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266 [of.No.1830] 成唯識論述記開講說要 第一 二十三十唯識差別 第二 本頌三十有多釋論 第三 別行合糅二論有別 第四 講貫釋疏何前何後 第五 大小諸論引用多少 第六 宗明三藏諸家殊態 第七 慈恩宗論殊重此論 第八 三藏西涉本為論藏 第九 天竺論師上品學風 第十 支那師釋疏優降 成唯識論者。本頌乃世親菩薩之所製。長行是護法等十大論師之所造也。述記者。是玄奘三藏寫瓶弟子慈恩法師之作也。此唯識論所宗明者。班宣三性條陳五法。光顯萬法唯識中道法門。相宗大判一代立三時教。第一時有教。如阿含等。第二時空教。如般若等。第三時唯識中道教。如解深密經等。彼經中讚此唯識法門。說微細最微細□甚深最甚深□難達最難達等。或說義勝了義□瑜伽了義□波羅蜜多了義□如來成事了義等。是以法相一宗殊加珍敬。以為一化之極說諸經之深致矣。 第一二十。三十唯識差別。然唯識論有二。一二十唯識論。三十唯識論。此約頌教以立兩號。此論偈頌數有三十。故雲三十唯識。然此二論宗致不同。二十述記雲。問。此與三十意有何差別。為更造論以明唯識。答。彼三十論廣顯自宗。此中二十廣破外計。雖俱明唯識。二論有別也(三十本頌廣明自宗。然至釋論廣破外道小乘。其破他中多用因明故。此論文有二門別。一因明門。二性相門。具如下述。三十八右)又彼三十廣顯正義。此中二十廣釋外難。又彼三十天親後造。有頌無釋。此中二十天親先作。有頌有釋。又明唯識二論雖同。開設千門令隨一入。故須別造二部論也。又妙理幽玄丁寧始顯。宗趣雖一。二論重明。是謂二論緣起各別(已上疏文二論緣起。西明所辨與慈恩初三義同。具如下引。一之三)。 第二本頌三十有多釋論。然此本頌雖僅三十。梵土論師多製釋論。大藏綱目五下(二十五)雲。成唯識論。天親菩薩將入滅時作三十頌(初二十四頌明唯識相也。次一頌明唯識性也。後五頌明唯識行位也)後二十八家解其義。又後十六家。皆不能盡其美意。護法菩薩□安惠等十師解成一百卷。三藏奘法師撮其要樞譯成十卷。沈玄明作後序。慈恩基法師述科疏解義(文)今謂此說未詳典據。 第三別行。合糅二論翻譯。然依玄奘□慈恩說。護法等十大論師各製十卷論釋此三十本頌。此謂別行論。十各有十。合一百卷也。今合百卷以為十卷。此謂合糅論。此論是也(別行梵本在天竺。三藏將來。今也漢土恐不應有。合糅唯起漢土梵土所無)糅論之所以興者。詳在樞要並此序中。取要而言。則百卷廣博有不堪者。是故慈恩懇求三藏聽許。初譯別行百卷之日。神昉潤文。嘉尚執筆。普光檢文。窺基纂義。糅論之日。遣餘二賢唯有疏主綴文。疏主對觀梵漢雙照百十。是故此疏之體裁不類於他也。如夫圓測□道證等諸釋家。勵其力利其器競釋此論。不能比肩於疏主。淄州□撲揚等排斥圓測□道證等諸師毘贊疏主雲。法師是糅譯之人。或是筆受此論之人。所據既真。誰亦不伏。然准淄州□撲揚等數言。今此論也雖言三藏翻譯。大半出於疏主之手歟。 第四講貫釋疏何前何後。講貫此論及製疏抄等。何前何後。答。講演此論。三藏之後以圓測為初。宋傳雲。三藏糅論告成為慈恩等開講此論圓測賂守門人竊列講筵。講滿之後擊稚集眾。初講此論等。具如傳述。又解釋此論者。圓測曾製新舊二疏。然此中新疏恐應後此疏。以義燈引圓測□道證等破疏主解故。故疏主前鮮解此論。故此疏中亦鮮有品藻釋家之備短。至下破舊譯家。或指道生釋。或破有人等說。文中此只少分而已。 此疏正所宗用在瑜伽論。於百卷中拾彼撮此靡不該羅。兼用顯揚□對法□世親無性二攝論等。皆是瑜伽十支之末論也。此中亦有差別。顯揚多有全同瑜伽。但雙援引。非謂一切。對法多有違文。疏中會釋。或以具不具。或以盡未盡等。其指麾辨白意見可觀。又二攝論中多據無性不依世親。請問。十大論師各釋世親此論。何意引攝論中不引用世親論耶。論師已依世親。則疏主何亦不依乎。答。論師多不依世親故。疏主釋亦多依無性不依世親。其諸論師多用無性者。今對觀二論顛末。無性攝論周悉於世親故。易解了故。且言其例。攝論舉十地經三界唯心文。世親不釋此文。無性具釋故(下疏七末。八左雲。三界唯心。即十地經第八卷第六地文。華嚴所說。世親攝論第四無解。無性第四廣解十地經名體)又小乘論雖復舉六足□婆沙論等。而多依俱捨。兼用正理等。具至文中可知。又此疏中文句義理應有本出於十師各論之中。今不現見別行論本。不知其文是護法。其義是安惠等。可亦憾矣。又疏中雖非無引經律二藏。然十之八九皆是論藏。謂瑜伽□顯揚□對法□攝論等。是以此疏雖言釋家所造。從初抵終猶如觀覽梵土摩怛履迦此豈與彼宋明已降便便諍鋒口筆之間同年而談耶。 第六宗明三藏諸家殊態。予顧。諸宗釋家作釋各有殊態。本非無由。大都而言。則專宗經者所釋義理多是甚深高妙也。又宗毘尼者所尚唯銓量輕重得失。又宗對法之人務在問答決疑辨別法相。何者。其所學三藏所詮不同故。經正明定。律□論如次正明戒□慧。疏主對法抄一本(二十丁左)雲。尋三藏者。經求次第。律求因緣。論求性相。又嘉祥二諦章雲。河西雲。佛法不出經□律二藏。阿毘曇只分別經□律耳。故經□律攝佛法盡也。勝鬘經寶窟上本(十八左)明三藏所詮引涅槃經雲。此是契經甚深之義。此是戒律輕重之相。此是毘曇分別法句。顧者在昔佛弟子中弘通三藏不無差別。尊者慶喜專弘經藏(經部舊雲。說慶部。此為唯以慶喜為師。又近執弘毘奈那。滿慈弘宣對法宗輪述記四十左。漢土釋家亦有此類)天台賢首等雖廣通三藏亦解三藏。而專攻經藏。是故天台等弘通法花。橫說豎說明顯純圓一實之淵致。又賢首等常講華嚴大經斑宣法界融通之別旨。如此兩師所立多是甚深幽遠。迥異諸宗無以尚焉。又如智首南山等諸律師。依杖四律五論分別開遮持犯輕重法律。其於密緻如折秋毫也。經家論師非所趾及也。又如慈恩師。臚列三科斑布五位。包攝色心心所等法。法法得位毫釐無差矣。 第七慈恩宗論殊重此論。若從華嚴天台宗而判之。則法相慈恩等釋所立甚淺近也。何者。相宗意者宗明真如一理凝然常住。不許隨緣種種起滅。一切眾生五性各別。定性闡提永不成立。有情尚有不成佛。何況有草木國土悉皆成佛等義。又非如天台性具圓通全修在性起修等之義。或不如華嚴性起法門。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重重無盡等之義。慈恩等疏唯言此是心法。此是心所法·此是色法□此是不相應法等。皆是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法相也。他頓圓宗毀責之。言似選黑豆。然偏於律者輕蔑論者。偏於論者誹謗律師。互非互執。此皆操之失柄還以自傷。具如梁僧傳十一(二十九右)如上已言。阿毘曇分別經律藏。毘曇分別法句。古頌不言。鳥歸虛空。獸歸林籔。法歸分別。然所談旨高則動有浮輕之弊。以故宗圓通之家解釋或失根據。鮮有力能令他屈伏。又宗律部之師言辭不高割斷不利。雖然不失軌度善別輕重。又陶練論藏者學多有力破邪顯正。無敢抗者。在昔亦有之。小乘二十部中。本上座部轉名雪山部。然彼上座弟子唯弘經藏。何者。律者有開遮隨緣不定。故不可依也。毘曇則廣解諸義。雖與經相應。亦有過根本者。經是根本無開遮增減之過。弘本攝末。事事依經以為規矩。然說因部起多弘對法。既閑義理能伏上座。上座部弱。於是移入雪山避之。故從經處而為名以號雪山部。經部亦同。上座以經為量故雲經量部。所立義趣高出諸部。大同大乘。此疏始末立理引證皆依於瑜伽對法等諸論。不取則於釋家諸祖。此疏體裁大略如是。又此成唯識論者三藏殊加崇重。不比於他。樞要雲。每置掌中不殊其說。雖復廣演徵筌。賞之以為祕決。慈恩贊雲。此論也括眾經之祕苞群聖之旨。遠之無智。近之有識。若准玄奘慈恩二祖。則學者之有智愚賢不肖。唯由於近遠此唯識論而已。 又此疏首尾多用瑜伽亦有所由。何者。三藏之遠遊西域也。本起於懷疑於諸師異說景慕瑜伽大論矣。慈恩傳雲。法師既適謁眾師備餐其說。詳考其義各檀宗途。驗之聖典亦隱顯有異。莫知適從。乃誓遊西方以問所惑。並取十七地論以釋眾疑。即今之瑜伽師地論也。又第二(二左)雲。至龜茲國遇木叉踘多。木叉踘多王及國人鹹所尊重。號稱獨步。見法師至徒以客禮待之。未以知法為許。謂法師曰。此土雜心。俱捨毘婆沙等一切皆有。學之足。得不煩西涉受艱辛也。法師報曰。此有瑜伽論不。踘多曰。何用問是邪見書乎。真佛弟子者不學是也。法師初深敬之。及聞此言視之猶土。報曰。婆沙俱捨本國已有。恨其理疏言淺非究竟說。所以故來欲學大乘瑜伽論耳。又瑜伽者是後身菩薩彌勒所說。今謂邪書。豈不懼無底狂坑乎。乃至云云。又三藏所學正在論藏。是故遍歷萬國對諸論師餐受法味。多分在於論藏。僧稱論師自午已前講俱捨論。自午已後講順正理論初夜後講因明□聲明論。或逢德光論師弟子蜜多斯那。聞辨真論發智論等。後至正法藏所(即戒賢論師也。年百六歲。眾所仰重。故號正法藏。博聞強識。內外大小一切經書無不通達)彼問。從何來。答。從支那國來。欲學瑜伽等論。聞已啼泣。召弟子覺賢說以舊事。賢曰。和尚三年前患困如刀刺。欲不食而死夢金色人曰。汝勿厭身。往作國王多害物命。當自悔責。何得自盡。有支那僧來此學問。已在道中。三年應至。以法惠彼。彼復流通。汝罪自滅。吾是曼殊室利故來相勸。和尚今損。正法藏問。在路幾時。奘曰。出三年矣。便請戒賢講瑜伽論。聽者數千人。十有五月方得一遍。重為再講。九月方了。自餘順理顯揚對法等並得諮稟。然於瑜伽偏所鑽仰。經於五年晨夕無輟。將事博義未忍東旋。賢誡曰。吾老矣。見子殉命。求法經途十年方至今日。不辭朽老力為申明。法貴流通。豈期獨善。更參他部。恐失時緣。智無涯也。惟他乃窮。人命如露。非旦則夕即可還也。或從玄鑒居士得此論並五蘊論釋。如是等類詳如慈恩傳續高僧傳等。 第九天竺論師上品學風。又依義淨南海寄歸傳(四十三丁)曰。瑜伽畢學體窮無著之八支(一二十唯識論。二三十唯識論。三攝大乘論。四對法論。五辨中邊論。六緣起論。七大莊嚴論。八成業論。此中雖有世親所造。然而歸無著也)因明著功鏡徹陳那之八論(一觀三世論。二觀總相論。三觀境論。四因明論。五似因門論。六理門論。七取事施設論。八集量論)。習阿毘達磨則遍窺六足。學阿笈摩經乃探四部。然後降邪伏外摧揚正理。廣化群物弘誘忘疲。運想二空澄懷八道。敬修四定善護七篇。以此送終斯為上也。中□下可知。然天竺佛學皆已如是。三藏遠涉正為瑜伽。稟傳多在兩乘諸論。然則三藏終身辛苦專在於論藏。慈恩殊重三藏之指授。慈恩之專攻論藏蓋為此也。雖復解釋經律。多以論藏成義。況又釋演此論。 第十支那師釋疏優劣。然此疏印本文字寫誤多矣。又觀演祕·義蘊·義演等牒文。與今印本不同。知有異本。至文須辨。又義蘊·義翼·義演·太抄等幾許章疏解釋此疏。然而印行於世者唯義燈演祕而已。了義燈者淄洲惠沼作也。義燈之所以興者。圓測疏已行。要集亦駕說。妄破此疏昧沒瑜伽正法。淄洲為之摧邪顯正。再暉了義明燈。了義燈之題本起於茲。雖亦有釋論及疏。而多在於闢圓測道證邪義。然樞要中慈恩預立二難驚覺學者雲。瑜伽自釋後難。前難如何。予謂。慈恩門下不乏其人。誰頎懷抱以通前難。百卷大論浩汗無涯。其釋後難不知何處。然淄洲探百卷中以出其文。速會前難令無餘蘊。尚且立兩難。翻疏主雲。前難善通。後能不遣。嗚呼千有餘載之前。龍象之蹈蹴炳然現出於梧桐上。實是對法藏中一大觀者也矣。亦更有會釋義林章所立難等。至下當知。演祕亦破有說等義。然其破立等有不穩暢。師資傳承時不遠隔。見解優降類楚越者何也。又有明昱唯識俗詮智旭唯識心要·王肯堂證義等。亦釋此論。此等不閱樞要述記全書。豈可愜當乎(王肯堂俗詮序雲。自基師。以來。有疏有鈔。疏·鈔之外又有掌中樞要唯識鏡等諸著述。不知何緣不入藏中。宋南渡後。禪宗盛極。空談者多實踐者少。排擯義學輕蔑相宗。前舉諸典漸以散失。然開蒙之作出於元人。爾時慈恩疏鈔似猶在也。余始聞唯識宗旨。於紫柏大師授以此論。命之熟究。茫無入處。求古疏鈔已不可得。後閣開蒙及撿宗鏡花嚴疏鈔。過談此談處。輒錄之簡端。於是漸有一隙之明等。又文終雲。巢松之侶一兩法師集解此論刻已座就。余之證義亦且哭本矣。不妨為俗詮左輔右弼。師其許之否乎)雖復引慈恩釋。多據古書所引。所以知者。臚列十大論師皆舉陳那除最勝子。此最勝子殊不應除。然疏中所列。一護法。二德惠。三安惠。四親勝。五難陀。六淨月。七火辨。八勝友。九最勝子。十智月。此十論師時有前後。源流不同。親勝火辨世親同時。於中親勝初製釋論。餘九大論師皆因而釋。火辨形雖隱俗。深閑註述。安惠論師護法同時先德。或難陀是勝軍之祖。或勝軍亦從安惠學聲明大小論等故。依對法抄。勝軍師第七唯有我執同安惠計。又准略纂。護月師亦同安惠。大論師中與安惠同計亦不少矣。護法論師是唯識正義。勝友最勝子智月即是護法菩薩之門人。又戒賢論師及佛地論主親光菩薩等。皆是護法之弟子也。然則最勝子是護法弟子。而釋瑜伽。又別註述。疏中既明記矣。明昱智旭等若現見疏全本。則何除去之。其不見明矣。又陳那別無唯識釋。下論明四分中舉陳那說。為顯諸師所立有別。例如下論諍本有新熏兩種中。舉護月說。然護月師非謂別有釋論(大分十家。其中安惠·護法為兩大家。其餘多是門流。如上已明。安惠所造論少。故聖覺等謂。安惠所立難詳不見其本源。或難判斷)。 初釋題目。後辨撰號。初釋題目。能所通別。於能所中亦有二對。一能詮所詮對。二能釋所釋對。於六字中。上之四字所釋論名。下之二字能釋疏目。又於所釋四字中。唯識二字所成所詮。成論二字能成能詮。若成屬所為所成。唯識二字所詮。論之一字能詮。具如下釋。又通別者。如別記釋。然以通別能所釋諸題號者。台家四明等雖用通別。不用能所詮妙宗鈔一(十四)雲。諸師以能詮所詮釋眾經題。失旨之甚。今家皆用通別釋題。方無所失(文)。然能所詮釋經題者。本出於親光菩薩佛地論第一。親光菩薩是護法菩薩弟子也。法相一宗用能所詮本有所據。佛地論雲。能貫能攝故名為經。又曰。應知此中宣說佛地饒益有情。依所詮義名佛地經(文)。成唯識論名具如序中。然立此論名未審為誰耶。此合糅論本起漢土。故樞要雲。天竺無此糅本。既無糅本。何有題號。恐三藏譯糅論之日立此題號乎。答不爾。選號雲護法等菩薩造。又疏釋初歸敬偈雲。護法等投誠述已。彰釋論因。依此故知。此歸敬偈及選號等。疏主意為護法論主所立。問。疑難未通。此題已名糅論。梵土無糅論。論師何立乎。又選號雖標護法。而等取九大論師。不可為護法一人之論。又疏中釋歸敬偈前後有別。初為護法等歸敬偈。又後釋我今字雲。我者安惠自指已身。七八紙間忽為相違何乎。舉也贊疏主雲百本疏主。況又合糅此論之人。嗚呼此人而有此疾也。答雲。其解歸敬偈前後相違大有所由。從予而觀。則若非慈恩。誰有為此相違。慈恩哉。何所以。何者。三藏初糅譯之時。合糅百卷以為十卷。改轉前後錯綜彼此。此取難陀。彼捨火辨。長之短之。或開或合。或初歸敬偈用安惠論。終施願分以護法文。如是自在糅雜合為一論。弟子慈恩辨白不混。喻如鵝王能知水乳。慈恩曾廁譯場審觀別行百卷。既知初偈是安惠作。故後文中決指為彼。然今取為糅論歸敬偈。則廣通護法等師。故上文中指為護法。是以予謂。非慈恩師。無此相違。笠置等釋未得切當。問。道理可然。更有文證論題是護法立耶。曰有。樞要雲。然今護法所造之釋多與本論立名不同。二十唯識釋名唯識導論。此論名成。釋論之稱。故論末雲。此本論名三十唯識。又雲。此論三分成立唯識。故知唯識本論之名。今釋名成。成非本稱。 成唯識論述記開講說要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一(一本之一) 初釋疏題。斯題六字能所有異。通別不同。成唯識論所釋之論名。述記二字能釋之記號。今攬所釋之論以名能釋之記是分取他名有財釋也。若雲之述記即依主釋也。又四字是別。局當論故。二字乃通。通餘記故。疏主製作多立述記之名。如雜集宗輪二十唯識論等之記。今乃攬別簡通以標記目。題為成唯識論述記。別解論題具見序文並樞要中。更不煩述。今釋記號。述者。論語曰。述而不作。竊比於我老彭。朱註雲。述傳舊而已。作則創始也。疏主下(二十六丁右)釋今造此論文雲。敘理名述。先來有故。作論名造。今新起故。記者。說文雲。疏也。徐雲。疏謂一一分別記之。守一濟緣記序解雲。記者紀也。紀錄要言妙詞以備講學討論之率忘也。又就述記二字約六釋而解。若言記即述則持業釋。雜集述記歸敬偈終雲。微言鹹紀杳無依。隨昔所聞今述記。二十唯識並宗輪記皆雲。隨翻受旨編為述記。皆此意也。若雲述之記是依主釋也。雜集述記至正釋中雲。披括其美播揚其要以編此記。用述先聞。依準斯文依主亦得。疏主深懷謙光題為述記。以標此疏首尾全據於三藏之指麾非自發明。故此序文末雲。凡斯纂敘備受指麾。總料簡章等多雲此中所說義理研尋皆是大師別加訓授。又雲。此中所有義理徵釋皆於大師親加決了。但傳之疏謬非無承稟也。卷者。卷舒為義。從前向後曰舒。從後向前曰卷。囊昔墳典韋編仟簡(書曰竿牘。或曰韋編三絕是也)舒則閱之。卷則思之。卷舒自在立以卷名。今書不爾。線貫方楮不可卷舒。其體雖非。名則仍舊。亦無巨妨。吳郡都穆聽雨紀談雲。古人藏書皆作卷軸。鄴侯家多書。架捕三萬軸是也。此制在唐猶然。其後以卷舒之難因而為摺。久而摺斷乃分為簿帙以便檢閱。蓋愈遠而愈失其真矣。第一者。疏主法華玄贊一(初紙左)雲。第者次也居也。一者極也首也。經有二十八類條貫真宗。此品次居極首故名第一(文)。續高僧傳三(十五丁左)慧淨傳中雲。貞觀十三年。集諸官臣及三教學士於弘文殿延淨開闡法花。道士蔡晃講道論好獨秀。高宗下令遣與抗論。晃即整容問曰。經稱序品第一未審。序第何分。淨曰。如來入定徵瑞。放光現奇。動地雨花。假遠開近。為破二之供基作明一之由漸。故為序也。第者為居。一者為始。序最居先故稱第一。晃曰。第者第也。為第則不得稱一。言一則不得稱第。兩字矛盾。何以會通。淨曰。向不雲乎。等者為居。一者為始。先生既不領前宗。而謬陳後難。便是自難。何成難人(文)。爾雅男子先生為兄。後生為弟子。說文韋束之之次第本作弟。續字彙與第通。 次釋撰號。總安撰號。二種不同。一作者自頓。二後人代立。初作者自立意在簡別。上卷事鈔題子註雲。作者非無標名顯別。中卷題下雲。著作者多立名標異。准大覺抄批。彼謂。今鈔始不安撰號。祖師適至相部見礪師。礪問雲。從何來。答曰。自京北來。問曰。風聞前師門人有道宣。極理聰明。汝知否。答雲。知之弟子是也。即大驚歎。又問。近見首師抄三卷。大是要道。答曰。師不作其抄。但有疏二十卷。礪自出抄呈之。宣雲。是弟子撰耳。礪大加恭奉。問雲。何不顯號。宜標撰號。於茲方安撰號。雲石鼓雲。古來述作多不自題其名。故南山多見古人遺文而不題。若不知作者以為歎恨。俗中此例甚多。今謂。南山歎恨出在何文。未詳其據。疑是誤解。抄批所明法勵南山問答言辭以為此說。又一說。題下安選號者。濫觴南山。今謂。此說恐是由於石鼓臆談而起。次後人代立者。鸞師釋天親菩薩往生論雲。庶因人重法故雲某造(文)。此顯後人代立之意也。此豈作者自立意乎。今此撰號恐後人之所立。不呼全名闕上一字。似二名不偏諱之意故。又不應有自稱大乘故。又准宋傳。名諱上字出沒不同。彼第四(四紙左)雲。慈恩傳中。奘師龍朔三年於玉華宮譯大般若經終筆。其年十一月二十二日。令大乘基奉表奏聞。請御製序。至十二月七日。通事舍人馮義宣。由此雲靈基。開元錄為窺基。或言乘基非也。彼雲大乘基。蓋慧立彥悰不全斥故雲大乘基。如言不聽泰耳。猶謹遣大乘光奉表同也。今海內呼慈恩法師焉(文)。法師行實具見宋傳第四中。沙門者。一切經音義(玄應)曰。沙門舊雲桑門。或雲喪門。皆訛略也。正言室摩那拏。或言捨羅摩拏。此言功勞。言修道有多勞也。又雲勒息。言至誠也。義亦言息。以得法故暫寧(息也)。舊譯雲自心。或言靜志是也(七之四十五)又華嚴音義(靜法等惠苑)曰。沙門正雲沙迦懣囊。此雲止息。謂止息一切諸不善法。又曰劬勞。謂修一切劬勞苦行。又曰聽聞。多聞熏習是常業故。又雲止息者。袈裟蔭力止息一切不安隱故(二之二丁右)下疏雲。沙門者息惡之義(一末七左)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十四雲。沙門者是寂靜義。撰者。守千瑞應抄雲。問。說作述撰四名何異。答。說即口談。造即起本。並非先有名說造也。先有名述。通本無本。撰即集也。集舊成本名之為集。今世所傳撰勝於集。但在人情非關字義(文)今謂。非無勝義。周禮夏官群更撰車從。謂數擇之也。成韻雲。數也定也(文)又靈芝資持記(上一之一九紙)雲。撰述者。通而為言。撰亦是述。今既兩標。故須別釋。撰謂操觚染翰詮次成章。述謂謙已推他相循舊轍(文)。然三藏之富有門徒。已過三千。其中牙角尤銳有七十人。雖然如是。聲華籍甚其唯疏主一人而已。宋傳(第四四紙)雲。凡今天下佛寺圖形號曰百本疏主真(文)。然譯斯論初功之際。十釋別翻。神肪潤文。嘉尚執筆。普光檢文。疏主纂文。數朝之後疏主請三藏雲。錯綜群言以為一本。三藏久而遂許。後至糅論之時。雙遣三賢獨授疏主。以故雖言三藏奉詔翻傳。然據其實。多分出於疏主大手筆矣。是故淄洲往往顛倒圓測神廓等毘扶疏主雲。親承三藏執筆綴之糅唯識久。傳定不謬。餘非執筆。縱時諮問多意定之。所有判文論大綱記。非可為定(文)。演祕一本(四十一紙左)雲。疏主躬參譯司親奉指誨。豈諸末學同年語哉。亦猶三傳演經。餘二豈與丘明騁駕(文)今謂。淄洲之語非誣也。疏主歷覽百卷之抗行。搜索十師之殊旨。執筆綴文糅合為一。是以斯疏之體裁不儔諸部。大概而言。猶如梵土摩怛履迦。循環研覈立理解文。唯引經論以為定量。無心辨白於今古釋家是耶非耶如何如何矣。疏中文句義理定出於十師各論之中。不見其源不知其語護法。其義安惠等。可亦憾矣。釋斯論者凡數十家。皆唯見糅論不知抗行之本。雖有命世之才洞達文義然釋此論豈有可比肩於疏主乎。本邦壽靈駿斯疏雲。初是終非也。其指為是為非。不知剋在何處。予則不信。 次解序文。秋篠善珠分為七節。古傳雲。秋篠是慈恩之後身也。此師大有製造祖述慈恩。古稱後身亦有以也乎。是故本邦相宗深加崇重。然而此師開演潤致或不愜當。雖提典據。未窮根抵。今乃庸詎是非未必全依。其析序文段落符合其節。今亦襲仍舊科分為七段。窮以至海濬初雙對儒道述佛教勝。慈恩傳第六(十六紙)三藏表文雲。文超象繫之表。理括眾妙之門。亦此意也。釋家序中多有斯辨。為駮三教同轍之固執也。慈恩傳第六(十三紙右)雲。三藏翻瑜伽論已。論至帝自詳覽睹其詞義宏遠非從來所聞。歎謂侍臣曰。朕觀佛經。譬猶瞻天瞰海莫測高深。法師能於異域得是深法。朕比以軍國務殷不及委尋佛教。而今觀之。宗源杳曠靡知涯際。其儒道九流之典猶汀瀅之池方溟渤耳。而世雲三教齊致是妄談也(文)。於二教中。初述儒門大致。又儒教中就易敘者。顧夫孔子晚歲好而讀易。韋編三絕。於是作傳通之。所謂十翼是也。故周易之書至孔子方備矣。於是乎處名教之初為六經之首。儒教之深玄極於此矣。所以孔子曰。五十而學易。可以無大過。此乃窮理盡性至命之書也。命利生之極也。窮其理至於命則盡其極矣。然易之為書既是儒教之深玄。儒流取之為則。是故引以啟端耳。 (初紙右)竊以(止)筌理(文)。六位者。即六爻也。六位對於二篇而言。因明疏序雲。空桑啟聖資六位以明玄。瀨與仙暢二篇而顯理(文)文選王簡棲頭陀寺碑文雲。談陰陽者亦研幾於六位(文)。易下繫辭雲。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兩之故六。六者非他也三才之道也(本義三畫已具三才重之故六。而以上二爻為天。中二爻為人。下二爻為地)道有變動故曰爻(文)。說卦傳雲。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將以順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兼三才而兩之。故易六畫而成卦。分陰分陽迭用柔剛。故易六位而成章(本義兼三才而兩之總言六畫。又細分之則陰陽之位間雜而成文章也文)爻者言乎變者也。略例雲。爻者適時之變者。又雲。爻者效也。效天下之動者。既以六畫成卦。故設六爻以效三才之動。所以爻數有其六。於萬物之象既變通未盡。是以重之而有六畫。六畫既具萬物之形象無不備之。天地之能事盡於此矣。序中多用易之文字。雖非宗要而具鳩釋。覽者靡尤饒舌焉。精微者。對於玄妙而言。文選成公子安嘯賦雲。玄妙足以通神悟靈。精微足以窮幽測深。又禮記經解雲。絜靜精微易教也。像翼者。孔子作為十翼。十翼者。謂彖辭□象辭□繫辭(上三各有二。謂上彖下彖。大象小象。上繫下繫)。文言□說卦□序卦□雜卦是也。略例雲。彖者統論一卦之體者也。像者各辨一爻之義者也。繫辭則明吉凶剛柔相推而生變化也。文言則唯釋乾坤也。說卦則言聖人之作易也。將以順性命之理。序卦則明諸卦之生起由緒也。雜卦者雜糅眾卦錯綜其義也。然今於十翼中別帶一象者。為對下蒙列之言也。舊解雲總別並稱無失也。然古人多言象筌言蹄(此雲。資象筌理。下雲言蹄。賢首起信疏雲絕言象於筌蹄。皆此類也)。此依莊子外物並王弼略例。莊子雲。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蹄者所以有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妄言之人而與之言哉(文)。略例雲。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盡意莫若象。盡象莫若言。言生於象。故可尋言以觀象。像生於意。故可尋象以觀意。意以象盡。像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像而忘言。像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猶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也。然則言者象之蹄也。像者意之筌也(文)。筌理者。頭陀寺碑文雲。然爻繫所筌窮於此域。善註雲。爻六爻。繫繫辭也。因爻以立辭。亦因辭以明理也。詵雲。筌明也。此文意謂。易之為道精矣微矣。有孔子興具製十翼。發明光闡性理之壺奧義。 (初紙右)二篇(止)探機(文)。二篇等者。此述道教大綱。二篇者。謂老子上下二篇八十一章五千餘言也。史記列傳第三雲。老子姓李氏。名耳。字伯陽。修道德。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居周久之。見周之衰迺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疆為我著書。於是老子迺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又莫知其所終(文)。玄妙者。道德經雲。道之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微。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文)蘇註雲。凡遠而無所至極者。其色必玄。故老子常以玄寄極也。言玄則至矣。然猶有玄之心在焉。玄之又玄則盡矣。不可以有加矣。蒙列者。蒙謂莊子。列謂列子。史記列傳六十三曰。莊子蒙人也。名周。嘗為蒙漆園吏。其學本歸於老子之言。其著書十餘萬言。大抵率寓言也(文)。史記等中不載列子。於莊子中往往舉示。彼列禦寇等是也。列子見行之本上下二卷八篇。探機者。機與幾通。說文曰。微也。易下繫辭傳雲。子曰。知幾其神乎。又雲。幾動之微吉之先見者也。君子見幾而作。又雲。夫易聖人之所以極深而研幾也。又雲。探賾索隱釣深致遠。王元貞老子翼註序雲。探造化之根源發玄微之妙旨是也(文)。此文意謂。道德二篇玄也妙也。後有列莊二子。作幾許章祖述搜揚道德之玄微。總而言之。則如上敘列孔子翼贊周易。莊列搜揚二篇。此欲下明滅後無著世親等諸菩薩作為諸論毘贊佛教之張本(文)。 (初紙右)況乎(止)之外(文)。此文況釋佛教甚深。周易雖微。二篇雖妙。未出言詮名相之外。佛教兩亡甚深可知。故雲況乎。三藏奉御製聖教序表謝文雲。竊聞六爻探賾局於生滅之場。百物正名未涉真如之境。言非有等者。此真俗二諦中約真勝義諦。又於依廢二詮中是廢詮談旨也。所以先約廢詮勝義諦以辨佛教勝邃致易顯而敵者立伏故。非有非空者。總料簡章雲。勝義諦中雖一切法體或有或無。由言不及非空非有。非由體空名不可說。成唯識說。勝義諦中心言絕故非家非有。乃至即以所明說一切法非空非有中道之義以為宗也。又雲。遍計所執無。知法我俱遣。依他圓成有。照真俗雙存。無無所無所以言無。有有所有所以言有。言無而有亦可言無。遍計所執真俗無故。言無而無亦可言有。當情我·法二種現故。令除所執。我法成無。離執寄詮。真俗稱有。妄詮我法非無非不無。當情似有。據體無故。妄詮真俗非有非不有。非稱妄情。體非無故。我法無故。俱是執皆遣。真俗有故。諸離執皆存。由此應言。迷情四句四句皆非。悟情四句四句皆是。說境我法空破初執有。說心真俗有破次執空。諸偏見者初聞說有。便即快心於空起謗。後聞說空。亦復協意便謗於有。今言非空非有中道教者第三時也。言諦者。出於莊子。如上已引。 (初紙右)不生(止)之津(文)。不生不滅者。此明真如凝然常住。唯識義章舉三十一類唯識中雲。大慧經中表無起盡亦名不生不滅。攝大乘等顯此遍常等名圓成實。對法論等明非妄倒名曰真如。名相者。名謂名言。能詮為名。相謂相狀。所詮雲相。論第八(三十三左)雲。彼說有漏心心所法變似所詮說名為相。似能詮現施設為名等。常寂之津者。玉簡棲頭陀寺碑文雲。是以掩室摩竭用啟息言之津。善註鄭玄論語註雲。津濟渡水處也。所以譬真如者。真如是迷悟依也。迷之則沒生死大海。悟之則昇涅槃彼岸。故取為喻。 (初紙右)至覺(止)其宰(文)。下約依詮中。此明佛陀證理菩薩釋經暢化。至覺者。指佛。自覺覺他覺行窮滿故雲至覺。不言大覺。言至覺。方為對下將聖之言也。宗者。尊也法也。指示上所舉非有非無中道之宗故言其宗。將聖者。慈恩傳雲。玄奘謝御製慈恩寺碑文雲。道包將聖功茂迺神。論語子罕曰。子貢曰。固天縱之將聖。朱註雲。將殆也。謙若不敢知之辭。蒙引雲。庶幾聖者矣。下言縱聖。無據論語。此中對上至覺今言將聖。則廣指因位十地等菩薩。非如對三賢言十聖。下言鄰智皆同此意。是故彌勒·無著·世親等皆攝此中已。□其宰者。□者下言陶□甄韻會。稽延切。察也。又之人切。增韻察也(平先)。正字通曰。三國以前未有音之人切者孫權即位尊堅為帝。江左諸儒為吳。諱故改音真(午集上四十紙左)漢書如惇註雲。陶人作瓦器謂之甄。宋均尚書諱註雲。甄表也。翰註雲。成也。宰者謂宰割。如言宰相。對上宋而言。宗者主也。下論雲。我謂主宰。記(一本五十紙左)釋雲。我如主宰者。如國之主有自在故。及如輔宰能割斷故。有自在力及割斷力義同我故。或主是我體。宰是我所。或主如我體。宰如我用(文)。世親等論師揚化扶教。猶如宰相割斷國事。雖主宰相對而其意稍異。上明佛證三性中道之宗致。今明菩薩揚化造論恢張中道之教。今此二句照應如上數句。大分而言。至覺照宗應上六位精微二篇玄妙。將聖甄宰類上象翼筌理蒙列探機。對文可知。若又細分。則非有空與不生滅應上精微玄妙。詮辨名應二篇。相應六位。彼唯就法雲六位精微二篇玄妙。此兼人法故雲至覺照宗。將聖等一句應資象等藉蒙等二句。文顯可知。 (初紙右)無言(止)月玄(文)。無言之言等。承上息詮辨等之句。肇論雲。聖人終日言而未嘗言也。韜增韻藏也。邃說文深遠也。奘師啟曰。豈韜彩愚瞽。玄說文幽遠也。風彩喻音聲名句文。十地論一雲。所說音聲如空中風。如樹葉是中不住故。其名句文如虛空畫彩。如壁是中不住故。此彩風非自性不可得。見是不住故。 (初紙左)非有(止)海濬(文)。非有之有等者。承上不生不滅等之句。為且對無言之言。唯舉非有不言非空。上就能詮言教而讚。此約所詮法體而論。能所雖殊。幽邃俱齊。幽章者。珠雲。有作涵。沒也。幽字可。濬說文深也 (初紙左)匪屬(止)息矣(文)。匪屬等者。此明非屬菩薩論師等大體無缺。智近於佛。領會大教之淵致。則真如中道之教將墜於地。具體鄰智者。指彌勒。世親等。同上將聖。具體者。孟子(頌孫丑上篇)雲。昔者竊聞之。子憂·子遊·子張皆有聖人之一體冉牛·閔子·顏淵則具體而微。敢問所安。朱註雲。公孫丑問也具體而微。謂有其全體但未廣大耳。抱朴子四雲。亞聖者具體而微。命世絕倫。與彼周孔其問無所復容之謂也。演賾鉤深者。語據周易。如上已引。空性者。二空·空性二種有別。述記一本(二十七紙右)雲。梵言瞬若。可說如空名舜若多。如是空性。即是二空所顯實性。故言空者從能顯說。二空之性名二空性。依士釋名(文)空性具如第三(六十一紙)辨。了義者。義林章曰。此中第一為令有情捨邪歸正名了不了。一切佛經皆名了義。外道所說名為不了。第二為令捨小歸大名了不了。一切大乘皆名了義。諸小乘教名為不了。第三為令捨隱歸顯名了不了。一切大乘顯了言教皆名為了。雖是大乘說法隱密名為不了。第四為令知法廣略名為了不了。諸重頌經言略不盡皆名不了。非重頌經言廣盡故說名為了。以此四門了不了義釋一切教了不了言。隨所講教當應記之(文)。了義燈一本(六紙左)雲。又問。要集敘解深密雲。了義者。清辨等雲。說了義者。結集家語。非正佛說者。不爾。彼非善通應雲清辨等言此對俗諦說。最為勝名為了義。不望勝義。若以有違雲非佛語。便令聖教皆不可信。了不了義法苑分四。今要集雲。更加一門。執著名字名為不了。不著名了。故自在王菩薩經上雲。了義經者。一切諸經皆是了義。以依義故一切諸法不可說故。菩薩如是名為了義。若人於一切經不能如是依義。是名不了義。何故名不了。是人不了義故。准此經文雲。是人不了義故名不了義。不判經為不了義。又經雲。自在王菩薩。依如是義趣法者。一切諸經皆是了義。不如是依者。一切經皆是不了義。准此意。能不執著。一切經皆是所了義。若執著者。一切經皆是所不了義。不得約人自不能了便判聖教亦為不了。要集解雲。能令生過或生功德說了不了。此通一切大小乘經。此判不爾。若由不了即生過失名為不了。亦應名不善。亦應名有漏。便非稱實有多過故。今者正解應雲。依法分四。如法苑明。又加依人。對解了不執。名為了義。對執著者。名不了義。如似二諦(文)料簡上(四十七紙右)雲。且依相傳總四義釋(四義如上章說)別對諸教如理應思。然大菩薩藏經第二十八卷。以九復次釋二差別。初一復次依能所詮明瞭不了。後八復次約能詮教廣分別。故彼經雲。舍利子。諸菩薩等善能通達所有廣文名不了義。如是廣文不應依趣。所有廣義是名了義。如是廣義則可依趣。解雲。此初復次一切佛經其能詮文皆名不了。但所詮義即名為了。此謂能詮本為表義若不觀義。能詮何為。生解之中所詮親勝故。所詮義總名為了。若能說者對親心所發表召諸法生他解者。即能詮勝。非所詮義。彼依親生行者解心故。說所詮名了義也。即依此義。瑜伽顯揚說能詮皆為經體。至下當知。下八復次唯約能詮明瞭不了。勸諸弟子依了義經。隨其所應當善思說。幾乎等者。易上繫辭傳雲。乾坤毀則無以見易。易不可見則乾坤或幾乎息矣。慈恩傳七(初)雲。太子述聖記雲。蓋真如聖教者諸法之玄宗。眾經之軌躅也。 (初紙左)唯識(止)製也(文)。此下第二明世親菩薩製三十頌。簡異二十標雲三十。支者。義林章雲。支有二義。一支分義。二支類義(文)。下疏(八本六十七左)雲。支者因義分義(文)。今取支分義。頌者。西域記三(三紙右)雲。舊曰偈。梵文略也。或曰偈陀。梵音訛也。今從正音宜雲伽陀者。唐雲頌。頌三十二言。慈恩傳全同。了義燈一本(二十九紙右)雲。二明支分者。謂諸菩薩所造論意非但為弘佛經。亦為廣顯瑜伽中義。詮教不同略有十支。支謂支分。並是瑜伽所有支分。言十支者。一百法論(名略疏。名數論)二五蘊論(名粗釋體義論。又名依名釋義論)此上二論天親菩薩之所作也。三顯揚論。名總苞眾義論。此論無著菩薩造也。四攝大乘(名廣苞大義論)此論本無著菩薩造。釋論天親及無性等造。五雜集論(名分別名數論。亦名廣陳體義論)此論本是無著等造。今盛行者。唯覺師子釋。安惠菩薩糅。六辨中邊論(名離僻彰中論)此論本頌是慈氏菩薩造。釋論天親菩薩造。七二十唯識論(名催破邪山論)八三十唯識論(名高建法幢論)此之二論本頌並天親造。三十唯識釋是護法菩薩等造二十唯識天親菩薩釋。九大莊嚴論(名莊嚴體義論)此論本頌慈氏菩薩造。釋天親菩薩造。十分別瑜伽論(名攝散歸觀論)此是慈氏菩薩之所造也。今又助解。或十支中除攝大乘。彼論別釋阿毘達摩經。非瑜伽論支分之義。應加正理門論。以論緣起中雲案達羅國王請陳那菩薩證無學果。菩薩撫之欲遂王請。文殊師利於虛空中彈指警曰。何捨大心而期小果。可制因明以弘慈氏所造瑜伽論。菩薩敬受指誨。奉以周旋遂造正理門論故。應取此以為一支。集量因明皆此支攝。正理門論(名建正摧邪論。或可舊釋為正。雖釋阿毘達摩。瑜伽亦是廣釋諸經。唯識即是華嚴等說。既是彼支故。取攝論亦復垂妨。若爾。因明何支所攝。答。義門少故略不名支)。 故此唯識即十支中之一支也(文)。增明記上(三十六紙右)雲。今准義雲。因明雖五明中一明。西方外道亦說因明。共外道故略不及名支(文)。南海寄歸傳四(十三紙左)雲。瑜伽畢學體窮無著之八支(一二十唯識論。二三十唯識論。三攝大乘論。四對法論。五辨中邊論。六緣起論。七大莊嚴論。八成業論。此中雖有世親所造。然而功歸無著也)因明著功鏡徹陳那之八論(一觀三世論。二觀總相論。三觀境論。四因明論。五似因門論。六理門論。七取事施設論。八集量論)習阿毘達磨則遍窺六足。學阿笈摩經乃全探四部。然後降邪伏外摧揚正理。廣化群物弘誘忘疲。天親者。神泰俱捨疏雲。本音雲婆藪盤豆。真諦翻為天親。此錄文人謬也。今奘師譯。婆藪此雲世。盤豆此雲親。謂西方有天廟。是婆藪天廟也。其像多為世人親近供養。西方人呼為世親。其菩薩父母於此天處祈請得於此子。從所祈請處為名故雲婆藪盤豆。本音雲提婆。此雲天。既不言提婆盤豆。何得翻為天親也(文)。西域記第五雲。菩薩乃是毘披紐天親故雲天親(弘決十雲。毘紐天亦韋紐天亦韋糅天。此翻遍勝。亦云遍淨。阿含雲。是色天。俱捨雲。是第三禪頂天)又法盈俱捨序註雲。劫初之時。自在天二十四返人間行化。第二十四返現三目八臂身。遇足目仙人語曰。如我面上有三目。即堪與我論議。仙人舉足報曰。如我足下有目。即與論議。天知墮負現羸瘦形卻歸本天更不復來人間。時人仰慕天德。為之立祠。鑄黃金為身。頗梨為眼。座高二丈。號此天像為婆藪盤豆。謂與世人為親愛故雲世親。父母於天祠乞得三子。皆從所乞處為名也(文)今謂。法盈所明天形等。相似因明疏雲商羯羅此雲骨鎖天。准天親傳。天親者帝釋名。與宗輪述記為毘瑟拏天。法盈為自在天不同。未知何是。西域記第十一曰。南印度境摩臘媻國。昔有大慢媻羅門生知博物。遂用赤旃檀刻作大自在天盤藪天那羅延天佛世尊像為座四足。凡有所至負以自隨(文)問。自在天與毘紐天為同為異。答。若准法盈解則非異。然顯揚十四(三紙右)雲。執不平等因。謂有常住自在天毘瑟弩天自性等因(文)。西域記文如次上引之。二別不同。又准瑜伽略纂十五(三十紙右)。魯達羅天此名暴惡天。毘瑟笯天此名惑天。能幻化鳥象等種種形故。二皆是自在天變化身。若依略纂。既為自在天。法盈解釋非無其理。又略纂雲。毘瑟笯天是婆藪天之化身也。世主天者梵天也(文)玄應音義二十四(二十七紙右)雲。毘瑟笯天(奴故切)舊雲毘搜紐。或言毘紐。皆訛也。此當幻惑義。是筏藪天則名也。舊言婆藪天也。又二十四(七紙左)雲。亦言毘瘦紐天。此當幻惑義。此天有大威德。乘金翅鳥行。行時有輪以為前導。欲破即破。無有能當也。又大自在天處處不同。瑜伽倫記雲。有釋。第六欲天名大自在。梵王祖公名那羅衍拏。四大王天名為眾主。又解。大自在者即色界頂摩醯首羅也。眾主者乃梵主也。又大日經疏第五雲。商羯羅天此是摩醯首羅也。於一世界中有大勢力。非三千世界主(文)此文十八梵悉摩醯首羅故。簡非色界頂者也。一世界者即一須彌界也。又宗輪論述記雲。言世友者。梵雲筏蘇密多羅。筏蘇者世義密多羅友也。外道所事毘瑟拏天亦名筏蘇。能救世故。世間父故。世導師故。住於世故。今此論主從彼乞得。彼天之友故雲世友。友者朋友。如言世親。世天親也。乃至不名天友。如世親釋(文)。今案上說宗輪疏西域記意。唯世一字是天之名。神泰·普光·法盈意。世親二字俱屬天名。然天竺國從所乞神以立兒名。其類不鮮。故有同名。世友之名梵土孔多。光記所引凡有六七人。世親之名亦多。俱捨第九雲。有餘師釋曰。非理作意亦取支攝(文)。光記雲。此敘異說。古世親是世親祖師。即是雜心初卷中雲。和須盤豆是有部中異師(文)。然鸞師天親往生論註並大論慧影疏雲。付法藏中。龍樹第十三。天親二十一。嘉祥法華玄論雲。十地攝論·法華論等是天親造。在付法藏。豈可不信。中論玄百論疏攝論疏等亦同。善珠序註亦云。傳法二十四人中。世親當第二十人。然付法藏傳所舉天親與今唯識論主名同體別。以名同故。諸師誤指。又考天親傳雲。毘搜紐天王世傳雲。是帝釋弟。帝釋遣其生閻浮作王。為伏阿修羅其生閻浮提。為婆藪提婆王之子。乃至廣說。今謂。婆藪提婆此雲世天。准此傳文。真諦翻婆藪為天。恐以總名翻。例如龍樹之母樹下生之因字阿周陀那。阿周陀那樹名也。以龍成其道故。以龍配字號曰龍樹。又商伽羅此雲骨瑣。塞縛彌此雲主。以天為主名骨瑣王。亦名天主之類。西域記第五(十紙右)雲。菴沒羅林西北有如來髮爪窣堵婆。其側故基是世親菩薩從睹史多天下見無著菩薩處。無著菩薩從彌沙塞部出家修學。頃之迴信大乘。其弟世親菩薩從於說一切有部出家受業。博聞強識。無著弟師子覺者密行莫測。高才有聞。二三賢哲每相謂曰。凡修行業願覲慈氏。若先捨壽得遂宿心。當相報語以知所至。其後師子覺先捨壽命。三年不報。世親菩薩尋亦捨壽。時經六月亦無報命。時諸異學鹹皆譏誚。以為世親及師子覺流轉惡趣。遂無靈鑒。其後無著菩薩於夜初分為門人教授定法。燈光匆翳空中大明。有一天仙乘虛下降。即進階庭敬禮無著。無著曰。爾來何暮。今名何謂。對曰。從此捨壽命往都史天慈氏內眾。蓮華中生。蓮華纔開慈氏讚曰。善來廣惠。善來廣惠。旋繞纔周即來報命。無著曰。師子覺者今何處在。曰。我旋繞時見師子覺。在外眾中耽著欲樂無暇相顧。詎能來報(文)(廣惠名義具如俱捨指要鈔第一。又兜率往生並為最後身之菩薩如別章辨之)西域記五(十六紙左)雲。有故伽藍。具史羅長者舊園也。伽藍東南重閣上有故磚室。世親菩薩嘗住此中。作唯識論破斥小乘難諸外道。慈恩傳三(四紙右)亦同。論其位階即在四加行初暖法位。故樞要雲。住居明得道鄰極喜。何以得知者。辨中邊護月釋雲。無著菩薩先住地前加行位中增上忍時。聞慈氏尊說此中邊所有頌已。得入初地。為世親說。世親菩薩先住地前順解脫分迴向終心。聞無著說此彌勒頌。令其造釋。得入加行初燸位中應是聖者相傳此說。所以護月遂有此言。非無逗留而為此義。真諦說。是十迴向中第二迴向中(二十唯義述記)又俱捨光記雲。世親菩薩一阿僧祇向滿(頌疏冠註雲最後身菩薩者可笑)。 (初紙左)白虹(止)行墜(文)。此明如來沒後遺教訛頹。聖言紛於水鶴傳者駁放魯魚。祲者。說文雲。精氣感祥也。又曰。日旁氣也。文選東京賦註曰。陰陽氣相浸漸以成災祥也。法苑珠林第二十(十紙右)雲。案周書異記雲。周穆王五十三年壬申歲二月十五日平旦。暴風忽起損捨折木。地動天陰。西方白虹十二道。太史扈多曰。西方聖人滅矣。此即佛入涅槃之相也。素毫者。豪字彙雲。豕名。山海經。豪豬狀如豚。而白毛大如笄而黑端。又與毫同。毫末秋豪古皆通用。樞要上本(七紙左)雲。囑猶豪毳岳盈投之以炎爍。又下疏(三本七十六)雲。佛放豪光至色究竟。法華經雲。爾時佛放眉間白豪相光。玄贊第二(二十八紙右)雲。豪者長毛。亦有為毫。毛也。觀佛三昧海經第一雲。太子時舒長五尺。樹下長一丈四尺五寸。成佛已長丈五尺。有十楞現。中外俱空。放之圓。卷如秋滿月分明。皎色映珂雪(文)惠琳音義十一(初左)線華者。謂契經。線·綖·線·並通。古言修多羅。此翻為線。新雲素呾纜。翻雲契經。大乘義章第一曰。修多羅者中國之言(乃至)或翻名綖(乃至)若正相翻名之為綖。此三門釋。一準定方言。二以義解。三以文證。准方言者。外國之人正名世人縫衣之綖為修多羅。那得異翻。乃至廣說。法苑二本雲。以教貫義。以教攝主。名之為經。猶綖貫華。如經持緯。西域呼汲索縫衣綖席經聖教等皆名素呾纜。貝葉等者。玄奘三藏謝敕應經序啟曰。貝葉靈文鹹歸冊府。玄應音義二十四(二十二紙左)雲。多羅果其樹形似棕櫚。直而高聳。大者數圍。華白而大。若捧兩手。果熟即赤。狀若百榴。生經百年方有華果。舊言貝多訛也。慧琳音義十(十四紙右)雲。貝多西國樹名也。其葉可以裁為梵夾書寫墳籍。此葉粗厚鞭而難用。若書多以刀畫為文然後寘墨。為葉厚故也。不如多羅樹葉薄耎光滑白淨細好。全勝貝多。其多羅樹最高出眾樹表。若斷其苗決定不生。所以諸經多引為喻。此等形狀叵似棕櫚。五天皆有。不及南印度者為上。西域記中具說其梵夾葉數種不同。隨方國土或用赤樺木皮。或以紙作。或以獸皮。或以金銀銅葉。良為諸土無紙故也(文)准惠琳音義。貝多之與多羅樹二物不同。華嚴經音義二(十五紙右)雲。多羅者西域樹名也。其形似棕櫚樹也。體堅如鐵。葉長稠密。縱多時大雨。其葉蔭處乾若屋下。今以此寶而成故曰寶多羅也。又或翻為高竦樹也。慈恩傳四(十紙雲)。建那補羅國(南印度境)域北有多羅樹林。週三十餘里。葉長色潤。諸國抄寫最以為首。乖魚等者。事文類聚張鷲曰。簡牘磨滅。讀陶為陰。以魚為魯也。斯文者。論語曰。天將奩斯文也。行墜者。行訓將。詩十畝曰。行與子還。註行猶將。歸去來辭雲。感吾生之行體。陸士衡文賦雲。濟文武於將墜。論語雲。子貢曰。文武之道未墜於地。 (二紙右)誕茲(止)傳燈(文)。此嘆論主出興製論傳燈。傳燈者。維摩經註肇雲。自化彼則功德彌增。法光不絕。故雲傳燈。亦名無盡燈也。 (二紙右)晦孤(止)說有(文)。此明論主本是薩埵。非晦示晦弘演小論。孤明者。謂獨見不昧。竺道生傳雲。生剖折經理洞入幽微。孤明先發獨見忤眾。同塵者。老子曰。和其光同。其塵。說有者。對下談空而言。總指小乘。非謂說一切有部。下談空者。總指大乘般若空教。法華玄贊一(二十紙左)雲。教但三者。一多說有宗。諸阿含等小乘義是。雖多說有。亦不違空。二多說空宗。中百十二門·槃若等是。雖多說空。亦不違有。三非空有宗。華嚴深密法華等是(頌疏序註釋說有言以為有部者誤也)俱捨論光記雲。世親論主健馱羅國人也。本於說一切有部出家。因即受持彼部三藏。後學經部。情謂為真。於本所學。時懷取捨。然更欲往迦濕彌羅國研覈有部考定是非也(具如光寶釋)然此論主初造小論凡五百部。後歸大乘又造五百部論。故時人呼為千部論師。具見嘉祥百論序疏及西明寺壁記等。俱捨是小乘五百部中之隨一也。於小論中獨舉斯論。此論為稱首故。依慧愷俱捨序及光法師記等。天竺學從稱為聰明論是也。 (二紙右)解慧(止)談空(文)。此述論主轉小入大製大乘論。又於大乘五百部中別舉此論。論主受無著教歸入大乘初製此論故。樞要上雲。世親博綜於三乘遍於諸部。知小教而非極遂迴趣於大乘。周聞誦華嚴十地品·阿毘達磨攝大乘品悔謝前非。流泣先見持刀截舌。其兄處遠三由旬遙舒一手止其自割曰。豈截舌而罪除。早應讚釋大乘以悔先犯。菩薩敬從兄。兄乃囑以十地經。製以攝大乘本。令具造釋。故此二論菩薩創歸大乘之作也。解縛者此亦明示現。論主昔信小乘誹訕大教。為無惠之加簡擇也。此豈非為小執計之所纏縛乎。今轉小歸大製大乘論。豈非解脫小執之縛耶。儻約論主地位則實是清淨薩埵也。固絕小縛。何更脫之有。非解說解。此示現耳。嘉祥百論序疏雲。天親本小乘學造五百部小乘。方等遂沒翳而不傳。兄阿僧伽恐覆大道引誘化之。為之現病。弟聞來慰。兄曰。為汝故病。汝弘小乘障覆大乘。罪過深重。故為汝病也。弟曰。若爾。此是舌過。當截其舌。兄曰。不煩等。今謂。此嘉祥說與樞要義稍有不同。又清涼花嚴玄談雲。世親菩薩後歸大乘本由華嚴者。為有此緣也。 (二紙右)鑑洽(止)盡叡(文)。此明論主智鑑廣深。鑑者。集韻識也。洽者。謂浹洽。霑濡周遍也。智周者。蕭子良淨住子淨行法門曰。如來智周城外。尚假苦切之言令諸眾生得入律行也。又按。智知相通。繫辭上曰。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窮神者。易雲。窮神知化德之盛也。叡者。說文曰。深明也。 (二紙右)研精(止)上遷(文)。此明論主垂終之日唯造本頌不及長行。研精者。孔安國尚書序雲。研精覃思博考經籍以立訓傳。歸真上遷者。法華文句雲。還入一法息化歸真。慈恩傳第七(十六紙左)玄奘寄智光法師書曰。今法將歸真。法師次在其中。莊子天地篇雲。千歲厭世去而上僊。乘彼白雲至於帝鄉。遷僊音通。慈恩傳第六(十四紙左)御製聖教序雲。晦影歸真遷儀越世。若據天親傳。於阿踰闍國捨命。年終八十。又天親傳雲。阿僧伽法師殂歿後。天親方造大乘論等。然則無著先寂。世親後滅。又考西域記第五梁僧祐西國傳等。世親先生兜率還來報於無著。據此記傳。世親先滅無著後終。未知何是 (二紙右)義繁(止)重祕(文)。此略讚頌文。善珠分科屬為第三者非也。義繁等者。左傳杜預序曰。言高則旨遠。辭約則義微。孔安國尚書序雲。約文申義。敷暢厥旨。泉源者。詩經衛風。泉源在左淇水左右。重祕者。疏主理趣分述讚第三(三十六紙右)雲。可貴可重名祕。幽隱難知名密。宗輪述記。 (二紙右)雲。洞該泉祕(文)此中意謂。頌唯三十故。此雲文約義包百卷。此雲義繁。沈元明贊雲。言含萬象字苞千訓。妙旨天逸邃彩星華。亦此意也。下疏(一本六十一左)雲。譯者欲以文同義別文約義繁。所以合二師總為一文(文)此謂此論譯者巧妙。非謂本論主。以文全同故引為證。如來了義唯識中道之淵意乃是諸教之根源。甚深不可測度。譬如泉然。故雲泉源。論主興世製斯本頌。唯識之教於焉可重可祕。故雲重祕。重謂尊重即上聲。若為去聲則重複之義亦通。或雲。雖義繁而文約故令學者不易解。故曰泉源重祕者不穩。何者。若言昔祕難解今亦重祕則不可以為讚頌之文。處處皆言佛日再暉。慈恩傳雲。奧義重明此之力也。類例可知。祕為隱祕非也。今意可貴曰祕。重字上去二聲俱通。 (二紙右)爰有(止)成唯識論(文)。此下第三明護法等十大論師造論釋頌。十大論師者。如下列釋。然俗詮·證義等皆取陳那除最勝子非也。或最勝子梵雲辰那弗多羅。辰·陳音近故致此誤歟。最勝子是護法菩薩之門人。或釋瑜伽。或別註述。論明四分中有陳那義。而此唯舉所立。陳那非作釋論者。如玄奘·慈恩等師。手執梵本翻釋十師之論。其所列示毫無疑貳。俗詮·證義·自攻心要等疏抄中。雖有據慈恩者。而此等多據於宗鏡等所引。未曾見樞要述記等全本是故此等諸師雖有俊逸之才。而解釋此論一一牆面。皆不足取。徵者。安彙雲。直貞切。音呈。水靜而清。徐鉉曰。今俗作澄非是。七轉者。八囀聲中除第八呼聲也。謂體·業·具·為·從·屬·於也。樞要上本曰。瑜伽第二卷七轉聲亦名七例句。依一男聲中唯詮一大夫之七轉故除第八呼。前是男聲中總目一切。故此不同。彼論亦名七言論句。一補盧沙(丈夫體)二補盧衫。三補盧崽拏。四補盧沙耶。五補盧□。六補盧教婆。七補盧鎩。第八加呼聲雲醯補盧沙(文)至下當解。河辨者。晉書雲。郭象字子玄。好莊老能清言。王衍每雲。聽象語如懸河瀉水註而不竭微言者。出於孔子家語。雖大義乘而微言尚在。八藏者。珠雲。一本作識。今謂。不可也。恐解上文為七轉識。對此錯為八識。御製序雲。一乘五律之道馳驟於心田。八藏三篋之文波濤於口海(文)菩薩處胎經第五雲。一胎化藏者。謂佛說胎中化現等事。如菩薩處胎等經是也。二梵語摩訶衍華言大乘。摩訶衍藏者。即佛所說法華涅槃華嚴等大乘經是也。三謂此色身死後未託生前名為中陰。中陰藏者。如佛所說中陰等經是也。四戒律藏者。謂佛所制在家·出家及大乘小乘諸品戒法。如僧祇等律部是也。五菩薩藏者。佛所說大乘諸經明諸菩薩修因證果法是也。六雜藏者。謂佛所說大小乘經共明聲聞·緣覺·菩薩及諸天人修因證果等法是也。七金剛藏者。謂佛所說等覺菩薩修因證果之法。以其破惑之智最為堅利能斷極後微細無明之惑。故名等覺菩薩為金剛心也。八佛藏者。謂佛所說大乘諸經明一切諸佛所說法及神通變現導利眾生等事是也(文)玄應音義五曰。八藏梵本名篋以藏贊之也(文)善珠雲。言八藏者。謂戒·定慧三藏更加雜藏。以之為四。大·小合八也。又八蘊即是八藏。謂界·世·根·業·隨眠·賢·聖·智定也。此八蘊義如毘婆沙論廣說其相(文)此解並非也。振金聲者。孟子(萬章篇)曰。孔子之謂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朱註雲。聲宣也。振收也。先擊鎛鍾以宣其聲。俟其既闋而後擊持磬以收其韻。宣以始之。收以終之。二者之間脈絡貫通無所不備。則合眾小成而為一大成。慈恩傳九(二紙左)雲。金聲玉振即悟群迷。鳳翥龍蟠將開眾瞽。文選劉越石勸進表雲。玉質幻彰金聲夙振。晉書孫綽傳雲。綽作天台山賦示友人范榮期雲。鄉試擲地當作金石聲。期曰。恐此金石非中宮商。淨彼等者。此述此論兼具兩題。樞要上本(七紙左)雲。梵雲毘若底(丁你反·識也)摩呾剌多(唯也)悉提(成也)奢薩呾羅(論也)應雲識唯成論。順此唐言成唯識。梵音成唯識呾羅。應言識唯淨論。今雲淨唯識論。此論第十卷末解雲。於女聲內以呼之。或毘若底摩呾剌多毘輪度迦(淨也)奢薩此論三分成立唯識。是故說為成唯識論。亦說此論名淨唯識。顯唯識理極明淨故。真識之語出於楞伽。四卷楞伽第一曰。略說有三種識。謂真識現識及分別事識(文)今對雅論且言真識。語周楞伽義稍有別。未審此糅論題出梵土耶。樞要雲。雖復本出五天。然彼無茲糅釋。已無糅論則題號豈出於彼土。將為三藏等所建乎。答。糅論之製雖在支那。題號本出於五天。何者。三藏糅譯之日。正以護法釋論為本傍糅餘說。捨同捨異以葉一師之製。凡一部中雖復鳩集十作。今就正本撰攬護法抗行之別題以為十師糅論之總目。撰號等取九大論師以稱護法等菩薩造。蓋其意在表正傍之別也。可以准知。問。傍正分途得其命矣。雖然未得決知斯題是護法立。為有援據乎。答。有皎證。樞要上本(八紙右)雲。然今護法所立之釋多與本論立名不同。二十唯識釋名唯識道論。故知唯識本論之名。今釋名成。成非本稱(文)。 (二紙左)義苞(止)提異(文)。此明此論一部義理高深總括經論。權實者。約三時教。第一有教第二空教此名權教。第三時教此名實教。此則法相一宗判教之大綱也。鷲嶽者。諸本不同。或作嶽或嶺。此舉佛說法所。希夷者。老子曰。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王弼註曰。無狀無象無聲無響。無所不通無所不往。龍宮者。舉珍藏遺教所。三藏謝敕賚經序啟雲。盡龍宮之所儲窮鷲嶺之遺旨曰。騰彩者。雲教法有文彩也。此一聯取。褚亮金剛經註序曰。詞鋒秀上映鷲嶽而相高。言泉激壯赴龍宮而競遠。諸經眾論者。謂宗明唯識中道之教。即深密。華嚴等經。瑜伽。顯揚等論是也。綱領者。南齊書顧歡傳雲。綱以大綱言。如網之有綱網舉則目張領以要領言。如裘之有領領挈而裘順。索隱者。易繫辭上曰。聖人探賾索隱釣深致遠。涵宗者。涵含也。或涵泳。菁華者。法苑珠林序曰。搴文囿之菁華。音訓曰。菁咨盈切。英華也。文選上林賦雲。唼喋菁藻。郭璞及良註雲。菁水草也掇奇提異者。任彥昇王文憲集序雲。拔奇取異。御製聖教序雲。鹿苑鷲峰瞻奇仰異。 (二紙左)風飛(止)亂轍(文)。此明護法等論師通達因明立破兩巧。外道小乘臣伏無抗。風飛者。論語曰。子曰。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故喻以風飛。三量者。善珠雲。現·比·聖教。明詮雲。自·他·共。靡旗者。與下亂轍出於左傳莊公十年。彼雲。夫大國難測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 其旗靡故逐之。泉湧者。依託二因立宗破他。連綿無竭猶如泉湧。二因者。謂生·了二因。因明疏上末(二紙左)雲。因體有二。所謂生·了。二各有三(言生因·智生因·義生因·智了因·言了因·義了因也)廣如彼釋。然此論大宗有二門別。一性相門。二因明門。下疏(一本七十九右)雲。文中有法在初。法居最後。中間因喻。隨文可知。性相為文故無次第。下文體例或有非次。皆准此知。解因明者許是事故應審思惟(文)義燈五末(三十七紙右)雲。以性相為文。上義苞等至提異讚性相門此風飛下乃至亂轍讚因明門。是以欲達斯論者預知因明。若昧恩明則不能辨別拆邪之軌式。豈有測知論難之指歸。雖欲得斯論之邃致而可得乎。是故宋傳四(二紙左)雲。糅論成時。隨受撰錄所聞講周。疏畢無何。西明寺測法師亦俊朗之器。於唯識論講場。得計於閽者賂之以金。潛隱厥形聽尋聯綴亦疏通 論旨猶數座方畢。測於西明寺鳴稚集僧稱講此論。基聞之慚居其後不勝脹怏。奘勉之曰。測公雖造疏未達因明。遂為講陳那之論。基大善三支。縱橫立破述義命章。前無與比。又雲。請奘師唯為已講瑜伽論。還被測公同前盜聽先講奘曰。五性宗法唯汝疏通。他人則否。 (三紙右)故以(止)而已(文)。此明此論功用碩明弘傳無窮。儀天地等者。楚辭雲。與天地兮比壽。與日月兮齊光。漢書曰。德配天地明並日月。孕日月等者。叡師中論序雲。尋斯四論者。真如日月在懷無不朗然鑒徹矣。潢河者。字彙雲。潢河天河也。又韻會雲。天河謂之銀潢。文選張平子賦雲。乘天潢之泛泛兮浮雲潢之湯湯。或潢·黃音通。又李蕭遠運命論雲。夫黃河清而聖人生。善曰。易乾鑿度曰。聖人受命瑞應先見於河。河水先清。清變白。白變赤。赤變黑。黑變黃。各三日。輪曰。黃河千年一清。清則聖人生於時也。雷霆等者。道安檄魔文曰。抱土而填四海。打鼓與雷爭音。抱火共電競燿。 (三紙右)在昔(止)聯蹤(文)。此下第四廣明翻譯。於中有二。初明舊譯中。此明漢世初譯佛經。周星等者。御製碑銘曰。漢夢如在。周星遽沈。法苑珠林雲。按春秋。魯莊公七年夏四月。恆星不現。夜明如日。即佛生瑞應也。善珠雲。周星閟色者。左氏傳雲。周魯二莊者。周莊王十年當莊公七年也。夏四月五日辛卯夜明。此時佛生西國也。然則周莊王與魯莊公為同時也。據此文則佛生之日其夜明。夜中星溳如雨與雨偕霣(落也)而已。偕俱也。又周書異記曰。周昭王即位二十四年甲寅年四月八日。江河泉池忽然泛漲。井水悉皆溢出。宮殿人捨山川天地鹹悉震動。其夜五色光氣入貫大微。遍於西方畫作青紅色。周照王問大史蘇由曰。是何祥也。蘇由對曰。有大聖人生西方故見此瑞。昭王於天下何如。對曰。即時無化。一千年外聲。教被及此土。當之時佛初生也。閟鄙異切。閉也。鬱塞也盛也。漢曰。通暉者謂漢明帝時佛法到洛也。漢法內傳曰。明帝永平十年。夜夢丈六金人。光明奇特色相無比。明帝悟不自安。其旦大集群臣以占所夢。通事舍人傳毅奉答曰。臣聞西方有神。號之為佛。陛下所夢必是雲。即遣使十八人。尋訪佛法至於天竺國。遇見沙門迦葉摩騰竺法蘭二人至於洛陽也。明帝大悅甚尊重之。即於洛陽城西立精舍。即今白馬寺是也。本白馬負經來。因以為名也。摩騰既至翻譯眾經也。言漢日者。漢明帝夢所見金人。其頂之上有似日相。則佛頂上相好光明也。指彼相名曰漢日。被及也。齊魏收釋老志曰。後漢明帝夢金人頂有日光飛行殿庭。傳毅始以佛對。帝遣即中蔡愔博士秦景等。使於天竺寫浮圖遺範。仍與迦攝摩騰竺法蘭還雒陽。又得四十二章經。像教者。文選頭陀寺碑雲。正法既沒。像教陵夷。註輪曰。像教謂為形像以教人也。等曰。曇無讖曰釋迦佛正法住世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律儀者。禮記曰。律天時。註律述也。文選五十五(三十六紙右)雲。肆義芳訊。善註雲。肆陳也。今謂肆字形誤歟。界身足論慈恩後序雲。是以夕寐金容晨馳白馬。譯經者結轍。津義者聯蹤。西域記十二(二十四紙左)雲。前修令德繼軌譯經之學。後進英彥踵武缺簡之文。大義鬱而未彰。微言闕而無問。 (三紙右)多覿(止)胡晉(文)。此明胡國羅什等三藏多混昧音韻形聲。蔥右總指胡國。蔥謂蔥嶺。西域記十二(四紙右)雲。蔥嶺者據瞻部洲中。南接大雪山。北至熱海千泉。西至活國。東至烏鎩國。東西南北各數千里。崖嶺數百重。幽谷險峻恆積冰雪。寒風勁烈。地多出蔥故謂蔥嶺。又以山崖蔥翠遂以名焉。續高僧傳五(三紙左)雲。達睹貨羅諸胡都邑山行八百。路極艱險。寒風切骨。到於活國。中途所經皆屬北狄。而此王者突厥之胤。統管諸胡總御鐵門以南諸小國也。自此境東方入蔥嶺。嶺據贍部洲中。南接雪山。北至熱海。東漸烏鎩。西極波斯。縱廣結固各數千里。冬夏積雪冰嚴崖隒。過半已下多出山蔥。故因名焉。昔人云。蔥嶺停雪。即雪山也。今親目驗則知其非。雪山乃居蔥嶺以南。東西亙海。南望平野。北達業山。方名蔥嶺。慈恩傳亦同。宋傳三(十四紙右)雲。胡語梵言者。一在五天竺純梵語。二雪山之北是胡。山之南名婆羅門。國與胡絕。書語不同。從羯霜那國。字源本二十宗言。轉而相生。其流漫廣。其書豎讀。同震旦歟。至吐貨羅言音漸異。字本二十五言。其書橫讀。度蔥嶺南迦畢試國。言字同吐貨羅。已上雜類為胡也。(若印度言字梵天所製。本四十七言。演而遂廣。號青藏焉。有十二章教授童蒙。大成五明論。大低與胡不同。五印度境彌亙既遙。安無少異乎。又以此方始從東漢傳譯至於隋朝。皆指西天以為胡國。且失梵天之苗裔。遂言胡地之經書。彥琮法師獨明斯致。唯徵造錄痛責。彌天符佛地而合阿含。得之在我。用胡名而迷梵種。失則誅誰。唐有宣公亦同鼓唱。自此若聞彈舌。或睹黑容印定呼為梵僧。雷同認為梵語。乃至既雲西土有梵有胡。何不南北區分。是非料簡致有三失。一改胡為梵。不折胡開。胡還成梵失也。二不善胡·梵二音致令胡得為梵失也。三不知有重譯失也。當初盡呼為故。亦猶隋朝已來總呼為梵。所謂過猶不及也。如據宗本而談。以梵為主。若從枝末而說。稱胡可存。何耶。自五天至嶺北纍纍而譯也。乃疑琮公留此以待今日亦不敢讓焉。三亦胡亦梵。如天竺經律傳到龜茲。龜茲不解天竺語·呼天竺為印特伽國者。因而譯之。若易解者猶在梵語。如此胡梵俱有者是。四二非句。純華言是也。第三重譯直譯者。一直譯。如五印夾牒直來東夏譯者是。二重譯。如經傳嶺北。樓蘭焉耆不解天竺言。且譯為胡語。如梵雲鄔波陀耶。疏勒雲鶻社。于闐雲和尚。又天王梵雲拘均羅。胡雲毘沙門是。三亦直亦重。如三藏直齎夾牒而來。路由胡國。或帶胡言。如覺明口誦曇無德律中有和尚等字者是也云云)。右謂北方。左陽右陰。約方東南是陽。西北乃陰。宮宇者謂五聲。於中唯舉初後略攝中間。漢書律歷志曰。宮中也。居中央陽。四方唱始施生。為四聲綱也。羽宇也。物聚藏宇覆之也。其五行者則角為本東春。商為金西秋。徵為火南夏羽為水北冬。宮為土中央。其羽訓宇者。羽義屬冬。冬節藏物。如宇覆物也。華戎者。華指支那。戎呼胡地。以下言胡晉故。形聲者。說文序曰。一曰指事。二曰象形。三曰形聲。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水邊是形。工邊乃聲。河字亦同)。胡晉者。晉代胡僧來多。故呼以晉名。 (三紙左)雖則(止)可略(文)。此述古譯義爽疑起髣拂者。漢王文考靈光殿賦。忽瞟眇以響像若鬼神之髣拂。廣韻見不審貌。說文若似也。糟粕者。糟謂酒糟。粕謂穀皮。莊子天道篇曰。桓公讀書於堂上。輪扁斲輪於堂下。釋推鑿而上問桓公曰。敢問公之所讀者何言耶。公曰。聖人之言也。曰。聖人在乎。公曰。已死矣。然則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粕已矣。詩經上出其東門有女如雲。雖則如雲我思存。意謂。舊譯諸師不達二土正音。是故體翻義翻草重等翻。皆失淳粹如糟粕。故言雖則髣拂等。樞要上本(六紙左)雲。自夕夢金容晨趍白馬。英髦間出靈智肩隨。聞五分以心祈。攬八蘊而遐望。雖得法門之糟粕然失。玄源之淳粹。大義等者。語出家語。如前已引。幽絢者。竺道生法師誅文曰。泗汴之清呂梁之峻。唯是淑靈育此明俊。如草之蘭。如石之瑾。匪曰薰彫成此芳絢。爰初志學服膺玄跡。左太沖蜀都賦曰。楊雄含章而挺生。幽思絢道德。摛藻掞天庭。幽絢等句異解芸芸無可適從。今謂幽絢等者。善學諸徒由疑發問。其言也義也本起幽思甚有文理。故雲幽詢。或可詢與詢殉音通。或形誤乎。次下雲寶偈南贊。金牒東流。暢翳理於玄津。蕩疑氛於縟思。此即照應今此文段。其詳可略者。孟子(萬章篇)曰。北宮錡問曰。周室班爵祿也如之何。孟子曰。其詳不可得聞也。諸侯惡其害己而皆去其籍。然而軻也嘗聞其略也。司馬相如難蜀父老文曰。僕常惡聞君說。然斯事體大。固非觀者之所覯也。余之行急。其詳不可得聞已。文選五十九沈休文昭王碑雲。軍麾服命之序。監督方部之數。斯固國史之所詳。今可得而略也。註濟曰。言國史具述其事。此文可略而不言也。 (三紙左)惟我(止)智沼(文)。此下第五明新譯中。此總嘆三藏德。如別傳十卷彥琮所作及續僧傳第四中明。我者。親之之辭。親教者。業疏三上(十八紙左)雲。中梵本音鄔波陀耶。在唐譯言名之依學。依附此人學出道故。自古翻譯多雜蕃胡。胡傳天語不得聲實。故有訛僻。轉雲和上。如昔人解。和中最上。此逐字釋。不知音本人又解雲。翻力生。弟子道力假教生成。得其遠意失其近語。真諦所譯明瞭論疏則雲優波陀訶。稍近梵音。猶乖聲論。餘親參譯委問本音。如上所述。彥琮譯雲郁波第耶。聲相近也。南海寄歸傳三(十一右)雲。鄔波馱耶。馱字音停駕切。既無正體。借音言之。鄔波是其親近。波字長喚。中有阿字。阿馱耶義當教讀。言和尚者非也。西方汎喚博士皆名為社。斯非典語。若依梵本經律之文。鹹雲鄔波馱耶。譯為親教師。北方諸國皆喚和社。致令傳譯習彼訛者。具如玄應音義二十四(二紙左)華嚴音義二(五紙左)中明。宋傳雲。梵雲鄔波陀耶。疏勒雲鶻社。于闐雲和尚。含章者。易坤卦雲。六三含章可貞。註曰。為臣之道。當含晦其章美。拔華者。孟子曰。子貢曰。自生民以來未有夫子也。出於其類拔乎其華。註曰。華聚也。搏古本作榑。淮南子第五時則訓曰。東(方)至日出之次。榑(扶)木之地。高誘註曰。榑木榑桑。靈臺者。莊子庚桑楚曰。備物以將形。藏不虞以生心。敬中以達彼。若是萬惡至者皆天也。不可內於靈臺。司馬彪註雲。心為神靈之台也。漪廣韻水文也。 (三紙左)鶩三輪(止)資習(文)。此明三藏殉法異域三輪者。古有異說。以身口意三業義為優。晉與進通。易中多用。晉卦初六晉如摧如六二晉如愁如。序卦傳晉者進也。進必有所傷。金沙者。或雲金河。慈恩傳八(十紙)雲。出玉門關而遠遊。指金河一息。南山法華序雲。金河顧命道殊半滿之科金沙者。文選頭陀寺碑曰。拂衣雙樹脫屣金沙。善註曰。拔提河一名金沙河也。西域記六(十六左)曰。阿恃多伐底河(唐言無勝。此世共稱耳。舊雲阿利羅跋提河訛也。舊言謂之屍賴拏伐底河。譯曰有金河)西岸不遠至沙羅林。其樹類檞。而皮青白葉甚光潤。四樹特高。如來寂滅之所也。梁朝宗法師雲。如來於此入滅者不無其意。且河流奔注喻生死之遄速。金沙不動譬佛性之常存(出法華倫註一)。八解者。八解脫亦名八背捨。具如俱捨婆沙等。瑜伽論十一(初右)雲。靜慮解脫者。謂八解脫。一有色觀諸色解脫。二內無色想觀外諸色解脫。三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解脫。四空無邊處解脫。五識無邊處解脫。六無所有處解脫。七非想非非想處解脫。八想受滅身作證具足住解脫。殉者從也。孟子(盡心上)雲。孟子曰。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無道以身殉道。前漢書註曰。忘身從物曰殉。天真者。琴操雲。伏義作琴修身理性反其天真。樞要雲。大師叡發天資識假循謁。 (四紙右)匪摛(止)延祥(文)。此明三藏歷經五天靈異不少。皆是宿福之所延。豈故舒暢奇異眩曜世間乎(慈恩傳三·十紙左具明三藏逢戒賢論師)慈恩傳十(十五紙左)曰彥悰嘆曰。余考三藏風心稽其近跡。自非摩訶薩埵其孰若之乎。曰。我同儔幸希景仰勗哉。 (四紙右)備踐(止)心極(文)。故明三藏歷觀五天神蹟。此中意者。雖曰神蹟祕符情樞心極。非謂深達典籍。慈恩傳八(十七紙左)雲。悲巨夜之長昏。痛微言之記翳。遂乃投跡異域廣餐祕教。乘杯雲漢之外。振錫煙霞之表。滔天巨海侵驚浪而羇遊。亙地嚴霜犯淒氛而獨逝。平郊散緒衣單雪嶺之風。曠野低輪肌弊流沙之日。遐征月路影對宵而暫雙。遠邁危峰形臨朝而永隻。研窮智境探頤至真。心鏧玄津研幾祕術。通昔賢之所不逮。悟先典之所未聞。同六(八葉右)三藏進西域記表曰。所聞所履百有二十八國。竊以章允之所踐藉。空陳廣袤。誇父之所陵厲。無述風土。班超侯而未遠。張騫望而非博。今所記述有異前聞等。因明疏敘雲。□曩哲之未。聞並包心極。架前賢之不覿鹹貫情樞。文選王融策文曰。握樞臨極。纂註曰。樞北斗第一星。掘此以臨八極者。以取萬物所仰而知四時之不失也。 (四紙右)誓志(止)天藻(文)。此述三藏歸唐有榮弘者謂弘通。撫者謂慰撫。字彙雲。撫摩也按也。慰勉也。增韻雲。慰安也。續僧傳五(五紙左)雲。以貞觀十九年正月二十四日。屆於京郊之西。道俗相趨屯赴闐闥。數十萬眾如值下生。將欲入都。人物諠擁取進不前。遂停別館。通夕禁衛。候備遮斷停駐道旁。從故城之西南至京師朱雀門街之都亭驛。二十餘里列眾禮謁動不得旋。於時駕幸洛陽。奘乃留諸經像送弘福寺。京邑僧眾競列幢帳助運莊嚴。四部諠譁又倍初至。當斯時也復感瑞雲現於日北。團圓如蓋。紅白相映。當於像上顯發輪光。既非遶日同共嗟仰從午至晡。像入弘福方始歇滅。致使京都五日四民廢業七眾歸承。當此一期傾仰之高終古罕類也。奘雖逢榮問。獨守館宇坐鎮清閑。恐陷物議故不臨對。及至洛濱。特蒙慰問。並獻諸國異物。以馬馱之。別敕弘入深宮之內殿。面奉天顏。談敘真俗無爽帝旨。從卯至酉不覺時延。迄於閉鼓(文)具如慈恩傳五(初紙)簡帝心者。尚書湯誥曰。惟簡在帝之心。論語(堯曰)曰。帝臣不蔽簡在帝心者。此引書經之辭。天藻者謂震翰。神仙傳曰。神仙書受不敬。是慢天藻也(文)貞觀二十年秋七月辛卯。三藏奉上新譯經論表請序題。至二十二年六月御製序文。慈恩傳六(十四紙右)雲。法師重啟方為染翰少頃而成。名大唐三藏聖教序。凡七百八十一字。自神筆自寫敕貫眾經之首。帝居慶福殿百官侍衛。命法師坐。使弘文館學士上官儀以所製序對群僚宣讀霞煥錦舒極褒揚之致(文)同年六月。太子製述聖記(此述御製聖教序故)具見慈恩傳第七(初紙)又三藏表上請慈恩寺碑。以帝善書亦請染震翰。慈恩傳九(六紙左)曰。帝善楷·隸·草行。尤精飛白。其碑作行書。又用飛白勢作。顯慶元年四字並窮神妙。又三藏於修文殿翻發智等論之日。降手詔飛白書。慰問優洽。如上傳文是延天藻之義。是以三藏表上謝雲。蒙賚天藻喜戴不勝。又曰。二主神筆猥賜褒揚。兩朝聖藻亟垂榮飾。 (四紙右)遂此(止)縟思(文)。此明新經流行疑蕩理暢。光師所謂懷疑之侶煥若冰消。佇汲之徒實忘餐寢者是也。慈恩傳第八(十八葉右)御製碑文曰。遂得金牒東流續將斷之教。寶偈西徒補已缺之文。贊者。善珠曰。贊出也見也。言此寶偈從中天竺南出見也。今謂未穩。准慈恩傳南字恐西形誤。金牒者。文選雲。放光聞鷲嶽。金牒祕香城。牒說文札也簡也。文選張景陽七命中雲金冊玉牒。亦云貝牒。華嚴音義一(二紙左)雲。貝牒貝北蓋切。牒徒頰切。貝謂貝多樹葉。意取梵本經也。牒謂簡牒。即經書之通稱也。玄津者。頭陀寺碑文雲。釋綱更維。玄津重枻。僧叡十二門序雲。奏希聲於宇宙。濟溺喪於玄津氛者。說文祥氣也。楚辭命靈氣為余佔之。靈氣古善占官。縟者。廣韻繁釆也。文選范蔚宗逸民傳論雲。縟旨星稠。繁文綺合。慈恩傳八(十七紙左)雲。縟思繁蔚如綺霞之輝迥漢。宗輪述記雲。縟思綺以含章。 (四紙左)穎標(止)千古(文)。此明五天千古唯是三藏一人。穎禾末。標木抄也。此喻擢出。非喻聰利御製碑文雲。孤標千載獨步三空。一人者。古說以為天子者非也。善珠一說指三藏為正。慈恩傳序雲。萬古風猷一人而已。樞要雲。獨擅光輝穎標芳馥者。其唯護法一人乎。殫駕者。或為彈字形誤。或為單字解之。並不可也。今謂。一人者。嘆指三藏之辭。雖有尊指皇帝以為一人。而疏主所用恐應不爾。例如樞要。又一人之言已決為三藏。則或雲彈奏出駕。或雲單獨陪駕者。不待辨白其非可知。或說指示三藏以為一人。單駕猶如獨步者亦非也。若解殫為單。則與下一人語不相響。上文對穎言三。此文形殫呼一。如上所引孤標千載獨步三空。類例可知。品字箋雲。殫盡也極也。玄應經音義雲。無餘雲殫(文)陵揜者。揜與掩同一。曰覆也。手揜物。 (四紙左)詎與(止)而已矣(文)。此比況古師釋成三藏一人之義。詎說文猶豈也。家依者。即是真諦三藏也。慧愷起信論序雲。拘蘭難陀譯名真諦。攝論序雲。有三藏法師。優禪尼國婆羅門種。姓頗羅惰。名拘羅那他。此土翻譯稱曰親依。然玄贊一(二十七右)雲。至梁末有西天竺優禪尼國沙門□□婂□□□□□箋□褓□槾□□□□□□飼檢□□褒祂□□□□□□□婧□□□□□□褓□□□□□□鷺□飼檢□架妖礹□□□□□□臨□樨觬□□妼□□□衽□□□駖露□稼□鷺□□鶴訿□觭送褓□□軒□j□□□fG§□□揤軩□□□fH熒□檤G|晃□□□□□蘤□°□那羅他此雲家依。親依亦得。即真諦三藏也。聲明者。謂梵土文字訓詁之學。即五明中隨一也。具如瑜伽等明。擅美者。宋書謝惠運傳曰。標能擅美獨映當時。童壽者。梁高僧傳第二(初紙右)雲。鳩摩羅什此雲童壽○始在龜茲。須耶利蘇摩才技絕倫。以大乘為化。為什說諸法皆空。嘆伏受誦中百二論及十二門等○初什一名為鳩摩羅耆婆。外國製名多以父母為本。什父鳩摩炎。母字耆婆。故兼取為名焉。百論疏曰。鳩摩羅者。父名鳩摩羅炎。母曰耆婆。耆婆雲壽。鳩摩羅炎雲童。即童壽也。合取父母兩稱為兒一名者。風俗異也。正言父母兩稱並是美名。欲令兒好故合為之。此方達士張融為兒立名亦云融。人問之其故。答雲。父融子融。融融融不絕。亦是美其子也。流芳者。晉書桓溫傳曰。溫曰。勇子不能流芳百世。亦當遺臭萬年也。見稱者。見於文選中可考。見是助字。非對檀字。慈恩傳第九(初葉左雲)。羲皇之德尚所稱於前古。姬後之風亦獨高於後代。云爾而已矣者。張景陽七命曰。指鄭則三軍白首。麾晉則千里流血。豈徒水截蛟鴻。陸灑奔駟。斷浮翮以為工。絕重用而稱利。云爾而已哉。翰註曰。云爾而已哉。並助辭也。論語(述而)曰。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雲者。是言爾者。是無他之詞也。 (四紙左)斯本(止)一師之製(文)。此下第六明在昔斯論抗行百軸。今者糅為十卷。彙聚等者。易上繫辭傳雲。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商攉者。商廣韻度也。攉字彙匆郭切。音霍。手反覆也。搖手曰揮。反手曰攉。說文雲。都凡也。廣韻盤手戲也。若作攉字。字彙乞約切。音卻。擊也。又吉岳切。音覺。大舉也。謂粗略而舉之也。篇海類篇虛郭切。手反覆也。通作攉。若作榷字。字彙吉岳切。覺。橫木渡木曰榷。若作礭字。字彙苦角切。音卻。鞭也。若作礭字。字彙乞約切。音卻。堅也。廣韻苦角切。靳固也。文選吳都賦。商□角萬俗。劉註雲。廣雅商度也。摧粗略也。言商度其粗略也。翰註雲。商略萬國之風俗。又文選陸機樂府篇。商搉為此歌。沈休文謝靈運傳論雲。敷社論心商榷前藻。濟註雲。榷略也。商搉前人文藻之妙。俱捨麟記雲。世友商礭者。商量。確定也。凡有疑議。鹹取定焉。 徵詮者。徵說文明也。詮評論事理也。陶甄者。楊子曰。陶甄天下在和。文選女史箴雲。散氣流形。既陶既甄。漢書如淳註。陶人作瓦器謂之甄。樞要上本(六紙左)雲。初切之際。十釋別翻。昉·尚·光·基四人同受潤飾執筆。檢文纂義。既為令範。務各有司。數朝之後基求退跡。大師固問。基慇請曰。自夕夢金容晨趨白馬。英髦間出。靈智肩隨。聞五分以心祈。攬八蘊而遐望。雖得法門之糟粕然失玄源之淳粹。今東出策賚並目擊玄宗。幸復獨秀萬方穎超千古。不立功於參糅。可謂失時者也。況群聖製作各馳譽於五天。雖文具傳於貝葉。而義不備於一本。情見各異。稟者無依。況時漸人澆命促惠舛。討支離而頗究攬初旨而難宣。請錯綜群言以為一本。揩定真謬權衡盛則久而遂許。故得此論行焉。大師理遣三賢獨授庸拙。此論也括眾經之祕苞群聖之旨。何滯不融無幽不燭。仰之不極。俯之不測。遠之無智。近之有識。其有隱括五明披揚八藏。幽開每擁玄路未通。囑猶豪毳岳盈投之以炎爍。霜冰澗積沷之以煨景。信巨夜之銀煇昏旦之金鏡矣。雖復本出五天彼無茲糅釋。直爾十師之別作鳩集猶難。況更摭此幽文。誠為未有。斯乃此論之因起也。 (五紙右)成唯識(止)殊號(文)。此釋論題中。初總釋四字。宗輪論述記(二葉左)雲。異部宗輪論者。舉宏綱以旌稱。彰一部之都名。復言論者。提藻鏡以標名。簡異藏之別稱。妙經玄贊一(初)雲。首稱妙法蓮華經者。藻宏綱之極唱。旌一部之都名。序品第一者。鏡義類之鴻標。顯異筌之別目(文)今此題釋與宗輪述記同。藻鏡者。柳子謝李吉甫雲。藻鏡洞開秋毫在照。善珠雲。藻鏡者。鏡背文米也。如藻文故曰藻鏡。今謂。准玄贊意。二字各名辨別。溜州曰。藻鏡是非等。抱璞子雲。品藻妍媸。杜詩集註二十一(六十二右)送孟十二倉菖赴東京選詩(五言律)藻鏡留連客。江山憔悴人。註藻鏡猶雲藻鑑。謂銓衡之司為品藻鑑。別人物者也。指吏部言。又杜詩集註八(二十五紙左)上韋左相詩(排律)持衡留藻鑑。聽履上星辰。註韋為吏部侍郎。銓序銓序平允故雲持衡留藻鑑。又杜詩千家註雲。夢符曰。晉書制曰。藻鏡銓衡。尹曰。唐舊史許子儒居選部。不以藻鏡為意。南山續高僧傳二十三(十五紙右)雲。瓚僧中藻鏡。定室羽儀。又溜州因明義斷雲。藻鏡是非。議詳得失。簡二藏者。簡謂簡異。此論能異二藏。所異二藏。謂經律二藏。或說簡聲聞緣覺二藏。故下文去。大覺之旨隆中道義者。今謂。准宗輪述記。此說非也。何者。彼雲異藏。此雲二藏。言異意同。彼論已小乘。何有簡異聲緣二藏乎。 (五紙右)成乃(止)旨隆(文)。次別釋中。初釋成唯識三字。成立者。樞要上本(九紙右)雲。成乃能成之稱。以成立為功。唯識所成之名以簡了為義者。安教立理名之曰成。二十唯識述記上(六紙右)雲。安立者成立義。謂此論中成立大乘三界唯識。即以因喻成立宗義名為安立。又安立者施設義。以廣道理施設唯識略理趣故。或安立者開演義。未說之義今說名立。已說之義今廣名安。又安者可也。教理相稱。立者建也。法性離言。今言名立。言或順理。所以稱安(文)唯識之言如次下釋。大覺之旨隆者。大覺乃能說之佛。唯識是所說之旨。今相宗意。我佛一代之教宗極偏在唯識。然此論也橫說豎說成立唯有識義。則大覺之旨鬱乎隆興。是故二十唯識初雲。安立大乘三界唯識。以契經說三界唯心。疏主釋雲。謂華嚴經等中說三界諸法唯有心故。是十地論第八卷內第六地中說也。今方成立唯有識義。即此所明唯有識者。為契經說唯有心故。故今此論立理成經(文)次下(一本四紙右)雲。華嚴等中說一切法皆唯有識。天親菩薩為利有情令法久住。依如上經製三十頌明唯識理。文義周圓離於廣略。後護法依上經論採撮精要廣釋頌文。名成唯識。故此即以唯識為宗。識有非空。境無非有。以為宗也。 (五紙右)本頌(止)義著(文)。本頌者。三十伽陀。對釋為本。此為能詮。捨離二邊此謂中道。乃是所詮。能詮本頌已告成。則所詮中道自然炳著。又唯有識及與中道。名異體同。故唯識義章舉三十一唯識差別中雲。華嚴等中遮境離識名為唯心。辨中邊論遮邊執路名為中道。中辨論述記上(八紙右)具釋名義。 (五紙右)唯謂(止)釋也(文)。次解唯識二字。初約六釋。解中有六句。初四句離釋。後二句合釋。唯有三義。一簡持。二決定。三顯勝。樞要並唯識義章等中釋此三義。章雲。唯有三義。一簡持義。簡去遍計所執生法二我。持取依他圓成識相識性。成唯識雲。唯言為遮離識我法。非不離識心心所等(今謂唯義由有簡去多法等持取一法等之義。南都學者每見論中唯字。往往點稱字眼。法華冠註亦有此訓。皆是不知字眼之法也)二決定義。故舊中邊頌雲。此中定有空(二十述記上十七為此中唯有空)於彼亦有此。謂俗事中定有真理。真理中定有俗事。識表之中此二決定。顯無二取(今謂。俱捨界品頌雲。五識唯尋伺。後三三。餘無長行釋雲。一行相粗。二外門轉。由此二因故眼等識與尋伺俱。其義決定。故說唯言。正理第五雲。唯者定義。下疏七末十七雲。唯與定有別者。梵音言都。都者不唯是唯。亦是定義。於此都字上加何縛馱刺那。即是揩定義。故今應言。唯是定義。以依他中決定唯有空故)三顯勝義。瞿波論師二十唯識釋雲。此說唯識但舉主勝。理兼心所。如言王來。非無臣佐。今此多取簡持解唯(文)真興雲。唯言雖有三義。今言唯識則多取簡持義。何故爾者。唯識之言為顯遮表故。取簡持宜解唯義。故樞要雲。唯謂簡持。有心空境。是唯義也。簡去境持取心故說簡持是唯義也。識謂能了者。樞要雲。了謂了別。詮辨作用是識義也。了別於境是識用故。二十記雲。識了別義。了識達義。應言了別。此中言略但說了言。又雲。了別有二。一細。二粗。初通諸識。後唯前六。唯識義章雲。識者心也。由心集起綵盡為主之根本故。經曰唯心。分別了達之根本故論稱唯識。或經義通因果總言唯心。論說唯在因但稱唯識。識了別義。在因位中。識用強故說識為唯。其義無二。識體等者。非唯持業。亦有依主。唯識義章雲。或順世外道及清辨等成立境唯。為簡於彼言識之唯。依主無失。真興私記雲。依主釋者。唯是能依。識是主也。唯依識主故名唯識。西明二十唯識疏下雲。彼順世外道雲。一切諸法不離四大。如大乘中一切諸法皆不離心。下文(一本三十七)雲。然清辨計總撥法空為違中道強立唯境。諸心所現即是唯境。有何心也。順世外道亦立唯有四大種色。若依此四句分別。清辨順世有境無心。中道大乘有心無境。小乘多部有心有境。邪見(空見外道)一說(一說部執一切法唯有假名都無心境)都無心境。 (五紙左)識性(止)唯識(文)。此明唯識二字括囊事理。然經說唯心。論判唯識。心之與識義殊體一。初依經說明識之性相攝在於心。後入論判明王之與所攝屬於識。識之性相已攝於心。即是性相之不離識也。以心即識故。心之王所屬在於識。即是王所之不離心也。以識即心故。疏七末(七紙右)雲。唯言不遮不離識法。其真如及心所等亦不離識。故體皆有。又雲。此意既有能變分別識及所變境依他相。所分別心外實法等決定皆無。故唯有識。真如心所等皆不離識。亦是實有(文)善珠雲。心所以識為主其義可爾。雲何心王以識為主。解雲。傳有二說。一曰。心意識中。心合為主。第八心故。今且對境論。以識為主也。一曰。心唯自體通因果位。識則因用。唯因強勝。今約強勝心明主義。故名唯識不名唯心。歸心釋識。以心識一故。泯相釋唯。相謂差別。即性相王所等差別。泯謂亡泯。亡泯差相渾為一識故。歸等一句照應上識性等二句。總等一句照應上心所等兩句。有人以五重唯識配屬此段非也。且辨其一者。歸心泯相配屬第五遣相證性識。其言雖似義取理性。然此唯識言五法事理蘊在此中。以故第七論雲有深意趣。此序結雲總言唯識總言之所表豈唯一法。泛論唯識略有二門。一總門。二別門。今唯識言所謂總門唯識是也。豈唯取理性而已。 (五紙左)唯遮(止)其實(文)。此明所以遮表為喪蠹真實者。慈恩傳八(十紙右)雲。以有取也。有取喪其真。就無求之(恐也字草誤)無求蠹其實。第七論(二十紙右)雲。唯既不遮不離識法故。真空等亦是有性。由斯遠離增減二邊唯識義成。契會中道。喪真者。真乃妄之反對也。外境妄法。固執為有則其真自喪。乘實者。實乃虛之反對。內心實有。排撥為空則乘實遠矣。 (五紙左)所以(止)中道(文)。此明迷悟昇沈皆關唯識。唯空識有。故指唯識為斯。境有心空。故指執滯為彼。有部清辨晦唯識者。故溺有空二邊。大乘中主悟二邊者。故履真實中道。 (五紙左)三十(止)為因(文)。此以六釋八轉解成唯識三字。三十本論者。三十簡異二十。本論簡別釋論。頌言不貫長行。論通二種。今言本論指頌而言。成唯識言亦通本釋。今為釋論之名。於中唯識一字是本。成之一字是釋。故樞要上本(八紙右)雲。此論名成唯識論。則本名唯識。釋論名成。然依世親三十論本。於題目下別註之雲。此論亦名成唯識論。以三十論教成立唯識也。如說無垢稱經。佛告名雲說無垢稱不可思議解脫法門經。然經題雲說無垢稱經。題下註雲。亦名不可思議解脫。此亦如是。別亦名成。且如天親所造二十唯識下末頌雲我已隨自能。略成唯識義亦名成唯識。然今護法所造之釋多與本論立名不同。二十唯識釋名唯識道論。此論名成釋論之稱。故論末雲。此本論名三十唯識。又雲。此論三分成立唯識。故知唯識本論之名。今釋名成。成非本稱。但取本論正名不取別註名也。或有唯本非釋名。如辨中邊。或有唯釋非本名。如唯識道論。或有本釋二名。如雜集論。今唯釋名。或是通名。其成唯識唯識之成。蘇漫多聲中第六屬主者則八轉聲。三摩婆釋者。樞要作婆為正。婆娑二字經論多誤。以形近故。義林章(一本三十四)雲。梵雲殺三磨婆此雲六合。殺者六也。三摩娑者合也。諸法但有二義以上而為名者。即當此釋。唯一義名即非此釋。一義為名理目自體。不從他法而立自名。二義為名理有相濫。故六合釋無一義名。初但別釋二義差別。後乃合之。如說佛陀名為覺者。者是主義。通於五蘊。覺是察義。唯屬於智。此別解已。有覺之者名為覺者。此即合之。故名為合。釋此合名有其六種名六合釋。雖如菩提有其二字。二字但目一覺之義。義既是一。理目一體。既無相濫。何用六合。六合之釋解諸名中相濫可疑諸難者故。此六合釋以義釋之。亦可名為六離合釋。初各別釋名之為離。後總合解名之為合。蘇漫多聲者。樞要上本(八紙左)蘇漫多聲中。第六屬主者則八轉聲。其此聲論辨此聲中。蘇字居後。漫多是後義。則是蘇字居後聲也。底彥多聲有十八囀。辨此聲中。底字居後。彥多是後義。則是底字居後聲也。為簡此聲言蘇漫多。慈恩傳三(十九紙左)雲。曾於迦濕彌諸國聽訖。至此尋讀決疑而已。兼學婆羅門書印度梵書。名為記論。其源無始。莫知作者。每於劫初梵王先說傳受天人。以是梵王所說故曰梵書。其言極廣有百萬頌。即舊譯雲毘伽羅論者是也然其音不正。若正應雲毘耶羯剌諵(音女鹹女)此翻名為聲明記論。以其廣記諸法能詮故名聲明記論。昔成劫之初。梵王先說具百萬頌。後住劫之初。帝釋又略為十萬頌。其後北印度健馱羅國婆羅門睹羅邑波膩尼仙又略為八千頌。即今印度現行者是近。又南印度婆羅門為南印度王復略為二千五百頌。邊鄙諸國多盛流行。印度博學之人所不遵習。此並西域音字之本。其支分明相助者復有記論。略經有一千頌。又有字體三百頌。又有字緣兩種。一名門擇迦。三千頌。二名溫那地。二千五百頌。此別辨字緣字體。有八界論八百頌。此中略合字之緣體。此諸記論辨能詮所詮有其兩例。一名底彥多聲。有十八囀。二名蘇漫多聲。有二十四囀。其底彥多聲於文章莊麗處用。諸汎文亦少用。其二十四囀者。於一切諸文同用。其底彥多聲十八囀者有兩。一般羅颯迷。二阿答末泥。各有九囀故合有十八。初九囀者。如汎論一事有三。說他有三。自說有三。一一三中說一說二說多故有三也。兩句皆然。但其聲別故分二九耳。依般羅颯迷聲。說有無等諸法。且如說有。有即三名。一名婆[□□□皮]底。二名婆[□□□皮]破。三名婆飯底。說他三者。一名婆[□□□皮]斯。二名婆[□□□皮]破。三名婆[□□□皮]他。自說三者。一婆[□□□皮]彌。二婆[□□□皮]靴。三婆[□□□皮]摩(此第三依四吠陀論中說。多言婆[□□□皮]末斯)。依阿答末泥九囀者。於前九囀下各置毘耶底言。餘同上。安此者令文巧妙。無別義。亦表極美義也。蘇漫多聲二十四囀者。謂言總有八囀。於八囀中一一各三。謂說一說二說多。故開為二十四。於二十四中。一一皆三。謂男聲女聲非男非女聲(男女等聲者。一行字母表雲。阿迦羅等三十四字。是為男聲智慧字。伊等裡等十二字。是為女聲三昧字。仰等五字為大空。古說雲。智者平等大慧義也。平等者無動轉義。大慧者無中邊義。三昧者定義也。定者行也。定者寂靜義。無生滅轉變。甚深緣起表德三昧。無性緣生不可得之行。行者造作義。遷流為宗。仰等五字大空點。遍智惠三昧。和合定惠二義。以顯大空德。無別加減。然以智惠字名男聲者。以不生為義故。無點之體文形音俱無易。又以三昧字名女聲者。以而生為名故。加點於體文則形音皆得異。以此義故得智惠三昧名。非男非女雖相似男女二種而非男一相亦非女一相。故名非男非女聲。上依密家悉曇者釋。若依顯教。至相五十要問答雲。聲有三種者。一男聲。直申能對治等聲。二女聲。委出所治障等聲。三非男非女聲。如說餘道理等聲文。俱捨光記五·(三十五丁右)雲。殑耆女聲。殑伽男聲。慈恩唯識述記。瑜伽謂定境相應等義。瑜祇謂觀行者。又大日經疏雲。瑜祇女聲。又玄應等僧伽謂眾。僧祇謂眾物。又瑜伽倫記二下(十八紙右)雲。三見為見結。同是女聲。二取為取結。同是男聲。已上。古說男聲不生義。女聲而生義等者。今謂不爾。慈恩瑜伽略纂六·(三十七丁右)雲。防那工業者。謂織繡等。此方女工。龜茲西多男作。故存本音名為防那。男聲呼之。倫記五上。又二十唯識述記下(三十九左)雲。迦多衍此雲剪剃。如常所釋。此即其姓。那者男聲。即剪剃種男聲中呼表是男也。如言尼者。女聲中呼表其女也。已上記文。彌勒上生經疏雲。優婆塞·塞男聲。夷是女聲。准此等文。明知男女二聲非不生·而生之義。不空·善無畏等雖委辨梵漢解釋經咒。然不舉揚八轉聲明。如玄奘·義淨等傳承此來。慈恩等師稟受依用。詳見西域記·寄歸傳·慈恩傳·瑜伽略纂第六·(三十五紙左)倫記五上(五十左)唯識樞要等)言八囀者。一詮諸法體。二詮所作業。三詮作具及能作者。四詮所為事。五詮所因事。六詮所屬事。七詮所依事。八詮呼召事(薩婆多律攝二·(五紙右)雲。又依七例聲明苾芻義。一誰是苾芻。謂出家近圓人。二作何業聲作苾芻。謂同得學處。三所由聲者。由何而得。謂因三業勤求等。四何所為。為自調伏求趣涅槃。五從何而得。謂從先時數數修習親近善友及二師等。六誰之近圓。謂佛世尊。七於何處。謂依欲界及善說法律等)且以男聲寄丈夫上作八囀者丈夫印度語名布路沙。體三囀者。一布路殺。二布路筲。三布路沙。所作業三者。一布路艾二布路筲。三布路霜。所具作者三者。一布路鎩拏。二布路[言*空]。三布路鎩鞞。或言布路鎩□裀□□□□□埤□□□糧□□□□□零雨耪空]。三布路鎩韻。所因三者。一布路沙哆。二布路鎩[言*空]。三布路鎩韻。所屬三者。一布路鎩[言*置]。二布路鎩[言*空]。三布路鎩諵。所依三。者。一布路□。二布路殺諭。三布路鎩縐。呼召三者。一系布路殺。二系布路稍。三系布沙。略舉一二如此。餘例可知。難為具述。宋僧傳三(十五紙左)雲。第四粗言細語者。聲明中。一蘇漫多。謂汎爾平語言辭也。二底彥多。謂典正言辭也。佛說法多依蘇漫多。意住於義不依於文。又被一切故。若彥底多非諸類所能解故。亦名全聲者。則言音分明典正。此細語也。半聲者。則言音不分明而訛僻。此粗語也。一是粗非細。如五印度時俗之言是。二唯細非粗。如法護·寶雲·奘師·義淨洞解聲明音律。用中天細語典言而譯者是。三亦粗亦細。如梵本中語涉粗細者是。或註雲此音訛僻。即粗言也。四二非句。闕第五華言雅俗者。亦云音有楚憂同也。且此方言語。雅即經籍之文。俗乃街巷之說。略同西域。細即典正。粗即訛僻也。一是雅非俗。如經中用書籍言是。二是俗非雅。如經中乞頭博頰等語是。三亦雅亦俗。非學士潤文信僧執筆。其間渾金璞玉交雜相投者是。四二非句。闕第六直語密語者。 (六紙右)屬主為目(文)。顯揚十八(六紙右)雲。何等名為六種言論。一屬主相應言論。二遠離此彼言論。三眾共施設言論。四眾法聚集言論。五不遍一切言論。六非常言論。屬主相應言論者。謂諸言論配屬於主方解其相。非不屬主。如說生時。此誰之生觀所屬主起此言論。所謂色之生受想行識之生。非說色時此誰之色觀所屬主起此言論。如生如是。住異無常等心不相應行類。如其所應盡當知是名屬主相應言論。 (六紙右)論則(止)斯賾(文)。此釋論字。於中初唯釋論一字。烈與列通。毛詩。火烈具舉。註雲。列人持火。前漢書楊雄傳。舉烽烈火。旗鼓者。左傳成公二年張候曰。師之耳目在吾旗鼓。進退從之。幽關等者。沈休文昭王碑文雲。虛懷博納。幽開洞開。翰註雲。道體幽微本於閑也。人皆難曉。而王洞然開通。至其如理也。對法論述記(一本二十一)雲。最勝子等解論名雲。問答決釋諸法性相故名為論。此意釋言。假興賓主研究甚深諸法性相宣暢宗要立以論名。俱捨釋言。教誡學徒故稱以論。即以法義教授誡勗釋論名也。初依法名。後依人稱。樞要雲。最勝子解依智辨諸法故。俱捨依悲利眾生故。 (六紙右)以教(止)依士釋也(文)。此約就六釋合釋成論二字。以教等者。此明持業釋。即樞要十釋中之第七第八意也。(樞要上本(九紙左)雲。合有十義釋成唯識。一經言唯識。論解名成。二本論名唯識。釋論名成。三經及本論俱稱唯識。今釋名成。四宗稱唯識。因喻曰成。論本略舉所立名宗。今義廣成故名因喻。具述所以引同異法以成所立。二十論雲。安立大乘三界唯識。陳那釋雲。因喻成宗名為安立。此中名成義亦同也。五體名唯識。義釋名成。本論略標其體。未識差別。今廣明義具顯差別。故名為成。六略名唯識。未解深義。廣曰能成。具陳指實。此後二解依瑜伽論攝釋分解。凡釋經法。初體後義。初略後廣故。七以教成教。八以教成理。九以理成教。十以理成理。問。此後四釋依何得知。答。論末頌雲。已依聖教及正理。又雲。此論三分成立唯識。故知能成通教及理。論初頌雲。我今釋彼說。說則本論所立之教。或所說之理。二義皆通。論末又雲。以三十頌顯唯識理極明淨故。頌雲。分別唯識性相義。義則是理。故知所成亦通教理)善珠此段約本頌釋者非也。以此等皆就釋論題分辨二釋。以理等者。此明依士釋。即是樞要中之第十第九意也。有二釋別者。此文意者雖所成邊通教理二種。而能成邊唯局於教。則持業釋也。成已教而論固教故。又雖所成邊通教理二。而能成邊唯局於理。則依士釋也。成理而論教故。今分持業依主兩釋。唯據於能成有教理之別。非關所成有別。玄贊約六釋判妙經題目。與今大同(玄贊雲。若理為紗。教但是教。言妙法蓮華經。即依主釋。妙法是教。經亦是教。言妙法蓮華經。即持業釋。若妙法是理。經亦是理。言妙法蓮華經。亦持業釋。妙法是教。經是理者。亦依主釋)非無小異。此述記意。論字唯局於教(總料簡章雲。又如識·成唯識論。識體即唯能成之教亦即是論也。故皆持業)彼玄贊意。經字通於教理。雖有此異。其用二釋義意無別。有人不辨此釋以為與玄贊同。又雲教之理依主釋。教即理持業釋者。可笑之最矣。依主依士言異意同。或雲有別者非也。義林章(一本三十五右)雲。依主釋者亦名依士。依謂能依。主謂法體。依他主法以立自名名依主釋。或主是君主。一切法體名為主者。從喻為名。如臣依王。王之臣故名曰王臣。士謂士夫。二釋亦爾。對法抄一本(五十四紙左)雲。蘊從取生。如草糠火。或能生取。如華果樹。繫屬取。如帝王臣。此三皆唯是依士釋。玄應音義二十四(二十紙右)雲。攝大乘論雲即士釋。應釋雲亦言依士。士謂主也。立名從主故言依士。如言眼識等也。若清涼等分為二別。具如別辨。 (六紙左)基學(止)薀玉(文)此下第七明作斯記中。此初自謙也。融謂道融。即羅什弟子。梁僧傳第六曰。釋道融汲郡林慮人。十二出家。厥師愛其神彩先令外學。往村借論語。竟不齎歸。於彼已誦。師更借本覆之不遺一字。既嗟而異之。於是恣其遊學。至立年才解英絕。聞羅什在關故往諮稟。什見而奇之。謂姚興曰。融公大奇聰明釋子。愷謂慧愷。即真諦弟子。真諦傳雲。對沙門慧愷等翻廣義法門經及唯識論等。所以別舉二弟子者。以上已對真諦·羅什二師稱揚三藏故。倍當改陪字。或通亦作倍。界身足論後序。操觚者。文選文賦雲。或操觚以率爾。銑註雲。觚木也。古人用之以為筆也。觚音姑。爾雅觚竹。又相如傳。蓮藕觚蘆。此與□□□□隸言埤□□拏Z子游也。函杖者。禮記曲禮上曰。若非飲食客則布席。席間函文。疏曰。講說客席之制。三尺三寸三分寸之一則兩席並中間空地共一丈。又正義曰。王肅丈或以為杖。言古人講說用杖指盡故。樞要作丈。二字各有其義故雙須用。界身足論慈恩後序曰。但基虛簉操觚。謬倍函丈。承暉彫斲。監濫字寫誤。竿廣雅雲竿象笙三十六簧管在中央也。文選江文通雜體詩雲。濫吹乖名實。善註曰。韓子曰。齊宣王使人吹竿。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竿。粟食與三百人等。宣王死文王即位。一一聽之乃知濫也。孔德璋北山移文雲。竊吹草堂濫巾北嶽。良工者。孟子滕文公曰。一朝而獲十禽。嬖奚反命曰。天下之良工也。暉薀玉者。文選十七陸機文賦曰。石韞玉而山暉。水懷珠而川媚。註銑曰。謂上佳句雖無耦對。在眾辭之中。如石藏美玉山必有光。水含明珠則有媚。然釋此文諸說皆謂。文拙義妙猶如薀玉。今謂不爾。果爾則唯言薀玉。何更添加暉字。言暉薀玉者。三藏歷傳五天之諸論師。具懷抱斯論之邃致。疏主頻頻擊發遂以伸其光暉。此謂暉玉。薀玉在於三藏不關疏主。若為在疏主。則不應自謙文辭。故樞要雲。大師及乎神棲別館。景阻炎輝。清耳目以淵思。蕩心靈而繹妙。乃曰。今者方怡我心耳。宣尼(論語子罕篇)言。我有美玉薀(論語作韞。小補韻會蘊本作薀)櫃藏之。誰為善佑。我今沽。諸今准斯文。暉薀玉之語本據於文賦意則用於論語。則以擬三藏不待辨而著矣。 (六紙左)凡斯(止)云爾(文)此明具受指授製造斯記。非專事胸臆。即是所以名為述記也。疏主謙光往往稱為三藏之訓授。如總料簡章終等。指麾者。吳書曰。孫堅少為懸吏。與父載船至錢唐。海賊掠取賈財。堅操刀上岸以手東西指麾。賊望見以為官兵捕之。委財散走。麾者舉手曰麾。又指也。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一(終)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二(一本之二) 次言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者。三藏法師奉詔譯如常。玄奘行狀如慈恩傳續高僧傳中。然奧書雲。顯慶四年十月二十七日。於玉華肅誠殿。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然續高僧傳五(十七紙)雲。以顯慶五年正月元日創翻大本。至龍朔三年末了。凡四處十六會統總六百卷。般若空宗此焉周盡。於間又翻成唯識論·唯識二十論品類足論等(文)此傳與奧書年代稍異。慈恩傳中翻般若年月與續傳全同。非舉翻唯識等。慈恩傳雲。以顯慶四年十月。法師從京發向玉華宮。並翻經大德及門徒等同去等。然則奧書雲顯慶四年十月譯者。此是三藏從京發向玉華宮之年號。非正譯時也歟。 (初紙右)論雲稽首(止)諸有情(文)此是護法菩薩等歸敬偈也。然俱捨論有歸敬頌及長行釋。並是世親菩薩之所製也。攝論唯有歸敬偈無長行釋。本釋兩論作者不同。今同攝論。又准俱捨論等。正宗頌前皆置頌曰之言。長行冠以論曰。今論亦同。頌之言不通長行。論通二種。今雲論雲亦無巨妨。自下牒文皆唯雲論不加雲字。諸論皆置曰字。辨中邊論述記釋初歸敬頌雲。論雲。稽首造此論。乃至當勤顯斯義。述曰。此論一部總有三分等。此同今疏用雲·曰字。加乃至言越隔中間此與今疏不同耳。雲者古雲字也。若言云云則眾語也。曰者。說文象口氣出。徐曰。今試言曰。則口開而氣出也。二字差別可准知矣。淨影釋起信論曰雲。馬鳴菩薩說法之辭。賢首雲。簡論異經之辭。淨影解論以為活用。賢首為死字釋。今亦為死字。然而非謂簡異經律。欲加詳釋預舉本文。牒雲論雲。今乃解釋開演之初故具牒頌。下文不爾。中略牒文。多頓至言。應知。 (初紙右)機有(止)亦異(文)。義演雲。疏機有三品不同者。意說。不定性人歸於佛法智解淺深三時悟異。名曰三機。非定別有三人名三機也。何以故。以唯對不定性立三時故。即如憍陳如等。從始至於具三根也。故雲機有三品不同。教亦三時有異(文)義燈雲。如來聖教體一真如。平等利生實無差異。然隨根性悟解不同。漸頓殊說教為異。故法花雲。雖一地所生一雨所潤。而諸草木生長各異。寶性論中。猶如一河三獸渡水得淺深異。攝大乘論。如一寶珠隨求雨異。無量義經。常說一相。悟解不同。得諸果異。故如來教隨機說別。初對外道等。說我為無談法為有。次對小乘。破執法有說法亦無。後令趣實方為顯說非空非有。故瑜伽釋雲等。 (初紙右)無明(止)有我(文)。瑜伽釋(三紙左)雲。今說此說所因雲何。謂諸有情無始時來。於一切法處中實相。無知疑惑顛倒僻執。起諸煩惱發有漏業。輪迴五趣受三大苦。如來出世隨其所宜方便為說種種妙法處中實相。令諸有情知一切法如是如是空故非有。如是如是有故非空。了達諸法非空非有。遠離疑惑顛倒僻執。隨其種性起處中行漸次修滿。隨其所應永滅諸障。得三菩提證寂滅樂(文)義演雲。疏無明所盲至迷執有我意雲。無明是能盲。異生是所盲。無明者即通取一切無明。不唯取發業者。起造惑業者。起即起惑。造即造也。 (初紙左)仙人鹿苑(文)。義演雲。疏仙人鹿苑者。上古有仙。多於此處修仙道故。念佛三昧經第四雲。於古仙住處。又大集經第二雲。於仙人住處而轉法輪。又彼經雲。彼處常饒寂靜仙人故(文)然解深密經不言住處。彼經第二(十六紙右)雲。再時勝義生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初於一時在婆羅□斯人隨處施鹿林中等。抉擇鈔上(九紙右)雲。章波羅尼斯者。何名仙人隨處者。婆沙說。有諸仙人以乘神通見鹿□王。諸經如五百仙人。得婇女遂失神通。隨於□中故名隨處。鹿□者。妙經玄贊四(五十二左)雲。梵雲波羅□斯。雲波羅奈訛也。中印度境。乃至因而謂之施鹿林焉。鹿野之號自此而興。西域記第七(四紙)亦同。玄應音義二十四(十四紙左)雲。婆羅□。如黠切。國名也。舊言波羅奈。譯雲江遶域。言此國名青黃等色名和合色也。烏莫迦華等色名俱生色也。烏沙斯星此雲大白星。取其白色也。新婆沙百八十三(六紙右)雲。問。何故名婆羅□斯。答。此是河名。去其不遠造立王城是故此城亦名波羅□斯。問。何故名仙人論處。答。若作是說。諸佛定於此處轉法輪者。彼說。佛是最勝仙人。皆於此處初轉法輪故名仙人論處。若作是說。諸佛非定於此轉法輪者。彼說。應言仙人住處。謂佛出世時。有佛仙及聖弟子仙眾所住。佛不出世時。有獨覺仙所住。若無獨覺時。有世俗五通仙住。以此處恆有諸仙已住今住當住故名仙人住處有說。應言仙人隨處。昔有五百仙人飛行山中。至此遇退因緣一時隨落。問。何故名施鹿林。答。恆有諸鹿遊止此林故名鹿林。昔有國王名梵達多。以此林施與郡鹿故名施鹿林。如羯蘭鐸迦長者於王捨城竹林園中穿一池。以施羯蘭鐸迦鳥令其遊戲。因名施羯蘭鐸迦池。此亦如是。故名施鹿林(舊翻名迦蘭陀鳥善見論其形如鶛)出於西域記第七(初紙右)法華攝釋一(二十六紙右)雲。疏仙人隨處者。按婆沙雲。昔時有王。將諸婇女在園遊觀。有五百仙人乘空而度。見已隨落。因立名焉。又按菩薩念佛三昧經第四雲。於古仙住處三轉法輪。又大集經第二雲。鹿野林中仙人住處轉正法輪。又轉法輪經論釋雲。彼處常饒寂靜仙人。是故世尊在彼處轉。更有多文皆同於此。問。何乃相違。答。大小乘異。法輪經論亦同大乘。問。瑜伽深密文既言隨。為同小部。為取大乘。若同大乘。何乃言隨。答。為二釋。一隨轉理門文言隨故。二依大乘義隨者即是住之異名(已上)瑜伽倫記二十下(十五紙右)雲。景雲。舊雲名仙人住處者非(已上記文)今謂。義演本據攝釋。然准婆沙。舊言住處亦是一說。何必非乎。各據一義。並不相違。 (初紙左)說阿笈摩(文)。宗輪論述記(七紙左)雲。阿笈摩者。此翻為傳。展轉來之義。或翻為教。下疏(四本三十五)亦有二義。阿笈摩梵語也。亦云阿達婆。西域外道書名。四韋陀典之一也。笈極□□逆□□□襼□□□□□□□餺□□縷□□□□溺□飀□□□□覕飀□設縷□檢□□□□餖鞳潦_□□□檢□□縷□□□□□樨□露送椽□□□□□□楏□□褽□襂□□□□禳慼慼慼憤楚慼撐灠鎔芊數J□餺□□□雜□□□□餺□□溺□□□□逆□樨□祿□飀□□□馳埤□樨□□□□□□□椻妳姛覕餺襼□□□□縷□□夾□視兜騍□□□□□□娀□□□□縷□穘羚覛媜C樁□□嬌□□□□□□□□□溺□□埤□□祰魯觶□□祐□溺□飀□溺□馘廉□j□□□□□矩露□□贊□□□□榕奪□□□□楰魯□□□椹□□□□椽□□□□□□驒□溺□飀□□□縷□□魯□□□□縷□□□□□飯□□櫓□□□□□□□□□□□□□□□□□楯欖飯□婘□□□裀□□禭□櫓□□□□□□誇□秶□□祐□溺□□埤□□奰魯□□□本□椽□□□□□饐□溺□飀□礹褸□□椸□秶□□□□□溺□飀□□□礹褸□橫□□□妳娏露□騾縷□□□□□□誇□□□□□□□□榕飀□□□X□奰魯覕饁量祐□□視兜飯祽□□□娑饈逆□□威□□□復□□□□□□□□□□□□□□楉逆□□□□j□姎□驟□餺□□□逆□碌奇檳埤□觾□□□□□□贊□□榕奪□□埤□□□F□□梅□□檢□送堅褽□□□□禕奐□□□鴃撳晼慼槳`瑜伽八十五(二紙右)舉二十四契經中雲。第二事契經者。謂四阿笈摩。一者雜阿笈摩。二者中阿笈摩。三者長阿笈摩。四者增一阿笈摩(具釋四名)至下結文雲。如是四種師第展轉傳來於今。由此道理是故說名阿笈摩。是名事契經(已上論文)倫記二十二上(三十六紙左)雲。阿笈摩者此名為傳。如此教前佛後佛展轉傳說無有異。故名為傳。不同昔雲阿含名淨教也。此中自釋等(已上記文)准瑜伽文。正應翻傳。賢首並倫記中簡異古今亦有由也。淨影十地記翻為淨教。又不允當。可知。 (初紙左)令小根(止)趣大(文)。義演雲。疏令小根等至解深密等者。意雲。謂有情根有三品不同。所以說教亦初·中·後三時有異。問。且如說教三時易知。根性三差如何辨釋。若聞阿笈摩即名小根。即聞小教亦證小果故雲漸登聖位也。後時如來觀此小乘根有堪聞皆空教。所以於鷲嶺說般若等經。既聞經已即名中根若如是者。雲何言聞般若等令中根皆捨小趣大耶。答。如來說經意欲令此中根捨小果而趣大乘。所以彼聞經已。棄執有心計空為定。何以故。以如來密意說一切法空故。問何故名捨小歸大。答。未聞般若名小根。既聞般若名中根。即中根對小名大也。為聞般若教故即從小至中名捨小歸大(文)義燈一本(初紙左)雲。初對外道等說我為無談法為有。次對小乘破執有說法亦無。後令趣實方為顯說非空非有。故瑜伽釋雲。乃至廣說。又惠日雲。此對外道皆執有我。為破此有令入人空。且密說人空義。顯為小初說法有。次破法有密說法空。涅槃會中方為顯說除外道執有故說空。除聲聞執空故說有。以明佛性。非妄計我故非有。有常等故非空。合第三時(已上)今謂。淄州且就破執。初言外道二言小乘。若論正機。初是小乘。第二大乘等是也。如經論等。又守千崆峒記。初約正所破唯為聲聞。實兼諸乘皆獲利益。第二亦依正被。准為趣大。實具三乘。第三通被。一正餘兼。雖與前同。談教顯說唯依正被。亦須具明諸乘境等。故名普為。不同初二被。雖諸乘皆得利益。教非顯說。談由餘機。智惠之力依略悟廣。非教之力。故被不同。不名普為等。又疏主意唯立三時教者。依證果邊。若謂人天即有四時。其二乘者方便學法。是彼初學故略不說。今依師授略敘古今時利差別。其諸有智任情取捨(已上總料簡章)抉擇鈔上本(十二紙右)雲。章此依證果至即有四時者。今立三時但約得聖。不約人天。若說人天即有四時教。章言二乘至略不說者。此釋人天時也。問。何故得知人天乘是聲聞方便。答。信解品雲。以冷水灑面等即其事。 (初紙左)密義意趣(文)。密義意趣者。四意趣中之隨一也。四種意趣具如攝論對法等中。第九論(初紙右)雲。即依此前所說三性立彼後說三種無性。謂即相生勝義無性故。佛密意說一切法皆無自性。非性全無(文)今謂。第一有教亦隱密說。非唯空教。故法華玄贊第一(十六紙右)引解深密經已雲。依此經文阿含經等為一時。總密說有。不明有有其何性大般若等為第二時。總密說空。不明空者亦空何性。華嚴經等為第三時。顯了說有。有依他圓成。亦顯了說空。空所執性。故善戒經等雲。有為無為名為有。我及我所名為空。乃至廣引金光明涅槃等。瑜伽倫記二十下(十五紙右)雲。為趣二乘偏說四諦。安立諦有是諸教執淨安立處。此即隱密為說依他圓成二性是有。恐增空見而不為說遍計所執性空名不了義。第二時中。為初發起大乘諸菩薩眾。破其有執說大般若諸法空。即是隱密為說遍計所執自性本無。恐增有見未為說依他圓成二性是有名未了義。於今第三時中。為久學菩薩說解深密經。具辯遍計所執無餘二性有有無義。是說二性有。即是義當為發起二乘者說。說遍計所執空。即是義當為初發趣大乘者說。具說三性空有義。是即當彼為久學菩薩轉正法輪了義說也。故言普為發起一切乘者說真了義。泰雲。初轉聲聞四諦法輪。第二時為發起唯一性空大乘者說諸法無自性性。然不約三性三無性分別故名隱密相轉。但言一切皆空不說依他圓成為有。如大品等是其教也。於今第三時。為發趣一切大乘者。以普明瞭說三性三無性轉正法輪。更無有上。如華嚴等是其教也。以說橫計法無。因緣及圓成法為有故。第二教中不明三乘成佛故但說大乘。第三教中辯不定性三乘成佛故名一切。義燈一本(八紙右)雲。約前後亦有二義。初說生空。次說法空。二者初說生空密詮法有。次說法空密詮法無。後方顯明生法二執所取不有。若離二執真俗不無故經說雲。有為無為名為有。我及我所說為空。 (初紙左)便撥(止)上理(文)。義演雲。疏便撥二諦性相皆空者。二諦者真俗二諦也。性相者有兩解一雲。性者唯勝義諦。相者即依他起。撥此二種總無名為空也。二雲。性相通於二諦。且真勝義中性相者。一真法界即是性。分為六種無為·九種無為等即名相。有多無為相狀故。若依俗諦。性相者。如依他法體即名性。如意識以了別為性。色以質礙為性。餘者准知。相者。諸法各各有如是相貌(文)今謂。初說為正。後說鑿矣。 (初紙左)由斯(止)有空(文)。演祕雲。疏由斯二聖互執有空者。問。准望不定立有三時。何有二聖互執有空。答。豈言不定唯祇一人。人既有多。悟亦前後。前後各以所證為是互執何失。又縱一人。執前後別。對執不同亦得稱互(文)義演全同。今謂。此文意者對不定機。初中二時說有空教。初在鹿苑。次在鷲嶺。散說如是。是故眾聖懷有空見鬥淨鋒起。為除此見佛說第三了義言教。教隨機起。何唯一人。泛通群聖而說。約一人前後者非也。既言二聖亦言互執。其不約一人必矣。義林章中。有教指憍陳那等。空教呼須菩提等。唯識料簡雲。憍陳那及餘生聞四諦教。亦云。由斯群品互執有無等。准如上文。不約一人炳然可知。 (一紙左)令中根品捨小趣大(文)。義蘊一(一紙右)雲。此言中根非謂中乘。即以執空之者名中根。在執有及中道之中也。又此漸悟之類非決定小。又非頓悟。從小趣大故名中根。此解為正(以上)今謂。第二解者卻非正也。何者。若言漸悟為中根者。執有之類應言中根。此類亦是不定性故。 (一紙左)迷謬競興(文)。全不解了名之為迷。少智邪解名之為謬。或但不解無明名迷。若不正解邪見名謬。如下(二十六紙左)具釋。義演雲。疏迷謬競興者。問。如何言迷謬者。答。有二解。一雲。小根執法實有不了法空名迷也。於其法空全不解故。謬者。此中根人既聞般若經總撥為空以為上理名謬也。以勝解故。即執有執空皆有迷謬。且如執有有迷謬者。以迷於有不了法空名迷。全不解法空故妄執法實有名謬。以邪解故。然執空亦有迷謬者。迷此空故於中道義全不解故名迷。暗計此空為是者名謬。以邪解故。通二種義亦無違。 (二紙右)為除(止)義教(文)。問。第二空教既除初時有執。何有再除乎。故義林雲。須菩提等迴心趣大。彼聞法空隱密言教便撥諸法性相都無。何所造修。何所斷捨。佛為除此復說唯識三性等教(文)准此文勢。彼此相對以顯唯除空執。此中何雲雙除空有乎。義演雲。疏如來為除此空有執者。問。說唯除空執。何故兼說有耶。答。如來說教。群聖既多。執有執空類應非一。說除空有。於義何妨。又雲。約一人。先起有執後起空執。今通前說故雲。除空有執。義亦無違。意就中道第三時教說除空有之言也。故知第三時教名了義大乘(文)又笠置師會雲。般若除有是隱密義。第三中道是顯了義。故無相違。今謂。義演初義為優。第二約一人者非也。如上已破。又以顯密會迂矣。又義林中且約三教次興各別破執不遮雙除故不相違。 (二紙右)解深密等(文)。演祕雲。疏解深密經說唯識者。按彼經第一(十六紙右)雲。廣惠當知。於六趣生死彼彼有情。或在四生身份生起。於中最初一切種子心識成就。廣惠此識名阿陀那。亦名阿賴耶。亦名為心。為依止故。六識身轉。如依暴水而有浪生。依淨明鏡有影像起(文)瑜伽七十六(初紙)全引此文。義演亦同。今謂。引證之文略取其意。非經全文。識相識性五法事理括囊一言立以唯識之目。若領會此旨。則所引之文可的證著矣。 (二紙右)於真諦(止)留捨(文)。二諦章雲。世俗諦四名者。一世間世俗諦。亦名有名無實諦。二道理世俗諦。亦名隨事差別諦。三證得世俗諦。亦名方便安立諦。四勝義世俗諦。亦名假名非安立諦。顯揚論說。四種俗諦皆是安立。前三可。雲何第四亦名安立。勝義諦性自內所證。為欲隨順引生彼智。依俗安立名勝義俗。初之三種相可擬宜。第四勝義假名施設。勝義諦四名者。一世間勝義諦。亦名體用顯現諦。二道理勝義諦。亦名因果差別諦。三證得勝義諦。亦名依門顯實諦。四勝義勝義諦。亦名廢詮談旨諦。前之三種名安立勝義。第四一種非安立勝義(文)下疏(一本七十二右)亦同。義演雲。疏悟證有方者。意雲。方者方法也。既離二執處於中道。即是悟證真如之法也。疏於俗諦中妙能留捨者。意雲。依四重世俗諦說。一一諦中皆名留捨。第一有名無實諦。謂瓶衣等既無實體。但可言捨。有作用故須留。第二隨事差別諦。約蘊處界辨。然蘊處界通有漏無漏。有漏法捨。無漏法留。第三約方便安立諦辨。苦集是有漏法捨。滅道是無漏法留。第四約假名非安立諦辨。執二空門者法捨。二空門之理法留。故雲妙能留捨。又解雲。不謂約四重俗諦說。但總約俗諦中說。依他法留。遍計法捨。於依他中。染者能法捨。淨能留(文)義蘊雲。疏於真諦理悟證有方等者。唯以真如名真諦。餘皆名俗。淨留染捨。又依他遍計無漏有漏。如次留捨(已上)今謂。此釋與義演文解大同 (二紙右)爰引六經(文)。爰周伯溫雲。爰訓引。以爪又於會意別作援非也。六經者。一華嚴(晉義熙十四年。北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羅譯。此雲舊經六十花嚴。又證聖元年。于闐國三藏實叉難陀譯。此雲新經八十花嚴)。二解深密(唐三藏玄奘譯。七品五卷。解節經一卷。真諦譯。與初五品同本。又相續解脫經一卷。求那跋陀羅譯。與後二品同本)。三如來出現功德莊嚴經(經本不傳)四大乘阿毘達摩經(經本未傳。今攝大乘論即釋此經中攝大乘品故取為論名)。五楞伽經(此經前後合有四譯。今唯有三本。一劉宋元嘉二十年。天竺求那跋陀羅譯。為四卷。二元魏廷昌二年。菩提流支譯。為十卷。三唐于闐實叉難陀譯。為七卷。更有一本。闕而不傳)。六厚嚴經(即密嚴經也。玄奘翻譯。引之與今嚴經不同蓋為此也。大乘密嚴經三卷。日照三藏譯。泰法師佛地疏雲。法師持梵本來。若翻可得五六卷許。然未翻也云云。義濱雲。密嚴經是同本也。問。歷覽斯論顛末。援引佛經非唯六經。引用解脫·阿含二經以證七八二識。依佛地經光顯四智功德。證成本有種子援引無盡意經。細辨變易生死提示勝鬘經說。又說有情隨心垢淨本據維摩等。今唯拔出六經有何意者。答雲。若約一部所引。廣通佛地·勝鬘等經。豈唯六經。今所提舉唯在證成第三時唯識中道之宗致。非通一部。問。若爾。下論證唯識義引維摩經不舉莊嚴。疏主何以捨彼取此耶。答。取捨非無其旨。取莊嚴者。如真諦等皆以真如為第九識。如唐三藏。淨位第八加為第九識。古今大為矛盾。然莊嚴偈雲。如來無垢識。是淨無漏界。解脫一切障。圓鏡智相應。依準斯文。淨位第八為第九識煥乎可觀。又維摩經隨心垢淨之說源出阿含。是故彼經指示如佛所說。又維摩經或為空教或為中道。興師異說未決於一·無垢稱疏雲。依清辨空教。依護法中道。章中亦出古德義雲。維摩思益大品空教。疏主取捨蓋為此也。義演雲。又如亦難更引起盡多界解脫經等。但為證傍義引成。非正證唯識道理。故此不說。言了相大乘者。即顯現說故名為了相。若密意說名不了相。泰抄全依義演)。   (二紙右)十一部論(文)。十一部論者。一瑜伽師地。 論(彌勒菩薩說。無著菩薩造。玄奘三藏譯。為百卷)二顯揚聖教論頌(一卷。前七卷論解此頌。無著菩薩造。唐玄奘譯)。顯揚聖教論(無著菩薩造。玄奘三藏譯。為二十卷)。三大乘莊嚴經論(本頌彌勒菩薩說。無著菩薩造。釋論世親菩薩造。唐貞觀四年。波頗三藏譯。為十五卷。下疏四本(二十六左)雲。然莊嚴論頌文彌勒所說。長行釋者世親所為。舊人不知總謂天親作謬也)。四集量論(陳那菩薩造。真諦·義淨兩譯)。五攝大乘論(無著菩薩造。真諦譯。三卷。佛陀扇多譯。二卷)。攝大乘論釋(天親菩薩造。梁真諦譯。為十五卷此雲梁論。隋達摩笈多譯。為十卷。唐玄奘譯。為十卷。無性菩薩造。唐玄奘譯。為十卷。)。六十地論(天親菩薩造。菩提留支譯。為十二卷)。七分別瑜伽論(彌勒菩薩造。未翻論本)。八觀所緣緣論(陳那菩薩造。唐玄奘譯。一卷。與真諦無相思塵論同本)。觀所緣緣論釋(護法菩薩造。義淨譯。一卷)。九二十唯識論(世親菩薩造。唐玄奘譯。一卷。大乘楞伽經唯識論。菩提流支譯。一卷。大乘唯識論。真諦譯。一卷。與二十唯識同本。護法菩薩更作釋論名唯識道論。玄奘所翻。又義淨所翻名唯識順釋論。亦名唯識寶生論。德光亦作。如樞要此疏引)。十辨中邊論頌(彌勒菩薩說。玄奘譯。一卷)。辨中邊論(世親菩薩造。唐玄奘譯。三卷。與真諦所譯中邊分別論同本)。十一大乘阿毘達摩集論(無著菩薩造。唐玄奘譯。七卷)。大乘阿毘達摩雜集論(安惠菩薩以師子覺釋合為一部。唐玄奘譯。為十六卷)。 (二紙左)此約(止)法門(文)。此下總明漸頓二教及三時有無差別。法華玄贊一(十三紙左)雲。初顯時者。諸佛設教略有二種。一頓二漸。頓即被彼大機。頓從凡夫以求佛果。如勝鬘經所說一乘。一乘是權。四乘實故。漸即被彼從小至大機。如此經中所說一乘。一乘是實。二乘權故。此經多被從彼二乘以求佛果。多是漸教大乘所攝。抉擇鈔上(十一紙右)雲。章約理及機漸入道者。理為道理。機謂機器。義演雲。問。約機可爾。如何約理以辨三時。答。據實理無三時。今約證有淺深故。理分三時異(文)今謂。抉擇理為道理。義演為真理釋。以言證有淺深故。義演為優。料簡雲。理有淺深。機有漸次。理即從淺至深。機亦大由小起。對機及理。依漸教門。故深密經說三時別。又玄贊一(十六紙左)雲。若以偏圓機宜漸次。教但三時非一·五等。不可難以一雨普潤三草不同教但有一。其頓悟之機一果之證。即依此理無三時之教。若機成漸次大從小生。教定有三。應機說故。將理會教名為一雨。將教就機說三乘法或三或一。理不相違。 (二紙左)如瑜伽論(至)廣說其相(文)。七十六(初紙)解深密經第一(十六紙右)文。如上演祕中引。論中全引此經故為論中經。今指論中所引之經故。與章不同。義林章雲。述今文者。如解深密經第一卷瑜伽抉擇第七十六。 (二紙左)解深密經(文)。義演雲。疏解深密經說唯說是也。意雲。此即是第三時教。然解深密經中亦廣有三時教。如勝義生菩薩問雲。如世尊先說有教。是為希有。第二說有法空教。亦方世尊重今此時中說不空不有教。更方奇特等。廣如彼說(文)彼經第二(十六丁右)雲。於今第三時中。普為發趣一切乘者。依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無自性性以顯了相轉正法輪。第一甚奇最為希有。於今世尊所轉法輪無上無容。是真了義。非諸諍論安是處所。 (二紙左)即華嚴中(文)。唯識論第七曰。如契經說三界唯心(云云)疏雲。三界唯心即十地經第八卷第六地文。花嚴所說(云云)演祕雲。案彼經第十九頌雲。譬如工畫師不能知自心而由心故畫。諸佉性如是。若人知心行普造諸世間。是人即見佛了佛真實性。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起明詮雲。古花嚴第二十六明第六地中雲。了達於三界但從貪心有。知十二因緣在於一心中。如是則生死但從心而起。心若得滅者。生死即亦盡(云云)親經第三十七明第六地中雲。了達三界緣心有。十二因緣亦復然。生死皆由心所作。心若滅者。生死盡(云云)又第五十四雲。菩薩知三界唯心三世唯心。而了知其心無量無邊(云云)疏雲。世親攝論第四無解。無性第四廣解十地經名體。言唯心者。心識是一。唯言為遣所取境義。由彼無故能取亦無。不遮心所。不相離故。如說若無心所未曾得。 (二紙左)此約多分(文)。義林章雲。約其多分。即初成道華嚴等中說唯心是。抉擇鈔上(十一紙右)雲。章約其多分等者。約多分言。言華嚴經被頓悟。據少分說。亦被於漸。言法花唯被漸者。亦據多分。初時說教具被三乘中。說空教亦具頓漸。後三准知。約多分言。得有如是。約少分言。初說有。次說空。後雙說。義演雲。疏此約多分者。意雲。說華嚴經是頓教者。約多分說。如入法界品。五百聲聞亦在會座。明知亦通漸教。今據唯被菩薩大不由小起。約此道理。說是頓教也。問。佛初成道總未度人。即說華嚴如何得有舍利弗等六千人耶。答。華嚴法門有七處八會。不可一時說盡此經。不妨中間更化群品說有教等。故華嚴法界品既在於後得有聲聞而有何爽。問。既雲說華嚴經而有間斷。如何總得名華嚴耶。答。雖復間斷。流類是同。總名華嚴。猶如大術經。佛向忉利天安居。為母說法。後時下來說涅槃經已入涅槃。摩耶夫人知已下來。如來復從金棺起為母說法。雖復說法而有前後。以是為母說故。總名為大術經。如此類例非一也。問雲。既雲有聲聞。未審是化是實。答。亦有斷雲。是化。佛初成道未度人故。亦有斷雲。是實。據此中間度人不妨實也。問曰。此聲聞華嚴經生領解不。答。初聞經說如聾如盲。後文殊菩薩發起之後方能領解十種法門。故此教門通被漸也(文)料簡上(九紙左)雲。彼經八會非是首末相續說故。初之七會成道即說。故在初七未有聲聞。入法界品後時別說。故第八會亦有聲聞。如大般若。雖雲一部非十六分相續說。謂佛成道於至涅槃。所說大義相似聖者結集以為一部。故佛化內諸有難思。雖前後說合為一部。由第八會後時別說。於事乃理皆不相違。上古諸師種種異解。既未悟此所以皆非。故花嚴經通被頓漸。不應唯說是頓教收。又法華經分別功德品雲。佛說如來壽量品時。八世界微塵數眾生發菩提心。如是等文處處非一。如何定判名為漸。法花經等唯被漸悟。是故不應如是定判。若立頓漸隨於□部約機及理說者無違。 (二紙左)今論所明(文)。上來總明三時漸頓。自下別判此論。了義燈一本(八紙右)雲。問。若據漸入。此等諸教是第三時。第三時教普為發趣一切乘者。今此一論正被何乘。若為三乘。如何破彼。若唯被大。非第三時。答。破我之文通入三乘。破二乘處令唯入大。又破彼執不破彼乘故通為三(文)義演雲。疏二種皆是者。意雲。今此論所明唯識教者頓漸二教皆是也。故雲二種皆是。如疏雲。若不定姓至無定教者。即解頓漸所由也。 (二紙左)若對不定性(文)。法華玄贊一(十五紙右)雲。依今新經。頓教大乘但唯一時。與一大機不從小起。教被唯一故。漸次大教乃有三時解深密經中(云云)。 (三紙右)此顯頓漸等(文)。料簡上(八紙右)雲。且依此方古德共說。佛教有二。一頓二漸。為諸大菩薩大根大莖頓悟者說。大不由小起故名為頓。即華嚴·楞伽·大雲·法鼓·勝鬘等是。始從道樹於至雙林。從淺至深漸次說法。初說人天善法。謂三歸五戒業。次說二乘人空之教。謂阿含等。次說大乘法空之教。謂般若等。次說一乘無二教。法華經等。乃至雙林為除四倒說佛法身常樂。我淨佛性常等。初說人天施等善法令離惡趣。次為二乘說無我等令出生死。後般若等令求大果。然於其中由先執有初為說空。所執既除說無二果。又先未迴知無我即說常樂。恐彼疑生故涅槃時方為演說此等諸教。從淺至深。大由小起。故名為漸。如是立者其義可然。定判諸經即不應理。所以者何。如華嚴經(云云)義林章一(十五紙左)雲。多分頓漸無別教門。隨一會中所應益故。華嚴說有聲聞在會。深密亦有聲聞發心。勝鬘經中亦說一乘意生身等。攝大乘說為不定人說一乘故。法華經中分別功德品言。佛說如來壽量品時。有八世界微塵數眾生發菩提心。如是等文上下非一。故知法花亦被頓悟。華嚴亦有漸悟之人。若依覺愛定唯一時無漸次者。即違深密說有三時。若依劉虯定有五時前後次第。復無文說。然違三時。今總不依。若據眾生機器及理。可有頓漸之教。然不理同於古說。若不約機定判一經為頓為漸時增減者。頓漸不成。抉擇上(十一紙左)雲。或立一時至五時等名時增減。不約理教時頓漸不成了。了義燈一本(七紙左)雲。為對漸悟說教三時。若對頓悟無三時別。又所說經非定如是前後次第判為三時。並約所說義類相從。望不定性當第三時。不爾。華嚴第二七日世尊即說。可對漸悟在般若等後方始演說判屬第三。此有二義一約前後。二約義類(云云秋篠雲。一約先後者。義前後也。義理淺深三時。次第也。二約義類者。顯此三時類攝諸教文。今謂。此釋非也。至下當辨)通路記雲。補已飾宗一雲。問。此立三時與前真諦所立何異。答。真諦所立定約年月故為不可。今所立者但可以義相從。不同前後。若談有義初時教收。若談空義第二時攝。雙彰空有即第三時。故與前立其相懸別。問。今定教宗。何故乃約三時已說。答。即以三時所說以為三宗。所言時者非年月時。合道理故名之為時。但諸教中與實義合初時教收。與空義合第二時攝。若合中道即第三時。由此不約年月為時。故與真諦所立有異。然解深言初時等者。此約教有淺深以立三時之異。有教理淺故名初時。餘二漸深說為中後。此即同金光明經轉照持三種法輪也。此唯專約義類次第明三時相。是故無有攝教不盡。法相學者陳三時義異義多端。或唯義類。或義類為本兼收年月。或亦返此。或義類年月雙存。異義區分一編難定。任學者各得其宜。問。章今段文若約敘違既約義類何有不盡。答。深密三時正約年月。以此攝教有不盡過。前後乖違事不攝故。又同學抄依唯義類傳。正依義燈會深密三時文。以為義理淺深。疏主相從而言。其文且舉一二。法華玄贊一(十六紙)引深密已雲。依此經文。阿含經等為第一時。大般若等為第二時。華嚴經等為第三時。總料簡章雲。略示教者。四阿笈摩等是初時教。諸說空經是第二時教。華嚴·深密·唯識教等第三時也。然疏主意非會深密文以為淺深。又明約前後非如淄洲言非約前後。義燈下文雲。經辨三時非約前後。但以類相從有為第一。空為第二。俱為第三。今謂。此釋未穩也。經文炳然臚列前後歷敘次第。無有類聚有空等義。經中初舉第一時教。言初成佛已仙人鹿苑說四阿含。陳如等最初得道等。又舉第二時教。言次於鷲嶺說般若經。須菩提等得道等。此等經文具舉時處人法。敘第一第二等教漸次相繼而起。然經所明三時正約漸機而立。故疏主釋處處皆同。玄贊雲。若以偏圓機宜漸次教但三時非一五等(非一者遮菩提流支一時教。非五者遮劉虯五時教等者等取菩提流支頓漸二教或半滿二教等)其頓悟之機一果之證。即依此理無三時之教。總料簡章雲。約理及機。漸入道者大由小起。乃有三時諸教前後解深密經說唯識是也。若非漸次而入道者。大不由小。即無三時諸教前後。又此疏中明言。漸教法門以辨三時。即有三時年月前後深密是也。若頓教門即無三時前後次第。淄洲雲非約前後者。曲文成義。甚難信用。然於玄奘·慈恩等釋中。未見分立前後義類之二門。又玄贊·義林及此疏等皆雲解深密經有年月三時前後。何有釋為類從。皆出於沼公之胸臆。學者擇而居焉。秋篠笠置等會釋經第一二等以為義理淺深。本據義燈恢張其義。專攀枝條不究根源之所由。叔世釋家多有斯病矣。然慈恩等意依深密等經瑜伽等論立三時教。以折一化之始末。如華嚴等。違年月前後。會以漸頓。判教大致如是足矣。三藏遊於西域謁諸論師研覈經論。然考慈恩傳等中。無有三藏辯論一化之大判。清涼玄談不分有五分立十意。流支此不分意。劉虯五教是分教意。今疏主意折衷立教。況有典據。所立唯止於此。何及縷立義類相從二門。又日照三藏答於賢首。唯指智光·戒賢。即當第二·第三之教。依之而推。則梵土論師剖判經論不似支那天台·賢首等。慈恩追襲三藏唯依深密等不加細判。淄洲已下為欲會通他宗之難。更立二門以攝遺漏。其義雖巧然不順玄奘·慈恩等釋。況孤負經旨遠矣。宗法相者悉斯大致。 (三紙右)依瑜伽等(止)五無姓(文)。樞要上本(十二紙左)雲。所被機中有三。初述異。次會同。後被機。初述異者。法華經說。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以教准機唯有一機。涅槃亦言。師子吼者是決定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眾生亦爾。悉皆有心。凡有心者悉皆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諸眾生唯有佛性。准天親攝論雲。上乘·下乘有差別故。菩薩聲聞各有三藏。不論獨覺·不定·無性。有別廣教則分為二。獨覺·無性皆無別藏。十力等中。根上下。智力亦唯有二。准善戒經·持地論文立為二。一有性。二無性。無始法爾六處殊勝。有性也。唯以人天善根而成就之。無性也。准法華經。亦可說有三。求三乘者授以三乘。故彼論雲。四種聲聞不為趣寂增上慢者而受記故。有果乘故。但說有三。依涅槃經亦有三。如病人有三。一若遇不遇良醫。決定可差。菩薩也。二遇則差。不遇不差。二乘也。三遇與不遇皆不可差。無性人也。又雲。又勝鬘經雲。謂離善智識無聞非法眾生。以人天善根而成就之。求聲聞者授聲聞乘。求緣覺者授緣覺乘。求大乘者授以大乘。是名攝受正法堪能荷負四種重任。此中以通從別。有性為三。無性為一(文)瑜伽論倫記一下(初紙右)雲。其五種姓義名據楞伽經所明五種。無有無性有情終不成佛者。以別義明菩薩闡提終不成佛。按此論所明五種。其決定及無性終。不成佛。新舊諸師立破道理略而不述(文)鳩集數文列為五種。非謂全具一處。故傳教師破雲。瑜伽無五性文。然佛地論第二(八紙右)列五種性了雲。如餘經論廣說其相。其指餘論即瑜伽論也靖邁師等亦依瑜伽立五姓種矣。初三後一出在第三十七(十九紙)六十七(初紙右)五十二(十一紙右)第四不定出於第二(初紙)第三十七雲。補特伽羅略有四種。一者住聲聞種性於聲聞乘應可成熟補特伽羅。二者住獨覺種性於獨覺乘應可成熟補特伽羅。三者住佛種性於無上乘應可成熟補特伽羅。四者住無種性於往善趣應可成熟補特伽羅。諸佛菩薩於此四事應當成熟。第二雲。復次此一切種子識。若般涅槃法者一切種子皆悉具足。不般涅槃法者便闕三種菩提種子。料簡上(四十八紙右)雲。諸教所被總有五種。一聲聞種性。謂由身中唯有聲聞無漏種子。二獨覺種姓。三菩薩種姓。准前可知。四不定種姓。謂有三乘無漏種子。或闕隨一種有餘二種。由緣轉變不決定故。五無種姓。謂無三乘無漏種子故。瑜伽論第二說雲(云云)又瑜伽師論三十七(云云) (三紙右)此論第三(文)。此釋阿毘達摩經頌文也。彼頌雲。由攝藏諸法一切種子識故名阿賴耶。勝者我開示。論三(十九)雲。已入見道諸菩薩眾得真現觀名為勝者。彼能證解阿賴耶識故。我世尊正為開示。或諸菩薩皆名勝者。雖見道前未能證解阿賴耶識。而能信解求彼轉依故亦為說。疏四本(十七)雲。論已入見道至正為開示。述曰。下第四句入地菩薩名為勝者。彼契唯識故能證解阿賴耶識。不生誹謗分別我執故。我世尊正為開示。自位已得。令其重明淨。今更示之。後地未得令其進修。今為開示也。問曰。若爾。地前不為說者。何以得聞。何所造修。後入地時得真唯識。論或諸菩薩至故亦為說。述曰。不問地上地前。菩薩皆名勝者。佛皆為說。地前雖猶未能證解。而能信解不生誹謗。希求此識轉依之果故亦為說。我即世尊自指稱也。開示對於若我若法。皆准前解。不說地上。已前同故。攝論第二但有初解更無後解與此稍別。 (三紙右)無性有情(文)。論(三之十九左)雲。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暴流。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疏(四本十八紙左)雲。論無性有情至故名甚細。述曰。五種姓中。無性有情不能窮解其源底故說為甚深。此唯凡夫。餘二乘種姓決定者若凡若聖不能通達。謂不能證故名甚細。通達者。謂無漏道真證得之。彼不證故非不為說名不通達。義演雲。疏無性有情不能窮底者。意雲。此論唯被二種姓人。若趣寂種姓及無性人而不被也。何以故。以無姓不能窮底故。問曰。若證小法不全通達可雲不能窮底。既總不解。如何雲不能窮底。答。無失也。如人雖善其文而不解義。又有一人文義俱不解。雖二人有異一種總名不解其義。今此無姓有情亦如是。雖總不解亦得名不能窮底也。 (三紙左)及不定姓(文)。義演雲。疏及不定姓趣菩薩者。然不定姓有其二類。如有一人有聲聞·菩薩種姓。有一人有獨覺·菩薩種姓。更有一人具三乘姓。更更有一人但菩薩不獨覺姓。今唯識論被有菩薩姓者如有二乘姓者。雖名不定姓。此教不被。疏簡於此故雲趣菩薩者。義林章(一本十六紙右)雲。故唯識雲。唯我於凡愚不開演。非遮不定及定姓故。此依證果。抉擇鈔(上本十一卷)雲。章故唯識至及定性故者。此即釋成一教被機得為頓漸。唯識說彼陀那之教。不為凡愚演之。不遮定姓聲聞。今者教不被此。不定性等即得為漸頓教也。言定性者。定性聲聞。問。論自言愚即趣寂。如何今取趣寂耶。答。趣寂之中有愚。遮說愚法之趣寂者。不遮不愚者。若不爾者。愚不愚二類何別。疏解愚即趣寂亦同於此。若言定性是大乘定性者。理為不可。所以然者。陀那等教本為彼說事極成。 (三紙左)依楞伽經(文)。十卷楞伽第二(十七左)雲。復次大慧。我說五種乘性證法。何等為五。一者聲聞乘性證法。二者辟支佛乘性證法。三者如來乘性證法。四者不定乘性證法。五者無性證法。乃至(十九紙左)大慧。何者無性乘。謂一闡提。大慧。一闡提者無涅槃性。何以故。於解脫下不生信心不入涅槃。大慧。一闡提者有二種。何等為二。一者焚燒一切善根。二者憐愍一切眾生。作盡一切眾生界願。大慧。雲何焚燒一切善根。謂謗菩薩藏作如是言。彼非隨順修多羅毘尼解脫說捨諸善根。是故不得涅槃。大慧。鄰愍眾生。作盡眾生界願者。是為菩薩。大慧。菩薩方便作願。若諸眾生不入涅槃者。我亦不入涅槃。是故菩薩摩訶薩不入涅槃。大慧。是名二種一闡提無涅槃性。以是義故決定取一闡提行。四卷經第一(二十三紙右)雲。復次。大慧。有五無間種姓。雲何為五。謂聲聞乘無間種性。緣覺乘無間種姓。如來乘無間種性。不定種性。乃至(二十五葉右)大慧。彼一闡提非一闡提。世間解脫誰轉。大慧。一闡提有二種。一者捨一切善根。及於無始眾生發願。雲何捨一切善根。謂謗菩薩藏及作惡言。此非隨順修多羅毘尼解脫之說。捨一切善根故不般涅槃。二者菩薩本自願方便故。非不般涅槃一切眾生而般涅槃。大慧。彼般涅槃是名不般涅槃法相。此亦到一闡提趣。大慧白佛言。世尊。此中雲何畢竟不般涅槃。佛告大慧菩薩。一闡提者。知一切法本來般涅槃已。畢竟不般涅槃。而非捨一切善根一闡提也。大慧。捨一切善根一闡提者。復以如來神力故或時善根生。所以者何。謂如來不捨一切眾生故。以是故菩薩非不般涅槃。 (三紙左)依大般若(文)。樞要上本(十三紙左)雲。依大般若經第五百九十三(二紙)第十六會雲。在白鷺池側說時。善勇猛菩薩請言。唯願世尊。哀愍我等為具宣說如來境智。若有情類。於聲聞乘性決定者。聞此法已速能證得自無漏地。若有情類於獨覺乘性決定者。聞此法已速依此法已速依自乘而得出離。若有情類於無上乘性決定者。聞此法已速證無上正等菩提。若有情類雖未已入正性離生。而於三乘性不定者。聞此法已皆發無上正等覺心。唯願如來應正等覺為答所問。此經唯說有種性人入聖道者。故無第五無種性入·大悲闡提。又漸善人未能入聖。此亦不說(文)樞要雲。大莊嚴經第一卷種性品說五種性。三乘定及不定四同瑜伽。第五性中說有二種。一時邊。二畢竟。時邊。法華玄贊亦同此說。然論現文有性立三性別無性分二類無不定性。是故惠日論且准現文雲不說不定性。疏主約就一論顛末許不定性以入有性中攝。何以然者。論雲。決定及不定。不退或退隨。遇緣如次第品類有四種。此中遇緣退隨是不定性也。 (三紙左)莊嚴論等(文)。大乘莊嚴論第一(十六葉左)雲。種性有體由四種差別。一由界差別。二由信差別。三由行差別。四由果差別。由界差別者。眾生有種種界無量差別。如多界修多羅說。由界差別故應知三乘種性有差別。由信差別者。眾生有種種信可得。或有因力趣。或有緣力起。能於三性差別則亦無信差別。由行差別者。眾生行行或有不能進。若無性差別則亦無行差別。由果差別者。眾生菩提有下中上。子果相似故。若無性差別則亦無果差別。乃至(十九十左)無般涅槃法者。是無性位。此略有二種。一者時邊般涅槃法。二者畢竟無涅槃法。時邊般涅槃法者。有四種人。一者一向行惡行。二者普斷諸善法。三者無解脫分善根。四者善根不具足。畢竟無涅槃法者。無因故彼無般涅槃性。此謂但求生死不樂涅槃人(文)樞要上本(十六紙右)雲。總而言之。涅槃據理性及行性中少分一切唯說有一。攝論據有性利鈍根以明。但分上下。善戒經依有無類別說有無二性。又涅槃依有性利鈍以分二。無性為一故。病於分三。法華化不定。不別分別總相說三。般若說請問八道。說有性非無性。勝鬘喻負四類簷隱不定性。以通從別不超三類故。又(十五紙右)雲。楞伽所說二種闡提。初是斷善根具邪見者。後是菩薩具大悲者。初者有入涅槃之時。後心不爾。以眾生界無盡時故。無性有情不成佛故。大慈菩薩無成佛期。然第五性合有三種。一名一闡底迦。二名阿闡底迦。三名阿顛底迦。一闡底迦是樂欲義。樂生死故。阿闡底迦是不樂欲義。不樂涅槃故。此二通不斷善根人。不信愚癡所覆蔽故。亦通大悲菩薩。大智大悲所熏習故。阿顛底迦名為畢竟。畢竟無涅槃性故。此無性人亦得前二名也。前二久久當會成佛。後必不成。楞伽但說具前二名有性闡提。莊嚴通說有性·無性二種闡提。瑜伽楞伽二種斷善。果必當成。因現未成。斷善根故。楞伽大悲。因現定成。果必不成。以眾生界無盡時故。無種性者現·當畢竟二俱不成。合經及論闡提有三。一斷善根。二大悲。三無性。起現行性有因有果。由此三人及前四性四句分別。一因成果不成。謂大悲闡提。二果成因不成。謂有性斷善闡提。三因果俱不成。謂無性闡提·二乘定性。四因果俱成。謂大智論增上·不斷善根而成佛者(乃至)楞伽依有性以辨當成不成。雖說有五不說無性。莊嚴論中具別分別因果之性俱不現行。第五離二不說大悲。瑜伽總談生類性之有無。雖陳五種。第五之中不說大悲及斷善者。大乘有性眾所共許。定性二乘及無性者人所不悉。如瑜伽六十七抉擇中說。問。何故楞伽不說無性。瑜伽不說大悲闡提。答。教所被機時眾別故。楞伽為顯大悲菩薩是第五性五種種姓皆談有故。遂隱五中無性不論。瑜伽據理五性類別。縱斷善者入前性中。據用雖無種體有故。大悲斷善則是第一。或第四中但說無性為第五中。所以不說大悲菩薩。抉擇六十七有五難無性有情。乃至。答。即有六(云云)如樞要具引。 (三紙左)二明論宗體(文)。義林章一(十六紙右)雲。夫論宗者崇尊主義。聖教所崇所尊所尊所主名為宗故。 (三紙左)執離心(止)所取(文)。義演雲。疏執離心外至能取所取者。問。執所取可言心外。執能取雲何言心外耶。答。執實能取是遍計所執非依他心。故稱為外。又執他心實有亦是自心外也(文)。今謂。第二釋選矣。 (三紙左)以甘露法(文)。十地論一(二十七右)雲。偈言。如渴思冷水。如飢思美食。如病思良藥。如眾蜂依蜜。我等亦如是。願聞甘露法(文)探玄記十(二十七右)雲。論經四種此中唯二。具釋如論。但世甘露有四義。一除渴如水。二遣飢如食。三療病如藥。四生樂如蜜。是故況所聞法也(文)此據淨影十地記二(三十四左)義演雲。疏甘露法者。略有兩解。一雲。拔苦。既聞受此法能出離生死。二雲。濟命。意雲。既得甘露。二種無我觀法常修習時。速出生死得快樂果。豈非濟命。此即上古諸法師解。 (四紙右)離於廣略(文)。演祕雲。疏製三十頌離廣略者。有雲。瑜伽等廣。二十論略。異前二論名離廣略詳曰。未必然矣。但表得中雲離廣略。何要指斥。 (四紙右)雖具明(止)識也(文)。西明雲。總相分別。唯識為宗。別即境·行·果三。此釋不異法苑(義燈一本十三葉左所引)義演雲。疏雖具明諸法皆不離識者。是此釋伏難。謂有難雲。此論中既具明色·心·心所·不相應·無為等諸法。何故唯以唯識為宗。答。雖具明諸法。而皆不離識故。所以但用唯識為宗。 (四紙右)一文二義(止)顯故(文)。瑜伽八十一(初紙右)雲。雲何為體。謂契經體略有二種。一文。二義。文是所依。義是能依。如是二種總名一切所知境界(文)俱捨五(十三紙左)雲。天愛執文迷義。薄伽梵說義是所依(文)增明記上(十八紙右)雲。解雲。又義本影如前已述。若依義理起其文者。義是所依。文是能依。若依言說了知義者。文是所依。義是能依。今約後門故雲文是所依等。抉擇鈔上(十八紙右)雲。章文是所依義是能依者。約能所依。義為所依。文是能依。據能所詮文為能詮。義為所詮。文為所依。義為能依。今依能所詮(文)瑜伽倫記二十一下(二十三紙左)雲。第一釋體言經體有二。一文二義者。舉後文義以釋前體。言文是所依義是能依者。由文顯義以明能所。或有由義起說。則義是所依。文是能依。今依前義以明能所。若文若義並是所知。故雲二種總是名所知境界。此中文通本顯並詮義故。是義所依義。唯取顯顯義能為本法十義。生物解故。依文而顯故是能依。能依與所依和合生物解。是故文義作教自性。又解。理實但取文為體。然無義之文不得生解故兼義而已(文)體有三種。一剋性體。二所依體。三所為體。具六文十義為經體者。淄洲最勝王經疏一(九紙右)雲。次明經體者。初出教體。次辨聚集。出教體中總有五門。一攝相歸性體。二攝餘從識體。三攝假從實體。四性用別論體。五總攝諸法體。此五門中。初辨五體。次明得失。初辨體中。前之四門如本法苑總聊簡義林廣說。五總攝諸法體者。據實亦是性用別論門。今更廣明。以未說故。故瑜伽八十一雲。雲何為體。所謂契經略有二種。一文二義。文是所依。義是能依。如是二種總名一切所知境界。又雲。如是建立諸經文義體已。故得名為總攝諸法體。言文義者。論雲。文有六種。一者名身。二者句身。三者文身。四者語。五者行相。六者機請。此中正文唯文身是。餘名文者。名句從所依。語隨能依。行相約所顯並能說者。機請據能起。相從名文。故論雲。如是六種皆顯於文。由能顯義。是故名文。義有十種。一者地義。謂九定地及十地等。二者相義。謂諸法體相。三者作意義。謂諸作意等。四者依處義。謂事依處·時依處·數取趣依處。五過患義。謂可呵法。六者勝利義。謂可讚法。七所治義。謂雜染法。八能治義。謂清淨法。九略義。十廣義。此中依所詮及所為並名為義。十俱所詮。依處之中補特伽羅亦是所為。為此有情說諸法故。且取所詮。六文十義俱經體者。有其三義。一剋性體。二所依體。三所為體。文為能詮。義是所詮。就能詮中。名句二法體是能詮。即剋性體。文及語二是所依體。故成唯識雲。名詮自性。句詮差別。文即是字。為二所依。語者是聲。由帶名句名之為語。故成唯識雲。語不異能詮故從能依名能詮體。行相通二。謂剋性·所依。但約所詮及能說者辨其行相故。行相體即聲名句文。故通二種。機請名文。是文所為或為請起文。故說機請名為文者是所為體。所詮體中補特伽羅依處通是剋性及於所為。亦為此補特伽羅說彼伽羅。說彼伽羅即是所詮也。依處少分·餘九並是剋性所詮。此言義者非唯道理。但所詮者並得名義。故總攝體有此三義。然三科法相出體性者並是性用別論門收。此之五門偏據大乘。三科法相通三乘故略不具述(已上疏文)今謂。此釋尤好。論記並料簡等皆疏遠矣。 (四紙左)龍軍論師等(文)。義林章一本(二十四紙右)雲。能詮文中復分為二。一者龍軍論師□無性菩薩及佛地論一師所說(佛地論第一右舉二說中一師。對法抄中引無性·佛地二論之文)無性論一(初紙左)雲。此中即是隨隨八時。聞者識上直非直說。聚集顯現以為體性龍軍論師者。俱捨破我品(第三十之三紙右)雲。昔有大德名曰龍軍。三明六通具八解脫。清涼華嚴玄談疏雲。龍軍·堅惠論師等並立此義。鈔(二十二四紙)雲。唯識疏指無性論作如是說。不取為正。義演雲。佛地一師者即龍軍論師。與無性同計故。料簡末(七十七紙右)雲。又解。無性且約親緣說自心現以為教體。非無佛等所說本教故(文)泰鈔雲。然無性菩薩意者即許佛有十八界。亦許佛說法(文)無性論第四卷(六紙左)雲。十地經於彼經中菩薩十種地義。此即安立十地行相。名句文身識所變現聚集為體。謂彼聖者金剛藏識所變影像為增上緣。聞者身中識上影現似彼法門。如是展轉傳至於今說名為教。又第五卷(三紙左)說四清淨名圓成實。彼第四淨雲。謂諸大乘妙正法教由此法教清淨緣故。非遍計所執自性。最清淨界等流性故。非依他起自性。若非佛說。如何等流。又彼論雲。受用變化即是後得智之差別。故知佛身亦化所變說自心現。亦依親言。問。既言佛說。佛無熏習。如何識上聚集顯現。答。由佛世尊具陀羅尼。於一念中解一切法。是故唸唸聚集解生。剎那遍知一切法故。又勝莊梵綱述記上本(四紙右)雲。西方自有三種釋。第一那伽犀那。此雲龍軍(舊俱捨破我品雲那伽斯那)彼雲。佛果無聲德故。楞伽經第六卷雲。大慧復白佛言。如世尊所說。我從某夜得最正覺。乃至某夜入般涅槃。於其中間不說一字。大般若經第四百二十五雲。我從成道已來不說一字。又金剛般若經雲。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此等聖教誠證非一。故知如來地無色聲德。若依此說。但聞者識以為教體。如無性攝論雲。聞者識上聚集顯現以為經體第二安惠論師雲。如來慈悲本願力故。如來識上文義相顯。若依此說。但說者識以為經體。一切有漏識上所有見相皆是遍計所執性故。非是經體第三護法菩薩雲。正以說者識為經體。謂如來教清淨法界所流出故。兼以聞者識為經體。能生解故(文)然考安惠義義燈第六末(四十三左)舉安惠意不同。彼雲。據增上緣說佛所現。據實有情能感者變。如文義等。笠置雲。此同無性等釋(同學抄三之五葉左)義燈一末(十二紙左)舉安惠已雲。問。佛無相見。誰能說耶。答。准此應同無性等釋聞者識上聚集顯現。佛實不說。 (四紙左)謂佛慈悲等(文)。義演雲。疏謂佛慈悲本願緣力等者。即是如來因中行菩薩行時發願雲。眾生見我者。於自識上文義相生。佛雖不說法。由本願緣力故。又由眾生有善根力故。即眾生自識上有文義相生也(文)今謂。佛願文義相生者鑿說也。佛以慈悲願樂說法度生。此謂本願。非必願文義相生。義林章中明護法等意雲。此師意說。眾生本願願聞佛說等。翻此可知。 (四紙左)唯有(止)智悲(文)。演祕雲。問。言唯定等證無文義。既但三法。應無色身。答。有二釋。一雲。亦無有所見者。亦唯能見識之變矣。如文義等。二雲。佛離戲論名等故。依本願·大悲變現色身令物睹益。故非戲論。色身故。詳曰。按佛地論此論第十。前義為本。至文自悉。義演雲。又此龍軍論師說。如來有十七界而無聲界。為不說法故。然法愛名等皆是戲論法故。唯有十七界。若佛身中亦成就聲界。若約身中論。即有十八界也。又此師許十地菩薩有漏無漏心中皆得說法故。此不許化佛他受用佛說法也。即五位中菩薩皆是其可聞者。自意識上文義相生故。 (四紙左)若依自識等(文)。演祕雲。疏若依自識者。聽法者識名為自識。問。佛無文義。有漏識變雲何言似。無所似故。答。有二釋。一雲。名等佛識雖無。然聽法者謂佛實說故。自心上有似文義。雖無本質所以名等。似自內心故亦無失。如言似我。向內似故。二雲。似佛無漏。非文義也。無所以故。文義之言相從來矣。詳曰。後義難依。本明教體。不欲唯辨漏無漏故。有雲。七地已前有漏心位而過少故名似無漏。非約影質名相似也。詳曰。疏意通言諸有漏心所變文義。不唯七地。豈地前等不聽佛說。若許聽者。自識所變豈不得名似無漏耶。既得名似。故前釋善。問。佛若無言。林葉等喻而何以通。答。據為其緣令諸有情識變法解為我已說。如手中葉。未為所緣。眾生自心未起法解名我未說。如林中葉。約為增上名說不說。 (四紙左)無漏心現等(文)。義演雲。疏無漏心現即真無漏文義為體者。即是菩薩後得智上有真無漏文義相現也。 (四紙左)大般若等(文)。大般若四百二十五(十八紙)雲。我曾於此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相應義中不說一字。汝亦不聞。當何所解。何以故諸天子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相應義中。文字言說皆遠離故。由此於中說者聽者及能解者皆不可得。一切如來應正等覺所證無上正等菩提微妙甚深亦復如是。文殊問經下(五紙右)雲。雖言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道。我亦不說一字。何以故。無可取故(文)義林章中更舉涅槃。然明一字不說之義非唯三證。故此既及義林章並置等言。 (五紙左)論說(止)為體(文)。至下具釋義演雲。疏論說聚集顯現為體者。此即引論證佛不說法也。但是眾生自識心上文義聚集為體。佛實不說法。此即是無性攝論文。無性菩薩作此計。佛地一師者即龍軍論師。與無性同計故。 (五紙右)護法親光等(文)。親光菩薩即佛地論主也。義林章一本(二十七丁左)雲。護法等說。諸教體者。謂宜聞者本願緣力如來識上文義相生。實能所詮文義為體。此師意說。眾生本願願聞佛說。如來識上文義相生。聽者識心既聞佛說。亦有如是似文義相故。昇攝葉喻經說。佛取樹葉以問阿難。比其林葉所有多少復告慶喜。我未所說乃有爾所。故諸經首佛皆教置如是我聞(文)然佛地第一舉二有義。此外別無親光自義。上龍軍等說即佛地第一有說之文。今護法等說即佛地第二有說之文。是故下(九丁右)雲。佛地論中唯有二種。一攝境從心(上龍軍等意)二性用別質(今護法等意)。 (五紙右)瑜伽論等(文)。第六十四(七紙左)雲。謂有問言。我於諸蘊為異不異常無常等。或有能引無義利。故不可記別。如昇攝彼葉喻經中如來自言。我所證法乃有爾所而不宣說。何以故。彼法不能引義利故。或有甚深故。不可記別(文)顯揚六(十二紙左)雲。如昇攝彼葉經說。有無量法。我已證覺而不宣說。何以故。彼法能引無義利故。三甚深故。不可記別(文)識身足論第三(八紙左)雲。昇攝波林契經。 (五紙右)。叔攝彼葉喻經(文)。略纂十六(二十紙左)雲。昇攝波者樹名也。即舊申式林者訛也。即佛告阿難。林中葉大小處也。是此胡樹。佛在樹下座。若阿難非在林中(文)倫論十八上(七紙右)與此文同。二十四上(十六紙左)舊雲申恕林其形似此方胡椒樹(文)二諦章曰。涅槃經第十三卷。迦葉菩薩白佛言。昔佛一時在恆河岸屍首林中。爾時如來取其樹葉告諸比丘問其多少。乃至未所說法如林中葉等。玄應音義二十四(三紙左)雲。昇攝沙葉經亦言申恕林。或作申恕波林。樹名也。此譯雲實大。舊言葉喻多少經是。義演雲。西國有。此方無。亦不翻。抉擇鈔(上本二十二右)雲。章昇攝波葉喻經。有經所明昇攝波葉喻事名昇攝經。一切經別無此經。今助釋者。或西方有未流至此。或復西方而今散滅不流至此。談實別有(已上)今謂。撿貞元錄。此經別有一卷。 (五紙右)二十論說等(文)。清涼花嚴玄談二十一(二十二紙左)雲。謂若聞者為增上緣則佛心相生。若佛為增上緣則聞者相生。故雲展轉增上力。如來之識及聞者識名為二識決定。成立本影之教二十唯識述記下(三十五右)雲。論彼諸有情近善惡友聞邪法。二識決定。述曰。此申共許。如彼能緣不離識境。一切有情或近善友聞說正法。或近惡友聞說邪法。如四親近行。近善智識聽聞正法。正性決定。能教者識成悲決定。能聽者識成惠決定。近惡友時成邪定亦爾。即能所教二識決定。或近善惡二種友故。其能近者各成正邪二識決定。准此下釋即能所教二識決定。前解為是。若準舊論。今此難中文既隱。其能近者各隨所應成於邪正二識決定。後解為是。然文既含隱。二解並得。任情取捨。義演雲。疏展轉增上力者。即是佛眾生展轉互為增上緣力也。由佛以增上力。遂應眾生機為之說教。由眾生善根力故。遂感如來出現說教。二識成決定者。即佛識及眾生識名二識。成決定者。佛識定說法。眾生定聞法故名決定。演祕雲。疏二識成決定者。此有二釋。一雲。說者成悲決定。聽者惠決定。二雲。申近善惡二友。令能近者成於邪正二識決定。問。有說法者。依餘心起聽法不解。近惡生善近善返惡。決定之義而安在乎。答。據多分說。或為遠因。 (五紙右)言不說者等(文)。對法述記一本雲。言不說者密意說。於真如性計所執中無說法故。於依他起唯假似說。都無實說。義林章雲。言不說者是密意說。於真如性絕語言故。實無諸事故。波若雲。音聲尋我不見如來等。具辨不說之意如唯識論料簡。料簡末(七十二紙右)雲。若爾。如何前師所引諸聖教文皆雲不說。答。此依別意作如是言。實非如來絕無言說。何者。一依諸佛自性法身。如來無言說故。二依諸佛自受用身故雲不說。唯佛所知非餘境故。三約諸佛所說無異故雲不說。佛不說不說異諸佛法故。四佛不說隨文字法故雲不說。佛知諸法離文字故。五約圓成真如之理故雲不說。真如理中無言說故。六約依他緣生之法故雲不說。緣生虛幻非實說故。七約遍計所執自性故雲不說。妄情計度性都無故。八佛所說非聞者識親所緣緣故雲不說。親所聞者自所變故。以此八門釋佛經中不說法言。攝義皆盡。法身如來不說法者。如金剛般若及涅槃經第十四等自受用佛不說法者。既諸解境義唯知故。無異說故名不說者。如般若論及涅槃經三十九等不說隨文字法名不說者。如楞伽經第八卷等。約圓成中名不說者。如大般若三百六十四及五百七十一等。依他起名不說者。如涅槃第十四卷及無垢稱第一卷等。約所執性名不說者。涅槃經第二十六及般若等處處皆說。約非親聞名不說者。諸經所說唯識皆是。此即如來由知想力。於一名中說無量義故雲不說。自有多端。未可隨聞。即執為定。 (五紙左)此釋雖二(止)後解也(文)。義演雲。疏此釋雖二者。即佛說不說法二師釋也。問。四重出□皆以文義為體。為取說者文義為體。為取聽者識上上義為體。答。有三解。一雲。若據無性龍軍師雲。唯取聽者識上文義為體。以佛不說法無文義故。二雲。若護法師。唯取能說法者文義為教體。即取佛本質聲名等以為教體。不取聽者識上聲名等為體。何以故。以影像聲名通漏無漏三性等故。三雲。亦通取說聽二人識上文義為體。以生解故。故得為教體也。 (五紙左)總論(止)四重(文)。初總明出體後屬當二四。義燈一本(十三紙左)明體性別中。第二敘異釋又二。初敘異。次詮簡。三自釋。初敘異中。陳列三四五六八門之別。更示八門漸略之法。次詮簡中別白諸門異同過失有無。更新立漸略之則。指斥古略之非異法。太有義理。學者應當依用。 (五紙左)一攝相歸性(文)。義林章一本(二十六丁右)雲。一攝相歸性體。即一切法皆性真如。故大波若經理趣分說。一切有情皆如來藏。勝鬘經說。夫生死者是如來藏。無垢稱言。一切眾生皆如也。一切法皆如也。眾賢聖亦如也。至於彌勒亦如也。諸經論說如是非一。一切有為諸無為等有別體法是如之相。譬如海水。隨風等緣擊成彼相。此波之體豈異水乎。一切諸法隨四緣會成其體相。然不離如。有漏種子性皆本識也。亦復如是。故皆無記(文)無垢稱經二(菩薩品第四十三丁右)雲。一切有情皆如也。一切亦如也。一切賢聖亦如也至於慈氏亦如也。 (五紙左)二攝境從心(文)。義林章一本(二十七丁右)雲。二攝境從識體。即一切法皆是唯識。花嚴等說三界唯心。心所從王名唯識等。如是等文誠證非一。對法抄中言。攝餘從識意亦不別。 (五紙左)三攝假隨實(文)。義林章一本(二十七紙右)雲。三攝假實體。即諸假法隨何所依。實法為體。如說瓶等四塵為體。諸不相應色心分位。即以所依分位為體。對法論說。不相應行色心等中是假立故。是說不害等即無瞋等。此類非一。義演雲。疏三攝假隨實者。意說。攝假隨實以聲為體。謂名句文是不相應假。色心分位不離於聲。要由於聲演名句故。故假依實。實聲為體也(文)今謂。此總論出體。至下別論教體。義演約教似迷方者。性用別論亦可准知。 (五紙左)四性用別論(文)義林章一本(二十七丁右)雲。四性用別論體。色心及眼各別處故。瑜伽等說。色蘊攝彼十處界等。此類眾多。義蘊雲。疏性用別論至十處全者。此以色心實法為性。不相應等假法為用。蘊·處·界中各別處攝故言別。論雲色蘊攝十處全者。意顯色蘊之上非無自餘假法。瑜伽不言色蘊攝彼名等。但言十處。故知即據性用別也(文)義演雲。疏四性用別論至彼十處全等者。意雲。此約百法出體。言色心假實各別處收者。色蘊攝彼十處。謂根境等。等者等取法處實色也。名句文是假即法處攝。意識緣故。是不相應行蘊攝故。聲即是性故色處收。名句文等即是用故法處攝。心即是性。意處收。四相等是用。法處收攝。此意證佛實說法。何以故。依佛聲上有名句文故(文)今謂。准章。等字等取十界等。義演雲等取實色者。非也。抉擇抄上本(二十二丁右)雲。章性用別論至十處界等者。此有二義。一既言色蘊攝十處界。此即攝境而各別論。二但言攝十。不攝餘二。此即色心而別說也。瑜伽論五十四(六紙左)雲。如色蘊。如是乃至識蘊。謂色蘊攝一蘊全·十界十處全·一界一處少分·六有支少分·處非處少分·七根全(略纂十四·七紙右。倫記十四下十四丁右)。 (五紙左)上來(止)體訖(文)。上總論出體。此別辨教體分為配屬耳。若准義演。上來等二句應在於性用別論下。或疑後人誤以義演入本疏中。 (五紙左)自識所變(文)。又明約義為四理不相違。義林章一本(二十九紙左)雲。依前第二攝境從識。若依根本能說法者識心為體。若取於末能聞法者識心為體。故天親雲。展轉增上力二識成決定。 (六紙右)並言佛說(止)別論(文)。義林章一本(二十九紙左)雲。依前第四性用別論。唯取根本能說法者識上所現聲名句文以為教體。假之與實義用殊故。十地論雲。一者聲。一善字。義演雲。疏自識所變等者。此約佛不說法所有。即是第二攝境從心。名句文但於自心上現。不依佛聞若並言佛說法。即名句與聲各別處收。即是第四性用別論。故雲上來第二第四體訖。抉擇鈔上本(二十上丁右)雲。章依前第四相用別論至義用殊故者。謂即第四相用別論。出體之者唯取如來能說法者等。何以故。是根本故。如來識上聲與名等假實異故。名義用殊也。若是菩薩等名能說者。此論中不取。非根本故(文)今謂。疏主亦取菩薩疏主然此論主無不說法。取後解也。 (六紙右)聞者(止)真教(文)。義林章一本(二十九紙右)雲。依前第一攝相歸性。教即真如。般若論說。應化非真佛。亦非說法者。說法不二取。無說離言相。故知教體性即真如。義演雲。疏聞者似法說者真教者。意雲。真教即佛說真無漏法。似者眾生聞法名似無漏法。此證佛說法又□雲。今以義准。設佛不說法亦得名似。問曰。佛既無言說。如何名似。答。佛雖無言說。然眾生見佛謂佛實說法。遂生說法之解。所以名似也。前解為勝。然俱從法界所流。即以真如為體有難雲。有漏心實可名為似。無漏心實。如何稱似。此亦不然。但不親得境影而名緣名為似也。言真教者。即真無漏本質之教名為真教。諸佛所說法皆從真如流出故名真教(文)今謂。真教之言對上似法。非謂真如等流故雲真教。 (六紙右)淨法界平等等(文)。謂法界等流如下具明。 (六紙右)能說能聽等(文)。義林章一本(二十九紙左)雲。依前第三攝假隨實。一切內教體唯是聲。由名句文體是假有。隨實說故。對法論說成所引聲。不說名等名成所引。 (六紙右)對法論雲(止)聖說(文)。對法第一(七紙左)聲立十一中第八。其中第七世所共成聲者。謂世俗語所攝。第八成所引者。謂諸聖所說。第九遍計所執者。謂外道所說。具如彼論。凡釋成所引演祕四釋義蘊不釋·百法潞府疏二釋·花嚴抉擇記一釋。都合七釋皆與疏主不同演祕雲。疏成所引聲者。略有三釋一雲。十二分教是成滿聖之所引生名成所引。二雲。成滿聖者為諸有情施設言教又立道理之所引起名成所引。三雲。成謂成實。實謂利樂所起之聲名成所引詳曰。前二義局。第三理通。對法論雲。成所引聲謂諸聖所說有學不可名滿聖者故。若言自分滿亦名滿。兼有學者。准此可通。然亦有濫理不明也。今為釋者。成者成就即得異名。諸得聖人莫問有學及無學者但利物。為法所起言教名成所引(文)今謂。諸釋未可。疏主對法論述記(一末二十一紙左)雲。成是滿義。成滿諦智諸聖共許因成起說名成所引(文)義蘊一(四紙右)雲。對法論雲。成所引聲者。此文意證。攝假從實不言名等。但說引聲即攝假名隨實聲也。言成所引聲者。成就無漏人所引之聲也。或雲。成者實也。謂真實利益眾生所引之教名。成所引聲也(已上)又清涼花嚴抄雲。雜集論者。亦證唯聲為教體也。既言聖說是明非名等為教體也。又抉擇記雲。圓成實性所引聲也。百法潞府疏雲。成所引聲者。謂諸聖者成立教理引發之聲。或成所作智所引言教之聲名成所引聲。 (六紙右)雖出四體(止)違背(文)。義林章一本(二十九紙左)雲。此中四體約義用分。不乖真俗法相理故。雖說一體義不違三。即一一法各各有此四種體故。說諸法體准此應知。 (六紙右)今此論體(止)二性故(文)。此下約三性五法辨體。義林章(一本三十二紙左)雲。於此四種出體之中隨其所應以圓成等及相名等三性五法各別出之唯大乘義。大乘中雖有蘊·所·界等三科之法。體性易故復濫小教。故不取之。三性體性略而言之。遍計所執體唯我法。性相都無。依他圓成各有二體。一者有漏無漏門。諸無漏法皆名圓成。故攝論說。若說四清淨。是即圓成實。諸有漏法皆依他起。二者常無常門。諸常住者名圓成實。即唯真如圓成實攝。瑜伽論說。五法之中唯說真如是圓成故。一切有為皆依他起。依他眾緣而得記故。其前教體攝相歸性唯圓成實。自餘三體可通二說。無漏有為通二性故。五法體性如五法章。義準應悉。餘一切章。由此門中已略顯示。更不別顯。準義知之。此中所說義理研尋。皆是大師別加訓授。傳者實雖文拙。而此義或可觀。冀諸有智委為詳審(文)。真釋五法見於論第八卷。彼(三十三紙左)雲。彼說。有漏心心所法及似所詮說名為相。似能詮現施設為名。能變心等立為分別。無漏心等離戲論故。但總名正智(已上論文)此釋七十四等意。更有中邊·楞伽·攝論。此會四處論文。欲知往見。 (六紙左)此所詮體(至)名等(文)。此約能所詮。於中擇取能詮正為教體。義演雲。疏此所詮體至即聲名等者。意雲。此約教理行果以出教體。此名等所詮謂唯識境。境即真如理也。以是正智所緣之境故。喚理名境。正行者即有為正行。是無漏智道諦也。果者謂菩提涅槃。通有為無為二種果也。能詮者即聲名等。故所詮能詮俱為論體也。 (六紙左)經體雖二等(文)。義演雲。疏經體雖二至正教體故者。二者謂一文二義。觀此疏意。通解伏難。伏難雲。經既說文義二種何故不以義為教體。唯用聲名等為教體耶。答。據實通取無妨。但謂聲名等是能詮。由能詮名等義得顯故。所以偏取聲名不說義也。故聲名等為正教體(文)料簡末(四十六紙左)雲。總分別者。依瑜伽八十一攝釋分初說(云云)解雲。文是能詮。義是所詮。依能詮文義得顯故。故說文是義之所依。文之與義俱生說聽了意識。故說文義名所知境。此中意說。文義俱能生解心故。故能所詮總名教體。顯揚十二(初紙)亦同彼論。文義大別。理實能詮總四法體。於彼論中但說文者。存略故也。既爾。何不隨說。餘一顯別作用應略不說聲。文是所依能詮根本。不說解但說其文。又名及句正是能顯。論三種總說亦聲故。雖說亦已攝名句。所詮義者即一切法。或唯識境正行及果。境謂二諦三性五法及八識等。行謂唯識能觀之智及以施等波羅蜜。果即智斷菩提涅槃。如是諸法名所詮體既能所詮皆名教體。然諸聖教多分唯說能詮名等為教體者。差別生解勝所詮故。又能說者勤心發故。瑜伽顯揚依別義說。故所詮表亦為教體。實理言之。表召諸法別生解者。其義即非。故諸教中多依能詮聲名句文以辨教體。今同諸教但約能詮聲名句文十門分別。 (六紙左)。問十八界等(文)。此但約小乘義而問。十八界中前十五界不通無漏。後意根等三界通漏無漏。具如下辨。 (六紙左)。自性無記(文)自性無記者。三科章雲(五本十五紙右)第十自性無記五蘊有四十七法。色蘊中有五塵。即外器世界及長養五。既非四無記。是故名自性。心法唯取二。謂第六·七兩識。心所法有十。謂遍行別境。二乘起法執不障彼果故非染污。是自性無記。不相應行有十六。準前應知。依瑜伽第三。說無記有四。無此自性。唯識亦說。法執不障二乘故。異熟生攝。準瑜伽六十六。說無記有五。初四如前。更加第五自性無記。謂諸色根是長養者·外論色處·非異熟等之所攝者。皆名自性無記。除善·染·色處聲處。案此文唯論色蘊是自性無記。不說四蘊通自性無記。今解。四蘊亦通自性。如二乘等所起法執是異熟生亦名自性。然異熟生有二種。一是業感。二是從生。所以本地第三說四無記已攝自性盡。六十六中開第五者。以從生者體非異熟立為自性。前後二文不相乖返。故五蘊法並通自性。諸師於此闕而不論。後學之徒遂無憑據。 (六紙左)依隨轉門等(文)。義林章一本(二十八紙左)雲。佛地論說。依隨轉門及二乘者。說十五界唯是有漏。名句文身唯是無記。今依大乘。若唯如來後得說法聲名句文真善無漏。如前所解諸教中說。故佛地論·成唯識說十八界皆通有漏及無漏。若十地菩薩·二乘說法聲名句文唯是有漏也。若聽者識所變文義或通有漏及與無漏。一切異生·二乘·菩薩七地已前有漏後得能聽法者皆唯有漏。若一切二乘·七地已前無漏後得·八地已去識上所變聲名句文皆唯無漏。隨其所應說之為教。 (六紙左)聲名句文等(文)。義演雲。疏聲名句文真善無漏者。約佛後得智說。問。未審。菩薩後得智所變聲為有漏為無漏耶。答。菩薩後得智起聲說法是有漏。何以故。以此聲是第八識相分。第八見分既有漏。明知相分亦是有漏。若所變聲境相分即是無漏。以是第六無漏識變此聲故。更有廣辨。如第九卷說。抉擇抄上本(二十三紙右)雲。章十地菩薩至是有漏者。自所發聲第八變故是第八相。故是有漏。問。二乘有漏理即無疑。菩薩唯有漏於理難悉。十地菩薩妙觀等智能變化身為他說法化身所發聲名句等豈非無漏。答。化有即質·離質不同。即質有漏理亦應悉。離質之者由妙觀等擊發自第八變起化身。化身聲等故亦有漏故。故佛地論雲。平等性智擊發圓鏡起化身故。非妙觀等變為化身。問。何故菩薩及金酪等即是無漏。第六變作所變化身即是無漏。第八變作所變化身即是第八有漏。答。佛意難知。聖教自說。不可徵詰也。問。能說之心既是無漏第六意識。如何所說而以第八有漏聲等而為體。答。如法絃管聲由心而發。雖非即心又內外異。然成音韻得有詮表。故無漏識發有漏聲理亦何違。或為增上緣擊第八識而起於聲。不違唯識。雖第八識不緣名等。由意識故。今於聲上與有名等屈曲之相。理亦無違。如彼聲等有屈曲相。一切說法皆爾也。准此相例。妙觀亦變變化聲等而是無漏。章言有漏者。且佛地起約第八說。若爾。如何會佛地文。答。今且言者。佛地本言第八變。不障妙觀亦能變也。道理甚難。應用因論。菩薩無漏第六識通果等類。自第八識亦變彼不。答。杖自變以為本質而亦變之。然化受用第六所變之者。論實變。通果等亦但說彼第六變者。以其本心第六變令他用故。以此知妙觀變身於理應好。更思。瑜伽倫記二十一下(二十五紙右)雲。第三約三性分別者。若依對法文說名句味三但是無記。釋有三義。一據隨轉理門。二據從多論門。三據顯現似彼相說。初隨轉者。道理教法名句文等通於三性。以隨三性心心發於語業。語業既通三性。依三性聲建立名等。當知名等理通三性。今依隨轉理門。同小乘相說為無記。二從多者。眾生所起名等少分是其善惡。多分是其無記。故對法從多判為無記。故彼論雲。相屬無記者謂名句文。辨善惡中不言相屬善惡是名句等。故知從多判為無記。三者似彼顯現故名無記。謂大菩薩及佛後智體是世間。似世間起名為世間。無記亦爾。諸佛菩薩所起名等體實是善。似無記故說名無記(文)義演雲。問。如何此聲亦漏無漏耶。答。若約前本質聲他所變者。亦有漏是他第八相分故。若約自無漏第六所變聲。為是無漏。問。亦如初地已上菩薩妙觀察智所起化身身所有聲。為有漏為無漏耶。若雲有漏者。如何說言化。若無漏者。如何色根有漏聲是無漏耶。答。有二解。一雲。化有二種。一者即質化。二者離質化。若即質化聲等是有漏。為即以本質身而轉變故。若離質化者聲是無漏。雖無文證。以理而論。通無漏為勝。第二解雲。離質化身亦是有漏。如何得知。由觀察智擊發第八識而方變故。雖有此解。以何為證。答。如佛地論雲。要由平等智擊發大圓鏡智。鏡智變起他受用身。已平等智託彼為質。而更變智影像他受用身。亦猶如聲要須第八所變者為質。亦識自所變者為影像境。此亦如是。雖有二解。任情取捨。 (七紙右)十地論說等(文)。彼論第二(十四紙左)雲。以何事者。謂妙音聲(乃至)依止何事者。謂依止善字。我一切善說(乃至)善字者。有二種相。一隨方言音善隨順故。二字句圓滿不增不減與理相應。故言善字。淨影十地記二(八十二紙左)雲。言妙音者。是教詮中言說音聲八種梵嚮精極名妙。乃至言善字者。是教詮中名句字等。又雲。解善字中有二。舉數下辨其相隨方言音。隨世善也。胡中胡語。漢中漢言。如是一切隨而審正名善隨順。字句圓滿不增不減與理相應。順法善也。字句圓滿不增不減與理相應。明順理法。故言下結(文)探玄記十(二十八紙左)雲。論中善字者。是善巧之字。故有二義。一巧同他音。二詮義圓備。如論應知(已上)今謂。言善字者。准論及兩記。善巧為善。非約二性。疏主引證不成。賢首探玄記·清涼疏鈔等。玄談皆引為證。本據慈恩。然探玄十雲論中善字是善巧之字等。此則雖違前文而符論意。非警覺慈恩謬解乎。 (七紙右)能斷金剛等(文)。金剛論會釋下雲。所言善法。次破執者。有人尋善法名起執。故約第一義說善法即非善法論判於此為安立第一義。破僧答失。復後恐撥無緣生善法故。約俗說是名善法。合離損減失。世親解雲。是故彼諸非是淨法。此中善即是清淨無漏法故。又此善法無有漏故名非善法。以漏無故是名善法。由是唐本重言。善法或因果二故重言也。又雲。世親偈雲。雖言無記法。而說是彼因。是故一法寶勝無量珍寶。上二句就他宗以釋疑。下兩句依自宗。而遣滯大乘諸佛名句文三唯是善故。十地論雲。一者聲。二善字(文)慈恩傳七(七紙左)雲。今觀舊經。亦微有遺漏。據梵本具雲能斷金剛般若。舊經真雲金剛般若。欲明菩薩以分別為煩惱。而分別之惑堅類金剛。唯此經所詮無分別惠乃能除斷故。曰能斷金剛般若。故知舊經失上二字。又如下文。三問闕一。二頌闕一。九喻闕三。如是等什法師所翻捨衛國也。留支所翻婆伽婆者少可。帝曰。師既有梵本。可更委翻。使眾生聞之具足。然經本貴理。不必須飾文而乖義也。故今新翻能斷金剛般若。委依梵本奏之。帝甚悅。樞要上本(四十八紙左)雲。能斷金剛般若經依杜行顗梵本。貞觀二十三年。於玉花宮夜翻胡進。本既別矣。列名亦殊。初八後九。依大般若等諸本及大師自本中能斷金剛分梵本亦四(文)貞元錄十三(八紙右)雲。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一卷。第五出。與姚秦羅什·元魏波支·陳真諦出者同本。長安三年十月四日。於西明寺義淨譯。今考般若論。魏菩提留支譯為上中下。題曰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天親菩薩造。隋達摩笈多譯。題號卷數全同。但題號下雲亦名金剛能斷般若。無著菩薩造。又義淨譯曰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論釋。無著菩薩造頌。世親菩薩論釋。分為上中下三卷。留支論下(八紙左)雲。又言無記者。此義不然何以故。汝法是無記。而我法是記。演祕雲。疏我法唯善汝准無記者。按天親論雲。以一切善根滿足故得阿耨菩提。復有疑。若一切善法滿足得阿耨菩提。則所說法不得大菩提。何以故。以所說法無記法故。此義不然。何以故。汝法是無記。我法是記。釋。汝彼小乘薩婆多也。我法天親指自大乘。記即善性有於當果及勝自體可記別故(文)總料簡章雲。說一切有部說。教體者。有說。唯以名句文三而為教體。有詮表故。有說。但以善聲為體。三無類劫所勤求故。名等無記。故不取之。評家評取唯有漏善聲以為教體。勤求起故(已上)俱捨光記雲。婆沙百二十六(十二紙)雲。佛教當言善耶無記耶。答。或善或無記。雲何善。謂佛善心所發語言乃至語表。雲何無記。謂佛無記心所發語言乃至語表問。教體若通善者。何故喻金剛般若論雲。我法是善。汝法是無記。解雲。十八部中有立無記非如義部(已上)今謂。光師總指十八部中。然准總料簡章。有部有二說。一說取聲。一說取名句文。今指其取名等為體者為汝。演祕為勝。抉擇抄上(十八紙右)雲。有部宗中自有二計。一唯取名句。一唯取無漏聲。問。小乘師難般若經言。汝授持無記名等得斯大果。般若論答雲。汝法無記。我法是善。准此問答。彼宗即以無記名以為教性如何言善。答。彼部救雲。二十部內如汝於誰獨言我故以善聲為體。亦不違。又彼亦難即是婆沙以名而為體者。非是此師。故世親言。汝唯無記。若爾。此問即無違妨。   (七紙右)此論第二等(文)。下論辭字為詞。彼(四右)雲。此三離聲雖無別體。而假實異。亦不即聲。由此法·詞二無礙解境有差別。疏二末(二十五紙左)論由此法辭至亦各有異。述曰。外人問言。若名等即聲。法·辭二無礙解境有何別。答曰。即此緣故二境有異。法無礙解緣假名等。辭無礙解緣實聲等。故說境差別。非二俱緣實。雖二自性互不相離。法對所詮故但取名。辭多對機故故但說聲耳。聞聲已意了義故。以所對不同說二有異。非體有異也。又此二境及名業三與聲別者。蘊·處·界攝亦有異故。色蘊行蘊·聲處法處·聲界法界如其次第攝聲名等。 (七紙右)又解深密經等(文)。義林章一本(二十八紙右)雲。所說法者所詮義也。名句字者能詮文也(文)解深密經第四(五紙右)雲。於第九地有二愚癡一者於無量說法·無量法句文字·後後慧辨。陀羅尼自在愚癡。二者辨才自在愚癡。及彼粗重為所對治。瑜伽七十八(五紙右)全同彼經。此論第九(三十四左)雲。一於無量所說法·無量名句字·後後惠辨陀羅尼自在愚。於無量所說法陀羅尼自在者。謂義無礙解。即於所詮總持自在。於一義中現一切義故。於無量名句字陀羅尼自在者。謂義無礙解。即於能詮總持自在。於一名句字中現一切名句字故。於後後惠辨陀羅尼自在者。謂詞無礙解。即於言音展轉訓釋總持自在。於一音聲中現一切音聲故。疏十本(七十五左)雲。解深密七十八雲。一者於無量所說法。即是此中義無礙解。無量法句文字。即是此中法無礙解。彼言法者是名身也。句者句身。文字是字身。此論正之言名句字。彼文少隱。後後惠辨等者可解。即陀羅尼言貫通三無礙解。隨於一能詮名句文中現一切能詮名等。是法無礙解。於一方音聲中現一切方音聲。是詞無礙解。或極少於一方一名等中現一切方諸法上名。於一方一念聲中現諸方一切音聲。是二無礙解境差別故。前是假名等攝故。後者是實體即聲故。論二辯才自在愚至巧為說故。述曰。辯無礙解能為巧便說甚深法。即是七辯。迅辯·應辯·揵辯·無疏謬辯·無斷盡辯·凡所演說豐義味辯·一切世間最勝妙辯。高下清濁小大等是。 (七紙右)又此論及佛地等(文)。論第十(二十一丁右)雲。有義如來功德身土如應攝在蘊·處·界中。彼三皆通有漏無漏。集論等說十五界等唯有漏者。彼依二乘粗淺境說。非說一切。謂餘成就十八界中唯有後三通無漏攝。佛成就者雖皆無漏而非二乘所知境攝(乃至)故佛身中十八界等皆悉具足而純無漏。疏十末(六十三右)雲。論有義如來至有漏無漏。述曰。有三。一標宗。二會違。三結正。此初也。第三師說。彼蘊處界等皆通有漏無漏。故佛蘊處界等三法皆唯無漏也。論集論等說至所知境攝。述曰。以下會違有二。初會第一師。二會第二師。會初師文。集論第三等說十五界唯有漏者。且依粗惡之境體·淺識智之境體說。或粗境體。淺是識用。即二乘等及十地菩薩之身十五界唯有漏。非說一切凡聖有情十五界等皆唯有漏。論然餘處說至理必應爾。述曰。大般若經及處處經說。顯非如彼界等相故。表非下智所知境故(文)佛地論四(十一紙左)雲。由此為緣生彼影像。猶如明鏡現諸影。故入處·境·識三事各別。處謂六根。境謂六塵。識謂六識。即十八界眾像影現。此眾像影隨其所應三品智現。妙觀察智等盡所有性。如何所有性皆能現故。如來鏡智相應淨識為緣生此三智影像故名為現。又第七(初紙右雲)雲。論曰。當說四頌總攝上義。略顯佛地淨法界相。如來地中一切有為無為功德皆是清淨法界攝持。皆是清淨法界之相。所相能相俱名相故。 (七紙左)問若明(止)薩說(文)。義演雲。疏若明教體一切唯識。如何言佛菩薩說耶。今此問意為問說法。為問不說法家。答。據其疏意。質問二家(文)今謂。義雖通二。正質佛不說家。 (七紙左)彼增上生等(文)。無性論雲。此中即是乃至聚集顯現以為體性。若爾。雲何菩薩能說。非聞者識。彼能說故。彼增上生。故作是說。譬如天等增上力故令於夢中得論咒等(文)抉擇鈔上(十九紙右)雲。章彼增上生等者。有雲。菩薩所現本性之教為增上緣而生起者心上所現影像之教。此影像從增上緣言。菩薩之說。約實自變。今觀此釋。理稍難解。所以者何。若菩薩說。問答及喻不相順。彼論問雲。何菩薩說經。答雲。彼增上生。若其菩薩實不說法。可言增上。證前聞者自識聚集以為教體。菩薩既說。雲何證前自識聚集。又以喻中言如夢得咒亦不相似。夢中天等實不說咒。今者菩薩而實說法。與不說別。何得為喻。若言菩薩不說法者。雲何得言菩薩所現本性之教為增上緣。已不說何有本教。然此師談無性無師佛說法也。今助釋者。談菩薩實不說法者。為言菩薩為說。約此故言增上生也。即與同喻不相違。更思。章爾雲何菩薩能說彼增上生故作是說者。此無性自假雲。若佛不說法。雲何菩薩能說法也。此即阿毘達摩經中攝大乘品即菩薩說。彼(無性第一初紙)自雲。薄伽梵前已能善入大乘。菩薩為顯大乘體大故說攝大乘品。故知菩薩亦約說。無性自答雲。彼增上生故作是說○亦是增上非是菩薩真實說法(文)義演雲。疏無性釋雲至故作是說者。此不說法家答。增上者佛也。生者眾生也。意雲。佛與眾生但為增上緣。眾生識上有文義相。實不說法。故作是說者。喚此增上緣。名佛說法。故雲故作是說。又解雲。增上生者。總是佛也。故作是說者。佛自雲。我成道已不說一字。汝亦不聞。即佛自作是說故雲。故作是說。總是無性答也(文)今謂。初義謬之甚矣。生字釋為眾生。全無其理。又故作是說二釋全非論意。具如別辨。 (七紙左)謂餘相續識等(文)。演祕雲。疏謂餘相續至差別識者。謂說法者是聽者餘。相續即身。身有二分識差別緣。能與聽者而為緣故。令餘續等返上可知(文)義演雲。疏世親解雲至互為增上緣故。二識者即說者聽者二識也。謂餘相續識差別者。謂餘者眾生之餘即佛也。相續者身也。差別者佛識不一名差別識。此無性釋若○世親雲○法名差別識。令餘相續差別識者。由佛說法令餘有情解常無常等差別識生(文)二十唯識述記下(三十六紙左)雲。論謂餘相續識差別識生各成決定不由外境。述曰。此即廣前增上緣義答外所徵。謂能教者餘相續中見相分識正邪差別增上緣故。令能聽者餘相續中差別見相諸識得生。能所教者二識各各得成決定。或聽者正邪二識各成決定。不由外境識決定成。即由自他增上緣力識得決定。非由自他親相緣見成決定識。故知識生不是親緣。由於外境增上緣。由我亦許有故。雖無外境而及教亦成。 (七紙左)隨墮八時(文)。演祕雲。疏隨墮八時者。八時之義具如法苑。又薦福三藏和上釋雲隨墮欲時。何所以者。解雲。梵雲一瑟吒。此雲樂欲。言頞瑟吒。此雲八時。攝論梵本雲一瑟吒。明是樂欲。問。三箇三藏並親步遶祇園同覽梵典。忽焉一義解成楚越。答。二俱無失。何者。觀天竺。一物名義含多。且如帝釋。具有千號。前釋據歷時聲而文義起。故雲八轉八時。後解依自慕法而教體生。乃雲隨墮樂欲。問。論本若有一·頞二言。前後三藏可隨取一想乎。梵本未必無二字。如何得言隨取一耶。答。何廢無性所製之論前後不同。二德所睹而本有別。亦猶此方諸述作者先後迴互。其類寔繁。以此准彼。斯亦何失(文)義林章上本(二十四紙左)雲。即取隨世俗說日夜八時。說花嚴經八會之時。詮辨諸法八轉聲時。聞法者識所變聲等直非直說以為教體(文)抉擇鈔上本(十八紙左)雲。章隨墮八時者。問。今者通論一切教體。花嚴八會名為八時者。豈非有。答。日夜時是遍諸教。花嚴八會時得名八時。義便而說。非以花嚴釋諸教也。又薦福三藏和上雲樂欲時。二說不同。會如演祕。若要樂欲教方起者。且天授聞佛。何是自欲如來責。答。由自貪愛以為尊勝。每於佛所起陵蔑心故。聞佛責生。不由樂欲起耶。餘准此釋(文)料簡雲。墮謂隨在。言八時相傳三釋。一八轉聲。二花嚴八會。三兩方時分晝夜各四故名八時(此梵土俗間所用之時。若佛教中或雲六時等。西域記二(二紙左)。瑜伽略纂·倫記六上(三十二右)等辨)今依後說隨墮晝夜八時聽聞正法。寬通故(文)今謂。八時者。義林章中及料簡等皆舉三說。又刊定記更加一說。彼記雲。八時者。舊人四說。一雲。如來說法於八轉聲中。隨用一聲逗機說故。一雲。佛說花嚴八會時故。一雲。依聲明論。晝夜各有四時。如來隨於此時應機說故。一雲。依十地論。如來說法離八非時依八正時故。故彼論第十一雲。如王懷憂惱病·恚·著諸欲險處·無侍衛讒佞無忠臣。於此八難時智臣不應語。法王亦如是。非時不應說。釋曰。尋上諸說。雖各有據。然勘梵本。並不相應。諸梵稱一瑟吒。此雲欲樂。梵言遏瑟吒。此謂之八。而攝論梵本則是一瑟吒。非遏瑟吒也。由其兩音相濫。致使時譯者謬傳。既翻欲樂為八。大復虛加時字。故勞諸德擾動智海。玉庖雖寶。無當奈何。是故正譯應雲隨墮欲樂聞者識上直非直說聚集顯現。釋曰。此文意顯聞而欲樂成聚集故(已上記文)。今謂。俗典不言乎。中心疑則其辭枝。疏主釋墮八時猶預不決。是故說分三義。儻有其不決則不詢之親教三藏法師何也。疏主雖復已詢三藏法師。或亦不決乎。又三藏曾在天竺稟受此論於諸論師之日。亦不之詢何也。三藏或務在稟傳幾許經論。不遑抉擇一一文句是非邪正如何如何乎。或雖三藏不能無有千慮一失乎。樸楊巧設救釋。然義淨·惠苑等雙舉梵漢方言以申對辨。其失叵免。邑師判斷為正。尤有理也。義蘊一(四紙右)舉義林三解已雲。此皆未可。今准義淨三藏說。梵雲一瑟吒。此雲樂欲。若言頞瑟吒。此雲八時。古德錯翻名八時。應雲樂欲。此解為正。 (七紙左)直非直說(文)。抉擇鈔上本(十八紙左)雲。章直非說者。略有三釋。一切□教明長行名直。頌名非直。二據十二分。說最初契經名為真說。據初略說未委曲明。餘十一部之說子細具陳說名為非直。三從所詮名詮自性稱為直說。句詮差別言非直說。義演唯用斯第一釋。略指法苑。料簡末(五十三左)雲。直非直說亦有三解。一雲。詮自性故名為直說。詮差別故名為非直說。二雲。長行說義名為直說。其有頌文名非直說。三雲。十二分中。契經說義名為直說。解十一部名非直說。今詳。第三不異第二。所以者何。總言契經有通有別。通相言之。十二分教總名契經。故涅槃雲。始從如是我聞終至歡喜奉行。如是一切名修多羅。別相言之。對法等長行略說所應說義名為契經。此雖別相。十二分中但除二頌具含十分。如何乃言解十一分名非直說。離所餘分無契經故。若依通相皆名契經。別相唯應說除二頌。若除二除故不異前。又今別解。顯了說者名為直說。密意說者名非直說(文)。刊定記一(六十五紙右)雲。言直非直說者。五釋不同。一雲。詮法自性為直。詮法差別名非直說。一雲。長行名直說。偈頌非直說。一雲。十二分教中。契經名直說餘十一分名非直說。一雲。直爾說法名為直說。以譬喻說名非直說。一雲。如實說者名為直說。方便說者名非直說(文)此與料簡四釋不別。更加法喻一義。 (七紙左)謂八時中等(文)。料簡末(五十四右)雲。彼論於八時中隨墮何時。聞者識上有直非直十二分經聲名句等聚集顯現以為教體。問。何等名為聞者識心。如何說名聚集顯現。答。初顯聞者識心。次時字名等相。後解聚集之義(云云)今謂。對法述記及法苑中具明五心及名句等聚集。此疏唯明五心不說名句等。抉擇抄上本(二十一紙右)雲。問。此明聚集唯約其心。下明聚集即名字句聲等耶。互相影顯而令學者生巧智。 (八紙左)瑜伽論八十一等(文)。彼論(二紙左)雲。所成句者。謂前句由後句方得成立。如說諸行無常有起盡法。生必滅故彼寂為樂。此中為成諸行無常故。次說言有起盡法。前是所成即所成句。後是能成即能成句。倫記二十一下(二十七丁左)雲。如說諸惡法等可解(已上記文)增明記上(五紙左)雲。如說諸行無常等者。瑜伽論八十一中引經法量雲。諸行無常有起盡法。生必滅故彼寂為樂。解雲。諸行無常者宗也。有起盡法者喻也。如燈光等生必滅故因也。由是道理彼寂涅槃以為勝樂。顯揚十二配釋此頌雲。初句所成句。第二句能成句。且約初句以辨聚集。今指經頌故雲如說。 (八紙右)如言諸字等(文)。然說諸行無常一句。五心集現之義相傳西方略有四家。今疏即四家中之一家釋也。餘三家釋見於義燈·清涼釋中。義燈一本(十七紙左)雲。有釋雲。西方三解。一雲。說諸字時。率爾現量尋求前境不緣名等。但得聲相。至決定心具現三相。謂聲·名·字。說行現六。說無現九。說常字時現十二相。並句·所詮合十四法。經十六心乃具聚集。謂四字中各有四心。謂耳意各四率爾。並意尋求·決定各四。一雲。尋求是非量故。亦緣名等。故於尋求亦得聚集。四尋求心如其次第得三·六·九·及以十四。准前應知。經十二心具足聚集。一雲。耳識因緣意識亦緣名等。此有二說。一雲。四率爾心各唯得三。不緣過去現量得故。不說聚集。至尋求心方為教體。一雲。耳識同時意識容非現。故得緣過去。即八心中具足聚集。今謂。有餘且初釋中。所經心多。聚集法少。何者。意識上聚集。何故經耳識四率爾心耶。豈許意識不取本質但緣耳識所變聲耶。既許意識耳識同時自緣本質。但經意識十二心現。不應十六。若取耳率爾。應取耳緣聲。應成十八法。若以聲相似但說十四法。亦應心相似但說十二心。如實說者除耳四率餘。但經意識十二心現。所集之法四剎那聲。四箇字·四箇名·名所詮四。即四自性。又有一句並句所詮一差別義。合十八法聚集顯現。此據一相。若於一字等現無量字等。法則不定。說五心中。諸識三性至下第五明其是非。又本所說於行·常二方有決定。決定知諸詮遷流行無於彼常。有釋四字皆有決定(文)又料簡末(六十三左)中亦舉三家於中舉初釋諸字有決定心雲。有說雲。初聞諸字無決定心。所以者何。諸字所目謂一切惡。惡字未生。未決定知諸字所目。故於諸字無決定心。今依前說。初言諸字以目一切。何惡說惡。方是所詮。又若諸字要詮惡者。未說惡時。即應諸字無所成名。既有許名。明知諸字以目一切。故應說有決定心。至言惡時。率爾耳識同時意識及尋求心唯得惡聲。准前可知。對法述記一本(八紙左)雲。此中且依句義圓滿以辨五心。非一切教皆定如是。有唯說名。如說佛言一字五心生。如說天授。二字之內五心亦生。如說慈氏佛。三字亦生。如是乃至事緒究竟隨字多少五心方具。如應當知(文)義林章一本(四十五右)雲。問。何故須辨如是五心。答。為令了知心之分位入法無我唯識相故。問。此說五心聞緣教時。幾字即具。答。且依此方。一字成名。亦能詮表。但聞一字。即具五心。如聞佛言。二字具者如聞菩薩。三字具者如聞慈氏佛。四字具者如聞能寂如來。五字具者如聞諸惡者莫作。如是等類乃至無量。聞緣解了即具五心(文)演祕雲。疏如言諸字至教體亦成者。此一段文據彼七心及十二心。合而作法。思惟可悉。廣如法苑抉擇明也。抉擇鈔上本(二十一紙右)雲。然無七心·二十心兩種別明。故此總中含七·十二·於理無違。義演雲。問。如何七心·十二心不同。答。若諸行等四字通說即有七心。若四字等一一別說即有十二心。何以故。新新解故(文)有雲。七心聚集明利根人。十二心聚集說鈍根人也。而利根人知諸法自性之時。兼知其差別義。是故五心聚集多少不同。今謂。二種聚集非關利鈍。今分七與十二。以境有舊新故。今案疏顛末。上段總明七心。十二心。若新新解已下於別明中初明十二心。既於初學已下次明七心聚集。疏文雖不分明。然准義林章。含畜此致必矣。義演輒雲。未詳。唯讀疏文未至與章併觀故致此謬(清涼花嚴玄談釋此疏文唯為十二心聚集文。此亦粗矣)義林章一本(二十五丁左)雲。瑜伽說心略有五種。一率爾。二尋。求。三決定。四染淨。五等流。如五心章自當廣釋。如聖教說諸行無常有起盡法。如言諸字。率爾心已必起尋求。續初心起雖多剎那。行解唯一總名尋求。未決定知諸所目故。如瑜伽論第三卷說。又一剎那五識生已。從此無間必意生故。復言行時。由先熏習連帶解生。有三心現。謂率爾亦尋求及後決定。決定知諸目一切行。故瑜伽說。尋求無間若不散亂決定心生。若散亂時生即不定。雖知自性然未知義。為令了知復說無字。於此時中有先三心。於無字上但有其二。謂率爾尋求。未決定知無所無故。即從決定後卻起尋求。論但定說率爾尋求定無間生。尋求已後許散亂故。復言常時五心並具。其義可解。由前字力展轉熏習連後字生。於最後時始能解義。染淨等心方乃得轉。故雖無過未而教體亦成。若新新解並有率爾。四字之上皆定有二心。謂率爾·尋求。即於末後有十二心一時聚集。第一有二。第二有三。第三有二。第四有五。故成十二。既於初字有率爾·尋求。於第二字新生決定。並前為三。第三字中卻起尋求並前為四。第四字時但新決定·染淨·等流三心而起。合有七心。一時聚集。如是方名五心具足。故唯識教其體理成。勘對法第一疏應具廣之(文)五心章雲。第二辨相者。且如眼識。初墮於境名率爾墮心。同時意識先未緣此。今初同起亦名率爾。故瑜伽論第二卷雲。意識任運散亂。緣不串習境時。無慾等生。爾時意識名率爾墮心。有欲等生尋求等攝故。又解深密經及抉擇七十六說。五識同時必定有一分別意識俱時而轉。故眼俱意名率爾心。初率墮境故。此既初緣未知何境為善為惡。為了知故。次起尋求與欲但轉。希望境故。既尋求已識知先境。次起決定印解境故。決定已識境界差別。取正因等相。於怨住惡。於親住善。於中住捨。染淨心生。由此染淨意識為先引生眼識同性善染順前而起名等流心。如眼識生。耳等識亦爾。第三八識有無者。瑜伽第一但說六識有此五心。不說七八。又間斷識方具此五。非恆續識。然第七識未轉依位緣境恆定任運微細。唯有後三一剎那中可說具故。第八不爾。界初生位有率爾心。有色無色境寬授故。決定·染淨·等流三心境有新舊。或前後相望可具足故。唯無尋求。無慾俱故。因第七識界雖初生。境恆一類故。無率爾·尋求二心。初轉依位可名率爾。即是決定染淨之心。第二念後即是等流。二念義令說有四心。或第二時更起淨識。初念即是此之四心。是前所起心等流故。今創墮境有率爾故。此中且依論說六識。七·八道理所具諸心。了義燈一本(十七丁右)雲。要集雲。有說。得新境故名為率爾。有釋。不作意緣名為率爾。以何為正。解雲。論唯任運。若言新境不見其文。然准道理令有二義。今謂不爾。瑜伽第三雲。又意識任運散亂緣不串習境時。無慾等生名率爾。既雲緣不串習。即是新境。若唯任運散亂緣境不與欲俱即名率爾。除第六外餘一切時但名率爾。應無餘心。未轉依位皆唯任運散亂緣故。更有同異。繁不具述。 (八紙右)如瑜伽第三卷說等(文)。義林章一本(三十九右)雲。第四剎那多少者。五識率爾唯一剎那瑜伽第三雲。又非五識身有二剎那相隨俱生。又一剎那五識生已。從此無間必意識生。故五識率爾唯一剎那。尋求未了。復起五識。此之五識但是尋求。故五識身無多率爾。說五識身有尋伺。有廣尋求。無尋伺者。與欲俱故。亦有尋求。諸處所說五識無有決定尋求。無深廣行相說之為無。非無微細者。若獨生意若五俱意率爾心位第一剎那。瑜伽第一說前三心。初是五識。二是意識。第三亦說意有率爾。雖復相違。以次二心必是意故。初一念中略不說意亦有率爾。既無唯字。理亦不遮(乃至)故今正義。率爾多唯一念。餘四多相續。或並通多念抉擇鈔上本(二十一丁右)雲。又一剎那至必意識生者。證率爾後必有尋求。又五同時雖有意識。今言無間意識生者。尋求識生。 (八紙左)復言行時(至)連帶解生(文)。清涼釋(花嚴疏鈔二十二·三紙右)雲。次說行字時由先熏習連帶解生者。然呼諸字時。行等三字皆在未來。呼行字時。無常二字亦有未來。其諸一字雖流過去現無本質。由熏習力唯識變力。仍於此念說行字時。心上顯現。下言連帶。准此可知。 (八紙右)有三心現等(文)。義演雲。疏有三心現者。意雲。三心現。問。何故無率爾·尋求。答。謂由前聞諸字但有二心。謂率爾尋求。言常字時。有染淨·等流二心所以添前總有七心。若許聚起無前後不定。若不聚起即如上作法是。 (八紙右)故瑜伽說等(文)。彼第三(五紙左)雲。又一剎那五識身生已。從此無間必意識生。從此無間或時散亂。或耳識生。或五識身中隨一識生。若不散亂。必定意識中第二決定心生。由此尋求·決定二意識故分別境界(具如略纂二·八左。倫記一下三十五右)五心章雲。第五亂不亂生者。先明不亂後明亂生。不亂生中復有三門。一自他俱不亂。二他亂自不亂。三自亂他不記。自他俱不亂者。瑜伽第三雲。又一剎那五識生已。從此無間必意識生。從此無間若不散亂必定意識中第二決定心生。由此尋求·決定二識分別境界及為因故。染淨法生。此所引故從此無間眼等識中染淨法生。然此不由自分別力。無分別故。唯由引生故得染淨。又雲。上來明不亂。自下後明亂者。於中有二。一他亂自亦亂。二自亂心亦亂。他亂自亦亂者。如眼識生。緣一像色起率爾·尋求已。別有聲至復起率爾·尋求等心。像遂放光。像光既新。起前尋求後復起率爾·尋求·決定。復別有香正現前。嗅復起率爾等。像光變色。決定心後復起率爾至染淨心。復值上味正現前。嘗遂起舌識。多少心已卻觀像光。光或大小。從染淨心後復起率爾·尋求·決定。如是乃至復觸妙觸。起率爾等已觀像光。光即離質變現異影復起率爾等。或二或三或至四心名之為亂。若連次起至等流心。即名不亂。餘心例然。 (八紙左)即從決定等(文)。義演雲。疏即從決定後卻起尋求者。意雲。若許聚起。即從前行字上決定心後起尋求前法等。而無率爾心。問。若如是者。如前瑜伽論雲。率爾心後必起尋求。如何今言決定心後起尋求耶。答。瑜伽論據不亂決定次第起說。今者據許亂起說二義亦不相違。問曰。若雲從決定心後卻起尋求者。如何前言前無字上但有二心謂率爾·尋求。答。不然。彼約亂起。無行於字上卻起尋求而無率爾。故知亂起尋求非七心攝。但唯尋求前行法也。今約無間次第生故。聞無字時有二心也。 (八紙左)尋求以後等(文)。義演雲。疏尋求以後許亂起故者。即引論起尋求所以也。此文指前散亂時生即不定文也。 上來總約七心辨也。疏雲若新新解已下。約十二心作法。雲第一有等是也。問。如何七心·十二心不同。答。若諸行等四字。通說即有七心。若四字等一一別說即有十二心。何以故。新新解故。 (八紙左)復言常時(至)教體亦成(文)。義林章一本(三十三紙右)雲。若薩婆多等。說惡等字時。諸等字已滅。無聚集故。次第而生。不俱時故。無熏習故。不可至後。前已所說字於後心上現故。彼教義決定不成。亦非由前字等勢力末後字等能生顯名。過去無體。又無熏習。由何勢力末後之字能生顯名等。故我今時其說法者若在因位。及諸聽者亦在因中。由初諸字等熏本識已。連帶緣後惡者等字識上解生。乃至末後作字之時。先皆聚集。由前熏習後識之上聚集顯現。詮所詮義差別圓滿。名為說法說為聞教。若是佛說雖無熏習。亦聚集生故。雖無過未唯識教成立。說者聽者義皆圓滿。俱以聲字二種究竟於自心上聚集顯現為教體故。對法述記全同此章。 (九紙右)若新新解等(文)。抉擇鈔上本(二十一紙)雲。新新解者。新新聞說而生解也。一一字別名為新新。非要隔越多時聞故名新新。 十二心  諸字(率爾。尋求)  行字(率爾。尋求。決定)  無字(率爾。尋求)  常字(率爾。尋求。決定。染淨。等流)   (疏雲。若新新解皆有率爾。四字之上皆定有二心。謂率爾·尋求。即於末後有十二心一時聚集。第一有二。第二有三。第三有二。第四有五。故有十二。章文全同。對法鈔一本·八右雲。若新新解並有率爾。四字之上皆定有二心。謂率爾·尋求。即於末後有十二心一時聚集。初·三各二。第二有三。第四有五。故成十二)。 (九紙右)既於初字等等(文)。今謂。此疏及對法鈔與義林章。布敘七心不同。標圖示異。 疏雲。既於初字有率爾心。於後後字有尋求·決定。末後乃有染淨等生。五心方具名為聚集。對法鈔雲。既於初字有率爾心。於後後字有尋求決定。末後有染淨·等流。五心方具名為聚集。 T67004701.GIF 此疏及對法抄  諸——率爾(既於初字有率爾心)  行·無——尋求決定(於後後字有尋求決定)  常——雜淨等流(末後乃有染淨等生) 義林章一本(二十六右)雲。既於初字有率爾·尋求。於第二字新生決定。並前為三。第三字中卻起尋求。並前為四第四字時新決定·染淨·等流三心而起。合有七心一時聚集。如是方名五心具足。 T67004702.GIF 義林章  諸——率爾尋求(既於初字有率爾尋求)  行——決定(於第二字瓣生決定並前為三)  無——尋求(第三字中卻起尋求並前為四)  常——決定染淨等流(第四字時但新決定染淨等流三心而起合有七心一時新集) 今謂。於二說中。章義為優。故義燈一本(十八紙左)雲。又本所說於行·常二方有決定。決定知諸詮遷流行無於彼常。有釋。四字皆有決定。准此燈文。章中決定在行·常二。然此疏意決定在行·無二。不在於常。況義亦不穩。以決定在無不在於常故。增明記上(九右)雲。要集中釋二義意(十二心七心)雲。此上二意中。前釋意者。別別新解四字各有卒爾。尋求。聞行字時方決定知諸行自相故生決定。聞於常字亦決定知無常差別。故於第二·第四字上方生決定。第二意者。唯於初字得生新解故有二心。餘三字中不生別解故無率爾。聞行字不名率爾。是五識身隨意轉故。彼隨尋求聞即生定。故無尋求即生決定。故決定心中得聞無字即生尋求。尋求心中復聞常字。聞已生決定。故有後三。准義可知。不據悟所說義旨以判多少者。集述法苑二義已雲。雖有諸釋仍未盡理。今在其言而作是說。今法苑意不唯據悟所說義旨判心多少。自餘諸義既兼重說。何雲不盡理。有用之言以判多少者。十二心多。七心為少。 (九紙右)佛地論中等(文)。佛地論一有二有義。指此雲唯有二種。以此外別無親光義故。如上已辨。 (九紙右)無性意取等(文)。料簡及清涼等謂。無性論意非唯局攝境從心。與疏主不同。如上已述。 (九紙右)不爾教體(至)亦應如是(文)。演祕雲。疏不爾真如亦爾者。若也不取性用別質出教體者。無漏之教隨能聽變成漏等過。三寶·無為隨能緣心亦成有為有漏等失。問。若佛實說經。何復言不說一字。答。有三釋。一雲。諸佛法同。離於諸佛所說法外法無可說。名不說也。二雲。一切諸法皆如為性。真如離言。名不說法。又無如外法可說。故總名不說。三雲。如眼等法。性自本有。不由說已而方有故。故雲不說。更有餘釋。如法苑·抉擇問。真如約詮以分三性。今隨能變通染何失。答。約詮義分三性可爾。今論實體。染即不然。餘難准釋(文)今謂。此文破無性等意。彼約攝境從心。唯取聽者文義以為教體。故致此難。護法等意正據根本取能說者文義以為教體。總料簡章雲。唯取根本能說法者識上所說聲名句文以為教體。諸藏章雲。且如護法四種體中相用別論。此即總以能說法者心上所顯假實殊途聲名句文而為體性。若其就末而論。亦通聽者。言聽者心識文義之相理有無疑是也。或雲二識成決定。或雲說者聽者義皆圓備。此並該羅本末以語教體也。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二終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三(一本之三) (九紙左)藏所攝者(文)。諸藏章(十五紙右)雲。釋總名者。天親論雲。何緣名藏。由能攝故。謂攝一切所應知義。此義意言。由能詮教能攝一切所應知義令不失故。立以藏名。又有釋言。攝持義是藏義。所應知法皆此所攝。持所攝法令其不失。名之為藏。 (九紙左)依瑜伽等等(文)。諸藏章(十一紙左)雲。然大乘中及薩婆多等諸部同說有三藏。一素呾纜。二毘奈耶。三阿毘達摩。薩婆多義如毘婆沙。大乘教者如前所引。普曜經及阿闍世王經亦說有三藏。一菩薩。二獨覺。三聲聞。由機不同教亦有異。前以行等多無異故攝入聲聞今據機·果·行有少殊故別開也。或說四藏。如僧祇律分別功德經。同大眾部素呾纜等三藏之外別立雜藏(文)瑜伽第二十七·三十八·八十一·八十五·對法第十一·顯揚第六·並二十·世親攝論第一。具如諸藏章所引。 (九紙左)然獨覺教(至)名聲聞藏(文)。諸藏章(十三紙右)雲。天親菩薩攝論釋雲。如是三藏下乘上乘有差別故分成二藏。此意說雲。但由獨覺教·理·行·果少於聲聞。攝入下乘中合名聲聞藏。又如力中根上下力。雖有中力。上下相形唯有三品。或上或下。不說中力。今以上下一往相形。獨覺之教入聲聞藏。根劣業淺。所斷所修所證所益皆不遍盡不廣大故。唯說二識。 (十紙右)獨覺更無(至)可得成九(文)。諸藏章(二十七丁右)雲。問。六藏之中。若以行·果·機·理少別。普曜經等立獨覺等以為三藏。亦應以彼行等小別立於九藏。何故唯六。答。有別部類。但可分六。以獨覺教無別部類。不分成九。又(十二紙左)雲。或可說九。普曜等經既說有三。此各成三故義立九。 (十紙右)研覈推尋諸法相故(文)。瑜伽論八十一(十二紙左)雲。論議者。謂諸經典循環研覈摩呾理迦。且如一切了義經。皆名摩呾理迦。謂於是處世尊自廣分別諸法體相。文選東京賦雲。溫故知新。研覈是非。綜註雲覈實也。研審也。當審實事理久是非。 (十紙右)無唯說二乘(文)。但說二乘多指聲聞·緣覺。無有呼大·小乘以為二乘。故雲無唯等。非謂一切。諸乘章(二十八紙)雲。又名大小二乘者。合彼二乘種類同故(准太抄。此文有脫誤。思之)泰抄雲。無唯說二乘。無經論等唯說聲聞·獨覺二乘。若說大乘教則有也。若約根機即有三乘。謂聲聞名下。獨覺名中。菩薩名上。即經論中無唯二乘。若約教即有二。謂聲聞教·菩薩教。而無獨覺教也。故攝大乘論中明十殊勝已。即此十殊勝唯大乘有。小乘中無也。即言大乘經中處處說故。聲聞乘中無處說故。但說聲聞·菩薩不言獨覺。設言上下乘。下乘之中亦有二乘。通而言之。還有三乘也。 (十紙左)十二分教(文)。十二分章(三十四左)雲。先德翻為十二部經。但以部言義含二種。一謂部帙。二謂部類。世人謂有十二部帙。經名亦濫。總別難明。今者翻為十二分教。分者類義·支義·段義。教義如前。教有十二義類支條分段異故。即帶數釋。 (十紙左)如樞要說(文)。考樞要中。無相攝文。諸藏章(二十二左)雲。此諸藏教幾唯佛說。幾通弟子。如瑜伽論第八十一中解論議經雲。論議經者。謂諸經典循環研覈磨呾理迦。一切了義經皆名磨呾理迦。謂於是處世尊自廣分別諸法體相。又於是處諸聖弟子已見諦跡。依自所證無倒分別諸法體相。此亦名為磨呾理迦。亦名阿毘達磨。由此文故傳受釋雲。許佛滅後十二分中論議一分·三藏之內對法一藏通弟子說。不許餘之十一分教並餘二藏通弟子說。所以者何。唯此對法及論議教弟子所造。義理與佛意無有異(乃至)然此經中且論弟子見諦者說。舉其勝者顯離諸失有所證故。若實而論。通取未見聖諦者造亦是彼攝。 (十紙左)依今所傳(至)天親生也(文)。上引俱捨序下引中邊疏。此意謂。小乘為千一百年。大乘為九百年。部別不同。然如慧愷不分大小總為千一百年。故攝論序亦云千一百年。又如光·實等師釋俱捨論俱雲九百年出。泰抄意謂。三藏在西域具所見聞。以傳疏主。今文雲諸部說異。又雲依大乘者是也。諸部及大乘論中。無有一處說世親出世年月等。蓋為信三藏口授故也。不爾疏說為浪言耳。 (十一紙右)三十頌本等(文)。演祕雲。疏三十本頌天親菩薩造者。問。論顯何故不標本師答。有二釋。一雲。本頌文略。義猶未了。釋文廣悉。就顯而題。二雲。成唯識名唯釋論稱。故此但舉釋論師也。詳曰。本為標彼造釋論者。世親不是。所以不言。何關文略義缺不標。又現所題雖釋論稱。標彼本頌亦復題雲成唯識論。言成唯識唯釋論稱亦少虧甄簡(文)今見俗詮·心要等本。於題目下雲天親菩薩造頌。護法等菩薩造論今准演祕。此皆後人之所加。又雲。論護法等菩薩造者。問。大毘婆沙論群聖詳撰。故首題言羅漢等造。此論亦爾。何不等字安菩薩下。答。彼論羅漢與和須蜜菩薩共修。為等菩薩故下置等。等異類故。此唯菩薩。故等在上。若等字安下。恐疑等彼異類聲聞(文)今謂。問答未詳。若等字在上必是同類。若有下則通同異類。非必局異類。故義燈雲護法菩薩等造亦無巨害。又論第三(二十二紙)雲。密意說此名根本識。是眼識等所依止故。乃至非眼等識有如是義。下疏(四本初丁)雲。若言識等。舉識取餘色等法。今言唯識。唯取餘識不取色等。又婆沙撰號等字在下。非必為有異類。上言五百。總括舉數。不可直下連續言等。又薩婆多部計一三千界唯有一佛。不許多佛多菩薩之出。是以婆沙中皆悉呼雲尊者。無有呼菩薩之號。然天親傳等雲五百羅漢與五百菩薩結集發智等者。從大乘家而言之。非有部意。 (十一紙右)具如別記(文)。真諦所譯婆藪槃豆傳一卷。又出慈恩傳·西域記等。 (十一紙右)釋此本頌等(文)。大藏綱目五之下(二十五紙)曰。成唯識論。天親菩薩將入滅時作三十頌(初二十四頌明唯識相也。次一頌明唯識性也。後五頌明唯識行位也)後二十八家解其義。又復十六家皆不能盡其美意。護法菩薩·安慧等十師解成一百卷。三藏奘法師撮其要樞譯成十卷。沈玄明作後序。慈恩基法師述科疏解義(文)今考玄奘並慈恩等說。未見十大論師之外別有釋論。綱目所列未知其據。 (十一右)一梵雲達磨(至)帝王之子(文)。慈恩傳四(六紙左)雲。達羅毘荼國(南印度境)國大都城號建志補羅建志城即達磨波羅(此言護法)菩薩本生之處。菩薩此國大臣之子。西域記十(二十一右)雲。菩薩此國大臣之長子也(准此傳記。皆為大臣之子。然現行本名帝王之子。古本亦同。恐寫誤歟)慈恩傳·西域記並作建志。慈恩傳具雲建志補羅。亦云建志城。補羅乃城之梵語(西域記雲。具雲健志補羅城。梵漢兼稱)即在印度南海之口。向僧伽羅國水路三日行到。然義演雲。疏達羅毘荼國此雲總持國。疏建至城者。謂此城中建興佛事。至在逾。又美。又解雲。亦云通餘禮樂等事(文)今謂。此釋未知何據。准上傳記。恐出於胸臆。 (十一右)聲論光於真俗(文)。樞要上末(十五紙右)雲。然護法菩薩造二萬五千頌名雜寶聲明論。西方以為聲明究竟之極論。盛行於世(文)寄歸傳四(十一紙右)雲。次有草拏。頌有三千。釋有十四千。頌乃伐□呵利所造。釋則護法論師所製。可謂窮天地之奧祕。極人理之精華矣。若人學至於此。方曰善解聲明。又(十二右)雲。有外道造六百頌。來難護法師。法師對眾一聞文義俱領。又寄歸傳夾註舉諸論師已雲。廣如西方十德傳中具述。 (十一紙右)外道小乘(至)此人也(文)。西域記五雲。 (十一紙左)既猶(止)無竭(文)。義演雲。疏日月之麗天者。麗者嚴麗。由天有日月而得嚴麗。由有護法內教皆嚴麗也。溟渤者大海也。又雲。溟者深也。渤者大也。海有深大用。紀地者。大海與大地為以。表護法與道俗為綱記也(文)今謂。義演雲麗者嚴麗者不允。麗者附也。文選五十九(二十五左)沈休文昭王碑文雲。昭昭若三辰之麗於天。滔滔猶四瀆之紀於地。善註雲。傳子曰。二漢之臣爛如三辰之附長天。又曰。道教者昭昭然猶日月麗乎天。春秋漢含孳子曰。九鄉法河海。毛詩曰。滔滔江漢南國之紀(集註紀綱紀也。謂經帶包絡之也)。 (十一紙左)具如別傳(文)。具見慈恩傳四(六左)西域記十(三十一右)又樞要上本(五紙左)先讚菩薩已雲。時有玄鑒居士。識鳳雞之斂羽。辨麟龍之潛跡。每磬所資恆為供養。深誠同志物竭積年。菩薩誘掖多端。答遺茲釋。而誠之曰。我滅之後。凡有來觀即取金一兩。脫逢神頻當可傳通。終期既漸奄絕玄導。菩薩名振此洲。論釋聲超彼土。有靈之類誰不懷欽。朝聞夕殞豈吝金璧。若巿趨賢。如岳疊貨。五天鶴望未輒流行。大師叡發天資識假修謁無神跡不瞻禮。何聖教而不披諷。聞斯妙理。慇俯諦求。居士記光聖之遺言。必今賢之是屬。乃奉茲草本並五蘊論釋。大師賞翫猶睹聖容。每置掌中不殊真說。自西霏玉牒東馳素馬。雖復廣演微筌。賞之以為祕決。 (十一左)二梵雲寠拏末底等(文)。西域記八(十二紙右)雲。瞿那末底唐言德慧。折伏僧伽末流摩呇媻者。文長略止矣(矍字上聲。泰抄雲。瞿婁並上聲故)。 (十一左)芳聲流於四主(文)。西城□雲。時無輪王應運贍部洲地有四主焉。南象主。則暑濕宜象。西寶主。乃臨海多寶。北馬主。寒頸宜馬。東人主。和暢多人。 (十二右)三梵雲悉恥羅末底等(文)。光記(一之餘十八左)雲。安慧菩薩俱捨釋中救雲。眾賢論師不得世親阿闍梨意輒彈等字。亂心不亂心此是散位一對。無心有心此是定位一對。亂心等等取不亂心。散自相似。無心等等取有心。定自相似。故此等言通於兩處顯頌善巧。 (十二右)羅羅國人也(文)。西域記十一(十四丁右)雲。摩臘媻國即南羅羅國也。南印度境(現流本作南羅之國者。疊字寫誤)慈恩傳第四(十一紙左)亦同。 (十二右)勝軍祖習(文)。西域記九(四丁左)雲。杖林中近有鄔索迦闍邪犀那者(唐言勝軍)西印度度剎帝利種。志尚夷簡。情悅山林。跡居幻境。心遊真際。內外典籍窮究幽微。詞論清高儀範閑雅(乃至)三十季間凡作七拘胝(唐言億)法舍利窣堵婆。每滿一拘胝建大窣塔波。而總置中盛修供養。具如記中。慈恩傳四(十四左)雲。復往杖林山居士勝軍論師所。軍本蘇刺他國人剎帝利種也。幻而好學。先於賢愛論師所學因明。又從安慧菩薩學聲明大小乘論。又從戒賢法師學瑜伽論。爰至外籍群言·四吠陀典·天文地理·醫方術數。無不究覽根源窮盡枝葉。既學該內外。德為時尊(乃至)法師(玄奘三藏)就之首末二年學唯識決釋論意義理論成無畏論不住涅槃十二因緣論莊嚴經論。及問瑜伽因明等疑。 (十二右)於後卷新熏種子(文)。下論第二(十五右)。 (十二左)勝義七十(文)。下疏四末(六十丁右)雲。然彼外道為王重已。造七十行頌論。王賜千金以顯揚之。故今金七十論即其由致也。世親乃造第一義諦論亦名勝義七十論。以對彼論而破彼外道言。彼非能破。宗因喻過。我僧並無故。 (十二左)九梵雲辰那弗多羅等(文)。慈恩傳四(十四右)雲。伐多羅國(北印度境)城側有大伽藍。百餘僧皆學大學。是昔慎那弗怛羅(此言最勝子)論師於此製瑜伽師地釋論。亦是賢愛論師德光論師本出家處。又其國有二三大德。並學業可遵。法師因停二年。就學正量部根本阿毘達磨及攝正法論教實論等(文)今謂。慈恩傳並西域記。辰那弗多羅作慎那弗怛羅。俗詮心要等雲勝友陳那智月等。恐誤辰那以為陳那。加以論中有陳那義故致斯錯。 (十三右)判本文(文)。演祕雲。疏判本文者。科判經論元於西域。大分為三。上下皆有。如智度論亦明三分。謂序·正·流通。佛地論中亦有三分。一教起因緣分。二聖教正說分。三依教奉行分。餘如樞要。此方科釋創乎安公自後諸德因而習焉。安公以理判諸經論多為三分。謂序·正·流通。廣如法華攝釋明也。樞要上本(二十二右)諸經論中或唯有正宗無序·流通。如瑜伽等。或唯有初·中無後。如顯揚等。或唯有中·後無初。如集論·二十唯識等。或三分具有。如成唯識等。真諦所翻二十唯識三分具有。菩提流支所譯與大唐同。無初有餘二。無唯初·後無中分者。以造論者必有所明故。釋稽首義如章中釋。 (十三右)臨終時造(至)二分文也(文)。西明雲。世親菩薩佛滅度後九百年時乃出於世。依諸契經及瑜伽等。廣造諸論。如攝大乘釋及十地等。然觀察時機。念智漸減。恐廣述文。心便生退。遂簡集宗要製造一部號二十唯識論。頌有二十。及長行釋。廣破外計略顯自宗。由斯漸悟外境非實。然於自宗猶未盡理。年將八十更造一部號三十唯識。但有頌文而無有釋。略破外執廣申自宗文雖極略義即圓具。未及造釋遂即遷化(增明上三十五紙所引)。 (十三左)依教廣成分(文)。演祕雲。廣成有三。一者廣成天親說頌。二者廣成。如來之經。三者雙成佛天親說。今謂。第一為正。 (十三左)分別不同科(文)。演祕雲。汎科文意略有四種。一分別不同科。二義類相從科。三以文從義科。四以義依文科。今即初義。據實。本釋兩師造論而意一種。今依別義判二令異雲。本論師為令含識斷障得果。釋論師者令法久住利樂有情。 (十四右)若依欲釋(文)。義燈一本(三十左)雲。初頌稽首二字辨能歸敬相。廣如法苑。且釋名者。有解雲。稽古文為[首*旨]。今別為稽。白虎通曰。[首*旨]者至也。首者頭也。言下拜上頭至地。又鄭玄雲。稽者稽也。以頭至地。稽少時也。歸敬章(三紙右)雲。依俗釋雲。稽者至也。首者頭也。以首至地故名稽首。此即跪拜頭至地故。即俱捨雲。稽首接足故言敬禮。屈已所尊之首接彼所卑之足故言稽首。俱捨意以身業稽首之別名禮。即是三業敬禮之通稱(乃至)言敬禮者。虔恭曰敬。軌儀稱禮。諦發殷誠屈儀褒讚。申虔恭之道標敬禮之名。 (十四右)又依理解等(文)。演祕雲。疏起慇淨心等者。初句意業。第二身語。第三·第四句通說三業。顯是敬禮之異名也。或初三句別配三業。義蘊亦同或說。三業之中身最殊勝故。身業名為殊勝業(文)今謂。此解為優。初解第三·第四二句總為三業者。不順歸敬章意。何者。以章並舉三句結言故名敬禮故。歸敬章(二紙)雲。古雲南牟即是敬禮。應言納慕或納莫。故不別釋。歸依者。歸敬依投之義。非此所明。若雲伴談或雲伴題。此雲稽首亦云禮拜。亦非敬禮。訛名和南(文)又最勝王經疏四本(五十右)雲。虔誠順拜名為敬禮。梵男聲呼雲伴談。女聲呼雲伴底。此雲敬禮。訛雲和南(已上)今謂。師資之說稍有不同。或章中亦非之字疑是雲字寫誤。歸敬章雲。又起殷淨心策殊勝業。申誠歸仰。故名敬禮。即通三業。諸教或雲稽首者。藉身業之稽首申三業之敬禮。體唯一物。未可依俗。義燈一本(三十三右)雲。凡論歸敬有其二種。謂顯相及不顯相。若就顯相。所謂身·語二業。由身敬禮定發殷重。令他見故。俱捨據此偏言身業。雖身不禮。但發語宣揚。由名句等表詮內心令他聽故。無垢稱頌中說是偏取語業。若依不顯相。唯取意業。內發殷誠。雖極是重他人不了。諸此論不說。論具以三業歸敬。通顯不顯二種盡故。 (十四右)瞿波論師(文)。此德光論師也。歸敬章引此文雲。論師二十唯識釋論之文也。西域記四(十四右)雲。昔瞿拏剌媻(唐言德光)論師於此作辨真等論九百餘部。論師少而英傑。長而弘敏。博物強識碩學多聞。本習大乘未窮玄奧。因覽毘婆沙論退業而學小乘。作數十部論。破大乘綱紀成小乘執著。又第五(十八左)雲。瞿波阿羅漢作聖教要實論說有我人。因此法執遂深諍論。慈恩傳二(二十四左)雲。其國有大德名蜜多斯那。年九十。即德光論師弟子。善閑三藏。法師又半春一夏就學薩婆多部怛埵三弟鑠論(此言辨真論。二萬五千頌。德光所造)。隨發智論等。 (十四左)又生三業等(文)。歸敬章(三右)雲。又顯發生三業滿善。善三業者總攝一切業道盡故。又須憑力假大威神。若敬不圓憑威不盡。 (十四左)如僧祇律中說(文)。考僧祇律未見此文。歸敬章唯雲律中不指何律。增明記雲未勘其卷。然幻虎錄出僧祇戒本。今考戒本亦無此文。他日更考。或雲。此文且約一期時處而言。若細推之。就佛就機恐無此理。如佛得自在。豈有見而不聞等處耶。若就機者。如見佛身不聞說法。豈只以身作禮而不意敬口讚耶。如聞說法不見形相。豈只口讚而不運意作禮耶。又雖不見聞。如專意念佛之人。豈無身口耶。況身口由心所使。意業不行身口不動。若如此所配且約一期(筆削記第二·三丁)義蘊雲。疏如律中說至在闇復遠以意業禮者。據別體三寶。若同體者。周遍法界無近遠故。問。設約別體。佛及菩薩阿羅漢等天眼天耳遠見遠聞。何故明暗。答。三解。一雲。所敬佛僧近遠明暗雖無差別。但能敬者情意故耳。二雲。今約所敬。通於凡聖。未必一切皆天眼耳。三雲。且約住持故作斯說(已上)今謂。初解為正。以所敬邊無有差別故。或此律文意總明三業禮。非約三寶故。所敬中立遠近明暗。未考本文。難決是非。 (十四左)又顯敬禮三輪因故(文)。歸敬章(三紙右)雲。又顯敬禮者三輪因故。身業禮者神變輪因。悟業禮者記說輪因。意業禮者教誡輪因。又亦即是神境·他心·漏盡通因。三輪章(二十五右)雲。第三廢立者。合為七義。一瑜伽二十七說。由神境神變能現種種神通境界。令他於已生極尊重。由彼於已生尊重故。能屬耳聽。瑜伽作意極生恭敬。由記說神變能尋求他心行差別。由教誡神變如根如行如所悟入為說正法。於所修行能正教誡。二或未發心為作神變。不修正行記別其心。未有證獲而為教誡。三·四等義具如彼章。演祕雲。疏三輪因者。身語意三如次為彼神變·記心·教誡輪因。略辨名者。修所成果威得作用難測名神。轉變不定名之為變。變者是境。神者智也。心謂他心。記謂別識。識別彼心故名記心。二並依主也。教者教示。令彼善生。誡即誡勗。即令其惡滅。教誡兩異。合得其名。相違釋也。又亦教亦誡。持業釋也。前非後是。教誡俱是智之業故。解曰。前非者相違釋非也。今取持業釋。三者皆有摧伏運轉故總名輪。俱持業釋。餘釋如章。問。三輪如次神境·他心·漏盡通攝。如次能示身·意·語化。語·意·二業因何不次。答。由語離過發言誠諦。令他於自信識其志。故得通果。善悟他心。意業澄清息惡務善。故所招果得漏盡通。由斯發語教誡有情斷惡生善。因果相扶故無有失。又知他心不待於語。教誡於物必藉其言。故三輪化三業如次。非語業因即語為果。意業亦然。義演雲。疏又顯敬禮三輪因故者。以身業敬者得神通輪。飛騰虛空故。以語業敬者得記心輪。他心中諸所有事為他說故。以意業敬者得教誡輪。即漏盡通。呵責有情勿令造惡增長善故。 (十四左)故知稽首理通三業(文)。義燈一本(三十一紙右)出稽首體。具破西明以慚愧為體。正取法苑以三業為體。文長不述。須者往看。 (十五右)一者虛妄等(文)。樞要釋唯識性略有二解。一依三性。二依二諦。依三性者。唯識第九(云云如今所引)此下全依第九文。演祕雲。遍計所執體性雖無。然是虛妄識之所執。亦名唯識。義蘊雲。遍計無體。由妄識變亦稱唯識。太抄雲。識上之起妄執性亦稱唯識。義演雲。遍計所執體雖是無。然不離唯識性。性者體性。非真如性性。又真如體一。約義分三。遍計依他名唯識性者依主釋。圓成實名唯識性者持業釋(文)今謂。義演第二解釋不允。疏九末(六紙右)釋世俗勝義名唯識性雲。謂相及性。性者實體。即唯真如。相亦名體。依他體故。有法相對。不明初性。以無體故。樞要依初三性略說十淨。於中第五唯說所執妄取性。遣之淨。又第一雲。圓成名本實性。證此清淨名內證淨。又第七圓成對所執真妄性。遣證淨。 (十五右)於前所斷清淨(文)。演祕雲。疏於前所斷清淨者。雖總言斷。意斷染者。或無漏法皆名圓成。言斷於前亦無失矣。義蘊二義全同。今謂。下雲所斷。明知唯約有漏。樞要十淨第四唯說有漏依他。幻識性斷除淨。若約有為者。樞要雲。三總說有為依他。事識性悟俗淨。 (十五右)於後所得清淨(文)。樞要雲。六圓成對依他。真俗性斷得淨。義演雲。疏於後所得清淨者。此有二意。一雲。證圓成實性故名所得。二雲。斷染依他得無漏依他。如第九卷雲。無漏依他亦圓成實。此解好。 (十五右)性即是識(文)。演祕雲。疏性即是誠圓成自體者。此性即是識家圓成之自體也。而長讀之。所以得言唯識之性。不爾。何故真名唯識。 (十五左)唯內證淨(文)。義演雲。疏唯內證淨者。意雲。此圓成性唯是內證淨。故依主釋(文)今謂。義演不詳。樞要二本(二十八左)依三性為釋立十種淨。一唯說真如為圓成。名本實性。證此清淨名內證淨。二總說無漏為圓成。菩提涅槃皆是唯識。名菩提性。獲悟淨。菩提·菩提斷皆名菩提故。三悟俗淨。四斷除淨。五遣之淨。六斷得淨。七遣證淨。八遣斷淨。九取捨淨。十遣悟淨。具釋如彼。今唯取真如名唯識性。故言內證淨。此擇餘九淨之語。可知。 (十五左)為簡依他等(文)。義演雲。疏為簡依他故說唯識性者。意雲。釋通伏難。雲何故論○說唯識性。答。為簡依他說唯識性也。 (十五左)有漏依他(至)略不敬也(文)。今以七義釋簡所以。各有故字。對文可知。於中初義約有漏而會。後六皆約無漏依他。義演雲。無漏依他既在滿分之中。所以法中不說也。 (十五左)又有別解如樞要說(文)。樞要廣明三性二諦十淨等義已雲。若所歸敬為唯識性。唯取三性中初本實性及第二菩提性。非取一切餘不可敬故。 (十六右)分者謂少分(文)。義蘊雲。疏分謂少分淨等者。問。如來智周德圓。捨無常色獲得常色。可言滿淨即者。菩薩色身既唯有漏。如何得言分淨即者。答。菩薩色身雖是有漏。五蘊之中四通無漏。即名分淨非要五蘊皆通無漏也。又有解雲。道共無表既是無漏。亦通色蘊。又解。菩薩既受變易生死。得勝捨劣故五蘊身皆名清淨者。初解為勝。後二不可。何者。且第二解者。無表既從所防所發以立色名。菩薩故非無漏。若望所依。理無失也。第三非者。悲境·頓悟。八地已前未受變易。應非分淨攝。又疏解雲。無垢名淨。變易既是有漏。何名無垢。故知不可。問。證理之人可稱分淨。世親既是地前。何名分淨。答。有二種。一證淨。二信淨。世親雖未證理。而能深信故名分淨(已上)今謂。初解亦非也。分者是因位菩薩對果上滿為言。非五蘊中比對分滿也。 (十六右)淨者同前(文)。義演雲。疏淨者同前者。意雲。同前持業·依主。若取後釋。但是依主釋也(文)今謂。此釋不是。淨者二義並全同。故例於上。非論六釋同異。 (十六右)合有七釋三如樞本(文)。樞要上本(二十三紙)雲。歸敬福田中又有三釋。一敬涅槃而非菩提。二敬菩提而非涅槃。三俱敬涅槃·菩提。乃至然依本義。唯取疏四解中人而非法本釋二師。 (十六左)諸佛所師(文)。涅槃經·報恩經等說。 (十七右)唯識性聲境第七攝(文)。樞要上本(二十六紙右)雲。然依本義。唯取疏四解中人而非法本釋二師。以唯識性第七轉聲中說所於聲也。非所依聲。以第七聲通根境故。此為能差別。滿分淨者為所差別。第四轉中說。以一切所敬皆以第四所為聲說。若唯識性亦所敬者。應第四攝。又(二十八紙右)雲。唯識性言既境第七。略有二解。一依三性。二依二諦。依三性者。唯識第九雲。謂唯識性略有二種。一虛妄。謂計所執。二真實。謂圓成實性。復有二種。一世俗。謂依他起。二勝義。謂圓成實。故知三性並名唯識性。三性有二體。一常無常門。常為圓成。唯真如是。一切有為皆依他起。二有漏無漏門。一切無漏皆圓成實。諸有漏法皆依他起。菩提·涅槃並圓成。如論第八自有此文又(三十一右)雲。此等唯識皆能差別。為所歸之境差別滿分二淨。若所歸敬為唯識性。唯取三性中初本實性及第二菩提性。非取一切。餘非可敬故。演祕雲。疏唯識性聲境第七攝者。第七轉聲具含依境。為簡依故言境第七。疏是能差別者。由唯識性而為所證。悟有淺深。遂令三乘名位殊別故。般若經雲。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天親釋雲。以一切聖人依真如法清淨得名故。 (十七右)一切所敬皆第四囀故(文)。演祕雲。疏一切所敬皆第四轉聲者。問。何所以耶。答。第四為聲。為者緣由。所為之義。緣為有德堪為所敬故在第四。義演雲。疏一切所敬皆第四囀故者。意雲。但說佛菩薩等而非法○故言一切者。非約少分。說未必兼法也。 (十七右)善逝體所生(文)笠置師雲。中邊唯敬慈氏·無著。准之此論敬本·釋二師。非雲彼論歸敬如來(已上)今謂。疏中始引中邊至唯敬二師。此引中辨證此論唯敬二師不敬法寶。然此二論本師不同。彼論慈氏。此論世尊。因果雖殊本師是同。故引為證。又何故等下文問答。此論但敬二師非關中邊頌文。如是分科疏文不塞矣。演祕雲。疏善逝體所生者。略為二釋。一雲。報化二身名為善逝。體通二義。若善逝即體。體屬報化。善逝之體。體屬法身。慈尊繼襲佛之寶位。是真佛子。名彼體生。二雲。善逝及體總是法身。慈氏之智要緣於如而方得生。智因彼起。名彼所生。天親自指身及同學名為我等。師即無著菩薩是也。詳曰。善猶好也。逝即去矣。惡來生死好去涅槃。報化二身誠名善逝。法體湛寂本無去來。何名善逝。故初釋善。或二障覆蔽未名為善。出障圓明方稱為善。簡異於昔立善逝名。非有所去方名為逝。理亦無失(文)義蘊雲。疏稽首造此論善逝體所生者。造此論者即彌勒也。善逝者佛報身也。體者即法身也。所生者即子也。言彌勒菩薩是佛報法身二身所生之子。或是口腹所生也。教我等師者。世親之師即是無著(文)辨中邊論述記一(二紙右)雲。言善逝者。謂即如來十號之第五名也。梵名蘇揚多舊言修伽陀訛也。蘇翻為善。揚多雲已逝。今略雲善逝。善謂好。逝者謂去。若有雜染惡來生死。純懷清淨好去涅槃。即是如來受用變化。或即法身已好去故立善逝名。但言好去。非已好去。即應言蘇焰□兜襹□□□□□馭□□□□□□□矩量□飀□□拏□□□□□□□矷慼憤G□□□□□樨□□埤□□呂穠飀□本□□飀□□延橫□□□驫□馱□U夾□□□□□□□□□□□□□□□□□□□□□□□累粳研□檢□□□□□橫□□□□□□□□□□□□□□□□□□□覷殺□荅餽□□稜□□□□□□璉□礹訪□□騖飲楋□□□綠□椹□□拓□□s□□鞳慼慼慼慼慼敵r覷綠□奰□襦□檇省□□□□□□檇稜□□□□□□□□□□妳□□檢□□□□□□駔□埤□□礪□□□□□□□□□□□□F□□□□□□□□□□ョ慼慼慼潠騥滿慼慼慼撙{□□□□樀埤□覭覕□□□飼橫□□橀□□楖□□□□□□□□覕□□□□埤□□饋□□□埤□□樦□□□□椏騖糖□□□禖□□覷殺□□□襾禱□□□送樦□□樦□□□□□□散□□樦□□禱□□□□奐□□飀□□□禍□□餉□囊埤□□槨□榕饋□□□□□□□奈□觶□餺□均慼慼毅諢播m茶□埤□玲覕□亮□橀□檢□□姲牷憔謘慼慼慼撬s□漶慼慼慼慼撫蘇謘播m列□□糖□□□□視兜糕□□□□奪□□稿褸□襤祐□□□□□裡□送□□□觾驄□□□□□□孌秖露□磻饈姾餺橐O□□ (十七右)如來是作者(至)起此論故(文)。義燈一本(四十九紙右)雲。世親菩薩雖住地前。具前四德(四德者。真諦攝決定論中所明)亦堪造論。又復世尊說唯識教名為作者。教之主故。世親等造此頌名為作者。護法等釋名為述者。此論釋相對。今者此中但經論相對。以護法等釋彼頌故。恭敬二師故。說諸論諸義之前須說兩師名也。恭敬作者即恭敬法。恭敬述者即恭敬義。法是句味名。義是句味名所顯之理。作者先說句味名言教在世。作者若已入涅槃。後人於此言教不能得解。述者更造論解之。義意方顯。故恭敬作者應敬法。恭敬述者應敬義。 (十七左)瑜伽論中(至)開闡師(文)。六十四(十八紙)雲。復次若欲造論。當先歸禮二所敬師方可造論。恭敬法故。先應歸禮論本大師。恭敬義故。復應禮開闡師。又(十九紙左)雲。開闡義者。深生淨信。因此多獲利養恭敬。但為自他善根增長。以無染心乃可造論。倫記十八上(十六丁右)雲。十二明造論儀式有四。一先禮。二師。論本大師者即是諸佛。開闡義師謂諸菩薩。 (十七左)此論所依等(文)。演祕雲。疏此論所依及能起等者。論所依者。謂即三寶。無著·覺師子名能起者。如次造彼對法本釋。言佛至隨覺者。釋彼佛。僧為依所以。略不牒法。由聖弟子依法隨學。傳示後人令法不絕。所以僧寶亦為論依。言無倒造論者。明本·釋師能以三慧攝於教義而造論也。疏略牒意。具如彼論(文)今謂。釋三寶為論所依者不可也。佛薄等下至處故。釋佛為所依義。佛聖等下至論故。釋能依義。故彼論雲。所以者何。此論所依及能起故。佛薄伽梵是契經等一切教法平等所依。無師自悟諸法實性。一切教起所依處故。從此無間聖弟子眾依法隨學。法為依者。法界所流故。經·釋二師亦契如來所說正法一分。無倒聞思修行為依止故。隨而造論(文)雜集述記一本(三十紙右)雲。論佛薄伽梵至平等所依。述曰。下廣釋前依起二義。先釋所依。佛陀覺者義。如常釋。薄伽梵者能破四魔具六種義。魔謂煩惱·蘊·死·及天。六義者。一自在。二熾盛。三端嚴。四名稱。五吉祥。六尊貴。此等廣如佛地論說。何故此中雙標兩號不一非餘。顯悟諸法舉佛陀名。彰德可依標薄伽梵。二名俱勝不一非餘。其契經等十二分教無一不依世尊方有。故佛與教為平等依。或由佛證大定正智後智大悲方能起說。三身與法皆為等依(乃至)論從此無間至依法隨學。述曰。顯次相。依佛證法已。即為弟子方便顯說。名為無間。聖隨修學名法為依。諸聖弟子結集流布。由是展轉論方得起。故說僧寶為論所依(乃至)於所契解無倒聽聞思惟修行滿足。由此三惠為所依止。隨所聞等而造此論。此意即彰依釋而說。故知此論定契正理。 (十七左)世親雖是(至)信解(文)。演祕雲。問。彼論既言佛聖弟子。世親不爾。如何可敬及造論耶。答。聖之弟子名聖弟子。亦猶藥叉天之眾故俱捨論中亦名天眾。若爾。瑜伽雲何以通。彼論說雲。證諦跡者方得造論。答。通三乘說。若唯大乘。不要見諦。根性利故。地前長時以練磨故。不同二乘(文)今言佛聖弟子。則聖字難屬為佛。依之言之。聖弟子言亦屬弟子。以就勝者為說故。何為例同天眾之語乎。諸藏章意約其勝者言已見諦。若實而論。通未見諦。如上已辯。義燈一本(四十五紙左)具分造不造有四種人。義演雲。疏分有所得者。世親雖是地前十信菩薩。然伏煩惱修有漏唯識觀故。言分有所得(文)今謂。義演雲世親是十信菩薩者。鹵莽甚矣。樞要雲。位居明得。道鄰極喜(明得定者。暖法位。即四加行之初也)光記雲。世親菩薩一阿僧祇耶向滿。又辨中邊論護月釋雲。無著菩薩先住地前加行位中。增上忍時聞慈氏尊說此中邊所有頌已。得入初地。為世親說。世親菩薩先住地前順解脫分迴向終心。聞無著說此彌勒頌。令其造釋得入加行初暖位中。應是聖者相傳此說。所以護月遂有此說。非無逗留而為此義。真諦說是十迴向中第二迴向中(真諦師說其位少下於護月釋彼四善根初。此三賢終。二十唯識述記下六十一丁)又天親傳雲。於阿踰闍國捨身。年終八十。雖亦居凡地。理實難思議也。准上諸文。世親真是高位薩埵。然如理師藐視判為十信。可不慎乎。頌疏冠註判為最後身。一何高乎。或過或不及。其得中實難矣。 (十八右)常恆軌則(止)理法(文)。解唯識性有二。初唯法義。第二通四理義。初中有四。以有四故字義稍不同。故演祕·義演分文不合。初四釋中。第一約證理說。第二真似相性。第三聖果能起。第四說教本末。又演祕有二或字。故總分三。演祕雲。此釋伏難。難雲。法寶有四。何偏敬理。疏有三釋。第一意雲。法雖軌持。若常軌則唯真如故。故偏說之。有雲。常恆軌則通釋於四。自問答雲。教·行·果三何得名常。答雲。經者常義。故名為常。詳曰。雖有斯理。乖疏本旨故不取也。餘釋如疏。義演雲。疏理·教·行·果至但說理法者。意雲。此有難有釋也。理·教·行·果四法不同者。是難辭。難雲。法既有四。何故論初唯說理法不說餘三耶。答。有多義。一是軌則義生證解故。二者四法之中真如為本。如何為本。答。要證真如餘方有故。三者是教·行·果三真實性故。四者三乘聖者之根本故。五者或說彼本即兼末故。故真如是本。餘是末。疏總分為三釋(文)今謂。義演雲有難有釋者。不順文勢。理教等二句可言通伏難之辭。何為問難之辭。又分疏文為三或五。並不允當。今亦為五。故第三唯根本義。第四本兼末義。餘三不濫。演祕·義演為三粗矣。義演更分為五。其義則謬矣。 (十八左)一問何故等(文)。演祕雲。師資相因者。有傳釋雲。若據修行次第說者。僧初。法中。佛後。由僧修行方得佛故。詳曰。雖有其理。無教說也。未為指南(文)今謂。傳釋當疏主第五說何謂非指南。三寶章雲。別相三寶次第有五。一因果次第。由僧先修。次佛圓滿後得法果。二境行次第。以法為境僧修聖行佛果圓滿。三師資次第。涅槃經說。諸佛所師所謂法也。報恩經中亦說法先。佛寶次說。後說僧寶。四勝劣次第。諸教皆說佛法僧寶。能覺彼法所覺·隨受有勝劣故。五隨信次第。由先見僧威儀戒行既生信已。次於所證諦等歸心。後於彼師亦生崇仰故。僧法·佛如是次第。如鶖子等。路見馬勝威儀閑寂願聞所知。既聞苦諦便得初果。後往佛所歸仰聞法成阿羅漢(文)義演雲。疏一問何故論初至具大悲故者。總有六重問答未審問答何問答。論初三寶不次。或問雲。何故論初法寶·三寶。三寶既有多種。歸敬何者三寶。故申六重問答(文)三寶章終雲。問。何故唯說三寶別相不說無別。答。無別義易。經已廣陳。有別義難。論須具釋。合前問答有二十五。 (十八左)報恩經等(文)。經第六(十一紙右)雲。以道果而言。佛是道。法寶是果。僧是道。法寶是果。佛以法為師。佛從法生。法是佛母。佛依法住。問曰。佛若以法為師者。於三寶中何不以法為初。答曰。法雖是佛師。而法非佛不弘。所謂道由人弘。是故以佛在初。 (十九右)成實論說言(文)。論第二(初紙右)吉祥品第十二雲。以是三寶功德具足故。經初說。又此三寶於一切世間第一吉祥。如吉祥偈中說。佛·法及眾僧是名最吉祥。復有諸經以吉祥為初。學者僧壽名聞流布。是作經者意也。如阿啊等字貫在經初。此非吉相。後當廣說。若求第一最吉祥者。三寶是也。應當歸依。如吉祥偈說乃至廣說。 (十九右)說唯(止)淨故(文)。義演雲。疏說唯識性滿分淨故者。意雲。一乘三寶以寬故。故論初說。先法。後佛。次僧。故論說唯識性滿分淨故也。今言僧者是菩薩僧。非聲聞僧。何故不取三乘三寶。答。二乘不修唯識觀故。言一乘三寶者。是大非小。又計。化身即特佛故法既不同。所以不取。 (十九左)顯揚頌雲等(文)。論一(初紙)全文。演祕雲。疏無畏無流證教法等者。此明法寶。謂四無畏絕四暴流。法總有四。謂教·理·行·果。餘文易悟(文)義蘊雲。疏善逝善說牟尼子者。此之三句佛法僧寶如次配之。言無畏無流者。謂佛能離怖畏。滅生死流故。能證理說教。又無畏者無五怖畏得四無畏。言無流者。離欲有見無明等四暴流也(已上)今謂。第二解優。義演雲。疏善說妙三身至先讚禮者。意雲。此歸命一乘之三寶也。三身即佛寶。教法即法寶。牟尼子即僧寶。牟尼佛也。子者僧及通一切賢聖(文)樞要雲。有通敬三身。顯揚雲。善逝·善說·妙三身。 (十九左)佛地論頌雲(文)。論一(初紙)全文。義演雲。疏二諦者。真俗二諦。問。真諦法寶。俗諦如何亦敬耶。答。無漏依他亦俗諦故。一乘眾者。即一乘三寶也。 (十九左)攝大乘等處處雲等(文)。三寶章雲。攝論亦言。稽首大覺諸如來·無等妙法。真聖從。無別簡別故通三乘。 (十九左)對法說等(文)。論第一(初紙)頌雲。諸會真淨究竟理。超聖行海昇彼岸。證得一切法自在。善權化導不思議。無量希有勝功德。自他並利所依止。敬禮如是大覺尊。無等妙法諸聖眾(文)論雲。諸會真淨究竟理者。顯自性義。謂諸佛法身以一切種轉依真如為體性故(文)義蘊雲。疏對法說雲至無等妙法真聖眾者。會者契會真理。既言諸會即通三乘也。問。若通三乘何言無等。答。此說如來妙法通被三乘故言無等。非謂小乘名無等也(已上)今謂。邑師不見對法鈔故。釋彼論文與疏主意不同。彼抄一(二十紙右)雲。諸會真淨究竟理者。此句顯示法身本有德斷德本性常涅槃法真性。諸言所表具六義尊。昔解諸言唯局初句。今詳。不旨通下餘文。總致諸言彰無朋黨。但具彼德。今我皆歸。唯此諸言亦通餘佛。能證理者唯受用身。契證真如故名為會。真謂非妄。簡二實我。淨謂無垢。簡有漏法。障盡道圓故名究竟。簡淨有為。理謂實際二空所顯顯其自性或外境妄執邪理非真。二乘證理垢而非淨。菩薩雖證真空諦。對斷道雙殘未名究竟。唯佛獨滿故立此名。若同下釋。理法身者舉諸能會意讚真如。又此中諸會者智。真淨者理。並名法身。諸教亦說智法身故。下文且言無生滅故。三身章中當廣分別(已上抄文)又一切讚文多置諸字。起於西方母兒論師(具見俱捨光·實記第一及寄歸第四)今謂應然。又雲。敬禮如是大覺尊無等妙法諸聖眾。述曰。上二字能歸相。下餘字所歸體。俱捨雖言稽首接足。舉重身業。敬相未周。虔恭曰敬。軌儀稱禮。諦發慇誠屈儀衷讚。申虔恭之道標。敬禮之名。此體是何。即善三業。故天親雲。故我至誠身語思頻修無倒歸命禮。顯揚亦云。我今至誠先讚禮。在餘非佛身語唯有漏。意禮通無漏。或十地菩薩後得智中亦起身語。身語業體既能發思。可通無漏。心表無表無漏者非二乘。不能起故。通有無漏。指彰前德。故言如是。如是者何。大覺尊等。德高曰大。照悟雲覺。獨勝名尊。萬德雖成惠為道首唯稱大覺。前法化身體即理業。今稱大覺應不通彼。性相作用一體。義分俱不即離。皆得名覺。殊勝莫方故言無等。真善可軌。復稱妙法。敬禮如是流至此中。顯前六義。即無等法味道餐和稱為聖眾。即此德類非一名諸。敬禮如是亦通聖眾。乃至廣說。 (二十右)麟角獨覺等(文)。演祕雲。疏麟角諸部不同等者。且薩婆多。麟角三根·菩薩二根皆法寶攝。故婆沙論一百三雲。法證淨者。謂獨覺身中三無漏根學無學法。菩薩身中二無漏根諸有學法。及苦集滅三諦緣彼無漏信名法證淨。俱捨二十五大意亦同。釋。夫言僧者和合名義。四人已上和合名僧。麟角·菩薩三千世界各獨出世故不名僧。非正覺故復不名佛。故在法收。問。何故不許菩薩同出。復雲何有二無漏根。答。但據後身坐菩提樹而說。三十四念得成菩提。三十三心前是二根攝。不障已前有多菩薩。亦不說彼有無漏根。問。上天聖等不成僧眾。何寶攝耶。答。古有二釋。一雲。法寶所攝。二雲。僧寶收。雖無事和。理和僧攝。詳曰。初釋雖通。然論無簡今依後釋問。天聖據理許在僧收麟角·菩薩何不亦爾。答。天有多聖。理合名僧。彼既不然。何得相例(文)三寶章雲。三乘聖眾具理事和名為僧寶。以具無漏戒見等故。能依假者方名僧寶。十地菩薩既皆聖位。多同類出。麟角獨覺天趣亦然。獨勝部行僧種類法。報恩經中。鹿女夫人五百太子出家修道。同一時中得辟支果。不從師受。名為獨覺。有多同出名為部行。如上二界。六欲天等二果·四果無出家像。於事非和。理無諍故。是僧種類也。皆名僧寶。不同餘宗有漏身器為無漏依供養及損故生罪福。 (二十右)問三寶有二等(文)。三寶章雲。同體三寶即淨法界真如法身。涅槃經雲。佛即是法。法即是僧。僧即是常。常即虛空。虛空即佛性。佛性即法身。說無垢稱經入不二法門品。寂靜根言。佛·法·僧寶分別為二。若了佛性即是法性。法即僧性。如是三寶皆無為相。與虛空等。諸法亦爾。達此名悟不二法門。故別體三寶。佛以三身佛為自性。如三身義林說。法謂三乘無漏所攝教·理·行果。四法為性。教謂音聲名句文身。如總義林說。理謂二諦四諦等理。此有二種。一根本智境。諸法實性故。即二空理。二後得智境。變似彼故。十六諦等。行謂三乘因。聖所起二利諸行。果謂三乘無學所得二轉依果。雜集序中唯說根本智境真如名理法寶。略無後得所變境理。唯說大乘十地因行。不說三乘因所修行。唯說大乘有為果法。不說所餘變化身等亦果法攝法體如是。若別說者。因所證理是理法寶。因聖所修行是行法寶。無學位中二轉依果是果法寶。所有言教是教法寶。差別法體名為法寶。通五聚法能依德義及以假者。隨其所應名佛僧實。五蘊假者及法身義是佛寶。唯取假者為僧寶。是三差別。 (二十右)此中但敬別相等(文)。樞要上本(二十三紙左)雲。無唯敬別體非同體。與此相違。或會雲。彼盡理。此未盡。今謂不爾。同體理通。故雲皆有。然就歸敬文而言。則有無不定。如今論頌。正約別相兼通同體。若約文正意。則今頌無歸同體之義。疏釋亦此意也。約盡未盡而會者不允。 (二十左)唯識性中等(文)。義演雲。疏唯識性中義兼說故者。有軌持名法。有覺性故名佛。有和合義名僧。 (二十左)故涅槃雲(文)。經第十(十三紙右)如來性品之全文。見字經頌為計。樞要雲。若能計三寶常住同真諦。佛即是法。法則是僧。又雲。有唯同體三寶。涅槃˙勝鬘是(已上)章安疏六(五十六右)雲。今明佛僧是人。諦即中道。中道之法。即法是人。即人是法。故言三寶同真諦。 (二十左)一由(止)善故(文)。演祕雲。疏由如來調善者。二障習亡。如巧練金。極調善故。由識機性故。於所調有善方便。應病授藥。故於能調亦善方便。利物無倦。名具大悲。四緣是瑜伽六十四(初紙左)之文。演祕與倫記釋同。言非余天等者。 (二十左)四財供養(至)方歡喜故(文)。義蘊雲。疏四財供養等者。菩薩地說有十種供養。一現前。二不現前。三現前不現前。四自供養。五令他供養。六俱供養。七財敬。八廣大。九無漏。十正行供養。前九財供未以為喜。第十正行方歡喜故(已上)法華玄贊二(四十八紙左)雲。迦葉經雲。若恆沙世界珍寶滿其中。以於諸如來。不如以法施。施寶雖福多。不及一法施。一偈福尚勝。況多難思議。 (二十左)由此如來(至)非余天等(文)。涅槃經雲。歸依於佛者真如名優婆塞。終不更歸依其餘諸天神(已上)集解十九雲。僧宗雲。終不更歸天神者。外道殺生祠神以求心願令歸。丈六以代祠神之迷(已上)又顯揚六(十四丁右)雲。唯佛法僧是真歸依。非余天等。何以故。由二因故。一無所能為故。二不現見故。具如論說。又瑜伽七十四(十二紙)大同顯揚。 (二十左)及二體性(文)。義演雲。疏及二體性者。意謂。能敬·所敬二體也。能敬即護法等。所敬即三寶。又雲。二體性者。即同相三寶也。諸義門者。謂十二分教也(文)今謂。義演二義釋二體性。何太闇昧也。二體性者。直指三寶·歸敬之二種體。遠出諸論。近見法苑。各立一章俱辯體性。須者往見。 (二十一右)並如瑜伽(止)別章等說(文)。六十四(初紙)七十四(十二紙左)顯揚第六(十四紙右)第十三(初紙)勝鬘經(十四紙左)。別章者。三寶章等。 (二十一右)凡造論(止)二緣(文)。此下釋下二句。樞要雲。頌下兩句造論意中略有五句。一但為法而不為人。欲令法義當廣流等。雖論說言利樂有情。有情利樂令法不滅。以下句釋上句也。如說有情依教修行。三寶種性不斷絕故。由此律雲。今演毘尼法。令正法久住。不說利生。二但為有情不為正法。菩薩修行本以利生。雖釋彼說。意為利樂諸有情故。顯上句釋下也。顯揚論雲。顯揚聖教慈悲故。文約義周而易曉。三雙為法及利有情。第三·四句如次配之。故佛地論雲。為法久住濟群生。四所為無住涅槃。釋說大智。利樂大悲。二種熏修速疾證得無住涅槃生死涅槃二俱不住故。對法雲。由悟契經及解釋。爰發正勤乃參綜。此意為得無住涅槃。亦可說言。雙非人法故。五者自利利他令法久住。三義故造論也。 (二十一左)我即安惠自指(文)。總論釋家廣通十大論師若約初造釋論。則親勝·火辨是也。若約論正義。則護法一人而已。是故上文雲今此歸敬頌護法等菩薩歸敬福田。何以今言安惠自指。一師所釋前後矛盾。將為有由乎。答曰。義蘊雲。前言護法。此雲安惠。蓋影略耳。又笠置會雲。宗前敬敘有三家說。於中安惠為安。今且從初故雲安惠自指今謂。此釋不允。笠置似於不審知疏主之所言乎。此中前後齟齬。是予深信疏主之一端也。何者。疏主曾見百卷論。記識安惠歸敬如是如是。護法結願如是如是等。既兩三藏糅譯之時。歸敬採安惠頌。結釋施願舉護法頌。混糅十作以葉一師之製。文約義繁。全備百卷之旨。疏主不迷多岐。別白異同。譬如乳水雖混鵝王能知。今釋雲安惠自指。蓋為此也。何上言護法等頌者。答雲。雖此偈頌是安惠作。而移在於糅論之首。則何妨以為護法等之歸敬偈。顧者安惠自指之言猶如錐脫於囊。自非疏主其他誰亦言之。學者思之。 (二十二右)又釋者(至)名曰釋也(文)。二十唯識述記雲。安立者成立義。謂此論中成立大乘三界唯識。即以因喻成立宗義名為安立。又安立者施設義。以廣道理施設唯識略理趣故。或安立者開演義。未說之義今說名立。已說之義。今廣名安。又安者可也。教理相稱。立者建也。法性離言。今言名立(已上)又釋者字書雲。拾也置也。又註解也。 (二十二右)略有六因(文)。瑜伽六十四(十八紙右)雲。欲造論者要具六因乃應造論。一欲令法義當廣流布。二欲令種種信解有情。由此因緣隨一當能入正法故。三為令失沒種種義門重開顯故。四為欲略攝廣散義故。五為欲顯發甚深義故。六欲以種種美妙言辭莊嚴法義生淨信故(文)義燈一本(三十八右)雲。真諦三藏解雲。凡有六義。一為令法義增長。二為令有情於所造論應得解脫。三為所迷失義令更明瞭。四為攝分散法義集在一處。五為分別甚深之義令淺易解。六為莊嚴言令義可受。即疏所述作論六因。令增長者。眾生根欲性各不同。或樂多說。或樂少說。樂處中說。故造論者適眾生意集諸法義。或多或少或復處中。適生所欲。正法則得久住。此處雖滅彼處猶有。故使法義增長。即疏雲欲令法義當廣流布。二為眾生於所造論而得悟者。或有眾生厭舊樂新。或樂此說不樂彼說。只是一理。有悟不悟猶如一金作種種物賣令生樂。前是為法。此是為人。即疏雲為令有情隨入正法。三為所迷失義令更明瞭者。若說未了。令學者迷。須更明說。或說有脫誤。令學者不解。又須明說。又眾生有三種煩惱。一無明。二疑。三顛倒。由疑及倒故迷。由無明故不解。為除眾生此煩惱等令迷失義得明瞭故。故須造論。即疏雲令失沒義重得開顯。四為攝分散義集在一處者。佛法諸義不出三解脫門。攝分散義集在三解脫門中。以除眾生三種煩惱。一貪慾。二諸見。三無明。貪是修斷。見是見斷。無明通二。又是習氣。以無願門除貪。以空門除見。以無相門除無明。聲聞所以不得一切智。為不能斷無明習故。為斷無明轉鈍成利故。說無相解脫門。除故攝分散義。所以造論。即疏雲為欲略攝廣散義故。五為分別深義令淺易解者。甚深有三。一所通達。是境界。即如如理。以世智觀之。不能通達故名甚深。分別令易解。二修行甚深。二邊之解易得。中道之行難生。偏見之心不能生得中道之解故。為辨說中道之解為修行深。所以造論。三微妙甚深。即無餘涅槃果。生死有可度義故非甚深。極果一得永不可度。於不得者則為甚深。分別開示令易得之。故須造論。即疏雲為欲顯發甚深義故。六為莊嚴言詞令義可愛者。義申言顯。若不莊嚴言詞。則義不可愛。義不可愛則眾生不能信受。猶如真金若不為鐶釧等則不足可愛。故須造論。即疏雲為欲巧妙文詞莊嚴法義。令起愛樂生淨信故(文)以二攝六。文長不述。 (二十二左)此言有情(文)。疏七末(十九紙右)雲。梵雲薩埵。是有故。亦云有情。義含多故。阿薩埵非有故。或言無故。第一解。一切眾生有此情識。然此情識無定能有。故言無別能有。義演雲。無所有者非也。情識是所有故。第二解五蘊假者此為能有。故能所有二法各立。第三·第四情為性·愛不同。第一·第二共為情識。故置又隔。此後二解本依瑜伽八十三(十五紙)義演雲。疏此言有情至無別能有者。意雲。此第一解即眾生類是情故名有情。無別能有所有也。或假者能有者。此第二解以五蘊假者為能有。別八識為所有。疏又情者性也有此性故者。此第三解意說。此總假有有別法性也。法性即十二入等。疏又情者愛也能有愛生故者。意雲。此第四解即總假者有第八識情故○能生愛等。如下雲愛阿賴耶樂阿賴耶等故。第二雲。若無本識。復依何法建立有情。故知情體即第八識。薩婆多喚六識名情。不同大乘。 (二十二左)又情者(止)受生故(文)。樞要上本(四十六右)雲。瑜伽八十三(十五紙左)但解八名。一我(乃至)二有情。謂諸賢聖如實了知唯有此性更無餘法。又復於彼有愛著故。情者性也。初總談。彼有情之義無體可顯。即五根等皆名有情。此即是我唯有此性無餘法故。後解以愛為情。能生我愛說名有情。於彼法性生愛著故。若無有情。誰情所愛三意生。乃至廣說。 (二十三右)言眾生者(止)利樂(文)。瑜伽倫記二十二上(二十四右)雲。梵雲薩埵。唐雲有情。賢聖了知唯有情識更無我等故名有情。梵雲波羅拏。此雲眾生。古人以眾生譯薩埵者謬也(已上)玄應音義二十四(八紙左)雲。有情梵言薩埵。薩此雲有。埵此言情。故雲有情。言眾生者。案梵本僕呼膳那此雲眾生。語各別也。故從本譯(文)言眾生者不善理者。此破舊譯。今謂。此破卻不善理也。何者。眾生□有情體同名別。梵有二名翻亦有別。何有是此非彼之理。梵名社伽(上聲)此雲眾生(五教折薪梵雲僕連善那。此雲眾生)梵名薩埵。此雲有情。羅什等古師梵雲菩提薩埵翻名大道心眾生者非也。雖然有情亦名眾生大有典據。疏主破雲不善者。卻非也。天台雲。中阿含第三十四雲。劫初光音天下生世間。無男女尊卑。眾共生世故言眾生。此據最初也。若攬眾陰而有假名眾生。此據一期受報也(大品經雲。無有法可名眾生。但假名故。法鼓經雲。一切法和合施設名為眾生)若言處處受生故名眾生。此據業力五道流轉也(華嚴經雲。不轉愛天於轉一切眾生處處受生法門。又般若燈論雲。謂有情者。數數生故名為眾生)荊溪雲。新譯恐濫稱為有情。雖簡無情。三義都無。俱捨寶疏一(三十七左)雲。有人云。若名眾生。即兼非情。所以但言有情誤也。故大乘同性經。楞伽主白佛言。世尊。眾生何義。佛告楞伽主。眾生者眾物和合。地·水·火·風·空·識。由如蘆束更轉相依故言眾生。準此經文。說其有情名眾生者。為破別有一物為有情體。又準此文。有情眾生名異體同。眾生六界共成。有情亦爾。不可別指一法為有情體。又同疏第八(二十一紙)雲。正理論雲。前所說界通情·非情。趣唯有情。然不遍攝。生唯遍攝。故說有情。無非有情名眾生。故准此有情名為眾生。無情不名眾生。舊譯有情名眾生者有兩名也。准大乘同性經。具六界故名眾生也。又雲。然有情類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是名為四。生謂生類。諸有情中雖餘類雜而生類等。言生類者是眾生義。註雲。准此論文。多生類故名為眾生(文)今謂。兩師指斥的在疏主此釋。學者思之。瑜伽五十七(十五右雲)雲。問。依何根處說如是言。眾生存活住持安隱。答。依命根說。有諸氣息故名眾生。思慮相應故名存活。等餘而住故名為住。增上而轉故說名持。無有病惱故名安隱。大日經疏雲。阿闍梨雲。具據正義當雲菩提索多。此索多者是忍樂修行堅持不捨義也。密抄二曰。此索多等者。前雲薩埵直呼於人。今雲索哆乃屬人之功業。即是忍樂修行堅持不捨。言聲明有如是法者。即八轉聲法也。謂前雲薩埵直目眾生之體。即體聲也。今雲索哆直屬眾生之業。即業聲也。如言薄伽梵·薄伽伐帝言薄伽梵即體聲也。言薄伽伐帝即轉聲中業聲也(三十一右)疏第十七(七紙右)曰。有情者。梵正音索哆。是著義。猶世間人深著身心不能暫離也。今菩提索多亦爾著此大菩提行乃至無有一念休息放捨之心。故名索多也。又名薩埵是有情義。以於有情之中能修無上道。能荷負一切諸餘眾生。即是眾生中之無上故名大有情也。 (二十三右)如瑜伽論第二(文)。顯揚八(十二紙右)明六十四有情。然體少瑜伽。省非苦行。餘開合別故。瑜伽第二(十七紙右)雲。雲何六十二種有情之類。一那落迦。二旁生。三鬼。四天。五人。六剎帝利。七婆羅門。八吠捨。九戍陀羅。十女。十一男。十二非男非女。十三劣。十四中。十五妙(義演雲。又三者。劣·中·妙。即上中下三品也。又雲。欲界名劣。色界名中。無色界名妙。義蘊亦同。今謂。初解為正。顯揚雲。下中上品故。瑜伽六十四·十七右雲。一能生劣界諸煩惱。二能生中界諸煩惱。三能生妙界諸煩惱等)十六在家。十七出家。十八苦行。十九非苦行。二十律儀。二十一不律儀。二十二非律儀非不律儀(義演雲。三者。一律儀善。二者不律儀不善。三者非律儀非不律儀無記。今謂。不律儀雲不善。非律儀非不律儀雲無記者。粗昧甚矣)二十三離欲。二十四未離欲(義演雲。二者。一雲離欲。二雲不離欲。凡夫以六行伏惑生上。即名離欲。不以六行伏惑。名不離欲。總亦就欲界人中。有妻室名不離欲。從小不犯欲名離欲。文。今謂。離欲廣通伏所。今言局伏非也)二十五邪性聚定。二十六正性聚定。二十七不定聚定(倫記十八上十左雲。景師補闕雲。邪定有二。一本性邪定。無三乘性人成無間業。二方便邪者。有涅樂性。人遇得在凡位。於三乘中緣起五逆業。正定亦二。一本性正性定。成一乘種性。二方便正性定。謂入見道已去。不定亦二。本性不定者。此人在凡總成三乘種性。二方便不定者。遇緣或作邪定或作正定。正定中或作聲聞。乃至作佛。基雲。邪定有二。謂本性·方便。初是無種性人。次是斷善根人。通有性無性。大義曰。斷善根人通有性。大義曰。斷善還續未必邪見聚造五逆業者。決定邪定故。大義曰。正性定有二本性·方便。初者即三乘本有各別決定性。次者即此人已入聖道以去是。大義不定亦有二種。一本性。二方便。初是本有三乘種性人。一人身中有三乘種性故。二方便不定者。解已入聖道已。然始迴向大等入方便故。方不定名方便不定也。又二十四下二十四右雲。泰師雲。今依大乘。若悔無間及續善根後非邪定聚也。但以論主未悔無間未續善根故名邪定。演祕雲。疏邪定等三者。按瑜伽論等第一百雲。五無間業及斷善根名邪定聚·學無學法名正定聚。非學非無學名不定聚。大般若說與此有異。如法花攝釋會。有雲。十信第六名正定聚。造五無間業名邪定聚。未至十信第六心者不造逆業者名不定聚。又望大乘。十信名正定聚。若作大乘五無間業名邪定聚。不定可知。詳曰。與瑜伽論而有違也。復無文據。理稍難依。文。今謂。義演亦用有說。三聚分別。若准花嚴宗等。教有淺深三聚亦別。經論異說。不必一准)二十八苾芻。二十九苾芻尼。三十正學。三十一勤策男。三十二勤策女。三十三近事男。三十四近事女。三十五習斷者(義演雲。習斷有三。一者習善法煩惱不起習斷。二伏煩惱不起名習斷。即六行伏惑等。三斷習氣名習斷。約聖說也。文。顯揚雲。習三摩地者。此應觀行者。第二解勝。第三不可)。三十六習誦者(顯揚雲溫誦經者。義演雲。二者習誦習誦聖教。通在家出家等)。三十七淨施人(顯揚雲供待病者)。三十八宿長。三十九中年。四十少年。四十一軌範師。四十二親教師。四十三共住弟子(顯揚於共住分為二類)及近住弟子。四十四賓客。四十五營僧事者。四十六貪利養恭敬者(顯揚分二。一貪利養者。一貪恭敬者)。四十七厭捨者。四十八多聞者。四十九大福智者(顯揚分二。一有智者。一大福者)。五十法隨法行者。五十一持經者。五十二持律者。五十三持論者。五十四異生。五十五見諦。五十六有學。五十七無學。五十八聲聞。五十九獨覺。六十菩薩。六十一如來。六十二轉輪王。 (二十三左)或利(止)異名(文)。義演雲。疏或利與樂一體異名者。意說。利樂但是一體。約所益分利樂二名。問。如前十利中亦云。約所益分利樂別。與今何別。答。但約於所益分利樂。不辨於體。今辨於體故有差別。 (二十三左)如佛地等(文)。佛地論第一(十五紙右)雲。如是淨土住持圓滿作何事業。作諸眾生一切義利。謂於此中自能現作一切有情一切義利。或令一切有情自作一切義利。現益名義。當益名利。世間名義。出世名利。離惡名義。攝善名利。福德名義。智慧名利。如是等別雖在寂定。由先所修加行願力。任運能作一切有情一切義利(文)顯揚十三初雲。一因者。所謂恭敬聽聞正法現證利益及安樂故。此中或利益非安樂。或安樂非利益。乃至四句。如菩薩地法受中說。演祕雲。詳曰。疏指佛地·顯揚等論意。明諸教說利樂處。非唯證彼利樂一體(文)今謂。疏意上來九種正依佛地·顯揚。第十利樂正依瑜伽為明此別。非泛指諸教(文)。 (二十三左)一純利(乃至)利樂(文)。瑜伽三十五(十八紙左)雲。雲何自利利他處。謂自利利他略有十種。一純自利利他。二共自利利他。三利益種類自利利他。四安樂種類自利利他。五因攝自利利他。六果攝自利利他。七此世自利利他。八他世自利利他。九畢竟自利利他。十不畢竟自利利他(乃至)廣說。演祕雲。疏利謂十利者。具如瑜伽三十五·六。不可全引。但取大意略言也。十種如次合為五對一所利差別。二利體不同對。三利時現未對。四此世他世對。五真妄分別對。論中初對二義合釋。學者難悟。今別辨之。餘依論次。一純自利利他者。謂專為已。或但利他。事不兩兼故名純也。就純自中有斷有修。若違越不順菩薩儀則。謂為已樂求財受用。或為生天持戒精進修習定惠。或為利養敬供諸佛等。此等自利菩薩應斷。若不越隨順菩薩儀則所有自利與上相違。菩薩應修。鈍利他者亦斷·修二。謂以邪見修行施等。無因果見毀犯屍羅。遠離正行為他說法。此等應斷。若諸菩薩已超下地。由悲願力捨諸靜慮。隨其所樂還生欲界。又自事已辨。遍於十方無量眾生能作無量大利益事。此純利他菩薩應修。二共自利利他者。為自逮物。為他及自。行能兼濟故稱共也。於中亦二。一自利共他。若諸菩薩或悲為首。或為迴向無上菩提。於一切時修施忍等。當知是名自利共他。釋。智以施等能得菩提。悲兼濟物故名自利而共他。二他利共自者。又除如前所說諸相。其餘一切所有利他。釋。除純利他應斷之者。彼由邪見無二利故。或除純利他中所應修者。無自利故。三利益種類自利利他(義蘊雲。三利益種類利者。意說。菩薩自行五相等事自利益時。復能令他行此五相得其利益。令他所行得利益者。是菩薩自行利益之種類。故名利益種類自利利他。或可此是前二利益之種類故名利益種類。或可菩薩所行自利利他行非一故名種類也。此中三釋無有勝劣。任情取捨。已上。今謂釋種類義。義蘊三解。演祕二解然。義薀初後與演祕同。更加中一。義薀判斷為無勝劣。然初義應優。略纂倫記唯有初解故)者。謂於一法而自行之。令他亦行。自他一種行一法故。自他行同名為種類。或此利益有五類故。故名種類。種類言顯非一相似。其五類者。一無罪相。若諸菩薩所有自能少多攝善增長善法。令他亦爾。釋。由攝長善離諸過患故名為無罪。無罪即相。相謂相狀體相。下皆准知。二攝受相。若諸菩薩能引自他無染污樂·或眾具樂·或住家樂。三此世相。四他世相。若諸菩薩自利利他。或有此世能為利益非於他世。或有他世能為利益非於此世。或此他世俱為利益。或此他世俱非利益。五寂滅相。若諸菩薩所有菩提。及得菩提世出世間菩提分法。是名菩薩利益種類自利利他。四安樂種類自利利他者。與前第三名相似也。利益·安樂兩名有異。種類之言義意周也。此有五種。即疏所明五樂是也。故不引之。五因攝。六果攝自利利他者。因果相順論一處明。於因果中皆有自利利他行也。有三因果。一異熟因果。二福因果。三智因果。異熟果者。謂略有八。一壽量具足。謂長壽久住。二形色具足。謂形色端嚴。三族姓具足。謂生貴家。四自在具足。謂大財位·明·屬。五信言具足。謂言無虛妄。六大勢具足。謂大名過人。七人性具足。具丈夫分成就男根。八大力具足。謂少疾有堪能。異熟因者。不傷害物是長壽因。惠施光明鮮淨衣物是端嚴因。捨離憍慢是族姓因。乞丐隨施是自在因。所言誠諦是信言因。供三寶等是大勢因。樂男厭女人姓具足因。助諸眾生如法事業施他飲食是大力因。福智因果論一處明。聚雜難知。今者別釋。所言福者。謂三度·勤·定一分·四無量等。言福因。者。總有三種。一者於福能得能住能增長欲。釋。一於未得能得樂欲。二於已得能住樂欲。三於已住欲常令增長。二者於福善能隨順無違背緣。三者於福先已串習。言福果者。謂諸菩薩依止福故。雖復長時流轉生死。不為極苦之所損惱。又能起作種種無量善巧事業乃至究竟當證無上正等菩提。所言智者。即惠度全·勤·定一分·及十力等。智因果者。同前福也。於彼文中唯去福字置於智字。即智因果也。此世自利利他者。文有二種。一現自利。謂諸菩薩以如正理工巧業處積集財物。即於是財知量受用。又先所造可受樂業異熟。於現法中受用彼果。二現利他。如諸菩薩現法自利。如是菩薩所化有情由此獲得現法利益。八他世自利利他者。若於欲界能獲他世財寶具足自體具足。色·無色界獲他世等亦復如是。九畢竟自利利他者。若諸煩惱一切永斷八支聖道。若此為依獲得一切世間善法。由三因緣應知畢竟。一由自性。究竟菩提故。二由不退。八支聖道無有退故。三由受用。果無盡故。名為畢竟(略纂十·二十二右雲。如無學身中因無漏八道支力增上緣生有漏善法名畢竟也)十不畢竟自利利他者。謂於欲界財寶具足自體具足。若因若果世間清淨。若因若果由三因緣知不畢竟。一由自性。一切有為故。二者由退。善有漏法由有退故。三由受果。有終盡故。名不畢竟(略纂第十。論本三十五)。 (二十四右)一者因樂等(文)。瑜伽雲。由前所說因樂所攝三因緣故。准此文意。因樂有四。一根。一境。一樂法。一樂業。是樸揚意。慈恩不爾。略纂有二義。初根境為一。相應法為一。業為第三。合為三因緣。後根境為二。業為第三。合為三種。雖有二義總為三。又景師分為四法。具如倫記八下(四十三紙右)演祕雲。為因生樂之因故名為因樂。體即四法。如疏所列。言樂相應者。即順樂受觸等心法。言所發業者。謂於樂果而起於業名樂所發。由此善業得可愛果名為因樂。或樂相應思名所發業。所發業能感當樂果名為因樂。詳曰。前正後非。非樂相應思皆能招樂果故。瑜伽雲。若諸所有現法·當來可愛果業名為因樂。意雲。隨得現·未愛果之業名為因樂。疏取斯意雲所發業(文)瑜伽三十五(二十二丁右)雲。此中因樂是因故說名為樂。非自性故(文)義蘊雲。疏一因樂至樂所發業者。問。樂所發之業應名樂果。何得名因。答。如得第三定者。定中之樂能發於業。此業能感第三禪果。約此義故業名因樂。非謂一切。如五欲樂所發之業雖與樂俱。非樂因也。又為求樂果所造之業皆名樂所發業。非要與樂受俱。此解稍寬(已上)今謂。義蘊二解與演祕大同。瑜伽雲。此中因樂是樂因故說名為樂。又疏雲。能有樂故。准此論·疏。義蘊初解·演祕後說其非可知。又演祕雲。體即四法。今謂。准依略纂·倫記。慈恩以三法為體。圓測以四。倫記八下(四十一紙左)雲。一者因樂。基雲。以三法為體。謂順樂果業及根塵二法能生順樂受觸者。此三是因樂體即通五蘊性。以通取順樂果業故。相應共有皆因樂體通五蘊為體。測雲。因樂體以須樂受五根六塵六觸。及感現法·當來二世可愛果業。又釋。現當者舉因也(已上倫記)又瑜伽釋第二受樂雲。由前所說因樂所攝三因緣故。有能攝益身心受生名為受樂(已上論文)略纂釋雲。三因緣即根·境二及順樂果之業為三也(已上略纂)依此等釋。慈恩師意因樂即三法為體必矣。然撲揚意更為四法者。亦非無其理。論雲。言因樂者。謂二樂品諸根境界。若此為因順樂受觸。若諸所有現法·當來可愛果業。如是一切總攝為一名為因樂(已上)今案。二若字下以顯二法。上之根·境分為二法。都合為四種法也。 (二十四右)二者受樂等(文)。演祕雲。疏二受樂等者。受即是樂。喜·樂·捨三而為其體。三種皆有調暢義。故總名為樂。不爾雲何言通三界。雲非唯受中樂者。非五受中唯一樂受名受樂也。雲是樂自性者。體是受數。簡異前後因樂等(已上)瑜伽雲。此中受樂樂自性故說名為樂。非樂因故。略纂雲。二受樂即喜·樂受。通漏·無漏為受樂體。倫記雲。測雲。三受自性為體。謂喜·樂·捨。何以得知。下文雲三界繫。故知亦以捨·喜為體。景師亦同。第四定已上唯捨無樂。而言三界繫者。彼捨受攝益身心通名樂。然此疏中唯言非局樂受。未定二·三。演祕定為三受恐是誤解。 (二十四右)三苦對治樂等(文)。倫記雲。景雲。問曰。如寒得火。如飢得食。渴得漿。名苦對治。為當取火及飯食等名苦對治樂。為當取彼火等所生樂受名苦對治樂。若取火等。則不異前因樂。謂根塵等能生樂受名為因樂。若取火等所生樂受為體。則不異受樂。下結中雲。苦對治樂息苦名樂。非樂因故。非樂自性。答曰。即取火等所生樂受同時惠數覺眾苦滅名苦對治。亦可如為極飢渴苦所逼惱時。得惡飲食除飢渴之若亦不生樂。但生捨受。捨受相應惠數覺無飢渴等苦名苦對治樂。 (二十四右)四受斷樂等(文)。演祕雲。疏受斷樂等者。受等不行名為受斷樂。即滅定。受斷之樂。依主立名。體即滅定。問。瑜伽論雲。住滅定時。此勝義苦暫時寂靜故為樂。當入定時。唯滅無漏心心所法。豈無漏法名勝義苦。答。非非想地捨受等法名勝義苦。由入滅定遠加行時而能滅彼。據遠加行所滅之苦也(文)景雲。住滅定時。近滅無漏心及心所。遠滅非想有漏捨受。今據遠滅名滅有漏。以非想捨受微細。要在觀中觀苦諦時方覺非想捨受。是其行苦名勝義苦。 (二十四左)五無惱害樂等(文)。瑜伽三十五(二十一紙右)雲。何等五樂。一者因樂。二者受樂。三者苦對治樂。四者受斷樂。五者無惱害樂。言因樂者。謂二樂品諸根境界。若此為因順樂受觸。若諸所有現法·當來可愛果業。如是一切總攝為一名為因樂。除此更無苦過苦增。言受樂者。謂待苦息。由前所說因樂所攝三因緣故。有能攝益身心受生名為受樂。略說此樂復有二種。一者有漏。二者無漏。無漏樂者。學·無學樂。有漏樂者。欲·色·無色三界繫樂。又此一切三界繫樂隨其所應六處別故有其六種。謂眼觸所生乃至意觸所生。如是六種復攝為二。一者身樂。二者心樂。五識相應名為身樂。意識相應名為心樂。苦對治樂者。謂因寒熱飢渴等事生起。非一眾多品類種種苦受。由能對治息除寒熱飢渴等苦。即於如是苦息滅時生起樂覺。是則名為苦對治樂。滅想受定名受斷樂無惱害樂應知略說復有四種。一出離樂。二遠離樂。三寂靜樂。四三菩提樂。正信捨家趣於非家解脫煩籠。居家迫迮種種大苦。名出離樂。斷除諸欲惡不善法證初靜慮離生喜樂。名遠離樂。第二靜慮已上諸定尋伺止息。名寂靜樂。一切煩惱畢竟離繫。於所知事如實等覺。此樂名為三菩提樂(顯揚六·六左雲。三菩提者。謂聲聞菩提·獨覺菩提。無上正等菩提)此中因樂是樂因故說名為樂。非自性故。此中受樂樂自性故說名樂。非樂因故。苦對治樂息眾苦故。遺眾苦故。說名為樂。非樂因故。非自性故。其受斷樂非樂因故。非自性故。亦非自遺種種苦故。說名為樂。然依勝義諸所有受皆悉是苦。住滅定時此勝義苦暫時寂靜。故名為樂。無惱害樂所攝最後三菩提樂。由當來世此勝義苦永寂滅故。於現法中附在。所依諸煩惱品一切粗重永寂滅故說名為樂。諸餘所有無惱害樂於最後樂能隨順故。是彼分故。能引彼故。當知亦名無惱害樂(文)婆沙二十六(十九紙)雲。四種樂者。一出家樂。二遠離樂。三寂靜樂。四三菩提樂(文)演祕雲。疏無惱害等者。煩惱等類名為惱害。出家等四離此惱故。名之為樂。無惱即樂。出離樂者。信戒為體。或離迫迮身心適悅喜樂為體。遠離樂者。初禪喜樂。或總五支以為其體。寂靜樂者。第二禪上隨以四支五支為體。或唯喜樂隨應為體。詳曰。論既不雲樂自性故名之為樂。故知不必喜樂為體。如次信戒總以禪支為體無失。覺法樂者。根本·後得二智為體。更有多釋。廣辨如餘。四樂如次離家迫迮。遠欲不善。由無尋·伺粗動之法。煩惱所知如實等覺。故立四名。疏配後二名為涅槃及菩提者。不依瑜伽。取婆沙意。不爾違論。問。前三雲何名無惱害。答。瑜伽論雲。諸餘所有無惱害樂於最後樂能隨順故。是彼分故。能引彼故。當知亦名無惱害樂(文)今謂。第一瑜伽雲出離。婆沙雲出家。言異意同。第三寂靜·第四菩提二論全同。疏主第三為涅槃者。二論不見其文。此對第四菩提以第三樂為涅槃。然瑜伽意不爾。如演祕辨。婆沙無定屬當。 (二十四左)應說頌言等(文)。義演雲。疏上之十種解利樂者。有頌如疏。然依次配十利五樂者。世者即是後濟·現濟。並現益·後益。第一·第二是。性者即是攝善離惡。並翻此第三·第四是。苦樂者即出苦。第五是。智福者即第六是。出世出者即第七是。小大者即第八是。與名異者即第九是。十利五樂者總結也。即向第十利中攝也。 (二十五右)然造論者等(文)。瑜伽六十四(十九紙右)雲。復次此中如實開示如來所說經義名莊嚴。 (二十五左)又要具四緣等(文)。義燈一本(四十八紙左)引攝決定論明無四失人則堪造論。大同此文。瑜伽六十四(十九紙右)雲。將造論時。要以四德先自安處乃可造論。一於昔諸師應離憍慢。二於有情類當起大悲。三於同法者深生敬愛。四不欲彰已有勝伎能。雲何於昔諸師應離憍慢。謂造論時無如是心。古昔諸師尚能造論。況我今者當不造耶。要離如是憍慢染心乃應造論。雲何於有情類。當起大悲。謂造論時作如是觀。若不造論。無量有情於諸善法定當退失。又餘情類墮生老病。乃至廣說。是諸有情因我造論。若能解了乃至一句善說妙義。如是如是當奉行者。彼於長夜必獲大義利益安樂。要發如是增上心已乃應造論。雲何於同法者深生敬愛。謂造論時作如是觀。若不造論。為欲利他。諸同法者於利他事定當退失。雲何不欲彰已有勝伎能。謂造論時無如是心。當令世間鹹謂於我聰叡明哲能造論者。開闡義者。深生淨信。因此多獲利養恭敬。但為自他善根增長。以無染心乃可造論。 (二十五左)一安惠等(文)。義燈一末(初紙右)雲。西明若雲唯安惠等如次配者。定是不當。十師俱釋本頌。豈餘七師不明本師造論意。本疏主是糅論文人。故定說是。既不言唯。不違本疏等言定是。何須言或。 (二十五左)顯唯識理等(文)。演祕雲。有義。安惠等說生正解者。謂生唯識真俗二智。次火辨言如實知者。為生真智。後護法雲得如實解。為生俗智。詳曰。據相顯。言少有其理。若以實論。三文皆通真俗二智。故第三雲。令於唯識深妙理中得如實解。豈深妙理唯是識相非識真理。又知識相名如實智。亦何爽理。故皆通二智。 (二十五左)雖三義別二意造論(文)。上(十三紙左)初明本釋造意不同。次明無別。今約後義言本師亦為人法。今謂。二意中。利樂有情本·釋二師通行全同無別。令法久住同雖亦無別。然論優降多係釋論師。何者。法住是遺法之久住也。經論相對論釋相對以論法住。法則並屬根本之法。令住則係釋師。然則二意多在釋師。大分本·釋造論因由以擬分別不同科深有義理。學者研窮細分。義演雲。疏雖三義別者。即三師義也。二意造論者。即令法久住濟諸含識之故雲並為人法。義蘊亦同。 (二十六右)作論名造等(文)。演祕雲。疏作論名造者。問。唯識之義經中先明。論何言造。答。三十頌教經中先無。據此名造(文)義燈上本(四十九右)雲。又復世尊說唯識教名為作者。教之主故。世親等師釋佛所說唯識之理名為述者。依教起故。此經論相對。若世親等造三十頌名為作者。護法等釋名為述者此論釋相對。 (二十六右)此上即是(至)簡持指斥(文)。演祕雲。疏此上即是發端等者。略為四釋。一雲。上字誤也應為者字。二雲。此上等言皆是發端。意雖明此兼言上也。三雲。今造等言皆標舉等。在此字上故言此上。四雲。今造此論。一句之言是發端等。由前別明今造等訖故。總指雲此上。即是發端等也。然四釋中初解省過。思之可悉。有雲。今造此論四字之上。一一皆具發端等四。又發端等一一別配今造此論。詳曰。若自釋論理猶差別。若辯疏意全乖本旨。細尋可知(文)今謂。以第四義為正。下疏多有類例。何勞而云云乎。次下(十二七丁左)雲。此上四義毀責過失故名為重(文)樞要一本(三十八紙右)雲。此上依人。又開唯識示我法。此上爾捅}示二字。下有十釋(文)可准知。義演雲。疏此上即是發端標舉等者。創造此論名為發端。指陳偏說名為標舉。簡去餘部持取此論名為簡持。指自所述破邪執名為指斥(文)今謂。義演斥為破斥者非也。斥亦指也。義蘊雲。疏此上即是等者。此有多解。一雲。此字之上具有發端等之四義。二雲。今造此三字是此字已上。故言此上。即三字皆有發端等義也。二雲。此字上字皆有發端等義。正解此字。上字相從故來。四雲。上字應為者字。誤為上字。。四解初勝。若准體例。上下假論皆有者字。末後為善。依清辨般若燈論。以此四義唯釋此字。故中二解非也(已上)今謂。義蘊初解與演祕第四同。准因明疏。般若燈論四義合釋此中二字。非唯一字。義蘊誤也。今案此疏文意。即是點示此上所釋今造此論者是發端等之義也。顧者此文意至。語或不至。釋家云云蓋為此也。義林章中疏主自言文章不巧。或不唯謙光之深而已乎。因明疏第二(四紙右)雲。言此中者。理門二解。一起論端義。二簡持義。凡發論端汎詞標舉。故稱此中起論端義。簡持有二義。一雲。簡去邪宗增減持取正宗中道等故稱此中。是簡持義。清辨菩薩般若燈論釋四義謂。發端標舉簡持指斥(文)秋篠雲。西方起言多雲怛怛羅。唐言此中。如言夫法性者。上一字即發端下三字標舉。雖有少差總為發端等。故發端之義自具標舉。簡持之義亦指斥之義。謂斥即簡斥。指謂指持。餘準可知。 (二十六右)一切(止)合名迷謬(文)。樞要上本(三十四紙左)雲。論今造此論等者。疏中二解。一依人。二依法。俱依能迷(文)義燈一末(初紙)雲。言有迷謬者。疏有二解。初約人。後約法。人即據能迷說。起癡邪見攝屬於人。約法者。據無明不解名迷。邪見不正解名謬。據惑分二。然總是法俱約能迷說(文)惡取空者。瑜伽三十六(十六紙左)雲。雲何名為惡取空者。謂有沙門或婆羅門。由彼故空亦不信受。於此而空亦不信受。如是名為惡取空者。何以故。由彼故空。彼實是無。於此而空。此實是有。由此道理可說為空。若說一切都無所有。何處何者何故名空。亦不應言由此於此即說為空。是故名為惡取空者。雲何復名善取空者。謂由於此彼無所有。即由彼故正觀為空。復由於此餘實是有。 即由余故知實知有。如是名為悟入空性(已上)具如略纂十(三十二紙左)。 (二十六左)或但(止)迷謬者(文)。義演雲。疏無明名迷者。由無明故不解諸法。即喚不解名無明故即迷也。又不正解者名邪見。即邪見體是謬。問。與前解迷謬何別。答。亦有別。前約異生外道人等。當體即名迷者。人即迷故。聲聞獨覺亦爾。當體即名謬者。人即謬也。今後解但約法說。無明既為迷體。明知約法說。邪見亦爾。故兩解有別。下言癡邪見人名迷謬者。結上也。有人有癡邪見也(文)初釋直為迷者謬者。後釋中初迷謬為惑。後屬能有。故結釋言。名迷謬者。然樞要中於能迷人法二釋外更依所迷釋。彼雲。若第二解依所迷釋。生法我無。執有名謬。不悟無我名為迷者。為除情執令生正解。正除其謬。解斷其迷。執情斷故所執便遣。生正解言遣所執也。 (二十六左)先雲人我(止)餘趣故(文)。演祕雲。疏今說為生等者。問。人我不遍。所以見除。生言既寬。何乃今取。如名眾生。濫無情故。答。世界有計無情為我。生攝無情。無大寬失。如計色我。髮爪等類亦在所執。此豈非計無情為我。問。我通諸趣。何不許言。答。法亦名我。若言我空而濫於法故亦除也。問。眾生執有。以空為門破病顯理。眾生執空。應有為門遣執明理。答。若破空病說有能除。若論顯理要資空觀。問。有觀有相即不顯理。空相不遣豈得理耶。答。由空為門遣能所取。方泯二相而能證理。從所由門名空顯理。理亦無失。有雲。若也執空亦說為有。從多執有此說為空。詳曰。難意令有以顯於理。答言對空亦說於有。豈可有觀能顯於理耶。若言不說有顯理者。即答前難有不盡失(文)義演雲。問。眾生執有即說為空。因此空門彰於真理。亦應眾生執空亦可說有。由此有門彰其真理。答。不爾。眾生執有多。執空少。從多分說。為破於有故說為空也(文)今謂。演祕有說並義演意。且約多分故言空顯理。不遮少分有觀有顯理。笠置意不爾。但顯真理必由空觀。以真理無相故。豈有以有觀為門顯無相理。故言理要觀彼遍計所執空為門故入於真性。此其證也。護法廣百論雲。有有有等皆順執心。空空空等皆遣妄執。故有智者聞說空言。應離一切有無等執。悟法真理非有非無(文)今謂。演祕有說並義演義為正。以順疏主下釋故。下疏九本(三十紙左)雲。此圓成實。依他起上無計所執二我既空。依此空門所顯真如為其自性。梵雲瞬若。此說為空。雲瞬若多。此名空性。如名空性。不名為空。故依空門。而顯此性。即圓成實是空所顯。此即約表詮顯圓成實。問。空為門者。為智是空。空為異智。答。空是智境。空體非智。智緣彼空之時。顯此真如故。又雲。意言。真如是空之性。非即是空。空為所由如方顯故。如體空者何所妨也。真如離有及離無相。若言於空。雖離有相。非離空相。故此空言非真如體。故致性言深為有用。真如離空名空性。真如離有名有性。病多起有。但說空門。若空病生亦立有性。此意總顯圓成實性於依他上無前所執所顯之性。故遮表門皆有所以。 (二十七左)一者猶如(止)障解(文)。義演雲。疏猶如金剛難可斷故者。意正解障執名重所由。總有五解。前四約二障。第五唯約二執解重。前四解重障分為三釋。一雲。猶如金剛難可斷故者。即二障種子隨遂有情。未至聖時種不斷故。擔此難越生死流者。即二障現行。發業感生難出離故。押溺有情處四生故者。即二障感果在四生攝。問。變易身何生攝。答。本身既是分段。同分段胎生攝。或通化生。易粗令細。無定限故。墮墜有情沒三界故者。漂流三界無休息故。第二解雲。猶如金剛難可斷故者。即所知障。要至成佛方斷盡故。擔此難越生死流故者。即煩惱感生功用勝故。押溺有情處四生故者。配分段生死。隨逐有情沒三界故者。變易生死。處三界故。第三解雲。重者約喻以明。猶如金剛難可斷故者。如名起義解。擔此難越生死流故。如人負重墜坑不可出故。押溺有情處四生故者。如身由擔重不可起故。墜墮有情沒三界故。如是繫石遽沈沒故(文)今謂。初二就因示重。後二約果談重。初約因中。亦初喻種子。次喻現。後約果中。初生。次界。義蘊雲。疏二者擔此難越生死流至沒三界故者。問。初言難斷可兼二障。後之三重應無所知。答。並通無失。二雲難越者。擔煩惱故難越分段。擔所知故難越變易。三雲押溺者。由煩惱故押溺有情通處四生。由所知障押溺有情唯處化生。四雲墜隨三界者。所知障感變易生死。有漏之法三界繫故。又所知障為煩惱本。故所知障皆通四生。 (二十七左)前四(至)二障(文)。演祕雲。疏前四通取斷二障者。問。生死沈沒皆由煩惱。何關智障墮三界等。答。生死有二。由所知障墮於變易。變易即是化生所收。亦三界攝。又所知障非親感生。為煩惱依。言難越等並無失矣。義演雲。疏前四通取斷諸二障者。意雲。前四義解重者。約通二障難斷名重。今二執名重者。即根本沈下名重。要由二執障得生故。義蘊雲。言前四者相對明也。言即根本沈下者。此明第五我法二執。是諸惑本微細難斷故名為重。 (二十七左)即根本沈下等(文)。演祕雲。釋第五解為重之義。有義對業果故。貪等自性能引業果。眾若本故。故名為重。 今謂。即根本等上句總結五解。根本二字結第五解。沈下二字通結上四解。演祕唯釋第五解。 (二十八右)障謂(至)為障(文)。斷障章雲。障者覆義閡義。由所知障覆所知境令智不生。由煩惱障閡大涅槃令不現證。由覆閡義故立障名。 (二十八右)如下第九(至)別章等解(文)。第九(五紙)佛地第七(三紙右)別章謂二執章。斷障章等。 (二十八右)障理但說二空(至)兼餘法(文)。演祕雲。舉初障理難後重障不應兼餘(文)義演雲。疏何故障理但說二空至即兼余法者。此難前四解重障義也。難雲。既所□唯二空者。若斷已時應唯斷二執。何故生解乃言斷二重障兼餘貪等耶。空唯二執者。意說。二執能障也。唯約由斷二執二空理顯(文)今謂。初四解重障義者。此牒向釋父。空唯二執者。此釋上二空。二執即人法二執。簡異餘法立以唯言。意欲以顯與下兼餘法多寡相違也。兼餘法者。指貪瞋等名為餘法。以二執之外故。二障乃廣通二執及貪瞋等也。 (二十八右)問第五解(至)我法二空(文)。演祕雲。疏重唯二執等者。舉後斷重貪等亦除。難前障理不唯我法(文)義演雲。疏重唯二執等者。此難第五解重義也。難雲。欲說二障體通貪等者。後斷重障貪等亦除。故知障理不應唯取我法二執。又解。貪等既亦斷者。何故唯說我法二空。不言貪等亦空耶(文)今謂。第二為正。第五解重唯二執者。此牒向釋文。亦字亦於二執。此中斷障乃斷二執亦斷貪等。何但說二空不通貪等耶。 (二十八右)解初問雲等(文)。且煩等下至但說二空。此答初問。又答初問中復有二段。初至莖葉亦除答斷二重障。後正障二空下答但說二空。此答與問逆次。又總下至答第二問答第二問。若初二句下還屬第一答。義演分科有二說中。此說為優。義燈一末(二紙右)雲。本疏中解通約餘師。此初段文不唯安慧。故總相說。若據安慧。樞要中有三解(文)今約護法而解中有二障別。初約煩惱障。又煩惱障中有幾斷位。今且約見道及究竟位。見道斷分別起。至究竟位斷俱生起。言煩惱數多者。論第九(五紙)雲。煩惱障者。謂執遍計所執實我薩迦耶見而為上首。百二十八根本煩惱及彼等流諸煩惱。此皆擾惱有情身心。能障涅槃名煩惱障。所知障者。謂執遍計所執實法薩迦耶見而為上首。見·疑·無明·愛·恚·慢等覆所知境·無顛倒性能障菩提名所知障。此所知障決定不與異熟識俱。彼微劣故。不與無明·惠相應故。法空智品與俱起故。七轉識內隨其所應或少或多如煩惱說(文)義演雲。疏且煩惱障至故於真理但說二空者。此即解二障答初問也。此依見道至斷煩惱說者。意雲。此約究竟斷種位說。即我法二執種斷時。餘一切煩惱所知障等皆盡也。餘位不然者。意說。既離煩惱後斷我執。如二乘等前斷八品煩惱。第九品方斷我見。以其我見極微細故既後斷故。第四地中我見亦爾者。意雲。第四地菩薩等覺二乘作菩提分法觀之身不淨等而我見不生。雖我見不生不如餘害伴貪等。隨眠在故。由此故知亦不名頓斷盡。故雲。餘不然。又雲害伴隨眠貪等由在者。意雲。我見是主。貪等是伴。我見被害名害也。即貪等隨眠是害我之伴。第五地中斷。問。今言害伴隨眠與我見相應起否。答。今言貪等隨眠者。但是獨頭貪恚等。由我見為遠因能引起也。問。如何得知不是相應(云云)答。夫論相應。貪等與我見同斷。雲既不同。故知害伴貪等隨眠非相應也。法執亦爾。問。何故菩薩於障斷中學二乘菩提分法觀(云云)答。菩薩為欲攝化二乘。其二遍學。不學不名遍智。問。大乘小乘菩提分法觀何別。二乘若斷一種行解方便不同。菩薩以二智為方便。又先已學故。小乘但重障空智為方便。今創學故(文)義燈一末(三紙左)雲。問。言彼障隨斷者。要待執除彼非執障隨彼說斷。可不如是。若不如是。便違論文。若說言爾。即有二難。一問。如二乘漸斷修道九品惑時。前八品道斷迷事惑。第九品道斷迷理惑。准此即是非執先除。是執後遣。如何可言由我法生彼障隨斷等。我執斷時惑方遣。可說末障依執生。執未斷時惑已除。此應不由於執起。第二問。大乘菩薩第四地中方斷身邊。至第五地方斷害伴。若害伴四地斷。諸障隨執生。害伴五地除。如何隨執斷。答雲。若證二空彼障隨斷者。據依見道及究竟說。彼非見道等故不相違。 (二十八左)餘位不然(止)我見故(文)·斷障章雲。其隨眠等略有四類。一者八十一品類別斷。此依漸次二乘者斷及異生斷。然身邊見等當第九品時斷。餘各九品斷(乃至)廣說。唯識疏六本(二十九紙右)雲。修所斷惑通理·事惑。謂與五見俱起惑迷諦理故名理惑。獨行貪等迷粗事故名事惑。若約一地分別。前八品惑一向事惑。第九品惑理事雜惑也(文)義蘊雲。疏先離八品煩惱第九品時方斷我見者。亦阿含斷欲界俱生惑時。先斷八品貪等。至第九品方斷我見。此即根本未斷時枝葉已斷。第四地中我見亦爾者。第四地中觀法無我永伏我見更不現行。第五地斷害伴。六地斷羸劣。七·八·九斷微細隨眠。此即斷根本時枝葉猶在。故知但約見無學道非餘位也(已上)樞要上本雲。第四地中斷於我執。斷俱生中有近遠。五地斷害伴名近。六地斷羸劣一分名遠。又雲。菩薩執生有三時斷。未執隨本。第六識執有三位斷。一俱時。二鄰近引生。三勢力疏遠。俱起者四地執俱斷。鄰近引生者名害伴。疏遠勢生者名羸劣等。故障與執斷有前後。 (二十八左)第四地中我見亦爾(文)。唯識義章雲。解深密經說。有三隨眠(彼經第四·十六紙雲。佛告觀自在菩薩曰。善男子。略有三種。一者害伴隨眠。謂於前五地。何以故。善男子。諸不俱生現行煩惱是俱生煩惱現行助伴。彼於爾時永無復有。是故說名害伴隨眠。二者羸劣隨眠。謂於第六·第七地中微細現行。若修所伏不現行故。三者微細隨眠。謂於第八地已上。從此已去一切煩惱不復現行。唯有所知障為依止故)一害伴隨眠。謂前五地。諸不俱生煩惱是俱生煩惱現行助伴。彼於爾時永無復有。此意說言。第六識俱身見等攝說名俱生。所餘煩惱名非俱生。然體稍粗。因彼而起。由彼斷故此亦隨無。故名害伴。二贏劣隨眠謂第六·七地微細現行。若修所伏不現行故。非俱生身見斷此亦隨滅。稍難斷故。不違楞伽俱生身見斷故貪即不生。彼約二乘斷煩惱說。不依菩薩所知障無故煩惱不生說。或依二隨眠究竟斷位。彼經此論亦不相違。三微細隨眠。謂於第八地已上。從此已去一切煩惱不復現行。唯有所知障為依止故(文)。 (二十八左)如第九卷(至)二解(文)。下文雲。或雖所生之惑先除我見未滅。究竟盡位由我見斷餘方斷盡。此依九品雖別斷。斷八品等時不斷我見煩惱先斷說。以我見無品數。全離欲方斷故。又解。既所生惑有多品數。能生之見定然亦有九品。即隨離九品欲我見漸斷(文)。 (二十八左)所知(至)得生(文)。次約所知障。論第九卷雲。所知障者。謂執遍計所執實法薩迦耶見而為上首。見·疑·無明·愛·恚·慢等覆所知境·無顛倒性能障菩提名所知障。 (二十八左)正障(至)等流(文)。下正答初難。餘障謂煩惱所知二障。以我法執之外故。餘惑謂貪等。以人法二我見之餘故。 (二十九右)又總解之不須別說(文)。演祕雲。疏又總解等者。不須別說我之與法。二合釋之。前解不爾。尋之可悉(文)義演雲。疏又總解之至答上二問所徵者。此即總解二執二障。合為一段一處說。而不別分煩惱所知障也(文)今謂。演祕·義演皆不允當。總者總括。四句不分。二空二障故。 (二十九右)無有少障不依執生(文)。演祕雲。問。豈不許有獨行貪等。答。雖有獨行。亦遠由執起。如害伴等。名依執生故無妨矣。 (二十九右)今此總四句(至)答第一問(文)。演祕雲。疏總四句答第二問者。詳曰。初之二句答我法執為障所由。後之二句釋斷亦兼貪等所由。理亦無失(文)今謂。各分二句以配所問。與下答第一問。不同者。答。上義總合四句以答初問。次義分拆上下二句。以配空障。對文可知。義演雲。又解。從且煩惱障至但說二空答第一問。又總解之至證空不斷者答第二問。如疏雲。今此總四句答第二問者。此即屬前答第二問文也。若初二句至答第一問者。即屬前答第一問文也。據疏。此解稍勝(文)樞要上本(三十五紙右)雲。安慧本義。有漏心中皆有法執。何等名重。何等名輕。若六·七識中煩惱障名之為重。分別廣故。計執深故。五識之中煩惱名輕。由他引故。無眾生執故。若第六識中所知障名重。計深解廣。由與惠俱引生五故。為引業因生第八故。行相猛故。五·八識障名之為輕。執淺解略。由他引生行相不猛非必惠俱故。第七識中都無法執。由此重輕二種別故。論遂說言由我法執二障具生。不爾如何名由及具。俱是法執。必帶人執。非此師義。不說五八有眾生執。不說第七有法執故。若說現行名輕。種習名重。由無種習現俱斷。障通攝三。重唯種·習。由我法執由有種習二障具生。餘現行等方得生起。若斷種·習現行永滅。但不可說惠體名執名重餘相應者名輕名障。不說惠數是遍行故。說第八識等無惠俱故。由此故知前說為善。又(三十七左)雲。由我法執等有三難生。一難。安慧論師煩惱障中有非執·者。二乘斷修惑九品。斷前八品猶未斷我見。雲何已斷餘障。明知餘障不從我執等生。二難。安慧論師除第七識說有二取皆是所執。證二空位。若由執滅障隨斷者。一切皆執。五地雲何。方除害伴。應輕執隨生我執四地斷故。三。若一切障皆從執生。何故六·七地等所斷之障不名害伴名羸劣等。皆是執起故。答有三解。一雲。此依究竟盡處為論。不說中間。二雲。但言障由執生。執斷障滅。不言末障滅皆隨本執斷。二乘九品其義可知。三。雖有漏心皆有法執。菩薩執生有三時斷。未執隨本。第六識執有三位斷。一俱時。二鄰近引生。三勢力疏遠。俱起者四地執俱斷。鄰近引生者名害伴。疏遠勢生者名羸劣等。故障與執斷有前後(文)義燈一末(二紙左)雲。西明釋雲。安慧煩惱執狡障寬。所知障體即與法執體無寬狡。今約別煩惱說故不相違。要集雲。順文義者。有釋為正(此意。以煩惱障別頭貪等我執斷時彼亦隨斷故。雲彼障隨斷。故順文義。今謂不爾。前雲由我法執二障具生。若證二空彼障隨斷。若但煩惱。何須雲二障具生。若證二空彼障隨斷。即應雲若證生空彼障隨斷。又所知障。障·執相似。何須言二重。一障有重故。今又助釋。安慧有障非執者。如佛地論。障所得果亦名為障。即所知障所起三業並所得果及見相分也。雖此所執。亦名隨斷。如於遍計說斷之義)又二障體佛地論雲。煩惱障體。一根本煩惱及隨煩惱。二所發業。三所得果。若此論下。一百二十八根本煩惱及隨煩惱以為體性。西明雲。如此二論障體不同者。護法就正障說根本·等流以為障體。親光通據障及眷屬故障·業·果為障體性。若准此釋亦未盡理。護法初出障體。且據勝說。非不取業及果。以不說唯故。又下明十障中。說斷惡趣雜染愚雲。應知愚品總說為愚。明知障品亦說為障。又此據自性斷故但說根本及隨煩惱。佛地論等據三斷故。若所發業並所得果。故不相違。若根本·隨惑名自性斷。若所發業名相應斷。據不善業作如是說。若其善業亦緣縛斷。若所得果名離縛斷。由自性·相應斷顯有餘涅槃。由緣縛斷及不生故顯無餘涅槃。 T67006901.GIF (二十九左)問煩惱(至)莖葉亦盡(文)。演祕雲。疏問煩惱障至莖葉亦盡者。問。此問何師。復何師答。問。答俱通安慧等師。問。若是護法。護法智障數同煩惱。執·障復別。何言但執殊無品類。意識亦有障非執者。何故答中但以五識愛恚等法為等流耶。答。所知障數雖同煩惱。名品不殊雲無品類。答中既雲五識等中等意識也。問。若安慧者。問即無違。答亦有過。以所知障障執無差。何得根葉本末有別。答。雖障即執。然約諸識有淺深。義分本末。亦無有失。具如樞要(文)。今謂此所問答多約安慧而言。以言所知障無品類故。上文多約護法。故言知障類亦非一。準可知矣。義蘊雲。疏所知障中至殊無品類等者。問。此為問難。若問護法。護法所知有多品類。障與執亦各不同。何故問言唯有法執殊無品類。若問安慧。安慧障·執體無差別。如何答中言五識法愛等是法執等流。答曰。此問兩師。並皆無邊。若問護法。問煩惱所知各有一百二十八言無品類。不說法執言無品類也。若問安慧。理已極成。答亦通二。若護法答。不可唯言五識法愛恚是其莖葉。以第六中輕執輕障亦莖葉故。答中言五識等者。即等六中輕執輕障。若安慧答。五識中障雖即是執。粗細有別。第六識中有分別故可為根本。五·八識中無分別故即是枝葉。今觀疏意。唯安慧勝。問中既言所知障中唯有法執殊無品類。不可以煩惱所知二障品類齊等為無品類也。又此文正敘安慧。若問護法。理恐未然。 (二十九左)異熟生攝定下劣性(文)。如順住分定不能上進。如瑜伽十二(三紙左)等說。義演雲。疏異熟生攝受下劣性者。意雲。異熟生受者。體性是劣無強盛用。但是異熟生攝。定下劣性者。意說。此受決定是下劣性。故所知障攝。問。如何此受是定障(云云)答。受五欲境令心沈蕩而不得定。乃至上地隨處貪著不修諸定。皆由於受故說受為定障。同時雖有想等諸法。約障定強故偏說受(文)今謂。言定下劣性能障定者。如第九卷四地所斷等至愛愚法愛愚等。又如婆沙百五十三明解脫障中雲。有說。於定不自在為體。有說。諸定不得為體等是也。 (二十九左)雜集論說(文)。論第二(十紙左)雲。當知此中有二種應斷法。謂諸煩惱及此所依受。受有二種。謂變異及不變異。如其次第苦樂非苦樂。當知煩惱斷故建立擇滅。二受斷故。如其次第建立不動及受想滅。煩惱斷者。謂除此品粗重所得轉依。受斷者。謂除此能治定障所得轉依。是故得第二靜慮時。雖證苦滅。而不建立無為。以變異受未盡斷故(文)義演雲。疏得二無為者。意說。想受不行得想受滅無為。樂受不行得不動無為。不為樂受之所動故得不動名。今說滅此受得無為者。據不與煩惱相應受說。若與煩惱相應者與煩惱同斷。不言得無為。此受望大乘是染污。望二乘即無覆無記。 (三十右)問既爾(至)自當解釋(文)。論十(十一紙左)雲。若所知障亦障涅槃。如何斷彼不得擇滅。擇滅離縛。彼非縛故。具如下說(第十三。十二紙)義蘊雲。第十雲。擇滅有二。一離縛得。二滅障得。故斷所知障亦得無為。更有別義。至下當知。 (三十右)修禪定時(文)。演祕雲。疏修禪定時為勝障者。此通熏修二義。不熏修殊勝定故勝定之障。若受勝能障修於定。勝即是障。後解為正(已上)義蘊亦同。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三終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四(一本之四)   (三十右)二乘(至)果名(文)。義演雲。□二乘至立勝果名者。意雲。此對等覺菩薩及無學二乘四句分別。如文可解。二果者。二乘菩提涅槃也(已上)今謂。廣通十地。何唯局等覺耶。 (三十左)如瑜伽論(文)。演祕雲。按瑜伽(彼論第五十九·十紙雲。當言全。非不全。何以故。若未離欲於自生處方得受生。非離欲故。又未離欲者諸煩惱品所有粗重隨轉自身。亦能為彼異身生因。由是因緣。當知一切煩惱皆結生相續。文)釋。若現起潤則非一切。若據成就助業受生故言全界。舉離欲盡即不受生返顯未離。即一切惑皆續生也。或據起現名為全界。故彼論雲。將受生時。於自體上貪愛現行。於男於女愛恚互現。又疑。男女今為與我共行事不。又我見慢等法亦現行。由此當知一切煩惱皆續生。故知據現名為全界。二解任取(文)今謂。樸揚雲。二解任取。若論大旨。無別違論。然論潤生有多差別甚不盡理。瑜伽略纂十五(五十紙左)雲。論雲。當言全界一切煩惱皆結生耶。為不全耶。答。當言全非不全者。此問潤生非發業。發業雖十煩惱。修道無記。上界煩惱貪等即不發業故。今據潤生我愛為正潤。餘為助潤。如下自出。為破小乘唯貪潤生故也。對法據正潤故唯言我愛。不相違也。論雲。結生相續略有七種。一纏及隨眠。謂異生。二唯隨眠。謂見聖跡者。此據隨眠。凡夫俱用現種。對法九種會故。決定記故。言起貪嗔故。非無有種。見道果人界地生。若同地生亦以現行潤。如初禪生初天已次生第二者。即亦現行潤。以道力劣。雖異地生。以八種潤。除第三果外無以唯種潤者。如本地第一卷及對法第五。此中言菩薩以智力受生者。謂同對法以願力受生故。此果雖有漏亦有漏善業招。然隨願生處故(文)倫記十七上(十七紙右)雲。補闕雲。二唯隨眠結生相續。謂見聖跡者。對法即雲。初之二果纏及隨眠潤生。若不還果唯隨眠潤生。何故相違。三藏潤生隨眠則定。如此中說。一切諸學見跡皆言隨眠潤生。纏起不定。或有或無。對法據起故言二果纏及隨眠二種皆潤。備雲。不還果者從欲界死生色界時。唯以隨眠結生相續。以離欲道所依身中不起煩惱故。若從初定死生彼異地時。亦以現行結生相續。非離欲道所依身故。測雲。異生具二。聖者唯種結生相續。此解應問。初二果既未離欲。應以現潤。何故此中唯種潤耶。答。應作是說。初二果人雖起現行。而智所伏勢用鈍故。相從名種。理實通現。 (三十左)今此(至)名續(文)。義演雲。□今此論中並皆名續者。意雲。言一切煩惱皆能續生者通名故。今應作四句分別。自有續生是非煩惱。謂所知障為緣成變易生死亦名續生。雖非發業但轉粗令細有續生義。自有非續生是煩惱。謂為煩惱種子。自有亦續生亦是煩惱。即愛恚慢等現非業者。自有非煩惱非續生者。即心法等。 (三十一右)煩是(至)名煩惱(文)。論第九(五紙左)雲。煩惱障者。謂執遍計所執實我薩迦耶見而為上首。百二十八根本煩惱及彼等流諸煩惱。此皆擾惱有情身心能障涅槃。名煩惱障。 (三十一右)言解脫者(至)亦云涅槃(文)。法華玄贊二(三十三紙右)雲。梵雲波利抳縛諵。此雲圓寂。即是圓滿。體寂滅義。涅槃訛也。涅槃以六門分別。一體。二名。三得時。四得人。五能障。六入意(乃至)三眾苦都盡離二死故名為解脫。在二乘等分段死盡。雖離二縛非圓解脫。然二乘者亦微得此。三乘同坐解脫之床。由此二乘亦名得涅槃。然非大涅槃。義不具足故(文)最勝王經疏二本(三十九紙左)雲。涅槃之義略以五門分別。一列釋名。二者出體。三辨得人。四辨得時。五問答。初列釋名者。初列次釋。列中初總後別。總者泥洹經等名為泥洹。有稱泥日。皆梵語訛也。正雲波利抳縛南。唐言圓寂。亦云波利涅婆南。又亦云滅度。亦云情涼。亦云彼岸。涅槃中亦云無生·無出·無作·無為·歸依窟宅·解脫轉依等多名。又雲。釋名者。正雲波利抳縛南。或涅波南。正翻雲圓寂。圓謂圓滿。諸功德滿。所證理圓。能所證圓。寂謂寂靜。自體澄堪離染囂動。亦通能所證。然從增勝功德稱圓。果位滿故。理體稱寂。本凝然故。由圓眾德方證理寂故名圓寂。若俱圓寂。即亦寂名為圓寂。是持業釋。 (三十一右)佛地第五(文)。彼論第五(三紙右)雲。初證如來地時。頓證二種大涅槃界。一切有漏身心盡故。名無餘依。猶有變化似有漏相身心在故。名有餘依。悲智無斷所證得故。亦名無住大涅槃界。涅槃即是真如體上障永滅義。由無漏慧簡擇諦理。斷諸雜染而證得故。亦名擇滅。如是擇滅於真如上假施設有。無別實物。至究竟住。說名涅槃。無所趣故無臭穢故。離編織故。離稠林故。名為涅槃。聲聞獨覺有所知障。習氣未滅。雲何證得究竟涅槃。所知障習是無知故。非染污故。障菩提果不障涅槃。非煩惱故不能潤生。若無願力迴心趣大。至無學位盡其壽量必永寂滅。 (三十一右)下轉依中(文)。論第十(九紙右)雲。涅槃義別有四種。一本來自性清淨涅槃。謂一切法相真如理。雖有客染而本性淨。具無數量微妙功德。無生無滅湛若虛空。一切有情平等共有。與一切法不一不異。離一切相一切分別。尋思路絕。名言道斷。唯真聖者自內所證。其性本寂。故名涅槃。二有餘依涅槃。謂即真如出煩惱障。雖有微苦所依未滅。而障永寂。故名涅槃。三無餘依涅槃。謂即真如出生死苦。煩惱既盡。餘依亦滅。眾苦永寂。故名涅槃。四無住處涅槃。謂即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輔習。由斯不住生死涅槃。利樂有情窮未來際。用而常寂。故名涅槃。一切有情皆有初一。二乘無學容有前三。唯我世尊可言具四(文)下□(九末二十五左)雲。又解。解脫者。即勝解。數緣解脫。解脫苦。名解脫。因中印境為名。乃名勝解。在果出苦為目。故名解脫(十末六十八右)。 (三十一右)非解脫體即勝解數(文)。此簡婆沙等說。俱捨光記一之餘(五十左)雲。婆沙三十三出戒等五蘊體中雲。雲何無學戒蘊。答。無漏身語業名無學戒蘊。雲何無學定蘊。答。無學三三摩地。謂空·無相·無願。雲何無學慧蘊。答。無學正見智。雲何無學解脫蘊。答。無學作意相應心已解脫當解脫。謂盡無生無學正見相應勝解。雲何無學解脫知見蘊。答。盡無生智。解雲。勝解心數法中當廣分別無學位中勝解相(已上)同記第四(十五左)雲。又正理更敘雜心等師解雲。有餘師言。勝謂增勝。解謂解脫。此能令心於境無礙自在而轉。如勝戒等(夾注雲。如雜心雲勝解者。但得脫義。闕於勝義評家也)又寶疏雲。舊雜心謂名解脫。 (三十一左)凡夫(至)暫滅(文)。義演雲。□凡夫所修諸行暫滅者。意雲。凡夫六行欣上厭下。計上定為涅槃。所以迷事俱生煩惱暫伏不行。所顯之理即名涅槃。即喚寂靜之理名真如。非是大乘真如也。又釋真解脫應作四句分別。尋文可知(文)此對有漏言真。 (三十一左)乃至(止)暫斷(文)。演祕雲。□乃至有頂諸惑暫斷等者。得初禪上至有頂。名至有頂。由得彼定能伏諸惑。名惑暫斷伏。有頂下諸地惑也。非有頂惑亦能伏。無欣上故。 (三十一左)彼分涅槃等(文)瑜伽十一(九紙左)雲。或復名為彼分涅槃。亦得說名差別涅槃。由諸煩惱一分斷故。非決定故。名彼分涅槃。非究竟涅槃故。名差別涅槃(文)略纂五(九紙左)雲。色四靜慮名寂靜解脫。是現法樂住現行煩惱一分斷故。種子未斷後還退生。非決定故。名彼分涅槃。設無漏靜慮及未定。以此亦名彼分涅槃。又是有為非無為究竟涅槃。名差別涅槃。又一分斷故。淨定及一分無漏折伏煩惱。名彼分涅槃。斷惑無漏非無為故。名非決定。是彼分涅槃又非斷性證。非擇滅。能證靜慮。亦名彼分涅槃。真涅槃名此分涅槃。假涅槃名彼分。彼分是種種相似義。彼假種類而真相似名彼分涅槃。亦涅槃之差別名差別涅槃(文)演祕雲。疏彼分涅槃者。略為二釋。一而伏煩惱所顯之理。是真涅槃之少分故。故名彼分。二雲。即四禪等所有淨定由伏煩惱有寂靜義。名為涅槃。以是有為故名彼分。分者相似流類之義。據無惑邊。有寂靜義。與真涅槃稍相似故。故名彼分。故瑜伽論第十二雲。四靜慮者或復名為彼分涅槃。由諸煩惱一分斷。故非決定故。名彼分涅槃。後解為本。前雖無文。理可通也(文)倫起四上(十紙左)雲。由諸煩惱一分斷故。非決定故。名彼分涅槃者。淨定無漏定味定名為一分斷。彼味定名諸煩惱一分斷故。有寂靜義名為涅槃。以是有為還動。非是無為決定凝寂。名彼分涅槃。淨及無漏體是有為。實非涅槃。但據無惑與彼涅槃少分相似。非決定故。名彼分涅槃或淨四靜慮現行煩惱一分斷故。種子未斷後還退生。非決定故。名彼分涅槃。言非究竟故。名差別涅槃者。由離煩惱隨分寂靜。假說涅槃。非是究竟寂靜故。言差別涅槃。 (三十一左)住此(至)不住(文)。此就無漏中而簡對言真解脫。演祕雲。疏住此二中非為不住者。有無餘依名之為二。樂住二中雲非不住。致此言者。明無住處名真解脫。彼既樂住故非真解脫(文)義蘊一(十五右)雲。疏又二乘等雖得二滅至非為不住者。言二乘等雖得有餘無餘。住此二涅槃中非是不住二涅槃也。以無大悲般若。不得無住處涅槃。故言非為不住。由此二乘但名解脫非真。言以是假故者。約種滅說。言十地證如真非脫解者。十地菩薩有大悲般若故。可得名真。煩惱未盡故名非解脫。問。二乘無餘既無身智。如何言住乎。答。無餘涅槃有餘同得身智滅時。涅槃方顯。如無間緣前念滅已緣方顯。故非謂身在不得無餘(已上)今謂。此釋本據義燈(一末五紙)彼中詳釋。須者往見。 (三十一左)解脫(至)假故(文)。義演雲。疏解脫非真以是假故者。意說。二乘有無餘依二種涅槃。但離縛故得解脫名。非真解脫故名假也。故法花經雲。但離虛妄名為解脫。其實未得一切解脫斯人未得無上道故。言真非解脫者。意雲。菩薩煩惱未盡。習氣未除。不名解脫。 (三十一左)假體(至)真如(文)。佛地論第五(三紙右)雲。是故二乘先入有餘依涅槃界。後入無餘依涅槃界。菩薩初證如來地時。頓證二種大涅槃界。一切有漏身心盡故名無餘依。猶有變化似有漏相。身心在故名有餘依。悲智無斷所證得故。亦名無住大涅槃界。涅槃即是真如體上障永滅義。由無漏慧簡擇諦理斷諸種染而證得故。亦名擇滅。如是擇滅於真如上假施設有。無別實物(文)義演異解云云。未得一當。今謂。假體擇滅者。二乘所得即是擇滅。擇滅非實。下釋雲。以有無餘依滅所顯故。十地所證即是真如。真如即是圓成實性。非假可知。故雲實即真如。 (三十二右)又總別(至)所得解脫(文)。義演雲。疏又總別至非不住故者。意雲。如前解真解脫。對凡夫外道小乘作四句分別訖。今更對外道二乘明其假實。故與前別。言總者大乘。別者即外道二乘。即將總對別以明假實也。又非不住故者。亦得雲不是無住處也。何以故。以總別相對說故(文)今謂。此釋不允。總謂總合。以不分外道二乘。別謂簡別。以顯外小所得唯假非實故。非謂外小。 (三十二右)言所知(至)依主釋也(文)。演祕雲。疏所知之障者。問。此障之體亦是所知。何非持業(文)今謂。所問非也。若約能障當念。則唯能障非所知境。若約第二念已後。則為所知境。然約世而論。所知過去。能障現在。能所已別非同一世。則非障之體亦是所知。何為持業。如無我觀可以例知。 (三十二左)二所障體(文)。義演雲上約有無法出所知體。下約有法出體者。謬之最矣。何者。上約知不知以立障名。但局所知。此廣通二障舉所障體。非關障名。上下天別。請勿雷同。 (三十二左)即四智品及四涅槃(文)。四智者。第十(十三紙右)四涅槃第十(九紙右)一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二有餘。三無餘。四無住處涅槃。 (三十二左)異生雖作(至)二種故(文)。義演雲。意雲。此一段疏文總作三種四句分別。第一將地前菩薩及二乘相對以分四句。問。若爾既是菩薩。如何言異生(云云)答。瑜伽論雲。異生有二種。一者內法異生。二外異生。今地前菩薩未登聖位。但名內法異生。第二約異生外道及二乘相對以分四句。第三約二乘菩薩相對以分四句。若三重一一四句分別即有十二句。若依文作法但有八句。言大非菩提者。地前菩薩對二乘稱大。未得無漏知不名菩提(文)今謂。初解異生為地前菩薩者非也。瑜伽內法異生非必菩薩。恐又次下文有地上菩薩。 (三十三右)至下當知(文)。第十(十三右)雲。應知聖教依勝用說。理實俱能通障二果。 (三十三右)又解(至)位也(文)。義演雲。疏又解已下約其五位。更重配論文。釋斷障得果造論所由也。若爾。何故疏言四位。答。五位中前二合為一位故說四位(文)樞要上本(三十八左)雲。類上解文者。二段科有二。一因果三轉依。二凡聖斷得。三段科有二。一悟斷得。二遣斷證。四段科有二。一勝解行等四位。二六轉依中但成四位。四位攝六故。五段科亦二。一五忍。二七地分五。故如是合成八義科段(已上)今謂。此中又解等下此樞要四段科中第一意也。 (三十三右)攝大乘中等(文)。攝大乘論(世親論三十六所知相分第四·二紙)雲。何處能入。謂即於彼有見似法似義。意言。大乘法相等。所生起勝解行地見道修道究竟道中。於一切法唯有識性。隨聞勝解故。如理通達故。治一切障故。離一切障故。 (三十三左)勝解行地(文)。義演雲。疏勝解行地等者。意說。地前雖有二位。隨所聞法皆生勝解。所以地前兩位總名勝解地。 (三十三左)前文本解(文)。義演雲。疏前文本解者。意雲。論文從為於二空。並得大菩提。及疏文至下當知文。並是唐三藏廣安慧師義。又解。已下是疏主將論文依五位配釋。前解為本。 (三十三左)論又為開示(至)令達二空(文)。樞要上本(三十八左)雲。又為開示謬執我法等中。為外道開為內道示。為小乘開為大乘示。為邊主開為中主示。為初根開為熟根示。此上依人又開唯識示我法。此上總解開示二字(文)演祕雲。疏令達二空等者。我法無體。名之為空。非二空性。 (三十四右)唯識真理(文)。義演雲。疏唯識真理者。意說。唯識配世俗諦。真理配勝義諦。即由無明盲故外執我法名迷唯識由不正解故謬執我法。於二空門而不解了。又西明雲。令達二空是勝義唯識智。於唯識道理如實了知是世俗唯識智(已上)今謂。唯識真理者。是唯識真實道理。非唯識性。義演真理為勝義諦者非也。 (三十四右)此即正(至)外道解(文)。此下有二。初約外內別配。文義能所不同為說。此則開淺示深。二或內外下約分全而釋。此則不分內外。然此開深示淺此皆約外小。若大乘下通大小等而釋。 (三十四左)若大乘中等(文)。演祕雲。疏若大乘中至互顯者。但舉小乘名謬我法。影取空見名謬唯識。大乘空見知我法無。非謬我法。撥識理無故得言謬。非全不解。不得名迷。但影顯也。而無互義。互言相從(文)義蘊亦同。 (三十四左)此中(至)前殊(文)。義演雲。疏為外道等至故與前殊者。意雲。此前殊者。此一段文總有二釋。即三意各別造論所以也。言與第一所說有殊者。即與第一釋有殊。言故與前殊者。即與第二釋殊。又雲。解一一與前第一安慧師義殊。細詳可知。舉前論文對辨。開顯此文者。即開此唯識教文令生信故。演示此義者。示唯識義。即此一段疏文是火辨師敘世親菩薩二意造論也(文)今謂。第二釋優。以引論文成義故。此明安慧火辨意致不同中。初約證識性。次約迷悟依。安慧約悟斷得果故。與今二義不同可知。又安慧悟斷得果。今火辨意唯當初悟以言正解是無漏真智故。悟證是真智用故。二論師別可知。 (三十四左)又如樞要(文)。樞要上本(三十九右)雲。下有十釋。一除邪顯正。外道邪謬執我法迷正理唯識。令達二空除邪顯正。二斷謬明真。小乘謬執我法迷於真唯識。令達二空斷謬明真。三去虛妄留真實。謬執我法不了虛妄唯識。迷唯識者不了真實唯識。令達二空去妄留真。四識世俗知勝義。謬執我法不了世俗唯識。依依他起起二執故。迷唯識者不了勝義唯識。令達二空識俗知勝。次上二解第九卷說二重唯識。已上四解皆取真如。在大牟尼名法身故。五見境觀心。謬執我法不了境唯識迷唯識者不了心唯識。令達二空見境觀心。六除空說有。謬執我法增益空法。迷唯識者損減有法。令達二空。除空說有。七滅愚起智。謬執我法愚癡增。迷唯識者少正智。令達二空滅愚起智。留惑潤生得種智故。八捨劣得勝。謬執我法生死劣法起。迷唯識故佛位二果無。令達二空捨生死劣法得勝佛位菩提涅槃。斷煩惱障得大涅槃。斷所知障證無上覺。成立唯識意為如斯二轉依果。九遣斷證。謬執我法有所執轉。迷唯識故不悟依他。令達二空證圓成實。十粗心。謬執我法粗重起。迷唯識故聖道無。令達二空證真心。於唯識理如實知故。以上諸釋隨其所應如理配釋。 (三十五右)先小乘學(文)。今謂。小字恐大字寫誤。以下言造十地疏故。 (三十五右)德光論師(文)。如上已述。義林章雲。二十唯識釋中與今不同。又西域記中雲。先學大乘後入小乘。卻破大乘之義。與今不同。 (三十五左)說十二(至)非無(文)。義演雲。疏十二處密意言教者。意雲。如來為破執故。說十二處教不分根塵。而在內外別。雖總不分。意在心內。依他起性不離識故。小乘不解如來密意言教。遂計十二處離識實有也。說密意言意在於此。 (三十五左)彼立量雲等(文)。演祕雲。疏薩婆多量等者。問。量有何過。答。有雲。宗言實有心心法喻。大乘忿等是假非實。喻有一分所立不成。大乘瓶等是境非實。因有不定。若宗法言決定非無故無過也。詳曰。宗雲非無。因亦決定相違過也。量雲。汝離心之境定非是有。除心心所內境無為不相應等。是所知故。如龜毛等。 (三十六右)彼立量雲(文)。演祕雲。疏清辨量等者。問。量有何過。答因有不定過。為如外境是所知故證識是無。為如內境是所知故證識為有。 (三十六右)如汝心外境(文)。汝簡自之辭。以護法立外境非有。清辨立非無故。簡免過耳。義演雲。疏今就中道無自違失者。意雲。今言如汝心外境者。就大乘中道義故。雲如汝離心之境。中道大乘心外無境故。若望清辨自宗。即違自宗失。以有境故。此二計與論主作比量相違難。 (三十六右)掌珍中等(文)。彼論上(二紙)雲。真性有為空。如幻緣生故。無為無有實不起似空華。於自他宗計度分別雖有眾多遍計所執。然所知境略有二種。一者有為。二者無為。以諸愚夫不正覺了勝義諦理有為無為無顛倒性妄執諸法自性差別增益種種邪見□綱。如世有一無智畫師畫作可畏藥叉鬼像或女人像。眩目亂意謂為實有。執實有故自起驚怖或生貪染。於彼境界眾多計度增長分別諸見□網。若正覺知勝義諦理有為無為無顛倒性。爾時如世有智畫師不執彼有真實自性。非如前說。有為無為境界差別邪見□綱以自纏堙C如蠶處繭。彼非有故無分別慧趣入行成(文)論中廣說。且舉要文耳。 (三十六右)依相似教等(文)。義演雲。疏一類等至恐違至教說有一識者。意雲。此菩薩依五種相似教文說有一識也。言相似者。如遠行。雖復教說有諸識。此菩薩不可耶。將說遠行言。即唯有一識。猶如說一。相似故名依相似教也。遠行教即法足經也。 (三十六右)攝論第四(至)菩薩計(文)。此文總含多意。一一識無多識。二一心無心所。今約初義。又此論第七及疏七本(三十八紙左)樞要下末(七紙左)義燈五末(五十一右)正理論第十一(二十紙右)此等約第二義。又瑜伽五十七(十四右)明大乘正意。具如倫記中釋。彼十六上(二十五紙左)雲。第二辨意根中。據遍緣前際。無始時事以釋遠行。以時遠故。境廣故。若薩婆多引此頌證現唯一意識無二並生。經部亦引此頌證一心王更無別數。今大乘中雖許八識同一時生。於一識中無二並起。則破大眾部師在胎有二意識故。言諸心相續一一轉故。又心義屬阿賴耶。在染唯一。在淨唯一。一類相續故言諸心相續一一轉。故名獨行。又破吠世師義我為主宰管御於心而行境界故雲無主宰。故雲獨行(文)世親(第四·九紙左)無性(第四·十四紙右)兩論並有一意識計。此疏正依無性。彼論第四(十四紙右)雲。論曰。此中有頌。若遠行獨行。無身寐於窟。調此難調心。我說真梵志。釋曰。說一意識菩提薩埵引教證言。若遠行等遊歷一切所識境故名為遠行。為證此義復說獨行。無第二故。言無身者。無形質故。寐於窟者。居在內故。言調此者。於如是心作自在故。難調心者。性□□禕導視兜馭□堅槬□□□□□□□□餺□□襦□□□□□□□□□□□吟□□□□□□□□□祿□□□□□□槾婖□□□騫觶□橁恣慼慼撐齱慼慼慼憤H□檢□垓婛□□□□驫□□□祈□餓□□樀妖□□□□祤□□檢□橫□列送飣祜□埤□橫□饛□□橫□膳□□橫□□□埤□列騭□褽□□□□飣□恣慼慼摯鞢慼潛暋哄慼慼慼G□□□□秭饈緄□量兜視兜□覬□□褸□□膳□□餉毼駉□□□□□樓□□堙慼熱u□駟埤□ (三十六左)一依(至)行教(文)。演祕雲。疏依遠行等教者。按瑜伽論五十七(十四紙左)雲。依何根處說遠行等。答。依意根處。由於前際無始時故。遍緣一切所知境故。名為遠行。諸心相續一一轉故。無主宰故。名為獨行。無色無見亦無對故。名為無身。依止色故。名寐於窟。疏所釋者依無性解也(此見下疏七本三十六左)集成十三之二。 (三十六左)二依(至)受教(文)。無性攝論(第四·十四左)論曰。又如經言。如是五根所行境界。意各能受。意為彼依。釋曰。復引第二聖教為證。如是五根所行境界意各能受者。謂此五根所行境界。唯是意識一一各別能領受義。意為彼依者。由此增上彼生起故(文)演祕雲。疏依五根所行境等者。無性攝論第四釋此經雲。謂此五根所行境界。唯是意識一一各別能領受義。既雲意識一一別受。明無餘識。問。楞伽·涅槃皆明一識。此師所立乃扶彼經。雲何論主判為邪執。答。有義。楞伽意說。七依八種而方得生。故言第八起諸識浪。非說第八轉作餘七。涅槃經意。以彼六識識性是同故立一識。依根分六。非六體一名為一識。如彼經雲。如一色性隨五根緣得五塵名。豈言一色體即一耶。五境雖別。變礙義同。同一蘊攝。故說名一色。識亦應爾。了別性同。一蘊攝故。故名一識。故涅槃經第十四雲。眼識性異。乃至意識性異。是故無常。若但一體。雲何言異。故如前會。不爾前後豈自楙楯。又涅槃經三十九雲。譬如一火因木草等名木等火。意識亦爾。因眼根等各眼等識者。此顯六識同意處故總名意識。餘文準會。其理可悉。 (三十六左)又解深蜜瑜伽等(文)。彼經第一(十七紙右)雲。若於爾時一眼識轉。即於此時唯有一分別意識與眼識同所行轉。若於爾時二·三·四·五諸識身轉。即於此時唯有一分別意識與五識身同所行轉。廣慧。譬如大暴水流。若有一浪生緣現前。唯一浪轉。若二若多浪生緣現前。有多浪轉。然此暴水自類恆流無斷無盡。又如善淨鏡面。若有一影生緣現前。唯一鏡面轉變為影。亦無受用滅盡可得如是(文)瑜伽七十六(二紙右)引經全同。 (三十六左)有雲(至)理必不然(文)。一意識計有三釋別。一六識體一。二七識體一。三八識體一。圓測道證·神廓等並以六識一為正(神廓攝論疏亦有此說。然神廓師是攝論譯場之筆受人)義演言有雲者。測法師解也。義燈一末(八紙右)雲。論或執諸識用別體同。西明雲。有說。八識多一。有說。但執六識為一。不說七·八。雖有二解。取此為正。所以者何。世親釋雲。唯除別有第八。故彼論雲。非離意識別有餘識。唯除別有阿賴耶識。故知別有第八自體。雖無正文。准理第七離意別有。要集三解。第三同此。亦判為正。今謂不爾。若無唯言。可如所會。既說唯除別有第八。更許離六別有第七。乖論唯言。要集又會。如深密經。文唯顯說第八與六。意中合說第六·七故。彼意唯信有第八識。本未信有第七末那。故世親述彼唯除第八不除第七。若爾。那知世親不依楞伽所說第八與七如水起浪執七為一唯除第八。又復無性但言此中無別餘識。那知不依一類諸師依楞伽經如水起浪八識體一。此論但雲諸識體同。諸言無簡。又無著攝論雲。有一類師說一意識。彼彼依轉得彼彼名。如意思業名身語業。依彼論文。即雲說一意識。明不許多。又雲如意思業。只說意思分為三業。非別二思。若許餘識。喻不相似。不名一意。是故無性但總說言無別餘識。世親攝論唯除第八。更別師義。如古因明師立能所成多少各別非皆相似故。古一意師亦應如是。非可違論說六為一將作正敘。 (三十六左)經部覺天等執(文)下疏四本(五十三紙左)雲。譬喻師是經部異師。即日出論者是名經部。此有三種。一根本即鳩摩羅多。二室利邏多。造經部毘婆沙。正理所言上座是。三但名經部。以根本師造結鬘論廣說譬喻名譬喻師。從所說為名也。其實總是一種經部(文)。今謂。俱捨二(七紙右)有覺天計。正理四(十八紙右)雲。寡學上座此當俱捨覺天。然正理中往往有上座之言。未詳是室利邏多。疏主有何所據。又檢正理始末。正理第三(九紙右)明立三科由中。前破世親呼言經主。連次初呼彼上座言等。此上座言之初也。此下往往有此。又第四(十五紙左)立處假界是勝義。此為上座說。即是經部計。慈恩所言恐依此等論文。未得明文。難以一決。又正理中言上座及一切譬喻部師。又言譬喻論者。又言譬喻師。文不一准。深須消息。是經部非一中。此中指根本經部。以下(第四末二十三紙左)言根本經部說有三法遍行(受·想·思)故。正理十一(二十紙左)雲。有譬喻者唯有心無別心所等。覺天是婆沙四評家隨一也。婆沙百四十二(七紙左)明覺天立離心無所。彼雲。尊者覺天作如是說。名二十二實體唯一。所謂意根。彼作是說。諸有為法有二自性。一大種。二心。離大種無所造色。離心無心所。諸色皆是大種差別。無色皆是心之差別(文)如下疏(七本十三八紙左)言婆沙等敘妙音等計者。此恐疏主忘失。以前文(此段及四末二十紙左·同二十四紙·六本二紙左)皆雲經部。唯第七本雲妙音。況考婆沙。有覺天計如今所引。無妙音師立無心所之文。義蘊一(十六左)雲。疏經部覺天等計者。此正敘覺天兼說經部。准婆沙論百四十二。唯覺天無心所也。雖說三法和合名觸者。既言和合。明不實。餘准皆假(已上)今謂。於經部中。根本譬喻論師全無。上座室利羅多分無計。別立受想思故。覺天亦全無計。義蘊既雲正敘覺天者。此釋好也。全無·分無雖皆名無。然今論文言無別心所。此則正顯全無。然三法和合等文。准俱捨等是經部所引。疏主此段稍有淆濫。然准正理。譬喻者計唯有心無別心所之師。又有執別有心所論者。於中一立有三大地法。或說有四。或十或十四等。如正理明。然疏第七雲。如前第一卷解。彼雖不言一切心所並無者。與正理文相違何者。答。正理言無者。言心之分位無別心所。非不分立受·想等。疏主就義言不言並無。亦無巨妨。又考正理論。於經部中根本譬喻論師立唯有心無別心所(第十一卷二十紙左)又上座室利羅多立受·想·思別有體性。以經說故(第十之四紙右)雖總言經部。非無稍異。然四末疏雲根本經部說有三法遍行者。此違正理。恐疏主暗記失。 (三十七左)覺天所執(至)無心所(文)。義演雲。覺天論師是經部中一師也。今謂。不知覺天是婆沙四評家中隨一。言經部中一師誤之甚矣。士夫六界者。俱捨二(七紙左)雲。入胎經說。又覺天所成自義(光記二·二十紙左)又正理五(八紙左)譬喻論師引此成已義。又所引觸文出於俱捨第十(三紙左)光·寶兩師並雲經部。又疏主下文(第七)雲俱捨解觸支中敘經部計。又第七中引六界文為楞伽師並經部妙音等計。與此不同。瑜伽五十六(七紙)破依分位經。六界經等立無心所計。略纂十五(六紙)釋之。今謂。疏主覺天為分無計者。恐無本據。婆沙·俱捨等無其意。義燈雲。要集雲。如何得知立三·四等。見不引文即雲。如何得知。如彼西明所引。何知本疏不見彼文。恐煩不引。徒設徵責。今謂。淄洲亦不引文。又疏下文引妙音等。可以例知。 (三十七右)行信思等(文)。疏四末(二十四紙左)雲。經部以思分位名信等。 (三十七右)初之二種(至)非異(文)。樞要中有九句分別。此第一解。彼上本(四十紙右)雲。又解。各有小乘大乘師執。第一清辨依世俗諦心外有境。二俱非無。第二小乘中一說部執一切法唯有假名都無心·境。外道空見亦復如是。第三小乘執心意識義一文異。攝大乘說心意識體一者是。第四上古大乘亦有依莊嚴論執諸心所離心無體。如下心所問答中辨。故四各通大小二執。由此總應九句分別。第一解雲。第一·第二小乘大乘執境執心非空非有。第三·第四大乘小乘執心執所非多非異。第二解雲。第一·第二大乘小乘。第三·第四小乘大乘。第三解雲。第一·第二大乘小乘。第三·第四大乘小乘。第四解雲。第一·第二小乘大乘。第三·第四小乘大乘。第五解雲。第一·第二大乘大乘。第三·第四小乘小乘。第六解雲。第一·第二小乘小乘。第三·第四大乘大乘。第七解雲。四俱大乘。第八解雲。四俱小乘。第九解雲。四中一一皆有大乘小乘。並各如次應雲。執境執心非空非有。執心執所非多非異(文)義演九句一一立名旗勢文字多誤。有叵取解。 (三十七左)然清辨計(文)。義演雲。疏然清辨計至有何心也者。意雲。清辨勝義中心境俱空。世俗中心境俱有。如何今者偏計識無不言境耶。答。依世諦中心境俱有。今因違汝說有境無心。 (三十七左)邪見一說(文)。宗輪論述記上(二十八紙左)雲。一說部。此部說。世·出世法皆無實體但有假名。名即是說。意識。諸法唯一假名無體可得。即乖本旨。所以別分名一說部。從所立為名也。真諦師論名與此同。文殊問經雲執一語言部。名雖相似。然註解雲。所執與僧祇同故言一說。此釋非也。 (三十七左)正量部師(文)。下三本(四十一紙右)雲。不同安慧及小乘中正量部等無所緣相得名為緣(文)如此編(一之五)引宗輪疏具解。 (三十八右)即安慧師(文)。如下第三本(四十一紙右)具釋。 (三十八右)如僧伽等(文)。僧伽即數論師。如下(一末二十三紙)具明。   (三十八右)如吠世等(文)。吠世即勝論師。如下(一末三十九紙)具明。   (三十八右)犢子等計(文)。宗輪論雲。後即於此第三百年中。從說一切有部流出一部。名犢子部。述記(三十七左)雲。犢子者律主姓也。上古有仙居山靜處。貪慾起已不知所立。近有母牛因染生子。自後仙種皆言犢子。則婆羅門姓也。又論雲。其犢子部本宗同義。謂補特伽羅非即蘊離蘊。述記雲。其犢子部謂補特伽羅非即蘊離蘊。謂實有我非有為無為。然與蘊不即不離。佛說無我但無即蘊離蘊。如外道等所計之我(文)下疏(八十六左)雲。筏蹉氏外道名犢子外道。男聲中呼。歸佛出家名犢子部。皤雌子部女聲中呼。即是一也。下疏雲。此部主計非即非離我。如俱捨二十九等(文)言等者等取正量部等。下疏雲。正量部等亦作此計。 (三十八左)法藏部(文)。宗輪論雲。次後於此第三百年。從化地部流出一部。名法藏部。自稱我襲釆菽氏師(文)疏(上卷三十九左)雲。法藏者部主名。密之與藏義意大同。法藏法密二義皆得。此師含容正法如藏之密故言法密。從人以立論主名。此部師說。總有五藏。一經。二律。三阿毘達磨。四咒。即明諸咒等。五菩薩。即明本菩薩行事等。既乖化地本旨。遂乃部分。他不信之。遂引目連為證。菽者豆也。上古有人。嗜緣豆字。釆以為食。遂得成仙。目連是彼仙種故言釆菽氏也。或言。仙人食豆。此是彼種。我謂族類。此部引目連說有五藏證也(文)又宗輪疏(下八十八紙)明此宗計。未見此文。他日更考。婆沙九(七紙左)問。何故作此論。答。為止他宗顯已義故。謂或有執。心心所法能了自性。如大眾部。彼作是說。智等能了為自性故能了自他。如燈能照為自性故能照自他。或復有執。心心所法能了相應。如法密部。彼作是說。慧等能了相應受等。或復有執。心心所法能了俱有如化地部。彼作是說。慧有二種。俱時而生一相應。二不相應。相應慧知不相應者不相應慧知相應者(已上論文)下文廣破諸計。文長故止。 (三十八左)化地部(文)。宗輪論雲。次後於此第三百年。從說一切有部復出一部。名化地部(文)疏雲。此部之主本是國王。王所統攝國界地也。化地上之人鹿故言化地。捨國出家弘宣正法。從本為名名化地部。真諦法師雲正地部。本是王師匡正土境。捨而弘法故言正地。亦稍相近。文殊問經言。大不可棄非也。又疏(下八十一紙)具明此宗計。未見此文。他日更考。義演緣俱有法具有三釋。皆不允當相應俱有寬狹天別。准相應俱有二因可以思知。 (三十八左)法救說(文)。婆沙一百四十二(七紙右)雲。尊者法救作如是說。名二十二。實體十四。謂即前五及命·捨·定無別實體故(乃至)問。何故彼說定根亦無別體。答。彼說。離心無實體故。如說定雲何。謂心一境性。由此諸根名二十二。實體十四(文)法救是婆沙四評家中隨一。然飾宗記二末(三十九左)雲。雜心論主雖即非是婆沙法救。然亦名為法救論師。其所造論往往遵承婆沙法救。且如心論第十二雲尊者說曰。注中雲。此達磨多羅以右昔達磨多羅為尊者(達磨多羅此雲法救)准此應知雜心論主亦立法處無表色體。以之為假。然婆沙中法救論師者。即婆沙七十七·順正理五十二·俱捨第二十並雲薩婆多宗有四大論師之一數也(文)今謂。定賓善考終古未考義。可謂學博矣。予今覽雜心論。論主非婆沙中法救明矣。何者。論中舉四論師評三世義。世友為正也。依之而言。則定賓引證知是迂泛矣。 (三十八左)論故作斯論(文)。演祕雲。論故作斯論者。此之結文前之二師亦合有之。上言今造此論一句後之二師理亦合有。不可繁重故互影顯(文)義蘊亦同。 (三十九左)科此本教有三種三(文)。三種三者。謂相性位科·初中後科·境行果科。然樞要分科凡有八釋。此三說科彼八釋之第三·四·五是也。 (三十九左)頌說言(至)等事(文)。大乘楞伽經唯識論天親造菩提流支譯與真諦譯大乘唯識論·玄奘譯二十唯識同本。文出次下(六十七紙左)。 (三十九左)雖知此心(至)不可妄故(文)。義蘊一(十七右)雲。疏雖知此心虛妄顯現至不可妄故者。問。初言雖知此心虛妄顯現。即是已了妄訖。何故復言若不知真不了妄耶。答。初未達真雖知虛妄。以有漏故未能深了。證真已後方能盡了皆如幻事故。下論雲。未真覺位長處夢中。要至覺時方能追覺也。 (四十右)經言(至)而非真(文)。此厚嚴經文也。出於第八論(三十一左)。 (四十右)總十三住略為五位(文)。五位十三具如第九中明。 (四十一右)准釋瑜伽攝論(文)演祕雲。疏准瑜伽攝論等者。瑜伽者相應之義。境·行·果三並相應故。即所詮也。論從所詮名瑜伽論。攝論正宗明十殊勝。十殊勝者。前八是因。後二為果。就前八中。初二是境。次六是智。智即行也。斯之二論正宗所明唯境·行·果。唯識准彼亦境·行·果為正所宗(文)義蘊亦同。 (四十一右)然初境中(至)此二故(文)。樞要上本(四十三左)雲。辨境之中明真俗諦。二十四頌明俗諦。次之一頌明真諦。明俗諦中分二。初標後釋。如相性位三科中解。次上三科如疏中解(文)義演雲。意雲。就境中有其真俗二諦。雖別以真俗相依故總為境。問。勝義世俗各有四重。此中何故但說二諦。答。一切所知唯此二故。又問。何故境中但說二諦不言餘法。答。一切所知唯此二故。 (四十一左)廣明識相(文)。樞要上本(四十三紙右)雲。後二十二頌半隨所標而廣釋。廣中有三。一廣三能變體。二廣依識所變。三廣由假說言。 (四十一左)依境行果(至)性相(文)。若境行果科則樞要雲上本(四十三左)辨境之中明真俗諦。二十四頌明俗諦。次之一頌明真諦。中分二(文)若相性位科則樞要雲(同上)前二十四頌明唯識相。次之一頌明唯識性。後之五頌明唯識位。 (四十二右)要無九過(文)。若正比量則必離三十三過。謂宗九。因十四。喻十。今唯立宗不舉因·喻故雲九過。 (四十二右)由此滅道(至)非對治(文)。義蘊雲。疏由此滅道或非世間者。滅·道二諦即第三俗。若對勝義可名世間。約無對治故非世間。 (四十二左)心與境(至)為聖(文)。演祕雲。疏心與境冥等者。歎聖心智親證於境。離其妄執曰與境冥。體妙殊勝功能莫方得斯勝德。名為神會。有雲。如次配後·本智。又雲。本智緣如名心境冥。世第一法名之為智見道名神。詳曰。雖為穿鑿全無所據。有何所以後得·本智別名心智。本智之境而名神耶。如何有漏與無漏見而有會義(文)義演雲。疏心與境冥等者。本智及心望境名與境冥。心所望境名智與神會。又哲雲。心與境冥者。心冥真境。智與神會者。有勝神會故(文)今謂。諸說並不穩暢。境該真俗。心智亦通。意謂。能有根·後二智冥會真俗妙境。名之為聖。義蘊雲。心與境冥智與神會者。有解。初是後得智。現量智境故名為冥。後是根本智。真如妙理猶若神也。會即現證。又初約心王證境。後約心所證境即俱是根本也。更有別釋。不勞煩述。 (四十二左)然大般若(至)彼說(文)。大般若四百九十八(十二紙)如演祕所引。義燈一末(九紙左)雲。疏言依大般若八囀聲中釋世間雲。是世間出故名世間者。以五蘊體即是世間。非是五蘊別從世間而出。以五蘊體是世間故。五蘊自現之時。名世間出。如世說言聖人出故。准八囀聲即體聲也(因明前記舉上釋雲。問。此釋世間。雲何言是世間出故名世間耶。答。准般若。此初文是釋出世間文。復有讀者應更撿文)造世間故者。以從蘊上起諸煩惱。煩惱生業造作當果。名造世間。即業聲也。由世間者。以煩惱等是五蘊具能造五蘊。蘊從彼具故。名由世間。即具聲也。為世間者。以為蘊體墮在世間故。名世間。即為聲也。因世間故者。過去或業體是世間。從彼招感。因於彼故。名因世間。即從聲也。屬世間故者。繫屬世間故。即屬聲也。依世間者。以剎那生滅後依於前而得起故。名依世間。一切諸法皆七囀聲之所目故。第八呼聲以召彼故更無別義。故略不說(文)演祕雲。按彼經四百九十八雲。是六波羅蜜何因緣故名為世間及出世間。舍利子。世間者。謂六波羅蜜是世間故。乃至依世間故名為世間。舍利子。出世間者。謂此六波羅蜜是出世間故。拔出世間故。由世間出故。為世間出故。從世間出故。世之出故。依世間出故。名出世間。詳曰。准此經文。疏所引雲是世間出名世間者。出字賸也。題卷亦誤(文)義蘊雲。然此疏雲。是世間出故者。出字賸也。或疏意兼釋於出世間故加出字。然者略也(已上)今謂。初義與演祕同。此解應然。 (四十二左)釋問起因如樞要說(文)。樞要上本(四十四左)雲。准瑜伽釋言。總問此論所明宗要。問者先聞諸經所說一切唯心。其義未了故為此問。或作論者先總受請論之宗要。盡在心中欲為學徒分別解說自假興問為起說因。故為此問。若不爾者。先無略說。無容欻問。又發問者略有五種。一不解故問。二疑惑故問。三試驗故問。四輕觸故問。五為欲利樂有情故問。今為第五。專為利樂諸有情故作此論也。已達故非初二。自問故非次二。故依第五以發問端(文)義燈一末(十紙右)雲。又難有五。一為不了義得顯了故。如言此文有何義耶。二語相違故。如言何故世尊先說與今說異。三由道理相違故。如有顯示四種道理相違之義。四不決定故。於一種義於彼彼處種種異門。說故。五者究竟非現見故。如言內我有何體性而言常恆無有變易如是正住等。今此設難即第二·三。 (四十三右)餘如樞要(文)。樞要上本(四十五右)雲。何故本頌最初答難標論宗。般若燈論初釋八不。清辨二釋順世俗解。今以此頌攝一部中所有義盡。由是答標。下十四頌半廣此所標三種能變下三句頌。次是諸識轉變等一頌廣此第五句頌彼依識所變。復有八頌廣此頌上二句由假說我法等。彼初二頌答文外違理難。後六頌答違經難。言雖似別。意皆依心所變現而說。後之五頌總廣修此一頌半所經行位。故先答難即標論宗。總攝一部之大意也初一頌半分之為三。初二句隨先問答。次一句隨別徵釋。後三句隨陳自列。此以義科。非依釋段。 (四十三右)論由假說(至)識所變(文)。義燈一本(十紙)雲。釋此頌文雖有十師。大類分三。謂安慧菩薩就依他中唯立一分。難陀·親勝等立於二分。陳那等師立於三分。護法准下雖立四分。然隨於古釋依三分。 (四十四右)此但說識義兼心所(文)。義演雲。疏此但說識義兼心所者。此釋外難。難雲。識體有變。相依上說我法。心所有二分。應亦說我法。何故說識實不言心所。答。此但說識義兼心所(文)今謂。此難及答具見次下疏(五十六紙左)義燈具釋如集成引(五十一紙左)。 (四十四右)若爾真如(至)名真如(文)義演雲。意此外難。難雲。我法是不實。實名唯識。真如非不實。應當非唯識言不離識名唯識等者答也(文)此問及答亦見次下疏(五十六紙左右)。 (四十四左)後後遂有相見分生(文)。演祕雲。問。相·見二分發乎無始。雲何後後方遂有耶。答。約更增說。如法華言來入此宅又縱無始際相見亦因熏習。熏習後起熏習相見。起非一故言後後(文)今謂。有漏無漏各有本始種子。後後之言有何失乎。義蘊雲。疏後後遂有相見分生者。問。此相·見分無始先有·如何此說後後生耶。答。雖及未熏前前已有。猶如說蘊從取而生。約義說故。 (四十四左)經頌言(至)而轉(文)。經謂厚嚴經。即第二卷論(九紙右)所引之文也。 (四十五右)是故經言(至)我法名(文)。亦厚嚴經之文。第二論(十一紙右)所引。 (四十五右)又第二解(至)以為我法(文)。義蘊雲。疏又第二解至義依體者。言以無依有者。所執我法無實體。能執之情其體不無。無體我法依於妄情故。言以無依體。言義依體者。此聖教我法相見體上有主宰義即立為我。有作用義即立為法。我法二義依相見體故。言義依體也(已上)今謂。此釋本據下疏。然與今意。不合。下疏(六十五右)雲。護法釋雲。識自證分相見依他二分非我非法。無主宰故。無作用故。性離言故。聖教名我法。者是強目彼等。 (四十五左)我法二假(至)都非(文)。義燈一末(十三右)雲。此意釋雲。世間我法說所執相以為我法。我法本無。唯只言說。聖教雖說所緣見相蘊等諸法以為我法。蘊等實非若我若法。但唯有言故雲乃屬於說。 (四十五左)以所說(至)若法(文)。義燈雲(一末十三紙右)此意解雲。所執外我法無。世說我法者。隨自情執我法之解說為我法。無彼所執我法可說。以我法無依內情故。以無依有假。故但說情。聖教所設依識等上有我法義。義依於體。即義是別。識體是總。以別依總故說別義以為我法。名義依體。此既說義以為我法。故不在言。有彼體義為所說故。 (四十六右)若安慧解(文)。樞要上本(四十五右)雲。安慧解雲。佛身諸法不可說為若我若法。證不可言故。執習俱盡故。施設我法唯在於餘。除佛已外諸異生等於計所執總無之無別執為我法。世尊為除此妄實執。於總無上義施設。為聖教我法。如論所引厚嚴二頌(文)義燈一末(十紙左)雲。且安慧雲。相見無體。能所取故。故經雲。有為無為名為有。我及我所說為無。此說有為及以無為二種為有更無餘法。佛能證智離虛妄故。以自證分緣真如時。更無見相分。無能所取故。緣自證時為後得智。無二取故。亦無見相。猶此相見既是虛妄即遍計收。依他之中唯自證分。既有二分。皆是妄心故。三性心皆許有執。除佛已外並皆有執。何以得知。准多經論。第五地中斷於下乘般涅槃障。求涅槃者既是善心。若其無執。何須說斷。八地已上除加行心。加行心善。既說言除。故知有執。又復世親造緣起論許三性心並無明俱。故並有執。問。既除佛外皆悉有執。十地無漏心有執不。答。有二解。一雲。有執。二十唯識雲。他心智雲何知境不如實。如知自心智。不知如佛境。既雲不知如佛境。明無漏心亦是有執。問。既許無漏復名為善。何有無明。答。簡餘重故。如有漏樂受亦名為苦。行苦攝故。如有漏善亦名不善。勝義不善故。故名為善及無漏者。亦簡重故。二雲。雖通三性。無漏心無。故下第八雲。八識心心所有漏所攝皆有執故。既簡無漏心。故不說有。問。豈無二分耶。答。准下第九解真見道敘異說中。不立二分即安慧等。故無漏心不許有執。然二十唯識雲不知如佛境者。據有漏說。或非明瞭。不得如佛。相傳二解。准此唯佛不有二分。故知我法不依佛說。無二分故。證不可言故。執習斷盡故。施設我法唯在於餘。除佛已外於計所執總無之上。別執為我及以實法。世尊除此虛妄執故。於總無上假施設為聖教我法。又(十二紙右)然安慧釋。假我假法世間愚夫於自證分上妄生相見。相見本無。不了此空執有我法。我法別無。或執相見別二以為若我若法。故名別無。相見總無為別我法作所依止。以此我法依相見故名別無依總無。而假立為世間我法。以無依無假立聖教所說我法。雖迷悟異俱依於無。又此安慧以外似內故。以無似有。相見體無。似內心執有。故法准同。聖教我法以有似無(文)演祕雲。疏若安慧解至別無依總無等者。有義。聖教我法所執既無。如何聖教亦無依。無故應別解。彼宗世間所說我法及一分聖教菩薩二乘所變現者。此無依無。由有漏心皆名執故。若諸菩薩無漏心現及佛現者。皆強施設。義依於體。不違正理。問。若爾。二分皆是所執。彼無二分。依何假說。答。安慧解雲。說依二分。且依世間一分聖教。若無漏心佛所現者。此等皆依自證假設。又此亦得依識所變。自證分中分別說。有能所變故。若依此釋說。所變言未皆說名相見二分。詳曰。除佛以外餘無漏心相傳二釋。一雲。有執。有二分故。一雲。無執。無漏二分非虛妄故。第八論雲。八識心心所有漏所攝。皆有執故。已簡無漏。或無漏心皆無相見。疏中且依第一義說二分既執。諸佛便無。所以我法不依佛立。依餘聖者有漏心既名無依無。據斯一義。理亦何失。具如義燈(文)准第八·疏·燈·演祕第十·樞要·二十唯識疏等。多明無漏心有執之義。義演雲。疏別無依總無者。我法二種是別無。即於總無之上此有別無我法也。此即通說見相二分名總無也。或可見相二分各得總無之名。故相分總無之上此為我法。見分亦爾。為安慧師此見相二分亦是假無。如蝸牛頭有二角。角無其體。但起頭故。 (四十六右)唯以(至)解別(文)。義演雲。疏與護法解別者。難陀但依相分上此為我法。護法通達見相分上此為我法。故有別。 (四十六右)又解如樞要說(文)。樞要上本(四十五紙右)雲。難陀師雲。依相分上起所執我法。隨計妄情說為世間我法。即依所變依他上施設為聖教我法。 (四十六左)此識所變(至)三種(文)。演祕雲。論言此者。此其所變。體者即見相分。有義。此有二義。一雲。此者此能變識。二雲。此者此我法二。此我法二所依見相能變之識有三識故。詳曰。本釋為正。何所以者。夫言此者指陳之義。前言我法依識所變。既雲所變。必有能變。故異前言此能變三。明知此言屬於所變。若此能變。文勢疏斷。又此我法亦為不可。為言我法即是所變非是見相。見相復非我法所依。既有斯濫故從本疏。 (四十六左)三法轉相依也(文)。演祕雲。我法依相見。相見依識體。問。何故頌言我法名彼。見相為此。答。對自證分近遠別故。立彼此言。三法轉依遠近別故。 (四十六左)此義通餘(文)。餘者除此異熟識因果之外一切內外種果皆悉如是。故雲通餘。非必指小乘。俱捨二雲。或所造業至得果時。變而能熟。故名異熟。彼所得果與因別類而是所熟。故名異熟。或於因上假立果名。如於果上假立因名。 (四十六左)今者(至)世故(文)。義演雲。意雲。異時者。約初造業望當受果為異。不約種望現果說。何以故。大乘許種現同世故。 (四十七右)思量(至)釋也(文)。演祕雲。疏思量即識准前釋者。異熟兩釋但准持業。何以故。既雲思量。明非是種種位無有思量義故。故疏但言思量即識准於前釋。 (四十七右)三了別境識(文)。義燈一末(十四右)雲。論及了別境識。要集敘。有說。下一識字通三能變有雲。前雲彼依識所變。三變通名。此雲識者唯屬第三了別能。以心意識名體別故(要集但敘而不決斷)今謂。釋非。所以者何。前標我法依識所變。次辨能變識體一多。本欲釋前。不擬別解心意識號。故下釋雲。此三皆名能變識故。又心意識了名之通故。隨增立名。餘處說別。此處據通。識之名體不得雲別(文)下疏(四十九左)具釋。 (四十七右)二十論說(文)。二十唯識述記上(十紙左)雲。謂諸經論所說心·意·識·及了別。此之四名其體無異。但名差別。心積集義。意思量義。識了別義。了識達義。應言了別。此中言略但說了言。舊論言等等此了故。乃至了別有二。一細。二粗。初通諸識。後唯前六。此即八識皆有四名(文)義演雲。疏二論至說六識者。意雲。此舉教為難。難雲。若言前六名識者。何二十唯識論說雲。心意識了名之差別。了通名者。意說。八識俱得名心意識等。何故今者偏說前六名識。答。偏說前六名識者。有其二義。一則了別別境。二則了粗顯境。如下論言了境相粗故。前六不同七·八也。 (四十七左)然濫第七(文)。演祕雲。問。何故不言濫第八耶。答。第八通緣三種境故。無濫不言。若爾。第六通緣諸境。應不得名了別境識。答。以根對境得名了別。問。根境相對七八應然。詳曰。准此等妨言濫七八亦應好也。疏據顯相且言濫七(文)今謂。疏釋本據下論(第二之十一右)雲三謂了境即前六識了境相粗故。疏二末(七十二右)雲。以前六識同了粗境異七·八故合為一名。樞要上末(三十八右)雲。三行相粗故。四所緣粗故(文)今謂。疏意以緣境粗唯簡第七。以行相粗通簡七·八。下論唯以緣粗通七·八。所望不同。義演雲。疏對此六塵至然濫第七者。意雲為對六塵此識一一別了。別者即各別義。為別別了六境名了別境識者。然濫第七。何以故。第七·六有解別境故。即第八識是第七識之境。故知第七亦應名了別境識。何故唯言六轉識。答。第七約不得名了別境識。明知不約了別別境說。但依了別境識說。即無過也。別為記別。 (四十七左)此依勝義(至)八別(文)。第九論(二紙左)雲。然勝義諦略有四種。一世間勝義。謂蘊·處·界等。二道理勝義。謂苦等四諦。三證得勝義。謂二空真如。四勝義勝義。謂一真法界(文)二諦章雲(二十一左)勝義勝義者。體妙離言迥超眾法名為勝義。聖智內證過前四俗復名勝義(文)義演雲。疏此依勝義至可言八別者。意問雲。今此八識為定別為不爾耶。且依四種勝義中說。不可依第四。心言俱絕故。若依第二·第三。不可雲一多。真故相無別。四諦因果故不二。但可雲依俗中第二·真中第一明。何以故。但是十八界故(文)演祕雲。疏依第二第三至相無別者。問。何故不辨初勝義耶。答。初據勝義諦而有兩釋。一雲。初體即第二俗。第二俗中可言八別。故除初真。二雲。初真體雖即第二俗。俗劣真勝。故初真中亦無八別。今依初釋故除初真。如下第七疏自兩解(文)疏七本(四十五左)雲。又(此第二解)即推入第一真中。亦非即離。理稍殊勝故。虛幻法故。何有定離。八作用別。亦非定即(又七末二十九紙右)。 (四十七左)頌中唯言(至)有八種識(文)。疏七末(十七左)雲。唯與定有別者。梵音言都。都者不唯是唯。亦是定義。於此都字之上加阿縛馱剌那。即是揩定義。故今應言唯是定義。 (四十八右)一類菩薩(至)文異(文)。一類菩薩者。攝論所說如上已明。小乘者如俱捨等。攝大乘論雲。復有一類。謂心意識義一文異。是義不成。 (四十八右)楞伽經說(至)水中諸波(文)。十卷經中第九(初紙)具文雲。依諸邪念法。是故有識生。八九種種識。如水中諸波(文)古會雲。生顯總合言生。又斷無明得菩提。故言邪念等。或言總意別故。約八識言生及邪念等。於中第二於理為正。 (四十八右)兼說識性(至)別開(文)。古說云云。如別章述。唯識章(十一右)雲。或因果合說九。楞伽第九頌雲。八·九種種識。如水中諸波。依無相論同性經中。若取真如為第九者。真俗合說故。今取淨位第八本識以為第九。染淨本識各別說故。如來功德莊嚴經雲。如來無垢識是淨。無漏界。解脫一切障。圓鏡智相應。此中既言無垢識與圓鏡智俱。第九復名阿末羅識。故知第八識染淨別說以為九也(文)無相論轉識品雲。能緣有三。一果報識。即阿梨耶。二執識。即末那。三塵識。即六識。乃至境識俱泯。即是空性。其空性者阿摩羅識也。乃至唯阿摩羅識是真如。如大乘同性言。眾生神識無邊無色。無相不可見。無定處所識相清淨。唯無明貪愛習氣業等客塵煩惱之所覆障。譬如清淨虛空四塵所障。無相論陳那菩薩造真諦譯觀所緣緣論同本。今二義中一識性者。此依無相論同性經。二染淨別開者。此依功德莊嚴經。如下疏第三雲唯無漏依。體性無垢先名阿末羅識。或名阿摩羅識。古師立為第九識者非也。然楞伽經有九種識。彼說真識為第九名無垢識。如上下會。此無垢識是圓鏡智相應識名。轉名因第八心體得之。 (四十八左)然依(至)別位起故(文)。義演雲。疏然依根境至別位起故者。此釋外難。難雲。若如大乘說有八識者。如何唯說有十二處等。答。但依根境相對體別說有十二處·十八界等。實有八識也。如經部師細意識至第六別位起故者。彼師計雲。細意識離粗意識外別有體仍別位起。如在滅定或無心時有細意識。雖無粗第六意識得有此細意識故。是有情攝。非無情也。亦如大乘在滅定時。雖每餘識。依第八識在不名無情。此亦應爾。雖作此計亦無可兩意識並起。七有細無粗。有粗無細故(文)言經部計細意識者。宗輪論雲。有根邊蘊有一味蘊。疏(九十一左)雲。有根邊蘊有一味蘊。一味者。即無始來展轉和合一味而轉。即細意識曾不間斷。此具四蘊。有根邊蘊者。根謂向前細意識住生死根本故說為根。由此根故有五蘊起。即同諸宗所說五蘊。然一味蘊是根本故。不說言邊。其餘間斷五蘊之法是未起故名根邊蘊。 (四十八左)如樞要說(文)。樞要上末(三十七紙左)具釋異熟量了境三義。 (四十八左)及亦二義(文)。准下疏等具有三義。二義如此所明。更有一義。及者謂等義。下疏五本(四十右)雲。又及者等義。舉四煩惱等餘觸等(俱捨等頌為等取餘心所等置及言是也)又二十唯識述記下(十九紙右)雲。西域言遮。此翻為及。或翻為等。若作及義。於六釋中顯相違釋。第三句及第四句並是顯此四難義各不同非無次行即是俱時至與未至故置及言。若言等者。顯非唯爾更有此餘。今者四義皆已列名。義不是等。但言及並顯相違釋。 (四十八左)如後卷說(文)。第二論(十一右)雲。及言顯六合為一種(文)今謂如常所解合集前後立以及言。今頌應有此意。然准下論合六為及。 (四十九右)三濫有財(至)思量了別境(文)。義蘊雲。疏三濫有財恐以異熟為思量了別境者。問。此既自他雙舉。為與依主何別答。若以已從他所依而立名是依主也。若將他法為已物。是有財也。雖舉自他相各別故。又有財全隱自名。依主自他俱舉。勝約前解故有濫也。 (四十九右)四濫鄰近(文)。演祕雲。疏濫鄰近者。問。全取他名可雲鄰近今言異熟思量了別。自他俱說何成鄰近。答。鄰近釋者。取俱時法以立自名若無及言恐言異熟由與思量了別俱時。異熟名為思量了別亦無失矣。六釋差別具如法苑抉擇明之(文)義蘊雲。疏四濫鄰近者。問。如四念住全取念而不言惠名為鄰近。今此何故自他舉耶。答。此實非鄰近。少分相似。所以言濫。又鄰近亦同有財。有其二說。自他雙舉亦名鄰近。若爾。與有財何別。答。隨其兩釋單舉雙明。只是有財將他屬已。鄰近隱已從強故二別也。 (四十九左)初之一名唯未轉位(文)。初名謂異熟名。執持貫通因果。異熟賴耶唯局因位。應知。或難疏主雲。阿賴耶名唯未轉位。異熟之名亦通果位。何故今如是言耶。予答雲。不知性相之最矣。總論第八識因果之位有三種別。一我愛執藏現行位。二善惡業果位。三相續執持位。此中阿賴耶名唯在第一。異熟之名通第二位。不及第三執持之名廣通因果三位皆得異熟之名。唯在未轉炳然可觀。或者難言如何何乎嗟乎。下論(第二之十一紙右)雲。一異熟即第八識多異熟性故。此多之言表通二位不通果位。 (四十九左)皆通異熟等名(文)。義演雲。疏皆通異熟等者。意雲。諸識皆從異熟中種子而生。亦得名異熟識。何故獨乎。又解。諸識種子各自轉變能生現識。是故諸識名異熟識(文)今謂。義演謬也。具如下疏及樞要上末(三十七紙左)。 (四十九左)如樞要說(文)。樞要上本(四十五左)何故本頌等之文是也。如上已引(二十五紙右)。 (五十右)合作二文科(文)。演祕雲。疏合作二文科者。初略釋頌所有論文分為二段。一別解三句合為一段。二總解三句合為一段。有兩種合故名合作二文科也。 (五十右)總作三文科(文)。演祕雲。疏總作三文科者。初略釋頌一段論文總為三段名總三文(文)今謂。有二三別者。後三段科如是諸相已下諸文皆唯釋第三句。前二段科非唯局第三句。於中愚夫所計已下亦總釋三句。此為別也。 (五十左)如論易詳(文)。義演雲。疏如論易詳者。意說。論中一一別解世間我法·聖教我法。此二種我法皆由假說。今謂。略者頌文。故雙舉也。 (五十左)或主(至)我用(文)。樞要上本(四十六右)雲。我謂主宰。法謂軌持。主是俱生我。無分別故。宰是分別我。有割斷故。主是第七我。宰是第六我。主是世間我。能作受故。宰是聖教我。依用辨故。並疏為五解。 (五十一右)法謂(至)不捨自相(文)倫記十三下(三紙右)雲。梵語陀羅唐名持義。梵語達磨亦是持義。能持故名法(文)義燈一末(十四紙左)雲。此意能有屈曲軌範表彰差別生物解者。隨增名軌。不為屈曲表彰但直生解。即名為持。持自性故。緣無為等生解之時。通得名法。不是定說無及真如不能生解故名為持。今於總一法名分為軌持。不爾軌持二言何別(文)倫記十三下(四紙右)雲。新羅證法師雲。法有三義一持差別。如此上文。持識不行差別義故。二持自性。如次文說。又有性者安立有義能持有義。無性者安立無義能持無義。故皆法。三軌生解。次文中雲。由彼意識於有性義。若由此義而得安立。即以此義起識了別。於無性義。若由此義而得安立。即以此義起識了別。 (五十一右)一體有(至)說對(文)。樞要上本(四十六右)雲。聖教法名軌。依用辨故。世間法名持。執實自體能自持故。並疏為五。此中皆依增上義說。四解通依世間聖教。第五別配(文)義燈一末(十四紙左)雲。又以軌持疏有四對。不是如次配前軌持。但隨所應為其四對。准義配取。並樞要中聖教世間對。樞要解雲。此中皆依增上義說。前四解通世間聖教。第五別配(文)自性差別者。因明疏上本(二十六左)雲。佛地論雲。彼因明論諸法自相唯局自體不通他上名為自性。如縷貫華。貫通他上諸法差別義名為差別(乃至)五蘊等為自。無常等為共。色蘊之中。色處為自。色蘊為共。色處之中。青等為自。色處為共。青等之中。衣華為自。青等為共。衣華之中。極微為自。衣華為共等(文)義演雲。問。陳說何別。答。但總申名陳。廣分別名說(文)因明疏下本(二紙右)雲。言先陳者名為自性。言後說者名為差別。 (五十一右)前唯(至)通無(文)。義燈一末(十四左)雲。若解此釋。西明引立無亦名軌。如因明論立我為無亦得名軌。徒設劬勞。有解不得本疏主意救此義雲。以我體無為疏所緣緣。以無體故不能生解。親緣有體生解名軌。亦是徒施。有雲。復引瑜伽論。軌通有法無法·有為無為·若有若無俱名論軌。亦應自息。要集復雲。有說。四對辨持軌異。無為無法唯持非軌。義即難尋。復引楞伽真智緣如乃至雲。後得智緣遠從本質生解。名論軌亦無有失者。此不異前。何煩廣說。又引瑜伽五十二雲。由二種緣諸識得生。乃至意法。答。由能軌持諸五識身所不行義故。佛世尊假說名法。五識不行通為無為(既欲證無及如名軌。復引通語如無軌言。不解本釋徒為證據。應尋前解經論無違)演祕雲。有義。軌唯有法持亦通無。此一盡理。許無義宗能生解者。約無本質。非無影像能生心也。故下論雲。緣用必依實有體故。詳曰。若從其勝。軌有有法。據但生解。無亦名軌。故瑜伽論五十二中以五種理成緣無識。識既緣無。豈非無法生物解耶。若生物解。何不名軌。若爾。雲何緣用必實。答據生識體。緣必有體。若行解起因無亦生。如立我無豈不生彼我無行解。故亦無違。疏等之意如燈具釋(文)義蘊雲。疏前唯有體後亦通無者。此即第一體有無對。下之三對如次可知。 (五十一右)瑜伽五十二(文)。五十二(初紙左)雲。問。如世尊言。過去諸行為緣生意。未來諸行為緣生意。過去未來諸行非有。何故世尊宣說彼行為緣生意。若意亦緣非有事境而得生者。雲何不違微妙言說如世尊言。由二種緣諸識得生。何等為二。謂眼及色。如是廣說乃至意法。答。由能執持諸五識身所不行義故。佛世尊假說名法。是故說言緣意及法意識得生。問。何因緣故知佛世尊有是密意。答。由彼意識亦緣去來識為境界世現可得非彼境識法處所攝。又有性者安立有義能持有義。若無性者安立無義能持無義。故皆名法。由彼意識於有性義。若由此義而得安立。即以此義起識了別。於無性義。若由此義而得安立。即以此義起識了別。若於二種。不由二義起了別者。不應說意緣一切義取一切義。設作是說。便應違害自悉彈多。又不應言如其所有非有亦爾。是如理說。是故意識如去來事非實有相緣彼為境。由此故知意識亦緣非有為境。復有廣大言論道理。由此證知有緣無識。謂如世尊微妙言說。若內若外及二中間都無無有我。此我無性非有為攝。非無為攝。共相觀識。非不緣彼境界而轉。此名第一言論道理。又於色香味觸如是如是生起變異所安立中。施設飲食車乘衣服嚴具室宅軍林等事。此飲食等離色香等都無所有。此無有性非有為攝非無為攝自相觀識。非不緣彼境界而轉。是名第三言論道理(文)略纂十三(四十五右)雲。論雲。答。由能執持諸五識身所不行義。世尊假說為法等者。有體法唯在現在。體是有故名真實法。若過去未來體非實有。然能持自無體令五識不行。令意識轉。假說名法。此豈是法。故令法處攝。前引經中但有法量而無處字。假說無為法。非謂法故便法處攝而言遂有體。應立量雲。如我所言過未無法亦應名法。有所持故。如現在法。應成意緣過未等無體之法意識應緣。以是法故。如有體法。答。由彼意識亦緣去來識為境界。世現可得者。此世間相違。過未之識十八界攝。意緣之時非法處收。但是當曾六識界攝。緣過未世亦然。雖假說名法非法處收。緣空華等心亦起。此境亦非法處收。亦得假名緣法起意。應立量雲。去來二世意所緣境諸色等法非法處收。緣去來世識故。以意緣之所行故。如去來世所緣六識。問曰。此是所緣緣不。答曰。影像當心唯識三世攝故。是所緣緣。此本質無法非是因果。影像可成因果。今就外執破。非大乘中影像不有諸識可行。有性安立有性。無性安立無性等者。有性之法自有業用。能持自體令他識不行自識得行。無性之法不能自有作業。唯有他識不行等。故名無性。緣有不知無故。便違自宗。廣大言論中。無我觀此無我本質無。如世智即緣彼無顯得真如。如加行智即亦有影像當心。據本名無。影像言有。今以本質破外人。若影像是依他性。是何性攝。答。不相應中法同分攝。此乃與心同種。心之相分義名法同分。非謂乃言緣無我境直照本質更不變生即是無法攝。應同前解。 (五十一右)今者(至)名無(文)。義演雲。疏今者相分必有似無名無者。釋外難。難雲。夫論緣法。必有相分。如何名無。答。雖必有相分。以似無本質故。當時緣無作無相解。後時影像似無本質也(文)義蘊雲。疏今者相分必有似無名無者。此會瑜伽。彼雲無名法。今約相分但是似無非實無也。 (五十一右)前是共相(文)。自性差別亦云自相共相。佛地。因明兩論有別。至下當辨。 (五十一右)前唱者(至)名軌(文)。因明疏上本(二十七紙左)雲。自性亦名有法。差別亦名法者。法有二義。一能持自體。二軌生他解。故諸論雲。法謂軌持。前持自體一切皆通。後軌生解要有屈曲。初之所陳前未有說。逕廷持體。未有屈曲生他異解。後之所陳前已有說。可以後說分別前陳。方有屈曲生他異解。其異解生唯待後說。故初所陳唯具一義能持自體。義不殊勝不得法名。後之所陳具足兩義。能持復軌。義殊勝故。獨得法名。前之所陳能有後法。復名有法。 (五十一左)謂我(至)生者(文)。樞要上本(四十六左)雲。瑜伽八十三(十五左)但解八名。一我。我我所見現前行故。舉有能緣以顯所緣我體是有。二有情。謂諸賢聖如實了知唯有此性更無餘法。又復於彼有愛著故。情者性也。初總談彼有情之義無體可顯。即五根等皆名有情。此即我唯有此性無餘法故。後解以愛為情。能生我愛。說名有情。於彼法性生愛著故。若無有情誰情所愛。三意生。是意種類。有能思量勝作用故。顯是意類故名意生。四摩納縛迦。依止於意而高下故。若總釋義。此名儒童。儒美好義。童少年義美好少年名曰儒童。論依別釋。摩納是高義。高慢他故。縛迦是下義。卑下他故。以依止意或陵慢他或卑下他。名摩納縛迦(圓測文軌玄應經音並邑記等亦同。然大日經疏雲。經雲社怛梵者。謂與智者外道宗計大同。但部·黨別異故特出之耳。經雲若摩奴闍者。智度翻為人。即是人執也。具譯當言人生。此是自在天外道部類。計人即從人生。故以為名。唐三藏雲意生非也。末那是意。今雲末奴。聲轉義別。誤耳經雲摩納婆者。是毘紐天外道部類。正翻應言勝我。言我於身心中最為勝妙也。彼常於心中觀我可一寸許。智度亦云。有計。神在心中微細如芥子清淨。名為淨色。或如豆麥。乃至一寸初受身時最在前受。譬如像骨。及其成身如像已莊。唐三藏翻為儒童非也。儒童梵雲摩拏婆。此中雲納。義別耳。此二名是菩提闍梨解。文。慧琳音義八·十一紙右雲。摩納婆梵語也。譯主大唐三藏雲。此曰儒童。案善無畏三藏譯大毘盧遮那經。並與沙門一行出義記雲。摩納婆正翻應言勝處我。彼宗外道自言。有神我。在身心中最為勝妙。彼等常於自身心中觀我。或長一寸計。大智度論。亦計有神我。或如芥子或如豆麥。必為淨色。若譯為儒童者。梵語應雲摩弩婆。兩譯不同。未知執是請勘梵本文。笠置會雲樞要以總別釋則非正翻儒童者不可也。諸師並翻。何為非正翻乎。然三藏所傳中邊音殊女男聲別。未詳誰是。華嚴刊定記十二·十七紙右。觀人法無我中。初舉法無我。次明人無我。次明人中有眾生等見·然釋意生摩納婆雲。意生者。勘梵本中名摩努闍。謂有作此計雲。我是意生者。依止於意或高或下生故。摩納婆者。此雲儒童。謂少小而有學植者。仍要是四姓中婆羅門種。不爾。雖小有學。但名俱摩羅。此雲童子也。今此知諸法性平等故。意生高下及四姓中高皆不可得故。並雲無。以其二名義類同故。一處列也。已上。玄應音義第一·六紙左雲。摩□正言摩奴末那。此雲意性身。言諸文是梵言訛轉也。此譯雲年少淨行。或雲人(金剛般若經文)瑜伽倫記二十二上·二十四紙左雲。梵雲摩兔遮。此雲意生。後意生故。是意之種類身也。摩納縛迦者。此雲儒童。或多雲年少。此等是神我之異名。盛年自在意高下故。昔雲摩納略也)五養育者。增後有業作士夫用故。初養未來。後長養現在六補特迦羅。以能數數取諸趣故。諸賢聖等亦名此者。從未得道舊身說故。七命者者。與壽命和合現存故名命者壽命是別。者是總也。總者與別命和合現存故名命者。八生者。謂具出現等故(文)大般若四百十一斷諸見品(十四左)雲。舍利子言。世尊。以諸菩薩方便善巧能為有情宣說法要。令斷我見·有情見·命者見·生者見·養者見·士夫見·補特伽羅見·意生見·儒童見·作者見·受者見·知者見·見者見。由此義故名摩訶薩。 (五十一左)若依大般(至)見者等(文)。樞要上本(四十九紙)雲。大般若一處說十三。瑜伽八中加士夫·作者·受者·知者·見者。開瑜伽八中養育者分為二世。故說士夫。依此初九是別作用。後四通作用。依別作用單行相說故。或說十五。加使作者及使受者。依單重通別行相具說故。初十三單說。後二重也。初九別也。後六通行相故。大般若第七說有十七。前十五中加起者·使者。或說十九。前十七中加使知者·使見者。後二文亦依單重別通行相一切具說。由此諸教說數不同(文)義燈一末(十五紙左)雲。樞要我差別有十七。今又加之。大莊嚴論第十一卷雲。見者聞者·覺者·識者·食者·知者·說者·作者,。此雖說八。見者·知者·作者與前說同。聞·覺·識·食·說者五別。前十七上更加此五有二十二。雖未見文。准大般若等。既有使作使受者等。加使聞者等成二十七理亦不違。 (五十一左)若依世親(至)別故(文)。樞要上本(四十六右)雲。金剛般若上卷(九紙)說四。雖諸本名別。今菩提流支所翻雲。我·眾生·命者·壽者。天親論釋。見五蘊差別。一一陰是我。如是妄取。是名我相。此意總計三世五蘊差別為我。見身相續不斷。是名眾生。此計五蘊從前際來相續不斷故名眾生。一報命根不斷住故。是名命者。此計現在現有命故。命根斷滅後生六道。是名壽者(達摩岌多譯雲。我相·眾生相·人相壽者相)此見未來生壽更起故。理准此名是養育者。養未來故。翻家錯失名為壽者。不爾。生者命者諸教之中應別說有壽者。由此彼經但說四種。以緣三世總別計故。又(四十八紙左)雲。能斷金剛般若經。依杜行顗梵本。貞觀二十三年。於玉華宮夜翻朝進。本既別矣。列名亦殊。初八後九。依大般若等諸本及大師自本中能斷金剛分梵本亦四。所以天親等釋唯四非多。其能斷初八雲。有情·命者·士夫·數取趣·意生·摩納婆·作者·受者。後文說九。此八加我。初文因說度一切有情。有情為首略無其我。此中士夫即育養者。於現在身作士夫用故。瑜伽生者即行者攝此八之中。前六別行相。後二通行相。故前說八。後兼說我。六別行相·二通行相。所以有九。 (五十二左)乃至言生者(至)依瑜伽釋(文)。樞要上本(四十七左)雲。瑜伽第十(初紙)雲。生雲何。謂胎·卵二生初託生時。等生雲何。謂即於彼身份圓滿仍未出時。趣雲何。謂從彼出生。起雲何。謂出已增長。出現雲何。