即五果之中前三人有學位迴心。第四五通有餘無餘迴心歟。三論宗委細探冊。可見。玄贊第七(化城喻品)大乘義章十二下(並章)等釋。可見。但釋文廣故不引。付今章義。玄贊引病行品七反經生等之文。出古師解(多分如章解)。了破雲。驗之釋之未為典據。經釋須陀洹者七生斷結得入涅槃。是須陀洹經八萬劫始得大菩提心十信初位。誰言八萬劫住於涅槃。此阿羅漢名須陀洹經八萬劫始得發心。甚成可笑(文)。大涅槃經第(北本十一)雲。迦葉。有五種人。於是大乘大般涅槃典有病行處。非如來也。何等為五。一斷三結得須陀洹果。不墮地獄畜生餓鬼。人天七反永斷諸苦。入於涅槃。迦葉。是名第一有病行處。是人未來過八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二人者。斷三結薄貧恚癡得斯陀含果。一往來永斷諸苦。入於涅槃。迦葉是名第二病行處。是人未來過六萬劫○菩提。迦葉。第三人者。斷五下結得阿那含果。更不來。此永斷諸苦。入於涅槃。是名第三有病行處。是人未來過四萬劫○迦葉。第四人者。永斷貧欲恚愚癡得阿羅漢果。煩惱無餘。入於涅槃。亦非麒麟獨一之行。是名第四人有病行處。是人未來過二萬劫○迦葉第五人者。永斷貪慾嗔恚愚癡為辟支佛道。煩惱無餘。入於涅槃。真是麒麟獨一之行。是名第五人有病行處。是人未來過十千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是名第五人有病行處。非如來也(文)。初果已上依經生不經生八萬等劫數不同也雲章解釋。可依此文。又麒麟法相宗心定性(云云)。而今經文迴心之義分明也。爾者尤可證定性入無餘迴心之義也。但淨影大師心。第五人可通定性不定性(見)。又依慈恩大師等之解釋料簡上經文者。謂七反經生入涅槃。須陀洹。迴心向大之後。經八萬劫。可至初住之菩提心(為言)。又涅槃經二十一(北本二十三)高貴德王品雲。雲何涅槃。雲何大涅槃。聲聞緣覺八萬六萬二萬一萬住所名為涅槃。無上法王聖住處。乃得名為大般涅槃(文)。此文又既八萬劫等所住名為涅槃(云云)。知八萬等劫數無餘間也雲事分明也。但慈恩大師等。會此文雲。所應得涅槃也(云云)。所詮當章義專順經文。玄贊雲。彼於先時未迴心前所應證得有餘涅槃者。名為涅槃(文)。心經八萬等劫漸悟菩薩。於先小乘位可住涅槃也(為言)。又涅槃經第二十(北本二十二)雲。善男子。須陀洹果亦復不定不定故。住八萬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辟支佛亦復不定。不定故。經十千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文)。此文前後一闡提乃至如來皆不定義說也。非定性不定性等之義也。   十卷楞伽雲(菩提留支譯)。阿羅漢入無餘涅槃。經無量劫。耽三昧酒醉逸。而非後方發大心(文)。此文無爭無餘(云云)。依之相宗。楞伽應化聲聞(云云)。   五。問。宗家心。五果迴心機者。於輕毛位逕幾劫數歟。答。引有義無取捨。爾者如有義八六等劫數許乎。付之八六等既無餘劫數也。何又可雲輕毛時分歟。故淨影大師八六等者。善趣時分無餘無量劫(云云)。如何。答。   問。直往菩薩輕毛位必逕十千劫歟。答。章。逕一萬劫(云云)。付之。瓔珞經。一劫二劫等(云云)。又地持論雲。經億百千大劫(云云)。攝論。經一阿僧祇(云云)。爾者進退不審也。如何。答。元曉大師本業疏雲。上根一劫。中根不定。極鈍一萬劫(云云)。又當宗處處解釋不過十千劫。仁王本業又不過十千。爾者地持等億百千劫等者。付懈怠所修之時歟。委細如行位章抄。問。七萬五萬等迴心類可有歟。答。   問。極疾迴心者經幾時歟。答。准起信疏。極逕八萬乃至一念(云云)。爾者極疾者入無餘已一念退迴也。付之。妙經文未必言一念即迴。何可證極疾之義歟。況智論中引今文釋無餘經劫之義(見)。加之既依根利鈍立八萬劫乃至一萬劫之迴心。麟喻即最上利根之機而經一萬劫(云云)。爾有何利機超麟喻一念可迴心歟。如何。答。妙經文雖不分明。既雖生滅度之想入於涅槃。而於彼土求佛智慧等(云云)。入涅槃已即求佛慧。不顯經劫之義故。此文之中可有一念迴心之人也。是以同本異譯正法花之謂臨滅度佛在前立勸發無上正真道意文。此文一念即迴義分明也。但經文起盡。滅後二乘假使雖入無餘。於餘國可度之(云云)。豈滅後入無餘之二乘皆一念迴心之類歟。故彼土得聞機可通一念乃至八萬劫迴心之人也。今付顯文相證一念迴心也。次於二乘機根判利鈍。有麟喻尤利也。爾者不經萬劫乃至一念迴心者。所依自分機根利鈍。唯初入大因緣純熟義邊歟。難雲。起信疏依楞伽立第六位迴心雲。此亦利於前不經萬劫(云云)。依法華意。第七位雲此最利根(云云)。知初機根利鈍雲事。如何。答。初入大之因緣純熟。釋最利等也。不約自根利鈍也。   六。尋雲。相宗義依正法花文。彼土得聞人有餘迴心(云云)。如何。答。三乘一乘宗義各別。不能和會。但智論文分明引法花證無餘歟。起信疏上雲。由彼二乘根有利鈍。滅定防心種有強弱。是故在定極逕八萬乃至一念。然此利鈍遲疾。諸聖教略有七位○此五如彼涅槃經說。第六中如楞伽雲。三昧酒所醉乃至劫不覺。酒消然後覺得佛無上身。此亦利於前。不經萬劫。第七位如法花第三雲。我滅度後方便說法也。解雲。此最利根。亦捨分段入涅槃已。即於佛土受變易身。受佛教化(文)。疏一上。又法花第三雲。我滅度後○而得滅度等。智論九十五亦同此說。明知趣寂決定迴心(文)。抄三(上)雲。疏又法花第三雲下。第三明無趣寂○九十五。又論雲。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身必應當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答。得阿羅漢。更不復生三界。有佛淨土。出於三界乃至無煩惱之名。於是國土佛處。聞法花經。具足佛道。如法花經說。有阿羅漢。我於餘國等。引文全同前疏。又雲。若爾羅漢受法性身。應疾得菩提。何以稽留。答雲。以捨眾生捨佛道故。又後虛言得道。雖不受生死。於菩提根鈍不能疾得。不如直往菩薩。釋曰。智論文照然。與法花符曾(文)。問。妙經彼土得聞之機。大通結緣之類歟。答(云云)。兩方也。若雲大通結緣人者。准清涼大師解釋。大通結緣之人皆退菩提心聲聞也。何應入無餘歟。若依之云爾者。清涼大師解釋中。彼土得聞之類大通結緣之弟子(見)。如何。答。依光大師解釋。非大通結緣之人也。又不聞是經等(云云)。知非大通所化之機也。