謂濕·化二生身份頓起。蘊得雲何。謂諸生位五取蘊轉。界得雲何。謂諸蘊因緣所攝性。處得雲何。謂即諸蘊餘緣所攝性。諸蘊生起雲何。謂即諸蘊日日飲食之所資長。命根出現雲何。即諸蘊餘壽力故得相續住。此中略義。謂生自性。若生處位。若所生。若因緣所攝。若住持所引。若俱生依持。前十中第一生及第五出現是生自性第二·三·四是生處位。第六蘊得是所生。第七界得·第八處得是生因緣所攝。第九諸蘊生起是任持所引。第十命根出現是俱生依持。謂生者具有此十義。以總作用故但說八。合士夫用入養育者。多分計故。答開為二。增後有業名養育者。育現在身作士夫用名為士夫。約世開之。 (五十二左)薩婆多等(文)。俱捨五(八紙左)根品偈雲。命根體即壽。能持煖及識。論曰。命體即壽。故對法言。雲何命根。謂三界壽。此復未了。何法名壽。謂有別法能持煖·識說名為壽。 (五十二左)二十七賢(文)。法苑賢聖章立五門具釋樞要及第九疏中義燈等。皆亦具釋。須者往見。 (五十二左)十三住聖(文)。如瑜伽四十八(二十八紙左)梁攝論開第九論及疏中具說。 (五十二左)三乘十地(文)。此明三乘及十地賢聖。或可十三住中已有十地。今言十地者。三乘所共住之地。故雲三乘十地。具如大品經等明。 (五十三右)舊雲流謂生死(文)。涅槃經三十六(四紙右)迦葉菩薩品雲。何因緣故名須陀洹者。善男子。須名無漏。陀洹名修習。修習無漏故名須陀洹。善男子。復有須者名流。流有二種。一者順流。二者逆流。以逆流故名須陀洹。迦葉菩薩言。世尊。若從是義。何因緣故。斯陀含人·阿那含人·阿羅漢人不得名為須陀洹。善男子。從須陀洹乃至諸佛。亦得名須陀洹(文)章安疏十四(五紙左)雲。初正答中二。先牒問。次正答。正答中二。先釋修無漏名。次二種下釋逆流名。流有二種。一生死流。須陀洹人即逆此流。眾生順之。二者逆流。須陀洹人順入此流。小般若雲。名為入流而無所入。次論義重顯。初問通義。若逆流者。後三果人亦皆逆流。盡名須陀不。答。又二(云云)又顯揚雲最初得逆流果等。此皆義翻。今正翻預流。以無濫餘果故為正。 (五十三右)二向不定(文)。演祕雲。疏二向不定者。略為二釋。一雲。唯第二向。超越·次第有差別故。若次第者。斷欲修惑前之五品所起四道。及第六品加行·無間。總名為向。若超越者。始從一坐順次擇分見十五心。名之為向。二雲。前二種向名二不定。非唯第二。第二如前。第一向者。前十五心有斷修惑有不斷者。先伏不伏有差別故。詳曰。若據修惑斷不斷別第二可通。若理教明。行相殊別。前解為勝。問。第三·四向亦有不定。何唯言二。答。據論所舉。略不言餘(文)今謂。第二為正。已舉二果。何唯言第二。況又唯言二向無第字。前二種向名二不定為正。邑法師不判二釋正否。然第二義終雲。論中言等。非唯等聖。亦合通凡。如經中說授祠授亦聖教我。笠置潤色演祕。恐不味疏之文次語氣者乎。義蘊雲。疏二向不定者。即第二果向不定也。次·超別故。且次第者。得初果已斷欲界俱生初品煩惱。乃至斷第六品。加行無間二道已來皆第二向。若超果者。謂先伏欲界俱生六·七·八品煩惱入見道斷。即以順抉擇分及前十五心為第二果向故。瑜伽五十七雲。未知當知根得為三果向。即前三果也。准此後二果向亦有超·次。應名不定。以論中不說後二果故不言之。若初果向決定。唯取決定及前十五心故非不定或可初向亦有不定。至有先伏欲界俱生五品惑等及不伏者。入見斷時多少不等故亦不定。若准此解。疏雲二向不定即初二向也。論中言等非唯等聖。亦合通凡。如經中說天授祠授亦聖教我(文)演祕雲。問。如佛法說祠授等者。何亦不名我種種相。答。有兩釋。一雲。且據得聖及修行者。不說餘類。二雲。祠授等名雖我別號然非通稱。所以不取。若取一一所有別名。其數巨億。前解為正(已上)今謂。義蘊為優。義演雲。疏二向不定者。此列法師解。從初果以去斷修道五品。是一來向攝亦是初果攝。所望前後不同故名不定。又敬宗法師解雲。如須陀洹向超越者。十五心時即前世間道以伏見道惑及修道五·六。入見道時一時同斷。據實亦合是一來向攝。以與見道惑同斷。所以還是初果攝。故名不定。第二向名不定者。謂第二果人斷七八品。合不還向攝。亦得是第二果攝。何以故。以彼七·八品與第二果中第六品頌雲同斷故。所以但第二果攝。不得名不還向。名為不定。雖斷惑唯果攝非是向攝。故名不定(已上)今謂。此釋皆言初二二向不定。不言第二。其義應正。然兩師釋向果二名不定之義。非謂斷惑。此則不順疏文。義蘊為優。 (五十四右)崇聚(至)界義(文)。演祕雲。疏崇聚生因等者。崇聚即是積聚異名。是蘊義也。俱捨頌雲。聚·生門·種族。是蘊·處·界義。釋雲。一切諸色界略為一聚說名色蘊。由此聚義蘊義得成。餘蘊亦爾。謂能生長心心所法故名為處。是能生長彼作用義。如一山中有多銅鐵金銀等族說名多界。如是一身有十八類諸法種族名十八界。此中種族是生本義。如是眼等誰之生本。謂同類因。左傳隱公六年曰。周任有言。同為國家者見惡如農夫之務去草焉。芟夷蘊崇之絕其根本。杜註雲。蘊積也。崇聚也。義蘊雲。崇聚者有二釋。一雲。尊崇之義。即一言通蘊·處·界皆可尊故。二雲。即積集義。即唯屬蘊不在處·界。此解為勝。生者即處也。此十二處皆生識故。因者即界也。謂十八界通現及種為諸法因。 (五十四右)餘三善巧(至)別別法(文)。義燈上末(二十右)雲。此說善巧諸論不同。依瑜伽論二十七。說有五善巧。加處非處及緣起善巧。如般若心經。或說為六。於此論中加緣起諦及無智亦無得。即四善根中能所取觀善巧。此約三乘或無智得但約大乘作唯識觀。若瑜伽五十七說六。於前五上加根善巧。顯揚十四說七善巧。於此六上加諦善巧。故彼頌雲。於諸蘊·界·處及眾緣起法處非處·根·諦。善巧事應知。若辨中邊有十善巧頌雲。蘊·處·界緣起·處非處·根·世·諦·乘·為無為。是名十善巧(文)演祕雲。疏餘三善巧者。所等有七。疏但列四。後三不出。故言餘三(文)解釋餘字二說不同。若義翼意。則論唯舉三等取瑜伽·顯揚六·七善巧中餘三·餘四。若演祕釋。則等取經說十善巧中餘七。今案。但就論文義翼亦有其理。若准疏釋。演祕為優。具如古鈔。何者。疏雲餘三等。又釋等字已後舉善巧種類雲若依等。看疏文勢。如演祕釋。更為七善巧。然瑜伽中雖不明諦善巧。而顯揚別說。疏文不次。何為巨妨。瑜伽倫記七上(十一左)雲。然此善巧或略或廣。文處不同。若依婆沙第六卷。說有四善法。謂界·處·緣起·及處非處。若依瑜伽。此二十七卷說五善巧。五十七說六善巧。謂於五上加根善巧。顯揚十四說七善巧。更加諦善巧。辨中邊第二卷說有十善巧。一蘊。二界。三處。四緣起。五處非處。六根。七世。八諦。九乘。十有為無為。大菩薩藏經第十七卷說十善巧。一蘊法。二界。三處。四諦。五無礙解。六依趣。即依義不依文等四依也。七資糧。八道法。即三十七品。九緣起。十一切法。遍攝一切有為無為。 (五十四右)中邊菩薩藏經(文)。辨中邊論中(初左)雲。十善巧者。一蘊善巧。二界善巧。三處善巧。四緣起善巧。五處非處善巧。六根善巧。七世善巧。八諦善巧。九乘善巧。十有為無為善巧。菩薩藏經(大寶積經五十一菩薩藏會十七·六紙右)雲。吾今略說十種善巧。何等為十。所謂蘊法善巧。界法善巧。處法善巧。諦法善巧。無礙解善巧。依趣善巧資糧善巧。道法善巧。緣起善巧。一切法善巧(文)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宋西天三藏賜紫沙門法護等譯)三十四(十七紙左)雲。復次舍利子。菩薩摩訶薩行勝慧波羅蜜多行時。於菩薩藏而能安住於一切法。以勝慧抉擇而能獲得十種善巧。何等為十。一者蘊善巧。二者界善巧。三者處善巧。四者諦善巧。五者正知善巧。六者隨順善巧。七者智識善巧。八者菩提分善巧。九者聖道善巧。十者緣生善巧(釋十善巧。經文甚廣)對法述記一本(四十八左)雲。菩薩藏經第十七卷·辨中邊論說十善巧。一蘊。二界。三處。四緣起。五處非處。六根。七世。八諦。九乘。十有為無為善巧。此十皆是菩薩所觀(文)中邊論抄中(二紙右)雲。列善巧名舊言勝智。若言善巧是緣彼智。若言善巧真實是此智所緣之理。故二別也。謂蘊之善巧乃至無為法之善巧。依士釋名(文)中邊論中雲。於蘊等十法起十種我見。為除此見修十善巧。抄釋雲。善巧是智。智能除見。故次修也(文)演祕雲。問。善巧何義。答。善巧是智。蘊等是境。智緣蘊等名蘊善巧蘊等從智亦名善巧。問。按大菩薩藏經第八及第十善巧。一依趣善巧。即是四依。謂依義等。二資糧。謂福·智二。三念住。謂四念住。四四正勝。謂四正勤。五五道分。謂信等五根。六覺分。謂七覺支。七道分。謂八正道。八趣作一道所謂菩薩證大菩提等。九緣起。謂十二緣。十一切法。謂為無為。與疏所列十何不同。答。中邊為治十我見故。經為菩薩修波羅蜜多。各據一意立十不同(文)然見彼經十七。說十善巧名。況疏文的指。不可異求演祕迷矣。何為指其南者耶。言處非處者。義演雲。處者謂人即處。非處者謂三途。在果總名一善巧(已上)今謂。如理法師釋處非處為人三途者。可笑之最也。珍伽五十七(初紙)廣以四門為說。初釋名義雲。問。何等為處。答。於彼彼事理無相違。問。何等非處。答。於彼彼事理有相違。是名處非處體(文)義蘊雲處非處即十力也。根謂信等。今謂。未盡也。處非處者雖在十力之中。然今總指不局十力。又根者是二十二根。如中邊等。指斥唯言信等。通漫甚。 (五十四右)如對法第一疏解(文)。彼疏一(四十九紙)樞要結頌說三科廢立。引中邊第二釋三科義。具如三科章。 (五十四左)言施設(至)說義(文)。下疏三末(二十紙右)雲。言施設者。安立之異名。建立發起者亦名施設。下論第三(三紙左)雲。謂要安立境分齊相方能隨起種種名言。疏(同上)雲。此中安立取像異名。謂此是青非非青等。作此分齊而取共相名為安立者。與今不同可知。 (五十五右)瑜伽第六顯揚第十說(文)。瑜伽論第六(十五右)雲。薄伽梵說。苾芻當知。於諸法中假立有我。此我無常無恆不可安保。是變壞法。如是廣說。由四因故於諸行中假設有我。一為令世間言說易故。二為欲隨順諸世間故。三為欲斷除謂定無我諸怖畏故。四為宣說自他成就功德成就過失。令起決定信解心故(文)顯揚第九(十五右)全同。今考文在第九。疏雲第十。恐調卷不同歟。 (五十五左)雖無於真方可假說(文)。義演雲。此有兩解。一雲。長讀言我法相雖無能於真識方可假說。二雲。別讀言。我法雖無真我法等亦方可假說。然依內識已下明假說所由(已上)今謂。長別二釋並不順疏釋。第一雲真識者非也。今總言真故。第二別讀者不然。此二句中理叵別讀。雖然二字相響上下是常法故。 (五十六右)故此但說近依他(文)。義蘊雲。疏故此但說近依地者。故此頌中言識所變者。但說識之所變依他二分為我法之近依也。若望真如得為我法疏遠依也。以真如與依他為依。依他方是我法依也(已上)今謂。義演釋非也。義蘊為正。次下(六十二右)雲。解深蜜經第二亦為執依遠望疏言亦可後執。具如下釋。 (五十六左)心意識了名之差列(文)。如上(四十七紙右)已引證二十唯識。但二十論意。了通諸識之名。非釋第三識名。與今稍異。 (五十六左)故以別釋識之義(文)。演祕雲。疏故以了別釋識之義者。有疏本雲釋識之用。故有解雲。若護法師見分名用。體依他故。若安惠師見分無體。故自體上有了別用。依他性收。詳曰用字錯也。應從義言。即護法師識自體分亦名了別。不須約見顯識了別。 (五十六左)述曰隱劣顯勝故(文)。五重唯識中第四也。唯識章雲。四隱劣顯勝。識心及心所俱能變現。但說唯心非唯心所。心王體殊勝。心所劣。依勝生。隱劣不彰。唯顯勝法。故慈尊說許心似二現。如是似貪等。或似於信等。無別染善法。雖心自體能變似彼見·相二現。而貪信等體亦各能變似自見相現。以心勝故說心似二。心所劣故隱而不說。非不能似。無垢稱言。心垢故有情垢。心淨故有情淨等。皆此門攝。義燈一末(二十紙右)雲。本疏意雲。外問。我法所依內能變相豈無心所。此意難言。心能變見相。依此上立我法。心所變相見。何不依彼立我法今答此難。此中識言亦攝心所。何以故。定相應故。心起之時非定有所。如貪信等。心起之時隨與一俱。非一切時恆貪信並。故舉心王攝於心所。不舉心所攝於心王。西明雲。答外難。難。色等依心變。攝本名唯識。心所非心變。心所非唯識。故今釋言。此中識言亦攝心所。此未必然。何者。乘前為難。前雲如是諸相若由假說。依何得成。答雲。彼相皆依識所轉變。乘此即難。識轉變見相。依之立我法。心所變見相。何不依彼立。此下即答。此中識言亦攝心所。文勢相連。如西明釋終有此難。應更須通。又未釋變義及以唯識。何有斯難。 (五十六左)彼五種類非定俱行(文)。演祕雲。疏彼五種類非定俱行者。除遍行外餘之心所並種類也。即貪信等亦不俱行。有雲。如彼第八遍行起時。餘識遍行未必起故。詳曰。不然。若以餘識遍行不起故但言心。亦可餘識不常時行八遍恆起。但言心所。故知不可(文)義蘊亦同演祕。但破有雲之義言無所以故。 (五十七右)論變謂(至)二分(文)。樞要上末(四紙左)雲。變謂識體轉似我分。釋所能變。依斯二分下釋能所依。我法俱依識所變故。若依總作二文科者。初文釋第三句中。或復內識轉似外境釋能所變。我法分別惠習力故下釋能所依。愚夫所計下分為二文。能所變者識所變。能所依者彼依也(文)下疏(七末二右)雲。安慧解雲。何名轉變。謂是三識自體皆轉變似見相二分。識自體分名為轉變轉變者變現義。即識自體現似二相。實非二相。其實二相即所執故。即遍計所執似依他有。理實無也。或轉變者是變異義。謂一識體變異為見相二分用起也。護法菩薩解雲。又轉變者是改轉義。謂一識體改轉為二相起。具於自體。即見有能取之用。相有質礙用等。由識自體轉起能取及有礙故。或變是現義。如初卷解。今取自體能轉變也(文)義燈一末(三十五紙右)雲。西明雲。此三分以釋變言自有三說。一雲。初三分安慧等八師釋。除親勝·火辨。世親同時唯立二分。二雲。三分除安慧釋。變似二言是依他故。餘如上說。三雲。二分諸師共釋。唯除安慧。三分更除火辨·親勝。三藏意存後釋(此釋不爾。若以後釋為正。三分非安慧文。二分亦無安慧。豈許安慧不釋此頌。又准本疏。二分正是難陀等文。今雲二分諸師同釋。唯除安慧。三分復除火辨·親勝者。豈可難陀亦立三分。根本疏主親承三藏翻糅論人。豈可不知妄為此斷。故取本疏科判為正餘定妄傳。非三藏釋也)。 (五十七雲)論說(至)性故(文)。演祕雲。疏論唯二依他性者。攝論第四。如下引之(文)攝論四雲。成唯識性略由三相。一由唯識。無有義故二由二性。有相有見。二識別故。三由種種。種種行相而生起故(文)無性第四(十一紙右)釋曰。由唯識者。是無義義故。由二性者。謂相及見於一識中有相有見。二分俱轉相見二分不即不離。始從眼識乃至身識。隨類各別變為色等種種相識名相分。眼等諸識了別境界能見義邊說名見分。是名二性。廣如彼說(文)義蘊雲。疏論說唯二依他性者。即攝論也。問。何故言唯二。豈無餘分耶。答。諸師共許唯見相故。或自證等見分攝故。 (五十七)不爾如何(至)不外取故(文)。演祕雲。疏不爾如何名他心智者。若也不許除緣如智餘皆有相。即他心智而不得成。疏後得智等不外取者。釋所以也。既不外取。若不變相。如何可說名知他心。若言外取不變相者應親得彼。何名唯識(文)義蘊雲。疏不爾如何名他心智者若不爾唯除真智餘皆變相者。即他心智應不得成。以後得智不外取故。知他心智者必後得故。既不能親取他心。故知必有相分。此意為下即有一師後得無相故作是說(文)下疏(七末三十六)雲。心等緣時但如汝宗鏡等照物似外境現名了他心。他心之影於自心上現名了他心。非心親能了他心也。親所了者。謂自所變之相分以無作用及實不能取外境故(文)論第七(十九右至二十六紙左)及第十終廣明安慧·難陀·護法立一二三分之別。二十唯識述記下(五十二右)雲。論二智於境各由無智所覆蔽故。不知如佛淨智所行不可言境。述曰。下顯總成他自心智不如實知。一無智言通答上問。及釋下因。若菩薩等能知他心及知自心。二種諸智名為二智。或現行法執俱無明所覆。或法執種子俱無明所蔽故。言無知所覆蔽也。覆謂覆障。蔽謂隱蔽。覆障所知離言法性隱蔽自心。不稱實故。如來淨智斷法執故。所行真俗依他圓成二種諸境。體性離言超思議道。名有為等。皆從強名故。佛他心智緣他心時。既稱彼境如實離言。名如實知。諸菩薩等他心智等。不知彼境性離言等。不稱彼緣。雖緣他心及緣自心。名不如實。故此說言。諸菩薩等二智。於境無知所覆。不能了知如佛所行有為無為性離言境。說此智名不如實。論此二於境不如實知。由似外境虛妄顯現故。述曰。此此重釋前不如實義。除佛智外餘他心智及自心智由有法執。似外境相虛妄現故。虛者不實。妄者顛倒。是故於境不如實知此第一義故不如實。論所取能取分別未斷故。述曰。此第二釋不如實義。由自身中法執能取所取分別種子猶未斷故。此二於境不如實知。此則總說。若別說者。此他心智通有無漏。若有漏者略有二說。安慧等雲。諸有漏心唯有自體無相見分。如此卷初(乃至)護法等雲。謂諸有漏心依他性中亦有三分等。 (五十七左)此二廣釋(至)述記中說(文)。第七(十九紙右)第十末(十七紙右)二十述記下(四十九紙左)。 (五十七左)許有相見(至)或同或異(文)。解同異種。樞要二說。義燈有三師說。又三類境頌樞要雖釋。其義稍難。故義燈中更加廣釋文過十紙。本邦古說芸芸如雲。今謂。三藏法師探諸論意分為三境。立以三名。然諸論中無有明說三境三名。以故漢和曩哲猶豫迷岐。或難定屬。今且援引樞要·義燈文。略釋同異種義。廣釋三類境義如古鈔並別記。樞要上末(二紙右)雲。有說。相見同種生。謂無本質者影像相與見分同種生。其有本質者本質亦同種生。即一見分種生現行時。三法同一種故謂見·影·質(文)義燈一末(二十二紙右)雲。問。相見二分為同種生。為別種起。答。有三師不同。一師雲。見相同種生起名唯識。若別種起。既與識殊。何名唯識。此有二類。一三法同種生。謂本質·影像·及見分三。二兩法同種生謂相·見分。三法同種者。且眼識起時。緣於色境熏成種子。種子有三功能。一能生本質。二生自相分。三生自見分。兩種同種者。但自相·見。不生本質(謂緣過未龜毛無境)或雖有質。質本有生。不能熏故。問前三法同種生者。有二過失。一第八相例失。眼識親緣色。相見同種生。本識親緣色。亦應同種起。答。眼識自能熏。相見同種起。第八不能熏。見相各別起。問。若爾。眼不緣八見。八見·相別起。六既通能緣。八見·相同種。答。第八見·相亦同一種。若爾。二諸法雜亂失。如第六識一剎那中緣十八界。質與見·相既同種生。故十八種成雜亂失。亦有三界雜亂過失。若依第二不生本質。本質唯舊。亦有二失。一違教失。若前轉識不熏成彼第八本識種。違阿毘達磨經雲諸法於識藏。識於法亦爾。更互為因性。亦常為果性。二者界雜亂失。又若見分與相同種。如在下地起上天眼。既許本識緣彼二根以為相分。即欲界本識與彼二根同一種生。上界眼根與下界識同一種過。若言第八不能熏故相·見同種。一前言不簡。二違理失。八俱有相。何有不同(文)樞要上本(二左)雲。有說。相·見別種生者。本質·見分定別種生。其影像相與見分及本質。或異或同種。相分等現行為因緣故。本有俱生。現行相分或和合生。新舊種同生故。安慧二分亦說種生。見與體同。相分二說。或同或異。相分無體。種子是假。義燈一末(二十三右)雲。第二師雲。見·相別種。若爾。亦有三過。一假法種生失。如緣極微。極微無體。但假想惠折為極微。唯識下雲非謂極微有實自體。又瑜伽五十四雲。建立極微非由有體。是故極微無生無滅。若此相分別熏成種後生現行。極微有體亦有生滅。緣不相應過亦同此。二違聖教失。顯揚十八雲。謂諸極微但假想立。自體實無。瑜伽五十四。非由有體。若別種生。即成有體。故違聖教。三假法能熏失。既假想惠安立極微。相分是假。許能熏種即違第二。假法如無非因緣故。第三師雲。見·相二分隨其所應種或同異。如緣龜毛兔角等。相與見同種。以無自體。相分復假。不別熏種。但隨見力帶同熏種。如緣五根。有為實體。相與見分即別種生。以十八界定異因故。不相雜亂。然相與質。一雲同種。一雲別種。雖有二義。相·質種別理亦應好。以親疏緣各別故。如緣第八。相·質同種。即許一種生慮非慮。亦有二身根等俱失。以相與質既同種生何不二身根等若六緣時。相分是假。即有一種生假實失。此言假者非如瓶等。以能熏故。但無根用不發識。名之為假。由此相·質或說同別。然於此義應設劬勞。又解。若相與質同種生者。如眼等根。第八所變是因緣故實有根用。若起相分因第六生。雖與本質同一種生。以第六見為緣起故。分別變攝。故無實用。非無體假故無假實同一種失(文)樞要雲。護法正義。質·影二相與見分三。此三三性種子界繫等未要皆同。隨所應故。即前所說相見別種是此正義(文)問。此疏雲故相別種於理為勝。樞要亦云相見別種是此正義。明知相見別種為正。然義燈中相見一向同種。或一向別種。俱有多過。以立巨難。或同或異無指其非。文勢似取第三師為正。師資去就非矛盾乎。答。非相違也。此疏樞要別約有體相分而論。故此疏雲許有相見二體性者。樞要雲有說相見別種生者。本質見分定別種生。義燈廣通有體無體而論故。以或同或異為正。緣龜毛等無法。見分同種生。緣五根等無法。是別種生。慈恩唯約有體故。以別種為正。若約無體。為同種生。慈恩略說。淄洲細判。師資同轍更不乖翻矣。樞要上末(三紙右)雲。頌曰。性境不隨心。獨影唯隨見。帶質通情本。性種等隨應。總攝諸境有其三類。一者性境。諸真法體名為性境。色是真色。心是實心。此真實法不定隨心。三性不定(文)義燈一末(二十四紙左)雲。何名性境。從實種生有實體用。能緣之心得彼自相。名為性境。如身在欲界。第八所變五塵之境以實種生復因緣變。名為性境。眼等五識及俱第六現量緣時得境自相。即此相分亦是性境。相從質故。餘法准知。如此相分有四不隨。一不隨能緣同善染性。二不從能緣同一界繫。三不隨能緣同一種生。四不隨能緣是異熟等。於中雖有與能緣心同界同性。是境自性。不由能緣心力是此性界地等。名性境不隨心。樞要上末(三紙左)雲。二者獨影之境。唯從見分性·繫·種子皆定同故。如第六識緣龜毛·空華·石女·無為·他界緣等所有諸境。如是等類皆是隨心無別體用。假境攝故。名為獨影。義燈一末(二十五紙左)雲。釋第二句。謂能緣心但獨變相無別本質第二。雖有本質。然彼相分不生本質。以彼本質是不生法等。此等相分及第六識緣第八識相應五數所現相分。但與能緣同一種生故。名獨影唯從見(乃至)此等影像有四從見。一從見分同是善染。二同一界。三同一種。四同異熟及非異熟。以不生本質但意識所變。此之相分由能緣心故。是此界性等。攝相從見故。名獨影唯從見。樞要上末(三紙左)雲。三者帶質之境。謂此影像有實本質。如因中第七所變相分。得從本質是無覆無記等。亦從見分是有覆所攝。亦得說言從本質種生。亦得說言從見分種生。義不定故。義燈一末(二十八紙右)雲。解第三句。謂能緣心緣所緣境。有所杖質而不得自性。此之相分判性不定。或從能緣心。或從所緣境。種亦不定。或質同種。或見同種。或復別種。名帶質通情本。如第七緣第八。是攝相從見有覆性。從質無覆性。樞要上末(三紙左)雲。性種等隨應者。隨應是不定義。有二隨應。一者。義顯三境諸心聚生。有唯有一。有二二合。有三同聚(乃至)二者。又性種等隨應者。顯上三境隨其所應。或性雖同。而繫·種不同(乃至)或繫雖同。性·種不同(乃至)或種雖同。而繫不同(乃至)以此一頌定諸法體。於八識中。若因若果。一一行相於五蘊法各別牒出。恐繁且止。義燈一末(二十九紙左)雲。性種等隨應者。通釋前三句。謂前三句中隨其所應判性種等不可一例。有性界隨心種不隨。有性種隨心界不隨。有界種隨心性不隨。有三俱隨。有俱不隨。且如第八緣天眼耳。性隨種界俱不隨(文)問。三類境於四分中為唯局相·見二分。為通後二分耶。答。南北兩寺教理相諍。且依北寺通後二分。三藏結一行偈正為分別相見同別種義。雖然不遮依此頌意判後二分境也。何者。樞要上標雲。總攝諸境有其三類。下結雲以此一頌定諸法體。已雲諸境諸法。何局見分境界。況佛果位後之三分通緣四分。若言不通後二分者果位中後二分緣相分時。豈不通三類境耶。其緣相分攝三類境。何非性境耶。具如義燈並古抄辨。 (五十七左)如一蝸牛(文)。蝸姑華切。蝸牛負殼蜒蚰也。爾雅翼雲。蝸牛似小羸白色。頭有兩角。行則出。驚則縮。首尾俱能藏入殼中。盛夏日中則身懸樹葉下。往往升高。涎沫既盡。隨即槁死。本名蝸蟲。以有兩角故以牛名。 (五十八右)非有以有(文)。演祕雲。疏非有似有者。不同真如是真實有。名為非有。從緣生故。非體全無。名為似有。義蘊亦同。義演雲。疏非有似有者。非有者不同真如是實有也。似有者似遍計所執二分故雲似也。意說。但從緣生似妄心所計實二分故攝似也。實非二分者。實非是遍計二分也。 (五十八右)如大造色(文)。演祕雲。疏如大造色者。如能所造雖各別種。然由能造所造方起得能造名。要由其心境方生故。故言唯識。問。心所亦由心王方起。應名識變。答。但見·相二由識而生。復是識上能所緣用故。設別種者是同種類。復是識用親所取故。心所不然。又亦自別起見·相故。何得相例(文)義蘊雲。疏如大造色者。此意言。大之與色各別有種。大種生時傍令色種亦能生現。相·見二分雖不同種。自證生時。擊彼相種亦令生起故。得說言轉似二分。色非大種同。即言色是大所造。相非識種起。何妨言識變。 (五十九右)安慧解雲(至)所執(文)具如下辨。 (五十九右)除佛以外(至)自證分(文)具如下辨。 (五十九右)似依(至)亦有(文)。演祕雲。疏似依他有二分。體無者似彼依他有體之法。自體是無。疏如自證分相貌亦有者。舉所以也。如者似也。似他自證相貌現也(文)義蘊雲。即似義。以自證有體實非有。餘同演祕。義演雲。疏如自證分相貌亦有者。意雲。此是安慧許相見二分雖是此計所執。不同龜毛全無故。有似自證之用。問。自證既是離言。如何得有用耶。答。安慧雲。自證體雖離言。而亦有緣用。見·相體雖是無。何妨似自證之用。問。如言變似二分。護法·安慧如何別耶。答。護法雲。相·見二分似妄情所計實二分也。安慧雲。此二分雖無。似自證亦有緣用。故二師有別。 (五十九右)即三(至)法執(文)。義演雲。疏即三性心中皆有法執者意雲。有漏自證既不證。明知三性心中皆有執也。 (五十九左)如依手巾(文)。義蘊雲。疏如依手巾變似兔幻者。問。兔頭即喻自證。如何此雲變似。答。自證從種變生故得言變。依他虛幻故稱似也(已上)今謂。法喻不合疏意。此喻唯比自證與相見分。以故雲二耳體無依手巾起。手巾比自證。二耳比相見。喻意唯此而已。   (五十九左)彼引(至)抉擇(文)。彼指安慧。 (五十九左)說無(至)三性(文)。義蘊雲。疏無明支通三性者。無明既通三性。故知三性有執。問。既有無明。即有執耶。如第八識。雖無無明。亦許執故。答。無明必有執。有執不必有無明。無明無處尚得有執。何況有無明耶。問。護法如何釋此緣起論文。答。相傳有三釋。一雲。言無明支通三性者。約第七識中無明說。第七無明與前六識三性俱故。二雲。約隨轉門隨薩婆多。分位緣生無明支時。一切皆是無明故。三雲。約所知障中無明說。故通三性也。此上三釋乍觀可爾。道理俱違。所以者何。且初釋雲約第七無明通三性者。理未必然。彼論自言無明支通三性。豈第七俱無明支耶。第二解雲隨轉門者。理亦不可。彼薩婆多無明支位無善心故。彼宗所計同性之心尚不並起。況三性耶。第三解雲所知障中無明者。亦為不可。無明住地既攝是染。亦不可與善心俱起又所知障中無明非有支攝。故此三釋俱為不可。若以理通者。初解為勝。第七無明非正支攝。助支可通。下論雲。正發業者唯分別。助者不定。故此無明亦有支攝。如說有漏表與漏俱。由第七漏令諸善等得成有漏故。此無明得通三性。又第七無明疏能發業。何得非支。亦如八俱受想疏能起愛及名言故。且作斯會。道理猶難。緣起論者世親所造。護法既世親弟子。總不相違。故作此釋。餘之二解煩不能會(文)義演雲。疏無明支通三性者。意雲。法執為地無明得生。無明既通三性。明知三性心中皆有執也。引教證意如是。三性心中既有法執。明知二分皆是遍計(文)演祕雲。夫無明俱必有其執。三性心內既有無明。明知三性必皆有執。問。若護法宗如何會彼。答。未見護法會彼之文。取護法宗相傳多釋。一雲。據第七識相應無明。遍前六識三性位故。名通三性。二雲。隨有宗說。彼約分位以辨緣生。無明支位所有五蘊皆名無明。故通三性。三雲。法執為無明地。以此為緣名通三性。詳曰。三解俱非。第一非者。第七無明豈無明支。發總別業方名支故。第二非者。有宗但說無明位蘊總名無明。不說彼位五蘊善俱。若善等俱即行支故。第三非者。不障法執得名無明。執等正起。如何得與善等心並雲通三性。今為一釋。據第七識無明而說。何名為支。答。由第七識無明力故。餘六識等方起無明能發於業。雖非支體為支遠緣。假名為支。據此義邊名通三性餘人不簡故不同也。 (五十九左)由識自體(至)或有執故(文)。義蘊雲。疏由識自體至或有執故者。此即安慧三分之中唯自證分是能執也。 (六十紙右)世尊(至)非謂實有(文)。義演雲。意雲。此外有難難雲。世間不了是虛幻所以妄情計我法。世尊了法皆離言。如何聖教說我法。答意易詳。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四終 寬政八丙辰年六月八日 紫雲山第十八世 東英寫之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五(一本之五) (六十左)一二執遍(文)。演祕雲。疏二執遍等者。二執俱依相·見二分。名之為遍。問。何故自證但法執依。答。實為二依。為法依顯。有軌持故。故偏言之。主宰義隱。隱我不說(文)義蘊雲。疏我執不依自證起故者。自證唯法執依。不具二故。所以不說。問。何故我執不依自證。答。自證但守自體。有執持義故。得有法不取外境。作受義隱。故不說我。 (六十左)二共許遍(文)。義演雲。疏二共許遍者。共許有見·相二分。不共許有自證分也(文)今謂。小乘不立相·見二分。何雲共許。答。其名雖無。義則兩有。如言行相行解是也。下第二論(二十七紙右)雲。執有離識所緣境者彼說。外境是所緣。相分名行相。見分名事。是心心所自體相故。 (六十一右)不異見分(文)。義演雲。疏不異見分者。若執自證為我法者。自證應同見分是無故。故不異見分也。故不說自證為我法依。 (六十一右)種所變故(文)。義演雲。疏種所變故者。意雲。自證分雖非他所變。但由種子轉變自證方生。亦得名唯識也。 (六十一右)又即(至)非唯(文)。義演雲。疏又即識體何故非唯者。見分是所變。而得名唯識。自證即證即識體。何故非唯識。又種所變故亦名唯識。 (六十一左)又如因明(至)別也(文)。因明疏雲。論曰。此中宗等多言名為能立(乃至)宗是何義。所尊所崇所主所立之義。等者等取因之與喻。世親以前宗為能立。陳那但以因之三相因同異喻而為能立以能立者必多言故。今言宗等名能立者。略有二釋。一雲。宗是所立。因等能立。若不舉宗以顯能立。不知因喻誰之能立。恐謂同古自性差別二之能立。今標其宗顯是所立。能立因喻是此所立宗之能立。雖舉其宗。意取所等一因二喻為能立體。若不爾者。即有所立濫於古釋。能立亦濫彼能立過。為簡彼失故舉宗等。二雲。陳那等意。先古皆以宗為能立。自性差別二為所立。陳那遂以二為宗依。非所乖諍說非所立。所立即宗有許不許所諍義故理門論雲。以所成立性說名為宗。此論亦言。隨自樂為所成立性是名為宗。因及二喻成此宗故而為能立。今論若言因喻多言名為能立。不但義旨現乖古師。文亦相違遂成乖競。陳那天主二意皆同。既稟先賢而為後論。文不乖古舉宗為能等。義別先師取所等因喻為能立性。故能立中舉其宗等(文)今謂。因明疏中有二種釋。今疏是彼第二義。今按第一稍不順文。義演雲。疏又如因明至非能立者。意雲。古師計宗因喻總為能立。陳那計宗為所立因一喻二為能立。今言宗等多言名為能立者。義雖有別。意不違古。故總言宗等多言名為能立。今時文意亦爾。義雖假實不同。文定是同。故合為一文。疏文詞遣同同者陳那遣同古師。 (六十二右)又解深密經說(文)。彼經第二卷(初紙左)雲。謂諸法相略有三種。何等為三。一者遍計所執相。二者依他起相。三者圓成實相(乃至)雲何諸法圓成實相。謂一切法平等真如(乃至)如淨眼人遠離眼中眩翳過患。即此淨眼本性所行無境界。圓成實相當知亦爾。 (六十二右)真如既非(至)唯識(文)。義演雲。疏真如既非至應非唯識者。此問雲。種子識轉變即得名唯識。真如非識所轉變。應非唯識。謂是識之實性。不離識故亦得唯識。前約現行以問。此約種子以問。故有別也(文)今謂。約現行種以分前後二問未允。 (六十二左)如外(至)為我(文)。因明疏(中本三十一紙右)雲。即前論立神我諦體為受者。由我思用五塵諸境。自性便變二十三諦。故我是思。演祕一本(四十八紙右)雲。廣百論第三雲。數論外道作如是言。思即是我。其性常住。彼論破雲。如是思我離心心所別有體相。難可了知。故知思我非即心所。是離蘊攝。問。前言依見立我法者。如數論師豈不矛盾。答。言離蘊等據彼宗說。言依見立。佛法談彼。故前後疏不相違也。 (六十二左)犢子部等(文)。演祕雲。准彼宗計。眼等諸根名見覺等。我能領知覺彼根等見覺等事即據根本說我能見。計思為我。其義可知(文)俱捨破我品廣舉犢子部計排斥其我。應知。 (六十三右)第二卷中(文)。具如第二卷(二十六紙右至二十九紙)明三師義。 (六十三右)依執論說(文)。演祕雲。疏攝論說唯二義者。按無性論第四(十一紙右)本論雲。雲何安立如是諸識成唯識性。略由三相。一由唯識。無有義故。二由二性。有相有見。二識別故。三由種種行相生起(已上本論下無性釋)唯識者是無義故。所說唯言專為遣義。由二性者。謂見及相。於一識中二分俱轉不即不離。由種種者。二分各有種種行種俱時而起。廣如彼論(文略)。 (六十三右)執說我法(文)。演祕雲。疏執說我法者。執唯世間。說即聖教(文)義蘊。世間通二。聖教局說。 (六十三右)見變(至)相分攝(文)。演祕雲。疏見變似能取亦相分攝者。此釋難陀不依見分立我法意。見分所變似能取相不異相分故。我法二但依相立。與護法等義不同者。隨作者意。不可齊責。義演雲。疏見變似能取亦相分攝者。意雲。釋外難。難雲。如前論言。依斯二分施設我法。何故唯依相分說我法(云云)答。見變能取亦相分攝。由後念見分計前念見分。為我能取時即此所變見分亦相分攝。問。見分變見分皆前後念(云云)答。不定。別識同時。當識即前後。 (六十三右)文雖(至)有三(文)。義演雲。疏文雖有二義即有三者。即總結前文也。文二者。論變謂識體至彼二離此無所依故共一文。三義者。即護法·難陀·安慧三師解釋不同名為三義(文)文二者。論變謂識體至彼二離此無所依故共為一文。此中有護法·安慧二義。又論或復內識轉似外境。是則此段一文難陀等義故。合為二文三義。 (六十三左)或實說一(至)不說(文)。義演雲。疏或實說一分至所以不說者。問。何故有此文來。答。上來釋識所變相·見二分能·所變不同有多所計。遂因與敘之。 (六十三左)或有一師(至)破斥(文)。義演雲。疏或有一師至此中破斥者意雲。然護法菩薩敘前代古師異執。然以種種研尋即於其最後方申了義。於假說中鹹言有義者。但敘一師多計。置多有義非多有義便謂多師。 (六十三左)如敘本有(至)破斥(文)。演祕雲。疏如敘本有至此中破之者。此護月師不釋天親三十唯識。為共護法同時而出。義有乖舛故敘破之。 (六十三左)或復諸師(至)非一(文)。義演雲。疏或復諸師至為例非一者。意雲。如下論有多義者。即是多師各說異理雲多有義。非是一師假設研究置多有義。故與護法不同。 (六十四右)或彼初後(至)取捨(文)。義演雲。疏或彼初後至任情取捨者。意雲。與前文不同。前文約勝劣。此文約理教齊均故有別也。 (六十四右)或前理(至)為勝也(文)。義演雲。疏或前理廣至皆為勝者。即配前或初無有義文。 (六十四右)或前理略(至)後勝也(文)。義演雲。疏或前理略至而後勝者。意雲。配前或於初後皆言有義文也。 (六十四左)或初後(至)無偏勝也(文)。義演雲。疏或初後有義至無偏勝者。意雲。配前或彼初後皆言有義文也。問。何故設作如是配屬。答。前以文科。後以理逐。文理相屬須作此配。 (六十四左)依第二釋(文)。義演雲。疏依第二釋三文科者。意雲。如前初文頌答外所徵總有二種科文。初答合作二文科。第二總作三文科。且合作二文科中。初別解三句。第二總解三句。就別解三句中即分為三。從論曰至軌持已來解第一句。從彼二俱有種種相轉至施設有異已來解第二句。從如是諸相若由假說至緣此執為實有外境已來解第三句雖是別解三句。總合為一文。又從愚夫所計至亦勝義有者。即雖總解三句。亦合為(一)文故。雲合作二文科。第二總作三文科者。即別解三句為三文也。從論曰至法謂軌持解第一句。從彼二俱者至施設有異別解第二句。從如是諸相至亦勝義有已來總解第三句。即別解三句。故雲總作三文科。今此文者即當合作二文科中第一別解三句中第三句也。據總作三文科中。即當解第三句於中有二。初略解變字。後廣分別也。如是配屬。文句甚定。若有講者因焉敘之。 (六十四左)論我法(至)我法(文)。樞要二重問答。彼上末(五紙右)雲。我法分別熏習力故等文中有二難。一雲。諸識生似我法時。為皆由我法分別熏習之力。為亦不由。若皆由者。八識·五識無二分別。後生果時應不似二。若不由者。此中何故但說我法熏習為因。答。二解俱得。其皆由解者。一切有漏與第七中二分別俱故。或第六識二分別引故。後生果時皆似我法。其不必由解者。此說第六。根本遍緣一切為因緣。發諸識令熏習故。後生果時似我法相起。或非外似外。六·七計為似外起故。若安慧師八識有執。不須此問(文)義燈四重問答。彼一末(三十六紙左)雲。問六·七有分別。後識生時有我法。五·八無分別。後識生時無我法。答。今約分別解。我法五·八可得無。由他染熏成識生似我法。問。執心有分別。由彼故有似我法。無執無分別。非一切時似我法。答。地上菩薩獨作生觀。七法執行故。心起時恆有我法。問。有漏位有執。漏位似我法。無漏位無執起無似我法。答。前依執說。分別熏習。後似二生執為我法。不依無漏。無漏之心雖有二現不執我法。但隨假說。問。執位分別有似二生。無漏不執應無相·見。答。心二緣起。故有相見。不由於執方同·相生。 第七唯我之義。安慧所立與護法碩異。然同安慧其類亦多。謂杖山勝軍(對法鈔三之三十三紙左。此疏七本六十九紙左)及護月師(瑜伽之十七右等是也) 安慧義 護法義 T67009501.GIF (六十五右)熏者(至)有此種故(文)。疏三本(十六紙左)雲。熏者發也。或由致也。習者生也近也數也。即發致果。於本識內令種子生近令生長故。 (六十五右)七識相應(文)。或雲。安慧解。於八識中。我執除八。法執除七。今合明故雲七識相應等。今謂。七識除第七識。此明根本法執。九末疏(三十四紙左)雲。然今七識總合為法。義蘊雲。然今七識總合為法者。應雲除第七識(文)今此總明安慧大旨故無細簡。 (六十五右)如世說火(至)目火(文)。演祕雲。疏如世說火口不被燒者。問。名詮於火。名若得火。名令被燒何難燒口。答。名依於聲。聲發於口。聲·名二法皆非可燒。故難所發令燒於口。 (六十五左)此所變者(至)實無(文)。演祕雲。疏此所變者至但說似情者。問。前明護法以有似無以內似外。今說似情。豈是外及無體耶。答。實但似情及似於內。言似外等約彼執情所執相說。所執之相是所遍計。體是無故。故疏前後望義說別。亦不相違。有義。論言似二分者。而有二釋。一雲。相似名似。如疏所辨。二雲。以非實故說為似也。非謂似言別有所以。後說為勝。聖教我法亦此中說。不可說名似所執故。或通二釋攝義方終(文)義蘊問答亦同演祕。更雲。問。論文自雲諸識生時變似我法。何故要似能執情耶。答。我法無體。不可言似。不可牛毛似龜毛故(文)今謂。疏釋前後不違。演祕不領會故以為不同。 (六十六右)不許末那有法執故(文)。演祕雲。疏不許末那有法執者。問。何所以耶。答。論說。第七四惑相應。謂我見等不言法故。問。何故餘識許有法執。答。論言三界虛妄分別。法執若無。何成虛妄。若爾。七無應非虛妄。答。我法皆妄。第七有我故亦虛妄。論如下引(文)義蘊亦同。 (六十六右)八識生時(至)似我(文)。演祕雲。疏八識生至六七似我者。理實七識而似於法舉總數也。我據能執但言六·七(文)義蘊亦同。 (六十六右)又解(至)識自體(文)。演祕雲。疏又解至識自體者。問。後解意何。答。若不有此依他二似。自證以何為親所緣。見相無體。不成緣故。若爾後解乃為其勝。何斷難知。答。以堅執方無體者。護法何別。護法豈許所執二分是依他耶。又自證變依他性者名為相見。依此堅執為我法者名似我我法。復有何失。若許爾者。不殊護法。由此難知。若爾。前解即自證分無親緣失。答。有體為緣。是護法義。安慧許假得成緣故。故前解勝。又准安慧。實法生假。如自證分生於相·見。假法生實。如自證分從自種生。種子皆是第八相故。有義。安慧能計所計皆自證分。謂依他起。依此堅執方名二分。由此我法依自證立。說依二分立我法者。是隨執心生取計著說。由此安慧亦得說有無依於有。有體施設二種假也。詳曰。此與本疏第二釋者名別意同。觀此德意取此為勝。今取疏斷。所以然者。疏主躬參譯司親奉指誨。豈諸末學同年語哉。亦猶三傳演經。餘二豈與丘明騁駕。 (六十六左)以下約喻依他性有故(文)。義演雲。疏以下約喻依他性有者。問。何故安慧於自證分上立似我法。答。如下引喻。喻依他似我法。今時若不立似我法者。喻即不成。謂與法喻相成故說似我法也。 (六十六左)然護法(至)變似我法(文)。演祕雲。疏然護法至變似我法者。問。五·八雲似我法。答。有見相分似六七識我法相見。非起二執名似我法。具如義燈(文)義演雲。疏然護法至皆有執故者。問。如說似我似法。前以具明。今更再談。與前何別。答。前難陀等但說識上變似我法之所由。然不約能所熏。今約能所熏辨故有差別。 (六十七右)而由六七(文)。義演雲。疏而由六七者。即護法義。或總八識者。即安慧義。 (六十七左)此對經部(至)皆真實故(文)。義演雲。疏此對經部等者。問。何故不對餘部偏對經部。答。有二義故。一者經部許有薰習義。二者許患夢是假非實。與大乘同故偏對之。疏若對薩婆多此喻不成者。意雲。彼許夢等所見皆真實故。今者意說。患夢等是假。凡夫不了妄執為實。故引為證證我法是假。若準西明疏。依薩婆多宗此喻亦成。如於夢中而非父母妄執為父母得實父母。故知亦不實也。疏此上總顯道理二性者。意說。依前道理釋依他·遍計二性。義燈一末(三十五紙左)雲。西明釋雲。對經部·薩婆多。薩婆多夢境雖實。而非父母執為父母故得成喻。要集救斷此亦為正。今謂不爾。既雲。正理五十雲。夢緣過去曾所緣法。而有夢中見兔角者。曾於異處見兔見角。今於夢中由心惛倒謂於一處和合追憶。或大海中有此形獸。曾見聞故今夢追憶。婆沙三十七大同正理。既有父母。夢見父母。何不許夢緣實父母。不得引。智度論。外雲實有人頭。餘實有角救。彼自破雲。雖實有人實有角。但人頭生角者妄。又外救雲。世界廣大。或有國人有角等。又破雲。若餘國人有角可爾。但夢見此國所識人有角。則不可得破。何以故。大乘許夢緣虛妄故。作此破他。非他外人許緣妄法。今薩婆多自許緣實。何得以大乘義顯成彼宗亦許緣妄。破彼可爾。立彼不成。故如本疏除其有部但對經部。 (六十七左)如患熱病(至)皆以為黃(文)。此明迦末羅病也。顯揚十一(六紙左)雲。如為迦末羅病損壞眼根。於非黃色悉見黃相(已上論文)玄應音義二十四(五紙左)雲。迦末羅病舊雲迦摩羅病。此雲黃病。或雲惡垢。言腹中有惡垢即不可治者也(已上)涅槃經十九(十二紙左)曰。如迦摩羅病世醫拱手。覆罪之人亦如是(已上經文)對法抄雲。迦末羅病熱病也。 (六十七左)覺愛論雲(至)毛月等事(文)。菩提流支二十唯識之文。如上已引(三十九紙左。二十唯識述記下·四十紙右雲。說此緣者如舊中阿含經說)。   (六十七左)大迦多衍那(至)夢見異事(文)二十唯識述記下(三十九紙左)雲。即佛在世摩訶迦旃延。摩訶言大。迦多衍此雲剪剃。如常所釋。此即其姓。那者男聲。即剪剃種男聲中呼表是男也。如言尼者。如聲中呼表其女也(文)樞要上來(五紙左)雲。婆剌拏者。此雲流轉。即先婆羅那訛也。此流轉王是眉稀羅國王也。容貌端正。自謂無雙。求覓勝形欲自方比顯已殊類。時有人言。王捨城內有大迦旃延。形容甚好。世中無比。王遣迎之。迦旃延至。王出宮迎。王不及彼。人視迦旃延無看王者王問所以。眾曰。迦延容貌勝王。王問大德今果宿因。迦延答曰。我昔出家。王作乞兒。我掃寺地。王來乞食。我掃地竟令王除糞。除糞既訖方與王食。以此業因生人天中得報端正。王聞此已尋請出家為迦延弟子。後共迦延往阿般地國。山中修道別處坐禪。阿般地王名缽樹多。將諸宮人入山遊戲。宮人見王形貌端正。圍繞看之。缽樹多王見婆剌拏王疑有欲意。問婆剌拏曰。汝是阿羅漢耶不。答言非。次第一一問餘三果。皆答言非。又問。汝離欲不。又答言非。缽樹多嗔曰。若爾。汝何故入我婬女之中。遂鞭身破。悶絕而死。至夜方醒至迦延所。迦延見已心生悲愍。其諸同學問為療治。婆剌拏王語迦延曰。我從師乞。暫還本國集軍破彼阿般地國殺缽樹多王。事竟當還從師修道。迦延從請語王。欲去且停一宿。迦延安置好處令眠欲令感夢。夢見集軍征阿般地。自軍破敗身被他獲。堅縛手足赤花捶頭嚴鼓欲殺。王於夢中恐怖大叫喚失聲雲。我今無歸。願師濟拔作歸依處得壽命長。迦延以神力手指出火。喚之令寤。問言其故。其心未醒尚言災事。迦延以火照而問之。此是何處。汝可自看。其心方寤。迦延語言。汝若征彼必當破敗如夢所見。王言。願師為除毒意。迦延為說。一切諸法譬如國土假名無實。離捨屋等無別國土。乃至廣說種種因緣。至一極微亦非實事。無此無彼無怨無親。王聞此法得預流果。後漸獲得阿羅漢果。 (六十八右)三釋如前(文)。演祕雲。疏三釋如前者。釋前我法分別文中三師釋如是。 (六十八左)三二諦攝(文)。義演雲。疏二諦攝故假者。謂真俗二諦(文)今謂。義演所牒與現行疏不同。可知。 (六十八左)先敘法體非有(文)。義演雲。疏先敘法體非有者。意雲。就解世間假法中。有其兩故。先敘法體非有。二雲顯其假。然聖教假我法亦有二。如下世間約遍計。聖教約依他。 (六十八左)無安慧解(文)。演祕雲。疏無安慧解等者。前明安慧義有兩釋。此據初義。思可知也。義蘊雲。若據後解亦有內識所變我法。即與難陀等同。下文具有。義演雲。疏以無內識所變我法故者。意說。安慧內識所變似我似法一切皆是遍計。 (六十九右)論但隨妄情(至)故說為假(文)。演祕雲。論但隨妄情至故說為假者。具辨如疏。有義。此二假文明世我法。但隨妄情等者。無體隨情假。內識所變等以無依有假。詳曰。世間聖教皆明我法。何故多文唯說世間我法二耶。又准何理知但明彼世間我法耶。縱亦明彼聖教我法。違何文理。故疏正也。義周備故。義演雲。疏二假皆得者。意雲。無體隨情假·以無依有假。並是世間假。此二種假皆得假說故雲皆得。今但隨妄情說之為假。然不說我法。以無體故。 (六十九左)先敘心境有無(文)。義演雲。疏先敘心境有無者。意雲。就第二遮增減執中有二。先敘心境有無。第二遮增減執。初中有二。先敘境次敘心。此初也。 (七十一右)其世俗者(至)說有(文)。義演雲。疏世俗非無亦勝義有者。內識等非但世俗有。亦勝義有。意雲。對圓成是世俗。對遍計亦勝義。 (七十一右)此中色等(至)三分俱實(文)。第十(三十一紙右)雲。或識·相·見等從緣生。俱依他起。虛實如識(文)此護法師三分俱實之義。義演雲。疏此中色等至三分俱實者。意雲。釋外難。難雲。我法妄情變。依識是假攝。根·塵亦識變。應當是假攝。答。我法是遍計無種是假攝。根·塵說種生。如識是有非假收。故下第十雲自證相見三分俱實。 (七十一右)或緣過未(至)唯世俗有(文)。義演雲。疏或緣過未至唯世俗有者。意雲。釋外難。難雲。根·塵內識變。依識許實有。龜毛瓶衣亦識變應當是實有。答。影像虛疏不薰種。唯世俗有。 (七十一右)非如內識(至)亦勝義有(文)。義演雲。疏非如內識至亦勝義有者。意雲。此相分不如內識體小實而是勝義有也。是假法故。故如下言。非如識性依他中實有。意雲。此相分雖依識變。不如依他性是實有。體虛疏故。問。如是者何故是相分收。答。夫論相分。假實並兼。不以道識變一切皆實。且有龜毛等相分。有何勝義。 (七十一右)下第十雲(至)依他中實(文)。第十(三十紙左)全文。下疏十末(七十九左)雲。述曰。一解雲。等取心所所變現。所變名為行相。依識變現等者。唯難陀二分義小分有異。親疏所緣二皆不實故以疏所緣等取親相。不為行相。此所疏知如識變故。人立三分。並下有二復次解依識。變現等者。相分等言等取見分。識自體之所變故。此相見分雖體是依他。識自體之用故。非如識性依他中實。識是根本自體故。彼是末是用故。如日及輪。如燈及光。實虛異故。若不爾。應不言唯識。應言唯境唯見分等以許相見與識自體俱實有故。此義應思。設緣色等。見相亦俱不實。不及於識。如緣過未虛空等識。相分雖有非稍實法。見分非無。仍緣虛境。虛境行相是不實心故。見不及識自體分。識自體分唯緣於識。是根本故。證自體故。體性是實有。其變似色等亦並不實。此師意也。義蘊雲。疏非如識性依他中實者。此師一切相分皆非實有。然是依他。雖是依他非如見分依他中實。即許依他通假實也。問。龜毛等影像虛疏可許非實。如何一切相分皆非實耶。答。一切相分皆體虛疏。名影像故。然龜毛等影像更虛疏。故舉言之。非餘是實。問。假法如無。非因緣故。如何相分是依他耶。答。假非因緣乃護法義。此師假法亦作因緣故是依他也。又依他者依識受生名曰依他。非是從種所生之依他也。若作此解。相分即非因緣。前解是本(已上義蘊)今謂。邑師今釋識性為見分者非也。准下疏文。相分等言等取見分。下雲識性此指自證。自證是本。相見是末。自證是體。相見乃用。是故自證為實相見為假應知。 (七十一左)後解(至)勝義說(文)。演祕雲。疏後解不依四勝義者。若依四勝相分雖假。形於遍計是初勝義。既一向判名為非實。故知但據殊勝說也。 (七十一左)但殊勝義名為勝義(文)。二諦章(二十紙左)雲。勝謂殊勝。義有二種。一境界名義。二道理名義。第四勝義諸論多說。勝即是義。持業釋名。或四勝義皆勝之義。依士釋也。論說依他·圓成二性隨其所應根本·後得二智境故。所以諸教多以真如體勝持業得名。實通依士。其無漏真智隨在何諦。亦以勝為義。真如為境。故通有財釋。第四勝義多分依於道理名義。廢詮談旨非境界故。前三勝義境界名義。 (七十一左)此即(至)之義(文)。義演雲。疏此即說有三分之義者。即結上護法師解三分之義。 (七十一左)若第二師(至)大意亦同(文)。義演雲。疏若第二師至大意亦同者。意雲。小別者。護法立三分。難陀唯立二分。故言小別。共以釋此文名大意同。難陀唯依相分上計我法。護法通依見·相二分上計我法。故有別也。第二師即難陀師。又疏上通三師者。即愚夫以前又通安慧等三師釋也(文)今觀現行疏。無此牒文。知如理所覽別有一本。義蘊雲。疏若第二師唯有二分等者。即見及自證分也。言釋此小別者。唯有相分。不入四勝義中。餘之二分亦勝義有(已上)今謂。二分為見及自證者。此文誤也。難陀二分者是見·相二分也。 (七十一左)此第二釋(文)。義演雲。疏此第二釋者。意雲。此三分·二分義如下第二卷論文當知。又解雲。如疏中或過未等。第二釋相分義。或如下廣明。相分有無薰不薰等至下當悉。又此第二釋者。意說。此難陀師釋二分義。如下當知(文)今謂。義演就錯本解故有芸芸。今謂。第二釋者有二解中第二釋也。具如第十卷疏。 (七十一左)此前初解(至)法二諦(文)。演祕雲。疏依人二諦者。總指前判二師所明及引論等。勝人知故名為勝義。劣人所知名為世俗(文)真俗二諦本據佛說。涅槃經集解三十九(二十六紙左)經十七(八紙左)經十七(八紙左)梵行品之文。二諦章(三十二紙右)雲。釋前依人以立二諦。經(涅槃十三文)言。凡夫隨其所稱名為世諦。出世之人如其性相而能知之名第一義。故知但是重顯前義令知二諦依人相待亦建立之(涅槃經第十三卷十紙右雲。迦葉菩薩白佛言。昔佛一時在恆河岸屍首林中。爾時如來取其樹葉告諸比丘問其多少。乃至未所說法如林中葉等。迦葉難言。如來所了無量諸法。若入四諦即為已說。若不入者應有五諦。佛讚迦葉。如是。諸法悉已攝在四聖諦中。迦葉復言。若在四諦。如來何故唱言不說。佛言。善男子。雖復入中。猶不名說。何以故。善男子。知聖諦有二種智。一者中。二者上。中者體聲聞·緣覺智也。上者諸佛菩薩智。善男子。知諸陰苦名為中智。分別諸陰有無量相悉是諸苦。非二乘所知。是名上智。我於彼經曾不說之。處·界及色受想行識此為苦諦。並集·滅·道皆說有中智及上智。善男子。知世諦者是名中智。總相知故。分別世諦有無量無邊非二乘所知。是名上智。別相知故。知一切行無常等。是第一義中智。總知三法印故。知第一義無量無邊不可稱計非二乘所知。是名上智)以下六番依法勝劣相對建立。雖不分明差別分別。義推即是此中四重。 (七十一左)答如別章(至)綱要(文)。別章指二諦章。章(十九紙右)雲。二諦深妙。非略盡言。聊述綱紀三門分別。一顯名辨體。二三乘淺深。三相攝問答。 (七十一左)世俗諦者(至)是持業釋(文)。南海寄歸傳四(七紙左)雲。覆俗諦者。舊雲。世俗諦。義不盡也。意道。俗事覆他真理。色本非瓶妄為瓶解。聲無歌曲漫作歌心。又復相生時體無分別。無明所蔽妄起眾形。不了自心謂鏡居外。蛇繩並繆正智斯渝。由此蓋真名為覆俗矣。此據覆即是俗名為覆俗。或可但雲真諦覆諦(文)二諦章(二十紙右)雲。釋總名者。護法釋雲。世謂隱覆可毀壞義。俗謂顯現隨世流義。此諦理應名隱顯諦。隱覆空理有相顯現。如結手巾為兔等物。隱本手巾兔相顯現。此亦如是。今隨古名名世俗諦。梵雲三佛栗底。故以義釋名隱顯諦。又復性墮起盡。名之為世。體相顯現。因之為俗。世即是俗名為世俗。持業釋也。或世之俗義亦無違。諦者實義。有如實有。無如實無。有無不虛名之為諦。世俗即諦。持業釋也。世俗之諦。依士釋也。抉擇上末(二十四右)雲。或世之俗者。世者是總。俗者即總法之上顯現所行之義。或雲。世謂可壞義。俗者謂法體。或世謂假世。俗謂法體。章世俗之諦者。世俗之法體。諦者。即是法體上實義。或世俗謂四通名。諦者四之別名。行相難知四俱世俗。何故諦者即是別名。淨影大乘義章一(六十五左)同第二(七十九右)嘉祥二諦章中(九紙左)雲。隨名釋者。如俗以浮虛為義。又俗以風俗為義。然此具出內外故。律有國土毘尼。隨國土處所風俗不同也。禮記雲。君子行禮不求變俗。故風俗為義也。從來唯得前釋無有後解也。問。此兩釋何異。解雲。俗以浮虛為義。此即望真釋。明聖人所知真實。凡夫所知浮虛。對真釋俗也。若是風俗釋俗。則當俗釋俗。只虛所風俗不同故名為俗。此無所望也。前則望他。後則當自。自他異也。又前約經釋。後就律釋。河西雲。佛法不出經·律二藏。阿毘曇只分別經律耳。故經律攝佛法盡也。前釋約經者。經明諸法浮虛無所有故。浮虛釋俗約經也。風俗釋就律者。明律中不得道諸法浮虛無所有。不得道人是浮虛草木浮虛何以故。為制戒令佛法久住故。所以不得明物浮虛無所有。但明國土風俗不同也。此則就經律釋異。由來亦不知也。 (七十二右)勝義三種(至)唯依士釋(文)。第八論(三十七紙右)雲。此三雲何攝彼二諦。應知世俗具此三種。勝義唯是圓成實性。世俗有三。一假世俗。二行世俗。三顯了世俗。如次應知即此三性。勝義有三。一義勝義。謂真如勝之義故。二得勝義。謂涅槃勝即義故。三行勝義。謂聖道勝為義故。無變無倒。隨其所應故皆攝在圓成實性。二諦章(二十紙左)雲。勝謂殊勝。義有二種。一境界名義。二道理名義。第四勝義諸論多說。勝即是義。持業釋名。或四勝義皆勝之義。依士釋也。論說依他·圓成二性隨其所應根本後得二智境故。所以諸教多以真如體勝持業得名。實通依士。其無漏真智隨在何諦。亦以勝為義。真如為境。故通有財釋。第四勝義多分依於道理名義。廢詮談旨非境界故前三勝義境界名義。諦者實義也。事如實事。理如實理。理事不謬名之為諦。勝義即諦。勝義之諦。二釋如前。雖無教說二種亦得。名為聖諦。如四聖諦。聖者能知有無事理皆不虛謬。目之為諦。 (七十二右)然則(至)依士釋(文)。二諦章(二十二左)雲。第一勝義體者。成唯識說。謂蘊處等事。涅槃亦言。有名有實名第一義。蘊·處等亦是勝義。 (七十二右)真俗二諦各有四重(文)二諦章(十九紙左)雲。列別名者。今明二諦。有無體異。事理義殊。淺深不同。詮旨各別。故於二諦各有四重。亦名名事二諦·事理二諦·淺深二諦·詮旨二諦。世俗諦四名者。一世間世俗諦。亦名有名無實諦。二道理世俗諦。亦名隨事差別諦。三證得世俗諦。亦名方便安立諦。四勝義世俗諦。亦名假名非安立諦。 (七十二右)一假名無實諦(文)。二諦章(三十紙左)雲。第三約就假實分二。先分二法。有名有實是其實法。陰·界·入等依名求法。有體可得故言有實。有名無實是其假法。瓶衣車乘舍宅軍眾。如是一切假施設其名。推求無體故曰無實。又(二十一右)雲。世間世俗者隱覆真理。當世情有墮虛偽中。名曰世間。凡流皆謂有。依情名假說名為世俗。又(二十一右)雲。次出諦體。第一世俗體者。顯揚論說。謂所安立瓶軍林等·我有情等。或無實體。或體實無。但有情名都無體性。然通有用無用二法。瓶等有用。我等用無。涅槃第十三雲。有名無實。如我眾生乃至旋火之輪及名句等五種世法。是名世諦。眾生等無用。火輪等體無。 (七十二右)或體實無亦名為諦(文)。義演雲。雖但名無體。非從能詮名故雲諦也。諦者理也。稱如是無道理故。亦如瓶盆雖無實體。可有受用理故稱諦。亦約所詮體說。以稱於無實無體故。 (七十二右)二隨事差別諦(文)。二諦章(二十一紙右)雲。道理世俗者。隨彼彼義立蘊等法名為道理。事相顯現差別易知名為世俗。義演雲。意雲。如積集名蘊。所依名處因義名界。或約自體名界。二諦章(二十二右)雲。第二世俗體者。瑜伽論說。謂所安立蘊·處·界等。涅槃亦言。諸陰·界·入名為世諦。即有無為諸法體事。有別體用異於初俗。 (七十二右)三證得安立諦(文)。二諦章(二十一右)雲。證得世俗者。施設染淨因果差別令其趣入。名為證得。有相可知。名為世俗。又(二十二紙右)雲。第三世俗體者。顯揚論說。謂所安立預流果等及所依處即諸聖果四諦理等。涅槃亦言。有八苦相名為世諦。倫記雲。泰雲。言證得世俗者。所謂安立預流果等彼所依處者。因果是人所證四諦。是證得世俗也。義演雲。意雲。由諸聖者證得理故。遂安立雲。如是者此是集等。欲令凡者知斷證修故。經雲。說苦諦實苦。不可令斷。集真是因。果者異因故。若滅者即是因。滅。因滅故果滅。滅在之。道實是真。是更無餘道。 (七十二右)四假名非安立諦(文)。二諦章(二十一右)雲。勝義世俗者。妙出眾法聖者所知。名為勝義。假相安立非體離言。名曰世俗。此中世間即世俗諦。乃至勝義即世俗諦。皆持業釋。又(二十二右)雲。第四世俗體者。瑜伽論說。即所安諦勝勝諦性。涅槃說言。若燒若割若死若壞。名為世諦。由可燒割等。無有常一我法等相即二無我名世俗也。義演雲。疏依假空門說為真性者。喚二空門以為真性。聖證此空理時不可分別名二空如。瑜伽六十四(四紙左)雲。何以略安立三種世俗。一世間世俗。二道理世俗。三證得世俗。世間世俗者。所謂安立宅舍瓶盆軍林數等。又復安立我有情等。道理世俗者。所謂安立蘊界處等。證得世俗者。所謂安立預流果等彼所依處。又復安立略有四種。謂如前說三種世俗及與安立勝義世俗。即勝義諦。由此諦義不可安立。內所證故。但為隨順發生此智。是故假立。雲何非安立真實。謂諸法真如(顯揚六之十紙亦同。倫記十八上四紙左)略纂十六(十八左)雲。或三重俗諦或四重俗諦者。此是二諦門。謂俗諦有四。勝義亦爾。世俗中。一是假名無實諦。二隨事差別諦。三證得安立諦。四假名無作諦。謂假安立名勝義諦。而無法體。法體不可說故。此文但有俗諦四重·無勝義諦。前立三重者。有法擬宜故。後立四者。假名安立故。西方有立四重勝義亦爾相對。如前已說。二諦章(二十紙右)雲。顯揚論說。四種俗諦皆是安立。前三可知。雲何第四亦名安立。勝義諦性自內所證。為欲隨順引生彼智。依俗安立名勝義俗。初之三種相可擬宜。第四勝義假名施設。 (七十二左)勝義四者(文)。二諦章(二十紙右)雲。勝義諦四名者。一世間勝義諦。亦名體用顯現諦。二道理勝義諦。亦名因果差別諦。三證得勝義諦。亦名依門顯實諦。四勝義勝義諦。亦名廢詮談旨諦。前之三種名安立勝義。第四一種非安立勝義。 (七十二左)一體用顯現諦(文)。二諦章(二十一左)雲。世間勝義者。事相粗顯猶可破壞。名曰世間。亦聖所知過第一俗。名為勝義。又(二十二左)雲。第一勝義體者。成唯識說。謂蘊處等事。涅槃亦言。有名有實名第一義。蘊處界等亦是勝義。 (七十二左)二因果差別諦(文)。二諦章(二十一左)雲。道理勝義者。知斷證修因果差別。名為道理。無漏智境過前二俗。名為勝義。又(二十二左)雲。第二勝義體者。成唯識說。謂四諦等因果體事。涅槃亦言。苦集滅道名第一義諦。 (七十二左)三依門顯實諦(文)。二諦章(二十一左)雲。證得勝義者。聖智依詮空門顯理。名為證得。凡愚不測過前三俗。名為勝義。又(二十二左)雲。第三勝義體者。成唯識說。依詮門顯二空真如。涅槃亦言。無八苦相名第一義。總觀諸法為二無我故。無苦等名勝義也。 (七十三右)四廢詮談旨諦(文)。二諦章(二十一左)雲。勝義勝義者。體妙離言迥超眾法。名為勝義。正智內證過前四俗。復名勝義。此中世間即勝義諦。乃至勝義即勝義諦。皆持業釋。或勝義之諦。依士無失。又(二十二左)雲。第四勝義體者。瑜伽論說。謂非安立一真法界。涅槃亦言。實體者即是如來·虛空·佛性。又言。無燒割等名第一義。不依無我而顯真故。前三勝義有相故安立。第四勝義無相非安立。 (七十三右)俗諦中初(至)但名為真(文)。二諦章(四十左)雲。第一世俗有名無體。俗中極劣無可過勝。假名安立唯俗非真。是名為異。第四勝義體妙離言不可施設。真中極勝超過一切。唯真非俗。是名為異。餘可為同。義蘊雲。疏俗諦中初至無可勝過者。更無下劣之法。而過此第一俗能勝過於彼也。非是更無勝此初俗。 (七十三右)由斯二諦(至)翻上應知(文)。章意全同。義演雲。疏有亦真亦俗者。真前三望後名俗。望前名真。俗後三望前名真。望後名俗(文)今謂。義演不是。 (七十三右)前四世俗(至)顯揚六說(文)。六十四(四紙左)。第六(二紙右)如上已引 (七十三左)其四真諦(至)第九卷(文)。第九(二紙左)古說雲。瑜伽正說四俗一真。於中世俗後三即是勝義前三。一真非安立諦即是第四真諦。雖不別立其名。然四種體義全備足矣。又最勝子瑜伽釋中具列四種勝義。謂世間·道理·證得·勝義。然則其四種義既顯於慈氏本論。其名亦出勝子釋論。是以義林章中雲瑜伽·唯識二各有四。義燈亦言瑜伽·顯揚等立。然今道非諸論有唯此論釋。有何意者。答雲。此論第九具明四種勝義。名之與義無有遺漏。瑜伽雖說四俗一真。未具配立四種名義。釋論唯列四名。未分二諦差別。況最勝子是護法門葉。豈開闡其源之人。定知依杖此論之所釋也。善珠二義會二諦章雲。一雲。瑜伽四俗·唯識四真合取兩論故雲二各有四。一雲。瑜伽以俗顯真。唯識舉真顯俗。影略互顯故雲二各有四。義燈可以准知。 T67010101.GIF (七十三左)外境隨情(至)不定義故(文)。第二解中正牒論文而釋。決定義故者。簡第一解。以彼為簡別義故。不定義故者。亦簡第一解。以彼為重複義故。故釋唯亦二字兩解有別。義演雲。疏外境隨情至不定義者。問。如何有此文來。答。謂釋論中唯亦二字。故有此文。來(文)今謂。問答兩非。如上已辨。樞要上末(七紙右)雲。境唯世俗有者。疏有二解。今又加雲。遍計所執凡夫境故。唯世俗有。依他起性凡聖智境。識亦勝義。顯示兼之。義燈一未(三十七右)雲。論境依內識唯世俗識是假境依亦勝義者。有四解。一雲。有無對。遍計虛妄。唯世俗有。依他是緣生。境依亦勝義。二相見對。相分是假依見起。假境依識唯俗有。見分是實能起相。是假境依勝義有。第三勝劣對。世間世俗唯世俗有。後三形前亦勝義有。第四凡聖對。凡境唯世俗。聖境亦勝義。雖有四解。此中文意但依初對。問。依凡聖緣。遍計亦應名勝義諦答。許亦無過。下第八雲。亦可說為凡聖智境。既為聖緣。亦名勝義。但不名有。今依有無諦攝故爾。 (七十三右)可謂理高(至)千載者歟(文)。二諦章(四十一紙右)雲。如是所說四種二諦。經論雖有。諸德雖傳。然諸後學未能疏演。基隨翻譯之次略纂所聞。其間委細後更諮審。所以編集以為一章。庶後學徒詳而易矣。可謂義高千葉。理光萬代。讚詠吟諷何以暢其歡情。所恨徒響伯牙之琴。虛盡卞和之璧耳(文)今謂。真俗二諦古德異說。故有此讚。嘉祥二諦義上(初左)雲。中論(四諦品)雲。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一以世俗。二第一義諦也。然師臨去世之時。登高座付屬門人。我出山以來。以二諦為正道。說二諦凡二十餘種勢。或散或束。或分章段或不分。分時或開為三段。乍作十重。所以為十重者。正為對開善法師二諦義。彼明二諦義有十重。對彼十重。故明十重。一一重以辯正之。師唯道此義有重數。所餘諸義普皆不開。又下(二紙右)雲。諸師多就大品經明色即空空即色也。然此義難解。大忍法師雲。我三十年思此義不解。值山中法師得悟。此師既悟始信三論云云。由來釋相即義者有三大法師。光宅無別解。此師法華盛行。成論永絕也。今出莊嚴·開善·龍光三人釋二諦相即義。 (七十三左)真不自真(至)亦名為真(文)。二諦章(四十紙左)雲。第四勝義不能自勝。待於四俗故名勝義故。前三真亦名為俗。第一世俗不能自俗。待於四真名為世俗。故後三俗亦名為真。第一勝義待一俗名勝。第二勝義待二俗名勝。第三勝義待三俗名勝。第四勝義待四俗名勝。第一世俗待四真名俗。第二世俗待三真名俗。第三世俗待二真為俗。第四世俗待一真名俗。故若有俗時亦必有真。若有真時亦必有俗。俗是真家俗。真是俗家真。有俗亦有真。無真亦無俗。故非遺依他而證圓成實。非無俗諦可得有真。真俗相依而建立故。義演雲。疏真不自真至亦名真者。意雲。問曰。真俗既有四種。為相形立。為體各別云云。答。但相形立。以前三真望第四亦俗收。即後俗望初亦真收。疏即前三真亦名俗者。意雲。若望前四俗即後四皆真。若望第四等以前三真亦俗收。四重俗亦准此知。何所以者。今依兩個四重辨真俗。故與前解稍別。 (七十四右)以上略明(至)難陀釋(文)。演祕雲。疏以上略明等者。此結我法分別下文。此所結文本難陀義。護法兼明。護法不唯立二分故。故屬難陀。同許有體故兼明也。義蘊雲。疏以上略明至但難陀釋者。此結我法分別已下文。唯明二分故。但難陀二分並是依他故亦兼於護法。乍見略明頌上三句。釋似通結前文。前雲相見俱依自證。故知不結於彼。又唯合作二文科。愚夫已下總解三句。此雲略明三句。即結愚夫已下文也。 (七十四右)重淨此三(文)。義演雲。意雲。外人起難。更為割推。文義分明。故名重淨。 (七十四左)有作有受(至)無法體(文)。此中含有數論·勝論等計。上之二句立我有義。即作者受者等我。下之二句立法有義。有礙是色。有緣是心。 (七十四左)小乘等曰(至)我無(文)。此中含有犢子·正量等計。言士夫等者。俱捨破我品(第三十之三紙品)雲。問者執一內用士夫體實非虛名為命者。依此問佛。與身一異。此都無故。一異不成。光記(三十之二十一紙右)雲。問者執一內我實體名為命者。依之問佛。與身一異。我都無故一異不成(文)此之二句亦我有義。 (七十四左)依緣積集(至)非無(文)此下立法有義。於中依等二句明色·愛·想三蘊非無。得等已下明行蘊有。於中初之二句明不相應。次之二句明無為法。或可於五法中唯舉色·不相應·無為法。受·想二蘊攝在內識之中。此中不舉而難之。言依緣者。依謂所依。即五根等。緣謂所緣。即五塵等。言積聚者。宗輪疏(六十七左)雲。其說假部本宗同義。述曰。次第三段文別有二。如上所釋。此亦標部。敘本宗也。謂苦非蘊。述曰。苦者逼迫義。蘊體非逼迫故非是苦。次下論雲。諸行相待假立苦。故色等諸法有義名苦。其實非苦。如無間果體。實非苦所感。諸蘊有苦相合說名苦。蘊其體非苦。生滅等法並非行苦。其蘊等上業皆實有。十二處非真實。述曰。以依積聚。緣亦積聚。積聚之法皆是假故。雖積聚假義以釋於蘊。蘊體非假。無依緣故。現在世之識不名為意。入過去時方名意。處依止義。成體非現在。亦非實有。問。十八界等假實若為亦有依緣積聚假義。故答。諸行相待展轉和合假名為苦。無士夫用。述曰。此釋苦者現在之緣二種行法相待名苦。非由現在士用作用方有苦也。或有解言。欲界劣上界。欲界名苦。乃至有頂劣無漏。有頂名苦。故言相待。無由士夫乃有苦也(文)言色等者。色謂色蘊。等者等取受。想等。言得等者。等取非得等。此舉不相應行。即行蘊所攝也。 (七十四左)聖說為無(文)。宗輪論疏(五十九右)雲。佛所說經皆是了義。無為法有九種。一擇滅。二非擇滅。三虛空。四空無邊處。五識無邊處。六無所有處。七非想非非想處。八緣起支性。九聖道支性(文)或雲有部立三無為行蘊所攝者。可笑之最矣。俱捨一(十七紙右)雲。蘊不攝無為。義不相應故。長行雲。亦不可說為第六蘊。有說。如瓶破非瓶。如是蘊息應非蘊。具如彼說。婆沙七十四·正理第三等。又俱捨一(十一紙左)雲。行名造作。思是業性。造作義強。故經六思說為行蘊(此會經部難)有部意者除四蘊外餘有為法名為行蘊。此遷流為行。正理·顯宗亦同。 (七十五右)謂實我法(至)不可得(文)。俱捨破我品(二十九之九紙左)雲。於彼所計離蘊我中。無有真實現比量故。謂若我體別有實物。如餘有法。若無障緣。應現量得如六境意。或比量得如五色根。言五色根比量得者。如世現見。雖有眾緣。由闕別緣果便非有。不闕便有。如種生芽。如是亦見雖有現境作意等緣。而諸盲聾不盲聾等識不起。起定知別緣有闕不闕。此別緣者。即眼等根。如是名為色根此量。於離蘊我二量都無。由此證知無真我體。光記三十(二紙右)雲。於彼外道諸有所計離蘊我中。無有真實現比量故。於三量中所以不約聖言量證者。內外二道各謂自師所說聖教。以聖教證。可不稟承故。三量中但約現量比量以破。謂若我體離五蘊外別有實物。如餘有體法。若無障彼因緣。應現量得十二處中如六境意。謂色等五境·眼等五識現量證得。法境中諸心心所法及與意處為他心智現量證得。謂若我體離五蘊外別有實物。如餘有體法。若無障彼因緣。應比量得如五色根。言五色根比量得者。如世間現見。雖有水·土·人功眾緣。由闕種子別緣。芽果即非有。不闕種子別緣。芽果便有。如種生芽。見芽比知有種。此舉外喻。如是亦見雖有色等現境·作意等緣。等取明·空。若眼識由色·作意·明·空四緣。若耳識由聲·作意·空三緣。若鼻·舌·身三識由作意及香味觸二緣。而諸盲聾等識不起。以闕眼等別緣故。不盲聾等識起。以有眼等別緣。定知別緣有闕之時識不得起。不闕之時識便得起。此別緣者。即眼等根。作意等是共緣。眼等是別緣。五識是果。由能起識比知有根。如是名為色根比量。於離蘊我二量都無。非如六境·意根現量得故。非如眼等五根比量得故。由此證知無真我體。此約現·比總破諸我。文中既不別標。明知總破。 (七十五右)法體實無(至)何法攝耶(文)。義演雲。疏法體實無至何法攝耶者。小乘問雲。汝言法體實無不妨而立五蘊。我體既言非實。未審何法攝耶。下答可知。 (七十五右)又心變似法(至)眾同分攝(文)。演祕雲。疏雲變似我法同分攝者。問。心變似法相隨蘊收。即蘊計我相應蘊攝。答。即蘊計我相實隨蘊。離蘊計我既無本質。相隨能變心王心所以判於蘊。即四蘊攝。疏言同分。且據離蘊所計之我當情顯現遍常之相名法同分。不說所變相分之體在法同分。又所變相無多差別。相分是假。故同分收。同分寬故。前解為勝。義蘊大同。若准獨影唯從見。前解為勝。 (七十五左)犢子部師(文)。宗輪輪疏(七十八紙右)雲。其犢子部本宗同義。謂補特伽羅非即蘊離蘊。其犢子部謂。補特伽羅非即蘊離蘊。謂實有我非有為·無為。然與蘊不即不離。佛說無我。但無即蘊離蘊。如外道等所計之我悉皆是無。非無不可說非即蘊離蘊我。既不可說。亦不可言形量大小等。乃至成佛此我常在。又論疏(三十七左)雲。後即於此第三百年中。從說一切有部流出一部。名犢子部(文)俱捨論破我品明宗計等。亦見次下。 (七十五左)正量部本經量部(文)。宗輪論疏(三十八右)雲。於此第三百年。從犢子部流出四部。一法上部。二賢冑部。三正量部。四密林山部。述記雲。正量部者。權衡刊定名之為量。量無邪謬故言正也。此部所立甚深法義刊定無邪。因稱正量。從所立法以彰部名。又論疏(七十八左)雲。諸行有暫住。亦有剎那滅。諸法若離補特伽羅無從前世轉至後世。依補特伽羅可說有後轉。述記雲。諸行有暫住亦有剎那滅者。即正量部計。從此流出心心所法燈焰鈴聲唸唸滅。色法中如大地經劫。命根等皆隨一生長猶有生滅等。諸法若離等者。此中意說。法無移轉。可說命根滅時法亦隨滅然由我不滅故能從前世至後世。法不離我。亦可說有移轉。言經部者。宗輪論雲。至第四百年初。從說一切有部復出一部。名經量部。亦名說轉部。自稱我以慶喜為師。述記(四十左)雲。述曰。此師唯依經為正量。不依律及對法。凡所授據以經為證。即經部師。從所立為名名經量部。亦名說轉部者。此師說有種子唯一種子現在相續轉至後世故雲說轉。至下當知。舊雲說慶部。然結集時尊者慶喜專弘經藏。今既以經為量。故以慶喜為師。從所立為部名。滿慈弘宣對法。近執弘毘奈耶。既不依於對法及律故。今唯以慶喜為師也。又論雲。執有勝義補特伽羅。述記(九十二左)執有勝義補特伽羅。但是微細難可施設。即實我也。不同正量等非即蘊離蘊。蘊外調然有別體故也。 (七十五左)復敘三類計兼破小乘(文)。義演雲。疏復敘三類計兼破小乘。小乘者。如論雲。又執我復有三種。即是兼破外道小乘也。 (七十五左)別敘兩三破(文)。義演雲。如論雲。一者執我體常周偏等。是初三。如言又所執我復有三種。是即後三。故雲兩三。 (七十六左)彼常遍義遂不開顯(文)。義演雲。意雲。為欲破我作受。今時但說我造業受苦樂言。然不說常遍二義故。雲常遍義遂不開顯。或雲。既破我作受已。而同空義不成。即常遍之義不立故。雲常邊義遂不開顯(文)今謂。初義為優。 (七十七右)勝論執我(至)受苦樂等(文)。俱捨論三十(十二右)雲。若我實無。為何造業。為我當受苦樂果故。光記三十(三十七右)雲。此通外難。此即勝論師難也。次論主答也。又論(三十之十二左)雲。應信我體實有。以有念等德句義故。德必依止實句義故。光記(三十六丁左)雲。勝論標宗勸論主信。必定應信我體實有。以有念等德句義故。夫德必依實句義故。我是實句。為彼念等德句所依。明知有體。 (七十七左)謂尼虔子(文)。玄應音義十一(十三左)雲。尼乾子應言泥犍連他。此雲不繫。其外道拔髮露形。無所貯畜以手乞食。隨得即噉者也。下疏(一末八十九左)雲。即是尼犍子。今正翻雲離繫。亦云無慚。即無羞也。離三界繫縛也。以其露形佛法毀之曰無慚。即無慚羞也(已上論文)又破涅槃論中雲尼犍子或裸形外道。即是二師也。疏主恐濫故加詳釋。 (七十七左)露形少羞恥(文)。瑜伽倫記十八雲。西方外道裸形無衣。以示離縛故名離繫也。彼計草木有命。以增長故。 (七十八右)如一瞿聲(至)於獸(文)。演祕雲。疏如一瞿聲別目於牛者。一瞿聲中詮於九義。獸是一數。總括一切走獸之屬。若言於牛即總獸中之一別也。俱捨論第五雲。於九義中共立一瞿聲故。有頌言。方·獸·地·光·言·金剛·眼·天·水。於斯九種義智者立瞿聲。 (七十八右)但言牛主(文)。俱捨論第三十(七紙左)雲。此如牛等屬制怛羅。彼如何為牛主。謂依彼彼所乘所構所役等中。彼得自在。光記三十(二十九左)雲。此如牛等屬制怛羅者。犢子部答。此如牛等物屬制怛羅人主。彼如何為牛主者。論主又問。謂依彼至得自在者。犢子部答。謂依彼彼所乘搆亂役使等中。彼制怛羅得自在故名為牛主。 (七十八右)如伏犧等(文)。演祕雲。疏如伏犧等者。能伏犧牲故名伏犧。有智者伏犧帝主(文)史記第一(三皇本紀)雲。結網罟以教佃漁故曰宓犧氏(按事出漢書歷志。宓音伏)養犧牲以庖廚。故曰庖犧。犧毛色純而不雜曰犧。牲祭天地宗廟之牛完全曰牲。曲禮天子以犧牛。註犧純色也。 (七十八右)餘九十種所計我等(文)。通舉邪正雲九十六種。九十六道經並智論二十五雲。九十六道中實者是佛。唯局邪道即九十五。今已舉五師計。故雲餘九十種。九十五六經論異說。如華嚴十八·涅槃第十·智論二十七·婆沙六十六·薩婆多第五分別功德論第二等。 (七十八左)且者偏舉(至)初也(文)。因明疏下末(六右)雲。所立不遣此類非一。隨明於一故雲且也。或不具詞。似五明一故亦云且。第一論(二十四右)雲。且彼如何知得·非得異色心等有實體用。下疏二本(五十一左)雲。且者簡持義(文)今言非破初者。謂非排破斥第一立義。次下(八十三左)破第二中雲。此總非破離繫子計等。可以准知。 (七十八左)所言非理(至)是也(文)。疏九本(初紙左)雲。論應知三性亦不離識。所以者何。述曰。外人詰也。三不離識之所以者何等是耶。 宗 汝所執我 應不隨身受苦樂 因 喻 許常故(又許遍故)如汝虛空有法 法 自性 差別 所別 能別 先陳 後說 宗依 宗依 宗九。因十四。喻十。合三十三。全離諸過為正比量。若有一過名似比量。量有三。謂自他共。簡異自共。故置汝言。若無汝言則有過生。如疏具辨。宗者。因明疏上本(二十左)雲。宗者所尊所崇所主所立之義。入正理(初右)雲。此中宗者。謂極成有法·極成能別差別性故。隨自樂為所成立性。是名為宗。如有成立聲是無常。疏上末(初右)雲。如佛弟子對勝論師立聲無常。聲是有法。無常為能別。彼此共許有聲及無常。名極成有法·極成能別為宗所依。彼聲論師不許聲上有此無常。今佛子合之一處。互相差別不相離性。雲聲無常。聲論不許故得成宗。既成隨自亦是樂為所成立性。故名真宗。恐義不明指此令解。言宗依者。因明疏上本(二十五左)雲。有法·能別但是宗依。而非是宗。此依必須兩宗至極共許成就為依。義立宗體方成。所依若無。能依何立。又(上本三十二)雲。古因明師但說有法為宗。或但說法為宗。或說有法及法為宗。此皆先共許。何得為宗。故知應取互相差別不相離性有許不許以為宗體。言有法法者。因明疏(上本二十七紙左)雲。自性亦名有法。差別亦名法者。法有二義。一能持自體。二軌生他解。故諸論雲。法謂軌持。前持自體一切皆通。後軌生解要有屈曲。初之所陳前未有說。逕廷持體。未有屈曲生他異解。後之所陳前已有說。可以後說分別前陳。方在屈曲生他異解。其異解生唯待後說。故初所陳唯具一義能持自體。義不殊勝不得法名。後之所陳具足兩義能持復軌義殊勝。故獨得法名。前之所陳能有後法復名有法(文)自性差別等名義具如疏辨。言因者。因明疏(上末三左)雲。因者所由。釋所立宗義之所由也。或所以義。由此所以所立義成。又建立義。能建立彼所立宗故。或順益義。由立此因。順益宗義令宗義立。是故名因。言喻者。因明疏(中本初右)雲。喻者譬也況也曉也。由此譬況曉明宗故名。前雖舉因亦曉宗義。未舉譬況令極明瞭。今由此況宗義明極故。離因立獨得喻谷(文)因明之道幽邃曠邈。前修後哲不能輒解。今且就本疏文略釋軌度。具如因明論及疏抄等。 (七十八左)宗之有法(至)是宗之法(文)。如上已引因明疏。 (七十八左)此二和合(至)名為宗也(文)。如上已引因明疏。 (七十九右)有二比量(文)。因有二故開為二量。或有因無宗。或有宗有因。或宗多因少。或宗少因多。二喻亦爾。是故合為一量。開為多量。文非一准隨應須解。 (七十九右)如汝虛空(文)。演祕雲。問。准數論師。空唯量者轉變無常。常因不轉。豈非喻有能立不成。答。傳三釋。一雲。彼宗空有二種。謂常·無常。常非諦攝以無為故。亦猶佛法無為不在蘊中攝。故論指常空而以為喻。二雲。即此一量合破二宗。常遍之因別屬勝·數。遍唯數論。常遍俱對勝論師宗。三雲。如因明法。因喻不極。更作比量而成立之。今此亦爾。先成空常後將為喻。量雲。汝所執虛空應非轉變無常。許遍故。如汝神我等(文)言所別不極成者。宗九過中之第七是也。義蘊亦舉二義略中一義。 (七十九右)若不爾者(至)極成(文)。義演雲。疏若不爾者至自極成者。意雲。若不言汝執但雲我執者。即犯自所別不極成過。大乘不許有我。故常遍之因亦犯隨一。大乘既不許有我。如何得有常遍之因耶。故因中須置許言。義燈二本(三紙左)雲。破我中雲。執我常遍。量同虛空。應不隨身受苦樂等。此若共量。宗因俱有隨一不成。佛法不許有我常遍。若佛法自比量。宗有自違。因有自隨一不成。亦有自所依不成。虛空無體。無俱不成取虛空無為依如可爾。今是他量。就破他故簡過如疏。 (七十九右)常遍之因亦犯隨一(文)。亦字對上犯所別不極成而言。演祕雲。疏常遍之因亦犯隨一者。汎爾常遍非自不許。今明我有故。自宗無成隨一。今即因有所依不成。有法之我自不許有。常遍之因無所依故(文)言隨一不成者。因十四中之第二是也。於中有有體無體自他之別。此是有體隨一不成也。具如因明疏中。 (七十九左)或若大乘(至)自宗(文)。演祕雲。疏若大乘至違宗者。違有二義。一雲。自許有我。今復破之故成違自。問。破受苦樂不破我體。何成違自。答。破受苦樂本為破我。不爾破誰不受苦樂。二雲。自聖教中不說有我。今者許有故成違自。前解勝也(文)今謂。後釋為優。前釋迂矣。義演雲。或若大乘至不成者。此文意雲。若量中不置汝執許言。大乘自宗即犯如前過失。因中亦有所依不成者。意雲。既有法中不許有我者。即因無依之過。要依於我方立其因也(文)言所依不成者。因十四中之第四是也。 (七十九右)大乘虛空(至)故說汝言(文)。義演雲。此通外難。難雲。大乘虛空若有體者。體為喻量得成。大乘虛空假名無體。雲何得成喻。答。大乘虛空雖無體。喻言汝執。且得成。但就他宗。因無因也。疏故無喻中俱不成過者。意雲。若將大乘假空為喻。即於喻中有俱不成。以所立宗·能立因是實。喻是假故。故實宗·因於假喻上不轉故。雲俱不成過。喻若汝言即無過失(文)言俱不成者。喻十過中之第三是也。宗·因二俱不因故雲俱不成。 (七十九左)許義同故(文)。演祕雲。疏許義同故者。許與執言其義同也。是以論中俱有執言。言雲。解因明者共許於彼他因喻上而置執言。詳曰。全成虛構。前解為正。 (七十九左)又因喻自許此則不成(文)。義演雲。意雲。若如前因喻自許者。所立比量即不成。以大乘不許實我故。 (七十九左)此師之我雖亦受者(文)。俱捨論第三十(十二左)雲。若我實無。誰能作業。誰能受果。作受何義。作謂能作。受謂受者。此但易名未顯其義。辨法相者釋此相言能自在為名為作者。能領業果得受者名。光記三十(三十八左)雲。若我實無至誰能受果者。勝論問。作受何義者。論主反責。作謂能作受謂受者者。勝論答。此但易名未顯其義者。論主復責。前問作受是何義耶。今答。作謂能作。受謂受者。此但易名未顯其義。辨法相者至名俗等者者。即勝論師名辨法相者。釋此作者受者相言。別釋引證如文。又解。勝論引毘伽羅論中辨法相者釋此作者相言。 (七十九左)不爾前文兼破亦得(文)。義演雲。疏不爾前文兼破亦得者。意雲。若不對僧法。爾者即前文兼破受者我亦得。意說。前文破數論受者我。亦得兼破勝論受者我。故知此文但破作者我。未必宴對。故此師唯破作者我。 (八十右)即有相符極成之失(文)。宗九過中之第九是也。立者所構敵者曾知勞而無益。故以為過。亦云立已成。 (八十右)勝論之我無動轉故(文)。瑜伽略纂三(十四右)雲。數論·勝論我無動作。遍虛空故。遍出離繫執我有動作。不遍空故。倫記亦同 (八十右)便與十句(至)無動作故(文)。十句論雲。如是九實幾有動作。幾無動作。五有動作。謂地·水·火。風·意。四無動作。謂此餘實。 (八十右)今隨文便(至)置其應字(文)。義燈二本(五紙右)雲。文言如何意是不義。上說應字合在如何二字之上。文言便故在因上安。所以不次。義演雲。意雲。所作比量皆於宗法上置其應字。何故論中乃於因上置應字耶。答。但隨文便於其因上有其應字。不爾應字。不遍於宗。 (八十左)此審定也(至)同是設遮(文)。審定者。字書審悉也。詳也。熟究也。又束也。周禮羽人十羽為審一束也。除曰。で覆也。釆別也。能包覆而深別之也。小補韻會審猶定也。又寀是審正字。寀定也調也。又定者凝也決也。今言審定者。熟究凝定決束為二。欲防外道矯為默答·矯亂答·縛馬答等也(默答者。無智凡僧仇對問者。放學維摩縛舌閉口者是。或所以不答者。在昔如來從成道來至般涅槃。不說一字。不說一句也。又默答者。四問四記中第四即捨置記答也。此亦言默答。此如外道等。對佛弟子問我之斷常邊無邊等。我已非有。何有斷常邊無邊等。故捨置不答也。又默答者。外道四不死矯亂答中。恐怖他知已無所知。矯為默答是也。又矯亂答有二。有言·無言。無言如前。有言者。如婆沙說。馬勝比丘對梵天王問四大無餘滅位。梵王不知其位。矯亂答雲。士夫生者一切有情父等。後梵天王出於梵眾之外。懺謝馬勝以已無知。是則有言矯亂答也。又縛馬答者。俱捨光記八十左雲。西方解義不分明者。便相論調言同縛馬答。論主今此所言同縛馬答。外道。殺馬祀天。縛馬著柱。有人問言。縛馬者誰。答言。馬主。馬主是誰。答言。縛者。如是二答皆不令解。不知何人姓名何等故不令解。論主答問應知亦爾。已上)言唯有等者。有人改易唯字為雖。別施國訓。其義意言。文中雖有異計。此是難者之所設遮。非謂彼本有如此執。故雲雖有異計同是設遮。今謂。大不可也。荀子等唯字與雖通用。茍子性惡篇雲。然則唯禹不知仁義法正。然今文意是獨義。如言唯天為大唯堯則之之類也。數論異計者。金七十論上雲。有說。一我者遍滿一切身。如貫珠繩。珠多繩一也。亦如毘紐天一萬六千妃一時同欲樂。一我亦如是。答若我是一。一人生時則一切皆生。一人死時一切皆死。以無此義故知我不一。身身各有我也。勝論計者。今准此疏亦同數論。然考十句論中。無有明文說我同異。疏主所釋應有典據。 (八十一右)且如餘祠授等(文)。俱捨光記三十(二十八紙右)雲。天授梵雲提婆達多。天處從乞謂天授與。從所乞處為名故言天授。祠授梵雲延若達多。因祭祠天而乞得子故言祠授。印度人名天授祠授其類寔多。故偏舉也(文)義演亦同。 (八十一右)然內真如(至)過失(文)。義演雲。疏然內真如至過失者。此釋外難。難雲。若爾。論主比量有不定過。過雲。若如天授我是一故。一作業時一切應作。為如真如體是一故。一證之時不一切證。答。我真如無三義故不同汝我。三義如疏自列。 (八十一右)別破外道准義可知(文)。義蘊雲。疏別破外道准義可知者。文言作業偏對勝論。受果解脫通難二師。 (八十一左)外返難言(至)斯有何失(文)。義演雲。疏外返難言至斯有何失者。准西明疏。此外人出不定過。為如天授等或體更相遍即相雜耶。為如同處不相離色更相遍故體不相雜耶。 (八十一左)且如同處不相離色(文)。演祕雲。疏如同處不相離色等者。按瑜伽論六十五。有三種不相離色(倫記十八上二十六左雲。然此三種不相離義。有釋。隨經部義非大乘義。有釋。是大乘義。三藏判雲。是大乘義者為勝。具如彼述)一一處不相離者。謂諸大種及所造色同住一處。釋。一即同也。能造·所造更互相望。大小量等互相涉入不相障礙。處所無異名為同處。無別極微二處而住名不相離。且如一眼七物相望。互相涉入同一處住。謂眼·身根·色·香·味·觸·能造地大。七各極微同一處也。問。所造有六。能造何一。答。有二釋。一雲。雖一地大通能造六。故能造一。二雲。有六。不爾所造六雲何別。言能造一。據地類同合而言也。如言一眼七極微成。而實一根有無量微。但言七者據類談也。能造亦然。二相雜不相離者。釋。如一眼根有多極微。一根微處七物同住。以此七物對彼七物。雖非同處。然相雜鄰近而住。名之為和。七七各別。名之為雜。無間隔故名不相離。故瑜伽第三雲。和雜不相離者。則此大種極微與餘聚集能造所造色處俱故。釋。是前同處不相離處所有極微名此大種極微等也。三和合不相離者。又若有聚集。或麻豆等為諸膠蜜及沙糖等之所攝持。釋。異大所造二聚和合。如多豆等雖以蜜等之所攝持。和合一聚。然不相涉入。復是異大·所造異聚相望故名和合。不相離者。無間隔也。略示大綱。具如彼鈔。 (八十二右)又同類業招(文)。義演雲。疏又同類業招者。意雲。如眼根等。七物同住。是總根一業所招。非是各別業招果也。故雲同類。 (八十二右)又今以彼(至)未必須量(文)。此第二解。以無同喻。不可約比量破。有闕支過故。即是性相門之義。 (八十二左)有情共果(至)處無別故(文)。細辨共不共果有四。共與不共各有二故。今山河等是共中共也。具如下辨。演祕雲。疏有情共果至一切我處無別者。共果山等雖處無別。體非是非。然是所受。可一受時餘不能受。我能作受。豈得相例義蘊亦同。義演雲。此文通外伏難。難雲。若言我處無別即令一作一切作者。汝山河等共果既處無別。亦應一受一切皆受也。如演祕說。 (八十二左)如眾燈明各有所屬(文)。義蘊雲。疏如眾燈明光各有所屬者。此他救雲。我體雖遍。作業之時各有所屬。如一室內有多盞燈。照一柱時能發多影。燈光俱遍發影不同。我體雖遍作業各別。亦不可言燈光各別。一燈滅時餘尚遍故。非直一燈光有缺故。 (八十三右)論業果及身(文)。義演雲。論業果及身者。業謂三業。果謂四蘊。身謂色身。又雲。身者即自他別身也(文)今謂。言果謂四蘊者。太局矣。 (八十三左)此破初計(至)十三比量(文)。一破數論有二比量。此有二因(許常故。許遍故)。二破勝論有三比量(一許常故。二許遍故。三無動轉故)。三破同我有三比量(一作業。二受果。三解脫)。四破異我總有五量(一體應相雜。二作業處無別故。三受果處無別故。四破轉救諸我合故。五重責。一解脫應一切脫。諸我合故)合有十三比量。 (八十三左)又以業果(至)亦得為量(文)。演祕雲。疏又以業果身為因等者。宗□喻同前。改前因雲。業果及身與諸我合故。思可知也。 (八十四右)如橐籥風(文)。老子經(第五章)雲。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翼註雲。橐他各反。橐籥冶鑄所用致風之器也。橐者外之櫝。所以受籥也。籥者內之管。所以鼓橐也。玄應音二十六(十六左)雲。橐囊埤蒼作[□*(備-ョ^]。東觀漢記作排。同皮拜切。今冶家用吹火令熾者也(文)金剛搥論雲。荊溪雲。字統雲。有底曰囊。無底曰橐。使風具也。講錄釋雲。言無底者。世謂兩頭有口也。今恐不爾。慧遠南山所謂。缽盂無底非廊廟之器。則知如荼壺袋。謂之有底。又如今米囊。謂之無底。今謂。此亦不然。其如米囊一頭有口一頭有底。何曰無底。徐曰。無底曰橐。則兩頭有口無底曰橐。如俗腰纏者是也。今謂。鳳潭本用伊籐六帖之訓以駮靈空。然兩家釋雖似覃思為說。並違現文。何者。以字統言使風具故。米橐是貯米具。腰纏乃腰金銀之具。二物豈是使風具耶。字統所言無底曰橐者。是排袋之類。夫排之為製也。兩頭有口。一口入風。一口出風。或卷或舒。是使風具也。現文炳然。兩家迷謬何為。果日麗天盲者不視。誠哉此言也。排袋者。棑字書雲。音敗。船後木棑也。又排袋也。排漢杜預造作水排鑄為農器。裶音非。曳衣貌。小補韻會吹火韋橐。或作[□*非]□檢□椽□□□□□□□□□□□□裀□褓□翩潠鶠恁慼憤翩撚}□餺褓□角□襤餉婖□饅檻禈榖□角□□椽鷺□□餺褓□□□□□□□□□饜□穟□襂□□觀□□檢□□孌□□椽□□□□露□履□試□Y□□□□□□忡□壘□□襼□□□□□□□□駛□□□□□□□□□□□□馝□□□□□騋奇槿□□□□奪□祐觀□□飀□□□槂□□飀□橛橝鞳慼慼慼數[□□飀□ (八十四左)難可分析(文)。論作折字。字彙折斷之也。折字彙音昔分也。析同折。今謂。論折恐析形誤。疏析亦□字形誤。 (八十四左)今以隨身顯事為難(文)。義演雲。意雲。隨身者即是卷舒之義。若爾。論何故不言有卷舒故應可分析。乃言隨身可分析。答論今說隨身者。據顯事而為難也。 (八十五右)有五比量(文)。一應無卷舒。二應非常住。三應可分折。四應非實一。五應非定一。合有五量。以破第二無慚外道。 (八十五右)童者小也(至)無實可錄(文)。豎者。字書雲。童僕之未冠者之稱。俗為豎字。正為豎也。奴者奴婢古罪人。周禮其奴男子入於罪隸。女子入於春□。今僕隸通謂之奴。非制也。劬勞者。詩小雅。之子千征劬勞於野。劬者疲勞也。小補韻會。韓詩數也。沙土者。有人云。沙土二物其體不同。然密家等今唯加持一沙漫稱土沙加持。混淆甚矣。有老比丘固執沙土無別浪設理教。今謂。沙土不同。執為一物非也。薩婆多律攝十五(十八紙)雲。掘地戒者。真地非真地今當分別。真地者。無有沙石瓦礫純土。是名真地。非真地者。多有沙石瓦礫少土。是名非真地。若地被燒亦名非真地。若地有沙石。雲何知可得掘。應取少土以水□看若四分石一分土可得掘。若石上土厚四寸燥得取(文)具如善見律十五(十八紙右)。 (八十五左)應非常一(文)。義演雲。疏非常一者。意雲。汝執我應非常一。猶如火輪。火輪彼此二宗皆許無常。問。如何火輪非一。答。此旋火輪在上非下。東西亦爾。故有上下四方差別。如何成一。汝計我與身猶如火輪而非一也。 (八十五左)都合二十一比量(文)。第一十三量。第二五量。第三量。合有二十一量。 (八十六右)廣百論第二第三(文)。彼論第二(九紙右)破我品破勝論計。第三(三紙左)破數論計。文廣不述。 (八十六右)如瑜伽等四種計中(文)。具如瑜伽第六(五紙)及六十五(三紙)對法第一(三紙)顯揚第九(十紙)至第十今考瑜伽·顯揚。此疏正所依用在六十五。又第六與顯揚全同。彼六十五(三右)雲。我有四種。一者計我即是諸蘊。二者計我異於諸蘊住諸蘊中。三者計我非即諸蘊而異諸蘊。非住蘊中而住異蘊離蘊法中。四者計我非即諸蘊而異諸蘊。非住蘊中亦不住於異於諸蘊離蘊法中。而無有蘊。一切蘊法都不相應。又略纂第三(十四紙左)釋第六十五文雲。初敘四計。後別徵斥。四計者。初即蘊計。後三異蘊。異蘊中。初我異蘊住在蘊中。次我異蘊住於蘊外。我仍屬蘊。謂此是色我乃至識我。後住蘊外而不屬蘊。倫記二上(三十九左)全同與六十五其意不同。對文可知。 (八十六右)有計我體(至)二十句等(文)。二十句者。對法第一雲。謂如計色是我。我有色。色屬我。我在色中。一蘊有四。五蘊二十句也。即二十句中。五是我見。十五是我所見。何以五我見十五我所者。以相應我所·隨逐我所·不離我所故。十五種是我所也。如對法第一自有問答廣解(抄一本五十右)婆沙第八(初丁)亦明二十句。如對法說。如次下引。或雲。五蘊各一蘊有心心所。心所有三。所取蘊各為四。總作二十句者。誤之甚也。 (八十六右)前說三計皆是此攝(文)。演祕雲。疏前說三計皆是計攝者。問。數論我思。思即行蘊。如何前三離蘊攝。答。雖我是思。而不說思是行蘊故。若爾。思在何蘊所收。答。彼不立蘊故非蘊攝。此亦不然。如即蘊我佛法談彼。非他宗中許在蘊也。思我應爾。答。即蘊計者雖不言蘊。然指五蘊以為其我。而數論師自言。思我離心心所別有自體。故廣百論第三雲。數論外道作如是言。思即是我。其性常住。彼論破雲。如是思我離心心所別有體相。難可了知。故知思我非即心所。是離蘊攝。問。前言依見立我法者。如數論師。豈不模楯。答。言離蘊等據彼宗說。言依見立佛法談彼。故前後疏不相違也。義蘊大同。離異差別。論一(十三紙右)大有性雲離。同異性雲異。疏釋應尋。又疏二本(五十一左)雲。又言異者顯不離義等。集成二本之二。 (八十六右)不爾攝計便為不盡(文)。義演雲。若不得異解於離者。即有攝計不盡。何以故。且如離字但攝得蘊外之我。然不攝得蘊內之我。以蘊內收計我雖非是蘊。然住蘊中故言不盡。若言異者。即攝盡也。五蘊中我與蘊異故。 (八十六右)瑜伽四計(至)並離蘊計(文)。樞要上末(八紙右)雲。瑜伽第六及六十四·顯揚第十說。執我有四。一即蘊。二異蘊住蘊中。三異蘊住離蘊法中。四異蘊非住蘊中。亦非住異蘊法中。而無有蘊。一切蘊法都不相應。後三俱是異蘊計攝。合是二。三類計中初二攝盡。 (八十六左)筏蹉氏外道(至)即是一也(文)。玄應音義二十四(二十七紙左)雲。梵言跋私弗多羅。此雲可住子部。舊言犢子者。猶不了梵音長短故也。長音呼跋私則是可住。若短音呼則言犢。從上座部中一切有部出也。又二十六(十二右)雲。婆此子部。婆音蒲賀切。雲犢子部。舊名跋私弗多羅。上古仙人名跋私。其母是此仙大種故姓跋私。有羅漢是此女人之子。從母作名。說一切有部中出也(文)宗輪論述記(三十七左)雲。佛在之日。有犢子外道歸佛出家。如涅槃經說。此後門徒相傳不絕。至此分部。從遠襲為名言犢子部。文殊問經雲。犢子部。註雲。律主姓是也。真諦法師雲可住子弟子部。謂羅□羅舍利子弟子。皤雌子是羅□弟子。弘舍利子所說。因以部分名為可住。可住仍言上古有仙名可住。今此律主母是彼種。從母為姓名可住子。此理難解。幸願詳之。 (八十七右)彼無第三非即離計(文)。義燈二本(八左)雲。問。敘後三類所計我中。瑜伽六十四等總有四類。然但前二。不攝第三。若爾。何故彼論說雲。依我分別計為有者。皆攝在此四種計中。除此更無。如何不收。答。彼據我執自性不越彼四。今據情解。妄謂為我故敘破之。實是法執。問。若爾。如何下生空斷。答。彼文總說非別別屬。文總意別。斯文大例。又樞要中更有一解。如彼不錄。樞要上末(八紙左)雲。彼唯破外道不破小乘故。無與蘊不即不離。俱捨寶疏雲。犢子部不染邪智謂勝義諦是其我體。不同外道染污邪智執有實我。 (八十七右)經部本計(至)偏破犢子(文)。宗輪論雲。執有勝義補特伽羅。述記(九十二左)雲。執有勝義補特伽羅。但是微細難可施設。即實我也。不同正量等非即蘊離蘊蘊外調然有別體故也。又疏一末下文雲。犢子部等。彼執計我與所依蘊不即不離。然有體非常無常。 (八十七右)如婆沙第八卷(文)。彼(初紙)雲。此二十句薩迦耶見幾我見。幾我所見。乃至廣說。問。何故作此論。答。為欲分別契經義故。謂諸經中佛說有二十句薩迦耶見。而皆未說幾是我見。幾我所見彼經是此論所依根本。彼所未說者今欲說之。故作斯論。復次為止他宗顯正義故。謂譬喻者作如是說。薩迦耶見無實所緣。彼作是言。薩伽耶見計我我所。於勝義中無我我所。如人見繩謂是蛇。見杌謂是人等。此亦如是。故無所緣。為止彼執顯示此見。實有所緣。故作斯論。問。於勝義中無我我所。雲何此見實有所緣。答薩迦耶見緣五取蘊計我我所。如緣繩·杌謂是蛇·人。行相顛倒非無所緣。以五取蘊是實有故。此二十句薩迦耶見幾我所見耶。答。五我見。謂等隨觀色是我。受。想·行·識是我。十五我所見。謂等隨觀我有色。色是我所。我在色中。我有受·想·行·識。受·想·行·識是我所。我在受·想·行·識中。 (八十七左)然亦釋經(至)至下當知(文)。解深密第三分別瑜伽品雲。無少法能取少法。唯有自心還取自心(文)。故皆緣蘊。下文(一末十六紙右)雲。於中有二。初解所依有無。後然諸蘊相下解蘊我有無。合有三解。一七·六有無。二修·見有無。三即·離有無。隨義應說。從粗至細展轉推故。即是他人及於已身以為本質。並是此攝。能緣緣不著皆名心外故。第七計我心外唯有。第六計我心外之蘊或是於無。如吠世等。我無所依蘊故說為無。俱生定有。分別或無。即蘊計我本質是有。離蘊計我本質是無。 (八十七左)此據影像(至)非據本質(文)。義演雲。此釋外問雲。離蘊外更無本質。如何計離蘊有我耶。答。此據影像。非據本質。問。既無本質。如何計我有影像。答。大乘緣無許得生心。所變相分必須有體成所緣緣。 (八十八右)大乘一念(至)故三宗別(文)。演祕雲。疏大乘一念即俱得緣等者。有無本質悉緣名俱。有宗要有質·影心緣。若但闕實心即不起名獨不生。經部相·質俱無心生名俱得起。此乃總結前三宗別。問。有宗自許第六識緣空花等不。若許緣者此即緣無心亦得起。若不許者即違聖教。答。彼雖許緣。然託實花方乃緣之。緣空花時隨依三世實花同緣。許三世法皆實有故。餘皆准知。義蘊亦同。且雲。問。經部師如何無境而心得起。答。如滅定等。唯有微細意識。心所及境一切皆無心得起故。此皆難解。六二緣經如何會釋。 (八十八右)我應非常(文)。演祕雲。疏量雲我應非常等者。問。計我則蘊。我是常。蘊亦應常。不爾如何言我即蘊。故知蘊常。今以為喻。喻闕所立。答。有二釋。一雲。先以量成令蘊無常。然後為喻量雲。蘊定無常。待眾緣故。如瓶盆等。又若彼立蘊為常者。有違世間。世間共知蘊無常故。二雲。彼雖計我體即是蘊。許蘊無常。我即名常。若爾雲何名我即蘊。答。豈責群瞽而墜坑乎。下別破中亦有其妨。釋應同此。故不別出。義蘊大同。 (八十八右)然瑜伽等(文)。彼六十五(三紙)舉四計已雲。如是一切我實有性皆不應理。何以故。若計有我即是諸蘊非異蘊者。是則此我但於諸蘊而假建立。斯過自至。所以者何。諸蘊無常。各與自相而共相應。我即彼故非常非一非實有性。是故此計不應道理。若計有我異諸蘊者。此所計我為是無常。為是常耶。若無常者則所計我剎那剎那異熟異滅。此處異死餘處異生異作異受。斯過自至(文)廣破四計文長不述。 (八十八左)根及屬色(文)。演祕雲。疏根及屬色者。即扶根塵名為屬色。屬於根故。亦有本雲。根及塵色語雖有異。而義無違。義蘊塵稍濫外也。 (八十八左)並如色蘊(文)。義演雲。色雖有多種。總合為一量破。今心心所亦爾。故雲並如色蘊。別破亦得者。五蘊中色蘊既別破。餘四蘊亦如色蘊一一別破亦得。 (八十九右)前破心所(至)應別破之(文)。或雲。此一行半文亂在此。宜置次卷述曰之下。今謂不爾。此文結前生後。應置於下論文之前。言置述曰之下者非也。義演雲。前破至別破之者。生起下文。如破四蘊。於行蘊中破小分心所。然不相應行雖行蘊收。而是心所之類故今別破。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五終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六(一末之一) (初紙右)餘行外處及無表色(文)。義演雲。疏外處者。即外五塵。如前破色蘊。但約內色。今破不相應行。兼破外色及無表色。即法處所攝色也(文)演祕雲。疏及無表色等者。問。此無表色即內色蘊。何須今指。答。雖內色蘊。望以類別故別破之(已上)今謂。內外之言有多差別。今約十二處門五根名內六境(五塵無表)名外色。俱捨光記一餘(三十七紙)婆沙百三十八(十三紙)寶疏一(二十七紙左)。 (初紙右)因明之法(至)破初計也(文)。義演雲。疏因明之法遮他為論者釋外難。難雲。若言不相應行及外色等。以非覺非覺性故即非我者。心心所是覺性。應皆是我。故答言因明之法。但遮他為論。不是返談。 (初紙右)此兼遮計(至)合七比量(文)。七量者。一我應非常。二我應非一。三內色非我。心心所非我中有二因。四不恆相續故。五待眾緣故。第六破行。第七破色等故有七量。義演雲。疏此兼遮計至合七比量者。意雲。破初即蘊計我中有正有遮。遮正相合有七比量。破正者是執。遮者不必是執也。 (初紙左)破僧佉等計(文)。等者等取勝論等。有作受故。數論亦有一分受果等之義。彼宗計我得解脫時受彼涅槃樂果故(如演祕一本五十一紙右)然非如勝論計。既破作受。何不舉勝論等取數論。如次下破無思慮文。答。世間異生有即蘊計。故破即蘊中不別指名。今破離蘊別舉外道之名。常途次呼數論勝論。今從常舉初故雲數論等。如上所言(一本七十九紙左)對數論破受者。對勝論唯破作者。今亦同矣。 (初紙左)因如所標(文)。演祕雲。疏如所標者。論中所言中離蘊我。離蘊即是蘊不攝義。故此所標。即是因也(文)。義演雲。疏因如所標者。論雲中離蘊我。即是據因合計。我離蘊即蘊不攝義。 (初紙左)彼宗計(至)非常無常(文)。宗輪論雲。其犢子部本宗同義。謂補特伽羅非即蘊離蘊。依蘊處界假施設名。述記(七十八紙)雲。其犢子部。謂補時伽羅非即蘊離蘊。謂實有我非有為無為。然與蘊不即不離。佛說無我。但無即蘊離蘊。如外道等所計之我。悉皆是無。非無不可說非即蘊離蘊。我既不可說。亦不可言形量大小等。乃至成佛。此我常在。依蘊處界假施設名者。謂我非即離蘊。處界亦爾。然世說言色是我乃至法亦是我。但依蘊等假施設此我名我。實非蘊等(文)俱捨(二十九九紙)破我品雲。犢子部執有補特伽羅其體與蘊不一不異。光記(第三十三紙右)雲。言犢子部者。十八部中之一稱也。佛在世時有犢子外道。計有實我。計同外道故以標名。如來弟子不應執我。而橫計我故先破也。犢子部執有補特伽羅。此雲數取趣。我之異名。數取五趣。其體實有。與彼五蘊不一不異。彼計。我體非斷非常。若與蘊一。蘊滅我等應斷。不可言一。若與蘊滅我不滅。我應是常。不可言異(文)演祕雲。疏然別有體等者。問。若然如何不是離蘊。復與瑜伽第四類我而有何別。答。雖別有體。體與其蘊非即非離。彼第四計雖言在蘊。與其我而即有異。故不同也。義蘊亦同。 (二紙右)衣者依止(至)不即不離故(文)。俱捨論(第二十九九紙左)破我品雲。但可依內現在世攝有執受諸蘊。立補特伽羅。如是謬言於義未顯。我猶不了。如何名依。若攬諸蘊是此依義。既攬諸蘊成補特伽羅。則補特伽羅應成假有。如乳酪等攬色等成。若因諸蘊是此依義。既因諸蘊立補特伽羅。則補特伽羅亦因此失。不如是立。所立雲何。此如世間依薪立火。如何立火。可說依薪。謂非離薪可立有火。而薪與火非異非一。若火異薪。薪應不熱。若火與薪一。所燒即能燒。如是不離蘊立補特伽羅。然補特伽羅與蘊。非異一。若與蘊異。體應是常。若與蘊一。體應成斷(文)具如光記。 (二紙右)簡別真如(至)無隨一過(文)。義演雲。疏簡別真如者。意雲。若言非實有有不定過。今言非實我故無濫也。疏無隨一過者。若不言許因有隨一過。何者大乘既不立我。雲何我是依蘊立。置許之言。明表他許(已上)今謂。簡別真如亦見次下(五紙右)。 (二紙左)彼立五法藏(至)不可說(文)。俱捨(第二十九十一紙右)破我品雲。又彼若許補特伽羅與蘊一異俱不可說。則彼所許三世無為。及不可說五種爾焰。亦應不可說。以補特伽羅不可說第五及非第五故(文)光記(第三十七紙右)雲。第三約五法藏破。爾焰此雲所知。舊雲知母不然。彼犢子部立所知法藏。總有五種。謂三世為三。無為第四。不可說第五。即補特伽羅是不可說攝。彼宗立我。若在生死與三世五蘊不可定說一具。若捨生死入無餘涅槃。又與無為不可定說一異。故說此我為其第五不可說法藏。故牒破雲。又彼若許我與五蘊若一若異俱不可說。則彼所許五種所知。亦應不可說具有五種。以我與前四法藏不可說為異故。不可說為第五法藏。以與前四法藏不可說為一故。不可說為非第五。非第五者。即是前四法藏。既第五非第五俱不可說。但應建立前四法藏。不應別立第五法藏。又真諦師雲。神我若異前四則是可言。不應立第五為不可言。不異前四。則唯有四無常名第五不不可言。故不可說第五及非第五(文)又義燈二本(十三紙左)雲。問。大般若中亦說五藏。謂三世為三。有為為一名有為藏。無為為一。亦名不可說藏。與此何別。答。義有別。準可知。 (二紙左)以二比量破第三計(文)。二量者。一上所立應非實我之量。二此所立應不可說是我等之量。此雲二量。道論標註雲。後量正也。略解冠註。雲疏有二量。然義燈判後量為正者非也。二量無過。何判邪正。然義燈意。非判疏量捨前取後。此對西明要集俱取樞要所非量為正而言。三藏所示他人比量非無過失。疏中所立三支善成。是故雲此量正。義燈二本(十三紙右)雲。故此量正西明集。俱取樞要所非量為正。所非量者。量雲。汝所執我不應說。是我我非他我。許不可說故。如有為無為。以之為正。旦西明雲。汝所說我。應不可說是自我非他我。不可說有為無為故。猶如空華。如樞要非不取為正。又彼本計雖執有我。不得說為我非我。攝在不可說藏。若言說為自我非他何名不可說。若雲不可說作有為無為故在不可說。彼有為法。亦不可說作無為及我。應在不可說藏。要集雲。雲自我非他我。但破一師一我非謂一切。若爾何者外道計我是他我者。數論受果我。是自非他。勝論計作受我皆爾。說三藏量雲自我非他我者。是餘人立。三藏敘他非自正釋。論文既雲。又既不可說有為無為。亦應不可說是我非我。此是舉喻不取為因。若取為因。雲何言亦應不可說為是我非我。言亦亦誰。故本疏正。樞要上末(八紙左)雲。破非即離中。又有量雲。汝所執我。不應說是我我非他我。許不可說故。如有為無為。此義雖可爾。不順文意。乃破一我。非一切故。又此論但破一師計我。非一切故。此解乃通破一切故。又但舉一法足為同喻。何假有無為。又論總令於我非我聚亦應不可說。如有為無為。何得乃言如有無為我非他我。故應如疏。 (二紙左)若破俱句(至)兼說非我(文)。義燈(二本十一紙)雲。若破俱句。他宗亦說我非俱句。犯相符過。又無同喻。此意他立非即離我。亦不得說為我非我俱句。以不可說故。如大乘說真如之體非亦有亦無俱句所攝等。今若破他雲。應不可說為我非我故犯相符。又無同喻。如龜毛等。雖不得說為我。得說為非我故非同喻(演祕雲。龜毛等法。雖不可說以之為我。可說非我。量雲。不可說非我者。此一分宗龜毛喻而不得轉故闕喻也)有為無為為喻亦爾。又若雙取我非我為法。有無為中。隨舉一法亦得為喻。何須雙舉為無為耶。今助解雲。彼意雖不得說為我非我。然許我在不可說藏。不可說藏中我。不得說為我非我。今難欲令既不可說為我非我。亦應不得說有不可為我非我聚我在聚義中。何以故。如有為無為。汝我不得說作有為無為。即不說有不可說有為無為為不可說藏。汝我既不得說作我非我。如何即立有不可說我非我聚為不可說藏。故舉有無為以為同喻。又亦應雖不可說為我非我。然許執為我。亦應不可說作為無為執作為無為。然疏意雲。彼宗計我。雖不說作我非我常無常為無為。然執為我故雲。且以我非我為例不說所餘。量雲。汝所執我。應不可說是我者。據本執說。雖不得說為我非我。然執為我故今偏破。 (二紙左)應定說是蘊等(文)。演祕雲。略有二釋。一雲。雖復雙雲我與非我。他本計我。非我兼說。故應難雲。如言我非我然體實唯我。雖言蘊非蘊。我應定是蘊。二雲。此是伏難。難雲。計我與蘊不即不離。不即不離正是本計明。我非我亦合本計。如何非我不是正破。為此破雲。應定是蘊。如似其我。我是正計。是彼本義。疏取本意。難令即蘊例意同前(文)義演雲。疏應說是蘊不應說非蘊者。意雲。此真相例雲。汝宗計我。但可說是我。不可說是非我者。亦應定說即蘊計我。不應說離蘊計我也。非蘊者離蘊義。又三藏解雲。我者是我非我者。即此自我非是他我故雲不可說是我非我(文)今謂。演祕二釋中。以初為優。義演唯依第一舉三藏解者不可也。此西明等之所用。義燈之所破也。義蘊雲。疏應定說是蘊不應說非蘊者。今兼破非我者。謂彼宗但計為我。不計為非我。既爾即但應言即蘊。不應說離蘊。又解。如謂蘊非蘊。蘊是正說。非蘊兼說。今言我非我。亦正破我。兼破非我。此並難知。不如真例。汝既不可說是有為無為。何得論其此我非我。更有解如別(已上)今謂。義蘊上舉二釋亦同演祕。真例是自義順論文故。 (二紙左)又量雲(至)無為義(文)。義燈二本(十二紙左)雲。又量雲。汝所執我。於我非我聚義亦應不可說。等者應立量雲。汝我於我非我聚應不得說在彼中。以不可說故。因如有為無為。此意雲。不可說者。不是離言故不可說。但取於我上不可說作為無為我非我之不可說以為因。如有為無為是喻。此意取此上不可說作為無為之義為喻。不取別為無為體以為同喻。此意總說。不得說在我非我聚義中。如不得說。在為無為中。以不可說故。不取其體。不爾我是有法。更有何法名為我非我聚。故此量正(文)演祕雲。問。為無為喻喻。為取我上為無為義。為取餘耶。答。但取我上具如義燈。詳曰。設取我外為無為義為喻亦得。餘有無為等有不可說義。有無為等。而不在彼我非我聚。我上既有不可說義。雲何即在我非我攝。喻有二立可為正喻。問。餘有無為雲何得有不可說義。答。無為不得說作有為。有為反此。若爾何故論雲。又既不可說有為無為。豈餘有為等不可說作為無為耶。答。既兩句論成其一量。應須分別。不可說者。而舉因也。有無為者舉其喻矣。因喻合言故無有失。若真準論。論中不言不在聚等。如何宗雲於我非我聚亦不可說。問。若取我外餘為無為論說又亦。又亦於誰。答。由前難我而非是實。今更難彼非我聚等故言又也。亦者亦彼餘有為無為。餘有為無為有不可說。即不在於我非我聚。我亦同彼故。故言亦也。更思。義蘊大同。 疏釋論文為二比量 (第一量)又既不可說有為無為(因)亦應不可說是我非我(宗)。(此初量意論無同喻。疏中所加如龜毛等)。 (第二量)又既不可說(因)有為無為(喻)亦應不可說是我非我(宗)。(第二量意三支無闕)。 (三紙右)合十比量破三計(文)。破第一計有七比量。第二一量。第三二量。合有十量。第三二量者。一應非實我量。第二應不可說是我量。或應不可說量。於第二量疏有二義。對文可知。 (三紙右)總破上二差別我(文)。義演雲。疏上二差別執我者。即上二種三計我也。初三即數論等。後三即犢子部等也(守千為兩三計)。 (四紙右)雖自性體(至)非共許故(文)。義演雲。疏雖自性體至非共許故者。此釋難。難雲。若作用不起。如大等是無常者。即犯不定過。過雲。為如大等作用不起是無常。為如自性作用不起是常耶。答。雖自性體常。以非共許故無不定。長讀疏文(文)演祕雲。疏雖性體常至非共許故者。詳曰。此他比量。犯他不定。何得非過。應改因雲。許非自性作用或時有不起。故既簡自性。便無不定。或可自性安於宗中。而兼破之亦無其失。然初解勝。本破我故(文)義蘊雲。疏雖自性體至故不定過者。問。准因明他比量。得以他法為不定過。今以自性為不定過。於理不違。何故疏斷非共許故無不定耶。答。疏意此過他中共比量故。不得以唯他比為不定過。此亦不然。唯自比量。不得他法為不定。設是他中共亦成不定也。有助解雲。若以自性入宗中。雲我及自性應是轉變無常。理即不違。此解雖善便彰師之過也(自他比量之別。亦見次下疏·五十二左演祕一末·二十紙左集成二之二)。 (四紙右)即除僧佉(文)演祕雲。詳曰。疏除僧佉理。實兼破數論一分受果等之義。亦無其失。量雲。汝解脫實我應不能受涅槃樂果。許無思慮故。猶如虛空。彼宗計我。得解脫時。雖無思慮。而能受彼涅槃樂果故破無失。 (五紙右)勢用作用(至)十句說故(文)。德句有二十四。於中第二十一名行。行有二種。二十一行者。此有二種。謂念因作因也。現比智行所生數習差別名念因。攢擲等業所生勢用名作因。行是勢用也。十句論中。多說作因名勢用。說念因名行。 (五紙左)或□互破等(文)。義演雲。疏或綺互破作受之用者。數論計無作者用。勝論計我有作受用無唯受者用。故今互破。亦得言我無作受用(文)。 (五紙左)此中遮無(至)便為實我(文)。義演雲。疏此中遮無至便為實我者。意雲。此但是遮他為論。不是返顯唯有受者用即是實我。若返顯者。即第八識及僧佉我應是實我。以計有唯受者用故。 (六紙右)非我見所緣(文)。演祕雲。論若非我見所緣境者。有義二釋。一雲。同疏。外道我體非我見緣故。下論雲。若無我見能證涅槃。次雲。若是我見境者。是設遮也。若爾下雲又諸我見不緣我等。豈不相扶。答。應說我雲我見有二。一執著我見。二雖緣我而不執著。初染後淨。言無我見得涅槃者。據無染見下立量破。破染我見故無相扶。二雲。諸宗計我。皆我見緣故。後二量無相扶失。而言非我見緣者。是設遮也。詳曰。若言我見有二種者。即彼我體亦我見緣。雲何得言非我見境。故知。彼宗淨我見者。不作我解不名我見。 (六紙右)文雖無救以理為之(文)。義演雲。意雲。如前破我既非我見境應非是我。文外或設救。救雲。其我雖非我見緣。亦是餘心心所緣故有我也。故今破雲。汝能緣我心心所等。如緣餘心者。意說。真如仍名緣真心緣(文)今謂。緣餘心者。謂除我外緣色聲等之心。非局緣真如。義演局矣。次下(二十紙左)見有如緣餘心之喻可知。 (六紙右)雖不作如解等(文)。演祕雲。無分別智。雖復不作真如之解。仍喚真如緣真如心緣。汝我應爾。然彼本計而不許也。 (六紙左)故為此解助破彼失(文)。義演雲。疏故為此解者。意雲。本計我非我見緣。今解雲。如緣真如乃至其我應名我見緣者。故雲故為此解。若許緣我不作我見解雲故。前量破雲如緣餘心是也。故言助破彼失也(文)今謂。此亦謬也。論文唯就我見為難。然疏中約心心所法亦舉真如。皆是文外助破也。 (七紙右)言至教者(至)二十抄(文)。二十唯識述記下(二十四紙左)雲。今依梵音雲阿弗多阿笈摩。此雲至教。至教量者。非得但聖者說名為至教。但是世間言無差二。可信者語皆至教量。契至理故。合實事故。如八語品四聖言等(文)瑜伽倫記七上(十五紙左)雲。第一至教者。舊雲聖教。梵本無此語。唯雲至教。至理之教故。至教眾多。或了不了。今引了義故雲第一(文)略纂八(十紙左)雲。論曰。由三量故如實觀察。謂由至教量故者。先雲聖言。今言至教者。即至極之教。以理至極。無問內外。皆名至教。先雲聖言者。即不如此。三十二種言中聖言有十六。何必要是佛語名聖言。以先指言聖者即佛菩薩等。今言至教者。即無所簡相(文)演祕雲。論所信至教者。問。何者言教得至教名。答。通於凡聖言無差別。可信者語皆至教量。契至理故。會實事故。如八語品四聖言等故。顯揚論第十一雲。至教者謂一切智人所設言教。或從彼聞法隨法行。此復三種。一聖言所攝。二對治雜染。三不違法相。聖言所攝者。謂如來及諸弟子所說經教不違正法。不違正義。對治雜染者。謂依此法善修習時。能永調伏貪嗔癡等不違法相者。翻違法相。當知是名不違法相。違法相者。謂於無相增於有相。於雜染法立為清淨等名違法相。問。外道言教三義並無。雲何名彼為至教耶。答。隨彼宗言論雲所信簡違宗矣。因明疏第一(五十二紙)雲。古說或三。現量比量及聖教量。亦名正教及至教量(文)同纂要雲。古立三者。有雲。古師以緣聖教及所餘心故。分三量緣於聖教。所生現比名聖教。緣於所餘。現比心得名現比量。今助一解。即能即能詮教名聖教量。何以故。成唯識雲。聖教正理為定量故。豈以小乘不信第八。取信大乘緣教之智以為量耶。又顯揚第十一雲。聖言所攝者。所謂如來及諸弟子所說經。教展轉流布傳來至今。名不違正法正義。不言所生之智。如立量言名為量故。量即有二量具得此量名。能生量故。故理門雲。彼處亦應於其現因說為現量俱不遮止。古師心境別明。陳那隱境從心不越二量故不違也。問。所言至教取何教耶。為但佛說亦通弟子。答。通弟子說。如顯揚說前已引說。若爾如唯識論。諸師互非。大小二乘亦更相斥。何成定量。答。說與正理不相違背。展轉傳來名為至教。非諸弟子所可說言皆為定量。又大小乘各自信受說不違理名為至教。非約通許。不爾大乘小乘不信。豈大乘經不名至教。諸外道等自所許教。亦彼至教。各自宗故。 (七紙左)廣百論中(文)。第二破我品釋論第二從第九紙至十四紙。廣破勝論文同此論。 (七紙左)此下第四總破(文)。演祕雲。疏總破前師等者。問。設總破者豈亦不有一分相扶。各許淨見不緣我故。又互不許染緣我故。答。故疏說雲。但緣我見皆不緣我。此簡淨見及互不許。悉皆盡矣。論略指法。疏具明也。有雲。若言我見應不緣我。即有過失。染見不緣我故者。詳曰。不然。違論及疏。疏論敘難皆言染見彼許緣我。問。若爾自宗能所緣義。皆應不成故。外難雲。汝宗眼識應不緣色。有所緣故。如緣聲等識。難所緣量準可知也。答。彼量便有自教世間相違等過。世間共許眼緣於色。我即不爾問。正智緣如非世共許。他以為難。何事不齊。難准前作。答。本意但爭我體有無。汝妄執我常。能作受故為前量。然真如理非能作受。體是實有。故正智緣廣如掌珍論。問。他若將彼第七八識為難如何。答。我能所緣皆假言說。復不離識。汝我及見實能所緣我復離識故不為例。應審思之(文)義演雲。即四門中是第四。我非我見境我見不緣破也。 (七紙左)不須別說染淨之惠(文)。義演雲。意雲。惠者見之異名。然彼計我見有二種。一者染二者淨。染者緣我之時有執。淨者雖緣於我。不作緣我解故不起執。所以名無我見。今若染淨二見各別分別。不緣於我。即有相符之過。何以故。為淨我見不作我相解故。亦云不緣我。所以總說不分二見也。問。既不分別總破者。豈非亦有一分相符過。答。不然。如疏自言。但汝所說緣我之見。今皆破之。明知。淨分淨見雖無我相解。仍得名緣我生故亦是所破。 (七紙左)然就彼計(至)不緣我生(文)。義演雲。即外道自。彼此宗互相許我見緣我生。若其生者皆是橫計也。望各各自宗破也。 (八紙右)故今此宗應有分別(文)。義演雲。意雲。計既不同。宗中有法須有簡別故。前立量雲。汝等各別至方成有法者。既改前量有法無過也。 (八紙右)不須分別(文)。義演雲。意雲。不改宗中有法比量亦成。大乘欲顯緣我之見皆不緣我生故。 (八紙左)宗中如前應分別(文)。義演雲。如能緣我見既有緣不緣者。明知。我體亦有是所緣非所緣者。應須分別故立量雲。汝等各我見所緣之我有法。應非實我宗即無過。 (八紙左)如瑜伽顯揚十六論(文)。瑜伽第六(初紙)顯揚第九(初紙)廣明十六異論。 (八紙左)皆緣影像(至)是相分者(文)。演祕雲。疏無有一我是相分者。彼二論中明十六種大外道論。所緣皆是自心相分。若有一我體是相分。我體可得名為所緣。見緣於我。既無其我體是相分。故知。我體不是所緣。見亦不緣我為其境。 (八紙左)故與小乘所說有異(文)。或雲。大乘有部經部三宗之別。如上已辨。義演雲。意雲。大乘依蘊實我即蘊。我皆不離識。小乘說依蘊計我者。執離識實有蘊等也。故小乘大乘所說有異也(文)今謂。義演為優。 (九紙右)若作三科等(文)。義演雲。疏若作三科此即第二也者。即初出五種科。或曰三科。此第二故。 (九紙右)言我執者(至)皆名執故(文)。演祕雲。若言我見不通心王及餘心所。執言寬故。該見同時心心所等。皆名為執。或言我執。亦唯是見。如下但說見名為執。今取前釋(文)今謂。下說為見執一者無失也。廣百論釋第二(十八右)執字為見。餘意全同。義蘊雲。疏言我執者顯非唯見等者。謂我見唯身見別境惠攝。今言執者通解王所。問。諸處皆說見為能執。何故此說通心所。答。執是著義。諸心心所皆有執著。見是惠義。故不通解。執我法中見為其行。餘處偏說。亦不相違。又深取名執。唯見得名沈溺執執著餘亦名執。問。若言餘心心所皆有執。即安慧五八等執應為正義。答。不然。今此處明我見俱時心心所等皆名執。不說於餘故。與安慧不相似也。 (十紙右)如第六識中執(文)。義演雲。五位無心而不起故。第七不爾。故名恆具。唯阿羅漢等三位不行。餘一切時恆起也。 (十紙右)一緣少故(至)即更增之(文)。義演雲。意說。諸識之中。第七具緣最少故恆行。謂眼耳具九八緣。鼻舌身三具七緣故。言鼻等等舌身也。意識具五緣。八七識各具四緣生。問。何故此中說第七識具三緣。答。據實同第八具四緣。今將第八根本根即是所緣境。所以合說但言三緣。三緣者謂種子·作意·所緣境。如論第七廣明。言等無間俱有增上者。意說。若望諸識隨緣更加之。若據第七識。以第八識為俱有增上。第七八識猶如束蘆。互相依住心同時也。如下自解(文)今謂。唯以第八為俱有等者局矣。以俱有增上廣通多法故。 (十紙左)亦無實我唯似第八(文)。亦者亦於第八本質。以本質中無實我故。唯者簡所執性。以此相是依他起。似如第八非實我性故。義演雲。疏影像相中亦無實我者。意雲。第七杖第八為質時。返起影像相分在第七識上。但似第八識相現。然非是實我。何以故。是依他起相故。若于于此相分上。不了妄執作我解者。是遍計所執相故。二相有別。如後言相亦二者。准此解。 (十紙左)以許染淨故雜種所生(文)。演祕雲。疏以許染淨雜所生者。下第十論雲。三性因緣許雜引生。問。第七相分雜引雲何。答。有二釋。一雲。第七現相。隨於見質通於二性。此相熏種。種隨現相亦名二性。後相依此二性種生名雜引生。二雲。此第七相。或質同種。或見同種。種稱雜引也。性雜可知。前解為勝。許第七相別有種故(文)。義演雲。如演祕二解。又北川有法師解雲。第七緣第八質反起相分而薰種時。即此種子通其二性。所謂染無記淨無記性。然此種子。有時發染第七識現。有一時起淨第八識。何以故。此種子當薰之時通二性故。雖通二性。然此種子。不約一時有二功能。但約此種子前後生現行為論故。現行通二性也。問。所薰種子勢力齊等。如何染淨之識前後生。答。不然。種子若唯有一。可須責其前後。種子本有新薰既有無量。但逢緣即生。何得責其前後。又解雲。夫論第七欲成染淨。亦由第六為增上緣。第七方成於染淨等。今時亦復如是作法雲。且如第六造善之時。資第七所以。第七識中我執輕微。第八所薰。此種時隨質名淨無記。若第六造不善業時。由資第七。第七識中我執尤重緣第八。所緣薰成種。此種隨第七見分。名染無記。且作此解。至下當知(文)今謂。第一解非也。何者諸識種子各別不一。然一種子。或時生第七識。或時生第八識則種子混淆不可定屬。況無辨生自體之義。何名種子。論雲。種子謂親生自果功能差別。然帶質境種通情本之義古來未決。蓋為此也。恐繁且止。如別章辨。帶質通情本有三。性種繫是。然性通情本。此義難思。樞要上末(三丁左)雲。亦得說言從本質種生。亦得說言從見分種生。義不定故。義燈雲。或質同種或見同種。此即通情本之義。然演祕初義為勝。義燈或雲。相質種別種亦應好。准此別種義。說種通情本。此亦古說亦有義理。 (十一右)不稱本質(至)名為有執(文)。演祕雲。五識不親緣自外質名為不稱。有雲。初禪眼識見慾火災。相分與質不相似故別種生故。詳曰。當地五識所緣質相。豈同種耶。復雲何稱。若言異地不稱義顯故舉之者。亦為不可。便疑。同地種同相稱(文)。義蘊雲。若爾六七親緣相分。何不名稱。答。相分非我而執為我故名不稱。既不緣著質義。即與不緣本質同故(文)。義演雲。疏不稱本質名為執者。意雲。釋外難。難雲。若言第七不稱第八本質名有執者。即五識亦不稱色等本質。應名有執。五識既無執者。故知。第七不約不稱本質說有執也。然約影像說。若於影像。妄執當情現者。即是遍計所執相也。即非但依他名相。即遍計雖無體。亦得名相也。如下言相分二薰者。即指此文。故知。不稱相分名為有執。而不要不稱質名有執也。 (十一右)准此知相亦有二(文)。樞要上末(九紙右)雲。起自心相之言有二解。一雲。即影像相。二雲。即所執相。雖無實體。當情現故。諸說心相皆准應知。 (十一右)論二有間(至)五取蘊相(文)。義蘊雲。論二有間斷在第六識緣識所變五取蘊相者。問言。識所變此是何識五取蘊相。復是何相。答。疏初解雲。此中所言五取蘊相或總或別者。是第六本質起自心相者。是影像相。既雲第六本質故。論言緣識所變五取蘊。即是第六意識。緣第八識所變五取蘊相也。問。若爾第八所變色可爾。餘之四蘊第八不緣。如何稱變。既無變義。亦不得言五取蘊相。答。今言變者。非謂八緣。從彼種子識生四蘊現行。亦名第八所變。是因變故。問。變義可爾。四蘊既非第八影像。何名蘊相。答。如下論雲。邪教所說蘊相我相是影像耶。今言相者體義。是五蘊之體相。非是第八相分名相也。又解。識所變者。餘六餘七也。五取蘊相者。能所緣相俱名相也。以第六識緣彼諸識相見分等計為我故。問。既通見分即是能變。何名識所變耶。答。自證變故。種所生故。此二解中後釋為正。 (十一左)薩婆多中(至)故名取蘊(文)。婆沙七十五(三紙左)雲。問。何故名取蘊。取蘊是何義。答。此從取生。復能生取故名取蘊。復次此從取轉。復能轉取故名取蘊。復次此由取引。復能引取故名取蘊。復次此由取長養。復能長養取故名取蘊。復次此中取增廣。復能增廣取故名取蘊。復次此由取流派。復能流派取故名取蘊。復次此蘊屬取故名取蘊。如臣屬王故名王臣(文)。俱捨第一(五紙左)煩惱名取。蘊從取生故名取蘊。如草糠火。或蘊屬取故名取蘊。如帝王臣。或蘊生取故名取蘊。如花果樹。 (十一左)如對法說欲貪名取(文)。對法論第一(四紙左)雲。問。雲何名取蘊。答。以取合故名為取蘊。取者謂諸蘊中所有欲貪。何故欲貪說名為取。謂於未來現在諸蘊。能引不捨故。希求未來染著現在欲貪名取。欲者希求相。貪者染著相。由欲希求未來自體為方便故。執取現蘊令不起現前。由貪染著現在自體為方便故。執取現蘊令不捨離。是故此二說名為取(文)。同鈔一本(五十七左)雲。合是知義順義不相離義相資力義。由蘊與取互相和順遍不相離更令資生。以取名蘊。從取生如草糠火。或能生取如花果樹。繫屬取如帝王臣。此三皆唯是依士釋。今論但言欲貪未現自體名取。唯是蘊從取生名取。不說餘義。然理無遮。據勝說故。然取蘊必是蘊。有是蘊非取蘊。無漏諸蘊。非取合故。論取者至所有欲貪。述曰。此顯取體諸蘊中若發業若潤生若取緣若俱起遍相增長。與欲相應貪愛為性。瑜伽六十五。亦唯說愛味名為取故。十地愛增名取。諸論雖說取支四取通諸煩惱。然於諦六遍行增潤生位中。貪最勝故。獨名為取。非如小乘通諸煩惱。六遍行者。一事·二位·三世·四界·五求·六種。行者一事·二位·三世·四界·五求·六種。如此論下第六卷說。亦瑜伽說。若能取所為取。皆名取故(文)。樞要上末(九紙右)雲。欲貪名取者。雖對法文。同亦十地解取支雲愛增上名取。此隨義增非真實理。據實而言。瑜伽等雲。一切煩惱名取支。取蘊亦爾。蘊能生取如花果樹蘊從取生如草糖火(文)。又義燈二本(二十四紙左)雲。問。總緣蘊計蘊通無漏。雲何但雲緣五取蘊。答。約相分說雲緣取。蘊取者准集論等。即四種取。皆唯說貪雲取有四種。謂欲取·見取·戒取·我語取。執取諍根執取後有。是取義故。乃至雲。由貪著欲繫縛沈染為因。諸在家者。以為諍根由貪著諸見繫縛耽染為因。諸出家者。以為諍根故取緣此四貪名取。同唯識論。愛增名取。唯識又雲。雖取支中攝諸煩惱。而愛潤勝說是愛增。准此諸惑皆名為取。若准瑜伽八十九說。即通一切有漏之法。皆名為取故。彼雲當知。此中若能取若所取若所為取。如是一切總說名取。問。何所取。答。欲·見·戒禁·我語。是所取。何能取。四種欲貪是能取。何所為取。為得諸欲。及為受用故等。准此諸文。若取唯愛。據增上說。若據能取有及有具。通餘煩惱。若相從者。所取能取。及所為取取境取體取因皆取。各據一義並不相違。諸說不同。准此應會。今言取蘊。隨其所應取所生生於取。所取能取及所為取。皆得名取蘊。 (十二右)此中所言(至)妄生我解(文)。演祕雲。論緣識所變五取蘊者。問。此五取蘊何識所變。答。有義除第六識餘七識反。第六所變自親相分。下文別說。起自心相執為我故。問。若是本質。如何但說緣識所變。答。理實亦因餘能變之識說所變言。依相見實理親緣唯所變相。若依本質亦緣能變。此隨相顯說所變言。實亦不應言識所變。不爾前執應說變言。前既但言緣第八識。此亦但應緣第八識。此亦但應緣五取蘊(文)。今謂。此釋不詳。前雲緣第八識。此雲緣五取蘊。以能緣識有差別故。前第七境。此第六境。如小乘等第六緣心外五取蘊相。或總或別執為實相。今者大乘與彼不同故。雲識所變蘊。前文不言。以小乘不知第七故。 (十二右)又第六本質(至)是俱生故(文)。義蘊雲。疏第六本質至實亦有者。第六所緣。唯言五取蘊相不別言本質者。由第六所緣有多種法故。不可一一別言。非如第七唯緣一法故彼舉質也(文)意謂。論文漫言或別。不剋指境。非如向指第七境以為第八也。其不別指。雖有稍似無本質者。然論其實非無本質。何以然者。是俱生故。此雖更置又字。而非別解。為欲順成前宗。更啟其端雲又第六等。或可。又字顯第二解。此以五取蘊等文。總為相分。亦有其理。義演雲通外難亦得。義演雲。疏故不別言者。意雲。此通外難。難雲。何故第七緣第八。今特第六不言別緣第八。答。以第六所緣本質。非定是一法通其總別。所以不別言緣第八也。其意亦有緣第八識也(文)義燈二本(二十三四右)雲。問。前俱生執因七緣八不言取蘊。間斷我見即言取蘊。答。七唯緣第八狡不須簡。第六通緣餘故取言簡(文)演祕雲。疏非無本質是俱生者。非有俱生執不緣本質起。釋俱生執要有本質之所以也。 (十二右)述曰第三文(至)故名為細(文)。釋俱生有三種中。第三明斷位之文是也。所在即位。言十地等者。下第九(三十紙左)卷。釋四地所斷微細煩惱現行障之文也。彼雲。四微細煩惱現行障。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第六識俱身見等攝。最下品故。不作意緣故。遠隨現行故。說名微細(文。三義釋微細義。後二非必。釋俱生下。義演非也)義燈二本(十五紙左)雲。細有四義。一品類對。九品之中第九品攝。望餘迷事此同第九。若自類於言亦有九品。二分別俱生對。此任運起故。三見修對。此唯修斷故。四上下道對。唯上道斷故名為細(文)義演雲。疏顯執微細者。釋論中細故難斷。疏斷之所在者。彰論中修道方除。問。何故名細。答。由無始串習體相微細故名為細。雖有此言。以何為證。答。如疏雲。十地雲遠隨現行故。不作意緣故如何名遠隨現行。答。有二解。一雲。此俱生我執。無始時來隨逐有情任運現行。不由邪師等之所引起故。名遠隨現行。二雲。此二我執。聲聞初二果人。皆不能斷故。菩薩十地之中皆不斷故。名遠隨現行。此顯俱義。不作意緣者顯生義。然不由橫思計度。 而起故名為細。總結也。問。我執言細如上所明。論說難斷如何解釋。答。如疏所明具有三義。引之如後。 (十二左)一非世道伏(至)故言難斷(文)。樞要上末(九紙左)雲。此二我執細故難斷等中。疏有三解。一以修道之見行相。微細於見道見故。或修道中。自望前八為細故。二以見道易斷名細。上道難除名粗。如三心中自分粗細。三見道約能治道弱。所斷相從。初品名細。修道約自品行相名細。難斷疏解亦三。一世道不伏。二漸次初道不斷。非見斷故。三缺道不除。要九品滿道方能斷故。今第四若超。越第三果人第六識執。於中五釋。一見道不能斷。超得果後而亦不斷。要至金剛心。與第七識執一時斷。二雲。超得果後別起道斷。彼既不障果。何名彼地惑如第七識執此亦何違。三超得果時。相見道後更不出觀。別起勝道加行等道。斷修道惑得第三果。諸處但說第十六心已知根攝而建立果。何故此中後起修道斷惑得果。彼說初果非超越故。四超得果時。從相見道即入修道。無間解脫斷修惑得果。不起加行。無容別起加行道故。五超得果時。即一剎那。真見道無間見修惑雙斷。雖先世道不伏我執。由意樂勝入見道位。伏與不伏一念俱斷。乃至廣釋(文)義演雲。意雲。此總舉三義答問也。列數可知。簡別如後。問。此三義中初二易知。第三雲非地未滿至方斷者未審。其義如何。答。意雲。且如欲界有九品煩惱。第九品是其我見。若九品總斷盡。方名地滿。若斷前六七八品已來。總名未滿。雖有修道起。不能斷我見。要至欲界第九品時方斷我見。欲界地既然。餘上八地皆准知(云云文)。 (十二左)初簡修道不相應惑(文)。演祕雲。獨頭貪等名不相應。世道能伏(文)義演雲。此即簡前三義。且言初簡不相應惑者。且如欲界修惑有二種。一者與我見等相應。二者不與我見相應。且如不相應惑。即世道能伏。若與我見相應惑。世道不能伏。即簡第一義。第二簡見道。一切所有分別惑。見道能斷。今此俱生我見不爾故。須簡見道煩惱也。第三顯行相者。即如上引。十地二義解。問。此論言於修道中數數修習方能除斷。如何除斷。答。有三義。 (十二左)一識分別(至)非種子(文)。初略說中有三。第一識分別。二乘分別。三習分別。兼明數不數修。義演雲。一識分別者。意雲。此顯數數修斷。有三義解。且如第一識分別者。識有多種。一即第七六二識執。且如二乘人。第六識中執。即數斷。第七識中非修斷。何以故。答。第七識執總有一品。其體微細。要與第九品煩惱一時頓斷。障無學果未障前三果。所以不斷。二約乘分別者。且如第六識中執。二乘人數斷。然菩薩人不數斷故。言非菩薩於六識中(今謂。於六識中四字恐衍文。或下句頭可屬)意顯菩薩不斷第六識中執也。何以故。不障地故。菩薩求菩提非求涅槃。我見等障涅槃。所以菩薩不斷。三約習種分別。且如菩薩斷習及種。二乘斷種非習。此總都標上三義略釋也(文)習氣者。此中正指種上之氣分。實通種現。如瑜伽略纂具辨。斷障(五右)雲。依此所說。一切二乘及餘異生有漏無漏道。皆唯無間正斷伏惑。解脫道中斷伏粗重。加行勝進皆不說能。菩薩利根。有漏無漏四道皆能。若斷伏唯障體。斷亦通業果。或二皆通。斷必證真。伏未必爾。菩薩伏障證真亦伏。二乘異生等未必能爾。又(六右)雲。然雲解脫道斷粗重者。略有二解。一依菩薩非說二乘。二者粗重有二。一粗二細。今不斷細。粗者可除故。入二禪名斷苦根粗重。二乘不斷細者故言不斷。 (十二左)不數斷(至)斷道俱數(文)。斷障章雲。然六識中俱生煩惱所有習氣。雖有九品。十地漸漸各斷。此九障十地故。與所知障品類同故(文)義演雲。疏不數斷者。斷道俱數。意雲。此菩薩修斷俱數。答。二乘人道數數修。種數數斷。若菩薩人道數數修。習氣數數斷(文)今謂。此釋不允。言不數斷者道。數數修者。或有數修而不數斷。無有數斷而不數修。何者其數斷者。是其數修道也。是故無有斷而非修焉。樞要上末(十紙右)雲。二雲。超得果位別起道斷。彼既不障果。何名彼地惑。如第七識執。此亦何違。三超得果時。相見道後。更不出觀。別起勝道加行等道。斷修道惑得第三果。又雲。依次二三解道斷俱數數(文)修而非斷者。雖數數修方便等道。而不能斷除諸惑者是也。樞要雲。一見道不能斷。超得果後而亦不斷。要至金剛心。與第七識執一時斷。又雲。依第一解。道數數修。斷不數數。 (十三右)於二乘中(至)伴已伏故(文)。下廣釋於中初釋乘分別。斷障章二末(十丁)雲。其六識中俱生煩惱。除其習氣雖有九品。斷即不同。其隨眠等略有四類。一者八十一品類別斷。此依漸次二乘者斷及異生斷。然身邊見等。當第九品時斷。餘各九品斷。二者隨其凡位已伏多少。後入見諦見道俱斷。不伏不斷。以分品數。入見已後便次第斷。三者九地合為九品斷。如預流果。束三界九地一切煩惱總為九品斷。取無學果。頓超越故。四者三界九地合為一品斷。謂金剛心大乘斷位。十地因中不斷惑故(文)義燈二本(十六紙左)雲。若超越人復有三類。一唯超初果。二超初二果。三超中二果。且超初果者。謂有聲聞性是利根。先凡夫時欣求上生。以苦粗等六行世道。伏於欲界六識俱生迷事粗惑前之六品。乃於後時。逢緣迴趣求聲聞果。修七方便以為加行。入見道時。一剎那中見修合斷。得第二果。以彼六品先已伏故。見道能斷迷理之惑。雖先不伏。伏彼伴類入見道時。亦一時斷。道斷數數准之可解。二超初二果得第三者。謂有聲聞性是利根。先凡夫時曾以六行伏欲修惑九品迷事乃至為所所九品事惑。後入見道。先已伏者及以不伏。亦與見惑合一時斷。修斷數數準可知之。問。前二類人。何故不伏迷理之惑。答。以彼不解修理觀故。迷理之惑不違事觀故不能伏。問。何不能伏有頂地惑。答。以彼細故。無上可欣。不為六行故不能伏。又彼惑細不障有學故唯斷爾超初二果前依正義傍說不正。煩不能敘(十八右)雲。超中二果得第四者。謂有聲聞性是利根。先於凡時不伏修惑。於七方便但伏見惑入見道時。斷其三界見道惑盡。得初果已更未斷修。由意樂力有堪能故。依初近分已未得根本故。總相三界六識。修惑九地之中。束為九品。如欲初品乃至有頂初品之惑。合為一品。餘八准此。若第九品迷事之惑同時頓斷。成阿羅漢。道斷數數准亦可知(文)今謂。見道斷俱生我見者。於三類超越中。唯在初二。以超中二果入見道時唯斷見惑。故。義演雲。問。我執唯是修斷亦通見斷。答。雲言唯修道斷者。據二乘中漸次行者故唯修。若頓悟者亦通見道斷。斷義如何。疏若頓悟者至伴已伏故者。答上問也。如何見道能斷俱生我見。答。且如超初二果真證第三果者。能斷也。謂此人前於世道。六行伏此我見之相應惑或伴。既滿伏已入見道時。與見道惑。於一觀一時能斷證第三果。何以故。欲界煩惱皆斷盡故。或伴者即前八品我見之伴也。問雲。既言伏其惑伴不言伏其我見。如何與惑伴同斷。伏與不伏有差別故。答。有三解。一雲。今此我見。與餘惑俱生相生相資。有力起堅執等。今伴既伏。我見獨自無有勢力。所以於見道中。與伴一時同斷理有何失。二雲。入初見道即斷分別煩惱及惑伴已。至後念方便別入觀。斷此我見證第三果。問。夫見道唯一剎那。如何言後念別入觀斷。答。不然。如論雲。雖多剎那事方究竟。總說一心名見道無失。三雲。言世道不能伏我見者。約漸悟者說。今約頓悟人。道力既強。不妨世道亦能伏我見也(文)今謂。三義之中第一為優。演祕雲。疏若頓悟者亦通見斷等者。有義。俱生我見行相微細。如何超果說見道斷。若言助伴先有漏伏理亦不然。相應貪等我見行同。如何說伴前有漏伏。若伏相應我見應爾。行相同故。對法等說超初二果。隨轉理門。非大乘義。詳曰。障果相違礙即斷之。欲界煩惱既礙不還。見道斷之而有何失。若言惑細。豈勝無漏見道之智。若不勝者。勝斷不勝何不許耶。又言伴者。流類相助非要相應。要相應要相應者。雲何五地說斷害伴。故疏不說相應之貪名伴已伏。又雲相應行相同者。亦為不可諸論皆言心王心所同一所緣不同行相。若言對法隨轉理者。何處大乘不許超果。不許超果斷欲我見。此論明言而無生上退斷下失。豈不相違。亦不可以末那惑例。末那煩惱不能潤生障不還故。又復論主已自簡訖。 (十三右)然初二果(至)第九品故(文)。義演雲。意說。初二果人根鈍智微。不能世道伏。入見道不斷。要至欲界第九品。勝道方斷第六識中我見。然是有覆無記性(文)。斷障章(九紙)雲。煩惱障中俱生六識。斷即不同。身見邊見。及此相應唯第九品。九地而論但有九品。 二執章雲。此中我見在二識中。在第七識。唯有覆無記。瑜伽六十三說末那煩惱。其性唯是有覆無記。如是顯揚·唯識處處皆同。不假繁引。其第六識略有二類。一俱生。二分別。俱生者。雖有覆攝。抉擇五十八雲。當知俱生薩迦邪見。唯有覆無記性攝。此文非一。不能具引。 (十三右)斷有二種(文)。已下第二釋識分別。斷障章(初紙)雲。斷者不續義。由無漏道斷其種子。令不相續名之為斷。及由有漏無漏道力。伏其現行令不相續。亦名為斷。此釋即以所斷名斷。障即是斷名為斷障。是持業釋。又釋。斷者是除害義。由無漏道除二障種。及由有漏無漏道力。害二現行令不生起。名之為斷。此釋即以能斷名斷。障之斷名斷障。依主釋。 (十三右)第六識中(至)方究竟(文)。斷障章(十右)雲。其六識中。俱生煩惱。除其習氣雖有幾品斷即不同。其隨眠等略有四類。一者八十一品類別斷。此依漸次二乘者斷。及異生斷然身邊見等。當第九品時斷。餘各九品斷。又雲。若斷俱生煩惱障品。唯第四定。以金剛心依第四禪入斷惑故。 (十三右)菩薩初地(至)四地永不行(文)。斷障章(十三右)雲。何故大般若第五十四仁王經雲初地斷貪。二地斷瞋。三地斷癡。四地斷見。五地斷疑。答。舊人解雲。解借舉凡聖以十地。三地已來相同世間故。斷三毒四五地中。相同四沙門果。初果斷見疑故。說四五地除見疑。而實初地已斷。見者身見。四地能斷俱生身見故。疑者事疑非煩惱疑。由身見生身見之伴。 (十三右)第七識中(至)方斷頓盡(文)。斷障章(九左)雲。第七識中九地煩惱障亦有二說。有義九地唯同非想第九品類。然於其中自類有九。如增上邪見能斷善者亦有九品。彼亦如是。唯同非想第九品故。唯障無學。金剛始斷。有九品故。體有增減故成能熏。有義九地各有一品。細分便成八十一品。勢力所障皆同非想下下品惑故。金剛心一時頓斷。 (十三左)又總而論六七等(文)。此下合六七識釋習分別。數不數修。 (十三左)菩薩數數斷其粗重(文)。義燈五上(十四紙左)雲。粗重縛者。總攝諸文。粗重有四。一現行有漏諸心心所。即雜集說二十四粗重。二現行二障。三二障種子。四二障習氣(文)今謂。此中所言粗重指其習氣。 (十三左)第七識執(至)方能頓斷(文)。義演雲。疏第七識執(至)非數數斷者。此約三乘。互道數數修斷不數數。要至第九金剛心方頓斷除。成無學果。菩薩至佛果頓斷成佛。 (十四右)此中二執(至)亦不相違(文)。樞要上末(九紙左)雲。疏有三解。一以修道之見行相微細於見道故。或修道中。自望前八為細故。二以見道易斷名細。上道難除為粗。如三心中自分粗細。三見道約能治道弱所斷相從初品名細。修道約自品行相名細。難斷疏解亦三。一世道不伏。二漸次初道不斷。非見斷故。三缺道不除。要九品滿道方能斷故(文)義演雲。疏此中二執至初斷名細者。此會違也。若言第九品斷即名細者。何故三心初斷名細。既有此妨。如何通釋。疏若言品類至亦不相違者。即是會也。且如品類言。即第九品名細。餘八品名粗若約難易而言。即如三心中初斷名為細。後二名粗。各據一義亦不相違(文)三心者。論九(十三紙左)雲。二相見道。此復有二。一觀非安立諦有三品心。一內違有情假緣智能除除耎品分別隨眠。二內遣諸法假緣知能除耎品分別隨眠。三遍遣一切有情諸法假緣智能除一切分別隨眠。 (十四右)以界(至)現不相違(文)。演祕雲。疏界第九者當界。當界第九品也(文)義蘊雲。疏此中所說二乘執故者。此中說修道數數斷者。即說二乘之執也。以二乘人修道數斷俱生我執故。亦有疏本作二我執字。即是此中六七二我執也。第三句雲細而難斷。即是此中二識俱執。此說為正。不勞捨也(文)義演雲。疏以界言之至理不相違者。意雲。此第二更會。界即三界。等地即九地。九地之中皆是第九品。即如疏品類細故已下。作四句分別可解。又能治所治以分粗細者。即更一重會九品而論。約第九品名細。約三心而論。約初能治而名細起由微故(文)演祕雲。疏有難斷不名細等者。詳曰。疏有三句。以理言之。有第四句。即三心中第二心也。望初非細。望第三心非是難斷。 (十四左)此就所斷以作二解(文)演祕雲。疏此就所斷以作二解者。解難斷義。即言品類是第一解。次言難易是第二解也。 (十四左)二以行相而說(文)。演祕雲。疏以行相翻說者。正違生空之智。所以今言生空除滅。問。若言俱生修道斷者。與楞伽經豈不相違。按四卷經第二說雲。大惠身見有二種。謂俱生及妄想。須陀洹人。二種身見斷故。疑法不生。十卷第四文意大同。答。有義。俱生據伏分別。約斷斷之與伏俱名斷故。或翻譯者。不悟大乘。隨自所解。小乘相說。薩婆多等皆見斷故。 (十四左)遊觀生空智(文)。義演雲。疏有遊觀無漏者。意雲。但不斷惑無漏智總名遊觀無漏智也。即正體智斷迷理惑時。不得名遊觀智。若後重入觀不斷惑時。即名遊觀無漏智。謂遊觀適屬故。若後得智即斷迷事惑。不得名遊觀。若重入觀不斷惑時。亦得名遊觀。如次入滅定等前無斷心名遊觀無漏智也(文)唯識章記(六本二十一)雲。不斷惑不觀理名遊觀無漏。如徒然人名遊戲人也。 (十五左)如樞要說(文)。樞要上末(十一紙右)雲。分別二執。既不說總別。即蘊之我二十句等。論唯說別無總之文。此有二解。一依文義實無總。然未見文。但與前俱生不同所以不說。二解實有總別。與前同故略而不論。如即蘊計我。豈簡總耶。此解為勝。離蘊之我不說總別(文)義演雲。疏不說二境者。所謂本質及影像境也。又解雲。分別我執有二種。今者不說二執境之總別(文)今謂。或雲。即離二蘊我。此雲二境者不允。以義演第二義為優。以順樞要故。 (十五左)相見道中(至)故論言初(文)。義燈二本(二十五左)雲。初見道時即能除滅有四解。一見修對見在初。二真相對真在初。三四道對非勝進。四無間解脫對在無間故言初見道。 (十六左)若三心者(至)名為易斷(文)。義演雲。疏若三心者准法執說者。意雲。無間道斷種子。解脫道斷習氣。總名為初者。不據三心。但約修道說。三心准法執說者。若准下法執文說。三心亦為初。餘修道等名後。如下說。又雲。三心准法執說者。法執中三心。即第二三心無間道。望後解脫道亦名為初。彼既然。此亦可爾。言三品斷者。即三心見道作三品斷。所謂內遣有情假緣智等。如下自釋(文)法執出論第二(八紙右)。 (十七右)無少法能(至)故皆緣蘊(文)。解深密經第三(二紙左)分別瑜伽品中文也。彼雲。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諸毘缽捨那三摩地所行影像。彼與此心當言有異當言無異。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當言無異。何以故。由彼影像唯是識故。善男子我說。識所緣唯識所現故。世尊若彼所行影像。即與此心無有異者。雲何此心還見此心。善男子此中無有少法能見少法。然即此心如是生時。即有如是影像顯現(文)第七論(二十四紙左)雲。故契經言。無有少法能取餘法。但識生時。似彼相現名取彼物(文)疏七末(二十六左)雲。述曰。解深密言。無有少法。無少實法能取餘法。餘者心外實法也。非自實心能取他實心。但識生時。必似彼他心相現名取他心也。 (十七左)言沙門者(至)若梵等也(文)。義燈二本(二十五左)雲。言世間沙門婆羅門等也。等取剎那帝利等四姓。又等幢摩(此雲不共死)補羯婆(典獄)旃荼羅(雲嚴幟亦屠)篾戾車(雲樂垢穢)達滑(媱女家沽酒家)羯恥羅(雲斷獄宦)。 (十七左)此中難雲(至)種種事業(文)。義燈二本(二十六右)雲。西明廣引大婆沙第十一有八論者釋憶所作。今謂不然。即前所敘兩三類計外道等問。何要別敘顯有差別。可作是說(文)更者字書歷也經也。了知一切等者。釋識字。若支義切音至記也。與疏釋不同。溫者玄應音義雲尋也。鄭玄註禮記雲後時習之謂之溫暖也。取其義矣。左傳若可尋也亦可寒也。註尋重也。疏尋溫也。此尋與燖通。中庸朱註雲。溫猶燖溫之溫。謂故學之矣。時習之也。大全雲。火熟物曰燖。似簾似林二切。 (十八右)犢子部我(至)與外合問(文)。俱捨(第三十六紙左)破我品雲。若一切類我體都無。剎那滅心。於曾所受久相似境。何能憶知(文)光記(第三十二十六左)雲。犢子部問。若一切種類我體都無。剎那滅心。於曾所受及遠相似境何能憶念。何能記知。昔境似今名相似境。 (十八右)辨外救有三問答(文)。義演雲。疏有三問答者。如論雲實我若無至然諸有情等。第一問答。又從若無實我至於理無違。第二問答。又從我若實無至然有情類已下。第三問答也。 (十九右)由第八識(至)故無失也(文)。樞要上末(十二紙右)雲。問。前心善不善熏故後可憶前心若異熟不薰後不憶。答。前心是能熏有種後能憶。前心若異熟不熏後不憶。問。前心是能熏有因果能憶。後心若異熟無因憶非果。答。前心是能熏有因後能憶。未必要同性。異熟何妨憶。如前嗔心後善心憶。異性為因異性能憶。佛憶無始一切事故。有漏宿命豈不能憶異熟心耶。但由後時熏習勝故能憶前事。非要此因生此果。(文)義燈二本(二十六紙右)雲。敘自義中。由熏習力後方憶者。異熟無記自不能熏。後應不憶。答。不要自熏後方能憶。何以故。以善噁心雖能熏種不廢有不能憶。又佛圓鏡智。豈由因中曾見能熏。後智起憶。若要由熏佛不能憶。以在因中諸劣無漏一切有漏。皆悉已捨不熏或種。於此已後用何能憶。故知。不由自類熏已後方能憶。但說由熏。令彼增明後起現行。即便能憶。此異熟心。由善惡熏令彼憶。問。三性相間由善惡熏異熟能憶。多念異熟後如何憶。答。設不能憶亦復何過。非一切心皆能憶故。或從本有種生能憶。又如樞要。西明法師如彼疏明。要集雲。汎論憶事即有二種。一者能憶心。二所憶境。若能憶心唯第六識。與念相應故能憶之。故唯識二十論雲。與念相應意識能憶。過去諸識所受之境。雖滅無體。前念諸識領彼境界。熏成種子不失等也。於所憶境即有二義。謂憶曾受境。或憶曾能受心。此心即由自證分力故。今能憶等。今謂。此釋未能盡理。何者有異熟心不能熏種。由誰為因後時能憶。又宿住智所緣之境。非皆曾受。佛果八識皆能憶前。不唯第六。故義不盡。今釋能憶有其二位。一佛二餘。餘有自在未自在位。未自在位有二。一現二種。現中有四。一自體分。二想勢力。三與念相應第六意識。四總聚心心所。據自後念能憶前心。偏說自證。據其分限所憶差別。偏說想力。約未自在但追過去。偏說念俱分別意識。盡理言之。第六相應諸心心所。此總能憶。若種子者即上能熏。唯除異熟所熏成種為後憶因。或第六識與念想俱相應。心所所熏成種生現能憶。若得自在復有二位。謂定及散定。據有漏無漏生空唯第六識。若依法空通第七識。七隨六引與彼同緣。憶亦無失。若在散位。諸根既許皆得互用故。應五識亦緣過去。或雖互用但緣現在。若在佛果八識俱能。但由因熏果無新種故。論但雲由熏習力得有憶識。不說各各自熏能憶。 (二十右)心心所法(至)於理無違(文)。義燈二本(二十八紙右)雲。釋作業受果。大乘八識以辨有無。前六具二。第七俱無。無記故不作業。染污故非受果。第八受果。是異熟故。不能作業。無記性故。犢子正量本經賢冑密林山等五部。同說五識不能作業受果。第六並能。大眾部等。同說六識。六識並能作業受果。薩婆多等。五識受果而不作業。第六俱能(此釋傳聞未見正教)。 心心所  除第八餘七識(第一)  第八識心心所(第二)  八識心心所法(第三) 因緣力  七識種子(第一)  第八自體種子(第二)  八識各自種子(第三) 相續  阿賴耶(第一)  第八現行(第二)  識趣五蘊(第三) 造業  六識(第一)  六識(第二)  即此假者六識(第三) 受果  六識第八(第一)  六識第八(第二)  六八除第七識(第三) 明詮道論正用第一。今謂。第三應優。論文總言心心所法無別簡故。 (二十三右)古雲迦毘羅訛也(文)。演祕雲。舊百論等名伽毘羅(文)真諦金七十論題下雲。此是外道迦毘羅仙人所造。明二十五諦。非是佛法。又論雲(初紙)說此偈緣起。昔有仙人名迦毘羅。從空而生。自然四德(云云)舊百論者。羅什所譯百論也。或指涅槃經者非也。義燈引有說雲。涅槃經言闍提首那仙者音訛異耳。即迦毘羅仙。然若章安意。迦毘羅仙與闍提首那不同。涅槃疏十五(三紙)雲。闍提首那宗迦毘羅等故(文)正理論九(七紙)雲迦比羅。 (三十三右)此雲黃亦(至)黃赤色仙人(文)。因明疏鬢字作鬚。演祕雲。相傳雲。劫初之時有一外道。舊百論等名伽毘羅。此人修道得五通仙造略數論。已知世無常身不久住。恐他於後破所造論。遂欲留身久住與他論難。往自在天所。請延壽法。自在天雲。汝可往林食餘耳子。即可久住。其餘耳子未熟之時其色乃青。若已熱者其色黃白。此即仙藥。此藥初食。酸苦少味。食已若飲冷水。口中甘味。猶如食蜜因以名焉。仙獲此藥乃恐無常。更往天所復請延年。天雲。變為一物最得長壽。天遂變仙為一方石。可一丈餘。在頻陀山餘耳子林。陳那菩薩造因明論。成以宗因喻破其數論。彼仙門徒。莫能通者。將陳那難辭書之於石。石尋書答。陳那知已。與仙門屬共往石所。書難在石。同對記之。明且來看尋書解訖。如是復書日日往看。至二三日方始能解陳那復書七日方解。如是復書更不能釋。其石流汗大吼振。碎迸在空中。於是天神掌捧陳那住在空中。說頌讚歎。時眾既睹。於是陳那所造諸論。盛行於世。 (二十三左)如十八部(至)雨眾外道(文)。因明疏伐裡沙。伐字作筏。如十八部如字無之。因明疏雲。其後第子十八部中上首者名筏裡沙義燈等皆無。然此中如字。此是指事非譬況也。有無不同。義則無別。次下(二十九紙右)雲。此中數論及與勝論。各有十八部。異執競興。如別抄記(文)爾時者。天竺一年分三。謂寒熱雨三際。如西域記等明。清涼玄談引此疏雲。乃至其雨徒黨名雨眾者。即義當自在黑所受跋婆和。梵音不同耳。俱捨麟記雲。又此外道弟子。多如雨際時雨故曰雨眾也(文)今謂。麟記釋頌疏雨眾三德之文。不知何據。准此論及因明疏稍難信用。況義亦不穩。 (二十二左)梵雲僧佉(至)亦名數論(文)。因明疏雲。梵雲。僧佉奢薩怛羅。此雲數論。謂以智數數度。諸法從數起。論論能生數復名數論。其學數論及造彼者名數論師。(文)義燈二本(二十八左)言數論者。本即應是劫比羅仙造。後諸門徒分成十八部。雨外道者即一部主。金七十論。或雨眾中別人所造。何以故。准天親菩薩傳說雲。佛滅後一千一百餘年有外道頻闍訶婆娑。頻闍訶是山名。婆娑名住。以此外道住此山中。因即為名。有一龍王名毘梨沙伽那。住此山下大池之中。善僧佉論。此外道知欲就龍學。龍變其身作仙人狀。住葉窟中。外道就學。成已求論欲決是非。到踰闍國。聲王論鼓求看論議。因金造論。欲至已期往山所。以誦咒力召夜刃女。名曰稠林。從其乞願。令我死後變身為石永不毀壞。神女許之在石窟中。捨命之後身變為石。因何此願。其先龍王欲破滅此數論師義。從龍王乞持我身壞方使法滅。龍王心謂。身詎能久。因即許之故。今變身為石令久。是以數論法流至今。後陳那菩薩破斥其義。作於比量書斯石上。流汗出聲不能救得。因此陳那所造因明盛行四主。聲振五天。蓋為於此。有雲。劫比羅仙。作金七十論留身為石。住餘耳林。似其誤也。然傳雲。千一百年後。此外道出造七十論天親出時外道已滅。即說天親亦千年後出。此傳似誤。何以故。真諦三藏中邊疏序。九百年出外道亦九百年前。不爾如何得釋彼論。有雲。涅槃經雲。上古有仙名闍提首那。彼仙造論名三彌叉。此雲觀察。廣明二十五諦。准此觀察即是智惠。與數論名同。數是智惠故。即是本論。言闍提首那仙者。音訛異耳。即迦毘羅仙(文)章安涅槃疏(十五之三紙)雲。闍提首那宗迦毘羅故。百論雲。迦毘羅弟子誦僧佉經二十五諦(文)清涼華嚴玄談二十三(六右)雲。本源即是迦毘羅造金七十論。即自在黑造偈。長行即天親菩薩解釋(文)考金七十論。題下雲外道伽毘羅仙人造。恐後人信用向有人之說而所添。彼論下(二十紙左)雲。弟子次第來傳受大師智者。是智者從迦毘羅來至阿修利。阿修利傳與般屍訶。般屍訶傳與褐伽。褐伽傳與優樓佉。優樓佉傳與跋婆梨。跋婆利傳與自在黑。如是次第自在黑得此智。見大論難可受持故。略抄七十偈如前說(文)或雲。且從根本故言伽毘羅仙人造。下之疏(四末五十九左)雲。世親菩薩為往昔時。東天竺有僧。共數論師學徒論義。彼立二十五諦。大地等常。今無唸唸生滅。廣敘彼宗。此僧難言。今必有滅。以後劫壞等有滅故。准前有滅。外道難言。後必不滅。今無滅故。如今時山等。彼僧於時竟不能答。王見信受僧佉外道遂辱此僧。令乘驢等。然彼外道為王。重已造七十行頌論。王賜千金以顯揚之故。今金七十論即其由致也。世親乃造第一義諦論。亦名勝義七十論。以對彼論而破彼外道言。彼非能破。宗因喻過。我僧並無故。又汝所立因。有隨一過。誰言今無滅故後亦無滅。我僧但言。大地等法。前必有轉變滅。後有滅故。如燈焰等。汝不解量乃非我僧。其時國王。遂將世親此論遍諸方域宣令流布。無人當者。遂起昔時王及僧佉外道證義者等骸骨。或縛草為人擬彼時眾而加揵之。 (二十四右)下第四卷(文)。四末(六十紙)。 (二十四右)自性所作名為變易(文)。因明疏四(五十五紙右)雲。變易者謂中間二十三諦。非體新生。根本自性所轉變故(文)金七十論雲。變者。一大·二我慢·三五塵·四五根·五五知根·六心·七五大。是七名變。自性所作故(文)同上(十六紙右)雲。性變異生因者。此義中自性有三德故。能生變異。自性無此德。汝言則為實若有三德不相應故。不能生果。是事不然。三德合生變故。譬如有多縷和合能生衣。三德亦如是。更互相依故。所以能生果。外曰世間生有兩。一者轉變生。如乳等生酪等。二非轉變生。如父母生子。自性生變異。為屬何因生。答曰。轉故如乳酪自性轉變作變異。故是變即是自性。是故別類生。此中不信受。 (二十四左)古名冥性(文)。涅槃經雲。從性生大等。大乘義章六(四十七左)雲。復有宣說。八萬劫外冥性為始。如僧佉經說。迦毘羅仙得世俗禪。發宿命通能知宿命。見過去八萬劫事。過是已前不復能見。便作是念。八萬劫外不應無法。應有冥性。冥性微細。五情從彼冥性初生覺心等。 (二十四左)今亦名勝性(文)。金七十論上(二十二紙右)雲。自性次第生者。自性者或名勝因。或名為梵。或名眾持(文)因明疏四(五十五紙右)雲。未成大等名自性。將成大等亦名勝性。勝異舊故(文)章安涅槃疏雲。但此性諦。或謂即是神我。或謂是冥初。皆有其義。冥初據二十五諦之初以是冥諦。又言是常。及是神我。未測其異(文)俱捨光記三雲。一我彼計常。但是受者而非作者。二十四諦是我所。是我之所受用。二自性以薩埵剌闍答摩為體。此三如我之臣佐(文)今謂。章安一說冥性神我體一者非也。又光師雲。自性為我之臣者亦非也。七十論雲。自性亦如是我所受用故。大等變異。一切我共用。如一婢使有眾多主同共驅役故。自性亦如是。一切我同用。 (二十四左)我知者神我也(文)。因明疏四(五十五紙右)雲。我知者謂神我。能受用境。有妙用故(文)大乘義章雲。十六神我出大品經。神謂主。我謂我人。論自釋曰。所言知者。計有我人用餘五情知餘五塵故名知者。 (二十四左)二變易(至)是故非本(文)。演祕雲。疏二變易而非本一說十六諦者。問。下明五大而有兩說。兩說皆許五大成根。但別總異。既能生他合唯俱句。雲何此說唯變易耶。答。而言五大別成根者。且約展轉少相成說。據實成根體唯量。由斯十六名唯變易。審思。一說謂十六諦。金七十論上(四紙右)雲。十六但變異者。空等五大。耳等五根。舌等五作根及心。是十六法。但從他生不生他故。故但變異(文)同卷(二十二紙右)雲。慢次生十六。十六者。一五唯。五唯者。一聲·二觸·三色·四味·五香。是香物唯體唯能。次五知根。五知根者。一耳·二皮·三眼·四舌·五鼻。次五作根。五作根者。一舌·二手·三足·四男女。五大遣。次心根。是十六從我慢生故。說大我慢十六(文)有說。但十一根。因明疏雲。二雲十一種除五大。 (二十五右)三德合故(文)。金七十論上(十紙右)雲。初三德者。變異有三德。變異者所謂大我慢乃至五大等。此二十三皆有三德。一樂·二苦·三癡闇。末有三德。故知。本有三德。末不離本故。譬如黑衣從黑縷出。末與本相似。故知。變異有三德。變異由本故。自性有三德。謂本末相似。二不相離者。變異與三德不可分離故。譬如牛與馬其體不為一。三德與變異其義不如是。自性有三德。斯義亦復然。同不相離故。本末則相似(文)義演雲。疏答三德合故者。意雲。此薩埵等三。是自性上德。然我本有不從他生其我。若須境界受用。自性與三德合故。轉生二十三諦。令我受用。雲何自性與三德合生三十三諦耶。答。如疏雲。次第生者。即是相生次第也。德者是功德之義。彼計三德為生死根本。亦亦如佛法中貪瞋癡為生死本也(文)演祕雲。問。自性體即剌闍等三。雲何三種合名一諦。答。體實有三。作業等即同。故合為一。有義。三德類同。合之為一。詳曰不可。勇塵闍等。種種差別。名類同(文)因明疏雲。謂初自性總名自性。別名三德薩埵等一一皆有三德故。金七十論雲。是三德何所作。初能作光照。次能作生起。後能作繫縛。三德互違。猶如怨家。而共作事。為屬一我。不自在故。得共一事。譬如三物合為燈。是火違油炷。油亦違火炷。三德亦如是。性雖相違。為我作事。三德合生變。自性轉變作變異故。從一自性生三世間。三德不同故有勝劣。 (二十五右)三德者(至)勇塵闇也(文)。七十論上(十一紙右)雲。是三德者。一薩埵·二羅闍·三多磨。喜為薩埵體。羅闍憂為體。闇癡多磨為體。是現三體相(文)廣百論第一(十四紙右)雲。由彼所計自性最勝三分合成。所謂薩埵·剌闍·答摩。第一薩埵其性明白。第二剌闍其性躁動。第三答摩其性闇昧。此三一一相用眾多。皆是神我所受用事。我以思為性。思所受用時。剌闍性躁警。薩埵等令起種種轉變功能。三法和同。隨於一分。變成大等。轉名最勝。譬如大海其水湛然。隨於一分風等所擊。變成種種駿浪奔濤。如是所執自性最勝。一分有用變成大等。餘分無能無所轉變。是即自體應成種種。成種種故。定是非常。如大等果相非常住。又三自性一一。皆有明躁昧等眾多作用。自性作用既許體同。以性隨用應成多體。自性最勝無差別故。是則最勝體亦應多。自性最勝體成多故。應如大等定是無常(文)玄應音義二十四(十二一紙左)雲。剌音勒達切。答摩此雲闇。餘含多義不可的翻。舊言憂喜闇。又雲。染粗黑異名也(文)因明疏後記雲。闇鈍之闇者。簡明闇也。但取愚癡之闇也。正名勇塵闇。今古傷名如文自辨(文)今謂。俱捨光寶等並雲。自性以薩埵剌闇答摩為體(文)義蘊雲。疏勇塵闍者。有能生大等之功故名為勇。從微至著。以細生粗。故類於塵。未生法時相貌未顯。義同於闇。餘黃赤等皆傍翻。如一瞿目於九法同義明之。非此所要。 (二十五左)若傍義翻(至)若捨(文)。涅槃經雲。根本有三。一者染·二粗·三者黑。染者名愛。粗者名瞋。黑名無明(文)。清涼花嚴玄談二十三(七紙左)雲。新雲貪瞋癡。舊名苦樂癡。新雲苦樂捨。敵體而言。即是三毒能生三受名苦樂捨。黃赤黑者。是其色德。貪多輕光故色黃。嗔多動躁故色赤。癡則重覆故其色黑(文)大乘義章六。就心法中有其三種。謂染粗黑。染者是貪。粗者是瞋。黑者是癡。如是次第。從細生粗。後還從粗以至於細(文)演祕雲。疏今雲黃赤黑等者。由此三種是黃等故。所以能成一切諸色。餘之名等。皆悉准此行相釋之。 (二十五左)外人問曰(至)餘不能知(文)七十論上(十九紙右)外曰。我此中有疑。是我者為作者。非作者。若言雲何有此疑。世流布語故。世間說。人去人來人作。僧佉說。人非作者。衛世師說。人是作者。是故我疑。答曰。人非作者。雲何得知。以偈釋曰。翻性變異故。我證義成立。獨存及中直。見者非作者。翻性變異故者。前兩偈中說。我者異自性。亦殊於變異。翻異二相故。與兩不同故。三德是能作異。此三德故。是故非作者。外曰。若非作者用此何為。答曰。為立證義故。我證義成立。我是知者故。餘法不如是。 (二十五左)又從冥性(至)我受用故(文)。演祕雲。疏又從冥性至我受用故者。問。何不受用能成冥性耶。答。所成之法。雖不離本。要本轉變。方堪用之。故言受用所成之法。如所成器。雖體即金。要成其器。方可受用故。言用器不說用金。此亦應然(文)義演雲。疏冥性者。謂自性未生大等時。與大等冥合一處故。喚自性亦名冥性(文)今謂。冥性是非冥合之義。義演誤。 (二十六右)從自性先生大(文)。演祕雲。問。自性生大。餘二十二許展轉生。雲何論言二十三法總自性成。答。二十三體皆自性成。據相相起但言生大。餘傳傳生亦無失矣。俱捨光記三雲。謂我思量欲得受用諸境界時。三法即知動轉之時。其體大故名之為大。 (二十六右)或名覺(至)名慧(文)。覺者。淨影雲覺心。金七十上(二十二紙右)之文也。彼論雲。是大即於智故大得智名。又雲。決智名為大者。何名為決智。謂是物名礙。是物名人。如此知覺。是名決智。決智即名大。 (二十六右)我執者(至)故名我執(文)。演祕雲。疏我執者。執知其我所須事業。亦如律雲執事人也(文)義演雲。疏我執者。執即觀察之義。觀察於我知我須境。便生五大等。又雲。即此我執執事於我。以轉於我而生憍慢故名我慢(文)我執淨影雲我心。光記雲。四從大生我執。謂緣彼我故。名我執(文)今謂。演祕義演。並為執事者不是也。又光記等唯言緣我。亦不盡理。併觀七十及此疏文其立名意可知。金七十中(初紙右)雲。我慢我所執者。我慢有何相。謂我聲我觸我色我味我香我福德可愛。如是我所執名為我慢(文)今謂。論約我執所知而說。今疏就能知而釋。 (二十六右)初名轉異等(文)演祕雲。我執初從大起之際名為轉異。亦如世間蘇油等瓶日炎津生。我從大生義同於此名為絹織。或轉異者說彼大也。以言初故。大從自性轉異有故。 (二十六右)我慢生五大(文)。七十論雲。五大初名火大熾。演祕雲。問。按涅槃經三十九雲。從慢生十六法。謂五大·五知根·五作業根·心平等根。一何乖返。答。有義經譯誤也。彼經下雲。是十六法。從五法生。所謂五塵若慢已生十六法者。雲何復雲是五法生。故知譯謬。詳曰。或復彼宗計有八十部差經之上下各舉一說斯亦何過。 (二十六左)色成於火大等。光記三(十紙左)雲。五從我執生五唯量。謂色聲香味觸。足前為九。六從五唯量生五大。謂地水火風空。足前為十四。謂色能生火。以火赤色故。聲能生空。以空中有聲故。香能生地。以地中多香故。味能生水。以水中多味故。觸能生風以風能觸身故(文)今謂。准疏及記根境相對生成。然所成根。不取疏成塵。諸根並同可知。淨影章雲。從聲一塵生於空大。聲觸二塵生於風大。色聲觸塵生於火大。色聲觸味生於水大。從於色聲香味觸塵生於地大。地大從於多塵生故。最能生成一切萬物。 (二十六左)觸成於風(至)而得於觸(文)。義演二本(二十八紙右)雲。問。以觸為風大。風大成皮根。皮根得觸而不得風。若爾觸體是何。答。以堅濕癢飢等而造風大。與風體別。如勝論等。問。皮不得風。風何根得。答。心平等根不必皮得。 (二十七右)故十一法(至)順此後解(文)。演祕雲。乍觀兩解。雖總別殊。然皆言大而能造根。十一非本。合順二解。實理前釋。且約展轉有助成義。實成根體是五唯量。故順後釋。 (二十七右)五知根者(文)涅槃經雲。五知根眼耳鼻舌身。淨影章亦同。金七十中(二紙左)雲。耳皮眼舌鼻。此五名知根者。雲何說名根。此五能取聲色等故。說名知根。 (二十七右)五作業根(文)。金七十中(二紙左)雲。舌手足人根大遣。五作根者。雲何名作根。語言等諸事。是五能作故。故昔聖立名名為五作根(文)今謂。論唯言舌。此疏言語具。通取口舌等。論雖二皆名舌。而知根中取知味邊。作根中取言說邊。二根有別故。論雲。舌根從味唯生。與水大同類。是故唯取味。又雲。是舌根與知根相應。能說名句味(文)涅槃經雲。五業根手腳口聲男女二根。淨影亦同光記三(八紙左)雲。語具謂肉舌。於語有增上。手於執有增上。足於行有增上。大便處於棄捨便穢增上。小便處於婬欲樂事增上。此等並有增上。應立為根(文)正理九(八左)唯取舌根以為語具。 (二十七左)又此男女大遺根(文)。演祕雲。疏大遺根等者。遺者棄。即是吐棄大小便路。 (二十七左)有別作用故別立也(文)。金七十論中(三紙右)雲。人根與知根相應。能作戲樂。及生兒子。大遺根與知根相應。能棄於糞穢(文)涅槃三十八(十九紙左)憍陳如品雲。從性生大。從大生慢。從慢生十六法。所謂地水火風空五知根。眼耳鼻舌身五業根。手腳口聲男女二根心平等根。是十六法。從五法生。色聲香味觸。是二十一法根本有三。一者染二者粗三者黑。染者名愛。粗者名瞋。黑名無明。瞿曇是二十五法。皆因性生(文)章安疏十五(三紙左)雲。闍提首那宗迦毘羅。執因時有果因果同時。故百論雲。迦毘羅弟子誦僧佉經二十五諦。今此具出。故知是也。又雲(五紙右)此二十五諦與百論中有同有異。總為三。一者名異體同。論雲。從冥生覺。從覺生我心。此中雲。從性生大。從大生慢即是名異體同者。冥是八萬劫外冥然不知。此中言。性是萬法性。冥伏在於八萬劫外不可得知。論雲。覺知者。即是覺知八萬劫事。此中言。大只是能大覺知慢我易見。二者名體俱同。即是五大五慶五情五業並心平等。三名體俱異者。論雲。神我無主即是一根。此雲染粗黑者。亦是一根。此即大異。染粗黑三雲何為一。解雲。三不並起。貪等前後。隨取其一足二十四。問。此闍提既其宗於迦毘羅義。何故不同。解雲。當佛世時不見三師。但見其從。其從改本故說不同。乃至五業中雲男女二根。論以大小便為二根。各有所據。論就一體。經就二人(云云)但此性諦。或謂即是神我。或謂是冥初。皆有其義。冥初據二十五諦之初。以是冥諦。又言。是常及是神我。未測何異。於中雲從慢生十法者。此未即生一十六法。無有染黑粗三一時而起。隨從其一生。此不定故。先不說。言十六法者。即是五大·五知根·五業根·心平等根。列五根名。乃雲觸者。謂身為觸。問。平等根者論家所明意識。明託五根起者為五知根。心既遍緣。故名平等(文)雲是二十五法皆性生者。其實性生二十四法。能所合數故二十五(文)大乘義章雲。五作業根。一手·二腳·三口·四男根·五女根。復有一種。心平等根謂肉心。諸大合成。故雲平等(文)今謂。淨影同經。與彼論違。因明前記略舌加皮。亦違經論。未詳何據。 (二十七左)次生心根(文)。大乘義章十六雲。復有一種心平等。所謂肉心。諸大合成故雲平等(文)光記雲。彼計肉心名意。 (二十七左)故因明說執我是思(文)。因明疏雲。即前數論立神我諦。體為受者。由我思用五塵諸境。自性便變二十三諦故我是思。 (二十七左)三德是(至)我便解脫(文)。因明疏雲。由此三德是生死因神我本性解脫。我思勝境三德轉變。我乃受用為境纏。縛不得涅槃。後厭修道。我既不思。自性不變。我離境縛便得解脫(文)七十論雲。因智厭解脫。因細身得智慧。因智慧得厭離。因厭離捨棄細身。真我獨存。故名解脫。翻此則繫縛者。翻智者名無智。如人執言我可憐我可愛。我可愛者。由慢故計我。是名無知。此無知繫縛自身令在人天獸等中。 (二十八左)如軍林等(文)。軍者四軍。四分律雲。軍有四種。一象·二馬·三車·四步。僧祇律雲。像軍者四人護象足。馬軍者八人護馬足。車軍者十六人護車足。步軍者三十二人執兵杖。具如四分律十五(二十二左)善見律十六(十紙左)如次下集成辨之(二之二) (二十九右)不同瓶等(文)。演祕雲。問。瓶他許實。復多法成。今此因中豈無不定。答。亦入所立故無不定。 (二十九右)然餘處中假說言生(文)。義蘊雲。金七十雲。自性能與諸法為生因是也。 (二十九左)若言三德(至)無同喻(文)。演祕雲。疏。若三德至無同喻。一一別人。以三德成。而非是假。軍等但以多人等成故名為假。不說軍等以三德成。若三德為因。軍等同喻闕無能立。若將別人。以為其喻。別人非假。闕無所立故名無喻。 (二十九左)若爾五唯(至)以皆生故(文)。義演雲。此釋難。難雲。如自宗五塵亦多事成。以一一皆用四大造故。即不許同軍林等假。何故難他大等多法成。即同軍林是假。豈不自違教。答。亦無違。然五塵即三假中相續假收。故無違教。問。若爾何故有處說之是積聚收。答。如演祕會。三假者。一相續假。二聚集假。三分位假。疏以皆生故者。意說。四大五塵皆是生滅無常。不同數論許大等一一法皆多事共成故有別也(文)演祕雲。問。此論下雲是聚集假豈不相違。答。此依未滅。約時言之名相續假。彼據積集多法以成故不違也(文)三假者出於第八論(三十八紙右)雲。聚集·相續·分位性故說為假有(已上論文)疏九本(六十七左)雲。假有三種。一聚集假。如瓶盆有情等。是聚集法多法一時所集成故。能集成雖實。所成是假。二相續者。如過未等世唯有因果。是相續性。多法多時上立一假法。如佛說言。昔者塵王今我身是。所依五蘊剎那滅者。雖體是實。於此多法相續。假立一有情。至今猶在故。三分位假者。如不相應行。是分位性故皆是假。一法一時上立。如一色上名有漏可見有對亦名色等。並是於一法上假施設故。若彼實者。應有多體。其忿恨等。皆此假攝。又(六十九紙右)雲。真諦三藏解拳論成此三假。陳那菩薩造(已上疏文)此中等者。假有多類故致等言。依對法抄第六(六右)有五種別。一假·二假·兩種三假·四假·六假。一假者。謂觀待假。待名為假。如佛地第三廣百論等。二假者如六十五說。兩種三假者。一種三者。如大般若仁王經說。一一種三者。如唯識第八說(如上所引)四假者。如大智度論說。六假者。如瑜伽第一百說。具如彼鈔(瑜伽倫記五下五紙右)。 (二十九左)又彼宗計(至)非現量得(文)。義演雲。疏又彼宗計至非現量得者。意雲。將欲破其現量得。先須敘計後(文)。演祕雲。彼說五根心平等根是現量體。彼以大等成於色等故。得色時亦得大等。我執等法現量得者。皆准此知。 (三十右)彼執是常(文)。演祕雲。以非生滅名為常也。不同神我自性等常。 (三十右)之現量所得(文)。演祕雲。眼等五根體是現量。大等但是現量所緣。今置之言顯是依主。不言之為言境體即是現量。 (三十左)真如離言(文)。演祕雲。真如體非多事成故不同彼(已上)今謂。真如虛空為不定矣。前後甚多。然以義趣有別為無其失。今總以離言為無過失。演祕別立不同之義。亦有其理。 (三十一右)文有其八量有其十(文)。義演雲。次下第二總破本事能成自性。合有十量。破第一難本三成。破第二難本非常。破第三以體例用。破第四第五不反例反。破第六以相例體。破第七二位相例。破第八體相相成破第九第十相體相即破。 (三十一左)有能別不極成過及無同喻過(文)。義演雲。疏能別不成過等者。意雲。若宗但雲無常。即宗法中犯能別不極成過。何以故。數論宗中不立滅壞無常。又無同喻。以彼大等非滅壞故。今加以轉變之言。並無前過。以數論師許有轉變無常故。 (三十一右)論三體既遍(文)。演祕雲。論三體既遍等者。問。外人難雲。汝宗第八亦同此過。以能變識體無別故。汝若不違我何有失。答。由六識等熏習力故。山無山別。故第八識非一切處皆變為山不同汝。 (三十一左)此中遮總合成一相(文)。義演雲。意雲。但遮三德總合成一大等相。不破大等。彼許三體相各別故。今就彼宗故為此破。 (三十二左七)相實有三(文)。演祕雲。三德未變大等法時。各有一相名之為三。變大等時方合為一。 (三十三右)即救前難(文)。義演雲。前計雲三體名別。後合時方成一相。既被難已更救前難雲。三體雖別。而相但是一。不由和合成一相故。與前別。既被前難。遂矯為此計。今第八更難。 (三十三左)由違自宗故為一難(文)。演祕雲。此中體相相例。而合成兩難。以俱違宗故。但言一。 (三十三左)合難二十四諦(文)。義演雲。疏第三合難二十四諦者。意說。於中隨救隨難申□五難。第一總別相從難。第二相色見三難。第三相體隨無難。第四二相互乖難。第五應見九三難。 (三十三左)其大遂異(至)一相為難(文)。義演雲。疏其大遂異者。意說。非謂三成大德即有三。可大等雖三德成但有一大乃至一心平等故。知一一義同。所以立多一法為一總相。故下救雲。誰言諸法各是一耶。說總相言意在於此。 (三十四左)彼若轉計(至)各是一耶(文)。義演雲。問。如何破總相不言有多總相。如何今救雲誰言大等諸法各是一相耶。答。不然。如前總相者。即是三德所成大等二十三法。即二十三法各各體。一一義是同故名總相。以言總相。即唯有一相。若言大等是總即唯一相者。彼宗□□根心等事故前不然。又解雲。彼宗所計薩埵等三。各有二相。一總二相。明知。所成大等既不一。然總相亦合多故。今轉救不許有多。 (三十五右)前第一翻(至)似同此難(文)。演祕雲。次前論雲。又三是別。是第一翻。言似此者。即此次下第三翻文。非此第二。以第二文而未難彼失本三相及本體故。生起下文故。第二末而言此也。 (三十五右)汝根本三相共成一相時(文)。義演雲。意雲。此三相非是薩埵等三體名三相。但是薩埵於三體上。各有一大等相名三相。即三個大相名根本三相。即此三相和合。見一色等。如大既爾。乃至心平等根亦然。 (三十六左)有一自相(文)。義演雲。疏有一自相者。即薩埵自相也。 (三十六左)論既有三相寧見為一(文)。樞要上末(十二紙左)雲。此難三德。各應見一。與疏不同。一根應得一切境。以根無別故。一境諸根得。以境無異故文(寧字疏意猶言何也。樞要意小補韻會反詞)義燈二本(三十紙右)雲。論雲。既有三相寧見為一者。大乘自宗能所造色。皆同一處。應體相別。雲何見一。又如一境多生同變。亦應見異。雲何見一。答。不同彼以非實故。自體虛疏。同業招故。故似於一。問。論雲。即應一根得一切境。以三德成故者。佛法五根。俱四大造淨色為體。何不一根得一切境。答。各自種生四大疏造。不同於彼皆三德成文義蘊大同。 (三十六左)還應見一如何見三(文)。義蘊雲。彼計。薩埵等雖名三相。以和雜故。所以見一。今且以大等一相。就本體難言應見三相。次第二量以大等一相。就彼名三相難。故令見九。前量就體。後量就相故二量別也。 (三十六左)如前見色(文)。義演雲。意雲。如前文雲如何現見是一色等。應於此中一一為難(三十八右)大為因慢為果(文)。義蘊雲。但舉大慢餘法相望非無因果。問。自性望大亦為因果。何不從首而說。唯言大慢等耶。答。今言。意破由三德所成故無差別。自性體即三德故不明之。亦無違。 (三十八左)然佛性論(文)。彼論一(十七紙左)上破勝論。次破數論中雲。若燈能自照不更須別燈照者。瓶等亦應自照不更須別燈來照。若燈體暗故。應照自體。而不須別燈照者。瓶亦應爾。瓶體有暗。則應自照自體亦不勞別燈來照。瓶應自照故。是則瓶燈一種俱應自照並不由他。則瓶與燈復有何異。若燈不應照者。雲何能照自體。若體無暗不須照者。復何勞照。若照自體者則有二失。一者體應有照故。須照者。此則與瓶為一。瓶有晴故。既不能自照。燈亦有暗。雲何能照。二者能所照一。既是一體。竟誰為能所照耶。汝燈譬既不成證。量義亦壞(文)今案此文或未愜當。更撿他文。 (三十九右)成劫之末等(文)。因明後記雲。成劫之末有鵂鶹出者。問。前劫比羅。何故成劫初時出世。今此鵂鶹即言成劫末時方出。何意不同。答。雖俱總出成劫之中。先後有別故言初末。問。二十劫初而出。答。准理而言。合當十五劫後方成欲界。有情於中方出。若爾即合是成劫之末。何故言初。答。對後出者所以言初也(文)。義演雲。疏成劫之末人壽無量者。然劫有四種。所謂成住壞空等各二十劫。今言成劫之末。即第二十劫。人壽無量八萬歲等。乃至住劫人壽漸減。所以外道得經多千歲數猶在也。有雲。成二十劫者。一劫成器世界。十九劫成有情世間。今言成劫之末。即十九劫等(文)今謂後記為正。 (三十九右)晝避色聲(至)方行乞食(文)。俱捨光記第五雲。謂此外道身形醜陋。晝則隱伏山林。夜則來人間乞食。因驚孕婦令墮胎之後。便不乞食。乃於擣舂之所。拾碎米而食之。因以名焉。 (三十九右)時人謂似鵂鶹(文)。爾雅雲。怪鴟是也。其鳴即雨。為□□碌威□詳埤□□s□□□□□□□□□□□騚□□埤□□□□□□□□□活撞隉慼慼慼慼慼p□□□襱□□□□□婦糖□□樁□□□□□□囊埤□□□□飀□劣□□□□馝□□□□□□□□埤□□□□□奓奅□□樨□勝□□餺□□□□椹□橩逆□ (三十九右)謂即獯猴之異名(文)。准理門論。猴恐狐字形誤。彼論雲。獯狐子光法師對面記雲。獯狐子鵂鶹子異名也。(文)成韻雲。廣韻鳩鴟。關西曰訓猴山東曰訓狐。一名隻狐。准廣韻猴字亦可。 (三十九右)舊雲優婁佉(文)。玄應音義雲。入大乘論四果論及舊百論等。雲優樓迦者。並皆訛也。 (三十九右)或名羯拏僕(文)。因明疏雲。後因夜遊驚傷產婦。遂收場碾米齊食之。因此亦號為蹇拏僕。雲食米齊仙人。舊雲蹇拏陀訛也(文)玄應音義二十四(二十七雲)雲。舊言食米屑也。外道修苦行。合手大指及第三指。以物縛之。往至人家舂穀簸米處。以彼縛指拾取米屑。聚在掌中。隨得多少去以為食。若全粒者即不取之。亦名[孚*鳥]鳩行外道。拾米如[孚*鳥]鳩行也(文)俱捨光記雲。驚孕婦令隨胎之後。便不乞食。乃於擣舂之所。拾碎米而食之。因以名焉(文)齊與劑通。劑分也。又藥劑也。禮內則雲。凡食齊視春時。又即淺切。音剪。說文斷也。剪取其齊故謂齊為剪。又與齏通。齏碎也制也。古今韻會四(五紙左)雲。齏增韻又碎也和也。集韻或作齏齊。通作齊。周禮五齊昌本睅拆□遯拍深蒲註。齊當為齏。齏葅菜肉之通稱。俗作齏。 (三十九左)一生中國(至)無具七者(文)。因明疏雲。鵂鶹因緣如前已說。時彼仙人既悟所證六句義法。謂證菩提。便欣入滅。但嗟所悟未有傳人。傳者必須具七緣故。一生中國。二上種姓。三有寂滅因。四身相圓滿。五聰明辯捷。六性行柔和。七具大悲心。經無量時伺無具者。 (四十右)後住多劫(文)。因明後記雲。後經多劫婆羅門等者。問。准此外道成劫未出言經多劫。是何劫耶。答。非經成住壞空等劫名之為多。但據日月歲數等劫名之為多。亦彼無過。設縱經於住二三萬億五頂亦名多劫也(文)。 (四十右)婆羅□斯國(至)五角(文)。演祕雲。疏儒童子五頂者。有雲。儒童有五弟子名五頂。有義。然即說儒童名五頂。然疏中說其儒童子稱為五頂。亦未可依。儒童即是童子異名。婆羅門父非童子故。詳曰。然初師義。雖無所據理猶可通。第二師義。斥疏全非。世之立名。有種種異。稚年貌美號為儒童。老從舊稱斯有何過。若言儒童即令唯小。俗字觀音應即是聖。此既不爾。彼雲何然(文)文軌師雲。後住劫初。婆羅胝國有婆羅門子。名摩納薄迦。此雲儒童。亦名般遮屍佉。此雲五頂。由具七德。彼仙為說六句義法。即日入滅。五頂後為其五弟子說此六句西明雲。婆羅門子摩納縛迦。此雲儒童。更有弟子名曰五頂(文)靈泰疏雲。疏有二說。一雲。其頂有五旋髮如角。二雲。頭上有五肉角故名五頂。 (四十左)唯有六句(至)立十句義(文)。因明疏雲。十八部中上首名戰達羅。此雲惠月。造十句論。此六加四。謂異有能無能無說。廣如勝宗十句論並唯識疏解(文)。俱捨惠暉雲。後代十八部中上首名戰達末底。此雲惠月。造十句論。開同異句為二。更加有能無能俱分也(文)又雲。一梵雲陀羅標。此雲主諦。即實句義以九法為體。是常也。界成即聚不增。壞即散為極微不滅。與二十四法為所依。二梵雲求那。此雲依諦。是德句義以二十四法為體。此則配前九法。三梵雲羯摩。此雲作諦。是業句五法為體。離實德外別有五法。令實德作來。四梵雲三摩若。此雲總相諦。是大有句即前實德業。不能自有。由別有一大有有之。五毘屍沙諦。此雲別相諦。是同異句。離實德業外有別自性。人與人同。人與畜異。由別有同異令同異也。六三摩夜諦此雲無障礙諦。是和合句。能令實等不相離成。   (四十一右)依九實故(文)。義演雲。疏依九實故者。問。如異句不依德業偏依實耶。答。如德業二句。並是實我之德業也。故今異句唯依於實也。 (四十一右)或總實異或別實異(文)。義演雲。此解異句也。一個實句有九種不同。名總實異。就九實中一一有多細分名別實。下自解。問。四大有多極微即得有細分。且如時·方·空·意·我既唯是一法。如何言有細分有。答。亦有細分。且如時者。即有春秋等四時。方者即四方業。空者亦有細分。如隨所有總無處。皆彰得空如屋中。亦有空外邊亦有空。乃至色等諸法隨一無處。皆彰得空故。空亦有多分。意者即約多人說亦有多意。我者亦約多人說故得有細分。我細分者。彰是不二義。 (四十一左)實德業三(至)或共不共故(文)。義演雲。意雲。實德業三有功用。能共得果時名有能句。若實德業三無功用。不能得果名無能句。即多法不共不能得果故。無能句亦依多法立。又解雲。有能有多法能合多法共得果。無能亦有多無能。能合多法不共得果為無功能。不相助故。故不共得果。如下自解。 (四十一左)若有色味香觸名地(文)。演祕雲。問。十句論後諸門中雲。地由十四德說名有德。如下疏列。如何今雲地有四德。答。若顯地體唯由四德。若論其地與德為依名有德者有十四德。餘之德非顯地故。故不言之。亦不相違。餘水火等皆准此釋。 (四十一左)以德顯地(文)。義燈二本(三十紙左)雲。疏以德顯地者。但為色香味觸所依。以彼能依之德顯此地體。若闕少德即不名地。餘水火等准此應知。以其神我能為覺樂苦等九法和合因緣。既和合已知起知相名我。亦以彼和合等相顯此神我意實義同。 (四十一左)若有色味觸(文)。義演雲。疏若有色味觸名水者。問。如何無香耶。答。不然。約本水體無香。不約餘將水等以和合。真本水味也(文)義蘊雲。疏若有色味香觸名地者。問。疏下文列地有十四德。今者何故但說四耶。答。有二釋。一雲。勝宗十八部中計各異故。此言四者。據總者雲。下列十四兼彰別德故有別也。今助釋雲。若具論地德乃有十四。今顯體性唯四非餘。餘雖地德而非地體。今此四種亦德亦體。下文具明地德故不相違。解地既然。餘皆同此。 (四十一左)若是彼此(至)名時(文)。演祕雲。疏能詮緣之因名時等者。由俱等時體是實有故。與詮緣心名句等而為因也。餘皆倣此。 (四十一左)非虛無為亦非空界色(文)。非三無為中虛空無為。亦非俱捨所謂空界是明暗等故雲非空等。 (四十二右)若是覺樂(至)名我(文)。演祕雲。疏若覺樂至名我者。由我能令九德和合而能起智故。舉所知及所起智以顯我體。有雲。和合即和合句。由我與彼和合為因。和合即能和合九德。詳曰不然。十句論雲。我謂是覺·樂·苦·欲·嗔·勤勇·行·法·非法等和合。因緣起智為相。若我亦是和合句因。彼論即應和合之下而置等字。既不如是。故知。者非和合因。又彼論釋意雲。謂覺樂等九德不和合因緣。起智名意。亦應意與不和合法而為其因。九德方能起於智耶。若許爾者。彼宗何處有不和合。若不爾者。我何故然。又十句論上下。不言我與和合句作因緣。 (四十二右)不和合因(至)名意(文)。義燈二本(三十紙左)雲。問。覺等九德不和合因緣名意者。豈彼意實不是彼意根。若是意根。心起依之。何得說言不和合因緣耶。解雲。意望九德疏故。非能為彼和合因緣故。名不和合因緣。不是合彼九德不和(文)義範雲。問。我十四德。何故唯與九德以為和合因緣。答。覺樂等九是能遍法故。和合此九方能起智抉擇是非。數量別合。離五雖亦是我之德非能遍法。故不說之。問。既以我為和合因緣。彼和合句復何所用。答。彼和合性和合九德。與我合時能起智相必以我為和合因緣。和合方能和合。若不起智相。但合實及德等。令不相離相屬。此即但由和合之力。不要我為和合因緣。問。何故爾耶。答。我皆證境理須九德故。為和合因緣。若但言合諸法令不相離。非證境故不要九德。雖名和合不要我為和合因緣(文)義演雲。疏若是覺樂至名意者。意雲。此意雖能起智相。不能令九德和合亦有和合耶。答。亦能和合。雖不得九德具足。然隨分多少不障。又疏為緣不如於我而能親和合故。雲不和合也。 (四十二右)眼所取一依名色(文)。演祕雲。疏唯眼所取一依名色者。簡異餘德名唯眼所取。色依一實名為一依。故彼論雲。聲觸色味香。各一根所取。色味香等皆依一實。然眼取時。要多微合方為其境。今談其色體依一實非一依色即眼能取。故彼論雲。色香味等。若依極微及二彼果名非現量。若一依色即眼能取。何非現境。眼等所得皆現量故。或據其體是眼所取一依名色。不是許眼取一微色(文)今謂。疏文恐脫唯字。此處多以四字為句。況論文皆有。然演祕牒文全同論文。義演雲。疏眼所取一依名色者。意雲。色者眼家所取。一依者即色依一實上有也。且如地上有色。是豈不依一實地耶。地上既然。明和。香味准知(文)義蘊雲。疏眼所取一依名色者。謂一極微之色名一依也。問。今言眼所取。豈一極微名眼取耶。答。眼雖不取一微。而一微之色即為眼所依功能也。今助解者。眼唯取色不取聲等名為一依。非謂一極微色也。眼不取故餘皆准此。 (四十二右)一實非一實(至)二以上數(文)。義演雲。疏一實非一實者有二解。一雲。一實者。即唯一實句。非一實者。即即實句九種各各不同。名非一實。二雲。一實者。即一父母極微。非一實者。謂□□□有多數故名非一實。問。父母極微體既有二。如何總名一實。答。父母極微體雖有二。同一實常能生諸法總名一實(文)今謂。二解皆非也。十句論雲。一切實和合一非一實等詮緣因一體等名數。 (四十二右)量有五種(文)演祕雲。疏量有五種者。微短何殊。長大何別。俱依二微三微果故。答。體雖無別形待為異。有雲。微大二量據臥而言。長短兩種約立以說。詳曰。何故立中不許微大。臥中不得有短長耶。論復不說教理並無固難依也(文)義演雲。疏量有五種至五圓性者。意雲。彼外道計長短微圓大等五者。但此極微本自有。如是長等性。不由橫豎別等方有此相(文)今謂。義演為優。 (四十二右)一微性(至)果上有(文)比謂下八十四字。應入下(四十三左)是現量體之上。義燈二本(三十一左)雲。一微量唯二微果上者。以彼父母二微合生子微之上。有此微量以為根取最細之色。不與父母合者以非根境故(文)義演雲。疏唯二微果上有者。意雲。即第三微。由父母極微為因。引生一個子微。即三體各別義。又解雲。由父母二極微和合一處即當子微。離子微外無別父母極微。即是三微同一體義。雖有兩解皆有道理(文)此二義亦同義蘊(一之四十六紙左)具如次卷(五十二左)引之。義蘊雲。疏微性等者。謂父母所生子微之上立此量。問。今此子微望父母微亦有相顯。如何說言最微名微。答。本父母微圓量所攝。就所生中此最微也。又約根所得境中此最微故。問。微短二量俱二微果。此二何別。答。微性對大立名。短性形長立稱。問。大長二量俱三微果已上立。復有何別。答。微果雖等自有長而不大。亦有大而不長故二別也。 (四十二右)如薩婆多輕(至)是輕也(文)。俱捨論第一(七紙左)雲。可稱名重。翻此為輕。 義燈二本(四十紙右)然此宗中長色中得有短色。不如輕重法。重必無輕。輕必無重。不作相形以成輕重。但言不可稱之謂輕。可稱之物即名為重故。 (四十二左)二大性(至)以上方有(文)。義演雲。疏三微果上有者。即第七微。即如前父母二微並子微。總三微為一父。又更有三微和合為一母(合前為六)所生得一果微故(是為第七)雲第七微即圓微也。 (四十三右)一非一實(至)因名別性(文)。義蘊雲。問。此與前數復有何別。答。前言一實即是一數。非一實者。謂二數等。今此即說一實與非一實異故名別性。又如一水有多差別名一實。與火等別名非一實。俱名別性。問。若然與異句何別。答。彼取一實非一實等異。此取詮緣之因故不同也。 (四十三右)但取初合名合(文)義燈二本(三十一紙右)雲。合之與離。但取初合名合。初離名離。已後即非。 (四十三左)三是離生(至)名為離生(文)。義蘊雲。疏三離生至與空離所生之離者。謂如樹等被所伐時。與空等離時於中後能生一離體故言所生之離。復有解雲。如樹被壞。初與空離。後歸磨滅。復與空離故。言與空等離所生之離也。前解為本耳(文)演祕雲。疏所生之離等者。如樹草等。遭風等緣枝葉摧殘。與空離際生得一離。離是所生。故名離生。所生之離者。此釋詞也。復由離體能令法離。合義翻此(文)義演雲。疏前造實果至名為離生者。意說。如先造得禾稼等果。後被霜雪摧壞。既被壞已與空等離故雲離生。離生者即生得離(文)十句論(二紙左)雲。合雲何。謂二不至時名合。此有三種。一隨一業生。二俱業生。三合生。隨一業生者。謂從有動作無動作而生。俱業生者。謂從二種有動作生。合生者。謂無動作多實生時。與空等合。離雲何。謂從二至不至名離。此有三種。一隨一業生。二俱業生。三離生。此中隨一業生及俱業生。如前合說。離生者。謂已造果實由餘因離。待果實壞與空等離。 (四十二左)遠見打鐘久方聞聲(文)。義演雲。疏遠見打鐘等者。勝論宗計五塵中。色一離中知。餘四塵是合中知。境至於根方生了相。如見打鐘。即其義有與內宗不同不可難也(文)勝論取境有二說。別如光記辨(集成三之一)。 (四十三右)遠覺所待名為彼性(文)。十句論雲。屬一時等。遠覺所待名彼體。近覺所待名此體(文)義燈二本(三十一右)雲。遠覺所待為彼性者。以能取心勢遠取之名彼。 (四十四右)比有二種(至)比有風雹(文)。十句論雲。一見同故比。於不見所相境有智生。二不見同故比。於彼畢竟不理見境所有智生(文)演祕雲。疏比有二種者。相順名同。違名不同。有雲。因果同時名為見同。如火與煙。是同時故。因果異時名見不同。如見禾死已有霜故。雖有同時。約多分說。詳曰難知。若同時見名同時者。見煙之時既不見火。何得名同。若亦見火。此即現何得言比。若言煙火據體同時名同時者。禾損與霜豈異時耶。若雲見煙必有火體。禾損不爾。不相例者此亦不爾。如見禾盛名為見因。豈能生因此時有體有不遍失。復違彼論。論雲。見不同故。比者謂見因果相屬一義和合相違。於彼畢竟不現見境所有智生。論既自雲。由相違等方有智生明。不同者是非順義。同義翻此。 (四十四右)地水火三(至)名為液性(文)。義蘊雲。問。地火如何流注。答。如鎔金時。地火二種皆見流液故。此液性通於地火之德也。 (四十四右)現比智行(至)智種子(文)。演祕雲。疏數習名念因者。但數修習名之為習。不同佛法熏習名習(文)義演雲。疏現比智行至即智種子者。意雲。此現智及比智相生已由能數習差別。故知念因也。止之因也。即喚此數習差別名為念因故。說此因亦得名念因也。問。既無熏習之義。如何得名種子。答。雖無熏習之義。然與熏習義相似亦名種子。或可。義當大乘中熏習義故名種子也。 (四十四左)□癒撳L□視兜飀□□奪□□璉妓□□埤□□□□□□□□埤□垓□□□□□首饎□□□E□□□ (四十四左)正智喜因(文)。演祕雲。疏正智喜因者。與知俱時喜受名因。或離染緣。而是正智喜躍之因。二釋任取(已上)今謂。准下非法初釋應優。 (四十四左)先合後離(至)名為取業(文)。義蘊雲。疏先合後離之因。名取業者。謂取物時。手與物合為先。物與處離為後。此因名取。又解。物先與彼空等相合。由取為因與空等離。 (四十五右)有質礙(至)名行業(文)義燈二本(三十一紙右)雲。取謂先合後離據上下論。行即約在地等(文)義蘊雲。先合後離之因名行者。如人足等名有礙實。先與地合後與地離。此因名行。無實行體應然也(已上)今謂。取行二業。並言先合後離有何別乎。取業在手行業在足。取業在極微等。行業就有礙實。又義燈意。取據上下。行約在地。此為二業之別。義蘊取業二釋。以何為正。取業在手則前釋似優。以約手合故。然疏取業言極微合。後釋為正。以物與空合。是名為合非手故也。 (四十五丁右)雲謂實德業(至)名同(文)。因明疏雲。徐說先悟六句義法。說實德業。彼皆信之。至大有句。彼便生或。仙言。有者能有實等。離實德業三外別有體常是一。弟子不從雲。實德業性不無。即是能有。豈離三外別有能有。乃至五頂雖信同異和合。然猶不信別有大有(文)勝論謂之。離實五頂立之。即實師資乖角忽起。於茲具見因明疏法自相相違下。 (四十五右)俱捨論雲總同句義(文)。俱捨五(二紙)雲。又應顯成勝論所執。彼宗執有總同句義。於一切法總同言智。由此發生(文)光記五(五紙左)雲。又應顯成勝論所執。彼宗執有總同句義。通一切法故名總同。於一切法上。總同言總同智。由此總同句義發生(文)因明後記雲。准十句論喚作同句者。大有能與實德業三而為體性。同一有故。所以喚有名之為同也。問。同句與同異句二何別耶。答。有名同者。體一無同。同異不爾。總同總異及別同。體類即別故二不同也。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六終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七(一末之二) (四十五右)常於實轉(文)。演祕雲。略為二釋。一雲。體性是常。唯實上有名常實轉。二雲。恆常唯在實句上轉名為常也(文)今謂。以第二義為優。義演雲。疏常於實轉者。問。何故異句不於餘句上轉。答。實句是至餘句用。此為依故。偏於實上轉故。如前有總實異別實異也。 (四十五右)俱於實轉(至)名為異(文)。義蘊雲。疏俱於實轉異實之物者。此果即是能異實物也。問。表實遮德。實句立異。表德遮實。德應立異。答。德依實有。從本立異。實不依德。德不立異。故不可立。應更思(文)義演雲。疏異實之物至名為異。意雲。異實之物。由有實故。令實與餘句異故雲異也。實由有此者。此者異也。意雲。實句由有此異句所以與德等異。 (四五右)和合體者(至)名和合(文)。義燈二本(三十一紙左)雲。和合句者。令彼地等與德和合。與彼我別。我但令彼覺樂苦等九德和合。 (四十五右)有能體(至)不能果(文)。十句論雲。有能句義。謂實德業和合。共或非一。造各自果。決定所須名為有能(文)義演雲。疏定所須因者。配或時共一文。即是實德業三。無得一果也。此釋無得果義故。有能句名定所須因也(文)今謂。如理師本與今不同故有此釋義稍難通。 (四十五左)無能體(至)決定所須(文)。十句論雲。無能句義。謂實德業和合。共或非一不造餘果。決定所須名無德。 (四十五左)俱分體者(至)一切根所取(文)。演祕雲。此有總別。俱分者。實德業三。三不同故名為總異。九實名實名為總同。德業亦爾。且一地實有眾多地。總名一地名為別同。一一義差名為別異。德業准此。此同異性。在於色上即眼根取。餘根亦爾。名諸根德。問。空時方我意既唯是一。如何得有別俱分耶。答。有三釋。一雲。但總相言有別俱分。非全一一實皆有別。二雲。我意時等。對於多人及諸方時亦得有別。空望別別能合之者說。亦有多義。三雲。約與德依多少亦異名別俱分。問。按彼論文但言俱分。無總別言。疏准何開。答。雖不明言。理實定有故。彼論雲。俱分雲何。謂實性。一切實和合。於一一實。實詮緣因。德業亦爾。釋即總俱分。彼雲。及彼一義和合地性色性·取性。釋如次。即是實德業三別俱分義。由此疏開善得彼旨。 (四十五左)無說體者(至)名無說(文)。涅槃獅子孔品第二說六種無。一畢竟無。二有時無。三少無。四無受無。五受惡無。六不對無。具如彼說。 (四十六左)大同和合二唯一物(文)。演祕雲。疏和合等唯一物者。問。有能而令實等造果。造果不一。有能故多。和合而能和合實等。實等一一而有多種和合應多。答。實等各別或共造果。造果非一故。故有能多。和合但令總實德業相屬不離故體唯一。 (四十六左)空時方我(至)四是多物(文)。義燈二本(三十一左)雲。諸門分別中一多分別者。四多五一。以我及意依一人說名之為一。若約多人即多數故。空·時·方三。一切共有。更無多體名之為一(文)演祕雲。疏空時方我意五是一物者。問。意如二微雲何一物。答。一人身中祇有一種。名之為一。縱如二微。不言微成故亦名一(文)今謂。意者如數論所立心根。以肉心為體。意亦同入悲中。形如芥子。我所須具。又有等攝。 (四十七右)覺樂苦欲(至)是無常(文)。演祕雲。疏覺樂等無常者。問。如色味等。隨所依實通常無常。此覺樂等何不亦爾。彼說覺等而依我故。答。若非所作可名為常。若是所作縱所依常。亦亦是無常。覺等十四。皆所作故。故彼論說。此十四德待因生。待因生者。即是所作故是無常。如彼具明。恐繁不錄疏離性無常者。問。離合相對。離唯無常。合何不然。又說合性亦待因故。答。業等合時。有所依實而是常故。故得通常。離即不爾故不相例。又雖待因。體非所作故得為常。餘皆准此。疏彼此唯是無常者。問。此彼既約近遠二覺待數·時方。時·方二全。數之一分。體既是常。彼此何故而無常耶。答。夫待他生。即是所作。彼此體是無常不同一等親。依常故而得名常。此疏待故。 (四十七右)其香唯地上有(文)。義燈二本(三十一紙左)雲。言香唯地有。准因明說故。唯無常者。是彼本論因果門中辨故。重性通常無常。若爾如何唯現量耶。唯父母微是常非現故。答。論無文解。義准雲。通現比無妨。又香唯無常。如何通非現。答。香雖無常。不廢但在子上故通非現。 (四十七右)色味香觸(至)唯是無常(文)十句論(七紙左)雲。色味香觸。若地所有唯是所作(文)演祕雲。疏色味香觸若地所有唯是無常者。即彼論也。因於粗地為同類因故皆無常。 (四十七左)因門中說(文)。演祕雲。疏因門中等者。彼論諸門辨德之中。約因明德為因門(文)。十句論(八紙右)論雲。諸德誰何為因色味香觸同類為因者。謂二微果等和合火合為因者。謂地所有諸極微色·味·香·觸。地及火所有液體。地水所有重體。及水所有液體·潤。二微果等和合同類為因(文)此約因以辨諸德故雲因門。 (四十七右)火合為因(文)。演祕雲。疏火合為因者。按彼論雲。火合為因者。謂地所有諸極微色·香·味·觸者。釋一一地上所有色·香·味觸。由諸極微與火合故為因生起。故論復雲。色香味觸地所有極微和合者。與火合。既雲極微和合者與火合。明知。火與地等極微合生香等。有雲。前念之香而與火合為因。能生後念之香。又雲。色等火合為因生香。又雲。兩火極微而生子微。詳曰。總不應理。皆違彼論。 (四十七右)同類為因(至)為因生(文)。演祕雲。疏同類為因等者。按彼論雲。色味香觸同類為因者。謂二微果等和合。釋二微果等和合之色。從彼極微色等而生。極微色等是微果色同類因故。故論復雲。極微色等能造同數。二微等色同類果故。疏從前同類為因生者。疏家釋彼同類因義。問。今引火合同類因文如何證彼香唯無常。答。二微果等彼許無常。香既在於二微果上。從同類生。故知無常。彼說地上所有香等即皆無常。今引火合顯香地有。明知無常。問。既唯無常。何故彼論唯無常中但有十三不說香耶。答。覺等十三不約所依以辨無常。同類合明有十三德。香味等四。由約所依辨常無常。與覺等別不言十四。 (四十七右)液性地火所有一切是無常(文)。演祕雲。疏液性地火所有一切是無常者。准此液性不依地火父母極微。可依水微。由此彼計液通常也。地等堅硬。父母之微無流液也。火如何無非堅硬故。答。彼許眼見堅赤炭等亦名為火。縱焰火等亦不同水性。勁弱異(文)今謂。液性通在地火者。此在子微已上者也。如義蘊上已辨。然今約堅不堅為說者非也。 (四十七左)圓性定唯是無常(文)。義演雲。疏量中至唯是常者。意雲。前四爾但約多極微說○故是無常圓性唯一極微上立。唯是常。若大空上有一圓性。亦是常。 (四十七左)液性潤性(至)若常無常(文)。義蘊雲。問。唯一極微不可言合。二微已上方得有合。如何合性亦通常耶。答。今說極微之上有能合性。非要合時方名為合性是因。若極微等合。即是合果。便非合性故不相違(文)義演雲。疏若常無常此等亦爾者。意雲。若所依實句通常無常。此等亦爾者。意雲。若所依實句通常無常。能依德等亦爾故雲此等亦爾。意說。父母極微是常。於此所有色·香·味·觸等德亦常。子微等已去是無常。於此所有色·香等德皆是無常。餘並准此(文)演祕雲。疏隨所依實若常無常者。此色等十隨其所應。依水火風父母極微即名常住。依子微等是無常也。色·味·香觸。若依於地彼宗自說。唯是無常。問。色等依地父母微不。若不依者有何所以。若許依者。色等能依何唯無常。答。彼論無釋以理言之。義同液性不依於地父母極微。火等極微色義得有。能依通常。 (四十七左)不會無有常無常(文)義蘊雲。如覺樂等非地之德。與地不相應故。此無是常。如色香等。是地之德。與地可相應故。此無即名無常。 (四十八右)如地等實(至)一向是常(文)。演祕雲。疏如地至一向是常者。實句中地。與德覺等竟無相應名常不會。 (四十八右)若自許德(至)一向無常(文)。演祕雲。疏自許德等者。且如地上所有諸德名自許德。此德與自所依之實有會時故。非常不會故名無常。 (四十八右)如常無常(至)亦爾(文)。義演雲。疏所作非所作亦爾者。即所作者是無常。非所作者是常。故雲亦爾。餘即句及德等句是也(文)演祕雲。疏如常無常所作非所作亦爾者。有義。但是常者。即非所作。若是無常即有二種。有法無常皆是所作。無說無常即非所作。無說無體。不可作故。但非恆無名無常也。疏言無說所作非作。此義將非。詳曰。彼論不說所作非作。然據理者。有義可依疏。意通結前之所明常無常。隨應得說所作非所作。不是偏結無說一句。既稱為無所作何有。而見非耶。由彼論中。作非作例同於前常無常義故。疏等復而言之也。 (四十八左)地水火風(至)故知爾也(文)。演祕雲。疏子微已上是現量等者。有義今解子微亦非現得者。詳曰。疏既說雲子微已上。明知。不說子微為現。下破順世。明多果合以為其境。不證子微是現境也。具如義燈(文)。 (四十八左)文不說重等(文)演祕雲。疏文不說重等者。疏主應檢不正本也。今親檢彼論雲。色·香·味·觸。現·非現境。若附極微及二微果名非現境。謂若依附夫非一實。是名現量境。聲一切是現境。數量·別·合·離·彼·此·液·潤·重·勢用。如色味香亦爾。故知。重性通現非現(文)或雲演祕未穩者誤矣。今謂。疏文為唯理境。演祕考論以為通現比量。上明重性隨所依實通常無常。何妨隨所依實亦通現比。是以論文明說通二。然疏主雲文不說重。非覽錯本何致斯誤。況義亦不穩。又論雲。重但地水二所具德。今言水火恐應寫誤(文)義燈二本(三十一紙左)雲。重性通常無常。若爾如何唯現量耶。父母微是常非現故。答。論無文解。義准雲通現比無妨又香唯無常。如何通非現答香雖無常。又發但在子上故通非現(文)二末(五十八紙右)雲。火有十一種水十四中。除味潤重性(文)今謂。准此文。明知。火德際重。重為火德寫誤必矣。義蘊雲。疏重具德中水火德故者。今准十句論明實具德多少中。說重是水火德故。水火既是現量得。故知。所有之德亦是現境。如下自說水十四德。火十三德也。又解。重亦通非現量境。父母極微亦有重故。准常無常門重性既得通常。今此亦應通非現境。此解違疏。於理可然(文)義燈二本(三十二紙右)雲。要集雲。有說。地水火風父母極微非現量得。子微已上是現量得下破順世及勝論中雲。極微聚集足成根境。何用果為。故知爾也。有釋。實等五句是現量境。和合非現故。下破雲。彼許實等現量所得。以理推。微尚非實有。況彼自許和合句義非現量得。而可實有。由此證知。父母極微亦現量得。有解雲。今謂。二微所生子微亦非現量得。十句論說。三微所生子。方粗得合下說粗色量得合為故乃色根得。集曰。今謂。有釋為正。謂彼宗中不雲色根所取方是現量境。有現量境未必色根得。乃至雲。有說。引破順世中多因極微合應非細足成根境。何用果為。由此證知。子微已上是色根境。父母非有。此破色根境。未說現量。引非色根境證非現量得。於理太疏。今詳此意雲。有說疏。未悟至理。何者彼十句論雲。謂至實色等根等合時。有了相生名為現量。既雲根等合時有了相生名為現量。明知。子微已上。方與根合故。子微已上名為現量。是彼宗計。引下順順世等救雲由果多分合故成粗為色根境故。取此證子微已上是現量境。於何理疏。妄說為過。若以有釋為正。五句現得。彼此極成。說父母微是我現境。准何文說。十句論中。但說覺德為現比故。又雲。根等合時。有了相生名為現量不說神我為現量體。復無文說父母極微我現量得。若據總相。有釋不違。若委細論。有說為好。 (四十九右)色味香觸(至)並通二種(文)。因明後記雲。問。列二十四德名。有言性者。有不言者。如彼性液性等。皆置性字。餘皆不言而有何意耶。答。作論者意故此不同也。 (四十九左)雖有六句(至)一唯無常(文)。義演雲。疏雖有六句至無常者。意說。雖言義兼得失。論中唯難常能生果者所以合。更重舉雲。十句之中。雖六句是常。亦有不能生果者。必常皆能生果故。重舉也。此即總舉實中。已下即終簡○中生果不生果也。六句常者。同句·俱分·有能·異句·和合。業一句唯無常。實·德·無說三句。通常無常(文)演祕雲。疏雖有六句一向是常等者。此重說彼十句之中常無常等。欲顯常中能生果者故。重舉之。 (四十九左)餘五句全(至)不能生果(文)。演祕雲。疏五句全至雖常不生果者。問。我是作者。何不生果。答。但能造因不作果故。所受之果他所作故(文)義演雲。餘五句全至論自誠說者。意雲。此辨十句生果不生果。就十句中。餘五句全並實中時·方·我·意·空而不生果。即同句·俱分·無能和合·異句。雖常不能生果也。餘四句有生不生。除無說句。即實德二句。通生不生。有能·業此二句能生。然業是無常。非此所說。此論所破常生果者也。問。如何德句通生不生。答。德中與實中父母四大極微合者而生果。唯與餘空實等相應者不生果。 (五十右)十通常德亦能生果(文)。義演雲。疏十通常德亦能生果者。十德者。色·味·觸·一數·一別性·液性·潤·重性·合·量十種常。皆許極微上有故名常也(文)演祕雲。德句准有續者。實等生果。要須有能所以。有能名常生果。液等十德生果所須故。同有能名常生果。 (五十左)六句皆實(文)。義燈二本(三十二紙右)雲。敘計中言多實有者。今更助解。實句之中軍林等假如論說。破彼實有為同喻故。此等少假餘多實故。科文如疏。今助一科。總分為二初破實有。然彼實等非離識下。破現量得。依敘計中故作二科(文)演祕雲。疏六句皆實者。有義通假。謂軍林等。若依前解軍林等假非六所收故。後說勝。詳曰。彼軍林等。離人樹等無別軍林。攝假隨實。名實何失。又不攝假即非勝者。不攝無說亦應非非勝。故疏所明理無爽矣(文)今謂。演祕為優。義燈鑿矣。言三法以上等者。三名雲多。又四名雲多。此見正理十四(二十二紙右)大乘義章十(九紙右)。 (五十左)然多實有中(文)。演祕雲。疏然實有中等者。十句之中九句實有名多實有。此多實中五是現量。現量所以得名為多。不爾不得名多現量。五是現量。五非現量現非現等現何名多。詳曰。通明十句亦得名多。多者非一故五名多。不須相形方名多也。問。十句六句相攝雲何。答。實·德·業等六句所知。異有無能而有多釋。有義。三種同異句攝。三種皆是差別義故。有義異句既唯實轉。即實句收。有能·無能。實·德·業三得果之時。望各自果及非自果。定所須因。還依實等三句所攝。六句依有不收無說。詳曰。後說為勝。有依憑故。或不相攝。理亦無過。若依實等。即實等攝。德亦依實。應亦實收。此既不收。彼雲何攝。又彼論中無相攝處。 (五十二右)不可以無作用難(文)。演祕雲。疏不可以無作用難等者。謂自真如實不離識。恐彼妄謂是離識有而為不定。為遮此故不言無作。若爾常住不生果因。亦於如轉。彼何不遮耶。答。據實無作不生果等皆是正因。真如自許不離識故。不成不定。然立因法不可雙陳故。論且舉常住為難(文)義演雲。意雲。只可將不離識為宗以常住不生果為因而難。不可將不離識為宗以無作用為因而難者。以無作用為因者。外出不定過。作法雲。為如兔角。無作用故非實有。為如真如。無作用故是實有○而一然大乘不許真如離識有也(文)今謂。演祕義演。皆以為遮以無作用為因而難者非也。何者疏意。唯遮改唯識宗為無作用也。是就因而言。又言不定過者。非必謂因中過失。如同學辨。又有深防迷因明者。如演祕三末(二十三紙右)義蘊雲。疏真如虛空為不定過者。真如既不離識。定非不定。恐他不解故此遮之。下取常住不生果為因。亦即此同。據大乘自許真如虛空不離識故以為因。非是嫌前因而取後耳。 (五十二左)量雲此等實常不生果者(文)。演祕雲。問。宗因既同。豈不有法成於有法因無依耶。答。疏但指法不能繁詞。理實應揲常不生果一一法名以為宗也。思之可解。 (五十二左)因不言常有不定失(文)。義演雲。若但言不生果者。有不定過。即德句中。以合離等。名無常不生果者。他許離識別有得為不定也。今曰。言常故無不定。又大乘不許離識有體。 (五十二左)或餘句無常(至)故無不定(文)。演祕雲。疏或餘句無常雖不生果等者。即德句中。合離等德而無常者不生果也。問。今他比量。他許離識實有自體。何非不定。答。疏主所造因明疏中。立自他因甄簡剖折。如其楚越百辨此論。往往揮雜甘蒿猶參。今以愚度智。聊有二意。一試。諸學者而悟不耶。俱捨論有斯意矣。二餘因明師。於一因過不分九例。今隨他語復欲發生學者覺惠故示紕謬。若言疏主實闇斯理。因明疏內。何巨照然。故應不出前之二意。故因應雲許是常住不生果故。簡諸不定悉皆無也(文)今謂。疏意不在二義。不簡自他共。總舉可有過失。 (五十二左)今言常住(至)異喻中故(文)。演祕雲。疏今言常住至在異喻者。即因異喻。准覺樂等宗同因異。理門九句。當第八同品分轉亦為。正因(文)義蘊雲。疏今言常住即除覺等者。問。何故此中不簡於意。許意常住不生果故。豈不相符。答。他宗之意。雖許常住而不生果。然非是心。正是所破故不相符也。 (五十二左)又不言常等(文)。演祕雲。即宗因中皆除常字。宗除覺等。不爾相扶。詳曰。縱除常言。覺等亦但是宗同品。彼許覺等而能生果。非因同喻。故彼論雲。一體別體彼覺為因。此體彼體以遠近覺而為因也。既言為因。明能生果。 (五十三左)軍謂四軍(文)。四分律十五(二十二紙左)雲。軍者或一軍·二軍·三軍·四軍。一軍者。一象軍·一馬軍·一車軍·一步軍也。若純有馬軍。純象軍步軍車軍也。二軍者。二象·二馬·二車·二步。或有象馬。或象步。或馬車。或馬步。或車步也。三軍者。三象·三馬·三車·三步也。或象馬車。或象馬步。或馬車步。四軍者。四象·四馬·四車·四步也。或象馬車步也(文)善見律十六(十紙左)雲。像軍者。像上有四人。下有八人。是名象軍。馬軍者。一人在馬上。二人在下。是名馬軍。車軍者。四人逐車是名車軍。步軍者。四人相逐。是名步軍(文)僧祇律雲。像軍者。四人護象足。馬軍者。八人護馬足。車軍者。十六人護車足。步軍者。三十二人執兵杖。 (五十四左)設若是心(至)非定是有性(文)。演祕雲。疏同喻亦非定是有性者。據意喻說言非定有。覺等喻上。無礙之因而得轉故(文)義演雲。疏設若是心至能立不成者。意雲。如實中意是有礙法。今若許意是心將為同喻者。其喻有能立不成過。無礙因於有礙喻上不轉故。喻犯能立不成也。故因明論中。因喻為能立宗為所立。今為因於喻無故。是喻過也。疏同品亦非定是有性者。意雲。即無礙因於有礙喻上不轉故。闕同品定有性。意說。同喻上非定有因性。問。因既喻上無。如何名同品。答。准因明品有二。一者宗同品。二者因同品。今言同品者。意顯宗同品。如何得知。以宗言不離識。今謂。將意是心。亦不離識。得為宗同品故。同品上非定有因性名非定有性。無礙不於有礙喻轉故。問。何故須同品定有之言。答。准因明夫為正因須具三相。若闕一者是非正因。三相者何。一者遍是宗法性因。須遍宗上有。二者同品定有性因。須遍於同喻上有。三者異品遍無性即因。於異喻上遍無。然三相具方得成正因。意說。因若於喻不轉者。非但喻犯能立不成。亦是因無第二相過(文)義蘊雲。疏同品亦非定是有性者。此偏據以意為同喻。今設以意為同喻。無質礙因於此不轉故。又解。今言同品非是有性者。若取覺等及意為同喻。無質礙因。於覺等有。於意即無。雖是同品意有性。而非同品實是有性。准第八因。此乃非過。以非心故。不入喻中。又宗言無常無礙。即以簡意訖故非同喻。 (五十五右)初中有二初以德例實等(文)。演祕雲。疏初中有二以德例實等者。詳曰。若准疏科。地水火三一段之文無所攝也。故今言者初中有二。一俱觸應同破二同見無異破。初中二。文易可知。 (五十五左)若但言(至)為無礙實故(文)。義演雲。疏若但言至為無礙實故者。意雲。若宗中但言非有礙不言是實句攝者。即有違宗失。豈自宗不許地水火風而有礙。故知。宗雲非有礙實句攝即無失。以德實相例故。又有礙言。簡他實句中無礙實等者。即我·空·時·方等四也。言彼不說為無礙實者。即彼宗不說地等為無礙實攝故。返顯地等是有礙實攝也。又雲。若但言至無礙實故者。意雲。汝若救言大有等體無礙。然是實句攝者。即汝有違宗失。何以故。彼不說大有等是無礙實攝。如勝雲。不言無礙實攝者。意返顯是實句攝有礙。簡無礙並同前。此牒初解。 (五十五左)此以堅等例於地等(文)。義演雲。即是第二以實例德。破地等雖色等。非是身根自境。所以於地等但得觸不得色等故。下雲身根所得皆有觸故。 (五十六右)其地等四(至)皆有觸故(文)。演祕雲。疏其地等至皆有觸故者。由身得觸。地等有觸身得地等。 (五十六右)色德(至)風中無色(文)。義演雲。疏色德但在風中無色者(文)外問雲。身根既得地等四法。何故但有觸而無色。答。色德但在地等三有。以風中無色所以無色。問。風中有觸。若爾者地等三上既有於色。身得對地等。何不得色。若根境相對。地等所有觸皆得。意說。觸四大總有。所以說身根得。色不遍於風所以不得色也(文)。演祕雲。色不依風。由此身根不得於色。若爾身得地等。何不得色。色依地故。答。根境相對身得風等。由地有觸故亦得之。非得地等一切之德。非自境故。 (五十六右)彼以假實(至)眼所見(文)。演祕雲。疏彼以假實地等俱名地者。佛法談彼。非是他宗立假地。即眼所見名假地也。地堅為性。實身根得。有言。眼所見水名為假地。詳曰。不應然。眼所見水但是假水。他亦許水是眼見故。若眼所見水名假地者。更何等水是眼所見。若言他眼不許見水。違彼此論(文)義演雲。疏彼以假實至眼所見者。此生下(文)外有問雲。夫論地者。以堅為性。應但身根得。如何亦眼所見。答。彼宗眼所見色名之為地故。地眼所見。言色是假地堅性是實地者。是佛法自談。望彼宗。地等與色但名地。而不分別假實也。 (五十六右)即以地等(至)返覆為量(文)。量雲。地水火三。非有礙實句所攝。以眼所見故。如德句之青色等。青色等非無礙德句所攝。以眼所見故。如實句之地水火也(文)又十一種者。十一種德。謂色·數·量·別性·合·離·彼·性·此性·液性·潤·行也。 (五十六右)非如所執(至)實句所攝(文)。義演雲。是第二宗法。為量可知者。眼見十一種德。然一一對地水火等為量可知。以俱眼見故為因。 (五十六左)然不可言色即是地(文)。義演雲。意雲。但可將實句德相例非實非德。以俱身根得故。如德實等。又地等非眼見實句攝。堅等非無礙德句攝。以俱身根得故。比量相例可知。此釋彼此相例所以也。然不可難他言色應即是地等。 (五十六左)又言地等(至)地等非見(文)。義演雲。此第二解。有兩意。第一雲。地等應不別堅等。第二雲。地等非眼見。因喻同前(文)義蘊雲。疏又言地等非別堅等者。此應為量雲。實句地等。應非別德句堅等。以身根所得故。如堅等。言地等非見不可說色離地等無者。此意說。不可難他雲色應離地無。眼所見故如地。何以然者。大乘自宗意地。於色便犯違宗。又地非眼見。色即可所見因。於地不轉為喻。不成不可也。文言雖總意顯別者。文雖總言。無實地水火風與堅濕等各別有性。意顯實地與堅各別有性。實水與濕各別有性。餘皆准知。 (五十六左)不可說色離地等無(文)。義演雲。意雲。但可如前以彼此相例。雲色德地非實。以俱眼所見故。如地色等。不可難他雲色離地無。外宗亦許色離地有故。又雲。如疏前雲。然不可言色即是地。今此總說。又雲。不可說色離地等無。據此二文合一處說。謂以中間顯立意而別。遂隔文說。談者知之。 (五十六左)文言雖總意顯別也(文)。演祕雲。疏文言雖總等者。結申正義。文言總也。不以論雲無實地等。即難於他色即是地。自五境分。色不即地。若難他者有違宗失(文)義演雲。釋通外問問雲。若言此文會申正義及結前者。如何總為一段明。答。文言雖總為一段。意顯別也如前。又雲。論雲亦非眼見實地水火等者。准西明疏雲。此○後對青色等俱眼所見比量之文。若准此疏意。亦非眼見實地水火等者。即更破雲。地等應非眼所見。以實句攝故。猶如風等。如疏雲。又應言至是此意也者。是破意也。 (五十六左)又應言地等(至)如風等(文)。義演雲。疏又應言至如風等者。此立量破可破。此即成前地等非見之文。 (五十六左)此中文略(至)此意也(文)。演祕雲。疏亦非地等是此中意者。論言。亦非眼見實地等者。意說。地等非眼所見實句所攝。是此意者。即是彼此相例之意。 (五十七右)彼不說(至)但破見觸(文)。義演雲。問。何故但執色觸破。不約香味聲等破。答。彼許地等非三根得故。 (五十七左)業及大有(至)三色等性(文)。演祕雲。疏業至三色等性者。大有俱分。是色性也。 (五十七左)彼論說(至)耳根即空(文)。義演雲。意雲。此引十句論色等五根取境文。即以地。成鼻根而能取香○下二本(十一紙左)具有三說。 (五十七左)此於諸句(至)名空耳根(文)。義演雲。意雲。若言耳根即空者未審○諸句中是何句攝。答。即是實句中空攝。此空若起作用之時。要依身根起作用。而取聲等。身即實句。喚此空名空耳根。空即是耳根也(文)演祕雲。疏取聲之時至名定耳根者。近身之空。而起取聲之作用故。問。耳根常不。答。耳即是空。故耳亦常。或是無常。如本微常。所生子微是無常故。然前解勝。彼論說。耳即是空故。與微義別(文)義蘊雲。疏即實句空至名空耳根者。若無空時耳必不聞故。以空為耳根。領受聲時。於身便起善惡作用。餘根准此。問。耳根即空體應是常。答。耳雖即空。然是無常。亦如二十三諦雖即自性。自性是常所成。大等轉變無常。此亦應爾。又空耳雖常。取境之用而是無常。此解為正(已上)今謂。義蘊釋意非。耳即空。以言無空時耳不聞故。此似耳根為離中知。演祕義演為優。 (五十七左)且十一德(至)一一簡略(文)。義演雲。意雲。彼宗喚鼻根等五即是地水火風空。然此地等五根有十一德。今將此十一德。對其自根簡略為量等。且為一量雲。德中色等。應非無礙德句攝。許色根所取故。如地等乃至耳根對於聲亦然。可知。言十一德者。地上有四。謂色·香·味·觸。水上有三。謂色·味·觸。火上有二。謂色·觸。風但有一。謂觸。又如聲是空。耳根所取。總共合有十一德。對五根作量應知。問。色等十一德名對自根如文可解。言故量○德何根所得。答。唯身根得。 (五十八右)此中文總無簡略故(文)。義演雲。此中文總者。論文總說也。文簡略者。不廣分別名為簡略。 (五十八右)此十句中(至)皆是非實(文)。義演雲。問。何故十句中但破八句。答。實一句為因。無說句為喻故。但破中間之八句也。 (五十八左)虛空擇滅(至)他宗比量(文)。演祕雲。疏虛空至數為喻者。數字恐錯。應為不字。空擇滅等雖不離心。不得將為喻。何所以者。空擇滅等·是佛法法。今就他宗以為比量。不可將自擇滅等法而以為喻故。疏言就他宗比量。釋所以也。若不爾者。前來何處有擇滅喻而雲數也(文)或說。現本作假。此甚為勝。古本皆爾。今謂。縱雖作假。而演祕難不能免脫。以一論中不取擇滅為喻故。 (五十八左)又此中宗(至)不極成過(文)。義演雲。疏為簡所別不極成過者。意雲。佛法宗中不立實德。今中若不言汝執故。犯所別不極成過。就宗中先陳為所別。後陳為能別。今內宗既無實德。雲何先陳。○實德等。若置汝執非實德等。即無前過。 (五十八左)又因雖有(至)故無此過(文)。演祕雲。疏雖有他隨一過等者。佛法名他。外道他故。餘準可知(文)義演雲。疏又因雖有至故無此過者。意雲。若依大乘。此量犯自隨一過。亦有違宗之失○以大乘許火不異觸德即是一體故。今言德非實攝○故○犯。若就他宗者。約彼宗許實中火異德中觸故為此難。問。何故十句中但破八句。答。實一句為因。無說句為喻故。但破中間之八句也。 (五十八左)破餘八句(至)八比量(文)。演祕雲。疏餘八句一一別除為八比量者。有義。九句之中。隨除何句以為宗因。言非實等。非顯多量。所以者何。且如初宗言德等者。除無說句並皆等不。若不等不盡因便不定。若言等者。除皆所等。即一宗因已能成立。所等八句。非離識有。更餘為宗。犯相扶失。前已成故。由此初量總成八句。後別立一成二量。詳曰。疏意說雲。九句之中。隨除於一即得為量。非唯局在非實有二。餘句皆有可除為量之義。恐迷方者。依文封執。非實·非有二得為量。餘乃不得故言八量。或約句數而有別別二合等義。不要令作。又復不言二合等量而無過也。為令學者得生異智故作此言。 (五十九右)令知多法(至)不離於識(文)。義演雲。疏令知多法至不離於識者。意雲。多法中舉實。一法中說有者。□□欲令學者知多法一法不離識也。 (五十九左)論彼所執有(至)如實德等(文)。義燈二本(三十三紙左)雲。論彼所執有至如實德等。疏及樞要俱雲。法自相相違因過。以彼本量雲我宗有性定離實句有別自性。許非無故如德業等。此量不定。實為異喻。許非無無因。於實轉故。便有餘過。思準可知。今且與作法自相相違雲。汝有性離實句外無別自性。許非無故。猶如實句。此量之中。雖有他不定。德業句業他許非無。因於彼轉。非自共許故非不定。又就破於他不定亦可為過故。樞要判。但是比量相違過攝。若准疏判雲。應離實等八句之外無別自性。即無不定(文)樞要上末(十三右)雲。破有句中有四。第一法自相相違過。彼雲。有性離實句外有別自性。許非無故如德業。此有不定。以實句是異法喻因於彼有故。今雲。離實句外無別自性。許非無故。猶如實句。彼外道師。若以德業如同異和合為不定過。非不定過。他不定故。非自共故。論既以德業為同喻。但比量相違。第二有法自相違過。彼雲。有性離實有別自性。許異實故。如德業以有性為有法。今言有性應非有性故。成有法自相相違。今舉無法為喻。亦成決定相違。第三第四。俱皆比量相違。   (五十九右)初中有四(文)。義演雲。言初中有四者。第一離法非有難。第二法外非有難。第三以有例法難。第四將無例有難。 (六十右)不言八句(至)即非有性(文)。義演雲。疏不言八句有不定過者。意說。若但言實等三句不言八句。□□他將異句為不定也。今言八句。是故無過。又縱言實等三句亦無不定。以異句等非共許故。言又遂令離等者。指下論文(文)演祕雲。疏遮決定相違者。外作量雲。所說有性。離實等三有別自體。除無說外餘六句中。隨一攝故如異等句。有雲。有性異實等三。定應別有。實等所不攝故。如同異性。詳曰。言別有者。別有其體若爾因有不定之過。為如同異實等不攝有是別有體。為如無說實等不攝有是無別體。故應依前(文)義蘊雲。疏或遮決定相違說八句勝者相違。量雲。我有性離實等三有別自性。因雲。許實德性故。如同異性(已上)今謂。此量與演祕別。亦有過失。疏實等許非至外無別有者。意言。實之與有。其義無差別。實等非無。實等之外。更無實有。亦非無。何須實外別立有。乍觀之者。恐不能悉故此錄之(已上)今謂。如義蘊辨。疏文例難稍不齊等。何者此例離實。無實。難應離實無有。 (六十一右)又總取所難之中(文)。義演雲。言又總取所難之中者。意說。同異性總入所難之中。 (六十一右)無性體非有(至)別立無(文)。義燈二本(三十五紙右)雲。要集又雲。有說。並雲。無性體非有。無上不立無性。有法體非無。何須別立有性。彼若救言有法雖非無。不自有故須有有。亦應無法不自無。無法之外別立無(此即相望)集今解雲。有法體非無。有故有有性。無法體非有。無故無無性。或可反對雲。有無以相反。無法無無性。有無以相對。有法有有性。此答恆別。如何破他故。今論中但立量破。非要須並。今謂。設並亦能破他。且如集解。不能離過。何者。若雲無法體非有。無故無無性。亦應有法體自有。有故無有性。有法體自有。有故立有性。無法體是無。無故立無性。反對之中。有無以相對。有法立有性。無有以相違。無法立無性。恆不離過。 (六十一左)此責恆齊何方遺難(文)。演祕雲。疏此難恆齊等者。此論主言。汝雖前解。我今後責。有無恆齊。汝今何方能遺我難。或有無齊。論主何方能遺外難。前解為本。有義。若勝論救。有法有有。難令無無。亦應汝色等非無。待因故有。龜毛非有。待因故無。既許有法從因而有。無不待無。我亦有法。由有故有。無法不假無法方無。解雲。我法有因果。因果俱生滅。汝有為因起。應非是一常。詳曰。釋旨甚好。詞當疏闕。可謂白珪而猶玷矣。何所以者。無為之理。為離繫果及能作因。豈即生滅。若據有為。文無簡故。他實德業。雖有因起。他亦自許有無常者。豈不相扶。若偏難常。亦何不簡。故今應雲。我有為法有因果。因果俱生滅。汝實等法有因起。實等並應非一常(文)義演雲。疏此責恆齊者。外人救雲。有此雖非無。不自有故須有有。論主責雲。亦應無法不自無無法之外別立無。故雲。此責恆齊。 (六十一左)大有同異(至)六句之外(文)。義演雲。即大有·同異·和合·有能無能·但說等六句也。 (六十二右)莫此同異性亦非同異性(文)。演祕雲。疏莫此亦非同異性者。此同異性。非但不是彼實等性。亦復自體非同異性。是故言亦。詳曰。或亦前有。前有已破。非實等性。同異同彼。故論言亦。義燈二本(三十六)雲。論雲。勿此亦非實德業性者。作有法自相相違因。破雲。非實德業性者。意雲。非實德等同異性。以異實等故。如德業。德業異實。不是同異性故(文)本邦古哲多解此論勿字以為一字句。此即為禁止辭。總遮前所言之義也。近有靈空。造勿字和解。恢張古說。引以外書。大禹謨稽首固辭。帝曰。毋惟諧。論語雍也雲。與是粟九百。辭。子曰。毋。以與爾鄰里鄉黨乎。今謂。古說不可也。又所引外書。並皆毋字。雖有與勿義通。而非全同。不可例同。是故慈恩。以莫訓勿。知非禁示。若言訓為禁示以遮前宗。次下論言。彼執非理。所以者何。勿一切法即有性故。此文有何所遮。又疏三末(四十三紙左)雲。論勿觸等五亦能了別。觸等亦與觸等相應。述曰。上勿字流至此。勿觸等五與觸等相應等。明知。此論勿字。雖有在上流及於下。而無有在下以遮於上之意。此段疏釋亦同。今謂。疏解以莫為訓。其意猶如恐慮之辭。如言莫大。演祕一末(三十二左)雲。問。順世何意計微為常。答。恐後劫成無種子故。故俱捨論第十二雲。一類外道執極微常。彼謂空劫餘極微在。何緣彼執猶有餘極微。勿後粗事生無種子故。由斯此師計微常也。可以准知(文)光記十二(十六紙左)勿字如論演祕用。光師釋。改勿為恐。明知。勿字相似恐字意味矣。此論多用勿字。第一卷中四處。第二二處。第三二處。第五第六第八第九各一箇處。玄奘所譯諸論。此字亦多。其中且舉一二。瑜伽雲八十七(四紙左。義林章四末八紙右。釋不死矯亂。答雲。八十七意。勿他由此鑒我無知。因則輕哢以為是答文。疏六末二十三。引此文也。惑謬改勿為而字。義燈二末初左雲。勿餘境識緣餘境故。西明雲。勿之言。莫即緣粗緣細境。有雜亂過故)俱捨十七(十四紙工。寶疏十七·十八紙右)正理六十七(十五紙右)婆沙十八(三左)二十(四右五右)等。委釋如別章。 (六十二右)總立量雲(至)如和合等(文)。樞要上末(十三左)雲。難同異性中。第一有法自相相違過。彼雲。同異性定異實別有。許異實故如德業。今令同異亦非同異故。成有法自相相違。雲何亦名謂許異實等。因不但顯有異於實德業。亦顯實等性非實性等。如能成遮實。如是亦能成遮同異性。俱決定故。故成有法自相相違。又不但有比量及決定相違。及有有法自相相違故。論言亦。不爾亦言便為無用。比量相違過者。實德業三。更無別性。六十句中。隨一攝故。如大有等。又或實性定異實無。許顯實故。如實餘德業性亦爾。亦成決定相違。難實非實。亦同此破。因言便破非正難也。第三准上返覆兩難。總別有殊。義理無別。第四比量相違。彼雲。實性無別性性。許非初三故。如大有等。不但闕無同喻成不共不定。亦成比量相違。第五亦比量相違。 (六十二左)此中無有自言相違(文)。演祕雲。疏此中無自言相違等過者。有義。此言汝執。雖能顯示非自所許。然法有法二言相違。不可說違自語失故。宗應雲汝同異性應非實德業性。詳曰。若不言簡法違有法。可自語違。有法言汝。明非自許。今以法違何自語過。若以言簡亦成過者。即因明論。天主敘彼有法自相相違之量。應非真破。亦有自語相違過故。彼既不違。此何即過。故然改宗雲汝同異性。非無此理。若牒論全文而為有法故當依疏。 (六十二左)然今宗(至)應別簡(文)。演祕雲。疏然今宗至應別簡者。若不簡別直依論作。即有法成有法等失。德業並在有法之中。復將為喻故有此過。 (六十二左)然此有別而無總量(文)。義蘊雲。若總為量。即不可以德業為喻。疏中三合雖即是總文外意也。三合為量。應以和合等句為同喻也。唯除有句不得為喻。化自許是實業性故。 (六十三右)此中所言(至)當句為宗(文)。演祕雲。疏此中所言至當句為宗者。即論中雲。勿此亦非實德業。是非取上言實德業三。彼但總非。非量破故。言故別者。釋別當句為宗之義。意乃顯論中無總量理。 (六十三右)便破實等(文)。義演雲。便破實等者。意雲。據論本意。但破同異性不破實等。今時乘便破無妨。 (六十三左)文中宗等(文)。義演雲。文中宗等言皆簡略者。意雲。論中但言宗等不言業者。但是文中簡略也。處實合亦說德業。 (六十三右)文言如德業(至)謂實德(文)。演祕雲。疏等取德喻等者。有義。亦等總宗之喻。總宗之喻。非實·德·業故。別等取和合句義。詳曰。論中既無難總之宗。等等總喻。喻何所設。 (六十三左)返覆有七十六(文)。義演雲。返覆者。即與異地性相望為量名之返覆。 (六十三左)第二准量雲等(文)。義演雲。第二准量者。意雲。此比量是論中第二文也。論言地等諸性至更相徵誥者第一文也。准此應知者。第二文也。問。何名准量。答。即准知實非實等文作量。又實非實等。是第一文。准此應知者。是第二文。又雲。以地性對體為第一文。以地等可非地等為第二文。論准此應知此者。即實性也。本破實性不破實等。前文既破實性已來。文便破實性等應非實等。今此亦。第一破地性已。第二遂准前破地非地等。 (六十四右)應非實地(文)。演祕雲。非實地言通二義。一者非是真實地。二者非是實句中地。 (六十四右)前量應簡別(文)。義演雲。意說。言論中地等諸性者。應言汝執地等諸性應非地性也。論文中不說汝執者文略也。又有解雲。此不定過。今向前地等諸性量。文中出過。不出者文簡略也。此撲揚解(未詳)。 (六十四左)遮令同異有同異性(文)。義演雲。次下難。是但是疏家遮破。非是正破。 (六十四左)然實等各異(至)簡不相似(文)。義演雲。意雲。實等各異者。即九實顯各異也。相似者。即九實體。雖一一不同。同是一實句攝故名為相似。似者同義。所以於此實句上立同異性。德業亦爾。然望論文。於實等三句。共立一同異性為勝。以三句一一有同有異故。 (六十四右)然文唯有(至)以性同實例(文)。演祕雲。詳曰。觀論之意。令實德業同同異性。不別立性。此乃以實而同性例。又疏標雲。難令離實等無同異性。今判論中。以性同實。應筆誤也(文)義演雲。解雲。同異性外應立性。非一法故。猶如實等。今觀論意。法師應錯本意例。雲同異性既不別立性。實等亦不合別立性。立性難意如是。若雲以性同實例雲。令同異性外應更立同異性猶如實等者。此例。乃例故。疏定誤也。如疏雲。無以實同性例者。此應正許。卻無字應雲以實同性例。例雲。性上不立性。實等上應不立性(文)笠置批評雲。演祕定判。深順文相(文)今謂。演祕義演及笠置師。皆不得疏意。卻為筆誤。疏意。彼同異性。自是同異性。而別無有令同異性成同異性。其如同異性之外無第二同異性。實等亦復如是。實等自是實等。別無有令實等成實等之性。此即以性同實。令實等離實等之外無實業性也。實等性謂同異性。所例實等。能例是同異性。此所宗明。意在欲顯實等之外無實等性。則彼所立同異性亦非實有也。然則能所例別。論疏文符。毫無擁塞。何為筆誤。學者思之。 (六十五右)若破十句有不定失(文)。義演雲。意雲。十句中同。即是六句中同異性也。若難他同異性更別立性者。外人出過雲。我實性為如實等更別立性。為如異及有能句無別有能性耶。以俱非一法亦有相似義故。即同有同性耶。以俱非一法亦有相似義故。即同·有同異性等功能名相似也。若攝在所立之中故無過也。攝在所立中者。如疏雲其實等性者。即等取異句及有能句等。令別有性也。 (六十一右)且如除實(至)無法是(文)。義演雲。意雲。除實等三餘之七句。並不是實德業。應立非實非德非業性。問。本難除實句外。令於餘九句之上立非實性。即德業亦在其中。何故今者除其三句於餘七句上立非實性。答。他宗計於實等三句共立一同異性。若爾除實餘之三句上同異性。亦名非實性。今所餘者。意將為同喻故。德業相望亦爾者。即雲。餘之七句。應別有非德性。以異德性故。猶如實等。各餘之有句應立非業性。以異業性故。如德業故。雲德業相望亦爾。 (六十五左)今言七句(至)異實性故(文)。義蘊雲。准異實性因。有不定過。為如德業異實性故七句有非實性。為如實句異實性故七句無非實性耶。理但應言異實句故。即無此過。論中既雲若離實等。不言異實性故。言性者誤加之也。 (六十五左)又雖知德等(至)非實性攝(文)。義演雲。意雲。此釋通外難。難雲。若難令立非我性者。即德業亦在其中。何故除其德業難餘七句令立非實性。答。雖知德業總名非實。其性即是非實性攝者。意說。德業上同異性。即是非實性攝故須除也。 (六十五左)然合八句(至)故為量也(文)。義演雲。今約總說除實句外望有體法即八句。及無說一句。即無相兼總於九句上立一大非實性。 (六十五左)無別有一大非實性(文)。演祕雲。疏無別有大非實性者九句之上。共有一性名為大也。問。何為此難。答。彼依相似立同異性。九皆非實。非實相似故。難令立大非實性。 (六十五左)便違自宗(文)。義演雲。意雲。自宗既無實性。何故今更立非實性。 (六十五左)若不爾者(至)犯相符過(文)。演祕雲。疏若不爾至犯相扶過者。此有三意。一雲。若不直責爾者。他許德上有非實性。此乃相符。二雲。若不總難九句之上而共立一大非實性。即有相符。他許諸德立非實故。若九句上大非實性。他即不許故無相符。前解為本(文)。義蘊雲。疏若不爾至犯相符者。若不爾直例。而要令九法之上立非實性者。即德業二句。他先許有。有德業性即是非實性故犯相符。文中但言實德業例亦應然(已上)義演雲。疏若不爾者。意雲。若不直例者。即有相扶之失。以難他九句合立非實性故。即如德業上。他亦立有非實性故。即同異性故犯相符(文)今謂。演祕義蘊義演三家。稍有不同。於中演祕初釋為優。義演大謬。 (六十六左)體是一法(至)為因(文)。義演雲。若十句中體是一法。即舉非有為因。大有和合。俱是一法。說非有為因。即不是大有攝故。故雲非有。若十句中多法者。即舉性實為因。即如前論雲。非實德等至非實攝故如石女兒等是。以實句是多法故。因言許非是有性及非實等者。意說。和合句不是實句等。名非實攝。故舉二因破和合句。意說。一法及多法。總不攝如兔角故。因中總言非有實等諸法攝等。 (六十六左)又性體別故(文)。義演雲。即第二解。實等即是法體。性即是實家大有性。以體別故。分為二因。亦無違也。義蘊亦同。 (六十六左)前之五句現量所得(文)。演祕雲。有義。今解實德通現非現。若唯現境。何故十句說通非現。又下論雲。極微聚集足成根境。亦破本計。故知。實等通非現境。此即三全二句小分。現量所得。詳曰。疏言五句是現量境。據總聚言不言實等一一別法。皆是現量。何以知者。答。疏敘勝論諸門義中。廣自分別現非現境。豈可前後自相魚魯。若言疏主談本六句。言五現量。疏之上下。何不說言五唯現量。疏不言唯。故知。疏意據此句中有現量境。名五現也。 (六十六左)其此和合非現量得(文)。義演雲。次下約非現量難和合句故。下論文彼許實等。乃至。況彼自許和合非現量量而可實有。龜毛比量。 (六十七左)然彼計無(至)故但破九(文)。義蘊雲。問。彼宗自許和合句義非現量得。即應破八。何得言九。答。此據設執和合是現量義故得成九。無說一句無設執文。不同和合。不可相例。 (六十八右)非是緣不離(至)現量所得(文)。演祕雲。此但遮實非是緣彼離識外境智之所得。而不表是緣不離識現量智得。以彼實句本無體故。又識內境。非皆現量知之所得(文)義演雲。意雲。但破他宗。非是返顯實等緣不離識假境自體。皆現量所得。義雖是緣至非必現量所得故者。意雲。今既破他離識之境不是現量。准義非是緣不離識假境現量所得。然此假境。有非必皆現量所得。據此道理。但是破他。而不返顯緣不離識境等(文)義蘊雲。雖是緣不離識境心等所得非必現量所得者。謂彼宗雖亦許有緣不離識境心等所得之法如龜毛覺等。然彼計。非必現量心所得。以牛毛等比智生故。又有解雲。以義字牽向下讀。謂彼宗實等。約義而言雖是緣不離識境心等所得。然非必現量所得若離識實等。必現量得故。今破之。雖有二義。前解為正(已上)今謂。後解應優。演祕義演。亦後解意。然准次下文(七十左)前解有理。 (六十八右)恐濫持業釋(文)。演祕雲。疏恐濫持業釋等者。若不言緣。為言離識實有自體即是現量。論若許爾者。即自他宗。皆說心等非離識故。故違宗過(文)義演雲。疏復言緣者至即是現量者。意雲。若不置緣字。即濫持業釋。釋雲。然彼實等。離識實有自體即是現量。即顯實等屬能緣現量心。若爾者。即彼此二宗。俱犯違宗過。何以故。彼此二宗。計心心所皆不難識。今若將實等。即是能緣現量。現量即是離識有。豈不犯違宗過。謂簡此過故著緣字。 (六十八左)又若不言(至)現量得故(文)。義演雲。意雲。若不言緣。但言實等非離識有實自體等者。即覺樂等。入有法中。即有一分相符之失。 (六十八左)其覺樂等(文)相符之失(文)。演祕雲。疏其覺樂等亦入法中者。有法名法。疏即有一分相符之失等者。有義。有說。緣言簡相符過。此即非理。應問彼言。有法之中。簡覺等不。若其以簡。何故相符。若不簡者。設置緣言豈能遮簡。由此即應為簡相符。於有法中先除覺等詳曰。此難意雲。論說緣言在於法中。如何以法遮有法過。由斯即應於有法中言除覺等。便無相符。今以理觀。簡亦何失。連類言之。可當悟矣。且如佛法。對聲論師。立聲無常。無常宗法。便簡聲上所有常義。若不簡者。他許聲常。豈不相符。相符不有故知能簡。今者實等有法之中。含能所緣法中言緣。意遣有法能緣覺等。與立聲宗而有何別。獨不見許故。一緣言兼簡相符。想應無失。請審詳之。 (六十九右)若論說言(至)說唯字(文)。演祕雲。准此文意。似牒外難。外難意雲。彼既許有唯緣實心。論中應置唯緣二字。言唯緣者。簡去覺等。無相符失。緣顯能緣。無違宗過(文)義演雲。疏唯緣者。意雲。他宗復言唯緣實等心是現量。實等亦是現量所得故。著唯字。今破雲。然彼實等。非是唯緣離識外實有自體。是現量所得。疏恐犯違宗至說唯字者。意雲。然違宗及相符過。如前已出訖。著唯字者。意顯別緣實等法也。 (六十九右)通緣二者(至)現量得故(文)。演祕雲。既許一心雙緣二境。二境互從。是離不離實有自體現量所得。何所以者。不可一心分之為二。是以二境。更互相從。名離不離現量所得。由是唯言簡此不得(文)義演雲。疏通二緣者即簡不盡者。意雲。著唯字。即簡各別緣之心得盡。其遍緣二種之心。即簡不得盡。若唯簡去緣實等心者。即覺等亦從實等離識有○遍簡緣覺心者。即實等亦從覺等。不離識有。以合二境為一境緣故。猶如一人亦能盡。多人亦能盡。 (六十九左)其總緣者亦所簡故(文)。演祕雲。其總緣中。若是離識實有自體現量得者。亦入所破故。論緣言簡諸過盡。 (六十九左)論又緣實智(至)如德智等(文)義燈二本(三十六丁右)雲。論雲。又緣實智下。破能緣智。疏有二解。假令生故。初解緣多法。後解智起。假藉多緣。不障能緣緣彼一多。若依初解。但破總緣不破別緣。後解通破。所緣之境。雖有一多。能緣之智。要藉多緣雲假合生。要集雲。今謂。初師後解亦有不定。緣實現智。為如有和合智。假合生故。是緣實智。為如緣德業同異智。假合生故。非緣實智。今詳此說。妄出此過。何者若約總緣緣有和合。即亦緣實。即在法中。正是所被。無不定過。若破別緣有和合。雖假合生即不緣實。亦無不定。作兩解者。前約境多智方得起。名假合生。後約因多智方得生。名假合生。非避不定。疏雲。其眼識等。雖緣色等亦假合生。非緣實等。無不定過。有雲。亦有自違。緣色等智應非色知。假合生故。如聲等智。集雲。此亦非過。謂內破外實德等攝四大色等故。非自違。蘊等所攝色等之法。若外人作此比量破者。彼即有違世間現量自教等過故。不得立也。今謂不爾。設執緣於離識蘊等。亦同此破。今此論意。但破離識實有諸法。若外難雲。緣離識色等智。應非現量。即犯相符。若但雲緣色等智。應非緣色等現量智攝亦有一分相符及自違失。若別作量。即非前量過。 (六十九左)謂緣九實(至)現量之智(文)。義演雲。意雲。此緣實現量智。就破中有二。初破約境假合能生現智。二者破能緣智藉多緣亦名假合。即第一破境假合也。若言九實大有者。即實等不無名大有也。及異者。九實各別名為異。隨所有德者。緣九實時。於一一實上。隨有幾德而皆緣之。同異等實性者。即同異性。即九實及德。有同有異故。緣實時。亦緣同異性。故說智緣假合境生也。故立量雲。緣實之智。應非緣實現量智攝。以從假合境生故。如緣德智。一種皆假合生故。 (七十右)若作此解(至)可以為喻(文)。義演雲。此有二解。一雲。如二所許智。皆緣多法生。無有一箇智。獨緣德等一法生。若緣德等時。亦緣多法故。故雲無獨緣德等智。可以為同喻。必合緣故。釋無於獨緣所由。二雲。若約實等假合能生智。即用緣德智為喻○且如大有和合。體是一法。緣彼之智。不從假合境生。若欲破時。以何智為同喻。以德等智從假合境生故。即不可以德等智喻也。故言無獨緣德等智為喻。即無唯緣一箇德之智可以為喻。以德有多故。此解稍勝。今取前解為正。 (七十右)有及和合(至)非假合生(文)。義演雲。意說。大有和合亦是假合。大有必有能有所有。和合必有能和合所和合。境亦多也。緣此之智。亦得名緣假合境生。 (七十右)今更解(文)。義演雲。第二解。意說。有及和合。是一一法。然○必藉多緣生。亦假合生生。即智體。藉多因緣生。由多緣也。言其德智亦爾者。意說。德智及緣和合大有知。亦藉多緣生。亦假合生。 (七十右)謂如意緣(至)緣於實句(文)。義蘊雲。問。彼所許意。形如芥子。然不是心。何故此言如意緣實。答。彼宗計意。雖非是心。而是能緣。亦如計我。雖不是心。仍名現量得境。意亦應然。今更解去。其實彼宗。唯許覺等能緣。疏主以自義談之故名意。若不爾者。意即是實。如何彼說意緣於實。又無處說意能緣故。 (七十左)許有別緣(至)無過失也(文)。義演雲。疏計有別緣至無過失也者。意雲。有及和合。雖是一法。然智□□亦不假須與德實等合緣名為別緣。其亦得名假合生。何以故。智體藉多因緣生故。 (七十一左)其眼識等(至)無不定失(文)。義演雲。意雲。此過合○前文中破緣實之智。非是緣實現量智攝。彼出過。過雲。為如德智。假合生故。非是緣實現量智攝。為如眼識。假合生故。而是緣實現量智攝。眼識既非緣實之智故。無不定之失。 (七十一右)今遮現量(至)故不相違(文)。義演雲。意雲。本和合句。不是現量。今言緣和合智。智非是現量者。但是遮破。而不相違。又恐有計是現量者。今時遮破。亦不相違故。疏雲今遮現量者。但遮智非是現量。准此者。即准論文說遮。道理智及境六。皆現量也。 (七十一右)准此知境(至)皆現量得(文)。義蘊雲。能緣之知。既約設應現量者意故說通六。准此知境。若據設遮六皆現得。又雲。境據本許等者。十八部中有本末也。 (七十一左)即不平等因計也(文)。義演雲。疏不平等因者。他家○大自在也。與一切物為平等因。今佛法毀之名不平等。因疏唯一。果有染淨上下貧賤富貴不同。明知。因有皆降。果決□□差別。故不平等也。 (七十一左)若言莫醯(至)大自在天者(文)。下疏七末(五十八紙左)雲。大自在宮者。謂淨居上有實淨土。即自受用身。初於彼起證。是第十地菩薩宮。舊言摩醯首羅。今應言莫醯伊濕伐羅。即大自在也(文)華嚴音義曰。摩醯者。此雲大也。濕伐羅者。自在也。有雲。摩訶大。伊濕伐羅自在也。若訶字加藹點。音轉作醯計。合上摩是大義也。伊合下句。是自在義。如縛路枳帝濕縛囉譯雲觀自在(句義鈔)名義集二(八十左)雲。大論此雲大自在。正名摩訶莫醯伊濕伐羅等。今准或釋。摩訶二字。恐是添蛇足。考智論(第二卷二十五丁)雲。如摩醯首羅天。秦言大自在。八臂三眼騎白牛(文)自在天名。處處不必一准。瑜伽倫記二上(六丁)雲。景雲。如他化自在天上復有摩羅天宮。即言處所高勝。然即他化自在天攝。今五淨居天上。直言有超勝淨居宮大自在住處。十地菩薩得生。其中不言即色究竟天攝。明知。非地所攝。入大乘論下(十四丁右)雲。摩醯首羅者。名字雖同。而人非一。有淨居摩醯首羅。有毘捨遮摩醯首羅。其淨居者。如是菩薩。鄰於佛地。猶如羅穀。然楞伽經及起信等。大自在宮屬色究竟。華嚴十地等。瑜伽顯揚等。言在色究竟之上。自在天名通在諸天。以自在用勝人等故。是故諸經論中。或名欲天。或名初禪等。或名色究竟。例如梵天。或名初禪。或名諸天通。言十八梵天。觀音經疏末(四十一右)雲。大自在。即色界頂摩醯首羅也。樓炭稱為阿迦尼吒。華嚴稱為色究竟。或有人以為第六天。而諸經論。多稱大自在。是色界頂。釋論雲。過淨居天有十住菩薩。號大自在。大千界主。十住經雲。大自在天光明。勝一切眾生。涅槃獻供大自天。最勝故非第六天。釋論雲。摩醯首羅。此稱大自在。騎白牛八臂三眼。是諸天將。未知。此是同名為即詣王為將。妙文句(二之二)雲。自在即第五。大自在即第六。有人言。是色界頂大自在。此不應超至彼也。文包私記雲。在色天前故雲欲天。故心地觀等。列欲天中雲自在天大自在天。問。若爾觀音疏判彼品自在為第六天。大自在為色界頂。答。彼品諸身文不次第故。異今文。或雲。梵文之法下句之首。有摩多字。必合上句末字為點。二句速屬呼之。此例甚多。 (二十七右)此天法身(至)別有住處(文)。演祕雲。論大自在天者。按提婆菩薩釋外道小乘涅槃論雲。摩醯首羅論師作如是說。果是那羅延所作。梵天是因。摩醯首羅。一體三分。所謂梵天那羅延摩醯首羅。地是依處。地主是摩醯首羅。於三界中。所有一切命非命物。皆是摩醯首羅天生。摩醯首羅身者。虛空是頭。大地是身。水是尿。山是糞。一切眾生是腹中蟲。風是氣。火是煖。罪福是業。是八種是摩醯首羅身。自在天是生滅因。一切從自在天生。從自在天滅名為涅槃。故自在天常。一切物涅槃因。又傳釋雲。彼宗自在有三身別。謂法報化。彼說。報身居色天上。不來下生。狀似世尊受用身也。其變化身。隨形六道教化眾生。然說多住雪山北面。或在南海末剌耶山頂。法身即此論所敘是。俱捨光記七(二十三左)雲。又解(神泰雲。真諦三藏說)塗灰外道說。自在天出過三界有三身。一法身。遍充法界。二受用身。居住色界上自在天宮。即佛法中說摩醯首羅天。三目八臂。身長萬六千踰繕那。三化身。隨形六道種種教化(文)瑜伽倫記亦同。 (七十四右)梵即梵王(文)。演祕雲。論爾執梵王等者。按提婆論中。敘此諸計言大梵者。圍陀論師說。從那羅延天臍中。生大蓮華。從於蓮花生梵天祖翁。彼梵天作一切命無命物。從梵天口中生婆羅門。兩臂中生剎利。兩髀中生毘捨。從兩腳生首陀。一切大地。是修福德戒場。生一切花草以為供養。化作山野禽獸人中豬羊等類。於戒場殺害。供養梵天得生彼處。名涅槃言時者。謂師論師作如是說。時熟一切物熟。時散一切物散。是故我論中說。如被弓箭射。時不到不死。時到則小草觸即死。一切物時生。時熟時滅時不可過。是故時常生一切物。言方者。謂方論師。作如是說。最初生諸方。從諸方生世間人。從人生天地。天地滅沒。還入彼處名為涅槃。是故方常。言本際者。謂本生。安荼論師說。本無日月星辰虛空及地。唯有火水時大安荼生。如雞子周匝金色。時熟破為二段。一段在上作天。一段在下作地。彼二中間生梵天。名一切眾生祖翁。作一切有命無命物。如是等物散沒彼處名涅槃。言自然者。謂無因論師作如是說。無因無緣生一切物。無染淨因緣。如我論中說。如棘荊針無人作。孔雀等類種種盡色。皆無人作自然而有。不從因生名為涅槃。自然是常。生一切物。言虛空者。謂口力論師。作如是說。虛空是萬物因。最初生虛空。虛空生風。風生火。火生煙。煙生水。水即凍凌。堅作地。地生種種藥草。藥草生五穀。五穀生命。是故我論中說。命是食。後時還沒虛空名涅槃。虛空是常。名涅槃因(六)清涼華嚴玄譚二十三(十九丁左)雲。如此莊老皆計自然。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莊子曰。不知所以然。而然故曰自然。謂人法地下。即老子道經有物混成章。此先有言雲。有物混成。先天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口道。強為之名曰大等)若以自然為因。能生屬物。即是邪因。若謂萬物自然初生。如鶴之白。如烏之黑即是無因(通其兩勢。初即老子意。由道生一。道是自然故。以道為因。是邪因也。若謂萬物自然而生下出莊子。意則萬物自然。無使之然故曰自然。即無用也。如烏之黑等者。即莊子文。亦涅槃經意)。 (七十四右)本際者(至)與此同也(文)。大乘義章。 (七十四左)如此方(至)稍與彼同(文)。此指老莊等。具如二子章中。 (七十四左)其我亦然(至)前後別(文)。演祕雲。此釋違也。違雲。今明法執。何故論我。答。意可知。 (七十五右)瑜伽第六(至)廣百論(文)。第六(初丁左)第七(三丁左)顯揚第九(初丁)至第十。廣百論破我品。十六大論等。瑜伽六(初丁右)雲。由十六種異論差別。顯不如理作意。應知。何等十六。一因中有果論。二從緣顯了論。三去來實有論。四計我論。五計常論。六宿作因論。七計自在等為作者論。八害為正法論。九有邊無邊論。十不死矯亂論。十一無因見論。十二斷見論。十三空見論。十四妄計最勝論。十五妄計清淨論。十妄計吉祥論。 (七十五右)明論聲常(文)樞要上末(十四左)雲。瑜伽第十五雲。處所根裁施設建立者。如樹根裁樹之根本故。聲根本名曰根裁。即是字也。辨出聲處所名為處所。本聲明也。謂劫初起。梵王創造一百萬頌聲明。後命惠減。帝釋後略為十萬頌。次有迦多沒羅仙。略為一萬二千頌。次有波膩尼仙。略為八千頌。此上四論。總名處所。今現行者。唯有後二。前之二論。並已滅沒。字體根裁聲明論有三百頌。波膩尼仙所造。略成聲明頌有一千頌。名為聲明略本頌。後有八界論。有八百頌。名為因緣。又有聞釋迦論。一千五百頌。又有涅那地論。二千五百頌。此五聲明並名根裁。能與根本處所聲明。為生智解所依本故。然護法菩薩造二萬五千頌。名雜寶聲明論。西方以為聲明究竟之極論。盛行于于世。然聲明論有五品。瑜伽十五(二十一二丁)雲。相續·名號·總略·彼益·宜說。一相續。是合聲合字法。為一品。是第一分。二名號。明劫初梵王於一一法皆立千名。帝釋後減為百名。後又減為十名。後又減為三名。總為一品。是第二名號品。名號分。三總異。是聲明中根本略要。四彼益。是次中略之。令物生解名為彼益。五宣說。是廣宣說。謂略·中·廣。是後三品即後分。三聲論中有執。一切聲皆是常有二釋。一雲。一切一切。即內外皆計常。二雲。小分一切。唯內一切聲常。雖有二解。前解為勝。外物雖復不詮。顯生聲之緣。亦有一切總共。亦有各別。隨應有之(文)因明疏雲。 (七十五右)明論者(至)諸實事故(文)。一切經音義十九(十二左)雲。毘陀或言韋陀。皆訛世。應言鞞陀。此雲分也。亦云知也。四名者。一名阿由。此雲命。謂醫方諸事。二名夜殊。謂祭祀也。三名娑磨。此雲等。謂國儀·卜相·音樂·戰法謂事。四名阿闥婆挐。謂咒術也。此四是梵天所說。若是梵種。年滿七歲。就師學之。學成即作國師。為人主所敬。梵天孫毘耶娑仙人。又作八鞞陀(文)雜心論(法救尊者造。宋天竺僧伽跋摩譯)七曰。四毘陀經。一者億力毘陀。二者阿陀毘陀。三者耶訓毘陀。四者二摩毘陀。毘陀者智也。有六支所成。一學·二欲·三想·四辭·五說·六星歷也(三丁左)摩登伽經上雲。更有一婆羅門。名曰弗沙。其弟子眾二十有五。廣分別之。更為二十五分。乃至展轉。凡千二百十有六種。 (七十五左)彼計此論(至)諸法揩量(文)。揩者字書雲。丘皆切。音階。磨也擦也。成韻雲。丘皆切。揩握磨拭也。此與揣字度也。試也量也者同。量字是稱輕重也。是量度義。又揩者模也。式也法也。禮記雲。今世之行。後世以為楷是也。若為法楷。則下量字。是定量義。此中准疏前後文。恐形誤為揩。正應揩字。或揩楷通用。 (七十五左)下破之中(至)為不定過(文)。演祕雲。疏下破之中至為不定者。由許聲性常不能詮。下破之中。彼不得將聲性為喻。而與論主而作不定故雲無喻。有雲。由此不得與大乘作法自相相違者。詳曰。不然。設許能詮。祇有不定失。法自相相違過者。同無異有。今能詮因。二喻皆有故。是不定。餘能詮聲。無常為同。聲性為異。思之可悉。 (七十五左)聲皆是常(至)方乃顯發(文)。義演雲。問。聲生○計別。答。如聲生師計雲。聲體雖本有。要由尋伺舌等所繫發生。生已更不滅。其聲顯師雲。聲體本有不滅。但由緣顯。顯而方得聞。故有別也。問。聲與聲性何別。答。聲者所發之音響。聲性者本來有。如木中有火。所發音者。即音聲也。然聲性。非是所發。但與所發音聲為體也。 (七十六右)一計常聲(至)如薩婆多無為(文)義蘊雲。彼計。一一法緣闕不生。皆有一非擇滅無為故。引為例。問。大乘亦然。何論有部。答。大乘非擇滅假非實有。不同聲計。薩婆多無為。皆實故偏引之。 (七十六右)由尋伺等所發音顯(文)。義演雲。意雲。音響是尋伺所發。常聲是音之所發。故雲由尋伺等所發音顯。 (七十六右)全分一分(至)諸計盡(文)。義演雲。疏全分一分等者。全分者。內外一切聲。皆是常也。一分者。即計內聲是常。外聲無常○今破一切者。即計一切內外聲常者。皆此中破也。言少分亦自破者。一切既破。少分雲何得立。以少分者即一切之少分故。疏或少分一切攝諸計盡者。意雲。計少分計一切法之二。此攝一切諸計總盡。雖有多計。亦不過此二計也(文)如因明疏者。因明疏雲。對二師者。聲論師中總有二種。一聲從緣生即常不滅。二聲本常住。從緣所顯。今方可聞。緣響若息。還不可聞。聲生亦爾。緣息不聞。緣在故聞。此二師皆有一分一切內外異性。一體多體能詮別故(文)後記雲。聲論師中總有二類者。一聲生。二聲顯。此二計中。一一皆四種。且聲生論。有計內外聲皆是常。二計內常外是無常。此復二類。一者執內聲常。其體是一。如大乘真如。二者執內外聲常。其體本多。如薩婆多擇滅。此為四類。聲顯亦爾。問。此生顯二計何別。答。顯本有聲先常住顯發之。其聲亦常。聲生。發已方是常住。先無常也(文)前記雲。緣響若息等者。且二師本計。生師元無。顯師本有。生師從緣生已。後恆常不滅故。顯師從有緣顯。聲性本有故名為常。緣息不聞。二師同計。此之二師。聲復不聞者。但為響息故不聞。非聲體無名為不聞。問。何者是緣響聲耶。答。如人在瓶邊打瓶中響。以以聲為緣響。聲為人擊故瓶有響。內聲亦爾。生顯二師。俱顯因唯擊發音響。此音響能發於聲。此音響息聲則不聞。音響若不息聲可聞也。言此二師皆有一分一切等者。且聲生中有其二類。一執內外聲皆常。二執內聲常外聲無常。此復有二類。一者執內聲常其體是一。如大乘真如。二者執內聲是常其體是多。一一法上有一聲體。如薩婆多無為。體有多故。此二類。俱不執外一分無常聲是一是多。俱執內聲為一多故。聲顯師中亦有四類。一準聲生無別。二師總有八類執故。此二皆有一分等。此中有八。且生四者。一計內外聲常其體是一。二計內外是常其體有多。三內聲是常外聲無常。其體是一。四內聲是常外聲無常。其體是多。生既有四類。顯應然。故合成八也。問。所作對生其義無諍。勤對聲顯理乃有違。且外聲如何得有勤勇。由此先成一切內聲為無常。已即將此為喻。而成外也審。 (七十六左)以彼聲性(至)故無不定(文)。義演雲。意雲。若許聲性是能詮。即有不定過。過雲。為如餘聲是能詮故而是無常。為如聲性許能詮故而是常耶。謂彼自許聲性。雖常而不能詮表故。無不定過。又外道計聲性不能詮。彼若成立常聲時。亦不得轉聲性為同喻。亦不得為不定也。 (七十六左)前計少分(文)。義演雲。即前計內聲。是全計者。即計內外聲俱常故。論雲有執一切聲皆是常。今餘者。即少分之餘也。 (七十七右)然彼所計(至)響聲之體(文)。因明疏雲。聲生說聲總有三類。一者響音。雖耳所聞。不能詮表。如近坑語。別有響聲。二者聲性。一一能詮。各有性類。離能詮外別有本常。不緣不覺。新生緣其方始可聞。不同勝論。三者能詮。離前二有。雖響及此二皆新生。響不能詮。今此新生聲是常住(文)後記雲。二聲性。一一能詮各有性類者。准此聲性隨能詮聲許有多也。別有本常不緣不覺等者。意雲。聲性緣未具時。耳根不取名不緣不覺。覺者起耳緣時。名之為覺也。不緣者。無緣也。總意而言。要須緣具。聲性之上。分有可聞。若不然者。但住本常不緣不覺。不同勝論者。勝論但取同異性。名為聲性。聲生所作。如前分別。緣不緣具有聞不聞。勝論不爾故稱不同也。問。勝論聲性。與能詮聲俱不俱耶。答。有俱不俱正起。即俱不起之時。但本常住。未必俱也。 (七十七左)論有外道執(至)而體實有(文)。廣百論第二(十一丁左)雲。復次順世外道作如是言。諸法及我大種為性。四大種外。無別有物。即四大種和合。為我及身心等內外諸(文)俱捨論第十二雲。一類外道執極微常。彼謂。爾時餘極微在。勿後粗事生無種子故(文)光記十二(十六丁左)雲。勝論執。謂劫壞時。但壞粗色。爾時猶有餘常極微。勿後劫成粗事果生無種子故(今謂。樸揚師演祕一末三十二丁左依光記意雲。恐後劫成。無種子故。然以恐字摸勿。明知。此等勿字。非禁止意)彼執。劫壞之時。此常極微。散在空中。各各別住。劫將成時。眾生業力。令常極微兩兩和合生一子微。父母所生粗果。各兩兩和合生餘粗果故。量等父母。如是展轉。兩兩和合。成大地等。從二極微生果已去。名為粗事。散常極微名為種子。與彼粗果為種子。二十唯識記下(二丁左)雲。其地水火風。是極微性。若劫壞時。此等不滅散在處處。體無生滅說為常住。有眾多法。體非是一。後成劫時。兩兩極微合生一子微。子微之量等於父母。體唯是一(文)因明疏亦同。瑜伽略纂三(二十丁右)雲。彼計執實有體性。空劫時為先。至成劫時有果集起。散常極微集成粗故。於壞劫時。粗聚眾色離散為先。有四大壞滅。還唯極微。住在空劫時。彼由宿住隨念。見壞劫末粗色散成微。成劫之初。散微成聚色。或見空劫迥色諸微。遂執為常。此勝論師執。細常粗無常。倫記二上(四十五丁左)全同。 (七十七左)實常四大生一切有情(文)。義蘊雲。此雖言生一切有情。非不能生無情等法故。論言能生諸法也。問。此師四大生心法耶。若能生者。心應有礙。何得下難無方言如心心所。若不能生者。何故此雲能生一切。答。有三解。一雲。此師心心所法。別有無礙清淨四大所造故。心心所亦得無礙。二雲。除心法外餘根塵等。皆四大生。言能生一切等者。約多分說。由心心所非四大生。便無質礙。下難無方故。引為喻。三雲。彼計。極微無差別。所生之法。有礙非礙耶。宗妄計。不足責也。雖有三解。末後為本。或復解雲。順世心法許有礙相。於理未詳。 (七十八右)然此勝論更許有餘物(文)義演雲。疏然此勝論更計有餘物者。餘父母。極微以外。更有德業等。亦能生諸法也。 (七十八右)不越因量(文)。義演雲。意說。子微體不過於父母量。何以故。以攬父母極微而為體故。故第三微。如一父母許大。乃至大地。與所依父母許大者。意雲。縱然大地。亦只與所依父母許大。有雲。大地所依父母。亦是極微。若爾雲何粗色依細極微。答。父母極微。唯只有一。容可多粗色不依一細微。父母極微。既許眾多各能生果故。說粗果依自父母極微。何理不得。此文但總據合引故。此義未詳。且如子微果依子微。即第七微攝。展轉相依。漸粗漸大。豈客大地卻依極微。更詳。又雲。若將大地量火母極微即不得。若依父母極微亦得。彼計極微實常生粗色故。勝論言粗色者。但據自宗破他計。准勝論師實句中極微也。色是德句收也(已上)今謂。准廣百論不越因量而有大地等者。四大一一有多種類。而共和合之時。變異為粗大色。又粗大色中。種種形相自性差別。皆是分別所起。非實有物。喻如大乘所說瓶衣等物。可准思之。然若根本與大乘碩異。義演未詳者。覓廣百論也。廣百論二(十四左)雲。復次順世外道。作如是言。諸法及我大種為性。四大種外無別有物。即四大種和合。為我及身心等。內外諸法。現世是有。前後世無。有情數法。如浮泡等。皆從現在眾緣而生。非前世來。不往後世。身根和合安立差別為緣。發起男女等心。受用所依。與我和合。令我體有男等相現。緣此我境。復起我見。謂我是男女及非二。今應問彼。汝說。大種和合。變異為身根等。如是成內大種自性。為是男等非男等耶。彼答言。非。內外大種性無異故。雖大種性內外無異。然有安立形相差別。如是世間所知形相所有男等自性差別。皆是自心分別所起。非實物中有如是性(已上)瑜伽六(十七丁左)雲。若聚集者。汝意雲何。彼粗果物。從極微生時。為不過彼形質之量。為過彼形質量耶。若言不過彼形質量者。從形質分物。生形質有分物。不應道理。若言過者。諸極微體無細分故。不可分折。所生粗物。亦應是常。亦不中理。顯揚十四。亦有此破。 (七十八左)若有方分(至)如蟻行等(文)。瑜伽略纂二(二左)雲。極微亦有方分者。方謂諸方。分謂細分。雖有諸法。而無細分。極微即是粗色所有。自更無他。唯識第一雲。極微無方分。方即是分。非諸分義。二文雖別。亦不相違(文)疏二本(二十一丁右)雲。以此極微體。即是分而體有分故。言極微猶有方分。或復分者。謂有二義。一方之分。二方即分。粗具二種。細唯後一。方即是分故無有失(文)演祕雲。疏更無細分者。按瑜伽論第三雲。然色聚有分非極微。何以故。由極微即是分。此見聚色所有。非極微復有餘極微。是故極微非有分也。俱捨論第十二(十六丁左)雲。籐縷合安布不同。得被衣名。如蟻行等。光記十二(十九左)雲。如蟻行等。離蟻之外無別行步體。勝論亦許無別行體故。引極成為喻(文)俗詮雲。若有方分如蟻列行位曲直無恆。以喻方分極微可折非常文今謂。先師意謂。行即行步。昱師行為行伍以昱師義為優。如光師所解。行為行步。則蟻行猶言蟻步。此甚不可。併觀奢摩他行如眾步之言。則於蟻步有何可稱。昱師行為行伍符合成業論。如言雁行。若夫雁行之行。唯是行列。全無行步之義。可以思唯。成業論(二丁左)雲。是故形色。無別有體。即諸顯色。於諸方面安布不同。起長等覺。如樹蟻等行列無過。 (七十九右)執無方分(至)如心心所(文)。義燈二本(三十八右)雲。破順世中雲。若有方分應假非實若無方分如心心所。准彼本計。唯有四大。而亦造心雲如心心所。闕無同喻。外雲。清妙四大造心無礙。粗大造色故礙。二雲。雖唯造色。准理亦合有心心所。如數論師。三約勝論有心心所。說為同喻(文)今謂第一解未詳。廣百論等無說。此義相似儒家者流說清濁二氣分成天地人畜等類。第二義言唯造色者不然。廣百論明說。順世四大和合為身心等故。演祕助解。義蘊為本。亦有義在。演祕雲。若無方分等者。問。彼本計微造一切法。心心所等。亦合有礙。今以為喻。豈得成耶。答。如義燈釋。今助一釋。望能造大。實無差別。然所造心無礙。能緣心不成粗。造色有礙。集成粗色。宗計爾也。不可依於狂夫而無禮樂之軌故破二師。以心心所為喻亦得。 (八十左)即德句中量德有五(文)。演祕雲。疏德句中量德等者。實亦得有長短量合。不異微大二量體故。故不言也。有義。即是微量及短量德。子微有雲。詳曰。果色之言。唯因子微。可如所斷。孫微已去。亦名果色。雲何名取長大量耶。 (八十一右)子微今(至)父母亦得(文)。義演雲。意雲。此返成也。邊如亦將量無別為因。難子微如父母無粗德合。今時返成雲。父母極微。亦粗德合。以量無別故。猶如子微故。疏雲。以量無別因。顯父母極微亦得。 (八十一左)父母以處(至)子微亦得(文)。義演雲。意雲。此亦返成。且如前量雲。或應本父母極微。亦無粗德合。以處無別故。如子微等。今返成雲。子微亦無粗合。因雲。以處無別故。猶如父母極微故言亦得。亦得者。亦無粗德合也(文)義蘊亦同。 (八十一左)論若謂果色(至)可名粗者(文)。演祕雲。論若謂果色遍在自因等者。有義。此依宗敘。前文說雲。不越因量。非是本宗。詳曰。今觀論勢前為本計。亦復何爽。故前論雲又所生果不越因量。此揲而破。若非本計。論牒於誰。故前本計。此為轉敘亦應無失。 (八十二右)此但應言如二極微量(文)。義演雲。意說。論中量因。合雲如二極微量處各別故為因。今論雲如處在因處各別故為因。而不言如二極微者。如子微與極微為因時。子微不名極微故。雲但言如處在因處各別故。言但可以極微相即者。如因量。所在各別故知。果色體應非一。又文中少此意者。釋因無如二極微量之言。欲顯以下文。釋因據各別故所由。今謂。義演雲。牒文與現行本不同。現本為正。又義演。此意二字。屬於句末為釋者。解釋不允。又不善(文)理思之。演祕雲。疏以三微果等因非極微·故者。言三微者。第三子微果即第七。第七之因。即名為微。不名為極。所以總言如所在因。故不別言如所在極微。極微之言。不通微故。極微子微。皆得名為所在因也(文)義蘊雲。以三微果等因非極微者。此中三微而有二義。一雲。即子微名三微。父母及子以為三故。三微之果名三微果。即第七子也。一雲。孫微為三微。亦第七子。以父子孫為次。孫第三故。三微之果名三微果。即第七子也。二解俱得。論多因極微合。應非細。足成根境者。疏既唯難父母極微。即許子微已上並成根境。依撿十句論子微既非現得。即非根境。彼論說雲。二十四德。幾是現境。幾非現境。色味香觸。或是現境。或非現境。雲何現境。若依附大。非一實是名現依。雲何非現境。謂若依附極微。及二極微論三果亦非現境。唯此即以三微果等方為根境。疏中偏約順世師義。亦不違彼文。以此論中含二宗故(文)此同義演二義意。如上已引(次上卷六十八丁左)。 (八十二左)此中二量如次前說(文)。演祕雲。疏此中二量如次前者。不成粗色。及非根取。二種之量。即前論雲。又所生果至便違自報兩段文中。而已作訖故此不敘。 (八十三左)論又果(至)如二極微(文)。義蘊雲。此且約色果而言。若據心果。即因礙果非礙。 (八十五右)是此宗義(文)。演祕雲。疏此是宗義者。大乘宗。大乘不許沙體受水銅體受藥。 (八十五右)下就宗難(文)。演祕雲。疏就宗難者。就外道宗。彼許果色入因微中。亦許水入沙微中故。故得取沙而為喻也。問。大乘同處不相離色。互相涉入。豈非因果體相受入。答。無實極微。是假識變故得涉入。不同彼宗。 (八十六右)此中二十論(至)今亦同之(文)。演祕雲。疏一應無次行等者。此一頌文而量有五。一彼論雲。若無隔別。眼所行境執為一物。應無漸次行大地理。若下一足至一切故。量雲。無障隔處。此中下一足時。所未至處。時亦應已至。汝執一故。猶如於此。二彼論雲。又應俱時於此於彼。無至未至。一物一時。理不應有得未得故。量雲。汝宗世間無隔別物。無有一法有至未至。執是一故。如手握珠(二十唯識述記雲。至者到也得也及也。體是一物。於一時中。若手執時。理不應有此處可得。彼處未得。今依此難。一切世間無一物者。所以者何。且如一筆。以手執時。有至不至。如何成一。故知。大乘諸眼等境。或可說一。總可至故。如手握珠。或可說多。至未至故。如指捻珠。應立量雲。如演祕言)三彼論雲。又一方處。應不得有多象馬等有間隙事。若處有一。亦即有餘。雲何此破可辨差別。量雲。於此無障隔。一方處所有多象馬。一象住地。應餘馬等亦住此地。執是一故。如此象馬住地。四彼論雲。或二如何。可於一處有至未至。中簡見空。量雲。無隔一處象馬二居。應不得有中間空處。執是一故。如手握珠(二十唯識述記雲。前第三難。約所依一。能依象等。多為間事。難應非有。此第四難。約能依二。所依地一。中間應無空缺之處。是二別故。前多有間事。及此有間合釋。於前第三句頌。多有間事。舊論頌。但言及別類多事。此第四難。彼頌不攝故。今勘此善惡易明)五彼論雲。又亦應無小水蟲等難見細物。彼與粗物同一處量應等故。量雲。小水蟲等。依無流水。能依應等所依之量。執所依一故。由如無流一頗胝迦一所依色(文)二十唯識述記下(十九丁右)曰。煩曰。一應無乃至。述曰。下正破一。前敘宗中。衛世執一。小乘執多。今此設遮小乘執一。意兼外道。以小乘救有色等故。其頌一字。牒外人執。應無二字。通下五難。五難者何。若執境一。一應無次第行義。二應無俱時至未至。三應無多有間事。四應無有間。五應無難見細物。今合第三多有間事。第四有間。合為第三句。言多有間事。如業道等。西域言遮。此翻為及。或翻為等。若作及義。於六釋中顯相違釋。 (八十六左)退隨他不得違理不成(文)。義演雲。意雲。若退隨大乘者。即違道理。果體是如何得一不得餘○又依宗正破名進不成。破彼轉救名退不成(已上)今謂。進退之言就所破者為說。以巨難文免故也。如言進退維谷。約能破為釋者。甚不可也。 (八十七右)總攝為四種(文)。破楞伽外道四宗論曰。問。何等外道說一切法一。答。言一切法一者。外道僧佉論師說。言一切法異者。外道毘世論師說。言一切法俱者。外道子犍子論師說。言一切不俱者。外道若提子論師說。 (八十七右)不言同異(至)彼性故(文)。演祕雲。顯有同異既是諸法性故。論言等。若論明言有及同異。不知此二是諸法之性。 (八十七右)又等同異顯類別故(文)。演祕雲。除有同異所餘之法。非顯類別。復非法性故。不等之。問。數論本宗不立六句。今有同異何言彼計。答。彼雖不別立六句義。法體不無即名為有。法有同異名同異性。不同勝論。有說。三德名為有性。二十三諦名同異性。詳曰。准此論破。有性不唯在於三德故。論結雲。便違三德我等體異。亦違世間諸法差別。故知。有性通二十五。二十五差異。即為同異。 (八十八右)又我等者(至)差別體相(文)。演祕雲。疏又我等至差別相者。若論其體。二十三諦即自性故。體無其差。若據相言。二十三別。今約其相亦是所破。故等等之。初即約體故二別也。義蘊全同。 (八十八左)皆有變礙為色性故(文)。大乘如瑜伽·對法等。小乘如俱捨論第一(十左)雲。何故此蘊無表為後。說為色耶。由變壞故。如世尊說。苾芻當知。由變壞故。名色取蘊。乃至有說。變礙故名為色。 (八十八左)我但破汝(至)我為定(文)。義蘊雲。意雲。我宗色等。是虛幻法體非真實故。不可言定有一實。問。大乘雖不立大有同異。色等諸法。既非兔角。即體非無。色與色同。與聲等同。即是同異。此望法體。或一或異。四許之內。必隨一中。今既破他。良無自犯。答。法體雖有或同或異。而非執定。諸離言假與名自遮無說有異言同故。而餘宗重石□□埤□ (八十九左)此中色等(至)不定過(文)。演祕雲。等數量等十一種德。及地水火。皆眼境故。若不等之有不定過。不定過雲。其所說色為如聲等。非色性故。非是眼境。為如數等。非色性故。是眼境耶。 (八十九左)又更互作法(至)復言等(文)。義演雲。即色聲更互相對破。色聲各自為宗法。餘者准此故。今言色等者。即遍等一切法也。 (九十右)如共故(至)非異(文)。演祕雲。此交加說。若順言者。共故非異。即別非一。詳曰。或但如疏。亦不交加。言共非一者。有同異性。與所有法而非是一。如似共相與所相法而非是一。假實能所種種異故。言別非異者。有同異性。異其所有。別別法外。而無有體。體即彼故。故名不異。似佛法中所有共相故。言如共。有說。以無別故。稱為一。義差別故。復言亦異。如內宗中水波等喻。大意同疏。 (九十右)一切色同一同異(文)。義演雲。意雲。即是亦一亦異義也。同一者。即同初計。同異者。即同第二計故。論破雲一異同前一異過故。 (九十一左)雙無之言無所表故(文)。演祕雲。但言無兒。即知石女。何須復說無女之言。義蘊大同。 (九十二右)又此言表(至)即同第二(文)。演祕雲。第四計中。有四句破。表同第一不雙非難。遮同第二無所執難。問。且如大乘。一切色上有質礙性。此名有性。色性即有。非色法無。名同異性。此之二性。與色等法。亦得名為亦一亦異非一非異。還同外道。如何破他。答。大乘宗義。假名施設。非識外實。迷悟有別。由是悟故。四句皆是。若也迷者。四句皆非。故不同彼。問。以四句破彼外宗。大乘正義何句所攝。答。有義。大乘正法。非四句收。不可言故。無定性故。詳曰。若同外計。一句亦非。若依假詮。通有四句而有何失。更互相望。得成四句如前應悉。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七終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八(二本之一) (初紙右)今言離識簡達宗過(文)。演祕雲。問設言異識何有違宗。答。大乘宗中。異識之色。不是無故(文)今謂。上言離蘊我者。離即異也又上言同異性異實德等。此異是離。然則此中離識之離。是捨離之離。猶言識外。不同異離之離。又此中異識之異。是別異義。不同異離之異。可知。又論實有之言。是固執實有也。不同五塵等之實有對瓶衣等假。 (初紙左)稍相近故(文)。演祕雲。相似名近。大小俱說心為能取。心即是識。有雲。體即識故。談彼心王。稍相近故。說彼心所。詳曰。此未必然。何意心所獨名相近。若似名近。何不兼心。近王名近。境相更近。何乃先破。或據一邊義必通也。然成繁碎。今謂。有義鄰近為近。撲揚相似為近。撲揚名優。然撲揚意以為相似。唯局能取即識者太局矣。以疏上已總言同大乘故。又近非相似。近理言近。遠理言遠。如下相對立(三紙左)。 (初紙左)破法之中總有十一部(文)。小乘諸部名之與計。及分部時之與緣。皆具如宗輪論並述記。然疏主辨舊譯分部(三十四左)雲。文殊問經。佛說合分成二十部。即翻譯家。大眾部但總為八。上座部總為十二。以何非非上座部中。雖上座外別說雪山部。今新舊部執皆言上座。亦名雪山。不可離雪山部外別有上座部故。文殊問經。上座分成十二非也。其上座部中已言十二。其大眾部乃總言八。於中四分中。略去一部無說假部。又新舊部執。皆無東山之名。但是譯家謬也。應言西山。不悟上座與雪山同。分為二部。略去大眾部中所分一也。真諦法師不悟部之多少。遂減去二部。但言十八。今設難言。若意欲得有十八部者。何故上座部中。並本合說。乃有十一。大眾部中。但說未分有七。不論根本大眾。若如所欲。豈大眾部非十八攝。若言上座亦不入數。恐離雪山別有上座。何故自所翻論。乃言雪山住部亦名上座弟子部。真諦法師。聞相傳說有十八部。若言二十。恐有他非。遂略大眾不言。復減西山住部。以欲成已十八部故。若取大眾便有十九。仍舊疏雲。合外道所分二為一故合有七。此義非也。何故須然。今準新論及文殊問經。皆並根本有二十部。即並根本大眾部說亦數不除。故知。真諦法師所翻錯也。但除根本上座大眾故有十八。若並根本即有二十。故佛懸記雲。十八及本二。是謂二十部。無是亦無非。我說未來起如是。翻譯要善自他言音。解諸部義。研窮褒貶乃可知矣已。 (初紙左)離有三種(至)境界(文)。對當也。古字作□□□榼□禍□□楏□p□□□□□□□□□褓□椹□□□□槬□□□□□□餺□□降□□□□□飾□□□理駾飀□□□□j□□□□□□□□埤□驒□□□□□□餺□□□□輦魽熱u□□□餾輦E馜飾□□□理駾飀□馜餺□j□□□飀□□軋□‥□□□□□詡□□□‥□□匭□墂□□誥□礙礙。演祕雲。疏對有三種者。問對為何義。答。謂礙也。礙有二義。一障礙名礙。二□□饐□飀□馜飾□□□□馜飾□□饐□飀□□□□□軋□□□□部糯□口|□□□□磧姨窺□□□□□□§□§□□窺□□竇□□葷□漩□□□□兣|薨窺□□□□□那|漩□□□‥□滎聽炊J□□□|晃□蕁□□□□□□□|逢窺□匭□磨□那‥□□□□‥工□漩□□蕁□兣|蜀龤慼撓荂慼鶠L□□□□|逢窺□笲勾u□磣¥□□□兣c狦□c□叩□□¥□匭□殷□□□韣c狤警□□□覤□□□□□□韱□敷□□□□揤軦莤艦□□¥妝H□榮§□虥藨鉤狩□□□□¥蔬W莦□磥□匣珵襣¥娥□□榮|□懤□鍥U始o|□鳥□□□□|□滎□韣‥散苧嶨窗慼潺C□□|□騿敷□□□匭□磧尥□□粵芨□敷□□揤□□磩□□□匣|□賢□熒□□‥□□說慼潦▽S□□耙襛□□□匡□□□磣|□□蕁□舐□□□□ (初紙左)初所緣有對(至)於自所緣(文)。光記二(二左)雲。謂心心所。為自所緣之所□□囊埤□□□□飾□□橐鷺□□□毼餺□□□□□埤□□□□□□訢□飀□□□□飾□覭□楛□□□糖□兜飀□ (二紙右)次障礙有對(至)手礙手等(文)。瑜伽論第一百(十六左)雲。言有對者。謂若諸色。能礙他見礙他往來。與此相違名為無對。寶疏二(二右)雲。五根五境。自於他處被礙不生礙。障礙有對義。如手至或相礙指事釋也。準其手石。餘一切十色法。亦復如是。如瓦木等。 (二紙左)後境界有對(至)色等境(文)。寶疏二(二右)雲。十二界者。謂六根六識。法界一分者。是心所法。謂有境法於色等境者。謂六根六識等。於色等境之中有功能故。名為境界。即於此有礙名為有對。 (二紙右)初後別者(至)廣說其相(文)。疏主唯引論文不加細判。未知其所領會是耶非耶。如光耶如寶耶。然其引文前後改變。似不深測論意者乎。以此中論文所明法有廣狡次第順成故。然光寶二師。各解不同。後學依用亦不一准。圓暉撲揚。依光寶。淄洲遁麟。皆用寶疏。今詳諸解無知適從。寶師解俱捨論。破邪顯正。無不的中。然釋三有對未盡善也。今詳引論次舉寶疏。論二(二右)雲。境界所緣復有何別。若於彼法此有功能即說彼為此法境界。心心所法。執彼而起。彼於心等名為所緣。雲何眼等。於自境界所緣轉時說名有礙。越彼於餘此不轉故。或復礙者是和會義。謂眼等法。於自境界及自所緣和會轉故。寶疏二(二左)雲。論境界所緣復有何別。第四辨異也。一答也。若於彼法此有功能者。正理論雲。如人於彼有勝功能。便說彼為我之境界。釋曰。有境之法。於自境上。有見聞等遊履功能名為境界。心心所法。執境而起。名為所緣。即心心法二差別者。執境而起心心所同。名為所緣。越彼彼境。於餘境中此不轉故名為有對。取像卯持功能差別。心心法異名為境界。越彼於餘境此不轉故。名為有對。此謂差別。有人有四解。一雲境界有對。此約有能。非要起用。如彼同分眼名有對。所緣有對。執所緣境方起至現。謂起彼取果用。有緣即起。無緣不起。皆名有對。第二解。礙取境用名境界有對。礙取果用名所緣有對。第三解。礙體義邊名所緣有對。礙用義邊名境界有對。第四解。礙取境用名境界有對礙緣境用名所緣有對。詳此四解。並非論意。論雲何眼等至說名有礙。第五釋有對名也。先問後答。此文問。論越彼於餘此不轉故答也。答有二。此前答也。謂眼若是境界有是所緣色等之中。若於此名為有對。即礙眼等心等。於餘不起。是有對義。論或復礙者至和會轉故第二釋也。此是能緣所緣有境。與境和會起時名為有對。並非是礙能取果等也(文)。今謂光師固非也。寶師亦不領論致。此中論意問答二有對者。本就根識而論。非為就心心所顯其差別。然寶師解。約心心所立二差別。此不領論致也。若約心心所。則境界即所緣無二對別也。若心心所取為境界。則必緣執彼境而起。無有一心心所現行之時。雖唯取為境。而不能緣慮彼境者。是故執心心所而論。則境界所緣二對全同。論中約根識二法。以立差別。無有一處約心心所而論。諸師皆無此意故致謬錯。欲解此文。預須分別法境所緣之異。法廣。境次狡。所緣太狡。一切有為無為色心等法。有軌持義皆名為法。此法廣通無簡。又一切法中。為物所取。此謂境界。此境狡於法。又於一切境中。為心等法所緣執者。此名所緣。此太局狡。今案論意。為欲顯彰三種之法漸次差別。廣狡不同故。雲若於彼法乃至名為所緣。如上論文。一串貫通無有斷竭。疏主分析二文。換改前後屬當二種有對。其義甚不穩。審學者應思。清涼疏抄三十五下(三十九左)引此境界所緣差別文已釋曰。彼即大境。此即根識等。意雲若根識等。於色等境有能見等之功能故。即名色等為我境界。若心心所。猶如羸人非杖不起。託境方生。即色境等名為心等之所緣也。是則境界有對能緣力強。所緣有對所緣力強故。所緣中但有七心。境界之中具有根識。以根不託境而生故。故能取境邊。名境界有對。為境引邊。名所緣有對。而大雲釋雲。礙取境義邊。名境界有對。礙緣境義邊。名所緣有對。以非本意。以論引施設足論四句分別境界有對。謂一於水有礙非陸如魚等眼。二於陸有礙非人如人等眼。三俱礙如捕魚人及蝦□等眼。四俱非礙。謂除前相。釋曰。以此而明。以見等為礙耳。非礙見等也。又論自釋礙義雲何眼等於自境界及自所緣轉時。名為有礙。答雲。越彼於餘此此不轉故。釋曰。謂眼緣色不聽聲等故。眼於色名為有礙。礙我餘緣故。則礙取境義。斯亦有理。而疏不言礙取餘境。但言礙取境邊故。非論意(已上疏抄)今謂。清涼引大雲釋。大雲本未盡理。涼破亦鑿。又境界有對能緣力強。所緣有對所緣力強等者。迷謬之甚也。於二對中分開能所強弱者。論及疏記。毫無斯意。為不領會二對差別。致斯謬耳。定賓飾宗記二末(四十一右)亦釋此論及光記等。然不盡善。具如俱捨指要抄二(三十一左)述。 (二紙右)除勝定果餘宗無故(文)。義演雲。疏餘宗無故者。意雲。今者說十處名障礙有對。法處心所等名無對。問。何故不說勝定果色耶。答。少部並不許有果色故。謂不共許所以不說。問。何名勝定果色。答。謂菩薩從定所起。變為魚米肉等。是許有定中所變境故。 (二紙左)然經部等(至)實法成故(文)。義演雲。疏經部以下文來意者。問。凡言有對藉極微成。未審極微諸部何別。彼何處攝。答。然經部等至十處所攝者。意雲。經部說。能成極微成眼等根。細旋粗十處攝也。成眼根者眼處攝。成耳根者耳處攝。乃至成色塵者即色處攝也。餘並准此言即和集色等者。即指十處色也。演祕雲。疏然經部至十處所攝者。亦如大乘十八界種第六八緣。以境對根合法處攝。從所生現十八界收。此亦相似。義燈二本(四十右)雲。今者此中。且破經部師薩婆多有對色。先破能成。次破所成。且有宗雲。以七極微成一拏色。然不涉入。各各相去一微能所俱實。即從拏色始五識得。若一一微唯意識得。非五識境。經部所緣五識境。同有部說。然能成七微。是實所成。拏色是假。問。此二部七微何處攝耶。答若言意境。合法處攝。今者有宗。攝細從粗同色處收。若經部師。攝實從假。攝體從相。亦色處攝。問。既許四大造極微。一微中已有四微。若准七微各有其四。合二十八。何故但言七成拏(並四大合有百四十)答。據實而論。理有二十八。但為意境。非五識得。今者唯取五識緣境故。各七微不說能造。理亦無失。若說假部。極微能成所成。俱通實假。又極微假實。作四句分別。一粗假細實。經部師。二粗實細假。大乘極微。法處所攝。是假想立故。三粗細俱實。薩婆多。四粗細俱假。一說說假等。又有四句。一粗細二俱假。一說部。俱實。有部。俱句。說假及出世。俱非。即清辨勝義諦。 (三紙右)正理論中(至)法處攝也(文)。義蘊雲。疏正理論中與經部諍不許法處別有色者。此即正理師。許法處有實色。經部論之。准此疏雲。薩婆多極微。以細從粗。隨色處者。即古薩婆多計也。若爾何故此處不敘新師極微。答。彼與大乘雖假實異。然攝處同。故略不說。又薩婆多。諍法處有實色。應有餘色。謂無表等。何必諍彼極微。若正理師。法處亦不許有實色。即與經部同。何須有諍。應檢方悉(文)正理第四(十八左)雲。若謂此經非聖所說。違餘經故。法處不說無色言故。演祕雲。疏正理論至別有色故者。問。有部亦爾。何乃諍耶。答。正理難意。我粗細實。可細從粗在十處收。汝粗既假。雲何實細從假十處非法處耶。經部意雲。雖假實殊。隨所成粗在於十處。非法處攝故有諍也。 (三紙右)薩婆多(至)從粗攝故(文)。薩婆多計。有新古別。古謂婆沙等師。新謂正理論師。和集之言。含新古計。古計和合。新計和集。如下具釋。義燈二本(三十九左)雲。問。新古二薩婆多。極微成粗有何差別。答。且古薩婆多。以七極微成其粗色。由彼相近似成一相。據實七微各各自成粗色。不說相資。若新薩婆多師。其七極微同聚。相近相資與力。各各成其大相。不以相似合相方始成粗。又如長短等色。有長極微相。有短極微相。然此宗中長色中。得有短色。不如輕重法。重必無輕。輕必無重。不作相形以成輕重。但言不可稱之謂輕。可稱之物即名為重故。 (三紙右)薩婆多等粗細俱實(文)。演祕雲。等說出世及說假部。說假部計。蘊門皆實。說出世言出世並實。故粗細色在蘊。出世悉皆實故。故疏等言。等此二宗。各小分也。餘部全同。或復全異故。不等之。正理三十二(三紙右)立假實極微。如俱捨指要鈔第六。   (三紙左)各疏遠故(文)。義演雲。計離識實有名疏遠也。 (三紙左)欲難不極成所成有對(文)。義演雲。疏欲難不極成所成有對假故者。此說不對經部所由也。謂薩婆多有對色。是離識實有。若望大乘。名不極成有對。問。何故不對經部耶。答。經部說有對色同大乘是假。所以但對有宗。若不作此解。犯相符之失。 (三紙左)能成極成(至)隨一不成(文)。義蘊雲。問此因既犯隨一。何假要以極微非實為因。但立量雲。汝外有對實色。定非實有。計有體故。如瓶盆等。此立量是不成耶。何須更立不極成因。答。理雖實爾。若作此量。但破有部粗也不成。經薩兩宗能成極微。猶許是實。意欲兼破粗細故。且舉不極成因。論之意也。 (四紙右)若有方分(至)非礙(文)。義演雲。疏若有方分名礙薩婆多非礙者。意雲。有宗極微有其二義。第一雲。極微無方分。即極微無質礙。二雲。彼計。此處有一極微。不容第二極微。名有對礙。若據此義即名有礙故。此中破。義燈二本(四十二左)雲。然此方分四句分別。一經部。實極微有方分。二薩婆多。實極微無方分。三大乘。假極微亦有方分。亦無方分。所以然者。大假色中無極微故。雲無方分。然約假折粗至極微。可說有方分。方分有二。一方之分。是彼大色之分。不是更折此微為分。二方即分。瑜伽論言。有方無分。更無細分故者。以相礙宜名有方。而實不可折故雲無分。若更折之。即意作空解故。變似空相闕第四分。 (四紙右)五根五境(至)無不定過(文)。演祕雲。疏五根等亦攝在中等者。問。此量對誰。答。略為三釋。一對有對。五根境等。攝在宗中故無不定。若對經部有相符失。經部根等皆是假故。雖破能成。為遮不定。兼破根等。亦無失矣。二對經部五根境等。攝入同喻。論意但破能成微故。三雙破二宗。然別作量。以一量破二宗。進退有過。思可知也。第三義備。前二理通。義蘊雲。疏五根五境亦攝在中無不定過者。問。此量既破經部薩兩宗。若攝根境。入於宗內。此對經部。便有一分相符。何成能破。答。若對經部。但依論文。若對薩婆多宗攝根境。又解。若對薩婆多。攝入宗中。若對經部攝入喻中。各別為量。隨應對二故不相違。問。若對薩婆多攝根境者。此則兼破所成粗色。雲何說此唯破能成。答。此文本意。但破能成。為有過生故須兼破。問。大乘根境既實。入宗有自違宗過。入喻有所立不成。何名正量。答。隨入喻宗須加許執。即無過失。問。薩婆多粗色實。瓶既粗色喻應所立不成。答。彼宗粗色非皆是實。根等雖實瓶衣是假。如俱捨說。 (四紙左)無為不相應(至)亦無不定(文)。演祕雲。疏無為至無不定者。非色喻言。攝無為等。無為無礙不成衣等故。入同中故。彼不得將為不定。義蘊雲。疏無為不相應至無不定者。意明。此等皆名非色。設唯心等以為同喻。亦無不定。恐他不解。故此遮之。復有解雲。他許。不相應中和合體實可集成衣故。是不定者理定不然。薩婆多師。不立和合。經部計假。如何集成衣等。故知。但是虛說。又若他許成瓶衣等。今入喻中。即一分同喻闕無所立。便為自害。 (四紙左)正彼論文(文)。義演雲。亦應正彼唯識論文雲。若無方分無質礙。不成瓶衣等。 (四紙左)可尋比量(文)。尋繼也。左傳干戈相尋。又雲。若可尋也。亦可寒也。註尋重也。疏尋溫也。與燖通又即也。 (四紙左)此二比量破經部(文)。演祕雲。疏此二量彼經部者。詳曰。以折宗法而為其因。成非實有。通前三量。亦應無失。已成宗法得為因故。 (五紙右)二十唯識(至)不應成一(文)。彼論長行(七右)雲。以一極微六方分異。多分為體。雲何成一。彼述記雲。釋上半頌難有方分破經部。此亦設遮薩婆多師。演祕雲。疏極微有方分理不應成一者。以一極微對六方面。名有方分。既有六方。所對不同。能對之微。雲何體一。應立量雲。所執極微體應不一。可分拆故。有方分故。如諸粗色。 (五紙右)略有五難(文)。義演雲。疏略有五種難者。第一極微無方分。應無光影難。第二極微無方分見觸無差難。第三極微有中表一應成六分難。第四極微無中表微聚不異難。第五極微即粗色應無障隔難。 (五紙右)彼以極微(至)無和合色(文)。俱捨二(十八右)舉婆沙百三十二(二紙右)四說中。第二雲。又和合色許有分故相觸無失。由許此理。毘婆沙文義善成立。又破彼說雲(十八左)又離極微。無和合色。和合相觸即觸極微。如可變礙此亦應爾。 (五紙右)以理難雲(文)。義演雲。意雲。謂本計極微無方分。不能承光發光然計極微即和合色。所以先難和合合無方分。然後方破和合色不能承光發影。故雲以理破。 (六紙右)彼如於此為量同喻前(文)。演祕雲。疏為量同前者。同前承光發影中量。難彼極微令有方分。義演雲。量雲。此觸處亦應不得。彼即此故。猶如於彼故雲同前。又西明疏。見觸不邊。量雲。極微定有方分。因雲即和合色故。如和合色(文)。今謂演祕義演二釋不同。西明似演祕意。義演為優。二處同用一量。理不應然。故然義演量或未盡善。分為量雲。汝和合色等見觸此邊之時應得彼分無方分故如非色等。次下(七紙左)亦有類例。可准如焉。 (六紙左)和對古薩婆多師(文)。婆沙論一百三十二(二紙右)雲。尊者世友作如是說。若諸極微互相觸者。彼應得住至後剎那。大能說言實不相觸。但於合集無間生中。隨世俗諦假名相觸。問。諸是觸物。為是觸為因故生。為非觸為因故生。諸非觸物。為非觸為因故生。為是觸為因故生。答。有時是觸為因生於非觸。謂和合物正離散時。有時非觸為因生於是觸。謂離散物復和合時。有時非觸為因生於非觸。謂向遊塵同類相續。 (六紙左)集對新薩婆多(文)。順正理論第八(四左)雲是故應許極微有分。或許諸微互不相觸。互不相觸。不相離義異此可成。無一極微現在獨住。而不聚集。如前已辨。 (六紙)不然因有隨一不成(文)。演祕雲。若以此文對經部者。無方分因便成隨一。經部不許無方分故。 (六紙左)設許汝不(至)四方差別(文)。俱捨第二(十八左)雲。然大德說。一切極微實不相觸。但由無間假立觸名。此大德意應可愛樂(文)義燈二本(四十二右)雲。論必有上下四方差別。計彼本宗理無方分。今以量通令有方分。上下六方。各相擬儀。若無方分。應相涉入。故婆沙中。尊者大德說。極微無方分而不相至。流至現在相近名至。謂此極微在未來世。二各相離。流至現世。方始相近。而隔鄰虛中無聞故名至。非合名至。世友菩薩非彼說雲。若如爾者。應前極微住至後念。彼宗自計一剎那住便入過去。若至現在方始相近名為至者。即二剎那。應此落謝之微流至現世。以住現世方相近故。世友解雲。謂諸極微同在現在者。各去鄰虛中無間隙名之為至。俱捨論中天親破雲。何緣能礙令中間隙。 (七紙右)二十頌雲(至)應如極微(文)。彼論述記下(八紙右)雲。上之二句。難極微合應成六分。下之二句。難極微同處聚應如極微。如阿拏色。合七極微成。中有一極微。外邊有六。中極微若與外六極微合。所合既六。能合極微。應成六分。若以極微更無分故不相合者。六對之時。便相樂住同一處所。既同一處。阿耨色等。各各應如一極微量(文)。演祕雲。疏聚應如極微者。一極微處。若有六微。應諸聚色如極微量。展轉相望不過量故。則應聚色亦不可見。 (七紙右)故俱捨雲(至)應有分(文)。彼論第二(十八左)雲。又許極微若有方分。觸與不觸皆應有分。若無方分。設許相觸亦無斯過(文)光記二(六十左)雲。又許極微至亦無斯過者。此即破前第一師。論主以理總破。又許極微若有方分。觸與不觸皆有方分。若無方分。設許相觸。亦無有方分之過。何須避微相觸成過失耶。正理八(八紙)救雲。有分方分若異義同。立無分言已遮方分。如何於此復更生疑。謂許極微若有方分。既無方分如何可觸。又遍體觸。或觸一分。二皆有過。前已具論。如何復言若無方分設許相觸亦無斯過。若作俱捨師救。應返詰雲。汝立無方分。極微何不相觸。若言相觸成過失者。言不相觸亦不免過。對向六分面不同故。若言極微各有勢用。更相拒過不相觸者。此之勢用為離體不。若離體者。便同勝論業句義也。若不離體。體外無用。何不相觸故亦成過(文)演祕雲。疏觸與不觸皆應有分者。若相觸者。相對礙故理有方分。設不觸著擬宜。六方亦須有分。若不爾者何名對色。 (七紙左)為量同前(文)量雲。汝和合色應無障隔。無方分故如非色等。 (七紙左)二十頌雲(至)無應影障無(文)。彼論述記下(十三右)雲。下二句中。總有三破。若無方分應無發影。應無為障。第三句有此二難。破無方。義演雲。疏無應影障無者。若無方分者。應無影障等。即有對色應無影障也。影者光影。障者障隔。言此障無者。意說有對色無此障隔也。 (八紙右)二十頌雲聚不異無二(文)。演祕雲。疏聚不異無二者。聚不異言。牒有宗救。聚色與微而無異故。無二之言。天親難彼。聚色應無影障二也。即極微故猶如極微(文)。二十述記下(十三右)雲。頌第四句。破外救義。若諸聚色不異極微。極微無二。其諸聚色。應無影障。重成前義至下當知(已上)今謂此頌何用與論不合。此段論文唯結非實。況無轉救。 (八紙右)此結非也(文)。演祕雲。此結非等者。既破極微非實有。已成前量。雲外有對色定非實有。因乃無過。 (九紙右)八識生時(至)五根五境(文)。義演雲。疏謂八識生時至似根塵等者。意雲。八識若欲生時。先由第八異熟識。從自名言種子生。解變似根塵等者。即此根塵各有二種。第八變根。是親相分。為本質根發眼識等。第六若緣時。但是影像根。不能發識。塵亦二種。為本質影像易知。所言似根塵者。問。夫論似者。如鏡中火體相虛疏。無堪勝用。如何與識為所依根。答。今言似者與彼不同。鏡中面像。似質名似。言似根者。畢竟不實。是依他起法非真實故。從緣生故。總得名似。又言根者。不同小乘極微所成。執離識有。故得名似。 (九紙右)雖親不得(至)為所緣(文)。義演雲。意雲。釋外問。問。言識所變根識依根識既變境。五識應親緣本質境。答。雖親不得。要託彼生。問。第八變境。五自熏變為親緣者。第八變根。亦應五自熏變為親依根。答。不爾。五識緣外不緣內故。義演雲。疏實於本識色塵之上變作五塵相者。問。塵既有五。何故本識唯言色耶。答。五望本識皆名色塵。俱色蘊故。以能變識唯一種故。或唯舉色影餘四也。 (九紙右)所緣之中有親疏故(文)。義演雲。問。五識既託第八所變而生。更何須自變耶。答。以所緣之中有親疏故。自變名親。緣他所變者為疏緣如下自解。 (九紙左)以但能有(至)比知是有(文)。演祕雲。論以能發識比知是有者。汎明比知略有四種。一以因比果。如觀現法有引後用知所引果。二以果比因。即觀現法有酬前義。知能引因。三以體比用。觀所成法。而知作者作具差別。四以用比體。觀作者等。知所成法。今論所明。以果知因。由用比體。 (九紙左)此非他心(至)現量所得(文)。義燈二本(四十六右)雲。疏雲。眼等根非他心智及凡夫六識現量所得。意不障二乘凡夫。定心緣之是現量得。演祕雲。疏此非他心等境者。他心智者。但緣他心不緣根故。且依凡夫六識。散心之所不得。第六雖緣。然非現得故必除之。理實餘聖非定六識。亦不得也。其第七識。因中自他皆不緣根。果他不許故亦不簡。義演雲。疏及凡六識等者。意說。凡夫六識緣根。亦非現量得。問。五識可爾。第六雲何。答。自性散動。不分明取故。若爾色等應爾。答。不爾。且如色等。有相狀顯現可得。然五根相狀不顯現故。非現量得。 (九紙左)觀所緣論亦作是言(文)。彼論(七右)雲。以能發識。比知有根。此但功能。非外所造故。本識上五色功能。名眼等根(文)。義蘊雲。疏觀所緣至識上色功能等。謂第八識上種子。有功能能生緣色之識。名色功能。即以此種為五根也。如下第四卷自當解(文)。義演雲。疏觀所緣論等者。意說。觀所緣論既言功能。不言現色。明知。五根即五識種子。疏引意者。證種子為五識義。義燈二本(四十八右)雲。大種造色有多解不同。一者唯從自種。造名大造。故二十唯識雲。識上色功能名五根應理。功能謂種子也。五根者所造色也(文)今謂功能五根一體異名。分為能造所造者不可也。笠置雖加救釋。而義不穩暢矣。 (十紙右)二十頌雲(至)境相而轉(文)。彼論述記上(四十一右)雲。論頌曰。識從自種生。似境相而轉。為成內外處。佛說彼為十。述曰。此即第二說密意。頌舊論說言。故佛說此二似內外處。名之為二似有色處。故言為十。亦不相違。謂六內識從自種子生現行時。其現行識變。似色等境相而轉。非外實有色等十處。為破實我。為成內外處。世尊說有色等十處。是此中意論曰。此說何義。述曰。此釋頌(文)故假問起。論似色現識。從自種子緣合轉變差別而生。述曰。釋初二句頌似色現識者。謂即眼識能現似色而轉之。識無實色故。名為似色。識現似識故。說現識名似識。從自種子緣合轉變差別生者。從能生已識體之種。此種由境界等諸緣合。已異本相續名為轉變。此了色識。從自種子緣青黃等。種種行差別而生。論佛依彼種及所現色。如次說為眼處色處。述曰。依眼識種說為眼處。依於眼識所現似色說為色處種名為根。相名為色。故言如次。 (十紙右)大眾部等(至)眼不見色(文)。宗論述記(五十四右)雲。五種色根。肉團為體。述曰。契經中說。眼謂大種所造。乃至各別堅性堅類。故知。眼根不得境故。次說言。眼不見色。耳不聞聲。鼻不嗅香。舌不嘗味。身不覺觸。述曰。根體非淨色。如何見色等。故識能了。非根有能(文)五根章(十二左)雲。大眾部等體。即四塵肉團為性。無別淨色。不能取境。稍勝餘色故名清淨(文)。造色章(初左)雲。大眾部說。四大為能造。四塵為所造。無別五根。即四塵故。俱通有漏及以無漏。許佛有故(文)義燈二本(四十四左)雲。又色根見非見四句分別。一識見根非見。大眾·一說·說出世·雞胤等部說。五色根不能見色。薩婆多師等根。見識不見。大乘師等。根識二俱見。四根識俱不見。謂在胎藏等位(文)。義演雲。眼不見色者。意雲。眼等五根。既以肉團為體。以粗鈍故。所以眼不見色。等見者取也。非謂了知名見。餘根准此。言各別堅性等者。意雲。肉團根。即以堅濕等為性。五根各用堅等四大為體。故知。無別清淨色為根也。 (十紙右)薩婆多師(至)仍實有體(文)。造色章(初左)雲。薩婆多師。四大為能造。唯有漏。有礙。觸處所攝。五根五塵。及法處無表色為所造。五根五塵皆唯有礙。唯是有漏法處無表。說通無漏。是無礙攝。皆是實有。五根章(十二右)雲。薩婆多師。別有四大。生等五因為因緣。造眼等五根。大唯身觸根雖和集。並實有體(文)義演雲。疏別有四大生等五因。為其因緣者。四大即生等五因。五因是四大上義。五因者謂生依立持養。生因者四大與根塵為生長處。依因者而根等為依止處立因者根等為安立處。持因者根等為住持處任持根等。養因者根等為養育者。故說五因是四大上義用。雖以四大五因造根塵。然四大唯身根得。餘根不得。 (十紙左)成實論師(至)出家(文)。清涼華嚴玄談八雲。其成實論。先是外道入佛法時。經部攝故(文)然依嘉祥三論玄雲。成實論者。佛滅度八百九十年。罽賓小乘學者之匠。鳩摩羅多上足弟子。訶梨跋摩之所造也。又訶梨跋摩傳雲。初依薩婆多部出家。又三論玄雲。有訶梨跋高足弟子。序其宗曰。訶梨跋摩。本是薩婆多部。鳩摩羅多弟子。又華玄略述曰。事薩婆多部鳩摩羅多(文)五根造色二章。全同今疏。 (十紙左)經部(至)實極微成(文)。造色章(二右)雲。經部師說。能造所造雖並有礙。皆通假實。極微是實。粗色是假。皆有漏。無表假立。法處無色。不許色蘊有無表色。 (十紙左)說假部(至)攝各別故(文)。五根章(十二左)雲。說假部說亦通假實。在蘊門實。界處假故。造色章(二左)雲。說假部說。能造所造。若粗若細。在蘊門中體皆是實。義積聚故體非積聚。在界處門。並皆是假。依緣並皆體積聚故。通有無漏。 (十紙左)一說部說(至)都無體性(文)。五根章(十三右)雲。一說部說。根唯有名。都無色體。造色章(二右)雲。一說部說。能造所造。唯有一名。都無實體(文)。若依五根造色章及義燈等。更舉說出世部。造色章(二右)雲。說出世部說。能造所造。若有漏者。並皆是假。從顛倒起故。諸無漏者。並皆是實。非倒生故(文)五根章及義燈亦同。 (十一右)眼唯得三(至)皮根即風(文)。義演雲。疏眼唯得三至堅等者。意雲。眼得三大。唯除於風。不可見故。見猶取也。身得四大。非唯得火。亦得餘堅德等也。鼻舌二根如此。次有堅濕二德。耳唯得德。如前章中廣破彼宗說。五根體即五大也(文)三外道計如上已明。 (十一左)然今大乘等(文)。五根章(十三右)雲。今依大乘中。略有四釋。出體門中。當具顯亦。出體性者。唯識第四略有二說。一難陀師等說。唯是種子。無別現行淨色五根。此有四義。一唯見分五識種子。二唯相分五塵種子。三通取見相二分種子。此三皆是難陀師義。四護法菩薩。假為救言。取感五識增上業種。名為五根。唯識第四說。眼等五識。無別眼等為俱有依。眼等五根即種子故。二十唯識伽陀中言。識從自種生。似境相而轉為成內外處。佛說彼為十。乃至廣引觀所緣論頌說雲。彼頌意言。異熟識上。能生眼等色識。種子名色功能說為五根。無別眼等。種與色識。常互為因。能熏與種遞為因故。又復彼雲。有避前來所說過難。明附彼執。彼轉救言。異熟識中。能感五識。增上業種名五色根。非作因緣生五識種。二護法等正義。別有現行淨色。為其五根故。唯識雲。五識俱依定有四種。謂五色根六七八。隨闕一種必不轉故。對法等雲。眼根雲何。謂四大種所造。眼識所依。清淨色為體。乃至身根。身識所依。淨色為體。唯識論雲。此中且說不共所依。對法又雲。眼界者。謂眼曾現見色。及此種子積集異熟阿賴耶識。即取現種俱名眼界。餘四界皆然。問。眼界眼根二義。何別根唯取現不說種耶。答。持因稱界。種亦界名。增上名根。種非根攝。問。現根增現識現色得根名。根種增識種應同現根攝。對法論雲。由根種子生現根已。識之種子方生現識故。答。大種所造功用增上。現得根名。種非大造。用非增上故非根攝。問。現根依大起。是眼亦稱根。大種亦為根種依。如何眼種非根攝。答。此依顯相。種子非根。據理依文。種亦根攝故。抉擇說。眼等五根通現種故(文)。義燈二本(四十五左)雲。大乘出體三類不同。一難陀等。唯說種子名為五根。此有四解。如章及疏。二安惠師。即以邊計所執相分為五根體。以能所取虛妄起故。然十八界種子各別。如論第四。三護法等師。是依他起種子各別。然有二說。一雲唯現。二通現種。如法苑說。 (十一左)內自種子(文)。義演雲。即是色根自種子為因緣。識變現行四大。為增上緣。造根境等。 (十一左)於中三說(至)四大所造(文)。義演雲。疏於中三說者。用種子為根。而有三說。如第四卷疏解。疏體既非色者。意說。眼根體既是種子。而非色者。故知。不同小乘心外四大所造。 (十二右)如對法疏(文)。一末(十紙右至十四紙)廣明五根之義。 (十二右)論外有對色(至)內識變現(文)。義演雲。此舉外色不成。證唯識所變。問。既破眼根。何名外耶。答。謂諸大乘所計眼根境等。皆是心外積極微成。今破非有故。雲外有對色。理既不成等。前既敘根。今時因便敘境。非是正破。略對八宗以明假實(文)今謂。論言外者。此指心外。非謂根內塵外。疏主此段釋塵假實。義演為簡有濫具釋耳。 (十二左)大乘之中(至)為五塵(文)。演祕雲。疏有以過去五識相分為五塵者。是過去世五識所變相分熏成。後生現行。今為識境故。觀所緣論雲。或前識相為後識緣。引本識中生似自果功能令起。不違理故。 (十二左)如色中二十五種(文)對法第一(七紙左)雲。色者謂四大種所造眼根所行義。謂青黃赤白。長短方圓。粗細高下。若正不正。光影明闇。雲煙塵露。迫色表色。空一顯色。此復三種。謂妙不妙俱相違色。此青等二十五色。建立由六種因。謂相故。安立故。損益故。作所依故。作相故。莊嚴故(文)對法抄二(二十丁右)雲。此色略以四門分別。一彰數不同。二形顯差別。三假實有異。四三界有無。一彰數不同者。此論說有二十五種。如文自列。五蘊論說。色謂顯形及表色等。瑜伽第一(五左)雲。此復多種。略說有三。謂顯色形色表色。顯色者。謂青黃赤白影光明闇雲煙塵露及空一顯色。形色者。謂長短方圓粗細正不正高下色。表色者。謂取捨屈伸行住坐臥。如是等色(已上)顯揚第一(十二左)雲。此復三種。謂妙不妙及俱相違。彼復雲何。謂青黃赤白妙是顯色。長短方圓粗細高下正及不正煙雲塵露光影明闇若空一顯色。若彼影像之色是名為色。各第一卷初說亦三。顯形表色。瑜伽復說有二十四。二十五中。唯除迥色。顯揚後說亦二十四。二十五中。除迥表二。增影像色。五蘊論等。初說三等眼識所取。色性唯一。由相顯了積集差別業用異故。攝法周盡。總類分三。理實唯應立此三種。或總立二。表即形故。餘色但是二之差別。瑜伽後說有二十四。除迥色者彼第三雲。暗色明色說名空界。空界分二。一迥二空。一顯空一顯攝迥色。故略不說。顯揚後說有二十四。除迥表二。加影像者。無迥所由。如瑜伽說。或彼顯揚。亦說迥色說四顯。下有等言故。不爾等言。便成無用。光影等色。彼自列故。乃至廣說。此論周備說二十五。故諸論說皆不相違(文)小乘言顯形二十。俱捨第一(六十紙左)或雲。大乘五塵。初色塵中。顯形二十色。及法處攝五種色法者。誤之最矣。顯形分為二十者。大乘諸論所無。又法處所攝五種。取入二十五色中。不知何論。定是無據之臆談矣。 (十二左)不見香味通假之言(文)演祕雲。雖無明文。以理言之。亦得有假。如和合香。可許是假故。瑜伽論五十四(十六紙)雲。空行風中。無俱生香。唯假合者。既雲假合。明知是假。味中必有和合之味。類香通假(文)演祕所引論文者。瑜伽明定果色中無香味已因言空行香之文也。非是明斷香假實之文故。言雖無明文以理言之等。彼具文雲。復次法處所攝勝定果色中。當知。唯有顯色等相。何以故。於彼香等生因闕故。又無用故。如是於空行風中無有。俱生香等唯有假合者。又離輪外所發光明所餘大種及與香等。皆不可得。倫記十四下(三十九左)雲。空行風無俱生香等者。此因言。長辨空行風無根本俱生之香。但有假名。如風遇花香逐風來文。然論香味假實異說非一。淄洲補闕義林五蘊義。並撲揚法華攝釋。並此演祕俱捨光記皆雲通假實。潞府義忠雲唯實不通。疏主對法抄具舉二義。初唯實義。次通假義。於中後釋置有義之言。又此疏及對法抄並雲。不見通假之言。今案此疏語氣及彼抄有義之言。疏主以唯實為正必矣。具如笠置抄中。對法抄一末(二十五左)釋香中雲。二假實。有異者此六皆實。無文說香亦通假故。積顯以成形。形表皆稱假。積香成和合。應非真。前因俱聲為難亦爾。相待形便失。形表皆成假。待餘香尚在。和合故成真。積短為長。失本短。長短非實性。彼俱生成和合。二香應並假。於此難中應設功力。同卷(二十六左)釋味中雲。二假實者。無文說假故。皆實有。難和合等應如香說。有義和合香味二種。如後五聲。亦假非實。待他成故。別折彼時失彼相故。又。淄洲三科章。判好惡等香雲。據性是假。論體是實。 (十三右)觀所緣論(至)能生識故(文)。彼論(六左)雲。外境雖無。而有內色似外境現。為所緣緣。許眼等識帶彼相起。及從彼生。具二義故。此內境相。既不離識。 (十三右)然雖識變(至)及解根義(文)義演雲。疏然雖識變者。問。今此論(文)未知何意。答。為釋通外難兼解根義。難雲。我宗中。有實極微所造。所以根境有別。汝大乘既皆識變。即應根境無別。答如下言。 (十三右)然且依常徒義(文)下疏四末(六十七紙至七十七紙)具論根義。又常徒者下。八本疏(四十四丁右)雲。即長途義。又一處雲。難陀等長徒義。 (十三右)若約觀所緣論(文)彼論雲。以能發識比知有根。此但功能非外所造故。本識上五色功能。名眼等根。亦不違理。功能發識理無別故在識。在餘雖不說。而外諸法理非有故。定應許此在識非餘(文)下第四論(十五右)雲。識上色功能名五根應理。功能與境色無始互為因。彼頌意言。異熟識故。能生眼等色識種子名色功能說為五根。無別眼等。 (十三左)第四卷中(文)彼(十六左)雲。有避如前所說過難。明附彼執復轉救言。異熟識中。能感五識。增上業種名五色根。非作因緣生五識種。妙符二頌。善順瑜伽。 (十三左)對法第一(文)第一(五紙左)演祕雲。疏謂曾現見色等者。釋論解雲。曾見色者。謂能持過去識受用義以顯界性。現見色者。謂能持現在識受用義以顯界性。釋曰。受者取也。即釋前現見義者是境。即明前色。由能持識根方取境故。舉所持以明界也。此但明界。界謂能持。不言眼義。或持識者。顯其界義。受用義者。明其眼義。疏及此種子者。釋論雲。謂眼種子。或唯積聚。為引當來眼故。或已成就。為生現在眼根。釋曰。由此種子能生二世現行眼根。眼根因故亦名眼界。故彼論雲。故此二種名眼界者。眼生因故。二世眼種名為二種。因義名界。總以持因二義名界。然瑜伽論五十六(十左)六中六義名界。恐繁不具。餘根准此(文)今謂准對法抄。演祕解論粗矣。不分引生。不解積聚成就等義。故對法抄一末(初丁左)雲。辨眼中。此本論文後釋師解。曾現見者。舉現行用以顯眼相。瑜伽第九說眼已見當見現見。實通三世前廢立門。但依二世顯界義故。略無當見。種子等者。此依種子以顯界性。種子現行。俱是眼界不即不離。故眼界攝。不爾眼者應非見義。下皆准知。有說。唯種是眼非現。有說。唯現是眼非種。有說通二。及諸外道小乘等說。五根體性各各不同。種生現行同世異世。並如唯識第四卷論第一卷疏第四疏釋。論眼界曾見色者。至以顯界性。述曰。釋師解。前二世持義。有持用故。當世相持如前已說。分明觀矚。立以見名故能持識以顯界性。論及此種子至現在眼根故。述曰。解種子界。謂即眼界生因種子。有說。唯本有有說。唯新熏。有說本有及彼新熏。緣未合故在未潤位。二皆積集為因。能引當來眼根。或緣已合在已潤位。二皆成就為因生長現在眼根。種令法生以顯界性。唯說二世。過去所生。體已無故。略而不說。現眼能持識起於用。以顯界性。不說未來。未有用未起故。亦略不說。能持現眼既通過現故。種子眼過去亦成。現眼種眼。俱通三世。各依一義說世有殊。隨其所應理無乖返。亦種談體有能生二世。現據義增。過有持義。亦不相違。本有等義及熏習等。如成唯識第二三說。論此二種至眼生因故。述曰。釋引及生種為界所由。名言種子親能辨法。生起因緣故稱名界。今據實義種非眼唯界。現通二種。不能見故。餘皆准同。 (十三左)又瑜伽抉擇分等(文)。五十六(十三紙右)五十四(八紙右)。 (十三左)由本熏時等(文)。演祕雲。根實唯種。由熏種時心變似色。對法據此熏時似色。名為現色。餘根亦然。 (十四右)對所生之果識等(文)。演祕雲。能生果法名為功能。現行色根。能生識果。據此假說現行色根。名為功能。功能即是種子異名。 (十四右)功能生識(至)不說(文)。演祕雲。功能生識等者。大小皆許根名功能。所以論雲發眼等識名眼等根。舉功能顯。由體有諍故。論不出之根體也。詳曰。唯現家會所緣論名功能意。彼言功能據極成說。雖實現色是眼等根。由不極成故彼不說(文)。義蘊雲。疏體實有無彼此競故不說者。此釋所緣論等說功能為根者。功能生識之義。大小共許。故彼論但舉功能以顯根體。以其根體。有部實經部假。護法等有。難陀等無。彼此競故。但舉功能不說根體。有雲。此釋不說種子為根。所以謂種子體護法實安惠假。大乘並有。小乘多無。彼此乖競故。不說種子以根也。如前解正(文)義演雲。問。唯現行家若取現色名根者。何故觀所緣論中。但說功能名根。不言現色耶。現家答雲。功能能生識。大小乘共許。故舉功能以顯根也。問。何故不言根體。但說發眼等識名眼等根耶。答。以眼根體離識或有或無。彼此諍猶未定故。不言根體。問。彼既言功能。寧知是色根耶。答如下。 (十四左)俱用之家如下第四(文)。論第四(十六右)雲。又瑜伽論。說眼等識皆具三依。若五色根即五識種。依但應二。又諸聖教。說眼等根皆通現種。執唯是種。便與一功聖教相違。有避如前所說過難。明附彼執。復轉救言。異熟識中。能感五識增上業種名五色根。非作因緣生五識種。妙符二頌。善順瑜伽(文)疏四末(七十三左)雲。論又瑜伽說(至)依但應二。述曰。如瑜伽第一等說。六識皆有三依。謂因緣依等。汝之五識依。但應二以種子為俱有根故。與因緣根無別體故。依但應二。第九諸根唯種子難。論又諸聖教至聖教相違。述曰。如對法第一等說。眼界者。謂曾現見。及此種子積集異熟等。若五色根即是種子。何容更言及此種子。乃至識界亦言現種。若謂五根唯種子者。則違如是一切聖教。諸識亦應唯種子妨。此等皆有無量教文不能煩引。皆為比量。不能具作之。一一皆應出其理。教此中引教粗略而已。自下第十。假為他救難。於中有十。初敘救。論有避前來至善順瑜伽。述曰。上難本宗。下難救義。此申難也。護法假朋二十唯識等文為本。避前來過設轉救之。眼等五根非識種子。感識業種即是五根故。一無諸種雜。二無識蘊雜。三非外處雜。四無因緣雜。五無闕三依失。六無根唯種失。隨下諸解。一一疏條無雜過也。妙符二頌。銷釋可知。善順瑜伽無前說過。 (十四右)唯種子者。陳那等義(文)。義蘊雲。然准下第四卷。即是難陀師義。今說陳那。且據觀所緣論解。 (十四左)下破所緣緣(至)後歸正義(文)。演祕雲。疏下破所緣緣(至)第三結正義者。詳曰。撿下文中。歸正義處。乃是總破有對色中大文第三。除此更無歸正義處。破有部後。雖復結雲許有極微。尚致此文。然無歸於正義之處。以理應雲後總結也。即是復雲許有極微文等是也。或可。文言況無識外真實極微即正義(文)義蘊雲。疏下破所緣緣至復歸正義者。下論雲。由此定和。自識所變似色等相為所緣緣。見託彼彼生帶彼相故者。是第三歸正義也。論云然識變時下。乃是破有對色中大文第三。申正義。疏主以兩師俱是第三申正義故。合為文。於中復科。第一顯識變所緣緣義者。即是此破所緣緣中第三歸正義文也。恐復不悉故此辨之(已上)今謂。演祕兩釋並不允。義蘊為優。 (十五右)即總非十八部(文)。義燈二本(五十三右)雲。論雲。眼等識外所緣緣理非有故。疏雲。總非十八者何也。若雲除根本部即應十七。以一說部無實境故。應除一說及出世部。出世部說世間皆妄故。此雖可爾。出世如何故本意說。隨古人說雲總非十八。據實二十若爾一說雲何破耶。執有虛妄外所緣緣故。今破之。不爾一說豈知唯識。義蘊亦依此說。 (十五右)故宗輪雲(文)。彼疏(三十五左)雲。一切預流。皆知自得預流果證。不待尋教他言方了。又說。彼心等一剎那頃能了自性。異餘部宗。雖諸異生後三果等。皆悉如此異生未明瞭。舉初聖果故(文)演祕雲。一剎那頃。受等心所還能自緣。問。何獨初果。答。一切皆得凡夫不明。所以不說。預流初聖故舉例餘(文)義蘊雲。疏宗輪論雲。至能取自性者。謂大眾等。心得自緣。引此為證。此等師意。凡聖之心。俱得自緣。以出世部等。說有漏心境體非真實故。此偏言聖者。舉預流者。初入聖故。此說心自緣者。說同念自緣。若緣餘分及隔念者。大乘亦許。 (十五右)至第二卷當知(文)。論第二(二十六右)雲。執受及處俱是所緣。阿賴耶識。因緣力故。自體生時。內變為種及有根身。外變為器。即以所變為自所緣行相。杖之而得起故。 (十五右)此即總牒(至)所緣緣義(文)。演祕雲。有義斥雲。若牒共許何名汝執。又自宗義次前已說。何須重說。今辨親緣。豈大乘中能引自識。是此所引親所緣緣。詳曰。所緣緣者。為境生識此之名義。大小通許。名之為共。非言此緣體姓差別一切率同名為共也。亦如因明共比量義而所諍宗實不同故。前標所緣。辨自識變。未明何義名所緣緣。今牒共許所緣緣中他所許義。言執何違。何有重失。難引自識。例此知非。 (十五左)法必有體(至)無法即非緣(文)。義演雲。意雲。由有體法能生識名緣。緣者由也。何故緣義。不是能緣耶。答。不然。如下雲若無法即非緣故。言無法非緣者。約影像說。若據本質。無亦生心故。前言獨無不生心。但無得起慮也(文)演祕雲。疏法必有體至是所緣者。有義。彼似境相。非是所緣。屬能緣攝故說似境。名所緣者。必不應理。詳曰。此蓋似破。於無過中妄生過故。疏談彼意識上必有似境之相。其色等境。方名所緣。不爾便非。何以故。能緣無彼取境用故。又如眼識緣色之時。識上若無似境之相。色境名為眼所緣者。色必應為耳識所緣。耳識亦無似色相故。若不爾者。比量相違。若許爾者有雜亂失。由此要須有似境相。然疏文約而義繁也。長披審思。幽旨方悟。疏中不斷似境之相屬所緣也。 (十五左)下第七卷四緣中(文)。論七(三十左)雲。三所緣緣。謂若有法是帶已相心。或相應所慮所託。此體有二。一親。二疏。若與能緣體不相離。是見分等內所慮託。應知。彼是親所緣緣。若與能緣體雖相離。為質能起內所慮託。應知。彼是疏所緣緣。親所緣緣。能緣皆有。離內所慮託必不生故。疏所緣緣。能緣或有。離外所慮託亦得生故。 (十五左)第二卷末(文)。論二(二十七右)雲。執有離識所緣境者彼說。外境是所緣。相分名行相見分名事。是心心所自體相故。心與心所同所依緣。行相相似。事雖數等。而相各異。識受想等相各別故。達無離識所緣境者則說。相分是所緣。見分名行相。相見所依自體名事。即自證分。 (十五左)觀所緣論(文)。彼論雲。內色如外現。為識所緣緣。許彼相在識。及能生識故。外境雖無。而有內識。似外境現為所緣緣。許眼等識帶彼相起及從彼生。具二義故。此內境相既不離識。 (十六右)正量部識(至)根方緣(文)。義演雲。疏眼光至方緣者。意雲由二義。第一眼舒光至境方緣。第二除色外餘塵至四根方緣。彼宗有此二計。與正量計同故便敘之。如晝見打鐘亦入耳等(文)俱捨光記雲。若依勝論。六根皆取至境彼計眼等五根。如次以火空地水風為體。眼以火為體。眼以火為體。故舒光至境。或曰。光等至眼能取。耳無光故聲入耳。故先見擊鐘後聞聲故等。 (十六右)正量不許具二義名緣(文)。義演雲。疏具二義者。一雲。有體能生心緣。二雲。相於識上現名所緣。要具二義名所緣緣也。 (十七右)又與能生(至)為不定過(文)。義蘊雲。設若正量部立量雲。我識外色。定是五識中隨一親所緣緣。因雲。以能生識故同喻。猶如聲等者。即以因緣增上緣等。與彼作不定過。如疏可解。 (十七右)然小乘等(至)今破也(文)。義演雲。意雲。小乘等計心外有法為自識親所緣緣。大乘破者。彼卻問曰。如我識外有法。即不許為親所緣緣者。汝大乘有所緣緣。豈非心外有法耶。答。如疏雲。若不遮心外至託之而變者。總答。前問。意雲。雖然有實體法為疏所緣緣。然此本質法。但是第八識所變。亦不是離識實有。 (十七右)如第七卷說(文)。如上已引。 (十七左)觀所緣緣論(至)所緣緣(文)。下疏八末(四十四右)雲。第二依陳那觀所緣緣論中。說許五識後念見分緣前念相分。彼論言。或前為後緣。引彼功能故。彼隨經部因果異時。既非現境生五識故。前念五識現行相分。為能熏引相分種子。生於後念五識相分。前念五相有力能生後識見分故。是緣義。後念之識帶彼前相生故。是所緣義。即以相分為行相。本質為疏所緣緣義(文)。義演雲。疏觀所緣緣論說過去色識等者。意雲。前念識緣色等熏成種子。即此種子。後念生現行色等。遂能發生現行五識。但約熏種時名過去。不是過去色等發現五識。五識不緣過去法故。故知。但是識變為所緣緣。非是心外有法為所緣緣也(文)觀所緣緣論(六左)雲。或前識相為後識緣。引本識中生似自果功能令起。不違理故。 (十七左)二十唯識等(文)。下論第四(十四左)雲。二十唯識伽他中言。識從自種生。似境相而轉。為成內外處佛說彼為十。彼頌意說。世尊為成十二處故。說五識種為眼等根。五識相分。為色等境故。眼等根即五識種。 (十七左)並同觀所緣緣論(文)。彼論(初)雲。或執和合。以識生時帶彼相故。 (十七左)隨彼彼處(文)。義演雲。意雲。隨彼彼處。五塵眾多極微。各各和合。而為色等為眼等境。又處者。或可十處也。 (十八右)如阿拏色等以上(文)。阿拏色。舊雲阿耨塵。方廣大莊嚴經第四曰。七極微塵成一阿耨塵(二十紙左)密鈔三(七丁)曰。阿耨之言。或雲阿拏。此雲極微。言即是七微合成者。謂四方上下及於中間。各一極微名為七微。謂七極微互相觸著。不相離散名為合成(七)法苑林章集解八(藥師寺最行)曰。梵雲波邏摩阿拏。此雲極微。訛名阿耨。今略但言阿拏。一雲。阿拏者此雲微。非言極微。以此為正非略言之(文)今謂。有人引俱捨者不可也。阿拏阿伽不同故。又密抄。阿拏翻極微亦非也。具如對法抄解。對法抄第二(五十三紙左)雲。梵雲波羅摩阿拏。此雲極微。微者少義。色中至小立極微名。從七波羅摩阿拏成一阿拏。即從七極微方成一微義。舊語音訛。故名阿稱。成極微者是邊際義五十四說。由分別惠分拆諸色聚集極微。成唯識亦言。雖此極微猶有方分。而不可折。若更折之。便似空現。不名為色。故極微是色邊際。瑜伽第三又雲。色聚有方分。極微亦爾。色聚有分非極微。極微即是分故。更無餘極微。故顯揚第五第十六第十八。文義並同故不煩引。此言分分。方之分故。然彼極微是方無分。又有異釋。如唯識疏(文)又阿拏與阿伽別。俱捨論第一(二左)雲。傳說。阿伽謂積聚色極能為礙。故名阿伽。此空界色。與彼相鄰。是故說名鄰阿伽色。有說。阿伽即空界色。此中無礙故。名阿即伽。阿伽色餘礙相鄰。是故說名鄰阿伽色。光記雲。伽翻為礙。阿通二義。或名為極。或名為無。此是極義。寶疏雲。述婆娑異釋。此第一。阿伽是極礙也。第二釋。阿伽是無礙也。梵語阿伽通其二義。各據一釋。下疏(二十一紙左)雲。以此微相與寶相鄰。 (十八右)今牒定也(至)非實有(文)。義演雲。疏牒定至非實有者。意雲。如論言非和合相異極微有實自體。此但是牒定他宗。不可作量。犯相符故。論言分折彼時似彼相識定不生故者。釋和合相無實體。非與五識作緣所由也境既無識雲何生。 (十九右)今以為喻意取少分(文)。演祕雲。但取非緣一分為喻名為少分。義蘊亦同。 (十九右)以五識是有法所收(文)。演祕雲。無過所以。如燈具辨。問。本成和合非五識緣。今意在法五在有法乃成和合非是意緣。何關五識。若爾頌中何言五識。答。五雖有法。亦名所立故。如瑜伽雲。何所立有三。謂自性差別。理門亦云。但由法故成於法。如是成立於有法。問。法中言設明非實許。第二月上設五所緣。理竟何失。而於法中要除五耶。答。他許自違。縱他名設。他元不許。雲何稱設。詳曰。歷觀群典。設有二途。一者他許自宗不許而有設言。二者自他雖總不許。為有所奪。假縱於彼亦復言設。即攝大乘設許經部色心互為無間緣義。如下當悉。第二月喻。他雖不許為五所緣。為奪於緣。縱許所緣理亦何失。同攝論故。若准此理。彼頌五識。在於法中。亦應無爽。當更審思(文)義燈二本(五十三右)雲。論雲。勿第二月等能生五識故。准瞿波師二十唯識釋。一雲。唯意識得。此中為五識喻。非緣義等故無有過。以五識是有法收。同喻無有無所立過。此意若以和合為有法。於五識設所緣非緣為法即喻中有所立不成過。以經部師亦不許緣第二月故。今既和合。於五識名有法。設所緣非緣為法。五識既在有法。第二月是第六所緣。以無體故。不是緣義。故得為喻。無所立不成過。具解如疏。有釋雲。瞿波二解。一許五識緣第二月。護法不許。評二說中。瞿波順文違理。以緣月故順文。而現量識緣比量境故違於義。今謂理難。若現量識緣比量境即違理者。遍計所執聖者達無。得說遍計為凡聖境。五緣非量境違何正理。設許非違理亦非順文。觀所緣雲。設所緣非緣明非實許故。護法勝。破經部宗中。所緣緣義者。有雲。如聚實微以成假色。即以實微為緣。假相為所緣別起。行相攝屬見分。即當大乘相分所攝。他攝此相為行相故。說為見分。十九部同。今者經部取彼假相故離識取。若爾假相非五識緣。實微是緣。雲何破彼雲和合相應非五緣。彼已自許假相非緣。今者破他相符之失。今解雲。汎說所緣緣即如彼解。據實和合能生識故。即為緣也。所以破之。問。如經部說。積微為粗。攬多法故。是假非宗。依大乘宗。且如眼識及同時心所。所帶相分。皆各熏成本質之種。後生現行。為從一起為多共成。若從一起熏習同時。勢力復等。有生不生不應道理。若許皆生。即各各別。心王心所不同一所緣。若多共生如何非假。答。不同彼許。不以種體和合成一。以別別種共生一現。以本同緣於一質故。種在一識。所生之色一體蜜合。故不是假。又復彼許離實無別和合相故。故相是假。大乘種現不定一故。所以是實。又設許假非無體假故。五識緣。彼無體假。故非三緣。 (十九左)又以義減(文至)意所緣故(文)。義蘊雲。疏又以義減文至法除五字者。問。此正破經部和合之色是五識緣。今除五字。便難和合。亦非第六緣。既超本宗何成善破。答。本意正難和合假色不得成緣。設對意識。量成非緣之義亦立。又今且以巧惠消釋論文。故設除五無違理失(文)義演雲。意雲。設若依前將五識在法中為量者。亦無有所立不成。何以故。以依義而減文故。故宗法中須除五字。直立量雲。和合色等。有法於識設所緣非緣。為宗亦無過。此一解顯五識不緣假。 (十九左)或除至為宗亦得(文)。義演雲。即第二更解。意雲。設將五識在宗法中為量亦無過。何以故。以宗法中除設所緣三字。量雲。和合色等。有法於五識非是緣。為宗亦無過。以非緣宗於喻上轉故。雖前觀所緣論比量不作如是解。今設將五識。在宗中除五等字為量無過。即通說前二解也。 (十九左)亦非法性(文)。演祕雲。性者體也。無實體故名非法性。 (十九左)便無本質(文)。義蘊雲。疏便無本質亦非法性者。謂五識緣境。必杖本質。現量證境。得法自性。空花無質故非五緣。 (十九左)又所緣是境義有無俱成(文)。義演雲。意雲。准前二解五識緣有無不同。然此有無總得為境。於中無體法。但得成所緣。不得成總。以無體故。故知是一解。 (十九左)不須加減(文)。演祕雲。義須加減者。或有疏雲不須加減。略為二釋。一雲。義是不字非也。然有無境雖皆所緣。但意所緣非五識境。據義而言。當須加減。非文不正。須加減之。二不字正。義言謬也。彼文既正。第一解中。不須減出五識設所緣等五字。但如初作五在有法。即無過故。二釋俱通。後解稍順。 (二十右)五識緣長(至)故無違也(文)。義演雲。意雲。和合色為如第二月。是無故五識不緣。為如長等。是假法故五識緣耶。答。一向約緣實法說故無過。若如第二解即有此過。許緣假故。 (二十右)然觸處中(至)依眼為門故(文)。義演雲。不同長等至為一故者。意雲。問。如言假者。通聚集分位相待三種。何故但將五識緣長等。為不定過。不說眼等緣分位假耶。答。觸中所造澀滑等。由地大增但身根得。然不同長等故不說也。問。眼緣長等不。答。不緣。但緣實青等。於中長等但是意識得。若爾何名色耶。答。意識取時。依眼為門明瞭取故(文)。今謂。詳論假義有六種別。豈唯三種而已。如瑜伽百卷(十二紙)中明。對法抄六(六紙左)雲。假中立一假二假兩假三假四假六假。一假者。此中等待名為假。諸法詮得皆待名故。待此餘者。互相形待方得彰故。此二義。一切法皆假乃至涅槃亦無名。佛地第三·廣百論說。一切法假亦同於此。謂觀待一假二假者。於前假中。分待名及此餘為二。待名有三。一者體無待名安立。謂計所執。餘二便實。二者體無名待生。待名方起。即依他亦假。待名言熏習而體方有故。三體無有待名方顯。有時失彼名。如瓶若彼失瓶名故。非如青等名無礙轉一切不失故。無為中擇滅等假。有為中隨其所應。瓶等忿等皆是假有。此第二應第三。此第三應第二門說。漸次法等。此依六十五有此後文。其待此餘亦為三重。准名為之有有體假無體假。無為中真如有體。虛空等無體故。有為中色等有體。瓶等無體。餘類可知。故有二假。三假者。一種三智品三假品。仁王經亦有。一名假即能詮名。二受假即有情是。今大般雲有情假。三法假唯五蘊緣生法。即前二假別開。別能詮所詮。所詮類多。或依總法假受假。依別法立法假。或今大般二種二假者。唯識第八三假。一聚集。二相續分位假。於第三待所餘假類差別。三其擇滅等即分位假。不爾以通無為。勘之。體如彼出。四假者。大智度論。一因生假。亦名緣生假。從前生之後如因善惡生苦樂等。二因成假。亦名緣成。是有為通有無體。眾生無體。善有體故。三相待假。亦名相形。謂如有無相待等。四相續假諸有為法前後相續性。如智度論說。六假瑜伽第一百卷說。一聚集假。謂我等。二因假。諸未來法可生。諸行有相故。三果假。諸擇滅。是道果故。四所行假。謂過去已滅諸行唯心所行。無為有體故。五分位假。謂不相應法。六觀待假。謂虛空待色無色非擇待法無。廣如彼說。此中依世分二。謂因所行。三中相續分位假。今開三種。有為總立一名分位假。無為開為二。道果非道果別故。謂果假觀待假前聚假。即如自名欲謂假有情瓶捨軍等。此等諸假五法三性。一出體。二釋名。三性分別。四漏。五以一攝二攝三攝乃至以六攝二攝三四等。皆應准知。然勘清辨瑜伽百論立假不同(文)演祕雲。疏然觸至不同長等者。但地等增名澀滑等。不同長等相形待立。問。長短何故聚集攝耶。答。若約相形。即相待假。據多法成名聚集假。亦不相違(文)義燈二本(四十三右)雲。問。二十五種色中。五識緣假為緣實色。答。有二解。一雲。五識緣實不緣於假。假並意識得。難曰。實色五識緣。此中色處收。假色唯意取。對根法處攝。解雲據論意緣假。此可法處收。以攝假隨真。從明色處攝。又問。五識不緣假。長短等色非眼得。澀滑等觸既是假。亦應不為身識等。答。長短之色相待疏。是以不為眼識得。澀等諸觸分位假。親故所以身根得。或同假色。唯意所得。二解。通緣假實。五識緣實之時。假必依實所以緣實之時亦緣假。若爾與經部何殊而破彼計。答。一解。五識取長短之時。不離青等實色。以假實合。彼唯假色。故非五境。又解。經部所執心外之塵。故唯是假。不為緣故。大乘既不離識。兩宗自殊。大乘望自實色。長等非真。形彼外色而還是實。故五識取理亦不遮。若爾雲何名五識得自相境耶。答。自相有三。一處自相。謂十二處各各不同。二事自相。於一處中眾色各別故。三自相自相。謂於青色折至極一微。今據處自相為言故不相違。若爾如何五識得自性境。唯言性境不隨心耶。亦緣自性境思之。問。五識若緣假者。何故耳識不緣教耶。若許緣者。應以根對境。名句不應在法處攝。若不緣者。眼識亦應不緣長等。俱是假故。又長短等。若非根識境。應在法處收。答。長短等色雖意識緣。以假從實不在法處。又解。名等依聲假非即離聲。耳不緣長等依色即是色。雖是假色眼識取。問。名等依聲假與聲非即離。長等依色假何故非即離。答。長等相形待依色即不離。名等不相形重假故即離。以依屈曲假聲之上假立名等是重假故。不同長等。此解違下第二中說。彼處說語即是能詮。此亦不爾。彼文遮異言語即能詮。據自宗說法詞處別(文)次下(二十八紙左)雲。西方二釋云云。具如下釋。對法抄一末(三十二左)釋五色境立四門中。第四識緣有異者。於此義中諸師異釋。有義五識唯緣實境取自相法。唯現量得。無分別故。觀所緣論破經部言。和合於五識設。所緣非緣。彼體實無故。猶如第二月。既許和合無體不能生五識者。五中假色理亦應然。五識不取故但緣實。問。若爾形色谷響假觸應非彼處。答。獨生意識緣不明瞭。彼非五處。是法處收。與五同時緣境明瞭。以假從實總名五處。據理對根非五處攝。以手尋杖暗知形色。形色豈成身根所取。如第八境從五識說亦名五境。彼實對根是法處色。有義五識緣假實境。無唯緣假不緣實故。如緣形色假實合取。必兼本顯。義緣得成。然明瞭緣不生分別。如無漏識證境知故。假實合取名為現量。緣自相者。自相有三。一處自相。二事自相。三自相自相。依處自相說五緣自相。非後二也。如闇見形形猶故爾非無顯也。觀所緣中。破經部說唯緣假境無體生心。假實合緣理無前難。不爾共相緣義應無。離實緣假可無緣義。緣假兼實緣義定成。頓變彼假。本即實故。又識之假依他實故。不同經部離識之假故不相違。由斯假境亦五處收。有義假法略有二種。一者無體如忿恨等。依他分位施設自名。二者相待如悔眠等。從癡相說名世俗有。長等假色相待名假。心緣聚時。頓變彼相。從緣生故並是依他。故能生心。是五識境。此義不然。即依瞋等假立忿等。依顯等分位立形等假。二義既齊。兩假何別。非離實性別有假體。如何相待立彼假名。此難非理。故諸假色或離實體無有。或離實體有。緣無體者即是實色。緣有體者別有假性。故知。五識通緣假境。此釋不然。且迥表色即是形顯。如何緣彼相待假成。餘煙雲等。離本顯色應別有性。由相待故說之為假。乃至諸觸假義亦然。是故當初。初二說善(文)·瑜伽五十四(九紙左)雲。如是假功色蘊所攝色中。九種是實物有。觸所攝中。四大種是實物有。當知。所餘唯是假有。隨法處色亦有二種。謂實有假有乃至廣說倫記十四下(二十一右)雲。第五明十二種色假立之義。如是一切色中九是實有等者。基雲。於下文中如色處中長等是假。青黃是實。聲中因受大種不受大種是實。餘可意等假。香中可意香是假。餘緣眾法生。和合等實。味中苦酢等六是實。餘可意味等假。一一塵中皆有假實。何故此中乃言九皆實有。觸分於二。義曰。以觸處中能造所造異。所造色皆是假有。又復多故。所以偏明。其餘九中無能造色。又復皆是所造。所造色雖有假者。但小非多故不論也。測雲。滑等諸觸。離能造大無別所造。即大說假故名為假。長短等雖是假者。而依所造假建立故。隨其所依不名假有。隨法處色有二種等(已上記文)又瑜伽五十四(十六紙右)雲。問。諸長短等所說形色。當言實有為假有耶。答。當言假有。何以故。積集而住故名為形。唯有眾色積集可得。餘形色相不可得故。又必相待。相待之法有自性者。彼法便有雜亂過失。又如車等。彼覺可壞故。倫記十四下(三十八紙右)雲。六明長等色假。雖無細微積集。而有粗青等積集成形。言雜亂過失者。以有一法。亦長亦短過故。又如車等彼覺可壞故者。如取輪軸時失彼車等。以相待故(文)次下(二十九紙左)亦有西方二釋中。合此第三以為第二。終評二說雲。後解難解。前解為勝。今謂疏主前解為勝。然未明為勝所由。淄洲亦舉二說。以何為勝。未見明斷。然疏主已立評判。淄洲何有別意。若有別意則何默不判。已無再判明知。亦以前解為勝。又雖知道理可然。更無文言可證乎。曰亦有也。義燈雲。若爾如何五識得自性境。唯言性境不隨心耶。亦緣自性境思之。義燈一末(二十三右)見相別種義有三過。緣極微假是一過也。 (二十右)此是識內(至)如緣命根等(文)。演祕雲。疏如命等者。大宗命根體是假法。意所緣緣。證自五識緣識內假(文)義演雲。疏此是識內不同他宗者。意雲。設設許五識得緣假者。此假相是識內也。所以為緣發生五識也。不同他宗緣離識法。如緣命根。命根雖是假立。是內相貌許識緣也。 (二十一右)五識上無彼極微相故(文)。演祕雲。疏五識上無彼極微相如眼根者。問因言五識無極微相。喻上眼識無彼根相。根與極微二既不同。雲何能立於喻得轉。答。准所緣論。因中但雲於眼識上無彼相故。省極微言。即無過矣。以根等喻五識亦無彼之相故。 (二十一右)二十唯識亦作是說(文)。彼論述記下(五右)雲。論極微各別不可取故。述曰。此下別破。汝言極微一一各別為五識境。此定不然。極微各別眼等五識不可取故。然汝自宗異生等眼不見極微。五識之上不現其相。如何說極微各別為境。應立量言。各別極微。非五識所緣。眼等五識不可取故。如眼根等(云云)。 (二十二右)若彼救言(至)准量亦爾(文)。演祕雲。詳曰。亦可以量難微隱相。量雲。未和合時。和合之相。亦應顯現。體而和合之極微故。如已合時。 (二十二左)論有執色等(至)為此所緣(文)。演祕雲。眾賢師義。具如疏明。又正理論雲。色等極微散未合時。同毘婆沙及經部師。非五識境。以識上無極微相故。多微聚集展轉相望。一一極微有粗相生。方眼等識所緣之境。且如七微共聚相資。各各有一粗相而生量等七微。然此粗相唯現在有。雖是質礙互相涉入。如經部者所造之色。又與能生因細極微。必得同處。如經部者。能造所造互相涉入。故緣粗相必緣極微。以同處故。然和合相雖說生言。非異能生別有體性。但本極微無有粗相。今和集已體雖不改。相轉成粗故說生言。非如本計多微共聚共成一相(文)義燈二本(五十五右)雲。破古薩婆多雲。非諸極微共和合位。可與五識各作所緣。此識上無極微相故者。要集雲。本末二計婆沙俱捨及正理論。自有誠證。第二粗相。曾未見教。有說。一一各發粗相不異和集。此難准知。今謂。不爾。何者准此論文。新薩婆多既雲。展轉相資有粗相生。故知。古師七極微聚。雖不相資有粗相起。然由七聚有似粗相不爾。寧許為五識緣等極微故。又新翻古。既說相資有粗相起。明知。古師雖有粗相。不由相資故本末異。彼雲。第二粗相。曾不見教。即此論說。可非教耶。故慈恩西明所說不謬。又雲。有說。一一各發粗相不異和集。此亦難知。今謂極顯。前文古師共和合位。可與五識各作所緣。即有粗相。但不相資。新薩婆多。後更正解。展轉相資有粗相生。為五識境在文極顯。何謂難知。 (二十二左)色等雖有多相(文)。義演雲。疏色等雖各有多相者。意雲。釋通外難。難雲。如一色等有苦無常等相。今言五識得相為何相耶。答。如演祕說。演祕雲。疏雖有多相等者。如一色上有苦無常及愛非愛乃至微圓一切等相故名為多。五識唯緣色等自相言一分也(文)。義蘊亦同。 (二十三右)如觀行緣(至)不能具述(文)。彼論(初紙雲)。 (二十三右)是實法故(至)所緣緣(文)。義演雲。疏是實法故至所緣緣者。意雲。此解所緣緣義。是實法故。有力生識顯是緣義。以相粗故識有此相者。是所緣義。即有體能生心相於現識上也。故雲理具足有。 (二十三左)下難有五(文)。義演雲。第一二位無差難。第二量等相齊難。第三微相失本難。第四識行互通難。第五一心緣遍難。 (二十三左)所緣論頌雲(文)。彼論長行雲。如堅等相雖是實有於眼等識容有緣義而非所緣。眼等識上無彼相故。色等極微諸和集相理亦應爾。彼俱執為極微相故。執眼等識能緣極微諸和集相復有別生(文)義蘊雲。疏和集如堅等者。堅即地也。意雲。如地水等。雖是極微相但能為緣生眼等識。而眼識上無堅等相故以為喻。問。今此堅等即所和集身識所緣正是所破合入宗中。何以為喻。答。此地水等唯身識所得。若破身識境即入宗中。今且破餘四識境堅等之上有能所立故。且用為同喻。問。若破觸境以對身許將何為喻。答。即以身根為喻。然所緣論不能具舉諸根為喻。但言堅等。堅等即是諸根性故。意舉通喻故言堅等。是彼論意。 (四十二右)緣彼相識應無差別(文)。義演雲。量雲。緣甌之識。應即是緣甌之識。因雲。境相量齊故喻雲。如緣甌之識。將緣甌識。返難同緣甌之識為量准知(文)。義燈二本(五十五左)雲。問破薩婆多雲。瓶甌等物極微等者。緣彼相識應無差別者。為五識緣為不緣耶。若非五識緣。雲何破五根境中說。若五識緣。彼宗不許五識緣假。若瓶等非假。雲何前破能成極微取以為喻破非實有耶。西明雲。瓶等是假是意識緣。若爾彼救。瓶甌極微體雖無異。而妄意識生覺解故。如大乘師。竟亂生解。此亦不爾。大乘亂竟所緣境無。如空花等。彼有體故。又問。若見竟境。何故五境中破意境應是法處收故。答。如大乘宗長短等色。亦色處故。今又助解。瓶甌等假五雖不緣。彼計長等依瓶等有。體實有故是五識境。故觀所緣雲。非形別故別。故知。正難長等形色。舉長等色所依瓶甌。以因瓶甌顯長短等。非正為喻。如舉空瓶為常無常二喻依等。然不障依亂不亂識緣境虛實故。有引瞿波論師雲。五識及根亂不亂故。引三種意生。既言識根俱亂不亂。明五亦緣第二月。有人改三名二意。緣於假及實二境故。西明雲。三種意識緣三境別。故雲三意。謂一緣假。二緣實。三緣二。故雲三意。此非薩婆多義。不可為證。今更解雲。彼許五識緣瓶等假。以有體故不爾。何故在五境破。 (二十四右)心量准知(文)。義演雲。瓶甌二物既無別。緣彼相識亦無別也。故雲但有緣心無別。 (二十四左)所緣論頌(至)非實故(文)。義演雲。疏頌雲非形別故別至非實故意雲。非汝瓶甌等形別。即合極微等別也。若極微等別者。即應非實有也。何以故。失本相故(文)。彼論雲。瓶甌等物。大小乘者。能成極微多少同故。緣彼覺相應無差別。若謂彼形物相別故。覺相別者。理亦不然。項等別形。惟在瓶等假法上有。非極微故。彼不應執極微亦有差別形相。 (二十五右)由此又解(文)。義演雲。疏由此又解者。由此前救今時更解。 (二十五右)論非粗相識(至)緣餘境故(文)。義燈二末(初紙右)雲。言非粗相識緣細相境。集雲。有說。汝緣瓶粗相之識。即是緣微細相之識。若許爾者。量雲。汝緣色之識。亦應緣聲。計相違法得俱緣故。如粗細境者。此量喻中所立不成過。緣粗細心。非緣聲等故不成喻。彼粗細境非聲等故者。此破不爾。敘量不依本疏所說。本疏量雲。汝餘聲等境。其緣餘色境之識。應亦得緣。許相違法得俱緣故。此量以餘聲等境是有法。其緣餘色境之心為法。色境非法有法。標境取心緣色之心。是違緣聲之心。此相違心應亦得緣。正是其法。許相違法得俱緣故因。如粗細喻。有二立故得成比量。 (二十五右)識行相互通(文)。義蘊雲。行謂行相。意雲。非是緣粗行相之識能緣細行相境。 (二十五左)若許爾者(至)粗細境(文)。義燈二末(初左)雲。勿餘境識緣餘境故。西明雲。勿之言莫。莫即緣粗亦緣細境。有雜亂過故。若不許緣圓細相境。本圓細相應非五境。若許違宗。一識應緣一切境者。若緣粗識亦得緣細相者。緣青等心應緣聲等。即眼等識通緣十八界。集雲。有說。後量有解二量。皆有過失。由此有釋。但以理破。非立量破。此亦不爾。立量破彼何失不得。且立量雲。汝聲境應為餘相違識緣。許相違法得俱緣故。如粗細境。此聲亦有粗細。相違識得緣故。因有三相。 (二十五左)比量應知(文)。義演雲。並將粗細境為因喻。量雲。緣此色之心。應緣一切法。許相違法得俱緣故。如緣粗細境等。 (二十五左)如觀所緣廣為徵遂(文)。具如彼論。 (二十六右)若緣本質(至)定必須有(文)。義演雲。意說本質境通有法無法。若論影像相分。定必須有(文)。義燈二末(二右)雲。釋所緣緣。瑜伽七十二。復有餘二相。一本性相。二影像相。雲何本性相。謂先分別所生。及相所生。共所成相。雲何影像相。謂遍計所起。勝解所現。非住本性。集雲。共所成者。增上緣用。謂能熏見分力故。相分能熏賴耶見相種子。非如異熟心心等。不能熏故相亦不熏。故言先分別等。今釋彼七十二所言相者。非唯色相。若名所詮總名為相。如前七識。亦名本性相。俱為第六緣為質故。先分別所生即本有種。及相所生新熏之種。共生本質故。雲共所成。不爾本質據現行說。後種生現見分久滅。何得雲共所成相。亦不可雲據增上說。論雲先分別所生及相所生。若據增上應雲先分別及相所生。及是合義。既各言生明各別種。 (二十六左)由具二義與小乘別(文)。義演雲。疏由具二義而小乘別者。意雲。小乘執離識實有境法。今大乘不然。一切境相。皆不離識。以第八識所變為本質。餘識託此本質為緣。識起時帶相。相分為所緣。二義既別。不同小乘(文)今謂。明詮道本一狹帶二逼附者。恐誤此疏二義之言以為斯釋。疏言二義。謂所緣與緣如義演釋。況疏以逼附釋狹帶義。本非二義。以狹帶即是逼附故。詮師分為二種非也。 (二十六左)相者是何(文)。七末(六十九紙右)雲。是帶已相者。帶有二義。若古西方師釋。已者境體。帶者是心似彼境相義。即能緣之心。有似所緣之相。名帶相者相狀。小乘是行相。能緣體攝。大乘是相分所攝。以前第二卷中。解謂能緣心等帶此色等已之相也。以此理故。正量部師般若踘多。造謗大乘論遂破此雲。無分別智。不似真如相起。應非所緣緣。我之大師戒日大王。為設十八日無遮會時。造制惡見論遂破破雲。汝不解我義。帶者是狹帶義。相者體相。非相狀義。謂正智等生時。狹帶真如之體相起。與真如不一不異。非相非非相。若挾帶彼所緣之已。以為境相者。是所緣故。若相言體。即有同時心心所之體相。亦心挾帶而有。雖有能託。然非所慮故。非所緣緣故。相者相分義。或體相義。真如亦名為相。無相之相。所以經言。皆同一相。所謂無相。前句是緣。此句是所緣緣。生於誰誰帶已相。謂心或此相應法。是所緣緣果。非與色不相應為所緣故。三十八說唯望心心所為所緣故(文)義演雲。意問雲。如言帶彼相起未審。相者是何。答。謂體相意。故明。真如雖正智成所緣緣義。亦如自證分緣見分時不變相緣。但帶彼相起。正智緣如亦爾也。 (二十六左)問。眼緣心上(至)何理不齊(文)。演祕雲。此難意雲。如緣自相。為更變相方乃緣之。為更不變即能緣也。若不變者。便同正量。正量緣境不變相故。有部緣微亦無相故。餘準可知(文)義蘊大同。亦如薩婆多不變極微相。緣和合色即是極微也(文)義演雲。疏問。眼識緣心上所變之色者。意雲。心上所變色者。即是眼識上自許影像。不可約第八識所變作法。以第八所變者即是五識本質境也。疏何理不齊者。意雲。既一種無相分。何理不齊。然大乘即許有所緣緣義宗即無所緣緣耶。言識皆具不者。問雲。未審。一切識緣境。皆有相分不。又五識緣過去無相分色。答前問也(文)今謂。義演未可也。識皆具不下有三問別。不是答語。第一識皆具不者(文)七末(七十二紙左)雲。第三約識分別親疏有無(已上論文)論中有三師說。通八識論親疏有無。尋此論疏以答具不。又第二如緣我等等者。下疏(七十二右)雲。前親所緣緣。但是能緣之心皆有。離內所慮託之相分。一切心等必不行故。今大乘中。若緣無法不生心也。疏所緣緣。能緣之法或有或無。以是心外法故。如執實我。雖無本質。然離彼法心亦生故。餘如樞要。第三五識亦緣過去識等(義演無識字好)者。下疏(七十五丁右)釋已轉五識雲。得轉依位。隨在何處。此疏所緣即不定有。或說亦緣真如。有說不得。但緣去來等故。然今大乘至佛位已。一切皆所緣。唯除見分非相所緣。 (二十七右)自申正義(文)。義演雲。意雲。由申大乘正義。便述諸宗能所成之義。總有五宗。聊相對辨。即此中意已下文是。演祕雲。論然識變時頓現一相等者。問。何故大色不合微成而頓變耶。答。無實極微能生粗色。所以頓變。不以微成故。瑜伽論第三雲。於色聚中曾無極微。若從自種生時。唯聚集生。或細或中或大。又非極微集成色聚。故知。粗色而但頓變。 (二十七左)如瑜伽(至)第十八(文)。第三(初紙左)五十四(十紙左)顯揚第五(七紙右)十六不見此文。十七(十一紙左)十八(五紙右)。 (二十七左)此中意說等(文)。義演雲。此論中意雲。如大乘相分。皆是頓變現。若諸宗順世等法。積小成大故不同也。問。外道小乘何別。答。如文。 (二十八右)形量大者體是實有(文)。演祕雲。問。瓶等頓變亦非微成。何故名假。答。傳有兩釋。一雲。瓶盆等相雖識頓變。然唯是形。故說為假。今說所緣識頓變者。意顯色故。故實非假。言一相者。理實是形。今以形色標於色相。必無有違。二雲。瓶等頓變。但四境相。故四境實說為瓶等。故名為假。後說為勝。 (二十八左)緣自相故(至)即是假形(文)。義演雲。疏緣自相者。如色處青等是也。不緣長等。若爾如何色處攝。答。由意識者。五識同時意。依眼等為門緣色。作長等解故亦色處收。即會前長等亦色處收。言即是形假者。謂大小相也。以小大相形故雲假形。 (二十九右)不緣假(至)不同經部(文)。義演雲。身根但得四大實境。不緣分位澀滑等觸。經部許緣故。故不同。 (二十九右)是處自相非事自相(文)。處事自相。自相自相三種差別。如上已引瑜伽。 (二十九右)由如是理(文)。義演雲。意雲。由前五識緣處自相。即是色處自相通攝假實故。五識緣假亦是現量。故下引無漏後得智為喻。其如無漏是現量。現量許緣假。五識既現量。何妨得緣假。此師證五識得緣假法而是現量。餘師不然。望疏主意。取緣實法為正。 (二十九右)然假有二(至)以癡相說(文)。義演雲。意雲。一者無體。即如忿等。忿等依瞋故是無體也。二者相待假。即如悔等。悔等有體。體即追悔為性。障止為業。顯悔別體也。以癡相說。意雲。雖悔別有體。要藉智增方說於悔。即由無明增故。廣造惡業。當來苦報而生追悔。或逢善緣而生追悔。豈不由無明造業後追悔耶。故雲。癡增名悔故。雖相待體是有法。不同忿等(文)演祕雲。疏後如悔等者。悔體雖有癡增名悔。待於無癡說癡為悔。疏非如青等相待仍實者。青對黃等而得青名。然不得說青名為黃。如短待長。非但不得名之為長。必復不得定名為短。所以不同青等顯色(文)義蘊雲。疏非如青等相待仍實者。問。長等青等相待既無差。假實雲何別。答。長等相待。無短之時長必無。青等相形。無黃之時青亦有。問。青疏不由黃。何得言相待。答。此但名言相待。非體相待。不同長等名體俱相待故二別也。 (二十九左)無別緣假(至)名緣假者(文)。演祕雲。疏無別緣假者。要兼實緣。無能離實而別緣假。疏唯意得之者。意識能得彼別假也。疏名緣假者。但言緣假。五識必能緣彼依青分位假故。 (二十九左)瑜伽論第三卷說(文)。彼論(三之初左)雲。復次於色聚中。曾無極微生。若從自種生時。唯聚集生。或細或中或大。 (二十九左)如對法第一疏(文)。疏二。如上已引。今謂。此疏二釋。對法疏開為三說。彼疏第三。此疏攝入第二。此疏於二釋中。第一為正。故義演雲。疏主第一為正。具如上辨。瑜伽倫記十四下(三十一右)雲。測雲。如佛本行經雲。如來未成道時。安陀偈師所學算法。問師而言。閻浮提中有幾極微偈師答言。算數不得說。問。由建陀羅山幾微塵成。答。亦不說。若如是者更無所學。又法華經雲。過微塵數世界。又不可思儀經雲。一切世界入一微塵。聖教如是。何故說無極微耶。解雲。經據意識相分極微故說有。論約本法故雲無。是不違(對法抄中亦有此問答)。 (三十右)然依他故(至)說故(文)。演祕雲。疏然依他至所折色說者。而言此微為依他者。但依所折色體說也。微體實無。非依他也。 (三十右)瑜伽論第五十四(文)。彼論五十四(十一右)雲。問。諸極微色由幾種相建立應知。答。略說由五種相。若廣建立如本地分。何等為五。一由分別故。二由差別故。三由獨立故。四由助伴故。五由無分別故。具說如彼。演祕雲。疏由五緣故佛說極微者。按彼論雲。建立極微有五勝利。謂由分析一合聚色安立方便。於所緣境便能清淨。廣大修習是初勝利。又能漸斷薩迦耶見。是第二利。如能漸斷薩迦耶見。如是必能漸斷憍慢。是第三利。又能漸伏諸煩惱纏。是第四利。又能速疾除遣諸相。是第五利。釋第一破常而證無常。二知無常不計我等。三既無我。我俱憍慢。必能斷滅。四斷見慢已。於彼境界伏惑不起。五由伏惑故不取相。能除法執。或五勝利即三解脫。初之二種空解脫門。第三第四無願解脫。第五一種即無相門。行相易准(文)今謂。疏唯言五緣不言勝利。若為勝利如演祕引。對法抄一末(五十四左)雲。三說勝利者。既無極微說有何益。五十四說有五勝利云云。若唯為五緣如上所引文。 (三十右)論諸瑜伽師(至)假說極微(文)。義演雲。意雲。觀其論文。文別合申五問。問。既五種不同。答。亦分為五段。一問雲。誰為除折。答雲。瑜伽師二問雲。以何除拆。答雲。以假相惠。三問雲。於何除拆答曰。於粗色相。四問雲。雲何除折。答。漸次除拆。五問雲。除拆至何。答雲。至不可拆假說。極微總結也。 (三十右)言瑜伽者(至)不別翻(文)。倫記一上(三右)雲。印度本音稱曰瑜伽。唐無正名。如瞿通九義無當一名故置本音。今安瑜伽意亦如是。且就一義名曰相應。 (三十右)一與境相應(至)藥病相應(文)。義燈二末(二左)雲。集雲。心境相應義且難了。若雲心起必託境心起此境。境順彼心故名相應者。境應皆通三性定散心中。若言隨心所樂其境必色雖作微解而不現微。如何得名瑜伽師也。若言心即不違境界諸法自性故名相應者。於本聚色光無極微。作極微解。如何相應。壞法相故集自解雲。觀心所緣境界不障觀心。令彼觀心種種行解。或青黃等極微等相得自在轉。是故說名心境相應。非謂境相隨心現故名為相應者。此亦不爾。空花雖無。亦不障心作空花解。如病損眼非黃見黃。遍計我等境。皆不障心。邪妄解生。豈得說名心境相應。故知。言相應者。心稱境知名為相應。相符順義。聚雖無微。以託聖教假想觀之。順入無我。無我理境及名教境。與心相應。此為善釋。當撿瑜伽釋及顯揚二十明瑜伽抄。問。於粗色相漸次除拆變極微時。何不別熏成種。答。以無本質故。若爾名言熏習。及緣過境。熏成種時豈有質耶。答如名言熏及緣過境。以現曾有彼境可生。即熏成種。空花非有。雖緣不能別熏成種。極微亦爾。元無彼質故不別熏。問。空花無質。可不熏種。極微託色。何不種生。答。雖於色相。如執我等故不成種。不爾彼執觀微非執。何以為例。答。雖非執心。無質義等故不為例。若准西明法師。即許成種。如前辨非(文)略纂並倫記並雲。釋論總出體雲。謂一切乘境行果等所有諸法皆名瑜伽。一切並有方便善巧相應義。故此中意說三乘所有境行果法。並名瑜伽。其境與行果。其行與果法。並有方便善巧相應義故。方便善巧之體。若依十度。以後得智而為自體。顯內顯外。二善巧故。唯以別境慧為其體性。今此善巧依釋下文。以作意慧二法為性。若於此作意復於此證達故。境行果皆不相違。注心洞融並不乖故。按釋論中境行果三。各三別釋。境中有總有別。乃至廣說。然觀上下今古所解合為四類。一唯取行。二取境行果。三三並取教。四此三並如釋說。前來傳解。一境二理三行四果五得果。既圓利生救物藥病相應。前後合有四種。有釋。此中四義。故曰相應。一教理玄會。二行果冥符。三智境剋諸。四空有不二。夫教不會理。則齟齬而難趣。行不符果。則修造之功虛。智不諧境。則照物之功僻。有不即空。則捨之情見(文)義演雲。言二行相應者。即定惠與餘心所行相相應也者。今謂。此釋不可也。疏言與行相應者。謂觀行者與定惠等行相應也。非謂定惠與餘心所行相相應。 (三十左)此言瑜伽(至)為相應(文)。義演雲。疏多說唯以禪定為相應者。准義合取理相應。今言禪定相應者。以觀行者惠與定相應。定發惠故(文)今謂。此釋亦不可也。此中意。謂此言瑜伽。正取與理相應。教理行果四。皆名法。理即是法也。是故上雲法相應稱。又言理者。即是安非安立二諦理也。此理即是所相應法。禪定即是能相應法。今修禪定以照二諦之理故。言以禪定為相應。義蘊雲。疏此言瑜伽法相應稱取理相應者。言法相應稱者。此總釋瑜伽名。瑜伽者。即法相應之總攝也。今分折粗色為極微。即是第三理相應也。有人解雲。此言瑜伽境相應者非也。若境相應。