光宅法花義記第七雲。從爾時所化下會通古今。第四從我滅度後以下此明今日相值而不解者未來世中會得相值。此則明一日結緣歷劫不朽之義(文)。演義抄三(上)雲。即化城喻品結會世尊所化弟子。經雲。爾時所化無量恆沙等眾生者。汝等諸比丘及我滅度後未來世中聲聞弟子是也。我滅度後下疏全同(文)。經文結昔所化了。列舉我滅度後復有弟子。知非昔所化也。故光宅大師今日相值等。釋給也。爾者清涼大師結會所化弟子等。通古今弟子故。光宅大師釋雲。會通古今(云云)。演義又雲。第三周中引大通智勝佛曾已廣化皆是退菩提心(文)。   問。妙經文。餘國作佛(云云)。餘國者指何土歟。答。界外變易淨土也。付之。抄三(上)雲。言餘國者。有雲。隨舉娑婆之外一國。即是若天台雲餘國者。方便有餘土也。方便一土法相所無。天台依憑智論而立(文)。玄贊七雲。我於餘國作佛更有異名者。菩薩處胎經說。從此滅度於十方面各三十二垓諸佛國土而復成佛教化眾生下。醫師喻中具顯是義。是人雖生滅度之想求入無餘洹槃。於我有緣。我以神通攝引於彼。遇我得聞是經○或我從此餘國作佛。是人於我生滅度想。謂我入無餘。我引至彼令求佛智(文)。壽量品玄贊雲。或往淨土穢土行化名為餘國(文)。問。入無餘二乘一切皆生淨土歟。答。皆可生界外變易淨土(見)。付之孔目第一雲。依小乘無別淨土○問。若爾何故論雲有妙淨土阿羅漢當生其中。當知小乘亦有淨土。答。小乘無有淨土。所以得知。凡生淨土須有習業。小乘厭其色心樂其無餘。因何得生淨土。今言生者。引小乘語。明彼羅漢先有淨土種子。故得羅漢當生其中。或是大阿羅漢即是菩薩。當生其中。宜可知之(文)。此文且約始教義如是釋歟。未審。問。終教心不定性聲聞可入無餘涅槃歟。答。起信疏雲。不定種性未入無(云云)。付之見當章起盡。依終教義標一切皆迴。而一向釋無餘迴心不出有學有餘迴心相。爾者終教心皆無餘已後迴心歟(見)。是以菩提心論文。不定性聲聞入無餘(見)。雲何。答。起信疏(上)雲。若不定種性未入無餘前。即有迴心。此不待言。若決定種性未入無餘前。定不迴心。要入其餘方有迴心(文)。楞伽心玄義雲。若依實教○一現所被。謂菩薩種性及不定性。二轉生被。謂定性二乘。要入涅槃後更變易身方入大涅槃(文)。已上二文不定性不定性不入無餘(見)。折釋五果迴心義等了雲。又此迴者即五種中定性人方論經劫故。發菩提心論雲。二乘之人灰身滅智加太虛空。其定性者要待劫限等滿方發心。其不定性者不論劫限。遇緣便發向於涅槃(文)。此記心不定性可入無餘許歟。若依起信疏等不許入無餘者。菩提心論不定性無論劫限者。不入無餘故不可劫限也。相宗菩提心論偽論(云云)。菩提心論雲。二乘之人○以灰身滅智趣其涅槃。如太虛空○有定性者。難可發生。要待劫限等滿。方乃發生。若不定性者。無論劫限。遇緣便迴心向大。從化城起。以為趣三界○及從初十信下遍歷諸位。經三無數劫(文)。   章。如文珠般若等(文)。折雲。彼經。文殊白。佛世尊佛法菩薩法聲聞法緣覺法乃至凡夫法皆不可說。何以故。畢竟空故(文)。   七。問。於花嚴會座。舍利弗迴心歟。答(云云)。兩方。若雲迴心者。舍利弗正法花會座法說之時。迴入一乘。若花嚴會座而迴入一乘者。何再可迴入乎。若雲不迴心者。當章文釋一乘攝方便迴心人舍利弗因陀惠(云云)。加之至相大師解釋中。大智舍利弗與五百比丘迴心向文殊師利(云云)。是以經中舍利弗諸佛會禮辭觀察文殊內證十德等。豈非迴入一乘之義相乎。答。舍利弗等為權為。專顯一乘絕分之相故。不可有迴入乘之義。但宗家並至相大師等解釋。舍利弗為無六千比丘上首故舉之。會座迴心十眼耳等之益限六千比丘。不開舍利弗也。次經文觀察十德等者。約本地菩薩邊也。晉經四十六雲○爾時尊者舍利弗。與六千比丘眷屬圍遶。從自房出來詣佛所。禮足辭退。向文殊師利。此六千比丘是舍利弗共行弟子。皆新出家。其名四海智比丘(文)。探玄記十八雲。三爾時下攝勝機。於中總辨。六千比丘是所被機。從自坊出者。表捨小涅槃也。向文殊者。表趣一乘道也。又文殊出閣辭佛南遊。為化主故。鷲子出房辭佛南遊。從為助化。引攝六千。正為所化。問。若爾鷲子亦是大菩薩。何不同在閣。答。寄跡是聲聞故不在彼○新出家者未得羅漢果故。染習未除明易迴故。又釋。新出小乘分別心家已。入三乘位。以鷲子是三乘中法將故引之。新出文殊是此一乘法將。方便引之(文)。此釋既鷲子助化而作所被機(云云)。知不迴心也。貞元疏三雲。捨小趣大為出自住處問文殊所。出家未久。未證實際。可迴心故。信心尚微。須化誘故(文)。孔目第四迴心章雲。迴心義者○一約始門○二約終義。辨迴心者。如下經文。大智舍利弗與五百比丘向文殊師利。並言宿種善根。現雲六千比丘。顯久修行成實眷屬。舍利弗身在佛法中。義當聽明位。今舉為迴者。顯其行終具智慧相。今復迴心當迴之時。即得十種十法及十眼十耳等。具在入法界經文○是終非始。其位在頓悟熟教。義通初教等(文)。終者一義迴心歟。尋雲。其位在頓悟熟教等者。結何義歟。答。尋雲。五百比丘向文殊所(云云)。本會聾盲之五百比丘歟。答。   大疏一(上)雲。四者權為即是二乘。謂既不聞。況於受持故。諸菩薩權示聲聞或在法會而聾盲影其絕分。或示在道而啟悟知可迴心(文)。貞元疏第一同之。問。六千比丘者。聲聞菩薩中何歟答。章文以六千比丘證二乘迴心之義也。付之探玄記雲。一切二乘總無頓入此普賢法(云云)。如何。答。一義雲。一切證果性定聲聞。不可有直入之義。六千初心未證果故。不相違。玄第一雲。四轉為者。謂諸二乘以根鈍故。要先迴入共教大乘。捨二乘名。得菩薩稱。然後方入此普賢法○設第八會有聲聞者。為寄對顯法。表如聾盲。非是所被其六千比丘非是羅漢。故不相違。是故當知一切二乘總無頓入普賢法界。依究竟說。無有二乘而不通入共教菩薩。無彼菩薩而不入此普賢之法(文)。探玄十八(如上)經。此六千比丘舍利弗共行弟子(云云)。又雲。共行者同鷲子行。如上文殊同行菩薩此亦如是。又釋。同彼鷲子相示聲聞。據德實菩薩之行故雲共也。准如釋。六千亦權示聲聞相。顯終極皆可迴入一乘之旨。花嚴別教會座非二乘直入之義也。   章十大法門(云云)。   晉經說十種無厭足心。是得益也。是雲十大法門也。經文長廣也。探玄取義釋雲。二何等下別示得法○別中十門以顯無盡。攝為五對。   大心·敬佛·求法·修行·依定·起用·嚴土·攝生·自行·他人(取義抄)。於此十法門皆成無厭足心也。唐經無疲厭心(云云)。晉經。如來十眼境界。得(云云)。不見十耳等文。但十地因緣益故。皆應具得也。   佛果義。   問。小乘教心可立性得佛性歟。答。但有修得(云云)。付之如種性義抄。問。始教心。法身離不離無常者。約在纏出纏顯隱之義歟。約有為無為非一異之義歟。答(云云)。通二心歟。集雲。離不離者無差。疏曰。有為無為不相離故。非一非異。然其二位恆而不離亂(文)。折雲。離不離者。次下雲。始教中以真如偏故。智證真如故。非異也。有為無為不同故。非一也。由非一故離。由非異故不離也(文)。指事雲。離不離者。探玄記第十二卷雲。三離不離無常約圓成性。以在纏時名不離垢。出障離時名為離垢。約斯不定名為無常。具如中邊論及佛性論等說。初二無常配餘二性(文)。雖二義皆有據。指事所釋分明歟。   問。莊嚴論心。以自性等三種常法報化三身。雲何相配歟。答。雖不分明。章心。以自性無間相續。如次相當法報化歟(見)。付之清涼大師釋報身相續常化身不斷常(云云)。如何。答。集雲。莊嚴下二引成論當第三。文雲○由自性常故。一切諸佛自性身常住畢竟無漏故。由無間常故。一切諸佛食身常住。諸法無斷絕故。由相續常(文)。一切諸佛化身常住。雖於此滅。後彼現故。演義三十二並三十八雲。報身相續化身不斷者。未詳所出(文)。食身者報身。於大眾中作法食故。演義釋似與論相違。但相續無間之語意互通故歟。問。終教心。付明佛果之常無常之義。且別明與總說雲何異歟。答。別明者。理智各別明常無常之義。總明者。約法身隨緣不變明常無常也。折雲。若依下以始教三身不即。無此總義也○二總下但是法身二義融成無礙故。此總也。只由二義相融故。有下二四句也(文)。   問。終教心修生功德者限始覺智歟。通報化身等歟。答。可通也。付之一得已後同真如(云云)。始覺智(見)。故引智論攝論等。證修智同如之義。雲何。答。圓智本故。   問。引起信智淨相等。爾者證何事歟。答。證法身亦無常之義也。付之智淨相者。本覺還淨之義也。則歸常住真理。何可雲亦無常歟。答。既雲隨染生二種相(云云)。始覺修生義同有為故。可有隱顯無常也。問。智淨等二相通因果歟。答。起信論雲。復次本覺染隨分別生二種相。與彼本覺不相捨離○智淨相者。謂依法身熏習如實修行滿足方便故。破和合識相滅相續心相顯現法身智淳淨故○不思議業相者。以依智淨相能作一切勝妙境界○種種而現得利益故(文)。疏(上)雲。言生二種者。此二既在隨動門中故雲生也○言智淨相者。明本覺隨染還淨之相。不思議業相者。明還淨本覺業用之相。此之二相若離染緣。則不得成故。雲隨染○前中亦二。初因後果。因中依法力熏習者○此在地前○滿足方便此在金剛因位極也。果中二。初斷果後智果○第二不思業中○如此即是報化二身真如用大無始無終○(文)。如此釋者。智淨明通因果。不思業多分約果德。又下釋用大。論雲。自然而有不思議業種種之用(云云)。而其用大佛果報化二身也。爾者不思業專指佛果用歟。難雲。既隨染本覺二相也。而智淨通因果者。不思業何可限佛果歟。初住已上菩薩現八相之化儀。豈非不思業歟答。起信別記雲。智淨相不思議業相略作十門分別。一釋名者。智者始覺智也。淨者離染同本覺○不思議業者。果德化用故。故名為業。非下地測量故。不思議也○二出體者。生滅門中隨染本覺為體○五約二利分別者。初一自利非無利他。後一利他無自利○七四智分別者。初一圓鏡智亦通平等性。後一通三智○(文)。又雲。隨染生二相中。問。隨何染得生此相。答。此有三。一智淨相。隨自心中無明法力熏習等而起。不思業隨生染機而現故化用。二此二俱隨自染而起。由斷自染方能起用故。不思業相亦爾。隨自染中。三俱隨他染。謂諸菩薩修行萬行得佛果等。皆是隨眾生無明故。有此事○(文)。   章。具足四句或非四句(云云)。   集雲。即常等者顯示其義。或非等護分別執(文)。折雲。具四句者。如法身隨緣故無常。由不變故常。此二同時故兩亡互奪。故雙非或非四句者。一非常。以即報故。二非無常。以即法故。三亦非常亦非無常。以上二同時故。四非非常非非無常。以反前互奪故(文)。復古雲。由不變隨緣二義相資故。得佛身即常即無常等。又二義融鎔無障無礙故。得非常非無常等(文)。   問。章文。問。若爾如何得說非一異也(云云)。依何文義起此問端歟。答(云云)。折雲。問若下。此相宗以報是無常法是即事非一智證真如。如日合空。故言非異。今言法身有二義故。其二四句即無常義。無常難明故有問(文)。二四句即無常義者。未審即常無常義可有歟。此記心雲。一義雲。始教法報有為無為各別也。終教法報全體相即。爾者二教非一非異。其義如何。問也。即假疑為釋。顯二教非一異不同也。一義雲。始教為無為別故非一也。如智契合故非異也。今總說。唯一法身之二義也。不顯非一之義。故以始教之心難終教總說也。   問。章文引涅槃經吾今此身等文。爾者終頓教佛果歟。答。爾也。付之。折雲。即涅槃經文○若清涼引此釋終教。演義雲。彼經雲。吾今此身○凝然常也。今雲頓者。以終頓二教並是實教。今約寄言經含多義故。通二教也(文)。演義二(上)雲。第九佛身無為有為別中無為義也○化身即常。涅槃經文故。彼經雲。吾今此身即是常身法身○(文)。終教所詮十義。釋文也。章經雲一切諸佛等者。同明品文也。   圓教三重四句事。   一約用者。機感佛也。而揀三乘唯報化等故。雲既通三世間等也。通三世間故。法身等常故。具常等四句。不同小三報化唯無常等也。集引海印常住用。問。四句作法如何。答。私記(云云)。指事雲。言約用佛至常等四句者。一常。恆順法界無間斷故。二無常。隨世間現前。三俱。二義俱現前故。四俱非。隨取一不得故。又緣起無性故(文)。集雲。是故等者。而有差別故是無常。唯一乘如故是常。二義相與故俱。有相奪故俱非(文)。   二約德者約因分佛德也。但復古雲。今約體相用三義說(云云)。而約德中。有本有修生四句。本有即體也。爾者約修生之義邊雲相歟。探玄十五(不思議品)雲。諸佛功德無過二種。謂修生本有。此二相對總有四句。一唯修生。謂信等善根本無今有故。二唯本有。謂真如恆沙性功德故。三本有修生。謂如來藏待彼了因本隱今顯故。四修生本有。謂無分別智等內契真如冥然一相故。此有四義。而無四事。猶如金莊嚴具○本有如金。若嚴具。相狀工匠修生也。若由成嚴具方顯金德。則修生之本有。若嚴具攬金成。無別自體。則本有之修生。是知唯金而不礙嚴具。故唯一法身不礙報化。唯嚴具而不礙金故。單報化亦即具法身也○三辯定此文者。就上四義攝有二門。一約佛自德。圓融無礙不可說也。二就機出現後有二門。一分相門○此約三乘差別機說。二無礙門。謂報化不分即權恆實。如樹王下現十佛身丈六遍於十方八相該於法界。諸根毛孔各無限量。亦不礙限量。是則限無限無礙。此約一乘圓機說(文)。大疏八下多分大義同也。揀三乘雲。若權教所明二德不雜法報。四句亦有差殊。