不違一切法之自性。今拆一分而為極微。豈不違於法自性耶。今言理相應者。謂假拆微。即世俗安立諦也。故知。但取與理相應拆相之心不違世俗諦理故。 (三十左)瑜伽之師(至)有財釋(文)略纂二釋全同。義燈二末(二左)雲。有說。瑜伽之師。即依士釋。師有瑜伽師。即有財釋(此亦依主而非有財。如前分別後思)倫記一上(七右)雲。梵言阿遮羅。此雲師。有調化之功匠物適機。群徒所放之美稱也。釋論解雲。三乘行者。由聞思等次第習行。如是瑜伽隨分滿足展轉。調化諸有情故名瑜伽師。或諸如來。證瑜伽滿。隨其所應持此瑜伽。調化一切聖弟子等。令其次第修正行故名瑜伽師(文)義燈一本(二十二左)雲。要集雲。三藏相傳約分為四。一用自非他。二用他非自。三自他俱用。四自他俱不用。持業唯初句。依主唯第三。有財唯第二。相違唯第四。鄰近通二三。帶數初及三。乃至帶數三句如四正斷。即初句。四即正斷故。如四神足。即第三句。四屬欲等非神足故。如說三藏法師。亦是第三句。若但言三藏是第二句。三即藏。俱非人故(彼釋極廣恐煩不具。然准此釋有相雜亂。之釋簡濫應可思之)。 (三十左)若言瑜祇即觀行者(文)。大日經疏第二曰。瑜伽譯為相應。若以女聲呼之。則曰瑜祇。所謂相應者。即是觀行應理之人也。又第一卷言瑜伽行者。又第三卷言行者於瑜伽中等。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八終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九(二本之二) (三十左)以假想惠(至)折之(文)瑜伽第三(初左)雲。又非極微集成色聚。但由覺慧分拆諸色。極量邊際分別假立以為極微。 (三十一右)謂有二義(至)方即是分(文)。義演雲。疏方之分者。意雲。方謂上下等六方。分者於中有細分故說。粗色有方之分。細者方即分也。 (三十一右)所折之物即非極微(文)。義演雲。意雲。若言更折者。即所折之物。便似空現不名極空。若不可折者。即應如心並無方分。若以色分不同於心故得有方分。 (三十一左)瑜伽說雲(至)不相違(文)。彼論第三(二右)雲。又色聚亦有方分。極微亦有方分。然色聚有分非極微。何以故。由極微即是分。此是聚色所有非極微復有餘極微。是故極微非有分(文)倫記一下(二十九丁右)雲。極微亦有方分者。方謂諸方。分謂細分。雖有諸方而無細分。以彼聚色有方亦有分。以可分拆故。非最細極微後有餘微。是故極微非是有分。唯識第一雲。極微無方分。方則是分。非諸方義。二文雖別亦不相違。 (三十一左)如對法等一(至)等說(文)對法第一(八紙左)瑜伽第三(初紙)五十四(十一紙右)。 (三十一左)五十四說(文)。彼(十二紙右)雲。復有五眼。所謂肉眼·天眼·聖慧眼·法眼·佛眼。當知幾眼用幾微極為所行境。答。當言除肉眼天眼所餘眼。用一切極微為所行境。何以故。以彼天眼唯取聚色。中表上下前後兩邊。若明若闇。必不能取極微處所。由極微體以惠分折而建立故(文)演祕雲。疏非肉天眼境等者。問。何所以者。答。按彼論雲。以彼天眼唯取聚色。中表上下前後兩邊。若明若闇。必不能取極微處所。由極微體以慧分拆而建立故。論標天眼。肉眼類知故不別釋。即餘三眼皆緣極微。問。惠法二眼以何為體能觀極微。答。以惠為體。然本後智分為兩釋。一雲。二眼皆後得智。惠眼觀空法眼觀有。或二種眼通觀空有。若爾空者雲何緣微。答。緣極微空空智得緣。二雲。惠眼觀如即根本智。法眼觀空即後得智。若爾惠眼雲何緣微。答。緣極微如名緣極微。詳曰。今依後解有所憑故。對法論雲。真如唯是聖惠眼境。故知。惠眼而緣真如。問。佛眼體何。答。有二義。一雲。因別法惠。果總佛眼。故智度論雲。猶如四河而至大池總名為海。二雲。無分別惠以為其體。與惠法眼體有別故。或以大悲名為佛眼。詳曰。前解為本。智度論文。自明解故。後釋大悲義亦局故。問。按智度論。四眼至佛總名佛眼。雲何極微非肉天境。答。為二釋。一雲。雖至佛位亦能緣微因位不爾。不同惠法因果皆能以微為境。二雲。而言佛眼能緣者。但取一分惠為性者。肉天至佛。雖名佛眼。以體非惠故不緣微。後釋為勝(文)略纂十四(十四紙右)雲。論雲。極微唯三眼境非肉天者。以此二眼依明暗生故。惠等三眼以何為體。法師雲。惠眼緣空法眼緣有。即皆後得智。其佛眼須別有體故。以無分別為佛眼。肉眼不然。果方名故。若爾此知緣如雲何緣極微既爾惠眼緣空。如何緣極微。義曰。緣極微空故亦得緣極微。既爾皆智亦緣極微。如無分別智亦得緣極微。以無分別智為佛眼體。法師雲。又佛眼者即法眼。緣空之眼也。又義不然。雖要須別惠眼。緣理即正體智。法眼緣於空有即後得智。佛眼總攝前二。以為佛眼。何以知者。如對法雲。其真如唯聖惠眼境。故知。惠眼而緣真如。若爾經言。得法眼淨。法眼應緣理。義曰。誰言淨故即緣真如。法名通故。得無漏漏法眼。非五眼中法眼。若爾何故此卷下末雲。聖惠眼見一切色若遠近等。即法眼異名以惠為故名惠眼。非五眼中惠眼也。在因名惠法。在果總名佛。約用以離總有三眼。佛亦具足。此如大智度論自釋。此為了義(文)演祕雲。問。大乘極微豈無本質。答。聖教既雲。以假想惠分拆建立。何有本質。有義極微有二。一者本性二影像相。言本性者。佛大菩薩。以神通力拆彼大地而為極微故名本性。問。瑜伽等論。但說惠拆以為極微。此即影像何有本質。答。對敵由宗略故不說。稍同外故。故順正理三十三雲。極微有二。一實二假。實謂極微色等自相。於和集位。現量所得假由分拆。此量所知恐濫有宗。故但說假。理實大乘亦有二也。而言聚色無極微者。亦准此知。豈於自宗無細礙色。又大乘中非由散微集成聚色說聚色無。拆聚成微義不違也。又菩薩等作水等觀。變於本質根塵等類。皆為水火金銀蘇等。何獨微觀不能變彼本質成微。若許成微。雲何不許有微本質。問。既有本質雲何名假。答。且本質微第八所變。非識外故不同餘宗。故說為假。然有質礙故說為實。本質極微異熟相故。不熏質礙。故說為實。本質極微異熟相故。不熏成種。其影像微。非如本質有質礙用故說為假。作所緣緣生眼識故說為實有。影像相微熏種子。不爾後識無影像故。問。於色等處何處所收。答。質影二微唯法處收。唯意境故。又與影像同一種故。質十處收。影必應爾。詳曰。仰觀所斷理則富矣。教鮮證焉。今據大宗粗申皂白。本性微略有五失。一義無憑失。二違聖教失。三縱有不熏失。四無因種同失。五假實種同失。五失具責。尚言廣如燈辨。 (三十一左)非肉天眼境(文)。義蘊雲。問。天眼既見彰外色。何故極微非境。答。雖見彰外不折極微。餘三可析故是法境。 (三十二左)表無表色豈非實有(文)。表無表章雲。舊名作色無作色(文)涅槃(北涼曇無讖譯)善生經(曇無讖譯)智度成實(秦羅什譯)雜心(宋僧伽跋摩等譯)論等。皆名作無作。又八揵度論(符泰僧伽提婆等譯)薩婆多論(宋僧伽跋摩譯)舊俱捨論(梁真諦譯)等雲。教無教。又舍利弗阿毘曇(秦曇摩崛多譯)阿毘曇心論(晉僧伽提婆共盧山惠遠譯四卷)法勝阿毘曇心論(異四卷論同本。齊那連提耶捨譯六卷)等其名雖同其意有別。 (三十三右)言身者積聚義(文)。五根章(十五紙右)雲。身者積聚義。依止義。雖諸根大造並皆積集。身根為彼多法依止。積集其中。獨得身稱。梵雲迦耶。此雲積聚。故瑜伽雲。諸根所隨周遍積集故名為身。雖復迦耶是積聚依止義。翻為身者。體義相當依唐言譯(文)義演雲。疏謂諸根至以成身故者。意雲。和合差別為體者。此有二解。一雲。大種及所造扶根塵。雖多差別。今總和合為身。二雲。大種造色能成諸根。即和合差別諸根總為身也。 (三十三右)此義雖通(至)別得總名(文)。義演雲。此釋外難。難雲。既言依止名身者。即諸根並名為身。何故偏說身根名身耶。答。如演祕(文)演祕雲。依止名身通諸根矣。而身根勝得總身名。餘立別稱(文)今謂。聚義亦通諸根。非唯依止而已。疏言此義者。通指二義故。表無表章(四紙左)雲。次釋名者。諸根大種造色和合積集差別。說名為身。五根四塵能造所造。俱得身稱。但由身根諸法集處。獨得身名。又依止義說名為身。唯識論雲。體依聚義。總說名身。亦由身根為眾多法所依止故。獨標身號。故瑜伽雲。諸根所隨周遍積集故名為身。雖標總稱即是別名(文)具如五根表無表等章。 (三十三右)表謂表示(至)依士釋也(文)。表無表章(四紙左)雲。表謂表示。表自內心示於他故。舊雲身作。義不相應。無表亦有造作義故。表體即是色處表色。依身之表名為身表。依主釋也。 (三十三左)此唯假業(至)能動身故(文)。或雲。薩婆多三業以思為自性等者。大謬也。如下所引。俱捨十三等光記十三(十六右)經部三業皆思為體。大乘亦同。如次下論。表無表章(七紙右)雲。第二出體者。假身表業。以色處中表色為性。假語表業以聲為體。成業論瑜伽等說有三種思。一審慮思。將發身語。先審慮故。二決定思。起決定心將欲作故。三動發勝思。正發身語動作於事。身語二表業。唯取現行第三動發善不善思以為自體。意表以前二思為體。故唯識雲。能動身思說名身業。能發語思說名語業。審決二思意相應故。作動意故說名意業。 (三十三左)成業論中廣釋(文)。彼論(初紙左)雲。如處處經中世尊說三業。謂身業語業意業。此中有說。身所造業故名身業。語即是業故名語業。此二皆用表與無表為其自性。意相應業故名意業。此業但以思為自性。今於此中何法名表。且身表業形色為性。緣此為境。心等所生誰之形色。謂身形色。若身形色。何故前言身所造業故名身業。謂總名身。一分攝故名身形色。依身大種而發生故名身所造。以總身言於別亦轉。如世間說居邑住林。何緣復說緣此為境心等所生。為欲簡彼唇等形色。彼非緣彼心等所生。以緣言音心等生故。又為簡彼宿願心等所引形色。彼非緣彼心所生。餘異熟因心等生故。何故名表。此能表示自發業心令他知故。為顯此義故說頌曰。由外發身語。表內心所思。譬彼潛淵魚鼓波而自表。 (三十三左)初破薩婆多實有形(文)。演祕雲。論若言是形等者。彼以總身一分形色而能表示自發業心故。說形色名為身表。身所造業名為身業。故成業論雲。此中有說。且身表業形色為性。誰之形色謂身形色。若身形色。何故前言身所造業故名身業。謂總名身。一分攝故名身形色。依身大種而發生故名身所造。以總身言於別亦轉。此能表示自發業心。令他知故。為顯此義故說頌言。由外發身語。表內心所思。譬彼潛淵魚鼓波而自表。形色者何。謂長等性。何者長等。謂於彼生長等名想。此色處攝(文)俱捨第十三(二右)雲。頌曰。身表許別形。非行動為體。論曰。由思力故。別起如是如是身形名身表業。有餘部說。動名身表。以身動時由業動故。為破此故。說非行動。以一切有為有剎那故。光記十三(四紙左)雲。論曰至名身表業者。釋第一句。述說一切有部顯自師宗。故前頌說身表許別形。毛髮等聚總名為身。身形非一故。言如是如是。於此身中由思力故。別起如是如是身形。能表示心名身表業。 (三十三左)前已破表(至)故非實有(文)。演祕雲。疏前已破表今更破無表者。前破對色表亦在中而已破訖。今為外人於總色中別執表實故。更破之破表令無名破無表。不是破彼無表之色名破無表。 (三十四右)或應極微自別長形(文)。義演雲。即牒彼宗計。已下正難。 (三十四右)若謂不然(文)。義演雲。若計不捨圓相而成長等者。下以量破。 (三十四左)身業以動(至)俱捨十三(文)。演祕雲。論若是動等者。動謂行動。行動即是色處所攝故。成業論雲。有說。身表行動為性何名行動。謂轉至餘方。此攝在何處。謂色處攝。何緣知此轉至餘方。謂差別相不可知故。釋曰。既差別相。而故知。有動至餘方也。俱捨亦云。動名身表以身動時由業動故(文)。光記十三(四左)雲。有餘師說。至說非行動者。釋第二句。有餘正量部說。別有動色。從此至彼名身表業。以聚色身動轉之時。由此業色能動彼故。正量部計。有為法中心心所法。及聲光等。剎那滅故。必無行動。不相應行身表業色外山薪等。非剎那滅。多時久住。隨其所應。初時有生。後時有滅。中有住異不經生滅。可容從此轉至餘方。有行動差別。為破此執。是故頌中說非行動。以一切有為皆有剎那故者。此下釋第三句及第四句中。有剎那故立理正破。證無行動比量雲。身表業色定無行動。有剎那故。如聲光等。 (三十四左)無有動義(文)。義演雲。無有長時動。不妨有剎那動。 (三十五右)今為成此即滅因(文)。義演雲。如下論文。方成此纔生即滅因由。彼救雲。動不即是滅。以待因故滅故轉破也。 (三十五右)因雲滅不待因故(文)。俱捨十三(二紙左)雲。謂有為法滅不待因。所以者何。待因謂果。滅無非果故不待因。滅既不待因。纔生已即滅。若初不滅後亦應然。以後與初有性等故。既後有盡。知前有滅(文)義燈二末(四紙右)雲。論破正量部雲。有為法滅不待因故。問。何以得知。大乘滅相不待因耶。答。大莊嚴論雲。又如煎冰至極少位後水不生亦非火合水方無體。故量雲。許是滅故如無為滅。 (三十五左)雖彼自宗(至)無不定過(文)。義演雲。即彼正量部自宗也。彼宗計色等非唸唸滅。大乘不許故無不定(文)演祕雲。詳曰。或可因中以言簡之。應雲除色心等是有為故。或色心等攝入宗中。皆無不定。雖本破動。為遮不定兼破色心。令剎那滅。違他順已亦無過矣。 (三十五左)如薩婆多(至)不待外緣(文)。薩婆多宗。一切有為皆具四相。四相各分本隨二相。今言滅相者。即四相中之隨一也。具如俱捨婆沙等中。   (五十三左)我部色等(至)有隨一故(文)。義演雲。意雲。正量部雲。滅待外緣故滅。外緣即霜雪等。及內相因者。即內四相也。 (三十五左)若體若相(文)義演雲。體即有為法體。相即生等四相。言非相者即體也。 (三十五左)有法之中(至)極成之失(文)。義演雲。若有法中。但言滅應不待因。此宗中有少分相符。他許無為滅不待因故。今論中雲有為法不待因等名量無過。 (三十六右)從下向上成立亦得(文)。義演雲。意雲。從後向前。展轉成之無過。成雲滅應不待因。許是滅故如無為滅。又成雲。有為法應剎那滅。以不待因故。如心心所。又雲。汝諸法無實動義。以剎那滅故如心心所。 (三十六右)菩薩地中四十六雲(文)。彼(三紙右)雲。謂若滅法別有自性。是實成就。即應此滅有生有滅。若滅生時。一切諸行皆應同滅。如是即應少用功力。如入滅定諸心心所一切皆滅。若滅滅時。一切諸行雖皆已滅。復應還生。以滅無故。是故言滅有生有滅。不應道理。 (三十六左)謂滅更應生(至)不定失(文)。義演雲。意雲。今將待因。難應更生。遂立量雲。滅是有法應更生。因雲。以待因故猶如於生。設外人計住是滅。與論主為不定雲。為如於生待因故生耶。為如於住待因故滅耶。汝雖計住是滅。我宗不許故非極成。無不定過。言故非同喻者。又住元非是生故。不與滅量為同喻。然令非同喻及不定過。過各別非是同喻有不定也(文)演祕雲。詳曰。住不更生。待因之因於住得轉。何理不得成不定耶。若住非滅非不定者。夫不定者。唯對宗法滅既有法。住雖非滅何廢不定。由斯住相攝入宗中或因中簡即無過矣。 (三十六左)別有一物(至)非心引故(文)。成業論(五紙右)雲。日出論者。作如是言。諸行實無至餘方義。有為法性唸唸滅故。然別有法心差別為因。依手足等起。此法能作手足等物異方生因。是名行動。亦名身表。此攝在何處。謂色處所攝。 (三十六左)日出論者即經部本師(文)。下疏四本(五十三左)雲。譬喻師是經部異師。即日出論者是名經部。此有三種。一根本即鳩摩羅多。二室利邏多。造經部毘婆沙。正理所言上座是。三但名經部。以根本師造結鬘論廣說譬喻名譬喻師。從所說為名也。其實總是一種經部(文)今案婆沙百十三(十四紙)雲。又譬喻者。說身語意業皆是一思。為遮彼意。顯除思體別有身語二業自性(文)與今稍別。然此論及成業等。約所發為破故。雲有色非顯等。又婆沙約能發為說故雲三業皆思等。光記雲經部三業皆思者。本末經部皆同也。然此論中。唯舉日出論者不言破經部以彼三業皆思與大乘同故。今破日出論者。約所髮色實有一物故也。又總依大乘瑜伽成業唯識論等小乘婆沙俱捨等論論之。則正量部師長時滅計。在大乘瑜伽成業唯識中破之。亦在俱捨等中破。又日出論者計。在成業唯識中破之。亦在婆沙破。雖大小乘並破。然能破意不同。如上已辨。俱捨不破。又有部形色。在成業唯識中破之。俱捨亦破。論主明經部宗也。成業唯識中。亦不破經部計。以三業皆思是大乘宗之意故也。疏中不加細簡。學者甄辨。 (三十六左)北天竺(至)此言童首(文)。西域記十二(十紙左)雲童受。神泰雲童子。光寶並雲豪童。 (三十七右)有五大論師(文)。西域記十二(十紙左)雲。為尊者童受論師。建僧伽藍。臺閣高廣佛像威嚴。尊者咀叉始羅國人也。幼而穎悟早離俗塵。遊心典籍棲神玄旨。日誦三萬二千言。兼書三萬二千字故。能學冠時彥名高當世。立正法摧□見。高論清舉無難不酬。五印度國鹹見推高。其所製論凡數千部。並盛宣行莫不翫習。即經部本師也。當此之時。東有馬鳴南有提槃。西有龍猛北有童受。號為四日照世故。此國王聞尊者盛德。興兵動眾。伐咀叉始羅國脅而得之。建此伽藍式昭瞻仰(文)演祕雲。按西域傳。東天馬鳴。南天提婆。西天室利羅多。北天鳩摩羅多。中天龍樹。具如彼辨(文)今謂。演祕與上所引西域記別。然諸祖出世異說不同。如今所說。五大論師。皆是滅後百年之出興也。記雲。製數千部論。此疏雲九百論。記雲四論師。此疏雲五。義蘊雲未知何據。 (三十七右)經部種族(至)方出世故(文)。光記二(五紙右)雲。鳩摩羅多。此雲豪童。是經部祖師。於經部中造喻鬘論癡鬘論顯了論等。經部本從說一切有部中出。以經為量。俱捨惠暉雲。此等皆未渡論。 (三十七左)是動因者應是風大(文)。成業論(五左)雲。雲何此法。能令自身轉趣餘方別異而起。若言由心差別所生風界。即應如是風界其性是動。足能為彼異方生因。何乃離風執有動法(云云)。 (三十八右)汝此表色(至)應知(文)。義演雲。意雲。汝此非顯非形表業。應非表業。以無表示如觸等。又表色亦非是顯。亦非是香味。無表示故如觸(文)義燈二末(五紙右)雲。論非顯香味量雲。汝顯色及香味。應非是表。唯無記故。如地水火。雖自宗有香味通表而是假表。不通善惡意為破他實表業色復是善惡。彼自許香味觸三唯無記故。又准論疏應雲汝此表色亦非是顯及與香味。無表示故如觸。是彼許故。 (三十八右)復有香積世界之香(文)。維摩經(香積佛品)雲。有國名眾香。佛號香積。今現在。其國香氣比於十方諸佛世界人天之香。最為第一。彼土無有聲聞辟支佛名。唯有清淨大菩薩眾。佛為說法。其界一切。皆以香作樓閣。經行香地。苑園皆香。其食香氣周流十方無量世界。是時彼佛。與諸菩薩方共坐食(文)下疏二末(二十六紙)雲如無垢稱經說。或以光明妙香及味等者。等取觸思數等。此上皆得假立名等三種亦不相應。攝此三法故。 (三十八右)此如見佛(至)為表也(文)。演祕雲。疏豈以顯等為表知者。見佛相好色身生敬。此所見色但名顯色。無表示故。觸等准知(文)義演雲。意說。雖見佛顯色念佛等。而顯色非善惡。無表示。無有屈申俯仰等表故。如圓中觸物知有善惡。豈由顯色而有表耶。又但由觸故知善惡。豈觸有表示耶。意成香積之香亦無表示。 (三十八左)下論破名等文(文)。下論二(四紙右)雲。諸餘佛土亦依光明妙香味等假立三故。 (三十八左)一隨順(至)餘香等(文)。義蘊雲。一隨順小乘等說者。薩婆多等色聲體通善惡也。二為表內心至簡餘香等者。等根塵等。一則不能表內心。二則不隨心善惡。非等起故。所以簡之。亦論然心為因等者。第六心也。今識所變者。第八識也。表心者亦第六也。 (三十九右)言識變者(至)簡譬喻師(文)。義演雲。疏識變者。簡薩婆多。以彼計手等心外實有故。簡正量部者。以彼計身表業無生滅故。簡譬喻師者。以彼計身表業但能動手等自體即真動也。今雲似有動作。以簡於彼故。彼計雲。外有一動能動手等。 (三十九右)大乘解雲(至)依士釋(文)。成業論(十八丁左)雲。語謂語言音聲為性。此能表了所欲說義故名為語。能發語思說名語業。或復語者字等所依。由帶字等能詮表義故名為語。具足應言發語之業。除發之言。但名語業。喻說如前(文)今謂。釋語表業有二種義。此有與釋佛教體相似。引合方明。寶疏一之餘(五十一紙)雲。諸論多作兩釋。然婆沙以聲為體為正。婆沙一百二十六雲。問。如是佛教以何為體。為是語業為是名等。答。應作是說。語業為體。問。若爾次後所說當雲何通。如說佛教名何法。答。謂名身句身文身乃至次第連合。答彼文為顯佛教作用。不欲開示佛教自體。謂次第行列。安布連合名句文身。是佛教用。有說。佛教名等為體。問。若爾此文所說當雲何通。如說佛教雲何。謂佛語言乃至語表。是謂佛教。答依展轉因故作是說。如世子孫展轉生法。謂語起名。名能顯義。如是說者。語表為體。佛意所說他所聞故。俱捨中亦舉二說。賢首探玄一(四十一紙)雲。又因前二說。諸能合取以為教體。餘如彼說。就大乘宗有四句。初攝假從實。唯聲為體。以名等依聲屈曲假立。無別體故。二分假異實。以名等為性故。三假實合辨。亦聲亦名等四假實雙泯。非聲非名。以即空故。言即無言故(具明教體。如總料簡章)今謂。上所引文皆詮能詮教體。此中二釋。總釋語表差別。非無小異。而此配於彼。則此第一釋唯聲。第三雙取聲名句等。即如彼四句中第一第三。演祕曰。問。前解何別。答。前釋但言語能表了而不分別。後解分別。由其語聲有假名等而有表也文今謂。身語二表之表此在表內心語之所表。第一第二並在於義不在於心故。成業論唯釋語名不加表字。今疏第一更加表字。第二不加表字。又成業論二說並有義。今疏第二略無義字。又次下引義蘊文。二表之義分辨精矣。棲翫記上雲。兩解別者。前解表字不對所詮。直對內心表了為訓。後解表字對於所詮。展轉望心詮表為訓故。是不同。問。前解可爾。後解雲何名此表業。此中正要表示內心。令他知故。答。亦須令他知所欲說。舉為詮表可示他故。或此二義合之方具。表於能說說所說故。有作是說。兩解皆是取其假聲。前解非名後解兼名。為不同者非也。今謂。決定取其實聲。要令他聞方表自故。攝假歸實。名等無失。孤用不然者。今案守子所舉有說者。諭示兩義之殊。雖得適當。而其言兩說皆取假聲者不可也。何者前說是實聲後說雙取假實聲名等也。又就聲論假實則響聲是假。餘聲皆實。如對法抄具辨。又守千雖指斥他短。不顧已亦有紕謬言攝假歸實名等無失孤用不然者。此釋意謂語表業者。必須詮表內心令他聞知方成表義若他不聞知則表義不成。故言要令他聞乃至孤用不然。今謂不爾。賢首已言第三句假實合辨。何必攝假歸實乎。又總言身語表業。若身口纔動。則能表內心故立表名。內心者彼能動身語之思也。攝所歸王故言內心。若無能發思動之於內。則無有身口亦表之於外也。表義素如是。推而擴之。或言表了。或言表彰表示等。乘其便故語分左右。大意無別。熟讀鄉所引諸論不待辨別。表義炳明。若夫迷岐繹派者得至本源。不知何日乎。 (三十九左)此能表了欲所說義(文)。義蘊雲。前言表於心。亦能表彼身所作事。此言表所說義。亦得表於心互相顯也。 (三十九左)論一剎那聲無詮表故(文)。義燈二末(五紙右)雲。論一剎那聲無詮表故者。薩婆多計此表是實。今且問。汝聲生名等。為初一剎那聲生名等為實詮表。為後一剎那聲生名等方實詮表。若初能後無用。若後能即量雲。汝後一剎那聲。除佛心外應不能詮表。以是聲故如初一剎那聲。若雲相續即如後破。由彼本計除佛餘人一剎那聲不是能詮故。婆沙第十五雲。聲聞多剎那聲能說一字。佛一剎那聲能說一字。一字聲中仍未有名句聚集故不能詮。問。何故色中別立表色。聲中何故不立表色。答。色法顯現。故別立表聲相難知。故不別立。方圓長短類亦可知。又解。色中形色有非表。於色之中別立表。聲中情名必是表。無非表故不別立。問。身表色依身。從彼所依名身表。語表亦依身。從依名身表。答。形色不離身。隨彼所依名身表。聲性發離質疏故非身表。又解。身表在初。從依名身表。語表後說恐濫非身表。 (三十九左)又以理徵(至)故今總非(文)。義演雲。意雲。破薩婆多。彼宗計佛一剎那聲能有詮表。餘者不能有詮表。今大乘以理徵雲。我大乘佛一剎那聲。望汝宗亦不能有實詮表。何以故。猶如汝說於我極微大。我大乘者。亦如小乘說一箇極微。當大乘七極微。然汝心兼緣我極微不著。今聲亦爾。汝宗計。佛一剎那聲當大乘七剎那佛聲。我大乘佛一剎那聲既極迅故。知汝小乘於我大乘佛一剎那聲。然不能有實詮表(文)三末疏(五十八紙左)雲。念者剎那之異名。寶窟中末(三十三紙右)雲。外國雲。剎那此翻念。 (四十右)量雲。語中(至)如佛語(文)。義蘊雲。大乘佛一念。謂假表業。薩婆多是實故今難之。若爾他應難雲。汝大乘佛一念聲有假表業。除佛一念語聲應有假表。彼既不爾。此雲何然。答。不然。諸佛得自在。一念成表業。餘人不自在。一念非假表。若爾他亦然。諸佛得自在。一念實表業。餘人不自在。一念非實表。此例恆齊。何能破我。由此應雲。以我非實表業。今但破汝不可翻例。因明之法遮他論。許是事故。離識和合是假。大乘識變故。以識變簡經部。故薩婆多聲。識外是實故似聲言簡。問。前明身表。具有諸師可須總簡。語表既唯有部。何依兼簡餘宗。答。但與大乘許別。即須簡之。何論無有。 (四十一右)識變者簡經部(文)。演祕雲。問。身語二表。經部有部俱非識變。何故身表而言識變即簡有宗。語表識變即簡經部。答。經部執有動為身表。真似相對。似簡真動。有宗不然。故識變簡有宗粗實。故聲是實。所以似簡經部不然。但識變簡各據一義。亦不相違。 (四十一右)謂身勇(至)心勇等(文)。演祕雲。疏謂身勇身精進者。勇謂策勵。精進謂動。由二在內不示他故。名為無表。疏心勇等者。此心勇等者。心所所攝。今明於色故不取也。文同表矣(文)。義蘊亦同。更有問答。何故心勇等非無表攝。答。心所法中。以有動及行等。即是已立訖。又彼不能動勇於色故。不立為無表色也。 (四十一左)上座胸中(至)亦法處攝(文)。無性攝論一(十七紙右)雲。由此道理。餘部所立。胸中色物。意識別依。亦不成就(文)五末疏(二十六疏右)雲。上座部救。胸中色物(是肉團心)為其意根。非第七等。 (四十二右)謂依思是定道戒(文)。樞要上末(十六右)雲。然依思願善惡分限者。此是佛身無表之別句。是餘表無表之總句。由佛無表雖是曾得非唸唸新生。以昔發願制於業思。眾生界盡。我期乃爾。以心無萎歇故。戒常有。除佛已外。戒皆未曾得。由願制思不萎歇故。不過破緣。戒常相續。若過犯捨之緣。願既萎歇。更不新起。名為捨戒故也。然定道無表。唯依善惡分限。別解脫無表。全依善思願分限。不律儀無表。唯依惡思願分限。處中無表通依善惡思願分限故。今合說增長位立者。是除佛外。佛身循舊不增長故。又(十八紙右)雲。此是一切無表之通句。亦是佛身無表之別句。佛身定戒與因不殊。唯別脫異。不增長故。下增長言。唯據因位故。佛別脫無表。唯依思願分限。願盡未來方可捨故。不同於因故。此初是佛戒別句。諸無表總句(文)義演雲。疏謂依思是定道戒者。即現行思。若散位兼種現也(文)今謂。言散兼種現者非也。定道現思散位唯種。何有兼現之義。義燈二末(六紙)雲。論然依思願善惡分限下申正義。分之為三。初道定俱律不律儀處中之總句。佛身無表之別句。次謂此或依下。是餘別解處中之別句。或依定中下。定道之別句。以佛無增長故除佛。餘別解等增長故。定道依現故(文)斷戒體章雲。原論元意。明有漏法離識無法。而兼約佛無表全無其意(文)續芳譯破之雲。然論明有漏誰不知乎。所以兼明者。義含而合。為約諸無表。備盡性相故。對小乘等以顯大乘。故義燈雲。且薩婆多雲。三十三心前佛身所有別解脫。猶名未曾得。第三十四心後。前之所有皆捨。以得勝捨劣故。別得一新無作別解脫生。然亦是色。大乘二解具如彼辨。嗟乎古人彰灼辨了。而爾尚未解。豈莫兼會其可矣乎。今案此文前後起盡。但明因位不可言兼明因果。又雖不明果戒。無有巨妨。或唯明因。或唯明果。或通明二。所望不同。亦無闕過。如慈恩解鑿空立義。是故總別之語義。雖或通不順常例。大乘義章一(二十五紙)雲。但經論中彰法不同。不可一類。雲何不同。不同有六。一唯總門。如說一乘一實諦等。統攝三乘以為一乘。統收二諦為一實諦。故名為總。如是一切。二唯別門。如陰界入十二因緣四真諦等。三總別通門。如六度等。如大品說。六波羅蜜一一為主。皆收餘五故通名總。分相各異。故皆名別。總別之義彼此齊有。是故名為總別通門。大乘行德多皆同爾。四總別異門云云。五亦總亦別及一向別門云云。六非總別門云云(文)斷戒體章雲。思願二字。當合善惡成義。若配定道不合惡戒。以瑜伽不律儀文曰邪惡願思故。不可離釋。續芳譯破之雲。今謂非也。正審樞要。此乃疏主。籍任放辨。自在究轉作離合釋當知。此意且依思是定道。若願思願如俱捨論曰。謂由思願力先立要期能定遮防身語惡業。由此故建立別解脫律儀(已上論文)謂散無表。即律儀不律儀戒何不合惡戒。故驗汝邪徵破也。今謂。思願者。思者心所。提帶願體。願謂願樂。思求制用。思之願樂故雲思願。是依主釋。慈恩表無表章。言願制思。樞要言發願制於業思。此當論正意。然此疏思願二字。以配三戒。是一往義。何稱為任放辨。若思一字以配定道。願為別解。則惡字須避。如環庵解。願為散戒。於散戒中含善惡戒。則惡字無失。芳譯所引俱捨。唯明別解為證不成○又斷戒體章雲。假立者。此約施設法相義語。而與瑜伽雲假有就其體語自有異耳。準彼假立得非得等。且約非識變實法義。非謂無法。亦如瑜伽由時分變異不平等故假立老。由命根不平等故假立死等。凡假立法必有假法。此即瑜伽假立語脈也○續芳譯破之雲。汝每每雖讀瑜伽。而不解文何也。不知假有立眼目。何者論說。謂實物有上假施設有名為假立。又說雲。當知。即於大種(實有)分位假施設有(不同長短等形色。若約相形即相待假。據多法成名聚集假)謂於大種清淨性(實物有性)假立清性(身根所觸)乃至假立有冷。此即離大外取不可得也。然汝雲假立法必有假法。準論假立法下必有實法。以此推究。爾不亦謬乎。故基疏意。謂思種分位。假立無表律儀等色。不同經部言離色心外更無別體。假假而非實。一向無法(粗假細實)故略纂雲。律儀色皆假也。以依思等而建立故此豈為不得瑜伽意乎。又論明無想定等。皆言。此唯假有非實物有。及心不相應此是假相。於諸事中為起言說。於有色等二種俱非。於有見等二種俱非。如是廣說安立道理一切當知。如是乃至隨法處色若律儀色等。皆是假有。然如汝所謂者。此亦為就體語耶。既雲假相言說安立道理。豈不假施設安立義乎。故佛地論雲。雖有毀犯制立學處。但假安立而非實有。況及瑜伽本說律儀等色。皆是假有。成業唯識同雲假立無表。又雲。假法如無非因緣故。若謂假立有差者。設爾茍可二論為失。如何只責基師。以對種子。而辨能所假實。盡破為不領解耶。案佛地論雲。身等三業不善等性假名建立。不由自性。諸無表業。惟以不作為其性故。亦非實有。故法界中若業若果。一切皆是分別所起。世俗識等。變現而生(依他實有)如變現相。如是建立。皆非真實(離依他識非實物有)此等識證不一而足。然汝所立。都無憑據。自呈蠓袋耳○今謂環庵剖判假有假立之別。實為允當事雖淺輕。而識別者鮮。鳳潭無有練歷而所自領。排斥環庵卻為非是。猶且援引幾許證誠。證誠愈繁。頑魯愈著。何者所謂假有之有者。標揭所詮法體之不無。假立之立者。曉諭能詮法門之所設。此論文中假立無表是也。由斯言教而索性之。則得有無表非實有法故。雲假立法必有假法。非遮無表之假依實思惟。然今此語不無過失。何者意至語不至也。唯言假立法。已為法體非法門義。何有法體上更有假法乎。若於法門中有別義報。施設假立之時。更有非實之法現也。是假立之下有假法也。棲翫記雲。章唯識雲。等者下引諸文並成假立。此言願者。制戒之願。非菩提願。其菩提願。初引一切菩薩行故。此中識疏自解此雲。由願顯成無表之相。乃至隨作善惡多少時節限故。其菩提願制於何故。此中乃至不律處中。樞要具說。如何說為菩提願也。又此正是七支戒願。其菩提願如何相故諸未達者其類頗多。皆於此文證菩提願極疏謬矣。妄為師矣。全不思矣。應疾改矣。尚有固執不慚所陋。當大眾前由配會雲。制盡未來一切戒藏。何不分限。何不同者。此言無義。菩提心文。有求佛度有情言無此語故。又此中願通不善故。於理何違者。論作理亦無違。 (四十二右)或由異思或由異緣(文)。義演雲。疏異思異緣者。即惡思望善名異思。惡友望善名異緣也。如正造善時。惡友未起已來。名善分限。造惡翻此。 (四十二右)即是依發(至)名為無表(文)。演祕雲。論善惡思種增長位立者。此散無表。何要依種。若不依種。受戒已後散亂等心。應不名為具律儀等。為遮此過故。依種立故。成業論雲。若三種業。但思為體。於散亂心及無心位。爾時無思。如何得有名具律儀不律儀者。由思差別所熏成種不損壞故。名具律儀不律儀者故無有過(文)義類二末(六紙左)雲。問。無表之色依表種立。表有多念。依何念立。答。於初剎那正發身語之思。或俱時發。或前後發。俱時同一種。前後各別種。皆於初上立。第二剎那已去。非因等起但名剎那等起非根本故。問。定中許起身語二業表依何立。若動發思。即現在定。是定俱無表。答。既是假立。通二何妨。然薩婆多隨心轉者。定道二戒。有心即有。無心即無。捨此定取餘定。即捨此無表得彼無表。道亦同然。皆別有實色名為無表。不取定道。二相應思。又定唯有漏。無漏即名道。若大乘師隨轉義同。然立有別。依定道俱現行思立。定通無漏。雖是一思。望義有別。薩婆多。八戒要從他具支。唯一日夜大乘皆通從不從師支具不具。一日多日俱亦不違。以依思願分限立故。佛隨轉門。且言一日夜。令易學故。大乘五戒十善。亦許少時□支而受。唯出家眾。依師具支。盡壽方得。然□支者。皆據未說三歸已前有祈願別故得□也。若三聚十無盡等。及依文殊所問波若經受十戒者。即同沙彌十戒。然亦盡未來受。又此得戒有四分別。一有心得。謂發祈願增上善心者。二有心不得。謂不發起祈願。設起祈願。受出家眾別脫戒者。但小時分限缺支意願。皆不得戒。三無心得。謂那含沙彌起心未戒作白已後。便入無心定。此無心時。作羯磨竟祈願滿故。亦得具戒。四無心不得。謂無祈心餘無心位。問。別脫無表依於動發思種上立。如入見道得別脫戒。既不起身語。依何思立。答。入見道前有祈願心動發身。謂後入見道。依此種立。不爾即無。問。定道無表依審決思起身語時。依何思上立自語業。答。若在餘定起身語者。即是通果。亦定前加行有祈願心欲起身語。依定引通。雖不在散不正在定。亦動發思起於身語。問。起加行時。只審決界未起發動如何依立。答。據實定中起動發思。如八地已上。常在定心。即義說之不同散位(文)斷戒體章舉了義燈。問。無表色乃至非根本故雲。此解如何。曰義燈及演祕所解。繁夢各十數紙。無慮冰上架搆夢中是非。無暇一一是正。拔萃一件旦施鉤繩。謂無表業。運相續。增勝根本戒種福德之如實義固不領處。故辨所依種子。是一級之謬也。而謂依初剎那種更加一層。蓋是論雲發身語思種故。謂依初剎那正發種也。論中發字。非語初剎那。總通受戒一會表業身語之字。非謂一剎那所作故。復初剎那不並發身語二表故。故雲依初剎那。全非文意也。且就爾義而諮其種曰初剎那種。身表種歟。語業種歟。其身業種。則闕乞戒。其語表種亦闕威儀。於中初剎那表。必先身業。若謂兼語則非唯一剎那。乃不成初剎那義。況復有一無表依二種子理耶。若謂一法跨二種子。可呵可笑之法也。若謂欲發身語。初念思種是意業種非身語種。若離如是語難別有初剎那身語業種。方許爾義矣。呼呼慈恩等師意見無幾。濫雲初念而自不顧其何業種子。寔疏謬之甚也。續芳譯破之雲。今議雲。鳴呼爾資性實惷而憍傲。今燈師意。總明善思(現行)所熏成種。謂由若身若語表思所熏發種所得表種。與無表種。或俱時發同一種。或前後發各別種。表無表種。皆於初剎那正發身語之思(上品勝思)發種上立故。纂雲。若從他受。或由身發七支。如往師所等。或由語發七支。如發語請師等。若自受者。唯有意表業。棲翫記雲約其身語有俱不俱。皆依初念。俱者易知。其不俱者。熏種雖別。其立戒者。只要一初互防發故。如身在前。身立防七。不依後語。語先準此依前語立。準此應知。身語俱時熏。或不俱熏。其所發種。或俱時發表無表同一種。或前後發各別種。皆其體一切能七支倍增。明知。大乘思種為體。同種別種以此而論。豈可有約四大種能造所造立耶。又雲。表無表同一大種所造論藏定說者。此非妄談耶。凡言四大種能造者。唯薩婆多。尚非經部思種假立。況大乘思種上功能用增長位。假立無表。尚無質影。豈以四大為能造耶。若表無表皆為大種所造。則即應實色。何為法處假色。又何論藏定說。有宗尚言。異大種造。如俱捨婆沙所說。如何雲同一大種所造耶。明知。論藏全無祇汝狂言耳。予更評雲。環庵約就四大解同別種者。寔如芳譯破。其雷同大小誤錯宗致。既至於茲。則縱雖間有發明。不足與議矣。又戒體章三(四十紙)雲。縱無心者現在戒場是隨轉業身表現行者。誤之最也。何者身業者為色歟為心歟。若言色者。色無自薰。何有現熏之義。若言心者已取無心位。何有心心所之現行。如是推徵。所言全無其理。不閑性相。動發爽言。可不慎乎。然鳳潭亦頑癡莽鹵。比之環庵毫無低昂之殊焉。芳譯解燈。意謂身語思種。此為能得。表無表種別為所得。其中以表種子。更得表種者。此為種種相望相續之義。全非此所明。又以表種子得無表種者。全無其理。以無異類種生異類種故。前後往往雲表無表種浪語之最也。慈恩等意表思種上防非功能。此謂無表。非謂離表思功用之外別有無表種。由無本領語至於茲可不恥乎。身語表界所熏之種。此雲表種。表種之語乃無妨害。無表種之語詮何等法。無表固無能熏義何有所熏發種乎。無表若有自種。則有時具緣而生。若無表法。離表種外別有自體。則何言無表以表種上功能為體。又言正發身語思種上立表種者此非夢語何。其種上立種世所謂笠上加笠是也。不足品評。又下雲俱時發表無表同一種或前後發各別種者。解釋種字。以為種優於環庵。就表無表分同別種。全非燈意。其從不領會燈意而議之。則環庵也鳳潭也。毫無低昂之殊。然斯兩輩每聞他教俱言可笑。予今旁觀則立者。敵者互相下視。乍呵乍笑。稍似懷通量者之態。其至立破獻酬都無意見。如翳兩眸。有獸名嘄陽。見人則笑唇蔽其目。如環庵鳳潭之儔。真是人中嘄陽者也。今案義燈。俱時發同一種者。此就身語業雲非係於無表也。若初剎那身語俱起。則雖身語二而種唯一。何者所發業用。雖分身語。而能發之思。其體唯一。故雲身語同一種。又若不俱各別種者。或身業前起語業後起。或翻此二。其中唯取前起者彼第三羯磨竟時。此前起思所熏種上有防非用。此名無表是故登壇受戒之人。總有三類。一有發得身業思種上之無表。以初剎那發身業故。二有發得語業思種上之無表。以初剎那起語業故。三有發得身語二思種上之無表。以初剎那起二業故。此三類無表。各防遏七支之非。等無差別。具如芳譯所引略纂棲翫記等。 (四十二右)依謂所依等(文)。棲翫記雲。准彼疏解。於此文中具有七義。彼疏前五後復二義。文不具次。今隨論文略次敘之。一者依義。顯假依實。二者發義。取其正發。棟前二思及後剎那。並揀中間不發身語之思。彼連自語故揀不發。三者勝義。揀中下思。雖熏種子不發無表。不倍增故。四者身語。顯得色名之所因處。五者善惡揀其無記不立無表。六者思種。揀現行思別脫。不依現思立故。七者增長揀羯磨前犯捨之後。彼前後位非無表故。此不約佛。佛位已滿。雖不增長。名無表故。今詳文理依常揀法。思種之言可為二義。思揀其餘受想等故。如是即成八義揀法。疏略一義。 (四十二右)殊勝思(文)。或下中思當審慮決定二思者非也。下第二釋辨正發中。簡初二思。與此不同。演祕雲。簡下中思不發無表者。按成業論雲。思差別者。簡取勝思能發律儀不律儀表。由此思故。熏成二種殊勝種子。依二種子未損壞位假立善惡律儀無表。 (四十二右)由現無依諸福業事(文)。演祕雲。無依之義略有兩釋一雲。依謂所施財物等類。此財物等是業所託。名之為依。今者雖無所依諸物不起身業。但聞諸善而起深心隨喜恭敬。而於身中福亦續起。此所起福名無依福。二雲。非唯起心。亦身恭敬所增之福。但無施物總名無依(文)演祕兩釋。並依光師。斷戒體章雲。無字寫誤。應作有字(文)。義蘊雲。疏猶現無依諸福業事等者。如施主遠處。不見受施人。不見所施物名現無依。至受用物時即增長。出緣具故言施主遠處等者。釋現無依福之義也(已上)今謂。俱捨十三詳明有依福業。無依翻此論文明白。今疏無字寫誤必矣。義蘊強為會釋。徒費紙毫已。 (四十二左)施主遠處(文)。演祕雲。此有依福。即所施物名之為依。故俱捨論第十三雲。如契經雲。善男子等成熟有依七福業事。若行若住。若寐若覺。恆時相續福業漸增釋。七福事者。一施羈旅客二施路行人。三施病人。四施侍病人。五施園林。六施常食。七隨時施。知是七種。有所依事故名有依。善故名福。作故名業。思託名事。 (四十二右)第三羯磨(文)。瑜伽九十九(十二紙左)雲。雲何羯磨。謂一切羯磨。略有四種。一者單白羯磨。二者白二羯磨。三者白四羯磨。四者三語。羯磨(乃至)十眾所作者。謂受具足羯磨云云。表無表章(三十紙右)雲。得無表者。別解脫無表得有三類。一出家大戒第三羯磨竟是事也是持時得。其菩薩戒亦第三羯磨答言能持時得。先發期心所邀勝願今滿足故。僧眾法事此時具故。雖由前位起業熏種。法事今竟。雖或無心無別緣心。由彼先期今願滿故。從初念後防惡。思種用倍倍增名為得戒(文)言住無心者。義燈二末(七紙左)雲。又此得戒有四分別。一有心得。謂發祈願增上善心者。二有心不得。謂不發起祈願。設起祈願受出家眾別脫戒者。但少時分限缺支意願皆不得戒。三無心得。謂那含沙彌起心求戒作白已後。便入無心定。此無心時作羯磨竟祈願滿故。亦得具戒。四無心不得。謂無所心。餘無心位。 (四十三右)即作白前(至)心所發故(文)。表無表章(二十八左)雲。且說苾芻苾芻尼得表時者。謂從僧眾乞戒時得。五十三雲。又若起心往趣師所慇懃勸請。方便發起禮敬等業。以正威儀在師前住。又以語言表宣所欲造作勝業。是名身表及語表業。成業論同不能繫引。要現行思近因等起。正發身語為轉因故。是表業體。故要此時。 (四十三右)若新熏種(文)。演祕雲。難陀師義。唯是新熏。而於彼宗分為二釋。一雲。種子唸唸體增。即如疏辨。若爾後時既無現熏。雲何增。答。由發戒思能熏力勝。合所熏種後後體增。如水土等有勝功能令爽等種生牙莖等種多多果。戒等種體。既復倍增。有依無依福業事等。亦體增也。二雲。增者但種子上能防惡戒。七支功能而倍倍增。何所以者。要現熏習種方生故。又若體增後時現生。從何種起。不可有生有不生者。種勢等故。後亦不得多種共生。違世間故。故但用增。詳曰。雖有兩釋用增為正。 (四十三右)若本有種(文)。護月論師如下具明。 (四十三右)若新舊合用(文)。演祕雲。此護法釋。傳有五解。一雲體增。體有二種。一新二舊。唯新熏增而非本有。本有勢力不及新故。又非今時思願起故。二雲。由發戒思合新體增本有用增。依體增立。三雲。新舊悉體增長。依二增立。四雲。新種用增。其體不增。本有體用皆悉不增。理同前師。尋可知也。五雲。本亦用增而體不增。唯本有但為一釋。如疏所明三師合論。總有八釋。皆用增勝正如疏斷。問。無表之色。依表種立。表種既多為依何立。答。正釋如燈。傳有五解。一雲。第三羯磨末後念心。若住求戒等流善心。即依此種而假建立。若於此時起住不同分心。或在無心。即依前位近因等起末後心立。二雲。始初乞戒乃至第三羯磨後念所熏成種期心滿故。皆可增長故。可總依多種假立。若爾如何初念唯立一具七支無表色耶。答。種雖有多各各有。能唯防一具身語七支故說。初念唯有七支。實非唯七。又種子和合不可分別。勢力既同總立無失。三雲。唯依近因等起末後念心思種子立。非依多種。無有前失。此一念心近能發戒故唯依此。四雲。唯依近因等起初念心種發身語中。此最勝故。身語因此成善惡故。後皆隨轉。非轉因故。如剎那思。性不定故。由此最初能發無表。五雲。近因等起中無論初後。但最勝者。事究竟時。思種增長。能發無表。有義斷雲。可依第二。勝思相續功能力齊。有依不依所以無故。非如有宗表唯一念。大乘身語既相續流能發彼。思皆名表故。故無表色依多念思。但表皆能發無表故。律儀既爾。不律儀等。准此應知。詳曰。觀此斷意其理非無。然稍雜亂。轉與隨轉有何差別。近因剎那二起何殊。許於初念有多七支。復無文故。故第四釋理最為勝。餘皆有失思準可悟。又新熏等前有八釋。以今無表所依種義所有五義。歷彼前八。一一有五。成四十釋。其正不正可知矣。 (四十三右)初熏種時舊亦生種(文)。演祕雲。現行熏彼新熏種時。本有舊種亦復摶生一種子也。即是四法同時起也。此非正義。 (四十三右)然此新熏(至)此解為勝(文)。表無表章(三十左)雲。若非用增是體增者。豈唸唸中皆現熏種。定道無表。既是現思。無一心中有多思故。准此別解脫無表。亦非體增。初剎那位一七用增。第二剎那即二七支。乃至未捨運運增長。抉擇第六十雲。不善業道。若到究竟。即此亦名由塗染過成於熏惡成大不善。能引增上不可愛果。何以故。若有用染污心能引發他不可愛樂欣悅之苦。彼隨苦心威勢力故。能引發苦補特伽羅思。便觸得廣大之罪。是故名為塗染過失。此意說言。若身自作。若令他作不善業道。令他命斷等事究竟時。法爾威勢能自行者。及處分者思。便觸得廣大之罪。先心今滿。他苦亦滿故。自觸罪名為塗染。彼論又雲。彼雖不發如是想心諸能引發我之苦者當觸大罪。然彼法爾觸於大罪。譬如磁石雖不作意諸所有鐵來附於我。然彼法爾所有近鐵不由功用來附磁石。此中道理當知亦爾。日珠等喻亦如是知。又於思上無別有法。彼威勢生來相依附說名塗染。當知唯是此思轉變。由彼威力之所發起。此意說言。即思種子。由前期心今時滿足他苦圓滿。功用便增名思轉變。更無別物。猶如魔王惑媚無量娑梨藥迦諸婆羅門長者等心令於世尊變異暴惡。非於彼心更增別法說名惑媚。唯除魔王加行威勢生彼諸心令其轉變成極暴惡。此亦如是翻惡業道有此善故。故成塗染。用倍倍增方成無表(文)斷戒體章雲。具如報恩吼辨。棲翫記云云。准彼疏解。於此文中具有七義。彼疏前五後復二義。文不具次。今隨論文略次敘之。一者依義。顯假依實。二者發義。取其正發揀前二思及後剎那。並揀中間不發身語之思。彼連身語故揀不發。三者勝義。揀中下思。雖熏種子不發無表。不倍增故。四者身語。顯得色名之所因處。五者善惡揀其無記。不立無表。六者思種揀現行思。別脫不依現思立故。七者增長揀羯磨前犯捨之後。彼前後位非無表故。此不約佛。佛位已滿雖不增長名無表故。今詳文理。依常揀法。思種之言可為二義。思揀其餘受想等故。如是即成八義揀法。疏略一義。 (四十三左)又思種子(文)。此第二解。唯釋發身語善惡思種七字。其餘同上。於中亦有三解。義演雲。又思種等者解論文。又遠近至發言者。此有二解。解發勝身語所以。又解者意雲。發身語者。解此界為色所以。即第三解與前二解別。此義雲何。答。由能發善色或能止惡色。由具二義說思名色。 (四十三左)又遠近二思等(文)成業論雲。思有三種。一審慮思。二決定思。三動發思。瑜伽五十四曰。問。眼耳所行善不善色。彼何因緣成善等性非餘色耶。答。若略說由耎中上品三種思差別故。一加行思。二決定思。三等起思。由此能起善不善身語表業。當知。上品思為依止故。能發善不善業。倫記曰。次明眼耳所行通有三性。一加行思者。謂遠欲起此事思。二決定必作此事之思。三等起即因等起鄰近剎那起心。今隨成善惡必依等起思。是上品思故。隨此性不依加行思乃決定是下中品。述記二本(四十六)雲。此言三種思中第三思正發身語者。是身語業體也。前二審慮決定思。與意俱故。作動意故名意業。五十三雲。不發身語思名意表業。自有表知故。此二種思。是發身語。遠近加行。動發勝思正發身語。是三差別。演祕二末(二十九紙右)雲。俱捨論十三(十六)雲。論曰。表無表業等起有二。謂因等起剎那等起。在先為因故。彼剎那有故。如次初名轉。第二名隨轉。謂因等起。將作業時。能引發故。說名為轉。剎那等起。正作業時。不相離故。名為隨轉(瑜伽第一十紙雲。復為轉隨轉發淨不淨一切法業。略纂曰。因等起名轉。剎那等起名隨轉)今謂。因及剎那二等起名。本出俱捨。於瑜伽中不見其文。此二等起雲轉隨轉。如略纂述。俱捨亦同。又審慮決定動發三名。出大乘成業論等中。於小乘婆沙俱捨等中不見其文故。光記十三(十六右)引成業論雲。一審慮思。二決定思。當此論(俱捨)思惟思攝是思業。三動發思。當此論(俱捨)作事思攝是思已業。 (四十三左)又簡遠近及與剎那(文)。演祕雲。疏又簡遠近等者。審慮決定遠近如次。皆是所起身語加行。加行之中分遠近。疏及與剎那者。其動發思發身語者。多為近因。為因引起身語二故。故名等起。能起名起。第二念後心心所等。但名剎那。剎那剎那自相引起。近因起者。名之為轉。依彼現種立表無表。剎那等起名為隨轉。隨前轉故。不依現種立無表等。以非決定是善惡性起身語故。由有隨轉業起分明。故立有也(文)義蘊雲。疏又簡遠近及剎那者。遠即審慮。近即決定。從第三思熏種已後。更有餘思名剎那思。由熏種已相續現故。名為剎那。非是種用增時名剎那也。復有解雲。初心有遠近加行名為遠近。審決二思名為剎那。與第三思極相近鄰。故前為本(已上)今謂。第二謬之甚也。審決二思名為剎那。此有何據。又第一釋熏種已後名剎那思。由熏種已相續現故。名為剎那。此中熏種已後之言。已通長遠。何名剎那。又言相續現。則此非剎那義。何得釋名。論雲彼剎那有故。此釋剎那。謂正作業時不相離故。故雲彼剎那有。剎那亦名隨轉。蓋為此也。 (四十四右)顯揚論說(至)不發業故(文)。表無表章(九紙左)雲。顯揚一(十四紙右)雲。諸律儀色。依不現行法建立色性。此從所防故名為色。以決定故。不律儀色。依現行法建立色性。定發身語故。然唯識雲。謂此或依發勝身語善惡思種增長位立者。此有二義。一雲。別解無表能熏現思。初位亦有發身語故。顯揚據決定故。雲依不現行法建立色性。二雲。顯揚依一切律儀故。依不現行建立色性。唯識依別解脫亦有所發故不相違(文)演祕雲。疏彼決定得色名因等者。諸律儀戒。悉皆能止身語惡色。顯揚據此故。能止戒從所止法以立色名。若發身語諸戒不定。故彼不依所發身語而立色號。疏定道合說者。彼顯揚論。定道別脫三戒合說。雲依不現行建立色性。三皆能止惡身語故。疏此顯差別等者。此唯識論。顯隨心戒及不隨心二戒差別故。別脫言發身語也。定道不必皆能發故(文)義演亦同。義蘊雲。疏顯揚論說至不現行法等者。身語惡色名不現行。彼唯依此建立色性。今此論雲發身語者。即依現行建立色性。次疏會顯揚文有其二意。一彼說決定得色名因。二定道合說。言決定得色名因者。謂律儀等。無有不止惡身語者故名決定。善身語等。或時不發不名決定。顯揚約定故言依不現行之色性也。言定道合說者。以定道戒不發身語。唯能止惡故。彼唯言不現行法。問。定道二思豈不能發善身語耶。答。八地已上菩薩能發。七地已前或不能發故。又菩薩能發。二乘定必不發。疏言定道不發業者。約二乘說。亦不相違(已上)今謂。義蘊亦不領會疏意。何者。不發業言非關乘位。此對別解發殊勝業而後得戒。以顯隨心轉戒定起。則防非用不待發業自然而生也。隨與不隨二戒別也。 (四十四右)現行思(至)不爾故(文)。義演雲。疏現行思可爾者。即現行思名隨心轉戒。種子不爾者。種子不名隨心轉戒。以心無時種子在故。 (四十四右)止身語惡(至)立定道戒(文)。義蘊雲。問。無漏道起必與定俱。此現行思為一為二。設爾何失。若言唯一。定道名有無表。如何一思立二無表。若有二者。如何一識有二思並。答。此但一思。何二並。若爾如何定道兩無表同依一現思。答。定道若不同時。思體可言非一。道起必依於定。何假立二現思。定道二力。俱可防非。雖是一箇現思。望二立於無表。若有漏定。須無此事。可唯定戒無聖道故。 (四十四左)豈一現思亦表無表(文)。義演雲。意雲。且如定共戒所依現思立其無表。如何道共戒亦名無表戒耶。以八聖道支中正語業命是表攝故。此總問也。答。此現思但名無表不得名表。此解稱疏耶。下第三解正。即如疏雲。又望不同通於二義文是。 (四十四左)彼非是表(至)不爾等(文)。演祕雲。疏非是表者。不發身語。但名無表。若爾何故名正語等。答。止惡身語名正語等。疏如發身語思等者。不示他故。非種子故。問。道相應思非表無表。而依何法名道律儀。答。且約別脫依種子立。道相應思非種子故。雲非表無表。非盡理也。疏又望不同等者。望發身語而名為表。據防惡色名為無表。疏不爾等者。此顯理也。八地已去及乎如來既恆在定六純無漏。豈可不有身語表耶。疏雖三釋後解為正(文)義蘊全同。 (四十五右)不發善身語等(文)。演祕雲。據八地前及八地中不發時說(文)今謂。此釋不領疏意。疏意對別脫而言。別脫無表。依發善身語思種而立。定道不爾故。雲不發善身語等。非據八地前後說應知。 (四十五右)緣外身語與此不同(文)。義演雲。疏緣外身語者。緣他和上身語也。疏與此不同者。意雲。此約大小乘對辨。且如大乘十無盡戒身口等一二三支等。皆發無表戒。然小乘要具七支。方發無表故雲不同。 (四十五左)此意表業(至)名表(文)。表無表章(初右)雲。表色有二。一身表業。二語表業。此通三乘。若大乘說。有義表業亦有三種。更加意表。瑜伽論第五十三說。若有不欲表示於他。唯自起心內意思擇不說語言。但發善染污無記現行意表業。故有意表(文)然小乘宗中不立意表故。雜心曰。意業非作性非色故。六卷阿毘曇心雲。意業性非如色教。此業不可示他故名無教。此論等意。雖名無教而不名表也。俱捨業品頌。此身口二業。俱表無表性。意業不立表名故。正理論三十三(十紙)雲。復有何緣。唯身語業表無表性。意業不然。以意業中無彼相故。謂能表示故名為表示。示自心令他知故。意無是事故不名表。由此但言身語二業能表非意。何故經言。諸愛者表。即是意業。此有餘義。為顯意業雖體非色由愛成粗。謂愛俱思。雖體非色相粗顯故。如身語表能表自心令他知故。實非表性。假說為表故。經但言諸愛者表即是意業。即是由愛所逼迫者。明瞭動心法即是意業義。若此經言愛者意業體即是表。可舉此經以顯意業用表為性。顯宗論十八(二葉)亦同。略纂十三(論本第五十三)雲。如身語二種。表示於他意唯自表。如發身語業時。必有意表以為方便。自意表知我作如是事。即前表知後作此事。意俱表業名意表業(唯識論雲。能動身思說名身業。能發語思說名語業。審決二思。意相應故。作動意故說名意業。瑜伽五十三·三紙雲。意表業者。謂二前行。述記二本·四十六紙此言三種思中。第三思正發身語者。是身語業體也。前二審慮決定思。與意俱故。作動意故名意業。五十三雲。不發身語思名意表業。自有表知故。此二種思。是發身語遠近加行。動發勝思正發身語。是三差別)義鏡引倫記雲。景師抄雲(乃至)但自內心三性心起表了前法名意表業。與略纂同。知之與了。其言異意同。兩師不別。如義鏡辨。但所表中有前後之別(今謂。景釋似意思緣前境法名表。與慈恩不同。範法師對法抄雲。現行身語意。唯名為表。所熏種子。一向無表。言意表業者。如瑜伽五十三說。今謂。範師意。對種子眼伏者。以現行法名為表業。非謂必表示於他之義)略纂三(二丁論本第八)雲。身語二表。以相表見。意表業者。見自證分證自證分。互各自表。如理應思。此解與前不同。前約意業前後。此於一念中約四分釋。前解為優。演祕二本(二十八)雲。問。表義雲何。答。後思表前思名意表業。問。前思已滅。何所表耶。答。如第三羯摩無心之時方名表者。表前方便思故得名為表。此亦爾也。又思見分及自證分。更互相表名為表也。此之二解雖依略纂。而未得其正。略纂四分具形。演祕何闕證自證分。彼雲前表於後。此雲後表於前。非唯前後鉾楯而已。義亦不通。集解等約王所釋。不知性相何費評駁。 (四十五左)然無無表(文)。演祕雲。章有兩說。今疏同章第二師說(文)具如報恩吼辨。 (四十五左)然今應說(至)六十六等(文)。表無表章明十門分別中第七四大造性。具明此義尋而須知。 (四十五左)三業無表皆假所以(文)。演祕雲。按佛地論雲。雖有毀犯制立學處。但假安立而非實有。諸無表業。唯以不作為其性故。亦非實有。 (四十五左)定共戒(至)應明寬狡(文)。義演雲。定戒至亦名定戒者。意雲。定通有漏無漏二種。道唯無漏。有定戒時未必有道戒。若有無漏道共戒時。必有定戒。故知。道寬定狡也或可。定通二種名寬。道唯無漏名狹。 (四十六右)論不撥為無但言非色(文)。義燈二末(二十紙右)雲。論不撥為無但言非色。雲何非色。涅槃第十八六念中解念戒者。雲雖無形色而可護持。雖無觸對而可修習。第三十六諍論中雲。無作戒者。非異色因。不作異色因果。是名無作戒。言非異色因者。非諸大造為因親造。不作異色因果者。非是大造因許果。故知。無作但依思立。應檢彼文。 (四十六右)近意之業(至)依士釋(文)。成業論(十九紙右)雲。意者謂識能思量故。趣向餘生及境界故。說名為意。作動意思說名意業。令意造作善不善等種種事故。具足應言作意之業。除作之言。但名意業。或意相應業名意業。除相應言。但名意業。 (四十六右)此言三種思等(文)成業論(十七紙左)雲。思有三種。一審慮思。二決定思。三動發思(文)表無表章(七紙右)雲。成業論瑜伽等說有三種思。一審慮思。將發身語先審慮故。二決定思。起決定心將欲作故。三動發勝思。正發身語動作於事。身語二表業。唯取現行第三動發善不善思以為自體。意表以前二思為體故。唯識雲。能動身思說名身業。能發語思說名語業。審決二思意相應故。作動意故。說名意業。 (四十六右)五十三雲(至)表知故(文)。論文如上已引。然解此文異說云云。泛論表義。如上所引成業論。 (四十六左)問曰若發(至)不恆續故(文)。樞要上末(十六紙左)雲。發身語思。疏中但言是業非表無表(文)演祕雲。疏問。若發身語思等者。有義。今不依此。如所熏種雖非是色。而能防色假名為色何妨。現思以非色故。雖不能表而能髮色假名表色。然疏主意近覺知非。表無表章許名表也。詳曰。疏無誤也。不同色聲有示他義為實表色。不同種子有相續義為假無表。雲非表等。不障以為假表色也。若不爾者。後既知非。章中許表。雲何於疏而不改耶。豈故欲將迷學者乎。疏既不改。故知不謬。本意如前(文)樞要上末(十八紙左)雲。問。若許思所發身語立表名。意亦由思作。應當立表稱。答。身語性是業。可依立表名。意非體是業。如何得表稱。問。身語思所作。即許立業名。意識思所造亦應立業稱。答。不然。造作名為業。身語體造作。意體雖他引。非作不名業。其觸作意等。皆由思作以成三性。體非造作亦不名業。此義應思。五十九雲身語名業道發思名業。貪嗔邪見名。道者隨順薩婆多。與此不違。 (四十六左)以色例表(至)如理思擇(文)。義演雲。意雲。外人例曰。五塵是有對。即名為實色。表色表亦有對。雲何不是實。答。五塵體性實有體得名實。表色為心所以名為假。更有難詰。准理思擇(文)義蘊雲。疏已色例表假實相假者。例雲。身語名為色。即許實法收。身語得表名。應非假法攝。此等相例思之可悉。 (四十七右)有是業(至)身語業思(文)。義演雲。疏是有業至謂身語思者。此是第四句。同前此正業體。而非表無表文解。 (四十七右)造作於心(至)故名為業(文)。演祕雲。問。若造作心何非意業。答。彼唯動意。今此復能動身語故。故非意業。有雲。此思能起身語。所起身語有所造作。有義。由發動思能起身語。即名造作。身語是思所造作故。詳曰。疏釋為正。故下論雲。思謂令心造作為性。於善等品役心為業。驅役自心令造善等。彼既明文。此何不許。造作於心名有所造。不可說彼唯明意業。文無有簡。通明思故。復雲。心令造作善等。豈身語二無善等耶。令心既是造作心義。餘解紕謬。思可知矣。 (四十七右)即是所緣所引發義(文)。樞要上末(十七紙右)雲。三思之中。後之二思。二義名道。前思遊履。其審慮思。唯生當果。一義名道(文)演祕雲。疏道有二義等者。有義彈雲。言遊履者。是所緣義。此且非理。若對現在說過名前過去無體。何名能履。若對未來現在名前。未來未生。何為所履。若引發義名遊履者。理亦不然。其引發者。是通生義。既前二思。是能引發。道義即是前審決思。如何所引第三名道。詳曰。疏立無違彈者似破。現在名前未來名履。豈不許意緣未來耶。若許緣者。所緣名履。意有何失。若言引發是通生義是審決者。難亦誣謬。設縱引發是通生義。何唯審決。豈發動思非通生耶。若言非者。違諸聖教。三業皆能招異熟故。又疏但雲。所引發義名所遊履。而不說為屬能引也。且猶荒野本無路徑。後因人履其路方有。此道豈非人所引耶。發動所引而得道名。於理何失見彈斥乎(文)義演雲。疏一者是前至所遊等者。意說發動思。是審決二思所遊履也。故得道名。問。審決二思於先。發動思在後。如何後思與前思為道耶。答今言道者。是所緣所行義故。後思是前思所緣所引也。故說。後思是前思所緣所引為道。於義無違。此即業思與因為道。 (四十七左)十業道中(至)是其道義(文)。俱捨論十七(初紙右)雲。此中三唯道。七業亦道。故論曰。十業道中後三唯道。業之道故立業道名。彼相應思說名為業。彼轉故轉。彼行故行。如彼勢力而造作故。前七是業。身語業故。亦業之道。思所遊故。由能等起身語業思。託身語業為境轉故。業業之道立業道名。故於此中言業道者。具顯業道業業道義。雖不同類。而一為餘。於世典中俱極成故(文)光記十七(初紙右)雲。第二釋業道名。上句明意三。下句明身語七。論曰至而造作故者。釋上句。於十不善業道之中。後三貪嗔邪見唯道。思業之道故立業道名。彼貪等相應思說名為業。彼貪等轉故思轉。彼貪等行故思行。如彼貪等勢力。而思有造作故。貪等是思所託處故。名業之道。前七是業至立業道名者。釋下句。於十不善業道之中。前七體是業。身語業性故。亦業之道為能思業所遊履故。由因等起身語業思託自語業為境轉故名業業之道。上業是身語業。下業是思業。業及業之道。總立業道名。故於此中至俱極成故者。此顯名同攝諸異類。故於此釋業道名中。言業道者。具顯後三業道前七業業道義。若言業道。業是貪相應思。道是思相應貪等若言業業道。上業是身語。下業是因等起思。道是身語。此中意說。一業顯多業。一道顯多道。雖復業道性類不同。業名同故。而一業名為餘業故。道名同故。而一道名為餘道故。如斯之類。於世間中。於曲籍中。俱極成故。世極成者。如言車牛。雖多車牛性類不同。車牛名同。而一車牛名為餘車牛故。典極成者。如言識住。雖四識住性類不同。識住名同。而一識住名為餘識住故(文)義燈二末(二十紙右)雲。又業及業道。應作四句分別。假實二業。及通生遊履。思準可知。然薩婆多。唯以遊履名為業道。即意思是業而不是道。大乘但業即皆是道(文)今謂。若准光記以二義釋。非唯遊履。義演雲。意說。發動思通生苦樂異熟名道。即開道引生是其道義(文)今謂。論以通生釋道。疏為依止。大意雖同。非無稍別。學者須辨。 (四十八右)正解身語名業道義(文)。演祕雲。疏身語是業道義者。業道之義。義即境也。今謂。義有二種。一境界之義。二義理之義。此中義者。義理之義。非境之義。演祕由見錯本故致斯謬。 (四十八左)初總破諸部(文)。義燈二末(二十紙左)雲。破不相應行。除經量部及一說部。但破所餘。何以故。經部得等皆是假有。如俱捨論破有部。明一說部者。既說諸法但有能詮無實所詮一切法體故。亦不立不相應行。故此說除。然要集雲。此中大乘經部。共破薩婆多師者。理必不爾。豈可小乘共護法等造唯識耶。雖可與彼俱捨論中破義相似。此非共造。今此下破。但依比量破彼所立。無有現量及至教量破彼實有。故正理十三雲。又此諸相。豈如瓶等。有現比量或至教量。證體假有。既遮實有故。彼定應許生等相體是假有。第三法有理必無故(此意不許生等實有即應定說生等假有。以必不許有第三法。亦實亦假故。廣如彼說)由此二家現量至教都無誠證。但可比量各為立破故。彼小乘雖引聖教。今此論主雲。經不說異色心等有實體用。為證不成。但比量破(文)今謂。淄洲排闢實為允當。何有共造之理。然而此論能破。恰似俱捨。則護法等論師。追襲世親摧破邪宗。亦有何過。以故此段與俱捨併觀。更有明白。學者應知。 (四十八左)不相似故(文)。或唯言不相應行。或言心不相應行。或言非色非心不相應行。名有具略。體則不殊。俱捨第四(十三紙左)雲。頌心不相應行等。正理十二雲。頌中說心者。為顯此頌中所說得等十五不相應與心同。是非色法故是心種類。然諸心所法想受等等。所依所緣皆與心同。亦心種類。為簡彼想受等故。言不相應。諸三無為法是非色故。心種類無所依緣故。亦是不相應。為欲簡彼無為故言行(已上論文)。又俱捨長行雲。如是諸法。心不相應。非色等性。行蘊所攝。是故名心不相應行(已上論文)光記四(四十六右)雲。頌曰至不相應行者。心不相應。簡異心所。行謂行蘊。簡色及無為。非行蘊故。又解。心不相應。簡行蘊中諸心所法。行謂行蘊。簡色受想識及與無為。非行蘊故(文)實疏四(三十五紙左)雲。心不相應者。簡心心所。非色等所攝者。簡色及無為法。是故名心不相應行。略結名也。廣應言非色非心不相應行。今但言不相應行。亦得簡諸法盡。言不相應簡一切心心所。言行行是行蘊。簡色無為。由此諸論多在略名(文)對法抄第五(二十五紙左)雲。心不相應下。總明上二十三不相應依別位立。此如瑜伽第三菩薩地第四十第五十二五十三五十六。顯揚第一十四十八。對法第二。唯識第一第二。五蘊百法等。說不相應。然五十二三。唯說有二十三與此同。五十六及第三有二十四。一諸論多小不同者。雜心立十四。俱捨亦然。然有差別。婆沙復立多種非得。並如彼釋。成實論說一。謂無作戒非色非心故。今若瑜伽第三五十六。顯揚第一。百法等論立二十四。若成唯識及五蘊論立十四。此中立二十三。一解雲。諸論並有二十四。此論五蘊皆有等字故。此等不和合。五蘊等五後十不相應。成唯識既破小乘立。以亦唯十四。然如成業唯識等說上座部等更立不失增長。正量部立隨眠等。彼雖破之。於不相應亦不建立。二解雲。此如瑜伽有二十四。略故不說。對法略不和合者。彼雲。以有多種故。如見斷種上假立異生性。是不和合一分。既略舉一。餘略不言。今難。不和合既是非得。和合應是得。舉一攝餘。應亦略得而不說。今假以對於得不立非得故。對和合略去不和合。如對勢速不立遲緩等。其義亦然。問。瑜伽等何故不立對得立非得等。對和合立不和合耶。據實餘法皆應徵難。答。皆應對立。然顯揚論說。復有所餘如是種類差別應知。故知。對得等立非得等。然諸論中略不建立。二名體門者。今但言。簡心故名心不相應。簡無為故名行。既不簡色。應色相應。今依五十三說。此是假想。於諸事中為起言說。於有色等二種俱非。於有見等二種俱非。即是雙簡色心。應雲色心不相應行。然心是主略去色言但言心不相應。其無為亦非心相應。然非是行。行蘊所攝故對行言。然顯揚第一。但言與心法不相應。亦無色字。然以蘊界處百法五法三性出體可知(文)廣立諸門分別。樞要等亦同。演祕雲。疏不相似故者。不相似故名不相應。不似色心質礙緣慮。 (四十九右)俱捨雲(文)。彼論第四(十五紙右)。如是非理。謂所執得無體可知如色聲等或貪瞋等。無用可知如眼耳等故。無容有別物名得。執有別物是為非理(文)光記四(五十二左)雲。經部出過。今約現比量破。謂所執得。無體可知如色聲等五識現取。如貪瞋等他心智現取。無用可知如眼耳等。謂眼耳等由有見聞等用。比知有眼等根。得既無用。寧知實有。關現比二量俱不可知故。無容執別物名得。是為非理。 (四十九右)又擇滅等(至)亦無不定(文)。演祕雲。有義此亦不然。共比量於他有不定過。名不定故。故但如文。即無不定。無為亦如色心心所體相可得。非無體故者。詳曰。若共比量犯他不定即為過者。何有正量。且如九句第二之因。亦犯他宗決定相違。以彼自許有聲性故。域龍何乃斷為正因。及將此因聲勝相對便為不定。以此故知。共比量者。違共及自方名為過。違他便非。不爾乃違諸教理也。 (四十九右)論非異色心(至)作用可得(文)。義蘊雲。問。既以定非實有為宗。色心心所既是實有。異喻。因雲非異色心作用可得。於異品轉。此因應有不定。答。有雲。色心等體既不異色心。即是正因非是異喻故。無不定者。理必不然。若以色心等體即是正因。論但應言非異色心心所。發何須後言作用可得。既爾即有因法自相相違過。量雲。得非得等。定應實有。非異色心及心所故。如色心等。因中既無此過。故知。意取不異色。心等有別得等作用為因。不可惡立異法而為因也。今為解者。宗中應言。得非得等非異心有實體性。准下論雲。且彼如何得非得異色心等有實體用。故此立宗應言非異色等。由此色心不入異喻。故無不定。此難既非異色等有作用故。非異色等有實體無為之法。疏既自簡。非一向異。不可為過。 (四十九左)此難作用(文)。俱捨第四(十五紙右)雲。若謂此得亦有作用。謂作所得諸法生因。是則無為應無有得(文)光記四(五十三右)雲。經部縱破。若謂得有作用作法生因。無為不生。應無有得。 (五十右)畢竟無者(至)此即彼一(文)。瑜伽十六(五紙左)雲。何等名為所觀無法。當知此相亦有五種。一未生無。二已滅無。三互相無。四勝義無。五畢竟無。未生無者。謂未來諸行。已滅無者。謂過去諸行。互相無者。謂諸餘法由所餘相。若遠離性若非有性。或所餘法。與諸餘法不和合性。勝義無者。謂由世俗言說自性。假說言論所安立性。畢竟無者。謂石女兒等(文)演祕雲。按瑜伽論第十六說有五種無。一未生無。謂未來諸行。二已滅無。謂過去諸行。三互相無。謂諸餘法由所餘相。若遠離性若非有性。或所餘法。與諸餘法不和合性。四勝義無者。謂由世俗言說自性。假設言論所安立性。五畢竟無。謂石女兒等(文)。論雲彼有五無。謂未生·已滅·互相·勝義·畢竟無。論已指一故言四。或四字差矣。言勝義無者。論雲。謂由世俗言說自性。假設言論所安立性故(云云)義蘊雲。疏言。四者誤也。或可更有別文宜應思檢。 (五十左)論或餘實法(至)非實有體(文)。演祕雲。有義疏說假實相對因。謂假法之餘。乃實法之餘此非理也。彼宗得等。皆是假法之餘。實法攝故因便不成。故今別說除不相應。外餘色心等實法不攝故。詳曰。依觀疏中重疊簡略。誠無過矣。何柩剩焉。故疏簡雲。此中餘言。顯色心等所不攝也。既雲色心之所不攝。豈不遮彼隨一過耶。又疏復雲。不言許者。隨一不成。此乃顯得他雖實攝明自許得實法不攝故置許言。許言有二。一許色心實法不攝。自他皆許。敵者許得亦非色心。二許但是實法不攝。唯自宗許。許言寬狡。簡過乃窮。疏何非理。 (五十左)此中餘言(至)所不攝也(文)。義蘊雲。因中言餘即得等之餘謂色心也。他許得業是實故言餘實。喻中言餘亦得等之餘。則瓶盆等。自宗得等體是假故。故言餘假因不言許。隨一不成者。意言許者。兩宗共許實法即色心是。若不言許但言實法所不攝故即有他隨一不成。他許得等體是實故。 (五十一右)初破(至)不相應者(文)。今謂。准俱捨論唯有十四不相應行。若廣通有部一宗而論則非謂必局十四。具如婆沙正理等論。疏主且約俱捨。雜心等不加細簡(對法抄雲。雜必立十四。俱捨亦然。如上具引)總言薩婆多等說十四種。光寶二師。各釋俱捨等字相諍不相應行多寡。並有教理以寶為正。光記四(四十六左)雲。相名身等。謂等取句身文身。類謂流類。即是得等。今案此論。心不相應行。但有十四。若依正理加和合性故。正理十二雲。等者等取句身文身及和合性。二論既說不同。無容並是。假興賓主問答研尋。俱捨師問雲。此和合性如何證知。正理師解雲。如破僧時捨和合性。明知別有。正理師解雲。如我所立別有體性。汝不立者何法中收。俱捨師解雲。此和合性眾同分攝(文)寶疏四(三十五紙左)雲。有人自釋頌雲。等謂等取句身文身。類謂流類。即是得等。今案。此論心不相應但有十四。若依正理加和合性故。正理雲等者。等取句身文身及和合性。詳光師以二說不同廣為問答。此論雖不別說和合。亦不述無。正理釋此論頌言等和合。故知不是兩論相違。若謂不說即是無者。此論頌中不說怖等。應無其怖。怖等既不定無。和合寧知非有。今詳此論只是略而不論。非是所明之外更無心所。心所既爾。和合應同。不依論文。信自胸襟問答往還。徒煩筆墨自雲。品類足論不說非得。說有依事處得。十三同俱捨論。又雲。彼論雲。復有所餘如是類法與心不相應。法蘊足論第十。同品類足論。彼既言所餘如是類法。焉知唯有非得。此論不說更無。正理不彈俱捨。六足言有所餘。正理說有和合。餘文皆通兩解。正理更無異端。教既分明。理須依釋。故知。十四之外更有不相應行。婆沙說言類者。顯是餘師所計度法。正理雲。類者顯餘所計度法即前種類。謂有計度離得等有蘊得等性。與婆沙同也。 (五十一左)雜心等說(文)。飾宗記二末(三十九左)雲。雜心論主。雖即非是婆沙法救。然亦名為法救論師。其所造論。往往遵承婆沙法救。且如心論第十二(現流本第九卷雜品第十)雲尊者說曰。注中雲。此達摩多羅。以古昔達磨多羅為尊者(達磨多羅此雲法救)准此應知。雜心論主亦立法處。無表色體以之為假。然婆沙中。法救論師者。即婆沙七十七。順正理五十二。俱捨第二十並雲薩婆多宗有四大論師之一數也(文)今謂。定賓辨別深為允當。今考雜心論。舉三世四評家說。然以第三世友為正。明知。雜心論主。非婆沙四評家法救。雜心論第九(二紙空)雲問。何等為心不相應行。答。無想二正受。亦眾生種類。句味與名身。命根與法得(乃至)謂彼凡夫性。及諸法四相。非色不相應。說是為行。凡夫性者。謂不得。聖法(文)俱捨光記四(四十八右)雲。若依雜心十三同俱捨不說非得。然說異生性。問。諸論不同如何會釋。解雲。品類足說依事處得。約法別說。應知。即是得中攝也。不說非得。即是復有所餘不相應攝。即是此論非得所收。雜心說異生性應知。即是非得少分。如變化心是通果少分。雜心略舉一邊非為盡理。又正理解頌中類字。言類者顯餘所計度法即前種類。謂有計度離得等有蘊得等性。解雲。餘所計度。謂說一切有部中後代不正義師。浪作計度離得等外。計有蘊得處得界得退等性。今顯彼計隨其所應即得等攝。若作俱捨師救。類言即顯此十四種同流類故。非顯餘計。 (五十一左)俱捨立非得(至)相返而立(文)。俱捨第四(十九右)雲。 如本論言。雲何異生性。謂不獲聖法。不獲即是非得異名。非說異生性是無漏應理。不獲何聖法名異生性。謂不獲一切不別說故。此不獲言。表離於獲若異此者。諸佛世尊亦不成就聲聞獨覺種性聖法。應名異生。 (五十一左)又言異者顯不離義(文)義蘊雲。疏又言異者。顯別異義。非不離義者。他宗得業。俱異於色等。非離色等。今若難彼但可言得等不異色心。非可言不離也。若言汝得等應不離色心者。即犯相符極成故。非以不離義破他也(已上)今謂。邑師所覽與現流本不同。上(一本八十六右)釋離蘊我雲。離者異義體異名離。今意釋異以為不離。順彼宗計故。與上說不同。 (五十二右)此顯異生聖者俱有得經(文)。俱捨第四(十四左)雲何緣知有別物名得。契經說故。如契經言。聖者於彼十無學法。以生以得。以成就故已斷五支。乃至廣說(文)寶疏四(三十九雲)。自下經部破薩婆多得也。此文即是經部師問也。論契經說故至乃至廣說。有部引經答也。十無學法。謂八道支及正解脫正智。五支五順上分結。成就十無學法。明有得也。已斷五失。明捨得也。 (五十二右)十無學法(至)十正智(文)。義燈二末(二十三右)雲。言十無學法。名如疏列體。八聖支道。正見謂後得智。有宗見道起。大乘修道起。故是後智。中邊論雲。分別支故。若爾既法輪體亦見道中。何但後得。答。為二解。一雲。諸無漏法皆名法輪。不唯八道故。於見道雖無八道亦名法輪。二雲。中邊據顯勝說在於修道。瑜伽論說在見道故。若依前解。瑜伽隨轉說在見道。二說任情。正思惟者。以思為體。准十地論雲淨覺人即謂覺者是尋。檢梵本不以尋伺為體。如第七卷論疏辨。無嗔癡所發身語名正語正業。無貪所發名為正命。解脫者勝解數。智者緣無為智。餘體如名。雜集第十雲。十無學法。依無學戒蘊。乃至智見蘊。無學正語業命。是戒蘊。正念正定。是定蘊。正見正思惟精進。是惠蘊。此二依自性及眷屬說。正解脫是解脫蘊。正智是無學解脫智見蘊。 (五十二右)如別章說(文)。如對法抄等。 (五十三右)此七寶義如別章說(文)。七寶具足。具見瑜伽略纂第二倫記等。問。輪王皆必具七寶以不耶。答。大般若經雲。要具七寶方名輪王。無七寶者不名輪王。然疏主瑜伽抄第二(二十六紙)餘三輪王雖皆輪應銀銅鐵別。亦無餘寶(文)倫記亦同。是以如阿育王。雖鐵輪王未具象馬主藏臣等。西明仁王經疏雲。皆悉具有。而勝劣異(文)今謂。若慈恩意。全無七寶。不名輪王。以全無分無皆言無故。 (五十三右)既言輪王(至)及非情也(文)。婆沙九十三(初紙左)雲。問。彼何故作是執。答。彼依契經故作是執。謂契經說。有轉輪王成就七寶。若成就性是實有者。成就輪寶神珠寶故。應法性壞。所以者何。亦是有情亦非情故。成就像寶及馬寶故。復應趣壞。所以者何。亦是傍生亦是人故。成就女寶故。復應身壞。所以者何。亦是男身亦女身故。成就主兵主藏巨故。復應業壞。所以者何。君臣雜故。勿有此失故。成就性定非實有(文)百五十七(初紙右)亦同。俱捨第四(十四左)雲。若爾非情及他相續。亦應成就。所以者何。契經說故。如契經說。苾芻當知有轉輪王成就七寶。乃至廣說(文)寶疏四(三十九右)雲。經部難也。於輪寶等無情之物。於馬等寶他相續中。應亦有得。經說成就七寶故。故知。成就是假非實。 (五十三右)彼宗不許成他非情故(文)。俱捨第四(十四右)雲。於何法中有得非得。於自相續及二滅中。謂有為法若有隨在自相續中。有得非得。非他相續。無有成就他身法故。非非相續。無有成就非情法故。 (五十三右)彼救言(至)假名成就(文)。婆沙九十三(三紙右)雲。問。若成就性是實有者。前譬喻者所引契經當雲何通。答。輪王於彼有自在力。隨意受用。如成就故立成就名。若全撥無實成就性。如何於彼立成就名(文)俱捨第四(十四左)雲。此中自在說名成就。謂轉輪王。於彼七寶。有自在力。隨樂轉故。 (五十三右)何故於寶(至)言有實得(文)。俱捨第四(十五右)雲。此既自在說名成就。餘復何因知有別物(文)光記四(五十二左)雲。經部復難。此輪王經既言自在。假名成就。餘經成就。復由何因知有別物。 (五十三左)彼計七寶(至)現在有故(文)。正理論十二(二紙左)雲。若謂餘經所說成就亦應爾者。此亦不然。以現在者唯於現在有自在力非過未故。謂轉輪王。於現七寶有自在力。增上果故恆現前故。隨樂而轉。可名成就。善不善法。則不決定。且如善法現在前時。補特伽羅於現善法可說成就。彼於過未不善法中。應更指陳。若無現得。由何別法說為自在。不善現前徵善亦爾。 (五十四右)而我真如(至)而說有故(文)。義演雲。觀此文意外有問也。問雲。若言現在是有離現非有者。即汝真如非世攝故。亦應非有。答。如疏。 (五二四右)故知決定不成過未(文)。義演雲。即由上道理故知。善惡等法。決定不成過未也。 (五十四右)而我真如(至)亦非此證(文)。義演雲。意雲。觀此文意外有問也。問雲。若言現在有故。即可有自在說成熟者。汝真如與現在法不即不離。即真如應有實成熟。答。如疏外雲擇非擇滅現在而實有者不然。我不許別有體。不可為證也。 (五十四左)須即緣故(文)。演祕雲。即無漏智。欲緣真如而即能緣。由智有種能起現緣。 (五十五右)毘婆沙中(至)取不失因(文)。波沙百五十七八等中。具明得非得。然分為二說。於中取不失因未考明文。俱捨第四(十四紙右)得分二種。一未得已失今獲。二者得已不失成就(文)婆沙百五十七(四紙右)雲。此中得言欲何所顯。謂獲成就雲何知然。如施設論說。得雲何謂獲成就。獲雲何謂得成就。成就雲何謂獲得。得獲成就。聲雖有別而義無異(文)正理第十二(初紙左)雲。得獲成就。義雖是一。而依門異說差別名。得有二種。謂先未得及先已得。先未得得說名為獲。先已得得說名成就。應知非得與此相違。謂先未得及得已失。未得非得說名不獲。已失非得名不成就(文)有部不取能起者。俱捨四雲。誰言此得作法生因。此有部對經部而言。正理論中。唯有不失無能生因故。彼論雲。由所許得已得法不失因故。併見俱捨正理二論。則有部正義。唯在不失因故。疏雲毘婆沙中等。具如義燈。 (五十五右)論應起無為(文)。義演雲。有疏本雲。述曰下能起因有三者。如演祕說(文)演祕雲。不能起因有三者。外以三因明得能起。即下論中外救等是(文)今謂。演祕依錯本釋故致斯誤。論外救等下唯有二因。何言三因。此是加能起因合為三難。若言加不失因。則太違論疏意。疏主已言。婆沙有二說。一能起因。二不失因。二因各別。何以不失加能起因。故樞要雲。破能起中有三。如文。又雲。論主六難者。以六箇難而破三因。今謂。破能起因有三難。破得為因有二難。破餘因有一難。都合六難。 (五十五左)未得已失等(文)。義燈二末(二十四紙)雲。言未得已失應永不生者。未得可知。已失之法。未來應生。闕緣不起。亦名已失。此定不生。得非擇滅故。如易界地等已捨之法名為已失。即許可生。此無前得。今約此類既無前得。應永不起。 (五十五左)一切未得(至)更不應生(文)。俱捨第四(十五右)雲。又所得法未得已捨。界地轉易。及離染故彼現無得。當雲何生(文)寶疏四(三十九左)雲。又所得法未得及已捨。及地界轉易。及離染故。彼現無法前得。如何後法得生(文)演祕雲。論未得已失應永不生者。問。未來應生闕緣不起。亦名已失。此定不生。得非擇故。今難於此。豈不相符。答。論中言總量應簡之(文)義燈二末(二十四紙左)會此雲。如易界地等已捨之法名為已失。即許可生。此無前得。今約此類既無前得。應永不起。 (五十五左)此中通說(至)已捨之法(文)。義演雲。疏此中通說及易界地已捨之法者。意雲。如論言。未得已失應永不生者。此是通說。未得之法應不生。已失之法應永不生。問。何名已失之法。答。如此界生於上界。此界法於上界不起名已失。小乘計曰。如人失具欲法得時生上界。然欲界總已捨訖。即喚此法名已失法也。舉一例餘(文)義蘊雲。疏易界地等已捨之法應永不生等者。問。未得之法可有更得之義。難令不生。此即無妨。已失之法。如入見道地獄等身畢竟不生。今難此等亦令不生。便有相符之失。如何難他答。論文略也。應言未得及已失可更生之法應永不生為宗。便無妨也(文)疏雲。未得應永不生。已失更不應生。瑜伽五十二(九紙右)雲。若是諸行生因者。若從先來未得生法。此既無有生因之得。應常不生。由此亦應畢竟不生。 (五十五左)此設彼救(文)。俱捨第四(十五右)雲。若俱生得為生因者。生與生生復何所作(文)寶疏四(三十九紙左)雲。又縱計雲。若以俱得為生因者。大生小生。復何所作。得能生故。 (五十六右)應一切時頓生三性(文)。瑜伽五十二(九紙右)雲。若是諸法不離散因者。一切善不善無記法。得既俱有。彼雖相違應頓現行。是故二種(一諸行生因一不離散因)俱不應理。 (五十六左)所待之餘自能生故(文)。俱捨第四(十五紙右)雲。若由餘因有差別者。即應由彼諸法得生。得復何用(文)寶疏四(四十紙右)雲。若謂由餘境界同類因等有差別者。即應由彼餘因諸法得生。得復何用。故彼言得作法因理不成立。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九終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十(二本之三)   (五十六左)正理師救(文)。正理論十二(三紙左)雲。由所許得是已得法不失因故。又是知此繫屬於彼。智標幟故。除此更有何別大用能過於此。說此為無。 (五十七右)前何須故後即無故(文)。演祕雲。前何須者。不離有情法自成就。詎假得乎。疏後即無故者。離有情法。法體即無。如龜毛等。何依立得(文)義蘊亦同。更解雲。後離有情法。汝自許無得故。   (五十七右)一內有情(至)後即無得(文)。義演雲。疏一內有情至不可說有得者。意雲。有情法上有得。非情法不立得。疏二雲。識所變至後即無得者。意雲。若依識變名不離有情者。即一切法皆不離有情。無有一法而離有情也。即合龜毛等無法是離有情法。初說有情有。即依識所變法上立得。後即無得者。即釋無法上不立得所以。與前不同(文)瑜伽亦有此二種難。五十二(九紙右)雲。若言得是實有。此為是諸行生因為是諸法不離散因。若是諸行生因者。若從先來未得生法。此既無有生因之得。應常不生。由此亦應畢竟不得。若是諸法不離散因者。一切善不善無記法得既俱有。彼雖相違應頓現行。是故二種俱不應理。又生因者。所謂各別緣所攝受諸法自種。不離散因者。謂由餘緣現在前故餘緣離散。若於引發緣中勢力自在假立為得。以此自在為依止故。所有士夫補特伽羅。雖彼彼法已起已滅。若欲希彼復現在前。便能速疾。引發諸緣令得生起。是故亦說此名為得(已上論文)倫記十三下(十一紙右)雲。若是諸法不離散因者。乃至應頓現行者景雲。以小乘宗六識不並。一識心無三性並生。故作此難。應立量雲。善心起時。餘二性心相應俱起。以有因故。猶如善心。乃至無記心起。餘二性心定應同起。以有因故。如無記心此上二句。即當種子成熟。 (五十七右)無法名離有情法(文)。義燈二末(二十五左)雲。問。既說無法即是無體。復說何法得名為離。答。以彼無法假名為離。非有無體名離有情。談無本性。不約識變為無名離。 (五十七左)然外非情(至)故亦許(文)。義演雲。疏然外非情至皆非可成者。此但對可成說不可成。亦總舉下。自分別言。准下第二等者。下第二卷論末。變化根塵等有兩解。准正義。他塵於已有受用義。亦許度故知。非情上亦可立得。如演祕說。疏故亦許者。大乘許輪王成七寶有得也。 (五十八右)准下第二(至)為二說(文)。義蘊雲。下第八變他根中。一師變他根。一師不變他根。於已非受用故。今言有受用者。名成熟他身。即初師義也(已上)今謂。此釋不是。何者第一是安惠義。第二是護法義。此中何用安惠不正義耶。今言可受用者。扶根處非內正根。下文雲。故生他地。或般涅槃。彼餘屍骸猶見相續等。 (五十八右)即自身中(至)名可成法(文)。義演雲。即自身中至可受用者。意雲。種子上許有得。若現行中有可受用者亦立得。問曰。且如現行中有成不成不。答。自身中所有現行色心等法。總皆成熟得故。又解。或可現通自他及外器色等。有成不成故言中也。說中者。意簡取可受用者。不可受用者不立得故。意說。有可受用者。縱然他身扶根及器具等名可成也。 (五十八右)依此等上立成就得(文)。正理十二(初左)雲。得獲成就義。雖是一而依門異說差別名。得有二種。謂先未得及先已得。先未得得說名為獲。先已得得說名成就(文)。俱捨婆沙如上已引。光寶神泰是非相諍如彼疏記中明。 (五十八右)如瑜伽論(至)說名為得(文)。演祕雲。若大乘者義乃通矣。如現行法。雖唯雜得。亦得名為現行成就。種有新熏本有二別。俱名成就。亦名得獲故。瑜伽論五十二雲。雲何得獲成就。謂若略說。生緣攝受增盛之因。說名為得。釋曰。種是生果之因緣故。名為生緣。由種有生果之功能。果方得有種名攝受。即所生果名為增盛。或種有彼生果勢用名為增盛。增盛即因。由有此能假立為得。廣有同異如彼鈔釋。義蘊雲。疏謂若略說生緣攝受增盛之因者。此有二師。一雲。俱約種子望現行。謂此種子。能生現行名生緣。持彼生現功能名攝受。種子被潤有勢力故名增盛之因。第二解雲。生緣者。種子成熟。顯生現行之緣故。攝受者。現行成熟。攝受漏無漏果故。增盛之因者。自在成熟。由種為因生勝法故。此之三種俱說為得。准下解得即說三種成就。後解為勝。若據通論前解為善。應檢瑜伽方為定量(已上)今謂。初解大同演祕。初解應優。又略纂釋此亦約種子。第二配三成就不親論文。又瑜伽釋自在成就雲。若加行所生善法。及一分無記法生緣所攝受增盛因種子名自在成就。既以此文釋自在成。明知。第二不是。倫記十三下(十紙左)雲。景雲得獲成熟者。依小乘說。得據新得成通新舊。今大乘中義則是通。下全引略纂文。略纂十三(五十紙右)雲。論雲得獲成就謂若略說生緣攝受增盛之因說名為得者。此約種子未伏未斷有生果功能。名增盛之因。立得非已伏斷種名得。故下文雲。若未為定伏及聖道伏。如善根種不邪見所伏。名成就名得故。即彼伏斷已去。但名種子不名為得。如對法三種成就雲。若在欲界得色無色定。欲界種子亦名成就。亦名不成就。未永害隨眠。對治所攝故。然成就有二義。一體成就。若已離欲以有體故亦名成就。二功能成就。如已離欲。無生果功能名不成就。此中偏約生果功能故不成就。據其體有亦名成就。此據種子增勝語。如現行亦名成就。 (五十八左)論一種子成就(至)三現行成就(文)。義演雲。論一種子成就至現行成熟者。解雲。煩惱等有生果用故名種子。聞惠等種加行所引勢力增上名為自在。由二種種子果生起故。名為現行。依此三法假立成熟。此即種子之成熟。乃至現行之成熟。皆依主釋(文)義燈二末(二十五左)雲。釋三種成就。且法有二。一者有體。二者無體。但於有法立於成就。不於無法。無法無體無可成故。有法之中復有二種。一有為二無為。且有為中復有二種。一者自識變。二者他識變。自識變中復有二種。一者種子。二者現行。種子隱而難知。所以分之為二。一種子成就。二自在成就。現行顯而易了。所以總合為一名現行成就。種子之中復有三種。一者善二不善三無記。善中有二。一無漏二有漏。有漏善中復有二種。一方便二生得。前無漏善及方便並名自在。以成就此者必於生死當得自在。又當引生必加功用方始起故。即通本始。餘義准思。生得善者。生便即得因循而生。無勝功能所有種子但名生得。不善之法。亦但名為種子成就。以有此法。沈於生死。於解脫分無勝堪能故。雖解深密經雲十地菩薩所起煩惱勝二乘人所起無漏。彼由菩薩無漏悲智。非彼煩惱自堪能故。不名為自在成就。無記法中復有二種。一者有覆二者無覆。有覆性者同煩惱說。無覆無記復有四種。一異熟·二威儀·三工巧·四變化。異熟無記唯種子成就。威儀工巧各具二種。如象行鹿驟。當田識薄等名種子成就。若象王行。鵝王步。雕文廁畫等名自在成就。加功始得非因循起故。變化無記唯自在成。必功用起故。又成此者。得自在故。故瑜伽論雲。若加行所生善及一分無記增盛種子名自在成。對法亦云。加行善法。謂世出世一切功能。一分無記。謂工巧處變化心等。故上說。自識變亦通非情有說成七寶故。若他識變准第二中變他根塵論自二說。第七卷中解所緣緣亦許緣他所變之種。復說輪王成就七寶。雖他所變不得名成。自識杖變亦可假說三種成就(文)然俱捨第四(十五左)明經部計。大同瑜伽。是故光寶兩師。並以大乘例同為釋。於中光記四(五十六紙)唯舉對法不引瑜伽。以辨白二論差別不反大乘基師故。振舌讚言大乘光者。可謂虛名矣。 (五十八左)染法未為(至)皆名成就(文)。略纂十三(五十一右)雲。此據功能不成就。非體如前述。故對法雲。若得無漏對治道方名種子成就。得不成就。若生色界等。欲界亦名成就。亦名不成就。倫記十三下(十一紙左)雲。當知。此得略有三種。等者景雲。若永害染種。於善無記種子亦名害。又雲。昔來小乘師。多唯義說身在下地得起上地生得善心。如天眼耳通。是威儀無記。從淨定心生。後則不得卻入淨定。要入上地生得善心方入淨定故。又準起定順入至非想。出在生得善中。方更逆入等。又準羅漢退起無色煩惱。既無退分定從何等心而起煩惱。以此等義準知。身在下地得彼上地離欲生得善。今大乘中亦無有文。三藏雲。天眼耳通非是威儀無記。乃是通果。又超禪時。從初靜慮順入至於非想多時停息。或轉作餘觀直名順入。後依本觀後逆入下定名為逆入。順逆逆順等句道理皆成。未必要出在散心方成。起定羅漢退起無色煩惱。從住分定而入煩惱。若依此釋。身在下地不起上地生得善心(泰雲)得有三種。一種子為能得。應起三性法為所得。二方便善變化種子為能得。應起方便善變化無記心等為所得。此皆是法前得也。三即前諸法正現在前為所得。即前種子與所得法俱名現行得。此並是以得得諸法也。若以現起種種為所得。即以本識上攝種功用為能得。此即得後有得也。又種子現起故。亦是現行得。復若以前種從後種者。亦是種子成熟。及現行成熟也。 (五十九右)瑜伽言(至)假立為得(文)。彼論五十二(九紙右)雲。若於引發緣中。勢力自在假立為得。以此自在為依止故。所有士夫補特伽羅。雖彼彼法已起已滅。若欲希彼復現在前。便能速疾引發諸緣令得生起。是故亦說此名為得。當知此得略有三種。一種子成就。二自在成就。三現行成就(文)略纂十三(五十一右)雲。準此文。即於外法之上亦假立成就(文)倫記雲。景雲。加行善種及無記種一分善。唯習者遇緣引發。勢力自在。假立為得(文)義演雲。初此種子。望引自現行有自在勢用。而立為得也。不可以自在之言。即今攝入自在成熟。必無是事。但望自果有自在用。問曰。既曰發起現行。何非現行成熟收耶。答言。種子成熟者。所有現行。種子相從。皆得名種子成熟。後自在成熟。亦准此理解。三無記者。除變化無記。此一種唯向自在成熟中說也。 (五十九右)然五十六(文)。演祕雲。疏然五十六(初右)者。依檢彼論雲。得依因自在現行分位建立。此復三種。謂種子自在現行成熟。更無餘也。疏對雜集而舉來者。意明是說得等之文。不言彼即與雜集同一處引也(文)倫記十五下(初右)雲。解得中雲。依因自在現行分位建立者。因即是種子成就。依染污法生得善根法一分。威儀工巧不善修者所有種子因緣。建立種子成就。自在者。即是加行善一分。威儀工巧善修習者。乃以變化所有種子。要由加行因功修習方能自在。生起現行。是故建立自在成就。此中唯有漏種子現行者。即前二種成就。不生現行。義屬行人。就彼建立現行成就。 (五十九右)對法第五(至)不成就(文)。演祕雲。疏對法第五(十八右)至亦名不成就者。按彼論雲。種子成者。謂若生欲界。色無色界繫煩惱隨煩惱。由種子成就故成熟。及生得善。釋曰。是本論也。唯明煩惱及生得善。論依未離欲異生說。若已離欲。或生上地。隨所離欲。即此地煩惱隨煩惱。亦成就亦不成就。未永害隨眠故。對治道所損故。如其次第。及生得善。隨所生地。即此地成就。釋曰。師子覺釋。本論但依欲界未離欲說。釋論兼據離欲生上及上二界明成不成。此即欲界。論若生色界。欲界繫煩惱隨煩惱。由種子成就故成就。亦名不成就。色無色界繫煩惱隨煩惱。由種子成就故成就。及生得善。若生無色界。欲色界繫煩惱隨煩惱。由種子成就故成就。亦名不成。無色界繫煩惱隨煩惱。由種子成就故成就。及生得善。釋曰。此釋論者(今謂。此所引文。是本論文。而非釋論。本論上明欲界此文明上二界。何有明欲界不明上二界。此段本論文易解故。釋論不釋。對文可知。故對法抄五(二十二右)雲。種子成中有二。初體用合說成不成。後唯辨染法體成不成。初中有三。三界別故)明上二界成不成就。夫生上地必伏下惑故。上對下名成不成。種在名成。其生得善不起異界故。皆當地名之為成。問。生上二界有離自染。何故自地不名不成。答。文略故也。或前欲界。明離自染名成不成。例上應爾。故不舉也。問。如上將下起下地愛。此即唯成。雲何名為亦不成耶。答。據多分說。又依上生不說生下。非委談也問。生二界上地之時。亦離下染。雲何生上當界之惑總名成耶。答。依界而論。不據地說。 (五十九右)若離此地欲亦名不成就(文)。義演雲。意雲。如從欲界生上界去。若聖人斷欲界煩惱而生上界。如第三果人等。若凡夫但以六行伏下惑而生上界煩惱。於上界中而不成熟也故雲若離此地欲亦名不成熟。 (五十九右)彼依有體(至)亦不相違(文)。義蘊雲。疏彼依有體及與損伏至名成不成者。對法既約離欲不離欲說。竟說種子體在。及有能生用俱名成。種子體無。及無能生用俱名不成。瑜伽但言未伏故但明成。准彼文意。伏現行者。設種體在可名不成。何以然者。唯言伏者定不斷種。若言離欲通斷種義(文)義演雲。意雲。彼依有體者。彼對法第五文。約種子體能生用說。意雲。若生上界有欲界種子。雖不生現行亦名成熟。後當生故。若如聖者斷種生上。現行果竟不生名不成熟。若據瑜伽。唯約用說。不約體說故皆成熟。又雲。有種子體名成熟。不能起下現行煩惱名不成熟。 (五十九右)無不成就(文)。演祕雲。無不成就者。無煩惱用名不成就。 (五十九左)對法論等(至)文亦略也(文)。義演雲。意雲。對法但說染法名種子成熟。不說無記為種子成熟也。非但不說無記。亦不說生得善為成熟故。雲生得善中文亦略也。一分無記者。即餘三聖通果名一分也。對法不說為種子成熟(文)今謂。對法說染與生得善不說無記。今辨不說無記。又雖說善。唯說成就不說不成故。兼明其由。其言無記者。廣通異熟全威儀工巧一分。取自在成不攝者。義蘊雲。疏生得善中文亦然者。對法略而不說任運一分威儀工巧無記為種子成熟。其生得善。唯說成熟不言不成故亦略也(已上)今謂。義蘊亦同義演。有未辨盡對法意。其意如下具述。略纂十三(五十一紙左)雲。自在成就中一分無記者。對法雲。謂工巧處變化心等等中。得取威儀。如佛威儀。極善習者加行生故。餘如上解。種子成就中雲。諸無記法者。即異熟生。及威儀不加行生者。是故工巧處亦有俱生者。具如義燈。義演有未盡理。對法抄第七(二十七紙右)雲。生得成唯雲隨生地者。以說種體定成三界起現行用唯在生地。不同煩惱等。彼可起上故。種子成中不說無記。准義應有。如五十二及此下文。自在中唯言一分無記。以略故不說。二性勝故說。今又解。今此為不同瑜伽。瑜伽染法生得善法。唯依生現用說成不成。所以言定伏邪見斷。無記依斷緣縛說。所以雲聖道不害種子中說無記。此論據體用二門。三乘通說。非唯依佛。無有不起用及無體位。所以隱不說。據實准下。是其種子成就不成就。 (五十九左)然准彼論(至)瑜伽同(文)。義演雲。意說。此重釋對法文。據種子成就中。雖不說無記為種子成就。然准下自在成就中。既取一分無記為自在成就。明知。種子成就中。亦令取無記為種子成就也。其生得善與瑜伽同者。亦約用名種子成就一分無記者。即變化全威儀工巧一分極有方軌。入自在成熟中攝。 (五十九左)然准對法(至)通成不成(文)。義演雲。意雲。此即外人將生得善。例煩惱種子等為難。難雲。且如對法論。說煩惱名成不成者。約三界煩惱種子說。如身在欲界。未離欲染。已成身中有三界煩惱種子名成就。若離欲界亦名不成就斷自地煩惱故。又雲。下界身起上界煩惱名成就。若雖在下地。不起上地煩惱亦名不成就。若如是者。生得善法。亦令同此煩惱理名成不成。何故一向約用名成耶。此總是難辭(文)演祕雲。如在一界。餘界生得望有種故名為成就。現行不起名不成就。 (五十九左)以在他界(至)同於瑜伽(文)。義演雲。意雲。此釋對法論不說生得善所以。且如欲界身中生得善。唯依自地起。不起他界生得善。意雲。當界自起名成就。若他界在望不起者名不成。今對法文。但約自界名成。所以不同煩惱也(文)今謂。若生得善論其強弱非無差別。故雜阿毘曇心論十(二十七右)子註雲。欲界生得善強而利。二界弱而鈍也(已上)然今不論強弱之別。但明隨所生地自地善起他善不起。以生得善也。演祕雲。釋對法論不說所以。煩惱容有起他地者。對起不起名成不成。生得善法無起異界。不同煩惱故但說成(文)義蘊雲。疏以在他界不起他界生得善故者。此說生得善亦通不成熟。如在欲界不起上界生得善故。亦名不成熟。彼對法唯說生得名成就。不言不成就者即同。瑜伽說未為邪見損伏但名成就。不說不成也。故雲與瑜伽同(已上)今謂。義蘊解此文。為顯通不成就之義者未可也。與演祕義演不同。准疏文勢義蘊不親。以演祕解為正。 (五十九左)以瑜伽中(至)不說無漏道(文)。義演雲。意雲。瑜伽論中。但依染法種能生現行故。唯說奢摩他為對治道。以定能伏惑故。不斷種故。所以不說無漏道為對治也。此會瑜伽文。 (五十九左)以對法中(至)各據一義(文)。義演雲。意雲。對法瑜伽。約體及用名成不成。所以通說無漏。以為對治道。今既言通說無漏道為對治者。明知。意雲。亦通說有漏奢摩他以為對治道。何以得知。以說體及用故。若據斷體。說無漏道為對治。若約伏用。即說奢摩他為對治道。故知。對法文盡理。即會對法論文。瑜伽少分者。以但約用說為約體說名少分也(文)今謂。義演依錯本釋。其義甚不穩暢。上明瑜伽意。此說對法意。對法文盡下分班結會。 (六十右)有體有用無體無用名成不成(文)。義蘊雲。此文通也。意說。有體用名成。無體用名不成。有體無用。體成用不成也(已上)今謂。此文與現流本不同。各有其理。義蘊所牒優矣。 (六十右)生得有用(至)種子成就(文)。義演雲。意雲。生得善不約體。但約種子有能生用說名種子成就。不說此現行名種子成就也。此生得善文。對法與瑜伽二論意同(文)演祕雲。疏亦不說現行名種子成就者。但生得善。種有其用即名成就。不要生現方始名為種子成就。有雲。此論第八。說於現行亦名為種。故今簡之。詳曰。雖有此理。然雖疏旨(文)今謂。疏主辨二論別者。瑜伽雲。生得善不由功用而現行者。對法。雲及生得善者。隨所生地即此地成就。 (六十右)且依用說(至)名成不成(文)。義演雲。次下簡略有二。初約用簡。二約體簡。用中有二。初約七識簡。二約見修道簡。約識簡者。意雲。第七識中煩惱奢摩他不能伏。何以故。謂第七識中煩惱微細。世道六行不能伏故熟。六識中分別迷理起者。行相猛利。世道不能伏故成。修道俱生迷事起者。六行能伏不成。六行本伏迷事惑故我見不伏。餘貪等伏(文)今謂。伏道非必局六行觀。三乘有漏智損伏諸惑令不生。皆名不成。義演唯舉六行太局矣。義燈二末(三十一右)雲。於染法中略為六對。依雜集論。若伏功能亦名不成。種子體在亦即名成。一見修對。二世間出世對。三現行種子對。四六識七識對。五煩惱所知對。六種子習氣對。初見修對者。三乘見道。三界分別。所有二障。隨其所應。若種若現名不成就。三界修斷。隨其所應名成不成。二乘見道。隨先所伏。修道煩惱斷名不成。未伏不斷即亦名成。非對治故。不障見故。修道准知。二世間出世對者。世道但伏俱生迷事別頭所起貪嗔癡慢。令不現起名為不成。迷理及細並非所伏即名成就。出世如前。現行種子對者。一切現行若未生起皆名不成。若生起時即名成就。二障種子。若未損伏即名為成。若已斷除即名不成。若在凡位體在名成。或有伏者損伏用故亦名不成。若在二乘。所知種成。菩薩隨應有成不成。六七識對者。且煩惱障。如二乘人在於見道六相應惑分別不成。俱生通二。第七名成。設起果者。不斷七惑。修道之中。八十一品。隨其所應有成不成。若第七惑成。斷八十一品方名不成。斷前八十猶名為成。據有種說。若約功能。世道名成出世不成。若約菩薩六識分別。見道不成。俱生名成。無超果故。在修道中。第六識身見等。四地永伏名為不成。已前名成。據功能說。若約種子體在名成。第七我見。金剛無間名為不成。已前名成。據種子體不約用說。約用說者。有成不成。且略說爾。煩惱所知對者。所知之障。二乘名成。菩薩成不成。以彼二乘雖斷定障現行不起種子在故。地上菩薩。二障分別。見道不成。修道俱生煩惱障種。金剛無間已前名成。不斷種故。若所知障所攝種現。俱成不成。金剛無間。二障種現俱名不成。種習對者。二乘習氣二障俱成。不斷習故。菩薩之人。煩惱種子。俱生名成。二障習氣及所知種名成不成。以十地中隨分斷故。解脫道位。二障種習俱名不成。略說如是。細辨恐煩。 (六十左)若無漏道(至)亦有別(文)義演雲。若依無漏道至亦有別者。約體簡略亦有二。一者約見修。二者約六七。據見修道者。如得初果。見道煩惱一切不成就。修道煩惱中。如第二果者。餘欲地煩惱隨斷名不成。若第七識中我見。要至極果金剛心道方斷名成。 (六十左)六識一向不成(至)成及不成(文)。義演雲。此意說。六識中煩惱欲界繫者。總為九品。證第二三果時總不成。六識中我見亦斷故。故此依我見離欲斷說。不爾即通成不成者。此別是一師義。此師意說。如六識中有九品惑。我見為第九品。餘八品離欲時斷不成。第九品我見。至極果方斷成。據此義故。不爾通成不成也(文)演祕雲。此我見斷而有兩說。一雲。即與當地第九惑同時斷。一雲。九地第六我見。皆至金剛一時頓斷。今依初義。若後義者。離欲之時有斷未斷。有雲。約伏有成不成。詳曰。不然。疏自標雲。若無漏道依染種體名成不成。故知約斷。若是伏者。前已明訖。何須重明。義蘊亦同。 (六十左)其無記法(至)名成(文)。義演雲。意說。無記法先被見道惑縛。即無記各成。入見道斷見惑有縛時。便捨無記法故。說無記名不成。不爾名成。若據種子體說。至佛果斷名不成。餘一切時名成。不違聖道故。故雲不爾名成(文)義燈二末(三十三紙右)雲。無記法中。且異熟無記。約界分別。隨所生處。種現俱成就。餘不生處。種成現不成。無有起於異地異熟。又若斷者。若是人天異熟無記。至金剛無間或解脫道方名不成。餘位名成。據成佛說。若二乘人無餘不成。若約緣縛。隨其所應。金剛無間。斷盡惑故名為不成。若是三途黃門女人。及長壽天無想天壽。入見道已。畢竟不生名為不成。已前名成。前據現行及功能說。若論種體。三途異熟入見不成。體亦無故。女人等種體有名成。威儀無記心。通欲色界。隨生二界。種子現行。俱得名成。生無色界。種成現不成。佛果不成。緣縛隨應。若汎起威儀。他受變化所起威儀。亦得名成。緣縛不成。假心說有無實能發。若實威儀。八地已上現亦不成。恆無漏善非無記故。工巧無記唯在欲界。種現名成。若生上二。種成現不成。彼雖有語。據身巧說。二乘俱成。俱不成。八地已上。種成現不成。若約緣心威儀工巧。隨應准知。通果無記。欲色界成。地法色界下。持彼種及現行故。隨其所應名成不成。若至佛果種方不成。若據緣縛。二乘無學亦名不成八地種成。 (六十一右)不生之地名不成(文)。義演雲。不生此地名不成者。意雲。如生上界。此地生得善不起。何以故。不許互起故。唯得起自地不許起他地生得故不成(文)今謂。義演之字作此。二字俱通。此地生得善。若望於他地名不成。以他地不生故。生得善不成。以二義釋。一邪見伏。一不生地。 (六十一右)以增盛種子方名得(文)。義演雲。意雲。瑜伽唯據生用說。若有能生用名種子成就。不爾名不成就。何以故。依種子增盛時而名得故。若不生現便立。增盛時依何以名。 (六十一右)無記體者應互相準(文)。義演雲。意說。瑜伽准對法文亦得說體名成。對法准瑜伽亦得約用說成不成故。雲互相準。義蘊亦同。 (六十一右)瑜伽論說(至)名自在成(文)。五十二(九左)雲。若加行所生善法及一分無記法。生緣所攝受增盛因種子名自在成就(文)。義演雲。疏自在成就者。此引瑜伽文。意說加行種子所生善法。及取威儀工巧一分極串習者並通果全。並名自在成就。即所有種子現行相從總名自在成就。據實唯是種子也。問。若爾與種子成就何別。答。勝劣有殊故分二種。 (六十一左)又成此時(至)名自在成(文)。義演雲。疏又成者。加行善也。意說加行善名自在所由。為能成熟一分無記種子。令有自在能生勝用故名為成也。此時者即加行善。成無記之時也。名自在者。說加行善名自在所由。意說。加行善種子有自在力。能生善法。復能資彼無記種子。令得自在有能生勝用。是故加行得自在名故。說此等名自在成就者總結也。與能所成皆名自在成就(文)。今謂。義演謬之最矣。今明自在成就舉二種法。一加行善。一串習無記。顯其差別置以及言。義演會合為一太非也。又三性永別。何有加行善法成無記之時。 (六十一左)對法論說(至)變化心等(文)。彼論第五(十九紙右)雲。方便善法者。謂聞所生慧等。雖先有種子。若離今生數習增長終不能起現前故。一分無記法者。謂工巧處變化心等(文)義演雲。問。三無記種為總通二種成就不爾耶。答。應作四句分別。第一雲。有唯種子成就非自在。謂異熟生無記種子。第二唯自在成就非種子。謂變化無記。第三亦自在成。謂威儀工巧二無記極。串習者名自在成就。若任運起者。攝入種子成就。第四二種俱非者。謂色等法。 (六十二右)其無漏種(至)名不成(文)。義燈二末(三十四右)雲。無漏善者。凡夫之中。無性不成。有性種成。三乘聖者。種現俱成。二乘無餘種現不成。餘人善根涅槃時盡故。 (六十二右)現行成就(至)名現行成就(文)。彼論第五(十九左)雲。現行成就者。謂諸蘊界處法隨所現前。若善若不善若無記。 (六十二左)如樞要說(文)。彼上末(十九左)雲。成不成中種子成就。謂有二乘及世道成不成。不說菩薩。菩薩見道前二障。亦有成不成。應說二乘煩惱種有成不成。所知一向成。菩薩雙說。資糧位俱生成不成。分別成不成。加行位一向不成。俱生通成不成。入見道已。修道成不成。見道一向不成。修道第七一向成。第六有成不成。煩惱障不斷一向成。所知障種有成不成。皆思准。 (六十二左)以種隱而(至)合而為一(文)。演祕雲。問。按顯揚論種合為一。現行開二。何乃不同。答。有二釋。一如義燈。一雲。有義。顯揚論意。種子類同故合為一。現行相別故開二種(文)義燈二末(二十七右)雲。然西明雲。准顯揚論雲。一諸行種子所攝相續差別性。二自在生起相續差別性。三自相生起相續差別性。雲與瑜伽別。種但立一。現即分二。加行善等名自在生起相。非加行生起。但名自相生起。今又解雲。與瑜伽同。雲二自在生起相續差別性者。以加行等善法種子有勝功能。起現行已而得自在名自在生起。若二現行名自相生起。以起現行名自相起。無為之法立成就者。如本疏說。 (六十三右)今者通說(至)之所生起(文)。義演雲。意雲。此辨得所依處。如有情及種子上而立得者。其義極成。如何於非情上而立得耶。答。色等非情由自心變起。即此似色之相分。皆從自種生故可立種。又於他身非情有受用義。亦立於得。問。所言得者大小乘何別。答。大乘非色非心。是假非實。行蘊所攝。有宗亦非色非心。實有自性。非得翻此。大乘於色心上假立非得。小乘立實非得。 (六十三右)不同小乘心外取法故(文)。義演雲。意雲。謂小乘心外取法所以。於外法上不立得。大乘一切皆是識變。皆不離心。所以於非情法上亦假立得故。雲不同小乘。 (六十三右)薩婆多得依三種別(文)。婆沙百五十八(初紙左)雲。問。何故得與所得法性類或同或異耶。答。得有三種。一有為法得。二擇滅得。三非擇滅得。有為法得。隨所得法性類差別。以有為法能有作用引自得故。擇滅得隨能證道性類差別。以諸擇滅自無作用。但由道力求證彼時引彼得故非擇滅得。隨自所依性類差別。以非擇滅自無作用非道所求。彼得但依命根眾同分而現前(文)義燈二末(二十九右)雲。且薩婆多得有二種。一有為法得。二無為法得。若有為法得。定屬所得。若所得是三性。能得亦三性。三界九地色心不相應。亦隨所得判屬界地等。無為得者。無為有三。如本疏判。然通漏無漏。若六行道得唯有漏。見道得唯無漏。修道通二。許於修道亦有漏斷故。無學無漏。斷非想惑。唯無漏道。得果捨向故。故捨前漏起無漏得。所得無為一向無為二有體法。若起得得屬行者。以有體故。隨其所應得屬所得及能得道。今此非擇闕緣不生。法既不生故。不可屬所不生法。非有情故。但屬所依眾同分也。若其非得唯屬所依眾同分立。定唯異熟無記性也。然若得擇滅法。猶可重生也。如退果者。若得非擇畢竟不生。以闕緣故。 (六十三右)一屬所得謂有為得(文)。寶疏四(四十四左)雲。其所得法有其四種。謂三界繫為三。及不繫法為四。其能得得亦有四種。亦如上說。又所得法有其二種。一者有為。謂三界法及道聖諦。二者無為。謂二種滅。能得之得。唯是有為。所得之法又有二種。一有漏謂三界繫法。二無漏謂道聖諦。二滅能得得亦有二種。一有漏謂三界繫。二無漏謂道聖諦。三界繫。不繫之法通無漏故。非擇滅得從依身繫。其擇滅得。從能斷道。道通有漏及無漏故。若有漏道。色無色繫。若無漏道。從道不繫。非擇滅得。以隨身故通三界繫。所以有繫法得唯有三種。無繫法得通四種(文)。演祕雲。疏一屬所得等者。屬謂繫屬。有為法上所有能得。皆屬所得。同有為故。 (六十三右)二屬能得道(文)。婆沙光寶等記。並為能證。今雲能得。義亦無別。演祕雲。疏二屬能得道等者。得是有為。故滅能得不屬所得。為無為別。六行斷惑。此能得即是有漏。若無漏智所證滅得得即無漏。有宗六行而能斷惑得擇滅也。 (六十三右)三屬所依(文)。婆沙等雲。依命根眾同分。今略舉眾同分。演祕雲。疏三屬所依者。問。何乃爾耶。答。有無為別。不屬非擇。非漏無漏二道所得故。不屬道故屬所依(文)義演雲。意雲。謂身中有法緣闕不生名非擇滅。今此得既能得此非擇滅。故知。此得唯屬所依眾同分身也。以非擇滅不離身故。如人身中有諸起業。由遇善友。於其惡趣畢竟不生故。此身中得非擇滅得。唯屬所依身(文)今謂。義演雲眾同分身。寶疏亦云非擇滅得從依身繫。然婆沙等雲命根眾同分。身與同分差別非一。若言從身則不通無色。以彼無身故。 (六十三右)擇滅之得(至)然唯無漏(文)。對法抄五(三十三左)雲。然今於此復作分別。小乘有為得通三性有漏無漏。大乘同之。小乘擇滅得唯善性通有漏。大乘善性同彼唯無漏攝。諸論皆雲。擇滅者永害隨眠故(文)。義燈二末(三十右)雲。若擇滅得同彼有部。屬能得道。然唯無漏。不許六行是斷道故。唯依聖道永害種子得擇滅故。又六行道。唯依未至非根本地。伏惑非斷。種子在故。得非擇滅(文)義演雲。疏然唯無漏者。但約斷種不約六行伏惑說。不同有宗六行許能斷惑也。意說。有為無漏智斷惑證真如名為擇滅。即於此法假立擇滅得。得擇滅故。擇者簡擇。即智也。滅者滅惑所顯理也。由智簡擇斷惑得滅故名擇滅。 (六十三右)非擇滅得略有三種(文)此非擇得大違小宗。非擇滅義。具如俱捨光寶疏辨。 (六十三右)一屬道(至)世道得故(文)。演祕雲。問。六行得滅。亦由智惠簡擇方證。何非擇滅。答。若智簡擇能斷惑種所顯之理。方名擇滅。六行不爾故理非擇。 (六十三左)如畢竟得(至)邪理不生等(文)。義蘊雲。疏如畢竟得非擇滅及佛身中邪理不生者。如入見道已。三塗黃門等。畢竟不生。佛身邪理亦是畢竟不生。此非擇滅。但屬所依。問。此等皆由道力而滅。何不屬道。答。聖道本欲斷惑。斷惑之時。此等任運不生。非道正斷故不屬道。又非有為不屬所得(文)演祕雲。如入見道黃門身等。永更不生。皆名畢竟得非擇滅耶。理如燈(文)義燈二末(三十三右)雲。若是三途黃門女人及長壽天無想天等。入見道已畢竟不生名為不成。已前名成。前據現行及功能說。若論種體。三途異熟入見不成。體亦無故。女人等種體有名成(文)俱捨寶疏一(六十七右)雲。又顯宗論雲。非唯緣闕便永不生。後遇同類緣彼復應生故。詳此論意諸法不生。由其二緣。一由闕緣。二由非擇滅。以後遇同類緣法得生者。此釋非理。後遇同類緣。為是生緣。為非生緣。若後有生緣前非闕緣。若後非生緣如何得生。由無生緣法永不生。何闕滅力。問。顯宗雲。法非唯緣闕。此論雲。但由闕緣。兩論不同。何者為正。答。準婆沙釋得不同。有為三性法得同所得判性。由所得法力。令得起故。擇滅得從道起故。非擇滅得從眾同分。依同分起故。以無為無用。二滅不從所得判也。婆沙亦云。虛空等無用。故知。此論但由闕緣理勝(文)又雲。有人云。此法本欲礙法不生。若法不生便即起得送與行者。此釋誤也。應言法永不生得非擇滅。不應言非擇滅有力送得與行者。兩說相違。應依此論(文)義燈二末(二十八右)雲。然言二屬所依。謂第八識如畢竟得非擇滅法及佛身中邪理不生等。問。既雲畢竟邪理不生。應名擇滅。何名非擇。答。若由智斷畢竟不生。即名擇滅。佛身邪理不由智斷。但由斷彼無明等故。邪理不生。如入見道。北洲等身得非擇故。又解。此等現行。雖後畢竟不生。種子猶在。亦障所攝鏡智生時。方始種子滅即得擇滅得屬鏡智。若爾鏡智應能離染。如實義者。鏡智起時。非彼所依有漏皆捨。非作意斷不名擇滅。亦不可說觀察智斷。非無間故名妙覺故。若猶斷染應同無間名為等覺。既不如是故。鏡智生彼等自滅。得非擇滅得屬鏡智。然疏言屬第八識。據所依王通因果說。若在佛果即依鏡智。此釋親聞故抄記也。 (六十三左)三屬種子(文)。演祕雲。此緣闕法有更生義故屬種子(文)義燈二末(三十四右)雲。問。前明得依非得依何。答。有為非得現行不成。即依種立。又解。依第八識翻彼成就立不成就。現行成就不依種子。非得翻彼。何故依種。又解。依種若以翻彼現成不依種即不成亦不依。如種成依種立。不成復依。何據體不成。即無體故。二解任情。若自在及種子。體在無能名為非得。亦依種立。若爾與現非得何別。此據無能。彼約未起故有差別。若據體無名為非得。同擇非擇二種得說。就依種中如聖性非得有二義。一相違非得。即異生性。依二障種。二者相順依功能說。邪見斷善。或未入見。設有種子未起功能。亦名不成。即依無漏種子假立。現行不成亦依種立。無為非得。擇滅無為無。種姓入及未入見道。皆依二障種子而立。入見已去。隨所未斷。二障俱生立擇非得。以非得彼所證擇滅故。非擇非得。隨應依彼諸有為法種現而立。以成彼法不得非擇故(文)義蘊雲。三屬種子暫緣闕法有種子在者。問。六行伏惑亦暫不生。有種子在何不屬種而屬道耶。答。道有勝力故但屬道。餘緣闕法。無道可屬故屬種子也。 (六十三左)非心緣證(文)。演祕雲。緣六行道證無漏道(文)義演雲。意雲。此第三屬種子者。以非心緣故。不同前六行世道非心證故。不同第二由入見道斷分別惑黃門等身畢竟不受。今既不斷則非心證故。不同第二但屬種子也。 (六十三左)然通有漏(至)三性別等(文)。演祕雲。通有漏三性等者。具如燈說。 (六十三左)如對法說(文)。第四卷。對法抄五(三十四丁右)雲。其非擇得。小乘唯無記有漏屬眾同故。大乘通三性。此約通道亦依種子及所依上而建立故。對法第四等種通三種故。雲通有漏及無漏攝。如來身中有此得故邪理不生。 (六十三左)非得唯有(至)。如餘記說(文)。對法抄五(二十四丁左)雲。其非擇滅得。或屬所依。種離本識無別體故。或屬種子。皆是種子緣不生故。然如佛果邪理不生。豈依種子。故屬所依。 (六十四右)如餘記說(文)。略纂十三(五十一右)雲。其不成就性是何性。如何今有別非得。非得據一切非得盡。然今不立有何意也。為遮繁論。亦應立非同分及不流轉等故略不論。又即得中攝。如不成就。起俱必有得。得無此非得。即所得所以不說。不說小得者。大乘無過。重累假故。四相亦爾。餘如對法第二鈔。然非擇滅得。如彼簡擇(文)對法鈔五(二十三紙)釋斷善根種子成就不成就等。五門分別。又本論中明非涅槃法者解脫因。畢竟不成就等。 (六十四右)所成就有三(至)亦爾(文)。義蘊雲。問。得之所屬如前已明。非得既無所不成法。未知非得而屬於何。答。如諸異生不成就聖法。即是自在不成就。亦是現行不成。種用不成。現體不成。此之非得既屬能障或種。准知。聖不成就煩惱。即種子不成就。此之非得。合屬能斷之聖道種也。自餘非得准例應思。 (六十四右)五十二說(至)假施設之(文)義燈二末(三十九左)雲。問。依見斷種立異生性。為總依三界見斷種立為不爾耶。答。有二解。一雲。唯取第八現行同地見斷種立。不依一切分別種立。不爾一界成三界應名三界異生。若取生現行種。即已得上定起上地惑。亦名三界異生。一雲。通依三界見所斷種文無簡故。同是異生。故無雜亂。不同界趣生等體性。界趣生等顯界趣別。此異於聖故不雜亂。前釋為正。瑜伽五十六去雲三界異生性故。性屬生故生既界別。故生亦別(文)樞要上末(二十紙右)雲。若唯取分別種名異生。即一界成三界。應名三界異生。若取生現行種。即已離欲應名諸界異生。取與第八異生同地之性。其體即得之(文)義燈二末(四十一右)雲。有部唯是無覆無記。大乘通三。不善有覆及以無覆。以定性二乘所知。望彼是無覆故。通三界故依二障故。 (六十四右)異生性者(至)名異生性故(文)。義演雲。疏性唯染污者。意說。五蘊或四蘊所成假者有情名為異生。性者體也。唯依不善無記分別二障種上假立異性之體故。是染污。以二種種子是染污故也。疏異生之性者。異生是五蘊等假。假者即依分別二障種子也。未得聖法名為非得。即喚此非得名異生性。言別異名異者。即失聖之生故名異生也(文)義燈具明大小差別。須者往見。 (六十四右)一別異名(至)過五趣故(文)。義燈雲。此約趣異亦攝四生。四生不同。 (六十四左)又變異名異(至)邪見等故(文)義燈雲。聖者皆同有正見故。此亦攝境。緣境有別。 (六十四左)生謂生類(至)依主釋(文)。義燈二末(三十五左)雲。生謂生起。生類即趣見類別異生起。性者體性。由此性故令趣見異。上離釋也。異聖之生類名異生。生者是總。性者是別。異生之性名異生性。無依主釋(文)今謂。義燈與疏不同。疏與世友義不同。義演雲。疏生者是總性是別者。意雲有多類眾生。其類雖多總名生也。故雲總也。性別者。謂三界有情及三乘並無種姓姓。各各所隨逐名別。未得聖法已來總名異生性。即依瑜伽有此多性。各依當地見道煩惱種上立性故。是則意說雲。異生雖是總。然有三乘五性等差別。此解性別也(文)義燈二末(三十五左)雲。二出體者。初敘異說後敘大乘。敘異說者。犢子部說。欲界見道所斷十煩惱以為體性。一切有部別有體性。唯是無記。通三界繫不相應。經部不立有別體性。但於曾未生聖法相續分位差別假立名異生性。大乘雖亦在不相應。非異色心有別體性。但於見斷二障種上。未永斷位假立異生性。不是唯約能障自乘所有聖法不生現位立異生性。無種姓人無別障故。但約未斷見惑種立。由不成就於聖法故。若用若體。俱得雲不成。有種姓人。不成功用。無種姓者。亦不成體故。瑜伽五十二說。三界見所斷種子。唯未永害量名異生性。即通二障種上假立。此論亦云。而於三界見所斷種未永害位。假立非得名異生性。亦不言各障自聖種現。但雲於諸聖法未成就故。 (六十四左)又如婆沙廣解名字(文)。婆沙四十五(初紙)舉諸部計已(二紙右)雲。問。何故名異生性。尊者世友作如是說。能令有情起異熟見異熟煩惱。造異熟業受異類果異類生故。名異生性。復次能令有情隨異界故。往異趣故受異生故名異生性。復次能令有情信異師故。作異相故受異法故。行異行故求異果故名異生性。大德說曰。能令有情依止異類界趣生。有發起種種顛倒煩惱造作增長感後有業。輪轉生死無分限故名異生性阿毘達磨諸論師言。異生分故。異生體故名異生性。尊者妙音作如是說。異生類故名異生性。脅尊者言。異生依故。障聖性故名異生性。 (六十四左)論於諸聖法未成就故(文)。演祕雲。論於諸聖法未成就故者。問。既於諸聖未成就故名為異生。若於諸聖隨得一種應唯名聖。答。有義兩釋。一雲。義同小乘。不獲一切三乘聖法名為異生。若獲小分即名聖者故。俱捨論第四雲。不獲何聖法名異生性。謂不獲一切。此不獲言表異於獲。若異此者。謂諸佛世尊。亦不成就二乘聖法。應名異生。故知。不要具獲諸聖方名聖者。大乘亦爾。下雲。依於二障立異生性。二乘斷一即非異生。即同俱捨不獲一切聖法名異生性。若獲少分即名聖者。二雲。與薩婆多義有差別。二乘迴心未至上地。亦名聖者。得生空智斷煩惱故。亦名異生。未得法空智未斷所知故。然依彼說將為順理。今此亦言於諸聖法不成就故。詳曰。今取後釋。如二乘者。迴趣大乘至於初地名得聖性。若得小聖即全名聖無異生義。何至初地雲得聖耶。若雲得彼大乘聖性名得聖者。未得大前何得不名為異生耶。又此但雲。未成諸聖名為異生。不言小獲即全名聖。 (六十四左)此有四種(至)即建立之(文)。瑜伽五十二(十一右)雲。此復略有四種。一無般涅槃法種性所攝。二聲聞種性之所隨逐(文)義演雲。疏之所隨逐者。意雲。猶如三乘性等之所隨逐。於所逐於所斷二障種上立異生性。又雲。之所隨逐者。雖有三乘姓等。猶有此性隨逐不得三乘聖法名異生性。言不唯約能障者。二障現行名為能障聖性。今不依此(文)今釋。二釋中以初為正。現行為能障亦非。義燈二末(三十六左)雲。且決定大乘。具依二障未永斷位分別種。立大乘異生性。若所知障。畢竟不可害。非煩惱者。依此煩惱。一分立為聲聞定性異生性。一分立為獨覺定性異生性。以樂觀諦十二因緣語證依待二性別故。若俱不可斷。依斯立為無性乘異生性。不定者。若有具待觀諦緣起得出世者。依此所有分別煩惱立為不定。二乘異生性。若有觀待四諦六度得出世者。依此立為不定聲聞異生性。若有觀待緣起六度得出世者。依此立為不定緣覺異生性。若具觀待有下中上無漏根性者。立為不定聲聞緣覺異生性。以楞伽說五種乘姓入法。瑜伽復雲立為不般涅槃性聲聞性等故。相翻立有此差別。 (六十四左)不唯約能障上立(文)。義蘊雲。有聖可障者。方名能障。若依能障立。無性非異生。彼無聖道可障故(已上)今謂。大意如是。深致未盡。如義燈中具辨。樞要上末(二十紙右)雲。問。智障不障於二乘。即說名無覆。無性之人二障。具不障三乘。所知障體何性攝。皆應非染。答。所斷種輕。望不障以名無覆。無性二種俱重。通障三乘聖道。並名為覆(文)義燈二末(三十七左)雲。問。若不障斷即不依立。無性之人。二障不斷。不障彼乘。應不依立。答。極重障故。若爾二乘定性之人。不得趣大。彼所知障亦名極重不。若名極重亦應依立。若不名重。以不障彼自乘果故。無性亦爾。答。定性可得聖。雖有所知不名重。無姓不得聖故。二障名重。問。煩惱可斷得自乘。煩惱不名重。所知非斷不得大。所知之障亦名重。若以所知不障小。二障不障凡。答。但有聖法名聖性。定性所知不障輕。無性畢竟無聖法故。彼二障名為重。問。若望一切聖法名聖性。以不障故得名輕。亦應一切障法名異生。隨獲聖性應皆捨。答。二智俱能證。於理但有聖法名聖性。所知是姓無斷時。不障聖法非異生。若依彼立得聖許斷。即違諸論說所知障唯大獨斷。若不能斷。既許障在。寧得聖性。由此故知。但依一立。如所知障在二乘身不名為障。不礙彼果名無覆故。若爾無姓所有二障。亦不障彼應不名染。答。人天同異性。不障可不染。對聖名異生。不得故名染。又解。雖不障人天。感生故名染。所知不障小不招生不染。又解。定性二乘。亦依二障立異生性。文無簡故。能障於大必不得故。如無姓障必不得聖依二立故。若爾二乘斷此所知異生性不。答。有二解。一雲亦斷。若爾即應斷所知障。答許亦無過。如斷定障。此亦不爾。定障除現不斷於種。此依種故。答雖依種立。不即取種依種假立。言不斷所知者。據種體說言斷異生性者。據假功能。假實既殊。故不相反。 (六十五右)俱句攝故(文)。於二障中唯斷一分。謂煩惱障。俱句即亦聖亦異生。義演雲。疏二乘斷一分至解釋者。意雲。此有四句。一雲唯異生非聖者。謂無姓種人。二雲。唯聖者非異生。為初地上。三雲。亦異生亦聖者。謂二乘等。由斷煩惱一分不斷所知。四雲。非聖者非異生。謂二乘入無餘依涅槃等故。疏雲二乘斷一分是俱句攝(文)義燈二末(三十七右)雲。准此義為四句分別。有唯有異生性不成聖性。謂無性人。有唯成聖性非異生性者。大乘見道已去。有亦成聖性亦成異生性者。據種三乘見道前有無漏種亦成聖性。已未起現名為不成。不據種說。或唯依彼能生現用立為聖性。以相翻故。不爾唯種異生成聖。若唯現說。聖者無漏不起現時。應非異生亦非聖者。若依此說。三乘定性見道已前。亦是唯成異生性句。二乘得聖。及迴趣大乘。未入初地。名亦成異生亦成聖性。二乘無餘是俱非句(文)義蘊雲。二乘斷一分名一分聖俱句攝故者。此約迴心者。謂已得生空智名聖性。未斷分別所知障名凡性故名俱句。問。如前論說。一異性同俱不成故。如何凡聖返而許同依一身。答。前說一異同依一體。以相違故俱不得成。凡聖二性所依種異故不違也。 (六十五右)如下第九十障中解(文)。如下十本(四十九右)六門分別異生障。 (六十五右)外人引經(文)。正理十二(十三右)雲。有別實物名為同分。謂諸有情展轉類等。本論說此名眾同分。又(十四右)雲。此中身形業用樂欲展轉相似故。名為同分。是因義。有別實物。是此同因故名同分。如是同分。世尊唯依諸有情說。非草木等故。契經言。此天同分。此人同分。乃至廣說。 (六十五右)經明不說別有自體(文)。俱捨論五(二紙右)雲。雖有是說。而不說言別有實物名為同分。 (六十五左)下有三難(文)。義演雲。疏言下有三難。第一內外相同難。第二能所無差別難。第三宿因非假難。 (六十五左)同言同智應不得生(文)俱捨五(初左)雲。若無實物無差別相名同分者。展轉差別諸有情中。有情有情等無差別。及施設不應得有。如是蘊等等無差別。覺及施設。如理應知(文)。光記五(三左)雲。若無實物至如理應知者。此即第四證有體。返徵經部證有實體。有情非一名有情有情。同是有情名等無差別。若無實物無差別相名有情同分者。欲色界等展轉差別諸有情中有情有情等無差別。覺慧有情有情等無差別。施設名言不應得有。以覺慧必緣境故。名言必詮說法故。既起慧言。明知有體。此約無差別有情同分為難。以遍故遍舉為問。有差別不遍故。不約彼論。復例釋法同分言。如是蘊等等無差別。覺慧等無差別。施設名言不應得有故言如理應知。 (六十五左)論主難雲(至)別有同分(文)。俱捨五(二右)雲。又何因不許有無情同分。諸穀麥豆金鐵菴羅半娜婆等。亦有自類互相似故。又諸同分展轉差別。如何於彼更無同分而起無別覺施設耶。 (六十六右)彼若救言(至)外皆應有(文)。義燈二末(四十一左)雲。破同分中敘外救雲。外法非趣生故不立同分者。應難雲。趣是趣向義。外法可非趣。不以趣向解同分。何得以趣例同分。趣是趣向義。外法無同分。同分相似義。外法相似立同分。又難。汝本雲。內法是趣生。有情立同分。外法非情趣。外法無同分。汝本以有同智故。內法有同分外法有同智。何得無同分。何得救言外法非趣生故不立同分。此上難古下難正理師。餘轉難救皆如疏述。 (六十六右)若六足對法(至)正理師立(文)。六足者。神泰雲。迦多衍尼子。集前六足義造八犍度阿毘達磨身。以前六論為枝為分為足。足枝分其義一也。此之七論。是薩婆多本藏阿毘達磨論也(文)此如大乘瑜伽論有十枝末論。然台宗徒。見六足言以為六度者。誤之甚也。末學尚救雲六足論說六度行。約所說說以為六度。粗漫可見。演祕雲。疏唯俱捨正理立等者。按俱捨論第五雲。此復二種。一無差別。二有差別。無差別者。謂諸有情同分。一切有情各等有故。有差別者。謂諸有情界地趣生種姓男女。近事苾芻學無學等各別同分。一類有情各等有故。復有法同分。謂隨蘊處界。釋曰。一切有情而等有故名無差別。差別有情同類等有名有差別。准法同分亦合有二。但論略也。且如五蘊。蘊義是同。此相似因名無差別。蘊蘊各別。自相似因名有差別。界處等法皆倣於此(文)今謂演祕皆依光師。光記五(二左)雲。準有情同分。於法同分亦應說有二種。而不說者略故不論。於法同分。一體多體。準前應知。問。有情同分與法同分。為體各別為一體義分。解雲。體性各別。能令有情相似有情同分。能令法門相似名法同分。有情法門義異。所以同分不同故。諸論文皆說兩種。雖復離法無別有情。約義有殊。同分各別。亦有古德立二同分體性各別。又解。有情離法無別體性。即於法上建立有情。以此準知。法同分上立有情同分。一體性義分說二同分。非體各別。若攬法成有情。即不說法同分。若廢有情論法。即不說有情同分。若法有情並論。即雙說二種同分。由斯義故。所以諸論。或唯說一。或兩種俱論。各據一義並不相違。 (六十六右)如異熟色等(文)。演祕雲。如異熟色等者。即內有情五根等色業所感者。名為異熟。若外諸色。及內身中非業所感而有二分。是等流色(文)。正理十四(二十四紙)雲。雲何異熟熟地獄等。及卵生等趣生同分。雲何等流。謂界地處種姓族類沙門梵志學無學等。所有同分。有餘師說。諸同分中先業所引生。是異熟同分。現行加行起是等流同分(文)義演雲。意雲如異熟色。是趣生攝與外法不相似。所以有情上立同分。外法無同分。若等流色既與外等流色相似。何不同內色立同分耶。內等流色。即扶根塵前後自相引。亦如青等前後自相引也。內外難即不同。前後等流相似。合一種立同分。 (六十六右)若言外法(至)即無同分(文)。正理十二(十五右)雲。且我於中作如是解。由彼草等無有展轉業用樂欲互相似故。於彼不說別有同分。又必因有情草等方生故。唯於有情。說有同分。又因先業及現勤勇。此法得生。於彼草等二事皆無。故無同分。 (六十六右)若言同分樂欲之因(文)。正理十二(十三左)雲。一趣等生諸有情類所有身形諸根業用。及飲食等互相似因。並其展轉相樂欲因名眾同分(乃至)若身形等唯業果者。隨其所樂業用等事。若捨若行。應不得有。此中身形業用樂欲展轉相似。故名為同。分是因義。有別實物。是此同因故名同分。 (六十六左)應不與一切相似法為因(文)。義演雲。彼救雲。同分但。與樂欲為因。有情有樂欲所以有情有同分。同分不與一切相似法為因。所以非情上不立同分。或可。論主難辭。難雲。應不與一切相似為因。意雲。外等流色。若不立同分者。即汝薩婆多同分。應不與相似法因。然彼許同分與相似法為因故。作如是難。 (六十六左)又趣是趣向(至)薩婆多師(文)。如上引義燈解。義演雲。此難古師。前雲趣生是內所以有同分。外法無情非趣等不立同分。若爾今難雲。若是趣趣句。即外法不名趣。即外法無同分。今時不以趣向解同分。何得如趣外法無者。若言外法不名趣即不立同分難意。如是言相似上有同分故者。此結有同分所由。 (六十六左)更有餘難准生為之(文)。演祕雲。難雲。外法非趣生。非趣生故無同分。外法非趣生。非趣生故無生等。若言。外法是有為。外同內法有生等。亦應外法有相似外同內法立同分。以古有宗外無同分故為此難(文)義蘊雲。疏更有餘難准生為之者。設彼更救雲內法具諸蘊趣類同故立同分。外法唯色蘊無多同類無同分者。應更難雲。內法多蘊許有生等。外法唯色應無生等。若言因緣法故有外法生等。亦應色類同故外法有同分(已上)今謂。此與演祕難不同。雖難不同何有巨妨。以餘難云云不一准故。 (六十六左)外法非無(文)。義演雲。難令外法有同分。何以故。以外法亦起智起言故。 (六十六左)此設外救(至)復為徵逐(文)。演祕雲。疏此設外救雲自論文者。出順正理。疏後為徵逐。文外意者。而無論文。疏主自意。又安惠師救俱捨中亦有此徵。疏主小同(非唯正理。亦出俱捨)。 (六十七右)同分亦起(至)別有同分(文)。俱捨五(二右)雲。又諸同分展轉差別。如何於彼更無同分而起無別覺施設耶(文)光記五(六右)雲。又諸同分至覺施設耶者。此即第四別有同分難。所同分之法體各異。由別同分故得同能同相望亦各異。如何更無同分同而起無別能緣覺慧。而起無別施設名言。若更有同分展轉即有無窮之過。 (六十七右)然救言(至)不假他同(文)。正理十二(五左)雲。如何於彼更無同分而起無別覺施設耶。由諸同分是同類事等因性故。即為同類展轉相似覺施設因。如眼耳等由大種造方成色性。大種雖無餘大種造而色性成。 (六十七右)此義失宗(文)。演祕雲。此義失宗者。小乘失宗。本不以造而解於色。今者以造而為其難故乖本宗。即就本計更難彼雲。質礙名為色故。能所造皆攝色。但相似故立同分。同分相似。何不有(文)光記五(六左)雲。俱捨師破雲。若是同因故體即是因者。同分自類等無別同分同。即為覺施設因。亦可所同自類等不須同分同即為覺施設因。又所引喻有違宗過。眼等色性三世常定。如何乃言由大種造方成色性。但應言由大種造。不應言由大種造方成色性。 (六十七左)相似法上有同分故(文)。義演雲。相似法上有得同分故者。此結難也。既故相似法上立同分。同分既相似。何不立同分耶。 (六十七左)與法既不殊(文)。義演雲。一種起同言智。今故一種立同分。問。同分何性。答。有情同分無覆無記性。至佛果唯善。然法同分隨所依法通三性。 (六十七左)汝以大大(至)卻遂(文)。義演雲。汝言四大無能造。即同分無同分徵者。我以生生卻遂雲。汝生等是能生。應無生所生故。雲生卻遂。彼許小生生大生也。 (六十七左)設欲翻(至)而自墜耳(文)。演祕雲。疏設欲翻勝論等者。改彼勝論所說同句以為同分。名翻勝論故。俱捨論第五雲。又應顯成勝論所執。彼宗執有總同句義。於一切法。總同言智。由此發生。有雲。善妙談論名為勝 論。此翻妙論雲我不立。理亦難知。經許假有。今翻為無有違教失故雲難知。詳曰。前解為正。順疏論故(文)義蘊亦以前解為正。今謂。二釋並不允當。或謂。正理師以彼勝論所執。翻令同自宗之義以為救也。今謂。此解亦非也。設雖翻用同自宗義。而本是邪宗。則何足取儀。與下言尚自難知語氣不應。今謂。翻謂乖翻。與彼勝論宗不同。疏主併觀俱捨正理兩論以為評銓。俱捨以經部意屢難有部同分。遂令同勝論二句義。今正理師。巧設分疏以欲令已所立不同外宗。疏主傍觀雲。為如正理師所言。已家宗致翻其勝論大有差別。其同之與異未可審決。故雲。尚自難知。然正理師。雲設令同彼亦無多過等者。此理盡語窮。難關叵通。終以遁辭。疏主何指彼救以為難知乎。俱捨五(二紙右)雲。又應顯成勝論所執。彼宗執有總同句義。於一切法。總同言智由此發生。彼復執有同異句義。於異品類。同異言智由此發生(此經部難)毘婆沙師作如是說。彼執與此義類不同。以說一物於多轉故。又從於彼若顯不顯。然此同分必有實物。契經說故如世尊言。若還來此得人同分。乃至廣說(有部救義)雖有是說。而不說言別有實物名為同分(經部難)若爾所說同分是何(有部反徵)即如是類諸行生時。於中假立人同分等。如諸穀麥豆等同分(經部答)此非善說。違我宗故(已上論文)光記雲。此即第六毘婆沙師。理盡言窮作斯說也(已上記文)今謂。准此論記。如疏今釋。此述俱捨論中經薩二部問答往覆勝負可見也。演祕義蘊。及或說義。皆不順疏可知。 (六十八右)此牒正理師救(文)。正理十二(十五左)雲。由諸同分是同類事等因性故。即為同類展轉相似覺施設因。 (六十八左)眾者種類(至)眾同之分故(文)。對法抄三(三十五紙左)雲。一名體相似名同。非一曰眾。同之分即依主釋。分是因義。此同小乘解。若大乘釋。眾是種類義。同是一義。分相似義。眾之同分。是似假法故。即依五蘊現行種子之上假設建立。 (六十九右)不同小乘彼別有體(文)。如上已引正理。 (六十九右)然大論等中(至)立彼同分(文)。瑜伽五十二(十紙左)雲。復次雲何眾同分。謂若略說。於彼彼處受生有情同分同趣同生同類位性形等。由彼彼分互相似性是名眾同分。亦名有情同分。此中或有有情由界同分說名同分。謂同生一界。或有有情由趣同分說名同分。謂同生一趣。或有有情由生同分說名同分。謂同生一生。或有有情由類同分說名同分。謂同一種類。或有有情由分位體性容色形貌音聲覆蔽養命同分說名同分。或有有情由過失功德同分說名同分。如殺生者望殺生者。廣說乃至。諸邪見者。望邪見者。離殺生者。望離殺生者。乃至正見者。望正見者從預流者。乃至阿羅漢獨覺望預流等。菩薩望菩薩。如來望如來。如是更互說名同分(文)對法論二(二紙左)雲。眾同分者。謂如是如是有情。於種種自體相似假立眾同分。於種種類者。於人天等種類差別。於自體相似者於一種類性(文)此等論中雖廣說有情同分。未明非情同分故。雲唯趣生立。對法抄三(三十六右)雲。五差別多少如五十二。但有六種。謂界趣生處所自身性種類。 (六十九右)以理而言外有亦好(文)。對法抄(三十六紙右)雲。四內外差別。唯識等皆唯內法。乃至五十二。亦唯約有情如得得非情與非情為同分無失。法同分亦爾。應釋妨難。眾同分復有同分。亦如唯識第一釋。 (六十九右)俱捨經部(至)亦無過失(文)。俱捨論五(二紙左)雲。若爾所說同分是何。即如是類諸行生時。於中假立人同分等。如諸設(鮮本作穀)麥豆等同分(文)光記五(十紙右)雲。若爾所說同分是何者。此第四毘婆沙師反徵經部。如我所說。同分實有汝即不許。彼宗所說同分是何。即如是類至豆等同分者。此即第五經部答。相似種類諸行生時。於中假立人同分等無別實體。如諸穀等同分非實。 (六十九右)如對法抄及樞要說(文)。對法抄三(三十五右)以五門釋。樞要上末(二十紙右)十門分別。 (六十九左)薩婆多師(至)唯在於此(文)。俱捨第五(八紙左)頌曰。命根體即壽。能持煖及識。論曰。命根即壽故。對法言。雲何命根。謂三界壽。此復未了。何法名壽。謂有別法。能持煖識說名為壽故。世尊言。壽煖及與識三法捨身時所捨身僵仆。如木無思覺故有別法。能持煖識。相續住因說名為壽(文)光記五(二十八右)雲。第五解命根。上句會名。下句用證。命是活義。壽是期限義。活即是命。故知。此命即壽異名。論曰至謂三界壽。者。然長行中。一釋頌本。二問答分別。此釋初句。對法即是發智論(十四之十九紙取意)說。此復未了何法名壽者。此下解第二句。此即問也。謂有別法至說名為壽者。答能持煖識明有別壽。引經證用。經說三法能持於身。若三捨身便僵仆。仰死名僵。伏死名僕。亦有側死。且言僵仆。或從多說故有別法。能持暖識。相續住因說名為壽。 (六十九左)是命之根(文)。義演雲。意說。色心不斷名命。第八名言種子。是命家之根。 (六十九左)此即第一(文)。義演雲。將破命根亦申三難。第一離識無別難。第二如受非根難。第三假為他結難。 (七十右)薩婆多師(至)業能持命(文)。命能持身。如上俱捨及記。業能持命。俱捨五(九右)雲。既爾此壽應業能持。隨業所引相續轉故(文)光記五(二十八左)雲。說一切有部釋。為難不通。今復轉救既爾此壽應業能持。隨業所引。或長或短。相續轉故。論主意明經部師故。令轉計前後相違(文)寶疏雲。有部被難轉計(文)今謂。准上論疏。命能持身者。有部本計業能持命者。有部轉計。疏主依俱捨意合舉此計。 (七十左)如經部等(至)便非彼趣(文)。義蘊雲。疏經部師等至便非彼趣者。謂經部命根是假故。薩婆多破雲。汝無實命根。以何持身。若雲以識持者。入無心時。將何法持。若言即以識持。入無色界地。不同分心及無漏心時。便非彼趣有情。不同分者。謂起異地心等。起無漏心。非界所攝故無命根便非彼趣。又雲無假命根所依等故者。既無色心。汝假命根無所依處。色心非一故言等也。我實命根便無此失(文)。此本欲破有部先舉經部。經部不立實命根故有多過。有部欲免多過。立實命根以為持身。此依有部破經部意。如(七十三左)所引。不同分心者。俱捨五(六左)雲。或生有相天住不同類心。寶疏雲。是起異界心及無漏心。此非色界故(文)演祕雲。疏及無色界起不同分心等者。此敘有宗難經部也。按順正理第十三(七紙右)雲。若處無所引異熟內五色處。於彼或時無業所引第六意處。謂於長時起染污識或善有漏及無漏識。相續位中無業所引異熟分故。說何為命。釋曰。正理難意於無色界無內五處。或起餘心無異熟意。異熟勢分於彼既無。說何為壽。疏中敘難。但取彼意不具彼文。言不同分心者。即是染污有漏善等。與業所引異熟心。別名不同分。雖無漏心亦非同分。無漏漏別故別言之。經部命根而有兩說。一正理說。依六處立。二俱捨說。依眾同分。然俱捨師救前破雲。若依異熟立者是異熟。若依餘立者。雖依彼立。非隨彼法而判性。如名句等依善惡聲(文)今謂。演祕引俱捨救。此依光記。寶師疏五(十八紙左)破雲。準上論文。正理破經部義。論主既下不存。經部之義。不勞更釋故。下文雲。別有實物。是說為善。有人雖作俱捨師釋。未為當理(文)有人引正理十二文。明滅定初起處。彼具文十二(二十三紙右)雲。滅定初起唯在人中。謂滅盡定唯在人中得初修起。唯人中。有說者釋者及有強盛加行力故。有在人中初修得已。由退為先方生色界。依色界身。後復修起。非在無色入滅定。無所依故。命根必依色心而轉。若在無色入滅定者。色心俱無命根應斷。諸蘊展轉相依而住故。無有情唯具一蘊。 (七十一右)定識不離故(文)。義演雲。疏定識不離者。意雲。無心定中決定識。不離身色。識即第八。如下成立。 (七十一右)有情數為比量如下(文)。義蘊雲。無心定應識不離身。有情攝故。如餘有情。如下第四。 (七十一右)若言以暖識間斷故(文)。義蘊雲。問。本難命根不持。何故以暖識救。答。前難無心定中無命根故。救雲。滅定等暖識間斷。不可持身故須實命。 (七十一左)量雲汝命根不能持身(文)。義燈二末(四十三右)雲。西明又雲。薩婆多量雲。命根實有。能持身故。如業不爾。此因有他隨一不成過。以大乘師不許命根能持身故。若許持身下破經部識類受熏。假不能持。有不定過。要集雲。應雲汝命離識不能持身即無違宗。大乘命根許持身故共許同分不持身故者。亦不爾同前過。故諸論但說。能令相續住時決定。於此分位假立命根。不說能持故。設有處言能持識者。由業引種能生現識相續不斷功能差別能建持義。假名命持。非是攝受執持之持。亦不即取正能生用。下破假持據攝受執持。今他雲命能持身者。即攝持義故住前破(文)。 (七十二右)如四正斷(至)一精進數也(文)。義蘊雲。問。斷皆由惠。如何此是精進耶。答。理實是惠。精進強故。從強立名。鄰近釋也。又斷惡雖由前惠。增善必假精進。以惠但名精進。又精進扁善慧不定有。從遍立名亦無違妨(已上)今謂。三釋皆不允當。疏主釋意。如樞要述。對觀可知。樞要上末(二十一右)雲。四正斷者。一律儀斷。謂已生惡法為令斷故。生欲策勵。二斷斷未生惡法令不生故。三修習斷未生善法為令生故。四防護斷已生善法為欲令住。生欲策勵。皆即精進策發故。惠自能漸伏惑。從果為名。名為正斷(文)義燈二末(四十三左)雲。論如四正斷義別說三者。如四正斷約義說四。體是精進。命等雖三。約義差別。體是一識者。外難雲。壽等約義說。一體分三蘊。正斷據義分一進通多蘊。答命根約義別有別勝故三處分。正斷約義分無別勝故一處攝。又雖不全相似取小分喻。 (七十三右)正理師雲(至)趣生之體(文)。正理論十三(七紙右)如上已明。 (七十三右)無色厭暖色(至)其義應思(文)。義燈二末(四十四右)雲。外難雲厭心入無心。別有於細心。厭色入無色。別有於細色。答。細心非所厭滅定心非無。定色非所厭。無色界中有。難。厭色入無色。別有於細色。厭依入無依。別有於細依。答。有。捨無常色獲得常色。難。二乘俱厭粗心色入無心色同大有二乘厭依入無依。應同於佛非不有。答。菩薩厭粗不厭細。有悲智故有細身。二乘粗細俱所厭。無悲入寂。身非有。更有兩番。如樞要說(文)。樞要上末(二十一左)雲。問。厭心入無心有細心。厭色入無色有細色。厭身入無身有細身。答。若厭粗身亦有細身。如佛身故。粗細總厭不得有身。與心異故。問。厭心入無心二定名無心。厭初入第二二禪名無心。答。厭心總厭六二定名無心。厭下非上心上定非無心。 (七十三左)界雖亦通餘法(文)。義演雲。意說。界趣生體雖通餘法。而第八識是真趣生體。 (七十三左)論然依親生(至)假立命根(文)。演祕雲。論然依此識立命根等者。若依此論。唯依種子以為命根。命即是根。持業釋也。若顯揚論。謂業所引異熟六處住時決定名為命根。現行第八在第六處取彼為命。即命之根。根是種故。或命即根。俱是現故(文)義燈二末(四十四丁左)雲。命根述正。大乘諸教有六不同。一唯說第八識種。如此論是。二通說現。瑜伽抉擇雲。八根種現定成。命根在中。三唯內六處。顯揚第一雲。命根者謂先業所引異熟六處住時失定性。四通五蘊。集論第一雲。何等命根。謂於眾同分業引決定。雜集論釋雲。同分者。於一生中於一生中諸蘊相續等。五者依總相說。瑜伽五十二說。雲何命根。謂於彼彼處。所生自體所有住時限量勢分說名為壽。六依異熟說。五十六雲。於業所引異熟住時決定位建立命根。會顯揚文如疏中解。抉擇八根如樞要會。自餘諸文不違前三。然顯揚文更有解雲。雖相見別。不離識故。此識相分總名此識。又雲。彼意根能持。五根所持。能所別說雲六處。此論能所合說名此識種。亦不相違。雖有諸釋。疏斷唯取識見分種名為命根。不取相分。釋為正。 (七十四右)言識者簡相應法種(文)。演祕雲。問。第八王所俱業所引。應齊有能令住決定。何不依所種立命耶。答。有兩說。一雲。若爾一身即有六命。隨所依種而有六故。二說。依六滅生心同。事業等故。論說識種以劣從勝。如說唯心亦得心所。又俱異熟業所引故。如依五蘊立一同分。命依多種體亦唯一。詳曰。前正。相應種子無力持故。如所變相無實用故。持用既無。依何立命。不以小同令一切等。 (七十四左)非取生現行識義(文)。演祕雲。有說。此種由業所引。有能生識一期分位差別功能。依此假立。詳曰。疏釋正也。大小乘教無說能生名命根也。且俱捨頌曰。命根體即壽。能持暖及識。雜集論雲。識蘊相續住時決定。令眾同分常得安住。或百年等名為命根。瑜伽顯揚五蘊等論。皆以住持而名命也。問。若以能持為命之義。業種亦有能持之功。何不取耶。答。大小乘教皆言。命是業之所引異熟無記。若取業種便乖前義故以簡之。 (七十五右)如抉擇二十二根中(文)。瑜伽五十七(七紙右)雲。問。男女二根何等根分。答。是身根分。問。最後三根何等根分。答。是九根分。所謂意根信等五根樂喜捨根。問。命根何等根分。答。此無所屬。依先業所引時量決定而建立故。唯說假有(文)演祕雲。疏命根無屬等者。按五十七雲。問。命根何等根分。釋雲。二十二根中是何根分。論主答雲。此無所屬。先業所引時量決定而建立故。唯說假有。釋曰。故知。命根非依現識。現識即屬意根攝故。問。種從於現亦意處收。何無屬耶。答。如男女二三無漏根。以彼所依身根九根小分為體。不名無屬。此但依彼種上假立。不是所依根之分故。名無所屬。問。依現假立不取現體。何非無屬。答。准於斯理。依現假立不違瑜伽。依唯識文。明言種故。復依種立。有多理故。故取依種。問。三科之中法處法界行蘊攝命。何名無屬。答。有義。假立命根約功能異故。說非根非法處攝。詳曰。不然。瑜伽意。問。二十二中是何根分。不約三科明所攝故。故彼論雲。問。男女二根何等根分。答。是身根分。問。最後三根何等根分。答。是九根分。謂信等九。問。命根何等分。答。此無所屬。唯假立故。准此故知。對二十二明相攝也。問。種有新舊。依何種立。答。有二釋。一雲。法爾新熏隨其所應。先業所引正作因緣生現識者。依彼種立。二雲。依二種立。共作因緣生第八識。勢力等故。和合似一。不可說有體各別故。無二命失。有義斷雲。今依前說。名言種子既有眾多。不可一切共生果故。然今命根所依之種。要前生熏先業引故。詳曰。護法既許新舊合用。命根所依亦應如是。或唯依舊。或唯依新。或通依二。過緣即依。不可定判。又但許依新舊二種。不言一切皆悉總依。言所依種要前生熏。即唯新舊。如何斷取前之所釋(文)義蘊大同。 (七十五右)如無始法爾六處相續(文)。瑜伽論三十五(四紙左)雲。雲何種性。謂略有二種。一本性住種性。二習所成種性。本性住種性者。謂諸菩薩六處殊勝有如是相。從無始世展轉傳來。法爾所得。是名本性住種性。習所成種性者。謂先串習善根所得。是名習所成種性(文)略纂十五(二紙左)雲。如雋師雲。如法爾種。雖雲無始法爾六處殊勝。意唯取第六處。此亦如是。雖雲六處。在第六處。即唯總報。於第八上假立。如彼抄詳敘(文)。又論第九(三紙左)雲。何謂大乘二種種姓。一本性住種姓。謂無始來依附本識。法爾所得。無漏法因。二習所成種姓。謂聞法界等流法已。聞所成等熏習所成。要具大乘此二種姓。方能漸次悟入唯識(文)至下當釋。 (七十五右)又是現行(至)名命根(文)。義演雲。疏又現行識是所持故者。意說。此又解雲。現行第八即意處收。是種所持故。說能持種等名命根。又雲。現行者六處。六處現行。現行是種識所持。從所持說能持種等為命根也(文)演祕雲。又是現行識所持等者。此第二釋。於此釋中典有三意。一雲。是現行者。顯揚六處俱是現行。現行即是種識所持。二雲。是現行者。顯揚六處是第六現。六現者。第八現識。第八現識。識種所持。三雲。是現行者。顯揚六處是現行也。識所持者。六現是彼第八識持從所持說。能持等者。六現現八俱名所持。八種持故。雖有三義。前解為本。後二理通。 (七十五左)然功能(至)心差別故(文)。義演雲。意雲。見相二分一種是識上功能。然心色性類不同故名差別。又雲。種子生果功。是一生得見相二分之差別。即見相二分同種之義(文)義蘊雲。疏然功能雖是一體是色及心差別者。六處種同故。功能體一。相見不同故色心差別(已上)今謂。與義演初釋同。此解好矣。 (七十五左)雖知二解(至)六處種子(文)。演祕雲。疏雖二解者。前又解以上名第一釋。又解以下為第一解。疏或本識種或六處種等者。牒前二解。識種第一。六處第二(文)今謂。釋此論文有二解。別非關顯揚。又解已上幾許論文總為第一。 (七十六右)五處或時中斷(文)。義演雲。疏五處中間斷者。生無色界。無五根故既無色根。根種子如何得生生果功能。雲無功能。問。由來所說命根未審。內外諸宗雲何差別。答。且外宗中立命根通非情。彼雲。一切皆有命根。有睡眠故。猶如人等。如槿花夜合樹樹等。若依內宗不通非情。依有情立。諸說不同。薩婆多雲。是不相應有實自性。能持暖識。相續住因說明為壽。若依說命即是根持業釋也。若依經部宗。由業所引同分住時勢力分位說為壽體。此但功能無別實法。亦不別立不相應法。由此不同有宗所說。今依大乘成唯識雲。第八識名言種子。由業所引持身之差別功能。令色心等住時決定。依此功能說名命根。更有諸教不同。如西明疏敘(文)今謂。外宗立非情有命根。律中拔草等緣是也。 (七十六右)取五根種者即應有死(文)。演祕雲。疏取五根種等者。問。既以種子名為命根。設現間斷而種不已。何得難雲即應名死。答。種有功能現不應斷。現行既斷。明種無能。能既謝焉。何不名死。有雲。取六根種立命為善。詳曰。不然。有分捨命。三界命差。種種之過。如疏斷善。 (七十六右)前解為勝亦順正理(文)。樞要上末(二十一左)雲。又以所持六處為現。斯有何失。此由業引功能差別名命根。佛由願力令種生現連色心等之分限名命根。 (七十六右)如下第八增上緣中(文)。下論第七(三十二紙)。 (七十六左)下有二難(文)。義演雲。第一厭色齊心難。第二假遮非實難。   (七十七右)應入無色之時亦有別實法(文)。演祕雲。論應無色時有別實法等者。疏中假敘有五間答。准理言之。他難未息。且第五翻雲。心法通能厭。唯有心種名無心。色法唯所厭。唯有心法名無色。外言亦爾。心法通能厭。非色非心名無心。色法唯所厭。唯有心法名無色故未息諍。又釋疏中第二外難。傳四師釋。一雲。厭心能厭無依種立無心。厭色能厭在。不依種假立。此釋不然。外雲。亦然。厭心能厭無。有別實法啟。厭色能厭在。無別實法遮。二雲。我說無心是假法故。故於二位有無不定。汝說實有不依色心。如何不許二處俱有。此亦不然。外人難雲汝既是假。一有一無何妨。我實一無一有。三雲。厭心入無心。依厭心種立。厭色入無色。亦依厭心種立。此亦不然。厭心心不行。可依心種立。厭色心尚行。何得依心種。又無聖教說無色定是假立也。四雲。為破執實。依種立假實執若無。假亦非有。此亦不然。且滅盡定三乘通得。豈為對執而施設耶。詳曰。觀前諸釋。雖總有理皆未窮難。今助二解。一我無心定能厭無。無心依心種假立。無色能厭心不已。無色不依色種立。汝無色定能厭在。無色容實不依餘。無心能厭既雲無。無心應假依他而假立故。故為斯難。二以無色定且抑他爾不息他救。意者略之可知。由此故有第二假遮非實破也。 (七十七右)無色既唯有心(至)唯有色(文)。義演雲。意雲。此相返難。難雲。汝入無色定。既唯有心。心厭於色名無色定者。即入無心定時。應唯有色成礙於心名無心定。意雲。厭色入無色。由心厭故名無心。亦應厭心入無心。由色礙心故名無心。 (七十八右)我義心法(至)說心種名無心(文)。義蘊雲。此下初對更互難。後對相順難。義演雲。意雲。此大乘自義也。心法通能厭者。心法通能所厭也。即說心法名無色者。雖心厭色。入無色定時。但有其心無有色。色法既唯所厭不通能厭。入無心定時。但依心種上立無心定。不依色種上立無心。以色非是能厭故(文)義燈二末(四十五右)雲。釋應無色時至此雲何然。疏自往覆乃至雲。我義義心法通能厭。即說心法名無色。色法唯所厭故。說心種名無心。此所加答應雲。心法通能厭故說心種名無心。色法唯所厭。即說心法名無色。即是心法通能厭。唯有心種名無心。色法唯所厭。唯有心法名無色。此更次述重顯前文。更助解。厭色入無色。心為能厭名無色。厭心入無心。能厭心種名無心。汝既厭心入無心。不於能厭名無心。別立非色非心名無心。厭色入無色。不於能厭立無色。別有非色非心名無色。厭色入無色。即於能厭之心名無色。厭心入無心。即於能厭心種名無心。 (七十八左)堤謂堤堰塘謂坳塘(文)。堰者字彙雲。伊甸切言燕。壅水也增韻埭也(埭音字彙音代。壅水為堰)坳者又雲。於交切。音與凹同。地坳下也。不平也。 (七十八左)薩婆多(至)假法能遮(文)。演祕雲。論假亦能遮等者。有義疏說。極微是實。和合是假。又說。彼宗瓶等能遮。實不能遮。此皆是錯。一切有宗。能成所成皆是實故。即所成實亦是能遮者。詳曰。有宗所成五塵雖實。塵合成瓶。瓶等是假。疏說彼瓶為和合假。不說所成五塵為假。又疏說雲。實極微法而不能遮。不和合故。明知。所成既是和合。許是能遮。一何妄破。又此疏初而以四句辨宗別雲。薩婆多粗細皆實。豈可前後自[矛*牟]楯耶。疏文文約而義包也(文)義蘊雲。疏薩婆多極微是實和合色假者。問。前言有部粗細俱實。何故今說和合假耶。答。彼宗自許。瓶盆堤塘等是和合假。唯意識得。法處所收。如五根境。雖是和合。體即是實故。今言假不違彼宗。 (七十九右)俱捨雲如堰江河等(文)。俱捨第五(二左)雲。若生無想有情天中。有法能令心心所滅。名為無想。是實有物。能遮未來心心所法。令暫不起如堰江河。 (七十九右)此引有別(至)假實為喻(文)。演祕雲。疏此引有別法等者。此俱捨也。問。按俱捨雲。若生無想有情天中。有法令心心所滅名為無想。是實有物能遮未來心心所法。令暫不起。如堰江河。既證無想是實有物。雲何得言非謂假實以為喻耶。答。喻意成前有法能令心心所滅。顯所遮外而有能遮。不成實有。若不爾者。有宗經部。皆許堰等非是實有。為實之喻。喻豈不有兩俱所立不成過耶。為離此過故不成實。斯乃疏主深得彼旨。有義。如堤塘言。與外人量為不定過。謂外量雲。二無心定無想異熟。定是實有。是能遮故。如無色定。與作過雲。為如無色定是能遮故是實有耶。為如堤塘是能遮故非實有耶。詳曰。是法差別過。以實有者。是法自相。離色心實有。不離色心實有。是法差別。有宗意。成離色心有無色定者。是不離心返為異喻。因於彼轉成差別過(文)今謂。初解為正。 (七十九右)發勝期願(文)。演祕雲。論發勝期願等者。問。加行之中通於定散。散發願者。理在不疑。定加行中亦能發不。答有二釋。一雲能發。一雲初修專注無由能發。若得自在發無有失。 (七十九左)論微微心時(至)厭心等種(文)。義燈二末(四十六右)雲。論微微心時熏異熟識成厭心種。何不即於此位立無心定。待後剎那方名無心定。前後等故。西明雲。真諦三藏。但雲依種立不離前難。今設。二定依種假立故。雖成種緣未具故不立二定。要待心滅方立二定。如律儀無表。初成種時緣未具故。不成無表。今謂。真諦解亦無難。無心依種。初有能熏。未是無心故雲依種。本為厭心。有心未立。後位方立。 (八十右)此說因位(至)種為定體(文)。對法抄三(三十一左)雲。四修定方便。彼雲。初二劫與二乘等。要先逆順入八地定。能障已至第九品。方能入第三劫以去及佛任運能入。如大論第十二說。顯揚十八等說。故此應思惟。 (八十右)非久串習(文)。義蘊雲。若如八地已上久串習者。隨何界粗細心種即為定體。如第七卷疏有二釋。 (八十右)對法第二(至)自廣解(文)。對法第二(初丁左)顯揚第一(十四丁左)瑜伽五十三(十二左)五十六(初紙)略纂十三。對法抄第三。論七(十一紙)疏七本(六十一紙)。 (八十右)論無想定前(至)假立無想(文)。演祕雲。論無想定前求無想果故所熏種招異熟識者。有義。明瞭心中求無想果故。微微心所熏成種為異熟因。能招異熟。微微心中行想微劣。非別能求當異熟故。詳曰。論自明言。無想定前求無想果。不簡遠近。微微之心豈非定前。若微微心劣不求者。雲何前雲微微心時熏異熟識成極增上厭心等種。豈劣現行所熏得種乃成增上故。行相細名為微微。非據微劣名微微也。故疏說正(文)義燈二末(四十八右)雲。論雲。無想定前至招彼異熟識明所依。依之粗動至假立無想明能依。問。無想異熟滅幾識立。答。滅一識立。以鼻舌二識但在欲界。眼耳身三識。但在初定在第四定。粗但第六。不可起於下地異熟眼等三識故唯第六。 (八十左)此言雖總(至)二果別故(文)。演祕雲。有義。一種子體約前後位招二種果等者。微心時種滅已即無。如何別說招總異熟。故亦非理。若依別報轉識諸根說別業招即無有失。然應雲明瞭心等招別異熟微微心時招總異熟。或微微心通招總別。瑜伽論雲。能引定思能感彼天異熟果故。如何違教。例說招別。詳曰。若言明了招彼轉識別報異熟。微微招彼總報異熟。無想異熟假故不招。如何聖說無相定因。無想異熟而為果耶。假名為招。如燈具辨。 (八十左)明瞭心時種子(文)。演祕雲。疏明瞭心時種子招異熟者。即微微心名為明瞭。對彼無心故稱明瞭。第二解言明了也者。對微微心名為明瞭。 (八十一右)前解為勝(文)。然第七本(六十一右)疏具有三解未斷是非。瑜伽略纂破泰師解更敘自義即此後解義顧。疏主先用後解。後至製此疏簡取前解以為優長。淄州樸揚任疏主斷潤色初義。要集有義。雖破後解不加救釋。皆唯責以順拏重述之失。師資一轍信用前說。其為勝也明矣。第七本(六十一右)雲。然今即是定前能引無想定思能招彼果。即顯一思感總別報。同瑜伽五十六說。又解。即是能引定思至無心位為定之時。招彼第六別報異熟。前明利思能感總報。有心無心二因果別故。又解。此說微微心招別報。若前微心明利故招總報。前說即許一思招二報。亦得有心無心報。一業尚得色非色報。理不遮故。後解二業各別。欲顯定因感別報前明利思感於總報(文)。略纂十三(六十九右)雲。太師雲。然無想是別報。於第八識上。有防心不起功能。是別報體即無想定思。思體感總報。於上有防心功能感別報。問曰。第八現行心心法。如何名厭心功能。名無想別報。又定位心心所不行上建立。何故即一思上通感總別報耶。又無心業。如何感有心第八識報。今解不然。若定前思為總報業。感第八總報。若厭心種子功能是別報業。感第六意識生得心心法滅。及色蘊等別報。若前加行不厭心時。生得報異熟捨受可生。由前加行厭心故。今生得報心不生。於此種子。防心不起功能建立無想。即別報業感別報法體。不離有心無心二說。如對法抄引文證等(文)。義燈二末(四十六右)雲。論無想定前求無想果故所熏成種招彼異熟識。本疏二解。自斷前正。雖無想異熟假非實感。然為求彼果修無想定。若有心時。是能感彼無想果者。修有心定。何假無心。以無心定前微微心所熏成。種防心不起方名無心定。即說。假法能防實心後得果待。彼雖是假。然由厭心功能力故想等不起。假說為感。於理何違。若俱實種為能感者。應同第八不名無心。又復此論但雲故所熏成種招彼異熟識。依之粗動想等不行假立無想。不言成種招彼無想。又復是假。如何種感。問。得果之時。微微心種即久已滅。但有相續無心種子無二種種。如何可說有心感有心。答。雖無別種。即最後心與種俱時修。有能感彼總異熟力。以未熟故。果不得起。後熟生果時。將現就種望得果時。說有心感故亦不違。西明雲。准知。此因加行時種微及微微。皆感總果有心異熟。正無心位根本實種。招無心別果。無心定力遮心不生。其理決然。無勞致惑。此雖異釋。據時能感不越本解。然復有過。何者自許彼天非所生果。假無別體故。不應說為實種惑。若許實滅。何故復言。無心定力遮心不生。其理決然。徒設劬勞。要集雲。有說。二解後說違五十六者。本疏自判後釋非正。何煩重述(文)演祕雲。疏故前解為勝者。問。勝義何也。答。言無想定招彼果故。以微微種建立定故以前非定。若取前心而滅彼者。雲何得說由定生彼。又彼別報而無其體。雲何實種能招彼耶。故前解勝。有義。疏雲。微微心至各招一果。今不依彼者。詳曰。疏已斷訖。何煩重非(文)。若依小乘。婆沙百有多異說。俱捨正理亦別。 (八十一右)五十三雲(至)立此異熟(文)。略纂十三(六十八左)雲。法師雲。初生有心。此心通善無記性。任運起故名為生得。此滅已於阿賴耶識上建立無想異熟。雋師雲。初生有報意識。此識滅故名生得心心法滅。太師雲。其無想天受生及捨壽時。並無意識。言生得心心法滅者。即中有未染污心任運起故名為生得。此心心法滅已。後受生有名生得心心法滅建立無想。 (八十一右)今解即是等(文)。解無想體三解不同。第一六識善等不行分位建立此體。第二種依生得無記性。第三第六生得無記性。然對法抄(三十四右)雲。體中彼三解。一別報意識及心所種子不生現行心。即於報心種子無想建立。二此報是現行。從意識種子功能生故。下文雲。於心心所分位建立。三於第八識上假立。雖有三釋仍未披文。唯識第一及第七雲。即於果熟第六識種子不生義建立。五十三雲。由此因緣生得心心所滅建立無想故。 (八十一右)即善等不恆行(文)。演祕雲。疏善等恆行心等者。等言等彼有覆無覆。長途所起名為恆行。非不間斷名恆行也。或疏脫也。應雲不恆行。 (八十一左)此相傳解違下第七(文)。第七(十一右)雲。抉擇分言。所言生得心心所滅名無想故。此言意顯。彼本有初有異熟生轉識暫起。宿因緣力後不復生。由斯引起異熟無記分位差別說名無想(文)疏七本(五十九右)雲。述曰。此顯彼天本有初位有六轉識報心暫起。宿習無心定因緣力故。後不復生心。由此生得第六報心滅故。引起異熟無記無心分位之時。名彼無心報。依止本識此轉識滅分位差別說名無想。如前第一卷。雖有二解。今准此文。唯於第六心滅上立無想。 (八十一左)如下第七(文)。如上已明。彼本有初有異熟等心是也。 (八十一左)此有二義(至)。自有三師(文)。總論六識滅有三師義。於中論其滅時亦有二義。一謂彼天將命終位起識而終。二通生死二位。具如七本疏中釋。 (八十二右)無想異熟通持業依士(文)。演祕雲。當體立名即持業也。從因受稱故依士也。義蘊雲亦同。今謂。疏主依主更有一釋。如對法抄。彼三(三十三紙左)雲。一名體。若言無想即異熟。異熟無想故持業釋。若無想之異熟。無想是因故依主釋。若無想者異熟亦依主釋。以無想屬行者故。若俱捨唯依主。無想之異熟故。 T67021501.GIF   對法抄三(三十四右)不分總別二果。明能感別。略有二解。彼文雲。二對因辨果者。一雲。無想定所感。二雲。入無想定能引定思感彼異熟果故。唯識第七雲。是定前明利現行者。增勝思能感第八識果。入定之思感此異熟。二報既殊。因亦別也。又同卷前(三十紙左)如唯識論雲。定前明瞭有心時思感總。無心時思。闇昧故感別。 T67021502.GIF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十終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十一(二末之一) (初紙右)薩婆多等實有四相(文)。下疏(十四紙右)結釋中雲言四相者。帶數釋名。相者相狀。標印名相。由此標法。知是有為。諸門分別如餘處說。文廣辨四相。如略纂倫記對法鈔及義燈中。樞要上末(二十二紙左)雲。上座部立二相。化地部立三相。一剎那滅蘊。一切色心。二一期蘊。謂壽命。此二辨相。三窮生死蘊。雖別有法而非在法。正量部立四相。色法一期多時生滅。心心所法燈焰。鈴聲剎那剎那生滅。動等時長。大地經劫住。經部師若順薩婆多。故俱捨第四說。彼意生用。未來三相用現在。然是假立。非是本計。其經部師本所執相。與大乘世同。古一切有師生在未來。現在一剎那。三相時別。初位名住。此能取果。有殊勝力故。異滅不能。其力弱故。住位以後令法衰微。名為異位。異位已後令法後用無。名之為滅。若正理師生在未來。住異滅三同。一時用生令法將有用。住能令法取當果起。即住之時。異能令法後不及已前。弱於前故。有為法爾勢力羸劣。不及前故。而或有時法增長者。由餘緣至令生。如是非本法性。本法性劣必衰異故。其增長時。其異仍體。在性令法劣故。滅即於住時起用。令用至後念無(已上)略纂十三(四十八紙左)雲。四相中如菩薩地四十六卷。薩婆多法外四相。成實論即法大乘不一異。無別體故不異。蘊攝別故不一。上座部必有二相。謂生滅色有三。除老。經部等同(文)義燈三(初右)雲。然准婆沙三十八(十二紙至三十九)雲。如譬喻者。諸有為相是不相應。行蘊所攝。少同大乘。即經部本師。然通離識不離識別。在下例破。分別論者說。此能相皆是無為。法蜜部說。三相有為滅相無為。立無為者非此所破。下無為中方始例破。此等雖立作有為相。非不相應。以論文中標結但破不相應故。有言。已他破竟。故此不破。今謂不爾。非他已破今此不破。諸不相應經部已破。今優破故。或雖無為然為能相。今破能相義下破無為義。二假俱破。理亦不違。相似相續沙門所說。色法生住老無常體還是色。乃至識法生老住無常體還例破。不別破之。不爾色心之體即色心故。有相符失。經部師立准婆沙說。同大乘立一期四相。薩婆多師雲。唯是眾同分相。非有為相。此意說雲一期四相但與同分而為能相非諸有為相。以諸有為剎那剎那皆具四相故。即薩婆多不許依經立一期四相。依世俗諦。理即不遮。婆沙三十八多優次解故。諸餘門義如諸論辨(文)。俱捨五(五十二紙右)雲。相謂諸有為生住異滅性。論曰。由此四種是有為相。法若有此應是有為。與此相違是無為法。此於諸法能起名生。能安名住。能衰名異。能壞名滅。性是體義(文)寶疏五(二十二右)雲。論曰。至是無為法總釋四相名也。正理論雲。如是四種是有為相。顯彼性故得彼相名。述曰。此四種相顯諸有為性是無常。從其所顯名有為相。無此相者表是無為。 (初紙右)外人引經證有實相(文)。婆沙三十九(初紙右)俱捨五(十二紙右)曰。豈不經說有。三有為之有為相。 (初紙左)顯法有此(文)。義演雲。疏顯法有。此者意說所相法。由有此能相法故。以成緣生有為法也(文)。言體是有為是體性者。是俱捨中經部釋上所引經意之文。彼論五(十三紙左)雲。何謂此經所說實義。謂愚夫類無明所盲。於行相續執我我所。長夜於中而生耽著。世尊為斷彼執著。故顯行相續體是有為及緣生性。故作是說。有三有為之有為相。非顯諸行一剎那中具有三相(文)光記五(四十右)雲。經部釋經顯無實體。謂愚夫類無明所盲而無慧眼。於有為行後相續。不知無常。謂一謂常。執之為我。或執我我所。長夜於中而生耽著。世尊為斷彼執見破彼耽著故。顯行相續體是有為及緣生性。假立三相。 (初紙左)非如白鷺(至)重言有為(文)。俱捨五(十四紙右)雲。然經重說有為言者。令知此相表是有為。勿謂此相表有為有如居白鷺表水非無。亦勿謂表有為善惡如童女相表善非善(文)光記五(四十左)雲。然經重說至表善非善者。經部釋經。然前經文說有三有為之有為相。經應但言有三有為之相。經重說後有為言者。令知此能相表所相法體是有為。若但言有為之相。即不知此相定表所相法體是有為。或疑此相表有為有及善惡等。故說著後有為言。令知此相表所相法定是有為。故言勿謂此相表有為法是有如白鷺鳥所居表水非無。亦勿謂此相表有為法是善惡如童女身能表男女善非善事。若性貞潔。腳膝讖團。皮膚細軟。齒白脣薄。必生善子。此相表善。若性不貞潔。腳膝等大。皮膚粗澀。齒黑脣厚。生不善子。此相表非善。此有為相不同白鷺表有水。不同童女相表善非善。但表所相法體是有為故(文)寶疏五(二十七左)雲。如童女有髮細且長兩臂過膝等是其善相。髮粗臂短等是惡相(文)演祕雲。疏如童女相等者。西域立法出逢童女。表有吉祥。又如童女齒白脣薄腳膝鑯團表此女人生子必善異前相者生子必惡(文)今謂准俱捨論及光寶釋。從上體是有為至白鷺等文。皆是經部釋有部所引經意之文。非有部釋。然今疏主引用此文。以釋有部所立實有四相。恐有鑿枘不投乎。又此論唯說有部確執第六轉聲。不明重說有為之義。應思。義蘊雲。疏非如童女表法善不善者。此有二解。一雲。西方俗法如欲山行。先逢童女表有慶事。若逢牛等表事不吉。二雲。如有童女髮黑面白脣赤膝小胵細。表取生子端正智惠。若見童女髮黃面青黑膝大胵粗。表子醜惡。故今取表。非表善惡。不同於彼。雖有二解今將後正。疏雲非如童女相表善不善。不說牛等表不善也。故前解非。或逢童女見白黑等相。表事善惡。不說牛等。前解亦好(已上)今謂二解以後為正。前解唯逢童女為吉。不通不吉。故光寶二師亦唯用後。思之。 (初紙左)又此之言(至)可說之言(文)。寶疏雲。既經言有三有為之有為相。即是屬主之名。前是本法。後是其相。故知法外別有四相(文)。俱捨五(十八紙右)雲。生相若無應無生覺又第六轉言不應成。謂色之生受之生等。如不應說色之色言(文)光記五(四十八右)雲。生相若無應無生覺。既有生覺。明知有生。又第六轉聲異體相屬。如王之臣。若有生體第六轉成。若無生相此第六轉言不應成。謂色之生等。若言生即是色。如不應說色之色言。說色之生言。明知離色別有生也。寶疏五(三十五右)雲。又第六轉至色之色言。返難第六轉也。若生異色。可得說言色之生等。第六轉聲既名屬主。非即一法。若於一法有屬主言。應有說言色之色等。 (初紙左)俱捨二說(文)。光記分為三段。頌疏亦同。一住不生厭故不說。二住濫無為。故不說。三住異合說。義在昔三藏以薩婆多口義獨授光師。是故於俱捨一門。以光師為正。疏主分此文。唯為二說。孤屭光師。亦不合乎。今謂疏主為優。何者此文答中有二。一不說義。二合說義。初中雖二致別釋。俱是不說義。是故疏主合為一說。論不說中雖有文字。合說明置有謂之言。疏主分二。符合論文。寶師亦同。分節太明矣。三四差別具見婆沙三十九(初紙)正理十三(十一紙)等。 (初紙左)若法令行(至)不說相中(文)。俱捨五(十二右)雲。若法令行三世遷流。此經說為有為之相。令諸有情生厭畏。故謂。彼諸行生力所遷。令從未來流入現在。異及滅相力所遷迫。令從現在流入過去。令其衰異及壞滅故。傳說。如有人處稠林有三怨敵欲為損害。一從稠林牽之令出。一衰其力。一壞命根。三相於行應知。亦爾住於彼行攝受安立。常樂與彼不相捨離。故不立在有為相中(文)光記五(三十七左)雲。生力遷法令用入現。異滅遷用令入過去。正入過去。但是滅力。而言異相似助滅故。由斯過重故。經說三。喻況可知。住非遷迫。常樂安住。不令生厭。故經不說在有為相中(文)。義演雲。言若法者。意說。生等能相。諸行者。即所相法。言於彼法攝受者。即攝受諸法。不令入過去。安立者。令法住。樂不相離。欲得現在(文)俱捨三況本出婆沙三十九(六紙)。 (二紙右)往於彼法(至)不說相中(文)。義蘊雲。往於法體攝受令住。安立令住。與現在法不樂相離不能遷法。故不說為相。 (二紙右)然經說住異(至)滅名為盡(文)。寶疏五(二十四左)雲。然經說住異至異名住異。通伏難也。難雲。若經不說住相。何故。彼經雲住異相。通雲。經說住異。即是此中異別名也。引例可知。 (二紙右)如示黑耳與吉祥俱(文)。光記五(三十八右)雲。為令厭住與異合說。如示黑耳與吉祥俱。為厭吉祥先示黑耳。黑耳吉祥姊妹。二人常相隨逐。姊名吉祥。所至之處能為利益。妹為黑耳。由耳黑故。故以名焉。所至之處能為衰損。遇人貪著吉祥。智者欲令厭捨。先示黑耳。既見黑耳。吉祥亦捨。舊雲功能天黑闇女。譯家誤矣。住異亦爾。為令厭。住與異合說。是故定有四有為相(文)義蘊雲。然彼喻生天之業。必眾苦隨逐。此況住異合說。取譬雖別愛增同則故引之也(文)婆沙三十九(六紙左)雲。住異合說如示室利與黑耳俱(文)具如涅槃會疏十七。 (二紙右)乃至廣說(至)亦可了知(文)。婆沙三十九(初紙右)雲。如世尊說。有三有為之有為相。有為之起亦可了知。盡及住異亦可了知。一剎那中雲何起。答生。雲何盡。答無常。雲何住異。答老。問。何故作此論。答為欲分別契經義。故謂。契經說。有三有為之有為相。乃至廣說。 (二紙右)如樞要說(文)。上末(二十二左)具明小乘部計有殊。又舉新古有部解經唯說生滅二相之竟。 (二紙左)四嗢柁南中(文)。瑜伽四十六(初紙右)雲。復有四種法嗢柁南。諸佛菩薩欲令有情清淨故說。何等為四。一切諸行皆是無常。是名第一法嗢柁南。一切諸行皆悉是苦。是名第二法嗢柁南。一切諸法皆無有我。是名第三法嗢柁南。涅槃寂靜。是名第四法嗢柁南。諸佛菩薩多為有情宣說如是。法相應義是故說名法嗢柁南。又從曩昔其心寂靜諸牟尼尊。於一切時展轉宣說。是故說此名嗢柁南。又此行跡能趣大生。亦復能趣出第一有。是故說此名嗢柁南。雲何菩薩等隨觀察一切諸行皆是無常。謂諸菩薩觀一切行言說自性。於一切時常無所有。如是諸行常不可得。故名無常。又即觀彼離言說事。由不了知彼真實故。無知為因。生滅可得。如是諸行離言自性。有生有滅。故名無常(文)略纂十二(十二紙右)雲。論曰。復有四種法嗢柁南者。此雲說也。即世尊常誦說此。若嗢柁南名攝散。即以略偈而攝長行。今言說。謂常誦說此義。似無間自說也。若此四種體性。以法體出諦有為無為故了知。論以三義解嗢柁南中雲。法相應義者。謂表無常等。然與有為相應故。又此行跡能趣大生。招有漏勝人天果。無漏淨土中生故。又能生色天色界。名大生。又能得真法生。名大生。又若以對出第一有而論。此大生即有漏生地(文)光記一雲。鄔陀南此雲自說。即十二部經中第五自說經也。印度現有梵本流行。若若言嗢陀南此雲集散。集散說故。或言集施。集所說義施有情故(文)寶疏亦同。頌疏一(十七左)雲。鄔陀南者此言集施。或雲集散。集所說義散施有情。名鄔陀南(文)麟記依光寶師破頌疏釋。若依智論頌疏無失。智論三十三雲。優陀那者名有法。佛必應說。而無有問者。佛略開問端。是名優陀那。又如佛涅槃後諸弟子抄集要偈。諸無常偈等作無常品。乃至婆羅門偈等作婆羅門品。亦名優陀那。諸有集眾妙事。皆名優陀那。如是等名優陀那經說相(文)惠琳音義十九(五左)雲。鄔馱南唐雲偈句。或雲足跡(文)玄應音義二十四(二十紙右)雲。唱柁南鳥骨切。下徒我切。此雲陀散。亦言攝施。又言集總散。舊言鬱攝那訛也(文)崆峒記中(四十五左)雲。嗢柁南者。此中纂倫解雲說也。倫又解雲。或雲總略義。或標相義。亦得名印(文)倫記十一下(初紙右)雲。解四烏柁南。若作嗢字皆須改正。舊語不正。名四優陀那。翻名為印。今翻名說。即世尊常誦說。此義似無問自說。隨義傍翻亦得名印。或名總略義。或名標相。如說無常。是有為標相。苦是有漏法標相。無我是一切法標相。涅槃寂靜是無為法標相。若名嗢柁南則名集施。即名烏柁南故是標相(已上記文)今謂烏柁南此翻自說。嗢陀南此雲集散等。光寶倫記及略纂第一無垢稱疏等皆同。又鄔陀南此雲集施等。慈恩略纂及俱捨頌疏亦同。故麟記破之慈恩釋中。嗢柁南或翻說。或翻攝。如略纂十二。然智論意優陀那名通自說集散義應知。倫記二十二下(三紙左)雲。泰師雲。嗢柁南有二聲。若重聲雲。攝取物惠施他故。若輕聲雲。是雲要略義。如一切行無常等。是諸法要略義故。今取輕聲(已上記文)一嗢陀南。二聲義別。例如僧伽輕重二聲或著或眾二義有別。問。疏主所釋梵漢常誦說之。二同抄雲。若言嗢陀南之時名攝散。即以略偈而攝長行。三無垢稱疏曰。梵雲嗢陀南。此雲略集。教略集也。四若雲鄔陀南。此雲集施。即諸經中集義之偈。謂以偈頌集諸義理。施諸學者名為集施。又伽抄第一雲。此雲集施。柁南者施也。嗢者集義也。以少略言集合多法。施諸學者令易受持。故名集施。 (二紙左)或說二相(至)為住(文)。樞要上末(二十三左)雲。若經但說有二相者。一切有師雲。舉初後相以略中間。生轉令法有用。有用之時在現在。未來生時法未有用。故滅能令法將無用。後剎那中正無用。故住雖有法不及於生。異雖衰法不及於滅。是故略住異但說於生滅。正理師雲。此顯二時起用。未來起生功能令法入現在。有滅時令法入過去。住異之用與滅同時不異故。所以不說。生滅乃是有用無用始際。不說生及住異為二因等。 (二紙左)或八不中不生不滅(文)。如三論中專明此宗。 (二紙左)八十一雲(至)五十二說(文)。八十一(二左)雲。諸行無常有起盡。法生必滅故。彼寂為樂。此中為成諸行無常。故次說言有起盡法前是所成即所成句。後是能成即能成句(文)五十二(六紙右)雲。又若由此相起厭思惟。今於此中但說此相。謂於諸行中觀無常相。能起厭患離欲解脫。故但思惟無常性相。無常性相本無今有。有已還無。所顯本無今有。是名為生。有已還無。是名為滅。 (三紙右)住異與生(至)俱生所顯(文)。義演雲。疏住異與生至故合說者。意雲。釋外難。難雲。若言生滅合名無常相者。未審住異二相是何相收。答。然住異與生同在一世。所以亦生相中收。故不別說住異。疏俱生所顯者。意說。住異二相皆由生相得有。所以住異二相總名生相。 (三紙左)瑜伽論說(文)。五十二(六右)雲。何故但說聖弟子眾於諸蘊中隨觀生滅而住。不說隨觀住異耶。答。生及住異俱生所顯。是故二相合為一分。建立生品。即說隨觀一生相住。於第二分建立滅品。即說隨觀一滅相住(文)倫記十三下(九左)雲。三有為相中。觀生滅言住異俱生所顯者。以於生相義說住異。但觀生時即觀住異。又觀生滅能起厭離等。此文分明但說生滅二相是無常相。加於住異名有為相。 (三紙左)又無常相(至)說二所以(文)。義演雲。此會前瑜伽說一相所以。意雲。若說二相者。何故前說一相耶。答。前說一相者。即是此中說二所以。 (三紙左)瑜伽論說(至)而為一相(文)。五十二(五左)雲。問。若有為法生老住滅四有為相。具足可得。何故世尊但說三種。一生。二滅。三住異性。答。由一切行三世所顯故。從未來世本無而生。是故世尊由未來世。於有為法說生有為相。彼既生已落謝過去。是故世尊由過去世。於有為法說滅有為相。現在世法二相所顯。謂住及異所以者何。唯現在時有住可得。前後變異亦唯現在。是故世尊由現在世。於有為法總說住異。為一有為相。 (四紙右)共許經也(文)。此三有為經大乘如瑜伽等引。小乘如婆沙俱捨正理等中。故雲共許。 (四紙右)似同俱捨(至)然世不同(文)。義蘊雲。以薩婆多生在未來滅現在故。問。此中既言由未來世本無而生。即是生在未來。與薩婆多復有何別。答。瑜伽意說。三相由三世所顯。不說生相屬於未來。由未來世顯生相故(文)義演雲。疏然世不同者。彼說三世有故。又彼計生相體雖實有。用在未來住異滅三體用俱現在也。大乘生相及住異。居現在。滅相在過去。故云然世不同。 (四紙右)第一六轉無差難(至)作不定過(文)。義演雲。疏第一六轉無差難者。然別破中申其七難。第一六轉無差難。第二能所不異難。第三二相應齊難。第四四相齊興難。第五如體本有難。第六體等相同難。第七有無乖角難(文)。義燈三(二右)雲。外立量雲。有為相言定別有體。有第六轉言故。如天授之衣等。准此量中有其三過。一宗中比量相違過。過雲。有為相言非定別有體以有第六囀言。故如地之堅等。宗不言定無別體。但違於彼定別有。故無不定過。二者彼量有不定過。如文可解。三者亦有有法自相相違過。此量不但立別有體。即顯離所相而是有為能相耶。若之衣等非有為能相。故成相違。離此四相之外更無同喻。餘皆非有為相。即成異法。第六囀言因於異轉故。如入正理論立有非實能業等量。 (四紙左)又如世言色心之體(文)。俱捨五(十八右)雲。又如說言色之自性。此第六轉言何得成。是故生等唯假建立。無別實物。 (四紙左)然遮生等(至)決定相違(文)。義蘊雲。此因決定能成相違宗法。名決定相違。非六不定中相違決定故(文)演祕雲。疏然遮生等至決定相違者。遮彼生等定別有故。與彼定別而作違。故名決定違。非是第六決定相違。決定相違改他宗法及因喻故。有雲。第六雖不改因亦得成故。詳曰。不然。第一第六二種不定更有何別。故初釋正(文)今謂。義蘊同初釋。 (四紙左)外人救雲(至)如煙表火等(文)。正理論十三(十五右)雲。然標釋中皆置第六。故知能相離所相有。現見以餘表示餘故。若謂亦見置第六聲然非異體故因不定。豈不能相離所相無。是則經文應如向說。離第六轉義亦成故。又彼所引無異第六釋此經文。因亦不定。如何由此定判經文所說三相是假非實(文)今謂。煙火大士相等有部自計。非共許義。如次下辨。 (五紙右)地等堅等(至)生等應知(文)。俱捨五(十五左)雲。又如堅等地等界相。非異地等。遠見上昇知是煙相。非異煙體。此有為相理亦應然。 (五紙左)俱捨中(至)大士等(文)。俱捨五(十五左)雲。如何大士相非異於大士。角犎胡蹄尾牛相非異牛(文)光記五(四十四左)雲。如何大士相至有生等實物者。經部返難順成已義。如何世尊大士三十二相非異於大士。角等三難準此可知。 (五紙左)二相應齊難(文)。有為已有能相。無為亦有能相。俱說之相言故。有部不立無為別有能相。故有此責。婆沙三十九(十二左)雲。問。如有為法有有為相。無為亦有無為相耶。設爾何失。若有者雲何無為名非聚法。若無者品類足說。當雲何通。如說雲何不生不住不滅法。謂一切無為法。答。應作是說。諸無為法無無為相。問。若爾品類足說。當雲何通。答。翻對有為故作是說。謂有為法有生住滅。無為異彼。說不生等。非謂別有不生等相。 (六紙右)無為無生(至)三種能相(文)。演祕雲。無為無生(至)三種能相。此外人難。疏體無起盡等者。論主答也(文)義演雲。言無為無生等者。外人云。若言無為體不異即無能相者。無為既無生等。應立無生等三能相(文)。義蘊雲。疏無為無生(至)此義應思者。此雲應思。謂他更有例雲。我亦如是。有為變異差別。故別立。實相無為非分位殊。故不別立相。此亦不可。汝立有為之相。但表法體是有為。不為顯差別。應無為之上別立相顯法體是無為。我宗生等但表法流轉不住。故立彼相。無為不流轉。故不為例。問。有為遷變即立流轉相。無為不遷流應立不遷相。答。不然。有流轉位。別立假相。無為位不別。何論更立相。雖作此解。然准法華論雲。生等三相即有無為皆立假相。若准此文。薩婆多師前例不成。問。無為假相何法攝耶。答。有為相流轉。不相應中攝。無為常住不可流法收。又亦不相應收。舉大例言。但二十四論實有多。又唯心上假我無多差別。法同分收。無為假相無多差別。亦可法同分攝。同有為生滅。無為翻立不生不滅相。有為既住。無為翻立不住相耶。不然。住不遷流。無翻立。 (六紙左)此難不然(至)得立假相(文)。演祕雲。疏此難不然等者。問。外言亦爾。立不立別。何能息難。答。我宗無為亦立假想。故大集經第二十雲。無為之法有三種相。謂無出無滅無住。瑜伽八十八雲。有為是無常。三有為相施設可得。與此相違應知常住無為三相。若爾何故不相應法但二十四。答。舉勝而談二十四也。我既假施。汝應實立。又難彼雲。我宗無為體是一無差別。故無假相。汝宗滅等許體多。同有為多。有實相。 (六紙左)為顯差別(文)。義演雲。疏為顯差別者。意雲。顯有從緣生色心之分位通三性。又色有十種等。故應立相。無為不分。 (六紙左)論又生等相(至)齊興作用(文)。義燈三(四右)雲。論又生等相若體俱有等者。本雲。初破古師相用前後。又住異滅下。破新薩婆多三相用俱。西明科雲。並通新舊。有解取前為正。要集雲。取西明為正。以婆沙文義有兩釋。初雲。作用時異。即三相前後。又雲。婆沙雲。滅時老滅方有作用。故即同時。今謂。不爾。前引婆沙三十九雲。顯一剎那具有三相。問。若爾應一法亦生老滅。作用時異故不相違。謂法生時生有作用。滅時老滅方有作用。體雖同時用有先後。此意即答三相作用皆有前後。不別雲滅與老同時。論雲。為止他宗顯正義故。如譬喻師。一剎那中有三相者。即應一法一時亦生亦老亦滅。然無此理。互相違故。應說諸行。初起名生。後盡名滅。中衰名老。為遮彼執顯一剎那具有三相。問。若如是者。則應一法一時亦生老滅。答。作用時異故不相違。乃至雲。體雖同時用有先後。一法生滅作用究竟名一剎那。故無有失。或生滅位非一剎那。然一剎那具有三體。故說三相同一剎那(已上論文)雲滅時老滅方有作用者。以老衰法滅時方顯。雲滅時老滅方有作用。故下總結體雖同時用有先後。又不說住與滅同時。故知古師相用前後。不應分為二說。文無別故。又俱捨第五破薩婆多雲。又住等三用俱現在。應一法體一剎那中即有安住衰異壞滅。若時住相能住此法為名安住。為名衰異。為名滅壞。諸說住等用不同時。彼說便違剎那滅義。他既自說相用前後。約俱時難古薩婆多。即有相符。難新薩婆多相用前後。亦是相符。故依本正也。 (六紙左)有三子段(文)。義演雲。意雲。然第四四相齊興。難中曲分三難。第一例體應俱難。第二例用相違難。第三新宗乖古難。 (七紙右)彼宗計為前起故(文)。義演雲。疏彼宗計為前後起者。意雲有宗本末二師計。四相雖皆有體。然用不同。何者生相體用俱世未來有。若流至現在。但有體無用。若住異滅三未來。但有體無用。於現在中體用俱有。然古新二師右差別。若古師計雲。住等三雖有體。然用先後起。先住用次異用。後滅用。若新前師計。住等三相體用俱同時而無先後何以故。以依剎那立故。即一剎那極短無前後。故住等三相亦無前後。 (七紙右)即此古昔(至)用前後起(文)。婆沙三十九(初左)雲。如譬喻者。彼作是說。若一剎那有三相者。則應一法一時亦生亦老亦滅。然無此理。互相違故。應說諸法。初起名生。後盡名滅。中熟名老。為遮彼執顯一剎那具有三相。問。若如是者。則應一法一時亦生亦老亦滅。答。作用時異。故不相違。謂法生時生有作用。滅時老滅方有作用。體雖同時用有先後。一法生滅作用究竟名一剎那。故無有失。或生滅位非一剎那。然一剎那具有三體。故說三相同一剎那。由此因緣故作斯論。 (七紙左)正理論師(至)其滅可知(文)。正理十三(二十五右)雲。四相起用分位不同。謂正生時生相起用。至已生位住異滅三同於一時各起別用。如是四相用時既別。如何難言一法一時應即生住衰異壞滅。又正滅時此所相法由餘住相為勝因故。暫時安住能引自果。即於爾時由餘異相為勝因故。令其衰異。即於爾時由餘滅相為勝因故。令其壞滅。故三一時無相違過。又(十四初紙右)雲。又彼經主於此生疑。爾時此法為名安住。為名衰異。為名壞滅。今當為決。已生位中住異滅三起用各別。令所相法於一時中所望不同。具有三義。如斯通釋何理相違。故彼所疑未為應理。 (八紙右)第五段有三(文)。義演雲。疏此子段有三者。就第五難中曲分三難。第一如體有難。第二因非本有難。第三生等無能難。 (八紙左)解雲。虛疏(至)何得例然(文)。義燈三(五左)雲。論所待因緣應非本有者。疏答外難雲。虛疏之法雖現有種更無外緣。即不能起。以劣弱故。汝之實法。何得相例。要集雲。此釋未能盡理。今謂。種體雖恆所待因緣本無。今有展轉無窮。非恆具足故非常生故。瑜伽五十一雲。諸行雖有各別生因。然必待緣方得生長。乃至故此論雲。不同外道緣恆非無故。不頓生者。今將此釋。無異於木。更待外緣。外緣即是親種之外。外緣未令。即不能生。即緣非恆有故。即前因。何勞別說。今更設難。如我識外有外緣不具不頓生。大乘唯自心。不假識外。法頓起。答。所緣親境唯自識。不能緣外說唯心。不無增上他有情。此外不具非頓起。外又救雲。汝種雖現有。虛疏待假緣。我法體實有還待實外緣。若爾即執二生便為無用(文)義蘊大同。 (八紙左)正理論師復救之曰(文)。正理十四(五左)雲。非離所餘因緣和合唯生相力能生所生故。諸未來非皆頓起。生相雖作俱起近因能生所生諸有為法。而必應得前自類因及餘外緣和合攝助。如種地等差別因緣助芽等生令生芽等。又(六紙右)雲。又如種子水土等緣隨闕一時芽必不起。故知種等功力極成。 (八紙左)因有親疏緣法亦爾(文)。演祕雲。有親疏者。謂六因中除能作因。餘五皆是因緣所攝。且同類因三性五蘊各自為因。如善識蘊望自為親。望餘四蘊名之為疏。以非識故餘互相望親疏准此。疏緣法亦爾者。四緣之中除因緣外皆名為緣。且自六根望自六識名親增上。餘望六識名之為疏。不為礙故。非近生故。餘准此知。義蘊大同。 (九紙左)論所相恆有(至)亦有生等(文)。義燈三(六右)雲。論所相恆有而生等合者。問。此破與前理有何別。答。前以彼宗不離無為別立能相。例破有為不令別立。今以有為體恆有說生等合。例彼無為體亦恆有應生等合。故二文別。 (九紙左)彼此異因不可得故(文)彼者無為。此者有為。或雲。彼者生等用。此者所相體者非也。 (十紙右)有四子段(文)。義演雲。就第七難中曲分四難。第四一定世有無難。第二生滅非依難。第三滅生相返難。第四違同順異難。 (十紙左)然正理師(至)是取果用(文)。准俱捨師破。古薩婆多以為功能。作用眼目異名。如婆沙說。正理論師稍有差別。作用必功能。功能非必作用。彼論十三(二十四右)雲。此諸有為復有二種。謂有作用。及唯有體。前是現在。後是去來。此復一一各有二種。謂彼功能有勝有劣。謂有為法若能為因引攝自果。名為作用。若能為緣攝助異類。是謂功能。如是二種辨三世中。當廣思擇。又十四(初左)雲。謂有為法若能為因。引攝自果名為作用。若能為緣攝助異類。是謂功能。如前已辨。一切現在皆能為因。引攝自果。非諸現在皆能為緣攝助異類。謂闇中眼或有功能被損害者。便於眼識不能為緣攝助令起。然其作用非闇所損。定能為因。引當眼故。由斯作用功能有別。然於同類相續果生。有定不定。攝引勢力名為作用。亦名功能。若於異類相續果生。但能為緣。攝助令起。此非作用。但是功能(文)義蘊雲。疏正理師(至)亦不然者。今救。彼計。未來之世有生果功能。過去一念落流之法有與果功能。謂過去法與現處故。現在住相。但有取果作用而非功能(文)取果與果具如俱捨六(二十二紙右)。演祕雲。疏正理師(至)是取用者。按正理論第十四意。生相未來。但起功能。非是作用。現在起取果用。方是作用。作用必功能。功能非必有作用。俱捨師破雲。汝立功能作用眼目異名。何故生用但名功能。住等三種名為作用。又違婆沙評家所說。彼說雲。無有等無間緣異時取果異時與果。准彼論意。入無心定即是過去取與果也。既過去取。應名現在。正理師言。等無間緣現在頓取。過去漸與者。此為不可。即無間緣異時取果。違前婆沙(文)今謂。以上所說全依俱捨光記第五(四十五右)義演雲。疏然正理師至即是取果用者。正理師計。未來世中雖有一切法。唯生相有功能。能生法等。過去雖亦有一切法。唯異熟相至過去。有與果功能。即如過去無間緣有與後果功能。問。何名取果。何名與果。答。如演祕師解。生相未來有取果用者。意說。生相未來正起用時為因。能起後剎那果名有取果用。又雲。正理師但計過去法有與果功能不說異相。異相在現在故(已上)今謂。義演不允。 (十一右)何不去來(至)非作用故(文)。演祕雲。疏何不去來法皆有功能者。此難過未一切諸法皆有功能不但生相及與果也。俱本有故。疏生非作用等者。此乃牒計成前難意。由汝本言生與果等不是作用。顯是功能不言餘法有功能故。又難。生相無作功。作功無故。名功能餘未來亦無作用。無作用故名功能。難過去法亦准此知(文)義演雲。疏何不去來皆令有功能至作用者。意雲。生及與果並非現在有作用者。即應未來過去法一切時皆令有功能。何獨唯生及過去耶(已上)今謂。演祕初釋為優。義演不允。 (十一右)異滅不能(至)便非現在(文)。演祕雲。問。准正理論。住異滅三皆能取果。起用各別。於所相法住令安住。令取勝果異即衰損令取劣果。滅即壞滅令入過去。難豈非過。答。異等不能引於勝果。名不取果。就一邊難亦無失。 (十一右)若謂作用(至)亦非功能(文)。義演雲。疏若謂作用至非功能者。意雲。汝若救言但名作用不要取果即異滅不取果仍是現在者。難雲。生相既不取果者。應不名功能而亦名作用。以不取果故。 (十一右)婆沙第三(至)復如何通(文)。第三(六紙左)雲。謂一切法於未來有作用。總有三類。一者內法。如苦法智忍。二者外法。如日等光明。三者內外法。如諸生相(文)義演雲。疏言復如何通者。意難雲。若言未來過去法但名功能不名作用者。即婆沙論說未來三法有作用。不說功能。復如何通(文)今謂。疏主唯舉難責不加救釋。然正理中亦通斯難。彼(十四之初左)雲。豈不論言。苦法智忍光明生相如是三法。皆於未來能起作用。天愛汝今執文迷義。我宗釋言。此文但約近緣功能。假說作用。以於多種法生緣中生是近緣理極成立故。以餘位因作用名。於此位中假立名想。如是住等隨應當知。苦法光明亦於此位有勝功力。假立此名。實唯引果方名作用。 (十一左)故彼所執進退非理(文)。義演雲。論故彼所說進退非理者。依宗有過名進非理。轉救不成名退非理。又如疏雲進為相違至不得俱有者。此解進非理。汝若言相違故用不頓興者。汝宗體既相違。如何俱有。此即依宗有過名進非理。如論雲若相違故至如何俱有。即其文也。言退不相返用何不齊生。此解退非理。意雲。今然汝宗許生等有體。雲不相違。若體俱有者。用何不齊生。故是非理。論雲又生等相至齊興作用。即其文也言又進非理至不同時。此解進非理。又住違滅。牒本計名進。寧執同時名進非理。故論雲住異滅寧執同時明非理。又退非理至同世者。今就汝宗住不違生。何容異世。故雲生住例應同世也。 (十二右)別破異相(至)今略不破(文)。俱捨五(十七紙右)雲。又應一法生已未壞名住住已壞時名滅。理且可然。異於一法進退推徵。理不應有。所以者何。異謂前後性相轉變。非即此法可言異此。故說頌言。即前異不成。異前非一法。是故於一法立異終不成(文)。光記五(四十六左)雲。又應一法至立異終不成者。此即別破異相。又應一法生已未壞名住住已壞時名滅。理且可然。縱雖住滅也異於一法進退推徵。理不應有。然言異者。前後性別。非即是此法可言異此法。故說頌言。異相時法異前住相時法。法即非一法。若住異別法有違宗過。此即退徵也(文)義燈三(六右)雲。俱捨雲。即前異不成。異前非一法。若所異之法即前住所住者。異義不成。非前所住是別法者。即非一法(文)演祕全依光記。然流行光記大有脫文。演祕為正。寶疏五(三十二左)雲。又應一法至理不應有。又縱許有住滅。而破其異也。論所以者何者。有部徵也。所以一法不許有異。論異謂前後至立異終不成。經部出所以也。若前一法說異不成。無所異故。若後異前即非一法。是故一法立異不成。無所異故。若後異前即非一法。是故一法立異不成。正理論(十四之三紙)雲。諸對法者。於法自體差別用中。立有異名。非唯自體。謂有為法於自體中。能引自果作用名住。即此作用衰損名異。此住及衰無容自有。應有別法令住令衰此二之因即住異相。於斯正理何不忍歟。又(四十之四紙)雲。非正生位立有異名。作用爾時未衰損故。即由此理立住異名。此能衰損引果用故。由法作用被衰損時方引自果。由因被損後果生位漸劣前因。故果漸劣由因有異。此果剎那復由俱起異相為緣令衰損故。復能為後果漸劣緣。如是一切有為相續。剎那剎那令後後異故前前念有異義成。此義既成。應為比量謂見最後有差別故。若爾相續漸增長時應無異相。不見果故無斯過失。住相爾時由外緣助勢力增強摧伏異故(文)。今謂。寶疏於文為當。光記義燈演祕等釋。雖復無巨妨。然寶師疏不加住相。直就異法而釋。勝於輿師。以此頌文唯就當位不對住相故。後世欲為釋者。請倣寶疏。 (十二左)前後念法(文)。前念者。過去落謝之法。後念者。未來之法。或雲。前者生相。後者滅相者非也。 (十二左)如菩薩地四十六卷說(文)。彼(二紙右)文雲。一一剎那有為諸行。皆有三種有為之相。於剎那後復有第四有為之相。即於此中前剎那行自性滅壞。無間非先諸行剎那自性。生起正觀為生。諸行生已即時未壞正觀為住。此已生行望前已滅。諸行剎那自性別異正觀為老。從此諸行生剎那後。即此已生諸行剎那自性滅壞正觀為滅。 (十二左)此論主答(文)。義演雲。疏論主答。答外問也。外問雲。大乘滅相既是過去。無法者如何與現在法為相耶。答雲。現在法立滅相者意表此法後是無。然非表法現是無。說無得為無因者。意雲。過去未來非有。以非現故。如空花等。今滅相雖無。然與後滅法為相何失。 (十三右)義別說四(文)。義演雲。疏義別說四者。問。未審。四相一剎那中。為同時起。為前後起。答。諸說不同。古薩婆多師說。生相在未來有用。於現一剎那中。住等三相前後起。若正理師雲。住等三相同時起。大乘一剎那中假立四相。但義說前後表法有無。實同時無別也。 (十三右)然一期生十時分位(文)。婆沙十八俱捨第六雲。十位(文)光記六(二十右)雲十位謂胎內有五。一羯剌藍。二阿部曇。三閉屍。四揭南。五缽羅奢佉。胎外有五。一嬰兒。二童子。三少年。四盛年。五老年。 (十三右)一剎那立同薩婆多(文)。樞要上末(二十左)雲。古一切有師生在未來現在一剎那。三相時別。又(二十三右)雲。若正理師生在未來。住異滅三同一時用。 (十三左)一期等立同正量部(文)。樞要上末(二十二左)雲。正量部立四相。色法一期多時生滅。心心所法燈焰鈴聲剎那剎那生滅。動等時長。大地經劫住(文)正量部計出俱捨五(十七紙右)光記五(四十七紙右)寶疏五(三十三右)。 (十三左)合二立者同經部師(文)。義燈三(十四左)雲。經部立二種。謂剎那一期。有部亦爾。又(十六左)雲。七遍不遍差別。一期四相約有情辨。剎那四相遍有為法。八十八雲。如是三相依二種行流轉安立。一依生身。二依剎那。依初流轉者。謂於彼彼有情眾同分中。初生名生。終歿名滅等(文)。廣明大小宗計之異。如樞要義燈中。 (十三左)菩薩地說剎那四相(文)。如上所引四十六之文是也。 (十三左)左顯揚及瑜伽八十八說(文)。顯揚十四(十二右)曰。雲何無常。何等差別。頌曰。無常謂有為。三相相應故。無常義如應。六八種應知。乃至八種無常者。一剎那門。二相續門。三病門。四老門。五死門。六心門。七器門。八受用門。乃至十五種變異者。謂分位變異。乃至一切種不現盡變異。分位變異者。謂從嬰兒位乃至老時。前後不相似。各別變異(文)八十八(十一右)一期生中雲。嬰孩等位立住異相。乃至壽住說名為住。諸位後後轉變差別名住異性。又剎那相中雲。謂彼諸行剎那剎那新新而生說名為生。生剎那後不住名滅。唯生剎那住故名住異性。 (十三左)諸論通說(至)唯望前作(文)。演祕雲。疏諸論唯望於前者。諸論通明一切有情有情之名亦攝無學。無學未心更無。蘊。無後可異。故言望前。 (十三左)亦說除彼末心(文)。演祕雲。亦說除彼末心者。除彼無學最後之心。對餘有情亦得異後。故不相違。 (十四右)一期生自望為相(文)。義蘊雲。疏一期生自望為相者。謂此論雲。即相續轉變名異。不望前後也。前剎那異相。論自說雲。住別前後。復立異名。故二別也。 (十四右)依轉變立(至)望前後法(文)。前剎那中雲住別前後復立異名。今雲即此相續轉變名異。一期剎那義有差別。故雲不同。 (十四右)諸門分別如餘處說(文)。如略纂十二對法抄五(四十五紙)。 (十四右)謂成佛時得未曾有(文)。對法抄五(三十七右)今准前說。亦是曾得及未曾得。然未曾得一新新生。故名未曾得。有漏種故亦是曾得。如別脫戒。二從來未起名未曾得。如世第一法等。三無漏名未曾得(文)。正理十四(十五丁左)雲。此中經主作如是言。豈不此二語為性。故用聲為體。色自性攝。如何乃說為心不相應行。此責非理。所以者何。由教及理知別有故。教謂經言語力文力。若文即語別說何為。又說應持正法文句。又言。依義不依於文。又說。伽他因謂闡陀文字。闡陀謂造頌份量語為體。又契經言。知法知義。法謂名等。義謂所詮。又契經言。文義功妙。又言。應以善說文句。讀誦正法。惡說文句讀誦正法義即難解。又說。如來獲得希有名句文身。又說。彼彼勝解文句甚為希有。由此等教。證知別有能詮諸義名句文身。猶如語聲實而非假。 (十四左)論若名句文(至)非實能詮(文)。演祕雲。問。大乘自許他方佛土色亦能詮是異聲有。因豈不犯自不定耶。答。非實詮言以簡彼訖故無不定。義蘊大同。 (十四左)別破中有五(文)。義演雲。疏於中有五者。第一如色非詮難。第二名等無用難。第三聲色無差難。第四例生語詮難。第五但徵機調難。 (十五右)論謂聲能生(至)何用名等(文)。義燈三(十七左)雲。謂聲能生等者。破他可知。問。大乘自許假名等詮。言何用名等。豈不自違。答。外許名等定異於聲。由聲生顯。此聲必有音韻屈曲。不爾不生。大乘能詮雖在名等依屈曲聲。非定一異。對破定異攝假從實。雲聲能詮何用名等。故無有過。 (十五右)薩婆多(至)顯類破之(文)。俱捨五(二十右)雲。若此句義由名能顯。但由音聲顯用已辨。何須橫計別有實名。又未了此名。如何由語發。為由語顯。為由語生。若由語生。語聲性故聲應一切皆皆生名。若謂生名聲有差別。此足顯義。何待別名。若由語顯。語聲性故聲應一切皆能顯名。若謂顯名聲有差別此足顯義。何待別名(文)。光記五(五十五右)雲。若言此頌何中九義由名能顯。但由音聲顯能詮用已辨。何須橫計聲外別有實名。又未了此名至待何別名者。經部復作二門。進退徵責。若言此名聲能生顯。應一切聲皆能生顯。生即如種生牙等。顯即如燈火照瓶等。若謂生顯聲有差別。此足顯義。何待別名。 (十五右)正理師救(至)。而定實有(文)。上引正理論文。此明教證。明其理證(文十四之十六右)雲。理謂現見有時得聲而不得字。有時得字而不得聲。故知體別。有時得聲不得字者。謂雖聞聲而不了義。現見有人。粗聞他語而複審問。汝何所言。此聞語聲不了義者。都由未達所發文故。如何乃執文不異聲。有時得字不得聲者。謂不聞聲而得了義。現見有人。不聞他語。睹脣等動知其所說。此不聞聲得了義者。都由已達所發文故。由斯理證。文必異聲。又見世間隱聲誦咒。故知咒字異於咒聲。又見世間有二論者。言音音相似。一負。一勝。此勝負因必異聲有。又法與詞二無礙解境界別。故知字離聲。是故聲者但是言音無差別。其中屈曲必依迦遮吒多波等。要由語聲發起諸字諸字前後和合生名。此名既生。即能顯義。由此展轉而作是言。語能發名。名能顯義。故名聲異。其理極成應知。此中聲是能說。文是所說。義俱非二。如是則為無亂建立。 (十五左)別有實體法處所收(文)。俱捨五(二十一右)雲。毘婆沙師說。有別物。為名等身。心不相應行蘊所攝。實而非假。所以者何。非一切皆是尋思所能了故。 (十五左)若不言法處(至)所立不成(文)。演祕雲。疏若不言法處等者。若宗但言非離所依別有實體。他許屈曲離所依色別有實體。故闕所立若言法處。他亦不許上屈曲在於法處。故喻無過。義蘊亦同。 (十六右)汝大乘師(至)唯意所緣故法處收(文)。義燈三(十八左)雲。問。若雲。聲上屈曲能顯義故有教性。故意識所得。故法處收。假立名等。他雲。我宗亦爾。大乘通雲。不唯依聲假立名等。通依多法故法處攝。長等不然者。問。此據緣假。為緣實者。若據五識唯緣實宗。長等意得。應法處收。若雲雖唯意得依眼明取故非法處屈曲之聲明取亦爾應在聲處。若據緣假屈曲之聲亦耳識得。應聲處攝。又應耳識亦緣名等。即屈曲故。今正解者雲。大乘師聲上屈曲。雖體非實仍法處收說為名等者。據攝假從實。非即正取屈曲聲體以為名等。取屈曲上有能詮用說為名等。如無心定等但取種上能防心用非即種體。名等亦爾。故法處攝。長短之色無能詮用。如屈曲聲自體性邊俱自處攝。非大許彼屈聲體在不相應。彼非色心。此是色故。設五緣假耳識但取屈曲聲體。不取詮用。故攝處別。疏中但以屈曲之聲。長短等相例者。且隨他宗為不正釋。及攝假從實。雲聲能詮非是剋體性用別門取聲體為名句文等。故下正解。然依語聲分位差別而假建立名句文身。更有問答及以異釋。恐煩不述   (十六右)不可難言(至)現同處故(文)演祕雲。疏不可難言戒體但依思等者。外難意雲。長等但依色即令別處收。無表唯依思。應不同處攝。答意雲。無表現與思同法處。何得難令不同處耶。此即且據同處答他。不離他責。他責之曰。長短亦爾。現同處故。何得難令別處耶。由此次下當正解也。有雲。現行是意境。能依是意境。故同法處收。詳曰。定道無表理容可然。別脫無表如何依現。又若意境即同法處。色等屈曲自亦意境。應唯法 處。故知非也(文)義蘊雲。疏不可難言戒體但依思等者。外人難雲。依聲立名等。聲名別處收。戒體依于思。思戒應別攝。答。名依多法故別處收。戒但依思。故同處攝俱法處攝。故言現同處故。問。命根與第八種子俱是意緣。又不依多法。何別處攝耶。答。第八種子若以根境相對亦法處攝。說種隨現意處所收。種與命根別處攝者。而顯揚等亦云。六處住時沒定假立命根。既言六處。即 依多法說別處。理亦無傷(集成次下)(六十紙右)   (十六左)論若謂聲上(至)非能論者(文)義燈三(十九左)雲。論若謂聲上等者。外救量雲。聲上音韻屈曲不能詮。聲屈曲故。如絃管聲。聲上音韻屈曲是有法。不能詮是法。樞要雲。論主為作有法差別相違。內聲屈曲能生名等不生名等。是差別故。故論雲。此應如彼聲不別生名等。先舉同喻。後舉宗法。故作量雲。汝內聲屈曲不能生名等聲屈曲故。如絃管聲。此就他宗。彼絃管聲不生名等。故以內聲如彼絃管聲。有解作法差別相違因破雲。內聲屈曲不能別生實名等。 即聲屈曲故。如絃管聲。此說不爾。准外量 文屈曲是有法非法。何名法差別   (十六左)論此應如彼聲不。別生名等(文)演祕雲。論此應如彼聲等者。疏有兩意。初立量破而言此者。此小內聲。彼亦彼小絃管聲也。次雲又若語聲等者。此言此自內屈曲聲。彼即彼外內生名聲。然疏中量與前外量作有法差別。思可知也(文)今謂。第二解釋不順論疏   (十六左)量雲汝內屈曲聲(至)如絃管聲(文)義蘊雲。疏量雲。汝內屈曲聲至如絃管聲者。此意與前外量為有法差別相違過。謂前外量有法所言語聲屈曲者。即生實名。不生實名等為差別。小宗許內屈曲聲能生實名等。今欲違此意許。故雲內屈曲聲不能生實名等也。   (十七右)我亦不說(至)非不能詮(文)義燈三(二十左)雲。疏雲。我亦不說弦上屈曲非不能詮。但如汝化人身語二業非善惡性。今我因俱故者。此意前隨汝宗。屈曲之聲雲如絃管不生名等非善惡性。亦如汝說化人身語二業非善惡性。我絃管聲是因俱故。假通善惡亦許能詮。如林聲說法離質化等皆通善等(文)演祕雲。疏但如汝化身語二業等者。意如燈釋。問。既許能詮。成語業不。答。大乘語業實體唯思。若據假業縱離質聲名業無失。故佛地論第七說雲。化身語業各有三種。謂自他身非身相應。意業唯二。謂自他身無非身也。非身謂非情。若心相應非非情故。故但二種。問。小乘化語得為業不。答。若依有部。即質化語能生名等。是語業性。若離質化依婆沙意而有兩釋。一雲。化語性是語業。由心發故雖離質化無執受生。然屬有情非外器攝。故風輪等外器音聲與此相違不能詮也。絃管等聲類亦如是。亦無詮表。有歌曲等似名非真。許是語聲由風氣等所引發。故雖名語聲仍外器攝。無名非業。不成就故。二雲。雖是能詮然無實名。所有詮表似名非實。如鏡中火。似火非真。性亦非業。又不成就。以無執受大種生故。諸論據似說有情名。依即質化說成化語(文)今謂。化人語業即質離質成不成就之義。光寶大諍。演祕文多依光。雖舉婆沙二說而未判正否。然光師以為婆沙離質亦業為成。寶師即質如光師解。離質不 爾具引光寶以示差別。光記一餘(七紙右)雲。問。心語有名。為成就不。解雲。成就。故此論第五卷雲。又名身等有情數攝。能說者成。非所顯義問。化語有名為是業不。解雲。是業故。婆沙一百二十二雲。問。諸化語是業不。有作是說。彼是語業。由心發故。有餘師說。彼非語業。但名語聲。以所化身無執受故。婆沙雖無評文。且以前師為正。不言有餘師故。問。化語是業為成就不。解雲。成就故。婆沙一百三十二雲。有成就欲界繫所造色亦色界繫所造色。謂生欲界得色界善 心。若生色界作欲界化。發欲界語。以此準知。成就化語。若言婆沙據即質化故言成就若離質化則不成就者。撿尋婆沙上下論文。俱言成就化語。無有不成化語之文。若言化語通成不成。婆沙應言若即質化語成就若離質化語不成就。彼論既無此說。故知定成化語。問。如簫笛等亦是無執受大種因聲同化語聲。為有名不。為是業不。復成就不。解雲。無名。故此論雲。有情名聲。謂語表業。此非語業故無有名。有歌曲等似名非真。如鏡中火似真火而非真火。 亦非是業。故婆沙二十二雲。問。簫笛等聲是語業不。答。彼非語業。但名語聲。由風 氣等所引發故(已上論文)既非有名。亦非是業。故不成就。問。如化四境。非名非業。如何說成。解雲。由心力能親發化故可成就。簫笛等聲即不如是。故不成就。又解。化語無有實名。論言化語是有情名聲者。似有情名非實有情名。如鏡中火似真火而非真火。既非實名。亦非成就。化語非業。婆沙解。化語是棄非業無體。既無體完。旦以後師為正。又此論業品亦同婆沙後師。故業品雲。散依等流性。有受異大生。解表大種同散無表。用執受大種造。化語既不用執受大種造。明知非業。化語雖非是業而得名語。由心力能親發起故可成就。簫笛等聲雖名為語非親發起。故不成就。若非前解。釋後證言同散無表者。據非化語業。若據化語業則用無執受大種為因。上來雖解化語真似兩說。於無執受皆具四聲。又解。由門異故成八種聲。謂有執受無執受因聲。有情名非有情名聲。各有可意不可意。總成八種(文)寶疏一餘(十一右)雲。問。若爾何故入阿毘達磨第一雲。聲有二種。謂有執受及無執受大種為因。有差別故。隨自體者。名有執受(自體者自身也)是有覺受義。與此相違名無執受。前所生者名有執受大種為因。謂手語等聲。後所生者名無執受大種為因。謂風林等聲。此有情名非有情名差別為四。謂前聲中語聲名有情名聲。餘聲名非有情名聲。後聲中化語聲名有情名聲。餘聲名非有情名聲。准此論文取化人語。是無執受為因。有情名聲。然不說表業。准此論文與此論正理相違。此論有情名聲唯語表業。唯是執受大種為因聲。正理有情數聲唯是執受大種為因聲。化人語同許非執受大種為因聲。故知非是有情數色及有情名聲。入阿毘達磨許非執受。而言化語是有情名聲者。豈不相違。答。各依一義故不同 也。此論等據此聲無得得。非是有情名聲。正理非是有情數聲。入阿毘達磨據有情心發故名有情名聲。問。若爾何故婆沙十三雲。聲處有八種。謂執受大種因聲。非執受大種因聲。此各有二。謂有情名聲。非有情名聲。此復各有可意不可意別。故成八種。答。此師與入阿毘達磨意同。然非正義。正理此論兩文不用此文故。婆沙一百二十二雲。問。諸化語是業不。有作是說。彼是語業由心發故。有餘師說。彼非語業。但名語聲。以所化身無執受故問。婆沙兩說無評。何者為是。答。非業為正。所以得知。以此論業品中身語表業唯執受大種為因故化人語既同評是非執受大種為因。故知非業。又准正理六十四解發語中。雲此居口內名語亦業。流出外時但名為語。不名語業。准彼論文。化人語離身遠響。如何成業。問。既非是業。有得得不。答。既非有情無得得也。問。如何得知化聲無得。答。一准正理論雲。非執受大種為因聲與非有情數聲無寬狹故。化人同許非執受故。故知不成就心。二准婆沙評家義及此論下文。色界身作欲界化。所化香味如莊嚴具。尚不成就。如何離質化語得成就耶。有人引婆沙一百三十二雲。有成就欲界繫所造色亦色界繫所造色。謂生欲界得色界善心。若生色界作欲界化。發欲界語。准此論文。若化語不成就者。如何說此成二界色耶。破曰。此不成證。通異解故前引文證化人無得義是決定。此文容有兩釋。故不成證。此說即質化色觸二境及即自身以欲界化心發欲界語。故作是說。非謂此是離質化人所發語也。所以得知。身生色界。作欲界化。一說不化香味。一說化而不成就。如莊嚴具。離質化人語既更棟遠身莊嚴具。如何說語有成就義餘如前說。問。若爾何故婆沙上下無文說不成就離質化語。答。此不在疑。故不別說。即是化人總不成就。無情法中此已說故。故不別說。如不別說一樹一石等名不成就。又如說髮毛爪等非執受者。非有情數無得得。故此總顯於離質化人當不成就。如何離質化語須更別說。問。化人語及簫笛等雖非成就為有名不。答。定無有名。下論文雲。名是有情數故既無得得。何得有名   (十七左)今大乘(至)得有善等(文)演祕雲。疏今大乘因俱等者。按對法第一雲。因受大種者。謂語等聲。因不受大種者。謂語等聲。因不受大種者。謂樹等聲。因俱者。謂手鼓等聲。釋曰。因謂所以。受謂執受。省故言受。即內大種所引之聲。有情數攝。因不受聲翻前可知。由內外緣所引之聲名為俱也。二增上緣發生一聲。然有宗不許。故顯宗論雲。無一聲性以有執受及無執受大種為因。二四大種各別果故。雖二大種有相扣擊而俱為因各別發聲。據自依處不成三體。雖有手鼓相擊為因發生二聲。而相映奪隨取一種相別難知。是故聲處唯有二種。今依大乘不取小義。疏如林聲說法亦得有善等者。在佛化者而是善收。所餘不爾。以佛色聲皆唯善故。有義設非是化有情勝業所感外器有如是聲。能詮諸法同絃管聲。亦無有失。詳曰。經中唯言是佛化作。絃管等聲要人吹扣。無教不例。故難依也(文)對沙抄一末(二十一右)雲。此中語聲說眾生數。林樹說法理非因受。且彰少分。亦不相違。因俱聲中既許多大王一造色。故鼓聲等依二大生。如和香等。此林等聲能生名等。皆如唯識第二卷說(文)義蘊雲。疏今大乘因俱故者。謂絃與手合。情非情俱因。此二合發一聲。名因俱聲。若薩婆多絃之與手合各有一聲相似。非體是一。疏離質化等者。離聲之外別處起化。名離質化。如林說法等。亦如妙音菩薩先現蓮花其身在此而於十方國土現種種形。皆離質也。即質化者。人即於此身而起變化。如現在可愛語及身上下出於水火。亦如變身為魚米等是也。於中佛化即離皆善。除佛已外即質可通善。離質唯無記。問。絃管聲等何性攝耶。答。由思所發。能表善等可通三性。同假語業。此據大乘義。疏中隨小乘。故雲汝化人身語二業非善惡性(文)義演雲。疏因俱聲者。大乘因俱聲。許有詮表也。今絃管聲即因聲也。故雲又誰說彼定不能詮。或可化人語聲林說法等聲皆是因俱聲。皆以心為因。皆由諸佛諸大菩薩心所起。故由心所起聲與心俱故名因俱聲。亦猶手鼓相扣出聲(文)今謂林樹說法非因俱聲如上對法抄辨。義燈三(二十左)雲。西明雲。雜心許有因俱聲。如絃管等。俱捨論破。正理論救雲。誰言一極微二大所造。但約助緣說因俱聲。此中正破雜心所說。不許此說。雜心因俱即絃管等。似有能詮非實能詮。正理亦同。何故但言偏破雜心。不雲兼破正理何也(文)俱捨一(七左)雲。有說。有聲通有執受及無執受大種為因。如手鼓等合所生聲。如不許一顯色極微二四大造。聲亦應爾(文)寶疏一餘(十三右)雲。論有說有聲至合所生聲。第四破異說也。此雜心師說。手鼓合生聲名因俱聲。即二大種所生聲也。論如不許一至聲亦應爾論主破也。如婆沙不許一顯色極微二四大所造。故知一聲亦不得內外大種共造今詳此意。論說聲因大種別者。是造義也。非唯緣擊發聲。正理論雲。雖有執受與無執受二四大種共相扣擊而俱為因各別發聲。彼聲各據自所依。故不成三體。   (十七左)彼復救言(至)應有詮用(文)義演雲。疏彼復救言至應有詮用者。此即小乘救申難意雲。若一切聲皆能表。如絃管聲者。即風鈴等聲應有詮表。正扶前難意。或可論主牒救破也。如彼復救言。至絃管等者。牒外救 也。即風鈴有詮用等正難也。雖有兩意前解為勝。順論文故。如疏雲。我許內聲至應因位不同(文)今謂。義演評文不順今疏。汝我之言雖處處不定。然此中前後。汝指小乘。我謂大乘。何忽有違。   (十九左)不可一法分分漸生(文)俱捨五(二十右)雲。又諸念聲不可聚集。亦無一法分分漸生。如何名生。可由語發(文)光記五(五十五左)雲。經部破。以諸念文不可聚集雲何生名。亦無一名分分漸生。如何此名可由文生(文)寶疏五(三十九左)雲。論又諸念聲至可由語發。難無生理。一念之聲未能詮表。多念之聲乃能呼召。故知多少之聲乃有名也。前後念聲剎那已滅。不可聚集。又不可說一字之名分分漸生。進退徵難無其生理。如何可說由語發耶。   (二十右)彼若救言(至)最後生故(文)。俱捨五(二十右)雲。雲何待過去諸表剎那。最後表剎那能生無表(文)寶疏五(三十九左)雲。論雲何待至能生無表。有部反難經部。成自義也。由多念表色唸唸漸生入於過去。最後表剎那無表方生。聲生於名義亦準此。   (二十右)既爾即應(至)便能解義(文)俱捨五(二十左)雲。若爾最後位聲乃生名。但聞最後聲。應能了義(文)寶疏五(四十左)雲。論若爾至應能了義。經部難也。既唯最後聲能生名者。但聞最後聲應能了義。何須要等前念之聲。   (二十左)以語與名不即不離(文)演祕雲。疏以語與名不即離等者。此遮伏難。難雲。我名離語。汝不許之。既不許離。汝應即語。故有斯答。   (二十左)如樞要中說此義也(文)樞要上末(二十五右)雲。言天愛者。梵雲沒劫。此名為愚。愚有三名。一提婆。此雲天。二縛(平聲呼之)此雲光明。三缽刺闍缽底。此雲先主。缽刺闍生也。缽底主也。舊雲世主也。摩訶波闍波提名大生主是也。此即梵王世間之勝。莫過於天。世間之劣莫過愚者。喚愚為天。調之故也。喚奴為郎君等。光明者照了義。愚人癡闇調喚為光明。如名貧人為富財物。亦如喚鈍人為聰明物。梵王世間皆計為父。猶彼所生。但知端坐。雖能生一切。都無動作。癡人喻彼。雖被驅使百種皆作都無所知。無小別識劣從勝號名曰生主。此癡天可憐故曰天愛也。餘義同常文義蘊雲。疏言天愛者。此有三釋。一愛屬愚人是天之愛。依主釋也。二天愛不是愚人為天愛者。全取他名有財釋也。三以愚人為天。天即所愛。持業釋也(文)光記四(二十三左)雲。西方相卑呼為天愛。非能自活。天愛得在。   (二十一右)如梵音斫芻(文)略纂二(十七左)雲。眼者梵雲斫芻。斫者行也。芻者盡也。謂能於境行盡見行盡見諸色。故名行盡。今言眼者體義當故(文)倫記并義林五根章亦同。   (二十一右)依一切位非自在者(文)義演雲。疏非自在者。意說。自在菩薩於一剎那聲中。說無量惠辨陀羅尼名句也。返顯因位依多剎那聲名一切也(文)對法鈔三(三十七右)雲。佛及得自在菩薩。一念聲能起語等。此論下雲。隨思一字便能證得一切法差別名言善巧。故無性攝論唯識第九第九地菩薩即得滿足。   (二十一左)名詮法自性句詮法差別(文)俱捨五(十九右)雲。應知此中名謂作想。如說色聲香味等想。句者謂章。詮義究竟。如說諸行無常等章。或能辨了業用能時相應差別。此章稱句(文)光記五(五十左)雲。梵雲那(去聲)摩。唐言名。是隨義歸義赴義名義。謂隨音聲。歸赴於境。呼召色等。名能詮義。能非義合。聲非能詮義。亦非義合。又(五十一右)雲。梵雲缽陀。唐言跡。如一象身有四足跡。如一頌總四句成。故今就義翻之為句。句能詮義究竟(文)具如次下(二十七左)。   (二十一左)文體是字(文)俱捨五(十九紙右)雲。文者謂字。如說壹伊等字(文)光記五(五十二左)雲。此別釋文。即以字釋之。梵雲便膳那。唐言文。是能彰顯義。近顯名句。遠顯於義。西國俗呼扇鹽等能顯食中味也。舊譯為味譯者謬也。梵雲惡剎羅唐雲字。是不流轉義。謂不隨方流轉救易。亦是能彰顯義。能近彰名句。遠顯義也。故今以字用顯其文。字即文異稱也。即阿等字是不相應行攝。非同此方墨書字也(文)方言及新舊異如不疏辨。文字二別玄應音義雲。說文雲。昔蒼頡造書。依類像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字生也。孳乳浸多也。   (二十一左)文者彰義(至)而體非顯(文)。釋文有二。一彰義。二顯義。此依對法第二。下引論文。彼具大(二之三業左)雲。此言文者。能彰彼二。故此又名顯。能顯之義故 文 對法鈔五(四十七丁)雲。彰者彰是表義。與二為依。彰於義故。略準可知。或與名為依。顯名非句。與句名所依顯句。非名故名為彰。彰者別也。若爾即與名 身等亦有句者。其義如何。故前解勝。此是假說。不可以為本。能顯中一者如與名為依。但能顯彼名字義。與句為依亦爾或復 義者。是所詮義(文)今謂後解順五蘊論顯揚論如次下引。演祕雲。疏文者彰義等者。名句二種為彰為顯。顯彰自性差別義故文為所依。從能依說稱彰顯有說文體即名彰顯。以能詮彼名句二故。能詮即是彰顯義也。詳曰。疏釋為正。有所憑故。瑜伽論五十二雲。若唯依文但可了達音韻而已。不能了達所有事義。若依止名便能了達彼彼諸法自性自相。亦了音韻。不能了達深廣差別。若依止句當知一切皆能了達。俱捨第五雲。哀阿等字非能詮表。順正理論七十六雲。文謂不能親目於義。但與名句為詮義依。此等諸論言。文不能了達事義能詮於法。雲何名顯。若名能顯。雲何不能了事義耶。故疏釋善。若爾何故五十二。雲於一切所知所詮事中極略想是文。若中是名若廣是句答。由能為依助彼名句令成詮表。遠有詮義。詮義疏微名之為略。非親所詮小名為略。今又釋雲。若言能詮唯名句二。若言能顯通名句文。大能顯彼音韻差別名句二故。故五十二雲。若唯依文。但可了達音韻而已顯揚十二雲。顯發名句。故謂之文。對法第二雲。此言文者。能彰彼二故。又此名顯。能顯義故。義者所以文。是能 顯聲之音韻所以也(文)今謂。後釋順對法五蘊論顯揚論。義燈三(三十二左)雲。問。言便膳那此雲扇相好根形味。此即是鹽能顯物中味故。味即是文。准此解意(文)即能顯。雲何前言而體不能顯耶。答顯有二義。一顯名句。二能顯義。文能顯名句。名句由文有故。名句能顯義。文從名句能顯體。非顯義故。前後義亦不相違。問。字射非能顯從彼名句說為顯。聲性非能詮從名說能顯。答。名句依文近。字從名說顯。句等望聲疏。聲不從名顯。問。文體非能詮為因從果顯。字體非能表為果從因表。答。名句必帶文。文從名等顯。聲不必有字。字不從聲表。問。名句為攬字成為別有體若別有體豈 可離聲。一剎那聲必有字故。若即攬成名 句與文體性何別。答。有二解。一雲。各別。一剎那聲多屈曲故二雲。攬成。總別有異故三體別。後釋為正。如前第一卷已辨。   (二十一左)字者無改轉義(文)對法論二(三左)雲。此復名字。無異轉故。所以者何。如眼為眼。異此名外更有照子導等異名改轉。由彼同顯此想故。非壹等字離襄壹等差別外更有差別。能顯此字故無異轉。說名為字。無異轉者。謂不流變(文)對法鈔五(十紙右)雲。彼同此想者。想者名也。說因為名。由彼照了等同顯此眼名故。不流變者。流謂轉義。變謂異義。謂字但守先住更不流轉變異故(文)五蘊論雲。雲何文身。謂諸字為性。以能表彰前二種故亦名為顯。由與名句為所依止顯了義亦名為字。別門所變易故(文)寶疏五(三十七右)雲。故對法雲。彼二所依是文。如綾錦文。由起於絲顯異餘處。即依此顯。安布以為龍鳳。又合龍鳳以作錦窠根本皆依文絲顯成。絲如其聲。文如其字龍鳳如名。句如其窠。壹伊等字顯在聲上。即將此顯能目自性。別更生名。因差別義。別更生句。此名句。皆依於文。   (二十一左)是其字體文是功能(文)。義演雲。疏文是功能者。意說。文是功能義也。即字能顯發名句。今能詮得義功能謂之文故。字是體。功能是用用不離體。故說文即是字。亦猶種子有生果功能。功能豈非種子耶。   (二十一左)或字為初首(文)。義演雲。意雲。此第二解。若據論文先名次句文。今解。即先文次名後句。故言或也。(文)今謂。上約橫釋。今就豎解。   (二十二右)雜集雲(文)。此第二卷(三紙左)全文。釋本論二所依有二解別。其中第二是也。   (二十二左)瑜伽言(至)說之為字(文)。五十二(十二右)雲。復次雲何名身。謂依諸法自性施設。自相施設。由遍分別為隨言說。唯建立想。是謂名身。雲何句身。謂即依彼自相施設所有諸法差別施設。建立功能過失雜染清淨戲論。是謂句身。雲何文身。謂名身句身所依止 性。所有字身。是謂文身(文)略纂十三(五十二左)雲。論名身中雲。自性施設自相施設等者。即體一物而緣故有自性相二別自性者體。相者狀也。即諸法體狀義。句得差別義。故夫名詮共相。今言自性等者。以於自性等上增言非名即稱自相。意雲。非稱自性等。但於上施設。如說天人眼耳等事。   (二十二右)又顯揚言(至)不必有名(文)。彼十二(二右)雲。此中欲為名首。名為句首。句必有名。若唯 一字則不成句。又若有字名所不攝。則唯字無名。   (二十二右)如樞要說(文)。上末(二十六紙)二。辨差別中。引瑜伽對法顯揚。今指此文略言如彼。若通一章廣有五門分別。   (二十二右)如此卷言(至)不得自相(文)。當卷(十右)雲。真謂自相假智及詮俱非境故。謂假智詮不得自相唯於諸法共相而轉。亦非難此有別方便施設自相為假所依。然假智詮必依聲起。聲不及處。此便不轉。能詮所詮俱非自相。故知假說不依真事。   (二十二左)自相共相(至)體即遍通(文)。因明一(二十九丁右)二(十九紙右)八(十七丁右)此疏二末(六十二紙)三末(二十三紙)九本(二十七紙)十本(五十五紙)佛地論六等。釋自共二相。演祕雲。疏自相共相體非是遍者。此之二相互不相遍名非遍也。疏自性差別體即遍通者。此二俱遍自相共相。故名為遍也(文)義蘊雲。疏答曰。此有密意者。謂自相共相與自性差別行相各異。寬狡不同。自相者。唯現量證。言詮不及。共相者。假智分別貫通餘法。自性者。一切法各別有自體。差別者法體之上差別之義。其中自相共相行相各定不得互通。若自性若別理即不定。自共相中皆有自性差別。今言名詮自性者。但得共相之中自性。不得自相中之自性。故與下文亦不相違。此是密意也。然共相中復有二種一共相理。謂若空等諸法共有故。二共相事。謂水火等遍合一切水火故。此上名詮自性者。但詮共相中中之法體也。   (二十二右)自性差別(至)皆有差別(文)。義演雲。疏自性差別體即遍通者。總舉也。疏自相共相至皆有差別者。此答遍通所由。言自相共相皆有自性者。如自相當體即自性。如言聲是有法即是自性。以先陳故。言共相有自性者。我無我是共相。數論立我是思。我是先陳。而是自性。思為差別。以後陳故。言自相共相皆有差別者。如五蘊中思數為自性。望數論卻為差別。以後陳故。此即自性有差別也。若共相有差別者。如無常是諸法共相以後是差別。如言聲是無常等。故雲自相共相皆自性差差別。   (二十二左)如因明雲(文)。因明疏雲。佛地論雲。彼因明論諸法自相唯局自體不通他上。名為自性。如縷貫華。貫通他上諸法差別義名為差別。此之二種不定屬一門。不同大乘。以一切法不可言說為自性。一切可說為共相。如可說中五蘊等為自。無常等為共。色蘊之中色處為自。色蘊為共。色處之中青等為自。色處為共。青等之中衣華為自。青等為共。衣華之中極微為自。衣華為共。如是乃至離言為自。極微為共。離言之中聖智內冥。得本真故名之為自。說為離言名之為共。共相假有。假智變故。自相可真。現量親緣聖智證故。除此以外說為自性。皆假自性非真自性。非離假智及於言詮故。今此因明但局自體名為自性。通他之上名為差別。準相違中。自性差別復各別有自相差別。謂言所帶名為自相。不通他故。言中不帶意所許義名為差別。以通他故(文)義斷三(九紙左)雲。又與經說二相何別釋自共相。經論相違中全未盡。理 佛地經論成唯識論及因明等說自共相。各少差別。且佛地經論所明自共相。即三科等皆名自相。各守自性若無常等名為共相。理通餘故。唯識論雲。名詮自性。句詮差別少與彼同。亦談彼二相故。然言假智及假詮唯依諸法共相而轉者。此約能詮不得彼體。如詮色時以其色言通一切色。智增彼相不得自體。詮於此轉。名為共相。不同無常等義貫通一切不唯色故名為共相。即通於經所說二相。起詮之時總名共相。非所詮者即名自相。亦不同因明所立共相。彼約增其諸法自體相通自類。不由作心總貫諸法。名為共相。因明論中藉因三相貫通宗喻如縷貫華。比智方起。故理門雲。若所此處此相定遍。於餘同類念此定有。於彼無處念此遍無。是故由此生決定解。此即於彼假智及詮共相之上便起共相。不可說彼定即因明所說共相。不立比量。言不詮三相。故智緣於彼不相通。故雖知此言及比量智亦於增益共相上轉。意不說彼名因明中所立共相。彼不作想。貫諸法故彼通餘。各自類故。今此貫餘。通異類故。宗中所立亦通喻。故說此為共。瑜伽等中言自共相因明論中共相可攝。比量立故。然不同因。是先陳後說自性差別攝。立我為有無。名立自相。故因明自相亦與經別。雖經自相亦現量得名為自相。然彼經中自共二相俱是因明所說自相。各附法體別別證故名現量緣。如期分別妙符經論所說理故。此即會釋并出體訖。餘雖問答分別二相引三藏釋及解二量。問答門中所說二相。不關因明自共二相。不能煩敘。彼略所問答。但於唯識似謂增益名共相。於中推求自共亦不關經中所說二相。披者當悉。今者總攝自相差別略有二門。一依諸經論。二真據因明。且諸經論中自共二相總有四對。一體義對。五蘊等法名為自性。若無常等名為差別。如佛地論等說二總別對。名為色。即是自性。如有漏色無漏色等。名為差別。即前第一體之與義俱有總別自共。如次更無差別。即諸經論皆悉通明。三詮非詮對。非所詮者。名為自性。名言詮者。即名差別。即唯識等雲。諸法自性假智及詮俱非境。故亦通前二。若名言詮皆名共相。非名言詮。即名自相。四名句對。名所詮者。名為自相句所詮名為差別。即唯識等雲。名詮自相。句詮差別。亦通初二。詮體詮總名詮自性。詮義詮義名詮共相望第三對名及句身並詮共相以所憎相可通於餘。非二自無故名為共。除因明理攝諸說盡。昔因明中所說二相亦有四對。一體義對。即瑜伽等言。所成有二。一自性。二差別。即前第一對。二總別對。四相違是。即前第二。且隨所爭不過此二。據因明理。自共二相。非如前說體性各定。三先陳後說對。即辨宗依是。通前二對。但先陳者即為自相。後說之者即為差別非定何法。即攝所成非成對。以所成者名為差別非所成者即名自相故。理門雲。觀所成故立法有法。但成於後非成前故。四言陳意許對。即四相違因所違者是。雖違有法及別義名二差別相違之因。然唯意許不是言彰。如法差別既 不言彰准知。有法差別相違亦是意許。雖通局對通名差別局名自相。然此即前體義對攝後說意許即前總別對中別義。更無別體。問。因明所陳不過經中自相共二相。如何說與經義有別。答。有三義別。一因明二相。據前後說分自共二。以後別前非如經說。縱雖前後二相恆定。談法性故。二言陳意許。設經自性對爭意許亦名差別。三因明二相據通局分。以後所說必貫於餘。不爾喻無非成比量。即名為似。前所說者不必須通。因明論意舉喻證宗。故須通喻。雖不通喻亦名差別。即定是過。然體不定。經汎通辨雖遍不遍二相即定。故有差別。   (二十二左)數論所立(至)以是法故(文)。因明論雲。所別不極成者。如數論師對佛弟子說我是思。   (二十二左)是我非我(至)亦有差別(文)。義演雲。疏是我無我至亦名差別者。此即重釋前義。如我非我。是共相令差別。以先陳故亦名自性。然思是自性。以後陳故亦名差別。   (二十三右)今此中言不同於彼(文)。演祕雲。今不同彼等者。今此論言名詮自性。不同餘教現量所證諸法自體之自性也。疏雲。諸法至唯現量證。即舉所證之自性體。   (二十三右)若法體性言說所及(文)。義演雲。疏若法體性言說可及者。如彼水火等。得其相非得離言法體也。   (二十三左)且如名詮(至)之共相理(文)。次下(六十二左)雲。言共相者。如言色時。遮餘非色。一切色法皆在所言。乃至言青遮非青。一切青皆在所言貫通諸法。不唯在一事體中。故名共相說為假也。遮得自相。名得共相。若所變中有共相法是何得者。即得自相。應一切法可說可緣故。共相法亦說緣不及。然非是執不堅取故。如五蘊中。以五蘊事為自相。空無我等理為共相。分蘊成處。色成於十。處名自相。蘊名共相。一色蘊該十故。於一處中表黃等類別。類名自相。處名共相。於一青等類中有多事體。果青非華等。以類為共相。事名為自相。一事中有多極微。以事為共相。以極微為自相。如是展轉至不可說為自相。可說極微等為共相。故以理推。無自相體。且說不可言法體名自相可說為共相。以理而論共既非共。自亦非自。為互遮故。但各別說。說空無我等是共相者。從假智說。此但有能緣行解。都無所緣真實共體。入真觀時則一一法皆別了知。非作共解。言說若著自相者。說火之時火應燒口。火以燒物為自相。故緣亦如是。緣火之時火應燒心。今不燒心及不燒口。明緣及說俱得共相。若爾喚火何不得火。不得火之自相故。如喚於水。此理不然。無始串習共呼召故。今緣於青作青解者。此比量知。不稱前法。如眼識緣色。稱自相故不作色解。後起意識緣色共相。不著色故遂作青解。遮餘非青之物遂作青解。非謂青解即稱青事。故二十唯識伽他中言。現覺如夢等。已起現覺時見及境已無。寧說有現量。此謂假智唯緣共相而得起故。法之自相離分別故。言說亦爾不稱本法。亦但只於共相處轉。如說青蓮華等。有所遮故。今大乘宗唯有自相體。都無共相體。假智及詮但唯得共不得自相。若說共相唯有觀心。現量通緣自相共相。若法自相唯量得。共相亦通比量所得。乃至故言唯於諸法共相而轉。此之自相證量所知。非言說等境。   (二十三左)若爾即一切法(至)自性者(文)。義演雲。疏若爾至自性者。即牒前一何乖返難意。更重問也。若言自相離言唯證智知名詮不得但得共相之自性。爾者即一切法不可言等正 難也(文)演祕雲。疏若爾一切法皆不可言等者。問。與次問答何有別耶。答前粗後微故。二別也細思可悟。   (二十三左)故今應解(至)其義可然(文)。義蘊雲雖說名言詮得共相之自性。亦非實得共相中之法體性也。遮得自相。言得共相。應得差別。言得自性。約此義故且說名言詮得共相之自性也。問。遮得自性名得共相。亦應遮得共相言得自相。答。自相唯內證。不可說言詮。共相義寬通。假說名言得。   (二十四右)問曰若爾等(文)。義演雲。若據此解即不但共相然不得共相之自性也。   (二十四右)又唯五根(至)此義應思(文)。義演雲。疏又唯五根至應思者。問。如何有此文來。意雲。根塵等心心所得名詮不得。問。若不得者。雲何言名得共相之自性耶。答。不得法上無常等別義。雲得自性。如詮青時不得無常別義。言得自性不同心等得自相(文)。演祕雲。疏又唯五根五塵。心心法得者。根塵自相名皆不得。故唯心得。佛果八識悉皆得之。因中第八得二自相。五識但得五塵自相。六五同緣得塵自相。定中意識亦得五根。餘即不爾。問。五根照境。五境自相根何不得。答。現量之心名得自相。根非現量。故不得彼。若爾何故顯揚論雲。問。如是現量誰所有。答色根現量等准彼答詞。即五根體亦名現量。今何言非。答。彼文意舉心之根境。以為能有現量之心。而言現量現量之體質實唯心法。義蘊亦同。   (二十四右)然不得共相之別義(文)。演祕雲。疏不得共相之別義者。即共相差別義。差別之義何所得故。問。此名句二所詮自共與現比量所緣何別。答。有同別。且比量心而有同者通緣彼二。若不爾者。如何得言聞比量比量據此得緣彼二。而言別者。於自共相為欲了知。心相行解實比餘法方名比量所取共相。現量望彼。而言同者。但言名句詮於色聲常無常等。此自共相現量亦緣。而言別者。名句所詮但依心變無實體性。唯共相轉。現量帶詮彼之二相總名自相。又現量心尋彼名言所詮之法。雖不定計名屬義等。而作行解亦與彼同。聲不及處智不轉故。佛知彼無。以遍緣故亦與彼同。除前諸義。若五八識在於因位。相正義有體。定所帶相通有無體。名句所詮共相無故。故與彼別義蘊雲。疏然不得共相之別義名得自性者。如言火時通一切火名為共相。不得此木草等之差別義。故言火時名得共相之自性。非謂言詮稱共相之自體名得自性也。   (二十四左)問曰若爾(至)漏無漏耶(文)。入阿毘達磨第二雲。非即語音親能詮義。勿說火時便燒於口。要依語故。火等名由火等名詮火等義詮者謂能於所顯義生他覺惠。非與義合(文)因明疏雲。有說。自相如火熱相等。名為自相。若為名言。所詮顯者此名共相。此釋全非。違佛地論。若以如火熱等方名自相。定心緣火不得彼熱。應名緣共。及定心緣教所詮理。亦為言。顯亦應名共相。若爾定心應名比量。不緣自相故。乘斯義便明自共相。諸外道等計。一切名言得法自相。如說火但取於火。明得火之自相。佛法名言但得共相。彼即難言。若得共相喚火應得於水。大乘解雲。一切名言有遮有表。言火遮非火。非得火自相而得火來者。名言有表故得於火。有救難外雲。汝若名言得火自相。說及心緣應燒心口。以得自相故。若他返難雲。汝定心緣火既得自相。應亦燒口。心此不燒。假智及詮雖得自相。而不被燒。如何難我。即有解雲。境有離合殊。緣合境者被燒。定心離取。故不被燒。由此前難但應難名言。言依語表。表即依身。是合中知。若得自相即合被燒。今問。此難為難因明自相。為經中自相耶。答雲。依因明自相。若爾此難並不應理。因明自相非要如火熱為自相。如何難彼令火燒心等。設縱依經自共相難即不得言假智及詮得自相救。彼假智詮論自誠說得共相故。若據外宗彼非假智詮俱得自相故。可依此智以難於彼。彼返難曰。定心得自相應定心被燒。亦不得以離合取救。誰言。定心唯離取境。瑜伽說通離合取故。又若離取即不被燒亦應離取不得自相。火以熱觸為自相故。又於極熱捺落迦中。意與身識同取於火。既不被燒應不悶絕不與苦俱。彼既悶絕。及與苦俱。明得彼火熱自相。故前救及難二並成非。今且自共相外道未必皆有此二。佛法之中有此義故。彼外道等但言火等即得火體。火體為自相。而不立共相。不能分別經之與論。故總難之。若如說火。得火自相即應燒口。此據言火在於口中言得自相。自相亦不離口。故應燒口。或可抑難非正難彼。合口被燒。口是發語之緣非正語。故正難於彼尋名取境之心亦得自相。得自相者心應覺熱若他返難言。令我尋名緣火之心亦被燒者。自是被屈。非預我宗。尋名假智不得被火之自相故。若覺執觸即非假智。稱境知故。設定心中尋名緣火等亦是假智。不同比量假立一法貫在餘法名得自相。各附體故名得自相。是現 量收不得執等相故假智攝。如假想定變 水火等身雖在中而無燒溫等用。如上 定心緣下界火雖是現量所帶相分亦無燒溫等用。問。若爾實變水火地等有溫熱等用不。答。雖有用而不燒心等。但任運變中即是火體自相。定心亦爾問。身根實智俱得火之自相。何得有燒不燒異答。火有微盛燒不燒異。問因明自共相有體無體耶。答。此之共相全無其體。設定心緣因彼名言行解緣者即是假智。依共相轉。然不許名與所詮義定相屬著。故雲得自相。然是假智緣得名為共相。作行解故。此之共相但於諸法增益相狀。故是無體。同名句詮所依共相。若諸現量所緣自相即不帶名言。冥證法體彼即有體。即法性故。若佛心緣比量共相亦無有體。許佛遍緣。故亦無失(文)定賓理門論疏雲。佛法難言。名得自相。其名即應附。今火上喚火應燒口。以其火名出自咽喉唇舌之間。名親附火故應燒口。且如身根及根依處所起身識所得火燭。被燒之時親附火上獨受此境。不待比餘不觸之火。方知燒身故。此獨受是自相境。是故但有與身合火。名為自相。能燒其身。汝既喚火言得自相。理應同此身被火燒。是故喚火應當燒口。此是西方佛諸弟子難外道詞。皆作是說。有不悟者。翻破此難雲。定心緣火。既得自相豈即被燒。今詳。此難非理。心無形質。可言不燒。名出口中。何得不燒。若肉團心心與緣慮心作所依處。即由緣火在心外。故意識緣外。得自相時火離內心。火不燒身。此復有二。若緣實火外亦成燒。猶如化心化為火。故若緣假火。但有火相。以不實故亦無所燒。十遍處中如火遍處。若心緣火。在肉心中火與肉合即亦被燒如阿羅漢化火燒身。汝諸諸外道名詮火時既無燒用。雲何說言名得自相。外道若救。名詮火時但得實火。名得自相。不要名言與火相合。即如眼識緣青色等。眼雖不與青色等合。然得自相。如此名言既不附火。故不燒口。此救不成。色境不假合中而知。是故眼識緣青等時不合而知。得青自相。今論火境。燒熱名火。要合中知。被火燒時由身識故。獨受現境。親證火燒。必定不由此所合火與不合火燒相同名為火方說能燒故。據附合現前火境獨受之處自相之中而被燒也。汝既執名雲得自相。名在口中。何得喚火不燒口也。不同意識起分別心立名之時與此身中相合之火望不合火燒相同故方能類知同有火名立名為火。火名既通不合之處。合處復待比不合處。方能立名。如此假名是容非實。立時即有。不立不有。故非附合火體之中。明知名者不附自相也。言陳之名亦即同此。是故立名既不附合火體之中。但得名為方便假立也。   (二十五右)何故不立(至)故頌不立(文)。對法抄三(三十七右)雲。攝法已周。更不立偈。偈依五蘊假也。以詮諸法體義。唯名句為此依。謂字立偈無用。故今不說。   (二十五右)雖有多字未了有名(文)。演祕雲。既未了有名等者。略有二釋。由未能了法自相。故不得有名。文巧略也。餘准此釋。二雲。雖有多字爾未能了法自性。故須有名有句。准此此明立彼名句文三不取於頌之所以也。故下結雲。不別說頌後解勝也。問。依字有名句。三皆不相應依句頌方成。頌不相應攝。答。有二釋。一如疏辨。二雲。字成名句等。言勢相續不相應。頌雖以句成。言勢間隔非彼攝。   (二十五左)若般若燈(至)即說為句(文)。總料簡章(二十四右)雲。句有二種。一集法滿足句。二顯義周圓句。如說不生亦不滅不來亦不去不一亦不異不常亦不斷。此一一句義雖未圓亦名為句法滿足故此當中道所說名也。梵雲縛去聲迦。此雲言也。此當中道所說句也。義周圓故(乃至)此準般若燈論所說。   (二十五左)無別種子生故言即聲(文)泰抄雲。然名句文不從種子生。其名句文與聲同種生。其小乘中說名句文三自性無記 不通善惡性。若大乘中說。名句文三通善無記性若佛成就名句文。即是善無漏性。若除佛已外餘十地菩薩二乘凡夫等所有名句文。即是無記性。若生住異滅四相無別種。其能相法還與有為所相法同種生。其四相即通三性。從所相有為法以判性也(已上抄文)今謂。大乘不立能有為相泰師立能所相者非也。此有部計故。   (二十六右)雖二自性互不相離(文)。演祕雲。疏雖二自相互不相離等者。即是法詞。二無礙體。體唯是。所對有別體非異也 文 義蘊雲。疏雖二自性至體有異者。雖聲名二自性互不相離。由對理機。約此不同。故說二無礙解脫有差別。非是聲名二體有異(已上)今謂此與演祕義蘊不同。義蘊為勝。義演雲。疏法對所詮詞多對機者。意說。法詞二無礙解知。一種是惠體。無差別。望所詮所對不同。故說有別。故雲法對所詮等(文)今謂。演祕義演意謂。法辭二無礙解唯一種惠體無差別。故雲二性不相離等。此釋不允。言二性不離者。聲名二性本無別體聲。上屈曲謂之名等。名等不離音聲。故雲二性不離。然本雖一今分為二者。以所對不同故   (二十六右)辭多對機(至)意了義故(文)。演祕雲。疏詞對機等者。且如如來能以一音起一切聲以應物機。疏耳聞已等者。此約聞法行相分二。非聲名等有二別體。或可。非體有異之言顯前法詞二無礙解。文泰抄詳釋。須者尋之。   (二十六左)論諸餘佛土(至)假立三故(文)。演祕雲。論諸餘佛土至立三故者。維摩等經是為證也。問。按彼經雲。我土如來無文字說。但以眾香合諸天人入律行等。此乃香上不立名等何得為證。答。對於此土音聲屈曲所立名字言彼土無。不說彼香無文名等。問。香上名等行相雲何。答。因香差別悟法自性差別等故。猶聲屈曲解法等也。   (二十六左)如無垢稱經說(文)。彼經第五(香臺佛品五紙左)雲。無垢稱問彼上方諸來菩薩。汝等知不。彼土如來於其世界。為諸菩薩雲何說法。彼諸菩薩鹹共答言。我土如來本為菩薩文詞說法。但以妙香令諸菩薩皆悉調伏。   (二十六左)或以光明(至)觸思數等(文)。義蘊雲。問。如何依光明等立名等耶。答。光明等色多類不同。分位亦別。謂依此一類光明分位。能說法之自性。便立為名。依彼一類光明分位。能詮法之差別。便立為句。依香味等為例亦然。問。光明是假色。如何依假更立假耶。答。如依長短便立生等。彼極成。此亦何妨。若以長等兼實色故可立假者。光明兼實為例亦成。故無違也。問。光明香等有質礙法可同見。故約分位差別。假立名等。於理可然。觸思既是心所無形質法。如何依此假立名等。答。如他心智。即其事也。如佛欲為眾生說法。即現多類觸思。此為自性。彼為差別。即生名等。眾生知已遂解文義。問。上可知下。下不知上。豈餘凡聖能知佛耶。答。佛力加被知亦無妨。又如來實心下位不知。既是他心許知無失。如猿獲等知佛心也。   (二十七右)問曰小乘(至)有他方佛(文)有部不信大他方佛。經部不爾。具如俱捨十二光記十二(十三左)   (二十七右)依發身語(至)立無表色(文)演祕雲。疏發身語多法立等者。且據所發以辨於多。理對所防名多亦得。   (二十七右)命根等與六處為根(文)。演祕雲。疏命根等者。所持有六能持之名而得多名。此乃正答前外難也。無表依多。所依身語色聲處收能依業故法處攝。命根亦爾。名等類然。長等不然。故同色處(文)義演雲。由依多至長等不同者。意說。名依多法。立名等法處收。然無表依思。觸所防身語七支忽得。依多法立無表戒。亦法處收然是一思。其命根所持法有六處。命根亦多剋射。唯一法故是法處收。體長等依色立。應亦法處攝。此不然。長等唯依色。若緣長等時亦時一分實色。故長等色處收。設不例 文 義蘊雲。疏由依多法立至長等不同者。前以長等例於名等。亦非別攝。故今此結諸餘佛士依多立名不同長等故別處攝。戒依所發身語。亦是多法。命根連持六處。此等皆依多法。亦別處收。不同長等被唯依色故同攝(已上)又泰抄意謂。若大乘無表色雖是法處然非不相應行。若成實論說無表色是不相應。若取大乘無表色以例名等不相應者。義不當也。又言命根依六處種者。即三界命根有差別也。若言欲色二界則依六處以立命根。若無色界無五根身。唯依意根種而立命根。取六處種立命根者非也。是故於二釋中後釋為勝。今謂。例無表色。且就一多不同而說。何論相應不相應別。又言六根種者。言總意別。非適今也。雖論無色亦言巨妨。如六處殊勝文。可以例知。   (二十七右)有義無表(至)法處所攝(文)。演祕雲。疏有義至法處攝者。若爾外言。我亦如是。何理偏責。詳曰。據實依思以立無表。但是一法。此釋無違。若指他難而依所發。以明無表前釋為勝(文)義蘊雲。疏有義至法處攝者。此解無表但依一思。故非別攝。與長等不同。問。二解何勝。答。後說為勝。前解難知。無表但從所防所發而得色名。不依身語。如何說依多法立耶。若爾六處既是命根所持。所依種子亦非多法。命根應隨第八種等意處所收。答。如前已解。無勞再述。   (二十七左)梵雲便膳那(至)物中味故(文)。因明疏雲。便膳那為名句依。而顯所表。顯有四義。一扇。二相好。三根。四鹽。如次能顯風涼大人男女味故。故名為顯。文與今不異。光記五(五十二左)雲。梵雲便膳那唐言文。是能彰顯義。近顯名句。遠顯於義。西國俗呼扇鹽酢等。亦名便膳那。亦是能顯義。扇能顯風。鹽等能顯食中味也。舊譯為味。譯者謬也(文)寶疏五。(三十六左)雲。西方俗呼醬酢鹽扇等物為便膳那。以醬酢鹽等能顯於味扇能顯風故名便膳那。舊譯為味誤也○古德者。雜心論并佛性論等。雜心論(宋天竺三藏僧伽跋摩等譯)第九(三紙左)雲。若六種類相似者。是名種類句者。集諸名味。究竟顯義。味身者。是字身(味者是字梵音中有味聲。謂是字之模法。非今形色字也)。名者名諸法。以名顯義。如名男女(文)義演雲。梵雲便膳那。意雲。此翻為文。文義不同。而具四義。一者相好即如來八十種也。然三十二相要由八十種好莊嚴顯發也。二者扇風。雖遍不現。要由於扇而顯發故。三者根形男女色相言等異。要由根而顯發故。四者味。味即是鹽能顯諸食等味。故說此味名文也。問。何故文字有此多名。答。如言文義巧妙同之為便繕那。故便繕那含多義也。雖有四義不同。然是一顯義。是故喚文。亦得名顯。能顯義故。對法匆說文為顯。然古德說文。名之為味者。猶如於鹽能顯味。故或可。雲文為便膳那。字為惡察那。言理應名跡者。如尋跡見象。尋句知義。故說此句理應名跡。若雲播陀。但是足義。不得說為句也。問。本意明句。何須辨足。答謂。缽陀播陀聲顯相似。為辨所以無對明。   (二十七左)如言文義巧妙(至)是一顯義(文)泰抄意謂。此文意者。鹽能顯出食中氣味。猶如佛經。其義深遠其語增妙也。此中巧妙謂。文巧義妙。然此巧妙即是經中氣味說說巧妙為便繕那也。疏主引文以為巧妙為味。味即是文者。恐不當也。何者彼言文義巧妙者。此顯如來滅後諸阿羅漢結集三藏縫綴貫穿文義無錯稱為巧妙。非謂文能顯義名之為味也。今謂。一往可然。再往論之亦無巨害。夫文之為文也。無錯謬也。若有錯謬則非實文也。例如人之不仁名為非人。思之。   (二十七左)惡察那(至)如對法說(文)。光記五(五十二左)雲。梵雲惡剎那(麟記作那)唐言字。是不流轉義。謂不隨方流轉改易。亦是能彰顯義。能近彰名句。遠顯義也(文)對法第二如上已引。   (二十七左)缽陀是跡(至)知義也(文)。光記五(五十一左)雲。梵雲缽陀。唐言跡。如一象身有四足跡。如一頌總四句成。故今就義翻之為句(文)今謂。光釋一頌四句。一象四足其數相類。故翻為跡。今疏不爾。尋跡得像。依句知義。故翻為跡。二致有別應知。泰抄意謂。此中意欲明跡足之別。故疏雲。若梵雲缽陀。此雲跡。若梵雲。播陀此雲。故二別也。足者是其腳足。跡者是其地上所遊履之跡也。經中伽陀四字為句如馬有四腳跡。又一行中有四句。亦如馬之足跡(已上泰意)今謂。此釋大同光記。   (二十八右)餘十種法皆應知也(文)。演祕雲。疏餘十種法等者。大乘不相應有二十四。明十四訖。餘之十種准上應知。故指不說。   (二十八右)又約界地(至)如別抄說(文)略纂十三(四十七)雲。六門分別對法抄第三(二十紙)十門分別。今指此等雲如別抄。泰抄雲。如樞要中說也。   (二十八左)此是大眾(至)同此(文)。宗輪論述記(六十一左)雲。隨眠非心。非心所法。亦無所緣。述曰。隨眠即是貪等。隨眠亦有十種。在無心位起善等時名異生等。但由隨眠恆在身故。若是心所無心等位應是聖人。無煩惱故。非心心所。故無所緣。有所緣者。必彼心所。論隨眠異纏。纏異隨眠。應說隨眠與心不相應。纏與心相應。述曰。纏謂現起諸煩惱等。隨眠與彼其性各異。纏是心所與心相應。隨眠既非。現無相應義。即十隨眠不相應攝。又(八十一紙左)雲。化地部亦計隨眠自性心不相應纏自性心相應(文)行事抄上之二(三十七左)雲。彌沙塞部(五分律也)戒疏雲。經雲。不作地水火風空識相名彌沙塞。此雲不著有無觀(文)表無表章(二十左 雲。五分律是化地部律。靈泰抄雲。彌沙塞者。此雲化地部。謂大眾一說說出世雞胤及化地部。是此五部同計(文)宗輪論(八十一紙左)雲。其化地部本宗同義。謂隨眠非心。亦非心所。一無所緣與纏異。隨眠自性心不相應。纏自性心相應。異生不斷欲貪瞋恚。無諸外道能得五道。   (二十八左)如俱捨隨眠品說(文)。第十九(二紙左)中。廣被正量部等。義蘊雲。疏有執隨眠是不相應等者。問。大眾隨眠為是種不。答。俱捨十九牒彼計雲。若執煩惱別有隨眠心不相應名煩惱種。此中復說名貪等。故如現貪等。若不對種何名現貪。故知此師隨眠是種。現行貪等與心相應。故此隨眠名不相應。問。何故立此為不相應。答。無心之位及善心時現行貪等皆已滅。故若無此者。應非異生。彼或起時無因生故。問。此師隨眠有幾。答。現貪等十種亦如之。餘色心等不立種子。故與經部等別。問。此師隨眠既是種子。以何法持。答。如得非得。無別法持。但依總聚之身。斷之成聖也(已上)泰抄破之雲。有人云。大眾部有種子者。此說不然。既有種子。何故唯於貪瞋癡慢疑等煩惱之上立有隨眠。若立種子即應雲。性心皆有隨眠生。既於三性心中不立。故知無有種子也(文)今謂。泰師破邑師雲。大眾部中不立種子此解卻非也。准俱捨正理光寶記等。意皆為大眾部立種子也。光記十九(五左)雲。大眾部等現起煩惱名纏。熏成種子名隨眠。是不相應。寶疏十九雲。大眾部計。由煩惱力別有隨眠。心不相應名煩惱種等。   (二十八左)貪等隨眠(至)現行貪等(文)。婆沙五十(三十紙)雲。言隨眠者。是隨逐行者增昏滯故(文)寶疏十九(初紙)雲。行相微細隨轉隨增。是隨眠義(文)俱捨十九(二紙右)雲。若是欲貪之隨眠義。隨眠應是心不相應。便違對法。如本論說。欲貪隨眠三根相應(文)光記十九(四紙右)雲。若是欲貪之隨眠義。據依主釋隨眠應是心不相應。同大眾部等。彼計隨眠是心不相應。謂諸煩惱於正起位。於自相續引起別法心不相應行蘊所攝。名為隨眠。   (二十八左)薩婆多隨眠(至)是心粗也(文)。經部現行名纏。種子之位名為隨眠。有部不立種子。隨眠是纏即現行法。俱捨(十九之二紙右)雲。毘婆沙師作如是說。欲貪等體即是隨眠。又(二左)雲。然經部師所說最善(乃至)然隨眠體非心相應。非不相應。無別物故。煩惱睡位名隨眠。於覺位中即名纏故。何名為睡。謂不現行種子隨逐。何名為覺。謂諸煩惱現起纏心(文)宗輪論雲。有部一切隨眠皆是心所。與心相應有所緣境。一切隨眠皆纏所攝。非一切纏皆隨眠攝(文)述記(七十四右)雲。性纏有非隨眠。隨眠但有七。纏通一切惑。三世煩惱皆是纏。非如十八纏等 文 演祕雲。疏此義最心粗者。此薩汝多所以名粗。若纏是現行。現行纏與隨眠之義而不相應。言隨眠者。隨逐有情眠伏不起。若現行纏不相續故。非眠伏故。故與隨眠名之及義皆不相應。問。何知有部隨眠是現。答。按俱捨論第十九雲。毘婆沙師作如是說。欲貪等體即是隨眠。又雲。阿毘達磨依實相說。即諸煩惱說名隨眠。故本論說。欲貪隨眠三根相應。既曰相應。明知現也。有義問曰。大乘既以染污種子為隨眠性。外亦難雲。汝宗惑種應非隨眠。名貪等故。如現貪等。答。我宗隨眠但可說為貪等種子。不名貪等故因不成。若爾於我此理非無。但可說為貪等隨眠。不名貪等。論主所立因亦不成。此難應思。詳曰。名貪等因破彼隨眠非不相應。而不障彼是隨眠攝。何以此因返難。染種不名隨眠。深乖論旨若言設防大眾部等為此難者。亦不應言我宗隨眠不名貪等。所以者何。如十八界種隨其現名十八界。貪等隨眠何即不爾。又若隨眠不名貪等。貪等隨眠應非貪等。若許爾者。此隨眠等何法攝耶。故為不可。今與彼因作相違決定。我宗染種定是隨眠名為貪等。無所緣故。如汝隨眠對大眾等便無過也。他若救言我亦爾者。應詰彼雲。不障隨眠。但不許汝不相應攝。又直責雲。我宗染種名貪等。隨現貪等心所收。汝宗隨眠貪等名不相應中雲何攝。   (二十八左)非遮彼(至)非一異故(文)。義演雲。疏非遮彼至非一異故。意雲。但遮彼不相應。非我種子即許相應也。何以故。以種子隨眠與色心等非一異故。雲不得相應也(已上)今謂。此釋不允。與色非一異故。非此中意。疏言非一異者。與現行心心所相望。染種非一非異故。   (二十九右)有餘部執(至)為不相應(文)。成業論(九右)雲。是故所言謂。過去業其體實有。能得當來所感果者。理定不成。若爾應許。由善不善身語二業。蘊相續中引別法起。其體實有。心不相應行蘊所攝。有說。此法名為增長。有說。此法名不失壞。由此法故能得當來愛非愛果。意業亦應許大此法(文)演祕雲。按成業論。敘正量部說無表戒是不相應。雲有說。此法名不失壞(文)今謂。按成業論。此文非說無表戒。至論之終別說無表戒。又唯引不失不引增長。然考異譯毘目智仙業成就論。唯為不失壞。無增長義。准異譯論不引增長不可強責。為無表戒異譯全無其意也。次下所引中論說不失法。亦業果相續非謂無表戒具如下引。業種引果之用與無表防非之用大有差別。雖非正量部計。疏主判為得之異名。非無表戒可知。笠置等意會為無表戒。以論言引別法起故。會釋不得允當。   (二十九右)舊雲不失法如券也(文)。泰抄雲。疏雲。舊不失法如券是也者。猶如財物。雖在他處由有此券後還索得此。不失法亦爾由有得故法不失也(文)此中觀論第四(十四右)雲。今當復更說。順業果報義。諸佛辟支佛賢聖所稱歎。所謂不失法如券。業如負財物。此性則無記。分別有四種。見諦所不斷。但思惟所斷。以是不失法諸業有果報(乃至)不失法者。當知如券。業者如取物。是不失法欲界繫色界繫無色界繫亦不繫。若分別善不善無記。無記中但是無記。是無記義阿毘曇中廣說。見諦所不斷。從一果至一果。於中思惟所斷。是以諸業以不失法故果生(文)般若燈論第十(八紙右)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十一終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十二(二末之二) (二十九右)破正理師和合性等(文)。正理十二(初右)雲。頌曰。心不相應行得非得同分。無想二定命相名身類論曰等者。等取句身文身及和合性(文)光記第四雲。不相應行但有十四。若依正理加和合性。如破僧時捨和合性。明知別有。俱捨師雲。此和合性眾同分攝。乃至問答廣破。 (二十九右)破成實論無表戒等(文)。成實論七(十五紙)無作品雲。善不善律儀無作為心不相應行蘊所攝(文)義燈雲。成實論師無表雖依思立。然是不相應攝。 (二十九左)論一現所知法如色心等(文)。演祕雲。論一現所知法者。有義非說色等是現量境名現所知若言心等他心智境。如何下說世共了知。他心智境非世知故。又約他心名現所知。眼等應是現所知攝。佛心現量緣眼等故。故知但是世間共了名現知也。詳曰。若世共了名現所知何事分三。三豈世人而不了知。現見世呼眼耳等。故若言不知眼等體相名非了者。心等體相世豈了乎瓶等現知。何須別說。故知論雲現所知者。據世間中容有而談。非約一切。以他心智世有得故。五根世間必無現得。第八雖緣非極成義。故不依說。由斯三類義有不同。故別開也。故從本疏。 (二十九左)五識身(至)不別分別(文)。義蘊雲。今言如色心者。即五識及他心之境。色謂五塵即五識境。心謂心心所即他心之境。此且約總聚而言。不別言色是眼境聲耳境等也。 (三十右)論如是二法(至)不待因成(文)。義燈三(二十三右)雲。論如是二法等者。緣瓶等心等取衣食車等心(乃至)理門論雲。彼聲喻等攝在此中故。唯二量者。據得法體無謬者說。非似現比亦許二攝。何能自悟。若二皆攝何能自悟。若第四師緣瓶之心通三量者。違理門說。彼雲。如是一切世俗有中瓶等輿等皆似現量。於實有中作餘行相。假合餘義分別轉故。入正理論亦云謂。諸有智了瓶衣等分別而生。由彼於義不以自相為境界。故名似現量。非比如前。所說非理。問。若爾定心諸佛菩薩豈不緣瓶。答。不障緣瓶。但心不作實有瓶解得瓶所依四塵自相。於實有中不作餘行相假合餘義分別轉故。以能了知世間緣彼作實瓶解故現量境。如遍計性聖者達無亦為聖境非同凡執說為聖境。本疏雲緣瓶之心是非量者。據作實瓶解說。非約了瓶假亦是非量收。設復緣瓶作比量解亦似比量。非真比量。無實瓶體。故亦非量。以似現比是非量攝。不稱境故。邪謬智故。 (三十右)此中緣瓶等(至)唯堅執故(文)。泰抄意謂。若眼識不緣瓶等。但緣瓶上色塵。第六意識作瓶等解。若有漏心中緣瓶等。即是非量心攝。若佛及餘聖者無漏心中緣瓶等。即是現量。言非量不要唯堅執故者。若三性心緣瓶等。即三性等皆是非量。非謂唯堅執染心以為非量也。 (三十左)言證知者證成道理也(文)。證成道理者。是四種道理中證誠道理也。即顯揚六所明四真實中道理所成真實。彼論雲。謂諸智者有道理義(乃至)處異生位者隨觀察者依現比至教。極善思惟決定智所行所知事。以證誠道理所建立。是名道理所成真實。泰抄謂。言證知者。比量證誠道理也。具述四種道理。 (三十左)此非現量他心智知(文)。義演雲。疏此非現量他心智等。意雲。此五根不是現量。復非他心智所知。不妨得是定心現量智境。何以故。一切定心皆現量故。若爾何故不說。答。據顯相說。而且不論。其實五根通現比二量竟。但不定。他心現量若見者。如何名他心智邪。以緣色故。 (三十一左)下結句文許通於上(文)。義演雲。意說論故不可執無為定有。文亦通次上。可破也。 (三十一左)論然諸無為(至)所顯性故(文)。演祕雲。或色心等所顯性故者。色心相顯四句分別。一以色顯色。二以色顯心。並如疏述。三以心顯心。謂他心智。四以心顯色。謂心緣色。問。無為雲何色心顯耶。答。有義虛空無為通色心顯。佛地論說。五蘊無處顯虛空故。又心緣空故名心顯。擇滅無為若依能證。唯心所顯。若依離縛。自性斷者亦唯心顯。以簡擇心斷染顯。故通說三斷是色心顯。由斷五蘊而證得。故或唯心顯。若非擇滅通色心顯。色心緣闕而顯得故。不動想受唯心所顯。其義可知。今此通顯諸無為因故。總說言或色心等所顯性也。問。若所知因以破彼者。他亦以此因破大乘雲。汝真如等非不離識無為自性。所知性故。如色心等此量亦應成真能破。答。宗相扶過。大乘無為與色心等而非即離。今難非離。故為過也。若爾他改宗雲。非不即離識無為之性。復如何通。答。亦犯相扶心言路寂而非有無及即離等。遮定即離言不即離(文)今謂。准現流疏初以色顯色。二色顯色心。或疏詮色惡色表色之三色字衍。或古人之不局乎。 (三十一左)心顯色心其理可解(文)。義蘊雲。疏心顯色心。其理可解者。如照心色易故不說。三無為中。擇滅唯心顯餘二通二顯。 (三十二右)言無為者(至)共目一色(文)。總料簡章(三十四右)雲。諸法但有二義以上而為名者。即當此釋。唯一義名即非此釋。一義為名理目自體。不從他法而立自名。二義為名理有相濫。故六合釋無一義名。初但別釋二義差別。後乃合之。如說佛陀。名為覺者者。是主義。通於五蘊。覺是察義。唯屬於智。此別解。已有覺之者名為覺者。此即合之。故名為合。釋此合名有其大種名六合釋。雖如菩提有其二字。二字但目一覺之義。義既是一理目一體。既無相濫。何用六合。六合之釋解諸名中相濫可疑諸難者故。此六合釋以義釋之。亦可名為六離合釋(文)今謂。六釋必在二義已上可離合者。非關字之多寡他宗約字數而釋非也。義演雲。疏無二義故者。意說。無為無離合二義。言以無合故者。意說。無為更無別法合成。故非六釋。即無生滅等為。故名無為也(文)今謂。此釋謬之甚矣。二義者非指離合。此對單一義而言。又言無合者。已是一義。無以可合。故雲無合。 (三十二左)由擇所得滅名為擇滅(文)。俱捨一(三左)雲。擇滅即以離繫為性。諸有漏法遠離繫縛。證得解脫名為擇滅。擇謂揀擇。即慧差別。各別揀擇四聖諦故。擇力所得滅名為擇滅如牛所駕車名曰牛車。略去中間故作是說(文)光記一(三十九左)雲。擇謂簡擇至故作是說者。釋擇滅名。謂無漏慧異有漏惠名慧差別。或無染異染名惠差別。此差別惠各別簡擇四聖諦。故滅體先有。但不成就。由擇力所得名為擇滅。略力所得但言擇滅擇之滅故名為擇滅。依主釋也。如牛所駕車名曰牛車。略所駕中言故作是說。擇滅亦爾(文)寶疏一(五十八右)雲。擇謂簡擇至名為擇滅釋得名也。於中有二。一法說。二喻顯。此即初也。擇謂簡擇即慧差別者。決斷名智。推度名見。擇法名惠。簡擇即是慧之差別功能名也。以八忍智等各別簡擇四諦故名為擇也。擇力所得滅名為擇滅。由慧簡擇四諦理故。斷於煩惱證得此滅。從其能證名為擇滅。擇之滅故名為擇滅。此是法說。諸論意同。有人云。謂有漏惠異無漏惠名惠差別。或無染異有染名慧差別。此釋謬也。此中明慧擇四諦能造會擇。不釋慧漏無漏等。論如牛所駕車至故作是說。二喻顯也。牛車略雲所駕二字。擇滅略去力所得三字。故名擇滅。 (三十二右)由第三轉(至)有依士釋(文)。演祕雲。疏由第三轉上依主釋。第三轉者名為由聲。亦云具聲。由智惠力斷惑所顯故屬由聲。更有餘義如因明鈔。 (三十二左)非由擇力所得亦爾(文)。泰抄雲。若智惠簡擇顯之且得。若不用智為作具。緣闕且得。故非擇滅亦是第三轉聲攝也。問。非擇滅既無作具。如何亦是第三轉中依士釋。答。又解。若擇滅中即能滅。世間道中即取能伏道為作具。即此世間能伏道是伏惑道之作具。又如非擇滅之中。即闕緣等方諸法不得生。即此闕緣等是非擇滅之作具也。故非擇之滅。即是第三具聲中依主釋。亦是第六轉聲中攝。若非擇滅中真如上本性清淨即無作具。 (三十二左)虛空不動(至)不可別解(文)泰抄雲。問。要得滅定。方得想受滅無為。亦有不得滅定而得總受滅無為。若言得滅定而得想受滅無為者。何故對法論說。由二受滅得二無為。又疏文雲。想受不行。即此真如名想受滅耶。答。盡處為論。又虛空不動既無體義。不可別解者。虛空即無為。不動即無為。既是無濫。不須別解(文)今謂。此釋非也。如此二名唯是一義不可離合。如無明等。義演雲。疏其虛空不動既無分別解者。問。若爾雲何前言苦樂想受之滅顯依主釋耶。答。意說想受滅無為。其苦樂之言文便故成。不動無為。非依主釋。或可文錯更勘餘本。其釋名辨義。如彼章中自解。無勞須述。唯可章中皆持業釋(已上)今謂。此就二字故無別解。前約五字為說。故依士也。泰抄義演並不知此差別。故致斯謬。或雲。不動者化地部九種無為中。第四者不允。不動無為大乘六無為中亦立。何必局化地部乎。下雲善法之真如。此化地部所立。而亦是對法所立也。具如下疏舉諸部別。 (三十二右)又虛空等為一為多(文)。俱捨一(三紙左)雲。虛空但以無礙為性。由無障故。色於中行(文)寶疏一(五十七右)雲。然於其中虛空但以無礙為性。簡餘法也。無礙之言簡於色法。色有礙故。但以之言簡心心所及不相應二種無為。此等諸法體雖無礙同於虛空更有別體。非是但以無礙為性。色於中行者。釋虛空相也。色是礙法於空中行。顯空無礙。於礙法中不得行。故無礙之法於空中行。不顯無礙。於礙法中亦得行。故正理釋雲。虛空但以無礙為性。於中諸法最極顯現故名虛空。是即無障以為其相。所有大種及造色聚。一切不能遍覆障。故或非所障亦不能障。是故說。言無障為相。準此論文非能所障者。簡空界色雖無能障是所障故。但以無礙為性。與此論同。婆沙評曰。應作是說。實有虛空。以彼不知即謂非有。由前教理實有虛空。問。若爾虛空有何作用。答。虛空無為無有作用。然此能為種種空界。作近增上緣。種種空界能與種種大種作近增上緣。彼大種能與心心所法作近增上緣。若無虛空。如是展轉因果次第皆不成立立勿有此失。是故虛空體相實有。不應撥無。 (三十三右)如婆沙(至)有二說(文)。彼第十(二紙右)雲。一切虛空無為。或欲令是一物。或欲令是多物。乃至如是說者。應知此中前說為善。 (三十三右)論虛空容受(至)體應成多(文)。演祕雲。論虛空容受色等法故者。若法內外皆有虛空。名遍名容。但法外有不名容遍。既能合法各有虛空。空隨能合。體應非一。問。若能合法便難成多。豈不自教而見違耶。故佛地經雲。譬如虛空雖遍諸色種種相中而不可說有種種相體唯一味。如來法界亦復如是。解深蜜經意亦同之。答。大乘虛空性非是有。無質礙處假名虛空。無法無礙故遍諸色。雖遍色中無性不改。體性無差雲唯一味。問。下明虛空依如識立。雲何可說性是無耶。答。彼經但據無質礙處。即名虛空。何以驗焉。答。經以虛空喻淨法界。若取依如所立虛空。能所喻法便無異矣。取依識變識變有為。不可為喻。故彼經雲。如虛空中種種色相現生現滅而此虛空無生無滅。如是如來淨法界中諸智變化利眾生事現生現滅。而淨法界無生滅。故知不取依識變者。 (三十三右)此量應思(文)。義演雲。疏比量應思者。意雲。汝虛空無為隨能合法體。應成多。因雲。一處合時餘不合故。如眼根微等。且極微一處與空合。餘廢不合。極微體即有多。然無為既與微等一處合時餘不合。虛空亦應多。准西明解。疏比量可知者。比量雲。汝色等諸法應互相遍。因雲。此處合時彼處色亦合故。如所合虛空。又因雲。此處色即餘色故。猶如此處色。前因既成。故得如為量。既互相遍。明知此處色即餘處色也。意說。彼此是一或可。後因但釋所以。來必須成量。如演祕。 (三十三左)論不爾諸法應互相遍(文)。演祕雲。論諸法應互相遍。問。難意雲何。答。彼執。空一而與法合。前難虛空隨能合法體應成多。今責能合隨所合空體應成一。若更互遍可名體下。若不遍者何名一耶。應作量雲。彼法應遍此法。執彼此法體是一故。彼應如此。亦同二十唯識難無次行等量(文)義蘊雲。論不然諸法應互相遍者。此中量雲。汝彼處色應此色處有即此處虛空合故。如此處色。或言彼色應即是此色。與此處虛空合故。如色。 (三十四左)且如五部(文)。義演雲。疏五部者。四諦下見惑為四。修道總為一部。合有五部。部者眾類之義。品者九品即見修惑。地地皆有九品(文)俱捨一(四紙右)雲。一切有漏法同一擇滅耶。不爾。雲何隨繫事別。謂隨繫事量離繫事亦爾。若不爾者。於證見苦所斷煩惱滅時。應證一切所斷諸煩惱滅。若如是者。修餘對治則為無用(文)寶疏一(五十八左)雲。論一切有漏法同一擇滅耶。三明同異也。正量部計。一切有漏法同一擇滅。婆沙或說。唯內法有。經部有說。擇滅無體為對諸宗故寄問起。於中有七。一問。二略答。三重問。四廣答。五返釋。六難。七通。此即問也。論不爾略答也。論雲何重問。論隨繫事別舉頌廣答也。論謂隨繫事量離繫事亦爾。釋頌文也。事謂體事隨所繫體有爾所體。擇滅亦爾。有爾所也。隨繫事言簡無漏法也。論若不爾者至諸煩惱滅。此返釋也。若不如有部隨繫事量各別擇滅者。即有此失。論若如是者至則為無用。若如前義即有後失。本為證滅令惑不生。修餘對治。滅既證已修餘對治即為無用。 (三十四左)一法緣闕得不生得(文)。俱捨一(四紙右)雲。永礙當生。得非擇滅。謂能永礙未來法生。得滅異前名非擇滅。得不因擇。但由闕緣(文)光記一(四十左)雲。永礙當生至得非擇滅者。此釋非擇滅。謂有法體而能永礙未來法生。此法本欲礙生法不生。若法不生便起得送與行者。故名得滅。前滅是善。後滅無記。故雲異前。名非擇滅此結體也。由擇故得名為擇滅。得不由擇。但由闕緣名非擇滅。此釋名也。又解。擇滅由擇故得。非擇滅由闕緣得。故言得滅異前(文)寶疏一(六十六左)雲。論已說擇滅至得非擇滅結前舉後頌也。以得不同簡名體也。論謂。能永礙至名非擇滅。釋頌文也。言得滅異前者。前因擇得。此不因擇。故言異前。得不因慧。但由闕緣名非擇滅。不應釋言前滅是善此滅無記名異前也。若爾即是前得善滅。今得非善。即應得滅異前名非擇滅。然此闕緣名為非擇滅。因非擇得名非擇滅。亦得同前擇滅是屬主釋。論不因擇但由闕緣。釋得因也。准此論文但由闕緣。即是更無餘力。準正理顯宗由二因得。一由闕緣。二由非擇。非擇障故。若過勝緣法即得生。若遇劣緣法即不生。正理(一之十四紙)雲。擇謂如理勤所成慧。不由此慧有法。永礙未來法生。名非擇滅。乃至若法能礙彼法生用。此法離慧定礙彼法。令住未來永不生。故得非擇滅。此法實有後當成立。又顯宗雲。非唯緣闕便永不生。後過同類緣。彼復應生。故詳此論意。諸法不生由其二緣。一由闕緣。二由非擇滅。以後過同類緣法得生者。此釋非理。後過同類緣。為是生緣。為非生緣。若後有生緣。前非闕緣。若後非生緣如何得生。由無生緣法永不生。何關滅力。問。顯宗雲。法非唯緣闕。此論雲。但由闕緣兩論不同。何者為正。答。準婆沙釋得不同。有為三性法得同所得。判性由所得法力。令得起故。擇滅得從道依道起故。非擇滅得從眾同分依同分起故。以無為無用二滅不從所得判也。婆沙亦云。虛空等無用。故知此論但由闕緣理勝(乃至)有人云。此法本欲礙法不生。若法不生便即起得送與行者者。此釋誤也。應言法永不生得非擇滅。不應言非擇滅有力送得與行者。兩說相違。應依此論(文)麟記一(五十右)雲。然此二說(光寶)難可偏依。有傳。羅什法師存於舊解。今詳新雲無為無用。理且可然。論文但字未必證成唯一緣義。然此但言為對前滅由擇力得。此不由擇。是故且言但由闕緣。何妨當生更有餘緣共證。如言無尋唯伺。豈無受等所餘心所。然舊言起得送與行者。有太過失。應言法永不生得非擇滅。不應言非擇滅有力起得送與行者(文)。今謂。若約大乘而論寶解不可也。瑜伽五十三雲。復次雲何非擇滅。謂若餘法生緣現前餘法生。故餘不得生。唯滅唯靜名非擇滅。諸所有法此時應生。越生時故彼於此時終不更生。此滅亦是假有非實物有。乃至復於餘時過緣可生。是故非擇滅非一向決定。 (三十五右)此處三品(至)彼品類故(文)義演雲。疏此處三品者。意雲。即說空等三無為也。既許多者。此處三品即非彼。故且知色此處色非彼處色等。何以故。有品類故。 (三十五左)毘婆沙師(至)餘二各多(文)。虛空為一如上所引婆沙第十。餘二一多者。婆沙三十二(六右)雲。問。擇滅與非擇滅何者為多。有作是說。擇滅多。非擇滅少。所以者何。擇滅通於三世法得。非擇滅唯於未來不生法得故。有餘師說。非擇滅多。擇滅少。所以者何。非擇滅通於有漏無漏法得。擇滅唯於有漏法得。評曰。應作是說。非擇滅多。擇滅少。所以者何。非擇滅如有為法數量。擇滅但如有漏法數量故。 (三十五左)此難雙關一多並破(文)。義演雲。疏此難雙關者。此論中總難三箇無為名雙關。不同薩婆計。名一多並破。或可破虛空無為中。能所例名雙關。故前論雲。隨能合法體應成多。不爾諸法應互相違等。又雲。此難雙關者如前。雙問雲。又虛空等為一為多。雙問隨所計一多並破。故雲一多並破(已上)今謂。後解為正。 (三十五左)大眾等(至)此下方破(文)。下(四十紙)有無為四門分別。至彼當悉。 (三十六右)體是因果而無因果也(文)。光記六(四十七左)雲。今釋言。無為雖是果證故名為果。非六因所生。不行世故。無為雖是因不障礙。故名因不得五果。非能證故不得無為果。無取與故不得有為果。由此故言無因無果。舊翻雲無為非因果。此大謬矣(舊論雲。果有為離繫。無為無因果。舊論雲。有為擇滅果。無為無因果)義燈三(二十五右)雲。舊俱捨雲。無為非因果者。錯翻無字以為非字。若言非者。即不是六因五果。他宗自許六因之內為能作因五果之中是離繫等。今言無因果者。雖為能作因無取與果用。故無有力能令果生。故雲無果。雖擇滅無為是離繫等果。不從因生。故雲無因。不礙他生為能作因。由離縛得擇滅是離繫。餘二增上。俱通士用。大乘所說如樞要辨。 (三十六右)六因五果(至)不得五果故(文)。六因者。俱捨六(根品初紙)雲。因有六種。一能作因。二俱有因。三同類因。四相應因。五遍行因。六異熟因。對法諸師許因唯有如是六種(具如婆沙十六正理十五等中)五果者。謂異熟等流離繫士用增上。俱捨又(六之二十右)雲。異熟無記法。有情。有記生。等流似自因。離繫由慧盡。若因彼力生是果名士用。除前有為法有為增上果。長行釋雲。由慧盡法名離繫果。能作因者。俱捨頌雲。除自餘能作。論曰。一切有為唯除自體以一切法為能作因。由彼生時無障住故。雖餘因性亦能作因。然作因更無別稱。如色處等。總即別名。 (三十六右)略有二種(文)泰抄雲。論雲。諸無為法略有二種者。此六種無為皆有二種。一即約六無為體不是識變。二者識變六無為。若心緣六無為時。即心變作此六種無為相。然此論文中。既破他小乘三無為。其論即合說此三無為。謂虛空擇滅非擇滅不合明解。三無為以為乘文便故。因前三無為故。即明以不動想受滅真如耶。 (三十六左)此無本質(至)如極微等(文)。泰抄雲。然識變無為還有本質。其所變相分無為與本質。無為不相似故。故說識變無為而無本質。據實而言心緣無為本質。本質亦成所緣緣義。故識變無為亦有本質。如心緣五塵本質。變起相分時相分與本質即相似。故其相分是色。本質亦是色。故說識變無為無本質也。若緣無為本質。心上變起無為相分。無為相分若攝相歸質。即實無為所收。若相從見其相分無為即是四蘊獨影。唯從見所攝。若性用別論其無為即法同分攝。故約攝法各別。若心緣蘊法我心外我。體既不可攝相從質。為無心外我之本資。若攝相從見即四蘊獨影唯從見所收。相分見同種生故。若性用別論即是人同分攝也。若極微無本質即獨影唯從見也。□又雲。疏雲。此無本質唯心所變如極微等者。如緣極微。極微無本質。唯有影像虛空亦無本質。與極微相似。俱是獨影。唯從見也。 (三十六左)變空作無色等礙相(文)。演祕雲。疏謂。變空作無色等礙者。無色等法障礙之相。 (三十六左)此即七地(至)虛空等故(文)。泰抄雲。此即七地已前有漏加行心等緣名起分別相。乃至及親聞佛說皆聞虛空等故者。七地已前有漏心及加行心起。皆說虛空。緣虛空界。起分別心。重成種子。入地心者。入十地。入果者。即得四果也。若七地已前菩薩無漏後得智中。及四果後得智中。皆能緣前無分別智中。法性之空。其無漏後得智亦能緣。遠緣前加行。智起求所證之真如及親聞佛說虛空等。其後得智中變以虛空等相熏成虛空種子。若八地已去後得智亦緣。空熏成空種子。後得智亦能緣根本智法性之空。亦能遠緣加行智心起求空等。真如後得智中還變虛空等相。菩薩後得智詳緣一切法故。 (三十七右)緣前無分別智(至)說虛空等(文)。義演雲。疏緣前無分別智中法性之空者。意雲。謂由二空所顯真如也。今緣者緣此空也。及遠緣加行智等者。意說。後得智且得遠緣見道前加行智中所作空觀等及親聞佛說等。 (三十七右)有漏一識(至)或說八識(文)。義燈三(二十五左)雲。七地已前有漏變熏。唯第六識。故一識因。在無漏位第七創緣虛空非擇滅。未有漏熏。但由第六故二識果。無漏三智或除成事。不說緣理或通八識智遍緣故(文)演祕雲。疏有漏一識因等者如義燈明。有雲。有漏一識者。唯第六識。因無漏二識者。妙觀平等。對究竟果名為因也。果無漏三智者。唯是佛位。故名為果。詳曰。雖理亦通法師既為入空之徒。故依燈正(文)義蘊同有雲說。或說八識者。變影緣如。亦通前五。泰抄亦同。泰抄雲。疏雲。有漏一識因無漏。二識果無漏。三智或說八識者。此文中即約因果法。識能緣無為。而心上變起識變無為也。有漏中唯第六識緣虛空無為。而心上返起無為。因無漏二識者。十地中六七二識智妙觀智。此二智之後得前中。能緣虛空無為。返起無為之相。果無漏三智者。此第一解。若不說成所作智。緣空餘三智之後得智。能緣無為。而變起無為相分也。第二解說成所作後得智。能緣空無為。而變起無為之相分。則通此第二解勝。謂成事智。不能有根本智能證無為。成所作後得智亦能緣無為。而變無為相(文)義演雲。疏或說八識者。果位八識總得無為也。成所作智唯是事智至佛果。且緣無為。不爾應非果智。唯緣事不緣理故(文)今謂。有說順文。淄洲雖為入室之徒今迷句義。不可信用。然笠置師會雲。此中因果非謂常途。所謂因果二位。就論而言數習力故者因也。心等生時果也。有漏位中唯第六識作變熏。故以第六為因引故。此謂因果。是別義。今謂。會釋雖巧不符疏文。然疏文意初明有漏。次明無漏。於中分因果別文義甚明。救釋為別因果鑿矣。又如燈解下無漏言簡別不明。稍似無用。 (三十七右)論此所現相(至)假說為常(文)。演祕雲。論此所現相假說為常等者。按顯揚論第十八。雲虛空無為者。由心所變境相似故。立為常。非緣彼心緣彼境界。有時變異故。問。識變無為別熏種耶。答。獨影從見不別熏種。廣如燈辨。有義別熏。論自說雲。隨分別有虛空等相。數習力故。心等生時似虛空等無為相現故。知別熏成種子也。此緣三相實是有為。生滅之法。前後相似。似一常等說為無為不生滅。故名為假。詳曰。雖言數習心生似空。而說不言別熏種也。廣如燈破。 (三十七左)如顯揚第十八說(文)。十八(十六右)雲。心所緣等故。清淨所緣故。四種離繫故。建立八無為。論曰。八種無為如攝事品已說。虛空無為者。由心所緣境相相似。故立為常。非緣彼心緣彼境界。有時變異故。 (三十七左)即是生滅等(文)。義演雲。疏即是生滅者。意說。虛空無為由識所變。此所變相是有生滅相。非生滅門者。意說。不是非生滅門收。以是依他起故(文)今謂。不然。道諦有二。一漏無漏門。二常無常門。今言生不生者。即常無常也。若道諦約常無常門是依他起。若約漏無漏門是圓成攝。今言生非生門。為簡漏無漏門。非謂所變有生不生。 (三十七左)下三性中自有誠證(文)。第八(三十二右)雲。虛空擇滅非擇滅等。何性攝耶三皆容攝。心等變似虛空等相隨心生故。依他起攝。愚夫於中妄執實有。此即遍計所執性攝。若於真如假施設有虛空等義圓成實攝。有漏心等定屬依他。無漏心等容二性攝。眾緣生故攝屬依他。無顛倒故圓成實據(文)疏九本(四十一右)雲。述曰。如論可知。即顯諸論言無漏者無漏心變。言苦諦等攝者有漏心變。亦不相違。既言苦等。心所變者依他起攝。此唯定也。不多執空而感生死。略不說集。理亦集攝。不善心執如勝論等。此說多分故苦諦收。為顯此義。因述上來所說依他義亦不定。故次論雲。論有漏心等至圓成實攝。述曰。有漏心等及所變空等。定屬依他。以相與見必同有漏無漏性故唯依他起。無漏心等及所變空等。容二性攝。以有緣起無倒理故。即由二重三性體異故攝不同。若說空等為無為者。容二性攝。體不定故苦諦收唯依他起。體即定故。此但分別有體空等。非計所執。彼無體故。 (三十八左)若離第三靜慮(至)名想受滅(文)。雜集第二(十右)雲。不動者。謂已離遍淨欲。未離上欲。苦樂滅無為想受滅者。謂已離無所有處欲。止息想作意為先。故諸不恆行心心所及恆行一分心心所滅無為。當知此中有二種應斷法。謂諸煩惱及此所依受。受有二種。謂變異及不變異。如其次等。若樂非苦樂。當知煩惱斷故。建立擇滅。二受斷故。如其次第建立不動及受想滅。煩惱斷者。謂除此品粗重。所得轉依。受斷者。謂除此能治定障。所得轉依。是故得第二靜慮時。雖證苦滅而不建立無為。以變異及未斷盡故。 (三十九右)然顯揚亦(至)暫時離繫(文)。十八(十六丁右)雲。由清淨所緣故建立真如。由此真如如清淨時。所緣體相常如是住故。由四種離繫故建立餘四無為。謂非擇滅等。四種離繫者。謂緣差脫畢竟離繫。簡擇煩惱究竟離繫。苦樂繫時離繫。心心法暫時離繫(此連讀上所引之文)。 (三十九右)此說二性(至)有無合說(文)。二性謂依他圓成下第八論通三性說。如上所引。有謂依圓。無謂遍計。義蘊雲。識變是依他。法性是圓成實也。 (三十九右)善等真如約詮而論(文)。所依真如唯一從能依三性而詮。故言三性真如。即依詮談旨。若約廢詮談旨。唯是一非安立諦。演祕雲。詮謂顯能顯於法並名為詮。非唯名等獨名詮也。三性不同。理從於詮故分三種。談理是一。俱名真如。 (三十九右)如食油蟲(文)。南海寄歸傳三(十三右)曰。三藏雲。西方釋名略有二種。一有義名。立名有由。名體一向相稱。即依名義而釋也。二無義名。或共了知。即是不論其義。但據世人共喚(如食油蟲)即是無義之名(文)。義演雲。疏如食油蟲者。西國有蟲。食油麻苗。實不食油。喚作食油蟲者。不稱彼體(文)法華嘉祥疏雲。涅槃經雲。低羅婆夷實不食油。強名食油。涅槃亦爾。無名相中強名相說(文)勝鬘寶窟中末(十六左)全同。 (三十九左)遮惡取空(文)。如前已辨。 (三十九左)瑜伽論五法中說(文)。五法之言有二。一心心所色不相應無為。二相名等。顯揚第一等說心等五法。又說相名分別真如正智。如瑜伽七十二三等具明七十二(六紙右)論真如假實雲。問。真如當言實有。當言假有。答。當言實有勝義攝故。下疏(九末七十右)指此文雲。七十二五法中亦言唯是實有。勝義攝故。有人釋此五法雲五十三卷心心所色不相應無為者。可笑之最矣。五十三(十四右)雲。唯明虛空非擇滅二無為。且辨假實。然五十三無文明心心所等五法。學者擇而取之。 (三十九左)遮一說部一切皆假(文)宗輪述記(二十八左)雲。一說部此部說世出世法皆無實體。但有假名。名即是說。意謂。諸法唯一假名無體可得。即乖本旨。所以別分名一說部。從所立為名也。 (四十右)或真以簡(至)故名真如(文)。第九(二紙左)論雲。真謂真實。顯非虛妄。如謂如常。表無變易。謂此真實於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即是湛然不虛妄義。 (四十丁左)然此無為四門分別(文)。對法抄三(四十三紙)八門分別。此雲一諸部增減。彼雲一教興意。   (四十左)大眾部(至)聖道支性(文)。演祕全依宗輪論述記。彼(六十右)雲。此前三種體皆一物。顯有分位非體成多。餘釋名等不異諸部。論四空無邊處。五識無邊處。六無所有處。七非想非非想處。述曰。此四無色所依之處。別有無為是滅所攝。要得此滅依之生彼。能依細五蘊自是無常。所依四無色自是常住。然四靜慮無別無為所攝。以蘊非極細界非極勝。能依心等能緣上下無隔礙故。無色不然心不緣下。既有隔礙。別有無為.為所依故。處不為例。然空作空觀。空無粗色非全空色。說名為空。釋餘名等。皆準常釋所依隨蘊以立其名。論八緣起支性。九聖道支性。述曰。緣起支性。謂生死法定無明後方生行等。定行等前有無明等。此理是一性常決定。其無明等十二支分是有為攝。理是無為。一切聖道性能離染。理是常一。其八差別自是生滅。理是無為。此由生死及於聖道各別有理為礙覈。故性相決定。生死必先無明等起。聖道必能出離苦等。一切聖道理雖定然。此中舉勝。且舉八道。 (四十左)化地部舊雲正地部(文)對法抄三(四十三右)雲。化地部真諦名正地。立有九。一擇滅。二非擇滅。三空。四無我。五善如。六惡如。七無記如。八道如。九緣生如(此寫真諦部執異論。彼雲一思擇二非思擇滅。其餘全同)。演祕亦依宗輪疏彼(八十四左)雲。擇非擇空三體各一。得緣同餘部。不動但是斷定障得。定障名動。是散動故。今斷得此。故名不動。善惡無記如三體各一。但名一理。性皆是善。道支緣起義同大眾。然各一理。今據勝者。但言道支緣起。 (四十一右)譬喻部師(至)無有體性(文)。泰抄雲。譬喻師者。即是前鳩摩羅多。鳩摩羅多即是經部祖師。三無為者。謂虛空擇滅非擇滅。唯有假名。都無實體也。即同經部計。 (四十一右)毘婆闍婆提(至)亦是無為(文)。毘婆闍婆提此雲分別論者。此邪分別以立一義。總言分別論者。非謂別有一部。婆沙等中多有此言。泰抄雲。二十部中解義不當者。總名毘婆闍婆提。此雲分別論者。若二十部中解義當者即名翻多闍婆提。此雲相應論師(文)義燈三(四十八右)雲。言分別論者。或大乘異師有種子故。或小乘諸部皆名分別。不定一部故。攝論中分別論者。傳說。是化地部。婆沙中分別。傳說。是正量部。此論下文。分別論者雲是說假部(文)光記九(三十四右)同二十(四紙右)明之。義蘊雲。疏三滅中立無常滅者。毘婆闍婆提即分別論者。有雲。此師立生異滅三相是無為法。問。生異二相雲何名滅。答。此三皆有遷法之能。故皆名滅。或有雲。言三滅者。謂擇滅非擇滅無常滅。即以生等三相中滅相名無常滅也。此即無為由此故令有為法滅。若以有為滅相雲何復能令有為滅。依婆沙論有此三滅。雖疏既雲三滅中立無常滅。後解為正。前解無文(已上)今謂。邑師不見婆沙故言前解無文。婆沙中雲分別論者立四能相以為無為。雖三四別非全無文。演祕雲。疏三滅中立無常滅等者。謂擇非擇無常滅名為三滅。無常滅者。有為相中滅相是也。非唯擇滅非擇滅二名為無為。即此滅相亦無為攝。由此無為有勢力故令法遷謝。若不爾者能相所相俱是有為。雲何能相令所相滅。故知滅相是無為。如婆沙三十八明。又按智度論四十二。雲滅有三種。謂知緣滅非智緣滅無常滅。不說無常滅是無為也。大小乘異也(文)今考婆沙。疏所舉計是法密部計。婆沙三十八(十二紙左)雲。或有執。諸有為相非實有體。如譬喻者。彼作是說。諸有為相是不相應行蘊所攝。不相應蘊無有實體。故諸有為相非實有體。為遮彼執顯有為相實有自體。或復有執。諸有為相皆是無為。如分別論者。彼作是說。若有為相體是有為。性羸劣故。則應不能生法住法異法滅法。以有為相體是無為性強盛故。便能生法乃至滅法。或復有執。三相是有為。滅相是無為。如法密部。彼作是說。若無常相體是有為。性羸劣故不能滅法以是無為性強盛故便能滅法又(十五丁右)雲。說生等相皆是有為。即遮法密分別論者說生等相是無為法(文)俱捨光記二十(四十右)雲。說非盡理。半是半非。更須分別。故名分別說部。梵雲毘婆闍縛地。毘婆闍名分別。縛地名部。舊雲毘婆闍婆提者訛也。若宗輪論。飲光部又光記九(三十四右)雲。有說緣起至法性常住者。准宗輪論是大眾部等計。又婆沙二十三。呼為分別論者(已上記文)今謂。准此文指大眾部等為分別論者。又婆沙二十七(十三右)指心性淨客塵煩惱等計為分別論者義。即次下論(第二十八丁右)雲分別論者是也。又婆沙三十八上舉分別論者計。次舉法密部計。然今此疏及演祕中所舉宗義即當彼論法密部計。非分別論者計也。然彼論次下結上二計。言遮法密分別論者說等。疏主樸揚等謬解此文。以為分別論者計乎。彼文法密。與分別論不同也。非謂即分別論者也。或雖明辨別二宗之別。然分別論者是邪定通名。所以總呼無失也歟。 (四十一右)此及百法但唯說六(文)。義燈三(二十七左)雲。此論立六。依於擇滅分出二種。由依智定二障別故。不動滅想受滅。斷定障故。於定難知。又分二種。或由定不定。不動想受永斷擇滅。暫伏非擇滅。能所依異故立真如。或假實別。 (四十一右)瑜伽五十三說二(文)。義燈三(二十七右)雲。約世共知故。又世於空但識其義。而不識體。但言空常住不知是無為。於非擇滅識體而不識義。謂知此法緣闕不生法體滅無。而不知是無為雲不識義。若准此論亦得雲二。一依識變。二非識變。假實異故。依識變者似非真故。 (四十一右)五蘊論(至)即擇滅故(文)。義演雲。疏不動等二者。意說。五蘊論但說四種無為。然不說不動想受滅。以此二無為由智斷苦樂想等所顯真如。且是擇滅攝。故但說四。不言餘二。兩論各據一義。且不相違(文)義燈三(二十七右)雲。或有立四。掌珍五蘊論。為對他宗及於自義辨假實故。虛空擇非擇是共他立。真如無為是自義。前三是假。後一實故。 (四十一右)又瑜伽對法(至)八種(文)。義燈三(二十七左)雲。對法立八。於真如中約詮分三。謂善不善及無記法。此論約旨故但立一。若據約詮乃至眾多假立無失。種類不同有三種無為。一依如立。實是無為。二依識立。相似無為。少分似彼體實有為。三別義立。謂諸無漏。非煩惱作故名無為。從因緣起故有為攝。初非染淨因緣為。次或二為。或非染為。以三性心俱得變故。後非染為。然若剋體即是有為。從因生故(文)瑜伽百卷(十三右)明虛空非擇滅法性真如實際空無我等是也。對法第二顯揚十八並說八種佛地論七(二紙左)雲。或說八種。不生不滅。不斷不常。不一不異。不來不去。八遣相門所顯真如。 (四十一左)約詮約理所望別故(文)。義蘊雲。約三性故真開三。約理無差故為一(已上)泰抄雲。今言善性真如等者。約詮說故。即有善等三性之別。若約理而論。三性下無為總為一。真如諸論所說多少不同。此依所望之別。理豈有殊。 (四十一左)或依障所(至)不動想受(文)。義蘊雲。問。擇滅可言斷障。不動想受何名斷耶。答。此二無為障通永暫。設不斷種亦斷現故。 (四十一左)即依假體(至)皆可說實(文)。演祕雲。疏即依假體皆可說假者。依識所變立此八種。八種皆假。疏實可然者。若依法性而皆實(文)對法抄三(四十四右)雲。四假實門。瑜伽第五十二及第一百卷。虛空待諸色而假建立。瑜伽第五十三(十四右)等說。非擇是假。故餘擇滅等可知。真如彼雲唯實今如唯識即五假三實也(文)。瑜伽百卷(十三右)雲。觀待假有者。諸(鮮本作謂)虛空非擇滅等。虛空無為待諸色趣而假建立。若於是處色趣非有。假說虛空。非離色無所顯法外別有虛空實體可得。非無所顯。得名實有。觀待諸行不俱生起。於未來世不生法中立非擇滅。無生所顯假說為有。非無生所顯可說為實有。雲何勝義。有謂。於其中一切名言一切施皆悉永斷。雖諸戲論離諸分別。善權方便說為法性真如實際空無我等。如菩薩地真實義品。 (四十二右)若通三性體遍有無(文)。義演雲。意說。若妄計為實。而起執者。即皆遍計故說無為通三性即體通遍有無也。無即遍計。有乃依圓。 (四十二右)無別釋名(至)皆持業釋(文)。演祕雲。疏無別釋名者。但言無為不成六釋。無別合故。若言虛空無為等皆成持業。並如前疏。有義其想受滅滅屬想受。是持業釋。想受滅無為即依主釋。滅若無為想受之滅即依主釋。想受滅無為即持業釋。依不動地得無為。故不動無為亦依主釋。詳曰。疏釋為本。理既不乖。有義亦得。 (四十二右)且依勝定障(至)障定者說(文)。義演雲。意說。一切染法皆能障定。斷彼總合得無為何故但言苦樂捨等耶。答。且據障勝定強故說也。解雲。由受散動隨境界說。定不得生。因為強也。故樂受障第四定。捨受想等正障滅定。故斷彼時別立無為(文)義蘊雲。疏且依勝定障至今約別行者。此答後問。有苦樂時必不安請。此二受滅立不動無為有頂遊觀必捨受故。滅此之時立想受滅。此名勝障別行相也。 (四十二右)不障一法得多無為故(文)演祕雲。略有三釋。一雲。且如一貪。九品不同。斷此一貪證九無為。無為無品。約所斷說故名為多。二雲。釋外難外難意雲。斷想受等已得擇滅。何故望此復名不動無為等耶。不障此一想受等滅而能證得擇滅不動多無為也。三雲。舉斷一貪得多無為。證受等斷而立擇滅亦得不動多無為也。後解為勝(文)義蘊雲。言不障一法得多無為者。此答前問。何故擇滅外立不動等。如一貪中有九品斷得九無為。何妨擇滅亦是不動等耶。故唯論雲。由受盡故得二無為(已上)義蘊與演祕第三釋同。 (四十二右)又斷所知障(至)相違等妨(文)對法抄五(六十六左)雲。問。自定障與所知障何別。答。同體。解深密經雲。斷煩惱障名惠解脫。若斷所知障名俱解脫故。又六十二雲。又諸解脫由知障解脫所顯。由此聲聞等於所知障解脫所顯故無別故。彼雲。此定障有二。一人執。二法執。人執現種二乘永斷。法執現行二乘亦斷。種不能斷。諸論說二乘得不動等無為者。通約伏斷永斷所得無為。此理不然。豈定障種子二乘不斷也。若伏者應非擇滅一分。故此應如唯識第十說定障體性。此論言受斷得二無為。故非是惠。不可爾而乖大義然說二乘不斷所知障者。但障智者。彼不能斷。不遮定障種亦能斷(文)今謂。唯識第十具明二乘不斷智障不遮定障亦斷。應知。 (四十二左)復有內外(至)諸門分門(文)內外者。對法抄五(五十五紙右)雲。五內外門不動想受。二滅唯內法滅得。餘皆通內外(文)樞要不立此門。善等三性依他等攝者。又雲。六善等三性。彼雲虛空非擇唯無記此亦不然。如前得等中理說。如我即通三性心所變故若於真如上義分即唯是善。亦依他等三性如唯識第八(文)樞要上末(三十一右)雲。三三性分別。一善等三性。若本唯善即真如故。若相通三性許三性識變故。二所執等三性第八卷說通。三此第二。說唯二性○安立等。對法抄五(五十五右)雲。七諦攝。一安立非安立。二四諦。三二諦。瑜伽六十四七十二等雲。非安立諦攝者。謂真如除空非擇。餘是安立諦滅諦攝。然唯識第八有漏無漏心變即通道苦集三諦攝。若真如體上義分並非安立諦攝。若假立本質即許虛空非擇非諦。許真如非滅諦。並如唯識抄解(文)樞要上末(三十一右)雲。四諦攝。一安立非立立諦。二二諦真欲攝。三二三諦。四四諦。七真如體相攝者。七真如如第八(三十二紙)明。已明三性與七真如相攝。義準可知得非得等如對法抄五(三十五右)體性一多者。樞要雲。一一多隨心言多。約體但一。五果者。樞要雲。五果攝攝何。擇者謂離繫。虛空非擇。攝增上果。凡聖得之多少者。樞要雲。三凡聖得。虛空非擇通凡聖得。想受滅擇滅真如定唯聖者得。不動二說。四伏斷障得。想受滅通伏斷如常。其擇滅等者。對法抄五(四十五右)雲。非擇滅中一依處。如前得中說。依何法有此滅。唯現在種子上。不同小乘。二對擇滅辨數多少。大乘無文。准小乘取。擇滅者。又雲。擇滅中一得處。謂一切有漏。如唯識第十二障中。二說二異。若得法別可言多。若一真如唯可言一。如唯識一解。 (四十二左)如別章說(文)具如樞要並對法抄中。 (四十二左)大般若經(至)不思議界(文)。九末(五右)雲。謂大般若乃有十二名。如前第二卷說。又對法第二有七名(文)。大般若第三百六十(二左)雲。善現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等時。應於真如學不增不滅。亦應於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學不增不減(已上經文)今謂。經疏虛空實際二名前後。其餘全同。若准唯識義章(八紙左)雲。謂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法位·真際·虛空界·無我·勝義·不思議界等十四名。如大般若廣釋(文)真興雲。大般若二百九十六有法界等十一名。無法位無我勝義三名。法華有法位言。中邊有無我勝義等名(文)辯中邊上(七左)雲。論曰。即此中說。所知空性由無變義說為真如。真性常如無轉易故。由無倒義說為實際。非諸顛倒依緣事故。由相滅義說為無相。此中永絕一切相故。由聖智境義說為勝義。性是最勝智所行義。故由聖法因義說為法界。以一切聖法緣此生故。此中界者。即是因義。無我等義。如現應知。真如者。中邊論雲。即此中說所知空性。由無變義說為真如。真性常如無轉易故(文)。與此論意同法界者。又雲。由聖法因義說為法界。以一切聖法緣此生故。此中□者。即是因義。法性此論第九疏雲。性者體義。一切法體。故名法性。不虛妄性者。同疏雲。湛然離倒名不虛妄。不變異性者。對法論曰。謂一切時無我實性。無改轉故說無變異。平等性者。理趣分。疏雲。遍諸法故名平等性離生性者。又雲。離生滅故名離生性。法定者。珠雲。諸法之中其性定有。故名法定。法住者。玄贊雲。真如住在諸法之中。體性常有名為法住。虛空界者。對法論雲。虛空者謂無色性。容受一切所作業故。實際者。中邊論雲。由無倒義說為實際。非諸顛倒依緣事故。不思議界。唯識義章雲。楞伽經中表離言說名不思議。 (四十二左)對法第二(至)然少於彼(文)疏九末(五左)釋對法七名已雲。佛地第七有六名。實有與對法別。皆廣解。瑜伽顯揚雖有名並不如對法。不能繁引。 (四十三右)所執諸法通三聚法(文)義演雲。意雲。法有五聚。所謂色心心所無為不相應。今除心心所為喻。然無為不相應名聚者。但約義積聚也。非如色等有質名聚。 (四十四右)然有法中(至)無自言相違(文)。演祕雲。疏無自言相違者。前有法言能取彼覺。後法復言亦不緣彼。既言能取。何不緣彼。既不緣彼。何名能取。故成相違。量標汝言。故無斯咎。 (四十四右)又無違自宗等(文)。演祕雲。疏無違宗者。有法宗言能取彼色。彼心外色。心外色法自宗非有。復非心取。今言取彼。故違自宗。宗置汝言亦無失矣。今謂。疏意自宗不取外境。故無違宗。不待別加汝言。 (四十四右)前我執下有此結(文)。論第一(六紙右)明。我見不緣我等。泰抄雲。謂前第一卷雙被小乘外道竟。即有結(文)。先破所緣實我境。次破能緣我見心。即此破法之中亦爾。先破心外實法定非是所緣境。次破緣心外法之能緣心定非緣之。 (四十四右)問若爾心境(至)。唯有識耶(文)。泰抄雲。疏雲。問。若爾心境者無前境亦如前心。亦心則心境無有差別如何言唯識。問意如是也。論雲。若執唯識真實有如執外境亦是法執者。問曰。如下第十卷雲。識唯有內。境且通外恐濫外故。但言唯識。難雲。境濫外故但言唯識不言唯境。識亦通偏計外識。應不得言唯識。今解雲。下雲境亦通外者。境通外本質有。不是偏計所執境。若遍計所執境即有如前妨難。若通外本質即無妨也。又外本質通情非情。識唯是有情境。即是未。從心變故攝未歸本。故言唯識   (四十五右)二障三住過十地斷位(文)解深密四瑜伽四十三四十八(二十一右)皆說三住斷故。義燈七本(五十四左)雲。問。諸經論說二障三住斷。如何四地伏我見等。答。彼約皮完實等三非望別別所障地者(文)。疏十末(五左)雲。問。俱生煩惱十地不除。何故四十八說二障三住中斷(乃至)如彼論說。於極喜住一切惡趣諸煩惱品。所有粗重皆悉永斷。一切上中煩惱品。皆不現行。於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中。一切能障無生法忍。諸煩惱品所有粗重皆悉永斷。一切煩惱皆不現行。於最上成滿菩薩住中。當知一切煩惱習氣隨眠障礙皆悉永斷入如來住。此中意說。金剛心位亦是成滿菩薩住攝故。所知障粗重有三。一在皮極喜住皆永斷。二在膚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皆永斷。三在肉如來住中皆悉永斷。得一切障極清淨智。此中意說。已斷處故廣如彼說。故此論雲。由斯故說。即四十八說也。若煩惱粗重非彼種子。即非唯三性。乃所知障地地能斷。何故但說三住斷也(乃至)又雲。三劫分齊成滿位故。無漏觀心初起無間圓滿別故。現起二障多分少分全分無故。一切煩惱分別俱生永害不行。畢竟離故。無生法忍少淨多淨極淨別故。初捨異生分段變易。有差別故。於無漏心未得有相無相滿故(文)演祕雲。疏二障三住過者。有本言通。乃寫誤也。過謂過失。二障之失歷三住也(文)義蘊雲。疏二障三住過者。一極喜住。出過分別二障故。二無相無功用住。出過前六識中煩惱所知二障現行並第七識中煩惱現行故。三者如來住。出過一切煩惱所知二障現種習故(文)五末疏(十紙右)亦同。義演雲。疏二障三住過者。意雲。二障經第一種姓住第二勝解行住未斷。至第三極喜住方斷分別二障。若俱生二障十地隨分斷。至佛地究竟斷(文)今謂。兩說未詳。義蘊為正。義蘊過為出過。與三住斷意同。演祕釋為過失謬也。義演似為種姓勝解極喜三住。瑜伽四十八卷此疏十末明說三住。誤之甚何也。 (四十五右)法執寬故(文)。義演雲。疏法執寬故至可無人執者。此意說。人執起必依法執。要執法有。方計我故。有唯法執。可無人執。如執五蘊等法為實有。然不作一常主宰等解。是若作一常等解。必依於法。由斯義故。人狹法寬故。菩薩羅漢有法。無我執等。以前諸聖有我法執等。 (四十五右)不同性起(文)。義演雲。意雲。我法執不同性起。且如我執唯染污。若法執對二乘是無覆無記。大乘是有覆無記。故雲不得同性起也。或可。性者體也。即有法執時而無我執。不並故雲不同性起(文)。今謂。義演初釋。義蘊有二釋。與後釋同。皆未可也。譬如和氏則兩足時。非石是玉。雖有二乘以為無記。然性本染污。望大小兩乘以為不同性者非也。初釋雲。若有人執不善法執不妨有覆。 (四十五左)有唯法執種子生故(文)。演祕雲。疏有唯法執種子者。如羅漢所起法執。如燈具明也(文)義燈三(二十九右)雲。要集三解。一雲。六七法執從無始來。與彼我見唯同種起。離我見外無別法執。彼說此正雲。由此法執唯有一百二十八種。與煩惱同。今謂不爾。從無始來執法為有。即執為我。可如所說。涅槃見等雖執法有不執作我。豈非法執。此等既法執。豈恆我執俱。又小無學我執已斷。豈不起法執。法執若起許熏種不。若不熏種何闕不能。若許熏種可不生現。此既生現。豈與我執恆同種耶。雖說頭教百二十八。不說各各與惑同種。義演雲。疏有唯法執種子生至種起者。意說。如阿羅漢及八地已去菩薩所有法執。但從法執種子生。不從我執種生。何以故以我執已斷。或以伏故。既我執不熏成種。由此但從法執。起即釋寬廣義也。 (四十五左)又俱所變(至)故無妨難(文)演祕雲。疏又俱所變等者。變似我時必變似法。變似法時未必有我。言亦爾者。亦前二執義蘊亦同。 (四十五左)如計外境(至)有非一常(文)。義演雲。意雲。自有計法不計我者。如執外境為法而不計為我。由此故知。顯計內法而許於法非計我者。內法計且有非一常故。如計五蘊等為法。於中何有一常之想。總有計為我者要依法體上計。故知法寬我狹也。 (四十六右)恆無轉故(文)。義演雲。意說。無間斷也。 (四十六右)然第七識(至)第八識有(文)。義演雲。疏然第七識至第八且有者。意說。安慧菩薩計。第六識具有我法二執。第七識中唯有我執。總八識皆有法執。今但說正義不敘傍義(文)今謂。非總八識皆有法執。 (四十六右)論二有間斷(至)執為實法(文)。演祕雲。論緣識所變蘊處界等者。問既雲所變。八識幾是能變識耶。傳有三釋。一雲。唯除第六。顯餘七識。第六所變即親所緣。下文別說起自心相執為法故。二雲。通八。雖第六變是親所緣既是親緣。故蘊處界唯是有漏。同前取蘊。但開合異。有義斷雲。言識所變即親緣。如何復言起自心相。由此但依疏解為正。 (四十六左)非二十句見及六十五等(文)。義演雲。疏非二十句至見道斷故者。意雲計我中唯說蘊者。顯此即蘊計我中有二十句六十五等。分別起攝唯見道斷。修道我見雖無二十句六十五二差別。然蘊有作用。故計蘊不計處界。今此俱生法執通計三科為法故無二十句等。修道方斷。非見斷故。 (四十六左)如我見說(文)義演雲。意說。此二十句等如下第六卷解見中說。 (四十六左)此執有說(至)故不相違(文)。義演雲。意雲。安慧師計五識有法執。今說間斷法執在第六識者。據護法正義說。故不相違。 (四十六左)然我本相(至)不說處界(文)。義演雲。疏然我至不說界者。意雲。此會前說我之文。蘊有作用故計為我。無為等無作用不計為我。若爾行蘊豈不攝無為耶。答。不攝。是故不計無為為我。雖且有計者。以少不說處界。故疏雲計為少。 (四十六左)然說我為一(至)不然(文)。義演雲。意雲。但計我為一常。即計我中且有處界。若約作受之用計為我者。法即不然。蘊既有作用。明知但計蘊為我也。 (四十七右)不了此界處(至)下准之知(文)義蘊雲。不了界處自心所變。而執離識實有處界等法。下解。起自心相執為實法。准此可知。 (四十七右)又緣識(至)我中二解(文)。義演雲。疏同前我中二解者。即有二重影像。起自心相者。是依他起相分。執為實法即遍計所執也。 (四十七右)然涅槃經(至)故通界處(文)涅槃經十三(二十一右)雲。世尊諸外道等。種種說有常樂我淨。當知定有常樂我淨。世尊以是義故。諸外道等亦得說言我有真諦(文)。義演雲。疏涅槃經外道至無作用故者。意雲。外道計佛性為我。此約不相似為論。如何不相似。答。夫須我有作用。謂作受主宰等用。然佛性無如是用故雲不相似但名緣蘊者。說此同我中約相似計我名緣蘊也(義蘊雲。以變相故。前名緣蘊。計法無違)法可與同者。意說。若計佛性為法。即可與同以佛性不離法自體故。故計法通佛性。計我不通佛性。疏唯言緣蘊至有少功能故。此釋難難雲。緣蘊計我作用應是實。答。緣蘊計為我。雖無實作用。然有少功能。即作受主宰等功能也。問。此意如何。答。意雲。緣蘊計我。但據有相似作用義說。今緣處界為法。約不相似說。各舉一邊義不相違。若相似不相似合說顯皆得。 (四十七右)又依於本質(至)佛性為我(文)。義演雲。意雲。我中唯計蘊者。以本質及相分相似俱有漏故。若據本質與相分不相似說。且得我中說有處界。如外道計佛性為我。雖不相似而且計我。言不相似者。本質佛性與心上所變我相而不相似。有漏·無漏·有為·無為·依他起·圓成等。有差別故雲不相似。故疏雲相似不相似合說。且得我中計其處界。義蘊亦同。 (四十七左)若但依相似法為論(至)但言蘊(文)。義演雲。意說。若但依相分本質相似者。法中但合說蘊不說處界。何以故。然法執心緣蘊時。所變相分與本質相似。俱有漏故。處界即不然。緣處界變真如時。所變相分是有漏。有為。是依他起。然本質真如是無漏。無為。圓成實攝故。不相似說法中應但言蘊不言處界。親所取相分與質不相似故。 (四十七左)以前准後前加處界(文)。義演雲。意雲。若計真如為我。時本質真如與所變相分雖不相似。然以前我准後法執。前應如處界。何以故。以相似不相似合說故。所以加處界。 (四十七左)以後准前應除處界(文)。義演雲。意雲。若論計為法時。蘊處界總通計為法。今約相分與質相似為論。故除處界也。何以故。以蘊本質相似。處界本質與相分不相似故。據相似除不相似。問。據論文計三科總為法。何故今除處界耶。答。論總計三科為法者。據不捨法自體總計為法。今除處界者。據質相不相似故須除也。 (四十七左)以親相分(至)取字(文)。義演雲。意雲。我執唯計蘊。蘊蘊從取生。本影俱有漏。所以我中加取蘊字。後法執中說蘊處界。即通無漏。如執佛等為實有。即質等是無漏。所以法執中無其取字。以取是煩惱異名。此約有取字無取字簡。 (四十七左)我唯總執故(文)。演祕雲。疏又我唯總執故者。執總聚法以為我也。問。別計五蘊亦為其我。何得名總。答。雖別計蘊亦得總名。且如色蘊。含根境等不同處界。名總無失。有雲。且舉總執。據實有別。詳曰。此非善釋。失疏本意。若一一蘊皆別別計乃分別我非俱生計故(文)泰抄雲。又我唯總乃至故說三科者。此文即是第三解。然有為為之為總。無為名之為別。准別法界法處中有別無為。若我執唯約總緣。故唯執五蘊論我。不執界處為我。以界處中有無為別法故。若法執即通總計有為法。別計無為法故。所以法執中通計三科為法也(文)義蘊雲。疏又我唯總執故緣五蘊等者。問。前明我中亦言或總別。何故此說唯總執耶。答。前雲總別約諸蘊明。今言唯約當蘊說。不是別執一一根塵以為我故。法執不然故通總別(文)今謂。演祕義蘊為正泰抄不允。   (四十八右)第七識者(至)除斷(文)。義演雲。疏第七識者至除斷者異意雲。若第六識中法執地地別斷。若第七識中法執以極微細。要至金剛心方斷。道雖數數修但伏斷而已。問。第七識中障十地斷不如是。問答至下當知。 (四十八右)若以見道(至)下道能除(文)。義演雲。意雲。三心中初品名細。中品名中。第三品名上約難易。易斷名細。難斷名粗。粗品且名細者。意雲。約九品說粗者先斷。細者後斷。若據初斷名斷。即九品中初粗者且名細也。約道難易說不相違也。 (四十八左)以品從道(至)下品故(文)。義演雲。疏以品從道至下品故者。即釋上所以也。今以道從品至不相違者。即如此間所說。是細名難斷也。 (四十八左)又我至唯菩薩故(文)。義演雲。文外有問雲。何故我執言修道。此中言十地耶。答。如疏言。 (四十八左)然初地中(至)有修道(文)。義演雲。意雲。且如初地即名見道。餘者即合有九地。如何此中言十地耶。應言九地。故言如初地名見道。有三心別名。若入住時名見道。出心及以後名修道。故得初餘九地名十地。雖以後九地有三心。然除初見道入住心已去說諸地。諸地有三心。皆名修道品。不名見道也(文)泰抄雲。疏雲。然初地中入住出別故。十地中皆有修道者。有人難雲。初地既是見道。唯斷分別惑。如何今雲十地修道能除細法執。解雲。且如初地有入住出心。若入心則斷見惑住出心則除斷細法執故無違也(文)今謂。義演雙取入住以屬見道者非也。以見道唯有入心故泰抄為優。 (四十八左)簡遊觀心(文)泰抄雲。如不斷惑道。根本後得智皆是遊觀。或遊諸等至定為調心故亦是遊觀。如佛十力前四無畏本是遊觀。無漏是勝進道。然勝進道有二種。有一類即四道中勝進道為進。餘品勝前進後。有一類別別勝進即佛十力等皆是別別勝進道。 (四十八左)若所知障(至)十地中斷(文)。義演雲。意說。五識無法執。不可言十地斷。據五識中俱生所知障。且得與第六識中法執同十地斷。 (四十九右)五識(至)亦初地斷(文)。義演雲。疏五識至且初地斷者。意雲五識中無法執。不可言初地斷然五識中分別所知障。且得與第六法執同初地斷而由第六識法執生故。 (四十九右)故此中無(文)。義演雲。疏故此中無者。即五識中無法執以無分別。以無等我度性故。 (四十九左)此二亦有(至)六十二等(文)。義蘊雲。蘊相及自性等相名為二也。問。蘊處界等總別可知。自性等相如何總別。答。自性為總。三德為別。或三德為總。二十三諦為別。實句名總。地等名別。此自性等雖言總別然說二十句等雖在於蘊不說此也。問。我執兼於我所可有二十句等。法執既無法得同於我耶。答。准理亦有法我所也。如執色為法我亦有法我有色。色屬法我法我在色中住。六十五句亦准此知(文)泰抄具列其數已雲。問。准知下疏文應是六十五句意。此中言六十二。答。准下文言煩惱障者。諸百二十八根本煩惱。其所知障者。所執實亦有百八等。故知我執中既有二十句六十五句。其二十句六十句我執俱時。必帶法執。法執與前我執自體既起故。故法執亦有二十句六十五句也。然不可別作句數。言色是法色。是法樓珞等也。然此中准有六十五句。然疏文中錯言六十二句也。 (四十九左)一心而論准我中說(文)。義演雲。疏一心而論准我中說者。約無間道斷名初。若依三心者前二心對第三心名初。或可三心中第二第三斷者。望修道且名初也。 (五十右)如樞要說(文)。上末(三十三右)雲。此二法執粗故易斷。入初地時乃至除滅。初有四種。一地位。初在初地斷非餘地。二聖道初。彼中唯見非修故。三真相初。在真見道。非相見道故。四四道初。在無間道。非解脫道故。此依一心見道。非斷粗重。釋在此四。初斷分別法執。若解脫道斷粗重。三心見道等隨義應說。迷淺必深。人執必法解淺非深。人空非法。悟深必淺。法空有人。迷深亦淺。法人俱起。然人必常一有法不帶人。人用必帶體。人執定有法。 (五十右)第七本法定有(文)。義演雲。意說。第七識中法執行緣。言有本質境。即第八識也。第六識中法執所緣本質。或有或無。何者若修道俱生法執所緣有本質。若分別法執所緣或無本質。即如緣五蘊有質。緣自性等無質。 (五十左)即是解深密經(文)。彼第三(二左)雲。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諸毘缽捨那三摩地所行影像。彼與此心當言有異。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當言無異。何以故。由彼影像唯是識故。善男子我說識所緣唯識所現故(文)義演雲。疏解深密經者。彼經意說。一切法執必有影像。當心若執實有。故說皆緣依他起性。且舉初幻事等餘七喻。如攝論(文)今謂。義演釋等字。意與疏不同。然亦有理。 (五十一右)論緣用必依實有體故(文)。義燈三(二十九左)雲。論緣用必依實有體故者。問。若無體法雖無緣義得有所緣者。何故前第一雲。非諸極微共和合位可與五識各作所緣。答。五識不能緣細境。故說非所緣。不障第六緣無變相成所緣義。若爾何故觀所緣。雲極微於五識設緣非所緣。答。意破所緣設。縱緣義無實體。法望於六識。皆不成緣。問。假法及無皆不成緣。大乘第六緣兔角等。此相分假。得成緣不。若許成緣何故破他。若不成緣豈無親所緣緣耶。答。小乘等執識外之法。假實皆無非所緣緣。故前破之。大乘所緣是不離識。簡遍計故。皆得名實。成所緣緣(文)樞要上末(三十三左)雲。緣用必依實有體故者。此據正理。外道小乘所執體無。不得成緣。有所緣義。前卷設許。薩婆多等有極微。故縱成緣義而無所緣。就他比量非自所許。今述正義。故不相違。 (五十一左)二十唯識(至)名不如實(文)彼論(十一右)雲。諸他心智雲何於境不如實知。如自心智。此自心智雲何於境不如實知由無知故。二智於境各由無知所覆蔽故。不知如佛淨智所行不可言境。此二於境不如實知。由似外境虛妄顯現故。所取能取分別未斷故(文)義燈三(三十左)雲。然二十唯識論雲。他心智雲何知境不如實。如知自心智。不知如佛境。此文有徵有解。有逐有答。初二句外徵。以前答他除佛已外雖知他心然不如實。以他為質相分少似。不能稱實與本質異。故不如實故。今外徵。他心智雲何知境不如實。如知自心智。論主為解不取見分緣自見分。已除佛外皆不能緣。據一剎那非前後量故。如實知故。亦非自證。取前後緣及緣別識。亦變相故。不如實知。他復遂雲。雲何知自他。俱不能如實。頌第四句不知二字是論主答。若他心智除佛已外由法執蔽。若現行。若種有此無知。覆心及境故不能知。即由此覆不知如佛淨智所行離言說境。一不知言通。答前遂並顯不知如佛所由。准此論意。頌不知言無知不知合名不知。通遂及答。 (五十一左)如非所緣(文)。義蘊雲。論如非所緣者。問。五七緣境不遍。可有非所緣境。猶如聲等非眼識緣。可以為喻。第六遍緣十八界等。將何為喻。又佛身八識既能遍緣。應無同喻。答。第六意識非恆遍緣。故得喻。佛身諸識就他宗說。小乘不許恆遍緣故。又此除佛約餘位說。理即無違(文)泰抄雲。疏雲。如非所緣者如聲境非是眼識等所緣境也。 (五十二右)如二十疏及下第七(文)。第七論(二十四右)雲。外色實無可非內識境。他心實有。寧非自所緣。誰說他心非自識境。但不說彼是觀所緣。謂識生時無實作用。非如手等親取外物日等舒光親照外境。但如境等。似外境現名了他心。非親能了。親所了者。謂所變。 (五十二右)然上座部法藏部(至)互能緣(文)。宗輪述記雲。密之與藏義意大同。法藏法密二義皆得(文)義燈三(三十一左)雲。婆沙第九雲。如法密部。彼作是說。惠等能了相應受等。此意不說各能自緣。但互相緣婆沙復雲。或復有執。心心所法能了俱有。如化地部。彼說是說。惠有二種。俱時而生。一相應。二不相應。相應惠知不相應者。不相應惠知相應者。俱捨法師釋雲。言相應者。與同時起心聚相應。不相應者。即前後念不與同時心聚相應。此之二惠更互相知。今猶未了緣俱有法言。及西方師義待後撿文。今又釋雲。言相應者。即四蘊。不相應者。即是色蘊及前後四蘊。與四蘊俱不緣自相應。能緣俱起不相應蘊名了俱有。智相應蘊前後智知。前後起智即是不與此智相應。能知此智相應四蘊。即前後相應智更互相知。大眾部說。智等能了為自性故。能了自他。如燈能照為自性故能照自他(文)。演祕雲。疏然上座部等者。按婆沙論第九雲。或復有執。心心所法能了相應。如法密部。彼作是說。惠等能了相應受等。有部破雲。問。何緣不知相應諸法。答。同一所緣俱時轉故。謂一有情心心所法於一境界俱時而轉。理無展轉互相緣義譬如多人集在一處或同觀下或共觀空現必不能互相見面。心心所法亦復如是。若智能知相應受者。彼受為能緣自體不。若緣自體則有前說緣自心過。若不能緣則心心所應俱時起不同所緣。勿有此失。故不能知相應諸法(文)今謂。義燈未詳。准婆沙論。化地部意唯約心聚不舉色蘊等。如俱捨師。然西方師約色心等。見婆沙中。 (五十二右)化地部說緣共有法(文)。演祕雲。疏化地部說共有法者。按婆沙第九雲。或復有執。心心所法能了俱有如化地部。彼作是說。惠有二種。俱時而生。一相應。二不相應。相應惠知不相應者。不相應知相應。詳曰。釋相應等。具辨如燈。疑共字錯。共字濫俱。寫者草誤。或俱與共義意相似。疏取意談。而非錯也。有部破雲。問。何緣不知俱有諸法。答。極相近故。如籌霑取安膳那藥置於眼中極相近故眼不能見。此亦如是。 (五十二左)西方師說(文)。演祕雲。疏西方說惠俱五蘊等者。按婆沙第九雲。西方諸師作如是說。與惠俱生諸蘊。相續自身攝者。是俱有法有部難雲。若爾眼識應不能取自身諸色。餘識亦爾。彼作是說。五識能取自身中境。意識不能。有部難雲。若爾意識應不能取一切境界。便為非理。有部自雲。此隨轉色及此隨轉不相應行名俱有法。詳曰。化地西方二義文同(文)。義蘊雲。西方師說。與化地部大旨相似。太疏雲。化地部是西方師(文)今謂。太解非也。化地部與西方師別。是故婆沙第九別舉二家。然二家意不遠。演祕義蘊並言相似。非謂同一師。光記雲。西方諸師即是迦濕彌羅國西健馱羅國。彼亦多有說一切部師。泰抄意謂。惠俱五蘊等者。謂前五識依五色根而起。且如眼識相應惠。純緣同時心所及眼根等。言身中色等是根種類者。此則身中扶根四塵。是五根界色塵種類。故雲根種類。然惠緣俱有有。總有二說。一唯緣。眼根不緣扶根。二雙緣。二根今則依第二說。乃至身識亦復如是。具如抄辨。 (五十二左)五識依色根(文)。演祕雲。疏雲。五識依色根等者。釋五識緣俱色所以。 (五十二左)大眾部說(至)與大乘同(文)泰抄雲。疏雲。大眾部等說心心所法能取自體失大乘同者。此師意還能自緣心體心所亦能伏若大乘見自緣見分喻。若大乘自證分能緣見分相似不即如大乘有自證見分也。其大眾部與大乘同也。此即二說。一說設佛境智非妄皆見分方同所緣者。然疏中有二解。前師是不正義徵。後師為正。前師說曰。其佛果位同示心心所無不許疏智緣。但見分同緣前境即成同一所緣諸自證分。若緣自見分即成遍智。後師說曰。佛果位心心所雖不稱親相緣。亦除疏相緣。故成遍智。如餘心所見分同緣心心所。見分時其心王自證分緣自見分。即成同一所緣。 (五十二左)此有二說(文)。下第三(十六右)疏三末(八十七右)如第二卷已解。佛地第四下第十卷諸門分別。 (五十三右)設佛鏡智(至)亦成遍知者(文)。義演雲。意雲。且佛鏡智。然以二十二法之為體。然許各各自證分緣自見分。更不許相應法互相緣。智影者。即心心所影像也(文)。演祕雲。疏設佛鏡知等者。問。凡夫自證亦各自知。應名為佛。答。佛一剎那知餘一切及自相應。凡夫不爾。不名為佛。 (五十三右)見分之境心等必同(文)。演祕雲。疏見分之境心等必同者此會違也。謂有難雲心心所等各緣自見。自見既別。如何王所名同所緣。故有斯答(文)義蘊雲。疏見分之境心等必同者。一約本質名同。二約相分名同。同是青故。問。若以同者一約見分之境名同。亦應同是見故自證分之境名同。答。自證分境俱是見分。了別領納等行相各異不可名同。見分之境青青不異。故雲同境。 (五十三右)第三師說等(文)。義蘊雲。疏第二師鏡智心心所許許相緣者。問。此與上座部同聚相緣復有何別。答。彼親所緣此變影故。問。如心所見分緣心王體。見分為自緣不。若自緣者。刀不自割如何見分自緣見耶。若不緣者。如來應非遍知。答。心王見分雖不自緣。是自證緣亦名遍智。問。若爾心王所應非同一所緣。以王見分不自緣故。答。心王自證與心所見分同一所緣。於理何失。但得有同一所緣義。何要與見見。同名同一耶。心王既然。他皆同此。前二解中初解不正。若以自證緣見盡故名遍智者。凡夫亦應遍智。 (五十三右)於見分上佛現彼影(文)義演雲。疏見分上現影者。即於智見分上現受等心心所影像相也。前論自證分上現見分等影像故不得。 (五十三右)然一一自證分等(文)。演祕雲。疏然一一自證等者。且同時心除受以外與餘心所緣受見時。受自證分亦緣自見名同所緣。不要受見與餘見分同緣受見方名同緣。緣餘心所亦復如是。 (五十三右)又遮親所緣(至)因明法爾(文)泰抄雲。疏雲。又遮親所緣非即許彼為疏所緣。因明法爾者。准因明法但遮餘宗親所緣何妨。亦許疏所緣。又解。雖是遮彼親所緣非即許彼疏所緣。親疏俱遮故。因明法是遮詮門也(文)義演雲。疏又遮親所緣等者。意雲。解論中非親所緣宗。但遮親所緣。即非許彼受等心王外實有體為疏所緣。因明之法但遮他為詮。是返不顯許疏緣義(文)今謂。准泰抄並義演釋非不之不衍異。 (五十三左)問心緣受時(至)不能自緣(文)。泰抄雲。疏雲。問。心緣受時自緣不。乃至受等不能自緣也者。此大乘中問上座部。且如餘心心所共取前境時。其心心所同緣前境。其心心所同緣受時。其受不與餘心心所同緣。自受相應受。若不自緣則同一所緣義不成此問也。疏中無答。疏外答雲。我同一所緣唯望緣前境同義則成。不望自緣相應為論也。論宗釋集雲。此等疏文即是婆沙論中破上座法藏部。上座法藏部計。同成心心所親得相緣心不自緣也。 (五十三左)其破緣共有俱生色等(文)婆沙第九(七紙左)義演雲。疏其破緣共有俱生色等者。此破化地部。如婆沙說(文)婆沙第九(八紙左)雲。或復有執。心心所法能了俱有。如化地部。彼作是說。慧有二種。俱時而生。一相應。二不相應。相應慧知不相應者。不相應慧知相應者。 (五十三左)自緣妨(至)第二師釋(文)。演祕雲。疏自緣妨至第二釋者。前雖多解後解為勝。故指第二。 (五十四右)厚嚴經(文)。即密嚴經也。玄奘翻譯引之。與今密嚴經不同蓋為此也。泰法師佛地疏雲。法師持梵本來。若翻可得五六卷許。然未翻也(文)義演雲。密嚴經是同本也(文)泰抄雲。厚嚴經解雲。讀誦此經者。功德厚莊嚴故名厚嚴經。此經西國有本。大唐無也(已上)今謂。靈泰不見佛地疏故致斯錯。 (五十四右)論有作是難(文)。演祕雲。論有作是難等者。有說。唯敘外道難也。有義兼敘小乘之人。若不爾者。下通難中雲何說。言又假必依真事立者。理必不然。此除於誰。既有後牒。明前有難。詳曰。有義為勝。犢子等部許有我。故餘無我者。與有我計合而言也。疏中但雲此吠世難。不言唯。故意亦通也(文)次下(五十三右)引演祕此依第一有說。 (五十五右)此中難意(至)名為真事(文)。義演雲。疏此中難意至名為事者。意雲。此外人就大乘為難。難雲。汝既有所變能似色等諸法。明知有心外所似真事等。即能所似法皆有作用。即名共法。三法既具乃可假說為我法也。此即我法合文。總敘難意。言然似事中有法無我者。此就正理以相分心但計法不是相見實有主宰用故(文)九本疏(六十九紙右)雲。問。第二捲伏世師難假法必依真事似事共法而立。彼皆破之。何故此中假依實法。無實假無(次上·六十八丁右雲。一種類中假法必依實因而施設故。顯揚十六三性中說。不應宣說諸法唯是假法。何以故。假法必有所依因故。非無實法假法成立。若異此者無實物故。假亦應無。即應破壞假實二法。二法法壞故。應無雜染。雜染既可得。當知必有依他起性矣)答。彼計真事即實等句義。似事依此真故成。共法是德。又真事是法自相。今破彼實等句義非真事真事無故似事亦無。德句共法亦無非於自相有似名起。今於法共相方有似名生。然共相中要須稍有體法。如青黃心心所等方可假說長短不相應為假法。非無彼實有此假故。前破他真真非實故。於彼所執體全無故。今言實事稍擬宜故。問。若爾何故說依他名似我法。我法實事無故。答。前言依他似彼妄情能執實我實法說為假還是依實說假我法。非依妄情之境說假我法。我法無故。 (五十五右)然似事(至)依他性故(文)。義燈三(三十二右)雲。論如有真火等者。本雲。依他之中有似法無似我。法謂軌持。依他中有。我謂主宰。依他中無法別種起。我無別種不障名似。但有無別。餘多不了。異釋云云。要集中說人類猛等及緣自共相等。皆不得意。設難失宗。煩不能伏(文)義蘊雲。疏然似事中有法無我等者。法有本質。我無本質。故似事中有法無我(文)所變相分有軌持。故但可名法。以無一常主宰之義不可名我。問。何故相分非主等耶。答。非自在故不可名主。無割斷故亦非是宰。相分類多不得名一。有生滅法不可名常。故疏釋雲。依他無我也。 (五十五左)設雖極微(至)不爾(文)。義演雲。疏設雖極微至不爾者。意雲。此設遮外難。難雲。若從種生。是有體法方名法者。極微既假無別種子生。應不名法。答。不爾。極微雖設影像必有可持體。故得名法。當拆之時且依粗色熏成種子。其我要須有主宰用。不同於法故雲不爾。所以極微但得名法。不得名我也。 (五十六右)真事既無(至)依何得有(文)。樞要上末(二十四右)雲。所以既無。說誰為能似。能似假說無故。共法之似亦不成。不得別解義依於體等。假世間聖教二似俱不成故(文)義演雲。疏真事既無。故所說假依何得有者。意雲。若無識外真我法者。即相見上我法義。依何得有。真事無故。似義不成。 (五十六右)無所說義(至)亦不成(文)疏一本(四十三左)雲。有體施設假。聖教所說雖有法體而非我法。本體無名強名我法。不稱法體。隨緣施設。故說為假(文)演祕雲。疏無所說義假法者。牒所無假。前擇由假說我法中。疏有兩判一假我法乃屬於說。但假言說以為我法。二假我法不在於言。以所說為我。今非第二。疏其體似法亦不成者。正難似無(文)。疏一本(四十五右)雲。聖聖所說我法二種。依識體上有我法義。義依於體依有體法說為我法(文)義演雲。疏無所說至亦不成者。此展轉難前無真事似義不成。今難無似義似事之餘且不成。言體者即相見體。或識體。類實句說有似火不成也。或可似者即所似也。故同異句及實句皆是所似事。約此所似假說火等不得成(文)義蘊雲。疏無所說義假法故者。前說見相分上有我法義。故聖教中假立我法。今外難雲。既無真事。假義亦無。假法無故似亦不成。無所似故此展轉難。思之可知。 (五十六右)似無依故即義依體假(文)。演祕雲。疏似無依故者。釋所以也。汝宗說似依於假立。所依假無能依之似故亦不有。疏即義依體假者。此結依於義依體假而為難矣。 (五十六右)又所變之(至)假不有(文)。演祕雲。又所變之似既無等者。由無真故似無也。疏能說之假不有者。有所變似。依之立假。由似既無故假不立。言能說假即前第一假。我假法但依說立名為能說。 (五十六左)即有體施說假(文)演祕雲。疏即有體施設假者。結依有體施設假難。 (五十六左)世間我法標宗說無(文)。演祕雲。疏世間我法標宗說無者。論主標宗無世我法。所以外人但難聖教。 (五十六左)論彼難非理(文)。演祕雲。論彼難非理者。詳曰。科判具疏。又今助科總分為二。一彼難非理至前已破故。總非小乘及以外道。二依類等下別破二計。犢子等計既許有我。故作此科。亦應無失。 (五十七右)論依類依實(至)俱不成故(文)。演祕雲。論依類至俱不成者。問。假依類實。外意何耶。答。彼雲假者。依似共立。類有似共。如言人類由人相似方得類名。人業大同名為共法。由類有此似及共法故。假依類。又實句火內外皆有。人身內火似身外火。設與外火同有猛赤亦有似共。故假依實。即人身中有斯類實。故依類實說人似火。又依宗計。凡諸假說皆依類實二句所攝非唯假火。 (五十七右)前舉火喻(至)實法中破(文)。泰抄雲。前舉火喻難中。真火論主意非之。在於心外實法中破者。意說。前舉火人等喻。外色言有實火者。即論主在前卷破六句義中。破九實之火大也。 (五十七右)若大有為類(至)是別義(文)。義蘊雲。大有一法不可言離。以恆有故。若同異性或同異可有互相離義。故下以為用。又類是別義。故知是同異性也。問。初雲類者性也。何故今說類是別耶。答。今言別者。即此簡之。問。論雲依實俱不成者。而猛等共法德句所收。何不依德假說火耶。答。猛赤雖即是德。唯依於實而無共義。類實二句似火人有似共義故依彼也。 (五十七左)論依類假說(至)非類有故(文)。演祕雲。論依類假說理且不成者。下別破類實。破類實中皆指似共。有義初破依類似事不成。後破依實皆通破彼似事共法。此定非理者。詳曰。雙破定然。非非理也。論破類雲。若無共德。而假說彼等破依實雲。若謂。人火德相似故等。此即如次破共似法。何言非理。若言如次舉無共似以破似共。理亦不然。文既明言彼無共似。何故不得名破共似。故應從前雙破為正。 (五十七左)先破假火(至)德故(文)。義演雲。疏先破假火至德故者。意雲。彼宗計雲。人類同異句收。而假說火等。以人性忽似火。人火上俱有猛赤名共法。論意如是。今破雲。猛赤在德句。非在同收。 (五十七左)地有十四德(至)液性潤行(文)。十句論(六左)雲。地由幾德說名有德。謂由十四。何者十四。一色。二味。三香。四觸。五數。六量。七別體。八合。九離。十彼體。十一此體。十二重體。十三液體。十四行(文)。准此論。地有重德無潤。恐所覽有異。義蘊雲。疏地有十四德至除香取重者。問。何故地有香。而無重水有重而無香。答。墜隨之因名之為重。地是安靜。非墜隨義。無重德。水有重者。現見雨落墜隨故。水無香氣。香唯地有故。非水德。問。何故火中無味潤重。答。火非舌根所得。故無味也。火性乾物無攝持用。故無潤也。火性炎工非墜同。故無重也(已上)今謂。疏主所覽論本十四德中有潤無重。邑師所覽亦同疏主本乎。或且順疏文為釋乎。以理言之則地有重德。現見大地依水風輪。何其無量乎。思之。 (五十八右)猛即行中等(文)。義演雲。疏猛即行中等者。意雲。勢用是行德中作用因。非念因。合火德收。火有猛利勢用。故非同異收。 (五十八左)雖有同異(至)無火德等(文)。義演雲。疏亦有同異類無火德者。汝若許類無德且假說者。水上且無火德應假說水為火。以人例水。水既不得名火。人且不得假說似火。言如汝所執至如水等者。作量破也。水既無火。人且無火。一種無共法故。 (五十八右)論若無共德(至)說火等名(文)。義蘊雲。問。水中既有色行二德。應有赤猛。何無共德。答。水雖有色而非赤色。有作動行無猛利勢。與火不同。故無共德。之行德如前。 (五十九右)論人類猛等(至)互相離故(文)。演祕雲。論人類猛等現見亦有互相離者。具辨如疏。問。外救意雲。說猛赤人而似於火。此人人類與赤等德不相離。故不說一切人類猛等皆不相離皆似於火。何故諸德並以貧富先後事等。以辨相離而為難耶。答。有雲。人起嗔時面赤心急。假說為火。彼若歡喜面白心緩。雖無猛赤曾起猛赤亦說似火。雖與德離猶說似火。故不得言不相離故。方假設也。此亦不然。言人似火皆依於現不約曾言。若據曾言。不息他救。救雲。汝依曾有名為假者。我據有體名不相離。說之為假。斯亦何失。故知不可。詳曰。縱急赤人人類與德有離不離。內德不離。外火猛德與類互離。論據外德雲互相離。而言亦者。以外離德亦內不離猛赤之德。彼若救雲。依內德者。理亦不然。有內無外。便無共法。無共法故過同於前。故論不說。 (五十九左)或復亦有(至)無人類(文)。義演雲。疏或復至無人類者。如牛馬等。此第二解。明知德與人類互相離也(已上)今謂。二解別者。初解以其假說不依於類為難。後解以其不離救釋不成為難。 (五十九左)皆有比量(文)。演祕雲。疏此總結非皆有比量者。前二破中皆有其量。今略言之。破初量雲。汝言類句定不依之立於假火。無共德故。猶如水等。破第二量。宗同於前。因雲。猛赤等德有互離故。猶如水等。更思。 (六十右)等者等取別性等(文)。義演雲。疏等取別性者。意說。猛赤別性彼性此性等。並非共德。即在彼在此性各別故。雲非共德也。 (六十右)此猛赤德(至)實火等異(文)。義演雲。疏此猛赤在火至所依實火等異者。問。外有實火可言依實火異。人上無。何得雲在人所依實火異耶。答。人上有煖。彼宗計為實火收。即實句也。 (六十左)論說火在人不在德故(文)。演祕雲。論說火在人不在德故者。問。外人但雲。由人與火德相似故說人為火。不言其火而在於德。若難彼雲火不在德。豈不相扶。詳曰。諸德云云廣如餘辨。理皆難究。今助一釋。若謂人火德相似下應有難救。而難被雲。若據相似而假說者。即應說人猛赤等德而似火德。不應說人似火也。以人與火不相似故。他救云爾。實以人上赤急等法以類火故。言人似火。舉人取德故。次難雲。說火在人。不在德也。世間說。說彼似火之言但目於人。不屬人上猛赤等德。論文隱括而不具言。義蘊大同。 (六十一右)德是實家可依假說(文)。演祕雲。疏德是實家德可依假說者。此設縱也。德是實德而依於德假說火者。可許其假而依於實(文)義蘊雲。疏雲。德是實家德可依假說者。此設他救雲。德是實德。德既相似。即是依實假說火也。又雲。今不在德。唯在於人者。正難也。意雲。今世間人俱只說火。在人不在於德。縱令德是實德赤不可依。德相似故。而假說也。應依假人說於實火者。以汝本說火在人故有似火。此則便依虛假之人而說實火。非是依實而說假也。 (六十一右)此既便依假人說實火(文)。演祕雲。疏此即便依假人說實火者。假合名人。火是實法。即是依假而立實火。不是依實立假火也。便違本計。 (六十一右)若說(至)名火依實(文)。義演雲。若說至名火依實者。牒他救詞。既說火在人至不說火依實者。論主難。難意者。說火在德。德是實之德也。實相似故。即許依實說火。今既說火在人。應人與火相似名為火。不應說火依實。且如世人說言此灶底火似鐺底火。餘不說灶似鐺底火便雲灶似火。似火。 (六十一右)既說火在人等(文)。演祕雲。疏說火在人等者。世說假火既在於人。即由人似名為假火。非由德似。既依於人立於假火。人非是實。雲何得言假依實立。 (六十一右)此中有救(文)。演祕雲。疏此中有救等者。外為難雲。火有猛赤。火名真火。人有猛等。似彼名假。誰言其火而依於德。乃復難言火不在德。應詰彼雲。人火猛赤所依各異。既無共德。依何說假。無共假說。過如前說。以此等難前已具明故不舉也。問。外若救雲。共謂相似。如汝大乘識變外器。雖各不同相似名共。不說一物貫於二處方名為共。答。略為三釋。一雲。火有猛德。人無其德。以人非是實句攝故。如何得言有於共法而假說耶。若言人聚火聚二中有德相似名為共者。亦為不可。非唯依實一聚之中通諸法故。二雲。以似名共。共似無別。即依二法而立於假。雲何前雲依三法立。故救非理(文)義演雲。疏此中有救者。如演祕敘及如前解者。即如前論雲。謂猛赤等在火在人至有互相離故是也。同前者。應且於水等假說火等名言。不依類成至不異前也者。意雲。故知假說不說類成者結也。假更有救及破者。且不異前破依類假說理且不成等以下文。故諸同於前。更不別敘。 (六十一左)次破小乘伏難(文)。演祕雲。疏以破小乘伏難者。小乘雖立真等三種文不顯說。故雲伏也。此據前難無小乘說(文)。上引演祕有說。唯外道難。今依此義。又有解。兼外小義。上用有解為優。今不據此。 (六十一左)小乘等自辨真事(文)。演祕雲。疏小乘等自辨真事等者。不通外道。名為自也。雖小乘等而非一類。總皆內法。名自無失。 (六十一左)或是外道(至)假亦不依(文)。演祕雲。疏或是外道等者。地堅火熱。如是一切諸法自相名為共許。雖是共許假亦不依此等而立。義演雲。疏假亦不依者。意雲。非但外道假不依真。即小乘假立亦不依真。故言亦也。 (六十一左)論真謂自相(至)俱非境故(文)。義演雲。論真謂自相假智等者。有漏比量名假智。此智但緣共相境。不得自相境。自相境唯現量智得。問。何名假智。答。非是無漏智而得假名也。 (六十二右)第六意識(至)非彼自相(文)。義演雲。疏第六意識至非彼自相者。意雲。色等自相五識現量證智。其第六識隨五識後起智緣。自比智發言語等。詮說諸法。但得法之共相。不得自相。自相性離言詮及分別智等。或可緣此智發言語等者。意說。意識隨五識後。智緣前證自現量智境不著。遂起自比智發言語等詮說諸法。但得共相也。 (六十二右)此就他宗而為此量(文)。演祕雲。疏非謂共許張人身等者。此釋量就他宗所以。以大乘宗不許多法成其自相。眾多法成但和合假(文)。義燈三(三十二左)雲。問。疏中立量。如第六識緣張人時。張人身中餘一切法皆應緣著。雖就他宗為此比量。大乘自宗定心緣時。得張人身一切法不。若不得者應非現量。不得自相故。若許得者。人是假法。共相無體。現量證智如何得緣。答。現量心緣得自相者。各所已體而分別得知。和合法假說為人。非作一解名得自相。釋燒心口外人返難。如汝定心及五八識。得法自相緣火之時。何不燒心。答。宗計有別。汝執言說得自相者。知似身根得火自相即覺燒熱。火以燒熱為自相故。心等亦然。既得自相。何不燒熱。此就外道難。非大乘宗。大乘宗者。根非所燒。而言得自相者。各附已體分明而得。非分別貫通餘法名得自相。不同外道。若外道餘乘各執言說得法自相亦同身根。故作此難。大乘不爾。故自無過。言今緣青作青解者。此比量知不稱前法。如眼識緣色。稱自相故不作色解。後起意識緣色共相作青等解。問。前言緣瓶雖不堅執是非量收。非青青解。何名比量。答。瓶依多法。作一解不稱法體。非量收。青不依多。煩法體。由有分別比量攝。若爾定心作青等解不。若不作解雲何遍處勝處作青等觀。若作青等解定心應比量。答。雖作青解各附自體。不貫通餘得是現量。不淨觀等准此可知。問。言假智詮依共相轉。為緣故名轉。為行解名轉。若緣故名轉。共相體無智緣何起。答。共相雖依本質自相增益似有。假智緣時還依本質以變相分。質相俱無彼共相體。智但緣相不能緣著彼之共相。義說共相以為所緣。顯詮緣不著。名依共轉。或於行解亦得名轉。但生行解。無彼共相。若爾何故名依共相轉。答。依共相解轉。若爾行解緣用有何差別。答。如我執心所緣無我而自執情妄作我解即緣妄解能執心生。故論雲起自心相分別許度執為實我。起自心相。疏有兩解。此依後解。法執亦然。此假智詮雖非堅執行相似彼。若爾行解所取及以共相俱無體性。何得成緣。答。假智緣時隨其所應必定質相。心方得生。故成緣義。非無相質而心獨起。問。既論色體。實非青黃。然假智詮詮緣青時。為遮為表。若但是遮。應無所詮緣。如何實色等說有青黃等。若亦有表。即詮緣青等。如何說言不得自相。答。如似色言依法假立非體如言即實是色者等亦爾。但遮於餘。意欲表此。說通遮表。非以有表即得自相。五八緣時不作色非色非者等解。但證相緣。故得自相(乃至)問。論雲。能詮所詮俱非自相。若能所詮俱非自相。可依共轉能緣所緣不言非自相。應不依共轉。答。能緣假智亦非自相。有分別故言假智。何故不說。答。影略故舉境顯心。 (六十三右)右共相法(至)即得自體(文)。義演雲。疏有共相可得者。即得自體者。意說。如所變水等共相。若說者共相即應濕口。若濕者即應得自體。既不濕者。明知。共相亦說緣不及也。故水火色等假名皆是共相。言下貫通自一切水火色等故。難言自體即是自相。 (六十三右)然非是執不堅取故(文)。義演雲。疏然非是執不堅取者。意雲。如緣青等。共所呼召假有表互遮非青等。但非堅執雲得共相。自相不爾但可內證。 (六十三左)為互遮故(文)義演雲。疏為互遮故但各別說者。意雲。說得共相者。遮非自相。雲得共相。或遮非共相。雲得自相。以互相遮。但別說得自共相等。實親得。 (六十三右)從假智說(文)。義演雲。疏從假智說者。意說。蘊等上空無常等共相。但隨假智所緣行解。而起言說。然離蘊等無別無常體也。但隨解情說無常等。不同無漏觀等。 (六十三左)入真觀時(至)皆別了知(文)。義蘊雲。如無分別智。證知一切諸法真理無不盡。故言了知。非是一一分別了知。 (六十三左)說火之時火應燒口(文)。義演雲。疏說火之時火應燒口等者。此就他小乘為難。他宗雲得自相。故作此難。問。心豈燒耶。答。心是非色不可燒。五根極少淨互不可燒。今謂。難他不違自義。 (六十四右)不若色故(文)。義演雲。疏不著色故者。意說。意識後智緣色不著。遂作青解。若緣著即不作青解。如眼識等。 (六十四左)此謂假智(至)共相處轉(文)。二十唯識長行(八左)雲。論曰。如夢等時雖無外境而亦得有如是現覺。餘時現覺應如亦爾。故彼引此為證不成。又若爾時有此現覺。我今現證如是等爾時於境能見已無。要在意識能分別故。時眼等識必已謝故(文)。述記(下之二十六丁左)雲。述曰。先釋初句。今解初中如夢等字能成喻法等者。等取眩翳目等緣見髮蠅等。此等諸位經部及大乘彼此共許外境非有故以為喻如夢等中。雖無離心外實境界。而彼言謂我見是事聞是事等。起此現覺下合法顯。論餘時現覺應知亦爾。述曰。釋頌初句。現覺二字除夢等。外餘時所起見是事等。如是現量應知亦爾。亦無外境此現覺生。應立量言。除夢等外所有現覺緣非外境起許現覺故。如夢等現覺。此中意說。若實現覺如五識等。不作此解。我今現證如是事境。作此解者。是意識中分別妄覺。非謂現量心心所法。成唯識說。同量證時不執為外。後意分別妄生外想故。現量境是自相分。識所變故亦說為有。意識所執外實色等妄計度故說為彼無。又彼論說。謂假智詮不得自相。唯於諸法共相而轉故。現覺者。必無此智及與此論我今現詮如是事等(云云文)演祕雲。疏現覺如夢等者。薩婆多等許識外境故為難。故若無外境寧有此覺。我今現證如是境耶。為答彼難。故有此頌。言現覺者。作證色等行解之心。如夢等者。此舉喻也。夢中亦言。我見色等。色等之境離心外無。非夢現覺。境亦如是。見及境已無者。正申難意。此師六識不許並起。眼等五識隨一現緣而不分別我今現見。後現作解。是第六識。前現量境及現量心並已落謝。寧許有現量者。起現覺時既無現境。能見亦無。如何此時許有現量。證外境有。 (六十四左)今大乘宗(至)不得自相(文)。義蘊雲。問。既言都無共相。如何復言唯得共相不得自相。答。此同前遮得自相名得共相。若爾亦應遮得共相名得自相。答。自相離言證量得故。但遮自不遮共也。 (六十四左)唯有觀心(至)自相共相(文)。演祕雲。疏若說共相唯有觀心者。大乘共相體性是無。唯觀心中作共相解。約此行解名為共相。具如燈辨(文)義蘊雲。唯有觀心者。大乘共相無其實體。唯有能觀之心。作共許解。現量通緣自相共相者。如在觀中緣其苦空等。雖是共相亦現量故(文)義蘊同演祕義演雲。疏若說共相至比量所得者。意說。觀心現量能緣自相。且亦能緣共相。如菩薩觀心中觀苦無常名得自共相。即體事俱得。若法自相等者。意說。發心現量唯得法自相。不得共相。若共相現量智得。比量智且得。故觀心現量許緣共相。義如前說。又解。言說共相者。共相有二。一者說共相。謂無常等無體。但起言說。二者事共相。謂青黃色體事故。無常等觀心緣名得共相(文)今謂。二種差別太局矣。若說青等是說共相何唯局無常等。義蘊上說此二。以為共相理事。今言說共相不允。 (六十五右)論亦非離此(至)為假所依(文)。樞要上末(三十五左)雲。亦非離此有別方便。有二解。一雲。即以假智詮施設自相為假所依。由假智詮顯於法故。如手指月等。不爾如何說為自後別方便。施設自相可為假所依顯此二。既不得自相。離此前能證得也。二雲。假智詮境不得自相。亦非離此二外更有亦無方便可得自相意顯。自相除證智外莫能得者(文)演祕雲。論亦非離此至為假所依者。具如樞要。有義謂。通外難。外難雲若言於法不得自相。如何喚火便得火等。故此通雲。謂假智詮雖不得自相。亦非離此自相之外有別方便施設自相為假所依。由詮火名無始串習。依火自相不依於水。假智隨名。但緣於火。且如假名詮法自相。雖不稱實要杖所詮自相施設。假智亦爾。不離自相假智生故。問。此即假說必依於真。如何破他。答。雖依自相不稱所依。故不可說假必依真。若爾外言我亦如是。雖假依真亦不說言而稱真故。答。汝之真事許識外有。如前廣破。我但識變。何得相例。詳曰。非無其理。然依論意。本解為正。故論前雲假智詮不得自相。此文即雲亦非離此。若非智詮此以誰。又若自相如何自相施設自相。又施設者。巧便安立所以之義。以彼自相安立自相為假所依。義疏且昧。又雖識變不變有別。而假依真有相濫失。故今不依。 (六十五右)假智及詮(至)說為假故(文)。演祕雲。疏假智及詮至為假故者。假智所變假詮所詮。與法自相而相似故。故說智詮而為假也。義蘊亦同。義演雲。疏假智及詮至說為假故者。意雲。假智及詮所變之相與彼自相相似說為假也。即智與詮得共相。不得似共相。不得真自相名為假也。若得真自相即名真現量智。言以為疏緣者。即自相與假智疏緣。故知假智詮自相境變而緣也。言詮且爾。 (六十五右)故知自性(至)及詮故(文)。演祕雲。疏故智相非所緣者。非假智詮親所依也。非是不許為疏所依。疏緣自性色及詮故者。緣自性色。自性色。 (六十五左)雖不相離各據一勝(文)。義演雲。疏雖不相離各據一勝者。此通外難。難雲。若既不離於聲。即聲與名應無差別。答。雖不相離然據義各勝有別也。名謂詮辨勝。聲為表業勝。據義有別。何所相違。 (六十五左)不聞他聲起假智(文)。演祕雲。疏不聞聲起比知者。不能依聲而起比智。雲不聞聲。非是嬰兒全不聞聲。 (六十五左)此理不然(文)。義演雲。疏此理不然者。難雲。汝若言嬰兒不聞聲應無比智。若爾者鼠既聞貓聲應有比智。既不然。明知串習力。 (六十六右)此鼠前生(至)所食噉(文)。演祕雲。疏此鼠前生為貓食等者。問。前為人等後死為鼠。見鴟等類應不驚走。答。由前前生曾為鼠故。或在人中曾聞見故。故亦驚也。問。鼠等豈皆得宿命智。知彼食已。答。義意如此。非必鼠等作此等心方驚足也。但為俱生而保養命故(文)義蘊大同。 (六十六右)生無色亦爾(文)。義燈三(三十四左)雲。問。無色界無聲。假智依何起。答。有三解。一依多分說。二亦有聲。依定果說。三曾下二界數聞於彼。以串習故假智亦起。 (六十六右)加香味觸(至)猶如於聲(文)。義演雲。疏如味觸至猶如聲者。意雲。香味觸三對自根。是合中知。不藉於聲而得自相。然聲是離中智。以詮法時而疏遠故。聲不得彼法之自相。聲既如是。明知假智及詮俱不得自相。以依聲起。猶如於聲。意說。不帶聲得自相。藉聲起者不得自相。 (六十六左)聲是耳所得無所詮表(文)。義蘊雲。疏聲是耳所得無所詮表者。耳得聲之自相。今言能詮所詮俱非自相。故知聲體不是能詮。問。言語不異能詮。人天共了。豈非語聲是能詮耶。答。聲上屈曲名等能詮。耳得聲時無屈曲相。故聲自相不是能詮(文)義演雲。疏聲是耳所得無所詮表者。聲但是耳所得。耳得聲時亦無詮表。後意緣名。起緣之智解。故知能所二詮俱非自相。 (六十六左)問曰若不著(至)故名為執(文)。義演雲。疏問曰若不著自相至不稱境故者。意雲。若言不得自相。橫分別緣共相時何非執耶。若言是執者。即善心中應有法執。因雲。一種不稱境而得共相故。猶如法執及不善心等。言不稱影像至故名為執者。長連讀之。 (六十七右)或比量等心(至)故不名執(文)。義演雲。疏或比量雲不名執者。意雲。比量心緣相分時互不相稱也。問曰。且如比量心緣境時得稱相分不。若相稱者。即合得自相。若不相稱者。即合是執非量境收。既有二途。如何分別。答。夫言執者。皆須堅執不捨方得執名。不爾不名為執。明知比量心緣境。雖不相稱。而不堅取。故非是執言。若爾者至常本識境故者。此難前也。若言緣相不執即名比量心者。且如色塵望五識。五根及種子望本識。本識亦緣不起執。應得名比量。比難辭。答。不例遠取難詞以解難意。如色色根種別自各各有別體能緣故。五八一向唯現量不同意識比量心。 (六十七左)心心所法此是誰緣(文)。演祕雲。疏心心所法此是誰緣者。根塵種等是心所緣。心知自相。此能緣心誰之所緣。誰能緣此心之自相(文)義蘊雲。疏心心所法此誰緣者。此問心等是誰現量心緣。若言他心智緣至是散心故等者。此且約凡夫等散位緣他心。故作此難也。言護法釋言等者。此護法釋前問。雲現量緣心心所者。是自證分也。言安慧雲等者。此意唯佛現量得他自證分心。餘皆不得。皆有執故。問。安慧自證分何不自緣得心自相耶。答。見分所執無實體故(文)泰抄雲。疏雲。護法釋雲一切凡聖自證分等為證量故者。自證緣見分。是現量故。此解不盡理應言。他心智緣他心時是現量也。如前破無為中說。瓶衣則世共知。即比量知。緣他心智是現量。又緣他心時在定中。始能緣之。明知是現量。 (六十七左)若言他心智(至)如餘散心(文)。演祕雲。疏若言他心智能緣至如餘散心者。問。他心智者即通所收。何名為散。答。且他心智略有三類。一謂如來·八地已上菩薩·所得定·通·無別。二者二乘·七地已還菩薩所得及凡夫人修得之者依定而起。然非即定。復不同散。三者報得此唯散心。若依定起名為證量。報得不爾。以他心聚有非證量故言非證。非謂一切。他心證量義即不遍。若自證分證量義備。故遣他心而取自證(文)義演雲。疏應非證量證量者。現量也。意說。他心智有非現量者。比量也。如報得他心。謂龍鬼等所得是也。問。此報得他心緣何境耶。答。緣比量共相境。 (六十七左)安慧雲(至)是通果故(文)。演祕雲。疏安慧謂佛他心智緣者。問。此師何故不取自證為能知耶答。安慧見分遍計無體。而非是心心即自證。故不自知。但佛他心了諸心也。 (六十七左)自證分等(至)是通果故(文)。義演雲。疏自證分等者。護法意但取心心所各各自證分為現量。不取他心智。雖無漏他心智名為證量。以報得他心智唯散非證量相濫。所以不取。疏通果者。通者是惠從定。所證名果。通即是果名通果。即持業釋也。 (六十七左)二十唯識(至)如佛境(文)。具如上釋。義演雲。疏他心智雲何者。問也。知境不如實。顯不親得。如知自心智者。喻引。如自心前後自相緣互不親證。不知如佛境者。意說不如佛他心智故。意雲。佛他心智親知他心。餘者不親知。若爾佛應心等外取法。答不爾。但極相似名親得。對餘者名親。非親得外境名親。 (六十八右)依他有法(文)演祕雲。疏依他有法謂一色等者。非說共相是依他性有體之法意明共相由扶有體法上而起名依有法(文)今謂。此釋不是此文即說共相。是依他性有體之法。上已言共相之法依他性故。 (六十八右)謂一色相(至)故名增益(文)。義演雲。疏謂一色等者。此明共相依他上立。如言一青色。通諸青色。皆名為青。故此共相於色上增益。然此共相是假。依他色上有也。意說。青色當體增益。是依他起有法。妄情執一青貫通餘青。此共相者故是假者。苦無常等且假故。而明雲似事者即是共相。且如眼識得青自相。名實有相。以現量心得自相。五識同時現量意識應知亦爾。故後尋求等重緣青等。非自相青將為自相。故雲似謂增益非實有相。非謂遍計所執乃名增益非實有相也。共相青等是依他起。故說聲依增益共相而轉。此釋似謂增益非實有相文。 (六十八右)此通三性心(文)。義演雲。疏此通三性心等者。此明增益依他有法。通於善等三性心中皆有增益也。次遍計亦是增益。所執我法都無自體。於蘊處等要執我法。當情是有名為增益(文)義演雲。疏此通三性心者。意說。此增益相通三性心變。若遍計心所變相即無。不爾即有。 (六十八右)及於此中(至)此相是無(文)。演祕雲。疏及於此中至此相是無者。能遍計心所增之相同於共相。體亦是無。故雲及也(文)今謂。此釋不穩遍計豈同共相。疏中分別二相。謂執心違於影像。共相不違影像。若言全同何有違不違之別。上疏雲。法執之心非但不稱本質。亦不稱影像親所緣緣共相之法依他性者。准此疏文。遍計與共相別。可知義演為正。 (六十八左)執必必違(至)影像相故(文)。泰抄意謂遍計妄情執此影像。為常為我。不稱本境。故雲違影像相共相觀心或為無常或為無我等。故雲不違。 (六十八左)心變共相外必有體(文)演祕雲。疏心變共相外必有體者。外謂本質。 (六十八左)然與自相必須合緣(文)。義蘊雲。若作色相。緣通諸色。此名共相。體非真實。於中一一諸色皆名自相。故必合緣。不離自相別有共。故由此心變共相成所緣緣也。 (六十八左)乃至緣我(至)或別緣(文)。演祕雲。疏乃至緣我等者。問。即蘊計我可言實合名必有體。離蘊計我何為外體。答亦依名教而起計故亦名有也。疏或別緣等者。雖不有質然相不無及杖言教亦得名為有合緣也(文)義蘊雲。疏乃至緣我等者。即蘊計我蘊為宗法。離蘊計我相分是有。緣空華作青等解。青等是實或兼實華。若別緣兔角等。以曾聞見牛角等·事兔角之相似同於彼亦名兼實。或取相分以為實法。故成緣也。 (六十九右)又解即共相別緣(文)。演祕雲。疏又解即共相別緣等者。問。前言共相但是觀心無別體性。此何復言亦依他耶。答。遍通諸法名為共相。此實觀心行解安布。今談此心所緣之法是相依他。不爾此心緣何為境。然此相分實不通餘。但是觀心作通餘解。由是前後亦不相違。更有多妨。如燈具明(文)義蘊雲。疏又解至所緣緣者。此解共相設雖該通諸法。然此共相亦是依他。故成緣義。然不稱實。以諸法體各有自性不通他也。 (六十九右)問曰若爾(至)二三諦時等(文)。演祕雲。疏應不能緣二三諦等者。二二三三乃至四合以緣諦也。故置等言。此即壞緣四諦觀也(文)。義演雲。疏問若爾者。意說。共相既是比量者。如何世尊知共相耶。問意如是。又應不緣二三諦等者。意雲。若共相是假者。如何世尊知若空無常等。又應不共緣二三諦等。如觀四諦時。或二二合緣。或三三合緣。乃至合四以緣。皆是共相。共相若假應不共緣也。檢佛地論第六。彼有三解(已上)今謂。演祕雲。壞緣四諦觀者。雜心論八(二十三右)雲壞是雜義。 (六十九左)佛地論第六卷中(文)彼論第六(六右)雲。又此智體能知諸法自相共相二種行相之所圍遶。自相行相如小輪山。共相行相如大輪山鏡智能持。如風持下。如來淨智現量所攝。雲何能知諸法共相。若共相境現量所知。雲何二量依二相立。有義二量在散心位。依二相立。不說定位。若在定心緣一切法。皆現量攝。有義定心唯緣自相。然由共相方便所引緣諸共相所顯理者。就方便說名知共相。不如是者。名如自相。由此道理。或說真如名空無我諸法共相。如如實說者。彼因明論立自共相。與此少異。彼說。一切法上實義皆名自相。以諸法上自相共相各附已體不共他故。若分別心立一種類。能詮所詮通在諸法。如縷貫華。名為共相。此要散心分別假立。是比量境。一切定心離此分別。皆名現量。雖緣諸法苦無常等。亦一一法各別有故。名為自相。真如雖是共相所顯。以是諸法自實性故自有相。故亦非共相。不可以其與一切法不一不異即名共相。自相亦與一切共相不一異故。是故彼論說諸法上所有實義皆名自相。此經不爾。故無相違。義蘊引論少加解釋。須者往見。 (六十九左)如薩婆多(至)共相(文)。俱捨二十三(初左)雲。謂以自共相觀身受心法。身受心法各別自性名為自相。一切有為皆非常性。一切有漏皆是苦性。及一切法空非我性。名為共相。身自性者大種造。色受心自性如自名顯。法自性者除三餘法。傳說。在定以極微剎那各別觀身名身念住滿。餘三滿相如應當知(文)光記二十三(初左)雲。謂以自相別觀身受心法謂以共相別觀身受心法問。如何得知。共相別觀身受心法。答。如正理六十雲。以自共相於身等境一一別觀。又雲。或身念住觀自相者。謂觀於身各別自性。次身念住觀共相者。謂觀身上與餘有為俱無常性。與餘有漏俱是苦性。與餘一切法俱空無我性(受等隨應)又法蘊足第五解身念住中。以無常苦空非我於身受心法一一別觀。以此等論證知共相別觀身等。除身受心三餘一切法名法自性。餘文可知。傳說。在定至如應當知者。顯觀成相。毘婆沙師傳說。在定以一極微。以一剎那各別觀身名身念住滿。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十二終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十三(二末之三) (六十九左)因明乃有多重(文)。如上已引因明大疏。 (六十九左)非安慧文(文)。演祕雲。疏此非安慧文者。經頌所言識所變者。即見相分。其體非無。安慧二分體即不有。所以知非。並結長行亦非安慧(文)泰抄雲。此非安慧文者。其經文中既言故於識所變假說我法名識所變者。即是相見分也。即識所變見相上。假立假我法。識能變者。即是自證分。為彼法立有四分。依相見分上假立我法。此經文既言依識所變。假立我法名。即是彼法義。非是安慧義。以安慧義不立識所變見相分。唯立能變自證分。此經若順安慧義。經文應言。故於識能變假立我法無為。安慧下識所變假於自證分上假立我法故也。 (七十右)所變相者釋頌此言(文)。泰抄雲。疏所變相者。釋頌此言者。此者即前頌中有種種相轉。此所變之能變故釋此字也。即是頌中此字也。所變相者。釋頌此言者。然前頌文中。言彼依識所變。即彼者我法。依識所變見相二分上立也。此能變唯三者。此所變見相之能變有三種。今此論文中。言識所變相者。即釋前頌中此字也。 (七十左)合解下二句(文)。義演雲。疏合解下二句者。