依此經宗。雖有四義。而無四事。本有如真金○(文)。抄十八(下)委釋。可見。   問。章亦通常等四句(云云)。爾者探玄四句如次常等四句歟。答。折集但引疏抄釋無別配釋。又不出別四句。指事雲。言二初德佛至常等四句者。一無常。修生故。二常。本有故。三俱。二義雙現前故。四非俱。謂非常修生故。非無常本有故。三四句與探玄異也。探玄三四二句併合互取可作三四二句歟。問。終教以上心修生功德者。本無今有歟。答。探玄本無今有(云云)。付之若付本無今有者。何有三四句歟。答。抄十四下雲。今更以喻總喻二德。如修生。在因漸顯於本有。在果圓滿於本有。非本有理。有漸有圓。如初生月。明雖漸滿。而常帶圓月。以圓月常在故。故十五日月遍。在初一二三等中。則知滿果在因位。亦令後後常具前前前常具後後。以初一日有二日月。乃至十五日月。以十五日月初月故。法合可知。由此故雲修生本有。以初圓時先已圓故。本有修生以初生時亦已圓故。意懷思之(文)。三約體者。約內證果分雲體也。要問(上)雲。一乘十佛是常是無常非常非無常。用不說為說故。佛是常與阿含相應故。是無常隨緣起際故。非常非無常也(文)。用不說為說者。與章以不可說為顯一義也。問。第四句隨緣起際雲心如何。答。折雲。隨緣起際故者。以法界體。緣起。共為一際。既全體起為諸緣故非常。亦由全體起為諸緣故非無常(文)。是體用互奪義也。私記雲。真如實際言語道斷不可說常無常(云云)。是緣起際者。緣起實際真如。得心也。   章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事。 大般若三百八十一相好名字等分明也。又唐經瞿婆人知識處三十二相名列。即疏抄唐經大般若對會之。委細釋之。又相海小相大品處。探玄疏抄等釋之。又孔目第三有三十二相章八十種好章。問。何故相好定三十二八十之數歟。答。探玄十五(相海品)雲。智論第五雲。問。菩薩相何以故三十二不少。答。有言。以端正不亂故。若小則不端正。若多。身相亂。又觀佛三昧經。佛生世間示同人故。說三十二相。為勝諸天故。說八十種好。為諸菩薩說八萬四千相。以菩薩修八萬四千諸度菩薩行故。上約三乘等說。若一乘。此十蓮花藏塵數相為普賢等說者。以修普賢無盡行海故(文)。問。三十二相可通五教歟。當章起盡不通圓教(見)。付之孔目第三雲。三十二相通凡夫小乘三乘一乘。但淺深異○終教即如一乘無盡(文)。又釋八十種好雲。人中不具。諸天分有。小乘實具。初教即空。終教即如。一乘無量(文)。章付所為以三十二相八萬四千等配釋小始終等。孔目付所通相好亙五通也。   問。迴心教心可談三身相好歟。答。章前後但談化身(見)。付之孔目第四雲。我說三佛。一法身佛。二報身佛。三化身佛。此之一義當迴心教。何以故。由小乘人不立法身。此依攝論(文)。報化身三小通談。但其義異也。法身者。依攝論。三十二相即入法身功德義也。故迴心教。釋也   問。十地能化有十重寬狹。爾者相好隨可有多少歟。答。章。報身相好八萬四千(云云)。不出多少。付之○答。准入大乘論等。雖身座等量異十重。相好皆八萬四千也。斷八萬四千塵勞。修八萬四千波羅蜜故。成八萬四千相好也。   問。終教心。他受用身具幾相好歟。答。章。指八萬四千相好。此約直進及終教等說(云云)。付之。起信論雲。復次真如用者○二者依於業識。謂諸菩薩從初發意乃至菩薩究竟地心所見者名為法身。身有無量色。色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所住依果亦有無量種種莊嚴(文)疏下雲。依業識者。十解以去菩薩能解唯識。無外諸塵。順業識義以見佛身故。雲報身○身無分齊故。雲無量色。依身有相。相亦無邊。依相有好。好亦無邊○能依無邊故。所依土田亦復無邊(文)。八萬四千者終教初門。無量相者終教門也。   三十二相即空事。   折雲。如金下。即如來說三十二相○對法論等者。等取雜集論等。對法論雲。示現三十二大丈夫相○釋曰。既雲示現故即空義也(文)。   金鏘馬麥事。   智論興起行經等說也。文廣故取義抄。智論雲金鏘。興起行經雲木鏘。經雲。佛入羅閱祇城乞食。有一剛木者。行木迸至佛邊。佛為避難踴身虛空。乃至有頂。木鏘猶隨逐。還羅閱城。木將猶隨左趺上入。佛為眾說因緣。昔有兩價客。各有五百徒眾。在波羅奈國。入海採寶。兩客諍船格戰。第二客殺害第一客。其第一者提婆達多並五百弟子是也。第二客者即佛並五百羅漢是也(云云)。尋雲。彼剛木者。昔提婆徒眾歟。雲何。答。馬麥又出興起行經四分律等。佛依婆羅門請。蘇婆國毘蘭若樹下三月夏安居。而婆羅門依魔障竟不至供養。時有板馬人。驅五百疋馬至毘蘭若。住三月。即分馬麥一夏供佛僧。說因緣曰。過去婆葉佛時。槃頸摩跋城中有婆羅門。名因提耆利。五百童子。時國王大臣請供佛僧時。有一病比丘。名曰彌勒。不往供養畢諸病僧食。梵士聞食香美。便起妒心曰。此沙門應食馬麥。不應此甘饌之供。告諸童子。童子同語。梵士即佛身。童子即五百羅漢。病比丘得彌勒佛。以是因緣餘業故○(文)。已上依折薪引抄之。   三十二相各出因事。   抄六上稱揚讚德分主水神段。指智論三十二瑜伽四十九涅槃二十九等。以持戒施心不動。得足下平滿。於父母和上師長乃至畜生以如法財供養供給。得千輻輻相等也。或一因多果多因一果等義也。廣故不引。探玄十五(相海品)雲。四出因者。依智論。此三十二相俱以佈施為因○二依瑜伽持地。俱以持戒為因○(文)。是付通因釋也。各出因之義抄六(上)可見。心三十二相之福嚴金鏘惱皆報苦因。爾者可雲報身。何於化身有此相歟。問也。   折雲。問何下。此中有二問。一問。化身何得酬於往業。二問。化身何得出彼前因○答為下。答初難。有二所以○如大下。答第二難(云云)。   此記科尤委細也(云云)。羅漢餐沙(云云)。   百緣經第十雲。給孤獨園有婆羅門。其□產兒。容貌弊惡。飲母乳時能使乳敗。唯以[西*和]蜜塗指令乳得濟軀命。因為立命字曰黎軍支。季長薄福食未得飽。見諸沙門入滅乞食滿缽而還念言。我今詣佛求作沙門食能得飽。即諸祇洹。佛即告言。善來比丘。鬢髮自落。法服著身。便成沙門得羅漢果。而行乞食亦不獲得。入其塔中即便掃酒。乞食豐足。日日如是。時舍利弗他方而成即便掃塔。時黎軍支便從眠覺言。汝掃我地。令我飢困。舍利弗言。我於今日自當共汝入城受請。正值檀越夫婦□鬥諍竟不得食。飢餓而還。時舍利弗於第二日受長者請。令汝飽足。時到將往。其上中下皆悉得食。唯此一人獨不得食。高聲唱言。我不得食。都無聞者。乃至七日竟不得食。遊生慚愧。於四眾前餐沙飲水即入涅槃。爾時世尊告眾。乃往過去婆羅奈國有佛出世。號日帝憧。有長者名曰瞿彌。日月供佛僧。長者死已。母故惠陀。子猛吝遮不聽施。計食與母。母故分減施佛及僧。子便嗔恚。母閉室內。至七日母飢困索食。子答曰。食沙飲水足活。即母死。其子命終入阿鼻獄受苦果也。還生人中。彼時斷母食者今梨軍支是。由於往昔供養佛故。今得值我出家得道(云云)。依集。等引取義略抄。   問。大乘方便經中。付於相好因說二義歟。答依折釋。大方便經各別出相好因計也。不說二義也。二義者宗家解釋也。折雲。然經藏中無大乘方便經。卻有大方便經。具雲大方便佛報恩經。彼第七卷中說三十二相。各別出因○今章中恐人傳寫。多一乘字也。今文意雲。大方便經說其相好。所以出因者由有二義。故彼經出因也。然非彼經中自有二義(文)。   三十二相等攝法身(云云)。   折雲。問何下。攝論具雲應知。法身幾得相應。謂最清淨四無量解量解脫○三十二大士相八十隨好○乃至一切相好智等功德相應○故清涼雲。攝論中三十二相等皆法身攝。然有三義。一相即如故。歸理法身。二智所現故。屬智法身。三當相並是功德法故。名為法身。釋曰。初即今終教。後即前科第二義智所現故。通二教(文)。疏二下(普賢三昧品)雲。如折等引孔目第四雲。若屬法身。三十二相是其德義。若屬化身。三十二相是其相義(文)。   問三十二相攝法身二釋中。第一釋直取三十二相雲法身歟。內證五分法身雲法身歟。答(云云)。兩方也。若雲五分者。與第二釋雲何異歟。若雲取三十二相者。此等功德說為法身之解釋取五分功德(見)。如何。答。一義雲。第一釋。三十二相即空故攝法身。故迴心教也。第二取內證五分雲法身也。集雲。答此下○准相海章。於中初義迴心教。次義直進教(文)。   問。別教一乘意十蓮花藏微塵數相海者自證歟利他歟。答。終教已上內證色聲有無事。別段論義也。但當章起盡。彼一一相皆遍法界。業用亦爾(云云)。知上專出德相之相好(見)。探玄第四雲。終教及頓圓等佛無無漏五蘊(文)。   密嚴疏第一雲。若法身論相好者。無始已來如來藏中具有相好。今成菩提。此即名為法身相好功德。若就報身論相好者。由勝修行從可生。性未曾有相好功德。若福應化相好德者。以法身等有相好隨機粗細示現前相。更無異相(文)。   尋雲。報者自歟他歟。答。禪源都序(下)雲。性宗即一切諸佛自體。皆有常樂我淨十身十智真實功德。相好通光一一無盡。性自本空。不待機緣(文)。大疏四上雲。夜摩偈讚品處。宗家判有兩師義和會。釋成有無無礙義。抄可見。觀佛三昧經第九。菩薩本行品第八。三重相好大都如所引。略中略先經文略與廣義當。非經語也。   十一。問。於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可有勝劣不同歟。答。既所引經。相同人。好勝諸天(云云)。相劣好勝(見)。付之。同是佛德也。何可有勝劣歟。就中好依付相。若判勝劣者。相勝好劣。是以大疏雲。好依相有。德劣於相(云云)。雲何。答。若相好相對者。相勝好劣也。若約人具者。具好勝故。說好勝諸天也。疏八下(相海品)雲。善生經雲。一切世間福不及如來一毛功德。一切毛功德不及一好功德。一切好功德不及一相。一切相不及白毫。白毫復不及無見頂相。故知勝也。此約相好相對明之。若約人具有。好為勝故。相狀於人。好勝諸天。故餘處說好為微細(文)。抄十八下雲。言示同於人者。俱捨說輪王相雲。相不正圓明故。與佛非等。此明輪王三十二相有三義不及如來。一處不正。二相不圓。三不明瞭○故示同人。而勝人矣(文)。又雲。此約相好相對下亦是通難。通難諸經論說。狀於人故說三十二相。狀諸天故說八十種好。故人中輪王許有三十二相而無八十種好。則好勝矣。故為此通。謂此約相體以對好體。相勝於好。彼具約人具。則具好為勝矣。問。天具八十種好歟。答。分具也。孔目第三(八十種妙章)雲。人中不具。諸天分有。小乘實具。初教即空(文)。同第四雲。三十二相同人。八十種好同天(文)。相同人勝人。好同天勝天也。爾者所引經雲同人相勝諸天者。影略也。   文安四年正月十六日。於東大寺書寫畢。沙界恆沙界平等利益而已。   快舜(祐乘房)。 華嚴五教章問答抄下(十)。   攝化章   一。十重報身所在。 二。如梵網。 三。瞿波所知十重世界體。   佛身開合。   四。三身四身配教。   一。問。小乘教意。以他三千界為佛所化境歟。答。當章起盡。唯一三千界為所化(見)。玄第三(轉法輪章)雲。六轉處者。小乘唯一娑婆百億鹿園等處(文)。付之小乘教既說他三千界。何非所化境歟。答。   娑婆。閻浮。折雲。娑婆者。三千大千世界總名也。探玄雲堪忍。悲花經雲。是中眾生貪嗔癡等過梵王忍之故為名也。言閻浮者(云云)。俱捨雲。大雪山北香醉山南無熱池。其池邊岸有瞻部樹。高大二千里。其味甘美也。依此樹名瞻部洲也(取心)。折雲。閻浮提。此雲勝金。閻浮樹下河水底有紫金。光蔽日月。此州在樹南。故雲南閻浮提(取心)。問。有何所由依樹立名歟。答。   問。以百億須彌為一三千界量。爾者三種億中何歟。答。折雲。俱捨雲。四大州日月蘇迷盧欲天梵世各一千。是名小千界。此小千千倍說名一中千。此中千千倍說名一大千。皆同一成壞○演義雲。俱捨易了。總以喻顯。一小千界如一千錢。一中千界如一千貫錢。大千界如千箇千貫錢。而但取初禪為數。已上不說。若舉二禪已上。即不同一成壞。火災所壞唯初禪故。故正理三十一雲。小光等天非小千界攝。積小千為中千。積中千為大千。亦不攝彼○今百億者。此方黃帝等法數有三等。謂上中下。下等數法十十反之。中等百百反之。則有百億。演義釋雲。以小數法者。即下等十十反之也。謂十小千為萬。百小千為億。千小千為中千。已有十億。更千中千為一大千。一千中千即有千箇十億。故有萬億也。今約中數者。謂從千已上百百反之。謂百小千方為一萬。千箇小千為中千。方是十萬箇中千。十萬箇中千始有百萬。方是一億。既十中千為一億。今有千中千。故有百億也(文)。   問。始教意。十地能化報身共立色頂。如何。答。當章心十重共色頂(見)。付之準華嚴經心地觀經攝論入大乘論等諸大乘經論說相。初地百葉臺。二地千葉臺。三地萬葉臺。乃至十地十阿僧祇百千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葉也。而一葉則一大三千界也。磨醯已一大千界頂也。然者初地能化既以一百色頂為所化境。知初地已上報身土超過磨醯雲事。雲何。答。雖所化國土十地漸增。所居淨土專色頂也。故入大乘論下雲。始從初地乃至十地。在淨居天成於正覺。自在應化(文)。   梵網經下雲。