問。何故前科文即雲別解三句。今乃言合二句耶。答上言別解三句者。約三能變別解。今合解下二句者。即合解下二句中識字。以識字貫通二句。所以合解。意說。得下識字貫三能變中故。初二識者。即初二能變。第三·識者。即第三能變。 (七十左)多異熟者(文)。樞要上末(三十五左)雲。四十九(初紙)立七地。一種性地。二勝解行地。三淨勝意樂地。四行正行地。五決定地。六決定行地。七到究竟地。四十七(十三紙右)種姓·勝解行·極喜·增上戒·增上心·三惠諦·覺分·緣起·無相有功用·無相無功用及無礙解·最上菩薩住·最極如來住·種姓地。即種姓位。勝解行地勝解行地位也。淨勝意樂地即極喜住。行正行地即增上戒。增上心三種增上惠有。加行功用無相住。決定地即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有三決定。一種性定。二發心定。三不虛行定。此地菩薩隨在第三決定中故。決定行地即無礙解住。到究竟地即最上成滿菩薩及如來住。合立其阿賴耶名。在前四地。毘播迦名通六地。半第七地中攝。第十地菩薩故。阿陀那名貫通七地。然依雜染位。多分異熟通阿賴耶故。又十三住初名通九。第三名通十三。異熟名談十二。故名為多。依生死標。故唯取此。此二解依不共所緣。以三性境。為所緣者。不說二乘。二乘迴趣亦此所攝。疏之二解通三乘解。以上簡自名。必其簡不名心所。以與阿陀那名等故。意名不及第七。故不取之。又簡他識多者。相續義。一切時行名之為多。多時行故。異熟者業果。五果中異熟果。六識雖有異熟而非多。第七雖多非異熟故。唯此名。又多者廣義。即是總義。果熟之義雖通六識非總報主。不立多名。第七非多。非異熟故。名異熟餘識不名(文)演祕雲。論多異熟性故者。有義應作四句。有異熟非多。謂六識中業所感者。有間斷故不名為多。有多非異熟。謂第七識有覆性故。俱非即是六識之中非業招者。俱句第八。遮餘三句故說多言(文)今謂。演祕意。謂多者相續義。此依樞要。疏等以為多分之義可知。 (七十左)菩薩金剛心或解脫道(文)第十論(八紙右)論成佛時有其二說。一在金剛無間道位。是不正義。一在解脫道位。是為正義。今提兩說。故雲金剛等疏三本(七十七紙左)。 (七十一右)名阿陀那此雲執持(文)。淨影天台喜祥等師。說阿陀那為第七名。本據舊譯攝論等。故皆致此錯。應知嘉祥勝鬘經寶窟雲。攝論(梁第一佛性論第三亦同)以第七識名阿陀那。此雲無解識。淨影大乘義章雲。阿陀那王翻為無解。體是無明。癡暗心故。天台金光明疏雲。別而分之是菩薩識。阿陀那識是第七分別識。瑜伽略纂十三(四紙)雲。先雲七及八皆名阿陀那者非。 (七十一右)或名心等(文)。具有十七異名。如樞要中及義燈頌結十七名等。貫練編中引諸釋述。 (七十一右)寬狡何事(至)說熏習位識(文)。演祕雲。疏寬狡何事遮不說者。縱令寬狹有何違事。遮不說之。疏此中意說等者。問。何意。須約熏習之位更取異熟。答。由前外難。若無實我雲何世間及諸聖教說有我法。前答彼雲。我法熏習諸識生時。變似我法。為此故取熏習識位。 (七十一右)又但(至)寬狹皆得(文)。義演雲。疏又但至寬狹皆得者。意說。因位不說佛果。佛果無熏習及以我法執。即因中異熟體通寬狹。至佛果解脫道以來名寬。通於初位名狹。言多異熟性故者。亦得言寬亦得言狡。故雲寬狡皆得。 (七十一左)又十三位(至)又七地(文)。十三住者。見於四十七(十三右)七地四十九(初右)。 (七十二右)如樞要說(文)。彼上末(三十七丁右)雲。又思量者。簡他識如疏。又簡自何故。此名意有二義。一者依止名意。二者思量名意。何故名思量不名依止。依止之名是共他故。今不共故。又依止名兼他顯自。以能依止顯所依故。思量之名自行相義。以行顯體。以緣多故。相續恆起行相緣遠名之為審。故以思量行相而顯自性不名依止。又現正思量名之為意。對法第二無間覺義是意。即次第滅根。今此思量是現正思量。簡無間故言恆。故顯此思量。恆現在故。又簡自名。何故不名心識。而獨名意。百法等說。識有八種。有心地說八並名心故。以恆審思量之義勝餘名故。若恆集起名心。不及第八。若了境名識。不及餘六。故以意各而標。自稱不說心識。由此簡他識有二義。此餘識非恆及非審故。如疏解。第二此中心識不及八。六恆自識思量之用勝心識故。簡自名中亦有二。一不唯依止解意。非諸論中依止之義。行之其名。二顯常現在非無間覺。 (七十二右)論了境相粗故(文)。演祕雲。論了境相粗故者。有義應作四句。有了境非相粗。第七八識。有相粗非了境。六識心所。有俱非謂七八心所。有俱句第六心王。亦了亦粗故。 (七十二右)六不共義(文)。演祕雲。疏六不共義者。簡七八也。前之五義皆對佛果緣於細境六識明也。 (七十二左)此後二識亦通淨名(文)。義演雲。疏此後二識亦通淨名者。謂轉識中後六七二識互通淨無漏。不是所熏。又互顯故者。舉通淨名。顯第八亦通淨(阿陀那識是)舉(異熟)染名顯六七二亦唯染也。此約三能變識互顯也。若爾者何不說眼等五識耶。答。因位五識不通無漏。又解。後二識亦通淨名者。意說。後二能變識且通於淨。八地菩薩得諸根互用。無漏意識且通淨也。如下說(文)今謂。初說大非。以唯局第六不通五識故也。後說非全是。何者解為二能變是也。為諸根互用等者不是也。疏意思量了別通因果位。對異熟識唯局因位。故雲後二識等。 (七十二右)又互顯故(文)。泰抄雲。疏雲。又互顯故者。舉狹名取賴耶影。取後異熟阿陀那名亦得。不干後陀那寬名影取前二亦得。舉中異熟名影取初後名亦得也(文)。今謂。泰解但就第八三名解互顯。義演就三能變解為釋。義演為正。上卷疏(一本四十雲九紙左)雲。此三能變初之一名唯未轉位。後之二識亦通淨名。何故爾耶。下自當悉(文)所謂下者。此文是。 (七十二左)如樞要說(文)。彼上末(八十三右)雲。又了境者。一唯見分行相而現自體。二簡他識有四義。一易共知故嬰妖之屬皆知有故。二共許有故。三乘通許。三行相粗故。四所緣粗故。唯六名了境。餘不得名又自。可名為心意。何故但名識不名心意等。以了境之行相粗故易知。顯其自性心意不爾。眼識等名心。義難知故。有心地說八並名心。對法等說無間覺意故簡自名。又簡不名。異熟名等顯異熟等名。相難知故。多非分故。自餘別義如對法抄及別章說。 (七十三右)因能變(文)。義燈三(三十五左)雲。論能變有二謂因及果。有多解釋。且准識文及本疏意。因變但種子。果變唯現行。設現熏種不名因變。何以故。論但雲一因。能變謂第八識中等流異熟二因習氣。既言第八識中二因習氣。七現能熏非在八中。亦非習氣。不同三相。三相諸文互說不定。二變更無異文說故。若爾現熏種是何變收。答。是果變。或非二變。何以故。若言因非習氣。若言果。五七不能現彼種相故。問。若爾二變攝義不盡。答。不盡何過。二變據勝故。然樞要中作句數者。以義說之。或現熏種亦因能變。若說為果五七所熏。豈是現相。此中意說。自證所現名種種相故。若爾雲何不說能熏亦為因變。答。准下第八。現亦名種。然說習氣勝顯相續。現因間絕。隱略不說(文)。樞要上末(三十八右)雲。體相沈隱名之為因。故唯在種。體用顯現互為果名。為見故不在種。不爾亦應通因果。 (七十二右)此名唯望現果為名(文)。演祕雲。疏此名唯望現為名者。因能變名唯對所生現行果說。 (七十三右)種及現行所引生故(文)。義演雲。疏種及現行所引生故者。意說。種子由先現行熏生。及從前念自類種子。所引生合許是果。令既能生現等種應是果變。今但望當現果說故得因名。 (七十三左)自性新因(文)。義演雲。疏言自性親因者。顯是同性等流之義等者相似之義。 (七十三左)一切種子(至)故不說之(文)。義演雲。疏一切種子至故不說。意說。二因習氣攝一切種子。士用增上於此二中假立。今雲士用增上者果也。意顯二果之因不離二種習氣。士用因者。謂俱有因。種現俱時有故。增上果因者。即六因中能作因。名能作因。但不障礙邊名能作因。故二果之因向此習氣中分出。 (七十三左)又以等流(至)以顯自體(文)。演祕雲。疏中但舉習氣之因。以彰其體。不舉其果而辨體也(文)義演雲。疏等流能變之因者。意說。等流習氣即因能變也。之因者即能熏七識也。 (七十四左)義顯所生(至)種子是也(文)。演祕雲。疏義顯所生等者。釋論舉因不說果意。問。本意欲明所生之果通八識等。何不舉果直以明之。而乃舉因方便顯耶。答。若舉其因顯此習氣亦有因生。並顯所生通八識等。復能顯自亦能為因。若直舉果恐疑習氣不從因得。為含多義故舉其因。異熟習氣亦准此知。 (七十四右)名言種子(文)。下論第八(十二右)雲。一名言習氣。謂有為法各別親種。名言有二。一表義名言。即能詮義音聲差別。二顯境名言。即能了境心。心所法隨二名言所熏成種。作有為法各別因緣。 (七十四右)等謂相似(至)依士釋也(文)。演祕雲。疏流謂流類者。有說。等謂相似。已顯類同。所言流者。是流住義。果從因起。因所流故名之為流。等之流故。亦依主釋。或所生果與因相似。名之為等。從彼所起。名之為流。此等即流。持業釋也。故論說雲。由果似因名等流故(文)義演雲。疏等流之習氣者。等流是果。習氣即因。因果不同時。故依主釋也。 (七十四右)唯說七生(文)。義演雲。疏言唯說七生者。七識從等流種子生也(文)。今謂。不爾。上明第八非能熏義。今乃取其能熏。唯是七轉識。故雲唯說七生。 (七十四右)等流非因名(文)。義蘊雲。疏等流非因名者。所生之果是等之流。能生之種名等流之習氣也。故等流屬於果。非屬因。 (七十四左)即是有分熏習種子(文)。義演雲。疏有分熏習種子者。即業種子也。分者因義。因能有後果故名有分也(文)。下論第八(十二右)雲。三有支習氣。謂招三界異熟。業種有支有二。一有漏善。即是能招可愛果。二諸不善。即是能招非愛果業。隨二有支所熏成種。令異熟果善惡趣別。 (七十四左)但舉此因(至)以彰自體(文)。義蘊雲。疏但舉此因能變之因以彰自體者。此義與等流同。亦以能熏之業顯此名故。故論雲。由六識中有漏善惡熏令生長也。問。何故二文但取能熏以顯自性。答。意顯現行亦得名因亦名能變。如下自釋(文)義演雲。疏但舉此因能變者。即異熟。習氣是能變之因者。顯能熏六識。 (七十四右)除第七識(文)義演雲。疏除第七識者。非業感故。可通餘識者。餘識中無記者業感故(文)今謂。餘識者。謂前六第八。無記者。以上已除第七故。或雲第六者非也。 (七十五右)瑜伽第五種子七義(文)。第五(十二左)雲。又建立因有七種相。謂無常法是因。無有常法能為法因謂或為生因。或為得因。或為成立因。為成辨因。或為作用因。又雖無常法為無常法因。然為他性為因。亦與後自性為因。非即此剎那。又雖與他性為因及與後自性為因(文)略纂二(四十一左)雲。七相中即是種子六義。一無常是因者。即剎那滅有取與故。此辨因緣故。除無為。二他性為因者。即果俱有同念生。與後念自性為因者。即恆隨轉非此剎那生。此第二因攝六義中第二第三。三已生未滅方能為因者。顯與果俱及恆隨轉二為因。世不同小宗二因於正滅三因於正生等。大乘取果與果必同世故。不現在故。四然待餘緣者。即六義中第五待眾緣。五然變異者。顯前待緣而本性異方能生果。更無別義。六功能相應者。即第六義中第四性決定。第七相稱相順者。即六義中第六引自果。如是總顯此中第三第五六義中無餘五即彼六。如唯識第二攝論第二等疏樞要等會釋(文)倫記二上(二十二左)雲。七相者。此與攝論及唯識六義相攝雲何。謂第一無常即當剎那滅。開第二相與他性為因。即當俱有。與後自性為因。即當恆隨遂。第三已生未滅。成前俱有隨遂二義。第四得餘緣。即當彼第五待眾緣義。第五成變異相。重顯第五待眾緣義。第六功能相應。即當彼第四性決定。七相稱相順即當彼第六引自果。 (七十五右)與因能熏(文)。演祕雲。疏舉因能熏者。二習因體是能熏。名因能熏。能熏即因。   (七十五右)各舉能熏(至)名因能熏(文)。義蘊雲。論中各舉能熏現行。此二種子望二能熏。是二現行辨體生也。故皆因緣。 (七十五右)不說我見(至)無別體故(文)。義演雲。疏不說我見熏習者。釋伏難難雲。熏習既有三種。何故但說名言有三種何故但說名言有支二種。不說我見熏習耶。答。我見熏習體即名言。由起我執執執有自他。名我見熏習。尋名言而熏種子。與等流種子無別。但據三熏習別離而體無別也。第八卷說(文)演祕雲。疏不說我見熏習等者。問。異熟習氣豈異等流習氣。外有而別說耶。答。善惡種子生自現種名為等流。有餘緣助感後異熟即名異熟。雖體無異有別勝能。故開為二。我見熏習方此不如。故不可說。由此異熟必是等流。自有等流不名異熟。即無記種及彼善惡不招果者(文)義蘊大同。 (七十五左)至下當知(文)。 (七十六右)三熏習等下自當說(文)。下論第八(十二右)雲。然諸習氣總有三種。一名言習氣。謂有漏法名別親種名言有二。一表義名言。即能詮義音聲差別。二顯境名言。即能了境心心所法。隨二名言所熏成種。作有為法各別因緣。二我執習氣。謂虛妄執我我所。種我執有二。一俱生我執。即修所斷我我所執。二分別我執。即見所斷我我所執。隨二我執所熏成種。令有情等自他差別。三有支習氣。謂招三界異熟業種有支有二。一有漏善。即是能招可愛果業。二諸不善。即是能招非愛果業。隨二有支所熏成種。令異熟果善惡趣別。 (七十六右)此果能變(至)見相分果(文)。義蘊雲。問。見相二分為是果能變不若是果能變者。何故不說。若非果變豈非因種所生。答。疏自解雲。是有緣法變現為義。相分二義俱闕。見分雖是有緣而無變現之義。以不能現見相分故非果變也。 (七十六左)等流能變(至)果生(文)。義演雲。疏等流能變至果生者。意雲。約等流七識說。即持業釋。謂等流即能變現熏種子也。若依士釋等流七識屬果能變。即因習氣也。即等流之能變。轉變生現故。因能變通種現也。故異熟能變唯種子不通現識。以第八及六識中業所感無記唯果變。以性劣不能熏故。種不得名因變。 (七十六左)無記之法體性羸劣(文)。義演雲。疏無記之法體性羸劣者。此釋總別二報是無記法。體性羸劣不能熏種。要藉六識中善惡業招名果變也。 (七十六左)餘則不爾(文)。義演雲。疏餘即不爾者。意說。果識從因生名果能變。餘色等及種子雖從因生。無自證分等不得名果能變(文)今謂。此釋非也。餘法謂善不善法。此無記餘故。然此善不善法於二因中不依異熟因。故言不爾。 (七十七右)若在因位(至)因果能變(文)。泰抄雲。初地已去無漏種子。若六七現行識熏無漏種。種生現行。唯有等流果能變。即是變現無。有異熟因能變果。能變業別報·果。亦是有漏義。名為滿果也(已上)今謂。有人釋。此疏文約三無漏根者非也。邑釋為正。 (七十七右)三界具幾如理應思(文)。演祕雲。疏三界具幾等者。欲界等流具有三性。異熟二性。上二界中等流二性。異熟唯一。無不善故(文)義蘊亦同。 (七十七右)未知生何(至)即有三義(文)。演祕雲。疏未知生何等者。即論說雲。八識生者。答生何也。為因緣者。答如何生。名等流者。答起何果。下異熟果亦准此知。 (七十八右)餘法亦爾(文)。演祕雲。疏餘法亦爾者。第八心所名餘法也。   (七十八左)體謂體性(至)俱若識故(文)。泰抄雲。疏雲。體謂稱性相至俱名識故者如盡意者。體謂體性。即是見相分。和解雲。即約自證見分之稱及相狀也。 (七十八左)成圓果事(至)業勝名滿(文)。義演雲。疏業勝名滿者。果雖且名滿今且說因業名滿也問。對前引業劣弱業等並名別報業。何故今乃言業勝名滿耶。答。據前引業。爾不得業名勝。據成因果事邊。所以業勝名滿。 (七十九右)對法第五(文)。彼論五(十左)雲。又異熟者。唯阿賴耶識及相應法。餘但異熟生非異熟。餘者謂眼耳等及苦樂等。是阿賴耶識。餘此唯得名異熟生。從異熟生故(文)。具如別記。 (七十九右)若爾即真異熟等(文)演祕雲。疏若爾即真異熟等者。問。按彼論雲。阿賴耶識相應受於一切時唯是不苦不樂。唯是異熟生。不言識體亦異熟生。言異熟生豈不乖彼。答。相應之受既異熟生。識從於彼必定同也。故論不言。 (七十九右)合具二義故(文)。義演雲。疏合具二義者。一自類前後相引。二現從種生。意雲。凡具二義皆異熟生。真異熟且具此二義者。應名異熟生。如下以五義料簡(文)今謂。此釋非也。二義者。一異熟義。一從生義。第八是真異熟。而有從生義。以從自前念及種起故。或可義通。 (七十九右)瑜伽六十三有心地(文)六十三(十二右)雲。又諸轉識。或於一時一切唯與樂受相應俱有而轉。或於一時亦有苦受。或於一時亦有不苦不樂等受。相應俱轉。阿賴耶識相應受於一切時唯是不苦不樂。唯是異熟生。此於一切識流轉時。或樂俱行。或苦俱行或非苦樂俱行位中恆相續流。乃至命終無有斷絕。所餘三受當知。思惟之所引發非是俱生。時時作意引發現前。彼俱生受極微細故。難可分別。如是等類當知是名勝義道理建立諸識俱有差別(云云)此中廣明阿賴耶識。 (七十九右)若法異熟(至)名異熟生(文)。樞要上末(三十九左)雲。真異熟具三義。一業果。二不斷。三遍三界。第七具後二義非初。第六報心具初後義非中。非報心具後一義。非初二。五識報心具初。非後二。非報心三義俱無。故唯第八獨得其名。 (七十九右)若法異熟(至)有間不遍(文)。泰抄雲。問。六識中異熟生心既通三界。如何此中言不遍。答。即無想天及滅盡中皆無六識中異熟生心。故言不遍。又解。約多分說。唯欲界及初禪有前五識中異熟生心。故言不遍。又解。約多分說。唯欲界及初禪有前五識中異熟生心。還遍三界也。體是無記。即是異熟生心。還從種子。故從異熟生雖疏中有六釋。若所法正取前三。後三種是傍義。釋不名異熟。體是異熟。體是異。體是善惡。非是無記故。此三種若前二中一箇是真異熟。一箇是六識異熟生。第三是善等三性通三界也。若法非異熟。有問不遍。雖從異熟起不名異熟。不名異熟生者。即是善惡種別。體非異熟故。其惡皆唯欲界。不遍上二界也。問。其三性中有有覆無覆。皆遍三界。如何言別遍。若法有漏依異熟者。乃至有覆皆遍三界。如何言不遍。若法有漏依界熟乃至非有漏不同性故者。問。此第四解與前第三解何別。答。若前三箇即約攝一切法皆盡。其第四即約攝相歸性故。有漏三性種子依第八識故。即有漏三種子與第八識同。是有漏性故。三種性即隨第八識名異熟生也。 (七十九左)五十七雲(至)名異熟生(文)。瑜伽五十七(七左)雲。問。幾有異熟。答。一謂憂十少分。謂信等五四受意通無漏故。問。幾無異熟。答。十一。謂七色命三無漏十少分。謂四受意通無記故。信等五通無漏故。問。幾有異熟助伴答。最後三能助有可愛異熟法。令轉明盛能感決定人天異熟。問。幾是異熟。答。一命根九少分七色意捨。問。幾有種子異熟。答。一切皆有。問。幾非異熟。答。十二。謂信等五三無漏四受。九少分。謂前九通長養。善性等故。問。幾是異熟生。答。亦一切種子所攝異熟所生故(文)下論二(十四右)雲。諸無漏種非異熟識性所攝故。因果俱是善性攝故。唯名為善。若爾何故。抉擇分說二十二根。一切皆有異熟種子。皆異熟生。雖名異熟而非無記。依異熟故名異熟種。異性相依如眼等識。或無漏種由熏習力轉變。成熟立異熟名。非無記性所攝異熟。 (七十九左)若法緣合與本性別(文)。義演雲。疏若法緣合與本性別者。意說。若法通緣前後。改轉與本性別一切皆名異熟生也。即第六義簡也。乃至皆名異熟。但變異而熟名異熟非是從異熟識中生故名異熟也。又解雲。從今應義釋至佛果無漏諸有為法皆名異熟生者。總有六門。分為五對。從狹至寬。漸次料簡。第一真異熟生分別。即總別相對。初二義是。第二異熟非異熟分別。總三性相對(第三義也)第三有漏無漏分別。即現種相對(第四義也)第四有為無為分別。即因果相對(第五義也)第五緣合非緣合分別。即變不變相對也(第六義也)。 (八十右)今五義中(至)不取於餘(文)。演祕雲。疏今五義中取第一者。問。准前所明。總有六義。雲何言五。答。意明異熟對異熟生。六中第三非異熟生。復非異熟所以除之。但雲五義(文)。義蘊雲。疏五義中取第一者。問。准疏六釋。何故但言五義。答。此有二解。一雲。其末後義重料簡前非。非是正釋。二雲。其第三釋不名異熟異熟生者。本非異熟。故今不取。唯有五義。此二解中後解為正。前釋非也。以末後義明異熟故。此諸義中前前狹。後後寬。推之可悉。 (八十右)論此中且說(至)非謂一切(文)。義燈三(三十六左)雲。論此中且說我愛執藏等。西明約引滿異熟果。簡不異本釋。有解別簡。我愛執藏目阿賴耶。持雜染種即目陀那。最初能變異熟果識名為異熟。今謂。不爾。陀那通佛。非持雜染故。要集雲。謂我法所依。能變於二位中別簡六識。至第七地顯我執位。真執藏處。八地已上除金剛位。持雜染種顯法執位。俱唯第八。故頌偏說第八異名。今謂。不爾。若兼法執依。即初能變非最先捨。違下文故。今本釋意有二種簡。一簡他。謂餘六識非真異熟。二簡自。八地已去雖真異熟。非是我執恆愛著處。已捨我執故。故下釋雲。初能變識大小乘教名阿賴耶。又雲。此識自相分位雖多藏初過重。是故偏說。若以異熟取法執依。攝此果相。而為自相何得藏初過重。又下辨捨。先阿賴耶非異熟識故。今此文顯簡自他。但取我執所依持雜染種異熟果識。名為能變。非皆攝盡。故雲且說。 (八十右)即顯(至)不能熏故(文)。義演雲。疏即顯至不能熏故者。意雲。不說別報異熟。但說持雜染種果識。是初能變。然此果識非是前因能變中能變。何以故。不熏故雲唯果變。 (八十左)第三第四(至)即果故(文)。義演雲。疏第三第四至即果者。意說。皆通依主釋持業二釋也。第三通二釋者。異類之熟。皆約性名異類。第四通二釋者。異熟因之果。異熟即果。 (八十左)所言異熟生等(文)。泰抄雲。疏雲。所言異熟生者。一切色法者。色者於身上正根扶根品。皆名異熟生。若言異熟生皆是有情。四無記威儀等亦是有情。若外山河等皆增上果。若異熟果唯是有情。若等流果通情非情也。 (八十一左)依境行果(至)分判之故(文)。義演雲。疏境行果判文准此者。意雲。如初料判頌文總作三種三科分依初三科論。若依境行果三科。且准此。即前二十五頌明唯識境。次有四行頌。明唯識行位。後有一行頌。明唯識果。初境中分二。初二十四頌世俗境。即此世俗二十四頌一准此。同二十四頌科論文。問。何故境言說二十五頌。及其分判約二十四頌。同初三科二十四頌耶。答。世俗諦中分判之故。故二十四頌同前科者。但約世俗不依勝義。 (八十二右)又三釋雲(文)。義演雲。疏又三釋雲者。即是如前。三種之中第三科。約論有三分以科。 (八十二右)今明圓成性(文)。演祕雲。疏今明圓成性者。略為二釋。一大段。第二廣明相性。對前略標名為今也。二今字錯。應為不字。明彼初標一頌半中不說圓成。前釋為勝(文)義演雲。疏初一頌半至圓成實性者。就二十三半頌中分頌。中分三。初十五頌半及次有七頌。總廣釋前一頌半遍計是無依他是有。今第三一頌明圓成實性。故三性別也(文)今謂。義演義蘊泰抄皆同。演祕第一釋於中稍有具略。 (八十二左)三師俱雲(文)。義演雲。疏三師俱雲者。即指前三種科文也。故雲三師也(文)。義蘊雲。疏三師俱雲。初二行頌半解初能變中十門者。有說。即前三段科頌文者為三師。更有解雲。前解彼依識所變中有護法安慧難陀三釋。今既廣前能變。故知即彼三師別解應正(已上)泰抄雲。護法安慧火辨同解。此初能變文也(已上)今謂。義演為優。分科三釋呼名三師亦無巨害。初能變文雖三論師各立異釋。而未必言初二行頌半解初能變等。義蘊後釋泰解並不允當。 (八十二左)以十門解釋(文)。義燈三(三十七右)雲。頌分或為十一門。以不可知唯此識有餘識所無故別為門。別離受俱故有十一。或受攝入心所門中。即為十門。若不可知即二行相不別為門。即離說受。故但十門。 (八十三右)十伏斷位次等(文)。泰抄雲。問。其有漏第八識唯是所棄捨。不是染法。故不是所斷法。亦不是所伏法。如何明第八識乃至言伏斷問。答。據實而言。伏斷捨三各別有捨。不名斷及伏。謂捨於等有斷而不名捨。伏謂斷煩惱等。有伏而不名斷。捨謂伏煩惱現行。今者遍而言之。其斷亦得名捨。伏其捨亦得名斷。伏故今第八識雖名為捨。亦通名伏斷也。 (八十三右)有八段十義(文)。義演雲。疏有八段十義者。意雲。來初五門。總為二門。即為七門。今言八段者。兼取心所例心王門故。 (八十三右)正解十義一門別解(文)。義演雲。疏雲。七門正解十義一門別解等者。即心所例王門也。 (八十四右)初略解三後廣分別(文)。演祕雲。疏初略解三。後廣分別者。有義初略說三相。後廣解因相。疏說後文廣解三相。此定非理。下文自說一切種相應更分別。不言應更廣三相故詳曰。以彼總聲於別而轉。聖教明許種相即是三中一故。亦何有違。   (八十四右)下第三卷(文)第三輪(二十三紙) (八十四左)攝論第二雲(文)。彼二(九左)雲。復次阿賴耶識與彼雜染諸法同時更互為因。雲何可見。譬如明燈焰炷生燒同時更互。又如蘆束互相依持同時不倒應觀。此中更互為因道理亦爾。如阿賴耶識為雜染諸法因。雜染諸法亦為阿賴耶識因。唯就如是安立因緣。所餘因緣不可得故。 (八十四左)能持染種(至)此識為所藏(文)。演祕雲。又能所藏傳有三釋。一雲現行第八與所持種互為二藏。謂現持種種名所藏現名能藏。種生現識識名所藏種是能藏。二雲現初能變與諸轉識互為緣起名能所藏。本識為因。七識是果。七識為因。本識是果。所藏為因。能藏為果。三雲以種望現能熏七識名能所藏。從七識生能生彼故。有義斷雲。然今論意依第二說。論主下釋達磨經雲。此頌意說。阿賴耶識與諸轉識互為因果。故但應說。以現望現名能所藏。說為因果。復破疏雲。言能藏者。但取現識能持種義。此即不然。論說能藏顯是因性。不可現識與所持種為因緣故。下說現識能持種故名因相者。由能所持體不異。故能生諸法說現望現名之為因。非說能持望所持種名為因也。又能所藏皆通種現。無別體故。詳曰。雖有此斷理亦難憑。現望於現因緣豈立。現不親能生於現故。若言非因由有其力與因名者。現望於種何不許耶。豈現望種無有力乎。又疏後解因相之中。自斷三相皆通種現。自既目擊。何事斥耶。餘多分別具如燈辨。問。無漏淨種亦依第八。現淨因生復熏成種。第八望之。何非二藏。獨言雜染。答。能攝為因。所攝為果。非能所治得為因果。故不取之。若爾賴耶應非淨依。答。是增上緣。為依不爽。問。餘有漏識除生第八。餘有漏種非八因果。何名二藏。答。諸有漏種本識性同。無別體故。轉識與八互得為緣。俱有漏故。故不相例(文)義燈三(三十七左)雲。論能藏所藏等。西明三釋。第一八現望餘現。第二以雜染種為能藏。種能持果故。第三現種俱能藏。意取第二。要集亦取第二為正雲。雜染品種望本識體但是所依。無因緣義。現行七識望第八現亦無因緣故。第二釋是彼宗也。然三相中因相與此義意稍異。今謂。諸論說能所藏。不唯說種。且無性雲。證阿賴耶識名阿賴耶。能攝藏諸法者。謂是所熏。是習氣義。既雲證阿賴耶識名阿賴耶。復雲。攝藏諸法。謂是所熏。明說第八。非諸法種。若雜染種名為能藏。便證種子名阿賴耶。經部種子亦應如是。何關第八。彼論又雲。是故復言。一切種子識與一切種子俱生俱滅故。阿賴耶識與諸轉識互為緣故。展轉攝藏。若即說種名種子識。豈可種子復與種子俱生俱滅名為展轉攝藏。又若以世親以第二句釋第一句。即證種子名為能藏。何故無著論雲。復何緣故此識說名阿賴耶識。謂一切有生雜染品法於此攝藏。既言此識於彼攝藏。即應種子在現法藏。若如是者。何故復雲。或諸有情攝藏此識為自我故。豈可執雜染種現以為我。故種子識言不目種子。由現第八能攝種子名種子識。故諸名中或名種子識。能遍住持諸種子故。是故世親以第二句釋第一句。又無性雲。於此攝藏者。顯能持習氣。由非唯習氣名阿賴耶識要能持習氣。如彼說意識。此意即顯。現第八識能持習氣得賴耶名。以能持習氣。如經部師第六意識。若取諸種。即唯習氣名阿賴耶識。舉意識喻亦不相似。此種彼現。有差別故。又此論第三正釋彼頌雲。由此本識具諸種子故能攝藏諸雜染法。依此建立阿賴耶名。准此豈可但證種子攝藏果法名為本識阿賴耶名。又雲。亦為有情執藏為我。若說種子。豈可執種以為我耶。若執現識。不應言亦亦。既說亦言。明說現八為能攝藏。復執為我。故說於亦。此論又言。此即顯示初能變識所有自相。攝持因果為自相故。又解因相雲。此識因相雖有多種。持種不共。故偏說之。若爾現八但為種依不生雜染。何名彼因。答。種是識用。不一異故。攝用歸體說為法因。無漏法種能所治別。故不說之。若真取種無漏應取。又識顯現。種子沈隱。以識能持彼種子故說識為因。義顯種子。如說聞熏為出世種義顯本有無漏為因。說雜染法與阿賴耶為因緣者。應知亦爾。又親因緣及增上緣皆名因名緣。經頌俱名因。論釋俱名緣。設就增上名互為因亦復無妨。持彼熏彼之種子故。又雲。三相中因相與此稍異者。此亦不爾。准此論文。與法為因。即是因相。如文具顯。 (八十四左)攝論第一等(文)。無性第一(十二左)雲。釋曰。復引聖言所說證阿賴耶識名阿賴耶。能攝藏諸法者。謂是所熏。是習氣義非如。大等顯了法性藏最勝中。阿賴耶識攝藏諸法。亦復如是。為簡彼義。是故復言。一切種子識與一切種子俱生俱滅故。阿賴耶識與諸轉識互為緣。故展轉攝藏。是故說名阿賴耶識。非如最勝即顯了性。顯自簡劣故。 (八十四左)非如大等(至)即能所藏(文)。義演雲。疏非如大等至即能所藏者。意說。且數論大等望最勝等。唯大等所藏。勝性唯能藏。我今賴耶與雜染法互為能所藏。不同大等故。雲即能所藏者。表賴耶與雜染為能所非一向異與大等別。言最勝等者。意顯最勝三德合成也。若不言等恐得勝性體唯一法(文)今謂。等字恐衍。以論唯言最勝中無等字故。前後皆以四字為句故。樞要上末(四十一右)雲。今簡數論論大等藏最勝中。 (八十四左)彼論又言(文)。彼第一(十二左)雲。或諸有情攝藏此識為自我故。是故說名阿賴耶識。無性釋雲。或諸有情攝藏此識為自我者。是執取義。 (八十五右)諸有漏法(至)非唯染法(文)。雜染之言或局染污法。或廣通有漏。無性攝論第二(七紙左)釋因果二相中雲。即貪嗔等名為一切雜染品法。又第一(十二紙左)釋三藏中雲。雜染品法者。簡清淨法。非清淨法是雜染法。次下(百十六左)雲。此雜染言通一切三性有漏法。言雜染者。為諸煩惱所緣縛義。依此等文二途不定。是故疏主為加點示。 (八十五右)三名闕一(至)應捨此名(文)。義演雲。疏三名闕一即不得名者。意說。三名中闕我愛執藏一名。即不得名賴耶。言若爾至應捨此名者。意雲。意返難雲。若但取能藏所藏二義。以解賴耶不取我愛執藏解者。即七地以前二乘有學。入無漏觀時既無我執。應捨此名。既不捨此名。明知出觀還被我執所緣。名賴耶也。故知遍以我愛執藏正解賴耶之名為勝。又八地以上菩薩應有賴耶。有能所藏故。既不爾者。故知唯約我愛執藏以解。 (八十五左)至下當辨(文)。第三(十九紙)第五(三紙右)。 (八十五左)自體是總因果是別(文)。攝論第二(七右)雲。安立此相。略有三種。一者安立自相。二者安立因相。三者安立果相。此中安立阿賴耶識自相者。謂依一切雜染品法所有熏習為彼生因。由能攝持種子相應。此中安立阿賴耶識因相者。謂即如是一切種子阿賴耶識。於一切時彼與雜染品類諸法現前為因。此中安立阿賴耶識果相者。謂即依彼雜染品法無始時來所有熏習。阿賴耶識相續而生。無性釋曰。略有三者。分折此識自相應相。以為二種。因果異故。依識自相說如是言。謂依一切雜染品法所有熏習。即貪瞋等名為一切雜染品法。與彼能熏俱生滅故得成種子。即此功能望彼當生能作生因。由能攝持種子相應者。於第五處說第三轉。是能攝持種子。相應義故。此中攝持種子相應。謂有生法俱生俱滅故成熏習。如是熏習攝持種子應正道理。此相應故能生於彼。非最勝等有如所說攝持種子相應。亦非等無間緣等。彼雖能攝受而非最勝因。攝持種子不相應故。最勝因者。所謂種子阿賴耶識能攝持此故。能與彼而作生因。非唯攝受。要由攝持熏習功能方為因故。因相即是增盛作用。熏習功能能為因性。現前能生雜染法故。果相即是由轉識攝貪等現行雜染諸法熏習所持。名為果相。阿賴耶識因果不定故。 (八十六右)又離二無總(至)為體各攝(文)。演祕雲。疏又離二無總等者。問。二釋何別。答。前約因果。後據體義。故分二釋。問。前總自體離因果無。何故第二方言離二無別總耶。答。剋實。二釋皆悉·別外而無有總。約問分二。與後顯前。亦無有失(文)今謂。此釋未可也。應言前約總別。唯言因果則唯是別義。不遍於總故。總別體義義門不同故立為二也。 (八十六右)因果相即自體之上別義說之(文)。義燈三(四十丁右)雲。問。賴耶三相為是體相。為是義相。答。本疏釋雲。自相是體。餘二是義相。西明二解。一雲。自相是體相。餘二是相狀相。二雲。三俱體相。故下結雲體相。又無性雲。略有三者。分拆此識自相應相。今詳此釋雖無文判。然本疏為正。何若說識中諸法種子以為因相。體相有二。離自相更無別體。但望酬因義分果相。況此論文說能持種以為因相。故下論雲。持種不共。故遍說之。離自相體豈有別體為能持種。說為三相不同二障。二障用殊。障性伏斷各各差別。經論誠說二障體別。無文說此三相別體。設有文說猶有。前過。若雲相狀體相合說有三。自相有體此即極成。因果狀相為有別體。為無別體。若有別體過即同前。若無別體即是義相名為相狀。此即前因。何勞別說。又自答雲。於一體上義說三體。故於自相義說極成。 (八十六左)二乘有學最初捨故(文)。泰抄雲。有學金剛心無間道時正捨我執。若言無學舍者是已捨。即解脫道已捨我執。有學是正捨也。故言最初捨也。 (八十七左)破化地部(至)有根本識(文)。攝論第二(初右)雲。於大眾部阿笈摩中。亦以異門密意說此名根本識。如樹依根。化地部中亦以異門密意說此名窮生死蘊。無性釋雲。於大眾阿笈摩等者。重成此識。於彼部中如大王路。根本識者。餘識因故。譬如樹根是莖等因。化地部等者。於彼部中有三種蘊。一者一念頃蘊。謂一剎那有生滅法。二者一期生蘊。謂乃至死恆隨轉法。三者窮生死蘊。謂乃至得金剛喻定恆隨轉法。 (八十七左)上座部分別論者(文)。以邪分別別立一計。總雲分別論者。非謂別有一部。如上已辨。此中分別論者。准攝論文。指說假部。真諦為分別說部是也。然義燈意。攝論分別論者。是化地部。此論是說假部。疏主攝論此論兩同。無性攝論二(三右)雲。等謂聖者。上座部中以有分聲。亦說此識。阿賴耶識是有因故。如說六識不死不生。或由有分。或由返緣而死。由異熟意識界而生。如是等能引發者。唯是意識。故作是說。五識於法無所了知。唯所引發。意界亦爾。唯等尋求見唯照矚。等貫微者。得決定智。安立是能起語分別。六識唯能隨起威儀。不能受善不善業道。不能入定不能出定。勢用一切皆能起作。由能引發。從睡而覺。由勢用故。觀所夢事如是等。分別說部亦說此識名有分識。由如是等諸部聖教為定量。故阿賴耶識如大王路。 (八十八左)如下第三卷(文)。第三(二十二左)。 (八十八左)攝論第三末(文)。無性論第三(二十一左)雲。此若無者。諸器世間有情世間。生起差別應不得成。 (八十九右)同時心所(至)名士用果(文)。義演雲。疏同時心所望士用果者。心王是心所家士用果。由作意等驚覺應起心種。令生心等名士用果。 (八十九右)有餘三果可通餘法(文)。義演雲。疏餘三果可通餘法者。意說。等流士用增上等三果。通餘識及根塵等。此真異熟不通餘法。故名不共。 (八十九左)此明有漏(至)恆相續故(文)。泰抄意謂。自下明果相體。有其二解。此第一解。即取第八現行見分自證證自證分並自名言無記種子為果相。體業所引故。今不取相分者。以相分中有山河等器世間及五色根等故也。又於種中取自。除他七轉識等種子。此等皆非真異熟也。又於自種中。未來百千萬劫第八名言種子雖業所感。此亦不取。非是現在果相體也。 (八十九左)或此唯說(至)種相隱故(文)。泰抄意謂。是第二解。雖取現行第八為果相。不取名言種子。以現顯種隱故。 (八十九左)據實而言(至)果因二相(文)。泰抄意謂。此下解釋三相寬狹。有其三釋。此即第一。最為寬。故謂。七轉識與第八識互作二緣性。一於現在長養彼種故。二於彼法攝植彼種故。具如別釋。即於此等義中。或為果時名為果相。或為因時即是因相。合此因果二相即是自相也。言現種俱通因果二種者。現通因者。謂本識現行與一切種為依持因是也。種通因者。識中種子與諸現行是親因緣。以諸現行各從自種生也。種通果者。謂識中種是所生果也。謂七轉識為能熏因。方生種子。或前念種為因。引生後念種子。故種通果也。現通果者。謂現行本識名言種為因生故。或善惡業種為緣起故。疏三釋中此解為優。第一寬通。第二處中。第三從寬向狹。 (八十九左)然種果狹(至)一切種子(文)。義蘊雲。疏然種果狹唯業果故者。問。望何名狹。答。有二解。一雲。望現果名狹。謂第八現行是等流異熟二因之果。第八種子唯望業為果。故是狹也。二雲。今此種果望種因名狹。謂種為因相通一切種。今為果相唯第八種。故稱狹也。此二解中。前解不正。何以然者。種與現果俱等流異熟二因所生種子亦從前種生故。若爾何故疏雲。唯業果故。答。此理不然。意說。種果唯是無記唯是業果。不同種因通一切種。故顯寬狹別也。問。若以種唯無記是業果故名為狹者。現果應然無為因故。答。不然。此說因果二相俱通種現。若種望種因果唯八。種因通一切。故種果狹也。若現望現因。因果俱是第八。寬狹均等故。不以現果而望現因。所望不同故無違也(文)義演雲。疏種果狹等者。意說。得第八親名言種子為果相者。即狹。何以故。唯業果故。釋所以也。以果相種唯是業果所招不同種子因相。種子即通一切種子故(文)演祕亦同。泰抄意謂。此第二解。此說果相為狹。局業果故因相則寬。通一切種故。論文既言異熟第八為果相體。此簡餘善惡果及七轉識現行及種。此等皆非此中果相所攝也。即取第八現行及自種子為果相體。以善惡業所感得故。又因相者。廣取一切諸法種子以為其體。 (八十九左)然今此文(至)取現行識(文)。泰抄意謂。是第三解也。唯取第八現行以為三相。此現行識從善惡業而生名為果相。又此現行識與一切種為依持因名為因相。即合因果二相。總名自相。然則唯一現行第八。若望業招名為果相。若望能持一切種邊名為因相。若望攝得因果二相邊名為自相。唯一現行本識所望不同。分為三相。上來三解中。第一三相俱寬。第二果相狹。因自二相寬狹皆齊(文)今謂。泰師分為三釋。辨別寬狹。此非疏意也。此文是第二解中。評顯此論三相。唯取現行識也。總而言之。從據實下至現行識。返覆辨論現為果相。此非別解也。義燈雲。准樞要中。此論三相唯現。然曾聞。釋三相俱通種現二法。且對他宗舉顯勝者。故但說現。理實俱通以為了義(已上燈文)准疏及燈。據實而言。果相通現及種。是第一解意也。今就此論言之。唯取現行以為果相。是第二解意也各據一義。並不相違。次下亦述此意。疏文甚明。泰抄迷之甚深何乎。 (九十右)此第八識(至)即種子識(文)。樞要上末(四十右)雲。准此中雲。三相俱唯現行。現可見故。執持勝故。從勝為相。第八三相攝論第二卷以種為因相。諸法因緣故。現行為果相。二種所生故。現種俱為自相。現種俱為自相故。又說。唯現行所藏處名所藏。故論本之文本意如此。又說。自相因相通釋第八現行及一切種子能藏所藏。故自相體通。一切種相應更分別。故因相亦通。其果相唯第八現種。除餘種子。非異熟故。第四說三相。俱取現行及一切種。與轉識互為因果故。攝論雲。言熏習所生諸法。此從彼異熟與轉識更互為緣因。故果相亦通也。又諸法於識藏識於法亦爾等。在因具三相。佛果唯自相因相。無異相。非熏。非異熟故。若准攝論頌。不唯異熟名果相。但從他生名果相。佛果現行可名果相。自種生故。前解為勝。望他為因果故(文)義燈三(四十三右)雲。又此三相文義意殊。准樞要中。一雲。此論三相唯現。然曾聞釋。三相俱通種現二法。且對他宗舉顯勝者。又據前總標。此中且說我愛執藏持雜染種能變果識。名為異熟。以辨三相。故但說現。理實俱通以為了義。因果分別雲。在因具三相。佛果唯二。無其果相。非異熟故者。若爾自相亦應非有。以攝因果而為自相。既無果相攝何為自。答。從舊因生為果。攝諸法種為因。包此二種名攝二相。若爾自相中果相應與果相別。答。果相據勝顯簡他。但異熟自相談其體。果非唯異熟。但雲與雜染法互為緣故。由他能熏第八識起亦即果故。或但攝因。以體能持諸法種子。即體攝用而為自相。若親因生即是自相。若離因生無自相故。望他業感方名為果。故佛位無。故攝論雲。果相者。謂即依彼雜染品法。無始時來所有熏習阿賴耶識相續而生。此論復說異熟為果。若爾因相佛位亦無。攝論說雲。因相者。乃至阿賴耶識於一切時與彼雜染品類諸法現前為因。復雲。聞熏非賴耶攝。答。攝論據染。此論即通。恆此能持諸法種子。不但雜染。下文。又雲。一切種相應更分別。通一切故。攝論但以種為因相者。性用別論。親生諸法。現行不爾。餘準可知(文)義演雲。疏釋因相義至之因者。意說。第八執持諸法種子。令生現行。故說第八名為因相。疏實通現種故者。意說。因相實通現種。次下即通現種文。今說。且是此識因相者。意說。識中自他種子皆名因相。即種子識。是以種子不離識亦名種子識。故說此識名因相也。此解意。今取識中種子名因相。不論現識。 (九十左)約互為緣(至)三相一種(文)義演雲。疏約互為緣果相且通者。說即通取識中種子總名果相。是現所熏故。雖非異熟假名異熟也。疏約互為緣果相且通者。有雲。果相且通三性等法。何以故。此異熟果由善不善所感故。雖有此判未足為依。是有無記法真異熟果。隨能感因而通三性故。氣召所判絕疏。義蘊雲。疏約互為緣果相亦通者。阿毘達磨經說。諸法於識藏。識於法亦爾。更互為果相。亦常為因性(云云)故此果相通諸法也。即第八種子識所生一切皆名果相也。此約別義。理實非也。何以然者。且如因相。一切種子攝從第八名種子識。可為因相。諸法現行不從第八名現行識。何名果相。故知疏中初解為正。順初義說。 (九十左)如樞要說(文)。如上已引。 (九十左)如五十一說(文)。無性攝論二(二紙左)亦破化地部窮生死蘊計。瑜伽五十一(十六紙)雲。雲何因緣。謂諸色根·根依及識。此二略說。能持一切諸法種子。隨逐色根。有諸色根種子及餘色法種子一切心心所等種子。若隨逐識有一切識種子及餘無色法種子諸色根種子。所餘色法種子當知。所餘色法自性唯自種子之所隨逐。除大種色。由大種色二種種子所隨逐故。謂大種種子及造色種子。即此所立隨逐差別種子。相續隨其所應望所生法是名因緣。復次若諸色根及自大種非心心所種子所隨逐者。入滅盡定。入無想定。生無想天。後時不應識等更生。然必更生。是故當知心心所法種子隨逐色根。以此為緣彼得更生。復次若諸識非色種子所隨逐者。生無色界。異生從彼壽盡業盡沒已還生下。時色無種子應不更生。然必更生。是故當知諸色種子隨逐於識。以此為緣。色法更生(文)略纂十三(四十三丁)雲。此隨轉理門經部師義。法師雲根依者。扶根塵。即造根之四大故。 (九十一右)假類能持(文)。第三(二十五右)雲。有說。六識無始時來。依根境等前後分位。事雖轉變而類無別。是所熏習。能持種子。由斯染淨因果皆成。何要執有第八識性。彼言無義。所以者何。執類是實則同外道。許類是假便無勝用。應不能持內外實種。四本疏(五十左)雲。本宗說類是假。今言實者。是設遮也。如攝論總有二種。一識類。識家之流。二剎那類。即無常之流。二皆假法(文)演祕雲。然准諸教。經部師計總有四類。一本經部許內六根是所熏性。如瑜伽論五十一末言。色持種。隨彼言也。如前引矣。又順正理第十八雲。此舊隨界體不可說。但可說言。是業煩惱所熏六處感餘生果。釋曰隨界者。即是種子異名。新舊師別名舊隨界。二六識展轉而互相熏。三前念熏後。四類受熏故。無性論第二雲。且有爾所熏習異計。或說六識展轉相熏。或說前念熏於後念。或說熏識剎那種類。問。此論下雲。又六識身。若事若類。前後二念既不俱有。非互相熏。准此他許前後事類更互相熏。 (九十一右)如下十證自當廣破(文)。第三(二十五紙左)。 (九十一右)下執受中(文)。第三(三十紙)。 (九十一左)亦為俱有因(文)。俱捨六(二紙左)雲。第二俱有因相雲何。頌曰。俱有互為果。如大相所相心於心隨轉。論曰。若法更互為士用果。彼法更互為俱有因。共相雲何。如四大種更互相望為俱有因。如是諸相與所相法。心與心隨轉亦更互為因。是則俱有因由互為果。遍攝有為法。如其所應法與隨相非互為果。 (九十一左)現行雖望(至)望本法等(文)。演祕雲。疏現行望種非者。非俱有因。問。現行望彼所熏之種。何非俱因。答。望生現種。不望現行所熏之種。又明第八。第八不熏。故望種非。不辨餘識故無過矣。疏如小四相者。小望本法。但是俱有而非是因。同現望種。故別為喻(文)。義蘊亦同。俱捨根品(六之二左)雲。然法與隨相為俱有因。非隨相於法。 (九十一左)今於能作(至)是不共故(文)。演祕雲。疏今於能作因中辨持種者。持種因義六因之中能作因攝。能作寬故(文)。義演雲。疏能作因者。即執持有生長用名能作因。最寬如增上緣。一切皆增上緣故。餘無此者。餘識等不能持種。故雲非因相。十因者。如第八卷說。 (九十一左)於十因中隨義可解(文)。樞要上末(三十九左)雲。十因中第八現行望諸法能為幾因。一觀待。二攝受。作用依處相攝受故。三同事。四不相違。非言說故。非潤未潤生後果故。非引發定異。不親引他生。非定分別生故。不相違思可知。種識望諸法能為幾因。可為觀待·牽引·生起·攝受·引發·定異·同事·不相違·合八因。唯無隨說相違二種(文)義燈三(四十左)雲。論此識因相雖有多種。十因幾因如樞要說。非聲性故非隨說因。是現行故非牽引生起。若種因相八。除隨說及相違因。種非聲故。是無記故。六因之中能作幾因。雖顯揚論破。破薩婆多。離第八識餘現等法非因緣故。雜集論中依第八識持諸法種說有六因。皆因緣性。且現行識望彼諸法為能作因。能作因寬。又對法雲。依因自性建立能作因故。當知一切因皆能作因所攝。雖現行識非諸法種。據能持種說為因相。攝大乘雲。因相者。謂即如是一切種子阿賴耶識。於一切時與彼雜染品類諸法現前為因。此雖說現識亦得攝用歸體名因。望七轉識既同生滅。即俱有因。望自心所即相應因。故攝論雲。俱有因者。即阿賴耶與諸轉識。若離如是俱有因攝。內外種子阿賴耶識。所餘因緣定不可得。問。俱有相應二因何別。答。俱有通七識。相應自心所。若自心所俱時而生為俱有因。所緣體等即相應因。望自後念即同類因。通生諸法即遍行因。故無性雲。因相即是增盛作用。熏習功能能為因性。現前能生雜染法故。若薩婆多但說苦下五見疑癡集諦下四二見疑癡。除三見。故此能遍生五門雜染。名為遍因。雜集通說四諦諸惑能為遍因。故雜集雲。此遍行因非唯令相似煩惱增長。所以者何。若有隨習貪等煩惱。皆令瞋等一切煩惱相續增長堅因等。無性攝論即通說一切。故彼論雲。即異門說阿賴耶識。同類遍行異熟三因。若離任持熏習因性不相離。故既說賴耶由能任持熏習因性為三因性。即任持習氣不別說染。故通諸法。或雖總言意但取染。亦得望後自異熟識為異熟因。即此前引攝論為證。若據剋性體用別論現識望餘但能作因。是增上故。若種因相為六因性。能作因通。俱有因者。種生於現。既與果俱名俱有因。下雲。如俱有因者。自俱有因如薩婆多。通持業依主。相應因者。但依主釋。種子前後自類相生即同類因。下雲。如同類者。義同前會。諸名言種生於現行亦同類因。種子現行性皆同故。故下論雲。因果俱是善等性故亦名善等。雜集論雲。謂由彼長養諸種子故。於未來世即彼種類增勝而生。乃至雲。立同類因。遍行因者。自種望餘非因緣性。但為增上。由隨轉故假說因緣。異熟因性亦復如是。或可能與遍行為因。以現貪等緣餘嗔等。熏種生彼名遍行因。種是此因。亦名遍行因。如似生因因故亦名生因。異熟因亦爾。現行善等為方便因。能感異熟名異熟因。種子能與此異熟因為因。亦名異熟因。或能有異熟立異熟名。與此為因名異熟因。現行善等是能有異熟。然雜集論舉果。顯彼能有異熟雲。能攝受自體故即是異熟因。名與小同義意有別。 (九十一左)謂依持因生起因等(文)。義演雲。疏依持因者。意說。若約依持生起等因。即一切識色等總得名因。如色能生心根能持識。識能熏種。皆是因。若論持種唯此非餘。是故偏說也。 (九十二右)又亦為清淨種(文)。演祕雲。疏又亦為清淨種者。此識能為清淨種依。名清淨種(文)。今謂。觀演祕牒釋。古本脫依一字。樸揚就錯本釋。似添蛇足。邑師所覽本亦同樸楊本。義蘊雲。又亦為清淨種者。此第八識能持無漏種子。亦與無漏現行為種也。 (九十二右)論一切種相(至)名為種子(文)。演祕雲。論一切種相應更分別者。問。異熟習氣為因相不。若是如何說生自果。不是如何果名異熟。答。傳有二釋。一雲。因相論舉親生。影顯業種。二雲。但取等流習氣。故今此雲親生自果。異熟因果依別義說。詳曰。觀論之意後釋為勝。尋論可悉。 (九十二左)以十門分別(文)。義演雲。疏以十門分別者。下廣明種子。種子相隱。事須廣明。第一約體分別。第二一異分別。第三假實分別。第四二諦分別。第五四分分別。第六三性分別。第七新熏本有分別。第八具義多少分別。第九雙辨生引二因分別。第十四緣分別。 (九十二左)言本識者(至)色心等持種(文)。瑜伽論記十三下(十七左)雲。泰雲。若依大乘真實理門。種子在賴耶識與識不定一異。若據隨轉理門。種子附身相續中報身不定一異。攝論亦云。種子在依止處中及本識中。二文據隨轉理門故約諸行說也。 (九十二左)是現法故不名功能(文)。義蘊雲。問。種子能生現。即立功能名。現法亦能熏。何猶非功能。答。種子難知。故以功能顯種子義。現行易了。不說功能。又種能生種現。可立功能名。現法唯生種。不立功能稱。前解為正(已上)今謂。二釋不允。現行既是七轉識等法體。叵言功能。今論種子以能顯相。 (九十三右)不爾法滅應方有用(文)義演雲。疏不爾法滅應有作用者。意說。若體用別者。應法體先滅後方起用也。 (九十三左)然瑜伽抉擇(至)廣說(文)。五十一(十六右)雲。雲何因緣。謂諸色根根依及識此二略說。能持一切諸法種子。隨逐色根有諸色根。種子及餘色法種子。一切心心所等種子。若隨逐識有。一切識種子及餘無色法種子。諸色根種子。所餘色法種子。當知所餘色法自性唯自種子之所隨逐。除大種色。由大種色二種種子所隨逐故。謂大種種子及造色種子。即此所立隨逐差別種子。相續隨其所應望所說(鮮本生生)是名因緣(文)略纂十三(四十三右)雲。論隨順理門因緣雲。謂諸色根根依及識此二等者。法師雲。根依者扶根塵。若爾何故下攝一切種子中不言扶根塵。及次下文雲。當知所餘色法唯自種子之所隨逐。今此理文違故釋之。根依者。即造根之四大故(文)五十二(十五右)雲。復次種子雲何非折諸行別有實物名為種子。亦非餘處。然即諸行如是種姓如是等生。如是安布名為種子。亦名為果。當知此中果與種子不相雜亂。何以故。若望過去諸行即此名果。若望未來諸行即此名種子。如是若時望彼名為種子。非於爾時即名為果。若時望彼名果。非於爾時即名種子。是故當知種子與果不相雜亂。譬如穀麥等物所有牙莖葉等種子於彼物中磨擣分拆。求異種子了不可得亦非餘處。然諸大種如是種性如是等生。如是安布。即穀麥等物能為彼緣。令彼得生說名種子。當知此中道理亦爾(文)義蘊雲。疏非一向異熟然瑜伽抉擇及五十二末等者。撿五十二雲。謂於阿賴耶識中。一切諸法遍計所執自性妄執習氣是名安立種子。然此習氣是實物有。是世俗有。望彼諸法不可定說異不異相。猶如真如。今此但說因果不一不異。不說體用不一不異。何以得知。既雲望彼諸法不可定說異不異相故。言彼諸法者。即是現行七轉識等。又言望者。即本識中種子是能望。望彼現行一不異。又言是實物有者。是實唯也。又言是世俗有者。即諦唯也。其五十一文中。無有解不一異處(已上)今謂。五十一中雖無文說不一不異。然廣申明種子因緣。疏文指略蓋為此也。 (九十三左)彼但言(至)此亦體用門(文)。演祕雲。論體用因果理應爾者。攝論唯望體用明之。瑜伽據因果以辨。此論兼之。攝論本雲。阿賴耶識中諸雜染品法種子。為別異住。為無別異。非彼種子有別實物於此中住。亦非不異。無性論第二釋雲。一切種子是阿賴耶功能差別。如法作用。與諸法體非一非異。此亦復爾。瑜伽五十二(十五紙右)雲。種子雲何。非柝諸行別有實物名為種子。亦非餘處。然即諸行如是。種性如是等生。如是安布名為種子。亦名為果。果與種子不相雜亂。若望過去諸行即此名果。若望未來諸行即此名種子。望彼諸法不可定說異不異相。猶如真如。 (九十四右)然法非果生非是因(文)。義蘊雲。生所生法不是果。能生之生非是因。或俱現行。或俱種子。故非因果。又生等是假。本法是實。假實異故非因果也。若薩婆多生是實有。可望本法以為因果。 (九十四左)此難清辨安慧等(文)義演雲。疏難清辨安慧者。以清辨勝義皆空。種依俗諦假有。安慧是相分。且假也。下難真如唯難安慧。 (九十五右)又依瑜伽(至)故種言唯(文)。瑜伽所立四俗一真。真勝義諦合唯為一。則種子唯在世俗。不通勝義故言唯。真俗二諦差別如上具述。 (九十五左)依詮勝義亦是實故(文)。義演雲。意說。真如通世俗有。 (九十五左)若非安立(至)此是實唯(文)。演祕雲。疏此即諦唯者。唯在俗諦。名之為唯。不望假實名為唯也。疏此是實唯者。唯在俗諦種可言實。勝義即非(文)。義蘊雲。疏若非安立至是實唯等者。瑜伽雲種子世俗有者。彼論世俗諦中有四安立諦。勝義唯一真如應名非安立諦。今種子唯在安立諦中。故言諦唯。唯世俗諦不通真。故若依此論。種子唯實有者。此論依四勝義諦四世俗諦。即種子在世俗諦中。唯是實有。故言實唯。若推入勝義諦中。種子亦是假有。故疏主助瑜伽會此論也。若准瑜伽。種子世俗。此言有俗中實故。 (九十五左)此助瑜伽會於此等(文)。演祕雲。疏此助瑜伽會於此等者。問。可此會彼。雲何助彼而會此耶。造論前後尊卑異故。復彼何違而待會耶。答。助學彼者顯教不違。故為通會。彼論說種唯在俗諦。俗諦對真名為假。故此論說實。豈不相違。今顯彼論對一真諦。此論不爾。二諦望差。故不違返(文)今謂。瑜伽是本。唯識是末。非唯前後尊卑異而已。然今疏主正釋。此論故雲。助彼會此。何忘本末尊卑乎。應知。 (九五左)並有誠文同此(文)義演雲。言並有誠文同此者。意雲。若約非安立諦。說即彼此二論皆說種子是假。故雲並有誠文。 (九十五左)論種子雖依(至)相分非餘(文)。義演雲。論種子雖依第八識體等者。唯此文合釋伏難。難相見二分既依於識。未審種子何分所收。為答此難故此文來。 (九十六右)亦非見分(文)。演祕雲。疏亦非見分者。不依見分名非見分。由護月師許種依見。為異於彼故言非見。 (九十六右)義用別故(文)。義演雲。疏義用別者。即見分自證義用有別。見不受熏不同自證。 (九十六右)不可見分初受餘熏(文)疏祕雲。疏不可見分初受餘熏等者。設遮餘人見受熏也(文)。義演雲。疏不可見分初受餘熏種在後更依自證分住者。謂有人許見分受熏。故作此難(文)泰抄雲。此文破護月師。 (九十六右)即是見分(至)以為相分(文)。義演雲。疏即是見分至相分者。意說。相分是自證分上生果差別。功能即種子也。見分恆取得相分。 (九十六右)若不爾(至)證自證分(文)。義演雲。疏若不爾即無證自證分者。意說。證自證分緣自證分。須今見分既緣自證。應無證自證分。又解雲。見分緣自證分上功能不緣自證。若緣自證分者即應無證自證分。此解正也。問。何故不緣自體分耶。答。且說見分但緣外故(文)泰抄雲。疏雲。若爾即無證自證分者。若見分緣自證分體。爾者則不須立證自證分。何以故。見分緣自證分也(文)今謂。義演牒文雲若不爾。然釋中意順無不字。泰抄不牒不字。義蘊亦同。義蘊雲。疏若爾即無證自證分者。若不是見分唯緣差別功能。而言緣自體者。即不須立第四證分。何以然者。見分即是第三果故。 (九十六左)論而是此識相分非餘(文)。義蘊雲。論而是此識相分非餘者。問。無漏種子何分所攝。答。此無始來依識自體。即自證分攝。見分不取此為境。故非相分攝。論言相分者。約有漏說。問。既非見境。應非唯識。答。此同真如亦是識之自體不離識。故亦名唯識。 (九十六左)又說見分但緣外故(文)。義蘊雲。疏又說。見分但緣外故者。若許見分緣著自證分。即應緣內何但緣外。問。說緣自證分差別功能。寧非緣內答。功能既是相分所收。見分理無緣內之妨。 (九十六左)隱器色不論(至)非盡理(文)。演祕雲。疏隱器色不論者。無色見分緣下界器。瑜伽隱之但言緣種(文)義演雲。疏瑜伽論文非盡理者。護月雲。無色賴耶通緣下界色。今瑜伽隱器色不論。但言緣種者非盡理也。 (九十七右)若舊相傳護月師(文)。演祕雲。疏舊相傳至唯三分故者。由以自證為能緣故。故依見分。見分不許緣於種子不依自證。其第四分不離第三別有體性故但三分。有說。護月種無別體。但依賴耶識上功能。假說種子故。自證分緣見分時亦名緣種。無別相故非見所緣。復有說雲。依心自體故自證緣。問。此師種子何分所收。答。有三說。一雲。即是自證分收。由假說彼無實體故。順第二釋。一雲。見收。自證境故。順疏所敘。一雲。雖依自證而立亦見分收。自證緣故。順第三釋。詳曰。既無明教。復劣叵斷取捨任情(文)略纂十三(十八右)雲。問。若爾無漏熏時熏阿賴耶識不。若熏如何不緣。問。若得者第八緣種。如無色界。即為自證分。緣等若緣無漏種。豈緣自體耶。問。此中依護月菩薩釋。其見分等三分中其種子為自證分。種子即見分體故。由此理故相應五數不緣種子。由此理故生無色界。第八見分即無所緣。彼界第八見分緣欲色界器世界等。以是共業故。雖生無色而得下緣。問曰。何故種子不在自證分等。唯在見分耶。答曰。以相見及第四分於自證分上差別建立。今以種子是所緣故。故於見分上立以自證分為能緣。故不於上建立。又依集量唯立三分。故不在第四。設立四分者。以不離自證分故俱是第三分差別立。若在無色亦緣下器界者何故。此下文雲。若在無色唯有習氣執受了別。通曰。此約自證分為論。不約見分。若約見分即通緣器界也。故簡無色不緣。俱在內根等之中。不在外器等之中。故知外器亦得緣也。若依護法即以此文為正。在無色界不緣下地界繫業別故。其種子即見分中分為相分。見分緣之。五數記此以為本質。而於上變影像相也。此非實用。故不能生眼等實根令識依之。此與後別。若准護月義。其無色第八識與下界識等以緣境等故。若爾即有業無粗細妨。其義者何。夫見分等及外器相必此業感。此業何時造等。又有多妨。如對法壞世界鈔。廣如此論第一卷別鈔。 (九十七右)瑜伽五十一(至)所緣境說(文)。義演雲。疏五十一雲至自證所緣境者。護月會違雲。無色界緣器色。何故五十一唯緣種耶。彼雲。依自證境不依見。見得緣色等。 (九十七右)既爾(至)必不當生(文)。義演雲。疏既爾必不當生者。是護法難且如凡夫。段許當生下界可緣下器色故見有所緣境。不還聖者。必不下生。見緣何境。護月師雲。一界賴耶許緣三界色故。見且有境也。 (九十七左)因果俱善等性(文)。泰抄雲。因果俱善等性故者。即約新舊種子說若新熏即因果俱有善等性。若本有種即果有善等性。而無能熏因(文)演祕雲。論因果俱是善等性故者。問。既隨因果以判於性。應隨因果有多差別。答。可爾故瑜伽論九十六(初丁)雲。雲住自性界者。謂十八界隨自相續各各決定差別種子。習增長界者。謂即諸法或是善惡於餘生中先已數習令彼現行故。於今時種子強盛依附相續。由是為因。暫遇小緣便能現起定不可轉。復次以要言之。雖界種類十八可得。然一一界業趣有情種種品類有差別。故當知無量。三性各有多類差別。 (九十七左)功能差別(文)。義演雲。疏功能差別門者。約種子能生因說有三性種子也。非依體門者。不約識體說。以識唯無記也。次前文是(文)義蘊雲。疏即是功能差別門說者。謂種子功能不與第八識體同無記性。即是約差別門說。亦名性用別論門。 (七十九左)對法三末(至)即是種子(文)對法三(十六右)雲。隨逐善者。謂即彼諸法習氣。發起善者謂彼所發身業語業(文)於第四卷初明不善無記。亦有隨逐發起等。與此善性文意亦同。 (九十八右)論諸無漏種(至)唯名為善(文)。演祕雲。論諸無漏種等。問。既非異熟識性所攝。依護法義是識分不。答。傳有兩說。一相分收。若爾第八應緣此種。答。二解。一雲。許緣無失。此釋不正。一雲。不緣。但說見分親所緣者。皆名相分。不言諸相皆見所緣。若爾不緣應非唯識。答。不離識故唯識無違。問。設許緣彼復有何失。答。因位第八唯是有漏。非有漏心所緣之相是真無漏。為此不緣。二雲。既非見緣依自證分。自證分攝。若至無漏方相分收。淨見緣故。有義斷雲。前解為勝。雖在因位非見所緣。是相分類。從餘相分相分所攝。 (九十八右)故一性言(至)此為何性(文)。義演雲。疏故一性言至此為何性者。意雲。如善種子。望本識顯各別者。體別性不同也。類別者。無漏有漏二類別也。今一性者。即善性也。即善性之義。乃合通體類二類者。即善性一言。顯體類二種有別也(文)今謂。體類二義疏中本釋異熟識性。非釋善性。上文雲體。亦以性類二義為釋。義演並明詮道並非也。次下論文(第二·三十一右)亦有此義。 (九十八左)增上緣中為果增長(文)。義演雲。疏增上緣中為果增長者。新熏望本有名增上緣。漏無漏別故。由有漏聞熏習令本有無漏種漸得增長。故說本有無漏為果增長。 (九十八左)無漏之法順理違生(文)。義蘊雲。順無為理違背生死也(已上)泰抄雲。無漏之法順善法道理違生死惡法(文)今謂。義蘊為優。 (九十九右)第五十七(至)皆異熟生(文)。五十七(七左)雲。問。幾有異熟。答。一十少分。問。幾無異熟。答。十一十少分。問。幾有異熟助伴。答。最後三能助有可愛異熟法。令轉明盛能感決定人天異熟。問。幾是異熟。答。一九少分。問。幾有種子異熟。答。一切皆有。問。幾非異熟。答。十二九少分。問。幾是異熟生。答。亦一切種子所攝異熟所生故(文)樞要上末(四十一左)雲。瑜伽五十七二十二根中雲。問。幾有異熟。答。一謂憂十少分。謂信等五四受意通無漏故。問。幾無異熟。答。十一。謂七色命三無漏十少。謂四受意通無記故。信等五通無漏故。問。幾有異熟助伴。答。最後三能助有可愛異熟法。令轉明盛能感決定人天異熟。問。幾是異熟。答。一命根九少分七色意捨。問。幾有種子異熟。答。一切皆有。問。幾非異熟。答。十二。謂信等五三無漏四受九劣分。謂前九通長養善性等故。問。幾是異熟生。答。亦一切種子所攝異熟所生故。此中雖有七問。總三門分別。初三為一門。次二為一門。後二為一門。第二門中第二問。第三門中第二問。當唯識種子中無記性難。或為二門。初三為一門。後四為一門。 (九十九右)體非異熟(至)名異熟種(文)。略纂十五(十六右)雲。幾有種子異熟。一切是者。法師謂。在異熟識中持故一切名異熟又解。今據相續者名異熟。即一切種子皆相續故皆名異熟。此文約不如初。以如下地獄無男女種子等非相續故。如成唯識第二解。倫記十六上(七十紙左)雲。五辨有種子異熟一切皆有者。三藏雲。謂在異熟識中持故一切名異熟。又解。今據相續者名異熟。則一切種子皆相續故皆名異熟。備景師雲。以一切種子同阿賴耶名為異熟。故從異熟種生二十二根皆名異熟生。此文則說無漏種子同所依識名為異熟。以無別體故三無漏根名異熟生。今准唯識雲。無漏種子功能轉增假名異熟。又雲。七辨異熟生。一切種子皆名異熟故。所生諸根名異熟生。 (九十九左)此除佛無漏即齊義解(文)。演祕雲。疏此除佛無漏等者。佛種不依異熟識故。又佛五根亦是善也。取不成喻。所以除也。能依之識與所依眼而性不同。種及異熟其義亦餘。故言齊也(文)今謂。此釋非也。若如此解。下不齊義如何解耶。下文亦是異性相依之義。齊不齊義二釋無殊。今解。齊者異熟名義。與通途齊。又下文雲非如或非是等。是與通途不齊也。 (百紙右)此通佛果諸無漏種(文)。義蘊雲。問。論雲。由熏習力轉變成熟。佛無熏習。如何此說通佛果耶。答。此言熏習不說佛也。因中無漏有熏習故。佛雖不熏種生現時亦須轉變。故通佛也。又解。佛無漏種生現行時。亦由因中熏習力。故至佛果位轉變成熟。疏文雲設除佛果。若作此解便無妨矣。 (百紙右)所以者何(文)。義演雲。疏所以者何者。問。此徵意如何。答。此徵意者。若言要經熏習方名異熟非未熏時自類變異得名異熟者。即前論文所說種子應不名異熟。若依異性相依名異熟如眼等。即未至熏。又前解者。指前論文。 (百紙左)三家種子無諍義(文)。演祕雲。疏三家無諍等者。新熏·本有新舊合用名三家也。其本有家雖不許生。然熏增長而亦許故。故通三也。 (百紙左)法爾自類有不許故(文)。義演雲。疏法爾自類有不許故者。意雲。約熏習說。不約法爾說。何以故。有不許故。今約熏習三家總許。言前約本有者。即指前論文。此約新熏者。即此段論文。 (百紙左)敘近者護月等義(文)。演祕雲。疏護月義者。亦名月藏(文)。義演雲。疏敘近者護月義者。雖護法已前上古諸德多有許法爾種子。謂護法與護月師同體出故。先敘護月義。故雲近者護月義等也。 (百一左)此即三乘通信之經(文)。明詮道本言通證有三者未可也。瑜伽前後二文別故。故樞要上末(四十二左)曰。釋前初四通證文。解後三別證文。開元目錄中無盡意經者。大集部經也。顯揚論中亦云大乘修多羅中說。然今雲三乘通信之經。又毘婆沙引多界經是也。大乘莊嚴論第一(十六紙)雲多界修多羅中。目錄或叵信用。又彼錄中別有無盡意經六卷。與此不同歟。泰抄雲。疏雲。此經名無盡意菩薩所說之經也。 (百一左)毘婆沙等(至)有種種界(文)。泰抄。問。毘婆沙中不許種子。如何彼論解此經文。答。彼論解。此界字不約種子。為說三界十八界等。此名種種界。一文多解。非適今也。 (百一左)其惡叉形如無食子(文)。演祕雲。論如惡叉聚。於一聚中法爾而有多品類也。西域有之。人以為染並取其油。故瑜伽論九十六雲。然一一界種種品類有差別。故如惡叉聚於此聚中有多品類。雖說為一有無量種。疏意小別。如瑜伽鈔而會之也(文)今謂。演祕引九十六已。評雲疏意小別者。未可也。何者此九十六未為切當。欲舉明證須引五十一之文(九紙左)雲。復次依此一切種子阿賴耶識故。薄伽梵說。有眼界色界眼識界。乃至有意界法界意識界。由於阿賴耶識中有種種界故。又如經說惡叉聚喻。由於阿賴耶識中有多界故(文)略纂雲。惡叉聚喻者。即如無食相似(文)倫記十三上(四十五紙)雲。大惡叉聚者。三藏雲。惡叉相如此間染靴無食子。一堪染二押取油。家家盡有一聚多聚。此間無名可翻故存惡叉(文)玄應音義雲。其子形如沒食子。彼國多聚賣之。如此間杏仁(文)無食子亦云沒食子。亦名沒石子。本草雲。沒石子者。山有天生樹。如栗木一般。名曰蒲蘆。次年復生名麻茶澤。三年復生名沒石子。 (百二右)如瑜伽論第三卷說(文)。瑜伽第三(初左)雲。又種子體無始時來相續不絕。性雖無始有之。然由淨不淨業差別熏發。望數數取異熟果。說彼為新。若果已生說此種子為已受果。由此道理。生死流轉相續不絕。乃至未般涅槃。 (百二右)又第三卷次前上文(文)瑜伽第二(初右)雲。復次此一切種子識若般涅槃法者。一切種子皆悉具足。不般涅槃法者。便闕三種菩提種子。隨所生處自體之中餘體種子皆悉隨逐(文)演祕雲。疏又第三卷次前上文者。瑜伽第二明諸種子所熏之上。辨諸有情有無涅槃。此生下也。 (百二右)法者道理義(文)。瑜伽略纂一(二十八右)雲。涅槃法者。法謂道理。有入涅槃之道理故。 (百二左)論又諸有情(至)不由熏生(文)。義燈三(四十四左)雲。論又諸有情等。本疏雲。唯引無漏。初引三文。後結。一引楞伽五姓。皆是有性故。第二瑜伽三無漏根。第三地持等性種姓文。皆唯無漏。然疏中並明無上依等者。通舉諸教。意取法爾無漏種子。故疏雲。故應定有法爾無漏種子不由熏生。言通證者。是得錯本。又見通舉。謂證二種者。不得疏意(文)一本雲。此第二唯引無漏證。此溜州本。又今現流本是道證所見。今謂。道證亦有其理。何者對法次下言。第二偏引無漏本有之文。故由之而言。則若具科判者。別證中亦二。第一五性通證。第二無漏本有。 (百三右)皆說有五種姓別(文)。如第一卷中具述。 (百三右)瑜伽五十七(至)種子非現(文)。瑜伽五十七(八紙左)雲。問。生那落迦成就幾根。答。八。現行種子皆得成就。除三所餘或成就或不成就。三約現行不成就。約種子或成就謂般涅槃法或不成就。謂不般涅槃法餘三現行故不成就。種子故成就。如生那落迦趣。於一向苦。傍生·餓鬼當知亦爾。若苦樂雜受處。後三種亦現行成就。 (百三右)又從無始(至)本性住性(文)。瑜伽三十五(四紙左)雲。雲何種性。謂有二種。一本性住種姓。二習所成種性。本性住者。謂諸菩薩六處殊勝有如是相。從無始世展轉傳來法爾所得。是名本性住。習所成者。謂先串習善根所得。是名習所成。 (百三右)即是菩薩本性(至)有此種故(文)。問。瑜伽中明本性住種性。即諸菩薩六處殊勝也。爾者六處者為指佛果六處現行乎。答。能持意處也。然依無漏種子生佛果根境六處殊勝之文。定指果位現行。若指能持第八。何廣雲六處況說有漏識體者。豈雲殊勝耶是以人師多說佛果六處現行也。答。六處殊勝之文。其詞幽玄。諸師料簡亦非一准。然依宗家實義者。六處者。第六意處。即指能持第八。殊勝者。無漏種子。即顯所持因性。依之慈氏五分瑜伽中雲。謂諸菩薩六處殊勝有如是相。從無始世展轉傳來法爾所得。名本性住種姓。顯無始法爾種性。護法此論中判言。謂無始來依附本識法爾所得。無漏法因具明能所持相。六處之言改本識。殊勝之詞替無漏。此即唯識。是瑜伽支分。故委顯幽旨難辨。今以唯識思瑜伽文。其意易辨者歟。此論能解瑜伽難解者。指此等文也。是以本疏中引瑜伽今文。無始法爾六處殊勝名本性住種姓。正與此同矣。次瑜伽聲聞地中亦有六處殊勝之文。若指果位無漏根境等。於趣寂之類豈有六處能生無漏種子耶。准此人師釋指果位六處者。謬之甚也。 (百三左)彼有六處言(文)。義演雲。疏彼有六處者。意雲。彼瑜伽說有六處殊勝法爾相續。雖有六處之言。今但取第六處者。以阿賴耶此中攝故。 (百四右)初但有一物(文)。義演雲。疏但有一物者。意說。諸法各有一本有種。不說更有新熏種(文)演祕雲。疏初但有一者。問。木有無始。何得雲初。答。據本名初。如一貪心本唯一種。此種生現。現行滅已此還自類前後引生。至對治道種方永斷故無雜亂中斷等過。 (百五右)非無漏能熏亦無始有(文)。演祕雲。疏非無漏能熏亦始有者。無漏凡位而未能起。故不得言能熏無漏亦無始有。 (百五右)攝論第二說(文)攝論二(八紙左)雲。如苣勝中有華熏習苣勝與華俱生俱滅。是諸苣勝帶能生彼香因而生(文)。無性(九右)雲。如彼苣勝與諸香華俱生俱滅。由是為因。隨順能生後後無間帶華香氣。苣勝剎那此亦如是(文)言苣勝者。梵雲阿提目多伽。此雲。苣勝子。苣勤似切勝音勝胡麻也。赤華青葉。子堪為油。 (百五右)非華習氣(至)是本有故(文)。演祕雲。疏非華不熏等者。非是華氣不熏苣勝。苣勝香氣而自本有。 (百五右)攝論第二(至)非內種(文)。無性論二(十七右)雲。外內種子其性粗因(鮮本作同)為顯不同。復說外或無熏習等。或者分別不決定義。謂外種子。或有熏習。或無熏習。如從其炭牛糞毛等隨其次第。生彼苣勝青蓮花根及以蒲等非苣勝等與彼炭等俱生俱滅。互相熏習而從彼生。如是外種或無熏習。如苣勝等與華鬘等俱生俱滅。由熏習故生香氣等。如是外種或有熏習。如是分別外種不定。是故說或。內種子即是阿賴耶識中一切法熏習。如是種子應知定由熏習故有。 (百五右)從炭牛糞毛生等(文)泰抄雲。炭牛糞多年在於孔中變成藕根能生青蓮華也。非是田裹生者。名青蓮華也。今言。牛毛能生蒲者即二釋。一雲。或是牛脊背上毛吹入孔中多年能生蒲也。二雲。或是牛毛果。其果莖葉細。狀以甘沙果。其蓮在於孔中能生蒲也。 (百六右)名言等三種熏習(文)。具如第八中說。 (百六左)論說聞熏習(至)而熏起故(文)。演祕雲。論說聞熏等者。按無性論第三(九紙)雲。復次雲何一切種子異熟果識為雜染因。復為出世能對治彼淨心種子。又出世心昔未曾習。故彼熏習決定應無既無熏習。從何種生。是故應答。從最清淨法界等流正法。聞熏習種子所生。釋曰。諸佛法界永離一切客塵障。故名最清淨。謂從法界所起教法。名為等流。無倒聽聞如是教法。故名正聞。依此正聞所起熏習。是名熏習。即此熏習能生出世無漏之心。名為種子。如是種子非阿賴耶。未曾得故。餘文可悉。 (一百六左)瑜伽論五十二說(文)。略纂十三(五十七丁左)倫記十三下(十紙左)演祕雲。疏五十二真如所緣緣種子生者。按彼論雲。諸出世間法從何種子生。若言粗重自性種子為種子生。不應道理。答。諸出世間法從真如所緣緣種子生。非彼習氣積集種子所生。釋曰相傳天竺略有三釋。一唯新熏宗。勝軍論師自有兩解。一雲。諸佛菩薩由證真如。展轉流出十二分教。見道已前勝解行地。緣彼經教作所緣生。從本為名。名從真如所緣緣生。二雲。初地出世聖道。一從世第一法為增上·無間二緣而生。二從真如所緣緣生。二本有宗。護月論師。亦有兩釋。一雲。本有無漏種子為增上緣。真如為所緣緣。故順解脫等善根得生。二雲。本有無漏種子為因緣。解脫分等為增上緣世第一法為無間緣。真如為所緣緣。故初地出世間法得生。論從後緣隱前不說。雲從真如所緣緣生。三新舊合。戒賢師釋。與第二師義意同也。更有同異具如彼鈔(文)義蘊雲。疏瑜伽五十二說從真如所緣之種子生者。謂出世心。從能緣真如無漏心種子生也。以真如是所緣緣故。即從所緣真如說能緣之智種子生無漏也。又相傳雲。寶法師解。即以真如為無漏種子由此真如所緣緣能生無漏聖智。以有能生義故。且立種名真如。所即緣。所緣緣即種子也。雖有此解理未為當今應正解。謂如來以真如為所緣緣。即從真如流出大定智悲。即是如來身。復報身流出化身。從此化身流出十二分教。此名等流正法。眾生聞十二分教熏成解脫分種。故能生出世無漏現行。此出世心據本而論。從真如生。假說真如名為種子。欲言從真如所緣緣種子生。與攝論意同。問。唯本有師如何解此文。答。出世智以真如為所緣緣。此智從本有種子生也(已上)今謂。義蘊正釋本出景師。具見瑜伽略纂及倫記中。然疏與攝論合引。則准攝論作釋。此為好也。無性曲釋。不得別白而著矣。 (百八左)不言如(至)不指(文)。義演雲。不言如前引證至不指者。問。如前立本有種。即指雲餘所引證廣說如初。今時立新熏引證何故不指。指餘所引證廣說如初耶答。證新熏文中。且有證本有文。故不別指也。至下當會(文)義蘊亦同。 (百九右)諸法於識藏(至)為彼所依(文)。瑜伽五十一(五紙左)雲。謂阿賴耶識與諸轉識作二緣性。一為彼種子故。二為彼所依故。為種子者。謂所有善不善無記轉識轉時。一切皆用阿賴耶識為種子故。為所依者。謂由阿賴耶識執受色根。五種識身依之而轉。非無執受。又由有阿賴耶識故得有末那。由此末那為依止故意識得轉。譬如依止眼等五根五識身轉。非無五根。意識亦爾非無意根(文)倫記十三上(三十紙右)雲。一為種子。謂能生彼三性轉識。即是因緣。當十因中生起因。二為彼所緣。即增上緣。謂由賴耶執持五根方生五識。又由賴耶生彼末那為依止故。意識得轉。即當十因之內攝受因。以攝受因中定有三緣故。基雲。由第八為境。故得起第七見分。又由第八中種子故第七得起。具此二義故作此說。 (百九右)識於法亦爾(至)攝植彼種(文)。瑜伽五十一(六丁右)雲。復次諸轉識與阿賴耶識作二緣性。一於現法中能長養彼種子故。二於後法中為彼得生。攝植彼種子故。長養種子者。謂如依止阿賴耶識善不善無記轉識轉時。於一依止同生同滅。熏習阿賴耶識。由此因緣後後轉識三性性轉更增長。轉更熾轉更明瞭而轉。於後法中為彼得生。攝植種子者。謂彼熏習種類能引攝當來異熟無記阿賴耶識建立互為緣性轉相(文)倫記十三上(三十左)雲。景雲。長養種子者。謂依轉識熏賴耶。由此因緣善等轉識更增長明瞭熾盛。熏成三性名言種子。此則現行得為因緣。非望識體。彼種子無別體。攬識為性。故總望識說。作因緣。即十因中生起因。問。現行熏識成種子時。為同時成種。為異時耶。西方二釋。一解。熏時即成種子。二解。能熏住滅相時所熏種子起住生相二攝植種子故。謂彼熏習種類能引當來賴耶識者。能熏生彼本識有分種子。要待經生此因方熟又前據熏現報。後增熏生後種。又前據所熏成熟。後據引發本有生本識種(文)義燈中釋轉識與阿賴耶為二緣性。與倫記等不同。彼(三之四十五左)雲。諸轉識與阿賴耶識作二緣性。一於現法中能長養彼種子故。二於後法中為彼得生。攝殖彼種子故。長養種子者。謂如依止阿賴耶識善不善無記轉識轉時。同生同滅熏習阿賴耶識。後後轉識轉更增長轉更熾盛轉明瞭轉。此因緣也。准此但似與後後轉識為因緣不言與賴耶而作因緣。今解。此意言長養彼種子故。謂同生同滅熏習阿賴耶識。即熏八識義且此意望種子賴耶為因緣性。言與賴耶為因緣性。影顯生現持諸熏習令轉識生。不爾與前轉識轉時一切皆用阿賴耶識為種何別。又是轉識與轉識為因。非賴耶因也。又前賴耶且望與現轉識為因。影顯亦與彼種為因。此中轉識且望賴耶種子為因。影顯亦與現行為因。何故如是。生轉識種現能熏勝。隱八不言。生現第八種子因勝。隱現不言故但說。言於現法中能長養彼種子故。即現熏種現是種因。於後法中為彼得生。攝殖彼種子者。謂彼熏習種類能引攝當來異熟無記阿賴耶識者。此約業種引當異熟為增上緣。言謂彼熏習種類者。業種是彼名言種類。為彼得生攝殖彼種子。即顯由業彼方得生。不爾異熟不能生故(文)義蘊義演兩釋皆粗。何有發揮經證深致乎(文)義蘊雲。疏謂與諸識作二緣性者言一為彼種子者。謂阿賴耶種子識與三性轉識為因緣也。言二為彼依者。謂第八現行識執受色根。為增上緣生眼等識也。疏諸轉識與阿賴耶作二緣者言一於現法能長養彼種者。謂於後念現行第八識。皆由前念轉識能熏彼種子。即能熏現行與彼所熏種子為因緣也。言二於後法攝植彼種子者。謂於當來異熟阿賴耶識。由今轉識善惡業中熏習種子者為增上緣方得生也。又現法者。謂現在識轉識但能長彼種子。非是因緣。言後法者。即此念新熏種子能生後念現行。此是因緣。前解為正言互相生者。即轉識賴耶互為能生。即是因性互為所生。即是果性。 (百九左)如攝大乘(至)廣說其相(文)。無性論中全引瑜伽釋達磨經。故雲如攝大乘等。 (百九左)釋頌顯前徵(文)。義演雲。疏釋頌顯前徵者。前徵者。即是頌前徵難。如言若唯本有乃至為因緣性。是頌前徵難。今釋頌顯前徵難。非唯本有也。於中有三。初釋頌成因緣。二引教成前義。三喻因緣非外法。 (百十右)如燈炷(至)為俱有因(文)。攝論第二(九左)雲。復次阿賴耶識與彼雜染諸法同時更互為因。雲何可見。譬如明燈焰炷生燒同時更互。又雲何可見。譬如明燈焰炷生燒同時更互。又如蘆束互相依持同時不倒。應觀。此中更互為因道理亦爾。如阿賴耶識為雜染諸法因雜染諸法亦為阿賴耶識因。唯就如是安立因緣。所餘因緣不可得故。無性釋雲。譬如明燈於一時間燈炷燈焰生焰燒炷互為因果。阿賴耶識與諸轉識於一時間互為因果。其性亦爾。如是蘆束更互依持令住不倒。若於其時此能持彼令住不倒。即於爾時彼能持此令住不倒(文)義演雲。疏如蘆相依者。問。因緣既具三法如何得二法為喻。答。二三雖不同。以二束蘆俱時而有猶如因緣三法同時。又如下說唯依此二建立因緣。即種現二法。今以二蘆為喻何失。故知但喻因果二法也。 (百十右)但取種子望後為因(文)。笠置雲。若於四緣對餘三緣諸親緣法名因緣者。廣通種現相望自類相生。即第四論因緣依第七論因緣等是也。又約依他性因果者。種種相望非實因緣。以言望異類故。依因果相順義。種現相望是實因緣。以言果顯現故。准斯現文。唯取種種相望為因。然明詮道本雲。以現行七轉識望第八種為因緣。亦有種子生種子為因緣義。今謂。明詮增減竄改須用此疏。種現二法相望為因其義極成。然今疏文勢唯釋種現相望為因。不明種種相望為因。以已言唯種與現實名因緣。除此所餘因緣無故。今案。望後之後恐應彼字形誤。若望七轉識以彼七轉識種為因。若望第八現以彼第八種為因。八識現行。各以自種為因。故總為彼。改為彼字。則文易不溫雖無加甄辨而可矣。 (百十右)又此中望體因緣體盡(文)義演雲。疏又此中望體因果緣盡者。意雲。種子望現名為望體也。因緣盡者。種生現現生種攝一切因緣總盡。問。既雲種生現現生種即有三法。如何乃言依二建立因緣耶。答。據展轉相生雖有三法論因緣。也體唯種現二法。 (百十右)若望果別(至)但約體說(文)。義演雲。疏若果別至但約體說者。意雲。如說因緣者。但約種子望現行體說。若望別果說。種生種。且得名為因緣也。但前後相別名因果。不同種現相生。言但取種子者。但取所熏。得名言種子望第八現為因緣也。 (百十左)又說不盡不說無漏故(文)義演雲。疏又說不盡不說無漏故者。意雲。如上約新熏辨因緣者。說因緣不盡。不說無漏故未曾熏。故無無漏種。故攝論但說雜染法與阿賴耶為因緣。故不言無漏也。 (百十左)論非熏令長(至)為因緣故(文)樞要上末(四十二右)雲。非熏令長可名因緣勿善惡業與異熟果為因緣故者。若現行業望自業種令增名因。即業種亦令果種增。故應名因緣。此義可然。然非正好。初熏習位已令果種增。非已後。故非業種令果種增。但應如疏解。此中護法現行望本有種無因緣義。但增長故。如何可說種子現行互為因緣。護法既存新舊。望新熏者。正是因緣。望本有種為增上緣。不辨體故。 (百十一右)又汝若言(至)各一種者(文)。演祕雲。疏又汝若言至各一種者。牒第二解。此解意雲。誰言異熟與善惡因但一種耶。於此解中難有二也。如文易知。 (百十一右)其種本有(至)能令增長(文)。義蘊雲。疏其種本有業於果種能令增長等者。其種本有向之讀之。意明所增果種與自業種俱本有故。由此現業望於果種能令增長應名因緣。亦如現業熏自種故。問。前解亦以現業熏果種增。與此何別。答。前解雖增於果。即今現業望於現果名為因緣。此解望種故與前異(文)今謂。前解亦望果種。以言熏果種增時等故。然正為因緣。唯在現果非在果種。是故二解不同。 (百十一右)設俱新熏(至)俱名因緣(文)。演祕雲。疏設俱新起等者。此本有難。難意雲。我言本有。即合善惡與異熟果而為緣。汝俱新熏。豈新業望新異熟是因緣耶。此既不爾。彼雲何然。義蘊亦同。 (百十一左)然觀本意後解是本(文)。演祕雲。疏然觀本意後解是本者。本有師義。雖言兩解。前解設陳後釋是本(文)義蘊雲。疏然觀本意後解是本者。前三解中第二名後。初之後故。彼師本意。現熏種增名為因緣。故取第二。問。初後俱有增長之義。何不取之。答。雖俱增長初後二解增義隱故。所以然者。且初難。現業望於現果為因緣者。其理不然。現業望果無增長義。現果已生。不可增故。若第二難令業種增果種亦為不可。現強種劣。現既已增。何須種增。不可種增現不增故。由此故知第二解正。今又助解。疏雲後解是有者。後之二解。俱名為後。本意但令種子增長名為因緣。後二皆令果種增故。初解望現故非本意。又行支體通於種。第二以現業增果種。第三以業種增果種。故後二解是其本意。若唯取第二。應雲中解是本。何名為後(已上)泰抄雲。然前疏中第二解。或許業種增名言種應是因緣者。此疏文即是三藏法師解。又解雲。後解即是本有師家之本意。 (百十一左)應諸現行(至)熏增長故(文)。演祕雲。疏應諸現行至熏增長故者。正難轉識望第八識不名因緣。但熏增長同於業故。 (百十一左)此本有種(至)新起種生故(文)。演祕雲。疏此本有種以自類為其因緣者。正義自敘。疏既爾至新熏生故者。本有師難。難意可解(文)義蘊雲。疏既爾此因等者。此難既新生現。舊應不生。言此義應思者。意說。本新同生一現。非不生也。然以生種類同等者。此非答語。但釋本有生自類種名為因緣。不約熏長名因緣也(已上)泰抄雲。然以生種乃至彼非因緣也者。若種生種生現為其因緣。即新熏本有種皆相似故。若現行熏成種子為其因緣。即唯新熏種子家有其因。若約唯本有種子家。現行不能熏。故現行望種子不是因緣。 (百二十右)然以生種類同於新(文)。演祕雲。疏然以生種類同等者。正義者。釋舊種生種類同新種生於現行得名因緣。然據護法新舊合生。今者且隨不正答也。 (百二十左)論有漏不應(至)生有漏故(文)。演祕雲。論勿無漏種生有漏故者。有雲他亦許無漏種為有漏因。如延壽法及無漏法為有漏因減十王等者。詳曰。不爾。延壽法者。但由無漏資彼故業。豈許親生有漏果耶。又十王報諸處皆雲因地前修。豈容地前已起無漏。設迴趣者亦非無漏親感彼果。無漏不招三有果故。 (百十二左)許漏無漏得相生故(文)。義蘊雲。問。若他先許相生。即宗有相符之失。若他不許即因有隨一不成。答。但許有漏能生無漏即是相生不必無漏許生有漏。因不言互故無過也。 (百十三右)此中亦有(至)生有漏(文)。義演雲。疏有學者對治生有漏者。此應有學對治聖道生諸有漏。汝許相違得在為因故。 (百十三左)小乘可爾為同類因(文)。義演雲。疏小乘可爾為因類因者。彼許不善心無間生無記心是因緣等。有雲。小乘善不善業招異熟身是因緣。所言同類者。以當界業招當界身名為同類因(文)。義蘊雲。疏小乘可爾為同類因。此薩婆多義。若准俱捨。只言善五蘊與善五蘊為同類因。無記等亦爾。此即許善色心等互為同類因。無許善惡為同類因文。更准婆沙等別義應有文許。或設許之。如善心後起噁心等。即由前善生後噁心。是同類也。非大乘義(已上)泰抄雲。疏雲善等應為不善等種小乘可爾。為同類因者。疏主錯引也。小乘宗無善與不善為同類因。准有不善法得與有覆無記為同類因。且如執身邊。二見有覆法起嗔等(文)演祕雲。疏善不善種小乘可爾者。此設許之。非彼本計。有雲。有部除能作因。餘皆因緣。不善得為有覆無記同類因也。同諦故者。詳曰。設彼不善為無記因亦為為證。此明善法為不善因故(文)義燈三(四十九右)雲。論不善應為善法等類。雲小乘可爾者。假設許之。非小乘許。又六因中小乘許為同類因故。 (百十三左)諸邪分別皆名毘婆闍婆提(文)。義燈三(四十八右)雲。言分別論者。或大乘異師有種子故。或小乘諸部皆名分別。不定一部故。攝論中分別論者傳釋。是化地部。婆沙中分別傳說。是正量部。此論下文分別論者。雲是說假部故。今此文略有三釋。一雲。即大眾等四部。若爾何故下雲。何故汝論說有異生唯得成就無漏種子。答。下因便破大乘異師。二雲。始終俱是破大乘師。三雲。始終俱是破小乘師。大眾部等以本淨心能為因生名為種子。非許有種。或復彼師許有種子。破不相應中雲有執隨眠。即大眾部等故。樞要三解(文)樞要上末(四十三左)雲。大眾部等無種子。破分別論者。而言成種者。別破大乘異師。又經部別有種子。薩婆多因義。種子義未來有無漏因故。大眾類此亦然。凡夫身中有可當生無漏之因義名為種子。不同經部等。又不相應隨眠亦名種子等(文)宗輪論雲。此中大眾部一說部說出世部雞胤部本部同義者。心性本淨。客塵隨煩惱之所新染說為不淨。隨眠非心。非心所法。亦無所緣。隨眠異纏。纏異隨眠。應說隨眠與心不相應。纏與心相應。述記(六十一紙右)雲。無始以來心體自淨。由起煩惱染故名染煩惱。非心無始本性。故立客名。問。有情無始有心。稱本性淨。心性本無染。寧非本是聖。答。有情無始心性亦然。有心即染。故非是聖。問。有心即染。何故今言心性本淨。說染為客客主齊故。答。後修道時染乃離滅唯性淨在。故染稱客。隨眠即是貪等。隨眠亦有十種。若無心位起善等時名異生等。但由隨眠恆在身故。若是心所。無心等位應是聖人。無煩惱故非心心所。故無所緣。有所緣者。必彼心所。纏謂現起諸煩惱等。隨眠與彼其性各異。纏是心所。與心相應。隨眠既非現。無相應義。即十隨眠不相應攝。 (百十三左)本即大乘(至)名分別論(文)。義演雲。疏本即大乘至師者。問。大乘新熏師與大乘心溷師為一異耶。答。此師是許新熏中別名雜熏心溷師。或新熏師與心溷師別也。溷者切韻雲廁。廁者雜也(文)演祕雲。論分別論者。按瑜伽論第二十七。斜彼計雲分別論者。作如是計。心性本淨。客塵煩惱所染污故相不清淨。又雲。染污不染污心其體無異。謂若相應煩惱未斷名染污心。若時斷已名不染污(已上)下全用上引宗輪述記文。 (百十四右)無垢稱經亦有此說(文)彼經二(八左)雲。如佛所說。心雜染故有情雜染。心清淨故有情清淨。如是心者。亦不住內。亦不出外。不在兩間。如其心然罪垢亦然。如罪垢然諸法亦然。不出於如。唯優波離汝心本淨。得解脫時此本淨心曾有染不。我言不也。無垢稱言。一切有情心性本淨。曾無有染。亦復如是。 (百十四右)起心非淨難(文)。演祕雲。起心非淨難者。依他起心名為起心。 (百十五右)若言前無漏(至)性是無漏(文)。演祕雲。疏若言無漏體滅至亦不然者。此牒外救。外救意雲。我本無漏體不斷絕。汝若言我無漏斷者故亦不然。疏以有漏為相性是無漏者。牒彼外意。生下論文(文)泰抄雲。若言前無漏體滅後無漏體生者。此疏文錯也。應雲前有漏體滅後無漏體生也。 (百十五左)若是無為(至)真如善故(文)。義演雲。其疏雲。若是無為至真如善故者。若言心性淨是空理無為者。以如上破。於汝有失。於我無過。然且共計真如法性不與信等相應。汝不善心等既體性是善。如何不與信等相應。又汝惡無記心性是相應法。如何說是無為善耶(文)義蘊雲。疏若是無為至非有為為善等者。汝居例雲我許惡無記心性本淨即令與信等相應。無為亦性淨應與信等。相應者。此亦無過。共許無為是勝義善。非是有為相應善心故。不可令與信等相應也。 (百十五左)此中應敘(至)如別抄說(文)。下心所段論善心所種類多少。具如瑜伽略纂並對法抄。泰抄雲。疏雲。此應敘諸師立善各有幾種如別抄說者。若大乘師立十一種善。謂信慚等。若薩婆多立有十種善。不善不立。有無癡善根。若大眾部立有三種善。謂無貪善根無顛善根無癡善根。或立一善。或立二善。乃至或立四善等。如論文。 (百十五右)若如色聲善無信等(文)。義演雲。疏若如色聲善無信等者。牒外救。我不善無記心性。雖善猶如色聲善。無信等相應者。此是我法已下論主徵破。 (百十六右)為因何事(文)事字恐辜形誤。以下亦誤故。辜者音姑罪也。又罪者辜也。愆也。秦以罪似皇字改為罪。不知罪乃捕魚器也。五本疏雲。問。緣闕何辜。論則違聖說至皆四緣生。述雲。既違聖教。減三緣故。 (百十六左)此雜善言(至)得為因也(文)泰抄雲。若言雜染。則通善等三性。若但言染。則唯是不善有覆無記也。 (百十六左)此有法不極成(文)。義演雲。疏此有法不極成者。問。爾者何故前量性非無漏而非過耶。答。前為宗法。此為有法。有法須共許。故是過也。宗法違他順已。故非是過。 (百十七右)無漏心性(至)如有漏性(文)。義蘊雲。若立比量。同喻中有所立不成。他許有漏心性是無漏。故應立量雲。汝無漏心應以相違為性。漏無漏中隨一攝故。如有漏心。 (百十七左)許現行有漏心性淨故如佛等聖(文)。泰抄意雲。有漏心性淨故非佛等聖者。佛是也。答。佛元無有漏心性等。今者明有漏心性淨。為因將佛為同喻。其因於喻上不轉。若依疏中比量即有過失。今應改疏中比量。雲諸異生位應無漏現行。許心性淨故。如佛等聖亦無過失。義蘊已有此說。 (百十八右)勝鬘經中具說此義(文)。彼經(十九右)雲。如來藏。是法界藏·法身藏·出世間上上藏·自性清淨藏。此自性清淨如來藏。而客塵煩惱上煩惱所染。 (百十八右)對法論第十(至)為心本性淨(文)。第十(十五右)雲。何等為三謂心轉依·道轉依·粗重轉依。心轉依者。謂已得無學道證得法性。心自性清淨。永離一切客塵隨煩惱故名為轉依。即是真如轉依義。乃至廣說(文)義蘊雲。疏對法第十卷三轉依中。言彼論雲。無學道中所有三轉依者。何等為三。謂心轉依·道轉依·粗重轉依。心轉依者。謂已得無學道。證得法性。心自性清淨。永離一切客塵隨煩惱故名為轉依。即是真如轉依義。道轉依者。謂發世間道。於現觀時轉成出世。說名有學。餘有所作故。若永除一切所治永離三界欲時此道自體究竟圓滿立為轉依。粗重轉依者。謂阿賴耶識一切煩惱隨眠永遠離故名為轉依。問。何故彼論說真如為心。答。心有三義。一緣慮義。二積集義。三真實義。真如既是諸法實性。即真實義故名心也(已上)今謂。邑師雲。心有三義。若依溜洲雲有四義。梵漢雙舉曲為甄辨。最勝王經疏二末(三十四左)雲。凡言心者。有四義。一真實名心。如般若多心。即真如理亦名為心故。勝鬘經雲。自性清淨心。彼名乾栗心。二緣慮心。即通八識。彼名質多。三積集義名心。亦通八識。通能所積集故。四積聚最勝義名心。即唯第八(已上疏文)然宗密長水亦分四種。分拆污栗紇哩以為二心。質多此翻集起。更開緣慮別為一類。具見圓覺疏抄筆削等中。其所立名數雖似溜洲。然不辨梵名異同心體一多。浪為列釋。何其當乎。具如別辨。 (百十八右)論或說心體(至)名性本淨(文)。泰抄雲。論或說心體非煩惱故名性本淨者。問。心王等既通不善性。如何名性本淨。答。然六識心王及遍行五別境五不定四等雖通三性以體非是煩惱故。噁心王等三性法總得名性本淨。 (百十八左)如瑜伽五十四說(文)。泰抄雲。疏雲。如瑜伽五十四說心所亦爾者。如遍行別境等及四不定。此十四心所體非是煩惱亦名所清淨也(文)五十四(三十左)雲。又復諸識自性非染。由世尊說一切心性本清淨故。所以者何。非心自性畢竟不淨能生過失。猶如貪等一切煩惱。 (百十九左)何說聞熏習(至)種子性也(文)。無性攝論第三(九左)雲。又出世心昔未曾習。故彼熏習決定應無。既無熏習從何種生。是故應答。從最清淨法界等流正聞熏習種子所生。無性釋雲。又出世心乃至從何種生者。此顯淨心唯未曾得。雲何無因率爾得生。從最清淨乃至種子所生者。此顯淨心有別種子。決定不從阿賴耶識種子而生。雲何別種。謂最清淨法界等流正聞熏習。最清淨法界者。諸佛法界永離一切客塵障故。言等流者。謂從法界所起教法無倒聽聞。如是教法故名正聞。依此正聞所起熏習是名熏習。即此熏習能生出世無漏之心。名為種子。如是種子非阿賴耶識。是未曾得故(文)義演雲。疏復言是出世心種子性也者。意雲。若有本有無漏種者。如何說有漏聞熏習為出世心種耶。言及自因緣者。有漏種子也。意說。聞熏習有漏現行從自種子生。復熏成種為增上緣。資彼無漏種且得增長。又有解雲。及自因緣者。意說。出世心由自種子為因緣。及有漏聞熏習為增上緣而方得生。雖有二解二解並通也。今謂。第二解非。 (百二十右)對法第四雲(至)亦名無漏(文)。亦是有漏者。對法第四(七左)雲。雲何修斷。粗重所隨故。亦名無漏者。對法第三(八右)明六種有漏中。第五漏隨順者。謂順抉擇分雖為煩惱粗重所隨。然得建立為無漏性。以背一切有順彼對法故(文)對法抄六(十五右)雲。漏隨順。謂抉擇分善等者。泰法師等雲。有漏中所有無漏性。此如唯識第二破分別論者說。此中三釋。一新熏。此善體有漏能為增上。或因緣生見道。故建立為無漏性。加行道等名道諦。體有漏故修道斷。二唯本有。此位無漏增長之種名無漏性。現行及因緣聞熏等。是有漏故粗重隨修道斷。有漏從無漏種。故加行道等名道諦。體有漏修道斷。新舊互用類此應知(文)義蘊雲。疏對法第四抉擇分善亦是有漏亦名無漏者。撿第四卷都不見此文。按第三卷准解有漏。亦漏隨順者。謂順抉擇分雖為煩惱粗重所隨。然得建立為無漏性。以背一切有順彼對治故。此順抉擇為無漏性者。有二解。一雲。取順抉擇位本有無漏種子名順抉擇。且為無漏。二雲。此順抉擇體非是無漏。以能順無漏。背有漏故名為無漏(已上)今謂。邑師不見疏主對法抄。釋自為二解。似是而非也。對抄可知。 (百二十右)據各別故(文)。義演雲。疏據各別故者。意雲。據本有新熏各別說也。本有即無漏。新熏即有漏(文)今謂。此釋未詳。案對法兩處文。順抉擇分實是有漏。以粗重所隨故。然名為無漏。以背有順治故。據體有漏。據用無漏。故雲據別。非謂據本始熏。 (百二十右)如瑜伽第五十一卷說(文)。彼(九右)雲。復次阿賴耶識所攝持順解脫分及順抉擇分等善法種子。此非集諦。因由順解脫分等善根與流轉相違故。所爾世間所有善根因此生故轉更明盛。由此因緣彼所攝受。自類種子轉有功能。轉有勢力。增長種子。速得成立。復由此種子故。彼諸善法轉明盛生。又復能感當來轉增轉勝可愛可樂諸異熟果(文)略纂第十三(二十三右)具釋此文。恐繁不引。 (百十二右)感總別果如第九說(文)瑜伽第九(十三右)雲。中際已生補特伽羅受二種先業果謂受內異熟果及境界所生受增上果。 (百二十左)亦同對法第四卷文(文)。彼(八紙右)雲。雲何非所斷。幾是非所斷。為何義故觀非所斷耶。謂諸無漏法除抉擇分善。是非所斷。無漏法者。謂出世聖道及後所得。並無為法十界四處諸蘊一分是非所斷。問。何等色聲是非所斷。答無學身中善身語業自性是非所斷(文)對法抄六(三十六右)雲。諸非所斷略有二例。非縛非縛謂諸無漏有為無為。對法第四說。唯諸無漏非所斷攝。二已畢竟斷名非所斷。六十六說。無學身中善無記法名非所斷。 (百二十左)第一就實(至)對法等意(文)今按論文未見條然兩解有別。況亦文無以又或字隔別。此正因緣下但是會釋攝論違文。不可別立為第二解。樞要雲。第四會違中有四。一諸聖教中雖說內種。下會前內種定有熏習及三熏習等(文)二其聞熏習。下會前攝論說聞熏習聞淨法界等流文。三聞熏習中有漏性者等。會前攝論是世出世心種子性文。四依障建立種性別者。下會前瑜伽有情本來種性差別等文。或分為五。若作四段總會前新熏家所引之文。今為五科。亦兼傍會前對法之文。聞熏習中有漏性者下。會對法雲抉擇善根能得建立為無漏性修道所斷文。此正因緣微隱難了下。方會攝論是出世心種子性處。義兼傍會。於理為勝。 (百二十一右)故攝論文(至)對法等意(文)。義演雲。疏善得對法意者。如對法雲。抉擇分善根且有漏且無漏。今言寄粗顯勝增上緣說。出世心種且通有漏無漏。故雲善得對法意。聞熏善根即是有漏。本無漏種子即無漏也。 (百二十一右)解脫分中(至)上品增故(文)。清素雲。在見道中唯修無漏種子現行。能傍修有漏種增。後修道位亦能現起也(文)義演雲。疏下品增故者。意說。於解脫分位中。下品有漏聞熏增下品無漏種子。餘者准知(文)攝論第(三十一右)雲。此中依下品熏習成中品熏習。依末品熏習成上品熏習。依聞思修多分修作得相應故。無性釋雲。下中上品熏習等言。分明易了。不須重釋。論曰。又此正聞熏習種子。下中上品應知。亦是法身種子。 (百二十一左)。若據唯本有(至)有漏亦爾(文)。三身章(十五左)雲。此多聞種成唯識等略有三釋。一唯新熏。唯有漏種以為因緣。親生無漏。唯識論中雖已廣破。依瑜伽論五十三。問。若諸習氣攝一切種子。復名遍行粗重者。諸出世間法從何種子生。若言業重自性種子為種子生。不應道理。故知有漏非無漏法親生因緣。二唯本有。諸無漏種未發心前名性種姓。發心已後名習種姓。熏習彼用令漸增。故見道已前有漏聞熏能生現行。無漏未起。雙取此二。名順解脫抉擇分善。故雜集說。抉擇分善雖修道斷。然得建立為無漏性。道諦所攝。見道以後無漏種子方生現行。第八地前二種雜起。成佛以後諸有漏善及因無漏並皆轉滅。諸果無漏圓滿生起。故涅槃說。捨無常色獲得常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今觀彼義唯舊種子生現。都無現行更新熏種子。唯識論中亦已廣破。三者種子皆有二種。本有新熏。見道以前同第二說。見道以後諸無漏種本有生現行。新諸現行復熏成新種。略有二義。一者轉滅。二者轉齊。轉滅義者。如大乘位。無始以來加行勝善無漏善種未逢緣。故皆唯下品。見道以前有漏聞熏為勝緣。故資下無漏種漸令增勝。至見道位生下現行。現行復熏下品種子。見道修習以為緣。故至修道位前剎那中見道下種滅。修道中種生生中現行。現行復熏中品種子。修道修習以為緣。故至究竟位前剎那中中品無漏種滅。後剎那中上品無漏種生。無所依故。道已滿故。更不熏習。本唯一品劣滅勝生故名轉滅。後修習故前之同類不能為同類因引後同類果。故如是地地下中上品諸無漏種及諸位中加行勝善。下中上品諸有漏種。皆應準知。至佛位中唯有無漏上品圓滿。無漏中下一切有漏並皆捨滅故。經說捨無常色等。二者轉齊。法爾種子皆有三品。初修下故至見道位。下品無漏種生現行。現行復熏下品種子。若無修習任運下生。由修習故至修道位中品種子生中現行。現行復熏中品種子。前之下品亦轉成中。若不熏習任運中生。由修習故至佛位中上品種子生上現行。道已滿故無所熏。故更不熏習。中品種子並轉成上。前中下種不復相續。與後勝齊故名轉齊。故經說。言捨無常色等。望自同品可名轉滅。言轉齊名者。望他異品。此多聞熏種。見道以前有漏種子親為因緣生諸現行。現行為因緣復熏成種。望無漏種餘出世法為增上緣。由無漏種所資持故。諸有漏種感勝異熟。不造無間業。不墮惡趣等由有漏法資無漏。故當生出世無漏現行。見道以後無漏種子為因緣生無漏現行。與有漏法為增上緣。令有漏善感十王果。諸有漏善資助無漏。展轉增明證離繫法。乃至成佛有漏皆滅純無漏在諸有受生皆依示現。此聞熏習見道以前聞似法義理智法。已數起思惟。乃至四善根中等引修習。至見道位能證智起熏發種子(文)義燈七末(十三左)雲。釋所棄捨於中二釋。一約轉齊。本有無漏種子三品。如加行位下品種增生初見道無分別智。即此現行無漏。有力資中品種。令能生現。亦令自種轉成中品名為轉齊。又解由中品種生現行已。資下品種轉成中品。與本有種中品之者。及新熏生亦為中品。與能生自本有之種。三合生一後念現行。或各別生。俱許無妨。中上品生轉齊亦爾。言轉滅者。即本有種唯有一箇。加行位中名為下品。入見已去能生現行。現行熏種即成中品。並有力能令本種子生後中品。下品即滅名為轉滅。不同轉齊令生自種亦成中品。故名轉滅。或雖本有三品種子。中品生已下品不生。亦不能生後念中品。親生中品但由現能。若爾即違雜集論說行習修文。彼許初習自下地中種子增故。不可唯說但中上增不通下品無別因故。違比量故。准此即應三品各一。但令本種生後中品。即下品種生現行者。自體不增。若爾既許下品種在。何名轉滅。若以不生即名為滅。豈諸種子皆定生現。准此道理轉齊應勝。若爾即應轉二乘種成大乘性。以轉齊故。若雲類別不轉下中二乘種姓為菩薩姓。亦應菩薩三品機殊不轉下中成中上品。答。乘性別故不轉二乘成菩薩姓。下中上三同菩薩姓。故可轉令成中上品(文)又撿幽抄釋護月難陀轉滅義雲。若護月唯本有無漏種子生現行。現行到資卻下種子。但熏本有種子令成中品。滅卻下品功能。更不熏種也。若准難陀唯新熏者。即從見道初無漏起現行也。即腳下無漏種子是地前熏得。見道劣無漏下品種子生現行。下品種子生現行。又更熏得新種子。已便在第八識中。與能生一處即到資成中品種子。即新熏者。成中品也。又中品種子生現行。現行熏得新種子。種子便成上品。又現行到資腳下中品種子。已令轉滅中品功能。與新熏皆成上品種子也(文)又釋護法轉齊轉滅義雲。言轉齊即轉卻下品劣種子用。以齊他中品種。又轉中品功能能齊上品種子。故名轉齊也。言轉滅即滅卻自下品劣性成中品。又滅卻自中品劣用成上品性。故名轉滅也。即望自品名轉滅。望他品名轉齊。故名轉齊轉滅也(文)又義演三身章記雲。古說月藏義得勝捨劣。即當轉滅。勝軍義轉劣成勝。當轉齊義。護法宗具有二義。真諦三藏約三惠述等(文)又抉擇抄判二義雲。二中何勝。答。轉齊者勝。一三道之種各別不雜。二三僧祇卻所修無漏轉成上品。以為佛故。若轉滅者三大卻中所修無漏。縱至佛果悉皆捨棄理為不可。轉齊之家亦復不違經論所說捨劣無漏。略纂十三(五十五左)倫記十三下(十九紙左)義蘊雲。疏皆唯一品此是轉滅等者。謂如一地入住出。初入地時但有下品種子。至住心時轉滅下品而生中品。至出心時轉中品而生上品。若唯本有家義。前念下品滅後念中品生。前念中品滅後念上品生。若唯新熏家。至住心時下品現行熏成中品種子。此種所生現皆名中品。乃至上品應知亦然。疏即轉齊義者。如見道種至修道時與修種齊。俱名中品。至無學道見修種子與無學齊。問。見道種子與無修道等齊。所生現智為亦能斷俱生惑不。設爾何失。若許能斷何用修道智耶。若不能斷轉齊之義何在。答。有二解。一雲。見道種子至修無學。雖有種子不生現行。故不斷惑。言轉齊者。約種設。亦不相違。二雲。見道種子於修無學可許生現。至金剛位必不現行。自有修道法爾種故。彼不過緣。依不生現故。一已能斷。餘無用。故無一心中有多惠。故雖有二解更撿餘文。未可為定。問。此第三師既有本新二種。與前二師義有何別而雲轉齊。答。此師見修無學各有本新種子。既兼本有故可轉齊。不同前師唯一種故。若爾新熏種子何名轉齊。答。至中品時從彼法爾中品種子生起現行。所熏成種名中品新熏種子。其下品種子至此位時勢力亦等故名轉齊更有別解(已上)今謂。所生現智斷不斷。答。中有二解。無取捨。准理初解應勝。轉齊轉滅約種為說。疏主鈔疏皆同然也。 (百二十一左)五十二說(至)說種姓別(文)。彼(十六左)雲。問。若非習氣積集種子所生者。何因緣故建立三種般涅槃法種姓差別補特伽羅。及建立不般涅槃法種性補特伽羅。所以者何。一切皆有真如所緣緣故。答。由有障無障差別故。若於通達真如所緣緣中。有畢竟障種子者。建立為不般涅槃法種性補特伽羅。若不爾者。建立為般涅槃法種性補特伽羅。若有畢竟所知障種子布在所依。非煩惱障種子者。於彼一分建立聲聞種性補特伽羅。一分建立獨覺種性補特伽羅。若不爾者。建立如來種性補特伽羅。是故無過。若出世間諸法生已即便隨轉。當知由轉依力所任持故。然此轉依與阿賴耶識互相違反。對治阿賴耶識。名無漏界離諸戲論。 (百二十四右)諸法師等(至)此文為正(文)。略纂十三(五十四紙右至五十八紙右)具舉神泰恆景文備等諸說。倫記亦同十三下(十九丁)。 (百二十四右)以前及後(至)其理方明(文)。前後者。指此論中。瑜伽第五(十二左)明種子七相。攝論二本。指世親無性第二明熏習義。尋文可知。世親二(五紙右)無性二(八紙左)。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十三終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十四(三本之一) (初紙右)十義廣種子(至)具義多少(文)。二末(八十三右)長行有二。初八段十義釋此頌文。後以十理五經證此識有。又八段十義釋三相中又二。初略解三。後廣分別(八十四紙右)於第二廣分別中。以十門分別種子(九十二紙左)中第七新熏本有分別(百紙左)至二末終解釋已訖。第八具義多少即今文是也。 (初紙右)瑜伽第五說有七種子(文)。瑜伽五(十二丁左)雲。又建立因有七種相。謂無常法是因。無有常法能為法因。謂或為生因。或為得因。或為成立因。或為成辨因。或為作用因。又雖無常法為無常法因。然與他性為因。亦與後自性為因。非即此剎那。又雖與他性為因及與後自性為因。然已生未滅方能為因。非未生已滅。又雖已生未滅(麗本有能為因三字)然得餘緣方能為因。非不得餘緣(麗本無餘緣二字)又雖得餘緣。然成變異方能為因。非未成(麗本無成字)變異。又雖成變異。心與功能相應方能為因。非失功能。又雖與功能相應。然心相稱相順方能為因。非不相稱相順。由如是七種相。隨其所應諸因建立應知(文)略纂二(四十一紙左)雲。七相中即是種子六義。一無常是因者。即剎那滅。有取與故。此辨因緣故除無為。二他性為因者。即果俱有同念生。與後念自性為因者。即恆隨轉非此剎那生。此第二因攝六義中第二·第三。三已生未滅方能為因者。顯與果俱及恆隨轉二為同世。不同小宗二因於正滅。三因於正生等。大乘取果與果必同世故。不現在故。四然待餘緣者。即六義中第五待眾緣。五然變異者。顯前待緣而本性異方能生果。更無別義。六功能相應者。即六義中第四性決定。第七相稱相順者。即六義中第六引自果。如是總顯此中第三·第五六義中無。餘五即彼六如唯識第二·攝論第二等·疏·樞要等會釋(文)倫記二上(二十二紙左)雲。第三復次中七相者。此與攝論及唯識六義相攝雲何。謂第一無常即當剎那滅。開第二相與他性為因即當俱有。與後自性為因即當恆隨逐。第三已生未滅成前俱有·隨逐二義。第四得餘緣即當彼第五待眾緣義。第五成變異相重顯第五待眾緣義。第六功能相應即當彼第四性決定。第七相稱相順即當彼第六引自果。 (初紙右)今此言六故雲略也(文)。樞要上末(四十四右)雲。瑜伽第五建立因有七相。第一無常法是因。無有常法能為法因。謂為生因·得因·成立因·成辨因·作用因。即當六義中第一剎那滅。第二又雖無常法為無常法因。然與他性為因。亦與後念自性為因。非即此剎那。即當六義中第二果俱有·第三恆隨轉。其與他性為因者。即種望於現行名為他性。緣不緣·礙不礙·隱顯等種種異故。名為他性。即果俱有其與後自性為因。非即此剎那。種子相生名為自性。前後生也。即恆隨轉故。唯識雲。此顯種子自類相生。攝論·唯識以果世別開之為二。瑜伽據一念因能生二果。因無別故合之為一。亦不相違(乃至)第三又雖與他性及後自性為因。然已生未滅方能為因。非未生已滅。即當六義之中果俱有及恆隨轉二。唯識雲。雖因與果有俱不俱。而現在時可有因用。未生已滅無自體。故正顯為因之世。非正種子之義。現行之因得諸果等皆亦爾。故攝論·唯識以通諸法。不唯種子。故果俱中因言。敘出瑜伽。前既合二為一。故別門說為因之世。故不相違。現在去來非種子也。第四又雖已生未滅方能為因。然得餘因。非不得。即六義中第五待眾緣。第五又雖得餘緣。然成變異方能為因。非未變異。即六義之中無別相門即待眾緣攝。夫待緣有二。一顯一因體不能生果故待眾緣。二顯待緣已方始變異。瑜伽據體即有別開一為二。攝論·唯識以待緣義等合二為一。亦不相違。變異是轉易義故。第六又雖成變異。必與功能相應方能為因。非失功能。即當六義中第四性決定。第七雖與功能相應。然必相稱相順方能為因。非不相稱相順。即當六義中引自果。總而言之合六義中第二果俱·第三恆隨轉。瑜伽第二·第三義門對說。開六義中第五待眾緣為瑜伽第四·第五。自餘一切六·七無差別。勘瑜伽第五抄(文)義燈三(五十丁左)雲。論然諸種子略有六種者准瑜伽第五。種子七義。何故二論多少不同。答。開合有異。如樞要辯。今更助釋第三·第五。第三雲。又雖與他性為因及與後念自性為因。然已上未滅方能為因。非未生已滅。即此第二果俱有義。此言俱有。為因為果俱是現有。瑜伽簡他未生已滅為因之者故開為二。此論據因同時為一。故雲雖因與果有俱不俱。而現在時可有因用。第五又雖得餘緣。然成變異方能為因。非未變異。亦此第五。彼約得緣熟未熟別。未熟非種。是種類故開之為二。此待緣同故合為一。故此雲自眾緣合功能殊勝殊勝即變異。 (初紙右)法有五聚(至)簡別盡(文)。義演雲。疏法有五聚至簡別盡者。意雲。五聚法中但遮無為及心心所等即簡盡。何以故。此三法是所簡。然不相應法不可為種子。外色法可具六義。故此不簡。即顯餘法並不名種子也(文)義蘊雲。不相應法假而無體。更不須遮。或隨色心亦已遮訖。餘同義演。 (初紙右)然簡自處更立餘門(文)。義演雲。疏簡自處立餘門者。此釋以彼門來由但約聊簡自種子處。立餘第二·四·五·六門等。不是遮餘法非種子而立餘門等。意雲。第一·三遮簡總盡。種子義已成立。今謂。聊簡自種子處更立餘第二門等。言不敘之者。意說。第二門等隨立種子處分別不懸敘也。 (初紙左)無性攝論(至)言內種有(文)。第二(十三左)雲。謂內外等。稻穀麥等名外種子。阿賴耶識名內種子乃至言勝義者。阿賴耶識是實種子。是一切種子實因緣性故。及為彼體故。(乃至)剎那滅者。乃至廣說。六種相無性論文雖舉內外二種。然釋六相唯約內種。故雲唯言內種有。非謂論文有簡別言。世親論中通內外種。如下所引演祕中說。義演雲。疏無性攝論不簡差別者。意雲。彼論不簡外種差別。但簡內種差別。具其七義成種子等有生果用。若世親攝論通論內外種。今謂。此釋不允。 (初紙左)世親即通(文)。演祕雲。疏世親即通等者。按彼論第二(十紙左)雲。一切種子復有六義。剎那滅者。謂二種子皆無間定滅壞故。所以者何。不應常法為種子體。以一切時其性如本無差別故。釋曰。二種子者。謂內外種。言俱有者。謂非過未亦非相離得為種子。何以故。若於此時種子有。即於爾時果生故。恆隨轉者。謂阿賴耶識乃至治生外法種子乃至根住或乃至熟。言決定者。謂此種子各別決定不從一切一切得生。從此物種還生此物。待眾緣者。謂此種子待自眾緣方能生果。非一切時能生一切。若於是處是時遇自眾緣。即於此處此時自果得生。唯能引自果者。謂自種子但引自果。如阿賴耶識種子唯能引生阿賴耶識。如稻穀等唯能引生稻穀等果。餘者不言。外法種者。易故不說。舉難以顯。文初標言一切種故。 (初紙左)至果俱有(至)即不論外(文)。世親攝論二(十紙左)雲。言俱有者。謂非過去亦非未來亦非相離得為種子。何以故。若於此時種子有。即於爾時果生故(文)無性論二(十三紙左)雲雖剎那滅。然非已滅。何者俱有已滅生果不應理故。如死雞鳴。是故應許種子與果俱時而住。以此與果不相應故。如蓮花根。 (初紙右)如蓮花根等(文)。義蘊雲。蓮根雖是現行所攝。以望華莖假名種子故說果。問。如何外種有恆隨轉。答。望一期說前後相續亦名恆轉。 (二紙右)於轉變位能取與果(文)。俱捨六(二十二右)雲。取果與果其義雲何。能為彼種故名取果。正與彼力故名與果(文)光記六(六十五左)雲種是能生義。因有生果之能故名取果。彼所生果其因正與彼果力時故名與果。 (二紙右)亦顯大眾(至)無轉變故(文)。演祕雲。亦顯大眾等者。略為二釋。一雲。言十二緣起非是者非種子也。言無為無取等者釋其所以。二雲。非是之言而屬下句。顯彼緣起體非無為。言無取等釋所以也。前釋為本。本顯無為非是種子。不欲破彼無為義故(文)瑜伽第九(十五紙左)說緣起八義。略纂四(二十四紙左)釋第二·三中雲。二無常義者。以非恆故。此破數論自性常住。為萬物本尊緣成物故顯無常。亦破大眾部·化地部等十二緣起生是無為法。三暫住義者。生時過已無暫住故。對法論亦有剎那義。此破正量部色命根等。諸緣無法一期四相非剎那故(文)倫記亦同。准略纂意。演祕初釋為優。或雙破演祕兩釋者。卻是未可。義演雲。疏大眾等四部至無轉變者。意雲。謂大眾部·一說部·出世部·雞胤部計有緣起支無為。然化地部共計有緣起支無為。今時二部雖復不同。所計是一故。故處明也(文)義蘊雲疏亦顯大眾部等至無取無與者。此有二解。一雲。設許大眾等說緣起無為種子者理亦不可。無為之法無轉變故無取與故。此解非也。二雲。此顯大眾等立緣起支無為成不成。以緣起支有轉變故有取與故。故如緣起支無為非是無為。以無為法無取與故。問。大眾等為說緣起支即是無為。若為緣起別有無為。答。彼師緣起是有為法。非即無為。然緣起支有無常生滅之理。是常是一說名無為。由此無為令緣起支有隔別也。若爾。即大眾等無取與用亦無轉變。如何顯彼非是無為。答。彼師無為能令緣起諸支隔別。有轉變義有作用功能。故彼所立非無為也。問。本明種子。因何顯彼緣起非無為耶。答。由種子有剎那生滅義故遮簡無為。所以傍顯大眾部等緣起支既有生滅。便用作有。亦應遮簡非是無為。若爾。即大乘無為亦有作用。一切賢聖皆由無為有差別故。答。此難不然。我宗無為體無變異。但由能證深淺不同故。諸賢聖位有差別。汝之無為能令緣起有轉變故有隔別故。何得為例(已上)今謂。義蘊亦同演祕後釋。然准略纂及倫記意。邑師所非卻是正也。況順疏文學者擇而取之。 (二紙右)即遮正量部(文)。宗輪述記(八十四紙左)雲。論無為法有九種。一擇滅。二非擇滅。三虛空。四不動。五善法真如。六不善法真如。七無記法真如。八道支真如。九緣起真如。疏擇·非擇·空三體各一。得緣同餘部。不動但是斷定障得。定障名動。是散動故。今斷得此故名不動。善·惡·無記如三體各一。但名一理。性皆是善。道支·緣起義同大眾。然各一理。今據勝者但言道支·緣起。論入胎為初命終為後。色根大種皆有轉變。心心所法亦有轉變。疏入胎為初至心心所法亦有轉變。此中意說。一期初後之中。色等有轉變。如乳變為酪等性。非剎那生滅故有轉變。心心所法亦爾。然即非一切行皆剎那滅。又解。色等雖性亦唸唸滅。然無去來世。不同薩婆多前法滅已後於未來法生至現在。今言。斷法於現在滅已無別有法。從未來來但由前法為因力故引後法起。後法即是前法為因轉作。雖剎那滅轉變義成。 (二紙右)若謂後時(至)初位無(文)。義演雲。疏若謂後時至初位無者。此外救也。下即正破救雲。初位未有因之勝用。要至一期得盡方有取果因用。   (二紙左)又遮外道(至)無轉變故(文)。無性攝論二(十二右)雲。若不解了此二緣起。無明生盲亦復如是。或有計執自性為因。 (二紙左)舊人云(至)非也(文)。義演雲。疏真如是諸種子者。舊人以真如為諸法依。即喚真如為種子也(文)今謂。次下(二十右)雲。無明熏真如。由此知非也。與此意同。玄奘·慈恩等意。起信·攝論等真如受熏。是譯者真諦等誤。如下具釋。然觀慈恩傳。三藏屆於梵土。起信論已亡矣。是故三藏翻漢為梵以呈論師。准此疏意。三藏所翻起信定無真如受熏之義。笠置師等以為順舊譯論。續高僧傳第五(十九紙左)。 (二紙左)若爾前種(至)應為種子(文)。義演雲。疏若爾至為種子者。此生下論文有二意。意雲。若剎那滅為種子。爾者應前念種子與後念現行為種也。此約異時種生現為難。即第一義。或雖同念至種子者。此約同念自他身相望為難也。即第二意。若雲種子要與現行同念者。即自種子應與他身現行為種。故具二意生彼論文。 (二紙左)現者(至)三義名現(文)。明詮道論雲。顯現有三義者不是。義燈三(五十一紙左)雲。論二果俱有至俱現和合。本疏三義名現。西明雲。種與現行果俱在現在。故名為現。有解。二義。現在·現有。破初顯現。破次非有。次非有者。西明說中不簡假法。假法非有。雲現有破。未詳決雲唯簡第七狡而無文。亦破初說。有雲。二義。一種·果俱現在。二俱在現在一身和合。要集雲。有釋·有雲於理為勝。今謂。有釋不簡假法。如有解破。若雲護法宗假法如無非因緣故。不相應行假實門簡故此不遮。亦應常法及諸轉識不須遮簡。出體門中簡轉識訖。四分別中顯是相分。常法轉識非第八相。此何須簡。雲親生自果即引自果。既雲及所生果不一不異。即與果俱。後何須簡。故諸門中具義多少。亦須簡假。又雲。簡無性第七。諸七轉識有力能熏。皆成種果亦不顯現。應此中簡。其義等故。如何留在第三方簡。故於此中但簡前後若種若現及他相離無和合者。此亦不得疏之本意。以無性人第七恆轉亦具七義。但種果沈隱。以此簡之。餘非恆轉故後門簡。 (三紙右)由此無性(至)不顯現故(文)。演祕雲。疏即顯現簡彼第七者。謂無性人現行第七熏成種時。雖果俱有。以種子果體性沈隱。所以現七不名種子。問。論雲謂與現行果法簡諸現識不名種訖。論更何用下之現字。何煩疏說雲顯現簡耶。答。若無下現。疑因無體及在過未亦得名種。為遮此事故置現言。若爾。現中但攝二義。前現行言已簡現識。下現字中應除顯現。答。即顯現言釋彼第七非種所以。若不爾者。有何所以無性現七不名種耶。若爾論何不言顯現。答。言顯現唯得一義失餘二義。故不言顯現。問。顯現乃遮一切現行。何但無性。答。餘現闕餘。非但此一。無性第七唯闕此一。故偏簡焉(文)義演雲。疏由此無性人第七識至果不顯現者。意雲。此釋簡無性人第七不成種子所由。問。如有性人及無性人前七識雖是能熏。總不得名種子。如何今者唯簡無性人第七識有何意耶。答。有性人第七識闕二義故不得名種子。第一闕恆隨轉。入見道已而有轉變故。第二闕顯現義。第七雖復能熏。然種子果不顯現。相沈隱故。所以不得名種子。其義極成故不簡也。問。設簡何妨。答。不爾(文)種子要有六義。既闕二義種子不成。更何須簡。問。無性人第七識既有所闕。何須即簡。答。無性人第七識但闕一義。故須簡也。如何闕一義。答第七雖復能熏。種相沈隱而不顯。謂闕此一義故須簡也。問。何得有恆隨轉耶。答。謂無性人畢竟不發菩提之心。以第七不得無漏。既無無漏。即不間斷。無有捨時。故有恆隨轉義也。問。既恆隨轉。如何不得名種子耶。答。以所熏種子相不顯現。即是第七闕果俱有上義。故今簡之。問。若相沈隱第七非種子者。且相沈隱非是種子。六義中雲何言闕一義不成種子耶。答。顯現即是果俱有上義。令果種相沈隱不顯現。即是闕果俱有上義。故現第七不名種子也。其有性人無性人前六識。於無想天等五位不行。闕恆隨轉。非此所論。問。種果沈隱。沈隱如何。答。以第七識不通三性。一類無記恆與四惑相應。任運內執我。所以熏種。種相沈隱。若爾。與有性人第七何別獨自簡耶。答。有性第七闕恆隨轉。此中不簡如第三恆轉門中。對簡故此文不說。問。如無性人第七識所熏種子生第七現行。將得喚為種子不。答。得名種子。問。如有難雲。種子恆隨轉即得名種子。無性第七恆隨轉。何故不得名種子。答。種子恆隨轉所生現行顯現。故名種子。無性第七雖隨轉。所熏成種種果相沈隱。所以無性第七不得名種子。 (三紙右)現有唯在因(文)。演祕雲。疏現有唯在因者。問。所生果法體既非無。無非因起。何故現有獨處於因。答。非所生果一切皆有。如獨影境與見同種。因可不無。故現有言但處因上或通於果。疏中且據別總配法亦不相違(文)義蘊雲。疏現有唯在因者。問。既果俱有。如何現有不在果耶。答。有二解。一雲。現果不定。因常有故。二雲。如龜毛等相。雖與見分同一種子。畢竟不生。其種定有。故說現有唯因也(已上)今謂。後釋亦同演祕。 (三紙右)即簡前法為後法種(文)。義演雲。疏即簡前法為後法種者。意簡種子自類相生種者自義。 (三紙右)即因在生(至)亦不相違(文)。泰抄雲。問。上文雲即因在生果在滅故。次言若因在滅相果在生相二文相違。答。上下二文皆是上座部義即所望義別。非是相違。若下文雲因在滅相果在生相者。即約一箇法體上以辨生滅因果。然彼宗即說滅體是有非是無體法。即如現在世有一箇法體。此法體在初生相時即名為果。以酬前念滅因故。故果在生相。故下文雲生時酬因也。若此現在法至在滅相即名為因。此滅相為因能引後念法。故雲因在滅相。故下文雲滅時引果。若上文言因在生果在滅故者。即約兩箇法體相望作法。謂前念法至滅相時。即能為因引後念法。至滅相時即後念法至生相。前滅相與後生相同在。即前滅相因與後念生相果並也。故雲在生也。果在滅者。即者返前應知。謂後念法上生相果。即已前念法上滅相因而並顯也。故前後二文所望義別。亦不相違(文)義演雲。疏即因在生果在滅者。客雲。酬前因在生引後果在滅也。意說。心法一剎那短促猶生生滅二時。即心法正生酬前因時。雲因在生。欲滅之時能引後果。雲果在滅又雲。因在生者。望後念說。何以故。能引後果故。果在滅者。望前念說。何以故。酬前因故。故心初生望後念為因。滅時望前念為果。雲因在生果在滅也(文)義蘊雲。疏即因在生果在滅至不相違者。此說一法而有二時。同居現在故。亦不相違。果俱有也。此說因在生果在滅者。意說。生已而方滅。因前而果後也。次下疏雲因在滅果在生者。意說。滅時引果。生時酬因故也。問。何故此疏上下明其因果生滅前後不同。答。疏主意說。勝軍接因果故。互舉之令學者易悟耳。即是前法生時與後滅並。後法生時與前滅俱。此即答因果之義也(文)演祕雲。疏同在現在亦不相違者。雖因在生果在於滅。然同現在。故亦不違果俱有義。准下第三。因在於滅果在於生。此中疏錯(文)論第三(十紙右)雲。有餘部說。雖無去來。而有因果恆相續義。謂現在法極迅速者猶有初後·生滅二時。生時酬因。滅時引果。時雖有二。而體是一。前因正滅。後果正生。體相雖殊而俱是有。如是因果非假施設。然離斷常(文)疏三末(五十六紙右)雲。此中亦同勝軍論師種子等法前果後因俱時而生。 (三紙右)此即勝軍(至)非實用之(文)。異時因果有二義別。一同世異時。謂現在中有因果前後之異。二異世異時。對上可知。上座部計同第一義。勝軍假用彼義。下疏三末(五十六左)雲。勝軍論師雖有此義雲立亦得。然自不遵。亦無章疏現在於世(文)略纂舉勝軍義。是因果同時也。又次下(七紙右)雲。以彼勝軍許執因果同世故。 (三紙左)若爾(至)何為料簡(文)。演祕雲。疏若爾種望種等者。因種在滅。果種在生。應同種現名果俱有。設爾何失。若爾種子生現種生種二竟何別。俱果俱故。故疏結雲何為料簡。又違瑜伽(文)義演雲。疏若爾種望至非果俱有者。意雲。此假設難也。難雲。種生現行是因果。即許同時名果俱有者。種生種是因果。亦應同時名果俱有。答。設爾何失。若爾種生種種生現二有何別。故疏雲何為聊簡。此結不別之意。又違瑜伽異時義。瑜伽不許種生種同時也。有敘雲。此難勝軍論師雲。因滅果生二時同在現在名果俱有者。即種生種亦應同時名果俱有。難意如是。何為聊簡者。如勝軍論師作此說者。何為聊簡種生種種生現。一種同時義應無別。又違瑜伽異時之義(文)義蘊雲。疏若爾種望種亦應然何為料簡者。若勝軍師以種現前後各一剎那同居現在名果俱有者。即種子前後亦然。應名果俱有。何為瑜伽料簡雲。法與自性。為因非即此剎那。又何故此論自料簡雲非如種子自類相生前後相違。必不俱有(已上)今謂。義蘊與演祕·義演不同。若演祕·義演解。則料簡二字稍無力也。義蘊為勝。 (三紙左)即有二趣並生之妨(文)。義演雲。疏二趣並生之妨者。意雲。若人趣得滅。未滅彼身天趣已生。豈非二趣並生妨耶。故無一身二趣賴耶而得並起也(文)下疏三末(五十六左)雲。又有二趣並生過故。前人等趣至異之時。後天等趣已至生。故彼言以是欣生時勝前法變異無多力能。但名一趣。隨所當生彼得趣名。非於前趣。故無此過者不然。阿賴耶識分二趣故違此文。 (三紙左)遮經部等因果異時(文)。無性攝論三(十七右)雲。經部師作如是執。色心無間生者。謂諸色心前後次第相續而生。是諸法種子者。是諸有為能生因性。謂彼執言。從前剎那色後剎那色無間而生。從前剎那心後剎那心及相應法無間而生。此中因果道理成就。何用復計阿賴耶識是諸法因。為遮此執故。次說言此不得成。如前已說。 (四紙右)一身不相離(至)為因也(文)。樞要上末(四十四左)雲。若諸種子生果。應取所熏中說。同身非相離者。即為亡人七齊追福。何有他他而得自身受勝果等。又異趣身如何受果。有解。前趣有善惡相。令受罪者能發善心。又經雲。地獄等上有白黑幡表善惡相。令彼罪人發善心故。若爾。鬼畜人天無白黑幡。應不受果。有解。但是化彼俗語。何必得果。我殺還我上。走避亦難故。又解。由作願者勝願資故。令受罪者七分得一。又由亡者曾有處分作善惡事。現在為作果遂本心故。有果報同趣可受。異趣成難。又無受盡相依名言種生自同類。有受盡相謂善惡業得名言種感異生故。次萎歇時非善惡種生自善惡而有萎歇(文)今謂。樞要是權教分齊。非實教旨。其他宗致如應可知。心地觀經第三·隨願往生經等。如梵網不能救生戒下(三之二十五紙)具辨(大乘義章九四紙)。 (四紙右)外道說(至)有情因緣(文)。無性攝論二(十二右)雲。或有計執自在為因。 (四紙右)准此應知(文)。義演雲。疏准此應知者。心有緣慮用。心種子無緣慮故。准色可知。 (四紙左)難曰見分緣於見(文)。演祕雲。疏見分緣見等者。即自證分緣於見也。是見分體。亦名見分(文)泰抄雲。疏難曰見分緣於見自體計同時者。如第六意識見分緣前五識見分。意識見分正緣彼五識見分時。二箇見分體同時。有人如第七識見分緣第八識見分。且是同時也(文)義蘊雲。疏見分緣於見者。自證緣見也。俱是能緣。並名為見。下雲因果即非因緣攝者。見分為因。自證為果也(已上)今謂。自證名見者。演祕約體用為釋。義蘊約緣用齊為說。義蘊為勝。泰抄見分如文不勞釋為自證。意謂。六·七二識見分正緣五·八見分。皆是同時也。今謂。此釋不允。若約諸識見分緣見分。則雖因果之義或成立。然體各別。能所二緣見體不同。何得名為自體。演祕·義蘊並釋見分以為自證。蓋為此也。 (四紙左)見分望見(至)非因緣攝(文)。泰抄雲。疏見分望見雖同時因果即非因緣義者。問。見望見如何名因果。如佛果上如何名因果。疏見分望見雖如佛果上大圓鏡智見分為果。以是能緣心故。若餘三見分是因。以是所緣境即能緣為果。所緣為因也。 (五紙右)非即因緣攝(至)類亦可然(文)。演祕雲。疏即非因緣攝者。見·見同時雖名因果。不是因緣。疏若爾種望現起等者。類同種·種。但是因果。不名因緣。 (五紙右)故應更解(至)更生果故(文)。泰抄雲。疏故應更解種望於種許同時乃至不許後種更生果故者。此文意說。若種子生種許同時者。即一念中橫生長後無窮。種子種子太多。既不許前念種子生後念種子果。即種子既後念不續。其種子即絕也。故起前念種子生後念種子為其因緣。即種子不斷絕也。其種生現行許同時故也(文)義蘊雲。疏都無因緣不許後種更果故者。如第一種同時既能生第二種。有何因由不許第二同念之中更生第三種等耶(文)演祕雲。疏不許後種生果故者。結無因緣。若其前後後能生果。可有因緣。既多同起而無後者故無因緣。 (五紙右)種望於種類亦應然(文)。演祕雲。疏種望於種類亦應然者。類同現行無二自體一念得並。問。本·新二種豈不並耶。答。若為因緣並即不可。本新非因故並無失。若爾。新種設生現行。與本種現亦非因緣。何不許並。答。即一剎那二心並失。若爾。色種新應生現。望不障色有多並故。答。緣未具故。又若生現。有未窮失(文)義蘊雲。疏種望種類亦應爾者。現行一念必無二現並生。種望於種應非二種俱起。疏如何本有同念得生新熏者。若種生種不許同時。如何本有與搏生種得俱時耶(文)義演雲。疏種望於種類亦應然者。意雲。法師解。一念既不有二現行。故知一念不得有二種子並也。更有異解。如演祕說(文)泰抄雲。種望於種類亦應然者。此文即是外種也。難雲。若言於一念中既從熏種而生現行。現行後熏成一新熏種。新熏種於同一念中更不得生現行。以一念中無二箇眼識等現行並生者。且應一念中其新熏種子與舊種不得並也。應一念中無二箇種子得並。由如一念中無二現行相似。答外曰。此難不然。且如一念中無二現行並即有聖教明文。謂無處無容同時同處有二眼識並生等。其經教中不意一念中不得兩箇種子並。故知一念中得有兩箇種子並也。 (五紙右)問若爾(至)體相違故(文)。演祕雲。疏問若爾至體相違故者。此難意雲。亦應見道搏生新種不以同時本有種子為因而生。以相違故(文)義演雲。疏若爾如何至體相違故者。即承前起難。難雲。若不許二種子同時生者。且應世第一法中有無漏種子同念不生。新熏種以體相處。如演祕敘。難意長。讀演祕文。 (五紙右)此不同時(至)無種生種失(文)。義演雲。疏此不同時至種生種失者。意雲。此答前難明不同時所以。意說。由世第一法中聽聞熏智聞淨法界等流正法故。有漏加行心增勝故。名增上緣熏世第一位中本有無漏種子。即此種子有勢力故。能本性·後念自類法爾之種復能為因者。即此前念無漏種子復能為因能生後念一搏生之種。即是世第一法中本有無漏種二功能。第一牽生後念自類法爾之種。第二復能為因引後念搏生種子。即第二念法爾自類種及同時搏生種緣力既齊。同生見道現生無分別智。故無同念種生種失。故疏喚搏生種子名新熏種。問。若搏生種生種子。不從本有生。可名新熏。還從本有而起。何名新熏。今答者。由世第一法有漏熏故。雖從本有無漏種生。就強緣說得新熏種。然搏生種子義是不正義師。故合共傳受。是護法門徒作如是解(文)演祕雲。此不同時至種生種失者。此釋意雲。此搏生種由世第一同時無漏種子引生。不以同時無漏種起。故無同念種生種失。問。此搏生種何名新熏。答。由世第一熏習力故增無漏種。無漏種子引後搏生。搏生所以得新熏稱(文)泰抄雲。疏如世第一法乃至種生種失者。此下疏文並是上古已成法門也。乃至故一念中有四法也。此是古師不正義。疏今釋不然乃至但三法者。此第一解亦是不正義。此文即本有種子及現行法並為因緣。疏又解本有種乃至為因緣者。此是第二正義也。 (五紙左)此亦難解(至)三法展轉(文)。義演雲。意雲。斥破前解。若如前說便一念中有四法並。第一任運自類法爾之種。第二本有所生。即搏生種子也。第三即本·新二種所生現行。第四即此現行熏成種子。以現行起時名熏種故。既有四法並。如何因緣得成。復如何言三法展轉互為因緣。故是難解。 (五紙左)即本有種(至)故但三法(文)。演祕雲。疏即本有種至但三法者。本種·新現俱為因緣生新熏種。此非正釋。本種望新非因緣故。若據疏緣理亦無失(文)義演雲。疏雲即本有種至故但三法者。立理也。雖有此理。然本有種望新熏種非是因緣。如演祕說。 (五紙左)又解本有(至)為因緣故(文)。義演雲。疏又解本有至為因緣故者。上義既非故須更釋。意雲。本有種子發生無漏現行。現行熏成種子。故得為因緣。即種子生現行為因緣。現行熏成種子為因緣。不取種子望種子為因緣。以隔現行故。雖有三解。取後解為正(文)顯幽鈔七本雲。此護法意亦合新本共生現行。亦是前後相望名新本也。若種子從現行熏起。即名新種也。若現行從種子所生。即種子名本有也。但是無始時來種子生現行現行熏種子。即種子現行合成新本義。若前二師本有者唯取種子。新熏者唯取現行。故今正義種子現行合說名為新本合用也(文)今謂。從方釋新種本有新本合用皆不應理。 (六紙右)由此(至)而用增(文)。演祕雲。疏由此別脫等者。由此同念無搏生種。卻證於前別解脫戒用增為勝。 (六紙右)前解(至)俱增義(文)。演祕雲。疏前解即體增等者。即是四法同時之義。 (六紙右)此中雖顯(至)何者因義(文)。義演雲。疏此中雖顯至何者因義者。據後論文外人難今疏主先釋難後舉論文雲。外難難意。論果俱有顯是因緣。如種子生種子。既是因緣。未審。與果俱有耶答。如疏。 (六紙右)論雖因與果(至)無自體故(文)。演祕雲。論雖因與果至無自體故者。有義難雲。因現有用。果非無。可說果由現因起。果在未來體非有。如何說果由因生。答。正由後果無方說從因起。難。因體落謝。用常存。可言果由因用起。因體落謝。用隨亡後果無因不生起。有釋。如下說雲。觀現在法。有引後用假立當果。對說現因。是故現因能引後果。破雲不然。此種子義前後相生因果皆實。彼說現識假名因果。不應以彼而證此義。詳曰。餘釋有違理。如前破。因生後果。今略答雲。以落謝因生後果因無後果可不生。現因體用既非無。後果有因起何失。餘難類思。 (六紙左)問為因既通種與有種(文)。演祕雲。疏為因既通種與有種者。前種望與現行為因。後種望與種子為因。種能種生名為有種。或復翻彼現能熏種名為有種。種子與此有種為因意。明種子與現及種二為因也。問。按無性論第二釋引自果雲。今此種子是誰種子。答。唯能引自果。所言唯者。若於此時能生自果。即於爾時說名種子。種與有種並無始故。釋。種謂種子。有種即是阿賴耶識。阿賴耶識能有種故名為有種。又因名種。果名有種。前釋為勝。此種·有種未生果前俱無始有故。對引自名為種子。疏之所明豈不乖此。答。疏雖用彼種有種名。而意有別故亦無違(文)義演唯用演祕初義義蘊亦同義蘊雲。種謂生現之種。有種謂生種之種。有後種故名為有。故二別也。 (六紙左)能熏生故(文)。演祕雲。疏能熏生故者。種子是彼能熏現生若爾本有其義雲何。答。亦由增故或相從言。總名生也(文)義演雲。疏能熏生故者。有雲。由種子力能熏現行方得生也。故依生現果立種子名(文)今謂。演祕。義演意有差別。演祕意謂。種子由能熏現行而生。此雲能熏生。即種子所生。現行能生也。義演意謂。種子能生能熏現行。故雲能熏生。即現行所生。種子能生也。能生·所生兩師天別。然義演釋於理為勝。以疏已言依生現行果之種子名為俱有故。或可演祕為勝。以言能熏不言現行故。語氣可見泰抄雲。疏何故爾耶能熏故者。取何故果俱有種。答。若生現果種果。此種子先是能熏現行生也。今故簡自相種。非能熏生自相故。別此緣文且約增現行能熏得新熏。新熏種子為因而生現。據實而言。且有本有種子而現行。 (七紙右)攝論第二(至)名為種子(文)。此非全文。雙取兩處論意合為一文。上之二句者(次下八紙左雲。無性攝論說。非種子然名種類)無性攝論二(十五紙右)雲。若言前念熏於後念成熏習者。此義不然。以其二念不俱有故。此亦顯示由二剎那不俱有故。無定相應。無相應故。無有所熏能熏之性。若言依止種類句義。六種轉識。或二剎那同一識類。或剎那類無有差別。由異品故。又(十五紙左)雲。且有爾所熏習異計。或說六識展轉相熏。或說前念熏於後念。或說熏識剎那種類。如是一切皆不應理(文)又下之二句者。無性論二(十四紙右)雲。今此種子是誰種子。答。此問言。唯能引自果。所言唯者。若於此時能生自果。即於爾時說名種子。種與有種並無始故。由此唯言遮相續等為種子體。如所說種子法不相應故。要待所熏能熏相應。種與有種其性方立。 (七紙右)勝軍如何釋非即此剎那(文)。演祕雲。疏勝軍如何釋此者。彼雲。無失。生滅二相雖同一世。是二剎那以為因果故。亦不是即剎那也(文)。義演雲。疏非即此剎那者。意雲。種子非即此一剎那。必前後念。若如勝軍因果同世。如何解此非即此剎那文耶(文)今謂。若難陀解。以此論文證因果異時之義。具如疏四末(六十二紙)。 (七紙右)雲何復釋(至)如彼抄會(文)。演祕雲。疏復雲何釋無種已生者。勝軍釋雲。彼隨轉理。非大乘義。復何失。至下具釋(文)今謂。論第四(十四紙左)護法會諸文雲。設有處說種果前後。應知皆是隨轉理門(文)義演雲。疏雲何復釋無種已生文者。意雲。若如勝軍因果同念者。如何釋集論中無種已生文。種已生名別念故。故唯識雲。無種已生集論說故。故勝軍會雲。無種已生者。謂阿羅漢末後之心生現種子更無功力生後果故為無種。非生果種先已滅名無種也。羅漢現身從先業生名已生。此即因果同時家會。若因果異時以此文為正。言如彼抄會者。對法抄也(文)今謂。對法抄中指略不釋對法論三(十二紙右)雲。有種已生者。謂除阿羅漢最後蘊。無種已生者。謂最後蘊(文)解此論文難陀護法等別。下疏四末(六十二紙左)雲。謂無學最後蘊。此時種入過去。過去是無。當果不生現種已滅唯有現行蘊在。名無種已生。此中文略。集論本但有無種已生之言。今釋家取以為證(難陀等解)又(六十三右)雲。護法等釋。彼集論中據不能生後說說故。謂此時緣闕。現在種子不能更引生後念種。非謂此念現行無種。種在過去。名為無種。對法無解。此略解教(文)。具如第四論及疏四末(六十紙)。 (七紙右)瑜伽五十六別抄有文(文)。五十六(九右)雲。問。若有眼亦眼界耶。設有眼界亦眼耶。答。應作四句。或有眼非眼界。謂阿羅漢最後眼。是名初句。或有眼界非眼。謂生有色界。若眼未生。或生已失。或不得眼。或眼無間滅。若諸異生生無色界。是第二句。或有眼亦眼界。謂除爾所相。是第三句。或有無眼亦無眼界。謂阿羅漢眼已失壞。或不生眼。若生無色界。或於無餘依涅槃界已般涅槃。是第四句(文)略纂十五(八紙右)雲。眼界四句中。如對法第二卷二兩諍釋。種子現行皆名界故。所以會釋此文勝軍師以為證種生現不同時。 (七紙右)謂要長時(至)究竟故(文)。世親攝論二(十紙左)雲。恆隨轉應知者。謂阿羅耶識乃至治生。外法種子乃至根住。或乃至熟(文)無性論二(十四紙右)雲。何者。應知此恆隨轉剎那傳傳經於多時恆隨轉故。所以者何。其根損益枝等同故(文)今謂。疏主以為。得對治道名至究竟位。然究竟者窮極邊際之義此通有漏·無漏·斷·非斷法。又對治者對有漏法為語。此唯局有漏法。不通無漏。謂有漏所治。無漏能治此無漏道有能對治有漏之能故雲對治道。今言得對治道。此法唯是有漏。不通無漏。一切無漏非所治故。然種子六義廣通一切本有·始起有漏·無漏之法。是故論雲。應知諸法種子各有本有·始起二類然種子義略有六種等。然則今此恆隨轉義廣通有無漏法。是故論文雲究竟位。疏主釋雲得對治道者。非太局耶。此中釋恆隨轉。無性雲。其根損益枝等同故。世親雲。阿賴耶識乃至治生等。顧疏主正依世親言得對治道等。二攝論文雖或別局。然此論則通。何必用同二論若思之泰抄雲。問。若二部種是可斷法。可言至究竟位。至有漏善及無記種及無記種及無漏種皆是恆隨轉。種體非斷法。如何言究竟位。答。一解。即無漏種得勝捨劣。即無漏種子且名至究竟道。其無記種子等得至其道時。且捨無記有漏故。且名至究竟道也。第二解雲。此中唯約煩惱等種說至究竟對治道。不約無漏種說以至究竟對治道。不斷無漏種故也。此論中俱雲可恆隨轉。其文即盡理。以有漏無漏法皆名恆隨轉故。若有漏種常第八識常起隨轉故。後至對治道時即捨也。若無漏常依第八識恆是隨轉故。後至盡未來際常不捨故也。 (七紙左)此但言心實亦遮色(文)。義演雲。疏實亦遮色者。問曰。前據但遮無為轉識即簡別盡。以色法具六義故不簡。如何乃雲實亦遮色耶。答。若論假名種子。色法可有六義故不簡。今談種子體。色法即非。又簡經部色法。不許持種故。或此簡內色。不論外色。故無失也(文)無性攝論三(十七紙右)雲。謂經部師作如是執。色心無間生者。謂諸色心前後次第相續而生。又一(十八右)雲。色法受熏不應理故。無堪能故。又二(十五紙左)雲。且有爾所熏習異計。或說六識展轉相熏。或說前念熏於後念。或說熏識剎那種類。如是一切皆不應理。 (七紙左)以三受轉變緣境易脫故(文)。義演雲。疏以心三受轉變者。意雲。心與苦等三受相應。緣境易脫故非種子(文)今謂。義演牒文以字之下有心字也。 (七紙左)問第七識(至)方斷(文)。義演雲。疏問第七識至方斷者。意問曰。種子與第七識俱有恆隨轉義。並至金剛心斷。何故不得名種子耶。答。雖第七識究竟至佛果斷盡。然登初地即有轉變。第六若入法空觀時。第七即與平等性智相應故。雲未對治已前即轉變故。據佛果名對治故。有間斷不名種子。非恆隨故。不同第六間斷者。以第六五位不行不可為例。二乘見道雖得無漏第六。第七恆與法執俱故。 (七紙左)若爾如何(至)盡相種子(文)。無性論第三(二十三右)雲。復有有受盡相·無受盡相。有受盡相者。謂已成熟異熟果。善不善種子。無受盡相者。謂名言熏習種子。無始時來種種戲論流轉種子故。此若無者。已作已作善惡二業與果受盡應不得成。又新名言熏習生起應不得成。無性釋雲。有受盡相謂已成熟異熟果等者。善惡種子既成熟已不可重熟。受用盡故。猶如種子既生芽已不可重生無受盡相謂名言熏習種子者。即彼種子隨緣增長。能起名言戲論因故。此若無者者。若無二相阿賴耶識。已作已作者。謂已作善及已作惡。與果受盡者。是已與果受用壞義。此破若無有受盡相。又新名言熏習生起應不得成者。謂都無有本無今有世間名言。一切名言皆因本舊名言種子。此破若無無受盡相(文)義蘊雲。疏若爾如何名有受盡相等者。若以第七有轉變故有易脫故不名種子。即善惡業種生果有限。亦是轉變易脫。應不名為恆隨轉種也。既說恆隨應非受盡。 (八紙右)又有分熏習(至)名恆隨轉(文)。三熏習具如第八。無性攝論第三(十九紙左)雲。名言熏習差別者。謂我法用名言多故。有人天等我眼色等法去來等用熏習差別。由此我法用影顯現。諸識生起功能差別。我見熏習差別者。謂四煩惱所染污意薩迦耶見力故。於阿賴耶識中有能執我熏習差別。有支熏習差別者。謂福非福不動行增上力故。於天等諸趣中有無明等乃至老死熏習差別。 (八紙右)正以生滅恆轉二理(文)。義演雲。疏正以生滅恆轉二理者。即六義中剎那滅·恆隨轉二門也。 (八左紙)非顯具六即是種子(文)。義演雲。疏非顯具六即是種子者。意雲。意反難前也。汝下可以第七闕恆隨轉義。即例種子與果不俱同得名種子。設使第七具六義。且不得名種子。 (八紙左)此顯自類(至)對治位非得種名(文)。義演雲。疏此顯自類至對治位非得種名者。謂如無想等種。至見道位果不發生故。名對治道。此等種子金剛心方斷其體。見道已去更不生果。無性約此名為種類。此論同八地已上菩薩煩惱種子更不生現行。但種類攝即入見道。三惡道等種子皆爾。餘種雖中間緣闕。後有生果義。名種子。與無性別。故雲不爾名種子。問。種子類此論與無性何別耶。答。此論意種子者。雖然中間有緣闕不生合是種類。然據體可有生果。果俱有義。義說名種子。若無性論說。但金剛對治道未起。中間復有緣闕未生果已來但名種類。以未有果有故。故無性約無上果勝用名種類。此論種了體不約現行故總名種子。故自類相引且名種子。 (九紙右)無性顯此二位差別(文)。義演雲。疏無性顯此二位差別者。即是種子與種類二位差別也。 (九紙右)若爾(至)應不名種(文)。義演雲。疏若爾至應不名種者。難前雲。若無性第七闕與果俱非是種者。且應種子未生果時應不名種子。既有此妨故須更釋。 (九紙左)種見道斷(文)。義演雲。種見道斷者。意雲。無想定依厭心種子上立。若至見道無想天畢竟不受。約此義說雲種見道斷。即不生斷。其實種體金剛心斷。此種是善不障聖道。   (九紙左)非要此念(文)。義演雲。疏非要此念者。意雲種子具六義者。便於一界不成三界諸種之過。 (九紙左)一界不成三界等(文)。義演雲。疏一界不成三界等者。以他界種不生現行。不名種故。若爾。應名種子成熟。彼種既名成熟。故知可有果俱。即名種子。非要唸唸中常與現俱也。 (九紙左)若恆隨轉(至)生不善等(文)。無性攝論二(十四右)雲。不從一切一切俱生。為避此難故說決定。雖恆隨轉。以諸種子功能定故。不從一切一切俱生(文)世親論第二(十左)雲。言決定者。謂此種子各別決定。不從一切一切得生。從此物種還生此物。 (十紙右)遮薩婆多(至)同類因(文)。演祕雲。疏薩婆多與善法等與惡無記為同類因等者。問。按俱捨雲。謂相似法與相似法為同類因。三性五蘊自部自地唯與自地自部為因。雲何今雲善望不善為同類耶。答。疏文言總。意談不善得與有覆無記為因。以同部。故(文)義蘊雲。疏薩婆多等善法與惡無記為同類因者。俱捨俱以善五蘊望善五蘊為同類因。不望餘性。應檢婆沙·正理(文)泰抄雲。疏遮薩婆多等乃至為同類因者。如嗔不善法與身·邊二見為同類因。身·邊二見是有覆無記。此解為正。故前疏中言小乘善與不善法為同類因有故起前疏中錯也。 (十紙右)又異熟因(至)無記果(文)。義演雲。疏又異熟因至無記果者。彼計善不善業感無記五根身果是因緣也。故喚五根身名異熟果。異因故異時故。得異熟名。 (十紙右)遍行因等是異性果(文)。演祕雲。疏遍行因是異性果者。准有宗義。身邊二見是遍行因。體是無記。遍與同地五部染法而為其因。五部染中既有不善。故得因果成果性也若爾。雲何得等流果。俱是染故名為等流(文)義演亦同。彼雲。問。何名遍行。答。有宗身·邊二見遍與同地五部染法為因。所以論溺者莫不皆因我見等起。故論雲。執者我見。沈論生死。言無我見能證涅槃等。何名五部。答。所謂四諦下煩惱及修道煩惱名五部也。 (十紙右)俱有因(至)為因亦然(文)。演祕雲。疏俱有因取異熟等果者。故俱捨第六雲。謂此與心一果。異熟。及一等流。問。何故下雲俱有·相應得士用果。答。士用果中而有通別。別士用果唯是俱有·相應因得。若通士用六因皆得。而但用力所得之果皆名士用。故不相違。疏據通說(文)彼疏雲。問。相應·俱有因皆取同時士用果。各有何意。解雲。俱有因取同時士用果意。欲傍資同時諸法令各起用。或起異熟因用等各取自果。具如彼明。演祕之釋更不同也。俱捨六(十九紙左)雲。俱有·相應得士用果。又雲。為唯此二(相應俱有)有士用果。為餘亦然。有說。餘因亦有此果。唯除異熟。由士用果與因俱生或無間生。異熟不爾。有餘師說。此異熟因亦有隔越遠士用果。譬如農夫所收果實(文)光記六(五十九紙右)雲。有說。餘因至異熟不爾者。答中有二。此即初師。餘同類·遍行·能作三因亦有士用果。唯除異熟因。由士用果總有二種。一與因俱生。二與因無間。相應·俱有能取俱生同類·遍行果若相鄰能取無間。能作通取俱有·無間。故此五因得士用果。果熟因不爾。與果性異。感果稍難。要因相續果乃現前。非俱·無間。故無士用。又解。異熟果不爾。非與因俱·無間故非士用。有餘師說至所收果實者。第二師解。此異熟因亦有隔越遠士用果。譬如農夫春時耕種。秋時獲果。若據通名士用。六因皆得。今此第二師說約斯說也(文)寶疏六(四十九紙左)雲。相應·俱有之法有力用故名為士用。士用之果名士用果。非越士用體有別士用。即此士用所得名士用果。乃至正理論雲。若士用果此有四種。俱生·無間·隔越·不生。言俱生者。謂同一時更互為因力所生起。言無間者。謂次後時由前念因力所生起。如世第一法生苦法智忍。言隔越者。謂隔越遠時展轉為因力所生起。如農夫等於穀麥等。言不生者。所謂涅槃。由無間道力所得故。又(五十一右)雲。論有說餘因至異熟不爾。敘異說也。此說唯除異熟因皆有士用果。此師意說。士用果唯俱生·無間。不許隔越。同類因等並有無間士用力故。異熟即是無故除之。士用果中亦有離繫。此中說六因得故不說離繫。論有師說至所取果實。第二師說。亦許隔越有士用力。由此異熟因力亦有士用果也(文)義演雲。為因且然者。意說。此等因有宗計為因緣。今准前同類因。且非因緣。故雲為因且然。既不辨體。又不相隨順。何義是因緣耶。不說能作因名。彼宗自雲非因緣也所以不敘(文)泰抄雲。善噁心心所起時。即為相應俱有因同時即得俱生士用果。 (十紙左)若惡善等種(至)應頓生果(文)。無性攝論二(十四左)雲。雖爾何故不一切時常能生果。為避此失言待眾緣。非一切時會過眾緣故無過失(文)世親論二(十一紙右)雲。待眾緣者。謂此種子待自眾緣。方能生果。非一切時能生一切。若於是處是時遇自眾緣。即於此處此時自果得生。 (十一右)三世有執(至)非無(文)。義演雲。疏三世有執緣體至非無者。意雲。謂薩婆多計得等生相三世實有。體恆非無。應頓生果。設彼救雲。過去未來體雖恆有。而未起用故。所生果非恆頓生。論主破雲。汝取果用應恆時有。不離體故。猶如其體。世親攝論且同此說。 (十一右)問若設(至)善心等果(文)。無性攝論二(十四右)雲。今此種子是誰種子。答此問言。唯能引自果。所言唯者。若於此時能生自果。即於爾時說名種子。種與有種並無始故。由此唯言遮相續等為種子體。如所說種子法不相應故。惡待所熏能熏相應。種與有種其性方立(文)世親論二(十一右)雲。唯能引自果者。謂自種子但引自果。如阿賴耶識種子唯能引生阿賴耶識。如稻穀等唯能引生稻穀等果。如是且顯種果生義。 (十一右)薩婆多等(文)。俱捨六(五右)雲。同類因者。謂相似法與相似法為同類因。謂善五蘊與善五蘊展轉相望為同類因。染污與染污。無記與無記。五蘊相望應知亦爾(文)義演雲。疏以善色望四蘊為因至且得為因者。意說。由造身語善惡色業為因感當來四蘊。又或識等四蘊能引當來色身果故。小乘身語二業以色為體。意業體思。彼計色心展轉互為因是因緣義。今則不爾。唯望自果得種子名。如麥種子唯生於麥不生穀等。 (十二右)若謂然者(至)非能熏故(文)。泰抄雲。此中既明種子生現行果名引自果。如何言非能熏習故。故知非也。   (十二右)其無性人(文)。演祕雲。疏其無性人等者。乘前為問。第八不熏無果俱義。第七既熏六義具矣。故應名種。義蘊亦同。 (十二左)第七相顯(至)不名種子(文)。義演雲。疏第七相顯至不名種子者。意雲。雖第七行相顯。然所熏種果相乃沈隱故。第七不名種子。問。是第七種子不名種子耶。答不然。今論第七現識不說種子也。以無性人第七識既恆隨轉應名種子。答。謂所熏體相沈隱。所以第七現識不名種子。即六義中闕果俱有義。以種果不顯現故。 (十二左)第八現識亦然(文)。義演雲。疏第八現識亦然者。意說。第八既不能熏。即無所生果。遂闕果俱有義。且不名種子也。 (十二左)第八門中(文)。演祕雲。疏第八門中者。重明因相總有十門。種子之義當第八也。問。言引自果即色心等各自種生第七相分雲何生八。答。是心相故。故能生心。問。所熏種為一為二。設爾何失。若唯一種。雲何生慮·非慮二耶。七相八見有差別故。若熏二種。能熏既一。種雲何二。答。雖能熏一。由有本質熏二無失。餘難略擇。 (十三右)世親攝論亦通外種(文)。如上已引。 (十三右)攝大乘雲作不作失得過故(文)。無性攝論二(十六左)雲。論曰。為顯內種非如外種。復說二頌。外或無熏習。非內種應知。聞等熏習無。果生非道理。作·不作·失·得過故成相違。外種內為緣。由依彼熏習。釋曰。如是已辨外內種子。其性粗因(麗本作同)為顯不同。復說外或無熏習等(文)演祕雲。論外穀麥等者。問。內外種子皆能為因。何獨言外假非實種。答。按無著攝論說二頌釋。具如疏引。無性釋雲。又外種子若稻穀等。或有雖種而復失壞。若稊稈(稊音題。郭景純曰。似稗布地生。稗音敗。草似稻而實細)等。或有不種而復得生。雲何內種非如外種有作不作共得過失。故次答雲。故成相違。以內種子與外種子不同法故。名曰相違。若內種子與外種子有差別者。雲何前文說阿賴耶識是一切法真實種子。為避此難故。說外種內為緣等。由稻穀等皆是眾生感受用業熏習種子。依阿賴耶力所變現。是故外種離內無別。又世親雲。謂外種子唯就世俗說為種子。所以者何。彼亦皆是阿賴耶識所變現故(文)今謂。義演釋作不作等有二種解。皆不允當。作不作失得者。此指上外種稻穀稊稈等。非謂內種。如上所謂稻穀等是作而失者。稊稈等是不作而得者。皆背常理故言過失。後頌出無性論。於世親論無此偈頌。頌中真字檗本論為由字。朝詳論本作真。義蘊雲。疏作不作失得過故成相違者。此有說雲。若無種作善得善趣。不作失善趣。皆有過故俱無內種。如何有得失耶。或衣作善而失趣。不作而得果。似無種故。便與聖教等相違也。此未必然。今解。釋外種也。謂有作而不得。謂種而不苗苗而不秀等是也。亦有不作而得。謂如稊稈不種而秀。亦如炭生茞勝木是也。由斯外種非實種子。故以內法為彼實種。天地空等皆准此知。 (十三右)由依彼熏習(文)。義演雲。疏由依彼熏習者。由依彼阿賴耶識熏習故。所以外種藉內種為緣。 (十三右)又引頌雲(至)分別不在外(文)。泰抄雲。引頌雲乃至分別不在外者。天者謂二十八天及星宿等。地謂大地。風謂空行風等。虛謂空界色。空界色者即是識虛空。然前識及無為不是此間識實虛空也。以虛空無為不是此中空界色故。地下無水。水處名彼。若有水之處名他。方謂十方。此等皆是識所。不是心外作也。言分別不在外中分別者。即二解。一雲。分別者謂心心所之異名。謂前天地等皆是分別心所變故。二雲。分別者解釋義。即解釋天地等不在外也。 (十三左)以重變故(文)。演祕雲。疏以重變故等者。其根種子第八變已生現根時復變現根。 (十三左)論此種勢力(至)即名引因(文)。樞要上末(四十六左)雲。生引因中。瑜伽等雲。未潤種子名牽引因已。潤種子名生起因。三性十因悉皆如如是。雖合為一不論遠近·正殘·生引。其能生種通業及因緣。未潤去果遠名引因。已潤去果近名生因。正合能引所引說為引因。能生為生因義。三性十因即為三義生引二因並無性二合有五解。既有正殘為生引。亦有內外果為生引(文)義燈三(五十四紙左)雲。論此種勢力等。此解生引通於內外。准二攝論皆亦同此。然世親論果有正殘。因分生引。無性論文但雲。若外種子親望於芽為能生因。傳望莖等為能引因。識望名色為能生因。傳望六處乃至老死為能引因。因雖分生引。果中不名殘正·遠近。二論名即可同。但果取有寬狡。二論內外各別作法。此論總明。雜集但望十二緣生不說於外。與瑜伽第九·第十同。第五但說雜染十因。菩薩地文即說三性十因。俱分生引。果中不雲殘正·遠近。廣略不同義皆無違。又伽論·雜集但於因中去果遠近分於生引。果中不說。此即影顯。又緣生支有總通現。瑜伽第十雲。要先愚於所應知事即起邪行。起邪行令心顛倒。心顛倒結生相續。結生相續諸根圓滿等。此即假說。非正緣起。故不於此別分生引。然有解雲本疏無性唯說正殘違無性者。是不尋疏(今謂。疏釋無違無性論。何者。無性果中不名遠近故。有解。要集其破不當)要集雲。有說。世親說近遠。無性雲正殘。亦途聽耳。又(五十六左)雲。問。何故瑜伽等約因位別分生引。攝大乘等據果位殊分生引。答。因有熟未熟。未熟遠引。近即生。果中有正殘。近·正稱生。殘·遠名引。各據一義互相影顯(文)演祕雲。論此種勢力生近果等者。問。何要引為。答。按無性攝論第二具明。大略而雲。若二種子唯作生因非引因者。收置倉等麥等種子不應久時相似相續。喪後屍骸如青瘀等分位隨轉亦不應有。何者。纔死即應滅壞。雲何譬如任運後滅。譬如射箭。放絃行力為能生因。令箭離絃不即隨落。彎弓行力為箭引因。令箭前行遠有所至。非唯放絃行力能生。應即隨故。亦非動勢。展轉相推應不隨故。既離絃行遠有所至。故知此中有二行力。能生能引。 (十三左)無性雲(至)是引因(文)。彼論二(十六右)雲。如是外內二種種子俱為生因及為引因。若外種子親望於芽為能生因。傳望莖等為能引因。阿賴耶識是內種子。親望名色為能生因。傳望六處乃至老死為能引因(文)今疏以內識種望現行識為生因。是親因緣。望名色等為引因。疏遠因。此與無性論不同。然無臣妨。義演雲。疏如內識種子至是引因者。意雲。此無性辨生·引二因近·遠二果。且如無明發業。業招識等五果。即識種子生自現識名生。自現識名近果。即此識種子望名色支是引。自名色支是遠果。餘望廣知。即名色自種望自現名生因。望後為引因。故約於十二支種已潤位。因望於果明生引。果望因立為近遠。問。何名引因遠果·生因近果。答。為隔現識。所以得引·遠之名。以彼准知。望自望他分生引·近遠。 (十四右)天親雲(至)名引因(文)。世親論(奘譯)二(十二左)雲。如是所說二種種子。謂外及內。應知皆有能生能引。此中外種乃至果熟為能生因。內種乃至壽量邊際為能生因。外種能引枯後相續。內種能引喪後屍骸。由引因故多時續住。若二種子有生因。此因既壞。果即應滅。應無少時相續住義。若謂剎那展轉相續。前念為因。後念隨轉。是則後邊不應都滅。由此決定應有引因。此二種子譬如放弦彎弓為因。箭不隨落遠有所至。 (十四左)無性理勝(至)無屍骸故(文)。義演雲。疏無性理勝者。意雲。若四生中總具生·引二因者。即無性理勝。何以故。以無性約十二支說。所以化生且有生·引二因。不取世親者。以世親計引因殘果死後屍骸說。然化生無死後屍骸。以化生者無而匆生。死後頓滅也。 (十四左)然世親論意(至)果如任運後滅(文)。世親論二(十二紙左)雲。此中外種乃至果熟為能生因。內種乃至壽量邊際為能生因。外種能引枯後相續。內種能引喪後死骸。由引因故多時續住。若二種子唯有生因。此因既壞。果即應滅。應無少時相續住義(文)無性論二(十六左)雲。雲何譬如任運後滅。譬如射箭。放弦行力為能生因。令箭離弦不即隨落。彎弓行力為箭引因。令箭前行遠有所至。非唯放弦行力能生。應即隨故。亦非動勢。展轉相推應不隨故。既離弦行遠有所至。故知此中有二行力能生能引有誦。任運後滅故者。彼直以理增益引因。非說譬喻。所以者何。油炷都盡不待外緣。燈焰任運後漸方滅。非初即滅。由此道理。決定應有能引功力於今未盡。內法諸行亦應如是。有種勢力展轉能引令不斷施(文)義演雲。疏如任運後滅者。意說。若無引因者。有情死時應如化生死後任運滅。所以無著為成引因。更說有枯喪果也(文)今謂。義演釋意。任運後滅為化生死者非也。准無性釋。任運後滅即枯喪果。如油炷都盡燈焰任運後漸方滅。 (十四左)但是天親(至)亦不相違(文)。義演雲。疏但是天親解略者。意雲。天親但約一期不通化生。化生無枯喪果故。無性釋廣者。然無性約十二有支已潤位說故。化生有生引二因。故雲廣也。但是廣略。不用理違也。此上所引即攝論文(文)泰抄雲。然和上雲。然約法體者。即天親解廣。以約有情無情上皆生引因等。若無性解略。以唯約有情上立生引因。解無情上無生引因也(文)今謂。此解不是。無性望外莖等立生引因。非無情上無生引因。可知。義蘊雲。疏世親略無性釋廣者。世親唯望枯喪名為引因不通化生故略也。無性望名色等亦不簡枯喪。遍四生故廣也。 (十五右)然對法第四卷(至)能生所生(文)。彼四(九紙右)雲。唯由如是四種支故。略攝一切因果生起法盡。謂於因時有能引所引。於果時有能生所生。能引支者謂無明·行·識。為起未來生故。於諸諦境無智為先造諸行。業熏習在心故所引支者。謂名色·六處·觸·受。由心習氣力能令當來名色等前後相依次第生起種子得增長故。能生支者。謂愛·取·有。由未永斷欲等愛力。於欲等中愛樂妙行惡行差別為先發起貪慾。以有有取識故。於今終位將與異熟隨順貪慾。隨一業習氣現前有故。所生支者。謂生老死。由如是業差別習氣現前有故。隨於一趣一生等差別眾同分中。如先所引名色等異熟生起故(文)如抄第四(二十二左)具釋。 (十五右)瑜伽第九(至)名生因(文)。彼九(十三左)雲。即於現法中說。無明為緣故行生。行為緣故識生。此識於現法中名為因識能攝受後生果識故。又總依一切識說名六識身。又即此識是後有名色種子之所隨逐。乃至觸(麗本無乃至觸三字。更有此名色種子是後有六處種子之所隨逐。此六處種子是後有觸種子之所隨逐。此三十二字)種子觸是後有受種子之所隨逐。如是總名於中際中後有引因。應知由此能引識。乃至受一期身。故由先異熟果愚引後有已。又由第二境界所生受果愚故。起緣境界受愛。由此愛故。或發欲求。或發有求。或執欲取。或執見戒及我語取。由此愛取和合資潤。令前引因轉名為有。即是後有生因所攝(文)如略纂四(二十一左)倫記三上(二十紙十五右)瑜伽第十(至)是生因(文)。第十(六右)雲。問。幾支是引因所攝。答。從無明乃至受。問。幾支是生因所攝。答。從愛乃至有。 (十五右)無性但約(至)亦不相違(文)。泰抄雲。疏無性但約已潤種中果去因為遠近者。若准道理。則即生因為先。引因在後。若准瑜伽論等。引因為先生因在後。且如無明行乃至觸·受。皆是引因去果遠也。愛·取·有是生因去果近。故則是引因在先生因居後今解不然所望別也。無性立生因·引因。引因約已潤生老位說。在胎中業種能生本識現行令起業種望識名生因。本識受生已名色漸增業種望名色則名引因。以是遠故。無性約已潤位立生引因。瑜伽論約潤未潤位。未潤前七支名引因。已潤愛·取·有名生有。立生引因所望各別且不相違。 (十五左)無性攝大乘第二等(文)。第二(十七紙右)之意非全文也。 (十六右)從內共相種子生故(文)。義演雲。疏從內共相種子生起者。意說。外麥等種子從內識中麥等共相種子生。即有情共緣麥等熏種。後種藉此為緣後生。故外種子非無因緣生。 (十六右)如攝大乘自廣分別(文)。如上已引無性·世親論文是也。 (十六左)或由致也(文)。泰抄雲。疏或由致也者。即起能熏現行之由故。熏種致於本識之由也。由能熏擊本識能熏發種。致於本識之中。 (十六左)熏者發也(至)數也(文)。此非字訓。若本字訓者。熏者火煙上出也。又氣蒸也。又以火熏物也。習者。說文雲。習字從羽從白。厚齋馮氏曰。鳥雛欲離巢而學飛之稱。然疏就所詮事體為釋。引用字書字訓以釋疏文。鑿枘不合。義演雲。疏習者近也者。謂與能熏俱時相近非前後念也。又雲。近者此種子能近生現果。即是數習近生果義也(文)今謂。不允。 (十六左)攝論第二亦有此文(文)。無性攝論二(十四紙左)雲。要待所熏能熏相應。種與有種其性方立。為辨所熏故說堅等(文)廣明能所熏義是也。 (十七右)論一堅住性(至)乃是所熏(文)。世親論二(十一右)雲。堅者堅住方可受熏。非如動風。所以者何。風性疏動不能任持所有熏氣一踰膳那。彼諸熏氣亦不隨轉。占博迦油能持香氣百踰膳那。彼諸香氣亦能隨轉(文)無性亦同。 (十七左)遮七轉識及彼心所(文)。義燈三(五十六左)雲。所熏四義第一義簡西明二解。一同本疏。一雲。不簡七轉心所。第三門簡要集斷雲。此釋為勝。今謂不爾。心王自在尚非所熏。心所依王。何獨所熏故。第三門但簡第八相應心所。具前二義故。第三簡要集雲。第七未轉此中不簡。簡已轉依。若非一類。即簡七識。第八亦轉。應不受熏故。初但簡前六轉識。非相續故。第二義中方簡第七未轉依位。此亦不爾。但言相續。不簡第七。既言一類。即簡第七。以漏無漏性非一類。不同第八末無漏位一類受熏。若無漏位即不受重。故不相例。第七已轉既在初簡。未轉何故即第二簡。若非無記。已轉第七豈無記耶。問。第八具義說為所熏。三相熏何。答。或雲。熏果報識。即當果相。或雲。熏自相。是自體故。二解後正。義依體立。無別性故。但以自相酬因邊名果相。持種邊名因相故。唯自相是正所熏。 (十七左)此簡經部(至)不堅住故(文)。疏文前後錯亂。更考善本。經部計色心互持。故無性攝論三(十七右)雲。若復有執者。謂經部師作如是執。色心無間生者。謂諸色心前後次第相續而生。是諸法種子者。是諸有為能生因性。謂彼執言。從前剎那色後剎那色無間而生。從前剎那心後剎那心及相應法無間而生。此中因果道理成就。何用復計阿賴耶識是諸法因。為遮此執故。次說言此不得成。如前已說。 (十八右)如沈麝等(至)皆不受熏(文)。世親論二(十一右)雲。言無記者。是不可記極香臭義。由此道理蒜不受熏。以極臭故。如是香物亦不受熏。以極香故。若物非極香臭所記即可受熏(文)無性論二(十四左)雲。非唯堅住。復無記性方是所熏。如平等香乃受熏習。非極香物如沈麝等非極臭物如蒜薤等。 (十八右)亦遮識類善等受熏(文)。義演雲。疏且遮識類善等受熏者。謂經部師計識類受熏。前念善等識熏故今遮也。識類之義如下自解(文)。無性攝論二(十五左)雲。若言依止種類句義。六種轉識。或二剎那同一識類。或剎那類無有差別。由異品故。或即彼識或彼剎那有相熏習非一切者。此不應理。種類例餘成過失故。阿羅漢心不出識類。彼亦應是不善所熏。一類法故。或類例餘成過失者。是例餘類有過失義。此義雲何。謂眼等根清淨色性。皆根種類之所隨逐。意根亦應成造色性。根義等故。且有爾所熏習異計。或說六識展轉相熏。或說前念熏於後念。或說熏識剎那種類。如是一切皆不應理。 (十八左)第七識內並非所熏(文)。義演雲。疏第七識內並非所熏者。此釋外難。外難。若無記性即受熏者。第七既無記。應當且受熏。答。第七雖無記。與四惑相應。是有覆無記。不同第八故非所熏。 (十八左)此同於後(至)中釋(文)。義演雲。疏此同於後至中釋者。辨第八識而有十門。然於後三性分別門。此中所熏是無記性一門。於後無覆無記中釋。須雲是無覆無記等。 (十八左)此攝論無(文)。義演雲。疏此攝論無者。但無此一段文。非無此義。 (十八左)與佛地同(文)。義演雲。疏與佛地同者。此論與佛地同簡第八佛果不受熏(文)佛地論三(十一左)雲。如是四智相應心品種子本有無始法爾不從熏生。名本性住種性。發心已後外緣熏發漸漸增長。名習所成種性。初地已上隨其所應乃得現起數復熏習轉增轉勝。乃至證得金剛喻定。從此已後雖數現行。不復熏習更令增長。功德圓滿不可增故。持種淨識既非無記。不可熏故。前佛後佛功德多少成過失故。如是四智相應心品一向是善。一向無漏。道諦所攝。諸佛無有一切有漏種子法故。 (十八左)違拒法故(至)不可受熏(文)。義演雲。疏違拒法故者。意說。佛果第八極善無漏違有漏。善圓滿故。顯善既圓滿更不合熏。有優劣故。若受若熏者勿前佛德勝後佛故。既有此妨。不可受熏。 (十九右)性非堅密(至)是可熏習(文)。太疏雲。問。此堅與前一堅何別。答。彼約一類相續。此約勝故別。義演雲。意說。無為凝然常住法前後不斷。故為堅密。又堅者一類義。密者細密。即一類相續道理細密。名為堅密。世親論二(十一右)雲。言可熏者。謂應受熏方可熏習。非不受熏如金石等。不應受熏名不可熏(文)無性亦同。今謂。義演二釋。於中第一前後不斷同前第一堅住。然為凝然是也。第二密謂細密是也。堅者一類者非也。太抄雲彼約一類相續者是也。言此約勝者不當也。自在是勝。與堅不同。今謂。此言堅密。堅謂堅凝。外不隨他。密謂□□檢□礸□□飀□□哄s□駟□□椻□□阮切埤□□□□j□□□m妘賂埤□ (十九左)又此應言(至)擬今說故(文)。泰抄雲。疏又此應言若非堅密有體自在乃至擬今說故者。然今論文中具足應言若非堅有體自在乃可受熏也。今論文中但言依他堅密。論文不言若非堅密有體自在乃可受熏。說者據造在疏文中說故。或已前論中不堅密有體自在者。據今論文說故。今論文何故不簡生等四相非可熏耶。今疏以三釋通之。一雲。生等假法。今論文依他之言攝。二雲。今論文略。具應言若法自在性非堅密及有實體能受習氣。此遮心所·無為·假法也。三雲。今論文不言實有體者。假法先無。更何簡之。 (十九右)若爾空等(至)假法不論(文)。演祕雲。疏若爾空等至假法不論。此質意雲。若假是無故不須簡。無為應爾亦不須簡。真如無為善言攝故。非擇滅等同生等故。雖善等攝猶更別簡。假法雖無遮亦何失。義演大同。 (二十右)由此故應第一說善(文)。演祕雲。疏由此故應第一說善者。即前說言依他攝假。此解勝也。 (二十右)無明熏真如由此知非也(文)。演祕雲。疏無明熏真如等者。自古諸德多為此計。此論明簡。故知古非。馬鳴菩薩亦言真如受熏持種。恐譯者誤(文)義蘊雲。問。何故唯說無明熏耶。答。且約染說。非餘不熏。隱覆真如無明勝故(文)今謂。幻虎錄雲。然然如長水破相宗義雲非同一向堅如玉石。何必他宗立此道理者亦非可知。 (二十右)亦遮熏於假識類等(文)。義演雲。疏且遮熏於假識類者。為經師計識類是假而能受熏。今遮之。 (二十右)論四與能熏至乃是所熏(文)。義演雲。論四與能熏至乃是所熏者。此釋能熏共和合性。意說。要具三義方可受熏。一者與能熏必同剎那。二者能熏所熏同一身處。三者能熏所熏不即不離。能所別故名為不即。共和合性熏義得成名為不離。 (二十右)所能和合是相應義(文)。義演雲。疏此遮等者。若依世親。約同時義釋相應言。故彼釋雲。與能熏相應方名可熏。非不相應。當知即是無間生義。無性釋雲。非別異住。同時同處不即不離。名曰相應。故同處者遮熏他身。以同時者簡前後念。即遮他身及前後念無和合義故非所熏。 (二十左)若言現行生種異時(文)。義演雲。疏若言現行生種異時者。此難大乘能熏。與所熏種異家義。即下解因緣中第一師義。意雲。若計現行熏種異時者。如何解此同時文。下能熏中彼亦說異時者亦准此釋。 (二十左)其無性人(文)。演祕雲。疏其無性人等者。問。縱不言染亦非受熏。何煩斯簡。答。正取心王名為可熏體。第七豈非是心王耶。由此但以染污簡之。 (二十一右)即成一種生二芽過(文)。演祕雲。疏即成一種生二芽過者。如一識種色心兩處皆悉持之。熏既同時。勢力復等。後過生緣兩處齊生。故有兩識一時而起。處雖有二。是一識故名一種也。若爾。何故下難彼雲即有多種生一之過。答。理實而有一種。生多多生一失。前後互舉亦無過矣(文)義演雲。疏若二俱持至生二芽過者。若以色心並能持者。即一類法應有二種也。若二種者。即一一法皆生二芽之過。以色及心齊受熏故(文)義蘊雲。疏即成一種生二芽過者。若二俱持即有二種。應雲多種生一芽過。疏意以兩所處持俱心種故雲一種。生芽各異故雲二芽(已上)泰抄雲。問。色心俱持種即是二種生一芽。如何言一種生二芽。答。若色心。心即六識義。二處持種即應言二種生一芽過。以所依有二處故。不是一種生二芽過(已上)今謂。泰師所難邑師曾會釋訖。義理已成。再之何用。 (二十一左)總假不能持別色等能持(文)。泰疏雲。疏總假不能持別色等能持者。其瓶假故不能持物。唯瓶體色等四塵實法持物也。疏不相應即色心等故者。不相應即色心上分位。則不能持種。瓶等依四塵假立且不能持種也。 (二十一左)若爾本識(至)應能受熏(文)。義蘊雲。若以諸不相應即色心故。如色心等不能受熏。第八生等即第八故能熏。 (二十一左)若假說者亦得受熏(文)。義演雲。疏若假說者且得受熏者。意說。本識自證分上有生等功能不離於識。且許受熏。又雲。或即麻衣等雖是假法等許受熏(文)今謂。後說不允。 (二十二右)即前六義簡無為因(文)。義演雲。疏前六義簡無為因者。意雲。因者所以義。今此間簡無為者。即是前六義中。第一義中簡無為所以也。謂種子有生滅故能生果。無為不然。此文且爾。不能熏也。又雲。簡無為因者。若有法體而有作用為因方是能熏。若法是無。是無作用。故非能熏。故有作用言簡無法也。雖有二解。前順論文。後且有理。任情取捨(文)今謂。第二鑿矣。初義為正。然此中因是能生義。演釋為所以者不是。 (二十二右)論二有勝用至乃及能熏(文)。演祕雲。論二有勝用是能熏等者。有說。業感六識之中。有勝有劣。劣不能熏。論言不熏而據劣者。若以論文無所簡別總說不熏。亦應法執非能熏攝。名異熟故。故知業感勝者能熏。勝者是何。謂受三分捨受俱者唯是劣故。故非能熏。苦樂受俱名行相勝。是能熏也。或捨受中復分三種。違·順·中容。中容不熏。餘二能熏。復有說雲。此中但遮第八心品。六識異熟無非能熏。無別聖教說不熏故。八無所熏。可非能熏。六有所熏。無不熏者。又心心所若非能熏即是所熏。何有心法非能所熏。詳曰。二俱非理。初師之義斥如義燈。又約三受以辨勝劣。既非聖教。無乃意乎。若後師言。但遮第八餘並能熏。此論應結唯七轉識可是能熏。何假須說有勝勢用。既言勝等。明有遮簡。又餘六識有所熏故皆令能熏。第八心所亦應能熏。有所熏故。又言。何有心法非能所熏。第八相應應非心所。非能所熏故。既有多失故不可依。 (二十二右)一能緣用(至)非能緣熏(文)。泰抄雲。一能緣用即簡諸色為相分熏非能緣熏者。上之三句是正簡法。下之二句即傍義也。外人問曰。既能緣作用簡去色等。色等不能熏。應不熏成色種。答。為相分熏。被帶相分熏也。其色體非能熏。故心體能熏。由如兵馬不能打賊將軍能打。將軍帶故馬今能打賊。色法且爾。被心帶故且熏成種也。 (二十二左)此中總言意說如此(文)。義演雲。疏此中總言意說如此者。論文雖總。簡法有別。即簡色等及劣心心所並本識心所。並非能熏故。 (二十三右)心所等者(至)業所引者(文)。義燈三(五十七左)雲。能熏義中二有勝用。西明雲。業感異熟心心所等。護法無異分別。門人分成兩釋。一雲。業感定不能熏。唯法爾起。必用業助。若依此說。異熟心心所等取六識滿業所感心心所等。一雲。業感有二。強者能熏。劣即不熏。若依此說。等取劣者。三藏意取後解為勝。又雲。初釋不許影像熏本質種。今謂。此說俱不應理。何者。初釋本質非影熏成。轉識不應與阿賴耶為因緣性。違護法釋。第二解若是業招名為異熟。雖復引·滿二果有別。名業引同。俱名異熟。並不能熏。俱異熟故。論不簡故。無文證故。俱是滿果。何獨等劣。應勝劣俱等。若非業引。但分別生。即是能熏。性非異熟。是異熟生。異熟生寬。業非業感。俱異熟生。此簡異熟是業感者。性微劣故。不是能熏。不假業力強分別起者。此異熟生及威儀工巧非業引者。亦能熏攝(變化強故不簡。或雲業所感變化等者非也。威儀工巧亦通業非業感。或雲非威儀工巧非業所引者亦非也)論雲此遮異熟心心所等者。舉異熟無記等取威儀工巧業所感者心心所法及此等心心所帶相分。俱不能熏。為非業感心心所法。緣變影熏一切不遮。故言第二解勝。異熟能熏也。但等取劣。道理無據(文)今謂。遮異熟生非能熏者。下疏七末(四十九紙)雲。有漏能熏中除極劣無記。此即四無記中除異熟生。異熟生中有餘三不攝無記。名異熟生無記。如法執等類。此皆能熏。唯除六識中業所招者。望餘無記是極劣故。亦除第八識。但業所招並非能熏。 (二十三右)唯業所感(至)或此法爾等(文)。義蘊雲。疏唯業所感異熟心等二種所生無勝用故者。此異熟心由名言及業二種所生便無勝用故非能熏。問。若二種所生即非能熏。本新二種同生一現。此所生現初非能熏。答。雖有二種。俱是名言因緣種故。不可為例。若爾。見道無漏現行亦本有名言種及有漏聞熏增上種生此無漏智。應非能熏。答。此無漏現雖二種生。二種勝用俱不闕故亦是能熏。又俱是名言不同業種。夫藉業力者皆非強感故不能熏(文)演祕雲。疏二種所生等者。自名言種及業種也。疏或此法爾等者。不須約彼二種所生。但由無用不能熏也。 (二十三右)因中無漏為例並然(文)。義演雲。疏因中無漏為例並然者。除第七識餘識因中無漏第七並有增減。是能熏故。 (二十三左)非餘中物及平等物(文)。義演雲。疏非餘中物及平等物者。意雲。如有剛柔高下心行方能熏也。若是中品及平等心等即不能熏。中者即三品中中品。如捨受等。平等者如業感異熟無記等。此物既非勝用故不能熏(文)今謂。義演釋平等為異熟等者非也。平等對貪等。增上為說貪等。平等行之人此非三品中之中也。 (二十四右)如邪見等(至)四義具足(文)。演祕雲。疏如邪見等者。問。品類雖同。增減有別。豈唯增長即名能熏。答。論言增減名能熏者。二隨有一。即是能熏。若不爾者。見道已去所生無漏唯增不減。應不能熏。彼尚能熏。此何不許(文)義演雲。疏如邪見等至且有異故者。意說。邪見雖言一品。不妨有九品之用。無性第七雖無十地轉易。不妨唸唸增減有九品別故名能熏。引邪見者。意證於此。疏四義具足者。引邪見證於第七。四義具足得成能熏(文)泰抄雲。疏如邪見等乃至四義具足者。如經中說邪見一品斷善根者。據盡上之間。論如上品邪見斷前八品善根。仍未名斷善根。有下品善根在故。若起上上品邪見心斷下下品善根名斷盡。如邪見雖言上品斷善根。不廢於中九品。第七識雖言下煩。下煩而何妨還有離之八品。明第七識有九品將邪見上品類第七品名俱有九品也。邪見還有能熏四義具足。若取第一解。第七識唯增則有妨難。難曰。無分別起漸明利漸增有果圓滿。無性第七漸漸愚闇且應後時圓滿。又無分別起漸增後果圓滿時受快樂。第七識漸闇時且後時第七識常入地獄。又難曰。其有性有情第七識既在凡夫位。即與無性有情同。其無性有性即言轉復迷闇。其有性有情第七識且應闇。即應過去有情唯經二大劫修道得成佛。其未來一切有情應經一阿僧祇劫修道方得成佛。故知前第一解不妨。取第二解三界九地為粗細九品勝也。其無性有情第七識常互寬且是增減故。是有情乘類。何故論說與有頂地下下品道一時頓斷者。問。下論與下下煩惱一時頓斷。如何此中言下下品道。此文且不說聖道名下下品。意說。斷有頂地下下品煩惱之聖道能斷第七識乘執也。若爾並第十地一時頓斷修道煩惱者。其菩薩十地頓斷煩惱時。無不起加行心。但為煩惱障金剛心。所以第十地菩薩煩惱也。 (二十四右)然極難也(文)。義演雲。疏然極難者。意雲。無性第七十地之中既無轉易。如何得有增減成能熏耶。又夫能熏如聰明·惡性人心有高下方成能熏。無性第七無始一類而無間斷。如何得有能熏之義。故雲極難也。 (二十四左)問曰既爾(至)一時頓斷(文)。義演雲。疏問爾至一時頓斷者。意說。若言第七有增減者。如何說第七識中煩惱與有頂地九品中下下品惑一時頓斷耶。又問。前解無性第七。何故得有性第七為例。答。有性無性雖殊。第七品類相似。舉有性例無性。且爽何理(文)義蘊雲。疏問既爾何故至一時頓斷者。問。既言頓斷即是有性。何得以此例於性。答。既俱增減故得相例。又雖有性見道已前與彼同故。 (二十四左)修道中頓超二果(文)。義演雲。疏修道中頓超二果者。意說。利根須陀洹人既得初果。總束三界九地修道煩惱為九品斷。如斷欲界初品之時。即上地初品且斷。斷九品盡得第四果。超中二果如第九卷說。言此且不然者。若言與有頂地惑同斷而無九品。不同彼。加行力然者。 (二十五右)若爾菩薩(至)應無九品(文)。義演雲。疏若爾菩薩第十地至應無九品者。此答意雲。若以六識煩惱二業作意合為一聚九品別斷。第七不爾。故無九品者。菩薩所斷六識俱生且非加行。十地滿心任運頓斷。應無九品也。 (二十五右)若以煩惱(至)一時頓斷(文)。義演雲。疏若以煩惱至一時頓斷者。外雲。由具三義。所以十地滿心一時頓斷。非無九品。一者煩惱不障菩薩地。二者唯障菩薩無學。三者作意留。由具此三義。是故十地滿心任運能斷得有品類。不同第七(文)准下演祕。唯為二義。於文為順。 (二十五右)已前頓斷有得義不(文)。演祕雲。疏已前頓斷有得義不者。十地已前諸地之中能頓斷不。此縱問也。易知不答。理准菩薩有力可斷。一故意留。二不障地。所以必無不至金剛斷修道惑(文)。義演雲。疏已前頓斷有得義不者。第十地以前得斷煩惱當地修道煩惱不。此質外人。今雖不解。理准菩薩有力能斷。由具三義。所以不斷。必至金剛滿心而斷修惑(文)泰抄雲。疏已前頓斷有得義不者。此論主卻質外全。汝若難言菩薩不部地故唯障無學此意留故者。菩薩應七地已前且有應得頓斷以不。外人答言。菩入已前不斷煩惱。論主言。既汝不許斷者。此第七識煩惱且是不障有學。至金剛心頓斷且無過也。還在九品故。以為不障煩有學。 (二十五右)今此第七(至)非無九品(文)。義演雲。疏今第七至非無九品者。外人云。謂此煩惱唯障菩薩無學。雖已前有斷得義。由不障菩薩地及作意留故。故金剛滿心斷有品類者。今第七既障無學。明知金剛心一時頓斷非無九品也。 (二十五右)問曰若爾(至)以九品故(文)。義演雲。疏問若爾應離此地至以九品故者。外難雲。若言第七識有九品煩惱者。即今離欲界一地應斷盡。如第六識中欲九品惑。不還之人離此地時而已斷故。今此第七既有九品。且應如彼第六識中惑。雲何乃言金剛心一時頓斷耶。疏答雲。此且不然。以第七有九品故。即合離此地欲時第七斷盡。不可以不斷盡即雲無其九品。且如欲界所知障通十地斷。如離初地一分障時。此界所知猶未總盡。豈無多品。意返難雲。若以第七有九品故。即合離此地盡者。菩薩初地既斷一分。未總斷盡。應無多品。問。觀此疏文。明無性人第七識。無性之人必不發菩提之心。如何此問證斷惑耶。答。此且不然。今所明斷者意證第七而有品類。然無性人雖復不斷。意證有九品等行相增。故且成能熏。品可言增不可言減。則唯一義名能熏也。 (二十五右)一一地通三界所斷(文)。演祕雲。疏一一地通三界所斷者。此言倒也。意說。一一地中能斷三界所知障也。 (二十五右)又如菩薩(至)此例應然(文)。泰抄雲。疏又菩薩生上不斷下惑不障彼故此例應然者。如第三果六識中煩惱。生上必斷下。又如二乘凡夫。若未離下地漏必不得上定。若得上地定必離下地滿。又若生欲界必退失上地定。若生色界必伏盡欲界漏。菩薩不然。即從初地至下地已成。菩薩生色界不斷欲界煩惱故。雖生上界遠起欲界現行惑。又菩薩生欲界不退失上界定得上定。或生上界不斷欲界煩惱。又菩薩·欲起煩惱時。前加行心皆為利樂有情故。菩薩正起煩惱時。即得百千功德(文)義演雲。疏又如菩薩至不障彼者。此外人釋菩薩斷惑所由。意雲。如菩薩生上不斷下惑者。為不障彼果。後入地時。於地地中斷惑許有多品者。論主難雲。此例應然。既即第七識中煩惱且不障有學。雖離此地故不能斷。要至金剛道然卻斷下欲界第七惑等。何以故。唯障無學果故。與汝所釋其義相似。故第七而有增減。煩惱類故成能熏。理無妨也。 (二十五左)問若有九品(文)。演祕雲。疏若有九品者。三界九地合為九品。非一一地別有九品(文)觀泰抄牒文。似此問答。未更有第六身見無後二義。故非成難之文。泰抄雲。第六身見無後二義故非成難者。然外難曰。第七識中身見等以一類故。即至金剛心斷。其第六識中俱生身等既一類。應至金剛必斷。答。第六識中俱生身見等於四義中無三義故非成難。謂第六識俱生見等。一三受改易。若在地獄即與苦受相應。若色界中第三禪即與樂受相應。若在下二禪等即有喜受相應。捨受皆通。故第六俱生身見得有四受相應下論文自明。又境界易。謂第六俱生身見或執色蘊為我。或執餘四蘊為我等不相續也。其第六識俱生身見唯有覆無記性。唯有三性不易也。疏中言無後義者非。 (二十五左)由此義故(至)前解方成(文)。泰抄雲。疏由此義故卻成無始乃至今日今日為增前解方成者。此文意者。疏主意則取前第一解。若悊法師等以下學士教量欲得取第二解於理為勝(文)。演祕雲。疏前解方。成者。即第一釋唯增之義而得成也。故疏自雲今日為增。明不結成前第二釋故。問。雖生三界所緣無異。能緣行相唯作一常。有何別因得成九品。答。無明漸增三界法爾有九品差。斯亦何失(文)義蘊雲。疏由此義故至前解方成者。此由前理。第七既有九品故有增減。有增減故無性第七亦是能熏。言成前解者。成前兩解。非唯第一。說有九品成第三解。今日為增成第一解。 (二十五左)若以無性(至)彼可名熏(文)。泰抄雲。疏若以無性有情乃至不應種類彼可名熏者。此則有此師作此解。疏主今即敘成。疏中難破也(文)演祕雲。疏若以無性有情第七等者。顯前第二釋非理也。詳曰。觀第二釋不以有性無性相例。餘有此釋故敘非之。問。疏二釋中何者為優。答。初釋為勝。有增義顯。若第二釋減義難知。雖三界殊能所緣等。何定而有行相減耶。故第一勝。 (二十六右)彼何名熏(文)。義演雲。疏可名熏者。意雲。不可言無性是有性家類而即成能熏也。問。若言無性第七同於邪見有品類者。如何論言與有頂地下下煩惱力等耶。答。如疏。 (二十六右)不妨欲界(至)十地別斷(文)。泰抄雲。疏不妨欲界初品所知障通障十地別斷者。今言欲界初品者。以九地總分九品故說。欲界所知障為上上品。初禪所知障為上中品。二禪所知障為上上品。三禪為中上品。四禪為中中品。乃至有頂地所知障為下下品。三界總為九品。欲界雖言初品。於中遠有九品。總合為一上。同障十地故。故別斷也。問。此言欲界初品者。即是欲界九品中。上品名初品。為欲界九品類作一品名初品。答。然准斷障章。其所知障不得約九地分八十一品。但三界所知障能障十地。即所知障以分十品也。 (二十六右)但初能障此者(至)不須論品(文)。泰抄雲。疏但初能障此者證此即斷不須論品者。若所知障能障此初地。即證此初地真如。即此所知障若所知障能障此二地。證此二地時能斷。乃至十地亦不須論品。初地斷欲界所知障。二地斷初禪等障。但三界九地中。隨有何地障能障此地。則法斷之也。 (二十六左)此中前四(至)然後牒論(文)。義演雲。疏此中前四至後牒論文者。意說。此四能熏同於所熏皆有問起。撿前所熏中可知。 (二十六左)若為相分何法為障(文)。演祕雲。疏若相分相熏何法為礙者。有何法障不令變為相分熏耶。障法既無。故得熏矣(文)義蘊雲。疏若為相分熏何法為礙者。論言。轉識心所有勝用故是能熏。餘色及異熟心等雖無勝用。為相分熏。亦有何法為障礙也。又解。七轉識等雖是能緣中熏。若相分熏亦無妨礙。以第六識能緣一切心心所等說有勝用。不妨亦得相分熏也。 (二十六左)何分為能熏(至)唯受熏故(文)。義蘊雲。疏何分為能熏唯自證分者。相見俱依自證起故。問。見分既有二種勢力用。四義不闕。何不能熏。答。雖具四義。依他生故。無別種故。非自體故。又解。闕強盛勝用。由他轉變生。不能起他故。若許見能熏。所熏例應爾(文)演祕雲。如自證分等者。若爾。何故言見相熏。答。約用而說(文)義演雲。疏如自體分唯受熏故者。意說。受熏既唯自體分。準能熏且唯自體分。然見·相二分是自體功能。是自體變後方可能熏。以相分即彼質同不即不離。全是彼體相故。能熏彼本質種也。故第七熏彼第八見種。前五識熏第八相分種子。第六識通熏第八見·相二分種子。以第六通緣十八界故(文)顯幽抄雲。證自證分是後邊故沈隱故不能熏也。薦福三藏亦同。今謂。疏主此言唯自體分。又七末(四十八左)釋現行雲。謂七轉識及彼心所即是各自體分。及此各各所變相見分等但能為能熏者即是。准兩處文。證自證分不熏種子明矣。 (二十六左)論如是能熏(至)熏習義成(文)。義燈三(五十八左)雲。論俱生俱滅熏習義成者。無性論亦識中種名為熏習。無著本論雲。復次何等名為熏習。熏習能詮。何為所詮。謂依彼法俱生俱滅釋熏習體。此中有能生彼因性。是謂所詮。釋熏習義既雲此中有能生彼因性是謂所詮。明是種子名為熏習。舉喻復雲。如苣勝中有華熏習。乃至雲。是諸苣勝帶能生彼香因而生。無性釋依字雲。如言依雲而有雨等。舉其因性。為顯此中有能隨順生果因體。此意依雲有雨喻因有果。雲喻因。雨喻果。即本識中種子如雲。亦同無著般若論中釋其雲喻。故知熏習不目能熏。據實能所俱名熏習。 (二十七右)種生芽許異時生故(文)。義演雲。疏種生芽許異時生故者。意說。外色種生芽之時。要種變壞芽方得生。即言芽種異時。非謂種體頓滅名異時也。故知色法非實種子也。 (二十七右)種現二義其文可解(文)。義演雲。疏種現二義其文可知者。問。何故焰炷喻其三法。束蘆但喻因果。而不言種現耶。答。種現易知。所以不喻。或種現即因果故不言種現。 (二十七左)何故無有四法新種生現(文)。樞要上末(四十七右)雲。三法展轉因果同時中難雲。舊種生新現為因果種生。新種現熏成為因果現起。若更新種無生力唯從現所生。亦應新現力猶微。如何起新種。答。新現緣皆具故新種故從生。新種未逢緣故不能生現。問。現行親所起。即言緣已具。新種亦新生。何不緣稱具。答。新現能熏四義具故說現逢緣。新種未逢。加行引故不緣稱具。要由前加行勢力牽引故種子方生現。問。能熏四義具即說現生種。種子六義成應說能生現。答。逢·不逢緣二有別故。如前已解(文)義燈三(五十九紙左)雲。三法展轉。難雲。新現從種起。現行即能熏。種雜由現生。雜種即起現。答。現行逢勝緣。新現即能熏。新種□勝緣。未即能生現。又解。雜現勢用增。纔起即熏種。新種無勝用。故不即生現。又解。種子不相違。起現即熏種。現果體相返。種未即生現。難。受與受等違。種不即生現。色多得並起。應新種即生。答。新現由緣具。種子得從生。新種未具緣。現色未即起。 (二十七左)不同經部因果異時(文)。義演雲。疏不同經部因果異時者。意雲。因果異時可有頎動。如下第三論破雲因是誰因。果是誰果等。 (二十七左)如小乘俱有因(文)。如上已引俱捨具明。義演雲。疏如小乘俱有因等者。意說。有宗計心心所互相與力令生並生相等總名俱有因。與俱有法為其因故。今種望現以同時故名俱有因。且與俱有現法為其因故。 (二十七左)心等更互皆得(文)。義演雲。疏心等更互皆得者。意說。種現相望為俱有因名更互。非是唯一種也。通望新舊二種種同故。故說種現更互皆得。許合有二種一現。為種子義同。但說種現。 (二十八右)本種與現唯作因緣(文)。義蘊雲。問。論雲。能熏生種。種起現行。即是以現望種。以種望現。何疏說本種望現現望親種耶。又能熏生種。能熏即是現行。後說種起現行。如何俱時有二現行。答。論之與疏但是先後不同。論說種起現行。即是本種生現。不說新種生現。故不相違。亦無同合二現之妨。又設據新種生現亦無妨。但取因果俱之義。不取三法同時義也。前解為正。 (二十八右)偏望為因緣(文)。義演雲。疏偏為因緣者。意說。且約一偏而論。但約本有種望現行。現行望新熏。偏為因緣。不說現行望本有種為因緣。理不許故。 (二十八右)非大乘中(至)是因緣義(文)。義蘊雲。小乘除能作因餘之五因。雖現行法皆是因緣。小望大生。大望本法。並是因緣俱行也。今者大乘種現相望。與彼義別。因果俱有即與彼同。故雲如也。問。若不許現行為因緣者。何故攝論許此義耶。故疏解雲即是本識等者。彼以本識與現七識相望為因緣。即以本識所持之種與現為因故此同。 (二十八右)顯揚破雲(文)。顯揚十八(八紙左)雲。論曰。有一異計立六種因。謂同類因·遍行因·俱有因·相應因·異熟因·能作因。如是六種除異熟因餘五因性不應道理。由有三種過失故。何等為三。乃至廣說(文)七末(五十一紙右)雲。如對法等第四說。異體類同體類現行展轉為因緣者。彼對法論因緣中說六因是因緣。即現望現。設更有餘處說。皆假說為因緣。實是增上緣等故。或隨轉門者。隨順薩婆多說俱有等五因為因緣故。顯揚論十八破彼五因非因緣故。可應敘之。 (二十八右)然攝論第三(至)即是本識(文)。演祕雲。疏即是本識同此無妨者。說本識中種生現行名俱有因。同此唯識(文)。義演亦同。下七末(五十二左)雲。以瑜伽第五十一及攝論引阿毘達磨經等。說轉識與阿賴耶互為因緣故。非彼自種子可言轉識更與本識互為因緣。故知現起六·七與種子本識為因緣。即現行熏成種義故。得以略顯廣。故知一切有漏無漏前來種子現行二法為因緣體。 (二十八右)如彼俱有因(至)不能熏故(文)。演祕雲。疏如俱有因體至不能熏故者。結小乘因體非俱有因。言不熏者釋所以也。便以自義而顯他非(文)義演雲。疏似彼俱有因至不能熏者。意雲。如俱有因體不成俱時為因者。即結小乘自體不違俱有因也。似彼俱有因義者。意說。小乘俱有因俱似彼俱有因義。而實非俱有因也。何以故。以不能熏故。即釋不成所以。問。彼宗既不立能所熏義。如何得不能熏義以以釋於他。答。今據自義難他為非。且有現行不能熏故者。如六識中業所感者。是極劣無記不能熏故。如何熏種成俱有因。且約自義難他也(文)今謂。義演牒文以彼之以作似。彼據錯本。其釋迂矣。 (二十八右)下四緣中(文)。如第七末(五十一紙)具釋。 (二十八左)非現望現(至)同類因也(文)。演祕雲。疏非現望現為同緣攝同類因者。不是現行而望於現為同類因。 (二十八左)攝論皆有(文)。如上已引。 (二十八左)對法第四(至)皆名因緣(文)。對法第四(九右)雲。略攝支者。謂前所分別無明等十二支。今復略攝為四。謂能引支·所引支·能生支·所生支。唯由如是四種支故。略攝一切因果生起法盡。又(九右)雲。建立支緣者。謂習氣故。引發故。思惟故。俱有故。建立支緣。隨其所應依四緣相建立支緣。且如無明望行。前生習氣故得為因緣。 (二十九右)然不可知(至)義有別故(文)。義燈三(六十右)雲。問。論本頌中具有不可知·執受處·了。何問處·了不問不可知。釋中即具明不可知·處·了。答有二解。一雲。影略說。二雲。總依於別故但開別釋中具辨。故通總別。又問但據體。答。並顯用。故不相違。 (二十九右)依義為問(文)。演祕雲。疏依義為問者。義謂體義。以不可知而無別體故不問也(文)義蘊雲。疏論問起中依義為問者。境依心有。心為所依。故先問相。此依轉變次第。先心後境。唯識之義故。問中依義。答中依頌。故先境後心。所望別也。 (二十九左)次略答中依頌而勝(文)。演祕雲。疏次解釋中依頌而牒者。釋在問後為次言不可知。即本頌矣。 (三十右)識自體分以了別為行相(文)。義蘊雲。疏識自體分以了別為行相者。了別是識之見分行於境相也。言類體亦然者。自證既以見分為境亦名行相。 (三十左)類體亦然(文)。義燈三(六十左)雲。類體亦然者。以行相不可知類體亦然(文)今謂。此釋不詳。嚮未曾釋不可知義。何有類例。況論亦無此意。然言類體亦然者。此識以了別為相。亦以了別為體故。言類體亦然。例如下第七思量為性相。 (三十左)相者體也(至)名為行相(文)。大小乘解行相行解意不一准。俱捨四(十三左)雲。或名有行相。即於所緣品類差別等起行相故(文)光記一餘(三十二右)雲。問。行解行相差別雲何。解雲。言行解者。謂心心所行解不同。於諸境中取總別相。即是心心所法作用差別。此之行解於所緣境或起正解。或起邪行。如上所說。即行名解。故名行解。言行相者。謂心心所其體清淨。但對前境不由作意法爾任運影像顯現。如清池明鏡眾像皆現。三會釋行相名者。問。如前所引無慚四句所說行相。彼論應言行解。何故乃言行相。又若義同即無差別。何故相對辨差別耶。解雲。若言行解唯是心等作用差別。若言行相有其二種。一影像名行相。二行解名行相。各據義不同實有差別。論行相名兼通行解。無慚四句言行相者。即是行解相故名為行相。更有餘文。准此通釋。如是名為二種差別(文)。又四(四十四右)雲。三名有行相。即於所緣一切諸法品類差別種種不同。心心所法隨緣何法等起行相故名有行相。謂心心所法其體明淨。隨對何境法皆悉現於心心所上。此所現者名為行相。即由此現帶境。義邊似前境邊說為能緣。然此行相無有別體。不離心等。即心等攝。非是所緣。猶如明鏡對眾色相皆現鏡面。此所現像而非所照。然約像現說鏡能照。言行相者。謂有境界像貌故名行相。又解。有所行境界相故名行相。又解。遷流名行。心等上現名行。即行名相。故名行相。又解。行謂行解。如了別等。相謂相貌。如影像等。行家相故名為行相。釋此行相廣如前釋(文)寶疏四(三十二左)雲。有行相者。即於所緣品類差別起行相故。準論文。即是能緣心法於所緣境品類不同。行解心上起品類相。如鏡照物類於鏡面上有種種像差別之相。與其心法不即不離。非如像色與鏡不同。問。諸心心所名有行相者。何故十六行相中但言唯慧。答。準正理(七十四之二紙)有三解。意雲。諸心心所名有行相者。不同十六行相只以慧為體。但是心心所等於所緣品類相中有能取義名有行相。又解。諸心心所亦是有慧行。相名有行相。若爾。慧不自有。如何說慧得有行相。答。此中行相亦以慧名體。而言諸心心所者。與行相等於所緣起必但時。從物名行相。猶如諸漏同時諸法體非是漏。以同對治總得漏名。此亦如是。又解。或依無間亦說有聲。如有所依。故無有過。謂如心心所皆名有所依。意識相應諸心所法與所依識亦俱時生。識之所依唯無間滅。有行相理應知亦然(文)又大乘中瑜伽略纂一(二十三紙右)雲。有行相者。謂行解相狀唯有為緣非無為緣。無分別智無相狀故。如識自影有二行相。一影像相分取本質境行解相故。二即見分取親相分行解相分。若取通義。行境體相名為行相。通無為緣。理無妨矣。有為緣中准前有二。並自證分等各望所緣思惟應悉。若影像名行相。即本質為所緣體一名同。行相體別故名不同。若見分名行相。即親相分體雖各別。相似名同一。見分體解(演祕作緣)各各異故名為不同。如唯識第二·第三疏解(文)倫記一上(二十紙左)全同。義燈三(六十紙左)雲。本釋雲。識自體分以了別為行相故。行相見分也。類體亦然。此意見分名行相者。行應平聲讀。以見分能行於境相故。此見分得行相名。評取初解雲。然本但是行於相義也。類體亦然者。以行相不可知。類體亦然。然西明疏並顯同一所緣不同一行相總為三釋。評取第三。第三釋行相言者。即了別領納等各不同故名不同一行相。此意行者即去聲讀。正是能緣之行解也。又解雲。行於相故帶相行故名行相。此即平聲。相通影·質。即同本釋。然要集評取第三釋同。世親·無性俱行解相貌以為行相。此論亦云了別領納等作用各異故。若取行於相故名行相者。恐非論意。又不應言行相不同。違教及理。以心心所行於境相無差別故。何得言不同。今謂。錯評。何者。汎言行相有三。一境名行相。即十六行諦。二能緣行相。即十二行法輪。三行於相名行相。即無分別智等。前二是局。後一即通。今此了言雖能緣行。釋從通解。第三能變即依局。辨雲了境相粗故。般若經雲。彼識不能了故不通無分別智。第二能變亦從通解。恆審思量無我相故。或相影顯。隨其所應在因在果故。攝論本頌雲諸菩薩行相。復於所緣中。是無分別智。彼所知無相。無性釋雲。於所緣中相似而行。故名行相。此釋初句行相。既言相似而行故名行相。明作平聲。不作去聲而讀行相。然次論雲。所知無相者。謂說此智於真如境所作行相。此意說言無分別智緣真如境。離一切相·作意·行相以為行相者。是釋第四句。言顯無分別智行相行於境相中時。不作行解相狀。不是正釋行相之言。問。相者是境。行者是心。如何說了名為行相。答。能行於相名為行相。有財釋。或相之行。依主釋。不得難雲若取行於境相名行相。即違教理。及心心所行於境相無差別故者。此意難雲。論說識受想等作用各別故違教。心及心所作用各別也。若取行於境相。王·所因緣。如何各別。此難不然。論雲了別領納等作用各異者。據能行說。不約所行。識即能了行於境相。受即領納行於境相。雲作用各異。約取境用異。不取緣境之時取諸境相行解用異。以無分別智不作諸境別行相故。雖後得智及分別心緣境之時作諸行解。不取此釋識之行相。以不遍故。今本論意。但取心起行於境相名為行相。即通一切。不取行解名為行相不通一切故。又此正釋本識了言。若以行解相貌以為行相。深乘論旨。本識任運無行解故。若局後得及分別心釋行相者。得約行解名為行相(文)泰抄雲。相者體也乃至行於境相名行相者。即三藏法師本解後兩解即是疏主解也(已上)今謂。泰師此傳未詳何據。然第一相者體也者。無分別智無相狀故。三藏法師曾在西域與般若相多諍事。如上說及下具辨(論七·三十左。疏七末六十九紙右)又釋瑜伽同一所緣不同一行相有二解別。如次下卷揚圖辨別(次卷九十八紙右)然釋行相。或離或合。本疏及義燈等大小乘別。並不一准。為令初學易解。今揚圖辨別以示大途。 T67031401.GIF T67031402.GIF (三十一右)總相而言執受義者(文)。瑜伽六十六(十紙左)雲。如是若色若內若心心所任持不捨。若如是緣令成變異。是名執受諸法差別。與此相違當知是名非執受法(文)樞要上末(四十七紙左)雲。六十六說五相名執受。初三。一唯色名有執受。此遮心心所等。非執受故。二於色中所有肉根根所依屬。說名執受。此遮外不屬根色。非執受故。三心心所任持不捨。說名執受。當知此遮過未及現在世依屬根髮爪等。及遮死後所有內身。非執受故。執受有三義。一生覺受義。即對法文。二能生覺聚類。即五十六文是。三親領為境安危同義。即此文及五十一等文是。 (三十一右)如瑜伽論第五十一(至)七十六卷(文)。五十一(四紙右)雲。雲何建立所緣縛相。謂若略說。阿賴耶識由於二種境轉。一由了別內執受故。二由了別外無分別器相故。了別內執受者。謂能了別遍計所執自性妄執習氣及諸色根根所依處。此於有色界若在無色。唯有習氣執受了別。了別外無分別器相者。謂能了別依止緣內執受阿賴耶識故。於一切時無有間斷器世間相。譬如燈焰生時。內執膏炷外發光明。如是阿賴耶識緣內執受緣外器相生起道理應知亦爾(文)顯揚十七(十五紙右)全同五十三(十六紙右)文。如次下引。七十六(初紙左)雲。廣惠當知。於六趣四生身份生起中。最初一切種子心識成熟。展轉和合增長廣大。依二執受。一者有色諸根及所依執受。二者相名分別言說戲論習氣執受。有色界中具二執受。無色界中不具二種。復次廣惠。此識亦名阿陀那識。何以故。由此識於身隨逐執持故。亦名阿賴耶識。何以故。由此識於身攝受藏隱同安危義故。亦名為心。何以故。由此識色聲香味觸等積集滋長故。 (三十一右)對法第五(至)及與聲處(文)。彼(八紙右)雲。雲何執受。幾是執受。為何義故觀執受耶。謂受生所依色故。是執受義。若依此色受得生。是名執受。色蘊一分·五有色界處全·及四一分。是執受。色蘊一分者。謂根·根居處所攝。五有色界處全者。謂眼等。四一分者。謂不離根色香味觸。為捨執著身自在轉我故觀察執受(文)對法鈔五(十一右)雲。執受中此唯能生於受即五根四境。五十六說通十色界。成唯識第二說通種子。然五十三說執受有二義。一若識依執名有執受。謂識所託安危事同。二以此為依能生諸受。此中約後義故九界除聲。瑜伽約現行唯初義故通十色界。唯識通現種。依執義說故通種子也。大好。問。唯現在非過去未。髮毛等雖現在亦非。如成唯識第二卷中已解。身自在轉我。疏有二解。今解。外道我於身上法轉自在納受。捨者已執受令除斷也。是身根等自能生受執我也。 (三十一左)五十六說(至)名為執受(文)。彼(十紙右)雲。問。幾執受。幾非執受。答。五執受。五執受非執受。所餘一向非執受。何以故。以離於彼餘能執受。執受於波不可得故(文)略纂十五(九紙右)雲。執受非受門中。若大乘真理唯第八名能執受。若隨順理門通六識。今看下文勢。雲以離於彼餘能執受不可得故即隨順理門。其聲界不離根常有。名為執受。聲處有不恆故。所以不論。今取其界有雲第八不緣聲等者。如餘處對法鈔等分別。 (三十一左)五十三說(文)。此顯色蘊差別之文。彼(十六紙右)雲。復次雲何色蘊差別。略由六種。一由事故。二由相故。三由識執不執故。四由識空不空故。五由想所行故。六由邊際故(乃至)識執不執者。若識依執名執受色。此復雲何。謂識所託安危事同和合生長。又此為依能生諸受。與此相違非執受色。 (三十一左)薩婆多等亦作此解(文)。俱捨二(六右)雲。頌曰。前八界及聲無執受。餘二。長行釋雲。十八界中九無執受。前七心界·及法界全。此八及聲皆無執受。所餘九界各通二門。謂有執受·無執受故。眼等五根住現在世名有執受。過去未來名無執受。色香味觸住現在世不離五根名有執受。若住現在非不離根過去未來名無執受如在身內。除與根合。髮毛爪齒大小便利涕唾血等。及在身外地水等中色香味觸。雖在現世而無執受。有執受者。此言何義。心心所法共所執持。攝為依處名有執受。損益展轉更相隨故。即諸世間說有覺觸。眾緣所觸覺樂等故。與此相違名無執受。(文)正理論四雲。頌中及言具含二義。一顯總集。謂八及聲總無執受。二顯異門。謂餘師說。不離根聲亦有執受(文)寶疏二(十四紙右)雲。論色香味觸至名無執受。第二釋色等四境也。此有三類。過未一向無執受。現在與五根合名執受。不與根合名無執受。論如在身內至而無執受。指事釋也。如文可解。準上釋五根四境。住現在世不離根名有執受。故知三無心位住現在五根。不離根四境。亦有執受。是心心所法攝為依處故。餘緣闕故。識雖不生。已耳攝故。有執受者至名無執受。第三釋執受義也。心心所法共所執持攝為依處名有執受者。釋有執受義也。損益展轉更相隨故者。五根四境不相離故。損益展轉更相隨者也。即諸世間說有覺觸眾緣所觸覺苦樂者。指事釋也。正理論(四之十七紙)雲。有執受法略有二種。一者有愛及有身見執為已有名有執受。二者為因能生苦樂名有執受。此當第二。宿業所引異熟果等分位相續是名第二。此中有愛及有身見。若正智生即須斷滅。異熟相續諸漏盡者亦未斷滅。是故善法既執受已。至般涅槃不捨此法。一向名有執受。 (三十一右)對法唯據(至)故略不說(文)。演祕雲。疏對法唯據至故略不說者。故彼論雲。為何義觀執受耶。謂受生所依色故是執受義。若依此色受得生。是名執受(文)今謂。論之全文如上具引。撲揚引文一何拙乎。上之二句為何而引。下之三句亦為無用。況又此承上起下之文。瑜伽倫記雲。五蘊論·雜集聲為非執受。瑜伽五十六為有執受。景雲。聲起時不離根故為執受。對法據不恆有故不說執受。基雲。聲界不離根常有。聲處不恆。今取其聲。 (三十二右)外道中說為無礙(文)。上一末(四十八紙右)雲。三有質礙無質礙分別。德·業·和合·有能·無能·俱分·無說七句唯無礙。 (三十二右)不相離大所發之聲(文)。演祕雲。疏不相離大所發之聲等者。四大既為第八所執。故彼所發不離大聲亦名執受。 (三十二左)何故十卷(至)猶如毛輪(文)。泰抄雲。疏猶如毛輪者。本識緣境微細。如毛髮微細也。言毛輪者。若眼翳中團圓之眼外空中有輪也。若眼睛上翳真長。即是空中長總由如毛也(文)義蘊雲。如眩翳者。解雲。看物不正名眩。眼精上有病名翳。若眼中翳長。即目前見長毛髮。若目翳圓。即目見毛輪。若目中翳如一行。即目前見繩(已上)今謂。眾說皆不允當。今撿涅槃經十三(十四紙右)並舉非實有物。於中別雲髮毛及旋火輪。准知毛髮與輪是別。或可義蘊毛輪之毛衍文。經第九(七右)雲。爾時修行者。得見於無無相。智惠中觀察。不見諸眾生。相及事假名。意取諸動法。我種子過之。無分別修行。乾闥婆城幻。毛輪及陽焰。無實而見實。諸法體如是。如心見諸法。無如是體相。一切法不生。但見迷惑法。毛道迷分別。以住於二法。初識生分別。種種熏種子。識如暴水起。斷彼則不生(文)演祕雲。疏猶如毛輪者。所緣幻化。有為不實。故譬毛輪。有雲。說境微細或境多故。故類毛輪。勘文。今謂。毛輪之喻直顯翳眼之所見。非譬微細境多。瑜伽七十六(四右)雲。復次德本。如眩翳人眼中所有眩翳過患。遍計所執相當知亦爾。如眩翳人眩翳眾相。或髮毛輪轉蜂蠅苣籐。或復青黃赤白等相差別現前。依他起相當知亦爾。倫記二十下(三紙左)。 (三十二右)不爾心等相應是彼所緣(文)。演祕雲。疏不爾心等相應是彼所緣者。若也不取如前會爾。四蘊名名。心既名攝。心應即是梨耶所緣。餘相亦爾。或是字錯。應為豈字。前釋為本(文)泰抄雲。不爾心等相應是彼所緣者。若不言名體即是聲。聲即第八識得緣之。若取四蘊名名。爾者其相應是彼第八識所緣。以經說本識緣名及相故。故名者即是聲。其第八識能緣聲故。故說緣名也(文)義蘊雲。疏不爾心等相應是彼所緣者。相初謂四蘊。若不以聲為名。而以四蘊名名。即心心所相應之法。而是第八所緣。 (三十三右)問何故彼復說(至)漸次能了(文)。十卷楞伽二(十三右)雲。大慧。譬如阿梨耶識分別現境自身資生器世間等。一時而知非是前後。又偈(十一左)雲。色於心中無。心依境見有。內識眾生見身資生住處。 (三十三左)辨中邊雲(至)生覺受故(文)。玄奘三藏所譯彼論上(三左)雲。變似義者。謂似色等諸境性現。變似有情者謂。似自他身五根性現。 (三十三左)舊論雲(至)卷末當解(文)。真諦三藏所譯彼論(二左)雲。似塵者。謂本識顯現相似色等。似根者。謂識似五根於自他相續中顯現。似我者。謂意識與我見無明等相應故。似識者。謂六種識。本識者。謂阿梨耶識。生似彼者。謂似塵等四物(文)如卷末七十二紙具辨舊譯錯謬。 (三十三左)下解五法中(文)。第八(三十三左)雲。彼說(瑜伽七十二·三·四)有漏心心所法變似所詮說名為相。似能詮現施設為名。能變心等立為分別等。 (三十三左)七十六解深密同(文)。七十六(初紙右)雲。復次心意識相。當知如解深密中(乃至)廣惠。當知(乃至)於中最初一切種子心識成熟。展轉和合增長廣大。依二執受。一者有色諸根及所依執受。二者相名分別言說戲論習氣執受(彼經第一·二十六全同)。 (三十三左)與五十一顯揚等別(文)。五十一(四紙右)之文如上已引。顯揚十七(十五紙右)全同。 (三十四右)因執心所執(至)妄執習氣(文)。演祕雲。疏因執心所執等者。善無記心是能遍計是妄執心所執之法所執之法從彼能執以立彼名。所執自以見相熏種。亦得名為遍計所執妄執習氣。或能遍計相之中熏所執種子。所執種子名執習氣。前釋為勝。 (三十四左)或復此文(至)多起執故(文)。泰抄雲。疏或復此文但約染語以有漏中多起執故者。此第三解。彼論中言。遍計所執習氣以有漏中多起執故唯約染。據多分故。少亦有善無記心習氣。 (三十四左)一切色法(至)應不緣(文)。演祕雲。疏一切色至應不緣者。色非能熏亦非能計。八復無執。此色相中又無種子。亦應第八不緣此相。以彼說言緣執種故。若言雖實而得緣色。且據種論言緣執習。既爾何妨。實緣三性種。且依染種說。 (三十四左)若不爾者(至)此解為勝(文)。泰抄雲。疏若不爾者一切色法乃至此解為勝者。此已下疏文皆是立理。若不約多分起染說者。既彼論唯說遍計所執種子。不說有餘色種子。一切色法既不能起執。又色法遍計。又色法不能熏。應無色種子。其第八識相分中說無色法種子。又彼論不說第八識緣色種子。其第八識應不緣色種。若言心等有執能熏心種子。色法無執不能熏色法種者。其第八識亦應有執亦有能熏。彼論雲。若雲本識緣遍計種。又安惠等即說本識中有法執者。難雲。其本識中既言有執。其本識應是能熏。已有執故。應不是所熏識。故知彼論但約有漏法中執勝故說第八識緣遍計所執種。不說第八識緣餘色種及善無覆無記種。據實而言。第八識普能緣色心三性等種子也。故知彼論難不說有色種子。不遮相分中亦熏成色種。故知·既有色種。約多分說也。相分之中既無種子。又此不說本識應不緣者。既彼論唯言遍計所執習氣。唯說勝種。既不說因餘善無記種子在相分中。應本識不緣。既有善無記種在相中。雖彼論不說。有亦設本識緣之。故知彼論約多分染語。據實亦有自餘善無記種子(文)義蘊雲。疏若不爾者一切色法至有力能執故者。此對安慧雲。若不如我前之三釋。汝但言八識皆有執故。由此顯揚等說阿賴耶識緣遍計習氣者。前之七識是能熏故。可如所說。一切色法既不起執。又不能熏。即第八識相分之中便無種子。若相分中有色等種。本識應不緣。以顯揚等不說緣非妄執種故。既爾第八應亦能熏者。許有執故。如前七識。問。色等種子既非忘執習氣。護法如何會釋論耶。答。如前三釋隨義應通。若依初解。執心執故名執習氣。若第二解。染心等緣可名執種。善心等熏但名遍計種。若第三解。但約染法語。即色等種非執習氣(文)演祕雲。既爾第八應亦能熏者。此破伏執。執者說雲。既言第八緣執習。何無執耶。故有斯責。 (三十四左)即以此文為證(文)。演祕雲。疏即以此為證者。問。所熏種子名執習氣。證能熏識為執可然。藏識不爾。此何為證。答。餘善心等由二分故。故名為執。藏識亦然。何不有執。故得為證。若爾藏識應亦能熏。同餘七識。答。無別所熏非能熏攝。 (三十四左)今此師意(至)如下自知(文)。演祕雲。疏今此師意至如下自知者。初釋自證見相同種。後釋種別。有多問答。如後具陳。 (三十五右)或名與相(至)而別有種(文)。義蘊雲。此解不以自證分種為名相種。即是名相別有假種。問。第八為緣種不。若言緣者。即是相分便為假法。如何言自證種是實有耶。答有二種。一雲。此解雖是實有。以能見分既非實有。作相緣時。不得種之實體但得假相。二雲。自證之·種既是相分亦是假有。他許依種生實現故。此解為正。 (三十五右)然今此文(至)皆是執受(文)。今此論文與瑜伽五十一·顯揚十七所言遍計所執自性妄執習氣不同。與七十六解深密所謂相名分別戲論習氣大同。如上已明。抉擇分種者。指順抉擇位之種。以舉有漏中最極位故。非指瑜伽五分。或指五十六卷者非也。泰抄雲。然今唯言言。種子者謂是相名分別習氣。即攝一切有漏種子。若資糧加行等種子皆攝得。故此論文與彼顯揚論文別也。彼論但言遍計所執自性習氣也。 (三十五左)然第八識(至)差別功德(文)。次下八十一紙具明總別功能緣不緣義應知。 (三十五左)若爾無色界(至)此義應思(文)。演祕雲。疏若爾無色界至此義應思者。問。按彼論雲。於欲界中緣狹小執受境。於色界中緣廣大執受境。於無色界空無邊處·色無邊處緣無量執受境。於無所有處緣微細執受境。於非想非非想處緣極微細執受境。如何說緣無色廣大。答。撿文者誤。疏主意取無色為難。以無色界唯緣種故。既言彼識緣無量等執受之境。明知第八緣種功能。問。雲何彼種為無量等。答。緣無量境心所熏故。故名無量。或無量等種上功能。能生無量現行心故。前釋為勝。 (三十六右)即是能生(至)不違本識(文)。演祕雲。疏即是能生至不違本識者。雖彼種上有多別能。謂即是善及於廣大。廣大之能同識無記。故能緣之。廣大即功能即種子也(文)義蘊雲。疏即是能生廣大之心等者。此說種子有大功能故生彼廣大心等。猶如大地有大力故能持大小。此種子即是廣大功能故。此功能不失無記。不違本識。非如善等違無記故。非如假法違實識故。故瑜伽說本識緣廣大功能也。復解。但隨現行名為廣大。非種子體故與此別。 (三十六右)又無色界廣大之用等(文)。演祕雲。疏又無色界演大之用等者。此釋應善。省諸過故。有義但緣種體隨有功能皆能緣之。所以者何。若善種子差別功能由性別故說不緣者。應漏善惡所熏成種皆通二性。體是無記。用善惡分既不如是。何言體同本識無記說是所緣。用通善等非所緣耶。若言一種體別用故通二性者。若爾論說因果俱善豈唯約用。又體不離識。善等種體名為無記。用不離體。隨體無記。故種體用俱識所緣。體用俱是善等所生。能生善等俱善等攝。問。若爾無想定等豈皆所緣。答。彼非所緣。既爾如何但從功能皆說緣耶。解雲。厭心種上防心功能非無想定。但約此能假立彼定。雖緣種子差別功能。不緣假也。然彼假法不離實故。緣種之時亦緣假者。即無有失。詳曰。理不一途。寧無此義。委尋疏旨。固亦無違。來難成似。其所以者。言隨本識及對因果以判性者。依種體論。不依用說。善惡之用二性自成。何待因果方名善惡。又種之體隨識因果性既不恆。何得責令善惡等種定唯二性。又以種體不離識故名為無記。便難種用不離種體成無記者。亦應色種不離識故而無質礙。色種現果不離種故應無質礙。體用因果非即離故。此既不爾。彼雲何然。又雲。但緣厭種功能無想定等假不緣者。若爾彼定其體全無。厭種功能非定非假。前論雲假亦能遮。假目何法。又約防能立彼定者。為定即能。為依於能方假立定。定若即能。定雲何假。若依能立。有無窮失。故知其定即種防能。非別境定。定故稱假。本識不緣非為假也。又雲。緣種亦緣假者。若爾本識應分別變。由斯疏道理乃通矣。 (三十六右)又種有三品(文)。演祕雲。疏又種有三品者。心色等種三性等差各有三品。或三界種名為三品(文)義蘊雲。謂上中下品。而第八緣無差別故。 (三十六左)即已體故(至)相分緣故(文)。演祕雲。疏即已體者。相不離識名為已體(文)義蘊雲。疏即已體故者。攝所持種同能持識故雲即體。體用因果非一異故。疏若斷未斷隨增減緣等者。未斷為增。斷已名減。演祕亦同。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十四終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十五(三本之二) (三十六左)論有根身者(至)乃根依處(文)。演祕雲。論有根身者。有義。即五根體名為有相。無別能有。如有色言。所依色等體雖非根。而能有根亦名有根。根及有根和合積聚故名為身(文)泰抄意謂。疏釋有根身有三者。今謂不然。唯釋身字有二。又釋有根身亦有二釋。 (三十六左)以根微細(文)。演祕雲。疏以根微細等者。意辨論中根·身雙舉。根微細故不唯言根。 身濫外塵不獨雲身。故兼言之二失皆遣 (三十七右)即是諸扶根五處(文)。演祕雲。疏即諸根五處者。即五扶塵。   (三十七右)對法第五(文)如上已引。 (三十七右)緣他五境(文)。演祕雲。疏緣他五境者。即是他身五扶塵。      (三十七右)此中有量(文)。演祕雲。疏此有量者。量雲。自八不能執他扶塵。非自內身故。如外五境。義蘊雲。他身五境非自執受。許是外故。如外器。 (三十七左)此中言總(至)有執受義(文)。諸論差別如上具引。 (三十八右)變即轉變(文)。演祕雲。疏變即轉變者。即是生變。下疏結雲故能生因說名能變。 (三十八右)緣無漏生種准此應知(文)。演祕雲。疏緣無漏種准此應知者。因中第八望無漏種二變俱無。不緣·不熏如次不名緣生二變。果位本識緣故名變。因位無漏六·七二識具有二變。果中七識但緣名變。義思可知。 (三十八左)即根種等具二變義(文)。演祕雲。疏即根種等具二變義等者。現行第八望根與種具緣·執二。外器但緣。其種子識對現七識唯生一變。現望現七三變俱無。若種子識望現根·器。即生名變。器亦是識共相種生。疏示方隅具舉現識。現識及種合而言之。根有三變。外器二變。 (三十九右)經部(至)已略解訖(文)。演祕雲。疏經部至已略解訖者。即經部師俱無起等。如第一疏。 (三十九左)行相有二(文)。如上已引瑜伽略纂及倫記具明。 (四十右)或有或無所緣不定故(文)。義蘊雲。無分別智無相分故。泰抄亦加自證分緣見分義。 (四十右)又瑜伽等(至)所緣是也(文)。第一(六紙右)雲。如是一切顯形表色。是眼所行眼境界。眼識所行眼識境界眼識所緣。意識所行意識境界意識所緣。名之差別(乃至)彼助伴者。謂彼俱有相應諸心所有法。所謂作意·觸·受·想·思。及餘眼識俱有相應諸心所有法。又彼諸法同一所緣非一行相俱有相應一一而轉(文)略纂一(二十三右)雲。若影像名行相。即本質為所緣。體一名同。行相別故名不同。若見分名行相。即親相分體雖各別相似名同一。見分體解(演祕作緣)各各異故名為不同。如唯識第二·第三疏解(文)。又十三(二十四右)雲。又五法緣境為緣本質境。雲何名不同一行相。若別緣者。如五根既為本識等六法所變。六五根而眼等識依何者根。故皆有妨。如實義者。俱緣第八識之境。若爾如何釋同一所緣不同行相。雖境無別見用各殊。受為領納。想為取像等。見有別故說不同行相。與餘七識不同。餘七識得心所各為境緣故。第七親為我我所等。餘處當釋。此與前兩師義別行。彼皆依本質影像而變境故(文)倫記一上(二十二紙右)雲。言同一所緣不同一行相者。此有三解。一雲。眼識及心所同類賴耶所變相分本質塵起名同一所緣。心及心所各各別變影像不同名不同一行相。行相義者。行謂見分。相即相分。行之相故名為行相。是依主釋。不應難言第八無本如何說雲同一所緣。用他第八所變諸相為本質故。一雲。唯約影像分為二句。各變似一名同所緣。而實非一說不同言。問。正智緣如境體是一。如何名似。解雲。此約餘心。若約正智。境一故名同。一雲。王·數同緣一青故名同一所緣。而領納了別等行解各別故名不同一行相(文)光記四(四十五紙右)雲。二所緣平等。謂必同所緣。於所緣中或時緣一或復緣多。隨應皆是所緣平等。諸論中說心心所法同一緣者。且據別緣一法說也。若不爾者。如無我觀除自相應俱有通緣一切。此豈同一所緣。又解。所緣平等。此顯六識及相應法各同一緣。故諸論中說心心所法同一所緣。雖復亦有緣多境者。此文且據緣一境說。三行相平等。心心所法其體明淨。隨緣何境各起行相。或緣一法各一行相。或緣多法各多行相。若一若多。行相皆各別。隨應皆是行相平等。以多現時各有多相故。不言同一行相。諸論中說心心所法同一行相者。且據緣一境相似義同。理實皆別。又解。行相平等。此顯心心所法同緣一所名同一得相。故諸論說心心所法同一行相。雖復行相各別不同。據相似同故言同一行。雖復亦有緣多境時。多行相現各互相望而不相似。此中且約緣一境說(文)寶疏四(三十五紙右)舉先釋已雲。詳其此釋同一所依同一所緣同一行相不可得論意。論言同一所依者。非謂所依唯一根故名同一所依。是心心所法雖多不同。共一所依名同一所依。若一若二皆名同一。如何得謂所依雖二且據一說(文)今謂。光師釋同一所緣。略纂所謂體一之義。寶疏釋一。略纂所謂相似之義也。義燈三(六十二紙右)雲。本疏引瑜伽第一同一所緣不同一行相有三解。西明三釋。第三釋雲。同一有二。一一故名同一。此即本疏約質故。二相似名同一。即本疏約影。樞要五釋。後人多釋不出於此(文)樞要上末(四十八右)雲。達無離識所緣境。中稱行相相似。雖第三卷有二和會。然無分別智緣真如所緣不相似。應言同一。此唯識文不盡理。若就瑜伽言同一。即無本質心唯相似故不可同一。應會二文以為正理。偏取可皆非。非正中釋。應如理思。或二文說瑜伽約相似同一。此論約境一名相似。同一境轉故。亦不相違。釋所緣相似與瑜伽同一所緣有五釋。一就彼文。二就此文。三彼約本質此依影像。四彼此約皆同。五彼依無為有本質緣。此依有為無本質緣。 略纂倫記及此段疏下疏(三末二十紙·四十七紙右)樞要(下本上二紙右)行相二釋屬當瑜伽同一所緣等文。揭圖示別。 T67031901.GIF T67032001.GIF 義蘊雲。疏又瑜伽說同一所緣是也者。瑜伽約行相相似名為同一所緣。故知影像得名行相。 (四十右)然唯初解(至)不同一行相(文)。義蘊雲。疏然唯初解至不同一行相者。准下兩釋同一所緣不同一行相。一雲。本質是一。相分各異。為同一所緣不同一行相。二雲。相分相似名同所緣。見分各異名不同一行相。若唯以見分名行相。即八俱五數但成後解便無前義。以第八心心所本質各異非同一故無前義。除第八識餘心心所有本質影像者皆成西解。故須雙取見相二分俱名行相疏之意也(文)演祕雲。疏唯初解等者。略為二釋。一雲。如因第八緣自三境。但相無質。心所杖八相為質緣。或所更互託為質起。故不可言本質是同名為同一。由此應言。相名行相。行相相似名同所緣。二雲。疏錯。應雲。然唯第二無初解者。餘言同前。詳曰。後釋優也。何以明之。答。見名行相。相但相似名同所緣。不名行相。竟何失耶。又疏下會瑜伽論雲。瑜伽據質名同所緣。此約影像名所緣等。豈可前後自為楚越。又按疏主瑜伽抄雲。若也影像名行相者。即以本質為所緣者。體一名同。行相體別故名不同。若以見分名行相者。即親相分體雖各別。似名同一。見分體緣各各異故。名為不同。由此故知。見名行相。第八王·所相分相似名同所緣。見分各別名不同行。若也相分名行相者。即行相同。如何說雲不同一行。第八非定緣本質境。復雲何說同一所緣。若雲相分相似名同。若爾所緣·行相是一。如何而說同不同言。以此故知疏顛倒也(文)今謂。二說各有其理。於中演祕第二為優。然看疏文勢。第一為親。何者。見分行相是大乘不共之說。影像行相與小乘同。然其所以用共小之說者。以瑜伽之文或難會故。由致如第一說。然影像行相之說非出胸臆。本出集量。是故兼須二釋。疏文初雙舉大小共不共意。終指影像典據。初後相照以明不可不須第二之意。應知。祕釋不然。今疏順文。何者。謂今論見分名行相相分所緣意。雖大乘盡理。而無第二釋。次文所引瑜伽同一所緣不同一行相文如何會之。同一所緣者約本質故。又無分別智緣真如時。相分如何通之。故須二種釋一切通收。義蘊好矣。 (四十左)初立二分等(文)。難陀·親勝等雖不立自體分所變。然說有相·見二分。與護法同。編第一(二紙左)舉難陀·親勝宗雲。或復內識轉似外境(文)疏(二本六十三右)雲。述曰。即是難陀·親勝等義依攝論說唯二義也。但立見相以為依他。不說第三·第四分也。相分體性雖依他有。由見變為故名唯識。此相分體實在於內不離於識。妄情執為似外境現。實在內也。即以依他似計所執。依此似外相分之上。世間聖教執說我法。見變似能取。亦相分攝。文雖有二。義即有三。或實說一分。如安慧。或二分。親勝等。或三分。陳那等。或四分。護法等。此中護法但說三分。以證自證分別義建立義相猶隱。所以不說。 (四十左)當小乘事攝(文)。俱捨四(十三右)雲。事平等者。一相應中如心體一。諸心所法各各亦爾(文)光記四(四十五紙左)雲。五事平等。事之言體。顯各體一故言事等。於一相應心心所中。如心體一諸心所法體亦各一。必無二體。一時俱行。此約剎那同時體等。非言前後異品類等。 (四十一右)當小乘行相(文)。俱捨四(十三左)雲。或名有行相。即於所緣品類差別等起行相故(文)寶疏四(三十二紙左)雲。有行相者。即於所緣品類差別起行相故。準論文即是能緣心法於所緣境品類不同行解心上起品類相。如鏡照物類於鏡面上有種種像差別之相。與其心法不即不離。非如像色與鏡不同(文)次下(四十四紙左)雲。彼(大眾等諸部)執。心外之境是所緣。心上有似所緣之相名行相。體即見分攝故。以大乘相見分即彼宗立名。非是彼定許有見相分名也。觀所緣雲。帶彼相故即是行相。謂行於相見分能緣說名為事。是心心所自體相故。是釋事義。又(四十六紙左)雲。然小乘人心外有境即以為所緣。大乘說無。故以彼小乘行相為大乘相分。大乘心得自緣別立自體分即以為事。故以見分名行相。即小乘事體是見分。不立自證分。無返緣故。大小二乘所說各別。 (四十一右)無心心所自能緣故(文)。演祕雲。疏無心心所自能緣故者。彼宗不許心心所法而能自緣。 (四十一右)論若心心所至自所緣境(文)演祕雲。論若心所所至自所緣境者。有義。諸師皆說。初量破彼正量·安慧。不破餘部。今解不然。十九部義雖心心所緣境之時有行境相。其行境相是能緣相。非是所緣。如何初量唯破正量。是故應說。初量通破二十部也。詳曰。雖所帶相計屬能緣。然說此相似所緣故。所緣即相。所緣之相名所緣相。不同正量此似亦無。由斯諸德義亦何爽。 (四十二右)如下所緣緣中自會(文)。第七(三十一紙)。 (四十二左)然佛地論(至)不論見分(文)。第三(九紙右)雲。復次如是所說四智相應心品為有相分見分等耶。定有見分照所照境。有自證分通照見分·證自證分。證自證分證自證分。故亦定有。若無如是三分差別。應無所緣。應不名智。相分不定。有義。真實無漏心品無障礙故。親照前境無逐心變似前境相。以無漏心說名無相無分別故。又說緣境不思議故。有義。真實無漏心品亦有相分。諸心心法法爾似境顯現名緣。非如鉗等動作取物。非如燈等舒光照物(乃至)有義。無漏無分別智相應心品無分別故。所緣真如不離體故。如照自體無別相分。若後得智相應心品有分別故。所緣境界或離體故。如有漏心似境相現分別緣照(文)義蘊雲。第一師雲無相分。第二師有相分。第三師若根本智緣即無相分。若後得智即有相也。 (四十二左)下第九中自當解釋(文)。論九(十五丁)疏九末(八十六紙)。 (四十二左)論若心心所(至)如虛空等(文)。演祕雲。論若心心所無能緣等者。有義。諸師皆雲破安慧師及清辨義。今解。通破正量部義。彼說。心等緣境之時。更不別說於能緣心有行相故。詳曰。此明相分。言能緣相即見分心。非約見分依心上立。若別立者。三分何別。如前見分名為行相。豈見分上而別說耶。由斯正量有能緣相。故知諸德說不乖論。 (四十三右)清辨亦云(至)見相俱有(文)。掌珍論上(二右)雲。為顯斯義先辨有為。以諸世間於此境上多起分別故說是言。真性有為空如幻緣生故。此中世間同許有者。自亦許為世俗有故。世俗現量生起因緣亦許有故。眼等有為世俗諦攝。牧牛人等皆共了知。眼等有為是實有故。勿違如是自宗所許。現量共知故。以真性簡別立宗。真義自體說名真性。即勝義諦。就勝義諦立有為空。非就世俗眾緣合成。有所造作故名有為(文)演祕雲。疏清辨亦云等者。有義。由勝義諦。非但無有能緣之相。心體亦無。論文既說有心心所。但緣境時無能緣相。故知唯就世俗以破。諸師皆言清辨有相而無見者。此不依宗。彼依世俗說唯識故。於世俗中雖有心境隱劣顯勝名唯識故。詳曰。非善破也。於無過中有過言故。疏中既雲若約世俗見相俱有。今且遠汝一切唯境。此豈不許彼有見耶。若言餘不序疏者。破他可通自立不爾。既據世俗見相俱存。何理獨遣彼能緣相。又言心體為現種耶。若現行者。既無能緣。何名現識。可審詳諸。 (四十三右)故知諸法有境無心(文)。 (四十三右)許有實作用便非種子(文)。義蘊雲。此清辨師牒中道救。汝護法若雲有實作用故知有見分者。則同外道。 (四十三右)如下所緣緣中說(文)。論七(三十紙左)。 (四十三左)合破安慧(文)。演祕雲。疏第一合破安慧者。有義又說。此中破安慧義。雖解此是二分非三分文。如何說彼無能緣耶。自證即是能緣用故。故於二分但可破彼無所緣相。或可此文非二分義。即是三分。詳曰。此明二分。見相相對名能所緣。以破安慧。何過而有。又論自結故心心所必有二相者。不可判屬三分也。 (四十三左)故者因也(文)。無性攝論一(十九左)雲。故者即是門義依義。此則顯示心聲轉因。 (四十三右)引厚嚴經(文)。密嚴經中卷即有此頌。然第三句中分字作性。餘並同此。 (四十四右)又大眾部(至)所緣及事(文)。演祕雲。疏又大眾部至與此等同者。此釋前標十九部意。疏自緣體者即不如是者。顯此上雲餘大眾也(文)義蘊雲。疏又大眾部心得自緣等者。彼宗雖是見分緣見。與大乘宗自證緣見其義可稍同。此中不破故。初雲對十九部。唯除正量也。又雲。自緣體者則不如是者。此約大眾見自緣見。大乘則不如是。此中應破故。次前雲除大眾正量也(文)泰抄雲。疏大眾部心得自緣乃至與此等同者。即說外境是所緣相分名行相見分名事。疏緣自體者則不如是者。大眾部等四部同說即心自緣心。若別緣色等相。則所別起行相。若心體自緣心體時。則不謂別起行相為能所緣。心為所緣。所緣能緣俱□□心體更無別體也。但心體即是所緣。謂別起行相也(文)今謂。二末疏(五十三紙左)雲。大乘大眾部等心自緣等。准彼可知。 (四十四左)觀所緣雲(文)。彼(初左)雲。所緣緣者。謂能緣識帶彼相起。及有實體。令能緣識託彼而生色等極微。 (四十五左)彼宗說(至)即相分(文)光記四(四十四紙右)雲。三名有行相。即於所緣一切諸法品類差別種種不同。心心所法隨緣何法等起行相故名有行相。謂心心所法其體明淨。隨對何境法皆悉現於心心所上。此所現者名為行相。即由此現帶境義邊似前境邊說為能緣。然此行相無有別體。不離心等即心等攝。非是所緣。猶如明鏡對眾色相皆現鏡面。此所現像而非所照。然約像現說鏡能照(文)廣如上引論及疏記。義蘊雲。疏能行於相所似即相分者。謂大乘自證分上有似所緣之相。此所似者即是相分。見分行於此相故名行相。或可疏錯。應雲所行即相分也。 (六十四左)以不曾為相分緣(文)。演祕雲。疏以不曾為相分緣等者。如諸色等曾為相分被見分緣故後能憶。心既不爾。後何能憶。故後能憶明由先時自證緣也。義蘊大同。 (四十七右)佛地第三(至)不應憶念(文)。彼第三(八右)雲。集量論說。諸心心所法皆證自體名為現量。若不爾者。如不曾見不應憶念。   (四十七右)然瑜伽第一說(文)如上具明。 (四十七左)此中有行相(至)不同也(文)。演祕雲。疏此中有行相至名為相似者。重成釋彼瑜伽之意。言此中者。此瑜伽論。即以相分名為行相。言境據總者。相分相似。如緣青等相分。俱青故名為總。由是論雲同一所緣。言見據別故名為相似者。相似即是不同之義。故論說雲不同行相。問。夫言相似。雖體不同有少比類。今見言似有何相類。答。如緣青等。王·所皆然故名相似。有雲。境據總下四句。疏文下雙會瑜伽·唯識兩論。詳曰。不爾。前釋為正。尋之可悉(文)義蘊雲。疏此中有行相至名為相似者。此明見相分中。有說行相非一。即此論中雲所緣相似者。是小乘行相也。既言相似。即是非一。有見分非一者。即此論及瑜伽雲行相各異故。此大乘行相也。次會。境據總故名之為一者。此會瑜伽。彼據相分總青故名為同一所緣。言見據別故名為相似者。會此論也。據見分各別所緣相分亦非是一故雲所緣相似。或見者現也。所現相分各各異故名為相似前解為正。後亦可通(已上)今謂。初解為優。解與演祕有雲說同。雖各有理。予則依用邑解。總假別實二論所據不同。邑師順疏文勢也。泰抄雲。一行相者即約諸相分上雲青。皆相似故。說名境據總故名為一。釋見分各別故名為相似也。然此論中即約實而言。即雲所緣相似行相各別故。二論名據一義。亦不相違(文)今謂。松室仲算總科疏文分三。此文為第二義。以准義燈雲有三釋故。四分私記雲。燈有三釋者。初解據了別領納各各不同故。且緣青境。各各所變相似義邊名為同一所緣。第二此中下謂相分總一故名同一。不是相似義名為同一。總以一青為境義邊名為同一所緣。第三又彼下約本質故為同一。約影像故曰所緣相似。是故燈師分為三釋。樸揚之釋與此意殊。師資異解。不必一准(文)今案。義燈三字恐二形誤。泰抄唯為二釋。西明立第三釋。即是合釋本疏二說。若義燈為三。則演祕不加斟酌輒判二節何也。又此段疏置此中之言。至次下文以又字隔。明知疏文唯是二節。瑜伽倫記以三義釋。非釋本疏。何關於此乎。 (四十七左)又彼約(至)非是相違(文)。泰抄雲。疏又彼約疏所緣緣乃至非是相違。此第二解雲。瑜伽論文雲同一所緣者。據疏所緣緣。本質體是一故。或約正體智緣真如說。若本質若真如。俱是一體故名同一也。此論所緣相似者。約親影像相分說。心王心所眾多相分俱言相似。此論約親所緣緣說故。此論亦言而時依同所緣事等。既雲所緣。亦約親所緣相分說。故二說又亦不相違。又此論約後得智。瑜伽論根本智證真如說也(文)演祕雲。疏此心心所許時依同等者。此論第三雲所緣等。等者亦是相似之義。餘文同來。 (四十八左)然有六師(至)如因明抄說(文)。因明疏雲。於二量中即智名果。是證相故。如有作用而顯現故亦名為量。述曰。第四明量果也。或除伏難。謂有難雲。如尺秤等為能量絹布等為所量。記數之智為量果。汝此二量火無常等為所量。現比量智為能量。何者為量果。或薩婆多等難。我以境為所量。根為能量。彼以根見等不許識見故根為能量。依根所起心及心所而為量果。汝大乘中即智為能量。復更何為量果。或諸外道等執。境為所量。諸識為能量。神我為量果。彼計神我為能受者。智者等故。汝佛法中既不立我。何為量果。智即能量故。論主答雲。於此二量。即智名果。即者不離之義。即用此量智。還為能量果。彼復問雲。何故即智復名果耶。答雲。夫雲量果者。能智知於彼。即此量智能觀能證彼二境相故。所以名果。彼之境相於心上現名而有顯現。假說心之一分名為能量。雲如有作用。既於一心以義分能所。故量果之名為量。或彼所量即於心現不離心故亦名為量。以境亦心。依二分解。或此中意約三分明。能量見分。量果自證分。體不離用即智名果。是能證彼見分相故。相謂行相體相。非相分名相。如有作用而顯現者。簡異正量。彼心取境。如日舒光。如鉗鉗物。親照境故。今者大乘依自證分起此見分取境切能。乃彼相分為境生識。是和緣假如有作用。自證能起故言而顯現。故不同彼執真實取。此自證分亦名為量。亦彼見分。或此相分亦名為量。不離能量故。如色言唯識。此順陳那三分義解(文)定賓雲。此陳那義即是三分。尋之應知。且言量果者。證知義猶如世間綿絹穀米以為所量。慧數執持秤尺升斗數知其數以為能量。心中任持所有斤兩尺丈升斗多少之數令不墜失以為量果。今大乘唯識道理。相·見·自證體實是一。轉變差別非有似有假立為三。然於三中非不差別。猶如乳中乳體與聒並潤濕性非不差別(文)義燈三(六十三紙左)雲。就此能量所量量果別中。相傳解雲。有六師別。一雲覺天說。根為現量。惠為能量。境為所量。根是量果。二雲妙音師根境同前。能量取識。三雲法救師。能量惠及識。餘如前說。此皆顯故名現四雲經部。根·境·識和合生法。名之為現。根·識為能量。境為所量境。還以根·識為量果。五雲犢子部。以神我現量。諸心心所為能量。神我為量果。六雲成實師。以心所中受·想之用為能量。境為所量。識為量果。更當檢文方可為定。 (四十九右)佛地論中(至)唯有長行(文)。第三(八紙左)雲。諸心心法各有相·見二分而說。集量論中辨心心法皆有三分。一所取分。二能取分。三自證分。如是三分不一不異。第一所量。第二能量。第三量果。 (四十九左)論不應見分(至)非量攝故(文)。義燈三(六十三紙左)雲。論不應見分是第三果。本疏雲。難古師。要集雲。陳那但立三分不遮第四。故護法師不違陳那。但是遮破。今謂不爾。雖言破古。非陳那等。如理門論破古因明師。豈即破彌勒等師。但破古來不正諸師。今言破古亦復如是。破唯三分以見分為第三果者。不破許有第四分者。 (五十右)現量為比(至)問答亦然(文)。演祕雲。疏現量為比量問答亦然者。問。此之問答與前何差而須指耶。答。前依分難。此據量難(文)義蘊雲。疏現量為比量不為現量問答亦然者。見分比量。以現為自證。現量應此為果。答。此量緣共相。現量以為果。現證自體。不以此為果。前以比非與現相對。此但現比相對。故與前別。疏外內難緣縛難等者。見分是外。以內為果。自證是內。以外為果。答意同前。解縛難者。見分緣相名為相縛。自證緣見應名見縛。下雲如五識境縛者。五識見分唯現仍名相縛。自證唯現何妨見縛。又雲為是煩惱染污相故者。此五識縛之所以(文)泰抄雲。見分現量為比果比不為現果問答亦然者。外難曰。現量得為。 比果。比量應為現果。答曰。自證是內。為外見以為果。見分是不得與內為果也。內外難緣。難例亦然者。外難曰。自證是內。得為外果。見分是外。應亦得為內果答雲。見分唯緣外。不得與內以為果。自證體是內。為緣內故外作果外作果。外難曰。見緣相名相縛。自證緣見應名見縛。答曰。可然亦名見縛也。 (五十右)見緣相縛等(文)。泰抄雲。疏見緣相縛自證應亦爾是縛無失者。外難曰。見分緣於則許名相縛。自證見分應名為見縛。答曰。據粗相說。不為相縛。若委細說者。自證緣見亦名見縛。 (五十左)如五識境(至)末那章(文)。泰抄雲。疏如五識境縛仍是現量收(乃至)如末那章者。如五識緣境有相縛乃是現量收。自證緣見名見縛亦是現量攝也。如五識中雖起煩惱。以為親證體故。故是現量。若第七末那識中有煩惱自非量收也。然下文中第七識處即名末那章也。即解相縛。不可見分一時之為量以相違故者。不可說見分一剎那中緣相分時即起非量。其見分文是現量。其見分即與第三不為果。以一時量非相違故(文)言如末那章者。有雲。未作此章。或雲。此論解第七處名末那章。即六證中第六證是也或雲。攝論有末那章。雖有數釋。未可准馮。應撿彼論。演祕雲。疏如末那章者。此指攝論明末那處名末那章。以彼廣以義門而辨。故與章名。疏來意者。為伏難雲。五識現量。何縛有耶。故疏答雲。為是煩惱所染污相故有縛也。外伏難雲。何以明知。故指彼章。今按無性第一論雲。此即是識雜染所依。於定不定善等位中。皆不相違恆現行故。其如何等。謂善心時亦執我故。由此五識得有相縛。言是疏主末那章者非也。 (五十一右)為色等難皆應准思(文)。義蘊雲。疏為色等難皆應思准者。難雲。見分緣外相從名外。見緣於色相從名色。且齊解雲。理亦可然。相分是色。從識名識。見分是識。何妨從色名色。問。相分依識變。從依得名。識見分非色變。如何得名色。答。相由心變。從心名識。見由境生。從境名色。又不齊解。色礙。以非礙不可從色名為色。若爾亦應相外。見非外。不得從外名為外。答。所緣非必色。不可從境外為色。相分唯是分相從可名外。二解俱得。取捨隨情。 (五十二右)此義應思(至)過無窮故(文)。佛地論三(八左)雲。第三自證能證第二及證第四。第四自證能證第三。第三·第四皆現量攝。由此道理。雖是一體。多分合成。不即不離。內外並知。無無窮過。 (五十二右)即以自證為相分緣(等)。演祕雲。疏即以自證為相分緣者。用不離體故說是言(文)義蘊雲。疏以自證為相分緣緣彼種故者。自證實非相分。以種不離自證。見種相義同以自證為相分緣也。既得以所緣自證為果。第三·第四緣故得互為果也(文)略纂十三(十八右)雲。問。若得者。第八緣種。如無色界。即為自證分緣等。若緣無漏種。豈緣自體耶。問。此中依護月菩薩釋。其見分等三分中。其種子為自證分。種子即見分體故。由此理故。相應五數不緣種子。由此理故生無色界。第八見分即無所緣。彼界第八見分緣欲色界器世界等。以是共業故。雖生無色而得下緣。問曰。何故種子不在自證分等唯在見分耶。答曰。以相見及第四分於自證分上差別建立。今以種子是所緣故。故於見分上立。以自證分為能緣故。不於上建立(乃至)若依護法。即以此文為正。在無色界不緣下地。界繫業別故。其種子即見分中分為相分。見分緣之。五數託此以為本質。而於上變影像相也。 (五十三右)得得非得(文)。演祕雲。疏得得非得法者。大得小得故重言得。所得之法體非是得名非得法。問。難意如何。答。如彼大得能得本法復得小得不立第四。生亦如之。例見同彼緣相·自證不須第四(文)義蘊雲。疏得得非得等者。小得大得及所得法。如何三法更不立第四。心法應然。此但例令三法同也。又有雲大得得所得亦得小得故。令見分亦緣自證。何勞第四者。亦有此理。應撿俱捨。小乘大乘得得小得。又生等准知。 (五十三右)彼但成就(至)無量相違(文)。泰抄意謂。成就者。謂大得小得。生長者。謂小生大生等(文)義蘊雲。得成熟無現比等量相違也。有雲若以得等例於心法有多相違名為無量者不然。 (五十三右)無別種生(文)。演祕雲。疏無別種生者。隨彼相見同種師釋。或約獨影。非盡理言(文)泰抄意謂。且約緣無為過去未來等獨影境故。言四分同種者。緣現在五塵等境。皆別種生也。 (五十三左)佛地論有(文)。彼論第三(十九紙右)偈及長行全同此論。纏縛之縛彼論作繞。 (五十三左)此內外一切分等(文)。演祕雲。論若內若外皆有所取等者。如疏具明。有義同疏。而立理雲。前長行雲謂第二分但緣第一。佛心見分不唯緣初亦通後故。又前標宗釋釋有漏識。非無漏故。又無漏位三分皆能緣餘三分。如何內外互相繫屬。 (五十三左)論所取能取纏(文)。泰抄雲。論所取能取纏者。非是八纏等。何以故。若唯染心中有見相四分。可言是八纏等。既三性有性有漏無漏心中皆有四分。應知此言纏者不是八纏。但是心所見相分起時。相扶相託相句邊義名為纏也。 (五十三左)此唯眾生(至)二縛具故(文)。義燈三(六十四紙左)雲。西明釋雲。能取所取四分相屬故名為纏。亦通無漏。非謂煩惱之纏縛也。今謂此非。違論釋故。論雲皆有所取能取纏縛。頌言眾生。釋言纏縛明但眾生有此相縛。不通無漏。安惠可爾。此文且說有漏四分。如三界唯心言且說有漏唯識。豈以無漏亦唯識。即三界言許通無漏耶(文)二縛者如下疏三末(六十二左)泰抄雲。疏相及粗重二縛者。若煩惱種子若無堪任皆名粗重。 (五十四右)外內定故(文)。義燈三(六十四紙右)雲。要集雲。若內外定。已轉依位見分不應緣第三分。內外定故。今謂不爾。不障緣第三。但不親取。要變於相。相是外攝。故言緣外。故論自雲前二是外。 (五十四右)雖緣真如(至)亦不得故(文)。演祕雲。疏雖緣真如至亦不得緣。詳曰。且依見分不緣如義為順此中見名外故。非盡理矣(文)義蘊雲。疏雖緣真如真如非外等者。此釋伏難。若以見分通緣內外故非第三果者。緣真如時見唯現量。又不緣外。此見應為第三果。故此解雲。緣真如見雖不緣外。以見分有緣外之用故。亦不得緣第三也。又如別抄(文)泰抄雲。真如非外。以見分用外故。亦不得緣者。然准對法論。內外法如彼論說。何法名內何法外。答。謂十八界中六根名內。六塵名外。六識名中間。又雲。欲界中五塵境名外。若色·無色界俱惠及真如等總名為內。然色界雖有色·觸·聲三塵。其色界心多緣之起故總名內。然今此說中真如名內者。准對法說。又今此論中後二名內。相分名外。由見分緣相分故。故見分亦同名外。雖真如名內。其見分亦緣之。然疏文中言亦不得緣者。即疏文錯。問。六塵是外攝真如既在法塵中攝。如何真如非外。真如非外。如何見分不得緣之。答。所望別也。若真如與諸法為實性邊。其真如即名為內。若真如是所緣境邊。即是法處法界攝。即真如名外也。言不得緣者錯(已上)今謂。大非也。疏雲亦不得緣者。非謂不緣真如。何者。上已言緣。故此文言不緣者是見分不緣自證分也。演祕·泰抄不允。義蘊為正。 (五十四右)若爾內心(至)義準可知(文)。演祕雲。疏若爾內心應非外果者。此難意雲。內外有差別。外非內法果。外內義不同。內亦非外果。答。指同前量非量義。思可知之。今又答雲。一見通緣內外妨。故外不為內法果。自證分緣兩過無。所以內得為外果(文)泰抄雲。疏若爾內心應非外果此義準可知者。外難曰。內外別。見分不為果。內外異。內不作外果。答。外見通三量緣。外不得作內果。自證唯現量。體是內故得為外果(文)義蘊雲。疏若爾內心應非外果此義如量者。難雲。見分是外。不為內果。自證是內。應非外果。解此如前釋現不為此果等難同也。前釋雲。比非量等不證自體。不得為現果。此亦如是。見通比非。外非內果。自證唯現量。內可為外果。 (五十四左)攝論唯二亦攝入見(文)。無性論四(十二右)雲。由二性者。謂相及見於一識中有相有見。二分俱轉相見二分不即不離。始從眼識乃至身識。隨類各別變為色等種種相識。說名相分。眼等諸識了別境界能見義邊。說名見分。 (五十四左)此言見者(至)唯惠能故(文)。今謂。疏主簡別未盡理也。何者。此論上言此中見者等者。此於四分簡別取見分。此言見者。廣取能緣。不局見分。故通後三分。疏主以推求見為簡別者未得切當。 (五十四左)如第十卷楞伽經說(文)。第十(三右)雲。分別依熏縛。種種生種種。眾生心見外。故我說唯心。可見無外物。見心種種見。身資生住持。故我說唯心。又(十二紙左)雲。愚癡妄分別。如鏡像現心。因熏心迷沒。一切法不生。非有似有生。此一切唯心。 (五十五右)舊頌雲(至)說唯心(文)。楞伽第九(八紙右)之全文。但在字作生。 (五十五左)今此論文(至)諸佛知見(文)。佛地論三(八左)雲。若細分別。要有四分。其義方成。三分如前。更有第四證自證分。初二是外。後二是內。初唯所知。餘通二種。謂第二分唯知第一。或量非量。或現或比。第三自證能證第二及證第四。第四自證能證第三。第三·第四皆現量攝。 (五十六左)又量非量若樂捨應異(文)。泰抄雲。疏又量非量殊苦樂捨應異者。外難曰。第二量非量餘之二分唯現量。第二苦樂異。餘之二分唯是捨受也。答曰。文義是同故是捨受等。已下有三對。一二和三性對。二四諦四念對三五通五根對。如前由見分或時量非和三性量。後三一向是現量。是故有此諸難。具生解者並約見分說已應知。 (五十六左)又見分解非解殊(文)。義蘊雲。疏又見分解非解殊者。不執名解。執名非解。又以悟迷為解非解。此等並同初難。 (五十六左)又心若自緣(至)無差別過(文)。演祕雲。心若自緣至無差別過者。即自證分而緣見等。據此為難。能所作等並皆心故。故無差別。有雲。約唯識難。不約四分。既唯是識。何因果等差別有耶。詳曰不爾。本約四分而此難生。下疏結雲依見分說。故知不是依唯識難(文)義蘊雲。疏又心若自緣即有因緣等者。見緣於相。相因見果。可有差別。自證緣見。俱是能依。俱是心法。因果即無差別。餘皆准知(文)泰抄雲。疏又心若自緣即有因果。因果者。境為因心得生。故即境是因。心是果。若約量果。即相分為所量。見分為能量。自證分為量果。即見分為因。自證為果。若由自證生見相分故。即自證為因。見分為果。能所作者。即自證為能作。見分為所作能作是心所。即是善惡業。難言。應唯有能作心而無所作事。或能作是心。所作屋宅是。能所成者。即能成是自證分。所成謂見分。已後皆准知。能成即因。因者即是心。所成即是果。能引者。能引是心因。所引即是所境。或是心家所引果也。能生者。能生是心因。所生即是一切境法也。能所屬者。如奴婢是能專。主是所屬。相分為能示。見分是所示也。能所縛者。如繩是能縛。人是所縛。人是所縛。煩惱心為能縛。諸境界是所縛。能所相。諸相伏諸法心為心能相由心二發起所相法故。能所覺者。能覺是心。所覺即諸法是。若無心外法。如是已上諸法不得成也。 (五十六左)亦不應言(至)識亦生滅(文)。泰抄雲。疏亦不應言二緣生識三和生識者。二緣生識者。下論又雲。眼色為緣生識生識。由根·境二緣生也。既有自證生見。即有識亦生識。二緣不成。有三緣生識故。三和生者。謂根·境·識三也。今有自證分生見分。應亦識生於識。三和不成。合有四和生識故。 (五十七右)亦不應言(至)皆是不善(文)。泰抄雲。疏亦不應言噁心遍體皆是不善者。外難雲。若見分自證分等同是量非量。可許見分是惡。自證分亦是惡。即是噁心遍體。見分是惡。自證非惡。非惡自證應是正智。以自證分能緣惡起。是惡故雲是正智。見分是惡不善。自證是正智。噁心則不遍體。答。自證雖是現量亦是惡不善。同見分是惡故。若現量不是惡者。五識既有惡。應不現量。故知不約現量說有惡也。 (五十七右)其四念住(至)法念住等故(文)。泰抄意謂。四念住者。謂身念住緣依身十一種色故。受念住者緣受蘊故。心念住者或緣六識或六識故。法念住者前三念住外更緣心所法或惠等故。此四念住皆以惠數為體。若言自證分緣見分。則是惠自緣惠也。四種念住皆但應名法念住。以能所緣唯惠數故。然則除法念住餘三念住皆悉不成也。惠是法念住攝故。 (五十七右)又四諦智(至)成道智等故(文)。泰抄意謂。今此疏中約無漏心緣四諦法為說。不依有漏四諦觀也。論中問雲。有漏無漏皆作四諦觀。於十智中有何差別。若有漏觀有四諦別。謂苦智集智道等智。若無漏心即緣四諦。謂苦諦智集諦智滅諦智等。若言無漏自證分心自緣見分。則唯有道諦智無餘三智。以無漏自證分心唯緣無漏道諦見分故。若有漏心中作四諦觀。即是世俗智也。若言有漏自證分心緣見分。則應唯有苦集二智無滅道智。以滅諦是無為·道諦是無漏故。 (五十七右)又宿住智(至)返難亦爾(文)。泰抄雲。又宿住智亦應不成知現在故者。宿住智合緣過去。現在自證分緣現在見分。唯緣現在法故。應宿住智不成。又死生智亦不得成。何以故。其死生智即緣未來。既在死生智自證分緣現在見分時。故死生智緣未來亦不得成。疏又若知他如知自者。若他心智緣他心可名他心智心。若他心智自證分緣自見分。即各自心智不名他心智。疏知自如他返難亦爾者。外難曰。知他心如知自心者。知自心應名知他心也。 (五十七右)又用二故體應非一(文)。義蘊雲。疏又用二故者。謂知他心智自證亦自知心。故有二用。應非一心(文)。泰抄與此不同。義甚疏矣。 (五十七左)有因法自相相違(文)。義蘊雲。本量雲。心應自緣。性能照故。如燈。作相違雲。心不自緣。性照故。如燈。 (五十七左)然佛地第三(至)餘難無解(文)。彼論三(八右)雲。是故四智相應心品一一亦能照知自體。雲何不與世法相違。刀不自割。指端不能觸指端故。不見燈等能自照那。雲何得知燈等自照。現見無闇分明顯現。若不自照應有闇障。應不現見。由此故知燈等自照。燈等非闇。何須照耶。如瓶衣等。體雖非闇。無燈等照。邊有闇障。不得現見。燈等照時。除彼邊闇令得現見。說名為照。燈等亦爾。自體生時。邊闇障除令得現見。故名自照。諸心心法雖有勝劣。皆能外緣。內證自體。猶如光明能照他亦能自照。非如刀等。諸法法爾。不可一類(文)義燈三(六十五紙左)雲。問。燈能照自令現得見。燈心能自緣。衣不自照由他照見。證心不自緣。答。心性是照。本極成。若例同衣不能照。彼有違自·世間等過。問。量雲。心能自照。性能照故。如燈等。此量豈非法自相相違因·喻所立不成過。答。取能照義以燈為喻。故無有過。問。豈本不欲證心自緣。答。雖言緣自。意取顯證。今緣·證雖殊。俱自顯證義。或但相例。不是立量取彼為喻。故無有過。 (五十七左)然他界無為(至)非自證分(文)。義蘊雲。以此解前諸難。今緣他界等皆約見分不緣自證。若約自證。即緣自界有為有漏。故有前諸難。若約見分。皆無過失。此解心若自緣已下難。 (五十八右)於四分中(至)如別章(文)。如三惠章·唯識章·略纂等中具釋。泰抄雲。疏於四分中八識三惠三量因果者。因位五·八識唯現量。第六通三量。第七唯非量。若至果位。八識皆現量。三惠者。若因位中第六識中有聞·思·修三惠。聞·思·修中是比量。修惠是現量。若八地已去義說聞思惠皆現量也。若餘七識即是無三惠。若至佛果位。八識中皆有修惠也。 (五十八右)故言外大種(文)。演祕雲。論即外大種者。有義。所言外者。簡異於內。內外義殊。有其五釋。一雲。所執名外。謂心外故。餘名為內。不離識故。二雲。本質名外。亦心所故。影像名內。自心內故。三雲。諸法義理差別名內。諸法體事自性名外。故迷理者說依內門發身語等說名依外。四雲。在自相續名之為內。他身·非情說名外也。以彼皆是自身外故。五雲。十二處中心等所依六根名內。以親近故。心等所緣六境名外。由疏遠故。今論言外依第四門。然疏說雲。雖非識外外處名外。此解不然。根及根依下論自說俱名內故。若約處門。根可名內。扶根依處應名外故。詳曰。自斷有濫。疏解無違。但言器色由外處故而得外名。誰言攝彼扶塵色耶。此即總聲別處轉故。斷依第四。他身豈得同外器耶。論意唯明外器色故。若言但取第四一分。何棄第五。不簡第四故。自斷非。 (五十九右)且如瑜伽六十六卷(文)。彼(三左)雲。六由善不善無記作意引發先業。能牽諸行令住不絕。所謂外分共不共業文所生起(文)略纂十六(二十九右)雲。謂器世間業如本地第三。或感一劫等。造此業所由三性作意為方便。引此業生起能牽器世間諸行令住不絕。如山河等名共共生。田宅共不共業生。即大師雲。有二種共不共。共二種。一共中共。如山河等。二共中不共。如宅舍等。不共二者。一不共中不共。如自眼根。他不用緣故。二不共中共。如身中扶根塵。為他緣似故。此中即共中二文。 (五十八左)一是共相(至)如山河等(文)。義蘊雲。疏一共中共如山河等非唯一趣用等者。諸識同變以得共名。諸趣共用復名為共。問。如山有本石。一人取以為捨。餘人所以不能用。何得名為共變用耶。答。彼人未攝屬已。隨何人取即便能用。名共中共。若已攝屬已為房舍等。即共中不共也。問。如一人受用本石等時。為用自所變者。為用他所變者。若用自變共義不成。若用他變何名唯識答唯用自所變者。若爾何名為共。答。彼人所用木石設未離山等處。未磨滅時諸趣第八共所變故。何非名共。又所作方捨餘趣餘方緣合之時即能受用。故名為共。 (五十九右)共中不共如已田宅(文)。演祕雲。疏共中不共如已田宅等者。有義。但初句收。多自受用。然亦有他受用義故。又如扶塵唯在自身。由有少分為他用義尚名為共。如何田等翻名不共詳曰。不可。若爾。扶塵應亦初句有他用義。如田宅等。若言屬自非初句者。宅等應然。亦屬自故。若言扶塵屬自內身不相例者。祇由此義扶塵名為不共中共。宅等名為共中不共。外內異故。復不屬他。故非初攝。問。佛菩薩等所變淨土不離穢處。淨穢相望應第二句。傳有二釋。一雲。有漏不淨由同處故。業復少同受用有邑名第二句。佛唯無漏。菩薩極淨。雖穢同處。淨不淨業有差別故。非第二句。二雲。淨穢其處既同。即是第二共中不共。詳曰。初釋善也。且同地器有情共變由有別業。於此復分宅等諸境。異生佛等即不如之。得相望屬第二句。 (五十九左)問曰(至)答曰不緣(文)。對法第一·造色章。略纂十四(十紙右)雲論雲。如是一切色蘊所攝色中。九種是實物有。觸所攝中。四大種是實物有。當知所餘唯是假有者。若九實者。於下文中。如色處中。長等是假有。青黃是實。聲中因受大種不受大種是實。餘可意等假。香中可意香是假。餘緣法生和合等假。味中苦酢等六是實。餘餘可意味等假。一一塵中皆有假有實相何故此乃言九皆實有。觸分於二。義曰。以觸處中能造所造異。所造色皆是假有。又復多故。所以偏明。其餘九中無能造色。又復皆是所造。所造之中雖有假者。但少非多故不論也。 (五十九左)此由四大(至)以果假故(文)。義蘊雲。澀滑等所造是假。四大等能造是實。今言造者假名為造。非實造也。不可實因而造假果故。地水增時假名造澀滑也。 (六十右)緣長等時並緣青等(文)。演祕雲。疏緣長等時並緣青等者。有義緣長等者以之為正。佛地論說。十八圓淨所現淨土具顯·形色。准知穢土隨識所變廣狹份量有形色也。前論亦云。隨量大小頓變一相。詳曰。言緣長等。為據別緣。為約長等不離青等。緣青等時義言緣之。若義言緣疏已明訖。若別緣者。如何第八識因緣變耶。亦不可以佛地為證淨穢異故。 (六十右)論雖諸有情(至)各遍似一(文)。樞要上末(四十九紙右)雲。對法第二。眼識於二根。如二燈共發一光。此如何通。此以隨說小乘法為喻。彼據大乘體義為喻。亦不相違。如因俱聲共別造故。若爾如多燈共處。其影便殊。雲何共造。今正釋者。如一盞中有多燈炷。及因俱聲。大種鄰近共造一色。兩盞別炷不共造色。故影有別(文)演祕雲。論雖諸有情至遍似一者。問。且如一樹有情共變。而一有情伐用之時。為用自變。為兼用他。若唯自者。餘人變者應存不亡。樹何不見。若亦用他何名唯識。答。樹等既是共相種生。皆相隨順互有增益。彼一有情自所變者所緣親用。他所緣者與自所變為增上緣。亦疏緣用。一切相望自為所順。他為能順。由所順無能順亦滅。由斯樹喪唯識亦成。問。何以得知互相增益。答。對法第七說有共業為增上緣。如次下引。若爾燈明喻義不成。一燈光滅餘光猶在。法不相似。何得為喻。答。喻取少分故不相違。 (六十一右)五十四說諸有對法(文)。五十四(十一紙右)雲。問。何因緣故諸有對法同處一處不相捨離。而不說名無對性耶。答。隨順轉故。由彼展轉相隨順生不相妨礙。又由如是種類之業增上所感如是而生。何以故。一切色聚一切色根共受用故。若異此者。一切聚中非有一切地等諸色不相捨離。若爾。眼等諸識境界便不遍滿一切聚中。如是應無遍滿受用。是故當知定有諸色同一處所不相捨離。又有諸色或於是處互相妨礙。或於是處不相妨礙。如中有色等。而彼諸色非無對性。此中道理當知亦爾(文)演祕雲。疏五十四諸有對法等者。疏引文略。今更具雲。何因緣故諸有對法同處一處不相捨離。而不說名無對性耶。答。隨順轉故。由彼展轉相隨順生不相妨礙。又由如是種類之業增上所感如是而生。何以故。一切色聚一切色根共受用故。釋曰。而難意雲。如一色聚餘香等微亦同其處。應名無對。其答意雲。色等之中有違不違。違者別居。順者同處。又業力致。何以得知一處有多。如一色聚眼見是色。鼻嗅有香。舌嘗即味。身覺有解。故言色根共受用也。 (六十一左)與明相違(文)。義蘊雲。此說暗與明相違也。多人共變木等自他不相礙者。如心上燈明百千不礙。自變木等相礙者。如心上晴與明相違。 (六十二右)此言一切(至)已及外身(文)。五十一(八左)雲。亦是器世間生起根本。由能生起器世間故。亦是有情互起。根本一切有情相望互為增上緣故(文)略纂十三(三十一右)雲。此中諸法師敘雲。西方二說。一雲。護月第八亦變為他身。二雲。護法。不然。謂第八為二變。謂變根等令自見等。此是不共相業感。二亦共相感。令他見等故名增上緣。 (六十二右)即立世經(文)。立世阿毘曇論第十(大三災品九紙左)雲。佛言比丘。是時世界更欲起成。是世間法然初起世界時。若有眾生已生長業。能感大梵果報等(文)廣說人天等。 (六十二右)螺髻梵王等(文)。維摩經第一(佛國品)雲。爾時螺髻梵王語舍利弗。勿作是念謂此佛土以為不淨。所以者何。我見釋迦牟尼佛土。清淨譬如自在天宮。舍利弗言。我見此土。丘陵坑坎荊棘沙礫土石諸山。穢惡充滿。螺髻梵王言。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惠故。見此土為不淨耳。舍利弗。菩薩於一切眾生悉皆平等深心清淨。依佛智慧。則能見此佛土清淨。於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時三千大千世界若干百千珍寶嚴飾譬如寶莊嚴佛無量功德寶莊嚴土。一切大眾歎未曾有。而皆自見坐寶蓮華。 (六十二左)此界者此婆訶界(文)。泰師所覽作索訶界。彼雲。疏此索訶世界者。舊雲婆婆。今言索訶。為聲相似。此翻堪忍。堪忍二義。一約菩薩。一約眾生。後義為勝。 (六十二左)亦在此界(等)義蘊雲。此界靈山等有漏淨土者。菩薩第八變故是有漏也。言外法異生亦不應變者。謂外界外異生不能變此界有漏淨土也。此界四善根等雖是異生可能變之。此有漏淨土名相淨土。諸佛所變無漏淨土名體淨土。或應為外法。誤為諸字(已上)今謂。異本作諸非也。然邑師釋雲。外法異生為他界外異生者亦非也。異生分為內外。具如下疏引緣起經。又泰抄意謂。至十住中不退第七心位。此名內法異生。是佛法內故。若外道等名外法異生。此釋未詳。如下具辨。變化土中有淨穢別。佛變唯無漏。餘有情變通有無漏。然今就有漏中分其能變異生故有簡別。 (六十二左)論又諸聖者(至)復何所用(文)。義燈三(六十六紙左)雲。論又諸聖者離有色等。本疏據顯言。色界類爾。西明雲。此說那含等厭色生無色不下生。不說色界者。彼有色身往欲界故。今謂不爾。違下文故。下雲。是故現居及當生者變為此界。不言當往者變。若許往者變。無色亦來佛傍側立。亦應許變。況下又難。設有色身粗細懸隔故。此變為彼亦何所用。故本解正。 (六十三左)瑜伽論五十一(文)。彼(四紙右)雲。謂若略說阿賴耶識。由於二種所緣境轉。一由了別內執受故。二由了別外無分別器相故。了別內執受者。謂能了別遍計所執自性妄執習氣及諸色根根所依處。此於有色界。若在無色。唯有習氣執受了別。了別外無分別器相者。謂能了別依止。緣內執受阿賴耶識故。於一切時無有間斷。器世間相。譬如燈焰生時。內執膏炷外發光明。如是阿賴耶識緣內執受緣外器相生起道理應知亦爾(文)略纂十三(二十一右)雲。論雲此於有色界者。護月雲。若無色界第八不緣下器者。何故外器文前預簡雲。此於有色界。故生無色緣下外器。護法雲。此簡內執受。若有色界有種有根及根所依。無色唯有種子無根及扶根塵。即內執受半有半無。須簡色根。外執受中一切無色界皆無。何須致簡。故下膏炷喻若無色有外器。應無內炷外有光明。故知簡別不隨汝意。 (六十三左)問聖定不生(至)長壽天亦爾(文)。泰抄雲。無間之處罪人受生。長壽天處外道受生。聖者既不生。應當不變也。長壽天者是第四禪中無想天。是雲外道生處(已上)今謂。長壽天非是無想天。故義燈二末(三十三紙右)雲。三途·黃門·女人·及長壽天·無想天等。入見道已畢竟不生。名為不成等(已上)次下疏(六十四紙左)雲生有頂天壽八萬劫是也。 (六十四左)又成器時他方三禪等(文)。演祕雲。疏又成器時他方三禪等者。以第四禪不壞不成故。但舉彼成壞同處(文)。義蘊雲。疏又成器時他方三禪等者。此方三禪等未成有情故。前師意說。此界現居及此界當生者變故作此難。未成世界。先以一劫成器。後十九劫成有情世間。若壞劫先以十九劫壞有情。後一劫壞器。 (六十四左)如大眾部(至)無色有色身(文)。宗輪論述記(五十三紙左)雲。色無色界具六識身。述曰。即有無色界具十八界。此中略不言。亦有根等故。問。無色界既有色。何名無色界。答。有細無粗色故名無色界。問。色界色非粗。應名無色界。答。色色雖勝欲界。然劣無色色。何可名界。不得無色名。 (六十五右)如梵王下別變為地(文)。如梵網會座有十八梵或初禪梵王在諸會中。泰抄雲。疏如梵王下別變為地者。梵王至欲界地上。由如沙上著油油即直下。文如麵中立。又如雲中行。皆陷入也。必法別變他方乃得住。又如大般若經第二說。如欲行欲界地上。必須別變金剛。始得如行住也。何以故。欲界地粗疏如身。漸若不變者直陷如入地中也。須變之。 (六十五右)論由是設生(至)變為此土(文)。演祕雲。論由是設生他方自界等者。問。器種俱境。緣何不同。答。器為依持但變同地。種即不爾。為境通緣。又三界種隨能變識所在之界故得緣之。器乃不然。何得相例。 (六十五左)若爾聖者(至)變之何益(文)。義蘊雲。此中梵宮意取無想天也。及此地獄雖自地聖必不生。他方自地等凡夫亦必不往。山等既不依持。變之何益(已上)今謂。邑師梵宮為無想天者非也。若小乘聖者不生梵天宮。以彼梵王壞我有執故。又螺髻梵王為八地菩薩等是大乘說也。今且約小乘為說。故言聖者不生。況又下雲大梵。此豈無想天乎。 (六十六右)如大梵變(文)。演祕雲。疏如大梵變者。即維摩經梵天王雲。我見此見如自在宮。即其事也。又上界天而來此界。必變淨器為自依處。以此粗界不持彼故。 (六十六左)對法第五(至)業種隨故(文)。演祕雲。疏對法第五至業種隨故者。按彼第五而無文說。彼第七中明五共業。故雲如經言有共業。雲何共業。若業能令諸器世間種種差別。或復有業令諸有情展轉增上。由此業力。說諸有情更互相望為增上緣。以彼互有增上力故。亦名共業。恐疏寫誤以七為五意引對法亦同此論。而有經證共業之事更思(文)義蘊雲。疏對法第五至業種隨故者。雖生無色既未離欲。由有能感欲界器色業種隨。彼第八識變此種故名變下器。實無現行相分器也。 (六十六左)此顯生無色等(文)。演祕雲。疏此顯生無色等者。疏釋彼意由據業雲令器界種種差別名為共業。不約一切起於現行變諸器界方名共業。 (六十七右)若言緣種(至)正義也(文)。義演雲。前二師自證緣種見分受熏。故相分中無種子也。言無色界本識唯緣內種者。此護法師會瑜伽第五十一文。彼說。無色第八識不緣下外器相也。言前二師義無色亦但約緣種等者。此前二師會瑜伽文也。此師無色實緣下器。疏有二解。初雲。以無色界無身故。隱下器色不論。但言緣種。二雲。約自證說。不言緣外器。尋文可解。此同護月。 (六十七左)不爾便無四分之義(文)。演祕雲。疏不爾便無四分之義者。不變影者。見既親證第三分已。何須第四為證量果乎。故無四分。義蘊亦同。 (六十七左)下第八唯除見分(文)。第八論(十紙右)。 (六十八左)繫據縛義(至)上差別義(文)。義蘊雲疏繫是縛義至差別義者。有說。縛者即相應·所緣縛也。法體之上有此二縛差別義故三界別。問。種子之上有何縛義。答。縛之故亦名為縛。如無漏離二縛故。即非界繫。又解。繫是屬義。諸有漏法法爾繫屬有差別故。由此種子不隨識繫。不可相例。 (六十八左)此中三性(至)非煩惱(文)。義蘊雲。疏亦應煩惱種隨識非煩惱者。答。此同前。煩惱是擾亂義。不可隨識非煩惱。性是體類義。故可同無記。又若隨現行。即名煩惱。若隨識性可非煩惱(已上)演祕雲。此中三性種至隨識非煩惱者。有說。三性雖有異。隨依說無記。煩惱即同不善等故不名煩惱。詳曰。性由體類義隨依可無記。煩惱別義增故種名煩惱。問。煩惱非染污。可不隨依稱。既在二性收。隨性非煩惱。答。界種性雖同。據別異依繫。或種類猶然。故不從依稱。二釋之中任情取捨(文)泰抄雲。疏亦應煩惱種隨識非煩惱如是一切皆如理思者。有二解。若准前因果。善等性故亦名善等。此煩惱能熏現行則通不善。若所生現行亦通于于染。故煩惱種子不得隨眠名無記(文)今謂。義蘊為優。演祕後釋·泰抄一解不允。 (六十九右)此潤生愛(至)緣欲界身(文)。泰抄雲。疏此潤生愛是上界乃至緣欲界身者。此人身在欲界欲命終。第六意識起上界愛見分而緣欲界身。恐身死後而生惡道。即是上界愛見分緣欲界身變起相分。相分隨見分故。見上界同地繫也。即是下文謂。生欲界即起欲界愛。於色界受生即起色界愛。於無色受生即起無色界愛。即是九種命終心俱生愛俱故。即相見皆同地繫。何故不同第八識相見別地所。第八識是一界繫。種通三界繫。第七緣第八相分亦然者。即第七識緣第八識所起相分亦與相分同地繫也。 (六十九右)緣異地身異地器(文)。華嚴經雲。菩薩鼻根聞無色界宮殿之香。阿含經雲。舍利弗入涅槃時。色·無色天空中淚下如春細雨。波闍波提入涅槃時。色無色天佛邊側立。 (六十九右)於彼無色諸天淚下如雨(文)。次下(七十九紙右)所引阿含經說。 (六十九右)聖說菩薩不生彼故(文)。瑜伽六十五(十六紙右)雲。若諸菩薩已得自在。決定不於無色界生。由觀於彼不能現起利眾生事。因此成熟廣大佛法。及能成熟利益有情行。故當知是名隨界作意所緣諸法(文)。對法論十三(十一紙左)亦同。 (六十九左)利根不還阿羅漢等(文)。義蘊雲。必要利根方能緣下。見舍利弗入涅槃等。問。兩淚等即是定果。何要聖者有此果耶。答。地前菩薩不生無色。利物少故自餘凡夫無勝定果。故瑜伽說。聖者得滅盡定。變此果色饒益有情。入地菩薩決定不生無色。故唯利根不還等也。問。豈要滅定方變果耶。答。非要滅定。疏引意者。但是不還等生彼入滅理非愚法。即是利根故。能起此勝定果色。此意總說。下界第八變彼身器。相見別繫同緣種。 (六十九左)下文但據(至)實用故變(文)。下文論三十一紙右疏八十三紙右。 (六十九左)若不爾者(至)應非有情(文)。義蘊雲。疏不爾本識至應非有情者。若令本識所變亦隨心者。即天眼耳此界身得。既無上界本識可隨。即無執持。便應壞爛亦非有情。要依本識名有情故。問。不隨於心。相見別繫。當能執持。許有情攝。何故令隨下界第八。即雲爛壞非有情耶。答。若異界繫是因緣變。有實用故。可許執持名有情攝。若令隨心。即分別變。便同七識。既不執持故。應爛壞非有情也(文)。演祕雲。疏即天眼耳至應非有情者。由若不許緣異界境天眼耳根與八繫別。第八不持故應爛壞。若爾何名有情。 (七十右)若一身中(至)有增減過(文)。義蘊雲。疏若一身中起二界身至有增減過者。二界身俱變故。識外別有異界身。故此即增也。第八不持天眼耳根。便成壞爛。故是滅也。或有解雲。眾生有十八界。若下第八不持天眼耳根。即十八界外更有餘界此即唯增而言減者。文難成也。前解為正(文)演祕雲。疏即眾生有增減過等者。天眼耳根即有情數。一身別起而不屬此故名為增。又若爛壞復名為減。問。實義許持。何非增過。繫不同故。答。雖繫不同。不離此界能持之識有所依屬故不名情(文)又解等脫文至下(七十七紙右)存在矣。 (七十右)第十卷雲三性雜生故(文)第十(三十左)雲。蘊等識相不必皆同。三法因緣雜引生故。有漏識上所變現者同能變識。皆是有漏。純從有漏因緣所生。是苦集攝非滅道故。善等識相不必皆同。三性因緣雜引生故。蘊等同異類此應知。 (七十右)難一師雲(文)。演祕雲。疏難第一師等者。下根身中初師是也。疏乘其便預難其義。 (七十右)如自眼根應設功勞(文)。泰抄雲。疏如自眼根應設劬勞者。此已上疏文皆是不正義。難應設劬勞者。則解者別求異見。子細答莫令失錯。俱捨論中經部難薩婆多。亦大有應設劬勞別求異語。即依彼宗作(文)俱捨十三(十五紙左)光記十三(四十八紙左)。 (七十一右)故知下文第二說勝(文)。次下(八十三紙左)   (七十二右)如色界繫(至)依處亦無(文)。義蘊雲。此師意說。依處與根定不相離。為用依處故亦變根。色界鼻舌二根必無發識之用。為依處故變二根。如無色界以無根故。依處亦無。由此根定不相離。故須變也。色界雖具五根。彼無二識。顯故偏說。 (七十二右)莊嚴身故(至)變似根(文)。義蘊雲。疏一莊嚴依處。二為受用依處故變根也。 (七十二左)生盲等亦爾(文)。演祕雲。生盲等亦爾者。不枯陷者而根猶在。但外物翳致不能見。拈者不爾。 (七十二左)彼論舊本(至)似彼(文)。中邊分別論上(二紙左)全文。演祕雲。疏舊本第四頌等者。問。舊新二頌境識前後雖復不同。大意相似何乃偏責。答。舊雲本識本識局一。言似於彼故成其失。新言識生識通八識隨緣我等故無過矣。新論釋雲。變似義者。謂似色等諸境性現。變似情者。謂似自他身五根性現。變似我者。謂染末那與我癡等恆相應故。變似了者。謂餘六識了相粗故。 (七十三右)舊論長行義與此同(文)。彼論上(二左)雲。似塵者。謂本識顯現相似色等。似根者。謂識似五根於自他相續中顯現。似我者。謂意識與我見無明等相應故。似識者。謂六種識。本識者。謂阿黎耶識。生似彼者。謂似塵等四物。 (七十三右)今此論引彼長行文(文)。義蘊雲。應為此論。錯為頌字(文)今謂。邑師由覽錯本故為斯辨現流疏本皆為論字。 (七十三左)又色界化生(至)欲界不爾(文)。義蘊雲。色界根依可相隨逐。欲界不爾。見身死者。餘骸在故。眼根枯陷。依處在故。如何前說。由用依處亦變似根。 (七十四右)此則不爾故不為例(文)。義蘊雲。色界變依處為莊嚴故要變根者變他依處但為處用。不為莊嚴令妨何須變根。故知不可以色界鼻舌等例。下展轉難。尋文可知(文)或雲欲界不由勝妙所感受用依處者非也義蘊為正。 (四十七右)論故生他地(至)猶見相續(文)。演祕雲。論故生他地等者。問。此證何義。答。有二釋。一雲。證自變他扶塵。二雲。證自不變他根。扶塵共許不待言故。而證意雲。若自能變他依及根。彼往他等根依合在。俱所變故。既唯依在而根滅無。返證餘時俱變依處。若爾何唯舉生依地及涅槃耶。豈餘死等猶有根乎。答。理俱無根。且就顯說。若生自地恐他救言以自識變。前釋為正。問。依處他變。自之引因義應不立。亦能變者迨劫末有。所變之骸應同能變。答。如言唯識許境親疏。遺骸待變自他何失。有為勢分脩短不同。不同能變。有謝無咎。 (七十四左)如生色界(等)。義蘊雲。疏如生色界鼻舌二根如何會釋者。前師雲色界為受用依處故變二根。彼若無根依定非有者。下會意雲。色根二根是為自身有情故變。可說根無依亦無變。他依處既非自分有情。何要變他根有。 (七十四左)身為自情變(至)此理應思(文)。泰抄雲。疏身為自情變無根處亦無他塵非已情何必鬚根有者。解雲。若自身第八識變自身上扶塵者。即是有情數。以扶自身五根故。故自第八識若不受用身上五根即自身上無五根扶亦無。自身上扶塵依處故。故無根依亦無也。若自第八向他身之上變作扶塵。其他身上扶塵即是無情攝。何以故。若扶根塵扶自身五根。其扶塵可是有情數。其自識雖變他身上扶塵。他身上扶塵不能扶自身五根故。是非情攝。故自第八識不能變他人五根也。若爾。何故殺生而得殺罪。雖殺前有情。還自損識所變根塵故。若自身殺他扶塵者。即是取心外法。然自第八識所變扶塵上損他扶塵。即令他命斷故得殺。若爾。如何前文言自心上所變色等即通礙自心上所變色□自心上所變色。若自所變色不礙他所變色者。應殺果時唯取得自識所變扶塵。應不損他所變扶塵。其果還應得治。又如地及草木等。皆一切有情皆共變者。若堀時。應堀自識所變地令作帆。他識所變亦應不作帆。若殺樹時。應唯砂自識所變樹。應不損化識所變樹。由此義故。若斫樹損自識所變地亦損。他所變地。故知自心上所變色亦礙他所變色。 (七十五右)或借識起(至)或法威力(文)。演祕雲。疏借識力者。問。與定通力二有何別。答。身在於上不起於下定通等也。所以如疏起下散識故有別也。問。起下散識豈不依上定通引耶。若許爾者。即定通攝。何乃別開。答。不爾。所以別開。問。設上定通為緣引者豈不得耶。答。縱定通引。然是他地。由此別開。更思(文)義蘊雲。謂身在上三靜慮。借初尋伺起初靜慮眼耳身識變上三識。名為異地。此唯三識非第八也。法威力者。由持經故淨肉眼見三千界。上至有頂所有色等。問。此見上界而下第八不變。眼等五識以何為質。答。此託彼界有情第八所變以為質也。 (七十五右)此通諸識(至)唯有定通(文)。樞要上末(五十右)雲。定等力界地自他不定者。此有五。一定力。二通力。三善法力。四借識力。五大願力。由行大願引他地色現在前。然第八識唯有初二。後亦通餘。因便顯之亦無過失(文)義燈三(六十八紙左)雲。言定通等力。西明雲。等取神通。傳三藏亦等願力。有雲。等取有十能變。定·通·願同。四佛加被力等。今謂不爾。若佛加被即神通力攝。持經·神咒是法力攝。諸受變改力·煩惱力·改寶珠·梵行等力即前業力攝。要集雲第八三力變。佛等加被與願無異者。此亦不爾。加被是通。非願力也。 (七二五右)身在下界地起上天眼耳(文)。演祕雲。疏身在下地上天眼耳等者。問。天眼耳根既與異熟眼耳同處。同取境不。若同取者。雲何異熟而能遠取。又如何能發眼耳通。若不發者。如何同取。若不同取二根同處。雲何得有取不取耶。答為二釋。一雲。同取。通力引生遠取何失。如欲界根有長養等既同發識。此亦應爾。二不同取。言定等力據識緣境。又若異熟能發彼通。何須起彼天眼耳根。亦同一處。業力不同。見等各別同處別發亦復何失。按智度論。修得天眼在肉眼上。導彼肉眼亦能遠見。 (七十五左)馬勝比丘上入色界(文)。俱捨第四(根品九紙左)雲。經說。諂誑極至梵天。眾相依故。上地無有。以大梵王處自梵眾。忽被馬勝苾芻問言。此四大種當於何位盡滅無餘。梵王不知無餘滅位。便矯亂答。我於此梵眾。是大梵自在。作者。化者。生者。養者。是一切父。作是語已。引出眾外諂言愧謝令還問佛。 (七十六右)佛放豪光(至)色究竟(文)。演祕雲。疏佛放豪光等者。問。梵亦同光而得見下。何不言之。答。梵觀於下自力亦能故不言也。若也傍觀萬八千界。六由佛力。自力不迨。且據上下故不雲梵(文)具如法花疏釋(入疏第六十七紙右)。 (七十六右)雖第八變(至)內身文(文)。演祕雲。疏雖第八變至內身文者。雖言第八因定通力而皆能變。於定不見變內身文。 (七十六右)不由定力(等)。義蘊雲。疏不由定力引他身下界起者。謂於下界得無色定。不能起彼無色界根。彼無根故。非如通力起上眼耳。問。既雲無色諸天佛邊聽法念他得見。如何第八不變彼身。答。但由定力令他見身。即是器攝。非變身也。若據依上。以無根故。非依止故。不可名身。若據積聚亦可名身。以可見故。 (七十六右)亦非是身以無根故(文)。演祕雲。疏亦非是身以無根故者。問。既無其根。雲何得言佛邊聽法。答。第六識聽不待於根。故瑜伽雲。聞謂比量(文)今謂。演祕引瑜伽文證意識聞法之義。非必證無色聞法是比量心。若約常途則聞法是散意比量故瑜伽·理門等論皆雲聽聞聖言比量所攝也。疏主無垢稱疏雲。若但聞聲可唯在耳。既緣名義便在意中。故瑜伽言。聞謂比量。演祕意同。然約無色聞法義或不同。三惠章雲。雖說無色天佛邊側立聽法等事。但依修慧緣教義故。又雲。大小二乘不說色界亦有思體。無色界中有聞慧體。 (七十六左)八地已去(至)通定無差(文)。演祕雲。疏八地已去通定無差者。通智。定定。體實有別。約性不殊。起無前後。所作相似。據一邊說。 (七十六左)由此故知(至)。疏所緣緣(文)。演祕雲。疏由此故知至疏所緣緣者。如在下界起天眼耳緣上界色。下界第八而不緣上。即天眼耳無第八境為所杖質。故闕疏緣。問。上地散眼見下三災。上界第八亦緣災不。答。實不緣。護法不許異界第八變異界器。若爾。上眼無疏所緣過。如何遺。答。以下第八所變為緣亦有何過。問。因於定通令第八識緣他異地身器得不。答。疏不定判。樞要及燈義意許也(文)義蘊雲。疏由此故知至非必有本質等者。既相離者第八不緣。即眼識等緣上下時。據無本質。問。既違下文。理應有質。此託誰耶。答。謂他第八所變為質。如前已明。 (七十七右)餘地器即法處實色(文)。義蘊雲。疏餘地器即法處實色如瑜伽五十四說者。彼論雲。若威德定所行境猶如變化。彼果彼境及相應等境色是實物有。既雲實物。故明第八不緣假也。問。法處色亦五識境。如何唯在法處攝耶。答。第六引生且隨意變。故在法處。若爾。如五根等亦唯意緣。應法處攝。答。不可為例。根境別故。非意引故。 (七十七右)瑜伽五十四(至)是實物有(文)。略纂十四(十紙左)雲。通明實用法處色中。如對法五種定自在所生。有二種色。謂有威德定及假相非威德定者。此中唯言鹹德定。既法處五色中。四金一分是假。一分是實。何故如此者。非定實用故。如理應思。何謂威德。而言是實。如下文。是無漏故名為威德。聖者法故名為威德。其此定色得實作事如實作色。其非威德定色唯令他見。非實作事。不如實作。問曰。無漏色定見諦方得。此稍可得。有漏之定何故得有如是實事。聖人無漏種類故得。如下文。增上力故得。又准下文。無分別智增上力故後得智起此色者。有漏定不得也。中據體實。是無漏相似有漏故言無漏有漏。問。然無漏中二乘皆得無漏。何人得之。於大乘中有威德定。雖有初地·八地二處。皆有其名。依於何地。又大義曰。此通有漏。有漏者非實。不任受用故。若非假想觀。任用者亦是實有。此中言彼果彼境者。文義曰。果者即由定力令本識別現變色塵是。如入淨土。後得智力故。令本識別變以為塵。此是定果實有也。言心之果故。是定所緣故。故此定色望定亦是果亦是境界。而是一物也。 (七十七右)此謂聖者(至)饒益有情(文)。演祕雲。疏得威德定者。有威德者所起勝定名威德定。此有兩釋。一雲。自在菩薩及二乘者所得之定。故瑜伽雲。非是一切所有定心皆有能生此色功能。唯一類有。故知唯聖。二雲。亦通異生。依定久習得自在者。簡非自在名一類有。亦無其失。前解為勝(文)對法抄一末(四十七紙右)雲。此色略以三門分別(勝定果色章全同)一凡聖起者。此色通凡聖起(乃至)顯揚唯說諸佛菩薩。據大威德勝人說故。豈二乘等亦不能變。無色界天許兩淚故。瑜伽又說。雖非出世定之所行境。然由彼定增上力故。有一能現者。彼說聖者具有世間出世間智。顯非出世智之所行。非簡異生不能現起。故起此定。定通凡聖。有義。此色非異生起(乃至)瑜伽論三十三說。謂聖神通所變化事隨所勝解一切皆能如實成辨無。有改異。堪任有用。非聖神通不能如是。猶如幻化。唯可觀見。不堪受用故。前解是(文)准如上文。通凡聖起為是。樞要上末(五十紙右)雲。色界通果可通凡聖。如三十三文。若無色界毘缽捨那菩薩緣三界。及無漏亦有定色。淚下如雨。及宮殿香故。必要是聲聞能變。非是地前故。皆通凡聖。皆能起之有用無用即成差別。如三十三說(文)然論實用有無。則異生定所生色無有實有。義燈三(六十九紙左)雲。西明雲。異生定所生色亦有實用。雲威德者是根本定。非勝者起名威德定。今謂不爾。若許異生定變實色。何故瑜伽第十三雲。謂超第二阿僧企耶變有實用。若雲彼說通變此說定變者。此亦不爾。通力是勝。尚超第二劫變方有用。定力是劣。雲何凡變即許實用。故威德定是勝人起。三十三雲。非聖神通不堪受用。 (七十七右)雖緣無漏(至)形狀相似(文)。義蘊雲。如八地菩薩變魚米等。無漏心引唯是無漏。而第八不緣。仍是有漏。故不相似。問。何故第八不緣無漏。答。第八變者皆有實用。若是有漏變魚米等。可能實用若變無漏。破壞有漏。故為不可。 (七十七右)又解以初禪眼耳等(文)。演祕雲。疏又解以初禪眼耳等者。此不次也。合在前天眼耳境非必有本質此義應思已下言也。問。前明眼耳本質有無。何意次言眼耳緣上繫之同異。答。前雖明質。未論其相繫之差別。故次明也。質·相雖殊。由俱境故。故雲又解。問。初禪眼等見上地色有本質不。答。雖不明言。理合有也。以他第八所變為質(文)義蘊雲。疏又解以初禪眼耳至處有用故者。此一段文元本不次。此中正以六門明第八識變通定等色。第一正解緣漏無漏。何故乃明眼耳等識。是故此文合在天眼耳境非必有本質等下說。何故爾耶。前解天眼耳識有質無質故。次應明相見同繫別繫也。 (七十七右)由此三識所知必同(文)。演祕雲。疏由此三識所知必同等者。眼耳身三身識相分既唯初禪。故眼耳二相非上繫(文)義蘊雲。言由此三識所知必同初禪繫者。所知即相分也。意說。以初禪三識緣二禪等色相分。隨見亦初禪繫。今言三識。即眼耳身識。疏中二解。後解為正。有漏五識必須扶質。既是性境不可隨心。前解且據非必有質故不正也。問。眼耳得離境。可能依上色。身識合中取。如何上緣。答。下緣身識不取離。借識依上根。何妨依彼境。問。三識緣上境託誰為質。有雲託自第八所變為質。以同界故。粗細相似得相依持者。此未必然。上下地殊。粗細既別。何必依持。又唯正義唯言自他第八識變。不言自界故。第四禪第八所變各異。理不應言託自第八。託他可爾。 (七十七左)此在色界(至)亦雨淚故(文)。對法抄一末(四十七紙右)雲。五十四言。心自在轉微細性者。謂色·無色二界諸色。如契經說。有等心天。曾於人中熏瑩心故。隨此修力住一毛端空量地處。展轉更互不相妨礙。又阿含言。無色諸天淚下如雨。佛邊側立。如是等證處處皆有。彼文既說上二界天現身住此(勝定果色章亦同)。 (七十七左)三十七說(至)色香味觸(文)。彼(六紙左)雲。雲何能化神境智通品類差別(乃至)復能化作相似境界。謂飲食等。末尼·真珠·琉璃寶等。所有色·香·味·觸所攝外次生具。 (七十七左)又淨土中變五塵故(文)。義蘊雲。准三十七。唯有四塵。若據淨土。林聲說法即是實聲。故通五塵。 (七十七左)五十三說(至)變一切故(文)。彼(十七紙右)雲。當知此中就業增上所生諸色。說無色界無有諸色。非就勝定自在色說。何以故。由彼勝定於一切色皆得自在。諸定如行令現前故。當知此色名極微細定所生色。 (七十七左)五十四說(至)生因闕故(文)。演祕雲。疏五十四至生因□故者。因□之義略有兩釋。一雲。種子為因。彼無種故。故名因□。二雲。因者所以之義。彼無生香等道理故。問。設許有之違何理耶。答。若許定心而現香味。香味隨心上地所繫。此即上地而有香味。違諸教過。由斯定心不變香味(此釋依倫記)兼疏所明合為三釋。言加行心即是因也。或疏所解不異前二。加行之因。因即前二。更無別也(文)義蘊雲。疏以彼香等生因闕故者。等取未也。以無加行心因能起故。彼香味生因闕也。問。何故彼無加行因。答。一由無鼻舌二識。二由無香味種子。三由無能造四大。故無加行之心。由此定果無香味也。疏雲又無用故者。上二界中無段食故。不須香味(已上)今謂。准略纂意。生因者種因。此因即是加行心之因也。演祕第三解及義蘊解並非疏主意也。略纂十四(二十四)雲。西方有二說。一定果色實無香味。無用故。色界等中無種因故。前第五十三卷雖由勝定力於一切色皆得自在等。此據色聲等語。二解。以定力故實亦能現。故前第五十三卷雲由勝定力於一切色皆得自在。又華嚴經。菩薩鼻根得無色界宮殿之香。此處雖言無香味。然所變但是法處香味。而諸眾生不能託變受用。如色聲等是色聲色處故言無。以無用故。今取前解無妨。此在色界無香味種及用故無香味等者。若爾。即無色界無大種種子。應不變為大種等。答。無色無業色而有無漏大種色故有色。色界既無報香味。亦無無漏香味種。無色大種無報者。即有無漏種。色界雖無報香味。何妨得有無漏種解雲。無色大種有用故。雖無報大即有無漏大。色界香味雖無報者。以無用故。故無無漏。以無種無用兩因來釋。此細尋之。如淨土中豈無勝定果色香味。今就變化心境相似及外處實用因中故無。論實亦有(文)依此判斷。以除香味為正。以二解中簡取前故。然義燈三(六十九紙左)雲。問。既許變化。於上下界各變幾塵。西明釋雲。由化心託欲色異熟本質化。欲界具五。上界除香味。今謂。上變變香法華經雲。乃至於有頂聞香知所在。若雲彼說法處。今說五境者。何故定通變五境耶。應皆法處。若雖定等變非法處收。若爾。何等是法處攝。若雲。雖定等力擊第八變。是業果色故是五塵。若定果等即法處色者。應佛唯有法界無色等五界。既許定生具十八界。故知上界亦變香境(文)淄洲破西明除香味義。立通五境。況又對法抄·勝定章·玄贊等皆具釋通五塵。疏主實以通五為正。問。略纂判斷不為齟齬耶。笠置師會雲。前解者非指二釋前後。此是論文前後也。即五十三於一切色等文是也。今謂非也。以曲文成義故。已二解亦簡言前。何取彼論乎。然觀略纂。至結釋中言論實亦有。明知廣。通五塵。然後師意。所變但是法處香味。如色聲等。依此義邊取前解無妨。此意雖實是香味。然如色聲等。是故可言無香味。然則前解有何妨害乎。佛地一(九紙左)雲。有義。淨土定心所變雖有色等似十界相。非十界攝。非諸世間五識所得。如遍處等所緣青等皆是自在所生色故。法界所攝(文)對法抄一末(四十八紙右)雲。二境多少者。五十三說。勝定果色於一切色皆得自在。又顯揚論第四卷說初勝處雲。若勝者謂淨不淨聲香味觸之所攝色。由如是等諸教誠證。故知此色若假若實有漏無漏皆具五境。八十九說。變化不能為四事。謂業果心心所及根故一切皆能變化。五十四說。勝定果色當知唯有顯色等相。於彼香等生因闕故。及無用者。此言意顯異生定前加行因劣故。不能變起香味等色。設復變之。無彼實用。非聖者。又有漏定勢力微劣。唯能變起色聲觸三。香味無前加行因故。不能變起。設變無用。非無漏心。又二乘者不能變起香味二種。非諸菩薩。又以欲界為本質者。具有五境。以上界色為本質者。無香味二。上二界地無種子·所託二種因故。又變欲界具有五種。變色界境但有三。隨有無故。設託變彼。亦無實用。本質無故。若定果色不變香味。華嚴經說。菩薩鼻根聞無色界宮殿之香。法華經雲持此經故。光音遍淨及至有頂初生退沒。聞香悉知。彼界異熟性無香味。若非定果。此是何香。非獨變香而不變味。故知定果通香味等。故法花論雲。此是智境。鼻根知故。諸根互用。不可說言。六十五說。威德定色雖不與彼十有色處自相相應。然得似彼自性顯現。眼等五根既無根用。香味二法其用亦無。色聲觸三有實用。故根為識依。所變之根識不依止可無實用。香等不爾。其用豈無。香味色觸其類同故。似根但是色等五攝。如前道理已廣成立。故定果色定具五境。香積佛飯具五境故(文)勝定色章亦同。法華玄贊十(九紙左)雲。色界雲何有香。此通果香。非業果也。華嚴經雲。菩薩鼻根聞無色宮殿之香。此據依形。通力所變。彼據似形。定力所變。故不相違。然瑜伽雲。勝定果色當知唯有顯色等相。以彼香等生因潤故。又無用故者。依託色界為定本質變定境者。即無香味。依欲境有。又加行心劣生因闕無。因強則有。菩薩有。二乘無。聖人有。凡夫無。佛弟子有。外道等無。以劣弱故。然瑜伽雲。勝定果色於一切色皆得自在。故知果通變一切。 (七十七左)波羅密多聲聞(文)。或謂信有第八之教者利根故。今謂。此意聲聞乘中有信大乘說有第八之教。此言波羅蜜多聲聞。此釋局矣。此非必謂信大乘者。何者。以婆沙(百七十一之十四紙右)說四種入胎中有波羅蜜多聲聞故。此顯聲聞有求妙智業者入胎相也。又波羅蜜多聲聞亦言廣惠聲聞(略纂五·三十九左)雲波羅蜜多聲聞。此疏七本(七十三左)是謂廣惠聲聞。義蘊等同)瑜伽六十五(十五紙左)雲。毘缽那行菩薩未得自在。及有廣惠聲聞乘等。若諸有學若阿羅漢等。倫記十八上(三十四紙右)雲。若初發心菩薩偏修智惠。名毘缽捨那菩薩。又有廣學多聞聲聞。名為廣惠。通學無學(言廣慧者。瑜伽四十三。慧立三品。此是第三之名也。一者劣慧。二者中慧。三者廣慧)准上諸文。廣慧之語通大小乘廣學多聞故雲廣慧。唯局大乘為說有非也。 (七十八右)若十地菩薩(至)即許起之(文)。義蘊雲。此有勝力。不同·凡等。故皆能變色無色界香及味也。問。俱是廣惠聲聞。何故無色界者不能變香味耶。答。無色界中定惠不均故彼劣也。 (七十八右)華嚴等(至)之香(文)。經雲。菩薩鼻根聞非想非非想眾生香。 (七十八右)法華雲(文)。彼經(法師功德品)雲。光音遍淨天乃至於有頂初生及退沒。聞香悉能知。 (七十八右)如對法第一卷疏末解(文)。彼一末(四十九左)雲。三大種所造者。五十四說。勝定果色若依此繫定。即由此繫大種所造。又說。此色勝定力故。先起大種。然後造色變異而生。又說。此色不依大種。然從緣彼種類影像三摩地發故。亦說彼大種所造。非依彼生故名為造。六十六言。問。世尊說有無見無對色。當言何等大種所造。答。若彼定心思惟欲界有色諸法影像生起。當言欲界大種所造。思惟色界大造亦爾。顯揚論十八說。法處色有十二相中。第五非實大生。雖此五文作諸異說。今詳造義。莫過二種。由彼所緣親疏大種唯二類故。一者觸處業等所生本四大種。此通身根身識俱意第八識境。二者法處定果大種。此唯定意。第八識境。或身識境。前通異熟長養等流。後非異熟。前唯欲色二界所繫。或通不繫。後通色界無色界繫及不繫(勝定色章全同)。 (七十八右)一根本境(至)一無記境(文)。二對如次定通之境。樞要上末(五十一紙左)雲。然第六意變自他俱通有漏無漏通善無記。利戲別故。然無色界及中問唯是善性無通果。唯定境無記定不能故。四靜慮果即通無記故。此在七地以前·二乘·異生。非八地等。 (七十八左)或是根本及果所變(文)。演祕雲。疏或是根本及所變等者。如次名定通色。通依定生故通名果。 (七十八左)皆通變及化(文)。演祕雲。疏皆通變及化者。變謂轉變。改易其質。化謂化現。無而忽有。佛定通力俱能為也。 (七十八左)通可引起根之與塵(文)。演祕雲。疏通可引起根之與塵等者。問。若在於佛二位心所既恆相應。雲何通定引根塵別。答。雖俱時起。力用不同。所變有差。而亦何變。又無漏心必有定通俱時而起。相應一思對此兩種名定通戒。以二助思。有遮防故。今定通二雖復同時。所起色等對能起二名為定通。同戒何失。 (七十八左)九十八說不變四事(文)。九十八(七右)雲。又諸聖者變化神通於其四事不能變化。一者根。二者心。三者心所有法。四者業及業異熟。 (七十九右)設復變作而作真(文)。義蘊雲。問。若依定力所變根等似而非真。如何論雲。法處實色。答。從種生故可名實色。不能發識故似非真。 (七十九右)如下第十自有二解(文)。第十(二十七紙右)雲。雖說變化無根心等。而依餘說。不依如來。又化色根心心所法無根等用。故不說有。 (七十九右)由定力變異身器(文)。演祕雲。由定力變異身器者。前雖略說。意正明通。又未引證。今具援據故重舉之。 (七十九右)變身萬億(文)。演祕雲。疏變身萬億等者。按彼論雲。心自在轉微細性者。謂色·無色二界諸色。如經說。有平等心諸天。曾於人中如是如是資熏磨瑩其心。隨此修力住一毛端空量地處。展轉更互不相妨礙。釋曰。色界二色名為自在。一定心現。二自在定所感報色。無色但一。定心所現。二界定色因自在定又所起故。名心自在微細性也。所引經者傳釋。但證色界繫色。即淨居天名等心天。詣佛聽法。一萬六千由旬之身。一一皆住毛端量地。猶如燈光不相障礙。又淨居上十地菩薩名等心天。詳曰。依無色定亦能起身而來佛所名等心天。斯亦何過。經不簡故。又論雙言上之二界。何故引證但證色界。故知通證理無傷也。又瑜伽論不言共立。或本不同。或是疏主准於餘文故言共也。故智度論第九十三雲。遍淨天六十人坐一針頭。又色無色而各自類不相障礙。非是二界互不礙也。乍觀彼文為言二界互不礙也。 (七十九右)色界亦說有亦令互相見(文)。演祕雲。疏色界亦說有亦令互相見者。瑜伽既說色界諸天亦變身等。故知不唯無色界也。而有疏本作設字等。寫者草誤。從說為正(文)義蘊雲。疏亦令互相見者。謂爾無色唯定果。色界兼有通。亦令二界天毛端互相見。 (七十九左)瑜伽論(至)俱定所生(文)。略纂十四(十一左)雲。若依此繫定即由此繫四大種所造者。此據唯在色界。以定惠均定明利故。故論雲依此定即此繫四大造。若無色界亦有。如前五十三末文。何故此不言無色界者。彼無依身。略而不論故。下文但從緣彼影像種類三摩地發。定中亦變為影像大種造色名造。然非依彼本質大種而生名造。 (七十九左)應如瑜伽五十四及佛地解(文)。瑜伽如前。佛地論一(九紙右)。 (七十九左)或如蜉蝣等(文)。淮南子卷十(四詮言訓)雲。龜三千歲。浮游不過三日(高誘註雲。浮游渠略也。生三日死)同卷十七(說林訓)雲。蠶食而不飲。二十二日而化。蟬飲而不食。三十日而蛻。蜉蝣不食不飲。三日而化。詩經備考蜉蝣詩註雲。毛氏曰。蜉蝣渠略也。郭璞曰。蜉蝣似蛣[蟲*差]有角。黃黑色。陸機雲。甲下有翅能飛。夏日陰雨時地中出。渠略前漢揚雄別國方言卷十一雲。蜉蝣(浮由二音)秦晉之間謂之蟝略(似天牛而小。有用出糞土中。朝生夕死)。 (七十九左)瑜伽第三(至)多分相續(文)。今考第三。無有此文。第二(六紙右)意謂。又此世間八十中劫假立一大劫。又梵世間壽量一劫。此最後壞亦最初成。當知此劫異相建立。謂梵眾二十中劫合為一劫。梵前益天四十中劫合為一劫。若大梵天六十中劫合為一劫等。 (八十右)等取花色花香(文)。義蘊雲。花疏非堅。所有色香亦暫時也。 (八十右)由繫發故(至)彼即不續(文)。五十四(十五左)雲。復次諸聲纔宣發已。尋即斷滅。故於色聚中不恆相續。 (八十右)亦應不緣等流色等(文)。演祕雲。疏亦應不緣等流色等有間斷者。問。除業所招異熟色外。即諸善惡及外器等皆名等流。間斷之因豈非一分兩俱不成。答。疏略示法。具應言簡。簡理可知。又疏意示前量不定。非為量破(文)。義蘊雲。疏亦應不緣等流色者。雖外器等皆名等流。此中意取花色花香等速滅故。 (八十左)瑜伽論五十四卷(文)。彼(九左)雲。隨法處色亦有二種。謂實有□假有。若有威德定所行境猶如變化。彼果彼境及彼相應識等境色是實物有。若律儀色不律儀色皆是假有。 (八十一右)此中有難如理應思(文)。演祕雲。疏此中有難如理應思者。難雲。以因從於果隨現法界收。以境對於心從識法界攝。答。因緣親辨體。種隨於現收。為境引他疏故。非法處攝(文)義蘊雲。疏此中有難如理應思者。難雲。種與現行非定異。種隨現法收。現與種子非定殊。現應隨種法處攝。答。有雲。種子因果俱是現。可隨現法收。若爾。現行因果俱是種。應當隨種攝。若雲亦有現行不能熏故不可隨種攝者。即彼伏種子不生於現。如何隨現。又以因果俱現故種隨現。自類之種因果俱種。復如何通。故知不可以因果俱現答也。應正解雲。現行易了別。種子隨於現。種子相沈隱。不可現隨種。 (八十一右)不緣極略等四色(文)。法處所攝色有五類。一極略色。二極迥色。三受所引色。四遍計所起色。五自在所生色。 (八十一右)如對法第一五十四等(文)。對法第一(八左)雲。法處所攝色者略有五種。極略色。極迥色。受所引色。遍計所起色。自在所生色。極略色者。謂極略色。極迥色者。謂即此離餘礙觸色。受所引色者。謂無表色。遍計所起色者。謂影像色。自在所生色者。謂解脫靜慮所行境色(文)五十四(從十一紙廣明)如上已引。 (八十一左)若唯意緣等(文)。演祕雲。疏若唯意緣等者。獨頭意識緣根塵等由分別生。亦名遍計所起攝也(文)義蘊雲。疏若唯意緣通根塵者亦中攝者。此第六不與五俱。強分別生所緣根等亦遍計攝。若定心等雖亦猶緣根塵。此非遍計色攝。 (八十一左)以總從別(文)。義蘊雲。疏以總從別者。法處名總。餘處名別。 (八十一左)以闇從明(文)。演祕雲。疏以闇從明者。幽隱顯蔽名為闇明。十處法處名為明闇者。義可斷矣。義蘊雲。以暗從明者。第八名暗。細難知故。六識名明。粗易了故(文)今謂。義蘊為優。演祕不釋總別。形待明闇亦有何別。 (八十一左)如十一切處觀(文)。義蘊雲。即十遍處觀也。謂觀青黃赤白地水火風並空識二也。 (八十三右)亦非由說(至)亦緣有故(文)。演祕雲。疏亦非由說至亦緣有故者。意說。第六與五同緣。雖名分別。緣境有用。 (八十三左)初隨因緣(至)即五八等(文)。樞要上末(五十三紙右)雲。因緣故變等中。疏有四釋。一因緣者任運義。分別者強思義(文)或雲。初解因緣取八俱心數者。樞要初解中引難陀說妄為第一解者非也。演祕雲。疏釋因緣分別二變總有四釋。取第四釋。尋之可悉(文)樞要雲。第四說善。於中初二是護法義。第三瑜伽釋家義。樞要言難陀義第一說。義乃至八識全及第六少分是因緣變。第八識俱觸等心所非因緣變。第七識全及第六少分是分別變。義蘊雲。疏初隨因緣至五八等者。此等五識同時心所亦不取第八五識。言隨分別變至七識等者。六七心所並第八五數唯定隨任運。義通種子。義順第一解。五數既不隨實種。故知八俱五數不入因緣變中。 (八十三左)又解初唯第八(文)。此第二解。第八心王是因緣變。餘七識及觸等是分別變。樞要上末(五十三紙右)雲。第二因緣者。諸法實因緣。分別者餘七識非實種子故。唯取第八所變是因緣變者。此言因緣。是何義。若論異熟。應通五數。何故不爾。若五識所變不是實法。雲何名得自相。若言得處自相非事自相。即青黃等及定四大等非五識得。甚大靈異。火燒身時。應不覺痛等。又本識得實非五識者。即應五塵法處所攝非五境攝。許五識得自相者。以總從別五塵所收。既不許緣自相。如何以假從實五塵所攝。如勝定果色本唯意變。設雖五識得。以末從本名勝定果。法處所收。離本說末以境對根可五塵攝。青黃等色五本不得。唯意所緣。應法處收。何因以實從假五塵所收。 (八十四左)問觸等所變(至)為例亦爾(文)。義蘊雲。此唯問第二解。第二解中。前之七識俱無實用。故難五識所變色等應無礙用。答亦如之。 (八十四左)若瑜伽釋家(至)前解為勝(文)。或雲第三釋即難陀義當樞要第一釋者非也。樞要解疏四說次第不亂故。此第三解。第八王所是因緣變。餘七識是分別變。義蘊雲。疏若瑜伽至即不違此者。瑜伽既許觸等與本識同。即不違前無質礙難。問。彼論既說同識變。所變根種不能發識生現行等。如何名變。答。彼論且約依他相分。從實種故說為實。不言所變亦能發也(文)樞要上末(五十三紙右)雲。難陀師觸等五法亦能受熏持諸種子變亦有用。即違成業多種生芽。下第三卷自當廣釋非也。又(五十三左)雲。第三解雲。因緣者異熟心。因謂名言種子。緣謂善惡業緣。若隨此生變必有用。本識觸等為例應爾。若不自在故非者。五識非一切時是業果故。俱意亦然。如何變必有用。又獨頭之意是業果心。因緣變故亦應有用。由此故知第四說善(文)成業論(十紙右)雲。有作是說。依附色根種子力故。後心還起以能生心心所。種子依二相續。謂心相續·色根相續。隨其所應。豈不經說。意法為緣生於意識。雲何離意而意識生。應知意種或時名意。以於因中立果名故。如於所觸立飢渴名。如何一一心心所法從二種子相續而生。不見芽等從種生法有如是事。可藉多緣生於一果。無從二種有一果生。 (八十四左)順下第三卷等文(文)。第三(六紙左)難陀等義。義蘊雲。疏雲順下第三等者。前之二解俱不說五數變有實用。順下心所例王門也。 (八十四左)又解因緣者(文)。此第四解。第八心王·第五王所·五俱意識·及定心等。是因緣變。第七識全·及第六少分·十遍處觀·第八識俱觸等心所。是分別。樞要上末(五十四紙右)雲。因緣者。法體實從真種子生。從真種子生者。所變有用。餘名分別。 (八十五左)若第六報心(至)或有用(文)。義蘊雲。問。報心亦緣心心所法及五根等有用耶。答。此同定心通於二變。今言有用。且約緣色等說。不爾八俱五數應有實用。亦報心故。 (八十六右)然一念心得成二種(文)。演祕雲。疏然一念心得成二種等者。緣根塵等名因緣變。緣七心界分別變攝。義蘊雲。緣根及心法分別變攝。兩說相違。何是何非。兩說各有其理。義蘊緣五根時無發識取境之用故攝為分別變。演祕雖無發識取境之用。然有質礙用。同五塵境。故為因緣變。勝定果色章雲。似根但是色等五攝。然義蘊釋就根正用。於理為優。 (八十六右)如定心緣十八界(等文)。義蘊雲。疏如定心緣十八界等者。唯緣實五塵因緣變。根及心心所等皆無實用。並分別變。無分別智證實真如亦同緣變。問。如菩薩定變地金等。為何變耶。若因緣變。應從實金種生。雲何變地。若言分別變者。金等應無實用。答。此因緣變。有實用故。若爾。所變金等為何種生。答。如託色界地等為境而變金者。即以色界業果色種為增上緣。復以上界隨能引定地定果色種為親因緣而生金等。八地已上菩薩所變定唯無漏。餘定果色或通有漏。既從實種所生。故有實用。成因緣變。如瑜伽說。勝定力故先起大種彼造色生。故唯實也。 (八十五右)返顯八俱具有二變(文)。演祕雲。疏反顯八俱具有二變者。王·所如次因緣·分別二變所攝(文)義蘊雲。疏返顯八俱具有二變者。一念之中心王因緣變。觸等分別變。少同定心。定心王·所俱通二種。 (八十六右)性境不隨心(至)皆分別變(文)。樞要上末(五十四紙右)雲。性境不隨心。獨影唯從見。帶質通情本。性種等隨應。性境全及帶質一分是因緣變。獨影及帶質一分是分別變。然帶質境可通因緣·分別二門。從種及見二門攝故。若所緣心無心用者。見分為境自證分緣。雲何有用。答。自體義分非相分故(文)今謂。樞要細分帶質。今疏總說。非有意致。 (八十六左)深密經說(至)第六卷(文)。經第五(九紙左)論第六(七紙左)演祕雲。論若變心等至不能緣故者。深密經雲。變化心者。無自依心有依他心。按佛地論第六釋雲。謂化心等依實心現。但實心上相分似有緣慮等心。如鏡中火無別自體。此釋意雲。無自所依實見分心名無自依。而有似慮名有依他。又見·自證·證自證分名自依心。化心異彼。名無自依。有依他心。同前可知。 (八十六左)此第十亦云(文)。第十(二十八紙左)雲。然變化身及他受用雖無真實心及心所。而有化現心心所法。無上覺者神力難思故。能化現無形質法。 (八十七右)論說等字(文)。樞要上末(五十四紙左)雲。變無為等便無實用等者。等取不相應法。無為無實。所等不相應無用。合而為文。非無為無用也。有解。真如未證實。假無為無用。二俱不緣。合而為文。故言無實用。又解。真如雖無實作用。今言用者力用。即是真如離繫之力。今言本識變為真如。不如本體。無實離繫之力名無實用。非無作用名為無用也。此解為正。又設影像心中亦無實用。所以不變。說第八識緣三種境。不言法處境者。依非定通力法爾所緣故。設變法處不異內身及外器二。故即二攝盡。 (八十七右)此解本是(文)。義蘊雲。疏此解本是前問等者。意說。此中解無為不相應者。根本是前問中心心所等之所等也。 (八十八右)由佛第八(至)名一切智(文)。第十論(十七右)雲。有義。此品緣一切法。莊嚴論說大圓鏡智於一切境不愚迷故。佛地經說如來智鏡諸處·境·識眾像現故。又此決定緣無漏種及身土等諸影像故。 (八十八右)卷初但遮(至)不遮疏故(文)。論第二(八紙左)雲。現在彼聚心心所法非此聚識親所緣緣。如非所緣。他聚攝故(文)此文破上座·法密等計。   (八十八左)見分取於(至)同一所緣(文)。義蘊雲。疏見分於相應心故等。此結前解。自證復能緣見故者。結後解。但約見分同一所緣者。會後解中違。 (八十八左)其六七識(至)現比二量(文)。演祕雲。疏即現比二量至可應分別者。如第六意緣曾實境熏成實種後生實現。此雖比量分別變收。容有實用。第六現量與五因緣亦有實用。若定心緣十八界者。用通假實。如前可知(文)義蘊雲。疏其六七識至可應分別者。有漏位中第七無用。亦通用無用。第六之中比量無用。現可通有用無用。現量之中五俱者一向有用。定心通用無用。緣色等有用。緣根心等無用。報心通用無用。理準可知(文)今謂。第六比量邑師判無用。樸揚許有用。予則依用邑解。現尚無用。恐又比量。 (八十九右)五十三雲(至)得自在故(文)。彼(十七紙右)雲。當知此中就業增上所生諸色。說無色界無有諸色。非就勝定自在色說。何以故。由彼勝定於一切色皆得自在。諸定加行令現前故。當知此色名極微細定所生色(文)略纂十三(七十一丁右)雲。論雲何以故由彼勝定於一切色皆得自在等者。如後卷末(十四之二十紙)當說此文。即香味亦變。 (八十九左)如瑜伽論五十一說(文)。彼(五紙右)雲。復次阿賴耶識當言。於欲界中緣狹小執受境。於色界中緣廣大執受境。於無色界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緣無量執受境。於無所有處緣微細執受境。於非想非非想處緣極微細執受境(文)略纂十三(二十三紙右)雲。論曰當言於欲界中緣狹小執受境等。此約身為論。以身量小故名境小。有義。以外器有大小量說等。如小千界等。其下文說。以諸十八界多少說小大緣。如無色界。無色無身。以何為大小。故說諸界名為大小。以無色界緣法處說大小故。其義未解。法師雲。彼心或廣或略。熏成種時。第八緣此種。種從現行名廣略等。非緣現行。若爾。即得說第八緣三界種子境也。答不然。約功能。如欲界名狹少。行種所生現行亦狹小故。如是乃至無色界亦然。若欲·色界不說外器為論。以俱緣無量外器界故。 (八十九左)此中謂約身器為小(文)。演祕雲。疏此中謂約身器為小者。身即是器。非外器器。五十一中。依身器器以明寬狹。有義。疏說通依身·器以釋。今不依此。彼論但依執受境說狹小廣大。詳曰。不得疏旨。徒為萎菲。請審詳焉(文)今謂。此中明所依器界。非能依身。器界廣則身量亦大。故言身大可知。本明器界不為明身。演祕雲非外器者非也 (八十九左)初禪器等小千界(文)。婆沙百三十四(初紙左)雲。色界雲地下狹上廣。謂初二三四靜慮地如次等彼四州小千中千大千諸世界量。有餘師說。初二三定如次等於小千中千大千界量。第四靜慮其量無邊(文)笠置師意。婆沙二說中。初禪為四天下量為正。然婆沙中無決判文。俱捨·正理亦舉二說。光師(十一之二十紙)有評。寶疏不評。圓暉·遁麟順光師釋。恐笠置師據光師等。俱捨十一(十五紙)婆沙百三十四(初紙)正理三十一(二十一紙)及寶師等皆未決判。則光師釋或難信用。然法苑珠林五(二十四紙右)舉婆沙二說已雲。諸師評之。第二說是(初禪如小千界義)更設問答引樓炭經及正理論(顯揚論一·十七紙與正理同)釋成此義。且為此況雲。故義譬雲。初禪如鄉。二禪如縣。三禪如州。四禪如國。諸師擇而所取與今疏同。何言今疏依不正義。笠置師等有未盡根源也。 (八十九左)空識無邊處(至)准此應知(文)。義蘊雲。問。緣無量境唯約種說。緣狹小等唯緣種耶。答。無色無身器。可唯約種。明欲色有器身種現通為境。問。瑜伽既雲緣狹小執受境乃至無量執受境。今疏所明初等小千乃明外器。豈外器等名執受耶。答有二說。一雲。疏主意明內身因明外器。身器大小必相隨故。二雲。瑜伽所言執受境者。亦外器領以為境故名執。非要依持生覺受義。執通二義。如前疏明。二釋無違。前為正。 (九十左)答經部(至)滅定有心(文)俱捨五(七紙左)雲。尊者世友問論中說。若執滅定全無有心。可有此過。我說滅定猶有細心。故無此失(文)光記五(二十五左)雲。尊者世友至故無此失者。經部異師尊者世友所造問論中說。若執滅定如前二說全無有心。可有此無心生有心過。我說滅度猶有細心生出定心故無此失。世友梵名雲伐蘇密多羅。舊雲和須密訛也。印度國名世友者非一。非是婆沙會中世友。又正理第十三(初紙)雲。譬喻論者作如是言。滅盡定中唯滅受想。以定無有無心有情。解雲。此敘鳩摩羅多門徒釋。又(二十六紙左)雲。又婆沙一百五十二(四紙)雲。謂譬喻者分別論師執滅盡定細心不滅。彼說。無有有情而無色者。亦無有有定而無心者。若定無心。命根應斷。便名為死。非謂在定。準此論世友同彼譬喻分別論計。 (九十左)上座及(至)有細意識(文)。宗輪論述記(九十一左)雲。有根邊蘊有一味蘊。記雲。有根邊蘊有一味蘊。一味者。即無始來展轉和合一味而轉。即細意識曾不間斷。 (九十左)薩婆多(至)如隔日□(文)。下論第四(四紙左)雲。若謂後時彼識還起。如隔日□。名不離身(文)疏四末(十四左)雲。謂彼(有部)救言。出定後時彼識還起。名不離身。如隔日□。雖非現有。說□不離身故。識應類然。 (九十左)此亦所立(至)無不定過(文)。義蘊雲。若對經部上座亦是指例。若對薩婆多。遠以比量成。若無想等不入宗中。滅定比量便有不定過耳。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十五終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十六(三末) (初紙左)論此識與幾心所相應(文)。心所者。第五(二十紙右)雲。恆依心起。與心相應。繫屬於心故名心所。如屬我物立我所名(文)具有六位五十一心所。如瑜伽第一·第三·第八·五十五·五十八·五十九·顯揚第一。五蘊論。百法等說。 (初紙左)相應之言(至)下釋家解(文)。相應之言。貫通二門。此屬句末明與觸等心所相應。是心所相應門下屬句頭。明與捨受相應。是五受相應門。後門至下釋傢俱解。 (初紙左)舉初狹名釋識寬體(文)。本識有三位。別名亦寬狹不同。阿賴耶名。唯在初位。不通二三故。雲初狹名。其本識體。無始已來乃至佛果相續無斷故雲寬體。故下論雲。由斯永失阿賴耶名。說之為捨。非捨一切第八識體。應知(文)義蘊雲。疏舉初狹名釋識寬體者。阿賴名最初故狹。乃至未轉通第二位故。識體寬。 (初紙左)此說自體(至)相應(文)。本識恆與此五心所相應於三位中。唯在初二。一我愛執現行位。二善惡業果位。問。第三相續執持位中佛果第八。為無與五心所相應耶。答。不然也。果位諸識。皆與二十一心所相應。非如因位本識與唯五心所相應。故雲通二。非謂第三位中無五心所。下論(三之十五紙左)雲。然第八識總有二位。一有漏位。無記性攝。唯與觸等五法相應。但緣前說執受處境。二無漏位。唯善性攝。與二十一心所相應。謂遍行別境各五。善十一(文)。 (二紙右)以此五種(至)決定相應(文)。下論三(三紙左)雲。此五既是遍行所攝故。與藏識決定相應。其遍行相。後當廣釋(文)下疏(二十一紙左)雲。釋與五俱。無心起時無隨一故(文)下第五(二十七紙左)舉教及理。釋遍行相已雲。由此證知。觸等五法心起必有故。是遍行。 (二紙右)別解五體性作業(文)雜集論一(十紙左)雲。此諸心所有法。若相若業。當廣分別。抄二本(十一紙右)雲。相者體也。顯心所體業用也。顯心所用。又雲。體性亦以作用顯故(文)義燈四本(初紙右)雲。問。何故心王但辨自性·行相不說作業。心所即辨作業·自性不說行相耶。答。互相影顯。或已略明故。今不說。前第二雲。識受想等。了別領納等。行相各異故。受等所依。說是觸業。亦像顯識為餘所依。即識作業。又(二紙右)雲。問。同舉作用以顯性·業。二用何別。答。有雲。親用顯性。疏用顯業。近遠內外自他亦爾。要集雲。作用有二。一唯自用。二通他用。唯自顯性。通他顯業。今謂不定。如觸順生心所。功能以顯自。識亦能似根境順生。即是通他。雖總是觸自性。且舉和合令同觸境為觸自性。非謂三和分別變異非觸自性。正以此等明自性故。作意引心令趣於境。此即唯自。舉一例餘。若雲。據心所說。如何不簡。又通他。顯業過亦未離。從多可爾。 (二紙左)顯揚論等文並同此(文)。顯揚第一(二紙左)雜集第一(十一紙右)等。 (三紙右)故聖教言(至)三和合(文)。對法第一(十一紙右)雲。觸者依三和合(文)抄二本(十二紙右)雲。根境識三。更相隨順名三和合。觸依合彼。是故經說觸謂三和。今論本師不說合彼。但說依起故。說觸者依三和合。 (三紙右)由此二義觸名三和(文)。俱捨第十明經部有部之計。此中第一同有部三和生觸之義。第二與經部別。經部三和。即名為觸故。此中第二。令彼合故。此大乘說。有人以二部計屬當二義非也。次下(十紙右)雲經部一師三和成觸者。難大乘曰等。明知。經部不同大乘矣。又有經部一師。立三和生觸。如下(十一紙左)具明。 (三紙左)令相隨順(至)於理無失(文)。義蘊雲。疏答令隨順至方名三和者。雖世不同。觸有功能令相隨順。令過去根隨順為依。令未來境隨順為取。令現在識為二所生故。名三和。非謂一處名為和也。此雖有理。後解為正(文)演祕雲。疏令相隨順等者。此隨轉門。故俱捨論第十雲。三和有三。一同在一世故名三和。二因果相順。不相違返故名三和。謂根與境。雖在過未識居現在。因果義成。三互相隨順。同得一果。謂根境識雖各一世。同一觸果故名和合。初之一義。依五識說。後二意識(文)今謂。此非全文。略取其意言後二·意識者。此約大乘而言。論具文十(三紙左)雲。且五觸生可三和合。許根境識俱時起故。意根過去法或未來。意識現在。如何和合。此即名和合。謂因果義成。或同一果故名和合。謂根境識三。同順生觸故(文)光記十(七紙右)雲。且五觸生至如何和合者。此下抉擇問五識相應觸生。可三和合。許根境識同現在故。意識相應觸生。根境識三種。容各在一世。如何和合。以法亦容在過現故。是故言或○此即名和合。至同順生觸故者答。非以同世名和合。根境識三。雖復各居一世。此即名和合。謂因果義成。意法為因。意識為果。又根境識三。同順生一觸果故名和合。和合有二。一俱起名和合。二相順生果名和合。於六之中。前五具二和合。後一相順生果名和合故。婆沙一百九十三。答此問雲。和合有二種。一俱起不相離名和合。二不相違同辨一事名為和合。五識相應觸。由二和合故名和合。意識相應觸。由辨一事和合故名和合(文)今謂。言後一相順生果名和合者。此小乘義。意識必依無間意故。無但起名和合義。 (三紙左)或依增上根(至)觸名三和(文)。演祕雲。疏或依增上等者。依大乘義。以第七識俱時有故(文)。義燈四本(三紙右)雲。問。六八根境別。可說三和生。第七根境同。應從二和起。一雲可爾。二雲。根境義殊。亦三和起。又據極成說三和起。依大不共亦二和生。問。觸依三和起。從彼名三和。識受二四生。應名二四和。答。二解。一雲。觸亦和彼。餘不和彼故不得名。二雲。亦得。問。識二和起得名二和。識作意生。應名警覺。答。識從彼起。體亦和故。得從彼名二和。從作意生非警覺。不從於彼名警覺。問。作意警心種位能驚。三和起觸種位三和。答。根識種位劣。無用未三和。作意性能警故。種位起用。 (四紙左)此意總顯(至)名為分別變異(文)。樞要下末(一紙左)雲。此中三和合。皆有生心所功能。說名變異。無為無變異。如何有生心所功能。今解。此據有為緣三變異。若無為緣心二變異。無為無變異功能故。又解。依無為有隱有顯分位變異。不同有為體有變異故。無為有位異故。說名功能。體無功能也。如第七識以第八為根。復為境依。說觸為二和。 (五紙右)若自不順等(文)。演祕雲。疏若自不似等者。觸言似彼。似彼生受觸稱似彼。應亦似彼而生於觸。何故言似。有生不生。觸不生觸。觸應非似。 (五紙右)如受等法(至)例觸應爾(文)。演祕雲。疏如受等法等者。受等心所。全不能生餘心所故。不名分別。觸異受等。得分別名(文)義蘊雲。疏如受等法至例觸應爾者。此意說。如受等法不能生餘作意等。即不隨受領似三和之上生作意等功能。今觸既不能生觸。亦不似三和之上生觸功能。或解。此中翻例也。如受等不能生餘心所。受等即無領似三和之義。觸雖不生觸。既能生餘心所等故。說此觸領似三和。雖有此理。前解為正(文)今謂。受等望觸有同異義。觸不領似生自功能相似受等故。疏雲例觸應爾。義蘊約此。符順疏文。觸領似生餘心所功能。異於受等。演祕約此而釋。義蘊具釋而易。演祕略而義隱。然無相為乖翻。與疏不同。義無巨妨。 (五紙右)又分限故(文)。義蘊雲。疏又分限故者。謂根及境。能生識及觸等分限俱有二種功能。識之分限不能生識。但有能生觸等功能。即說此識似於根境。觸之分限不能生識及觸。但有能生餘心心所功能。何故不得名為領似三和。 (五紙左)若約見自證分相生亦有似義(文)。義蘊雲。疏若約自證分相生亦有似義者。若約觸自證分能生觸之見。亦是觸生觸。若據此義。即似三和能生觸也。 (五紙左)又如受領觸不領作意等(文)。演祕雲。疏又如受領觸不領作意等者。此明心所雖有功能。然分限定。受但領觸可意等相。而不領觸生作意等。觸但似三而不自似。又受言領觸。此觸取於可意等事。而不似觸而生於受及作意等(文)義蘊亦同。 (五紙左)故集論等(至)等取雜集(文)。集論一(五紙左)雲何等為觸。謂依三和合。諸根變異分別為體。受所依為業(文)雜集釋一(十一紙右)曰。謂識生時。所依諸根。隨順生起苦樂等受變異行相隨此行相分別觸生(文)今謂。集論總言諸根變異分別。不加□別。雜集釋言諸根生苦樂等。笠置師雲集論諸根生一切等者。辨別粗矣。 (六紙右)復言於三第六轉者(文)。演祕雲。疏復言三第六轉者。三字必錯。合為之字。論中言之。不雲三故。 (六紙右)對法論中(至)近所生故(文)。對法抄二本(十二紙左)雲。然三變異勝者唯根。所依相續鄰近勝故。不唯前三能生心所。觸想心所。皆亦能生依和合。觸最勝故。觸雖心領似三變異生。然最似猶生心所力故。言分別根之變異。 (六紙右)辯中邊論第一卷雲(文)。第一(六紙右)全文。辯中邊論述記上(十六右)雲。論三分別故者至順三受故。述曰。此解觸支。謂根境識非一名三。此觸令三分位差別順於三受。或時是樂至不苦樂觸。從功用以立其名。名三分別。此同對法。觸釋家義。不同唯識。所望別故。然對法觸釋家。或不同唯識。所望別故。然對法本文。狀同唯識。釋家似同此處。 (六紙左)今此解好(文)。古說雲。先德不依文次。指點今論雲今此解。今謂。此說不爾。依中邊疏彼有二說。此解即當第一。正釋分明。第二解中。雙舉對法唯識。以會其違。對疏可知。 (八紙左)又是主故不同於觸(文)。義蘊雲。主是勝故。不可說識似於根境。心所是劣故。可說觸分別三和。齊與不齊。二解俱得。 (九紙右)何故瑜伽第三及五十五(文)。瑜伽五十五(三紙右)雲。謂受想思所依為業(文)略纂十四(三十三紙左)雲。如餘處對法等。唯是受依。何不言想思等。此彼別者。此據通論。皆依於觸。觸次作意後生故。若據相隨轉。雖即唯受。此據此不為例。耶如俱捨第一卷解。 (九紙右)集論初說(至)為導首故(文)。集論第一(五紙右)雲。雲何建立行蘊。謂六思身。眼觸所生思。耳觸所生思。鼻觸所生思。舌觸所生思。身觸所生思。意觸所生思。由此思故。思作諸善。思作雜染。思作分位差別。又即此思。除受及想。與餘心所法心不相應行。總名行蘊(文)。 (九紙右)何故集論顯揚第一五蘊等(文)。集論第一。顯揚第一(二紙左)五蘊論(四紙左)。 (十紙左)俱捨第十正理等(文)。俱捨第十(四紙右)雲。經言。雲何六六法門。一六內處。二六外處。三六識身。四六觸身。五六受身。六六愛身(文)與今所引次第不同。光記十(八紙左)雲。經言身者。所謂體也。又解。多念識等。積集名身故。婆沙四十九(十七丁)解六愛身雲。問。何故名身。答。多愛積集故名為身。謂非一剎那(文)正理第十(十三左)。 (十紙右)今取界身足論(文)。義蘊雲。疏今取界身足論者。問。論中既雲心所性故。即簡根境等託。何故不取俱捨等耶。答。界身六法。五是心所與。舉寬攝狹故取界身。六觸等者。即六識相應之觸等也(文)界身足論上(初紙左)雲。六識身雲何。一眼識。二耳識。三鼻識。四舌識。五身識。六意識。六觸身雲何。一眼觸。二耳觸。三鼻觸。四舌觸。五身觸。六意觸。六愛身雲何。一眼觸所生受。二耳觸所生受。三鼻觸所生受。四舌觸所生受。五身觸所生受。六意觸所生受。六想身雲何。一眼觸所生想。二耳觸所生想。三鼻觸所生想。四舌觸所生想。五身觸所生想。六意觸所生想。六思身雲何。一眼觸所生思。二耳觸所生思。三鼻觸所生思。四舌觸所生思。五身觸所生思。六意觸所生思。六愛身雲何。一眼觸所生愛。二耳觸所生愛。三鼻觸所生愛。四舌觸所生愛。五身觸所生愛。六意觸所生愛(文)演祕雲。疏今取界身足者。詳曰。通取俱捨。理亦無違。心所性言。簡識根境無不定失。 (十紙左)經部計愛亦是實有(文)。演祕雲。疏六愛經部至不同假觸者。有義既無別體。從他分說。如何名實。雖不同觸以多法成。依實立愛名定假故。故知。初因對界身足亦有不定。非正因也。詳曰。假實之義。形待不定。如大乘種真俗相對。種非唯真。即名為假。有無相對。種非全無。復名為實。愛亦同之。為喻何失。對所立三和假觸。愛得名實。初因無過。 (十紙左)量雲觸別有體(文)。演祕雲。疏量雲。觸別有體者。詳曰。彼既許愛依思分立。豈非喻有所立不成。應如論言是實非假即無其失。雖思分位。然得名實。 (十一紙右)如順正理第十卷(文)。第十(三紙左)。 (十一紙右)論是食攝故(文)。演祕雲。論是食攝故者。疏有兩釋。後解易知。初解之中。言許實故。簡於喻上所立之過。經部粗色說皆假故。故第二因亦無失矣。有義。其第二因。若總三食為同喻者。所立不成。段食三塵。是假有故。別以識思二為同喻。因成不定。疏何故說假食實有。詳曰。因明之法宗因喻三。若有過者。容致言簡。為論文略。疏致許言。復雲。心所亦通於下。明遮喻因過乃盡矣。何事見責。 (十一紙右)論能為緣故(文)。演祕雲。論能為緣故者。有義。其第三因。同前初因。亦有不定。詳曰。愛非全假。如前已釋。故無不定。 (十一紙左)許少分實餘假不成(文)。義蘊雲。許受少實。即餘觸不成假。俱是心所無異因故。有解。若許觸有少分。實即經部說。根塵等假法不成。俱多法成。無異因故。前解為正。經部許受少分實者。彼以實境之心即名為受。非如觸致三和合成。 (十一紙左)經部一師(至)又一師說(文)。演祕雲。俱捨論第十。敘經部義而有兩師。有說。三和即名為觸。如契經言。如是三法聚集和合說名為觸(文)今謂。樸揚以為兩說。並經部義。光寶兩師。初說經部。後說有部。然觀俱捨論。頌雲觸六三和生。長行初標本宗雲。三和合故。有別觸生。次出兩說。演祕所引文是也。並言有說。終至結釋雲。然對法者。說有別觸。觀論始末。則中間有說。兩俱經部。在文明矣。恐又考正理二十九(九紙)顯宗十五(初紙)不出兩說。以是經部諍不開自宗故。樸揚為正。古說唯責光師為謬。非唯光師。寶疏亦同。俱捨如是。此論第四(八紙右)舉經部救雲。若謂餘時三和有力成觸。生觸能起受等。疏四末(二十九紙右)雲。經部之中有二師救。一無別觸。即三和是觸故。二別有觸數。三和外別有故。即今經部猶有二師(文)如笠置抄。 (十二紙右)顯揚等同(文)。顯揚第一(三紙左)雲。作意者。謂從阿賴耶識種子所生依心所起與心俱轉相應。動心為體。引心為業(文)如義燈具解。 (十二左)其作意種義(至)可起趣境(文)。演祕雲。有義。依疏初說。作意種子警已逢緣應起心種。以警種者。此唯種子。義不相應。今釋相應現作意故。解雲。由現作意行相難知故。此舉種以釋體性。雖作是解。其理極難故。今但依第二釋也。謂現作意警覺現起相應心種。以之為性。現令起種。名應起種。非當起種名應起也。詳曰。何理得知。明現作意。若言本說相應法故故知現者。若爾心所與心相應名為相應。應俱辨現。如何第八前亦明種。又若警覺現起種者。夫言種子生果為義。現果既生。何意須警。若令趣境自是現能。論乃合雲警應起現。若言由種現方得生。雖生現位但言警種。若爾前觸例。亦應然。前何不言和合三種。彼既不爾。此雲何然。故疏初解。理固無失。餘如燈會(文)義燈四本(三紙左)雲。為種位警為現行位。答。准諸師說。通二位警。本疏種位。非在現行。西明要集俱非本釋雲。論二說通於種現。如五蘊論雲。謂能令心發悟為性。顯攝第一雲。依心所起與心俱轉相應。動心為體。引心為業。若依有部。自有兩說。雜心依現故。彼論雲。億者於緣發悟一在生相。正理十一雲。作意正現前者。謂正起近現前自境。即正生時。將入現在取自境義大乘亦二說。一依顯揚。現在作意。警同時相應之心。文如前引。二依此論擊發現起心種。引現起心趣所緣境。然釋此論自有兩解。一謂此未來作意種子。警覺未來應起心種。由此令心趣自現在境。一雲現在作意。警覺現在應起心種。引彼現心。令趣自境。此釋為勝。今謂不然。若依有部。正理為正。即雜心論於將所緣。發悟為正。同於正理。若即如彼即不正義。若依大乘。亦唯一說。五蘊論雲。謂能令心者。心種亦得名心。不言能令現心發悟性故。若依顯揚雲。從阿賴耶識種子所生。依心所起。與心俱轉。相應動心為體者。初二句簡他宗義。依心所起。顯心所義。與心俱轉。簡前後生。相應者。簡同時色根。因解心所相應義。動心為體。方顯自體。動應起心為體。即是種心。若正現在。即正已起。何名應起。既已現起。更何須警。若警令解。此是惠能。警令趣境。不異於業。若警令起。起竟何須警。若雲既許現因能生現果。何妨現在警覺於心者。不爾。以種現在生現心時。雖俱在現。要能生未生。若有種時已有彼現。何須種起。若現根等不是令生。但為依住。若是能生。應有根時常有識起。猶如作意有現能警必有心故。若雲種位能警。即是未來。未來無體。如何能警者。不爾。大乘因果。深妙離言。觀當生現。假說未來。雖在種位。與所生現。亦正現在。此護法宗。無勞異覺。粗觀即似現警。細尋警理難見。然瑜伽說。作意雲何。謂迴轉。性者即顯揚同。迴轉與動。義意相似。故如前會。不應於此有別師計。是論所破故。迴趣者。但破小乘(文)。 (十二左)正理師說(文)。正理論十一(二紙左)。   (十二左)由作動意立作意名(文)。對法抄第二本(十二紙右)雲。舉種子者。因中起用。如薩婆多未來用起。舉種能警釋現行名。 (十三左)問此質不定(至)復應思擇(文)。義蘊雲。此外人彼質。遂作不定過。言思擇者。我宗不許生有能生。何得為例。又大生通所生。更有能生。方始起。觸既唯能起。更不由觸自能生。由此應說。心等不能生。作意力方生。作意體能警。何須別物警。如繩不自斷。要假刀方斷。刀體自能割。何須別物割。 (十三左)然順正理第十一卷(文)。第十一(初紙左)。 (十四右)瑜伽第三(至)非為盡理(文)。瑜伽第三(七紙右)雲。作意雲何。謂心迴轉(文)略纂第二(十一紙右)雲。作意謂心迴轉。觸三和等。皆如唯識第三卷初。迴轉者。起動義。彼雲應非遍行非為切理(文)今謂。疏主以為瑜伽是未盡理。義燈不爾。瑜伽·顯揚兩論。意同。非為未盡。師資解別。不須和會。古說會為本異。鑿矣。義燈四本(五紙右)然瑜伽說。作意雲何。謂迴轉。性者即顯揚同。迴轉與動。義意相似。故如前會。不應於此有別師計。是論所破故。迴趣者但破小乘。 (十四右)集論初說(至)持心令住(文)。第一(十一右)雲何等作意。謂發動心為體。於所緣境。持心為業(文)對法抄二本(十二紙右)雲。作意作業。通散定位。說定加行。但說持心。舉顯了業彰其作用。說於此境數引心故。唯識但言引心為業。即遍作用。 (十四右)集論文意亦非盡理(文)。義燈四本(五紙左)雲。論破執中持心令住者。諸說但破大乘異計。西明初解。亦破小乘。要集亦非本疏所說。集論但雲。持心為業。雜集釋雲。數數引心。是引名持。非住名持。既雲數數引心。與此論同。故不應破。今謂不爾。雜集雲。即於此境類類引心。是故心得定者。名得作意。本疏意者。但以論言即於此境數數引心。既雲此境。即是一境。數數引心故。於一境數數引心明。即是住。不爾何故復雲是故心得定者名得作意故。雜集意明此作意。持心令住。方始得定。集論據增。雜集謂為盡理故。今論破。若但破小乘。何部所計判定為勝(文)今謂。淄州此段同疏主釋。上則不同。然此疏釋。與對法抄不同。古說。彼鈔宗明彼論故別。 (十四左)雜集師不許集論(文)。義蘊雲。此破師子覺。不許無著意故。釋作意雲持心令住也(文)今謂。邑師以為此文破師子覺。此義正也。古說雲。雜集論師者。此指安惠。非謂師子覺者。此說不是也。彼安惠師。唯合本釋二論非為別釋。何指斥之有。 (十四左)與薩婆多別如俱捨第四(文)。義蘊雲。彼論雲。作意謂能令心警覺。與此論別。 (十四左)如俱捨第四(文)。第四(三紙右)。 (十四左)百法等作意為初(文)。瑜伽第三等。顯揚第一等。皆以作意為初。此論及五蘊論等。以觸為初。 (十四左)餘之三業乃是遍能(文)。義蘊雲。問。思於善等役心為業。豈第八思。亦於善等役心耶。答。此業亦通三性之中。第八俱思。亦於無記能役心故。即能取彼非邪正因故。此業遍。問。若爾受業應能起合離非二欲故。第八既通無記。豈無非二欲耶。答。不然。第八不與欲相應故。由斯受業亦是不遍。 (十六右)俱捨說受領隨觸(文)。俱捨一(十一紙左)頌雲。受領納隨觸。長行曰。受蘊謂三。領納隨觸。即樂苦不苦不樂(文)光記一餘(二十七紙右)雲。論曰至觸所生受者。此別釋受。謂領納隨順觸境。是受自性。問。諸心心所。雖復同緣俱名受。受領納強。名自性受。猶如十人同一處生。一人是賊傍。忽有人呼喚呼賊。雖復十人同聞賊聲。實是賊者領即偏強。不同餘九人。受領境強。想等領境弱應知。亦爾。又解。諸心心所。雖復同緣皆執受境。想等諸法。從別立名。受無別名雖標總稱即受別名。如色處等。雖有兩解。前解為勝(文)寶疏一餘(三十紙左)雲。領隨觸者。示自性受。體異餘心所也。諸心心所。雖與受同領所緣境。而不領隨觸。非自性受。自性受領所隨觸。若時為所緣。爾時非所領。若時為所領。爾時非所緣。有人云。乃至準此兩解。皆約領境名受。然與論意並不相當。又準此釋。受與想等皆同。但強弱有異立名不同。受既如此。餘亦應然。豈非雜亂。又此論雲。受蘊。謂三領納隨觸。即樂及苦不苦不樂。正理雲。隨觸而生。領納可愛及不可愛俱相違觸。名為受蘊。領納即是能受用義準此二論。俱以領納隨觸為受。不取領境。又此論第十雲。如何觸為受所領行相依。行相極似觸。依觸而生。 (十六右)正理論師(至)是受自性(文)。光記一餘(二十八紙右)雲。如順正理第二(十四紙)及五事論解雲。彼論意說。受有二種。一執取受。謂一切心心所法。執取前境。皆名執取受。二自性受。能領納自所隨觸。取觸勢分名領納觸。執取難分。不約彼說。即性易顯故。約此明受。言領納觸名自性受者。謂即此受領納自體。言領觸者。觸是其因。受是其果。受能領納觸順違俱非相。領納觸果。果即是受。還領自體。以領觸相故。故正理論釋果雲。如言王食國土。非食地土。飲食地中所出言食國土。舉因顯果。領納觸亦然。又如父生子。子之媚好皆似於父。如是果從種生。果似於因。受從觸生。應知亦爾(文)寶疏一餘(二十二紙左)舉光解已雲。准上所引。證受自領。皆非應理。若受還領受。即違證文。若時為所緣。爾時非所領。若時為所領。爾時非所緣。若領自體。誰為能所。故婆沙第九雲。若自性知自性者。不應建立能取所取。準此既雲能領所領。故知。不是自領。又與能引喻不同。王食國土等。豈是自食。此中言領者。即是自體有彼相故。自為能領。彼為所領。如印印物領印相。不可說物自領物也。有人妄敘。唯識轉計。破有部之義。將為有部正宗誤也。 (十六右)論唯自性受(至)共餘相故(文)。演祕雲。論唯自性受至共餘相故者。按顯宗論第二。雲何此受領納隨觸。謂受是觸。鄰近果故。此隨觸聲為顯因義。能順受故。受能領納能順觸因。是故說受領納隨觸。領納隨觸名自性受。領納所緣。雖亦是受。一切皆同領納境故。是故唯說領納隨觸名自性受。別相定故。領納所緣名執取受。非此所辨。相不定故。 (十六左)受定不緣俱生觸故等(文)。光記一之餘(二十八紙左)雲。若作俱捨師破雲。諸心心所法。同一剎那俱緣前境。如何可言領相應觸。若從他生。及相似者。即名為受。子從父生。果從因生。皆應名受(文)寶疏一餘(三十二紙左)舉光釋已雲。此亦謬也。論主自以領納為自性受。與正理同。何勞。此中輒引唯識破以為破也。又諸法得名不同。豈可以一例餘。皆同名受。 (十六左)論若似觸生名領觸者(文)。演祕雲。論若似觸生名領觸者。按順正理雲。如父生子。子之媚好皆似於父。亦如果從種生。果似於因。受從觸生。應知亦爾。 (十七右)如果穀子似因粟故(文)。粟者。字彙雲。爾雅翼雲。古以米之有孚穀皆稱粟。今人以穀之最細而圓者為粟。 (十七右)或即因是果等(文)。演祕雲。疏或即因是果等者。若無之言。恐有執因正即是果。夫因果者。不即離故。為簡其濫故。論置之(文)義蘊雲。疏或即因是果等者。因果之法。非即非離。亦無因即是果故。說之言。無持業。或即此受與愛為因。與觸為果。亦得說言即因是果。今唯望觸不望於愛故。說之言。簡即因果。前解為正。 (十七左)論又既受因(至)何名自性(文)演祕雲。論又既受因等者。不從於他。但據於自可名自性。今既似他。何名自性。即應說名似因之受。而不可言自性受也。   (十八右)論若謂如王(至)自性受(文)。漢書曰。食邑萬戶(文)演祕雲。論若謂如王食國色者。此正理論。具如疏引言食國邑。舉因顯果。四本疏(二十五紙右)雲。號曰抱跋迦。此雲食邑。以學業有餘理當食邑。即勝軍論師(已上)今謂。論言食邑不同漢書等意。 (十九右)若言要有所緣(至)皆同前破(文)。義蘊雲。彼若救言。此受要有所緣俱時之觸。並不捨自性名自性。或雲。領觸所生之受。並不捨自性名自性受。作此等救皆同前破。受定不緣俱生觸故。便違自執。不自證故。同前也。 (二十左)由取此像便起名言(文)。義燈四本(六紙右)問。想既施設名言為業。何非語因。答。准雜集論說。為隨說因非語加行。由想境像。方立名言。此勢用疏尋伺用親。正起語故。說為語行(文)樞要一本(初紙左)雲。此中由想起言說。何因不說為語言因者。故果例現想疏故。 (二十一右)瑜伽第三說(至)由思了別(文)。第三(六紙左)全文。 (二十一右)謂邪正等(至)即善惡境(文)。略纂第二(十紙左)雲。境上順理違理之相。是三業行因。由思能取。雖諸心所皆能通取。就遍增說。亦不相違(文)演祕雲。今釋者。性但令作。業役令作。單重廣略。行相有異。既雲善等。等惡無記。無記通於八識皆有。說思名遍。亦何爽理。若准瑜伽第三所說。思之行相。是別非遍。如疏所述。彼可知也。 (二十一左)如第五卷(文)。論五(二十六紙左)疏六本(二紙右)。 (二十一左)五十五(至)名之為等(文)。五十五(四紙右)雲。問。何故名相應。答。由事等故。處等故。時等故。所作等故(文)略纂十四(三十四紙右)雲。何故名相應。答。由一一事等處等者。事等謂體也。體皆一故。無第二受等。處等者。謂同於一境處轉故。又依緣處等故時等者。同一剎那故。所作等者。同於一境行所作等故。知緣青者但為青也。又善惡無記所作等(文)倫記十五上(五紙右)雲。第九心法四種異名。何故名相應。答。由事等故等者。基雲。乃至(略纂全引)景雲。何故不辨行相等耶。解雲。大乘中辨行相不得言等。所以者何。行是見分。相是相分。謂心心所取前境時。見分行解種種不同。依此見分所變相分。眾多差別故。不得言行相應等。泰雲。或有說分處為二等。亦體等以四義等解相應義。此是開合不同也(文)今謂。瑜伽及鈔。與此不同。此言所依。彼言所作。鈔具釋所作義。何言正與此同耶。暗記失乎。或作為依字形誤。 (二十二右)依謂依根俱有無間(文)。義蘊雲。問。同依俱有可說依同。心王心所前念各別。如何無間亦說為同。答。若開導依定非心所。於所引生無主義故。今為依者。必是心王故。可名同。說為意根。非心所故。 (二十二右)或雖不同亦兼取彼(文)。義蘊雲。了別領納雖各不同。數既齊等。同取於境故。兼亦取也。 (二十二左)如樞要中釋(文)。樞要下末(二紙右)雲。解相應中。而時依同所緣事等。若約本質。或無不質法。一切名等同緣一境故。與事等不同。若影像相相似名等。何事一種。無分別智。緣如無影。不可相似。不同一故知有本質者。影像名相似。本質名同一。若無本質者。有為緣相似名同一。無為緣境一名同一。此據實緣故不相違。 (二十二左)此中五義各有所簡(文)。義蘊雲。此可連環嶽起。若心王心所名相應者。前念心王后念心所。應名相應。由此故。說時簡前後也。若爾意識二識。許俱時起。眼識心所。與意應名相應。此亦不然。依簡別識。眼意二識不同依故。若雲時依同名相應者。六八二識同時依七。第六識心所。應與第八相應故。疏釋雲行簡依同其境各別。六八二識雖時依同。見境各別故。非相應故。若爾即此六八同緣色等。依既同又不別相應故。疏說雲緣簡別見。彼雖同緣。見各別故。不相應也。今觀行簡境別。即與所緣之簡不殊。論自說。雲行相雖異。明不取行相。而疏強為五義。違論立之。不共添意也。且依四義簡法已周。亦應為答。 (二十三右)如五與意唯依事簡(文)。義蘊雲。五意雖俱。依各別。處事亦不等。問。體事不等。其相如何。答。如五識俱意。許為同心王。受等各二體事尋伺唯一故雲不等。 (二十三右)一一應思非無所以(文)。演祕雲。疏中二解。除行相者。順教理也。瑜伽說四。此論自雲行相雖異。何得取之。問。夫簡法者前義不盡。須後法簡。前若遮盡。後法何須。如論四義。時依二法。遮簡已周。何繁後二。豈時依同。境事別耶。答。有二釋。一雲。此論四義不次。次應說雲境時依事。簡意者何。答。凡言相應。雖心心所。非心心所總共相應故。須簡也。若心心所總名相應。所緣別者應名相應。故境等簡。前後心等所緣境等。應名相應。故時同簡。諸識俱起應名相應。故依同簡。六八依同應名相應。故事等簡。二雲論說依次。雖有依同。非相應故。若依同故即名相應。六八二識應名相應。故所緣簡。六八有時同緣境者。應是相應。故事等簡。後釋為正。 (二十三右)論此識行相極不明瞭(文)。義蘊雲。此中五義。且據因說。若在佛果非不明瞭。亦能分別違順境相。不爾諸佛應非遍知。餘之三義。可通因果。後二復次。唯約因中。 (二十三右)極不明瞭是捨受相(文)。演祕雲。疏極不明瞭是捨受相者。問。果位亦捨。豈不明瞭。答。夫言捨者。中容最靜。及不明瞭。果雖明瞭。而是最靜。故得名捨。 (二十三左)便應不能攝益相續(文)。義蘊雲。若解明瞭如六識等。便應不能攝持種子。亦不滋益諸根大等令相續故。 (二十四右)攝論第三亦有此解(文)。第三(二十四紙左)雲。論曰。何因緣故。善不善法。能感異熟。其異熟果無覆無記。由異熟果無覆無記。與善不善互不相違。善與不善互相違故。若異熟果善不善性。雜染還滅。應不得成。是故異熟識唯無覆無記。 (二十四右)若有間斷(至)性非堅故(文)。義蘊雲。第八間斷不名趣生捨執受故。亦不受熏。性非堅故。次可知。 (二十五右)如八證中(至)任運生解(文)。義蘊雲。疏如八證中等者。瑜伽八證。第八識中最初。即執受證。執受證中有五因。五因中第一者。謂任運生。二非善染。三一類異熟無記性攝。四能遍執受五根等法。五一切時執非有不執時。若不執時。即爛壞故。今此不與苦樂相應。所由如彼任運中廣解(文)五十一(初紙左)雲。由八種相證阿賴耶識。決定是有。謂若離阿賴耶識。依上執受不應道理。最初生起不應道理。有明瞭性。不應道理。有種子性。不應道理。業用差別。不應道理。身受差別。不應道理。處無心定。不應道理。命終時識。不應道理。何故。若無阿賴耶識。依上執受不應道理。由五因故。何等為五。謂阿賴耶識。先世所造業行為因。眼等轉識。於現在世。眾緣為因。如說根及境界作意力故。諸轉識生。乃至廣說。是名初因。 (二十五右)如五十一對法第二說(文)。五十一文。如上已引。對法第二(五紙左)引瑜伽八相五因中。第一(六右)因雲。謂阿賴耶識。先行因感。眼等轉識。現緣因發。如說根境作意力故。諸轉識生。乃至廣說。是名初因。 (二十六左)禪定寂靜此無所能(文)。義蘊雲。捨受無能故。通惡果。問。禪定有何能。答。有定共戒。能止於惡故非惡果。又由禪定能發神通智慧故多能也。   (二十七左)□□□禘兜視兜飀□傖R□□犖莨□□ (二十七左)論定能令心(至)剎那別緣(文)。演祕雲。論此識任運剎那別緣者。問。恆緣三境。何名別緣。答。影像之境。新新而起。前後不一故。緣名別。具如疏明。有義。非是所緣前後易脫。但非如定專注所緣義說別言。詳曰。言不同定專注所緣。理即可爾。雲非易脫。道理難詳。豈八所緣非有為攝。若有為法。有為法者。剎那生滅。雲何不名前後易脫。 (二十八右)行相周通於佛起別境(文)。上約未轉。若約已轉。別境相應。以果位諸識與二十一心所相應故。 (二十九右)大乘亦有自性善等(文)。大乘亦立四種。見於疏五末(五十八紙左)如集成五末之二辨之。併觀更得明白。亦於小乘具如婆沙第二及(百)四十四(十一紙)俱捨十三(十四紙左)正理三十六(四紙)今謂。三性分自性等四者。出於俱捨正理等。大乘亦見對法。然瑜伽·顯揚·攝論等。未見如是一處總集。又初四俗勝義者。勝義為三性。已見俱捨對法。世俗之名。諸論所無。勝義對世俗之語以故。立加世俗。又第二三性分三。諸論雖有義在。然無一處如是立名類聚。此皆疏主義立也。思之。對法抄一終。明十種蘊。可以准知。 (二十九右)如本釋中(文)。本論第二(九紙右)釋論第三(十八紙)第四(初紙左)義蘊雲。疏有自性善等如本釋中者。此下所引三性差別。皆對法文。今言如本釋者。即師子覺也(文)今謂。演祕意。取對法本釋兩師。義蘊意唯指釋論不同思之。 (三十右)一自性善(至)善心所(文)。第一分二中勝義不善者。諸論皆對勝義善是無漏法為語。然今於不善中開世俗者。義甚難解。又第二分三中。第三有漏法是總。初二是別。以初二法非第三外故。此分總別以立三種。以有為法通不善無為不通不善故。思之。又勝義世俗。案諸論意。或約有為無為。或約有漏無漏。或約假實。然今於不善中取極惡法以為世俗。者。於理不穩。雜集三(十六右)雲。自性善者。謂信等十一心所有法(文)。俱捨十三(十四紙左)雲。自性善者。謂慚愧根。以有為中唯慚與愧及無貪等三種善根。不待相應及餘等起體性是善。猶如良藥(文)光記十三(四十五紙)雲。自性即善。名自性善。猶如良藥藥即良善故名良藥。 (三十右)二相應善(至)心心所法(文)。雜集雲。相屬善者。謂彼相應法(文)俱捨雲。相應善者。謂彼相應。以心心所要與慚愧善根相應。方成善性。若不與彼慚等相應。善性不成。如雜藥水。 (三十右)三等起善(至)不相應行(文)。雜集雲。發起善者。謂彼所發身業語業(文)。俱捨雲。等起善者。謂身語業不相應行。以是自性及相應善所等起故。如良藥汁所引生乳(文)演祕雲。問。准對法雲隨逐善者。謂即彼諸法習氣。發起善者。謂彼所起身業語業。准彼種子隨逐善收。雲何即判屬等起善。答。論開。疏合。望義不同。亦無失也(文)對法抄六(二十八紙左)略會唯識對法相違。尋而披覽。 (三十右)四勝義善謂善無為(文)。雜集雲。第一義善者。謂真如(文)俱捨雲。勝義善者。謂真解脫。以涅槃中最極安隱。眾苦永寂。猶如無病(文)光記十三(四十五紙左)雲。勝義是涅槃。此顯涅槃安穩名善。如人無病無苦安穩。又正理三十六一解雲。或真解脫。是勝是義。得勝義名。勝謂最尊無與等者。義謂別有真實體性。此顯涅槃無等實有故名勝義。如是勝義·安穩名善。如是涅槃是善常故。於一切法其體最尊。是故獨標為勝義善。 (三十右)不善四者(文)。不善四種。翻善可知。雜集·俱捨。並說如善。   (三十右)一自性不善謂無慚等十法(文)。義蘊雲。謂瞋·忿·恨·惱·嫉·慳·害·覆·無慚·無愧。謂煩惱中。此唯不善。 (三十右)四勝義不善謂有漏法(文)。雜集論四(初紙左)雲。第一義不善者。謂一切流轉。俱捨曰。勝義不善。謂生死法。由生死中諸法。皆以苦為自性極不安穩。猶如痼疾(文)光記(四十六紙右)雲。謂生死法。苦諦為性。極不安隱名勝義不善。如人痼疾恆苦不安。生死翻涅槃。涅槃是勝義善故。生死是勝義不善。問。不善翻於善。勝義不善體通三性。亦可以善翻不善。勝義之善通三性。解雲。勝義不善遍有漏故。得通三性。勝義善法。但擇滅唯善。不通三性。 (三十左)四勝義無記(文)。俱捨雲。勝義無記。謂二無為。以太虛空及非擇滅唯無記性。更無異門(文)正理三十六(五紙左)雲。無為無記。是勝義攝。以性是常無異門故(文)演祕雲。疏勝義無記。謂虛空非擇者。問。何唯此二名無記耶。答。真如性淨。其擇滅等。斷惑所顯以寂靜故。勝義善收。虛空非擇體非實有。不同真如。復非智慧斷惑等得。不同餘三。由斯二義故無記攝。問。亦依識變立虛空等。何不隨識三性攝耶。答。且依如立。假空等說。若依識變。實通三性(文)今謂。疏文且依俱捨等。光記十三(四十五紙右)雲。安慧菩薩。俱捨釋中解。據實而言。皆是自性善。然世親阿闍梨立四種善者。隨義勝劣建立異名。善中最強。勝者勝義善。次強者立自性。次劣者立相應。最劣者名等起。不善隨義亦立四種。故婆沙一百四十四。三性分別。二十二根。有一師亦說有四種善不善。與此論同(文)寶師不信俱捨釋文故。舉此文已雲。謬也(寶疏十三)(三十三紙左)又此釋。若爾以勝故名自性者。與名義不相符會。不待他成善等故名自性。待他成故名相應。如藥及雜藥水故。問。若爾何故婆沙第二雲。今應問彼。若唯五根是自性善。所餘善法自性是何。若謂彼是不善無記雜五根故亦名善者。如是五根。與彼相雜。何故不名不善無記。然信等五根。與所餘法。同一所依。同一行相。同一所緣。一起住一滅一果同一等流同一異熟。而言五根是自性善。餘相雜故假立善名。但順妄情不應正理。勿有此過。故應說言世第一法根非根性。準此婆沙。不立相應等起善等。因何言謬。答。婆沙第二。與此意別。彼異師說。五根是世第一法。自性是善故。餘非世第一法。以自性非善與善相應假立善名。由此婆沙雲。但順妄情。今此四善。即不如是。若相應善。若等起善。皆體性是善。非假名善。其自性善。不待他成善。相應等起。待他成善。性不名自性善。問。若爾未相應時相應。先是何性。答。有體已來。常與自性善俱。恆名善性。善由他立故非自性。無貪之義。性是善故。非相應義。自性善也。 (三十一右)攝論第三卷末自解(文)攝論三(二十四紙左)雲。論曰。何因緣故。善不善法能感異熟。其異熟果。無覆無記。由異熟果無覆無記。與善不善互不相違。善與不善互相違故。若異熟果善不善性。雜染還滅應不得成。是故異熟識。唯無覆無記。 (三十一右)善趣既是(至)即無流轉(文)。演祕雲。問。苦集二諦名為流轉。故使常生人天趣中。未踰苦集。流轉之義。何事不成。答。夫雲流轉。包括五趣。若唯人天。流轉不足故雲不成。非據全無名不成也。 (三十二右)論覆謂染法障聖道故(文)。義燈四本(六紙左)雲。問。染法障聖道說名為有覆。不善亦障聖同名為有覆。答。據能障聖道。不善應名覆。招果勢用強故。不名有覆。問。不善招報強。從勝不名覆。無想不感果。障聖名有覆。答。自性染法。覆蔽勝障聖名有覆。無想報等。翳理微故。不名有覆。 (三十二右)論又能蔽令不淨故(文)。樞要下末(二紙右)雲。蔽心者有二。一法性心。二依他心。 (三十二左)此有二義可名無記(文)。義蘊雲。問。此下二解有何差別。答前約功能。後據自性。前唯有為。後通無為。前唯有漏。後兼漏故有別也。 (三十三左)餘例難亦然(文)。演祕雲。疏餘例難亦然者。略有二義。一雲。餘者謂受等四。二雲。餘者謂行相餘。所不例者。亦應難之。難思可悉(文)今謂。初釋為優。此文意雲。觸之行相。雖與王之了別不同。然王之與所。各具行相故。例王行相門。受等例難。亦復如是。義蘊雲。疏故餘例。難亦然者。五心所中。舉觸為首。難餘作意等亦爾。又此舉行相為例。更以自相門例亦得。觸雖不以攝持因果為自相。亦有三和之自相。俱自相故。亦可相例。又受雖不與受俱。餘心所亦與受俱。並應為例。 (三十四右)此不成救(文)。義蘊雲。疏此不成等者。今難雲觸等不了別故不例行相門者。今既例相應門故。應觸與觸相應。觸不與觸並。即例相應門。觸等不了別。何妨例行相。 (三十四左)亦應受等例成失(文)。演祕雲。疏亦應受等例成失等者。詳曰。今觀此質。與難不齊。難前意雲。觸雖不與自觸相應。有餘相應例相應門。行相雖復了別等別。然亦各各自有行相。亦復不□行相之義。何不例王行相門耶。今者受教全不與受而得相應。與行相應義寬狹別。何得以此而質於彼。問。此質不成彼難何遺。答。觸等雖復不自相應。然餘四法。亦即是彼王相應法。所以故得例相應門。行相與王無少交涉。豈得相例。 (三十五右)世親攝論四外別立(文)。更考。 (三十六右)心所能熏相見分(至)六果之過(文)。義蘊雲。此意說。如第七識心王心所。同緣本識心王。能熏自相見種。亦熏本識種子。心所但熏自見種。不熏本質之種。由所熏之處是十故。無六果之妨。此初解為不正也。 (三十六右)便有三十六種見相分種(文)。演祕雲。疏便有三十六種見相分種等者。見分相分各三十六。思可知也。 (三十七右)頓生六果(文)。演祕雲。疏頓生六果者。問。六處受熏。能熏王所皆熏本識。本識合有此六箇。一時頓生。何但言六。答。雖六所熏皆有六種。六種同處。共生一果果故。但有六頓生妨。 (三十七右)不可論其本質生與不生(文)。演祕雲。疏不可論其本質生與不生等者。不可說言心王所熏而生本質。心所所熏而即不生。何以所者。王所六種。皆所熏故(文)義蘊雲。若所熏之處有六。即俱有本質種子。汝不可說心王中種生本質。心所中種即不生。若能熏六法。雖熏六種。以所熏生之處是一。如我心王所熏之種生本質。心所所熏之種生影像。此亦未正。 (三十七右)不可論其(至)其所熏不然(文)。演祕雲。疏其所熏不然者。不得論其王所所熏。生於本質影像等異。 (三十七右)由是義故(至)理亦無失(文)。義蘊雲。疏由是義至理亦無失者。此第二解。如第七識心王心所。同緣本識。共熏成一本識種子。此現望種不為因緣。既相分熏。增上緣攝。如多業同招一現。此亦應爾。共新熏本識之種。既為增上。亦不親生本識現行。以本有種親能生故。故無頓生六果之妨。亦無多種生一芽失。言因緣便無此事者。若為因緣。便無多現生一種事。增上可爾。此解亦未為正。現行辨體生種。何得不是因緣。下第三解。稍勝於前(文)笠置師雲。新古合生家得護法意。大有三義。一者雜古兩種之中隨一為因緣。餘為增上緣。令助生現行(調伏光論師義)二者新古種俱為因緣。於一切時新古合生。見道初念。轉生新種。與本有種合。生初無漏心(最勝師義)三者新舊俱為因緣。見道初無漏。唯本有生也(戒賢之義)疏雲。如實義者。今三義之中。出調伏光論師之義也(尋雲。調伏。光論師釋。新舊種子。雖應為因緣增上。疏釋本種為因緣。新種為增上緣。其義決定。何以之配彼耶。答。疏且舉一途。亦有新種為因緣。本種為增上義也。已上。贈僧正依演義鈔案此義。今雲。新古生師。對前為如實義者。不可配調伏光釋。疏三釋中。以第三為正矣)。 (三十七左)如攝論雲(至)不自在故(文)。無性攝論第二(二十一左)是能依故不堅住故不得住。 (三十八右)量雲(至)如貪信等(文)。義蘊雲。外人作不定過雲。為如貪等不自在故不能受熏。為如勝等不自在故能受熏耶。既爾宗中應雲應非內法所熏便無過失。簡勝等非內法故。下難持種。亦應雲應不能持內法實種。不爾勝等能持外夌等假種。為不定過。 (三十八左)成業論中廣破此義(文)。成業論(十紙左)雲。如何一一心心所法。從二種子相續而生。不見芽等從種生法。有如是事。可藉多緣生於一果。無從二種有一果生。若爾還應不免前過。 (三十八左)能熏雖是(至)共生一果(文)。義蘊雲。此六能熏為因緣故。熏成六種。非是共為因緣生一果也。此喻約前第三解。若據第二。能立所立。二俱不成。 (三十九右)雜集第八卷(文)。第八(四紙右)雲。答於一生中。頓受一切所得異熟。無有過失。所以者何。若造眾多無間業者。所感身形。最極柔軟。所感苦具眾多猛利。由此頓受種種大苦(文)抄六。 (三十九右)如五無間(至)一期報(文)。義蘊雲。若不許多因共生一果。如何五業共招一法。問。如經所說。一一無間業。各受一劫苦。如何此說五招一報。答。今雲一期報者。非謂一劫。業既有五。即以五劫為一期也。 (三十九右)成業論中自解此妨(文)。如文次上引之。 (四十左)如摩醯首羅(至)有八萬眼(文)。更考。 (四十三右)世親攝論第一(文)。第一(十四紙右)雲。依二執受。一者有色諸根及所依執受。二者相名分別言說戲論習氣執受。有色界中具二執受。無色界中不具二種。 (四十四右)今加斷捨(文)。演祕雲。疏今加斷捨者。有義。五數得名因果無異。如何例心有捨名耶。故但如前第二師說。詳曰。言斷捨者。據捨縛說。雖復不執觸等為我。然是煩惱所雜之法。心王捨藏。心所能雜。亦復不有。據此例捨。故此論第八雲。不深污法。二義說斷。一離縛斷。謂斷緣彼雜彼煩惱。賴耶即是斷緣彼惑。名之為捨。觸等即是斷雜彼惑。名之為捨。何理不順而不許之。而言捨名。賴耶名者。據縛而立故。但縛無即得名捨。以觸等名不依縛立。縛捨名存。實無違也。又解。賴耶未捨。觸等名為阿賴耶識相應心所。心捨執藏。觸等不復名阿賴耶相應心所。據斯名捨理。亦應通。二釋前勝。 (四十四左)亦可許例於捨位(文)。義蘊雲。約離縛也。第七我斷。觸等捨能雜煩惱。亦名為捨。問。只言捨賴耶。何故不言捨觸等。答。此據離縛。心王離時心所亦離。故下論雲。爾時此識煩惱亦熏永遠離故。說之為捨既不言捨藏識體。故離縛時。心所亦離。何不名捨。 (四十七右)三可熏(至)四相應(文)。義蘊雲。三可熏非常一是者。此遮無為。彼常一故。四相應者。此與能熏同時處。不即離故名相應。由此可轉識熏也。今言相應。不是時依等同之相應也。 (四十七左)論又如暴流(至)恆相隨轉(文)。演祕雲。有說。此中總有三喻。如次況彼。謂愛非愛受用。自性三種緣起。初喻顯示由第八識五趣流轉。第二顯示生眼等識受用境界。第三顯示自性相續而不斷絕。 (四十八右)說一切有部(至)三破經部(文)。義燈四本(九紙左)雲。然立三世。諸宗不同。如一說部。三世但言。都無實體。若出世部。依法立世。世間是假。世亦假。出世實。世亦實。大眾經部等。過未是假。現在是實。若薩婆多。三世俱實。俱捨二十。引教及理立三世實。然就彼宗有四師別。又(十紙右)雲。然就彼宗有四師別。故彼頌雲。此中有四種。類·相·位·待異。第三約作用立世最為善。一法救說。由三類不同。三世有異。非體不同。如破金器作餘物時。形色雖有殊而顯色無異。行於三世。唯捨類得類。非捨體得體。二妙音說。由相不同。三世有異。相不同者。一雲。不相應中。有一類世相不同。三世有異。隨一世相合。餘二世相隱。非謂體無。二雲。世相有用時名合。相雖無用。而隨於法。其體非無。三世友說。由位不同。三世有異。非體有異。如運一籌置在一位名一。在千位名千。位雖別體不別。四覺天說由觀待有別故。三世異。觀待後故名過去。觀待前故名未來。俱觀待名現有。俱捨論破法救所說。執法轉變。置數論明中。妙音所立。世相雜亂。三世皆有三世相故。覺天所說。前後相待。一世法中應有三世。謂過去世。前後剎那應名去來。中名為現。唯許第三依作用立。世無雜亂。婆沙同俱捨。正理許類異。俱破妙音及覺天說。大乘所立或二或三。如本疏辨。 (四十九右)論前因滅位(至)低昂時等(文)。義燈四本(八紙左)論前因滅位等有三解。一約等無間前因果滅。後念識因果生。二約種子前種因滅位。後種果正生。三約前念現種因果滅位。後念現種因果生。以諸種子與第八識俱生滅故。如枰兩頭。以影略說。前但雲因滅。後但舉果生。此解為正(文)義蘊雲。疏前生後滅相續如流者。問。論雲。前因滅位後果正生。何故此雲前生後滅。答。今雲前生後滅。汎明因果相續之義。非謂正釋前文(文)今謂。論文約因果為說故。雲前滅後生。今則不爾。唯約生滅為說故。雲前生後滅。論疏無違可知。 (五十右)未來果法應不待因(文)。演祕雲。疏未來果法應不待因者。問。現在之果。待因始生。豈非喻□所立宗耶。答。雖曾待因。今已生訖。更不待因言已生果。意簡此也。 (五十左)初隨返質唯難於常(文)。義蘊雲。此即指常亦不成緣起正理等文也。 (五十左)未有作用(至)名過去(文)。俱捨第二十(三紙左)雲。尊者世友。作如是說。由位不同三世有異。彼謂。諸法行於世時。至位位中作異異說由位有別。非體有異。 (五十一右)體既本有(至)亦如作用(文)。俱捨第二十(五紙)雲。若許作用異法體者。可有此失。然無有異故。不應言有此過失(文)光記雲。說一切有部救(文)俱捨二十(五丁)雲。若爾所立世義便壞。謂若作用即是法體。體既恆有。用亦應然。何得有時名為過未。故彼所立世義不成(文)光記雲。經部破。 (五十一右)汝去來法(至)如無為法(文)。俱捨二十(四紙左)雲。若此作用非去來今。而復說言作用是有。則無為故應常。非無故。不應言作用已滅及此未有法名去來(文)光雲。經部師難。 (五十一右)設彼救前難(至)亦應本有(文)。俱捨(十四十右)雲。若謂眾緣不和合者。此救非理。許常有故。又此作用。雲何得說為去來今。豈作用中。而得更立有餘作用(文)光記雲。經部難雲。應說一切有為諸法。於三世中自體恆有。應一切時能起作用。何礙此法用有還無。汝若謂眾緣不和合者。此救非理。汝許因緣亦常有故。 (五十一左)又說未來有(至)應名現在(文)。俱捨二十(四右)雲。彼應復說。若去來世。體亦實有。應名現在。何謂去來(文)光雲。經部難。 (五十一左)彼救不然(至)謂取與用(文)。義蘊雲。彼小乘救雲。大乘雲過未有用應名現在者。此難不然。我宗要有取與二用。方名現在。過去未來。各有一用故非現在(文)俱捨二十(四紙左)雲。豈不前言約作用立。光雲。有部答。論雲。若爾現在有眼等根彼同分攝。有何作用。光雲。經部復難。論雲。彼豈不能取果與果。光雲。有部答。論雲。是則過去同類因等。既能與果。應有作用。有半作用。世相應新。光雲。經部復難過去同類因等。既能與果。應有作用。既有作用。亦應名現在。有半作用。世相應有雜亂之過(文)。寶疏二十(十一紙右)雲。經部難也。汝以取果與果以為作用者。過去同類異熟因等。唯能與果不能取果。現在異熟因等。唯能取果不能與果。此即作用半無。應名現在亦名過未。一世之中有三故。世雜亂也。正理救雲。我宗說作用者。謂是取果與果之用。定在現在。自餘力用。並是功能。我宗然約作用有無。立其三世。非功能也。今詳正理。若作此釋。即有等無間緣現在取果違婆沙過。 (五十一左)婆沙正說(文)。婆沙第十(十六紙右)雲。問。如前所說等無間緣。自體是何。答。除阿羅漢最後心心所法。諸餘過去現在心心所法。是謂等無間緣自體。又雲。等無間緣。依作用立。 (五十一左)即應過去有半作用(文)。演祕雲。疏即應過去有半作用者。心心所法。有取果用。色法不然。故名為半。若爾作用者過去既有。雲何得定言唯依現耶(文)今謂。此釋非也。何者。疏意非謂色心二中。唯心有用名為半用。今就取與二用。唯有取果無與果用。故雲半用。疏文結雲有取果用故為此也。義蘊雲。疏難雲。至有半作用。此難意雲。汝今要有取與二用方名用者。婆沙既雲過去取果。不言與果故。應過去有半作用。又雲。等無間緣心等可有。過去色等。非無間緣故。應過去有半作用。雖有二釋。前解為正。以雲有取果用故(文)演祕意。與義蘊後釋不殊。邑師斷取前解實為允當。 (五十二右)又言未來(至)應名現在(文)。婆沙文如上已引。義蘊雲。難過去已後難未來也。汝若言過未名功能現在名作用者。婆沙既雲未來有三法作用故。未來世應名現在。問。光明等未來作用。其相雲何。答。有雲。如日未出先現光明故。光明用在未來也。有為之法未生。由生相生。苦諦之惑未斷。由苦忍斷。故三作用。皆在未來。如苦法忍有二作用。一能捨異生性。二能斷見斷十種隨眠。除之二用。准之可悉。如前已敘。 (五十二右)彼與果用(至)生復生過(文)。演祕雲。疏彼與果用滅覆滅失者。現在與果。而由於滅。過既與果。應更須滅。若無滅者。障彼果生。何名與果。又復與現有相例失。若許有滅。滅覆滅失故。成業雲。應滅覆滅。疏取果之用生復生過者。現取果時。生相生已。方能取之。過既取果。還須待生方能取也。若許爾者。生復生失。若不許者。既現取果。應不待生。彼此異因不可得故(文)義蘊雲。疏彼與取果用至生復生過者。此雙難過未也。言滅覆滅失者。汝滅有與果功能。過去既能與果。應名為滅。現在之滅復能與果。過去既滅。現在覆滅。故言滅覆滅失。生復生過者。汝生有取果功能。未來既生。現在復能取果。亦應名生。故有生復生過。又解雲。由滅相故現在法滅。入過去。已復有與果用。此用不能自滅。又須滅滅。故雲滅覆滅也。未來生相。能生於法已名取果。至現在復有取果作用。兩重取果故雲生復生也。 (五十二右)若言與果(至)無取用故(文)。義蘊雲。疏若言與果至無取用故者。汝若救言過去與果但是功能。未來取果亦非作用故。不可難過去未來應名現在者。即阿羅漢。悉正現在時。應非現在無取與作用故。此中牒救言。與破中言取意影略也(文)正理十九(十七紙左)雲。夫取果者。是牽果名。諸牽果能是行作用。依行作用立三世別。若有作用非現在者。豈不便壞世別所依。諸有釋言。過去眼等。於色等境。無有見聞嗅嘗覺等各別作用故非現在。故彼釋不然。應共審決。眼等作用。為是於境見等功能。為牽果用。若是於境見等功能。便於闇中。現在眼等。未生已滅眼等。何殊而不說為未來過去。闇中眼等。雖無見聞嗅嘗等用。而皆現有牽果功能可名作用。約有此用。皆名現在。所餘取境與果等用。皆非作用。但是功能。 (五十二右)又若此心(至)更復言滅(文)。義蘊雲。疏又若此心至更復言滅者。此言初者。謂未滅時現既無用。即已名滅。何故至後滅時更復言滅。 (五十二右)若言非是無學末(至)果不生者(文)。正理論十九(五右)雲。諸阿羅漢最後心心所。何緣故說非等無間緣。是不能生有法性故。即是不能牽後果義。此復何故無牽果能。以於其時餘緣闕故。若爾但由餘緣闕故。後識不生(文)義蘊雲。疏若言非是至無間緣故者。彼復救言無學末心亦有取果之用。但為後念緣闕。果遂不生。非無取之用者。理亦不然。婆沙論中。說無學末心非無間緣。何故汝說亦有取果之用。故違自宗。即正理師。違婆沙也。 (五十二左)廣如婆沙第十文說(文)。第十(十六紙右)雲。問。何故阿羅漢最後心心所法。非等無間緣耶。答。彼心心所法。若是等無間緣者。彼後應有心心所法生。若爾便無究竟解脫。有餘師說。彼亦是等無間緣。彼後心心所法不生者。有餘緣故。非彼為礙。設當生者。亦與作緣。猶如意根意界意處。彼不應作是說。所以者何。等無間緣依作用立。若法與彼法作等無間緣。無法無有情無咒術。無藥物等能為障礙令彼不生。意根界處。依根相故立雖後識不生。而有根等相故得名根等。問。何故阿羅漢最後心。有意根等相而無等無間緣相耶。答。意根界處。不必觀於後法故立。觀心所等亦得名故。等無間緣觀後法立後不生故。不說為緣。復次不生法中有意識相故。最後心是意根等不生法中。無等無間相。以雜亂住故。是以最後心等不立等無間緣。 (五十二左)若言後果(至)何不能生果(文)。義蘊雲。又汝若言後心之果。若緣不闕。決定此末後心生者。汝末後心。復有取果之用。緣彼不闕。即合為因能生後果。何故復言後念緣闕故不能生。若言此心不能為因生於後果。即是無用。何故言現在之心有取果之用。 (五十三左)有酬前之相(至)說現在為果(文)。義蘊雲。如觀穀子至成熟時。有酬前相。觀此熟相。從本穀子所生故。對此本因立現法為果也。 (五十四右)此答於前生滅分位法(文)。義蘊雲。被薩婆多難雲。因現在位後果未生。因是誰因。乃至誰離斷常。今於現法假立因果。即是答彼前因已滅。後果未生等之分位也。 (五十四右)如下自解(文)。第七(二十二紙右)雲。我法非有。空識非無離有離無故契中道。 (五十四左)如瑜伽論五十一卷(至)說其世也(文)。五十一(十四紙)六十九(九紙左)顯揚第九(五紙右)對法第三(十四紙左)中邊上(十三紙右)瑜伽五十一(十四紙)五十二。中邊第二(七紙右)如義燈引。顯揚第九。對法第三(十四紙左)如演祕引。 (五十四左)六十九卷(至)第三(文)。六十九(九紙左)對法第三(四紙左)及十四(二紙左)。 (五十四左)薩遮尼乾子經(文)。經第七(十三紙右)雲。神通行有六種。一者天眼通。二者天耳通。三者他心通。四者宿命通。五者如意通。六者漏盡通。大王當知。沙門瞿曇所有天眼。過諸一切天龍八部聲聞緣覺所有天眼。一切悉能明見(文)演祕雲。又瑜伽三十七。大般若經第九。薩遮尼乾子經第七。瓔珞經第六。清淨毘尼方廣經。寂調音天子問經。十地論第五。雜集論第十四。無性攝論第九。皆悉明之。具如章引。 (五十四左)說有六通(至)亦有三世(文)。義蘊雲。今言。六通之內有此三世。非要一一有此行相也。言死生智緣未來。謂天眼通能見死此生彼故。言生死智。問。五識取現境。如何緣未來。答。五俱意識依天眼根。能知未來非眼識也。又眼耳通。是眼耳識相應智性。何妨天眼亦緣未來。以有惠故。說緣現者。約餘五識。前解為正。 (五十五右)今於此中(至)以說去來(文)。義燈四本(九紙左)雲。問。疏雲。依識變曾當假立三世。為道理三世為唯識三世。若道理三世。與唯識三世有何差別。答。不尋因果相酬引邊。但說過去事。及記未來諸可怖事。而心變作過未之相。對彼二相說名現在。即是唯識。故與此別。復更有解。 (五十五右)前第二說(至)亦現彼影(文)。第二(三十二紙右)雲。至無漏位。勝惠相應。雖無分別。而澄淨故。設無實用。亦現彼影。不爾諸佛應非遍智。 (五十五左)恐濫妄緣(文)。義蘊雲。唯識通妄神通非妄。若不別開。恐亦是妄。 (五十六右)如別抄中廣引誠說(文)。義林章。 (五十六右)此中亦同勝軍論師(文)。疏此中亦同勝軍論師等者。問。上座勝軍一切同耶。答。有同異。勝軍色心皆有三相。上座不爾。同義可悉。有義。上座勝軍有差別者。其上座許心心所法。生滅二時。時二體一。將滅名滅。勝軍所說。依瑜伽等已滅名滅。若色及心皆有三相。三相雖別。而體同一。 (五十六右)三相用不同時起(文)。義蘊雲。此勝軍假明上座。但於現在假立三相。前法至異後法正生。常相續故。因果不斷。問。何故此師不言滅相。答。此師既唯現在。是有滅相。是無故不言滅。問。此為敘勝軍義為敘上座義。若勝軍義。勝軍自是大乘。何故此中疏雲復以大乘。若上座義。彼師色心俱有滅相。何故此中唯說三相。又解。前有因時無果等。乃是小乘難大乘(文)此若敘上座義。何故疏雲被他如先有因時無果等難耶。若此敘勝軍假明上座。以大乘及上座部俱不立過未故。前被薩婆多難。今勝軍中為救彼義故。疏雲復如大乘也。准下難雲。阿賴耶分二趣故。即遍難勝軍。若難上座。應言約意分二趣也。 (五十六左)阿賴耶識(至)及違此文(文)。義蘊雲。設汝約生時勝天趣得。仍有賴耶分二趣過。即應一識亦天亦人。不可此識非前故。言違此文者。汝既一世因果並時。即違此論約當假立因果之文也。 (五十六左)論謂現在法(至)生滅二時(文)。演祕雲。論謂現在至生滅二時者。問。彼何意耶。答。由經但雲是生滅法故立二時。若爾雲何色有三相。答。色法遲鈍。實有三時。經依決定。但雲生滅。以其住相有無不定故不言也。 (五十七右)法生時酬因(至)二法為二時(文)。演祕雲。疏法生時酬因至二法為二時者。影舉二法二時因果。對顯一法因果。冀令明悟一二差別(文)義蘊雲。疏生時酬因至為二時者。此明二法因果。非正釋此論文。次下文中。方應釋之。今為將一法因果故。先敘二法相對明也。其次疏雲今此所論下。正明一法。屬此論文。言一法者。生滅二時。即一法解。言二生者。法之與滅各在一法故二別也。 (五十七左)為果之時與前法俱(文)。演祕雲。疏為果之時與前法俱等者。問。為因果時。既前後並。雲何名為一法辨耶。答。為因果時。雖前後並。然據自體。而於現在有生滅二。不望別法以分二時故名一法。問。此之一法為因果時。為望於自為對他耶。答。對他為也。由自至生他法至滅。對滅名果。自流至滅。他法至生。對生名因。若爾與後二法何別。答。後對自他合為生滅。此唯望自分為二時。後舉自他為生滅二。隱自一法二時不論。前唯舉自一法二時。隱二時隱自他二生滅不說。文影略也。 (五十八左)念者剎那之異名(文)。勝鬘經寶窟中末(三十三紙右)。 (五十八左)剎那迅速(至)應有二分(文)。俱捨論中具說彼計。 (五十八左)論生滅相違寧因現在(文)。義蘊雲。他若救雲生滅是因果。此二不相違者。應難雲。生有滅是無。即許非相違。晝明夜是暗。應亦不相違。若彼救雲由明為因而暗得滅。亦是因果許不相違者。即無有一法不是因果。便成大過。 (六十一左)下有三師(至)亦為三釋(文)。義蘊雲。問。文言斷煩惱障究竟盡。若隨眠永害。即是初師永伏不行。即通第二。如何此有第三義耶。答。此雲究竟盡者。下第三師。亦有此義。一約分別煩惱。種子現行皆究竟故。二設俱生者。究竟不為過失。如何羅漢究竟斷時。 (六十一左)除二乘金剛心(文)。演祕雲。疏除二乘金剛等者。二乘金剛。亦無賴耶時分促少。但雲無學。問。何故不言三乘金剛。答。大乘八地已捨賴耶。不同二乘故不言也。義蘊大同。 (六十二右)又依除分段生以名無生(文)。義蘊雲。論約不受分段名為無生。不約無變易。故知。唯約煩惱障盡名阿羅漢。若約所知亦斷者應名不受變易生。 (六十二右)此粗重言顯煩惱種(文)。粗重者。義燈五上(十四紙左)雲。粗重縛者。總攝諸文。粗重有四。一現行有漏諸心心所。即雜集說二十四粗重。二現行二障。三二障種。四二障習氣。或可現行。通說有漏三性心法。種子應然。以善無記種子。粗重義稍隱故。諸略不說。 (六十二右)對法論等(文)。對法論十(十三紙右)明二十四種粗重。於中第三煩惱粗重者。謂煩惱隨眠。 (六十二左)又畢竟無現行粗重(文)。義蘊雲。此既總文。通三師義。即粗取現行粗重為正。 (六十二左)若說習氣四位不成(文)。演祕雲。疏若說習氣四位不成者。若說習氣名為粗重。二乘無學。八地菩薩。悉皆有之。即不得言賴耶之名四位捨也(文)義蘊雲。疏若說習氣四位不成者。此雲習氣。即無堪任性也。若以永遠離無堪任粗重。方名捨賴耶。即四位不成。二乘無學不退。皆未永離無堪任性。即應一位無阿賴耶。唯如來故。又約種子名為習氣。唯不通八地。即是四位不成。前解為本。 (六十三左)如見道出等(文)。俱捨十八(十三紙左)雲。如實經說。施預流向其果無量。施預流果果量更增。乃至廣說。 (六十三左)論雲何知然(文)。演祕雲。論雲何知然者。疏釋問意而有兩釋。有義。今不依此。所以者何。此前但釋阿羅漢名。既未釋捨。如何先問。故此但問三乘無學。通名羅漢之所以也。詳曰。初雲羅漢方究竟捨。遠騰彼問。何過而有。又若不問三乘捨者。何故舉彼抉擇分說三乘捨義。以答前徵。若雲雖說捨阿賴耶名。意釋三乘皆名羅漢。亦不成救。論自明言諸阿羅漢獨覺如來。何理能證同是羅漢。又若取彼瑜伽本文。亦為不可。彼論但雲三乘無學。不言三乘同名羅漢。又彼本明斷阿賴耶故。故知。疏文牢籠始終深悟本旨。 (六十三左)抉擇分中第一卷說(文)。略纂第一(六紙右)雲。然此論中。總有五分。初五十卷名本地分。略廣分別三乘根本十七地義。次三十卷名攝抉擇分。略攝十七地中深隱要義。而抉擇之。次二卷名攝釋分。略攝解釋十七地中諸經義則。次二卷名攝異門分。略攝十七地經中諸法名義。略攝釋之。後十六卷名攝事分。略攝十七地。三藏中眾要事義。略攝釋之。此五分名如自解釋(文)然今所引文。是攝抉擇三十卷中第一也。五十一(十一紙右)雲。問。若成就阿賴耶識。亦成就轉識耶。設成就轉識。亦成就阿賴耶識耶。答。應作四句。或有成就阿賴耶識非轉識。謂無心睡眠。無心悶絕。入無想定。入滅盡定。生無想天。或有成就轉識非阿賴耶識。謂阿羅漢。若諸獨覺。不退菩薩。及諸如來。住有心位。或有俱成就。謂餘有情住有心位。或有俱不成就。謂阿羅漢。若諸獨覺。不退菩薩。及諸如來。入滅盡定。處無餘依般涅槃界。 (六十四右)又如雜集論第十四集論第七(文)。第七(九紙右)十四(十七紙右)雲。又諸菩薩已得諦現觀。於十地修道位。唯修所知障對治道。非煩惱障對治道。若得菩提時。頓斷煩惱障及所知障。頓成阿羅漢及如來。此諸菩薩。雖未永斷煩惱。然此煩惱。猶如咒藥所伏諸毒。不起一切煩惱過失。一切地中。如阿羅漢已斷煩惱。 (六十四左)二乘不然(至)令通二乘(文)。演祕雲。疏二乘不然至令通二乘者。問。若如來名不通二乘。何故瑜伽言如來號而是共德。答。通餘九號名為共德。非是一切有應義者。皆名如來名為共德。 (六十五左)以得證淨亦名信不退(文)。義蘊雲。謂此迴心菩薩。先於二乘見諦道中。以證四種不壞淨信。今說為不退菩薩。亦是信不退也。然未至彼大乘十信第六心也。 (六十五左)若十住第七(至)唯四不退(文)。淨影十地記一(二十七紙左)雲。廣分五種退不退位。然淨影意。開前合後。總就大位分為五類。詳審穩暢。其義可觀。又慈恩意。雖有類似淨影。立位開合義趣不同。對疏可知。淨影記雲。不退轉者。簡住異退。前雖言大。十信已上。望小皆大。以有斯濫。是故重簡。唯是不退。非初大也。舉一有餘故名一切。位分堅固名不退轉。不退轉義釋有通別。別相雲何。依如彌勒問經論中。自分堅固名為不退。勝進不壞名為不轉。下十行中相。亦同此。若通論之。其義不殊事同眼目。名義如此。體相未明。今宜辨退。幡以顯之。依餘論中。說退有三。一者得退。謂先所得後還退失。二未得退。謂於勝進退住不入。三習行退。先習多行同成在已。後一現時。餘則不現。所不現處。名之為退。今以此三准約地位非無斯義。解行已前分未堅固。隨其所得容可退失。具有三退。初地以上盡於六地。次第修道不能俱起故。有習行及未得退。七地已上。位分未窮。有未得退。退相如是。隨所離處即是不退。然彼三退。廣分為五。就初得退。隨義分三。一是滅退。謂外凡夫所有善根。為彼邪見所斷滅故。名為滅退。二是失退。善趣之人信未成者。容可退失起二乘心。如舍利等。雖不退滅作一闡提。而菩提心不復能現名為失退。三是廢退。種性已上。或時暫起煩惱業。退廢其所習不令現前名為廢退。以此三種。通餘二退合說為五。此之五種。外凡具有。善趣信位。唯無退滅。得有餘四。以不斷善作闡提故。種性已上。無滅無失。得有餘三。初地已上。無前三種。得有餘二。七地已上。唯有未得。餘四悉無。第十地中。剋就因位。五退悉無。若望佛果。猶有未得。如前退相。隨所離處悉名不退。今諸菩薩因行窮滿。五退斯無。故雲不退。 (六十六右)若現行一分無故(文)。演祕雲。疏若現行一分無故等者。此第一師。而取次下第二師意。以與研覈。有際有徵。思之可悉(文)義蘊雲。疏若現行一分無故等者。此初師難。第二師也。言全未捨故者。此第二師解也。七地已前。第七執藏。雖暫不起。未全捨故。不名為捨。言若爾八地已去應非不退者。此第二難初師。若要無學。方捨賴耶。迴心菩薩名不退者。八地直往。既未捨賴耶。應非不退。言若爾八地等者。初師也。若八地菩薩。捨賴耶故名不退者。即初地菩薩。汝亦自許。未捨賴耶。應非不退。何故初地名證不退。已得不退。 (六十六右)以全未捨故(文)。演祕雲。疏已全未捨故者第二師答。以下合有第一師難。難雲。前七未全捨。不名捨賴耶。八地種未除。是以賴耶在。疏不言者。以第一師。於意如是故。略不具。 (六十六右)若不爾(至)不能捨阿賴耶故(文)。演祕雲。疏若爾至不能捨賴耶故者。第二師難。 (六十六右)若爾至未捨阿賴耶故(文)。演祕雲。疏若爾至未捨賴耶故者。即第一師。舉例質也。初地聖教名不退故。故知。不退不約賴耶捨不捨說。 (六十六左)三乘有學(至)以時少故(文)。義蘊雲。問。何故前唯會二乘金剛心。此中通會三乘。答。前是通文。其第二師。不約斷種名捨賴耶。即八地已捨故。不說大乘金剛心。今此唯是第一師義。要斷煩惱種盡。方捨賴耶故。通會二乘金剛心位也。 (六十七左)十地論第十(至)乃至廣說(文)。十地論第十(十三紙右)義林章雲。八地已上。無勉勵修。任運空中起有勝行。真俗二識恆俱合緣(文)法花攝釋第二雲。問。按十地論雲。八地菩薩耽寂滅酒。十方諸佛。摩頂七勸。唯識亦云。於利他中。不欲行障如何今說任運而行。答。七勸有障。皆據利他不能任運。非依自利。自利實能任運進故(第七雲。又功用有二。一自利。二利他。前八地已去皆無。後八地已上猶有)又八地中有入住出勸為創入。任運據後故。十地雲。汝已經二阿僧祇已。故知創入非勸住出(文。第七雲。八地已去。雖無功用。果未滿故。有任運功用。故不同佛)智度論第十雲。如七地菩薩。欲入涅槃。爾時十方諸佛。以有手摩。其佛語曰。汝當念汝本願欲度眾生。侃法師疏雲。對十地經在第八地諸佛七勸之文。而合相違雲。十地就終雲在八地。智論剋實說七地終心。慧影解同藏俊釋。 (六十七左)剎那剎那真俗雙運以無功用故任運轉(文)。此約自利。若據利他。非無後得獨起故。淄洲雲。獨起後得智借尋伺。 (六十七左)即空方便智(至)故立大名(文)。下疏(十本)雲。所言空者。無相空理於空有行。即真觀中起於有觀。冥真俗二境。合本後二智。小用功力即能得。不同五地(文)今謂。空有真俗。同體異名。笠置引抉擇抄以為別異。此據錯本故致斯謬。 (六十八右)瑜伽四十八(至)大波羅蜜多(文)。七十八(十四紙左)全文。演祕雲。疏瑜伽四十八初劫名波羅蜜多等者。撿四十八無。七十八有。四七聲濫。撿文誤也。又解深蜜經第四亦同。經雲。雲何波羅蜜多。雲何近波羅蜜多。雲何大波羅蜜多。善男子。若諸菩薩。於無量時。修行施等。成就善法而諸煩惱猶故現行。未能制伏。然為彼伏。謂於解行地。耎中勝解轉時。是名波羅蜜多。優於無量時。修行施等。漸復增上成就善法。而諸煩惱猶故現行。然能制伏。非彼所伏。謂從初地已上。名近波羅蜜多。復於無量時。修行施等。轉復增上成就善法。一切煩惱。皆不現行。謂從八地已上。是名大波羅蜜多。釋曰。初訰有漏。去無相遠。帶相修習。由此但名波羅蜜多。次通無漏鄰無相故。而得近名。後位無相任運長時故。名為大。或言近者。近無加行。雖有兩釋。後釋為勝。所以者何。答。七地之中亦有無相。而雲何言近無相故名近耶。故後釋善(文)義蘊雲。疏近波羅蜜多者。七地已前。未能任運純無相修行猶淺。故名為近。若爾地前應亦名近。此亦不然。初劫唯有漏。但名波羅蜜。此通無漏。少分無相故。名為近。 (六十九右)勘十地地持及菩薩地等(文)。義燈四本(十四紙右)雲。本疏雲。八地已上。初一剎那。倍前二劫。第二剎那。更倍前念。要集雲。十地經雲。於一念中所起智業。比自從初發心。以來竟第七地。百分乃至非算數譬喻之所能及。准此經文。非唯一倍。今謂。此文或據別意。非必一切。如般若經以持經福。比前捨身供養佛等。百分不及一。乃至所不能及。准無著論判在地前。豈在此位。即一切行便能多倍已前行耶。第八識名總有十八。頌曰。無沒·本·宅·藏·種·無垢·持·緣·顯·現·轉·心·依·果·識·根·生·有釋曰。初無沒識者。無相論雲。一切諸種。無所隱沒故無沒也。二名本識者。謂是一切法之根本故。第三宅者。亦無相論雲。是種子之宅舍故。四藏識者。謂執藏識。即阿賴耶。五名種者。謂種子識。六無垢識者。如下引經。七名執持識。謂阿陀那識。八名緣者。辯中邊論雲。能緣事緣故。九名顯者。無相論雲。為顯五根四大等。皆於此顯也。十名現識者。楞伽經雲。諸法皆於本識上現故。十一轉者。無相論雲。與諸法為依而起故。十二名心者。謂集起義故。十三名依者。謂所知依故。十四名異者。謂異熟識也。十五名識。無相論雲。分別事識也。十六名根識者。大眾部立為根本識。十七名生者。謂化地部立名窮生死蘊。十八名有者。謂上坐部·分別說部。立為有分識。所引經論當更撿文。問。增一經中立四賴耶。何故不說解雲。彼四種名。不唯目識故。此不說。或為十九亦後不遮。准舊人釋。名有十七。一阿梨耶。此翻無沒。二阿陀那。三窮生陰識。四名了別識。五名質多。此雲心識。六意識體是意根故名識故。七第一識。從本向末數為第一。八第八識。從未向本數為第八。九種子識。十名緣識。十一根本識。十二有分識。十三果報識。十四智相識。以有解性聞熏習故。楞伽雲。一轉相識。二業相識。三智相識。十五真相識。四卷楞伽雲。真相識。即前智相。不同染法虛妄名真。十六藏識。楞伽雲。略說有三。謂真識·現識·分別識也。 (六十六)此四因中(至)捨賴耶名(文)。義蘊雲。資糧加行名勝解行地。此位煩惱未永不行故。此初因簡地前也。六地已去。六識煩惱能永伏故。言今通七識者。此約八地。煩惱不行故通七識。言第二因簡六地者。謂前六地中。未於能無相海任運而轉故。此簡也。第三簡七地者。以七地中未能一切行也。言第四簡一切地者。即簡八地已前並解行等故雲一切。 (七十左)論已得二種殊勝智故(文)。義蘊雲。疏雲即是正體後得者。准前二因。亦應合取生法二智。今取正體後得。並通生法二智故亦無失。 (七十一右)瑜伽七十八雲(文)。樞要下本(四紙右)雲。勘菩薩地少大廣行等名。解深密第三。當瑜伽第七十八雲。觀自在菩薩白佛言。世尊是諸菩薩。於諸地中所生煩惱。當知何相何失何德。善男子。無染污相。何以故。是諸菩薩。於初地中。實於一切諸法法界。已善通達。由此因緣。菩薩要知。方起煩惱。非為不知。是故說名無染污相。於自身中。不能生苦故無過失。菩薩生起如是煩惱。於有情界能斷苦因。是故彼有無量功德(文)瑜伽七十八(十五紙左)雲。世尊是諸菩薩。於諸地中所生煩惱。當知何相何失何德。善男子。無染污相。何以故。是諸菩薩。於初地中。定於一切諸法法界。已善通達。由此因緣。菩薩要知。方起煩惱。非為不知。是故說名無染污相。於自身中。不能生苦故無過失。菩薩生起如是煩惱。於有情界。能斷苦因。是故彼有無量功德。甚奇。世尊。無上菩提。乃有如是大功德利。今諸菩薩。生起煩惱。尚勝一切有情聲聞獨覺善根。何況其餘無量功德。 (七十一左)集論第七雜集十四(文)。第七(九紙右)十四(十七紙右)雲。又諸菩薩。已得諦現觀。於十地修道位。唯修所知障對治道。非煩惱障對治道。若得菩提時。頓斷煩惱障及所知障。頓成阿羅漢及如來。此諸菩薩。雖未永斷煩惱。然此煩惱。猶如咒藥所伏諸毒。不起一切煩惱過失。一切地中。如阿羅漢已斷煩惱。 (七十二左)如瑜伽論(至)煩惱有三(文)。義蘊雲。疏如瑜伽論至菩薩起煩惱有三者。一無染污相。謂要知故起。不能染污。菩薩名無染污相。二無過失。菩薩雖起煩惱。不能於菩薩自身中生苦逼惱。名無過失。三能斷苦因。菩薩生起煩惱。於諸有情。能斷苦因。煩惱為因。逼諸有情。令斷苦修善故(文)今謂。煩惱有三者。一無染污相。二過失。三功德。此依論文徵釋立為三種非。謂害伴等皮膚骨等三。 (七十三左)彼抉擇分(至)四十八說(文)。七十八(十五紙右)雲。此諸地中煩惱隨眠可有幾種。善男子。略有三種。一者害伴隨眠。謂於前五地。何以故。善男子。諸不俱生現行煩惱。是俱生煩惱現行助伴。彼於爾時永無復有。是故說名害伴隨眠。二者羸劣隨眠。謂於第六第七地中。微細現行。若修所伏不現行故。三者微細隨眠。謂於第八地已上。從此已去。一切煩惱不復現行。唯有所知障為依止故。世尊。此諸隨眠幾種粗重斷所顯示。善男子。但由二。謂由在皮粗重斷故。顯彼初二。復由在膚粗重斷故。顯彼第三。若在於骨粗重斷者。我說永離一切隨眠位在佛地。世尊。經幾不可數劫。能斷如是粗重。善男子。經於三大不可數劫。或無量劫。所謂年月半月。晝夜一時。半時須更。瞬息剎那量劫不可數故。世尊。是諸菩薩。於諸地中所生煩惱。當知。何相何失何德等。如前所引(文)菩薩地四十八(二十一紙)。 (七十三左)論然阿羅漢(至)為自內我(文)。演祕雲。論然阿羅漢至為自內我者。有義。解頌捨言。疏說釋羅漢名。此非理也。詳曰。前雖破他。今更申正理。亦何偏。豈但斥他不樹已義。又下文中。而自明捨故。今此文對破於他。申正義也不爾辨捨有重言失。 (七十四左)論然第八識(至)立種種名(文)。義燈四本(十四紙)雲。第八識名。總有十八。頌曰。無沒·本·宅·藏·種·無垢·持·緣·顯·現·轉·心·依·異·識·根·生·有·此頌出於樞要下本(四紙左)對法抄第三(九紙左)又雲。准舊人釋名有十七。一阿梨耶。此翻無沒。二阿陀那。三窮生陰識。四名了別識。五名質多。此雲心識。六意識體是意根故名識故。七第一識。從本向末數為第一。八第八識。從末向本數為第八。九種子識。十名緣識。十一根本識。十二有分識。十三果報識。十四智相識。十五真相識。即前智相。不同染法虛妄名真。十六藏識。楞伽雲。藏識海常住。十七現識。常現不斷。楞伽雲。略說有三。謂真識·現識·分別識(文)然今此中。唯舉七名。謂心·阿陀那·所知依·種子(此等諸名通一切位)阿賴耶·異熟識·無垢識。 (七十四右)攝論第一(至)種子等(文)。無性第一(十九紙右)雲。論曰。何因緣故亦說名心。由種種法熏習種子。所積集故。釋曰。由種種法者。謂由種種品類轉識所攝諸法。熏習種子者。謂所熏成功能差別。所積集者。謂雜種類。積集其中。故者即是門義依義。此則顯示心聲轉因。 (七十五右)心意識中心之心也(文)。六十三雲。此中諸識。皆名心意識。若就最勝。阿賴耶識名心。由此識能集聚一切法種子故。 (七十五右)攝論等雲(至)不可得故(文)。無性論第一(十九右)雲。論曰。心體第三。若離阿賴耶識無別可得。是故成就阿賴耶識以為心體。由此為種子。意及識轉。釋曰。心體第三。若離阿賴耶識無別可得者。謂如意聲說染污意無間滅。意識聲則說六種轉識。如是心聲。離彼二種無體可得。非無有體而有能詮。亦非異門。意識二聲。所詮異故。此中體聲意取所詮。是故成就阿賴耶識等者顯阿賴耶識是心聲所詮。道理決定(文)義蘊雲。從識意心為次第也。 (七十五右)對法第二亦有心義(文)。第二(五紙右)雲。心者謂蘊界處習氣所熏一切種子。阿賴耶識亦名異熟識。亦名阿陀那識。以能積集識習氣故。習氣者。謂由現行蘊等。令彼種子皆得增益。一切種子識者。謂能生蘊等諸法種子所積集故。阿賴耶識者。謂能攝藏諸法種子故。又諸有情取為我故。異熟識者。先業所生故。阿那識者。謂能數數令生相續持諸根等。令不壞故(文)演祕雲。疏對法第二亦有心義等者。按彼論雲。心者謂蘊處界習氣所熏一切種子。詳曰。觀彼論意。亦以積集而明心義。舉彼三科所熏習氣。顯彼能集識為心。此論亦唯以積集義而明心也。下文方以積集·集起二義解心(文)今謂。第二(五紙左)雲。又言。心者謂能積集一切法習氣故(文)此中正取積集。以種子識取能生義故。如下疏辨。義蘊雲。疏對法第二至據一邊說者。攝論中。以積集·生起二義名心。對法論中。但雲積集不說生起故。雲一邊。有雲對法取緣慮義名心是一邊者非也(已上)今謂。演祕義蘊會釋二論別者。並不允當。疏唯雲攝法異。何關二一義有具略。今論全同攝論。世親無性釋亦大同。然依攝論。唯局七轉熏習。對法廣通蘊處界法。此言攝法大異。 (七十五左)攝論第一雲為取所依(文)。無性第一(十三紙左)義蘊雲。攝論第一雲。為取所依等者。世親攝論雲。當知。於六趣生死。既雲六趣故不通聖。無性論雲。識自體與取為依。此約與煩惱種現為依。亦通聖。此即同下解阿陀那識甚深細中。執取結生相續一義。亦是約凡夫說。 (七十五左)雜集論等第七十六解深密(文)。雜集第二(五紙右)七十六(初紙)解深蜜經第一(十六右)。 (七十五左)至下自知(文)。下者即第四卷(十七紙)。 (七十五左)即攝論第一(至)之別名也(文)。演祕雲。論或名所知依等者。按攝論雲。唯大乘中處處見說。謂阿賴耶識說名所知依體。依他·遍計·圓成實等三種自性。說名所知相。無性釋雲。所應可知故名所知。依謂所依。此所依聲。簡取能依雜染清淨諸有為法。不取無為。由彼無有所依義故。所依即是阿賴耶識。是彼因故。能引彼故(文)演祕所引無性論第一(四紙右)意所知之名。難局染淨依他。若世親論通遍等三性。此論亦同。各據一義。並不相違。 (七十五左)中邊雲(至)此識有(文)。新論上卷(二紙左)。 (七十六右)雜集第二瑜伽七十三(文)。演祕雲。論或亦種子識者。對法第二(五右)亦云。一切種子識者。謂能生蘊等諸法種子所積集故。大論亦同。 (七十六右)論此等諸名通一切位(文)。義蘊雲。問。此中阿陀那識。准下解雲。執持種子執受根身。執取結生相續。具此三義名阿陀那。至無漏位既不結生。如何此名通一切位。答。雖闕一義。仍有二義故是通名。問。既爾賴耶八地。唯闕執藏一義。應當不捨藏名。佛果既有能藏。藏名亦應通佛。答。約緣縛義。不被他執。即名為捨阿陀那識自體。結生相續。不約他緣故。此名不捨。問。執不執別。闕一義齊。入八地時何不俱捨。答。執藏過失重。闕一捨藏名。結生不縛他。設除名不捨。又八地已上。變易身相續。成佛已去。無漏相續。三義具足。故阿陀耶識。亦是通名。前解為勝。 (七十六右)寶性論等眾名如別抄說(文)。寶性論等眾名如別抄者。對法抄第三(九紙左)舉本識十八名頌廣為分別是也。 (七十六左)能藏所藏執藏義(文)。義燈四本(十六右)雲。論或名阿賴耶等。本雲。但有能藏雜染及我見執。不說為染熏習所藏。不通果位。無熏習故。能緣執藏。雖無我執。平等智緣。亦通果位。所以但簡我執執藏故。論雲。非無學位·不退菩薩。有雜染法執藏義故。執者緣執·妄執。俱名為執。如言執受。執言通故。不唯妄執故。但簡染。不爾但應雲非無學位·不退菩薩。有執藏義。何須說雲有雜染法執藏義故。故但說二。如下釋頌。初約一義名阿賴耶後更義釋。具足三義。不雲唯以二義解藏。不違諸論。若如諸釋。不假別文。即此論文可具三藏。即我見愛緣執我邊。是我愛執藏義。即能熏彼是所藏義。不可取藏雜染品法。即是染法能藏之義。以攝大乘釋雜染者。是諸轉識非阿賴耶。然此捨名。唯約緣縛斷伏盡位。名之為捨。非捨能藏所藏之義。以雜染言。有漏三性皆名雜染。通於二障。無文唯說是所知障。八地已去。五七有漏。猶得現行能熏第八相見二分。具能所藏。但無我執。即名為捨。故前文雲。雖未斷盡異熟識中煩惱種子。而緣此識。我見愛等不復執藏為自內我。由斯永捨阿賴耶名。不言能藏所藏並無。方名為捨。問。何故不同阿陀那名失一之時。而名不捨。答。此約緣縛義。彼約自性義。若無我執。對能緣縛捨賴耶名。雖無結生。猶執根種。陀那不失。 (七十六左)始終為論(文)演祕雲。疏始終而論等者。凡始佛終(文)義蘊雲。疏始終為論此為所藏不通無漏者。此識所藏有其二義。一被他熏故。二被他執故。若至佛果。不熏不執故。為所藏不通無漏。若約能藏亦通無漏。 (七十六左)此中名藏不取能藏(文)。演祕雲。疏此中名藏不取能藏等者。不取染法以為能藏意明。不取八為所藏染法能藏。唯因等者。釋所以也。此文即以執藏能藏二義釋藏(文)今謂。演祕不允。義蘊雲。疏此中名藏故不取能藏等者。論中只言攝藏一切雜染品法。即是本識為能藏。不取雜染七識為能藏也。何故不取耶。答。此唯因中以得其名。不同第八為能藏。亦通果故。由此論中但說二義。不說第八為雜染所藏。問。我見愛等執藏為我。亦唯在因不通無漏。何故說藏此中棄捨唯在執藏。唯在因過重遍說。又解。此雲不取能藏者。不取第八識為能藏也。何以然者。此中雲唯說因中八地已前。其名者唯是執藏故。不取此識為能藏也。雖有此理。准疏結雲故略不論染為能藏義。即前解為正。釋意。論中唯有能藏執藏二義。闕所藏義。即是略不說染為能藏也。 (七十七右)初師第三隨理應說(文)。義蘊雲。論雲非無學位不退菩薩者。初師不退。唯取漸悟。第三師通取十地故。言隨應。 (七十七左)種子生現(至)以此文證(文)。義蘊雲。若許種現同時。即金剛心起。明來暗除。種現俱捨。何故此雲此名唯在諸菩薩位非如來地。此金剛心既是菩薩。明知。唯捨種子未捨現行。又觀此文。唯證金剛心是有漏。不證種現異時。設唯除佛。何廢種現同時。 (七十八右)如佛地論第三四等諸諍中說(文)。第三(十三紙右)第四(初四)。 (七十八左)七地已前緣阿賴耶(文)。義蘊雲。問。平等性智正起之時。即不執藏。如何此智得緣賴耶。答。智雖不執。名未捨故。設暫不執未畢竟故。緣彼位故。 (七十九右)如上下會(文)。上者第一卷。下者第七卷。樞要雲。依無相論同性經。無垢識是自性識心。則真如理。故知。無垢通二種也。 (七十九左)是無漏故(文)。演祕雲。疏是無漏涅槃者。疏脫如字。應雲如涅槃等。 (七十九左)論如來無垢識等(文)。演祕雲。論如來無垢識等者。有義。今頌意者。證第八識在如來地名無垢識。詳曰。證無垢識名之所從。通疏有義合為三釋。優劣思之。 (八十右)攝論第二(至)阿賴耶識為性(文)。演祕雲。疏阿賴為性者。按彼論雲。如是所知依。說阿賴耶識為性。阿陀那識為性。心為性。阿賴耶為性。根本識為性。窮生死蘊為性。釋曰。彼論廣明阿賴耶識。至窮生死蘊六識之名為所知依體。所以一一皆言為性。疏意牒彼後三之名以為問也。餘文同來。以上三名。前已列竟。不在問限。 (八十右)此末一名(至)有識言故(文)。初具言阿賴耶識末唯言阿賴耶有何別者。此文意。謂末阿賴耶。是阿含中四阿賴耶。彼經唯言阿賴耶無有識言故。故攝論中。亦唯言阿賴耶。 (八十右)此等在後證中說故(文)。大眾部計根本識。上座部有分識。化地部窮生死蘊。有部四阿賴耶。彼宗皆為六識。今大乘中。為第八之異名。此等諸名。在後證中。所以略而不論。 (八十右)解通名中心等通故(文)。上雲此等諸名通一切位。此文中等。等取諸名故。更不顯。又下論(十五紙左)雲。心等通故隨義應說。 (八十左)有漏二位名最初捨故(文)。義蘊雲。有漏二位名。即是賴耶異熟。賴耶初名二義者。一謂過重。二位初捨。 (八十左)若據異熟(至)阿賴耶同(文)。義蘊雲。此中賴耶言阿羅漢位捨者。據捨能緣縛也。若異熟識亦約捨縛名捨。即與賴耶同時而捨。由約捨體故前後別。問。何故異熟不約捨縛賴耶即然。答。賴耶從縛立名故據縛。異熟體是無記故約捨體。 (八十一右)將得菩提捨異熟名(文)。准十(八紙)二說。得通成就。捨通正已。至下可知。 (八十一右)然准下說此為二義(文)。第十論(八紙右)雲。有義。所餘有漏法種。及劣無漏。金剛喻定現在前時。皆已棄捨。與二障種俱時捨故(文)疏雲。論有義所餘至俱時捨故。述曰。第一師前捨。與二障種俱時捨故。由有二種。有餘有漏及劣無漏。種既已餘有漏法及劣無漏。如何得在。又種生現。既俱時生。種隨障亡。已現如何猶有。又三惡趣果。與惑業俱亡。何故餘有漏法。不隨惑俱捨。有漏既前捨及劣無漏亦應然。由此理故。金剛道生。有漏等滅。如明與闇不俱時生。此師意說。金剛心中已得鏡智。仍未名佛。未起解脫道證於滅故。諸無漏初起。鄰近有漏未名為佛。如見道捨惡趣因果同時。此師之意。即說粗重無間道生捨。解脫道生但為證滅(文)論雲。有義。爾時猶未捨彼。與無間道不相違故。菩薩應無生死法故。此位應無所熏識。住無間道。應名佛故。後解脫道應無用故(文)疏雲。論有義爾時至應無用故。述曰。第二師說。金剛心生。猶未捨彼。猶餘有漏與無間道不相違故。粗重違轉依。豈違無間道。又金剛心。即劣無漏。如何此位。劣無漏已無。又若此位彼已捨者。菩薩應無諸生死法。生死法者。謂有漏法。誰言。菩薩生死法無。生死法無。何名菩薩。又無有漏。應無所熏識。非善無漏可所熏故。若此位菩薩。已無所熏識。即住無間道應名為佛。若此位已名佛。解脫道生。應無有用。解脫道生。證極殊勝轉依圓滿。無所熏識故無生死法。無劣無漏能斷粗重。與無間道別。如前已論故。無間道非佛。解脫道名佛。汝今既金剛心已有是事。用解脫道。何為次解。前師之理雲。若由二障種有餘有漏等。所以二乘菩薩。非無漏圓。以所知障種有故等者。今難雲。應由無漏未滿足有漏猶在故不名佛。此無間道位已無有漏。無漏圓生。何不名佛。又種生現。必俱時生。如何種亡其現猶有。誰言。此位餘有漏等其種亡。已我若種·現異時。可如所難我亦種·現同時。但不違無間道故。所以不與無間俱時捨故。汝所難非預我意。由種·現異時。前已破故。此中不說。此師意亦種·現同時。若亦說者。應成三說。今此許熏。明種生現同時。金剛心中猶有熏故。又三惡趣果。與業惑俱亡。如何此位斷有前後者。前十一障中。已言粗重。違解脫道。即惡趣果與惑滅異時。何得今時率情為難(文)論雲。由此應知。餘有漏等。解脫道起。方棄捨之。第八淨識非彼依故(文)下疏(三十四紙右)雲。然此二師俱不違理。義燈四本(十七紙右)雲。准有二師。且言得者。准薩婆多自有二說。一雲體別。以初得名得。後名成就。若爾何不立成就耶。答。以得類故。不立成就為不相應。二雲。得與成就。體是其一。初得名得。得已相續名為成就。或未來名得。現過名成。若大乘師。雖無別文。准瑜伽論。得獲·成就。體一名別。釋此將得有二師。一雲。因果別時。即下論引無種已生之師計也。以果與無間道俱生。因在滅相。釋將得言如疏。二雲。因果同時。俱與無間同時生滅。準此二師。各分為二。一無間道捨。一解脫道捨。合成四釋。 (八十一右)一雲種生現同時(文)。演祕雲。疏一雲種生現同時等者。餘染種等。無間道起。彼已捨矣。第八種現。金剛心俱。異熟無記容俱無失(文)十末(三十三紙左)雲。由種現異時前已破故。此中不說。此師意。亦種現同時。若亦說者。應成三說。守千雲。燈為四義者。以義加一。論中無也。 (八十一右)如世第一法捨異生性(文)。義蘊雲。如薩婆多。異生性。得與世第一法俱時捨。猶如怨名世第一法捨。異生性亦是正捨名捨。今此師。異熟識現行種子。得與金剛心俱。亦是正捨名捨。其二障種。金剛心生即已捨訖。有雲。此師異熟識種。與煩惱同捨。金剛心中唯有現行者。其理不然。若許爾者。與異時義。復有何別。此護法師。種與現行俱起和合。故彼釋非。 (八十一右)得與成就既無差別(文)。義蘊雲。此師。金剛心中鏡智雖起。未圓滿故不名成就。至解脫道圓滿成就。得與成就。既無別故。金剛心名為將得。未正得也。未圓滿故。亦有疏本雲。得已成就。既無差別。即金剛心得解脫道名得已。得已即是成就故雲無別。此雖易解。然多本皆雲得與也。 (八十一右)菩提將成熟故名為將得(文)。演祕雲。疏菩提將成就等者。意遮外難。外難意雲。若無間道捨異熟識。此時何為不名為佛。故約成就以釋彼疑。彼時初得未圓滿成。不名為佛。 (八十一左)其種生現異時同前初師(文)。演祕雲。疏種生現異時同前初師者。問。初師。種·現而得俱時。今此不爾。何得同初。答。取無間道有異熟識少爾同也不言種·現俱名為同。若種·現俱。即不得言種·現異時。 T67036301.GIF 義翼意。謂因果異時。以集論無種已上文為證。彼論金剛心中。分前後念。初念名方便道。後念名無間道。 (八十二右)如抉擇分有餘依地(文)。八十(十七紙右)。 (八十二右)彼答依盡真如為論(文)。義蘊雲。彼抉擇分。答佛及聲聞無餘不別者。不別有二義。一苦依盡不別。二所顯真如不別。此合為文故。雲依盡真如。非謂灰身滅智佛亦同也。有疏本雲彼苦依盡者。理雖可通。不如彼答雲。 (八十三右)謂自相(至)次前已說(文)。義蘊雲。此雲三門。雖因果不同。次前已說故今不論。問。前何處說。答。言無垢識最極清淨。諸無漏法所依止故。即自相門。言此名唯在如來地有。即果相門。言無垢識體無有捨時。即斷捨門。此之三門因果別相。如理應思之。 (八十三右)有言有漏(至)二及後一(文)。義蘊雲。此意說佛果三門竟。是無漏論中。既雲有漏。即以簡之故更不說。若爾即性俱境等果亦無漏。一有漏言。皆已簡訖。更何須簡。故疏中前解為勝。 (八十三右)其因相(至)故此不說(文)。義蘊雲。問。因中第八能持染淨一切種子。果位唯持淨種。因果既深。何故不說。答。染淨雖別。持種義同故不須簡。問。染淨各別。持種義同故不簡者。亦應因中緣境狹。果中雖通緣。緣境義同。何須對簡。心所多少。相應既等。例亦應然。答。理且不齊。緣境相應。此之二門。果寬因狹。若不對辨。恐果同因。故須料簡。所持種子。果少因多。故即不說。又解。欲顯如來能遍知故。欲顯佛果功德勝故。由此重說。緣境相應。如來既不受熏。持種之功不顯。由此不簡因相。 (八十三左)然受相應(至)標舉簡(文)。義蘊雲。問。捨受通因果。恐濫須簡之。持種果因通有濫。何不簡。答。佛果第八。既唯善性。遍緣諸境。善七俱。皆同無漏六識若不簡之。恐同於彼。亦與樂相應。故今標舉。無漏第八。決定不持諸雜種既無濫故不簡也。 (八十五右)論無散動故(文)。義燈四本(十七紙左)雲。論無散動故。明佛果無尋伺。西明雲。問。八地已上無分別智。豈不發業耶。解雲。無分別智。有其二種。一獨行。二與後得俱。前不發業。唯緣真故。後即發業。與尋伺俱。又解。後得有二種。一與根本俱。一別頭起。初不發業。無分別故。後可發業。雖有二解。前解為勝。今謂不爾。尋伺既與根本智俱。雲何根本不名分別。又若尋伺與無分別同親緣如。不得名思惟真如。若不與同緣。豈王與所不全同緣耶。餘心所亦應不與同緣真如。餘若不然。尋伺何爾。故後說正。與根本俱。必無尋伺。西明雲。若其不許根本智俱後得正智。與尋伺並。如金剛定。必二智俱。豈於此時不起言說。言說必假尋伺為因。若不起說。即此菩薩不及於前。雲何剎那轉增勝耶。今謂。雖許金剛定位起說增進。不必要與尋伺相應。何者。金剛喻定依第四定。尋伺初靜。豈下地心所與上心王相應耶。若爾便與雜集第五相應品違。又同分界地相應。非異分界地。如欲界色無色界不相應。初靜慮第二靜慮不相應。今為二解。一雲。於藥病未知據已前說。此位雲等覺故不假尋伺。一雲。金剛定前起於尋伺。觀藥病等擊發語言。即入此定故。雖在定而能說法。方便雖屬於前。正說法時。在金剛定能令增進。何所相違。此解為正。 (八十五左)下不定中自當解釋(文)。如下第七明四不定。 (八十六右)便違十地等說(文)。十地論十二(二十四紙右)雲。佛子。是菩薩通達如是智惠。順如來身口意業。不捨菩薩三昧力。能見諸佛勤心供養。於一一劫中。以一切種供具上上。供養無量諸佛。而能具受諸佛神力所加。轉復明勝。 (八十六右)如佛地論說(文)。論四(十四右)雲。無動搖者。由此鏡智依緣法界。窮生死際。恆常隨遂。相續無斷故無動搖。此義意言。大圓鏡智。永離一切分別動搖。一得已後。盡未來際。相續無斷。其餘三智。雖無妄計而無執作意分別。證得已後。或行不行。非不動搖。 (八十六右)或說通四(至)通此地故(文)。義蘊雲。此師意說。此十地中。皆有遊觀無漏。故知。十地皆有鏡智。以鏡智中遊觀故。言色界六地者。謂四根一中間一未至也。言中間者。即大梵王天。何名中間。在有尋有伺上。無尋無伺下故名中間問。四禪皆有近分。如何唯一未至耶。答。唯取初禪近分。最初得故。所以偏說。 (八十六左)多依天住(至)第四靜慮(文)。瑜伽三十八(二紙左)雲。由諸如來多住無上無等三住。謂聖住天住梵住故。名住最勝。當知。此中空無願無相住及滅盡定住。是名聖住。四種靜慮四無色定。是名天住。四種無量。是名梵住。於此三住中。如來多住四最勝住。謂於聖住中。多住空住滅盡定住。於天住中。多住無動第四靜慮住。於梵住中多住大悲住。由是如來晝夜六時。晝三夜三。常以佛眼。觀察世間。誰增誰減。我應令誰未起善根而種善根。廣說乃至我應令誰建立最勝阿羅漢果。又諸如來所依最勝故。名大人夫。正行最勝故。名大悲者(文)義蘊雲。疏多依天住者。佛果功德。多依此天而住故。以第四禪為天住。有雲無住者非也(文)今謂。天住之稱。雖通色無色。而佛天住。多在第四靜慮。如瑜伽說。地持亦同。 (八十六左)如集論第七雜集十四說(文)。集論第七(七紙右)雜集十四(十一紙右)雲。雲何引發如是等功德。謂依止清淨四靜慮。若外道若聲聞若菩薩等。引發四無量五神通。多分依止邊際第四靜慮。若聲聞若菩薩若如來等。引發所餘功德。何因引發如是功德。謂依止靜慮數數思惟。隨所建立法故。此中顯示。如是等功德。引發所依止。能引發補特伽羅。能引發方便。 (八十六左)色界有遍緣(至)無色界故(文)。義蘊雲。色界定惠均等故言遍緣。無色惠劣故緣不遍。又色界心通緣心色故言遍緣。無色不緣色等故不說遍。今欲明鏡智能現一切影像故。取遍緣心也。 (八十六左)非無色故(至)遍緣一切(文)。演祕雲。疏非無色界至緣一切者。不能具緣色心心所及下地等。此不盡理。聖教有說無色界心了一切故。故第二雲。不能唸唸遍緣一切。此釋為勝。 (八十六左)六十三說(文)。六十三(十二紙右)雲。又諸轉識。或於一時。一切唯與樂受相應。俱有而轉。或於一時亦有苦受。或於一時亦有不苦不樂等相應俱轉。阿賴耶識相應受。於一切時。唯是不苦不樂。唯是異熟生。此於一切識流轉時。或樂俱行或苦俱行。或非苦樂俱行位中。恆相續流。乃至命終。無有斷絕。所餘三受。當知思惟之所引發。非是俱生。時時作意引發現前。彼俱生受極微細故。難可分別。 (八十七右)此言三受(至)謂餘中者(文)。義蘊雲。此六十三。言於三受位俱行不絕者。謂識餘中三受也。第八捨受與彼俱行。即顯第八於三界中唯捨受俱也。 (八十七右)此三說中第一解勝(文)。義燈四本(十九紙右)雲。論亦捨受俱。本疏三釋。初釋為勝。餘地雖不起。如見道等亦得令增。西明要集取第三說。不同見道。見道後起故可得增。佛果不增。今謂不爾。本疏不雲佛果更增故諸地有。如見無漏雖遍五地。大乘唯依第四定起。後亦不重起餘無漏。鏡智亦爾。無無間道。但令彼增。佛位不起故第一勝。 (八十七左)如三類邊所有等智(文)。等智者。諸雲世俗智。等智者。雜心論六(初紙左)雲。等者多受俗數。謂男女長短等故說等智(等者眾事聚會義也文)有雲。十智平等悉皆智惠故雲等智者。可笑之最矣。如下義演(八之末下三十四紙左)釋等智名亦有謬錯至下當辨。三類智邊俗智。具如俱捨二十六及光寶抄。又如下疏七末(八十紙右)義燈六本(十七紙左)意。謂大乘修道位中。起世俗智。不同有部等畢竟不生。具如下辨。演祕雲。疏必不現起如三類邊所有等智者。此以有宗等智為喻。三類智者。謂苦集滅三諦類智。起此類智。現觀後已而能兼修有漏知苦斷集證滅所有俗智。即此俗智。因此三類智現觀後邊而修習故。名現觀。故俱捨論二十六雲。唯苦集滅三類智時。能兼修未來現觀邊俗智。於一一諦現觀後邊。方能兼修。故立斯號。問。道類智時何不兼修智。答。以世俗智無始時來。數曾知苦斷集證滅。三類亦爾。事業同故。所以兼修。又苦等三。遍知斷證故得兼修。道智不爾。道理現觀而唯無漏。無始未起。又未遍修故除道智。故俱捨雲。曾於道無事現觀故。又必無於道遍事現觀故。謂於苦集滅可遍知斷證。問。修道煩惱及所顯滅猶未斷證。雲何得言遍知斷證。答。當自諦。下智等皆遍故。俱捨雲。雖集滅邊未遍斷證。而於當位斷證已周。問。道何不爾。答。以道無此遍事觀故。又修不遍。如六種性入見道時。修當自性不能修餘故。俱捨雲。道則不然。種性多故。問。所修俗智後起不耶。答。准有宗義。畢竟不起。正立見道無容而起。得勝捨劣後亦不起故。俱捨雲。此世俗智。是不生法。於一切時無容起故。問。此所修智。已前起不。若言起者。雲何論雲兼修未來觀現俗智。若未曾起。復如何雲與三類智知斷證同故兼修耶。答。未曾起。據彼同類已前起者。名為同也。問。彼曾起者此時修不。答。據實亦修。以非希奇故論不說。如俱捨鈔廣分別之(文)義蘊雲。疏如三類邊所有等智者。此以薩婆多三類邊智。以說九地鏡智也。言三類者。謂苦類智·集類智·滅類智也。言邊所有等智者。彼師說。見道已前有漏心中六行伏惑作四諦觀。知苦斷集證滅。此有漏知。至見道中。由無漏現觀三類智後邊勢力。修有漏三世俗智。功能增長說為現觀三類邊智也。此邊等智。未來雖有畢不生。餘之九地鏡智亦同。問。無漏位中作四諦觀。何故唯言三類智耶。答。世俗事觀之中。而起遍能知苦斷集證滅等智。由此三類兼修。時不兼修也。故俱捨雲。曾於道無事現觀故。又必無於道遍知事現觀故。於苦集滅可遍知斷證也。又道唯無漏。世俗之智未得其名故不修耳。問。修道惑滅猶未斷證。雲何言遍。答。自諦之下能遍斷證。非修道。問。有宗既無種子。無漏現觀俗智。無由現行。所言修者。為修何法。答。彼宗法來之法。皆有實得。唯修此得。非現行也。疏意深遠道理難窮。□以愚情敢量玄旨。因技謮課此庸虛。諸有哲人無為誚也。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十六終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十七(四本之一) (初紙右)如斷常中言阿賴耶等(文)。義蘊雲。此意說。此論上下問中所牒識名其例不定。今言斷常者。即前因果譬喻門中。問雲。阿賴耶識為斷為常。此唯取修名。從因為問。復言至轉位。即通二乘十地菩薩。為論者。此說斷捨門也。彼徵問雲。此識無始恆轉如流。乃至何位當究竟捨。以彼兼問捨異熟識故通二乘十地菩薩。問。何以得知。兼問異熟。答。前解捨雲。異熟識體菩薩將得菩提時捨。聲聞獨覺入無餘依涅槃時捨。由此疏雲通二乘等。今此中間第八說乃說通名。故知上下非一向依此體例。 (初紙左)此顯依初捨為名(文)。演祕雲。疏此顯依初至通諸位者。此者即比斷常位名。彼者比彼至轉依位及第八號。 (初紙左)又准下(至)不唯在色(文)。義蘊雲。謂薩婆多五蘊是真愛著處。即是賴耶故。離色中五蘊之外無別賴耶。由此問。今雲何應知。離眼等識者亦等於色。 (二紙右)是離共許五取蘊外無別有體(文)。演祕雲。疏是離共許五取蘊外無別有體者。指彼心所色不相應。此等即是兩家共許五蘊中攝。 (二紙右)此識離蘊不共許故(文)。演祕雲。疏此離識蘊不共許故者。此者即比第八識也。共許蘊外而別有體。名之為離。非他許。之名不共也。 (三紙右)此簡小乘(至)是大乘故(文)。對法抄一上(十八左)雲。大乘之名義通三藏。阿毘達磨名貫二乘。故天親言。為簡聲聞阿毘達磨復舉大乘。又雲。為簡大乘餘藏復言阿毘達磨。此持業釋。阿毘達磨即大乘故。天親又言。為顯通名故言大乘。為顯別名故舉阿毘達磨大乘是總。阿毘達磨唯此別名。大乘之阿毘達磨。依主釋也。 (三紙右)阿毘達磨及契經言(文)。對法抄一上(十六紙左)雲。阿毘達磨者。俱捨論可名為對法。彼雲。此能對向或能對觀。若法相法通四聖諦。若勝義法唯是涅槃。婆沙第一十二大論師二十四復次。乃至若依諸文有四十一釋。恐厭文煩故略應止。雖種種釋對法名等。然觀天親說此名立。法但是教。四皆是然。法體即對。數伏通故。今此亦爾。根本佛教名阿毘達磨。故多在教。不在餘三。由義包含故存梵語。不可但以對法為名。無性解雲。擇法因故。或共了故。阿毘達磨想為標幟。即無漏惠等亦名對法。依此為問。法與有法二義齊對。何故唯以對法為名。曾不說名為對有法。此義不同。因明所說能持自相稱之為法。有體無體有為無為自性差別。皆得法名。軌生物解。名為有法。皆於有體有為差別標有法稱。法義既通。標名對法。有法義局不立對名。此依前解。又此法者軌則儀式刊定正邪。體唯聖教。此數能對理等刊定名為對法。有法之義乘刊定等。故不對立。由此一切經論之首標對法名。非對有法。具如俱捨光寶記中釋。契經者。如常所明。具如十二分章。 (三紙右)不言對有法(至)不應為難(文)。俱捨光記一(二十八紙右)雲。問。何故言對法不言對有法。若依梵音何故言阿毘達磨。解雲。法是諸法共相。凡生勝解。有法是諸法自相。凡聖常緣。不生勝解故。言對法不言對有法。然論且約能持釋法。此法有法如因明中釋(文)義蘊雲。疏不言對有法等者。阿毘達磨此雲對法。若順因明前陳所別名有法。後陳能別名法。由此難雲。何故不言對有法而言對法也。答曰。具軌持非有法也。前陳名自性。唯有持義。後陳名差別。兼有軌義。今言對法顯得二義。故不言對有法(文)瑜伽倫記十三下(三紙右)雲。梵語陀羅唐名持義。梵語達磨亦是持義。能持故名法。又十七上(二十四紙左)雲。如言達磨名法。若言達彌即名有法(文)因明疏雲。第二自性亦名有法。差別亦名法者。法有二義。一能持自體。二軌生他解。故諸論雲。法謂軌持。前持自體一切皆通。後軌生解要有屈曲。初之所陳前未有說。逕廷持體未有屈曲生他異解。後之所陳前已有說。可以後說分別前說。方有屈曲生他異解。其異解生唯待後說。故初所陳唯具一義。能持自體義。不殊勝不得法名。後之所陳具足兩義。能持復軌義殊勝故獨得法名。前之所陳能有後法。復名有法。 (三紙右)義准因明(至)不定故(文)。因明疏雲。難次名雲。若具一義得有法名。若具二義但名法者。如即此師立我是思。何故思唯一義乃名為法。我具二義得有法名。釋次難言。先陳有法立敵無違。此上別義兩家乘競。之義彼此相違。可生軌解。名之為法。非所諍競。彼此無軌。逕廷自體無別軌解。但名有法。談其實理。先陳後說皆具二義。依其增勝論與別名。故前陳者名有法。後陳者名法。故理門論雲。觀所成故立法有法非德有德。法與有法一切不定。但先陳皆有法。後說皆名法。觀所立故非如勝論德及有德一切決定。又雲。二者先後於總聚中。言先陳者名為自性。言後說者名為差別。以後所陳分別前。故佛地論雲。彼因明論自相共相與此有異。彼說。諸法各別局附自性名為自相。貫通他上如縷貫華名為共相。故依於此聲等局體名為自性。無常貫他名為差別。得名不定。若立五蘊一切無我。五蘊名為自性。我無我等名為差別。若說我是思。思為差別。我為自性。是故不定。 (三紙右)論無始時來界(至)及涅槃證得(文)。攝大乘論明十殊勝。引用此文。證阿賴耶識名所知依。此論亦同。然寶性論謂之如來藏性。改界為性。偈雲無始世來性。一說勒那磨提翻譯謬也。然最勝經疏及惠日論會雲。寶性據迷悟依。攝論據流轉依。各據一義。非譯者謬。 (三紙左)世親攝論第一(文)。第一(十二右)雲。謂薄伽梵於阿毘達磨大乘經伽他中說。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釋曰。此中能證阿賴耶識其體定是阿賴耶識。阿笈摩者。謂薄伽梵。即初所說阿毘達磨大乘經中。說如是頌。界者謂因。是一切法等所依止。現見世間於金礦等說界名故。由此是因故一切法等所依止。因體即是所依止義。由此有者。由一切法等所依有。諸趣者。於生死中所有諸趣。趣者謂異熟果。由此果故。或是頑愚瘖啞種類。或有勢力能了善說惡說法義。或能證得上勝證得。又為煩惱所依止性。由此故有猛利煩惱長時煩惱。如是四種異熟差別所依止故。無有堪能。應知翻此名有堪能。非唯諸趣由此而有。亦由此故證得涅槃。要由有離染方得涅槃故。 (四紙右)言界者(至)是種子識(文)。今謂。有人分三義別。於中第三種義者。若為種族為種類。如俱捨辨。此即因義。差別義也。今取種子識即是因義與第一。同論雲因是種子識是也。有人分第一因第三種者非也。演祕雲。有雲。界有三義。一者因義。二是性義。三者種也。今依因義以釋界言。疏唯取種。今取現行。與所得種體不異。故說現親生名之為因。現識亦名種子識故。因相唯取現行識故。故下依用但說現依不說種也。詳曰。界若現識即依無別。論主何故別解二耶。界置親生諸法之言。依不雲耶。夫言親者。是因緣義。現八如何能為因緣。不能熏故。又現與種雖不名異亦不得一。一既不成。取種何失。又前因相亦非唯現。又義不同。不可為證。既有多違。今還依疏。世親攝論雲。界者謂因。無性論雲。界者因也。即種子也。 (四紙左)言諸法者(至)牒下一切(文)。俱捨光記一(六紙左)雲。種類數多故言一切(寶疏初解全同)染污無知種類非多。故但言諸。或一切與諸眼目異名。或一切與諸雖眼目異名。此中且以一切為寬。諸言是狹。乃至廣說。 (五紙右)現執持諸法識(文)世親論雲。一切法等所依止。因體即是所依止義。無性論雲。一切法等所依者。能任持故。非因性故能任持義。是所依義。非因性義。所依能依性各異故。若不爾者界聲已了。何假餘言。 (六紙左)論末那意識(至)依俱有根(文)。義燈雲。論末那意識轉識攝故等。此量以先成第六有別俱有依者。應有不定過。解雲。不然。以自許七有別依根無不定過。為除他疑故成第七有別俱有依。作量可知。此量應有有法不極成。答。前成第六有別依根。即是意根。意根即第七。故無此過。要集雲。成第六對小乘說。成第七對大乘說。故有法成。今謂。不爾。若不對小成七有依他。作不定過如何違。故亦對小。有雲。量有法差別相違。雲第七不用第八為俱有別依。轉識攝故。如眼等識。此亦不然。他許五識所依各別不唯是一。若不如是如極成五識。隨舉一量時應有法差別相違過。以餘所依非此依故。有人作比量相違雲。不用第八為別依。自非異熟故。若爾五識亦同此過。非唯異熟。故要集為作相違決定雲。第七必用第八為俱有依。恆行心品攝。非識故。如第八五數。此亦不爾。夫言決定因喻兩許。可成決定。若對小乘第八他無。何成決定。又亦名意識持業釋名。又心意識亦八通名。今言非識即不成因。應如前辨。 (六紙左)此所隨一(文)。演祕雲。疏此所隨一者。若未成末那。用轉識因因中便有所緣隨一二不成過。或所字錯應為因字。前解為正。以末那識他不許故。故有二過(文)義蘊雲。疏此所隨一者。今成末那。以轉識攝為因。因有二過。一者所依不成。有法末那他宗不許。是故此因無所依也。二者隨一不成。不許末那是轉識攝。他隨一也。今合為文。言所隨一。有本雲此他隨一者。雖顯過不遍其文易解。將為正也。 (七紙右)或若不爾(至)有不定過(文)。演祕雲。疏或若不爾至有不定過等者。詳曰。此乃深防迷因明者。恐見前因有識言故輒為不定。又真實理八有此依。因而立之。理實前因無不定過。因中說雲轉識攝故(文)義蘊雲。疏或若不爾前言末那至有不定過者。問。前成末那轉識攝因。論自明說。既於第八不轉不成何定。答恐他亦以第八是轉識攝。故此遮之。又論中雖言轉識攝故。亦得以是識識性故為因。此於第八既有。故成不定過也。   (七紙左)解有趣中(至)此等初也(文)。義蘊雲。此更懸科下文。不應此處言此等初也。疏之誤失。 (八紙左)即前順後其體順用(文)。義蘊雲。種子同類名前順後。現行名體順用。又前之生死順後生死雲前順後。諸有漏法皆順生死名體順用。又能招感業種望所招果名前順後。五果種子親生苦果名體順用。雖有三釋初後為勝。下順此知   (九紙右)非如色等名為執持(文)。義蘊雲。有根身等令不壞。生覺受故。外器色等執為境故。今執業惑無此二義。故雲非如色等但與為依名執持也。 (九紙右)此解與前別(文)。演祕雲。疏此解與前別者。此解唯以五趣之報名之為趣。前後俱通惑業苦等。並名為趣。 (九紙左)如喜及順喜法(文)。義蘊雲。謂喜受同時心心所及根等名順喜法。 (十紙右)由有此識(至)有漏故(文)。瑜伽七十七(九紙右)雲。雜染義者。謂三界中三種雜染。一者煩惱雜染。二者業雜染。三者生雜染。下論四(十紙左)明三雜染。攝論二(世親二十四紙右無性第二)(二十紙左)雲。若遠離如是安立阿賴耶識。雜染清淨皆不得成。謂煩惱雜染若業雜染若生雜染皆不成故。世間清淨出世清淨亦不成故(至第三卷廣說三種)。 (十紙左)言還滅者(至)滅即滅諦(文)。義蘊雲。還謂歸趣證滅故(文)演祕雲。問。何故道諦名之為還·答。還者趣向。由道而趣所證涅槃故名為還。或捨妄歸真。是還義也。亦猶返樸還薄之謂。考五十一無有此文(文)五十一(四紙右)雲。雲何一相建立還滅。謂由建立雜染轉故。及由建立彼還滅故。 (十紙左)或攝世間淨遠證涅槃故(文)。義蘊雲。如資糧加行。有漏善法遠證佛果涅槃。亦名為順。 (十一右)攝論第四三性中言(文)。世親攝論第四(初紙)。 (十一右)論此中但說(至)此識有故(文)。演祕雲。論此中但說能證得道者。同無性論。彼第一雲。所知依者。簡取能依雜染清淨諸有為法。不取無為。由彼無有所依義故。釋曰。有為之法皆依識生故名為依。涅槃無為非識生故。故名無依。 (十一左)論或此但說(至)正所求故(文)。演祕雲。論或此但說所證涅槃等者。同世親攝論。彼第一雲。亦由此故證得涅槃。無性亦曰。生等雜染畢竟止息名為涅槃。若離阿賴耶不應證得。釋曰。涅槃雖不依此識生。然由此識持惑道種道生斷惑證得涅槃。展轉言之。亦依於識方能證得。 (十一左)唯親執無漏種(文)義蘊雲。問。前解執受。唯言相名分別習氣。不說無漏種。何故此雲親執無漏。答。前據依持領以為境故唯有漏。此約親依識體安危事同。故通執無漏。不相違也。 (十二左)一斷言(至)通斷證(文)。今謂。此釋意者。證乃唯所非通能通能證何也。答。若就能詮有四種別。謂能斷所斷能證所證。若約法體唯有三種。謂惑道滅。以能斷能證是一道用故。恐謂能所斷證之言顯有四體。故為此釋。似迂卻功矣。思之。 (十二左)或俱現行(文)。演祕雲。疏或俱現行界性因義故者。重釋初句。初同第二名俱現行。言界性等釋所以也(文)義蘊雲。所言界者。性義因義。此現第八無始時來有體性故。能為因故。雖不能熏為依持故(已上)今謂。邑師釋曰。有體性故能為因者。不允。第八能為體性故雲性義。非謂自有體性。 (十三右)然生業惑皆通苦集(文)。義蘊雲。問。業惑有漏可通苦諦。生既非因。如何名集。答。此如五果種子。望生老死亦名為因。故集諦攝。約小乘如薩婆多分位緣生。無明俱時識等五果雖實生攝。相從名或。行支分位總名為業。此即苦亦名集。生老死位集亦名苦。或亦餘部生緣老死。更得為因故亦名集。集是因故。更如有別。 (十三右)又大乘中有苦非集(文)。演祕雲。疏又大乘中有苦非集等者。此異熟法酬因是苦。非熏非集。若依有宗苦集是一物。因果故說二。 (十三左)前言聞熏(至)對法同故(文)如前具釋。 (十四左)此由彼起故(文)。演祕雲。疏此由起彼等者。此謂遍計。彼謂諸趣從所遍計得諸趣名。 (十四左)四清淨法(文)。演祕雲。疏四清淨為成實性者。如法苑決釋明(文)抉擇抄上(二十五紙左)雲。攝論(無性第五)(三紙右)(雜集十四)(三紙)若說四清淨。是即圓成實者。此文意證無漏之智皆圓成實。四清淨者。謂常樂我淨或可。自性清淨謂真如等。離垢清淨謂真如離垢故。三得此清淨即菩提分法波羅蜜等。四生境清淨大乘教。由此教清淨緣故非遍計自性。法界等流性故非依他起。如是四法總攝一切淨盡也。應檢彼文(文)今謂。雜集說四清淨。非此中意。抄中或可之義。此即無性攝論所明也。 (十四左)攝論等說(文)。無性攝論第一(四紙右)雲。唯大乘中處處見說。謂阿賴耶識說名所知依體。三種自性。一依他起自性。二遍計所執自性。三圓成實自性。說名所知相。體唯識性。說名入所知相射。無性釋曰。即前所說諸佛世尊言一切處隨轉所知相者。所知自性是所相。故依業運說多置魯荼所知所斷所證等故。或依具運以遍計執相無所相表無性。故圓成實性是其共相。依他起性是其自性。我有情義識展轉別異故。如地界等以其堅等為能表相。雖無性而說為相。 (十五右)然攝論中(文)。世親無性各釋此頌。有同有異。勘文應知。堅意寶性論中引此頌文。證真如性或雲譯家誤也。有人云。不爾。最勝經疏及惠日論雲。寶性論據迷悟依攝論約流轉依各據一義並不相違。 (十五左)非唯能藏以解阿賴耶(文)。演祕雲。疏非唯能藏以解賴耶等者。正以執藏以明賴耶。若以能藏為賴耶者。八地亦有能藏之義。雲何得言捨賴耶名。言八地等等諸無礙。如來亦有能藏義故。 (十五左)此中以對勝性等(文)。樞要雲。由攝藏諸法一切種子識中有三解。一雲。此中但舉能藏名阿賴耶。非是藏義具。以對勝性明能藏故。二雲。此中三藏一切皆具。舉能攝藏顯所藏性。雜染種子互為緣故。由此持能內執為我則執藏義。故具三藏。此上二解論長行中有此文說。第三義雲。據實。賴耶但以執藏。今據能藏。有大自在。似常一故。別似於我顯為我愛之所能藏。義意正以所執藏故名阿賴耶。若以能藏解阿賴耶。佛果應名。若以能藏所藏義解。二乘無學八地以去應得此名。故唯執藏名阿賴耶。闕則非也。今舉能藏彰雜染藏。佛唯一能藏。二乘無學八地以去有二。能所藏以外有三藏。故以執藏。 (十六右)此遮僧佉(至)不一不異(文)。無性論第一(十二右)雲。能攝藏諸法者。謂是所熏。是習氣義。非如大等。顯了法性藏最勝中。阿賴耶識攝藏諸法。亦復如是。為簡彼義。是故復言一切種子識。與一切種子俱生俱滅故。阿賴耶識與諸轉識互為緣。故展轉攝藏。是故說名阿賴耶識。非如最勝即顯了性。 (十六左)今互攝藏攝論文同(文)。無性攝論一(十二左)雲。一切有性雜染品法於此攝藏。為果性故。又即此識於彼攝藏。為因性故。或諸有情攝藏此識。為自我故。是故說名阿賴耶。 (十七右)勝者我開示(文)。樞要雲。論勝者。我開示中論文。唯據究竟證果而說故立(正勝)名。正名亦通地前等故。不定性者。理在其中。地上地前隨應攝故。決定二乘生無色界。信有第八得入滅定明。亦為說。然非勝故。究竟不能得大果故。此中簡之。 (十七左)不問地上地前(文)。世親論一(十三紙右)雲。勝者即是諸菩薩眾。 (十七左)攝論第二(至)與此稍別(文)。無性第二(二十紙右)明賴耶深細。不為聲聞說。唯為菩薩有種勢力。又第一(十二紙右)雲。顯自簡劣故。復說言勝者我開示。即大菩薩有堪能故名為勝者。為彼開示。非餘劣者。 (十八右)論解深密經(文)。演祕雲。論解深密經等者。問。此經迨今總廷四譯。魏所譯本名相續解脫。梁隋二本名解節經。今唐所譯名解深密。何乃不同。答。此經梵本名曰珊地涅謨折那。涅謨折那此翻名解。珊地之聲含於三義。一諸物相續。二骨節相連。三深密之義。西方土俗呼此三種並名珊地。亦如薩達摩聲包於二義。仙陀婆號通詮四名。前後譯人各取一義以立經題。皆不相違。然據經旨解深密名理為優矣。然考此經異譯總有四種。同學抄三之五(九紙右)雲。一者宋代求那跋陀羅譯。出一品名相續解脫經(一卷或兩卷)二者後魏菩提流支所譯。名深密解脫經(五卷十一品)三者陳朝真諦三藏所翻。名解脫節經(一卷四品)四者大唐三藏翻譯。名解深密經(五卷八品)如演祕釋此明攝論所引經目不同。非辨異譯差別。魏譯攝論雲相續解脫經中說。隋朝笈多所翻雲。如世尊解節經中說。梁真諦論雲。如解節經所說偈。唐三藏論雲解深密經。西明深密經疏。神廓無性攝論疏。並雲魏譯攝論名相續解脫經乃至唐三藏譯名解深密經等。 (十八右)解深密經(至)五十一(文)。經第一於五十一(初紙左)。 (十八右)論以能持(至)阿陀那(文)。略纂十三(四紙右)雲。論頌雲。阿陀那識甚深細者。以下舉經。正辨不說逗留。此一句總彰深細。第二第四句正明不說所以。第三句正明不說。問曰。何以第四第二句明不說所以。有二義故不說。以深細故不說。即第二正明深細之義。二雲。恐起煩惱不為說之。即第四句先雲第七及八皆名阿陀那者非也。即舊論頌雲執持識深細。既雲執持。第七豈能持也。梵音雲記利瑟吒末那。此雲染污意。今雲阿陀那者。即第八執持之義也。此之一句總舉第八深細也。問曰。舊論執持識深細。何故今翻別言有何所以。述曰執持之言其義便正。然簡有異義不同簡。所以者何。先雲深細者。但簡凡夫。未簡二乘故。其凡夫藉義皆粗淺。此言深細但簡凡夫。其二乘教義皆深細。此應與等故。今以甚簡別二乘。二乘經教深細非甚。故此簡具足。故須異也。故下見見諦聖者。方能了知。餘未能知。見道已前第六識非唯識觀未見第八。入見方知。故言甚深細也。 (十八右)攝論有二無初種子(文)。無性攝論第一(十三左)雲。何緣此識亦復說名阿陀那識。執受一切有色根故。一切自體取所依故。所以者何。有色諸根由此執受。無有失壞。盡壽隨轉。又於相續正結生時取彼生故執受自體。是故此識亦復說名阿陀那識。 (十八右)若初結生(至)名為執取(文)。演祕雲。問。雲何執取。何時結生。結生何義。答。取有三義。一雲。取者因義。即當生果。五蘊之因。由今第八持當果因。方有結生當果相續。故說第八名為執取結生相續。即取之執名為執取。二雲。由種子故現行第八受一期生。名為執取。故世親攝論第一雲。由阿賴耶識中一期自體熏習位故。彼體起故說名彼生。受彼生故名取彼生。三雲。取謂能取。由今現八執彼當生因果等種故。故有結生當相續義。執即是取。名為執取。故攝論雲。又於相續正結生時取彼生故執受自體。是故此識名阿陀那。世親所釋如第二引。經是一文義意通二。第二三釋俱以為證。證意可悉。言結生時而有四釋。一雲。結生是潤生也。若生無色命終之位名為結生。若生欲色中有未心名為結生。故攝論雲。依中有位起染意識結生相續。又雲。中有沒心名結生心。二雲。正受生時名為結生。瑜伽第一雲於此時中說。識已住結生相續。即此名為羯邏藍位。三雲。合前二義名結生也。闕一不可。四即命終心及中有末心俱名結生。皆能潤故。中有之心如攝論說。又瑜伽論六十六雲。若結生相續無間之心亦是異熟。釋曰。結生心者。即中有心。無間心者。即是生有。生有之心唯是異熟。命終心者。對法第五謂。從欲界沒還生欲界者。即以欲界自體愛相應命終心結生相續。餘界准知。問。准瑜伽論六十六。臨命終時最後念心是異熟法。雲何對法雲愛相應。答。既言最後是異熟法。不障初中而得愛俱。二論意別。故不相違。又起愛故而能結生。命終中有皆能起愛。故取二位亦無失矣。雖有四釋初後為勝。中二違理。染意結生。正受生時羯邏藍位無染意故。瑜伽第一依已結生故作是說。非正結生故無失也。即瑜伽論五十九雲。又將受生時於自體上貪愛現行於男於女。若愛若恚亦在現行。由此因緣當知一切煩惱皆得結生相續。言將受生及起愛等。明非生有為結生位。結生等義者。以因取果。如花結實。故名結生。故無性攝論第三雲。攝受生故名為結生。後報續前今生不斷。如子嗣父。故名相續。即彼論雲。速持生故名為相續。 (十八左)論無性有情(至)故名甚細(文)。義燈雲。陀那不為二乘說。西明疏問言。若不為定性二乘說者。解深密經彼雲何通。彼雲。今第三時普為發趣一切乘耶。解雲。彼大非但為直往。亦為不定性。故通一切乘。今謂。自違。前雲。為說令起滅定。今言不為。故自相違。又經雲。普為一切乘。不為定性乘。還非普為。今謂。初教說有。唯為小乘。次教說空。唯為大乘。後通空有雲。為一切非必句句皆通一切。如瑜伽論通說三乘法雲為一切乘。非唯說大雲為諸乘。 (十九左)攝論總說凡夫二乘(文)。此難舊譯。以通漫故。以有前不修真觀等過失故。梁論第一(二十一右)雲。於凡我不說者。諸凡夫人無甚深行。不求一切智。根鈍故不為凡夫及二乘說。無性論一(十三右)雲。言甚深者。世聰叡者所有覺惠難窮底故。言甚細者。諸聲聞等難了知故。是故不為諸聲聞等開示此識。彼不求微細一切智智故。 (十九左)論緣擊便生(至)猶如暴流(文)。略纂十三(四左)雲。論雲。一切種子如暴流者。此一句舉第八識深細之義而不為說。即第一深細不說所以。水未風擊名曰平流。若過風鼓方成浪起。此識亦亦能熏之風未鼓但只唸唸平流。能熏之風鼓時成種。遂如波浪。惑種生現由如波浪。一浪因至一浪生。多浪因至多浪起也。問曰。先翻種子如恆流。今何異也。雖雲種子未知。是何言。恐有局。今言一切義乃含包。又恆流之言此是何義。若如恆水之流即乃非也。如恆常而流。豈是約因熏義。今言暴流義在於此。 (二十紙右)述曰即前所除(文)。略纂十三(五右)雲。論雲。我於凡愚不開演者。此一句第三正明不說。小乘有名無有體義。此我於愚不演也。唯開名故。諸在凡夫名亦未開。即我於凡不開也。若小乘名已有。但不為演。若名亦未有。亦不為開也。問曰。二乘凡夫既不為開演。何故今說令凡夫聞。此中聞有二人。聲聞之中有二人。一根不熟。二根未熟。初決定性。二不定性。故不為開演。若不定性根熟。何不為演之。凡夫亦爾。一根不熟。無種姓人。二根未熟。故不為說。今約聞者皆根已熟。故得聞之。今言於凡愚不開演者義在於此。問曰。先雲於凡我不說。此何異也。述曰即言非也。唯簡凡夫不簡二乘故。今言意不爾。古說一義略纂與此疏不同。二義不異。今謂第一為優。 (二十紙右)若起分別(至)各遍義說(文)。義蘊雲。此意雲。凡者聞此起於分別我執隨諸惡趣。愚者聞之起分別法執障生聖道。愚無惡趣。凡無聖道故。遍義也。問。愚謂趣寂。設不為說分別法執亦生。又不障彼小乘聖道。如何不為說耶。答。此趣寂種姓未證聖者。若為說之。法執堅深便增我執。既執我法諸見遂生。便障聖道。如執窮生死蘊即其類也。問。經中但言恐彼分別執為我。何故今雲亦起法執。答。人執我法我俱為我故(文)略纂十三(五左)雲。論雲。恐彼分別執為我者。即第四句釋第二。為起煩惱不說所以。凡夫二執未斷。二我之執恐生。二乘人我雖除法我猶在。恐其起此。我有二種。一分別。二俱生。俱生之我任運而生。分別之我因教方起。恐凡夫因教分別二我得生。二乘因師分別法我得起。故不為說。問曰。先雲。彼勿執為我。此雲何異。述曰。此言總未簡。任運之我其義可知。問。第八相續似一似常。恐起人我見。凡不簡。本識有體相。是實慮法執大不說。述曰。說彼第八。雖生法執若除法執必由唯識。第八既是諸法如實因緣。此乃唯識之本。故為六根。得說本識(更有逐難云云思之)其此識義者。佛說法要。以利物為本。若說此法。始則不隨生死。終令能得涅槃者。佛即為說。然此識凡夫聞之生分別二我。若二乘聞生法執故。及不能作唯識觀故。始則·有損。終聞無益。 (二十右)南印度羅國(文)。出於西域記第十一(十四紙右)。 (二十一右)戒日經(文)。慈恩傳第二(二十五紙左)雲。屍羅阿迭多此言戒日。西域記十一(十四左)亦同。 (二十二右)楞伽是(至)山名也(文)。長者論雲。楞伽山遊空羅剎所居。此雲不可往。唯神通者能到。阿跋陀羅此雲遊入。世尊於南海摩羅山之頂楞伽城中說法。其山高三百由旬。下瞰大海。無路可上。其城乃眾寶所成。光映日月。無門可入。得神通者堪能升往(宋經雲。往南海濱楞伽山頂。又下文雲。為楞伽國摩羅耶山諸大菩薩。魏經雲。往大海畔摩羅耶山頂上楞伽城中。唐譯亦同。然李子雲。山高五百由旬者。是何憑據乎)華嚴音義雲。摩羅耶山具雲摩利伽羅耶。其山在南天竺境摩利伽羅國南界。而因國以立山名。按西域記(第十及慈恩傳第五十紙釋迦方誌)曰。秣羅矩吒國(南印度境)南濱海有秣剌耶山。崇崖峻嶺。其中則有白檀香樹栴檀爾婆樹。秣利耶山東有布呾洛迦山。山頂有池。側有石天宮。觀自在菩薩往來遊捨。於此東南可三千餘里。至僧伽羅國(唐言執師子。非印度境)國東南隅有□(勒鄧反)伽山。巖谷幽峻。神鬼遊捨。在昔如來於此說□伽經(文)又唐書西域傳曰。師子居西南海中。延袤二千餘里。有□伽山。多奇寶。西域第十(二十二紙左)同第十一(十紙右)。 (二十二右)第二卷佛答(文)。第二(六紙左)雲。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風起。洪波鼓冥壑無有斷絕時。梨耶識亦爾。境界風吹動。種種諸識浪騰躍而轉生。此經元魏菩提留支譯。 (二十二右)楞伽第一卷中頌(文)。第一(十四左)雲。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風起。洪波鼓冥壑無有斷絕時。藏識海常住境界風吹動。種種諸識浪騰躍而轉生。此經宋求那跋陀羅譯。 (二十三右)論此等無量(至)此第八識(文)。演祕雲。論此等無量大乘經等者。等餘經中賴耶異名。如顯揚論而引經雲。雲何知有此識。如薄伽梵說。無明所覆。愛結所繫。愚夫感得有識之身。此言意顯有異熟阿賴耶識。釋曰。經既說雲。發業潤生二種煩惱而感得識。明所感識定唯賴耶真異熟故。又雲。又說如五種子。此則名為有取之識。此言顯有一切種子阿賴耶識。釋曰。按涅槃經有五種子。一者根子。二者莖子。三者種子。四者節子。五者子子。以外五法比於內種。故雲如也。內五種者。謂識名色六處觸受。又五道種。此種皆依阿賴耶。為取等潤能有當果。所以故雲有取之識。今謂。等取顯揚所引多經。非等賴耶異名。演祕不親論文。四分雲。根種枝種節種覆羅種子子種。如僧祇十誦異說。具如事抄中三之一(三十二紙)壞生種戒中。 (二十四右)彼不許此順無我等(文)。因明疏雲。如攝大乘論說。諸大乘經皆是佛說。一切不違補特伽羅無我理故。如增一等。此對他宗有隨一失。他宗不許大乘不違無我理故。說有常我為真理故。設許不違亦有不定。六足等論皆不違故。而為不定(文)前記雲。此對他宗有隨一失者。由不著自許言簡他故有隨一失。六足等論者。小乘羅漢說也。等者等取餘小乘論。問。且小乘中許有大乘經不。若許有者。今更成立犯相符極成。若不許有宗中不簡。豈不是所別不成耶。答。他雖許有大乘。而不許是佛說。故合成立。亦無妨也 (二十四右)又若以契經(至)有不定過(文)。義蘊雲。至教有二種。若以言中於理真實之教名為至教。即大乘論亦名至教。若唯以契經名為至教。諸論即非。今立大乘教至教即是。契經為至教也。設不定知。為如諸論。順無我故。汝大乘經非至教耶。為如增一。是至教耶。故此四因各加第五。既雲契經攝故。即簡諸論無不定失。 (二十四左)前四因為宗(文)。演祕雲。問。順無我等既有八句。而為八宗竟有何過。句為宗亦應無爽。為宗既八。作因亦爾。宗因皆有二三合等。其比量數為宗別總有三十六。為因別總有四十五。合計總有八十一量。若約超問超一二等為量乃多。義準可知。恐繁不具。 (二十四左)然攝大乘說(文)。無性論第一(七左)雲。復次雲何由此十相殊勝。殊勝如來語故。顯於大乘真是佛語。遮聲聞乘是大乘性。 (二十五右)學業有餘理當食邑(文)。因明後記雲。以其學藝合當食封邑也。三百餘家為邑。出周易文。 (二十五左)注在唯識抉擇中(文)。後記雲。西方有之。此上釆釋也。 (二十五左)且發智論(至)所不攝(文)。因明疏雲。兩俱極成非佛語所不攝者。立敵共許非佛語所不攝。則非外道及六足等教之所攝故。又雲。大師至彼而難之曰。且發智論薩婆多師自許佛說。亦餘小乘及大乘者兩俱極成非佛語所不攝。豈汝大乘許佛語耶(文)定賓疏雲。如發智論即有兩義。一者薩婆多執是佛語者。不得極成。以大乘等不許故。故名非極成佛語也。二者大乘若雲此發智論非佛語者。亦不極成。以薩婆多不許故。故名非極成非佛語也。由此即知發智論者非極成佛語。非極成非佛語。既有兩義。猶預不定。即發智論不定是佛語也。又復應知。阿笈摩等定是佛語故。兩俱極成非佛語不攝也。發智論不定是佛語故。亦是兩俱極成非佛語不攝也。由此義故他小乘師得作不定過(文)演祕雲。然非佛語而有多義。一外道等教名非佛語。內教三藏並名佛語。大小乘論雖非佛說。後諸聖等集佛言成得名佛語。二佛親說者名為佛語。大小乘論雖集佛言非佛所說皆非佛語。若准前義佛說為宗。大小論皆為異品。因於彼轉故成不定。若言佛語即是佛說無不定者。理亦不然。非大小論皆是如來在世親談親自印證。縱集如來昔日少言。然今懸論。非佛親談名非佛說。終成異品。何非不定。又縱立者許皆佛語。小乘敵者如發智等。一分不許。此亦於他異喻因轉。何無過耶。依後義因於異品一分轉也。以發智論婆沙二說。一雲。發智而是佛語。一雲。不是。是迦他延尼子所造。對於前師因於彼轉。故亦不定。疏依後義。問。小乘有言。大乘經者壞正法者之所說。故對此即是非佛語攝。因言不攝。豈非隨一。答。言兩俱極成意簡隨一。敵雖說大非佛語收。立者不許。故不得言兩俱極成非佛語攝。敵者亦許兩俱極成非佛語中不攝大乘。彼既許之。何成隨一。可熟思之。問。夫言兩俱對立敵說。外道非敵。雲何得言外道大乘名兩俱耶。答。外道等言等小乘也。雖舉外道意取所等一分小乘名兩俱也。以彼外道是立論餘乘便雲矣。今謂。兩俱之言寬。何必局於內道。因明疏雲。是諸小乘及諸外道兩俱極成非佛語所不攝。唯大乘者許非彼攝。因犯隨一。後記雲。汎兩俱極成名寬。亦有小乘對外道作兩俱也。 (二十五左)若以發智(至)不以為宗(文)。因明疏雲。若以發智亦入宗中違自教。因犯一分兩俱不成。因不在彼發智宗故。不以為宗故有不定(文)義範曰。若立大乘經發智論是俱佛說以為宗者。此對小乘許佛說者。大乘但有違自違教失。若對不許發智是佛說者。即兼有一分兩俱不成。雖共許此因於大乘經有。兩俱不許發智非佛語所不攝。故言一分(文)演祕雲。疏因犯兩俱不成等者。因宗皆犯一分過也。因中亦犯兩俱一分所依不成。因不遍彼宗中發智。兩俱名同。故疏不開。問。所依不成有法必無。發智既有。何成此過。答。發智一分不許大乘是佛說也。何有所依。故成分所依不成。或但兩俱無所依失。理如前辨。 (二十五左)為如發智(至)大乘非佛語耶(文)。因明疏雲。小乘為不定言。為如自許發智兩俱極成非佛語所不攝。故汝大乘教非佛語耶。前記雲。自許不言小乘自許。若立宗至薩婆多等違自宗者。此意薩婆多自許佛說。今對大乘不立汝自許即違自宗也。但言為如發智兩俱極成非佛語所不攝即違自宗。因明疏雲。如前所說。勝軍論師成立大乘真是佛語兩俱極成非佛語所不攝故。如增一等。亦是此過。此中佛語宗以增一等而為同品。大小乘兩俱極成非佛語所不攝因。於此遍有。以發智六足等而為異品。兩俱極成非佛語所不攝因。於發智有。於六足無。以發智論等小乘自許亦是佛語大乘不許。亦汝大乘及餘小乘兩俱極成非佛語所不攝故因。既於彼有。亦此因過攝。如論所陳。即是共異分同全(文)前記雲。問。自比量因喻等皆須依自。何故因言極成。復轉不極成發智為異喻耶。答。今且作法。但取因異品分轉。餘不論(文)義範雲。亦汝大乘及餘小乘至此因過攝者。此言餘小乘者。謂大乘餘也。大小二乘兩俱極成非佛語者。謂六足及外道教。言發智論大乘既不許佛說。即是宗之異品。而兩俱極成非佛語所不攝因於彼轉。故知亦是異分同全過攝。 (二十六左)然顯揚論第二十卷(文)。第二十(十一右)雲。問。雲何應知。大乘言教是佛所說。答。由十種因故。一先不記別故。二令不可知故。三多有所作故。四極重障故。五非尋伺境界故。若不先聞不能如是尋思計度。是故若言是餘所說不應道理。六證大覺故。若未成佛能說佛教不應道理。七無第三乘過失故。八此若無有應無一切智者成過失故。九緣此為境。如理思惟對治一切諸煩惱故。十不應如言取彼意故。 (二十六左)然莊嚴論(至)天親作謬也(文)。今論題下雲無著菩薩造唐波頗譯。彼論序言。無著菩薩纂焉。此下義燈雲。以莊嚴論頌及顯揚論俱無著造。惠日論第二亦云。攝大乘及莊嚴論俱無著造。然就本而言。是彌勒說論及疏意是也。故義燈第一及西明疏亦同。又依南海傳。天親承無著。亦歸其本雲無著造。今長行為無著造亦此意也。 (二十七右)今莊嚴論說有八因(文)。第一(三丁右)雲。釋曰。成立大乘略有八因。一者不記。二者同行。三者不行。四者成就。五者體。六者非體。七者能治。八者文異。   (二十七右)顯揚同此(文)。顯揚雲。一先不記別故。 (二十八右)如小乘者造謗大乘論(文)。般若掬多造謗大乘論。三藏製制惡見論破。具如上疏中(二十紙左)述。慈恩傳二(二左)雲。過城西北阿奢理兒寺(此言奇特也)是木叉踘多所住寺也。踘多理識閑敏。彼所宗歸。遊學印度二十餘載。雖涉眾經而聲明最善。王及國人鹹所尊重。號稱獨步。見法師至。徒以容禮待之。未以知法為許。謂法師曰。此土雜心俱捨毘婆沙等一切皆有。學之足得不煩西涉受艱辛也。法師報曰。此有瑜伽論不。踘多曰。何用問是邪見書乎。真佛弟子者不學是也。法師初深敬之。及聞此言視之猶土。報曰。婆沙俱捨本國已有。恨其理疏言淺非究竟說。所以故來欲學乘乘瑜伽論耳。又瑜伽者是後身菩薩彌勒所說。今謂邪書。豈不懼無底籈|乎。彼曰。婆沙等汝所未解。何謂非深。法師報曰。師今解不。曰我盡解。法師即引俱捨初文問。發端即謬。因更窮之。色遂變動。雲汝更問餘處。又示一文亦不通。曰論無此語。時王叔智月出家亦解經論。時在傍坐。即證言。論有此語及取本對讀之。踘多極慚雲。老忘耳(已上)謗大乘論制惡見論二論不行。亡乎三藏製造。未知其幾。此論名高亡乎惜哉。 (二十八右)諸小人云(至)餘可怖事(文)莊嚴論一(四左)雲。復次若汝言初不記者。由佛無功用心捨故。若作此執是義不然。偈曰。諸佛三因緣。現見亦護法。如來智無礙。捨者不應爾。釋曰。若此大乘非佛說者。是為大障。諸佛有三因緣。何故不記。一無功用智恆起。是眼恆見。二恆作正勤守護正法。三如來智力無有障礙。由此三因。汝言捨而不記者。不應道理。 (二十八左)如經說言獅子中蟲等(文)。如梵網第四十八自壞內法戒雲。若佛子以好心出家。而為名聞利養於國王百官前說七佛戒。橫與比丘比丘尼菩薩戒弟子作繫縛。如獅子身中蟲自食師子肉。非外道天。魔能破壞。 (三十右)又彼論言(至)即聲聞外道(文)。莊嚴論一(六左)雲。復次前說不行者。我今更示此義。令汝信受。偈曰。有依及不定。緣俗亦不普。退屈忖度人。寧解大乘義。釋曰。由有五因。彼忖度者不能得入大乘境界。彼智有依故。不定故。緣俗故。不普故。退屈故。有依者。智依教生。非證智故。不定者。有時更有異智生故。緣俗者。忖度世諦。不及第一義諦故。不善者。雖緣世諦但得少解。不解一切故。退屈者。諍論辨窮即默然故。大乘者。即無所依。乃至終不退屈。不退屈者。無量經中有百千偈。說大乘法。由得此法。辨才無盡。是故大乘非忖度人說。 (三十一左)又非唯體(至)大乘無故(文)。義燈雲。疏雲。又非唯體至離此說大乘無故者。彼莊嚴論以智為大乘體。此以教理行果皆是。故不言體但總言大乘。若不爾大乘教理是何所攝。大乘以何為體。若唯取智有局義故。 (三十三左)彼論廣中(至)不即大乘(文)。論一(四紙左)雲。復次若汝言有體者即聲聞乘是大乘體。何以故即以此乘得大菩提故。若作此執是義不然。偈雲。非全非不違。非行非教授。是故聲聞乘。非即是大乘。釋曰。有四因緣。非即以聲聞乘為大乘體。非全故。非不違故。非行故。非教授故。非全者。聲聞乘無有利他教授。但為自厭離欲解脫而教授故非不違者。若言聲聞乘以自方便而教授他即是他利教授。是義不然。何以故雖以自利安他。彼亦自求涅槃。勤行方便不可以此得大菩提故。非行者。若汝言若能久行聲聞乘行則得大菩提果。是義不然非方便故。聲聞乘非大菩提方便。不以久行非方便能得大乘果。譬如□角求乳。不可得故。非教授者。如大乘教授。聲聞乘無。是故聲聞乘不得即是大乘。 (三十三右)又五因故(至)即聲聞乘(文)。論一(五十左)雲。復次今更示汝相違義。偈曰。發心與教授方便及住持。時節下上乘五事一切異。釋曰。聲聞乘與大乘有五種相違。一發心異。二教授異。三方便異。四住持果。五時節異。聲聞乘若發心若教授若勤方便。皆為自得涅槃故住持亦少。福智聚小故時節亦少。乃至三生得解脫故。大乘不爾。發心教授勤方便皆為利他。故住持亦多。福智聚大故時節亦多。經三大阿僧祇劫故。如是一切相違。是故不應以小乘行而得大乘果。 (三十三左)顯揚意與此同(文)。顯揚二十(十一左)雲。九緣此為境。如理思惟對治一切諸煩惱故。 (三十四右)彼廣中言(至)大菩提故(文)。論一(六紙右)雲。復次若汝言佛語有三相。一者入修多羅。二者顯示毘尼。三者不違法空。汝以一切法無自性而為教授。違此三相故非佛語。若作此執是義不然。偈曰。入自大乘經。現自煩惱滅。廣大甚深義。不違自法空。釋曰。今此大乘亦不違三相。入自大乘修多羅故。現自煩惱毘尼故。由菩薩以分別為煩惱故。廣大甚深即是菩薩法空。不違此空得大菩提故。是故此乘與三相不相違。 (三十四右)入自大乘(至)大菩提故(文)。義蘊雲。疏入自大乘修多羅等者。謂契當自大乘理。故解順入自修多羅也。言現自煩惱毘尼等者。此雲滅結。或雲調伏。菩薩以無分別智為能調伏煩惱為所調伏。故雲現自煩惱毘尼也或雲。菩薩以無分別為煩惱者。不能簡擇德失事名無分別。菩薩以此為煩惱也。今大乘教令修種智對治彼。故名現自煩惱毘尼也。二解初勝。言廣大甚深者。真如法界廣大甚深名為法空。故此三相皆不為違也。 (三十四左)謂覺不堅(至)以為父等(文)。無性論五(十二丁右)。 (三十四左)第二品說(文)。第一雲。緣起品。第二雲。成宗品。即此第二品說也。 (三十五右)如攝論第二(文)。無性第二(初右)雲。復次聲聞乘中。亦以異門密意已說阿賴耶識。如彼增一阿笈摩說世間眾生愛阿賴耶樂阿賴耶欣阿賴耶喜阿賴耶。為斷如是阿賴耶故。說正法時恭敬攝耳。住求解心。法隨法行。如來出世如是甚寄希有。正法出現世間。於聲聞乘如來出現四德經中。由此異門密意已顯阿賴耶識。於大眾部阿笈摩中。亦以異門密意說此。名根本識。如樹依根。化地部中亦以異門密意說此。名窮生死蘊。有處有時見色心斷。非阿賴耶識中彼種有斷。 (三十五右)如宗輪記(文)。彼記(二十四丁左)雲。佛初入滅。七葉巖中二部結集。界內即有迦葉波。此雲飲光。時為上座。布剌拏梅恆利曳尼子。此雲滿慈子。當結集阿毘達磨。鄔波離此雲近執。當結集毘奈耶。阿難陀此雲慶喜。當結集素怛纜。界外亦有萬數無學。界內既以迦葉為上座部。界外無別標首。但總言大眾。皆由未生怨三為大檀越種種供養。恐界內人多難可和合。所以兩處弘宣。時雖兩處結集。人無異諍。法無異說。界內耆年至多。界外年少極多。乃至大天乖諍。昔時界外小年之僧。門人苗裔共為一朋。名大眾部。取昔為名。往昔界內耆舊之僧。共為一徒。名上座部。取結集時。迦葉是也。此二乃根本諍起之先首。依西域記及結集法傳大智度論說各不同。如藏章說(文)自誓問決下(四十二紙左)雲。然此結集分別二部。上座以迦葉波為主。大眾以婆師波(五比丘第三跋提。此言淚出)為主。各自誦出。蓋始真諦部執疏。嘉祥駕說。後唐三藏遊歷西域。而復筆記。慈恩憲章。彥琮南山亦其同遵。未見誠文。疑是傳說。且真諦疏錯誤不少如慈恩斥。恐難信許。又(四十四紙左)雲。所謂二部結集恐其傳聞濫真。若引三藏誠說來證。誰不委信。或問。嘉祥慈恩以為。異執二部即是釆用結集名字。所以文殊問經注二部曰。一摩訶僧祇。此言大眾。老少同會共集律部也。二體毘履。此言老宿。淳老宿之人同會共出律部也。此是子注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羅翻出經本而所註解。既取結集。可謂明據。今解。彼注縱出譯家之乎亦與真諦同時。若是傳說未足取信。況又慈恩指非不少(文)今謂。與真諦同時者。太夫稽矣。僧伽婆羅示寂在梁武帝普通五年。從見過於二十有年之後真諦達於南海。即大同十二年八月十五日也。又惠皎高僧傳十一(二十六紙)引此文殊問經。然制高僧傳在天監十八年。此年改元名普通。則傳之行世。先於真諦已二十有五年。准此等文。大眾上座義非始於真諦部執疏。義林諸藏章雲。其集藏傳雲。大眾部義。既用界外之眾。所以不分二處結集。四分律法藏部義。真諦師說薩婆多部義。西域記中大乘正說。不知智度論何部所說。集處既別。人復不同。異部說殊。不可和會。諸有學者如理應知。總是第一結集緣起。 (三十五右)於此部中(至)其喻可知(文)。無性釋二(二紙右)雲。根本識者。餘識因故。譬如樹根是莖莖等因。 (三十五左)論上座部(至)三有因(文)。義燈雲。論上座部經分別論者。上座部者以有引經亦名經量部。非二十部中經部。此上坐部中有阿羅漢。迦多衍那弗呾羅。善閑論藏難此上座莫能對之。遂湊雪山。因名雪轉部。無性論中順古名分別說部。宗輪論中無分別部。有說假部。俱說有分心。上坐九心五門分別。一列名釋。二諸識分別。三三性分別。四生死分別。五前後分別。如樞要說(文)樞要雲。上座部師立九心輪。一有分。二能引發。三見。四等尋求。五等貫徹。六安立。七勢用。八返緣。九有分。然實但有八心。以周匝而言總說有九故成九心輪。且如初受生時未能分別(義蘊亦釋九心輪義。彼師不見樞要。故有未盡)心但任運緣於境轉名有分心。若有境至心欲緣時便生警覺名能引發。其心既於此境上轉。見照矚彼。既見彼已便等尋求察其善惡。既察彼已遂等貫徹。識其善惡。而安立心起語分別說其善惡。隨其善惡便有動作勢用心生。動作既興將欲休癈遂復返緣前所作事。既返緣已遂歸有分。任運緣境名為九心。方成輪義。其中見心通於六識。餘唯意識。有分心通死生。返緣心唯得死。若離欲者死唯有分心。既無我愛。無所返緣。不生顧戀。未離欲者以返緣心而死。有戀愛故。若有境至則心可生。若無異境恆作有分任運相續。然見與尋求前後不定。無性攝論第二卷雲。五識於法無所了知。先說見心也。復言見唯照矚卻結前心。無性攝論第二(三紙右)雲。上座部中以有分聲亦說此識。阿賴耶識是有因故。如說六識不死不生。或由有分。或由反緣而死。由異熟意識界而生。如是等能引發者。唯是意識故作是言。五識於法無所了知。唯所引發。意界亦爾。唯等尋求。見唯照矚。等貫徹者。得決定智。安立是能起語分別。六識唯能隨起威儀。不能受善不善業道。不能入定。不能出定。勢用一切皆能起作。由能引發。從睡而覺。由勢用故觀所夢事。如是等分別說部亦說此識名有分識。 (三十六右)人中國主(至)名化地部(文)。宗輪記雲。此部之主本是國王。王所統攝國界地也。化地上之人庶。故言化地。捨國出家。弘宣佛法。從本為名名化地部。真諦法師雲正地部。本是王師匡正土境捨而弘法。故言正地。亦稍相近。文殊問經言大不可棄非也。 (三十六右)謂無色界(至)皆有故(文)。無性論二(二紙左)雲。彼問。雲何此。答。有處有時見等有處於界。有時於分於無色界諸色間斷。於無想天及二定分諸心間斷。非謂於阿賴耶識中色心種子乃至對治道未生來有時間斷。不應計度。隨所應有正義有故。計度傍義。違越正義。不應道理。 (三十六右)無性釋曰(文)。無性第二(二左)之文。 (三十六右)一一念蘊(文)。演祕雲。疏一一念蘊謂剎那生滅法者。問。夫有為法皆剎那滅。即後一蘊何須別立。答。有二釋。一雲。雖後二蘊實剎那滅。初據攢剋。後依相續。約義分之。故有三蘊。二雲。方便所起善惡色心由三性。間故名一念。詳曰。初釋為勝。豈三性間但一念耶。 (三十六右)二一期生蘊(文)。演祕雲。疏二一期生蘊等者。但據異熟一期分限相續說也。或同正量長時四相。如命根等。初生名生。終歿名滅。中間無生滅相也。 (三十六右)三窮生死蘊(文)。演祕雲。疏三窮生死蘊等者。至金剛定斷煩惱。盡生死永息名窮生死。問。何故梁論雲。至無餘名窮生死。答。惑盡理證皆窮生死。二論互言。故無失矣。或生死因果皆名生死。金剛因窮。無餘果盡。斯亦二論綺互互言也。 (三十六左)論說一切有部增一經中(文)。阿含有二。一界內結集。一界外結集。今言有部阿含為簡界外也。法華玄贊雲大眾部經是界外經。支那所翻者是。 (三十六右)無性雲(至)阿賴耶也(文)。無性論第二(初左)雲。愛阿賴耶者。此句總說。貪著阿賴耶識樂阿賴耶者。樂現在世阿賴耶識。欣阿賴耶者。欣過去世已生阿賴耶識。喜阿賴耶者。喜未來世當生阿賴耶識。此性於彼極希願。故由樂欣喜。是故總名愛阿賴耶。 (三十七右)世親一解同前第二更解(文)。世親論第二(初右)雲。論曰。復次聲聞乘中。亦以異門密意已說阿賴耶識。如彼增一阿笈摩說。世間眾生愛阿賴耶樂阿賴耶欣阿賴耶喜阿賴耶。為斷如是阿賴耶故。說正法時恭敬攝耳。住求解心法隨法行。如來出世如是甚奇希有。正法出現世間。於聲聞乘如來出現四德經中。由此異門密意。已顯阿賴耶識。於大眾部阿笈摩中。亦以異門密意說此名根本識。如樹依根。化地部中亦以異門密意說此名窮生死蘊。有處有時有色心斷。非阿賴耶識中彼種有斷。釋曰。世間眾生愛阿賴耶者。是總標句。如其次第。復以餘句。約就現在過去未來三時別釋。復有別義。謂於現在愛阿賴耶。於過去時樂阿賴耶。由先世樂阿賴耶故。復於今世欣阿賴耶。由樂由欣阿賴耶故。於未來世喜阿賴耶(文)演祕雲。又按大般若經四十七。說愛樂等法。彼經雖復不言賴耶。取彼釋其愛樂等名。而解於此愛賴耶等亦應無失。故彼經雲。言愛法者。謂於此法起欲希求。言樂法者。謂於此法稱讚功德。言欣法者。謂於此法歡喜信受。言喜法者。謂於此法冀多修習。又按瑜伽九十二雲。於三世境生愛樂等。亦可以彼連類釋此。故彼論雲。謂於人天住境界愛依現在世故。住境界樂依過去世故。住境界欣於現在世依過去境生愛樂故。住境界喜於未來世依現在境生愛樂故。若於如是三世境中住染污者。當知彼為稱讚所欲有遣乏苦。依彼瑜伽釋愛樂等釋四賴耶。亦有一家之行相也。兼正合言。總成四釋。問。言賴耶者。執藏之義為第七執稱為賴耶。二攝論中約三世解。即唯第六。一何乖返。答。有義三釋。一雲。阿賴耶名唯依第七我愛以得。彼論唯依第六釋者。對他宗故。二雲。通六七識我愛得名。我愛執藏無簡別故。設有處說但依第七。應知彼依相續顯說。第四地中不捨其名。要至八地方說捨者。依其究竟盡處說故。然彼二論依對他釋。三雲。得名如前第二師說。二師之中通依六七。且無性釋愛阿賴耶不約三世。由總說故。即通第七。世親後釋釋其愛名亦通第七。緣現藏識愛為我。故於理無違。 (三十八右)世親說(至)厭五蘊故(文)。世親攝論二(二紙左)雲。若五取蘊名阿賴耶。生惡趣中。一向苦處。最可厭逆。眾生一向不起愛樂。於中執藏不應道理。以彼常求速捨離故。世親釋曰。惡趣中者。謂餓鬼傍生及那落迦。諸惡趣中一向苦處者。謂一向受非愛業果處。於彼有時樂受生者。是等流果。生彼所受異熟果者。唯是其苦。 (三十八左)若凡若聖(至)起怖畏故(文)。義蘊雲。凡夫離欲即得上定。聖者離欲即第三果人。此等雖離五欲。聞雷尚怖。故知於我由生受著(文)無性第二(六紙左)雲。於此正法中信解無我者。雖恆厭逆分別我見。然有俱生我見隨轉。此於何處。謂彼但於阿賴耶識。率爾聞聲便執內我。驚畏生故。何緣不許即於諸蘊而有我愛。以若於彼有我愛者此則是其阿賴耶識。 (三十八左)無性雲(至)總是著處(文)。義蘊雲。樂時貪增。故俱受著。或總緣。或別緣。此約唯樂受。不言貪者約別緣說。問。無性雲。樂是著處義。乃無失。若同時者即樂亦不緣。彼宗自說同時心所不相緣故(文)無性第二(三紙左)雲。有餘復謂貪俱樂受名阿賴耶。無性釋曰。言貪俱樂受名阿賴耶者。謂貪受俱行總名阿賴耶。此受是貪所增隨增眠故。或復各別名阿賴耶。著處異故。又雲。第四靜慮及上無色貪俱樂受。恆無所有。常有厭逆。是厭因故。可惡逆故。言具彼者。第四靜慮以上有情具彼種類。是故彼處於中執藏。亦不應理。以無有故。 (三十九右)有計我見是愛著處(文)。無性論第二(三左)雲。有餘復謂薩伽耶見名阿賴耶。無性釋曰。言薩迦耶見名阿賴耶者。由此取彼為我性故。又雲。若薩迦耶見名阿賴耶。於此正法中信解無我者。恆有厭逆。於中執藏亦不應理。無性釋雲。於此正法中信解無我者。常極厭逆薩迦耶見。是應斷故。見無我者。彼無有故。但取信解恆求斷故。於中執藏亦不應理。 (三十九右)攝論不言(至)非有學故(文)。演祕雲。疏攝論不言除等者。以彼有宗說諸聖者皆無我見不但無學。為對彼宗故不別除無學人也。即無性論第三雲。雖於正法信解無我厭逆我見。然彼恆於阿賴耶識我愛隨轉(文)義蘊雲。疏攝論不言至非有學故者。彼宗不許有學聖者有我執故。若言除無學即恐有學亦有我執。便不極成。今約極成唯除無學。 (三十九左)非想九品(至)極成有我(文)。義蘊雲。非想九品雖微細亦是有心及餘有心定等。既不求滅心。故極成有我。此不難之。由此偏難無想滅定等也。彼皆厭轉識故。 (三十九左)識受想蘊全行蘊少分(文)。演祕雲。疏識受想蘊全等者。行蘊之中不相應等非心所者。非所等故。故雲少分。問。標言轉識。明簡賴耶。雲何得言識蘊全耶。若有賴耶識蘊。雲何不是著處。答。舉彼極成識蘊說也。 (三十九左)已上總取(至)別遮五蘊(文)。演祕雲。疏已上總取蘊別中樂受身見三等者。總指前文。對彼攝論辨多少也。總別合言有三種也。即上論雲不應執餘五取蘊等名總取蘊。五欲以下於總蘊中而別離出名別中也。疏下別遮五等者。明今識等所等心所與前樂受及身見等有寬狡也。思之可悉(文)義蘊雲。疏已上總取至別遮五蘊者。謂前總取蘊為一。列中樂受身見為二為三。攝論中有。與此論同。五欲色身轉識不相應。此四唯此論有(文)今謂。演祕言明今識等等釋不允。義蘊詳釋可觀。 (三十九左)此識等中(至)皆是所著(文)。義蘊雲。問。前言若捨不順已故不增悅。故非真著處。何故今者亦一入等中。答。前約偏增唯取樂受。今據總攝故兼苦捨。言此中見取等並是者。唯除身見。餘之四見並見此等也。 (四十右)外道雲(至)能所著處(文)。義蘊雲。下破意雲。汝說我為能受。如何復說為所著處。不可一我亦能亦所。 (四十一右)攝論文少別並如彼抄(文)。彼抄者。藏俊目錄疏主作攝大乘論抄十卷。恐指彼抄。所以別者。無性論二(四紙右)雲。是故安立阿賴耶識。名阿賴耶。成就最勝。無性釋曰。是故說言。阿羅漢已轉於阿賴耶識更無此我愛。是故安立阿賴耶識。名阿賴耶識。決定成就無諸過失。有諸勝德。是故說言成就最勝(文)此論意指彼阿賴耶是此第八識。故有少別。 (四十一右)然瑜伽顯揚對法八證(文)。瑜伽五十一(初左)頌雲。執受初明瞭。種子業身受。無心定命終。無皆不應理。顯揚對法並同。顯揚十七(十二右)對法二(五左)。 (四十一右)攝論無性世親三卷(文)。同學舉攝論八證。一持種心。二染淨。三執受。四名色緣。五依食。六趣生。七生死。八滅定。無性第三(初右)世親第三(初紙右)疏中唯雲三卷者。通在第二第三等。以明八證。非謂第三。是故染淨由心義者。在攝論第二第三中。說如次下辨(集成四之本二七紙左)。 (四十一右)至下文中(至)盡不盡相(文)。疏四末(四十六紙右)雲。總結一章染淨二法。攝論三卷瑜伽對法合證本識。此論之中。自前卷末至此中並攝盡。更有異同。諸賢自委。文有上下。說有廣略。宜細尋之。不能具述。 (四十二右)此但有五(至)下自當悉(文)。疏四末(四十六紙右)雲。除此十證所不攝證。謂八證中最初生起·明瞭生起·業用不可得等。皆此未說。故今例之。彼最初等。下第七卷皆具演之。非正是證。前十證中所攝八證。諸後講者。一一敘文。 (四十二右)或諸法種(至)集起名心(文)。義蘊雲。問。此與前解何別。答。前約所集起處名心。此約業種親種所集生者名心。雖同第八據義解別(已上)今謂。初釋總通有無漏種。後釋唯局有漏。於中約親疏因緣說亦有此殊。義蘊雲。疏無漏識者無漏集起者。無漏之心雖無業種。唯無漏親種之所集起也。唯此後解亦通無漏。 (四十三右)此中總敘諸部(文)。演祕雲。疏然於此中總敘諸部等者。具如燈辨。故不重言(文)義燈雲。經部雖以色心互熏俱得持種。識持法種通於三界勝。故但說種集名心。若薩婆多雲。以心能分別色非色分別心故說心為種。即以現在心法為種。大眾部師亦心用強立種子稱。上坐部師雖前色心俱為後種。亦心強故獨心名種。 (四十三左)如五十一(至)流轉不息(文)。義蘊雲。疏五十一又心相續長時間斷不應更久流轉不息者。撿五十一雲。又彼諸轉識長時間斷。不應相續長時流轉。是彼文也。此雲又心相續者。即疏取對法意釋。第八識是相續也。長時間斷乃至流轉不息者。即彼論文。彼說六識有間斷故不能持種受熏也。對法第二雲。又心相續。長時間斷。經久流轉不息。是故轉識能持種子。不應正理。彼文論雲。又心相續。謂第八識也。授滅定中六轉識等。長時間斷。而第八識亦能經久流轉不息。由此本識能持種子。其六識等既不能相續經久不息。而經部等說為能持種者。不應正理。然疏主取兩論意合而為文。積將解故別釋(文)五十一(三紙右)雲。又彼諸識長時間斷。不應相續長時流轉(文)略纂十三(十二紙右)雲。論雲。又彼諸識長時間斷。不應相續長時流轉等者。又汝若執六識持種。如入無心定時。其六轉識長時間斷。既無能持之識。不應所持之種而得相續。長時流轉不生滅也。應立量雲。入無心定種子應失宗無識持故因。如入無餘般涅槃界。又應量雲。入滅定時六識長時間斷。此即無識持種。即種已失。不應而有出定相續而復更得長時流轉。用何種生。又此以何為識持身。難破無持種子識。門兼此破入滅定時六識間斷。不應其身而得長時流轉。彼經多時無識持。故便應爛壞。相續謂身也。若爾與下第七破何異。既爾取第一第二好。對法第二(七紙右)雲。又心相續長時間斷。經久流轉不息。是故轉識能持種子。不應道理(文)對法抄第三(十紙左)雲。種子證中瑜伽雲。又彼諸識長時間斷不應相續長時流轉。故知此中心長時間斷。相續經久流轉不息。相續者。色身雜故(文)演祕雲。今疏中雲不應經文。賸不應字。久誤為文。或是疏主取彼論意。加彼不應經久之言。釋彼論文雲。心相續者。是藏識。長時間斷即滅定等。經久流轉不息者。即種子也(文)今謂。此文正據對法不應二字兼用瑜伽不可言賸心者。謂第八識。言流轉不息者。相續色身生死·流轉無有斷息。演祕雲。種子者非也。併觀略纂及對法抄可知。同學抄不允。義蘊為正。 (四十四左)攝論第二無性解雲(文)。論第二(十五丁右)雲。又諸轉識定非所熏。以彼六識無定相應。何以故。以三差別互相違故。若六轉識定俱有者。不應所依所緣作意三種各別。以各別故。六種轉識不定俱生。不俱生故無定相應。無相應故何有所熏能熏之性。 (四十四左)世親攝論(至)行相亦別(文)。論第二(十二右)雲。三差別相違者。謂彼諸識別別所依別別所緣別別作意。復有餘義。別別行相一一轉故。譬喻論師欲令前念熏於後念。為遮彼故說言二念不得俱有。無二剎那一時而有俱生俱滅熏習住故。 (四十五右)又無同喻非極成因(文)。義蘊雲。若以根境等各別為因。即無同喻。言非極成因者。非是立敵不共許故名非極成。但以有過名非極成。此有何過。即六八等俱時有熏。為不定過。 (四十五右)此中言(至)互相熏故(文)。演祕雲。疏此中言至互相違故者。此中論言根境作意。即是攝論以三差別互相違也。言異意同。疏中多言互相熏者。熏字恐錯。合違違字。 (四十五右)攝論唯有此中一因(文)。演祕雲。疏攝論唯有此中一因者。此論因四。彼但有此根境作意類別因也。問。按彼論意。以無相應而為因義。豈不相違。答。無相應者。是彼正因。根境等別。是成因因。當此正因據成因因亦無失。 (四十五右)前解設破(至)俱時受熏(文)。演祕雲。疏前解至俱時受熏者。即前標雲此破經部。設許六俱至令不得互相熏。總是前解。同攝論也。中間引彼攝論為證。難彼六識不互相熏。 (四十五右)今解但遮(至)互相熏故(文)。義蘊雲。前解約六識俱時相。望彼此根境各別。故不可相熏。今解約六識中一一識體。自根境不恆俱有。非如第八根等常有。故此六識不可受熏。前疏家解雖以自他六識為同喻。然有自身六八。為不定過。然今此解亦無同喻。但且直責(文)演祕雲。疏今解但遮六識體非受熏等者。即前說雲或如他自身等已下是也。唯依此論不取攝論。故疏結雲不同無性。 (四十五左)不作此解自為不定(文)。演祕雲。疏不作此解自為不定等者。問。八識三別第八識體應非受熏。豈非過耶。答。由有此失故。疏下雲又六與八非一向異。意簡前失。若准此簡亦乃遮彼互相熏量不定過也。由是兩釋理皆通矣。故疏不判二解優劣。問。八識雲何互相熏耶。答。能所相藉。名之為互。非是遍為能熏所熏名為互也。 (四十五左)瑜伽等種子中有四位(文)。五十一(三右)雲。若無阿賴耶識。有種子性。不應道理。謂六識身展轉異故所以者何。從善無間不善性生。不善無間復善性生。從二無間無記性生。劣界無間中界生。中界無間妙界生。如是妙界無間乃至劣界生。有漏無間無漏生。無漏無間有漏生。有漏無間出世生。出世無間世間生。非如是相有種子性。應正道理(文)演祕雲。釋曰。三性三界一一為首。對餘二二有無間義。論中宗法作不具也。思之可知。問。有漏世間無漏出世。竟有何別分為二對。答。世間義寬。有漏義局。無漏後智聖教亦名為世間智無漏亦寬。出世義狹。無漏通於本後二智。出世多分但攝根本。寬狹殊。故分二對。 (四十五左)世出世位互相望起(文)。義蘊雲。問。此與第三漏無漏何別。答。理實雖同據門別也。又准論第九。或出世名依二義立。謂體無漏及證真如。由此後得智雖體無漏既不證真。但可名世。故二門別。 (四十六右)論不堅住故(文)。演祕雲。論不堅住故者。問。此不堅住與前間斷易奪等因而有何別。答。不堅總望不相續義。間斷易奪偏約五位三性等明。由對第八堅住之因故別明也。 (四十八右)下第十破中(文)。十理證中第十。 (四十八右)如五十一末敘(文)。五十一(十六丁左)即次下演祕所引之文是也。 (四十八右)論色不相應(至)豈能持種(文)。演祕雲·論色不相應至豈能持種者。若隨轉理許色持種。若真實理建賴耶。已即唯第八能持種也。故瑜伽論五十一雲。雲何因緣。謂諸色根根依及識。此二略說能持一切諸法種子。隨逐色根。有諸色根種子及餘色法種子一切心心法等種子。若隨逐識。有一切識種子及餘無色法種子諸色根種子所餘色法種子。當知所餘色法自性。唯自種子之所隨逐。除大種色。由大種色二種種子所隨逐故。謂大種種子及造色種子。即此所立隨逐差別種子相續隨其所應。望所說法是為因緣。若諸色根及自大種非心心法種子隨者。入滅盡定。入無想定。生無想天。後時不應識等更生。若諸識非色種子所隨逐者。生無色界。異生從彼壽盡業盡沒已生下時。色無種子應不更生。彼心色等然必更生。是故當知心色等種。隨逐心色。以此為緣。心色更生。此所建立種子道理。當知且依未建立阿賴耶識聖教而說。若已建立阿賴耶識。當知略說諸法種子一切皆依阿賴耶。 (四十九左)無性次下(文)。彼論二(十五丁右)雲。若言前念熏於後念成熏習者。此義不然。以其二念不俱有故。此亦顯示由二剎那不俱有故無定相應。無相應故無有所熏能熏之性。 (四十九左)第二破經部中(至)前後異也(文)。難前後熏。彼攝論意唯在識上。以分前後。不言在類。此論雙舉識事及類各有前後熏之義。以難經部。是故論中有前後異。下(五十三紙右)亦具簡。演祕雲。然准諸教。經部師計總有四類。一本經部。許內六根是所熏性。如瑜伽五十一末言。色持種。隨彼言也。如前引矣。又順正理第十八雲。此舊隨界體不可說。但可說言。是業煩惱所熏六處感餘生果。釋曰。隨界即是種子異名。新舊師別名舊隨界。二六識展轉而互相熏。三前念熏後。四類受熏。故無性論第二雲。且有爾所熏習異計。或說六識展轉相熏。或說前念熏於後念。或說熏識剎那種類。問。此論下雲。又六識身若事若類前後二念既不俱有。非互相熏。准此他許前後事類更互相熏。不爾破他有相扶失。既不相扶。計何非五。答。有三釋。一雲。據此誠有五類。言四不正。二雲。此論雙破於前第三四計。非是別計。三雲。設遮。非是本計。詳曰。第三為勝。餘大小乘無有說故。若言雙破三四計者。如何難雲非互相熏。豈三四計許互相熏。豈三四計許互熏耶。 (五十右)論有說六識(至)第八識性(文)。演祕曰。論識轉變者。有言。轉變而有三義。一自類不俱前後轉變。二自他不俱前後轉變。三性界地等前後轉變。故識體事不能持種。若許持種所依心滅種亦隨亡。後念果起應無因故。故於識上假立一類。識體雖別而識類同。貫通前後二念之中。於其二念無有轉變。持種受熏。如上座部因果生滅。今初念識在生相時其類亦爾。至第二念識居滅相。無體非因。類在異相。能生後識及生相類。與此後念識體同時有其二二類。因在異相。果在生相。此俱時識熏生相類。前類力微。但持舊種不能受熏。如是此類唸唸相續。前至異相。後至生相。持種不斷。若於五種無心位中。雖不生心而類不斷。下文破雲又無心位此類定無者。依自宗破。或有心位如前相生。若無心位其類亦無。假必依實。無所依故。詳曰。據大乘經論等藏及古今德所有章紀。皆不說言經部現在許有二時。恐自穿鑿以意定也。准彼宗計前後二識同一識類。不言現在分二時也。故無性論第二雲。六種轉識或二剎那同一識類。若言似彼依少分言不說現在。同彼分二。若作此救理可少通。然立不明。故難依準。 (五十左)如攝論(至)無常之流(文)。無性論第二(十五左)雲。若言依止種類句義。六種轉識或二剎那同一識類。或剎那類無有差別。由異品故。 (五十一右)若難不持種便違自宗(文)。義蘊雲。自宗佛果善法亦持種故。   (五十一右)論若是善惡應不受熏(文)。演祕雲。論若是善惡應不受熏等者。問。若善惡法不能受熏。應不持種。如何瑜伽許三性法互持種耶。故五十一雲。若起善心或染污心或無記心。此一切心皆善種子染污種子無記種子之所隨逐。此所建立。答。隨轉理門。非真實義。瑜伽自會。文如前引。 (五十二左)諸阿羅漢為諸染熏(文)。無性第二(十五紙左)雲。阿羅漢心不出識類。彼亦應是不善所熏。一類法故(文)演祕雲。論阿羅漢至無漏法熏等者。問。准疏中判。或據自身凡聖前後。或約他自凡聖相熏。有何所以為斯難耶。答。由本計識二念不俱無相應義。初大乘破熏習不成故。末計類前後二識而類是一。類是一故前識熏類。能熏所熏無不俱失。能所依別。亦得名為能所熏二。又類離識而無別體。亦得名為以前熏後。故無性論第二雲。若言依止種類句義六種轉識或二剎那同一識類。由異品故有相熏習非一切者。釋曰。前後識別能所熏異名為異品。又謂。鄰次前後相熏。不說一切。雲非一切。問。但識熏類。何得雲互。答。假實能所形待名互。亦如世言父子相生。又類既一後識熏時。亦得名為熏前念也。如前熏後。識義意同也。或可彼許類識相熏同此論說。不爾雲何名為互耶。既許前後多識雖異而類是同。故前熏後。前凡後聖類同識異。何不同彼前熏後耶。問。若爾但可難自前後。如何難令異身相熏。答。自識前後異。類同得相熏。他身類亦同。故難更熏習。故無性論雲。阿羅漢心不出識類。彼亦應是不善所熏。與此同也。 (五十二左)或信等餘法(至)法類同(文)。義蘊雲。謂信等五根與眼等根俱是根故。眼等根法與六塵非根之法俱是法故。應互相熏。此難意也。 (五十二左)以彼本計(至)是此本意(文)。演祕雲。疏以彼本計至是此本意者。此斷意雲。前後識異而識類同。識類受熏。識名根法。餘之根法同識根法。亦得名為識類同也。此之類法應互相熏。同彼前後識之類也。問。前後俱識同類可熏。餘之根法非識同類。何得例熏。答。類者相似。識有根法。餘根法似。既似於識。何非識類。識類既同。何不相熏。 (五十三右)彼言或應(至)類同故(文)。演祕雲。疏或應意根成造色性等者。按彼論第二(十五左)雲。謂眼等根清淨色性。皆根種類之所隨逐。意根亦應成造色性。根義等故。問。類同分收。即行蘊攝。何故難意令成造色。答。且五根類假實別論法同分攝。攝假從實色界所收。識類亦爾。論據攝假隨實門明。亦無有失。而難意雲。兩心前後異識同類。一俱識蘊。色心二法殊根同類。一俱色蘊。若言色心別不得同造色。亦可心色殊根類不應等。廣破如餘。 (五十三右)譬喻師是經部異師(文)。具如二本(三十六紙左)已明。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十七終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十八(四本之二) (五十三左)正理所言上座是(文)。室利邏多呼言上座。由此有誤為二十部中上座部。又有上座部稱為經量部。此亦非二十部中經部。如無性第三(十七紙右)雲經部者是也。如次下辨(五十四紙左)。 (五十四右)文外破前後心異性等(文)。義蘊雲。論中但言若事若類前後二念非互相熏者。今文外破雲。如前念善不可熏後念惡。或前念無記不可熏後念善惡等也。今後無記可熏者。且約無記是可熏性。非是後念實受前熏。 (五十四右)後無記可爾(文)。演祕雲。疏後無記可爾者。此設許也。無記中容容前熏後。理實不然。熏習俱時不得前後。後無記者非第八。故知設許(已上)義蘊大同。 (五十四左)無性第三(至)言經部(文)。義燈四本(二十六丁右)雲。上座部經分別論者。上座部者以有引經亦名經量部。非二十部中經部。此上坐部中有阿羅漢。迦多衍那弗呾羅。善閑論藏。難此上座。莫能對之。遂湊雪山。因名雪轉部(文)無性第三(十七紙右)雲。論曰。若復有執色心無間生。是諸法種子此不得成。如前已說。釋曰。若復有執者。謂經部師。作如是執。色心無間生者。謂諸色心前後次第相續而生。是諸法種子者。是諸有為能生因性。謂彼執言。從前剎那色後剎那色無間而生。從前剎那心後剎那心及相應法無間而生。此中因果道理成就。何用復計阿賴耶識是諸法因。為遮此執故。次說言此不得成如前已說。如說二念不俱有等。 (五十五左)攝論雲(至)色應不生(文)。無性論第三(十七紙左)雲謂無色沒色界生時。前色種子能生今色。理不得成。久斷滅故。從無想沒心想生時。及滅定等出心生時。前心種子能生後心。皆不應理。久斷滅故。 (五十六右)極成二乘(至)能為因故(文)。無性第三(十七左)雲。又若離其俱生俱滅攝受種子相應道理。但執唯有前剎那心能為種子引生無間後剎那心。即阿羅漢後心不成。不應得入無有餘依妙涅槃界。由最後心能為種子等無間緣生餘心故。如是即應無無餘依妙涅槃界。是故色心前後相生。但應容有等無間緣及增上緣。無有因緣。 (五十七左)第五清辨(至)皆空故(文)。掌珍論上(二紙左)雲。此中世間同許有者。自亦許為世俗有。故世俗現量生起因緣亦許有。故眼等有為世俗諦攝。牧牛人等皆共了知眼等有為是實有。故勿違如是自宗所許現量。共知故。以真性簡別立宗。真義自體說名真性。即勝義諦。就勝義諦立有為空。非就世俗。眾緣合成有所造作。故名有為。即十二處唯除法處一分。虛空擇非擇滅及真如性。 (五十七左)今言空者(至)為正解故(文)。今者。指護法等宗。如護法等夫第二解般若會中。說一切空。為遣遍計妄情。非謂依圓二法皆悉空無。實有餘說也。然彼清辨僻解般若不了義說。執為正解。立似比量。撥無一切法。今此論文為闢彼邪解也。 (五十七左)彼依掌珍(至)似比量(文)。彼論上(二紙右)雲。真性有為空。如幻。緣生故。無為無有實。不起似空華。於自他宗計度差別。雖有眾多遍計所執。然所知境略有二種。一者有為。二者無為。以諸愚夫不正覺了勝義諦理有為無為無顛倒性。妄執諸法自性差別。增益種種邪見□網。如世有一無智畫師。畫作可畏藥叉鬼像或女人像。眩目亂意。謂為實有。執實有故自起驚怖。或生貪染。於彼境界眾多計度增長分別諸見□網。若正覺知勝義諦理有為無為無顛倒性。爾時如世有智畫師不執彼有真實自性非如前說。有為無為境界差別。邪見□網以自纏裹如蠶處繭。彼非有故無分別惠趣入行成。為顯斯義先辨有為。以諸世間於此境上多起分別故說是言。真性有為空。如幻。緣生故。此中世間同許有者。自亦許為世俗有。故世俗現量生起因緣亦許有。故眼等有為世俗諦攝。牧牛人等皆共了知眼等有為是實有。故勿違如是自宗所許現量。共知故。以真性簡別立宗。真義自體說名真性。即勝義諦。就勝義諦立有為空。非就世俗。眾緣合成有所造作。故名有為。即十二處唯除法處一分。虛空擇非擇滅及真如性。此中復除他宗所許虛妄顯現幻事有為。若立彼為空。立已成過故。若他遍計所執有為就勝義諦。實有自性。今立為宗。且如眼處一種有為。就勝義諦辨其體空。空與無性虛妄顯現門之差別。是名立宗。眾緣所起男女羊鹿諸幻事等。自性實無顯現似有。所立能立法皆通有。為同法喻故說如幻。隨其所應假說。所立能立法同假說同。故不可一切同喻上法皆難令有。如說女面端嚴如月。不可難令一切月法皆面上有。隨結頌法說此同喻。如是次第由此。半頌是略本處故無有失。所立有法皆從緣生。為立此因。說緣生故。因等眾緣共所生故說名緣生。即緣所起。緣所起義為遮異品。立異法喻。異品無故遮義已成。是故不說。於辨釋時假說異品。建立比量亦無有過。雲何此中建立比量。謂就真性眼處性空。眾緣生故。諸緣生生故。諸緣生者。皆就真性其自性空。牧牛女等尚所共了。如有威神咒術藥力加被草木塊塼等物。眾緣所現男女象馬宮殿園林水火等相誑惑愚夫種種幻事。若彼自性少有實者。應非顛倒(文)樞要下本(九紙右)雲。破清辨似比量。宗有一分所別不成。如論中道勝義。亦有一分違宗之失。不成如疏中解。同喻如幻者。依俗諦如幻有二微。如幻實事非緣生故能立不成。如幻似事此宗非空所立不成。依勝義諦彼此二宗一切法皆不可言。非空非不空。非緣生非不緣生。何得以空華等為喻。同喻亦有俱不成失名似比量。 (五十八右)約我宗真性(至)非極成過(文)。義燈雲。如彼諸說宗中無有法不極成過。以其真性不是有法。舉此真性意取有為以為有法故。今謂。是過。彼舉真性真性皆空無有為法。本意不取真性為有法。於真性中復不可言說。說何以為有為有法。故有法過。若取護法勝義有為。有為非空不空。彼一分違自宗過。取薩婆多勝義有為。俱違宗過(文)演祕雲。問。如佛法者。對聲論師立聲無常。聲有法宗不為其過。真性有為既是有法。何故疏等判為過耶。以有法中不言空故。答。如數論師。對佛法者說我是思。雖佛法中許有假我。彼不分別。意談思我故所別過。此類亦然。故有法失。若爾聲宗亦不分別。對聲常宗應所別過。答。汎爾言聲立敵皆許。真性有為道理差互立敵乃別。故有法失。不同聲宗。准掌珍論。有廣紛諍。如因明鈔(文)今謂。演祕以真性言屬有法者。且從近者而言。若據實而論。真性之言寬通總宗。非局有法。義蘊雲。疏有法一分非極成過等者。有法既言真性有為。若中宗真性有為非空不空。彼宗不許。若彼宗真性一向是空。中宗不許。故於自他各有一分所別不極成過。問。若爾如聲論者。對佛弟子說聲為常。無常之聲彼宗不有。彼宗常聲佛弟子無。應有自他不極成過。答。常與無常正所諍。故非是過也。若爾空與非空為例亦然。如何是過。答。此不相例。且如常與無常。即是聲上別義。正是所諍不諍聲體。今言真性。不是別義。此宗真性體非空有。彼宗真性自體是空。彼此兩宗互不相許。故不極成。能別中空即是有為等上正所諍義。故理別也。亦如下成意有俱有依。不以有依無依意識為所別不極成過。但以他方佛意識最後身菩薩有漏意識互不許為不極成。今此亦爾。問。下言極成意識。即簡彼此二不極成。今此若言極成真性有為。簡互不許應無過耶。答。不為例。彼說極成。除所簡。外立餘意識。有法仍存。今若互簡便無有法。為立何等故義別也。 (五十八右)汝不許(至)名似比量(文)。義蘊雲。疏四種世俗勝義之中等者。謂初世俗可說為空。餘四勝義非空非有。疏若隨小乘彼轉實有者。若望中道非空不空。今望小乘一向不空。言轉實有便違自宗者。違小乘經。俱是佛說亦自宗故。疏汝今說空即有違自教失者。即違中道非空非有教也。問。護法等說有為法等非空不空。亦違般若等經諸法皆空。應名違自教耶。答。彼說遍計為空。護法亦許。故無違教之失。若爾清辨亦云。我亦不違中道之教。深密等說非空非不空者。約世俗諦名為非空。約勝義諦名非不空。無違自教之失。答。我亦有異。經論明說依圓非空遍計非不空。曾無處說三性俱空。故汝有違。我無違也。深密經說相生勝義無自性者。彼經自雲佛密意說。不可為例(文)義燈雲。復有說。彼因亦無過。緣生法空符宗無故。此亦不爾。若緣生法空。是護法許。宗有相符。緣生不空。清辨言空隨一不成過。又勝義空。何有緣生。亦彼自隨一不成過。又依世俗緣生許有。幻事為喻。世俗有體。因於彼轉。是法自相相違因。若以實幻為喻。彼非緣生闕因後二相。以似幻喻有為異法喻緣生因轉。亦是法自相相違因。喻過准知。西明雲。依清辨造中觀心論入真甘露品中說。阿賴耶識無別有性。眼等六識所不攝故。猶若空華。護法今破。然彼比量有三過失。故言似比。宗依勝義勝義說無第八。有相符過。亦有立已成過。若約世俗有違教過。因有共不定。為如空華。六識不攝故非有。為如色等是有。若宗言無別識性。即有他不定。為如第七。六識所不攝故。第八是有。今謂。不爾。要集雖雲三藏所說。然恐傳錯。何者諸大乘經清辨同信。勝義諸法空也。世俗諸法有。何獨偏破中宗第八。設依勝義即無違教失。教依俗說。何得相違。雲違前經。又護法勝義非空不空。彼說皆空。何得相符。又四勝義及四世俗皆瑜伽顯揚等立。未必清辨亦許各四。何須雲勝義勝義撥無一切量。西明即取掌珍比量。然出過雲。若依勝義宗相符。若依世俗違聖教。今謂。不爾。非相符過義如前說。不違聖教比量標依真性說故。故本疏述正契深旨。樞要雲。同喻如幻者。依俗諦。如幻有二徵。如幻實事非緣生故。能立不成。如幻似事此宗非空。所立不成。依勝義諦。彼此二宗一切法皆不可言。非空。非不空。非緣生。非不緣生。何得以空華等為喻。同喻亦有俱不成失名似比量。 (五十八右)論彼持違害前所引經(文)。義燈雲。據勝義諦非空不空。今謂皆空故持違前集起心經。又仁王般若雲。有無本自二。即辨世諦。何得依勝義立一切皆空。雖亦違前楞加深密。在此證明。即違此經。破無為量准前辨。 (五十八左)論若一切法(至)用為軍旅(文)。演祕雲。問。按掌珍論雲。依世俗福智資糧二種不無。依他亦有。今難無彼。豈不失宗。答。為二釋。一難非實不責其無。即次論雲。不謂全無。但執非實。故知彼宗世俗雖有而非實也。不爾便有他隨一過。二就勝義。本被資糧極歸真諦。直諦即無。資糧何用。 (五十九左)即八證中(至)第三中義(文)。八證者。瑜伽顯揚等所說如上具引。演祕雲。疏及攝論第二至第三中義者。無性攝論第二卷(二十紙左)中廣明熏習。熏習之中而辨染淨由心義也。又明安立第八識相。略有三種。一者自相。二者因相。三者果相。果相等中亦明雜染。清淨由心。如下抄引。故此不具(已上)義蘊大同。 (六十右)如彼電光長養色等(文)。義蘊雲。問。此長養色如何斷已更續等耶。答。如天眼等梵行長養或得或失。故有間斷。如肥盛等段食長養有增有滅斷已更續。 (六十左)論異熟不應已更續(文)。義蘊雲。問。如眼等損壞。雲何復有續耶。答。有二釋。一雲。大乘異熟生許斷已更續。今言不應者。隨小乘說。彼許眼等真異熟故。二雲。由殊勝現報所感。非先滅者而更續也。前解勝。 (六十一右)如自許聲等(至)異熟生故(文)對法抄上末(三十一紙左)雲。聲異熟者。五十四說。諸聲界有異熟非聲。此界有二。一種子二四大生造聲故立聲界名。彼是異熟而聲體非。如菩薩地四十九說。常修諦愛語時語及法語故。感得梵音。言詞哀雅。乃至雷震如天鼓聲。又涅槃經二十九說。若菩薩佈施時心不疑故感聲柔軟。不訟彼短不謗法。故感梵音聲。此文即顯聲是異熟。從業生故二處相違。有義現聲亦通異熟。彼抉擇分隨經部宗。非真實理。不爾如何說從業感。或由現聲非覺受性體虛疏故。說非異熟。非由間斷異熟便無。心等剎那有異熟。故亦有聲種子。即許業果。現行聲處何獨不然。由此二文不相乖返。有義不爾。無文顯說是異熟故。有漏諸法皆異熟生。許通三性此別證。此由業故感因大種生彼勝聲。顯果藏因。說聲業感。實非異熟。故抉擇說聲界非聲。由此諸文亦無違返。雖申兩意難照是非。詳究二宗初說為善。諸餘相好皆業所生。修行感聲。寧非異熟。又不見彼聲非異熟相。故此在因位非說佛果。 (六十一左)又無色界應無有情等(文)。義蘊雲。若以身器為有情依。即無色界應無有情。以無所依身器色故。問。彼有定果色。何不為情依。答。非彼有情皆有此色。設許有者。非業果故亦不為依。今立有情依業果故。 (六十二左)瑜伽等文(至)有身受起(文)。瑜伽論五十一(三紙左)雲。何故若無阿賴耶識身受差別不應道理。謂如有一。或如理思。或不如理。或無思慮。或隨尋伺。或處定心。或不在定。爾時於身諸領受起非一。眾多種種差別。彼應無有。然現可得。是故定有阿賴耶識(文)略纂十三(十四左)雲。論雲。如理思不如理思。不如理思可知。或無思慮無心定也。或謂尋伺有心定。有在定不在定可知。此意謂。此六位之時境非一種。領受非一。心不並生。意緣此隨一種境。或有聲至。識不並生。若無第八。起何領受。若有第八第八領受。雖入定等無餘五識。覺受仍生。若無第八此不應起。是此中意也(文)演祕雲。按瑜伽論五十一雲。謂如理思至定及散總有六位。具如疏引。其行相者。思量安立非安立諦。正思惟者。名如理思。外道等類耶思多者。名不如理思。諸任運緣及無心位。名不思惟。若簡擇心名為推求定散二位義可知也。此論但四。廣略異相攝。思之可悟(文)義蘊雲。疏如理思至或不思者。此等皆通定散。定中多有如理思。散中多有不如理思。或不思者。亦通定散。無相等定。睡眠等散。皆不思故。 (六十二左)理有眾多身受生起(文)。演祕雲。論理有眾多身生起者。此身受者。即定等中是第八識所緣觸境。是後身識所取本質。如疏所明。復有說雲。入定等位有五識。身身受生起證有第八。謂以第八變本識觸。身識依彼起影像觸。若無本質影像亦無。雲何在定。將有身識明。受彼境勞適事成。有義斷雲。疏釋為正。令身勞損。非影像故。餘時亦有影像相故於一切位應皆可說。詳曰。餘釋及斷理皆有餘。豈無心後身識起時。無勞勞適。若爾雲何唯約定中有識。而說五識。理得因緣變收。影像之觸雲何無用。若言五識是分別變。便違正理。如前具辨。 (六十三左)身所受故非謂受數(文)。演祕雲。疏身所受故非謂受數者。勞適等觸是身所受。所受名受非能受受。 (六十四右)或是餘無心位等(文)。義蘊雲。此第二解餘字也。即成無心定之位亦有真異熟心。若無心位不入宗中。他便以為不定過。如我自許起異熟時。有情攝故。善心等位有真異熟耶。為如我許無心之位有情攝故無真異熟耶。 (六十四右)此簡起異熟心(至)無同喻故(文)。演祕雲。疏簡起異熟心至無同喻者。若不言餘簡異熟心。而但說雲非佛有情應起異熟。此便相扶。他亦有起異熟心故。又由不簡餘異熟心。便在宗中。不可取宗而以為喻。故闕喻失。疏不爾便有所立不成等。若也不致許言爾者。論主喻有自所立過。以自不許六種轉識真異熟故。 (六十四左)彼說無故無俱不成(文)。演祕雲。疏彼說無故無俱不成者。彼小乘者不許第八。第八既無便無喻體。由無喻依二立便無名無俱不成。因明疏雲。論俱不成者。復有二種。有及非有。疏雲。有謂。有彼喻依。無即無彼喻依論若言如瓶有俱不成。若說如空對無空論無俱不成。述曰。此釋成。以立聲常宗無質礙因瓶體雖有常無礙無。虛空體無二亦不立。有無雖二皆是俱無。 (六十四左)無此解者難者難解彼文(文)。此解即此論文。彼文是瑜伽論。於五十一中廣說其相。略纂文亦長矣。 (六十五右)四義具故方名趣生(文)。義燈雲。然總聊簡一切法有二種。一有為。三無為。無為非生。故不須簡。有為之中略有三類。一色。二不相應。三心心所。且色法中異熟五根有實及恆起無雜亂。然體不遍。長養等流則有雜亂。在下起上天眼耳故。是長養故。便闕三義。但有一實。若五境色。一非一向實。二非是恆。三非遍。業果無色無。定果欲界無。四非不雜。以下上五識緣上下境故。法處色中。初四闕四義唯假。不恆不遍。起雜。定自在色體通假實亦闕四義。第二不相應行總闕實義。命根眾同分闕一具三。恆遍。無雜故。異生性一闕三有一。遍三界故。或可具三。雖總言依見所斷立。若在欲界。即依欲界分別惑立。故亦無雜。餘準可知。第三心心所法中。初辨心所。後辨心王。心所之中六位差別。總而言之。遍行別境唯有實遍。闕恆無雜。所餘四位總聚而言。四義俱闕。約三性別辨具闕者。且於善中分為二種。一生得。二方便。其生得善四義具幾。答。決定有二。謂實及遍。定闕恆一。無雜二說。一雲。約界不雜。據趣雜亂如人中得起天鬼趣等生得善業。由生得善感彼趣報故。然論雲。諸生得善及意識中業所感者。雖遍趣生起無雜亂者。異熟是護法文。生得善者。是難陀師義。與護法文合說無雜。據護法正義許生得善新二雲。不雜。由在人中造作善業。擊彼舊業感餘善報。非在人中起彼天中生得善業。二說前正。以同欲界無定所屬如煩惱等。又解。五趣亦別。以定異因遍諸法故。雖然起雜。問。惑業生三雖同一界五趣應別。不爾豈可是人趣中不善業於他趣受。若雲非定屬。亦應報無屬。若許報無屬。應無五趣別。如業煩惱故。若言報有屬。惑業亦應然。道理稍難。智者思擇。以惑業二隨報定勝。順定異因故。問。方便善中得具幾善答。約總而言。有定及遍。闕恆無雜。若別別說。但有實義闕餘三種。亦不遍故。思惠但在欲。聞惠通下二。修惠在上二。總聚亦假。義如前說。不善准知。無記有四。且異熟無記中。若非業感所知障攝。總而言之亦闕四義。若業感異熟得有實無雜。餘二准知。次明心王分為四類。謂五六七八五識唯實。闕餘三義。若約三性善性如前。異熟無記或容有雜。如地獄等受等流樂。如在人中受別報苦。據界無雜。趣即有雜。第六有二。實遍三界。闕餘三義。若約三性。善性如前。異熱無記或容有雜。如地獄等受等流樂。如在人中受別報苦。據界無雜。趣即有雜第六有二。實遍三界。闕恆無雜。約三性言。異熟無雜。以地獄中無異熟樂於人趣中無異熟苦故。第七有雲。義皆有。然非趣生。何故如是。答。有四解。一雲。不共。今據共許簡趣生體。二雲。間斷。聖道滅定中不起故。三雲。非業所感。謂是異熟具四義者。方見趣生故。論雲。非異熟法趣生雜亂。今者又解。第七闕一。有性之人起有雜故。據界而言亦闕恆義。如生欲界起平等智。無性之人是此類故。又約識明。不據人故。唯第八識具四義故。問。若許第六異熟無雜。如殃掘摩阿闍世轉異熟於餘受。何得不雜。答。據五識說。非第六識。又已解脫聖人身中無苦異熟。經說有者。現業果化。設非無學。見道惑亡因無果喪。設有苦者。等流增上。非是異熟。如地獄樂(文)今謂。溜洲解釋。如此者多。是學之細也。學者依之。本邦所謂細者。不類於此。予每所慨矣也。 (六十五左)此言正實(文)。樞要雲。正實趣生者。正者本識義趣生本故。餘別報五蘊依此相從名趣生。不爾應雜亂。一趣起他趣故。此中唯取正感後業所招識等為趣生體。 (六十六右)論非異熟法(至)趣生法故(文)。演祕雲。論非異熟法趣生雜亂等者。簡色心心所。具辨如燈。問。招三塗業起必人中。此之業惑而屬何趣。若屬於人。豈可人業招三惡耶。若屬三途。感三途業分別惑發。彼無分別。何得屬彼。答。相傳兩釋。一雲。既人等中造惡趣業。而感彼報。能招業惑故屬於人。以三惡趣無分別故。二雲。雖於人趣起彼惑業。惑業還屬所招報趣。不可異趣業惑招異趣果。而言惡趣無分別惑。據不現說。不障成熟。詳曰。二皆有理。且依後釋。如於人中起上界業。業屬上故。又人中業為彼遠緣。亦應無失。如因欲樂得上定。故若依前釋闕定異因(文)今謂。後釋為穩。本據義燈評論意也。 (六十六右)種類言之(至)餘生法故(文)。義蘊雲。此類非一。故雲種類。且如下界起上天眼。即住人趣胎生。起餘趣化生等也。 (六十六右)此意在真前言正故(文)。義蘊雲。前言正實趣生。意在真異熟也。正即真故。 (六十六左)第七識不在此中(文)。義燈雲。第七有雲。四義皆有。然非趣生。何故如是。答。有四解。一雲。不共。今據共許簡趣生體。二雲。間斷。聖道滅定中不起故。三雲。非業所感。謂是異熟具四義者。方是趣生故。論雲。非異熟法趣生雜亂。今者又解。第七闕一。有性之人起有雜故。據界而言亦闕恆義。如生欲界起平等智。無性之人是此類故。又約識明。不據人故。 (六十六左)異熟色中(至)無異熟故(文)。演祕雲。疏異熟色中有九處除聲者。以他不許聲為異熟。今簡共許。所以除聲(文)義燈雲。且色法中異熟五根有實及恆起。無雜亂。然體不適。長養等流則有雜亂。在下起上天眼耳故。是長養故。便闕三義但有一實。若五境色。一非一向實。非是恆。三非遍。業果無色無。定果欲界無。四非不雜。以下上五識緣上下境故。法處色中初四闕四義唯假不恆不遍。起雜。定自在色體通假實。亦闕四義(文)義蘊雲。除聲及法處者。謂小乘不許聲是異熟。今言諸異熟色。不攝聲。言及法處者。除定果色。非異熟故(已上)今謂。邑師除定果色者非也。准義燈意。法處所攝五種色中。評四義具闕。五種皆是非異熟法。何唯局定果色乎。思之。 (六十七右)論諸生得善(至)而不恆有(文)。樞要雲。生得善及意識業果起無雜者。如生得善雖此欲界亦有定屬。趣生名無雜。不爾唯意業果無雜。此相從名非實無雜。此解為正。通五趣得果故。意異熟者。此師不許諸趣轉受。唯本處歟。或多分故亦有。實異熟依異熟轉受故。意中業果是護法文。生得善者餘師義。令之一處。然非准的(文)義燈雲。且於善中分為二種。一生得。二方便。其生得善四義具幾。答。決定有二。謂實及遍定闕恆一。無雜二說。一雲。約界不雜。據趣雜亂。如人中得起天鬼趣等生得善業。由生得善感彼趣報故。然論雲。諸生得善及意識中業所感者。雖遍趣生無雜亂者。異熟是護法文。生得善者是難陀師義。與護法文合說。無雜據護法正義許生得善雜。二雲不雜由在人中造作善業。擊彼舊業感餘善報。非在人中起彼天中生得善業。二說前正。以固欲界無定所屬。如煩惱等。又解。五趣亦別。以定異因遍諸法故。雖然起雜。 (六十七左)雖復說(至)上亦有故(文)。義蘊雲。謂生得善等雖恆因簡。餘因不能簡。故名不共因。即此恆因能亦簡彼遍無雜因所簡之法。故亦名共因也。言有體通上亦有故者。有體即是實因。謂通上三因所簡之法。皆有實義。故此不說。非如遍無雜因唯生得等有餘色無故。此中言雖遍無雜。西不恆有不說實因。以通上故。 (六十七左)然此雖復(至)亦說共因(文)。演祕雲。然此雖復說不共因者。即恆因也。生得善等無名不共。疏亦說共等者。即遍無雜生得善等。自他皆有名為共也(已上)演祕釋共不共。與義蘊殊。二釋有理演祕為優。 (六十七左)有體通上亦有故(文)。演祕雲。疏有體通上亦有故者。其實有因通前所說非異熟等及異熟色五識業感。故今不舉。 (六十八右)彼心所(至)意並臣故(文)。義燈雲。心所之中六位差別。總而言之。遍行別境唯有實遍。闕恆無雜。所餘四位總聚而言。四義俱闕(文)樞要雲。實唯異熟及彼心所名正趣生者。問。趣生之體為一為多。若是一者。依六別實心及心所。以立總一如瓶盆等。趣生應假。若許假者。違上文故。若實一者。雲何依多實法而立體一實耶。若是多者。應如一人六箇人趣六生所攝。故為大過。此義應思。趣生是假。經部師難。依六根立命根。命根應是趣生。總一假故。要依實法方可建立。故不違上。所依實故。後解為正。或唯心王是趣生體心所相從實非趣生。故唯是一。或同在一聚。俱言無失。是實非假。應勘瑜伽假實(文)義燈雲。問。立趣生體為但依王亦兼心所。為實為假。答。有三釋。一雲。但依心王立趣生體。具四義故。若依王所即六趣生有違前失。此卷初雲。應一有情有六種體。第一雲。此識足為界趣生體。無勞別執有實命根。亦不得雲此中識言亦攝心所。彼辨唯識義。此出趣生體又若此識言亦攝心所。彼辨唯識義。此出趣生體。又若此識言亦攝心所。命根亦應通依王所種。故但依王立趣生體。第七亦云。然立有情依命根數或異熟識。故知不多。何故論雲唯異熟識及彼心所是正實趣生。答。此相從說。正取心王。不爾同前六種體失。何得難他。問。八俱五數四闕何義而非有情。答。八俱雖具種類言之有雜有間。據百法簡。不約相應。不爾命根及眾同分。遍恆無雜。足為趣生。何要須實。一雲。通依王所立為趣生。此正辨雲唯異熟識心及心所實恆遍無雜是正實趣生。又結雲。正實趣生既唯異熟心及心所。彼心所離第八識理不得成。又復王所同引業招而前說雲此識。足為界趣生體。據勝偏說難他。有情應有六體者。據六受熏。後生現時應六第八。經說。無處無容。二識並生故。彼成過。不障王所六各一體說為有情。問。若爾何故第七云然立有情依命根數或異熟識。答。同一聚故名之為一。或從王勝說趣生一。一雲。通依王所總立為一。何以得知。准前不許多體。准後依命根數立。此文復舉王所。順前後故。若爾趣生體應是假。何故論雲。是正實趣生。答。正簡方便惑業中有。實簡遍計妄立趣生。今此趣生體雖是假。依實法立故言實恆遍無雜。問。何理得知。趣生體假。答。准第七云然立有情。依命根數惑異熟識。故不障能依趣生體假。問。趣生體百法何攝。答。依初二釋即心心法攝。若依後體即有二解。一雲。假有三種。一相待假。如長等色。二分位假。如生等相。三聚集假即隨實攝(是更一法師解)今雲。不相應攝。大乘許多不唯二十四。如隨煩惱且據勝說二十四種或同分攝。如法同分。但雲眾同分者。且對他宗不立法同分者說。若據寬論。應但雲同分。或有眾同分。眾同分中有總有別。此別同分雖無教文。理亦無失。   攝生體。 樞要三釋。義燈亦同。 T67038801.GIF 一總取王所(諸師皆。為不正)義第第三。二唯取心王(義苑抄。為優)義燈第一。三雙取王所(樞要後。解為正)義燈第二。 (六十八左)今為此難於理不遮(文)。義蘊雲。正難經部。以經部師無命根等故。若對薩婆多。雖有命根等前已遮訖。故生無色。起善等位不可以命根同分為趣生也。 (六十九右)攝論第三雲(至)應滅離(文)。第三(五紙右)雲。論曰。若生非想非非想處。無所有處出世間心現在前時。即應二趣悉皆滅離。此出世識不以非想非非想處為所依趣。亦不應以無所有處為所依趣。亦非涅槃為所依趣。世親曰。若生非想非非想處。或時起彼無所有處出世間心。令現在前。由彼處心極明利故。又由非想非非想處心闇鈍故。住於彼處極明利心。起出世心。令現在前。此出世心不應以彼第一第二為所依趣。由彼二地皆世間故。又生餘地起餘地心。現在前故。二所依趣俱不應理。又即此心不應涅槃為所依趣。有餘依故。如是三種為所依趣。既不得成。若不信有阿賴耶識。此出世心何所依趣。 (六十九右)即應二趣皆滅離(文)。義蘊雲。如何那含生有頂地。無漏極劣弱故。不能斷此有頂地。或要起所有處無漏心。方斷彼惑。此那含於二天中皆無有攝。故二天趣皆應滅離。若有第八便無此失。 (六十九左)論亦非界攝(至)已永斷故(文)。演祕雲。論亦非界攝非有漏故者。問。趣生有漏。以證第八。界非無漏。何不將明第八識有。答。界雖有漏然通三性及情非情。故不可以證於有情異熟識也。 (七十左)佛地論中亦同此解(文)。彼論第六(十紙右)顯示現業果化化身業相。此中具說本事本生。六年苦行食馬麥等事是也。 (七十左)五根在身(至)五根依(文)。演祕雲。疏五根在自身者。顯自五根是自八相第八執受。疏非已相分他身五根依等者。此明他身五根·及依不是自已第八相分自八不執(文)義蘊亦同。 (七十左)對法執受(至)非執受故(文)。對法第五(八紙右)雲。雲何執受。幾是執受。為何義故觀執受耶。謂受生所依色故。是執受義。若依此色受得生。是名執受。色蘊一分。五有色界處全。及四一分是執受。色蘊一分者。謂根根居處所攝。五有色界處全者。謂眼等。四一分者。謂不離根色香味觸。為捨執著身自在轉我。故觀察執受。 (七十一右)五十五等(至)如前已說(文)。五十四(二十一左)雲。聲相差別者。謂執受大種為因。非執受大種為因。執受非執受大種為因。 (七十一右)以依執故非生執受(文)。義蘊雲。以聲依第八名為執受。不是此聲能生覺受名執受也(文)今謂。義蘊牒文為以依執受與今現本不同。然義則無別。 (七十一右)經部去來無(至)非過未(文)。演祕雲。疏薩婆多非過未者。在過未世。不名執受。名非過未。不說過未而無體故名非過未。故俱捨雲。十八界中九無執受。謂七心界聲界法界。所餘九界各通二種。謂眼等根住現在世名有執受。過去未來名無執受。色香味觸住現在世。不離五根名有執受。若住現在非不離根過去未來名無執受。如在身內除與根合。髮毛爪齒大小便利唾血等及在身外。故地水等中色香味觸雖復現在而無執受。正理論雲。有餘師說。不離根聲亦有執受。問。住無心位現在五根何名執受。答。執受類故亦名執受。若爾過未應名執受。此難不然。現在五根容有發識。名有執受。過未不然。又解。現根識不起時名無執受。依現發識說有執受。不言現在唯執受。故如定道戒能造大種雖不離身亦是現在而無執受。五根亦爾。前師釋言。定道大種在定即有。出定即無。名無執受。五根相續與彼不同。疏依前義有斷後勝。詳曰。既未明文。二皆有理。任意取之。 (七十一右)經雖但言(至)執受自也(文)。無性論第三(四紙右)雲。有說。身根為能執受。由遍體故。此義不然。身根亦是所執受故。設此身根是能執受。更無有餘執受此。故亦不得成。又佛應言捨離身根爾時名死。不應說言壽暖及與識。若捨離身時。如是等是故身根為能執受。不應道理。 (七十一左)縱第七識亦現緣起(文)。演祕雲。疏縱第七識亦現緣起者。此釋伏難。難方。若任運生即能執受。第七應爾。故此文生。由第七識有覆無記非先業引。故現緣生不名能執。 (七十一左)即是八證(至)不能煩述(文)。瑜伽五十一(初左)雲。若無阿賴耶識。依止執受不應道理。由五因故。何等為五。謂阿賴耶識先世所造業行為因。眼等轉識於現在世眾緣為因。如說根及境界作意力故諸轉識生。乃至廣說。是名初因。又六識身有善不善等性可得。是第二因。又六識身無覆無記異熟所攝類不可得。是第三因。又六識身各別依轉。於彼彼依彼彼識轉。即彼所依應有執受。餘無執受。不應道理。設許執受亦不應理。識遠離故。是第四因。又所依止應成數數執受過失。所以者何。由彼眼識於一時轉。一時不轉餘識亦爾。是第五因。如是先業及現在緣以為因故。善不善等性可得故。異熟種類不可得故。各別所依諸轉識故。數數執受依止過故。不應道理(文)略纂十三(七紙右)雲。答中五因不同。即為五段。其初因意者。諸小乘等中不立本識。如經部師。以六識持身。今意非此。謂以先業生者能執持身。雙現在緣生者不能執持。此約長理不約六識於一剎那或起異熟心破如文。可知此中應立量雲。眼等轉識非能執受(宗)現緣發故(宗)如聲等起(喻)又若有轉救之雲。我眼等中亦有異熟心。從先業生。能執持汝。何故雲眼等轉識非能執持而總遮我。今應破之。如下第三因比量。若爾下第三因應不異。破此已彼救已為破。故後既有破。明知此中但約長理相續道理破之。如前解釋。此第一因也。因言所以即宗因等之因也。從此為名。故言五因。前總破六識。說下因別疏牒破。且疏善不善性心破故。第二因。又六識身善不善等性可得是第二因者。即欲破之。且遮別法有非執受。方為同喻而能遮彼善不善等設。有計雲。涅槃體能持有漏依正。今量雲。二種涅槃定非執受(宗)是無為故(因)由如虛空(喻)此義既成轉破道諦設。有別計道諦能持。應立量雲。無漏善心不能執受有漏諸根(宗)此言為簡大圓鏡智能執持身。若但總言無漏善心不能執受。即有不定過。為如涅槃。是無漏故。無漏善心不能執受。為如大圓鏡智。是無漏故而能執受。避斯過故。故作此言。是無漏故(因)由如涅槃(喻)此義既成。應須轉破有漏善心。應立量雲。有漏善心應不執受有漏諸根(宗)以是善故(因)如無漏善(喻)善既被破。不善須除。別立量雲。諸不善心應非執受(宗)有記性故(因)如彼善品(喻)雖破記性無記之中有四無記。且除異熟在第三因。變化等三令應別破。量雲。三無記心應非執受(宗)以間斷故(因)。由如聲電(喻)或因喻雲。非異熟性故。如善噁心。此因亦善。前因有異熟生心。為不定過。今論雲善不善性。不言無記。既有等字。明別有破。雖復疏牒其六識中無記報心。此中有計。以為執持。應破彼計。故第三因即遮此計。論雲。又六識身無覆無記異熟所攝類不可得是第三因者。言六識中雖有異熟。但一念生。或諸心間。前後一類異熟之性必不可得。前後一類異熟之性無有變易。可能執持。是真異熟。今六識中異熟之心。但一念生。非無有間。既非一類。是異熟生。不得稱言而能執受。應立量雲。六種轉識非真異熟性(宗)有間斷故(因)譬如風聲等(喻)此量未明。應更別立之。六種轉識無覆無記。異熟一類既不可得。不能執持身(宗)有間斷義故(因)喻等同前。或應立量雲。六轉識中異熟生心不能執受(宗)有間斷故(因)如風聲等(喻)其論雲。異熟類不可得者。即是此中有間斷之因言也。即彼遂難。六識中異熟心是異熟生。非真異熟。不能執持者。汝宗何故言不苦不樂受。從異熟生。既異熟生應非執受。述曰。異熟生有二種。一從異熟種子生。二從異熟相續生。第六識等者。是異熟種子生。名假異熟。如眼根。非真異熟。其第八識是異熟相續生。前念後念皆異熟故。今前念後念皆是異熟者。能執持非六種識。故有異也。即以此文一師言。欲界有第六異熟心。一師雲。此乃遮計。又彼外計汝宗。第七識應得能執持身。何勞第八者。應立量雲。我第七識不能執持身。非異熟性故。如六種轉識等。又彼外計。非一種識能持一切根。一一自識能持自根。今應破之。故第四因雲。又六識身各別依轉乃至是第四因。此中有二。初依計正破。二從計遂難。謂如眼識起時。餘耳等無識之根便應爛壞(宗)無能持識故(因)以小乘宗諸識不並生故。如死屍(喻)說許執受亦不應理者。此牒計遂難。謂彼外計。眼識起時非但唯持眼根。亦能持餘耳等之根。今設縱之故雲設許執受亦不應理識遠離故。今立量雲。眼識必不能持耳等諸根(宗)識遠離故(因)如他八識。不能持身根等。如死屍等。又有合立量雲。無識諸根應無執受(宗)識遠離故(因)如死屍(喻)既難無執。已應成非情攝。立量雲。無識諸根應非情攝(宗)無執受故(因)如死屍(喻)又眼等諸識起時。應不遮相執受(宗)所依別故(因)由如眼識起時不依諸根。此量有過。同喻所立過如前所計。身識持自根。設爾應成數執過。故第五因應成。數執過其文可解。此中有量。既有執受不執受。不執受時應非有情攝。無執受故。如死屍等。又可雲。六種轉識應非執受。三性心間非一類故。如聲火炎等。此亦有過。由上五因。六識執持既非道理。故許第八能執持身。結文可知。 (七十二右)此中第八(至)如下自解(文)。義蘊雲。此中既言一類能遍執受即准異熟第八。便證佛色根而無執受。如下自解言濫也。 (七十二左)謂前二因但義差別(文)。義燈雲。問。解執受中准瑜伽論等皆有五因。何故但舉三因。不說非善染及業所引。答。有二解。一雲。先業所引是相續上義。非善染者。一類上義。所以不說。一雲。亦簡佛果。雖有執受而非業引。雖是一類許是善故。故不言二。西明雲。初二即一類攝。二雲。欲顯執受非要五義。佛有執受故。此解為正。若如前解。但雲眼等無如是義。何須重說一類等三(文)演祕雲。問。前正執具。此簡言濫。何但有三。答。具如疏燈。有義簡濫。文中應先標難。謂外難言。若唯異熟能執受者。諸佛報身應無執受。無異熟故。故答如論。但三義者。前顯執受有漏根故。故五義簡。今顯執受無漏根身。故但說三。佛淨第八非業所引。是善性故無初二因。若依疏說。此但應言眼等轉識無如是義。何須重舉一類等三。與證所說大意相似。然少有異。思可知也。 (七十四左)前第三因(至)是非一類(文)。義蘊雲。前第三因即一類也。此雲非真異熟便有間斷。即非一類故。此雲非異熟者。即是辨前第三因也。 (七十四左)攝論生(至)不堅住也(文)。無性攝論第三(初右)雲。論曰。雲何為生雜染不成。結生相續時不相應故同卷(三左)雲。論曰。復次結生相續已若離異熟識執受色根亦不可得。其餘諸識各別依故不堅住。故是諸色根不應離識。釋曰。結生相續已者。謂已得自體。若離異熟識者。謂離阿賴耶識。言執受者。謂能攝持。言色根者。謂除意根。亦不可得者。謂餘轉識皆不能得執受色根。何以故。其餘諸識各別依故。此則顯示眼等六根無有一法能遍執受。且如眼識唯依於眼。如是所餘耳等諸識唯依耳等。若是此所依唯此能執受。若非此所依此不能執受。不堅住故者。此數數間斷。彼獨生起故。於無想等有間斷故。爾時眼等無能執。故應無覺受。 (七十五右)別破經部薩婆多色等(文)。演祕雲。對破二乘。具如疏明。有義疏說色根。正破經部。本計色根亦能持種及受熏故。不相應行別說命根及眾同分。正破一切有部。經部無別不相應故。今解。不然。經部色根雖能持種。既無所緣。理不應是能執受。故一切有宗但說色根及根依處是有報受。命根同分非能所受。亦不說是能執受故。故今別說色根非執。遮破經部。不相應行遮薩婆多。又解。此文通遮二部。但非正破。皆無有失。詳曰。疏中但雲破經有部而無正言。此乃加言妄出過也。又設言正理亦何爽。由經部師許色根等持種受熏故。色根等對彼名正。不言他許色根執受對之名正。有部准此。又言通遮亦為不可。不相應行持種之事。二部無差。何假雙遮。無義而言。恐繁翰墨。 (七十六右)此經有頌(至)如不無思覺(文)。俱捨五(九紙右)雲。故世尊言壽煖及與識三法捨身時。所捨身僵仆。如不無思覺(文)光記五(二十八紙左)雲。仰死名僵。伏死名僕。亦有側死。且言僵仆。或從多說(文)玄應音義雲。居良反下古文踣同蒲北切。仰謂之僵伏謂之言偃臥前覆也(文)演祕雲。身僵仆者。僵猶僕也。僕猶合也(文)字彙僵仆也偃也。義蘊雲。疏所捨僵仆者。僵猶仰也。僕猶覆也。隨其男女有仰覆故。 (七十七右)此喻有失(文)。演祕雲。疏此喻有失至非能持識故者。問。喻何失耶。答。所立不成。依論量雲。異熟識者。是宗有法。可立為持壽煖識。是法猶如壽煖。而是其喻。因法可知。壽煖喻上無彼可持壽煖識法。以彼壽煖而體不是持壽煖識故。成其過故。疏釋雲。以壽煖非持壽煖識。故義蘊亦同。 (七十七左)或復成立(至)恆持用(文)。義蘊雲。更互量雲。第八識有恆持用。無間斷故。如壽煖成無間轉。即以恆持為因。因言許者。是自許故。不言自許隨一不成。 (七十九右)我前所言(至)以煖為理(文)。演祕雲。疏我前所言至以煖為理者。我前若言轉識不遍而不能持。汝可舉煖不遍為例。但說轉識間斷不持。何得以煖不遍為例。 (七十九左)彼亦不然(至)及非無漏(文)。演祕雲。外質意雲。若識壽煖俱能持故。難識同餘不通三性及於無漏。亦應壽煖俱能持故煖同於壽煖不是煖。煖雖能持不同於壽。而得名煖。識雖能持不同餘二。而通三性及無漏(文)義蘊雲。疏彼亦不然如壽能持煖等者。此外人難雲。識持壽煖。汝即令識同於壽煖定非無漏。亦可壽持於煖壽應同煖而非是壽。彼壽既不隨所持名為非壽。故知識亦不隨所持是非無漏。 (七十九左)此意不然(至)例成失(文)。演祕雲。疏此意不然至例成失。此解意雲。前難意者。不可無漏能持有漏。餘二能持有漏之法。既是有漏識應同彼難三性意義亦同前。豈可以將三世等難乘難壽等一切合同(文)義蘊雲。疏此意不然至豈得言三性等者。初論主以識例同所持壽煖不通三性及無漏。他遂例壽同所持要非是壽。既不如是。何得以識同於壽煖不通三性。故今論主雲。我本意以無漏三性之識不可持於有漏唯無記法。汝今既得以壽例煖應非是壽。即例三性而成失耶。疏中隱略意在於此。 (八十右)一切難中俱有此例(文)。義蘊雲。汝若言壽應非壽以能持故如煖者。亦應難雲聲應非聲所作性故如瓶。即一切難皆不成也。 (八十左)如俱捨第五命根中難(文)。第五(九紙)經部有部互諍之文是也。 (八十左)然今以(至)能持寧在(文)。義蘊雲。壽可持識。識不熏種。既非因緣。應不持壽故。識壽二應不得名互相依持。 (八十左)若無持者便失壞故(文)。演祕雲。疏若無持者即便失壞者。種若無彼現識持之。即便失壞。 (八十一右)必住散位(至)此中合文(文)。義蘊雲。論中應雲必住散心非住無心亦非在定。以合為文故。論說雲非無心定。 (八十一右)下破經部等(文)。義蘊雲。謂初文引經證此識有。此句科謂生死時下五段論文。問。何以知下唯破經部。答。言如睡無夢。非薩婆多。故知爾也。 (八十一右)所以者何(文)。義蘊雲。此徵受生命終證有第八者有何所以耶。由此引瑜伽。既說滅定命終。即無六識。故知命終有第八識也。 (八十一右)瑜伽第八十(至)非無第八(文)。八十(十九紙右)雲。問。諸阿羅漢住有餘依涅槃界中。住何等心。於無餘依般涅槃界當般涅槃。答。於一切相不復思惟。唯正思惟真無相界。漸入滅定。滅轉識等。次異熟識捨所依止。由異熟識無有取故。諸轉識等不復得生。唯餘清淨無為離垢真法界有。於此界中般涅槃已。不復隨於天龍藥叉若健達縛若緊捺洛若阿素洛若人等數。以要言之。所有有情假想施設。遍於十方一切界一切趣一切生一切生類一切得身一切勝生一切地中。非此更復隨在彼數。何以故。由此真界離諸戲論。唯成辨者。內自證故。 (八十一左)彼由無學(至)不相違也(文)。義燈雲。問。若爾何故摩訶俱瑟恥羅經。羅漢入滅定方化火燒身入無餘涅槃耶。答。有二解。一雲。以期願故。入滅定前起加行意。願化火燒身方入滅定。折伏心力令其衰損方入無餘言住散心非定心非無心者。據不期願說。惑約有學及異生說。不遮無學。一雲。入滅定已損伏心力。出滅定後方入無餘。言入滅定即入無餘者。據前方便說。此雖二解約小乘說若大乘師雖入滅定有第八識。是散非定。有心非無故。此論雲若無此識生死時心不應有故。問。若有第八。許在滅定得入無餘。何故在有心定而無死者。答。約無期願有學等說。何故如是。若無期願定力所持不得死故。又准大乘。正死時心中有初心本有初心皆是無記。然有一師雲。中有初心及與末心是起愛心。本有初心亦爾。何以得知。以瑜伽論六位無心不說生死位是無心故。准知有第六。一師雲。是無記心。六無心位不言生死時者。即悶絕攝。故不別說。後師為正。 (八十一左)心惛昧闇劣性(文)。演祕雲。疏心惛昧闇劣性者。有義此位無心。如何闇劣。解雲。即於前位身心惛昧故。至後念心等不行。此說所因。非無心位。然此立因。應雲身心極惛昧故。不爾不定。有心睡眠亦惛昧故。詳曰。非無其義。然對有心明勝之位無心名闇劣。劣謂無力。不生現故。如呼曰沒名為闇者。復夾何理。若言後念方無心者。喻闕能立。文中既雲極悶絕時。極言通上。文功便也。不煩更置。 (八十二右)如抉擇分無心地說(文)。六十三(十三紙左)雲。攝抉擇分中無心地如是。已說有心地抉擇。無心地抉擇我今當說。問。心眾生因凡有幾種。由幾種因心不得生。答。心不生因略有七種。由此因故心不得生。何等為七。謂緣闕故心不得生。如是作意闕故。未得故。相違故。斷故滅故。已生故心不得生。 (八十二右)今此二位(至)故引為證(文)。義蘊雲。此眠悶二位雖是無心是散位攝。故得與死生為喻也(已上)今謂。二位者。指生死位非。謂眠悶若指眠悶者。下文應言引而為喻。何言為證。邑師雲。眠悶二位恐是違疏主意。 (八十二左)此文可然言無餘故(文)。演祕雲。疏此文可然言無餘故者。此唯識文望第一釋理可然也。言餘者。釋可然理。即此論雲。謂生死時顯無轉識。而有疏本雲宗無餘。宗字誤也。合是言字。 (八十二左)以瑜伽第一為證(文)。第一(十八丁右)雲。爾時父母貪愛俱極最後決定。各出一滴。濃厚精血二滴和合。住母胎中。合為一段。猶如熟乳凝結之時。當於此處一切種子異熟所攝執受所依阿賴耶識和合依託。雲何和合依託。謂此所出濃厚精血合成一段。與顛倒緣中有俱滅。與滅同時即由一切種子識功能力故。有餘微細根及大種和合而生。餘有根同分精血和合轉生。於此時中說識已住結生相續。即此名為羯羅藍位。 (八十二左)又以對法論文為證(文)雜集五(三左)雲。中有初相續剎那唯無覆無記以是異熟攝故。從此已後或善或不善或無記。隨其所應除彼決心。以中有沒心常是染污猶如死有。生有相續心剎那亦唯無覆無記。若諸菩薩願力受生者命終等心。當知一切一向是善(文)瑜伽略纂一(三十紙左)雲。死有三位心。一正死。即末後剎那。唯識論說為第八識。對法論說。死有末心。生有初剎那。中有初剎那。唯無記性。二次前潤生心。唯第六識我愛相應。對法說。為九種命終心唯有覆無記。三次前明利心。即此三性是粗想現行故(文)倫記全同。 (八十二左)此文可然宗無餘故(文)。義蘊雲。論所立宗。謂生死時明瞭轉識必不現起。既無餘識。故知死生唯有第八。有疏本言無餘者。言誤也。論中不言無餘識故(已上)今謂。與演祕殊。二釋有理。然邑釋優。 (八十三右)即以此文證有第六(文)。演祕雲。疏即以此文證有第六者。此對法論以無記心命終之文而為證也。或可即以此所引經而為證也。經雲生死必住散心。散心之言而目第六。若不爾者第八元有。何勞更說前說。為本順疏文也。若別為釋。後亦無違(文)義蘊雲。疏即以此文證有第六者。即以此文受生命終。命終必住散心。證生死時有第六也。第八先有。更何須說。故知散心即第六也。若爾何故對法雲以無記心命終。答。簡異性故說唯無記。不以無記便證第八。彼唯無記。何須說之。 (八十五右)此中所以(至)眾教同說(文)。義蘊雲。此中以惛昧為因至眾教同說者。結前言次。難陀等無量論師下。生下論文。由三因故。意識取境。勝軍師等既祖難陀。故同遵南指。 (八十五右)無識之儔第(文)。演祕雲。疏無識以儔等者。此乃生下大乘異說。信彼之人。或難陀等下總明是信大乘異說。前釋為正。 (八十六右)無心別起(至)必應爾故(文)。演祕雲。疏無心別起至必應爾故者。親疏合說不離三因。如聞教等緣塵等。即疏依三。親可知也。 (八十六右)然雖更有(至)必應爾故(文)。義蘊雲。如妄計實我法等。不由他教五塵定等而起。名獨起意識此即不由三因而起。何不說之。今雲取增人法者。取增與執著義同即。是妄執我法也。此難難陀等師。無心別起下彼師釋。設執我法必藉三因方生計度也。 (八十六左)若彼伏言(至)無散意者(文)。演祕雲。疏若彼伏言至無散意者。此救意雲。即第八識受彼生。已不起散意(以已通用已下)次第六即起定心。定心既有。復意得生。 (八十六左)或生得善引生方起(文)。演祕雲。疏或生得善引生方起者。問。此生得善。豈非思等。何須別說。答。生得因。修思等加行。何得同也。又寬狹別。生得善心通於三界。思等不遍。 (八十八右)即以汝因還復破汝(文)。演祕雲。疏即以汝因還復破汝者。彼言意識行緣難了。今者取彼難了之義。破彼所執而非意識(已上)義蘊大同。 (八十八右)無著攝論(至)不可得故(文)。無性攝論三(二紙左)雲。是二意識應一身中一時而轉。然不應許經相違故。如是頌言。無處無客。非前非後。同身同類。二識並生(文)演祕雲。無著攝論三因破之。此論但一。故彼論第三雲。又即與彼和合之識。是意識性不應道理。依染污故。時無斷故。意識所緣不可得故。無性釋雲。依染污者。由立宗門。顯與彼法自相相違。謂共決定故有三釋。一雲。依染污者。而是宗法。今以為因。與彼小乘意識宗法。作法自相相違過也。二雲。大乘立和合識非是意。為宗法門。小乘所立是意識性為法自相。依染污因違彼自相。三雲。依染污等實是因門。為宗門者。由論主立初和合識依染污示彼外人外人即許。更不立因。以此所立依染污宗門。與彼外人作是意識宗法自相相違相違之過。依正道理。初和合識有法宗上有二種法。一依染污。二非意識。有染污處必有非意宗法性隨。外人雖許初和合識恆依染污。然和合識即是意識。猶如聲上有所作因。無常宗隨。即與聲上常宗之法自相相違。問。若依染污為宗中法。立量雲何。答。量雲。初和合識定依染污。由能執持名色等故猶如命根。由此依彼染污之言。若望論主自立即宗。若望破他即是因。他問。破他雲何。答。量雲。初和合識非是意識。依染污故。猶如命根(今謂。觀無性論具牒本論為釋。依染污故之言。是能立因。不待言而明白也)詳曰。第二理勝·以本論雲。又即與彼和合之識。是意識性。不應道理。依染污故。故知依染但名為因。是意識性不應理者。乃是宗法。然釋於文語猶未備。故今釋雲。由前兩家立於宗法。顯知染污與敵宗法自相相違。何以爾者。夫相違因與宗相違法作因也。若也不見二之別宗。因望於何名相違也。由此故說由立宗言。又相違因立敵共許。不爾其因即隨一攝。為簡隨一言共決定。故本論雲識羯羅藍更相和合若即意識。此牒他宗。又雲若此和合識是一切種識即是阿賴耶識。此即破他自立宗也。故知無性言立宗門。不說染污是宗法也。又無性雲。如是結生相續時識於一切處種類時分。皆依染污即中有攝後心為依。此所依心生有為境於一切處種類時分。是染污故。能依之識非是意識。由此越於意識法故。或有說言。與四煩惱恆相應心名染污依。釋曰。初受生時與羯羅藍和合之識。於三界處四生種類三世時分皆依染污。言中有等此出所依染污之體。問。生無色界既無中有。以何為依。答。此中且據欲色者說。若生無色以命終心俱生我愛為遠所依。由此染因越彼所立意識宗法。以彼意識非一切處種類時分皆依染污。餘師之義文可知也。問。二師何意致此不同。答。無間俱有二依不同。各隨取一。問。既是異類。何名無間。答。望護法宗即為不可。餘師無違。如下自釋。時無斷者。無性釋雲。由異熟性時無間斷。由此亦是遮是意識性。釋曰。不但前因遮其意識。此亦是遮。若是意識時有間斷。初和合識即不如是若初之識。有間斷者。後時若起應名更生。廣如下引。意識所緣不可得知者。無性釋雲。此義重增遮意識因。若是意識。決定可得自所緣境。謂可了知。如中有位最後意識已相續心。所緣境界不可了知。故非意識。釋曰。染污因初。無斷第二。是第一增。故不可知是第二增。故名重增。初和合位。若是意識。自所緣境即可了知。既不可知。明知彼位識非是意。論文示法。思可知也。詳曰。觀論本釋。量無明文。所以疏主斷前二因但直責也。古德以彼命根為喻而立其量。量如前辨。喻既論無不假為量。又自第八亦不得成。他量破雲。初生時識非是第八。依染污故。猶如命根。彼此既同。何能遣過。由此故知。直責為善。或可作量。論示方隅。略不言喻。我宗命根不定異八。汝命根喻所立不成。由斯作量。理亦應通。義既多途。任情取捨。時無斷。因亦可以彼命根為喻。義蘊亦同。 (八十八右)又依染污故(至)所說第八識(文)。義蘊雲。此牒攝論文。破上座部也。彼師雲。依染污者。謂粗意識名為染污。在中有中。緣當生有而起於愛。至生有已於母胎中隨其男女。於父於母而有愛增。即粗意識名為染污。初生之位細第六識依彼而有。名依染污也。彼許粗細二意得並生故。言時無斷故意識所緣不可知者。俱是細意識也。言是種子識者。即此細意初受生已能與諸法為依。名種子識也。言即我第八識者。謂第八識依第七故。當相續故。所緣行相不可知故。能持種故。由此汝說細意識者。即我大乘第八識也。 (八十八右)攝論諸師(至)唯識論故(文)。義蘊雲。此論但言極成意識不如是故。即當彼論第三因也。准此但應以意識所緣不得故為因難上座。諸學攝論師乃至依染污故。無斷故為因。難上坐雲。生位識非意識。依染污無斷故如命根。既爾即大乘生位應非第八。依染污故如命。此便自害。故雲未語也。今觀上座返立量不成。若難大乘。以命根為喻有不成。命根不離第八識故。即所立不成亦依染污故能立不成。彼量既非真量。便唯依染污為因亦通而疏不許。未詳何意也。 (八十八右)上座部雲(至)無此語故(文)。無性論三(二紙左)雲。是二意識應一身中一時而轉。然不應許經相違故。如是頌言。無處無容。非前非後。同身同類。二識並生(文)今謂。指此經文或雲阿毘達磨經者非也。若言攝論釋阿毘達磨經故以指舉者。泛漫之甚矣。又無性論引此經頌。世親論無。無性攝論第三(初紙右)雲。論曰。若有於此非等引地沒已生時依中有位。意起染污意識結生相續。此染污意識於中有中滅。於母胎中識羯羅藍更相和合。若即意識與彼和合。既和合已依止此識。於母胎中有意識轉。若爾即應有二意識於母胎中同時而轉。又即與彼和合之識。是意識性不應道理。依染污故。時無斷故。意識所緣不可得故。設和合識即此意識為此和合意識。即是一切種子識為依止。此識所生餘意識是一切種子識。若此和合識是一切種子識。即是阿賴耶識。汝以異名立為意識。若能依止識是一切種子識。是則所依因識。非一切種子識。能依果識是一切種子識。不應道理。是故成就此和合識。非是意識。但是異熟識。是一切種子識。釋曰。非等引地所謂欲界沒即是死依中有位意者。謂依死生二有中間中有轉心起染污者。與愛恚俱有顛倒故。言意識者。餘識爾時久已沒故。連持生故名為相續攝。受生故名為結生。此染污意識者。緣生有故。於中有中滅者。此若不滅無生有故。於母胎中識羯羅藍更相和合者。謂此滅時於母胎中有異熟識。與其赤白同一安危令相和雜成羯羅藍。如世尊說阿難陀。識若不入母胎者。不應和合羯羅藍成羯羅藍之體性。若即意識者。謂此若非阿賴耶識。既和合已者。謂受生已。依止此識者。依異熟識。有意識轉者。有別轉識。謂與信等貪等相應樂苦受俱。分別意識後後位轉。若爾即應有二意識。於母胎中同時而轉者。謂異熟體有情本事。不待今時加行而轉。無記意識及可了知。所緣行相樂苦受等相應意識。是二意識應一身中一時而轉。然不應許經相違。故如是頌言。無處無容。非前非後。同身同類。二識並生。又不應許此二是一自性別故。又異熟識不應間斷。結相續已後應餘處更結生故。又異熟體唯恆相續更無異趣。又即與彼和合之識是意識性不應道理。依依染污故。時無斷故者。由立宗門顯與彼性自相相違。謂共決定。若是意識非一切處。非一切種。非一切時。依於染污。猶如後時所有意識如是結生相續時。識於一切處一切種類一切時分。皆依染污。即中有攝後心為依。此所依心生心生有為境。於一切處一切種類一切時分。是染污故。能依之識非是意識。由此越於意識法故。或有說言。與四煩惱恆相應心名染污依已相續心應成染污。此已成立許為為無記異熟性故由異熟性。時無間斷。由此亦遮是意識性。意識所緣不可得故者。此義重增遮意識因。若是意識決定可得自所緣境。謂可了知如中有位。最後意識已相續心所緣境界不可了知。故非意識。不應以彼住滅定心為此妨難。不許彼是意識性故。如是此中但說所緣為不可得。難了知故。非全無有。以於爾時非無有法。雖是其有而不可知。從設和合識即是意識。乃至但是異熟識。是一切種子識者。雙關徵責。立正破邪。結歸本義。其文易了。不須廣釋(文)世親攝論三(二紙右)雲。釋曰。非等引地即是欲界歿者死也。染污意識即是煩惱俱行意識。結生相續者。謂攝受自體。此染污意識緣生有為境。於中有中滅。言和合者。識與赤白同一安危。若和合識即是意識。依此復生所餘意識是則一時二意識轉。謂所依止和合意識。及能依止所餘意識。又和合識是意識性。不應道理。何以故。依染污故。時無斷故。謂此意識貪等煩惱所染污意。為所依止緣生有境故。是染污即此為依名依染污。於此位中所依異熟不容染污。是無記故。此和合識常無間斷住業轉故。意識所緣不可得故者。意識所緣明瞭可得。所謂諸法此和合識無有。如是明瞭所緣。是故此識是意識性。不應道理。 (八十八右)無二意識(至)故無妨也(文)。義蘊雲。謂無著本論引經雲。無二意並生。汝何故說有粗細二意耶。上座部答雲。汝引此經而為論難者。我部不誦。言或說無二粗意並生等者。上座部會經違也。 (八十八左)又因明法因有三相(至)無同定有一相(文)因明論雲。何等為三。謂遍是宗性。同品定有性。異品遍無性。因三相義如疏具釋。彼疏雲。言同品定有性者。顯第二相。同是相似義。品是體類義。相似體類名為同品。故理門雲。此中若品與所立法鄰近均等說名同品。以一切義皆名品故。又雲。同品有二。一宗同品。故下論雲。謂所立法均等義品是名同品。二因同品。下文亦言。若於是處顯因同品。決定有性。然論多說宗之同品名為同品。宗相似故。因之同品名為同法。宗之法故。何須二同。因之在處說宗同品。欲顯其因遍宗喻故。宗法隨因說因同法。顯有因處立法必隨故。乃至然實同品正取因同。因貫宗喻體性寬遍。有此共許因法之處不共許法定必隨故。今明一切有宗法處其因定有。故說宗同不欲以宗成因義。故非正同品。其因於彼同品處決定有性故。言同品定有性。 (八十八左)何勞虛認(至)所計之識(文)。義蘊雲。上座雲。我細意識緣身器等。微細難知。能為依種。汝大乘師何勞虛認為本識。故我細意非汝所計之第八也。 (八十八左)今論意言(至)聖教(文)。義蘊雲。此下疏主釋攝論意也。經中雖不定言無二意識者。或是二粗。或是二細。設汝作此和會。今以量破。即粗細二意亦不並。汝上座師豈得隨情便撥聖教而言我部不誦耶。 (八十九左)世親無性攝論皆雲(文)世親第三(六紙右)無性第三(七紙左)。 (八十九左)瑜伽第一(至)最後捨故(文)。第一(十五紙右)雲。又將終時作惡業者。識於所依從上分捨。即從上分冷觸隨起。如此漸捨乃至心處。造善業者識於所依從下分捨。即從下分冷觸隨起。如此漸捨乃至心處。當知後識唯心處捨。從此冷觸遍滿所依。同卷(十八右)雲。又此羯羅藍識最初託處即名肉心。如是識於此處最初託。即從此處最後捨(文)倫記一上(三十九紙右)雲。第八上下捨相中唯心處捨者。前雖上下冷觸漸起。至於心處未甚苦冷。即時後識心處捨時。復從心處大冷觸起遍滿所依。今依此文上下漸捨。皆至於心昔來相傳。若種善漸冷至頭面即死。若造惡業生鬼中者。從頭漸冷至腹即死。若生畜生至膝即死。若生地獄至腳即死。即皆無文證。又舊世親釋雲。若作善業。所起冷觸足應向上。若造惡業所起冷觸定應向下。人即觸雲。若生善趣從足漸冷至頭方死。若生惡道從頭漸冷至足方死。此由未見此論故信自人情。據實阿賴耶識初受生時。最初託處即名因心。若識捨肉心即名為死。故此卷末雲。又羯羅藍識最初託處即名肉心。如是識於此處最初託。即從此處最後捨(文)演祕雲。按無著攝論雲。又將沒時造善造惡。或下或上所依漸冷。無性釋雲。若造善者。即於其身下分漸冷。若造惡者。與此相違。天親釋雲。以造善者必定上昇若造惡者必定下墜。釋曰。表造善惡生上下趣。所以冷觸。上下有異。問。瑜伽論雲。識初託處即名闕心。即從此處最後捨命。何乃不同。答。有二釋。一雲。外相冷觸下上不同。識於心處與其上下一時頓捨。二雲。若造善者。從下漸捨至完心藏。後從上捨。造惡翻善。由此完心實最後捨。上下據彼捨命前相。理亦無違。問。眾生未然。三界經雲。人臨終時將生地獄。神識從足出。生畜生者從膝出。墜餓鬼者從腹出。生人者從心出。生天者從眼出。作聖人者從頂出。與瑜伽等何故差異。答。有說。經約皮膚外相。攝論就膚。瑜伽心藏最後捨故。詳曰。准何得知。經依外相。論觸上下外亦不無。如何攝論唯就膚內。又經言心。何異瑜伽所說心藏斷唯皮外。故知所會難可憑準。今復釋雲。經約聖凡勝劣有別。分雲捨相。理實心處最後捨也。不據皮膚內外差異三相下捨。二相從上。一正捨處同瑜伽等。上下漸等。但是經論開合有別義不違也(文)俱捨十(十七紙左)雲。於命終位何身份中識最後滅。頓命終者。意識身根欻然總滅。若漸死者。往下人天。於足臍心。如次識滅。謂隨惡趣說名往下。彼識最後於足處滅。若往人趣識滅於臍。若往生天識滅心處。諸阿羅漢說名不生。彼最後心亦心處滅。有餘師說。彼滅在頂。正命終時於足等處身根滅故。意識隨滅。臨命終時身根漸滅。至足等處欻然都滅。如以少水置炎石上。漸滅漸消一處都盡(文)寶疏十(三十八紙左)雲。論正命終時至一處都盡。釋上識滅處也。識無方所故不可辨處。隨身根滅處言識滅處也。 (九十左)論遍寄身中恆相續故(文)。演祕雲。論遍寄身等者。傳有兩解。一雲。顯第六識相續遍依非如第八。恆相續言應在初說。語法故。二雲。此舉賴耶行相。返顯第六無是行。故不可依冷觸漸起。有義遮轉識中總有六因。第六因中餘德兩釋。前解為正。破本疏雲。逢境即緣是第五因。逢依即止是第四因。離四五因如何別說。詳曰。若解四五與第六同。可如所責。釋既有差。義乃不同。別說何咎。設同四五前別後總。釋結不同。復亦何失。若准餘釋不約依境。更據何理雲績遍依。若據根境。與疏何殊愛憎斯異。 (九十左)下七識中有一類計(文)。第四(十九紙右)雲。舉淨月等說雲。又異熟識有色界中能執持身。依色根轉。如契經說。阿賴耶識業風所飄遍依諸根。恆相續轉。瑜伽亦說。眼等六識各別依故。不能執受有色根身。若異熟識不遍依止有色諸根。應如六識非能執受。或所立因有不定失。 (九十左)若不依(至)為不定(文)。義蘊雲。若對小乘立第六識不能執受量雲。第六識不能執受。有色根身以不遍依故。如五識者。彼出過雲。為如五識。不遍依故第六不能執受耶。為如第八。不遍依故。第六意識能執受耶。 (九十一右)即是非情引果所攝(文)。具如上引二攝論說。 (九十一左)攝論第三引經同此(文)。無性論第三(四紙左)雲。論曰。若離異熟識識。與名色更互相依。譬如蘆末相依而轉。此亦不成。釋曰。如世尊言。識緣名色。此中名者。非色四蘊。色者即是羯羅藍性。此二皆用識為因緣。識復依此剎那轉轉相續。而轉識者不離阿賴耶識。所以者何。所舉名言已攝轉識。復舉識言。更何所攝。 (九十二右)無性釋言(文)。如上已引。 (九十二右)薩婆多師(至)非色四蘊(文)。俱捨九(十一右)雲。於母胎等正結生時一剎那位五蘊名識。結生識。後六處生前中間諸位。總稱名色(文)寶疏九(十六丁左)雲。論於母胎等至五蘊名識。此出第三識支體也。正理論雲。此一剎那識最勝故。此唯意識。於此位中五識生緣猶未具故。論結生識後至據滿立故。第四出名色體也。是胎中五位前四位也。光記九(十九紙左)雲。正理二十六雲。豈於此位諸識不生。而得說三未具和合。具無一位意識不生。則名色中身識亦起。況六處位言無三和合。所餘識身亦容得起。然非恆勝。故未立三和合名。於此位中唯六處勝。故約六處以標位別(文)義燈雲。問。此中所說識與名色為據種說為據現行答。二俱何失。二俱有過。何者若據種說。不應難他雲。羯剌藍時無五識。故種子恆有。何得雲無若約現行即非正支。又初生位一剎那時。大乘自許亦無第六。何得說言猶如。束蘆俱時而轉若取第七非名色支。答。名色有二。一十二支中所說名色。二汎爾名色。若十二支所說名色。據體是種。依當分位亦說現行。故十地論說。十二支皆有子時異時。又種子中復有總別。如下第八說。若汎名色但雲名色。未必名支。設名為支。即通假實。今此中說汎名色支。名中識支即第七識。一切恆有如二束蘆。故自無過。然釋此經文總有七釋。一薩婆多師。如本疏辨。二本經部師。同有部。三末經部師。許有細意識。羯剌藍時粗識為名中識。細識為識。故如束蘆。四本上座。亦計二識許俱時轉。釋同末經部。五末上坐。粗細二識必不俱時。釋意大同一切有部。六大眾部師。六識俱轉。言如束蘆。據七日已後。七日已前未有五識。約長時說。七大乘師。復有三釋。一依此論十二有支當起位說。二依瑜伽第九所說復有二解。如本疏明。三依汎明名色支說。今此論意約汎名色。不依瑜伽第九二說及下緣起。皆喻不成。然有解雲。依瑜伽後說。名中非必具四蘊故。亦取束蘆而為喻故。此亦不爾。同上生等過。本疏雖雲瑜伽第九第二解意同於此論。意亦取七為名中識。彼論第九但雲所餘曰名。不遮第七。故束蘆喻善得成立。 (九十二右)經自釋言(文)。如上攝論所引之文是也。 (九十二左)瑜伽第九有二義解(文)。第九(十二左)雲。又此異熟識即依名色而轉。由必依託六依轉故。是故經言。名色緣識俱有依根曰色。等無間滅依根曰名。隨其所應為六識所依。依止彼故。乃至命終諸識流轉。 (九十二左)一雲(至)隨其所應(文)。義蘊雲。此不約束蘆喻也。言隨所應者。謂六識各有二依。即一一識與同名色為相依也。故言隨應。問。五識依色根可說依名色。第六唯依意。應當唯有名。答。與五同緣亦依於色。若唯獨起理實唯名。 (九十二左)此解(至)非欲自解(文)。略纂四(十九右)雲。隨其所應為六識所依者。非唯說五種中識種所生現識。彼唯第八故。九十三及此下說。總依一切相續為名。說六識身義顯總說一期身識。故名色緣識。由識執持識為所依。識緣名色。伏彼為依。或觀為境(文)倫記全同。 (九十三右)第二解雲(至)方得流轉(文)。續前文雲。又五色根若根所依大種。若根處所。若彼能生大種曰色。所餘曰名。由識執受諸根。墮相續法方得流轉。故此二種依止於識相續不斷。由此道理。於現在世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猶如束蘆。乃至命終相依而轉。如是名為從前除中際諸行緣起生中際生已流轉不絕。 (九十四右)彼名中識(至)答第七識(文)。義蘊雲。問。識等五支必是業感。第七既非業感。如何攝名中。答。名色有二種。一十二支中名色唯是業感。二者與識相應。名色非要業果故。今第七識為名中識。不是名色支也。十二支中名色非要與轉識俱時故二別也。又名色支唯據種子。此說現行。故通第七。若第二念後便無此妨也。 (九十四右)七日已後身識等生(文)。演祕雲。疏七日後身識等生者。問。五七日已方名具眼。已前無根。如何有識。答。五七日去五根皆具。已前未具得有身根。故七日後得有身識。不言七日已後諸識悉皆具也。 (九十四左)攝論齊識(至)皆此中攝(文)。無性第三(四紙左)雲。又如經說齊識退還識者。即是阿賴耶識。自體為依無間轉故。是故說此名色為緣。又如經說。阿難陀或男或女識。若斷壞滅者。名色得增長廣大不不也。世尊如是等。此若欲離阿賴耶識理不可成(文)瑜伽中說齊識退還。三觀二文不同。第十(十五丁右)雲。問。何故菩薩觀黑品(略纂雲。苦集二諦名為黑品。滅道兩諦名為白品)時唯至識支。其意轉還非至餘支耶。答。由此二支更互為緣故。如識緣名色。如是名色亦緣識。是故觀心至識轉還。於餘支中無有如是轉還道理。於此一處顯示更互為緣道理。故名轉還(略纂雲。轉者更互為緣起義。還者觀心至識卻還至老死。故名轉還)又九十三(七紙右)雲。復次世尊在昔為菩薩時。處菩提座。依緣起門。逆次而入先緣後際。如理思惟老死苦諦。乃至其愛。如是觀察後察苦諦及後際苦所有集諦。未為喜足。遂復觀察後際集諦因緣所攝現在眾苦。謂遍逆觀受觸六處名色與識。當知此中觀未來苦是當苦諦。觀彼集因是當集諦。觀未來世苦之集諦。由誰而有。知由從先集所生起。識為邊際。現法苦有。既知從先集所生起。不應彼觀此雲何有。是故世尊昔菩薩時。為觀當來所有苦集。觀現在苦。乃至作意相應心識而優轉還(九十三倫記中具釋)義燈略釋依九十三。彼雲。今且略問。如有處言。觀緣起支齊識退還者何。答。依染逆中初修習位作安立諦近方便觀。作如是說。何者如觀老死苦老死集老死滅老死趣滅行。乃至隨應歷觀諸諦。由老死支苦諦所攝。於緣起中先逆觀察。以三種相觀老死支。一細因緣。二粗因緣。三非不定感生因緣。細謂愛取有。生自體名粗。由此二生而有老死。當來老死細生為因。現法老死粗生為因。除二生體餘定無能興老死果。名非不定。雖觀老死苦諦至愛。於後際苦並彼集諦未為喜足。遂復觀察後集因緣現在眾苦。謂遍逆觀受觸六處名色與識。觀未來苦是當苦諦。觀彼集因是當集諦。觀未來世苦之集諦由誰而有。知由從前集所生起識為邊際。現法苦有。既知從先集所生起。不應復觀此雲何有。由識名色譬如束蘆展轉相緣無作者等。是故觀察齊識退還。故不至於行無明支。如是觀察苦集十支次觀滅諦。始從老死乃至無明。雲何當滅。由不造彼無明。為緣新行支。故彼苦方滅。次更尋求證此滅道。憶昔師授於緣起法。世間正見令起現前。如是數觀令見增長。是染逆觀。此觀老死滅及趣滅行。即至無明此中且約未來現在老死支因。略不言過去老死及因。由作四諦故合觀察。若作七十七智即三世別觀。或約現老死觀近遠因。因皆過去。即至愛支。若觀未來老死從有至愛苦受已前是未來苦。約當起次第。不爾種子非展轉緣。問。或有處說從觀無明至生即止者何。答。約機欲待尋因果說。老死無果。但至生支。問。或有逆觀至名色支有何所以。答。據業種名識支。識在名色攝故。論中名色名體名釋。或四蘊為名。如此中說。或三蘊為名。即薩婆多等。或無間滅意因名。瑜伽第九。或通染污即此文是或淨無記。即下十二支。剋性名支。唯業所感故(文)義蘊雲疏齊識退還等者。此依染逆觀也。從老死逆觀也。從老死逆觀至識即止故言退還問。何以至識更以不逆觀行無明耶。答。觀未來老死。已知從現生愛取有等集諦而生。其次逆觀五果。從愛至識。准知從過去行無明等集諦而生。故更不觀齊識。即止大意如是。如義燈中廣分別耳。 (九十四左)若不斷壞名色等(文)。義蘊雲。無性攝論雲。又如經說。阿陀那識或男或女識。若斷壞者名色得增長廣大不不也。世尊彼經既言不也。故知識與名色而不相離。與此文同。皆此證攝。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十八終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十九(四末之一) (初紙右)故佛六年日食麻麥(文)。法苑珠林十八(九紙左)雲。菩薩處胎經雲。佛告苦行菩薩。昔我所更苦行無數。於尼連河邊六年苦行。日食一麻一米。斯由曩昔向一緣覺犯口四過斷絕一施重受輕報。大集經雲。獨處六年修苦行。日食一麻一米麥。精進晝夜不睡眠。身形唯有皮骨在。佛地論第六(九紙左)雲。如是如來成所作智領身化業。由是如來示現領受本事本生難修諸行。以是善巧方便力故。引諸眾生令入聖教成熟解脫。論釋曰。先世相應所有餘事名為本事。先世所受生願差別名為本生。如毘濕飯恆囉等一切本生事。依此本生先所修行種種苦行名難修行。或於今世依變化身先修苦行後捨彼行修處中行方得菩提名難修行。謂諸眾生計修苦行止惡起善方得菩提。為化彼故。先示同彼修諸苦行。有契經說。如來先世迦葉佛時作是罵言。何處沙門剃鬚髮者有大菩提。無上菩提極難得故。由彼惡業今受如是難行苦果。 (初紙右)牧牛女邊受乳糜食(文)。依佛本行經。善生村生二牧牛女。速疾聚集一千牸牛而擊取乳。轉更將飲五百牸牛。更別日聲此五百牛。轉持乳將飲於二百五十牸牛。後日擊此二百五十[榑-木+瓢牛之乳。還更飲百二十五牛。後日擊百二十五牛之乳飲六十牛。後日擊此六十牛乳。飲三十牛。後日擊此三十牛乳飲十五牛。後日擊此十五牛乳。著於一分淨好粳米。為於菩薩煮上乳糜。 (初紙右)受吉祥草(文)。若依佛本行經·瑞應本起經。帝釋化為刈草人。菩薩問名。答雲吉祥。准此吉祥所獻故雲吉祥。從人為名。若依觀佛三昧經。百千天子奉獻天草。清淨柔軟。名曰吉祥。准此當體立名。非謂從人。吉祥草者。瑜伽略纂第二(三十紙左)雲。吉祥草者。婆羅門法欲行等時。或目見人持。或有人遺首。吉祥草者。定是吉祥之相故(文)倫記二上(十二紙右)雲。吉祥草者。西國道人行時。以吉祥草。或以頻蠡果或蠡具。或滿充盛助以贈行人。以此吉物以表吉祥相。名清淨資具(文)陀羅尼集經九雲。坐因吉祥草。如無此草。白茅代之(已上)然不思議疏上雲。乳不者桑穀也。祥草者此土更芽(已上)者。准上經意非也。 (初紙右)菩提樹(文)。西域記二雲。金剛座上菩提樹者。即畢缽羅樹也。佛於下得道故名菩提樹(文)心地觀經六雲。毘婆屍佛於尼俱陀樹下。屍棄佛尸利沙樹下。毘捨如來阿屍婆樹。俱留孫佛無憂樹下。俱那含牟尼優曇樹。迦葉如來婆陀樹。釋迦如來畢缽羅樹(文)。大孔雀王經上雲(大宋摺本)南無毘缽屍無憂樹下坐。敬禮屍棄佛依止奔陀利毘捨浮如來住在沙羅樹。□□飯□□□□馲馨送□□飼恁撩蛂撙暩﹛憫按u□榔□□□□□□叢□□□□槉殺□□□□餾□□視兜騥寧□□□□□□□妨飀□[□□□□□椸□□□槏坰w□□□□□□□□□F□□□□桌楝□飀□要□□□□□□□祂□觕□□□□□ (初紙左)佛欲彼無義苦行(文)。義蘊雲。疏佛欲除彼無義苦行者。謂自餓等無果利故名為無義。問。外道不信。不能除彼無義苦行。勞為說。答。初雖不信後亦信故。設少不信多獲利故。 (初紙左)一切有情(至)正覺正說(文)。俱捨十(十三紙右)雲。經說。世尊自悟一法正覺正說。謂諸有情一切無非由食而住。惠暉雲。世尊初成道了住鹿苑度五人。過恆河逢富樓那外道。見太子威儀端正問雲。瞿曇似得勝法。佛言。一切無非由食而住。因此說四食。意破自餓外道。遠離邪覺邪說名正覺正說也。 (初紙左)外道笑曰愚者亦解(文)。演祕雲。疏外道笑曰愚者亦解等者。問。如來說法離於四非。外道聞經雲何起謗。答。大士行化多益是徒。雖有少輕得利者廣。由是如來四非稱離。又彼外道初雖暫謗。畢竟乘此以為出要。先損後益。正合化宜。是以動靜無非佛事(文)義演雲。疏佛欲除彼至愚者亦解者。問。世尊說食本欲除彼無義苦行。彼聞佛言轉增輕笑。病雲何遣。答。世尊說法非為一人。此雖輕笑餘悟者無量。所以餘類因此便毀外道不習無義苦行也。甚為利益。 (初紙左)一切有情(至)無四食者(文)。義演雲。疏無一有情一剎那中無四食者。意雲。雖舉四食。意說識食。若不爾者。豈段食遍三界耶。言意簡說之者。說一切有情皆依食住者。意在識食也。四食章雲。問。一切有情一一念頃。隨所有處皆定有耶。答。不定。識食定有。餘或有無。 (二紙右)論謂契經說食有四種(文)。瑜伽五十七(二十三丁左)雲。問。如經言。有四種食皆能長養諸根大種。雲何四食。雲何長養諸根大種。答。段食·觸食·意思食·識食。由此四種長養五色根及意根並根所依所有大種(文)略纂十五(三十二紙左)倫記十六上(四十一紙右)。 (二紙右)今言段者即分段義(文)。俱捨十(十三紙右)雲。香·味·觸三。一切皆為段食自體。可成段別而飲噉故。謂以口鼻分分受之(文)光記十(二十八紙右)雲。可成段別而飲噉故。謂口能飲噉。鼻能飲。如象等鼻分分受之故名段食。此即釋名。又解。謂口飲噉。舌根即分分受味。由鼻飲故鼻根即分分受香。鼻中觸。身根分分受觸。婆沙論百三十(三紙左)雲。問。段食是何義。答。分段而食故名段食。問。若爾。所飲吮等非段食耶。答。從多分說。是故無過。復有說者。飲吮等時亦作分段。有餘師言。從初而說。謂劫初時受用地味皆作分段而吞噉之。因名段食。 (二紙左)先言團食(至)此言非也(文)。四食章雲。釋別名雲。段者分段。分分受之能持身命。段即是食。持業釋也(今謂。准婆沙·俱捨·正理等。段食者有形段者而分分受之。故曰段食。故婆沙中以飲吮等難。瑜伽六十六雲諸段物。正理雲形段)舊雲團者。可摶可握立為團食。此義全非。團字非摶。非水飲等可摶團圓。雲何名團。故應名段(文)註維摩雲。什曰。食有四種。一曰揣食。二曰願食。如見沙囊命不絕。是願食也。三曰業食。如地獄不食而活。由其罪業應久受苦痛也(今謂。地獄段食見大乘瑜伽第五·小乘俱捨第十)四雲識食。無色眾生識想相續也。又雲。生曰。凡欲界食謂之揣食。揣食者揣握食也。揣是和合之物。隨義言之也。圭峰註曰。此譯人之訛略。古來西天不使匙莇。以手摶而食之。謂之摶食。後唐時義淨三藏以謂此摶收法不盡。如水漿濕物。且摶之不得。遂改摶字作段。謂如此方一分一段之食(文)今謂。圭峰失稽。玄奘已改易了。何遲義淨。 (二紙左)下三不言界即許界通三(文)。義演雲。疏下三不言界者。意雲。下食但釋名出食體。不雲欲界色界等。唯段食言。謂欲界繫等。即許界通三者。意說。三界通有三食。 (二紙左)六十六雲(至)極廣明(文)。六十六(三紙右)五十七(十二紙右)演祕雲。疏六十六雲攝食由諸句者。按彼論雲。問。若有段物亦是食耶。設是食者亦段食耶。答。如其所應當作四句。或有段物而非是食。謂諸段物不能長養諸根大種。或有是食而非段物。謂若有觸·意思·及識能令諸根大種長養。或非段物亦非是食。謂若有觸·意思·及識不能長養諸根大種。如是所餘觸乃至識。隨其所應皆作四句。義蘊亦引此文。 (二紙左)對法五說十一界攝(文)。第五(十一紙右)雲。三蘊·十一界·五處·一分是食·次下(六紙左)疏雲。三蘊即色·行·識。五處即香·味·觸·意·法處。十一界即七心·香·味·觸·法界。然彼言一分。此處略之。彼通有漏無漏。今唯取有漏。 (三紙右)對法五說(至)有變壞者(文)。第五(十紙左)雲。雲何食。幾是食。為何義故觀食耶。謂變壞故有變壞者。境界故有境界者。希望故有希望者。取故有取者。是食義。初是段食。由變壞時長養根大故。二是觸食。由依可愛境觸攝益所依故。三是意思食。由繫意希望可愛事力攝益所依故(文)抉擇抄下(五紙左)雲。章謂變壞故有變壞者。此等四文如次四食。初言變礙非是食。彼言變者正是食故(文)義燈雲。段食之體於變壞已有資長攝持方名為食。雜集第五雲。有變壞故有變壞者。變壞故。即香味觸體變壞時。變壞者即資持之用。問。為正變壞時名食。為長養資持之時方名為食。答。資持用時方名為食。故瑜伽六十六雲。若諸段物於吞嚥時令心歡喜諸根悅豫。當於爾時不名段食。但名觸食。若受用已安隱消變增長喜樂。於消變時乃名段食。未資長時但是觸食者。望生喜樂及順益捨可為觸食。不爾亦非。故本疏雲。名為觸食望一食者。非望餘生。若望一切有非是食。此意即於所食香味觸。有不生喜樂等。即非觸食。問。諸觸塵皆段食耶。答不爾。以觸通上界故。問。若以觸對香味有觸非食。以香味對觸香味有非食。答。香味唯欲有。但香味皆食。問。香味上亦有。有香味非食。答。據業果說。上界香味是定果故。或是法處故不為例。問。業果上地無。段食唯欲繫。定香味上有。段通色界繫。答。設菩薩等變假無食用。設有實用。據為增上引生欲界有情所變香味觸三而以為食。亦不取本質故不通上。 (三紙右)六十六說名為觸食(文)。六十六(四紙左)雲。演祕雲。疏六十六說名為觸食者。為境能生四中觸食。因從果稱名觸食也。若准有宗。初未變壞亦得名食。除飢渴故。故婆沙雲。食於二時能為食事。俱得名食。一初食時能除飢渴。二消化已資根及大。有義。大乘理實初食能除飢渴亦得名食。義同有宗。瑜伽·對法且說勝食雲變壞時名為食也。詳曰。理雖可爾。明教難違。故瑜伽雲。若諸段物於吞嚥時令心歡喜諸根悅豫。當於爾時不名段食。但名觸食。若受用已安隱消變增長喜樂。於消變時乃名段食。若有熟變。不能長養諸根安樂。彼雖熟變不名段食。若諸段物於吞嚥時。不生歡喜亦不能令諸根悅豫。當於爾時都不名食。文既鄭重而簡略之。何得會雲。就勝且說。又瑜伽等望長諸根。資益變壞方名為食。暫除飢渴未益諸根變壞消化。食義焉在。由斯理故不為之取。問。欲香味觸得有段食。色界觸有。彼立段食。答。按俱捨論。三界分別十八界雲。色界所繫唯十四種。除香味境及鼻舌識。除香味者段食性故。離段食慾方得生彼。除鼻舌識無所緣故。若爾。觸界於彼應無。如香味境段食性故。彼所有觸非段食性。若然。香味類亦應然。香味離段食無別受用。觸有別用。持根衣等。彼離食慾香味無用。有根衣等故觸非無。由斯色界雖有觸塵無段食。餘廣問答如章及燈。義蘊雲。疏六十六說名為觸食者。此以觸食非觸塵也。謂初食已未變壞時。意身二識得食。觸境能生觸數有喜樂受。雖未段食是觸食也(文)四食章雲。五十七說。或有段物。於受用時暫為損害。於變壞時方能攝益。如苦辛等。或有段物。於受用時暫為攝益。於變壞時乃為損害。如有甘美食所不宜。故變壞時方立為食。論唯二句。故應更加初後俱損如毒藥等。初後但益如食所宜甘美飲食。四句中初□第四名食。餘二句非。 (三紙右)望一食者非望餘生(文)。義演雲。疏望一食者非望餘生者。但望此一界有情可食者名食。不望所餘生說。如色界雖有觸而非食故(文)義蘊雲。言望一食者。唯此下界香味等所生觸數故言望一食也。若觸餘境為觸食者。可通三界。又雲。初食未壞。有生喜等。有不爾者。今望生喜樂者說故雲望一食也。此觸為正。應檢彼論更詳此義(已上)今謂。初解義演亦同。後解不正。何者。疏文前後欲色相對為論故。或可義蘊後解為正。後解順義燈意故。義燈引本疏解。如上已舉。 (三紙右)如俱捨論(至)無此所以(文)第二(三紙左)如上演祕所引是也。 (三紙右)論由此色處(至)色無用故(文)。義蘊雲。問。五境之中。聲亦無用。何獨簡色。答。聲非飲噉。無濫不簡色可分段。有濫須明。問。可分段者唯在於色。香味觸三何名段食。答。分段色時香味觸三亦隨分段。由三與根密合資養義增故偏名食色雖可段。眼根離取非義自根故不為例。 (三紙右)勝定果色(至)故非段食(文)。四食章雲。勝定果色雖具五處。全非是食。然由聖力三處可成食。如香積飯可為食故。有義。不然。彼實三處。非法處故。然有聖者定通力變令資益者三識所得。非法處故此亦不然。豈要三識得方名為食。但是後變時。能資氣力令識明盛。非要識得。故勝定果三處名食。以本識得能資養故。其假法處色非食義亦成。無體用故。如不相應(文)抉擇抄雲。雖具五處全非是食者。界繫別故。若無漏者據有漏故。然由聖至可為食故者。此意說雲。聖定等力變魚成米為食之時。但取香味觸三為食。不取其色而食故。此即法處以為食也。章有義不然至非法處者。此師意說。聖者定力變魚米等為增上緣。有漏第八據彼自變為魚米等受用之時。但用自八所變之者。實香味等而不用彼法處等也。所以然者。有情三識而能用法處色故。章此亦不然至三所名食者。此意說雲。但能資養即名為食。非要三識緣故名食。上有情類食收。食時三識豈緣。若三得時未為食故。此亦如是。道理皆顯。所以然者。定等所變是上界法。如何得資欲界有情。界隨增過。又無漏者破於有故。如何食緣之。定通等力即不決定故。得以上而變下食。雖然終有致別有有先。又解。剋實言之。但以彼色而為其質。自第八識變業果色而受用之。如義燈中廣問答辨。義燈續上所引文雲。問。何故欲界變段食即許通質·相。定等變段食唯相不通質。答。欲界有漏。性是食。同界通質·相。定起無漏。性非食。異界不通質。問。定果唯第六變。可成無漏。通亦擊第八變。故應有漏。答。第六變者可是無漏。彼自第八緣彼起相即是有漏。然為下食。是第六變者非第八變。而第八雲前七非八所杖質者。據見分說。設通相分。據業力說。定通起亦許上繫。然法師意取初解正。問。如他通等引即許下識相分上界收。今變段食何不爾耶。答。雖名通定果。然非上界收。以漏無漏不相順故。設緣彼第八所變之相亦不隨彼隔無漏故。勢力遠故。非正能引故。雖然稍智者思擇。 (三紙左)又色粗著(至)故非是食(文)。義演雲。又色粗著與根相離等者。即離自眼根為境用。即離中知也(文)。演祕雲。論由此色處非段食者。又俱捨論第十亦釋色非食雲。色亦可成段別飲噉。何緣非食。此不能益自所對根解脫者故。夫名食者。必先資益自根大種後乃及餘。飲噉色時於自根大尚不為益。況能及餘。由彼諸根境各別故。有時見色生喜樂者。緣色觸生是食非食。又不還者及阿羅漢解脫食貪。雖見種種上妙飲食而無益故。由此色處不名為食。又傳。經部而有兩釋。一雲。除聲四塵為體。以聲虛疏無資用故。二雲。但用三塵為體。色聲變時無資用故。問。聲及根等皆不名食。何獨簡色。答。可段飲噉有資益者。名之為食。色可段噉。有濫簡久。聲體虛疏。意等無段。根是所資也。無飲噉義。無濫不簡(文)四食章雲。何故五根及色聲二非食攝也。五根亦能資五識身成明昧故。觀色聽聲亦長養故。若資四法者可立為食。彼無此用故。根由其識所資長養。識能養勝。非根於識。故不說之。以段食用變壞時增。於色聲不爾。然五十七及唯識雲。色於變壞無損益故。由於自根既無損益。他根亦無故不立也。又色粗著。聲體虛疏。離根有用。亦不能資氣力強勝。故不立食。 (三紙左)第九十四(至)第五卷(文)。第九十四(十九紙)第五(八紙左)。 (三紙左)此三入腹(至)說名為正(文)。正理論雲。色處何緣不名為食。是不至取根所行故。以成契經說段食非在手中器中可成食事。要入鼻口牙齒咀嚼津液浸潤進度喉筒。隨生臟中漸漸消化。味勢德流渚脈中攝益諸蟲乃名為食。爾時方得成食事故。若在手器以當為名。如天授名那落迦等。雖彼分段總得食名而成食時唯香味觸。爾時唯此為根境故。若總分段皆名食者。聲不相應亦應是食。非聲等物在彼段中。可如香等亦名為食。以不相續無形段故。非無形段不相續物能任持身可成食事。又如何知色處非食。身內攝益根大。功能如香味觸三。不別見故。爾時不生彼境識故。 (四紙右)如別章中(文)。義林四食章·對法抄中。立五門分別是也。廣如瑜伽第五十七·六十六·九十四·顯揚第一·對法第五·兩本攝論俱第三·第十·婆沙百二十九·三十·俱捨十·正理二十一等。 (四紙右)此觸食體(至)食義偏勝(文)。義演雲。疏此觸食體皆通八觸等者。意雲。觸是遍行與諸識相應故。舉觸言通八識觸。據食體屬六識相應觸勝也。後思食亦爾(文)四食章雲。九十四雲。諸有漏觸能與喜樂為食。唯識亦言。謂有漏觸纔取境時。攝受喜樂及順益捨能為食事。此言意顯三界有漏八識俱觸攝益喜樂及順益捨。攝益身者是觸食體。若引苦憂非順益捨。觸體非食。非資益故。若唯識言。此觸雖與諸識相應。屬六識者食義偏勝。即彰觸食通八識俱。密會天親攝論第三。雲此中觸食屬六識身。觸粗顯境資養勝故。不取餘觸。有義。唯取六識俱觸以為食體。論觸雖通八識俱轉。為食體者唯六識俱。七·八俱觸全無引生喜樂二受及順捨故。八俱之捨一切地時行相同故。前解不然。非要觸能引自俱生喜樂受等方名為食。引餘識俱喜樂等起攝益身者。一切皆是。由第八等觸勝自境引生六識俱時喜等故亦是食。然准諸文。第二解勝。但言攝益喜等為食。非七八故(文)抉擇抄雲。第二解勝者。准論但言攝益喜等不言八識。 (四紙右)世親攝論第三卷雲(文)。世親攝論第三(三紙左)雲。此中觸食屬六識身。 (四紙右)如六十六攝事分中(文)。六十六(五紙右)攝事分九十四(十九紙右)然疏主解兩處不同此。疏破有人說取觸心所。略纂十五(三十二紙右)。亦破有義取六識為觸食體。彼雲。論雲。觸能攝受者若喜若樂若捨一分者。今解。觸取六識為體。此俱觸能攝受喜樂二受全及捨一分受。攝益者滋長義。憂苦違損非攝益。捨通善惡果。今取善果捨故言一分。或捨通欣慼未。今取喜樂未生者故言一分。有雲。由此故知取觸數為觸食體。此不成解。違對法故。浮丘疏中引略纂說取六識心。理趣分疏取第六俱觸。神廓攝論疏雲。若此論意屬六識身。今謂此疏·及四食章·義燈·演祕皆以觸數為觸食體。略纂之說恐不正義。謂疏主於此疏中以取觸為正。不同略纂等。是故非唯此段。至次思食亦更准成此義。倫記十六上(四十二左)舉略纂已雲。今准唯識論。義同景師意。倫記上舉景師義即雲文意唯取有漏觸。 (五紙右)得根本境(文)。義演雲。疏得根本境者。光觸時受方領納觸既先得故名根本。有雲。根本境者。意凡心心所緣此境時。即觸心所先得此境名根本境。 (五紙右)此體即是(至)方是食體(文)。四食章雲。意思食者。意謂。意處所依心名。思謂造作相應心所。意相應思名曰意思。鄰近釋也。依意之思。即依主釋。意思即食。亦持業釋。俱捨第十(十四紙左)雲。亦見思食安住現身。世傳有言。昔有一父。時遭饑饉。欲造他方。自既饑羸。二子嬰稚。意欲攜去力所任。以囊盛灰掛於壁上。慰喻二子雲。是□囊。二子希望多時延命。後有人至取囊為開。子見是灰望絕便死。又於大海有諸商人遭難敗船。飲食俱失。遙瞻積沫疑為海岸。意望速至命得近時。至觸知非望絕便死。集異門足說。大海中有大眾生。登岸生卵埋砂內。還入海中。母若常思卵便不壞。如其失念卵即敗亡。此不應然。違食義故。豈他思食能持自身。理實應言。卵常思母得不爛壞。忘則命終。起念母思在於觸位(文)演祕雲。論三意思食希望為相者。問。思造作正因等相。雲何今說為希望耶。答。如燈辨。有義兩釋。初解同燈。第二釋雲。由相應法令思於境起行希望。若爾。心等與欲等俱心。亦應由相應之法希望為相。答。心等因思希望無失。如是心等與受等俱起領納等。皆不違理。心等皆容起多行故。然自相行正行非餘。故依正行心等無雜。詳曰。理恐未然。瑜伽此論皆雲心等所緣等同不同行相。故此論雲。心與心所同所依根。所緣相似行相各別。了別領納等作用各略故。亦不可言據自相說。如所緣相。相分各別即說相似。行相有同何即不說。教既無憑。臆斷難准。可從初釋。 (五紙右)若希可愛(至)及與現在(文)。義演雲。疏若希可愛境至及現在者。若欲俱思唯緣未來及現在可愛境方名為食。以過去已滅不可合故。 (五紙右)然對法等(至)現在無慾(文)。雜集一(四紙左)雲。由欲希求未來自體為方便故。引取當蘊令起現前。 (五紙右)即欲無減不緣三世(文)。義演雲。疏即欲無減不緣三世者。對法欲緣未來。即欲無減不緣三世。此且據顯相說。約實欲通緣三世(文)義蘊亦同之。言彼論據增勝說。 (五紙右)皆與其合(文)。義演雲。疏皆與其合者。欲與三世合。若爾者。何妨此思相應欲亦通緣三世也。 (五紙左)念類無失緣亦無爽(文)。義演雲。此答外問雲。且如欲本希未來。即許緣過去。念既緣過去。應得未來。答。念亦得緣未來。雖體非是念。而由起緣未來法。即此法是過去念家境之類也。若緣時亦得名緣念類也。意說。未來境是過去境之流。說念得緣。非是念行相。實緣未來。今謂。此解非也。念類者非謂念緣類境。此唯類例欲之無失。故雲念類無失。既無過失。念緣未來於理無爽。 (五紙左)故瑜伽說深勝希望(文)。九十四(二十一紙左)雲。於四食中有漏意會思食因緣。專注希望俱行喜染名喜。五十七(二十三紙左)雲。意思為欲證得可愛境界相故。依正方便起染不染希望喜根。緣未來境攝益於識。由此長養諸根大種。 (五紙左)非餘俱思希望勝故(文)。意思食體三釋不同一八俱思。一六俱思。一第六思。此疏以第三義為釋。四食章中第二為勝。四食章雲。成唯識言。思食謂有漏思與欲俱轉。又言。此思雖與諸識相應。屬意識者食義偏勝。此意正顯三界有漏八識俱思希可愛境攝益自者皆思食體。密會五十七及天親攝論雲緣未來境攝益於識名為思食。意思於境希望勝故。由此九十四雲。若在意地能會境思名意會思。能與一切於可愛境專注希望為食。復有義者。六識俱思諸有漏者希境益身皆思食體。七·八不然。無行相故。諸處但說與意俱者。通緣未來彼最勝故。亦有希望現境思故。許通五識。唯識所言諸識相應顯思體俱。食唯六俱。有義。思食唯第六俱。諸處但說緣未來故。五識緣現觸力增長。非思食故。唯識說。思體通諸識。成食義者唯第六俱。故世親說。意思食者。是能希望。由希望故饒益所依。如遠見水雖濁不死。以眼為門意希望故。非五識有希未來故。此雖之解第二解勝。五識於境有微細思可希望故。不爾五識應無慾俱。准此第三乃同唯識不許別境與五俱義。故知正者第二師勝。今謂。義燈·演祕皆據第三。若論相應。則五識與欲相應。若論希望優降。則五識俱欲不如第六。若希望不深則食事難成。是故取第六思以為食體。於理為勝。 (六紙右)由前三食(至)能為食事(文)。四食章雲。成唯識雲。識食謂有漏識。此識雖通諸識自體。而第八識食義偏勝。此顯識食取通三界有漏八識。正能執受唯第八識。一類相續執持勝故。攝論□唯識皆取第八。實通八識。然瑜伽等但總言識。不別說是第八。唯攝論及唯識取第八故。雖知八識皆可名食。非一切識皆立食名。取有漏位第八識全。恆執持故。五十七說。由三養識。識復長養諸根大種。故立為食。故知諸識非資養者皆非食攝。如觸思等。 (六紙右)六十六等(六)。六十六(四紙左)雲。若諸段物於吞嚥時令心歡喜諸根悅豫。當於爾時不名段食。但名觸食。若受用已安隱消變增長喜樂。於消變時乃名段食。若有熟變不能長養諸根安樂。彼雖熟變不名段食。若諸段物於吞嚥時不生歡喜。亦不能令諸根悅豫。當於爾時都不名食。即彼後時安隱熟變增長安樂。彼於爾時乃名段食。若有熟變不長安樂。彼雖熟變亦不名食。 (六紙右)五十七說(至)。諸根大種(文)。五十七(二十三紙左)雲。問。段食雲何能作食事。乃至識食亦爾。答。若諸段食能攝益識今其強盛。由此長養諸根大種。亦令強盛。觸能攝受若喜若樂若捨一分。由此復能攝益諸識。由攝益故復能長養諸根大種。意思為欲證得可愛境界相故。依正方便起染不染希望喜根。緣未來境攝益於機。由此長養諸根大種。如是三食攝益其識。由體增盛及緣現在未來生故。識復長養諸根大種故立四食。 (六紙右)攝論對法皆唯取第八(文)。世親攝論第三(三紙右)雲。論曰。若離異熟識已生有情識食不成。對法五(十紙左)雲。四是識食。由阿賴耶識執持力身得住故。所以者何。若離此識所依止身便爛壞故。 (六紙左)集論第三雜集第五(文)。第三(四紙左)第五(十一紙右)。 (六紙左)然彼言一分(文)。義演雲。疏然彼雲者。對法說三蘊五處等通有漏無漏據食。此唯取有漏故言一分。此論略去無漏言有漏故不言一分。又不說無漏即是略彼一分也。 (六紙左)又彼通(至)三受等(文)。義演雲。疏又彼通等流長養乃至三受等者。意雲。對法論說四食通三蘊·五處·十一界攝者。通約等流等說。若據食。唯約有漏四食一分。此論略去等流等一分唯取有漏為食也。 (七紙左)論此四能持(至)故名為食(文)。對法抄第五(十三紙右)雲。佛地論雲。任持是食義(文)義燈雲。論此四能持有情身命。說之為食。餘解。唯能持名食。今謂不爾。亦必長養。且舉攝持(文)演祕雲。論此四能持有情身命等者。又按婆沙百二十九雲。食是何義。受有義。續有義。持有義。生有義。食有義。增有義。與此大同。 (九紙右)遮過去(至)設未來用(文)。義蘊雲。疏遮過去至設未來用者。彼宗過去之食有體有用。未來有體而無食用。今言過去未來非食體用者。過去全遮體用。若未來世正遮食體。設遮食用。若爾者。一分相符之過。 (九紙右)非現在因(至)得成正因(文)。義蘊雲。疏非現在因至得為正因者。宗言非食性。即現在色聲等亦非食性。即是同品。今非現在因於虛空等有。於現在等無。故是同品定有性也。異品無濫。得成正因。問。虛空既是現識所變。如何得有非現之因。答。現識變者實是有為。非是空故。虛空無體。非三世攝。故得為喻。又此虛空取依法性者。非取識變也(文)演祕雲。疏雖現在者至得成正因者。釋伏難也。難雲。若非現在即非是食。豈諸現在即皆是食。現在即是食量因故。故此答生。思可解也。 (九紙左)此無性釋餘世親釋(文)。無性三(五紙右)雲。釋曰。已生有情識食不成者。以諸轉識是善等性無恆長養諸有義故。又於二定及無想天皆無有故。所作食事不遍三界。非入定等諸心心法可名為食。經不說故。已滅無故。心心法滅亦非是食。段食等數已決定故。世親三(四紙右)雲。又若無心睡眠悶絕入滅定等六識身滅。誰復有餘能執眾身令不爛壞。若有棄捨阿賴耶識。身必爛壞。 (十紙右)無性釋雲(文)。第三(五紙右)。 (十紙右)此世親有(文)。第三(四紙右)。 (十紙左)論亦不可執至有漏種故(文)。演祕雲。論亦不可執至有漏種故者。正釋如疏。復助釋雲。他救意雲。即無漏識持有漏種。即以所持漏種為食。斯亦何過。故牒破雲。無漏既不持有漏種。有漏種無。食亦不立。若不爾者。前已難彼。無漏非食。何煩此難。義無別故。若言約彼持種有別為後難者。豈唯望於持種名食。故知彼取漏種為食。設彼本宗不立斯義。假敘彼計彼轉計之。理俱無爽。問。無漏違漏。不許無漏持有漏種。漏違無漏。應因第八不持無漏。答。現無漏法正破有漏故。不得以無漏持漏。無漏法種既非能治故。因本識持無漏種。 (十二右)論唯依取蘊至非有情攝(文)。樞要雲。四食證末雲。問。何故四食一入長養餘三非。四種長養三非食耶。瑜伽自釋後難。前難如何(文)予謂。慈恩門下不乏其人。誰傾懷抱以通前難。百卷大論風波浩汗。其釋後難不知何處義。燈四末(五紙左)雲。問。眠·梵行等皆為長養。餘何非食。答。五十七雲。長養有二。攝受別義及不損害。段食具二。勝故名食餘但不損害。劣故不名食。若爾四食應總具二。何故不說在長養中。答雖未見文。且為一釋。四食且舉初說。例餘亦為長養。不爾九十四四皆有能長養根大。何理不得在長養中。問。為與已生法為食。為未生法為食。若已生。生已不住。若未生。未生無體。答。九十四雲。然唯約與未生諸法說為食義。問。前難善通。後難未遣。答。能令後生有增盛用相續而起。即是食義。非是無法故。九十四雲。然唯約與未生諸法作生緣理。唯法引法說為食義。今謂。淄州雖不明指。此文即是撿出其論拂遣其難也。嗚乎千有餘載之前。龍象之蹈蹴炳然幻出於梧桐上。實是對法藏中一大觀者也矣。四食章雲。五十七(二十四紙右)又雲。何故眠夢·梵行·等至皆能長養諸根大種而不立食。答。有二種長養。一攝受別義長養。二令無損害長養。眠夢等三於後長養雖能長養。於前即非。是故不立(已上論之全文。唯三論作法字)攝受別義者。即九十四(十七紙右)說。長養現緣。謂氣力等。四食於彼別能攝受。總能益識。餘法不爾。不應為食。若爾何故觸·思·識三非長養耶。若唯不損名為長養。如何得有處寬遍耶(已上章文)抉擇抄下本(六紙左)雲。若爾何故至處寬遍耶者。此未詳也。今助釋者意雲。若其不損即名長養。有處寬遍長養一切。以是不損害也(已上抄文)今謂。准章及抄。淄州雖善釋通前難。然四長養除餘三食非無別緻。且就睡眠論之。不睡根損。睡則無損。故取在長養中。思觸識三與此不同。比對可知。餘義准思。 (十二紙右)集論等說(至)依止住食(文)。集論三(六紙右)雜集論五(十一紙右)對法抄第五(十三紙右)四食章雲。第四因果別者。對法第五雲。有四差別。一不淨依止住食。謂欲界異生由具縛故。攝論世親第十但言具縛。對法為勝。依有現種名具縛故。二淨不淨依止住食。謂有學及色無色無生有餘縛故。攝論言有學。雖同對法。異生中雲若生色無色界。此義便狹。唯明三食非說段故。在下離欲攝不盡故。三清淨依止住食。謂阿羅漢解脫一切縛故。攝論文同。四示現依止住食。謂諸佛及已證大威德菩薩。由唯亦現食力住。故攝論雲。謂佛世尊示現受用段等四食。如來食時實不受食。亦不假食因食而住。然順世間示現受食。示現假食其身安住。對法不約第四識食以明示現故取菩薩。攝論具依四皆示現故說唯佛。唯識亦因攝論所說。各望不同。不相違也。 (十二左)勘諸經論並俱捨等(文)。對法抄第五(十三紙左)雲。若依方入蘊經·涅槃經等。並明中有四禪等並具三食。又雲。四過患門如涅槃第三十八。如曠野食子肉。及婆沙說等。俱捨第二(二紙右)第十(十三紙右)。 (十二左)入此定者(至)無不皆滅(文)。身語心行具如次下引義燈辨。演祕雲。問。定心·語寂二行可無。雲何而無身行息耶。答。依毘婆沙論二十六雲。有四緣故身行方轉。一謂入出息所依身。二風道通。謂口鼻等。三毛孔開。四依息地粗心現前。於四緣中。若隨闕一身行不轉。如生欲界羯剌藍·頞部談·閉戶·鍵南四位之中。但有第四粗心現前。無前三事。故息不轉。缽羅奢佉等位根形具足。四事具故方有息轉。如生欲界及下三定入無心定及無色定。雖有前三無有第四故息不轉。入第四定雖有前二。然無後二息亦不轉。又入出息依粗心轉。第四靜慮已上諸地心極微細故息不轉。又順正理雲。入第四定身無毛孔。以彼等持極淳厚故。引第四定大種遍身。即由此緣尊者世友說。入彼定身毛孔合。入漏無漏定皆如是。若生第四定起下三定及欲界心。雖有第一·第二及第四緣。闕第三緣故息不轉。起自地心及無色心並無心定。雖有初二無後二事故息不轉。若生無色四事俱無。故息不轉。所以滅定身行亦無。准大乘義。身行不轉。更同有宗。亦應無失。世親攝論三(十四紙左)雲。謂世尊說。諸身行滅。諸語行滅。諸意行滅。此中身行謂入出息。其語行者謂尋與伺。其意行者謂思想等。 (十二左)第四定上氣即絕行(文)。義蘊雲。出入息者是風氣故。第四定中風災不至。由此故無出入息也。問。何故風災不至彼耶。答。風者動也。三禪以下有變異受可有動義。彼唯捨受安靜不動故無風也。故下一師要斷下之四地修所斷惑方起滅定也(已上)今謂。邑師明身行絕唯約風氣。此則不見婆沙·俱捨等說故也。演祕引小說。大意可知。 (十二左)以十大地法俱為心行(文)。大乘觸等欲等分為遍行別境兩位。有部合為十大地法。今約彼部故雲十大地等。此順無性第三(十五紙左)雲。又善等非遍行大地。是定異故。又雲。想受二法是大地故。 (十三右)然欲出經同法為例(文)。演祕雲。疏然欲出經同法為例等者。而壽不滅亦不離煖。此是同法。舉此為喻而例識體在定令有。心行等者文同來爾(文)義蘊雲。疏然欲出經同法兼誦餘文者。今引經文意。與小乘正諍識不離身。不諍身語心行。壽煖根等為下破小乘取為同喻故兼舉之。 (十三左)此就彼宗(至)必勢慮(文)。義蘊雲。疏此就彼宗眼等轉識起必勞慮者。小乘入滅定為厭轉識勞慮。大乘不然。佛入滅定不厭彼故。問。小乘豈不許佛入滅定耶。答。彼小乘計滅定有漏。佛身雖有滅定必不入也。除佛以外皆為止息粗動識也。 (十四右)成業論問(至)有二心等(文)。彼(十三紙左)雲。由滅定等加行入心增上力故。令六識種暫時損伏不得現起故名無心。非無一切。心有二種。一集起心。無量種子集起處故。二種種心。所緣行相差別轉故。滅定等位第二心闕故名無心。如一定床闕餘足故亦名無足。彼諸識種被損伏位。異熟果識剎那剎那轉變差別。能損伏力漸劣漸微乃至都盡。如水熱煎引燒發力漸劣漸微至都盡位。識種爾時得生果。便初從識種意識還生。後位隨緣餘識漸起。樞要亦引此論。但譬喻中易床為馬。 (十四左)攝論雲(至)諸轉識故(文)。無性第三(十三紙右)雲。論曰。非為治此滅定生故。釋曰。何以故。滅定不能對治此故。非為治此而生滅定。所緣行相難了知故。非為對治不明瞭識而入滅定。不寂靜性難了知故。是故滅定不能對治阿賴耶識。若無對治。此則不滅。為治轉識故此定生。所緣行相不寂靜性易了知故。是故此定唯滅轉識。於中不滅阿賴耶識。 (十六左)於此位中(至)即攝論同(文)。世親攝論第三(十一紙左)雲。論曰。又非出定此識復生。由異熟識既間斷已離結相續無重生故。釋曰。若執出定此識還生。由此意故說不離身。此不應理。以從定出識不復生。異熟既間斷已。離結相續更託餘生無重生故(文)演祕雲。疏應是重生者。死而復生。 (十七左)如第一卷(至)如第二卷(文)。第一(十一紙)第二(二十三紙)第三(二十四紙)。 (十八左)二家攝及成業論(文)。無性第三(十四紙)世親第三(六紙)成業論(十三紙)並如上引。 (十九右)諸定皆說無前五識身故(文)。演祕雲。問。此因豈非自隨一過。下許定中耳聞聲故。答。今隨他宗下依自義。以小乘者出定聞聲。又疏作量。有義破雲。疏說此因依悶絕等有不定者。此義不然。立宗若雲應一切定皆名無心定。悶絕等位非無心定。可說前因有不定過。宗法之中既無定字故無不定。詳曰。直觀言陳。似如所斥。若尋意許疏旨精遠。謂定無心。非定無心。而是差別。因不言定即悶絕等。因於彼轉。與意許宗便成不定。因致定言斯過方遣。故義然也。 (十九右)今謂助難(至)為心行滅(文)。演祕雲。疏今應助難至名為心行滅者。此難意雲。定雲無心及心行滅。無心即據五名無心。心行滅言亦應但約五識相應受想等說。又云然有心所至滅言等故者。重成難意。以彼二家心行滅言皆據第六不依五識。故知滅識不約五言。 (十九左)彼亦自說自位無識(文)。演祕雲。疏彼亦自說自位之識行相等者。雖有識體。但無行相。以微細故。長連續之。若不爾者。他許定中而有識故。何得說雲自位無識(文)義蘊雲。此應長讀下行相所緣字為句也。 (十九左)或汝所言(至)如壽暖等(文)。演祕雲。有義。疏所作量有自語過故。但應言滅定位識非第六識。詳曰。疏既雲汝。明簡斯失。不爾汝言復何所用。下第四量雖亦破之。亦同此釋。問。他亦以此壽暖為喻難大乘宗滅定第八應非是識。自既有違。何責他過。答。我壽暖識不即不離。應非識。宗於壽等喻而不轉也。不可相例。 (二十一左)受想能(至)修行勝於(文)。義蘊雲。疏受想能於靜慮無色修行勝者。有雲。修靜慮受功用勝。修無色想功用勝。此未必然。今雲勝者為障勝也。受障靜慮。想障無色。此二增勞各偏勝故。問。行相如何。答。下劣受障勝定故。不修靜慮故偏厭受。要想微細方入無色。由此粗想障修無色故偏厭想(文)義演雲。言於靜慮無色修行勝故者。意說。靜慮者即色界四靜慮。無色者即四無色定。意雲。修此等定時。受想二法有勝功用。障定強故。所以偏勝(文)演祕亦同之。義蘊舉有雲義辨釋得好。 (二十二左)論然行於法(至)法或猶在(文)。義燈雲。論然行於法有遍非遍者。身語心行各有三種。身行三者。出入二息此非遍行。動發思者是遍行。語行三者。尋伺二種非遍行。亦思為遍行。如來無尋·伺。有八聖道支。正義許說法故。意行三者。謂受·想二及審決思。三俱遍行。心起必有故。問。尋·伺既非遍行。何故難他尋·伺於語是遍行攝。答。就他宗說。實非遍行。能遍起語即是思數。若爾何故第二定已上自地有思得起語言。何假尋·伺。答。粗思能發語。上細不能發。在佛即得任運語故。然薩婆多及本經部。二息非遍。尋伺是遍。而不說思。大乘如前說。末經部師許受想二亦非遍行。以滅定中有心無所故。尋伺是遍。三宗差別。問。識依根境起。說識三和生。亦由心行起。應說為四和。答。根境正牽體說識三和生。想等助功能。非說四和起。問。意由受想起。受想名心行。根境正牽生。亦說名心行。答。受想是心所。即得說心行。根境非心所。不得名心行。問。何故滅定偏厭受想。答。論雲。資助心強。是故偏厭。又由受為禪增上障。想於定為增上障。由受領下劣定。由想想像故障勝定。又受於苦果增。於苦因增。由想像故起作諸業。由受領苦果故。聖者雙厭。外道偏厭。又初靜慮望欲。以靜除散。二禪望初。以細除粗。三禪望二。以靜除動。四禪望三。以密除疏。薩婆多等由得彼定引得堅密四大閉身瑣故。所以無二息。大乘不爾。但以定能除其隙故無出入息。設兼引大亦復無違。但非唯大能閉身隙(文)今謂。義燈薩婆多·本經部不說思。疏(二十三紙左)雲。本經部說三法遍行。大乘·薩婆多各說有二受想。出於下疏(七本三十六紙)樞要下末(七紙右)義燈五末(四十九紙左)。 T67040901.GIF (二十三右)除此無有唯有此條(文)。或雲。字彙。條暢也長也木長也者贅矣。義演雲。疏唯有此條者。意雲。出入息名為行故雲。唯有此條。故非遍也。是故疏雲除此無有者釋不遍所以。 (二十三右)第四禪(至)身不壞(文)。義蘊雲。疏第四禪中餘法所持令身不壞者。大乘以定力及第八持。小乘薩婆多者。由得彼定引得堅密四大閉身隙故。不要出入息也。此下界身得彼定者亦無出入息。非要生故。 (二十三左)若依分位(至)所望別故(文)。義演雲。疏若依分位此所望別故者。意若依思上亦得立定等。謂本經部師立三心所。謂受想思。此據實法說。其于思上亦得立定者。以此思能專注一境邊亦得名定。問。既說為思。因何有定。答。一念之思所望別故。若據當體但名思。今依分位假立亦通餘法。若專注一境邊名定。若追憶邊名念。簡擇邊名惠。故雲一念之思所望別故。 (二十四右)准俱捨(至)名為大地(文)。俱捨四(三紙右)雲。地謂行處。若是彼所行處。即說此為彼法地。大法地故名為大地。此中若法大地所有名大地法。謂法恆於一切心有。義演雲。言謂通三性等者。意說。若據通三性及通有尋伺等為論。即遍行別境等十法皆名大地法。故雲即更有餘法。對受想思等名為餘也。 (二十六左)此難則以(至)與前少別(文)。義蘊雲。疏此難則以有思理齊至與前別者。謂前論雲。既許思等此位非無。受想應然。大地法故者。彼以大地法同例有受想。今以有思理齊令有受想。故與前少別。論若無心所心亦應無等者。此難滅定無意識。義演雲。疏與前少別者。前文據有觸難既有觸令有受。定想隨故受想必俱。其理決定。此文約滅定有思。亦應有受想。以有思故。如餘散位。故與前別(已上)今謂。義演解所指前遠近不同。疏意似不遠指。義演應優。 (二十六左)俱捨雲尊者(至)經部異師(文)。大乘成業論(十紙左。玄奘譯)雲。尊者世友問論中。又異譯業成就論(魏毘目智仙譯。八紙左)毘婆沙五百羅漢和合眾中。婆修密多大德(舊翻世友)。此異譯謬也。天竺國中祠授天授世友世親其名甚夥。是故誤為有部世友。光記五(二十五紙左)雲。經部異師尊者世友所造問論中說。乃至世友梵名雲伐蘇密多羅。舊雲和須密訛也。印度國名世友者非一。非是婆沙曾中世友(文)寶疏亦云經部異師。又宗輪疏及義林章並雲。經部立一味蘊。即細意識。義燈亦同。此世友義是經部異計。次舉本計。 (二十七右)二法為種(至)心後依生(文)。此經部本計俱捨五(七紙左)雲。彼先代諸軌範師鹹言。二法互為種子。二法者謂心·有根身。尊者世友問論中說。若執滅定全無有心。可有此過。我說滅定猶有細心。故無此文。光記並雲。經部異計。光記雲。又正理第十三(初紙)雲。譬喻論者作如是說。滅盡定中唯滅受想。以定無有無心有情。解雲。此敘鳩摩羅多門徒釋。彼宗前執。唯一心王隨用差別立種種名。無別心所。但心緣境第一剎那初了名識。第二剎那取緣名想。第三剎那領納名受。第四已去造作名思。諸餘心所皆思差別。識·想·受三唯無記性。思心已去方始通三。入滅定者滅想受心。由此二粗是所厭故。識雖非所厭。定中亦不得起。是無記故。於行位中思之差別為滅定體。以實言之即是心。就用言之即是心所。故彼定中必有心體。但無受想之位。何以知然。名稱滅受想定。故知無受想。必定無有無心有情。既是右情。故知心有。又婆沙一百五十二雲。謂譬喻者分別論師執。滅盡定細心不滅。彼說。無有有情而無色者。亦無有有定而無心者若定無心。命根應斷。便名為死。非謂在定準此論。世友同彼譬喻分別論計(文)義演雲。疏俱捨雲至經部異師者意說。世友是經部異師。敘心所多少也。疏二法為種至本計滅定無心者。意說。經部本計滅定無心。後時心起。由二種法而方得生。一者由心。二雲由色中有種子而心得生(文)今謂。義演雲世友敘心所多少者非也。俱捨明雲立有細心。非敘心所多少。對文可知。   (二十七左)如悶絕等(文)。義蘊雲。疏以悶絕等為因喻然准成業論。諸無心位經部皆許有細意識。今以悶絕等為喻。而有所立不成。准下遮無想定等。 疏意。以二無心定無想異熟由加行心厭心所故。彼許唯心所滅而心猶在。眠悶兩位猶不厭心所故心亦滅故。此得以悶絕等為喻。雖明此理。然未得文。又違成業。然疏主以經部救雲定前厭患心所故唯所滅而心不滅。遂招令悶絕等既不厭心所故心俱滅。故此且以為喻。亦不相違。然准此中正應以死屍等為喻。睡眠·悶絕便入宗中。 (二十八右)如無表色非有質礙(文)。演祕雲。疏如無表色非有質礙者。此救意雲。質礙名為色。無表無礙尚名色。心法雖相應。縱不相應亦心法。若不相應即非心。應無質礙即非色。 (二十八左)如成業論(文)。彼(十一紙左)雲。此位中唯餘意識無諸心所。若爾此位意識是何。為善為染為無記性。設爾何失。若善性者。如何善性非無貪等善根相應。設無貪等善根相應。如何無觸等。廣約三性等而責應知。 (二十八左)成業論說十問經也(文)。成業論(十一紙左)雲。如佛於彼十問經中自作是說。所有受蘊·想蘊·行蘊皆觸為緣等。 (二十九右)如餘為比故(文)。義演雲。疏如餘為比者。量雲。滅定中應有受想等餘心所。有三和合觸故。如餘位時。 (二十九左)此是定前心等俱(文)。義蘊雲。今雲餘時有力。即定前有力故。心與觸俱也。 (二十九左)等言等取此非能緣(文)。義蘊雲。疏等言等取此非能緣者。此定中既無心所。應無所緣境。亦應非是能緣心。論中唯難無所依緣不難非能緣者。以等言等取也。 (三十一右)又無想定(至)如成業徵(文)。彼(十二紙右)雲。又無想定尚不許染。況滅盡定。若是無覆無記性者為異熟生。為威儀路。為工巧處。為能變化。 (三十一右)即八淨定為例亦是(文)。義蘊雲。四禪四無色名淨定。今論中雲諸善定者。即以此八定為例也。 (三十一左)為例量也(文)。樞要下本(十三紙左)雲。難滅定染無記心雲。餘染無記心必有心所。故此中心必有心所。宗也。加之滅定位心文言方足。不爾則有相符極成。染無記心故。因也。如餘染無記心。喻也。因脫故字。喻少如字。餘皆文足。應義讀取(已上)今謂。疏主少如文字。三支足矣。然因脫故字。此何之謂。在文明白。無以加矣。 (三十三右)此下第三等(文)。分科有二。上言十證各有三段。今此言第三者是也。初總非(十二紙左)第二正解(從十三紙右至今此段)第三如是等下是也。次下(三十三紙左)雲。此第九段等下。此別分為二段。如文可知。 (三十三左)然除眠悶絕(至)心王猶在(文)。演祕雲。疏然除眠悶絕者。以薩婆多不許眠等無心位攝。對共許者所以除之。疏以無所厭故至心王猶在者。眾釋此文明除眠悶之所以故。今釋不爾。但辨無想等無心也。言以無所厭故者。舉彼由無所厭心所顯心亦無言有所厭心所心便不滅者。翻成於前無所厭所心滅所以。言非不厭故心王猶在者。釋外伏難。外伏難雲。心所是所厭。彼位可言無。心王既非厭。彼處應猶在。故乃釋雲。非是不厭即令其在。以心所無故隨同滅(文)義蘊雲。疏然除眠悶絕以無所厭故者。由無想定與滅定加行心中有所厭心所故。在定位有心王。眠悶等不厭心所故。此二位心王亦無。不同滅定故不等也。又言有所厭心所心便不滅者。此即滅定·及無想定·無想天也。言非不厭故心王猶在者。此即睡眠·悶絕也。非此二位不厭心所而亦令同滅定心王在也(文)今謂演祕·義蘊不允。眾釋明除眠悶之所以者。於理為正。 (三十四右)阿含經等亦有此文(文)。維摩·無垢稱二經並雲如佛所說。此是維摩居士引佛所說以呵優波離之語。本出阿含故今指示。演祕雲。論心雜染故等者。雖維摩經亦有此文。今引阿含。以維摩非共許故。 (三十四右)維摩等雲故眾生垢(文)。肇註三(十九紙左)雲。如佛所說。心垢故眾生垢。心淨故眾生淨。無垢稱經二(八紙左)雲。如佛所說。心雜染故有情雜染。心清淨故有情清淨(文)無性攝論第二(二十紙左)雲。言雜染者。是渾是濁是不淨義。言清淨者。是鮮是潔是掃除義。唯識章記二本(二十三紙左)無垢稱經疏第三雲。心謂第八識。有情謂五陰假者。此依彼心而假建立。第八之心若是有漏雜染所攝。能依假者亦是雜染。所依第八若是無漏清淨所攝。能依假者亦是清淨(文)義蘊雲。疏維摩經等至亦有此文者。今此意引阿含為證。不取維摩。以大乘經他不許故。此之十證皆是共許教也。 (三十四右)如瑜伽五十四(文)。五十四(初紙)初明識蘊有五差別。第四住差別中舉四識住。此指彼文故雲識住中。演祕雲。按彼論雲。由所潤識能取能滿當來內身。由此展轉能取能滿。不能棄捨諸異生性。以於內身能求滿故。於流轉中相續決定。又雲。又由彼識永清淨故。不待餘因任運自然入於寂滅。此識相續究竟斷故。於十方界不復流轉。於命及死不希求故。名永離欲。釋曰。前由心染有情難染。後由心淨有情解脫(文)義蘊雲。疏如瑜伽論五十四卷識住中解者。彼論雲。雲何安住。謂習欲者欲界諸識執外色塵名色安住。若清淨天色界諸識執內名色俱安住。無色界識唯執內名名名安住。是名識安住差別。又下雲。謂四識住如經言。有四依取以為所依令識安住。此四識住論指如經不解其義。准理即識住色受想行四蘊之中名四識住。此中初文以欲界多執外塵名為色安住。色界之中緣色故各名色安住。無色界中既不執色故但名安住彼明雜染清淨識。文廣不能引之。 (三十四右)攝論染淨章(文)。無性第二(二十紙)至第三終。 (三十四左)此總中(至)以心為本(文)。釋此論文。疏有四解。樞要一解。義燈三釋。演祕雲。疏四釋。餘有五釋。具如餘釋。更舉有說破而不用。然此疏中。初二自釋。後二他釋。以言有釋有解故。此真興意。 (三十四左)此言有為(至)法等別句(文)。唯識記二本(二十四紙左)義演雲。以心為本者。若望有為是總標句。因心而生等(此真興所引)義演雲。疏有為等法總句者。意雲。有為法依心故。所以言心染情染。心淨情淨。名為總句。即總同成染淨也。然無為法雖依此識。不由此識而成染淨。故與識別名別句。又雲。以有為別故名別句也(真興所覽別有一本。今覽義演無彼釋文)今謂。後之二解非也。今總別句全同無表總別之義。樞要上末(十八紙右)雲。論然依思願善惡分限業者。此是一切無表之通句。亦是佛身無表之別句。又雲。此初是佛戒別句。諸無表總句。義燈亦同(文)義蘊雲。疏言有為等法總句無為法等別句者。此中總五句論文。初之一句通有無為。下之四句唯是有為。以無為法唯初句有故是別句。有為之法諸句皆有。此即總句(文)義蘊為正。 (三十五右)隨心染淨(至)為有情故(文)。言隨心染淨有情染淨者。此能生所依。假者是所生能依。今取五蘊假者為有情體。總假者上具別蘊等故名有情。 義蘊雲。疏即以所生能依之法至為有情者。現行五蘊既因心生亦依心住。即是所生及能依也。五蘊和合名有情故(文)或雲因心種子種子能依現行識法者非也 (三十五右)因心而生(至)遂別各生(文)。義蘊雲。疏因心而生至以相順故遂別各生者。問。雲何相順。答。謂第八心及所生法俱是有漏故言相順。問。雲何得知唯約有漏第八識耶。答。既言心受彼熏故唯有漏。若無漏者不受熏故(文)或心體至故清淨者。太抄雲。此解即取第八識為有情。義演亦同。今謂。上是疏主自釋。下是他師異解。於自釋中以第二解為優。親論文故。樞要雲。第十證中以心為本諸部總句。有無為染淨法皆心為本。薩婆多等無為由心顯。有為由心故起。由心起染淨法。勢用最強勝故說為本也。由此經說若心染淨有情染淨。經部師意雖亦如是。然心受熏勝於根等以遍界故說心為本。雖有為之總句並無為之別句。因心而生。謂色不相應由心為同類·俱有·異熟因等方始生故。諸心所法理雖亦然。鄰近於心依心方住。此上二句別對薩婆多。下二句對經部。如文可悉(文)義燈雲。以心為本有漏法。因心而生無漏法。依心住故結無漏。心受彼熏下結有漏。又初總句。因心生是有漏。依心住是無漏。後兩句釋成。又以心為本謂無為法。因心顯故。因心而生有漏法。依心而住無漏法。以心為本即無為之別句。亦有為之總句(文)演祕雲。論謂染淨以心為本等者。疏有四釋。餘有五釋。具如餘辨。有義復釋。謂染淨法以心為本。有漏·無漏·有為·無為總句。然應說心有染淨二。有漏染心通漏無漏有為無為總合為本。無漏淨心但與無漏有為無為為其根本。非有漏本。因心而生合釋有漏無漏現行因染心生。以心為本別釋無漏現行諸法因淨心生亦心為本。淨心不生有漏法故。依心住故者。合釋有漏無漏本有種子依染淨住。故心為本別釋無漏本有種子依淨心住故心為本。心受彼熏持彼種故者。合釋有漏無漏新熏種子染心為本。別釋無漏新熏種子淨心為本。淨第八心雖不受熏。因位曾熏果持種故。前後二疏雖有多釋義皆不具。未方此解。並無淨心為本等故。詳曰。觀經文雲心雜染故有情雜染。但約有情不依佛說。若兼佛者。即不應雲有情等也。而如來者非有情故。故前說雲唯依取蘊建立有情。佛無有漏非有情攝。論既釋經。應同經意若雲示現稱有情。亦為不可。准論釋染淨二門破他申自。皆並不言佛果淨識。故知二疏善悟奧旨。又設兼據淨心釋者。亦成繁見。何所以者。言心為本即是染淨有為無為之總句也。後復對彼因心而生。復雲以心為本。別釋無漏現行諸法因淨心生亦心為本前既雲總。後何雲別。若言據彼別淨心說。若爾別染何不是彼別染本耶。若許是者。雲何不是別釋染現。又若別釋容有斯理。但一釋中何得矛楯。餘准此非。 T67041201.GIF T67041301.GIF (三十五左)雖心相違(文)。義蘊雲。以無漏現行種子與有漏本識不相順故。 (三十六右)攝論三種雜染(文)無性第二(二十紙)。 (三十六右)攝論第二(至)現無體故(文)。無性第二(二十三紙右)義蘊雲。疏爾時煩惱及隨煩惱所染初識者。經·薩兩宗初結生識必與煩惱隨煩惱俱故。初生識名所染也(文)義燈雲。准攝論。破雜染中有三。煩惱·業·生。今此顯破生及煩惱。行緣識下兼破業染。此初段中分雲。若無此識持煩惱種。界地往還諸煩惱起皆應無因。此約三性心後煩惱起無因。疏引所染初識者。彼計受生必起煩惱。初受生識應無種生。故以煩惱及隨煩惱皆應無因。謂從無想等諸地殊者。等取上下諸地。以無想天長時無六識故就顯說(文)演祕雲。無著本論具如疏引。無性釋雲。從無想等者。從上界沒來生欲界。爾時煩惱等者。謂貪嗔等。所染初識者。謂續生時生有初識。爾時自地一切煩惱所染污故。問。何故舉彼無想沒耶。豈餘處沒有識持種。答有兩釋。一如燈辨。一雲。按正法念處經及俱捨論。北鬱單越定有生天後報之業。無想諸天定有欲界後報業也。餘地不定。所以偏說。 (三十六右)及隨煩惱所染初識(文)。義演雲。疏所染初識者。即第六識。初受生時而是染淨。即是初結生時識(文)。或雲初識是第八者非也。 (三十六左)攝論雲對治(至)而更得生(文)。無性第二(二十三紙左)演祕雲。無著本論如疏所明。無性解者今亦略敘。對治煩惱等者。謂如最初預流果向。見斷煩惱對治道生。一切世間餘識已滅。爾時若離阿賴耶識。修斷煩惱所有隨眠何所依住。非對治識帶彼種子應正道理。由此對治識自性解脫故者。即是自性極清淨義。與煩惱不俱等者。能治所治互相違故。猶如明闇復於後時等者。謂見道後修道位中。餘文可解。 (三十六左)世親無性二師別解(文)。世親二(十二紙左)無性二(二十三紙左)。 (三十六左)即二時後(文)。義演雲。即界地往還及無染心後名二時也(文)義蘊大同。 (三十七左)論若無此識至亦應無因(文)。義燈雲。論若無此識持業果下。應分其文雲。若無此識持業種。一界地往還後業起應無因。二異類法後業起應無因。三性心易不受彼熏故業起無因。破業果亦分二。一界地往還果起無因。二異類法後果起無因。攝論中亦云。若異熟斷已而更別生。應成別受生失。無漏心後果起無因。又滅二趣如本疏辨。 (三十八右)彼第三雲(至)而轉等(文)。無性第三(初紙)演祕雲。無著攝論疏中粗引。無性等釋疏蓋不言。令初學者。馳迴難進。今本及釋取要引之。冀諸習徒無滯略漏。無著論雲。若有於此非等引地沒已生時。依中有位意起染污意識結生相續。此染污意識於中有中滅。於母胎中識羯羅籃更相和合。若即意識與彼和合。既和合已。依止此識於母胎中有意識轉。若爾即應二意識於母胎中同時而轉。無性第三(初紙)釋雲。非等引地所謂欲界。沒即是死。依中有位意者。謂依死生二有中間中有轉心。起染污者。與愛恚俱有顛倒故。釋曰。男女互於父母之處起貪恚也。言意識者。餘識爾時久已沒故。釋曰。餘眼等識中有末位而久已滅。唯意識有。中有初中六識皆有。連持生故名為相續。攝受生故名為結生。此染污意識者。緣生有故。釋曰。父母不淨是識託處。說名為生。緣此不淨謂為已有而生貪愛。或緣當生有果起愛故得潤生。於中有中滅者。此若不滅無生有故。於母胎中等者。謂此滅時。於母胎中有異熟識。與其赤白同一安危。令相和雜成羯羅藍。釋曰。識與赤白損益共俱。和雜成身。論有佛說中略而引。若即意識者。謂此若非阿賴耶識。既和合已者。謂受生已。依止此識者。依異熟識。釋曰。細意識也。有意識轉者。有別轉識。謂與信等貪等相應。樂苦受俱分別意識後後位轉。釋曰。三性三受並皆易了。從初受生乃至老時。此分別意展轉而起。故言後後位轉。有二意識轉等者。謂異熟體有情本事。不待今時加行而轉無記意識。及可了知所緣行相樂苦受等相應意識。是二意識。釋曰。異熟識有即細意識。可了知識即粗意識。應一身中一時而轉。然不應許。經相違故。如是頌言。無處無容非前非後同身同類二識並生。釋曰。外人救雲。二並何違。故引經難。經意說雲。無受身處。無容道理。非約前後。同一身中同類二識一時並生。又不應許此二是一。自性別故。釋曰。外又救雲。此之二識體同義分。其體是一。亦不違經無同類並。故今破雲。自性別故。如眼等五識。又異熟識不應間斷。結相續已後應餘處更結生故。釋曰。外又救雲。和合意識別生意識前後間起。亦不違經無同類並。故復破雲。和合識體許是異熟。若間生者體便間斷。若爾後續應名更生。故量破雲。和合意識不應間生。許是異熟故。猶如報色。又異熟體唯恆相續更無異趣。釋曰。外復救雲。何妨報色不斷異熟心斷。復此破雲。因同於前。命根為喻。逐難祖釋。餘易不論。   (三十八右)乃至有二意識於母胎等(文)。義蘊雲。彼破末經部故雲二意識。此中意說。彼論既言結生相續於母胎等。故知但釋其果。不解於業不同此論。 (三十八左)又若從此沒(至)不可得(文)。演祕雲。疏又若從此沒至定不可得者。此無著文。無性釋曰。如是已辨於欲界中若離阿賴耶識結生相續不成。於色無色亦不得成。今當顯示。若從此沒等者。是欲界死上生時義。曰非等引等者。謂與彼地貪定味等煩惱相應。釋曰。於上二界緣定起愛方得潤生。離異熟識餘種子體定不可得者。非欲纏沒心有種子體。生滅不俱故。釋曰。而外救雲。於彼欲纏沒心之中。有彼定地染心種子。故有斯破。定散二心不俱生故。不成熏習。故下心中無上染種非定地生心為彼種子體。即於一心種有種性不相應故。釋曰。外又救雲即定生心為彼種體。故此破雲。種者是因。有種是果。此果含種故名有種。於生剎那因果俱有理不相應。雖大乘宗因果俱有。就彼宗難亦不相違。又雲。非餘生中先所獲得色纏等心為種子體。持彼熏習餘識無故。釋曰。外又救雲。過去生中得色界心為彼種子。斯有何失。故牒非之。汝無能持彼種之識。何有所持種子體耶。又雲。非色相續為種子體。無因緣故。釋雲。外又救雲。過去熏習依色根中為今時種。復敘斥雲。無因緣言而有三釋。一下界根非上心因。二下色中無上地種。三持種者體必所熏。色根無彼所熏因緣故無彼種。言因緣者即道理也。 (三十八左)攝論雲(至)滅離等(文)。演祕雲。無著論文具如疏引。無性解雲。即無色界無漏心生。世間心滅。彼趣所攝異熟無故。不由功用自然應得無餘涅槃。能治現前。一切所治皆永斷故。又釋滅二趣等雲。生第一有欲斷彼地諸煩惱時。想微劣故自地無道。無所有處地明利故。起彼無漏心現在前爾時二趣俱應滅離。謂第一有·無所有處二趣滅離。爾時有情應成死滅。二趣所依俱無有故。非無漏法是趣所攝。是不繫故。對治趣故。問。准。攝論難。滅二趣失。此論乃責後起無因。二論既殊。何得引彼而證於此。答。揭文廢旨似乎涇渭。取理長披誠同水乳。彼論本意責無本識善染無種。無種即是無因異名。乘斯便責滅離二趣。故本論雲。復次生無色界。若離一切種子異熟識。染污善心應無種子。染污善心應無依持。次下方責應滅二趣。故知兩論實乃同也。取證無矣。 (三十九右)且後業中(文)。演祕雲。疏且復業中者。論中前來雙破果·業。下唯斥業而廢於果。故雲且復起下文。 (三十九左)攝論二末(至)不相應故(文)。第二(二十四紙右)義燈雲。今更助解。初正破經部熏故名緣。無性攝論第二雲。謂行為緣貪等俱生眼等轉識許為識支。此不應理。此意六識不是受熏。有間斷故。貪俱染識非無記故。不是受熏。故行不熏眼等轉識。攝論復雲。識緣名色有聖言故。所以者何。眼等諸識剎那速壞。久已謝滅為名色緣。不應道理。此意轉破識緣名色亦復不成。經部轉救。貪等俱識與行相應熏結生位識名行緣識。亦不得成。結生識起。能熏行等久已滅故。非無體法而為能熏。故亦不成。故無性論雲。若畏此失許結生識為識支者。此亦不然於結生時福等諸行久已滅故。非從久滅此復應生。若雲非熏但說能感。即感故名緣與有部同。次下雙破。結生染識非行感故。彼此宗計唯無記法為業所感。彼兩宗計結生之識與愛恚俱。染非業感。故無性雲。又結生心非無記故。愛恚俱故。既非無記。以行為緣不應道理。薩婆多救如本疏辨。本經部救同薩婆多。以生位色為業熏感。同有部破。亦時分懸隔。無緣義故。若末經部救雲。我有粗細二識。粗者染俱結生。細者無記為業熏感。若上座部亦二意識。雖不說熏。亦說為感。二俱許細是異熟性。故無性論雲。於母胎中有異熟識。與赤白和合。乃至謂依異熟識有意識轉。若爾即應二識俱轉。設俱何過。違聖教故。上座救雲我部不誦無違教過者。即難。應有二眼等識生。六識攝故。不許違理。許即自違。不許五識有粗細故。末經部救。熏於識類。類性無記。說為識支。感亦不違者。此如前破。又違經名。經雲緣識。不雲緣識類所餘救破准例可知。雖無文證。理亦不違。 (三十九左)結生染識非行感故(文)。義演雲。論業感必是異熟無記攝。結生識既是染污。如何行感耶。 (三十九左)經部師言(至)何過(文)。義演雲。疏經部師言至何過者。意救雲。雖不同有宗有去來世前後分位說行緣識結生。我中既有種子。亦能感名色中識名行緣識。由大乘現行業有。為能攝招名色位中識。我宗亦爾雖結生識非行感。由有行種子故。能招名色位中識。亦得名行緣。有宗計亦然。若約分位論。於名色位中相應心心所總名名色。故說識緣名色。今言行感名色位中識者。即名據緣不據緣也。若據緣說。即但名名色。不名識故(文)義蘊雲。疏經部師言我雖無有去來時分行緣識生等者。此下並是生起下論。謂薩婆多有時分緣生。若在無明時分。即十二支皆名無明。若識時分即十二支總名為識。經部無此義也。疏可生名色位識者。經·薩兩宗初結生識名為識支。即是染污非行所感。故轉救言行能感生名色位識。 (三十九左)彼亦救言(至)於理何失(文)。義演雲。疏彼亦救雲至於理何失者。意雲。此轉計也前計雲。名中有異熟識名行感。論破之應說名色行為緣故。薩婆多既遭難已。遂更救雲。我今者約分位以辨緣生。問。何者名分位。答。且如初無明支中所有相應法皆名無明支。如至識支中所有相應心心所法及異熟色等總名識支。後後支亦然。遂卻計雲。識支中有色異熟為性亦名識支。以分位說故。意說。難識支中結生識是染污而非識支。然同時有色異熟為性總名識支。於理何失者。即卻計識支中異熟色有識支體。如下破雲。時分懸隔。無緣義故(文)俱捨(九十紙左)頌雲。宿惑位無明等。長行曰。於宿生中諸煩惱位至今果熟總謂無明。彼與無明俱時行故。由無明力彼現行故。如說王行。非無導從。王但勝故總謂王行。 (四十左)論時分懸隔無緣義(文)。樞要雲。時分懸隔無緣義者。對薩婆多識位中色是異熟故名行緣識。一則劫數時懸遠。二則乖隔。本無果識可名識支。雲何名感識位中色。經部師未來世無而言感者。時分懸遠。時久隔絕。如何名感。又若言感名色位識名緣。則隔識支。應說與名色為緣。非與識為緣也(文)演祕雲。論時分懸隔等者。有助論主更難彼雲。欲色界有色。行感可名緣。無色界色無。如何雲感色。 (四十左)且行在現在(至)經八萬等(文)。義蘊雲。疏且行在現在色果在未來至經八萬等者。謂如在一身之上造得天中生報業。復造人中後報果。即以此行隔天報八萬劫等。望後報人中識住中色名懸隔也(文)演祕雲。疏色果在未來至八萬劫等者。問。縱果未來。何得去因許多劫耶。答。若生報業果未必遙。若後報業果遠何感。如受非想八萬劫已後方受彼人趣等報。報望昔因隔八萬劫。豈非遠耶。問。生報之業如謗滅等。果既不遙。應名行緣。答。略為二釋。一但言懸故不得為緣。非許近者即成緣義。遮他論故。二縱生報業因果異世。道理疏遠。亦名懸隔。縱無其遠有隔非緣。第二釋善。若爾自宗如何。答。有所感識。斯有何過。 (四十左)如外法等非異熟因(文)。演祕雲。疏如外法等非異熟因者。舉喻釋成。既汝行支由懸隔故不能感果。應同外法不得名為異熟之因(文)義蘊雲。疏如外法等非異熟因者。如外塵等無緣義故非異熟因。行望於果時既懸隔。亦無緣義。故以於例。 (四十一右)三文合(文)。義蘊雲。疏三文合者。一者懸。二者隔。三者無果識。此三俱無緣義。故論合言時分懸隔無緣義也。 (四十一左)論此不成故後亦不成(文)。演祕雲論此不成故後亦不成者。無性雲。取為緣有亦不相應者。謂熏習位諸業種子異熟現前轉名為有。或復轉得生果功能故說名有。行所熏識若不成就。何處安立彼業種子而復得言生果現前轉名為有。釋謂。異熟果將現前故名現行也。或因現前有感果能勢力成熟而異前位名為異熟。問。鄰次相望。緣亦不成。何意趣言取緣於有。答。攝論意明業染之義。有有業種。餘支不然。故不明也。或舉前後以示方隅。前釋為正。 (四十一左)攝論雲(至)准上應知(文)。無性第二(二十四紙)雲。此若無者。取為緣有。亦不相違(文)義蘊雲。疏又取緣有亦不得成者。問。初不成故後後諸支皆不成緣。何故此中偏言取有。答。取潤於業轉名為有。初行緣識無所熏處。便無業種。取無所潤故不成緣。薩婆多師業入過去現無種子。故取緣有。亦不得成。攝論意明業雜染故偏言行有為緣不成。略不說餘。理實餘支並無緣義(文)義演雲。疏又取緣有亦不得成者。世親釋雲。謂若無有行緣取緣有亦不相應者意者。意說。已無緣有也。以無識持種故雲者。成非實故。如何今時愛取得與未來有支有緣耶。言反覆准上應知者。所言返覆者。隨救隨破皆准上知。故初行緣識難·乃至約時分懸隔難。准上應知。 (四十二右)斷是果也(文)。義演雲。疏斷是果也者。即指無為。由斷惑得故。故得斷名。又無為是得能所斷名。又無為是三性。所以從能所斷且得斷名。謂指無為。是斷果故重言也。 (四十二右)此欲纏心(至)不應道理(文)。義蘊雲。疏此欲纏心與色纏心至不應正理者。以欲界心六行伏惑名欲纏心。得色界定名色纏心。此二界心既是前後不俱生滅故。欲界心非色界心新熏。若以欲界心為色界心種者。不應道理(已上)今謂。疏中纏字作纏。恐是寫誤。演祕四末(二十四右)雲。無性攝論雲。三界者有情所歸所集之所。猶彼巿纏。而梵雲阿縛遮羅。 (四十二左)世出世間章(至)不應道理(文)。無性論三(八紙左)論曰。雲何出世清淨不成。謂世尊說。依他言及內各別如理作意。由此為因正見得生。此他言音如理作意為熏耳識為熏意識(文)又(九紙右)雲。又此如理作意下本論全文(文)義演雲。疏又此如理作意相應心者。是世第一心。彼正見相應等者。是見道無漏心。 (四十三右)前染業果(至)准此為難(文)。義蘊雲。疏前染業果至准此為難者。前難。入無餘已三界業果還復應生。彼雲。由無惑故業果不生。即便難雲。煩惱亦應無因而生。彼若救雲。無所依故煩惱不生。即應難雲。所依亦應無因生也。 (四十三左)以唯新熏而為不正(文)。義蘊雲。疏以唯新熏而為不正者。以新熏師是不正義故。此但言法爾種也。 (四十四右)薩婆多計惑得俱故(文)。義蘊雲。疏薩婆多計惑得俱故者。此師無間道中已無煩惱而有惑得。至解脫道惑得亦斷。今言俱者惑得與無間道俱時有也。 (四十四左)論去來得等非實有故(文)。義燈雲。論去來得等非實有故。兼破正量部不失增上性故雲得等。 (四十六左)非正是證(文)。義演雲。疏非正是證者。即初生·明瞭·業用三證。非是正證第八也。 (四十六左)前十證中所攝八證(文)。樞要雲。十證攝八證者。此第二異熟是彼第六。此第四執受是彼第一執受。此第六生死心是彼第八命終。此第九滅定是彼第七滅定。此第十持種是彼第四種子(文)。義燈亦同。八證除初生·明瞭·業用外唯有五證。 (四十七左)問何故本識(至)所依(文)。義演雲。疏問何。至所依者。意雲。本識與他依義顯故。不說是他所依。第七與第八為依義隱故。不出其依體。即但說第七依第八。不說第七與第八為所依也。如疏雲所以出其依體者。說第七依第八故。論雲依彼轉緣彼等。 (四十七左)恆轉(至)即是依義(文)。義蘊雲。疏恆轉至即是依義者。問。第八不斷恆轉如流。如何說此即為依義。答。前論解雲。又如暴流。雖風等擊起諸波浪。而流不斷。此識亦爾。雖遇眾緣起眼識等。而恆相續。又解。一切種子如暴流中。亦云。流繫便生。擊識彼浪。故知恆轉如流。即是與他為依義也(已上)或釋如流之言雲魚草等物隨流不捨等之義者非也。 (四十八右)但說(至)體所緣(文)。義蘊雲。疏但說與他為依出自識體所緣者。頌雲如暴流。即是與他為依。頌雲執受處。即是出自所緣也。 (四十八右)非但說所緣而無依等(文)。演祕雲。疏非但說所緣而無依等者。非以頌文但說第八有所緣境。不說所依。即雲第八無所依法。理實有故。不說所以如疏具雲。 (四十八右)或言異熟即是界繫(文)。義蘊雲。問。何知異熟即是界繫。答。非異熟法趣生雜亂。此真異熟不可起餘。故隨生處即彼界繫。 (四十八右)故此亦應然言染俱已即隨彼繫(文)。義蘊雲。此難意雲。如下論說。隨何處生即為彼地諸煩惱等之所繫縛。今頌中說四惑相應。即是隨何處生彼四惑繫。何次復雲隨所生所繫。 (四十八右)此不為例(至)故今說之(文)。義蘊雲。此答意雲。如前六識。雖有煩惱繫縛。而與本識不必同地。今顯第七雖四惑俱除無漏位必與第八同界。顯異前六故雲隨所生所繫。 (四十九右)楞伽雲識有八種(文)。十卷經第七(十七紙左)四卷中第四(二十二紙右)。 (四十九右)六十三雲(文)。六十三(十一紙左)雲。復次此中諸識皆名心意識。若就最勝。阿賴耶識名心。何以故。由此識能集聚一切法種子故。於一切時緣執受境。緣不可知一類器境。末那名意。於一切時執我我所。及我慢等思量為性。餘識名識。謂於境界了別為相。如是三種有心位中心意識於一切時俱有而轉。若眼識等轉識不起。彼若起時應知彼增長俱有而轉。 (四十九左)攝論第一(至)第三等(文)。演祕雲。疏意名無有義者。疏主取彼明意文意以為其句。非彼論中有此全語。故彼論中廣明。其意而立理雲。謂若不說有染污意。於一切時義不符順。疏雲無有。即牒彼論不說有意。義即牒彼義不符順。心體第三如前具引(文)義蘊雲。疏攝論第一言意名無有義等者。義者境也。謂第七識執我都無實體。故雲意名無有義。或解雲。謂小乘等既無第七。闕恆審思而名惑者。但有虛名無其實義。前解為正。言心體第三者。以六·七·八為次第故心第三(文)義演雲。疏若無第七體意名無有義者。意雲。有第七可有思量義。若不許有第七識。但空有意名而無其義。有雲。此破經部(文)今謂。初境界。次義理。次解當矣。然對小乘為說非也。演祕·義蘊非疏引說意也。義演亦據演祕。誤解疏主引論之意。疏主非指論意有無破經部等之文。此舉意含兩義難則不成之意。彼無性第一(十四紙)雲。論曰。此亦名心。如世尊說心意識三。此中意有二種。乃至等無間義故。思量義故。意成二種。無性釋曰。等無間義故思量義故意成二種者。此釋意名。若離訓釋。聲義道理終不能令他得解了。又第一卷(十九紙左)雲。論曰。心體第三。若離阿賴耶識無別可得。是故成就阿賴耶識以為心體。由此為種子意及識轉。釋曰。心體第三若離阿賴耶識無別可得者。謂如意聲說染污意無間滅。意識聲則說六種轉識。如是心聲離彼二種無體可得。非無有體而有能詮。亦非異門。意識二聲所詮異故。此中體聲意取所詮。是故成就阿賴耶識等者。顯阿賴耶識是心聲所詮道理決定。 (四十九左)六十三卷(至)不必如義(文)。六十三(十二紙右)。 (五十右)總別合論即名意識(文)。義蘊雲。此第七識通名為識。別名為意。合名意識。與第六何別。 (五十右)又六十三雲(文)。六十三(十一紙左)雲。雲何名為勝義道理建立差別。謂略有二識。一者阿賴耶識。二者轉識。阿賴耶識是所依。轉識是能依。此復七種。所謂眼識乃至意識。譬如水浪依止瀑流。或如影像依止明鏡。如是名依勝義道理建立所依能依差別。 (五十左)皆二法相對(文)。義演雲。疏皆以二法相對者。意雲。如言六釋名皆將二法相對以辨差別。且持業二法即藏及識。依主二法如眼及識。乃至相違·鄰近等皆以二法相對辨之。義無謬。若但言心。即喻一法而無六釋也。故下雲。非一一法究理括盡。即六釋釋法不盡。如無貪等無六釋。 (五十一右)恐此第七(至)立意名(文)。樞要雲。恐此濫彼故第七但立意名等者。何故第六不但名意。第七亦識也。第七持業。二義以彰識體。第六依主。將他以明自。若第六標一意不言識者。不能顯自。第七加識恐濫依主。故第七但標意名。恐此濫彼故。第六加識。顯依他故得名故。 (五十一左)六緣境時七與力故(文)。下疏(七紙右)雲。問。何故(第六識)不託第八為依。彼不相順。第七有時(第六生空觀之時)相順與勢故。 (五十一左)七有漏時六非無漏(文)。此約畢竟無漏而言。如言如是染污意是識之所依。此意未滅時。識縛終不脫是也(文)義蘊雲。此約第七畢竟無漏。六亦無漏。若不爾七有漏時不妨六無漏故。 (五十二右)五十一雲(至)意識得轉故(文)。五十一(六紙右)。 (五十二右)又由六種依七種生故(文)。義演雲。疏又由六種依七種生者。意說。第六識種子若欲生現識時。要由第七種子擊發方生。如下自說。六現依七現。六種依七種。理設何辜。 (五十三左)問後師曰(至)仍說依故(文)。下疏五末(六十三紙右)如大目連獼猴池側坐無所有處定。有象□□□琉□□□□□磊□□□餼□□□□□騁j□□□礹言式慼慼樟C褸□s□奇□□□□□覜馱□□騙奿□秷□□□□□□□□□□□騪□□□□□侀熙W□規□□□□□駕□埤□奾耔□埤□□□膳礸饉□□□□□□‥□□□□‥□□□磥镼芋嬈□□□□臥蝖撮龤慼慼慼憧芋撲{□¥□□□磥銵摹_|蜀巨□□諢□□|□楫勱荂憧芋慼慝薨□□□□¥□銦慼勱恁慾J純□敷□齱慼慼斬V句T諦□散□□J全□|□□□□¥蝦□□¥蝥□□蕷|碧□□孥□□□營憒I□□□□□□□□H胦湥纂慰D器腄標f□□□□¥T另□□□蔥意勱恁慼璋P辨□□‥□□□□殷滎屨□□□l□胂祅□部慼熱L□□櫬騪□□褾□Ё八而生耶。何以故。以無引力仍說依故。量雲。定中耳識應以七·八為依。以無引力仍說依故。如初地以上第七識。此意例雲。初地起時八不引七。即說第八與七為依。定中七·八不引耳識。亦應與耳而作其依。言意識不共耳同取者。約自不正義問(文)義蘊雲。疏問後師曰至仍說依故者。問意雲。此第七識得無漏時。由第六引不由現八。如何說此為第七依。若言轉易之時雖不由八引。而八恆在故為依者。如定中聞聲。七·八二識亦恆現在。不與耳識力應為耳識依。 (五十四右)如對法第二(至)依眼根種(文)。義蘊雲。疏前師答曰。如對法第二。眼識種子依眼根種者。問。前難陀師准下文說。眼等五根即五識種無別眼等為俱有依。今言識種依根種者。豈不誤耶。答。其實對法許有五根即護法義。今難陀就彼宗說。藉以例證第六識由導生。於理未盡。 (五十四右)其第六識由第七種子導生(文)。義蘊雲。此意說。八為七依七為六依者。要八根種導七識種七方得生。由七根種導六識種六方得生。故瑜伽說。由有藏識得有末那。末那為依意識轉也。由根種現助識種現故展轉說。雖第六識亦依八種。而第八種不導六種故不為例。 (五十四右)若說依現如何說依等(文)。義蘊雲。前師難後。若爾如何說六依七等者。後師質前。眼與識同境。眼可為識依。七·六境不同。七應非六依。答曰兩人依別等者。前師解質。問曰若爾如何等者。後難前。意雲。七·八二識亦如兩人亦有勢分。故知說八為第七依。餘可解(文)。義燈雲。略解依中。疏雲如何說依不與七同緣下。此前師難後師。若爾如何下。後師難前師。答兩人依別下。前師釋。問曰下。後師難前師。彼質答曰。前師文。答而復質。後師文。 (五十五右)若無第八(至)故說非七依(文)。義演雲。疏若無第八而七亦無故八與七為所依意識不爾等者。意說。若無第八。雲意識無時。不妨第七識在。故意識不與七為依。此意說雲。第六既不與七為依。明知依八現也。 (五十五右)即如定中聞聲(至)彼必同取(文)。義蘊雲。疏即如定中聞聲至彼必同取者。問。何故前問中雲耳意不同取。今雲同取耶。答。前師不許同取故為此問。後師許同取亦以自義答。此師許定中耳識依第六。不依七·八也(文)義演雲。疏即如定中至彼必同取者。此答前難。前難雲。定中耳識獨聞聲時。應以現七·八為依。今此答言。定中聞聲。耳必與意同緣故。所以耳識用第六依。不以七八為依。言今此七八至意有何失者。雖不如五與六同取境名依。然約勢力與七為依。亦無爽也。 (五十五左)或應有識(至)名轉識故(文)。義蘊雲。疏或應有識為俱有依六七識中名轉識故者。問。此量應有決定相違過。量雲。第七識應非識為俱有依。七·五識中名轉識故。如五識。故此有解雲。若出過量中無過可成相違。若自犯過。彼量仍成。今此決定相違量中有法差別相違過。宗中非識為依。非識之中有種子及色為差別。前師意許以種子非識為依。不許以色為依。今違彼意許非相違。量雲。第七識應以色為俱有依七·五識中名轉識故。猶如五識。雖作此釋。理未可依。且難陀師眼等五識但以第六識為俱有依。不以色為依。今五識為喻。若對彼師所立不成。故知前師亦不以五識為相違過。由此本量為正量也。 (五十五左)如設無第七(至)為七依(文)。義演雲。疏如設無第七至為七依者。意難雲。設無第七亦無五識。然第七不與五識為依。若無第八七不有。如何說第八為七依。此難依不正義。不約染淨為依。下答中後解依正義答。言八例七亦爾者。意說。無七八亦無。不說七與八為依。此依不正義難。疏七非本故不與力故者。意說。七不與五為依。所以為論。正義第七與五識為染淨依。言此文上來者。即此第二能變文中。上來略解依義(文)義蘊雲。疏八例七等亦爾者。八無五不有。第八非五依。八無七不有。故八非七依。義與前同故雲亦爾。或此師雲。七無八不有。我許七非八依故。八無七不有。八亦非七依。以難陀師七·八二識既恆相續不用他識為俱有依。今取前解。既對他宗不可以自義為例耳。 (五十六右)依下正文即傍乘義(文)。義演雲。疏依下正文即傍乘義者。意說。此下明三種依之正文即是傍乘義也(文)今謂。正文者。非指明三種依之文。下論(二十六紙右)雲傍論已了。應辨正論之文是也。義蘊雲。疏下正文即傍乘義者。下論既雲傍論已了。應辨正論。此能變識雖具三所依。而依彼轉言但顯前二。准此即正文。故知諸心心所下並名傍論也。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十九終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二十(四末之二) (五十六右)能有所依故名有所依(文)。言有所依有二種別。一唯俱有依名有所依。如五十五。一於四緣中除所緣外名有所依。如第一卷。依與所依差別不同。具有四義決定恆者此名所依。或二名通呼。具如下疏(八十五紙左)。 (五十六左)瑜伽五十五(至)名有所依(文)。五十五(三紙左)演祕雲。依瑜伽至說無量名等者。按彼論雲。問。諸心心法凡有幾種差別名耶。答。有眾多名。謂有所緣·相應·有行·有所依等無量差別。問。何故眼等亦有境界。而但說彼名有所緣。非眼等耶。答。由彼眼等離所取境亦得生起。心與心所則不如是。問。何故名相應。答。由事·處·時·所作等故。問。何故名有行。答。一切所緣作無量種差別行相轉故。釋。同緣一質相雖相似。見行各殊。名差別轉。問。何故名有所依。答。由一種類託眾所依差別轉故。雖有為法無無依者。然非此中所說依義。唯恆所依為此量故。釋。有兩家。一雲。如一眼識託三根生。謂眼等一·次第滅意·及以末那。雖有為下而釋伏難。難意可知。今約根依。色非依根。所以不得名有所依。二雲。相應王·所名一種類。如眼王·所同託眼根。詳曰。二互不定。前家闕釋種類之言。明眾所依理亦不盡。後家不辨眾所依義。今者應雲。如眼等識俱有依根總有四種。謂同境·分別·染淨·根本。如此論中護法所說。以依非一名眾所依。論意唯依俱有根說。不得取彼無間滅依顯心王所。簡彼色等名一種類。問。七·八二識依何言眾。答。從多而說。或彼心所依亦名眾。眾非一義。兼自心王依成二故。王·所同類。故總合言託眾所依(文)今謂。略纂詳釋。彼為正。彼(十四·三十四)雲。問。何故名有所依。答。由一種類託眾所依差別轉故等者。謂心所等同一識種類託所依。如眼識依眼根。俱時心所亦爾。餘準可知。外人既亦難解為伏難雲。諸有為法誰無有依。何故心法等獨得名耶。故論解雲。雖有為法無無依者。然非此中所說依義。彼自分因皆非恆依故。又相應共有法非恆依故。唯恆為依者為此中依量故。眼根等是識等所有名有依。非餘法。或言所依者。即六識類託眾所依根能依之識得名有所依。故言恆依。此解為勝(此瑜伽文出於次下八十九紙右)義蘊引論文竟雲。彼言一種類者。如諸識中一眼識等心王所名一種類具三依故名眾所依。依與所依俱名所依。如下諸論會言唯恆所依者。此三所依唯恆定故。約正義說。 (五十六左)此中所言(至)有三種者(文)。演祕雲。然彼言所依總有三種等者。彼瑜伽第一及唯識論。由隔所引五十五後。故言彼也。乍觀似彼五十五文(文)今謂。演祕所牒恐應錯本。與今疏殊。賸言一字。然等二句是此論文。是故簡雲此中。彼字何指彼乎。義蘊雲。牒此論文非瑜伽也。 (五十七右)恆不恆(至)皆名所依(文)。演祕雲。問。心心所起三依恆定。何得說雲三中合說不恆不受。答。略為兩釋。一雲。依諸師釋俱有依。除護法外有通恆定不恆不定名為所依。非據因緣及等無間有不恆等。二雲。依下正義具四義者方名所依。等無間緣闕決定等。無時不依。名為決定。雖由之生。世既不同。不得名為無時不依。又雲。恆者俱轉之義。既是過去。恆義便無。其因緣依。有不恆定。如現熏種。是種因緣。然後現無而種不絕故非恆定。亦非所依。疏總相談不恆不定。亦無有失。二義俱得。後釋順疏。有義。斥疏恆不等。已自會五十五及唯識雲。故但應言依有二種。謂種及現。瑜伽且依現行者說。現依有二。俱有·無間。彼論且約俱有依說。但由言略無別所由。此論具明通舉三種。詳曰。疏之所云恆不恆等。如前兩釋。過亦無有。斷言依二。恐乃雷同。此論·彼論皆言所依不言依故。若言依者。一切皆許種現皆是。更何須會。若言依與所依無異。豈不違下護法所明。由此故知瑜伽五十五正明所依。此論真假而兼說也。不可彼廣略會之(文)義蘊雲。疏恆不恆定不定合說為所依者。三依之中種子依·無間依是恆定也。俱有依中五識四俱依。第六依七·八。七·八互相依。兼亦恆亦定也。第六依前五。七·八依第六。第八依色根。此並不恆不定也。兼不正義故言合說。 (五十七右)瑜伽第一(至)阿賴耶識(文)。第一(五紙)略纂一(十五紙右)雲。唯識雲增上緣依·等無間緣依·因緣依。彼以四緣名顯故。又雲俱有依·開導依·種子依。大勢同此。成唯識第四中。以親疏為次第。此中以顯隱為次第。前後不同也。倫記第一全同。 (五十七右)此中三依三緣作名(文)。樞要雲。何故四緣三名所依。所緣緣體不名所依。勝者名所依。勢相親近所緣緣疏。是故不立。因則可是。依義則非(文)義燈雲。然彼所依總有三種者。問。心心所法起藉四緣。何故但說三種依耶。解雲。所緣通內外。餘三唯在內。故但說三。問。餘識緣內外。不得說四依。第七唯內緣。何不說四依。答。三緣生識勝。故但說三依。緣依亦外緣。力微不說四。問。境界生心劣。故不說四依。所緣引識微。應非二和起。答二和通遠近。根境並為緣。依義據親近境疏不說依。又雲。不例。三緣依聲中說。所緣緣者是於聲說。此明所依故彼非例。難陀·勝子等立種生現前後異時。引雜集等雲。有眼非眼界等。又瑜伽雲。無常法與他性為因。亦與後念自性為因。非即此剎那。以非即此剎那長貫前他性因中故。因果不俱。攝論俱生俱滅者如疏中會。 (五十七右)彼論以理為名此論以緣為因(文)。義蘊雲。理謂道理。謂諸現行必有種故名種子依。根識必俱時故名俱有依。前心開導後故名開導依。由斯道理瑜伽立此名也。今言因緣·增上·無間者。緣四緣中名因也。問。心心所法互託境生。何故不說所緣緣為所依耶。答。此三唯內境亦通外。疏故不說。 (五十八右)梵言羯爛多(至)是間義(文)。義演雲。疏羯爛多至是間義故者。此文來意者。謂舊喚等無間緣為次第緣謬也。今謂。辨其邪正故引梵本對明。 (五十八右)種望種子應無此依(文)。演祕雲。疏現望種子應無此依者。現行熏種。雖是種依。體既是現。故不得名為種子也。若言因緣。理即可攝。有疏本雲。種望種子種字誤也。何以知者。答。後種既託前種而起。何得雲無。故知誤也。有義彈雲。非但此論說心心所名有所依。彼瑜伽論亦說眼等識有三種所依。既彼此論皆說心等名有所依。不說種子能有所依名種子依。有何過失。此中不欲釋因緣故。故下廣文言種依也。如增上緣依非攝一切增上緣盡。此亦應爾。不攝一切因緣因緣盡也。詳曰。雖本欲明心等所依。及列釋中據寬立號。何以明者。即此論雲諸有為法皆託此依。故知據遍。若唯約心。何不說雲諸心心所皆託此依。言諸有為。又疏若雲三依一一攝自緣盡。可如所責。但雲初依依寬立號。何得以彼增上緣例。故知疏斷實無其咎(文)。義演亦據演祕。今謂。種字實為寫誤。何者。現行因種子而生。以種為依故雲種子依。現種相望以立其名。又後念種子從前念種而生。若其約種種相生則亦立其名。何得不名種子依乎。因緣寬故。現種·種種俱名無害。下疏(八十一紙左)亦明種子依。 (五十八左)若言俱有依等(文)。義蘊雲。疏若言俱有依即種果同時應名俱有依也。若爾心所與心亦是俱時。如何說言唯種相似。若心所非依。不同種子。故不相似。言如下當辨者。即下雲。有境為生等四義具者名俱有依。非有境故不取也。 (五十八左)若爾俱時(至)王是所依(文)。演祕雲。疏若爾俱時至王是所依者。此問答意。種·現俱時非增上緣。置增上簡。同時心所即是增上。更無別簡。應得名為增上緣依。夫俱有依要有主義。所既非主。不簡無失。有義彈雲。此亦不然。由俱有名有前濫故說增上言者。根種望現。業種子等及扶根塵等。應是此依。既同有濫。如何偏責。故於尊教不應顯失。詳曰。濫有親疏。親難辨故可須簡之。疏者易知不假分別。故下淨月種·現相例為俱有也。又疏但明兩俱寬狹對望有差。何處有慈尊過處搆虛指斥。 (五十八左)唯種相似(至)如下當辨(文)。演祕雲。疏唯種相似者。唯現俱種似俱有依。所等不似。增上緣言故簡種也。疏故復簡之如下當辨者。下淨月雲既許現識以種為依等文是也(文)義蘊雲。唯種果俱時與俱有依義相似故(文)。 (五十八左)故言等無緣依(文)。此舉緣義簡種子因。或雲種生現現熏種前滅後生者非也。 (五十九右)設如小乘(至)無增上(文)。演祕雲。問。若依自義。三依並無。既假同他。何但有二。俱捨頌雲心心所由四。二定但由三。三者四中除所緣緣。故不唯二。答。非增上緣皆俱有依。雖有增上無俱有依。亦無失也。問。不相應據自三無。何故前雲諸有為法皆託此因。豈不相應非有為耶。答。有義。依他實法而得生故說從因生。非別生也。詳曰。或依有法多分而言。 (六十右)世親乃造第一義諦論(文)。西域記四(四紙左)雲。奢羯羅故城中有一伽藍。僧徒百餘人。並學小乘法。世親菩薩昔於此中製勝義諦論。慈恩傳二(十九紙左)亦同。 (六十左)必有轉變滅(文)。義演雲。准數論宗。有轉變無常無滅無常(文)太雲。若言滅壞無。即有能別不極成過不許故。今言轉變此他比量。 (六十左)世親認取為師(文)。俱捨光·寶二記並言世親本宗有部後信經部。此俱捨論之所以起也。 (六十左)又為親所教師(文)。太雲。如意論師即是天親菩薩親教師。西域記第二(十八紙左)雲。世親室南五十餘步第二重閣。末笯曷利他(唐言如意)論師於此製毘婆沙論。論師以佛涅槃之後一千季中利見也。乃至於時如意詰諸外道。九十九人已退飛矣。下席一人視之蔑如也。因而劇談論及火煙。王與外道鹹諠言曰。如意論師詞義有失。夫先煙而後及火。此事理之常也。如意雖欲釋難。無聽鑿者。恥見眾辱齰斷其舌。乃書誡告門人世親曰。黨援之眾無競大義。群迷之中無辨正論。言畢而死。居未久超日王失國。興王膺運表式英賢。世親菩薩欲雪前恥。來白王曰。大王以聖德君臨為含識主命。先師如意學窮玄奧。前王宿恨眾挫高名。我承導誘欲復先怨。其王知如意哲人也。美世親雅操。於是召諸外道與如意論者。世親重述其旨。外道謝屈而退(文)今謂。准此記文。如意是世親菩薩之師也。如意墮負之論火煙集苦。彼記·此疏有別。 (六十一左)據其細理亦無失也(文)。太雲。若觀行次第即前苦後集。若因果次先集後苦。 (六十二右)時人謂(至)身猶廢忘(文)。義演雲。疏時人謂未入大乘時作者。西方皆謂。世親菩薩未迴心時作此論也。世親昔弘經部宗義(文)義蘊雲。疏時人謂未入大乘時作者。世親先於經部宗出家。造勝義七十論。故救經部因果時之義。何以得知未入大乘時造此論耶。答。後廢忘故知爾也。若入大方作。年月既近。如何廢忘。 (六十二右)對法第三雲(文)。如上引對法抄具解。演祕雲。論無種已生集論說故者。按對法雲。無種已生者謂最後蘊。釋。無種已生是本論也。謂最後蘊是釋論也。今難陀師取彼論意以之為證。彼意雲何。難陀釋雲。二乘無學鄰無餘心名最後蘊。生此蘊種已入過去名為無種。所生法在名為已生。既因已滅而果現在。明知因果時必不同。疏此中文略者。不引彼釋後蘊文故稱略也。 (六十二左)今釋家取以為證(文)。演祕雲。疏今釋家取以為證者。即難陀師名為釋家。取彼論意以為證也(文)義蘊雲。疏今釋家取以為證者。此二釋。一雲。無種已生身者。本集論文。師子覺雲。此據無學最後蘊也。即是彼論釋家取本論無種已生文證無學末後心唯現無種也。二雲。難陀師釋。此論家取集論文證此因果不俱時義。後釋為正。 (六十二左)瑜伽五十六(至)亦爾(文)。五十六(九紙右)雲。問。若有眼亦眼界耶。設有眼界亦眼耶。答。應作四句。或有眼非眼界。謂阿羅漢最後眼是名初句。或有眼界非眼。謂生有色界。若眼未生。或生已失。或不得眼。或眼無間滅。若諸異生生無色界。是第二句。或有眼亦眼界。謂除爾所相是第三句。或有無眼亦無眼界。謂阿羅漢眼已失壞。或不生眼。若生無色界。或於無餘依涅槃界已般涅槃。是第四句(文)演祕雲。疏或有眼非眼界等者。如燈第一故不引也(文)義蘊雲。疏瑜伽第五十六雲或有眼非眼界者。彼論問。若有眼亦眼界耶(論全文如上所引故略之也)義演雲。意雲。雖有眼而非眼界。界者因也。此意說。雖有現行眼根而無根種。如無學最後眼根等。 (六十二左)此前後俱也(文)。演祕雲。疏此前後俱者。前後體有名為俱有。非俱時有名俱有也(文)義演雲。疏此前後俱也者。此師意說。種滅芽生因果不俱。若爾種子六義中二果俱有文如何會釋。此師會雲。言果俱有者。據前後名俱。即據一期生前後說可有俱義。非要唸唸因果俱也。俱生俱滅者。意會雲。但說因果二法俱有生俱有滅。不說因果唸唸俱時生滅。 (六十三右)瑜伽第五(至)自性為(文)。第五(十二紙左)。 (六十三右)兩法並非即此念(文)。義蘊雲。謂他性現行及自性種子皆非即此剎那也。 (六十三右)彼集論中(文)。義蘊雲。疏集論中據不能生後種說者。謂無學末心更不能生後念種子名為無種。現在種現名為已生。非是現在種現不俱時故。 (六十三右)此時緣闕等(文)。演祕雲。疏此時闕緣等者。無緣更生後念之種名為無種。若爾雲何名為已生。答。而能生彼俱時現訖名為已生。或種現在簡彼未來名為已生。取前為正。有義彈雲。若作此解。彼論應言無種已不生。此論應言彼依不引生後種說故。如何乃言據不能生後種而說。今別解雲。無種已生依別生後自類種說。若生現行。即前十一有種已生。若爾如何雜集論釋。有種已生謂除羅漢最後蘊也。無種已生謂最後蘊。答。覺師子意。餘時種子為因能生後念種現。此末後心前念種因唯能生現故。論本名無種已生。由無種故後更斷滅。今難陀意亦即同彼。其護法等不依彼故。故但如前依種子說。非汝難陀·覺師子等所知見也。無著大師意。說種子前後相生雲無種已生。詳曰。義有萬途。豈無此理。若順二論。疏釋為優。雲無種者彰無後類。已生之言明與現俱更有何求須安不字。此論應雲彼依不能而更引生後種說故。義繁文約。省不等字故。彼論釋言後蘊也。若但據種自類相引。餘時皆然。何假以彼後蘊而釋。亦不可言釋家不得無著之意。何所以者。而師子覺樞衣北面伏膺函杖而造其釋。豈誤本旨。以此而推優劣知矣。 (六十三左)此下比量對前師說(文)。演祕雲。疏此下比量等者。前師量雲。種生於果必定前後。以因果故。如爽種等。出彼過者。麥種等喻能立不成。麥等而非勝義因果。設雲我許。有他隨一。據實喻亦所立不成。由下論雲非極成故。故不出也(文)義演雲。應對前師作量雲。種生現必定俱時。是因果故。如焰炷等(文)義蘊雲。疏雲此下比量對前師說義准應知者。量雲。內種生現應非勝義。許種與現不同時故。如麥與芽。此就他宗故得為喻。若以因果異時為因。即種生種為不定過。他若救雲外種生芽非非勝義者。今為量雲。外種與芽定非勝義。非因緣故。如風聲等。 (六十三左)論種滅芽生非極成故(文)。演祕雲。論種滅芽生非極成等者。彼量同前。據實芽種而非異時。喻闕所立。若雲我許。即喻所立他隨一過。又因不定。焰燈荷根而俱時故。 (六十四右)燈炷生焰(至)為彼不定(文)。義蘊雲。謂前師立量雲。內種生現定異時。因果法故。加外芽種。或如自類種。今為不定。為如自數種因果異時。為炷焰因果同時。 (六十四右)彼論第五說種子七義(文)。第五(十二紙左)雲。又建立因有七種相。謂無常法是因。無有常法能為法因。謂或為生因。或為得因。或為成立因。或為成辨因。或為作用因。又雖無常法為無常法因。然與他性為因。亦與後自性為因。非即此剎那。又雖與他性為因及與後自性為因。然已生未滅方能為因。非未生已滅。又雖已生未滅然能為因。得餘緣方能為因。非不得餘緣。又雖得餘緣。然成變異方能為因。非未成變異。又雖成變異。必與功能相應方能為因。非失功能。又雖與功能相應。然必相稱相順方能為因。非不相稱相順。由如是七種相。隨其所應諸因建立應知(文)略纂第二(四十一紙左)雲。七相中即是種子六義。一無常是因者。即剎那滅。有取與故。此辨因緣。故除無為。二他性為因者。即果俱有。因念生。與後念自性為因者。即恆隨轉。非此剎那生。此第二因攝六義中第二·第三。三已生未滅方能為因者。顯與果俱及恆隨轉二為同世。不同小乘二因於正滅三因於正生等。大乘取果與果必同世故。不現在故。四然待餘緣者。即六義中第五待眾緣。五然變異者。顯前待緣而本性異方能生果。更無別義。六功能相應者。即六義中第四性決定。第七相稱相順者。即六義中第六引自果。如是總顯此中第三·第五六義中無。餘五即彼六。如唯識第二·攝論第二等疏·樞要等會釋倫起全同。 (六十四右)名不相似(文)。義演雲。約色心種子生現行說也。若約心現種。現行能緣。種子不緣。若約色現種。現行有礙。種子不礙。故名異類。若種種相望。色心前後無有乖異。故名同類。 (六十四左)此大法師(至)異念生者(文)。義蘊雲。疏此大法師至名同類者。此意雲。六·七望本識是異類者。轉識·根本異·計度·任運異。能熏·所熏異。染與不染異。言五根名同類者。俱色根故。或前念後念同類也(文)。義演雲。疏此太法師至異念生者。彼師意說。根因識果。故不同時。且由經部故作是說。又五根同類異念生者。有雲。五色根既是同類。不可二箇眼根並生。故雲異念。又根種已滅。現根仍有。如無學後蘊。故不同念因。此中辨他性自性等遂解此義。非與此文相當也。雖有三解。前解為勝。難陀許根識異時故。 (六十四左)即第二卷(文)。無性第二(九紙左)雲。論曰。復次阿賴耶識與彼雜染諸法同時更互為因。雲何可見。如明燈焰炷生燒同時更互。又如蘆束互相依持同時不倒。應觀此中更互為因道理亦爾。 (六十四左)攝論第二六義中(文)。如第二釋論(二十一左)。 (六十五右)至下斷惑轉依中(文)。十末(三十三紙左)義蘊雲。疏至下斷惑轉依中敘者。下明第八轉種現同時異時疏有二解。 (六十五右)如第二卷(文)。論第二(二十一左)疏三本(三紙左)。 (六十五左)解深密經第七十六(文)。解深密經第一(十六紙左)七十六(二紙右)經·論意同。演祕雲。論次有俱依至必有故者。瑜伽七十六是此證也。故彼論雲。阿陀那識為依止為建立故六識身轉。此中有識眼及色為緣生眼識。與眼識俱隨行同時同境有分別意識轉。餘耳等識亦爾。若於爾時一眼識轉。即於此時唯有一分別意識。與眼識同所行轉。若於爾時二·三·四·五諸識身轉。即於此時唯有分別意識與五識身同所行轉。釋。此中有識。有陀那識。以陀那識為諸識依。同境之言而有二義。一據本質。質一名因。二據相分相似名同。 (六十五左)又五十五雲(文)。五十五(即紙左)雲。問。有分別心無分別心當言同緣現在境耶。為不同耶。答。當言同緣現在境界。何以故。由三因故。謂極明瞭故。於彼作意故。二依資養故。 (六十五左)由三因故(文)。演祕雲。疏由三因故等者。意識本欲緣於前境名作意也。言資養者。即本論雲。二依資養故。疏脫二字。雲何二依。答。謹按疏主瑜伽鈔中。而有兩釋。一同此疏。二雲。一依意根。即是末那。二眼等根。由彼眼識依眼取境。令彼意識取境分明。由是五根名長養意。五隨舉一名二依也。問。正義意識不依眼等。何得取眼名二依耶。答。據眼為門取境明瞭。名之為依。不得俱有依名為依也。詳曰。如疏所明而不顯彼二依之義。取瑜伽鈔第二義釋。釋彼文具(文)略纂第十四(三十三紙右)雲。論解有分別心無分別心同緣現在中雲由三因故等者。如集量理門論雲。五識唯現量。同時意識亦爾。今此中五識雖明瞭現量。不名有分別。不與尋伺等相應故。第六雖與五同緣現量。名為分別。以與尋伺相應故。若同緣現在。可得明瞭。若彼五識後意識則不明瞭緣過去故。如緣百千劫事則不明瞭。如第五十一卷中破。今此第一因既言極明瞭。故知緣現在故得有明瞭。非五識有緣過去復得明瞭。第二因與五同時。既於五境作意。故知亦緣現在。第三因二依資養故者。眼識有四依根。意識有五依根。四與眼同第五加自。此謂意識依。自根及眼根二依資養方能緣現在。若唯依一自依即緣境不明瞭。此據散非定境。因此依眼為門取境名資養。非同眼識依根名資養。又如眼等善惡識起。必由意引方得。由意資眼識故得有善惡。方知意眼同緣(文)義燈亦釋此文。如次下引(集成三十五紙左)。 (六十六右)二十唯識(至)取趣無我(文)。論(五紙右)雲。依此所說十二處教。受化者能入數取趣無我。謂若了知從六二法有六識轉。都無見者乃至知者。應受有情無我教者。便能悟入有情無我。復依此餘說唯識教。受化者能入所執法無我。謂若了知唯識現似色等法起。此中都無色等相法。應受諸法無我教者。便能悟入諸法無我(四十三紙述記具釋)。 (六十六左)彼論護法為釋(文)。義蘊雲。彼論護法為釋者。護法別作唯識導論釋彼世親頌及長行也(文)義演雲。護法為釋者。且二十唯識論頌及長行皆世親自作。今言護法釋何。答。護法釋者。然別作一卷名導唯識論。釋彼二十唯識也。義淨譯雲成唯識寶生論。一名二十唯識順釋論。 (六十六左)即舊真諦菩提流支(文)。真諦譯雲大乘唯識論。菩提流支譯雲大乘楞伽經唯識論。一名彼色心論。 (六十六左)此頌即彼(至)第八頌也(文)。流支□玄奘無歸敬偈。真諦有八句偈。今指真諦雲第十一頌。 (六十七右)十者(至)非也(文)。二十述記上(四十一紙右)雲。此即第二說密意頌。舊論說言。故佛說此二。似內外處。名之為二。似有色處故言為十。亦不相違。謂六內識從自種子生現行時。其現行識變似色等境相而轉。非外實有色等十處。為破實我。為成內外處。世尊說有色等十處。是此中意。 (六十七右)古論頌雲(至)非也(文)。真諦論雲。識自種子生。顯現種子生。顯現起似塵。為成內外入。故佛說此二。流支論雲。依彼本心智。識妄取外境。是故如來說有內外諸入(文)義蘊雲。內外為二。 (六十七左)境不離識可許彼有等(文)。義蘊雲。境是相分。不離識有。故非識種。根離識故。不可說有。故說為種(文)演祕雲。疏根離識故不別說有者。問。不許別根。雲何離識。答。不同自境是自相分名為離識。非言識外別有實體名為離識(文)或雲非五識所變故雲離者非也。 (六十七左)彼有八頌此第八頌(文)。真諦譯雲無相思座論。玄奘譯雲觀所緣緣論。義淨譯護法釋論雲。觀所緣緣釋。 (六十七左)論彼頌意(文)。彼長行釋如演祕引。 (六十八右)生色識故(至)非體是色(文)。義演雲。生色識至非體是色等。長連讀之。 (六十八右)或相分名色(至)色識種子(文)。義演雲。疏或相分名色見分名識此二同種故名是色識等者。意雲。解色識疏中有三解。從不須分別至故說現識名為色識以來總解。又見分識變似色故是一解。或相分色不離識故是第二解。此二解見·相皆別種生。或相分名色以下第三解。即二分同種家義。就別種二解中。初解之識者第八識。功能者五識見分種。以見分識變似色故。故名色識。即色識種子名色功能。已此功能為成十處差別義故。假說名根。本與此境色無始時來更相藉待。名互為緣。緣者因·由·所以之義也。以待根故有境待。故根有照引之功能。相因藉故。根望現行識而是因緣。見分種子名照根故。第二師解雲者。即疏中言或相分色不離者。識是第八識。色功能者謂五識相分種子。依成十處義說為五根。此與五塵無始時來能熏。相分與所熏成五塵種子互為因緣。能熏生種種起現行。以遞為因故。即因望現識為增上緣。以相分名色。見分名識。是此師雲。識者第八識也。功能者五識見相種子。以同種故。此相見種依成處義說為五根。此與境色無始時來能熏所熏互為因也。此師相·見同種。種為五根。五根望識亦是因緣。即互為因。言有此三意。後諸講者應悉逗留。亦如演祕具陳。上解功能三解下辨境色。義燈雲。就難陀釋俱有依中。解二十唯識頌有三解。初依見·相別種義解。言識從自種生者。即識見分。似境相轉者。既起現行帶境相。起似彼所執外境相現。無別五根。即見分種名為五根。所帶似境即是五境。二雲。識者五識相分。不離識故。名之為識。從種起現為五識境。實在內識似外而現。為成內外處分種為十。三雲。依見相分同種義解。五識見·相合名為識。自種生者見分。從種起現行也。雖無別種。亦帶相起。名似境相轉。觀所緣緣論三釋大同。但互為緣少有差別。 (六十八右)二前念識相(至)不違理故(文)。義演雲。疏二前念識相至不違理故者。意說。前念識相引生本識中色識中功能。令起而生色識也。似自者似色。果者現行色識也。功能者種子也。即前念識相引本識中生似自果之功能令起而生現識。理無違也。此總舉。下別解。 (六十八右)故說(至)為今所緣(文)。義蘊雲。疏故說前相至為今所緣者。有二解。一雲。但用前相為境。不用見為所緣。二雲。但以前相為疏境既非後相。非今所緣。後解為正(文)今謂。演祕與義蘊前解同義蘊雖後解為正。然前解順疏文故。 (六十八右)生今現行之色識(文)。義演雲。疏生今現行者。即前相分所熏之種生今現行相分也。言色識者。即相分引同時五識名色識。有雲。前念相分種子生今現行相分。相分不離識故名為色識也。 (六十八左)不用前識為今所緣(文)。演祕雲。疏不用前識為今所緣者。顯五不緣心心所故。 (六十八左)如親相分(至)名所緣(文)。義演雲。疏如親相分至名所緣者。意說。同時親相分為影生見分。有體者。相分緣生故。是有體影者。識緣相分。二變影而緣。即影像相分也。言名為行相。於識上現名為所緣。即當影像相分也。下論文釋互為因。 (六十八左)前相亦然(至)亦為所緣(文)。演祕雲。疏前相亦然至亦為所緣者。此顯前相具二支故成所緣緣。前相體有名之為緣。識帶彼相成所緣義。故觀所緣論雲。所緣緣者。謂能緣識帶彼相起。及有實體。令能緣識託彼而生(文)義蘊大同。 (六十九右)又此所言(至)亦無違(文)。演祕雲。疏又此所言至亦無違者。此釋外難。總標無違。即次下言從前念等。顯無違理。外難意雲。頌言境色。長所色識。而色是同。境識河漢。長行釋頌。一何矛楯。 (六十九右)從前念說(至)更互為因(文)。演祕雲。疏從前念後至更互為因者。此意以境有前及俱故。頌·長行對望說異。立名亦差。理實前境亦名色識。俱時之境亦名境色(文)義演雲。疏據現在說至更互為因者。此據長行說種與色識互為因所由(文)義蘊雲。疏從前念說至如長行說者。此中意雲。頌中言境色者。約前念相分為今識境也。長行雲色識者。約現在識緣現在色。不相違也。 (六十九右)即顯二念相似種是一故(文)。演祕雲。疏即顯二念相似種是一故者。後念相分是前現所熏種生名一種也。問。名言相種在識無邊。如何後相要前種起。答。設不以前相種生者。即相似故名之為一。勘彼頌雲。決定相隨故俱時亦作緣。或前為後緣引彼功能故。彼論釋雲。境相與識定相隨故。雖俱時起亦作識緣。因明者說。若此與彼有無相隨。雖俱時生而亦得有因果相故。或前識相為後識緣。引本識中生似自果功能令起。不違理故。論中雖不言種一等。以意而言疏亦無失。 義蘊雲。疏二念相似種是一故者。二念現種俱相似故。後相與種即前所熏故種是一。前念熏時現行為因。後念相分以種子為因。亦是能熏。與經相因也。 (六十九右)若以此見(至)互為因故(文)。義演雲。若以見分至為因者。即說見分種子為根相分為色識。即根與境無因緣義。因者所以也。疏境鬚根用者。意雲。此解互為因。即由現行相分相分與見分為緣見分起已後熏成種。種有生識果用故。雲鬚根用。若根須境用。現根有緣發生現識而變似前境故。雲須境用。此即功能·境色互為因也(文)演祕雲。疏若以此見分至遞為因故者。道理根境須相因起名為須用。問。見種不生現行色相。相復不熏見分種子。如何得有遞為緣義。答。由境為緣見方得起熏成自種。識種為緣生識見分變相分生境若不有。見分不生。見分不生。誰熏見種。見種若無。見從何起。見若不有。相因何生。未有無心獨有境故。由斯遠望得互為因。詳曰。觀疏釋此種與色識一段之文。總有三節。初以見種名之為種。理名色識。二或相下。相種名種。現名色識。然此有二。初總相明。又此所言等下。釋於伏難顯頌·長行二意別也。三若以此見分種下。見種名種。現相名色識。今助一義翻前第三。相種名種。現見名色識。問。四中何勝。答。理雖皆通。若順彼論。第二應善。正順頌文。頌文既雲功能境色無始為因。明即相分種現分二。故彼釋雲。以能發識比知有根。此但功能非外所造故本識上五色功能名眼等根。亦不違理。功能發識理無違故。在識在餘雖不可說。而外諸法理非有故。定應許此在識非餘。此根功能與前境色從無始際展轉為因。謂此功能至成就位生現識上五內境色。此內境色後能引起異熟識上五根功能。根·境二色與識一異。或非一異。隨樂應說。既言生彼五內色境。復雲根·境二色。明知功能即相分種。現名色識。 (六十九右)境鬚根用(至)種子根等(文)。義蘊雲。疏境鬚根用故境為緣有種子根等者。有說。境謂前念相分名為色識。根即後念見分之種。若前念境須後根用合生現識。即前境為緣能牽後識故有種根。若後念種根須前境用。即以後根為緣發生現識緣於前相故。得說言種與色識常互為因。即互為因由所以者。理未必然。此意說。若境鬚根即相分為緣而見熏種。若根須境即種為緣生見而變於色。名互為因。 (六十九左)無別實有(文)。義演雲。疏無別實有者。意說。但以識種為根。除此外無有實根。 (六十九左)如第一卷(文)。論一(十九紙)疏二本(十三紙)。 (七十右)如解深密(至)二十唯識等(文)。經·論並如上已引。 (七十右)有時相順與勢(文)。義演雲。疏有時相順與勢者。如第六入生空觀第七有漏。是不與力。餘時與力。 (七十左)即安慧等諸師所說(文)。義燈雲。釋俱有依中本判雲。第二火辨。要集疑雲。若第二師是安慧者。破前師雲。十八界種應成雜亂。安慧既許自證分種傍生十八界。種亦成雜亂。若一自證分義說根境。亦成雜亂。安慧自許第七入見即有間斷。何故下文雲雖不間斷而有轉易。今為釋之。安慧自種子是假。然功能別成十八界。如不相應依實假立不相雜亂。依自證分義分亦得。就他宗而為此難亦復無過。許阿賴耶變似色根等。或餘師義。設自所許。約計情別。亦不雜亂。言第七雖無間斷者。是餘師義。以與安慧合為文故。故疏言等。不唯安慧。本乃十釋西方別行。疏主既是此翻糅者。故能深達。餘不勞疑(文)樞要雲。俱有依中第二是安慧師義。彼見相分雖是所執體性都無。亦有似色之相。如夢所見。今時山河一切皆爾。故有藏識所變根境為所依緣亦無失也(文)義蘊雲。疏雖實無色等者。謂安慧師。根及種等皆菩薩八相遍計無體。以似色等以色現等難前師也。西明雲。此非安慧義。彼不許有實根故。今言似色亦是彼師。 (七十左)初申十難(文)。義演雲。疏雖實無色似色等現者。由安慧計見相二分是遍計。破雲似色故。安慧論師雖前非。總中十難。第一諸界雜亂難。第二二種俱非難。第三四緣相違難。第四根識繫異難。第五根通三性難。第六根無執受難。第七五·七不齊難。第八三依闕一難。第九諸根唯種難。第十假為他救難。 (七十左)瑜伽五十一(文)。五十一(九紙左)雲。復次依此一切種子阿賴耶識故。薄伽梵說。有眼界色界眼識界。乃至有意界法界意識界。由於阿賴耶識中有種種界故。又如經說惡叉聚喻。由於阿賴耶識中有多界故。 (七十左)攝事分中(文)。九十六(初紙右)雲。當知諸界略有二種。一住自性界。二習增長界。住自性界者。謂十八界隨自相續各各決定差別。乃至復次以要言之。雖界種類十八可得。然一一界業趣有情種種品類有差別故。當知無量。譬如世間大惡叉聚。於此聚中有多品類。種類一故雖說為一。而有無量。如是於其一一界中各有無量品類差別。種類一故雖各說一。而實無量。 (七十左)對法第一(至)即彼界攝(文)。雜集第一(五紙左)雲。問。眼界何相。答。謂眼曾現見色。及此種子積集異熟阿賴耶識。是眼界相。自餘五根並六境六識皆取現種(文)對法抄一末(初紙左)雲。種子等者。此依種子以顯界性。種子現行俱是眼界不即不離。故眼界攝。不爾眼者。應非見義。下皆准知。有說。唯種是現非現。有說。唯現是眼非種。有說通二。及諸外道小乘等說。五根體性各各不同。種生現行同世異世。並如唯識第四卷論·第一卷疏·第四卷疏釋。 (七十一右)五十七(至)及五十四(文)。五十七(七紙右)雲。問。二十二根雲幾色所攝。答。七(五根·男女二根)五十四(六紙左)雲。謂色蘊攝一蘊全·十界十處全。 (七十一左)如五十五解(至)內處攝故(文)。五十五(四紙右)雲。問。何故名有所依。答。由一種類託眾所依差別轉故。雖有為法無無依者。然非此中所說依義。唯恆所依為此量故。 (七十一左)五十六界四句(文)。五十六(九紙右)雲。問。若有眼亦眼界耶。設有眼界亦眼耶。答。應作四句。或有眼非眼界。謂阿羅漢最後眼是名初句或有眼界非眼。謂生有色界。若眼未生。或生已失。或不得眼。或眼無間滅。若諸異生生無色界。是第二句。或有眼亦眼界。謂除爾所相。是第三句。或有無眼亦無眼界。謂阿羅漢眼已失壞。或不生眼。若生無色界。或於無餘依涅槃界已般涅槃。是第四句。如眼界一切內界隨其所應當知亦爾。 (七十二右)瑜伽第三第五十四對法第五等(文)。第三(八紙右)雲。增上緣者。謂除種子餘所依。如眼及助伴法。望眼識所餘識亦爾(文)五十四(五紙右)雲。生起所作者。謂眼色為緣能生眼識。乃至意法為緣能生意識(文)今謂。考五十四。未見明文。演祕引五十六·對法第五(七紙右)演祕雲。按對法第五。解增上緣略有九類。第一任時增上。師子覺釋。謂風輪等於水輪等。器世間於有情世間。大種於所造。諸根於諸釋。風能持水。水能持地故。風水輪皆言等也。由器世間·大種·諸根能持有情·所造·諸識。故器·大種·根等三類亦名增上。又瑜伽論五十六(十四紙右)雲。眼與眼識非正生因。唯建立因。是故此二俱時而有。餘根餘識當知亦爾。釋。建立因者。是增上緣。若五識種即是五根。故違諸文增上緣也。 (七十二右)對法第四(至)一分色界繫(文)。雜集第四(四紙左)雲。四界二處·餘蘊界處一分。是色界繫。一分者。謂除欲·無色界繫及無漏法。為捨執著離欲界欲我故。觀察欲界繫。五十六(十紙右)雲。問。幾唯欲界繫。答四。問。幾唯色界繫。答無。問。幾唯無色界繫。答亦無。問。幾唯欲色界繫。答十一。問。幾唯色無色界繫。答。無。問。幾通三界繫。答三(文)演祕雲。疏十一唯欲色二界繫者。謂五色根·色聲觸三·眼耳身識。舌·鼻·香·味色界不有。意·意識界·及法界三通三界故。由斯欲色唯有十一。   (七十二右)彼有根故明有眼識(文)。義演雲。疏彼有根故明有現識者。意說。若識種名根。根既彼有。得有現識也。 (七十二左)翻返二許俱與教違(文)。義演雲。疏翻返二許者。意雲。若許識種即根。根同識應唯欲界繫。若許二識種即二根者。即識同鼻舌根亦通色界繫。彼有根故。得有現識。破雲翻覆二許俱違教也。 (七十二左)五十六次下文(文)。五十六(十三右)演祕雲。疏上地無尋伺起眼識等難是者。亦是此中所違文也。按彼論雲。問。生第二靜慮。或生上地。若有尋有伺眼等識現在前。雲何此地無尋無伺。若不現前。雲何於彼有色諸根而領受彼地境界。答。由有尋有伺諸識種子隨逐無尋無伺三摩地。從彼起已此得現前。又此起已識現行時。復為無尋無伺三摩地種子之所隨逐。是故此地非是一向無尋無伺。由彼有情於諸尋伺以性離欲而離欲故。彼地雖名無尋無伺。此復現行。亦無過失。既雲有尋有伺諸識種子隨逐而彼得起。明知識種不即是根。若是根者。前問後答皆不應理。思之可悟。理既無違。故知識種非根明矣(義蘊亦引此論文)。 (七十三右)對法四等(至)故言一分(文)。對法第四(二紙左)明諸無記雲。八界八處全及餘蘊界處一分是無記。八界者。謂五色根·香·味·觸界。八處亦爾。為捨執著離法非法我故觀察無記。自性無記者。謂八色界處·意相應品·命根·眾同分·名句文身等。 (七十三右)不爾便違種名執受(文)。義演雲。疏不爾便 違種名執受者。賴耶攝為自體令生覺受名執受。即種子不名執受。若約第八執持不失邊。種子亦執受。若不約生覺受。但言根有執受種無執受者。即違種子執受之文(文)義蘊大同。 (七十三右)瑜伽五十六說(文)。五十六(十紙右)雲。問。幾執受幾非執受。答。五執受。五執受非執受。所餘一向非執受。何以故。以離於彼餘能執受。於彼不可得故(文)義演雲。疏五種一分非執受者。意雲。五塵通內外。內有執受。外非執受。故言一分。然聲雖虛疏亦名執受。故瑜伽雲有執受大種聲·非執受大種聲等。 (七十三左)攝論第一(至)為同法故(文)。無性第一。 (七十三左)論又瑜伽說(至)依但應二(文)。義蘊雲。彼論三依謂種子·俱有·無間·難陀救曰。豈不前說。眼等五識意識為依。此現起時必有彼故。既有俱依。如何難言依但應二。師難曰。瑜伽第一雲。眼識俱有依謂眼等。無間依謂意。種子依謂阿賴耶識。故許五識與意識俱。三依不攝。既無眼等三依不全故論責。 (七十四右)對法第一(文)。如上已引第一(五紙左)。 (七十四右)諸識亦應唯種子妨(文)。演祕雲。疏諸識亦應唯種子妨者。此難意雲。論雲眼界通種現。執言唯種不取現。亦言眼識有眼識種。亦應同根唯取種。即對法雲。問。眼識界何相。答。謂依眼緣色。似色了別。乃此種子積集異熟阿賴耶識。是眼識界相。耳鼻舌身意識界相亦爾。 (七十五右)六無根唯種矣(文)。義蘊雲。問。說以業種為根。如何不是唯種。此師答曰。若如難陀以識種為根。即違對法曾現之文。我今說業。約能熏現行名曾現見及。所熏種名五現。無唯種失。問。若爾通現業。何故論中唯言業增上種。答。種子常有。現非常故。為根義隱故不說現。若爾現業已滅。何非唯種。答。遠望能熏說現無失。 (七十五右)安慧破十難(文)。義演雲。疏下安慧破十難者。意雲。前師避過以業種為根。所以安慧申其十失難破前師。第一業通善惡性根唯無記失。第二聲意二業性應無執受失。第三業通身語意根通二蘊失。第四業通色聲法意非內處失。第五鼻舌根業種根唯欲界失。第六識意業所感業應末那失。第七色根即業種根無唯現失。第八業是色聲思應非色根失。第九五識唯無記恆業所感失。第十善識非業感根非俱有失。意說。善等根識等無俱有根。非業感故。 (七十五右)第三由業(至)二蘊失(文)。義蘊雲。身語色蘊。意業行蘊也。問。身語二業既是色蘊。意業應是色蘊。何名行耶。答。身語有云動假即是業。意業取相應意。體非名業。持業·鄰近得名。既不可為例。餘皆准釋。 (七十六右)若言根雖(至)非唯無記(文)。演祕雲。此救意雲。若業已熟所招五識理唯無記。業未孰時所起五識既非業感。故通善惡故(文)義演雲。此業種若熟。能感於五識。然五識是無記。由業未熟未招五識。所以五識依彼未熟業種得通三性(文)義蘊雲。疏此業未熟等者。此意救雲。若業種已熟所生五識現行可是無記。若業種未熟之時。五識但從自種而生。即通三性也。 (七十六右)應無眼等(至)如色聲等(文)。演祕雲。論應無眼等為俱有因者。即善染眼而以何法為俱有因。非業招故。不可業種而為因也。問。難陀既許根識異時。責無俱有。豈不相符。答。有義兩釋。一雲。依教難彼。不就宗責。瑜伽等說眼等為識俱依故。二此難救家。救家雖假以種為根。至實自許根識同時。故難無失。詳曰。今觀論意。由善染識非業所招。不依業種。偏難此二無俱有依。而元不論同異時也。 (七十六右)即今西方(至)實有別根(文)。演祕雲。此師意據偏增說故得為正義(文)義演雲。疏根從緣稱者。業即是緣業為增上緣招感。五色根能生五識。說彼為業者。根據能招說根為業也。 (七十六左)解深密經(至)顯揚十七(文)。深密經一(十六紙左)雲。依二執受。一者有色諸根及所依執受。瑜伽七十六(初紙)亦引此文。入楞伽第五(十六紙右)雲。以依自心分別而生一切諸法。偈雲。轉變時形相。四大種諸根中陰及諸取。如是取非智。因緣生世間。佛不如是說。因緣即世間。如乾闥婆城。辨中邊上(三紙左)雲。變似義者。謂似色等諸境性現。變似有情者。謂似自他身五根性。演祕引五十一(四紙右)之文不親論文。今考五十一(八紙左)雲。略說阿賴耶識是一切雜染根本。所以者何。由此識是有情世間生起根本。能生諸根·根所依處·及轉識等故。亦是器世間生起根本。由能生起器世間故。亦是有情互起根本。顯揚十七(十六紙右)雲。所依止因者。謂由阿賴耶識所執色根為依止故五識身轉。非無執受。又由有此識故得有意根。由此意根為依止故意識得生。譬如依止眼等五種色根五識身轉。非無五根。意識亦爾。非無意根。 (七十八右)本轉二計(文)。義演雲。疏本轉二計者。前引二頌及釋名本計。從有避如前所說過難以下是轉計。今時雙會故言雙牒。故論雲非謂色根即識業種也。 (七十八右)論又第七識(至)有轉易(文)。義蘊雲。問。此安慧師三位無第七。如何無間斷而言轉易耶。答。有二體。一雲。此難前師。且隨他說。二雲。此中兼有餘師。非唯安慧。違理失。 (七十八右)六十三(至)乃至意識(文)。六十三(十一紙左)如上已引。   (七十八左)顯揚十七八九(文)。十七(十七紙右)雲。又即此識(阿賴耶)於一時或與二轉識俱起。謂意及意識。至第十九。 (七十八左)前師若言(至)非現依(文)。義演雲。疏前師若言至非現依者。此牒前師意也。言應說有藏識至相望而有者。難前師也。難雲。汝若言依種子者。即合論雲由有藏識得有意識。何故及展轉說雲由有藏識得有末那。末那為依意識得轉耶。故雲何故展轉相望而有。言前師若言以第六至展轉說者。前師重救。見意識得轉等。總依現行根。不依種子說。前師遂依瑜伽論文自救前義雲。第六種子若欲生現行時。要須隨遂第七種子。若第七種子生現行時。第六種子方生現行。約此展轉說。亦得種子依。所以論雲。由有末那意識得轉等。 (七十九右)不爾五根(至)亦有別根(文)。義演雲。疏不爾五根為例亦然亦有別根者。意難雲。第六依第七即得展轉說者。五識亦依五根。應論說雲由有第八識故得有五根。五識復依五根轉等。既許五識依現第六為俱有依。然第六依第七種便展轉說者。五識依第六時。亦應依六種也。以前師不許五識依六種故為此難。又解雲。若第六種欲生現。必須隨第七種方生現者。如五識種子欲生現時。應亦隨逐五根種子方生現行。何以故。一種皆有別根故。別根者即第七識。又返難雲。五識有別根不許識種。第六有別根。亦應六種不隨於七種。又解雲。謂前師以五識種為五根。以六依七。由六識種子生現之時隨彼第七種故說六依七者。故今非雲。此不可爾。應說五識種子隨彼五根種生。若許爾者。即應五識許有別根。如何前言以識種依五根耶(文)義蘊雲。疏不爾五根五識為例應然者。此意難雲。若以第六識隨逐七種故。瑜伽論展轉說者。五識種子亦隨根種方乃得生。彼亦應言有藏識故得有五根。五根為依五識得轉。差別因緣不可得故。問。前師若許有色根。可以為例。彼師既以種子為根。如何難雲。亦隨根種。答由此疏雲別有根等。即以對法為證。又種子根前以難破。有色根故。今為例亦無過也。 (七十九右)如對法第二(至)識處說(文)。對法第二(十二紙左)雲。何但名眼等識不名色等識耶。答。以依眼等五種解釋。道理成就非於色等。何以故。眼中之識故名眼識。依眼處所識得生故(第一義)又屬眼之識故名眼識。由識種子隨逐於眼而得生故。 (七十九右)及用第六同時意依(文)。義演雲。第六即是同時意也。 (七十九右)瑜伽第三七十六五十六(文)。第三(八紙右)七十六·五十五三文。並皆如上具引。 (八十右)即是可止之辭(文)。演祕雲。止者止住。此言即是止近辭。故此次說不及前師。或字誤也。應為指字。 (八十右)有所述可(文)。義蘊雲。前師述義有堪可者。下指如前(已上)今謂。演祕·義蘊不辨如是句法差別者何也。演祕釋雲。止者止住(乃至)應為指字者。闇之何至於此。義蘊亦謬。雖無細釋。然不領會述可之義。於一言下已炳著矣。夫述可遮止等法者。此出於婆沙五十七等·對法十五等中。大小兩乘之所共說也。且對法十五(十紙右)雲。分別顯示抉擇者。謂於如所說蘊等法中。隨其所應作一行·順前句·順後句·三句·三句·四句·述可句·遮止可等。一行者即問論法。謂以一法與餘法一一互相問已除此法。更以第二法與餘法互相問耶。如是一問一切法乃至述可句者。謂於所問順爾而答。以如是言述可所問。如有問言。諸無常者皆是行耶。設當是行皆無常耶。應述可答所問如是。遮止者。謂於所問不爾而答。以不爾言遮止所問。如有問言。蘊外諸行幾諦攝耶。應遮止答蘊外無行(已上論文)准此論釋述可·遮止二句。如演祕·義蘊解為大河漢可知。 (八十左)若不言他(至)不能自依故(文)。演祕雲。不定過雲。為如第七恆轉依他證八有依。為如第七雖復恆轉而不自依證八無依。問。因於同異二喻轉等。名為不定。今唯第七。何成不定。答。雖體無二。義即有差。對二義故亦無有失。 (八十左)若不言恆轉(至)無同喻過(文)。義蘊雲。宗若不言依恆轉。直言依第七識者。此應以第六識為同喻。而言無同喻者。闕因同喻也。以第六識非恆起故。若改此因言識性者。出過如疏。 (八十一右)論許現起識至許依現識(文)。義演雲。論許現起識以種為依識種亦應許依現識者。此明種子第八有二種依。一即自第八現識。二即能熏七識。此即義准釋。謂現行識用種為依。義准何防種子第八以現識為依。現者即通八識也。故說種子依自第八亦依七轉識。數下論雲。初熏習位亦依能熏。又論識種亦應許依現識者。義法師雲。疏雖有解。今更釋雲。淨月師以見難陀雲五識依自五識種為俱有根。我亦說種依。於現識為俱有依。故下雲。初熏習位亦依能熏。後依第八。皆俱有依故(文)義燈雲。論既許現識以種為依等。本疏說雲。此令種子有俱有依。論言現識依種者。以所依根通種·現故。故疏言種。若謂論文應言現行以種子為因緣者。即此中種依現行識。無同喻過。第八望種非因緣故。是俱有依。 (八十一右)謂共許現行(至)種子為依(文)。義演雲。疏共許現行識以種子為依者。彼此皆許現行用種子為依。如前種子依等。言故今令種亦應依現識者。即令第八種子依現識也。故下雲初熏習位亦依能熏。又亦依所熏現識故。下論雲能熏異熟為生長住依等。即說能熏與種子為生長依。第八異熟為種子住依。據之論文許種子依現識者。通八識說。非唯第八。唯除異熟生無記心心所。以不熏成種。復不與種子為依故不取也。 (八十一右)若謂論文(至)無同喻過(文)。義演雲。疏若謂論文至無同喻過者。若如論雲許現識以種子為因緣依者。即今成立現行與種為依。即無同喻。何以故。現種是因緣依。種依現行是俱有依。豈得將因緣依與俱有依作同喻。但如論文所說。即無過也。今應雲。種子應以現行為俱有依。因雲。種·現二中隨一攝故。喻如現望種。唯現望種雖是因緣。此師意雲。若望能熏。辨體是因緣攝。若望俱時。有力即俱有依攝。今取現為喻者。取俱有依一邊之義也。若不爾者。即無同喻。由此故論不言現行以種為因緣也。 (八十一左)今助解者(文)。義演雲。疏今助解者。以下有三解。第一取一切現行。第二取一切異熟者。第三解唯取第八現行識。 (八十一左)今此師(至)成俱有依(文)。演祕雲。問。令心心所取自所緣方成所依。種既不能取自所緣。現望於彼何成所依。答。所依四義是護法宗。非此師意。不可為難(文)義演雲。疏今此師令成俱有依者。此答意者。前辨因緣。寬通故通種現。今約辨種依現。以現行非是種子依故。種依現但得名俱有依也。此解雖言現種為因緣。但是下出體中。生長依故成俱有依。然住依亦是俱有依(文)義蘊雲。疏今助解雲至令成俱有依者。此意說。能熏現行望所熏種。能生種子望所生現是因緣依。然現行望種既種子依。應名俱有依以俱時故。 (八十一左)又現行望種(至)皆能熏故(文)。義蘊雲。此說前六識異熟及第八識異熟現行既非能熏。望彼能生之種名為俱有依。餘善染心既是能熏可名因緣依故。 (八十一左)又諸識現行(至)今略不述(文)。演祕雲。異熟六識而不能熏。現望於種亦同第八而非因緣。論略不說(文)義蘊雲。疏又諸識現行至唯第八種望現是依者。此說六識異熟心等各有二俱有依。如前文說。此等現行不能熏故既非因緣。應同此中第八識說。以不能於種無力。此中略而不取。文言識種亦應許依現行識者。但說第八現行與彼種子為俱有依之。此前三解取義各別(文)義演雲。疏又諸識現行異熟皆有俱有依生今略不說者。此解通取諸識異熟現行。皆有俱有依故。舉種例同現。亦應有俱有依。且例種令有俱有依。所以下出體中不言此諸識異熟。略不說也。以於種無力。不能為依。以第八為住依故。出體中偏取此第八異熟為種依也。何故不例餘能熏識現行耶。答。彼望自種是能熏。得為依也。故且不例。准下為依中。亦取為依也。但取俱時依義。不取為因緣依義也。若准問前辨種依。現識唯第八。不說七轉識也。准下文。兼取七轉為勝。不略故等者。異熟六識現行並不能熏成種。望於種亦非因緣。同第八識。文中略故不別說。又此業感六識於種無力。不能持種。不同第八。似不能熏故。不同餘七。故望種與非種而依。 (八十二右)今不說依(至)望現是依(文)。演祕雲。異熟六識雖不能熏同於第八。然現望種無能持力。不同八現與種為依。故不取也。 (八十二左)始末為論等。演祕雲。本有·新熏如次始末(文)今謂。此釋不是。論雲。生長住故雲始末。非約本有·新熏。義演雲。疏始末為論至俱有依為例者。此即許現起識以種為依。下文乃至不生長住故名始末也。總意相例雲。既許現起第八識以種子為因緣依。故知種子第八識以現行為俱有依也。 (八十二左)此令異熟種以現行為依(文)。義演雲。疏此令異熟種以現行為依者。意說。種子用現行為俱有依。言以種子因緣依者。現行用種子為因緣依。言與現行俱有依為例者。即例種子用現行為俱有依。故論雲。既許現識以種為依。種子亦應許依現識。有雲。現行望種既為因緣。即例現行望種亦為俱有依。以現行生長種故。異熟為住依故。此是本·新熏二種家義。義具故也(文)。義燈雲。疏言。故令異熟種以現行為住依。以種子因緣依與現行俱有依為例者。意以異熟識中種即以第八現行為住依。能熏轉識望於種子。雖是因緣。亦與種俱有。故與諸現行識俱有依為例。新舊合釋生長義。 (八十三右)楞伽經文(文)。演祕雲。論如契經至恆相續轉故者。按楞伽第九(十紙右)人體·及五蘊·諸緣·及微塵。勝人自在作。唯是心分別。心遍一切處。一切處皆心。又雲。依父母和合。阿梨耶·意合。如蘇瓶中鼠。共赤白增長。蔽屍厚皰創。不淨依節盡。業風長四大。如諸果成就。詳曰。與論所引文雖不同。理旨同也。所以疏雲勘彼文同。或可疏勘梵本雲同。不據漢本。漢本闕此論所引文。 (八十四右)五識不成(至)別依色根(文)。義演雲。疏五識不成者。由各別依五不成執受。疏第六識不別依色根者。以第六不同五識別依色根故。第四有執受證中言各別依故。因不遍意識故。此中出彼之遍因也。今會雲。彼言各別依者。即是顯非遍因也。無不定過。 (八十五右)此不定故(文)。義演雲。疏此不定故者。意說。現八依根不定。有根即依。無色無根不依。故雲不定也。 (八十五右)後不定故(文)。義演雲。疏後不定故者。初熏習位說種依現。以後即不定。何以故。轉識以後可有間斷。間斷位種子不依。故雲不定。論未了所依與依別者。此辨所依能依差別。所以如下先辨能依後辨所依(文)今謂。義演不順論·疏。何者。論雲若識種子定有一依等。疏雲則有二依後不定等。准論·疏意。後者二依中。第二是非。謂熏習初後。 (八十五左)從下而徵解亦應爾(文)。演祕雲。本明心等而有所依。今者先徵所依等義。名從下也。解文同徵故雲應爾。故後解中。先解二別。後明心等具依多少。 (八十五左)不問因緣及餘三緣(文)。義演雲。疏依不問因緣及餘三緣皆是依者。此解論中有生滅法伏因託緣義也。杖因者即因緣也。託緣者即三緣也。意說。諸有為法依此四緣所生諸法。未有而有名之為生。有法暫停說之為住。如是諸法託緣皆說為依。即四緣望有為法有力令有為法得生住者。故望有為名之為依。 (八十六右)諸無為法(至)能為緣故(文)。義演雲。疏諸無為法至是有為諸法者。意說。無為為緣能起有為。亦得名依。如以真如為境起無漏智等。如憎嫉滅道等皆是。 (八十七右)唯除遍行色行少分(文)。義演雲。疏唯除遍行及色行蘊少分者。此遍行五並是決定。所以不簡遍行。觸思等隨心決定故。色行蘊少分者。謂思等·及命根·種子·並無為等。亦決定故不簡也。既爾應與諸法為所依。並決定故。 (八十七右)若爾四大種(至)扶塵四大(文)。演祕雲。初四大種造五根者。後即造彼扶塵四大(文)義演雲。若爾以下至並決定故者。並是難詞。但約餘者申難。不約五根。五根先是所依體故。 (八十七右)不爾即五蘊(至)少分相望(文)。義蘊雲。疏不爾即五蘊中除識蘊少分相望者。謂五非六依。六非七·八依等。彼雖有境而無決定故此除之(文)演祕雲。疏除識蘊少分相望者。諸識相望有決定者。然非一切故雲少分。此決定識不取為難。以決定識是所依故故除之也。 (八十七右)簡四大五有色塵(文)。義演雲。疏即簡四大五有色塵者。即簡別色蘊所除者。雖是決定非有境故須簡也。四大者。謂造五根四大種也。五有色塵者。意取五根扶塵並四大種也。 (八十七右)四心心所取自所緣(文)。義燈雲。令心心所取自所緣。此即舉果顯因所依。若法雖杖說因緣起。而不能取自所緣者。果名有依不名有所依。因緣望彼。但得為依而非所依。何故如是。以瑜伽論唯心心所名有所依。餘不名有所依。 (八十七左)此簡受想蘊(至)行蘊少分(文)。義蘊雲。疏此簡受想蘊全行蘊少分者。此並心所應合在前為主中簡。不闕第四義。如作意等亦能令心心所可取所緣故。於此中簡心所者。疏文顛倒也。或此心所既是所依之果。豈可自令取所緣耶。由此心所亦闕第四義故。此中簡理亦無違(文)演祕雲。疏此簡受想蘊全行蘊少分者。但簡行蘊心所法故。又行蘊命亦是主故。故言少分。此文不次。結前第三所簡法故。 (八十七左)總而言之(至)受想行三蘊(文)。義演雲。疏總而言之至是所依者。意雲。於五蘊簡有是所依·有非所依者。且如色·識二蘊中唯取五根及意根是所依。餘者並非。故雲少分。雲七·八識即意根攝。然八識相望者。意取七·八。餘想等三蘊全非所依故亦簡之。 (八十八右)皆須置此言(文)。演祕雲。疏皆須此者。置此令心取自緣言。 (八十八右)而以義准由少義理(文)。義燈雲。若不作斯義門簡者。法有相濫。然疏雲。而以義准由少義理。謂自身識為依。非後為前前為後依及他為自依。要集雲。此無相濫。此中既辨俱有依根。非前後故。自識不依他根而起。已極成故。故唯四義簡法已盡。今謂不爾。雖知四義簡法已周。論文不顯。但且對前諸師異說。辨彼非所依。不顯簡他及於前後明是自身。若以言俱有即不須簡非前後者。亦應雲等無間。明前望後為等無間。何須復雲前取於後。下解開導雲於後生心心所法。又本辨心心法。何須說雲謂有緣法。言心心所。豈非能緣。又如熏習熏自極成。何須復簡他身前後。故今疏意心心所法杖因託緣皆得名依。既論說雲展轉增上力二識成決定。亦是自識由他識生。何故不簡。前後雖別亦得名有。如前因果別時家解攝論熏習俱生俱滅。以前後法同有生滅。雲俱生俱滅。今前後心異遍計故俱得名有。何故不簡。不以同是有要非前後是俱有依。 (八十八右)他為自不決定(文)。義蘊雲。問。如攝論說。展轉增上力二識成決定。即自他識有決定義。如何此雲不決定耶。答。此說暫時非究意故。又彼決定與此義差。彼說立為增上力。如來決定說。眾生決定聞。此中意說。決定有彼法。此心等方生。故不同彼論決定之義。 (八十八左)如樞要說(文)。樞要雲。依所依別中。所依具四義者。身根望四識。闕於何義而非所依。且義解雲。無決定義。以依下身起上眼等故。此亦不然。下五識但起上意識應非五依。亦不定故。又有解雲。闕有境義。夫立有境者。必同分根起有境用故。彼同分根非是所依。但是依攝。由此身根必無與四同分有境。設自身識未必俱起為四識依。以說依用名為有境非依體故。此亦不然。論下文說。雖有色界亦依色根。而不定有。非所依攝。若許依用以名有境。五根於八起識不起。皆名有境。以依體說。不除有境。唯無決定若依用說。亦應說言無有境義。非一切時恆起識故。或第七·八非五·六識定同分故。由此今釋·有其別義。夫所杖託皆說為依。具四義者。依中最勝。立為所依。劣者不立。具決定中何為決定。非定俱有名為決定。決定有四。一順取所緣決定。下名同境。二明瞭所緣決定。下名分別。三分位差別決定。下名染淨。四能起為依決定。下名根本。其有境為主亦各有四。此四決定·有境·為主。亦隨有一種。即是決定·有境·為主。五根於五識有順取所緣決定·有境·為主。意識於五識有明瞭所緣決定·有境·為主。第七於五識有分位差別決定·有境·為主。第八於五識有能起為依決定·有境·為主。故此五識具四所依。五根能順五識取所緣故。意識能助五明瞭所緣故。分別之言明了境義。不爾定心應非五依。七識能令五分位別。第七究竟成無漏時。五定無漏。不爾有漏因七雖轉。非究竟故。第八於五種子能起現行為依。總說第八為能起依。准此等證。故知隨具則得彼名。若決定·有境·為主。唯但一種不通四者。則應五識無四種根。由此義言。第七於六及第八識。唯有分位差別決定·有境·為主。第八於六·七唯有能起為依決定·有境·為主。後四依義皆通前三。論之本意隨應疏出。所依之體既具三義。令所生果取自所緣。為第四義。隨何前三俱具。即能令取自所緣故。此四義勝。皆隨三中能可具者。即名所依。餘者不立。於所生果非殊勝故。且色蘊中五根望餘五識及六·七·八。五塵·法處色望一切識。不相應行及無為望一切識。非識種子望一切識。皆不具三。無前隨應三中義故。子細研究都無有故。一切心所隨望何識。唯有決定·有境四種隨應可具。唯無為主。其諸種子望其自識。可有分位差別決定·為主二義。唯無有境。其前五識自互相望及望六·七·八。並六望七·八。一切皆無。無隨所應三中四義故。餘心心所一切現行。色·不相應望諸種子。一切皆無。諸心所法望自種子。闕無為主。以有分位差別決定·有境染淨同故。體是王臣。故無為主。亦無令果取自所緣。其八現識望自種子。唯無令果取自所緣。可有分位差別決定·有境為主義故。其中具闕隨義應知。已略疏條。後讀應番然下文中。五根望第八。唯除定有不除餘者。舉初所無例無後故。但舉無一則不成所依。何假具述(文)義燈雲。又雲。樞要雲。前三各具四義。若爾決定簡法已盡。謂同境即顯有境。根本即為主故。由此證知。餘三無用。今謂。此情不悟大意。何者。本疏以論說俱有依前明明義。後復雲同境·不共·分別·染淨·根本所依不同此之五種於前義中為具不具。若其不具得為所依。何須前義要具為依。即是前三各具於四義。四義隨有即具前義方是所依。由是身根望根等四識。非彼五種故非所依要集雲。今解身根為主義簡者今謂不爾論文本意。為主一義以王簡臣。不簡身根。若雲雖有身根。四根若闕四識不生。故知不依者。不然。亦雖有第六。若無身根。身識不起。豈許身識不依第六。故不以主簡別身根。又樞要言順取所緣者。解同境根。若同境根亦具前義。不解有境義。不得妄難。故七依八即不同境。故知不約順取境義說有境義。若順不順皆有境故。智者當察。問。今解俱有依根。既以有境簡去種子。豈可種子非俱有依。若非是依。種應非根。便違聖說眼等五根皆通種現答。論根通種現。今護法辨依·所依別。現根用勝。名為所依。種根非勝。不說所依。若取種根為俱有所依者。自種應是。今辨俱有所依不依解根義。故不取種。 (八十八左)何以簡餘先言有境(文)。義演雲。疏何以簡餘先言有境等者。意問雲。何故立所依中。先言決定。次言有境為主。餘心心所取自所緣及至簡法。乃先言有境。次言決定。後言為主。何故如是兩文不同。答。皆是影互而言。亦無有失。言三因者。即是非有境故。非定故。非主故。故論雲餘非有境定為主故者。即非字通下二。故字通上二因。故二因皆前後影互說以簡於法。更無別義。意顯六處外餘法非是有境·決定·為主義故。所以不為所依也。又解。餘非有境定為主故者。但二因簡餘法。餘法謂非有境非定主故。故非所依。略不說決定故至下出依中正簡之。故此解勝。 (八十九右)五十五雲(文)。略纂云云。如前已引。 (八十九右)唯恆所依(至)決定之義(文)。義蘊雲。疏唯恆所依為此量等者。恆所依者即當此中決定義。言為量者。即以決定為所依義之揩定也(文)義演雲。疏即是此中決定之義者。以瑜伽唯恆所依為此量故文。即是此論中決定之義。護法依此義聊簡。要具四義方成所依。故此引瑜伽但證所依義。非要同此四義也。 (八十九右)彼論言有依此言是故(文)。演祕雲。彼瑜伽論言有所依。即是此論所說者是。 (八十九左)即前有境(至)所緣境故(文)。演祕雲。疏即前有境眼等為異等者。以有所緣與有境義而有別也。若有所緣體唯能緣。若言有境即通五根。要有所緣方有所依。故除根也(文)義蘊雲。疏即前有境眼等為異無所緣境故者。此心心所等有境有緣名有所依。眼等有境而無所緣故但所緣非有所依(文)或雲。五識為無漏五根為無漏者。可笑之最矣。 (八十九左)此解所有能依(文)。演祕雲。此釋伏難。伏難意雲。本明所依。何故乃辨能依心等。故釋所有能依法者。意欲翻出能依之體顯彼所依疏言此解所有能依者。此牒定也(文)義蘊雲。疏此解所有能依等者。此中論雲唯心心所即是能依。意欲明此心心所等而能有彼所依之內六處也。 (九十右)此是依外(至)故重言之(文)。演祕雲。此總結前出所簡法之所以也。依謂所依。色心所等是所依外所簡之法。故所依後而方指簡名重言也。或唯顯明心所所以。以釋外疑。外疑意雲。聖教既雲唯心心所名有所依。即應心所亦所依攝。故有斯釋。斯釋意雲。此者此所。依謂所依。所是依外別所簡法之一數也。若不簡之。恐疑同主亦是所依。故更分別名重言也。對次前文心心所處故名重言。有義問。何故別簡但簡心所非所餘耶。答。立論者意不應徵責。由前引教說心心所名有所依。即恐心所亦是所依。故次簡之。雖皆有所依。所依唯心。餘非所依。相顯不說(文)義蘊雲。疏此是依外別簡之法者。此意雲。心王心所互相杖託並得名依。今心王與心所為依。即是通依之外別簡所依。故重說之。又前來雖說心心所法依內六處。不說心所通依之外別心為所依今此重說故雲依外二解隨情(文)今謂。義蘊雲。二解隨情。然與演祕解並不全同。然論文次明色等心所諸識別簡之法。由之言之。則演祕第一解符順論疏意也。 (九十右)然諸識(至)。略不論(文)演祕雲。疏然諸識至略而不論者。而有不得為所依者。即四義中而闕第一決定義也(文)義蘊雲。疏然諸識相望至略而不論者。五·六望七·八闕決定義。前言餘非有境定為主故。即具標三義。次上二文但重明有境為主。不說決定。故雲略也。由次下正出所依即以簡之故。此不簡諸識之中闕決定者。 (九十右)如瑜伽第一(文)。第一(五紙左)雲。彼(眼識)所依者。俱有依謂眼。等無間依謂意。種子依謂即此一切種子。執受所依。異熟所攝阿賴耶識。如是略說二種所依。謂色非色。眼是色。餘非也。 (九十一右)必有一分別意識(文)。義燈雲。問。五識何為以第六識為分別根。答。瑜伽五十五雲。由三緣故。謂極明瞭故。於彼作意故。依資養故。言明了取者。意雖由五而得明瞭。五亦由六能明瞭取。若無意識五不起故。於彼作意者。由欲得緣彼境界故。即同緣義。依資養者。謂由意識資養眼等識方得起故。即引發義但說五識依五根者。由二義故。言相順者。一近相順。即近所依。二相資相順五根有漏。五識亦有漏。五根無漏。五識亦無漏故。 (九十一左)世親攝論第四(文)。第四(十紙右)雲。意為彼依者。是彼諸根能生因故。以意散亂彼不生故。 (九十一左)無性攝論第一(文)。第一(十八紙右)雲。又一切時我執隨逐。不應道理。謂若不說有染污意。於一切時義不符順。施等善位亦有我執。常所隨逐。自謂我能修行施等。非離無明我執隨逐。非離依止而有無明。是心法故。此所依止離染污意定無所有。非即善心是無明依。應正理如說(頌如疏所引)。 (九十一左)由有第七(至)無漏等(文)。義蘊雲。疏由有第七識染故至不成無漏等者。問。因中第七既得無漏。眼等五識應無漏。答。一由第七究竟無漏故。二由先時有漏種生故。彼五識不成無漏。 (九十二右)世親攝論第一(文)第一(十九紙右)雲。又二定別故。所以者何。若定說有染污意者。無想定中即有此意。餘定中無故有差別。若異此者。於二定中第六意識並不行故應無差別。又無想中生應無我執故。所以者何。若彼位中無染污意。彼一期生應無我執。若爾不應聖所訶厭。既被訶厭。是故定知彼有我執。 (九十二右)如後卷說(文)。第五卷。 (九十二右)世親攝論第一(文)。第一(十八紙左)雲。又五同法故。所以者何。譬如眼等五識必有眼等五根為俱有依。如是意識亦應決定有俱有依(文)義蘊雲。疏攝論第一五同法中乃至不能煩引者。彼論以五識為同法喻第六識有俱有依中雲。五識既有五根及第八為俱有依。此第六識亦應如是亦以染污意及賴耶為俱有依。 (九十二右)無性五同法雲(文)。無性第一(十六紙左)雲。又五同法亦不得有成過失者。此破唯立從六二緣六識轉義。眼等五識與彼意識有同法性。謂從二緣而得生起。彼染污意若無有者。與此相違。所謂俱生增上緣依無別有故。又眼等識各具二緣。皆是識性。如是識性並有眼等俱轉別依。唯增上緣非因緣等。此為能喻。意識亦爾。應有如是差別所依。阿賴耶識雖是意識俱生所依。然不應立為此別依。是共依故。因緣性故。義蘊雲。既雲共依。明知五識亦依第八。 (九十二左)瑜伽顯揚(文)。瑜伽五十一(五紙左)顯揚十七(十六紙右)。 (九十二左)又顯揚第一(文)。第一(二紙右)雲。又能執持了別外器世界。與不苦不樂受等相應。一向無覆無記。與轉識等作所依因。與染淨轉識受等俱轉。能增長有染轉識等為業。乃能損減清淨。 (九十三右)雖有不同緣(至)長時為論(文)。義蘊雲。疏有不同緣如定中聞聲等者。問。前解同境定中同緣。今何不許。又要起希望方始出定。若意不同。聞何得希望。答。不障定中許得同緣。然非決定。如卒爾等不必同緣。故瑜伽說。又一剎那五識生已從此無間必意識生。問。既不同緣便非決定。此第六識應非五依。答。此約五識決定以六為分別依。若闕此依不明瞭故。非要同故。境方名決定。第七與五雖不同緣。亦名決定。故此五識四種所依各有決定·有境·為主。等義如樞要說。問。如耳識等卒爾心時定有意識不。答。雖不同緣必須有意。唯除五位。常現起故。若爾何故瑜伽說五識生已從此無間必意識生。答。五識生時雖有意識。未緣此境。一剎那已方於此境而起尋求故言無間。非五俱時無意識也。故集量論雲。五識俱時必有意識。即此意識能引第二尋求意識生。 (九十三右)由三因故(文)。義蘊雲。疏由三因故者。一極明瞭取。即五識二識互為明瞭因也。二於彼作意故。即意於五境繫心緣也。三依資養故。由意引發五識生也。 (九十三左)因中(至)五識(文)。義蘊雲。疏因中第六至五識等者。因中五識若起善時。必善第六俱時而起。善第六既不能漏彼五識故由第七也。 (九十四右)如對法第一(至)乃至廣說(文)。第一(六紙右)雲。問。眼識界何相。答。謂依眼緣色。似色了別。及此種子積集異熟阿賴耶識。是眼識界相。如眼識界耳鼻舌身意識界相亦爾。 (九十四右)又此相順餘境別故(文)。義蘊雲。五識與根有漏無漏定相順也。 (九十四左)如對法第二等(文)。第二(八紙右)雲。意者謂一切時緣阿賴耶識思度為性。又復六識以無間滅識為意。當知此中由所緣故。釋義故。又雲。無間滅意者。由隨覺故。無間覺義是意義。當知此中隨顯相說。對法第三抄(四十一紙左)雲。二解意中除三位二說。如唯識第五卷初。論由隨覺等者。彼雲。心心所法思量名覺。現隨過去生故。所隨名意故言隨覺。若爾現在自是覺。更何須隨舉現所隨為釋此意。無間覺義者。謂與現在無間覺故。顯次第緣義。當知此中隨顯相說者。以非二意中同時意。是顯相故唯說之。今解不然。論本亦自說過去名意故。以唯識第五破小意過去非意。過去自性非思量故。曾於現在但名識故。似他思量無所似故。由此名意。必第七識過去似此亦得意名。正思量故。故言隨覺者。覺謂第七思量名覺。此過去似第七為依。或隨第七覺義名為意也。無間覺義。此無間所依之識似於覺故名意也。隨顯相說者。謂諸論唯說無間意者。隨者隨顯相說。行相易了故。論說此中故非諸論。此中釋伏難。何故不似現在心識而似意耶。答。有當知此中說似意者。隨顯相說。似為依義。又行相細隱似現意故名隨顯相。故過去不名識心。第七識一明所依。如唯識第四·五及別章。如五十一及六十三抄敘。 (九十五右)如六十三說(文)。六十三(十一紙左)。 (九十五左)楞伽經第九卷(文)。第九卷(十九紙右)之全文。 (九十五左)准此前依足為好證(文)。義演雲。疏准此前依足為好證者。准此經文。亦得與前五依·六依為好證。不但此第七也。 (九十六右)六十三說(文)。六十三(十一紙左)。 (九十六右)如無性第三卷雲(至)名染污依(文)。第三(三紙右)之全文。 (九十六右)同世親說(文)。世親論第三(二紙右)雲。謂此意識貪等煩惱所染污意名所依止緣生有境。故是染污。即此為依名依染污(樞要釋等無間。舉此兩論。與此併觀)。 (九十六左)前第一師(至)亦是此流(文)。義演雲。疏前一師至亦是此流者。亦是此有俱有依之流類也。何以知者。以初師雲七·八二識既恆續自力勝故。明知有互相依義。亦解雲。亦此流者。亦同前三位有第七識。此解勝(文)論四(十五紙左)雲。第七·八識無別此依。恆相續轉自力勝故(文)今謂。疏言無者者。指此論文。今本作難字恐寫誤。以難陀師無難他故。又義演初義不允。難陀雲第七·八識無別俱有依故。 (九十六左)亦作此義無相違故(文)。演祕雲。三位無七家亦同安慧成八無依。亦作此義。亦顯安慧三位無七。 (九十七右)隨何乘障(文)。此望三乘有別。謂有覆無覆別。佛地論第七(四紙左)雲。若法執等所知障體亦在無覆無記心中。二乘無學亦現行故。無學位中無有不善有覆無記。此就二乘名為無覆。若望菩薩。是染污故亦名有覆。故所知障亦名無覆亦名有覆。一體二名所望別故。又雲。若所知障就二乘說無覆無記。四無記中何無記攝。異熟生攝。以從異熟識生起故。若爾何者非異熟生。如增上緣餘所不攝皆此攝故。 (九十七右)不障彼乘之識(文)。義演雲。疏不障彼乘之識者。即無覆無記識也。以法執望二乘名不障。於無學有言無覆者。望二乘說。若望菩薩亦有覆。此識三位有故名為不障。 (九十七右)五十一言(文)。五十一(十一紙)。 (九十七右)六十三等(文)。六十三(十五右)。 (九十七右)顯揚十七(文)。十七(二十一左)。 (九十七右)問六七(至)應設功力(文)。義蘊雲。疏問六七為依至應設功力者。疏中不解。且初難雲。八以七為依。非七轉時六不轉。八以七為依。七既轉時八應轉者。答曰。第六能引七。依轉六亦轉。第八不以導七。依轉八不轉。又染七染於六。依轉六亦轉。七染不違八。七轉八不轉。又復難雲。八為七依。依轉七亦轉。七為八依依轉八應轉者。答。第八諸識本。本轉七亦轉。第七轉識收。以七轉八不轉(文)演祕雲。疏問至應設劬勞者。答。六依於七。七依親故。親依轉六亦轉。八依於七。七非親故。七無漏八不轉。有執·無執行有相似·不相似故名親·不親。答第二雲。若由八轉七方轉。可難七轉八亦轉。第八轉位七先轉故。七轉時八不轉。由親疏別。准前應知。又釋。六·七二執違非執故。七轉位六亦轉。第八無執不全違。所以不隨所依轉。思之。 (九十七左)又各別依故因(文)。義演雲。疏又各別依故因者。此第三師引瑜伽論雲。六識各別依故。不能執受有色根身。第八遍依故。能執受根身等。故有色界亦依色根。何故不說。言八七為依者。意說八用七為依。七轉八亦轉。 (九十七左)第三師雲(至)如前理說(文)。義演雲。疏第三師雲諸識種子應有所依七八現行識具三義如前理說者。意雲。生下文也。此師意說。種子既具三義。應以七·八現行識而為所依。其三義者。所謂前說生依·長依·住依。故論雲識種離彼不生長住故。彼者即總七·八現行識也。 (九十七左)論識種不能至而無所依(文)。樞要雲。疏中有二義。一雲。前師識種許依本識。本識具三義。可與種為所依。種果不能現取自境。果無自所緣。故異熟識與彼為依非所依也。故說種有依。不說有所依。又解。此解識種不能與現行為所依。可有分位差別決定·為主。無有境故。可有識依義而非識所依。上來分位差別即染淨依。別與為名名分位差別。身根望四識。四義皆無。故無過失。 (九十八右)此中二解(至)非現所依(文)。義蘊雲。文言識種不能現取自境者。意兼二義。一簡現為種所依。闕第四義。二簡種為現所依。闕有境義。諸師紛亂道理難詳。前三通。第四妙窮玄趣耳。 (九十八左)始但有四乃至有一(文)。義蘊雲。疏始但有四乃至一等者。意雲。此第四師說。五識具四所依。謂五色根·六·七·八識。第六具二。謂七·八識。第七有一。謂第八。第八有一。謂第七。其心所各各更加自相應之心。即五識心所有五所依。乃至第八心所有二所依等。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二十終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二十一(五本之一) (初紙右)即是難陀等長徒之義(文)。義演雲。疏長徒之義者。難陀五識一剎那亦是常徒大綱之義。大分五識唯一剎那間斷之。五識相續者。即子細別解(文)義燈四末(十九右)彼開導依。本疏三解。第一難陀等。瑜伽第三雲。又非五識身有二剎那相隨俱生。亦無展轉無間更互而生。又一剎那五識生。已從此無間必意識生。從此無間或時散亂。或耳識生。或五識身中隨一識生。此師准文不許五識俱生。亦無二剎那續。亦非更互生。若前若後必意識起。是故五識必用第六為開導依。第二安慧等。第三護法等。 (初紙右)開導依名如前已釋(文)。疏四末(五十七紙)。 (初紙右)瑜伽等第一(至)了別(文)。瑜伽第一(五紙右)雲。雲何五識身相應地。謂五識身自性·彼所依·彼所緣·彼助伴·彼作業。如是總名五識身相應地。乃至(六紙左)彼作業者。當知有六種謂唯了別自所緣。是名初業。唯了別自相。唯了別現在。唯一剎那了別。復有二業。謂隨意識轉。隨善染轉。隨發業轉。又復能取愛非愛果。是第六業(文)略纂第(十八紙右)四非相續有二說。一雲。一切位定爾。一雲。不據等流心(文)倫記一上(二十三紙左雲)四剎那不據等流(文)義蘊大同之。 (初紙右)彼第三雲(文)。第三(五紙左)雲。又非五識身有二剎那相隨俱生。亦無展轉無間更互而生。又一剎那五識身生。已從此無間必意識生。從此無間或時散亂。或耳識生。或五識身中隨一識生。若不散亂。必定意識中第二決定心生。由此尋求決定二意識故分別境界(文)略纂第二(八紙右)雲。五識剎那中唯識第四有二說。一雲。五識唯一剎那。自類前後定無二剎那相隨而生。亦非五識展轉無間更互而生。以此文為證。抉擇等言。若此六識為彼六識等無間緣者。言總說六意說五識。前後唯有意識。意識便通生故。二雲。此依未自在位。多分卒爾心唯一剎那。非等流心及自在位。廣引理教。皆如彼說。彼開導依第三正義。雖各自類不說五識相續剎那。同前同彼。皆不違理。然取後義。多順諸文(文)倫記亦同。其如第一卷五心分別中。 (初紙左)彼第三又雲(至)隨意識轉(文)。第三(六紙右)雲。又由二種因故。或染污或善法生。謂分別故。及先所引故。意識中所有由二種因在五識者。唯由先所引故。所以者何由染污及善意識力所引故。從此無間於眼等識中染污及善法生。不由分別。彼無分別故。由此道理說眼等識隨意識轉(文)。 (二紙右)五識無間必意識生(文)。義演第四本(四十二紙右)疏從此無間必意識生者。意證五識不相續。非證五識由六生也。此文如下。證第六由五識生。故第六以前六識為開導依(文)。 (二紙右)疏即明瞭心後生意識(文)。義蘊雲。問。如何五識名明瞭耶。答。由與意俱令五明瞭。若爾五俱之意足為開導。何假五識為開導耶。答。既與意俱。意開導時五亦開導。是此師意。 (二紙右)以前六識為開導依(文)。義燈四末(二十右)雲。又解。前難陀師雲。第六意識自相續故。亦總用前六轉識。內隨何為開導依。第七八識雖自相續。見道初轉由第六引。應用第六為開導依。就彼宗難正彼義。故不依自宗。疏主既親承梵本翻此論文。豈肯都重為斯錯判。今又助解言。安慧等許淨第七。即是餘師。餘文即通安慧及餘。述正文中雲。第七末那用前自類或第六識為開導依。染相續位自類為依。無漏間斷既有第六即為開導。滅定位出應雲用第八為開導依(文)。 (二紙右)問曰平等智起等時何非此依(文)。義蘊雲。意問雲。如平等智見道等初起之時。亦由世第一法第六引起。何不說彼為開導依。答。意可知。此亦兼問鏡智。 (二紙右)彼先自生(至)常徒之義(文)。義演第四本(四十二紙右)雲。疏彼先自生至常徒義者。此答前問。問雲。且如平等性智初起時。第六意識何非此依。今答雲。彼先自生。意雲。彼第七識無始自相續生。見道以前恆不間斷也。但由第六入生法空無漏觀時。令其前念有漏第七滅。後念無漏第七與平等智俱起。故其前念有漏第七。但用前自類有漏第七能引。後念無漏第七及平等智。非由第六今引得生也。但以第六為增上緣。令七轉變故。彼疏遠者平等智但親依第七。不親依第六。故言疏遠(文)。 (二紙左)安慧等師(文)。義燈四末(十九紙左)雲。西明雲。第二淨月。安慧師許三位無末那故。要集亦云。定非安慧。論雲。平等性智相應末那初起。必由第六意識為開導依。彼許三位無末那故。則不得言相應末那今謂。不爾。准何得知是淨月義。既自不識梵本。又非翻譯之人。若是安慧前難如何。答。准本疏釋雲。即顯末那名通無漏。雖即六識轉末那得名為第七。實非第七。不通淨故。不爾違經。初地初心第七識俱平等性智等如疏具釋。又下第五卷中亦有此解。疏外又解。前難陀師雲。第六意識自相續故。亦總用前六轉識。內隨何為開導依。第七八識雖自相續。見道初轉由第六引。應用第六為開導依。就彼宗難正彼義。故不依自宗。疏主既親承梵本翻此論文。豈肯都重為斯錯判。今又助解。言安慧等。許淨第七即是餘師。餘文即通安慧及餘。述正文中雲。第七末那用前自類或第六識為開導依。染相續位自類為依。無漏間斷既有第六即為開導。滅定位出應雲用第八為開導依。略而不言。第二師文中有二。初縱後奪。初中有三。一雲。未自在位可如所說。二過境位。謂卒爾遇境位可如所說。三過非勝境位可如所說。上一位字貫於下二。次一遇字通第二三。若自在位。下奪翻前三位。言自在位者奪初位。此師意雲。謂互用位多恆緣境。此意破前六塵境至識不並生。以即剎那而便落謝。互用之位如眼識起。雖有餘境亦能緣之。何假餘識而眼識間斷耶(文)。 (三紙右)二率爾遇境(文)。演祕雲。疏二率爾遇境位者。問。論無率爾。何乃加之。答。准下奪中既有三位。明今縱處三位不無。故過言中含率爾也。有義過非勝境即攝率爾。要遇非勝境。率爾心後方不續故。若遇勝境率爾心後相續而生。若別言率爾即顯率爾後皆不續。既率爾後非皆不續故。即攝在第二位中。由此應有四句分別。一心勝境非勝。謂於劣境起等流心。二境勝心非勝。謂於勝境起率爾心。三心境俱勝。謂於勝境起等流心。四俱非勝。於非勝境起卒爾心。唯依第四說不相續。詳曰。義恐未然。現見人有偏註意者。雖勝境至不捨先緣。豈非勝境率爾心後而不續耶。雖境非盛以心先無偏所注處。遇而緣之相續不息。豈非境劣心得相續。由此故知。所縱三位多分不續。未可即以句數定之(文)。 (三紙右)論若自在位(文)。演祕雲。論若自在位者。施為無擁名為自在。夫將變現隨欲而成。有所觀察莫不明悟(文)。 (三紙右)不正義(至)轉五識故(文)。義演雲。疏轉五識故者。若據不正義初地轉得無漏五識。亦名自在位(文)花嚴刊定記十一(七十二紙左)釋十自在雲。總名十自在者。謂於命等十種隨應轉變之力在自不在於他。此即在之自故。是依主釋。都雲十自在。帶數釋也(已上記文)今謂。演祕總約大致為釋。刊定別就文詞。更依六釋為說。取解明白。學者之所喜也。 (三紙右)八地以去皆能任運(文)。演祕雲。疏八地已去皆能任運者。據自利說。若依利他於諸藥病有未悟者(文)。 (三紙右)此有漏五根亦互用(文)。樞要下本(十九紙左)雲。法花論中五種法師六千功能。凡夫未得無漏。五根中亦言得互用(文)。 (三紙左)彼論復言前三心是無記(文)。五心章(四十三紙右)雲。瑜伽論說。初三心是無記。第四五通三性。此依因位中客無亂境五識中一與第六識連續生說。若在因位境界強勝諸識雜生。並生五心皆通三性所攝。若無漏位及得自在。一切多善(文)抉擇鈔上本(三十二紙右)雲。疏章中客無亂境者。謂如眼識。境非強盛。無四識間雜生。名中無亂。非遮第六許續生故。章及得自在一切多善者。八唯他。第七不定。非總是善。故言多(文)。 (四紙右)亦應諸佛(至)然但有三(文)。義演雲。疏亦應諸佛無率爾心至今初見故者。此約佛位假說有率爾心。以剎那初隨境故。其實佛無率爾心也。疏若皆已見至然但有三者。此約實義以無尋求。例無率爾心。以率爾時即是決定等三心故。以曾見故即起決定更無率爾。言等流者。望前曾見心名等流也。非即此念名為等流。以初念故約前後相似名等流故。雲但有三心。謂決定染淨等流心。無率爾尋求心。理如前說。有雲。但有三心者。說佛解脫道但有三心無等流心。有率爾·決定·染淨·三心也。 (四紙右)故心前後(文)。義演雲。言故心前後者。約因位中說有心前後。故五心據未自在位。若自在位即五心不具故(文)五心章明第八諸位闕具中雲。此說五心。唯依因位等。成唯識說。八地已去乃至成佛任運決定不假尋求故。但有四。三乘通論無漏具五。有尋求故。即諸剎那義別說有。非前後起。初轉依等如前已說(文)抉擇鈔上本(三十一紙右)雲。章成唯識說言故但有四者。此據緣理名為任運。於藥病等八地已上猶未善。可起尋求故。章三乘通謂無漏具五者。菩薩有四。二乘無漏後得聽法有尋思。作此說。然實理者唯依大乘亦得具五。七地已前後得聽法亦有尋求。八地已上未善藥病。亦有尋求。章義別說有者。非於一境得有五心。尋求決定兩相違故。於剎那滅多境決不決定別。含而言之可有五。或雲。但總了境義分尋求。以解境故名決定也(文)義蘊雲。疏即諸佛卒爾心時至然但有三者。境初至故名卒爾心。無疑慮故名決定心。是無漏故名染淨。相續不斷名等流。故一念心具四義也。初一是假。故但有三。問。若許佛有決定心者。前三心是無記。復雲何通。答。約餘有漏心說。故不違彼。有雲。此說但有三心者。除決定心。何以然者。先來有疑。今時創決。名決定心。佛先無疑。故無決定。境至故有假卒爾者。理定不然。諸佛應無勝解非決故。 (四紙左)以事望理難(文)。義演雲。疏以事望理難者。如謂佛等於境自在者。即其事也。如變大地為金銀海水為蘇酪等。即約此事道理。難五識令相續也(文)義蘊言異意同。義蘊雲。疏以事望理難者。佛菩薩等名事。於境自在不假尋求等理也。由此理故五識相續。 (四紙左)為非初過(文)。義演第四本雲。疏為非初過者。亦有疏作此字。今從此字勝。意雲。為非次第二卒爾過境位。即翻第二位也。前師說非故名過也(文)演祕亦同(文)。 (五紙右)瑜伽第一(至)三心可得(文)。第一(八紙左)雲。復次由眼識生。三心可得如其次第。謂率爾心·尋求心·決定心。初是眼識。二在意識。決定心後方有染淨。此後乃有等流眼識。善不善轉。而彼不由自分別力。乃至此意不趣餘境。經爾所時。眼意二識或善或染相續而轉。如眼識生乃至身識應知亦爾(文)略纂第一(十八紙左)雲。初說三心者。諸心生時多起三。故後二心不定。第三心後方有染污。染污後有等流。等流五識。五識不由自力生。由意引故生。故經爾所時。眼意二識恆相續轉(文)義蘊雲。疏五識生時三心可得者。除尋求決定。此二唯意非五識。故既言可得。非必此三五識皆有。但有即五識有等流心。 (五紙右)第一抄解(至)如別章釋(文)。略纂第一五心章等具釋。 (五紙左)彼若解言等(文)。義蘊雲。疏彼若解言至可互相續者。此即設許前師遞相續救生。下論文非謂前師意識間斷也。 (五紙左)遞相續生(文)。演祕四末雲。疏遞相續生者。眼識與意落謝過去。後意續起。意落謝已眼等復與意識續起名遞相續。非意識滅後獨生名互相續。以五必與意俱起故(文)。 (五紙左)若爾此是(至)可互相續(文)。義演第四本雲。疏若爾此是意識相續生至可互相續者。此是自徵雲。瑜伽但雲既眼識時非無意識。此證第六識相續。何閻五識。此既不爾。以下論主釋瑜伽文不爾意。有雲。若爾至乃言五識相續者。此是前師難詞。指彼論是明意識相續非明五識也。故疏如眼識時以下。論主解彼互相續生。明瑜伽不爾意。二解中後解勝(文)。 (六紙左)瑜伽第五(至)不別言處(文)瑜伽第五(七紙左)雲。或有所得自體。由自所害不由他害。謂有欲界天。名遊戲忘念。彼諸天眾或時耽著種種戲樂久相續住。由久住故忘失憶念。由失念故從彼處沒或復有天。名曰意憤。彼諸天眾有時展轉觸眼相視。由相視故意憤轉增。意憤增故從彼處沒。或有所得自體。由所害不由自害。謂處羯羅籃遏部曇閉屍鍵南位。及在母腹中。所有眾生或有所得自射。亦由自害亦由他害。謂即彼眾生處已生位。諸根圓滿諸根成就。或有所得自體。亦非自害。亦非他害。謂色無色界諸天一切那洛迦似那洛迦。鬼如來使者。住最後身慈定滅定。若無諍定。若處中有。如是等類(文)。略纂第二(三十四紙左)雲。遊戲忘念意相憤恚者。此即欲界四空居天。下之一天俱句攝故。非天殺故。薩婆多宗二說。或四王天攝。或三十三天攝。今則不然(文)義燈第四本(二十二紙右)雲。問。戲忘憤恚定是何天。答。本疏釋雲。欲四空天非下二天。乃至又出曜論雲。四空天(文)演祕引瑜伽已雲。又按對法第三雲。清淨已生者。謂遊戲忘念。意相憤怨·樂變化天·他化自在·色·無色界諸天。多故逸故隨其所應。於所受用境及所住定自在而轉。詳曰。准對法論。妄念·意憤·變化·他化。次第而言。妄念·意憤即當時分知足二也。又憤恚者。多因色境。欲上二天於諸妻室。無所攝屬。何因相視生憤恚耶。何以明者。瑜伽第五雲。三洲攝受妻妾。施設嫁聚。而除北洲。無我所故。如是大力鬼及欲界天亦爾。唯除樂化及他化自在天。既無攝屬。理應無有相視憤怨。問。何所以者。答。以此二天外境多化故。於內□亦無配攝。由此取下二空天者。不違自他善等四句。亦順對法。理應無爽。問。何故。智論雲。欲六天中間別復有天。謂戲妄念·心恚天等。答。雖處中間何妨。得是二天所攝。智論自雲。皆六天攝。亦猶梵王中間禪者。初定攝故。或通六天。智論明言此諸天等皆六天攝。瑜伽復說欲界諸天。故可通六。若爾四句豈不違耶。答。非彼六天總是戲恚。取彼戲恚名為自害。如總名人唯佛使等方俱不害。六雖總天唯戲恚者。是唯自害亦何爽理。依實有情少分而言。上二空居亦有攝受。如魔王女攝歸魔故(文)對法抄第四(十三紙右)雲。遊戲妄天等者。此中但以欲界第五第六之天。大論第五謂。欲界天名遊戲妄念·意相憤怨。俱捨等亦爾。此解不爾。違即通六六天。或有此二天。今且據勝天。唯今有多放逸。故戲妄忿恚天於境是自在。於定自在色無色界其地居二天不清淨攝。以有殺害等事故。或清淨等攝。化生故。今攝勝故。清淨者。謂作處資具相似故(文)倫記二上(十五紙右)雲。第七自體遊戲妄念及意憤天者。景師等解。此即欲界空居四天下之二天。俱句中攝。以非天殺故。後補闕問。帝釋與修羅獸時。上之四天各遣天眾來。助帝釋防守蘇迷盧山四面。雲何不與非天獸耶。解雲。但助守城。非共獸也。若爾上之四天不自害。天不殺修羅即無殺業。雲何欲天有十惡業。解雲。總說欲天造十惡業。何必六天皆遍造。問。若以此文即證遊戲妄念意相憤怨。遍在空居四天者何故。對法第三明二十四已生中說。清淨已生者。謂遊戲妄念·意相憤怨·樂變化天·他化自在天·色無色界·諸天。多放逸故。隨其所應於所受用境及所住定自在而轉。不清淨已生者。謂彼所餘此文即說夜魔天名遊戲妄念。都史多天名意相憤怨。次即別明樂變化天·他化天。故奘法師解為欲階別空居四天。故作是說。以他化自在天唯屬第六。樂變化天唯屬第五。故說意相憤怨屬第四天。遊戲妄念屬第三天。道理遊戲妄念·意相憤怨·通空居四天。以地居二天行欲與人相似。是故不名清淨已生。空居四天但有相抱執手相笑相視。行欲事轉。是故得名清淨已生。準彼智論。妄念意憤皆通六欲(文)。 (六紙左)如毘婆沙第一百九十九(文)。百九十九(十五紙右)明四一分常論。一梵世二大種心等。一戲妄一意憤(文)。 (六紙左)此善惡(至)定有相續(文)。義演雲。疏此善惡人等者。善人境者。如瞻佛像。惡人境者。如愛三途苦具境等。境況是強五識不斷(文)。 (六紙左)釋唯一念(至)境平等故(文)。義演雲。疏釋唯一念文者。此會前瑜伽文。問。況言五識相續者何故。瑜伽雲一剎那五識生已從此無間必意識生耶。故疏會雲。此據率爾境及平等中容境。說有率爾心。若增勝境計五識相續。有有雲。率爾等總一境也(文)。 (六紙左)五十二說(文)。五十二(初紙右)雲。復次雲何等無間緣。謂此諸心心所無間彼諸心心所生。說此為彼等無間緣。若此六識為彼六識等無間緣。即施設此名為意根。亦名意處亦名意界(文)演祕雲。論故瑜伽至名為意根者。有義第二師釋文有其二。初正翻三位破。二引瑜伽為證。疏說引證屬第三文。今不依也。引瑜伽文證五得以自類為依。不證第三過勝境故。詳曰。乍觀論勢誠有斯理。若審理披文即疏為正。何所以者。舉增盛境證五相續。引瑜伽論自類為依。豈不顯五是相續耶。故下結雲。故知五識有相續義。雖復三因皆明相續。隨自因下所引之文以為別證。斯亦何失(文)義演雲。疏五十二文言通故六識明知互為緣者。問。安慧既引此文為證。即應六識六識互相無間。何故第六不以前五為無間耶。應因護法會之。此解略難解。下具解。又雲。若此六識至意根者。意雲。安慧師引瑜伽意證六識更互為緣。以前難陀計五識唯第六識開導依故。問。安慧師第六既不用前五為開導依。瑜伽言若此六識為彼六識文如何會。五識為彼六識開導可然。第六意識即不如是。答。言總意別。亦不相違。前五識為彼六箇識開導。其第六識還用自類為開導也。故不相違(文)。 (七紙右)若五識間斷(至)五識生故(文)。義演雲。疏若五識間斷至五識生故。此敘前難陀五識不續。一念生已定有意識生。若爾即五十二應雲等(文)。   (七紙左)自下第二破(至)有二(文)。義演雲。疏有二者。第一破意用五為依。第二難意令以七八為依。 (七紙左)瑜伽第三(文)。第三雲。文如上已明(文)。 (七紙左)六十七集量論(文)。五心章雲。又解深密經及抉擇七十六說。五識同時必定有一分別意識。俱時而轉。故眼俱意名卒爾心。初卒隨境故。此既初緣未知何境為善為惡。為了知故。次起尋求。與欲俱轉希望境故(文)。 (八紙右)論無心睡眠(至)為開導依(文)。義蘊雲。無心睡眠等者。就前師說。或此第二義非唯安慧。故不相違(文)。 (八紙右)有無第七如常徒說(文)。義演雲。疏有無第七者。意雲。諸師計滅定中或無第七。如常徒說。今時即計有第七家。故滅定中有淨第七。安慧師第七唯有我執。若依生空後得智。為加行入滅定時。即無我執。即滅定無第七。不計第七通淨分故。餘師計有。問。安慧次不計滅定有第七。如何乃言滅定中有七八耶。答。約安慧宗中餘師說也(文)。 (八紙右)疏如在定中(至)此耳間生(文)。義蘊雲。此意說。定中先有意識。後耳識生。既得以意為五識緣。何故五位出心不以第七為第六根耶。問。安慧滅定既無第七。知何說此為第六依。答。就前師說。或此第二義非唯安慧。故不相違。下准此釋。問。前說定識與耳同緣。如何今說不同緣耶。答。此據安慧自許非是正義也。護法耳意雖許同時不必同取故。問。定中意識既許與因緣。何名為定因中五識唯是散故。答。耳識雖是散意識何妨定。許定意識緣五境故。緣境雖同定散別也。 (九紙右)論平等性智(至)開導依(文)。義燈四末(十九紙左)西明雲。第二淨月。安慧師計三位無末那。故要集亦云。定非安慧。論雲。平等性智相應末那初起。必由第六意識為開導依。彼許三位無末那故。則不得言相應末那。今謂。不爾。准何得知是淨月義。既自不識梵本。又非翻譯之人。若是安慧前難如何。答。准本疏釋雲。即顯末那名通無漏。雖即六識轉末那得名為第七。實非第七。不通淨故。不爾違經。初地初心第七識俱平等性智等。如疏具釋。又下第五卷中亦有此解。疏外又解。前難陀師雲。第六意識自相續故亦總用前六轉識。內隨何為開導依。第七八識雖自相續。見道初轉由第六引。應用第六為開導依。就彼宗難正彼義。故不依自宗。疏主既親承梵本翻此論文。豈肯鄭重為斯錯判。今又助解。言安慧等許淨第七。即是餘師。餘文即通安慧及餘。述正文中雲。第七末那用前自類或第六識為開導依。染相續位自類為依。無漏間斷既有第六。即為開導。滅定位出應雲用第八為開導依。略而不言(文)今謂。溜洲別設疏外義及助解等本由疏主解釋者。有免過也。 (九紙右)例同五識用意為依(文)。義蘊雲。問難陀曰。既間斷五識以意為依。五位無心間斷意識。何不許用七八為依。答。五意必同取。意與五為依。六七境不同。意依唯自類。問。境雖同別間斷不殊。如何五識非依自類。答。五由尋伺起。要共引方生。意識自力強。不須依七八。 (九紙右)雖即六識(至)實非第七(文)。義演雲。疏即顯末那名通無漏至亦應爾者。意雲。謂第六識先於世第一法作有漏生法二空觀。能引後念見道無漏智。正起時有漏第七及四惑並分別者並皆伏斷。俱生者伏。即何以知者。生法空觀違二執故。望安慧宗唯有我執無有法執。既第七滅。引平等性智。空二執故。此智但依第六上立。而不立依第七。何以故。謂安慧本宗不許第七通無漏故。問。若爾何故言平等性智相應末那乃至亦應用彼為開導。聖教既有明文。何故雖違不許。答言。有平等性智相應末那者。但有其名而無其體。即顯第七名通無漏假名末那。實無體也。由轉去有漏第七得平等性智。所以說平等性智依末那立。具實唯依第六識也。問。設不假立無漏末那名有何過耶。答。有違經失。經雲初地初心平等性智得有相應末那故(文)。 (九紙右)不爾違經(文)。經者指佛地經也。佛地論第三(十一紙右)雲。平等性智相應心品。菩薩初地初現觀時最初現行。從此已去後後地中修令增長。清淨圓滿無漏觀等。現在前時恆常現行。若有漏心現在前時。則便間斷。如是展轉乃至十地最後心時。自此已後盡未來際常無間斷。如有漏位阿賴耶識恆與末那一識俱起。無漏位中大圓鏡智。亦應常與平等性智一時而起。故平等智亦無間斷。妙觀察智相應心品亦在初地。初現觀時最初現行。從此已後漸修增長。若有漏心正現前時。或無心時則便間斷。如是展轉乃至佛果(文)。 (九紙左)此有二說如前已說(文)。二說者。無間解脫兩道之捨是也。具如第三卷中。 (九紙左)攝論第三(至)或第七心(文)。無性論三(三紙右)雲。如是結生相續時識。於一切處一切種類一切時分。皆依染污。即中有攝。後心為依。此所依心生有為境。於一切處一切種類一切時分是染污故。能依之識非是意識。由此越於意識法故。或有說言。與四煩惱恆相應心名染污依(文)樞要下本(十九紙左)雲。又異熟心依染污意。天親解是第七者。論文但言煩惱。俱行意。無性亦云。或有說言。與四煩惱相應心名染污意識。故知天親說為第七。又言。此緣未來為境。非必第七。與無性同。若如疏解。說為第七者。何故世親說為第七。無性說為第六。天親以第六相顯略而不論。第七相隱亦能助潤。故明依之。無性據緣當有為境非第七力。故隱不說。唯識第六各據一義。亦不相違。又無性第三亦同天親。一說為第七。說為第七。如前俱有依中已引之說(文)義燈四末(二十一紙右)雲。論又異熟心依染污意等者。何故。無性兩釋。一雲。即第六識為染污依。第二同世親。所謂末那。何故二別。答。兩論不違。此有二義。一恆相續。二緣內外起增上愛故。無性即據通緣內外起染污。故不言第七。世親即據恆相續識常起染污。非無第六。以非恆故。隱而不說。無性菩薩據續生時。非無第七。以不外緣故亦不說。然今此師所說染。意或同世親。或同無性。或可染意依第七說。相相應非願即第六識。以此為證。證誠第八用第六七為開導依。似因大悲依第六故染。復第六不證第七。或此師意且據凡夫一分而說。初受生識以染污意方得受生。即中蘊末心除轉輪王。必起貪嗔方得受生。相應非願即是二智(文)。 (十紙右)此約異生(至)菩薩受生(文)。義演雲。疏此約異生一分有學菩薩受生等者。謂異生受生位中必依染污意識得生。中有沒心常起染污。故由六七引第八生。攝論說染污意識通六七二識。有學一分者。就有學中。有利鈍二根者。利根者從初果直得羅漢。更不受生非此所說。其鈍根者次第受生。亦由六七而引第八。菩薩受生者由悲願相應善心。即二智相應善心是六七二識。問。異熟心依染污意。依何位說。答。唯約異生不說聖者。又解。通約二乘有學說。謂有中有故。又中有沒心是染污故。問。何故中有初心不起染污。要後沒心位起染污耶。答。中有初心猶近聖道不起染污。謂此身中得無漏故。故至中有沒心起染污意。雲無漏道。遠故。問。初二果人可爾。第三果如何起染。答。第三果人於中有沒心。於上界定而生愛味。生上界也。問。地上菩薩有中有不。答。有二說。一雲。無中有。瑜伽雲。菩薩由智結生。對法雲。亦依悲願相應善心故。以悲願助而結生也。故大論雲。菩薩知而受生。非為不知。二雲。七地已還菩薩悲增上者。為救眾生故受分段身亦有中有。瑜伽等說。欲色二分有中有故。又顯揚說。大地苦薩不受無色界身。由此知。許有中有。問。菩薩中有有染污不。答。二說。一雲。雖受中有不起染污。菩薩知而受生。非為不知。又由悲願助結生故無染污。二雲。菩薩分別惑雖無俱生猶在。藥病等未能邊知。故於中有有俱生愛。准此而言。合中有有染污。二解任取。更撿餘文。問。何故但說悲增上不說知增上。答。知增上者受變易身求菩提故。於此問答略而不論。 (十紙右)菩薩受生如對法第五(文)。第五(三紙右)雲。若諸菩薩願力受生者。命終等心當知一切一向是善(文)演祕雲。論或由悲願相應善心者。按瑜伽論五十九雲。智所引髮結生相續。謂諸菩薩又有能引發義利結生相續。謂智所引髮結生相續。又集論第三雲。已得究竟菩薩摩訶薩等。乘大悲願力故生諸有中。又對法雲。若諸菩薩願力受生者。命終等心當知一切一向是善。疏主釋。若分段變易亦由二智善心為緣第八得起。言二智者。即七六識相應之智。有義但取第六為勝。詳曰。雙取為優。將何以驗。答。按佛地論第五。雲無待大悲平等法性者。如來大悲普能拔濟一切有情。通緣三界。又雲。隨諸眾生所樂示現。平等法性者。隨諸有情樂見如來色身差別。如來示現。釋既雲。菩薩於十地中一地得一。明知而用平等性智為緣。受生而救物也。不爾雲何地地證得。釋中言佛。舉成就者。顯彼分得。故不相違。如下廣引(文)。對法鈔第五明等無間緣中。廣明受生心(第五初紙至八紙)雲。菩薩受生唯悲願者。彼雲。即瑜伽雲。七智所引即諸菩薩唯在悲願智力也。即若生有無有中有。初心及未心一向是善。此亦不然。若說第六受生命終可有此義。然豈無異熟耶。即唯將死中有末心唯是善故。若說第八命終受生即無是義唯說潤生。俱是善故。簡別諸人(文)。 (十紙右)異熟心依染污意(文)。義蘊雲。問。世親無性染意何以各殊。答。無性據發潤。異熟依六生。世親說俱依第八依於七。 (十紙右)既有三證(文)。義演雲。疏既有三證者。即前引無性攝論者。世親攝論對法第五(文)義蘊亦同。   (十紙右)由前八識皆有過證(文)。義演雲。意說。前八識皆有通證得互為依(文)今謂。義演釋為通證。現本作過。恐過字形誤。以通為正   (十紙左)例與五依故(文)。義演雲。疏例與五依故者。如定中意識先有得與五識為依。如無心位意斷。以應用七八為依以恆有故(十一右)此中四緣如下廣解(文)義演雲。疏此中四緣如下廣解者。而通指因緣等四緣。如下第七卷中說。有雲。此中第四等無間緣指下七卷說。應加第字。言為此依者。為開導依(文)   (十一右)論開導依(至)等無間緣(文)演祕雲。論開導依至非心所等者。有義科雲。開導依者。至名開導依者。辨依義。此但屬心下示其依體遮問非依。初辨依義有四義簡此後心等。是第四義。簡自類識後心不為前心作依。無引導故。或雖是心同時不為心所作依。非開避故。又言此者。此前滅心於後所生心及心所為依故。然為四義將為勝也。詳曰。言等無間何理不遮自類後心同時心所。豈復有許後心為前及俱時所無間緣耶。又第四義簡。後心等其第三而簡何法。故三義勝。又雲此者。此前滅心者。意即可通。望文不順。文中不言前滅心故。雲何此故。今應雲此於後心。至名開導依者。辨其名義。此言此前具三義法。此但屬心下出體遮餘(文)   (十一左)簡異類他識(文)演祕雲。疏簡異類他識者。自身八識名為異類(文) (十二右)他現生處不障我路(文)。義演雲。疏他現生處不障我路者。意難雲。且如意識。現生時不障眼識路。何不用意為開導依。要令意滅方始開導耶。既現生後不障路。而非開導者。故知八識不得互為等無間緣非如自前心也。且自類前心不滅。即障彼路後心不生故。待自類前滅後生方為開導。他既不障我路。故非異類互開導也。汝如何說他與此為依耶。 (十二左)如薩婆多師(至)應無開導(文)。婆沙第十(十四紙右)雲。何故無一補特伽羅非前非後二心俱生。尊者世友說曰。於一剎那身惟有一。心心依彼轉。故無有二。復次於一剎那惟有一類眾同分。心依彼轉。故無有二。大德說曰。法生時和合惟一無二。