爾時千花上佛千百億釋迦。從蓮華藏世界赫赫師子座起。各各辭退。舉身放不可思議光。身皆化無量佛。一時以無量青黃赤白花供養盧遮那佛。受持上所說心地法門品竟(文)。問。疏序雲。不思議光舉身化於色頂(文)。不思議光身化供臺上盧遮那。而指此文。舉身化於色頂(云云)。知千葉臺盧遮那在色頂雲事。加之始教意。十地因滿菩薩必於色頂成等正覺。知第十地能化可在色頂也。尋雲。爾者初地能化猶以百三千為所化境。何雲化身但充百億等亦順彼說。又玄三雲。始教唯有百億閻浮百億釋迦為攝化境歟。答。一義雲。若依迴心教。唯一百億也。若直進教。地地漸增。難雲。迴心教心。何可立受用身歟。答。如三乘共十地菩薩地等。迴心二乘全不經之。但為望上不足建立之。色頂報身例之無失一義雲。對終教之界外無勝土等。唯一類須彌界故。雲唯一界等也。非謂限婆婆一界也。章既指如梵網。梵網即千百億也。若唯限一百億者。立義引證豈相當歟。但入大乘論下卷。色頂佛所化領一大千界(云云)。百箇千箇等三千界之義不見(云云)。論文可勘。   玄第三雲(轉法輪章)六轉處者。小乘唯一娑婆百億鹿園等處。三乘或一百億或千百億或如恆沙為一佛化境(文)。百億或千百億等者。地地漸增之義。可通始終二教也。或如恆沙者。指智論終教之義。問。第三(世界章)雲。始教唯有百億閻浮百億釋迦為攝化境。若依終教如智論中(文)。又雲。若約一乘。十佛化境蓮華藏莊嚴世界海有三種。一蓮華臺上世界。雖遍法界。對地上菩薩機。現有增減。寄在色頂唯說一界。二即此邊法界之花藏說十○三樹形等○此三中初約同教一乘辨。後二約別教(文)。難雲。准此解釋。同教猶雲唯說一界。直進何有地地漸增之義歟。答。以須彌界對樹形等雲一界。非謂一大千界歟。   問。始教意他受用土者。限色頂歟通他處歟。答。當章。色頂(云云)。綱目雲。色頂別立。玄三雲。在色界頂。處處解釋。始教順小乘故。色界頂(云云)。玄三雲(世界章)。若依始教唯有百億○若依終教如智論中○若依始教在色界頂。為引小乘同界說故。若依終教不在三界。如涅槃雲○又於一切須彌樓山世界畔間往往安一淨佛土。此通報化(文)。付之法苑第七(淨土義)雲。如實義者。自受用土周遍法界。無處不有。不可說言離三界處。即三界處。若他受用土。或在色界淨居天上。或西方等。處所不定。法花亦言○我此土安穩○十地所見乃是報土。地前所見乃是化土。隨宜而現。何得定方。別指一處。欲令眾生起勝欣心。別指處所。隨心淨所即淨土處(文)。始教意豈無此解釋之義歟。答。   問。始教意。可立界外淨土歟。答。處處解釋始教寄界內最勝處(云云)。付之法苑第七又雲。化土必隨三界處所○古人於此種種分別。三界之外別有處所。以為淨土。理必不爾。所化必有異熟識在。異熟識在。必是三界攝。何得出界。土非界繫。言超三界。非處有別。隨所化故(文)。   二。問。章文證色頂報身。如梵網經(云云)。爾者指臺上歟。又指葉上歟。答(云云)。兩方也。若雲臺上者。梵網臺上未雲色頂。隨宗家彼疏中。臺上處所不分明。加之引有人解。臺上佛十地之後等能覺化(云云)。何況一葉之上即色頂也。臺上葉上何可混亂歟。若依之立葉上者。處處解釋但雲如梵網等。全無簡別言。何可雲指證一分葉上歟。況清涼大師梵網葉上四善根所見大化身。釋給。若指葉上雲十地能化他受用身者。豈非師資相違歟。答。一義雲。梵網經雖無臺上即是色頂雲文。准諸經論。千葉臺第二地能化也。又十地能化皆居色頂故。心得引證如梵網也。不思議光舉色頂(云云)。此意也。宗家等解釋引文下可會之一義雲。折薪心對法等。證報身在色頂。梵網。證化身滿百億(云云)。若依此義者。綱目雲。此一釋迦身○或是化而非法報。以具八相在閻浮故。色頂別立彼實報故。如梵網經等說。此約初教(云云)。此釋正以梵網證色頂報身(見)。雲何。答。梵網疏(上)雲。此中盧遮那等三類佛。有人釋雲。花臺上盧遮那佛是自受用○此釋恐不應理。以花臺上佛亦是隨他受用身故(文)。又雲。其千釋迦是實報。千百億釋迦是化身(文)。又雲。此千還是受用身攝。有人釋雲。若約相顯為證。盧遮那身為十地後等覺位菩薩現。此千釋迦為初地已上菩薩現。此亦無違(文)。有人意。十地能化共色頂居。而葉上即色頂故。爾者臺上具千十地能化故。等覺頂化得歟。依此義邊。且許無違也。此有人依梵網文。臺上處所不分明。如此心得歟。但依自宗者。准諸經論。臺上即應亦在色頂也。孔目第四雲○上釋迦於第四禪說心地法者。即是閻浮化釋迦也。又顯彼天中別有實報盧遮那身○此約三乘。盧遮那當彼報身。所化千佛及化千億釋迦亦當報身。下閻浮提七歲出家等當是化身○於閻浮提八千返上下說心地法者。通彼應化。二處總籠說(文)。上廣引梵網兩卷大綱。繁故不引。經文可見。此釋心。臺上實報身。葉上葉中可通報化歟。葉上通報化者。常途義也。葉中釋迦一時成佛佛德自在之義邊名報身。二乘凡夫所見七歲出家等一釋迦之邊名化身。望臺上名化身。望一釋迦名報身也。折引梵網並孔目了雲。評雲。據至相二處意。以捨那唯是實報身。千釋迦等通報化。以望捨那是化。望次下經文於閻浮提七歲出家等亦屬報身○如會今章者。若意同至相。即此釋迦在摩醯首羅天宮。是報身。望滿百億閻浮。是化身也。若據清涼。直以臺上佛為本源。千葉上佛復是大化一釋迦。更有百億。方為小化。即二釋迦皆化身也。今章若同至相。報化皆成。若同清涼。唯是化身滿閻浮提爾○既對法唯識只有報身在色究竟天。取梵網證化身滿閻浮提。各證一義卻優思之(文)。   大疏一上雲。或說捨那坐千葉花。約攝二地說(文)。鈔二(上)雲。第三通梵網等經。彼雲。我今盧捨那○即以蓮華臺上為本源盧捨那。千葉釋迦復是大化。一釋迦更有百億。方為小化(文)。又雲。金光明經又說四種。一化身非應○二應身非化。謂地上菩薩所見佛身依定而現。非五趣攝。名應非化。即四善根所見一大千界一應身也。三亦應亦化。四非應非化○前三並是化身。後一法報二身(文)。   章。西方雲此三十二恆河沙佛土(云云)。復古引演義。四十二恆河沙(云云)。三十二者轉寫誤(云云)。但高麗印本抄二(上)引涅槃十四高貴德王品雲。度三十二恆河沙諸佛國土(云云)。經本並抄各有異本歟。   問。涅槃經所說無勝土者。報化二土中何歟。答。章釋迦報土(云云)。付之涅槃經雲。如安樂土(云云)。而玄三雲。十住以去不退位三賢菩薩生處者。名為淨土。於中亦有四果二乘。如阿彌陀土(文)。地前三賢二乘等所生土化淨土也。既指同安樂。爾者尤應化土。如何。答。終教心三賢已上生他受用土。起信說分取也。縱雖安養報土。不可有相違。況涅槃經。所有嚴淨猶如西方安樂世界(云云)。縱雖西方通化土。只指同莊嚴。