不可一和合有二果生。故一剎那心惟有一。復有說者。若有二心。俱生則應不可調伏。如今一心。剛強□□秋橛□祿□□□□□檢□奿□□飯祿□□耔□褉□□飀□誇□觺□□□□□□榜騪□埤□誇□觺□□□□□□禜驛□□姪□□□榵j□□□□□□□□□姪裀□□雷耔□褉□□毼襼□□□□□視兜駾□□□□復□餼□□□馱□□p埤□□□□□□□□飲祿□□槔□□鷺□□□j□礹覗□□□□□褚馱□□j□□□□□□□媸□□□□j□奪□□□□驪馱□□j□□□□□□膳□□□□□□騫橛□□ (十三右)一者體二者用等(文)。義蘊雲。疏一者體等二者用等者。心王心所各唯有一名為體等。同所依緣名為用等。或俱能變見相二分名用等。自證一故名體等(文)義演雲。疏體等者。心心所法各各唯一無二受等並生。名為解體等。用等者。心心所法同依一根。同緣一境。作用相似。通三性等名為用等(文)今謂。義演釋用等義不允。言用等者。正取前引後用。此用前後皆等故言用等。今者唯明體等。至第七卷具釋用等。此略說也。光記第七(四紙右)雲。言等無間緣者。前心心所各一名等。此即緣體名等。又解。後心心所各一名等。此即果體名等。又解。前後心心所各一名等。此即通緣及果名等。又解。前心心所等與後心心所為緣。非唯自類。又解。後心心所等用前心心所為緣。非唯自類。又解。等通前後兩處。言無間者。或屬於緣。或屬於果。或通緣果。總而言之。前心心所生後心心所。中間無有餘心間起。故名無間。又解。無有等法於中間起。名等無間。若即等無間是緣。持業釋。若等無間之緣。依主釋(文)。 (十三左)如色等故(文)。俱捨論第七(初丁左)雲。大德復言。以諸色法無間生起或少或多。謂或有時復多生少。如燒稻稈大聚為灰。或時復有從少生多。如細種生諾瞿陀樹。根莖枝葉漸次增榮。聳干無條多所蔭映(文)光記七(五紙左)雲。此約前後色不等。非等非等無間緣(文)。 (十三左)第三十八十因中雲(文)。第三十八(八左)雲。雲何十因。一隨說因。二觀待因。三牽引因。四攝受因。五生起因。六引發因。七定別因。八同事因。九相違因。十不相違因(文)又(十右)雲。等無間緣及所緣緣。唯望一切心心法說。由彼一切心法及心法前生開導所攝受故。所緣境界所攝受故。方生方轉。是故當知等無間緣緣攝受因攝(文)。 (十三左)瑜伽第三(至)能生識(文)。第三(八右)雲。又有四緣。一因緣。二業無間緣。三所緣緣。四增上緣。因緣者。謂種子。等無間緣者。謂若此識無間諸識決定生。此是彼等無間緣。所緣緣者。諸心心所所緣境界。增上緣者。謂除種子。餘所依如眼及助伴法。望眼識所餘識亦爾(文)。 (十三左)攝論第一(至)等無間緣(文)。無性論第一(十八右)雲。又經部師不說唯色名為心法等無間緣。此所無故。心及心法四緣定故。 (十三左)何為攝論(至)等無間緣(文)。無性論第三(十七右)雲。論曰。又阿羅漢後心不成。唯可客有等無間緣(文)。無性釋(十七左)曰。又若雖其俱生俱滅攝受種子相應道理。但執唯有前剎那心能為種子引生無間後剎那心。即阿羅漢後心不成。不應得入無有餘依妙涅槃界。由最後心能為種子等無間緣生餘心故。如是即應無無餘依妙涅槃界。是故色心前後相生。但應容有等無間緣及增上緣。無有因緣(文)義演雲。疏彼復難言者。前師引攝論難護法。計色為無間緣故。彼論難經部意。若許後心為種者。阿羅漢末後心應不得入無餘涅槃。後種更能生故。下總結雲。故知色心等可容有等無間緣及增上緣。不得名為因緣。疏中引彼且撮略也(文)今謂。疏主略法未盡善矣。 (十四右)攝論第三雲阿羅漢(至)然有此緣(文)。義蘊雲。彼世親攝論第三雲。若有執前剎那色能為種子。後剎那色因彼而生。前識後識相望亦爾。若如是者。諸阿羅漢終無有得無餘涅槃。色心兩永無盡故。前剎那色望於後色。前剎那識望於後識應知容有等無間緣。無有因緣也。 (十四右)上座部中經部師(文)。義演雲。言上座部師者。即上座部中以經為量者說為經部。非是二十部中經部也(文)此如上引義燈具釋。 (十四右)此設縱言有二種義等(文)。義蘊雲。初意雲。彼經部自許色有因緣及等無間緣。今縱許等無間緣奪因緣也。即以第三卷文為證。言若爾故。攝論第一雲。非經部師唯色等法名無間緣者。此徵詞。難初解也。言第三卷中等者。正會違。意雲。第三約色中有諸種子。心中亦種子心生於心。既有因緣及等無間緣。色生於色可知。亦爾故許色有無間緣也。第一卷據阿羅漢入無爾已無識及種唯有色在。故不說色有無間緣。 (十四左)攝論第一(文)。無性論第一(十八右)雲。又經部師不說唯色名為心法等無間緣。此所無故(文)今謂。按正理論十九(十一左)雲。譬喻論師說。諸色法如心心所法有等無間緣。見乳酪種華生酪酢芽果。如心心所前滅後生。故知諸色有此緣義。又無經說唯心心所能為此緣。故立此緣。定非色者。是虛妄執(文)。 (十四左)第三卷中(文)。無性三(十七右)如上已引(文)。 (十四左)此義為正(文)。義演雲。此義為正者。此論中言縱設許。是正義。非是彼宗許色有緣也。 (十四左)二者以彼第一論文為正(文)。義蘊雲。彼部先不許有等無間緣。但許因緣。今奪因緣設許有等無間緣也。言此義為正者。今疏斷以經部先不許色有等無間緣。是正義也。 (十五左)論唯心心所(至)不應為例(文)。義燈四末(二十二左)雲。論故展轉作等無間緣者。問。心心所法多少起而得說為緣何妨。諸識多少生亦復得為緣。質雲。諸識前後多少起相望得成緣。色法多少生前後亦成無間緣。彼復質雲。諸識多少起例同色不成緣。汝諸心所多少生。亦應同色不成緣。解雲。心心所法和合似一。共辨一事得互為緣。諸識不然。何得互為緣(文)。 (十五左)顯揚論五十五等(文)。顯揚第一(三右)雲。心所有法者。謂若法從阿賴耶識種子所生。依心所起。與心俱轉相應(文)瑜伽五十五(三右)雲。問。如經言。此四無色蘊當言。和合非不和合。不可說言如是諸法可分可折令其差別。何故彼法異相成就而說和合。無差別耶。答。眾多和合於所緣境受用領解。方圓滿故。若不爾者。隨闕一種。於所為事應不圓滿(文)。 (十六右)一相應(至)同故(文)。瑜伽五十五(四右)雲。問。何故名相應。答。由事等故處等故。時等故。所作等故(文)略纂十四(三十四紙右)雲。論解心心所差別名言。何故名相應。答。由一一事等處等者。事等謂體也。體皆一故無第二受等。處等者。謂同於一境處轉故。又依緣處等故。時等者。同一剎那故。所作等者。同於一境行所作等故。知緣青者。但為青也。又善惡無記所作等。問。何故名有所依。答。由一種類託眾所依。差別轉故等者。謂心所等同一識種類託所依。如眼識依眼根。俱時心所亦爾。餘準可知。 (十六左)論然諸心所法(至)無主義故(文)。義燈四末(二十三左)雲。然諸心所非開導依。問。心所望王不開導心所非所依。心王心所既導生。何妨。心所亦成依解雲。等無間緣義相引。心所可成緣。開導據勝能。非主不成開導依(文)。 (十六左)何故受等(至)為解此難(文)。義演雲。言何故受等至相等為依者。長續自顯。疏何故不如著名沙門義者。意雲。此沙門計受想等各各自前後相生。今難意者。何故不如著名沙門義受引受想引想。而乃前念識俱受與後念想為依耶。即因觸生受。受為想依故為難也。著名沙門者。非真沙門。相似沙門也(文)今謂。義演著名釋為相似非也。俱捨光記雲。相似沙門義。此本據婆沙論。彼論第十(十七左)具言相似相續沙門說。義演不原根本。妄釋非真沙門名為相似。其誤可知。或雲。有雲。西天之人。或雲。法救論師著大德名。故雲著名者。其非可知·俱捨第七(初左)雲。大德復言(婆沙第十(十五左)雲。大德說曰。心與受等一和合生。如心是一受等亦一。故無有過)。以諸色法無間生起(如上具引)豈不心所無間生時亦有少多品類非等。謂善·不善·無記心中。有尋·有伺·三摩地等。此於異類實有少多。然自類中無非等義。謂無少受無間生多或復從多無間生少。想等亦爾。無非等過。豈唯自類前能為後等無間緣。不爾雲何前心品法總為後品等無間緣。非唯自類。且於受等自體類中無少生多。以說等義唯執同類相續者。說唯自類有等無間緣。心唯生心。受唯生受。乃至廣說。若從無染無間染生。此染心中所有煩惱用生滅煩惱為等無間緣。如出滅定心還用先滅正入滅定心故起彼說。非說初無漏心應闕此緣而得生故(文)光記七(五紙左)雲豈不心所至至三摩地等者。問。豈不心所三性相生有尋伺等相生前後多少亦有非等。此於異類至無非等過者。答。異類相望實有多少。同類相望即無非等。豈唯自類至等無間緣。者問。不爾者答。雲何者徵。前心品法至以說等義者釋。前心品法總為後品同類異類等無間緣。非唯自類。前文通釋且於受等自體類中前後相望。無少生多。無多生少以說等義。唯執同類至為緣故起者。此述相似沙門義。唯同類相生為等無間緣。彼說非善至而得生故者。論主破。夫心心所具四緣生。若執同類唯生同類。初無漏心前無此類。應闕此等無間緣而得生故(文)婆沙第十(十七右)雲。問。前後剎那諸心所法。或多或少。雲何名等。如欲界心所。多非色界。色界心所多非無色界。善心所多非不善。不善心所多非無記。有漏心所多非無漏。如何可說此緣能引等無間法耶。答依事等說。不依數等故無有過。若一心中有一想二受等者。可不名等。以一心中受等心所隨所應生各惟有一是故名等。問。為心但與心受等但與受等作等無間緣。為不爾耶。相似相續沙門說曰。心但與心作等無間緣。受等亦爾。各與自類作等無間緣。彼不應作是說。所以者何。若必爾者。應善心還生善心。不善心還生不善心。無記心還生無記心。貪心還生貪心。恚心還生恚心。癡心還生癡心。如是便無究竟解脫(文)今謂。下七末(五十三紙左)言相似法沙門義。相似相續沙門者。婆沙第八(十一紙右)雲。問。何謂非常。答諸有為法。問。何緣外道計彼為常。答。由二緣故。一見諸色法相似相續故。二見心心所憶本事故。見諸色法相似相續故者。謂彼外道見老時色似小時色。見今日色似昨日色。便作是念。即小時色轉至老時。即昨日色轉至今日。見心心所法憶本事故者。謂彼外道見小時所作所習所受。老時能憶見昨日所作所習所受。今日能憶。便作是念。老時心心所法即小時心心所法。今日心心所法即昨日心心所法。由此二緣故。彼外道於五取蘊妄計為常。 (十六左)何故不如著名沙門義(文)。義蘊雲。西方有此師。心王心所各唯自類為等無間緣。今難。何不同彼而許心王所與餘心所為無間緣耶。 (十七右)第七八識等(文)。義蘊雲。第七決定見道位轉。第八識金剛無間解脫。兩師不同故言隨何位也。 (十七右)與攝論第一(文)。如上已引無性論說。 (十七左)如對法第五說(文)。第五(初紙至三紙左)廣說等無間緣。於中具明心之生起由十種力(文)演祕雲。論無心等位至即前自類者。對法同此。按彼論第五。雲等無間緣者。謂中無間隔等無間故。釋論雲。不必剎那中無間隔。雖隔剎那但於中間無異心隔。亦名中無間隔。若不爾入無心定心望出定心應非等無間緣。然是得彼緣。是故一相續中前心望後心中間無餘心隔。故是等無間緣。釋無餘自類心來隔也。即餘自種類雖是同而非即此亦名異也。若言異識名餘異者。住無心位有七八間。雲何得言入出二心無間耶。故如前釋(文)。 (十七左)論彼先滅時(至)為開導依(文)。演祕雲。論先滅時至為開導依者。問。前難小乘行緣於識時分懸隔無緣義。故今同於彼應不能開。答。夫開導者。前開其路引後令生。今避其途是施功已。由斯後起而無見遮。從曰長時固亦無咎。不同於彼過去為緣。過去法無緣義焉立(文)。 (十八右)問如解深密經(至)依悲願等(文)。解深密經第一(十六)雲。心意識相應。大論第三(六右)佛地經論第三(十一右)莊嚴論無性攝論第三(二)對法第五(二紙)演祕雲。此等諸教疏燈上下而屢引矣。然唱導者。臨論時披撿。非不勞神。今略重舉。初師難雲。瑜伽第一雲。謂眼識生三心可得。率爾尋求及以決定。又第三雲。又一剎那五識生已。從此無間必意識生。此即五識引生意識。又初師及第二師難雲。瑜伽又雲。決定心後方有染淨。此後方有等流眼識。善不善轉。又解深密等亦云。五識意引也。此即五識由意引生。第二師雲。又如攝論及莊嚴論佛地經等。彼意皆說轉第七證得平等智。轉第八識得圓鏡智。此即由彼世第一法第六意識。引生平等性智相應淨識。觀察·平等二智相應第六七識。引生鏡智相應淨識。又異熟識依染污意。如對法說。或依悲願相應善心。此即有漏無漏六七引有漏八(文)。 (十八左)八十五卷(文)。八十五卷(十二右)雲。等無間緣者。謂前六識等。及相應法等。無間滅後六識等。及相應法等。無間生(文)。 (十八左)大論第五(至)顯揚十八(文)。第五(九左)顯揚十八(十一右)雲。等無緣者。若從此識等無間諸識等決定生。此是彼等無間緣(文)。 (十八右)攝論第一(至)未遍智意(文)。無性第一(二十右)義燈四末(二十四紙右)雲。疏雲。如攝論第一雲。一法未達未遍智者。此引攝論雲佛不為小乘說阿賴耶識。外人即引經文為難。若爾何故經中。世尊雲我不說一法未達未遍知。而能永斷一切煩惱成阿羅漢。我唯說。言一切法已達已邊知方能斷惑成阿羅漢。言達無間道。邊知解脫道。此難意雲。若不為說阿賴耶識。豈得雲於一切法已達邊知。無性為釋。此佛密意說不斷煩惱。以別相聲說總相處。非諸煩惱有各別斷。或取共相。無常等行故。不為說阿賴耶識。此意以別相名。意詮生空總相義。處方能斷惑。惑共相無常行。非緣別別色等之智而能斷惑。故言一法未達邊知者。別相之聲說總相智而能斷惑。非一一法皆達知盡方能斷惑。故不為說阿賴耶識。今瑜伽文亦復如是。意說。前各自別識。為後各自別識等無間緣。故於總處說。若彼六識為此六識等。此是別意言聲於總處轉故。又此總意別有三。一會前第三。雲若此識無間諸識決定生者。若此識及諸識皆是總語意說各別八識。舉此總聲。非謂諸識許。互為緣。一雲。解第三意。別說後識定生簡無學最後心。然舉於總諸識生聲。一雲。會前又此六識為彼六識。意欲別說各自六識舉彼總聲。意自別六。非此六言總含八識。雲言總意別何者。五十二初舉諸心心所無間後諸心心所生。通詮八識。重複言此六彼六。據三乘通說。故不通八(文)演祕雲。疏如一法未達未遍如意者。無著明八不為小說。無性舉外以經為難而為通之。今略引雲。彼本論雲。復次何故聲聞乘中。不說此心名阿賴耶識名阿陀那識。由此深細境所攝故。無性牒外引經難雲。如說我不說一法未達未邊知等者。釋外難意雲。賴耶深細不為小說。即小乘人不見第八。雲何斷惑成阿羅漢。何所以者。如世尊說。我不說一法未達未邊知成阿羅漢。我唯說言於一切法已達已邊知方能斷惑成阿羅漢。釋既雲邊知方成羅漢。羅漢雲何不堪聞八。八若不聞即非邊知。何名無學。進退有失。論此密意說不斷煩惱。以別相聲說總相處。釋兩義答彼。此第一解。據真諦釋。聲者名也。處者義也。生空真理名總相義。以彼別相一法之名。詮於總相生空之理。故稱為密。經意總雲。若生空理未以無間解脫二道達邊知。故不能斷惑成阿羅漢。不言一切皆須達知。方斷得果由斯。第八羅漢不知亦無失矣。外伏難雲。何以得知。別聲詮總。無性答雲。非諸煩惱有各別斷。釋緣色等法。別相之智名為各別。煩惱既非別相智斷。故知經雲達邊知者。是總相智。問。以別詮總。其意如何。答。顯總是別真實性。故論或取共相。無常等行者。此第二釋。依俗諦解。二乘之人依十六行觀於四諦。賴耶既在苦諦中收。無常等行亦該第八。八據斯共相二乘亦知。所以聖教望共不共二相而說知不知也(文)義演四本(五十三紙)雲。疏一法未遍知者。意雲。引此文者。意證言總意別。據此論文即言總意別。若准攝論文即言別意總言。一法未達名別意。有生空理名總。即准斷煩惱證生空理。故則密意說也。更有異說。如演祕廣明。又如有雲。一法未解可即不解一法。亦是言總意別。與此意同(文)義蘊亦同。 (十九左)此有二解(文)。義燈四末(二十五右)雲。論為顯此識依緣同故。有二解。一雲。依是不共依。緣是因緣依。以總聚言。不須分別種之與現種。不離識自體分。故雲依緣同。又解。以總聚言。緣第八識因緣增上。種現雖殊總不離第八。但不說等無間非所緣。故此據染說。若無漏位亦緣無間識。二雲。依所依。緣即所緣。以因緣增上俱名為依。緣即所緣。即下計第八自體及種子。如次計為我及我所師義。又前二依有勝用故。所以偏說。非謂為顯依緣因故。以且解依彼轉未解緣彼轉故。然要集雲。或可初釋唯俱有依。後釋通二。今謂。不爾。若初但一何故論雲但顯前二。故說有餘(文)。 (十九左)但總聚言(至)即是正義(文)。義蘊雲。疏總聚而言至即是正義者。此護法義。第七但緣現行第八不緣種子。若爾所依既通種現。如何緣彼不通種耶。故今解雲。不須分別。種不離識。即兼緣種故。二所依俱得名緣。 (十九左)二雲(至)此便非有(文)。義蘊雲。疏二雲至便非有者。此安惠義。許緣種子。今言緣彼。即二依俱緣。若唯緣現非種子者。即應此識唯俱有依無因緣依。既許有因緣依。而論說言依彼緣彼。故知此識緣種子也。問。護法安惠如疏已明。難陀火辨依緣不同。如何會釋。且難陀師而有二義。一雲。我雖不以第八心王心所為第七識俱有所依。第八持種。於第七識有增·上力。疏相伏記亦得名依。今許緣八故不違也。二雲。緣自所依。非我宗義。雖許依種而不緣之。如八依七。雖許緣現而非所依。如眼緣色。此亦何前釋為正。後解違頌。火辨師亦為二解。一雲。相分色等雖緣不依種。及見分為依亦緣依緣寬無違理教。二雲。相見俱以識為體。故相不離依。緣亦同。後已雖通前解為本。 (二十右)不爾(至)此理定無(文)。義演雲。疏此理定無者。道理定不顯無間滅依。何以故。以第七不依自前念識故。設計緣者。即依·緣不同。以第七不緣第八識故(文)。 (二十右)即是不緣種子等義(文)。演祕雲。疏即是不緣種子等義者。若緣種家以依緣同簡無間。訖不煩約勝。而重簡之。義明定故。由此故知非是彼義(文)。 (二十左)所依之彼(至)所識之識(文)。義演雲。疏所依之彼至所依之識者。說所緣即是彼第八也。更非異彼別有第八故。所依·所緣對能緣以得名也(文)今謂。不允。疏以頌言依彼緣彼前後次指故加細釋。所緣對能緣雲所依不爾。義演未可也。 (二十一右)大論顯揚對法等諸論(文)。瑜伽六十三(十一紙左)雲。末那名意。於一切時執我我所及我慢等。思量為性(文)顯揚第一(二左)雲。意者謂從阿賴耶識種子。所生還緣彼識。我癡我愛我。我所執我慢相應(文)對法第二(二右)雲。意者謂一切時緣阿賴耶識。思度為性。與四煩惱恆相應。謂我見我愛我慢無明(文)。 (二十一右)論有義此意(至)及相應法(文)。義燈四末(二十六紙右)雲。論釋緣彼。問。難陀師計七依本識亦緣彼相應。何名依彼緣彼。答。據執為我名依緣彼。火辨安惠並准此釋。 (二十一右)非殊勝法不可計我故(文)。義演雲。疏非殊勝法不可計我故者。以種子無緣慮勝用。不可計為我所。疏脫所字或可我字中合說。既不可計為我所耶(文)。 (二十一左)瑜伽六十三(至)皆爾(文)。演祕引三論(三論如上已引)已雲。准對法論無我我所。但可證意之所緣也。 (二十一左)即帶我所行相轉故(文)。義演雲。疏我所行相者。我所與我同緣前境。受領取像等行相。今若緣我時兼帶彼行相故。雲帶我所行相轉(文)。 (二十一左)又應我所有時斷故(文)。義蘊雲。疏人應我所有時斷故者。如見道分別種。除應無我不還果等。斷欲修惑為難亦然。 (二十二右)不可緣彼立此義也(文)。演祕雲。疏不可緣彼立此義者。彼者彼境。此義我所(文)。 (二十二左)計緣彼識見及相分(文)。義燈四末(二十六右)雲。問。火辨何故不執自體以為我見。答。見分作用故執我。自證沈隱故不執之(文)火辨所立未明其二分三分中何。雖然論雲相見俱以識為體故。准此似三分師。 (二十二左)故知我境(至)識之見分(文)。演祕雲。疏故知我境等者。我即是境。末那緣故(文)。 (二十二左)我所有屬他之用(文)。義演雲。疏我所有屬他之用者。我所即相分。相分有發識之用。故相屬見分而能發識。故雲有屬他之用(文)今謂。不穩。 (二十三右)相見二分俱一識為體(文)。演祕雲。論相見二分俱以識為體者。有義即心自體說名見分。非四分中第二見分。世親同時唯二分故(文)今謂。准上燈釋有義未盡理矣。 (二十三右)此安惠說(文)。義燈四末(二十六右)雲。安惠破火辨中。有三番問答。初約定。次變不變時後約凡夫。厭色生上不變色難。不同聖者生上變色。問。護法正義七緣八。為我自證緣見。作何行相。答。不同見分。自證思量見分時不作內外。我非我解。但實證見體。亦如邪見緣外之時見之自證緣見之時。但證見體不同邪見。問。論無一心中有斷常見。故我我所執不俱起者。何故分別行緣蘊。不分別所起處等起我我所見耶。答。二十句等雖同依色蘊等。不是同時。前後別起。故即無妨。問。斷常依惠立。二見不並生。二執一惠生。兩執不並起。答。斷常境別。二執境同(文)。 (二十三左)等流境故(文)。義演雲。疏等流境故者。內境既是外塵等流。五識亦應名緣內色。又五識緣塵。應亦名緣內。 (二十三左)等流境故(文)。演祕雲。疏五亦應然等流境故者。言等流者。相似之義。七五所緣。本質之境皆是本識相分攝故。義演雲。疏等流境者。五識所緣外五劣。是內五境之等流。等流者。是相似之義。雖內外別內是五塵故(文)。 (二十四左)於諸論中(至)及種子故(文)。義演雲。疏不簡現行及種子故者。諸論中但言第七緣藏緣。不別簡緣種子現行等(文)。 (二十五右)大論五十二攝論第二(文)。大論五十二(十五右)無性攝論第二(十二紙左十三紙左)演祕雲。論說種子實物有者。按大論五十二雲。雲何略說安立種子。謂於阿賴耶識中一切諸法邊計自性妄執習氣。是名安立種子。然此習氣是實物有。是世俗有。望彼諸法。不可定說異不異相。猶如真如。又按攝論第二雲。又若略說阿賴耶識。用異熟識一切種子為其自性。又雲。阿賴耶識是實種子。是一切種子實因緣性。准此多文種子是有。問。若實有何故瑜伽五十二雲。復次種子雲何非折諸行別有實物名為種子亦非餘處。然即諸行如是種性如是等性。如是安布名為種子。如穀夾等物所有牙。莖葉等種子於彼物中磨擣。分析求異種子。了不可得亦非餘處。然諸大種如是種性如是等生。如是安布穀麥等物能為彼緣令彼得生說名種子。又雲。是世。又攝論第二雲。非彼種子有別實物於此中住亦非不異。二論皆雲無別實物。復雲世俗。雲何定斷論說實有。答。世俗有言非定詮假。如下論釋。因果道理不即不異。為對異熟因果定異。故雲無別。又不同現心色之法緣慮質礙。雲無別實故無違也。 (二十五右)不可簡別緣此種子非彼種故(文)。義蘊雲。若許種隨五蘊攝。不可簡別唯緣識蘊種不緣餘蘊種。故是假法不隨現收。問。若爾此師種子何蘊攝。答。既是意根所得可行蘊收。惑識上假功能還隨第八攝。問。種能生現。既是因緣。如何不隨現五蘊攝質。答曰。現行能熏種。不許隨種收。種子能生現。何須隨彼攝。俱因緣故。如何假種子生實現行。答。假非因緣。非我所說。既有勝力。假亦能生。如命根等。雖是假法持色心令不斷故。 (二十五右)五十一顯揚第十七(文)。五十一(六紙左)雲。由此末那我見慢等恆共相應。乃至緣阿賴耶識以為境界。執我起慢等(文)顯揚十七(二十七紙右)雲。由此意根恆與我見我慢等。相應乃至又此意根恆緣阿賴耶識為其境界。執我乃慢高舉行相而起。 (二十五左)若言識體能生故(文)。義蘊雲。識能變色。故雲能生。 (二十六左)八十八雲(至)不依俱生(文)。八十八(二十四左)雲。又依分別薩迦耶見立二十句。不依俱生(文)明二十句見六末(十紙左)對法第一(十五紙左)我見在五我所。十五合二十句。 (二十七右)此即舉事(至)非執可然(文)。義演雲。此即舉事至非執可然者。且舉世間共成為例。長連讀自悟。意雲。斷常二見既不得一心中俱。明知第七識中亦不得起我我所執。但可相例。不通七識中即有斷常二見也。 (二十七左)論應知此意(至)似常一故(文)。演祕雲。論似常一故者。依疏所簡可為四句。一似常為一。第八心所似。似一非常。眼等轉識。似一似常。賴耶識體非似一常。轉識俱所諸種色等者。問。我猶主義。可計一常。所既不然。計多何過。如計諸蘊我一所四。此何不然。答。俱生分別有差別故。又雖俱生緣內外。何得為例。 (二十七左)但緣見分(至)心所(文)。樞要下本(二十紙右)雲。何故第七緣彼。即有四說。正義緣見分。依彼唯有現種二師。以依現為正。仍不別說四分依何。今解。依自體有勝力故。見分有作受之用。所以緣之。不離體故總名緣彼。又解。依三分總有力。故唯緣見分。唯作受故。或所緣見者。是能緣義。即依緣同三分並名見。所以論雲。恆與諸法為所依故(文)釋論雲。依楞伽等說。第七末那緣六塵境故。新羅曉公立量雲。第七意根與能依識必應同境。不共根故。如眼等五根(文)善殊依興師釋雲。五識以色根為所依根。故根識所取必同境也。意識以心法為所依。故能所依俱利其境不必同歟。次意根了諸境者。於因舉果能也。第七意根為因。意識廣緣諸境故也(文)濟恩□永超作共不定過雲。有共不定過。作法雲。為如五根不共依故與能依識同境。為如第八識。不共根故非同境(文)又先賢作相違決定雲。第七末那與能依意識非同境一類無記故。如第八識。 (二十七左)亦遮計餘識為我(文)。義演雲。亦遮計餘識為我者。以餘識非一類故不執為我。此乃汎簡。非見此中有此計也。 (二十八右)作用相顯(文)。義演雲。作用相顯者。以相分間斷不可計為我。餘三分中是作用相最顯。 (二十八右)或即一念(至)第七所計(文)。略纂十六(十七紙右)雲。護月師義。但緣為我不為所。此通言者。正法藏義也。即為我家之我者。護法義也(文)義演雲。或即一念計此至第七所計者。意雲。一念中於我見上義說我所之言。問。如前破他雲。無一心中有二惠。何故今言一念有我我所耶。答。二惠俱是執一心不得並。我所但義說。所以一念而得並。即我所但依我見上義說。而不是執。故一念俱起無失。計此即是此者。意雲。一念中計此我。即是此我所。以義說。故有雲。計此即是此者。我即是我。又是我之我者。西明雲。是我者。顯此第七計第八為我。之我者。義顯第七更不計餘唯執第八以之為我。故於一見義說二言。又解雲。是我者。義簡他我。之我者。義簡非我。理實末那相應我見無此分別(文)義蘊雲。又雲。或即一念者。謂前我即第七自指後我。即所執第八能緣所緣必同念故(文)演祕舉西明已詳曰。復助一釋。義言第七執所執我是我許我。初我第七假者。名我後我第八。即所執我之言與許我意我相似。論多處唯言有我見故者。按大論五十一雲。阿賴耶識或於一時唯與一種轉識俱轉。所謂末那。何以故。由此末那我見慢等恆共相應思量行相。若有心位。若無心位常與阿賴耶識一時俱轉。緣阿賴耶識以為境界。執我起慢思量行相。顯揚所明如疏具引。 (二十九左)善心等可(至)亦可得之(文)。義演雲。善心等可然者。善心等無執。許得三性俱起。執則不然。 (二十九左)未起對治斷其我執(至)即除四人(文)。義蘊雲。此第七識七地已前雖起無漏未斷我執名未轉依。三乘無學·不退菩薩此四人。或斷種子。或斷現行。畢竟不執。此第七識方名轉依。若約位論除四人。外唯緣藏識。阿賴耶名未永捨故。若分別解初地已上。入無漏時亦緣餘法。問。此中初言未斷我執名末名未轉依耶。八地已上去方名轉依。何故後言初地去方雲已轉依。答。初地轉依約暫轉。說未斷執故。或約第六。分別二障已永斷故。不爾此文前後自違。 (三十右)即除四人此應分別(文)。演祕雲。即除四人等者。三乘無學·不退菩薩。此四決定不緣藏識。所以除之。四外餘人有緣不緣。當須分別。分別可知。有漏無漏緣不緣故(文)義演雲。即除四人者。三乘無學及不退菩薩為四。此應分別者。即初地等菩薩雖非四人而起無漏心。亦不緣藏識故須分別。 (三十右)佛地經說(至)廣如彼說(文)。佛地論第五(七紙右)演祕雲。如論一一具明。今牒彼經略引論釋。經復次妙生平等性智者。由十種相圓滿成就。論應知即是十地修果。一一地中略說。各證一平等性。修習圓滿。成就佛地。經證得諸相增上喜愛平等法性。論謂諸大士相及諸隨好相差別故皆名為相。如是諸相遠離遍計所執自性。說名平等。增上者。謂富貴自在色等諸蘊各別。皆非富貴自在和合。亦非富貴自在。離計所執說名平等。喜愛者。由邊計力。於順彼法發生觀喜。於違彼法發生愛感。邊計所執諸法無故。於計所執喜愛亦無。說名平等。達解如是所說諸相增上喜愛平等法性。故名證得。初地菩薩最初證得。後後地中漸漸方便修合增長。最後他地圓滿成就。經證得一切領受緣起平等法性。論緣起有二。謂內及外。內緣起者。謂無明等十二有支。外緣起者。謂種牙等一切外物。此二緣起一切皆由因有故果有。因生故果生。無作用義。空無我義。無補特伽羅義。是緣起義。如是等義緣起自相。是所領受故名領受。緣起等義離計所執。說名平等。達解如是所說一切領受緣起平等法性。故名證得。經得遠離異相非相平等法性。論色等諸法變壞等相不相似故名為異相。遠離如是各別異相。即是共相。如是共相以何為相。非相為相。如契經言。一切法性唯有一相。所謂非相。非相即是平等法性。達解如是計所執法畢竟永無平等法性。故名證得。經弘濟大慈平等法性。論慈有三種。謂有情法及無緣慈。由此三種平等救濟一切有情。不同凡夫及二乘故。故名大慈。救度一切。長時積取福惠成滿故。故名弘濟。如是所說弘濟大慈遍一切處。無差別轉故名平等。弘濟大慈平等法性為所緣。故就境說名平等法性。經無待大悲平等法性論聲聞等。非不能拔濟一切有情。小分行相暫時而轉。如來大悲普能拔濟一切有情。通緣三界。遍滿行相恆時而轉。無所觀待。恆救不捨。隨其所應拔濟三界所苦有有情。無待大悲無差別轉。故名平等。此即法性。或緣平等法性為境。經隨諸眾生所樂示現平等法性。論隨諸有情樂見如來色身差別。如來示現如是色身。如是示現一切如來形相平等。如是平等即是法性。是故說名平等法性。經一切眾生敬受所說平等法性。論若有如是種類語業。能令有情善根成就聞生歡喜得淨信樂。如來便現如是語業。令彼得聞。如來所出一切語言稱機宜故。諸人天等皆違逆。故名敬受。雖有眾生不順佛語。此是化作。或當有益。後必信受。就總為語。故言一切敬受所說。如是語言由前道理諸佛同現。故名平等。如是名平等即名法性經世間寂靜皆同一味平等法性。論有漏五蘊說名世間。唸唸對治二種壞故釋。一有為故唸唸壞。二有漏故對治壞。唯苦集二具斯二壞。論即彼息滅名為寂靜。釋彼苦集二。論由此於此而寂靜故。即是聖道及以涅槃。依他起性世間寂靜同歸真如圓成實性。故名一味。此即名為平平等法性。經世間諸法苦樂一味平等法性。論世間諸法略有八種(義蘊雲。世間諸法略有八種。一利得可愛事故。二衰失可愛事故。三毀不現前誹撥故。四譽不現前讚義故。五稱現前讚義故。六機現誹撥故。七苦通惱身心故。八樂遍悅身心故。如是八種。四違名苦。四順名樂)謂利衰等。如是八種總有二品。四違名苦。四順名樂。生欣慼故。聖者居中恆常一味。得利不高。過衰不下。如是乃至樂而無愛。苦而無恚。由彼遠離遍計所執世間八法。於一切處皆同一味。即此說名平等法性。經修殖無量功德究竟平等法性。論功德即是菩提分法等諸功德。熏修長養。成就解脫。說名修殖。平等性智雖無分別。由佛菩薩智增上力。如如意珠。令異身中功德生長成就解脫。言究竟者。能得三乘般涅槃故。如是智名平等法性。遠離遍計所執性故(文)義蘊大同。 (三十左)即知十地(至)身之影像(文)。義演雲。論知諸有情至佛影像故者。西明雲。此引大莊嚴論。證平等性智通緣一切。知十地菩薩根性差別。為現他受用身佛之影像。故十種平等性智入初地時即能證得。後後地地修學至佛地時方得圓滿。問。能現佛影像為初地即能。至佛地方得。答。有二說。一雲。平等性智初地即能。諸菩薩現佛影像且如十迴向位中菩薩。尚能八相成道。況初地菩薩獲百法明門十種平等。而豈不解現佛影像。二雲。十種平等雖初地得。要至佛地方得圓滿。然後乃為十地菩薩現他受用身。如下第十四智成三身。平等智能現報身。為十地菩薩而說法也。其妙觀察智亦有十因。廣如理趣分疏。撿敘。 (三十一右)此中亦如(至)隱故局故(文)。義蘊雲。疏此中亦如第六緣七隱故局故者。小乘不知故名為隱。唯一識故。不同意故。名為局。問。此雖隱局與八相例何不引以為證。答。第七依於八行相難知。不可更以隱局為證。故舉共許明顯之法以為喻也。 (三十一左)第七末那(至)為自性故(文)。義燈四末(二十六紙左)雲。思量為性相。問。既恆思量所執我相。與我見何別。具作我解故。復何不名我見。答。我見推求並作我解。此作我解而不推求。故不名我見。問。何以得知心作我解。答。准心所知。既雲我愛我慢等。當爾彼愛等若不作我解。貪愛於何又亦不應名我愛等。由此准知。心王亦作我解。若爾心王應取別相。答。不爾。即此我境是總相故。領納屬於順益已相。而貪愛等方為別相。論說唯言故。問。我無我等是其差別。何名總相。答。准諸法自性差別。名非總相可爾。今心王所取總相。心所所取別相。與彼有別。於彼自性差別之上各有總相故。不爾王所境應差別。故知我者即是境之總相。於我之上可意不可意等方是別相。又有解雲。心王亦取別相。辨中邊論雲。心王亦能取總別相。心王亦能取總別相。今撿彼論第一雲。唯能了境總相名心。亦了差別名為受等。准此心王不取別相。此論第五亦識能了別事之總相。不言了別事之別相。問。心王既作我解。即是我執。雲何第八卷護法正義。雲執我法者必是惠故。不說所餘。答。心雖作我相而不執之。執者是惠故。又釋雲。彼據勝說及根本說。此據相從必由於惠方能起執。非於此聚而無有惠可起執著故。言必是惠故。不障相應亦有二執。問。貪等皆有執。疑有執不。答。執必見俱疑非見並。又執必決。疑不決。故疑不是執。問。如思相應業之眷屬亦立業名。與見相應見之眷屬。何不名見。答。業是造作義。俱能造作未來果故及所造事業。故俱名業。見者推求。相應非推求。故不名見。又釋剋性即非。相從亦見。如似智慧相從俱名智慧故。問。執我是慧能。同聚俱執我。推求是慧用。相應亦推求。答。推求是見。餘法不推求。執者堅取義。同聚俱執我。問。既恆審思量。與思何別。答。通別有異。此但思我。彼思一切。 (三十二右)其實思量但是行相(文)。演祕雲。其實但是行相。識自體分實非思量。今舉見分思量行相顯彼自體分實非思量今舉見分思量行相。顯彼自體問。雲何顯耶。答。是思量體名為思量。舉末顯本。如花果樹(文)義蘊雲。疏其實思量但是行相者。思量我無我境。唯見分故與了別同。疏其體即是識蘊攝者。即顯不是心所中思也。彼體即是行蘊攝故。 (三十二右)其體即是識蘊攝故(文)。演祕雲。其體即是識蘊攝故者。問。豈彼行相非識蘊耶。答。雖亦識蘊遮彼外難而有此言。為外難雲。行相思量與思何別。故今答雲。行相體者。既是識蘊。相亦同之。思即行蘊故不相例。 (三十二右)論由斯兼釋(並)名末那故(文)。演祕雲。論由斯兼釋所立別名者。心意識三皆有通別。若緣慮名心。依止名意。了別名識。此即通名。八識皆有此三名。故若積集名心。思量為意。了粗名識。乃是別名。如次別屬第八七六。問。心行相者。而是阿賴耶。答。緣慮是也。問。何故意以別相為行。心通行耶。答。有義雖標總稱。即是別名。如十一色。色得名故。詳曰。此不為例。色無餘名。不同香等。故取總名以標別稱。心有別號。何得例同。故今解雲。行相何要取別相耶。取總何失。前解第八。了別為行亦取總。故不須例。隨應說故。 (三十二右)由能審思(至)名末那故(文)。義蘊雲。疏能審思量各自所取者。自證見分境各別故。或漏無漏位所緣異故。 (三十二右)各自所取名末那故(文)。義演雲。各自所取者。第七能審量故。喚第七名為末那。有雲。心意識三各各自取所緣。第七別名末那。 (三十二右)六十三問(文)。六十三(十二紙左)此文問答亦見此卷末(八十三紙右)演祕雲。按瑜伽論六十三雲。問。若彼末那於一切時思量為性。相續而轉。如世尊說。出世末那雲何建立。名假施設。不必如義。又對治彼遠離顛倒。正思量故。釋此中難意。若意若四惑俱恆思量者。即出世位而無四惑。復不思量何名末那。初答意雲。夫立名者但假施設。未必稱義故。出世意雖不思量亦得名意。與疏稍別(文)今謂。論名末那。然是假名不稱義。故疏言不名。故言稍別。今按。不名之。不恐亦字形誤。若為亦字與論全同。 (三十三右)後解煩惱字(文)。義演雲。後解煩惱二字者。撿疏合有三字。一者並。二者煩。三者惱。合有三也(文)今謂。義演就錯本釋。故致斯誤。 (三十三右)相應五義(至)第三卷說(文)。疏三末(二十二左)雲。此中邊義各有所簡。時簡前後。依簡別識。行簡依同其境各別。緣簡別見。事簡體多。雖具上義若事不等不名相應。如五與意唯依事簡。或但四義唯除行相。以各別故一一應思。非無所以。上來已解相應門訖(文)今謂。論文唯舉四義除行相故。或雲邊行五心所相應義者非也。 (三十三左)此初五字(至)非一法故(文)。義演雲。此初五字至非一法故者。五字即頌中四煩惱常俱五字也。故今長行先解俱字。次乃解四字。即煩惱非一名為四也。如下雲是名四種是也。義蘊亦同。 (三十四右)倨者倚恃(至)傲者傲憚(文)。本論註上居御返正作倨字。下五到反。踞傲者慢貌。見唐韻。 (三十四右)瑜伽第十(至)顯揚第一(文)。第十(六紙右)明十二緣起中。緣起經(二紙右)對法第一(十三右)第四(九紙右)顯揚第一(六紙右)。 (三十四右)亦如後卷(文)。第六卷釋。義燈四末(二十九右)雲。問。言四惑俱。我癡我見如論自辨。愛有四種。慢七九種。是何愛慢。答。是總愛以緣我故。非餘行相。七慢之中是我慢攝。我慢恆起。非九慢類。 (三十四右)第十喻伽(至)五十八等(文)。第十(三紙右)對法第一(十三紙右)第六(十四)顯揚第一(六紙右)大論五十五(九左)五十八(二紙左)。 (三十四左)意遮薩婆多(至)各自力起(文)。俱捨。瑜伽五十五(七紙右)雲。問。何煩惱與何煩惱相應。答。無明與一切疑都無所有。貪瞋互相無比。或與慢見。謂染愛時。或高舉。或推求。如染愛憎恚亦爾。慢之與見。或更相應。謂高舉時復邪推搆。 (三十四左)此中論字謂淪沒(文)。現行論本。淪作輪字。二字音通。 (三十五右)瑜伽五十八對法等(文)。五十五(九左)煩惱差別有十五門。第三見斷煩惱。第四修斷煩惱。五十八(第二紙)廣明十煩惱俱生分別見斷修斷等。對法第四(七左)雲。雲何見所斷。謂分別所起染污見。 (三十六右)對法第四(至)修道斷故(文)。雲何修所斷。幾是修所斷。為何義故觀修所斷耶。謂得見道後見所斷相違。諸有漏法。是修所斷義。見所斷相違者。謂除分別所起染污見等餘有漏法。 (三十六左)又前二見(至)非此相違(文)。義演雲。又前二見通緣內外者。意雲。答前問也。前問雲。何故我見不與我所見邊見互相續生耶。答。二義。一雲。此識相應我見一類無間。所以不容起我所見等。即指次前恆內執等文。二雲。又我所見及邊見通緣內外。此相應見恆緣於內。故不互起。問。第七既不許有我所見及邊見等。如何言二見內外有答。說前第六識中我所見等。問。本意但問第七識我見。如何將第六識中我所見等答有。答。觀其本意問雲何故我見不與我所邊見互相續生。所以得將第六識中我所見等答也。問。我所見與邊見何別。答。行相不同。故二見有別。我所見如執五蘊。有二十句。中間五蘊為顯有。五句是我。餘十五句是我所。緣此起見名我我所見。如計色是我我有諸受。受屬於我我有受中。餘蘊准知。邊見者。隨此執有斷常等解即名邊見。故二見有別。義蘊雲。疏又前二見通緣內外者。二謂我所邊見也。問。邊見既唯於內身執常斷。如何此說通緣外耶。答。執他梵王身等為斷常者。是外故亦邊見攝。 (三十六左)對法等雲疑都無所有(文)。義演雲。都無所有者。意說。第七識中都無有疑。其執我者。皆愛著故。故無有嗔也(文)今謂。此釋不允。對法第六(十五右)雲。又貪不與上相應者。由惠於境不決定必無染著故。餘得相應者。與餘慢等不相違故(文)瑜伽五十五(七紙右)雲。問。何煩惱與何煩惱相應。答。無明與一切疑都無所有。貪瞋互相無此。 (三十六左)無明等中(至)如下說(文)。第五卷。 (三十六右)四種愛以為集諦(文)如別章(文)。演祕雲。說四種愛至七慢分別者。相攝如燈。具明四愛如法華攝釋第三第四(文)義燈四末(二十九紙右)雲。問。言四惑俱我癡我見如論自辨。愛有四種。慢七九種。是何愛慢。答。是總愛。以緣我故非餘行相。七慢之中是我慢攝。我慢恆起。非九慢類(文)義演雲。四種愛以為集諦。此何愛攝者。言四愛。一者愛。二者後有愛。三者喜貪俱行愛。四彼彼欣樂愛。雖皆集諦。此愛即便第一愛也。撿攝釋敘(文)四種愛者。瑜伽五十五(十三紙右)雲。問。何故於集諦為四行觀。答。由有四種愛故此四種愛當知。由常樂淨我愛差別故建立差別。初愛為緣建立後有愛。第二第三愛為緣建立貪喜俱行愛及彼彼希樂愛。最後愛為緣建立獨愛。當知此愛隨遂自體。又愛雲何。謂於自體親□藏護。後有愛雲何。謂求當來自體差別喜貪俱行愛雲何。謂於現前或於已得可愛色聲香味觸法起貪著愛。彼彼希望愛雲何。謂於所餘可愛色等起希求愛(文)貪愛為集。瑜伽五十八(十八右)七慢如雜集六(十六左)。 (三十七右)對法第六五十八等(文)。對法第六(十五右)雲。相應者。謂貪不與瞋相應。如瞋疑亦爾。餘皆得相應。何故貪不與瞋相應。一向相應法必不俱轉故。又貪不與疑相應者。由惠於境不決定。必無染著故。餘得相應者。與餘慢等不相違故。如貪瞋亦爾。謂瞋不與貪慢見相應。若於此事起憎恚。即不於此生於高舉及能推求與餘相應。如理應知。慢不與瞋疑相應(文)五十五(七紙右)雲。問。何煩惱與何煩惱相應。答。無明與一切疑都無所有。貪瞋互相無此。或與慢見。謂染愛時。或高舉。或推求。如染愛憎恚亦爾。慢之與見或更相應。謂高舉時。復邪推搆(文)如演祕辨。上下疏文八五字誤。 (三十七右)論瑜伽論(至)寧不相違(文)。演祕雲。論瑜伽論至寧不相違者。按五十八雲。貪染令心卑下。憍慢令心高舉。是故貪慢更互相違。撿兩本論皆五十八。疏雲五十五。撿文者誤。論分別俱生至義乖返者。按五十五貪嗔互相無此。惑與慢見。謂染愛時。或高舉。或推求。慢之與見。或更相應。謂高舉時復邪推搆。撿兩本論並五十五。疏雲五十八亦恐撿錯。又按對法第六雲。謂貪不與瞋相應。如瞋疑亦爾。餘皆相應。故知貪與見慢相應。又雲。見慢皆不得與瞋疑相應。不障見慢自相應也。 (三十七左)又未必唯見斷等(文)。義蘊雲。疏又未必唯見斷即修道中強分別者。如禽鬼亦有猛利貪慢。雖是俱生亦名分別。 (三十九左)瑜伽五十五(至)瑜伽第三(文)。五十五(二紙右)第三(四左)問。如是諸心所。幾依一切處心主。一切地一切時一切耶。答。五謂作意等思為後邊。 (三十九左)此則一解(至)次第二解(文)。義燈四末(二十九紙左)雲。論及餘觸等俱有二師釋。初師二解。一四惑餘一無覆性。餘若爾後言有覆性攝。豈不重耶。答。此師解餘。有其二義。一遮。二表。今取遮義。五遍行法前與八俱。亦與七俱。恐同於前。是無覆性。故餘言遮。後言有覆攝者。是其表義。故無有過。 (四十右)又及者等義(文)。二十唯識述記下(十九紙右)雲。西域言遮。此翻為及。或翻為等。若作及義於六釋中顯相違釋(文)又如六本下(二十九紙左)。 (四十一右)若憶過未(至)未合即欲(文)。義演雲。若憶未至未合名欲者。此辨欲與念差別也。若憶過未法時已合者。是緣過去念緣過去故。追憶往事恆明記故。若未合者。即是欲故以希望為性。於未遂事起欲故。意說。已合名念。未合名欲。 (四十一右)五十五(至)有欲生故(文)。五十五(二紙左)雲。欲雲何。謂於彼彼境界隨趣希樂。又(三紙右)雲。欲為何業。謂發生勒勵為業(文)五十八(十七紙右)廣明染欲。未考疏所引文。雜集論一(十一紙右)雲。欲者。於所樂事彼彼引發所作希望為體(文)義蘊雲。疏五十五說於所愛事有欲生者。問。第七愛我。應有欲耶。答。若先未合而希愛者方名有欲。七雖愛八先已合故。故非有欲。 (四十一右)若爾諸佛(至)故不相違(文)。義燈四末(二十九紙左)雲。簡別境五中。問。此師第七何無慾耶。答。緣未遂境可有欲生。此識緣我恆遂無慾。難。七緣境恆遂不希未遂。無慾俱。佛果所緣恆現前無彼未合。欲不起。答。佛果悲願度眾生。境界雖現欲無減。因中我法恆現取。無願不希。非欲並。又釋如疏。餘四准此。 (四十一右)文與前別(至)所簡乃同(文)。演祕雲。文與前別者。與前第三所明文別(文)疏所簡乃同者。同彼簡去別境及善·隨惑·不定。 (四十一左)五十五說(至)勝解生故(文)。五十五(三紙右)雲。勝解為何業。謂於所緣功德過失或俱相違。印持為業(文)雜集一(十一右)念者。於串習事令心明記不忘為體。不散亂為業。串習事者。謂先所受。 (四十一左)論定唯繫心(至)故無有定(文)。演祕雲。論定唯繫心至剎那別緣者。問。若據有為定境不一。依相續說。八非間斷。如何說七剎那別緣。七繫於八而有。似一常故。答。定有專註一境之相。境對稱一。第七不爾。據境有為。故雲別緣。而非第七作別緣解。而似一常依相續說。若爾本智相應無定。無一相故。答。一解雖無有深專義。有定無失。諸師上下或雲別緣。或說緣一。准此應悉。 (四十二右)不作別緣前後念解亦非常(文)。義蘊雲。下之一句釋妨難也。若緣一法不作別緣前後念解。即名定者如執虛空我等。應必有定。故雲亦非常解方名為定。執虛空等作常解。故亦非定也。 (四十二右)五十五說(至)其定方生(文)。五十五(二右)雲。心一境雲何。謂於彼彼境界隨順趣向。為審慮。依心一境性。又(三紙右)雲。三摩地為何業。謂智所依為業(文)雜集一(十一右)雲。三摩地者。於所觀事令心專一為體。智所依止為業。令心專一者。於一境界令心不散故。智所依者。心處靜定知如實故。 (四十二右)因定類生(文)。義演雲。因定類生者。佛果中定者。因定之流類。由因所修果方起故。問。佛八識總有定不。答。八識皆有。如來四威儀中恆有定故。世尊無有不定心故。 (四十二右)令能緣其必有定(文)。義蘊雲。此中合字應為令字。佛果之識。設令能緣任運之境亦必有定因定類故。問。此中論雲。此識任運剎那別緣。次上即雲。此識無始恆緣定事。次下復雲。前後一類分位無別。文·勢既不違。何乃乖角如斯。答。前約所緣境定。下約能緣行相。分位不殊。此據能緣所緣剎那生。新新別起故無有定。不相違也。問。若以能緣剎那滅故無定者。即除無分別智。餘後得智等皆應無定。答。彼即專住深取。乃任運散緣生滅。雖同定散則異。 (四十二左)五十五說(至)餘別有性(文)。五十五(七左)雲。問。是諸煩惱。幾世俗有。幾實物有。答。見世俗有。是慧分故。餘實物有。別有心所性。 (四十二左)有慧之境定不定故(文)。義演雲。有慧之境有定不定者。意說。有慧之境有定。有無定者。故此識俱無有定。今但約定說。不約境說。以第七境常定有故。 (四十三右)煩惱分位(至)不得並生(文)。義燈四末(三十紙右)雲。問。此師何故七非隨俱。答。此師意說。二十隨惑雜集論說皆假有故。依根本惑分位立之。此識俱惑恆無間斷。無分位故不得並。又五十八雲。諸隨煩惱皆是煩惱品類。若爾何故抉擇五十五雲。無慚·無愧·不信·懈怠。是實物有。放逸是假有。餘者論說是世俗有耶。答。此師意說。假者有二。一相待假。二分位假。前無實體。分位假者。而是有體。雲實有者。據分位說。雲世俗者。通於假實以相待分位俱名為假。問。實有假有理可易知。世俗有言應須分別。唯識論等說沈掉等。是別有體。如何大論雲世俗有。答。言世俗有者。非謂假有。不同放逸定是假故。不同無慚等四依勝道理別有體用。不名實有。此沈掉等皆他等流。別有體性。義非勝顯。不名勝義有。非體假無名世俗有。 (四十三右)如所造觸(文)。義演雲。所造觸者。謂所造澀滑等觸。然是能造分位差別。則是地大增故名澀。水大增故名滑。其觸於能造分位上立。無慚等亦爾。雖分位立而觸許是有體名有體假。雖所造觸體非是實色。今此意取轉變分位。稍須似實名有體假。 (四十三右)非如長等諸形色等(文)。義演雲。非如長等諸形色等者。意說。不同長等相形名假是無體假是也。 (四十三右)雖說有體(至)根本復起(文)。義演雲。雖說有體至隨根本後起者。此指前無慚等。 (四十三右)自不能(至)根本後起者。義演雲。疏自不能與他根本俱隨根本後起者。謂無漸等雖說實有體即根本故。不更與根本惑俱亦可隨他根本後起。約分位也。 (四十三左)又且如瞋(至)名瞋(文)。義演雲。又且如嗔輕微者名嗔等者。據實嗔重忿輕。然謂忿起之時行相顯故。故雲嗔輕。意說。忿等無體假。猶如長等也(文)義蘊雲。疏又且如瞋至餘名忿等如長短者。此中但取瞋等輕重相對。猶如長等。意說。輕重不得俱生。如長短相待名假。不爾即應瞋忿俱假。許得並生長等故。 (四十三左)即於彼假(文)。義演雲。即於彼假者。意說。說長短是彼色上假。忿等是彼嗔等上假故。彼者即實法。即於彼實上而立假故。實外無體。 (四十三左)故對法雲忿等皆假(文)。對法第一(十六右)雲。忿者依止現前不饒益相。顯之一分心怒為體。執杖憤發所依為業。當知忿等是假建立。離瞋等外無別性故。 (四十三左)言餘染心說俱義者(文)。義演雲。餘染心說俱義者。此師會雲。言染心中與忿等俱者。據第六識說(文)義演雲。疏言餘染心說俱義者。謂對法五隨。瑜伽或六或十。言遍染者。約前六識說也。唯此師既不許。隨或與根本俱起。即是約六識有分位故。通不善有覆故。此隨或言遍染也。非遍第七。 (四十三左)三文別者(文)。義演雲。三文別者。會以下三師所說文也。即第一說五隨邊染心。第二說六隨邊染心。第二說十隨邊染心。下言及論三文者。即指此文。然約別義者。即如論中所立及釋文是。 (四十四右)外眾緣力(文)。義演雲。外眾緣力者。其睡要藉內外二緣。內即惛沈。外即病等。既有時暫起明。是間斷(文)今謂。此釋有餘具如對法論並抄中說。 (四十四右)如對法論第一末說(文)。對法第一(十九紙右)雲。睡眠者。依睡因緣。是愚癡分心略為體。或善或不善。或無記。或時或非時。或應爾或不應爾。越失所作依止為業。睡因緣者。謂羸瘦。疲倦·身份沈重·思惟闇相捨諸所作·曾數此時。串習睡眠。或他咒術神力所引。或因動扇涼風吹等。愚癡分言為別於定。又善等言為顯此睡非定癡分。時者謂夜中分。非時者謂所餘分。應爾者。謂所許時設。復非時或因病患。或為調適。不應爾者。謂所餘分。越失所作依止為業者。謂依隨煩惱性睡眠說(文)對法鈔二末(二十三紙左)雲。論睡因緣者。至串習睡眠。述曰。釋體中文顯睡因。因義略有五因。一羸疲。二疲倦。行役所生。三身份沈重。疾病所致。或性惛沈。四思惟闇相。捨諸所作。寂靜閑悶無禪樂欲。王曾數此時。串習睡眠。論或他咒術至涼風吹等。述曰。此釋睡緣(文)略有三。一咒術所引。二神力所引。三涼風所引。等言顯示濫處所引鬼等所引。論愚癡分言為別於定。述曰。雖愚癡分唯染非餘。顯善等睡尚常皆性暗昧。故別於定。定行雖略明證法故。或依纏蓋說癡分言。不爾善等應有癡俱。釋師且依別定為論。論又至非定癡分。述曰。釋業中文初通三性。前言癡分。恐言唯染故說善等。論時者至餘分。述曰。此第二位。夜分中分應睡眠時。或是夜中分應睡眠分。初後夜等名為非時。論應爾者至謂所餘分。述曰。此第三位。所許時者。佛開許時設。護非佛所開許時為病為調皆名應爾。應作睡故。不應翻此。論越失所作至性睡眠說。述曰。此第四位。多樂眠者所作事業並皆越失。此依隨惑染眠說。非善等睡。由聞思等所引睡眠不越失故。顯此作業非遍一切。義蘊雲。疏如對法論第一未說。即是間斷非相續義者。彼說。睡眠間斷故非七。俱惡作維亦間斷。彼約追悔先業故不以間斷之。此言第七識所藉緣少者。意說。由少緣相續不斷。故無眠也。 (四十四右)惡作雖亦然(文)。義演雲。惡作雖亦然者。此釋伏難。難雲。惡作與睡眠既一種。由內外緣生。及有間斷。此二句何別。答。據七並不相應。約餘別義則行相有別。別義者。謂追悔苦業等。如論可知。意雲。今據相顯。且簡睡眠。若待通內外二緣。此中簡亦得。 (四十四右)一類無殆(至)內緣而起(文)。義演雲。一類無始簡別不假內緣而起者。此者第七。不假身心沈重惛昧內外。非不假與身俱等內因也。故一類無始之義以簡別內緣。內執之言以簡外緣。二緣俱無故。雲所藉緣少。 (四十四左)且如惛沈等(至)七八應無(文)。義演雲。且如惛沈等至七八應無者。此則後師難前師。即此文中有二難。意先顯違教難。後顯違理難。若不許五遍染心者。應非染心。便違聖教。論有誠說邊染心故。言遂言說彼六識邊等。顯違理難。即牒彼計下由自理。汝遂言五邊染心。但說遍六識者。牒彼計也。聖說邊行通諸識有。應七八無。下有問答。 (四十五右)若爾五染(至)五亦無(文)。義演雲。若爾五染言邊染至應知五亦無者。後師難雲。言五邊於染。唯許六皆有。第七即雲無者亦應言。六識起根本唯意獨許有。五識中應無(文)今謂。義演雲。唯意計有五識應無者。與疏不同。疏意通前六識。又五者指惛沈等五。非謂五識。 (四十五右)汝言遍六染心等(文)。義演雲。汝言邊六染心等者。意難雲。汝言通六染。未審邊何位地說之為邊。即牒前理無則是前隨惑之義。不邊第七。若據此難後師為勝。 (四十五右)只如(至)七識中無(文)。義演雲。只如疏七識中無者。前師救雲。若言五邊染心無此不成染者。且如下六邊染文中。即無五隨中惛沈等何防。論言五邊染而七識中無(文)。義蘊雲。此師意雲。瑜伽說六隨言邊染。即除五中惛沈掉舉二亦得言邊。我今爾。集論雖說五邊染心。即除第七及六識根本惑。外邊餘隨惑等亦名為邊染。於理何失。 (四十五右)即是六識中除根本(文)。義演雲。即是六識中除根本者。此師隨惑不與根本俱起。即除起根本。外餘染心時皆與五隨同起。所以五亦邊染心。約此道理雲無此五不成染。不道邊根本染心雲邊染心也。若據此理前解為勝。即無隨惑家。 (四十五左)若言餘字(至)明自體(文)。義演雲。前師救雲。頌中餘字簡異前。性唯在五數。復言有覆者。即明第七識之自體。故餘字外更說有覆意各別也。 (四十六右)第一因釋諸論相違(文)。義演雲。第一因釋諸論相違者。由第一師意釋諸論違。逐後有諸諍也。 (四十六右)初汎出邊染隨(文)。對法抄二末(二十二紙右)以二十門分別隨惑。於中第五明自類俱起。立四種邊染義。謂五六八十其中取八邊染。以為正義。 (四十六左)對法第六(至)恆共相應(文)。第六(十五左)雲。惛沈·掉舉·不信·懈怠·放逸。於一切染污品中恆共相應。若離無堪任性等染污性成無是處故(文)今論但加於字。餘則全同。 (四十六左)集論第三卷文(文)。第三(八紙右)。 (四十六左)對法一雲(至)性不成故(文)。雜集論一(十七紙左)雲。惛沈者。謂愚癡分。心無堪任為體。障毘缽捨那為業。掉舉者。謂貪慾分。隨念淨相心。不寂靜為體。障奢摩他為業。隨念淨相者。謂追憶往昔隨順貪慾戲笑等。故心不寂靜。不信者。謂愚癡分。於諸善法心不忍可。心不清淨。心不希望為體。懈怠所依為業。懈怠所依者。由不信故無有方便加行樂欲。懈怠者。謂愚癡分。依著睡眠倚臥為樂。心不策勵為體。障修方便善品為業。放逸者。依止懈怠及貪瞋癡。不修善法。於有漏法心不防護為體。增惡損善所依為業(文)抄二末(十三紙左至十五紙右)具釋應知。 (四十七左)問如定變化(至)通三性法(文)。演祕雲。問。如定變化障者。依定得通能起變化。由彼硬澀無堪任性能障於彼變化等事。變化之障。依主得名(文)義演雲。如定變化障至有惛沈耶者。意雲。即硬澀是無堪任性。能為定障。復是變化障。變化者。即神通也。然此無堪任性。能為定障。非唯是染污諸論不調柔性即三性心中皆有此性。今既善心有無堪任性。豈善心中有惛沈耶。謂惛沈以無堪任為性故。故為此難。 (四十七左)由第七有故餘成無堪任(文)。義蘊雲。疏由第七有故餘成無堪任性者。問。如有漏定得輕安時。即無煩澀。豈可第七無惛沈耶。若無惛沈應非邊染。若許有者。應無調暢性相違故。答。由定力故。令第七中惛沈微劣。故無煩澀。得有輕安說。無堪任通三性者。不言在定亦無過失。又有漏定雖有輕安。若望勝定仍名煩澀。即由第七堪任故。若純無漏即無此事。 (四十七左)如有漏善等(文)義演雲。如有漏善等者。意說。由惛沈與七識俱。遂令善心成無堪任。非是自善心有惛沈也。成無堪任者。如第七有我執等令前六識所起施等不能七相等是。 (四十八右)五十五說(文)。五十五(十一右)雲。掉舉是貪分。故皆世俗有。 (四十八右)或文外意(文)。演祕雲。或文外意者。瑜伽文外。彼論不言世俗有者有實體故。 (四十八右)此中所辨(至)或文外意(文)。義蘊雲。疏此中所辨實有體等或文外意者。本意欲明邊染心義。今論有體無體。故雲文外意也。或此掉舉諸論皆說會外。今雲有別體者。即諸論文外意也(已上)今謂。後解順疏。演祕不允。 (四十八左)為會此文(至)邊染心舉如何等(文)。義演雲。此生起意。掉舉與悔及眠有四種同。一邊同。二增同。三分同。四有體。初邊同者。悔眠邊三性心。掉舉邊染。悔眠癡位增。掉舉貪位增。悔眠癡分。掉舉貪分。悔眠有體。以四不定中唯言尋伺假故。掉舉亦是有體。以有四同欲舉類例。寄問而起。言為會此文等者。即指上文。 (四十八右)若眠悔無體是愚癡分(文)。義演雲。此通伏難。難意雲。悔眠無體許癡分。故何得舉例。今質言。若言癡分則善等心中此悔眠法應無俱起。 (四十八左)不爾愚癡應通善心有(文)。義演雲。言不爾者。若言善等有悔眠法。則悔眠是癡分故。癡通善心中。有成大過失。 (四十八左)五十五雲(文)。五十五(十一紙右)雲。睡眠惡作是癡分。故皆世俗有。 (四十八左)對法論言遍三性(文)。對法第一(十九右)睡眠惡作並言。或善或不善。或無記。或時或非時。或應爾。或不應爾(文)瑜伽五十八(七右)雲。尋·伺·惡作·睡眠。此四隨煩惱通善不善無記心起。 (四十九右)但言尋伺假(至)何義不同(文)。義演雲。何義不同者。以掉舉例同悔眠令別有體也。有何義不同悔等。而令無別體耶。四中但言尋伺是假故。悔眠實有不言假故。應悔眠有實體。今例如悔眠有體掉舉又有體。例同故。掉舉既雖別有體。貪位增故應說貪分。例同故。以悔眠雖有體癡分故。 瑜伽五十五(文)。五十五(十左)雲。不信·懈怠·放逸·忘念·散亂·惡慧·與一切染污心相應。 (四十九右)五十八說(文)。五十八(六紙左)雲。隨煩惱放逸·掉舉與惛沈·不信·懈怠·邪欲·邪勝解·邪念·散亂·不正知·此十隨煩惱通一切染污心起。通一切處三界所繫。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二十一終_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二十二(五本之二) (四十九右)依二十種(至)彼少分故(文)。瑜伽五十八(六紙左)雲。雲何名隨煩惱。略由四相差別建立。一通一切不善心起。二通一切染污心起。三於各別不善心起。四善不善無記心起。非一切處非一切時。謂無慚無愧名通一切不善心起隨煩惱。放逸·掉舉·惛沈·不信·懈怠·邪欲·邪勝解·邪念·散亂·不正知。此十隨煩惱。通一切染污心起。通一切處三界所繫。忿·恨·覆·惱·嫉·慳·誑·諂·害。此十隨煩惱。各別不善心起。若一生時必無第二。如是十種皆欲界繫。除誑諂憍。由誑及諂至初靜慮。憍通三界。此併前二。若在上地唯無記性。尋·伺·惡作·睡眠。此四隨煩惱通善不善無記心起。非一切處非一切時。若有極久尋求伺察。便令身疲念失心亦勞損。是故尋·伺名隨煩惱。此二乃至初靜慮地。惡作·睡眠唯在欲界。又有定地諸隨煩惱。謂尋·伺·誑·諂·惛沈·掉舉·憍·放逸·懈怠等。初靜慮地有初四種。餘通一切地。若雜事中世尊所說諸隨煩惱。廣說乃至愁歎憂苦隨擾惱等。及攝事分廣所分別。如是一切諸隨煩惱。皆是此中四相差別。隨其所應相攝應知(文)義演雲。不取別境等者。邪欲·邪勝解。是別境染分。此間不取。然妄念等三。雖通癡分及別境染分。然今但取是癡分者。若據二十隨煩惱說。即不取邪欲與邪勝解及妄念等三。遍取是別境染分者。問。何故說六邊染則不取別境染分。說十邊染乃取通別境染分耶。答。下說十邊染心。家廣明所以。 (四十九左)今言二十至二俱相顯(文)。義演雲。今言二十者至二俱相顯者。約此疏說六邊中有五義簡。第一簡不定四。第二簡根本。第三簡忿等。第四簡無慚。第五簡惛沈等。若依論但有三簡。 (四十九左)瑜伽此四說名隨煩惱(文)。五十八(十紙右)之文。如上引。   (四十九左)解通粗細(文)。義演雲。解通粗細者。意說。染心行相有粗細也。粗者行相猛利。猛利心中起煩惱故。細者行相沈審。審心中起煩惱故。故此六法通二種行相。故邊染心。 (四十九左)簡惛沈掉舉二法(文)。義演雲。簡增惛沈掉舉二法者。意說。不信等六法。通障定慧。行相增勝。惛沈掉舉二法。不得通障故。此六中不說惛沈(文)今謂。准義演牒文。現本脫增一字。 (五十右)對法第一障奢摩他(文)。對法第一(十七左)雲。惛沈者。謂愚癡分心無堪任為體。障毘缽捨那為業。掉舉者。謂貪慾分隨念淨相心。不寂靜為體。障奢摩他為業(文)對法抄二末(十四右)雲。然實惛掉通障止觀。行相相違。今各別說。瑜伽等說。惛沈障止。掉舉障觀。依相順障亦不相違。 (五十右)對法論中等(文)。義蘊雲。惛沈暗鈍慧性明利。掉舉囂動定心寂靜故相翻。瑜伽說相順者。惛沈障定。定雖不惛。亦沈隱故。掉舉慧。慧雖不掉。性明舉故。故相順也。 (五十右)然無一文(至)簡惛掉二(文)。義演雲。然無一文至簡惛掉二者。長連續自曉也。無一文者。意說。然一惛沈無說相翻相順。通障定慧也。惛沈無文說通障。掉舉亦爾。 (五十左)彼即不爾(文)。義演雲。彼即不爾者。意說若約惛掉體。亦得通障定慧。若據粗顯通障。而即不許。今論粗顯故。須簡之。 (五十左)雖復簡他非所遍義(文)。義演雲。雖復簡他非所邊義者。意雲。據就二十隨惑中簡他。邪欲解等不名邊。以邪欲解等不邊故。非是此六便邊一切染心也(已上)今謂。此釋非。疏文意。於二十與二十二隨惑中。唯就二十中為說。雖復簡他。非謂遍不遍義。 (五十左)十隨惑者(文)。義演雲。十隨惑者。為欲生起下文故。先舉出。   (五十左)論依二十二(至)非互相違(文)。義燈四末(三十紙左)雲。論會違雲。依二十二隨煩惱說者。准百法論。二十隨惑成於百法。瑜伽論中。惑說二十二·二十四·二十六。應不唯百法。答。大論中據取別境及四不定是染性者。煩惱等流品類不同說多少別。離彼二位更無別法。百法論等。據其體性有差別者。但說百法。亦不相違。 (五十一右)亦簡不定(文)。義演雲。亦簡不定四者。即邪欲·邪勝解二法。簡不定四。不定四雖名隨煩惱。今約二十二隨煩惱簡故。除不定四。 (五十一右)通後二義(文)。義演雲。通後二義者。即通前二義中。通前二義。應錯為後字。或對餘說。又通後二義者。周雲。即此十邊染心文中。總有四義簡。第一簡不定四。第二簡根本。第三簡忿等。第四簡無慚。今言十邊染者。以四義中通後二義所以言通(已上)今解。後解為正。義蘊雲。疏通後二義言通者。謂初言二十二及隨煩惱。雖有所簡。不釋邊義。唯取粗細及二性釋邊言。 (五十一右)雖簡他法(文)。義演雲。雖簡他法非所遍者。意雲。簡餘非所遍言十邊。非十即能總邊染心。意合是釋通伏難。 (五十一右)故論三文(文)。義演雲。論三文者。即五邊六邊十邊之文(文)即對法第六。瑜伽五十五·五十八之三文也。 (五十一左)如不以見(至)故別諸見(文)。義演雲。如不以見即慧體故別說見者。意雲。如根本煩惱中五見雖是慧。既得別說者。此識相應我見亦爾。雖是慧亦可說。意雲。不以見即慧體故。而別說見也。別境中慧。准翻顯。若不爾者。即別境無慧也。故第七相應亦有慧也。問。別說見與慧義意雲何。答。五十一心所法中。義別立故。故見·慧別開說。 (五十二右)此論俱明五十一心所(文)。對法鈔二本(十一紙右)雲。然唯識論第五·六·七。一一廢立六位增減。廣引教理。皆如彼說。此諸心所。如瑜伽第一·第三·第八·五十五·五十八·五十九。顯揚第一。五蘊論等說。一一併如唯識疏解(文)五十一中取本惑四邊行。五隨惑中不信等。五別境中五合十五心所。其餘三十六。此今所簡也。 (五十二左)緣外染污三種業(文)。義演雲。緣外染污三種業生者。意記。不正知。於境不了故。發身語意三不善業生。又雲。緣外染污者。不正知行相。緣外以染污慧為體。是不善性。所以發生三業也。違越軌則。為犯戒等。如顯揚第一說。 (五十三右)忿等十四如文無(文)。義演雲。忿等十四如文說無者。即忿等十及四不定也。又周雲。忿等十·無慚·無愧·散亂·不正知。故雲簡忿等十四也(文)義蘊雲。疏忿等十四如文說無者。謂忿等十並無慚·無愧·散亂·不正知。論中自釋無此所以。妄念及邪欲勝解是別境分故。此不說。若爾散亂·不正知亦別境分。何故說之。答。散亂約別體。不正知據癡分故論簡也。 (五十三右)何故此中(至)亦非邊也(文)。義演雲。何故此中不說隨三亦非邊也者。此問也彼三隨亦不邊。何故論文不簡耶。答意可知。 (五十三右)此例與上第一師同(文)。義演雲。與上第一師同者。今所簡無者。同第一師。第一師但有九法。更無餘者故雲同。同第八識者。此所簡無者。第八識皆無故雲同也。 (五十三右)然忘念一(至)故不說有(文)。演祕雲。然忘念一至不別說者。與別境念行相相似。念前說無。忘念同念故不說也。有義。若爾不正知亦爾。何須解之。故此但是論主遺忘。詳曰。疏若斷雲忘念別境念分攝故不說之。可如所責。疏檢行相有似不似故。說不說。一何輒。豈自不得論之妙旨。推過論主言遺忘乎。次前疏雲是別境故此不說者。對邪欲解攝相說也。此方悉陳。 (五十三左)不正知(至)今別說(文)。義演雲。不正知設慧分亦是癡分等者。以不正知說今是慧癡分。由與惑行相異。恐相應故今簡也。又周雲。不正知非但是慧分不說。亦是癡分故不說。下自別說故。散亂既有別體。與定行相異。恐相應故別簡也(文)義蘊雲。既不別體不正知至與定慧行相別者。謂散亂別體者。與定行相別。不正知癡分者。與慧行別。 (五十三右)既許有惑(至)恐亦許有(文)。義演雲。既許有惑恐亦許有者。恐以不正知等同慧。別境惑既與七俱。恐不正知亦與此相應故須簡也然忘念邪欲解者。體即別境。念欲解故此不說(文)。 (五十三左)邪欲邪解(至)故此不說(文)。演祕雲。邪欲邪解至故此不說者。義非由別境。但依二十故不說之。詳曰。五邊染家。亦不說言而依二十隨煩惱說。如何簡略依二十耶。若言雖不說依二十。二十隨中有不邊故。故須簡者。若爾二十二中。亦有不邊。何不依簡。故如疏說理甚無違。 (五十四右)以忘念慧是癡等攝(文)。義演雲。以忘念慧是癡等攝者。意說。忘念·不正知。非取別境。但癡念故邊染心。 (五十四左)論要緣曾受(至)諸煩惱故(文)。義燈四末(三十一紙右)雲。論言要緣曾受境類者。有二說。一雲。境類者。緣滅·道時。但緣其名名亦為境。此境是滅·道類。二雲。境體之類。如緣苦·集親符其體。亦已曾受後復緣時。言緣境類。即前體類。餘准此釋。又雲。名是名類。謂先聞緣今復聞緣。二名是體之類。謂先見體今復緣名。三體是體之類。四體是名之類。准前可解。問。護法正義雲。非諸染心皆緣曾受境。及邪簡擇故。妄念·不正知依念慧者。不邊染心。依無明立即邊染心者。如緣現在復非簡擇。起此忘念·不正知時。與無明俱不。若許俱者。忿等應嗔俱。若不俱者。應非邊染。答。義別說之。猶如見·慧。雖不相應。可得俱起。以他性相應非自性故。問。如緣曾境。及邪簡擇起忘念等。依二法立。為一忘念等為有二耶。答。有二解。後說為正。然要集雲。有說兩說皆違第六。故第六雲。染念·染慧雖非念·慧俱。而癡分者亦得相應。既廣破已彼自釋雲。若無念·慧。唯癡上立。若念·慧起。即與無明各二法立。即自問雲。既二並起為一為異。答。謂攬二分假立一法。具含二義。故癡分義念·慧相應。念慧分義非念·慧俱。與癡相應故無有過。今謂。此說即是前明。何勞別說。本疏雲。或總依慧·無明立一不正知。不正知是假。不可言有二。今雲攬二分假立一法。豈非前明。本疏引例。如放逸等依四法立。不約貪等別。說二相應故。此慧放逸雖依貪立。二得相應據餘分說。說遍染故。例不正知等相應亦爾。何勞更言故癡分義念·慧相應。念·慧分義非念·慧俱。與癡相應故無有失耶。又復彼說自有過失。何者彼雲。或可念·慧·無明各別立一。雖有多種。相用無別故。說為一。二十隨惑等。但說一故。據實有多。隨用立多而體非多。故說事等約體說等。用望於體不說相應。非他性故。若爾不害·無嗔二數應不相應。第六雲信等皆遍善心故。解雲。但雲遍善不言相應。亦不言俱故無有過。今難彼雲。既雲各別立一。即有多放逸等。若用若體俱多法故。何得雲等。非受·想等有多並故。又雲。不害·無嗔。彼但雲遍不言相應。亦不言俱者。豈許不害·無嗔前後別起言不俱起。故依雖別。取各功能假立為一。名為體等。不害·無嗔雖不相應。而許俱起。問。且如不翻別境入隨惑中。別境染念·染慧。亦名忘念及不正知不。若不爾者。應非是染。以正念·正知故。若許亦名忘念及不正知者。與隨惑中二法何別。答。別境中忘念者。謂於過去曾受境界忘追憶故。隨中忘念只忘失正念。不要忘念過去之境。問。若爾前善心中。不能記憶曾所受境。應非忘念。以非染故。答。起善心時。雖有不能憶過去境。而於現境能正念故。問。緣現可爾。緣過如何。思之。若別境中惡慧必邪簡擇。隨中惡慧能惡於慧。即令知不正。非要邪簡擇。又假實殊。有無體別。隨惑但作用。而無別自體。別境有別體(文)准前可解。演祕雲(周海私雲。論要緣曾至名緣曾受演祕文。御本具引之。私略之而已)。 演祕雲。論要緣曾受境界種類等者。有義。如等流五識所緣現境。雖非曾受。而是卒爾五識所得境之種類名曾受境。五識既爾。意識准知。此之後心緣前類境亦得念起。今第七識唯緣類故。故說有念。所執賴耶是無始時曾受類故。緣現境故非緣曾受。問。設緣過去。彼已滅故但緣現影。此即一切皆緣境類。如何曾受與境類別。答。理實二境皆是現在。本質過去名為曾受。質若現在但名為類。七與五境質唯現故。但名緣類。意識有時質久滅故。名緣曾受故有別也。詳曰。現在等流五識之境。豈非過去等流識等境之類耶。若許是者何乃不言。若不許者有何所以。又現意識緣久滅。體既無。何是曾受。故雖重釋尚疏遺也。故今應雲。是前卒爾等流識等境之類也。過去本質雖體實無。反相似於彼名緣曾受。 (五十四左)如緣滅道起邪見等(文)。義演雲。如緣滅道至起邪見等者。意雲。邪見緣滅道。皆是尋名而起邪見等。問。既現緣滅道起邪見。如何雲曾受境之類耶。答。非但現緣。亦曾光聞名故。故名曾受之境。皆是撥名而不撥體。親不證故。如上樂等者。皆聞有天上樂而起貪等。邪見亦是先時聞名而今緣故。 (五十五右)如他界緣惑(文)。義蘊雲。疏如他界緣惑者。如下界貪求上界生愛。彼界法此亦先曾聞說起愛心。亦名曾愛境之種類也(文)義演雲。如他界緣惑者。意雲。如貪等緣上界梵王時。亦不親得。但以名為不質起自心。緣名緣自心相。即自心反相緣故。故染心時。定有此二也。 (五十五右)又緣於內(至)如何名散亂(文)。義演雲。又緣內至如何名散亂者。此將起下論文也。故疏有三。先問起之由敘。次徵不起之意。後問散亂之 立號。 (五十五左)釋無惛沈掉舉所以(文)。此師所立惛沈。第七相應法中取之。遍染中除。應知。 (五十六右)即簡散亂從定數來(文)。義演雲。即簡散亂從定數來至不唯違善者。意說。散亂翻定數來。或別有體。以所障定通於三性故。不唯違善故不遍染心。定通三性者。與三性心專注一境得有定。故雲。下雲染定起時。心亦躁擾。故通三性。如下自解。 (五十六右)理亦應然(文)。義演雲。理亦應然者。以別境通三性。忘念等亦非唯違善法故今不取。 (五十七右)此別說念(文)。義演雲。此別說念等者。意雲。妄念與念雖是一體。而五十一心所法中。義差別故開為二種。問。此中既說念。不正知如何類念非不正知耶。答。此不正知即是慧分。前釋慧·我見等別義。準可知。是故不釋。念未曾類。所以類也。 (五十七右)或是癡分(文)。義演雲。或是癡分即非我見者。或不正知是癡分。即非我見。或可義別說之者。重釋義說。不正知我見。雖一種以慧為體。然義別說也。約其心所行不同有五十一。所以據義別說。疏更不問之者。不同前慧·我見問也。即准前慧·我見。說別為二。 (五十七右)能發惡業(文)。演祕雲。能發惡者等是者。釋前師難。前師難雲。不正知者。謂起外門能發惡業。豈第七識能有此事。不正知俱故。今會雲。彼約六識非據第七。義蘊亦同。 (五十七右)論無掉舉者此相違故(文)。樞要下本(二十紙右)說六隨遍中雲。無掉舉者此相違故者。問。掉·惛相違不許俱起定·亂相返應不並生。答。彼不違故俱起。此相返遂別生。問。二二行相各各相違。如何不等。答。流蕩是散亂一行得定俱。高下名惛·掉故。二行相返。由行相別。其體亦無。是此師意。 (五十七右)如於忘念(至)故有定(文)。義蘊雲。問。忘念行相與定不同。何以為例。答。念能緣過去緣曾境類有忘念。定名心一境。此識境一故有定。問。緣親現境前師不許定俱。我境唯一後師許也。有定從何為正。答。唯正義師非定俱也。問。既專一境何非定俱。答。能深取所緣。此境雖一散緣定不俱也。若以緣一境。故即令有定。如緣一色。由爾即求等心應必有定。境是一故。 (五十七左)忿等前十二(文)。義演雲。忿等十二者。即忿十並無慚·無愧也。 (五十八右)論瑜伽論說(至)三界繫故(文)。演祕雲。論瑜伽論至三界繫故者。按彼五十八雲。雲何名隨煩惱。略由四門差別建立。一通一切不善心起。謂無慚·無愧。二通一切染污心起。謂放逸等。三於各別不善心起。小十隨惑。若一生時必無第二。四善不善無記心起。謂不定四。不定四法。瑜伽亦名隨煩惱也。放逸等十。既雲遍染。明知。第七有不定惑(文)今謂。此錯綜二處以為一文。非全論文。 (五十八左)不愛不憎之境有處中欲(文)義蘊雲。此非染欲如善法欲。非愛憎故。或亦是染。如癡慢等相應之欲。雖非愛憎。豈非是欲。先解為正。問。此師意說。欲邊染心。如何說為善法等耶。答。此說邪欲遍諸染心。何妨處中通於善法。問。若求善染即是合欲何名處中。答。如欲利物濟生。於境有何離合。故名處中欲也。 (五十八左)戒見取等即是合欲(文)。義蘊雲。謂於諸見及所依蘊執為最勝。不樂離故是合欲也。亦有本雲於取也。 (五十九右)論諸疑理者(至)亦有勝解(文)。演祕雲。論諸疑理者至亦勝解者。問。何故疑理事須印。答。事理雖別。然必相依。如於苦諦即有苦事苦理苦如。由此疑理於事有印。 (六十右)事決不生疑(文)。演祕雲。事決不生疑等者。此難意雲。疑與勝解俱時而生。境有理事。疑緣於理。勝解緣事。既不同取。便違同一所緣之義。 (六十右)疏論其體同取理疑亦解生(文)。義蘊雲。此解意雲。若疑決兩增不可俱起。若據一境有理有事同時取者。故疑與決亦可並生。問。此師曰。如何理事二法說名同一境耶。答。起執心不可雙緣二法。如多青等。何妨同一所緣。以心王心所同所緣境名同一境。非謂一法名同境也。若要一法名同境者。即第六識緣十八界等。應非同一所緣。問。非執心中可如說。或起執著。如何理事同一所緣。答。執要慧俱疑即民不並。今既理疑事決。必非慧俱。以有疑故。問。疑非慧俱。勝解可並。如何說此定無執耶。答。疑強解劣故。執不生不相違也(文)演祕雲。理疑亦解生者。此釋意雲。勝解於彼所疑之理而亦解生。即所緣同。行相有別。問。疑所疑理而勝解生。可同所緣。印所印事。疑不緣之。所緣還異。答。事亦有疑。但相微隱。疏示一隅故不言備。 (六十右)是異熟生無記心攝(文)。樞要下末(二十紙左)第三師中。薩婆多。貪·恚·慢唯鈍。五見·疑唯利。癡通利鈍。今大乘見疑唯利。四通利鈍。隨應許與見疑俱故。不得以見與貪等俱。亦名為鈍。無獨鈍故。彼有獨鈍故。由此貪等通迷理事。疑唯迷理。仁王經雲。見五地斷疑事中猶預。阿羅漢疑蝙蝮亦爾。皆異熟生故法執類。堅著即執也。 (六十一右)瑜伽五十八等(文)。五十八(五紙右)雲。疑者猶豫二分不決定心所為性。當知。此疑略由五相差別建立。謂於他世作用因果諸諦寶中。心壞猶豫。 (六十一右)此約事於理疑(文)。義演雲。此約事於理疑等者。此餘瑜伽文。文雲。疑於五事轉者。意境約世事。於理亦生疑也。即理事雙疑。 (六十一右)非但迷世(至)迷他世事(文)。義演雲。言非但迷世至但迷他世事者釋成也。瑜伽雲他世事者。以彼事必依理故。即疑彼有無報等道理。不唯迷於事也。故理事俱疑。問。如何得知理事俱疑。如疏雲非不迷彼理但迷他世事。即其意也。五事如下自解(文)義蘊雲。疏瑜伽五十八至約事於理疑非但迷世等者。此師會雲。彼言疑他世等是煩惱者。疑他世時非但疑他世事。必兼他世道理。由他世中兼理事故。名煩惱事。於現世事不妨。起決故。疑與解亦得俱時。 (六十一右)若此迷時(至)生印可故(文)。義演雲。若此迷時一心於現事必生印可者。此意雲。於他世理事雖疑。此時同念。必緣現在善惡事等生決印也。故邪解亦遍染心。無有不緣現在而得疑他世。以世疑依對現在起故。 (六十一左)若緣非愛事(至)不欲此事(文)。義演雲。若緣非愛至情則不欲此事者。謂邪欲必雖體是欲。相非粗顯也。正疑於理時。於理不印。意說雖亦有勝解。相非粗顯故。說此二境無慾·勝解。非實無體也。 (六十二右)五十三心所各各別說(文)。義演雲。五十三心所各各別說等者。即五十一心所中。更加邪欲·邪勝解。 (六十三右)若謂彼言(至)亦有勝解(文)。義演雲。若謂彼言至有勝解者。謂牒第三師救。遂難解之。未來世中而生希望者。顯有欲也。為或有顯有疑也。故於現在福為罪有差別者。准此一段。並是前師。釋上文證有邪欲解疑等所以也。希望未來有果故。現在作福。若希未來無果。即現在作罪。即於現在罪福而生印。於未來苦報因果等道理而生疑等。問。此疑與欲解得因緣不。答。准上疏解理事同緣。此亦應爾。疑亦與勝解緣現在。勝解與疑亦緣未來故。同一所緣。有疑·勝解。於疑他世中亦迷彼理者。此則舉事顯理。非但迷事。亦迷理也。則於他世迷理。現在事印(文)義蘊雲。疏若謂彼言至亦有勝解者。此並牒救也。言未來世中而生希望為無或有者。此說於未來有欲及疑也。言於現在世為罪為福者。此釋現在有勝解也。意雲。若疑未來無苦起希求者。即於現世決定為罪。若疑未來有樂起希求者。即於現在決定為福。如是二愛必得疑欲勝解三法俱也(已上)與義演大同。 (六十三右)難言疑未來為無此應有我見(文)。義演雲。難言疑未來為無此應有我見者。謂下難前師雲。汝疑未來之心。應與我見俱時。若言由有疑故無我見者。下難雲。我見是推求疑亦是推求。則疑時無我見。難雲。即印持是決定。疑時無勝解。彼若救言。疑時必無我見境故。無我見者。亦應疑時無決定境。勝解應不生也。若言理疑事境有得俱生者即應疑決二境殊同緣義非有。若言疑亦緣解境者。疑應不成。疑解亦緣境生故解應不是解等難。義蘊大同。 (六十三右)又於他世等(至)有勝解(文)。義演雲。又於他世等於一心有勝解者。即牒前師一心之中。於他世起疑。於現世有印者。下難雲疑杌為人等。 (六十三右)疑杌為人(至)應有解(文)。義演雲。疑杌為人時此一心應有解者。汝雖現印於未來疑。然與得生同一心起者。亦應疑杌 時一心中應有解生。彼若救雲。疑理事別得俱生。疑杌境唯一故無解者。即應疑解不同一所緣過。 (六十三左)二雲(至)猶豫(文)。義演雲。二雲疏猶豫者。意雲。前第一但引瑜伽。唯約事疑為難故。瑜伽雲。疑於五事時等。今第二。更約理事雙疑為難故雲二也。謂前師詞。疑他世理事時。於現在起印故為難也。若唯緣未來生疑。及唯緣涅槃理生疑者。既不緣現在事。如何起勝解(文)義蘊雲。此難意。若緣他世亦緣現在可如所說。若唯緣未來不說現在。於何生印。亦不可說緣未來時要緣現也。 (六十三左)難曰(至)為無此應有我見等(文)。義蘊雲。疏難雲疑未來為無此應有我見等者。此意難雲。疑與勝解相違。汝許疑未來時現起勝解。亦應疑與我見相違。疑未來時。於現在世應起我見。 (六十三左)此亦去來理事雙疑(文)。義演雲。此亦去來理事雙疑者。即二云云已下文是。 (六十三左)前師但緣事疑(文)。義演雲。前師但緣事疑者。即指前瑜伽五十八約事疑為難。今時約理事雙疑為難故。二難有別。故瑜伽說疑緣五事起是煩惱疑。雖依事起疑。亦別見道斷。以是理疑所引生故。雖言緣事。行相迷理。猶如見取緣事起。亦行相迷理也(文)演祕雲。前解但緣事疑者。即前引彼五十八雲。疑由五相至如何有欲勝解二數。此解約彼事疑為難(文)義蘊雲。疏前解但約事疑以疑。理所引亦見道斷者。此釋他伏難。謂前師難雲。若如我說疑他世等必兼於理。可准見斷。汝以瑜伽說五事故不迷理者。應非見斷。如疑杌等。唯迷事故。此師解雲。疑五事等。必由疑理之所引生。雖唯疑事。行相深取。能迷理故。亦見道斷。如見取等。雖不親迷諦理。由迷理惑所引生故。亦唯見斷。如迷杌等。行相識近非疑理引。不可為例。 (六十三左)以疑理所引(文)。演祕雲。以疑理所引等者。外躅前難故釋之。外難意雲。若緣事疑是煩惱者。應非見斷。見斷唯是迷理惑故。答意易詳。 (六十三左)行相識非是煩惱(文)。義演雲。行相識非煩惱者。意雲。瑜伽言迷理事疑是煩惱。若迷杌起疑。但是異熟無記心。行相微劣。於境不了。妄執為人。但異熟生攝。非煩惱疑也。亦非見所斷。 (六十四右)對法等雲(文)。如上已引。 (六十四左)或通難前(至)非染污位(文)。義演雲。或通難前至二非染位者。意雲。非但今難無掉舉。二者即二法各有兩難。且無惛沈有兩難者。第一無堪任。第二非染位。量雲。煩惱起時。應不得名無堪忍。以無惛沈故。如善心等又量雲。煩惱起時。應非染位。以無惛沈故。如善心等。無掉舉亦有二難。一雲無囂動二雲非染位。量雲。煩惱起時。應無囂動。以無掉舉故。如善心等。又量雲。汝煩惱起位。應非染位。以無掉舉故。如善心等。故言二法各有二難。即難前六邊染家也。然今八邊染家雲。惛掉二法。行相增時。則不並生。若以行相一粗一細。而論則二並生故。云然此與惛沈等。 (六十五右)染者名散亂(至)如薩婆多(文)。婆沙四十二(十六右)雲。謂大地法有十種。一受·二想·三思·四觸·五欲·六作意·七勝解·八念·九三摩地·十惠。大煩惱地法亦有十種。一不信·二懈怠·三放逸·四掉舉。五無明·六忘念·七不正知·八心亂·九非理作意·十邪勝解。大煩惱地法中。心亂即彼三摩地(文)俱捨第四(六右)雲。染污等持名為心亂。又雲。有執邪等持非即是心亂。光記四(二十四紙左)雲。敘異說。此非正義。有執。大地法中邪等持。非即是大煩惱法中心亂。 (六十五右)對法等同(文)。對法第一(十八紙右)雲。廣明六種散亂。對法抄二末(十六紙右)雲。有義。此體貪嗔癡攝。此中說故遍染心故。有義此體別有自性。謂他分者。彼等流故。如無慚等。隨他相說。此別自相。謂即躁擾令俱生法皆流蕩故。若無別體者。應不別障定。此與掉舉二相何別。掉令易解。亂令易緣。乃至廣說。如唯識所說。 (六十五右)五十五雲(文)。五十五(十一左)之全文。 (六十五左)此是非故(文)。義演雲。此是非故者有二解。一雲。若有此二法是染。無此二法非是染故。故言此是非故也。二雲。此二是染法。非是不染法。染法即非。非是過也。此二是過。染心必有(文)今謂。三解皆大謬也。是非者。指不正知之所知境。非謂染非染等。若煩惱現前。則不能正了知此境是耶得耶失耶故。言不正知此是非故。 (六十五左)疏必失正念及(至)而起煩惱(文)。義蘊雲。此釋二法。遍染所以。必失正念。方起煩惱。必由不正知。不能知。此或是或非故煩惱也。 (六十五左)如加行善等(文)。義演雲。如加行善等者。等取善心及自性無記等。 (六十六右)如第一師三(至)第三師除二(文)。義演雲。第一師至第三除二者。第一師加三者。謂忘念·散亂·不正知。第二師加二者。謂惛沈·掉舉。第三師除二者。謂邪欲·邪勝解。前師許十邊。正義唯八邊故須除二。 (六十六右)非諸染心皆緣曾受(文)。義燈四末(三十一紙右)雲。問。護法正義雲。非諸染心皆緣曾受境及邪簡擇故。忘念·不正知依念惠者。不邊染心。依無明立。即邊染心者。如緣現在復非簡擇。起此忘念·不正知時。與無明俱不。若許俱者。忿等應嗔俱。若不俱者。應非邊染。答。義別說之。猶如見惠。雖不相應。可得俱起。以他性相應非自性故(文)又(三十三紙右)雲。問。且如不翻別境入隨惑中。別境染念染惠。亦名忘念及不正知不。若不爾者應非是染。以正念正知故。若許亦名忘念及不正知者。與隨惑中二法何別。答。別境中忘念者。謂於過去曾受境界。忘追憶故。隨中忘念。只忘失正念。不要忘念過去之境。問。若爾前善心中。不能記憶曾所受境。應非忘念。以非染故。答。起善心時。雖有不能憶過去境。而於現境能正念故。問。緣現可爾。緣過如何(思之)若別境中惡惑。必邪簡擇。隨中惡惠。能惡於惠。即令知不正。非要邪簡擇。又假實殊。有無體別。隨惑但作用而無別自體。別境有別體。 (六十六左)其五遍中(至)故說也(文)。義演雲。其五遍中亦可約此至無明為體邊故說也者。此疏敘二論文說五六互有互無所由也。然第二師。雖說六邊。仍不可別境念惠為體者。不邊故。遂雲六邊。以染邊心要由曾受境類等方生。取別境為忘念等體。故今破之。言邊染者。但取癡分也。 (六十六左)答曰不然(文)。此有二說。義燈四末(三十一左)雲。問。如緣曾境及邪簡擇起忘念等依二法立。為一忘念等為有二耶。答。疏有二解。後說為正。然要集雲。有說。兩說皆違第六。故第六雲。染念染惠。雖非念惠俱。兩癡分者。亦得相應。既廣破已。彼自釋雲。若無念惠唯癡上立。若念惠起。即與無明各二法立。即自問雲。既二並起為一為異。答。謂攬二分假立一法。具含二義故。癡分義念惠相應。念惠分義。非念惠俱。與癡相應故無有過。今謂。此說即是前明。何勞別說。本疏雲。或總依惠無明立一不正知。不正知是假。不可言有二。今攬二分假立一法。豈非前明。本疏引例。如放逸等依四法。立不約貪等別。說二相應故。此意放逸雖依貪立。二得相應。據餘分說。說遍染故。例不正知等相應亦爾。何勞更言故癡分義念惠相應。念惠分義非念惠俱。與癡相應故。無有失耶。 (六十七右)疏有不正知(至)無明義別說(文)。義蘊雲。不可念有無明故差別說。謂由無明令知不正故說為二。 (六十七右)或總於惠(至)言有二(文)。義演雲。或總於惠無明立一正知者不可以依二法立。即言有二。但約假用說故。若言此二者。放逸應有四。以依四法立故。故不可隨所依法體立有多也。問。何故無二不正知。答。由惠無明二法相應。共立一不正知故。所以無二也。 (六十七右)疏二相應(文)。義蘊雲。謂無明與惠相應故。於此二共立不正知耳。問。今既於惠無明二法之上立一不正知。如疑心時有不正知不。若言有者。疑非惠俱。如何言有。若言無者。此不知應非邊染。如何共立一不正知。答。疑心起時。惠分俱起。既爾於二法上。各立一不正知互有無。以之為正。 (六十七左)三文不同(文)。義演雲。及三文者。即說五說六說十邊染論也。 (六十七左)雖無論文定許八遍(文)。此評四說第四義為正。下論雲。論說大八邊染心。然略纂中以六邊染為勝者。唯就五·六·十三種中而論。故彼曰。此六文為正。餘十·五者。各據別義。此會為勝。然對法抄舉四釋已雲。此依正義(八遍染義)唯識第四說遍染心。更有三師。如彼廣破。准此以八為正明矣。五·六·十邊皆言非實邊。又彼抄此疏。並以八邊為正。略纂一往評論。可知。 (六十七左)以同初能變故(文)。義演雲。疏頌中以同初能變者。同初能變。是捨受故。所以頌中。更不辨受俱門。 (六十八右)疏頗設異計後申正義(文)。頗者。字彙雲。差多曰頗多。多有曰頗有。今謂。頗字形誤。合作預字。珙韻預先也(文)。 (六十八右)疏瑜伽第十一(至)乃至廣說(文)。第十一(九紙左)雲。復次此四靜慮。亦得名為出諸受事。謂初靜慮出離憂根。第二靜慮。出離苦根。第三靜慮。出離喜根。第四靜慮出離樂根。於無想中出離捨根。如薄伽梵無倒經中說。如是言苾芻憂根生已。應當如實了知(文)略纂第五(十紙右)雲。辨出離有三義。一不行義。二滅粗重義。三離染義。初定離憂。有此三義。二定離苦。唯有滅粗重義。染初已捨。後猶行故。後定之三離具粗重滅及離染義。無相離捨。要無學位。餘位分離。不得離名(文)倫記全同。又論(十紙左)雲。問。以何等相了知憂根。答。或染污相。或出離欲俱行喜相。苦根者。或由自等增上力故。或由身勞增上力故。或火燒等增上力故。或他逼等增上力故。諸離欲者。猶尚生起。善根者。謂第二靜慮中。即第二靜慮地攝。樂根者。謂第三靜慮中。即第三靜慮地攝。問。何故苦根初靜慮中說未斷耶。答。彼品粗重猶未斷故。問。何緣生在初靜慮者。苦根未斷而不現行。答。由其助伴相對。憂根所攝諸苦。彼已斷故。若初靜慮已斷苦根。是則行者入初靜慮及第二時。受所作住差別應無。由二俱有喜及樂故。而經中說由出諸受靜慮差別(乃至)略纂第五(十左)雲。問答中有三。初諸根相。次明苦根。後釋無相。初靜慮中苦根粗重猶未斷者。由諸憂根無知等引。彼離染時。一切不行。粗重亦捨。設於無上法希慕愁戚。亦無知引故離欲捨。由諸苦根有不由癡引。離欲猶行故。彼粗重無堪任性。二定方滅。問。苦根離欲起粗重。二禪滅喜樂離下捨。粗重上地除。答。苦根所依及尋伺初定有故。二禪滅喜樂所依無別引。離染之時粗重亡。若初靜慮已斷苦根。是則行者入初靜慮及第二時。受所作住差別應無等者。此意說言。初定滅憂。二定滅苦。由此雖有現法樂住。應無差別。經說靜慮出受差別住成差別故。又此斷受有差別故。初定尋伺不寂靜。粗重不斷滅。二定中寂靜粗重方斷。若初定中苦根已斷。此別應無(文)倫記全同。論十一(十一紙右)雲。又無相者。經中說為無相心定。於此定中捨根永滅。但害隨眠。彼品粗重無餘斷故。非滅現纏。住無相定。必有受故。於此定中容有三受。謂喜樂捨。非彼諸受得有隨眠。煩惱斷故。說以為斷。彼品粗重說名隨眠(文)倫記四上(十二紙右)雲。又無相者等。景雲。無學人無漏定心緣真如境名無相。以煩惱相應捨根為煩惱雜。或為煩惱緣縛。並是捨根體上粗重。今說能縛捨根惑種名為隨眠。於無相定中。滅其惑種名滅隨眠。非滅現受名滅捨根。以無相定中必有受故。以受非煩惱性。諸受種子不名隨眠。故雲。非彼諸受得有隨眠。而緣捨受。煩惱斷故。說捨受斷。彼煩惱品粗重說名隨眠。泰雲。無學之人。空觀之時。取相捨根種子永滅。隨眠剛纏名為粗重。粗重無餘斷。故名滅現行。何者住無想定。必有緣相捨故。今捨現起纏種名隨眠者。依名說故。非彼喜樂諸受得有粗重隨眠斷。雜彼煩惱故名斷。彼煩惱品諸受種子。名為隨眠。基雲。有漏。捨種子為煩惱縛。假名為粗重。入此定中說之為斷。現行無漏捨。假名現纏。在定猶起。非彼諸受為煩惱染。得有隨眠。即此隨眠說名粗重。非無漏受。而無種子。有釋。非滅現纏者。非滅相應緣縛煩惱所縛捨根之體也。謂此舉能相應煩惱等。而取所縛捨根名現纏。非滅此現纏也。又此捨根實通九地。今約唯捨之地說五地(文)演祕亦同景釋。或雲。略纂滅有漏捨根。祕雲斷捨根種子者非也。祕釋略纂並不爾。略纂雲。有漏捨種子名為粗重故。演祕雲。雜緣捨根惑種名捨粗重故。義演雲。問。憂苦二受欲界繫。憂受初禪無可爾。如何苦受初禪猶有耶。答。且如苦根唯五識有。謂初禪中有眼耳身三識者。所以得有苦根。識若無憂苦方出故。故二禪出苦根。又胎法師解。欲解先曰雲。何故二禪方出苦根。答。由初定有三所依識。是苦所依故。是下地之類故得有苦。若爾苦根。設欲捨。隨所依識。二定斷喜樂。在二三禪。然應隨所依。問。六隨諸地。答不然。五識無能治。苦隨二定斷。意識體能治。喜樂不從遍三界(文)又六十三(六紙右)雲。問。何因緣故知。初靜慮中苦根未斷。答。彼品粗重未遠離故。若於是處苦根已斷。便與第二靜慮住時應無差別。是故當知。是處未斷(文)略纂第六(十二左)雲。論雲。何因緣故知初靜慮苦根未斷。答。彼品粗重未遠離故。苦根斷。便與第二靜慮住時應無差別者。大義曰。初禪苦根粗重亦在得第二禪。方盡故言彼品粗重未離。粗重者。即隨所依無堪任性。但以初禪三識尚有。喜未圓滿。粗重未盡。三識苦根相隨順故。喜與苦根正相違故。第二禪地三識無故。喜滿極故。所以粗重除故。初禪若離苦粗重。即是喜滿。喜滿足故。即無三識。應與第二靜慮無別。此是斷者。斷苦根上粗重滿依附性等。非謂斷種及緣相應(文)。 (六十八右)疏於無相中出捨(文)。義蘊雲。此等即彼論標詞。彼下釋雲。又無相者。經中說為無想定。於此定中捨根永滅。但害隨眠。彼品粗重無餘斷故。彼復釋雲。煩惱斷故。說以為斷。彼品粗重說名隨眠。彼論意無分別智相應定名無想定此智定之中捨根永滅者。非謂捨根現種永滅。以能永斷煩惱種子粗重。名為永滅。此約無學位能永斷緣雜隨眠故。問。既約煩惱永斷名為出離。喜樂二根。於無相中亦應永滅。何獨言捨。答。喜樂二受。已約靜慮明其出離故。此不論。其實於無想中。亦皆出離。無學位中。既有喜樂。與捨同故。然有疏本雲。於無想中者。想字誤(已上)今謂。案倫記文。泰基兩師。以有漏捨根種名為粗重。景師雜緣捨根。惑種名為粗重。然演祕義蘊。並同景釋。違疏主意。兩師不見略纂。故致斯違。有說不辨略纂演祕不同。如上已辨。 (六十八左)若許喜樂通在有頂(文)。演祕雲。疏若計喜樂等者。問。前師但言喜受相應。如何牒言許喜樂耶。答。為二釋。一依三受而以明之。二就理言。喜粗樂細。粗猶上有。細必不無(文)。 (六十八左)疏應計憂苦通三界有(文)。義演雲。疏應計憂苦通三界有者。難雲。上地無喜樂。汝計第七彼地喜樂俱。上地無苦憂。六識於彼有憂苦(文)。   (六十八左)疏第七所緣(至)為境界故(文)。義燈五本(五右)雲。雲何與憂喜俱。答。且與喜俱有其三釋。一雲。喜與第六俱。第七與六俱故。雲與喜相應。不爾何以故雲緣有喜地善業所引果故。不緣第六故此解非。二雲。果從因故。或從喜受相應思之所感。此第八識。第七緣此引業果故。名緣有喜等。與喜受俱。三雲。相順故俱。如說五識緣前相分。此相從前五識熏成。後五識緣雲緣前相。此義亦爾。此果從喜及相應果之所招感。雖緣此果。順彼因故。雲與喜俱。餘受相應。二釋。准此(文)演祕雲。疏第七所緣至為境界故者。此釋意雲。隨緣何地所引果識。第七俱受。即與先世引業受同。何以者。緣彼引業所感果故。疏雲相應。是隨順義。若與彼業受不隨順。即不能緣彼業之果(文)義蘊雲。疏此第七識至為境界故者。此師意說。如生惡趣第八識果。能引之業即第六識。此以憂根名增上受。今第七識既緣此業所招之果故。相應受與彼類同。亦憂俱也。如是乃至第四靜慮能招之業。即以捨受為增上也。問引惡趣業亦喜捨俱。如何此中但言憂受。乃至上界為問。准知如三惡果。不善業招故。唯憂受。又名為增上。設餘受俱不名增上。因勝果劣。非相順故。第四靜慮果。捨受相順故(文)。義演雲。疏增上受類相應者。意雲。如第六識。修初禪定時。即是造初禪業。此業與第六識中喜受相應。為增上緣。能感初禪第八識果。然第七識俱喜受。即與彼地能引業之增上受類相應。緣彼業果為境界故。雲受類相應者。第七識俱喜受。是第六識中喜受之流類也。即約與能引業之受類同。問。何故要須與增上受類相應。方緣彼業果為境界耶。答。相應者是相順義。要彼此喜受相順。方能緣此地業果。若不相順。第七即不能。緣此業果。乃至餘地皆與第六識之業增上受相應。而緣業果。問。若如造三途業。互有苦受俱。彼第七應互與喜樂受俱耶。答。依多分說。以上二定及人天等多分。與彼能引業喜受相應。亦三途等業。且多分憂受相應。以奢逸人極少。少有喜受俱歟。若又難似乖據無違人天互天多分者。明知。造三途業。多分憂相應也。又次是不正義。設有失無勞會之(文)。 (六十八左)又地所有(至)與彼受俱(文)。演祕雲。疏又地所有至與彼受俱者。此第二釋。隨所緣識所生之地。七與彼地第六意識增上受俱。俱者即是喜憂等同。何所以然。由緣彼地引業之果故。與當地增上受同。如生惡處憂受增上。餘趣准知。前據與彼能引受同。後同所緣當地增受故。二別也。有義。隨第六識增上受俱。如初轉依隨六增上故。受俱起亦隨第六(文)義蘊雲。疏又地所有增上之受等者。此解意雲。如初二定並人欲天。 於此地中喜受增上。第七我見緣此地果。亦與此地增上受同。喜相應也。此即不約能引果業故。與前別。喜受既爾。餘地准知。義演雲。疏又地所有增上之受至與彼受俱者。此第二解。如第六識有人天業。感得人天第八果識。即隨彼地第六識中受喜樂。受緣彼第八。以之為境。然第七識亦與自相應喜受俱。緣自地第八識果為果。又此地之業者。此人天趣業。後能招彼地果。即當生地果。當生地果第六識。與喜樂受緣同地果。第七與彼同緣此初第八所生之地。隨地所有受。即緣第八生故。與前不同。不同所以。如演祕抄(文)今謂。演祕·義蘊·義演。皆並不殊。 (六十八左)欲界雖有(至)故此不說(文)。義演雲。疏欲界雖有捨受至故此不說者。釋通外難。難雲。餘地有捨受業果。即說識受俱得緣。欲界互有受業果。何故不說俱得緣。答。雖有捨受之果。而業劣故不說。意說。以欲界善惡二趣引業強。喜樂憂受勝故。得彼勝受說。不同彼劣受業說(文)。 (六十九右)如苦樂受(至)故今不說(文)。義演雲。疏如苦樂受至故今不說者。然苦樂二受。唯在五識。不與引業俱故不說也。然初二定五根有樂根者。但約怡悅義邊說有樂。互非此間所說。謂五識受不能感引業果。一向不說五識受也。所以初二定說有喜受。不說有樂受也(文)。 (六十九右)故瑜伽六十三(文)。六十三(十二紙右)雲。阿賴耶識相應受。於一切時唯是不苦不樂。唯是異熟生。此於一切識流轉時。或樂俱行。或苦俱行。或非苦樂俱行位中。恆相續流。乃至命終無有間絕。所餘三受。當知思惟所引發。非是俱生。時時作意引發現行。彼俱生受極微細故。難可分別。如是等類。當知是名勝義道理建立諸識俱有差別(文)演祕雲。例七。七同唯捨。 (六十九左)與第八識義有異者(文)。樞要下本(二十一紙右)雲。此與初變有同不同。頌說不說。疏指如樞要者。如十卷中解。 (六十九左)彼是第八自相別義(文)。演祕雲。疏彼是自相別義者。異熟果相種子因相。是阿賴耶識自相別義。攝持因果為自相故(文)。 (七十右)疏恆轉如流(至)樞要解(文)。義燈五本(三紙右)雲。論若與藏識有異等者。要集雲。有說有解三位無故。無恆轉義。亦不應理。未斷滅來恆續起故。同第八識未入四位。恆名賴耶。故依有釋周故不說。或相同不說。今謂不爾。賴耶設入四位未成無漏故說恆轉。不約名說。恆轉如流。末那三位轉成無漏。轉易非恆故不如流(文)。 (七十右)又此若與四受(至)金剛心非頓斷過(文)。義燈五本(初左)雲。問。疏雲若四受俱則金剛心非頓斷過者。設無捨受俱豈不頓斷。以易地捨故。答雲。若喜等俱。必隨地別染法俱斷。如六識故。若捨受俱即可頓斷。如第八識。捨俱頓斷。其理極成。故無有失(文)義蘊雲。疏又此若與四受相應至非頓斷過者。第六識通四受俱相應修惑。從下向上漸次而斷。若第七識亦四受俱。即應同彼。先斷喜俱之惑。乃至漸次斷樂捨俱。應非頓也。問。若七俱或非四受俱故頓斷者。超果人第六俱或既四受俱。如何頓斷。答。此不同七。以超果者。九無間道斷三界惑非頓斷故。問。如斷一品通三界。豈非頓耶。答。以超果者意樂力故。雖四受俱而能頓斷。第七不然。不可為例。獨覺菩薩金剛斷為難亦然。今應正解。但取前六識中得有非頓斷義。即成相例。何得要以超果等難(文)。義演雲。疏又此若與四受相應至少分斷故者。意雲。如欲界第七我見俱惑。與悲想地第六識中下下品惑。捨金剛無間道。一時頓斷。今若與四受相應。即應非頓斷過。何以故。由前位中少分斷。謂初禪出憂。二禪出苦。三禪出喜。四禪出樂。俱是非頓斷過也(文)若依義蘊。雖四受俱然有頓斷。是別意樂故。如超中二果之人。九地修惑類聚合斷。獨覺聖者。非非想地初品無間。斷盡下八地煩惱之類是也。 (七十左)問若爾(至)何別(文)。演祕雲。疏欲界中不伏修惑等者。即欲意識俱生我見依不斷問。依斷家答(文)義蘊雲。疏問若爾如欲界中不伏之修惑與此何別者。前師難雲。如欲界第六識中俱生我見相應之或。見道已前亦不斷伏。許四受俱。今第七識與彼何別而無四受。答雲。有異。六俱修惑。地地漸斷。如不還等。先斷欲故。其第七或。三界九地合。一時斷故不同依(文)義演雲。疏若爾如欲界不伏之修惑與此何別者。此因前故為此問。意如第六識中俱生煩惱貪瞋我見俱。世道不能伏。要與非想地同。與第七相應惑何別。此即不斷家問。疏答彼前前地已永離故。此即計斷家答。然第六識相應惑。第三果人。離欲即時。亦能斷彼。又如第二果人。前斷六品入那含果故斷。答第七識相應惑。縱離欲互不能斷。要至有頂合於九品。一類方能頓斷故有別也。故雲此合於後等。及第六識中修惑有二師說。一許不斷故為此問答。 (七十右)六識可然(至)故唯捨受(文)。義蘊雲。疏六識可然者。前之六識。至無漏位。有易脫故。有分別故可通餘受。七則不爾。疏雖初地以去有行不行等者。此說平等性智。既成佛已無不行時。亦是恆時平等轉故無。無動搖故。同前無漏第八。故唯捨俱。 (七十左)雖初地已去(至)唯捨受俱(文)。義演雲。疏雖初地至唯捨受俱者。意雲。釋外難。難雲。若言已轉依位第七。與平等性智俱任運轉不易故。唯捨受相應者。亦如初地第七地。互得無漏。即任運轉不易脫耶。答。不爾。據佛位說雲不易脫。非約餘位也。任運轉者。無動搖義(文)樞要下本(二十一紙右)雲。平等性智唯捨受俱者。觀智是初定。平等智初定攝。觀智喜樂俱。平等智隨喜樂有二解。一解得。然今說者。取至佛位唯捨一定。未自在隨觀智。自在不然故。若爾七識因捨俱。淨由他喜樂。因中無尋伺果由他引生。答尋·伺行相粗。非由他引轉。亦應喜樂非一類。他引不隨生。故第二義一切是捨。何故地同。共受即別。喜樂易脫故。恆唯捨受。定不相違故從能引。若有漏位。能依通九地。所依一地攝。隨所生故。若至佛位能依通九地所依唯第四定。與淨第八相依相續。無動搖故。十地無漏。能依所依。俱定同地。隨他引故。未無動故。此說法觀品。非生觀品。猶有漏故(文)義燈五本(二紙左)雲。論故此相應唯是捨受者。問。第七緣於八。唯捨受。第六緣七八。隨彼唯捨受。答。第七恆內緣。隨境唯捨受。第六緣內外。不得唯捨受。問。六是能引七所引。隨彼能引成無漏。七是所引六能引。應隨能引通三受。答。無漏起時。難隨他起無漏。緣境恆任運故。不通三受。問。第七無漏由他引。不隨能引同一地。答。淨法起時難。隨他能引同一地。捨受任運起。不隨能引通三受。問。第七任運起。不隨能引通三受。五識任運生。不隨能引通三受。答。五識易脫起。隨他通三受。第七緣一類。不隨他三受。問。五識任運他引生。即隨能引通三受。第七一類他引起。應隨能引通三受。質答雲。五識雖他引。不隨能引尋·伺俱。平等雖他引。不隨能引通三受(文)。 (七十左)復又此知(至)唯捨受俱(文)。義演雲。疏復此知至唯捨受俱者。意在佛身中。大悲功德最勝。常在第四禪。此第七。唯捨受俱(文)。 四智依地(本疏三末·五末各有三釋。合陳同別)。 大圓鏡智(有三釋。疏雲。此說第一解勝矣)。 一雲種子(色界六地四無色)現行(唯第四禪)疏三末初釋。五末初釋。二雲種子(如前)現行(通色界六地)疏三末第二釋。五末無此釋。三雲種現(俱唯第四定)疏三末第三釋。五末第二釋。 平等性智。因位(種現俱通色無色界十地隨妙觀察智能引故)果位(三說如下)。 一雲種子(通八地)現行(唯第四定)五末第二釋。 妙觀察智(因果二位種現俱通十地)成所作智(五末有三釋)。 一雲唯在初定。二雲通四靜慮(多在第四定)三雲唯第四定。疏雲。此中三解。任情取之(云云)。 (七十左)又設下地有平等智(文)。義演雲。疏又設下地有平等智者。意雲。隨上下地。第六識入法空觀時。皆引得平等性智故。平等智通上下地有。以無漏第七與第六必同地繫。若有漏末那。與第六或異地繫。如演祕說(文)。 (七十一右)疏若在十地(至)皆有此智(文)。義演雲。疏若在十地至皆有此智者。是總舉如下自解。 (七十一右)疏依彼地心(至)為有頂依(文)。義演雲。疏依彼地心至為有頂依者。意雲。如因位中。若依有頂地等。六依法空觀入滅定時。引得平等性智。此平等性智。與淨七六為依。滅定不無。所以有頂第六。還以有頂地第七平等智為所依故。不可定說下地第七與有頂第六為依。以無漏末那必與無漏第六別地繫故。有漏者或通異繫(文)義蘊雲。疏不可定說下地第七為有頂依等者。謂在下地。若起有頂地生空觀時。不能引起平等性智。即以下地第七為有頂地第六所依。若起法空智。即能引起平等性智。此平等性智。隨能所六。亦有頂繫。即非下七為有頂依。問。未入滅定可隨能引有頂地繫。若入定已六識不行。既無能引。此平等智屬何地繫耶。答。彼由定前法空智引。雖入定已無能引識。亦有頂繫。問。有頂第六。設依下地平等性智理有何失。如生空智依下七故。答。有漏第七隨第八繫故。生空智以下為依。平等性智。與定相應。非欲界法。隨引上界所繫故。法空智。不以下七為所依也。問。有頂平等性智以何為依。答。以下界第八為依。如生空智依下七故。論雲隨所生所繫者。約有漏說(文)。 (七十一右)雖通諸地皆唯捨受(文)。義演雲。疏雖通諸地皆唯捨受者。意雲。此釋外難。難雲。次言平等智由第六引諸地皆有者。互應引第六識。隨在何地與何受相應。初二禪等有喜樂等。答不爾。皆唯捨受故。應思者。意同前解(文)。 (七十一右)不可以因數(至)未必相似故(文)。演祕雲。疏不可以因數等難者。不可以受因果是同。便難因果令似所等(文)義演雲。疏未必相似故者。意雲。因果心心所。未必相似。恆於所緣平等緣故。過合唯捨受相應。若論餘心所。因果多少。即未必相似。由無漏善心。法爾有此二十一心所。作用俱親相似(文)今謂。演祕牒文有等字。與今疏別。義蘊雲。疏不可以因數難彼心所法者。不可以因果俱捨受。遂難相應心所令因果數同也。疏以俱染法說為不共無明等故恐濫不善者。謂不共無明中獨行不共。唯是不善。今此相應恆行不共非是不善。恐濫於彼故。唯問。心所何性攝耶。答雲。有覆心王。不濫故不問之。 (七十一右)此識何為(至)亦無記攝(文)。義演雲。疏此識何故名為無記至互無記攝者。意雲。此識相應四惑。雖合是不善性。由所依識行相微細。任運一類故。所以是無記性。然能依煩惱。隨所依識互為無記。不障善故者。不障六識中善無記。遍三性者。說第七及心所等。能與三性為依。言通三性。非體通三性也。故第七與前六識為染淨依。又邊三性者。前六識起三性。同時第七恆現行。與彼俱起故。雲邊三性也(文)六論雲。雖數現行。不障善故(此釋俱生身邊二唯無記性)遍三性者。瑜迦六十三(十二紙左)雲。是煩惱與善不善無記識俱而不相違(文)。 (七十二右)攝論二本皆第一說(文)。無性第一(十五左)世親第一(十八紙右)演祕雲。疏此微細言攝論二本皆第一說者。按無性論牒本論雲。此意染污故有覆無記性。與四煩惱常共相應。如色無色二廛煩惱。是其有覆無記性攝。色無色廛為奢摩他。所攝藏故。此意一切時微細隨逐故。釋三界者。有情所歸所集之所。猶彼巿廛。而梵雲阿縛遮羅(文)。 (七十二右)疏此中兩解(文)。義燈五本(三紙左)雲。疏有二解。初雲。雙問雙答。王由心所成三性故。初舉所顯王故。論雲。此意相應四煩惱。是染法故。次顯由王所成有覆。論雲。此俱染法所依細故。故雙問答(文)義演雲。疏此中兩解者。意今疏家說有覆無記性有二解。與彼論說別。二解如疏(文)。 (七十三右)答中有二(文)。今准下文疏有二解。一者如今所言。答中有二等(答中有二。一總解。二別顯中亦有二。若起彼地下是第一解。或為彼下。是第二解也)一者此下至即非所繫分為三段。下文所言(七十五右)又解。此又三釋等是也。雖有二解。疏主自言前解為勝。若不預知疏有二解。則至下大混故為斯釋。 (七十三右)六十三(至)顯揚十九(文)。六十三(十三紙右)十九(初紙右)演祕雲。按瑜伽論。六十三中明亦同此。彼論雲。隨所生處。是諸煩惱即此地攝。釋隨第七識所生之處。彼相應惑。亦同地攝。又顯揚十九雲。若生此界中補持伽羅。當知此意相應煩惱。即是此界體性所攝。釋瑜伽約地。顯揚據界。粗細少差。大意一種(文)。 (七十三左)對法第六(至)計為我故(文)。第六(十四紙左)雲。所言無明緣上地者。謂與見等相應。見者除薩迦耶見。不見世間緣他地諸行執為我故(文)義燈五上(三紙左)雲。問。七緣八為我。隨境一界繫。第六緣三界為我三界繫。答。自地互相增。隨自自地繫。他地不相增。不他地繫(文)。 (七十三左)由此故知(至)色等亦通故(文)。樞要下本(二十一紙左)雲。末那繫中難雲。所緣一地繫。能緣繫隨境。所緣九地繫。能緣繫通九。如總緣我見等。答。現行為境顯。能緣隨彼繫。種等境沈隱。能緣繫不隨。問。現行相顯可緣起見。種子相沈應不生見。答。境通隱顯種現俱境。隨繫義顯不隨種繫。又難。能緣緣彼地。能所一地繫。境為能緣緣。能所俱無覆。答。性據類殊能所別性。繫據縛義不可別繫。問。第七緣彼現。能所一界攝。八緣三界種應隨三界繫。七·八互相增。能所一界繫。八境不平增。見境各別繫。又八為彼業招。不隨境界繫。七非業所感。隨境一地繫(文)義蘊雲。疏由此故知第七不緣本識種子者。此第七法。既不能別緣他地法為我我所。故知。不緣種子。若許緣種子。應緣他地法。種通三界故。此破安慧師言亦不緣色等者。第八相分有定果色。天眼等亦他地故。故知。第七不能緣色。此破火辨師義。問。第八任運緣。即許通他地。第七既任運。非唯自地緣。如疏自解。其意可知。 (七十四右)若爾(至)如下自解(文)。此乘上言第七我見不緣他地。以問第六命終心也(義蘊義演大抄意。善珠為問第七不穩)言此別緣我者。指第七我。今所問答本起第七。文雖懸隔。言指無失。已言緣未來。非第六何。下文(六末)雲。同學五之一(十二紙左)如命終心得起上者。緣未來生故。非計他地法為我(文)義燈雲。論然正潤生不取二見。於此位起。亦復無失。然是總緣。非是別緣。以未來無。別緣我見無所杖質故(文)演祕雲。潤生我見據總緣說。又此潤位非一剎那。理事二惑。前後問起。而言潤生迷增上果。據彼愛境正潤位說(文)准上諸文。潤生我見。定是總緣。不簡他地過未。總緣當生蘊(文)。 (七十四左)疏不可難以相應所緣二縛名繫(文)義蘊雲。此第七識。雖繫屬第八。不與第八相應。亦非第八所緣之境故。不可二縛難。今言繫者。但是屬義。非是縛義。疏下方正解者。第二釋。其次論文。解屬所緣地義也。言若起彼地。至染污末那即顯所由也。緣彼執我即繫屬彼等者。解屬義也。疏又彼說世道伏與不伏因言出世道者。謂六十三中正明染污第七。世道之中為不伏乘文文便故知明出世道。出世道即攝學無學人。彼約能治道故。下論滅定在也。 (七十五右)又解此釋三釋(文)。此上所言第二解也。折為三段。以釋論文故言三釋。非謂別解。義演雲。此文三釋者。即疏家三段科也。 (七十五右)屬彼所緣之地(至)後屬彼故(文)。義演雲。疏屬彼所緣之地者。意雲。舉第八所依地。顯第七屬此地第八識也。疏若起彼地異熟藏識以下。是正解。何故爾耶。答。前舉任運等者。此顯所由。若起彼等者。方解屬義(文)。   (七十五)是彼類故(文)。義演雲。是我執類也。 (七十六右)對法第二(至)六十三中(文)。對法第二(八紙右)雲。又此意。偏行一切善不善無記位。唯除聖道現前若處滅盡定及在無學地。同下又雲。何故聖道現前無染污意耶。由勝義智。與我見現行極相違故。出聖道後。從阿賴耶識復更現起。以有學位未永斷故。又滅盡定。望無想定極寂靜故。此染污意不得現行(文)演祕雲。准瑜伽六十三(十三右)中不滅定故。彼論雲。諸離欲者。世間治道。若現在前。若不現前。此諸煩惱現行不絕。若諸有學已見跡者。出世間道現在前時。此諸煩惱不得現行。從彼出已。還復現行。善通達故。未永斷故。若諸無學。此一切種。皆不現行。是諸煩惱。當知唯離非想非非想處欲故。一時頓斷。非如餘惑漸漸而斷。釋言。此煩惱者。此第七識相應四惑。與此論別。會釋如疏(文)。 (七十六右)論阿羅漢者(至)故說無有(文)。義燈五本(三紙左)雲。論此位染意。疏雲通二執說。要集等說。唯說人執不說法執。何以故。若說法執。何故論言三乘聖道有伏滅義。二乘無學不應求捨。又護法釋三位無者。依染意說。故知。法執不名染意。今謂。俱說於論不違。是本意故。雖定性二乘不能伏斷。望彼非染不名染意。對不定性及定大乘。法執名染。然不定性生空聖道。亦不能伏故。論雲。三乘聖道有伏滅義。若唯人執。應言三乘聖道俱能伏滅。何須得言有。三位無染。亦復無過。法執望二乘定性不名染。三位中不無。若望菩薩。三位中無。文含義隱。餘者不悉(文)。 (七十六左)疏又彼唯依人(文)。義蘊雲。即學無學人也。此依人及法者。人謂阿羅漢。法即滅定出世道。 (七十六左)然第八識(至)約自體說(文)。義蘊雲。疏第八識斷捨之中引對法等。彼雲。集論復說。若諸菩薩得菩提時。頓斷煩惱及所知障成阿羅漢及成如來故。即證羅漢通三乘(文)義演雲。疏然第八識唯從煩惱以立藏名至物體說者。此第八識得藏名者。但從我見煩惱取執。以立藏名而不說所知障也。其第七識名染污者。非唯煩惱。亦通法執。據自體說。以不從他法立名故。疏在無學俱不行者。無學言。通攝三乘故。名俱不行(文)。 (七十七右)法執既細菩薩不從得名(文)。義演雲。疏所執藏名應不捨者。以菩薩法執在故。 (七十七左)答藏名據縛(至)亦通法執(文)。樞要下本(二十二左)雲。阿羅漢永斷染末那中。唯說畢竟斷染名捨。不說畢竟伏名捨故。不說直往不退菩薩。亦捨第八四人相違。以心從境。實亦應捨。種非永無故略不說。其實亦捨。則是聖道捨門攝故。更不論說。 (七十七左)頓悟二乘(文)。義演雲。疏頓悟二乘者。二乘中有利鈍二人名為頓漸。今即利根者。故雲頓悟二乘。或可。說初菩薩名為頓悟。簡漸悟菩薩。 (七十八右)六十三說同(至)猶行故(文)。六十三(十二右)雲。又與末那相應俱有遍行任運四種煩惱。世間治道。尚不能為損伏對治。何以故。已離欲者。猶現行故(文)。 (七十八右)又解世道是事觀(文)。義演雲。疏又解世道是事觀等者。亦是六十三文(文)今謂。唯是事觀此迷理故二句。此非論文。六十三(十三右)雲。當知此地已離欲者。此地煩惱現行不絕。何以故。此諸煩惱。唯阿賴耶識種子所引。於一切時。任運而生。非所對治及能對治。境界緣力差別轉故(文)。 (七十八右)非所對治(至)差別轉故(文)。義演雲。疏非所對治至差別轉者。意雲。若論世道者。以是事觀故限。此第七識煩惱等。非是所治。世道亦非能治。境界緣力者。意說。第七識惑等。互不是世道之境界。以世道不緣故也(文)義蘊大同。 (七十八右)八十八雲(至)世道不伏(文)。八十八(六紙右)雲。復次雜染有二。一見雜染。二餘煩惱雜染。見雜染者。謂於諸行以為實我。或執諸行為實我所。復有所餘。此為根本。諸外見趣其餘貪等所有煩惱。當知是名第二雜染。又見雜染得解脫時。亦能於餘畢竟解脫。非餘雜染得解脫時。即能解脫諸見雜染。所以者何。由生此者。依世間道。乃至能離無所有處所有貪慾。於諸下地。其餘煩惱心得解脫。而未能脫薩迦耶見。由此見故。於下上地所有諸行和雜自體。不觀差別。總計為我。或計我所。由此因緣雖昇有頂。而復退還。若於如是一切自體。遍知為苦。由出世道先斷一切薩迦耶見。後能求斷所餘煩惱。由此因緣無復退轉。是故當唯見雜染是大雜染(文)演祕雲。六·七惑別。金剛斷異。是不同也。然俱世道不能伏之。名不伏相似(文)。義蘊大同。 (七十八左)無分別智(至)並自違故(文)。義演雲。疏並自違故者。菩薩人法執。違自法空觀。三乘人我執。違自乘人空觀故。言並自違(文)。 (七十八左)疏隨人法觀(至)一分或全(文)。義蘊雲。謂入生觀後得名為一分。唯除我執故。法空得名之為全。人法二執。俱全無故。 (七十九右)後顯前二(至)亦不現行(文)。義演雲。疏後顯前二滅已後生至互不現行者。意雲。後顯前二滅者。我法二執滅後出觀還生也。如小乘以生空觀引滅定我執不行。菩薩以法空觀引滅定。法執不起。或雙入二觀。即二執不行。後出得生。言生及法執者。意說。小乘人入生空時。我執不行。菩薩法執互爾故。雲隨其所應。又解後顯前二滅已後生者顯前滅定聖道二種。對後羅漢得前二滅。名已後生者。於此二位中二執不行。出觀得後生。小乘人空觀。菩薩法空觀。引生滅定二執不行。及法執隨其所應等者。此遍對菩薩說法執也。不言我執者。即同二乘。互不行故。更不說(文)今解。後解為優。 (七十九左)對法第二(至)七十等同(文)。對法大論如上已引。顯揚十七(二十一紙左)成就轉識非賴耶等。四句分別中之文同。第十九(初紙右)雲。又此煩惱皆是俱生。非分別起。是有覆無記性。非不善性。最後金剛喻定之所頓斷(文)。 (七十九左)此識染法(至)第九品攝(文)。辨曰。第七惑品。此段疏中略有二解。一九品。一一品。即下評言。前解為正。他處唯有前解。無一品釋。前九品中有二三解。別分點示。九品(此疏初釋)一品(此疏後釋)此二說中。前解為勝。九品亦有兩解。一細分八十一品(十末初釋斷障第二釋)二九地相望單九品(此疏唯有此釋。十末後二釋斷障章初釋)義演雲。疏此識染法至第九品攝者。意雲。夫論第七識中煩惱。即其一類不可分其品類。今且據三界論之。得有九品。即九地中一地有一品也。隨地地之中。定是下品。行相微細。名為下品也。若望當地第六識九品煩惱中。即當第九品攝。地地皆爾。 (七十九左)一切地者(至)名勢力等(文)。義演雲。一切地者至名勢力等者。意說。一切地中第七識煩惱皆與有頂地第六識第九下下品。一時頓斷。以勢力等故。同障無學。意雲。第七識煩惱。雖地地有一品。每品皆與有頂地第六識中第九品六惑同斷。此意說。雖有九品。皆與有頂下下品中一時斷故。欲界所繫第七惑。與彼有頂地下下品相似。以彼不能發業潤生等故(文)。 (八十右)若有難言(至)無九品義(文)。義演雲。疏若有難言既有九品至無九品義者。意雲。此是外難。有兩意。其粗細非一類者。是第一難。難既有九品。粗細應作一類也。意雲。若言三界相望有九品。應九品道斷。即非一類。如色界中有四地即有四品。如何一類耶。餘准此。此識至無九品者。難有一品無九品義。第二難意也。至下實有九品者。答有九品非一品義(文)義蘊亦同。 (八十左)然第七識(至)一時頓斷(文)。義演雲。疏然第七識至一時頓斷者。意說。如欲界自地第七中煩惱。雖無九品攝。此煩惱還與自地第六識中第九品我見相似。以一時頓斷。問。既有一師許第六識中我見漸漸斷非頓。如何乃言與非想地第九品同斷之。答。約超二果人說。斷欲界第九品時。即是斷非想第九品時。何故爾耶。以束九品為一品故。此名破竹斷。如破一節全節互破故。故合八十一品。總為九品斷。若許粗細三界相似者。返難前師不許九品之義。若爾無性有情第七識。應無能熏。以無增減故。故有九品也。 (八十左)闕第三義(文)。前第二論。明能熏四義。於中第三有增減義。 (八十左)如斷善邪見(至)分九品故(文)。義演雲。疏如斷善邪見至分九品故者。意雲。此況第七亦有九品。如邪見行相增強故。欲界第九一品仍作九品。今此第七識惑亦爾。一品之中分為九品。又邪見能斷善根。准婆沙二說。一雲。一品邪見能頓斷九品善根。猶如見道斷惑。隨何等品智。一時頓斷九品惑。二雲。九品漸斷。如修道斷惑。下下品邪見。能斷上善乃至上上邪見。能斷下善根。惑緣一一諦故。即能起得起九品邪見。或乃次第緣於四諦。方始起九品邪見。即緣四諦。所有邪見。隨惑皆能斷生得善。廣如彼雜心·雜集等說曰。如何一品分為九品。答。言一品者。即喚九品為一品。次第七識中煩惱地地中皆是第九品攝。即以九箇第九品。同是第九品攝。所以合為一品。其實有九品如邪見等(文)義蘊雲。疏如斷善邪見等者。此隨小乘說。此斷善邪見地之中。在第九品。以所斷善根有九品故。此能斷邪見類一品中。義分為九。三界九地。見道頓斷。第七亦然。雖上下粗細一類。九地既別。何妨。亦有九品。同時頓斷。問。邪見由所斷善有九品故。可一品之中分為九品。此第七識邪執之我。既無差別。如何亦得分九品耶。答。所執第八九地不同故。能執見分九品別。此即上下共為九品。不同邪見約邪斷善。地地之中更分九也。有雲。第七亦同邪見。地地分九義乃非也。少分為喻。不可一一相似。 (八十一右)如前第二能熏中解(文)。義演雲。疏如前第二能熏中解者。意雲。第七識煩惱品數。與非想地第九品惑同。是一品所以同斷。即是一品非九品義。若爾如何成能熏耶。答。約三界九地論。隨地上下互有粗細。下粗上細故。成能熏也。 (八十一右)斷縛彼(至)無染亦除(文)。義演雲。疏斷縛彼故者。謂我執縛二乘不得解脫。今時斷此我見。名斷縛彼。若菩薩斷無染亦除者。法執望二乘無染菩薩能斷。 (八十一右)問見道(至)此識亦應斷(文)。演祕雲。疏問至能緣此識亦應斷者。此中徵意。若不許斷而違其理。若隨所緣亦名斷者。如何論雲。與有頂地下下煩惱一時頓斷。先已斷故。何名頓斷耶(文)。 (八十一左)若以不行為斷此識可除(文)。義演雲。疏若以不行名斷此識可除者。若處惡業所招一分第八無。即同時一分第七亦不行。據此不行名捨。若作此解。即同因亡果斷。若爾何故言與有頂下下品惑同斷耶。答。彼約斷道。此望不生。望義有別(文)義蘊亦同。 (八十一左)實理解(至)以此例彼(文)。演祕雲。疏實理至以此例彼者更無惡業所招之果第八言除。修惑猶在。我執未亡。能緣第七不得言斷。問。見道但無一分第八。第八名捨。亦闕一分能執第七。第七應捨。答。因亡果喪。第八可捨。七非業招。執體不無。何得名捨(文)。   (八十一左)如下斷障及章說(文)。如下第十斷初地障。及斷障章具說。 (八十一左)同第八識初師捨義為問(文)。義演雲。疏同第八初師捨義為問者。即此第七識。無學迴心互捨。應今文外有。問雲。此迴心無學亦捨第七。何不說耶。答。如彼謂第三卷(十一紙左)內明捨賴耶中。彼初師。三乘無學舍賴耶不言菩薩。彼問何不言不退菩薩。今此亦同故。言同彼初師為問。捨前文(文)。 (八十二右)應次別說為同何例(文)。義演雲。疏應次別說者。無學迴心。應與頓悟別說。疏為同何例者。此不退菩薩。為同菩薩為同無學例耶(文)(八十一左)義蘊雲。疏何故不說同第八識初師等者。此問今捨第七亦有無學迴心。何故不同。彼會抉擇亦攝故阿羅漢中耶。 (八十二右)文勢總故(文)。義演雲。疏文勢總故者。如上約三位。總明無第七。下別明之。第七三位無者。為體耶為名耶。下有諸師異諍。 (八十二右)餘如樞要(文)。樞要下末(二十二紙左)雲。又八地已去。法執在故。末那不得捨名。賴耶據煩惱得名。八地等名捨。不相違也(文)。 (八十二左)安慧等雲(文)。義演雲。疏安慧等雲者。等自門徒。或西方有此類計(文)今謂。西方有與安慧同計者。如勝軍論師·護月論師等是也。對法抄三(三十三左)雲。唯我勝軍師亦法戒賢師。瑜伽略纂十六(十七紙右)雲。護月雲。末那唯有人執故。二乘無漏觀唯第八識。第七一向無。戒賢論雲。法執亦有。疏七本(六十九右)雲。對法第二五蘊論言。恆行一分。即以此文為證。今謂。此約滅定言恆行一分者。於七八恆行中。無第七一分故。言滅定無恆行一分。此安慧五蘊論釋中之意也。 (八十二左)對法等說(文)。對法第二(八紙右)雲。何故聖道現前無染污意耶等具如上引。 (八十二左)餘七識成佛(文)。唯識義章雲。應因八果七識(文)。 (八十二左)顯揚第一(文)。第一(二紙左)第十九(初紙右)並同。 (八十二左)然今此論(至)亦通無漏(文)。佛地論二明四智中。無性第二明三位中。皆言有淨第七(文)演祕雲今此不依至亦通無漏故者。雖復佛地·無性二論說有淨識。然佛地經及無著論。不說有之。由斯不取末論為證(文)義蘊亦同。 (八十三右)論有義彼說(至)經說有故(文)。樞要下本(二十二紙左)雲。護法立末那通法執諍中有十。一違經失。二違量失。三違瑜伽失。四違顯揚失。五七八相例失。六四智不齊失。七第八無依失。八二執不均失。九五六不同失。十總會。或總分三。一立理引證。二總結。三會違。初中有九。即九是。是故定有下結言。彼無者下會違(文)。 (八十三右)六十三雲(文)。六十三(十二紙右)雲。問。若彼末那於一切時思量為性相續而轉。如世尊說。出世末那雲何建立。答。名假施設。不必如義。又對治彼遠離顛倒正思量故。即此末那任持意識令分別轉。是故說為意識所依(文)此問答文。已出次上(三十二紙右)文。 (八十三左)此等無染意等(文)。義演雲。疏此等無染意等者。成第六識必有俱生不共所依。意說。有淨第七識也(文)。 (八十三左)次第逆簡第八及無間緣種子(文)。義演雲。疏次第逆簡第八及無間緣種子者。即於上第二能返所辨三緣中。逆次配之。今前得辨不共故言逆簡。於彼不共所依者。簡俱有依中第八識也。以第八識與諸法為共依故。言生者簡無間緣。以無間緣不俱生故。言俱者簡種子。種子是因緣故。今此俱者。顯增上緣故。有生簡種子。俱簡無間緣。雖有此解。准文不次。又解。不共如前簡。俱生二字。通簡無間種子二依。以無間緣依前後異。非是俱生。種子是因緣依。非增上緣。以俱生言顯增上緣故(文)樞要雲。不共者簡第八俱生者簡無間。 (八十三左)第五十一(至)當七十六(文)。五十一(六紙左)解深密第一(十六紙)七十六(二紙右)中引深密經故顯當言。 (八十四左)彼一說(文)。顯揚第一(二紙右)雲。意者。謂從阿賴耶識種子所生還緣彼識。我癡我愛我我所執我慢相應。或翻彼相應。於一切時。恃舉為行。或平等行。與彼俱轉乃別為性(文)。 (八十四左)然所引識(至)無藏識故(文)。瑜伽雲。若頓起五識與七俱轉(文)義蘊雲。疏所引識起多少至無藏識故者。此重簡前文也。論中俱舉滅定出世道難。准理應更難阿羅漢位雲。若阿羅漢無第七識頓起五識。爾時藏應六識俱。如何可言頓起五識則七俱轉。然論中不作此難者。以瑜伽說有藏識言故。阿羅漢位已捨藏識故不說也。問。何要徵無學難起五識耶。答。以出世道必在觀中不可頓起五識。滅定六識所行故。但應以無學位難(文)義演雲。此是答上問也。意雲。亦合同聖道等作如是難。為瑜伽論文有藏識之言。所以不難無學。何以故。以無學人無藏識故。又亦無第七也。所以不難(文)演祕雲。以瑜伽論而言藏識或二轉等所以。此論不難無學。以彼無學無藏識故。有義文略不說。詳曰。非為略也。為引大論識起多少以之為難。本論既舉藏識為法所以。不得難於無學。故疏為正。若也不取彼文為理。而難無學即無傷也(文)。 (八十五右)莊嚴論攝論第九(文)。莊嚴論第三(二十紙右)攝論第九(十四紙右)如上已引。 (八十五右)疏雲似有為藏識(文)。義蘊雲。為字誤來。或是語倒。應雲為有。 (八十五左)又間斷名不行者(文)。義蘊雲。問。此與前解轉易何別。答。轉易約六識中識喜樂捨等。不恆一故。今言間斷。據滅定等有不行故(文)。 (八十六右)第八應無(至)如餘七識(文)。演祕雲。疏第八至如餘七識者。問。前師自計聖道無學第六無依。識性因轉。豈非犯於他不定耶。答。俱有依中含共不共。聖道等位第六意識。彼亦許有共俱有依。宗法之中既不別言。故無不定(文)義蘊雲。疏是識性故如餘七識者。問。安慧既不許有淨第七。即是第六亦無依。此淨意識即是異喻。何故此言如餘七識。答。有二解。一雲。彼許第六以五為依。設無五識。然許第八為六共依。宗既不言不共故。淨第六然入同喻。二雲。喻中既言如餘七識。即簡三位六識也。淨六無依此不許故。第二解正(已上)今解。初解與演祕同。然餘之言簡三位六識者。此不應然。今對第八取七識故雲餘。非簡三位。初解應正。 (八十六右)論又如來證(至)彼依何識(文)。義燈五上(四紙左)雲。論又如來證補持伽羅。西明量雲。未起法空應有法執。恆行以未起對治故。猶如我執位。此量喻中所立不成。樞要雲。法執未證法空位(有法)應恆行(法)二執隨一攝故。猶如生執。有妄出過雲因有法自相相違。錯引樞要解論文中所立宗因。便俱有過失故(文)。 (八十六左)瑜伽第五十一攝論第一(文)。五十一(六紙右)雲。又由有阿賴耶識故。得有末那。由此末那為依止故。意識得轉。譬如依止眼等五根五識身轉非無五根。意識亦爾。非無意根(文)無性攝論第一(十五紙右)雲。雲何得知。有染污意。謂此若無。不共無明則不得有成過失故。又同法亦不得有成過失故。所以者何。以五識身必有眼等俱有依。無性釋曰。此破唯立從六二緣六識轉義。眼等五識與彼意識有同法性。謂從二緣而得生起。彼染污意若無有者。與此相違。所謂俱生增上緣依無別有故(文)。 (八十七右)彼二論所立(至)應俱有過(文)。樞要下本(二十二紙右)雲。所立宗因便俱有失。如疏各有二過。又因有自法自相相違。以無學聖道意為同法故。同品定有可成害於宗法故成法自相相違(文)義燈五上(五紙右)雲。疏雲有自法自相相違決定者。改彼因雲。除聖道等意識。無俱有依。是意識故。如三位意識。因改於前。前因亦應除三位六識攝故。無不定過。樞要雲。又因有自法自相相違。以無學不定意為同法故。此量意雲。以無學人恆無第七言不定者。除在滅定無第六識。取不入滅時第六意識為同法故。然以理論。此中宗有二。一總立第六意識。二簡去三位取餘第六。因亦有二。一總因六識攝故。二別因亦簡三位非三位。餘六識攝。隨其所以。以二因各成二宗過思可知(文)演祕雲。疏若成前總宗至意識無依者。有義彈雲。無學聖道意識。皆在有法中收。豈得約宗有法之中有不定耶。詳曰。夫五不定因。於二喻。或有或無。無所立處即為異喻。立者雖立聖道等意在有法中。然後陳宗聖意非有。以理而言。合居異喻。因既於轉。何非不定。誰望有法出不定耶。若言前立在有法中如何復言是異法者。斯亦無爽。前依總立雲有法收。出過據理合居異品。亦如古立宗因違雲。如立聲常一切皆是無常故因。陳那正雲。一切皆是無常故者。而是異喻。非是因也。彼既以理正因為喻。今亦以理正宗為異。亦何失乎。又因明論雲。異法者。若於是處說所立無釋除所立。外所餘法處但無所立。即宗異法。聖道等意。既無所立為異何咎。若不爾者。於是處言攝其所立法不盡也。止濫不窮。便諸過起。由斯疏判理固無違。疏若以六識至無第七者。有義彈雲。別宗如前。宗違比量。因無不定。已成似量。外量如前。之支無過。因雲。第六意識攝故。如無學等第六意識。外人豈將真量。與似量為不定過耶。若彼外量取因量。雲六識攝。亦有不定之失。此即共不定。如何說有決定過耶。此彈意雲。相違決定。前後兩家之支並具。今者前量六識攝因已犯不定。所立別宗復違比量之文便缺。後家舉彼第六意因三支乃具。闕不闕別。何理得成相違決定。若也敵者還取前因。即是六中共不定攝。何成第六不定過耶。詳曰。直觀疏文誠有斯文。論疏主意。據改其因。前因之中而言略也。如義燈正故疏無失(文)義燈雲。隨其所應。以二因各成二宗(文)。 量雲。第六意識必有俱生增上別依 總宗(總宗有違宗過者。有法總言六識時。通攝聖道等第六識。此違自宗計聖道等意無所依故)。 六識攝故如五識 總因(總因有不定過者。作雲。為如五識六識攝故。第六識有別依。為如聖道等意識六識攝故。第六識無別依。聖道等裹取為異喻。此以理言。如演祕辨。總因亦有自法自相違過。義演量雲。餘有一分意識亦應無依。以六識攝故。如汝所除聖道等意識。疏於總別宗因各立一過。唯有四過。樞要總因更加一過)。 量雲。除聖道及無學意識餘意識心有此依 別宗(別宗有比量相違過者。作法雲。除聖道等餘意識。應非必有別依。意識攝故。如聖道等意識)。 六識攝故如五識 別因(別因有相違決定過者。作法雲。除聖道等餘意識。必無別依。是意識故。如無染意識)。 (八十七右)若以六識(至)意識無依故(文)。義演雲。疏若以六識攝故至意識無依故者。意雲。將六識攝因成前總宗。因有自不定過。然總宗者。如疏言。若總言第六識至增上別依即總宗也。又雲。若以六識攝故成論別宗至故無第七者。意雲。若將六識攝因成後別宗。即有二過。一謂法自相相違。二決定相違。雲何名成後別宗。答。如疏言。若除聖道及無學意識餘意識必有此依者。是後宗。雲何名法自相相違過。答。如立量雲。餘有一分意識。亦應無依。以六識攝故。如汝所除聖道無學意識故。是法自相相違過。違宗法也。決定相違過者。即向因中出過。然但改前因即是同雲唯六識攝因。但有法自相相違過。無決定相違過。何以故。決定相違之量。改前因故。如何今言有決定相違過。又准樞要。亦但雲宗宗各有二過。不言決定相違。答。應疏主筆誤故爾。或可。改前因作量雲。餘染第六意識。應無俱有依。因雲。染淨中隨一攝故。如聖道第六識等。既改前因故。成決定相違過(文)義蘊大同。 (八十七左)便有自法自相(至)相違過失(文)。明詮唯一過。謂法自相之相違決定。上置法自相言。為簡後三相違也。義演義蘊善珠。以為二過。謂相違因及違決定也。 (八十八右)二乘三位法執無染(文)。義演雲。疏二乘三位法執無染者。意雲。然二乘三位。雖有法執相應染污末那在。若聖二乘仍名無染。何以故。不障二乘聖道果故。菩薩不然。若第六入生空觀。第七即法執相應是染也。第六入法空觀。即與平等性智相應。純淨無漏也。是隨所應界之差別者。意雲。第七成淨差別者。是意識之力也。要由第六引。第七方成染淨差別故(文)今謂。二乘法執無染菩薩淨無漏等。此為差別。非謂引力。義演不允。 (八十八右)隨何乘說染污意無(文)。義演雲。疏隨何乘說染污意無者。二乘斷染我見。菩薩斷我法二執。然法執望二乘。不染亦可名淨。菩薩能除故雲染污意無。非無第七識體。四位者。三乘無學不退(文)。 (八十八右)下自更解(文)。義演雲。疏下自更解等者。如論雲。此意差別。略有三種業(文)。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二十二終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二十三(五末之一) (初紙右)由此三種(至)故成位別(文)。樞要下本(二十三右)雲。差別三中以心對境。境有三位。謂我愛執藏位等。心亦應三。一補特伽羅執位。名染末那。二法執位。名不染末那。三思量位。但名末那。與前三境相應不寬不狹。今第三說平智不說思量位者。今顯第七有二位別。一有漏。二無漏。無漏無別。有漏位中有染·不染。復分為三。又前三位心境雖相應。而境中無垢不別明顯。今對彼境雖寬狹不同。無漏義等故說平智。不說末那計。准本識名亦應有四。此加思量。對彼執持故。彼若但說異熟·無垢二名。此但名無覆平等智。彼但名執持。此亦但名末那。俱染淨故。今此說別故有三名。 (初紙左)即一切異生全(文)。義燈五本(五紙左)雲。初通一切異生相續。西明兩釋。一明執相續。二雲。相續者身。意取此解。要集亦云。此依五蘊身名相續。非執非心。今謂。不爾。此文意顯三位差別有續有間。初總明之。後重料簡起不起時。故前相續明此俱意有間有續。不明其身。若以五蘊身為所依名為相續。且如我執。亦依聖身。何故不雲相續。平等性智亦依菩薩。亦何不雲相續。 (二紙右)此為初無此即捨名(文)。演祕雲。此為初無者。第七我執初不起位(文)義演雲。此為初無者。意說。我執入見道時最初捨故。即捨名者。即捨補特伽羅我見之名。義蘊亦同。 (二紙右)此意是入無漏時捨(文)。義演雲。此意即是入無漏時捨者。意說。在有漏位此識得以與我見相應。不捨染末那名。若至無漏位即無我執相應末那。以真無我解違我執故。 (二紙右)如下亦然捨此相應(文)。義演雲。如下亦然捨此相應者。如下文說。捨此四相應我見等亦然。 (二紙左)不可說彼得互捨也(文)。演祕雲。不可說彼得互捨者。不得以八同七令捨。以七同八而亦不捨。何以不得。答。染污過尤。暫滅名捨。淨法他縛永無名捨(文)義蘊雲。不可說彼得互捨者。不可第八同於第七有漏無漏位中更互捨也。染七約自體。染無即名捨。藏識由他縛永離方名捨(文)義演雲。不可說得互捨者。不得以第八永捨名即令第七亦永捨名。何故不得。由第七染污自性斷。即暫無之時而名捨。第八是緣縛斷。要他永不執方名為捨。 (二紙左)以二乘有學未名捨故(文)。義演雲。以二乘有學未名捨故者。無處說二乘有學舍賴耶故。不可言以第七暫捨顯第八亦暫捨也。 (二紙右)若許暫捨二乘有學入無漏心亦應名捨(文)。義演雲。若許暫捨至亦應名捨者。若許第八亦暫者。即二乘有學無漏亦暫不執藏。何故不名捨。 (二紙左)染污末那違無漏故(文)。義演雲。染污末那違無漏故者。意說。入見道時暫捨第七。有雲。我見相應末那入無漏時不行。明第八暫捨賴耶名。此解然。違上說故。 (四紙左)此非三心真見道義(文)。義蘊雲。三心真見道不是正義。以第一心內遣有情假緣智既唯生空不遣法執。故此不取(文)樞要下本(二十三紙左)見道全生平等智者。疏中但有一心見道解。設三心見道後二心有此智。初一心無多分有。故所論總說非於其中唯起平等智。又長讀論文。見道法空智起方有平等智。不但修道。問。頗有菩薩無分別智入法觀意樂即入後智法觀耶。答曰。不得。菩薩後得必由無分別智為前導故。佛地論雲。等流之觀與根本觀同故。問。若爾何故言遠等流即得。近即不得。答。近勢難入遠即易入故。又解。總無後得入別觀。必各更起無分別智引之生故。問。初起未自在。後得由前引久起。自在生何妨。自力轉。答曰。即依此義遂有意樂。後得不同無分別智。二觀別也。佛地論及此論中。據其多分及自在故。平等性智無分別妙觀智引即緣真如。若妙觀智相見道。引平等智即緣似真如相。妙觀入生空自不成平等。唯緣第八。此相可知。若第六識入法觀位。聽聞正法等。入別遊觀心。平等性智緣何境界。不可緣如及緣第八。六非此行故。若緣外緣聽聞正法等及緣三惡趣等者。因中已有此行相耶。若其不緣何故緣似真如等即許他引。此不許隨他引耶(文)演祕二解。初解雲。同能引聞教法。第二不許(文)義燈雲。平等六引。豈不緣名。許隨六引隨緣何境。 (四紙右)人觀不然(文)。義演雲。人觀不然者。第六入人空觀不引起平等性智。若入法空觀即能引第七平等性智。 (四紙左)或八地以去(至)無妨(文)。演祕雲。或八地已去無分別智至無妨者。此第二解。以二本智自入二觀。二後得智各望自本名之為果(文)義演雲。或第八地者無分別智至起人觀後得智者。此疏重解。必法觀後得入生空。生空引自後得智亦無妨。此望法空乃為遠果也。義蘊大同。 (四紙左)此中(至)即果全論(文)。義演雲。然此中至即果全論者。初解者即上雲由此應說等是。後義者即或八地已去等是。言果全論者。不論近遠。但總說果。故雲全論。故生空知果。是法空引。且名果故。論但言法空智果現在前位。法觀法執第七即不行更無違果而言染七。故雲全論(文)演祕雲。若約後義即果全論者。但法空果。即起平等更不遠果而以去之。故雲全論。義蘊大同。義蘊雲。疏若定爾者八地已去等者。此意雲。若定以法觀後起皆名法觀果者。即八地已去無非法觀果。以法觀後起生空觀等。俱是無漏是等流故。亦法觀果。此故立近果遠果。法觀後起得滅定。皆名近果。起生觀等名為遠果。問。若爾即先起生觀。後起法觀。法觀令應為生觀遠果。答。不然。今說起平等智。要法觀故。法觀是主得。以生觀為遠果。生觀是劣。不可法觀為此遠果。 (五紙左)其實唯有為(文)。義演雲。其實唯有為者。即後得智所變似真如相分。是心上影像故言有為(文)第四疏雲。初地已去既轉依。已亦緣真如及餘一切義燈演祕亦同。 (五紙左)通緣有漏無漏為境(文)。義演雲。通緣有漏無漏者。意後得平等性智緣有漏異熟。無漏緣真如故。問。何故爾耶。答。由第六緣真如所引。第七亦緣真俗(文)。義蘊雲。餘處未見文說第七識於五地中得真俗雙緣。然第六引之。得亦無妨。 (六紙右)前解為勝(文)。義演雲。解為勝者。通緣俗似如為勝也。 (六紙右)或第八未捨(至)此解難知(文)。演祕雲。或第八未捨名至此解難知者。以執藏義正名賴耶。平等非執。故所緣八何名賴耶。疏既無能藏。藏義應暫捨者。此乃□前難知。意難。若無能藏所緣第八不名賴耶。既無能藏賴耶應捨。答。此難意如初位辨。故不重雲。詳曰。賴耶之名而既未捨。許緣何失。若要起執方名賴耶。既不執時名何不捨。由此理論許緣無咎(文)義演雲。性未離故者。第八未能全離執故。有雲。性未離故者。意說。七地已前若不入無漏觀。第七亦與我執相應。以未離執故平等智得緣賴耶。此解為正。疏即是識字及一等字者。意合說雲異熟識等無垢識等。 (六紙右)此中比況(至)是法執(文)。義演雲。此中喻況理有淺深至是法執者。意雲。淺喻者。迷杌喻迷法。是法執。若杌為人。喻依於法執起我執也。 (六紙右)深喻(至)人中起事執(文)。義演雲。深喻至人中起事執者。意雲。前法有深也。迷杌者。喻迷法空理。將杌謂人時喻人執也。問。此深喻喻人執。淺喻喻人執有何別耶。答。一種無別。但據迷杌分成淺深。人執一種。問。何故如是人法不同。答。法中據迷理說。人中據事起。所以法中喻有淺深。人執但是一種而無淺深。據實迷人。亦是迷理。然要迷法空方執法有。依此法有力方起我執。乃至執佛性為我。宗執法有體。依此作用上方起我執。約此一邊言迷理事也。據實亦迷我空理也(文)演祕雲。深喻至人中起事執者。法空理深。迷斯至理名為深也。問。謂人是人執。而與淺喻竟何別耶。答。據迷於杌分成淺深。問。謂人設喻迷生空理名深何失。答。意明我法相依而起寬狹不等。事理相託。故不喻之。 (六紙右)問人中亦可言(至)起事執(文)。義演雲。問。人中亦可言至起事執者。意雲。返問翻喻人執也。問雲。法中迷理。人中起事執者。亦可人執迷無我之理於法中起事執。答。法執寬故通迷一切。人執是狹。依人計我。所以唯依人身上起執。計為我故。 (七紙右)難淺喻雲(至)是法執(文)。難意雲。於杌執是杌。而後更誤執為是人。則取為比咒。可使執杌是法執。今則不爾。直迷以杌為人。則可言執杌是人執。何得言法執。 (七紙右)難淺喻等(文)。義蘊雲。疏難淺喻等者。此難意雲。若言執杌執人。可喻法執人執。亦言迷杌迷人。如何況執。答。意雲。迷謂不了。執亦不了。要由不了方起執故。不了杌時以執於法。故以為喻。有迷不必執。有執必是迷。以寬喻狹。於理無失。 (七紙左)答不然(至)方為不了(文)。義演雲。然答意雲。迷杌者。謂不了。不了似於法執。法執亦不了於法也。以不了義同。所以將迷杌喻法執也。其實迷杌不得是法執。雖唯執杌然有實杌。地方謂人也。問。既言不了。似於法執者。未審不不了之義何異於疑。答。此雖不了則決定不了。疑者行相猶預。不可相例。 (七紙左)如一眼識(至)不共執心(文)。義演雲。如一眼識至二行相生者。此喻但取小分為喻也。唯取識行相不取兩境。名小喻意者。惠體是一憶上下我法二用吳別。如一眼識自證分能生緣青等多境見分。故自證是一見分之用隨境許多。又共許識喻者。護法安慧彼此共許識多行相名為共許識。即喻不共執心者。護法許我執生時必帶法執。安慧不許。以第七識唯有我執無法執故名不共許執心(文)我法見分為一為多。或言我法二見用雖有別。或言體雖無異而用有別。准此等文似有多見。然我法二執唯對一境。所緣既一。見分何多。見分雖一用分我法。是故空晴破古德言有多見分以成一義。此說於理為勝。佛地論第七(五紙右)煩惱障中有所知障。是所依故。必執有法而計我。故體雖無二而用有別。如一識體取境用多。由此熏生一種子體。亦有多用起時雖俱而漸次斷。聖道勢力有分齊故。 (七紙左)然今所執(至)二行執故(文)。義演雲。疑於理印事於事等者。且任不正義難也。雖非執者。亦且任不正義。答。望護法宗不許疑印俱生故。故且疑他世為有為無。於彼生何欲勝解等(文)且如上辨。義蘊雲。問。喻中青等許有多境。法中二執境唯是一。此即法喻不同。何得為例。答。喻取少分。不可全同。但取於一心中行相非一以為為境也。今言行相非見相分。當情行解相貌非一種故。 (七紙左)彼雖非執(文)。演祕雲。彼雖非執等者。雖言兼於得失。今取得也。 (九紙右)然此一切(至)大勢相似(文)。義演雲。然此一切至大勢相似者。意雲。此等菩薩多起法執故雲相似。我執已伏。或已斷故更不起。前七地有學頓悟。容我法二執間起。不同第八地已去。八地已去法執有行不行。若法空觀相續即不行。若人空觀相續法執現行(乃至)十地滿心方永除斷。若有學迴心及頓悟菩薩我執。至七地滿心伏盡。至十地滿心斷種。第六識我見第四地伏。第七我見至七地終心伏不行也。 (九紙左)若不然者(至)無有漏心隔(文)。演祕雲。若不然者至無有漏心隔者。若也不許細障行爾。即應三地法觀恆行。以無有漏而為隔故。或不然者。顯彼細障有不行時即法觀起。前解為勝(文)。義蘊雲。疏若不然者至無有漏心攝者。此意說。若不八地以上起淫執者。即應八地已上恆起法觀。第七識中無漏相續更無有漏。以安慧師不許第七有法執故作是說也。問。若對安慧彼師不許有淨。第七何得難雲。無漏相續。答。前來已成三位。有第七識說。恐彼不許七有法執。故作是說。 (九紙左)疏以此為證(至)有漏心故(文)。義蘊雲。論雲。八地已上猶起法執。此說第七非第六識。若許第六有有漏心應起人執。 (十紙右)設未斷故等(文)。義蘊雲。疏設未永斷彼人執種等者。此釋伏難。謂有難雲。若許第六有有漏心即令起人執者。二乘無學應起人執。許有漏故。由此釋雲。八地已上彼未永斷人執種故。無學不然。不可為例。 (十紙右)如解深密經當七十八(文)。經第四(十五紙左)七十八(十四紙左)雲。世尊如佛所說。波羅蜜多·近波羅蜜多·大波羅蜜多。雲何波羅蜜多。雲何近波羅蜜多。雲何大波羅蜜多。善男子若諸菩薩經無量時修行施等。成就善法。而諸煩惱猶故現行未能制伏。然為彼伏。謂於勝解行地軟中勝解轉時是名波羅蜜多。復於無量時修行施等。漸復增上成就善法。而諸煩惱猶故現行。然能制伏。非彼所伏。謂從初地已上是名近波羅蜜多。復於無量時修行施等。轉復增上成就善法。一切煩惱皆不現行。謂從八地已上是名六波羅蜜多(文)又(十五紙右)世尊此諸隨眠幾種粗重斷所顯示。善男子但由二種。謂由在皮粗重斷故顯彼初二。復由在膚粗重斷故顯彼第三。若在於骨粗重斷者。我說。永離一切隨眠。位在佛地。 (十紙右)二障三處過(文)。義演雲。二障三處過者。如第十疏解。 (十紙左)說彼地地皆能斷故(文)。演祕雲。說彼地地皆能斷故者。第六法執地地既斷。雲何得言所知障在。若言言有據小有者。此亦不然。既法執起煩惱應行。如疏下難。 (十紙右)二障三處過(文)。義蘊雲。疏二障三處過者。見道·八地·金剛心名三處也。見道過分別二障。八地過俱生二障現行。金剛心過二障種子也。問。八地已上第七法執猶許現行。如何說過。答。約六識說。故不相違。 (十紙左)疏謂彼說第七惑餘識中法執種(文)。義蘊雲。此設許安慧作如是救。非彼許七有執種。又此所破非安慧師。由彼不許第七識中有現法執。以安慧義為此難也。 (十一右)疏何法為障等(文)。義蘊雲。若第六識起生空無漏。能礙人執全不現行。今既有漏不礙生執。如何不起。 (十一右)疏問何 故(至)全言有也(文)。演祕雲。問。何故上言至全言有也者。生起下論(文)。義演雲。何故上言至全言有者。即指前次通異生聲聞獨覺相續等文。此即生下文也(文)論(六紙左)雲。次(法我見)通一切異生聲聞緣覺相續。上疏(三紙右)釋雲。即諸異生一切二乘不問有學·無學身全。 (十一右)於二乘等諸異生(文)。義燈雲。等取凡夫。即二乘凡夫西明等雲。等取菩薩生空智。以不障彼智亦名不染。要集雲。彼說為勝。若等凡夫菩薩亦有何故不等。今謂。前勝論雲於諸菩薩。即通凡聖。若望菩薩生空不染。起生空時可非菩薩。又亦應言於諸菩薩。除生空智亦名為染。前句總說文復不除故知總望不等菩薩起生空時。然於菩薩不言等諸言攝故。前影后故俱無有過。 (十一右)由此法執通二無記(文)。樞要下本(二十四紙左)雲。所知障中。縱不善不覆二乘名無覆。障菩薩名有覆。又解。不善心中亦唯無記。與煩惱障不相違也。問。智障不障於二乘。即名無覆。惑障不障菩薩。應名無覆。答。聲聞唯求一果。智障故名無覆。菩薩雙求二果。惑障故非無覆。問。智障障菩薩。即唯名有覆。惑障障三乘。應非是不善。答。智障唯障直見。但名有覆惑障令處生死故通不善。又自損損他。故瑜伽第十六引經雲。染污意恆時諸惑俱生滅。若解脫諸惑非先亦非後。彼自釋雲。非先者。與諸煩惱恆俱生故。非後者。即與彼惑俱時滅故(文)佛地論七(四紙左)雲。諸煩惱障體唯在不善有覆無記二心中有。若法執等所知障體亦在無覆無記心中。二乘無學亦現行故。無學位中無有不善有覆無記。此就二乘名為無覆。若望菩薩是染污故亦名有覆。故所知障亦名無覆亦名有覆。一體二名所望別故。 (十一左)有四無記(文)。義燈五本(七紙右)雲。論是異熟生攝者。且如異熟生心。乃至變化大小乘別。小乘四心定唯無記。然變化心通欲色界。威儀心寬。餘三不攝併入威儀。唯單非雙。問。受戒等發起威儀。豈非是善。答。彼宗意雲。欲得受戒。此心是善。起禮拜等即是無記。然立戒體不依發起身語業思。依色聲立。大乘變化唯四靜慮。通善·無記及漏·無漏。餘三通三性·漏·無漏如前已明。然得合起。如行道路歌舞拍鼓。或前後心發俱時亦得。或業果心不能俱發。若非業果及善·惡。能四心義說非多心並。大論雲此世俗有故。雲無記者。據別說故。 (十一左)三緣不攝(至)此無記攝(文)。佛地論七(五紙右)雲。若所知障就二乘說無覆無記。四無記中何無記攝。異熟生攝。以從異熟識生起故。若爾何者非異熟生。如增上緣餘所不攝皆此攝故。威儀等心不堅執。故非普遍。故無二障體。 (十二左)七十六解深密經及楞伽大有文(文)。七十六(初紙)深密第一(十六紙)楞伽第一(七紙左)第二(初紙)第七(十一紙)第八(初紙)第九(八紙左二十七左)第十(初紙)皆廣說心意識。 (十二左)小乘謂(至)種種分別(文)。俱捨第四(十三紙右)論曰。集起故名心。思量故名意。了別故名識。復有釋言。淨不淨界種種差別故名為心。即此為他作所依止故名為意。作能依止故名為識。故心·意·識三名所詮義雖有異而體是一如。心·意·識三名所詮義異體一(文)波沙七十二(二紙右)雲。心意識三聲雖有異而無差別。復有說者。心·意·識三亦有差別。謂名即差別。名心·名意·名識異故。復次世亦差別。謂過去名意。未來名心。現在名識故(文)義燈五本(七左)雲。薩婆多雲。五門義別。一名門。但與施名。二義門。集起名心。了別名識。思量名意。三業用門。遠知名心。開導名意。受生名識。四世門。過去名意。現在名心。未來名識。五施設門。在蘊名識。在處名意。在界名心。皆通六識。非離六外別有心意。後檢文。 (十三右)然六十三中(至)所以稍廣(文)。六十三(十一紙左)復次此中諸識皆名心·意·識。若就最勝阿賴耶識名心。何以故。由此識能集聚一切法種子故。於一切時緣執受境。緣不可知一類器境。末那名意。於一切時執我我所。及我慢等思量為性。餘識名識。謂於境界了別為相。 (十三左)然彼錯翻(文)。義蘊雲。疏然彼錯翻者。第二句雲彼能念境界。第七因中非念俱故。第四句雲故我說唯心者。此應為識。今說為心。故錯翻也。 (十三左)下次顯證第八是無記等(文)。義蘊雲。疏次下顯證第八是無記等者。即彼舊經次下頌也。既雲證第八無記等。即兼證第七有覆前六善等也。頌中雖不明說第七有覆。既言意二邊取境。即是俱生邊見。定有覆也。問。護法第七既無我所。如何疏雲應雲有我我所。答。是我之我相從說故。或約餘師理亦無失。 (十三左)舊雲(至)說唯心(文)。第九(八紙右)之全文。 (十三左)然彼錯翻(至)次下顯證(文)。義演雲。次下顯證者。即次下心常無記頌也。故下頌雲。心常無記法至善不善者。此頌亦錯。意不取二邊也。夫二邊者。所行斷常。第七不能斷常。故但緣第八執我我所非計斷常。故是錯也。 (十三右)心常(至)善不善(文)。連續上經全文也。 (十四右)及佛地經及莊嚴論等(文)。如上已引。 (十四右)非是解解脫義(至)問經等(文)。義燈五本(七紙左)雲。解脫經者。有雲。因道斷障得解脫。故名解脫經。要集雲。如天請問等。不名解脫經。故今謂。不爾何經不令修道斷障。不爾何得雲。引對治故。明是佛說。故前說是。然天請問是別名。言解脫者。是諸不入阿含者之總名(文)演祕雲。四阿含不攝等者。詳曰。解解脫義名解脫經。於理為勝。故經頌雲。若解脫諸惑等故。諸經論從其所說以立名者。其類寔繁。若不爾者。凡是經名是如來建。或集法立。豈佛·阿難據後零落而立斯號。若後人立名亦為未可。便合經目難為揩准(文)今謂。演祕與疏及燈不同。雖知各有其理。然瑜伽十六(九紙左)引此經偈。又長行中說解脫義(謂煩惱解脫·及事解脫·有餘依解脫·無餘依解脫等)演祕言從所說為名。實為優長。俱捨世間品中亦引此經(文)止觀真記五引俱捨解脫經雲。藏中無此經。但偽經錄中四事解脫未得經文。今謂。解脫經名未得一准。智論第六亦引解脫經。是指華嚴。 (十四左)同瑜伽等(至)世親亦然(文)。瑜伽六十三(十二紙左)雲。復次阿賴耶識無有煩惱而共相應。末那恆與四種任運煩惱相應。於一切時俱起不絕。謂我我所行薩迦耶見·我慢·我愛·不共無明(文)無性第一(十四紙右)世親第一(十六紙左)論曰。第二染污意與四煩惱恆共相應。一者薩迦耶見。二者我慢。三者我愛。四者無明。此即是識雜染所依識。 (十四左)解雲(至)然今少別(文)。無性一(十四紙左)雲。此中薩迦耶見者。謂堅執著我我所性。由此勢力而起我慢。特我我所而自高舉。此二有故便起我貪說名我愛。此三皆用無明為因。言無明者。即是無智明所治。故此即是識雜染所依(文)疏言少別者。我見為初。無明為後。三論並同。中間愛慢與二論別。故雲少別此列愛慢。二論逆次。 (十五右)此意相應(至)自性故(文)。義演雲。此意相應至去來世有故者。意說。無漏道起此意煩惱即滅。何以故。煩惱與對治道不俱起。種已斷故。無漏道生時此煩惱非但現無。亦無過未。何以故。過去·未來無實體故。然有宗計。無漏道起其惑雖斷。於過·未世仍有體在。故不名佛。今說過·未無自體者。即破彼宗。 (十五右)此經大小(至)諸部解別(文)。瑜伽十六經第四句為非先亦非後(文)略纂第七(十紙右)雲。染污意恆時頌。唯識說第四句非曾非當有。彼依諸部頌。現行斷故。非於未來亦非過去。薩婆多等不許貪慢見相應故。今依大乘正頌及大眾部等說。非先亦非後。許諸煩惱俱時生故。又釋染污意諸部不同。如唯識第四卷疏解(文)倫記五下(十二紙右)具辨泰備基師釋。非先後句之別。 (十五左)上座部等(至)有名恆(文)。義燈五本(八右)雲。染污意恆時等者。諸部釋異。且有部雲。染污意者。謂第六。識恆時者。非不斷故名為恆時。如常施食常受樂等。俱生滅者。非謂同時名俱。生滅俱有故名俱。即是諸或皆有生滅。若解脫者。對治道起。非曾非當有者。但捨其得離緣縛故。非無體性。上座部雲。染意恆時。謂細意識無間斷故。諸惑俱生雲俱生滅。過未無故非曾當有。問。若細意識如受生等。恆時相續與四惑俱。雲何攝論第二雲。依染污故。時無斷故。以此為難。又九心輪以有分心是受生心唯是無記。又下會瑜伽雲。地獄無間有異熟生。是上座義。准此非細染意受生應非彼釋。答。上座部中有本末計。無覆受生是本計。細染意生。是末計。經部師中亦本末計。釋經准之。 (十五左)薩婆多等(文)。俱捨二十(初紙左)雲。以貪瞋慢是自相惑非諸有情定遍起故(文)光記二十(初紙左)雲。緣別法生名為自相。緣多法生名為共相。又雲。以貪瞋慢是自相惑緣別事生。非諸有情定遍三世諸事起故。 (十六右)此第七識(至)我不成(文)。義演雲。意雲。證有第七總引六教。勤為一頌。如疏。不共者。此即第一經明不共無明。六二緣者。下論雲。眼色為緣生於眼識。乃至意法為緣而生意識。意名者。下論謂。契經說。思量名意等。二定別者。即下論雲。無想·滅定有別。若無此識彼應無別。無想染者。下言無想有染。若無此識彼應無染。有情我者如下論雲。謂契經說。異生善染·無記之心·恆帶我執。若無此識彼三性心位應無有我等。   (十六右)如緣起經(文)。具雲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唐三藏譯有上下二卷。下卷(十五紙右)略有四種轉異無明。何等為四。一者隨眠轉異無明。二者纏縛轉異無明。三者相應轉異無明。四者不共轉無明。 (十六左)義有二義(文)。因明疏亦同(文)義演雲。義有二種至即真理者。意雲。義有二義。第一可解。二義者。即義理理即真如。問。真如理與境義有何差別。答。初義別也。彼約對見分義為境。此約道理。即真如之道理也。問。此段論文次不辨義。何故預明此義。答。汎爾預明也。理應無爽。此義即是後文覆真實義也。 (十七右)攝論無著本第一說(文)。世親論一(十八紙右)無性一(十五紙左)。 (十八左)攝論無性(至)有別善心等(文)。無性第一(十六紙右)演祕雲。如無性論疏燈略引。學者猶迷。故今具錄。論雲。此於五識無容說有。是處無有能對治故。若處有能治此處有所治。非五識中有彼能治。於此見道不生起故。釋曰。以五識中無能治見故。不得有所治無明。言見道者。簡餘二道。以成事智佛果有故。問。第六應有不共無明。有見道故。答。六有通治。非別治故。問。七有見道。七相應惑應名見斷。答。雖不斷之伏暫不起亦見力也。由斯見道有平等智。據大乘說。論非於不染意識中有。由彼此應成染性故。釋曰。外人計雲。在淨六中。以淨六中無餘煩惱。相應無知得名不共。故難。淨意既有無明。應成其染。論亦非染污意識中有。與煩惱共相應時。不共無明名不成故。釋曰。牒轉計破。意有餘惑方名為染。不共既與彼意惑俱。便是相應。何名不共。論若立意識由彼煩惱成染污者。今應畢竟成染污性。釋曰。不共無明恆行不絕。意識何有而得淨時。論諸施等心應不成善。彼煩惱相恆相應故。釋曰。破文外救。外救既雲意恆成染。亦何爽耶。故斯難起。論若復有說。善心俱轉有彼煩惱。釋曰。餘小乘救。施等善心與煩惱俱。由是不共無明恆行竟有何失。論是即一向與彼相應。餘不得有。此染意識引生對治。不應道理。釋曰。正難前救。意既一向恆有無明。無明外餘善等之法。此意非有。既無信等。意名世善。而不得成。又意恆染不可能引無漏善生。所治不為能治因故。故出世善亦不得有。論若有說言。染污意俱。有別善心能引對治。能治生故所治即滅。應正道理者。釋曰。顯正義也。有大乘說。染污意外有別世善。世善能引能治見道。應彼相生治障理也。論若爾所立。不共無明亦不成就。與身見等所餘煩惱恆相應故。釋曰。此外難也。其難意雲。七俱無明。有餘見等三惑相應。應亦不得名為不共。若雖見俱猶名不共。我前染意俱時無明雖餘惑俱。何乃不許名為不共。論汝難不平。非我說彼與餘煩惱不相應故名為不共。然說彼惑餘處所無故名不共。譬如十八不共佛法。前說與餘煩惱相應名不成者。觀他所立顯彼過故。釋曰。答。前外難。平猶齊也。前觀汝宗言餘惑俱失不共號。非我大乘許是義也 (十八左)彼宗不共無惑相應故(文)。俱捨第四(八紙左)雲。何等名為不共心品。謂此心品唯有無明無有所餘貪煩惱等。於不善見相應心品亦有二十心所俱生。名即如前不共品說。光記四(三十二紙左)雲。何等名為不共心品者問。謂此心品至貪煩惱等者答。謂此心品唯有無明。無有所餘貪等本惑忿等小惑及惡作等。故名不共。自力起故。若作斯解不共無明唯見所斷。若貪等忿等惡作相應無明。皆是相應不名不共。他力起故。若依正理論意解不共無明。不與貪等本惑相應名不共。即是獨頭無明及忿等惡作相應無明皆名不共。若作斯解不共無明通見修斷。故正理第十一(十二右)雲。是故惡作是不善者。唯無明俱容在不共。忿等亦爾。若依正理解不共無明。無明容有二十一法俱生。又婆沙三十八解不共無明具兩解。一解意不與貪等忿等相應。自力而起名不共。唯見所斷非以修所斷。忿等相應非自力起故不名不共。第二師意意不與貪等本惑相應皆名不共。應知即是忿等相應及獨頭起。若作斯解通見修斷。此論同婆沙前師。正理同婆沙後說。各據一義釋不共名。並無違害。應知諸論說不共無明。若說唯見所斷據前師說。若言通見修所斷者據後師說(文)。 (十九右)雜事說隨有多種(文)。法蘊足論第八(四紙右)雜事品十六廣明多類(文)瑜伽五十八(六紙左)雲。若有隨順如是煩惱煩惱俱行煩惱品類名隨煩惱。雲何名隨煩惱。略由四相差別建立。一通一切不善心起。二通一切染污心起三於各別不善心起。四善·不善·無記心起非一切處非一切時(文)略纂十五(三十七右)雲。論雲。若有隨順如是煩惱俱行煩惱品類等者。隨順者。是總句。或尋·伺·睡眠等體非煩惱。順故名煩惱。或謂別境中數與煩惱俱行者。隨煩惱由相俱行。故名隨煩惱。煩惱品類者。即忿·恨等。如下文是。謂品類等也。差別建立者。如是前五十五卷說會之。若雜事中世尊說諸隨煩惱等者。即法蘊足及下八十九廣解義。大眾部三藏外別立雜藏。大乘薩婆多無別雜藏。以毘奈那中有雜品。是彼廣明隨惑。依十二處轉。諸煩惱等者。此約總聚起。如前五十五別處起。不相違煩惱相應中。如前五十五說。 (十九右)即諸煩惱(至)根本分位(文)。義蘊雲。疏即諸煩惱分位差別等者。今准此師。見·慢·愛三唯無明分。此識之中除無明外更無根本惑故。問。若唯無明分如何言即諸煩惱分位差別。答。有二解。一雲。既雲諸煩惱分。即一一煩惱皆得立之。非要諸惑之上共立此也。二雲。無明為諸惑本。故亦得雲諸惑差別也(已上)今謂。二釋並不允當。疏意總論。非局見等故。 (十九左)不見不正知(至)掉若我掉(文)。演祕雲。不見不正知者。問。前師但雲以隨惑中不正知是識中我見慢等。誰言隨中說不正知為我憍等。答。若隨惑中不說我憍我掉等。何理得知。隨中憍等是第七識相應慢等。若言說者。教無文故。故為斯難。 (十九左)瑜伽等(至)對法等論(文)。瑜伽第八(初紙)對法第六(十四紙)。 (二十右)對法第七(至)皆名為隨(文)。第七(初紙右)雲。隨煩惱者。謂所有諸煩惱皆是隨煩惱。有隨煩惱非煩惱。謂除煩惱所餘染污。行蘊所攝一切心所。此復雲何。謂除貪等六煩惱所餘染污。行蘊所攝忿等諸心所。又貪瞋癡名隨煩惱。心所由此隨煩惱。隨惱於心令不離染。令不解脫。令不斷障。故名隨煩惱。 (二十左)對餘癡故(至)不共名故(文)。義演雲。對餘癡故論多說癡至不共名故者。意會諸論不說不共貪所由。此有兩解。一雲。對餘癡者。對餘六識中癡等。但說第七識中癡名不共無明。一雲。癡者。即是第七識中貪等之餘。今將當識中貪。望當識中餘癡且說於癡。理實貪等亦名不共。然貪等名不共者。有二意。一雲。第七識中貪等。不與餘慢等俱名不共。以慢高貪下行不相應故名不共也。二即說六識中獨行貪等名不共貪。准下文此解正(文)今謂。餘癡二解中。初解為正。順次下(二十三紙右)疏故。 (二十一右)然此師(至)為主故(文)。義演雲。然此師至不為主故者。意雲。此師說。六識中有不共貪等。非第七識也。然七識中貪不與六識中慢等俱故名相應。但與自識中煩惱相應名相應故。以不為主故。所以不得不共主名。無明不爾。得名不共。 (二十一右)即六識中(至)名不共貪(文)。義蘊雲。疏六識中獨行貪等名不共貪者。問。此貪為與無明。不為與無明俱者。應如第七俱貪不名不共別有主故。若雲不與無明俱者。癡為惑本。何得不俱。答。愛有無明。若爾應非不共。答。癡劣貪增故名不共。亦如第六無明勝故立不共名。 (二十一右)唯此俱貪(至)不為主故(文)。演祕四末(三十三)雲唯此俱貪至不為主故者。略有二釋。一雲。此第七貪不與六識慢等俱。故方曰相應。問。豈六識貪非相應耶。而與唯此。答。六相應貪通其二種有共不共。第七不爾。故唯言簡。問。七貪非主即明相應。何言與六慢等不俱名相應乎。答。為遮外難故對六明。恐有難雲第七貪等既不與六慢等相應應名不共故。今對顯。二雲。此者比六識也。疏不字誤也。應為亦字。此六識貪亦與六識慢等俱者。或名相應。問。相應貪等第七豈無。言唯此六。答。簡自六識不共貪等。而置唯言。非對唯識言唯此也。 義蘊雲。疏唯此俱貪至不為主故者。此意釋難。謂有難雲。六識中貪。若不與慢等俱故名為不共。今七俱貪等既名相應。應與六識慢等俱起方名相應。今解意雲。非要與彼慢等俱起。但此貪等不分為主故。即名相應(此文難解。應更詳之)今更以義解。唯此六識俱貪不與彼慢等俱故名獨行貪。俱者名相應。貪以不為主故。此中俱字之下脫一俱字。應為即不與六識慢等俱。已上結前獨行貪俱者方名相應。已下釋相應貪。有本唯此之下傍住七字者誤。 (二十一右)是主無明餘識中亦有(文)。義演雲。是主無明餘識中亦有者。此通六識中有。即是主獨行也。疏釋第二有義文分為三段。初有義彼說下破前。次應說四中下申自義。後此俱見等下釋難。解第三釋難文。疏有四義。節段難派。敷列示異。或雲。總有四解中。第一說別有二說。二說各有兩解。等者非也。此以謬解疏言總是第二說故。 第一 此俱見等應名不共。若為主時應名不共(問)如無明故。許亦無失(答)。 第二 此俱見等應名相應。若為主時應名不共。如無明故(問)許亦無失(答)。 第三 此俱見等應名相應(破前師)若為主時應名不共。如無明故(前師難後師)許亦無失(後師答)。 第四 此俱見等應名相應(破前師)若為主時應名不共(前師難後師)如無明故。許亦無失(後師答)。 今謂於四解中第四殊為穩暢。 (二十一左)即攝論無性(至)一切分故(文)。無性如上已引。 T67048501.GIF 此論不共無明有二  恆行不共(余識所無·餘部所無。論雲。謂第七識相應無相無始恆行余識所無。唯此識有)  獨行不共(此識所無·大小共所。疏雲。與忿等相應起故名為獨行。不與余俱起無明獨迷諦理此識非有) 瑜伽無明有二  相應無明——貪等俱(義演雲。不與貪等俱行。故名獨行)  獨行無明——非貪等俱。 獨行有二  主獨行  非主獨行(不與忿等俱與忿等俱也) 對法無明有二  應應無明——隨所有受皆得相應  不共無明——欲界憂捨。上界隨所有受) 對法第七(八右)雲。無明有二種。謂相應不共。相應無明。一切煩惱相應故。若於是處隨所有受皆得相應。不共無明。於欲界與憂捨相應。於上界隨所有受皆得相應。喜樂·相應·不相應理應如疑說。 樞要下本(二十五右)雲。不共無明有二。一與根本俱恆行一切分。餘識所無名不共。二不與根本俱名不共。然復有二。一與小中大隨煩惱俱。不與根本惑俱名不共。二不與小隨惑及根本俱。與中大惑俱名不共。隨其所應後二亦通上界。然與相應多小上下界別。然為三句。一唯見斷。謂獨行四諦下者。二唯修斷。謂第七識者。三通見修。謂忿等相應(文)今謂。樞要唯約不共而簡不舉餘名。無明品類差別非一。如上辨之。 (二十二右)不言自十八中唯一法(文)。義蘊六十八不共法如瑜伽等說。一無誤失。三無種種相。四無不定心。五妄失念。六無不。七欲無退。八精進無退。九念無退。十定無退。十一惠無退。十二勝解無退。十三身業智。為前導隨智而轉。十四語業知。為前道隨智而轉。十五意業智。為前導隨智而轉。十六知過去世無著無礙。十七知未來世無著無礙。十八知現在世無著無礙。若薩婆多與此不同。准俱捨第二十七雲。十力·四無所畏·三念住及大悲。名為十八不共法也。 (二十三左)其第二獨行不共等(文)。義蘊雲。疏其第二獨行不共者。此中意含二種。與忿等相應。即是非主。獨迷諦理者。即是主獨行也。此言不與餘或俱者。不與貪等忿等俱。非不餘大八隨惑俱。彼遍染故。 (二十三左)或不與餘俱起(文)。義演雲。雲或不與餘俱起等。非不與餘中大等隨惑俱也。然第四卷內末解隨惑總有四說。此主獨行總得相應也。若欲界兼與無慚無愧中二相應。上界不爾。如下解也。 (二十三左)為成此後所說無明(文)。義演雲。為成此後所所說無明者。是生起下文。為成後不共無明。故引瑜伽為說。 (二十三左)五十八言(文)。五十八(四紙左)雲。無明者。謂於所知真實覺悟能覆能障心所為性。此略有四種。一無解愚。二放逸愚。三染污愚。四不染污愚。若於不見聞覺知所以義中。所有無智名無解愚。若於見聞覺智所知義中。散亂失念所有無智名放逸愚。於顛倒心所有無智名染污愚。不顛倒心所有無智名不染污愚。又此無明總有二種。一煩惱相應無明。二獨行無明。非無愚癡而起諸惑。是故貪等餘惑相應所有無明名煩惱相應無明。若無貪等諸煩惱纏。但於苦等諸諦境中由不如理作意力。故鈍惠士夫補特伽羅諸不如實揀擇。覆障·纏裹·闇昧等心所性名獨行無明(文)略纂。 (二十四右)與後五隨(文)。義演雲。與後五隨者。即於八大隨中與五箇俱。謂惛沈·掉舉·不信·懈怠·放逸。即前第四卷末四師中初義也。對前中小隨。故名後也。義蘊大同。 (二十四右)無慚無愧(至)或十(文)。後五加中合為七隨。六遍加中為八。十·八兩邊各加中二。合為十二或十如前所說四家遍染。 (二十四右)如契經說唯是分別(文)。義演雲。如契經等說唯是分別者。以緣起經說聖者不共無明已永斷故。故知唯分別。彼唯據此是主說。非約非主。以非主不共通修斷。 (二十四右)第二卷說(文)。第二(十六紙右)雲。諸聖有學不共無明已永斷故不造新業所有故業由隨眠力未永斷滅。暫觸還吐。如是所有無明緣行。生生漸滅。不復增長由此道理。應知內法諸有學者。不緣無明更造諸行。 (二十四左)以忿等十(至)名非主獨行(文)。義蘊雲。疏以忿等十至名非主獨行者。謂此無明與彼十中隨一俱。名為非主。問。無明既不得主名。彼俱忿等為名主不。答。由忿等十各猛必別頭起行相增故而立主名。非是對無明故而名主。忿與無明各增猛故。 (二十四左)此十亦增上(至)無明增(文)。演祕雲。此十增上至唯無明增者。由十增上十得主名。俱時無明不得主號。曰相應也。 (二十四左)此隨小乘名為不共(文)。義演雲。此隨小乘名不共者。大乘雖許以小乘亦許故言隨。非恆行不共小乘不許。有雲。大乘但隨小乘說。非大乘許也。大乘不共無明即第七識中者是。前解勝。教自說故(文)今謂。初解非也。論已言恆行不共餘部所無。言非小乘不許何也。義蘊雲。疏此隨小乘名不共者。若望大乘忿等俱者但名相應。以忿等體即根本故。從輕忿等且名不共。問。忿等粗猛。何得雲輕。答。忿別起望彼中大行相名粗。今對斷物貪瞋忿等可名輕相。餘皆准釋。 (二十四左)隨輕相說(文)。義演雲。隨輕相說者。謂忿等十種依根本立。大乘小乘俱然。以行相粗動數現起。故名為輕相。貪等不然。故名不共。意說。重者名根本。輕者名忿等。 (二十四左)此雖二別(文)。義演雲。此雖二別者。即是主非主二也。仍不是恆行無明所攝。即不遍三性心故。恆行無明邊三性故。 (二十五左)世親攝論(至)據共許緣(文)世親一(十九紙左)無性一(十六紙左)演祕雲。按無著攝論雲。又五同法亦不得有。成過失故。所以者何。以五識身必有眼等俱有依故。世親論解。與此別說。無性論同。世親論雲。言同法者。第六識與五識有相似法故。彼有五根及阿賴耶為俱有依。此亦如是。有染污意·阿賴耶識為俱有依。此五同法。離染污意決定非有。釋曰。所以有二名為二緣。無性攝論根境二種名為二緣。根中不取阿賴耶識。以共依故。故彼論雲。五識與彼意識有同法性。謂從二緣而得生起。彼染污意若無有者與此相違。所謂俱生增上緣依無有別故。阿賴耶識雖是意識俱生所依。然不應立為此別依。是共依故因緣性故。 (二十五右)彼文似難(至)有八無七(文)。義蘊雲。疏似難大乘異師者。即安慧師。彼師不立淨第七。難一分也。 (二十五左)論謂如五識(至)俱有所依(文)。演祕雲。論謂如五識至俱有所依者。有義彈疏釋雲。若是宗法。何故乃雲必有眼等。今解。謂如至俱有依皆同法喻。即以此喻所簡別法別法為其宗法。詳曰。依義寬通。舉眼所以簡餘非者斯亦何違。若言喻者何假置彼必有之言。觀諸因明。未見喻中有此例。故必有定義。宗有無失。下總量雲。必有不共顯自名處。是宗法也。又總是喻更有何法是所簡者將以為宗。若言意根即是所簡。文既不言。應是意許。若如是者豈此宗法唯有意許無言陳耶。又未曾見。以喻所簡別法為宗。准此則應先舉於喻後方言宗。以喻簡彼宗法過故。以此言。知疏無謬。 (二十五左)總破薩婆多等(文)。俱捨第一(十二紙左)頌曰。由即六識身無間滅為意。論曰。即六識身無間滅已能生後識。故名意界。謂如此子即名餘父。又如此果即名餘種。若爾實界應唯十七或十二。六識與意更相攝故。何緣得立十八界耶。頌曰。成第六依故。十八界應知。論曰。如五識界別有眼等五界為依。第六意識無別所依。為成此依故說意界(文)光記一餘(三十四紙右)雲。意界雖無別體與六識異轉位得名。據顯說在過去。論體實通三世。從他生邊名識。能生他邊名意。喻況可知。問。未來無前後。而說有意界。亦可未來無前後應有等無間。解雲。等無間緣作用所顯。故未來無。意界據體。故未來有。依如是義說十八界皆通三世。 (二十五左)逆次第配(文)。義演雲。逆次第配者。是逆配簡上第二能反中次第滅意及因緣依等。即從後向前簡也。 (二十五左)言在中攝(至)是一識攝(文)。義演雲。言在中攝至是一識攝故者。此意即說。若唯言六攝不言中者。為言成於六識也。顯成第六故置中言。是一識攝故者。意說。第六即是一識攝故。不得用六識攝為因。 (二十六右)論此識若無彼依寧有(文)。義燈五本(九紙左)雲。論此識若無彼依寧有者。大乘顯。小若無第七經義不成故。難外雲。眼等此中攝。有俱起根名二緣意亦六中收。應依現意名二緣。外難大乘雲。意識二緣生。緣無意得起何妨。二緣生根無意亦起。經部共大同。許過未無。緣無亦許起。故為此難。答。持自有無俱是法。緣無現相二緣生。過去滅意現非有。意識根無不應起。若薩婆多就大乘宗為前難亦得。經部滅無假立意名。就大難雲。五識六二緣緣實根亦實。意識六二緣緣假根亦假。然下別破經部。此先假敘。有部為難亦就大乘。答雲。根法是所依。意俱非得假。又釋。親相相是緣生。質無亦是實。同五六二緣。所依根不假。外又難雲。經說六二緣。根假識不生。識託六二緣。假應不起。答。所緣勢疏遠設假識得生。所依勝。增上勢近假不起。然以親相分例同根現實。應好。 (二十六右)結上明非(文)。義演雲。明非者。即結上文。是明薩婆多等非。不許有第七違上經故。 (二十六右)論不可說色(至)二分別故(文)。義燈五本(十紙左)雲。不可說色為被所依。破上座部雲。五識依色根五識無分別。意識依色根意識無分別。被質難大乘雲。第八依意根第八無分別何妨。第六依色根意識有分別。答。色法性是鈍。五依不分別。意法是勝依。要思方分別。外難六依意根六有分別。八依意根八有分別。答。第八自性無明瞭。雖依意根不分別。第六自性有多能。更得意依故分別。問。現在名為意。已滅依此立意名。現在亦名識。已滅依現應名識。答。意名通二義。已滅依止得意名。識者唯了別。已滅無能。不名識。 (二十六右)上座部救(文)。無性第一如演祕中(文)義演雲。上座部救。胸中色物如西明疏說。可檢敘之。 (二十六右)不言自性分別(至)及下第七(文)。對法第二(十一紙左)雲。問。於六識中幾有分別。答。唯一意識由三分別故有分別。三分別者。謂自性分別·隨念分別·計度分別。自性分別者。謂於現在所受諸行自相行分別。隨念分別者。謂於昔曾所受諸行追念行分別。計度分別者。謂於去來今不現見事思構行分別。復有七種分別。謂於所緣任運分別·有相分別·無相分別·尋未分別·伺察分別·染污分別·不染污分別。初分別者。謂五識身如所緣相無異分別。於自境界任運轉故。有相分別者。謂自性隨念二種分別。取過現境種種相故。無相分別者。謂希求未來境行分別。所餘分別皆用計度分別以為自性。所以者何。以思度故。或時尋求。或時伺察。或時染污。或不染污。種種分別(文)對法抄第三(四十八紙左)雲。三分別且問六識。據通說者。實八識為問。一釋名。一名自性。依主釋。自性境故。計度持業亦依主。瓶及五根塵俱緣現在。皆此所攝。有漏他心智亦爾。隨念分別彼雲以念為體亦持業。今雲。亦有其惠。以此中說。是有相分別故。瑜伽第五雲尋伺差別謂七分別故。或是思。或是惠設。從假說是尋伺者。今名隨念如四念住。相應得名即鄰近釋。二體者。彼師如小乘。今解。自性有二種。一五識意識第八識為體。二尋伺及諸意為體。攝論破上座部師色為意根。即言五識無顯示隨念不言自性。明五識身有自性分別。此中復說自性即是有相所攝。瑜伽說是尋伺自性故。以五識同時意識相應尋伺為體。隨念計度皆以尋伺為體。即有相故。若爾二定已上應無後二。故知上界者。並以惠為體。推度分別故非思。下界者。通以尋伺及思惠為體。非必俱故。第七名計度非必亦俱故(文)又雲(四十九紙左)三約識分別。自性五識二說如前。隨念計度皆唯第六。然第七識彼說無三。今言。有計度染污分別既通第七。計度攝彼故通第七。八識無三。或許有自性無失。如五識身。具三者唯第六。非遮五識等有一。三界心心所有分別故。然有說。五識無三。以唯一意識有分別故。攝論從他為論。非我大乘許五識中有自性分別。第八亦無。如五識故(文)略纂第一(二十四紙右)雲。七分別義如下第五唯識第七對法第二卷疏解。有相分別若依對法攝三分別中自性隨念二。以五識無自性自性體尋故。七分別中任運分別即五識故。今此論中自性分別即是任運故說有相。謂於先所受義唯攝隨念。故與彼論寬狹不同。或此與對法兩門俱同。先所受義則攝自性隨念分別。等流心位有相分別。緣前卒爾心位所受境故。不如前解。若攝自性與任運何別。無相分別由過現境所引。未來欲得分別名隨前引。上二分別對法唯依法。此中通說人(文)倫記全同。婆沙四十二(十四紙右)雲。欲界五識自惟有一種自性分別。雖亦有念而非隨念分別。不能憶念故。雖亦有惠而非推度分別。不能推度故(文)俱捨第二(五紙左)雲。傳說。分別略有三種。一自性分別。二計度分別。三隨念分別。由五識身雖有自性而無餘二。說無分別如一足馬名為無足。自性分別體唯是尋(文)寶疏二(十紙左)雲。尋是自性分別。五識恆有。正理論雲。夫分別者。推求行相故。說尋為自性分別。簡擇·明記行似順尋故。分別名亦通惠念。由此三行差別攝持皆念於境。明瞭轉異於已了境遮簡行生故。分別名不通作想。於未了境不能印持故。分別名不通勝解(文)義燈五本(三十九紙左)甚廣。 (二十六右)此隨彼語(文)。義演雲。此隨彼語者。意說。准第二解五識無三分別者。何故初解言有自性分別云云。答。隨彼上坐部說有。以上坐部許五識有自性分別故。至下第七卷廣說。義蘊亦同。 (二十六右)謂不許有同時因果故(文)。俱捨第十(六紙右)雲。若法極成能生彼法。此法與彼時別極成。如先種後芽。先乳後酪。先擊後聲。先意後識等(文)寶疏十(十紙左)雲。經部出違理失也。又論雲。先因後果非不極成。亦有極成同時因果。如眼識等眼色等俱四大種俱有所造色(文)寶疏雲。有部救也。因果有二。有同時。有異時。如前引教理即是異時因果。我宗亦許有極成同時因果。如眼根色境與識同時而眼境生識。非識生根境。四大·造色如影與牙。豈非俱有而牙大種生影造色非影造色生牙大種。此亦有教理也。今詳此釋與本文相順也(文)。又論雲。如影與芽(鮮本作身)豈非俱有(文)寶疏雲。有部不能遮前教理。別出同時因果法也。 (二十六左)如牙與影必同時故(文)。俱捨(檗本作芽鮮本作身)並寶疏解。牙字應身形誤。一類比況非舉兩類。以下言影由身發故。與四末(六十三紙左)文不同。彼雲。初生之時同念轉故。又如青蓮根生牙。必俱故。又如影生故。   (二十六左)心心所法(至)因果義立(文)。義演雲。心心所法因緣一境至因果義立者。意雲。以思受為同喻。證五根及識同一境故決定俱時。量雲。汝眼根與識決定俱時。因雲。同一境故。如思受等。若爾此量有他不定過。以經部許愛等心所法與心雖同緣一境然是思分位故。與心前後起故。犯他不定過。過雲。五識與根為如思受同一境故定俱時耶。為如愛等。與心同緣一境故是異時。為有此過應前成立愛猶如思受決定俱時。量雲。受等心所決定俱時。同一境故。如思受等。次成立已。然始將為喻成立根識決定俱時。五識既然。第六亦爾。決定俱時。俱時意根即第七識。 (二十七右)疏然彼愛等心所之法雖前後起等(文)。義蘊雲。謂經部師信貪等即是心之分位差別前後立名說為王耶。今應難雲。愛等與心定俱時起。同取於境。相應法故。如思受等。此量成已然復准論為量。雲五根與識決定俱時。許同境故。如心心所問。他許愛等與心不俱。即是正異喻離宗離因故諸非俱時者。必不同境故。如何疏雲不爾有不定過耶。答。今准經部雖愛與心前後念起同雲本量。以能所依故為因。若不成立愛等與心同時即有不定者。此理不然。若爾即設成愛等同時仍有不定。五識前念亦所依故。又違論文故為不可。 (二十七右)言極成者(至)故簡之(文)。義演雲。極成者簡諸部至故簡之者。意雲。說極成言簡不極成。如大自簡。若不置極成字簡者。俱總言意識是有法者。即攝一切意識。有法中便有他·自所別不成過也。小乘許最後身菩薩有有漏不善意識。如悉達太子納妻生子受五欲樂等。是今大乘不許。若攝在有法中即有自所不極成過。若大乘有他方佛等。小乘不許。即犯他所別不極成過。謂簡此過置極成之言簡也。 (二十七左)不共者簡現(至)所立不成(文)。義演雲。不共簡第八識至所立不成者。意雲。今將不共之言簡於共。謂現行第八識與諸法為共依(文)望第六非親生故。非相近故。謂對五識增上生所依說故。言不共也。若不置不共之言。但總言極成意識必有增上俱生所依。是立宗者即宗有他能別不成過也。他小乘不許有第八識。今宗中不簡將為所依者。故能別不成。即前陳有法名所別。後陳宗法名能別。以宗中不簡故犯此過。又無同喻。他不許五識依第八故。若設舉五識為同喻者。喻中有所立不成過。所立是宗法。宗法於喻上不得轉。即喻上無所立宗名所立不成過也。 (二十七左)疏若不簡之便成有共依所立不成過(文)。義蘊雲。若成第六定有共依。小乘不許別有共依。即是他能別不成過。今雲。能立不成者。應疏本錯。又能立不成乃是喻過。今出宗過。何言能立道理必然。更勘餘本。 (二十七左)顯自名處(至)法處斷收(文)。義演雲。顯自名處者至立已成故者。謂如眼識還名眼根處。乃至意根還名意處故。故顯自名處也。意雲。今置顯名自處處言。意有所簡。以上坐部師計胸中細色物而為意根。今不爾。意非色故。此色根既是第六所緣。即是法處所攝色收也。 (二十八右)此理不爾(至)立已成(文)。義演雲。此理不爾者。意雲。上坐計色物為意根者。此道理不爾。若是第六所緣。此色應是外處所攝。不應是內意根攝。謂簡如此過失遂置顯自名處之言。若不置顯自名處簡者。但言極成意識是有法必有俱生不共增上意處。是法者無同喻過。以五識不依意處故。不可將五識為同喻也。故總說言顯名自處即顯諸識各依自根故。五識得為同喻也。彼非所立者。若俱言俱生·不共·是意處者。即宗非所立。何以故。以上坐部計色為意根亦攝入所立宗中故。大乘不許色為意根故宗非所立。若許色為意根者。復違自宗。自宗不許色意處攝。若對上坐成立者。犯立已成過他前立故。故是相府過也。 (二十八右)等無間緣(至)皆許有故(文)。義演雲。等無間不攝至皆許有故者。意雲。言等無間不攝意者。簡次第滅意根。此成俱有依故。若不言等無間不攝。但言極成意識必有不共顯自名處增上生所依者。即宗犯所立不成。以等無間亦在宗中體非俱有依故。故有過也。若對一切小乘有立已成過。小乘皆許過去意根能生今識故。 (二十八左)若舉五識(至)所立不成(文)。義演雲。若舉五識為同喻所立不成者。意雲。宗法於前上不博。所以喻上闕所立法。小乘不許五識用種子為不共依故。今不對經部。經部亦許有種子故。若對者有立已成亦許五識依種子故。 (二十八左)生所依者(文)。演祕雲。生所依者。親能發起名之為生。非同種子辨體生果名為生也。 (二十八左)非親生故(至)以近勝故(文)。義演雲。非親生故者。第七望第八俱為俱有依。非親生也。 (二十八左)非相近者(文)。第七望前五識非相近。故不為生依。但得為染淨依。問。第七與第七為生依者。與種子生現行何別。答。種子生現行即辨體生。今但為依親能受起名生所依。不同種生現也。 (二十八左)又簡俱時心所(文)。義演雲。又簡俱時心所者。意雲。俱時心所雖亦與第六為依。然非生所依攝。故須簡也。問。如何第六心王依心所。答。如前論雲。心王·心所許互相依。如王與臣互相依等。有雲。俱時心所者。意簡第七識俱時心所也。雖與第七俱時。不同第七生所依攝。 (二十八左)前無同喻過後立已成(文)。義演雲。前無同喻過後立已成過者。意雲。若但言極成意識必有不共乃至增上依。不言生所依簡者。即第七與五為俱有染淨依等。亦攝在宗法中。亦合宗有所立不成過。又無同喻。小乘不許五識依第七故。故雲無同喻過。此一義簡。俱時心所至非所依故者。第二義簡。若不言生所依簡俱時心所。但言增上依等者。即心所與心王為依亦攝在宗法中。故有立已成過。他宗許前許。今更重成。故是相符也。問。如何心所與心為依。答。若能所相依心所即非心王依。若相引相假藉名依。即心所亦是王依。如王臣等。問。如前所簡。亦有無同喻及立已成過者。何故不言此中偏說此二過。之答如前所簡。但依一義簡。所以不說。今此中生所依具二義簡。即二義中簡一過。所以偏出二過。亦無違失。又所依言者。即第三義簡一切能依故也。若不簡者亦有立已成過。何故不說。答。舉一類餘。故更不簡。 (二十九右)此中一一互相簡略(文)。義演雲。此中一一互相簡略者。即將增上義對俱有義。又將俱有義對所依。如是一一諸義相對互簡。 (二十九右)五塵體實有耶(文)。義蘊雲。此難法中一分不相應等。一分假法令實有也。若總難者。便犯相符。問。如五塵中澀滑等觸亦是假有。何以為例。答。澀滑等觸約增說假。即實四大不同生等。 (二十九右)如五十二中說(文)。五十二(初右)具如第一卷中。略見演祕。彼雲。即五十二明彼無法得為意地。是此證也。彼文廣辨。今略引之。論雲。問。如世尊說。過未諸行為緣生意。過未非有。何故說彼為緣生意。若意亦緣非有事境。雲何佛說由二種緣諸識得生。答。由執持諸五識身所不行義故。佛世尊假說名法。是故說言緣意及法意識得生。釋曰。持自無體令五識不行。令意識轉故。假名法。非言為法即有實體。論雲。又有性者。安立有義能持有義。若無性者。安立無義能持無義故皆名法。由彼意識於有性義。若由此義而得安立。即以此義起識了別。若於二種不由二義起了別者。不應說意緣一切義取一切義。釋曰。相分雖有據本質說得言緣無。 (三十右)設前有體(至)後無體故(文)。義演雲。設前有體今亦無用者。雖前說者今入過去故無用也。後既無體用依何立。故雲其用理無有雲。設前有體等。破薩婆多設。薩婆多計。有體者前已破竟。故過去無用。後無體故。破經部師。彼宗自許過去無體。其用理不得有。前解勝。 (三十左)經部所計現在等(文)。義蘊雲。問。彼宗既許有正思量。何得難雲無正思量假依何立。答。經部現在雖有思量是識之用不名為意故。今難雲。若無正思量意假依何立。 (三十左)無違教失(至)今者廢已從難(文)。因明疏。義演雲。無違教失者。若望大乘意現在有正思量。今言無正思量者。就他宗難。今者廢已從他難者。意雲。若現在正思量大乘許有。今言無正思量假依何立者。不論已義。但就他宗故雲廢已從他難。 (三十左)論若謂現在(至)寧說為意(文)。演祕雲。論若謂現在至寧說為意者。問。有部十八界通三世。如何難言現但名識。答。意具思量·依止二義。而現在識雖未起用為依生識。然住意性亦得意名。不據思量現名為意故亦無過。   (三十一左)論故知別有(至)假立意名(文)。樞要下本(二十五左)雲。第三難中已滅依此假立意名。何故不依現名心識。但似意耶。意有二義。一依止。二思量。七二義具。餘唯依止。過去依止似七故思量。亦似第七名意。不似心識名心識。問。已滅為依。等思量亦名似。六八現為依。似七有思量。應皆得名意。據實餘識皆得意名。已滅似七識現故。但說之為意(文)演祕雲。已滅依此假立意名者。有義依止名意。自望假說非依第七。思量名意依第七立。故雲已滅。依此假名思量意也。立宗但諍思量意故。詳曰。已滅雖無然開其路。彼識依此而可得生。似現依止假立意名。已滅之意與現思量殊不相似。如何依七假立思量。雖思量意是本所詳。為外難雲滅非思量何得名意。故論答雲。滅似現意依止一力依之假立。若言依止自望說者。如何自望。若望現在。現在名識。以何稱意。若望以前以前體無。似似於誰。論破於他假依真立義應不成。又按世親攝論第一雲。過去已滅無所思量。雲何當有能思量性。准此文意不以思量為過去意。可審詳之。 (三十一左)論謂彼二定(至)彼二何別(文)。無性一(十七紙)雲。又無想定與滅盡定差別無有。成過失者。若有定立有染污意。此有此無。在凡相續。在聖相續。如其次第二定差別道理成就。若不爾者。俱想受滅等有識行應無差別。 (三十二右)若小乘唯二十一(文)。義演雲。若小乘唯二十一者。謂遍行·別境各五·善有十。並心王·善有十。彼宗計。無癡善根是假立。即惠分故。大乘不爾。二十二法。俱捨雲。義蘊亦同。 (三十二右)攝論難雲俱滅何異(文)。無性第一(十七右)雲。心及法俱滅何異。 (三十二右)論若謂加行(至)由此有故(文)。演祕雲。論若謂加行等者。按無性攝論第一雲。不可說在第四·靜慮在第一有地差別故。出離·靜住·欲差別故。二定差別。但舉加行及地二別。又准俱捨第五卷論有十差別。一地有異。謂第四禪·有頂別故。二加行異。出離·止息二想別故。三相續異。異生聖者身不同故。四感果異。五蘊·四蘊報差別故。五順受異。唯順生受通生後等時差別故。六初起異。無想二界。滅定唯人。七退有異。得不經生經生別故。八名號異。九還不還異。如箭射空。無惑不返。十二得異。初唯加行。後通二得離染唯佛。加行餘聖。如次配彼無想滅定。是二差別。 (三十二右)無想滅等(文)。義蘊雲。疏無想滅一識滅定二識者。問。此二定中五識既滅。雲何但言滅一二耶。答。有二解。一雲。無想定必以第四靜慮為加行入。滅定必以有頂地更為加行入。眼等五識既非彼法。故不言之。二雲。眼等五識先時已滅。不由二定而能滅故。但言滅一二識也。前解為勝。若言五識先時已滅非入定時滅故不說者。即應滅定亦唯滅一第六識。以染污末那根本智初已滅非有。此滅盡定隨後得之所引故。 (三十二左)二得二名(至)種種別故(文)。義蘊雲。疏二得二名至四蘊等者。二得謂方便得·離染得。滅定具二得。無想唯方便。二名者唯厭想。滅定通厭心心所。故得名各別。無想唯五蘊果。滅定通四蘊果。 (三十二左)疏並第七識二定多少種上總假立一(文)。義蘊雲。無想定唯滅二十二法。若滅盡定並滅染污第七唯前正義師第七識。心所有十八並一染。心王有十九。即總依三十一法之一滅定也。問。既爾此定應通染淨。如何下第七卷釋。以種善故定亦亦善。又應無想定勝滅盡定劣。以無想定唯依善種立故。答。此說滅數多少合有爾所。若得定名唯依善種。何以然者。善心心所是能厭故。與定俱故。染污心等唯所厭故。不可依彼。以立定名由染滅故而得此定故。說依彼不說染種為定體也。九次第定皆名善故。 (三十三左)二說如後(文)。義蘊雲。疏一期無心之義二說如後者。准下第七卷有三師說。一一期都無心。二從彼設。後要有想生。三彼初生時有心方入。今言二義者。合二有心為一說也。 (三十三左)此中一期無心之義(文)。無性一(十七紙左)雲。又無想天一期生中無我執轉。應成過失。言無想者。謂若生在無想天中心心法滅。初續生時有彼暫起。從此已後相續隨轉。若不許彼有染污意。一期生中應無我執。曾不見有具煩惱者一期生中都無我執。又諸聖賢同訶厭故。 (三十三左)二說如後(文)。俱捨論。義演雲。二說如後者。有合為三字。疏錯作二字。如後第七卷說。檢餘本(已上)義蘊不改二字。為釋亦有義理。 (三十四左)次大眾部(至)名成我執(文)。宗輪述記(六十一紙左)雲。隨眠異纏纏異隨眠。應說隨眠與心不相應。纏與心相應。述曰。纏謂現起諸煩惱等。隨眠與彼其性各異。纏是心所與心相應。隨眠既爾。現無相應義即十隨眠不相應攝(文)。義演雲。次大眾部至我執者。即大眾·一說·說出世·雞胤等四部及化地等計。別有隨眠。如種子。是不相應行蘊攝。無想天位成就故。有我執。由斯聖賢同訶厭彼也。 (三十五右)破正量部(至)在此中(文)。如上已辨。   (三十五左)第六我執不有失(文)。攝論難意。若無染污意於善等位。我執不可有。故雲我執不有失。此論中明由有第七我執於施等行不能亡相。與攝論不同。故下(四十二紙左)雲望此極差。至下應知。今謂。此論初同攝論。結釋稍有不同。演祕不允。如次下(六十八紙右)引。無性攝論一(十五紙右)曰。於中若無我執我慢。又一切時我執現行現可得故。謂善·不善·無記心中。若不爾者唯不善心。彼相應故。有我我所煩惱現行。非善·無記。是故若立俱有現行非相應現行。無此過失。無性釋(十八紙右)雲。又一切時我執隨逐不應道理。謂若不說有染污意。於一切時義不符順。施等善位亦有我執。常所隨逐自謂我能修行施等非離無明我執隨逐。非離依止而有無明。是心法故。此所依止離染污意定無所有。非即善心是無明依。應正道理。 (三十六右)相謂相狀(文)。義燈五本(十三紙左)雲。又論縛者。有其多種。或說二縛。一相應縛。二所緣縛。又說二縛。一能緣縛。二所緣縛。又說二縛。一相縛。二粗重縛。能緣王所與或俱時不得自在。為相應法之所縛。故相應即縛。持業為名。能緣王所為境所拘名所緣縛。通法執心。能緣縛者。即所縛境為能緣心縛。如阿賴耶名。相縛者。心為相所拘名為相縛。相縛有三。一雲。一切相分皆名為縛。即安慧師。據法執說。能所取故。雖知如幻不能無自性故。或同護法。但據我執不了如幻。非據法執。又雲。此意未滅時識縛終不脫。三位既無末那。即無相縛故。二雲。但有漏相即名相縛。唯除無漏通於八識。一雲。據法執不了幻。故執之為有。一雲。據我執。但不可幻即為相縛。故通法執。若幻不了如幻縛在生死名為相縛。唯在我執。三雲。據行六度三輪之相。但在第六我執相應識所緣相。由此不能成到彼岸。若爾善心皆無我執。行度是善。應無相縛。答。據間雜說。不能亡相。問。若無我雜。即名無相巧便最勝與清淨最勝二。二何有別。答。巧便據無執。清淨據無悔。諸說相縛。不過於此。粗重縛者。總攝諸文。粗重有四。一現行有漏諸心心所。即雜集說二十四粗重。二現行·二障。三二障種子。四二障習氣。或可。現行通說有漏三性心法。種子應然。以善·無記種子粗重義稍隱。故諸略不說。今說。相縛據我執引。及六度說依共不共。對小乘故依我執說。據自義故約六度說。言粗重者。此論不明。引經頌有隨其所應皆修止觀方能除之。通說無爽。 (三十六右)攝論雲謂我能行施等今有二解(文)。無性第一(十八紙右)雲。又一切時我執隨逐不應道理。謂若不說有染污意。於一切時義不符順。施等善位亦有我執。常所隨逐。自謂我能修行施等。非離無明我執隨逐。非離依止而有無明。是心法故。此所依止離染污意定無所有。非即善心是無明依。應正道理。如說如是染污意是識之所依。此未滅識縛終不得解脫(文)義蘊問。初解既取第七我執。豈第七識作能施等三輪相耶。問。第二曰。若取第六我執雲能行施者。今此論意由第七我意。令六識中所起施等不能亡相。何故今說第六我耶。答。初問曰。第七我執實不作三輪之相。以此我見恆內緣故令外相轉。義同於彼能行施也。亦如第七。雖不能持已陵他。而內恆執我名為我慢。故約第七理亦無違。答。後難曰。第六識作我能行施等相。由第七識我執為本。舉本顯末亦不違論。疏斷後勝。相行顯故。攝論意也。問。施等善心寧有我執。答。間雜生故。 (三十六左)此解為勝是根本故(文)。義演雲。此解為勝是根本故者。此第二解是其根本勝前第一解也。以前解無有有漏亡相施等。何以故。以一切時恆執我故。非實顯之者。意說。但由第七我執令六識中我執行相增明。所以說。雲由我執所行施等不能亡相。非實顯第七我故施不亡相也。故雲。問。此論與攝論何別。答。約第七我執說雲。由執我故施等不能亡相。攝論據第六中我說雲。我能行施等。各據義別亦無違也。又由第七識令前六識不能亡相者。照法師雲。即是七增六也。復由第六造業後感也(文)准義演釋是根根者此約釋義而雲或雲第七或雲望六識等者並非義燈五上(十一紙右)疏有二解。取後解正西明取前。要集亦同。今謂。後釋為勝。由我執故不能亡相。雲我能行施。豈第七我緣施等生言我能施。故本疏意此第六我。由第七我為所依止行相增明。非雲我施是第七我。若執三輪相。是第七我七地已前有時未伏。何況地前既不能伏。施等三輪何能亡相。故言相縛有其兩種。一通一切相。由第七我。二執三輪相。雖亦由第七正說第六。然攝大乘據所依止。故雲自謂我能修行施等。非離無明我執隨逐。非離依止而有無明等。若即說是第七我執不能亡相。應雲非離無明我執自性而能執相等。何須雲非離無明我執隨逐。非離依止故說所由。非說即是。然此論引瑜伽為證者。此通證故。非唯證彼三輪之相。若雲由無漏無分別方能伏此相。即是見道前應非波羅故。地前修有漏加行。無分別智能伏第六。故成蜜多。 (三十六左)瑜伽五十一顯揚十七等(文)。五十一(七紙右)雲。又復意識染污末那。以為依止。彼未滅時相縛不得解脫(文)顯揚十七(十七紙左)雲。復次前說意識依染污意生。意未滅時於了別縛不得解脫。若意滅已相縛解脫(文)演祕雲。此論引彼文不足也。無意識言。今按。彼雲。又復意識染污末那。以為依止。此脫初句。餘文悉同(文)略纂十三(二十七紙右)雲。由有末那故第六起相縛。謂由末那計第八為我故。第六於境起法執。執蘊等。緣境起縛名為相縛。相縛體即六塵。所緣皆縛也。又由有此末那故。八識緣境皆有縛起。即諸論雲。謂境界相能生縛也。倫記十三上(二十四紙右)具舉景泰兩師釋。 (三十七右)既爾二乘(至)亦有相縛(文)。樞要下本(二十六紙右)雲。末那為識縛之本。今觀此意。若緣縛體唯據煩惱障。若相縛體據法執說。故此滅已相縛解脫。此若有時所起施等不能已相。若依煩惱說有相縛。阿羅漢身應無有相。以依緣縛說名藏時。無時名捨藏。不名捨相縛。無法執時名捨相縛。若爾生空智與法執俱。應稱相縛。由是總顯相應。所緣之縛通三乘斷。相縛者。唯菩薩斷。若由法執即二乘空觀亦應有相縛(文)義燈五本(十一紙左)雲。問。言相縛者。為煩惱障。為所知障。答。設爾何失二俱有過。若由煩惱障二乘無學有漏心位應無相縛。我執斷故。若由所知障生空後智應有相縛。二解。一雲。由所知障。若爾生空後得應縛。答。不相順故。依安慧釋此即為正。二雲。以煩惱障為相縛體。若爾二乘無學有漏善·無記心應無相縛。答。由此相分體是有漏是彼所引熏成種故。今雖斷彼我執體盡由有相縛。然法執體非正相縛。執有相故。為依助彼我執起故。是助相縛。無學散善及無記心亦有此助。未離相縛。生空後得雖有其助。無昔所熏之相正相縛者。故得雲無此釋為正。然執三輪相唯第六識。五·八任運。第七內緣故。若有漏相名為相縛。即通八識。問。諸論但雲令六識中不能亡相。如何今說通於八識。答。彼據三輪令第六識。由執我故。令前六識皆為相拘不了幻故。第七緣八亦為相拘。相縛本故皆是相縛。若七執我不名相縛。六識如何得名相縛。又此論雲。言相縛者。謂於境相不能了達如幻事等。由斯見分·相分所拘不得自在故名相縛。以此故知。通於八識。問。若爾二乘無學五八應有相縛不了幻故。答。有二解。一雲。染意滅故五·八無縛。二雲。既緣有漏所生相分。是分別相猶是相縛。如似有漏昔由第七漏俱成漏。染七無時五·八二識仍有漏攝。相縛應然(文)義演雲。既爾二乘染末那滅等者。二乘入生空觀。第七與法執相應。雖與法執相應。望二乘不名為染。但以我執無故名為染滅。何故五識仍有相縛答。如疏。 (三十七右)或由同類相縛猶在(至)應有相縛(文)。義演雲。或由同類相縛猶在至應亦有相縛者。意雲。謂因位五識由七而有相縛。乃至無學果位雖無染七。而是自類亦起相縛。言不爾者。若不取因類解。唯取第七有法執名相縛。爾者即二乘無漏智即第七有法執皆有相縛。又雲不爾者。不取此因解。何以故。若言自類。爾者即生空智心是前有漏因位之類應有相縛。問。相縛與所緣縛何別。有解。無別。以俱通三性也。若爾何須說二縛耶。答。據寬狹有殊故分二種。所緣縛通本影故寬。相縛唯影像相分故狹。有解。小別。即所緣縛從他能緣得縛名。相縛當體得名。故二乘斷所緣縛。不說斷相縛。以能緣縛取緣者名所緣縛。故有宗計雲。如無學身雖非現有煩惱。然由現在他惑緣縛故成有漏名所緣縛。下論主破。非由他惑成有漏。故勿由他解成無漏等。若所緣縛能緣名相縛。夫相縛者。皆是法執生故。二乘不斷。然不及前解(文)義蘊雲。疏或由因類至亦有相縛者。因中漏俱所熏之種。至無學位引起五識現行。是彼漏俱之類故有相縛。若由法執有相縛者。生空無漏與法執俱應有相縛(已上)此與義演第一解大同。 (三十七左)以相縛見(至)二種縛也(文)。樞要下本(二十六紙左)雲。又相縛見名相縛。見縛相名見縛。見不明證。不自在故由相縛。相無能證自在力。如何說見縛於相。如何所取能取纏(文)。義燈五本(十三紙右)雲。問。相縛於見。說相名縛。見縛自證。名見縛等。答。如樞要解亦許名縛。有雲。同種非縛。別種為縛。要集雲。今謂。見有三輪。非如幻等。故說相縛。餘分不爾。故不說縛。有說違文。但於施等不亡相。故有雲違理。同種生果分能所緣。如何不說能所縛。今謂。要集前後自違。何者難有說。即雲違文文但說施等不亡相故。即是不許餘分名縛。難有雲即能所緣故。若許能所緣為縛。前難三轉非。若唯三輪名縛。即能所俱縛非。若雲難有說據相縛說。難有雲據能所緣縛說。若爾能所緣縛可非縛耶。既自許縛。如何難有說。有說會論說三輪。文據易了說故。 (三十八右)無性攝論(至)五十一中(文)。無性第一(十八紙左)雲。如說。如是染污意是識之所依等(文)五十一(七紙右)文如上已引。此偈總言識依。彼論別言意識所依故。雲文有少異。義演雲。又西明雲。此引頌重釋相縛不脫所由。謂如是末那意是而識所依。此染意未滅。六識相縛終不脫也。   (三十九右)若彼薩婆多等言由前及後等(文)。義演雲。由前及後去來煩惱發故緣故者。意雲。善等由前過去煩惱為緣引發故成有漏。及由後未來煩惱緣前善等故成有漏。何假互俱耶。故俱捨等雲。善等起時雖無現漏。而有過未煩惱能緣縛故。彼善等名為有漏。故作此破雲去來緣縛理非有故。 (四十右)勿學無漏心(至)成有漏(文)。太雲。問。為是學。為是無學。答。通二。 (四十右)如對法雲(至)抉擇分善等(文)。對法明六種有漏。於中唯舉三種。彼第三(八紙右)雲。漏自性者。謂諸漏自性。漏性合故名為有漏相屬者。謂漏共有心心所及眼等漏相應故。漏所依故。如其次第名有漏。漏所縛者。謂有漏善法。由漏勢力招後有故。漏所隨者。謂餘地法。亦謂餘地諸漏粗重。所隨逐故。漏隨順者。謂順抉擇分。雖為煩惱粗重所隨。然得建立為無漏性。以背一切有順彼對治故。漏種類者。謂阿羅漢有漏諸蘊。前生煩惱所起故(文)對法抄第四(十紙左)雲。六十五雲相有漏。如瑜伽大好解。漏所攝縛唯以自所緣及同時第七漏故。然總名有漏及漏種類。但可前有漏所生名種類不可為他緣故成有漏。如唯識第五第七識中難等。漏所隨者。不由他漏種故自地成有漏。但由彼餘地漏還隨餘地。如未至定識還為根本地煩惱隨故隨增名有漏識。是此中意。漏隨順。謂抉擇分善等者。泰法師等雲。有漏中所有無漏性。此如唯識第二破分別論者說。此中三釋。一新熏。此善體有漏能為增上或因緣。生見道故。建立為無漏性。加行道等為道諦。體有漏故修道斷。二唯本有。此位無漏增長之種名無漏性。現行及因緣聞熏等是有漏故。粗重隨修道斷。有漏從無漏種故。加行道等名道諦。體有漏修道斷。新舊互用類此。應知此中六種初二攝一切盡。瑜伽五種有二攝盡。為性分別更離後四。瑜伽六十五亦爾(文)義燈具會瑜伽對法。彼五本(十六紙右)雲。所縛者。謂有漏善法。由漏勢力招後有故。此中亦攝六外境無記心。且據善說。若准瑜伽。過未有漏法善·無記心皆非所縛。及現外境非現量緣亦非所縛者。彼據質說。過未無故。善·無記心非漏相應。漏心緣時在過未故。現色若非現量心緣。不親杖質。說非所緣。對法論據親相分及疏所緣說。亦成所緣。同六十六斷緣縛說。各據一義故不相違。漏所隨者。謂餘地法。不互相增故。漏隨順者。順抉擇分。異地不增同地得增。容漏俱故。若無漏者。非隨順故。有漏之者。雖增皆有然與漏俱。不爾漏俱非漏目故。或雖漏俱而不增益。稱損力益能轉故。然成有漏言增益者。據餘漏說(文)餘義如彼具釋。義蘊雲。疏問。如對法雲。漏所縛等者。謂有漏善業由無明等。或能招後有不得自在。名漏所縛。言漏所隨。謂餘地法者。如他界善·無記等。種在此界身中。此界煩惱種現之所隨逐。或此界善等他界漏之所隨逐。言漏隨順。謂抉擇分善等者。此抉擇善雖能違背於有不滅生死。然與漏種及第七或性相隨順故非無漏。問。此中問意正生下文。若與第七漏隨順者。即是漏俱。如何起下。答。且引漏所縛義正起下文。餘者文同故來。 (四十一右)以有漏言(至)與漏俱故(文)。義燈五本(十五紙右)雲。以有漏言表漏俱故。有漏有三。一體是漏。為有所有名為有漏。即三漏中言有漏。是有者。三有。此說上界內身為有。以上二界緣身起愛。離外境貪故。有之漏名有漏。即二界煩惱名為有漏。漏是所有。二有他漏故名為有漏。即說能有。三者漏性合故名為有漏。亦煩惱自體。由此漏在生死中故。即體有用名為有漏。今者此間表漏俱者。取能有體名為有漏。不取煩惱故。前偏難雲。又善·無覆無記·心時。若無我執應非有漏。瑜伽俱說有他漏故。雜集通說。問。若與漏俱方成有漏。即與雜集第三·瑜伽六十五皆悉相違。彼二論文不唯漏俱名有漏故(文)又雲。准此二文(瑜伽對法)不唯漏俱名為有漏。答。此據正因。彼據別義。故不相違。 (四十一左)諸有漏法(至)方成有漏(文)。義燈五本(十七紙左)雲。言互相增益者。問。第七與六為雜染依增益於六。六識如何增益第七。答。有二義。一者增長。二者不損。若第六識發業感八。為彼依緣。得相續住。故名增益。如如無漏起必損彼不名增長。亦如眠睡。雖於眼根不能增長。而不損害亦名長養。此亦應爾。 (四十一左)論牙相增益(文)。義蘊雲。問。七可增六。如何說六增第七耶。答。有解雲。由七染漏令六成漏。由六無漏令七無漏。即是牙相增益者。理不應。然今言。牙相增益方成有漏。何得以無漏為牙。又前五識名增。第七無漏後雲何通。又雲。由六識之中煩惱體增盛故。令第七識不得無漏名。增益者。理亦不然。無增義故。設前六識不起煩惱。第七無漏亦不得故。應正解雲。由前六識煩惱業八招第八。能與第七為根為境。令七得生名增益也。 (四十一左)對法等雲(文)。演祕雲。對法等雲漏所隨逐等者。等瑜伽論文。如樞要辨。對法所說如義燈解。故此不言(文)義演雲。對法等雲至復不相增益者。意雲。但由有漏煩惱種等隨逐。此身生他界地等。而不言縛他地有情也。又有漏種望善等。復不相增益。此會對法文。疏互相增益者。謂第七增益餘法成其有漏。其第六識若無漏時。七染不行。唯此無明。未無漏時。增第七染。又互相增益者。西明此顯有漏與漏性相同。故互相增益方成有漏故。自身者。簡薩婆多由他煩惱得成有漏。現行者。簡經部種子。煩惱者。簡大眾部隨眠。俱生滅者。簡有宗由過未煩惱漏故得成有漏。此明由與自身現行煩惱俱生滅互增益方成有漏。 (四十二右)亦非無始(至)故成有漏(文)。護法正義有漏無漏各有本有始起種子。若約本有種不由熏習而有。今明善·無記等得成有漏。故言亦非等。樞要下本(二十八紙左)雲。無始法爾種子不曾現起。與第七俱。雲何得成有漏。不要現行與第七惑俱方名有漏。若種若現。無始皆與第七惑俱互相增益相隨順故。並成有漏。非無漏種亦能相順。又言。法爾不要七俱。非法爾者。必俱增益。然六十五等有漏無漏義等。如下第八卷釋。 (四十二左)即是攝論我執不有失(文)。演祕雲。即是攝論我執不有失等者。此文與彼第六大同。其中委曲而徵逐者。彼不及此故言極差(文)今謂。演祕不允。此論攝論差別。如上已辨(五十五右)。 (四十三右)大乘之中(至)以此理通(文)。演祕雲。大乘之中至以此理通者。雖八識別總得名意。以對六境故合為一。問。何故不釋十八界耶。此文正釋故疏不雲(文)義演雲。於處門中不開識者。以此理通者。問。何故於十二處中不開識耶。答。且以不共根·境相對以辨於處。總名言處。不論於識也。至第八卷彼彼分別中解。疏剩界字。界門中有識故。非此所明或可。界中不開八識。但說六識者。對根境說六。亦應無妨(文)准義演釋別有一本。更加界字。 (四十四左)初釋六因(文)。義演雲。初釋六因者。因者由所以義也。 (四十四左)亦非定別(文)。義演雲。亦非定別者。意雲。亦非六識定別。然更有七八二識故。又有雲。亦非別者。總相攝成一識故。如一意識也(文)。今謂。二釋未穩。非多少者。非七八等此謂非多。非五四等此謂非少。識數有六全同根境。故雲非多少。然識是一了別相。不如根境六相之別。故雲非別。又有七八不隨根境立名。故雲非定。 (四十四左)大論亦說(至)青等識等(文)。瑜伽。 (四十四右)對法等說(文)。對法第一(六紙右)雲。問。眼識界何相。答。謂依眼緣色似色了別。及此種子積集異熟阿賴耶識是眼識界相。 (四十五右)初句即是此識得名(文)。演祕雲。初句即是此識得名者。即對法雲。依眼緣色。依所依眼識得眼名。 (四十五右)如瑜伽說(文)。瑜伽第一(初紙左)雲。雲何五識身相應地。謂五識身自性。彼所依·彼所緣·彼助伴·彼作業。如是總名五識身相應地。何等名為五識身耶。所謂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雲何眼識自性。謂依眼了別色。彼所依者。俱有依。謂眼等無間依。謂意種子依。謂即此一切種子執受所依。異熟所攝阿賴耶識。 (四十五左)對法第二(至)非於色等(文)。第二(十二紙左)雲。問。若了別色等故名為識。何故但名眼等識不名色等識耶。答。以依眼等五種解釋道理成就非於色等(文)對法抄第三(五十一紙左)雲。問。了別色等故名識。答。中唯識五亦又有體。六又字。但言五種道理故。初二又字合為一依故。 (四十五左)此中第一(至)此第三轉(文)。對法第二(十二紙左)雲。眼中之識故名眼識。依眼處所識得生故。又由有眼識得有故。所以者何。若有眼根眼識定生。不盲瞑者。乃至闇中亦能見故。不由有色眼識定生。以盲瞑者不能見故(文)義演雲。彼有二義至第三轉者。彼對法論解第一依義中有二義。第一約依聲。第二約具聲。疏及由有眼識得有故此第三轉者。意雲。眼根是識傢俱故。所以亦而他具聲中釋。 (四十五左)及由有眼識得有故(文)義蘊雲。此第二義謂由具聲。由有眼根。為資具。得有眼識。 (四十五左)同無色所依在無色所依中(文)義蘊雲。謂六七識同以非色為斷依。今第六識依第七者。在彼無色所依中。故亦說為意中之識。 (四十六右)不由有色識定生(文)。義蘊雲。問。根無識不轉。境無心不生。何獨由根而不由色。答。二和生識。闕一不生。且據粗相根力勝故。但說由根。如盲瞑者顯粗相也。 (四十六右)且據粗相(至)識不必生(文)。演祕雲。且據粗相至識不必生者。問。今盲冥者。有境無根而識不生。證識依眼如有眼者。由境無故而識不生。應識依境。又但有根識即依生色界。應有鼻舌兩識。答。至理識生實藉根境。就勝緣說。依眼非色亦猶識·境互相因生而依主勝稱為唯識。又濟巨川匪唯一筏假諸帆橈方堪利涉。世就勝言舟為度。 (四十六右)彼雲(至)而識名壞(文)。對法二(十二紙左)雲。又眼所發識故名眼識。由眼變異識亦變異。色雖無變識有變故。如迦末羅病損壞眼根於青等色皆見為黃(文)涅槃十九(十二紙左)雲。如迦摩羅病世醫拱手。覆罪之人亦復如是(文)對法抄雲。迦末羅熱病也(文)玄應音義二十四(五紙左)雲。迦末羅病舊雲。迦摩羅病。此雲黃病。或雲惡垢。言腹中有惡垢。即不可治者也(文)演祕雲。如迦末羅病等者。問。非黃見黃。自是意識如何以此證眼識耶。答。由根損故。令初眼識而不分明。而後識見有錯亂。故舉壞意證眼識變(文)義演雲。所見青色皆以為黃者。問。眼識是現量得自相。壞色雲何。於青色為黃耶。答。由根有損令識昧劣。意識依彼昧劣之門不分明。故於彼實青妄為黃解。實非眼識見青作黃也(文)義蘊雲。問。既識及異見者為黃。便成非量。雲何而說五識現量得自相耶。答。由眼根壞令第六識見青為黃。非眼識也。問。本說由眼識有反異而言。意識豈不乖宗。答有二釋。一雲意說。由眼識有變異。既由根壞意識錯亂。此義亦成。二雲。由眼根損眼識不明。遂令意識有此錯亂。亦是由根反識令暗。義無乖也(已上)今謂。第二解與演祕義演同。   (四十六左)彼雲屬眼之識(至)而得生故(文)。對法之全(文) (四十六左)非染淨依(至)引發依(文)。義演雲。非染淨依至引發依者。意雲。眼根等但與五識為生依。不與五識為染淨依及引發依等。是故藏識為根本依。第七為染淨依。第六望五識為引發依。能引發五識生故。此等依既非生依。故是所簡。 (四十六左)此色有時必識所變(文)。義演雲。此色有時必識所變者。色必識變為根。必能生識見色。識必知有根。由此道理。依根不依色也。 (四十六左)何得識種不隨色起(文)。義演雲。何得識種不隨色起者。兩句是問詞。以下答也。 (四十七右)彼雲助眼之識(文)。對法雲。又助眼之識故名眼識。作彼損益故。所以者何。由根合識有所領受。令根損益。非境界故。 (四十七右)由根合識令根有損益(文)。演祕雲。疏謂由根合識令根有損益等者。由根·識合觀日月光。如次於根而有損益。又按俱捨論第二雲。由二因故從根立號。一由根是所依性故。境即不爾。二由所依是不共故唯自識。依色亦通為他身眼識及自意識。而所取故。餘四准此。由斯不從色等立稱。雖即二義簡濫亦畢(文)義蘊雲。疏由根合識至令根損益者。如觀炎令眼損力。觀缽羅花令根益明。是其類耳。 (四十七右)離識之色等文。義演雲。離識之色等者。此舉事以明。意曰。只可由根與識合識能領受境令根有損益。不可色與識合令色有損益。即如離識之外質色責有損益時。然識不損益故。如禾植等被霜雹損是也。既是色損。識不損。明知不由色與識合而已有損益也。他損色者。即霜損禾稼等是。義蘊大同。 (四十七右)第五如於根者彼雲(文)。對法雲。又如眼之識故名眼識。俱有情數之所攝故。色則不爾。不決定故(文)法花玄贊一(四十紙)雲。如根者。如根明昧。識亦明昧(文)今謂。此釋與對法論不同。應知。 (四十七左)問前等無間(至)獨名意識(文)。俱捨第二(二十紙右)頌曰。後依唯過去。五識依或俱。論曰。意識唯依無間滅意。眼等五識所依或俱。或言表此亦依過去。又(二十紙左)雲。何因識起俱託二緣。得所依名在根非境。頌曰。隨根變識異。故眼等名依。論曰。眼等即是眼等六界。由眼等根有轉變故。諸識轉異。隨根增損識明昧故。非色等變令識有異。以識隨根不隨境故。依名唯在眼等非餘。何緣色等正是所識。而名眼識乃至意識。不名色識乃至法識。頌曰。彼及不共因。故隨根說識。論曰。彼謂。前說眼等名依。根是依故。隨根說識(文)長行如演祕引。 (四十七左)意識不然眼等可爾(文)。演祕雲。意識不然眼等可然者。據等無間六皆名意。今因第六故為不然。五識根別。依根立名。無濫可爾(文)義蘊雲。疏意識不然眼等可爾者。不然字誤。應可然。意識既可依意立名。眼等識亦應可爾。俱依意根。無異因故生下文也(已上)義演雲。何故至等可爾者。意雲。第六獨名意識有濫故曰不然。眼識等隨根立名。無濫故雲可爾。意雲。六識皆有無間滅意根。縱汝五識隨不共根別名眼等故雲可爾。何故意識獨名立耶。故曰不然。有雲。意不然者。意識應非依不共根。以餘識依皆名共故。眼等可爾。眼等可名不共根。以餘識不依故(文)今謂。眼等可爾一句。為起五識同喻難中預提。義演演祕任文為釋。然其義不穩。義蘊改文。以改為優。以符文勢故。 (四十八右)七望五八俱是所依(文)。此段問答亦見於義燈中。義演雲。七望五八俱是所依者。七與五為染淨依。與八為俱有依。若據近而順生。唯是第六非五八等。故得不共之名。 (四十八左)七八據依亦有此義(文)。義燈五上(十八紙左)雲。又七·八自相續。當體得名。六識間斷。從依·緣因。或准界·處俱名心·意。第七名心意。第八名意心。理亦無失。然無誠文。 (四十九右)論或名色識(文)。演祕雲。論或名色識等者。有義疏說亦依主釋。今解通有財釋。以能有境名色識等。即有財釋。詳曰。若汎爾言非無此義辨論所說但依主釋。故論斷。雲隨境立名順識義故。謂於六境了別名識。不言有境而名為識。 (五十右)分別之言即是相分(文)。今謂。分別恐別法寫誤。於一句中析為見相二分故。 (五十右)或彼法處(至)亦有此義(文)。義演雲。或彼法處六能了者。即第六獨名法識。又雲。亦有此義者。六有了別之義。不同前法解也。 (五十右)俱捨雲(至)而即別名(文)。俱捨第一(十九紙右)雲。何緣十處皆色蘊攝。唯於一種立色處名。又十二處體皆是法。唯於一種立法處名。頌曰。為差別最勝。攝多·增上法故。一處名色。一名為法處。論曰。為差別者。為令了知境·有境性種種差別故。於色蘊就差別相建立十處不總為一。若無眼等差別想名而體是色立名色處。此為眼等名所簡別。雖標總稱而即別名(文)光記一餘(四十七紙右)雲。雖標總稱而即別名。如多主馬同群各有別印。一主無印即以無印別有印者。此亦如是。故言總即別名。 (五十左)薩遮尼乾子經(文)。義演雲。薩遮尼乾經是此論證者。彼經據未自在。五識唯緣自境也。若意識名法識者。即因果俱通故。故意名可爾。若爾果位五識許互緣。因位未自在不許互緣者。即正法唸經雲。因位五識亦許互緣。如蛇眼聞聲。如何會釋耶。答。疏自會雲。是正量部師義。非大乘義。大乘不許蛇眼聞聲。以蛇眼可有識根等故(文)考此經中。雖明神通並諸自在。未見五識依根等之文。演祕唯引正法唸經。 (五十左)正法唸經(至)是正量部(文)。正法唸經六十四(五紙右)雲。復次修行者。隨順觀身。如閻浮提中鬱單越中弗媻提中三天下人。聞聲差別。瞿陀尼人耳識緣聲。如是不邪。彼以聞惠或以天眼見。瞿陀尼人眼識聞聲。如閻浮提中蛇虺之類眼中聞聲。瞿陀人亦復如是。以法勝故。 (五十左)疏蛇眼聞聲是正量部。義蘊雲。問。按宗輪等論。佛滅度後第三百年中。於犢子部宗流出正量部。如何正法念處經是正量義耶。答。如文殊問經。明二十部。皆是如來先說也。今正法念懸記此事。理亦何妨。問。蛇眼為實聞聲不。若實聞者。大乘何不許之。若依處正量不便執眼聞如來懸記。亦隨依處而說。故雲地眼聞聲。大乘約彼實根便無互用之妨。如眼依處覺痛等眼。雖雲眼病豈得名為眼身互用。諸如此例。皆准此釋。 (五十左)若得自在互用故(文)。義蘊雲。疏若得自在諸根牙用者。此除意根。設未自在緣一切故。問。五根互用其義雲何。答。有多義。一雲。根境定識不定。如一眼根。隨發何識唯緣色故。二雲。境識定根不定。謂如眼識。隨依何根但緣色故。三雲。根識定境不定。謂如眼根。唯發眼識緣諸境故。四雲。根定識境不定。謂如眼根。隨發何識隨緣何境。但名眼識。後二解正雖有根境離合雜亂。如疏自會。然前二義與論相違。且初解雲。根境定者。便違論說。一根發識緣一切境。又雲。眼根發耳識等。識既稱耳。寧說隨根。第二解雲。境識定根不定者。若爾即自在位仍名隨境。如何論說依未自在。問。設第三解根識既定。何名互用。答。自取他境。他取自境。名為互用。非發他識得互用也。更有異義。如樞燈釋(文)樞要下本(二十八紙左)雲。諸根互用者。有二異說。第一師雲。實能緣諸境。於中有二義。一義雲。一一識體轉用成多。非轉法體。故非受等亦成想等。取像之用一切無遮。不可難以大種為造。彼轉體故。如第八緣五塵亦得自在。不可難言壞根不壞境等。二義雲。恐壞法相。但取自境皆是實境。所取他境皆是假境。以識用廣非得餘自相。恐眼耳根得三塵時。若至能取。壞根不壞境。若不至能取。壞境不壞根。餘三根取色聲亦爾。皆有此過故。第二師解雲。一一根處邊有諸根。各自起用。非以一根得一切境。以諸根用各邊一切故名互用。不爾便成壞法相故。心王亦應有心所用而取別相等(文)義燈五上(十八紙左)雲。諸根互用。樞要二說。於第一師自有二解。一雲。五識各各能緣一切諸境。皆得自相。無壞根境過。言離合者。據因位說。不障果位。得自在故。又如第八識雖緣諸境皆得自相。不有壞過。以於果位體有多能。非體轉變為餘法體故。不得難雲見色名為眼亦許聞聲等。能造名為大色等亦能造。彼體轉異。此是功能。若以色能見。可例色能造。見色眼功能。非是體轉異。然法師意存第二解。若第二師各還自根緣於自相。不名互用(文)子島雲。義燈於初解中第二為正。第一與第二解何失。第一有壞法相之失。第二解有非互用之失。 (五十左)如佛地論(至)總有二解(文)。第三(十一紙左)雲。成所作智相應心品有義。初地已上諸位皆得現行。隨法流故。如實義者。佛果方起。以十地中有異熟識。所變五根非無漏故。能依五識亦非無漏。有漏五根發無漏識。曾未見故。於佛果上此智亦不恆現在前。作意起故。數數間斷。 (五十左)或從初地即名自在(文)。義演雲。初地即名自在無漏五識現在前故者。問。初地五根既是有漏。如何能發無漏五根耶。答。地前五識不自在。成無漏等者。由第七執有我故。令五識所起施等不能亡相故。成有漏故七為染淨依。由第六識與五識為引發依。隨第六通三性。故不成無漏。及至初地由第六·七識得無漏故。引生五識亦通無漏。是故初地有無漏五識。至第十卷中更當廣辨。 (五十左)然有別義(至)不界儀力(文)。義演雲。然有別義至不思議緣力等者。意雲。五識由第六生法空後得智引生。於淨土中許有現神變等身出水火現通說法事也。即是佛地論中有別師作此釋也。非是本義。 (五十一右)或有別義(至)不名自在(文)。義演雲。或有別義七地以前至不名自在者。此約八地已去方名自在。以前雖互用未得自在。此亦是彼論中別師也。若互用准法花經地前亦得互用也。故經雲。父母所生清淨肉眼等。即是以上所解二義。 (五十一右)彼第二卷中菩薩品(文)。大乘莊嚴經論第三(十二紙左)菩提品雲。如是五根轉。變化得增上。諸義遍所作。功德千二百。釋曰。此偈顯示轉五根變化。此變化得二種增上。一者得諸義遍所作。謂一一根皆能互用一切境界故。二者得功德千二百。謂一一根各得千百功德故。 (五十一右)或即初地(至)此是本義(文)。演祕雲。或即初地至此是本義者。佛地論中義有本別。舉本簡別。如次前疏而以明之(文)義演雲。或即初地或即八地者。即此等時互用。更不自在。非已前無也 (五十一左)准下論文此解為勝(文)。下第十(十八紙右)事智二說。初義唯緣五境。第二遍緣諸法。然皆言唯緣事相不緣真如。具如下說。 (五十一左)如何互用(至)豈非雜亂(文)。義演雲。疏如何互用至豈非雜亂者。又第二問也。或雲。此卻責也。但離取色名為眼。今合取觸亦說名眼。得名豈非雜亂也。此約取境。明根名雜亂所由。非是問識得名也。今以識依根名無濫。言不至能取者。是離中知。以離中知故境色不至能取。故雲不至能取也。言法相所談者。即不至而離中知。法相道理令如是說。故雲法相所談。又雲。令至等者。合中知。今以眼取觸令合中知。五識五根而有何別。故名雜亂。復違上離中知法相所談之道理也。 (五十一左)名字於法非即銓定(文)。義演雲。疏名字者。意雲。名者猶如於客。客者無定屬故。今名亦爾也。故名字無實。而不能定詮一法。故得客名。但依世俗所談非此即為定量也。故經雲名字互為客。又解。名字互為客者。無定量故。眼不唯取色得名眼。今亦取觸名眼故。但所立眼名非定量也。 (五十二右)佛地論第六廣解此義(文)。佛地論第六(八紙右至十六紙左)演祕雲。論佛地經說至作四記等者。疏及樞要雖皆引之。學未博者披猶難悟。今撮彼要隨難釋之。莫諸後學臨文不惑。經由是如來雲現種種工巧等處。摧伏諸伎傲慢眾生。以是善巧方便力故引諸眾生。令入聖教成就解脫。釋曰。餘九化下皆有。以是善巧等言下同不錄。論此中顯示現神通化。為菩薩時示現種種陶師等類工巧等處。此是智上身業相現。為摧傲慢故現斯事。善巧方便。即是悲□慧平等運。道先現神通。先令生信故。名引生令入聖教。如現神通度迦葉等。次令調順有所堪能。故名成就。引令長養諸善根。故後令解脫三界惡趣。經由是如來往諸眾生種種生處。示同類生。而居道位攝伏一切異類眾生。論曰。此中顯示現受生化。謂現化身於天人中一切生處示同類生。居剎帝利婆羅門種伏下諸類。令得利樂。經由是如來示現領受本事本生難修諸行。論此中顯示現業果化。成所作智現以化身。領受化業。由此業故。示受一切本事本生難修諸行。先世相應所有餘事名為本事。先世所受生類差別名為本生。如毘濕飯怛囉等。依此本生。先所修行種種苦行名難修行。釋曰。領者攝撿。受謂領受。乘斯化業攝納化果。故名領受。與身相應非身之身名為本事。所受身事名為本生。毘濕等者。此雲眾異。有多德伎。異眾人故。即須達拏太子別名。舉事明也。論或於今世依變化身先修苦行。後捨彼行修處中行方得菩提。有契經說。如來先世迦葉佛時作是罵言。何處沙門剃鬚髮者有大菩提。無上菩提極難得故。由彼惡業令受如是難行苦果。釋曰。今生六年苦行之事。亦得名為示業果也。經言。過去罵迦葉佛。今受六年苦行報者亦化之耳。化宜聞故。止餘惡故。經由是如來宣暢種種隨所樂法文義巧妙。小智眾生初聞尚信。論曰。此中顯示慶慰語化。慶慰者。即是喜悅差別。語能生彼故名慶慰。成所作智化作語業。自現妙音令化心變謂聞佛語生歡喜故。隨所樂法者。隨彼因力所應。樂聞人天三乘諸差別法。文巧妙者。字句顯美令樂聞故。義巧妙者。理趣分明易解了故。小智聞信。況聽愍者。經由是如來立正學處毀諸放逸讚不放逸。又復建立隨信行人·隨法行人。論此中顯示方便語化。如來大悲為諸有情安立學處。令伏諸惡修世間善。安立聖道分位差別。令入聖道出離三界。經由是如來斷諸眾生疑惑。論此中顯示辨揚語化。成所作智隨諸眾生意樂差別。現化語業說種種義斷諸疑惑。謂發一音表一切義。令諸有情隨類獲益。經由是抉擇眾生八萬四千心行差別。論此中顯示抉擇意化。成所作智相應意業能起化故名化意業。此能抉擇所化眾生八萬四千心行差別。心行差別。如疏具錄。此不重記。經由是如來觀諸眾生所行之行行與不行若德若失。為令取捨造作對治。論此中顯示造作意化。隨所觀察一切有情所行之行。若諸惡行不行有德。行即有失。若諸善行行即有德。不行有失。如是觀察為欲令彼取德捨失。於德造作任持對治。於失造作遠離對治。經由是如來為欲宣說彼對治故。顯彼所樂名句字身。論此中顯示發起意化。成所作智相應意業能發身語。或此意業由智發起。或智相分現。似彼故。是故說名發起意樂。為說有情諸行對治。此所說法名句字身以為自性。是故顯示名句字身。令起愛樂發生對治。經由是如來於定不定反問置記為記別。故隨其所應受領去來現互等義。論此中顯示受領意化。受相應思能動其心。令受苦樂。是故說名受領意業。成所作智受。受相應思能起化。故名化意業。於記問為記別。故隨其所應如實了知一切問已。領三世等無量義。如實知已。隨其所應一一·記別。無有顛倒。 (五十二左)賢劫經第二卷說(文)。第二(十五紙左至十九紙左)此文至八萬四千全引佛地。於中法下脫行一字(鮮本行法檗本法行)佛體體字作身(鮮本作身)佛地論六(十三右)雲。如賢劫經廣說其相。所謂最初修習法行波羅蜜多。乃至最後分佈佛身波羅蜜多三百五十等。又賢劫經二(十六右)雲。喜王菩薩與諸大眾受教而聽。佛言菩薩有六事。業習進行法修度無極有六事。光曜度無極六有六事。世度無極乃至廣說。有分舍利度無極。乃至是二千一百。其中別一百度無極。主除四大去衰。令無有餘。又(三之初紙)雲。何謂修習行法度無極有六事。從古以來未曾發意。則發平等至真菩薩心。在於過去平等覺所。及於眾生佈施·持戒·忍辱·精進·一心·智惠。志樂佛道。心願至真未曾匆忘。是謂修治習行而度無極。是為六。何謂光曜度無極有六事。發顯明智道心之法已。自察戒發菩薩心。始從施起戒·忍·精進·一心·智惠。是謂光曜度無極(文)離此經文義演光曜為初。且加解釋皆非。演祕雲。疏最初修習至三百五十者。從初修習到彼岸法至終分佈到彼岸法。總計三百五到彼岸法。一一到彼岸中皆具六度。三十七道·六波羅蜜·四攝無畏·十力·十八不共法。皆是三百五十中法(文)觀賢劫經。第一言。修習行法度無極。第二言。光曜度無極。然至相孔目章三(二十七紙右)雲。依普曜經。如來成道有三百五十度功德。從初光曜無極度。乃至分佈舍利度。以六波羅蜜乘之成二千一百度。以四大·六衰·十法乘之成二萬一千。今考。普曜經無有此文。探玄記十四(三十二紙左)引此文言。賢劫經說。孔目探玄並雲始光曜無極度。恐暗記失。賢劫經中第一標列諸度。第二以下徵釋諸度。經文明白。況佛地論雲最初修習行法波羅蜜。大藏法數光曜為初。此依孔目。義演亦襲古錯。問答並非。大凡諸師明法門量。多引此經。廣如大集經十五·報恩經第六(六紙)智論五十九(十三紙)無性攝論第八(八紙左)對法論十一(五紙右)俱捨第一(二十紙右)正理第一(十八紙)顯宗第一(四紙)光寶各第一。疏主法花玄贊六。引真諦說。光寶皆用。孔目章第三·探玄十四·清涼疏鈔三十八下(二十一紙)天台文句·仁王經疏等說。俱捨寶疏一之餘(五十五紙右)雲。言八萬法蘊者。但就聲聞教中為語了。緣覺及菩薩即多故。菩薩藏經·無量義經雲。聲聞八萬·緣覺九萬·菩薩十億。悲花經雲。聲聞有八萬四千。緣覺有九萬。大乘有十億。 (五十二左)貪嗔癡及等分(文)。等分者。雜集論十三(二紙左)雲。貪行補特伽羅者。謂有猛利長時貪慾。雖於下劣可愛境界。而能發起上品貪故起即長時無斷絕。故如貪行者。乃至尋思行者亦爾。各隨自境猛利長時如理配釋。等分行補特伽羅者。謂住自性位。煩惱遠離猛劣。住平等位。諸煩惱故。隨境界勢力。煩惱現行故。薄塵行特伽羅者。謂住自性位。微薄煩惱如前所說自性位煩惱相。今此煩惱望彼是微薄故。雖於增上所緣境界而微薄性煩惱現行。昔所修習勝對治力所摧伏故(上十一之七丁。明五種行。多貪嗔慢尋思癡)勝鬘寶窟中本(十一紙右)雲。言心患者。多貪為一。多嗔為二。多癡為三。三毒等分為分。又解。取身見為等分。以身見能生三毒故也(文)今謂。第二不允。雜集對多薄行言等分行。何取身見以為等分。又義演雲。心境相稱名為等分者。亦逾遠矣。 (五十二左)無義所生過失(文)。賢劫經中雲除六衰。今依他地·天台文句。四分六根。寶窟中本(十一右)雲。用此諸度對治四大六衰之患。便有二萬一千諸度。言四大者。所謂成身地·水·火·風。由前諸度得淨法身故能捨之。言六衰者。外六塵。六塵之賊衰耗善法故名為衰。由前諸度證諸法空。故能治之(文)探玄亦同嘉祥。演祕雲。疏六無義者。此六塵等。有情耽染而無義利。或名六衰。能衰有情所有善法(文)雜心論第一(十紙左)義蘊雲。疏六無義者。義謂境也。即六塵境。有情於此起遍計執。境非實故名為無義。若爾四大應然。何不言四無義。答。彼約能造。若據為境即觸塵攝。皆能生過故除之也。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二十三終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二十四(五末之二)   (五十三右)謂一向記(至)應置記(文)。演祕四末(四十三左)雲。佛地論雲。言四記者。一一向記如有問言。一切生者決定滅耶。佛法僧寶良福田耶。如是等問應一向記。此義決定。二分別記如有問言。一切滅者定更生耶。佛法僧寶唯有一耶。釋所問法中。不一向應為分別。有惑死者而必更生。無惑死者必不生也。若約真理三寶唯一。若據有為三寶有別。三反問記。如有問言。菩薩十地為上為下。佛法僧寶為勝為劣。應反問記。汝望何問。釋曰。所問之法相形待言勝劣不定。故須反問。且三寶中師資而言。法為最勝。起說次第即佛為勝。由佛出世方說法故。又內外外道皆有三寶。望外三寶內三寶皆勝。十地相形勝劣可悉。為斯不同。故須反問。若不反問而為答者。隨言勝劣而有難生。問。即難息。四默置記。如有問言。實有性我為善為惡。石女兒色為黑為白。如是等問應默置記。不應記故。長戲論故。釋曰。應謂彼言。此不應記。不解彼問。名為默記。非總亡言名默記也(文)人法四記。出於義林章第六·瑜伽·對法·婆沙第十五·俱捨十九等·涅槃經三十五。 (五十三右)其身化中(至)現根心等(文)。如上已引。身業化之文是也。   (五十三右)然瑜伽說(文)。九十八(七右)雲。又諸聖者。變化神通於其四事。不能變化。一者根。二者心。三者心所有法。四者業及業異熟。 (五十三右)准下第十說不化心(文)。第十(二十七右)雲。雖說變化無根心等。而依餘說。不依如來又化色根心心所法無根等用。故不說有。 (五十三右)又佛化之無實勝用(文)。佛地論第六(七紙左)雲。餘經亦說。化無量類皆令有心。又說。化身亦名有心亦名無心。有依他心無自依心故。謂化心等依實心現。但實心上相分似有緣慮等用。如鏡中火。無別自體。隨眾緣生。如餘心等。餘處雖說無化心等。以無實用如實心等。又第七(十左)雲。心化唯二。一自身相應。謂自心上化現種種心及心法影像差別。二他身相應。謂令他心亦現種種心及心法影像差別。此並相分似見分現。有義定力能令自心解非分法。名化自心。加被有情令愚昧者。解深細法。令失念者得正境念。名化他心。然心無化無形質故。如論說言心無形。故不可變化。又說。化身無心心法。此就二乘及諸異生定力而說。彼定力劣不能化現。無形質法諸佛菩薩不思議定皆能化現。若不爾者雲何如來現貪瞋等。雲何聲聞及傍生等知如來心。雲何經說化無量類皆令有心。雲何上說諸化意業。雲何經說有依他。但諸化色同實色同(鮮本作用)化根及心。但有相現不同實用。又就下類故作是說。若爾雲何不化非情令心相現。非情已是心等相分。雲何復令有心相現。若心相現則名有情。非非情攝。是故化心但說二種如前已說。 (五十三左)下顯不說(文)。義演雲。疏下顯不說者。即顯本頌不說不共依也。共依下說者。即顯以下說共依也。如論第七雲。依止根本識等是。且顯不共依者。此別解頌中不說不共依所以。此之六識明共所依。即說依止根本識等也。 (五十四右)論前隨義便以說所依(文)。義演雲。論前隨義便以說所依者。意說。謂本頌中以根境粗顯所以不說。雲長行中前隨義便已說所依。即指前第四卷。論廣說所依了故。疏曰。前已廣論指同第四。彼雲若法決定有境為主令心心所取自所緣即內六處。若近指雲極成意識心有不共。顯自名處等無間不攝等。乃至如眼等識。此所緣境義便當說者。即指下文雲如契經說眼識雲何。謂依眼根了別諸色等。問。若言所緣境下亦說者。何故頌中而不說。答。宗明唯識。故不明境。 (五十四右)又解前文(至)不別說也(文)。義演雲。疏又解前文非明頌無我長行至不別說者。此解意雲。前文者。即次前然六轉等文也。意說。此文不是明頌中不說根境之所以也。論言粗顯極成故此不說者。但我長行中以粗顯故遂不說根境也。問。若爾者何故論雲義便當說耶。答。但是因義便說。非故正說也。言有見有對者。意說眼根有照境義。名有見。有所對即根。從自種子生。 (五十四右)如瑜伽等(至)非此所明(文)。瑜伽第一(五左)雲。眼謂四大所造·眼識所依·淨色·無見·有對(文)略纂一(十六左)雲。眼有五義。一所造。二所依。三淨色。四無見。五有對。各有別義。及有所簡(文)有見有對者。對法三(六紙左)別立二門。廣說差別應知。略纂十五(二十右)雲。此言有見者。正梵本也。言可見者。非梵本雲亦可名有現色。塵相粗顯名有現。十七界不爾。現者。即可現示在此彼故。如能顯影。如水鏡中影像。此唯色名有現。梵本有見現二釋。然以現字俗本無雲今故為見字。倫記一上(十九紙右)雲。有見有對者。舊經論名可見。依梵本名有見。依正理論總有三說。雲由二義故。一者此色定與見俱故名有見。由色與眼俱起故。如有伴侶。二者此色可有示現。故名有見。可示在此在彼別故。如有所緣。有說。此色於觀等事有像可現。故名有見。可示如彼此亦爾故。有對有三。此是障礙有對(文)今謂。有見之有恐應寫誤。雖有會釋而此文正依瑜伽故。 (五十四左)前言種類義是差別義(文)。義演雲。疏言種類義是差別者。即前說六根·境。種類異故。即是頌中差別義也。故疏曰。謂隨六根·境乃至有六種。以來釋差別所由。 (五十五右)其實五識(至)且據少分(文)。義演雲。疏其實五識亦了識等者。如自證分緣見分等。即是疏義即不定者。意說。自證分若已轉依。不唯緣見分。亦了聲等故雲不定。如依眼根發識聞聲。豈了自色境。雲一根發識緣一切境故。言且據少分者。且據因位說。 (五十五左)有義此解非稱論文(文)。義演雲。疏有義此解非稱論文者。今更重解論文也。檢論當知此意稍勝。 (五十六右)十八界為緣不同(文)。義演雲。疏十八界為緣不同者。即十八界為所緣境。出能緣識多少不同。 (五十六左)又解不須(至)行相是用故(文)。義蘊雲。疏又解不須如是分別至行相是用故者。問。此與前解何別。答。前解約緣見緣相。二了名別。後解了體是義一分為二用即體故。 (五十六左)所依之頌如前已說(文)。樞要下本(二十九右)雲。所依頌曰。五四·六有二。七·八一俱依。及開導·因緣。一一皆增二。五四者。五識各有四依。一順取依。二明瞭依。三分位依。四依起依。六有二者。第六意識有二所依。一分位。二依起。七·八一者。七·八二識各有一依。七有一。謂依起。八有一。謂分位。俱依者。顯上所明俱有依攝。開導者。即等無間依。因緣者。即種子依。及者。顯此諸識更加二依。一一皆增二。謂五有六。第六有四。七八各三。如前第四卷說。 (五十六右)頌曰(至)自在等分別(文)。樞要下末(二十九左)雲。所緣頌曰。因見各隨應。五三六有二。六一一不定。自在等分別。因者。簡自在位。見者。於因中取見分。除自證分等。各者。顯別別界。隨應者。顯能緣識非決定。故隨其所應。諸識緣故。五三者。色等五界三識所緣。一五識。一第六。三第八。第八者。意界攝。六有二者。謂眼等五界六·八二識所取。意界通為六·七所取。瑜伽等說第七·八識意界攝故。六一者。謂眼等六識界唯一意識緣。第七·八識不名意識界故。一不定者。即法界。若非為他定通等力所引唯意識緣。若為他引五·八·六識俱能引之。於中復有異生·二乘·菩薩所引。各有差別。自在分別者。謂或初地·或八地·如來位。各有差別。一一為他八識緣也。等分別者。謂若因中法界心所並自證分·證自證分。於七心界中。處處加自及果上十八界。為七心界及法界。所了如理應知。義蘊雲。疏因見各隨應至自在等分別。釋所了。謂十八界在因位中。各幾見分之所了耶。以義不定故言隨應。言五三者。謂五塵有三識緣。即五·六·八。七。言六有二者。謂六根各二謂緣。若五色根六·八所緣。意根一種六·七所緣。以第八識意根攝故。言六一者。謂六識界唯第六一識緣也。言一不定者。謂法界或五識緣。或六·八緣。如無為法唯第六緣故雲不定。問。因中平等性智亦緣十八界。何故此中言五三等。答。平等不定有故不說第七。言自在等分別者。若至佛果八識皆能緣十八界。故言等分別也。問。成所作智豈緣無為。答。設不緣無為亦能緣法界(已上)今謂。疏主樞要具釋。邑師不見耶。此中隨應及終一句。與疏主釋不同。此對觀照其非可知。 (五十六左)准前文中(至)共依等(文)。義演雲。疏准前文中至共依等故者。有雲。准前辨六識依不共根得名具五義等也。言不共者。即簡因緣無間緣染淨依同境依。同境者。此即第六識與五識為同境根。故亦簡也。共依等者。即本八識為根本。故亦簡也。等者。等取以上同境等也。 (五十六左)若由他力(至)法故(文)。義演雲。疏若由他力至法者。意雲。此釋次上境頌中不定言也(已上)今謂。若由等文非釋頌中不定言。此再釋論且說不共所依未轉依等文。上釋不共依。此釋未轉依。未轉依·未自在。言異意同。 (五十六左)如對法第二末(至)抄說(文)。對法第二(十五右)瑜伽六十五(十五左)對法鈔三(五十四右)略纂十六(二十七左)。 (五十七右)顯此聚亦爾(文)。義演雲。疏顯此聚亦爾者。且同初能變也。將彼影此。上得心所後說性。問。此中心所法有不通三性。何得同彼言影顯也。答。但約此聚起時同性。非定令皆通三性。又解。此相應法性不定同。故於心後明性。彼王所總唯一性。於所後明也。 (五十七右)又彼諸法(至)此定通故(文)。義演雲。疏又彼諸法不定通三性至此定通三性者。便後學者知此差異。故前後辨性不定不得定同也。 (五十七左)名字隱故先解(文)。義演雲。疏名字隱故先解者。意雲。以無記名字隱故先解也。或雲。名字隱者。俱非者非也。 (五十七左)論能為此世(至)故不名善(文)。演祕雲。論能為此世他世順益等者。問。且修六度。於現有苦。廣捨竭財。有飢寒等。乃至修慧流血裂心。雲何而言二世皆益。不善返此為難亦然。答。有善惡名。即成益損。又於他處而有益損。不唯約自。又能破堅而長於貪亦名益損。故損益義二世亦成。 (五十七左)無漏有為(至)獲二世益(文)。義演雲。疏無漏有為無為亦爾者。意說。此二能為此世·他世順益。故名為善。有得有證者。無漏有得。無為有證。疏及由涅槃。獲二世益者。即現安樂。後不生惡趣也。有雲。如無學。證有餘依涅槃。此世益。死入無餘。後世益。 (五十八左)大乘亦得(至)如前已說(文)。義演雲。疏大乘亦得三性各有四種者。善不善亦爾。無記亦有四種無記。如前第三卷第八識無記中廣分別。疏諸論總收至故別建立者。意雲。諸論所說三性。皆是此中四種三性收。故雲總收。亦有此義者。非但唯說此論中三性。通說諸論中所有三性。亦得故雲亦有此義也。於理不違故。別建立者。此論與諸論所有三性通既不違。故此論別建立四種三性。無記等如第三卷說也。或雲。四種者。自性·相應·習氣·發業者。此雖依對法意然大非也。四種者。自性·相應·等起·勝義是也。具見疏三末(二十九右)集成編三末。如上已辨。小乘明。舉婆沙俱捨等。然大乘中無束為四之文。其我非無。故雲亦有此義。義演解釋不允。 (五十八左)唯十法俱(文)。義演雲。疏唯十法俱故者。不定地除輕安。故雲十法。此雲十一者。總舉一聚為論。非皆俱也。 (五十九右)謂嗔(至)成十也(文)。義演雲。疏謂嗔至成十者。即忿等小七·中二並嗔總成十。除諂·誑·憍三者。以通無記故。 (五十九右)通前二故(文)。義演雲。疏通前二故者。意雲。通一前善不善二及無記並如雜集論廣說。有雲。無記非是前善復非不善。故雲通前二也(文)今謂。二說不允。通二之通恐是違字形誤。 (五十九右)如雜集論(至)應對相攝(文)雜集論第三(十六紙至第四之三紙)演祕取引非必全文。然自性不善唯舉煩惱。准論亦有隨煩惱。此不善略法也。其他無失。 (五十九右)又此二三四門(至)已略辨訖(文)。義演雲。疏又此二三四門至已略辨訖者。如善有二。謂生得·加行。不善有二。謂自相不善·相應不善。無記亦二。謂有覆無記。無覆無記等也。如前廣明。 (五十九右)若有為有種(至)彼性中攝(文)。義演雲。疏若有為有種子至彼性攝者。意雲。有為三性。若有種子皆隨現行。是彼性攝。 (五十九右)然此二三(至)各據一義(文)。義演雲。疏然此二三四門至各據一義者。意雲。此論中有二三四門辨三性。能對法論中辨三性總有二種。先總後別。先總者。且以有為無為等耶辨三性。第二別辨三性別辨者。如善以十三門分別。不善有十二門。無記有十四門。此即別辨也。此論與對法所說不同。應撿對辨。言有別者。各據一義亦不相違也。 (五十九左)如大論第一(至)隨轉發業(文)。第一(六左)雲。復有二業。謂隨意識轉。隨善染轉。隨發業轉。又復能取愛非愛果。是第六業(文)略纂一(十八右)雲。隨他有三。一自不能起。隨意轉。抉擇具釋。二自不善惡。由意引。三自不能為轉。但能為隨轉發諸業。能得愛非愛果者。不同大眾部五唯無記故(文)倫記一上(二十三右)雲。五隨意識轉。此即總舉。下二別解。一自不善惡。由意引。二自不能為轉。但能為隨轉。六取愛非愛果者。不同大眾部等五唯無記故(文)又論雲。或相續了別。復為轉隨轉。發淨不淨一切法業。略纂釋雲。五為轉隨轉。發業為因等起名轉。為剎那等起名隨轉。演祕雲。釋曰。隨意引生隨意善染五淨垢轉。五識但隨發業意轉。自非轉也。轉謂發起。即因等起。發業心也。隨轉謂隨前之轉業勢力而生。即剎那等起。義演(云云)未得功當。 (五十九左)緣威儀等(至)除變化(文)。等等取工巧等。亦言威儀路工巧處等。略纂一(二十四右)雲。威儀工巧處者。有三解。一雲。威儀謂表色。路體則四塵。四塵是彼所依故說威儀路。但言威儀不言路者。非四塵故。二雲。威儀四塵為性。路即發彼心。與彼為依說心為路。工巧處亦爾但是五塵四塵別故。三雲。威儀多於道路施設。工巧多於處所施設。故各別名。其實相似。倫記亦同○此有二種。發威儀故名為威儀無記。或緣威儀故名為威儀無記。工巧亦同。緣發有二。今簡發威儀等。故言緣威儀等。義蘊雲。疏五識至但能隨轉心發業者。謂第六意識或善或染。名為轉心。能有造作名為發業。眼等五識隨他第六意識而生。故雲隨轉心發業。 (五十九左)論有義六識(至)互相違故(文)。演祕雲。論有義六識三性不俱者。准瑜伽釋家總有三義。一雲。五識唯一剎那。五復不俱。二雲。雖一剎那五得俱起。三雲。五得俱起復多剎那。三皆不許五三性俱。有義疏中唯依初難。今別解雲。此中但依第二所說五性不俱。所以者何。且此論中上下無說五不俱生。又瑜伽等雲。若起五識則七俱轉。如是等文諸師共了。如何說有五識不俱。又即此文說。眼等識成善染者。必由意引。許五性俱六亦應爾。明知即許五識俱生。又第二難。率爾等流眼等五識。或多或少。言容俱起。初師若其不許俱者。何故第二如是立難。詳曰。既無明教別釋理通。而援教斥疏。未見其可。所以然者。瑜伽釋家三義許不。不許何引。許即何故而非疏言。順第一故。又此論雲。瑜伽等說轉識相應三性俱起。依多念等此豈不是雙會三性及諸識俱。若言唯會三性俱者。亦不應理。論雲性俱依多念會。多念會彼識俱何失。性及識俱皆是彼論會許不許。何乃儻耶。設若此文唯會三性以性例識。會亦無違。況覆文中義通性·識。又論不言五識不俱。證疏非者。此論何處言五識俱唯一剎那。取第二是。又論但雲五由意別成乎善染。何理即證五識俱耶。五識不俱豈妨意別。若以文中言五識故。即證五識亦應五識無非俱時。言五識故。次雲第六通三性者。是就他難。非許五俱破他第六。又後師難言容起。顯其五識非恆時並。簡常俱起置容俱言。非顯前師許五俱起言容俱也。由斯疏義理無違也。 (六十右)瑜伽第三(至)意識生等(文)。第三(六紙右)之文。 (六十右)定中聞聲(至)散位無故(文)。定中聞聲出於婆沙等中。具如次下。義演雲。疏定中聞聲非我所許者。此師不許定中聞聲。又三性俱起故。縱許等者。此師雲。設許三性俱起。唯定中可爾。散即不爾。義蘊雲。疏定中聞聲由二因故者。一了別定所緣境意識二種種所緣境意識。今此定中聞聲與耳俱生。即是種種所緣境意識。當第二因也。此師意說。意·耳因緣即心不性故。五三性決定不俱許。俱意識應爾。 (六十左)彼大論(至)必意導生(文)。第三(六右)雲。又由二種因故。或染污或善法生。謂分別故。及先所引故。意識中所有由二種因。在五識者。唯由先所引故。所以者何。由染污及善意識力所引故。從此無間於眼等識中染污及善法生。不由分別。彼無分別故。由此道理說眼等隨意識轉。 (六十左)顯揚十九(至)耳識故(文)。十九(十四右)之文大同。演祕雲。疏顯揚論十九至俱生耳者。了別定所緣等。是第一同。由此俱生耳識。是第二因。顯定意識能緣定境及非定境。故說種種所緣境言。定境法處。種種境者。通五塵等(文)義演雲。疏謂由了別定至意識故者。意雲。有兩箇意識。且如了別定之所緣境。意識者。唯緣定中一境心是。又種種所緣境。意識者。即是意識於定中觀苦空無常等心是。以境不一故名種種境意識也。耳識生時由此二意識得生定中聞聲也。雖演祕解別亦是樸揚法師一釋也。 (六十一右)瑜伽第五十一(至)及十七(文)。五十一(七左)雲。復次阿賴耶識。或於一時與轉識相應。善·不善·無記諸心所俱時而轉(文)顯揚第一(二右)雲。又能執持了別外器世界。與不苦不樂受等相應。一向無覆無記。與轉識等作所依因。與染淨轉識受等俱轉(文)十七(十八紙)與瑜伽同。 (六十一左)瑜伽第三及五十六(文)。第三(六紙右)如下所引。五十六(七左)雲。又心因緣無差別故。行別分位不應道理。於一剎那必不可得差別因緣令彼分位而有差別。是故汝計分位差別。不應道理。 (六十一左)彼第三雲(至)極相似故(文)。第三(六右)雲。如經言。起一心若眾多心。雲何安立此一心耶。謂世俗言。說一心剎那。非生起剎那。雲何世俗言。說一心剎那。謂一處為依止。於一境界事有爾所了別生。總爾所時名一心剎那。又相似相續亦說名一。與第二念極相似故(文)略纂二(九右)雲。一心剎那者。意說。於一境中專一性。心雖多念仍名一心。又以前後性類相似名一心。 (六十二右)明第八識(至)三性不俱(文)。義演雲。疏明第八識與五識三性不俱者。即第八識不得一時與五識中三性俱。如論言三性俱者。約第八·七·五中隨一善名三性俱也。言自無記者。即第八名曰淨無記(已上)今謂。次上(五本六十五紙左)雲。自無記心此即無覆名為白無記。今此自字寫誤。應是白字。義演約此意釋。或可自字指第八。 (六十二右)論有義六識(至)容俱起故(文)。演祕雲。論有義至容俱起者。或多或少。疏有二解。第一據念多少。第二約識多少。有多妨難。具如燈辨(文)義燈五本(二十右)雲。問。五識三性許得容俱者。且善眼識至等流已。不善耳識所緣緣至起卒爾心。爾時意識亦同聞聲。為是卒爾為等流心。若等流心當與眼識同是善性。卒爾無記未轉依位前三無記不可二性一心並起。若是無記眼識爾時如何成善。無善意識為能引故。答。且通初難。五心義說。善等流意與耳同緣。雖是善性亦名卒爾。以其聲境創隨心故。不可說是等流之心。前未聞聲故不得唯卒爾。亦與眼識仍同緣故。故因通二。然是善性。言前三心未轉依位唯無記者。或據全未轉依不得自在別別五心多分而說。若已分得轉依之者。得自在者。五心俱者。可通三性。不爾如何論雲非取聲時即便出定。領受聲已。若有希望後時方出。此言希望即尋求心。不得說言欲希望時即便出定。論雲若有希望後方出定。故亦不得言。定前加行立斯願雲。若聞異聲即便出定。尋求境事故言希望。非於定中作尋求。何者希望聲時為在定內。為已出定。若在定內希望之心即是尋求之心與欲俱故。若此希望非尋求者。是何心攝。若雲希望即已出定。與論文違。論雲。若有希望後時方出。故西明釋雲。若依正本非即彼定相應意識能取此聲。由此釋家二釋不同。今謂不爾。違論文故。所引釋家非經論故。不可為證。釋後難者。論言五識由意識引成善染。上據初起說。非約相續善染之時恆由意引。故下論雲。諸處但言五俱意識亦緣五境。不說同性。西明雲。唯卒爾·染淨·等流三心。與五識俱。尋求·決定唯緣過去比量之心。不與五俱。問。如前第四雲。遇非勝境可許卒爾心後五識間斷。遇勝境位卒爾心後五不間斷。豈不中間起尋求。已方起決定·染淨·等流。若有尋·決雲何不與五識俱耶。解雲。遇勝境位雖多剎那。卒爾不斷而無餘心。若爾卒爾唯是無記。如忿恚天。既是勝境。可唯無記。不見憤恚成無記。故解雲。許此初起卒爾無記。從此心後起於染淨·等流二心。以不善故。若爾五識成善染者。必意引生。若不尋求雲何起憤恚。若起尋求雲何非五俱。解雲。三藏一解雲。許五俱意通有比量。而集量說五俱現量。不說唯言。如緣教等有比量故。又解不許。若前難猶未見通。解雲。五俱卒爾雖同無記不起尋求。由前勢分力意成善染。引五成善染。此亦不然。若由前力何不初遇由前力故即成善染。解雲。可爾。此亦不然。許卒爾心唯無記故。雲何善染。若雲除初念。比量相違。又若前心已逢不善。可由前力前。惑無記強力忽至起於憤恚。豈前有恚耶。今者解雲。卒爾尋求亦許五俱。言緣過去。約間斷說。今言俱者。據相續說。故無緣過去現比同時失。問。定中無五識遇聲耳識生。睡時五識無喚時睡內起。答有二解。一雲。不例。有心定有意。為依耳識生。眠時意或無。無依耳不起。一雲。眠中縱有意昧略耳不生。定中意明瞭。聞聲耳識起。西明雲。睡起耳識如定聞聲。亦無文障。問。定中身識亦得起不。答有二解。一雲不得。准前第三雲。謂若在定等理有眾多身受生起等故無身識。若爾前雲。諸定皆無五識身故何故定中說有耳識。答。前據他宗。若爾猶有比量相違。一雲。許起無失。若諸菩薩五識皆起。二乘不定。問。在無所有處定。意緣聲時與耳同熏欲界之聲。為無所有處。答。定心所變屬能緣心不同耳識。 (六十二左)此引五識相續文(至)五識容俱(文)。義演雲。疏此引五識相續文者至五識容俱者。唯瑜伽論中明五識有二說。一雲。五識唯一念三性俱。二雲。五識許卒爾等流·多念相續三性俱轉。護法正宗依第二說。此相續文前第四卷等無間依中俱引。 (六十三右)或三四等(文)。義蘊雲。疏或三四等多一二等少者。前解約五識之中等流·卒爾。或多或少。此解約等流·卒爾之中五識。或多或少。是二解之大意也。 (六十三右)疏若一向同境(至)此前師意(文)。義蘊雲。此述前師五不俱意與後三性得俱二對明之更無別立。 (六十三左)如解深密等(文)。經第一(十七右)雲。若於爾時二三四五諸識身轉。即於此時唯有一分別意識。與五識身同所行轉。廣慧譬如大暴水流。若有一浪生緣現前唯一浪轉若二若多浪生緣現前有多浪轉。然此暴水自類恆流無斷無盡(文)此文出於瑜伽七十六(二紙右)。 (六十四右)明此緣者(至)如何出定(文)。略纂十三(十四左)雲。如舍利弗聞哮吼聲等(文)。婆沙百八十五(十四紙左)具出此緣。彼雲。目連等。演祕雲。論瑜伽至後時方出者。按彼論雲。非即彼定相應意識。而無唯字。唯之與即義少相似。此論意證不獨意取段。即為唯亦無者字。又疏中雲。謂有行人亦意加也。餘文並同(文)瑜伽六十三(九紙左)若遇聲緣從定而起。與定相應意識俱轉。餘耳識生。非即彼定相應意識能取此聲。若不爾者於此音聲不領受。故不應出定。取聲時即便出定領受聲已。若有希望後時方出(文)。 (六十四右)六十五等說(文)。六十五(十五左)雲。若毘缽捨那行菩薩未得自在。及有廣惠聲聞乘等。若諸有學。若阿羅漢。彼無色界繫善作意亦緣下地一切法。 (六十四右)六十三卷(文)。如上已下樞要下本(三十一左)雲。從定起者。瑜伽抄解。一起耳識名起者。二起定心與耳識緣聲名起者。三出定者名起者。初續前位故。此等廣如佛地第六。菩薩後智中起五識亦等引位起。雜集言。據二乘少異生全故(文)此取意而引。非全文。瑜伽一(八左)雲。復次由眼識生三心可得。如其次第。謂卒爾心·尋求心·決定。初是眼識。二在意識。決定心後方有染淨(已上)。 (六十五左)耳識卒爾(至)理應非善(文)。義蘊雲。問。定中意識起尋求心既非無記何妨。卒爾通善性耶。答。意耳取散不可為例。問。瑜說三心是無記。在定尋求善性收。耳識既是定引生。應隨能引非無記。答。能引意識在定位。耳識不隨定。所取能引之意。雖是善何如卒爾稱無記。 (六十五左)瑜伽論說(至)定無記(文)。瑜伽第一(八左)雲。復次由眼識生三心可得。如其次第。謂卒爾心·尋求心·決定心。初是眼識。二在意識。決定心後方有染淨。 (六十六右)解深密經及七十六(文)。經第一(十七右)如上已引。瑜伽引經故雙舉問。 (六十六左)雜集論第七(至)餘識無耶(文)。雜集第七(七左)雲。依於轉識心悅心踴心適心調心安適。受受所攝。依於轉識者。即依意識於三摩四多位餘識無故。 (六十六左)彼雖非證然為會之(文)。義蘊雲。前師不引此文。故雲非證。   (六十六左)謂二乘等定中唯得起耳識非餘四(文)。義蘊雲。有解雲。薩婆多等不許二識並生故唯起耳者。此理不然。彼亦不許耳意俱起。應無意識。故知今談。彼二乘定劣。五識之中唯起耳識。菩薩定勝。俱起五識也。 (六十六左)散意入捨定(文)。演祕雲。疏散意入捨者。此答前問。總有兩解。散意入捨至耳必不二解。就第一解復有二意。一入捨定。二初起定。起定即是將出定時。此二時意與耳同緣(文)義演雲。疏散意入捨至耳必不生者。此答二問。即第一解。此有二意。初約入。二約出。且從散意入於至必是捨故以來約入解也。捨簡喜樂。喜樂定中耳·意二識。不與捨受相應。意說。散位意識入捨定時必有捨受。所引生卒爾耳識而是無記。與捨受俱有何所違。言初起之時等者。又解雲。約初出定說也。且初出定意識猶尚昧劣與捨相應。所引耳識當知亦爾。疏雲初起者起猶出也。故捨受亦與二識同緣。然不與喜樂等異受俱也。明知返顯入根本喜樂定耳識必不生。 (六十七右)二解(至)有不同故(文)。義演雲。疏二解至有不同故者。意雲。此第二解。雖定中意·耳·同緣。何妨亦與異受相應。如意識與喜等受相應。不妨耳識初起與捨受相應。故受不同。亦如定中聞聲耳·意二識雖同緣而性有別。此亦應爾。 (六十七右)瑜伽論說(至)即是尋求心等(文)。義演雲。瑜伽論說至即是尋求心者。意說。第二解雲。雖復同緣不妨異受相應。如是是中意·耳二識復同緣故。如此解者。今引瑜伽文。難雲。如瑜伽說五心中前三定是無記性。如何說言定中尋求心是善耶。若是善者違瑜伽文。又在定得起哉。心等者。意說。定中得初二心者。明知二心是無記也。瑜伽雲。五心前三是無記。故知定中耳·意二識不得言不同性。合是同性俱無記故此總難也。 (六十七右)若散五心等(文)。義蘊雲。疏若散五心初三無記至通善。問。三心在定既是善性。應是染淨心。如何言卒爾等耶。質曰。若爾佛卒爾等心。應非是善。此亦為例。佛卒爾等許假立。定位三心豈是假邪。由此應解。若決定心後於境了別知染知淨。是染淨心此定中故。此總難。疏雲。此解者意指於下文。下文彼說尋伺中。言五識必由尋伺引者。顯多由彼起。非說彼相應。意說。五識多由尋伺起。非說一切位皆與尋伺相應(文)義蘊大同。 (六十七右)若散五心(至)亦通善等(文)。義演雲。疏若散五心至亦通善等者。即答前難。意會瑜伽論文也。瑜伽說。五心中前三心是無記者。約散心位。故說多分。言三心無記也。若在定中除卒爾心。餘善者通善性(文)。 (六十七右)又五識必由尋伺所引(文)。義演雲。疏又五識必由尋伺所引者。明知定中尋伺善心引生五識意證如此也。若爾者未審。初入定心是何地法。應是初禪心。不應是上地心。以上地中無尋伺故。既無尋伺者。五識應不生。如何得知耶。答。前雲五識必由尋伺引故。 (六十七左)又此定為唯有漏亦通無漏(文)。義演雲。疏又此定為唯有漏亦通無漏等者。此問。三摩□襤□□□□龍□切檢□□□□L□示橀□□檢□□□姖飯□□□餅奮□□視兜飀□ (六十七左)又欲界耳識(至)能引耶(文)。義演雲。疏又欲界至能引耶者。問雲。如欲界耳識許無所有處異地心引生。即如大目揵連於獼猴池側座入無所有處定聞象王哮吼聲。明知無所有處第六識。引生欲界耳識生也。若爾者亦應二定以上起下三識時非要借下尋伺。但用彼地無尋伺意識引生。所以許異地心得相引故(文)義蘊雲。疏又欲界耳識至識為能引耶。此問意雲。如欲界耳識許無所有所無尋伺心引。二定已上起三識時應。即以二定已上無尋伺心引。何要借下同地尋伺耶。 (六十七左)初起五識心尋伺引(文)。義演雲。疏初起五識心尋伺引者。此答意者。率爾五識必藉尋伺引生。此唯約率爾說。等流即不許爾。容非尋伺心所引故。如在欲界。豈一切五識等者。舉例也。疏又初起五識心尋伺引者。意說。即上二地意識俱初禪尋伺。引下三識(文)。 (六十七左)後位已去非尋伺心引(文)。義演雲。疏後位已去非尋伺心引者。等流心已後或非尋伺引。此即舉欲界耳識許異地心引生。例二定以上借識亦有不必尋伺引。問。雖言容有不必尋伺。亦容得上意識引下眼耳不。答。如說神通依餘近分等。上既無眼耳故。取眼耳俱時意識名眼耳通故雲。意識名通。故四根本皆得引初禪眼耳通也(文)義蘊雲。疏答至後位已去非尋伺引者。二定已上初起三識可備。下尋伺後位不借三識亦起。問。在定既是初起耳識。何無尋伺。答。定散別故。如第七卷解。 (六十八右)能引意識應通三性(文)。義演雲。疏能引意識應通三性等者。問。煩惱·所知同依一種煩惱不善。所知無記。二性得俱。第六一心三性應並。答不例。二種障同依一種。義用分二。是故二性得俱。信等·嗔等正相違。第六一心三性不並(文)。 (六十八右)如敘二說(至)五十一抄說(文)。略纂十三(二十八右)雲。論雲。阿賴耶識或於一時與轉識相應。善·不善·無記心俱時而轉者。西方為五識有次第緣·無次第緣家一說。一有次第緣家義者。以率爾心唯一剎那故。相續唯有等流心。如眼識緣善起至等流心。一類自相續生。耳識後起乃至等流緣不善起。自類相續前眼善識未滅。耳不善識遂生故。並第八無記三性並起。與五識中更取一識。起無記可知。或第七即是。二無次第緣家者。乃至等流五識亦無相續。有二說。一無一念中三性並起。此中據事究竟。語名一剎那。非一念中三性並起。二即如前眼善識起。至等流心時耳識卒爾心起。乃至其不善等流心生。眼識亦生故。此一時善·不善並。問曰。若五識起善惡。必意識引如耳識起。意引不善生。眼識無解引。應不起善。答曰。初起善惡。必由意引。若已引者更不須引。故於後時眼還生善。問曰。若境平等可眼耳二識要隔三剎那方起。或境貪愛何妨隔一二剎那即起。若爾眼耳即不並生。答曰。要須隔三剎那。五識類等故。雖於境貪愛。以五識類等故不得隔一二念即生。又義隔一二剎那。亦有起三性。然即無三性並。答曰。若有此義。故於平等境時起三性心。如前說(文)。 (六十八右)不同耳識(至)便無記性(文)。義演雲。疏不同耳識率爾是無記者。意說。境不強意識但善。耳識率爾無記。若境強意識隨五遍注即性同也。疏若兼緣諸處者。意雲。不與五識同緣。但泛爾別緣。即無記也(文)。 (六十八右)此性能與五識善惡不相違(文)。義蘊雲。問。五識善惡必由善惡識方能引之。如何無記意識與五善惡而不相違。答。意識初引善惡。五識必須偏涯能引之。意與五性同。等流已後於五無偏意。可無記。與五性別不相違也。 (六十八右)若與五識別緣(至)既無記性(文)。義演雲。疏若與五識別緣唯緣法處既無此心者。若唯緣法處可不同緣。既無此唯緣法處心。故知同緣既許同緣。故知同現量。引集量論證。非直同現量。即五俱意識亦無法執也(文)。 (六十八左)八地二乘(至)以此為證(文)。義演雲。疏八地二乘至以為證者。意雲。三性容得俱時。未必一切時皆得俱也。以八地菩薩無不善五識故。故知但是總從舉論也。引喻證。曰如第八與三性俱者。且第八是根卒自淨無記。意識是善。若有不善聲境及香無記境至。便有耳·鼻·識生故三性俱。但容俱未必皆爾。又八地·二乘位許三性俱者。無記心亦許引無記五識也(文)。 (六十八左)隨前二師所解位次(文)。義演雲。疏隨前二師所解位次者。一師許初地轉五識得成所作智。一師許佛位方得。後師為正。故五識轉依唯是善性(文)。 (六十九右)不爾(至)無記五識(文)。義演雲。不爾者。意雲。若不約佛唯言善性者。餘位即有不善無記五識也。如疏。 (六十九右)八地已去或時亦有無記五識(文)。義蘊雲。問。八地已上既純無漏所起五識。必與六俱。如何無記。答。約率爾心。五識可是無記。非等流心。如定中聞聲等。 (六十九右)三乘無學(至)六識俱起(文)。三惠章(初右)雲。有說。此三唯是意識。或七·八識相應惠性。非五識俱。五識不能緣教理故。唯識論第六說。善十一中五識唯十。自性散動無輕安故。說佛身中無五識故。眼等不能聽聞法故。五識中善唯是生得不明瞭故。有義五識亦有聞修。唯識有說。五識有輕安。定所引善者。亦有調暢故。成所作智俱必有輕安故。定有修惠。何緣五識雖無分別。由第六識分別引生有分別惑。聞惠意引而無不聞惠。雖剩別緣若名若義。名俱之色體即是教。耳既緣彼。寧非聞惠。思惠深緣名所詮義。五識可無。聞粗緣教。五識應有。聞惠意引五識善生。因聞所成聞惠伴類亦聞惠攝。聞所成故。若能引意聞加行善。所引五識生得善者。亦應能引第六識是分別惑·所引五識唯是俱生。若爾不應通見道斷。便違聖教。若親聞聲方名聞者。意惠應非。若聞聲故。彼所成故。五亦應有。瑜伽第十三聞惠地說。於五明處名句文身覺惠為先。聽聞領受讀誦憶念名聞所成地。彼論意說。覺惠為先者。是生得惠。初闇劣故。後聽聞等。皆是聞惠。能明瞭故。故耳識俱明瞭意識亦是聞惠。不明瞭者生得惠攝。由此聞惠唯取意識相應惠性。所引伴類亦通五識相應惠性(文)義演雲。疏三乘無學至何性六識俱起者。佛唯善。二乘無學通無記。菩薩後得亦通無記。不似同性。 (六十九右)通生得加行(至)非生得故(文)。義演雲。疏通生得加行加行中有聞思修至非生得故者。意說。五識中得有加行善。如聞思修三惠即加行善也。問。且如五識中有性得善可爾。雲何亦有加行善耶。答。聞思惠等五識當體即無。若為彼第六識中聞思所引。五識亦通有聞所成等。問。如何名所成能成耶。答。如聽經觀字而思法義。是五識中聞思是所成。此聞思眼耳等是意識中所成聞思之所引生。意識聞思是能成。如此所引眼耳等。豈不是加行善耶。有雲。聽經觀字而思法義者。即是意識中所成聞思。即此聞思是能成。所引五識起名所成。意說。爾時五識名聞思所成者。即得也。二解前勝。故五識有加行聞思等。生得劣善不說所成。非生得故者。意說。加行善不是生得善也。 (六十九左)香積佛土(至)類此應知(文)。義演雲。疏香積佛土鼻舌等識類此應知者。此疏通外難。外有難雲。眼·耳二識可通聞思所成。義如前說。如何鼻·舌等亦通聞思所成耶。答。鼻·舌·欲界·色界雖無。如香積佛土聞斯佛香。即獲一切得藏三昧等。即以香飯而作佛事也。故言香積鼻舌類此應知。亦有聞思也。又菩薩後得智所引五識等。淨土中聽法。或說法或觀字。或以香觸等而為佛事。豈五識無三惠耶。故經雲。諸所施為無非佛事。問。向其聞思義將明曉。更成修惠。唯理猶述。如何五識有修惠耶。修惠依定發。五識無定故。答。成所作智轉五識得。成所作智當體即是修惠。從定而得。其義極成。何勞虛稱。作此難耶。故為不可。 (六十九左)成所作智即是修故等(文)。義蘊雲。成所作智由意識中修惠所成也。又成事智既有定俱。體即修惠。或通聞思。於一修惠分三用。故今說所成。所成之言義寬遍故。問。今此意證五識之中有加行善。如來之智既無加行。引此何為。答。此智非是不由功用生便即得。亦由思惟修習之所引生故名加行。若爾何故說佛無加行耶。答。不進趣。說無加行。不說如來無加行善。 (六十九右)所成之言義寬遍也(文)。義演雲。疏所成之言義寬遍者。意雲。聞思所引起五識。識皆得所成之名。故言五識有聞所成等。 (七十右)緣起經(至)有覆性(文)。藏中唯言緣起經。唐三藏譯。一卷二紙。此經無今所引文。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上下二卷。唐三藏譯。今指此經。上卷(六紙右)雲。若由欲愛造諸福行。彼信為依乃造斯行。於死於生起定信故。此愛及取由信攝伏。我施設為有覆無記。若法欲界有覆無記。於發諸行無勝功能。以於因果及福行中不知出離。求可愛生造斯福行。故此福行亦唯無明以為勝緣。義演雲。疏緣起經說至有覆性故者。意雲。欲界意識有潤生愛等。然五識中無。若餘有覆無記性者。由意識有故亦引令五識中起也。意引緣起經證五識有有覆無記性(文)義蘊大同。義蘊雲。疏緣起經說至亦有覆者。潤生之愛雖是有覆緣當生處必非五俱。除此餘時既有有覆意識。故能引生有覆五識。 (七十右)四無記中(至)變化所攝(文)。義演雲。疏四無記中至相從四中變化所攝者。意雲。五識得有三。除變化。變化唯自向意識中有。所以五識無也。然天眼·耳可通有。眼耳通者。即是眼耳相應惠也。言相從四中變化攝者。謂變化與通相似。通者無擁。變化者。於事不即隨意能成。如幻術等。故言相從。是故通亦向變化中攝。故五識但有威儀·工巧·異熟生三無記也。 (七十右)如大論第一說(文)。如上已引。 (七十右)八十九(至)名為欲界(文)。八是六字形誤。六十九(二十左)雲。又從欲無記心無間色界善心生。如色界果欲界變化心。即從色界善心。無間此欲界無記心生。又說此心為欲界者。當知是彼影像類故。非自性故(文)。義燈五本(二十三右)雲。本疏不說欲界之中有通果無記。要集雲。俱捨第七。從通果心無間生二。謂自界一即通果心。及色界一即加行善。此雲欲界通果心者。唯是變化。依六十九雲。又從欲界無記心。無間色界善心生。如色界果欲界變化心。及至又說此心為欲界者。當知是彼影像類故。非自性故。要集雲。初言。從欲界無記心無間色界善心生。同俱捨論。如色界果。下兩說。一同本疏。一雲。亦同俱捨。今謂不爾。初文即與後二文非別。雲又從欲界無記心無間色界善心生者。據似欲界名為欲界。非自性故。復即此心從於色界善心得生故。論總釋雲。又說此心為欲界者。當知是彼影像類故。非自性故。前文復雲。諸神境智或加行得或生得。雲生得者。謂生色等。乃至雲。又有欲界諸天及人一分福果所致。不說有加行得。若許欲界有從定引變化心者。即加行得。何故不說有加行得。五十四雲。欲界無覆無記有變化心。此唯生得。謂天龍等。又雲。然無修果心。然顯揚論但說欲界有變化。或是業果。或是上界似欲界故名為欲界。非許欲界有定所引變化無記(文)。義演雲。八十九雖言欲界有變化至自說是生得變化者。此會難也。外問雲。欲界五識無變化者。如何瑜伽說欲界而有變化耶。今會雲。雖言欲界有變化。不是五識中有也。然此變化意識中法。實上界繫。今言欲界有者。據相似者說。如何相似。答。謂欲界意識亦能變化作幻術等。如種豆為丘馬等變樹草為軍旅等。欲界意識中變化也。以相似故。故據意識中說欲界有變化。又會雲。欲界有者。謂上界意識。若變金水邊等。然似欲界中色香等。以所變色等相似。故言欲界有變化。為為坐得上定。意所變金等色是相。皆是上界繫。又會雲。言欲界有變化。有生得變化亦名報得變化。不是意識中變化也。問。何名生得變化。答。如龍鬼神等。皆有神變化之力。謂不由修得。但生便即得故。名生得變化。亦名報得者。從前業感故。如龍鬼神等。皆能趣授形質及兩食雷電等故名為變化。故瑜伽自說。欲界有生得變化(已上)今謂。似欲界者。謂在欲界中。變化欲界中之物者。相似欲界有定通等能變化者之所作。然欲界是一散地。何定通力之有。似欲界故假說欲界。實是上界地物也。義演不允。 (七十左)或是生得變化但是異熟心攝(文)。義蘊雲。謂如欲界天龍鬼等所有變化。但是生得心心所攝。非實變化。若實變化即加行攝(已上)今謂。瑜伽等意簡非加行顯其生得。非關假實。義蘊不知其所當派矣。 (七十左)瑜伽自說(至)又無威儀(文)。瑜伽五十四(四右)雲。又欲界善心有二種。謂加行及生得。無覆無記心有四種。異熟生心·威儀路心·工巧處心及變化心。此唯是生得。謂天龍藥叉等。然無修果心。於色界中無工巧處心。無色界亦爾(文)瑜伽略纂十四(五右)。 (七十左)論文自說(至)又無威儀(文)。義演雲。疏論文自說至又無威儀者。即瑜伽自約小乘說也。即今大乘五識得有威儀。如前已說。但約緣威儀。名有威儀也。若據小乘但說五識中有威儀類。不得正威儀也。謂小乘計雲。威儀心寬。但餘三無記不攝者。皆是威儀心也。此心即是意識家威儀之類。與大乘不同。 (七十左)不同小乘(至)名威儀心(文)。俱捨第七(十一右)明四無記。光記七(二十二右)雲。泛明諸威儀路心略有三種。一起威儀路心。唯是意識。二緣威儀路心。通四識及意識。三似威儀路心。即通六識。如泛爾緣外色聲等。若言威儀路心唯意識者。據起威儀路心說。若言威儀路心通緣十二處者。據以威儀路心說。泛明工巧處心略有三種亦同爾。 (七十左)疏四識緣威儀五識緣工巧(文)。義蘊雲。威儀四塵故無耳識。工巧通語亦得有聲。今言緣者。緣此威儀路及工巧處。據實一種皆名路處。然威儀誰成。故遊履義顯。且遍言路。 (七十左)疏色界無工巧(文)。義蘊雲。彼界一切皆是變化。不須工巧。問。工巧通身語。身巧彼可無。如何不有語。答。初定之中有尋伺。故雖亦起語少故不說。又說無者。無身工巧。非無語也。 (七十一右)論恆依心起(至)故名心所(文)。樞要雲。恆依心起等解心所者。要具三義名為心所。無所簡別。餘如疏說。心心所總別相應說無為緣別有為緣別。有為緣中有本質。緣別無本質境亦別相者義也。非體非相(文)演祕雲。論恆依心起等者。有義難雲。受等依心起。受等名心所。心依受等生。應名受等所。又受等四義具。受等名心所。心亦四義具。應名受等所。如疏以彼二三義簡。然疏中說應名心所。此即不然。既以心王望受等說。如何仍說名作心所。詳曰。心所總名由依於他四義具立。疏以王所總名相例。以心依他具四義故。不據別別受等為難。問。論既自雲恆依心等名為心所。心不依心。如何難雲應名心所。答雲。依於心顯依非已。依非已故得心所名。心依亦爾。何非心所。疏依理責。不爾心總而受等別。別總不切。難不切也。今助一難。受等依心起。從依名心所。心依心所生。應名心所。所餘難准此。此不違論。亦無別總不均之過(文)今謂。論文總有四句。於中上之三句即是三義。下句結文。故樞要雲。要具三義名為心所。疏亦同此。樸楊雲。具四義者非也。以第四句結文非義故可知。 (七十三右)作摸慎彩(文)。摸者。字彙雲。末各切音莫。摸□□□F□□計□饐□□□□□□騎□□穟□□□□襐□□□□□撚餅詁□□言埤□祽餺□□□□穟□裀□觶□□□襏襴□□□□□□□□□□奪□□R□裀□□慼摯f□送□□娣□□□□□□□□□鍊□□□示□祁祀魯j□□槾糖□□□□奏榜觀□飀□□□□觔陋□□□□□樑馘婝□夏赤·秋白·冬黑以色得其正也。楷木生孔子塚上。其餘枝疏而不屈。以質得其直也。若正與直可為法則。況在周孔之塚乎。問曰。出何書。曰出准南王草木譜(已上)明詮道論作摸謬也。非此義者。卻非也。 (七十三左)彼第三說(文)。瑜伽第三(六左)雲。又識能了別事之總相。即此所未了別所了境相能了別者。說名作意(文)略纂·倫記並引此論。釋成王所緣總別相。 (七十三左)故知心所(至)王唯取總(文)。演祕雲。又心王所取總別義總而為四釋。一雲。心唯取。心所唯別。諸論皆說識了總相。瑜伽但說心所了此所未了相。不言了總。此論難雲此表心所亦緣總相。釋論者意即不依之。二雲。心王唯取總相。所取總別。大論·中邊如論主釋。既有誠說。理不可違。三雲。心所同前第二師說。心王亦緣總別二相。故下論雲。受能領納順·違·中境令心等起歡·戚·捨相。若也不了順·違·中境。如何能起歡·戚·捨相。解餘心所皆有令心取別相義。論中上下文有眾多。故知心王亦緣別相。大論等說。皆約心王自力說。設無心所自力不能取別相故。如王依臣能知別事。若不因者即不能知。四雲。心王同前第三師說。心所非但緣自別相。如心能緣一切別相。諸相應法法爾同緣唯境一事。不爾如何說。令心等起歡·戚等。既說等言。故知心所別相皆取。雖有四解今依後說。諸相應法相望力齊。有緣·不緣不應理故。說受等所取別者。且約自行所取者。說以實而言。由相應力互取所緣。皆不違理。問。由相應力互取所緣。亦由相應行相互起。受等應起取像等行。解雲。心等境同相應力取。行相說別。受等不同。又釋。由相應力能起諸行。受令心等起歡等故。且依勝說但言令心。理實亦令受等明記。問。既爾同聚心心所行行相皆同。應成雜亂。答。行相·境相兼正不同。故不違理。第二卷雲。心心所法行相各別。第三卷說。勿觸等五能了別者。依正行說。並不相違。詳曰。今依第二。瑜伽·中邊·此唯識等文明具故。餘之二釋既無誠說。固難依準。不可凡情強會聖旨。下文自雲受能領納順·違·中境。不言心取順·違境故。餘心所等言令心等至文當會。又准何知。據其正行。前第二·三雲心心所行相各別勿觸等五能了別耶。本教無說。豈非意乎。請審詳諸。無惑後學(文)寶疏一餘(三十五右)雲。其四解者。第一解雲。於境之中有二種相。一者總相。謂色聲等。二者別相。謂違順等心心所法。於所緣境心取總相不能取別。心所各自取境別相不能取總。以於一體無多解故。故入阿毘達磨論第二雲。唯總分別色等境界說名為識。若能分別差別相者。即名受等諸心所法。識無彼用。但作所依。第二解雲。心王正取總相兼取別相。諸心所法各自取別相非能取總相。此家意說。心王力強能取總別。心所力劣取別非總。破曰。違文無教。不可依據。第三解雲。諸心所法各各正能取自別相兼取總相。心王但能取總相非別。此家意說。心王所作處心所必隨。故心所法兼能取總。心王非隨所。故不取別。破曰。喻不相似。王能總領。臣豈邊攝。無文違喻。不可依也。第四解雲。心心所法一一皆能取總取別相。然彼心王正取總相兼取別相。諸心心所法各各正能取自別相。兼能取他別相及與總相。所以得知。諸心心所皆能取境總別相。如婆沙第三十四無慚納息中解無慚行相。雲有餘師說。此顯無慚行相。此行相對餘應作四句。有無慚非無慚行相轉。謂無慚作餘行相轉。有無慚行相轉非無慚。謂無慚相應法作無慚行相轉。有無慚亦無慚行相轉。謂無慚作無慚行相轉。有非無慚亦非無慚行相轉。謂若取此種類。應說無慚相應法作餘行相轉。若不爾者。應說除前相。解無慚中亦有四句。不能具引。以此准知。皆取總相。破曰。有人雖引文證不知正不正。且如受領納隨觸想取境像。豈可亦說想領隨觸受取境像。理必不然。諸心心所同一行相者。謂取青等諸法自共相等。非是心心所法各別取像等也。婆沙三十四雲。雲何無慚。答。諸無慚無所慚無差無所差乃至無敬性等乃至。問。此中差別名言為顯自性。為顯行相。為顯所緣。一說顯自性。二說顯行相。三說顯所緣。准三十八雲。雲何不共無明隨眠。答。諸無明於苦不了。於集滅道不了。此中不了顯不欲忍義。謂由無明迷覆心故。於四聖諦不欲忍故名不了。非但不明。如貪賤人惡食在腹雖遇好食不欲食之。異生亦爾。無明覆心。雖聞四諦不欲不忍。問。此中所說不了名言。為顯自性。為顯行相。為顯所緣。有作是說。此顯無明自性。有餘師說。此顯無明行相。復有說。此顯無明所緣。評曰。應作是說。無明於四聖諦乃至不抉擇為自性。准此評文。故知初師為正。無慚亦爾。所作四句非是正義。故不成證。今詳論意。心心所法雖同取青等總別相。然於此相有即印持取像等。多種不同名為別取。心王總取境相別相難知。一六臣同理一國。然所理事各各不同。王則總理別相難了。 T67051301.GIF 俱捨光寶並有四說。以此第二彼為第三。餘則全同。寶疏以第一說為正。後之三說皆為破斥。 疏雲。大小乘同。然寶師疏於四說中第一為正。此依阿毘達磨論。是小乘說。今依大乘。瑜伽·中邊及此論中。皆說心王唯總心所亦別。是故撲楊第二為正。大小乘別不須和會。 (七十四右)如一縣令(至)取各別之相(文)事大外集雲。令尹唐制六等凡一千五百七十三縣令。各一人掌導揚風化。撫黎民。敕四民業。養鰥寡。親獄詔。凡民田收受縣令給之。秩千石。又雲。縣丞秦制。萬戶以上為令。減萬戶為長。唐高宗為品官。為縣令之貳。縣丞長吏也。主形獄囚徒。秩四百石。至二百石。又雲。漢大縣兩尉。小縣一人。唐高宗時為品官。吏部選授掌巡捕盜賊及撿覆之事。歷代沿革雲。縣邑之長曰宰尹。曰公。曰大夫。唐制縣令掌導揚風化。撫字黎民。敦四民業。崇五土之利。審察冤屈。躬親獄訟(文)字彙雲。秦武王二年。初置丞相。又輔弼疑丞。謂之四輔。比我而相謂之輔。拂我而相之謂之弼。凝擬其前。亟丞其後。又小補韻會丞煮仍切與承同。史張湯傳於是丞上指。惟建康有獄丞。及隨革選盡因他郡人。漢已下皆用一人。唐置縣丞三員。北京大原晉陽各置一人。高宗始為品官。史部選授為縣令之貳。尉楊外菴曰。字從尼。尼音夷平也。後世軍官曰授尉。刑官曰廷尉。皆取從上按下使平之義。尉斗申繒亦使之乎。俗加火作熨。贅矣。 (七十四左)謂此是青非非青等(文)義蘊雲。疏是青非非青者。除青之外並名非青。非青多種故言非非青。 (七十五左)顯揚十八有頌等(文)第十八卷(四右)演祕雲。疏顯揚十八有頌等者。按彼頌雲。依了別多境。各為自業生。心法不應界。相似境轉故。論曰。心所有法依止能緣多境八種識故。各各造作自業而起。依心而有故名心所有法。不應更思彼所緣境。由彼與識等緣轉故。釋曰。唯以一義立心所名。論餘處復說至德失等相者。中邊第一但雲心所亦緣別相。瑜伽第三但說別境緣可樂等。而無亦字。二論合引故雲亦能了可樂等(文)。 (七十五左)總了境名心(至)心所異相(文)辨中邊論(五右)頌曰。三界心心所。是虛妄分別。唯了境名心。亦別名心所。論曰。虛妄分別差別相者。即是欲界□色□無色界諸心心所。異門相者。唯能了境總相名心。亦了差別名為受等諸心所法(文)今謂。中邊頌及長行並作唯了。疏言總了。文雖有異義無巨害。 (七十五左)染三十二不定四等(文)義演雲。疏二十六者。謂根本有六。隨煩惱二十。故染有二十六也。有疏雲染有三十二者。謂。根本有十。隨煩惱有二十。加邪欲□邪勝解。故成三十二也。 (七十六左)對法第一(至)邪欲解故(文)對法第一(十左)開見為五。五十三中無明心所。五十八(六左)更立邪欲·邪勝解。五十五(九左)亦開五見。 (七十六左)此與顯揚五蘊百法(文)。顯揚一(三右)雲。彼復雲何。謂遍行有五。一作意。二觸。三受。四想。五思。別境有五。一欲。二勝解。三念。四等持。五慧。善有十一。一信。二慚。三愧。四無貪。五無瞋。六無癡。七精進。八輕安。九不放逸。十捨。十一不害。煩惱有六。一貪。二瞋。三慢。四無明。五見。六疑。隨煩惱有二十。一忿。二恨。三覆。四惱。五瞋。六慳。七誑。八諂。九憍。十害。十一無慚。十二無愧。十三惛沈。十四掉舉。十五不信。十六懈怠。十七放逸。十八失念。十九心亂。二十不正知。不定有四。一惡作。二睡眠。三尋。四伺(文)五蘊百法並同。不開見加邪欲解故。 (七十六左)此中開張(至)不同(文)義蘊雲。謂大論等增邪欲解。即五十三。若開五見除邪解。即五十五。此論除欲解合五見。故五十一。 (七十六左)如五十五說(至)生五別境(文)。五十五(三右)雲。答。如其次第。於所愛·決定·串習·觀察四境事生。三摩地慧於最後境。餘隨次第於前三境。 (七十七右)復說等言(至)取餘二門(文)。義蘊雲。第七卷初釋不定名說有三義。一於善染等皆不定故。二非如觸等定邊心故。三非如欲等定邊地故。今舉初一等餘二也。 (七十七左)彼論第三(至)合為一也(文)。義演雲。疏會文有二者。初約根本隨煩惱惑。俱是染故束六位為五(文)今謂。考第三論無合二文。   (七十七左)彼言(至)一切耶(文)。第三(六左)雲。遍一切處·一切地·一切時·一切生(文)。 (七十八右)此解為勝(文)。義演雲。疏此解為勝輕安不遍者。意說。一切地者。約有尋伺等三地名一切地。輕安即邊一切地有。若取九地名一切地者。即輕安不邊。以欲界無輕安故。 (七十八右)若如初說(至)加行等說(文)。義演雲。疏若如初說從多分至而作論故者。意雲。此舉輕安倒煩惱。亦許通餘地有。若如初說者。即第六卷解輕安中。初師雲。輕安不得通欲界者。有其二義。第一約多分。謂上八地有。欲界一地無。故從多分而論。以欲界輕安調暢身心行相微劣。所以言欲界無輕安。據家亦有也。第二義雲。要定加行方有輕安。餘時即無。意說。欲界無輕安者。據如前理說。其實亦有也。今言染四皆無者。且從多分說。其實亦通諸地。即如無明·貪等通三界九地。八大隨惑亦通上地也。且通俱者。與染心相應故。若爾如何言染四皆無耶。答。以煩惱中通者少不通者多。以種類而言。故說染四皆無。據實亦通。如至本文中說。 (七十九右)增上出生名根(文)。義演雲。增上出生者。意雲。以二義解根也。一者增上。二者出生。即由苦根為增上緣能生長若法。於其身心而逼迫也。樂根返此。於其身心而生適悅。故以二義解於根也。問。受與根何別。答。受者領納屬已。根者但出生苦法。故二者別。又寬狹不同。至下自解。若汎爾領納屬於已者。即名為受。能有出生增上之義。方得根名。受名為根必有領納。自受但名為受。不得名根。未出生故。所以受寬根狹。 (七十九左)有二二兩三二四一五(文)。二二者。身心二受與有·無漏二受。兩三者。三斷·三學二門。二四者。善·不善·有覆無覆與善·惡·有覆無覆名有苦樂捨。一五者。憂·喜·苦·樂·捨五受。 (七十九左)色是別依其意唯心(文)。義燈五本(二十四左)雲。又身·心受何故五俱名為身受。第六識俱名為心受。答。有二解。一雲。身者積聚義。五種色根皆積聚。依彼五根皆名身。二雲。身者唯屬身根。餘四依身相從名身。故能依受得名身受。難。五識依根相應之受得身名。第六別依意相應之受標意稱。答。五根皆積聚。受從所依得名身。對色辨於心。第六相應非意受。問。色·心以相對六不同五名身受。身·眼兩相望。眼不齊身立身受。答。身·眼俱色並得名身。對色·心殊六名心受。又受依於身即名身受。受依於意應名意受。且質答雲。六受依於意。依意名意受。五受依眼等應名眼等受。據門明別心相對名身心受。不可齊責。 (七十九右)集色所依集無色所依(文)義蘊雲。疏集色所依集無色所依者。五根是色五識集生。意根無色意識集生心心所依故名為集。或集者。積集五根色蘊。意根識蘊多法集成此所依故(已上)今謂。後解近對法抄意。 (七十九左)對法第一(至)無色所依(文)。對法第一(九右)雲。集色所依建立身受。集無色所依建立心受(文)演祕雲。疏對法至集色所依等者。按彼論雲。集色所依建立身受。集無色所依建立心受。釋曰。身心皆以積集為義。故色·無色皆雲集也。從二所依得身心稱。問。第六依七。七何名心。無集義故。答。剎那相續前後眾多。得名積集。或據本識。或意根中通七八識。故名集心(已上)今謂。演祕義蘊釋對法文。並違疏主對法抄意。推知兩師不見彼鈔。次下具引。併觀其違可知。 (七十九左)如彼疏解稍有異同(文)。對法鈔二本(五左)雲。二因難了故更重釋。集者總也。總攬別法為一名。故集五色根類總名為身。集三心根類總名為心。從二所生名身·心受。 (八十右)一雲若憂根(至)受寬根狹(文)。義蘊雲。此初解者。憂·苦二根俱通能引所引。故憂·苦二皆通無漏。論中雖明三受。以憂屬苦故兼明之。受寬根狹者。領納境界名受。增上發生名根。為根必能領納。為受未必發生。故有寬狹。論從寬說。故雲苦受。亦由無漏引故(文)演祕雲。疏受寬根狹者。如三受門。苦·樂二受含憂喜故。而言根者。即不如是。二十二根喜·樂·憂·苦各別立故。故寬狹異。 (八十右)無漏第六(至)後得智中方起(文)。義演雲。疏無漏第六意引生者。由無學人第六識入觀時即無苦受。若後出觀遇違境有苦受。如乞食不得被餓死等。又無學聖人五根有漏。初觀時五根且有不調暢性。故有苦受。言或唯後得智中方起等者。意說。從菩薩後得智大悲等力。親所引生故亦通無漏。如變身魚等。但據菩薩。二乘不然。樂·捨通無漏可然。苦受相隱。故逐難釋。 (八十右)二雲(至)假名無漏者(文)。義蘊雲。疏二雲至假名無漏等者。此解復有二意。初雲。苦根由無漏引故通無漏等。憂即不然。故非無漏。二雲。苦根得與無漏智俱。故邊無漏。如捨頭因等。憂定不俱故。 (八十右)然五十七說是無漏(文)。五十七(十一右)雲。當知苦根有漏無漏。以有漏為義。憂根有漏。以有漏無漏為義(文)略纂十五(二十右)苦根有漏無漏。以有漏為境者。謂體有漏。在無學身名無漏。非漏故名無漏。體是界繫法。上下文無違。又無漏苦根者。為無漏導故名無漏。憂根不爾(文)俱捨。 (八十左)不俱起故非無漏攝(文)。演祕雲。疏不俱起故非無漏攝者。問。夫無漏心必有輕安。輕安調暢。俱時五識何得有苦。答。相應之識調暢苦無。五非相應有苦何失。 (八十左)五十七說(文)。五十七(十二左)雲。問。幾見所斷。見所斷為義如是等。答。十四一分見所斷。一分修所斷。十二一分修所斷。一分非所斷。謂即十四中六及餘六餘二非所斷。 (八十左)十四一分(至)修所斷(文)。義演雲。疏十四一分見所斷一分修所斷者。瑜伽文意說。十四者。謂七色根並命根並五受根及意根也。除信等五根三無漏根者。然此八根如下自解。故疏雲謂除信等五及三無漏。其十四一分見所斷者。謂七色根及命根。謂三惡趣業所感。或意識中分別煩惱所引生故。後入見道時分別煩惱已斷。更不能招當來黃門北鬱單半擇伽二形三途無想天及女人等。故說此七色根及命根見所斷。即因亡果喪斷。亦名不生斷畢竟更不受此身也。一分修所斷者。是有漏法故。故修所斷。其五受根及意根亦約分別煩惱無更不感。故名見斷也。是有漏故。雲一分修所斷。言其餘可然者。意說。五受根並意根通見修二斷。所以故雲可然。問。信等五根是何斷。答。有二義。一雲。是修所斷。體通有漏者。是修道故。二雲。亦名緣縛斷。謂煩惱緣信等起煩惱故。斷能緣煩惱時信等得緣縛斷名也。故瑜伽五十七雲。問。二十二根中幾見所斷修所斷及非所斷等。答。十四一分見所斷。一分修所斷。一分修所斷。十二一分修所斷。一分非所斷。謂即十二中六及餘六。餘二非所斷。乃至廣說。論文·今疏文依論廣說。 T67051501.GIF (八十左)若互相顯隨其所應(文)。義蘊雲。疏若互相顯隨所應者。七色命根既約不生通於見斷。影顯信等亦通見斷。無想天等入見已上必不生故。信等五根既約緣縛名為修斷。影顯色命亦通緣縛。五受及意准例應知。 (八十左)十二一分(至)通不斷(文)。義演雲。疏十二分修所斷一分通不斷者。意說。以不斷對修所斷說十二。一分非所斷攝者。謂前見道斷中。取五受及意根。通無漏是不斷。有漏者修所斷。其憂·苦二根亦非斷者。苦根可爾。如憂根名非斷者。隨順趣向無漏非斷法名非所斷。據實憂根不通無學。後六者。謂信等五根並未知·當知根通無漏。不斷有漏者。修所斷也。言應名無漏者。意雲。憂·苦二根應名無漏也。何不說者。以無漏不引論不說之。但假名無漏。非真無漏也。義蘊雲。疏十二一分通不斷等者。前六者。即十四見斷中除七色命。後六即餘八中除二無漏根。 (八十一右)不可說(至)五根亦應爾(文)。演祕雲。不可說六至無學身有故者。牒外所明。所明意雲。無學學圓。得名非斷。命在彼身非斷何失(文)義演雲。疏不可說是至五根亦爾者。意說。前六但可取五受根·意根。不可說是命在無學身中有。若許有者。五根應爾。何以故。以無學身中有此根故。故雲五根亦應爾。故不可言命根通非所斷。但可取五受並意根也。其已知根·具知根唯非所斷。   (八十一右)隨順趣向不斷法故(文)。義蘊雲。隨順趣向皆通憂·苦。或隨順約苦順能引。趣向約憂受。能引無漏故。 (八十一右)以此義准(至)論不說之等(文)。義蘊雲。此意難憂根。既能趣向不斷。名非斷者。亦應能引無漏名為無漏。何故憂根非無漏攝。故次解雲。非無漏引。不同於苦故非無漏也。 (八十一右)不可說(至)命根(文)義蘊雲。疏不可說六中是命根者。無學命根未得無漏。不名非斷。受通無漏故入前六。總而言之。二十二中七色命根唯通見修。不通非斷。二無漏根唯通非斷。不通見修。信等六根唯通修斷。不通見斷。五受及意通見·修·非。問。如來既有色命根。何故不通非斷。答。今言非斷通三乘說。色命根等在佛雖名不斷。二乘所有乃是有漏可斷法。故雲色及命等不名非斷。 (八十一右)論又學無學非二為三(文)。演祕雲。論又學無學非二為三者。按瑜伽論五十七雲。幾學學為義。釋曰。二十二根中·幾學學為義。釋曰。二十二根中幾學等三復以學等而為境義。論答。九學·無學·非學·非無學。以三種為義。釋曰。信等五根意·喜·樂·捨。還以學等三種為義。一通三種。非學·非無學為義。釋曰。一謂。苦根五識相應故。不以學·無學為義。准此故知三受通三。問。苦等體漏。何名學·無學。答。在學等身。有所進向亦名學等。故六十六雲。雲何學法。謂預流等有學補特伽羅。若出世有為法。若世間善法。是名學法。何以故。依止此法於時中精進修學戒等三學故。雲何無學。謂阿羅漢諸漏已盡。若出世有為法。若世間善法。是名無學法。謂除先所說學無學法。所餘預流乃至羅漢法。若墮一切異生所有諸法。當知是名非學非無學法。又對法第二雲。求解脫者。所有善法是學義。於諸學處已得究竟者。所有善法是無學。謂諸異性所有三性法。及諸學者染污·無記諸無學者。諸無記法及無為法。是非學非無學。對法通前言求解脫。瑜伽據勝說見道上。作論者意。亦不相違。問。無學身中世間之法。何義而亦名無漏耶。答。據無煩惱。故六十六雲。問。羅漢世善以何因緣說名無漏。答。隨三有故名有所攝。諸漏隨眠永解脫故說名無漏(文)義燈五本(二十五左)三學分別集論第二·雜集第四俱說。從求解脫者等身中。所有有為善法名學·無學。即簡不為求解脫者。善法不名學·無學法。瑜伽六十六雲。謂預流等補特伽羅出世有為法。若世間善法。是名為學。瑜伽第十說。預流等皆有一分十二有支。是非學非無學者。據未趣求解脫之時。所造善業非學·無學。若資糧加行為有支者。可是學法。故說一分。不爾應言所有有支皆非學法。何雲一分。言資糧等非有支者。據無漏者說。又解。或雖有漏厭背有故非有支攝。言一分者。據預流七返有及一來等有名為一分。非學·非無學餘如理思。 (八十一左)苦根亦無學(文)。義演雲。疏苦根亦無學者。無學人身中有苦根。如前說。無漏引故。此即是兩三分別。一雲三斷。二為三學。言雖名同小者此。三受名同小乘。然法義不同小乘。 (八十一左)論或總分(至)二無記受(文)。義演雲。論或總分四者。意雲。不須分別雲苦·樂·捨三別等。莫作如是說。但可總言受即是應通四種。謂三性及無覆無記。與六識相應即三性。有是業感。故名無覆無記(已上)今謂。論及疏意總分為四。此中無覆何唯業感。義演局矣。 (八十一左)五識皆通有此四性(文)。義演雲。疏五識皆通有此四性者。有說。三受各通此四性。與樂捨二受皆具四性。其義易了。唯苦受可通三性。善·不善·無覆無記等。唯有覆無記與苦受相應。相貌難知故論偏釋如下自解。問。三受各通四性者。如何苦受通善性。答。勤修進道苦已身心。故五識中得有苦受。五識或與瞋等不善相應。身心熱惱。故有苦也。然苦受是善惡業所感果。即是無覆無記。苦受通有覆無記者。謂五識中有任運貪癡。五識俱貪癡有二。一者分別貪癡。是見所斷。一向不善。二者俱生貪癡。以任運起與五識俱。是無記故。得與五識中苦受相應。又苦趣中第六識有癡·慢·受身邊見等。是無記故。亦與意識中苦受相應。意有苦根如下自說。故瑜伽說。一切煩惱皆於三受現行可得。故知苦受同煩惱。是有覆無記性。此則逐難釋苦根有覆無記竟。故次論雲。彼證意識中有苦受也。 (八十一右)五識俱貪(至)不發業煩惱(文)。義燈五本(二十六右)雲。論五識俱起任運貪癡等。西明一釋不發業。言不簡五識。但有隨轉不為轉因能發業故。此意隨轉不為轉因明。非不善故。不發業故。第二又解雲。亦通不善。由意所引應能發。無文遮故。然意取前釋。要集亦斷。西明前勝。今謂。不爾。若以五識但隨轉因非轉因故非不善者。瞋通五識亦應有覆非不善耶。又論本頌雲善不善俱非。若非不善違本論說故。雖隨轉起惡業者。亦是不善。又瑜伽八十九雲。當知此中能起一切不善法貪名貪不善根。嗔·癡亦爾。三不善根既通五識。明知隨轉起不善法亦名不善。又此論第六雲。貪·嗔·癡三。俱生·分別一切容與五受相應。明知此三分別起者。通五識有。若唯意俱。俱四受俱。無分別故。既論許五有分別惑。下三性門雲。欲界繫分別起者。唯不善攝。發惡行故。五識既非轉因發業。如何得雲唯不善攝。發惡行故。知五俱任運貪癡不作隨轉發業之者即是有覆。若隨轉發即不善收。又第二雲。異熟習氣。謂六識中有漏善等。又等流習氣言七識中。即皆許有既雲六識中。明六轉識俱有異熟習氣雖不能作引業習氣。而作滿業。唯有覆性故不發業。言亦簡五識中。本說為勝。 (八十一右)五十七八等(至)不發業(文)。義燈五本(二十七右)雲。然六十七八說不發業癡等是無記者。或傳寫誤。應雲五十七八。以彼文說俱生身見唯是無記。義准邊見及癡·慢·愛·修道一分。與身見俱亦是無記。不能發業(文)五十八(五右)演祕雲。疏五十八至准不發業者。按彼論雲。俱生薩伽耶見唯無記性。數現行故。非極損自他處故。對法論雲。餘無記者。是發業餘。俱生身見既無記性。明餘中攝。不能發業。身見既然。邊見亦爾。定隨有故。故不論之(文)略纂十五(三十六右)雲。論雲。俱生薩迦耶見唯無記性數現行故等者。如下九十四雲。世間不伏此。乃至金剛方斷。此卷下文雲。世間若伏修不伏見。修中伏若愛若恚及以鄰近矯慢及此相應無明。不論我見·邊見及此俱慢·愛。故此論文雲。有鄰近矯慢之言。除與貪恚鄰近之慢也。如下九十四說。然此一唯無記性。如何成九品。欲界何品攝。法師雲。此為後三品。若世間道伏九品時。但伏前六品。以此後三不能伏故。然前六品亦有九品。故言世間道伏九品。問曰。前六品如何分成九品。若一品為九品。即有五十四過。若一品為三品。即有十八品過。又那含不斷欲界我見等。即斷欲九品不盡。以後三未斷故。此那貪未斷唯伏惑得預流果。不斷五品以下惑。以不障果故。答。不然。即亦那含隨離欲地斷。唯有第七俱我見在。那含雖斷九品。即異生唯伏欲六品。今解雲。此亦九品。隨與何煩惱俱起。增上者說故。或唯第九品類。異生伏九品亦盡。然第九品中有餘類未盡。即我見是故。世間道不然。以第九品中微細故。 (八十二右)五十九說(文)。五十九(三左)雲。問。是諸煩惱幾與樂根相應。乃至幾與捨根相應。答。若任運生一切煩惱皆於三受現行可得。 (八十二左)若貪瞋癡(至)慢亦可然(文)。義蘊雲。此從前師。汝若不許意有苦受。貪·瞋等三任運起者。通五識故得與苦俱。設在意識通不善故與憂俱。慢亦可然者。亦通不善得與憂俱。此等可說三受可得。其身邊任運起者。不與五俱。又非不善。既雲三受可得。故知意識得與苦俱。即是意根一切也。 (八十二左)欲界煩惱(至)是無記(文)。雜集論第四(初右)雲。此優雲何。謂欲界繫不任運起者。是不善。若任運起能發惡行者。亦是不善。所餘是有覆無記(文)對法抄。 (八十三右)餘三通二性(文)。義演雲。疏餘三通二性者。即慢·貪·癡通不善及有覆無記性。 (八十三右)准依緣起經(文)。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上卷(六右)雲。若由欲愛造諸福門。彼信為依。乃造斯行。於此於生。起定信故。此愛及取由信攝伏。我施設為有覆無記。 (八十三右)如卒爾(至)無覆(文)。義演雲。疏如卒爾至無覆者。此舉例也。如五心中第四染淨意識。若是有覆性遠引有覆等流五識也。而不是不善無覆等。又意起貪等。是有覆性遠引五識起有覆貪等(文)義蘊雲。疏不可等流五識乃至等流不善等者。此約散位所引五識與能引意必俱同性。如定中聞聲意與耳識不同性故。問。若散位中能所引必同性者。何故前說。五識三性俱意隨偏註。與彼性同。無偏註者。便無記性既爾。即五識中有不遍註(文)無記如何與意同性耶。答。初引眼等其性必同。多念已後意隨遍註。或無記性故。眼等識與能引意必同性也。 (八十三右)意識爾時(至)不善有覆(文)。演祕雲。疏意識爾時至不善無覆者。問。若所引五識與能引第六同性。如何五識三性容俱。答。今此中意不得所引與能引意一向異性。非是必定令其同性。或順三世不俱師義。 (八十三左)又非有覆(至)五識生故(文)。義演雲。疏又非有覆意識不引五識生故。此通解意識引五識生也。上來辨二四。辨或總分四。二辨容各分四。以下辨一五也。 (八十四右)論由無分別(至)有差別故(文)。演祕雲。論由無分別至有分別故者。疏中所釋意明。約識迫悅等差。故成樂·喜苦·憂等別。不障意識。有無分別·輕微唯動名為苦·樂。有不悟者。而輒彈雲。後師釋雲。非但五識逼悅尤重無分別故。意中苦·樂亦無分別及尤重故。如下論明。故應總雲分別。尤重名為憂·喜。無別輕微名為苦·樂。詳曰。尋前疏明知後破非。 (八十四右)翻前三相其義可知(文)。義演雲。疏翻前三相者。意雲。由有三相故。所以離於憂·喜所受。三相者。如論雲。第一逼悅身·心相各異故。第二由無分別故。第三尤重·輕微有差別故。由有三相故。苦·樂·受更離憂·苦·受。由捨受無前三相。所以不分二也。即捨受自有三義。對前三相故不分二也。一者非逼非悅相無異故。二者無分別故。三者平等轉故。一一相配義時時特矣。 (八十四左)欲界初定隨應皆樂(文)。義演雲。疏欲界初禪隨應皆樂者。意雲。欲界五識有樂受。初靜慮有樂者。眼·耳·身三識通初禪有故。 (八十四左)瑜伽五十七(至)有喜故(文)。五十七(七左)略纂十五(十六左)雲。未至地十一者。謂信等八加意·喜·捨。若爾不立喜受耶。以近欲界散動故不立。初根本定已遠故立。初門說未至位者。謂離生喜樂滋潤其身。周邊以下為後門。初唯潤其意。後悅身等故。後勝前劣。何故前言樂者。明亦有樂。今立顯喜。以隱顯雙舉唯取顯者。以理論之。此地亦有樂。以悅根故。名樂故也。以無處所無隨地五根隱故不說。說有無妨(文)演祕雲。疏瑜伽五十七末至十一根者。按彼論雲。問。未至地幾根可得。答。十一。釋曰。謂信等五·三無漏根及意·喜·捨。有雲。除意取樂。理實應說十二根。亦有意故而不說者。意根通顯八識自性。未至地中唯有第六。故略不說。詳曰。今取前釋。夫有心所如有心王。若不雲意恐疑。有所而無王也。縱無其樂理無妨故。問。何不言有眼等及命。答。無託彼生故不說有。問。但言十一雲何得知。喜入其數。答。即彼論雲。喜於彼有。何教為證。答。如世尊言。如是苾芻離生喜樂滋潤其身。周邊滋潤。邊流遍悅。無有少分不充不滿。如是名為離生喜樂。此中初門說未至位。後門說根本位。釋曰。經中雙明未至根本。離生喜樂滋潤其身。是初門也。周邊等下是後門也。故知十一。喜是其一也。顯揚·對法大同不錄。問。初根本定如何。一受分成喜·樂。答。如燈具辨。有義應前後起時差別故。謂若有時悅身不邊。但名為喜。乃時用邊說名為樂。詳曰。此論自雲。悅身心故辨喜·樂二。既違所學故叵依也。問。初二根本身心兩悅分成喜樂。雜受苦處逼迫身心應分憂·苦。答。如義燈雲。違順差別。種有同別應釋此疑。又解。初二根本五識歡悅根。動勇意分二。雜受五全意迫微。故不成分二(文)義燈五本(二十七左)雲。言初二近分名喜悅心者。准瑜伽五十七有十一根。此論下文初二近分定無樂根。故但十一。如疏所說。然疏義准既引經文離生喜樂。以經說喜即證有喜。經既說樂。何不有樂。准此道理合有樂根。但未明滿。說十一根非於此中許有二解。下文定判無樂根故。問。苦·樂貫身心。二受即分兩。捨受身心邊。何故不分多。答。苦樂通尤微。是以各分兩。捨受唯一類。所以不分多。又解。捨受相無別。身心並名捨。逼·悅相有殊。苦·樂各分二。問。何故不言憂·喜·捨三以攝苦·樂。答。憂·喜有異熟體非是異熟。苦樂有異熟。又體是異熟。又苦樂通三性。憂非染·無記。又憂離欲·捨。餘非離欲·捨。苦樂體寬舉攝憂·喜。問。初二根本悅未極悅於身心分苦樂。極苦中有迫未極。迫於身心分憂·苦。答。二禪無五識。意喜悅根分喜·樂。中有六識俱。不於意憂分憂·苦。若爾初禪既有三識。應不於意分喜·樂。答。亦不邊二根無識。又解。定喜適悅。勝邊於身心分喜樂。中有未極。迫非勝。不於憂受分憂·苦。又具五識各迫於根。不假意憂分苦。問。初二意唯喜。從喜分於果。雜受意唯憂。從憂離出苦。答。喜·樂相順得同種故。可從喜分於樂。憂·苦相違種不同。不得於憂分出苦。又二解同前。問。意俱之喜分之為二。種或同。別生現是一。不得二受各別而生。無一心中有二受故。既於一受分為喜·樂。應當是假。答。適悅身心義有別故。不以悅心邊即名為樂。適身邊即名為世俗有。二受據義說。何得體成實。答。執依別境慧說。為世俗有。喜·樂不依他。同智為實有。 (八十五右)五十七(至)第二等皆同(文)。五十七如上演祕所引。對法第七(七左)雲。若爾於初二靜慮。雲何與樂相應。與意地樂相應故無過。雲何於彼有意地樂。由說彼地有喜·樂故。如經言。雲何為喜。謂已轉依者。依於轉識心悅·心踴·心適·心調·心安適受受所攝。依於轉識者。即依意識。於三摩□襤□□設規□埤□□□□□□□□餾□埤□□□□□覓□酋□□□□□□奮驁□酋□□□□□飯□□□社□□□□D蓮□□福□勵□□□□霸駔□□□□□□□□□蓄□埤□褻□□□□□□訇□□馨□□埤□□□□礽□□□□緄□矩露□□□□j□獎□搾□視兜□憐□□□襛□□餺□□□□楏□馜□埤□□□□□□□□□□□稜□□□□□□□□□□□□餕埤□□□□埤□館□□□恁撬芊慼慼撲X□□□□□□□稙埤□□飾□橛□稜□□□□□切埤□館□□□眊牷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潯活慼撓W□□□□□□□□□□□□餕埤□□□□埤□館□□□□恁撬芊慼慼撲X□□□□□□□□稙埤□□飾□槭饁□□稜□□□□□切埤□館□□□□眊牷慼 (八十五右)論若在第三靜慮等(文)。演祕雲。論第三靜慮等者。問。第三分·本豈不悅根。根若悅者。何不雲乎。答。前之二定當動勇故悅根方樂。故舉言之。第三安靜不唯對根方稱為樂。故不言也。理實悅根。逾於前矣。 (八十五)顯揚第二引經等(文)。顯揚第二(四右)如經中說。即於此身離喜樂喜樂所滋潤。遍滋潤。遍適悅。遍流有者。是謂第三靜慮近分。如經又說。即此身中於一切處無有少分離喜之樂所不遍滿者。是謂第三靜慮根本。 (八十五左)五十七說(至)顯揚第二(文)。二文如上已引。義蘊雲。疏五十七說初門顯未至亦有喜樂等者。問。若未至地有喜根。何故不如初靜慮地建立喜耶。答。由於彼定喜可動故。問。喜於彼有。何教為證。答。如世尊言。如是苾芻離生喜樂滋潤其身.周邊滋潤遍流布適悅。無有少分不充不滿。如是名為離生喜樂。此中初門說未至位。後門說根本位。問。初靜慮地幾根可得。答。有十八。彼除男女苦憂也。然彼引經。通證根本近分。有喜·樂言。周邊滋潤者。即唯根本(文)義演雲。疏初門者。即初二近分名初門。對後根本故得初名。若根本即是後門。疏初何故有喜之言等者。總是或有義家難此論文。令初二近分亦有樂也。今正解者。以下即是疏主自釋此論不說樂受之意。 (八十六右)若言樂受(至)文言寬故(文)。義演雲。疏若言樂受至文言寬故者。此文意說。初二近分有樂受。地獄k 有憂受。意說。地獄雖有苦受不妨有憂。初二近分雖言苦受不妨有樂。以受言寬故。若言苦根即唯一受者。苦受不通憂也。言苦受等此意說。若受中含憂受。取言等者。等樂受含喜受也。 (八十六左)六十六等論有此文(文)。六十六(六左)雲。生那落迦諸有情類。異熟世間有異熟生苦憂相續。如那落迦如是若生一分餓鬼及傍生中。當知亦爾文廣約五趣辨是異熟非異熟等。 (八十六左)彼意唯苦何故言憂(文)。義演雲。疏彼意唯苦何故言憂者。意問曰。若言地獄五識唯有苦受。何故乃言有憂受耶問也。言彼意唯苦者。意說。彼師意五識唯苦。何故言憂。故為問也。有雲。彼意者。即彼地獄中意識有苦。何故乃言有憂耶(文)今謂。以後有雲為親疏文。 (八十六左)苦憂相續次此後生者(文)。義蘊雲。從第八初生已後次生六識便有憂相續也。問。既雲苦·憂相續。如何彼意唯有憂耶。答。此師意說。苦是餘根。憂唯在竟。亦不相違。問。論雲。有異熟生苦·憂相續。憂非無記。如何得有異熟生耶。答。論說憂根非無記者。約有覆。不遮異熟生也。何以知者。惡作憂俱。不通有覆。故知爾也。又有解雲。理未必然。論言異熟生者。約從第八真異熟生。故名異熟非無記也。雖有兩釋前解為勝。疏雲。彼意唯苦。何故言憂者。即難後師也。 (八十六左)五十七言(至)成八根(文)。五十七(八右)雲。問雲。生那落迦成就幾根。答。八現行種子皆得成就。 (八十六左)定約六識作論(文)。義演雲。疏此師意說至約六識作論者。即答問也。我今依六識作論。五識有苦相續。意識有憂相續。故雲苦·憂相續。言地獄有八根者。謂五色根·意根·命根及憂根。此師意說。憂根為第八入定成中。容捨入二不成中。或雲。客受者。非自性而他性來作性故。曰客為他性所映奪者非也。何者客受對王受之語。主受者。謂七八相應受。以常恆不斷故。客受者。謂六識相應受。以間斷故。有時則起。有時不起。如賓客然。 (八十六左)五十一等(文)。五十一(七右)雲。若那落迦等中他所映奪不苦·不樂受。與純苦無雜受俱時而轉。當知此受被映奪故。難可了知。如那落迦等中一向苦受俱轉。又曰。復次阿賴耶識或於一時與轉識相應善·不善·無記諸心法俱時而轉。如是阿賴耶識。雖與轉識俱時而轉。亦與客受客善不善無記心法俱時而轉。然不應說與彼相應。何以故。由不與彼同緣轉故。如眼識(文)略纂曰。問。何以捨與第八同時不言一向觀行成也。答。捨受為苦映奪如五十一文。故雲苦。又約六識作法故無第八俱捨。第六中捨善業招間斷故不取。 (八十七右)瑜伽第五(至)尋伺憂苦(文)。第五(十四右)雲。所有尋伺。何等行·何所觸·何所引·何相應·何所求·何業轉耶。謂那落迦尋伺。唯是戚行。觸非愛境。引發於苦。與憂相應。常求脫苦。嬈心業轉。如那落迦尋伺一向受苦餓鬼尋伺亦爾。傍生·人趣·大力餓鬼所有尋伺。多分滅行。少分欣行。多分觸非愛境。少分觸可愛境。多分引苦。少分引樂。多分憂相應。少分喜相應。多分求脫苦。少分求過樂。嬈心業轉(文)今謂。此中亦說傍生。然疏雲。不言傍生者。以說傍生有多少憂·喜別故。六十六(六紙左)文如上已引。 (八十七右)八十七說(文)。八十七(二十六右)雲。此中苦者。謂在餓鬼及以傍生。苦所隨者。謂在人中。憂·苦遍者。謂在那落迦。 (八十七左)不善業輕(至)以少靜故(文)。義演雲。疏不善業輕至以少靜故者。意雲。不善業輕所招報非極苦。以有捨即少寂靜。今既地獄受苦尤重。不容有寂靜。知無客舍受。 (八十七左)問第六識(至)以苦重故等(文)。問第六識中等者。地獄中第六捨受亦是不善業所招。故雲不善業攝。或雲。第六識中捨受者。三受各通三性中。第六識捨受。不善性即有覆無記也者。非也。以無一處說不善性即有覆無記故。今謂。攝字恐應招之形誤。又答。以苦重故等者。地獄苦重故無第六捨。何者第六捨。根以輕業所感故。又以地獄苦果是重業所感故。或雲。苦重者。不善捨受中重故地獄無者。非也。 (八十七左)然不同總報等(文)。義蘊雲。疏然不同總報等者。若雲。以苦重故第六無捨。亦應第八不與捨俱。極苦處故。非輕業故。由此解雲。第八趣體又是報主。不可苦俱。若與苦俱違善趣故。六識不然。不可為例。 (八十八右)五十七說(文)。五十七(八左)雲。如生那落迦趣。於一向苦傍生餓鬼當知亦爾。若苦樂雜受處。後三種亦現行成就。 (八十八右)捺落迦(至)那落迦(文)。光記雲。梵名那落迦。若依正理十二。雲那落名人。迦名為人。多造惡顛墜其中。由是故名那落迦。造重罪人速墮彼故。或復迦者是樂異名。那者言無落是與義。無樂與名那落迦。或復落迦是救濟義。那名不可。不可救濟名那落迦。或復落迦是愛樂義。不可愛樂名那落迦。奈是短聲。總談彼趣。那是長聲。是別所有。前總後別。別是總之可有。約蘊異義故立總別名。 (八十八左)憂即分別等(文)。義演雲。疏憂即分別加行分別故者。意說。捺落迦中無分別煩惱。言憂分別者。但是於境分明知有苦異。而生憂慼。是憂分別之行相也。名加行分別。 (八十八左)論瑜伽廣說如前(文)。義蘊雲。此意證雲。彼既雲意地一切根相應。故知意有苦受。前師救曰。意地三根是憂非苦。約三受明。即苦根攝。據實唯憂故。次論雲。俱生身見唯無記性。非憂根攝。 (八十八左)論說憂根非無記(文)。義蘊雲。瑜伽五十七。八根唯善不善無記為義。此即信等五及三無漏根也。復雲。五根善·不善·無記·善·不善·無記為義。此即苦·樂·喜·捨及意根也。復雲。一根名不善·善·不善·無記為義。即憂根也。復雲。五根無記無記為義。謂鼻舌身及男女也。復雲。二根無記·善·不善·無記·為義。謂眼·耳根也。色聲約表。故通三性。彼不言命。不言命根者。命根約種無境義。故非此所說。然所引八根現種皆成。即以現八為命。種子為根。合成現種。此唯約根。故不說根。不相違也。 (八十九右)五十七說(文)。演祕雲。疏五十七說與地獄同者。即彼論雲。餘三現行故不成就。種子故成就。如生那落趣。於一向苦傍生餓鬼當知亦爾。又六十六異熟無間等。亦三趣同。如前所引(文)義演雲。疏一根通善·不善以三性為境者。即憂根也。既言善·不善。明知憂根不通有覆無記性。又緣於三性起。即是二十二根中憂根。非餘外法也。 (八十九右)五十七說(至)種現亦成就(文)。義演雲。疏問生捺落迦至後三種現亦成就者。此總引瑜伽論文。說地獄及餘趣中二十二根有成不成文也。疏除三者。即除三無漏根。所餘或成不成者。約信等五根及男女根等。疏三約現行至無涅槃者。釋三無漏根。地獄之中三無漏根現行必定不成。種子約有性·無性辨成·不成。疏餘三現行至成就者。此樂·喜·憂三。若一向苦處即種成現不成。若雜受處後三種現亦成就。對前三無漏根故。樂·喜等得後三名。 (八十九左)現種俱成八(文)。義演雲。疏現種俱成八者至有一二形別故者。此即釋彼論文也。言五根意命根為七者。問。何故不言第八根耶。答。為後師將主捨為第八。憂根入三不成就中。苦根入不定中。若前師以憂根為第八。客舍入三不現行中。苦根亦入不定中。今不言第八者。為兩家諍未定。所以不言。言樂·喜定不成現者。憂根既是所諍故亦不言。但雲樂喜。言其信等五現種有成·不成者。有斷善·不斷善。有差別故。言男女一二形別故者。為地獄惡業招。容有一形或有二形。又由惡業招容無形。故現亦有成·不成。成不成言通信等及男女兩處文(文)演祕雲。疏八根現種皆成就者。問。命根依彼第八種立。如何言八皆現種成。答。現八名命。八種名根。合雲命根。故通種現(文)樞要下本(三十三右)雲。地獄八根現行·種子定俱成就。命根既種。如何現成。答。一總說八言成。何必命有現。又體是種用為根者名現。又能持名種所持名現。 (八十九左)信等五根(至)斷善不成(文)。義蘊雲。問。若言斷善彼現不成。何故經雲因力斷善根地獄生時續。緣力斷善根地獄死時續。答。彼言不成約長時說。獄初生時未全苦故。獄將死時苦已息故。雖善現行略不言也。 (八十九左)苦根入不定(文)。義演雲。疏苦根入不定等者。問。何故不定耶。答。如生死之位。由惡業故逼一切身心。命終等時方有苦根。不如住極悶絕位。六識不行。如何有苦。故是不定。或極善業所招生死之位。苦根六識亦無。 T67052101.GIF (九十左)不爾餘三即無法故(文)。義演雲。疏不爾餘三即無法故者。若取以客舍為現不爾者。瑜伽言三現不成者。而無無法也。言無法者。但闕不成三名無非三無也。 (九十左)若言喜樂更取一形(文)。義演雲。疏若言喜樂更取一形者。是前師難也。謂言。後師三不成中取一形為第三也。以第二師許地獄無形故為此難也。難意雲。若唯取一形為第二者。何不取男女二形耶。若後師雲無二形者。難雲。豈鬼畜等無男女二形耶。答。若雲鬼畜許有地獄無者。難雲。何故地獄中無男女二形耶。此皆前師假設為難。 (九十左)五十一說等(文)。演祕雲。疏為純苦映等者。按彼論雲。若那落迦等中。他所映奪不苦不樂受與純苦無雜受。俱時而轉。當知此受被映奪故難可了知。如那落迦等中一向苦受俱轉。釋曰。等言等彼純苦鬼畜。彼中賴耶雖有捨受。為餘識中苦受猛盛映奪不現。故言苦受。一向苦受。據客受言略不雲捨。 (九十左)彼若救言五識間斷無苦定成等(文)。義蘊雲。彼意救雲。若五識相續彼俱苦受可為第八。憂不入成五識既斷苦。即不定故。取憂根為第八也。 (九十二右)又若爾者(至)五識相續(文)。義演雲。疏文若爾者至五識相續故者。若以身識相續。有苦根者。彼苦處中意識憂根何須間斷。更無別所以故。不可以意識間斷五識相續。故長讀文(文)義蘊雲。疏又爾者至其相續者。難雲。苦既定成憂何須斷。若彼救言。五識相續故有苦。意識間斷故無憂。故次難雲。更無別義。能令所引五識相續。而能引意識翻令間斷也。 (九十二右)又意無捨受等(文)。義演雲。疏又意無捨受非易起受者。意雲。明真捨受非是易脫起受。意既有間斷。明此俱捨受是易脫起。第八捨受非易脫起受故。雲非易起受。易者。易脫也(文)義蘊雲。疏又意無捨受非易起受故者。此說彼師救。雲意識之中以有捨受故憂間斷。非是意識體有間斷。故不可難雲能引意斷所引五續也。由此更難。地獄之中意無捨受。以極苦處不可轉易憂受而起異捨也。若非極苦處。如初出定昧劣心中上下生死等。可許轉易起捨受也。問。前師客舍地獄不成。如何今以意捨為難。答。設許前師憂已未位得起捨受故為此難。非實爾也。 (九十二左)如瑜伽第二(文)。第二(十五左)雲。雲何化生。謂諸有情業增上故具足六處而生。或復不具。彼復雲何如天那洛迦全及人鬼傍生一分。 (九十三左)若彼救雲(至)據起意已後必相續(文)。義蘊雲。為前難雲。死生悶絕寧有憂根故。今約起意識已未斷意識。已未斷絕來憂定相續(文)。義演雲。疏據意起已後必相續者。前師悶絕等位意識憂根並無。若後起已還復意中憂根相續。彼瑜伽說餘三現行定不成就。文亦無妨也。 (九十三左)答有亦無妨至無亦無妨(文)。義蘊雲。此中二解。後解為勝。前解若以瞋之未位得起捨受。即合地獄苦受未位亦有捨者。既爾憂受應彼非無。中客之捨尚不無。憂受逼迫何非有。苦受暫時亦應起故。又瞋過順境。尚喜樂俱。何但捨受。故不可以嗔未為例。或可得解亦得。若爾既許有捨。何不有憂。前地獄極苦無分別故只可有捨。不得有憂。猶如五識苦後起捨。非憂受故。又如第三靜慮尤重無分別意業之末。可有捨受。必無喜故。難後解曰。極苦之末可不同極樂之末亦起捨耶。若後師答曰。極苦之處意苦。若斷必入悶絕。便是無心。即無捨受故。不可以第三定難彼樂受末非悶絕故。故二解均。 (九十三左)對法等說(文)。對法第七(七右)雲。嗔與苦憂捨相應。乃至與捨相應者。於一切處。如前說。 (九十四右)世親攝論第二(文)。三字形誤應作二字。第二(三右)雲。一向苦處者。謂一向受非愛業果處。於彼有時樂受生者。是等流果生。彼所受異熟果者。唯是其苦(文)瑜伽第五(五右)雲。復次婬欲受用者。諸那落迦中所有有情皆無婬事。所以者何。由彼有情長時無間多受種種猛利苦。由此因緣彼諸有情。若男於女不起女欲。若女於男不起男欲。何況展轉二二交會。若鬼傍生人中所有依身苦樂相雜。故有婬欲。 (九十四右)或彼通說餘三趣雜受處(文)。義蘊雲。疏或彼通說餘三趣雜受處者。除地獄極苦處。取餘輕處並鬼畜為三趣也。後第二師解意說。地獄純苦二樂俱無。鬼畜可有等流樂也。二解之後釋為正。何以然者。那落迦中唯名為苦。如何說彼得有等流樂耶。等流者。相似樂故(文)今謂。義蘊本二字作三。故有此釋。 (九十四右)彼無異熟樂名純苦處(文)。義演雲。疏彼無異熟名純苦受故者。意雲。說餘二趣至名純苦者。據無異熟樂故得純苦名。疏又彼無異熟有等流至一切皆無者。意說。地獄純苦處異熟樂等流樂並無。故雲此名純苦一切皆無(文)。 (九十四左)又對法第七等(文)。對法第七(七右)雲。瞋與若·憂·捨相應。苦相應者。在五識身。憂相應者。在第六識所以與喜樂相應者。由此慼行轉故。瞋能逼惱自相續。故名慼行。與捨相應者。於一切處(文)義演雲。疏對法第七等說至少分故者。意說。意地嗔與憂受相應。或意慼名憂者。依多分說。不妨亦有苦受及餘煩惱也。即人天全起憂。鬼畜趣少分憂。故雲多分其實意地亦有苦也。即會前師意地尤重慼受尚名為憂況餘輕者文。 (九十四左)或隨小乘薩婆多等(文)。俱捨二十一(七左)雲。瞋憂苦相應。以慼行轉故。遍六識故。 (九十四左)瑜伽五十九(至)成粗相說(文)。演祕雲。疏故瑜伽五十九說彼五十八等者。顯五十九會五十八。言意中嗔憂相應者。依隨轉等。按五十八雲。又十煩惱七唯意地。貪·恚·無明亦通五識。又於欲界貪·樂·喜·捨相應。恚者苦·憂·捨相應。釋曰。苦據五識。憂唯第六。捨通六識。又五十九雲。若任運生一切煩惱皆於三受現行可得。是故通一切識身與一切根相應。不通一切識身者。與意地一切根相應。不任運生。一切煩惱隨其所應諸根相應。先辨煩惱諸根相應。但約粗相道理。建立令初行者解無亂。故今約鉅細道理。令久行者了自他身種種行解差別轉。故廣作其法。大同此論第六所明。故不錄也。疏指此文雲。五十八說依隨轉及粗相也。 (九十四左)若細分別(至)故不相違(文)。義演雲。疏若細分別至故不相違者。餘聖教說意識與憂相應者。有二意。一者約粗相說。二約隨轉門。若據子細分別。意得與苦受相應故。故疏雲。一切見道惑通在意地。故瑜伽五十九雲。不通一切識身者。意地一切根相應。又如疏雲。一切俱生通三受故。故五十九雲。若任運生一切煩惱。皆於三受現行可得。此約從細。與前多分粗相不相違也。 (九十四左)若爾六十六(至)彼處無樂(文)六十六(三右)同第五(五左)雲。又於那落迦受生有情有微細段食。謂腑藏中有微動風。由此因緣彼得久住。餓鬼傍生人中有粗段食。謂作分段而噉食之(文)義蘊雲。疏若爾六十六至彼處無樂者。此意難雲。意識既有喜俱。明知悅根有樂。或三受門喜即名樂。如何不許彼有樂耶。此之問答。令在前段疏下明之(文)演祕雲。疏六十六說地獄亦有食者。按彼論雲。若粗段食於欲界五趣中皆現行可得。此於一分各別那落迦。非大那落迦。問。文既明簡許之。何失。答。五十七雲。那落迦中無有段食。定地諸天亦復如是。諸那落迦多由先業力所住持而得久住。雖有廣大諸根大種損害因緣而不能死。然彼亦有諸微細風。隨入身份以之為食。難可了知。是故不說。此文既雲諸那落迦。故知後文而假說也。不爾前後豈魚肉乎。言風等食假說。應知。 (九十五右)謂大眾部(至)隨彼部也(文)。演祕雲。疏謂大眾部諸識並生等者。由識並生故異熟後五識苦意憂得之相續。餘準可知(文)義演雲。疏第一解(至)隨彼部也者。意雲。今會前師所引前兩箇文段。意與憂俱者。皆是隨小乘說。謂小乘許苦在五識憂在意識故。今依大乘。意中有苦受也。有雲。第一解依隨順門說。 (九十五右)或依上座部(至)無性第二(文)。無性第二(三右)雲。上座部中以有分聲亦說此識。阿賴耶識是有因故。如說六識不死不生等。能引發者。唯是意識故作是說。五識於法無所了知。唯所引發意界亦爾。 (九十五右)上座部九心(文)。上座部九心輪。 一有分心(且如初受生時未能分·別心但能任運緣於境轉)。二能引發心(若有境至欲緣時便生驚覺)。三見心(其心既於境上轉見照矚彼)。四等尋求心(既見彼已便等尋求察其善惡)。五等貫徹心(既察彼已遂等貫徹識其善惡)。亦安立心(而安立心起語分別說其善惡)。七勢用心(隨其善惡便有動作勢用心生)。八返緣心(動作既與將欲德癈遂復變緣前所作事)。九有分心(既變緣已遂歸有分任運緣境)具如無性攝論第二。義演雲。疏或依上座部至異熟無者。彼部計由異熟果苦受相續而生。今瑜伽雲諸有情類異熟無間有異熟生苦憂相續者。亦隨彼宗說五識苦相續。意識憂相續也。其實意識中有苦也。 (九十五左)大論第五(至)經部師(文)。第五(十四右)如上已引俱捨雲。 (九十五右)或依彌沙塞部(文)。義演雲。疏或依彌沙塞部至異熟意識生故者。此部說。異熟意識有憂根相續。所以大論亦隨小乘說意有憂。其實有苦受。今疏文在下。方說者不次也。此說為定。依前大眾上座二部一處會也。 (九十五左)問彼六十六(至)地獄等耳也(文)。義演雲。疏問彼六十六說至唯地獄等耳也者。意問雲。且如瑜伽六十六說。約五趣辨其憂·苦。何故餘趣不約隨轉門。語唯地獄意中苦受隨他小乘喚為憂耶。舉論答雲。地獄意中實是苦根。而非是憂。然此苦根是餘雜受。憂之類故。所以論說意地苦受為憂。問。何須作此會耶。答。以前師說意中有憂受故。引瑜伽證地獄中意有憂受耶。所以會雲。此隨小乘說。非大乘正義。以小乘許地獄中意唯有憂故。論又彼苦根等者。第二會。論或彼苦根等者。第三會也。故此苦根通損身心。不同於憂。不可為例(文)義蘊雲。疏問彼六十六說諸趣中何故不隨他語者。彼論說生地獄諸有情類苦憂相續。此即會雲通轉理門。彼論亦說餘趣苦憂相續。何故不隨他語下答。意雲。餘趣意威可實名憂。地獄難苦俱。是意迫故假說為憂。 (九十六右)顯揚第二(至)對法第七(文)。顯揚第二·瑜伽五十七·對法第七並如上已引。義蘊雲。疏離生喜樂者。離欲染名離欲界之生類。離初禪等生亦爾。 (九十六左)十一根(至)意喜捨(文)。義燈五本(三十一左)雲。言未至定有十一根者。謂信等五·三無漏根·喜·捨·意根。以不生彼無色根·命雲何有意。意即第七。隨生繫故。答。略為二解。一約三乘。三乘通意根說。即次第滅。二據大乘有第七識。起無漏說。問。有漏五識第四定無。無漏言有。有漏喜樂第四定無。無漏喜樂第四定有。答。有二解。一雲。以義齊之亦許得有。如彼五識。若不許五通四禪者。優無此難。又如大乘見道必第四定。初地既言極喜故有喜受。樂准此說。二雲。不齊解。佛成事智不與喜俱。相粗動故第四定無起。依色根第四定中有五色根。故有五識。 (九十六左)亦餘時意慼受憂故(文)。義演雲。疏亦餘時意慼受憂故者。意雲。非但餘時處意地慼受名苦。即純苦處意地慼受亦名苦根。 (九十六左)如大論第四等說(文)。現本第五(五右)文如上已引。 (九十七右)下第七卷(至)應引彼文(文)。論第七(四左)雲。雖初靜慮有意地樂。而不離喜總說喜名。雖純苦處有意地苦。而似憂故總說為憂。 (九十七左)餘二遍注等(文)。義蘊雲。疏餘二遍注者。謂捨受之餘即苦·樂二也。 (九十八右)又佛六識三受並通(文)。義演雲。疏又佛六識三受並通者。此且通語。下自別解。言五識唯有樂捨無喜者。以同因位。五識中無喜·憂故。然喜無量。但以不疾為體。 (九十八右)以彼邊際功德勝故(文)。義蘊雲。疏以彼邊際功德勝故者。四靜慮中第四靜慮功德最勝。名為邊際。或一一定中最殊勝者。名為邊際。言七八二識功德依故者。大圓鏡智純淨圓德現種依說持。平等性智大慈悲等恆相應故。又此二智能現自他受用功德身土名功德依。 (九十八左)色界上三定有無漏五識以此為例(文)。義蘊雲。三定無五識。無漏許不無。無色五根無。無漏何妨有。應更例難雲。三定色根具五識可依生。無色色種無。根等由何起。答。定根能發五識。許依生。無色定為因。何妨五根有。更有相例。如燈廣說。 (九十八右)雖有漏三識等(文)。義演雲。疏雖有漏三識等者。意雲。有漏眼·耳·身三識二界二地。以上即無。今無漏不然。不可為例。 (九十九左)如淚下如雨等(文)。義演雲。疏答有如淚下如雨等者。此說意雲。以彼聖者證無漏第八。所變根等名無漏。非實無漏。又若第八變是有漏。若無漏第六定果所變。所以名無漏。 (九十八左)有定眼依處非實有根故(文)。義演雲。疏即有定眼依處非實有根故者。且約依處名有根。非約實根也。若以無漏定所變名無漏根者。即通餘聖者。不唯在佛。 (九十八左)以此為例(文)。義演雲。疏以此為例者。上三定無五識。不妨有無漏。無色界無色根何妨有定果所變色根。又例雲。且如有漏五識。三識二地繫。無漏五識通四地。何妨凡夫無色界無根聖者而有耶。 (九十八左)問八地皆(至)答有(文)。義演雲。疏問八地皆有無漏八識耶答有者。此解無色亦有五識。以有疏意解無漏八識所依地。七·八有二解。五識有四解。一准疏可知。以無定文故作此解。 (九十八左)常處第四靜慮(至)而不現行(文)。義演雲。疏常處第四靜慮故者。意說。佛心常在第四禪也。所以常與捨受相應。 (九十九右)大悲天住(文)。義演雲。疏大悲天住者。此佛大悲功德依第四禪名天住也。第四最勝故。獨標天住之稱。據實論之。餘天亦得住也義蘊大同。大悲天住。大悲住。雜集十四(八左)。 (九十九左)此中三解等(文)。義蘊雲。此中三解者。解五識中。第一唯初禪。第二通四定。第三唯第四言如七·八識者。唯第二解也。准初答。無漏八識八地皆有。即五識有四釋。七·八有二釋。前雲。無漏五識依色界。彼只雲依色界四地者。彼是總釋。不入此中。今以義准。或彼更為一釋亦得。然彼只雲依色界四地。不言多起第四定又不說通八地。故與下別耳。 (九十九左)無漏八識(至)幾師所說(文)。此論並佛地論可考。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二十四終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二十五(六本之一) (初紙右)初標所說總勸教興(文)。義蘊雲。疏初標所總勸教興者。論曰。前所略標六位心所。即是初標所說也。今應廣顯彼差別相者。即是總勸下六位顯教之興也。有本雲。總顯者。全無義理(文)演祕雲。疏總勸教興者。論雲今應廣說。是勸之辭。有疏言顯。顯·勸俱得。問。論既自述。雲何自勸。答。假興賓主。或自獎發。 (二紙右)初薩婆多等問但五遍(文)。義蘊雲。謂薩婆多有十大地。故今問雲。大乘說五。雲何應知。又經部觸作意假。故今問雲。五皆實者。雲何應知。 (二紙左)瑜伽五十六卷(文)。瑜伽論五十六卷(八右)雲。又復經言。三和合與觸俱生。受想思等。又餘經說。如是諸法恆共和合。非不和合。不可說言如是諸法而可分折令別殊異。 (二紙左)阿含經(文)。阿含經第二。 (二紙左)前者亦言起盡經也(文)。義演雲。疏前者亦言起盡經也者。如前第三卷引起盡經。說觸等是遍行也。言此是初經者。今明遍行義。就引教中。此最初故雲初經。 (二紙左)何故此中(至)即行蘊攝(文)。義燈五本(三十二紙)雲。問。何故明遍行中。但舉觸等不言作意。答。有二解。一雲。以順前故。前但言受想思等所依為業。不言作意。二雲。順經部師立餘心所。以作意等思之分位。舉思攝未故不盡陳。 (二紙左)若爾何義(至)象跡喻經(文)。義演雲。疏若爾何義故知作意必有者。此問雲。何義得知有但作意耶。下引經答也。疏即像跡喻經者。意雲。初引阿含經證觸等四遍行。此經但證作意是遍行也。 (三紙右)顯揚引經(文)。顯揚第一(三左)雲。說和合非不和合。如經中說。若於此作意。即於此了別。若於此了別。即於此作意。是故此二恆和合。非不和合。此二法不可施設離別殊異。復如是說心心法行不可思議。 (三紙右)五十五(至)恆和合等(文)。五十五(三左)雲。問。如經言。此四無色蘊當言。和合非不和合。不可說言如是諸法可分可折令其差別。何故彼法異相成就而說和合無差別耶。答。眾多和合於所緣境受用領解方圓滿故。若不爾者。隨闕一種。於所為事應不圓滿。 (三紙右)大論第三(至)五十五(文)。第三(五右)雲。復次根不壞境界現前。能生作意正起。爾時從彼識乃得生。雲何根不壞。謂有二種因。一不滅壞故。二不羸劣故。雲何境界現前。謂或由所依處故。或由自性故。或由方故。或由時故。或由顯了不顯了故。或由全分及一分故(文)五十五(二右)者。演祕雲。按瑜伽論五十五。亦說此名遍行也。即彼論雲。問。諸識生時。與幾遍行心法俱起。答五。謂作意等。 (三紙左)第三亦爾五蘊百法(文)。第三(四左)雲。復次於心心所品中。有心可得。及五十三心所可得。謂作意等乃至尋伺為後邊。如前說。問。如是諸心所幾依一切處心生。一切地一切時一切耶。答。五謂作意等思為後邊(文)。五蘊者。具雲大乘五蘊論。世親造。廣三藏譯。一卷九紙。又有大乘廣五蘊論。安慧造。日照譯。一卷十六紙。百法者。具雲百法明門論。一卷。世親造。唐三藏譯。一卷。五蘊論雲。觸·作意·受·想·思。百法·五十五雲。作意·觸等。 (四紙右)是青非非青所緣及處(文)。義蘊雲。除青之外黃等非一。故言非非青也。言所緣及處者。所緣即境。復言處者。謂總境之別處。即境寬而處狹也。 (四紙左)顯揚第一引證說有(文)。顯揚第一(三左)演祕雲。疏顯揚第一引證說有者。證有遍行。即彼論雲。如經中說。若於此作意等。又說。由彼所生作意正起。如是所生眼等識生。如經說有六觸身。又說。眼·色為緣能起眼識。如是三法聚集合故能有所觸。又說。觸為受緣。如經說有六受身。又說。受為愛緣。如經說有六想身。又說。如其所想而起言議。如經說有六思身。又說。當知我今六觸處即前世思所造故業。 (五紙右)論所緣事境(文)。義燈五本(三十二)雲。言所緣事不同者。略有二解。一雲。非體及相。緣無法時。彼無體故。無分別智無相狀故。但緣於境差別義故。此解不當。豈緣境時不得自相。二雲。體事。若爾無法何有體事。答。緣無心不起。無法不稱事。緣無心既生。有無皆體事。俱得名法。各持自性。何非是事。 (五紙右)五十五雲(至)四境別也(文)。五十五(三左)雲。問。此不遍行五種心法。於何各別境事生耶。答。如其次第。於所愛決定串習觀察四境事生。三摩地慧於最後境。餘隨次第於前三境。 (五紙左)對法第十(至)為精進依(文)。第十(五左)雲。加行者。謂欲為精進依。信為欲因。所以者何。由欲求故。為得此義發勤精進。如是欲求不離信受有體等故。 (六紙左)謂此欲(至)可欣自體(文)。義演雲。疏謂此欲但求彼可厭之事至可欣自體者。謂有自身是可欣自體。設於境生欲。未合希不合。已合欲離之位。皆以自身可為欣體也(文)今謂。此釋不是。至下當辨。 (六紙左)疏此據情可欣故通三性等(文)。義蘊雲。論言可欣境者。即漏無漏三性境也。惡無記事實非可欣。以據故皆名可欣。故通三性。故非唯善法名為可欣。不善無記約情而說。亦名可欣。 (六紙左)若自內身(至)後離位(文)。義演雲。疏若自內身至及後離位者。意雲。如有可厭事。欲與自身命時即於彼厭事上但求不合。已合後離位時。此即於自身之上起欲。不於可厭事上而起欲也。義蘊大同。 (六紙左)若欲外境(至)非可厭事(文)。義演雲。疏若欲外境至非可厭事者。此約境以況內身。此意即說。如外蓮花遭霜電之時。但念此花昌盛之時而生於欲。不於此霜等之上而生欲。故但於花上而起欲也。內身亦爾。若病苦等時。但愛自身而生於欲。非於病苦之上生於欲。願與病苦離者。但加之身故。又解。疏若自內身可厭至非可厭事者。有雲。前疏文約身生欣。於境生厭也。此文意於身生厭。於境生欣。意說。若厭自內苦身。未合欣不合。已合願後離。若於外怨境生欣。願死緣早至。即是於可欣事上生欲樂。非於自身厭事生欲也。依諸家釋。此解為定(文)今謂。義演及有雲義。皆不允當。此疏意者。初會欲緣可厭事難。縱雖所求之境實可厭之事。然約情就位以為可欣之境。非謂自身為可欣體。於彼境上未欣合離之位。是可厭之事也。欲起欣樂合離之位。方為可欣之境。故致位言。此就可厭境會難。若非可厭之事而生希望。欲生此位故。言若欲外境緣可欣事等。義燈五本(三十三右)雲。論求不合離時可忻自體非所厭者。非是唯忻自身。但彼所厭無處之位名為自體(文)義蘊雲。如伽鎖事等。亦此有二位也。準可知之。或外境者。如禾稼等未電欲不下。已下欲早息。亦不於可厭之雹而生欲也。 (八紙右)正合前七識中第四師義(文)。義演雲。疏正合前七識中第四師義者。意雲。若說第七識無慾生。正合前第四卷論末心所相應中第四師義。彼說第七識而無慾故。言無慾理生者。意說。七·八識道理無慾生也。 (八紙左)薩婆多說(至)證欲遍義(文)。正理論十(十九左)雲。又世尊言。謂一切法欲為根本。乃至由此契經現證欲等實有別體。是大地法。然上座言。此經所說是不了義。故不可依。又(二十左)雲。應知此中言一切法欲為本者。一切流轉皆以希求為種子故。謂於諸法生覺了心。並以希求為根本故。如生順起緣一切心。故說諸法欲為根本。 (八紙左)若言如愛(至)欲為諸法本(文)。演祕雲。疏若言如愛至為諸法本者。牒彼外難生起下文。外難意雲。汝既以愛例欲非遍。如何經說欲為本。   (八紙左)順正理第十(至)究竟涅槃(文)。第十(十九左)雲。又世尊言。謂一切法欲為根本。作意引生。觸為能集。受為隨流。念為增上。定為上首。慧為最勝。解脫堅固涅槃究竟(此經文同次下對法十五·十五右之文)又(二十一右)雲。此中意說。唯有般若遍照所知。尚有餘力。於一切法能了別中。邪正勝解力最堅固。由是印定諸境勝因。故言諸法解脫堅固。解脫即是勝解異名。無始時來生死流轉。心境展轉相續無邊。唯有涅槃為其究竟。故言諸法涅槃究竟(文)義演雲。疏乃至究竟涅槃者。意雲。此經說。欲為諸法本。即彼經雲。由欲故有作意。由作意故有觸。由觸故有受。由受故有想。由想故能得解脫為堅固。出離為後邊也。解脫為堅固者。息諸纏。出離為後邊者。覺道滿也。今言解脫堅固究竟涅槃。即其義也。雖隔作意等。然末說由欲為本諸法方起(文)今謂。義演不符正理。對文可知。 (九紙右)對法十五(至)為後邊等(文)。十五(十五右)雲。入一切法有八種。謂一切法欲為根本。作意所生。觸所集起。受所引攝。定為上首。慧為最勝。解脫為堅固。出離為後邊。 (九紙右)對法顯揚(文)。對法第一(十一右)顯揚一(四右)文顯不引。      (九紙右)即汎所緣於所取境(文)。義演雲。疏即汎所緣者。即非邪正等境。疏於所取境者。即邪正等境。 (十紙右)即染心中少分無也(文)。義演雲。疏即染心中少分無也者。意雲。染中有有覆無記心。此心中而無勝解。又貪癡任運不深取境而不印持故。亦無勝解。若強分別生者即有勝解。今言少分意取一邊。問。染善以相返。染中無勝解。善染既相違。善中亦應無勝解。答。善中有多種。加行有善心有勝解。生得善中而無勝解。若爾何故不說唯說染耶。答。舉一隅。可以三隅返。故說染時顯劣善亦無勝解(已上)今謂。義演多解及問答等並非疏意。何者。疏言少分等者。諸染心中有與疑相應。或有否者。然此勝解於有疑染心中不起。故雲少分無。 (十紙右)順正理雲(至)薩婆多異師(文)。順正理(十四右)雲。於境印可說名勝解。有餘師言。勝謂增勝。解謂解脫。此能令心於境無礙自在而轉。如勝戒等(文)俱捨寶疏四(十一右)雲。述曰。於境分明印可。審定是事如是非不如是。殊勝之解名為勝解。問。若然者與疑相應。雲何有勝解耶。解雲。有耶無耶。於二心中一一皆能印可取相。故有勝解。言餘師者。雜心等師。彼說。令心於境自在為勝。境不能礙。故得改易名解。解謂解脫。故舊雜心謂名解脫。言勝戒等。等取勝定勝惠(文)光記大同。 (十一左)若言心起(至)但相微隱(文)。義演雲。疏若言心起決定有之但相微隱者。意雲。彼救雲。疑心起時。決定有勝解。但相微隱者。難如下。 (十一左)故四法跡是定因(文)。義演雲。故四法亦念是定因者。意雲。證念與定為因也。四法跡者。一無貪。二無嗔。三念。四定。如定配遮。戒·定·慧三種因彼起故而得遮名。跡者蹤遮所履之處。如車跡等。無貪無嗔與戒為跡。念與定為跡。定與慧為跡。如此配釋。故知念與定為依也(文)。義蘊雲。疏四法跡者。無貪嗔二為戒跡。念為定跡。定為心慧跡。應撿(文)雜集論第十(九右)雲。四法跡者。謂無貪無瞋正念正定。無貪無瞋能令增上戒學清淨。不因貪恚門毀犯學處故。正念能令增上心學清淨。由於所緣無有忘失。持心令定故。正定能令增上慧學清淨。由定心者能如實遍知故。顯揚二(十八右)。 (十一左)曾所受境(文)。義演雲。疏曾所受境者。此有二境。一者體境。二者類境。親得者名體境不親得者名類境。但緣境界之名言等是體之類。得類境名。或可是前之類名類境。如下自說。 (十一左)未得體(至)染污心等(文)。義演雲。疏或未得體至如無漏緣染污心等者。此解類境。又疏文倒也。計合有漏染污心緣無漏等。然無漏法先未曾得。但以尋名而緣。不親得故名類境也。言即近親取名緣彼體者。如緣青等故是體境(已上)今謂。染污分漏無漏緣故雲無漏緣等。今雲疏文倒者。卻非也。   (十二右)他界緣使(至)亦名彼類(文)。義演雲。疏他界緣使等並彼中攝者。意說。如欲界尋名緣上界天等。並是類境。以疏遠取故。疏後得智緣至名念彼體者。意雲。後得智緣有無漏心心所等。皆是念家體境。以後一種是無漏法故。故親緣反得體境名。疏緣真如等名緣彼類名等者。意雲。以後得智不親證。帶相緣如。不親得故。故是真如體之類。或依名反緣故。故名等即是真之類也。疏初起一念至名為曾體非名彼類者。意說。正智所緣親證得。故名為曾體。此曾被加行智緣故得曾名。以加行道中作我法二空觀故。又今所證是前加行道中所緣之類。亦名類也。疏多由增者。此定多由念力而增進也。 (十二左)念多於過去(至)彼境之類(文)。義演雲。疏念多緣過去至諸境合故者。此約三世合緣。所以念得緣未來。然由多念而言唯緣過去。問。如何緣未來耶。答。以未來法與過去境合緣也。其相如何。且如緣涅槃善法等時。此善法等先未曾證。在於未來。合緣時即涅槃等名剎那剎那落在過去。若緣念時。即未來法等與過涅槃名等合緣。故說念合緣過未。又與前所受諸境合緣者。此釋念通緣三世也。即能證與境合也。現亦是過去類。未來現世類也。故總生念也。即體·類合緣也。疏亦名曾受彼境之類者。謂先曾聞涅槃等名。今時正緣。即此所緣是曾聞。彼名類之境也。 (十二右)初起一念名緣彼類(文)。義蘊雲。疏初起一念名緣彼類者。與前加行影像真如相似故為類也。問。設第二念是初念類。亦應名類。答。且約初說。問。前雲或未得體但受彼類。何故今者已得如體仍名緣類。答。據實是體。且約初得假名為類。 (十二左)然經部師(至)正理論第十(文)。正理第十(二十二左)雲。然上座言。此念決定非大地法。契經說有失念心故。失謂亡失。又見多於過去境上施設念故。然於彼境即智行相明記而轉。故無別念。此說不然。如前說故。非巧便念名為失念。如狂亂心名為失心。或念微劣名為失念。如迷悶等名失想思。既見多於過去境上施設有念。便於現在所緣境上有念極成。非於現境曾無明記。後於過去有憶念生。言於彼境即智行相明記而轉無別念者。理亦不然。覺察·明記行相別故。於境覺察重審名智。不忘失因明記名念。故有說言。於所受境。令心不忘明記為念。若執如是明記行相即智行相領納而轉無別有受。餘亦應然。即為非理。又彼唯許心所有三。智體亦無。何獨無念。說念即智。但有虛言。又阿笈摩證念非智。如契經說。住正念者便住正智。又契經言。言正智者便具正念。如是等類所說寔多。若念即智。契經應言。住正念者便住正念。具正智者便具正知。如是所言有何別義。若念唯緣過去境者。如何失念知現他心。或復如何緣涅槃智滅等行轉而名失念。又緣未來死生智等如何失念成力明通如斯等類為過茲甚。故諸心品皆與念俱(文)義蘊雲。疏正理論第十文謂有說言等者。此是彼論敘異師義也。言以於後時有憶念故等者。即正理師敘正義難前異師也(已上)今謂。邑師總言異師義者。不知正理雲上座言等是經部故也。 (十三右)明今有念為後念因(文)。正理十(四右)雲。於境明記不忘失因說名為念。又(二十二左)念體別有。亦如經說。心了境時必有明記。亦由微劣有不覺知。故念定應是大地法。 (十三右)今恆有彼類亦為後因故(文)。義演雲。疏今恆有彼類亦為後因故者。意難雲。應恆有彼癡信等類亦為後癡等為因。 (十三右)若爾(至)念亦應爾(文)。義演雲。疏若爾至念亦應爾者。外引例雲。汝大乘由自證分後能憶。後能憶時。知往前由有自證分憶。今亦爾。念憶時由往念為因。與汝大乘何別而獨見難(文)義蘊大同。 (十三右)心許前有體之上更立用(文)。演祕雲。疏心許前有體上更立用等者。問。心體立用自許非他。何得為證。答。前已廣成。為證無失。 (十三左)論依斯便有抉擇智生(文)。義蘊雲。疏無漏智生者。且約無漏勝故名相抉擇。如順抉擇分正以見道名相抉擇。非有漏也。然非盡理。如下論雲。報教證智抉擇為體。豈生得聞思等惠通無漏耶。故此論言抉擇智生。通有無漏。理將為勝。 (十四右)非定須然(文)。義演雲。疏非定須然者。意說非一切定皆生智也。謂無貪瞋正念及定名四法跡。如次配戒定慧三學法為跡。 (十四左)正理師等(文)。正理十一(三左)雲。心所相用極難辨柝。唯審叡覺能分別知。故譬喻師不能堪忍分柝。勞倦遂總非撥三摩地別有。亦如契經說。平等持心令住自境名三摩地。諸心起時。無不各住自所取境故。此定應是大地法。 (十五左)何須定爾(文)。義演雲。疏何須定爾者。意雲。一剎那心自然於境而無改易。何妄須定令一念心無改易耶。 (十五左)非一念心緣此復可更緣彼故(文)。義演雲。疏非一念緣此復可更緣彼故者。意說。一念心緣此。又更緣彼也。然非定長引聲讀之。 (十五左)由此經言心如猿猴(文)。遺教經之文。正理十一(五右)雲。又若無定心自住者。應無貪等心自染等。豈不如無別法助。故慧自簡擇。如是亦無別法助。故心自住境。此例不齊。以契經說心如電光亦如猿猴非住相故。 (十六右)緣慮之事心先自成(文)。義蘊雲。心心所法性能緣慮。復此先許。何故今說剎那不易名為定耶。問。正理師計一剎那頃心不易緣故必有定。何故今難定等無時心不緣慮耶。答。若一剎那無定。不許心住於境。即是不緣之義。 (十六右)論有說此定體即是心(文)。義蘊雲。此經部中自有兩計。一雲。一切心所皆體即心。一雲。唯受·想·思三所實有。受兼觸。餘信貪等體即是思。唯定心所經說心也。今論所明即當後計。如念惠等既思為體。非即是心。故下為喻。若破前計。喻中所立不成。 (十六右)此經部師(文)。正理十一(五左)雲。又三摩地體即心者。想等亦應無別有性。即心能取名相施設應說為想。即心領納違等所緣應說為受。即心造作善惡等業應說為思。是則唯心。應無三所。又見諦者於並生疑故。三摩地非心位別。 (十六左)心學者依攝心故(文)。具如善見律七(五右)飾宗記二(五紙)中釋。然准此疏。靈芝雲定與心俱故雲心學者非也。惠亦與心俱故。又學者應學處故戒言學處。就勝為語。實通三學。如飾宗辨。瑜伽二十八(初紙)具明三學。又十一(九紙右)雲。復次是諸靜慮名差別者。或名增上心。謂由心清淨增上力正靜慮故。倫記四上(九左)雲。增上心者。定體名心。即由定體清淨故能審慮。亦可由同時心王有清淨。令彼定數正審思慮(已上)今此論意。依定攝心故雲心學。此即能攝從所攝故。義蘊亦同。 (十六左)論根力覺支(至)非即心故(文)。演祕雲。論根力覺支至非即心者。問。破何計耶。若破本師。本師心所皆體是心。惠等同喻所立不成。若破本計。有相扶失。未許心所離心有故。答。准疏所明。破末計中立三四等心所之師。惠等依思非即心。故喻無其過。有義。但破本計。然喻無過。前來成立惠等別有故得為喻。又解。彼宗以經為量。說定即心。餘別有體。詳曰。前雖屢言惠等心所。而未成立離心有體。何非喻過。又未見教。經部師中唯不立定許餘心所。二釋俱難。故依疏善。 (十七右)正理師雲(文)。正理十(二十二右)雲。慧別有體。諸經說故。心了境時。必有簡擇。用微劣者便不覺知。故惠定應是大地法。 (十七左)唯五是遍行(至)不應固執(文)。義燈五本(三十三左)雲。要集雲。正法唸經第十七具列十大地。及涅槃經第二十七雲。下定者十大地中數定也。會雲。正法念正量部義。涅槃隨彼轉。非真實理。故非所依。 (十八左)瑜伽第三(至)未必俱故(文)。第三(四左)雲。幾依一切處心生一切地。非一切時非一切耶。答。亦五。謂欲等惠為後邊。 (十九右)五十五說(文)。此文如上已引。 (二十右)論或依多分故說是言(文)。義演雲。論或依多分故說是言者。意說。定惠俱緣所觀境。今雖有定無惠。亦從他惠多分說定境名所觀境如西明疏。 (二十左)戲忘念天(至)意憤恚天(文)。二天亦如上已釋。 (二十一左)總合以前有十箇二數也(文)。第一有四。第二有三。第三有二。第四有一。合十箇二也。 (二十二右)有十箇三(文)。第一者有六。第二有三。第三有一。合十箇三也。 (二十三右)論如是總別合有三十一句(文)。義蘊雲。論如是總別合有三十一句者。此有多釋。一雲。多起名總。單起名別。一雲。五起名總。餘皆名別。一雲。起一至五皆名為別。總此五別名為總別。前二解正。論或有心位五皆不起者。此義六通初師。若不爾者。應同有部。此欲等五亦是遍行。 (二十三右)總有三十一句(文)。或時起一(有五種)第一五句。或時起二(十箇二數)第二句。或時起三(十箇三數)第三十句。或時起四(五箇四種)第四五句。或時起五(具起五數)第五一句。此為三十一句。演祕雲。論如是至三十一句者。總別之言傳有二釋。一雲。二二至五名之為總。一一別起說名為別。二雲。起一至四名之為別。合起五種說名為總。詳曰。後解為正。問。且合緣者。境二或四。豈不違彼同聚心法一所緣耶。答。本質境一。對能緣者義分四等名所樂等理固無違。且如一境。謂欲觀察即名所樂。勝解印持即名決定。念明記時即名曾習。定注惠擇即名所觀。由斯同聚心法境一(文)。義蘊亦同。 (二十二左)論或時起五等(文)。義蘊雲。問。心心聚法同一所緣。如何此五緣四境別許俱起耶。答。境體雖一。望能緣別義分四也。如緣一色。希求之時即名所樂。對於印解即名決定。餘皆准知。如緣苦空等。於一境上共有四也。 (二十三左)乃至等流亦有此事(文)。義蘊雲。疏乃至等流亦有此事者。問。決定心後方起等流。寧無勝解。答。雖起決定。不必印持。如見俱時。不必皆有勝解。故此等流或無五也。又等流心中許疑俱起故。雖決定後起不妨無勝解也。問。如何無勝解而有決定心。答。如於此境色非色等雖生決定。而於善惡邪正未能審決印持。故決定心與勝解別。 (二十四右)如對法第一末說(文)。對法第一(十八右)雲。散亂者。謂貪瞋癡分心流散為體。此復六種。謂自性散亂。外散亂內散亂相散亂。粗重散亂。作意散亂。自性散亂者。謂五識身由彼自性於內靜定無功能故。 (二十四右)此師以天眼(至)相應惠(文)。演祕雲。疏此師以天眼耳通是意論相應惠等者。准此師意。非但二通。即成事智亦非五識相應之惠。因果五識皆無惠也。或但因無。果位許有。是故後師以佛五識成事智難。後釋理優(文)義蘊雲。疏此師以天眼耳通是意識相應惠者。有雲。此師五識因果俱無惠。有雲。因無果有。准下一師十五界唯有漏。佛無五識即前師為正。若言佛果五有惠者。如何後師難言五識皆有作事智耶。犯相符故(已上)今謂。此與演祕大相乖翻。然邑師所評斷然有理。演祕不當。 (二十四右)瑜伽論(至)為通性也(文)。瑜伽六十九(十一右)雲。雲何天耳。雲何天耳智。雲何天耳智作證。謂若修果耳所攝清淨色。是名天耳。與依耳識相應智名天耳智。此智作證如前應知。 (二十五右)雜集論中(至)等引之定(文)。雜集第七(七左)雲。如經言。雲何為喜。謂已轉依者。依於轉識。心悅心踴心適心調心安適受受所攝。依於轉識者。即依意識。於摩□襤□□設規□埤□ (二十五左)言等引者(文)。義燈五本(三十三紙左)雲。定有七名。一名三摩□襤□□□□餅埤□饉餺□飀□□□□□□□□艦□□|□□□□□艤□艦□□□|□□□糝¥□□汩□□□|□□□宣□□□□□□囹陳tk□|□□楝牷慼慼L□□□間情摹氶漿Ac陳tj□□¥□□□¥孥墦□□|□□□韣□胤□□□膚□§□□□□□閒D□憿熟B§□□□耤□c□漦□笲楝牷慼慼慼慼軼□lB§□擨□譥□□□蔨□麧□□□□艦□□§□糠□□□□耤情潰瞴熟荂慼慰D□□□□擰□□犅□憛慼慼撙Xc□屎□□□□謫簷痋慼h染與不染依色四地。非餘處有。諸處據勝。多說色地有心清淨功德名為靜慮。心一境性即等持也。以心一境性釋等持故。奢摩他者唯有心淨定。不通散位。現法樂住唯在靜慮。根本非餘。淨不通散。然等引寬通攝一切有無心位諸功德。故瑜伽論中偏立地名。等至不爾(文)略纂第五(初右)雲。三摩呬多此雲等引。舊雲三摩提訛略也。此有七名。一雲三摩呬多。釋論解言。謂勝定地。離沈掉等。平等能引。或引平等。或是平等所引發。故名等引地。此卷下言。非於欲界心一境性由此定等無悔歡喜安樂所引故。即以三義解等引。一等能引。二引平等。三平等方便所引發故。能引所引俱平等也。三摩雲等。呬多雲引(文)倫記四之上(初右)雲。初地名三摩呬多。此雲等引。舊雲三摩提訛略也。基師解雲。此有七名。一雲三摩呬多。釋論解雲。謂勝定地。離沈掉等。平等能引。或引平等。或是平等所引發。故名等引地。此卷下雲。非於欲界心一境性。由此定等無悔歡喜安樂所引故。即以三義解等引。一等能引。二引平等。三平等方便所引發故。能引所引俱平等也(文)。義蘊雲。疏一引等故名等引。此意由定心所引起平等故雲引等。問。若定在前。安和在後可名引等。此定心所與時等俱。何名引等。答。雖非前後。平等安和必由定數故名引。又約加行。由前定心引後平等。於理無違。後解至等。准此應知。 (二十五左)言等持者(文)。略纂第五(初左)雲。二雲三摩地。此雲等持。三摩如前。地是持義。舊雲三昧訛也(文)。倫記四之上(初左)雲。二雲三摩地。此雲等持。舊雲三昧訛也。 (二十五左)言等至者(文)。俱捨寶疏第五(七左)雲。問。何故名定。正理論雲。由正成辨或極成辨故名為定。有餘師說。如理等行故名為定。令心大種平等行故。述曰。此中定言應名等至。隨言便故名之為定。言等者有三義。一正義。二極義。三如理平等行義。前釋取前二義。餘師取後義也。即釋等至名也。成辨義是至義也。定三名中。等至唯定非散。通無心。散心無正成辨及極成辨故(文)略纂第五(初左)雲。三雲三摩缽底。此雲等至。三摩如前。缽底雲至。舊雲三摩跋提訛也(文)倫記四之上(初左)雲。三雲三摩缽底。此雲等至。舊雲三摩跋提訛也。 (二十六右)論餘三准此有惠無失(文)。義蘊雲。問。眼耳有通。可許有惠。餘三不爾。何得例同。答。眼耳離取。見聞故且說二通。餘三合境。不可言通。何妨有惠。 (二十六左)聞思修所成即彼類故(文)。義蘊雲。疏聞思修所成即彼類故者。此釋五識有加行慧。由彼聞思之所成故。即是意識聞思之類亦名加行也。 (二十六左)佛地論說(至)妙觀察智者(文)。佛地論第三(二左)之意。演祕雲。疏佛地論說除漏盡通等者。按彼論第三雲。如是其餘靜慮解脫無淨願智通無礙等。多分攝在妙觀察智。神境智通多分攝在成所作智。漏盡智通·漏盡智力。若說漏盡相續中有。四智所攝。若說彼緣漏盡涅槃。多分攝在大圓鏡智平等性智。釋曰。妙觀察智作用強勝。攝多功德。神境智通緣外塵發。有同五識。多在成事。相續者身。在漏盡身名為漏盡。故四智收。若緣漏盡涅槃法故名為漏盡。故平鏡攝。二緣真強。又得二智。具涅槃故。疏所引文檢者誤也。應依今敘(文)義演雲。疏佛地論說至妙觀察智者。此引佛地論之文。雲除漏盡通一箇。餘通並是第六中妙觀察智者。此總引文。以下自會雲以眼耳俱意至觀察智攝者。此正論文也。以眼耳俱時意識多相續故。不間斷故。所以說意識中有天眼耳二通。亦但說意俱時有者。則多是妙觀察智攝。不是眼耳二識而無通也。謂耳識多間斷故。且隱二識不論。但言意識有三通等(文)義蘊雲。今疏會雲。眼耳及意俱有二通。彼據長時故。唯言妙觀察也。 (二十七右)莊嚴論等說故(文)。大乘莊嚴論三(二十左)雲。八·七·六·五識次第轉得故者。轉第八識得鏡智。轉第七識得平等智。轉六識得觀智。轉第五識得作事智。是義應知。 (二十七左)瑜伽五十七對法第十(文)。五十七(十九左)雲。問。幾根得預流果。答。或一或八或二或九得一來果。憂根雖道所依非道攝。故此中不取。喜根非堅住。故此亦不取。若通取者。當增其數。問。幾根得不還果。答。或十一或二。憂根道理如前應知。問。幾根得阿羅漢果。答。或一或十。如經言。於上解脫希求憂慼。雲何希。謂修行者作如是念。是處眾聖能具足住。求雲何。謂修行者作如是念。我於是處當具足住。慼雲何。謂於下劣不生喜足。憂雲何。謂於無上心生思慕。此中預流·一來於一切種皆圓滿。故建立憂根。若不還果雖有初二。餘二無故。不立憂根。唯善法故(文)對法第十(二十一左)雲。憂根者。謂加行道時。順抉擇分後。於上解脫希求欲證愁慼所攝。 (二十八右)對法第七瑜伽五十九(文)。對法第七明瞋與苦憂捨相應。貪與樂喜捨相應。不明貪與苦憂相應。彼第七(七右)雲。又貪於欲界與樂喜捨相應。如於欲界。於初二靜慮亦爾。於第三靜慮與樂捨相應。已上唯與捨相應。貪於欲界與樂相應者。謂在五識身。與喜相應者。在意識身。與捨相應者。在一切處。於相續末位所以不與憂苦相應者。由此欣行轉故。瞋與苦憂捨相應。苦相應者在五識身。憂相應者在第六識。所以不與喜樂相應者。由此慼行轉故。瞋能逼惱自相續故名慼行。與捨相應者於一切處。如前說(文)今謂。雜集據欣慼二行有殊故。貪瞋受俱各別。瑜伽約通相而論。貪瞋各與五受相應。瑜伽五十九(三右)雲。問。是諸煩惱幾與樂根相應。乃至幾與捨根相應。答。若任運生一切煩惱。皆於三受現行可得。是故通一切識身者與一切根相應。不通一切識身者與意地一切根相應。不任運生一切煩惱。隨其所應諸根相應。我今當說。貪於一時樂喜相應。或於一時憂苦相應。或於一時與捨相應。問。如何等。答。如有一。或於樂受起會過愛不乖離愛而現在前。遂於樂受不會過非會過。若乖離非和合。或於苦受起不會愛若乖離愛而現在前。遂於苦受合會不乖離非乖離。由是因緣。貪於一時憂苦相應。與此相違喜樂相應。若於不苦不樂位而生味著。當知此貪捨根相應。 (二十九右)非以煩惱等(至)。不與相應(文)。義演雲。疏非以煩惱等中至與相應者。意雲。不與者煩惱中有欣慼行。有貪欣行。及善中有生得加行善心及緣三世並緣真如等心差別。故即不與欲可相應也。雖有如是差。不妨亦與欲等相應也。讀者當悟意說句。見欲等緣所樂境等。則謂將不慼等行相相應。雖有如此差別。不妨於此境中起希望等。故雲須即相應也(已上)今謂。義演不允。義蘊為正。符順疏文勢故。義蘊雲。疏非以煩惱等中欣慼行別者。或人解雲。煩惱等中。貪欣嗔慼。善十一中加行等別。此別境五無此行相故。此中諸門分別。不說與煩惱善等相應者。此解不然。今此疏意但由下明煩惱善中。自與別境相對分別故此不論。非由欣慼加行等別耳。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二十五終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二十六(六本之二) (初右)論頌曰(至)行捨及不害(文)。演祕雲。論善謂信慚等者。問。此善等法為論自施為論經說。答。本經所明。後論引釋。故顯揚第一引經證雲。如契經說。於如來所起堅固信。慚於所愧。無貪嗔癡三種善根起精進住。有勢動等適悅於意身及心安。所有無量善法生起一切皆依不放逸相。又除貪憂心依止捨由不害故。知彼聽叡。 (初右)此約立依(至)理須相合(文)。演祕雲。疏此約立依至須相合者。三根·精進頌鄰次言。名為合說。四俱為依立捨等故不爾。不悟四皆為依名理須合。 (初左)且薩婆多(至)善有十種(文)。婆沙二十八(十四左)雲。大德說曰。若界趣生及老病死一切盡者。此中說之。學等不爾。是故不說。問。厭以何為自性。為是慧為是無貪耶。設爾何失。若是惠者。次後所說當雲何通。如說雲何依厭離染。答。若厭相應無貪無等貪。無瞋無等瞋。無癡無等癡善根。是謂依厭離染。此中無貪無瞋可爾。無癡雲何無癡即惠。豈惠與慧有相應義。而說厭相應無癡善根耶。乃至有作是說。厭以惠為自性。問。若爾次後所說當雲何通。如說雲何依厭離染。答。若厭相應無貪無等貪。乃至廣說。答。此文但應說無貪無瞋。不應說無癡誦者言便乘作此說(文)俱捨第四(四右)雲。信·及不放逸·輕安·捨·慚·愧·二根·及不害·勤。唯遍善心。長行釋(五右)雲。二根者。謂無貪無瞋。無癡善根惠為性(文)光記四(二十一右)雲。三善根中應說無癡。大地法中慧為性。故善中不說(文)。雜心第二(二右)雲。諸根者。慚·愧·信·猗·不放逸·不害·精進·捨·一切善心俱。長行釋雲。諸根者二善根。不貪不恚(文)演祕雲。疏除無癡者。彼說無癡。以惠為性。非自性善。所以但十。 (初左)正理論師說有十二更加欣厭(文)。正理十一(七右)雲。二及言兼攝欣厭。厭謂善心審觀無量過患法性。此增上力所起順無貪心厭背性。與此相應。名厭作意。欣謂善心希求過患出離對治。此增上力所起順證修心欣尚性。此於離喜未至等地亦有現行故非喜受。與此相應名欣作意。此二行相更互相違故。一心中無容並起。是故此中不正顯說。大善地法性不成故(文)光記四(二十一紙右)雲。入阿毘達磨雲。精進謂於善不善法生滅事中勇悍為性。即是沈溺生死泥者能策勵心令速出義。若依正理。於善法中更說欣厭。彼論意雲。頌說二及言兼攝欣厭。厭謂厭背。如緣苦集。欣謂欣向。如緣滅道。此二互起。必於一心不得並生。雖唯是善。非遍善心。故大善地法中不別標顯。入阿毘達磨論雲。欣謂欣向。於還滅品見功德已。令心欣慕隨順修善。心有此故欣樂涅槃。與此相應名欣作意。厭謂厭患。於流轉品見過失已。令心厭離隨順離染。心有此故厭惡生死。與此相應名厭作意。又婆沙二十八雲。評曰。有別法名厭。非慧非無貪。是心所法與心相應。此說在後。有所餘如是類諸心所法與心相應。然見蘊說苦集忍智名能厭者。由彼忍智與厭相應故名能厭。非厭自性又婆沙一百九十六。評家別說有厭體。與前文同。此厭唯是善。通漏無漏。又婆沙一百四十三。亦別立欣厭。準上諸論。欣厭定有。然此論等別不說者。以非恆起或非並生故。不說為大善地法。 (二右)但言唯善(至)遮彼也(文)。俱捨第四(四右)雲。大善法地法。