何可遮報土之義歟。無勝土即報土雲事。演義釋分明也。不可及異求歟。天台章安疏。未定報化。寶法師疏雲。其無勝土者。示勝化處。以顯報淨也(云云)。   鈔二(上)雲。疏或說報身在餘淨土。約引攝說者○涅槃二十四高貴德王菩薩品明十功德中。第四功德末。高貴德王難雲。若有菩薩修大涅槃。悉作如是十事功德。如來何故唯作九事不修淨土。佛答。具修。善男子。西方去此娑婆世界。度三十二恆河沙等諸佛國土○釋曰。既言為化眾生居此閻浮無勝國土是我嚴淨。明指報身在餘淨土(文)。   章如智論中(云云)。智論第五十雲。三千大世界名一世界。一時起一時滅(一重)。如是等十方恆河沙等世界是一佛世界(二重)。如是一佛世界數如恆河沙等世界。是一佛世界(三重)。如是佛世界海如恆沙。十方恆沙世界是一佛世界數(四重)。如是世界種十方無量。是名一佛世界(五重)。於一切世界中取如是分。是名一佛所度之分(總結文)。注私注。問。論文第二重但雲世界。無性字今章加性字。有何故歟。答。玄第三全同章。而釋雲何故名性者。有二義。一望前諸界攝諸流類。積結成性。如久習成性等。二望後海等有為因義故。亦得名性(文)。得論意加性字也。問。性之與種有寬狹歟。答。章心。第二雲性。第四雲種。尤可寬狹也。付之舊經雲。世界性。新譯雲世界種。但是一體也。雲何分異歟。答。性種之義依處可有同異歟。   問。終教意。可說雜類世界歟。答。當章不說(云云)。付之時分義終教不定。僧祇通雜類世界(云云)。如何。答。彼終教終門通同教。今章終教當中也。故不相違。   問。靈鷲山者。報化二土中何歟。答。章心。他受用報土也。付之疏二下(普賢三昧品)雲。攝論中三十二相等皆法身攝。然有三義。一相即如故歸理法身。二智所現故屬智法身。三當相並是功德法故名為法身。其等依土即通性相淨穢無礙○眾生見燒。淨土不毀(文)。抄七(下)雲○二引法花成智法身○此三身融。即三土亦融。變化即毀。自他受用皆悉不毀。我淨土不毀即自受用。天人常充滿即他受用(文)。淨影大師釋多同抄釋。玄雲。化相示滅。實報常存。如常在靈山(文)。法花論下雲。我淨土不毀而眾見燒盡者。報佛如來真實淨土第一義諦之所攝故(文)。   問。引佛地經有說段。何故但釋佛身。而不釋攝化處歟。答。樹下釋迦既報身也。菩提樹下即報土也。同法花靈山故。舉佛取土也。二十一種功德。一於所證無障智功德。二能入無二功德。三任運佛功不休息功德。四於法身中所依作業無別功德。五已修一切障法修治功德。六不為一切外道所伏功德。乃至○二十無盡功德二十一究竟功德(云云)。昇都率天品疏抄。引佛地攝論等委細釋之。問。二十一種功德者。通自他受用歟。限他受用歟。   問。當章前後皆始終頓別列。當段何始終同頓列歟。答。折雲。或有下。所以約教不次者。由上並約化顯報故。以同教連終教辨。今以即化顯法義別故。疏於此以說也(文)。又上迴心章小始終頓等列。   章。第二會國土海事。十玄義處抄之。   問。花藏世界通自證化他歟。   三。問。世界性等十重者。一世界莊嚴歟。又各別寬狹之土歟。答。指事心。引探玄文存寬狹之義歟(見)。又章。於三界外有十重世界海(云云)。各別土(見)。付之兩方也。晉經五十六雲(瞿夷知識)。善男子。我已成就分別觀察一切菩薩三昧海法門。善財白言。大聖。此法門者境界雲何。答言○(私雲娑婆世界中凡聖依正因果等事悉明瞭知之義說了)。如此娑婆世界知十方世界世界性○世界相中事亦復如是。盧捨那佛本願力故。我悉深入分別念知(文)。玄二十雲。三善財白言下○答中三初知此娑婆世界中境。二知十方世界中境○二如娑婆下知十方界。各十十世界者。是無盡故也(文)。   唐經七十五雲。時釋迦瞿波說此頌已告善財童子言。善男子。我已成就觀察一切菩薩三昧海解脫門。善財言。大聖。此解脫門境界雲何。答言(私雲。知娑婆凡聖依正因果等事了)。如知娑婆世界。亦知娑婆世界內微塵數世界。亦知娑婆世界內一切世界。亦知娑婆世界內微塵內所有世界。亦知娑婆世界外所住世界。亦知娑婆世界種所有世界。亦知毘盧捨那世尊此花藏世界海中十方無量諸世界種所攝世界。所謂世界廣轉。世界安立。世界輪。世界場。世界差別。世界轉。世界蓮華。世界須彌。世界名號。盡此世界海一切世界。由毘盧捨那世尊本願力故。我悉能知(文)。   疏十(下)雲。第三善財言大聖下○先問後答。答中○初知娑婆世界。次類知剎海○如知娑婆下類知剎海。於中二無通顯知多後。別顯所知相狀。今初有六重類知。後後廣於前前。初二皆全剎攝多剎。而初但攝同類剎。故雲塵數。二即異類剎故雲一切。一切種類故。三即塵中攝剎故。細於前。四即十三佛剎塵數圍遶界及廣大眷屬世界故。雲娑婆世界外等。五即普照十方熾燃寶光明剎剎種所攝剎通二十重。六即全蓮華藏世界海後所謂下別顯所知相狀。有十種。一廣轉即所依種。二安立即因緣。或所依住。三即輪圍。四即其中場地。五體類各殊。六轉者有二義。一如輪側轉形故。故世界成就品雲。或有世界隨輪轉。二即劫轉變故。七所依蓮華。八即其中須彌。九隨緣立稱。十即結果屬因。謂花藏世界海是佛本願所嚴故。雲由力(文)。准此解釋。新舊二經雖名目小別。世界性等十重諸剎種乃至花藏界之上相狀也。非別世界。亦者不可有寬狹不同(見)。抄二十(下)無釋。   孔目第一雲。今此世界海上下淺深略有三重(云云)。一雜類世界。二瞿夷所見十重。三花藏世界也。既雲淺深有三重(云云)。知各別世界歟。玄三雲(世界章)雲。一乘有二○約攝化處有三類(云云)。一雜類世界。二世界性等十重。三花藏也。又雲。所居人者○一乘三中多分論時。初見聞位。次解行位。後得果位。通即可知(文)此釋又攝化處分三重。與今章同。三重能居人又各別也。知各別土(見)。   但十重寬狹有無未顯指事雲。言一世界性者。疏雲。此中世界性者。謂積世界成性。積性成海等。如上所引智論說。何故名性者。有二義。一望前諸界攝諸流類。積結成性如久習成性等。二望後海等有為因義故。亦得名性。問。積界成性。界亦因義。何不名性。答。無融結故。闕初義也。問。十世界中海望於後亦積成餘界。何不名性。答。初積結攝已得性名。後開異義轉立別名。故不名性也(文)。疏雲者。探玄第三。本文如所引。但引文不釋別義。知世界性等十重有寬狹差別心得歟。但探玄釋心。花藏世界中有無量小香水海。海中有無量蓮花。此一花名世界性。新名世界種。此一花之中亦有無量世界。故積界成性積性成海等。釋也。瞿夷所見之世界性等各別事也。不可一同歟。雖然依舊經者。性者指一切世界性。海者指一切世界海。性者一蓮花。海者一香水海也。雖舉世界性已上相狀。自當寬狹之義歟。問。玄記文。