謂法恆於諸善心有。彼法是何。頌曰。信及不放逸。輕安捨慚愧。二根及不害。勤唯遍善心(文)光記四(十六左)雲。今依此論。一義廢立大善地法十。謂唯遍善心。大地法十雖遍善心。而非唯善心。餘心所法非唯善心。亦非遍善心。故皆不名大善地法。 (二右)今言唯善(文)。演祕雲。論唯善者。亦遮經部信精進二通三性故。故成實論信品中雲。信通三性。精進亦爾。 (二右)顯揚對法五蘊論等(文)。顯揚第一(五右)對法第一(十一右)五蘊論(十九左)義燈五末(初右)雲。雜集論中略標同此。境業少異彼雲。顯揚說境相似。俱雲於有體有德有能。且就有體不說唯言。不爾信緣過未等法。豈有體耶。因果·自性正同此論。彼雲。忍可·清淨·希望為體。顯揚略果。五蘊同此。但因果俱說。彼雲。極正符順心淨為正。符順之言通忍欲二。故此論雲。若印順者即勝解故。若樂順者即是欲故。問。此因果為前後俱。答。或俱時或因前果後。亦無定說。境亦同此。彼雲。謂於業果諸諦寶中。業果即諦。總是此論實事理也。業中雜集但雲樂欲所依為業。不說治業。顯揚五業初一治業。餘四即此樂善為業。廣中五蘊·顯揚並無。雜集廣體。此論具廣。隨作者意皆不相違。 (二左)是境第七(文)。演祕雲。疏是境第七者。問。既為信依。何非依七。答。雖信依起。然信所緣名境第七(文)樞要下本(三十六右)雲。信中忍·樂·欲別。於三境中隨增義說。後二唯善。亦唯樂·欲為名。初通染淨。故標忍號。其實於滅道亦樂欲故。於後二亦忍可故(文)義燈五末(二右)雲。然要集雲。實·德·能三是信別相。或可是境。以決定相是信別相。今謂不爾。實·德·能三定是信境不勞說。或論雲。於實得能心淨為體。若實德能是信別相。豈於別相自生信耶。若以決定為信別相。勝解何殊。若雲此說所取境相非說能取自相者。如何說雲或可。此三是信境體。非信別相。 (二左)顯揚說有五業(至)堅固信也(文)。顯揚第一(五右)雲。斷不信障為業。能得菩提資糧圓滿為業。利益自他為業。能趣善道為業。增長淨信為業。如經說。於如來所起堅固信(文)義燈五末(初左)雲。業中雜集但雲樂欲所依為業不說治業。顯揚五業初一治業。餘四即此樂善為業。 (二左)即是論中堅固信也(文)。演祕雲。疏即是論中堅固信者。即攝大乘第七頌雲。清淨增上力。堅固心勝進。名菩薩初修無數三大劫。又按瑜伽五十七雲。問。世尊依何根處說如是言。於如來所淨信深固根生。建立一切世間。若諸沙門若婆羅門若天魔梵。無有如法能引奪者。答。依信根說。此顯其信於聞思修勝堅固義。 (二左)對法論說(至)為業(文)。對法第一之文。對法抄二本(十七右)雲。此說入法發起所因欲依為業。成唯識說。所除行相言治不信樂善為業。 (二左)彼第九雲信為欲依(文)。考第九論。無有此文。第十(五左)雲。加行者。謂欲·精進·信。欲為精進依信為欲因。所以者何。由欲求故。為得此義。發勤精進。如是欲求不離信受有體等故(文)又顯揚第七(八右)雲。瑜伽分別者。謂依四種瑜伽。正學學處。一信。二欲。三正勤。四方便。信者。謂二行相及二依處。二行相者。一忍可行相。二清淨行相。二依處者。一觀法道理依處。二信解人威德依處。欲者。有四種欲。一為證得欲。二為問論欲。三為證資糧欲。四為方便修欲。又(九右)雲。如是四種瑜伽分為十六行。此中由信故信當得義。由信當得義故。於諸善法起修欲。由修作欲故。盡夜精勤住於策勵堅固勇猛。由正勤故攝修方便。為令得所未得義故。悟所未悟義故。證所未證義故。是故此四種法說名瑜伽。 (三右)若言通論(至)菩提因(文)。言一切信業者。廣通有漏無漏三乘之業。故除菩提因。 (三右)論一信寶有(至)深信忍故(文)。對法抄二本(十六右)雲。或唯識說。信別有三。一信實有。謂於諸法實事理中深信忍故。即此論說有體忍可。若諦非諦諸法之中。皆信忍可名信有體。此言意顯。設信空無亦生信故。非唯緣有始方有信。舉信忍因顯信自體。故名忍可(文)演祕雲。論一信有實等者。具如疏明。有義彈雲。或如古師。言實事者。因果體事。如四諦事。言實理者。四諦真理。即因果理。故五蘊雲。謂於業果諦實極正符順。名信業果。大乘虛空滅諦所收。非如有宗。故無有失。疏說為攝虛空。但總言實。此非大乘。不可依據詳曰。疏說本空空無有故。故非諦攝。不言識變·依如立者諦不攝之故。第二疏言。識變虛空三諦所攝。又依識·如所立虛空。假名虛空。非實空也。設據依如·識變虛空言諦攝者。亦不盡理。隨能變心何不苦集道諦三攝。又七真如許四諦攝。依如立空何滅諦。又本空本無。何得名為因果理耶。若言非是因果理者。如何說雲四諦真理即因果理。由斯從寬不言諦故。於理無妨。此論總談。五蘊別列。亦不相違。問。於所依境。何故次第起忍·樂·希。答。要決方希。又因果爾有斯次第。問。於實等三信有起·不。可如所說。既信皆起。但舉因果而以明之。如何忍·欲而有·不有。答。初約總知法體理事。故但信忍。後別觀德·自他有能。故信樂欲。又初實中亦包四諦。苦集不樂故總言忍。 (三右)對法雲於實有體起忍可信(文)。對法第一。 (十一紙左)之全文。或雲五蘊俱捨等者非也。(三右)古師依此(至)體實有也(文)。俱捨第四(四右)雲。此中信者。令心澄淨。有說。於諦實業果中現前忍許。故名為信(文)今謂。鮮本寶作實字。然准光記。以寶為正。光記四(十七右)雲。有說。此信於四諦三寶善惡業異熟果中現前忍許。故名為信(文)又雜心論第二(三右)雲。於三寶四諦淨心名為信。 (三左)論二信有德至深信樂故(文)。對法抄二本(十六左)雲。二信有德。謂於三寶真淨德中深信樂故。即此論說有德清淨。若德若非德令心清淨皆有信生。不唯有德始方有信。不爾若信外道無德。信應不起。唯識說此信信樂故。亦舉欲果顯信自性。今以信體於德境生故言清淨。亦不相違(文)義蘊雲。有漏者則住持。無漏者則真行等。真行三寶者。則同體別體三寶也。 (三左)論三信有能至起希望故(文)。對法抄二本(十六左)雲。三信有能。謂於諸善深信有力。能得能成起希望故。即此論說有能希望。有能無能希望修斷皆有信生。非要有能方有信起。不爾信諸惡是可斷法。應信不生。舉信欲果顯信自性。故言希望(文)樞要下本(二十六右)雲。有能中謂於一切世出世善深信有力能得能成。對法但雲謂我有力能得能成。若准此解。其信二善能得無為能成覺者。即信實有信有用故。或信德攝。法中攝故。今又解雲。信此二善能得涅槃能成大覺等。是信有能有功能故(文)演祕雲。論三信有能等者。信有力言總有二釋。一依人辨。如疏所明。二約法說。故有義雲。或有力言即所信善。謂信善法能得能成有為無為世出世果起希望故。而修習之。雖非論文。亦不違理(文)今謂。准對法論。約人為正。以言我有力等故。此論唯雲有力。有義約法於文為親。 (三左)忍樂欲三如次配上(文)。對法論第一(十一左)雲。謂於實有體起忍可行信。於實有德起清淨行信。於實有能起希望行信(文)抄二本(十七右)雲。述曰。此別屬前三境三相。有體寬遍。說生忍可。有德可尊。但言清淨。有能可獲。故說希望。理實三境可更相生。行微劣故從勝用說。不爾境同行應不遍。然此清淨即是信體。偏言於德起。據實通三境。唯我有德起信樂故。 (五右)但相應善(至)是自性善(文)。瑜伽五十五(四右)雲。問。何等為自性。答。謂信·慚·愧·無貪·無瞋·無癡·精進·輕安·不放逸·捨·不害。如是諸法名自性善。問。如是諸法互相應義雲何應知。答。於決定時。有信相應。止雜染時。有慚與愧顧自他故。善品業轉時。有無貪·無瞋·無癡·精進。世間道離欲時。有輕安。出世道離欲時。有不放逸及捨。攝受眾生時。有不害。此是悲所攝故。 (五左)喻如水精珠(至)其心遂淨(文)。俱捨光記四(十六左)雲。入阿毘達磨解信雲。是能除遣心濁穢法。如謂水清珠置於池內。令濁穢水皆澄淨。如是信珠在心池內。心諸濁穢皆即除遣。 (五左)論慚等雖善至無濫彼失(文)。演祕雲。論慚等雖善非淨為相者。問。若慚非淨。如何前難雲。若令心淨。慚等何別。答。慚既稱善。何得非淨。然不似彼淨為其相。與信不同。由斯難答望義不同。故無有失。 (六右)非慚慚故(至)慚是不信(文)。義燈五末(初左)雲。疏言非慚慚故信是無慚非信信故慚是不信者。顯體各異。非以信令心淨。慚是不信。非以慚令心善。信是無慚。諸餘廣略性業同別准此釋知。 (六右)此第二義(文)。義燈五末(三左)雲。問。信雲令他淨。捨亦令他靜。此慚等能令他崇令他拒等不。答。論既無文。設復不能亦有何過。以諸心所功用別故。且如非意。能警於他。非令所警亦能警故。設復令他亦崇拒等亦有何過。以心心所有通局。法性爾故。然非必皆例。 (七左)正理論師(至)當此勝解也(文)。正理論十一(六右)雲。心濁相違現前。忍許無倒因果各別相屬。為欲所依能資勝解。說名為信。 (八右)論雲何為慚(文)。對法第一(十一左)雲。慚者於諸過惡自羞為體。惡行止息所依為業(文)對法抄二本(十七左)雲。諸過者境。自羞者緣。羞者又體。慚共相故。成唯識說。崇重賢善是慚自相。於過惡境自羞為緣起崇重者。是慚體故。止息惡所慚之通業。別對治者正違無慚。 (八右)論止息惡行為業(文)。演祕雲。論止惡行為業者。准顯揚論第一。業有五種。一斷無慚障為業。第五增長慚為其業。中間三種同信中三。故彼論中同前信。 (八右)即是二緣(文)演祕雲。疏即是二緣者。顯揚自·法等二是慚緣也。   (八左)論止息惡行為業(文)演祕雲。論止息惡行為業者。顯揚業五。初斷無愧。後增長愧。中三同前。餘善之業皆有五種。但初後業望除自障能自增長。中三皆同。復不錄之。准前可解。 (九右)論謂依世間至息諸惡業(文)。演祕雲。論謂依世間訶厭增上者。有義。訶謂訶責。厭謂厭離。見世間人及世間法。訶責暴人壓離惡法故。於暴惡而生輕拒。而彈疏雲。謂自厭惡此定不然。自厭惡者即是輕拒。愧之自性。非世間故。今者既顯世間訶厭。故前為正。詳曰。惡法違已得世間名。為先厭之後方輕拒。何理不得。故下文雲。於已益損名自他故。故惡名他名世間者。而無有失。又厭·輕拒二義不同。若不先厭。何乃拒之(已上)今謂。疏主雲自厭等。疏於世間。撲揚雖為救釋。他難何融。 (九左)羞恥等(至)為二別體(文)。對法抄二本(十七左)雲。應知此慚愧體俱說差者。舉二通相假說別體。由二種羞不俱生故。 (十右)五十五等(至)八是實有(文)。五十五(五右)雲。問。是諸善法。幾世俗有。幾實物有。答。三世俗有。謂不放逸·捨·及不害。所以者何。不放逸·捨是無貪無瞋無癡精進分故。即如是法。離雜染義建立為捨。治雜染義立不放逸。不害即是無瞋分故。無別實物。 (十左)此大論中六十九說(文)。六十九(十九右)雲。復有心所遍善心起。所餘心所應知如前有漏法中已說其相。遍諸心起復有五種。謂作意·觸·受·想·思。如前意地已說其相。遍善心。起復有十種。謂慚·愧·無貪·無瞋·無癡·信·精進·不放逸·不害·捨。如是十法若定地若不定地善心皆有。定地心中更增輕安。 (十左)此二所緣(至)應不俱生(文)。俱捨四(十左)雲。若爾此二所觀不同。雲何俱起。不說此二一時俱起。別觀自他。然有無恥觀自時勝。說名無慚。復有無恥觀他時增說為無愧。慚愧差別翻此應知(文)今謂。俱捨問答約自他別。與今不同。今約善惡二境而論故。 (十一左)善心起時(至)故得俱起(文)。義燈五末(三右)雲。問。若許慚愧定俱起者。何故五十三雲。若有慚正現前必亦有愧。非有愧者必定有慚。是故慚法最為強勝耶。答。彼據別義。受戒者隨護他心。望他起愧。望自起慚。以於自處羞慚之時。必亦顧他而生於愧。以顧自增必羞他故。若於他處羞愧之時。未必生慚。以顧自劣故。或隨增說。諸違准此。 (十二右)下解自他其中二釋(文)。對法抄二本(十八右)雲。慚自羞者。自身及法內故名自。王法俗論世間名他。或崇善名自。饒益已故。拒惡名他。損害已故。因前所緣顯自共相。皆如唯識第六卷說。 (十二右)又涅槃經對法等(文)涅槃經十九(十一左)梵行品雲。諸佛世尊常說是言。有二白法能救眾生。一慚二愧。慚者自不作罪。愧者不教他作。慚者內自羞恥。愧者發露向人。慚者羞人。愧者羞天。是名慚愧。無慚愧者不名為人。名為畜生。有慚愧故則能恭敬父母師長。有慚愧故說有父母兄弟姊妹。善哉大王具有慚愧(文)六十二(初左)觀待自他立無慚無愧。對法第一(十二右)瑜伽五十五(五右)俱捨第四(十紙)雲。於所造罪。自觀無恥名曰無慚。觀他無恥說名無愧。若爾此二所觀不同。雲何俱起。不說此二一時俱起。別觀自他。然有無恥觀自時勝說名無慚。復有無恥觀他時增說為無愧。慚愧差別翻此應知。謂翻初釋。有敬有崇。有所忌難。有所隨屬。說名為慚。於罪見怖說名為愧。 (十二左)正理論師(至)現屬已故(文)。正理十一(十四左)雲。故有餘師以如是義標於心首說如是言。於所造罪。自觀無恥名曰無慚。觀他無恥說為無愧。謂異熟因當時現現故名為自。其異熟果後時方有故說為他。彼義意言。諸造罪者意樂不淨。於現罪業及苦果皆無顧眄。由此已釋。 (十四右)然對法與此同(至)重處為論(文)。義演雲。唯言有情上瞋。不言於苦苦具而有瞋也。今此論依情非情總起瞋也。今謂。於苦苦具一句。此論·對法全同。顯揚中無。但舉有情。對法·顯揚並同。此論中無。對法論第一(十二右)雲。無瞋者。於諸有情苦及苦具無恚為體。惡行不轉所依為業(文)對法抄二本(十八右)雲。有情苦者。三界行苦。或苦壞苦。唯舉有情顯勝嗔境。(文)顯揚第一(五右)雲。無瞋者。謂於諸有情心無損害慈愍為體。能斷瞋障為業。 (十四左)體即別境惠(文)。薩婆多立無癡是惠。如上已引婆沙·雜心·俱捨等論。 (十四左)對法第一(至)抉擇為體(文)。對法第一(十二右)雲。無癡者。由報教證智抉擇為體。惡行不轉所依為業(文)。對法抄二本(十八左)雲。成唯識說。於說理事明解為性。有義。報等性即無癡。無癡體即抉擇性故。論言由者。顯因四位所有抉擇是此體故。四位非唯有惠故言由也。有義。無癡別有自體。舉報等因果顯無癡性故論言由。無癡若起。必四惠俱。勝品從劣生。劣復生勝惠。故舉因果顯無癡性。通別對除亦准前說。前三舉通對除故。 (十四左)彼釋雲(至)如次配之(文)。對法抄二本(十八左)雲。以四種惠配前報等。生得善法宿習為因。纔生即得自體名報。或與報俱。從依名報。聞所成惠唯緣教生。從境名教。思所成惠能生於修。從果名證。修惠現量證解法。故修所生惠說名為智。自體為名。故言如次。七十七說。聞所成惠。依止於文。未善意趣。未能領受成解脫義。思所成惠。且依於文。且善意趣。亦未能領受成解脫義。修所成惠。今依於文。亦不依文。能善意趣已能領受成解脫義。此顯聞惠多緣教生。少緣於義。思所生惠通緣教理。修所生惠多緣於義。少緣於文。誦習經典不善意趣。生得善與聞惠何別。明暗既異。緣義亦殊。聞惠緣文或少緣義。生得誦文全不解脫義。辨中邊說。謂書寫供養施他聽被讀受持。正開演諷誦及思修。行十法行者獲福聚無量。勝故無盡故。由攝他不息。天親解言。前八聞惠。第九思。第十修惠。若誦經等唯生得善。應此不能獲福無量故。非八法生。唯生得善攝。聞思修體皆性非惠。因三所生智體名惠故。今論說聞所成等。此依主或鄰近釋。不可但言聞思修惠。此中聞思唯散有漏。修在定亦通無漏。十地經說。八地菩薩能堪能思。天親釋言。聞思惠者。即一修惠義別說之。非聞思攝。論說。欲界唯有聞思。色界無思。上唯修惠。思現觀等皆唯有漏。若許聞思通無漏者。上地應有。亦非唯教散。便違論說。有義。聞思實通無漏。然一依有漏說上地無。有漏者粗。上地非有。無漏者細。何非上有。如無漏鼻舌識。有漏上無。無漏有故。生得善法生身同地方起現前。聞修不定。如後當說。(文)又論雲。抉擇者。謂惠勇勤俱(文)對法抄二本(二十右)雲。釋惠總名。勇勤者即精進。惠與彼俱故名抉擇。懈怠猶預品非勝抉擇故。此釋善惠無癡俱者不爾染心應無惠轉。 (十五左)瑜伽五十七(至)二十二根攝(文)。五十七(二十二左)雲。問。諸相隨好·力無畏等不共佛法。幾根攝耶。答。諸相隨好舌根及四根依處所攝。何等為四。謂身根·男根·眼根·舌根。諸佛十力如來身中慧根所根。及具知根四無所畏五根所攝。及即此一如無所畏。不護亦爾。三種念住非根所攝。然六根所引無貪無瞋所攝。大悲亦彼所引無瞋無癡所攝。非根所攝。 (十六左)由前一理二教(文)。演祕雲。疏由前一理二教者。即前標宗而是理也。二教可知。 (十六左)論然集論說(至)理必應爾(文)。演祕雲。論然集論說至理必應爾者。此說彼論據因果言。非彼論自約因果辨。彼論所明如前疏引。 (十七右)小乘三義簡(文)。俱捨四(四右)雲。論雲。如是諸法唯遍善心(文)善心二字通唯與遍。此光師意。唯善亦遍善心。此寶師意為優。 (十七左)前師解大悲非根攝雲(文)。瑜伽五十七(二十三右)雲。三種念住非根所攝。然六根所引無貪無瞋所攝大悲。亦彼所引無瞋無癡所攝。非根所攝(文)略纂第十五(三十一左)雲。三種念住。謂以三善根。謂無貪於欽仰者生故。無嗔於諦者生故。無癡或通或局。唯於處中者生故。論雲。大悲非根所攝。是無瞋無癡所攝者。故知無癡別有體性(文)倫記十六雲。三種念住等者。如來畏中有聞佛說心生歡喜。佛心無貪。聞說生謗。佛心無嗔。或亦信謗佛心二等俱無貪瞋故。以信等五根及具知根所引無貪無瞋二善為性。無癡或通或局。唯於處中者生故。大悲乃至非根所攝者。此文即證別境五中惠數之外別有無癡。 (十七左)若爾即三念住等亦爾(文)。演祕雲。疏若爾即三念住等亦爾者。此質意雲。念住亦用無嗔為體。應同大悲非根所攝。 (十七左)念住依惠故根所攝(文)。演祕雲。疏念住依惠故根所攝者。此師以彼對法為正。按彼第十四。出念住體雲。於一切種。愛恚俱煩惱並習氣不現行具足中所有定惠等為體。釋曰。總以五法無貪·無嗔·大捨·定·惠而為體也(文)今謂。三念住體。對法論說。如演祕引。若瑜伽意。無貪無瞋為體。如上所引五十七說。疏主略纂以三善根為體。餘處於果德福智中。以三念住為福分德。小乘俱捨二十七(四右)雲。此三念住皆用念惠為體。 (十七左)且約影顯非實理(文)。演祕雲。疏且依約影顯非真理文者。會瑜伽也。按五十七雲。念住非根攝。無貪嗔所攝故。會之雲影顯非實。舉佛餘德依惠根收。顯此念住理亦爾也(文)。若義蘊意與演祕不同。演祕唯就瑜伽釋影略意。義蘊瑜伽說念住非根。對法說惠根所攝。此是二論影略互顯也。然二論既殊。何有互顯。演祕唯約一論為正。此古鈔意。 (十八右)若爾即三世欲有文如何通(文)。五十五之文。十一善中。不放逸·捨·及不害三是世俗有。餘皆實有。如上已引。 (十八左)此亦不然(文)。演祕雲。疏此亦不然者。後師非前。未出所以。 (十八左)如五見惠分(至)無癡亦爾(文)。演祕雲。疏如五見至此無癡亦爾者。前師舉見證無癡實。 (十八左)且勇而無情(文)。顯揚第一(五左)雲。精進者。謂心勇無墮不自輕賤為體。斷懈怠障為業。 (十八左)對法雲(至)極善修治(文)。雜集第一(十二右)之文。鈔二本(二十一左)雲。滿善品者至極善修治。述曰。實散心等亦有勤業。滿善二種說進修位言入靜慮。略不說餘。世間離欲得根本定斷道方圓名滿善品。復斷通擁等能獲神通等更修治名成善品。出世離欲准此等亦然。 (十八左)或作善事(至)非要聖果(文)。演祕雲。疏或作善事至非要聖果者。隨因果位所修事畢即名為滿。非唯聖極方得滿名。 (十九右)若唯言勤(至)然此中言(文)演祕雲。疏若言勤至然此中者。問起生下。言然此中者。意雲。此中勤者是何勤耶。文省略也。 (十九左)乍可名純(文)。演祕雲。疏乍名純者。雖非是精。猶勝染法。名乍可純。 (十九左)顯揚但有(至)皆悉具有(文)。顯揚第一(五左)雲。如經說。無癡善根精進者。謂心勇無情不自輕賤為體。斷懈怠障為業。如前乃至增長精進為業。如經說。起精進住有勢有勤有勇堅猛不捨善軛(文)對法第一(十二右)雲。勤者。被甲方便無下無退無足心勇為體。成滿善品為業。謂如經說。有勢有勤有勇堅猛不捨善軛。如其次第應配釋被甲心勇等諸句(文)鈔第二(二十右)雲。論勤者至為業。述曰。心勇者體。此能令心生勇悍故。被甲等五勤之差別。集論本言。心勇悍為性。或被甲等五差別故。成唯識說。於善惡品修斷事中。勇悍為性。彼善惡品勤所對境。此言心勇即勤之果。名據一義。理不相違。勇表勝進。簡諸染法。染法退善不可名勇。悍表精純簡淨無記。不能悍且耐勞倦故。即顯精進唯善性攝。事分中八十九說。最初發起猛利樂欲名被甲。先如著甲方見賊故。次起堅固勇悍方便名加行。策勵其心決定勇行故。次為證得不自輕蔑亦無怯懼名無下。更生勇勵無怯下故。次能忍受寒熱等苦。於劣等善不生厭足。欣求後後勝功德等名無退。被損不敗少獲不足故。次復乃至漸入諦觀進後勝道名無足。雖功已成更祈大果。非為少得即滿心故。此依因釋。若依佛果樂利他故。二乘果位希大果故。通業滿善別除懈怠。論謂如經說至不捨善軛。述曰。前勤差別論師立名。恐義無因故引經證。由先因故。甲有勢避怨。如功勵行。有勤能入。心無怯下。有勇先鉾。被傷無退。堅猛更進。散果無足。復求勝道。軍軍增修不捨善軛。軛以軛午。故前行而不止。無足勤勇亦不捨於善軛。成唯識言。此五別者。謂初發心自分三品。勝進別故。或初發心四修別故。或資糧等五道別故。二乘滿位欣大菩提諸佛果圓常樂利樂。或二加行四道別故。無性攝五合以為三。攝此後三合為一故。論如其次第至諸句。述曰。以經五句配論五名。被甲心勇者。被甲等五即心勇故。一心勇言貫通前五。為被甲心勇乃至無足心勇。 (十九左)八十九雲等(文)。八十九(四左)雲。又勤精進應知五種。一被甲精進。二加行精進。三不下精進。四無動精進。五無喜足精進。此中最初當知發起猛利樂欲。次隨所欲發起堅。固勇悍方便。次為證得所受諸法不自輕蔑亦無怯懼。次能堪忍寒熱等苦。後於下劣不生喜足。欣求後後轉勝轉妙諸功德住。彼由如是勤精進位。入諦現觀證得諸聖出世間慧。 (十九左)經名有勢(文)。樞要下本(三十六左)雲。被甲加行等論既自釋。有勢等句無文解釋。勢謂威勢。勤謂策勵。勇謂勇銳。堅猛謂固進。不捨善軛謂永不屈及不止。善法立少染法立多者。染法曾熏時長法廣故多說之。善法起少時促法略故少說之。若在佛位。由因廣故果善無邊。欲令聞者歡喜希求。所以多說善法。 (二十左)自分勝進(文)。十地論第三(二十四左)。 (二十一右)謂長時(至)無餘修(文)。四修者。梁攝論九(十三左)略明四修。俱捨二十七(五紙左)雲。初因圓德復有四種。一無餘修。福德智惠二種資糧修無遺故。二長時修。經三大劫阿僧企耶修無倦故。三無間修。精勤勇猛剎那剎那修無廢故。四尊重修。恭敬所學無所顧惜。修無慢故。 (二十一右)如對法第十一抄及攝論第七(文)。無性第七(十一右)雲。論曰。精進三品者。一被甲精進。二加行精進。三無怯弱無退轉無喜足精進。無性釋(十二右)曰。被甲精進。謂最初時自勵。我當作如是事。即是解釋契經所說初有勢句。加行精進。謂加行時如所喜樂勤修加行。即是解釋契經所說次有勤句。無怯弱無退轉無喜足精進。謂隨意樂所作善事乃至安坐妙菩提座終不放捨。於自疲苦心不退屈。名無怯弱。於他逼惱心不移動。名無退轉。乃至菩提於其中間進修善品嚐無懈廢。名無喜足。如是三句如數解釋契經所說有勇堅猛於諸善法不捨軛句。 (二十一右)下第十卷說(至)亦如彼抄(文)。雜集十二(四左)雲。謂由十八種任持以顯六波羅蜜多差別。何等十八。謂身任持。心住持。善法任持。善任持。菩提任持。悲任持。不捨有情任持。舍下劣心任持。無生法忍任持。善根方便任持。善根圓證任持。善根無盡任持。無厭倦任持。諸所思事成滿任持。御眾業任持。證入大地任持。引發佛性任持。建立佛事任持。施等六種各三差別。如其次第三三所攝(文)又(五右)雲。精進三種者。謂被甲精進。加行精進。饒益有情精進(文)今謂。十八任持中。第十善根方便任持·第十一善根圓證任持·第十二善根無盡任持。如其次第屬於被甲精進·加行精進·饒益有情精進。論曰。善根無盡者。謂窮生死際作一切有情利益安樂事。乃至於無餘涅槃界亦不棄捨。由饒益有情精進所任持故(文)瑜伽七十八(八左)雲。世尊。如是六種波羅蜜多各有幾種品類差別。善男子。各有三種。乃至精進三種者。一者被甲精進。二者轉生善法加行精進。三者饒益有情加行精進。又七十八(十一左)雲。若諸菩薩通達精進平等之性。不由勇猛勤精進故自舉□□檢□祤祋□□祤蒔牷慼慼慼慼慼慼慼憔謘慼撳矷樁r□□註□□□縷□□□b牷憤錯J□諑視兜□襛□□□雜□□毼餺□□□□牷慼潯恣j□□夾□襮楓□牷慼慼憫芋慼撥活牷慼撢b夾□□□□牷慼摯e□j□□□□牷慼慼慼慼樁m牷慼數k□□粿姲牷撐灠簞e□□□□雜□□□餺□□□槭□褓□□□□□牷慼慼慼慼慼慼熬X□埤□□奪□□□首餾碌□□□□□□□□□槭餺□□□□□牷慼慼慼慼慼慼熬X□埤□□奪□□□饜□糕□□□□□□□□駔稜□奊□□牷慼慼滕^□□□□□□□□槭餺□□□良□□□馱□□□□□□□饋祠姌□□襖□□埤□樦□□榬□□□□□□□□奪□□□□粿姲牷慼慼慼撕丑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憤窗慼摯鞢樑縑憤窗慼毅篧隉潔蛂慼慼慼潰羉]饈駔魯□□□□姬□□牷慼慼慼慼慼慼慼慼牷慼慼樁o□□□□□埤□稜□饜□糕□□埤□妖餾廓□□□榭□□埤□□□□□飀□□椽椻嬌□駂□牷撩_埤□□牷慼潸妎滿慼慼慼慼摯鞢慼慼慼熱u□璉□饋□埤□□□牷慼慼慼摯鞢慼慼慼戮V□□□□□□駕□□□□餿□飀□□□欖縷□餿□□埤□馨□粿姲牷慼歐捸憤楚慼撩k□饋□祛□□□□□□□楈□□□□□牷慼滕^□□□襐□□埤□樂□□□□□f□□□□祤□□□□□餾□□□□饋□檇D□□□□□□□ (二十一右)如對法第八末第九等解(文)。第八(十八右)至第九。 (二十一左)論二乘究竟道(至)樂利樂他故(文)。演祕雲。論二乘究竟道欣大菩提者。有義。欣大菩提名無足者。且依勝說。理實數數入無漏觀令觀增明。亦名無足。不爾定姓無無足故。 (二十一左)即此並前合有五解(文)。演祕雲。疏並前合為五解者。前者論經所列五名。問。後之四義解前五位。何得所釋為能解耶。答。即所列五即是解彼精進之義故合為五。 (二十二右)有漏粗重(文)。粗重之言廣通多類。雜集第十(十二左)說二十四粗重。義燈五本(十四左)雲。粗重縛者。總攝論文。粗重有四。一觀行有漏諸心心所。即雜集說二十四粗重。二現行二障。三二障種子。四二障習氣。或可。現行通說有漏三性心法。種子應然。以善無記種子粗重義稍隱故。諸略不說。 (二十二右)然對法說(至)除粗重(文)。對法第一(十二右)雲。安者止息身心粗重。身心調暢為體。除遣一切障礙為業。除遣一切障礙者。謂由此勢力依止轉故(文)抄二本(二十一左)雲。論安者至為業。述曰。粗重者。所除深剛強不安染定之法。調暢者。安之果。安令身心調和適暢。此說通業。隨其所應除諸障礙。別作用者。對治惛沈。論除遣一切至依止轉故。述曰。由輕安力除障定法。調暢身心勝依止起(文)顯揚第一(五左)雲。輕安者。謂遠離粗重身心調暢為體。斷粗重障為業。 (二十二右)然對法第十說亦同之(文)。對法十(三左)明四念住中雲。由身念住趣入苦諦。所有色身皆行苦相粗重所顯故。是故修觀行時能治此。輕安於身差別生故(文)又(七左)明七覺支中雲。由安故不染污。由此能除粗重過故。 (二十二左)體是四法(至)說不放逸(文)。對法抄二本(二十二右)雲。由正勤等四法為先故。能修善防諸有漏。別有總能故假立此。 (二十二左)所防中通一切有漏法(文)。義演雲。論雖言一切。意取染障者是所治(已上)今謂。此釋不可也。疏雲通一切有漏。豈唯染障所治者耶。對法論及彼鈔亦同此疏。對法雲。有漏法者。謂諸漏·及漏處所·境界(文)抄二本(二十二右)雲。諸有漏法。說無漏用極勝處故。唯識說通。但是防惡。諸漏者諸煩惱。漏處所者。漏所依根。漏境界者。漏所緣法。若根若境若諸煩惱。皆名有漏。互增長故。如成唯識第五卷說有漏因義。 (二十三右)此四法中(至)能修善心(文)。義演雲。一切能斷者善根也。能修善心者勤也。又解。一切能斷能修善心者。通是精進三根也。 (二十三左)順正理等(至)不逸相用(文)。正理第十一(六右)雲。專於己利防身語意。放逸相違名不放逸(文)俱捨第四(四右)雲。不放逸者。修諸善法離不善法。復何名修。謂此於善專註為性。餘部經中有如是釋。能守護心名不放逸。 (二十五右)問何故此中以無貪為首(文)。演祕雲。疏問何故此中以無貪為首者。其難意雲。前標不放以勤為初。何故後結無貪為首。 (二十五右)次前別簡(至)從近而結也(文)。演祕雲。疏答以前至從近而結者。此答意雲。依次前雲若普依持之上結故。無貪為首。 (二十五右)靜住為業(文)。演祕雲。論靜住為業者。有義。問。寂靜住者但可名性。如何名業。以性顯業。前後無故。集論中但雲。不容雜染。所依為業故。此論主應是錯也。詳曰。若以令心平等三種而為其業。可如所責。住既非平等等三。如何難雲以性為業。又靜住即是不容染義。對法何殊獨責此論。由斯諸論文雖少異。義理大同。幸不致惑。又性顯業。亦復何違。如第七·八識。思量·了別為性相故。若雲心所無如是者。理亦不然。如此論中。忿以憤發而為其性。對法即以憤發為業。豈不性業同憤發故二論互舉。又此明惱。暴等為性。蛆□□□□□□□褓□□□粿□□□□槂□逆□矩呂祺□□褓□j□□誇□□□□□□□□楯橝煄慼 (二十五左)非謂行也(文)。演祕雲。疏非謂行也者。行非平聲。應從去聲讀。 (二十五左)對法雲(至)廣如彼說(文)。雜集第一(十二左)雲。心平等性等者。謂以初中後位辨捨差別。所以者何。由捨與心相應。離沈沒等不平等性故。最初證得心平等性。由心平等遠離加行自然相續故。次復證得心正直性。由心正直於諸雜染無怯慮故。最後證得心無功用住性(文)抄二本(二十二左)雲。論心平等性至辨捨差別。述曰。下釋有三。初總釋前捨三位別。次徵所以。後別釋之。此即初也。依相續心顯捨行相。非於一念善捨不生。論所以者何。述曰。此即徵前三位辨捨之所以者何也。論曰。捨與心至心平等性。述曰。此即別釋。離沈沒等者。釋前所治雜染相違。由捨平等離沈掉故。最初證得心平等性。唯識說業對除掉舉。由捨寂靜行正別治。此說通障故言離沈。然所等中亦兼掉舉。惛沈·掉舉通障捨故。論由心平等至心正直性。述曰。其障已除。不由勉勵。但順前轉無高無下。故心正直。論由心正直至無功用住性。述曰。善心相續不虛染生。任運恆時住無功用。 (二十六右)然諸論皆(至)說其相也(文)。疏會相違有二釋別。初釋前後異時起二勝用。後釋同時勝用義說前後。對法抄中三釋不同。初二與此疏同。前後而說。彼二本(二十二左)雲。由不放逸。同剎那中先除雜染。捨復令心寂靜而住。或前後念行相各增。由是雜染捨不容生。或復此說捨除雜染。各有能故(文)今謂。對法抄三義總釋不逸行捨前後同異。此疏分別諸論。今說諸論明前後別起。今所說義分前後。然忠安·太賢不用初解。以違十遍善義故。今謂。唯依此疏。雖似違邊善義。然對法抄雲或前後念行相各增。不雲全無。何違遍善之義。太鈔並用兩釋。蓋為此也。 (二十六左)不同對法(至)除貪憂者(文)。按彼論。解七覺支中捨覺支雲。捨是不染污。體永除貪憂。不染污位為自性故。有疏本雲。對法第十八道支中說者誤也。 (二十七右)對法第十及顯揚(至)心依止捨(文)。顯揚第一(六右)之全文。 (二十七右)憂根俱亦有捨也(文)。演祕雲。疏以憂根亦有捨者。憂通善故。 (二十七右)唯約無漏(文)。雜集第十(八左)雲。覺支修果者。謂見道所斷煩惱永斷。由七覺支是見道自體故。 (二十八右)顯揚第四(至)不害為性(文)。第四(二右)雲。此四無量體性雲何。謂慈以無瞋善根為體。悲以不害善根為體喜以不嫉善根為體。捨以無貪無瞋善根為體。皆是憐愍眾生法故。 (二十八左)顯揚第二雲喜是不嫉(文)。考第二論。無有此文。如上已引。第四四無量中之文是也。 (二十九右)薩婆多師(至)謂賢善性(文)。正理論十一(六左)雲。與樂損惱有情相違心賢善性。說名不害。 (二十九右)論謂不損惱(文)。俱捨四(五右)曰。言不害者。謂無損惱(文)光記四(二十一左)雲。言不害者謂無損惱者。心賢善性無損惱他名為不害。能違害也。 (二十九左)梵雲遮有二義(文)。五本(四十右)二十唯識述記下(十九右)雜心論·子註皆同。 (二十九左)今論但約等取餘法一義解也(文)。義演雲。疏今論但約等取餘法一義解者。及雖有二義。但取顯十一外心所一義解也。及既顯善十一外更有義別心所。明知義同於等也。 (二十九左)雜事經者(文)。阿含雜事品法蘊第八(二左)大論五十六(四左)演祕雲。准瑜伽論五十六中。依嗔貪等立餘染法。應翻為淨。為無異故。故此不言。即彼論雲。多隨嗔恚自在轉義一切一分是有諍。多隨愛見自在轉義一切一分是有愛味。多隨貪自在轉義一切一分是依耽嗜。餘處有文。類知不錄(文)六十九(二右)明五障中。第二有罪障者。如有一或由貪纏。或由瞋纏。或由癡纏。或由所餘隨一心法諸隨煩惱之所染污。彼既生起如是煩惱隨煩惱纏。堅著不捨。 (三十右)論欣謂欲俱(文)。演祕雲。論欣謂欲俱等者。問。何故根本隨惑不次而翻之耶。答。同類鄰明。欣·不忿等無嗔分故。故次欣後明不忿等。厭·不慳等俱無貪分故。次厭後明不慳等。餘準可悟。 (三十右)然八十六(至)貪亦名欣(文)。八十六(三左)雲。復有三種煩惱異名。多分說在煩惱品中。一貪異名。二瞋異名。三癡異名。貪異名者。亦名為喜。亦名為貪。亦名為顧。亦名為欣。亦名為欲等(文)義演雲。意雲。如瑜伽。 (三十左)依瑜伽八十九(至)七法(文)。八十九(八右)論文甚長。演祕撮要而引。彼雲。准瑜伽論八十九。依嗔而立七差別法。亦合翻之。依於無嗔立於善法。故言等也。即彼論雲。若煩惱纏能令發起執持刀杖鬥訟違諍故名憤發。於不順言性不堪忍故名惡說。於罵反罵。於嗔反嗔等。名為不忍。為性惱他故名抵突。性好譏嫌故名諀訿。心懷憎惡。於他攀緣不饒益相起發意言隨順隨轉名恚尋思。懷損惱於他攀緣惱亂之相起發意言。餘如前說名害尋思。 (三十一右)論不慳憍等(文)。演祕雲。論不慳憍等者。亦等瑜伽八十九(八右)說依貪所立諸煩惱法翻立善中。即彼論雲。現行遮逼有所乞匈故名研未。於所得利不生喜足。設獲他利更求勝利名以利求利。耽著財利顯不實德。欲令他知故名惡欲。於大人所欲求廣大利養恭敬故名大欲。懷染污心顯不實德。欲令他知名自希欲。於自諸欲深生貪愛名為耽嗜。於他諸欲深生貪著名遍耽嗜。於諸境界深生耽著說名為貪。於諸惡行深生耽著名非法貪。於自父母等諸財寶不正受用名為執著。於他委寄所有財物規欲抵拒故名惡貪。於所緣境深生繫縛。猶如美睡隱翳其心名不應理轉。心懷愛染攀緣諸欲。起發意言隨順隨轉名欲尋思。心懷染污攀緣親戚起發意言。餘如前說名親裡尋思。心懷染污攀緣國土起發意言。餘如前說名國土尋思。心懷染污攀緣自義推託遷近後時望得發起意言。餘如前說名不死尋思。心懷染污攀緣自他。若劣若勝起發意言。餘如前說是名輕蔑相應尋思。心懷染污攀緣施主。往還家勢起發意言隨順隨轉。是名家勢相應尋思。問。此中言貪與根本貪而何別耶。答。彼根本貪名不善根。此即不爾。故有別也。 (三十一右)論不覆誑諂等(文)。演祕雲。論不覆誑諂等者。即瑜伽論六十二及八十九憍詐亦是入所翻中。六十二雲。雲何為憍。謂於增上戒毀犯屍羅。由見聞疑他所舉時。遂託餘事假他餘事。或設外言而相誘引。雲何為詐。謂怖他故。或復於彼有所希故。雖有犯重。而不發露亦不現行。非實意樂詐於有智同梵行所。現行親愛恭敬耎善身語二業。八十九雲。心懷染污為顯已德假現威儀故名為憍。心懷染污為顯已德或現親事。或行耎語故名為詐。問。二文何別。答。初約覆罪。後為顯德故二文別。 (三十二右)然對法解(至)為業(文)。雜集一(十三右)雲。慢者。依止薩迦耶見心高舉為體。不敬苦生所依為業。不敬者。謂於師長及有德所而生憍傲。苦生者。謂生後有故(文)抄二本(二十七右)雲。論不敬苦至後有故。述曰。師長及有德可敬所不敬。七慢三境生。一德境。謂邪增上。二我境。謂我慢。三情境。謂餘四三品處生。此中三說境攝法周盡。依我為本。及緣師長即有情並德故。由不敬故。後有苦生。謂若有慢於德有德心不謙下。由此生死輪轉無窮受諸苦故。此說通業則障不慢敬者。或信或捨或慚所攝。抉擇分說。慢有四種。於見有情於受用欲後有處起。此九慢類於有情轉。我慢於欲後有處轉。餘隨所應。 (三十二右)瑜伽第八(至)異覺為體(文)。第八(三左)雲。疑者。謂由親近不善大夫。聞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即於所知事唯用分別異覺為體。 (三十二左)五十八雲簡擇猶豫故(文)。五十八(五右)雲。疑者。猶豫二分。不決定心所為性。當知此疑略由五相差別建立。謂於他世·作用·用果·諸諦·寶中心懷猶豫。 (三十二左)皆翻被名正定性對治故(文)。義演雲。疏皆彼翻彼正定性對治故者。以不散亂性正對治散亂故。正定攝故。散亂設別有體以性相翻亦是也。餘不正知等二准此解。論正見正知俱善惠攝者。此翻根本煩惱中染見立為生見。翻隨煩惱中不正知立為正知。以此二種俱用別境中善惠為性。對治故者。以善惠性對治故。故對治不正知及染見等。 (三十三右)不忘失念是正念(至)亦爾(文)。義演雲。疏不忘念是正念至亦然者。此翻大隨煩惱中忘念立為正念。即別境中正念所攝。然忘念縱是別境念分或是癡分。皆翻入正念。故雲亦爾。意雲。設翻忘念癡分者應令入善。然以有別境分故。謂別境通三性故。但翻入別境中善念攝也。不入善十一中。亦用別境中念分者不說自成。 (三十三右)此三設是(至)不翻為善(文)。義演雲。疏此三設若翻癡分者。以用別境分故通三性。所以善中不說。 (三十三右)然此唯說是癡分(文)。義演雲。疏然此唯是癡分者所以不說者。此結釋上也。不散亂等三由是別境分通三性攝入別境。所以論不說為善也。然疏本作唯字恐錯。更推餘本有雲。然此唯說是癡分者所以不說者。謂此文但翻忘念不正知等。不翻欲解者。以唯說忘念等是癡分故。所以不說。別境分者亦說欲解也。 (三十三左)此前或有行相相翻(文)。義演雲。疏此前或有行相相翻者。意說。翻不善入善中。約義不同。然行相相翻者。以捨性非是翻掉舉治。但以行相與掉舉相違故。說行相相翻。以行相高下正相違故。言得通治者。以掉舉是貪癡分故。捨通對治貪癡分等。又對治貪癡等。亦可言性對治。以捨是無貪癡分故。又然得通治者。有雲。掉舉亦得名為通對治也。以舉依貪癡上立。今善惠通能對治故。說掉舉亦如貪等是通治也。是故論雲斷彼必由通別對治通唯善惠別即三根。或說性對治者。如不忘正翻忘念等也。但翻癡分者。若別境念分者。不翻入善。餘者准知。或有行相·體性皆相翻者。以不忘性治忘念。然行相亦與念行相相對治也。餘准知。 (三十四右)合根本二十六隨煩惱中(文)。演祕雲。疏合根本二十六隨煩惱中者。意雲。本·隨·總二十六。於中十一翻入其善。疏文倒也。應雲合根本隨煩惱二十六中(已上)今謂。非疏文倒。何者。此中根本為隨煩惱。是故上標舉雲合根本等。 (三十四右)論相用別者(至)故不應責(文)。演祕雲。論相用別者便立之者。問。不放逸等無別相用。雲何立之。答。前雲無用。無彼四外別體之用。今雲有用。有彼同體差別之用。問。雖用有別。體相還同。如何別立。答。相之與用隨有一別。即立善中。非相用二全別方立。 (三十四右)相用別者別立為善(文)。義演雲。疏相用別者別立為善者。意雲。十一善中體相業用別者。謂信慚等八。別立為善。然行捨等三雖無是別體。有勝業用。亦別立之。故信等十一相用別。故立為善心所。其不忿恨等無別相用。故不別立。問。此中既言相用別故別立善心所者。何因前立說不放逸無別相用同依四法立不放逸。解雲。不違。前據無別體之相用。此依體用俱別及同體用殊。故不乖反。 (三十四左)流滿識少(文)。義演雲。疏流染識少者。流謂流轉。染謂能染。意說。慢等流轉在於意識。但染意識不染五識。故雲識少(已上)今謂。義演牒文與現流本不同。滿作染字故有斯釋。 (三十五右)勝因之悲(文)。義演雲。疏勝因之悲者。意顯不害即悲之勝用也。有解雲。以不害為體。然勝因之悲者。意顯此悲是勝法之因也。悲依不害立彼(文)今謂。有雲之說為正。 (三十五右)無上之乘要須悲救(文)。義演雲。疏無上之乘要須悲救者。意雲。欲有眾生求無上乘者。先須以悲救然後令證無上乘也。又障無上乘勝因悲故者。謂諸菩提求無上乘。必用悲願攝他有情。若無不害。悲願難有。今菩薩有悲。明有不害。故說不害與悲為勝因也。言與餘亦因者。恐亦字錯。是不字。更撿餘本(文)今謂。悲因者悲即因故。是持業釋。非謂與悲為因名為悲因。亦字非錯以釋論雖亦然之語故。 (三十五右)生得善位隨此而說(文)。義演雲。疏生得善位隨此而說者。生得善位雖無愍之行。然隨加行相從而說。亦有不害。或可。生得善位亦有不害。亦有劣行悲愍。故既有微劣悲心。故知得有不害。故雲隨此而說。 (三十五左)善少分故(文)。義演雲。疏善少分故者。意說。別境通三性。今失念等三翻入別境。若望三性中。唯善非餘。故雲善少分故。善中不說失念等三。 (三十五左)餘慢等七忿等九如前(文)。義燈五末(四右)雲。問。根本六惑及二十隨。但翻十一為善十一。餘之十五何故不翻。答。西明釋雲。所以不翻者。一為不定屬一善故。二為或屬純淨善。或入雜類善。今謂不爾。且忿恨等定屬無嗔。入純淨善非在雜類。但應如論。一相用有別。二遍六識。三障勝因。以彼忿等無別相用。不遍六識。非障勝因故。不別翻立為善數。如不放逸。對治放逸。由不放逸成滿一切世出世善。防惡修善。以此勝故差別立之。餘不立者。應准此知(文)大小乘中建立心所數量假實皆不一准。以上疏釋是大乘說。若小乘說。俱捨寶疏四(二十一右)雲。正理論十一之(九紙)雲。類言為攝不忍不樂憤發等義准此論文。不忍等法既是小煩惱類。亦是少分染心相應。各別頭起。唯修所斷。在意識地。唯無明相應。又此忿等大乘中說謂嗔分等。故是假法。此宗皆是實有性。故正理論雲。如前所說。一切心所應知其性皆是實有。所以者何。非一品類所緣義中。種種行相俱時起故。一體同時。如所緣義。差別行相無容有故。然由餘法所制伏故。見其相續變異而起。現見清油垢水風等勢力制持。燈相續中便有明昧聲動等故(已上論文)然諸心所差別功能難可了知。且如睡眠惡作。非唯不善。而取一分入十纏中。尋亦雖通無漏而為道諦。勝解定惠雖通三性。而立五分法身。一種五根。三是通攝。二是善地。如是等類法性難知。心所相翻義且如是古來相傳廢立。依此論有四十六種云云(自下全同光記)光記四(二十八右)雲。問。諸心所法相對翻名。何故於中有翻不翻。解雲。詳諸經論。心所多少難為一準。多少不定。若總搜括相對廢立。便成雜亂。只依此論顯相廢立。總有四十六種。謂大地法十至不定有八。於四十六中。如大地法十·尋·伺·睡眠·惡作。以通三性或通二性故。此十四不別翻名。餘三十二中總有二類。一淨品有十。謂信等。二染品有二十二。謂大煩惱地法六·大不善地法二·小煩惱地法十·及貪·嗔·慢·疑。若於染中通五斷遍六識者。即正翻入淨中。若不通五斷不遍六識者。但可傍翻非正翻也。言通五斷遍六識正翻者。總有十法。謂大煩惱地法六·大不善地法二·及與貪·嗔。大煩惱地法六中。翻癡為無癡。無癡即是大地法惠故。於善地中不立無癡。翻放逸為不放逸。翻懈怠為精進。翻害為不害。翻不信為信。翻惛沈為輕安。翻掉舉為捨。不善地法二中。翻無慚為慚。翻無愧為愧。於不定中。翻貪為無貪。翻瞋為無瞋。於小惑中。害雖不通五斷非遍六識而別翻者。以過重故。惱亂菩薩障趣菩提。菩薩將證無上菩提。仍起欲恚害覺。由斯過重所以別翻。餘小惑九及與慢疑。二義不具。但可傍翻也。謂餘小或九及疑。非通五斷非遍六識。慢雖通五斷而不遍六識。故不翻也。此十一種但可傍翻者。於中有二。一約等流門翻。二約行相相似門翻。言約等流翻者。謂是本惑等流果故。忿恨嫉是瞋等流。翻入無瞋。惱是見取等流。翻見取名正見。正見即是大地法中惠數。所以善中不別立也。覆或是貪等流。翻入無貪。或是癡等流。翻入無癡。無癡是惠故。善中不別立也。慳·誑·憍是貪等流。翻入無貪。諂是諸見等流。翻五見為正見。正見還是惠數故。善中不立。約等流門但翻得九。慢·疑本惑。非是等流。故此二種不別翻也。害雖是瞋等流。過重別翻也。已如前釋。言約行相相似翻者。如忿恨嫉惱。總與瞋行相相似。翻入無瞋。覆若貪等流。與貪行相相似。翻入無貪。若是癡等流。與癡行相相似。翻入無癡。即惠攝也。慳·誑二種與貪行相相似。翻入無貪。諂謂諂曲。翻曲即為正直。正直是捨。故品類足第二雲。身正心正直。憍之與慢。憍自傲逸。慢凌蔑他不敬師長。若不憍慢心便恭敬。敬即是慚。翻入慚中。疑謂猶豫不決行相。若能正決即是智惠。翻入惠中。害雖似瞋。過重別翻也。已如前釋。 (三十六右)迷情隔於物理(文)。對法抄二本(二十四左)雲。問。染淨相翻。若少染。答。淨勝染劣。少敵多故。又解。理通說多問體。速情事局隨相分多。故於染淨不應齊責(文)義演雲。疏迷情隔於物理者。意雲。無明是能迷。情是所迷。猶無明故。於物道理不能解了。即名為障。障於理故即煩惱障收。心體既局。橫生異計有多染生。由斯異計煩惱遂有多少等(文)今謂。迷情二字皆談能迷。義演以情為所不是。續僧傳十八(五紙)雲。惠體律師聽道洪律師講四分律三十餘遍。顧諸徒雲。予聽涉多矣。至於經論一遍入神。今聽律部逾增逾暗。豈非理可虛求事難通會乎。今謂。理能統攝。以融通故。一得百得可以虛求。事數派。流以隔礙故。千差萬別宜難通會。諸樂學律論者類例思之。 (三十六左)六十四及(至)有眾多法(文)。考六十四。雖明五種無明·五種愛·無慚·無愧·惡說等。然上已引六十二文。況說染法廣於六十四。恐四字寫誤。 (三十六左)下之八法或復十法(文)。演祕雲。疏下之八法或復十法者。八謂大隨。十加邪欲解。 (三十七右)雖言實有即惠善性(文)。義演雲。疏雖言實有即惠善性者。意雲。此釋通外難。難雲。如捨等依他四法上立。捨等是假。縱所依唯通善性。如無癡見體是惠。仍是實有者。應不通善性。答。無癡雖實。然通善性。不同捨等體唯四法無別捨等所以唯善。今無癡雖聞惠為體。仍別有體通善性。如五見等。 (三十七左)若爾不害例亦如惠(文)。義演雲。疏不害亦爾者。意雲。不害應亦實。以用他為體故。如無癡用惠為體等。故言亦爾。 (三十八右)決未決時不障互起一(文)。義演雲。疏決未決時不障互起一者。意雲。決時信生。未決者不起慚愧不並。要須互起。或可。未決時而俱是善淨信不生。何妨不生。何妨慚愧於中與得互起。 (三十八右)世道離欲方有輕安(文)。義演雲。疏世道離欲方有輕安至粗重者。此師意說。世間道六行伏惑斷。即離當地煩惱名為離欲。許世道中而有輕安所以知耶。以能斷粗重是輕安用故。 (三十八右)除緣無相等(文)。義演雲。疏除緣無想等者。意雲。除緣真如等心。作真如無相觀時。不害功能不起。所以須除以非悲愍有情故。問。何此師無漏位時無輕安耶。答。有漏有粗重。所以須輕安除。無漏無粗重。何須立輕安。本立輕安為除粗重。既無止息故無輕安。此師意也。 (三十八左)論論說十一(至)有不害故(文)。演祕雲。論論說十一六位中起等者。問。此師善法極多。幾法極多幾俱。答。如疏具明。有義。於無漏位容九俱起。輕安有漏。慚愧起一無第二故。有漏定心容八俱起。除捨·不逸·慚愧隨一。散善容七。前八之中除輕安故。詳曰。此望疏談隨顯少差。義無越也。而疏意去。由此師引六位為證。恐惑者雲此師許彼決定等位但一信等。故雲此師而皆許俱也。即顯六位一一容與餘所等並名皆許也。非說十一俱起名皆。九·八·七俱理準可悉故不縷言。故亦無咎。有雲。疏主許十一俱。此乖本旨。豈可疏主不解前師慚等不並言十一俱。 (三十八左)瑜伽論五十五(至)起十一善(文)。五十五(四左)雲。問。善法依處有幾種。答略說有六。一決定時。二止息時。三作業時。四世間清淨時。五出世清淨時。六攝受眾生時。問。何等為自性。答。謂信·慚·愧·無貪·無瞋·無癡·精進·輕安·不放逸·不害。如是諸法名自性善。問。如是諸法互相應義雲何應知。答。於決定時有信相應。止息雜染時有慚與愧。顧自他故。善品業轉時有無貪無瞋無癡精進。世間道離欲時有輕安。出世道離欲時有不放逸及捨。攝多眾生時有不害。此是悲所攝故。 (三十八左)汎起善心(至)不顧自他故(文)。義演雲。疏汎起善心不染心止染者。此解不俱也。若汎起善心不深心細防止染者。即無彼慚愧起。以顧自他故。 (三十八左)然今此師(至)皆得相應(文)。義演雲。疏然今此師至皆得相應者。意雲。六位中起十一者。據決定得起時說。不遮餘時皆得相應。或三四等位若俱時。餘善心所皆得相應。但可有容起者稱皆。非謂慚愧等亦得俱起也。有雲。餘時皆得相應者。則除六位外餘有善心時。不妨信等故雲皆得相應。然則不定。六位者據決定說。 (三十九右)雖慚與愧起則別時(文)。演祕雲。疏慚與愧至合一位攝者。此釋伏難。難意雲。慚·愧二法起既不俱。何故六位合居一處。故此答生。 (三十九右)然又此位(至)一切不許(文)。義演雲。疏然又此位說有如是之時非必一切不許者。唯此解慚愧亦相應。但顧自時慚增。顧他時愧增。據實容得俱。但非一切時俱。後師但破不俱起時。 (四十右)誰謂無漏(至)如苦根無漏等(文)。義演雲。疏誰謂無漏輕安不俱者。准下解無漏所引。雖非無漏。引名無漏也。此輕安覺支所引與無漏引俱故通無漏。誰言不通耶。疏如苦根無漏等者。如後得無漏智所引五識中身精進等。此苦根雖非無漏。從無漏引生。亦名無漏。此應爾故。若爾以前並是牒計。以下難也。若爾佛既無有漏。應無輕安覺支。又輕安不通無漏。違比量故。如前。 (四十左)精進等四(至)所以不說(文)。義演雲。疏精進等四以義同故所以不說者。此文准前亦合四法故。如攝有情時。又如大悲既具四法得有不害。此位亦具四法。如何無不害耶(文)今謂。此釋不允。疏意但說信等。不言精進等四。以義趣不異可准知故。 (四十一左)六十九末(至)增十一(文)。六十九(十九左)雲。如是十法。若定地若不定地。善心皆有。定地心中更增輕安。 (四十一左)論有義定加行(至)遍一切地(文)。演祕雲。論有義定加行亦得定地名等者。問。何故瑜伽五十六雲。謂輕安俱三摩地及彼眷屬。並彼果法所不攝義。是欲界繫。既雲輕安所不攝故方名欲界。雲何言欲得有輕安。答如疏明。 (四十二右)本地分第三卷(至)通一切地(文)。第三(四左)雲。幾唯依善非一切處。心生然一切地非一切時非一切耶。答。謂信等。不害為後邊。 (四十二右)其五十六(至)顯揚第六(文)。五十六(五左)如演祕引雲。問。何故瑜伽五十六雲。謂輕安俱三摩地及彼眷屬。並彼果法所不攝義。是欲界繫。既雲輕安所不攝。故方名欲界。雲何言欲得有輕安。答。如疏明(文)。六十三(九左)雲。我今當說。或有由自性故名不定地。謂五識身。或有闕輕安故名不定地。謂在欲界諸心心法。或有未發趣故名不定地。謂受欲者。或有散亂故名不定地。謂始業者雖修習定。而於五欲其心流故流散。或有太聚故名不定地。謂始業者於內境界略聚其心便生沈沒。或未得故名不定地。謂即散心相應諸法。乃至廣說(文)考顯揚第六。無此文意。第五終(十七左)雲。復有餘義。謂安俱定不相應共有法。及彼果法所攝義故。是欲界繫。 (四十三右)然自於有尋伺等有長短(文)。演祕雲。疏然自有尋伺等有長短者。遍三地有名之為長。雖三地有而不遍者故說為短。即如輕安初尋伺地而不遍有故名為短。 (四十三右)此中餘義同故更無異說(文)。義演雲。疏此中餘義同故名無異說者。謂十一中。除輕安外所餘十法皆同無異師釋。 (四十三右)即第六門皆說正義(文)。義演雲。疏即第六門皆說正義者。以第六識俱門中皆同前第五門。此處且說正義。非謂彼中無不正義也。此即第六識相應門也。 (四十三左)第二又解定所引善(文)。演祕雲。疏第二又解定所引善等者。此解定引證因五識。成事智俱通證因果。 (四十四右)破前所說因位五無在果許有(文)。義演雲。破前所說因位五無在果許有者。此解成事智俱也。此意說雲。識自體在果有輕安也。即總破前師因果二位並皆無也。非說前師在果許有輕安。應作此解故。論雲定所引善等。破因位五無成事智俱等破果位五無。 (四十四右)此據因位(至)此為正義(文)。演祕雲。疏此據因位者。結定引因。疏若在佛果此為正義者。明其第二成事智因以下。正義許成事智在佛方有(文)義演雲。疏若在佛果此為正義者。佛有事智有輕安。是正義。非如言初地即有成所作智。是不正義也。即指前第一解。然第二解因雖無成事智。謂有後得所引五識得有輕安。若有漏定引五識即無輕安以有故。 (四十四右)或初地時等(文)。演祕雲。或初地時等者。顯成事因亦證因五。 (四十四右)若作此解(至)有輕安故(文)。演祕雲。疏若作此解至有輕安故者。顯釋成事在因位非。及非理(文)義演雲。疏若作此解至有輕安故者。序此解不正。若言初地即得成事起有輕安者。即違前論中第二師雲有義輕安唯在定有等文也。彼師許欲界無輕安。今言因地得成事智有輕安者。即是欲界有輕安。以鼻舌唯於欲界繫故。故違前師。 (四十四右)彼前但據(至)下意識說之為無(文)。義演雲。疏彼前但據異生及下意識說之為無者。此釋前若作此解難並會也。如第二師說。欲無輕安者。據諸異生凡聖下意而說也。問。五識由他引許俱下輕安。定心引意下意下輕安有。答。不然。五識許定俱他引可有定。意既無二並。下散意定無。 (四十四左)前文但對(至)非為盡理(文)。演祕雲。疏彼前但據至非為盡理者。釋前難也。並會前釋欲無輕安之所以也(文)義演雲。疏前文但對彼初師至非為盡理者。即會前第二師文言欲界無輕安者。且對前第一師說。非為盡理。據實欲界菩薩後得智所引五識得有輕安也。 (四十四左)第三又解(文)。義演雲。第三又解者。雖文中總言五識。理實三識而有輕安。鼻舌唯欲無輕安故。問。今此一段論文有三解別。於三解中取何為正。答。如演祕說(文)演祕雲。疏第三又解等者。此釋意雲。文雖總言五有輕安。意談三識。輕安在色。鼻舌唯欲。故但三識。言總意別。故不違前。問。三解何正。答。而有斷雲。第三為正。初說違文。果位唯善。自他共許。何煩更說定所引言。第二違理。前言欲界無有輕安。今復成有故違理也。有義釋雲。三皆無違。初標宗故。未論因果故說善言。大地菩薩生欲界中。無漏引生亦無有失會前文者。如疏具明。詳曰。第二釋中定所引善有因可然。成所作智不唯果者違護法義。三釋優劣思可知之(已上)今謂。如有人斷第三應正無有失故。 (四十四左)若爾至應無輕安(文)。義演雲疏。若爾雖定所引五識應無輕安者。此難意。既是引五識有苦受。如苦身精進等。如捨身肉救眾生等。即五識應無輕安。答。五識中苦俱雖無。與捨樂俱受者五識有輕安也。即除苦受外餘樂捨受等後得引者有輕安也。 (四十五右)餘受可有即通果心(文)。義演雲。餘受可有即通果心者。意顯通果心·相應喜·樂·捨受得有輕安。通果心者即天眼耳通也(文)演祕雲。疏受可有即通果心者。餘樂捨受得有輕安。言即通果指有之心。 (四十五右)若爾鼻舌(至)如何通(文)。演祕雲。疏若爾鼻舌至如何通者。顯是通果方有輕安。理非善正。有相例失。 (四十五右)苦根雖名無漏(至)五識不俱(文)。演祕雲。疏苦根雖名無漏至五識不俱者。五識不俱而有二義。一五總不與輕安俱也。由有苦故。二俱苦受相應不俱。非餘捨樂不容俱也。前釋善也。故疏下雲。然實菩薩至但除苦受。若准後解。以顯菩薩五得有訖。然實等文豈不煩賸。故知前善(文)義演雲。疏苦根雖名無漏不言輕安俱者。此釋前苦根名無漏所以也。我通外難。難雲。苦根既名無漏。何得名輕安耶。即逐前起難。此文正答前難。我但言通無漏。不言輕安俱故。據實五識後得智引。除苦受外餘受得輕安俱故。以苦受無滋潤故無輕安也。上界三識俱。下界五識俱也。言苦根無漏者。由無漏第六引名無漏。非體是無漏也(已上)今謂。演祕分為二釋未詳。 (四十六右)彼無所治豈有能治(文)。義演雲。疏彼無所治豈有能治者。難也。言欲界有惛沈輕安豈有者。引例質也。意雲。若無所治不許有能治者。如欲界有惛沈。豈有能治輕安耶。 (四十六右)如對法第三五十八九(文)。考對法第三。無有此文。至第四十(六左)有三學門。瑜伽五十八·九中亦無此文。五十七論(十二左)就二十二根有諸門分別。於中有三學門。調卷不同故有此差。六十六(十七左)具明三學門。 (四十六右)非邪生故(文)。義演雲。疏非邪生故者。意說。信等十一不由邪教邪師之所生故。不同分別煩惱。故非見斷。 (四十六右)五十七二十二根(文)。五十七(十二左)雲。問。幾見所斷。見所斷為義。如是等。答。十四一分見所斷。一分修所斷。十二一分修所斷。一分非所斷。即十四中六及餘六餘二非所斷。此中有色諸根見修所斷為義。無色諸根三種為義。謂見修所斷非所斷義(文)義演雲。疏瑜伽五十七說至未知當知根者。總是引瑜伽五十七文為證。意證善十一通通修所斷。言一分見所斷。約分別煩惱見道斷。其黃門身等當必不生。能招煩惱既除。所招果必不起。名見斷也。所言善法修所斷者。體是有漏。障無漏果故。 (四十六左)彼說二六(至)及與不斷(文)。義演雲。疏彼說二六至及與不斷者。意雲。以下是疏家釋論文也。五受及意通見除故。為前六者。望修道為前六也。信等五及未知當知根通不斷修斷。將為後六對見道名後也。其已知具知根唯非所斷。問。前雲十二一分修所斷。一分非所斷。何故但言二無漏根唯非所斷。不言餘者。答。且舉全無漏為論。其實信等六根是無漏者亦通不斷。是修斷者不說自成。問。如五受及意六根六通修斷非斷。何故總不說耶。答。今舉唯善後六為論。意證信等十一善根通非斷。所以不說受等根也。以受等根因中通三性故。不同此於信等。所以不釋。若在無漏通不斷故。 (四十六左)又對法第四(至)皆見斷(文)。對法第四(七右)雲。一切惡趣等蘊界處是見所斷(文)。義演雲。疏又對法第四至善業見斷者。意說。三途苦果多由分別煩惱業招感。入見道時便能永斷。何妨善業亦見道斷耶。有雲。對法說一切往惡趣業果皆見斷者。意取往惡趣別報善業及果為問也。 (四十七右)答彼不言善法(至)名為見斷(文)。對法抄第四(二十九右)雲。唯識論第九卷說。若緣縛斷說善等法唯修所斷。依不生斷無想定等說見所斷。由此傳釋。諸三惡趣別報善法。此業及果是見所斷。前染污法所發諸業及所得果。若色若心見所斷髮所得果者此見所斷。修所斷髮及所得果皆修所斷。如對法第四等說。諸非所斷略有二例。一非縛。謂諸無漏有為無為。對法第四說。唯諸無漏非所斷攝。二已畢竟斷。名非所斷。六十六說。無學身中善無記法名非所斷(此總第一出所斷體)。二辨所斷義者。略有二位。一自性斷。謂諸染法通見修斷。二離縛斷。此有二種。一離縛斷。謂斷緣彼雜彼煩惱。六十六說。善無記法唯修所斷。二不生斷。此有二種。一因滅果不生。謂三惡趣果見道所斷。二果喪因不生。謂諸善法見道所斷。五十三說。於見道中無想異熟能得畢竟非擇滅性。故因亦斷。如是類也。諸非所斷二類如前出體中說。此即第二辨所斷義。如唯識緣生中釋。其惡趣果斷二種。一雲。體亦隨無。見道障故。論雲無記修所斷者。據餘無記雜緣縛說。一雲。唯斷業有。無記不除。不能生異熟。雲何釋異熟障。據此果無記體在生雜緣縛(文)義燈五末(四右)雲。論非見所斷者。疏言。彼不言善法斷緣縛者名為見斷。雖無相定所招異熟入聖名斷。定非見斷。不爾修道煩惱發業亦招惡趣別報苦果。果雖見斷。修道煩惱豈見斷耶。既能縛在但約見斷。不生名斷。非約斷縛。不障見故。以此證知善非見斷。問。此引五十七二十二根三斷之文。若非緣縛名為見斷。七色命根何名見斷。斷有幾種。答。斷有四種。一自性斷。二相應斷。三緣縛斷。四不生斷。言自性斷者。謂本隨惑。性是染故。及不善業。業雖是思。如似五見非相應斷。相應斷者。有漏八識五遍行全別境不定二各少分。自性非染。由與惑俱。斷相應時心等解脫。故五十四雲。又復諸識自性非染。涅槃經亦云。斷相應貪等名心解脫。又五十九雲。從彼相應及所緣故煩惱可斷。然所緣斷或不生斷攝。以無境故。或即不生。又由相應煩惱斷故。不為境縛名所緣斷。故彼雲。相應斷已不復緣境。故從所緣亦說名斷。緣縛斷者。一切有漏不染污法。不生斷者。惡趣異熟無想定等。第八卷中更當分別。問。此前說斷依何斷說。答。依不生及緣縛斷。十四一分見所斷。據不生說。或通相應斷。與見或俱故說見斷。然不盡理。有非斷故。一分修斷據緣縛說。十二一分修所斷。一向約緣縛斷。八十七文又說四斷。少同於此。故說一分修斷。以信等五·未知當知通漏無漏。無漏之者即非所斷。憂·苦二受性非無漏。以引無漏及無漏引說為非斷。實非無漏。問。若爾意·喜·樂·捨亦通無漏。何唯說斷。無想定等准第八說亦通見斷。此何不說。答。此後問疏中解訖。釋前難者。意喜·樂·捨無漏之者實通非斷。以意及捨八識通說。非皆無漏。且據全說。問。在二乘身無漏非全。若在佛身。七色根除女。五受除憂苦。三無漏除二。皆通無漏。何故非全不說非斷。答。據三乘通。若約大乘得通非斷。問。諸有漏法非性染者。在二乘身無能緣惑說為修斷。然法猶在。若佛身中總滅。不有是何斷攝。答。不生斷攝。問。何以得知。答。集論中說無學後蘊無種已生。准此因無果不生故。問。如八難身等所起信等。入見道已彼身不受。信等起不。若不起者。是何斷收。若許起者。無所依身。如何得起。答二解。一雲。不起。不生斷攝。所依無故。一雲。得起。依現身故。然應分別。生得者不生。無雜亂故。方便者起。許雜亂故。界繫定故。身不定故。或容生得。界雖無雜。趣許雜故。如中造生天業等。通生得故。前第三雲不雜亂者。據界地說。 (四十七右)略有四門如下緣生中說(文)。下第七卷中。 (四十七右)不斷違文(文)。演祕雲。疏不斷違文者。違對法論惡趣之報皆見斷文。 (四十七右)答如無想天果(至)皆名斷也(文)。義演雲。疏答如無想天果至皆名名斷者。意雲。設果斷因不亡者。亦無違理之失。何以故。如無想果·北鬱單越八難之果。入見道時此果雖後更必不生。其果之因善業等見道猶在。以是善法不障聖故。據此道理有何違理之失耶。由此知善·染二因所招三惡趣果等皆名斷也。是見道斷故。上來約果斷。其修道業或見道不斷。下約分別惑所招三惡趣果及無想天果等入見道分別惑既除。無想果等亦斷。是不生斷。後必無故。不生故亦得名因亡果喪斷也。 (四十七左)善染二因(至)皆名斷(文)。演祕雲。疏善染二因至皆名為斷者。總望因果皆得斷名。約四斷義別別相之。如下及燈故此不敘(文)義演雲。疏善染二果皆至名斷者。即三惡趣別趣善及無想定因。皆名善因也。染因者。有解。屬修道發別報業惑名染因。有解。染因者。即分別煩惱及起無想定邪見等。入見道時與所生果一時而斷。然有差別。謂自性·不生等別。總名斷也。邪見等染因。是自性斷。三惡趣果等名不生斷。亦可。果喪因。亡斷若善業自性要修道斷言因亡果亦隨喪者。即無想異熟果故。 (四十七左)不生名斷其因亦斷(文)。演祕雲。疏不生名斷其因亦斷者。據不生故以釋斷義。無想天因入見名斷。永不生故(文)義演雲。疏其因亦斷至故不相違者。意雲。如無想天因盡等亦名斷者。即約斷緣縛亦得斷名。據體唯修道斷。難雲。既爾如惡趣善業亦應見斷。果入見道斷故。以因亡果隨喪也。答。據實果亡因亦名見斷。以今據緣縛斷。即修道斷。故不相違。不據隨果說。但約自體唯修道故。故不相違。 (四十七左)他皆效此如理思之(文)。義演雲。疏他皆放此如理應思者。意雲。有報無報未解釋者。名之為他。約通三界等作法者。名之為此。即未作作者效此已作者而界作。名他皆效此。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二十六終_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二十七(六末之一) (初右)百法等(至)遍上下故(文)。百法論雲。煩惱六者。一貪·二嗔·三慢·四無明·五疑·六不正見(文)演祕五本(五十一)疏百法等說者。百法顯癡通於利鈍故。安鈍利兩惑中間。唯識明癡是不善根故。貪嗔下慢等上列。具如下釋。樞要雲。見疑唯利。四通利鈍。或雲。通利鈍者。利五利使。鈍貪瞋慢者非也。 (初紙左)雜集第七。如上已引。 (二紙右)愛佛貪滅皆染污故(文)。演祕雲。疏愛佛貪滅皆染污收者。有義。今解。此等非是法執。若不堅著。但起欣求。此既善心。不可名執。可同有部名善法欲。若起染愛。是煩惱貪。詳曰。如名起義。既雲貪佛。豈有貪法非染執名為善耶。若但欣求不起染執。誰言此等名之為貪。又誰不知是善法欲。勞為分別。 (二右)俱緣無漏起緣生貪者皆名有具(文)。義燈五末(七)論於有有俱。本雲。大乘許貪緣於滅道。五十八等不說之。下文自會隨粗相說。此許得緣雲。貪與見慢容俱起故。此意見慢既執佛性以之為我。皆客貪俱。要集斷雲。邪見撥無。不與貪俱。若撥好事。邪見·顛俱。此意撥滅道者。是好事故。非道計道不死憍亂。皆緣餘法。非滅道諦。若定法愛非邪見俱。身見俱貪。唯緣苦諦。何見俱貪得緣滅道故非有具。此釋不爾。准上應知。又全界煩惱。皆能結生。既許煩惱有親緣者。何非有具。 (二右)薩婆多師(乃至)是善法欲(文)。俱捨十九(十五右)雲。非諸無漏及上地法。為諸下身見愛攝為已有故。緣彼下惑非所緣隨增。住下地。心求上地等。是善法欲。非謂隨眠(文)。 (二左)大論第八(乃至)廣說說貪相(文)。第八(十三右)五十五(八右)五十八(十七右)顯揚第一(六右)五蘊論(七左)對法第一(十三右)大論第八(十三右)雲。復次諸貪慾者。此是總句。由猛利貪者。謂於他所有。由貪增上。欲為已有。起決定執故。於財者。謂世俗財。類具者。謂所受用資具。即此二種總名為物。凡彼所有定當屬我者。此顯貪慾生起行相。此中略義者。當知顯示貪慾自性。貪慾所緣。貪慾行相(文)演祕五本(三十二)釋此貪等。聖教非一。大意無差。但廣異。蓋作者意。所尚不同。今引異要。同繁不取。顯揚第一雲。業有五。能障無貪為業。障得菩提資糧圓滿為業。損害自他為業。能趣惡道為業。增長貪慾為業。餘嗔等業皆有五種。初後二別。中三並同。異作可悉。五十五中貪由十事生。一取蘊·二諸見·三未得境界·四已得境界·五已所受用過去境界·六惡行·七男女·八親支·九資具·十後有及無有。 (三右)又五十八(乃至)為苦具也(文)。五十八(十二左)雲。雲何迷滅有八隨眠。乃至(十三紙)如前。是迷滅諦戒禁取。所餘貪等。如前應知。唯除瞋恚。謂於滅諦。起怖畏心起損害心起恚惱心。如是瞋恚。迷於滅諦。餘如前說。如是八種煩惱隨眠。迷於滅諦。見滅所斷。雲何迷道有八隨眠。乃至(十三丁)如迷滅諦。道理應知。如是八種煩惱隨眠。迷於道諦。見道所斷。 (三右)對法等論(乃至)不知是何(文)。對法第一(十三十右)雲。嗔者於諸有情苦及苦具。心憎恚為體。不安隱住。惡行所依為業(文)抄二本(二十五左)雲。述曰。於有情苦及苦具者。此顯嗔境。有情自體三苦故者。生彼事理嗔名苦具。令心憎恚。是嗔體性(文)。 (三右)大論第八同也(文)。第八(二右)雲。或分一百二十八煩惱。謂即上十煩惱。由迷執十二種諦。建立應知(乃至)此中於欲界苦集諦。及於欲界增上滅道諦。具有十煩惱。迷執於色界苦集諦。及於彼增上滅道諦。除瞋有餘煩文。瞋迷增上滅道二諦。同於上五十八(文)。 (三右)五十八雲(乃至)作饒益(文)。五十八(四右)雲。恚者謂能損害心所為性。此復四種。謂於損已他見。他有情所。及於所愛不饒益所。於所不愛作饒益所。所有瞋恚(文)演祕雲。論雲。何嗔等者。五十五中。由十事生。一已身·二所愛有情·三非所愛有情·四過去怨親·五未來怨親·六現在怨親·七不可意境·八嫉妒·九宿習·十他見。又五十八雲。謂有四種。具如疏引。略為二釋。一雲。一於損已他見。二損已他有情上。損已言。談下兩處。一雲。於損已。二他見他有情。餘二可悉(文)今謂。五十八二釋中。初釋為善。對法抄第二(二十五右)雲。五十五說於十境轉。五十八說。嗔有四。損己他見。他有情所。所愛不饒。非愛饒益。初二緣害自身。次一增親友。後一愛怨家。緣此三境而起三嗔。三世各三名九惱害(文)。 (三左)顯揚亦說但緣有情(文)。顯揚第一(六右)雲。瞋者謂於有情。欲與損害為體。 (三左)意識為轉(乃至)大論第一說(文)。大論第一(六左)彼作業者。當知有六種。謂唯了別自境所緣。是名初業。唯了別自相。唯了別現在唯一剎那。了別復有二業。謂隨意識轉。隨善染轉。隨發業轉。又復能取愛非愛果。是第六業(文)具如上已引略纂倫記釋。 (三左)對法雲(乃至)多住苦故(文)。對法一(十三右)雲。於諸有情苦及苦具。心憎恚為體。不安隱住。惡行依為業。不安隱住者。謂心懷增恚多住苦故(文)抄二本(二十六右)雲。論不安至苦故。述曰。謂嗔必令身心熟惱。起諸惡業。不善性故。多住苦中(文)。 (四右)於理事者(至)亦迷事也(文)。對法抄二本(二十七左)雲。梵雲阿毘迦羅。六義。一者非義。如非手亦名無手。二者無義。如手已死亦說無手。三者異義。如異手故故名無手。四者惡義。如有惡子亦名無子。五者少義。如食少味亦名無味。六者離義。如處離人亦名無人。如是即說非明無明異明惡明少明離明故名無明。五十六說。智所對治。別有心所覆蔽為性。非唯明無。亦非邪智。若彼無明唯明無者。應無三品。以體無故。應非隨眠。無非轉故。應三性心皆成染污。常離明故。應非有無為。亦非染淨故。離明心相續。應明不起故。亦非此滅明得生。無有無法可滅故。若唯邪智是無明者。設起三微乃至廣說。不能煩引故。此無明別有自體。世親緣生論。無明通三性違抉擇文。如後當釋。五十五說。無明依七事起。緣起經說。無明有四。一纏·二隨眠·三相應·四不共。本地第九。抉擇五十五·五十六·五十八。顯揚第一攝事分等。說二四五七九無智等。如彼廣說(文)。演祕五本(三十三)雲。疏獨頭無明迷理等者。問。前第五雲。獨行無明而有兩種。謂主·非主。非主無明通於見修。雲何今判唯迷理耶。答。且然瑜伽是主者說。五十八雲。又此無明總有二種。一煩惱纏相應。二獨行。若無貪等諸煩惱纏。但於苦等諸諦境中。不如理作意力故。鈍惠士夫。諸不如實簡擇。覆障纏裹間昧等心所性。名獨行無明。又非主者。多迷理起。從多分言。由斯疏中不言唯也。 (四右)謂由無明於諦等猶豫(文)。義演雲。疏謂由無明於諦等猶預者。意說。先由無明迷諸諦理。所以起疑猶預。不決遂起邪見諸煩惱等(文)義蘊雲。疏主且約見道無明生起次第。但言邪見。若據修道。理即通餘。 (四右)邪見撥無(至)諸雜染也(文)。演祕雲。疏邪見撥無至諸雜染者。有雲。邪見總顯五見。若雲邪定唯顯邪見。餘之四見。何以不說。若等言。等何邪見後舉鈍等利。又雜集雲。邪決定者。謂顛倒智。而總相說。不言邪見。故知。邪定同彼通五。有義救雲。疏無有失。邪見多由疑惑生故。邪定言但說邪見。餘見等等。戒禁取等。設無疑者而亦生故。故此不說。詳曰。更助救雲。疏邪見言。通含五見。見不正故。並得邪名。問。何教為證。答。瑜伽五十八雲。邪見者一切倒見。於所知事顛倒而轉。皆名邪見。當知此見略有二種。一者增益。薩迦耶等四見。二者損滅。謗因果諸見。亦如雜集顛倒智言。包於五見。疏若不置邪見言。而恐惑者不知邪定因於見也。若五別說。復繁論言但雲邪見(文)約旨明。理固無爽。又五十八雲。有四無明。若於不見聞覺知義中。所有無知名無解愚。若於見聞覺知義中。散亂失念。所有無智名放逸愚。於顛倒心。所有無智名染污愚。不顛倒心。所有無智名不染污愚。釋曰。四倒等惑相應無明名為染污。所知障者名不染污。對二乘說。更有餘釋。如瑜伽鈔。 (四右)謂由無明起貪等故(文)。義演雲。疏謂由無明起貪等故者。此指修道無明之業用故。無明不必皆起疑及邪見等也。 (四右)然對法中(至)後方有疑(文)。對法一(十三右)雲。無明者。謂三界無智為體。於諸法中。邪決定疑雜染生起所依為業。邪決定者。謂顛倒智。疑者猶預。雜染生起者。謂貪等煩惱現行。彼所依者。謂由愚癡起諸煩惱(文)抄二本(二十八右)雲。論邪決定者至煩惱現行。述曰。顯無明果。邪定者邪見。餘文易了。此說諸惑生之次第。理必應爾。略無業果。或雜染言。通諸有漏。成唯識說。起疑邪定以疑為先。此說無失。隨應皆得。論彼所依至起諸煩惱。述曰。或俱或先為因之義。 (四左)然諸論(至)以利惑故(文)。義燈五末(六)雲。問。何故列煩惱中。瑜伽第八·五十八。皆五見在前。次列貪瞋慢無明疑。答。利鈍前後。此論顯揚及雜集。以正翻善先明貪等。問。何故此論疑後明慢。餘慢後癡。答。此約三不善根。餘約別通迷諦得故。何故此論。疑在見前。五蘊等疑獨在見後。答。俱生分別。利鈍前後。五蘊等據俱生分別。疑在見後。此論等據利鈍殊故。疑在見前(文)。 (四左)復七種無知(至)緣起經等說(文)。瑜伽第九(十七左)雲。復有七種無知。一世愚·二事愚·三移轉愚·四最勝愚·五真實愚·六染淨愚·七增上慢愚(文)又檢緣起經(二左)非別說七無知等。然緣起支。初說無明。以有十一殊勝事故。緣起經興。本在於茲。疏指此等耳。 (四左)不慢者何如善中說(文)。前論六(八紙)雲。有義。不慢信一分攝。謂若信彼不慢彼故。有義。不慢捨一分攝。心平等者。不高慢故。有義。不慢慚一分攝(文)第三為正。 (五右)然對法中(至)故心高舉(文)。對法一(十三右)雲。慢者依止薩迦耶見。心高舉為體。不敬者。謂於師長及有德所而生憍傲。苦生者謂生後有故。 (五右)此中所謂(至)從根本說(文)。義演六末雲。疏此中至遠從根本說者。此會對法論也。說由我故心高舉者。慢與我見相應故作是說。或慢是我見等流。我見引生。行相相似。或我見是慢根本。今遠從根本說故。雲由我故心高舉也(文)。 (五右)有七九種(至)勝德處生(文)。對法抄二本(二十六左)雲。成唯識說此七九慢。謂於三品·我·德處生。五十五說。於六境生。七慢中合慢過慢·卑慢為一(文)瑜伽五十五(八左)雲。慢依六事生。一劣有情·二等有情·三勝有情·四內取蘊·五已得未得顛倒·六功德顛倒。依此六事生。七種慢。謂慢過慢等。當知。二慢依勝有情事在。餘各依一事(文)演祕雲。問。三品·我·德合有五事。瑜伽論五十五中。七慢依六事。前四同此。五已得未得顛倒。六功德顛倒。何乃不同。答。此合彼開。德分二種故不相違。問。又彼論雲。當知二慢依勝有情事生。餘各依一事。釋曰。二謂卑慢及慢過慢。五蘊於。彼何意別耶。答。五蘊委陳。瑜伽粗示。又慢有二。故五十八雲。慢略有二。謂亂·不亂·不惑亂者。謂於下劣計已為勝。於等而生憍慢。惑亂慢者。謂餘六慢。又由受用鄙劣資具。自謂尊貴名或亂慢。若由受用勝妙資具者。自謂富樂名不亂慢。亦由邪行。謂後有勝名為惑亂。若由正行。謂後有勝名不惑亂(文)今考瑜伽·顯揚·對法·五蘊等論。婆沙·俱捨·正理等論。無說僈於上中下三品等處生。唯在此論應知。 (五右)如五蘊論說(文)。五蘊論(二十右)安慧廣五蘊論(二十左)亦同。俱捨十九(十右)亦明七九慢。 (五右)謂於劣計已(至)計已等(文)。俱捨光記十九(三十五丁左)雲。此釋第一慢。於劣謂勝。於等謂等。令心高舉總說為慢。於等雲何如有二人精神齊等。一先誦得阿笈摩經。一後誦得。心便高舉。故正理四十七雲。於他劣等族明等中。謂已勝等高舉名慢。豈不此二俱於境中。如實而轉不應成慢。於可愛事心生愛染。如實而轉。如何成貪。此既耽求諸可意事無有顛倒。應非煩惱。然由此起能染惱心。既許成貪。是煩惱性。如是雖實勝劣處生。而能令心高舉染惱名慢煩惱。於理何失。解雲。族謂種族。明謂聽明等言。即顯色力財等也。 (五左)謂於等(至)計已等(文)。光記第十九(三十六右)雲。釋第二慢。於等謂勝。於勝謂等。總名過慢。慢太過故。妄進一階。或過前慢。或慢過重前故名過慢。正理論雲。於他等勝族明等中。謂已勝等名為過慢(文)今謂。於三解中。第二為優。以寶疏·頌疏並同故。 (五左)謂於勝計已勝(文)。光記十九(三十六右)雲。釋第三慢。於勝謂勝。勝名過已慢他過故名慢過慢。或慢謂高舉。高前過慢名慢過慢。正理論雲。於他殊勝族明等中。謂已勝彼名慢過慢(文)今謂。於二解中。第二為優。寶疏十九(十六左)雲。此過於過慢名慢過慢。舊論雲過過慢也。今謂。舊論即真諦舊俱捨也。玄奘所譯五蘊論雲慢過慢。安慧廣五蘊論。亦言過過慢。 (五左)於我蘊起我慢(文)光記雲。釋第四慢。於五取蘊執我我所。此是我見。或緣我起慢。成時我起慢。或由我起慢故名我慢(文)今謂。於三解中。第二為優。順俱捨正理等故。 (五左)於未證勝德起增上慢(文)。光記雲。釋第五慢。於未證得殊勝功德中。謂已證得名增上慢。正理雲。有餘師說。於證少德。謂已證多。心生高舉名增上慢(文)安慧廣五蘊論(八右)雲。增上殊勝所證法者。謂諸聖果及三摩地三摩缽底等。於彼未得。謂我已得。而自矜倨(文)對法抄雲。五增上慢。未多得謂已得(已上抄文)與正理有師說意同。 (五左)謂他多分(至)少分不及(文)。光記雲。釋第六慢。正理論雲。諸有在家或出家者。於他工巧屍羅等德多分勝中。謂已少劣。心生高舉名為卑慢。此中於已心高舉者。於他多勝。謂已少劣。有增已故亦說為高(文)寶疏十九(十七左)雲。准上論文。卑慢亦有高處。其慢稱境無高處(文)。 (五左)於已無德(至)起邪慢(文)。釋第七慢。於諸惡行無德法中。謂已有德名為邪慢。言無德者。謂諸惡行違功德故。立無德名。猶如不善。彼於成此無德法中。謂已有斯殊勝功德。恃惡高舉故名邪慢。若謂無德者。是遮有德言。於實無德中。謂有名邪慢。彼辨增上·邪慢別中。說無種子名增上慢。有種子者名為邪慢。或全增益名增上慢。少分增益名為邪慢。如是差別理應不成。是故應知。前說為勝(文)。 (五左)此邪慢者(至)即二別也(文)。演祕雲。又正理論。邪·增上慢各為二釋。增上二者。一雲。於未證得殊勝德中。謂已證得。二雲。於證少德。謂已證多。邪慢二者。一雲。謂諸惡行名為無德。彼成此法。謂已有斯殊勝功德特惡高舉。二即如前全無謂有然即大乘義不同者。思可知矣。慢類等義。具如燈也(文)今謂。准光記釋。正理於二說中。以惡行為無德。為勝與大乘不同。 (五左)然於三品(至)起七慢也(文)。於三品起四者。於下中品起慢。於中上品起過慢。於上品起慢過慢·卑慢。於我起一即我慢也。於德起二者。邪慢·增上慢也。 (六右)顯揚第一(至)我劣慢類(文)第一(六左)文。 (六右)婆沙等(至)說有九慢(文)。百九十九(八右)十九(九右)二文意同也。 (六右)說有九慢(至)如次後三(文)。俱捨十九(十左)雲。然本論說。慢類有九。一我勝慢類·二我等慢類·三我劣慢類·四有勝我慢類·五有等我慢類·六有劣我慢類·七無勝我慢類·八無等我慢·九無劣我慢類。如是九種。從前七慢三中離出。從三者何。謂從前慢過慢卑慢。如是三慢若依見生行次有殊。成三三類。初三如次即過慢·慢·卑慢。中三如是即卑慢·慢·過慢。後三如次即慢·過慢·卑慢(文)前三者。指前所引。顯揚我勝·我等·我劣。光記十九(三十七左)雲。我勝慢類。謂我勝彼。於等謂已勝。彼是過慢。我等慢類。謂我等彼。於等謂已等。即是慢我劣慢類。謂我劣彼。於勝謂已劣。即是卑慢。九中中三。如其次第。有勝我慢類。謂有他勝我。於勝謂已。即是卑慢。 (六右)過慢慢(至)如次後三(文)。義燈五末(七左)慢類有九。疏雲。過慢慢卑慢。如次起初三者。謂於等計已勝。起我勝慢類。於勝計已等。雖亦是過慢。今言我勝故除於彼。於等計等起我等類。不言於劣計勝。言我等故。依其卑慢起我劣慢類。卑慢慢過慢。如次起中三者。此依卑慢起有勝我慢類。於等計等起有等我類。於等計勝起。有劣我類。慢過慢卑慢。如次起後三者。於等計等起無勝類。於等計勝起無等類。依卑慢起無劣慢類。如俱捨第十九·婆沙一百九十九說。問。且我勝慢類。何故但依於等計勝不言於勝計等。答。今既言我勝。明非於勝計已等者。餘准此知。問。何故不於慢過慢起。答。據多分說。不多於勝計已為勝。此依發智論說。依品類足論。亦於彼起。故婆沙一百九十九雲。此依本論所釋如是。依品類足論。我勝慢類中攝三種。若劣謂已勝即慢。於等謂已勝即過慢。於勝謂已勝是慢過慢。餘八慢類。如理應說。准此發智依多分說。品類足論據盡理言。然此九類三於過慢起。謂我勝有劣無等。於慢生。謂我等有等無勝。俱於中品處生。餘三依下品處起以於他勝計已劣故(文)。 (六右)依本論(至)兩說大廣(文)。兩說者。一說單三各三九種。一說九種各九(已上或說)今謂。兩說者。即指本論發智及六足論。非指他義。大誤者。義演雲。疏依本論及品類足兩說大廣者。此即大小二論雙舉。本論即瑜伽品類。足即小乘六足論也。有雲。本論者。即發智論。發智為身。六足故得名本。或雲。婆沙為本(已上義演)今謂。有雲。發智為本論者為正。義演大誤。不足取議。俱捨十九(十一右)雲。如是且依發智論釋。依品類足釋慢類者。且我勝慢。從三慢出。謂慢過慢慢過慢三由觀劣等勝境別故(文)光記十九(三十八右)雲。復依品類釋慢類者。且我勝慢類。從三慢出。若觀劣境謂已勝。即是慢攝。若觀等境謂已勝。即是過慢。若觀勝境謂已勝。即是慢過慢。餘八慢類。如理應說(文)寶疏十九(二十左)雲。今詳三釋。發智論略。品類足廣(文)義燈五末(八)雲。准此發智依多分說。品類足論據盡理言(文)俱捨十九(十左)如是九種。從前七慢三中。難雲。從三者何。謂從前慢過慢卑慢。如是三慢。依見生。行次有殊。成三三類(文)今謂。此明從七慢離出九類。類者正理論雲。類是品類足。論一(三左)雲。慢結雲何。謂七慢類。即慢·過慢·慢過慢·我慢·增上慢·卑慢·邪慢。慢者於劣謂已勝。或於等謂已等。由此正慢已慢高慢心。高舉心恃懱(文)餘之六慢。皆約三世明高舉相(文)又顯揚一(六左)以類釋慢雲。慢者謂以他計我為勝。我等我劣令心恃舉為體。然大小論中。多立三別故(文)寶疏十九(二十右)雲。今詳三慢我慢慢類別者。不因見生但名三慢。唯恃我陵人名為我慢。從見生慢。行解。勝劣不同(文)義燈五末(八左)雲。同。慢類與慢有何差別。答。有二義。一要依我見。後生及俱二多不全。依品類足即復有過。如似過慢於勝謂已等等計已勝。我勝但於等計已勝故不全分。依品類足我勝依三生。謂於劣等勝。皆計已勝故即是過。問。我劣類三依卑慢起。既全非分。與七何殊。答。有初一義。問。何故我見俱後起者為慢類。豈不計七慢依我見俱後生。答。不障七慢我見俱後生。但行相別直。計我後起者為慢。計我勝等後起慢者。即是慢類。或不依我慢。亦生生。類必依我。又由分及過。是彼七類。亦應說雲我見後起為慢。我所後起為類。計我有劣勝。劣勝屬我等。雖非即我所。行相彼故(文)。 (六右)我小乘中(至)我慢故(文)。俱捨十九(十一右)雲。如是七慢。何所斷耶。一切皆通見修所斷。諸修所斷。聖未斷時為可現行。此不決定。謂有修所斷而聖定不行(文)光記十九(三十八左)雲。答此不決定。於七慢中。或有修所斷。於未斷位聖容現行。謂除慢類及與我慢所餘諸慢。於此慢中。或有修所斷。於未斷位而聖定不行。謂慢類我慢。此不行因。次後當辨(文同左)又論雲何緣聖者。未斷不起頌曰。慢類等我慢。惡作中不善。聖者而不起見疑所增故。長行雲。此慢類等惡悔。是見及疑所增長。雖修所斷。而由見疑背已折故。聖不能起。謂慢類我慢。有身見所增(文)具如光·寶中釋。 (六左)顯揚及(至)或分別(文)。顯揚第一(六左)雲。慢者謂以他方已計我為勝。我等我劣。令心持舉為體。或是俱生。或分別起。能障無慢為業(文)瑜伽八十八(十七右)雲。當知此中二種我慢。一於諸行執著現行。二由失念率爾現行。此中執著現行我慢。聖者已斷不復現行。第二我慢。由隨眠故。薩迦耶見。雖復永斷。以於聖道未善修故。猶起現行。薩迦耶見。唯有習氣。常所隨逐。於失念時。能與我慢作所依止。令暫現行。是故此慢亦名未斷。亦得現行。又諸聖者。若於諸行思惟自相。尚令我慢不復現行。況觀共相。若於假法作意思惟住正念者。亦令我慢不得現行。若於假法作意思惟。不住正念。爾時我慢暫得現行。若諸異生。雖於諸行思惟共相。尚為我慢亂心相續況住餘。又薩迦耶見。聖相續中。隨眠與纏皆已斷盡。於學位中習氣隨逐。未能永斷。若諸我慢隨眠與纏皆未能斷(文)。 (六左)五十八稍廣作差別說(文)。五十八(四右)中明四種二種等差別。如上演祕所引之文。 (六左)五十八中(至)如理應思(文)。寶檗本作實形誤。鮮本作寶為正雜集亦同。演祕雲。問。瑜伽五十八(五右)雲。當知此疑略由五相差別建立。謂於他世·作用·因果·諸諦·寶中。心懷猶預。此中何唯雲諦理耶。答。即此諦中攝彼五釋。相攝雲何。答。寶滅道收。作用謂業。即是其因。及於皆過去集諦攝。總相而言。過為現因。未來及果苦諦所攝。故雜集論第一雲。諦猶預者。亦攝於寶猶預如其所應滅道諦攝(文)對法抄二本(二十八左)雲。三寶無漏滅道諦攝。故於諦疑。法身理法真寶滅諦所攝。二身餘法僧。道諦所攝。同體寶者。隨應所攝文。 (七右)大論第八(至)此以文證(文)。瑜伽第八(三左)雲。謂由親近不善大夫聞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即於所知事。唯用分別異覺為體(文)倫記二下(十五右)雲。景雲。疑分別異覺為體者。疑亦求覺通名為覺。簡別於惠故雲異覺。亦可。疑作二解。不一決定故名異覺(文)。 (七左)五十五說(至)別有性故(文)。五十五(七左)雲。問。是諸煩惱。幾世俗有。幾實物有。答。見世俗有。是惠分故。餘實物有。別有心所性(文)。 (八右)訓釋辭中(文)俱捨二十七(九右)雲。有餘師說。詞謂一切訓釋言詞。如有說言有變礙故名為色等(文)光記二十七(二十右)雲。應如是訓彼詞。習如是訓詞。是詞無礙解(文)俱捨根品初釋根義。具舉字界字緣。以成根增上義。此意字緣助字界已猶有界義。具出正理第九(初右)光記三(初)寶疏三(初)又明字界字緣。具出光記第九(三十四)寶疏第九(三十紙)良賁仁王疏等。 (八左)與顯揚對法同也(文)。顯揚一(七左)雲。疑者謂於諸諦猶預不決為體。唯分別起能障無疑為業(文)對法一(十三左)雲。疑者於諦猶預為體。善品不生依止為業(文)。 (八左)論謂惡見者多受苦故(文)。演祕雲。論謂惡見者多受苦者。有義。多受苦者。通五趣苦。一切苦果。無不皆由惡見生。故佛地論說。業惑及果。一切皆由我見生故。處處皆說。由惡見力。生死輪迴無體息故。詳曰。若通五趣。三苦遠因。而有義無失。若依欲界三塗等苦為近因發。今依疏辨。然觀此論。疏說為優。論雲。招苦之者是分別故(文)。 (九右)謂於欲界(文)。義演雲。疏謂於欲界者。除上界。上界見惑。不能發惡業招苦故。及簡欲界俱生我見等。以不能親招苦果故。發惡業者。唯分別惑故(文)。 (九右)梵雲薩迦耶達利瑟致(文)。對法抄二本(二十九右)雲。梵雲薩迦耶達利瑟致。迦耶者聚集義。身聚爭故。達利瑟致是見義。聚之見故。薩有三義。一者二偽三者移轉云云○與此疏及二執章全同。瑜伽倫記二下(十三右)雲。薩迦耶見者。景雲。名身見。緣身起見故名身見。從境得名。亦名我見。行解為目。如正量部。名偽身見。以所計身虛偽不實故。迦濕彌羅國毘婆沙師。名有身見。以所緣身是其有漏故。若偏名偽身見。失於有義。若言有身見。失於偽義。欲在兩義名薩迦耶。薩迦耶名含二義(文)。 (九右)薩是偽義(文)俱捨十九(六)雲。舉經部計雲。壞故名薩。言異意同。彼具文雲。壞故名薩。聚謂迦耶。即是無常和合蘊義。迦耶即薩名薩迦耶。此薩迦耶即五取蘊。為遮常一想。故立此名。要此想為先。方執我故(文)寶疏十九(四紙)雲。正理破雲。若爾何用標以薩聲(文)。 (九左)薩婆多雲(文)俱捨十九(六)雲。毘婆沙者。作如是釋。有故名薩。身義如前。勿無所緣計我我所故。說此見緣於有身。緣薩迦耶而起此見。故標此見名薩迦耶。諸見但緣有漏法者。皆應標以薩迦耶名。然佛但於我我所執標此名者。令知此見緣薩迦耶非我我所。以我我所畢竟無故。 (九左)大乘應言(至)大小別說(文)。對法抄二本(二十九左)雲。今大乘言。雖一薩字釋成三義。今取移轉。迦耶聚集。已假非真。更致薩言表成移轉。 (十右)今大乘意等(文)義燈五末(十)雲。薩迦耶見。諸釋雲。要集雲。大乘移轉意同世親。非謂有無不定。或異二宗名為移轉。理已定故。名不順故。今謂不爾。不得本意。疏雲。今大乘意。心上所現似我之相體非實有。是假法故。又體非全無。依他起性成所緣緣故。說非實有亦非虛偽。唯是依他移轉之法。我之所依(此同攝論等)又雲。又依所執可言虛偽。依所變相可言為有。非如餘宗定實定偽故。名為移轉。此意不雲異二宗故。名為移轉。但雲。是眾緣生移轉之法。不同有部實。非如經部。假和合相。不以有無二宗不定名為移轉(文)。 (十右)分別俱生(至)第一說(文)。第一(七右)演祕五末(三十七)雲。疏分別俱生如顯揚第一說者。意顯俱生分別二我皆緣五蘊。即彼論雲。一薩迦耶見。謂於五取蘊計我我所。染污惠為體。或是俱生。或分別起。 (十左)趣者況也或所歸處也(文)。次下(十三左)雲。今言見趣者。趣謂意趣。或是所趣。或謂趣況(文)對法抄二本(三十左)雲。論一切見趣所依為業。述曰。一切見者。六十二等。趣謂所趣。諸見糾紛。皆趣我故。此屬我見趣。或況見趣。況由執故。此屬諸見。與彼為依。是依業五見作用。通障正惠。今舉別用不說通果(文)俱捨光記十九(五十一左)言見趣者。趣謂趣求(文)略纂十五(三十五左)雲。諸見趣中者。如五趣是有情歸到處。六十二見。諸見所歸到處故。言諸見趣(文)泰釋亦同。如倫記十六下(三右)無性攝論第四(二十五左)雲。言見趣者。是品類義(文)花嚴大疏六(如來現相品)曰。梵雲奈耶。而義多含。或雲理趣。或雲方便。或雲法式。或雲法門。或雲安立(二十五右)大日經疏雲。此中種種趣者。梵雲娜衍。義釋十二(十四右)雲。趣是別別之義。 (十一十)對法第一(至)問答廣解(文)。論第一(十五左)雲。問。於五取蘊有二十句薩迦耶見。謂計色是我我有諸色色屬於我我在色中。如是計受想行識是我我有識等識等屬我我在識等中。於諸見幾是我見。幾我所見。答。五是我見。十五我所見。謂計色是我。計受想行識是我。此五是我見。餘十五是我所見。何因十五是我所見。相應我所故。隨轉我所故。不離我所故。相應我所者。謂我有色乃至我有識。所以者何。由我與彼相應說有彼故。隨轉我所者。謂色屬我乃至識屬我。所以者何。若彼由此自在力轉。或捨或役世間說彼是我所故。不離我所者。謂我在色中。乃至我在識中。所以者何。彼計實我處在蘊中遍體隨行故(文)對法抄二末(六右)雲。論相應我所者至說有彼故。述曰。下釋論師釋成我所相。即總答中我有蘊句相應者。不乖返相順義。由我與蘊不乖相順故。說彼蘊是我之所。謂我有色乃至我有識者。顯我有蘊邊五蘊生。成五句義。由我與彼相應說有彼者。以相應義釋成我有。如瓔珞等不乖我故(文)故成二十。義燈演祕未得詳釋故。為具引論抄。 (十一右)分別行緣蘊(至)我我所行(文)。對法抄二末(六右)雲。分別者解釋義。行謂行相。是我我所二種行相。緣謂緣歷。二種行相皆緣蘊故。所謂我所。即我所見。今解釋我我所見二種行相緣歷諸蘊一一皆有。不別解釋此我所見從計何蘊我見後生。諸我所見。一切皆從我見起故。我見不從我所後起。是根本故。如計色蘊我有屬我我在其中。此三我所不說從彼何蘊我見之所起。但總與我同一。蘊說五蘊各四故成二十(文)演祕五本(三十七)雲。問。分別行等誰所說耶。答。是佛法者。談彼外道計我。差別有斯不同。令學者知說斯言也。亦非外道自說計我有二十等句之差別也。皆同談外為令邊知有棄捨故(文)義演六末(十九右)雲。問。如執色是我。色是我瓔珞僮僕等。豈不分別所起處耶。答。不然。言色是我瓔珞等者。但言我所隨我後生。有如是行相。不異我所從此蘊起彼蘊起等。故雲不分別所起處。意說。若分別行緣蘊。亦分別所起處。即有六十五句。若但分別行緣蘊不分別所起處。但有二十句。若爾准演祕後說。如執色是我。受是我瓔珞僮僕等。即是分別所起處也。所從受蘊起故。唯前解即非(文)。 (十一左)其六十二見(文)。演祕五本(三十七)雲。疏六十二見等者。按大智度論第十五雲。身邊見以為根本。五蘊各四我我所見。三世各成二十句見。並本身見邊見二種。合六十二(文)今謂。智論疏主不用。樸楊何為引證。對法抄二本終雲。非此所明故今不述。略纂雲。隨機別說。非此所明。六十二見章雲。非此所宗。義演約三世二十句雖似智論。而取命者等不同。亦不允當。六十二見章(二左)以五門分別。於中第二辨名相者。大智度論說。身邊二見以為根本。有二十句我我所見。三世合數。並本二見成六十二。非此所宗。阿含經有許無色界有色身故。大眾部經。非可全憑。梵網六十二見經。與舍利弗阿毘曇同。是正量部。亦非所宗。大毘婆沙第一百九十九。及第二百。雖復廣明。是薩婆多。亦非依憑。以上皆非大乘之義。今並不依。今依瑜伽第八十七第六第七第八。及五十八。顯揚第九第十。對法第一。成唯識第六卷上下諸文自廣解釋。既是自義理應依憑。初列總名相。後辨別名相。列總名相者。八十七雲。薩迦耶見以為根本。有六十二諸惡見趣。謂四邊常見論。四一分常見論。二無因論。四有邊想論。四不死矯亂論。如是十八諸惡見趣。是計前際說我論者。又有十六有見想論。八無想論。八非有想非無想論。七斷見論。五現法涅槃論(文)瑜伽略纂第三(十八左)對法抄二本(四十二右)皆同。 (十二右)以何為證五十八說(文)。五十八(十一右)演祕雲。疏以何為證等者。按五十八雲。愚夫以此五取蘊中。起二十句薩迦耶見。五句我見。餘見我所。是名迷苦薩迦耶見。又總結雲。此十煩惱。皆迷苦諦見苦所斷。既雲迷苦見苦所斷故。分別惑其理極成(文)。 (十一右)顯揚說(至)第一(七右)雲。一薩迦耶見。謂於五取蘊。計我我所染污慧為體。或是俱生。或分別起。能障無我無顛倒解為業(文)。 (十二)謂由於前(至)執為業常(文)。對法抄二本(三十左)雲。邊有二義。一者邊側障中道故。二者邊鄙障勝行故。薩迦耶見狡我等已。此邊執見隨於前蘊而執斷常。諸忍欲等。為此見體。所邊計等三種。如前移轉。見後計執斷常。方邊見攝。餘者邪見故論言隨。先隨我見。後隨執蘊。五十八說。執釋梵等為常為性。苦邪見故(文)。 (十二左)說有因果處中行道及出離滅諦(文)。疏說有因果者。准雜集意。因果二字。唯系處中行。若依道二諦是無漏因果。亦通滅諦。雜集一(十三左)雲。障處中行出離為業。處中行者。謂離斷常緣起正智(文)對法抄二本(三十一右)雲。緣起者。境因果法因故非常。果故非斷。緣因果智名緣起智。是處中行亦是勝行。勝行即出離正智。通因果。證智非因故言出離。或出離即即滅諦。障正智生不稱出離。彼障此故立邊見名(文)。 (十二左)然此邊見(至)有常斷故(文)。對法抄二本(四十二)雲。五十八·八十七·唯識第六·長阿含第十·梵網六十二見經·舍利弗阿毘曇·毘婆沙第一百九十九·及二百。雖皆廣說。然長阿含等。與大乘義。見攝不同。不可依用。今依瑜伽等所說為正。五十八·八十七說。前際有五位。一四邊常論·二四一分常論·三二因論·四雲有邊等論·五四不死矯亂論。後際有五位。一十六有想論·二八無想論·三八非有想非無想論·四七斷滅論·五雲現法涅槃論。如是前際有十八見。後際總有此四見。問。於五見中幾見所攝。答。其自性二見攝。謂邊邪見。若其眷屬五見所攝。雖五十八說三見攝。彼文自說開為常斷。總一邊見。雲何自性二見所攝。於十位中。常見攝五。謂四邊常·四一分常·有相十六·無相有八·俱非八論斷見攝一。謂七斷論。如是邊見總攝六位。有四十七見。邪見攝四位。謂二無因·四有邊等·四不死矯·五涅拌論。有十五種故。二際見所攝(文)六十二見章第三雲。體門意亦同。婆沙第二百(十四左)六明六十二見總入斷常二見中。 (十三右)等取十四不可記事(文)。對法抄二末(初)釋十四事。如涅槃經三十五·大智度論三十九·俱捨第十九廣說。演祕雲。疏等十四不可記事者。如有問彼十四事者。不應為釋。無義利故名不可記。其十四者。按大般若經雲。世界常耶。無常耶。亦常無常耶。非常非無常耶為四。世間有邊無邊等為四。如來死後有耶。無耶。亦有亦無耶非有非無耶為四。命與身一為一。命與身異為一。合為十四(文)十四不可記事。如俱捨十九終·光寶記釋。 (十三右)有緣他界為斷等(文)義演雲六末雲。疏有緣他界為斷等是他界緣中廣說者。即次下他界緣中。許緣他地皆為他我彼起斷常等。如下自說(文)。 (十三右)此六十二見唯分別起(文)。瑜伽五十八(二右)雲。常見所攝邊執見者。謂六十二諸見趣中。計度前際。諸邊常論·一分常論。及計後際諸有想論·無想論·非想非非想論。斷見所攝邊執見者。謂諸沙門若婆羅門。七事斷論。此邊執見唯分別起。無有俱生。唯除即此。先世已來串習隨逐邊執見等。若有分別若無分別差別之相。如來本地分。已廣分別(文)。演祕引論稍有不足。彼雲邪見分別。不待言成故不錄也也(文)。 (十三右)五十八說(至)是邪見(文)。五十八(十一右)雲。又有諸見。妄計自在世主釋梵及餘物類。為常為恆無有變易。如是邪見亦迷苦諦(文)略纂十五(三十九右)雲。論雲。又有諸見妄計自在世主釋梵及餘總類。為常為恆無有變易。如是邪見亦迷苦諦者。此謂計梵王為常。不從我見後生故是邪見。問曰。此卷初雲。邊常論·一分常論等。皆是邊見。即計梵王為常。如何此中乃言邪見。答曰。二說。若起我見計梵王為我。後計為常。此常見後生故邊見收。如前文。此中約非我見後生者。此非常見故邪見收。亦無違也。問曰。凡夫伏修不伏見。此是見何色界我見下界起耶。若是欲界我見等。如何緣色生。答曰。此我見是欲界繫。緣名為境故。得緣彼生。名者名字。聞彼名故而緣。又名者四蘊也。即是此心之相。離心無別體故言緣名。問曰。若爾與欲見何別。答曰。至下緣境中。更當知廣釋差別二說。此邊常論。皆名邪見非我見後生。故前文言是邊見。及梵網對法等雲邊見攝者。似常見體是邪見。夫言邊見必我見後生故。故此中次前文雲。即用如是我見為依止。於五蘊見我斷常。斷常二見。即唯我後起。此邊常論。不緣為我故非邊見(文)。 (十三右)非我見後生(文)。義演雲。疏非我見後生者。瑜伽說。邪見行非我見後起。此論約性我見後起故邊見攝。二論同(文)。 (十三右)又此邊見(至)別抄等會(文)。義演六末雲。疏又此邊見至及別抄等會者。此外申難。難雲。若總緣我見。得通緣上界法為我等。餘分別見等。不許別緣上界法為我等故。故雲餘非他界緣。如何分別邊見。乃緣他界梵王等為常耶。又說。從我見後生邊見。亦不緣他界法以分別。我見不緣他界法故。故雲如何別緣我見亦緣他界生。難意。如是唯下會雲。執他地法不為自我。得為他我故。許即許是他梵王之我(文)。 (十三左)長阿含第四(文)。經中十二·十四兩處說之。 (十三左)言前際者(至)過去果故(文)。演祕雲。疏依現在過者。即瑜伽論八十七(二紙左)雲。雲何當有前後際俱行。謂如有一作是思惟。我曾有龍。誰當有我。今此有情來何所從。於此沒已去何所至。又毘婆沙百九十九雲。若依現在起分別見。或名前際或名後際。是未來前過去後故。或未來因過去·果故(文)今謂。瑜伽明前後前後際三種現行。於中此文。第三前後際俱行義。然觀瑜伽。雲何當有一句。此屬後際俱行。今屬前後俱際中非也。又引婆沙以略法故。今具引之。婆沙百九十九(十二左)雲。此中依過去起分別見。名前際分別見。依未來起分別見。名後際分別見。若依現在起分別見。此則不定。或名前際分別見。或名後際分別見。以現在世是未來前過去後故。或未來因過去果故。 (十四右)四邊常論者(文)。六十二見章(三左)雲。瑜伽第六·顯揚第九雲。當知此中計前際者。謂或依下中上靜慮起宿住隨念。不善緣起故。於過去諸行。但唯憶念不如實知。計過去世以為前際。發起常見。或依天眼計現在。以為前際。於諸行剎那生滅流轉。不如實知。又見諸識流轉相續。從此世間至彼世間無所絕故。發起常見。八十七雲。宿住隨念俱行者。謂計前際。三常論中由下中上清淨差別。今觀論意。由依靜慮宿住隨念有下中上。分成初三。一憶過去二十成壞劫。二憶四十成壞劫。三憶八十成壞劫。由宿住念有三品故。見有遠近。伴師迦者。僧佉喻名。說一切法皆悉是常。世間隱顯非為滅壞故計為常。以說三品靜慮所見故。六十劫宿住不緣故但有三。瑜伽第六等。又雲。或依天眼計現在世。以為前際。於諸行剎那。生滅流轉不如實知。又見諸識流轉相續。從此世間至彼世間無斷絕故。發起常見。此意即顯。天眼見有情諸識流轉死此生彼。而不實知諸行剎那生滅流轉故執為常。是第四常見。總詳此意。初之三見雖同阿含。第八即非。彼揵疾智。計一切常非由天眼。八十七亦云。天眼俱行故。此中前三總是婆沙第一。此之第四即彼第三。彼餘二常此中無也。八十七說。此四常見。皆依靜慮不說散故。然婆沙說。第一觀劫。第二觀生。第三觀現在死此生彼。第四依尋伺。若有說言。此前三種。即瑜伽言依下中上三種靜慮。雖爾即有違天眼過。瑜伽第六雲。第四即依天眼所見。非尋伺故(文)演祕雲。論四遍常者。問。瑜伽第六雲。謂或依三品靜慮起宿住念。或依天眼不言劫數。顯揚·梵網亦然。按長阿含雲。或有沙門婆羅門等。以三昧力能憶四十八成壞劫事。其中眾生。不增不滅常聚不散。第四直以揵疾智見說一切常何乃不同。答。宗計既殊。不煩和會。或外道執品類不一。各敘一計故。瑜伽雲。或依天眼既置或言。明計非一且敘一也。婆沙等別。准此應知不同。瑜伽等論不言劫數。但略故爾。故第六雲。如經廣說。故知略也。說餘見差。類此應悉。有義會雲瑜伽論等依梵網經。謂本計師說依定心。以伊師迦等本上古仙。由得五通不如實知而起計故。毘婆沙論。依阿含經。通本末計。說依散心。諸後學徒。依先傳授別起計故。二經影略。義無失故。 (十四)由隱顯故(文)。略纂第三(十九)雲。由執世間空劫為隱。有劫為顯非滅壞故(文)倫記全同。義燈雲。四邊常中。舉伊師迦。即僧佉類(倫記雲兩方二釋)應離蘊我。今謂。准婆沙百九十九。轉變隱顯二種不同。是故二家。各起遍常之計。彼百九十九(十二左)雲。前際分別見中四遍常論者。一由能憶一壞成劫。或二或三乃至八十。彼便執我世間俱常。問。彼何故作是執。答。彼計轉變或隱顯故。轉變論者。作如是執。乳變為酪。種變為芽。薪變為灰。如是等類。答。續彼而有者。皆是彼所轉變。非彼法滅有此法生。故一切法自性常住。隱顯論者。作如是執。諸法自性。或隱或顯。彼見此處先有如是形顯份量大地洲渚妙高山王餘山大海諸樹等壞。後於此處復有如是形顯份量大地等成。便作是念。彼於中間不可見者。非性壞滅。然壞劫時。彼性潛隱至成劫位。彼性復顯(文)更考因明疏。 (十四右)四中前三(至)天眼所見(文)。義燈五末(十六左)雲。問。何故邊常憶二十·四十·八十劫不增減耶。答。依世靜慮三品差別法爾力故。何無計生。答。懷即攝滅。成即攝生。然外道計但是隱顯。何無揵智。答。宗說別故(文)。 (十四右)即有見道(至)並是常故(文)。義演雲。疏即有見道常見至並是常故者。意難雲。此常見既分別煩惱見道斷者。如何亦緣他界法並為常耶。以觀我及世間八十劫等皆是常故。世間即通三界為境。不緣他界法。疑常見耶(文)。 (十四左)然依定後(至)唯從見說(文)。義演雲。疏然依定後起至以獨影境唯隨見說者。答上難也。意雲。由外道曾得定。依定發宿住通。如上界法。常見可通上界繫。雖常見通三界合緣。相分隨見分亦色界繫故。疏雲。仍所應界地所繫。問。何須相分隨見分上界繫。答。獨影唯從見說。釋所由也。問。何名獨影境。答。以身在此間起上常見。遙緣上界法不親得故名獨影境。雖有相分而無本質。豈有實我實常為本質耶。所以無本質。唯有相分名獨影境(文)今謂。疏文文勢不似問答。義燈五末(十四左)雲。問。四邊常見何地界繫。何地界起。答。有二解。一雲色界。通四靜慮。瑜伽第六。依下中上靜慮起宿住隨念。或依天眼計現在世。准此雖不在定。得定後起故在上地。一雲雖定後起。是分別見。世道不伏。起下無失。然非未得定然起之者。通欲色界。又解唯欲。論雲。謂如有一若沙門若婆羅門。起如是見立如是論。沙門婆羅門唯在欲人。又瑜伽第七明四有邊中明。沙門婆羅門。依止靜慮起如是見。乃至雲。當知此中以說因緣及能計者故。不得通上。然前說勝。言彼起者。據多分說。 (十四左)一從梵天(至)我等無常(文)本章(四左)雲。一從梵天沒來生此間得宿住通。觀前來處作如是執。我等皆是梵王所化。梵王是常。不見初後故。我等無常。見今來此故。常論中言或見梵王隨意成立。即此見也(文)略纂三(十九左)雲。一分常見。梵王立言。我常子無常。有事彼者。隨彼意立此無常。是初一分常見(文)倫記全同。義燈五末(十六)雲。問。一分常中何無計色二定已上沒生此耶。答。上無尋伺故。無王臣故。無諂誑故。由誑故言。我是常能生汝等。由諂故計王為父常能生故。問。欲界何故不計地居及於仙趣一分常耶。答。地居二天境非勝故。仙無別趣。境亦非勝(文)。 (十四左)二聞梵王(至)一分常住(文)。本章(五左)雲。常論中言。或見四大種變異。或見諸識變異。變異者無常也。即是此見(文)演祕五本(四十)雲。疏大種常無常等者。問。既不雲我。雲何邊收非我後故。答。文雖不言。理實是彼計蘊我者起斯計也。故得邊收(文)義演雲。疏二聞梵王有如是等見者。意說。梵王有如見見解。如是執也。地等大種常。心等無常者。意雲。外道以梵王為定重。信其所言。若梵王有如是計。我亦計之。地等大種常。若以可見故。心等無常者。以心等微細難可見故。速生滅故。又計大種常住心無常者。由執無想有情心滅身存故。或翻此者。由執心存色滅故。又雲。心是常者。以心長時能分別用故。若是無常者。不能多時而有分別。既能長時分別。明如常也。我言。言大種無常者。由見山河有毀壞故無常也。同彼忍者。即印可之義。謂同行者相忍可也。或住梵世者。即住在梵天中聞梵王說。或展轉聞等者。如有外道住在欲界。展轉傳聞梵王等教。即此外道。從他傳聞。作如是執(文)。 (十五右)此四由執(至)四事而起(文)。疏明四一分常。多據婆沙百九十九(十四左)。 (十五右)此之八見(至)為他我故(文)。義演雲。疏此之八見。即四邊常四一分常論也。疏以色界之我緣自地為我者。意雲。此八見中。有以色界我見緣色界自地梵王為我也。謂有外道。依意後起我見。我見即是色界所繫。所以名緣自地法。或以下界我見。計上界梵王為我。雖非自我。計為他我不遮也(文)。   (十五左)不爾應非邊見所攝(文)義演雲。疏不爾應非邊見所攝者。意雲。若但為我不計為常者。應是我見。若不計為常。應是邪見○非邊見攝。計他為自我名耶。 (十五左)其全常等(至)如何全常(文)。對法抄大同。演祕雲。疏其全常至如何全常者。亦有本雲。如前全常。疏既不同。略為三釋。一應雲如何。如何即是隨何之義。隨何全常。皆有自我。二應雲如四如四全常中皆有自我。三應雲如前。如前常言結指前也。三皆有理。應從多本(文)。義演雲。疏其全常等理不相違者。亦准一分常見。緣他法雖不為我。為他我常者。無違故邊見收。設計自身。亦在中故者。前全常見。既言我及世間亦後如是。明知。自身我亦在中也。如前全常中計也。故邊見攝。 (十五左)一箇邊見(至)是何見(文)。演祕雲。疏一箇邊見至是何見者。而有解雲。一箇邊見。緣上下生。屬前文者不然。此屬下也。牒以為問。緣上為常下為無常。從多分說。四分常中。大種與心非上下故。或依梵說名上無失。然闕下義(文)義演雲。疏一箇邊見緣上下者。意雲。且如一箇邊見。緣上下生。計梵王為常。即是上計自身無常。即是下計常可爾。計無常者。是何見收。如疏自解(文)。 (十五左)此雖非斷(至)是染惠(文)。演祕雲。疏此雖非斷至是染惠者。非無常解皆名斷見。撥後永無方名斷見。故此非斷。問。緣下無常與緣上常二見俱耶。答。不俱。無一心中有二惠故(文) (十六右)此總是我等(文)。演祕雲。疏此總是我等者。總計五蘊而作一我。更無差異。蘊無不邊。如次名為邊滿。無二無異無缺(文)義演雲。疏雲。此總是我也。即總計五蘊而作一我。更無差異。遍滿者。彼計五蘊邊一切故。二者唯計一我更無餘故。無異者。我自身無異也。缺者以我邊滿無缺減故。 (十六右)我有色等(文)。演祕雲。疏我有色等者。即有色我有彼想故。名為有想。問。既雲死後而有於想。後約於地。如何得雲我有於想名有想耶。答。由我有想。後隨生處名為有想。非今時無後方有也。不爾無想俱非八論。不應各八(文)。 (十六右)取諸法相說名有想(文)。義演雲。疏取諸法相者說名有想者。由我有想。想能取諸法相。故死後生有相處天也。即釋有想義(文)。 (十六右)執無色蘊為我等(文)。義演雲。疏執無色蘊為我等者。即執四蘊為我。即計命者為我也。釋名字如論應知者。如第一論雲有情命者等。彼處廣解(文)。 (十六左)若執色為我(至)如指節量(文)。對法抄亦同然。此疏明十六有想。多據婆沙。今檢婆沙。身中之身。彼作心字。彼第二百(二左)具文雲。我有邊死後有想。論者若執色為我。彼所執我體有分限。或在心中如指節量。光明熾盛。或在身中稱身形量內外明微如說。我我形相端嚴。光明熾盛。清淨義一。喬答摩尊。寧說無我(文)。 (十七右)若執色為我邊一切處(文)。波沙第二百(三右)雲。答執色為彼所執我。偏一切處。如明論說。有我士夫。其量廣大。邊際難測。光色如日。冥闇者雖住其前而不能見。要知此我。方能越度生老病。異此更無越度理。又如有說。地即是我。我即是地。其量無邊。若執無色為我。彼作是念。如不至火終不能燒。若不至力終不能割。若不至水終不能潤。如是苦有不至我者。終不能取。無邊份量。彼依尋伺起如是執。若依等至起此執者。必已得遍處定。如是二種俱作是念。我定無邊死後有想。此在欲界全隨其所應。乃至廣說。執我亦有邊亦無邊。死後有想。論者若執色為我。彼所執我。隨所依身。或卷或舒。其量不定。彼作是念。身若有量。我即有邊。身若無量。我即無邊。若執無色為我。彼作是念。若隨有量所依所緣。我即有邊。若隨無量所依所依。我即無邊(文)。 (十七左)一想者在前三無色(文)。演祕雲。疏一想者在前三無色等者。問。何為名一。答。唯一意識。餘五無故。故婆沙論雲。由彼諸想一門轉故。說名一想。疏種種想在欲色界等者。故婆沙雲。由彼想六四門轉。及緣種種境界起故。瑜伽八十七(五左)雲。有一想者。謂在無處空無邊處識無邊處。有種種想者。謂在下地。即如所說。隨其次第。應知說我有狹小想。有無量想(文)婆沙第二百(四右)雲。此中我有一想者。謂在前三無色。由彼諸想一門轉故。說名一想(文)本章(十一右)雲。八十七說。一執我一想。在空無邊處識無邊處。不說無所有處。略文故也。亦一想故。同婆沙故。以瑜伽說無量想配前一想故。略不論於無所有處。彼非無量想故。然是一想也。 (十八右)乃至廣說如彼論(文)。引上瑜伽第六故指瑜伽。對法鈔雲。廣如瑜伽等說。至下結釋。指婆沙為彼。婆沙第二百(四左)雲。我亦有差別。謂有一種工巧智者。名有一想。若有種種工巧智者。名有種種想。我有小想者。謂執少色為我。或執少無色為我。若執少色為我。彼執色我其量狹小。如指節等。彼執想為我。所依小身故。緣少境故。說為少想。我與彼合名有小想。此在欲界全色界一分。除無想天。許無色界亦有色者。此亦在彼前三無色。若執少無色為我。彼或執受為我。想為我所。依小身故。緣少境故。說為小想。我與彼合名有小身。執行為我。執識為我。廣說亦爾。若執想為我。彼想依小身故。緣少境故說為小想。彼執小想為我性故。或有想用名有小想。此在欲界乃至無所有處。除無想天。我有無量想者。謂執無量色為我。或執無量無色為我。若執無量色為我。彼執色我遍一切處。彼執想為我所。依無量身故。緣無量境故名無量想。我與彼合名有無量想。此在欲界全色界一分。除無想天。許無色界亦有色者。此亦在彼前三無色。若執無量無色為我。彼或執受為我。想為我所。彼想依無量身故。緣無量境故名無量想。我與彼合故。名有無量想。執行為我。執識為我。廣說亦爾。若執想為我。彼想依無量身故。緣無量境故名無量境。故名無量想。彼執無量想為我性故。或有想用故名有無量想。此在欲界乃至無所有處。除無想天。如是四種。或依尋伺。或依等至(文)本章(十一左)雲。然毘婆沙雲執少色為我。想為我所。我與彼合名為少想。在欲色界。除無想天。無量想者。執無量色為我。想為我所等。如前廣說。瑜伽意說。即前所說一想之處。有此少想。亦不相違(文)。 (十八右)尋伺等(至)皆容得起(文)。婆沙第二百(五左)諸得定者。以天眼通。見三靜慮恆時受樂。後從彼歿來生此間。便作是念。我純有樂。諸尋伺者。見諸有情於一切時與樂具合。便作是念。我純有樂。如於此世。他世亦爾。我純有苦者。謂在地獄。諸得定者。以天眼通。見在地獄恆時受苦。後從彼歿來生此間。便作是念。我純有苦。諸尋伺者。見諸有情於一切時與苦具念。便作是念。我純有苦。如於此世他世亦爾。我有苦有樂者。謂在傍生鬼界人及欲界天。諸得定者。以天眼通。見彼有情苦樂雜受。後從彼歿來生此間。便作是念。我有苦有樂。諸尋伺者。見諸有情有時與苦具合。有時與樂具合。便作是念。我有苦有樂。如於此世他世亦爾。我無苦無樂者。謂在第四靜慮乃至無所有處。諸得定者。如彼有情無苦無樂。後從彼歿來生此間。便作是念。我無苦無樂。諸尋伺者。作如是念。我體是常不明瞭轉。雖有暫與苦樂相應。而彼是容我非有彼(文)。演祕雲。由依等至而能起通。見苦樂等。而後起執。依尋伺者。憑邪師教。說樂等事處所差別。因執而生。或見現世樂等。因茲構畫計論而起。此世既苦。他世亦然。樂等亦然(文)。 (十八右)一我有色(至)作如是計(文)。演祕雲。問。何故有想不言見他得定生等。答。無想處一。故要見他。自方生執。有想不爾。何得為例。或影顯也。不及前釋(文)。 (十八左)等至尋伺皆容有起(文)。演祕雲。疏等至尋伺皆容等起者。按婆沙。諸尋伺者。執色為我。見或有時熟眠悶絕。苦受所切似全無想便作是念。我雖有色而無其想。如於此世他世亦爾。由此故雲死後無想。准此未必許生無想方名無想。與前得定計無想別。前有苦等。亦准此知(文)。 (十八左)一執我有邊(至)乃至廣說(文)。婆沙第二百(七左)雲。一執我有邊死後無想。謂若執色為我。彼執色我。其量狹小。如持節等。若執無色為我。彼執命根為我。遍在身中稱身形量。如是執已得無想定。及見他得彼定生無想有情天。便作是念。我有邊死後無想。當生無想有情天中。想不起故。諸尋伺者。亦執彼為我。見有風癇。隨其所應。廣如前說(文)。 (十九右)俱非有八等(文)。演祕五末雲。論俱非八者。列之如疏。按婆沙論。略拾要雲。一諸尋伺者。執色為我。彼見有情想不明瞭。便作是念。設我有色。非有想非無相。如於此世他世亦爾。非由彼定可起此執。所以者何。要離無所有處染者。方執非想非非想處諸蘊為我。彼既無色。此執理無。有依別義。說得彼定亦有此執。謂生欲色已離無所有處染者。執彼非想非非相處諸蘊為我。彼所執我。體雖非色。而與色合名有色我。如說鬘人。人體有鬘。彼雖不執以色為我。而所執我未離色故。乃至命終。猶隨身故。故說有色。由所入定想不明瞭故。執我現非有想非無想死後亦然。許無色界亦有色者。彼許有執非想非非想處。我實有色而非有想亦非無想。二得彼定者。執彼非想非非想處諸無色蘊。以之為我。或為我所。彼所執我。無色為性。或有無色。名無色我。由入彼定想不明瞭。故執。我現非有想非無想。死後亦然。諸尋伺者。執無色為我。彼見有情想不明瞭。便作是念。我無色非有想非無想。第三句中而有三節。初難尋伺。中許依定。後許有色。所有喻等。並同初句(文)。 (十九左)非等至唯尋伺起(文)。義演雲。疏非等至唯尋伺起者。非字恐錯。令作依字。應雲依等至非尋伺起。問。何以知錯。答。准疏第一及第三。皆見諸有情入非想非非想定相不明瞭。然此第二。但入非想非非想定不明瞭等。以此准知故應錯也。更檢餘本(文)今謂。此釋誤也。第一雲非得定。第三雲唯尋伺。皆顯非等至。其言有情入非想非非想定。是執者所見境。非謂由得此定而起此執。第一具明。第二略見諸有情之句。第三略入非想非非想定之句。影略互顯。在文者著矣。 (十九左)如是一切(至)容有此執(文)。婆沙第二百(十右)雲。如是一切皆執無色為我。已得非想非非想處定者。皆有此執。又此一切。皆容執非想非非想處四無色蘊為我我所。一由彼定時分促故(文)下如疏文。 (十九左)一由彼定(至)執我有邊(文)。演祕五本雲。疏一由彼定時分促等者。由時促故。隨緣一蘊名一一也。故後起等得有邊名。餘准此知(文)義演雲。疏一由彼定時分促故以一一蘊為所依等者。時分促故。不得總緣諸蘊為我。但一一別緣。故是有邊。一一者緣隨一蘊也。皆於定後緣前定中蘊等。執為常等名邊也(文)。 (二十右)一我有色(至)有而無故(文)。瑜伽第七(八紙)雲。斷見論者。謂如有一若沙門若婆羅門。起如是見立如是論。乃至我有粗色四大所造之身。住持未壞。爾時有病有癰有箭。若我死後斷壞無有。爾時我善斷滅。如是欲界諸天。若無色界空無邊處所攝。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所攝。廣說如經。謂說七種斷見論者。作如是計。問。何因緣故。彼諸外道。起如是見立如是論。答。由教及理故。教如前說。理者謂如有一為性。尋思乃至廣說。彼如是思。若我死後復有身者。應不作業而得果異熟。若我體性一切永無是則應無受業果異熟。觀此二種理俱不可。是故起如是見。立如是論。我身死已斷壞無有。猶如瓦石若一破已不可還合。彼亦如是道理應知(文)顯揚第十亦同。 (二十右)現在此身(至)後皆准此(文)。對法抄全同。本章雲。此中七滅不定自他。今身後身一切皆得。義演雲。疏現在此身亦得生他身亦緣者。意說。現在身計我死後斷滅亦得。於他世後後身。計我所亦得。若尋伺即計此身斷滅。若依等至。即計後多生斷滅故。依尋伺等至皆得起。問。且如欲色二界。同計色為我。起後可斷滅。如無色界。既無有色。未審計何法為我言死後斷耶。答。如前說。亦有外道。計無色有色者。亦計色為我也。復無色界無色者。亦計命根為我。後生彼無而我斷滅(文)演祕雲。論七斷滅者。具如疏明。又阿含經雲。有沙門婆羅門作如是見。起如是論。一雲。我身四大從父母生乳哺長養。然是無常。二雲。此我不得名斷滅。我欲界諸天斷滅無餘。三此非斷滅。我無邊空處斷滅。乃至非想。皆後非前立為斷滅。 (二十左)此中後四(至)名後際得(文)。或雲後四者有想十六·無想八·俱非八·及七斷滅者大誤也。何者至生死頂故之文。是婆沙明七斷滅中。指後四執也。非關有想十六等計。不知正依婆沙故致斯誤。婆沙第二百(十一右)雲。七斷滅論者。一作是念。此我有色。粗四大種所造為性。死後斷滅。畢竟無有。齊此名為我正斷滅。彼見此生受胎為初死時為後。便作是念。我受胎時本無而有。若至死位有已還無。名善斷滅。二作是念。此我欲界天死後斷滅。畢竟無有。齊此名為我正斷滅。彼作是念。我既不因產門而生。本無而有。有已還無。如彗星等名善斷滅。三作是念。此我色界天死後斷滅畢竟無有。齊此名為我正斷滅。彼作是念。我既不因產門而生。本無而有。由等至力有已還無名善斷。或有說者。此三斷見。皆緣已離初靜慮染有情而起。彼斷見者。雖已得定。而未能離初靜慮染。所發天眼。惟見下地。前三有情既命終已。皆生上地。所受中有生有等身。非彼境界便作是念。得靜慮者。既命終已悉皆斷滅。四作是念。此我空無邊處天死後斷滅。畢竟無有。齊此名為我正斷滅。五作是念。此我識無邊天死後斷滅。畢竟無有。齊此名為我正斷滅。六作是念。此我無所有處天死後斷滅。畢竟無有。齊此名為我正斷滅。七作是念。此我非想非非想處天死後斷滅。畢竟無有。齊此名為我正斷滅。此中後四。有執空無邊處為生死頂。乃至有執非想非非想處為生死頂。若執空無邊處為生死頂。彼執空無邊處死後無有名善斷滅。乃至若執非想非非想處為生死頂。彼執非想非非想處死後無有名善斷滅。如是七種。後際分別諸斷滅論。依前所說七事而起。如是七種。皆說死後。故是後際分別見攝(文)義燈五末(十七右)雲。問何不計餘地惡道為斷滅耶。答。在惡趣中無分別見。現生人趣不可計彼死後斷滅。除惡趣外餘皆有計(文)。 (二十左)問何故不說(至)無色為四耶(文)。瑜伽論記二下(六左)雲。斷見論中。欲界人天為二。色天合為一。四空為四故有七種(文)略纂三(三十一左)雲。無色四處別計涅槃。色界趣同。總合為一。欲人天別。復開二故成七斷(文)。 (二十一右)若廣分別如毘婆沙(文)。毘婆沙百九十九·並第二百卷。廣明六十二見。疏多據之。 (二十一右)謂對法雲(至)真阿羅漢等(文)。雜集第一(十四右)之文。抄二本(三十五右)雲。述曰。上論本文下釋師解。無施與者。無正佈施。無愛樂者。無所愛樂法而可尊重故。能愛樂度無能。無祠祀者。無以財食供養三寶。所生妙行翻此。或初二無妙行。無祠祀者無惡行。別別此三。總即妙行及惡行等。瑜伽論第八及五十五說。皆同此(文)瑜伽倫記二下(七右)雲。敘外道中有六。一無施與愛養祠祀。二無妙行及果異熟。三無彼世間無此世間。四無母無父。五無化生有情。六無世間真阿羅漢。無施無愛無祠者。奘法師雲。如佈施經說。無施與者汎明有施。無愛養者對悲田。無祠祀者對敬田。二解雲。無施與者謂敬田。無愛養者悲田。無祠祀者不現前境(文)略纂第三(三十二右)雲。五十八說。無施與乃至無惡行名謗因。無妙行惡行業果異熟名謗果。無此世間。乃至無化生有情名謗作用。無真阿羅漢名謗實事。彼皆自釋所由。與對法第一名謗因同。此中不束因果等。但別散敘與彼不違。彼二相違如對法疏釋(文)倫記亦同。對法抄二本(三十五右)雲。五十八雲無妙行惡行名謗作用者。此謗體無。彼謗無用。此謗無思業。彼謗無身語。此謗為因果未生位。彼謗其用果將生起。然用及因實非即離。各據一義理不相違。涅槃經三十五謗因五句。闕無愛樂。此謗因中。復言等者。謂無讀誦毆擊等業(文)今謂。所招異熟者。觀彼論文。招異熟下有等一字。同上下謗因用事故。對法抄二本(三十五左)釋雲。等言顯示增上等流。如短命等。殺生等流。果味辛少邪見增上。如是等果。謗作用者至有情等者。雜集一(十四右)釋謗作用者。謂無此世間。無彼世間。無母無父。無化生有情。等誹謗異世往來作用故。誹謗任持種子作用故。誹謗相續作用故(文)抄二本(三十五左)雲。此有三類。一者世間·二者父母·三化生等。論誹謗異世至作用故。述曰。瑜伽第七空論中。復有差別。應勘敘之。謗無從此世間死沒生彼世間。或復翻此故謗無此。是謗異世間往來作用。母能任持父為種子故謗無此。名謗任持種子作用。諸趣中有名化有情。先業所招能續後有故謗無此。名謗相續。然父及母各有二德。一者可敬福田。二者任持相續。五十八說。無父無母名壞實事。謗無第一可敬福田。此說謗任持相續名謗作用故不相違。亦由父母殺成重逆故。彼謗無名壞實事。化生有情亦有二類。一者異生二者有學。此謗異生名謗作用。五十八中。說謗聖者名壞實事。又謗體無名壞實事。謗用無者。名謗作用。亦不相違。謗作用中復言等者。等諸法中一切作用水土能生等(文)謗實事至阿羅漢等。對法抄雲。有學無學。堪為福田。實法所成皆名實事。論言等者。等有學也。瑜伽不同。如前已會(文)又二本(三十四右)雲。五十八說。謗因者迷集邪見。謗果者迷苦邪見謗作用者。一分迷苦。一分迷集。懷實事者。謗阿羅漢。實事有二。一智。二斷。謗斷者迷滅邪見。謗智者迷道邪見。邪分別者。通迷四諦。謂謗苦諦決定無有自在等常邊無邊等。是苦邪見。計自在等為生等及謗集諦。是集邪見。說現法涅槃及謗滅諦。計邪解脫是滅邪見。謗智為首有為無漏及謗道諦。計無利行是真行道。能盡諸苦。是道邪見。不死矯亂通迷四起故。邪分別通四諦生。此謗因果。或別或總。別有四句。一依因謗果。謂難有因而無異熟。二依果謗因。謂雖有果而無惑業。三不依因而謗於果。謂無三世。四不依果而謗於因。謂無煩惱生死因緣起。合謗因果。總為一句。謂諸法空無因無果。如是等義。皆應准知(文)又第八卷(十三左)及略纂三(五十二)然俱捨十六(十八左)分此邪見以為謗業果聖。即引經說。彼雲。如經說。無施與乃至無沙門或婆羅門是阿羅漢。彼經具顯謗業謗果謗聖邪見。光記十六(四十一左)雲。經中總有十一不同。言一無施與二無愛樂三無祠祀者。此三皆是謗因邪見。見集所斷。如婆沙九十八(初丁)解此三雲。一解無差別。同顯一義故。又解。各即異外論者。言無施與者。謂無施三類福。無愛樂者。謂無施別婆羅門福。無祠祀者。謂無施眾婆羅門福。外論更有多解。如彼廣說(文)。 (二十一左)及四見外(至)分別倒見(文)。對法第一(十四左)雲。邪分別者。謂餘一切分別倒見(文)抄雲。此前已說。迷四諦起有無邪見。皆邪分別(文)。 (二十一左)五十八說(至)名損減故(文)。五十八(三右)雲。當知。此見略有二種。一者增益二者損減。薩迦耶見·邊執見·見取·戒禁取。此四見等一切。皆名增益邪見。謗因謗用謗果。壞實事等心執增益。所有諸見。一切皆名損減邪見。 (二十一左)對法雲(至)諦因果(文)。對法第一(十四左)雲。問。如是五見。幾增益見幾損減見。答。四是增益見。於所知境。增益自性及差別故。於諸見中。增益第一及清淨故。謂於五取蘊所知無我境。增益我我所自性。是薩迦耶見。增益我常無常差別。是邊執見。於諸惡見。增益第一是見取。即於此見。增益清淨。是戒禁取。一多分是損減見。一多分者。由邪分別不必損減故(文)對法抄二本(二十六左)雲。五十八說。身見等四名為增益。此名損減。彼邪見中。但說因果作用實事無分別者故。又對法諸見四是增益。此雖有增。但對名滅。非說邪見唯損滅攝。說邊無邊等皆邪見攝故(文)演祕雲。五十八中。偏指謗因果等邪見雲皆損減。對法通說一切邪見故雲多分。如計釋梵常恆不易為物等因。非損減故。對望不同故無有失。更有異同。如二論鈔會(文)又俱捨十九(七右)雲。此邪見唯損減。餘增益故(文)光記十九(二十四左)雲。謂此邪見。唯損減故。所餘四見。有增益故。謂有身見取戒禁取。唯增益。邊執見中。一分常見。亦增益故。雖有斷見亦是損減。而非唯故。邪即見故。名為邪見。持業釋也(文)。 (二十二右)一者名寬不正名邪(文)俱捨十九(七右)雲。一切妄見皆顛倒轉。並應名邪。而但撥無名邪見者。以過甚故。如說臭蘇惡執惡等(文)光記十九(二十四左)雲。一切五見皆顛倒轉。並應名邪。而但撥無名邪見者。以過重故。偏立邪名。如說臭蘇諸蘇皆臭。臭中極者名曰臭蘇。諸旃荼羅皆名執惡。於中造惡過極甚者。名惡執惡。等顯舉法未盡。 (二十二右)二無因者(至)無因而起(文)。倫記二下(六右)雲。景雲。依靜慮及宿住隨念。過去空劫一切皆無。後忽然有。起無因見。二依尋伺。如文自明(文)婆沙百九十九(十五右)雲。二無因生論者。一從無想有情天歿來生此間。由得宿住隨念通故。雖能憶彼出無想。心及後諸位。而不能憶出心以前所有諸位。便作是念。我於彼時本無而起。諸法如我。亦應一切本無而生。由斯便執我及世間。皆無有因自然起(文)。 (二十二右)二由尋伺(至)二事而起(文)。婆沙百九十九(十五左)雲。二由尋伺虛妄推來今身所更既皆能憶。前身若有彼所更事。今此身中亦應能憶。既不能憶。故知彼無。又作是念。若依彼生諸有情類。必還似。如酪中蟲還似於酪。牛糞中蟲還似牛糞。青葉中蟲還似青葉。父母生子還似父母。非即酪等是蟲等因。故知。一切身及諸根覺慧等法。皆無因起。又作是念。現見孔雀鸞鳳雞等。山石草木華果刺等色形差別。皆不由因自然而有。彼作是說。誰銛諸刺。誰畫禽獸。誰積山原。誰鑿澗谷。誰後雕鏤草本華果。如是一切。皆不由因。於造世間無自在者。由斯便執我及世間皆無因生。自然而有。如是二種。前際分別。無因生論。由無想·虛妄尋伺二事而起(文)演祕雲。問。既曰宿通。何不能憶出心前事。答。外道極知。不逾八十。彼入時心。望後出心隔五百劫故。不能憶中五百劫。而無心故。復何所憶。由此猶執生。問。彼心雖無色身是有。豈不見耶。若雲不見。便違宿住憶八事義。若許見者。因彼身生。此何無因。答。雖見色身。不知彼身有之所因。以見不踰五百劫故。既彼身有。不見因生。所以今身。不以所見即身而起。有惑者雲。宿命尋伺。皆不能憶無想沒後出心前事。名二無因。此由見疏答問之中。而以二義唯約無想以答前難。因致斯述。學者應知(文)今謂。二者指我及世間故。婆沙曰。由斯便執我及世間。皆無有因自然生起。 (二十二左)據實亦有(至)但說其一(文)。義燈(十七左)雲。問。何以無因唯在無想。答。在無想天久無心故。餘天有心。知前生因。雖生下已亦不能憶前生彼因。由勢分力不計無因。無色歿來無宿住通。不知從彼歿。不於無色後計為無因。汎無因計亦通答。如尋思起者(文)。 (二十二左)四有邊者(至)無所得故(文)。此據瑜伽八十七(三右)對法抄。據婆沙百九十九(十六右)兩論稍別。本章(六左)雲。四有邊無邊論者。第七卷瑜伽·顯揚第九雲。一者若依斷邊際求世邊時。若憶念壞劫。於世間起有邊想。以世界壞後臨空劫有邊限故。二若憶念成劫。則於世間起無邊想。去壞劫遠不見邊故。三若依方域周廣求世邊時。若下過無間。更無所得。上過第四靜慮亦無所得。傍一切處不得邊際。則於上下起有邊想。於傍處所起無邊想。四若為治此執。但依異文義無差別。則於世間起非有邊非無邊想。初之二見緣過去起。緣之二種緣現在起。待未來故。名為前際邊無邊論。說四皆依靜慮而起。八十七又說。宿住隨念俱行者。謂於四種邊無邊論。由彼憶念諸器世間成壞。世間出現方便。若時憶念成劫分位。爾時便生四種忘想。一者若有一向憶上下。下至無間捺落迦下。上至第四靜慮之上。憶念如是份量邊際。便於世間住有邊想。二者若有一向傍憶無際。便於世間住二俱想。四者若時憶念壞劫分位。爾時便生非有邊非無邊想。諸器世間無所得故。雖二文說兩種。此見由有是行想故。總名邊無邊論。阿含經說。此第四見依揵疾智。瑜伽四種。皆依靜慮宿住智起。然毘婆沙。一以天眼。見下至地獄上至初定。執我於中悉皆遍滿。便作是念。過此有我。我應可見。故知有邊。二傍見無邊為執。同前起無邊想。三依天眼及神境通見下見上。如初近遠。運身傍去不得邊際。於上下起有邊想。於傍起無邊想。四者返此四皆緣現在待未來故。名為前際。唯第四見。與八十七別。餘三見同然。見於上亦有近遠。然阿含經總相而說。得定起執有邊無邊。不說緣何分齊起。執彼第三見。與婆沙同。彼第四見。依揵疾智而起此執。亦不說彼緣何境起故不可依。 (二十三右)四不矯亂者(至)名為矯亂(文)。本章雲。四不死矯亂者。八十七雲。淨天有二。一不善清淨。二善清淨。唯入俗定名不善清淨。未了達諦故。心未解脫故。若證內法定名善清淨。已了達諦故。心善解脫故。無亂亦二。一無相無分別。二有相有分別。初是善清淨天。後是不善清淨天。前清淨天。於自不死。無亂而轉故。名不死無亂。後不清淨天。若有依於不死無亂所誥問。便託餘事矯亂避之。於諦無想定。不善巧故。先與心慮作是思惟。我等既稱不死無亂。復有所餘不死無亂。於諸聖諦無想心定已得善巧。彼所成德。望我為勝。彼若於中。誥問於我。我若記別。或為異記。或撥實有。或許非有。彼於記別。見如是等諸過失已作是思惟。我於一切所結問中。皆不應記。觀此文意。即所事天名為不死。亦名無亂。應言不死無亂。言不死矯亂者。即一不字貫通二處。謂不死不矯亂。或彼自稱作此無亂答者。生不死天。今毀責之名為矯亂。又以聖者真是不死淨無亂天。此為能問。今答此天諸所誥問。名不死矯亂天(文)光記十九(十五右)雲。四不死矯亂論者。計天常住名為不死。能無亂答得生彼天。不能實答。恐不生天。以言矯亂名為矯亂(文)光釋與章不同。倫記二下(四左)雲。不死矯亂故名矯亂。 (二十三左)勿他鑒我(至)皆說等(文)。本章四末(六丁)雲。勿他由此鑒我無知。因則輕哢以為是答。 (二十三左)懷恐怖而(至)而安處(文)。瑜伽八十七(四左)之全文。但論懷上加由一字。本章全用此文。然有人改勿為而。以不類常為禁止等故。新譯瑜伽·唯識·婆沙·正理等論。多用此字。別有一格。非謂一切。義演以恐易勿而釋。實為允當。義演雲。三懷恐怖等者。意說。此外道每壞恐怖以無記別。遂自會雲。勿我昧劣為他。所知由是因緣不得解脫。恐他知我無所知。以無所知故。我不得解脫。以此為室。自安處者。謂恐有如前失。常思此許。安在自心。懷恐怖故。名自安處。如人在室名安處也。今此計但假餘事。亦同前無言答也(文)。 (二十四右)四有愚戇(至)而印順之(文)。婆沙一百九十九(十八左)雲。四作是念。我性昧劣不能搆集矯亂言詞。又作是念。若一向執。非為妙善。以一向執非皆稱順諸有情心。若於他心有所違逆。我便不得生於彼天。故我應依不相違理。若有問我有後世耶。應返問言。汝何所欲。若言欲有應印彼言。我於後世。亦許為有。如是問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或問如是或不如是。或異或不異。皆應返問隨彼所欲我便印之。又作是念。我性愚癡。若違拒他。彼便別我。怖愚癡故。於諸不死無亂問中。以言矯亂(文)。 (二十四右)一見現在(至)便謂涅槃(文)。本章雲。瑜伽第七·顯揚第十雲。一者若我解脫心得自在觀得自在。謂於諸天微妙五欲。堅者攝受嬉娛樂隨意受用。是則名得現法。涅槃第一清淨此說勝妙。略無人中。婆沙說有(文)婆沙百九十九(六左)雲。諸有此見受妙五欲。名得第一現法涅槃。此取劣法為勝。見取見苦所斷(文)又(七左)雲。此取劣法為勝。見取見苦所斷。受妙五欲者。謂人及欲界天。有說。惟欲界天。以彼五欲極勝妙故。現法涅槃者。謂於現身所得涅槃(文)。光記十九(二十一右)雲。言釋名者。若於現在。我受安樂名得涅槃(文)。 (二十四左)然於無色(至)地全作法(文)。義燈五末(十七左)雲。問。何故無色根本·近分·及靜慮近分不計為現涅槃耶。答。近分欣求未安住故。第四靜慮。離諸遇患。身心俱安。執為涅槃。無色心安無身安故。不執為現涅槃。無色根本。計後生彼亦為涅槃。不執為現。問。何故人六欲天為一涅槃斷滅開耶。答。同住欲塵樂故。為一涅槃。粗細趣別。七斷別開(文)。 (二十五左)我身在此(至)計何法為法(文)。義演六末雲。我身在此至計何法為我者。此問意者。設得上定起上界心。身未生上地。緣何法為我。未有色法者未至彼也。又我身在此至計何法為我者。有釋此問雲。若得彼定起上界心。計彼法為我可爾。若未得彼定即不得上地法。身復在此界。未審計何為我。問意第一(文)。 (二十五左)若緣欲界(至)緣他地起(文)。義演雲。若緣欲界身至緣他地起者。意雲。縱得彼定起上我見。緣欲界身為我者。亦是緣異地法也。即上界心緣下界身為我也。如疏自答(文)。 (二十五左)下論說然(文)。義演雲。下論說者。即論下文辨上下緣中說也。彼文不許執他地法為自內我故(文)。 (二十五左)此計自在(至)下邪見(文)。五十八(十一右)雲。又有諸見計邊無邊。如是亦名迷苦邪見(文)略纂論釋如上已引。 (二十六右)即一切物因(文)。義演雲。即一切物因者。計自在天是一切物因生一切法。問。與前何別答。前計為常。此計為因。前是苦諦下邪見。此是集諦下邪見。疏及彼眷屬者。即彼見俱時五蘊名眷屬。言不計為能得淨故者。雖計無想天等為涅槃。然不計此天為能得涅槃清淨法故。非見戒取攝。論雲或有橫計諸邪見解脫者。如計無想天及非非想處等為涅槃。實非解脫妄為解脫。此滅諦下邪見(文)。 (二十六右)六十二見等(文)。本章(十三右)雲。五十八說。愚夫於苦起二十句薩迦耶見。是名迷苦薩迦耶見。此見為依。於五取蘊見我斷常故。邊執見亦迷於苦。准此即顯邊見所攝。四十七見皆迷苦諦。於餘三諦。我見等微力見。行狹不能有此廣分別故。其邪見中二無因論。迷集諦起。五十八雲。何迷集有八隨眠。謂謂沙門若波羅門。謗因邪見故。二無因迷集諦起。四有邊等論。通迷苦滅二諦所起。五十八雲。雲又有諸見計邊無邊等。如是亦名迷苦邪見。亦名迷滅邪見。迷於有漏無漏果故。有計不死矯亂。通迷四諦。以決定道而為問故。迷於四諦而與答故。五現涅槃論。五十八說。迷滅諦起。正迷滅故。此中所說。皆以行相所迷深遠。以為迷諦。但舉行別不舉行總。行總之見。隨應思說。是名第四迷諦之相。 (二十六左)邪見中(至)唯集諦(文)。義演雲。邪見中至。唯集諦者。意說。邪見中二無因論。唯是集諦邪見也。瑜伽自說(文)。 (二十六左)邊無邊等(至)無漏果生故(文)。義演雲。有邊無邊等四至無漏果生者。執我為邊。即迷苦諦。非但迷於世果。亦迷於出世之果。滅諦真如遍一切故。又總緣三世果法故。亦通迷滅諦無漏果也。故瑜伽說。十四不可記中有邊等四。是苦滅二諦下邪見收(文)義蘊雲。苦滅二諦下等者。器世界成。名有漏果故苦諦攝。世間滅時名無漏果滅諦。彼計涅槃時歸涅槃故(文)。 (二十六左)既無邊見(至)中攝者諦斷文(文)演祕雲。既無邊見中攝諦斷文者。五十八(十一右)中而有文說。但檢文者。而疏略故。致有斯斷。故彼論雲。即用如是薩迦耶見。以為依止。於五取蘊見我斷常故。邊執見亦迷於苦(文)義演雲。既無邊見中攝者諸諦斷文者。意雲。此上所引瑜伽五十八文。不說十四不可記中邊等四見何諦下斷。無如此文。今以理准。亦同二十句見見苦諦下斷。雖有迷處而無斷處故。但以理准也(已上)准義演中牒文及釋。上苦諦苦字寫誤。合作諸字。兩師解釋。大有乖違。以本有異故。 (二十七右)八十八雲(至)二見故(文)。八十八(二十三左)雲。謂二十句薩迦耶見為所依止。發起妄計前際後際。六十二種諸惡見趣(文)義演雲。即二十句中我見為依也。邪見亦迷。依此我見生故。論說諸所依為業(文)。 (二十七右)此放諸見(至)是見取(文)。雜阿毘曇心論卷四(四右)子註雲。二取梵音中。亦可言摩。亦可言疪。並有竊取義撰擇義。雖實與理乖而意在求宗故言選擇。所受非道故言竊取。對法抄二本(三十一右)雲。見及見所依五取蘊等。見取之境。雖此見取取見非見。要取見為首。方名見取。但取非見法非見取故。理准實應名見等取。略等言故。但名見取。要緣見俱五取蘊等。執為最勝上妙之法。及能得清淨解脫出離。起此斷相。諸忍欲等是取體(文)。 (二十七右)大論第五十八初(至)與此同(文)。五十八(三左)雲。見取者。於六十二諸見取等。一一別計。為最為上為勝為妙。威勢取執隨起言說。唯此諦實。餘皆虛妄。由此見故。能得清淨解脫出離。是名見取(文)言迷四諦者。同卷(十一左)若有見取。迷苦所有諸見以為第一。謂能清淨解脫出離。如是名為迷苦見取(文)。 (二十七右)如小乘俱捨等(至)皆見取故(文)。俱捨十九(七右)雲。於劣謂勝名為見取。有漏名劣。聖所斷故。執劣為勝。總名見取。理實應立見等取法。略去等言俱名見取(文)寶疏十九(六右)雲。正理一釋同此論。又雲。或見勝故。俱舉見名。以見為初。取餘法故。此是見為所取名見取。即是見取義(文)演祕雲。然准有宗。俱執劣法以為勝者。即名見取。不唯執見及同時蘊故。俱捨十九(云云)。 (二十七左)此則不然(至)方此故(文)。義演雲。此則不然至方此故者。此非俱捨解也。小乘見戒取。境同行別。許前後別計。大乘不然非境同行別。前後別計。但於所緣見及五蘊一取。而緣執為最勝能得清淨。方是見取。若戒取緣彼見所有戒及禁俱時五蘊眷屬為境。是戒見二取。俱執所緣為最勝能得淨也。二取境別不同小乘(文)演祕雲。然於一聚至言等亦得者。雖見眷屬而不別計。然戒聚中見最為勝。舉勝等劣。而置等言。亦無有失。不同小乘而立等字(文)。 (二十七左)戒即是禁(文)。對法抄二本雲。戒者性戒。禁者遮戒。戒戒內道。禁外道戒。此及所依五取蘊等。戒禁取境。雖此戒禁取緣戒禁及非戒禁。要緣戒禁名為首。方名戒禁取。但取非戒禁。非戒禁取故。理實此應名戒禁等取。取戒禁為首。故略等言。要緣戒禁俱五取蘊等。執為最勝上妙之法。及能得清淨解脫出離。起此行相諸忍欲等。是戒禁取體(文)。 (二十八右)大論五十八卷上下五處文同此說故(文)。五十八(三左)雲。戒禁取者。謂所受持。隨順見取見取眷屬見取隨法。若戒禁於所受持諸戒禁中。妄計為最為上為勝為妙。威勢執取。隨起言說。唯此諦實。餘皆虛妄。由此戒禁。能得清淨解脫出離。是名戒禁取。十一紙右文。雖稍略意則全同。十二紙右十三紙右。及合五處文。皆同此說。 (二十八右)對法第一(至)五蘊等(文)。第一(十三左)第八(三右)第一(七右)五蘊(二十一紙)。 (二十八右)論然有處說(至)或隨轉門(文)。演祕雲。論然有處說至名戒取者。按顯揚論第一雲。四見取。謂於前三見及見所依蘊。計最勝上及與第一。對法第一雲。謂於諸見及所依五取蘊等。隨觀執為最勝為上為妙。五蘊同之。又顯揚第一雲。五戒禁取。謂於前諸見及所依蘊。計為清淨解脫出離。對法第一雲。於諸戒及戒禁所依五取蘊等。隨觀執為清淨為解脫為出離。五蘊大同。瑜伽第八大意。同彼顯揚等說(文)。 (二十八左)五十八說(至)皆有此說(文)。五十八(三紙左)解迷四諦中者。五十八(十二紙左)依蘊之言。 (二十八左)即五十八等(文)。按五十八雲。又沙門等。謂說現法涅槃論者。所有邪見。又有橫計諸邪解脫所有邪見。如是諸見。是迷滅諦所起邪見。又雲。又彼外道作如是計。我等所行。若行若道。是真行道。能盡能出一切諸苦。如是亦名迷道邪見。非涅槃法計為涅槃。名非勝計勝。非無漏道。實非離苦。計為真道能出於苦。名非淨計淨(文)。 (二十九右)大論第八(至)是戒取(文)。第八(五紙右)雲。煩惱顛倒攝者。謂七顛倒。一想倒·二見倒·三心倒·四於無常常倒·五於苦樂倒·六於不淨淨倒·七於無我我倒。想倒者。謂於無常苦不淨無我中起常樂淨我妄想分別。見倒者。謂即於彼妄想所分別中。忍可欲樂。建立執著。心倒者。謂即於彼所執著中貪等煩惱。當知煩惱略有三種。或有煩惱是倒根本。或有煩惱是顛倒體。或有煩惱是倒等流倒根本者。謂無明。顛倒體者。謂薩迦耶見邊執見一分見取戒禁取及貪。倒等流者。謂邪見邊執見一分恚慢及疑。此中薩迦耶見。是無我我倒。邊執見一分。是無常常倒。見取是不淨淨倒。戒禁取是於苦樂倒(文)略纂三(四十一左)雲。見取是不淨淨倒。戒取是於苦樂倒者。隨其所應緣見。緣戒及相應法為勝能淨故。是二取不爾。便成邪見所攝(文)倫記全同。樞要引瑜伽七倒已雲。一會如疏。又解。此隨順門。故二取收。不說見戒有所依緣。及二義不具。非二取攝。若單緣見。及俱緣同時五蘊。並前後伴類。為勝能淨。是見取。若單緣俱時及前後五蘊並一切法。為勝能淨或勝非淨。或能淨非勝。並緣見。及俱緣同時五蘊為勝。非能淨。為能淨。非勝皆非見取。戒取亦爾。若緣見增隨順。戒劣亦名見取。戒增隨順。見劣亦名戒取。若緣二俱增。行相亦俱增者。必非二取。二取不相應故。但是法執染惠。非二見攝。二見攝者。必推求深行相獨勝故。不作如前等解。便違此及瑜伽等文。二義不具。設二義具。非見戒者。非名所目故非二取。 (二十九左)但是邪見也如非道計道等(文)。瑜伽五十八(十三右)雲。又諸外道謗道邪見。彼謂沙門喬答摩種為諸弟子。說出離道。實非出離。由此不能盡出離苦。佛所施設無我之見。及所受持戒禁隨法。是惡邪道非正妙道。如是亦名迷道邪見。 (二十九左)諸門分別(至)即十五門(文)。此論以十二門分別。下疏釋雲有餘門分別。對法抄中。以十八門分別。應知。 (三十右)顯揚第一及大論第八(文)。二論並於各章下。分俱生分別。非有別門類釋。 (三十左)謂要不達(至)我斷非常(文)。演祕雲。謂要不達至我斷非常者。假興於難。生下引教及世事文。 (三十左)如瑜伽第八十八(至)唯有斷見(文)。新集第三無此文義。見第四(七左)對法抄六(三十五右)雲。對法第四·瑜伽八十八等文。八十八(十五右)及第七(十右)如義燈及演祕辨釋。義燈雲。學現觀者等本釋如疏。西明雲。八十八雲。然於修習諦現觀時。由意樂故。恐於涅槃我當無有等。准此未入見道者。要集斷雲。有釋為勝。今意疑雲。准八十八。是未入見。彼文說雲。由此隨眠薩迦耶見增上力故。於諸行中起邪分別。謂我當斷。便於涅槃發生斷見。由此因緣。於般涅槃。其心退還。不樂趣入。既與此論引文不同。疑此論引。更是別文。疏忘不引。然疏中指八十八者。疑是所等。又但證是斷見。即得不證俱生。文雲。起邪分別。謂我當斷。不分明說是俱生故。或此文通非定凡聖。不爾何故文不相似。然准論引本疏釋正。何以故。意證俱生通於斷見。引見道後起可證誠。若見道前。何得知是俱生斷見(文)演祕雲。論學現觀者起如是怖等者。是八十六(七右)對法第七二論文也。故瑜伽雲。又由二緣依止無我勝解之欲。於彼涅槃由驚恐故。其心退還。一由於此欲不善串習未到究竟故。二釋作意時。由彼因緣念忘失故。當爾之時。於諸行中了唯行智。其心愚昧數ぼ思惟我。我爾時當何所在。尋求我行微細俱行。障礙而轉。由此緣故。彼作是思。我當不有不。作是念。唯有諸行。當來不有。彼由如是隨逐身見為依止故。發生變易隨轉之識。由驚恐故。於彼寂滅其心退還。釋曰。雖了唯有諸行無我。由緣行心尚昧劣故數數思惟我何所在。即思我心能為障礙。便執無我。更不念言唯有諸行故。於涅槃而生驚恐。對法論雲。俱生邊見者。斷見所攝。由此見故。於涅槃界其心退轉生大怖畏。謂我我今者何在耶。然疏中雲八十八者。而有二義。一錯六為八。二舉八等六。六正所引。八中亦有斷見之文。故兼言矣。舉兼顯正。不言六也(對法抄中明言八十八。不言八十六。今言錯六為八者。大非也。具如下述)問。引證俱生。對法可爾。瑜伽如何。答。八十八文如燈已釋。八十六者。亦是俱生。何以為明。答。論雲。尋求我行微細俱行。又雲。彼由如是隨逐身見為依止故。故知俱生。或通二見。尋文可悉。問。二論俱生為凡聖起。答。俱通凡聖。若爾何故八十六雲。復次為斷如是驚恐。有二種法。多有所作。乃至雲。若已引發聖諦現觀。由正見故。方得出離。對法復雲。今者我我何所在耶。准此瑜伽唯凡所起。對法唯聖。答。瑜伽且據斷凡起者。或兼斷彼凡聖起者。聖諦現觀其言通故。又雲。由於此欲不善串習未至究竟。而起驚恐。即有學聖亦未究竟起。亦何失。對法言今我何在者。凡聖作彼無我解時。俱得名今。又解。瑜伽據凡。對法約聖。二解任取。應更審思(已上)今謂。西明道證淄州撲揚。皆不允當。何者疏主指瑜伽論八十八·對法第七者。論雲學現觀者起如是怖二句。此在八十八。今者我我何所在耶二句。此在對法故指二論。此中論之總意。雖正符順八十六文。然學現觀等之語。在八十八。而五十六所無。今者我我等語。正同對法。是故疏主。指八十八並對法。不指八十六。然撲揚師。但以總意順八十六。謬解疏文。深為穿鑿。此論與瑜伽二文對法三論之文。比對熟覽。疏主指意可知。今謂。圓側道證等論所引文。雲非八十八。然未指何文。義燈雖釋圓側等難。亦不明指何文。至撲揚師立二釋。一八錯為六。二六正所引。雖立二釋。意在八十六以為正文也。今謂。引對法文。合瑜伽中標雲瑜伽等。對法是瑜伽之末論。則理無毫有乖翻。猶如投水無有別味。今疑別行百卷梵本中。此段初引瑜伽八十八文。次引對法第七之文。然三藏柔譯之日。為欲包括二論文故。標舉瑜伽等取對法。所引文中初之二句。須用瑜伽。後之二句須用對法。又疏主具鵝王眼。乳水雖混。別辨無味。斷然明指。雲瑜伽第八十八·雜集第七說故論言等。真非親會譯場之人。誰為此判。如圓側道證等喻如闇射。寧得一當。思之思之。今檢對法抄六(三十五左)雲對法第四·瑜伽八十八等。今此論文。正依對法第四。然唯標舉瑜伽不言對法者。瑜伽是本。對法末論。以末推本故。唯舉瑜伽等取對法。思之。 (三十一右)論故禽獸等(至)而起驚怖(文)。義演雲。論故禽獸等至而起驚怖者。引事證有俱生斷見。既禽獸等恐我斷驚怖故。是俱生非分別起。故瑜伽五十八(二左)雲。我見有二。俱生分別。俱生者一切愚夫異生乃至禽獸並皆現行。分別起者。諸外道等計度而起(文)樞要下末雲。三惡趣極苦處。不造往惡趣業。無分別惑故。可造人天業耶。答。不障。但言無分別煩惱。不說無人天業故。若自不起不共無明。如何造人天業。故亦不造。此論總報。別報可造。善惡俱得(文)義燈五末(十九左)雲。謂禽獸等可造業。不如樞要說。要集雲。純苦趣中及禽獸等愚鈍之類。不起分別。論有誠文。於雜受處。如龍鬼等黠利之者。亦得聽法。種種計盡應有分別。如經中說。鬼拍舍利頭。陷身入地獄。證知鬼中造往惡趣業。人愚鈍者。行殺生等。必能造往惡趣業。義同禽獸。今謂不爾。三惡起中。造感別報善惡業者。此即可爾。總報不造。無分別故。禽獸苦微不簡愚黠。皆不能起。若以鬼打舍利子頭。即證造總感惡趣業。經中亦說龍鬼聞經見諦得果。豈許實耶。許即違論。不許違經。故知。經中據化相。說入見諦等感善惡趣。據助感說文。 (三十一右)瑜伽等依粗相說故(文)。下論(十九右)有粗相實義之語。演祕釋雲。委曲而談名實義。梗概而說名為粗相。 (三十一左)緣涅槃起恐怖斷見(文)。義演雲。緣涅槃起恐怖斷見者。初出觀時。俱生邊見緣涅槃見分別我斷故。起恐怖斷見也。即俱生斷見依分別我後起。據此名粗相也。有雲。緣者由也。由證得一分生空理。見分別我無而生恐怖。雲我許我何所在耶。 (三十一左)如恐我斷(文)。義演雲。如恐我斷者。意雲。彼斷見任運畏斷。今此常見。亦任運計常。造集資具。 (三十一左)顯揚第一大論第八(文)第一(七右)第八(二左)如上已引。   (三十二右)釋現觀者(至)此依總語(文)。義演雲。言釋現觀者。後師釋前現觀文。疏此依總語者。前師釋後所引顯揚等論。雲於五取蘊。執斷計常。或是俱生。或分別起者。是總相語也。 (三十二左)對法第六(至)三說文同(文)。演祕雲。論此十煩惱誰幾相應者。諸論辨此相應不同。今略引之。五十五(七丁)雲。無明與一切疑。都無所有。貪嗔不相應。此或與慢見。謂染愛時。或高舉或推求。如染愛增恚亦爾。慢之與見或更相應。謂高舉時邪復推搆。五十八(八紙)雲。五見是慧性故。互不相應。自性自性不相應故。貪·恚·慢·疑。更相違故。互不相應。貪染令心卑下。憍慢令必高舉。是故貪·慢。更互相違。對法第六(十五右)雲。貪不與嗔相應。一向相違法必不俱轉故。又貪不與疑相應。由慧於境不決定必無染著故。餘得相應。如貪嗔亦爾。謂嗔不與貪慢見相應。若於此事起憎恚。即不於此生於高舉。及能推求與餘相應如理應知。慢不與嗔疑相應。無明有二。相應不共。不共不與嗔疑相應。疑不與貪慢見相應。會如此論及疏故不重雲。 (三十三右)如對法第五(至)與慢相應(文)。第五之五寫誤。合作六字。對法第六(十五紙)瑜伽五十五(七紙)八(八右)三說如上引文是也。 (三十四右)然此中(至)已下可知(文)。義演雲。然此中一行法者。先以貪為首。歷說說字。字是前餘九法已。次將嗔歷餘八法。如是展轉次第歷之名為一行。行由向也。即一向作法。 (三十四左)論疑順違事隨應亦爾(文)。演祕雲。論疑順違等者。苦集由是因依處故。有情深著疑有不嗔。滅道是彼怖畏處故。有情不愛疑有。便恚疑無。翻此理可准知。 (三十六右)見為一門明故(文)。義演雲。是為一門明故者。瑜伽雲嗔與見俱者不別。分五見總言與見俱。即一門明見義也。言實二取不與嗔俱。 (三十六左)論與身邪見一分亦爾(文)義燈雲。西明釋雲。執極苦蘊為我。即無慢俱。非極苦。蘊亦得慢俱故。下文雲。特苦劣蘊憂相應故。今謂。本解為正。許慢與彼執苦蘊身見。得並。此言一分據多分說。故下初師。亦許緣苦俱蘊起慢憂俱。第二師亦云亦苦俱起。西明若雲執極苦蘊為我無慢慢何苦俱不可與餘俱。不許身見並無別因故。問。據多分說實理何俱。答。據分別慢。不與執苦蘊。一分我見俱。下約俱生故得俱起。又慢有七。卑慢得俱故。瑜伽五十九雲。若任運生一切煩惱。皆於三受現行可得。若分別者。略有二慢。一高舉慢·二卑下慢。高舉有三。一稱量二解了三利養。此高舉慢。喜根相應。若卑慢。憂根相應(文)。 (三十七右)下文說(至)苦劣故(文)。義演雲。下文說慢至苦劣故者。意說。慢亦得與計苦蘊為我我見相應。如下言。持苦劣蘊。憂相應故。明知。慢與我見俱也。由計苦蘊為我而生特。慢見有俱力遂生憂懼也。又慢亦得與邪見俱。亦如下雲。邪見撥無滅道之時。以恃已法陵滅道故得相應(文)今謂。准義演釋。疏中執字恐衍。又以上下皆四字為句故。 (三十七右)論五見展轉(至)有多慧(文)。義演雲。五見展轉至有多慧故者。此以見對見。辨俱不俱。無二慧故。定不俱也。瑜伽五十八。復次五見是慧性故。互不相應。自性自性不相應故。問。若爾第七識中我見。如何與別境慧俱。答。五十一心所法中。義別說故不約體。此據體說亦不相違(文)演祕雲。論五識唯三等者。問。稱量推求五識無有說見慢雲。第七應爾。答。稱量解慢。七同五無所持慢生故七許有。見義准知。問。五見惑六引得生慢等由他五應起。答。行不違違。故起不起。 (三十八右)對法第七(至)猶豫門等也(文)。第七(八左)雲。慢見疑於一切處唯在意識身。由彼於稱量等門轉故(文)今謂。此論所等其量難測。對法明白。以上標慢見疑故。前修引證可謂巧便矣。 (三十八右)論貪瞋癡三(至)五受相應(文)。義演雲。論貪嗔癡三俱生分別一切容與五受相應者。問。准何得知。俱生分別皆通五耶。故五十九。問雲。是諸煩惱幾與樂根相應。乃至幾與捨根相應。答。任運生一切煩惱。皆於三受現行可得。是故若通一切識身者。與意地一切根相應。解雲。准此貪嗔癡三五根相應。又即彼雲。不任運生。一切煩惱。隨其所應諸根應。我今當說。貪於一時樂喜相應。或於一時憂苦相應。如貪嗔癡亦爾。癡通一切義顯可知。即准此文。五識中亦有分別煩惱。不爾如何分別貪等與苦受俱。分別諸惑。惡趣無故。意地苦受。善趣無故。不應難中以隨念等分別。然集論等。說貪但與喜樂捨俱。嗔與憂苦捨俱者。如下文言。隨粗相。說。 (三十八左)對法第七(至)喜樂捨者(文)。對法第七(七右)雲。又貪於欲界。與樂喜捨相應(文)瑜伽五十八(六右)雲。又於欲界。四見及慢喜捨相應。貪樂喜捨相應。 (三十八左)五十八雲此據多分等(文)。八十八(六右)雲。此據多分相應道理。其餘深細。後當廣說(文)對法抄第六(八左)雲。此中相應同五十八。不同五十九及唯識第六。五十九雲。先辨煩惱諸根相應。但約粗相道理建立。令初行者解無亂故。今約鉅細道理建立。令久行者了自他身種種行解差別轉故。 (三十八左)彼雲(至)出行相(文)五十九(三左)雲。問。是諸煩惱。幾與樂根相應。乃至幾與捨根相應。答。若任運生一切煩惱。皆於三受現行可得。是故通一切識身者。與一切根相應。不通一切識身者。與意地一切根相應。不任運生一切煩惱隨其所應諸根相應。我今當說。貪於一時與捨相應。問。如何等。答。如有一。或於樂受起會過愛不乖離愛。而現在前。遂於樂受不會過非會過。若乖離非和合。或於苦受起不會愛若乖離愛。而現在前。遂於苦受合會非不合會。不乖離非乖離。由是因緣。貪於一時憂苦相應。與此相違喜樂相應。若於不共不樂位。而生味著。當知此貪捨根相應。慧於一時憂苦相應故。或有一時喜樂相應。問。如何等。答。如有一自然為苦逼功身心。遂於內苦作意思推。發恚恨心。或於非愛諸行有情及諸法所。作意思惟發恚恨心。由是故。恚憂苦相應。問。恚與喜樂相應如何等。答。如有一於怨家等非愛有情起恚惱心。作意思惟。願彼設苦。沒已不濟。或不得樂得已還失。苦遂所願便生喜樂。由是故恚喜樂相應。薩迦耶見及邊執見。若於樂俱行蘊觀我我所。或觀為常。喜根相應。若於苦俱行蘊觀我我所。或觀為常。捨根相應。斷見攝邊執見。當知一切與彼相違。見取戒禁取。取彼見故。隨其所應如彼相應。邪見一種。先作妙行憂根相應。先作惡行喜根相應。慢於一時應。或於一時憂根相應。問。如何等。答。略有二慢。一高舉慢·二卑下慢。又高舉慢有三高舉。何等為三。謂稱量高舉·解了高舉·利養高舉·此高舉慢喜根相應。若卑下慢與彼相違憂根相違。疑若於利養恭敬稱譽樂善趣等決定事中。他所導引令猶預者。憂根相應。於無利養不敬譏毀苦惡趣等決定事中。他所導所導引令猶預者。喜根相應。無明通與五根相應。所餘相應。引事指斥。文不復現。 (三十九右)然今此中(至)貪等行相(文)。義演雲。然今此中總解二種。貪等行相者。即分別俱生名二種貪也。又貪得與憂苦俱者。唯大乘義。小乘不許。 (三十九右)此中意說(至)貪等引故(文)。義燈雲。問。論雲貪嗔癡三俱生分別一切容與五受相應者。意地分別純苦趣無。雜受人中五雖有苦。復無分別。如何得言一切容與五受相應。答。准五十九。許五識有分別煩惱。雖非自力。由意引生。何以得知。彼雲。不任運生一切煩惱。諸根相應。我今當說。貪於一時樂喜相應。或於一時憂苦相應。恚中亦云。恚於一時憂苦相應。或於一時喜樂相應。問。如何等。答。謂如有一自然為苦逼切身心。遂於內苦作意思惟。發恚恨心等。喜樂相應意亦同此。准此文意。於極苦處意雖有苦。而無分別。分別起慢。不說苦俱。人中雜處五。既有苦故得與俱。論復說雲。遂於內苦作意思惟。發恚恨心。由是故。恚憂苦相應。故由意引五起分別。由此二論俱作定說。不爾相違。 (三十九左)不爾(至)苦俱故(文)。義演(六末)雲。不爾至苦俱故者。意雲。五識得有分別貪等故。得與苦受相應。以苦受唯在五識意中即無苦。若不許五識有分別貪等者。即此貪不與五識中苦受俱。如分別慢唯在意地不與苦受俱。以意無苦故。 (三十九左)此唯意識(至)若得定說(文)。義演雲。此唯意識至苦得定說者。由分別貪通五識得定說與苦俱。慢唯有意。雖通分別俱生。然不與苦俱(文)。 (四十右)於總聚中(至)受相應義(文)。義演雲。於總聚中但有得意地一切受相應義者。意雲。但於總聚中許得苦俱。非許一一分別俱生慢等。皆得俱也。   (四十左)此據總報(至)亦發故(文)具如上引樞要義燈釋。 (四十左)下疑等准此應知(文)。義演雲。疑等准此應知者。分別慢既不與苦相應。明知。疑及邪見等。亦不與苦受並。又故知前師至造惡趣業者。不是於地獄中能起思度等煩惱。造業名於分別。但由前生強分別惑之勢力。而造諸業名有分別也。問。如何地獄更造惡業耶。答。前師不正義。故作此計也。 (四十左)與對法(至)如貪等會(文)。義演雲。與對法至皆如貪等會者。如對法等說於欲界唯喜樂俱。此文乃至與四受或五受相應。未審如何答。准前貪會。前會雲貪會違緣憂苦俱等。 (四十左)四受除苦(文)。義演雲。四受除苦者。苦地獄。地獄無分別疑等故。疑三見不與苦受相應。言隨意有無者。隨意識中有有分別無分別惑也。釋上不與苦俱所由。意說。極苦處意無分別惑故。不與苦俱。餘處有分別惑故。得與餘受相應。 (四十一右)欲界之疑(至)惡行果故(文)。演祕雲。論欲無慾等者。有義簡薩婆多欲疑唯憂故。顯宗二十七雲。何緣二疑俱不決定。而上得與喜樂相應。非欲界疑與喜俱起。以諸煩惱在離欲地。雖不決定亦不憂滅。雖懷疑網。無癡情怡。如在人間求得所愛。雖多勞倦而生樂想。疏說上界不如欲疑有喜受者。似不得此中文意。上地何故不與喜俱。詳曰。疏意說雲。疑無苦果。方與喜俱。上無此疑。由上無造彼惡行故。故疑苦無。方喜俱者。但在欲界不障上界疑得喜俱。下粗相中。疏言上界疑有喜故。自義既立。他計便遮。不言成矣。此自不不得疏本意。非疏不得論之意也(文)。 五十九雲。疑若於利養恭敬稱譽等決定中。他所導引令猶預者。憂相應。於無利養譏毀惡趣等事。他所導引令猶預者。喜根相應。 (四十一右)論二取(至)憂相應(文)。演祕雲。論二取至憂相應者。五十九雲。見取·戒取。取彼見故。隨其所應如彼相應者。如彼身邊二見相應所有受說(文)或雲。為勝見取能淨。戒禁者非也。 (四十一左)非五識俱(至)唯無記性(文)。義演雲。疏非五識俱唯無記故者。釋非苦憂俱所由。以此二見非五識有故。不與苦受俱。唯無記亦非憂俱。以憂通善不善二性故。問。若苦受唯在五識。不與二見俱者。樂受亦五識有。二見如何得俱。又問。若言憂受通二性。以二見唯無記即不俱。喜受亦爾。如何即俱耶。答。樂有意地樂所以得俱。喜受通無記故。得喜受相應。 (四十一左)其憂二性(至)性分別(文)五十七(七左)雲。問。幾善。答。或八或五及六少分。問。幾不善。答。六少分。問。幾無記。答。八五少分(文)略纂十五(十五左)雲。問幾善或八或五及六少分者。八者謂信等五及三無漏。假實通論。五者唯信等五。據五根而說。此八五全六少分者。謂五受及意少分不善六少分。亦五受及意八無記者。謂七色命全。五少分者。謂四受除憂意為五。 (四十一左)但生二見(至)五十八說(文)。演祕雲。問。何以知然。答。按五十八(五左)雲。復次俱生薩迦耶見。唯無記性。數現行故。非極損惱自他處故。彼雖不說俱生邊見。理同我見。亦無記性。 (四十一左)在極苦處執苦俱蘊(文)。義演雲。在極苦處執苦俱蘊者。此師許地獄有分別煩惱。若後師在人天中緣病苦等身。名分別我見緣苦俱蘊也。若後疏言問第一師者。不與苦俱。非同惡趣有分別惑也。論廣說如前者。如前五受諸門分別中說。 (四十二右)分別二見(至)俱不違(文)。義演雲。謂分別二見至俱不違者。意說。分別二見同第一師。不與苦俱。瑜伽五十九亦同。前師意說無苦受。後師地獄無分別煩惱。由此不俱。此中五十九。說俱生二見與苦俱。據實義也。二師俱不違者。約分別二見。並不違五十九文。 (四十二左)分別煩惱(至)五十九說故(文)。義演雲。分別煩惱至五十九說故者。分別二見。皆與四受相應。三師皆同五十九說。然俱生身邊二見。前師不許與苦受俱者。違五十九文。前師計意地無苦受故。後苦與身見二見相應。 (四十二右)論此依實義(至)四俱除苦(文)。演祕雲。論此依實義等者。問。所依教何何意須有粗細二說。答。委曲而談名為實義。即五十九。梗概而說名為粗相。即五十五對法第七故。五十九(五左)結十煩惱受相應雲。先辨煩惱諸根相應。但約粗相道理建立。令初行者解無亂故。今即約鉅細道理建立。令久行者了自他身種種行解差別轉故。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二十七終_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二十八(六末之二)   (四十三右)對法第七(至)與樂俱也(文)。對法第七(七右)又貪於欲界與樂喜捨相應。如於欲界。於初二靜慮亦爾。 (四十三右)彼廣引證(文)對法第七(七左)雲。若爾於初二靜慮。雲何與樂相應。與意地樂相應故無過。雲何於彼有意地樂。由說彼地有喜樂故。如經言。雲何為喜。謂已轉依者。依於轉識。心悅心踴心適心調心安適受受所攝。依於轉識者。即依意識。於三摩□襤□□設規□埤□□□□□□□□餾□埤□□□□□覓□酋□□□□□奮驁□祏酋□□□□□飯□□□社□□□□D蓮□□福□勵□□威□霸飀□□□□□□□□□□□蓄□埤□褻□□□□□□裀□□□馨□□飀□□□□礽□□□埤□□矩露□□□□□{獎□妨□□□□□□霸□視兜餿□□穇□□姶□□□言奾□□□ (四十三右)捨受下三定等(文)。演祕雲。然明意識捨相應雲。在意識身捨相應者。在一切處。於相續末位。釋曰。由樂喜捨通第六識。六識樂喜末位之時。而亦有捨故。雲一切末位等也。又雲。疑於欲界非喜相應者不決定心。若未息滅喜不生故。又雲。何故煩惱皆捨相應。以一切煩惱隨中庸位方息沒故。所以者何。煩惱生起展轉相續。漸漸微薄勢力將釋。隨處中位。於此位中必捨相應。 (四十三右)除第四禪除瞋(文)。義演雲。除第四禪者。以第四禪意識。唯捨受俱。無樂受也。以上除嗔者。嗔唯在欲故。 (四十三左)疑上靜慮等(文)。義演雲。疑上靜慮者。疑彼定或勝或劣等。還是定地故。疑是定地煩惱。然此疑中先時喜樂心定力引生。所以疑得隨轉。問。既得上定。雲何得起慢等七法。答。以五見·慢·疑是意識相應。非五識並。由得彼定妄執為最為勝能淨。得有見戒。由執戒故。隨計斷常。得有身邊二見。計此定最勝。撥無業道故起邪見。既得上定而生數慢。如上五見等煩惱。是出入定心所引。非於定中得有斯事。唯現量故。又疑於欲界不與喜俱。於可欣事求心未息。猶豫未決喜不生故。獨行無明如疑。理說者疑既得與上喜樂俱。故知。無明亦喜樂俱也(文)。 (四十三左)粗相苦樂(至)不在意故(文)。義演雲。粗相苦樂至不在意故者。此有二義。一雲。若粗相論疑不與苦樂俱。苦境增勝決定。與疑行相既殊不得俱也。二雲。欲界意識無苦樂受。疑既在意地無苦樂俱。有雲。粗相說者。初二靜慮。欲界人天。餘雜受處所有苦樂。皆在五識不在意識。故知。疑無苦樂並(文)今謂。有雲。之義為正。前義不可。 (四十四右)貪等與喜捨(至)令如理知(文)。義演雲。貧等與喜相應至皆理知者。意說。諸煩惱與喜捨相應。通下三地。除第三禪。唯樂受故。就欲界中。除地獄極苦處。以地獄中無分別煩惱故。餘雜受處。意地有憂喜捨故。 (四十四左)見非惠俱自體不並故(文)。義燈五末(二十一)雲。論雲見非惠俱不異惠故者。問。五見不異惠。不得異惠故答。何故前第四卷說第七惠俱。我見恆行不異惠故。答。有二解。一雲。一俱有名俱。二相應名俱。前據俱有。此約相應。他性相應非自性故。如覆誑等是貪癡分。貪分雖貪俱。說與癡相應。若不爾者。豈於貪分立覆等時不有癡耶。又解不然。諸說俱者解相應門。前據義說。所以雲見雖即惠。如心所中義別故開。今據別體。見非惠俱。不障義分說與惠並。若然如何他性相應。若許義別名他相應。貪分覆誑應貪相應。論既不許前說為勝。於相應門義說俱起。此亦何失。 (四十四左)問識問受(至)前不問後(文)。義演雲。疏問五受別非邊行故者。以受俱是別義非邊行。邊行義如上說。以邊諸心起故不須問。疏不問與善等法相應者。善是染違故此不說。疏以後必問前故者。且如別境識等並五受及邊行。先已明訖。所以將後煩惱問前。如雲此十煩惱何識相應等。前不問後者。如不定四未明。以在後明。今不將煩惱對不定四辨相應等。 (四十四右)上二界者(至)定所伏故(文)。義演雲。論上二界等者。餘九煩惱在上二界。由定在所伏唯無記攝。若欲界繫貪等九法分別起者。唯是不善發惡行故。故集論第二雲。自性不善。謂除染污意相應。及色無色界煩惱等所餘能發惡行煩惱。是不善。雜集第四釋曰。謂欲界繫不任運起者。是不善性。若任運起能發惡行者。亦是不善。所餘是有覆無記。解雲。九煩惱中疑後三見唯分別起。貪癡慢三通分別俱生。分別者。疑等三見同不善性就俱生中發惡行者。亦不善攝。若俱生不發惡行者。是無記攝。故論雲。餘無記攝。細不障善等。後明身邊二見也。嗔一法唯有欲界。無問俱生分別。唯不善攝。不別分別。 (四十五右)對法第四初同此說(文)。第四(初右)之初。明十二不善之義。於中第一自性不善之文也。即如上義演所引者是也。 (四十五右)餘三少分損自他故(文)。義演雲。餘三少分等者。意說。貪貪說貪癡慢之一分俱生者。發惡行損自他。是不善性。一分任運不發業者。是無記性。具四因故。即細不障善等(文)或雲。餘三忿等者大非。 (四十五左)五十八說數現行故(文)。五十八(五)雲。復次俱生薩迦耶見。唯無記性。數現行故。非極損惱自他處故。 (四十五左)並此四因(文)。義演雲。言並此四因者。並此數現行況前有四因也。雖數起現行。不能為損名無記攝。 (四十五左)不發惡業所以同前(文)。義燈五末(二十二)雲。論常知俱生身邊二見唯無記攝。不發惡業。問。若爾何故全界煩惱皆能發潤。答。有二解。一雲約總說。二雲此據親發無記不能。若通助正全界能發。此說為正(文)演祕雲。論當知俱生身邊二見等者。問。何以知然。答。按五十八雲。復次俱生薩迦耶見。唯無記性。數現行故。非極損惱自他處故。彼雖不說俱生邊見。理同我見亦記性。 (四十五左)前解為勝(文)。義演雲。疏前解為勝者。以諸論多說此見在第九品中攝故。說無九品。又若如後至有九品故者。若准後解亦得。且如無色無能治道。尚有九品。何故二見不得有九。又第七中見尚許有九品。何況二見。上下多文分許有九品今取後也。 (四十五左)若如後解(至)體有九品故(文)。演祕雲。若如後解至體有九品故者。此有二意。一顯後非。如色界等煩惱無記。體有九品九品別斷。我見九品何一品除。除既一品。明無九類。二明後是。如上界惑。體雖無記得有九品。我見九品亦復何違。又今疏斷且隨一相。疏上下文。皆以九品為類說也(文)瑜伽略纂十五(三十六左)然此無記(文)斷障章雲。俱生身邊二見。及此相應唯第九品。九地而論。但有九品。又八十一品類別斷。此依漸次二乘者斷及異生斷。然身邊見等。當第九品時斷。餘各九品斷。 (四十六右)即未至定不通有染(文)。義演雲。疏即未至定不通有染者。以論文但雲得根本起上煩惱。不說在未至得起上煩惱故。未至不通染也。意說。未至定即定前方便加行住。大乘此位皆無散心。又無容緣不起煩惱。若得彼定得容豫心可起煩惱。 (四十六右)必無此者(至)命終故(文)。樞要雲。要得根本定煩惱方起。有依未至斷欲九品已不得根本。命終此人以何現行潤生。有解。無此必得方命終故。如第七生預流無命終不得應果者。必得根本定方命終。有解。亦有唯以隨眠潤生。如見諦以隨眠亦有現行潤故。此亦應爾(文)。義燈具釋。 (四十六右)又解當於此時等(文)。義演雲。疏又解當於此時等者。即此未至定時也。欲界煩惱。於此位中未究竟伏盡意說。若無染污。第九品惑方得入根本。伏未盡不得上定。此解未至定中有染。問。若於未至定中。即能伏欲界煩惱盡者。於此中得起上煩惱不。答。得起煩惱。是上界繫故。問。所言伏惑伏何者惑。答。唯伏俱生不伏分別。 (四十六左)無有染第九(至)方自在故(文)。演祕雲。疏無有染污至方自在故者。必無慾染第九品在。能入根本起未至惑。惡欲染盡入根本定。方容起彼未至惑也(文)義演雲。無有染污第九品時至方自在故者。成前義也。此意即說。無有欲界第九品惑在。而能入根本定起未至惑。要入根本方始卻起未至定惑。所言未至定者。即方便定。即定前加行。亦名為定。或名近分定。是根本之因故名近分。唯此後義未至定有染。 (四十六左)由是(至)亦不能起(文)。演祕雲。由是至亦不能起者。不能起彼未至定惑。問。得本定已未至定惑為實起不。答。有兩釋。一許得起。若爾何故六十二雲下地諸法若生上地不現在前。答。異地不爾。同地容起。未至亦是初禪攝故。又下地身得初根本起未至惑。亦復無違。二不得起。無所須故。為勝捨劣故。若爾畢竟無有起義。何用有為。答。如三無色得有見道。無漏第八餘九地雖無起義。地法得有。此亦應然。任情取捨。然多許起(文)未至定中有染無染何為正耶。瑜伽略纂第五亦作二釋雲。如唯識疏解。然准第八末疏。初解為正。彼雲。此文可顯未至無惑。不得根本。竟不起故。況又未至是初禪近分。非別定地。散喜猶無。況煩惱耶。大乘無文。且引婆沙兩說。演祕似有染為正。豈是疏主之意乎。 (四十六左)婆沙二說(至)二有染(文)。俱捨二十八(十六右)雲。諸近分定亦有八種。與八根本為入門故。一切唯一捨受相應。作功用轉故。未離下怖故。此八近分皆淨定攝。唯初近分亦通無漏。皆無有味。離染道故。雖近分心有結生染。而遮定染故作是說。有說。未至定亦有味相應未起根本。亦貪此故。由此未至具有三種(文)光記二十八(四十三右)雲。此八近分皆淨定攝。唯初近分亦通無漏。未離欲者。依近分定起聖道故。故正理雲。上七近分無無漏者。於自地法不厭背故。唯初近分通無漏者。於自地法能厭背故。此地極鄰近多[小/貝]患界故(已上論文)皆無有味。是離染道故。起艱辛故。不生貪愛。以彼味定非離染道生故。是容預道生故。近分地中雖亦有道非正離染。助離染故。離染類故。非容預故。不生貪受。雖近分心有結生染。以受生命終捨受相應故。必起近分。而遮定染故作是說。近分無味。唯有根本。有說。未至定亦有味相應。以未起根本。亦貪此定故。由此未至具有三種。上七近分。由已曾得下根本故。於彼近分。不生貪愛故不說有。此即敘異說也。 (四十六左)顯揚第二(至)細勘無之(文)。顯揚第二(二左)八紙。餘中廣說四靜慮及四無色世及出世。此中無文說未至有無染義故。言細勘無之。 (四十六左)唯定煩惱非生煩惱(文)。演祕雲。唯定非生煩惱等者。潤生時起名生煩惱。惑生彼地。所起之者亦名生惑。非今所說除此。餘時但緣定起皆名定生。如邊常見因定後起名定煩惱。餘准此知。然疏說雲。如邊常者。乍觀似證生煩惱也。理證定惑(文)今謂。演祕釋未可也。但如彼釋。疏文難消。今釋疏言通生者。此簡定之言。或宿住天眼等通生。故雲通生。如下引義燈言定類等。可例知之。義演雲。唯定煩惱等者。定煩惱者。聖得彼定已後起於煩惱。而愛味所得定等也。生煩惱者。即其生之惑。生在彼地所起煩惱。有雲。又潤生方是生煩惱。但不緣定而起愛味。如執梵王起我見等皆名定惑。依演祕勝(文)義燈五末(三十一右)雲。問。下起上中。身邊二見為定為生。答。有二解。一雲。定煩惱得宿住通惑復天眼。見彼梵王執我計常。即是定類。二雲。生惑。此於他身起此二見。是彼生類故名生惑。然定惑唯分別起。生惑通二種。 (四十七右)伏修不伏見(文)樞要下本(四十一右)雲。伏修不伏見。見惑既不善。何不惑惡趣而生上界耶。若以勢力不行。何不名伏。今以義解。由勢不行。不能發業。設使有者輕而不重。非決定業。不感欲界生。若正六行所厭名為伏故。不爾便退。煩惱強故。定力勢劣弱故。以無修伴。弱故不能。 (四十七右)有義此身(至)聖得第三果(文)。義演(六末)雲。有義至得第三果者。此問意雲。若有漏道六行伏惑之時。不伏身邊二見者。即如超果之人。先有漏道伏惑。然後入觀。斷惑之時。雖斷分別及俱生六品。不證第二果。直趣第三果。身邊二見。次先不伏。明知不斷。如何得第三果。 (四十七左)如第七識(至)唯障無學(文)。義演雲。如第七識至同障無學者。意雲。此則引答。答雲。然不伏我見亦不能斷。然不妨證第三果。亦如第七識中我見。亦不能斷。要至金剛無同道。方斷證無學果。此中亦然。亦至無學時。方斷證果。若作此解。違下論文。不許聖人先生上卻斷下惑也。由有此妨故。有第二解。解雲。亦斷引例可知。 (四十七左)今解亦斷等(文)。演祕雲。疏今解亦斷等者。有義難雲。未伏說斷。次第之人。應於見道亦斷彼故。亦不可說先伏助伴。論說俱生微細難斷。修道位方除。說見道除理將未可。由彼微細不障見故。而自救雲。次第之人。道依未至。由道劣故不能斷修。超越之人。根本入故。雲隨所伏。皆能永斷。詳曰。若以未至而以釋。難恐未除。次第不還。能依未至斷修惑故。若雲我依見道說者。菩薩見道。依根本定。亦應斷修。若雲但據小聖說者。超初果人。欲六品惑應不能除。依未至故。若雲。曾伏故能斷者。此即由伏不伏有殊。何關根本未至依別。由斯伴伏見斷何失。論雲。修除據次第者。然依定敘其理。亦通據伴以明而為勝也。思可知矣。 (四十八右)下分別惑(至)為我(文)義演雲。疏下分別至為我等者。意雲。修定雖不伏分別俱生身等。若得彼定已。得起上地分別及身見等。問。若爾何故下文問雲。未離下染。何故不起上惑。答。依未得定者為問也。如命終心亦得起上者。此舉例也。即九種命終心得定已後而命終時。得起上惑而亡生也。今得彼定亦不障起彼地我見等。緣未來生故者。此命終心。緣當生地法而起受故。但緣於未來生處起愛。而不執當生地法為我。 (四十八右)恐相雜故(文)。義演雲。疏恐相雜故者。若如凡夫人。未離下染。許起上者不然有二種失。一相違下染未伏。如何起上者。二相雜即二界煩惱宜成相雜。或上界煩惱應是染污。如此二界染法。以相雜故。 (四十八右)若爾見惑(至)為起不起(文)。義演雲。若爾見或至為起不起者。問意雲。如此間人。先得上地根本定已後時出定已後。起欲界心時。得起欲界先時。不伏分別見惑不問也。答。起將為勝。如演祕說。若退定者一向得起。今論不退為起不走。准疏答中無文定判。指樞要說許此意起為勝也。言離此地染成彼地等者。意說。離此地染生在上。但起上貪見等。不起下地分別惑等。正與此同者。彼五十八俱生下起上。與此同。非是得彼定起下惑等與此同也(文)演祕雲。若爾見惑至為起不起者。義燈第六心相起中。敘有兩釋。今觀瑜伽五十八文。應許得起。故彼論雲。由彼諸惑住此身中。從定起已有時現行。非生上者。彼復現起。釋曰。彼前未斷見道惑。身在下地而得起之。若生上已。下地見惑而不起也。准斯文意。許起應善。更思。 (四十八右)五十八言不伏見等(文)。五十八(十六紙右)雲。若諸異生離欲界欲或色界欲。但由修道無有見道。彼於欲界得離欲時。貪慾瞋恚。及彼隨法鄰近憍慢。若諸煩惱相應無明不現行故。皆說名斷。非如見道所斷薩迦耶見等。由彼諸惑住此身中。從定起已有時現行。非生上者。彼復現起。如是異生離色界欲。如其所應除瞋恚。餘煩惱當知亦爾。自地所有見斷諸漏。若定若起若生。於一切時。若過生緣便現在前(文)略纂十五(四十五左)雲。論雲。若諸異生離欲界欲色界欲。但由修道等者。以修道惑障定事任運生故。但伏修惑。見道煩惱分別而生。障於理故不伏。得定伏修之中。唯與貪瞋隨順憍慢。今能伏之。與我見等隨順憍慢。即不能伏。如六十九雲。我見等不伏有文。簡俱慢故。問曰。若爾貪恚亦爾。欲見俱者即不伏。此心憍慢。多隨我生故。論遍簡。若定若起若生等者。謂見道之惑。於此三義。有時而起。若定者與定心相入出。即染污定。此分別煩惱。如外道計過去八萬劫等。期心入定觀之。從定心入。此計執之心。謂邪見等。此分別惑。明與定心入出惑假名。若言起者。謂別散心起也。生者生彼也(文)次下(五十一左)亦引此文。明不伏我見等。 (四十八左)對法第五(至)成彼地等(文)。對法第五(十八右)雲。成就者。謂若生欲界欲色無色界繫煩惱隨煩惱。由種子成就故成就。及生得善生欲界。三界煩惱隨煩惱成就者。依未離欲異生說。若已離欲。或生上地。隨所離欲地。即此地煩煩隨煩惱亦成就。亦不成就。未永害隨眼故。對治道所損故。如其次第(文)。 (四十八左)五十八(至)上煩惱(文)。五十八文。如上演祕所引。又六十二(五右)雲。復次下地諸法。若生上地不現在前。上地諸法。若生下地。其離欲者。或現在前。 (四十八左)如樞要說(文)。樞要下本(三十九右)雲。生在下地起無色界幾煩惱。唯起於六或七。謂見·取·慢·疑·愛·癡·及我見。若定若生不過爾故。又可起彼戒取。執彼定為勝因故。無起彼邪見及邊見文。不同色界有六十二見等故。生欲起色界定五。散中謂身·邊·慢·愛·疑。二取不見起。邪見之相二。無因論亦是定後起彼邪見。九皆容起。並起戒取。執彼定為勝因故。然無此文。生無色界。除下潤生我。貪慢二見癡。餘更不得起。彼無中有可說起謗等故。生無色界。唯起下俱生。無起分別相。無中有起謗故。 (四十八左)論生第四定(至)俱生愛故(文)。演祕雲。論生第四定中有中者。此即經文。大小乘論解之名別。大乘經部。許天中有轉生地獄。有宗不爾故。對法雲。或時移轉者。謂於此位往餘生處強緣現前。如得第四靜慮。阿羅漢增上慢比丘。彼地中有生時。由謗解脫邪見故。轉生地獄。經部師者。婆沙論雲。譬喻者說。中有可轉。以一切業皆可轉故。有宗計者。如婆沙論六十九雲。問。若中有於界不轉。無聞苾芻事雲何通。彼佛法中適出家已修世俗定。初靜慮時謂得初果。乃至第四謂得阿羅漢。起增上慢未得謂得。彼命終時第四靜慮中有現前。便作是念。一切繫縛我已永盡。應般涅槃。更無生處。阿緣有此中有現前。遂起邪見。撥無解脫。由謗見力。彼中有滅。無間地獄中有現前生無間獄。答。住本有時。有此移轉。非中有位。謂彼將死由業勢力。第四靜慮生相現前。故起邪見生無間獄。 (四十八左)對法第六等(文)。對法第六(十二右)雲。如得第四靜慮。起阿羅漢增上慢。比丘彼地中有生時。由謗解脫邪見故。轉生地獄中有(文)義燈五末(三十一)雲。論生上起·起下且如謗滅。要集斷雲。有釋為勝。中有本有。若色無色。皆得起謗及起諸惑。俱生身邊二見。雖不與潤生愛俱。而前後起於理無妨。然理難見。今謂。若中有本有若色無色。皆得起謗者。據何等說。若增上慢得初三定。未將極沒生於上。未無上故。在中本有俱不應謗。若得第四定。謂第四果。即生第四中有起謗。論有誠文。不說生本有。亦不應生無色起謗。何以故。得第四定。執為第四果。必不更修無色界定。何以故。既取第四有漏定為果體。更修無色定將作何法。若作勝功德。即不應執第四定為極。若諸外道生色謗者。是色邪見。不應執第四定為極。若諸外道生色謗者。是色邪見。不說外道起下謗滅隨地獄故。若生無色界厭背故。彼不緣下。如何可說謗釋涅槃。若謗彼執所得涅槃非實涅槃。乃是正見非邪見故。又復本計彼天為果。得何故謗。若言上地邪見謗下者。此亦不然。本解生上起下。不論生上起下。又設生上起上謗下亦非無色。 (四十九右)色界中有欲界本有(至)散心故(文)。義演雲。疏色界中有欲界本有至散心故者。意雲。此難薩婆多也。謂彼計雲。在欲界本有中。見色界中有現前。遂使起謗故。今難雲。欲界本有既非定通。雲何得見色界中有耶。意說。通力許見中有。本有位不許見。況死生命終。必住散心。 (四十九右)非由起上邪見(至)此解非也(文)。義演雲。疏非由起上邪見至此解非也者。應難雲。非由中有起色界邪見為增上緣。令欲界地獄後報業就。直生那落迦也。有古師計。雲上界邪見為緣。令後報地獄果熟者非也。 (四十九右)亦非彼本有(至)勢力遠故(文)義演雲。疏亦非彼本有起此邪見勢遠故者。亦非色界本有起邪見。 (四十九左)若爾應下界(至)思即是(文)。義演雲。若爾應下界至思即是者。意難雲。若言色界中有起下見者。即應下界不善業由上無明支發。行即是業。所謂邪見俱行思也。又以下例上亦然者。又難雲。如上地行用下無明發者。何妨下地用上無明發。故雲以下例上亦然也。至緣生中辨。 (四十九左)如下緣生中自當分別(文)。下文雲。諸緣起支。皆依自他有所發行。依他無明。如下無明發上地行。 (四十九左)此中應言(至)所以不說(文)。義演雲。疏此中應言至所以不說者。意雲。身在上地將生下地。起下潤生愛。同時亦得有我見慢無明四法。且如無明與愛決定須有。餘之二法有無不定。所以但說我愛無明。更不說慢等二也。以不定故。所以不說。於當生地法而但愛也。 (四十九左)又例起故(文)。義演雲。疏又起故者。意雲。此第二解。許起慢等。如緣當生地法起愛之時。得有我見。我見要緣欣。行與愛行相相順。由有我見。方起愛故。計前境勝。亦起慢故。無明極成故此不說。問曰。所言我愛等四。此生為於前境上起。為於自身上起。為於中有上起。為於本有初起。答。此之四法。通境及自身皆得起。據其論又於境上起為勝。以前於中有起故。 (四十九左)此舉方隅無違理失(文)。義演雲。疏此舉方隅者。意雲。若言得起四法者。何故近言起愛無明。答。據實亦起慢見等。今略舉方隅故不說也。 (四十九左)論而言生上(至)或隨轉門(文)。演祕雲。論而言生上不起下等者。按瑜伽論五十八雲。諸煩惱纏。未離自地煩惱欲者。自地現起。已離欲者。即不現起。若在下地諸纏亦得成就。非在上地得說成就下地諸纏。又六十二雲。下地諸法。若生上地不現在前。上地諸法。若生下地。其離欲者。或現在前。有違此文故論通也。問。言多分者。為據時言。為約惑數。答。理該於二。問。時即可然。若約惑說。如何前言皆容現前。復幾不起。答。起通見修名為皆也。起數增減略有三種。一雲起三。謂邪見貪及俱無明。二雲起六。如疏所明。三雲起十。故論標雲。下地諸惑分別俱生。皆容現起。有義斷雲。於第二說。然更推求起五為勝。除我見一。不見世間執他地法以為我故。故分別見非緣他地。當生處色尚未起故。潤生之愛。緣當生處增上果生。既唯迷事。亦不可說與理惑俱。詳曰。潤生我見據總緣說。又此潤位非一剎那。理事二惑前後間起。而言潤生迷增上果。據彼愛境正潤位說。理應無爽。樞要燈中有此意也。故五六釋。取捨任情。 (四十九左)謂餘三見疑等(至)起此等故(文)。義演雲。疏謂餘三見疑等至起此等故者。此會文也。如瑜伽雲生上不起下者。有其二義。一據多分。二順有宗故言不起。就據多分中有二。一約時節。二約惑數多少。約時者。謂謗滅時及潤生時。唯此二時得起。餘時不起。約惑數多少者。或起三或六。謂我見·愛·慢·無明·嗔·邪見等。餘疑·邊見·戒取。一向不起下。據此不起故多分。順有宗者。隨順薩婆多宗。彼宗生上不起下故。 (五十右)順薩婆多故(文)。俱捨二十八(十二左)雲。生上不起下染。已離染故。 (五十右)所餘分別俱生之惑亦得起不(文)。義演雲。疏所餘分別俱生之惑亦得起不者。意雲。餘疑三見外餘之六法。通分別俱生。總得起不。此總問也。 (五十右)見斷嗔癡(至)無起相故(文)。義演雲。疏見斷嗔癡至無起相故者。意雲。見道嗔癡邪見。及修道慢。於謗滅位中得起。餘時即不起。若修道煩惱。誰潤生位得起愛等。除此餘時即不許起。亦如修道嗔及邊見。潤生位中。亦不起。無行相故。謗滅位亦無。但有分別嗔邪見也。有雲。修道嗔。於欲中有不起。若潤本有初亦許。於父母互起嗔·愛故。邊見亦無(文)。 (五十左)下之起上(至)亦無失(文)。義演雲。疏下之起上至亦無失者。意雲。若身在欲界生得上定已。容起五種煩惱。所謂見取執上地法為勝能淨故。亦得有慢。慢靜慮故。亦得有疑。疑上地法為勝為劣。與無明緣上極成故。文不說。若欲命終生上地時辨有。或雲見見潤生必須有故。此名生煩惱。要由我見等潤而得生上名生煩惱。通前總有。亦餘三或起不起。如疏自辨。生起上九法。以上地無瞋故但說九。 (五十一右)未見起見文(文)。義演雲。未見起斷見文者。未見計起之文。准七斷論雲。許下界起上斷見。依我見依我生彼。計死後斷見故。得起彼斷見。或可。彼斷見。依欲界見。執彼上界身斷滅也。 (五十一右)如樞要說(文)。如上取引之文是也。 (五十一右)論下地煩惱(至)味上定故(文)樞要下(本四十)雲。下上相緣中。下地緣上。二界皆同。無文遮故(文)演祕雲。論下地煩惱亦緣上地等者。按瑜伽五十八雲。如是所說。十種煩惱。亦緣事轉。亦緣煩惱。下地煩惱能緣上地煩惱及事。六十二中。五愛緣上如樞要引。 (五十一右)六十二卷說(至)顯揚等同(文)。六十二(五右)雲。謂或證得等至。出已計為清淨。可欣可樂可愛可意隨念愛味。或未證得。或已證得。未來愛味增上力故。追求欣樂而生愛味。或已證得計為清淨。可欣可樂乃至廣說。現行愛味。若從定出可生愛味。若正在定無有愛味。言愛味者。謂於是中邊生貪著。 (五十一左)瞋恚緣滅道五十八文(文)。瑜伽五十八(十三右)雲。謂於滅諦起怖畏心。起損害心起恚惱心。如是瞋恚迷於滅諦(文)又迷道諦文雲。所餘貪等迷道煩惱。如迷滅諦道理應知。 (五十一左)以瞋緣事例於理故(文)。義演雲。疏以瞋緣事例於理故者。此論以迷上界事。例同迷道理也。深理尚迷。何況淺事耶。 (五十一左)八十八說世間道(至)及我所等(文)。八十八(六左)明見煩惱二雜染中雲。又見雜染得解脫時。亦能於餘畢竟解脫。非餘雜染得解脫時。即能解脫諸見雜染。所以者何。由生此者。依世間道。乃至能離無所有處所有貪慾。於諸下地。其餘煩惱心得解脫。而未能脫薩迦耶見。由此見故。於下上地所有諸行和雜自體。不觀差別。總計為我。或計我所。由此因緣。雖昇有頂。而復退還。若於如是一切自體。遍知為苦。由出世道先斷一切薩迦耶見。後能永斷所餘煩惱。由此因緣無復退轉。是故當知。唯見雜染是大雜染(文)今謂。准論俱行之俱字。改為諸字。義演雲。疏於下上地所有俱行和雜自體者。即此欲界一身所有俱行之法。通上下界。不觀差別。但和雜總執為我也。是俱生總緣我見緣也。此中不說分別我見。以緣別法生故。意說。修道我見執自身為我。 (五十一左)五十八雲(文)。如上所引(九十六紙右)。 (五十二右)此第六識唯修所斷(文)。義演雲。疏此第六識唯修所斷者。意說。總緣我見。是第六識中俱生我見故修道斷。 (五十二右)或有異釋(至)合緣為我(文)。義演雲。疏或有異釋見斷至乃以三界合緣為我者。以四全常遍計他自上下界我及世間為常。由先通緣三界法為我依計始計常也。故總緣亦通分別我見。此意證計分別見總緣故。言有異也。以俱生我見總緣有文。此則別出同異。若不同計他我。如何名邊常。故分別我見先總執三界法為我。然後始計為全常等。且如常見。依我見後生。我見若不總三界合緣為我。豈有常見計為全常等耶。常見既通計全常。我見亦爾。故雲如四全常。問。總緣四全常我見。言於三界合緣為我者。執為自我耶。通自他我也。答。有雲。雖是分別。是總緣我見也。以見二十劫等五蘊故。通計自他五蘊為自他我常也。其執世間。若與我常見俱者。相從亦常見攝。若後起之者。即邪見也(文)樞要下本(四十)雲。我見別緣不緣他地者。修道我見有二行相。一總緣得他地。二別緣不得。見斷我見亦有二類。一見為他我。則得。二計為自內我。即不得。今說不得隨義應知。或無分別我見緣他地者。梵王常等。即定我見故。 (五十二右)對法第六與此同故(文)。第四(十四左)雲。又欲界煩惱除無明見疑。餘不能緣上地為境。此無明等。雖亦有緣上地者。然彼不能親緣上地。如緣自地由依彼門起分別故。立彼為所緣。所言無明緣上地者。謂與見等相應。見等除薩迦耶見。不見世間緣他地諸行執為我故(文)對法抄第五(三十四)雲。煩惱所依所緣事上緣中意。取唯識第六會之。此中除貪嗔慢我見不上地。依多分粗相說非盡理。邊見隨身見後生故。此中唯說相應無明緣他地者。亦據多分亦不了上地癡故。 (五十二左)此中我見(至)癡通總別(文)。義燈五末(三十二左)雲。西明釋上緣貪會違雲或依別緣言總別者。且說五種有其三句。一唯總非別。謂薩迦耶見及邊邪見俱生分別。二唯別非總。謂嗔雖無正文。分別俱生義亦無妨。三通總別。謂貪慢。今謂。嗔惑亦得總緣與見慢俱。邪見總撥。慢亦總□。嗔既許俱。何不總緣。身邊亦別。如四分常論緣彼梵王及大種等。若非計我說為斷常。非邊見故。然雖得上定方計梵王等。所起之見未必上故。 (五十二左)瞋唯別緣(文)。義演雲。瞋唯別緣者。緣自地法。不同我見等總緣二界法為我等也。 (五十二左)有義我見(至)而緣上(文)。義演雲。有義我見邊見至而緣上者。此解凡欲界我見。執上梵王為我。依此起邊見故。是分別別緣。得他地法為我下。言不見世間執他地法為我者。下會雲。不得執為自我。執為他我理即無遮。 (五十二左)陵他所得勝法(文)。義演雲。疏陵他所得勝法者。以欲界慢。陵他得定者身中所得勝法故也。 (五十二左)又緣梵王一分常等(文)。義演雲。疏又緣梵王一分常等者。意說。上界我見後生常見。非是欲界見也。彼次已得上定。如何更起下界我邊見。緣彼梵王耶。故此常見是上界繫。即無得宿住通後方起身邊見等。或可。亦依定後起也。 (五十二左)對法第六五十八九等(文)。對法第六(十四左)如上已引。演祕雲。瑜伽五十八云云。今謂。此文為證不成。彼文明下緣上上不緣下。彼具文五十八(五右)雲。謂十煩惱。皆與自地一切煩惱。展轉相緣。亦緣自地諸有漏事。下地煩惱。能緣上地煩惱及事。非上地惑能緣下地煩惱及事(上地煩惱不緣下。具如俱捨光記十九。四十四紙左)如是煩惱展轉相緣。及下地惑能緣上地。於此處所餘抉擇文。更不復現(文)今檢五十八。不見不緣上之文。又五十九演祕不指其文。今檢五十九。廣明煩惱緣境有十五種。於中第十三自境緣。第十四他境緣。此亦不明不緣上之義。論之所指恐唯對法論。 (五十三右)彼依粗相說即小乘也(文)。婆沙十八(十八右)雲。具如俱捨光記十九(四十四紙右)。 (五十三右)五十八(至)迷苦邪見(文)。五十八(十一右)雲。又有諸見妄計自在世主釋梵及餘物類為常為恆無有變易。如是邪見。亦迷苦諦(文)此說亦同正理四十八(八紙左)具如光記十九(四十五左)。 (五十三右)彼卷初雲(至)是常見(文)五十八(二右)初標列六十二見。以為常見所攝。今指彼(文)。 (五十三左)如前已說(文)。義演雲。如前已說者。即指上或有異釋文也。下復言是他地邊見等者。方釋一分常見義也(文)今謂。釋所指者誤也。言如前者。指此卷初(十三紙右)明六十二見中。如指次上異釋。 (五十三左)此中例邊同於我見(文)。演祕雲。疏此中例邊同於我見必依起故者。以全常見得緣他地。例彼我見亦得緣他。無有邊見不依我見邊見緣他。我見亦爾。 (五十三左)今此所解(至)此極有理(文)。義演雲。今此解至此極有理者。此第二解。許常見中一分常見得緣上。何以知者。謂有外道學彼定得通。緣梵王為我。而起我見。隨後執一分常等故。邊見亦得上也。作是說者。此極有理。然非是遍耶。答。依宿住通起者。許得緣上。可如所說。依尋伺散心起。即不得緣上故言非邊。此解意者。前雖言極有理。然義不周。若得通者許緣上。不通通者不許緣上。故是不周。言如前所說者。若約尋伺散心。即不得緣上。如前第一解之不許別緣我見得上地。 (五十四右)今此又解(至)理亦不遮(文)。義演雲。疏今此又解應言但是欲界所繫自身之我至理亦不遮者。此解亦不異。但更出理會。不見執他地法為我。我教及此局言。或依別緣之實。若不作此會等者。道理難思(文)。 (五十四左)又解別緣(至)為我者故(文)。義演雲。疏又解別緣者至為我故者。此解論中別緣義。緣者所以義。即彰此二時依別所以。多分我見不緣於上。據實一分常中別緣我見。亦得緣上。二時者。一即約粗相。二依別緣。據二時說不緣上。有雲。別緣是多分義者。意說。除此總緣我見等以外。更無別有我見是俱生分別。緣他地法者。約此道理名多分也。緣者所以至彼不緣者。意說。別緣者是所以義。不許計他地法為自我。據此所以說不緣上也。有雲。別緣是多分義者。意雲。除此總緣等外餘煩惱。有別別所以。故不緣上。別別者即多分義。緣者所以義(已上)今謂。第二有雲。之義不是。 (五十四左)又解依小乘別緣(文)義演雲。疏又解依小乘別緣者。會論言別緣不緣上者。依小乘有宗說也。自宗一分常。別緣亦得緣上也。 (五十四左)五十九說(至)亦起慢故(文)。五十九(九紙右)明十五煩惱緣境中。第十四他境緣。謂謂色界於欲行煩惱。無色界於色行煩惱。又復下地於上地煩惱。所以者何。生上地者。於彼下地諸有情所。由常恆樂淨具勝功德自謂為勝故(已上論文)。此文雖不明顯其名。而是慢相故引為證。略纂十五(五十紙右)雲。論雲十四他境緣。謂色界於欲行煩惱。無色於色行煩惱。乃至於彼下地諸有情取。由常恆樂淨具勝功德自謂勝故者。即大乘中上地得緣下地起煩惱。問曰。此是何惑。答曰。有解。此是見慢。如餘處更有。但言我此勝彼不如等。設起我慢非一切煩惱皆起。又解。此是一切煩惱貪等並然。常以恆是常。見淨勝是見所等故。雖有是緣。不似本質。緣名為境。如前卷初及對法第六。餘處言上不緣下者。此是隨順理(文)問曰。下地貪慢不得緣上。上界之慢如何緣下。答曰。下地劣故。不於彼起慢。上勝故可起。即對法第二。無色不緣下地等文。如彼和會(文)。 (五十五右)撥疑下地苦集理(文)。義演雲。疏撥疑下地苦集理者。邪見撥無下苦集理。並疑彼理。滅道非下界故不說也。故但唯言下界苦集理。 (五十五左)執欲界聞思昔所起等(文)。演祕雲。疏執欲界聞思昔所起等者。有義斷雲。欲界聞思。既非三見及所起戒。如何二取說緣下地。故不緣者以之為勝。詳曰。意說二取憶於下戒。因聞思起所有二取名緣於下。不言聞思即是二取。即是二取所執見戒。餘難如燈(文)義演雲。疏起彼二取執欲界聞思昔所起者為勝因者。有雲。聞先欲界起邪見計定為涅槃者等。方起聞思。今生在上地遂執前起見取。執彼隨見思惠為戒也。為勝因者。即執為勝因也。 (五十五左)又二見得行相如前(文)。義演雲。疏行相如前者。約緣欲界昔時聞思得起二取故雲如前。 (五十五左)五十八等雲上不緣下(文)。此如上引。 (五十五左)餘一切時(文)。義演雲。疏餘一切時者。即說餘一切不緣時也。一切異生故者。由彼異生不同外道計邊常等。所以不緣故名多分。若修惑總緣我見。亦得緣下。 (五十五左)瑜伽五十七(至)通漏無漏(文)。五十七(四紙至終卷)廣明二十二根。有諸門分別。其中有三學門。 (五十五右)論此十煩惱何所斷(文)。義演雲。論此十煩惱何所斷耶者。第九三斷門中。曲有四門。第一三斷門。然迷諦相有總有別。以下二總別迷諦門。謂疑三見親迷苦理等者。三迷諦親疏門。論委細說以下。四兼明迷理事門。 (五十六右)對法第三第四卷初說(文)。第四(七右)雲。謂分別所起染污見疑見處疑處。及於見等所起邪行煩惱隨煩惱。及見等所發身語意業。並一切惡趣等蘊界處。是見所斷義。又(七左)雲。謂得見道後見所斷相違諸有漏法。是修所斷義。 (五十六右)然見所斷(至)九品斷耶(文)。義演云然見所斷為同小乘見四諦斷為九品斷耶者。此是徵起論文。意說。為同小乘見諦作十六心斷。為同惑作九品別斷耶(文)。 (五十六右)真如雖自相觀(至)名總緣諦(文)。斷障雲。問。為總緣作意能斷煩惱。為別緣作意能斷煩惱。答。佛地論中釋自共相。略有三說。有義。二量在散心位不說定位。定位緣一切。皆現量攝。此師雖言定心緣一切。不說斷惑定總別相。然準義知。唯共相。斷定心通。緣自共故。第二師雲。定心唯緣自相。然由共相方便所引。說緣共相。所顯理者。就方便說。名知共相。不如是者。名知自相。由此道理。或說真如。名空無我諸法共相。或說真如二空所顯非是共相。此師意說。就方便說。可名共相。說觀中證可名自相。即顯斷惑唯自相觀非共相也。第三師雲。如實義者。彼因明論立自共。與此少異。彼說一切法上實義。皆名自相。以諸法上自相共相。各附已體不共他故。分別心立一種類能詮所詮。通在諸法。如縷貫花名為共相。此要散心分別假立。是皆量境。一切定心。離此分別。皆名現量。雖緣諸法苦無常等。亦一一法各別有故。名為自相。真如雖是共相所顯。以是諸法自實性故。自有相故。亦非共相。不可以其與一切法不一不異即名共相。自相亦與一切共相不一異故。此義意言。總為無我。共相所顯一一別證體是自相。即可通為二觀能斷。能顯是共相詮為唯識無我等故。據法並自相。一一法真理。皆能了知故。緣起經下卷言。真諦聖智。於真智境非安立義。總相緣故名頓現觀。一剎那中。由加行引能普邊知名總相緣。非一一法真如妙理。而不別知名為總相。佛地自會故不相違。 (五十六左)五十九說(至)方能斷之(文)。五十九(七右)雲。復次見斷煩惱頓斷非漸。所以者何。由現觀智諦現觀故。能斷見道所斷煩惱。然此現觀與壞緣諦作意相應。是故三心頓斷。一切迷苦諦等見斷煩惱。修斷煩惱。漸次而斷。數數修道方能斷故(文)演祕雲。總緣四諦。共相作意名壞緣諦。遍緣諸諦作無我觀。方能斷惑。問。無分別智豈有緣總無我等行。答。一釋如疏。又有釋雲。據彼共相方便所引。名緣諸諦無無我觀。非真見道有此行相(文)義演雲。疏與懷緣諦至或三品智故者。意雲。懷者雜也。此無漏智與無漏作意相應雜緣四諦之真如也。名總緣諦。問。然煩惱既有九品。如何一時頓斷耶。答。煩惱雖有九品。以違一真如或三心故。以於二種見道中皆頓斷也。問。煩惱違一真見道。若證見道可得頓法。如三心見道。既是相見道。如何亦能斷惑。答。三心見道有其二種。一雲。三心是相見道。後得智據前作也。一雲。三心是真見道。今但說真不言相也。問。何名三心。答。第一內遣有情假緣智。能除下品分別隨眠。第二內遣有情諸法假緣智。能除中品分別隨眠。第三邊遣一切有情諸法假緣智。能除上品分別隨眠。是為三心見道。問。三品智總能斷惑不。答。總斷。具如下品智能斷下品分別煩惱所智二障。中品智能斷中品煩惱所智二障。上品智能斷上品分別煩惱所智二障。只緣煩惱有三品。所得智亦三心有異。一一皆起無間解脫道。至三心滿足。得名見道滿足。若如前一二心等。但分證見道理。未全得故。此是鈍根劣智人。若利根者。唯一心真見道頓斷惑故。問。此三心見道有真有假。今言斷惑為真為假。答。既言斷惑。如何說假。故但言真。問。據此論說三心。若相見道。若瑜伽之三心。是真見道。如何會釋。答。瑜伽據三乘人各別見道說。亦不相違。又與懷緣諦作意相應至違一或三品智故者。有雲。此意不同小乘別緣作意十六心等能斷惑也。此是答上不同小乘見諦斷惑。彼小乘總緣作意通緣諦理。分能緣如不能斷惑。今此大乘。總緣名懷緣者。通緣四諦如。不作一一別解名懷緣也。亦作是非苦非不苦等名壞緣也。違一有一心見道。或三即有三心見道也。此即答上同修道九品斷惑也。又有解雲。謂此十煩惱。總迷四諦。若觀四諦真如時。此此十煩惱一時頓斷。所以故為與壞緣諦作意相應。即無漏真智。與總緣諦作意相應。總緣諦時。能斷煩惱。以相違故不俱起故。 (五十六左)非如修生(至)違九品智故(文)。義演雲。疏非如俱生九品智故者。意說。俱生修道煩惱。煩惱一起有九品。要起九無間道九解脫道。斷及證也。是道下然故一時斷。 (五十七右)然除利根(至)得第四果(文)。義演雲。除利根人至得第四果者。意說。除此利根者。謂此人先由聞思力故。遂作加行心。以三界九地八十一品煩惱。總束為九品。將下地上上品惑。與上地上上品惑。總為一品。乃至欲界下下品。與非想地下下品。亦為一品。所以總為九品。即總起九無間道解脫道。而證第四果也。 (五十七右)又諸煩惱有別行相(文)。義演雲。又諸煩惱有別行相者。解雲。如迷一箇苦諦時。方邪見疑等是親迷。隨此見疑。後生獨頭貪慢等。皆名別迷於一一諦。即名迷此者。意雲。但總行相。亦有別行相。如何名是以於一一諦唯別迷。苦但迷苦不迷集等三。豈名煩惱別行相也。即當諦諦下。皆具十惑也。 (五十七左)若唯爾者(至)何諦攝(文)。義演雲。若唯爾者至何諦攝者。意雲。難前師雲。若言隨苦諦下見疑後生即得名別行相者。且如邪見疑癡等。亦總迷四諦。即此疑後所起貪等。是何諦攝。為隨前別行相中收。為隨此總行相中收。意說。若一而約別行相說。即攝總行相不得故。須更說總行相也。 (五十七左)是故須說總行相(至)緣見疑生故(文)。義演雲。此即總行相也。如疑見等。既是通迷四諦。明知。隨後生貪等。亦名總迷。以貪等行相隨見疑說也。總迷可爾者。此結總迷義。若別迷行相已下。是返難前別行相家。難雲。若不如我說名總行相者。獨頭貪等是何諦下收。以獨頭貪等不能別迷諦故。亦可說總迷。疑更雖後生。明知。同疑見等。皆總迷也。同是分別惑故。緣見疑生故。問曰。此所言總者。為當數總名總。為當初行相總名總耶。答。言總者有其二種。 (五十七左)今此總有二種(文)。義燈五末(三十三)雲。論然迷諦相有總有別。雜心論雲。下苦具一切。二行離三見。道除於二見。上界不行恚。今大乘頌。欲迷四各十。隨行三八種。修六通行迷。上見修除恚。然迷諦相有總有別。總有四句。一數總行別。二行總數別。三數總行總。四數別行別。數總行別。諦各有十。各迷自諦名為行別。行總數別者。即前頌中。然依一諦緣迷多諦名為行總。若數總行總者。諦各有十名數總。行總者迷。二三諦等。皆名為總。二二迷有六。即有六十。上二界諦。各除其嗔。六九五十四。合一百八。三界總有一百六十八。若三三合有四句。欲有四十。上二界諦各三十六。合一百一十二。若四諦合三界四諦有二十八。若數別行別。即前頌中各迷自諦。 (五十八右)由此二三迷有六(至)總迷有一(文)。義演雲。然總迷四諦。總有十一句。二二合迷有六句。一迷苦集。二迷滅道。三迷苦滅。四迷集道。五迷集滅。六迷苦道。若三二合迷有四句。一初三除道。二後三除苦。三初二及四。四取前三為一句。又迷總四諦為一句故。有十一句。或別迷四諦即為四句。兼前都有十五句。 十一句圖 T67058401.GIF (五十八右)如懷緣念住(文)。演祕雲。疏如壞念住等者。懷猶雜也身受身心法。二三四合以觀之名懷念住。 (五十八右)一是因二是依處(文)。義演雲。一因處者集諦也。一依處者苦諦也。 (五十八右)對法第七(至)生此十故(文)。第七(六左)雲。又十煩惱皆迷苦集。起諸邪行。是彼因緣所依處故。所以者何。苦集二諦。皆是十種煩惱因緣。又為依處。是故一切迷此因緣依處。起諸邪行。又十煩惱皆迷滅道起諸邪行(文)抄第六(八右)雲。於滅道起懸崖相者。起難修證心故。返生煩惱。餘可知。 (五十八右)與大論第八同(文)。第八(二右)雲。或分十種。一薩迦耶見·二邊執見·三邪見·四見取·五戒禁取·六貪·七恚·八慢·九無明·十疑。或分一百二十八煩惱。謂即上下十煩惱。由迷執十二種諦建立應知(十二諦者。謂三界四諦)。 (五十八右)滅道是彼怖畏處(文)。義演雲。疏滅道是彼怖畏處者。由滅道諦是無漏能斷惑法。謂有外道。謂有外道皆滅道諦作如是執雲。滅道既能斷惑等。謂能我等耶。謂恐我斷便起怖畏。遂起煩惱撥無二諦故。十煩惱迷二諦生。有雲。怖畏處者。但行不相順。不增彼惑名怖畏處。是作彼怖畏以解。又不同若集與惑(文)今謂。諸說皆非也。違對法及鈔故(文)如上引可知。 (五十八左)其煩惱起皆具此二緣(文)。演祕雲。疏其煩惱起皆具此二緣者。因依·怖畏。是二緣也。 (五十八左)問如何(至)皆迷四諦(文)。義演雲。疏問如何至皆迷四諦者。意雲。如何集滅道三諦有身邊二見計。答。謂此二見。深取所緣不了三諦。妄執為我及法常等故。於三諦得有二見。若爾應一切煩惱我見。應皆迷四諦。何故說依苦諦果處起耶。答不然。若二見迷苦諦時。即親迷不了。執苦果為我及斷常等。若執三諦起者。但執三諦下煩惱起。妄計煩惱及俱時蘊等以為我也。不是親迷。不同苦諦故。不可言二見皆迷四諦也。 (五十九右)然實緣迷三諦(文)。義燈五末(三十四右)雲。又有四句。有迷而不緣。謂二取。有緣而不迷。謂無漏智。有俱緣迷。疑邪見等。有非緣迷。緣龜毛等。非諦攝故(文)義演雲。疏然實緣迷三。諦亦有二見至為我等故者。此意以我見實緣迷三諦。不同小乘唯果處起。以我見亦有緣三諦下煩惱起故。意說。由迷故。遂緣諦下煩惱執為我等。 (五十九右)然以別緣(至)後解無違(文)。義演雲。疏然以別緣諦至後解無違者。空非我自有二種。一通二別。通即四諦。謂苦等四。皆非我故。名為無我。非我所故。說之為空故。疏雲總空非我通四諦者。以總緣諦故。故前說雲。以真見道總緣諦故。即其證也。所以二見。亦得緣餘三諦生故。別即苦諦。有漏五蘊非我性故。名為無我。非我所故。說之為空。今此別空及非我理。苦諦所攝。薩迦耶見別迷無我。邊中常見。別迷無常。邊中斷見。亦迷無常。計後不續。違生滅故。是故二見唯迷苦諦 。今約十六行中別空非我。唯屬苦諦。與前總空等亦不相違。 (五十九左)如五十八(至)一一別說(文)。五十八(十左)雲。欲界迷苦有十煩惱。迷集有八。除薩迦耶及邊執見。如迷集諦。滅道亦然。上界諸諦。併除瞋恚。隨迷次第如欲界說。 (五十九左)緣迷多諦(至)名行相別(文)。一與三四明屬別總。二為何屬。二亦屬總。義燈雲。二三諦等。皆名為總。演祕亦云。豈二三合緣非總耶。可以准知。多少之言所望不同。今乃以二已上為多。一以為少故。義演雲。若迷少諦者。一諦名少也。 (六十右)然立一百二十八煩惱(至)二十八故(文)。總別迷諦各分二種。謂數與行。初數總者。於四諦下各有十煩惱。行總者。二三四諦合緣行相。又數別者。四諦煩惱其數別故。謂苦諦下有十煩惱。於餘三諦除身邊見。唯有餘八。行別者。緣諦行相各有別故。然於總別數各有行相。總數行別者。謂十煩惱。各迷自諦也。數別行別者。苦十煩惱。餘三諦下各八煩惱。各迷自諦故。今言百二十八者。依數總數總下行別。及修道煩惱而立。欲界四諦各十煩惱。加修道六成四十六。於上二界四諦修道。各除瞋成四十一。二界合八十二也。並欲四十六總成百二十八也。若依餘總別其數增減。若依數別。於三諦下無身邊見。三界四諦唯成十八箇煩惱。此豈非減數耶。若依行總。二二合迷有六。三三合迷有四。四合迷有一。一箇貪有十一。於欲四諦有一百一十煩惱。上二界除嗔。各有九十九。三界合論。有三百八種煩惱。並修道十六。總合三百二十四煩惱。此豈非增數耶。 (六十右)如相應無明(至)理亦無失(文)。義演雲。疏如相應無明隨不共說者。此引例證成一百二十八文也。且如相應無明。隨不共說。行相如何。此之意者。如別迷苦諦有十。今煩惱唯迷苦諦。更不通餘三諦。外餘三諦別迷亦爾。若然。不共無明者。即合每諦下有十煩惱。以相應無明唯是通迷四諦相故。故知。唯合有九法各別迷也。若兼取不共無明。惟不九法成十。各別迷諦者。即相應無明。而無處數。由有此妨。所以將相應。隨不共合說總名別迷。所以今者成一百二十八者。亦須總別相從說。方得有一百二十八。唯依總亦不成。唯依別亦不成。是故今依數總行別合說方得數。是如相應無明隨不共說。意例如是。 (六十右)以上總解迷諦數別(文)。義演雲。疏以上總解迷諦數別者。指次上數別文。非指上數總之文也。雖論言身邊二見唯果處起。亦是行相別。然不是一一諦下。各具十之別行。所以攝在數別中。以下論文。方辨行別也。或可。此上言身邊二見即是行別同故。數別文攝在。彼數總名數別也。論說。言親迷故。不及前解。 (六十左)此四行相(至)苦諦理起(文)。義燈五末(三十四右)雲。問。此十煩惱迷諦親疏。瞋·慢·邪見·疑·及無明。親迷易知。身·邊二見。總不緣理。如何親迷。答。雖不緣理。正迷於彼空無我理。行相深迷名為親迷。若迷餘諦。約通空非我翻彼行相。及執餘諦下惑以為我故亦名迷。二取行相雖深亦緣餘諦下惑。但非正翻空無我理。不名親迷(文)義演雲。疏此四行相至苦諦理起者。意說。疑及三見。親迷苦理生。謂疑苦諦為有為無。執我等故迷無我理。計常等故迷於無常。由邪見故撥無苦諦。是故四種親迷苦理。 (六十左)見戒二取(至)無我理故(文)。義演雲。疏見戒二取至我無我理故者。意說。二取不親迷苦理。但執邪見及身·邊等三見。及俱時五蘊等。為勝能淨者是見取。若執彼隨順諸見戒禁。及所依蘊。為勝能淨名戒取。謂由有我受獨頭貪等。為見戒者。有二種意。一者體非見戒取。又不與見戒俱時也。二者貪等非二取眷屬故。所以不執貪癡慢等。問。既是迷理惑。何不親迷苦理耶。答雖復行相深遠而迷理生。然不迷無我理也。故不親迷苦理(文)演祕雲。論二取執彼等者。此等用緣三見等起。望苦集理。有所隔故。名之為疏。是重重緣惑。 (六十一右)於自他二見(至)皆亦疏迷(文)。義演雲。疏於自他見皆亦疏迷者。意雲。此釋貪·嗔·及慢。非親迷諦。謂於自身身見復起貪。貪愛已故。若於他人身上起嗔。見他執我亦生嗔故。雲餘有何所知起我慢等。謂嗔他時。名於他見解上起嗔慢者極成。此皆是迷苦理生。緣自他身身見等生故。名迷苦諦。論言如次者。自有二義。一者自他起見。二自他眷屬。兩重次第故雲如次。二者舉自他見攝彼眷屬。不爾自見與自眷屬。為他見取隔。如何名次(已上)今謂。疏文釋彼眷屬語不盡。義演第一釋為正。 (六十一右)然二取見法(至)。迷苦諦理(文)。義演雲。疏然二取見法行相深遠乃至何言迷苦諦理者。此意問雲。貪·慢等行相不深取。復不親迷。如何說言迷苦理等。准疏初解。雖迷事亦是諦攝。問。一切法皆攝盡無五諦故。何乃言緣事生或而非迷諦也。有雲。言諦者。意在於理。迷事者非是迷諦。若約事諦即寬通也。故名迷諦。 (六十一左)然實有身邊(至)略而不論(文)。義演雲。疏然實有身邊至略而不論者。意雲。據別迷中。諦諦下皆有十煩惱。明知。身邊二見亦迷集等三諦。望數別中。以說八通迷四諦所以略而不說也。 (六十一左)二取貪等准前苦說(文)。義演雲。疏二取貪等准苦應知者。亦是疏迷。以二見無故。不唯親迷者。意說。以二見集等三諦下無故。所以不准苦諦說言親迷也。由此故知。二諦下無身邊二見。二取貪等者。等取嗔·慢相應無明也。 (六十二右)又解(至)不深取故(文)。義演雲。疏又解至不深取故者。此且說不深取故言不迷。然不及前解。豈有緣而不迷耶。所以作此解者。由嗔迷是滅道故。生憎恚故。故言不迷。且約此道理說。其實豈有許緣而不迷也。 (六十二右)又以不緣理(至)非迷理惑(文)。義演雲。又解以不緣理至非迷理惑者。意說。不可緣理。即不是迷理惑也。嗔等雖不迷理。而緣理生也。亦如見戒取。雖不緣理。亦緣理生也。有雲。此意准解見戒二取。不說於嗔。前解為勝者。即指又解以前文。從又解已後。總是第二解。 (六十二右)五十八說瞋迷滅諦等(文)。五十八(十三右)雲。唯除瞋恚。謂於滅諦起怖畏心。起損害心。起恚惱心。如是瞋恚。迷於滅諦。 (六十二左)如下忿等迷諦同故(文)。義演雲。疏如下忿等迷諦同故者。下解忿等中。亦有解。約親迷滅道等也。亦有解。忿等不緣無漏生。但嫉等緣也。 (六十二左)若此貪慢(至)名親迷諦(文)。義演雲。疏若此貪慢至亦名親迷諦者。意說。此說相應貪慢與身·邪·邊三見俱起者。即同三見亦是親迷故。雲隨應如彼。說隨應言。意除獨頭起者。問。何故但言二見俱不言疑耶。答。行相別故。境定不定故。若嗔與疑三見俱起者。亦見親迷故。雲隨應如彼。 (六十二左)慢貪(至)迷無漏(文)。義演雲。疏慢貪至迷無漏者。意說。慢·貪隨滅道下煩惱後起。唯疏迷故。 (六十三右)此約數總(至)准前應說(文)。義演雲。疏此約數總至准前應說者。意雲。如上所說。貪等俱我見等名迷理者。約數總說。即諦諦下皆具十惑。若數別者。身·邊二見唯苦不通餘三諦。即貪慢與我見相應者。亦不通迷滅道。獨頭者許迷也。疏但言滅道不說集者。集諦雖無別我見等。然貪慢等以自體是集。緣集得起。不要須依別我邊見方迷集諦。所以不言集諦(文)今謂。現流疏本。滅上有集。此為正本。義演就錯本釋。鑿之甚矣。 (六十三右)又瞋慢可成(至)無漏緣惑(文)。義演雲。疏又嗔慢可成至無漏緣惑者。此問意者嗔·慢親迷滅道。可成無漏緣惑。且如滅道下有獨頭別緣貪。如何可成無漏緣惑。今解。由此不說貪無漏緣者。以別緣貪不緣滅道無漏也。諸論約別緣貪不名無漏緣惑。除此別緣貪以外餘相應貪等。得緣滅道下惑起。但得名迷理惑。可行迷也。貪緣無漏生。合是善生法欲。故知。但可說迷無漏生。是故疏雲。隨應如彼。又由此不說至可爾者。意雲。獨頭起貪緣無漏者。是善法欲。不名緣彼惑。若於餘煩惱獨頭起者。亦不了滅道故得迷也。 (六十三右)身邊二見(至)修道方斷(文)。義演雲。疏身邊二見至修道方斷者。此釋通伏難雲。俱生二見等。既親迷苦諦理。應見道斷故作此說。俱生二見等。雖迷諦理。以行相細難斷故。修道方斷。若嗔及餘獨頭愛等。迷色心等別事生故。唯修所斷。 (六十三左)簡見道(至)違諦觀故(文)。義演雲。疏簡見道獨行貪等至違諦觀故者。以有分別別緣事貪。即是緣諦下惑生等。此唯見斷。違諦觀故。 (六十四右)親所緣者今不取之(文)。義演雲。疏親所緣者今不取之者。意說。夫煩惱起時。皆變相分。即此相分是有體。為親所緣。若據此理。一切煩惱應皆名有事。今不取之。然約所杖質有無故。故煩惱隨本質名有事無事煩惱。且如我見無所杖我質故。即我見名無事。一分嗔等緣實境起。名為有事等。如下自說。然准下有二種有事無事。一者本影合論。名有事無事。二唯約本質名有事無事。至文當知。 (六十四右)今取當對法第七(文)。次下(六十六紙右)雖言第七。然現流本在第六中。對法第六(十五右)。 (六十四左)即餘四見及疑無法執(文)。演祕雲。疏即餘四見及疑無法執等者。疑與四見我見不俱。汝雲我見攝法執盡。即四見疑便無法執。便無法執者。便成大過。豈有煩惱不依法執而得起耶。 (六十四左)即極微教(文)。義演雲。以教為本質也。 (六十四左)若除影外等(文)。演祕雲。疏若除影外等者。有義。今不依此。影外所杖。未必同時。如先聞有過未等名後方緣故。後後心生無名相故。又簡境等無有名故。設遠假名。但可許說名增上緣。何成本質俱時發影名為質故。先心緣名隨名分別。後心緣義影像方生。能詮所詮全不相似。豈得說名為後義質。故知。影像亦有全無所杖之質。不爾便違前第一卷。說自心外蘊或有或無。詳曰。疏此問答意簡有宗。有宗心生無不杖質。縱緣空花龜毛兔角。亦以名等為質生起。縱而以簡。由彼名等是能緣心近遠所託似於真實故。雲即無無本質者。非許名等同實塵等本質之體雲無無者。何得乃以實質為難。又能詮所詮全不相似等者。此亦不然。豈諸質相皆相似耶。如景不礙慮不慮等。而非一故。餘難准斯德失可悉。無俟言矣。 (六十五右)影像本質雙言(至)有無之煩惱(文)。義演雲。疏影像本質至名有無之煩惱者。即約影像本質雙即有。本質或無故。名有事無事也。 (六十五右)或直據本質(至)二緣煩惱(文)。義演雲。疏或直據本質名此二緣煩惱者。唯約本質說。如色等即有。如空花等即無。若緣此起煩惱。名緣有事無事煩惱也。 (六十五右)今勘無漏緣(至)此後解(文)。演祕雲。疏今無漏緣中不得作後解者。漏無漏緣。質·影雙說。例事無事不唯望質(文)義演雲。疏今勘無漏緣中不得作此後解者。即大論漏無漏緣中也。及此下名緣有漏無漏煩惱等(文)雲不唯約本質。此意即說。若唯約本質名有事無事。亦應唯約本質名緣有漏無漏煩惱。設爾何失。不然豈有煩惱而親緣無漏耶。以下文據質影二法。名緣有漏無漏煩惱故。由有此例。故不取第二或直據本質文也(文)今謂。演祕義演。皆以後解為不正義。笠置師等。後義為正。會釋疏並演祕文。然笠置師所選實為切當。救疏演祕曲而成義。鑿之甚矣。演祕義演固非也。然此中有無事。與有無漏二門不別。以彼會此。後解為不正義。下文二門為別以遣例難。今按論意。二門不殊。直據本質立名為優。然二門立名有總有別。總者於諸煩惱中大分為類。謂有事無事有漏無漏等名別者。其中選法以屬其名。謂我見等名無事等是。 (六十五右)所引諸(至)門義勤之(文)。義演雲。疏所引諸有事無事論文應為義門勤之者。如下所引論文。勤之不過七門明有事無事煩惱。第一約瑜伽雲依見修煩惱分別有事無事(俱捨二十五。三紙左。亦依見修煩惱分別有事無事有三義。別具如光記二十五七紙右等釋)。第二依瑜伽五十九。約自十種煩惱分別有事無事。第三即彼卷下文。約有事緣無事緣。分別有事無事。第四又雲。無境緣有境緣。分別有事無事。第五又對法第五。約有事境無事境。分別有事無事。第六以下文雲者。對法第五下文。約有所緣無所緣。分別有事無事。第七對法第六。約緣有事緣無事緣。分別有事無事。然煩惱所緣。皆顛倒虛妄。據其境說明體有無。故略明今有事無事。雖多門分別。聊勤七門用顯幽旨。然後於一一門中有難者。疏主重釋。且解第一門。 (六十五右)瑜伽論雲(至)彼相違故(文)瑜伽五十八(六右)之文。略纂十五(三十七右)雲。此如對法第五卷述相違文(文)。對法抄五(三十三右)引順正理論中。經說三義。倫記十六下(七右)雲。又十煩惱見所斷者名無事等者。以見斷中身邊見我慢所緣境生。是故見斷一切煩惱。皆名無事。所餘煩惱有事無事等者。修斷惑中身邊見我慢。緣無事生。餘修斷貪等。緣淨不淨有事而生。名有事無事。 (六十五右)重緣惑(至)亦名無事(文)。義演雲。疏重緣惑至亦名無事者。意雲。見戒取。謂緣煩惱而生。名重緣惑。計合有事。以煩惱有境體故。然從我見等說。總名緣無事惑也。 (六十五右)修道雖有(至)有事煩惱(文)。義演雲。准俱生我見所緣我境。雖體是無合名無事。然以修道惑中多緣有事生。所以相從總名緣有事煩惱。次下解第二門。 (六十五左)下五十九雲(至)疑通二種(文)。五十九(三紙左)雲。今當總辨一切煩惱如實鉅細之相。建立迷執諸行差別。問。如是諸煩惱。幾有事幾無事。答。諸見與慢是無事。於諸行中實無有我。而分別轉故。貪恚是有事。無明疑通二種。 (六十五左)此以理論(文)。義演雲。疏此以理論者。意說。疑無明。若與我見慢俱時者。即名無事。若與貪嗔俱時名有事。故言通二種。 (六十五左)見修諸見(至)本質無故(文)。義演雲。疏見修諸見至本質無故者。釋所以也。但是我見慢等相應起者。皆無本質。不論見修我見等。以慢與我見俱時無本質也。 (六十五左)貪等少故略而不說(文)。義演雲。疏貪等少故略而不說者。謂貪與我見俱時。亦合名緣無事。以少故不說緣無事也。謂貪多分緣有體法起故。有解雲。五十九偏舉此二者。以相顯故。貪等亦相從緣無事。略不說也。所以名不盡理。故且以理論之。我見慢行。所緣無故。大意同前。次解第三門。 (六十五左)彼卷下文雲(至)亦不相違(文)。五十九(八左)明十五種煩惱緣境中。第三四之文。義演雲。意雲五十九下文。但總說煩惱名有事緣惑無事緣惑。亦不別我貪等境名有質無質等。後文據總。五十九文據別。亦不相違。即會五十九諸見與慢等文也。次解第四門。 (六十五左)亦云(至)所有煩惱(文)。上緣境中第十五境之文。演祕雲。疏滅道廣大佛法等者。分別滅道。緣安立諦。廣大佛法。緣非安立真如為境(文)義演雲。疏亦云無境緣謂緣分別所計至廣大佛法等所有煩惱者。謂分別煩惱者。謂分別煩惱。計滅道乃至空無我理廣大佛法等。不稱境知名無境也。但緣名故。如上界緣相似。問。何故但言無境緣不言有境緣耶。答。計亦合有。以易故不說。次釋第五門。 (六十五左)對法第五(至)謂前所除(文)。第五(四右)雲。有事境所緣者謂除見慢及此相應法餘所緣境界無事境所緣者。謂前所除所緣境界。由彼於我處起故(文)對法抄第五(十六左)雲。有無事中。但略舉見慢。明人我中取我見慢。其法執中。即邪見或邊見等。及非五見。餘一切邪惠餘無明愛等。在相應中。在相應中一處解。 (六十六右)次下文雲(至)所緣境界(文)對法第五(四左)之全文。此明心心所所緣相有二十九種差別。其中第一非有所緣之文也(或指瑜伽五十九者非也。此不見對法也)。然五十九明十五境中第八雲。不現見緣。謂緣去來所有煩惱。此局煩惱境。對法廣通一切王所故。疏雲此不論煩惱。 (六十七右)有所緣謂餘所緣境界(文)。對法二十九種中第二之全文。或引瑜伽第七現見緣。謂緣現在所有煩惱者非也。此亦不見對法論故也。 (六十七右)對法第七亦云(至)名緣有事(文)。文在第六(十五右)對法抄第五(三十四右)雲。五十八說。見所緣名無事。餘名有事。順正理引經說無事有事緣。經雲。見道所斷名無事。修道所斷名有事。一釋薩迦耶見。名緣無事生。餘之九種。以此為本。從本而說。名緣無事。修道不然。無薩迦耶見故。言薩迦耶見一向增益。邪見一向損減。俱不攝實事。故名無事。貪等從此本名為無事。修惑不爾故名有事。三說見惑迷理無粗現事。名緣無事。修道煩惱緣事而起。粗現事境故名有事。今大乘不爾。如唯識樞要中說。此卷據決定中。隨一一增勝故。說身邊見。 (六十六右)所餘煩惱(至)以通見修(文)。義演雲。疏所餘至以通見修者。意雲。但除身邊二見及此相應心心所等餘者。並名有事煩惱。以通見修者。意說。有事不唯是修道惑見道煩惱。亦通有事故。雲有事以通見修也。 (六十右)此之二見(至)相應亦爾(文)。義演雲。疏此之二見至相應亦爾者。意雲。此重釋無事惑也。謂對法舉身邊二見為首。通取相應法名緣無事故盡理也。如此解釋。前後所無故。別推徵深為有用。 (六十左)如說樞要(文)。樞要下本(四十一左)雲。一切有事無事煩惱。不過三種。一諸見所緣本是無事。餘是有事。因此行相本無決定。餘不定故。當對法第七。二行相深迷無我名緣無事。餘名有事。所謂行相深境必迷無我故。餘必不定。五十九雲。見·慢名無事。貪·恚名有事。無明·疑通二種。對法第五同。三見道所緣名緣無事。修名有事。見道諸惑。分別猛利。多橫執故。修道少故。瑜伽雲。見所斷名緣無事。餘名有事。除緣現在無為有體法。緣過未鏡像等名緣無事。所餘名緣有事。本境有故。對法雲。非有所緣。謂顛倒心心所。及緣過未等。餘名有事。本質或無名緣無事。餘必有名緣有事。五十九雲。無事緣。謂無事煩惱。有事緣。謂有事煩惱。與唯識同。今觀此義初二門。一本體有名有事。二無質影像中。無體用名無事。影像中有決定執名無事。但五見。不定名有事。癡·愛·慢雖亦有執。不決定故。二執者名無事。二不執名緣有事故。見·慢·愛等。此名無事。餘名有事。三明屬見道名無事。修道名有事。隨前諸文據實。有無事二門即盡。一本質·影像。二影像之內有體無體。如緣過未等名無事。現在有體法及無為。名緣有事。然於中義別。更分三種。一決定不定。二執不執。三明屬見修道法。即五重中前三重是。 (六十六左)論彼親所緣(至)無漏煩惱(文)。演祕雲。論彼親所緣雖皆有漏等者。按對法論第六說雲。又緣滅道諦。諸煩惱不能親緣滅道為境。由滅道諦出世間智及後得智內所證故。唯由依彼妄起分別。說為所緣。分別所計境。不離分別故。   (六十六左)有無事不但取本質(文)。義演雲。疏有無事不但取本質者。意雲。如前有事中後解。唯據本質名有事無事。今不依彼據本質說。漏無漏但取本影二境。名緣漏無漏煩惱。與有無事別。不可為例者。如演祕說。 (六十六左)與有無事緣別不可為例(文)。演祕雲。疏與有事緣別不可為例者。此有二意。一成有事緣第一釋。二成無漏必約影質。不可以彼有事緣中初釋相例。問。雲何名別。答。有事緣惑。能所二緣。而皆有漏。有相順義。可直據質而以明之。無漏緣惑。能所二緣。唯違無順故。不唯質得此緣稱。今按論雲有無事或漏無漏。例下事名二境。似於總名不名別事。是故有無事。漏無漏二緣不別。以直據本質名有無事為勝。思之。 (六十六左)論緣自地者(至)所起名境(文)。演祕雲。論緣自地至所起名境者。相·名·分別三名為事。事依分別之所起故。依主受稱。滅道等名依分別起。依主同前為境可知。故瑜伽論五十八雲。若緣苦集事境。所有諸漏。是緣邪分別所記事境。緣滅道境。及緣不同分界境。所有諸漏。是緣自分別所起名境。何以故。非此煩惱能緣滅道。亦不能緣不同分界。非無所緣。釋曰。言不能緣。顯不相似。非無所緣。顯雖不似而託於名亦復緣之(文)義演雲。論自地者至所起名境者。自下第十二大門。緣事名境。謂緣自地煩惱所現相分。似本質故。說彼煩惱名緣分別所起事境。事即本體事也。緣滅道等煩惱所現影像。不似本質。是故但雲緣名境煩惱。不說緣滅道體事煩惱。此據一相說。所以者何。前雲緣無漏煩惱。是故應言緣滅道事境。而言名境者。影不似質故。據此一相。得雲緣名境煩惱。 (六十七右)自地煩惱依緣俱增(文)。義燈五末(三十三左)雲。問。依緣何別。答。有二。一雲。緣謂緣藉。即所依名緣。二雲。依即依託。緣所緣境(文)今謂。初持業釋。後相違釋。今此依緣即是後義。義演雲。疏自地煩惱依緣俱增者。即能依心。增彼所緣所緣。亦增彼能依心也。或可。依緣俱通能所。俱相增也。即今種及現行功用境也。 (六十七右)滅道深遠他處遠故(文)。義演雲。疏滅道深遠他處遠故者。以滅道深遠煩惱不證故。得深遠名。但依名緣也。他地本質境遠。亦依名緣。所變相分。與質不相似也。但名名境。若自地法雖亦有遠依名緣。亦得增其本質。以地法同故。必與所詮相似。然雖得又緣遠曾所受境。亦得分明相質相似。豈同他界耶。故知。自地雖遠。亦得名事境也。 (六十七右)此如五十八(至)第七抄說(文)。五十八(十四右)五十九(九右)對法第六(十四左)第七(六右)此等文皆如上已引對法鈔第五(三十三左)。 (六十七左)謂有無異熟(至)皆如理思(文)。義演雲。疏謂有無異熟至皆如理思者。意說。此十煩惱。幾有異熟。幾無異熟。幾有漏無漏等。皆任思惟。然七隨眠與八纏五蓋相攝者。七隨眠者。一欲愛·二嗔恚·三有愛·四慢·五無明·六見·七疑隨眠。八纏者。一無慚·二無愧·三惛沈·四睡眠·五棹舉·六惡作·七慳·八嫉。五蓋(五蓋具如對法七三紙右。即次下引七本疏六紙右)。如是煩惱。纏遶有情覆眾善法。隨逐自身令不得解脫。得纏蓋隨眠名相攝者。檢前十惑以相配攝。解說根本煩惱訖。 (六十七左)論曰(至)名隨煩惱(文)。演祕雲。論唯是煩惱分位等流性等者。問。各何分位是何等流。答。按瑜伽論五十八(八右)雲。諸隨煩惱。當知皆是煩惱品類。且如放逸是一切煩惱品類。所以者何。於染愛時多生放逸。乃至疑時亦有放逸。貪著·慳吝·憍高·掉舉等。皆貪品類。皆貪等流。忿·恨·惱·嫉·害·等。是嗔品類。皆嗔等流。諂·誑是邪見品類。見邪見等流。覆是誑品類。當知即彼品類等流。餘隨煩惱。是癡品類。是癡等流。諸論不同。如下隨文疏自會釋。故不重雲(文)義演雲。論名隨煩惱者。所言隨者有其二義。一雲唯是煩惱分位差別名。隨煩惱。此釋忿等於嗔等上分位假立。無別性名隨煩惱。二雲。雖於諸煩惱有別自性。但是彼等流名隨煩惱。如無慚等。又准瑜伽六十二有二義解。一雲。隨惱於心。二雲。隨煩惱而生也。疏同後義也文考六十二未見此文。此卷末(八十九右)解隨惑名中。引八十八及對法第七。又引六十二。往而須見。 (六十八右)又說唯四是實(文)。義演雲。疏又說唯四是實者。謂無慚·無愧·不信·懈怠。此之四法。據下段實門中方悉。 (六十八)論此二十種(至)小隨煩惱(文)。演祕雲。論此二十種類別有三者。有義。忿等十種。唯意識俱。名之為小。無慚等二。通六識故。名之為中。棹舉等八。遍七識故。說名為大。詳曰。亦有斯理。然無所憑。且依論釋。 (六十八左)此忿等十自類相生(文)。義演雲。疏此忿等十自類相生者。但忿·恨名煩惱自類等。非是十俱名等流之自類也。或當體自類。非相望名自類也。又准俱捨有四義名小。一唯修所斷。大乘不爾。二唯意識起。同大乘。三無明相應。不同大乘。四各別現行。同大乘(文)今謂。自類謂當體自類。瑜伽五十八(六左)雲。忿等十隨煩惱。各別不善心起。若一生時。必無第二。具如次下自相應門中釋。 (六十九右)非無漏法(至)此即是瞋(文)。義燈五末(三十四左)雲。忿依對現前不饒益境。西明問雲。忿既緣滅。如何此說依現前境。解雲。從多為論。此論顯揚。俱說緣現。實亦緣滅。今謂。此釋有違下文。初師小十。總不緣上。後師嫉等亦不說。忿尚不緣上。如何緣滅。下許嫉等親迷滅道。不說此忿緣於滅道。若爾准下說忿亦緣剎那過去。非唯現境。今何說現。若見怨家說滅道等。豈不於彼亦起忿耶。慈恩解雲。許亦無失。此就粗相雲不親緣。或即是嗔。雖然未見正文。化情取捨。然西明雲。怨要託本質。准既得緣剎那過去。亦不唯託於質。 (六十九左)論能障不忿(至)身表業故(文)。演祕雲。論能障不忿執杖為業者。顯揚第一。二十隨惑皆具五業。忿業五者。能障無嗔為業。乃至增長忿為業。釋曰。中間三業與本惑同故雲乃至。餘准此知。後廢不言(文)字彙伏兵器刀戟總名。杖六書正訛。別作仗非。凡殳杖兒杖上聲。持之去聲。小補韻會又矜謂之杖。明詮道論作杖字。檢字書更無者。真興失考。 (七十右)親對輕故(文)。義演雲。疏親對輕故者。意說。雖忿恨一種生惱。然忿親對現境未必結恨懷怨故輕。恨即結怨故重。所以但說恨生惱也(文)今謂。忿恨有別。非唯前後。正理云云恨與忿相有差別者。如樺皮火。其根猛利。而餘勢弱說名為忿。如冬室熟。其相雖微。而餘勢強說名為恨。由此故有說恨相。言忿息已續生令心濁名恨。鈔釋曰。西國方俗。尚屋小坊。皆是砌磚表裹泥飾。冬時亦塞。當其捨項。開以一竅。於中索懸大鐵盤。其相如[食*放]密塞四孔。下燒盛火令熱。焰焰滿其室中。然得撥室掃塗淨潔。方延所供入其室中。熱如陶新開餘勢。人處中者流汗立疾。 (七十右)顯揚各有(至)即為彼障(文)。顯揚一(八右)雲。能障無瞋為業。乃至增長恨為業(文)義演雲。疏彼論隨所依之惑者。即嗔也。所翻實法者。即翻嗔為無瞋。即為彼障者。意說恨障無嗔善根也。 (七十左)對法雲(至)安隱居而住(文)。對法第一(十六左)之全文。 (七十左)五十五對法說故(文)。五十五(十八右)雲。覆·誑·諂·惛·沈·睡眠·惡作。是癡分故皆世俗有(文)對法一(十六左)雲。覆者於所作罪。他正舉時。癡之一分隱藏為體。   (七十左)然五十八(至)品類等流(文)。五十八(八左)雲。覆是諂品類。當知即彼品類等流。 (七十左)諂亦癡分亦不相違(文)。瑜伽五十八(八左)雲。誑·諂是邪見品類。邪見等流(文)然此下論雲。諂是貪癡一分為體。離二無別諂相用故。 (七十一右)如諸論皆說(至)亦癡分故(文)。義演雲。疏如論說掉舉是貪分至且癡故者。如說掉舉是貪分。不妨有體或是癡分。何妨此覆雖說為癡分。而亦說為貪分也。但掉舉不唯貪分為例。不例假實也。 (七十一右)不極成者理必不然(文)義演雲。疏不極成者理必不然者。外難意。舉唯貪分。今說亦癡分者。此不極成故。此所牒雲不極成者。理必不然。下文說不然所以。 (七十一右)二論說(至)便應無故(文)。義演雲。疏二論者。即對法·瑜伽。此皆說掉舉遍染心。疏嗔等俱時便忘無故者。意說。癡與嗔等俱時。便無貪一分。以貪嗔不俱故。不可說言唯是貪分。 (七十一左)對法顯揚第一五蘊等(文)。對法第一(十六左)雲。惱者忿恨居先瞋之一分。心戾為體。高暴鹿言所依為業。生起非福為業。不安隱住為業。高暴粗言者。謂語現凶疏。切人心腑(文)顯揚一(八右)雲。惱者謂於過犯若他諫誨。便發粗言。心暴不忍為體(文)五蘊論雲。雲何為惱。謂發暴惡言。尤蛆為性。安慧廣五蘊論雲。暴惡言者。謂切害粗獷能與憂苦不安隱住所依為業。 (七十二右)顯揚第二(至)善根為體(文)顯揚第四(二右)雲。喜以不嫉善根為體(文)瑜伽五十五(十一右)雲。忿·恨·惱·嫉·害。是瞋分故。 (七十二左)對法唯約慳財(至)謂施違(文)。對法第一(十六左)雲。慳者耽著利養。於資生具貪之一分。心吝為體。不捨所依為業。不捨者。由慳吝故非所用具。亦恆聚積(文)。 (七十三右)對法雲邪命依(文)。對法一(十六左)雲。誑者耽著利養貪癡一分。詐現不實功德為體。邪命所依為業。 (七十三右)險者不實之名(文)。險恐憸字形誤。憸僉仙二音佞人也。字彙雲。利口也。 (七十三左)顯揚雲為欺彼故(文)。顯揚第一(八右)雲。諂者謂為欺彼故。詐現恭順心曲為體。 (七十三左)或掩□之名(文)。掩與揜同。禮聘義。瑕不揜瑜不揜瑕。忠也。□與搚柆同。說文摺。搚臘拹二音摺疊。 (七十四右)五十八雲(至)起損害(文)。五十八(十三右)雲。唯除瞋恚。謂於滅諦起怖畏心。起損害心。起恚惱心。如是瞋恚迷於滅諦。又雲。所餘貪等迷道煩惱。如迷滅諦。道理應知。 (七十四右)此據修道(至)至下當知(文)。俱捨雲。正理十一雲。與樂損惱有情相違。心賢善性說名不害。義演雲。疏此據修道至下當知者。問。損惱有情緣事而起。雲何說言通見修斷。解雲。即由此理。薩婆多宗唯修所斷。彼宗見惑有其二義。一正迷理。二緣彼迷理煩惱而起。前忿等下。二義俱無故。唯修所斷。大乘不爾。若見所斷惑所生者。見所斷攝。由此忿等。雖緣有情。而見所斷。然非要二義是見所斷。如五識中分別煩惱。此中且據通小乘說。說雲修道也。故五十八約見道害迷理說。此論同小乘。約修道害迷有情事說。 (七十四右)同此損有情(至)非此害也(文)。義演雲。疏此中損有情然有二釋至非此害者。此者即指此論損惱有情文也。將會瑜伽故有二解。具第一依瑜伽解。害者即嗔之異名。非此中害也。即通緣滅道無漏法起。不唯論有情。此論損惱有情者。依多分說。 (七十四左)此唯緣有情(至)為正(文)義演雲。疏此唯緣有情至為正者。據此論說。害唯緣有情生。不同瑜伽五十八文。故以此文為正。 (七十四左)此二害(至)為正(文)。義演雲。疏二此害至為正者。意雲。此中明害。亦同瑜伽。緣無漏生故知瑜伽為正。若據緣有情。即此論為正故。有此二文不同。 (七十四左)前惱中亦然(文)。義演雲。疏前惱中亦然。由彼論言起恚惱心者。指此論前惱中。惱亦同此害。或就此論。惱不緣無漏。或就彼論。惱緣無漏。以彼論雲於滅道起恚惱心也。 (七十四左)顯揚雲(至)此興盛事也(文)。顯揚第一(八左)雲。憍者謂暫獲世間興盛等事。心恃高舉。無所忌憚為體。能障厭離為業。乃至增長憍為業。如經說。無正聞愚夫。見少年無病壽命等暫住。而廣生憍逸。乃至廣說(文)對法第一(十七右)雲。憍者或依少年無病長壽之相。或得隨一有漏榮利之事。貪之一分。令心悅豫為體。一切煩惱及隨煩惱所依為業。長壽相者。謂不死覺為先。分別此相。由此能生壽命憍逸。隨一有漏榮利事者。謂族姓色刀聰叡射富自在等事。悅豫者。謂染喜差別(文)今謂。對法意。長壽與榮利事不同。疏為同者未詳。若顯揚意。長壽相等為興盛事。雖引二論。其意有別。瑜伽第二(十八左)說七種憍。 (七十五右)顯揚雖復(至)亦不違也(文)。義演雲。疏顯揚雖復引經至亦不相違也者。意雲。會顯揚對法文也。然顯揚對法。憍緣興盛榮樂事。生者據通小乘修道憍說也。言多分者。說多分緣榮利事生。據實緣情生也。 (七十五左)然對法中(至)即非彼體(文)。義演雲。疏然對法中言一分者至非即彼體者。意雲。對法說憍是貪一分者。但是貪等之氣分品類等。攬彼分成憍故。不是貪等之體故。非即彼體。且如解怠依四法立非即唯依貪。亦依嗔癡等故。體非四法。此憍亦爾。撿對法文亦有。疏云然對法中言一分者。必彼體也。攬彼成故。至非即彼體者。以假實別。即體用別也。如放逸依四法立。若言即貪者。亦是癡分故。故知。假用與體非無差別。疏中言懈怠依四法者錯。唯懈怠是有不依四法故(文)今謂。今本作懈怠誤。五十五雲。懈怠是實物有也。 (七十六左)有人若執(至)二種別相(文)。俱捨第四(十左)雲。於所造罪。自觀無恥名曰無慚。觀他無恥說名無愧(文)此論文意。雖所觀境有自他別。然分慚愧約恥增勝。稍似差恥為二別相。 (七十七左)五十八說為癡等流(文)。今檢五十八中。非有出無慚無愧之名正屬當文。餘隨煩惱。皆正屬當已。雲餘隨煩惱是癡品類是癡等流。無慚無愧攝在其中故。言五十八說等。 (七十七左)對法說為貪等三法(文)。對法第一(十七右)雲。無慚者貪癡分。無愧亦同。 (七十七左)然五十五說為實有(文)。五十五(十一右)雲。無慚·無愧·不信·懈怠。是實物有。 (七十八右)不靜乃是諸惑共相(文)。對法六(十四右)雲。相者若法生時。相不寂靜。由此生故。身心相續不寂靜轉。是煩惱相不寂靜性。是諸煩惱共相。 (七十八右)對法顯揚皆言等(文)。對法第一(十七左)顯揚第一(九右)並言。障奢摩他為業。 (七十八右)對法第七(至)說之為障(文)。第七(三右)雲。蓋有五種。謂貪慾蓋·瞋恚蓋·惛沈睡眠蓋·掉舉惡作蓋·疑蓋。能令善品不得顯了。是蓋義。覆其心障諸善品令不轉故。 (七十八左)此復由憶昔樂事故(文)。顯揚第一(九右)雲。掉舉者。謂依不正尋求。或復追念曾所經見戲樂等事。心不靜息為體(文)對法一(十七左)雲。掉舉者。謂貪慾分。隨念淨相心不寂靜為體。釋曰隨念淨相者。謂追憶往昔隨順貪慾戲笑等故。心不寂靜。   (七十八左)如第五卷會(文)。如第五卷(五十三紙) (七十八左)如前已會(文)。如第五卷中五遍染家釋。 (七十八左)捨於惡法(至)說之為障也(文)。義演雲。疏捨於惡法至說之為障者。意雲。捨者是善也。謂煩惱等是惡法。若惡法障於善。即掉舉障捨行相最增。 (七十九右)對法第六(至)遍染心故(文)。第六(十五左)五遍染文。五十八(六左)十遍染文。如上已引。   (七十九右)然對法第六(至)是共相故(文)。第六(十四左)之文。如上已引。 (八十右)此因不定亦不邊故(文)。演祕雲。異品闕彼邊無性也。 (八十右)遍染心言(至)亦不遍故(文)。義演雲。疏遍染心言是一分證者。意說。彈諸師說通假實。且舉一分實者。如不信等八遍染心。證是實有也。據實此邊染心。因不定成此是實者。以放逸為不定過。以放逸遍染心是假有故。 (八十右)疏此因不定亦不遍故者。此立量雲。掉舉有法。定別有體。宗法。因雲遍染心故。同喻如不信等。異喻如放逸。又亦不遍故者。意說。因於異品不邊無故。因三相中。闕異品邊無一性故。外人將放逸為不定過。過雲為如不信等。邊染心故。是別有體。為如放逸。遍染心故。無別有體耶。准下文說假實之中。除無慚·無愧·不信·懈怠四法。餘惛沈等。通假實故更不解。 (八十一左)對法第六(至)惑共相故(文)。第六(十五左)雲。惛沈·掉舉·不信·懈怠·放逸。於一切染污品中恆共相應。若離無堪任性等染污性成無是處故。 (八十三右)由不信故(至)不忍等性(文)。義演雲。疏由不信至不忍等性者。意雲。於實等法上下忍不樂者。即是不信體也。若爾即實等上起忍樂體應是信。何故乃說是別境中欲勝解耶。答不然。若實等上起忍樂欲等者。但是信之因果。何以印可審知。是善方生於信。然起希求欣樂修習。若於實等上起不信者。更無別希求。所以不同信也。又於染法上。若故不忍不樂等。亦即信也。即相例之耳。於善上不忍。明知。是不信。返顯於染法上不忍等即是信也。 (八十四右)此等二法(至)無別二相(文)。義演雲。疏此信等二法者。如信不信也。疏無記行劣無別二相者。無別二相者。無別信無別不信也。有雲。不信·懈怠。但有善染二相。無記行劣。無染淨二相(已上)今雲。有雲不正。 (八十四右)此上二法(至)前因已會(文)。義演雲。疏此上二法者。謂不信·懈怠。疏對法等言應作分別前因已會說者。以對法說是癡分故。今應分別之。彼論約癡相增說為癡分。定有別體也。 (八十五右)對法說(至)相應念故(文)。對法第一(十八紙右)雲。忘念者。煩惱相應念為體。   (八十五左)對法等說(文)。對法第一(十八左)雲貪瞋癡分說六種之散亂。 (八十六右)彼二法分不遍染故(文)。義演雲。疏彼二法分不邊染故者。貪·瞋相違不俱起。所愛·所憎。境不同故。 (八十八右)顯揚對法五蘊皆同(文)。顯揚第一(十右)五蘊論(二十二左)對法一(十八右)雲。不正知者。煩惱相應惠為體。由此惠故。起不正知身語心行毀犯所依為業。不正知身語心行者。謂於往來等事不正觀察。以不了知應作不應作故。多所毀犯(文)安慧廣五蘊論(十二右)雲。雲何不正知。謂煩惱相應惠。起不正身語意行為性。違犯律行所依為業。謂於去來等。不正觀察故。而不能知應作不應作。致犯律儀。   (八十九右)如法蘊解雜事經(文)。法蘊足論八(四右)廣說隨煩惱。如上已引。雜事者。瑜伽八十九(七右)雲。隨煩惱者。若忿若恨。如是廣說諸雜穢事。 (八十九右)同大論八十六(至)亦引此經(文)。八十六(三右)雲。復有三種煩惱異名。多分說在煩惱品中。一貪異名。二瞋異名。三癡異名。貪異名者。亦名為喜。乃至(有十五種)瞋異名者。亦名為恚。乃至(亦有十五)癡異名者。亦名無智。乃至(有七種名)如是等名。當知如前攝異門。分多分已辨(文)五十八(七右)雲。若雜事中世尊所說諸隨煩惱。廣說乃至愁歎憂苦隨擾惱等。此依演祕所引。然八十六文。言三毒異名。不可言皎處。今觀八十九。初標隨煩惱舉雜事經所明隨煩惱名。疏雲八十八。檢文者誤也。故略纂雲。下八十九廣解義。彼八十九之(七紙右)雲。復次隨煩惱者。謂貪不善根。瞋不善根。癡不善根。若忿若根。如是廣說諸雜穢事。當知此中能起一切不善法貪。名貪不善根。瞋癡亦爾。若瞋恚纏。能令面貌慘裂奮發。說名為忿。乃至廣說。 (八十九右)然舊人不知(至)所說雜蘊(文)。略纂十五(三十七左)雲。若雜事中世尊說諸隨煩惱等者。即今法蘊定。及下八十九廣解義。大眾部。三藏外別立雜藏。大乘薩婆多。無別雜藏。以毘奈耶中有雜品。是彼廣明隨惑。 (八十九右)八十八(至)亦有此義(文)。八十六文。明貪等異名。非貪等名隨煩惱。八十九中貪等名隨煩惱。如上已引。今亦指此。對法第七(初右)雲。隨煩惱者。謂所有諸煩惱。皆是隨煩惱。有隨煩惱非煩惱。謂除煩惱所餘染污行蘊所攝一切心法。此復雲何。謂除貪等六煩惱所餘染污行蘊所攝。忿等諸心所。又貪瞋癡名隨煩惱心所。由此隨煩惱隨惱於心。令不離染令不解脫令不斷障故。名隨煩惱。 (八十九右)六十二說(至)煩惱(文)。六十二(二右)演祕雲。疏趣向前行等者。按彼論雲。謂受僧祇或復別人諸衣服等。所有利養。或請僧祇及與別人。皆名趣向。若諸苾芻。於如是事最初前行故。名趣向前行。 (八十九左)以有癡分(至)無不定過(文)。義演雲。疏以有癡分至無不定過者。謂成失念是隨煩惱故。立量雲。失念有法是隨惑。宗法。癡分故。因。如放逸等。喻。若如此立量。因有不定過。過雲。為如放逸是癡分故是隨惑耶。為如別境中染念。是癡分故非隨惑耶。此亦不然。是癡分因。言亦念攝。得念分為體者。如何知耶。如前論雲。失念者。念一分攝。說是煩惱相應念故。故癡分言兼攝染念。在中無不定過。 (九十左)以十三門分別(文)。對法抄第二末(二十右)立二十門分別。須者往見。 (九十左)對法第一(至)皆是假有(文)。第一(十六右)雲。忿等是假建立。離瞋等外無別性故(文)對法抄二末(十右)雲。此釋論師。欲明隨惑多分假有。或隨他相故。今總說假立忿等理實。此中有別有性。至下當知。或釋論師釋本論中。嗔一分言。明忿等十定是假有。故作是言。不說二十皆是假有。不爾便違瑜伽等說(文)義演雲。疏對法第一雲。至有實假者。意說。如對法第一說。忿等二十皆是假有。此是總語。不妨二十中有實也。如前已明。各別者。謂二十隨惑分為三類。小十中二大八。三類之中有假有實故。雲各別之中有實假者。小十假。中二實。大八有假有實也。 (九十左)又隨他相總名假有(文)。義演雲。疏隨他相說總名假者。意雲。若據各別說。有假有實。據隨他相假有。瑜伽說隨煩惱或是貪等等流。或是貪等分位故。 (九十一右)五十五說(至)實物有故(文)。五十五(十一右)雲。無慚·無愧·不信·懈怠。是實物有。略纂十四(四十一左)雲。如對法忿等。皆是假有。何以相違者。一釋雲。彼據總言故雲忿等皆假。此據實論故。此四法實也。又假有多說。或無體名假如忿等。或有體別從種生。惡相依貪嗔等法起名假。如此無慚等。彼論據相依而起故在假門。此論據別有種義故。 (九十一左)見等之後(至)忿等十法故(文)。義演雲。疏見等後貪等之上至十法故者。意說。貪瞋癡等上見修道煩惱。後亦得假立忿等十法也。 (九十一左)小十忿等(至)體性相違故(文)。義燈五末(三十五右)雲。問。忿等依嗔分。嗔得身邊俱。忿等何不爾。答。粗細異故。問。忿等粗猛各起名主。與慢等俱。豈存主稱。答。以自類非俱說為主故。 (九十一左)以行相粗猛(至)故不並生(文)。此唯約修道說為細和。和字或去聲呼之。此義演之意。 (九十一左)五十五(至)互不俱故(文)。五十五(十左)雲。復次隨煩惱。雲何展轉相應。當知無慚·無愧。與一切不善相應。不信·懈怠·放逸·忘念·散亂·惡惠。與一切染污心相應。睡眠·惡作。與一切善不善無記相應。所餘當知。互不相應。五十八(六左)文。如前已引。 (九十二右)對法第六(至)相如前說(文)。對法第六(十五左)雲。無慚·無愧。於一切不善品中恆共相應。若離不顧自他不善現行。無是處故。惛沈·掉舉·不信·懈怠·放逸。於一切染污品中恆共。相應。若離無堪任性等染污性成無是處故。五十五·五十八。如前已引。 (九十二左)如薩婆多尋伺二法(文)。俱捨第四(十二右)雲。尋伺別者。謂心粗細。心之粗性名尋。心之細性名伺。雲何此二一心相應。有作是釋。如冷水上浮以熟酥。上烈日光之所照觸。酥因水日非釋非疑。如是一心有尋有伺。心由尋伺不遍細粗故。於一心俱有作用(文)有部經部相諍。如論廣說。正理十一(十六)曰。尋伺別者。謂心粗細。心之粗性說名為尋。心之細性說名為伺。不應尋伺一心俱生。雖一心中二體可得。用增時別故不相違。如水與酢等分和合。體雖平等而用有增。粗心品中尋用增故。伺用被損。有而難覺。細心品中伺用增故。尋用被損。有而難覺。 (九十三右)增不增時體無乖返(文)。義演雲。疏增不增時者。意說。惛掉一增一劣時。無乖返故得俱生。 (九十三右)高下增不增(文)。義演雲。疏高下增不增者。意說。尋伺行相何謂粗細。一向各定。然惛掉行相。或增不增。高下不定。若俱增即不相應。一增一劣即俱生。 (九十三右)問貪瞋應爾亦有增不增(文)。義演雲。疏貪嗔不有增不增者。意雲。貪嗔二法。行相若一增一劣。應同掉等亦得俱起問也。答如疏明。故知。掉舉惛沈行相。不並增故說不俱。若一增一劣。許遍染心也。 (九十三右)對法六中(至)放逸五法(文)。對法第六(十五左)雲。惛沈·掉舉·不信·懈怠·放逸。於一切染污品中恆共相應。若離無堪任性等染污性成無是處故(文)對法抄二末(二十一右)雲。五十五說。不信·懈怠·放逸·妄念·散亂·惡惠六邊染者。依別義說。非實能遍。謂依二十隨煩惱中解通粗細。無記不善通障定惠相顯故。說遍通三義名遍染心。五十八說。邪欲勝解及此大八十遍染者。依二十二隨煩惱中解通粗細。無記不善遍通二義名遍染心。此論第七說惛沈·掉舉·不信·懈怠·放逸五種遍染心者。解通粗細。違唯善法。純隨煩惱無記不善。通四義故名遍染心。皆非實邊忘念等。 (九十三左)取癡分念等捨念分念等(文)。義演雲。疏癡分念等捨念等者。即癡分妄念得遍染心。以念等上之妄念等不遍染心。所以雲捨不取彼念上妄念等也。 (九十四右)五識容有遍不善染故(文)。義燈五末(三十五左)雲。問。五識得法自相。雲何得與分別惑俱。答。自無分別。由他引生。證境分明故得自相。 (九十四右)遍行之中(至)不說之也(文)。義演雲。疏遍行之中餘四義定不說之也者。意說。隨煩惱與諸心心所等俱不俱也。且隨二十。是前根本六煩惱等。或是等流。或是分位。如前已說。就遍行中餘觸等四。心心所起時皆有。義定更不說也。以具四一切故。受雖亦總。今更說隨惑受俱者。今約別解。辯此隨二十與五受俱不俱義故須爾說。其別境五。如下自同。 (九十四右)由遍於不善等(文)。義演雲。疏由不遍於不善等故者。意說。不同善俱所由。以善十一由不遍於不善故。此不論俱義所以不同也(文)今謂。准義演牒釋。今疏脫不字。然義不穩。 (九十四右)非通上界等(文)。義演雲。疏非通上界無苦樂俱者。此釋小十與受相應。有二師說。此初師也。忿等七種與三受相應。嗔者欲界非通上界。意地法故無苦樂俱。不在五識。於欲界中復不通苦樂。地獄之中。縱有苦受不在意識故不苦俱。意說。縱通上界。亦不與苦樂俱。以上界身等三識無苦樂故。此意地法故。何況不通上界。縱在欲界亦無苦樂。意地法故。忿等與喜俱者。嗔遇順境喜樂俱故。 (九十四左)四受俱除苦(文)。義演雲。疏四受俱除樂者。欲界意識有苦受故。七四俱。 (九十四左)以初靜慮有意樂故(文)。義燈五末(三十五右)雲。問。諂誑唯初定。意受而說是喜。悅根名樂。雲何諂誑得與樂俱。答。雖悅根名正樂。是意相應喜故得與並。 (九十四左)諂誑憍三(至)意有苦受故(文)。義燈雲。問。地獄之中業相皆現。雲何有誑說與苦俱。答。雖業相現而亦起誑。更檢十地論。地獄有誑語業道不。 (九十五右)一行相順多分起故(文)。義演雲。疏行相相順多分起故者。以忿等五法行相多與捨相順所以。言憂捨俱。據實亦得與喜等俱也。 (九十五右)亦如此前自實義說(文)。義演雲。疏亦如此前自實義說者。即指前文中雲。由斯中大五受相應文。以中大隨行通欣慼故。復與喜樂憂苦俱。謂捨受不違苦樂所故。故總得五受相應也。 (九十六右)忿緣分位現在(文)。義演雲。疏忿緣分位至亦緣過去者。此說忿緣過去。何以故。忿亦緣剎那前念之法。若爾何故說忿緣現在耶。答。忿緣現在者。約所緣前事危害等事分位究竟。總名現在。不妨於中剎那遷謝也。意說。約營事究竟名緣現在。若約剎那生滅名緣過去。故忿與念亦得相應。 (九十六右)染定起時(至)下相違故(文)。義燈五末(三十五左)雲。問。散亂雲何得與定並。答。味定中心慘擾故。得與相應。又貪嗔等專註緣境。亦有染定故散亂並。 (九十六左)前說瞋疑(至)約細行相說(文)。第六論(十六左)雲。瞋與慢疑。或得俱起。所瞋所持境非一故。說不相應。所蔑所憎境可同故。說得俱起。又雲。此與三見或得相應。於有樂蘊起身常見。不生憎故說不相應。於有苦蘊起身常見。生憎恚故說得俱起。斷見翻此說瞋有無。邪見誹撥惡事好事。如次說瞋或無或有(文)義演雲。疏前說嗔疑及二見一少分至細行相說者。今此不俱者。據忿等行相粗說。前嗔與疑邊見邪見三法各一分俱者。約細行相說(文)今謂。前文言身邊二見邪見一分。此言二見一少分者。恐指彼三見。義演雲。疑邊邪見三法各一分者。不符前論。 (九十七右)由此證知(至)此義應思(文)。義演雲。疏由此證知至此義應思者。意雲。嗔是忿自體。忿不與嗔俱。不共無明。是妄念·不正知之自體。如嗔忿等亦不俱故。雲不遍此心者。即不遍無明心所也。即癡分故。釋妄念等是癡分。不與無明俱所由。有雲。由此證知至即癡分故者。此意雲。嗔忿分既不與貪俱。故知。是不共無明上所立妄念等。亦不與此忿等心俱。由彼無明不與忿等俱故。各別起故。雖有此解。前解為勝。 (九十七右)不言不共(至)有惠分故(文)。義演雲。疏不言不共無明定得與俱者。意雲。雖不共無明上立妄念等。不言不共無明定得與妄念等俱也。但言各與十俱者。意說。但言妄念等容有十箇煩惱俱。不言定與無明俱。有雲。不言不共無明定得與俱者。意說。但總聚言煩惱與無明相應。不約是說即令不共無明十俱也。以各別起故。不共無明。不與忿等俱。亦無失矣。雖有兩解二皆有理。 (九十七右)然癡分者(至)一切染心聚故(文)。義演雲。疏然癡分者至一切染心聚故。意說。雖依癡及念惠立妄念等。然是癡分上立者遍染心。餘者不爾。 (九十七右)非言不共(至)定與惡惠俱(文)。演祕雲。疏非言不共無明至惡惠俱者。不共無明。既有不與惡見俱時。此無明位不正知等。依何而立。由此故知。依無明立不正知等。方名遍染(文)義演雲。疏非言不共無明至定與惡惠俱者。意說。癡上立妄念等遍染心。念惠上立者不遍染心。既言不共無明不與惡惠俱。明知。念惠上立者。不遍染心。有雲。雖說妄念等遍染。不妨念惠分者不遍。何妨雖說妄念等遍染心不癡不共無明上立者不遍也。況論所言不共無明。定與惡惠俱。而名不正知等。故知。無明上立妄念等。不遍染心也。於相應聚中立者遍。雖有此解理未可依。 (九十七左)此無明聚中餘法與此俱(文)。演祕雲。疏此無明聚餘法與此俱者。此遮外難意雲。不共無明惡惠不有。豈唯獨一故。今答雲。雖無惡惠。與餘法俱亦不唯已。 (九十七左)即於無明假建立故(文)。義演雲。疏即於無明假立故者。釋妄念等遍染心也。如前第四卷論末八遍染心中說。幾於無明假立可檢敘。問。若言不共無明上妄念等與不與不共無明俱。如何無明與妄念等為體耶。答。妄念既依無明上立。理令相應。但以行相作用不俱增故。所以不說妄念等與不共無明俱。據體得俱故。若言體不俱者。未知妄念等依何法立。不可牛角依兔角立故。故知。妄念等與不共無明體必俱時。但約行相不俱增名不俱也。 (九十八右)貪癡分故不與瞋並(文)。樞要下本(四十二左)雲。隨煩惱中諂誑覆等癡分者。亦非瞋俱者。依多粗相說。據實亦俱。如瞋故。誑他行諂覆自罪者。理亦應然。相細隱故。論略不說。餘解如疏。 (九十八右)如樞要說(文)。樞要雲。覆自罪為覆。覆他為覆也。如比丘尼覆他粗罪亦名覆。菩薩說他罪。為罪為福。乃至汝何心故。噁心皆覆。此中且說自覆。無噁心皆善。 (九十八左)論生在下地(至)憍誑諂故(文)。義演雲。論生在下地至憍誑諂故者。然由大八遍染心起顯故不釋。今此裎但解三種。謂耽定故起於憍醉。矯現有德。於欲界有情起誑。為綱□□埤□□椸□粿娵稫□□□祽□□騵禭□飀□□□□□□礸□□埤□礸□□□□□□□□□粿姭飀□□椻□式慼慼撳q□祋□姭飀□ (九十九右)論若生上地(至)容起彼故(文)。義演雲。論生上地至容起彼故者。此釋生上起下得十種。所以者何。如前分別。第四靜慮中有現前時。便起下地謗滅邪見。由此定知。能起中二。起八者。又命終起愛時。雖是無記。而得八定相應起。以八遍染心故。故九種命終心。雲俱生愛俱故。 (九十九右)除此二種(至)不起下心(文)。義演雲。疏除此二種時生上必不起下心者。意說。此二時得起下者。但起下得十。而不起下忿等十法。以忿等非是正潤生惑故。不同愛故。所以不起。又非是謗滅故。不同邪見故不起。 (百左)梵王執馬勝手等(文)。演祕雲。按婆沙論百二十九。引經說雲。如佛昔在室羅筏城住誓多林時。有苾芻名曰馬勝。是阿羅漢。作是思惟。諸四大種。當於何位盡滅無餘。煩惱繫縛為欲知故。入勝等持。即以定心於誓多林沒。於四大王眾天出。從定而起問。彼天眾。諸四大種。當於何位盡滅無餘等。答曰。不知。如是欲界六欲天等展轉相推。乃至他化自在天所。被復作推梵眾諸天。欲住梵世復入勝定。復以定心自在宮沒梵眾天出。從定而起還作上問。梵眾鹹曰。我等不知。復推大梵。馬勝勝問如前所問。彼大梵王。處自梵眾。忽被馬勝苾芻所問。梵王不知。便矯亂答。我於此眾。是大梵自在作者化者生者養者。是一切父。故知有誑。作是語已引出眾外。諂言愧謝還令問佛。故知有誑。 (百一左)然五十八說(至)恚惱心(文)。五十八(十三右)文。如上已引。 (百二右)九十卷雲(至)種種事(文)。九十(五左)雲。當知此中或瞋意樂。或害意樂。或嫉妒性。或可愛事。深生染著。由此為因。於諸有情發起邪行。謂身語意所發惡業種種惡事。 (百二右)更有八十六已去(至)忘不知處(文)。八十九雲。若瞋恚纏。能令面貌慘裂奮發。說名為忿。內懷怨結故名為恨(文)八十四(十七左)具明暴惡憤發等相。恐指此文。考八十六已下未得明文。 (百二左)又於諦言(至)即非是疾等(文)。義演雲。疏又於諦言疾等即非是嫉等者。此解真以又責之也。於事於理論之。嫉何故於理即非嫉。於事即是嫉耶。 (百二左)迷諦總別皆通四諦(文)。樞要下本(四十三右)雲。隨煩惱中忿等。隨所依緣總別惑力。皆通四部。有依少諦緣多諦。有依多諦緣少諦。有依多緣多。有依少緣少。後二行相可知。初二是何諦惑。為從所依判諦。為從所緣。俱不定故。由此應言。所緣即所依。緣謂緣藉故。非所緣境。境不定故。有義所依即所緣境也。以所緣境為所依杖。依從所緣判諦。依不定故。有義。依與緣別。如疏中解。若依初二解。初二句無妨。若依第三解。初二句雲何。有解。必無此者。有解。隨增屬諦。依增緣弱。鄰近引故屬依。緣增依弱屬緣。疏遠引故(文)義燈五末(三十五左)雲。論隨所依緣總別或力者。一雲。隨彼所緣。依於四諦總別惑起。如彼煩惱。皆通四諦。二雲。迷諦煩惱。或依或緣。分為四句。有依一諦緣多。有依多緣一。有依一緣一。有依多緣多。行相思惟。隨惑隨彼。問。從何說斷。隨所依緣皆得無妨。 (百二左)五十八說(至)瞋異名(文)。五十八(八左)雲。忿·恨·惱·嫉·害等。是瞋品類。是瞋等流。 (百二左)又設緣諦而不是迷(文)。義演雲。疏又設緣諦而不是迷者。此意既知。是滅道即易生增·嫉·惱·害故。但緣而不迷。以知滅道故。准上解瞋中亦有此意。舉不緣而迷為斷。豈以緣故即迷不緣應不迷。如二取。 (百二左)五十八說(至)瞋迷滅者(文)。五十八(十三右)雲。如是瞋恚迷於滅諦(文)義演雲。疏瞋迷滅者。此通言。謂不分別言迷而不緣。緣而不迷。不作如是分別。但通言迷也。此會瑜伽文。有疏本雲。瞋迷滅者。 (百三右)五十八說(至)如前所引(文)。如上所引。於滅諦起恚惱等之文是。 (百三右)楞伽第九(至)嫉妒說法(文)。考第九卷無此經文。第十(五右)雲。有無非餘處。從因緣生法。智者莫分別說一體二體。外道愚癡說世間如幻夢。不從因緣生。依言語境界。大乘無上法。我依了義說。而愚癡不覺。聲聞及外道。依嫉妒說法。於義不相應。以依妄覺說相體及形相。名是四種法。觀於如是法故。生於分別。 (百三左)論然忿等十(至)方得生故(文)。演祕雲。論然忿等十至方得生故者。有義別釋前十名為有事。非是大門。疏說非也。下有漏等方第十三。詳曰。若非大門此屬何門。若雲屬前。前門但明迷諦親疏。門義全差。何得屬彼。又有事等。自是一義。文明有事。自為其門。竟違何理。而見不許。不言後十。後十遍。染·不善之心。隨彼所遍通事無事。易故不說。緣有漏等既雲准上。而不作法。即當第二例餘門也。 (百四右)如五十八九卷抄會(文)。略纂。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二十八終_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二十九(七本之一) (初紙右)次五字烈別名字文。演祕雲。疏次五字列名者。第一謂字列名所須。亦名列名(已上)今謂。謂字係下列名。此意與無性同。彼第一(三紙右)雲。本論曰。謂依大乘諸佛世尊有十相殊勝殊勝語。一者所知依殊勝語。乃至十者。彼果智殊勝殊勝語。無性釋曰。謂聲即是略標所說十勝處義。 (初紙左)一解(至)皆不定故(文)。義演雲。疏一解顯不定義界性識等皆不定故者。此解意。通約諸門顯不定義。以等中攝識界故。兼是別簡三染淨性門故。若對善染。即唯約性門不遍界識也。第二解。以體對所簡善染。 (初紙左)彼類非一(文)。義演雲。疏雲。彼類非一者。解等字也。即舉性等界識。類非一品。以善等或可等取無記。或以善染名類非一故雲等也。意說。四不定皆通三性。悔·眠二法。唯欲界。尋·伺欲界及初禪。於八識中。四種唯在第六識。餘識皆無。 (初紙左)於五七八識(至)多分無故(文)。義演雲。疏於五七八識至多分無者。五·七·八識全無四種。上界多分無。以初禪有尋伺故。餘者無故。二禪已上總無四種(文)義蘊雲。疏上二界全多分無故者。不定四中。悔·眠上二界全無。尋·伺二界多分無。唯初禪少分有。又二界中。無色界全無。色界多分無也。 (初紙左)作用先故(文)。義演雲。疏作用先故者。意雲。既於善染等不定。立不定名者如何。論雲非如觸等定邊心故。答。以觸等五於六位中居初所以先舉。故雲作用先故。今謂。此釋非是。今釋就遍行中。先舉觸名。非釋先舉遍行故。疏言先舉觸。又言前說。百法等論。列作意觸等。此論先觸。此義前論已說。今指彼說。言於六位中遍行居初非也。 (二紙右)此界繫局亦非遍無漏(文)。義演雲。疏此界繫局亦非遍無漏者。意雲。界繫局者。悔·眠唯在欲界不通上界也。若尋·伺唯欲及初禪有。不通二禪已上也。亦非遍無漏者。然初禪未至定中無無漏。初禪根本定中亦有無漏。然此無漏中。有根本·後得智。根本無漏智中無尋·伺。後得智中有尋·伺。故曰。亦非遍無漏。故論下文雲後得智中為他說法。必假尋伺。然初禪已上根本·後得智中。與無尋·伺。地法故。謂有者借起故(已上)今謂。無漏九地者。取未至中間等九地。今言未至定中無無漏者非也。 (二紙右)悔謂惡作者以體即因(文)。義演雲。疏悔謂惡作者以體即因者。解悔體名即惡作名也。故雲以體即因也。 (二紙右)即諸論說(至)可知(文)。義演雲。疏即諸論說至可知者。但是敘諸論悔與惡作別義。不是引證。疏惡作悔非悔之體性追悔者是者。解雲。惡作是悔之因。悔是果也。悔以追悔為體性也。然論中不明惡作性故。已下疏中。於惡作體性而有解。 (二紙左)所作是惡(至)此義應思(文)。義演雲。疏若取作是惡作至此義應思者。意雲。更重問惡作體為悔不是悔耶。汝若言前所作惡事名惡作。然悔先時惡事名悔者。悔即應唯善。如何下文說言悔通三性耶。又汝若言心重嫌舊惡事名惡作者。惡作體即應是悔。何故汝前雲惡作為悔因。意雲。所作惡事既是所嫌。能嫌惡之心體寧非悔雲是悔因。又汝若言由先作惡後方追悔悔不是惡作者。未審。惡作以何為體。但問惡作體不問悔體也。量此最遂無逃避處。既有三失。惡作寧故。疏雲。此義應思。准前正義。惡作即悔也。既不重雲。如下別有解。 (二紙左)若爾至唯是善(文)。義演雲。疏若爾厭至唯是善者。意雲。此難前解雲。若言惡作是厭者。厭通三性。何故有宗說厭唯善。然大乘厭通三性。今依小乘宗難。故不相違。若厭善體即染。若厭不害即是善。若厭中容厭體即無記。 (二紙左)薩婆多正理論師(文)。正理論十一(七右)雲。厭謂善心。審觀無量過患法性。此增上力所起。順無貪心。厭背性與此相應名厭作意。又婆沙百九十六。別說厭體。 (二紙左)若同於彼(文)。義演二。疏若同於彼。即有如前說者。厭通三性妨。疏有雲。此厭至無別體性者。意雲。此是釋前妨者。若大乘同薩婆多。厭體唯是善者。即有如前通三性妨。若許是善者。雲何大乘前說厭通三性。 (二紙左)有雲是省察心心所無別體性(文)。正理十一(十一右)雲。然此惡作通善不善不通無記。隨憂行故。離欲貪者不成就故。非無記法有如是事。然有追戀。我頃何為不消而食。我頃何為不畫此壁。如是等類。彼心乃至未觸憂根。但是省察未起惡作。若觸憂根便起惡作。爾時惡作理同憂根故。說惡作有如是相。謂令心感。惡作心品。若離憂根誰令心感(文)俱捨寶疏第四(二十六左)引正理文已夾註雲。名省察誤。今謂。寶師指斥似破此疏等。義演雲。疏有雲此厭至無別體性。意雲。此是大乘異解。亦釋有如前妨。今應更解。厭者即總省察者。意雲。一切心所名為厭也。有雲。省智也。察者覺察。即覺察心等功能外。更無別體。省察是惠。即同下解三性俱體是惠也。故大乘厭通三性。於理無違。今者或雲。省察心心所以為惡作體。此省察中亦通三性。此解亦好。此師解厭。 (三紙右)有欣上惡是貪厭下惡法是(文)。義蘊雲。此中不以善為上染為下。但從所欣所厭為上下也。故說貪是欣上之惡法。嗔是厭下之惡法。所欣之中亦通於善。愛佛貪滅。亦貪故所厭之中亦通於染。緣他見等生嗔忿故(文)義演雲。疏有欣上惡法者。意雲。若於上惡法起欣者。但可名貪。不得名厭。厭下惡法。亦是嗔分者。如雲如此惡事我嫌不作等。此釋厭通不善所以。有雲。染中欣即是貪故。若善中厭即惠俱無貪一分。若善中欣體即是無嗔也。有雲。如疏言。欣上惡法者。緣中為欣上厭下相對解不盡理也。應雲欣上惡法是貪。若厭善法是嗔。無記之厭體是欲也。今謂。此釋不允義蘊為正。疏意所欣所厭上下二境。不須分別其善惡別。能欣能厭若是惡法。則如次貪瞋一分。 (三紙右)如信不信(至)此亦應爾(文)。義演雲。疏如信不信至此亦應爾者。意雲。引例以明。且如信與不信。俱於善染上立。不於無記法上立信。若於無記法上起信者。但可名欲勝解。不得言信。此亦如是。於無記上起厭。但可名欲不可厭。故雲應爾。故知。厭唯善不善。若爾如何大乘說厭通三性。答。言通三性者。從悔果說也。 (三紙右)或有解雲(至)是悔惡義(文)。俱捨四(八右)雲。惡作者何。惡所作體名為惡作。應知此中緣惡作法說名惡作。謂緣惡作心追悔性。如緣空解脫門說名為空。緣不淨無貪說為不淨。又見世間。約所依處說能依事。如言一切村邑國土皆來集會。惡作即是追悔所依。故約所依說為惡作。又於果體假立因名如說此六觸處應知名宿作業。光記四(三十一紙右)雲。惡作者何者問。惡所作體至說為不淨者答。惡所作之體名惡作。惡作是所緣境。體即正是追悔境。又解體之言事。惡所作事名為惡作。此即正解惡作。應知此中緣惡作法。心追悔性說名惡作。此即從所緣立名。如緣空解脫門體正是定。說名空者從所緣立名。亦如不淨觀以無貪為體。說為不淨從所緣立名。又見世間至說為惡作者。第二解悔名惡作。從所依立立。惡作即是追悔所依。謂惡作言顯能依悔。如村邑等皆來集會。此舉所依意顯能依人也。又於果體至名宿作業者。第三解。惡作是因。追悔是果。今言追悔名惡作者。於其果體假立因名。如說此六觸處果。應知名宿作業因。此亦於果立因名也。六觸所依處即是眼等六根(文)義演雲。疏或有解雲所作是境乃至其實惡者即是悔也者。各別師解。非疏主意。就此文中總有二解。第一解雲。即疏中或有解雲至是悔惡義。是第一解。此文意說。作即示境。是所作事故。惡則示心。即此心知所作事而嫌惡。嫌惡是悔惡義。第二解雲。即疏中從今言作者乃至依之生悔等。即是第二解。此中意說。作者是境。境是所作故。惡者亦是境。境是所嫌惡故。故惡作即是此境界為因。方生悔故。有雲。境界依因者。境界依惡。惡為悔因。所作即境界。惡者是心故。總說言惡作能生於悔。又解。應言作即是境。惡通心境。若境即是所嫌惡也。故惡字通心境也。其實能嫌噁心即是悔也。如疏中言。惡作言通說彼心境者。此文即雙結前二解(文)今謂。義演分疏文為二解。不順文勢。又惡為境非此中意。 (三紙左)又解惡作善者(至)慧所攝故(文)。義演雲。疏惡作善是悔者。意雲。此明惡作通三性所由。悔即惡作。今悔惡修善名惡作善也。不善可知。疏無記者是惠威儀工巧所攝故者。問。此無記追悔。不是緣威儀工巧心等性故無記悔。乃在威儀等攝不同餘處攝。答。無記性悔者即是惠也。此惠強盛。即是威儀工巧中惠攝。亦不是異熟無記。異熟無記惠即劣弱故。亦不通通果心有也。 (三紙左)言先不作後方追悔(文)。俱捨四(八紙右)雲。若緣未作事雲何名惡作。於未作事亦立作名。如追悔言我先不作如是事業。是我惡作。光記四(三十二右)雲。若緣未作事雲何名惡作者難。緣已作事可名惡作。緣未作事雲何名惡作。於未作事至是我惡作者釋。於未作事業亦立作名。如追悔言我先不作如是受戒等事業。是我惡作。此即緣未作事亦名惡作。亦得從境為名。 (三紙左)或即俱時義說先後(文)。義演雲。疏或即俱時者。意雲。惡作是悔之因者。約同時因果說也。如世言。彼事甚多。我當令作。何故不作。故知。悔與惡作同時。言前後者是假說之。雖先見好事而不作。今時悔言。前好事我合作。今不作者是惡作。故同時也。今此疏文意。是前疏或有解雲乃至即是悔之文也。以立同時因果。即惡作是境。悔即是心。由同時境為因。方生同時果故名同時因果。此文亦即今論文中。說先惡所作業後方追悔故之論文也。 (四紙右)非是五蓋之中(至)止下心故(文)。演祕雲。所言蓋者。按對法第七雲。能令善品不得顯了。是蓋義。覆蔽其心障諸善品令不轉故。問。於何等位障諸善法。答。於樂出家位覺正行位止舉捨位。謂於樂出家時。貪慾蓋為障。希求受用外境界門。於彼下欣樂故。於覺正行時。瞋恚蓋為障。於所犯學處同梵行者正發覺時。由心瞋恚不正學故。於止舉兩位。惛沈睡眠掉舉惡作蓋為障。如前所說。能引沈沒及散亂故。於捨位疑蓋為障。遠離決定不能捨故。疏中所辨言中少別。意同於此。問。惛沈等四合為二蓋。其意雲何。答。惛沈睡眠行相相似。睡眠優為惛沈近緣。生諸煩惱故合為蓋。故瑜伽論第五十一雲。無堪任性名惛沈。惛昧心極略性名睡眠。由此惛沈生諸煩惱隨煩惱時。無餘近緣如睡眠者。掉舉惡作所起處等。設處不等。由掉諠動惡作憂戀相相似故。合立一蓋。即瑜伽雲。掉舉惡作。俱因親屬尋思國等昔所經事。而起之也。故總結雲。由前掉舉與此惡作處所等故。合說一蓋。處所不等。然如彼相騰躍諠動。今此亦是愛變之相。是故與彼雜說一蓋。問。此舉捨行相雲何耶。答。按大論七十七雲。若心掉舉。或恐掉舉時。諸可厭法作意及彼無間心作意。是名止相。若心沈沒。或恐沈沒時。諸可欣法作意。及彼心相作意。是名舉相。若於一向止道。或於一向觀道。或雙運轉道。二隨煩惱所染污時。諸無功用作意。及心任運轉中所有作意。是名捨相(文)義演雲。疏非是五蓋中止至止下心故者。意雲。五蓋中所障止相者。止通定慧也。即制止之義。若心高舉多起囂浮。定慧功能。制令不起故名止相。下心者。謂掉舉令心高舉。今此定慧。止此高心令下故。名止下心。故五蓋之中所障止相應。通定慧也。今止者謂奢摩他。能止住心專注一境。即唯是定。不通於慧。即是此論之所明也。非令正下者。顯此止相不同前五蓋中止也(文)如次下(十六左)引義蘊述。 (四紙左)如追悔言(至)是我惡作文。此俱捨第四之文。如上已引。 (四紙左)是我惡邊作(文)。演祕雲。疏是我惡邊作者。言我邊者。顯自指已。然疏文倒。而應說雲我邊惡作。有本雲措。今從錯字故。瑜伽論第十一雲。又於應作不應作事。隨其所應。或已曾作。或未曾作心生追悔。雲何我昔應作不作非作返作(文)義演雲。疏如是之事是我惡邊作者。此據先所作生悔。非先不作(文)今謂。演祕義演並不允當。此悔先不作。義演雲非先不作者非也。又言惡邊作者。今於善惡二邊之中。簡而言之。則不作是惡邊。作不是善邊故言惡邊。然演解為已他邊以言疏文倒。今所言邊。非就已他二邊而言。疏意約善惡邊。文非顛倒。演祕卻非也又義蘊雲。是我惡邊作者。先不作時名為惡邊起嫌噁心名之為作。故是我惡作邊也。或應雲是我邊惡作。文言倒也(已上)今謂。此釋不允。或雲。之說與演祕同。謂演祕義蘊義演並非疏意。疏意本據俱捨。如上已所引俱捨並光記等。 (四紙左)作者措也(文)。措字字彙處置也。又委置也。玉篇頓也。 (四紙左)錯作一體異名(文)。義蘊雲。疏俗雲錯作一體異名者。錯音倉各反。是失錯錯亂之字。與作全別。俗無此言。實是措字應為倉故反也(已上)今謂。演祕為錯非也。義蘊為正。 (四紙左)顯揚第一(至)為體(文)。第一(十右)雲。惡作者。謂於已作未作善不善事若染不染。悵怏追戀為體。能障奢摩他為業。乃至增長惡作為業。如經說。若懷追悔則不安隱。乃至廣記。 (四紙左)論昧略為性(文)。義演雲。論昧略為性者。昧為闇昧。略為輕略。取境不深稱輕。緣境不審名略。言不明利沈重故者。一不字貫通於下。 (四紙左)以此單名即諸教複(文)。義演雲。疏此以單名即諸教複者。意雲。論但單言眠者。意顯睡眠也。即以睡眠故名為眠。諸教中雲睡眠。故是複號也(文)今謂。上以體即因言悔謂惡作以單即複言眠謂睡眠。因果單複所即雖別。而將他以釋。二法例同。 (五紙右)非如蓋中(至)惠令心高也(文)。義演雲。疏非如蓋能障於舉舉通定惠者。意雲。今言障觀者。說此之睡眠別障於惠名障觀也。不同五蓋中能障於舉。意說。惛沈睡眠為能障。舉為所。所即定惠也。故疏雲舉通定惠。今意者。謂心多沈沒。複不明利。極闇劣故。今此定惠策發此心不令沈沒。增加於明利。即喚此定惠及明利心名為舉相。由定惠故。心得明利。故所障舉即定惠也。令心高者。策發此沈沒心。令極明初。名之為高。非高舉也(文)或雲。舉通定惠者。舉謂掉舉者誤。如次下辨。演祕五末(二十七紙)引大論七十七。 (五紙右)論謂睡眠位(至)一門轉故(文)。義燈雲。論一門轉故西明雲一意根門轉故。今謂不然。既有色根。何不依轉。即應解雲。猶無五識不作此釋。更無別因。若雲猶昧略故。定既明廣。何不依彼五色根門。又復下文明五俱意。非專為了五識所緣。又於彼所緣。能明瞭取。故知一門轉明。唯一意識。若一根門。應言依一門轉。 (五紙右)身不自在(至)心下自在(文)。顯揚第一(十右)雲。如經說貪著睡眠味。如大魚所吞。 (五紙右)唯一意識(至)無明瞭時(文)。義演雲。疏唯一意識至無明瞭時者。意雲。意識與睡眠俱時。都無五識。何以故。以極闇劣轉故。無明瞭時故。若與五識俱時。意必明瞭故。 (五紙右)為別餘心亦有五識(文)。義演雲。疏為別餘心亦有五識者。簡別也。為意與眠俱。與餘心不同故。故雲為別餘心。餘心者有二解。一雲。餘心者。即是貪嗔癡相應。有五識心故雲餘心。二雲。餘心者。即餘境時心有五識也(文)今謂。二釋迂矣。餘者指與眠相應心之外雲。 (五紙右)有闇劣昧無明瞭時故(文)。義演雲。疏雖無五識至無明瞭時故者。此釋外伏難。難雲。定中無五識。定中意明瞭。今此散意無五識。應劣亦明瞭。答不然。今此散意雖無五識而不明瞭。何以故。以與眠俱故。極劣無有明瞭時。故不可以無五識即令同定中意識而得明瞭。定中不與眠俱故。故得明瞭亦不相違也。有雲。雖無五識至無明瞭時故者。此約獨頭意識為難。難雲。獨頭意識既無五識。應同定意識而亦明瞭。答不然。獨頭意識有昧劣故。無明瞭時故。若爾應是所簡。不然下疏雲。雖有闇與不離。取境審故。又論雲。一門轉者。簡與五俱意識也。極闇劣昧者。簡雖無五識俱有明瞭者。如定心等(文)今謂。義演本有雖無五識之句故。為通伏難。今現行疏無。 (五紙左)除散心(至)廣故(文)。義演雲。疏餘散心至廣故者。意雲。除定心外餘散心雖亦闇昧。而不輕略。輕者即行相浮淺。取境不深。亦不明瞭。所以輕略之言。以簡餘寤時心等。言寤時心廣故者。即然取種種境行相廣也。 (五紙左)瑜伽第十一(至)為性(文)。十一(四右)雲。睡眠者。謂心極昧略。又雲。心極略性名睡眠。 (五紙左)然俗中言(至)亦言睡眠故(文)義演雲。疏然俗中言汝等至亦言睡故者。意雲。如上言。眠者是有心實睡眠。以昧略為性。今此文意。辨假睡眠。如言汝等睡在無心等。亦名眠也。意者非但有心名眠。無心時亦得名眠也。由眠所引。至在無心眠故。無心時假立眠也。故論雲。令顯睡眠非無體用者。意說。有體眠簡無體眠也。 (五紙左)或復有義(至)置令言(文)。義演雲。疏或復有義至置令言者。意雲。此第二義簡。意雲。雖經部師於五蘊總別聚心心所法上假立睡眠。而無實體。今言令顯睡眠非無體用之意。簡假眠也。睡若有體。可令身心而不自在。若如無心假眠及經部假眠。雲何能令身心不自在。有雲。總聚者。即受想思識四蘊名總聚也。別聚者。即依行蘊中通三性上立。若不善睡。即是行蘊中貧上染性。若善睡即是行蘊中信上善性。無記了知。又雲。總者色身也。於此總聚身上假立睡眠。別聚者即是餘別聚心心所法等。義蘊同又雲說。 (五紙左)論有無心位(至)心相應故(文)。義燈雲。論如餘蓋纏。要集雲。有說不立量也。西明二量。一雲。睡眠非無體用。是蓋纏故。如餘蓋纏。今謂。此量亦一分違宗之失。何以故。睡眠假實通名。今若成立假睡有體。即違宗失。猶言不簡立量。應言實睡眠非無心位。因喻可知。言實睡眠。簡無心位假名睡眠。不顯有別實體。以經部師。觸受想外並思分位皆是假故。取蓋纏喻。即有一分所立不成。意簡經部師於無心位實立睡眠故。又量雲。實睡眠是心相應。因喻可知。論中第二宗法。因喻下安。文中故字。應蓋纏下著。是因所須故。性相為文。非依次第。前雲有無心位者。立量應雲。非無心位。文中略無宗中有法。前文彰訖。故略不言。本疏雲非即無心。必是心所。是二宗法。如餘蓋故。即是指喻。又雲。非無體法。第三宗法。比量准知。故略不具。然論文中初二句會諸違。後兩句破異執。 (六紙右)寧知睡眠(至)非即無心(文)。義演雲。疏寧知睡眠至非即無心者。此即經部宗。問曰。何以得知。無心不是睡眠體。疏如餘蓋故者答也。立量成雲。睡眠體有法。定不是無心法也。心相應故因也。如餘蓋纏喻也。 (六紙右)言五蓋者(文)。此依對法第七。如上演祕所引之文。 (六紙右)由嗔諫犯障覺正行(文)。義演雲。疏由嗔諫犯部覺邪正行者。如有比丘。受具於已由煩惱重故。則耽邪婬及四重罪等。自餘傍人。見此比丘犯重罪已。即諫彼比丘令其覺察。語言。汝既出家。何故犯重罪。犯重比丘。被他覺察自身罪已。則起嗔忿。由起嗔故。傍人更不取覺察諫悔也。此嗔即障諫。及障覺邪行。意說。若不犯者名正行。若犯者名邪行(文)又按對法。明本作邪行。宋本作正行。義演合為邪正行。以正行為正。 (六紙右)惛沈障止引沈沒故(文)。義演雲。疏惛眠障止引沈沒故者。意雲。止者即是定惠。謂高舉之心。定惠俱能制止。增加明瞭。不今高舉。亦不沈沒故得止名。今此惛眠。引心沈沒不令明利。得障止名。故疏雲障止者。即通障定惠也。 (六紙右)掉悔障舉引散亂故(文)。義演雲。疏掉悔障舉引散亂故者。以掉悔令心演浮多起散亂故。障定惠明利之心所。皆說掉悔能障於舉。舉即定惠。定惠令心不沈沒。能明瞭取境名舉。即是定惠之能也。如前應知。問。止舉兩種俱通定惠。何故惛眠偏障於止。掉悔偏障於舉。答。且各據增勝而說。其實總得通障。於理無違。 (六紙右)疑不決定障捨位故(文)。義演雲。疏疑不決定障捨位故者。意說。而八纏中所障捨不同。今疑所障捨者。即定心中捨。但於定中心不止舉。即名為捨。若八纏中所障捨者。即是平等之捨。於自他得利普生平等心。亦不嫉者。即是平等普供養亦為捨也(文)義蘊雲。疏惛沈障止引沈沒等者。惛沈睡眠二。俱沈昧故合為蓋。言彰止者。止謂靜慮之義。厭諸染法。由惛沈等生諸煩惱故障止。於掉悔粗動故。合為蓋。舉者行相高明。謂諸善法。由心掉動。善法不生故障舉。捨者任運平等。平等靜住之善心猶豫時。捨必不生故疑彰也(文)今謂五蓋所障捨者。非平等靜住之義。義蘊誤矣。疏中分釋彼此之別。又如義演釋。次下疏(六紙左)中具釋。 (六紙右)此總五蓋能障三位(文)。義演雲。疏此總五蓋能障三位者。貪慾蓋能障出家。嗔恚蓋障修正行。自餘三蓋障入正定。惛眠障止。悼悔障舉。疑障於捨。即止舉捨三位。位皆是定故。後三障定也。修止舉捨如次為障者。意說。止舉捨三是定。然後三障普能障定。即惛悼疑如次障止舉捨也。故止等三。一一皆通定惠。總得定名。三蓋能障。 (六紙左)若言蓋因緣(至)必是心所(文)。義演雲。疏若言蓋因緣至非必是心所者。意雲。此經部故。雲如睡眠蓋非必是心所。何以故。睡眠因緣皆名蓋故。如無心等。蓋因緣者。即無心睡眠也。或所得食勢問漏重名微勞。因此睡無心也。皆名睡眠因緣。總得蓋名。 (六紙左)纏有八種(文)。此依對法第七(初右)雲。纏有八種。謂惛沈·睡眠·掉舉·惡作·嫉·慳·無慚·無愧。數數增盛纏繞於心故名纏。由此諸纏數數增盛纏繞一切觀行者心。於修善品為障礙。故修善品者。謂隨修習止舉捨相。及彼所依梵行等所攝淨屍羅時。此復雲何。謂修止時。惛沈睡眠為障。於內引沈沒故。修舉時。掉舉惡作為障。於外引散亂故。修捨時。嫉慳為障。由成就此。於自他利吝妒門中。數數搖動心故。修淨屍羅時。無慚無愧為障。由具此二。犯諸學處。無羞恥故(文)演祕所蓋不舉纏。今為補闕。 (六紙左)嫉慳障捨於自他利吝妒心中數動心故(文)。義演雲。疏嫉慳障捨於自他利吝妒心中數動心故者。謂嫉嫉於他人有好財法榮利事。心中數動心而生嫉妒。若吝即於自身所有財法榮盛等利。心中而生慳吝等。嫉即妒。慳即吝也。吝慳名利動增身心。心行既高故。非平等故。辨嫉與慳障捨也。即障不嫉不慳平等之行也。又有雲。慳嫉障捨者。即棄捨財物名捨也。嫉他得利不令他捨。自慳吝不捨。言非止非舉者。意說。非高非下名為平等捨也。疑謂障此。 (七紙右)瑜伽五十五(至)對法亦然(文)。演祕雲。論說隨煩惱及癡分故者。按瑜伽論五十五(十一紙右)雲。隨煩惱自性者。謂忿至惡作睡眠尋伺。又雲。睡眠惡作是癡分故。皆世俗有(文)對法第一(十九右)雲。睡眠者。依睡因緣。是愚癡分心略為體。 (七紙右)隨彼聚多少心心所為體(文)。義蘊雲。疏隨彼聚多少心心所為體者。此說。善無記悔眠。即以善無記心心所為體。隨彼多少總聚立也。善中必無輕安。可有餘善及觸欲等。無記準可知。 (七紙右)言通三性(文)。義演雲。疏言通三性者。意雲。此初師說悔眠二種以癡為體。若瑜伽對法說悔眠通三性者會之。彼據悔眠同時相應一聚心心所聚為論。以彼聚相應受想思等通三性故。若悔眠唯是癡分。即唯染也。故雲癡染中。 (七紙左)若唯癡者(至)總數為體(文)。義演雲。疏若唯癡者如何善中至為體者。意雲。此難前師也。難雲。若言悔眠唯染者。如何善中悔。則總用心心所多少總數為體耶。既有此理。明知。染中用癡分為體。若通善時。即用無癡為體。故論雲。淨即無癡分也。又難雲。若唯癡分者。及其通善。何故即會對法。雲約多聚心心所為體耶。故悔眠先通染淨。不唯癡分。 (七紙左)對法言通(至)非定癡分(文)。對法第一(十九右)雲。或善或不善或無記。或時或非時。或應爾或不應爾。越失所作依止為業。乃至愚癡分言。為別於定。又善等言為顯此睡非定癡分。 (七紙左)如顯揚第一(至)追戀為體(文)。如上已引今按下疏(二十七左)雲。顯揚順小乘故。多分起故。唯說憂俱者故。 (七紙左)不言無記彼是通言(文)。義演雲。疏不言無記彼是通言者。顯揚第一解惡作。但言若染不染不言無記者。彼是通言。以無記寬故。但說染不染時。即攝得無記。以無記亦通染淨故。雲染無記者。謂有無記我見相應。淨無記者。謂威儀等四無記。既通染淨。但說染不染。言即攝無記故雲通言。有雲。通言者。對法通言三性。此論為別體。所以不論無記。又以別體總說通無記亦無妨(文)義蘊釋通言義。同義演第一解。 (七紙左)又無記之中是總數故(文)。義演雲。疏又無記之中是總數者。謂此師說。悔眠通善不善性不通無記性。餘論說言悔眠通無記者。今會雲。約與悔同時總聚心心所。許心王受想思等通無記性故。說悔通無記故。是總數。故說通無記。 (八紙右)文有其四(文)。義演雲。疏文有其四者。一者斥前師。二者立理。第三由義。第四會違(文)論雲。亦不應理。疏有義不然。是第一斥前師。論無記下。疏對法下。是第二立理等。或雲。疏何故染淨下生起者非也。 (八紙右)論無記非癡無癡故(文)。義演雲。論無記非癡性故者。意說。悔眠通三性也。若是善不善者。即以癡無癡為體。是無記者。以何為體。無記不以癡無癡為體故。雲無記非癡無癡性故。 (八紙右)何故染淨(至)而依總立(文)。義演雲。疏何故染淨至總聚立者。破第二師雲。何故說悔眠通染淨。即依別數立。其無記悔眠。而不別依。但依總聚心心所立。 (八紙左)由此亦有依餘上立(文)。義演雲。疏由此亦有依餘上位者。意雲。如前所明。或說此二唯依癡分。或有說雲。亦依無癡。今不同彼故言依餘上立。餘者即思惠思想也。是前二師所說癡等之餘也。又解雲。依餘上立者。意雲。前解餘者。對前師名餘。今更解餘者。後師依體名解之。惡作用思惠為體。睡眠用思想為體。思義悔眠俱用為體。無煩並說。唯有惠想二法不同。即惠想是思家之餘。故雲由此亦有依餘上立也。幸審思之。必有此理。二各別依者。謂悔眠二也。依思惠想各別有立。一者思惠。二者思想也。亦者亦尋伺。尋伺既依餘法而立。悔眠亦依法上立。 (八紙左)彼說增上者(至)皆有欲故(文)。義演雲。疏彼說增上者。解雲。增上者即是欲也。由欲睡眠起故。境已前餘事。即於夢中起欲。若餘·不憶而睡者。即夢中無慾也。 (九紙右)此合為因(文)。義演雲。疏此合為因者。意雲。如惡作用思惠為體。眠用思想為體故。所以言此合為因。即兩法合一處故。名合為因也。 (九紙右)有二分破(文)。義演雲。疏有二分破者。意雲。不許悔眠以思等為體故。總分作二分破。以染及淨無記別論故。名二分破。此以各各別破。且先破染者。 (九紙右)初破欲界(至)染分為纏(文)。義演雲。疏初破欲界至染分為纏者。即第一先破染也。量雲。欲界染思惠。至一分為眠以成有法。非為纏性。是宗法。是思惠想故因也。如餘思惠想喻也。餘思惠想者。即取淨思等也。此淨思等。是染分之餘。即取上二界。今以上二界思等是淨故。及此界一分淨者。或如餘染思等者。更解喻也。餘染者。即除前染分為悔體已外餘。有染思等不為悔體者總取為喻。即欲界一分染者。及上二界一分染者是(文)義燈雲。論非思惠想纏彼性故。本疏如初量雲。染思惠一分為悔。染思想一分為眠。應非為纏性。是思惠相故。第二量為惡作等。一分非染。思惠想是有法。非彼惡作等二法性(是法)是思惠想故。要集雲。有說。初釋稍不順文。文雲非思惠俱。是宗法非是有法。亦非因故。今謂。初釋亦無有過。以性相為文。且除非字加一染字。言染思惠想一分為悔眼。為有法取初非字及纏性字。即為宗法。取前思惠想及後性故字為因。文言彼者。即是淨無記思惠想為喻。應加如彼餘如彼餘者。即淨無記思惠想餘。即悔眠餘。彼即淨無記思惠想。以宗有法取依染思惠想悔眠。同喻取非悔眠外餘思惠想。因言思惠性故。取總思惠想貫通宗喻故皆具足。 (九紙右)第二破(至)為彼睡體(文)。義演雲。疏第二破至為體者。如上破染思惠等為悔等體訖。次即第二破淨及無記思等為悔等體也。遂總難立量雲。為惡作等一分至思想。是有法。非彼惡作至二法性。是宗法。因雲。是思惠想故。如餘上界思惠想喻也。然上界淨思等。不為惡作等性。以惡作睡眠唯欲界有故。故將上界思等為喻。 (九紙右)此量准文有宗具足(文)。義演雲。疏此量准文有宗具足者。意說。將以前非染思惠想等比量。准其論之文。論文非思惠想纏彼性故兩句中。有法宗法等具足。謂言非思惠想。此為有法。文中略無染字。文取第一句中非字。第二句彼性之字為宗法也。彼者即是惡作等也。此即有法及宗法具足也。或可。有宗具足者。有法及法和合為宗故。雲。有宗具足(文)演祕雲。論非思惠想纏彼性故者。具如疏辨。有義復雲。或彼睡眠皆應說雲。染不染中隨一攝故。若說前因。自隨一不成。自說非是思惠想故。若說後因。有法為因。違理門故。詳曰。觀疏染淨前後二因。實無過矣。且前有法不言思惠。直雲睡眠。可如所責。前既標雲染思惠。已後因牒彼。何有過乎。又若後因全取有法。可違理門。今者有法與因增減。全有不同。何有違論。若如所立。染非染因乃非論意。如疏所明。理通文順。又睡及眠。皆有染淨。染淨別開便成四重。疏合言二。 (九紙左)取宗中有法(至)為因亦得(文)。義演雲。疏取宗中有法至為因亦得者。意說。取論初句中思惠想三字。及下句中性故二字。為因亦得。量雲。惡作一分非染思惠想有法。非彼惡作等法性體。因雲。是思惠想性故。如餘上界思惠等。 (十紙右)然此文中(至)及因具足(文)。義演雲。疏然此文中有宗中法至及因具足者。意雲。唯此比量。論文中合有宗法及因皆悉具足。尋此比量配論。宗因理可明矣。然此文中意。指論文非思想總合為量者。悔眠合破。以非思惠想為宗等。如此比量即是順文。 (十紙右)義如前說(文)。義演雲。疏言義如前說者。護法正宗。准前出體業中解。即釋論中行別言。 (十紙左)即七分別中尋求分別(文)。七分別者。瑜伽第一(十紙右)雲。雲何分別所緣。由七種分別。謂有相分別。無相分別。任運分別。尋求分別。伺察分別。染污分別。不染污分別。如下具釋。 (十紙左)以單相(至)下準可知(文)。義演雲。疏以單相即複號者。意雲。如頌說尋伺二各二等者。意說。尋即是單名。言尋求即是複號。伺者即是單名。言伺察即是複號。 (十紙左)此有三解(文)。對法抄中亦三解。 (十紙左)三從果(至)名為言境(文)。義蘊雲。疏三從果至言所取境名為言境者。問。此雲意所取境名意言境為能詮。言即是意之所取境。為所言詮境名意言境。答。今取彼言是意所發意之境故名意言境。若言所詮境即通諸法。此不由意之所發故無因果義。非此所取。問。若言即意境名意言境。與第二解復有何別。答。寬狹雖同。此據因果。彼約心境。望義別也(文)今謂。義蘊誤也。疏中三解。唯釋意言二字。以意識名意言有三義故。意所取境名意言境下。此通釋意言境三字。義蘊不分二字三字釋有差別故非也。 (十紙左)疏亦通一切心所(至)勝故偏說(文)。義蘊雲。此文通會前三解。皆有此義。疏今此境者通一切法者。此亦結前三解。然唯初解。從喻為名。其境可通一法。若後二解。唯取名言為境。即不通一切。據言所詮理亦無妨。然前三解。初釋為勝。 (十一右)大論第五雲(文)。第五(十二左)說尋伺義略有七種。於中第二尋伺所緣。又雲。尋伺所緣者。謂依名句身文身。義為所緣。 (十一右)名不目及如涅槃等(文)。演祕雲。疏名不目及如涅槃等者。若但雲境無非境者。言緣名境。名境便局。以名不及。如涅槃等。今雲意境。意境乃寬。以意內證真如等故。義蘊雲。疏言不目及如涅者。此亦據無為之法寫名言。都下相攝。論實即一切皆言不及也。 (十一右)論此二俱以(至)所依為業(文)。對法抄中亦解此文。與此疏第二解大同。彼二末(二十七左)雲。成唯識說。尋伺俱以安不安位身心分位所依為業。所依即身通五蘊故。俱依思者。身心位安。不深推度故。俱依惠者。身心位不安。深推度故。瑜伽第五說。尋伺體者。不深推度所緣思為體性。若深推度所緣惠為體性。 (十一右)身心若不安(至)俱通思惠(文)。義蘊雲。此說尋伺皆通安不安住。論中且據不安故。二皆言思遽也。問。尋伺皆通思惠。俱安不安此二別。答。粗細異故。有雲。尋粗不安。伺細故安者。此義不然。論說俱以安為業故。 (十一右)或思名安(至)簡擇性故(文)。瑜伽五十八(八紙左)雲。當知尋伺惠思為性。猶如諸見。若惠依止意言而生。於所緣境障惶推究。雖慧為性而名尋伺。於諸境界遽務推來。依止意言粗慧名尋。即於此境不甚遽務。而隨究察。依止意言細慧名伺(文)義蘊雲。疏或思名安徐等者。此解別配思惠理稍難詳。何者且論雲。尋伺並用思惠一分為體。今安不安住。必不俱時。豈思與惠不許俱耶。下別配淺推度。亦有此妨故。取前解為正。又此疏雲思細惠粗。論中粗轉細轉別配尋伺。豈可思惠亦別配耶。然以簡擇相粗。別配於惠。不以思惠別配尋伺。不違論也。 (十一左)顯揚五蘊等皆言意言境(文)。等者等取對法。然五蘊對法言意言境。顯揚無文。下舉三文以示同異。顯揚第一(十右)雲。尋者謂或時由思於法造作。或時由慧於法推求。散行外境令心粗轉為體。障心內淨為業。乃至增長尋為業。伺者謂從阿賴耶識種子所生。依心所起。與心俱轉相應。於所尋法。略行外境令心細轉為體。餘如尋說。乃至增長伺為業。由此與心伺緣一境故。說和合非不和合。如薄伽梵說。若於此伺察。即於此了別。若於此了別。即於此伺察。是故此二恆和合非不和合。此之二法不可施設。離別殊異。復如是說。心心法行不可思議。證有此二阿笈摩者。如薄伽梵說。由依尋伺故發起言說。非無尋伺(文)五蘊論(二十二紙左)雲。雲何為尋。謂能尋求。意言分別思惠差別。令心粗為性。雲何為伺。謂能伺察。意言分別思惠差別。令心細為性(文)安慧廣五蘊論(十三紙右)雲。雲何尋。謂思惠差別意言尋求。令心粗相分別為性。意言者。謂是意識。是中或依思或依惠而起。分別粗相者。謂尋求瓶衣車乘等之粗相。樂觸苦觸等所依為業。雲何伺。謂思慧差別意言伺察。令心細相分別為性。細相者。謂於瓶衣等。分別細相成不成等差別之義(文)對法第一(十九右)雲。尋者或依思或依惠尋求意言令心粗為體。依思依惠者。於推度不推度位。如其次第追求行相意言分別。伺者。或依思或依慧伺察意言令心細為體。依思依惠者。於推度不推度位。如其次第伺察行相意言分別。如是二種安不安住所依為業。尋伺二種行相相類故。以粗細建立差別(文)對法抄中引瑜伽第五尋伺二種七門分別。與此疏同。 (十一左)不深推度是尋深推度是何(文)。義蘊雲。問。尋伺並用思惠為體。豈此思惠為尋之體。則二俱不深為伺之體。即俱深推度。答。思淺惠深。行相定爾。但起尋之時。思增惠劣故。雲不深推度尋。起伺之時。思劣惠增長說。深推是伺。問。若爾何故對法。尋伺二中俱言推度不推度耶。答。彼約思惠行相故。雲推與不推。此據尋伺相顯故。說淺深為異。設以惠為尋體。望伺仍是不深也。若以惠對思。可言推不推度。故無違也。 (十一左)此有二義(文)義燈雲。論不深推度及深推度。本疏初雲。不深即不推度。以對法言不推度故。二雲。雖不如惠有深推度。亦淺推度。會對法雲不推度者。不深推度。要集斷雲。雖有二說。合為初釋。違大論文。今謂。此斷何太猛乎。以會對法同瑜伽說。從何說違。西明一雲。尋伺不推度時。唯思為性。以無惠故。深推度時。以惠為性。此釋正違瑜伽所說不深推度言。二雲。尋伺必用二法假合為性。謂一剎那二用各別。不深推度。是思用。深推度是惠用。此義不了。尋伺不俱。如何二用一剎那分。若謂尋時有思。伺時有惠。違論所說若言或起尋時。或起伺時。俱依思惠二法用分。尋伺何別。故知。尋淺度伺深度。故此論言粗轉細轉。又雲。二類各別。又前第四深淺推度。粗細發言。雖俱依二。尋時思增名不深度。伺時惠增名深度。故五蘊論雲。尋求意言思惠差別。令心粗為性。伺察意言思惠差別。令心細為性。此論復雲思惠合成。而顯揚論雲。尋或由思於法違作。或時由惠於法推度者。據增相說。思造作勝。惠推度勝。瑜伽第五。謂不深推度所緣。思為體性。據尋說若深推度所緣。惠為體性。據伺論。皆約增語。實尋伺二皆依思惠。若爾何故雜集第二。尋伺俱言推度不推度。答。准此論意。釋彼論雲。尋言推度淺。推不推者不深。伺言推度者深。不推者淺。若爾伺淺度時與尋何別。復如何此論雲不深及深推度度類別。答。伺言不推。望尋猶深。但望自伺。惠增深度。思增不深推。故亦無失。故雜集論尋伺俱雲。依思依惠者。於推度不推度位。如其次第。不得別以淺度配尋深推配伺。問。若爾何故雜集復雲。尋伺二種行相相類故。以粗細建立差別。答。亦不違。尋伺俱於意言推度之行相相類。非於淺深粗細相類。彼論且約他用粗細建立。此論約自行相。此論亦言。尋令心粗轉。伺令心細轉。各據一義盡理。應言尋伺於境淺深推度。令心於境粗細而轉。如次差別。 (十一左)然對法配此(至)非此相違(文)。瑜伽倫記二上(二十二左)雲。第二解相中。尋伺體性者。謂不深推度所緣思為體性。若深推度所緣惠為體性者。對對法相違。故彼雲。尋伺者若思若惠若推度若不推度。如其次第。三藏雲。依瑜伽為正。會彼對法。應逆次屬當。若不推度是思。推度是惠。是則尋伺不推度時。但思為性。若推度時俱惠為性(文)義蘊雲。疏對法配此至顛倒逆次者。復彼論第二雲。尋依思依惠者。於推度不推度位。如其次第追求行相意言分別。伺依思依惠者。於推度不推度位。如其次第伺察行相意言分別。如是二種安不安住所依為業。此論以不深推度深配思惠。即順次第也。彼中以推度不推度配思惠。非如此論故雲逆也(文)義演雲。疏對法配此如是次第至非此相違者。對法雲推度不推度。推度是伺。不推度是尋。即對法先言推度惠。後言不推度思。即惠在先思居後說。今唯識則並通。尋則在先說。伺在後說。惠則對法上句推度。配唯識中下中惠。惠能推度故。即將彼論下句中不推度。逆配此論中上句中思。思有不深推度故。故二論不相違。 (十二右)即如大論(至)五蘊皆同(文)。第五(十三左)五十五(十紙左)五十八(八紙左)顯揚一(十紙右)對法一(十九紙左)五蘊論(二十二右)皆如上引。 (十三右)聲轉別故(文)。義演雲。持縛兩字雖同。炎曳二聲有別。 (十三右)一繫界種類別(至)無漏類別(文)。義演雲。疏一界繫種別故者。謂悔眠唯欲界繫。若尋伺通欲界及初靜慮故。二依思惠種類別故者。謂尋伺依思惠悔眠別體。三假實種類別者。謂尋伺即是假。悔眠是實有。問。此第三及第二依思惠有何別。答。第二但論思惠不思惠。不論假實。此論假實故有別也。四斷時種類別者。如尋伺。若離欲界不斷。以初禪有等也。惡作離欲界即斷也。若睡眠離欲界亦不斷。即阿羅漢。離欲界染身中亦有眠故。五下上地起不起種類別者。若生二禪已上。起下地初禪尋伺。若上地必不起下欲界悔眠。六支非支種類別者。若尋伺即是禪支。若悔眠非是禪支。七纏蓋性類別者。悔眼即是纏蓋。尋伺非蓋纏也。八語行非五行別者。尋伺是語加行。悔眠非語加行。九通定散門別者。若尋伺通定散。悔眠唯散非定。十通有無漏類別者。尋伺通有無漏。悔眠唯有漏不通無漏(文)或雲。二依思惠等者。悔眠思惠。或癡等尋伺思惠一分。三假實者。假尋伺實。悔眠或假或實·者非也。 (十三左)其二無記隨應配故(文)。義演雲。疏其二無記隨應配之者。二無記者。謂有覆無記·無覆無記。若有覆無記配入染中。若淨無記配入不染中。以威儀等不是染故。我見等非是淨故。 (十四右)瑜伽五十五(至)為隨煩惱(文)。五十五(十右)雲。復次隨煩惱自性雲何。謂忿·恨·覆·惱·嫉·慳·誑·諂·憍·害·無慚·無愧·惛沈·掉舉·不信·懈怠·放逸·妄念·散亂·不正知·惡作·睡眠·尋·伺。如本地分已廣宣說。如是等類。名隨煩惱自性。 (十四左)問彼(至)所對別故(文)。義蘊雲。疏問至所對別故者。悔眠既假。何不同尋伺而言世俗。答雲。所對別故者。尋伺據假實門。悔眠據世俗勝義門。又尋伺約相待故言假。悔眠約他分故世俗。又尋伺二分成悔眠癡少分。雖俱是假對望不同(文)演祕雲。疏所對別故者。尋伺約彼假實相對。悔眠據於真俗相形故。雖總假立名有別(文)義演雲。答。雲所對別故。言所對別者。若尋伺依思惠立。論說是假。若悔眠雖言世俗有。世俗有中有假有實也。喚不信等為世俗有。即是實。如悔眠等為世俗有即假有也。是故此前四俱假有。又雲。尋伺言假。據假實門說是假有。悔眠說為世俗有者。約勝義世俗門說故。雲世俗有。疏但所對別者。此言種子是世俗有者。謂對勝義得世俗有也。 (十五右)五十二說(至)其體實有(文)。五十二(十五右)雲。復次種子雲何。非析諸行有實物名為種子。亦非餘處。然即諸行如是種性。如是等生如是安布名為種子。亦名為果。當知。此中果與種子不相雜亂。何以故。若望過去諸行。即此名果。若望未來諸行。即此名種子。如是若時望彼名為種子。非於爾時即名為果。若時望彼名果。非於爾時即名種子。是故當知。種子與果不相雜亂。譬如穀麥等物所有牙莖葉等種子。於彼物中磨擣分析求異種子。了不可得。亦非餘處。然諸大種。如是種性。如是等生如是安布。即穀麥等物。能為彼緣。令彼得生說名種子。當知此中道理亦爾。 (十五右)但所對別(至)一切定假(文)。演祕雲。疏但所對別至一切定假者。雖實有體。非勝義故得世俗名(文)。 (十五右)世親攝論(至)假非因故(文)。第二(十左)雲。復有別義。謂於雜染清淨明瞭唯世俗者。謂外種子。唯就世俗說為種子。所以者何。彼亦是阿賴耶識所變現故。 (十五左)如上下受等(文)。義演雲。疏如上下地受等者。意說。尋伺粗細則不並生。亦如一心之中。上地受下地受不得並起。上地受下地受。一心之中亦不得並。以粗細異故。 (十五左)問若尋伺(至)無此地故(文)。義演雲。疏問若尋伺二不得俱生至二不俱起無此地故者。今此疏文。是薩婆多師難大乘也。難雲。小乘宗中。尋伺二法。則得並生故有三地。汝大乘中。尋伺不俱。應無三地。此如欲界起伺無尋時。應名有伺無尋。若唯起尋無伺者。應名有尋無伺地。二俱不起時。應名無尋無伺地。即汝大乘三地。應皆不成。以尋伺二法不俱故。故無此三地也。 (十五左)此同瑜伽第四卷說(文)。第四(初左)雲。此中欲界及色界初靜慮。除靜慮中間若定若生名有尋有伺地。即靜慮中間若定若生名無尋無伺地。隨一有情由修此故得為大梵。從第二靜慮。餘有色界及無色界全名無尋無伺地。此中由離尋伺欲道理故。說名無尋無伺地。不由不現行故。所以者何。未離欲界欲者。由教導作意差別故。於一時間亦有無尋伺意現行。已離尋伺欲者。亦有尋伺現行。如出彼定及生彼者。若無漏界有為定所攝初靜慮。亦名有尋有伺地。依尋伺處法緣真如為境入此定故。不由分別現行故(文)略纂第二(十九右)雲。若定者在上下地得彼定。若生者謂生彼地。無尋唯伺隨一有情。由修此故得為大梵者。雖失初禪。同一地繫無別品數。離於尋染要伏尋貪。方得彼定。如在欲界修不淨觀。雖未品數。折伏下染。要暫伏貪方能入觀。此亦如是故。名別修得為大梵。劫初之時。極光淨天先來。有此中間定業故得正生。初為大梵。非在二定生報下生此中。由離尋伺欲道理故。說名無尋無伺地等者。釋論第二師。引此為證。未離尋伺染。欲界初定諸法假者。名有尋伺地。靜慮中間諸法假者。已離尋染未曾離伺染。名無尋唯伺地。二定已上諸法假者。俱已離染並名無尋無伺地。即顯欲界教導差別。若已離欲亦名無尋無伺地等。不爾何故第三地中。唯離二染名第三地。不說有彼下二地染名初二地。實義不然。此三但依界地建立。謂欲界初定有漏無漏諸法聚中。尋伺可得。已離欲未離欲。皆名彼地等。引次上文為證。不由有染名為彼地。若已離染染名非彼地。若作此解便大雜亂。故此論雲。若無漏界有為定所攝初靜慮。亦名有尋伺地等。若就相應及三離欲立三地別。此等諸文皆有過失。廣如釋論。此言尋伺由離欲故名無尋無伺地者。然唯說彼二定已上無尋無伺一地有漏無漏。皆彼定離尋伺染故。下地不然。不得以有染為彼地無染便非故。唯說彼二定已上。由此不說下之二地隨離彼染即非彼地。教導作意者。謂在欲界住心無相無尋伺故。出彼定者。身在欲界。已離初定欲入無尋伺定。後出之時還起尋伺生。彼者倫記。若生二定等亦起下尋伺故。論說言如出彼定及生彼者。若無漏界有為定所攝者。即初靜慮根本智。此有二義。唯識第七。一說後得智在因位。亦尋伺俱。若依此義。彼根本智。依此尋伺後得智所法。緣真如境起故。名有尋有伺地。非根本智與分別現行尋伺俱名有尋有伺地。二雲。後得智亦非尋伺俱。此無漏有為定者。即是二智。依初定尋伺處法緣真如覺故。名有尋有伺地。非是二智與分別尋伺現行俱名為彼地(文)倫記二上(四右)雲。若無漏界有為定所攝等者。如依初定起無分別智緣真如境。亦名有尋有伺地智。以依尋伺地起此智故。不由尋伺相應分別現行名有尋伺。以十地雲證時離覺觀思惟分別故。是故此位不可言說。若依初定起後得智。為眾說法。即與尋伺相應。若無尋伺。即不能起風起語說法故。顯揚第一卷雲。薄伽梵說。由依尋伺故發言說。非無尋伺。又十地論雲。何故淨覺人念智功德具。於諸上妙地有力不解釋。長行釋雲。淨覺即是起言說因也。言餘如前說者。上來分別離尋伺欲故。說名無尋無伺地。不由不行有尋有伺地心名無尋伺。即知。未離尋伺欲故名有尋有伺地。不由不行無尋無伺等心故。說名有尋有伺地。 (十五左)其五十六亦有此文(文)。五十六(十三右)雲。問。生第二靜慮或生上地。若有尋有伺眼等識現在前。雲何此地無尋無伺。若不現行。雲何於彼有色諸根而能領受彼地境界。答。由有尋有伺諸識種子。隨逐無尋無伺三摩地故。從彼起已此得現前。又此起已識現行時。復為無尋無伺三摩地種子之所隨逐。是故此地非是一向無尋無伺。由彼有情於諸尋伺以性離欲而離欲故。彼地雖名無尋無伺。此復現行亦無過失(文)略纂十五(十右)雲。答。由尋伺諸識種隨逐無尋無伺定我出定已後現者。此中有意識俱尋伺。必為能引引生五識。非如小乘五識自有尋伺方生。由彼以對治道或厭離已除尋伺欲故。名性離欲。故名無尋伺。有種尚行故。二無有生。 (十六右)此簡(至)現起故(文)。義演雲。疏此簡至許現起故者。意說。生第四禪中淨尋伺亦許現起故。若依現起立三地者。是第四禪亦有三地所。故知。不依現起立前三地。問。地法有尋伺。縱離尋伺染時。得名尋伺地不。又地法無尋伺染縱起尋伺時。得名無尋伺地不。答。如欲界及初禪。地法有尋伺。設離尋伺染。若後起自地尋伺。亦是有尋伺也。以尋伺是此地法故。總名尋伺地。若中間禪離尋染。名之無尋唯伺地。設離伺染亦名有伺地。由此設生第四禪。起尋伺等時。地法終是無尋無伺地。不可以起尋等。即說為尋伺等地。 (十六右)然伏尋染(至)未離故(文)。義演雲。疏然伏尋染至未離欲故者。意雲。要伏初禪第三天貪等尋染。方得中間禪。或生於彼無尋唯伺地。若言不假須伏。但此尋染暫時不起。名得中間定者。應與欲界無別。欲界染尋伺。亦有暫時不起故。問。欲界如何有染尋伺暫時不起。答。如作不淨觀時。染尋伺亦暫時不起也。問。唯疏說離染尋不言離染伺。何故疏舉染伺成無別離。答。染伺既等尋。明知。等取尋也。以欲界尋伺未離染故。疏文增略影在舉也。有雲。然伏尋染至未離故者。生初禪已。要伏於尋法。得初禪上品定。則入中間禪。中間禪名有伺無尋地。若中間禪不伏尋染。俱不起尋。則名有伺無尋地。爾者則欲界無別。欲界中亦不伏尋染。亦有起無尋唯伺時。欲界應名有伺無尋地。故知。中間禪能伏尋染。則與欲有別。唯此文意。疏合雲尋染未離故。今言伺等染未離者錯也。問。初禪根本定與中間禪何別。答。初天是下。中者名根本。第三天上者名中間禪(文)今謂有雲。之釋不知疏意。疏文無錯。釋中間禪大謬也。中間尚未辨別。何測本疏之差當。又初釋欲界無別者。約尋染不起時亦同。不淨觀不順疏意。疏意立三地別。不約現起。依有無染。是故中間。唯離尋染。若依現不現。欲界亦有尋伺二法。不現起時。此論中間禪中通辨無伺尋。無伺地故雲伺等。疏文無錯。 (十六右)如身在欲界(至)此亦如是(文)。義演雲。疏如身在欲界至此亦如是者。意雲。如有人身在欲界。若不作欣厭六行等觀。則不能離欲界中一品煩惱乃至多品煩惱。謂此人但作不淨觀。唯能伏欲界貪心也。若後若出不淨觀時。或是起欲界貪慾心。或不退起。此中間禪等亦如是。何者即次下說。 (十六左)初定中間(至)非以品離(文)。義演雲。疏初定中間至非以品離者。意雲。釋通外難。兼釋得定所以。問。如初禪與中間禪既同一地繫。若伏尋染時。伺染亦應伏名無尋無伺地。如何但言有伺無尋地。故疏答雲初禪·中間雖同一地繫。要伏尋方得入中間禪有伺無尋地定者。其中間禪定出觀時。或退修定即布起尋染。若不退修定即不起尋染。然亦不能離初禪地中一品煩惱乃至多品煩惱。言得彼定。但於初定及中間禪少製伏尋染故名得靜慮也。意說。暫伏不斷也。非以品離者。意說。非以惑品斷故雲得定也。但於初定及中間禪少製伏尋染故名得靜慮也(文)義蘊雲。疏初禪中間至方得彼定者。且初禪之中。通於二地言伏尋染者。初禪九品惑中。非要全離一品乃至多品。方能離染。但能伏盡染尋之或名離尋染。方入中間不妨。伺染猶未離故。若全離一品乃至九品。即並伺染亦離。如何分二地別。問。同在初禪尋伺二染有何差別。答。粗細異故。 (十六左)其無漏定(至)攝法不盡(文)。義演雲。疏其無漏定至攝法不盡者。意雲。然無漏言依初禪等立三地別者。依斷惑說。若無漏定依此初禪有尋有伺地者。其無漏定即名有尋有伺地。無漏定若依中間禪有伺無尋地。然還名無。尋唯伺地。其無漏定若依二禪以上心離尋伺染處。此無漏定即名無尋無伺地。故無漏定依此有漏三地而立三地。皆約離染立三地別。言彼三地法是此類者。意說。有漏三地法。是無漏三地之流類也。即有漏有尋等地亦名三地。若不言是此類者。即成攝法不盡。亦如無漏定。斷惑而立三地。然有漏定等既非此類。不名三地。未審是何地所攝。故知。攝法不盡。或可。言有漏定立三地無漏定無三地者。則三地攝法不盡。唯攝有漏得不攝無漏故是不盡也(文)今謂。義演前釋誤也。無漏不隨界法。說為三地法者。以依此地等故也。無漏是有漏類故屬三地。非謂有漏為無漏類。樞要雲。無漏離染。依此地法亦殊。已斷是此有染種類故。彼地攝。或雲。依於此地者。此地謂欲界者非也。義蘊雲。疏其無漏定至攝法不盡者。若依盡伺有染離染立三地別。即無漏定及已離初禪染等諸心心所。應無三地差別故。 (十六左)更有異釋如樞要說(文)。樞要下末(初)雲。依於尋伺有染離染立三地別。不依彼種現起有無等者。瑜伽釋略有三解。有義。三地就二前後相應建立。謂欲界地及初靜慮粗心心所。前後相續。可有尋伺共相應故。名有尋有伺地。靜慮中間粗心心所。前後相續。定無有尋。唯可有伺共相應故。無無尋唯伺地。第二靜慮以上諸地諸心心所。前後相續。決定不與尋伺相應。名無尋無伺地。若欲界地及初靜慮中間細心心所。不與尋伺共相應者。及一切色。不相應行。諸無為法。不與尋伺共相應故。亦皆說名無尋無伺地。故後論言。有尋有伺地·無尋唯伺地。一向是有心地。無心睡眠·無心問絕·無想定·無想生·滅盡定·及無餘依涅槃界。並名無心定。有義。此三就二離欲分位建立。謂欲界地·及初靜慮諸法·假者。於尋及伺並未離欲。名有尋有伺地。靜慮中間諸法·假者。尋已離欲。伺未離欲。名無尋唯伺地。第二靜慮已上諸地諸法假者。於尋及伺。並色離欲。名無尋無伺地。若在下地並已離欲。亦得說名無尋無伺地。故後瑜伽第四。言此中由離尋伺欲故說名無尋無伺地。不由不現行故。所以者何。未離欲界欲者。由教導作意差別故。於一時間亦有無尋無伺意現行。已離尋伺欲者。亦有尋伺現行。如出彼定及生彼地。如實義者。此二但就界地建立。謂欲界地及初靜慮有漏無漏諸法。於中尋伺俱可得故。名第一地。靜慮中間有漏無漏諸法。於中無尋唯有伺故。名第二地。第二靜慮已上諸地有漏無漏諸法。於中尋伺俱無有故。名第三地。故瑜伽第四言。此中欲界及初靜慮若定若生名有尋有伺地。靜慮中間若定若生名無尋唯伺地。第二靜慮已上色界無色界全名無尋無伺地。無漏有為初靜慮定。亦名有尋有伺地。依尋伺處法。緣真如為境。入此定故。不由分別現行。故餘如前說。若就相應及就離欲建立三地。攝法不盡。亦大雜亂。雖言有尋有伺等地。唯是有心。此就一門。粗相辨地。於此門中。唯說第二靜慮已上無尋無伺地中無想定·無想生·滅盡定名無心地。餘一切位名有心地。後有四門同異建立。如後當說。雖言此中由離尋伺欲故。說名無尋無伺地。然唯說彼第二靜慮已上諸地。必定已離尋伺欲故。不言已離尋伺欲者。下地諸法亦得說名無尋無伺。若如是者。未離下地尋伺欲者。上地諸法。亦應說名有尋伺等。如是建立成大雜亂。是故此三。唯就界地上下建立。今觀此意。依染·離染非釋有尋有伺無尋唯伺地。但釋無尋無伺地。即此論文。便非盡理。雲何可言有尋無染立三地別。身在下界成三地染應名三地。已隨所離應非彼地故。今應問此第三解解。界地何由得成差別。由有地法粗細異故。彼粗細異如何得成。必依有染繫法別故。無漏離染。依此地法亦殊。已所是此有染種類。故彼地攝。言有染者。有現行染。故身在下雖成三界種子有染。不名三地。言離染者。據生上義。即非前地。不言已離此染即非此地故。唯識文正。不同瑜伽。瑜伽但依第二禪以上為論。如前第三師會。又解。此中言有染者。有彼現行染。離染者。即無漏等。隨所離染也。即前有染之地今離故名離染。隨此有染離染二種有殊。地界法異。皆應所應二種皆是彼地所攝。不說有染是彼地。離染即非。故文無妨。不同瑜伽。瑜伽但說第三地故。由此真智亦屬三地。依尋·伺處法緣真如為境。入此定故。不由分別現行。以諸無漏性離染法依彼地法。尚即彼地。況已離染。三地有漏法而非三地。故文正義。不爾便為不正義也(文)倫記二上(初左)雲。問。唯識第七卷。護法約離欲而立三地與釋論所破第二師義相似。如何會釋。謂釋論破第二師雲。已離欲者。下地諸法名無尋伺等。未離欲者。上地諸法應名有尋有伺等。由此應成雜亂過。去測法師雲。又助難。若依離欲立三地者。中間·根本同縛同離。應成一地。有雜亂過。解雲。論意自有兩釋。一雲。護法用第二說以為正義。而無兩失。不劣從上勝離染名無伺等。上勝皆下劣。未離非伺等。故無前失。又說離欲有其二時。謂加行及正離時。今依加行說離欲言故。先離尋後離伺欲。故無後失。二雲。識論說離欲言。與釋論異。所以者何。欲有二種。一煩惱欲。謂貪瞋等。二自性慾。謂九地法隨其自地性不相厭。義說為欲。隨應上地所有諸法性厭下地。義說離欲。五十六雲。由彼有情於諸尋伺以性離欲而離欲。彼地雖名無尋無伺。此後現行亦無過失。釋論第二師。依離煩惱欲有前二過失。識論正義。依離自性慾說故無兩失。 (十七右)大論第一(至)意不共業(文)。第一(十右)雲。又諸意識望餘識身有勝作業。謂分別所緣者。審慮所緣。若醉若狂。若夢若覺。若悶若醒。若能發起身業語業。若能離欲。若離欲退。若斷善根。若續善根。若死若生等(文)略纂一(二十三左)雲。不共業中。初標列十五門。後別十四段釋。雜心六事不共。謂離欲·及退·斷善根·並續·受生·命終。大乘不唯十五。更有悔憂等故。論說等言應說。頌曰。分別審所緣。醉狂夢覺悶。醒發業離欲。退斷續死生。由合死生一段明之故成十四(文)樞要下末(五左)雲。十五不共業。頌曰。分別·審所緣·醉·狂·夢·覺·悶·醒·發業·離欲·退·斷·續·生·死。 (十七左)五十六下(至)彼地境界等(文)。此文如上已引略纂釋。義蘊雲。疏五十六雲。問至彼地境界者。此但引問詞。彼復答雲。由有尋有伺諸識種子隨逐。無尋無伺三摩地故。從彼起已此得現前。此師意雲。彼論既言有尋有伺諸識種子隨逐。故知。五識有尋。若唯意識。何得言諸。 (十七左)大論第五(至)即七分別(文)。第五(十三紙左)明尋伺七相中。第五尋伺差別者。有七種差別。謂有相無相乃至不染行。如前說(文)又雲。謂諸尋伺必是分別。或有分別非尋伺等。 (十七左)謂有相(至)染污(文)。瑜伽第一(十左)雲。有相分別·任運分別·尋求分別·伺察分別·染污分別·不染污分別。有相分別者。謂於先所受義諸根成就。善名言者所起分別。無相分別者。謂隨先所引。及嬰兒等。不善名言者所有分別。任運分別者。謂於現前境界。隨境勢力。任運而轉所有分別。尋求分別者。謂於諸法觀察尋求所求分別。伺察分別者。謂於已所尋求已所觀察。伺察安立所起分別。染污分別者。謂於過去顧戀俱行。於未來希樂俱行。於現在執著俱行所有分別。若欲分別。若恚分別。若害分別。或隨與一煩惱隨煩惱相應所起分別。不染污分別者。若善若無記。謂出離分別。無恚分別。無害分別。或隨與一信等善法相應。或威儀路工巧處。及諸變化所有分別。如是等類名分別所緣(文)略纂第一(二十四右)雲。七分別義。如下第五。唯識第七。對法第二卷疏解。有相分別。若依對法。攝三分別中自性隨念二。以五識無自性。體尋故。七分別中任運分別。即五識故。今此論中自性分別。即是任運故說有相。謂於先所受義。唯攝隨令故。與彼論寬狹不同。或此與對法兩門俱同。先所受義。則攝自性隨念分別。等流心位。有相分別。緣前卒爾心位所受境故。住所受境。不如前解。若攝自性與任運何別。無相分別。由過現境所引。未來欲得分別名隨前引。上二分別。對法唯依法。此中通說人。善名即解語言。不善名言返此(文)倫記全同 (十七左)雜集第二(至)謂五識(文)。第二(十二左)雲。問。於六識中幾有分別。答。唯一意識由三分別故有分別。三分別者。謂自性分別·隨念分別·計度分別。自性分別者。謂於現在所受諸行自相行分別。隨念分別者。謂於昔曾所受諸行追念行分別。計度分別者。謂於去來今不現見事思構行分別。復有七種分別。謂於所緣任運分別·有相分別·無相分別·尋求分別·伺察分別·染污分別·不染污分別。初分別者。謂五識身。如所緣相無異分別。於自境界任運轉故。有相分別者。謂自性·隨念二種分別。取過現種種相故。無相分別者。謂希求未來境行分別。所餘分別。皆用計度分別以為自性。所以者何。以思度故。或時尋求。或時伺察。或時染污。或不染污。種種分別。文對法抄詳釋。至下當引(文)義燈雲。本疏雲。自性有二。一尋伺為體。即雜集論第二所說自性分別。即七分別中。有相分別。二非尋伺為體。即此論第五。及攝論第一。許五識有自性分別。但不許有隨念·計度二分別故。問。論不說言五識中有自性分別。但破於他意識應無隨念計度二種。答。論雖不明言五識有。但破不許有隨念計度意。即許有自性分別。不爾何故二論。俱破二種分別不難自性。又有二義。一依邊義。即瑜伽雲。有分別非尋伺。及唯識攝論。許五識有自性分別。二不遍義。即瑜伽雲。謂諸尋伺必是分別。對法據此三種分別。雲唯一意識由三分別故有分別。又瑜伽論第五說雲。或有分別非尋伺。謂望出世智。所餘一切三界心心所皆是分別。而非尋伺。既名分別。復非尋伺。若非自性各為分別。豈由他耶。不得定執二論自性即是尋伺。許彼五有。但是隨轉縱破小乘。無論說故。問。既約自性八識皆有任運分別七八何無。答。約三乘通不說七八。問。七分別其義雲何。答。略三門辨。一列名二出體三諸門。列名瑜伽第一雲。謂有相分別·無相分別·任運分別·尋來分別·伺察分別·染污分別·不染污分別·雜集第二亦有七分別。名同瑜伽。但任運一在第一列。餘依次第。二出體者。瑜伽論七。並以尋伺為體。故瑜伽第五雲。尋伺差別者有七種差別。即七分別。又雲。諸尋伺皆分別。有分別非尋伺。謂望出世智。所餘一切三界心心所。若對法七。除任運一。餘亦尋伺為體。故對法第二。以三攝七。除任運一。皆三所攝。三唯第六。即瑜伽第一意不共業尋伺為體。任運一種。此論會雲即是五識。對法復雲。謂五識身。故即五識為任運體。三分別體。隨念·計度。亦尋伺為體。自性一種有其二說。准雜集論。唯在意識。即尋伺為體。准攝論唯識。許五識有。若隨轉門。亦尋伺為體。若真實義。即五識為性。上總相出。若別出體。廣如慈恩對法疏辨。 (十八右)然攝論第二(至)有自性(文)。二字形誤。無性第一(十七右)雲。經部所立色。為意識俱生別依。此不成就。不應道理。以就思擇隨念分別。應一切時無分別。故由此道理。餘部所立胸中色物。意識別依。亦不成就。如所說過。恆隨逐故。譬如依止色根諸識。如是難通應廣抉擇。 (十八右)對法說為任運分別(文)。對法第二(十二右)雲。初分別者。謂五識身。如所緣相。無異分別。於自境界。任運轉故(文)演祕雲。疏雖無自性至亦有尋伺者。雖復無文說彼自性即是尋伺。然對法論。說彼自性即是有相。有相瑜伽說是尋伺。以此展轉而談之者。故知。五識有尋伺矣(文)今謂。此釋不得疏意。疏引對法說為任運分別。不引說彼自性即是有相。疏意謂對法說。任運分別謂五識身。任運分別。瑜伽說是尋伺。以瑜伽說尋伺差別有任運等七分別故。如是展轉而說之。則五識有尋伺必矣。 (十八右)非直義通大小亦理中於是(文)。義演雲。疏非直義通大等者。小乘有宗。尋伺與五識俱以三分別中許有自性分別故。 (十八左)大論第一(至)是意不共故(文)。第一第五之文。皆如如上引。   (十八左)彼第五復說(至)彼各別作(文)。第五(十三左)尋伺七差別中。第七尋伺流轉之文。彼雲。尋伺流轉者。若那洛迦尋伺。何等行。何所解。何所引。何相應。何所求。何業轉耶。如那洛迦。如是旁生餓鬼人欲界天初靜慮地天所有尋伺。何等行。何所觸。何所引。何相應。何所求。何業轉耶。謂那洛迦尋伺。唯是慼行觸非愛境引發於苦。與憂相應。常求脫苦。嬈心業轉。如那洛迦尋伺一向受苦。餓鬼尋伺亦爾。旁生人趣大力。餓鬼所有尋伺多分慼行少分欣行。多分觸非愛境。少分觸可愛境多分引苦。少分引樂。多分憂相應。少分喜相應。多分求脫苦。少分求遇樂。嬈心業轉。欲界諸天所有尋伺。多分欣行。少分慼行。多分觸可愛境。少分觸非愛境。多分引樂少分引苦。多分喜相應。少分憂相應。多分求過樂。少分求脫苦。嬈心業轉。初靜慮地天所有尋伺。一向欣行。一向觸內可愛境界。一向引樂。一向喜相應。唯求不離樂。不嬈心業轉(文)略纂二(四十二紙右)雲。尋伺流轉中。那落迦尋伺。引發於苦。與憂相應。唯識二說。一雲。五識有尋伺。意慼受名憂。此言引發苦者。意俱尋伺。能引發苦。不說五識無尋伺俱。但言尋伺意識者。勝多相續故。與憂相應。不遮苦俱。亦無過失。二雲。五識無尋伺。此文為證。如文可知。不說捨者。一切心所。定與俱故。意逼迫受實是苦根。以憂名憂。或隨他宗。意慼受名憂。不相違也。問。喜樂寂動及初定得俱生。憂苦動寂殊。地獄得俱起。答。資色資心別。適悅不乖得俱起。迫重迫輕殊。逼慼相乖各別轉。問。二義常齊俱生不等故。於此義應設劬勞。初靜慮地喜相應者。雖亦樂俱。而不離喜總說喜名。 (十九左)初定有意樂(至)義說為樂(文)。義演雲。疏即一喜受義說為樂者。初定意地喜受。據悅重邊雖得樂名。不離喜總名喜受。然不離有二義。一者不離上地喜。初禪與喜相應故。二者不離意識。即說意中樂名喜受故。具此二義故。雲而不離喜總得喜名(文)准論及略纂等雲。總立喜名。今疏雲。義說為樂者。約在意地雲立喜名。約悅重邊雲立樂名。所望不同。有此左右。今謂。初定樂名喜。地獄苦名憂。並是別義。故次下指(二十五紙右)此中文意。 (十九左)如對法七(至)顯揚二等說(文)。對法七(七左)雲。若爾於初二靜慮。雲何與樂相應。與意地樂相應故無過。雲何於彼有意地樂。由說彼地有喜樂故。如經言。雲何為喜。謂已轉依者。依於轉識。心悅心踴。心適心調心安適受受所攝。依於轉識者。即依意識。於三摩呬多位。餘識無故。雲何為樂。謂已轉依者。依阿賴耶識攝受所依。所依怡悅安適受受所攝。此經意說。樂受依初二靜慮生時。與如是心心所聚相應。由欣踴行。還令此聚皆得踴悅。又令所依阿賴識自體安樂怡適。由此樂受作二事故。體雖是一建立二種。若喜若樂。是故說此相應(文)五十七(八右)雲。問。喜於彼有。何教為證。答。如世尊言。如是苾芻離生喜樂滋潤其身。周遍滋潤。遍流遍悅。無有少分不充不滿。如是名為離生喜樂。此中初門說未至位。後門說根本位(文)顯揚第二(四右)同於瑜伽。此等論文。如上頻引。 (十九左)彼意地苦(至)總說為憂(文)。義燈雲。論雲而似憂故總說為憂者。問。第五論雲。有分別故憂。無分別故苦。如何得言而似憂故。解雲。前分別非分別。且約六識。五無六有。相顯故說。於意識中。分別意識。得與苦憂俱。俱分別故。相從名憂(文)義蘊雲。問。前第五卷雲。由無分別有分別故。即苦受無分別。何故今說。若有分別與憂相似。答。前論意說。遍身為苦。迫心名憂。故說苦無分別。憂有分別。此中苦憂俱說意識故。若分別似憂名憂。 (二十右)餘趣憂苦(至)何緣不說(文)。義演雲。餘趣至何緣不說者。此亦後師難前師雲。既許餘趣等憂在意。苦在五識者。何故說尋伺與憂俱。不說與苦俱。既是別識亦合說也。但說憂俱不說苦者。明知。五識無尋伺也。 (二十右)彼第五卷(至)義為所緣(文)。第五(十三左)雲。尋伺所緣者。謂依名身·句身·文身。義為所緣(文)義燈雲。論以名身等義為境故者。等取句·文。義通二種。一境義。二道理義。即取名等及所詮義。俱為意境。非五識緣。據未自在。然文即字非正能詮。為二所依。相從而說有能詮義。諸論但說。名詮自性。句詮差別。不別說字為能詮故。 (二十右)五十六等(文)五十六(十三右)雲。問。生第二靜慮。或生上地。若有尋有伺眼等識現在前。雲何此地無尋無伺。若不現前。雲何於彼有色諸根而能領受彼地境界。答。由有尋有伺諸識種子。隨逐無尋無伺三摩地故。從彼起已此得現前。又此起已識現行時。復有無尋無伺三摩地種子之所隨逐。是故此地非是一向無尋無伺。由彼有情於諸尋伺以性離欲而離欲故。彼地雖名無尋無伺。此復現行亦無過失。 (二十左)謂彼文說(至)彼意識起(文)。義演雲。疏謂彼文說至由彼尋伺意識起者。意雲。此會前瑜伽論五十六雲。雲何彼地諸根。而能領受彼境界等文也。彼論許二定已上地。有尋伺根等識。如前說。今會不然。二定已上起下五識等者。意說。此人生在二定已上。若起下初定眼等三識時。還以初禪尋伺俱意識引生緣境等。何以故。二禪已上意識無尋伺故。今論說有尋伺意識引故。故知。但取初禪意識。還引初禪眼等識也。會前瑜伽文也。唯除卒爾心餘者。皆由尋伺意識引生故。論雲顯由彼起者。正會此文。言五識有尋伺者。但由彼尋伺意識引生。不通五識中而有尋伺也。故雲由彼起。 (二十左)若在欲界(至)俱時起故(文)。義演雲。疏曰若在欲界至俱時起故者。此引例也。如大目乾連。身在欲界入無處有處定。聞象王哮吼聲。即無所有處心。與欲界耳識卒爾心俱時。時同緣前境故。耳識不由尋伺意識引生。既知。如是唯除卒爾五識餘者。皆由尋伺意引。已上定心亦與至俱時起故者。意雲。非但初禪意識與自地眼等識卒爾俱時。即此無處有處意識。亦與欲界定中耳識俱時也。此釋由彼起。 (二十左)五識餘時(至)初定有故(文)。義演雲。疏五識餘時多由至亦通初定有故者。意雲。此釋多由彼起也。如前在二定已上起下識名由彼起。如前說。今言多由彼起者。不約生第二定等說。但約自地說。問。既約自地說者。如何言多由彼起耶。答。除卒爾心。以自地境強。不藉尋伺意識引。以能自起故。除卒爾外餘等流法。染淨心起時。必尋伺意識引生故。言多由彼起也。疏二會合為一文故。雲顯多由彼起非說彼相應也。 (二十一右)其顯由彼言(至)傍會(文)。義演雲。疏其顯由彼言正會至傍會者。此會大論五十六說五識中有尋伺文也。疏傍會者。意雲。即除瑜伽二定已上等文已外。約自地說等名傍會。非是此師本意。但傍乘文勢會也。如有論文說欲界初禪等尋伺。引自地五識者。但多分由尋伺引起。意雲。若作意觀境。即由尋伺意識引生。若任運緣境。雖起五識。即不由尋伺引也。 (二十一右)設有初定(至)五卷中廣解(文)。義演雲。疏設有初定至第五卷中廣解者。意雲。此總釋會多由彼起所由也。無是事者。謂有宗諸識不並生故。在定中不起耳識。由此不說卒爾起時無尋伺等故。雲無是事。 (二十一右)欲界卒爾五識(至)非必由意引(文)。義蘊雲。非無意識導引。可許五識得生。此說下必要由尋伺意引。 (二十一右)二禪以上(至)除卒爾心(文)。義演雲。疏二禪以上至除卒爾心者。釋會前二定已上由彼所由也。二定已上。唯欲界卒爾五識等意起故。如卒爾五識聞象王聲。既不由尋伺引。唯知。前所說二定以上。起下眼等識。亦不由尋伺引生。上來雖有多義不同。總是第一解也。   (二十一左)又解(至)由彼起(文)。義演雲。疏又解至由彼起者。意雲。此第二解。此中有二。第一解多由彼起。第二解顯由彼起。且第一雲。若在初禪自地及欲界自地。眼等識起時。唯由有意識引生。然此意識。未必與尋伺俱。以自地法強故。即卒爾等五心。皆由意識引。然意識不必與尋伺俱。故與前別也。前除卒爾。解餘四心皆由尋伺引。問。既言意識無尋伺引五識者。何故雲五識多由尋伺等引生。答。此約增勝說。許餘時五識亦尋伺引故。故雲多由彼起。即多分由尋伺引起非一切時也。第二顯由彼起者。第二定以上。起眼等識。必藉尋伺意識引。非自地法故者。非是二定以上法也。必假尋伺者。上起初禪卒爾眼等識時。必藉初禪尋伺意識引生。二定以上地。無尋伺故。問。與前第一初會何別。答。彼除卒爾餘心。必藉尋伺意引。今此兼卒爾。亦是尋伺等引生故。與前別。故雲顯由彼起也(文)義燈雲。相攝有二。一以三攝七。二以七攝七。以三攝七。有二。一攝雜集七。二攝瑜伽七。攝雜集七者。先顯三分別行相。後方辨攝。雜集論雲。自性分別者。謂於現在所受諸行自相行分別。隨念分別者。謂於昔曾所受諸行追念行分別。計度分別者。謂於去來今不現見事思搆行分別。初依現境自相而緣。次緣過去。彼通三世。於所緣境異相異相分別。次辨攝者。依不遍行相。雜集三分別。不攝任運。彼釋任運。謂五識身。明三分別唯意識故。彼雲。於六識中幾有分別。答。唯一意。由三分別故有分別。為此不攝七中初一。有相一種。即自性·隨念二分別攝。以自性緣現在。隨念緣過去。有相一種通緣過現故。此二攝。故彼論雲。有相分別。謂自性隨念。取過現境種種相故。此意由有相取過現境種種相故。彼二種攝。無相分別。但緣未來。計度分別通緣三世。文雖不言與三相攝。實計度攝。以緣未來。非初二攝。計度小分。故計度攝。後四皆是計度所攝。彼論釋雲。所餘分別。皆用計度分別以為自性。所以者何。以思度故。或時尋求。或時伺察。或時染污。或不染污。三中攝總。合之為下。七中約別故離為四。以此准知。後四皆通緣。於三世唯是尋伺。彼雲。以思度故。前三不定。寬狹而言。七寬三狹。據遍行相。唯識等說。任運即是自性所攝。有漏心心所。因循取境異無漏故。名為分別。是心心所本自性故。名為自性。自性即分別。又自性言。亦通境說。雜集論雲。如所緣相無異分別。於自境界。任運轉故。即自性之分別。名自性分別。故知。任運亦自性攝。 T67061601.GIF 義燈雲。次三攝彼瑜伽七者。依下遍行相。唯是意識不共業故。即全相攝。以其三七俱用尋伺二法為體。即尋伺皆分別句。有相即隨念攝。瑜伽解有相雲。於先所受義。諸根成熟善名言者。於先即緣過去境故隨念攝。無相即自性及隨念攝。緣過現故。故彼論雲。無相分別者。謂隨先所引。及嬰兒等不善名言者所有分別。任運分別。亦自性攝。緣現在故。彼論雲。隨境勢力。任運而轉所有分別。故自性攝。餘四同前。計度所攝。通緣境故。依遍行相。自性少分攝於任運。即瑜伽論第五所說。或有分別非尋伺句。 T67061602.GIF 義燈雲。次以七攝七者。以雜集七攝瑜伽七。雜集任運不攝瑜伽。非尋伺故。有相少分攝伽有相。彼緣過現。瑜伽有相唯緣過去。論雲。謂先所受義。既說先受故唯過去。或通過現。論雲。於先所受義。諸根成熟。善名言者所起分別。先受之類。亦云先受。即全相攝。無相攝彼無相少分。瑜伽通緣世。雜集唯未來。或瑜伽無相。亦雜集論有相所攝。彼論釋雲。隨先所引。及嬰兒等不善名者所有分別。但約善不善。言分有無相。緣境無異故有相攝。前解為勝。任運據通攝彼少分。以依尋伺及自性別。據不邊說。雜集任運不攝瑜伽任運分別。射性別故。餘各如名自類相攝。說無別故。 雜集論 瑜伽第一(十紙左) T67061603.GIF 論雜集所言至相應尋伺(文)。義演雲。論彼說任運即是五識乃至相應尋伺者。然雜集論說。七分別即不約尋伺說故。任運分別是五識。然瑜伽任運等七分別。即是尋伺故。任運分別即是尋伺。故五識無尋伺也。任運分別雖同義各別。 (二十二右)但言尋伺(至)故無過(文)。義燈雲。問。准瑜伽第一。尋伺是意不共業攝。七種分別尋伺為體。如何得通餘識餘地。答。准瑜伽第五雲。若尋伺皆分別。有分別非尋伺。准此二句。只言尋伺必是七分別。不言七分別皆定是尋伺。不爾者。為如是句。答由有分別非皆尋伺。攝論唯識。許自性一通六識有。雜集論許任運分別即五識身。下爾相違。問。設若分別皆是尋伺。何過不許。答。一違論說有分別非尋伺。復有三失。一地不遍。二識不遍。三行不遍。不遍九地故。二於地中不遍識故。三於識中不遍行故。無尋伺時。非分別故。 (二十二左)自性不是任運所收(文)。義演雲。疏自性不是任運所收者。意說。五俱意識自性分別。不是對法說七分別中任運所收者。有雲。此既言自性是有相。不是五識中任運收者。何妨五識有自相。不是意中自相攝。以任運即五識故。 (二十二左)自性分別亦有二種(文)。對法抄第五(六十一右)雲。二體者。彼師如小乘。今解自性有二種。一五識意識第八識為體。二尋伺及諸意為體。攝論破上座部師色為意根。即五識無顯示。隨念不言自性。明五識身有自性分別。即是五識。此中復說。自性即是有相所攝。瑜伽說是尋伺自性故。以五識同時意識相應尋伺為體。隨念計度。皆以尋伺為體。即有相故。若爾二定已上應無後二。故知。上界者並以惠為體性。推度分別故非思。下界者通以尋伺及思惠為體。非必俱故。第七名計度。非必亦俱故。第八亦自性故。第六有不與惠俱隨念計度應非意識。以上依攝法盡。名總不攝盡。並以尋伺為體。即七分別故。下地心廣。意識亦爾。不取五識。緣他心故。一地不盡。二識不盡。三行相不盡。上下相望地不盡。自地相望識不盡。自識相望行不盡。 (二十二左)總非前教為證不成了(文)。義演雲。疏了者。疏前教為證不成。了別者別。結上文雲。由此理故。五識定無尋伺。故上了字非前教。下別字結理成(文)今謂。准義演牒文。了字下更有別字故有此釋。恐了應別□誤。 (二十二左)何故五識(至)方名任運(文)。義演雲。疏何故五識即任運至方名任運者。此中問意者。何故五識體即是任運。其意識體不名任運。與意俱時尋伺體方名任運(文)義蘊雲。疏何故五識即是任運意俱尋伺方名任運等者。此問意雲。若雜集所言任運。即是五識自體。非尋伺俱得名任運。何故瑜伽不言任運。即說意俱尋伺方名任運耶。答。意雲。五識無分別籌度。但以因循緣境名為任運。瑜伽所言七分別中任運故。說尋伺任運強思分別名任運也。問。若以五識無分別籌度名任運者。即應第八亦名任運。何故雜集唯言五識。答。通三乘說。不言第八。亦不相違也。 (二十三右)答意俱分別(文)。義演雲。疏答意俱分別者。意說。與七分別俱多起尋伺。五識不爾。俱者相應義。非是同時俱。 (二十三右)自性等亦然(文)。義演雲。疏自性等亦然者。意俱尋伺。分別強故。以為自性。五識無相應尋伺故。五識體即是自性。雲自性等亦然。即如攝論說自性分別也(文)義蘊雲。疏自性等亦然者。若心心所法性能緣慮名自性分別。五亦有。若自性強思名自性分別。即唯意識。 (二十三右)或無五俱散意無尋伺(文)。義演雲。疏或無五俱散意無尋伺者。此第二解。意說。無有散意不與尋伺俱。所以七分別收法亦盡。若盡者即違解深密經。彼文雲。五俱意識必有一分別意識。故知。許有不違經文。 (二十三右)解深密經(至)分別意識(文)。解深密第一(十六左)雲。此中有識眼及色為緣生眼識。與眼識俱隨行。同時同境。有分別意識轉。有識耳鼻舌身及聲香味觸為緣。生耳鼻舌身識。與耳鼻舌身識俱隨行。同時同境有分別意識轉。廣惠若於爾時。一眼識轉。即於此時。唯有一分別意識。與眼識同所行轉。若於爾時。二三四五諸識身轉。即於此時。唯有一分別意識。與五識身同所行轉。廣惠譬如大暴水流。若有一浪生緣現前。唯一浪轉。若二若多浪生緣現前。有多浪轉。然此暴水自類恆流無斷無盡(文)撿七十三無此文義。三字寫誤。文見七十六(二紙右)。 (二十三右)此違定中聞聲等事(文)。演祕雲。疏此違定中聞聲等者。詳曰。深密據散。多分而說故。亦無違(文)義蘊雲。疏此違定中聞聲者。若前說無處有處定意。無尋伺故。今解不違。明瞭思擇名分別意。非惡尋伺故。廣惠聲聞。聲聞以無色界心。遍緣三界法也。又彼言五俱有分別意者。約散意說(文)義演雲。疏此違定中聞聲等事者。若經說五俱意識定有尋伺分別者。便違定中聞聲等事。以目連定中卒爾聞聲。五俱意識無分別尋伺故。故不取此解。 (二十三右)其七分別(至)並如別鈔(文)。對法·瑜伽·及攝論文。如上已別。別抄者。如對法抄第五(六十左)略纂第一(二十四右)第二(四十二左)中廣說。又如瑜伽倫記一上(三十右)二上(二十三右)具辨對法瑜伽相攝。無如了義燈五末(三十九紙左)。 (二十四右)或於善染(至)方與捨俱(文)。義演雲。疏或捨善染至方捨俱者。此第二解。即通相續解也。若善惡性悔約強盛時。即唯與憂俱也。若善染性悔勢力微劣未位。亦得與捨受俱也。 (二十四右)故善染時(至)可與俱也(文)。義演雲。疏故善染時即無捨受至可俱者。此文意說。若善染悔。初強盛時。即無捨受俱。唯與憂俱。若善染勢分盡。至相續未位。即與慼行捨受俱。通慼行者。但不說名慼也。故捨有三種。一者順益捨。如得飲食等順益是。二中容捨。非苦樂等。三慼行捨。不多分別名慼行捨。若多分別。即是憂故。善染悔未位。即慼行捨受俱。強思生故者。意說。善染末位有捨通慼行者。謂此捨是染悔相應強思引生故。通慼行也。故捨受不是憂。憂離欲捨故。又強思生故者。有雲。此釋外難。難雲。既許捨受通其慼行。善染惡作何非捨俱。解雲。善染悔體強思生故。捨雖通慼。而非強思故。不得與善染悔俱。但可說與無記悔及善染末位俱也(文)今謂。捨立三種。未詳曲據。言捨受通慼行者。不多分別故名捨。非全無分別故。言通慼行。非謂別有慼行捨也。 (二十四右)與薩婆多別(至)違下文故(文)。俱捨二十一(八右)雲。頌曰。嫉·悔·忿及惱·害·恨·憂俱起。長行曰。論雲。隨煩惱中嫉等六種。一切皆與憂根相應。以慼行轉唯意地故(文)又十九(十二紙右)雲。不善惡作。是疑所增。故聖身中。皆定不起(文)義演雲。疏與薩婆多別至違下文故者。然小乘說。善染悔唯與憂俱。乃至善染悔至相續末位。亦唯與憂俱。非捨俱也。故有宗說不還果等。離欲界染已。即捨悔也。若初二果人未離欲界故。初二果人猶有悔故。故大乘說。善惡悔末位。既捨受俱。又無記悔。亦與捨受俱。即第三果人雖離欲。身中由有悔故。若作此解。即違下文雲。悔非無學。離欲捨故。故此義不正。由此義故。疏文又明。 (二十四右)應說惡作(至)亦離欲捨(文)。義演雲。疏應說惡作至亦離欲捨者。此第二解也。意雲。然悔多與憂根相應者。行相相順故。是伴類故者。意雲。與捨相應。無記之悔。是善染悔宗之伴類也。若善染悔無之時。此無記悔亦無。離欲捨者。以憂·悔及捨相應無記也。悔俱慼行轉。所以同憂俱悔。亦離欲捨。 (二十四右)聖者起悔(至)善中是厭(文)。樞要雲。法華第二。舍利弗雲。而今從佛聞所未聞未曾有法。斷諸疑悔。彼偈又雲。我已得漏盡。聞亦除憂惱。疑悔即惡作厭也。惠俱無貪。疑即事疑疑不作佛。憂即是悔。悔先惡故。悔即是疑。又雲。悔離欲捨者。法華第二。舍利子雲。我從昔來。終日竟夜每自剋責。而今從佛聞所未聞未曾有法。斷諸疑悔。悔者是法疑悔非煩惱也(文)義演雲。疏聖者所起悔但是惡作者。意雲。如聖者。卻觀昔日在凡位中作不善時。但是惡作。非體是悔。何以故。已得生故。更有何憂行相而言是悔。故知非悔。若於善中生悔。二不早偏。但是厭也。厭惡欣善故。問。若爾如何前雲悔謂惡作耶。答。前文通凡。此唯約聖故不相違也。 (二十四左)憂根無故悔離欲捨(文)。悔與憂俱故。憂根無故。悔亦不生。憂既唯在欲界故。悔離欲捨。疏文略說。此下辨離欲捨有漏無漏勝劣之別。 (二十五右)以不言與苦欲界樂俱故(文)。義演雲。疏以不言與在欲界樂俱者。此師意說。然欲界五識中。有苦樂受。尋伺唯在意故。說尋伺在欲界不得與苦樂受俱也。 (二十五右)極苦之處亦有眠(文)。義蘊雲。疏極苦之處亦有眠者。以地獄苦逼迫時心漸惛昧。假說為眠。又鬼趣傍生許眠無失。 (二十五右)大論第五(至)彼約別義(文)次前論(四左)雲。又說(大論第五)尋伺憂·喜相應。曾不說與苦樂俱故。捨受遍故可不待說。何緣不說與苦樂俱。雖初靜慮有意地樂。而不離喜。總說喜名。雖純苦處有意地苦。而似憂故。總說為憂。 (二十五右)論四皆與五別境俱(文)。義蘊雲。論皆容與五別境俱者。問。前言。悔彰止眠障觀。此即悔眠與定惠不得俱起。如何論說行相無違。答。前據等引及殊勝惠故說為障。此約等持聞思劣惠。悔眠可與俱也。問。尋伺依惠。如何惠俱。答。依思分者可惠俱故。問。前言思惠合成。既必有惠。何得更與惠俱。答。覆誑貪癡分得與貪癡俱。此說思分。惠俱亦爾。又約別引俱亦無失。前解為勝。 (二十五左)有人云(至)初靜慮也(文)。義燈雲。疏雲有人云。三藏言西方有二說。一雲。未至定有尋伺。非根本地者。不然。尋伺支非未至故。論有誠文。初靜慮也。此意不是不許尋伺通近分地。但說立禪支不依近分故。破他妄傳三藏雲西方有二釋。一雲尋伺在未至定非根本地故。諸德不悉。皆妄禪□。應尋此說了本為真。問。何以得知。靜慮支立唯依根本。答。顯揚第二雲。離欲惡不善法故。有尋有伺離生喜樂初靜慮具足住。釋雲。具足者謂修習圓滿。住者謂於入住出。隨意自在。若此諸支在近分立。何名圓滿出入自在。若分有故亦得立支。無色應立。何故對法第九不依無色故唯根本(文)義演雲。疏有人言三藏言西方至說初靜慮者。有人云。傳三藏法師。說未至定中有尋伺者不然。唯論雲。即四禪根本定中。應有十八禪支。非未至定有尋伺支。若許立支者。初禪未至定中有喜受。應立為支。又二禪未至喜受。三禪未至定中有樂受。此等應立為支。若不立支者。明知。依根本定立支。不依未至定中立支也。所言支者。由如依於樹林根莖等有多支葉生。即顯此樹林榮盛相也。禪支亦爾。依於根本定為根莖故。而生十八禪支。此支即是功德支葉也。設未至定中有尋伺者。亦不是禪支。乃至為未至定中根。既未來如何能生支葉。雖為此難。或可未切。又難雲。未至定中有尋伺。即立為禪支。欲界有尋伺。應立為禪支。彼既不爾。此雲何乃然。由此道理。雖地法合有立禪支。要依根本定立也。支者支分義也。然禪支有十八種者。瑜伽六十三。俱捨二十八雲。初靜慮有五支。一尋·二伺·三喜·四樂·五心一境性。二定有四支。一內等淨·二喜·三樂·四心一境性。三定有五支。一捨·二念·三正知·四樂·五心一境性·四定有四支。一捨清淨·二念清淨·三不苦不樂·四心一境性。此名十八禪支。具如瑜伽六十三敘。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二十九終_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三十(七本之二) (二十六右)論悔但容與(至)貪等細故(文)。演祕雲。論悔但容與無明相應者。問。此俱無明應唯不共。不共迷理。此迷不迷。答。設爾何違二俱有失。若不迷者何名相應。所緣異故。若言迷者。而因邪見之所引生親義焉在。答。傳有三釋。一雲。但言不共有親迷理非皆親迷。二雲。雖邪見力之所引生。不緣見起故亦親迷。三雲。悔俱無明亦是非主。由此染悔非親迷攝。有義斷雲。然悔親迷其理難見故。說不共有非親迷。雖違論文理相順也。詳曰。夫染悔者。悔述於善悔不作惡。此豈非迷苦諦理耶。雖復邪見前後引生不緣為境。親迷何失。無文遮故。論聞思位中有悔眠故者。問。眠無五識。何得有聞。答。有二釋。一雲。緣所受境聞說法等亦得名聞。二雲。眼但有思。文中總舉非顯眠位得名聞也。今取前釋。 (二十六右)合瞋邪見(至)不得(文)。義演雲。疏合嗔邪見貪我見至不得者。此言悔與嗔邪見及癡而五法俱起故。此解亦好。論文且為粗相雲不得與九或俱。據實亦得俱也。問。此悔何故不得與慢·疑·邊見·見取·戒取等俱。答。思之可知。 (二十六右)又解必不得俱與悔間起(文)。義演雲。疏又解。必不得俱與悔間起者。此言不與根本煩惱俱者。且順論文作此解也。 (二十六左)如大論第七染污分別說(文)義演雲。疏如本得相應有。意說。嗔與慢相應也。依斯瑜伽第一明七種分別。其中有染污分別不染污分別。若染污分別者。即通不善染有覆無記。不染污分別者。即通善淨無覆無記故。於尋伺差別立七種分別(文)今謂。若指七分別中染污者。染污是第六。何言第六。恐七字形誤。合作一字。次下引論同於此。今檢瑜伽第七無文。從第六初至第七終。明十六異論六十二見等。 (二十七右)如五十五(至)對法等同(文)。五十五(初紙四紙)五十八(七右)對法第一(十九右)之文。皆如上引。 (二十七左)顯揚第一(至)不言無記(文)。第一(十七右)雲。惡作者。謂於已作未作善不善事。若染不染悵怏追戀為體(文)次上(七左)疏雲。不言無記彼是通言故。義蘊·義演。並言染·不染中含二無記故。雲通言。又次下(二十九左)引瑜伽七分別中不染污。此不染污通善無覆無記。又次下(四十四左)文詳易解。 (二十八右)聞所成等(至)即狹劣也(文)。義演雲。疏於聞思修三位皆有尋伺故者。故瑜伽第一曰。聞所成地者。謂從聞所生解文義惠。及惠相應心心所等。思所成地者。謂從思生解義惠。及惠相應心心所等。修所成地者。謂從修所生解理事惠。及相應心心所等。聞謂聽聞。即是耳根發生耳識聞言教故。思謂思慮。即是思數。發生於惠思擇法故。修謂修習。即是勝定。發生於惠修對治故。解雲。三惠即用別境惠為自性。若據瑜伽釋論。說三惠地故。通心等為三地體。疏皆是此故者。意雲。聞等位中取成諸法。皆是聞思修三位所攝。皆有尋伺故。若但雲聞惠等不言取成者即狡故。言所成即寬。兼攝餘法(文)略纂六(九右)雲。聞謂聞惠。聞緣教故。以此為因。所成諸法名聞所成。即以彼惠及相應法。並聞所緣。若文若義。並所得果為彼地體。 (二十八右)論有義初二(至)有悔眠故(文)。演祕雲。論聞思位中有悔眠故者。問。眠無五識。何得有聞。答。有二釋。一雲。緣所受境聞說法等亦得名聞。二雲。眠但有思。文中總舉非顯眠位得名聞也。今取前釋(文)義蘊雲。聞思位中有悔眠故者。問。眠無耳識。因何有聞。答。因先所聞。睡眠位中有惠生故。亦名聞惠。故瑜伽說。聞謂比量。睡眠時既無說者。實不聞教。但第六識思推聽教。似耳識故亦名聞也。疏解眠位說有思據決定者。故不言聞。或疏為正。論言聞思。義兼於悔。不說眠故。 (二十八右)次應辨染(至)故先不說(文)。義演雲。疏次應辨染至故不說者。意雲。既說悔通善性。次即合說悔通不善。何故不言通不善。乃說。通無記。答。以次第問。合說悔通不善。謂後說悔通見修二斷。即於彼處自說所以。今時不述也。 (二十八右)染謂有覆(至)眠等三皆通(文)。義演雲。疏染謂有覆至眼等三皆通者。意說。染無記者。謂我見俱時無記心等。淨無記者。謂威儀等四。今言眠等三法通染淨二無記者。如何通耶。答。與欲界修道身邊二見俱時。即通於染。意說。眠位之中得起任運身邊二見。身邊二見。既有覆無記性故。得與眠俱。如何尋·伺通染無記耶。答。尋·伺既通任運分別故。我見俱時得有尋·伺。問。若爾者即第七識中我見。應亦有尋·伺俱。答。此不應爾。尋·伺說為第六識有。不說第七有尋伺。故知。且據第六識說。問。五識既許有尋·伺。五識應當有我見。答。不爾。五識應有尋伺者。由第六識引故言有。五識實無尋伺故不相違。此據欲界說。其悔行相粗猛。未通染無記。染無記行相微細故。若悔通染者。乃是不善非是無記故。惡作即不與欲界中俱生身邊二見俱起也。上來據欲界辨。初定豈有二無記。尋伺故者。意說。尋·伺通染淨無記也。初定豈有第六識中俱生身邊二見相應尋·伺。初定中亦有威儀等相應尋·伺故。雲初定有二無記尋伺。 (二十八右)論四無記中(至)非定果故(文)。義燈雲。論四無記中悔唯中二者。問。異熟通果俱容得起威儀·工巧。悔既容與中二性俱應通四種。答。雖色界天起通果心來。至佛所起身威儀及語工巧。又諸聖者。起通果心。屈申言語不為利樂。皆是無記。此皆上界及異熟心起。非單四無記故皆不俱。今據單起威儀·工巧容與悔俱。問。悔非染無記俱者。如所知障望菩薩人。即是染污。豈非彼俱。答。據煩惱障非染無記。依所知障通染無記故不相違。 (二十九右)此說異熟有二(至)二謂法執(文)。義林三科章雲。依瑜伽第三。說無記有四。無此自性。唯識亦說。法執不彰二乘故。異熟生攝。準瑜伽六十六。說無記有五。初四如前。更加第五自性無記。謂諸色根是長養者。外諸色處非異熟等之所攝者。皆名自性無記。除善·染·色處·聲處。案此文。唯論色蘊是自性無記性。不說四蘊通自性無記。今解。四蘊亦通自性。如二乘等所起法執。是異熟生亦名自性。然異熟生有二種。一是業感。二是從生。所以本地第三說四無記。已攝自性盡。六十六中開第五者。以從生者體非異熟立為自性。前後二文不相乖返故。五蘊法並通自性。諸師於此闕而不論。後學之徒。遂無憑據。略纂十三(九右)雲。異熟生有二種。一從異熟種子生。二從異熟相續生。第六識等者。是異熟種子生。名假異熟。如眼根非真異熟。其第八識是異熟相續生。前念後念皆異熟故。今前念後念皆是異熟者。能執持。非六種識故有異也(文)佛地論七(四左)雲。若法執等所知障體。亦在無覆無記心中。二乘無學亦現行故。無學位中無有不善有覆無記。此就二乘名為無覆。若望菩薩是染污故。亦名有覆。故所知障亦名無覆亦名有覆。一體二名所望別故。煩惱障中有所知障。是所依故。必執有法而計我故。體雖無二而用有別。如一識體取境用多。由此熏生一種子體。亦有多用。起時雖俱而漸次斷。聖道勢力有分齊故。若所知障就二乘說。無覆無記。四無記中何無記攝。異熟生攝。以從異熟識生起故。若爾何者非異熟生。如增上緣餘所不攝。皆此攝故(文)異熟差別。具出瑜伽六十六(十七紙六紙)略纂·及倫記對法抄四等。如上已辨。 (二十九右)二謂法執(至)不通惡作(文)。義演雲。疏二謂法執至不通惡作者。意說。此法執無記心心所。以通染故。不與惡作俱。前說染無記不與惡作俱故。此明於淨無記。法執染故。此不說也。此中雲異熟生無記。是業果異熟心心所故。不攝法執無記。所以此中不說也。法執無記名異熟生者。非是業果異熟生。但從異熟識中種子生故。名異熟生。 (二十九左)其餘無記心(至)亦是彼攝(文)。義演雲。疏其餘無記心至亦是彼攝者。第一解雲。其惡作通無覆無記性者。若緣威儀·工巧。即是威儀工巧無記攝。若無覆無記惡作。設不緣威儀·工巧。亦是威儀工巧心攝。是緣威儀工巧心之類故。非餘異熟生心攝也。此解即順論文故。雲不通異熟性。又其餘無記心至亦是彼攝者。有雲。同薩婆多宗。威儀寬故。設大乘餘無記心。雖不緣威儀·工巧。是威儀等攝。問。威儀何不與法執無記心心所俱。答。謂威儀等唯無覆無記性。法執有覆故非彼俱。又設除業果及法執異熟無記。並緣威儀心等。外餘汎起無記心者。亦是威儀中收。許令是異熟生攝。今且隨小乘亦威儀攝也。周雲。其餘無記等者。即指前法執染無記。是四無記之餘。雖不緣威儀等。以是緣威儀心之流類。亦威儀中攝。此義未詳。謂法執心是染。威儀心是非染。如何言是威儀心之類。答。俱無記故。據此意者。悔與染法執無記俱。謂悔不通異熟性故。所以法執無記。非向異熟生中收。若許與染無記俱者。違前疏文。不許惡作與染無記俱故。解雲。雖不與我執無記俱。不妨法執無記俱也(文)今謂。諸說未穩。其餘無記者。除向二種異熟生。外餘無記心不緣威儀等者。此心雖不緣威儀等。而無記類。故攝威儀等中。有雲約薩婆多者。疏文無有其意。略纂十六(二十七左)雲。即異熟生心獨頭起者。及緣威儀工巧心後等流引生異熟生心。亦名威儀心工巧心緣也。 (二十九右)又解彼不緣(至)亦惡作俱(文)。義演雲。疏又解。彼不緣威儀心等至亦惡作俱者。第二解也。意說。其惡作無記生者。若緣威儀等。即威儀心等攝。若惡作無記性者。若不緣威儀等。即合是異熟生無記攝。如有卒爾生悔。悔昨日過見悔不問。問。彼人在如是之心。既非染淨。若非異熟生者。更是何心收。答。據大乘中。異熟生心寬。餘不攝者。皆異熟生攝。如增上緣也。今此解者。即違論文。所以會雲。論中且據業果無記說。說雲。不俱不妨。異熟生中一分無記。亦得俱也。故雲異熟生無記亦惡作俱(文)今謂。此釋非也。此解意。謂法執異熟生無記。亦惡作俱。非約卒爾心等而言(文)易可知。 (二十九右)應勘諸論佛地二障等文(文)。瑜伽佛地。如上已引。 (二十九左)此異熟生心非實異熟(文)。義演雲。疏此異熟生心非實異熟尋伺亦然者。意說。睡眠·尋·伺。但名異熟生不名真異熟。若現行第八識。名真異熟亦名異熟生。以異熟識自種子生故。得異熟生名。不同六識別報心心所等(文)。義蘊雲。疏此異熟生非實異熟者。此說眠與異熟生俱非第八也。故此與前第三卷明第八識中無散動故文不相違也。此言尋伺亦然者。後解尋·伺非異熟。但亦非真異熟俱也。 (二十九左)不與第三(至)相違也(文)。義演雲。疏不與第三第八識中亦相違者。第三卷說。異熟者是第八真異熟。此言異熟者。是異熟生非真異熟。故與前第三論不相違也。 (二十九左)非謂信等別唯起一(文)。義演雲。疏謂信等別唯起一者。意非唯與信等一法俱。瑜伽為但十一中隨與一善相應即名為義。 (三十左)或靜及妙皆通二種(文)。義演雲。疏或靜及妙皆通二種者。意說。妙靜簡尋·伺二種。有雲。皆通二種者。意說。妙通簡悔眠·尋·伺二種靜亦爾也(文)今謂。後說為正。 (三十左)又解(至)亦是生上起下(文)。義演雲。疏雲。又解至亦是生上起下者。唯第二解。即先聞比丘。於色界中有中亦得起悔。今言上不起下者。據多分說等者。此會違也。據多分說者。如無聞比丘。於中有位起悔。餘時不起故雲多分。及生有故言無也者。又據色界生有說也。若有生在色界不得起下地悔。據此一時故雲不起下悔也。 (三十一左)彼時極促(至)此據本有位(文)。義蘊雲。疏後時極位不容生悔此據本有者。問。此何本有。答。有多釋。一雲。無用比丘。欲界本有由先得定有天眼通。見上中有。即便起悔者。此理不然。中有之身亦具五蘊。若有中有即是生彼。如何上界更有悔耶。又天眼通力上界繫。彼俱之悔雲何得是下地繫耶。若悔是上界繫者。即是上緣於上。雲何此說下緣於上。亦不見惡作通上界文。若退天眼已方起此悔者。既無天眼。如何見彼中有。故為下可。又一解雲。中有心謗滅便生地獄。地獄本有起此悔者。理亦不然。此說邪見悔俱。地獄既無分別煩惱。如何得有邪見。又一雲第四禪本有者。亦為不可。中有起謗便生地獄。必不生上故皆不當。今應釋雲。疏言此據本有邪見悔者俱。此約餘時。欲界本有悔修上定說。非增上悔故不違理。 (三十一左)上煩惱等皆以三界分別(文)。義演雲。疏上煩惱等皆以三界分別者。即上差明煩惱等約三界上下分別皆得起故。准此亦應生上起下悔。 (三十二右)論不許(至)故不相違(文)。義演雲。疏論不許至故不相違者。此明得起下悔所以也。且如前第六卷。既將煩惱三界分別上下得起。准知。悔亦合約三界明所以。今說生上得起下悔。如何知。以邪見者悔修定故。故得起下。若爾何故論文不許耶。答。論但據十根本煩惱中。但與無明相應。更不與餘九惑相應。所以中有起邪見。不與悔俱。今言得起下者。據別時說。別時者。即邪見前得起故名俱。故知。得起下悔故。與論文亦無違返。 (三十二右)許俱義隱(文)。義演雲。疏許俱義隱者。然許悔與邪見及嗔俱起。義稍隱故。故雲不俱。其實亦俱。然此一段疏總有四解。第一與第四品別。下知俱加嗔也(文)今謂。義演牒文穩字作隱。現本為正。隱字順疏文勢。 (三十二右)悔非無學離欲捨故(文)。義演雲。論悔非無學離欲捨故者。此是三學分別。然有宗悔眠二種。非學無學。是有漏故。尋·伺具三。通無漏故。依經部宗。四皆通三。無學身中有悔眠故。今依大乘悔非無學。離欲捨故。猶如憂根。問。如諸律說。無學無記犯戒生悔。是非惡作。解雲。是厭假說悔名。於無記而生悔者。未見誠文。應是惠及勝解。義亦無失。 (三十二右)善法欲已去皆名為學故(文)。瑜伽五十七(十一右)雲。問。未知根何義。答。修諦現觀者。從善法欲已去。於一切方便道中。即彼五根義。當知是此義。 (三十二左)對法第四(至)皆通此說(文)。對法第四(六左)雲。謂求解脫者。所有善法是有學義。從積集資糧位已去。名求解脫者。當知求證解脫分位名積集資糧位。又雲。謂於諸學處已得究竟者。所有善法是無學義。以阿羅漢等於增上戒心惠學處。已得究竟故名無學。六十六(十七右)雲。復次雲何學法。謂或預流或一來或不還。有學補特伽羅。若出世有為法。若世間善法。是名學法。何以故。依止此法。於時時中。精進修學增上戒學增上心學增上慧學故。雲何無學法。謂阿羅漢諸漏已盡。若出世有為法。若世間善法。是名無學法(文)五十七(十二左)就二十二根中亦明三學。 (三十三右)問苦根(至)名不斷(文)。瑜伽略纂第十五(二十二左)雲。問曰。何故憂苦二根說不斷耶。苦根體是斷法。在無學身起故。如前說。憂根順離欲說為初二無漏根體。二無漏根體。不斷相從說不斷。雖無學身。無以體善法故。唯斷緣縛。不是斷體。欣求涅槃故。亦名不斷。於第三果已去。非擇滅不起故。言修斷及不斷。 (三十三右)謂苦根(至)由無漏(文)。義演雲。疏謂苦根在五識由無漏故者。釋所以也。意說。聖人身中有苦根者。以由無漏故有也。後得位引者。意雲。五識中苦根。聖人得成就者。由無漏後得俱時。能引五識中諸精進等得有苦根。此約苦根與無漏後得俱時名引。即五識同時意識無漏智引起也。 (三十三右)或引後時五識等生(文)。義演雲。疏或引後時五識生等者。意雲。或前念無漏後得。能引得後念五識中苦根也。此約前後念相引故。與前解不同也。 (三十三左)五十七說(至)如對法第十(文)。演祕·義演並引對法。不引五十七何也。疏撮舉其意不引全文。五十七(二十七)雲。如經言於上解脫希求憂慼雲何。希謂修行者作如是念。是處眾聖能具足住。求雲何。謂修行者作如是念。我於是處當具足住。慼雲何。謂於下劣不生喜足。憂雲何。謂於無上心生思慕。此中預流一來。於一切種皆圓滿故。建立憂根。若不還果雖有初二。餘二無故不立憂根。唯善法欲。 (三十三左)如對法第十(文)。演祕雲。論亦非如憂深求解脫故者。憂求解脫是無漏根。故通不斷。故對法論第十雲。未知根者。謂信等五意喜樂憂捨。已知根體數亦同之。 (三十三左)隨順行相等(文)。義演雲。疏隨順行相者。憂行相修於所求。如憂早不得解脫等。又後非無漏道親所引生故。亦非如憂。深求解脫故者。又解雲。此文別釋眠悔二種。眠雖無漏道引。非親所生故。非如苦根。悔雖求解脫而非深求故。非如憂。由斯悔眠非非所斷。 (三十三左)論已斷故名非所斷(文)。義演雲。論若已斷故名非所斷者。重釋睡眠容非所斷。謂若已斷名非所斷者。無學身中善無記眠。亦非所斷。於中緣縛先已斷故。故於此起眠無縛所斷名非所斷。此即約緣縛斷名為非所斷。故六十六雲。雲何非所斷法。謂一切有學世間法。一切無學相續中所有諸法。此中若出世法。於一切時自性淨故。名非所斷。餘世間法由已斷名非所斷。 (三十三左)六十六說(至)皆已斷故(文)。六十六(十七左)雲。雲何非所斷法。謂一切有學出世間法。一切無學相續中所有諸法。此中若出世法。於一切時自性淨故名非所斷。餘世間法。由已斷故名非所斷(文)演祕雲。問。不還斷眠。何故唯言無學斷已名非所斷。答。不還能緣縛未盡故。不同無學(文)義蘊雲。疏六十六說至皆已斷故者。彼文意說。二乘無學。煩惱之縛盡故。彼身中有有漏諸法皆名已斷。約已斷故名非所斷。即此有漏諸法皆名非斷故。此睡眠亦通非斷。問。悔眠二法俱欲界繫。何故悔離欲斷。而眠乃通非所斷耶。答。悔唯慼行多與憂俱故離欲捨。眠行通欣由段食起。無學既食故眠不斷。 (三十三左)據求無漏(至)即非非斷(文)。義演雲。疏據求無漏無漏所引即非非斷者。此文意說。若憂即能深求無漏。憂何時早證等。若苦即無漏所引。苦根亦名無漏。今者眠若望憂能求無漏苦無漏所引者。其眠即合是斷法不通不斷。何以故眠不能求無漏。又眠無記性者。無漏後不引。然眠善性者。雖除無漏遠引。以不親引生故。以親言簡。若將眠同憂苦。即不通非斷。若約緣縛名非所斷。即通非斷。又由無學者有段食故有眠。眠通不斷。 (三十三左)惡作雖悔(至)故深言簡(文)。義演雲。疏惡作雖至故深言簡者。意雲。且如悔。若悔先不求涅槃等。雖亦是善悔。然行相不深。不如於憂。憂行相深故。 (三十四右)又解此據多分不得者(文)。義演雲。疏又解。此據多分不得者。意雲。說悔不通不斷者。據多分有不求涅槃不起善悔者說。不妨有求出世深生悔故。亦通不斷。 (三十四右)遠引生故(文)。義演雲。疏遠引生故者。意說。無漏遠引眠者。如聖者或經一日二日等入觀疲勞與睡眠是也。 (三十四右)二法雖非(至)通無漏師義(文)。義演雲。疏尋伺二法雖非無分別智乃至此解即通無漏師義者。此師意。然雖本智中即不與尋伺俱。然由加行位中尋伺能引真見道故。或後得智中。同時亦引起尋伺故。尋伺得通無漏名非所斷。故後解雖非乃至即不通無漏師義者。此義意說。若根本後得智中皆無尋伺。然由尋伺能引無漏智。由如於憂。或彼後得智引相應尋伺。由如於苦。故尋伺。如憂苦亦名無漏。義蘊亦同。 (三十四右)大論第五(至)非尋伺故(文)。第五(十三右)雲。尋伺七種相中第六尋伺抉擇者。若尋伺即分別耶。設分別即尋伺耶。謂諸尋伺必是分別。或有分別非尋伺。謂望出世智。所餘一切三界心心法。皆是分別而非尋伺。 (三十五右)顯揚第二(至)是無漏故(文)。演祕雲。按顯揚第二(十四左)說。為無漏及為尋也。即彼論雲。二正思惟。謂依正見。與彼俱行離欲思惟。