十世界中海望於後等(云云)。十世界者指瞿夷所見世界性等十重世界歟。答。   章。隨一世界約粗細三重(云云)。義苑雲。本末圓融者。有二本末。一以花藏為本餘二為末。二世界為本塵道為末。故次徵雲。何以故。釋雲。隨一世界即約粗細故(文)。折雲。初是本後二為末○粗者約因細約果。故有三位。實非迴異。故得融通(文)。   佛身開合。   問。佛地論心。五種法與三身。以何為能攝歟。答。准論文。以五法為能攝。攝大覺地之三身也。問。佛地論心。有智法身義歟。答。章。唯真境為法身(云云)。付之佛地論大圓鏡智為法身之義(見)。如何。答。且今章付唯真如法身之義釋也。折雲。如佛地論者。經雲。當知有五種法攝大覺地。何等為五。所謂清淨法界大圓鏡智○成所作智。三論釋雲。大覺是佛。具三種身。一者自性身。二者受用身。三者變化○大覺地中無量功德略有二種。一者有為。二者無為。無為功德淨法界攝。淨法界者。即是真如體相差別。有為功德四智所攝○言攝身者。第七論雲。又前五法攝三身者。有義前二攝自性身。中間二種攝受用身。成所作智攝變化身。經說真如為法身故。然說轉去阿賴耶識得自性身大圓鏡智轉第八得。故知前二攝自性身。釋曰。言轉去阿賴耶識者。即轉去第八中二障種子也。言得自性身者。即所顯得清淨法身轉依也。言鏡智轉第八得者。即所生二得不同故。有為無為別也。論次雲。有義初一攝自性身。四智自性相應共有(已下取義抄)。此有義段。他受用變化共四智所現。隨機分粗細者為報化。今章四智攝餘之義也。論亦鏡智自受用。平等性智化受用。妙觀察智通報化。成所作智化身。此亦四智攝餘身義也(云云)。法苑第七三身章出體段雲。佛地論說清淨法界為自性身。四智自性相應共有常遍色身真實功德為自受用身○為十地菩薩所現一分細相為他受用○若為三乘有情所現一分粗相為變化身○然此二身皆四智相(文)。攝論。無礙智法身(云云)。指事引論第一雲。一雲。自性身即是無垢無養礙相智是法身義(文)。金光明。四智攝三身(云云)。指事雲。新經第二卷雲。起事心滅故得現化身。依根本心滅故得顯應身。根本心滅故得至法身。是故一切如來具足三身。有解雲○(疑雲。蓋此文也。更無文。故又更云云可驗之。又未驗古經文也云云)。集雲。金光明三身品檢未見。我用寄或中第五義說(云云)。折雲。借檢此經。只有如如智是法身等。具如寄位中引。未見四智攝三身文。或即此文。濫境智合為法身故。未敢詳定(文)。有私記雲。問。彼經正文如何。答。新經第二卷雲。如是三身具足攝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云云)。今章家得此文意雲四智攝三身也。問。何故以此文證四智攝三身歟。答。阿耨菩提攝五法故。以此文證四智攝三身也。言五法者。真如四智也。問○答○漢雲無上正等正覺○無著金剛般若論有二釋。一說。無上覺者真如也。正等正覺者四智也。一說。無上覺者通理智。正等正覺者總說也。自受用身是四智之體也。他受用身是平等性智之用也。變化身是成所作智作用也。理法攝於大圓鏡智。能證智故。故雲四智攝三身也(云云)。經文中全不見鏡智為法身等之義。如何。經雲。如來法身悲境(云云)。此二句如性起品(云云)。折雲。如性起品中如來身十相中說也(文)。集成指十三量等身經文並引疏等。問。頓教心。唯一實性佛(云云)。依何經論歟。答。   佛地論法身生身(云云)。折雲佛地論具雲。佛有二種身。一者生身。二者法身。若自性身。若自受用身。俱名法身。諸功德法所依止故。諸功德法所積集故。若變化身。若他受用。俱名生身。隨眾所宜數現生故(文)。抄二(上)雲。或說二身。佛地論說一生身二法身○(云云)。多分同章。法苑第七多同演義。   本業二種法身(云云)。本業上卷學觀品雲。從初地至後一地。有果報神變二種法身。一法性身。二應化法身○佛言。佛子。出世間果者。從初地至佛地各有二種法身。於第一義諦法流水中。從實性生智故。實智為法身(上自性法身)○一切眾生善根感此實智法身故。法身能現應無量法身(上應化法身)。折所引注折注也。   問。何故此二身為終教之義歟。答。經文應化既法身應也。故折雲。用亦名法身。是故終教(云云)。集雲。太一日。何以故俱是法身故(云云)。問。法報化三身者。何教所談歟。答。章。此通始終二教(云云)。付之孔目當迴心教(云云)。如何。答。   問。三身外立自性身者。何教義歟。答。章。此約終教(云云)。付之孔目此義唯當直進教(云云)。如何。答。   孔目第四(相海章)雲。或立二佛。謂自性法身佛應化法身佛。此義當終教。何以故。但是法身故○或說三佛。一法身佛。二報身佛。三化身佛。此之一義當迴心教。何以故。由小乘人不立法身。此依攝論文。法身亦二種。二十一句功德等。或屬應身。或屬法身。或說四佛。謂自性身法身應身化身。此義唯當直進教等。何以故。為欲顯法身是差別德自性身是通一體故(文)。法報化三身者。雖始終二教之盛談。名因通小乘故。釋迴心教○次三身外立自性身義。雖當章終教。始教終問通終教故。孔目釋直進教也。集雲。或立下。三三佛相海章此唯迴心教通義可知(云云)。   佛地論。受用身份自他(云云)。折雲。或立四下。佛地論雲。又受用身略有二種。一自受用。無數劫修所成故。二他受用。為諸菩薩受法樂故。又雲。如是三身有四分故。得有四句。一受用非變化。謂自受用身。二變化非受用身。謂變化身○三亦受用亦變化。謂他受用身○四非受用非變化。謂法身(文)。   楞伽四佛(云云)。鈔二(上)雲。楞伽經說。一應化佛。二功德彿。三智慧佛。四如如佛。初是化身。中二是報身。後一是法身(文)。   問。圓經之中處處說十身。而有何所由指離世間品歟。答。第八地通行境解境。當段佛身開合者。專就行境佛身論之。故先指離世間品也。既雲。以顯無盡(云云)。實可通二種十地也。故復古雲。或立下五十佛。孔目雲○此經無三身。但有二種十身。如前後說(云云)。   正本雲。   正和第二(癸丑)八月二十四日亥剋。於伊賀國神戶吉田寺西方坊經藏終功畢。上卷三帖中卷二帖下卷十帖。首尾十五帖。邊土之境書心稍難得。引文多闕。併期後勘(矣)。   自他同殖見聞種子。一生不剋三生必圓。 圓宗末資沙門審乘(俗年五十六)。   文安四年正月十七日。於東大寺書寫畢。已上十五卷隨當稽古雖料紙不調書之。後見人宜被調之者歟。   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右筆快舜(祐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