雲恚思惟。無害思惟。於修道中。相續作意思惟諸諦。與無漏作意相應。令心趣入極趣入。尋求極尋求。釋曰。趣猶向也。入是解也。尋謂推尋。此趣尋等各有勝劣故有極言。餘文可悉。問。伺何不入八道支耶。答。未見大乘所明之文。且依有宗。婆沙論九十九雲。伺無彼相。是故不立。復次菩提分法。行相猛利。伺用微劣。是故不立。復次伺用。為尋所覆損故。於策正見。尋用偏增。故伺不立菩提分法。有義。顯揚論雲。尋求極尋求。此即是尋。趣入極趣入。此即是伺。二種總名正思惟支。與小乘別故亦無失。又瑜伽二十九(十一右)雲。由此正見增上力故。所起出離無恚無害分別思惟名正思惟。若心趣入諸所尋伺。彼唯尋思如是相狀所有尋伺。若心趣入諸所言論。即由正見增上力故。起善思惟。發起種種如法言論。是名正語。 (三十五右)顯揚第二(至)故有等言(文)。如上已引。 (三十五右)對法第十(至)是語言因(文)。對法第十(八左)雲。正思惟者。是誨示他支。如其所證。方便安立發語言故(文)十地第一(十七右)雲。何故淨覺人。念智功德具。說諸上妙地。有力不解釋。何故唯歎淨覺。淨覺是說因故。覺名覺觀。是口言行(文)演祕雲。即瑜伽雲。若心趣入諸所言論。亦言說因。又雲。問。彼論無有正思惟言。據何說有。答。彼論牒頌。淨覺人者。依梵論本雲思惟也。疏依梵文故無有失。問。經雲思惟。雲何即證尋成無漏。答。言思惟者。八道支一。體即是尋故得為證。又解脫月。諸菩薩眾。請金剛藏釋十地義。准十地經歎菩薩德。金剛藏等。八地上位。上位意識。唯是無漏。解脫月等歎雲淨覺。淨覺明知。體非有漏。 (三十五右)問既引十地(至)語言因(文)。演祕雲。疏問既引十地至語言因故者。此難意雲。言思惟者。是本經頌。論家釋雲。何故唯歎淨覺。淨覺是言說因故。覺名覺觀。是口言行。准其論文。亦得為證。何故不引(文)義蘊大同。 (三十五左)答若依梵本(至)淨思惟也(文)。義燈雲。西明釋雲。正引十地三諸之中第一請文。長行釋雲。唯歎淨覺。淨覺是說因故。覺名覺觀。即口言行。三藏解雲。應言尋伺。言覺觀者。譯家謬也。今護法師。引為誠證者。今恐傳謬。何以故。本疏主說。親承三藏雲。撿梵本言僧羯臘波。但是思惟。亦無正字。何況是尋。言覺者覺觀。此說覺為觀。譯家增故(雷斧下·二十五紙左雲。梵雲。僧羯臘波。翻雲思惟。子註雲。梁真諦譯。唐三藏譯雲。作意者未詳。何據今准慈恩西明淄州等釋。何有唐三藏譯雲作意耶)今西明雲。三藏解雲。應言尋伺。言覺觀者。譯家謬也。經但說雲淨覺。覺即是尋。如何得言應雲尋伺。故知。傳謬。問。設唯是觀。觀即是尋。尋是語因。後師何故不引為證。答。正思惟支體有二種。一通諸部。二乘因果。及大乘因後得位體。即唯是尋。一唯大乘因果通本後體。即思及惠。瑜伽二十九雲。若心趣入諸取尋思。彼唯尋思如是相狀所有尋思。乃至雲。起善思惟。發起種種如法言論。是名正語。正語是果。思惟語因。及顯揚第二雲。尋求極尋求。現前尋求覺了計算觀察。思惟思惟性。又瑜伽二十九雲。若得彼已以惠安立。如證而覺。總立此二合名正見。准知。此俱正思惟支皆是初體。對法第十說。惠蘊攝正見正思惟正勤。九十八雲。若出世間以正智為自性。除諸戒支安立。非安立真如為所緣。瑜伽二十九雲。由八支攝行跡正道。能無餘斷一切煩惱。能於解脫究竟作證。是故名為八支聖道。當知。此中若覺支時所得真覺此根本位。若得彼已以惠安立。如證而覺。此後得位。雲如證而覺故。此等皆是後八支體不說尋故。後師依大乘通因果本後正思惟支。非是尋故。所以不引(文)演祕雲。疏故引不同彼但應雲淨思惟者。顯今論家但引本經不引論釋。不引論意。具辨如燈。問。若引本經經頌不雲正思惟者是語言因。何得引之證是說因。答。文雖不言理必可故。故經頌雲。何故淨覺人。念智功德具。說諸上妙地。有力不解釋。既雲淨覺說上妙地。今何不釋。明知。淨覺即是說因。不爾如何敘有淨覺責不釋耶。詳曰。觀文察理兼論無傷。何所以者。且覺觀言。若梵本有。即不應責譯主加增。若梵本無。想唯識師不引此謬取彼正論思惟之言。通證因果言說之由。竟有何失。論說說因甚明著故。更思(文)今謂。演祕雲不引論意如燈。燈雲。非是尋故。所以不引。然按疏意非全不引。雖引與舊譯別故。疏雲引不同。燈雲非尋故不引者未詳。笠置師會雲。疏外縱現行本一重問答等。具如彼中云云。義蘊雲。疏答若依梵本等者。此答意雲。若說覺觀理合是尋。准梵本既雲僧羯臘波。即是思惟。元非覺觀。翻譯失錯。實不是等。今此論引與梵本同。與此方十地論別也。問據此方若准梵本。即彼此二論不違返。問。設僧羯臘波是思惟。更加淨字。與此所引少別。何得言因。答。淨思惟即八道中正思惟支。俱語言因故不違也。 (三十六右)又解十無學法(至)無尋故(文)。十無學法者。對法第十(十五左)曰。又十無學法。當知依止無學戒蘊定蘊慧蘊解脫蘊解脫智見蘊說。何以故。無學正語正業正命。是無學戒蘊。無學正念正定。是無學定蘊。無學正見正思惟正精進。是無學惠蘊。無學正解脫。是無學解脫蘊。無學正智。是無學解脫智見蘊(文)義演雲。此師意說。正思惟即是尋伺。故知。佛十無學法中除正思惟。唯有九無學法。又八聖道支中。既許正思惟是一數。即應佛有七聖道支。 (三十六左)八地已去(至)有漏五識(文)。義演雲。疏八地已上無漏觀心既相續轉至有漏五識者。此即難也。難雲。五識要由尋伺引者。八地以去。無漏心常相續。若無尋伺時。如何發起有漏五識。答。不爾。大目連定中聞聲。非有尋伺引五識。故知。八地菩薩起五識。未必由尋伺引。無漏意識相續。雖無尋伺。不妨五識亦得起。前顯五識多由彼尋伺起。非說一切時要由尋伺引五識起也。 (三十六左)大乘不爾(至)如樞要說(文)。樞要下末(七右)雲。五十六說。身行有三。謂出·入息·及身業。語行亦三。謂尋·伺·及語業。正思惟與語為因故。尋通無漏。五十七。五根不攝三十七品中六語·業·命·喜·安·捨。不說不攝正思惟。即是惠故。此雲何通。瑜伽五十六(十八右)說。身行有三。謂入·出息·及身業。語行亦三。謂尋·伺·及語業。意行亦三。謂受·想·及意業。故佛無尋·伺何妨語轉。業不無故。第四禪中二息等。既無其身得住。二定處應無尋·伺及語業。故語應亦轉。邊·非邊行故。如前已說。身業唯染不可為例。又論且舉身業染者。論實亦有無漏善法。不爾佛身語如何得轉耶。故以業思為轉。常入第四定故(文)義燈五末(四十九左)雲。問。身語心行有邊非邊。第四定地雖無出入息。有思邊行身業得轉。在佛果位既無尋伺語之邊行。語應不轉。答。如疏及樞要說。問。既說語業為語邊行。第二定上地法有語。同身行故。答。約佛可爾。語不假尋。除佛已外語。必尋引故已上無。問。說法逗機。語假尋伺。汎爾言說何假尋伺。猶如五識多由彼起。亦有五識非尋伺生。如無色定起耳聞聲等。答。二定已上起語時難。猶如五識必假尋伺。問。身在欲界及初靜慮。起語時易。應同五識。答。語皆推度。起必尋伺。五識不爾故不得例。又設一解。欲界汎語二定已上。或有語言非尋伺發。但用思生。諸論但言尋伺起者。隨粗相說。如思惟支。問。正思惟支以尋為體。佛身闕過。諸靜慮支。既說尋伺。佛無應過。齊功德故。答。道支唯無漏。佛無可成過。禪支漏無漏。縱闕亦非過。不爾功德即令具者。諸佛應成有漏。禪支是功德故。又如疏解。依于思惠。若爾無粗細。何成對治支。答。亦依思惠分為粗細及對治支。如正思惟。亦無過失(文)具如上疏四末(二十二左)及義燈釋。 (三十七右)以七十三(至)四句為證(文)。演祕雲。問。根本智中有尋伺耶。答無。故瑜伽論七十三(初左)雲。問。若思惟真如即觀真如耶。設觀真如即思惟真如耶。答。應作四句。有思惟真如非觀真如。謂以分別所攝如理作意思惟真如。但見真如相不見實真如。乃至未至正通達位。及通達後作意思惟安立真如。有觀真如非思惟真如。謂通達真如時。由勝義故。思惟其相。有思惟真如亦觀真如。謂通達後相續思惟非安立真如。有不思惟真如。亦不觀真如。謂離如理所引作意思惟諸相。釋曰。其第二句。即根本智。言非思惟明無尋伺。若爾雲何言由勝義思惟其相。答。不同加行後得智等。雲非思惟。爾親證真言由勝義。名思惟其相。思惟即是能緣異名。亦如出世末那之名。非染意故不名思量。無漏正思亦名為意(文)今謂。瑜伽四句中第二句。檗本作由勝義故思惟其相。鮮本思惟之上更有非字。鮮本為正。演祕依錯本故消釋芸芸。 (三十七左)然大論第五(至)名分別(文)。此尋伺抉擇之文。如上已引(文)義演雲。疏大論第五解。此二是三界心心所者。大論約此二種分別辨。一有漏心名分別。二邊計心名分別。解此二種有漏。即是三界心心所。名分別也。 (三十七左)雖據有漏作論(文)。義演雲。疏雖據有漏作論者。意雲。分別於五法中屬第三者。據有漏作論。不言唯屬第三等。以尋伺亦通無漏後得智也。 (三十七左)若准第二師(至)此義應思(文)。義演雲。疏若准第二師至佛便無乃至此義應思者。據第二師說因中十地及二乘等無漏心中有無漏尋伺。佛果全無尋伺。若爾佛果但有思惠而無尋伺。言無粗細者。意說。尋是粗伺是細故。可立為能治支。佛果思惠。既無粗細故。無能治支。若自餘人有煩惱。在初修初定。初禪中有尋伺支。以尋伺支能治欲界中恚害不善法故。故說尋伺支是對治支。喜樂是攝益支。定體是所依支。此定體是餘尋伺喜樂之所依也。如來身中煩惱既無故。無尋伺為能治支。同不放逸能對治放逸。如來無斷有不放逸。尋伺既名對治支。如來應有尋伺支。答。護法須防如來則有不放逸。尋伺是語行。佛無無漏語行故。無尋伺支。 (三十七左)如樞要說(文)。樞要下末(六右)雲。此中正思惟。若體是尋通無漏者。何故五十七二十二根中五根。不攝三十七中六法。謂語·業·命·喜·安·捨。故正思惟別即惠根。此師以因果通論。故體即惠。前師此可為正故。尋非無漏。以尋名說之。如三界適悅名樂。瑜伽第四雲。若無漏界有為定所攝。初靜慮亦名有尋有伺。依尋伺處法。緣真如為境入此定故。不由分別現行故。故知。尋伺引無漏。無漏引中兩解皆得。若言尋伺必是分別。而不定說唯屬第三故。通無漏。何不對分別四句分別。以互有寬狡故。 (三十八右)其楞伽師(至)第一卷解(文)。義演雲。疏其楞伽師乃至立差別者。諸楞伽師。即執楞伽經中八九種種識如水中諸波。執八識尚不別。何既別有心所。故不立心所。中百論師。執諸法皆空。諸法尚不許立。豈別立心所。經部師及妙音師。唯立三心所。所謂五蘊中。受·想·思三。餘善染中。皆依思上假立。無別有體。若更立有心所。則經文應雲多蘊。不令唯立五蘊。故知。心所唯有三種。此等雖有心所。少故名無。妙音尊者亦同經部作此說。即是婆沙論中四評家師中一人也。餘者謂覺天·世友等。彼雖不言一切心所並無等者。經部計有三心所等少也。餘染善等。是思分位假也。據此道理總為此難。如前第一卷解。思想等是實。觸等是假。如前既難(文)義燈雲。要集雲。妙音不立。勘文不獲。楞伽中百論師等者。護法造論不關此地諸師所難。智度論等廣辨心所復何人也。或可。護法假敘賓主。今謂本意雲。楞伽中百論等諸師。非說此地。但說西國。如理門論雲破古因明師。古因明師不善之者。非無著等。楞伽等師者。道理亦爾。雖智度論廣明心所何妨。有說。即心分位。如智度論。廣辨諸法何妨。清辨雲勝義空俗妄為有不妨。護法依彼等計。假立賓主起此問端(文)。今謂。如要集辨。妙音無有此計。疏上下文。皆言覺天。此言妙音。恐應忘失。撿婆沙百四十二(七左)為覺天計不言妙音。 (三十八左)如俱捨(至)妙音等計(文)。俱捨第十(三紙)雲。有說。三和即名為觸。彼引經證。如契經言。如是三法聚集和合說名為觸(文)此舉經部計觸心所假無實體。婆沙百四十二(七左)。 (三十八左)即攝論第四(至)如前引說(文)。攝論第四(五左)十地論第八(初)楞伽第十。廣說其相。 (三十八左)攝論第四(至)故此略頌(文)。無性攝論第四(十四右)雲。若遠行獨行無身寐於窟。調此難調心。我說真梵志(文)樞要雲。瑜伽五十七(十四左)二十二根中。問。世尊依何根處說如是言。遠行及獨行無身寐於窟。答。依意根處。由於前際無始時故。邊緣一切所知境故名為遠行。諸心相續一一轉故。無主宰故名為獨行。無色無見。亦無對故名為無身。依止色故名寐於屈。攝論第四雲。遊歷一切所識境故名為遠行。為證此義復說獨行。無第二故。言無身者。無形質故。寐於窟故。居在內故。言調此者。於如是心作自在故。難調心者。性儱□故(文)義燈雲。心遠獨行者。攝論既雲。無第二故名為獨行。似依一意識義釋。准引此難。不唯依經部(文)此頌通大小乘故。在婆沙正理等中。光記亦釋。此見疏一本(三十六左)如彼(集成一之四)辨之。 (三十九右)無垢稱經(至)第四卷(文)。經第四(八)第四論(九左)。   (三十九右)五十六說(至)故唯說六(文)五十六(八右)雲。雖復經言如是六界說名士夫。然密意說故無過失。問。此中有何密意。答。唯欲顯說色動心法最勝所依。當知是名此經密意(文)略纂十五(七左)雲。釋六界經雲。唯欲顯說色動心所最勝所依者。六界中四大色所依。空是動往來所依。識是心所所依。若言六界無心所。心所無別體。唯言六界不說於造色。色亦無體(文)義燈雲。問。四大及心體性可知。空體是何。答。准雜集第二。廢立二十五種色雲。謂作取依故。作相故。即立迥色及表色所以。表即屬申。正是動作。故瑜伽第一雲。表色者謂業用為作動轉差別。此作所依。即彼迥色。迥色者雜集雲。謂離餘礙觸 方所可得。問。何非餘空說是迥色。既雲迥色。復何名空。答。士夫界故非虛空空。離礙觸方所。故復名空。問。若取迥色。迥色即離四大有。何故餘部說唯四大不空所造。答。彼不了故。宗計異故。不可為責。經部有師不立心所。大乘異說亦復同彼。共引此經。不唯經部。瑜伽但雲。有一沙門若婆羅門。欲令名中唯心實有非諸心所。或亦假敘非必彼難(文)具如次下疏釋(四十二紙右)。 (三十九右)論莊嚴論說(至)無別染善法(文)。演祕雲。論莊嚴論許心似二現等者。按隋所譯論第五雲。能取及所取。此二唯心光。貪光及信光二光無二法。釋曰。求唯識人。應知。能取所取。此之二種唯是心光。如是貪等煩惱光。及信等善法光。如是二光亦無染淨二法。何以故。不離心光別有貪等染淨法故。詳曰。准此疏雲能取所取名以二現。文理相順。 (三十九左)牒已成義(文)義演雲。疏牒已成義者。意雲。此第一句義。即已前論文中在。八識心王六位心所。此成立心王心所之上。皆能現似見·相二分。或現似能取所取。疏主意。若哲法師雲。許心似二現者。即心似貪等現。似信等現名似二現。今此兩解。哲解稍親。本意引頌證無心所。不論現似見·相二分。疏主錯解此文。或可無錯。舉見·相心現。例染淨亦是心現也(文)今謂心王可然。言成立心所者。不順此中文勢。若如哲法師義。則如是之無失。或指下文。 (四十右)初以經證後以理成(文)。義演雲。疏初以經證者。即無垢稱經等。後以理成者。即指莊嚴論也。義蘊大同。 (四十右)第九十卷皆有相應之言(文)。第九第十相應言等者。第九(七右)雲。得力通自在。及共相應法。現諸一切色。心法如是生。又(十八紙右)煩惱熏種種共心相應生。眾生見外境非諸心法體。第十(十九紙左)雲。以依有無熏。生共心相應。死不共相應。清淨實相法。共智相應住。 (四十右)如對法第五(至)非自性等(文)。演祕雲。按對法第五(十七紙)雲。同行相應者。謂心心法。於一所緣展轉同行。此相應復有多義。謂他性相應非已性。如心不與餘心相應。受不與受相應。瑜伽五十六(七紙右)所明。如前已引。 (四十右)離日輪外有光明故(文)。義演雲。疏離日輪外有光明者。光有二種。一近輪光。二遠輪光。有經說雲。日有千光。五百下照。五百傍照也。 (四十左)此楞伽經(至)五法品說(文)。第七五法門(十六紙右)雲。心心數法一時非前後。如日共光明一時而有。分別種種相。 (四十左)五十六說(至)五種性不成(文)。五十六(八左)雲。五種性不成。分位差過失。因緣無別故。與聖教相違。 (四十左)彼言且說(至)故立五蘊也(文)。五十六(七右)雲。有一沙門若婆羅門。欲令名中唯心實有非諸心法。此不應理。何以故。且說諸蘊有五種性。不成就故。又若彼計分位別故有五性者。分位別計亦有過失。何以故。是諸分位展轉相望。作用差別。若有若無。皆成失故。若言有者。由相異故。便應有異實物體性。若言無者。計分位別則為唐損(文)略纂十五(六左)雲。論破無心所唯心實中。此破經部師唯有心王一法。受想行心非別有體。今破之曰。且說五蘊不成。無別想受行故。違經失也。設計有一心前後分位別有受想等。非一剎那中有受想等。今破若有無皆生失有者。由此心相異故。便應同時得有實數。何故初剎那唯名識。第二念名受。三念名想。一心得有想異。故知。由俱時心所法故。所以如此應知。緣可緣境。初念等即應名受。心知所緣故。如第二念心無者有分位別。虛勞其功計有別位。量汝言。第二念應不名受。作用無別故如初念心。 (四十一右)分位差過失(至)故成非理(文)。五十六(七右)雲。又不應謂如六識身份位差別。何以故。由六識身所依所緣有差別故。是諸分位一處可得故。不應理(文)略纂十五(七右)雲。若計如六識非俱時分位別有六。彼不同此。所依等別故。此心心所法。一處俱起故不為例。 (四十一右)彼計六識體等(文)。演祕雲。疏彼計六識體一等者。有義彈雲。此未必然。彼意但說同是了別。前後分位六識不同。詳曰。識若有六喻豈得成。所喻四蘊。體計一故。若了別同。約位分六。實別者。應所此蘊蘊義是同約位分四。體應各別同能喻識。由斯過故。故計體一。縱非本計。然為前難故轉計也。況復經論明一心計。 (四十一右)若謂一識(至)如何有轉變(文)。五十六(七左)雲。若謂轉變亦不應理。何以故。於有色物可轉變故。得有分位前後差別。非於無色。有如乳酪生酥等異。 (四十一左)因緣無別故(至)分位差別(文)。五十六(七左)雲。又心因緣無差別故。行別分位不應道理。於一剎那心。不可得差別因緣令彼分位而有差別。是故汝計分位差別不應道理(文)略纂十五(七右)雲。前計雲心分位立受想行心者。其心分位別因緣不可得。如起心緣一可愛境。初念即應起貪。乃至一切時。未離此境。已來應爾。何故初念名識。第二名受。第三名想。差別因緣無故。若無心所法。於一剎那無差別因緣(文)義演雲。疏謂現在一念有種種多行相同者。今難雲。謂現在一念識。有多行相。謂一念中有領納行相取像造作驚心了別等眾多行相。許唯有一識。有何所以。今此一念識有多行相。因緣者所以義也。 (四十一左)設多念反異(至)亦成過失(文)。義演雲。疏設多念反異根境相似因緣無別亦成過失者。此難多念反異也。設許汝前後多念。則令一識有種種行相別者。今難雲。且如一眼識。前念眼識。亦依眼根亦緣色境。後念眼識。亦依緣此根境。既眼識前後念根境相似。雲何則令一眼識前後有了別領納等取像造作等行相差別故成過失。 (四十一左)與聖教相違(至)彼有問答(文)。五十六(七左)雲。又違教故。唯心實有。不應道理。違何等教說如經言。貪瞋癡等。惱染其心令不解脫。問。此中何所相違。答。若唯有心二不俱有。是即貪等應不依識。若汝復謂以識為先。亦不應理。無差別過前已說(文)義蘊雲。疏彼論引雲如經說言貪瞋等者。彼破經部雲。既言貪嗔等染惱其心。即是異心別別有瞋等心所。若體即心。豈可心自染惱心耶。 (四十二右)又復經言(至)如前已引(文)。五十六(八右)雲。又復經言。三和合與觸俱生受想思等。又餘經說。如是諸法恆共和合。非不和合。不可說言如是諸法而可分柝令別殊異。 (四十二右)顯揚第一心所亦有(文)。第一(三紙左)說作意雲。由此與心同緣一境故。說和合非不和合。如經中說。若於此作意。即於此了別。若於此了別。即於此作意。是故此二恆和合。非不和合。此二法不可施設離別殊異。復如是說心心法行不可思議。 (四十二右)又經說燈明喻等(文)。五十六(八右)雲。又佛世尊。為欲成立此和合義。說燈明喻。是故不可離彼俱生而說和合(文)略纂十五(七左)雲。燈明喻者。燈明及炷喻同時心心所法。貪等染心也(文)演祕雲。疏經說燈明喻者。略有二釋。一雲。燈明及炷。以喻同時心心所法。二雲。如燃眾燈其明和合。諸心心所和合亦爾。詳曰。前釋為善。何以所然。瑜伽論雲。又餘經說。如是諸法恆共和合。又佛世尊為欲成立此和合義。說燈明喻。若如後解喻有不邊。以燃燈事。或一或多而不定故。燈明與炷。必定相隨和合義盡(文)。今謂。前釋為善。略纂亦同。義演雲。疏又經說燈明喻乃至如前引者。如依一燈有眾多光明。即依一心有多心所。長行如前引者。即前論七卷(八紙左)文引之。如日與光喻。與燈明喻相似。今引燈明喻意。取光明與燈同時。以喻相應義也。 (四十二右)楞伽(至)長行如前引(文)。楞伽第十(二十二左)雲。焚燒無我見。令我見熾然。如劫盡火焰。如石蜜蒲萄乳酪蘇油等。彼處所有味。不嘗者不知。取於五種中。五陰我亦爾。愚癡人不見。智見得解脫。明等諸譬喻。心法不可見。何處何因義。和合不可見。諸法異體相。一心不能取。無因亦無生。虛妄覺者過(文)長行先引者。指五法品日光譬喻之文。 (四十二右)又違三喻謂乳酪蘇等(至)唯有想也(文)。五十六(八紙右)雲。復有違彼聖教可得。何等聖教。謂世尊言。乳酪生蘇三譬喻故。或有處所。四塵大種以之為我。或有處所。有色意生。或有處所。無色想生。如是經意。豈唯大種。或唯有心。唯有想耶。是故當知。如是等經。皆有密意(文)略纂十五(七紙左)雲。乳酪生蘇三譬喻者。法師雲。經雲。經中說此三譬喻。離此三外是無喻也。六界外豈無餘心所也。備師此喻喻羯剌藍等初三位。太師雲。乳喻欲界四大為我。酪喻色界有色意生。生蘇喻無色界空想生轉增勝故。所以三喻然豈三外色界等無心等耶(文)今謂。疏同太解。以順論文故。義演雲。疏又違三喻乃至或時唯有心唯有想也者。今以義唯將後三句。即配前三界也。其事雲何。言唯有色者。即配前欲界。既說欲界中。計四大種為我。豈欲界中唯有色。故知。亦有心心所等。言或唯有心者。即配上界。色界中既言意生者。即是心也。豈色界唯有心。故知。亦有色心所等。言唯有想者。既配上無色界。無色界中既言無色想生。豈無色中。唯有想而無餘心心所。故知。亦有餘心心所也。或雲。謂乳酪蘇乃至唯有想也者。今引此喻。意說。證有心所。豈唯有色必應有心。亦有想受等。有色意生者。即是化生。隨意即生也(文)今謂。義演二釋。以初為正。或說鑿矣。 (四十二左)廣如彼說(至)即五經也(文)。彼者指五十六。五經者。第一貪等染心經。第二觸俱受等經。第三和合非和合經。第四燈明喻經。第五三譬喻經。尋論可知。引多界經。會違以示密意。非五經攝。 (四十三右)恆決定非如所等有時不定(文)。義演雲。疏恆決定非如所等有時不定者。意雲。雖恆有識。所乃不定。如貪瞋疑惠等不並生故。問。五邊行豈不恆決定耶。答。雖恆決定非為主故。亦非為依等故。以為主等四義而簡於心所故。但言唯識不言所等。 (四十三右)謂空界色(至)有此空界(文)。空界色二。一內一外。今取內色。俱捨一(二十一左)雲。諸有門總及口鼻等內外竅隙名為空界(文)法蘊足論第九(十九右)雲何內空界。謂此身內所有各別。空性空類有執有受。此復雲何。謂此身中隨皮肉血骨髓等空眼穴耳穴鼻穴面門咽喉心腹腸肚等穴。由此通貯所飲所食。及令下棄。復有所餘身內各別空性空類。是名內空界。 (四十三左)又次前引(至)應為返質(文)。義演雲。疏又次前引乳等喻經應為返質者。即返質前覺天等。汝若許心前後反異差別者。應質雲。乳酪蘇等。前後反異。乳酪等則名為色者。既許心體前後反異。心體應亦名色。又質雲。汝謂。士夫六界。則唯有心者。乳等喻經中。說欲界有粗四大如乳乃至無色想生如蘇。豈唯欲界有粗四大耶。餘二界。准此質之(文)義蘊雲。疏次前引乳等喻經應返質者。六界言言識不許心所俱。乳喻唯言色。欲界無心等。色無色界意相準知。 (四十三左)非謂所似貪等亦無(文)。義演雲。疏非謂所似貪等無者。意說。心王似心所也。若心王起染時。心王似貪等。若心王起淨時。即似於信等。故頌許心似二現。即是心王能似也。或似於貪等。或似於信等。即自所似之貪信等也(文)今謂。初解為正。 (四十四右)非一為例(文)義演雲。疏非一為例者。意說。二義總取。若但取後一義者。他即將見相二分為例。以無別體復心生故。又雲。非一為例者。意說。總取二義。名之為似。非取一義為例名為似也。此解是本。 (四十四右)前經可知(文)。指前十地攝論無垢稱等。 (四十四右)若爾貪信等(至)是何(文)。義演雲。若爾貪信至是何者。此問也。問意雲。心王是能似。心所是所似。若言許心似二現亦攝心所者。即心所攝入能似之中。今更說如是似貪等未審。似何貪等。此問也。總心聚中已下至亦在其中。是答詞(文)義蘊雲。疏爾貪信等既入能似聚中者。此說許心之言。若攝心所即貪信亦入初句能似聚中。後言似貪信等。更以誰為能似。 (四十四右)總心聚中(至)似貪信等現(文)。義蘊雲。疏總心聚中貪信等法亦別變似貪信等現者。此說其總許心似二現中。亦說貪信等各自似貪信等二分現。故第二三句別舉雲。如是似貪等。復似於信等。 (四十四左)以義說之總別聚異(文)。義演雲。疏以義說之總別聚異者。意說。心所雖攝入總心聚中合同一聚。然以義說之。分總別聚。心王為總聚。心所為別聚。意說。心王反似見相二分現。其信貪心所自證分。各各反似二分貪信故。意說。貪自證分所反相上。亦有貪信二。其信自證分所起相分中。亦有信貪二也。即顯次二句非上總句。此解順疏。有雲。心王自證分上所變相分中有貪信。先說三性法。其正信自證分所起相分。亦有信貪無記三性法也。其染貪自證分上所變相分上。亦有貪信無記三性法也。故無記法。有順善染。所以相分中通有三性法。如別抄說。下亦目順此解。約心王並貪所變。信所變皆能變。似貪信等也。與前解別(文)今謂。前後二解未詳。貪自證分。唯現自相見分。非現信上二分。信等亦同。貪信互現。非疏文意。 (四十四左)不過染淨二位中故(文)。義演雲。疏不過染淨二位中故者。此釋伏難。難言。且如心心所。有多分位通三性等。何故但說許心染淨二現耶。答。諸位用強莫過染淨二位。所以說心似貪等現。即顯勝隱劣。亦似無記故。疏曰故此總言亦攝無記。不違善染法故。 (四十四左)如諸部中執無無記(文)。義演雲。如諸部中執無無記法者。大眾部·一說部·說出世部·雞胤部。此之四部。唯立善惡二法不立無記。其山河等既有所順等者。如緣山河。世治等是善業所感。如穢惡世間及地等。是惡業所感。小乘有宗意說。好惡山河等。隨善惡業感。既善惡性。此亦如是。但言似貪信等不說似無記(文)宗輪論雲。大眾部等計。無無記法。述記(五十八紙左)雲。隨一一境所望不同。善惡業感各有異故。善感名善。惡感名惡。故無無記。上二界惑其性是何。答。唯不善。二通變化心。其性是何攝。答。是善性攝。 (四十五右)又解心所不離心故等(文)。義蘊雲。疏又解心所不離心故等者。前解約總別聚異。總中別出。染淨心所為二別句。此解初句。獨明心王自體似二現。第二三句。染淨心所自體似二分現。以心所不離心故。故說如是似貪等言。 (四十五右)總結前義(至)非解後論(文)。義演雲。疏總結前義至非解後論者。意雲。此有二義。第一總結前經論。即言無相違之失。是第二雲。或此後通但通前經非解後論者。意說。此論文但通前引經如何聖教說唯有識等文。不解後論中許心似二現等文。問。若第二解。不許後論者。如何此文說及現似彼等文。答。以道理不違故。一處說未以須會(文)今謂。准前論文。疏第二解不如第一。 (四十五右)今此所說(至)非即非離(文)。義演雲。疏今此所說四世俗中第二道理世俗乃至法爾因果非即非離者。然此論中言若依世俗。即蘊處界等心王心所。各各有別。即依道理世俗中解。若論文中言若依勝義心所與心非即離者。即依四勝義中第二勝義。以第二勝義中諸法因果非即非離故。以心王為因。心所為果。亦非即非離。以心所為因。心王為果。亦非即非離。以心王心所相望。得有相應因俱有因故。 (四十五左)又約第三(至)八非定離(文)。義演雲。疏又約第三勝義至八非定離者。意雲。若據能詮說八識各別。若約二無我說。八識皆是二無我。以八識皆是人法空攝。 (四十五左)若遍對第二勝義非即離亦得(文)。義演雲。疏若遍對第二勝義非即非離者。因果性故。非即非離等。所以四諦因果道理。非即非離也。若第一俗。即邊計所執。有名無實。如計我等。第二俗即說蘊處界等各別。第三俗明四諦因果。果非因。因非果。因果各別。第四俗即二空各別。由斷我執顯生空。由斷法執顯法空。真如雖無別。由斷二障顯得。所以諸法皆不定故。若第一勝義。蘊處界。皆如幻化水月等八喻。皆不真實。若依第二勝義。因果不即不離。以苦集是一物因果故。二等又心王為因心所為果。或種子為因現識為果。皆非即離。若依第三勝義。真如體是一。但約詮顯了。即假說二空有別。若依第四勝義。即一真法界。心言路絕故。第二俗與第一真。法體雖是一。但約真實如幻等故有差別。餘者准知。問。後三俗前三真。體皆是一。如何於一法上而分真俗。答。據體是一。但約所為說有別也。然佛為入佛法眾生及餘有情。說曰世俗法定有蘊處界等。實有因果等事。各各真實。若久修道行者各入聖位。佛即約現行次第。說諸法如幻。因果不離等四勝義也。故動機有異不可齊責。 (四十五左)又即推入(至)何有定離(文)。義演雲。疏又即推入第一真中亦非即離至何有定離者。今約四勝義中第一真中。亦有不即不離。既說諸法如幻化水月陽炎。何有定離。故約此如幻等殊勝道理。明蘊處界非即非離也。 (四十五左)或是第四(至)彼文自會(文)。義演雲。疏或第四乃至彼文自會者。若依第四勝義說。心王心所不可定說即離。然八識自性亦不可言一。行相所依緣相應異故。又一減時餘不減故。亦非定善。經說八識如水波等。廣如下解。 (四十六右)頌中義有(至)依俱隱故(文)。義演雲。疏頌中義有至依俱隱者。意雲。據論所問。但問現起分位。若據答中乃有三門。謂所依及俱轉並現起等三門。今據現起相顯故。偏問餘二門隱故不同。 (四十六左)五十一說(至)是也(文)。五十一(六右)。 (四十七右)及無心之言(至)意得起失(文)。義演雲。疏及無心之言乃至意得起失者。頌中無心二字。通下四位應言無心滅定。無心無想定。無心睡眠。無心問絕。若餘四位不言無心者。即恐同有心眠等意品得起。為簡此失故。置無心之言。亂猶恐也。 (四十七左)言根本者生之由始義(文)。義演雲。疏根本者生之由始者。解雲。始者初也。即是根本義。即第八識生諸識之因由也。又約生此一身之中。第八亦得為生之初始。不得將無始以解此始也。即第八識是無始也。但約生現身一期分限之中。以立終始也(文)今謂。初解為正。 (四十八右)又解第八七識並明(至)影顯文也(文)。義演雲。疏又解。第八七識並明斷有漏分位乃至影顯文也者。第七八識。並明斷有漏分位者。即如前辨。初能變頌雲。阿羅漢位捨。即明第八斷有漏分位。又如前明。第七識第二能變頌雲。阿羅漢滅定出世道無有等。是明第七斷有漏。分位。不明起滅分位。今六轉識。但明起滅分位故。頌雲。五識隨緣現乃至睡眠與悶絕等。故知。六轉識唯明起滅。不明斷有漏分位也。今解雲。第七八識。一切時常行。即無間斷。所以第七八識。但明斷有漏分位。不明起滅分位。亦影顯六轉識亦有斷時故。六識但明起滅分位。亦影取第七八識亦有起滅分位次。前後論文影顯也。今言起滅者。滅即是五位無心。起即是有識常現起也。 (四十八右)即此一句通二頌說(文)。義蘊雲。疏即此一句通二頌訖者。以一句共為親依。即解初頌五識。第二頌中意識。皆依本識故。 (四十九右)小乘五識有三類(文)。義演雲。疏若小乘五識有三類即以五四三緣而生者。三類者。一者眼識為一類。具五識生。謂空·明·根·境·作意。二者耳識為一類。具四緣生。謂五緣中除明暗亦聞聲故。三者鼻舌身三識為一類。具三緣生。謂根·境·作意。 (四十九右)謂空明根(至)五同小乘(文)。演祕雲。有義。然說取色必藉明者。依闇所障瓶瓦等說。理實暗色眼亦能見。又夜行類。不藉明生。水行之類。不待空發。又於琉璃頗脆迦等障色之中。亦不藉空。天眼發識。空明不藉。詳曰。或夜行等。亦待明等。望於人等。雖即是暗。對鵂鶹等何廢是明。如於一境四見異。故人觀琉琉障外之色。要彼琉琉。而違於眼方能見之。若近於眼中無空者。亦不能見。以此而言還待於空魚等類悉(文)倫記一上(二十四紙右)雲。問。眼由明見色。有見暗色。識依眼根生。有識不依根。答。準相續解脫經雲。由定力故有光明相。由此光明故見暗中。然即天眼尚假光明。況亦肉眼不假光明。若蝙蝠等者。眼匡有光明故。闇中能見色也(文)。正法唸經六十四(十一左)北洲眼見不藉空緣。 (四十九右)論外隨作意五根境等(文)。義蘊雲。論外隨作意五根境等者。問。作意心所何名外緣。內依本識為現為種。答。一雲。種子親生故。說為內。作意等疏名為外。一雲。恆續不闕者名內。或時不續者名外。由此七八現行並諸識種。並內緣攝。六識作意及根境等。有時不續故是外緣。以眼根等亦暫闕故。二解俱得。疏約前釋。 (四十九左)論謂五識身內依本識等(文)。演祕雲。論謂五識身內依本識等者。問。今言內外依何義明。答。有二釋。一雲。約十二處。本識意處之所攝故。名之為內。作意法處。故名外也。二唯第八識。若種若現生根本故。獨名為內。所餘諸緣非根本故。皆名為外。論依後說。 (五十右)七十六解深密說(文)。七十六(二左)解深密一(十七左)文如上引。 (五十二右)或厭於心或異緣礙(文)。義蘊雲。疏或厭於心或異緣者。謂無想等三。由厭心故。意識不起。眠悶二法。由疲勢等。名為異緣。又無想等三。大乘但由厭心。小乘別有實法緣等。前解為正(文)義演無想天亦攝異緣中。 (五十二右)故與前別(文)。義演雲。疏故與前別者。意雲。前解染一分不行故。不妨有一分無漏第七。今解但令識體轉變成染淨。非總不行故。不同前染一分滅。淨一分在。故與前別也。有雲。故與前別者。不同前第六識也。以第六緣礙總不行故。今謂。有雲。之義為正。以下有釋故。 (五十二左)取次第二番(至)彼雙結故(文)。義演雲。疏取次第二翻解末雲。由斯頌中不說此第六乃至雙結故者。即論中第二翻解末。雲由斯不說第六識此隨緣現文。亦應在論中第一翻解末。亦應結雲由斯不說此隨緣現也。今論中第一翻解。不著由斯等言。於第二翻解下。方著由斯等言者。為欲雙結上二解也。 (五十二左)不內緣種根理等故(文)。義演雲。疏不內緣種根理等故者。種子根。謂六根。理謂四諦理。五識並不緣。有雲。五識唯緣外不緣內。種者以五根發識。道理齊等也(文)今謂。有雲。之義不允。前解稍通。更思。 (五十三右)何勞對七八(至)與五同故(文)。義演雲。疏何勞對七八至與五識同故者。意雲。謂前師將六識對八七說。解內外門者。不得約理說於內外門。何以故。以五七八識同同故者。同緣事境生。不緣內理生故。若如後師。並六識自相說。即得有內外門。前五識緣外門生。第六識通緣內外門也。方第六故者。意說。緣內外門方是第六識也。問。前師許有內外門不。答。若約緣理並內外門。前師即不得有內外。若但約八識分別。亦得有內外門。即如五識緣外。七八識緣內。第六通內外極成。第一翻解是前師。第二翻解是後師。故論文五識已下。是後師解(文)今謂。義演解方第六雲。方為助字非也。方者比方之義。五與第六比方形待。以為甄辨。故言方第六等。 (五十四右)生第四禪(至)受此果故(文)。婆沙百五十四(八紙左)雲。問。無想天在何處攝。答。外國師說。第四靜慮處別有九。此是一處。迦濕彌羅國諸論師言。即廣果天攝。然以高勝寂靜故別立名。猶如村邊阿練若處(文)俱捨第五(二左)雲。無想有情。居在何處。居在廣果。謂廣果天中。有高勝處。如中間靜慮名無想天(文)光記第五(十一右)雲。廣果天中有高勝處。無想有情而居其上。如中間定梵王。於梵輔天中起臺別住。此亦如彼名無想天。 (五十四左)雖總言六遠三近一(文)。演祕雲。疏雖總言六遠三近一者。有二釋。一雲。當地名近。異地名遠。眼耳身三。下地法故。二雲。先滅名遠。後滅名近。由生彼天四識不生有前後故。前釋為正。本意顯彼所滅之識非皆當地。置遠近言(文)義演雲。疏雖總言六遠三近一者。即眼耳身三識。二禪已上無故名遠三。一者第六意識。此地方滅名近一。問。初生彼天亦返有許此三起。何不名近。答。約地遠無故名遠。不據初生許起名近遠也(文)。然對法抄第三(四左)雲。成唯識言。彼無六識。由間斷故名不恆行。遍行·別境。並善十一·遠五·近意名不恆行。有漏觀粗所厭。唯此故唯滅此(文)此文於六識中總分為二。五識為遠。意識為近。與此稍別。 (五十四左)雖總言六遠三近一(文)。義蘊雲。疏雖總言六遠三近一者。眼耳身三初禪繫。與無想遠。意識當地言近一。鼻舌唯欲界。略不說之。又解三識先無。意識後滅。故言遠三近一。若爾應言遠五。何說三。答。此於當界分近遠也。今取前解(已上)今謂。義蘊演祕。並取前解。然准對法抄。後解為優。抄雲遠五近意故。 (五十五右)即對法顯揚五蘊(文)。對法第二(二右)顯揚第一(十四左)五蘊論(二十三紙)如演祕引。 (五十五右)瑜伽第十(至)非有色支(文)。第十(十四左)論文大同。於中無想天滅盡定下。各有中字。有色無色上。並無唯字。三摩缽底。此雲等至。通有無心定。如上具釋。 (五十五左)瑜伽第十三(至)無餘涅槃(文)。第十三(十三右)中分別有心無心兩地差別。建立五門。此第四分位建立門文也。彼雲。分位建立者。謂除六位。當知所餘名有心地。何等為六。謂無心睡眠位·無心悶絕位·無想定位·無想生位·滅盡定位·及無餘依涅槃界位。如是六位名無心地。第一義建立者。謂無餘依涅槃界中。是無心地。何以故。於此界中。阿賴耶哦亦永滅故。所餘諸位轉識滅故名無心地。阿賴耶識未永滅盡於第一義非無心地。 (五十六右)此師解(至)不應徵結(文)。五十九(十一右)雲。復次結生相續略有七種。一纏及隨眠結生相續。謂諸異生。二唯隨眠結生相續。謂見聖跡。三正知入胎結生相續。謂轉輪王。四正知入住結生相續。謂諸獨覺。五於一切位不失正念結生相續。謂諸菩薩(文)略纂十五(五十紙左)雲。唯雲。結生相續略有七種。一纏及隨眠謂異生。二唯隨眠。謂見聖跡者。此據隨眠。凡夫俱用現種。對法九種會故。決定起故。言起貪嗔故非無有種。見道果人異地生。若同地生。亦以現行潤。如初禪生初天已。次生第二者。即亦現行潤。以道力劣。雖異地生。以八種潤除第三果外無以唯種潤者。如本地第一卷及對法第五。此中言菩薩以智力受生者。謂同對法。以願力受生故。此果雖有漏亦有漏善業招。然隨願生處故(文)對法抄第五(七左)雲。如五十九說相狀。不還潤生為二解。一亦用現生自地者。如初二果。二唯用種。曾得滿道故。正命終戒賢師唯第八。勝軍亦有第六。然唯識有二義。在十證中。即古師說(文)義燈五末(二十二左)雲。若爾何故五十九雲。一纏及隨眠結生相續。謂諸果生。二唯隨眠結生相續。謂見諦跡。答。此據多分。如說見諦隨眠潤生。不妨初二果亦起現纏。雖說異生現種共潤。何妨唯種。問。何以得知初二果起現纏潤生。答。瑜伽第一雲。又諸異生將命終時。我愛現行。由此力故。便愛自身。由此建立中有生報。若預流□一來爾時我愛亦復現行。雖言制伏。不言非潤。雜集第五雲。由此勢力。諸異生輩。今以無間中有相續。未離欲聖者亦爾。臨命終時。乃至未至不明瞭想位。其中能起此愛現行。然下雖說對治攝伏。不言非潤。離欲聖者文自說言。對治力強。愛不現行。由隨眠力令生相續。又解。聖唯種潤。凡唯種現若爾二論文如何通。答。皆言制伏不言能潤。設潤是助。五十九文據正潤說。亦不相違。如實義者。凡夫二果。俱種現潤。文如前說。若爾無心睡悶被殺。既無現愛。用何正潤。答。臨終有心必定起愛。非一剎那。即能殺故。問。於潤生位中有生殊。又起愛緣自身境別。為於二位俱起二愛。為不爾耶。答。潤中有起自體愛。潤生有起境界愛。以於死有不見中有謂我無有起自體愛。於中有位。見生處故起境界愛。故瑜伽第一雲。我愛現行由此力故。謂我當無。便愛自體。由此建立生報自體。乃至雲。自於彼業所得生處。還見如是種類有情。喜樂馳趣。即於生處境色所礙。中有遂滅。生有續起(文)義演雲。疏此師解。五十九雲。至不應徵結者。即此師會後師所引瑜伽五十九文。此師雲。五十九說異生以現行煩惱潤生者。據多分說。非謂一切。即生無想天。唯種子潤生。如說入見道已即用種子潤生。隨眠種子也。然初二果人。亦以種子及現行潤。唯第三果人。自他滿心用隨眠潤生。以斷欲界九品煩惱盡。又未得起初禪現行煩惱故。唯種潤(文)具見樞要下末(九右)此疏次下(八十二右)集成中。 (五十六右)又解五十六(至)從彼沒等(文)。五十六(初左)雲。謂能引發無想定。思能感彼異熟果。後想生已。是諸有情。便從彼沒(文)略纂十五(二右)雲。論雲。無想異熟後於生已。是諸有情便從彼沒。此中隨順理門。大乘彼果初生。及命終皆無心。何以得知。即下文雲。一期無心唯有色者。謂無想天生。故知。唯有色無心也。有文初生有心。此文後時無心。西方皆以定業感時。感無心果。不感有心故彼無心。此如對法抄廣解。後應長讀。此文雲。謂若生色。便彼沒已。處中有中名想生。已其中有便從彼沒。即大乘處非小乘義。二解如前。能引發無想定思者。謂定體時思。能感別報(文)。義演雲。疏又解。五十六雲。至為便故者。意雲。此解後師所引瑜伽文也。彼文說。後想等生便從彼沒者。意說。死已中有心生名想生等。是故後想生時。是死已後便從彼天沒。非未死時。即言為便從彼沒。故知。死後中有想生。便從彼沒也。 (五十六右)異生潤生(至)命終時等(文)。義蘊雲。疏異生潤生有唯種子如此外道等者。問。此師中有既許想生。中有末心對法說染。即是從天沒生欲界等。亦有現行潤生。何故此言唯種子潤。答。據本有說故言唯種。或此師不許中有染心故作是說。 (五十六左)五十九(至)起現愛故(文)。五十九文如上已引。對法第五(三右)雲。相續力者。有九種命終心。與自體愛相應。於三界中。各令欲色無色界生相續。謂從欲界沒還生欲界者。即以欲界自體愛相應命終心結生相續。若生色無色界者。即以色無色界自體愛相應命終心結生相續。如是從色無色界沒。若即生彼。若生餘處有六種心。如其所應盡當知(文)對法抄五(七右)雲。九種命終心。顯揚十九。五十九說。一切煩惱皆能結生。何故此中唯說於愛。潤生有二位。一明瞭三性位。容起一切煩惱。若明瞭有覆位。唯起於愛。又望正命終有近有遠。遠通三性近唯是貪。此中如別抄及自本說。十地第一有凡聖潤生。及五十九等說。 (五十七右)雖與無心定為喻(至)故得為喻(文)。義演雲。疏雖與無心定為喻至故得為喻者。觀此文意。外有伏難。難雲。若無想天末後有想者。雲何得與無心定為喻耶。故有此文。然與無心定為喻者。中間長時無心定。與無想定相似故得為喻。以無心定中間無心故。 (五十七左)然上座部等(至)亦無有心(文)。義蘊雲。然上座部說中有亦無有心者。此說無想中有不許有心。非餘中有也。今言恐此前師亦作此計者。此乃疏主設遮。豈可前師不信對法中有末心亦是染耶。或前師說對法言中有染心。約餘趣說。非無想天故為難也。樞要下末(八右)雲。上座部勘有中有。無何得說言中有必起潤生煩惱耶。本計無中有。末計有故。已下文理。唯識中看(文)義燈五末(五十二左)雲。樞要雲。勘有中有無中有。答雲。本計無末計有。又曾聞釋。約本而言。雲無中有。今據末計故有中有。又雲。本計有二。一理為量。二教為量。因分兩諍。理為量者。即立中有。餘論約此。故說雲有。若引經為量者。不立中有。然要集雲。勘宗輪論。上座復名雪山立八義別。餘同一切有。即雲立中有。大眾等四部。都無中有。今謂不定。一切有部本宗同中論文。不說定有中有。雲末宗異義。其類無邊。雪山同彼。豈有中有。其大眾等。論文不說定無中有而雲。菩薩入胎作白象形。准此即似立於中有。故要集說無其準定。 (五十七左)大乘中有生支攝故(文)。如八末(五紙右)疏具釋。 (五十七左)第五對法等(至)亦唯染故(文)。第五(三左)雲。中有初相續剎那。唯無覆無記。以是異熟攝故。從此已後。或善或不善或無記。隨其所應除彼沒心。以中有沒心常是染污。 (五十八右)然非即次生有(至)第一念心也(文)。演祕雲。疏非然即次至第一念心者。即本有初名第二念。對前生有得第二名。此顯所餘(文)義演八本上(八右)雲。疏然非即轉識文也。意說雲。法爾受生。初有六識者。不通初生有即起識。意通生有已去本有初位也。非即次生有後第二念時者。雖言六識本有初位亦有。不言次生有後第二念有也。言第二念者。即是本有之第一念心也。為對生有故。所以言生有後第二念。若但約本有位。即是第一念故。意說。六識此本有初念。亦未起也。 (五十八右)不爾卵生等(至)有意識故(文)。演祕雲。疏不爾至有意故者。顯除所以。由彼卵生初在胎藏無意識故(文)義蘊雲。疏不爾卵生至非必有意識者。謂卵心在女腹未有意識。若以三分分之。即名本有初攝。論雲。如餘本有初。既入喻中便無所立故。今料簡應除彼也。問。如卵生者。初出卵時。必大昏昧轉識不行。若三分分亦名初分。何無過耶。答。疏中因喻皆言天越。即已簡訖。設取論中因喻。應告許除悶絕本有初故。如餘本有初即無過失。彼出胎時悶絕攝故。 (五十八右)無性第三亦說初生有心(文)。無性攝論三(初右)雲。若有於此非等引地沒。已生時依中有位意起染污意識。結生相續。此染污意識。於中有中滅。於母胎中。識羯邏藍更相和合。若即意識與彼和合既和合已依止此識。於母胎中有意識轉。 (五十八左)第十二卷(至)唯入不起(文)。第十二(二十右)雲。唯謂無想寂靜微妙。於無想中持心而住。如是漸次離諸所緣心便寂滅。於此生中亦入亦起。若生於彼唯入不起。其想若生。便從彼沒。 (五十八左)又非中有(至)名入無心(文)。義演雲。疏又非中有禾可起報心者。意雲。報心者。即彼天中業所感別報心心所等。意說。此報心於中有末位未起。至彼天本有位。暫起即滅。依此滅位立無想天。故知。中有但起潤生愛等。而不起於報心心所也(文)今謂。義演釋意。未為本末之末。以屬上句。未字形誤。合作末字。中有初念起異熟心。至中有末常。是染污。如上引對法論。今簡初念故言末等。義蘊雲。疏非中有未可起報心者。謂無想異熟。必依報心種立。前師彼天本有初位。既無轉識。無想異熟便無立處故說。中有末位起此報心。依此種子立彼果故。 (五十八左)諸論皆說(至)潤生心故(文)。對法·顯揚等說。如上已引。   (五十九右)五十三(至)心等滅等(文)。五十三(十三右)雲。復次若由此因此緣。所有生得心心所滅。是名無想(文)略纂十三(六十八左)雲。法師雲。初生有心。此心通善無記性。任運起故名為生得。此滅已於阿賴耶識上建立無想異熟。俊師雲。初生有報意識。此識滅故名生得心心法滅。大師雲。其無想天受生及捨壽時。並無意識。言生得心心法滅者。即中有末染污心。任運起故名為生得。此心心法滅已後受生有名生得。心心法滅建立無想。然無想是別報。於第八識上。有防心不起。功能是別報體。即無想定思。思體感總報。於上有防心功能感別報。問曰。第八現行心心法。如何名厭心功能名無想別報。又定位心心所不行上建立。何故即一思上通感總別報耶。又無心業。如何感有心第八識報。今解不然。若定前思為總報業。感第八總報。若厭心種子功能。是別報業。感第六意識生得心心法滅及色蘊等別報。若前加行不厭心時。生得報異熟捨受可生。由前加行厭心故。今生得報心不生。於此種子防心不起功能建立無想。即別報業感別報法體。不離有心無心二說。如對法鈔引文證等。此中不言一期有心。故知。設餘處言有心。此隨順理門。又難增上慢苾芻等可知。此中生二蘊。為一業感別業感。答。若總報同一業。若別報別業感故。中有有心。生有無心。何爽。亦當前思感。或思體感中有別報。思上功能厭心者感生有(文)具出疏二本(八十一紙右)對法抄三(三十四右)集成二本之三終。 (五十九左)彼處轉識(至)即已不行(文)。義演八本上(九左)雲。疏彼處轉至亦不行者。意雲。此牒前師宗計。汝若言彼天三性轉識不行。若初生時。彼異熟生無記心等亦已不行。即彼天初位名無記者。此牒他宗。如下正難。 (五十九左)如何可言唯生得滅(文)。義演雲。疏如何可言唯生得滅者。此正由難也。汝若言彼天初位三性心不行者如何。瑜伽論說於彼天中唯生得報心滅。明知。彼天初位。轉識暫起。然後滅也。意難雲。若彼天初位。轉識等總不行名無心者。即瑜伽不可說唯生得報心滅名無心。 (六十右)對法第四(至)謂無想報(文)。第四(三紙右)雲。生得無記者。謂諸不善有漏善法異熟(文)今謂考第四論。無生得無記。謂無想報之文。此引意者。對法雲生得無記。是異熟果。故當此無想報。 (六十右)義雖知爾起將為勝(文)。義演雲。疏雖知爾起將為勝者。意雲。雖有如上所難之道理。仍不及得起。 (六十右)如薩婆多亦許多時(文)。義演雲。疏如薩婆多亦許多時故者。此引例。有宗許彼處所生多時有想不滅(文)俱捨五(二紙左)雲。生死位中多時有想。言無想者。由彼有情中間長時想不起故(文)婆沙百五十四(八左)明生死有想無想。亦明生死前後心多少中雲。如是說者。此事不定。或前多後少。或前少後多。隨其意樂有差別故。 (六十右)即顯報體及無記性(文)。義演雲。疏此雖顯有心至無記性者。此明報體名異熟。即是無記性故也。非是現起心皆無記也。 (六十左)此受無想處第四靜慮(文)。波沙百五十二(初右)雲。問。何故第四靜慮。順心心所滅非下地耶。答。諸欲入彼定者。先起欲界善心。次入初靜慮。次入第二靜慮。次入第三靜慮。後入第四靜慮。於第四靜慮上中下心。從上入中。從中入下。下品心斷入無想定。譬如女人績毛為縷。除去粗者緝績細者。乃至將盡以手絕之。入無想定。當知亦爾從粗入細。乃至都滅故。此惟在第四靜慮。又下諸地有歡戚受。行相粗動難可除滅。第四靜慮。惟有處中受。行相微細。易可斷滅。故下地中無無想定。問。何故無色界無彼定耶。答。惟有異生計習此定。以為能證無想涅槃。無色界中無有無想異熟可計故。無想定於彼亦無。又諸異生怖畏斷滅。彼界無色。若更滅心便為斷滅。是彼所怖故。彼界中無無想定。   (六十左)即彼凡夫第三天處(文)。義蘊雲。疏即彼凡夫第三天處者。其實下三天亦兼聖者。以上五天唯聖所居故。說下三為凡夫處也(文)義演雲。疏即彼凡夫第三天處者。指廣果天。是受果處也。下諸天處其想粗動至下二無亦然者。意雲。第四靜慮次下三禪天。喜樂受想等行相粗動有變異故。不可於中受無想果。其第四禪下二天想亦粗動。難可伏滅。不可於中受無想報。何以故。以下二天中想勝難伏故。非於無雲福生而受報也。 (六十左)非是凡夫(至)無心果(文)。義演雲。疏非是凡夫至心果者。意說。無雲天名下品熏習。福生天名中品熏習。廣果天名上品熏習。意說。非是凡夫下中品熏習。而於二天受色身無想果。何以故。下二天非殊勝故。明知。返顯廣果天受殊勝無心果者。必是上品熏習。若餘下三禪中各有三天。皆有下中上熏習。如初禪中梵眾天為下品。梵輔名中品。大梵天王名上品。餘第二三禪中三天皆然。 (六十左)無色無身(至)果處故(文)。義燈五末(五十三右)雲。又雲。無色非天眼境。若無心時既無色身。誰為能證涅槃之者。又復地法無無想定故。此異熟不在餘處。 (六十一右)如前第一卷解(文)。疏二本(八十左)雲。所熏成種。此是增上微微心是。招彼異熟。即招阿賴耶識。依此本識。餘粗動六轉識想等不行。於此無心分位。假立無想異熟。此言雖總。而意欲說明了心時。種子招總異熟。無心以去厭心種子。招別無想異熟。論種子體。是一種子。通招總別。若據其位。前後有殊。有心無心二果別故。又解。微微心以前明瞭故招總果。微微心細所熏成種感別果。二種種子各招一果。亦不相違。微微心種轉為無想定等故。前解為勝(文)義燈五末(五十三右)雲。論即能引發無想定思。要集雲。有說有釋。各有三解。彼第三為此初說。彼第一為此第三說。彼此第二義即不同。今取有釋第三為正。既有說第一。即有釋第三。何故獨取有釋第三而為正釋。有說疏文。不斷第三為正說故。然以理准非極厭。心招彼總報。極厭心種招彼別報。何取相違。又微微心種。是能引發無想定思。能感彼果。順五十六。不爾一因如何能感有無心別相違二果。又西明雲。微微心及微心相應思引總報。以有心故。即彼二種至無心位引別報。以無心故。故今謂不爾。豈於微心種亦立無心定耶。 T67063701.GIF 此疏三解 二本二解 微微思種感。總·別。果。此疏初解·神泰師解·西明為勝。 前明利思感總報果。此疏第二不判正否。無心後思感別報果。二本第一此義為正。 微微心思感別報果。此疏第三·略纂以此為正。微心明利感總報果。二本第二。 (六十一右)論即能引發無想定思等者(文)。義蘊雲。疏有三解。初解。以一現思能感總別二果。第二解。雖是一思。約分位別。有心無心感二果故。第三解。二現思感二果。問。此中三釋何者為優。答。初釋最善。無想異熟果體因。說感總別報為行支故。第三釋理亦可通。前後現思感總別報。前是正行。後是兼支。無違理失。其第二解。以無心位感彼別報。理稍難詳。豈有無心思種能感後天。經五百劫令心心所都不行耶。又以思種獨能感果。未見斷文。由定力能感彼者亦應感。總許有力故。又無心假定。但有遮心不起之義。何能有力感彼果耶。又此論言。即能引發無想定思能感彼天異熟果故。此即現思。不言所引無想定種能感彼果。故知不可。疏主且約假果以假定為因。然未必取此為正。問。今言感彼別報。為說感彼有心之位異熟意識。為說感彼假實異熟耶。若唯感現識不應說感無心。若言但感無心。雲何實思而感於假。若感彼假異熟所依之種。種由現有。雲何不感於現而但感彼種耶。答。今以義准。唯感彼天異熟意識。不感無心之位。何以然者。彼天初位。必有異熟生得之心。此心若非修定時感。更是何時能感。問。若不感無心。如何說招無想異熟耶。答。此假異熟。依生得種。種隨現識說感無心。理亦無失。 (六十一右)前說即許(至)理不遮故(文)。義演雲。疏前說即許一思招二報乃至理不遮故者。即說一思能感總別報。是前第一解也。亦得有心無心報者。此釋一思感總別報所由也。有心即是總報第八識無記。無心即第六別報異熟心心所不行者是。一思尚得也。非色報者。觀此疏意。文外有問。問。如何一思能感總別二報耶。答。既許一業招色非色果。此一思感總別二報。於理何違。色者五色根身。非色者謂第八識等。 (六十一左)後解二業(至)感於總報(文)。義演雲。疏後解二業至感於總報者。意雲。此顯第三解與前第一解別。前第一解。但一思通招總別二報。此第三解。即二因招二果。如別報之因。即微微心也。感別報第六異熟等。如前說。總報極成故此不說。欲顯定因者。即臨入定微微心是也。有雲。後解二業等者。通取第二解。即三解中。明後二解與第一解別所以也。 (六十一左)此會前唯有有色支言(文)。義演雲。疏此會前唯有有色支言者。此會瑜伽第十文。彼文約長時總報身說言唯有色支。不說以前。今此中說一思能招總別二報所以。初生彼天亦有別異熟無記第六識等暫起。起已即滅唯有色支。此謂據一業能招總別故。兼說有心。瑜伽約彼果長時故。故唯有色支亦不相違。 (六十一左)設雲一期此同小乘(文)。義演雲。疏設雲。一期此同小乘者。設說無想天一期總無心。唯有色支者。且同小乘說六無。非謂總無本識等。 (六十一左)俱捨論雲(至)後業等(文)。俱捨第五(二左)雲。言無想者。由彼有情中間長時想不起故。如契經說。彼諸有情。由想起故。從彼處沒。然彼有情如久睡覺。還起於想。從彼沒已必生欲界。非餘處所。先修定行勢力盡故。於彼不能更修定故。如箭射空力盡便墮。若諸有情應生彼處。必有欲界順後受業。如應生彼北俱盧洲心定應有生天之業(文)言不得生下三禪者。婆沙百五十四(七右)雲。問。彼亦曾起下三靜慮。何故不引彼地壽果。答。彼雖會起下三靜慮。非堅執故不引彼壽。惟堅執著第四靜慮故。引彼壽。有說。彼雖曾起下三靜慮。而非所求。彼惟求於第四靜慮。有說。彼雖曾起下三靜慮但如所涉路而非所趣。第四靜慮。是正所趣非如所涉路故引彼壽。有說。若造無想天順次生受業者。法爾亦造欲界順後次受業。如造北俱盧洲順次生業者。法爾亦造欲界天順後次受業。有說。欲界是一切有情退所歸處。謂諸有情。由業力修力往色無色界。彼業若盡還隨欲界。譬如大地是諸飛鳥退所歸處。謂諸飛鳥由翅翮力飛騰虛空。翮力盡時。還隨於地。有說。無想有情。經五百劫住於無想。如熟睡眠。覺已不能取餘異熟。便隨欲界。如人在樹端倚枝而眠多時欻覺手忘攀攬即便隨地。彼亦如是。 (六十二右)或謗釋種涅槃(文)。婆沙百五十四(七左)雲。有說。求無想者。執無想定為真道。彼異熟為涅槃。乃至生彼天中。此執隨遂。彼後從無想出將命終時。見當生相。便作是念。定無涅槃。若實有者。我已證得。於今何故生相現前。由謗涅槃及聖道故。從彼處歿生惡趣中。尊者妙音。亦作是說。彼謗涅槃及聖者故。從彼命終。定生惡趣。 (六十二右)必生欲界(文)。演祕雲。問。准小乘宗。彼沒生欲。欲有五趣。生何趣耶。答。按婆沙論總有三說。有說。定生地獄。有說。定生惡趣。如是說者。定生欲界。處所不定。 (六十二右)今此不同(至)可作是言(文)。義演雲。疏今此不同彼唯生報可作是言者。意雲。今此不同者。即顯大乘不同小乘也。謂小乘計無想天者必次生報即受。何以故。彼計雲。修定時。必更不退。所以死後即生彼天。故雲。唯生報後報必生欲界。可得如是說。今大乘不爾。以修定時有退不退。不退者可同前說。退者退生不定。生其義如何。謂修定時若有退者。死後或生欲界。重引現前。既得定已後。方生彼天受無想果。故疏言此通後報。即隔生名後報也。既言通後報受果。不可說於無想天沒。定生欲界。欲界或可無後報業。故知。生彼天既通生後不定。明知。與小乘別也。生者即報也。即次生是也。後者即後報也。即從此生更隔一生。後生方受名後報也。不定者即不定報也。雲何名不定。答。謂此人雖先得定後時退。先修定。定雖是無想天因。以退失故一向而不受果。故名不定。以次生中定不受無想果故。故名不定業。如下解不定業。亦同此也。 (六十二左)雖牒一句(至)逐文便故(文)。義演雲。疏雖牒一句至逐文便故者。意雲。釋伏難雲。無心既通四位。何故先解二定。答。逐文便故也。 (六十二左)不言唯於無想天無心(至)故須簡(文)。義演雲。疏不言唯於無想天無心至故須簡者。意雲。若無想天唯在廣果一處有。無想天不通餘處。所以不說無心言簡。若餘四位無心濫有心者。謂有心二定及有心睡眠悶絕也。今言無心。簡去有心故。言及無心二定無心睡眠無心悶絕等也。然欲界人中。多分由喫粘食故。有無心睡眠。然亦欲界中。亦有少分無心睡眠。若等活地獄。亦有少分無心睡眠。若餘地獄中。即無無心睡眠也。 (六十二左)無相類法(文)。義演雲。疏無相類法者。意雲。餘四位通有無心。緣有心濫故。所以致無心言。簡無想天唯一處有。又無法相類故。於彼天不說無心言也。類者相送義也。又類者濫也。 (六十三右)遍淨者謂第三禪等(文)。義演雲。若得初禪有漏定。即伏欲界貪。若得二禪未至定。能伏初禪貪。亦不能伏自地二禪貪。若得第三禪有漏定。能伏二禪貪。不能伏自地三禪中貪。若得第四禪有漏定。即能伏第三禪貪。不能伏自地貪也。若得空處有漏定。即伏第四禪貪。不能伏自地也。乃至有頂亦然。今偏言伏遍淨貪者。約地滿心為論。又下地貪等粗惡法。必障上地細妙定法。所以總伏下地法方得上定。今但舉遍淨一處即得。何須具陳。 (六十三右)今無心定由定前心力(至)義與彼等(文)。對法抄第二(四左)雲。無想寂靜微妙。於無想中持心而住。如是漸次離諸所緣心便寂滅。滅即是定令身位異。名入彼定。成唯識說。令身安和故亦名定(文)義燈雲。西明雲。雖非心所專注一境。令身安和故亦名定。要集雲。有釋初釋為勝。今謂不爾。無心睡眠。亦非心所專注一境。何無安和亦名為定。故如由前加行定力令身安和。以無心時安和。亦彼有心時安和。同得定名故本解正(文)二無心位名定。具如婆沙百五十二(九紙左)。 (六十三左)此體如前第一卷(文)。第一(二十六紙左)疏二本(七十六紙)。 (六十三左)依二十二法滅上假立(文)。對法抄第三(二十九左)雲。二應有體數多小。今解。十八法定有。謂遍行定善十一併心。或加別境一。二三四如聖二十二法。二十二法非必須有。如小乘說。或體唯一。總依諸種。今雲不然。以依諸種立此定故。前釋為勝(文)婆沙百五十二(十四左)雲。問。此滅盡定幾物為體。有說。此定一物為體。若滅現前即名無心故。問。雲何一滅剎那現前即名無心。答。如一受剎那現前。即名有受。一想剎那現前即名有想。一識剎那現前即名有識。如是一滅剎那現前即名無心。斯有何過。有說。此定十一物為體。以十大地法及心滅故。有說。此定二十一物為體。以十大地法十大善地法及心滅故。如是說者。隨滅爾所心心所法。即有爾所物現前為此定體(文)俱捨光記五(十六右)雲。解雲。評家意更有欣厭心所。隨其所應。與心相應。而非併起故。與前家不同。無想定體。準此應知(文)義演雲。疏依二十二法滅上假立者。解雲。此無想定。能令第四靜慮二十二法滅。假立無想定。二十二法者。謂五遍行。五別境。善十一。及心。然此定雖非心所專注一境。然令身安和故亦名定(文)今謂。義演然此定等下。依西明意。此義燈所破。其義不穩。義演往往引西明釋。不引樞要並義燈等。此時斯書亡耶。雖存或不見耶。今疏雲二十二法上假立者。當婆沙第三有說。有部立十大善地。大乘立十一善。以有此違。二十一與二別。 (六十三左)瑜伽第十二(至)亦作此說(文)第十二(十九左)顯揚第一(十四左)二文大同。但顯揚言出離想作意。不言背想。譬說全同。 (六十四右)不同俱捨(至)名無想定(文)。俱捨第五(三左)光記五(十三紙左)雲。身中無想名無想者。無想者之定名無想定。依主釋也。或即定無想名無想定。持業釋也(文)疏二本(八十二紙右)雲。初二定持業釋。無想異熟通持業依士(文)依如上文。俱捨通二。今唯持業故雲不同。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三十終_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三十一(七本之三) (六十四右)三品修別(文)。婆沙百五十二(十四右)滅定三品有無差別。如是說者。有三品別。約三乘等相望而論。無想亦可准知。若大乘說。瑜伽五十三(十二左)雲。當知差別略有三種。一下品修。二中品修。三上品修。若下品修者者。於現法退。不能速疾還引現前。若生無想有情。天中所得依身。不甚清淨。威光赫奕形色廣大。如餘天眾。定當中夭。若中品修者。雖現法退。然能速疾還引現前。若生無想有情。天中所感依身。雖甚清淨光明赫奕形色廣大。然不究竟最極清淨。雖有中夭。而不決定。若上品修者。必無有退。若生無想有情。天中所感依身。甚為清淨威光赫奕形色廣大。又到究竟最極清淨。必無中夭。窮滿壽量後方殞沒(文)略纂十三(六十八右)雲。無想定如對法第二。此中無退文後色界起。決定生報。曾得未曾得。如對法抄。此得定人根性。非唯上品。以有三品等故。故前卷隨轉中。唯言此北州不言無想。以中夭故。此地有九品如滅定。此定得雖九品。受報要唯依九品。並盡生無想天中故(文)。 (六十五右)然此受果(至)同修爾故(文)。樞要下末(八右)雲。無想異熟威儀除行。無在因中行入定故。果難起故(文)婆沙百五十四(八左)雲。問。彼壽量雲何。答。五百劫。間。作何等威儀住。有說。結跏趺坐如沙門釋子。有說。劫踞而坐如婆羅門。如是說者。如先入此定所住威儀。即以此威儀。於彼五百劫住(文)義演雲。疏然此受果至因修爾故者。此義即是毘婆沙中釋也。由因中修定之時。立誓願雲。願我生無想天中常立。坐臥亦如是。發願後生彼天中。隨因受果。果有坐臥者也。哲法師。取坐者為勝。有雲。由因中臥修定。受果亦臥。坐立亦然。有難此雲。因中立修因。生彼天中即常立。亦應因中立修道。後生人中應常立。坐臥亦准難。何故知。但由因中期願不同。受果立坐(文)今謂。此疏及婆沙意。由修定威儀。不由期願。有難不可也。以法爾故。如婆沙意。唯為坐上差別。哲釋符順婆沙。 (六十五右)又毘婆沙一百五十二(文)。無想定依地出百五十二(初右)滅盡定依地出百五十二(五左)。 (六十五左)善定引故(至)義同也(文)。俱捨五(三紙左)雲。今無想定。一向是善。此是善故。能招無想有情天中五蘊異熟(文)義燈五末(五十四紙右)雲。又唯是善等者。本說彼所引故。釋唯是善下上地無明屬他因。西明雲。彼所引故通二義。今謂不爾。加所善定引故善。不以善定引是屬第四定。在文自解。下上地無由前說。故指同於前說無想報(文)。 (六十五左)顯揚等立(至)亦不相違(文)。顯揚十九(四左)雲。又如是業有五種決定。一現法受決定。二生受決定。三後差別受決定。四受報決定。五作業決定(文)然對法中。說增不增二業三種決定業五種故思業等種類。不說此中所謂四業。此中四業者。謂三受業及不定業。疏言四業同於對法。此約總相而言。不謂對法別有類束立為四種。是故義燈詳辨。未引其文。 (六十五左)彼據別義(至)別出故(文)。義燈五末(五十四右)雲。略論其業。總有兩種。一定感果。二不定感果。故瑜伽第九雲。順定受業者。謂故思已若作若增長業。順不定受業者。謂故思已作而不增長業。此意即說由審決思為方便名故思。故九十雲。故思故造業者。謂先思量已。隨·尋思已。隨伺察已。起身語名作業。令種增長名增長業。雜集第七雲。作者謂起造諸業。令其現行。增長者。謂令習氣增益。除此已外。設有故思不起身語等。及雖起身語。而不令種增長。增長業者。即有十種。瑜伽第九雲。增長業者。謂除十種。一夢所作。二無知所作。三無故思所作。四不利不數所作。五狂亂所作。六失念所作。七非樂欲所作。八自性無記。九悔所損。十對治所損。除此十種名增長業。不增長業。謂此十種。然增長者。異熟定及時報。不增長者。俱不定攝。雜集第八。據定受業說有三種。即現·生·後。於慈定等造善惡業。是現受攝。五無間業名生受業。若此生造。度生方受名為後受。設有一業。或現或生受報不盡。更多生受從初現生但名現生。不名後受。故第八雲。於此業中。從初熟位建立順現法受業名。不唯受此一位異熟。雜集第七。定與不定分之為三。彼雲。如經言。決定業。謂作業決定受異熟。定分位定。作業通定不定。定受是不受。理如後解。分位是定。時報俱定故。瑜伽六十。據定不定總說四業。彼雲。復有四業。一異熟定·二時分定·三二俱定·四二俱不定。第三是定。餘三不定。第一約報受。雖是定然時不定。第二時定而報不定。故並不定。雜集第七。約定不定說有五業。彼雲。故思造業略有五種。謂他所教敕。他所勸請。無所了別。根本報著顛倒分別。五句如次。初三不增長輕故。不必受異熟。即時定報不定。及俱不定。後二增長重故。必定受異熟。即報定時不定。及時報俱決定。故下文言受異熟決定者。如先所說。故思造業。若此定受時報俱定者。即無分位決定。何得別說。故下分位定雲。如由此業於現法中必定受異熟。生後准此。又此無想定。正是顛倒分別。妄執涅槃。既通四業。明知。後二非唯時報二俱決定。顯揚十九。約定不定分之為五。彼雲。如是業有五種決定。一現受決定·二生受決定·三後差別受決定·四受報決定·五作業決定。初三時定或時報俱定。第四報定時不定。第五通報定及時報定。以於第五決定受報並決定作業。與前有別。故雜集第七雲。作業決定者。由定業力。感得決定異熟相續(相續即身)於此生中。決定造此業。既雲感得決定異熟。不言時定。故知是通。不爾於彼報定非時異熟身上。豈不造惡業耶。又受報定而時不定。及彼報定非唯別報。既通總報。豈得令於現法受耶。雖有總報。若於現受容受別報。當彼總報故。此等諸文。開合有殊。不過此論所說四業。本疏雲。顯揚論中。於不定中。報時定不定別出故(文)義蘊雲。疏於不定中報時定不定別出故者。顯揚十九雲。如是業有五種決定。一現受決定·二生受決定·三後差別受決定·四受報決定·五作業決定。此五業皆言決定。如何疏解通不定耶。答。三時雖決定。報不必定。轉重輕。第四報決定。受時未必定。第五作業決定。而報與時不言定故。由此故。五業雖皆言決定。而報時等互有不定也。問。顯揚既言業有五種。何故第五獨言作業。答。前四從所招果說能招業。第五不望所招。亦有決定。問。如何作業不正約果說名決定耶。答。如宿習持戒令生決定還修善根。宿習亦爾。疏地地重生者。先於欲界已得此定。得後生色界。地地之中。重起此定故言重生。有本雲地地容生。於理為勝。非一一地必要須生。容可生故。 (六十五左)通後報者(至)處則不然(文)。義演雲。疏通後報者色界後起方受此報乃至處即不然者。如人先生欲界中得無想定。於現身中即便退定。更不得定即命終。生於色界四禪十二天處中。隨何天處更受一身。一身中又能引起無想定。死已即生無想天即名後報。且不要於色界十二處中須迴生。但隨何天。更只受一生。即卻得前定。死已生無想天。處即不然者。意說。但生在無想天無想天更不修無想定。故雲處即不然。不同餘天許更修。故得十二天者。謂三禪共有九天。第四禪中三天。謂無雲·福生·廣果。故都有十二天。然上五淨居。非凡所生故不說也。問。從無想天沒生於何處。答。先於餘天中。且別修殊勝業。所以從無想天沒得生餘天中。餘天中死已還生餘天。天未盡許生故(文)義燈五末(五十七左)雲。問。修此定者既許生色亦得後起。生彼所修定俱之思可不受報。若許受報即唯生受。不可生後二業同招。若唯昔修能感後果。後起之者何為不感。答。生彼起者。非猛利故。劣故不受。不爾重修亦能別感。應重生彼。以昔人中後報受故。問。若昔人中得已退失。但不退下三靜慮定。命終生彼得重起不。答。即論二師說各不同。若初師解。退與不退。生下三天。不得重起生無想者。下初修退後生重起。亦名後報。若第二師。欲界雖退。生下靜慮。亦得重起。五十六雲。先於此起。後於色界。第四靜慮當受彼果。如疏文解。若雲在欲設不退失。亦有生下(三三)靜慮中而得重起者。不爾異生潤生。要現行故。若不退無想。下三靜慮得離染故。如何得生。若許得生。即無六行伏惑上生。問。昔定已失生上重修。如何已失。定後還能感果。答。由後定力資彼故。能同地法故(文)。 (六十六右)前欲界定(至)是何報耶(文)。義演雲。疏前欲界定是何報業耶者。問。意雲。若前欲界中退失無想定。及餘定業死。即未審。此定四業中是何業。為是生報業。為是後報業。不定報業耶(文)。 (六十六右)既言通退(至)與小乘別(文)。俱捨五(三右)雲。既是善性為順何受。唯順生受。非順現後及不定受。若起此定。後雖退失。傳說現身必還能起。當生無想有情天中。故得此定。必不能入正性離生(文)光記五(十四左)雲。正理(十二之十八丁)一說同此論。又一說一類諸師作此定執。謂順生受及不定受。所以者何。成此定者。亦容得入正性離生。入已必無現起此定。由約現行說無想定。名異生定。非約成就(文)今謂。婆沙無退已現起之說。正理不言傳說。一類諸師。恐是有部中未計。義演雲。疏既言通退至與小乘別者。然小乘。從若人中修得無想定必不退。大乘許退。小乘無想定業是生報。次生即受故。若大乘即通生報後報不定報業。與小乘別。故論雲四業通三除順現受業。 (六十六右)有義雖通(至)唯欲界起(文)。演祕雲。准有宗義雲。順正理論第十二說。通欲色起。色界之中而有兩釋。一雲。唯下三靜慮。非在第四。勿因與果極相鄰逼。有說。亦在第四靜慮。除無想天。已生彼天。受彼果故。俱捨論同。婆沙一百五十二中有三說別。有說唯欲。人心猛利。有說力故。後之二說。同順正理色界二義。雜心論說。同婆沙論初師所明(文)義演雲。疏有義雖通後報至不如人故者。此師說。無想定通後報者。如人先於欲界生得定。後退失更不還修即命終。還生欲界。卻坐得前生無想定。從此已後。生無想天名為後報。言明六天下起者。意說。六欲天惠解不如人故。所以不起。無外緣故者。意雲。欲界退定生下三定。亦不起無想定。以無外道緣故。內解不如人故(文)。 義蘊雲。論有義至後生色界能引現前者。此約退。遍淨已下染者。於下三禪能起此定有。或潤故。若唯退第三禪染非下二者。唯於第三靜慮能引現前。若不退下三禪染而於此定未極熏習修而繫退者。即於無雲等三天處。重起此定。若極熏修而不定者。必生彼天。 (六十六右)此師設上界(至)亦成後報(文)。義蘊雲。疏此師設上界不起亦成後報等者。於欲界身退失此定。後欲界身還得不退。即生彼天。此望前定得成後報。問。前定既退即不感果。何成後報。答。前定雖退。由後定力。資彼功德。令感果故成後報。   (六十六左)餘下一切地或一切處(文)義演雲。疏餘一切地者。即是四禪。謂四禪是四地也。或一切處者。謂初梵眾天。梵補天乃至廣果天。處地即總名處。乃別號故雙舉也 (六十六左)二師引別(至)故二諍也(文)。略纂十五(二紙右)雲。法師若退人後色界起者。先欲界業。即是時定報不定攝。又此文雲先於此起謂入定。後於色界者。謂長讀下文。謂後生色界受彼報。非後於色界入定也。二說故。 (六十七右)故二力等(文)。義演雲。疏故二力齊等者。意雲。若據後師雲。先欲界生定退失。已便命終。即生色界重引現前。後生無想天受果故名業報。前師雲。先欲界退失定。還生欲界重引現前。後生彼天受果故名後報。與後師力齊。何勞生彼色界重引現前耶。故雲二力齊。即三師道理齊(文)今謂。義演釋意。前後兩師。道理力齊名為二力齊。此非疏意。二力齊者。退定者不生色界。還生欲界更亦修定。或不還生欲。生色界已彼更修定。彼此修定。其力不殊故言二力齊。 (六十七右)雖知離染(至)亦得此定(文)。演祕雲。疏雖知離染諸諸地皆然等者。此遮外難。外難意雲。第四定中。諸地皆同。離遍淨染。退後重得第四定時。無想天染亦必離矣。後生何不即在彼天住下三處。疏答意雲。若離染同。令生彼者。若爾彼天應無九處。離染同故。九處既差。明離染同。熏修而異。雖復重得第四慮。其無想未暇熏修。即便命終生彼下三。意有何失(文)義蘊雲。疏雖知離染諸地皆然至亦得此定者。無想與下三天。同離第三靜慮染。然以熏習修有上下。無想定力未殊勝者。未生彼天故生下三天。更修習已方受彼果。若雲離染齊故要生彼天下三靜慮為例。亦爾離染齊故下二天處應當不生。 (六十七右)又解(至)說名為退(文)。演祕雲。疏又解至說名為退者。問。豈離下染即得彼定。設爾何失。若爾初得第四定時。應得無想。答。初得第四。由未先得彼無想定故。假熏習後方得之。退由先得故不相例。問。退第四定後還作意。厭遍淨染方得引生。無想重得何即不爾。若亦須修未修命謝生下三天。何理不許。答。必於此生。而能修成。方命終故。故不生下。問。疏二釋中何師為勝。答。有義斷雲。後解為勝。不明所以。詳曰。前解應善。後義雖雲此生必得彼無想定。而無文證。設不得者復違何理(文)義演雲。疏又解下處不得離染齊故者。此意說有無想天離下三禪染。即不得起此無想定。下三天亦離遍淨等染。如何生中起無想定耶。以一種離染故。若退起遍淨等染。必不得生第四禪。若離下染即得無想定後生彼天。如何更生下三天處耶。故下天處無得定義故。退定者必起染也。不爾如何說名為退。雖有二說。前說為勝。許下三更得此定故(已上)演祕義演。並以前說為勝。 (六十七左)五十三說(至)非聖所入(文)。演祕雲。按瑜伽論五十三(十三左)雲。前無想定非學所入。亦非無學。何以故。此中無有惠現行故。此上有勝寂靜住及生故。又復此定。不能證得所未證得諸勝無法。由是稽留誑幻處故。釋曰。如來滅定起無漏惠。無想不爾故雲無惠。以滅盡定在無想上。名此上有勝寂靜住。有上無色四處可生名為生也。或五淨居。是聖生處名為生也。如阿羅漢。必依滅定證無餘依。無想不然。雲未證得諸勝善法。或入滅盡。前方便中。入色無色諸有漏定名證善法。無想不爾。由此多因故聖不入(文)略纂十三(七十右)雲。無想定非學無學所入。以無惠現行故。太師雲。得無想報時無惠現行。景師雲。入無想定時。方便無無漏心故。名無惠現行。寂靜住及生者。謂滅定為住。無色四為生(文)義演雲。稽留誑行處故者。稽謂稽遲。留謂留難。誑行處者。妄誑他為真。不聞佛法名為難處故(文)。 (六十七左)以無想定無惠現行等(文)。義蘊雲。非滅定無漏惠引言此上勝住生者。淨居為勝住。聖者為勝生。或以滅定為勝住生。 (六十八右)六十二(至)乃至廣說(文)。六十二(七左)雲。復次無想等至當言唯一有漏。滅盡等至當言無漏。由與煩惱不相應故。非相應故。無所緣故。非諸煩惱之所生故。是出世間一切異生不能行故。唯除已入遠地菩薩。菩薩雖能起出世法令現在前。然由方便善巧力故不捨煩惱。又此等至當言非學非無學攝。非所行故。似涅槃故(文)此文雙相二定。無想有漏翻對可知。 (六十八右)俱捨雲(至)為真解脫(文)。俱捨第五(三左)雲。又許此定唯異生得非諸聖者。以諸聖者於無相定如見深坑不樂入故。要執無想為真解脫。起出離想。而修此定。一切聖者。不執有漏為真解脫及真出離故。於此定必不修行(文)光記五(十四紙左)雲。又許此定至必不修行者。凡聖分別。唯異生得。以無想定感五百劫生死大果。空無所得。聖者厭離如見深坑不樂入故。要執無想異熟為真解脫涅槃。於無想定。起能出離生死想。而修此定。一切聖者。不執有漏無想異熟為真解脫涅槃。不執有漏無想定為真出離聖道故。於此定必不修行(文)寶疏五(八右)雲。第七明修人異也。先起見取執無想處以為涅槃。後起戒取執無想定以為真道。方能入故。聖已斷二取。所以不入。 (六十八右)曾得未曾得(至)第二抄等解(文)。對法抄三(三十右)雲。五曾得未曾得。今准前說。亦是曾得及未曾得。然未曾得。一新新生故名未曾得。有漏種故亦是曾得。如別脫戒。二從來未起名未曾得。如世第一法等三無漏名未曾得。此中即初六若有行修得修不。答無以無現行法故。七應有方便。非離欲得。唯方便得加行生故。若離欲得聖者。即是有成就彼失(文)俱捨第五(四右)雲。若諸聖者修得第四靜慮定時。為如靜慮亦得去來無想定不。餘亦不得。所以者何。彼雖曾修。以無心故。要大加行方便修得故(文)義演雲。曾得未曾加行得離染得者。意雲。無想定是曾得。唯加行得。滅定未曾得。通加行離染得。如餘處說。有雲。曾得無。想定。未曾得無想定。皆是加行得。非是離染得。雖離下三禪染。若欲入無想定。必須殊勝加行。方得無想定。又伏下染。非即離染得。不同滅定即離染而得。雲非離染得。 (六十八右)六十六雲(至)不得入故(文)。檢六十六無有此文。五十三(十三左)雲。有學聖者能入此定。謂下還身證。無學聖者。亦復能入。謂俱分解脫(文)。義演雲。疏六十六雲至不得入者。意說。俱解脫阿羅漢。方得滅定。唯惠解脫者。不得滅定。何以故。以唯斷煩惱障不斷定障故。所以不得。俱解脫者。兼斷定障故得滅定。問。定障是何障所攝。答。障即受·想·受·想能障定故。二障之中所知障攝。即定·惠俱解脫名俱解脫也。 (六十八左)以義今准此文(至)滅定(文)。義演雲。疏唯以義者。解雲。此意說。不唯阿羅漢中有俱解脫不得滅定者。即獨覺中。且有不得滅定者。如部行獨覺等。即此類許多出故。疏今准此文至滅定者。意雲。今准此中諸有之文。二乘無學中。有得不得者故。論置謂有之文也。謂有者不定之詞。若二乘無學總得滅定。何須致謂有之文(文)。 (六十八左)即部行中乃至亦有不得通者(文)。此文意。謂有部行中未得神通。通在根本。通尚未得。何況九次第定。問。外道邪師類尚具神通。部行已證自乘菩提。何有不依根本定具神通德。乎。答。部行有二。謂惠解脫及俱解脫。其惠解脫。依未至地斷惑證理。是故不得根本。亦不具通。俱解脫不爾。問。淄洲見道章雲部行必依根本定入於見道。豈非相違耶。答。彼據多分而言。或約俱解脫亦不相違。義演雲。疏部行中乃至亦有不得通者。即部行中有根鈍者。則不得滅定。雖修五通。得已過緣還退失故。或出無佛世界。無佛為絕設修五通。所以不得。若得漏盡通。則一切皆得。若磷角獨覺。若三明六通。有次第定。一切皆得也。 (六十八左)唯身證不還(至)以聖言簡(文)。義演四句分別。及釋身證名皆不可也。義燈雲。要集雲。有說意雲。此中唯約二乘學無學說。若諸菩薩下文方說。有釋意雲。此通三乘有學無學。明得滅定人。要斷三界惑。下明初起後起。於中初說二乘。後明菩薩。若不爾者。得滅定人不說如來。理有不盡。今謂。此斷全不相應。本釋意解。簡不得人。除此所簡。顯皆是得。何攝不盡妄為思度。諸如是文。下但略指。不能一一具顯其非。尋者細思(文)又雲。如初二果。迴心已後亦容得起。下唯遮凡未斷見惑。又說。要斷欲修惑等據二乘說。不障迴心。雖不斷欲所有煩惱。然伏惑得第四靜慮。依邊際定受變易身。既有此能何妨。不得九次第定。又不得九定。具不能證得邊際定故。雜集第九雲。靜慮無色邊際定者。為欲引發勝品功德得自在等。修堪任定到究竟故。下論說雲。或有七地滿心等起。據決定說。如變易生。不爾何故或有初地。由是此論但雲惑有學聖。但簡凡夫決定不得。有學有得不唯身證。迴心者得。餘不說者。據非迴心。若作此說。應符妙理(文)今謂。淄洲雖救疏文不然。無學簡取俱脫及麟角等。有學唯取聖身證非顯所簡外皆是得人。然疏雖知實通三乘。且約二乘而釋。以學無學言多顯二乘故。 (六十八左)已伏或離(至)上貪(文)。義演雲。疏已伏或離無所有貪上不定者。意雲。若欲證滅定。必須伏惑。即無所有貪。即猶離也。然後方得此定。其上非想一切貪。斷不斷皆得定。何以故。以彼地中想極闇劣。行相微細。無勝作用。不能為障。所以斷與不斷皆得滅定。不同下地惑以粗動障定強故。又當地惑。不障當地法故不斷也。問。何故不言下地惑。偏說無所有處惑耶。答。且據極處而言。無有下地惑在而能證得滅定者也。若要須斷下諸地惑。方得滅定者。未審。諸地為總斷為不斷。亦有伏耶。答。如論自說有二師解。問設不斷下惑。於理何妨。不然以下地法必障上地法故。下粗上細。所以斷下地惑不斷當地惑。 (六十八左)若上若下皆能伏斷(文)。義演雲。疏若上若下皆能伏斷者。意雲。上者非想地。下者自餘八地。世道能伏。其非想一地。且用聖道斷之。然世道不能伏非想一地惑。若聖道亦能伏斷非想地染入滅定也。若爾何故論雲上貪不定耶。知不伏非想染。亦能入滅定。若若下八地則定須伏斷。若退起無所有處染退滅定。唯欲入滅定時。亦伏非想貪等。不起入定也。非但伏染。亦伏餘善心心所。後若出滅定雖起非想地染。亦不退滅定故。雲上貪不定(文)。 (六十八左)以滅定(至)非想定起故(文)。義演雲。疏以滅定唯依非想定起故者。意雲。如要斷無所有處貪者。意顯滅定必依非想地。若所在非想染不定。必須斷無所有處貪。問。要須斷惑得。亦有不斷惑不。答。言要須斷惑得者。約二乘等初修定說。若菩薩已得定者。亦不斷伏欲界修惑。但作止息想須入。斷人不同二乘。謂菩薩已斷三界分別煩惱所知障盡。已得我法二空智故。 (六十九右)或觀無漏心粗動(文)。義演雲。疏或觀無漏心鴕粗動者。若二乘人。欲起無漏心時。必生勞慮。聖者患而生厭故。觀無漏心是亦粗動故今厭之。不同諸菩薩也。 (六十九右)對法第二(至)恆行一分(文)。演祕雲。論恆現行諸心心法。友恆行一分諸心心法滅。對法第一五蘊等同。與唯識別。如疏所辯(文)今謂。與唯識別者。三論皆言恆行一分。唯識唯言恆行無一分言故。對法第二(二右)雲。於不恆行諸心心法。及恆行一分心心所滅。假立滅盡定(文)釋曰。一分恆行者。謂染污意所攝。五蘊論(二十三右)雲。不恆現行。及恆行一分心心法滅為性。 (六十九右)若說第七(至)唯有漏(文)。義演雲。疏對法第二乃至即以此文為證唯有漏者。意說。已下即是安慧菩薩解。其第七識。唯有人執無有法執。唯是有漏不通無漏。恆行一分者。即二乘人無學入滅定。即無人執。第七識全不行。以七八二識一處俱故。雖全無第七。為對第八故言恆行一分。即以此文證第七唯有漏(文)今謂。雜集釋雲。一分恆行。謂染污意所攝。廣五蘊論(十三左)雲。不恆行謂六轉識。恆行謂攝藏識及染污意。是中六轉識品。及染污意識。是滅盡定(文)准此二論。安慧師義。第七識全不行明矣。 (六十九右)若說有法執(至)全無第七(文)。義演雲。疏若說至非全無第七者。此文即是護法菩薩釋也。即許第七識中有法執。及通無漏也。恆行一分者。若二乘入滅定。即第七識中人執不行。若一分法執在故。名恆行一分。若菩薩入滅定。即第七識中我法二執雙不行。即有一分淨無漏第七在。非第七體亦無也。此解不對第八(文)今謂。護法安慧二大論師。於第七識我法具闕。具如第一論釋。然對法抄第三(二十三左)雲。恆行一分者。二說我法執有無。如唯識五。彼雲。唯我勝軍師。亦法戒賢師(文)略纂十六(十七右)雲。護月唯我計(文)觀對法鈔文。勝軍雖本祖習難陀。而兼用安慧。所謂第七唯我計是也。戒賢是護法之資。全同其微。然花嚴宗至相。依安慧師。以為滅定全無第七(孔目章意)賢首不然。以據護法正義故。學者應知。 (六十九左)以修禪無色義各勝故(文)。義演雲。疏以修禪無色各勝義故如別立蘊故偏厭之者。問。何故偏厭受想耶。答。以修禪時。受想障定強故。故雲名義勝故也。於色界中。下受障定強。如初禪出憂。二禪出苦。三禪出喜。四禪出樂。故知。受能為障。修禪偏厭下粗想亦爾。於無色界中。想障定強故。修無色定時。偏厭於想故。雲修禪無色義各勝故。又如立五蘊。即受想二種別立蘊名。謂受想增強故。偏厭於想故。雲修禪無色義各勝故。又如立五蘊。即受想二種別立蘊名。謂受想強故偏厭·也。且勝本立名義勝故。且有雲。各別勝故。義雖總通從多本為定(文)今謂。修禪受障如義演釋。修無色定。以想為障者。有頂名為非想非非想為障可知。義蘊雲。疏修禪無色若為勝者。四禪受勝無色想勝。今入滅定。彼為勝障故偏厭之。 (七十左)如五十三說(文)。五十三(十三左)雲。若下品修者。於現法退。不能速疾還引現前。中品修者。雖現法退。然能速疾還引現前。上品修者。畢竟不退(文)。 (七十左)答以修習時有上中下(文)。義演雲。疏答以修習時有上中下者。即第一解。即約修習以分三品。若修上品定即名上品。若修中品定。即名中品。若修下品定即名下品(文)今謂。義演以為三解非也。唯有二解。一種性類。一三根義。故以又隔。修習與類非有差別。 (七十一右)唯得無所有處心後起一地(文)。義蘊雲。此有二解。一雲。從識處心即取有頂心入。此超無所有一地也。一雲。取無所有處心入彼定。不以有頂心入。名超一地也。此解為正。前解若以識處心入有頂名起者。如何可言得無所有處心假超耶。問。若已已無所有心超入此定者。如何論雲必以有頂遊觀。無漏為加行入。如下疏中自有四釋。 (七十一左)言遊觀者(至)為加行心(文)。演祕雲。論遊觀無漏者。有義。疏簡本智。今解通簡根本後得。後得之中亦有斷道故。遊觀者簡根本全後得斷道。又根本智亦有遊觀。若言無者。豈根本心皆能斷惑。如無學者。不斷惑故。八地已去純無漏心。豈唸唸中皆能斷惑。故今說者。根本後得。俱有遊觀為加行入。亦無違也。諸論皆雲。有二緣故。然初修者。可唯後得。詳曰。今依教理取疏為正。且遊觀名。非不斷惑獨得其稱。設然何失。若爾佛位應唯遊觀。不斷惑故。由此故知。若不斷惑。及不觀理。總名遊觀故。佛位中有非遊觀。遊觀既非根本智攝。明定加行心後得智。設根本智為加行引。復有何失。答。既雲加行。本智何得有加行相。縱至佛果雖任運起。亦必須依滅盡相入。觀滅盡相非本智用。不爾二因攝不盡失。若雲二因據因位說亦為不可。果位滅定教何不論。亦無文斷二唯因位。緣滅盡相任運者。依通果何失。若雲依彼滅盡相者即是本智。此亦不然。瑟恥。羅經雲正思惟無相界故。正思惟者論文皆說是後得智。況此下雲要證二空隨應後得所引發故。何得隨情而強會耶。由斯理准。唯依後得為加行也。問。有頂既無根本之智。雲何得有後得智耶。答。有三釋。一雲。無所有處根本智引。二雲。初靜慮中根本智後。三雲。後智本智後生。若不證正不了俗故。非要鄰次後生方是。由此彼處有後得智。智者當思(文)。 (七十一右)瑜伽第十二卷(至)隨欲皆入(文)。演祕雲。論此定初修等者。七地已前二乘等得名為初也。故瑜伽第十二(四紙左)雲。復次雲何超越入諸等至。謂即於此已得圓滿清白故。從初靜慮無間超入第三靜慮。第三無間超入空無邊處。空處無間超入無所有處。乃至逆超亦爾。以極遠故。無有能超第三等至。唯除如來及出第二阿僧企耶諸大菩薩。彼除所欲入諸定故。釋曰清白者。顯超加行而離染等。無超第三者。明無超二能至第三。餘文可悉。而疏雲。唯得超一地無漏入故者。未自在者。依瑜伽論。唯超一地故。超越者將入滅定。而從初禪漸次超一至無所有。而超非想入於滅定名超一地。若爾如何言依非想而入滅定。答。依非超說。依非想種兩釋如疏。 (七十一左)瑜伽第十二(至)而入此定(文)。演祕雲。又按瑜伽第十二(二十右)中。依二因入。即彼論問。以何方便入此等至。答。若諸聖者。已離無所有處欲。或依非想非想處相而入於定。或依滅盡相而入於定。依非想非非想處相而入定者。謂於此上心深生厭捨。非想非非想處進趣所緣皆滅盡故。心便寂滅。依滅盡相而入定者。亦復如是。釋曰。緣非非想心心所法。生厭離心而入彼定。此依初修。依滅盡者。即任運緣非非想處心心所法。生厭離等。與前相似。雲亦如是。此依久習。又釋初緣有為行。厭捨想心。後緣無為行。厭捨想心。厭捨義同。雲亦如是。亦約初久二修別也(文)今謂。此釋全據略纂第六(十右)倫記亦同。又十二(九右)雲。雲何無想心三摩地。謂即於彼諸取蘊滅思惟寂靜心住一緣。如經言。無相心三摩地。不低不昂。乃至廣說。雲何名為不低不昂。違順二相不相應故。又二因緣入無相定。一不思惟一切相故。二正思惟無相界故。由不思惟一切相故。於彼諸相不厭不壞唯不加行作意思惟故名不低。於無相界正思惟故。於彼無相不堅執著故名不昂(文)今謂。下成業文與此論同。是故次下(八十四左)二論雙引。至下當知。倫記四下(二十三右)雲。相謂境相。此有二重。一有漏名相。無漏名無相。二有為名相。無為名無相。若依初義。諸後得智。以後義或及初義。為本質行名無相行。即滅四行或道四行。若依後義。無分別智名無相行。翻此二名有相行。 (七十一左)成業論引(至)故入此定(文)。成業論(十二左)雲。又用有頂緣滅為境。寂靜思惟定為依止。方能現入滅受想定。如摩訶俱瑟恥羅契經中。依滅盡定作如是問。幾因幾緣為依。能入無相界定。答言。具壽二因二緣為依。能入無相界定。謂不思惟一切相。及正思惟無相界(文)言摩訶俱瑟恥羅者。略纂十六(八右)雲。摩訶俱瑟恥羅者。即舊雲摩訶俱稀羅也。摩訶雲大。俱瑟恥此雲肚。羅此雲持。即大肚持也。即是舍利弗舅。長爪梵志也。肚中即三藏義(倫記雲大肚是大藏義)持三藏義故名大肚持。 (七十二右)又此無心(至)勝定為先(文)。演祕雲。疏以下品有心勝者。勝字疑誤。合為緣字。無心用彼有心為緣。而後方起。又語亦略。思之可悉(文)義演雲。疏又此無心勝定以下品有心勝定為先等者。意取非想非非想定心。引起無心勝滅盡定。問。如何非想地心名為下品勝定耶。答。以下對上滅定。名之為下品。即如有頂遊觀無漏為加行入是也。望前無所有處心得勝定。名非無心勝定引起有心定者。此依次第入者說。若得自在起。諸等至無間。勝劣皆能相引(文)今謂。義演雲。無所有處以為無心者非也。義蘊雲。疏又此無心至下品有心勝定別者。此以非想非非想定。名下品有心勝定。謂有心八定中。此犯居後故名下品。最微細故名為勝定。由此二義能引無心勝定。第四禪心雖引無想定。彼由不具二義。但引無心之劣定也。 (七十二左)體即無漏種故(文)。演祕雲。疏體即無漏種者。依無漏種之所立故名無漏。 (七十二左)第六十二(至)不能行故(文)。六十二(七紙左)之全文。演祕非相應者。非心心所故非相應(文)瑜伽倫記十七下(十右)雲。景雲。言無想定有漏。滅定無漏。由煩惱不相應。即於相應中生長諸漏。今既不與煩惱相應。即非生漏名為無漏。下展轉釋。以此滅定非相應法故。非所緣故。是故不與諸漏相應。生漏名漏。言非諸煩惱之所生故是出世間者。前明不能生漏。今明不從漏生故非有漏。略不釋。言非漏住處故名無漏。一切異生不能行故。唯除已入遠地菩薩者。向下文說六地入滅定。七地菩薩唸唸入滅盡定道理。初地以上皆得滅定。以得地相。初二三地相同世間。四地預流。五地一來故。前五地未得滅定。六地當不還。七地當阿羅漢。故論偏說得滅盡定文義演雲。疏非相應者。意說。滅定不與心相應名非相應。又是不相應中收。以不與心心所相應故名無所緣。有雲。由與煩惱不相應故。此上二句。是總標滅盡定與煩惱不相應也。非相應故者。即別顯滅定離相應縛。不同餘心之所等。無所緣故者。顯滅盡離所緣縳不同善心等被貪等緣。滅定不爾故無所緣縳。又顯滅定非從煩惱生故不同世間法(文)義蘊雲。疏六十二說至當言無漏等者。此中文意展轉釋也。雲何此定而言無漏。故次雲與煩惱不相應故。何故此定不與煩惱相應。故次釋雲。非是相應法故。雲何非相應法。以無所緣故。由無所緣故。非煩惱生。由斯此定是出世間故無漏攝(已上)今謂。義演不允。義蘊為優。然義蘊本據瑜伽景師釋。略纂十六(七右)雲。滅盡定遠地菩薩能入者。太義一解雲。遠行是第七地。作無相行故方能入。六地以前猶起煩惱。不伏定障。入七地菩薩。三界煩惱皆伏。而得彼定。從勝處為語。其實如佛地論。直往初地亦入。瑜伽第八卷。雖地能七地能唸唸入。彼解大擇。文解。此言遠地即初地也。以加行行故名遠地。非是遠行地。故論言。非異生能入。即是菩薩能入。入地即是菩薩故。如遠地是初地也。菩薩雖起出世善法。今此定現前。由方便利生善巧故。不捨煩惱。起心不斷。舊雲留惑故也。此是虛言。此中據直往者語。迂迴者地前亦得故。又太義曰。遠地者即入十解心。亦得滅定。滅定相似無漏體是有漏。今言非異生及有漏者。非一切異生及汎爾有漏也。或是入位異生作涅槃想方等故。若菩薩得伏定障亦得。或是有漏亦是無漏。二乘一向無漏。不能伏障得故。設斷四禪以上定障得者無妨。此是非所行故。假名非學無學。在學道滿故。無學道滿得故。亦應言學無學。 (七十三右)次第入出嚬呻定(文)。義演雲。疏次第入出諸定名師子定者。即是欠去時。先兩腳向前。以後兩腳向後蹴。亦如人睡覺已先欠去也。博兩腳向前者。學菩薩順次入定。如入初禪定。不出初禪定即入二禪。不出二禪便入三禪。乃至從非想非非想便入滅定。由如師子以前兩腳向上。將後兩腳向後蹴者。由如菩薩逆次向下入諸定故。如從滅定不出即入非想非非想。從非想不出即入無所有處定。乃至從二禪定不出。即入初禪定。由如舒腳向下相似故。次第入出名子嚬呻也(文)大般若三百五十(十六紙)雲。復能入菩薩摩訶薩師子頻申三摩地。雲何名為菩薩摩訶薩師子頻申三摩地。善現若菩薩摩訶薩離欲惡不善法。有尋有伺離生喜樂入初靜慮具足住。乃至第二第三第四靜慮亦同。乃至四無色亦同。於師子頻申三摩地。善成熟已。復能入菩薩摩訶薩集散三摩地。乃至從非想非非想處定起。入滅想受定具足住。從滅想受定起。入初靜慮。從初靜慮起。入滅想受定。從滅想受定起。入第二靜慮。乃至第三第四及四無色亦同(文)別如花嚴疏抄雲。雲刊定記中。頻伸是梵語訛轉。清涼大破。然至花嚴音義立二義別。一梵語訛轉。二為漢語釋。今謂。刊定以為梵語者非也。如清涼破。 (七十三右)若菩薩超禪(至)集散三摩地(文)。義演雲。疏若菩薩超禪至集散三摩地者。意雲。一切地入一切地。出者亦爾。是總語。於中有別。意說。從初禪一入心。於一切心後出。又於一地心入。於一地心後出。如依諸禪心入。於初禪心出等故。名集散三摩地。雲何名集散。若依一地一心入名集。於一切地心出名散。如以滅定為頭入。不出入即非想非非想。從非想非非想不出。還卻入滅定。又從滅定不出。即入無所有處定。從無所有處定不出。還卻入滅定。如是從初禪不出。還卻入滅定。即滅定為集。餘定名散。又從非想定為集。餘名散亦爾。又入初禪不出即入二禪。從二禪不出還卻入初禪。又從初禪不出即入滅定。從滅定不出還卻入初禪亦爾。即初禪名集餘定名散。乃至二禪等為頭亦爾。 (七十三右)對法第五(至)起一切地(文)。對法第五(二右)雲。串習力者。復有三種。謂下中上品。若於諸定入住出相未了達故。是下品。雖已了達。未善串習故。是中品。既了達已。復善習故。是上品。若有下品串習力者。於諸靜慮諸無色定。唯能次第入。若有中品串習力者。亦能超越入。唯能方便超越一間。若有上品串習力者。隨其所欲。或超一間。若有上品串習力者。隨其所欲。或超一切。若順若逆。入諸等至(文)義蘊雲。疏對法第五雲。未自在者唯超一間者。此與瑜伽十二同。謂從初禪超入第三靜慮。從此第三超入空處。從此空處超入無所有處。從無所有處超入滅盡定。由未自在。唯超一間。不能從初超第三定而入第四。以其隔遠力未能故。此超一間亦名師子頻申。上下超各依次故(文)對法抄五(六紙左)超地作法以五門分別。須者往見。 (七十三右)顯揚十八(至)超一切地(文)。十八(三右)雲。又依欲界繫心。起欲色無色界繫心及不繫心(文)。 (七十三右)瑜伽第十二(四左)文如上已引。 (七十三右)實無慾界心(至)實是無漏(文)。演祕雲。問。准大般若。超等至者。欲界等心。而能入出滅盡定等。瑜伽十二。八地已去。及於如來方能超定。八地已去意純無漏。雲何得起欲界心耶。答。正會如疏。復有說雲。經中既雲起欲界心。明知八地得起有漏。而言無漏依多分說。詳曰。若八地去許第六識起有漏者。即第七識我執乃行。如何瑜伽言八地等唯成轉識不成賴耶。若據多分。二乘無學應亦同之。同一句故。又大般若雲。不退位得漏盡通。以彼諸漏永不起故。若許更起。豈不違經。若據多分。即第七地應名漏盡及捨賴耶。多不起故。若雲第七方八不及。亦應第八不如後地。應第九等方名捨執得漏盡通。若雲。第八是不退故七不例。既齊容有我執等行。亦應同七不名不退。若依勝劣。還第九等合名不退。由此定知。不起有漏。疏會為善。今助一釋。大般若言起欲界心。通實及似。彼經但言菩薩能超諸等至等。不言唯是不退位故。通諸地。皆能超定。隨應真似。瑜伽且據唯無漏者自在人說。亦不相違欲界心。問。心心所法界繫自別。准何得知而似於彼便立彼名。答。按瑜伽論六十九雲。又從欲界無記。無間色界善心生。如色界果欲界變化心。即從色界善心。無間此欲界無記心生。又說此心為欲界者。當知是彼影像類故。非自性故。既雲是彼影像類故非自性等。雲何得是實欲界心。實欲界心。何須雲類非自性耶。論既自釋。是影像類非自性故。明變化心似欲名欲。不爾雲何言影像類非自性耶。此既色界似欲界。菩薩似欲名欲何失。 (七十三左)且從極自在(至)不爾便違(文)。略纂第五(二十九左)雲。此據極自在超一切地者說。若七地以前。及波羅密多聲聞。亦能超二地乃至七地。大目揵連入無所有處定。聞象等聲。便以彼出超多地故。六十三中具明此事。又依自在超一切地。謂佛及不退菩薩。餘人雖超不能多地。若任運超禪者。一切皆得。如轉生九地及大目犍連故此不說。此明超故。 (七十三左)問既爾此為(至)非想心地法(文)。義演雲。疏問既爾此為即是加行心法為但依非想心地法者。此中問意。既言從初定心等加行。能超入滅定。未知滅定為依初禪立滅定。為依非想地立滅定耶。 (七十三左)若准此義(至)立此定故(文)。義演雲。若准此義至立此定故者。此答前問。意說。諸菩薩等。依一切地心而入滅定。隨用何地心為加行。即於此加行心種子上立滅定。不要別依非想地心立滅定。准此義。即今初禪等地。並有滅定。 (七十三左)今釋不爾(至)解脫等(文)。義演雲。疏今釋不爾第十三說乃至解脫等者。若說滅定依餘初禪等加行心上立者不然。對法論中明八解脫處。滅受想解脫。依非想處解脫。故知。滅定依非想地立。又此論且雲屬有頂地(文)對法十三(十九左)雲。雲何想受滅解脫。謂依止非想非非想處解脫。超過諸餘寂靜解脫住。於似真解脫具足住中心心所法滅。為解脫想受滅障。此顯想受滅解脫。以非想非非想處為依。無境界行相助伴心心法無故。以心心法滅為自體。 (七十四右)若爾雲何(至)此有二解(文)。義蘊雲。疏若爾雲何名超等至此有二解者。問。初解隨加行心立。即此定亦初禪等有。對法此論依非想處復雲何通。答。彼依初習。唯依非想。此依八地及如來等通諸定也。問。既不依非想種立。末後一二念何須起彼心。答。以彼想細易息滅故(文)義燈五末(六十左)雲。超等至中本疏二解。今又助解。且依初師。依加行心亦亦得雲超。約定次第。餘非想非非想定後。為加行入。今隨何心。或以欲界心或初靜慮心為加行入。非要餘定後故得名超屬有頂者。據初起說。依第二師隨何地心後即能入。此不須加行。如似如來任運能入非起加行。問。若心先起伏已入滅。彼無不起。何得說言微微心後厭心功能不起位立。答。彼依初修作如是說。非自在者。若爾彼心於餘定時。元來不起。應恆名入滅。答。有餘定心非名入滅。餘定心無此定方顯。二說後勝。 (七十四右)第二解雲(至)非想地為依(文)。演祕雲。疏第二解至仍非想地為依等者。問。即無學等應恆住此。以非想種恆時有故。答。曾得彼定後。餘定心引無心位。方依彼種建立斯定。豈但有種即得定耶。問。准超定者。身中理有厭不厭種。由初習時厭勞慮故。今依何立。答。因位可通昔厭種立。果位不然。得勝捨劣。無厭種故(文)義蘊雲。疏第二解至定仍非想地為依等者。問。此依非想何種子立。答。此既自在。不要依初滅定微微心種立此定也。但依彼地串習遊觀心種即立之。以極微細故。疏自解雲。從微微心種上立。是初起非超也。問。不更熏彼地心種。如何依彼立滅定耶。若無已熏習故說立者。應恆在滅定。以舊種恆有故。若由初禪等定加行功力。令彼地種有防心不起功能故依彼立。答。無加行彼種無力。即滅定故。無恆在滅定之失。問。彼地既無能厭。豈有防心功能。答。初定等心亦能厭故。不必要依能厭種也(文)義演雲。疏論雲微微心種上立者乃至入此定故者。論中言微微心種子上立滅定者。且約初修滅定者。及次第從初禪等乃至次第入滅定。多分為言。若久修得自在者。即從何地心。皆起入滅定。又諸論但言超入滅定。不言超入非想定心方入滅定耶。知從諸地心後。直超入滅定。有雲。諸超禪者。如從初禪心直超入滅盡定。雖不別超非想地心入滅定。然滅定仍依非想地者。即依昔時先舊有厭心種子上立。以初修時皆有厭心勞慮種子故。此中不依餘地。唯有依非想非非想地。 (七十五右)佛不起滅定而現威儀故(文)。義演雲。疏佛不起滅定現諸威儀者。若佛大菩薩等。許明日後日有人來。擬言說法。現威儀等。即便先入神境智通作斯願言。我言已後七日或一年入滅定。若以後有有情來時。我雖在無心定。亦能現威儀說法。化諸有情。既發願邀期已即入滅定。乃至明日有人來。此菩薩等雖在滅定。亦似有心定。遂能說法現威儀故。雲不起滅定而現諸威儀也(文)此維摩經之文。他圓融宗盛說此文。與此無別應知又婆沙百五十三(九右)明滅定菩薩不入以言聖定故。 (七十五右)無進趣止息行相(文)。演祕雲。疏無進趣止息行相者。無進不同有學無學。 (七十五左)不同餘種子非止息故(文)。演祕雲。疏不同餘種非止息故者。此釋外難。外難可悉。此談其定有止心等不起之能。名為不止息。不同無學學窮名止。 (七十五左)六十二說正與此同(文)。六十二(七左)文如疏引。略纂十六(七左)雲。此是非所行故。假名非學無學。在學無學道滿故。無學滿得故。亦應言學無學(文)倫記十七下(十左)雲。凡論學無學義自有三種。一就身說。如說學人身中所成憂苦亦名為學。無學身中所成苦根說無學。二就漏無漏辨。若彼學人所成無漏五蘊總名為學。無學亦爾。三者就無漏中。若有行解作意修學方名為學。學滿足時說名無學。今滅盡定。以無行解作意修學故不名學。由非是無學。若依第二門說體是無漏。不還人得得名為學。阿羅漢得名無學。 (七十五左)通有為(至)有漏無漏(文)。演祕顯學無學被法通局(文)義蘊雲。疏通有為無為等者。此諸法中通有為無為。然有為中通漏無漏。今此滅定是有為是無漏。從無漏所依種故也。 (七十六右)天中豈無身證者也(文)。義燈五末(六十右)雲。本釋欲天亦得初起。有身證故。有釋唯人。非在欲天。此論說唯。集論第五雲。要於人趣方能引發。雜集第九釋雲。言引發者。是初起義。今者助明。欲天許有身證何失。若不許有身證。即唯惠解脫。此等迴趣入初地。後可非初起准此。 (七十六右)對法第九正與此同(文)。第九(十左)雲。滅盡三摩缽底是出世間。由聖道後所證得故。要於人趣方能引發。言引發者。是初起義或於人趣。或於色界能現在前。先已生起。後重現前故。或於人趣者。謂即於此生。或於色界者。謂後生彼(文)。 (七十六左)五十六說(至)方得生故(文)。五十六(初左)。 (七十六左)此據未有第八識義(文)。婆沙百五十三(六左)雲。問。何故生欲色界能起滅定非無色界耶。答。命根依二法轉。一色二心。此定無心斷心起故。生欲色界。起此定時。心雖斷而命根依色轉。生無色界色雖斷。而命根依心轉。若生彼起此定者。色心俱無。命根無依故應斷。是應名死。非謂入定。是故生彼界不起。 (七十六左)俱捨第五廣說(文)。俱捨第五(六左)本據婆沙百五十三(四左)婆沙雲。鄔陀夷是阿難陀共住弟子也(文)演祕雲。問。七地以前未變易者往還二界。理教無遮。雲何欲界不得後起。答。且談二乘不據菩薩。由斯但引鄔陀夷經。以之為證。疏據此理雲欲不起。鄔陀夷事。如婆沙論一百五十三雲。如契經說。尊者舍利子告苾芻眾言。戒定惠具足者。能數數入滅受想定。彼於現法及將死時。若不能辨如來聖旨。命終超段食天。生在意成天中。於彼復能數數入出滅想受定。斯有是處。應如實知。具壽鄔陀夷。在彼會坐語尊者舍利子言。彼苾芻生意成身天。能數入出滅想受定。無有是處。第二第三亦如是說。佛告鄔陀夷。汝以何等為意成天。豈不欲說非非想處為意成耶。彼答。如是世尊。告曰。汝是愚人。盲無惠眼。雲何汝與上座苾芻共論甚深阿毘達磨。廣如彼說。問。准所引經。不言無色得起滅定。何為誠證。答。由經隱祕。大小乘解各有不同。取證亦別故。有宗雲。意成天者。是色界繫。故佛見訶沙彌所說。若經部計通無色界中。無色界中亦起滅定。故婆沙論一百五十二雲。譬喻者說。或定惠具。由斯無色起。無有失。有義。大乘者說。舍利子說。色無色界名意成天。皆得起定故。佛便詞鄔陀夷雲。二界八地如身子說。皆能現起。汝今雲何將非想地為意成天而不起耶。故今引證無色起定。詳曰。今觀論意。引經證彼色無色界是意成天。意成天成。即得證彼無色入定。證理雲何。答。若無色界非意成天。沙彌不合難捨利子。佛不應雲汝豈不謂非非想處為意成耶。准佛沙彌阿難之辭。明知。先許意成天者通無色界。次證定雲。身子但言。意成天者即得重起。言不簡故。故通無色。若雲身子意談色界。此亦不然。文不言故。設縱爾者文既不遮。明知。彼意但一時爾佛訶但雲不得尊意。不雲無色無得起義。由斯論主。依文約理引之為證。 (七十六左)言意成天(至)色界不爾(文)。義蘊雲。謂經說超段食。意成天身。能入出此定。由小乘未信第八識故。說意成天是色界。今大乘非之故雲不爾。不爾雲理。如次疏辨(文)義演雲。舊經論中雲摩奴摩天。摩奴摩天者。此言意成天。若新經論雲末那摩。末那者意也。摩者成也。即是意成天。意成天者。即是化生。有情。隨意而成故。即欲界六天。色無色界諸天。皆是化生。皆名意成天。若胎·卵·濕·生。皆不隨意成故。然欲界雖化生有情亦名意成。今不取之。但取色無色界諸天。以欲界人天皆段食。今既雲超段食天。明知。超欲界生色界意成天中(文)俱捨光記五(二十三右)雲。段食天謂欲六天。資段食故。意成天身謂色界天。不由精血等生。隨意受生名意成天身。 (七十六左)隨受一處意成天身(文)。隨受一處之言。於俱捨正理中有。婆沙所無。 (七十七右)釋此經者(至)謂是非想(文)。婆沙百五十三(五右)雲。舍利子說。生色界者。鄔陀夷說。生無色界者。舍利子說退者。鄔陀夷說不退者。由此不了故三違之(文)義燈雲。要集斷本釋雲。舍利子意在色後起未說無色。出現意成天謂非想者。不了舍利子意。所以見訶。依何文義。燈無色界亦入滅定。雲此誠證故非善釋。今謂。要集不了本解謂非善釋。即是後世鄔陀夷也。言意成天超過段食。舍利子說。有退定者。色界後起。出現不了謂是非想。故知。上二俱名意成。俱捨引經復雲。隨受一處意成天身。能入出此定故通無色。經不遮彼言隨一故。又瑜伽五十六。復於色界重現在前。託色所依方現前故。若已建立。於一切處皆得現前。說一切處。不簡下三。此論後師。要斷下三方起此者。未必為正。故但呵沙彌不了說意。何非善釋為誠證耶。西明雲。然大乘宗分成兩說。難陀等說。上界八地起滅盡定故名意成天。覺師子釋。第四靜慮已上五地。方起滅定名意成天。護法同第二釋者。准何得知。難陀通說。覺師子說唯上五地名意成天。若准雜集第九。覺師子釋四句之中。許第四靜慮重起。不言下三非意成天。豈善釋耶。若將護法同第二說。如何釋彼五十六文。於一切處皆得現起。若雲少分一切。雜集不說唯言(文)義蘊雲。疏釋此經等者。經中但言意成天身能復起此定。由舍利子第八識本意。唯說色界後起。出現不了。謂是無色。由未信第八識故。今意引此為證者。經言超過段食名意成天。耶明色無色俱是。又出現謂是非想。亦明非想是意成天。經既雲隨受一處意成天身能入此定。理通無色。但由彼等不知第八。偏言色界不遮無色。得入滅定故以為證。 (七十七右)出現不了(至)言謂是非想(文)。義蘊雲。問。色無色界俱意成天。身子出現俱未信第八識。何故舍利意。說欲界退者色界後起。出現謂是非想天耶。答。身子說。有不還退。起色界染者。得生色界。重起此定。出現約不退染者。從欲界後必命生非想天。唯後一地許未伏故。由此謂是彼地後起。故訶舍利。以彼兩人俱不許有種潤生故。 (七十七左)然舊諸師(至)此與彼同(文)。義燈雲。要集雲。既信大乘何非究竟者。此不解意。本釋意雲。雖信大乘。不將究竟唯有一乘。信有三故。如求聲聞信有獨覺不將究竟。唯一獨覺無聲聞乘。又雖信大性。自無力能證得大故。法花論為信種種乘異。但說一乘故。西明雲。經不為說。不求一切智故。今者為說。令入滅定故。今者問彼。何大教中令入為說阿毘達磨解深密等。皆不為說。至涅槃經。但說六故。阿含等經。已密說故。故知建立者是信有義故。此論雲。於藏識教未信受者。無色不起。已信生彼。亦得現前。不言成立藏識已後信者方起故(文)對法抄三(三十一右)三應有依身。五十六及此論下說。先於此起。後於色界重現在前。託色依故。此未立第八識教。若已建立。於一切處皆得現前。問。生無色界必無菩薩。滅離生故。雲何可說信教生彼得入此定。信有二種。一信而行。謂諸菩薩。二信而不行。謂二乘等雖信大乘教。而不能行故。信已生彼而入此定。又解。信有第八識教。許上一界能入。不信第八教。謂二乘等。不許無色能入此定。鄔陀夷經。是此誠證。超段食天。生意成天。故如。唯識論如瑜伽說應無定退。何故後於色界說重現前。謂已斷種不更起名斷已。非是有漏。依識心不許。後更失義。 (七十八右)問若爾諸得此定(至)如何信(文)。義演雲。疏問若諸得此定至如何信有等者。此中問意雲。得滅定者。必是不還果已去。又生無色聖者。即是定姓之人。必非不定性聖者。以不定姓聖人必不生無色界故。故定姓不還隨一天。已生之處尚不重生。何況生下。故定姓不生下也。非不定姓人先根熟佛不救故者。此者文意說。若不定性人。大乘根熟時。佛必救之。若定性人。大乘根不熟。佛亦不救。亦非不定性人大根必不熟入無餘依地者。此文意說。無不定性人。大根不熟入無餘依。意說。不定性人。縱根不熟。亦不入無餘依。言與定性人何別者。意雲。若不定性人。根必不熟入無餘依者未審。與定性人何別耶。如瑜伽說。又此彼定性人。如何信有第八識耶。又菩薩必不生無色界。若定性人信大乘者。應非是定性人。若是定性人者。如何信有大乘第八識(文)言八十無餘依地者。八十(二十三左)雲。如迴向菩提聲聞。由遇緣故。乘無上乘而般涅槃。如是菩薩。設為如來及諸菩薩之所棄捨。因棄捨故。若遭尤重求下劣乘般涅槃緣。應棄下乘而般涅槃。然無處無容諸佛菩薩。如是放逸棄捨。於彼定無是處(文)演祕雲。與定性人有何別者。若不定性入無餘。與彼定性而有何別(文)言菩薩不生彼者。瑜伽六十五(十六右)雲。若諸菩薩已得自在。決定不於無色界生。由觀於彼不能現起利眾生事。因此成熟廣大佛法。及能成熟利益有情行故。 (七十八右)答即定性中(至)信小乘教(文)。義演雲。疏答即定性中有愚法者至信小乘教者。如何法華經雲。若有比丘。實得阿羅漢。若不信此法無有是處。即法華論中解雲。聲聞有二種。一者定性。雖信法華經。即不肯修行。二者不定性。聞法華經。即深信決定修行。若佛在世。設有定性中愚法者。親聞如來說大乘教。悉皆生信。亦不修行大乘也。亦如大乘雖信小乘。不將為究竟。故不愚法中。亦有於無色界得起滅定。若佛滅後不愚法者生信。愚法者不生信。此第一解中。即半生信半不生信。 (七十八左)或此文意(至)不起此定(文)。演祕雲。疏或此文與五十六別等者。五十六意。據建立已一切皆起。此據少分。即彼論雲。在聖相續。通學無學起者。先於此起。後於色界重現在前。託色所依方現前故。此據未建立阿賴耶識教。若已建立。於一切處皆得現前(文)義蘊雲。疏或此文意與五十六別者。彼論通約諸聖故。言未建立。第八教者。色界後起。已建立者。於一切處皆得現前。此文但據一分。信第八者故言也。信生無色界亦得現前。不言未信。無色界後起。又說已建立教。於一切處皆得現前。即通二界皆得後起。此可唯說無色故。言一分聖也。又瑜伽說。已建立教。一切處起。此便太寬。亦有已信第八。於無色起此定故。如菩薩等。此論據一分。小聖不愚法者。無後起故言一分。此解為勝。 (七十八右)對法第十(至)更為此第二解(文)。義蘊雲。疏對法第十至更為此第二解者。前言對法第十正與此同。即許無色得入滅定。今復說。無色不安靜異熟故不入此定者。即彼對法中。更為此第二解也。言不安靜者。彼無靜慮故。不如色界。疏約實亦得者。對法雖言無色不入此定。若約異義。即信第八者。無色亦得入滅定也。又此言異者誤。應為實字。宜更詳之(文)今謂。於第十中無有此文。第九(十左)雲。問。無色界中。何故滅定不起現前。答。生無色界。此滅盡定。多分不起現前。由住寂靜解脫異熟者。於此滅定多不發起勤方便故。所以者何。諸聖弟子。為欲安住寂靜住故。人趣等引此滅定令現在前。若已生無色界者。不由功用自然安住。第一寂靜解脫異熟住。不復發起方便功用求此滅定令現在前(文)義演雲。疏對法十雲至不入此定者。准對法第十文。但雲多安住寂靜異熟。不入此定。而無不字故。疏主引文□。對法文意說。諸弟子不還果等。生無色界中。由住無色界第一寂靜解脫殊勝異熟。則多分不肯起功用而入滅定。欲得安住寂靜異熟故。故下界等。皆有變異受相應。不名寂靜。無色不爾。得寂靜名。此則引對法文。成此第二解故雲更為此第二解。或可。不字又分字。即多分安住等故。誤為不字。有雲。疏主無錯。對法雲謂無色界不安住至不入此定者。謂滅定位中。轉識粗動想等不行。是故異熟得寂靜名。彼論說不信第八教故。言多不安住也。故無色界聖者。不入此定。瑜伽為勝者。約定性中。不愚法者。緣信有第八。縱生無色亦得此定。 (七十九右)隨此定(至)究竟處說(文)。義演雲。疏隨此定所依斷道究竟故者。意說。一切非想地。是滅定之所依處。又若斷有頂惑而成無學故。雲斷道究竟。 (七十九左)有言法空(至)此文正故(文)。演祕雲。疏有雲至能入此定者。問。彼人意何。答。滅盡定者。三乘同得。法空智者唯大乘有故不許之(文)義演雲。有言法空至不然等者。古師雖作此說。不然違唯識論故。即以此文為正。   (七十九左)下界煩惱(至)雜亂義(文)。婆沙百五十三雲。 (八十右)又何不斷(至)二果人得(文)。義演雲。又何不斷六品初二果人得者。意雲。初二果人。既斷六品。及見道煩惱皆盡。何故不許得滅定耶。即從初果至第二果故。名初二果。非是初果人。能斷欲界修惑六品也。或可。文雖是總。意問第二果也。 (八十右)世親攝論(至)五人得故(文)。世親論中無有此文。撿文者誤。演祕雲。攝論第三雲。又入滅定等言。除佛獨覺。若阿羅漢。若不還果。及不退位諸菩薩等。餘不能入(文)。無性第三(十三右)雲。又入滅定等言。除佛獨覺。若阿羅漢。若不還果。及不退位諸菩薩等。餘不能入(文)如演祕引。義蘊亦大同演祕。 (八十右)五十三(至)俱分解脫(文)。五十三(十三左)之文。如上已引。 (八十右)若爾對法(至)如何通(文)。演祕雲。問。隨上入生。即顯不豈得第四定。與對法論豈不相違。彼論第九(十右)作四句雲。若已離色界欲者。一切皆能入無色界寂靜解脫定耶。設能入無色界寂靜解脫定者。一切已離色界欲耶。答。此初句者。謂依未至定。已離色界欲。而不能得入無色界寂靜解脫定。釋曰。即那含人而不得彼色無色界根本定者。能離色慾而不能入無色定也。言無色界寂靜解脫。即無色定。離苦樂等得解脫名。非滅定也。第二句者。謂諸聖者已得第四靜慮。不求生無色界。而起厭背第四靜慮行。恆現在前。捨斷結道依勝進道。漸次能入無色界寂靜解脫定。釋曰。即那含人。依六行道欣上厭下。得無色定。不斷色染。勝進道者。即六行道。對前斷道得勝進名。然由能入無色解脫。方入滅定。第三句者。謂即此行者。勤求離欲。依斷結道。漸次能入無色界寂靜解脫定。第四句者。謂除上爾所相。答。如疏中會。或唯識師雲。我不以雜集之言以為定量。何得以彼而為難耶(文)義演雲。若爾對法第九四句中第二句乃至不言已得初定等如何通者。此中問意。即是第二師難初師雲。不斷下三禪煩惱得滅定者。何故對法第九四句中。雲得第四靜慮方得滅定。不言得下三禪定而得滅定耶。其四句文。廣如對法及別抄敘。 (八十左)答彼不言(至)故有何妨(文)。義演雲。答彼不言唯得依第四定至故有何妨者。初師解雲。彼對法不言唯依第四禪得滅定。亦不遮下三禪不斷煩惱不得滅定。故知。雖不斷下三禪染種。但伏下三禪染現。亦得滅定故有何妨。 (八十左)餘上五地或伏或斷(文)義演雲。餘上五地或伏斷者。謂上四地。即用世道伏。若上第五地。用聖道斷也。世道不能伏有頂惑故。 (八十左)如不動無為(至)不依下地立(文)。義演雲。如不動無為不依下地立者。意說。不動無為滅樂受得。下地不然。以樂受多動勇身心所以。滅樂受及想法。應立不動無為。故不動無為。不依下三禪立。依上地立。今滅盡定亦爾。下之四地煩惱。繁雜障定強故。要須斷方得此定。後起通上五地。初起唯在於欲人中。慧解極猛利故。 (八十一右)即以第十(至)亦有理故(文)。義演雲。即以對法第十為證者。即此前引對法第九四句中雲。謂諸聖者。以得第四靜慮。不求生無色界中煩惱種盡也。據此文證。即第二師勝。亦有理者。如不動無為不依下地立者。斷其理也。 (八十一右)有人欲明(至)證九定故(文)。義演雲。有人欲明初二果至證九定故者。意雲。如有人欲明初二果伏得滅定者。有其三失。且汝計初果斷三界分別惑盡。用世道伏色界修惑九品。或初禪九品。乃至或無所有處九品伏盡。得滅定者不然。又第二果人。斷色界修惑六品盡。又伏欲界下三品惑。乃至伏無處有處惑盡得滅定者。然今難且申三失。且如初二果有欲界中不善及無記二性。能障定者。尚未斷盡。如何能入滅定耶。又下三禪中喜樂變異受等。亦能障定。亦未能斷。雲何初二果得滅定耶。是為一失。又難雲。既言初二果人得滅定者。亦應於二果上建立身證那含。二失。又難雲。既初二果人得滅定者。亦應初二果人得證九次第定。三失既有三失。道理難成。故初二果不得滅定(文)今謂。此有三失。一無文證失。一不斷證失。一立身證失。義演闕初開後不順疏文。 (八十一右)如對法第二抄等(文)。對法抄第三(三十三右)雲。問。如伏重得者。熏禪亦應爾。既伏惑能熏者。如聲聞第三果。未離初定欲熏禪業成而命終。如何退不可具。初定業已滅。離生報故。不可思。亦伏下地種未害故。聖人以種潤故。如唯識說。其業成者。於命終時必斷下惑。如第七生者為斷法。然若於惑業斷必不生故。 (八十一左)此第三果(至)皆圓滿故(文)。言圓滿者。滿有二種。謂全與分。第四是全滿道。以三界治道圓滿故。第三乃分滿道。以唯欲界治道滿故。今以滿道釋道強義。非謂對治欲繁雜染故為道強。笠置師說不允。今謂。治道強中所望不同。若約滿道。無學全分。滿道以通三界故。不還已下。所未能得。若約一分滿道。不還亦得。以得欲界滿道故。一來已下所未能得。若唯約無漏。初果已上並得。世第一法已下所未能得。今者唯就一分治道故言。樞要下末(九右)雲。二難初二果聖生自地潤通現行。不還生自處義應現潤。答。此可爾。准初二果故如處處。不還等論略不說。又理不然。初二果未有圓道故。可用現潤。第三果已有圓道故。設生自地。亦唯種潤。論五說以現行潤故。唯初二果。說用現故。 (八十二左)此意即是(至)斷處受生故(文)。義演雲。此意即是所已伏種雖退不退乃至未無漏道斷處受生者。意雲。如不還果人。欲界惑全斷。就上八地中。除非想一地。斷與不斷皆得此定。餘七地煩惱。要須伏或斷方得滅定。意說。不還果人。伏初禪等煩惱。唯有種子在。若退起初禪現行煩惱。命終生初禪者。即以種子潤生上地。准義若退起煩惱。應用現行種子合潤。准諸家解亦有此理。既退滅定起煩惱。何得不用現潤耶。若不退起現行煩惱者。即初禪有惑種在。未被無漏道斷。即於一已伏種之處。即亦唯用種子生於初禪。就初禪中有三天。若當於三天中生。不妨用現行潤。以自地死生自地故。若生第二禪。必須起無漏道即斷此初禪種子。用當生地種子。潤生第二禪。餘地皆爾。故無生上卻斷下失。 (八十二右)五十九說(至)謂見諦者(文)。五十九(十一右)雲。復次結生相續略有七種。一纏及隨眠結生相續。謂諸異生。二唯隨眠結生相續。謂見聖跡。三正知入胎結生相續。謂轉輪王。四正知入住結生相續。謂諸獨覺。五於一切位不失正念結生相續。謂諸菩薩。六業所引髮結生相續。謂除菩薩結生相續。七智所引髮結生相續。謂諸菩薩(文)略纂十五(五十紙左)雲。唯雲結生相續略有七種。一纏及隨眠。謂異生。二唯隨眠。謂見聖跡者。此據隨眠。凡夫俱用現種。對法九種會故。決定起故。言起貪嗔。故非無有種。見道果人界地生。若同地生。亦以現行潤。如初禪生初天已次生第二者。即亦現行潤。以道力劣。雖異地生。以八種潤。除第三果外。無以唯種潤者。如本地第一卷及對法第五。此中言菩薩以智力受生者。謂同對法。以願力受生故。此果雖有漏亦有漏善業招。然隨願生處故(文)義燈五末(六十三右)雲。要集雲。五十九雲。唯隨眠潤見諦跡者。五十二雲。見聖跡者。於後有愛。得非擇滅。二文相影。故知。初二聖亦種潤。對法第五。瑜伽第一。言離欲者。或少或傍或全離欲皆名離欲。今謂不爾。言見諦跡四果俱是。言離欲者。非少分離得離欲名。大小乘教。說離欲聖非初二故。對法第五雲。此自體受唯是俱生。乃至雲。由此勢力。諸異生輩令無間中有相續。未離欲聖者亦爾。臨命終時。乃至未至不明瞭想位。其中能起此受現行。瑜伽雖雲制而不著。不雲不起。對法云然能攝伏。非不生起。今雲不起。豈不乖返。應依本解及西明釋(文)義蘊雲。疏五十九說。見諦唯第三果。此約先伏。欲界俱生見諦。便證第三果。超前二果也。 (八十二右)大論第一(至)以種子潤(文)。第一(十四左)雲。又諸眾生將命終時。乃至未到惛昧想位。長時所習我愛現行。由此力故。謂我當無。便愛自身。由此建立中有生報。若預流果及一來果。爾時我愛亦復現行。然此預流及一來果。於此我愛。由智慧力。數數推求。制而不著。猶壯丈夫與羸劣者。共相角力能制伏之。當知此中道理亦爾。若不還果。爾時我愛不復現行(文)略纂一(三十一右)雲。四明潤生相中。初明凡潤生。後明聖潤生。抉擇分說七種受生。凡夫以現種潤生。由此我愛即是取支。潤前能引所引支。轉名有支。便能建立後果中有及生支報。論說初二果我愛潤生不還無者。對法論說。已離欲聖者。對治力強故。彼由隨眠力令生相續。唯初二果。下界修道治道未滿。雖能折伏不相續不堅著。仍以現行潤。抉擇總言。見聖諦者。以隨眠潤。勝異生故。相對辨故。實通現行。其無想有情異生身及不還者生自地。並凡聖相對潤生勝劣所有妨難。皆如樞要。抉擇分言一切煩惱皆潤生者。謂是取支。初起取支故。此是後取支。亦不相違(文)倫記一上(三十七右)雲。第四解潤生相中。景師等解。汎論潤有二時。一於將命終位。愛潤業受中有生。中有末心起愛潤必受生有。二時起愛。唯是修斷故。對法第五雲。此自體變既是隱沒。將知即非發業煩惱。以對法雲俱生或能發惡行業者是不善故。是則俱生愛中有九品。上三品強。是不善能發業。下六品是隱沒無記。不能發業。將欲死時。及中有末心。爾時心細故。但起後之六品不發業愛。父母是生有緣。中有末心起倒見求交會時。名求生有。對法亦云。已離欲聖者。對治力強。雖未永斷。此愛不行。由隨眠力。令生相續。然與五十九文不同。彼明七種結生相續。一由纏及隨眠。潤生。謂諸異生。二唯隨眠潤生。謂已是聖跡。彼文既爾。是須斯那含俱種潤生。何故二處不同。三藏解。從多而說異生起愛聖者隨眠。於中細論。須斯起愛。那含隨眠。亦可。須斯雖現行愛。由智力制不同異生所起愛力故。總說言已見聖跡唯隨眠潤。測師等雲。瑜伽約潤中有說唯隨眠。雜集約潤生有說現行愛。故不相違。以在死位。去道近故。唯種子潤。若在中有潤生有時。去聖道遠故亦現行。備師雲。若不還者。在初禪等愛未盡故。沒於下天生於上處。亦起我愛。然此論文約沒欲生上界故說不起。上來所說。唯愛潤生。若依五十九卷雲。全界一切煩惱。皆能結生。三藏解雲。將命終時。及中有未心定。須起愛。此愛正潤生故。此二時次前得起餘結。助潤生故。以愛正潤生故。故此論雲。將命終時。乃至未至惛昧想位。長時所習我愛現行。對法第五雲。相續力者。有九種命終。與自愛相應。於三界中各令欲色無色界生相續。攝論亦云。若無修道。無明諸行不熟。十地經亦識為種子。愛水為潤。覆以餘結生名色身(文)又對法第五(三右)雲。又此自體愛唯是俱生。不了所緣境。有覆無記性攝。而能分別我自體生差別境界。由此勢力。諸異生輩令無間中有相續。未離欲聖者亦爾。臨命終時。乃至未至不明瞭想位。其中能起此愛現行。然能了別。以對治力之所攝伏。已離欲聖者。對治力強故。雖未永斷。然此愛不復現行。彼由隨眠勢令生相續(文)對法抄五(七左)雲。不還潤生為二解。一亦用現生。自現生自地者。如初二果。二唯用種曾得滿道故(文)義燈五末(二十二左)雲。若爾。何故五十九雲。一纏及隨眠結生相續。謂諸異生。二唯隨眠結生相續。謂見諦跡。答。此據多分。如說見諦隨眠潤生。不妨初二果亦起現纏。雖說異生現種共潤。何妨唯種。問。何以得知。初二果起現纏潤生。答。瑜伽第一雲。又諸異生將命終時。我愛現行。由此力故。便愛自身。由此建立中有生報。若預流一來。爾時我愛亦復現行。雖言制伏。不言非潤。雜集第五雲。由此勢力。諸異生輩今以無間中有相續。未離欲聖者亦爾。臨命終時。乃至未至不明瞭想位。其中能起此愛現行。然下雖說對法攝伏。不言非潤。離欲聖者。文自說言。對治力強。愛不現行。由隨眠力令生相續。又解。聖唯種潤。凡唯種現。若爾二論文如何通。答。皆言制伏不言能潤。設潤是助。五十九文。據正潤說。亦不相違。如實義者。凡夫二果。俱種現潤。文如前說。 (八十二右)若爾異生(至)第三抄(文)。演祕雲。若爾異生應唯種子潤者。此難意雲。不還伏現。即以種潤。異生亦爾。何非種潤。設爾何過。答。即無異生得生上失。以下地種而未斷故(文)對法抄五(七左)義蘊大同。 (八十二右)異生現行(至)應生上界(文)。演祕雲。異生現行潤至應生上界者。其意難雲。如言異生而以現潤。下雖有現不潤生上。聖言種潤。下雖有種不潤生上。答。如疏明。有義釋雲。聖人種正潤。有種不上生。異生正潤惑不伏不生上。分別起者及細俱生。非正潤惑故。雖不伏而得生上。全界煩惱能潤生者。若有正潤亦能潤生。無正潤者餘即不能。無所動故。詳曰。第六意識俱生我見相應貪等。豈非正潤。若言是者正潤惑在。雲何言無故得生上。若言不是便違諸教。若雲雖是由闕餘者。此即疏意。何煩更雲。又不得言及細俱生非正潤也(文)樞要下末(十右)雲。四難六行所伏。不伏潤生貪等。唯伏散境貪等。何故凡夫得定。而不下生。潤業皆在乃生他地。答。藉助伴貪愛等故可潤生。彼伴已亡力弱。不能獨潤。由此不生下地。又凡造新業勝。而上生聖由故業而生。有種即生彼地。如凡夫在欲界具五趣之業。隨一業勝而先生故。雖下業不無。上業勝初先往。若上業劣。排之為後報。退失上定而生自界。亦無有失。 (八十二左)以聖者(至)應強異生(文)。樞要下末(九左)雲。三難何故異生潤現種俱潤。聖人但種種強彼耶。答。聖業決定。業強可唯藉種。異生業不爾故通現行。問。若爾者初二果業。亦已決定。應唯種潤。答。凡生苦逼善業微。必藉現行方可潤。聖生苦少善業勝。由此唯用種子潤。無漏亦可資有漏故。不同凡夫。又凡失不覺生多小。可藉煩惱。現種皆助潤。聖人知業多小定。由此唯用種子潤。   (八十二左)然不還者(至)唯種潤(文)。義演雲。然不還者如處不還一地之中乃至必唯種潤者。此中意說。如不還果。先修得滅定後時退滅定。起初禪等染。命終從欲界死。生他初禪地梵眾天。唯必種潤。以斷欲界惑盡起滿心故。故唯種潤。雖生梵眾天中。且不斷梵眾天等煩惱。從梵眾天沒生梵輔天。即唯現行潤。謂此治道未滿故。即從梵輔天中。而斷初禪惑盡。用二禪種子潤。生他二禪少光天中。既是初禪地滿心。唯用種潤生。雖在小光天中。亦不斷煩惱。要生極光淨天中。方斷二禪惑盡。生第三禪少淨天。乃至三禪四禪等亦然。意說。自地諸天。即唯現潤。若生他即唯種潤。若從第四禪生他空處。亦現行潤。以退起煩惱故。已上皆現行潤。瑜伽但約斷欲界惑得對治圓滿生色界。唯種潤為語。今此論亦爾。若不還果。若生自地三天及他地等。得起滅定。更不退不起煩惱者。皆唯種潤。 (八十三右)餘二句可知(文)。義演雲。餘二句可知者。有在下地斷下煩惱。如第二果及第二向並第三果人。身在下地。斷下欲界煩惱。證不還果也。有在上地斷上煩惱。如上流般中般生般有行般無行般等。皆身在上地。斷上煩惱證無學果。 (八十三右)若伏下八地(至)非是擇滅故(文)。演祕雲。若伏下八地或五地等者。即前二師說伏八地五地惑也。形滅定故。並名為下。若伏八地。二種無漏皆非擇滅。若伏五地。唯想受滅不得擇滅。不動無為擇滅所攝。下四地惑。並皆斷故。疏文總也。應如是知。有疏本雲一地五地。一字錯也。合為八字。有依一字。作多解釋。有多過難故。八字正也(文)義蘊雲。疏若伏下一地或五地等者。此中一字誤也。應為八字。伏八地即初師。伏五地即後師。問。此伏上地何得言下。答。此中言下非據九地之上下也。但以先斷名上。後伏名下。又下字亦誤。蓋當為上字耳。問。設伏八五地或得此滅定。雲何疏說不得二無為耶。答。不動想受通擇非擇滅。今言不得二無為者。由不斷。或不得擇滅二種無為。非擇滅者。亦不得之。若據前師二皆非擇。後師不動。亦擇滅攝。疏言總也(文)義演雲。然不動無為想受滅無為依斷受建立擇滅一分者。意說。若伏染受等所得無為。但是非擇滅無為。何以故。以不斷種故。若斷受種等所得無為。即名不動無為及想受滅無為。亦此無為。是擇滅一分。以斷種故。不可全是擇滅所攝。以擇滅無為通斷多。或立多品擇滅無為。今既約斷受種等立無為。顯知。不動等是擇滅一分。此中意雲。若伏下二禪染得非擇滅無為。若伏第三禪受等染法。得非擇滅不動無為。意說。此不動無為。是非擇滅一分。以一切法緣闕不生立。非擇滅攝。今受等一分不生故。不動無為。是非擇滅一分。若斷第三禪受等種子。即得不動無為。此無為是擇滅一分。故不動無為擇滅攝有之。斷第三禪樂受種等。建立不動無為。及得一分擇滅無為。以斷一分受等得。若斷第四禪染等。唯得擇滅無為。不得想受滅無為。若斷無處有處以來煩惱盡。得二無為。謂想受滅無為。及擇滅無為一分。或可。想受滅無為。即擇滅一分攝。如前說。疏若伏下八地或五地等者。意說。即前二師說。伏八地五地惑也。謂形滅定並名為下。若伏八地二種無為。皆非擇滅攝。以不斷種故。若伏五地唯想受滅無為。不得擇滅。然不動無為擇滅所攝。以下四地惑並皆斷故。然疏文總語。應如此說。檢論文等二師義。有疏本雲。一字者錯也。合為八字正(文)今謂。演祕義演。並不允當。對法抄第三(四十五左)云云。 (六十三右)非非身證慧解脫等(文)。義演雲。非非身證慧解脫等者。意雲。先得此定。後迴心即得者。但是身證不還。及俱解脫等。不是非身證人及唯慧解脫者。何以故。先得故。 (八十三左)即攝論說(至)如已斷者(文)。無性論七(二十九左)雲。論曰甚深殊勝者。謂諸菩薩。由是品類。方便善巧。行殺生等十種作業。而無有罪。生無量福。速證無上正等菩提。釋曰。由是品類方便善巧者。謂諸菩薩悲願相應後得妙智。行殺生等十種作業。而無有罪等者。謂諸愛樂善法憎惡不善見諸邪性說名後三。依止此故。行殺等七。而無有罪。生無量福。速證菩提。或行前七不起後三。大數言十。或已伏除。為試彼力故心暫起。不能招苦故無有罪。能助道故。生無量福(文)理趣分疏雲。觀諸有情。多所蔽慳。雖有珍財不能修。福亦不自用。如割身肉。深生痛惜。菩薩知其因慳所蔽。增長惡業。當隨惡趣無有出期。遂起大貪奪其財寶。令捨慳吝。不起惡業。菩薩實是後得智中大悲之心。起此貪等。不為已身名利法眾眷屬恭敬故。起一貪增百千善。乃至一切十惡所有業道。皆准此知。故起貪時。菩薩大利(文)具如辨斷一之(七十八右)釋。 (八十三左)六十二卷(至)遠行地故(文)。六十二(七左)雲。一切異生不能行故。唯除已入遠地菩薩。菩薩雖能起出世法。令現在前。然由方便善巧力故。不捨煩惱(文)略纂十六(七右)雲。滅盡定遠地菩薩能入者。太義一解雲。遠行是第七地。作無相行故。方能入。六地以前。猶起煩惱。不伏定障。入七地菩薩。三界煩惱皆伏。而得彼定。從勝處為語。其實如佛地論。直往初地亦入。瑜伽第八卷。雖地能七地。能唸唸入。彼解大擇。文釋。此言遠地即初地也。以加行行故名遠地。非是遠行地。故論言。非異生能入。即是菩薩能入。入地即是菩薩故如遠地。是初地也。菩薩雖起出世善法。今此定現前。由方便利生善巧故。不捨煩惱起心不斷。舊雲留惑故也。此是唐言。此中據直往者語。迂迴者地前亦得故。又太義曰。遠地者。即入十解心。人亦得滅定。滅定是相似無漏。體是有漏。今言非異生及有漏者。非一切異生及汎爾有漏也。或是入位異生。作涅槃想方得故。若菩薩得伏定障亦得。或是有漏。亦是無漏。二乘一向無漏。不能伏定障得故。設斷四禪以上定障得者無妨。 (八十四右)如前第三卷引(文)。第三(十二左)雲。有義。初地以上菩薩。已證二空所顯理故。已得二種殊勝智故。已斷分別二重障故。能一行中。起諸行故。雖為利益起諸煩惱。而彼不作煩惱過失故。此亦名不退菩薩。然此菩薩。雖未斷盡俱生煩惱。而緣此識所有分別我見愛等。不復執藏為自內我。由斯亦捨阿賴耶名故。說不成阿賴耶識。此亦說彼名阿羅漢故。集論中作如是說。十地菩薩。雖未永斷一切煩惱。然此煩惱猶如咒藥所伏諸毒。不起一切煩惱過失。一切地中。如阿羅漢已斷煩惱等。義蘊雲。疏有從初地即能伏一切煩惱如前第三卷引者。謂前捨阿賴耶。中。第三師引集論說。十地菩薩雖未永斷一切煩惱。如咒藥等。雖彼文不言得滅定。以此論既言已伏惑離無所有貪而得此定。故知。彼說十地能伏一切煩惱。即明入地菩薩皆得此定。故以為證不爾引之何用。 (八十四右)對法第十四(至)能起此定(文)。第十四(十七右)雲。又諸菩薩已得諦現觀。於十地修道位。唯修所知障對治道。非煩惱障對治道。若得菩提時。頓斷煩惱障及所知障。頓成阿羅漢及如來。此諸菩提雖未永斷煩惱。然此煩惱。猶如咒藥所伏諸毒。不起一切煩惱過失。一切地中。如阿羅漢已斷煩惱(文)演祕雲。問。對法但雲永伏煩惱。不言起定。此論指彼文何不同。答。文雖不言。意必許起。何所以者。答。煩惱未伏。定無由得。既一切惑永伏不行。何不能起。此論取彼論意。而言皆起此定。亦無失矣。 (八十四右)十卷入楞伽(至)入此定故(文)。第七入道品初(五右)演祕雲。按楞伽經第七道品。明前六地。第七地去。與二乘人所入滅定有差別也。故彼經雲。佛告大慧。菩薩從初地乃至六地入滅盡定。聲聞辟支佛亦入滅定大慧諸菩薩摩訶薩。於七地中唸唸入滅盡定。以諸菩薩悉能遠離一切諸法有無相故。大慧聲聞辟支佛。不能唸唸入滅盡定。以聲聞辟支佛緣有為行入滅盡定。隨在所取能取境界。是故聲聞辟支佛。不能入七地中唸唸滅定(文)十地經第九(十一紙)。 (八十四右)有起煩惱(至)智增上者(文)。然賢首五教章下(二十五左)曰。問。如說八地以還菩薩略有二類。一悲增上。留惑受分段身。二智增上。伏惑受變易身。此義雲何。答。如此所說。良恐未然。何者悲增上其慧必劣。劣慧導悲。悲應滯見。滯見之悲。豈名增上。縱悲智齊均。尚不名悲增上。況以劣智導悲而言增上。若智增上悲劣。劣悲導智。智應滯寂。滯寂之智。何名增上。以諸菩薩從初以來異凡小故。悲智相導。唸唸雙修。如車二輪鳥之兩翼。何得說。彼有增減耶。當知由此始終二教粗細異故。有二生死。非由悲智互增上也(文)今謂。賢首局矣。若慈恩等意。謂雖知菩薩悲智具足。然約性習。非無增微。例如佛果等同無差。而由因位未離我執之時。有其差別。果位亦有各發別願各化眾生等之別。佛位既如是。菩薩何不爾今言八地已前有增微別。亦有其理。 (八十四左)有聖者有凡夫者故(文)。義演雲。疏有聖者有凡夫故。意說。二乘迴心有是聖者。即從初果至無學以來。是聖者迴心。如有凡夫。先是二乘種姓。修小乘行。至小乘中善根位。未證初果。即便迴心。此是凡夫迴心菩薩。 (八十四左)即成佛者(文)。義演雲。疏即成佛者先以來熟乃至圓滿成熟者。若佛先於十地因中已得滅定。今初成佛時。即名成熟。於成佛時。即捨卻二乘位。及十地中所有劣無漏。及劣滅定已。即初成佛時。得未曾得最上殊勝滅定也。 (八十四左)若隨二師(至)皆如理思(文)。義演雲。若隨二師三乘至皆如理思者。此明定人數不同。若大乘有頓悟菩薩。在欲界得。通十地皆得。若漸悟菩薩。菩薩通欲色二界得。及通地前地上皆得。先已得故。中間有未得者。先未得故。若獨覺中。即麟角獨覺。唯於南閻浮提出現。出世中得滅定。亦不向餘三洲及上界得定也。以不向彼出世故。即唯一人得。若部行獨覺。亦不至於天上。唯除北洲。於餘三洲出現得滅定。若聲聞乘。約處分別。即人中除北洲餘三洲得。並六欲天得。全九處得。於色界除初禪大梵王天。及除無想天。餘合有十六天得。若在彼得果者皆得。即是身證不及還俱解脫者。及無色界四天亦得。都計三界合有二十九處得滅定也。以此二十九處。皆有不還羅漢果等約地者。即約九地分身。即二十九處是也。根性者。即聖者。皆有上中下也。九品者。約斷初禪一品染伏餘八品染。及伏上餘地染而得滅定為一人。如是乃至展轉斷初禪九品染。伏上地染得滅定者。為第九人。如是斷二禪中九品染。亦有九人。乃至斷無所有處九品染皆然。乃至斷有頂地九品。有九人得定亦然。故雲九品。此依初師說。若依第二師說。如不還人斷下三禪染盡。未斷第四禪中一品染。此人即名第四禪具縛人。乃至斷第四禪九品染。得滅定為九人。乃至非想地亦然。故第一師。約八地之中九品。地地皆有九人。若第二師約五地之中九品。地地皆有九人得滅定。若約上中下根性。乃有多種也。言定不定者。即顯定得滅定。定得滅定也。即身證不還俱解脫。麟角獨覺及部行獨覺。十地菩薩。皆得滅定。不定者得。如二乘慧解脫。及非身證者。或不定者意說。不定性人得滅定也(文)義燈五末(五十八左)雲。然西明釋。能得人中。菩薩二種。漸悟如聲聞數。四萬二萬十千劫中。亦入滅定。從信位乃至等覺。有五十一賢聖。今謂不爾。諸經但說有四十二賢聖。除等妙覺猶有四十。若四二十千合之為一。還四十一。若開為三即四十三。如何得有五十一耶。仁王般若。雖說十信。頌中但雲聖胎三十。不雲四十。故今正釋。二乘如彼菩薩有二。頓悟菩薩。或十或四。初地七地。二說別故。漸悟菩薩。或七十四。四萬中有七十二。二萬十千各為一人。或四十七。四萬劫中分四十五。二萬十千成四十七。以此論中有二說故。將此歷彼四十賢聖。或七十四箇四十賢聖。或四十七箇賢聖。漸悟之中。伏離惑品。根位別故。隨粗如是。細更有餘(文)對法抄三(三十二右)稍有不同。 (八十四左)瑜伽第十二(至)謂如前引(文)。第十二(九右)成業論(十二右)之文如上已引。 (八十五右)何謂前六地(至)能入此定(文)義演雲。疏謂六地中共聲聞乃至能入此定者。若前六地菩薩。依非想地。緣非想四蘊有為行入滅定。即前六地中菩薩。共聲聞同作有為行。能入滅定。 (八十五右)於七地中(至)有無想故(文)。義演雲。疏於七地中唸唸入此定乃至離有無想故者。此者此第七地菩薩。欲入滅定時。緣無相界無為真如相。離有無想方入滅定。不同聲聞也。聲聞不能作無相界故。但作緣有為。依悲想處。相入滅定也。故菩薩依後得智中帶相緣真如。入此定也。雲何得智帶相緣如。答。以後得智中入滅定故。 (八十五右)瑜伽四十八同楞伽說(文)。四十八(十四左)雲。又諸菩薩第六住中所入滅定。今此住中唸唸能入。然此菩薩甚希奇業不可思議。謂常安住實際住中。而於寂滅能不作證。彼由如是妙方便智之所引發增上力故。能行一切有情不共菩薩妙行。雖與世間相似顯現。而非彼性。如經廣說。 (八十五右)對法第十三(至)不現行故(文)。十三(十二右)雲無相行菩薩者。謂住遠行地中所有菩薩。由此菩薩若作功用。乃至隨其欲樂能令諸相不現行故。 (八十五右)若決定性(至)十地皆得(文)。義演雲。疏若決定性至十地皆得者。即總是一段義意說。決定得定人名決定性。非是二乘定性名決定性也。即通頓漸決定故。或唯說頓悟菩薩。 (八十五左)大論六十二(文)。六十二如上已引。 (八十五左)瑜伽八十(至)入此滅定(文)。八十(十九右)雲。問。諸阿羅漢住有餘依涅槃界中。住何等心。於無餘依般涅槃界當般涅槃。答。於一切相不復思惟。正思惟真無相界。漸入滅定。滅轉識等。次異熟識。於所依止。由異熟識無有取故。諸轉識等不復得生。唯餘清淨無為離垢真法界。在於此界中般涅槃已。不復隨於龍藥叉若健達縛若緊捺洛若阿素洛若人等數。以要言之。所有有情假想施設。遍於十方一切界一切趣一切生一切生類一切得身一切勝生一切地中。非此更復隨在彼數。何以故。由此真界離諸戲論。唯成辨者內身證故(文)演祕雲。雖瑜伽論至無違者。此言意雲。取彼實緣無相界者。不取其似故。除二乘故。與八十義不相違。菩薩二乘雖俱後得。變有親疏故分真似。今助一釋。七地以上緣無相界。亦變相緣。不爾便非依後得智而入滅定。然二乘者。不能唸唸而入彼定故名不共。按彼論雲。於一切相不復思惟。唯正思惟真無相界。漸入滅定。滅轉識等。次異熟識捨所依止。由異熟識無有取故。諸轉識等不復得生。唯餘清淨無為離垢真法界在(文)問。法華論雲。方便入涅樂城故。涅槃城者。諸禪三昧城。過彼城已。令入大般涅槃城故。此論所明。滅定與瑜伽等同為異耶。答。義燈明滅定能得人。取四萬二萬十千。明知不異。若依寶師不爾。一乘佛性論權實論雲。此定於前三時教八萬四千法門之中。名二乘涅槃。非諸定攝。後時教意。此是內身修行法中。別有此一種三昧。滅於分段身心。然非八解脫中滅定攝。所以得知。滅盡定後方有此三昧故。瑜伽雲。漸入滅定滅轉識等。乃至真法界在。當楞伽經滅諸根不取未來境界。實是三昧樂。二乘謂為涅槃。又滅定唯滅心不滅身。此滅有身及心故不同也。又滅定止息想入。此定永滅想入(文)。 (八十六右)大論第十二(至)能入出(文)。十二(二十一右)雲。問。入滅定時。無有分別我當入定我當出定。正在定時。心寂滅故遠離加行。將出定時。心先滅故亦無作意。雲何能入雲何能出。答。先於其心善修治故。若有諸行諸狀諸相。能入於定能出於定。於彼修習。極多修習。由修習故。任運能入。任運能出(文。具如略纂五·四十三左。倫記四下·二十二左)演祕雲。釋曰。由修習力。雖無分別。而能任運出入此定。先由修習有心定故。有諸行相狀入出。於定於有心定。由多修習厭離加行加行力故。任運入出。又釋。此據自在若未自在。亦由期願而方出定。今觀此文通初久習。言先期心是初業者。善修治故。是久業者。下文但釋久習出定。闞初不去(文)。 (八十六右)又說出定(至)如樞要(文)瑜伽十二(二十一右)雲。雲何出滅定時觸三種觸。一不動觸。二無所有觸。三無相觸。謂出定時。多由三境而出於定。一由有境。二由境境。三由滅境。由此三境。於出定時。如其次第觸三種觸。緣於有境。而出定時無有。我慢擾動其心。謂此為我而起我慢。或計未來我當有等。乃至廣說。是故說言觸不動觸。緣於境境而出定時。無貪所有。無瞋所有。無癡所有。是故言觸無所有觸。緣於滅境而出定時。於一切相不思惟故。緣無相界。是故說言觸無相觸(文)樞要下末(十一右)釋此文雲。此意言出定已緣三境。有境者有為五蘊。即以依非想相而入定心今出。滅境者。即以依滅盡相而入於定今出。於二之上無三煩惱之所有故。觸無所有觸名緣境境。引後不定。隨彼出心不與入同。行相別故。或緣六塵而出於定。總名境境。此唯是境之境。此說任運自在出定。若未自在而出定時。緣於境界。雖無文說不過此三(文)略纂五(六十左)雲。任運能入等者。雖有期願。今說不期願者故。出定緣三種境。觸三種觸者。依未自在義要次第故。以定心出觸不動觸。是空等持觸無所有觸。是無願等持。觸無相觸。是無相等持。依自在者。超一切地。隨其所超。或定或散。緣事緣理緣內緣外。觸三種觸。內三有體名有境。外六塵名境境。無相理名滅境。由入滅定。折伏心已煩惱不動。三根不擾。非相所亂。唯以善心而出於定。今觀文意。多依定心出。觸三種觸故也(文)倫記四下(四十二左)雲。觸三種觸者。若依小乘婆沙·正理·及成實論等。皆廣說之。且引正理第十二卷雲。如契經說。出滅定時當觸三觸謂不動觸無所有觸及無相觸何者。雲何觸此三觸。有說。滅定起心相應有空·無願·無相三觸。如其次第。出滅定時。觸於三觸。有餘師說。識虛空處心相應觸名不動觸。此二純作識空相故。無所有處心相應觸名無所有觸。無先所有故。非想非非相應觸名無相觸。想無想相不分明故。即由此故說四無色。若有想定從滅定起心通有漏無漏。滅定起時。或逆次第入諸等至。或逆超越入諸等至。容有起滅定心現在前故。復有餘師說。唯約無漏。有處緣涅槃。心起滅定時。言觸三觸。以無漏故名為不動。無所有處地所攝故。名無所有。緣涅槃故名為無相。解雲。如摩訶俱稀羅經。作如是說。當觸故。此三師各釋不同。初師說者。謂我我所執掉舉名動。空無我行能對治行故。能破動故名為不動。不動相應觸名不動觸。貪心執境攝為已有。有所執故名所有。無願三摩地能斷所有名無所有。餘如前說。生死十相。涅槃中無為無相。無相即定。緣無相故為無相。餘如前說。此是是三觸體性。無心時在此等觸。出時忽遇名門中行。忽偶壁等。是謂三觸之義。第二說者。謂識處方便唯觀於識。空處方便亦唯觀空。無異想故名為不動。彼相應觸名不動觸。根本地中雖通異相。從方便說皆名不動。無所有處。無先遍識所有名無所有。有頂地中無有想無想二分明想故名無想。乃至有頂不可言無想故。四無色皆名有想。是謂三觸體。起滅定心通有漏。若有漏者。若逆次入非想等至名觸無相觸。若逆超入無所有處。及無漏逆次第入無所有。皆觸無所有所。若無漏逆超入識處名觸不動觸。雖不定得。入空處以二處皆名不動觸。一即是其名。又釋。此師非薩婆多正宗義。是異師許從滅空處等故作是釋。第三說者。但取一念無漏無所有處緣滅諦涅槃。以約諦是無漏非有漏故名不動。約地名為無所有所。約所緣名無相。彼相應觸具三種名。入彼心時名三觸。今此文中有二師釋。初此與婆沙正理等異。謂出定時多由三境。一緣有境。而出定時無我等動觸者。此緣內身作無我行。而出滅定。不為我慢等動。二緣道諦。道能取境。今出滅定。能緣境道諦為境名取境。不生貪等。觸無所有觸。以道不能增長貪瞋等。或名觸無所有觸。相不思惟故。緣無相界。是故說。言觸無相觸者。若緣滅諦出滅定時。名緣滅境離眾相。二雲。此依未自在等(文。此下全同略纂)義燈雲。又說。依初學者。緣滅受想入。緣初二境出。同有為故。依久學者。緣無相入。緣第三境出。同無為故。若自在者。前隨何境入。後隨何境出。又未自在。出必定心。在前方便。依空等持入。今依空等持出。緣於有境觸不動觸。依觀五蘊內身無我以為空入。令無我見計內為我名為不動。不為我見之所動故。依無願等持入。緣境境出。觸無所有觸。是五根境之境名為境境。於六塵境無有貪嗔癡故。名無所有觸。依無相等持入。緣滅境出。觸無相觸。以是滅性名為滅境。無其十相名為無相。初二緣事。後一緣理。然三等持。通定及散。未自在者。唯依定出。若自在者。通依定散。或依空入。依無相出。此言解者。非解塵也。觸謂觸對。即解心所。能令根境生心所。以觸境時不起我見。不起貪等。不作相狀。如次即是三觸得名(文)又婆沙百五十三四說。演祕且舉第二說。 (八十六左)問非有漏心(至)唯二十二(文)。義演雲。問。非有漏心別境五皆具起。如何唯二十二者。此中問意雲。如有漏五別境。或於所樂境唯起欲。或於決定境唯起勝解。或於曾習境唯起念。或於所執境有定無慧。或有惠無定。即五別境不並起。如何滅定滅二十二法為體耶。答。有漏不俱。行相別故。無漏可然者。於無漏位緣境。五常具足故。於一行中修一切行故。 (八十六左)一曾得未曾得(至)如對法抄(文)。對法抄三(二十九)雲。曾得未曾得。今准前說。亦是曾得及未曾得。然未曾得。一新新生故名未曾得。有漏種故亦是曾得。如別脫戒。二從來未起名未曾得。如世第一法等。三無漏名未曾得(文)義演云云皆不契理。不遑詳述。義演雲。今此文中剩一字。已下既無二字。故知。上文不合置一字。又此一字。應是以字。以曾得未曾得等。今謂。不改為勝。在昔賢哲住放不羈。多有此例。 (八十六左)楞伽第八(至)共為此證(文)。此經論文。皆如上引。 (八十七右)大論第一(至)意不共業(文)。義演雲。疏大論第一說。悶絕是意不共業。即由悶時唯有意識者。若約起悶絕之時。即唯有意識。已後極重悶絕時。即無意識。大論約初起悶絕之時有意識。即說悶是意之不共業。不共業有十五種。分別所緣·審慮所緣·醉·狂·悶·覺·夢·醒·發業·離欲·退·斷善·續善·死·生。 (八十七右)即由悶時唯有意識(文)。演祕雲。論悶絕者。悶有二種。一者悶解。二悶心所。由悶絕故引生心悶。疏取前義。有義取後。所以者何。既言。悶觸起時。唯有意識。明知。即是意識心聚名不共也。亦不可說雖觸引生非悶即心。眼由緣引。尚別有體。問由觸引。心等不明名悶何失。下無心悶不言由引及似彼者。一雲。識聚不明之時。名之為悶。非如眠有別心所法。故不言之。二雲。義准知故。所以不說。詳曰。觀手有義。引證為理。理恐未可。論但說雲悶觸起時唯有意識。不言意聚而是悶攝。何以得證心聚為悶。以眠例者。亦為不齊。如緣引眠眠不引眠。如緣引悶。如何令悶更引心悶。又眠緣引立心所眠緣引心悶。亦名別立悶為心所。既不別立。何以得眠而為其例。不相似故。然疏本意。顯悶不同眠別有體。雲悶非心不障。依於意識總聚。而假立彼名心悶也。 (八十七右)以觸末摩(至)即觸處悶也(文)。演祕雲。疏以末摩等者。末摩梵言。此雲死穴或雲死節。順正理論第三十雲。末摩無別物。身有異支節。觸便致死(文)略纂第一(二十五右)雲。末摩此名死穴。亦云死節。或雲有六十四處或百二十處(文)倫記亦同。疏八末(十九右)雲。如觸處死。但將正死解死節等。是死觸故(文)義蘊雲。疏以觸末摩有潤生故者。末摩觸者。此雲死觸也。一心之上別有節穴。觸之便死故雲死觸。悶死即非情。如何有悶。答。將死之悶。由觸引生故不違也。又似死名死。不是非情。實為悶耳。 (八十七左)對法第一(至)吹等故起(文)。對法第一(十九右)所作下。更有曾數此時四字。義演雲。疏捨諸所作者。如人正營作時。無[睡-目+馬]而以事畢方起睡故。意說。此等十種。皆能引睡(文)又瑜伽第一(十一左)雲。雲何夢。謂由依止性羸劣。或由疲倦過失。或由食所沈重。或由於闇相作意思惟。或由休息一切事業。或由串習睡眠。或由他所引發。如由搖扇。或由明咒。或由於藥。或由威神而發昏夢。略纂一(二十五左)雲。夢有十緣。如由搖扇。如世戲樂以扇搖之。即便睡夢。   (八十七左)此如顯揚(文)。今檢顯揚無說因緣文。五蘊亦無有文。 (八十八右)大論第一(至)出血故(文)。第一(十一左)雲。雲何悶。謂由風熱亂故。或由捶打故。或由瀉故。如過量轉利及出血。或由極勒勞而致悶絕(文)義演雲。疏淡者如人心穴間積淡飲。非吐痢氣擁致悶。疏神力所引者。如被鬼神力所加。亦令心悶絕。如方等經雲。諸大力神等白佛言。若有惱亂讀經者。我當以打此人令死。或至無心。即是神力。令其悶絕(文)義蘊雲。疏或此俱是觸處少分。問。前別解眠悶。既說疲極風熱等緣即是觸處。因何此總解中復言觸處少分。答。前據所引身位。即通十有色處。此就能引之緣故。唯觸處少分。 (八十八左)論或此俱是觸處少分(文)。義燈五末(六十四右)雲。問。無色界中既雲無色。死生如何是悶絕攝。答。即依前解。四蘊分位假立悶絕。亦無有失。此皆共成(文)義演雲。論或此俱是觸處少分者。是第二復次解。已前是第一解。或二俱是十二處中觸處少分。睡為疲觸。悶即悶觸。即是二十種觸中觸塵上觸。觸塵上觸者。皆依四大上假立。然此論中說是觸塵少分。且約欲色二界中悶絕說。不約無色界說。以無色界無四大上觸故。問。無色中有悶不。答。無色亦有死生等悶故。意不共十五種業中亦有悶也。故知。悶有是觸塵者。有不是觸塵者也。問。唯識後解。睡悶皆用觸處為體。未審。論中初解以何為體耶。答。如下自解。義蘊大同。 (八十九右)又至無心時(至)解處少分(文)。義演雲。疏又至觸處少分者。意說。此疲悶二觸。唯是第八境。何以故。微細不覺故。意說。極重睡悶。既無心時即名微細不覺。即用疲悶二觸為體故。第八緣。又測雲。然此觸處。是第八相分。七不緣彼。六不行故。有雲。第八不緣疲悶二觸。何以故。以二十種觸皆是假法。但依四大上假立。今第八但緣觸等所依四大種。不緣於觸勝解引。即總二言觸處少分者。指此論中或此俱是觸處之文。 (八十九右)第二解(至)少分為體(文)。演祕雲。疏第二解以觸處少分為體者。即此唱文是第二解。以前論文是第一釋。   (右)大論第十三但說(文)。十三(十四右)之文。 (九十右)即一相違釋(文)。義演雲。疏即一相違釋者。檢餘本無一字。或論文意有二。第一顯相違釋。第二明不說入無餘依。所由。今且釋顯相違釋故雲一也。疏粗淺法者。意說。睡眠悶二法。是粗淺法故。佛八地皆無有也。說有皆示現非實。為方便教化示同眾生。疏作財字者錯也(文)今謂。以無一字為優。 (九十右)此中三乘(至)如理思(文)。義演雲。疏此中三乘三界等分別皆如理思者。餘聖有後三。佛八地唯有一滅定。三界者睡眠在欲。滅定在非想。無想天及定在色。悶絕遍三界。三界皆有死生故。故化生皆無心。無心即悶絕攝。不爾五位無心。攝法不盡(文)樞要下末(十一左)雲。五無心三唯一界。謂睡唯欲。無想定生唯色。一通三界。謂悶一非三界。謂滅定。二唯一界起。謂睡無想天下通二界起。謂無想定。一通三界起。謂悶。一通三界非界起。謂滅定亦在起故。二唯善。謂二定。三唯無記。謂餘三。 (九十一右)三界皆有死生悶絕(文)。義蘊雲。疏三界皆有死生悶絕者。問。無色無觸處。如何此悶耶。答。唯無風熱味塵等緣。死生位中。由惛昧故意識不起。亦名悶絕(文)義演雲。悶有不是觸塵者是也。 (九十一左)發智論說(至)薩婆多義(文)。義演雲。疏即薩婆多等發智本師難者。然本師者。即是迦旃延。難者即發智論中而有。問答雲何不現在多識等者。皆是發智論中問答。疏淺也乃至此論文等以來。並是發智論文。故薩婆多等。立一有情唯一識起不俱起故。今迦旃延時自宗義。以難大乘。小乘雲。若多識轉。如何得說唯一有情。故此論文。即根本薩婆多義。問。發智論是誰造。有說。是佛在世之曰迦旃延造。有說。佛滅度後有迦旃延造。是薩婆多本宗之義(文)。 (九十二右)順正理師(至)前後識故(文)。義演雲。疏順正理師義情者是識乃至有前後識故者。順正理師解。有情謂命根。情謂情識。即命根能有此情識故。名為有情。設無心時。雖無現在識。應命根尚在能有過去未來識也。前即過去。後即未來。故雲命根能有前後識。 (九十二右)今則不然(至)所許為論(文)。義蘊雲。疏今不然至共小乘所許為論者。問。既言第八如何共許。答。此約能有命根。彼宗亦立。不言所有第八情也(文)義演亦同。 (九十二左)初是種子(至)現行實法(文)。義演雲。是種子假立。即是論文中雲依命根故。命根是假。依種子立也。後是現行實法者。即是論中立有情。或依異熟識。異熟識是現行識。即是實也。 (九十三右)或此是(至)為緣師義(文)。義演雲。疏或此是前六識相望為緣師者。即如前師雲。六識相望為等無間緣故。前文雲。若此一識為彼六識等無間緣。或彼六識。亦為且此等識無間緣。 (九十三左)依二多少立為有情(文)。義演雲。疏依二多少立為有情者。意雲。依此種子現行二法壽年多少。而立有情也。問。何故不依餘識立為有情。而但依第八者。答。彼以但恆時唯有一第八故。餘識並有轉變間斷故。 (九十四右)五十一等八證中(文)。如上已引。 (九十四右)此並五十一(至)有四業(文)。五十一(三右)七十六(二紙)解深密一(十七紙)演祕雲。又按瑜伽五十一。於一剎那而有四業。諸識不俱。四業不立故。彼論雲。何故若無諸識俱轉。業用差別。不應道理。謂若略說有四種業。一了別器業。二了別依業。三了別我業。四了別境業。此所了別。剎那剎那俱轉可得。是故一識。於一剎那者如是業用差別。不應道理。釋曰。器世界名器。五根·扶塵·及種名為依。是識因緣增上依故。此二第八所緣之境。末那恆計第八名了別我。餘之六識。各了自境名了別境。隨前四識。有緣境能。並名為業。其證意雲。謂契經說第四了境一識現前。剎那剎那即四業轉。諸識不俱。便違聖言四業轉義。問。五位無心六識不有。如何剎那四業轉耶。答。有第四業。必四業俱。不言恆時皆四業並。故無其失。若恆時俱但前三業(文)略纂十三(十二左)詳釋過於演祕。須者往見。義蘊亦同。 (九十四右)而今有人云(至)非盡理(文)。楞伽心玄義雲。若不爾者。波浪同喻不成(文)義演雲。疏而今有人云八識不異至非盡理者。如學楞伽者。雲八識無別。如依海水起多浪。浪與水即無別。又如依鏡見面像。離鏡無別像也。今雖不然。經論之中。說七識依第八識所以。舉喻如海起浪等。依海浪起故。彼論依少分相似道理而說。其實八識各別。又哲法師雲。汝難雲。如浪依於水。水之與浪無別。即言八識無異者。亦如有為依無為。無為依無為。無為有為應無別。 (九十四左)此簡宿命智(至)為不定過(文)。義演雲。疏此簡宿命智至為不定過者。量雲。第六意識是有法。取彼五識所緣之境。應不明瞭。是宗法。不許意與五識俱故。因也。如散意識緣久滅故。或雲。如散意識緣過去久滅事故。喻也。若喻中不置散意言。因中便有不定之過故。外人將宿命智為不定過。過雲。為如宿命智。緣過去久滅事是明瞭故。此不與五俱意識緣五境得明瞭。為如散意識。緣過去久滅事不得明瞭故。即此有與五俱意識緣五境不明瞭。故置散意言。簡宿命智也。以宿命智是定心故。比量無過。又如西明量雲。汝宗五識所引意識。應非明瞭。以非定心緣過去故。如散意識緣久滅故。宿住通雖緣過去。而是明瞭。故說散心之言。非散意識緣久滅故彼是明瞭者。及顯散意緣境不明瞭故。將宿住智為不定過。若散意散故。久滅事明瞭。即為不定過不成。此文即八證中第三明瞭證也。 (九十五右)又除大眾部等(至)不許並生(文)。義演雲。疏又除大眾部等乃至不許並生者。意說。此難中無大眾部。若大眾·一說·說出世·雞胤部等。許六識並生。若餘薩婆多部·經部等。即不許六識並生。論主今對經部有宗說取五境故。有宗經部。難論主取一或多等之義。五識後一念意識至獨頭者得者意說。有宗等不許五識次後一念意識。而得明瞭緣五種境。然彼宗中許不隨五識後生。別獨頭起意識。而得五種境有明瞭用。問。有宗何故不許五識後意識緣五種境得明瞭耶。答。有宗等說五識後一念意識。不同一時緣五種明瞭境也。第一念眼識緣色境已。至第二念。眼識滅已。即意識起緣前色境。亦得明瞭。意識滅已。至第二念。又耳識生緣聲境已。耳識即滅。至第四念。又意識生緣於聲境。即得明瞭。意識若緣前眼識不緣之境。即不明瞭。以隔念故。意識滅已。至第五念。即鼻識生。緣香境已。鼻識即滅。又意識生。緣前香境。即得明瞭。意識若緣前眼耳二識不緣色聲等境。即不明瞭。以隔多念故。舌身識等。皆准此知。只得一境明瞭。不得五境一時明瞭。若餘獨頭意識緣五境。即得明瞭。 (九十五右)雖為此難(至)亦不明瞭(文)。義演雲。疏為此難今大乘至亦不明瞭者。若大乘中第六識。與五識俱時起者。意緣五境亦不得一時明瞭。如意識雖與五識俱時起。若意識與眼識專住。同觀色境即得明瞭。意識不共耳等。同緣聲等境。於聲等境。即得明瞭。餘者亦然。雖為此難等者。意說。論主雖難他雲取彼五識境應不明瞭等。今大乘中五俱意識。緣五境亦有不明瞭。以五識俱意。但任運緣無深取分別故。然許俱生與小宗別。問。如何前雲五俱意識取五境明瞭。答。但與五識同緣五境。是現量故得明瞭名。不如他獨頭意識。有極明瞭用故。雲不明瞭也。或雖為此難者。小乘識有極明瞭用故。雲不明瞭也。或雖為此難者。小乘難大乘。謂小乘作此難者。欲令大乘五俱意識取境亦不明瞭。順疏文稍親。 (九十五右)如眼等識(至)一或二十種(文)。義演雲。疏如眼等識各於色等取一或二十種者。今疏中言。眼識緣二十種色者。或隨彼有宗說。彼部許二十種色是實有。皆是眼識所緣也。又疏言眼識緣二十種色者。即約前眼識許緣長等假色師義。如前疏釋訖。又雲眼識·緣二十種者。約數而言二十種色。理實而言。眼識不緣長短等假色。長短等色。皆是形色差別也。若光影明闇等色。眼識亦緣。以光等皆是青黃等顯色之差別故。二十種者。謂青·黃·赤·白·長·短·方·圓·高·下·正·不正·煙·雲·塵·霧·影·光·明·闇。 (九十六左)此中意起(至)復助五生(文)。演祕雲(二十右)疏此中意起至復助五生者。五俱意識而有二義。一明瞭取。二能助五。若二眼識雖有明瞭。無助引生故不為例。如定意識雖實復明瞭。不能助五。 (九十七左)謂五識依四(至)如第四說(文)。第四(十三已下)義演雲。疏雲。設少分同者。眼識等彼此所依根。體數異故。謂眼等五識。具四所依根。所謂同境·分別·染淨·根本。若第六識但依二根。謂染淨根根本根。如疏中雲意識依三根者錯。不可言六依前念等無間滅意根。以八識皆有等無間滅意根故。言相應者。盡必具四義。謂時依所緣同。體事等。今以一義便簡之盡者。一義者謂所依根一義也。於相應四義中。以所依根一義簡之也。故所依根體數。各有多少異故。故不相應也。言二數異四三依別故者。應雲四二依別。五依四相。第六依二根故。 (九十八左)依四勝義(至)如理應思(文)。義演雲。疏此非一異依四勝義對四世俗皆得如理應思者。如初勝義對二世俗。且初世俗之中。執有一切法別。及第二世俗中。有實有蘊處界等。實有八識各別。若初勝義。諸法如幻不實。假有八識無別。即不可言八識有異。若第二勝義對三俗。若初二俗如前。若第三世俗。即實有世間因果。謂苦集諦。即實有出世因果。謂滅道諦即八識中種子為因。生七現行等為果。即七識為能熏因。第八識中種子為果。即因果各別。若入第二勝義。八識因果皆假有。即前論雲。假立當果對說現因。假立曾因對說現行也。即第八識中種子為因。前七識為果。即因望果亦不異。或七為能熏因。第八識中種子為果故。因望果亦不異。定異應非因果性故。若八識行相相望。不可言不異。現行各別故也。若第三勝義對四世俗。前三世俗如前。第四俗即有實證二空理。若攝入第三勝義。但依假詮雲。二空一證真理者。若第三勝義。第四俗。即有依詮。雲二空證理。今第四勝義。廢詮談旨絕言慮。亦無八識定實異也。四世俗對四勝義。皆非一異也。 (九十九右)前之心所(至)真諦相對(文)。義演雲。疏前之心所望心至相對者。意前引莊嚴論頌許心似二句現中。明心所望心。辨亦一亦異。以第二俗諦對餘真辨之雲。第二俗諦。是亦一異。攝主歸本。不離本識故名亦一。以心所·攝其王故。作用差別故。故雲亦異。王所作用不同故。若對第二真諦。即非一非異。以諸法相如幻事故。不可論其一異。乃至將第二俗諦。對第三真第四真。作法亦爾。問。何故不將第二俗諦對一真耶。答。第一真即第二俗。同將十八界等。 (九十九右)今以第二俗諦對第四真諦為論(文)。義演雲。疏今以第二俗諦對第四真諦為論者。意雲。今此問論文將八識自相望辨。不對心所也。八識相望辨者。將第二俗諦對第四真諦辨者。第二俗是亦一亦異。對第四真諦。即不一不異。以一切諸法如幼化故。真諦之中心言絕故。不可論其一異。故與前別。云然前言不可言一異至理訖者。意雲。次前論一(文)八識自性不可言定一。乃至無定性故。訖者畢也。於第二真諦中明因果。故訖。今者但將八識。約真俗相對明不一不異。更不約因果說。所以但將第二俗。唯對第四真。更不對第二真等明也。 (九十九右)此中義顯(至)對第二真(文)。義演雲。疏此中義顯至對第二真者。意雲。望本論。雖以八識相望辨不一不異。若以義准。亦得此八識。同前許心似二現心心所等。對第二真諦辨其因果。亦無違也。如前心心所相似故。雲亦得等。 (九十九右)理實俗真(文)。演祕雲。疏理實俗真者。生起於下。第二俗等而對真等。有四三二重數差別。 (九十九左)如別章解(文)。具如二諦章中。第一卷中揭圓折異。更不縷述。 (九十九左)即十卷(至)第十卷也(文)。第九(二十七左)之全文。 (百紙右)謂用為能相體為所相(文)。義演雲。疏謂用為能相體為所相者。如識上有了別用為能相。如受等。如領納等用為能相。如識自體相性為所相。如非情法等。以生住等為能相。色等法體為所相。 (百紙右)以四真中(至)所相無故(文)。義蘊雲。此以初俗忘情計執。能相所相有別。今推入四真諦中。並無邊計體用故。能相所相皆無別也。 (百紙左)或見分為能相(至)一切應思(文)。義演雲。見分為能相相分為所相乃至應思者。約當識體見相辨也。見為能相。為見分能取相故。相為所相者。相彼見所取故。問。與前作用為能相何別。答。前據卻設。後約別辨故。一境上有能所相。前七為能相者。為能熏故。第八為所相者。是所熏故。又約本末辨能所相者。第八是所相者。為所依故。七識是能相者。為能依故。亦如水與波。波依水起。即波為能相。水為所相。此亦應爾。或第八為能相。餘七為所相。由第八能變種子。種子方生七識現行故。約此理辨能所相。或見相分為能相。自證為所相。以見相依自證分故。故前論雲。相見俱依自證起故。如牛頭角。如前已說。或色法有質與用。用為能相。色體為所相。或生等四相為能相。法體為所相。 (百紙左)此長行中(至)頌中理通(文)。義演雲。疏此長行中但對第四勝義至頌中理通者。若長行論文。真勝義中。心言絕故。但對第四勝義為言。若頌文雲真故相無別。相所相無故。若約頌中道理。皆通對四勝義作法。 (百紙左)舊頌雲(至)無差別相也(文)。義演雲。疏心意及意識者。即八七六三識也。分別外相義者。即五識也。八無分別相者。無實分別之相。假有不障。亦無實能見所見也。又舊頌曰。八無分別相者。即當新頌真故相無別。舊頌曰。非能見可見者。即當新頌中相所相無故。如舊頌中。但明八識有無之相。不明八識真俗之相。雲俗故相有別。真故相無別等。舊頌無此文。哲法師雲。此舊頌翻義不同。故新經文翻之。將舊四句一一皆不盡理。如今第一句中心意二字新舊同。及意識不盡理。一濫第七。二不通五識故。新經頌心意識八種勝也。第二句雲。分別外相義據八。六通緣內外。七唯內。五唯外。故新頌雲。俗故相有別勝也。第三句。八無分別相。即言真中。八識無有分別相。此語義雖不違。然不如新經。緣見分能相。不論無所緣相分所相等。不如新頌相所相無故勝。故疏主。言此頌無有別俗之所相。唯說有無差別之能相也。此言極妙。無有別俗之相者。意雲。無有遍計所執之別相。唯說有無差別相者。意說。八識識無差別之相。依他據俗即有。勝義真諦故無也。又哲解舊頌雲。上二句是俗有。差別下二句是真無差別。不說真俗相對。亦不說別俗之相。但說有無差別能相亦得。以下說唯識義。疏有九門。此卷內盡也。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三十一終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三十二(七末之一)   (二左)或轉變者是變異義(文)。演祕雲。疏或轉變者是變異義者。問。初解何別。答。所變之用是依他起故與前別。此用實非見·相二分。依此二用計能所取方名二分。是二分執所起處。二分之用。用名二分。 (二左)或變是現義如初卷解(文)。義演雲。疏或變是現義如初自解者。即第一卷變謂識體轉似二分。相·見俱依自證起故。問。安慧·護法皆言變現。此二別。答。若安慧言變現者。即自體分變現起遍計取執見·相二分。即有體法變似無也。若護法言變現者。即自體分變現起依他見·相二分。即有體法變似有也。故有差別。 (三右)非謂我識(至)名為分別(文)。義演雲。疏非謂我識自體能緣名為分別者。即是依他起緣見分等名相分。非謂別有實識體能起分別也。有雲。我者護法自指為我。謂對安慧故自稱我(文)義蘊雲。疏非謂我識自體能緣名分別者。此言相分是見分所取名所分別。非謂我自證分能緣相分為能所分也。此即自證分假稱我也(已上)今謂。有雲之釋不允。義蘊為正。 (四左)此護法解(至)釋外難訖(文)。義演雲。疏此護法解第四句兼釋外難訖者。如論中是故一切至皆不離識。是釋第四句。如唯言為遮至心所法等。此是釋外難。外難雲。心是識職可名唯識真如色等不相應既非是識自證分是唯識。 (四左)安慧隨應解假實等(文)。義演雲。疏安慧隨應解假實等者。安慧計。識自證分是實有。餘見分相分色等皆是假有(文)義蘊雲。疏安慧隨應解假實者。自證實。二分假。我識變佛我是他依實有。依他實有依斯執實能所取等方是假法。二釋如第一疏。 (五右)上文安慧說餘非佛(文)。演祕雲。疏上文安慧說餘非佛者。上言二分。安慧明餘不據佛說佛無二分。下文明佛有二分者。護法適爾。非慧本意。 (五右)或並有漏說分別故(文)。義蘊雲。疏或並有漏說分別故者。此解兩師併除佛及餘無漏心。以頌言分別。即五法中唯有漏故。准安慧釋。菩薩後得亦有二取。此實皆無。非唯有漏。據增處說。且言有漏。 (五左)外境通能所取等(文)。義蘊雲。謂妄執實能所取皆名外境。如執他心雖是外境。亦名能故。   (五左)此依攝論說唯二義(文)無性第四(三右)雲。如此諸識皆是虛妄分別所攝者。如前所說。身等諸識所取能取。虛妄分別安立為性。唯識為性者。由邪分別二分顯現。實唯是識。善等法中雖無邪執。緣起力故二分顯現。亦唯是識。是無所有。非真實義。顯現所依者。所取色等名無所有。能取識等名非真實。此二皆是遍計所執並名為義。   (六右)以辨中邊等(至)為自性故(文)辨中邊論上(五右)雲。三界心心所是虛妄分別。 (六左)二十部等說體非無(文)。義演雲。疏二十部等說體非無有極成故者。意雲。二十部等皆有能變虛妄心故。問。說出世部等既說世間法假。如何言二十部等有虛妄心。答。彼部雖言諸世間法假。亦有體。但非實有。不妨假有(文)今謂。且約總相多分而言。不遮少分說體非有。 (七右)此文但說(至)立分別名(文)。義演雲。疏此文但說有漏位故立分別名者。如論中說。分別言據有漏位說。若無漏根本智即無分別也。 (七左)二文三師(文)義演雲。疏二文三師者。即指論中有兩復次釋一頌文。三師者。即指護法·安慧·難陀等三師。三師皆有依他而無遍計故。皆遞離增減二邊契中道也。 (七左)言中道者(至)契會中道(文)。義演雲。疏中道者正智也理順正智名契中道者。正智即是根本後得智也。若順正智者。即通取資糧加行位中有漏聞思慧等。皆能順生無漏正智也。亦解。理者道理也。正智者即通有漏無漏正智。但無錯解說當道理即名正智。非要唯無漏方名正智。又契會中道者。中道有二種。一者約經。即以不空不有名中道。二約癈詮談旨名中道。別以理順智名契。以智證理名會。故通二義也(文)辨中邊論述記上(八右)雲。論是則契中道。述曰。由有有無二種法故。一切諸法非皆有空。則契中道。中謂非邊。道者真智。此理妙故合真智。又言。道謂遊履之義。即是真如智所遊處。此中所說有無義趣妙合真如大道理也。離於過失故言中道。舊雲。是名中道義者非也(已上)今謂。准此文義演通取資糧等位有漏智者非也。 (八左)即十地經第八卷第六地(文)。十地論八(六右)雲。經曰。是菩薩作是念。三界虛妄但是一心作。論曰。但是一心作者。一切三界唯心轉故。 (八左)華嚴所說(文)舊華嚴二十六(三左)雲。又作是念。三界虛妄但是一心作。探玄記十三(十七紙右)雲。此之一文諸論同引證成唯識。今此所說是何等心。雲何名作。今釋此義。依諸聖教說有多門(約後四教十門分別)清涼依新華嚴廣釋(云云)。 (八左)無性第四(至)名體(文)。無性第四(七右)演祕雲。無性攝論廣釋其意。疏中雖引隨文兼釋。初學難分。今更引之。冀令易悟。論雲唯有心者。心識是一。唯聲為遣所取境義。由彼無故能取亦無。不遮心法。由彼與心不相離故。如說若無心所有法。心未曾轉。若爾滅定何故唯心。釋曰。此經部難。若言有心定有心法。如何滅定唯有心王。經部滅定唯有心故。論是彼宗過。我大乘宗若處有心必定亦有心相應法。若處無有心相應法。心亦定無。如是三界皆唯有心。此言顯示三界唯識。言三界者。謂與欲等愛結相應隨在三界。釋曰。舉欲界愛等色·無色二界愛結。無漏清昇。對彼有漏名之為隨釋論此唯識言。成立唯有諸心心法。無有三界橫計所緣。此言不遣真如所緣依他所緣。謂道諦攝根本·後得二種所緣。由彼不為愛之所執故。非所治故。非迷亂故。非三界攝。亦不離識故不待說。若爾應說如是二界。無界中經部唯有心心法故。釋曰。若以二智不執外境。二智所緣不離識故。唯識自成。故不待說。無色經部心不執外。彼界唯識不說應成。對彼應言二界唯識。論此難不然。識所取義皆無義故。非但色無說名唯識。釋曰。但識所取心外之境並皆是無。名為唯識。不唯色無得唯識名。釋論何者。釋曰。外人問也。除色等外何者更是識所取耶。釋論亦無餘虛空等識所取義(今謂。論亦無之言。此屬句末。以四字為句故。演祕屬後句釋不是。今謂。撲揚雖且引論。而不得論及本疏意。何者。論雲余虛空等。此舉虛空所取之法)釋曰。此出色外所取之義。論經部諸師許無色界諸心心法是無色相無體無實所取境義顯現所依。釋曰。敘彼計也。虛空是無色相無體實等。然此空者由心心所破色觀空虛空方顯。故心心法是空所依(今謂。然此空者下。此釋顯現甚為迂泛。義蘊為優)論恐彼執為非心心法故。說三界皆唯有心。釋曰。恐執虛空離心心所名非心法。或恐彼執能依空無。所依心法亦復不有。由斯故說三界唯心。披此觀疏可悟矣。 (八左)即與欲等愛結相應等(文)。義蘊雲。謂此三界皆有欲等愛結。謂心心所隨在三界。與此愛結相應。繫屬三界貪等。故言三界唯心。或此言欲等者。即以欲界等餘二界。謂心心所屬此處愛結也(已上)今謂。後釋為正。演祕亦同。 (九左)又經部執(至)顯現所依等(文)義蘊雲。謂經部計。無色界心心所法唯觀虛空。此所觀空是無色相。亦無實體所取境義。離諸障礙。名為顯現。彼心心所唯與此顯現虛空為所依故。既無境義。便同命根故。恐經部執為非心法也(已上)今謂。顯現之義與演祕不同。演祕迂矣。 (九左)又前二師(至)應非唯識(文)義演雲。疏亦前二師至應非唯識者。第一師安慧·護法。二師即是難陀。此二師但約妄心以辨唯識。且說三界。若不爾者。無漏非三界攝。應非唯識義。所緣唯識所現者。諸識所緣即是相分。相分即內識自證分上所現也。 (九左)解深密經(至)說同此意(文)。經第三(二左)七十六(二左)演祕雲。按解深密經。慈氏菩薩問世尊。諸毘缽捨那三摩地所行影像。彼與此心當言有異。當言無異。善男子。當言無異。何以故。由彼影像唯是識故。善男子。我說識所緣唯識所現故。世尊。若彼所行影像即與此心無有異者。雲何此心還見此心。善男子。此中無有小法能見小法。然即此心如是生時。即有如是影像顯現。善男子。如依善瑩清淨鏡面。以質為緣還見本質。而謂我今見於影像。及謂離質別有所行影像如是顯現。此心生時。相似有異三摩地所行影像顯現。世尊。若諸有情自性而住。緣色等心所行影像。彼與此心亦無異耶。善男子。亦無有異。而諸愚夫由顛倒覺。於諸影像不能如實知唯是識。作顛倒解。無性攝論第四釋雲。三摩地者。是能令心住一境性。心法為體。此所緣境說名所行。本境名質。似彼現者說名影像。謂一切法作用作者皆不成。故名無小法能取小法。譬如依止自面等質。於鏡等中還見本質。由迷亂故謂我見影。由鏡等緣威力大故。雖無異影而似別有影像顯現。此心亦爾。問。此鏡中像為有無耶。答。有兩釋。一雲。鏡中有別影像。眼識起時緣影而生。不爾便應有見無相。喻不似法。又攝論等鏡像況依他。空花類遍計。又七十六雲。如淨鏡若有一影生緣現前唯一影起。多影亦然。准此別有。但無實用。說離質無。攝影從質。雲見自質。一雲。離質無別影像。由迷亂故謂見影像。故佛地論第四說雲。謂諸有情顛倒執著。影像熏習成就力故。鏡面為緣自識變異似面影現。由見世間起增上慢。謂我鏡中見其面影。以無別影鏡中生故。經但說言眾像顯現。不言生起。佛地第五言生起者。依現假說。又無性論第五說雲。又如影像於鏡等中還見本質。而謂我今見於影像。而此影像實無所有。又世親攝論亦第五雲。譬如影像實無有義。即於本質起影像覺。然影像義無別可得。詳曰。後釋為勝。會餘違文具義燈辨。小乘同異如瑜伽鈔。 (九左)世親說雲(至)無別有體(文)。世親論四(四左)全文但所現之現為說字正。義演雲。疏復舉識者。即指識所現文。意說。顯識所現言是識所行。所行者即是所緣義。觀疏文答。解深密上言諸識所緣。即義須同。何重舉唯識所現之言。答。復舉唯識所現者。意顯所緣相分依他內識上現。此相分是內識之境界。定者是決定義言無有小法能取正法。有意說。無有小許實能取心緣小許實所取境。何以故。無作用故。如二影生者。相見二分依自證故如影。 (十右)佛告慈氏(至)能取正法(文)。此本論文非世親釋。 (十右)舊維摩雲(至)故眾生垢(文)。註維摩三(十九左)新舊兩文如上已引。 (十左)能入唯識現在十地(文)。義演雲。疏能入唯識現在十地者。此明正能入也。十地是所入之處。若隨悟入者。此解論中隨字。即地前非正入也。亦云。或隨經義入十地。而第二解隨字。意說。或隨經義修習。而能得入十地等。 (十左)攝論(至)不出經處(文)。無性四(十九左)雲。論曰。諸義現前分明顯現而非是有。雲何可知。如世尊言。若諸菩薩成就四法。能隨悟入一切唯識。都無有義。一者成就相違識相智。如餓鬼傍生及諸天人。同於一事見彼所識有差別故。 (十一右)無性雲等(文)。無性四(十六右)雲。釋曰。復為成立無有境義故。引餘教及餘道理。謂諸菩薩成四法等。相違識相智者。更相違返故名相違。相違者識名相違識。生此識因說名為相。了知此相唯內心變外義不成故無有義說名為智。如餓鬼傍生及諸天人等者。謂於餓鬼自業變異增上力故。所見江河悉皆充滿膿血等處。魚等傍生即見是處有清冷水波浪湍洄。若入虛空無邊處定。即於是處唯見虛空。一物實有為五相違。非一品類智生因性。不應道理。雲何於此一江河中已有膿血屎尿充滿。持刀杖人兩岸防守。復有種種香潔舍宅。清淨街衢眾寶嚴地。清淨美水波浪湍洄。虛空定境若計外物都無實性。一切皆從內心變現。眾事皆成。如有頌言。 於一端嚴婬女身 出家·耽欲·及餓狗 臭屍·昌艷·美飲食 三種分明各不同 (十一右)空定唯空等(文)。義演雲。疏空定唯空等者。作觀行者而依空定觀境皆空。若餘人等即於其境而為其實。既互相違。明境隨心種種見別(文)義蘊雲。疏空定唯空非今實物等者。觀空之定所觀之境一切皆空。非是實人非有實物。所觀為空。若實為空。即成乖反。又非人鬼等所見實互乖返也。又多本作非一實物。於理為勝(已上)今謂。准攝論文。空定是四無色中第一空無邊處之觀也。義演·義蘊漫言觀空者未可也。以論明言入空無邊處定故。 (十一右)此雖非有(至)各變不同(文)。義演雲。疏此雖非有至各變不同者。觀此文意。釋通外難。謂有難雲。境既實無。是遍計所執。如何鬼等見不同。應舉此疏文答。 (十一右)舊雲一境應四心(至)解成差證(文)。梁論第五(十九右)義演雲。疏應言一處解成差者。意雲。心外既無實境。何得一境應四心耶。但一意所中有四相違境。應四心也。處義寬故。心外無境故。不可言一境也。但可言一處(文)今謂。言一意處者非也。論雲於一處。豈是意處。今疏亦同。 (十一左)第二緣過未等(文)。無性攝論(十五紙左)雲。二者成就無所緣識現可得智。如過去未來夢影緣中有所得故。無性釋曰。無所緣識現可得智等者。過去未來皆非實有。此與經部共許成就。夢境實無一切共了。諸三摩地所行影像已說非有(文)演祕雲。論二無所緣識智者。有義。應雲無所緣識相智。無所緣相識得生故。文略不言。待今說故。詳曰。意雲。無境而識得生。言無所緣顯境無矣。何繁相言。若言相者。而是境相。故須置者。四緣之中亦應說雲所緣緣相。相是境故。彼不言相。得知是境。故此何須。又相亦名所緣相也。論若言無所緣相者。豈不濫彼相分無耶。有相濫失。故無為善。但見前文。有識相言。便謂第二亦合有相。二文全別。不可例同。 (十一左)論三自應無倒智(至)應得解脫(文)。無性攝論四(十五紙左)雲。三者成就應離功用無顛倒智。如有義中能緣義識應無顛倒。不由功用知真實故。無性釋曰。本文雖顯。而少助說。若有欲令如所得義即真實有。應不用功自然解脫。一切有情皆見實故。 (十二右)論四隨三智轉智至如何可變(文)無性論(十五紙左)雲。四者成就三種勝智隨轉妙智。何等為三。一得心自在一切菩薩得靜慮者。隨勝解力諸義顯現。二得奢摩他修法觀者。纔作意時諸義顯現。三已得無分別智者。無分別智現在前時。一切諸義皆不顯現。由此所說三種勝智隨轉妙智及前所說三種因緣。諸義無義道理成就。無性釋曰。得心自在者得心調順堪有所作。得靜慮者。謂諸聲聞及獨覺等。若已證得清淨靜慮心一境性樂靜思慮名靜慮者。隨勝解力諸義顯現者。謂隨增上意解勢力。如所願樂欲令地等變成水等。皆悉顯現。得奢摩他者。謂已證得奢摩他定。滋潤相續令心寂靜。所言修者。空境相應。或四聖諦所緣相應。止觀雙運故名相應。與此相應故名為修。法觀者。謂此後得觀契經等正法妙惠。纔作意時諸義顯現者。謂契經等正法教中。隨於一種無常等義。如如作意思惟剎那速滅等性如是如是非一品類境界顯現。無分別智現在前時一切諸義皆不顯現者。無分別智後當廣釋。義若實有。此智應無。非有分別無分別成。義若是實有。無分別智生不應不顯現。此智如實緣境義故。由此無間所說道理及前所說三種因緣。諸義皆無道理成就。 (十二左)然今取轉換(至)前解為是(文)。略纂等中。然難體性轉變義。今解不爾。由定自在故。雖諸法性決定。而大士實證法性如幻。轉地現行變成金等現行而成。神用無方。豈可思測。故前解勝。 (十二左)得十自在(文)。義演雲。疏得十自在者。一壽。二心。三眾具。四業。五生。六勝解。七願。八神通。九智。十法自在。無性攝論亦言各據勝說者。餘聖教中說第三地菩薩方得定自在者。據勝而說。如初地行檀。二地持戒。三地忍辱等。皆據勝說。理實初地中亦得定自在故。十地菩薩於地地中皆能具行十波羅蜜也(文)十自在者。出於十地論十(十八紙左)。 (十二右)或意解思惟觀等(文)。義蘊雲。謂實非金寶。意解思惟謂為金寶。此轉質無金用故非此說也。 (十二左)第二得定(至)獨覺等(文)。無性論中二句在第一下。於第一中有三種。一自在菩薩。二聲聞獨覺。三增上解力。世親亦同。 (十三左)境隨真惠轉(文)。義演雲。疏境隨真應惠轉者。惠能緣真。緣真之惠。名為真惠。即餘五境應隨他真惠而不現也。有雲。境隨真惠轉者。境謂真如也。以無分別智不取於相。而真如亦無出相也。 (十三左)自性即緣識之體(文)。義蘊雲。此以識體為自性。性有二種。一事。二理。事謂識之體事。理謂義理。即我法等之義所依也。此二皆以識為自體。心等所緣皆不離此識自性也。 (十四右)大乘他方(至)不善眼識(文)。他方佛有部等不許。小乘等意。前十五界皆有漏故。許後身菩薩記不善眼故。 (十五右)論餘識識故(文)。義燈六本(初右)雲。言餘識識故。本釋如疏。西明雲。第六意識·及大眾部等所立細意識·自宗七·八。皆是有法餘識識故。然七·八識前依理·教已成立。故有法得成。今謂不爾。若前成立有法得成。非取外法前已立訖。應立已成。若雲前立為有。今立不離故非已成。前亦數成不離識訖。又大眾部立粗細二第六意識。今亦立彼。豈不違宗。若雲彼細即我第八。何成立彼大眾所立細意識耶。立自八故。又若不置極成之言。後身菩薩不善意識他方諸佛第六意識。亦有法中應有一分所別不成。若置極成。即七·八識非他遍計。要集雲。若餘識中兼七·八者。有法雖言餘識。仍有不定。由此有釋於理為勝。今謂不爾。餘識有法既兼七·八。更有何識而為不定。以避此過。但雲餘識不言第六故。又設非兼七·八。親所緣境不離能緣心。亦無不定。 (十五右)若別言第六(至)為不定過(文)。義演雲。疏若別言第六至為不定過者。若有餘字中不攝七·八識。即外人將七·八識二識為過雲。汝第六識為如五識是即不親緣離自諸法。為如第七·八識故亦得親緣離自諸法。彼小乘雖不信有第八識。然將此識親緣心外法故為不定過。據現實非不定。既不信有七·八識。何得更緣心外法耶。又例七·八識亦是極成。前引理教已成立。故亦成有法。 (十五右)恐他以七八二識為不定(文)。義蘊雲。此實非不定。恐他以為觀緣離自法故此遮之。問。他許五識親緣外塵。塵即是法。今以為喻。應有所立不成。答。有二解。一雲。約別法塵五境非法。如成眼識以耳為喻。二雲。設五皆法。前量已成不離識訖。不闕所立。 (十五右)論此親所緣(至)如彼能緣(文)。義蘊雲。此文意兼自證緣見亦不離能緣。能所緣中二隨一故如自證。 (十五左)別有六量(文)。義演雲。疏別有六量者。即六識各別作比量。即為六量也。 (十五左)此第二唯識量(文)。義演雲。疏此第二唯識量者。取前親所緣量為第一。此量為第二。若約大段次第。合是第四量。更勘餘本。 (十六右)不言即識(至)無為別故(文)義演雲。不言即識者。宗中不可雲即識。但可雲決定不離心及心所。若言即識為宗者。即宗有一分相符過。以他心境即是心故。疏以有無為別故者。若以所緣有為無為即是識者。且如所緣中有是無為法者。此無為復與識別。如何言所緣法即識耶。 (十六右)今此所成(至)亦即我心(文)。義燈六本(二左)雲。問。難他心智應緣外境。今雲緣自心非親緣他心。亦應如鏡為緣還見自質者。為鏡喻心為當取質。答。設爾何失。二俱有過。以鏡喻心。應雲以鏡為緣還見自鏡故。心為緣還見自心。如何得雲還見自心。如何得雲還見自質。以質喻心為難准此。答二解。一雲。且約散位應雲如質以鏡為緣還見自質。今他心智以他心緣還見自心。二雲。約定如定為緣。自心變作種種影像不離自心。如似散心以鏡為緣還見本質。非離於質鏡中別生問。自心他為緣還能見自心。自質鏡為緣質不能見質。如何為喻。答。喻取少分。如似眼質以鏡為緣還見眼質。故雲還見自質。雖取見非眼。眼依處故。隨世俗故。 (十六右)以是法故即有體法(文)。演祕雲。疏以是法故即有體法者。論雲所緣法者。即是因法。既雲所緣。必須有體。故所緣因除彼空花。疏雲以是法者。以是所緣法也。省所緣言但雲是法(文)義蘊亦同。 (十六右)又解除彼亦得(文)。演祕雲。疏又解除彼亦得者。因中應雲除彼空花所緣法故。以言簡之亦無過也(文)義演雲。又解除彼亦得者。即立量雲。除他心智所緣他心心所境已外餘所緣諸法。決定不離能緣心等。因雲。是所緣故。如相應法。又立量雲。除彼無體已外餘所緣有體法。決定不離我能緣心。是所緣法故。如相應法。或因除亦得。因中應雲除彼空花所緣法故。以言簡之故無有過。 (十六右)非言餘心(至)故通心也(文)。義演雲。疏非言與心相應至故通心者。若非言與心相應。即唯心故。故但總言相應通心王也。故不言與心相應。問。此文與前此親所緣定非離此等論文何別皆成立所緣不離識故。答。有二解。一雲。無別。但重成前量也。有法用前。二雲。有別。前量偏約親所緣緣說不心。而有外救雲。如心心所法及親所緣。不離心故可成唯識。若疏所緣質色並不相應法及與無為等。既非親緣。應離識者。故說此量。然此量意。色等諸法以是法故皆非離心。如心心所非謂此法是親所緣說不離言。故與前論文有別。明知此量有法但雲所緣色等諸法為有法。與前論文有法不同。故說與前論文別。或可。前後二量因有別故。前後論別也。   (十六左)初離有後離無(文)義蘊雲。勿以真理俗事為初後。謂論中初言我法為初故離有。後言空識言後離無。 (十七右)辨中邊論初卷等(文)。彼論上(二左)雲。頌曰。虛妄分別有。於此二都無。此中唯有空。於彼亦有此。論曰。虛妄分別有者。謂有所取能取分別。於此二都無者。謂即於此虛妄分別永無所取能取二性。此中唯有空者。謂虛妄分別中但有離所取及能取空性。於彼亦有此者。謂即於彼二空性中亦但有此虛妄分別。若於此非有。由彼觀為空。所餘非無故。如實知為有。若如是者則能無倒顯宗空相。 (十七右)舊譯亦同(文)。真諦所譯題曰中邊分別論。彼上卷(二左)雲。虛妄分別有。彼處無有二。彼中唯有空。於此亦有彼。此中虛妄分別者。謂分別能執所執。有者。但有分別。彼處者。謂虛妄分別。無有二者。謂能執取執此二永無。彼中者。謂分別中。唯有空者。謂但此分別離能執所執故唯有空。於此者。謂能所空中。亦有彼者。謂有虛妄分別。若法是處無。由此法故是處空。其所餘者則名為有。若如是知。即於空相智無顛倒。 (十七右)處於中字皆七轉聲(文)。義蘊雲。此有二釋。一雲。處於中三字皆第七轉。於唯境聲。處中依聲。如言眼中之識。故中亦是聲。二雲。中字誤。應為等字。彼論言處。此頌言於。意念二文何以解其中字。後釋為正。 (十七右)處言與於(至)有所依故(文)。義演雲。疏處言與於大義相似者。意說。處字與於字大義相似。疏以處於中皆第七轉有所依故者。舊頌雲彼處無有二。處者皆即第七轉中境第七囀。然第七囀聲中有所依有所於境。今即是所於境聲攝。處與於相似故。論第一雲。謂二空於者。是境第七攝。然空列中字為第七轉。應雲處者於中是第七囀攝。或可。頌中字是第七轉攝。以第七轉中有所依聲故。 (十八左)故說一切法者等(文)。彼論上(三右)雲。故說一切法非空非不空。有無及有故。是則契中道。論曰。一切法者。謂諸有為及無為法。虛妄分別名有為。二取空性名無為。依前理故說此一切法非空非不空。由有空性虛妄分別故說非空。由無所取能取性故說非不空。有故者。謂有空性虛妄分別故。無故者。謂無所取能取二性故。及有故者。謂虛妄分別中有空性故。及空性中有虛妄分別故。是則契中道者。謂一切法非一向空。亦非一向不空。如是理趣妙契中道。亦善符順般若等經說一切法非空非有。 (十九左)舊雲是名中道義(文)。中邊分別論上(初左)雲。故說一切法非空非不空。有無及有故。是名中道義。一切法者。謂有為名虛妄分別。無為名空。非空者。謂由空由虛妄分別。非不空者。謂由能執所執故。有者。謂虛妄分別有故。無者。謂能執所執無故。及有者。為於虛妄中有真空故。於真空中亦有虛妄分別故。是名中道義者。謂一切法非一向空。亦非一向不空。如是等文不違般若波羅蜜等。如經說一切法非空非不空。 (二十右)據理而言四事皆通(文)。演祕雲。疏據理而言四事皆通者。有義彈雲。身不定難如何得說通非情耶。若言情非情境於多相續皆不定屬說通非情。此亦不然。境道非情。仍約有情名不定故。故應思之。詳曰。言四皆通。定不定。或通有情。不雲四種通情非情名皆通也(文)義蘊雲。疏據理而言四事皆通者。准理身不可通非情。今言皆通有情也。以處·時二亦通有情。如言王處自在時等。或言通者通定。思之可准(文)義演雲。疏據理而言四事皆通者。意雲。四事中處·時二即是定。身及作用二即是不決定。今言四事皆通者。處·時二亦通不定。身·作用亦通決定。言處·時通不定者。謂於是處同一時間有情心既有多。所變亦應有別。故於一境變名不同。即隨自心名定不定故。鬼人天等同居異居相望有定不定。言身·作用亦通定者。謂多有情同一事業多時共集事同得了。故亦定成。今言處·時是定作用不定者。亦就勝說。理實皆有定不定也。又四事皆通者。此文意說。四事皆通有情。如疏雲。謂終南山處。謂緣山時及作用等亦是無情。水土有生長用等。等者四乃皆通有情。亦如南山。村人經爾所常住。南住南村定即有情。處定有情。即名有情。所處定故。說處通有情。時通有情者。或有緣此人。或時不緣人等。故說時通有情。疏中即約有情緣山等。據非情說。身與作用通有情者。作用屬身故。又解。疏中錯作通字。應是過字。應雲據理而言四事皆有過。外人難曰。若一切法皆是唯識無心外實境者。即處·時·身·用四皆有過。據此有理也。亦如真諦舊頌雲。若唯識無塵。此一句通結於處·時·身四事。應難雲。若唯識無塵者。即處定不成。亦若唯識無塵者。即時定亦不成。處成既定成。故知識外有實境。身·用亦准此難雲。若唯識無塵。身定亦不成。作用亦不成等。又新頌雲。若識無實境。此下一句亦通於四處。外人難曰。若唯識無心外境者。即四事皆不成。意說。若唯有識無外境者。處亦不成。時亦不成。身亦不成。作用亦不成。既許成者。通顯識外境不無也。 (二十右)舊真諦論(至)唯識無塵(文)。真諦所譯題曰大乘唯識論一卷。彼論(初左)之全文。義演雲。疏真諦論雲至若唯識無塵者。意雲。今此頌是也別為難。難雲。若唯識無塵境等許處時定者。此應不定。何以故。以唯有識無外境故。故雲處·時悉無定。無相續不定者。大乘許相續不定。今難雲。相續應定故。雲無相續不定無不定言。意顯於定。作用若成者。今難雲。應不成。以唯有識無外境故。今一行頌下一句結上三句。意雲。既唯有識無心外境。所作事等如何得成耶。又泰法師解此頌雲。此則應雲處·時決定。取第二句上一無字相屬上處·時也。此文意說。處·時悉無定無也。意顯有處·時決定也。即第二句中相續不定者。相續是身。即身不定也。作事者。即作用也。即第二句中下不定二字流至於此。應言作用不定悉不成。悉不成者。難上處·時·身·用定不定等悉不成也。然第四句合是第一句。應雲若唯識無塵者。處·時·身·用定不定悉不成也(文)義蘊雲。疏舊真諦論處時悉無定等者。處·時據定。彼論難令無定相續不定。今難雲。無不定也。餘可准釋。 (二十右)菩提流支論(至)及所作事(文)。流支所譯題曰大乘楞伽經唯識論。一名破色心論一卷。彼論(初右)之全文。義演雲。疏菩提流支論雲若但心無塵至人及所作事者。此頌意說。但有圓心無心外六塵也。實無外境。妄見離心外有境。故雲若但心無塵。離外境妄見。處時定不定。准上處·時令定難難不定。故雲處時定不定。人及所作事者。人者即身也。作事者作用也。大乘雲此二法不定。今難人云。即上定字流至於此。應雲人·所作事應定。文中雖復不別配。准上相相返理合如是難也。以故唯有識無外境。又泰法師雲。若言處時定人所作事不定者。此四皆不成也。今此一行頌將第一句難下三句。 (二十左)彼長行雲(至)不緣色等(文)。彼論疏上(二十一右)雲。述曰。下廣四難。於中有二。初牒大乘義別為四難。後總為四難。初中亦二。初牒大乘義。後正申難。此廣初句頌。通下四難。若者若大乘。謂若大乘說唯有識無心外境。即是離於心外實有色聲等境有緣色等能緣識生。此識生時不以離心色等為境者。此即小乘外道牒大乘義。自下正難。 (二十左)何因此識(至)非一切處(文)。彼疏曰。述曰。即第一難。頌第二句處定不成。謂既無實境。許有此識生。何因如緣終南山識。於此山處起餘處則不生。此及所餘境實無故。謂立量雲。非緣終南處。緣此識應生。執。境實無識得生故。如緣終南處。此言現識非謂此識。若說此識者。非此處亦生。然今且為處定比量此識不生。倒生比量。義準可知。然不繁作。下皆准何因等言即不應成。 (二十左)經部師等(文)。彼論疏(二十紙左)雲。謂此所難無實外徵。論主假作經部諸師為此問意。故言設難。又設謂施設。即實經部施設此難。 (二十左)此言現識非謂此識(文)。義演雲。疏此言現識非謂此識者。此難意雲。雲不緣終南山處。亦應緣此終南山現量識應生。不謂比量識生。何以故。以比量識不緣南山處。緣此終南山比識亦得故。 (二十左)何故此處(至)非一切時(文)。彼論疏(二十一左)雲。述曰。此第二難。頌第二句時定不成。謂既無實境。許有此識生。何故如緣終南山處識於一時起。非一切時生。此時餘時境俱無故。謂立量言。非緣終南時緣此識應起。執境實無此識生故。如緣終南時。此言現識。如前已說。處·時有異。餘意可同。 (二十左)同一處時(至)隨一識生(文)。彼論疏(二十二右)雲。述曰。即第三難。頌第三句相續不定不應成難。言相續者有情異名。前蘊始盡後蘊即生故言相續。或非常一。簡異外宗亦相續。謂既無外境許有此識生。如同一山處及同一時間有多相續。皆共緣見。何不決定隨一相續緣山識生。所餘有情此識不起。此雖正難現未顯。次舉喻成。 (二十一右)謂外量雲有見不見(文)。義蘊雲。此量相符。如鬼人天。同一所時唯一見水。餘不見故。此量應雲。有多相續。同一時間於終南山處。應定一見。餘不能見。此為宗也。因喻如疏。 (二十一右)如眩翳人(至)有此識生(文)。彼疏(二十二右)雲。述曰。此舉決定例不決定。既言虛妄分別以為緣故似外境生。實無外境。如有眩翳見髮蠅等。無小實義唯有識者。如世日眩及中有翳以為緣故。同一時間於虛空中。此決定見有髮蠅等種種異物。非是眼中無眩翳者。於此時處許有見髮蠅等識生。何故於同一山之處及同一時。有多相續皆共見山非是決定。如見髮等隨一能見虛妄眩翳。唯識既齊。定隨一見其義應等。既許多見故。是相續不決定故。謂立量雲。有多相續同一時間於一處所。應定一見餘不能見。執唯識故。如多相續同一時間於一髮等。有見不見(文)義演雲。如眩翳者。解雲。著物不正名眩。眼精上有病名翳。若眼中翳長即目前見長毛髮。若目翳圓即目見毛輪。若目中翳如一行即目前見蠅(文)今謂。毛輪者。二物非同。勿謂毛之輪。又多本作蠅。義演釋為蠅。義恐見錯本二十唯識疏曰蠅有附食等用。明知蠅字非繩。 (二十一左)復有何因(至)其用非無(文)。彼疏(二十二左)雲。述曰。下第四句作用不成。於中有三難。此即第一翳髮等無實用。復有何因言通三難問。及申三難竟。論雲餘髮等物其用非無。通上三難。謂既無實境許有此識生。有何所以有眩翳者所見。髮蠅等無髮蠅等用。無眩翳者所見髮蠅等有髮蠅等用。髮有為髻等用。蠅有附食等用也。量雲。眩翳所見應有實用。執無實境此識生故。如餘髮等(文)今謂。新論此無餘髮等物等二句。第二下亦無餘飲等物等二句。至第三下有餘髮等物其用非無二句。此順舊論。流支·真諦兩論皆有故。二十疏(二十四右)雲。此中舉初餘髮蠅等。等取第二餘飲等用。及等第三餘城等用。然舊論一一難下皆自出例。今恐煩廣故總顯之(文)今謂。論與此疏言同意別。若約論在第三。則餘髮等言等取第二飲等用及第三城等用。如彼疏釋。又此疏意。餘髮等言唯等蠅等不等第二·第三。以第二·第三有二句故應知。 (二十一左)第二雲復有何因(至)其用非無(文)。新論中無餘飲等二句。此順舊論如上已辨。第三亦同。彼疏(二十三右)雲。述曰。難作用中。此即第二夢飲等無實用。即供身四事。一飲食。二衣服。三翳藥等取第四臥具。然此外加刀杖及毒藥。藥通二種。有毒無毒故。謂既無實境許識得生。何故夢飲酒等無醉亂等用。餘時飲等有有醉等用。量雲。夢中飲等應有實用。執無實境此識生故。如餘時飲等。 (二十二右)第三復有何因(至)其用非無(文)。彼疏(二十三左)雲。述曰。此第三難。尋香城等作用不成。舊論雲乾闥婆城訛也。梵雲健達縛此雲尋香。謂中有能尋當生處香即便往。亦名健達縛。其西域呼俳優亦云尋香。此等不事王侯不作生業。唯尋諸家飲食等香便往其門。作諸伎樂而求飲食。能作幻術。此幻作城於中遊。名尋香城。幻惑似有。無實城用。或呼陽焰化城名健達縛城。諸商估等入諸山海。多見陽焰化為城空。於中聞者作樂等聲。西域呼作樂者既名尋香。故說此化城名尋香城。謂既無實境許此識生。何故此城無實城用。非尋香城有實城用。量雲。此尋香城應有實用。許無實境此識生故。如餘城等(文)義演雲。疏尋香城者。梵音雲健達縛。舊雲乾闥婆。此雲尋香。西方戲兒但作音樂造幻城等。尋飲貪香。彼所造城名尋香城。由此海中日輪雲氣相擊勢力似城相現。從喻為名。亦辨健達縛城如泰法師抄。更有廣釋。恐繁不錄。 (二十二右)如上皆有返覆比量(文)。義演雲。疏如上皆有返覆比量者。返前處決定比量雲。汝正緣終南山。緣此終南山識應不生。執實山無此心生故。如餘不緣終南山處。時定量雲。汝緣終南山識應不起。執實山無此此心生故。如不緣時。次相續不定量雲。如多人於一處所同一時間。一人眩翳見髮蠅等時。餘人無眩翳者亦應見髮蠅等物。執唯識故。如眾多人同一處時見實山等。 (二十二左)真諦論雲(至)及苦受逼害(文)大乘唯識論(二右)雲。定處等義成如夢。雲何夢中離諸塵。有處或見國園男女等。非一切處。或是處中有時見。有時不見。而不恆見。是故離塵定處定時得成立。如餓鬼續不定如餓鬼相續不定得成。雲何得成。一切同見膿河等。膿遍滿河故名膿河。猶如酥甕。餓鬼同業報位故。一切悉見膿等遍滿。河中非一。如見膿河。餘糞穢等河亦爾。或見有人捉持刀杖遮護不令得近。如此唯識相續不定離塵得成。如夢害作事。如夢離男女交會時出不淨為相。夢害得成作事亦爾。如此由各各譬處時定等四義得成。復次如地獄一切。由地獄譬四義得成立。雲何得成。見獄卒及共受逼害。如地獄中諸受罪人見獄卒等。定處定時見狗鳥山等來。平等見非一受逼害亦爾。實無獄卒等。由同業報增上緣故。餘處亦如是。由此通譬四義得成。 (二十二左)菩提流支論(至)為彼所逼惱(文)楞伽唯識論(七右)雲。處時等諸事。無色等外法。人夢及餓鬼。依業虛妄見。此偈明何義。汝言。以何義故。於有色處眼則見色。餘無色處則見有色。於有色處不見色故。又汝言。以何義故。又即彼見處於有色時眼則見色。若無色時不見色者。汝以何義。於彼夢中一處見有聚落城邑及男女等。或即彼處聚落城邑及男女等皆悉不見。或有時見。或時不見。非是常見。又汝言。若無色等外諸境界虛妄見者。如是則應一切時見。若不如是應一切時不見者。此義不然。何以故。有於處時無色香等外諸境界。亦有同處同時同見。亦有同處同時不見。是故偈言人夢及餓鬼依業虛妄見。故此明何義。以汝向言若無色等外諸境界。雲何有時處等見不見者。此義不成。是虛妄說。何以故。以離色等外諸境界時處等事皆悉成故。又(八左)雲。如夢中無女。動身失不淨。獄中種種主。為彼所逼惱。此偈明何義。如人夢中實無女人而見女人。與身交會漏失不淨。眾生如是無始世來虛妄受用色香味等外諸境界。皆亦如是。實無而成。以如是等種種譬喻。離色香等外諸境界。有處時人所作業等四種事成。又復更有一種譬喻。離色香等外諸境界四種事成。皆虛妄不實。是故偈言獄中種種主為彼所逼惱。故此明何義。彼四種事離色香等外諸境界一切皆成。雲何皆成。如地獄中無地獄主而地獄眾生依自罪業見地獄主。彼地獄主與種種苦。而起心見此是地獄。此是地獄處。此是地獄時。此是夜時。此是晝時。此中前時此中後時。彼是地獄主。我是作罪人。以惡業故。見狗見烏。或見鐵鉤。或見兩羊。乃至廣說。 (二十二左)新翻論雲(至)釋前四難(文)。二十疏上(二十五右)雲。初一句答初二難。第二·三句答第三難。第四句頌答第四難。至下當知。頌言身者相續異名。 (二十三右)彼論雲(至)非一切處(文)。彼疏(二十五右)雲。述曰。此長行中文有其三。初以如夢喻合解處·時二難。次解第三徵。後解第四難。就初段中文復有三。初解頌說如夢之言。次解處時俱定之理。後結二定非不得成。此即初也。然舊譯家不閑此義。遂略不翻。梵雲伊(上聲呼之)縛(平聲呼之。合名夢也)。筏(此有二義一是有義。二譬喻義)今言如夢顯是譬喻。故言意說如夢所見。非謂有夢名伊縛筏。或後有釋。夢者能緣。其村或園等夢之所見夢心所有。今頌略言喻如夢者。顯夢所見為二定喻。非能緣夢心為處時同法。恐以能緣為同喻故。今簡略也。論謂如夢中雖無實境。述曰。次解處時俱定之理。以一夢喻喻二理成故。此最初說如夢中無實境也。然今論師解四外難非正當難。以去外疑。舉世現事返質外人信解前難。此夢境無。經部·大乘彼此共許。故以為喻。論而或有處見有村園男女等物。非一切處。述曰。此解處定。猶如夢中一種境雖無實。或於是處見有村等。餘處不見。故雖一切處皆有識。而於是處終南山非於餘處。 (二十三右)正解量雲(文)二十疏雲。彼此成已返解他難量雲等。前後之文與此疏同。 (二十三左)以因言許無隨一失(文)。義演雲。疏以因言許無隨一失者。若因中不言許者。因中即他隨一不成過。彼小乘等不許境不實故。是置許言為簡過也。即大乘因中自置許言故。無他隨一失。 (二十三左)言如是故(至)不定過(文)。義演雲。疏言如是故無以真如不定過者。意雲。言如是者。即指所許之境。內處時等故簡真如也。若不言如是。但以是境故者。即有真如為不定之過。以真如亦是境故。問。夢境是非覺。豈可將前境耶。答。今所成意。彼執處時定實即通遍計也。故以前後是現境此違他准已亦得為對。 (二十三左)彼論雲(至)不令得食(文)。彼疏(二十六左)雲。或復有釋。鬼有二種。一福德鬼。住此洲而報與天同。二薄福德。所見水等皆為猛火。今以薄福喻身不定。故如餓鬼。若福德鬼喻不成故(舊論無此。如前已說)。論河中膿滿故名膿河。如說蘇瓶其中蘇滿。述曰。解頌膿河。河中膿滿得膿河名。非有小膿名膿河也。西城中賣蘇人說賣蘇瓶。言滿瓶著蘇並瓶亦賣。言賣蘇瓶。非有少蘇言賣蘇瓶。舊言蘇甕。膿河亦爾。又(二十七右)雲。述曰。自下正解相續不定。如多餓鬼同為惡業同得惡果。多共一處聚集之時同見膿河。相續不定。非於膿河定唯一見一不能見。如眩翳者見髮蠅等。故雖無實境相續不定。其義亦成。外道·小乘經部師等。皆信餓鬼同見膿河。故以為喻。量雲。同於一時同於此處相續不定。其理得成。許無實境故。如餓鬼所見膿河。然頌膿河更有等字。等何等法。論等言顯示或見糞等。述曰。由惡業故所見水等皆謂糞尿及餘血等。攝論等雲。鬼·傍生·人·天。各隨其所為等事心異故。許義非真實。即此意也。論及見有情執持刀杖遮捍守護不令得食。鬼由惡業深極飢渴。設雖見膿亦趣望。得為諸有情遮不令食。一切同見非唯一見。故喻得成(文)義演雲。立量准前者。量雲。汝於夢中見有村園等時。亦應不見。汝許夢境非實有故。如餘夢中不見村等時。或返之。或於夢不見村園等時。亦應見有村等。許夢境非實有故。如汝餘夢中見村等時。正量雲。其非夢中境雖無實所見村園等。更其時亦定。許如是境皆無實故。如夢所見。此因對經部。經部許夢境非實故。疏中言以經部為首。若薩婆多夢境許實。故今不對。問。豈園皆有有情非。答。縱無有情。村中定有情。村中定有時。故知亦通有情。 (二十四右)彼論雲(至)精血等用(文)。彼疏(二十八右)雲。如夢中言如先已說。譬如夢中夢兩交會。境雖無實。而男有損精。女有損血等用。等者等取支分勞倦出汗等用。夢得錢等。其用則無。境雖無實。其眩翳者所見髮等無髮等用。餘見髮等有髮等用。其理亦成。量雲。眩翳·非眩翳等所見髮等有用無用成。許無實境故。如夢失精等。 (二十四左)頌曰一切(至)故四義皆成(文)。彼疏(二十八左)雲。言一切者。標宗所明總解四難故言一切。故四義皆成。此總結也。餘十三字正答難也。 (二十四左)彼長行雲(至)為逼害事(文)。彼疏(二十九右)雲。然大乘中。其獄卒等在地獄中作逼害者。非實有情。至下當悉。其擲罪人置地獄者。是實有情。與俱捨同。此對薩婆多及經部等申其正理。不對大眾·正量部等申其正理。下正解難。論而彼有情同業異熟增上力故。述曰。申彼地獄受罪有情因果同。故。此顯所由。論同處同時眾多相續。皆共見有獄卒狗鳥鐵山等物來至其所為逼害事。述曰。同處者顯處定義。同此處見餘處無故。同時者顯時定義。同此時見餘時無故。眾多相續等者。顯相續不定。皆共見故。來至其所為逼害事者。顯作用成。狗者駁狗也。鳥者鐵嶲啄眼精等鳥也。鐵山者。即眾合地獄等作羊牛等形來逼罪人。等物者。等取剛鐵樹林剌等蠰狗吒蟲等。此中意者。謂地獄中境雖無實。同處同時多受罪者。同見獄卒等來為逼害事四義既成故。於餘時境雖無實。其處定等非皆不成。又(三十紙左)雲。今彼部(摩訶僧祇犢子部等)意。獄卒狗等皆有情數。是在地獄有情用故。如那落迦報。然諸部中大眾·正量說獄卒等是實有情。薩婆多師雖非有情。然是心外惡業所感增上大種轉變所生造色形顯量力差別。經部師等難非有情。然是心外造業之時唯熏內識。及其受果乃在心外。大種轉變起形顯等。今大乘意亦非有情。造業之時既在內識。受果之世在識非餘故。今大乘與諸部異。大眾部等於此救之。其在地獄行業擲人置地獄者。是實有情。諸部無諍(文)瑜伽第四(六右)廣明諸地獄相。略纂二(二十五右)雲。獄卒狗鳥爙炬吒蟲等。二十唯識敘諸宗不同。薩婆多師·經部·大乘說是非情。然少差別。上座部說為情類。廣如彼破。倫記亦同。義演雲。然聖教中唯說地獄中獄卒與鳥等是有情故。餓鬼見者是無情也。若閻羅王宜以文案。獄卒伺命等即是有情。如經中說。若人心常懷惡毒。又見一切眾生有厄難兇惡之事心大歡喜。由造此業死後作閻羅王伺命獄卒等。 (二十五右)舊唯識雲(至)引經為難(文)。流支·真諦二論並引阿含之說。 (二十五左)識從自種(至)說彼為十(文)。彼疏(四十一右)雲。此即第二說密意。頌舊論說言故。佛說此二似內外處。名之為二似有色處。故言為十。亦不相違。謂六內識從自種子生現行時。其現行識變似色等境相而轉。非外實有色等十處。是此中意。 (二十五左)似色現識(至)差別而生(文)。彼疏(四十二左)雲。釋初二句頌。似色現識者。謂即眼識能現似色而轉之。識無實色故名為似色識現似色故。說眼識名似識。從自種子緣合轉變差別生者。從能生已識體之種。此種由境界等諸緣合已異本相續名為轉變。此了色識從自種子緣青黃等。種種行差別而生。 (二十五左)佛依彼種(至)眼處色處(文)。彼疏(四十二右)雲。述曰。依眼識種說為眼處。依於眼識所現似色說為色處。種名為眼。相名為色。故言如次。 (二十五左)如是乃至(至)差別而生(文)。彼疏雲。論如是乃至似觸現識從自種子緣合轉變差別而生。述曰。如是者牒眼識。乃至者略中也。謂略中間耳·鼻·舌三識也。舉五識中初·後二識以作其法。准餘可知。 (二十五左)佛依彼種(至)身處觸處(文)。彼疏雲。述曰。此亦如前。此意即是五有色處種名為內根。境名為外處。觀所緣論亦作是說。識上色功能名五根。應理功能與境色無互為因。功能即是種子異名。亦說五根體即識種。成唯識論第四卷中略有二說。有說。眼等五根即五識種。無現眼等為俱有根。唯自因緣生已種子。名為眼等。為俱有·所緣。以為誠證。觀所緣說。第八識上五識種子名五根故。又說。常與境互得為因故。其五外境許有依他色處無諍。其陳那等依此唯識於觀所緣作如是說。有說非理。若五色根即五識種。十八界種應雜亂。成如是便有十一過失。廣如彼說。然護法論師假明陳那執復轉救言。能感五識增上業種名五色根。非作因緣生五識種。其安慧等復破彼言。應五色根非無記。如是便有十二過失。然廣如彼。亦陳那等即隨文解更無異釋。其安慧等釋此。於識所變似眼根等。以有發生五識用故。假名種子及色功能。非謂色根即識業種。破經部等心外實色。由未建立有第八識。若不說種為眼等根。眼等便離六識。而有。故說種子為眼等根故。今於此有二師釋。於中一一更別開義如彼疏解。 (二十五右)依此密意說色等十(文)疏雲。述曰。此總結也。依破於我。於識種子說為眼等。於識所現現行似色名為色等。非離於識別有眼等。眼等不離第八識故。 (二十六右)二者(至)並識變故(文)。義演雲。疏又解以未建立第八識故隱五識根乃至並識變故者。然彼二十唯識中雲種子為五根。相分現行為塵者。即約未建立第八識以前。即隱五色根但說種子為根。恐小乘執離識外別有五根故。說種為根也。今此唯識論中意。依識所變非別實有者。即由正義。依建立本識。變起現行五色根為所依。現行五塵相分為所緣。故不同二十唯識論說根塵並識變也(文)義蘊雲。疏二者以未建立第八隱五色根等者。謂五根第八相分。小乘未信故。且隱之但說識種。若爾種亦小乘不立。如何說之。答。彼雖不許第八中種。小部經中亦有種子。故說為根。此中言二者。即論二十唯識中第二義也。非是前科釋外疑中第二文。不解釋密意等為第二故。 (二十六右)此下第二(至)所有勝利(文)。二十唯識疏(四十三左)雲。勝利者果利也。 (二十六右)唯識二十(至)數取趣無我(文)。彼疏(四十三左)雲。補特伽羅名數取趣。以能數數取諸趣故。有其果位安立因名。由無實我故數取趣。又雲。受化者能入數取趣無我。述曰。此釋上二句頌。總立宗也。次當廣釋知十二處無實我故。受化者入有情無我。若言人趣唯一故。 (二十六右)謂若了知(至)乃至知者(文)。彼疏(四十三左)雲。述曰。六二法者。即十二處。內六處·外六處。謂根及境。由說十二處教。若知六識從根及境六二法生。了知自身唯眼能見都無見者。乃至了知唯意知法都無知者。此中見者。等外道等執實我故。能了知根境除我執也。 (二十六左)應受有情(至)有情無我(文)。彼疏述曰。二乘根機者名為應受有情無我教。由知唯有根境識等無實我故。二乘根者便入有情無我正理。除計我執。得二乘果。是密意說十二處教之勝利也。 (二十六左)依彼所化生(至)如化生有情(文)。彼疏上(二十九左)雲。述曰。上三句顯別意。第四句引喻成。第一句顯機宜。第二句能化意。第三句說。   (二十六左)彼自釋言(至)化生有情(文)。彼疏(四十紙右)雲。此釋第四能成喻句。有斷見外道。聞說無我來問佛雲。我體既無。誰住後世。今佛世尊為答斷見者。說有中有化生有情能住 後世。非為實有說化生也。若非實有。佛如何說。 (二十六左)彼但依心(至)化生有情(文)。彼疏雲。述曰。以諸色等斷或不續。諸轉識等或斷或隱。唯第八心相續不斷。能從前世往於後世結生不斷。佛觀此心密意說有化生有情。非現實有化生有情乃後說也。此舉極成以況二家不極成法。問。何故化生知非實有密意趣說。 (二十七右)不說實有化生有情(文)。義演雲。問。中有之身既是業滅具五蘊成。雲何非實。答。以中有身頓起頓滅非如本有相續長時。恐彼執為實有情我故非實。理實與彼本有相似亦密說故。 (二十七右)說無有情(至)但有法因(文)。彼疏雲。述曰。由佛經中說。無有情我及生者等八種事但有其法但有從因所起。因即所由。所從生法一切名因。都無實相。故知化生密意趣說。然舊論偈說。無眾生及我。但法有因果。今勘三梵本。並無果字亦有故字。由此經故知說化生是密意教。若無故者其理不成。無因成故。 (二十七右)說色等處(至)契經亦爾(文)。彼疏雲。此合法喻。若爾如何。 (二十七右)依所化生(至)非別實有(文)。彼疏雲。述曰。解上三句頌。觀空密說。非別實有色等十處。機宜如何。所化眾生執有實我。為破彼我執說有色等十。令除一實見故。舊論頌雲。色等八有教。為化執我人。即此頌雲。依所化機宜說色等也。 (二十七左)彼長行雲(至)法無我(文)。彼疏雲。說一切法唯有識者。是有情無我密意。教餘。故受化者能入一切法無我。我主宰義。知法無主宰名法無我也(文)義演雲。問。何故喚法名為我耶。答。我者自在之義。即諸法有自在義故得我名。不得將割斷義以解於我。 (二十八右)應受諸法(至)諸法無我(文)。彼疏雲。述曰。菩薩根境名為應受法無我教。由知諸法唯有識故。菩薩根者便能悟入諸法無我。除計法執得成佛果。是諸法唯有識教之勝利也。然佛世尊有三時教。此唯識教第三時說。令得佛果故非密意。有情無我教是第一時教。令得二乘果故名密意說。 (二十八右)若知諸法(至)入法無我(文)。彼疏雲。述曰。外人既聞諸法皆空說唯識教。自下設難。此牒大乘義。下方申正難。若能了知一切諸法一切皆無。得入於法無我理者。 (二十八右)是則唯識(至)何所安立(文)。彼疏雲。述曰。此正難也。既言一切諸法皆無。即無有識。唯識既無。今此論中何所安立得入佛果。其安立者即牒論初立宗言。問義同前釋。 (二十八左)論謂依識變至說為法空(文)。此疏不引二十答文。演祕(二十五左)為引曰。按二十唯識論雲。非知諸法一切種無乃得名為入法無我。然達愚夫遍計所執自性差別諸法無我。如是乃名入法無我。非諸佛境離言法性亦都無故名法無我(文)二十疏(四十五右)釋此文曰。非是令知一切種類唯識亦無乃得名為入法無我。意存二性故。若非知一切種無。令知何等。又次文二乘異生諸愚夫等起計所執。自性諸法差別諸法以為實有。即是諸法體及用也。令知此所執性體用都無。名入法無我。非知真俗凡聖等境亦都無故名入法無我。 (二十八左)非無離遍計(至)說為法空(文)。義演雲。疏非無離遍計所執實有乃至說為法空者。意說非無離此遍計所執實言以外更無餘無漏正體·後得智所證唯識性故說為法空但空法執名為法空故。問。此根本·後得智證唯識。為約依他。答。從前問且約依他名唯識性。兼取真理亦無妨。論非無無離言正智所證唯識性故說為法空者。意說。說但說所執我法無故名為法空。不說依他·圓成無故名法空也。何以故。以依他·圓成法體不無。又是離言正智所證不得名空。長讀論文。 (二十八左)設依他言(至)故今總言(文)義演雲。疏設依他言法體亦離至故今總言者。此說依他離言所由。意說。依他唯識性雖有依他能詮詮言。其法體亦離言也。問。何以知耶。答。謂後得智所緣故。唯有識無心外境。不帶言故。此證其離言故。依他·圓成俱離言也。其正體智自體分證自許依他見分時。亦是正智。證離言依他唯識性故也。論雖總言非無離言正智所證等不別分別。今疏家據正體後得。分別其善其真如離言不說自成。 (二十九右)其正體智自證分亦證依他(文)。義蘊雲。謂前本問依他識性。今論答雲。非無離言正智所證。正智證者即是真如。便乖問意。故此解雲。其正體智自證緣見亦是依他唯識性也。 (二十九左)若總四俗(至)亦是相依(文)。義演雲。疏若總四俗真至亦是相依者。哲解雲。若四俗諦中。初俗諦唯是俗不通真。若四真中。第四真唯是真不通俗。俗中後三·真中前三亦真亦俗。故說真俗相依。此文即明四重俗·四重真上有真俗相依也。文有廣分別。如泰法師抄。或四可將俗對第四真將真對初俗亦得相依。相待立故。 (二十九左)佛說為不可治者(文)。演祕雲。按寶積經雲。一切諸見以空得脫。若起空見即不可除。 (三十右)攝論第四(至)故名堅住(文)。今按攝論並無性釋。言諸識體是識等。不言色處識為體等。然攝論等雖有稍異。而終成一意。彼次前文(無性四九紙右)論曰。如是已說種種諸識如夢等喻。即於此中。眼識等識可成唯識。眼等諸識既是有。色亦唯有識。雲何可見。此亦如前由教及理。釋曰。教即十地·解深密經。理即經中所說道理。謂三摩地所行影像及夢等喻。皆如前說(文)承此論文次舉難(九左)雲。若此諸識亦體是識。何故乃似色性顯現。一類堅住相續而轉。無性釋曰。若此諸識亦體是識等者。此問色·識一類堅住相續轉因。言一類。者是相似義。前後一類無有變異。亦無間斷故名堅住。即此說名相續而轉(文)今謂。攝論就能現識而論。此論約所現色而難。能所雖異意則不別。 (三十右)天親雲多時住故(文)。世親攝論四(六右)雲。一類堅住相續轉者。由相似故名為一類。多時住故說名堅住。 (三十左)由無迷執(至)應無顛倒(文)。攝論亦有。疏中不引。無性論四(九左)雲。與顛倒等諸雜染法為依處故。若不爾者。於非義中起義顛倒應不得有。此若無者。煩惱·所知二障雜染應不得有。無性釋曰。與顛倒等諸雜染法為依處故者。等即等取煩惱業生諸雜染法。眼等諸識與顛倒等諸雜染法作所依處。所依處者即是因義。故者須也。觀彼問意而作此答。謂無義中顯現似於眼等諸識。一類堅住相續而轉。由此起彼顛倒等法。 (三十左)顛倒即諸識(至)二障雜染(文)。攝論四(九左)雲。此若無者。煩惱·所知二障雜染應不得有。無性(十右)釋曰。若不爾者。若不如是轉。於非義中起義顛倒應不得有。若無顛倒煩惱·所知二障雜染應不得有。無因緣故。 (三十一右)二障雜染(至)何有清淨(文)。攝論四(九左)雲。此若無者。諸清淨法亦應無有。無性釋曰。若無雜染。清淨亦無。要息雜染顯清淨故。 (三十一右)攝論第四無著頌本(文)。演祕六末(二十六右)雲。攝論第四(十右)無性釋曰。亂相許為似色變識。亂體許為非色變識。順結頌法。故文隔越其義相屬。若無似色所變因識。非色果識不應得有。以若無境有境亦無。釋曰。言順結等而釋外難。外難意雲。准長行釋。與彼頌文何故不次。故答彼言。約順結頌。取義相屬故。文隔越亦不相違。其文隔越對者可患。先因後果。名之為順。又雲。以若無境無似色境。有境亦無。能有彼境顛倒之心名為有境(文)今謂。此釋非也。無性釋意唯就頌中明隔越成文非順次成也。非通頌與長行順逆有別。無性通釋甚明白矣。迷之如是何乎。 (三十一左)唯識二十雲(至)現量為勝(文)。彼疏下(二十四紙右)雲。此則正量·薩婆多等為此問起。先議諸法刊定勝量。後方申難。此即議也。刊定者貶量也。言諸法者即是所量。一切有漏無漏諸法由三二量揩準有無。量者量度。如以尺丈量綾錦等。文為能量。綾等所量。知其量數是其量果。諸心心所緣諸法時。說有四分。見分能量。相分所量。自證量果。如是自證緣見分時。見分所量。自證能量。證自證為量果。如證自證緣自證時。自證所量。證自證分為其能量。即此自證亦為量果。能返緣故。若以第三緣第四時。第四所量。第三能量。其第四分即為量果。能返緣故。陳那以前古內外道大小乘師皆說三量。一現量。二比量。三聖言量。今依梵音。雲阿弗多阿笈摩。此雲至教。至教量者。非得但聖者說名為至教。但是世間言無差二可信者語皆至教量。契至理故。令定爭故。如八語品四聖言等。言比量者。比附量度名為比量。即以眾相而觀於義。緣此義名為比量。言現量者。諸部說異。且薩婆多用世友說以根名見。根體是現量。以顯現義是根義故。此能量境名現量。是持業釋。法救說。識名見。能量境故。識名現量。持業如前。妙音惠名見。能量法勝慧名現量正量部說。心心所法和合名見。心心所法合名現量。經部師說。根識和合假名為見。假能量境假名現量。吠世史迦德句義中覺為現量。數論師說。十一根中五根是現量。若歸於本。自性是現量。大乘師說。根名為現。依·發·屬·助·如·根五義勝餘故。然是色法不能量境。唯心心所能量度故。心心所法正是量體。依現之量名為現量。此依士釋。若無著以前但說二分。唯一見分為現量體。無著以後陳那菩薩立三分者見·自證·證自證分為現量體。五慧諸識雖皆有執。然無隨念·計度分別。明現取境名為現量。無漏皆現量。如說善等性。小乘有五。外道有二。大乘有四。合有十一種。出現量體廣如餘處。此略顯示陳那以後其諸量攝入此中。此體除此外更無故。如因明疏。今者世親說有三量故。論說言一切量中現量為勝。所現境故。證自相故。大小二乘外道內道皆共許爾故。今總敘貶議諸量現量勝餘。 (三十一左)若無外境(至)如是境耶(文)彼疏下(二十五左)雲。述曰。此正申難。如世人言。我今見色。乃至觸觸。若無識外實色境。寧有此覺。我今現證如是色等。此既非無。外色等定有。總言覺者。心心所法之異名也。今此雲覺。謂現量智非唯是惠。因明者說言證智者。心心所法之總名矣。故舊論雲。如此證智雲何得起。成唯識中亦有此難。色等外境分明現證。現量所得寧撥為無。 (三十一左)論現量證時(至)妄生外相(文)演祕雲。論現量證時不執外等者。依二十論。通破正量及薩婆多。故彼論雲。如夢等時雖無外境而亦得有如是現覺。餘時現覺應知亦爾。故彼引此為證不成。釋曰。通破三宗。又若爾時有此現覺。我今現證如見色等。爾時於境能見已無。要在意識能分別故。時眼等識必已謝故。釋曰。破正量部。以彼計境相續有故。故但破見。又剎那論者有此覺時色等現境亦皆已滅。如何此時許有現量。釋曰。此破有宗。有宗境識皆剎那滅。 (三十二右)頌言現覺(至)許有現量(文)二十疏下(二十六左)雲。第一句述正現。顯離外境實有不成。下三句破外宗。明無現覺成無外境然舊論本遂分二段。前後別明。其此頌中初句易解。至下當知(文)義蘊雲。疏現覺如夢等者。此法喻不全相似。然以夢中不分明執實。心外現覺亦爾。故以為喻也。起現覺時等者。謂從現量起執心時。現量見境俱無。正量部等境許長時。唯心間斷。不可言見及境已無。唯能見心滅故。合二師故。 (三十三右)若大眾部等(文)二十疏下(二十九右)雲。大眾部等剎那既同。六識俱時雖小不同。頗同此。 (三十三左)然實五俱亦有意識妄執(文)義演雲。此釋時異於常又違論。亦五識起俱生煩惱同時意識不可起分別。寧容五俱之意有妄執耶。前論自雲後意分別方生外想。不說俱時。一何乖反。然准前尋伺中後正義師。五無尋伺五俱分別。意識即許有之。故五俱意妄執何失。 (三十三左)後五識生何故執斷(文)演祕雲。後五識生何故執斷者。有何所以意執斷耶。執既不斷。與五同緣。故知五俱第六意識有執無妨。   (三十三左)然但堅深可說有異(文)。義演雲。疏然但堅深所說有異非五識俱無有執也者。此釋通外難。外難雲。意五俱意識有執。未審與俱時五識行相可異。答。然但堅深可說有異意說。五識俱意識不堅深執者。即與五識自是現量。若五俱意識有執著者。即與五識有異。以五識是現量。俱時意識不是現量故。堅深是執。不堅深者無執。又解。外問雲。五俱意識若有執者。未審與獨頭第六識執何別。答。獨頭意識執堅深故是遍計。五俱意識雖有執而不堅深。故非是遍計亦是現量。今謂。後釋為優。 (三十三左)如別抄中敘諸師說(文)。略纂第十四(初左)。 (三十四右)若小乘等難(至)不是破他(文)。演祕雲。疏若小乘等難至不是破他者。本雖破他。設他有難。此文即成顯正義也。問。設他有難。依五識說。何乃不破彼五識耶。答。前已顯五不執為外。故不破之。有義彈雲。疏說此但顯其正義。不是破他。今解破他者。詳曰。疏意如前。非不破他。問。何以得知。疏亦破他。答。疏既說雲不可執為是實外色。若不破他。而誡於誰雲不可執。又下文雲若小乘等。若前不是破他說者。何乃中間言若等耶。以此而觀。疏意不唯明中自義。顯對他難理通辨正。思之。 (三十四)現覺了時(至)唯心也(文)。二十疏下(三十一左)雲。論如世自知夢境非有。覺時既爾。何不自知。述曰。夢·覺二識無境既同。世能自知夢境非有。其覺時識自知。應等夢心無有。覺時許知無。覺識境既無。何不知非有。量雲。世尊覺時識應知境無。許無境故。如知夢識。 (三十四左)但顯正義不是破他(文)義蘊雲。前已破他訖。今既小乘難雲。但是五識現量取外。不說意識執外。故今解雲。五識所緣之境以意所執之外實不取外。但如夢中之境非實外也。此即會中正義不破小乘。 (三十四左)此同攝論第四中難(文)。無性第四(五左)雲。若於覺時一切時處皆如夢等唯有識者。如從夢覺便覺夢中皆唯有識。覺時何故不如是轉。真智覺時亦如是轉。如在夢中此覺不轉。從夢覺時此覺乃轉。如是未得真智覺時此覺不轉。得真智覺此覺乃轉。無性釋曰。舉夢等喻以顯示者。共成立故。 (三十五右)後釋先難覺時境色應知亦爾(文)。義演雲。疏後釋先難者。如先難雲。何故覺時於自色境不知唯識。今此論文釋先難有二。初舉喻。如言如夢未覺至方能邊覺等是後釋難了。如言覺時境色應知亦爾等文即是釋先難也。 (三十五右)唯識二十頌雲(至)所見非有(文)。彼疏下(三十二右)雲。未得真智覺。不能自知生死夢所見定非實有。即正理解於此頌文。或為喻顯。如世未覺不能自知夢心所見定非實有。覺時亦爾。以喻釋難。即此半頌以法·喻二義解之亦無違也。舊論下句今在上說。今此上句舊論下說。舊依梵本。今從唐言。亦無乖返。諸上下頌應如是知。 (三十五左)惛如夢故(文)。彼疏下(三十二左)雲。論如是世間虛妄分別串習惛熱如在夢中。述曰。下以理解。此釋下句頌中夢字。生死之識不稱實理說為虛妄。無始已來數數熏發名為串習。蓋纏覆蔽稱之為惛。毒火所煎號之為熱。或復串習無明稱惛。聖智不生名之為熱。猶如世間數習闇昧惛睡之識名之為夢。生死亦爾。睡者惛熱義。夢睡心之異名。即說生死名世間爾。如經所說生死長夜。 (三十五左)依教設難(文)。義演雲。疏依教設難者。疏文錯。是釋難字。勘餘本。 (三十五左)若不能知何謂他心智(文)。二十疏下(四十九左)雲。述曰。下外人難。論主既說緣與不緣有何過者。今為二難。先難不緣。後難許緣。此即初也。若說一切諸他心智不能親知他心等者。雲何說之為他心智。便立量言。汝之他心智應非他心智。不能親緣他心等故。如自色等智。 (三十六右)若能知者唯識應不成(文)。二十疏雲。述曰。此即第二難彼許緣。若凡及聖諸他心智親能緣知他心等者。所說唯識理應不成。許此智緣心外境故。復立量言。汝他心智應非唯識。許此智緣心外境故。如我此智。喻中不言如我此智。便闕同喻。然他心智亦能了知他心所法。唯名他心者。從主勝說故。然此不能了知他心。能緣心等亦不了知彼所緣境。若許知者。便有自心知自心過。自心有緣彼。彼有緣自心。故若許知便有此失。若別時緣即無此過。自心前後許相續故。既爾大乘許一剎那自心返緣彼能緣。彼能緣等何不許緣。此亦不爾。但許一念自心自緣。謂自證心緣見分等。猶尚不許一念見分返緣自證。豈許見分一念自緣。唯見分能緣他心故。若爾他心緣自身。自證亦應得說一念他心智得緣彼境。此亦不爾。前已說一念見分不許能緣自。自證分類此亦爾。故他心智但知他身心心所法。不緣彼境及彼能緣自證分。不名他心智。故此說因位非佛等心(文)義燈六本(四左)雲。西明雲。安慧三釋。護法二釋。安慧無違。護法釋中第二雲。一切所緣不離能緣故名唯識。通一切位者。言中有濫。雲一切所緣不分親疏。疏所緣緣濫親所緣。總雲不離能緣故。若疏所緣緣亦不離能緣心。何須雲緣他心智不親緣他心故。非離識取。設親緣他心。亦不離自心故。又前如何言應不親緣離自之色等。以彼所緣無離自故。正解應雲一切親所緣不離能緣故名唯識。 (三十六左)解深密言無有少法(文)。經三(三右)。 (三十七右)無性第四(至)見外心等(文)。無性論四(八右)雲。慈氏無有少法能取少法者。此釋前難。無作用故。謂一切法作用作者皆不成故。如是生時者。緣起諸法威力大故。即一體上有二影生。更互相望不即不離。諸心心法由緣起力。其性法爾如是而生。如質為緣還見本質等者。譬如依止自面等質。於鏡等中還見本質。由迷亂故謂我見影。由鏡等緣威力等故。雖無異影而似別有影像顯現。此心亦爾。乃至廣說。 (三十七右)如質為緣(至)還見自心(文)。義蘊雲。問。如以他心為緣但見自心之相。可言還見自心。如面質為緣境之所現。但是影像。如何此言還見本質。答。鏡無實像。但由鏡故令自識上有面像現似本質而名見質也。問。眼識亦能緣鏡像不。答。眼識現量不緣妄鏡。但由意識以眼為門緣影像故。亦有許五識緣假。如前兩說。 (三十七右)他心智雲何知境不如實如知自心智不知如佛境廣說如彼抄解(文)。彼疏下(五十紙左)雲。此頌文意有徵有解有逐有答。所以者何。他心智雲何知境不如實。此外人徵。如知自心智。此論主解伏意。亦有自心智。雲何知境不如實。外人復逐。第四句頌不知二字。論主復答。不知者無知。已由無知故不能自知。總言不知如佛境者。顯成二智不如實知。然依梵本。頌不知字應言無知。不知無知。答·逐不知總顯二不如實。今此文略合言不知。義亦合二。經下當知(文)長行並疏具釋此頌。不遑廣引。 (三十八左)許見相分(至)體所變故(文)。義演雲。問。何故百法論中說二所變者謂十一色。何故疏中言二所變者謂見相二分。二分相違。若為會釋。答。此文明唯識義。即說二所變是見相分。彼論出法體。即說二所變謂十一色。彼論如言二所變者。即第八識心王能變起五根五塵。同時心所唯變起似根塵。然第七識不緣色。此中除之。若五識亦能變起實五塵。若第六識能緣變十八界似根塵等故。彼論言二所變者。此中即約唯識道理說。五聚法皆不離識。總名唯識。即自識相故名唯識。乃至識實性故名唯識等(文)今謂不允。 (四十右)此種子識等(文)。義演(八末)雲。疏宜由字釋一切種子識者。意雲。此釋頌中初句合置由字。應雲由一切種識謂本識中能生自果功能差別。今謂。義演牒文與現流本不同。 (四十左)於因緣中(至)因緣種故(文)。義演雲。疏於因緣中唯除現親能熏之因緣此明一切種子故者。意雲。現行親能熏種。雖亦是因緣。今者不取。頌意本明一切種故。所以不取現能熏種。以現行非是種故。 (四十左)問前第二卷末(至)言等流果耶(文)。義演雲。疏問前第二卷末種生現起如俱有因得士用果。今此處明種生現行即言是等流果耶。 (四十左)答如前第二(至)非士用果(文)。義演雲。疏答如前第二乃至非士用果者。如前第二卷明因能變·果能變。唯等流·異熟二因習氣攝一切種盡。故彼雲。等流習氣是因緣故。八識體相差別而生名等流果。果似因故。第八種子生現行。唯是等流果不是士用果。故彼等流果即是此間等流果。非是士用果也。問。若不得士用果者。如何彼論下雲如小乘俱有因得士用果。答不然。但言如小乘俱有因得士用果。不言等流種即是俱有因。意雲。縱許是俱有因者。擬舊因緣故。謂薩婆多所說。六因中除能作因外餘異熟·俱有等五因皆是因緣。故頌言因緣五因性。顯揚十八破薩婆多。俱有因不定是因緣性。又解。此間名為因緣。據當法體說。如第二卷雲如俱有因得士用果者。就譬喻說。不相違。 (四十左)彼間等流種等(文)。演祕雲。疏彼間等流種子等者。即彼第二而明等流異熟因處(文)義蘊雲。作簡字者誤也。指前因能變中故雲彼間。 (四十一右)然顯揚十八(至)是因緣故(文)。十八(八左)雲。有一異計立六種因。謂同類因·遍行因·俱有因·相應因·異熟因·能作因。如是六種除異熟因餘五因性不名道理。由有三種過失故。又雲。俱有因者謂攝受因一分。如眼於眼識。如是耳等於所餘識。 (四十一右)今但是因緣(至)等流果(文)。義演雲。疏今但是因緣至流果者。意說。此因緣是十因中生起因等攝得等流果。問。十因中幾因是因緣。答。若六因是因緣。所謂牽引·生起·引發·定異·同事·不相違因是因緣性。若爾何故偏舉生起。答。雖六因是因緣。然生起因之果近故疏中偏舉。 (四十一右)如攝論說(文)。無性第二(八右)雲。最勝因者。所謂種子阿賴耶識能攝持此故。能與彼而作生因。非唯攝受。要由攝持熏習功能方為因故。因相即是增盛作用。熏習功能能為因性。現前能生雜染法故。果相即是由轉識攝。貪等現行雜染諸法熏習所持名為果相。阿賴耶識因果不定。故當說言。言熏習所生。諸法此從彼異熟與轉識更互為緣生(文)義演雲。疏如攝論說即義說為二因者。即攝論中唯說種子生現行。亦名同類因。亦名俱有因。即於一切種子生現行。義說為二因也。 (四十一右)若前解者(至)果中攝(文)。演祕雲。疏若前解等者。解等流中第一釋也。對彼等流二種之義以辨餘因。下疏准知(文)義演雲。疏若前解至果中攝者。意雲。前等流果中有二解。初解即種子生種。後解即種生現行。今准前解。種生種唯是等流。若准後解。種子生現行。現行亦名士用果。或增上果攝者。意說。增上果寬。亦攝得士用果也。亦有疏本作別字解亦得。意說。前總相解等流果。即取種子生種種生現。是等流果。今別解者。唯取種生種。是等流果。若種生現即名士用果。或是增上果攝。增上寬故通取士用無妨(已上)今謂。今本作別。此本為正。不爾下文前解之言難通。義演·演祕不允。義蘊為正。 (四十一右)言異熟者(至)現種異熟等(文)。義演雲。疏即善惡種望諸現種異熟等者。意說。善惡種子望諸異熟無記現行種子。皆名異熟。性不同故。異熟生無記法者。即業所招總別報異熟生無記心心所。並名異熟。望善惡並不同性故。意說。善惡種子與異熟果為增上緣種。 (四十一左)前生等流果(至)增上緣種(文)。演祕雲。疏前生等流果至增上緣種者。此辨因緣·增上緣別也。前生者。即前等流中種生種·種生現等也。 (四十一左)然約第一解(至)有為果故(文)。義演雲。疏然約第一解等流即此二種乃至以俱有為果故者。若准前解。等流果中即取種子生種子·種子生現行名等流果。此種子生種子·種子生現行此二種。即攝一切種子盡。下士用果但於種子生現行上。義說士用果。然士用總有四種。一者俱生士用果。謂種子生現行熏種子果。二者無間士用。謂種生種子果。三隔越士用果。謂善惡業能感後報異熟識現行果。四者不生士用果。謂無漏聖道斷煩惱證得擇滅無為離繫果也。今疏中但說俱生士用故。雲以俱有為果故也。即種子為俱有因。現行取第二解(文)義蘊雲。疏然約第一解等流等者。解等流中。初以種生種及種生現俱名等流。總為第一解也。後若別解者下。唯前後種為等流。種生現即士用·增上。此為後解。此中據第一解。等流寬並此異熟。即攝一切種子盡。正與前第二卷解等流·異熟二因習氣同。下言前後准此應悉。 (四十一左)若約後解等流果等(文)。演祕雲。疏若約後解等流果等者。後解等流種親生現亦等流果。故取作意種子望心為士用也(文)義蘊雲。若約後解等流至作動心等者。等生故者。今准後解。既唯前後種為等流。即種生現可名士用。前已說訖故不重雲。但說作意望心為士用也。以稍疏故。與力勝故。此約法士用。 (四十一左)若前解等流(至)遠望士夫等(文)。義蘊雲。前解既以種生現為等流。故遠望士夫所作為士用果。此人士用也。 (四十一左)增上果亦有二(文)。義演雲。疏增上果亦有二種乃至不能繁述者。然此文中有二解增上果。一者不雜增上果。二者雜增上果。且不雜增上果。此第八識現行若望他善惡業。所感其識現行。是名異熟果。望作意種子。作動心心所種生現行。即名士用果。若從因名言種子生識現行。現行即名等流果。除此三果已外餘所依根等及外山河等。皆名增上果。此約前解。此文約不雜增上果說。二者雜增上果者。即五果中除增上果以外餘四果。總名增上果。以增上果最寬故。餘四果皆增上果也。此據後解。等流種子現行等且名增上。即除增上外餘四果。皆名增上果。即約雜增上果說(文)演祕雲。疏若後解等流至亦增上者。亦等流果顯所生現望能生種有二果義。 (四十二右)若後解等(至)亦增上果(文)。義蘊雲。後解既種自望為等流。故以種生現為增上。此言亦者亦士用也。前已說故。 (四十二右)第七識種子(至)是親增上因(文)。義演雲。疏第七識種子至是親增上因者。意雲。第七識種子與第八識現種為俱有依。由第七識種子勢能引起第八識。或第七識種子亦依第八識種子。如眼根種子與眼識種子為俱有依。要由眼根能引起眼識種子亦爾。又如第六識種子依第七識種子相助與力而能生現等。即第七識種子望第八識現行種子故。第七識名親增上因。雖六因中無增上因。由五果中有增上果。今對彼果說有增上因也。故第八識亦得名異熟果。亦得名等流果。亦得名士用果。第八識現種望第七。亦得名增上果。故第八識得具四果。故第二卷論雲。此識果相雖多位多種。異熟寬不共故偏說。果有多種者。具四果也。 (四十二右)餘一切法准此應知(文)。義演雲。疏餘一切法准此應知者。若第六識中異熟無記業所感者。即此異熟生無記。名言種望同類種及現行名同類因。善惡業望異熟生無記心現種名異熟因。作意種子位能驚覺異熟生無記令現起。即名士用因。若第七識種子為俱有依。由第七識勢力能引第六識中異熟無記令起。即第七名親增上因。若第識名疏增上因。即第六識中異熟無記心望此能生。隨其所應名等流果·異熟果·士用果·增上果也。若眼等五識之中異熟生心。亦准此知。唯用五色根為親增上因。第六識名疏增上因。其第七識唯有三果。謂等流·士用·增上。無異熟果故。論雲此生等流異熟士用增上果故至名一切種者。此論文意。以其所生四果顯能生種子因名一切種也。 (四十二左)論除離繫者至非種生故(文)。義演雲。論除離繫果非種生故者。離繫果唯是無為唯是滅諦。即斷煩惱縛得無為離繫果。離繫果不通有為無漏道諦也。 (四十二左)論有展轉義至分別種故(文)。演祕雲。論有展轉力等者。有義。今別敘難。難雲。豈不由種生現對治方證離繫。何故不說。故論通也。詳曰。種生能治望離繫果但為疏緣。與疏所敘對增上緣為難何別雲別敘難。請審披之。義演雲。論有展轉義非此所說等者。若從種生智。智能斷惑方證離繫。據此展轉說。亦合說離繫果。然今但說分別種染分依他故不說離繫。 (四十三右)下文自例淨法亦爾(文)。義蘊雲。此證前解分別唯有漏也。 (四十三右)由此道理(至)此中說也(文)。義演雲。疏由此道理至此中說也者。觀此疏文。二師解別且樸揚解雲。由此說染依他道理。所以復不取無漏有為也。一切種子等者。意說。有漏一切種子於彼四果攝果不盡。以不攝無漏有為果。然亦有能生彼有漏四果義。故雲此頌中說之。又泰法師解雲。由此說染依他道理。設且不取無漏有為一切種子。何以故。以無漏種子生現行無漏時。但攝得三果。如無漏種子生自無漏現行。種子為同類因。現行為等流果。如無漏作意種子位驚動無漏識種子令生無漏現行識。即作意種子名士用因。無漏識名士用果。又第七識無漏種子為俱有依。望第六無漏識為親增上因。無漏識為增上果。但有三果而無異熟果。故雲攝果不盡。所以不說無漏種等。有疏本雲後亦不取無漏等者。意雲。此頌中不說無漏有為。及下長行倒中。方說無漏有為。例中亦不說無為。故雲後亦不取無漏等。並有能生彼果義故此中說也。此說有漏種子此緣(文)義蘊雲。疏無漏有為至攝果不盡。無漏果中除異熟故有四果。下說無漏有為一切種子。於彼四果之中不攝離繫。故言不盡。何以得知後淨法中亦不攝離繫。以前後文並有能生義故。故知淨中亦不攝離繫果也。下論自言。淨種現行為緣生故。故此中說除離繫果。准此有漏四果。無漏唯三。疏通三緣者。除因緣(已上)今謂。撲揚及泰師解與此不同。此邑師解則與此中說也之語義勢不合。於三師中泰解親文。 (四十三左)亦有展轉相生之義(文)。義演雲。疏亦有展轉相生之義者。意雲。有漏分別心生種子時。亦有展轉相生之義。即從種子生現行。之後熏成種故。故有展轉相生義也。准疏此論文有兩種展轉也。一謂展轉證得無為離繫。二謂展轉相生之義。即種生現生種等。 (四十五右)如前第二(至)八卷自解(文)。共不共等第二卷。三熏習義第八卷。 (四十六左)下後解訖(至)與此不同(文)。義演雲。疏下後解訖略作數科與此不同者。即下文中言本識中種容作三緣現分別除等無間已下文是。 (四十七右)今且隨文(至)學者尋之(文)。義演雲。疏今且隨文乃至尋之者。如下解四緣中。因緣即解頌中一切種識。餘三緣即解頌中現行分別心心所。如下解十因。即解頌中一切種識。解五果等即解頌中分別現行心心所。但隨便宜作數段科。讀者知。 (四十七左)緣中有總別(文)。義演雲。言緣中有總別者。總即四緣。別即實分別多種。如因緣·所緣緣中各分二種。或增上緣亦有二種。謂有力增上·無力增上等。今答雲緣且有種子。雖有勢力。望異熟識名色等五果種子稍親。明不是隔越亦非因緣。若隔越非因緣者。如何牽引種子說為因緣。解雲。據實非正因緣。菩薩說牽引為因緣者。因緣類故假說因緣。 (四十八左)如現行因及異熟果等(文)。義蘊雲。謂現行能熏七轉識因望異熟現果非因緣攝。以不次故。現業望果亦非因緣。非自類故。 (四十八左)各各所變相見分(文)。從方雲。證自證分是後邊故。沈隱故。不能熏。 (四十八左)有漏無漏各除一已(文)。義演雲。疏有漏無漏各除一者。有漏位中除極劣無記。無漏位中除佛果善。並不熏故。 (四十九左)心品之言(至)共有法等(文)。義演雲。疏心品之言至共有法者。即舊經論中名共有法。若新經論中名俱有法。然共有·俱有一體異名。問。所言共有法者。未審共有何法。答。即共有得及生等四相。亦如定共戒·道共戒等。意說。由如定·道二戒亦名定共戒亦名定共戒。亦名道共戒亦名道俱戒。故說心所名共有法亦名俱有法。宜品言兼攝心所。故得等四相皆名品也。 (五十右)論極微圓故不熏成種(文)義燈六本(五右)雲。論極微圓故。西明三釋第三雲。前文通釋因果第八。即無所熏故。後文通釋因果第八。因微果圓。要集雲。於釋中有釋第三於理相順。今謂不爾。謂七轉識別釋前七。第八心品下別釋第八。極微圓故。通釋八識有因異熟·果位無漏不熏所以。以業異熟極微故不熏。果位無漏極圓滿故不熏。不爾前言除佛果善·極劣無記不能熏者。有何所以。由此本說於理為勝。以疏解雲又解。因中第八及六識中異熟之心。並不熏者。以極微故。果上第八以極圓故。偏簡第八。果方無漏。五識異解有許通因。佛身善法無增減故。實果八識俱應簡之。通釋八識。由此前論但說有七能熏本識生自類種。 (五十左)佛果上第八等(文)。義蘊雲。疏佛果上第八以極圓故不熏成就止種者。此中應言佛果八識不熏成種。唯言第八疏文略也。 (五十一右)既言異類(至)果故(文)。義演雲。疏既言異類至果故者。意雲。種子異類相望不能親生俱異時果及異類果故。其相雲何。作法雲。如種子望俱時異類種子非因緣。如眼識種望耳識種子等。或種子望俱時異類現行。如眼識種子望耳識現行。或現望俱時異類現。如眼識現行望俱時異類耳識現行。或種子望異時異類種子。如前念眼識種子望後念耳識種子。或種望異時異類現行等。皆非因緣性也。或現望異時異類現。如前念眼識望後念耳識亦爾。 (五十一右)對法第四說(文)。第四(十五紙右)。 (五十一左)彼對法論(至)即現望現(文)。對法第四(十五紙右)雲。又自性故。差別故。助伴故。等行故。增益故。障礙故。攝受故。是因緣相。當知此中以自性等六種因相顯因緣義。謂自性·差別兩句建立能作因。餘句如其次第建立俱有·相應·同類·遍行·異熟因。對法抄四(四十三)具釋諸因。學者尋之。 (五十一左)薩婆多俱有等五因為因緣(文)。義蘊雲。彼有六因。一能作因。二俱有因。三同類因。四遍行因。五異熟因。六相應因。唯初能作不說因緣。顯揚十八廣破。恐繁不引。 (五十一左)顯揚論十八(至)可應敘之(文)。十八(八左)演祕雲。顯揚論第十八中。廣非有宗六因不得為因緣雲。且同類因有三過失。若言同類之因名同類因。有已成過。何以故。若善等法善等種性先已成就。彼何用因。若言同類即因名同類因。是即無果。有不定過。何以故。不示其果。是誰因耶。又非決定因體同類。不相似法亦為因故。若言非同類即因亦非同類之因。是即言名。有虛設過。同類因言無有所主。浪施設故。如是於餘四因三過。如理廣說。問。與攝大乘豈不相違。彼許俱有是因緣故。答。顯揚破彼現行相望俱有義。不同攝論。如前已會。 (五十一左)又瑜伽第三(至)第十八等(文)。第三(八右)明四緣中。因緣者謂種。第五卷(九左)五十一(十六紙左)三十八(十右)顯揚十八(十一左)此等文皆陳列四緣。 (五十二右)瑜伽第五十一(至)互為因緣(文)。五十一(五左)無性攝論第一(十二紙右)皆如上引。 (五十二右)論二等無間緣(文)。義演雲。論等無間緣者。緣即有緣慮用也(已上)今謂。誤之最矣。不足取議。此緣唯在心及心所故致斯誤。四緣皆是緣藉之義。非緣慮義。 (五十二左)三十八說(文)。三十八(十右)雲。等無間緣及所緣緣唯望一切心心法說。由彼一切心及心法前生開導所攝受故。所緣境界所攝受故。方生方轉。是故當知等無間緣及所緣緣等。 (五十二左)菩薩地有開導之言(文)。即指上文大折瑜伽以為十七地。此文在彼第十五菩薩地。 (五十三右)對法第五(至)應非此緣(文)。第五(初)。 (五十三左)前滅一心(至)後一心緣等(文)。義蘊雲。問。多少不均。如何言等。答。心與心所和合似一。雖多少異亦名齊等也。 (五十三左)即簡相似法沙門義(文)。上(五本十六紙左)言著名沙門義。名殊體同。如上已引婆沙等辨。 (五十三左)又言等者(至)一心一所等(文)。義蘊雲。問此與著名沙門義有何別。答。彼但受與受別緣。想與想為緣。不望餘法。此雖一心一所。可望餘法為緣。故與彼別。但非多法故成等也。 (五十四右)如草火等喻(文)。俱捨第七(初左)雲。大德復言。以諸色法無間生起或少或多。謂或有時從多生少。如燒稻稈大聚為灰。或時復有從少生多。如細種生諾瞿陀樹。根莖枝葉漸次增榮。聳幹乖條多所蔭映。 (五十五左)第八十說等(文)。八十(十九紙右)雲。問。諸阿羅漢住有餘依涅槃界中。住何等心。於無餘依般涅槃界當般涅槃。答。於一切相不復思惟。唯正思惟真無相界。漸入滅定。滅轉識等。次異熟識捨所依止。由異熟識無有取故。諸轉識等不復得生。唯餘清淨無為離垢真法界在。 (五十五左)入無餘心前入滅定(至)第七八無記心命終(文)。義蘊雲。此據俱解脫羅漢。由願力故得滅定命終。餘非俱解脫及無願力者即不能爾。問。受生命終必住散心。非無心定已引。何故此說滅定命終。答。羅漢滅定七·八二識既唯有漏。非定散俱即散心也。言命終非無心定者。約凡夫及無願力故。不相違也。門既有別解。如第三。 (五十六右)如大論第三(至)與此文同(文)。第三·十八之文如上已引。撿九十三。無分明文。恐九三形誤。指上所引五十一之文。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三十二終_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三十三(七末之二)   (五十七右)問。此第八識(至)生無漏者(文)。第八無漏唯在佛果。以圓鏡成事唯佛果起故。 (五十七右)總舉二人(文)。義演雲。疏總舉二人者。解曰。即是頓悟·漸悟菩薩二人。若頓悟色界後生無漏。若漸悟即唯欲界後引生無漏第八。 (五十七左)一切異生即頓悟人(文)。義演雲。疏一切異生即頓悟人者。意說。若頓悟人直入菩薩初地等。即名異生菩薩。若不定性先得二乘有學聖果。或得無學聖果。後迴心入初地者。即名聖者菩薩。 (五十七左)定色界後(至)智處生故(文)。演祕雲。十地論雲。現報利益受佛位故。後報利益摩醯首羅智處生故。釋曰。行滿今生即證佛果。名為現報。以前諸行但為遠因。所以佛位不名後報。菩薩後身地前業以感。故名後報。聖者不造招後業故。後身菩薩名之為智。因智最勝以智標名。即此菩薩處彼天中名智處生。處謂安處。然自在宮諸教不同。如燈略辨。瑜伽·對法二鈔之中更當會釋(文)然依賢首等釋。前後乖翻。探玄記九(二十六右)雲。在因位中有此益相。此位不改因。故雲現報利益。謂一切佛放益一切智光入此菩薩頂。故雲於一切佛得受記。受記即是受位也。二轉此因位至成果之處。故雲後報利益。此是十地菩薩攝報界處。便於此處成報身佛(文)靜法雲。現報利益者。第十地菩薩勝進行時。受佛職位因位未轉名現報。後報益者。轉前因位至成佛處(文)今謂。賢首等釋非無其理。然樸揚釋符順契經。心地觀經報恩品雲。其受用身有二種相。一自受用。二他受用。自受用身三僧祇劫所修萬行利益安樂諸眾生已。十地滿心運身直往色究竟天出過三界淨妙國土。坐無數量大寶蓮華。而不可說海會菩薩前後圍繞。以無垢繒繫於頂上。供養恭敬尊重讚歎。如是名為後報利益。爾時菩薩入金剛定。斷除一切微細所知諸煩惱障。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是妙果名現利益。是真報身。然樸揚釋雲處謂安處者不穩。探玄以四義釋。皆為處所。非安處義。彼九(二十六左)雲。智處有四義。一以下三禪慧多定少令智不勝。四無色中定多慧少。智亦不勝。此第四禪定惠等故。是故智勝故雲智處。二此處五那含天是聖人所生處。聖人智勝故雲智處。三此處有十地菩薩攝報果。彼菩薩攝十度行別成智度。故名彼處以為智處。四此處以成報身佛得一切智一切種智故。名此處以為智處。此是世間中最高勝處。於彼現成佛。故雲世間廣大之身(已上)今謂。現後二報義蘊·演祕二釋意同。義演釋智處生與演祕不同。 (五十七左)後報利益(至)知處生故(文)。義蘊雲。此十地論文言後報利益。若謂最後心身獲利益也。言知處生者。謂大自在宮也。大智有情所居之處。十地菩薩往彼名生。彼論雲現報利益受佛位故者。現身成佛名現報利益。 (五十七左)瑜伽第八十(至)此洲故也(文)。八十(二十二左)雲。彼既如是增壽行已。留有根身別作化身。同法者前方便示現。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由此因緣皆作是念。某名尊者於無餘依般涅槃界已般涅槃。彼以所留有根實身。即於此界贍部洲中。隨其所樂遠離而住。一切諸天尚不能睹。何況其餘眾生能見。彼於涅槃多樂住故。於遍遊彼彼世界親近供養佛菩薩中。及於修習菩提資糧諸聖道中。若放逸時。諸佛菩薩數數覺悟。被覺悟已。於所修行能不放逸。 (五十七左)必生自在空唯異生色界後也(文)。義演雲。疏必生自在宮唯異生色界後也者。若生自在宮。即是第十地頓悟菩薩。即於色界後第八識引生無漏。即喚頓悟菩薩名異生。問。論答謂諸異生求佛道者。何故喚菩薩為異生。且如初果。少斷煩惱尚得為聖者。豈菩薩不及初果耶。答。從因為名。謂此菩薩不是迂迴。直從異生發大乘心。行菩薩行求大菩提。喚頓悟名異生菩薩也(文)樞要下末(十三紙右)雲。謂諸異生求佛果者。定色界後引生無漏。彼必生在淨居天上大自在宮得菩提故。此中問言。瑜伽第四說。四靜慮中凡聖同處天。各由·耎·中·上三品熏修故生。無想天即廣果攝更無別處。復有諸聖住止不共五淨居地。謂無煩·無熱·善現·善見·及色究竟。由耎·中·上·上勝·上極品雜熏修第四靜慮故。復有超過淨居天大自在住處。第十地菩薩由極熏修故得生其中。今觀義意。熏修定等而招生者。乃有四句。一唯有漏熏。如第八說捨福命行等。分段生死及四禪中各三處生。論但言熏修不言雜修。故第十二言餘取雜修生五淨居。不言生下故。有唯無漏修。如一切變易生死。有有漏無漏雜修。謂生五淨居者。第十二瑜伽雲。謂如有一已得有漏及與無漏四靜慮。長時相續入諸靜慮。有漏無漏更相間雜。乃至有漏無間無漏現前。無漏無間還入有漏。當知齊此熏修成就。此為於定得自在故。即得等至自在果故。即現法樂住轉更明淨。又由此故得不退道。又淨修治解脫勝處等勝品功德能引之道。若有餘取而命終者。由此因緣便入淨居。不說生下諸靜慮故。即依此修資先所造下三天業。令其轉勝生五淨居。非今新業能感異熟。聖不造業故。第四既言極熏修第十地故第十地生彼。八地已去既受變易生。如何十地更熏修生彼。即是八地已生第四定下三天處。今極純無漏勝前三地業資感今業而得生彼。據實非更新生。以同地業於彼受果處往名生。同地名生。往地別故名之為往。不相違也。第四句非二所資而生即一切欲界異生等。以色界等業定心住境名為不動。非不異處受故名不動。既言第十地菩薩四禪之主故。於自在宮起十種果相。現大寶蓮華座故。要得生彼。非第八地已得生彼。唯說第十地極熏修故。又八地菩薩非彼主故。亦非變易有生死故。設許死生。何者新生業。第七識不說初起何界後生。以不定故。若說色界無迴心。初起唯欲界。若說色界有迴心。初起通色界。以定不在。初起法空故。若平等初起在色界身。無漏種子在識。及無漏五塵在內。即質變化。第八皆不緣。謂因有無漏五根為五識依。第八不緣。此有何失。解雲。五根實者第八必緣。假者不要第八緣。色種子·色等不要八緣方成實用故。於因中無有無漏五根。問。色等可爾。雲何種子第八不緣而成實種子。如相應法及第六識緣。皆非實種。何故不要第八緣有實種用。此義應思(文)略纂二(二十二左)雲。但言熏修故唯有漏熏。五淨居天既言五品雜修故生。明通有漏無漏雜修之法。不異舊說。業雖凡位而造。由今無漏資有漏定更助故業。令勝上生大自在住處。由極熏修者。唯無漏修。諸有漏第六識已不現行故。即凡夫位所造廣果天處業。將入第八地生廣果天。無漏極熏資彼先時後報之業。至第十地滿心方生於彼。華嚴經雲。現報利益受佛位故。後報利益摩醯首羅智處生故。廣如唯識第七卷疏並十地論第十二卷。修禪有三。唯有漏。熏下四定。二唯無漏。八地以上變易生死。三有漏無漏。如前所說五淨居業變易生死。七地已前二乘俱通有漏無漏。無明為緣故所起定唯無漏。八地已上唯無漏。不起無明故。無色界有處所者。業過異故。即於入定死處而施設故。無處所者。謂無色身。或現定色故。名有處所。無異熟身故。名無處所。 (五十七左)有學等迴心(至)不往彼生故(文)。義演雲。疏有學等迴心經不往彼生故者。意雲。若預流果人迴心已。更經七生業盡。遂於第七生中。向欲界留身受變易生死。若家家業。隨受二生。定業盡已。即於欲界中受變易身。若一來果。從人中天上受一往來。定業盡已。即於欲界中受變易。若不還果者。欲界中生死盡。即於欲界身受變易身故。於欲界至第十地。即往色究竟天上自在宮成佛。有學人心於欲界迴心受變易身。必不生色界中迴心受變易身也。若如阿羅漢延壽。即要往第四禪邊際定。方始延得命長。若受變易身。或初果·一來·不還雖未得根本。得未至定。亦能受變易生死。若得根本定亦得變易生死也。問。後二果不別受生。其義可知。已斷欲界煩惱故。不許上界受變易。初之二果發心已後更受生不。此有兩釋。一雲不受。由發心力依邊際定助感身等。轉受變易經三大劫。一雲不定。謂發心即受變易。或有經七生方受變易。如親光說。故佛地論第二雲。若有學位迴菩提。或隨煩惱感生勢力感彼生已。於最後生伏諸煩惱。起願力資後身因乃至成佛。或迴心已即伏煩惱。發定願力。資現身因乃至成佛。問。受七生已取三果不。解雲。佛地但說伏惑而不說斷故。不取果義亦無失。發心已後不求二乘後勝果故(文)今謂。義演大依演祕。 (五十八右)大自在宮(至)有實淨土(文)。大自在宮者。諸經論中異說非一。楞伽·起信·入大乘論等。說有色究竟天。又梵網·深密。瑜伽·對法等。說在淨居上。義燈六本(七左)雲。論大自在宮者。對法第六·解深密經·瑜伽七十八·九皆總相說。如瑜伽七十九所說。淨土或三地菩薩等往生。十地亦在其中。對法但明佛之淨土。雲唯佛所覺非得靜慮者靜慮境界。總相說土不簡何佛。亦通菩薩而得往生。文中亦含大自在宮菩薩生處。不爾十地菩薩不生。由文隱故。要集家說餘本不獲。然自在宮受佛位處。居他用土處所不定。何以得知。准十地經雲。是時菩薩三昧現前時。有大寶蓮華王。周圓如十阿僧祇百千三千大千諸佛世界。是時菩薩其身殊妙稱可花坐。世界既有十方。非同有部傍布。故自在宮處所不定。然十地經論。後報利益摩醯首羅智處生故者。據第十地初往而說。第十地滿欲受佛位所居之土。非必往在自在宮處。問。如初地菩薩。見他受用土如百三千。已上漸倍。計第十地所睹淨土。無量無邊。如何猶生淨居之上大自在耶。又初地已去無惡道畏。以常生佛土。非彼佛土唯淨居上故。答。佛土雖大小有殊。菩薩有漏諸現起識。猶是有漏屬界地故。非離三界有別眾生。隨生何土約第八識皆屬界故。約此而言十地菩薩由極熏修起五淨居生自在宮。故亦無失。然自在宮非淨居攝。瑜伽第四雲。色界之中十八住處。無想天者廣果天攝。非別處所。既雲十八住處。復言無想廣果天攝。故自在宮非五淨居。若淨居攝處。應十七非十八故(文)義演雲。疏大自在宮者乃至初於彼起證者。此大自在宮即在五淨居天上。故六門陀羅尼經說。薄伽梵在淨居天上。依宮而住。眾妙七寶莊嚴。此淨土即名他受用土。然彼天處三藏兩解。一雲。正在淨居上。亦屬色界。有別處所。如大品經說。一雲。即是菩薩淨土住處不定。或在色界淨居天上。或東西方等。如說西方極樂世界等。此即他受用土也。以自受用土周遍法界。菩薩不見故。若菩薩於中作佛。而即成自受用佛土也。即十地菩薩於他受用土中。即菩薩自身而成自受用身佛。若第十地菩薩不見諸佛自受用土。唯有諸佛乃能知之。即此大自在。若論於繫。此大自在宮即是不繫法。若論處所。即在色究竟天上。別有處所。若論攝者。此大自在宮即是色究竟天攝。若論第十地菩薩身。即是無雲等三天中身攝也。若第十地菩薩未成佛。即向他受用土中。若已成佛。即諸根遍於法界。是自受用身也。 (五十八右)舊言摩醯首羅(至)即大自在也(文)。新舊梵漢如上具辨。 (五十八右)華嚴經(至)瑜伽第四等(文)。華嚴二十八十地品(十三紙左)十地經第十二(三十四左)解深密經第四·七十八(十五)七十九(四紙)對法第六(二紙左)顯揚第二(十一右)瑜伽第四(三紙左)。 (五十八左)此唯他受用土(至)同一地故(文)。義演雲。疏此唯他受用土至同一地故者。此大自在宮即是他受用土。第十地菩薩報身往彼大自在宮。非是生彼也。即第十地菩薩先是第四禪中下三天中身。後往大自在天。雖天有別。同是第四禪中一地身。故言報者。即是異熟果名報身。非是三身中報身也(文)義蘊雲。疏由異熟同一地故。謂頓悟菩薩至八地時。獨持受變易。必於第四靜慮下三處生。今言智處生者。往故名生。以下三天與自在宮同一地故名生也。 (五十八左)據實受變易(至)未得生淨土(文)。義演雲。疏據實受變易在下三天處未得生淨土者。若八地已上頓悟菩薩等。於第四禪中下三天中受變易身。未得生大自在宮。至第十地滿。方得生大自在宮。今言生者。但往故名生。義蘊雲。據實受變易在下三天處。有體作據實。於理為勝。 (五十八左)瑜伽第四(至)大自在住處(文)。瑜伽第四(三左)如上已引。義蘊雲。問淨居之外更有住處。色界應為十九天。答。有解雲。雖言超界。仍是色究竟攝。故唯十八也。有雲。無相廣果天攝。故開自在方十八。此解為正(已上)今謂。有雲之義與義燈同。此瑜伽第四意文與雜集第六說十八天不同。雜集與經部上座室利羅多說同。具如俱捨指要鈔五(五紙)辨。 (五十八左)第十地(至)得生其中(文)。義演雲。疏第十地極熏修故得生其中者。若不還果即有漏無漏雜修靜慮生五淨居天。今第十地菩薩即不修雜修。但由願力定力智力等極熏修住大自在宮也。若前九地菩薩但名熏修。不名為極。 (五十九左)許佛亦往(文)。義蘊雲。如梵綱經說。從菩提樹金剛座說十世界海。後至帝釋宮。乃至一禪二禪等皆說法也。 (六十右)不言唯欲界(至)餘界無故(文)。義演雲。疏不言唯欲界遮餘界無故者。此護法會瑜伽文。即餘色界亦有聲聞迴。心而受變易身也。 (六十右)不言餘洲(至)引生無漏(文)。義演雲。疏不言餘洲餘洲豈至引生無漏者。意雲。除北俱盧洲餘三洲皆許有變易身也。故知亦有聲聞於色界中迴心然後引生無漏也。 (六十右)中陰經中(至)無色界眾生(文)。中陰經姚秦竺佛念譯。今撿經中。無二十年言。然上卷初雲。入於中陰教化眾生。又下(八左)三世平等品雲。爾時世尊即以神力接中陰眾生。至非想非非想識天。爾時世尊復以神力到彼。至非想非非想識界。施設莊嚴七寶高座。皆有化佛。一一化佛皆皆有四眾。一一眾者威儀法則悉皆成就。此眾生中或有誦經說義賢聖默然。或有入定。爾時妙覺如來復以神足十力接彼非想非非想識眾生。如中陰形無有差別。又有色無色品偈曰。在中陰教化於妙妙中最。 (六十左)大眾部經非大乘經(文)。准真諦·嘉祥等。此中陰經撮取華嚴·涅槃經·維摩·勝鬘等諸大乘經以嚴阿含。是故所詮以深得益有大。藕益等師判為大乘。蓋為此也。然義林章雲。然中陰經說佛於中有教化無色界眾生者。非大乘宗。大乘宗者此是他眾生。定非真身。無業果故(文)與此疏同。又宗輪論雲大眾部計都無中有。古說雲。此約本計。今疏約末計。亦不相違。又義燈雲。大眾部論文不說定無中有。而言菩薩入胎作自象形。准此即似立於中有。況又疏主親承三藏。勿事冰情。 (六十左)楞伽般若(至)瑜伽等同(文)。楞伽第七(八左)般若百二十九(十七)瑜伽第四(三左)。 (六十左)今第二會(至)二十九(文)。復次至讚歎第一百二十九(十七)義演雲。疏今第二會者。意雲。若二會即當舊大品經第十五卷說。若依今唐三藏所譯大般若六百卷。第一百二十九說十六會中當第一會也。或可今字未詳。宜更勘餘本(文)今謂。今大般若十六會中第二即當舊大品第十五。何以知者。以大品經例同聞眾言比丘眾五千人。今第二會言大苾芻眾五千人。善現為上首。餘十五會無苾芻五千人之言故。義演不允。義寂雙觀經述記雲。五淨居皆有迴心。即引不空□索及本業經。又首楞嚴第九亦說迴心。此皆經論淺深不同。不須和會。 (六十二右)若前師解此文者(至)有何別因(文)。義演雲。疏若前師解此文者至有何別因獨無迴心者者。意雲。若前師釋。此大般若經言色界初禪三天·二禪三天·三禪三天·乃至四禪下三天發菩提心者。即據地前異生凡夫者說。非是二乘有學無學等於色界中能發心也。若約二乘有學無學發心。不約異生等發心。爾者何故經中偏說有學無學發心。不說五淨居天不還果發心耶。有何所以淨居獨無迴心者。故知唯約地前異生發心者說。 (六十二右)第二師一以經證等(文)。義演雲。疏第二師雲一以經證等者。即大般若經說色界中發菩提心者也。二亦由理。即不還果生五淨居。更不生無色界。既生淨居天。趣涅槃近。耽寂心堅。化必難得。故無迴心者。然樂惠上流即生五淨居受不生無色界。言樂惠者。以色界中定慧均滿故。若樂定即避五淨居直生無色界。此即理也。 (六十二右)雖初則發心(至)方受變易者不(文)。義演雲。疏雖初發心要經多時乃至方受變易者不者。解雲。此中問意。佛地經及此論既許初二果人受變易身。然初二果人雖初即發菩提心已。或經一生。經或二生。乃至七生身方受變易身。亦應許有不還果人先於欲界中發菩提心已。從欲界死已故生色界中身方受變易身。何不然。 (六十二左)一雲無也生色界生(文)。義演雲。疏一雲無也生色界者。指不還果人今生色界。名生色界者。非是已生色界也。必非經於欲界生者。既得不還更不經於欲界生。以欲界業業盡故。意說。不還不同初二果人經於欲界受生。此亦舉不還不同二果也。疏雲不還聖者已下。方說不還不生色界所由。又雲。生色界者必非經欲界生者。解雲。生色界者指不還也。雖合生色界。然不肯向色界更經一生。何況多生。又亦不肯生在色界。卻向欲界生發心。以欲界業盡故。何作此說。答。以第一師許不還果人必於欲界發心。無上界發心者故作此解。即前亦應許有欲界發心。至色界生身方受變易身者。不難也。故疏中答問有二解。第一解是前第一師也。故前師說雲。必無慾界發菩提心已。從欲界命終生在色界方受變易身也。如有人於此現身上得初果已。更不經生即得第三果。更不經於欲界中生。以欲界業盡故。又有二乘人。或得初果二果已。於欲界或經一生二生乃至多生已。此初二果更不生上界。以經欲界生故。即於欲界中而取阿羅漢果也。故俱捨雲。欲聖不經餘界中生也。或於欲界中。有不還聖者發菩提心已得根本定。得宿住通知欲界業盡。而厭粗身即便急引變易也。或於欲界中。有不還果雖發菩提心。得上根本。亦不得宿住通。即不知欲界業盡。但厭粗身即便急引變易身也。故於欲界中發心。即於欲界身而受變易生死也。故不還已不同初二果勝人。初二果人欲界業未盡故。望初二果人亦有不得通者。然由有聖道力故。小分亦有能知欲界業生知多少者。亦有初二果人不能知欲界業生多少也。此初二果業力所牽。或有即發心時即受變易生死。或有發菩提心已。成經欲界一兩生乃至第七生身方受變易身。此初二果於未至定中而緣變易生死也。故不還果人發菩提心時。即受變易生死。謂欲界業力盡故。道力勝故。厭惡染故。故不肯上界更經一生。身受變易身也。何況多生。總結答問意也。如前初二三果有經生。不經生。有得根本定通有不得者。皆約根利鈍以明。故有差別。 (六十二左)生色界生必非經於欲界生(文)。義蘊雲。此說不還欲界發心。於欲界受變易身。若生色界。必非欲界發心經生者。無潤惑故。業力盡故。同。前問初二果。何故此說不還果耶。答。前問可於上界生者。不還亦是既言初二果等。不還亦是等中。 (六十二左)不同初二果(文)。義蘊雲。此初二果發心已後。可於欲界更生一生多生。然必於欲界身受變易也。 (六十三右)二雲既無文遮如七生者(文)。義演雲。疏二雲既無文遮如七生者發心留身未必同時乃至於理無違者。此第二解為勝。即是第二護法師也。此師意說。既無論文遮即許欲界中發菩提心已。生色界中方受變易身身。由如初果發菩提心已。或經一生即受變易。或經二生乃至七生方受變易身。故發心留身未必同時。不還亦爾。有欲界發心。於色界生身受變易生死。何以故。謂不還果人欲界業盡故。又未得第四禪邊際定資故業可得留身。所以欲得生色界依殊勝身受變易身也。由如是理。先於欲界發心。或生梵眾一天受一身即受變易。或有生二天。謂梵眾·梵輔。受二天身已即受變易也。或生三天處方受變易。乃至或生一地方受變易。或生二地三地四地。乃至廣果天身方受變易身。皆不遮也。然不還果發心向大。於上界受生地。地地中不得重生。隨其天處但受一生即得。然疏中說未得邊際定可資故業故。欲得依勝身。方受變易者。此文且據一生說。非是盡理。疏雲未得邊際定。約第四禪中邊際定說。故是不盡理也。今難曰。亦有初二果人依未至定中而得受變易身。如何言不還果未得邊際定。不得受變易身耶。然小乘說。六種法唯依邊際起。一者宿命。二者無定。三者願智。四者法無礙解。五義無礙解。六者詞無礙解。然邊際有二種。一者邊際。謂第四禪。二者果邊際。謂第四禪中上上品定。故知疏中解不盡理。理應雲不還人欲界發心。向上界中記勝身受變易者。而將為勝也。 (六十三左)佛地論說(至)說法處故(文)。佛地論第一(九右)雲。二他受用。謂諸如來為論地上諸菩薩眾受大法樂進修勝行。隨宜而現。或勝或劣。或大或小。改轉不定。又(十左)雲。如是淨土為與三界同一處所。為各別耶。有義各別。有處說在淨居天上。有處說在西方等故。有義同處。淨土周圓無有邊際遍法界故。如實義者。實受用土周遍法界。無處不有。不可說言離三界處。亦不可說即三界處。若隨菩薩所宜現者。或在色界淨居天上。或西方等。處所不定。 (六十三左)經雲(至)當生其中(文)。花嚴經。義演雲。疏有妙土出過三界者。意雲。此淨土亦繫亦不繫。如佛變及第十地菩薩後得智所變。即是無漏。三界不繫。若第十地菩薩有漏第八識所變者。是有漏。三界繫。能變識是界繫。所變土亦爾。意說。如佛第八識變及菩薩第六識後得智變。即不攝故。雲有妙淨土出過三界也。若據第十地菩薩第八識變。即是色究竟天攝也。以淨土極勝故。然淨居天不知有。亦不往彼。唯是他受用佛為第十地菩薩說法之處。 (六十四右)隨是何繫染不染識等(文)。義演雲。疏隨是何繫染不淨識引生何地無漏識起者。染者即頓悟菩薩有人法執。不染者謂二乘無學唯有法執。謂此二人身在欲界發其有漏第七識。隨第八識亦是欲界繫。若入初禪平等性智時。由第六識先依初禪入法空觀。所以第七識與平等性智相應。即是欲界染不染第七識引生初禪平等性智。乃至引起二禪三禪乃至有頂平等性智。皆准此知。疏主言有覆名染。無覆名不染者。即約總語。何以故。此法執若望二乘。名為無覆。即名不染。若望菩薩。即是有覆。即名為染。今言有覆引生無漏。即望菩薩。不約二乘。故知法執唯名為染。應言謂從何界染第七識引生何界無漏第七識也。若兼無學迴心說者。即法執望二乘迴心亦是染有覆。何得有不染第七。亦得有無漏第七。且如頓悟菩薩第六識。先入生空觀以伏第七識染我執。即第七識唯有不染法執在。次彼第六識即起法空觀引平等性智起時。亦得名第七不染法執引無漏第七也。問。今雲不染。對何說不染耶。答。但對我執名不染。以不染生空智故。生空智起時。我執已伏故名不染。雖有法執在。亦名不染。對菩薩名不染也。   (六十四左)對法十三等(文)。十三(十一左)。 (六十四左)此言染識為緣為果(文)。義蘊雲。為緣者。謂有漏為緣能引無漏。及果者。謂從無漏所引有漏也。此前後有漏第七但在欲·色二界。所引無漏可通無色。問。此中論說有漏引無漏。何故此說無漏所引有漏果耶。答。疏意說。下界有漏第七所引無漏得通無色。後生無漏還後下界有漏第七故說果也。 (六十五右)論第六轉識(至)更相引故(文)。義燈六本(九左)雲。論第六轉識三界九地更相引故者。問。總有幾心從欲何心生何心。生上二界心及不繫心為問亦爾。答。准顯揚十八雲。欲繫有八心。一生得善。二方便善。三不善。四有覆無記。及無覆無記分為四種。謂異熟·威儀·工巧·變化心。色繫有六心。除不善·工巧。無色繫有四。除不善·威儀·工巧·變化心。不繫心有二。謂有學·無學。總二十心。然總相說。欲起三界。色起二界。無色起無色。並各起不繫。又自欲界無變化心。從相似說。實是上界。故六十九雲。如色界果欲界變化心。即從色界善心無間此欲界無記心。又說此心為欲界者。當知是彼影像類。非自性故。准此據實欲界七心。除變化心。非欲繫故。言互相生為無間者。且約欲界略為頌曰。欲生得起七。得定或九·十。自從於十生。方便亦定七。初得定生九。自在起十三。從他生亦然。不善自地七。餘界有二說。自·上各七生。有覆同十二。從他十六生。生死等分別。異熟唯生九。自七·二有覆。亦從自七生。威儀·巧定九。或十五不定。二從他·自七。上二界不定(詳釋頌文。學者尋之)。 (六十五右)顯揚十八對法第五大論第十三(文)。十八(四右)明二十心繫不繫相生等義。第五(初)明等無間緣十力等義。第十三(初)明四因緣力等出入諸靜慮。 (六十五右)此言三各容故(文)。義蘊雲。疏此言容故者。論中但言各容互作等無間緣。非是三界漏無漏善不善一一皆能互相引也。有疏作三各者誤耳(文)義演雲。疏三界九地有漏無漏乃至各容故者。此有四門。一三界相望為等無間緣。二九地相望上下地為等無間緣。三有漏無漏相望為等無間緣。四善惡三性為無間緣。於四義各各互作等無間緣。故論雲各容也。此言善惡者。約於欲界中三性相望為等無間緣。不約上界。上界如無不善法故。解雲。若欲界死還生欲界。即得以三性能引生欲界有覆潤生愛。又如初禪死還生初禪。其命終心即通有覆無記。無覆及善性心死引起初禪有覆潤生愛結。乃至有頂死還生有頂亦然。若欲界死生色無色不得以不善心及有覆心死故。以要離下界染方能生上有故。若未入順解脫分善。即通欲界中皆思惠是也。亦通四禪中皆思惠。若抉擇分善。四善根未唯是色界修惠也。若次第修行者。初二果抉擇分善修惠。唯在初禪·未至定也。若不還果利根者。先世間道六行伏斷惑超前二果無超第三果者。即抉擇分善即通在五地。謂四根本定及初未至定。或通六地及中間禪也。若菩薩抉擇分善。初暖頂下忍等位即通下三禪中善。上忍位即唯在第四禪。故下論雲。雖方便時通諸靜慮。而依第四禪方得成滿。若麟角獨覺四善根。即唯第四禪中有也。以為互時促欲不容起下三禪中抉擇分善也。其無色界即無三乘解脫分善及抉擇分善也。問。得初果已者更有順抉擇分善以不。答無也。唯未得果。前有順抉擇分順凡。見道真實抉擇智故。若初地已上菩薩。於修道位中唯有順抉擇定。無前四善根故。俱捨論雲。定有四種。一順退分。謂從淨定出已。即起煩惱退故名順退分。二順住分。且如從初禪定出亦不進亦不退。中品而住名順住分。三順勝進。如從初禪出得入第二禪定。即名順勝進分。二禪已上亦然。四順抉擇分。如從定出即得無漏。名順抉擇分。定即初果已去亦得順抉擇分定也。義准大乘菩薩亦合有此四禪定也。作法如前。問。加行位與加行道何別。答。加行位唯地前菩薩有加行故。進斷後惑。皆有加行無間導等。問。三乘人初起無漏心。唯用色界有漏善心。若已後起無漏心。亦用欲界無色界有漏善心引以不。思之。 (六十五右)然非一切性九地三界得相引(文)。義演雲。下界無無漏。上界無不善。此不可上下相引也。又生得善異熟心雖上下俱有。亦不相引起。無雜故。第八異熟上下相引。非此所疏。 (六十五左)顯揚現觀品(至)皆是此證故(文)。十六(十六右)成現觀品雲。問。彼復何行。答。無分別證得。謂現前證得無分別行非未現證。問。彼何所依。答。依止靜慮不依無色。 (六十五左)五識中(至)唯一界故(文)。義演雲。疏五識中初三識上下言自類至不可言互唯一界故者。若眼耳身三識即欲界及初禪。即上下界更互為緣也。若鼻舌二識唯在欲界有。上界無色。即不可言上下界互為緣。若鼻舌二識善等三性亦更互為等無間緣。 (六十五左)此言善等(至)上下界地(文)。義演雲。疏此言善等亦隨所應上下界地者。即欲界善眼識為緣引生初禪無記。初禪眼識初起時。既是率爾心。明知是無記也。或初禪善眼識引生欲界眼識。初起時亦是無記也。耳身二識准知。 (六十六右)論有義五識有漏無漏(至)容互起故(文)。義蘊雲。問。此師如何無漏識許依有漏根。答。四不依有漏根。准前第四卷。一師眼等五根即五識種。疏既無漏種亦無漏。又此五識以無漏意識為俱有依。故不違理。問。此解雖通然違下論。此師既不許依有漏根。雲何成立有漏五根不發無漏識。應犯相符。答。此師約本計立宗。後師據先成立有五色相。故得量無相符失。 (六十六右)此第二師(文)。此師為正。此論第十及佛地論亦有二說。至下當辨。 (六十六左)論有漏不共(至)不相應故(文)。義燈六本(十三右)雲。問。第二說因位。何故不生無漏。答。以因位五根第八相分。不可有漏不共必俱同境。有漏發無漏識。明昧異故。問。且如五根亦有有漏無漏種子。然異熟識許緣有漏。不緣無漏。但持不失。何妨五根亦起無漏持而不緣發無漏識。無漏相好亦復如是。答。無漏種隱。第八不緣。無漏根顯。如何不緣。無漏相好不變非執故亦不緣。不同五根。又雲。五根必覺受。未有五根八不緣。種子非覺受。自有種子八不緣。 (六十七右)應立量雲(至)無漏識等(文)。義蘊雲。此量有相違決定。量雲。有漏五根應發無漏識。有漏不共根故。如生空觀第七識。問。既有此過。本量如何得成。答。出過量中既自犯過。本量仍成其過者何。答。宗犯違教違宗。因有不定。為如生空第七是有漏故。彼五根能發無漏識。為如有漏位第七是有漏故。有漏五根不能發無漏識耶。又本量立宗應雲有漏五根不發無漏五識也。法中既加五字。即無相違之過。 (六十七右)若准前師(至)亦通色界(文)。義演雲。疏若准前師十地乃至初起雖必在欲界後起亦通色界者。十地之中得無漏五識。八地已去得變易生死者。此師即引例證成。意雲。如菩薩至八地已去既受變易身。明知初地已上菩薩定得無漏五識同佛果。後引生無漏五識。故疏雲。初起在欲界。後起在色界也。初師意說。准下第九論文諸。頓悟菩薩初入見道得初地時。唯依欲界善趣身起。即初入見道時。即是欲界中五識初引生無漏五識。故雲初起雖必在欲界。若菩薩入初地已。或生色界受變易身。引起無漏五識。故雲後起亦通色界也。上言於理無違者。此師許十地得起無漏五識。故無明等難。許明識依闇根起。於理無違(文)義蘊雲。疏若准前師至於理無違等者。前師變易身具有五識。故無違理。許無漏故。後師變易無鼻舌識也。此約頓悟以說。八地得變易故。言隨其所應從何界後引生無漏五識等者。此有二說。一雲。約身。以前師初起無漏五識必欲界身。唯欲界身入見道故。彼第八等即於色界身起也。一雲。約識。謂初起無漏五識必於欲界有漏五識後起。以欲界中具五識故。後起無漏亦通色界。以彼自有無漏五識為能引故。此二說中後解為正。前明三識不約身故。此言隨其所應者。鼻舌二識非上界故。又三界中非無色故。故言隨應。 (六十七左)或二根處身根聞香等(文)。義演雲。疏或二根處身根聞香者。意說。鼻舌根處既有身根。即用身識聞香。此有何意。答。以鼻舌身三識是合中知故。所以無二識。用身識聞香嘗味等。又色界既無段食。設有鼻舌。於彼何用。何況第八地菩薩以捨□身。非段食身也。 (六十八右)雖有此解(至)前解好(文)。義演雲。疏雖有此解由如是義前師解好者。雖有此後解者欲界鼻舌識依色界中鼻舌根。今不取此後解。即取前解。眼耳身三識亦用聞香等。於理為勝。 (六十八右)善無記性(至)有通無記(文)。義演雲。疏善無記性多唯善性有通無記者。此文意說。若第十地菩薩臨欲成佛時。用何性五識引生無漏五識耶。故今疏中雲。通善性無記性。其五識中於即多唯是善性。少分亦通無記。謂非臨欲成佛時五識。一切時通善無記性。今言善性者。即是修所成攝。由八地已去菩薩第六識中修惠引起。五識中或二識或三識是善性。或一識或二識既是率爾心。即是無記性故。五識中或是無記或是善性。從此已後即引生五識亦由善性。如目連第六識入無所有處中有漏無漏定耳識聞欲界聲。率爾聞聲是無記性。非是修惠所成。已後是善性。即是修惠所成。故三惠所成者唯是善性。今此亦爾。第十地菩薩第六識中常無漏善。其五識若起率爾心。率爾心是無記故。非是善性修惠所成。從此已後成佛引生無漏五識。若初地已上菩薩所有五識無不善性起。善性多無記性少。 (六十八右)此合八識(至)為無間緣(文)。此十二心與二十心開合為異互相引生。具如上引義燈釋。義演雲。此合八識入十二心為無間緣者。十二心者。欲界有四心。謂善·不善·有覆無記·無覆無記。色界有三心。但除不善有餘三心。無色界有三心。准色界。合三界有十心。於無漏中有二心。謂有學無漏心·無學無漏心。都計有十二心也。為無間緣者。大乘中欲界無覆無記心能引生上二界無覆無記心為等無間緣。即是欲界第八識命終生上二界。從上生下亦爾。又下界有覆無記能引生上二界有覆無記心為等無間緣。即是第七識欲界命終生上二界。從上生下亦爾。餘識准知。若論引無漏。即此七·八二識普能引無漏。如前已說。不同小乘。小乘中唯說善心能引無漏。必無有覆無覆心能引無漏也(文)。義蘊雲。疏此合八識入十二心為無間緣者。欲界有四心。謂善不善並二無記。色無色界除不善。更添有學無學二無漏心故成十二。若善中開加行·生得。無覆中開四無記。即欲界有八心。色界有六心。除不善及工巧。無色界有四心。更除威儀及變化。更取學無學二不繫心。總有二十心為無間緣。然欲界無變化。似非心故。實唯九十。或以上二界無漏心贊學無學。其數同前。廣如燈說。 (六十八左)此則明非所執(文)。義演雲。疏此則明非所執者。意說。眼識等不緣遍計所執。以所執無體故。不能生識。或恐眼字錯。應是曾字。將順文義。更檢餘本(文)義演牒文與現流本不同。現本為正。 (六十八左)即簡經部(文)經部師計如上具釋。義演雲。疏即簡經部眼識緣和合色體是假法乃至而非是緣以無體故者。意雲。經部境等色是和合假。攬多極微成故。所以自計細實粗假。然許五識所緣。今須簡也。大乘粗實細假。許五識緣。有宗粗細俱實。問。且大乘中。如前西方古一師。許眼識緣長等假法。與經部眼識緣和合假有何別也。思之可知(文)。今謂。假有多釋。長等是分位假。經部和合為假。是積聚假。分位·積聚親疏天別。 (六十九右)帶有二義(文)。義演雲。即是西方古師釋及唐三藏釋也。今謂。俱捨言西方師與此不同。彼指乾多羅國師。以伽濕彌羅國西故。 (六十九右)正量部師(至)汝不解我義(文)。慈恩傳。 (六十九左)正智等生(至)體相起(文)。義演雲。疏謂正智等生時挾帶真如之體相起者。即是正智託真如為境方起。故唯識第九雲。緣真如雖無相分。而可說帶如相起。不離如故。如自證分緣見分時。不變而緣。此亦應爾。疏不一不異者。若約法相門中解。即真如是所證。以正智為能證。故有為無為二種別也。今者約根本智上行解說者。說正智證如時。即約無分別智上作不一不異行解也。又作有相等行相行解也。故雲非非相也。非相者無有有相也。非非相者亦不無相也。 (六十九左)若相言體(至)然非所慮(文)。義演雲。疏若相言體即有同時心心所乃至雖有所託然非所慮者。此文難意。若有體法即名所緣緣者。其心心所同時起時。即心所亦有體。其心王亦杖託心所方生。其心所應是心王家所緣緣。答。心所望心王。雖有所託而無所慮。即心心所同緣前境不能親緣心所。故不同。緣如智親挾帶如體起故。心所非是心王家所緣緣也。問。何故有此文來。答。意說雲。具所慮所託方是所緣緣也。 (七十右)經言(至)所謂無相(文)。更考深密及楞伽。佛地論第五(九右)雲。經曰。證得遠離異相非相平等法性圓滿成故。論曰。色等諸法變壞等相不相似故。名為異相。遠離如是各別異相。即是共。如是共相以何為相。非相為相。如契經言。一切法性唯有一相。所謂非相。非相即是平等法性。達解如是遍計所執。一切法性畢竟永無平等法性。故名證得。由此證得如前修習圓滿成故。平等性智圓滿成就。 (七十右)前句是緣此句是所緣(文)。義演雲。疏前句是緣者。即論中謂若有法是緣也。此句是所緣緣者。即論中是帶已相是也。故雲心或相應所慮所託是所緣也。又前句是緣此句是所緣者。即真如法即是前有體法是緣義。所說即是後句是所緣義(文)今謂。第一解為正。第二非也。 (七十右)三十八(至)為所緣故(文)。三十八(十右)雲。等無間緣及所緣緣唯望一切心心法說。由彼一切心及心法前生開導所攝受故。所緣境界所攝受故。方生方轉。 (七十左)謂鏡等(至)不同心等(文)。演祕雲。有義。人物等質雖體是有。水鏡等法能帶已相。然無彼質。水鏡亦有。彼質但能生鏡等影。不生鏡等。非但生影。名之為緣。要生能照方名緣故。故質非是鏡等所慮。亦非所託。是故應以二義雙簡。詳曰。理實慮託。鏡望質無。然鏡中影非不由質。據此一邊雲□所慮。亦何爽也。或鏡等體不待質生。能照之用因所照顯。若無所照。將對於誰得名能照。亦猶真性本自無為。要待或亡果義方顯。鏡之能照類亦應然。據此義言有所託者。理亦應通。又疏雲。設本意可知。 (七十左)佛地論雲(至)應非能緣(文)。佛地論第三(九左)雲。若言無相則無相分。言無分別應無見分。都無相見應如虛空或兔角等。應不名知。 (七十一右)空等雖是無為(至)即真如故(文)。義演雲。疏空等雖是為為所攝乃至若依本體即真如者。虛空等者。等取擇滅·非擇滅·不動·想受滅。此五無為依真如上假立。若正智緣真如時。亦緣五無為。體即是真如也。即依真如無為上假立。如前第二卷論雲離諸障礙故名虛空。若依識變即有為攝。即不實名假。即前第二卷中識變虛空。識變虛空既有生滅。即是有為攝。若從本質判性。即是無為故。識變無為唯是獨影唯從見。若論性。即從能緣見以判三性。若從法攝。以有生滅唯是法同分收。若緣執離蘊法。亦是從能緣心判性。亦是獨影唯從見。即人同分攝。若心緣過去相亦爾。若緣色相分即是色攝。若緣心相分即是心攝。言故無別說者。意雲。故唯說真如不別說虛空等。 (七十一左)然雖眼耳(至)不杖為質故(文)。明詮道論無然雖之雖。又准義演牒釋。則今疏本眼耳等下。恐有脫文。義演雲。疏然雖眼耳等至不杖為質故者。意雲。此釋通外難。外難雲。若詑他所變或自八識中別識所變為自質境。方是疏所緣緣者。且如眼耳等根望眼耳等識。為是親緣。為是疏緣耶。故舉疏答雲。然雖眼耳等根亦第八識變。望眼耳等識非是二緣。何以得知非二緣耶。答。不親取故不是親緣。不杖為質故不是疏緣。 (七十一左)見分亦變內相分似本質法故名所緣(文)。義演雲。問。此疏所緣亦變因相與觀何別。答。親所緣緣約見分。相體不相離。相即是見。內所慮詑故說為親。今言疏者。由質為緣能起影像。能亦變相相似於質。從質而說故名為疏。 (七十二右)親所緣者(至)是帶已相(文)。演祕雲。疏親所緣者即謂見分是帶已相者。相分名已。見分帶相名帶已相。 (七十二右)此即疏事(至)起內所慮詑(文)。演祕雲。疏此疏中即影像相分是帶本質之相等者。有義彈雲。若爾者應是相分之所緣緣。故應說雲。親所緣緣已體之相。是能緣心親所帶故。彼疏所緣雖非親帶。然親所帶杖彼而生。與彼相似。展轉言之。亦名所帶。所緣既爾。緣義亦然。親所帶相藉彼而生。方起心等。故展轉說名之為緣。然親所緣非無帶彼疏所緣義。然今論文言帶已相。意顯能緣帶彼所緣已體相故。詳曰。心帶境相。據展轉言。非疏不許。故前疏雲。緣生於誰。誰帶已相。謂心相應心帶境。若雲疏據親所緣者。在疏無文。又疏科雲初釋出體。豈初段中疏主不許通疏所緣。以此故知。疏主許心帶境相也。今言影像是帶質者。帶謂狹帶親附之義。依此義言雲相帶質。見望本質隔相疏遠。故不言之。由斯前後望義不同。理無有失。今又解者。帶有二義。一帶者狹帶親附之義。能緣親附所緣之境而不相離。名為狹帶。而猶世言身佩劍矣。二帶者似也。能緣有似本質之相。相即相分。心·質相離名為帶似。亦若世言面帶火也。雖境望心近遠不同。然心對彼總得名帶。如次名為二所緣緣。心因親疏二境起故。故論中言帶已相。心或相應不遮何相。別中方說能所二緣不離相離。由斯不假據展轉說方名為帶。智者思之(文)義演雲。疏此疏中影像相分至名能起內所慮託者。先問雲。未審疏中影像相分為是親緣為是疏緣。若是親緣者。即不合約本質而說。若是疏緣者。即不合起於內心。未知此相是何緣攝。即有此問。應解雲。且如疏中影像相分。是帶本質之相。帶由似也。如雲面熱似火。此相亦爾。似本質故。不同親中見分上相也。見分上相與見分不相離故。此相攝屬本質。以離見分故。疏緣故。緣此相時。即緣本質故。本質望見分名疏所緣。故知不是親緣中攝。故此影像相似本質之相名為所緣。由此故說本質能起內所慮詑名所緣義。不言本質起內心也。若言能起內心者。即是緣義。即親緣中相分是有體法為緣能起內心故是緣義。本質不能親起心故。今者意成此緣義。所以本質能起影像相分名緣。即見分變此相分似本質法名所緣也。 (七十二右)起相分是所緣義(文)。義演雲。疏起相分名所緣義者。意說。本質能起影像相分。相分似質。是所緣義也。意說。本質為緣能起相分。此相分極似本質。若緣相時。即本質望見分亦是所緣也。又解。起是緣義。起相分是所緣義者。周雲。此親所緣緣。起是緣義者。相分有體為緣能發生心。故是緣義。起相分是所緣義者。意說。心上變起相分緣者。是所緣義。故疏中本質但能起內所慮託相分。不能親起內心。故雲不起內心。問。親所緣緣與疏所緣緣二緣行相雲何差別。答。相分與見體不相離名所緣緣。即如眼識上有青相。相從緣生。是有體法為緣能起內心名緣。緣者緣由假藉之義。即此相分於識上現。是識所慮法故名所緣。此即名為親所緣緣。唯約自親所變相分作法。不約本質也。若疏所緣緣者。不約自所變為論。唯藉他所變本質為緣。自識於中變起本之相名所緣。此即是疏所緣緣。問。如何得知疏所緣緣杖他變本質為境耶。答。如論中言。若與能緣體雖相離。為質能起內所慮託故。下論雲能緣或有者。意說。能緣心或有外本質能為緣發起內影像相分故。是疏所緣緣。或取自一身別識所變為質。自託彼變。如眼識要杖他第八識所變色境。眼識亦變相緣。問。若無外質得成疏所緣緣不。答。無本質法不成疏所緣緣。 (七十二左)然亦能變他依處(文)。義演雲。疏然亦能變他依處者相似名變不杖他生者。此第一師雲。如張人身上扶塵。餘他百千有情皆於張人身上同處變作扶塵時。餘人等各自於張人上變起扶塵。餘人亦不杖張人身。似為本質方變起也。若張人自於身上所變起扶根塵即有執受用。若餘人於張人身所得扶塵即無執受用。故雲相似。餘人更互相望亦爾。自他宗旨不相扶質也。 (七十三右)故以中邊文變他為定(文)。中邊第一(三左)頌曰。識生變似義·有情我及了。長行釋曰。變似義者。謂似色等諸境性現變似有情者。謂似自他身五根性現。 (七十三左)論非諸有情種皆等故(文)。義蘊雲。疏釋雲三乘五姓各別多少不等如何相杖者。問。有漏第八不緣無漏種。何得以五性為難耶。答。此約凡聖通言故無有失。問。如佛第八緣有漏時。質與影像漏無漏殊尚得相扶。今自他種多少雖異。以他為質於理何違。答。謂前師說必杖他質。質與相分理必杖齊。故作是難。佛杖有漏他亦許之。其數仍齊。於理無失。問。自他種不均。不許他為質。自他根既等。應許杖他生。答。護法雖許自他根等。本欲破他。不欲翻顯。不可為難。又顯前師說理不違也。應難前師曰。自他根數等。可許互為緣。他自種不均。如何許相杖。 (七十三左)難第二師等(文)。義燈六本(十四左)雲。所緣緣中第二師說。第八相分皆杖質生。第三師雲。非諸有情種皆等故。故河雋法師雲。因位第八不緣無漏。雖五性別非可為難。又如長養色一切有情勝劣不定。上得為緣。雖五性殊何妨得盧。且為一解。長養色等雖或勝劣。有情皆有故得為緣。無漏種子有無無體不得所慮。又種多少不唯無漏。於諸有情且約有漏斷未斷別。故得為難(文)演祕雲。問。設種不等。變之何失。答。他種為質自種為影。若有多少即有質影不同之失。若雲不同亦何失者。應亦青質而相是黃種種之過。又變他種應有聖凡雜亂之失。如凡第八緣聖無漏。凡應成聖。有無漏故。二乘聖等緣凡之種。應還成凡。具惑種故。若雲凡八不緣無漏。若爾凡可無違。聖緣有漏成惑種過。問。佛緣凡夫不成於凡。二乘緣凡何令起惑。答。有漏第八變即有用。無漏第八但現彼影。非皆有用。故不相例(文)今謂。未穩義演雲。解雲。疏主意說。三乘定性人種子名少。謂三乘定性人各各自有一人自乘種子。無餘乘種子。且如聲聞定性唯有一人聲聞乘種子。無餘乘種子。餘二人亦爾。故名小也。若三乘不定姓人種子最多。或有一不定姓人有二乘無漏種子。無菩薩無漏種子。或有一不定姓人有聲聞菩薩無漏種。無獨覺種。或一不定性人有獨覺乘種子。無餘乘無漏種。或有一不定性人三乘無漏種子皆有。故此等人無漏種子最多也。若疏主作此乘三乘無漏種子多少說者不然。以有漏第八不緣三乘無漏種子。如何可言第八緣無漏種子也。今哲法師解雲。應言順三乘無漏多少。謂三乘定性人順無漏種子最少。且如定性聲聞人唯有一具順聲聞人解脫分有漏種子。一具順抉擇分種子。無餘種子。然定性獨覺及菩薩亦准此知。若不定性人順無漏種子最多。或有一類不定性人。有聲聞種姓獨覺姓。即有兩具順解脫分有漏善種子。餘者亦然。或有一人具三乘種姓。即有三具順解脫分有漏種子。三具順抉擇分有漏善種子。二乘不定性人展轉作。一一皆有二具順解脫分種子。順抉擇分准知。故此等人種子最多。若種子少者。如何託種多者得為本質耶。又如預流人一來不還。煩惱種子漸少。異生煩惱種子既多。如何託此預流果少種子為質耶。五乘種子亦准此知(文)今謂。義燈雲非唯無漏。且約有漏斷未斷別故。此釋大好。何用多釋為。 (七十四右)因中五數(至)與因相似(文)義演雲。疏因中五數唯託心王所變為質者。不然。哲法師解雲。因中五數亦託自第八識心所變為質。亦能託餘人所變色等法為本質也。若五數變種子友五根即分別變。以無實用故。若變色等即有質礙等用。即是因緣變。其觸等五數亦能託餘人所變色等法自能變之(文)今謂。哲法師解未詳。義蘊雲。佛果五數至自無力故等者。此義難詳。且無漏智親證真如。豈託心王所變為質。又圓鏡智。現一切身五智影豈不能自變。去來之影何要託心王耶。又無漏位智強識劣。如何心所自無力耶。由此與因定不相似。疏言與因相似者。且約緣種等託心王所變為質。非謂一切。 (七十四左)此中言品(至)心所不爾(文)。義演雲。疏此中言品文雖總說心所不爾者。論文總言心品。即心所總在其中。若論杖質。唯第八識心王能託他為本質方自變也。若觸等五數即不能託他質變也。 (七十四左)既非業果(至)須藉質起(文)。義演雲。疏既非業果體力須藉本質起者。疏主即取前論文中解第八識中前第一師。雲隨業·因力任運變故。既第七識體非是業果故。須杖質起。若是業果體者。即不須杖質也。若疏主作此解者非也。今難曰。且第六識執緣離蘊計我。雖不是業果。體亦不杖詑質變。應雲第七是俱生故杖質也(至)今謂。此難非也。如義蘊辨。可以准知。義蘊雲。疏既非業果體力須質起。此意說。如第八識。是業果故自體力勝。不必須質。第七俱生無力故。要杖質力起。問。如意識中我見及善心緣過未。亦非業果。豈有質耶。答。彼亦自有勝力。不同第七任運俱生。故此不說。 (七十四左)緣真如(至)有外質故(文)義演雲。疏緣真如虛空去來等無別質故乃至有外質故者。問。若根本智緣真如虛空。可無外質。以親緣故。若後得智緣真如虛空。如何無外質。以變相而緣故。問。若言緣現在法而有外質者。如現在世中自證分緣見分。如何得有外質耶。思之可知。 (七十四左)一切種所杖等(文)。義演雲。疏故一切種所杖本質有無不定者。一切種者非是種子也。但是一切境種類也。 (七十五右)論前五心品粗鈍劣故必有本質(文)。義演雲。易了名粗。不深名鈍。自無力起他引名劣。此言未轉依位必杖本質者。且據業力所引第八為質故。然若據定通。非必有質。如上天眼見下三實等。此例非一。或雲。此亦有質。以下界第八所變三實為質也。 (七十五右)必杖第八(至)餘如樞要(文)。樞要下末(十五右)雲。所緣緣必有者。與五十二相違。彼雲緣無生心故。應會彼雲。五識必有疏所緣者。此依觀彼業力界地。若定通力所變五塵。非必有本質。如生上界緣下界地色。或身在下起天眼耳緣上地色等。又解。異熟之心緣境浮淺。非要藉本質。第八識是雖緣似他身。仍不名本質。前五識等有分別故必杖本質。緣異地時。雖無自本識本質。有他變者為本質故。若爾即前六識無時無本質故。恆分別故。前解為勝。五識粗者行相易知。鈍者行相淺不相續。劣者他引方生。無自力起故。本識等者。第六識所變。以帶質通情本。今隨本說故(文)義演雲。疏或第六識所變外質方起者。即是第六識中所變定果實色。五識亦緣此。法處所攝實色故。前第二論雲及隨法處所現實色。此文意說。即取十地位中無漏妙觀察智所變起實色定果色等。為五識本質故。前四智疏中雲。言十地中所變金銀等有實用故。前論雲隨法處所攝實色等。皆約妙觀察智中所變實定果色。又下第十(三十左)論中說。蘊等識相不必皆同等。雲菩薩後得智所變起淨土皆有實用故。今者不取地前菩薩及二乘等第六識中所變定果色。此果色雖似十地菩薩所變定果色。然體非實故。 (七十五右)有說不得(文)義演雲。有說不得者。即是唯識第十卷說。佛五識無根本智不能緣真如唯有後得智緣餘俗諦等事乃至(云云)。 (七十五右)然今大乘(至)亦是所緣緣(文)。義演雲。疏然今大乘至佛住已一切皆所緣乃至唯除相應自體亦是所緣緣故者。此文意說。若至佛位。即同聚心心所能相緣。且如與眼識同聚有二十二法。二十二法皆得互相緣。心王緣受等亦緣心王。餘心所亦然。乃至八識同聚心心所亦然。若諸根互用有二說。有說。初地即得。有說。八地方得。二說俱正。若菩薩得諸根互用。即五識一一皆能緣十八界。且如眼識亦緣耳識。乃至亦能緣第八識。亦能返緣五根。及緣五塵等。其與眼識同聚心心所不能自相緣。且眼識心王不緣同聚心所。同聚心所亦不能緣同聚心王。乃至耳等四識亦然。故除五識相應心所自體等。不能相緣。自餘一切法皆是此所緣緣也(文)義蘊雲。疏因中五識至所緣緣故。此言自體。謂即緣能其所緣相許互為質。 (七十五左)若有法亦是有體(文)。義演雲。疏若有法亦是有體等者。謂諸有為及無漏法以有體故名為有法。即簡遍計所執。是無體故。非增上緣。問。依假法得成緣不。若成緣者。有此量相違。量雲。增上緣體應非是假。緣所攝故。如餘三緣。若不成緣。雜集所說如何會釋。彼雲住持增上者。說命根為眾同分得住故。解雲。此有兩釋。一雲。假亦成緣。如雜集說。如前以增上緣寬故通假實一雲。要唯實法方得成緣。如因緣等。而說命根而同分為增上者。隨他說。謂命根所依種子。而眾同分所依諸法為增上緣。亦如名相分別所有習氣隨所依說。以是假法不熏種故。此亦如是。 (七十五左)論能於餘法等(文)演祕雲。論能於餘法等者。除自已外與餘一切皆為其緣。不同所緣。所緣緣者唯對能緣以為緣故(文)義蘊雲。疏能於餘法至顯不同前所緣緣者。前所緣緣唯望心法以為狹故。此望一切。非順即違。非無緣故(已上)今謂。演祕雲唯對能緣。義蘊雲唯望心法以為釋。並未可也。餘者即他。簡自之言。如言能作因除自法者。然言不同所緣緣者。已言與帶已相者為緣。明知非與不帶已相者為緣。是則於自非於他法也。疏加別簡蓋為此也。他釋與自餘言不當。義演雲。疏能於餘法至不同前緣故者。意雲。此增上緣但望餘法為增上。不望自體故。不同前所緣緣。所緣緣望自體成所緣緣故。如自證分緣見分時。是親所緣緣故。證自證分緣自證分亦爾(已上)今謂。義蘊與此不同。義蘊不允。此釋不優。例如能作因除自。然就四分為釋。義演不允。 (七十五左)與後生異法為緣非前滅法(文)。義演雲。疏與後生異法為緣非前滅法者。霜雪能損害芽稼等。今其已前青色等皆滅。以後有其枯喪黃色等。即此霜雹等但與後枯喪黃色等為順緣。即霜雹與前青色等作違緣也。問。既與前青色等作違緣。明知亦與前作緣。何故疏雲後生異法為緣非前滅法耶。答。所言與順違作緣者。但望與後順違作緣。不望前已滅法也(文)今謂。此釋不允。疏但就前後。不必為簡假實。前因後過是常理也。後法非一雲異。非謂四相中異。或可此就四相為釋。然非謂必論假實。 (七十五左)謂且十因中(至)亦是此緣故(文)。十因者。出次第八初。本在瑜伽第五(九左)三十八(八左)又義林中別立一章。以十門分別。為頌曰。隨·待·牽·生·受·發·定·事·違·不。准此次第。相違因第十。然十因義何必有次第。故今言前九順·第十相違亦無過失。 (七十六左)如大論第五(至)為和合(文)。第五(八右)十八(九左)演祕雲。按顯揚第十八(九左)雲。問。以誰為先。誰為建立。誰和合故何法生耶。答。自種子為先。除所依種外所餘若色非色所依及業。以為建立。伴及所緣境為和合故。如其所應欲繫色繫無色繫及不繫諸法生。大論第五(八右)同之。 (七十六左)住者如對法第五等(文)第五(七右)演祕雲。對法第五(七右)雲。住持增上者。謂風輪等於水輪等。器世間於有情世間。大種於所造。諸根於諸識。釋曰。風輪·器世·大種·諸根為依。令彼水輪·有情·所造·諸識而得住故。所言成者。具如疏引。 (七十六左)成者大論第五等雲(文)。第五(八左)問。以誰為先。誰為建立。誰和合故何法成耶。答。所知勝解愛樂為先。宗因譬喻為建立。不相違眾善敵論者為和合故所立義成。問。以誰為先。誰為建立。誰和合故何法辨耶。答。工巧智為先。隨彼勤劬為建立。工巧業處眾具為和合故工巧業處辨。又愛為先。由食住者依止為建立。四食為和合故受生有性安住充辨。問。以誰為先。誰為建立。誰和合故何法用耶。答。即自種子為先。即此生為建立。即此生緣為和合故自業諸法作用可知。何等名為自業作用。謂眼以見為業。如是餘根名自業用應知。又地能持。水能爛。火能燒。風能燥。如是等類當知外分自業差別(文)倫記二上(十九右)雲。若唯識說生住成得四果。成有二種。一立二辨。攝此成辨。無此作用。住謂水輪依風輪等。此論所無。何故二論取捨不同者。二論意趣所望別故。彼作用離體無故。所以不論。此無住者。疏故不論。略纂大同。今謂。此論說生住成得。瑜伽·顯揚說生成辨用。互有出沒。故為會釋。然瑜伽等。辨中帶住。以瑜伽言由食住或有情安住。顯揚言由食住。或有情存養得住故。非全不說住義。二論之文炳著可知。 (七十六左)謂所知勝解(至)所立義成(文)。瑜伽五(八左)雲。問。以誰為先。誰為建立。誰和合故何法成耶。答。所知勝解愛樂為先。宗因譬喻為建立。不相違眾善敵論者為和合故所立義成。顯揚亦同。 (七十六左)若陳那以後(至)為所成立(文)。因明大疏雲。世親以前宗為能立。陳那但以因之三相因同異喻而為能立。以能立者必多言故。今言宗等名能立者。略有二釋。一雲。宗是所立。因等能立。若不舉宗以顯能立。不知因喻誰之能立。恐謂同古自性差別二之能立。今標其宗。顯是所立。能立因喻是此所立宗之能立。雖舉宗意。意取所等一因二喻為能立體。若不爾者。即有所立濫於古釋。能立亦濫彼能立過。為簡彼失故舉宗等。二雲。陳那等意。先古皆以宗為能立。自性差別二為所立。陳那遂以二為宗依。非所乖諍說非所立。所立即宗有許不許所諍義故。理門論雲。以所成立性說名為宗。此論亦言。隨自樂為所成立性是名為宗。因及二喻成此宗故。而為能立。今論若言因喻多言名為能立。不但義旨現乖古師。文亦相違遂成乖競。陳那·天主二意皆同。既稟先賢而為後論。文不乖古。舉宗為能等。義別先師取所等因喻為能立性。故能立中舉其宗等。 (七十七右)得者彼雲等(文)。瑜伽第五(八右)顯揚十八(九右)演祕雲。所言得者。顯揚十八雲。問。以誰為先。誰為建立。誰和合故得何法耶。答。三乘種姓為先。內因力為建立。外因力為和合故。證得煩惱離繫涅槃。此中內因力者。謂如理作意·小欲知足等內分善法。又得人身生在聖處。諸根無缺。無諸業障。於如來所具淨信心。如是等法是名內因力。外因力者。謂諸佛出世宣說妙法。住正法者共為伴侶。具悲信者以為施主。如是等法為外因力。彼顯揚論又有作用。此論所無。故彼論雲。問辭同前。答。自種為先。即彼前生為建立。彼生緣為和合故。自作業者自所作用而得成辨。自所作業者。如眼之見業。如是所餘諸根當知各別作業。又如地能持。水能爛。火能燒。風能燥。如是等類是名外法各別作業。此論所無。會如本疏。 (七十七右)彼且約無為(至)皆名得故(文)。義演雲。疏彼且約無為說實亦通有為二十七賢聖皆名得故者。意雲。彼瑜伽論等且約無為即名證得涅槃。據實亦通有為得。今應言。三乘漏性為先。內分力為建立。外分力為和合。證得預流果乃至阿羅漢果二十七賢聖眾等。果是無漏聖智。故名有為也(文)二十七賢聖者。義林章中別立一章五門分別。大小所立列名不同。具如彼辨。 (七十七右)論說得法通三性故(文)。義演雲。疏論說得法通三性故者。得通不善性者。如過去惡業種子為先。不如理作意為建立。外分惡知識等為和合。令惡等得成也。然善法·無記法准前說。 (七十七右)彼論又說(至)彼但影略(文)。義演雲。疏彼論又說何法作用者乃至彼但影略者。此先引文後解也。彼論雲。問詞同前。答。自證為先。即彼前生為建立。彼生緣為和合故自作業成辨。自作業者。如眼之見色等。即是作用。如是所餘諸根亦爾。此即瑜伽顯揚論文也。解雲。此有二說。一雲。此作用即是生住成得四法上用。離此更無別用故。疏雲。今此中意。即此四法乃至四體上用也。即疏中第一解言作用者。唯是第三成上有作用。第四得中無為無作用。此唯識論生住成得攝法得盡。若對法中不說作用。瑜伽中不說住者。二論中或是影略也(文)義蘊雲。疏或唯第三第四無為無作用故。第三成也。如成辨。工巧等業必有作者作具。其因最顯故。偏說第三有作用。非餘無也。又有疏本雲。或唯前三者。於理為勝。第字誤也 (七十七左)今此所說是(至)一切皆通(文)。義演雲。疏今此說是順所生此緣之果若違之果一切皆通者。如瑜伽論說雜染隨順因即與清淨法作違因。雖言隨順。乃至一順一違也。若清淨法隨順因與雜染法作相違因。其清淨法隨順因亦順一違一。問。如染淨二隨順因起時。即皆有違順。未審無記因起時。有違順不。答。亦有也。如霜雹起時。與青苗稼作相違因。亦與後時黃枯喪等作隨順因。由前霜雹等為因。方引起後時枯喪等故。 (七十七左)如大論第五十七(至)對法第五(文)。大論第五十七(四左)略纂十五(十四左)對法第五(七右)對法抄第五(十一右)六門分別須者尋之。義演雲。疏取境俗家捨。眼等六根及男女也。餘準可知。演祕雲。按對法第五。增上緣者。有九增上。後六增上依彼二十二根建立。故彼論雲。此後增上依二十二根建立。境界增上者。謂眼耳鼻舌身意。由此增上力色等生故。產生增上者。謂男女根。由此增上力得入胎故。住持增上者。謂命根。由此增上力眾同分得住故。受用果增上者。謂苦樂憂喜捨根。依此能受愛非愛異熟故。世間清淨離欲增上者。謂信等五根。由此制伏諸煩惱故。出世間清淨離欲增上者。謂三無漏根。由此永害諸煩惱隨眠故。又雲。雲何根。幾是根。為何義故觀根耶。謂取境增上故。種族不斷增上故。眾同分住增上故。受用淨不淨業果增上故。世間離欲增上故。出世離欲增上故。是根。取境增上者。謂眼等六。由此增上力於色等境心心法轉故。種族不斷增上者。謂男女根。由此增上力子孫等胤流轉不絕故。餘如前說。為捨執著增上我故。故觀察根。 (七十七左)偈雲(至)依此量立根(文)。演祕雲。續家族者。男女二根。餘頌配論義可知也。又瑜伽論五十七有八復次。廢立斯義。初同對法。餘七有別。恐煩不錄。 (七十七左)餘如樞要(文)。樞要下末(十七左)廣辨界繫廢立假實三性等差別。 (七十八右)或通八識(至)言隨應也(文)。義演雲。疏或通八識或不爾故言隨應者。解雲。今解論中隨應二字也。或通八識者。即捨受通八識中皆有也。或不爾者。若憂受·喜受唯在意識中有。若苦·樂二受即在前五識中。故論言隨應也。然護法師即許第六識中有五受。許有苦樂受故。若餘師許第六識中有四受。除苦受。 (七十八左)或體各各(至)故言隨應(文)。義演雲。疏或體各隨其五別者。意說。苦者即遍行中苦受。餘者皆然故名各各。問。與前何別。答。前即遍行中受數別配五受。此即遍行中受體即是五受。故不同前也。 (七十八左)五十七雲(至)除末後心(文)。五十七(七左)對法第九(三右)雲。如是十六心剎那說名見道。所以者何。由如是忍智所攝十六心剎那。於曾所未見四聖諦境。各以四剎那見故。名為見道(文)義燈六本(十五左)雲。論除後剎那等。本釋義准。菩薩三心相見道中。前二初根。第三心去為第二根。論文不簡除何見道最後剎那。總相說故。或依雜集總十六心。隨他相說。雜集第九雲。未知攝見。已知攝修。具攝無學。以薩婆多第十六心判屬修道故見隨他。或一剎那少故。隱之從多說修。又由小乘說。十六心緣於四諦。至第十六無所未知。故已知攝。若大乘說。總十六心通緣理智。道類智忍緣智已周。與有部別。故第十六已知根攝者。或依二乘。或依他轉。今據瑜伽·唯識第九。菩薩相見復有三心。以法前真無間·解脫。別總建立。初二別觀。第三合法。即是重觀。二十六心皆雲法真見道無間·解脫。故亦重觀。非未當知可當知故。又雜集第十雲。如是十根先未知真·為欲行知修習轉故。名未知當知根。二心正知。故第三心即屬第二。雖是見道屬第二根。義蘊雲。未知當知根不取資糧加行位。此唯有漏。瑜伽唯問不繫故不取之。 (七十八左)以第十六心(至)可當知故(文)。俱捨三(六左)雲。如是三名因何而立。謂在見道有未曾知當知行轉故。說彼名未知當知。若在修道無未曾知。但為斷除餘隨眠故。即於彼境複數了知。是故說彼名為已知。又二十三(十三右)雲。其中總有十五剎那。皆見道所攝。見未見諦故。至第十六道類智時。無一諦理未見今見。如習曾見故修道攝。豈不爾時觀道類忍見道諦理未見今見。此中約諦不約剎那。非一剎那未見今見可名今見未見諦理。如刈畦稻唯餘一科不可名為此畦未刈。 (七十八左)此中類忍(至)汎觀類忍(文)。對法第九(二右)雲。今於此中所說義者。謂於方便道中觀察依止苦諦所起契經等法如理作意所攝智增上力故。於自相續苦諦中。現證彼真如出世間慧正見體生。由此惠故永捨一切見苦所斷三界所繫二十八隨眠。是故名為苦法智忍。苦法智者。謂忍無間由此智故於前所斷煩惱解脫而得作證。所以者何。先由忍故永斷一切見苦所斷煩惱令所依轉。從此無間由如是智生證得轉依。是名苦法智。苦類智忍者。謂苦法智無間無漏惠生。於苦法智忍及苦法智各別內證。言後諸聖法皆是此種類。所以者何。由初二種苦忍苦智。是後一切學與無學聖法種類。從此彼得生故。是故無漏惠生各別內證。緣此為境。言後諸聖法皆是此種類。是故名為苦類忍。苦類智者。謂此無間無漏智生。審定印可苦類智忍。所以者何。由苦類智忍無間無漏智生。於苦類智忍內證印可。故名苦類智。如是於餘諦中。隨其所應諸忍諸智盡當知。 (七十九右)不同小乘證無為故(文)。俱捨二十三(十二左)雲。十六心中。忍是無間道。約斷惑得無能隔礙故。智是解脫道。已解脫惑得。與離繫得俱時起故。具二次第理定應然。猶如世間驅賊閉戶﹒ (七十九左)即入相見(至)第二根攝(文)。義演云云皆謬不足品藻。上約二乘十六心而談。今明菩薩三心相見道。於中至第二心是未知根。至第三心是已知根。以見相諦極圓滿故。 (七十九左)論近能引髮根本位故(文)。演祕雲。論近能引髮根本位故等者。顯得無漏根名所以。或釋外難。外難意雲。三根無漏。資糧加行何得名為未知當知。故以引生遠資等釋。 (七十九左)如五十七(至)不繫為義(文)。五十七(十二右)全文。義蘊雲。疏五十七雲一色界繫及不繫者。此初無漏根。言色界繫者。以四善根唯彼繫故。然資位中亦修彼定亦色界繫。 (七十九左)此根唯取(至)抉擇善(文)。義蘊雲。疏中唯取抉擇善。以資糧位多位外門故累不說。問。五十七前文說三根俱不繫。何故後文乃說此根通色界繫。答。彼論前問幾根通不繫。故答三根。以未知根通無漏故。後據此根通三位故。故說一根色界及不繫也。 (八十右)對法第十亦爾(文)。第十(十一左)雲。未知欲知根者。謂於方便道。及於見道十五心剎那中所有諸根。此中顯示順抉擇分所攝加行道。及見道十五心剎那所有諸根。是未知欲知根體。 (八十左)六現觀中是信現觀也(文)。六現觀者。如第九論(十六左)信現觀者。六現觀中第二是也。 (八十左)五十七說(至)是此義(文)。五十七(十一右)。 (八十左)此不望涅槃為名(至)當知(文)。義演雲。疏此不望涅槃為名至下當知者。此未知根唯望修道之中已知根名未知根。然此根未得真解脫。是故不望涅槃為名。即遠順涅槃故名順解脫分。若順抉擇分唯望見道中擇法覺支等為名也。故論雲。於此三位信等五根乃至為此根性也。 (八十左)於前三位九根為性(文)。義演雲。問。上來論文中。唯明二乘人初無漏根。其二乘人依初未至定入見道。應有七根。信等五根·意·喜根。若爾如何此文說有九根。答。九根者。謂信等五根·意·喜·樂捨。然菩薩若在加行位中。前後皆得起四禪定。即得起九根。即色界六處有初無漏根。六處者。謂四禪·未至·中間禪也。若菩薩唯依第四禪入見道時。唯得起七根。謂信等五根·捨·意也。若二乘人在加行位亦容起九根。此意說。約別別人入見道時。相通而說得有九根。非獨一人有九根也。若約一人。即唯得起七根。其事雲何。如有一人。依初未至定中入見道。得有七根。謂信等五根·意·喜也。若有一人。依初二禪根本定中入見道亦起七根。謂信等五根·意·喜。若有一人。依第三禪入見道。亦得起七根。謂信等五根·意·樂。若有一人。依第四禪入見道。亦得有七根。謂信等五根·意·捨根也。故通有。非一人獨具九也。何故入見道有此不同。答。皆約根性有利鈍故須爾也。問。捨受通四禪及未至定。如初果人依初未定入見道。合有八根。信等五·意·喜·捨。乃至有依第三禪入見道。亦合有八根。信等五·意·樂·捨。何故說依初未至定及依第三禪入見道時。唯說有七根耶。思之可解。以捨根通故。所以不說(文)演祕雲。論於此三位至為此根性者。問。菩薩要託第四靜慮。若據二乘三受不俱。如何此位得有九根。答。通依三乘得有九根。不言九根而俱起也。 (八十左)然加行位(至)亦有憂根(文)。演祕雲。問。加行善根是色界法。離欲方得。雲何此位猶有憂根。答。抉擇分善通依色界本地·近分。近分起者既未離欲得有憂根。固無有失。故按對法第十(十左)本論說雲。未知欲知根者。謂於方便道。及於見道十五心剎那。所有諸根。釋論雲。諸根者。謂意根·信等五根。由未至定等地所依差別故。如其所應有樂喜憂捨。 (八十左)即以十根為性(至)多順同彼(文)。義演雲。疏即以十根為性乃多順同彼者。若加憂根。即以十根為性。謂信等五·意·喜·樂·捨及以憂根。若安慧菩薩參糅對法論中。亦說有憂根十根為性。以安慧菩薩多順同彼集論。無著菩薩造集論之中。亦說有憂根為性也。又雲。安慧順小乘說有憂根。今亦順異說同彼安慧。 (八十一右)然此無漏根通三界等(文)。演祕雲。疏然此無漏根通三界等者。生起下論。今按彼雲。問。空無邊處地幾根可得。答。十一。識無邊處無所有處應知亦爾。釋曰。信等五根。意·捨·命三。三無漏根。合為十一。論雲。問。非想非非想處地幾根可得。答八。釋曰。前十一根中除三無漏。三無漏無。如此下釋。此等皆約諸人容有現行而言。不依一切及種子說。凡無無漏。下界種子上身故。不唯心等。論七根入無色等。如義燈釋。 (八十一右)五十七說(至)一不能入(文)。五十七(十九左)雲。問。幾根入初靜慮。答。八·後三一分能入。一分不能。如初靜慮第二亦爾。第三亦八。然非即彼第四靜慮及無色定。七根能入。後三有一能入。有一不能(文)義燈六本(十九左)雲。問。瑜伽五十七問雲。幾根入初靜慮。答。八·後三一分不能。初言八者。即總相說。謂信等五·樂·喜·捨根。後三一分能入。利根超果及入大乘。一分不能。鈍根惠脫阿羅漢等。言第三亦八然非即彼。此約為依能入彼說。故通喜根。非即彼者。非入彼地。第四靜慮及無色定七根能入。據樂為依入第四定。非無色定亦樂為依。或據鄰超舉一顯餘。後三雲一能入有一不能。次第·惠脫三不能入。超取第三。獨覺·菩薩此等能入。或通種·現。非唯約現(文)義演雲。雲准義燈意。皆不允當。義蘊雲。疏五十七說七根入無色者。信五根並意·捨。言後三有一能入有一不能入者。謂超初二果及俱解脫並菩薩等。此一類能以三根入無色。餘次第得果及惠解脫等。此一類不能以三根入無色也。 (八十一右)空處等(至)非想地唯八(文)。義燈雲。問。准大乘宗。非非想處亦有無漏。何故不言四無色定皆有此根。而五十七雲非想地但只有八。准此即有信等五根及意·捨·命。無三無漏。何故爾耶。答。准大乘宗。雖有無漏。隨他相說故無無漏。或彼無漏以昧劣故。非三根體。若爾何故此論復雲從見道後所有信等無漏九根。一切皆是後二根體。准此所難。前釋為勝(文)義蘊雲。疏空所等十一根可得者。等識處無所有處。言十一根可得者。信等五根·意·捨·命根並三無漏。問。五十七後文只言七根入無色。不色不說命根。何故彼前文十一可得即兼命根。答。若身下界得彼定即無命根。故七根入無色。若身生彼即有命根。故言十一根可得。可得之義與此不同。故二文別(文)義演雲。疏空處等十一根可得者。謂信等五根。意·捨·命三。及三無漏根。總成十一根。若非想地除三無漏。前三無色有也。餘二根可知者。亦前三無色有也(文)非想地唯八者。義蘊雲。疏非相唯八者。問。如入滅定。必以有頂為加行入。既有無漏即入。後二根何故非相不說之耶。答。據論相攝。彼地無漏亦有二根。然以根者殊勝發生之義。彼唯遊觀極微劣故。由此彼論但說八也。 (八十一右)此相難故所以別說(文)。義演雲。疏此相難故所以別說者。然瑜伽論下三無色有未知根故。所以論中兩重會。即約下三無色有世俗種子。今見見道以傍修彼種子今漸長。第二論文會雲。或二乘位迴趣大者。為證法空。乃至此根所攝者。此文意說。或是無學先得生空無漏具知根。今迴心向大為證菩薩法空。於地前起九地生空無漏具知根。望菩薩是未知根。故下三無色有未知根也。又不還果人先得無漏生空已知根。後迴心向大得證菩薩法空其不還果人至地前已。起九地生空無漏已知根。彼不還人所起下三無色生空無漏已知根。即是菩薩未知當知根攝故。故下三無色有初無漏根也。 (八十一右)論前三無色至傍修得故(文)。義燈六本(十七右)雲。本疏解雲。彼無加行。又曾未起現行無漏故。取異生先修得者名現觀邊。雖不現行。亦此根攝。修道得起。今者又准六十九文。資糧·加行·見道亦增。修道中起。彼解世俗智初中後際生起次第雲。五見·貪等是染污等。諸世俗智應斷。應知為欲生起彼對治故起無倒見。是善有漏世俗智攝。乃至雲。又即以彼世第一法所攝俗智為依止故。能入見道。昇見道時。即先所修善世俗智所有種子。由彼熏修皆得清淨。亦名為修。此則名為諦現觀邊諸世俗智。出見道已。生起此智。證見所斷諸法解脫。此文通說三乘俱起。故次下文雲。又能了知我已證得預流果等。故大乘於見道前解脫分位。起無色善亦生無色。故知資糧通修無色。入見傍修。論中不言。傍修之者唯根本位。唯是無漏。准論後解。無色亦有三無漏根。五十七雲下三無色有十一根故。通漏無漏。准此大乘不同有部入見道已更不現起。問。若於修道四善根等皆得重起。何不雜亂。答。亦不然。以位別故。若修道位非名善根。如見道種後亦生修。不爾修道從何種起。雖見種生不名為見。後修道位雖彼種生不名善根。又本無漏種在資糧加行亦名彼道。雜集說為道諦攝故。皆許不雜故彼亦然。問。在根本位傍修世俗。亦得名根本不。答。名根本何失。非無漏故失。答。言無漏者。據現行說。據未知當知根說。非約種子。 (八十一右)謂有菩薩(至)起亦無失(文)。義演雲。疏謂有菩薩先曾異生位乃至既非見道起亦無失者。謂諸菩薩先曾於異生位修習得四禪八定。今有二解。一雲。即是菩薩從無始已來。數數修習彼四禪八定也。即得被下三無色定也。今不取此解。二雲。即在資糧加行位。亦數數修習得四禪八定也。即是資糧加行雖起四禪八定即得彼下三無色定。然此定順無漏故。准俱捨說。定有四種。一順退分定。謂如定已即從初禪定出入第二禪定等。四順抉擇分。即出定已此定能順無漏定。今取順抉擇分定也。即是資糧加行位間雜所起八定。能順無漏定故。取第二解勝。此菩薩後入見道時。傍修彼已前所起世俗智種子。然此種子被他無漏傍資。間起起有漏世俗智種子。得名未知當知根。即說彼下三無色定世俗種子。名未知當知根也。後於修道位亦得世俗智。此智種子今生現行。即於修道位中入出諸定遊諸等至。故於修道位起世俗智種子令生現行。非見道中得起世俗智現行也。意雲。修道但起八定智。不起二位中善也。 (八十一左)對法第十三(至)起現在前(文)。十三(十四右)明十現觀。於中第三真現觀之文。義演雲。疏對法第十三解真現觀乃至此世俗智方現在前者。然對法論中解亦與此疏文中解相似也。若言現觀諦。現觀即是真見道非安立諦。既言現觀邊智。現觀即是相。見道十六心時。緣安立諦方資世俗智種增長。世俗智種子由出世智增上緣力長養彼世俗智種子故。故名即得此世俗智。此世俗智於見道位中不生現行。以見道十六心剎那無有間斷。不容現起世俗智故。若於修道位中。即得現起此世俗智現行也。以於修道位中入出諸定遊諸等至也。問。今用何法以為世俗智。答。即取欲界中聞惠思惠作欣厭觀相故。欲界聞思慧即名世俗智。即由此聞思惠作欣厭觀故。即能引起色界中修惠也。又取色界之中聞惠修惠。色界中聞惠修惠亦名世俗智。色界無思惠故也。又取無色界修惠亦能作欣厭觀也。故無色界修惠亦名世俗智也。然諸聖者等入資糧加行位。依欲界中聞思惠及色界聞惠修惠及無色界修惠。此等總有三種作意。一自相作意。如觀色觀受觀想等五蘊。即觀蘊·處·界等。三科法門各別觀也。二共相作意。謂觀一切法為苦·空·無常·無我等四諦十六行相。三勝解作意。謂作不淨觀骨□□□飀□□□J□淚□言樀奅娳祊□□□□□□J□□□魯□□□□吝驛矩列□□□□□槄□度橁□□□□餽□□□□□□□椸□□橁□□□□飀□□□旅□輦露橖□□□□槄□□埤□□□□砥慼P色界聞修惠·及無色界修惠。此等皆能發此三種。作與作意相應觀察諸法。但觀法自相假不可得。不同外道六行欣厭等觀。 (八十一左)此根非加行(至)四善根故(文)。義演雲。意說。下三無色傍修世俗智種子。名未知根。然此種子非是加行善攝。何以故。以下三無色無加行四善根故。謂加行四善根唯在色界中故。此下三無色種子既是有漏。不能於彼地起無漏現行意。及非無漏根現行於彼地得有也。非字流至於此。問。在見道中既許傍修無色世俗智種子令增長者。未知見道亦傍修已前資糧加行位善種子令增長以不。入見道已後資糧加行善種更生現行以不。答。見道中唯傍修此資糧加行中間雜所起四禪八定世俗智種子令增長。其見道位中亦不傍修資糧加行位善種子令增長。何以故。得果不修向道。更捨曾得勝道故。故資糧加行有漏善種皆是向道。所以不修。又見道已去所有資糧加行善種不生現行。當修時俱資糧加行位中。無漏種子令增長。生如有既發菩提心。入資糧加行位中所行佈施持戒等功德。皆能傍資無漏種子。令增長生見道現行。若有人未發菩提心。未入資糧加行等位。雖亦行佈施持戒功德。不能資無漏種子令其增長也。   (八十二右)又解二乘(至)功德法故須修(文)。義蘊雲。疏又解二乘人至名勝見道者。謂一類二乘先得無色空伏欲色界。或入見道時。超前二果。此名勝見。勝鄰次故亦傍修也(文)義演雲。疏又解二乘人亦失有修習者乃至以功德法故須修者。即前解約菩薩。今解約二乘也。或有二乘人。在資糧加行等亦間雜兼修得四禪八定世俗智。後入見道時。亦傍修彼下三無色世俗智種子令其增長。若修道位此所傍修世俗智種子亦生現行也。以世俗智是功德法故。故須傍修也。非如小乘所說三類智邊所修等智畢竟不起者。此以有宗等智為喻。三類智邊苦集滅三諦類智。起此類智現觀已後。而能兼修有漏知苦斷集證滅所有俗智。即此俗智因三類智現觀後邊而修習故。亦名現觀。故俱捨二十六雲。唯苦集滅三類智時。能兼修未來現觀邊之俗智。於一一諦現觀後邊方能兼修。故立斯號。問。道類智時。何不兼修智。答。以世俗智無始時來數曾斷集證滅。三類亦爾。事業同故。所以兼修。又苦等三邊知斷證。故得兼修道智不爾。道類現觀而唯無漏。無始未起。又未邊修。故除道智。故俱捨二十六之(十五)雲。曾於道無事現觀故。又必無於道遍智事現觀故。謂於苦集滅可遍知遍斷證。問。修道煩惱及所顯滅猶未斷證。雲何得言遍知斷證。答。當自諦下照智等遍故。俱捨雲。雖苦集滅邊未遍斷證。而於當位斷證已同。問。道何不爾。答。以道無此遍事觀故。又修不遍。如六種性。入見道時修當自性。不能修餘故。俱捨雲。道則不然。種性多故。問。所修俗智後起不耶。答。准有宗義。畢竟不起。正起見道。無容而起。得勝捨劣後亦不起故。俱捨二十六卷雲。此世俗智是不生法。於一切時無容起故。問。此所修智已前起不。若言起者。雲何論雲兼修未來現觀邊俗智。若未曾起。彼如何雲與三類智斷證同故兼修耶。答。未曾起據彼同類已起者名為同也。問。彼曾起者。此時修不。答。據實亦修。以非稀奇故論不說。問。三類智邊等智與世俗智何別。答。准舊經論。此名三類智邊等智。等智者即世俗智。即一切凡夫異生平等有此智也。故新經論中名世智。小乘見道前許有緣苦集滅三諦。後許六行伏惑得擇滅。仍是有漏位。三有漏智未得無漏故。即三智在見道邊修。後入見道更不許起故。故非如小乘三類智邊等智也(文)今謂。義演釋等智中。准依經論以分新舊。無有差違。然釋名義。大背前修。殊不穩暢。如上已引雜心論釋。更不繁述。 (八十二右)非如小乘(至)所修等智(文)。義蘊雲。問。小乘何不修彼道諦智耶。答。彼說六行能斷惑故。通智力增。不須修習故但三也(文)今謂。誤之甚也。如俱捨說。 (八十二右)唯得修修非行修修(文)。義蘊雲。疏唯得修修非行修修者。得者應為德字。但令種子之上功德資長。名為德修。若現行增長。名曰行修。今有漏智種於見道中言傍修者。但德增長故。唯德修後至修道亦名行修。又其誤同前。如對法說(文)對法第九(十二左)雲。修雲何略說有四種。謂得修·習修·除去修·對治修。得修者。謂未生善法修習令生。習修者。謂已生善法修令堅住不忘倍復增廣除去修者。謂已生惡不善法修令永斷。對治修者。謂未生惡不善法修令不生(文)演祕雲。疏唯得修修非行修修者。得謂所得。修謂熏修。由現道力念所得法種子增明故。所得法名之為修。行謂現行。修謂習學亦名習修。 (八十二右)又解真見道亦修(文)義演雲。疏又解真見道亦修以時促故等者。其實真見道中亦能傍修世俗智種。謂真見無差別。及時促故。所以不說真見道修。但言相見道中傍修也。此第二解不及前解。 (八十二右)此中說下(至)非實道理(文)。義演雲。疏此中說下亦得修上先離色界欲乃至漸離欲說非實道理者。然此唯識論中說。依第四禪入見道。傍修下三無色世俗智種子。即是下地。能修上地者。此皆是上品也。何者。即如諸菩薩於資糧加行位中。間雜起八地定。先離色界中欲得彼四無色定故。能修下三無色世俗智種子也。有勝見道。非一切見道皆爾者。若曾得彼下三無色定。及得定自在者。後入見即能傍修彼下三無色世俗智種子。若二乘人或有先不得下三無色定者。則見道中不能傍修下三無色世俗智種也。故雲非一切見道皆爾也。故唯識說依下地能修上地者皆是上品。得自在者說也。自在菩薩依第四禪入見道時。亦能傍修下三無色修惠世俗智種子增長。亦傍修下欲界中聞思惠世俗智種子。亦能傍修下三禪中聞修惠世俗智種子增長也。此即是下修上也。若對法論中說上修下。即約今時漸離下界欲說。而得上地定能修下地世俗智善法種子增上。即依中品者未自在說。上依下也。若上地修下地善法種子者。凡聖一切皆能也。如諸異生凡夫及聖者等。若入未至定時。則能傍修自地中一切善種子及世俗智種子皆令增也。亦傍修下欲界聞思惠善法種子。能作欣厭觀者。皆令增長。如入初禪根本定。亦能修自地善法聞思惠種子。及傍修下初未至定中善法世俗智種子。乃至欲界善法聞思惠世俗智種子。皆得增長。餘上地皆然也。乃至一切聖者及一切異生凡夫等。俱有得入非想地定時。皆能傍修非想地善法種子增長。亦能傍修下三無色及四禪乃至欲界聞思善法種子亦能增長。若上修下。即約中下品者說。此通凡聖。不唯見道。若能修上。亦能修下。此是上品人也。或有異生凡夫。已得四無色定後。入第四禪定時。亦能傍修四無色中善法種子。皆令增長。亦能令增長。亦能傍修下三禪乃至欲界聞思惠種子。皆令增長。皆約漸次說也。如疏中雲先離色界欲者。即是是疏中第二解說二乘傍修也。乃菩薩得故者。即是疏中前第一解。傍修謂有菩薩等文是。 (八十二左)若依對法第十(至)非實道理(文)。義蘊雲。疏若依對法至非實道理。如依第四定入見道時。修下三禪有漏無漏。其理決定。漸次者亦能。故彼偏說。其修上者要超果及菩薩得。此不決定。故彼不論(文)對法第十(十二左)雲。當知此中所說義者。謂依止上地現前修習道時。下界下地所有善根雖不現前。亦皆修習。何以故。於彼得自在故。自在者。謂轉增勝現行自在故。 (八十二左)又解菩薩(至)非惠地故(文)。義演雲。疏又解菩薩三無色地亦有無漏見道至唯於非惠地者。此中意說。下三無色地亦有菩薩無漏見道種子。今依第四禪入見道。亦傍修下三無色見道種子令增長。然畢竟不起。如下三禪中亦有無漏見道種子。入見道時但修令增。亦畢竟不起。雖作此解。自於疏中彈斥雲。既言見道即是惠增。若無色即是定增惠劣故。下三無色不得有見道也。以無漏不依定增惠劣地有也。 (八十二左)或說既許(至)故作是說(文)。義演雲。疏或說既許善法欲已去名此根者乃至亦生於彼故作是說者。此根者未知當知根也。即菩薩在資糧位。以解脫分中時既長遠。亦得生下三無色地。菩薩在資糧位經一大僧祇故。既生無色即新熏成世俗智種子。名未知當知根。故下三無色有此根也。即如瑜伽波羅蜜多菩薩等。若定若生者。依彼地能了一切法。若定者。即身在下界修得彼定。若生者。即菩薩而生無色界也。故下三無色亦許有菩薩順解脫分善。若欲色二界順解脫分善名正解脫分。若無色界中名助解脫分。非是正也。前疏中彼地此種法爾有故者。約下三無色有世俗智本有種子。今此疏中解。先許在順解脫分生無色界。新熏成世俗智種子。即約熏種子故說。彼菩薩下三無色有未知當知根。後入見道傍修令增也。 (八十三右)二乘人劫(至)彼解脫分(文)。義演雲。疏二乘人劫數近故不可說有彼解脫分者。若二乘人在順解脫分位。或經三生。極遲六十劫等即得聖道。時即既促。即二乘人在順解脫分。時極不生無色。故於無色無二乘人順解脫分未知根也。但有欲界聞思及色界聞修惠。是二乘人順解脫分也。二乘人順解脫分善唯在欲色二界(文)義蘊雲。疏或是二乘第三果已去。問。何知不是前二果耶。答。初二果人多起初未至定。必不能起九地生空無漏智也。若起彼生空智。應斷色界惑。何名初二果。故取第三果已去也。 (八十三右)然二乘人(至)此中不說(文)。義演雲。疏然二乘人至此中不說者。意雲。此說二乘人不迴心者。雖起無漏。不名未知當知根。何以故。以不求法空觀故。又解。雖為法空觀地前引起無漏。猶未證法空。此中不說為未知根。以未知根於見道證法空觀時立故。如十六心在見道。前十五心為未知根也。此亦爾。約證時立。未證時不立根。 (八十三左)前言三位(至)五十七下說(文)。五十七(十四左)義演雲。疏前言三位皆二乘根者。前此論文說資糧加行位見道位。此之三位皆有未知根者。約二乘人未知當知根說也。 (八十三左)菩薩三根(至)佛地立第三(文)。瑜伽五十七(二十一右)雲。問。諸菩薩未知欲知等三根雲何建立。答。於勝解行地建立初根。於淨增上意樂地等立第二根。於如來地立第三根(文)。略纂十五(二十右)雲。此亦二說。一雲。此大乘不同小乘地前名勝解行地。名未知欲知。入見道無間道。乃至金剛定名已知根。已知福滿真如義故。未知遍滿真如名未知欲知。不如小乘未以知當知名未知當知故。今此文為正。入見道已去皆名已知根。如來地明滿故名具知。無間道金剛喻定未明滿故。不名具知。第二解雲。其實初根見道無間道未出觀已來十五心前定。今從多時。顯易了處語。故言勝解行地。亦無違也。此並正法藏解。 (八十三左)雖二乘亦爾(至)不可為例(文)。義演雲。疏雖二乘人亦爾以見道促於菩薩至不可為例者。意雲。雖二乘人亦見道中時節促。然二乘人見道已前資糧加行位時節皆促。所以瑜伽說二乘人資糧加行見道三位中皆有未知當知根。若菩薩地前資糧加行二位劫數長遠。故瑜伽論說菩薩勝解行地有未知當知根。不說菩薩見道中有未知當知根也。不相例。 (八十三左)九根十根皆如前解(文)。義演雲。疏九根十根皆如前解者。九根者。即信等五根·意·喜·樂·捨。十根者。即九根亦加憂根也。解雲。若七地已前未離欲而亦有憂根。十根為性。若八地已上即無憂根。九根為性。若約二果人未離欲者。亦有憂根。即修道中十根為已知根性。若第三果已上離欲界故。即唯有九根。言初二根亦通有漏者。即憂根等亦名未知當知根。若初二果身中憂根及有漏信等五根。皆名已知根。若二乘無學身中苦根及有漏信等五根。皆是具知根。故三無漏根亦通有漏根亦通有漏也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三十三終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三十四(八本之一) (初紙右)如是四緣(至)十五處立(文)。演祕六末(初丁)論。雲何此依十五立者。而有兩釋。一雲。雲何此十因依十五處立。二雲。此者此前四緣。既雲如是四緣依十五處義有差別建立十因。雲何此緣依處立因。有義斷雲。後解為勝。依處差別立緣為因。非離緣外別有因也。十因既然。依處亦爾。即開四緣為十五處。非離緣外別有依處。由此義顯開前四緣為十五處。約十五處義有差別。建立四緣。以為十因。然開四緣為十五處。義准應爾。非此有文。詳曰。前勝。何所以者。下文別問四緣依處攝因等故。故下論雲。所說四緣依何處立。復如何攝十因二因。又前問已即舉依處而辨十因。以答其問。不言四緣。以此而言故前義勝。若取後者。後文更問。一何繁重。前文不答。何乃闕乎。今又釋雲。此言雙此四緣十因。雲何四緣及以十因俱依依處。下答先辨十因依處。後明緣依中。以攝十因文勢違故。故更問起。亦不相違(文)今謂。兩釋中。以初為正。第二及樸揚又釋皆非也。第二如樸揚辨。樸揚又釋。雙指四緣十因。為此者不順論文。論中條陳十因不立四緣。四緣上悉。何更繁挐。 (初紙左)語即依處是持業釋(文)。倫記二上(十七右)雲。初中即三依依處旋設目者。體是依處。義稱為因。義依體立故說十因。依十五處。依名者。語因即依處。乃至無障礙則依處。皆持業。既依依處即建立因。隨說即因。乃至不相違即因。亦皆持業(文)此略纂第二(三十六左)意。 (二紙左)然依者(至)第七轉聲(文)。演祕雲。疏然依者於義俱第七轉聲者。略為二釋。一雲。依·於俱第七轉。疏雲者·義。是助辭矣。非說依者是彼於義。依若於義。雲何得言俱第七轉。體無二故。不可言俱。二雲。依·於有同有別。如根·境者。依·於不同。言依語處立隨說因。依即於義。今依彼因雲依於義。對依於名雲俱第七。更思(文)義蘊雲。疏依者於義俱第七轉聲者。就第七依聲之中。復有於·依兩義。今論言依者。取其於義。謂於語上立為因。故恐濫依義。故簡之(文)今謂。演祕初義不正。者義二字分明牒。釋何謂非是彼義。第二為優。境或言依。則依亦為於。無有巨妨。義蘊細分於·依。亦不無理。 (二紙右)大論第五(至)俱辨此因(文)。第五(九紙)三十八(八左)顯揚十八(十一右)對法第四(十五左)中邊上(十三右)舊中邊上(十二左)諸文出沒。具如疏辨。然對法論。於能作因立二十種。於中復十。是今十因也。又中邊論立十能作。是對法中初十種因。非對法後十。及今論所明極說等因。彼論雲。一生起能作(舊論雲生因)二安住能作(舊雲住閣)三任持·四照了·五變壞·六分離·七轉及·八信解·九顯了·十至得能作(舊論如前)對法前十名亦大同。今雖雙引對法中邊。然與瑜伽·顯揚稍別。勿雷同焉。 (二紙右)然大論三十八(至)無依處攝(文)。十因章雲。別出體者。別有三種十因。所謂清淨雜染無記也。三十八(八左)明五明中雲。雲何內明論顯示正因果相。謂有十種因。當知建立無顛倒因。攝一切因。或為雜染。或為清淨。或為世間。彼彼稼穡等無記法轉。雲何十因。一隨說因云云。 (二紙右)隨一切法(至)隨說因(文)。倫記二上(十七紙左)雲。初作依處者。體唯是語。此語名因。顯義果故。而文中名為先故相等者。起說由漸。次先於三界繫不繫法。共立假名。隨見聞等欲說法。特尋名名相。想故起說雲也(文)略纂第二(三十六左)雲。初語依處體唯是語。成唯識雲謂法名想所起語性。由隨見等能說眾義。此語名因。顯義果故。語體之上有能詮用。體為依處。用則稱因故。言隨說因依語依立。觀此文意。乍似依他之語自言說轉。理實不爾。初語是依。復是因。以語說於所見聞等名為因故。因想起語名依處故(文)略纂十一(十四左)雲。今雲。隨說因者。謂一切法名為先故想。想為先起言說者。謂如由先有色名故。後聞此名。遂起想取像善惡。由此取像故。遂起言說。因為色等言。又如雜集論第四雲。隨說因謂名想見。言說即用。兼見為體。此論不言。彼言見者有何意也。由想取色像故。遂起執著。執著名見。因著故起言說(文)十因章同。演祕雲。今略釋雲。法謂一切有為無為繫·不繫等為因起言並名為法。名謂法名。由聞諸法種種名已。或自據教尋名·句·文。而起於想取境分齊善·惡等已方起言說。亦依文·句。而起於想。舉初攝餘。但雲色也。問。說尋伺名語遍行。雲何由想方起言耶。答。取境分齊方發於言。實由於想緣彼法義。而起於語亦賴尋·伺。今據取境起言之由。但說於想。又復語因而有通局。親疏兩別。尋·伺雖親不遍佛有。想因雖疏為通因果。所以言也。 (二紙左)彼論文勢(至)為因體(文)。大乘義章第四曰。隨說因者。是不足。若具應言隨名隨相說因也。其義雲何。廢名息相。去其言說。以求諸法。諸法體同猶如幻化。因緣虛集非有非無。無一定相可以自別。剌名藉相。假於言說。施沒彼法。法隨名等。方有種種事相差別。事相所隨名想言說。是則法因名隨說因。此最寬故。諸法差別。皆由名故(與今疏殊准而可思)。 (二紙左)然今此文(至)立此因也(文)。義燈六末(二左)雲。據實本解。此論正釋瑜伽等文。取所起語為語依處。即此依處為隨說因。故瑜伽第五明因依處雲。謂語依處施設隨說因。乃至雲想為先故語轉。由語故。隨見·聞·覺·知起諸言說。既雲由語故起諸言說。不雲由名·想·見故起諸言說。明知。不取名·相·見三。為語依處及隨說因。顯揚十八。亦同瑜伽第五。雖瑜伽·顯揚解語因。雲名為先故想。想為先故說。是謂彼諸法隨說因。似取名·想·語三為隨說因。准解因依處。既但雲由語故起諸言說。不雲由名·想·語起諸言說。亦不雲由語等故起諸言說。諸家何煩分為兩釋。故唯雜集准論有殊(文)。 (二紙左)此中即以(至)諸法因也(文)。義燈六末(十二右)雲。問。依雜集論名·想·見三是語因。即得名為隨說因不。答。准前釋語為隨說因非名想見。問。既是語因。何不名為隨說因耶。答。此不說為隨說因者。意以一切法為所說語隨彼說名隨說因。此即隨所說之因。即能說為體。不欲明彼語因為隨說因。若說此為因。即言隨所說家能說之因。望所說法以疏遠故(文)。 (二紙左)言說是語性(至)皆無記(文)。此卷次下(六十四紙右)雲。瑜伽七十二。五法中說故。聲自性唯無記。聲有表。是業性攝。以能表思。名為三性。體唯無記。名非業性故。從聲本說為無記。爾名是聲屈曲差別。唯無記性(文)十因章(三右)雲。若薩婆多聲通三性。以是業性。即大乘宗聲唯無記。以是報故。若依表業性。假名善惡也。 (三紙右)然實二性(文)義蘊雲。因無記佛善也。故唯二性。 (三紙右)但以三相及得例難等(文)。演祕雲。其例意雲。彼得及相。是依法立。隨所依法以判於性。名等亦然。何不隨聲通於善惡(義蘊大同)。 (三紙右)不可言相是(至)不同於名(文)。演祕雲。疏不可言共至不同名等者。此牒外救。外救意雲。得及生等。為所依法。俱有因義。名等不爾。何得相例(文)義蘊雲。疏不可言相是共有因等者。彼救雲。相等通諸法。是俱有因故。隨所依通三性。各但依聲非共有故。不通三性。 (三紙右)大乘共有因義皆通故(文)。演祕雲。疏大乘共有因等者。此破救意。顯大乘因不唯得果不可以爾自宗義救。問。因本質聲可唯無記。以因第八唯無記故。若杖他變相分之聲。其性是何。答。可通於善。如以善心聽師說法。本質既善。能聽所變聲善無失。因聲無記。據本質說。相分名等。隨所依聲亦通善也(文)義蘊雲。言大乘共有因義皆通故者。大乘名亦依光明妙香味等故。是共有因與三相得等義皆通故。所以例同於相通三性也。 (三紙右)不是異體立義也(文)。演祕雲。疏不是異體依體立義者。語依是體。說因是義。由語體上有能詮義。即以語依而為說因。不同眼識依根。別有不同得等依法假施。問。以語依義為隨說因。如何而言語依即是隨說因體持業釋耶。答。義不離體。持業何違(文)義蘊雲。疏依體立義者。以語體為依。所以能詮義。為隨說因。語不異能詮也。 (三紙左)其見聞等(至)樞要等會(文)。九十三(十一右)對法第一(五右)樞要下末(十九右)雲。見聞覺知。如對法第一抄(八十三右)指略不別釋(文)對法抄第四(三十七右)雲。論隨說因。此及諸論不同。如唯識會。然彼雲。謂見聞覺知。此中且但有見略也。以瑜伽第五有聞見等。後起言說。此此義不爾。若爾見應非執著。 (四紙右)然有漏無記(至)即依士釋(文)。十因章(四右)雲。若清淨法即隨說因。體唯有漏無漏善性也。果通一切法也。又(五左)雲。若據實義。唯得有雜染法之隨說因。何以故者。以大乘中聲非善惡性。若從表故。假得通善惡性。由此道理亦有二釋也。若雜染法之隨說因。因體通三性有漏無漏。唯有為。果法通三性。唯有為唯有漏。若雜染初隨說因者。因體通三性。唯有漏唯有為。果法通一切皆得。若據展轉義。亦得緣真如故。又(七紙)雲。若取外法名無記法。唯得有無記之隨說因。因體可通三性。因中表故。顯果上實無記。極成因通有漏無漏。唯有為也。果體唯無記。唯有漏有為。言無記即因者。若據內聲性是無記。名隨說因者。即有無記法即隨說因。因體唯無記。唯有漏唯有為。果通一切(文)。 (四紙右)集論中說(文)。雜集四(十五左)雲。十一隨說能作。謂名想見。由如名字取相執著隨起說故。 (四紙左)二論意別論雖無會(文)。演祕雲。有義疏說論文雖無會者。此不應理。即此文中正是解釋相違義故。又助論主別立道理。菩薩地說三種十因。對法論說。即顯初因。性唯是染。詳曰。論中何有以能詮·所詮·生起次第會違之處。據論無此言論無會。何有非理。又疏會雲。對法唯依染分相生以說因果。而隱不雲言助論主別立道理依初染因。一何蔽人彰自甚乎。問。此文若非會相違者因何而致。復雲何科此會相違。答。但顯彼文以隨說因為語依處。明論意別雲會違也。無能所詮相生義會雲論無會亦無過也(文)。 (五紙右)論二領受依處(文)。演祕雲。論領受依處者。領謂領納。受謂攝受。謂能所受俱名領受。即領受處立觀待因。觀待因者亦通能所。由此望彼應為四句。一能受為因所受為果。先希食等後食等得。二所受為因能受為果。因對於境方領受之。三能受為因能受為果。因二定喜生三禪樂等。四所受為因所受為果。如因風輪持水輪等。餘類知之。故瑜伽論三十八雲。觀待此故。此為因故。於彼彼事。若求若取。此名彼觀待因。如觀待手故手為因故有執持業。觀待足故足為因故有往來業。觀待飢·渴故飢·渴為因故。於諸飲食若求若取。問。此因三性其義雲何。答。瑜伽論雲。觀待飢·渴羸劣身住。觀待段食所有愛味。於彼追求執取受用。即說彼法為觀待因。又觀待境界所有愛味。諸有支相續流轉。即彼望此諸雜染法為觀待因。又觀待諸行多過患故。樂求清淨攝受清淨成滿清淨。彼望於此為觀待因(文)。 (五紙左)然大論等(文)。三十八(九右)如上演祕所引文是也。 (六紙右)又此論雲通所受等(文)。十因章(二右)雲。若所觀待有四句。能所受性。即是邊行中受數。觸想作意思。無此立位差別能故非也。觸雖有此能。而方此受非是領納。唯此受有此五位能及能領納。獨名領受性也。若待所受有納受。受性唯受數。所受中通一切法也。若待能受有所受者。即能受性。所受中通有為無為。餘有通故。若所受待所受一種。若以能受待能受者。亦相似也。 (六紙右)有以能受為因所受為果(文)。義蘊雲。待心先求而物後應也。多以所受為因所受為果者。待先往來待平持物也。多以所受為因。能受為果者。如境先至而後生也。 (七紙左)且無記之因(至)果唯無記(文)。十因章(七)雲。言觀待者。於中有四句。若所受待所受者。即所待為因。能待為果。果因性等。以因顯形待水等形等為因果故。若能受待能受者。即因果等性亦同故。以俱受數為觀待因。若依此義。外法無此句也。若依待所受有能受者。所受是因是無記法也。即因體唯無記。唯有為有漏。果性通三性。唯有為非無為。通有無漏。唯心心所法。觸受教也。若待能受有所受者。因體有為。通有漏無漏有三性。果性唯無記。唯有漏有為。唯色法也。若無記之觀待因。因體寬。果性狹。若無記即觀待者。因性狹。果即寬也。 (七紙左)餘染等皆准此知(文)。十因章(四紙)雲。觀待因者。若清淨法之觀待因。因體通三性。有漏無漏有為無為也。果唯無漏。通有為無為。唯善性也。若善清淨即觀待因。因體通有為無為。唯無漏定是善性也。果法通三性有漏無漏有為無為。於中有四句。若待所受有所受者。如待前理。有後理起。因果性等。若待能受為能受。如待見道有修道者。因果性同也。若待所受有能受者。如緣真如理。果因性等因唯無為。若待能受有所受者。依現行見方得此理。因是有為。果是無為。餘同也(文)又(六紙)雲。觀待因者。若雜染即觀待因。因體通三性。唯有漏唯有為。果體通一切皆得。此是總說。若別說者。此有四句。若待所受有能受。因體通一切。果法唯有為有漏。通三性。若待能受有所受。因體通三性。唯有漏有為也。果法通一切皆得也。若以能受待能受者。因果性同也。其中有別。如理應思。大乘中既無不善色等。即無所受待所受也。若據表業。始從足骨待踝骨等。因果性通。於理何失。 (七紙左)論三習氣依處(至)遠自果故(文)。演祕雲。此牽引因亦有三性。瑜伽論雲。由彼各別自種子故。種種稼穡差別而生。即說彼種子為此牽引因。又於觀法中無明等法。所有已生已長種子。今此種子。望於餘生生老死等為牽引因。釋曰。此望於果通近及遠。又安住種姓。補特伽羅種姓具足能為上首。證有無餘二涅槃界。望彼清淨為牽引因。釋曰。種望能證涅槃之智。為牽引因。非望涅槃。涅槃非是因所生故。舉所證理。顯能證智。 (八紙右)未為善友力等(文)。演祕雲。疏未為善友力等所潤者。問。諸教但雲惑為能潤。言善友潤曾未有聞。答。潤者資助令生長義。據生三有教說惑潤。若論出世多聞·善友能助名潤。斯亦何違。疏雲等者。等聞熏習(文)。 (八紙右)不問同異(至)名為自果(文)義蘊雲。疏不問同異性相稱故名為自果者。同性謂名言種。異性謂業種。問。業種因異性。何名相稱。答。善業招善趣。惡業感三途。亦名相稱也。 (八紙右)且淨因中(至)是無為法(文)。大論三十八(十二左)之文。如上演祕所引是也。義蘊雲。疏且淨因中至為遠因者。謂淨因中有本有無漏種。由善友聞教等潤。後生無漏。能證涅槃。即以本有種望無漏能證之智為遠因。不望涅槃也。瑜伽論說。安住種姓。補特伽羅種姓具足。能為上首。證有無餘二涅槃界。望彼清淨為牽引因。恐人不解此文。故疏言勿見等。 (八紙右)無為疏遠(至)離繫果故(文)。義燈五末(五左)雲。西明自問。准菩薩地。依牽引因引二涅槃。如何此論下得果中。不得離繫。此論種子。對有為果故。五果中除牽引生起。不能親證離繫果故。此解不爾。今謂。若約能引即取種子。菩薩地是。若據能證即除種子。此論文是非此論中唯望有為。但種現殊。引證有別。各據一義故不相違(文)。 (八紙右)此三性之因(至)因通善惡(文)十因章雲。其牽引生起二因。俱是持業也。因果性同故。若據業能引識等五果記。少有雜染法牽引因。因體通二性。唯有為有漏。果唯無記。唯有漏有為也(文)。 (八紙左)若無記即因(至)唯無記(文)。十因章雲。其牽引生起二因。唯得有無記法即因。以取引麥等種子假故也。 (八紙左)若無漏(至)果唯無漏(文)。十因章雲。言牽引生起二因。唯得清淨法即牽引生起因。因果性等。唯有為相也。無無為唯無漏。唯善性。無有不善及無記。若據有為無漏。遠望攝無為果。彼既是疏。此因親不取也(文)。 (八紙左)論有潤種子依處(至)近自果故(文)演祕雲。論生起因者。依瑜伽論。亦通三性。論雲。即彼種子望所生芽。亦無明等法各別種子。又種姓所攝一切無漏菩提分法所有種子。望彼一切菩提分法。無記·染·善如次三性生起因也。 (九右)以未來為因(至)而果後者(文)。此問意者。因前果後。是法爾理。若以未來法為所緣境。則境是能生因。若以未來為因。則果必現在。若非現在。則此非因前果後法。豈非違法爾理乎。俱捨六(七左)雲。不應已生法為未生等流。如過去法。非現在果。勿有果先因後過失故。未來世無同類因。 (九左)三十八(至)心心所故(文)。三十八(十右)雲。等無間緣及所緣緣。唯望一切心心所說。由彼一切心及心法。前生開導所攝受故。所緣境界所攝受故。方生方轉。是故當知。等無間緣及所緣緣。攝受用攝。 (十右)論八作用依處(至)餘助現緣(文)。演祕雲。論謂於所作業者。所作者果。業即能作。即八九處能作業用。乃於果處說業用聲。雲所作業(文)。   (十右)如釿斧等(文)。釿者音銀。器之釿鍔。又劑斷也。釋用器曰釿謹也。板廣不可得制削。又有節則用此釿之。所以詳謹令平滅斧跡也。廣韻齊也。或作鉞。宗鉞音越。說文大斧也。 (十左)然此二及前(至)此依六識作法(文)。下約七八。此段唯約六識。二者第八作用。第九士用。前五者。於前七中。除等無間及根依處餘五。此等七種無記即因。其果通漏無漏。彼二果者。指上所除等無間緣及根依處。彼二無記即因。其果唯是有漏。何者無記二因。不生無漏六識。若約七八。無記亦生無漏。如次下明。或雲。彼二果唯有漏者。無記即因。果唯無記心心所法。非善等果。不通無漏者非也。何者唯有漏者。唯簡無漏。爾有漏通三性法。豈無善等果。言果無記非善等果。其誤可知。演祕雲。疏無記即因除無間緣等者。問。變化無記無間得生學無學心。雲何無間果非無漏。答。即變化心通善無記。若為嬉戲所起變化。無記性攝。為引道他。或為利益諸有情故。而起變化。當知是善。故善變化引無漏心。無記心不爾。而昧劣故。餘義類此故不繁雲(文)。義蘊雲。然此及前五無記即因餘等無間等者。謂前六識引無漏時。必非無漏定善性故無記。六根亦能發無漏六識。若七八前念及為意根。雖是無記所引發無漏識也。 (十一右)根中應分別色根意根(文)。義蘊雲。根中應分別色根意根者。若果是無記。色根為因。必非無漏。意根可爾。第八果無記。第七為根。許無漏故。餘識不爾故應分別。 (十一右)然大論三十八(至)名攝受故(文)三十八至九雲。一切種子。望後自果名牽引因。除種子外所餘諸緣。名攝受因。 (十一左)唯此應知(至)於人功故(文)。樞要下末(十九左)雲。三十八說。一語言相違。二道理相違。三生起相違。四同處相違。五怨敵相違。六障治相違。五果如別章說。三十八既說無記攝士用。即田·水等。故知。別法亦名士用。不爾無記應無此因。六種依處俱說無記故。既知。作用·士用依處。即田·水等。明知。士用果不唯假者得。 (十一左)若依瑜伽(至)為作用(文)。此則總依三十八意。分立士作二用。非有別文。論雲。種種稼穡差別而生。或雲。地雨等緣。能生於芽名攝受因。 (十二右)是攝受因體至不通有漏也(文)瑜伽倫記二上(十八右)雲。攝受因中無間或境界依處。即是二緣。根則六根。作用依謂除因緣餘陳助現緣作具作用。士用依。謂除因緣外親作現緣作者作用。此五攝受。辨有漏法。總談雖爾。而差別者。若欲界中心心數法。即藉如是五種依處攝受因生。若是色不相應行。唯藉作用士用攝受用生。又作用寬。通情非情。士用即狹。唯在生數。如欲界。上二界亦爾。 (十二右)即成因緣(至)能生法故(文)。義燈六末(七左)雲。雜集論雲。雖自種生。能增彼力名攝受因。西明釋雲。能增彼力故者。是釋彼因義。非釋其名。今謂不爾。設說因義。取以釋名斯有何過。如彼論解。隨說因雲隨起說故。觀待因雲欲生因故。牽引因雲招當有故。生起因雲生當有故。攝受因雲能增彼力故。若不以此釋因之義解其因名。更何義釋。又復自雲。攝受因者。諸論解名不同。瑜伽等論。因能攝果名攝受用。雜集餘因釋名。皆同諸論。何獨攝受。但解因義。又瑜伽三十八雲。由彼一切心及心所前生開導所攝受故。所緣境界所攝受故。方生方轉故。攝受者。即是增力。不爾如何方生方轉(文)。 (十二右)對法言(至)增彼力(文)。對法第四(十六右)之全文。但無芽字。 (十二左)隨其所應三性應思(文)。演祕雲。此因三性。瑜伽論雲。地雨等緣。能生於芽。又近不善士。聞不正法。非理作意。及先串習所引勢力生無明等。又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及先所作諸根成就。如次無記·染·善三性攝受因也(文)。 (十二左)謂三性法(至)與下品為因(文)。瑜伽倫記二上(十八右)雲。隨順處以三性有為漏與無漏種現能順後有為自界他界及無為果能引為性。文中勝品之言。筒同品下品。非知同類因。若生得善及染污法九品相望得為因。若方便善與等勝因。然此引發因望他法故。亦得為因。同類因但以自他為果故。二因用互有廣狹(文)演祕雲。論引發因者。有三性別。瑜伽論雲。芽莖葉等展轉相續。望彼稼穡若成若熟。又從無明支乃至有。展轉引發後後相續。望於餘生生老死等。又自種子所生一切菩提分法。漸次能證有無餘依二涅槃界。如次無記·染·善三性引發因也(文)。 (十三右)大論第五(至)善染為因(文)。義蘊雲。疏大論第五等雲。無記與善染為因等者。此會相違也。彼論約種子與本識同性言無記。所生現行不隨本識故通善染。由此說無記與善染為因。此論約種隨現故。言同類也(文)大論第五(十一右)雲。依隨順因依處施設引發因。所以者何。由欲繫諸勝善法。如是欲繫善法。能引色無色繫及不繫善法。由隨順彼故。如欲繫善法。如是色繫善法。能引色繫諸勝善及法無色繫善法不繫善法。如色繫善法。如是無色繫善法。能引無色繫諸勝善法及不繫善法。如無色繫善法。如是不繫善法。能引不繫諸勝善法。及能引發無為作證。又不善法能引諸勝不善法。謂欲貪能引瞋癡慢見疑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如欲貪如是瞋癡慢見疑。隨其所應盡。當知如是無記法能引善不善無記法。如善不善無記種子阿賴耶識(文)略纂第二(三十八右)雲。又言。無記法能引三性名隨順依處者。謂諸種子略有二性。攝用歸性可言無記。將因屬果性乃通三。唯識依後義說此依處。其性必同。今依初義無記生三性。除斯以外現行諸法種。望種更無別性。成隨順因故。彼此文不相乖返(文)。 (十三右)以性論之(至)論之別寬(文)略纂第二(三十左)雲。前隨順依論性即狹。各自性故。談界即寬。引三界故(文)義蘊雲。疏以性論之則狹。此因唯有等流種子。無異熟因。下不說得異熟果也。 (十三右)顯揚論(至)為因也(文)。顯揚十八(十三左)雲。依隨順因依處。建立引發因。何以故。欲繫善法。能引欲繫諸勝善法。如是欲繫善法。能引色無色繫諸勝善法。隨順彼故。如欲繫善法。如是色繫善法。能引色繫諸勝善法。及不繫善法。如無色繫善法。如是不繫善法。能引不繫諸勝善法。及能引無為作證之法。 (十三左)此唯自性(至)即淨因也(文)。演祕雲定異因者。瑜伽論說。有三性別雲。從大麥種生大麥芽。大麥苗稼不生餘類。如是所餘當知亦爾。又餘無明支及自種子乃至有支。能生那落迦。各生餘趣。當知亦爾。即此望彼諸雜染法名定別因。又三乘性。各於自乘能般涅槃。彼望清淨為定別因(文)。略纂第二(三十八右)雲。差別功德依。以一切有為。各於自果有為能起。無為能證即為自性。此等同性。及得異性異熟無記果故。今論總說不違餘(文)。 (十三左)以界論之(至)論之則寬(文)。略纂二(三十八右)雲。此差別依論性即寬。招異熟故。談界即狹。唯各自界各定別故。前隨順依。望劣非依。此差別依一切皆得。 (十三左)果易故不說(文)。所望之果。顯了易知故不別說。標言差別功德。此示因有多引。 (十四右)以前六因為性(文)。倫記二上(十九右)雲。和合依。即以第二領受依乃至差別功能依處為體。測師間。前六因顯義已是何須別立同事因耶。答。前六是別同事。是總總別異故。問。緣中何也。答。又有總別。所謂三緣是別。增上是總。然因中自有二種。一略謂同事因。攝前六因二廣謂不相違。攝前八因。除相違因。 (十四右)於生等果約一事業也(文)。演祕雲。論同事因者。三性異者。瑜伽論雲。為稼穡而得成熟。非彼稼穡隨闕一因而得成就。是故一切和合說為此同事因。又即彼一切從觀待因至定別因名同事因。釋曰。從染觀待至染定別。總名染法同事因也。又若清淨品觀待因乃至定別。彼望清淨為同事因(文)。 (十四左)同瑜伽第五(至)觀待寬故(文)瑜伽第五(十一左)顯揚十八(十四右)兩論於後三因。各有生得成辨之言(顯揚言生得成立戎辨)觀待因下無生等言。此論四因皆有。此言出沒所由。如疏具辨。 (十四左)彼論唯望情慾作法(文)瑜伽由諸有情求欲繫樂。彼觀待此。於諸欲具。或為求得。乃至色無色等。 (十四左)三十八唯依於(至)亦不違(文)。三十八(九左)雲。於所生法。能障等因名相違因。此障礙因。若闕若離名不相違因。當知相違略有六種。一語 言相違。謂有一類或諸沙門或婆羅門所造諸論。前後相違。二道理相違。謂為成立諸所成立諸所知義。建立比量。不與證成道理相應。三生起相違。謂生緣闕障生緣會。四同處相違。謂明暗貪瞋苦樂等法。五怨敵相違。謂毒蛇鼠狼貓狸鼷鼠互為怨敵惡知識等。六障治相違。謂修不淨與諸貪慾。修慈與瞋。修悲與害。修七覺支八聖道支。與三界繫一切煩惱。於此義中。正意唯取生起相違(文)。 (十四右)此中無記(至)皆准應知(文)。演祕雲。論相違不相違因者。其三性者。瑜伽論雲。霜雹災等諸障礙法。望彼滋稼為相違因。彼闕無障是諸滋稼不相違因。又此雜染法相違因者。謂出世間種姓具足。值仰出世演說正法。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即如所說。種種善法。若闕若離。是雜染法不相違因。又種姓不具足。不值仰出世。生諸無暇處。不親近善士。不聽聞正法。不如理作意。數習諸邪行。彼望清淨為相違因。此相違因若闕若離。是名清淨不相違因。問。大乘滅法而不待因言相違因。豈非自噬。答。如疏及燈俱明與彼相違之法而作因也。亦如因明四相違因。有義破雲。若言與彼相違為因令彼生等。此正相順何名相違。今解即與當應生等諸法為因。謂彼應生由因違彼令不得生。以彼所違不生住等而為果故。相違即因。詳曰。理亦未可。當應生法彼既不生。即是無法。何得有法與無為因。若言以彼不生住等而為果者。既雲與彼當應生法而為其因。何得以彼不生住等而為其果。乃果無因。因無果也。若言與彼應生法上不生住等而為果故雲與應生法為因者。若爾因望不生住等。何名相違因。正順彼不生等故。從疏正。文如燈引(文)。 (十四左)大乘滅相雖不待因(文)。小乘滅相亦待於因故。今簡之。小乘滅相如俱捨等。如上已明。義蘊雲。疏大乘滅相至與前法滅為因者。如秋霜既降草木及青為黃。霜非青滅之因。青滅是無。霜體是有。不可以有作無因故。但與黃生以為因。相違之因依士釋也。然以理准。由霜雪故。能令青滅。與彼青滅為因。竟有何失。若爾如何以有為無因耶。答言。有法不得與無法為因者。約彼非相違法令相違與彼相翻故。得為無因。滅不待因。亦准此釋。若不爾者。何名相違。故瑜伽論雲。此順違因。於四處轉。順謂令法生住成得。違即令法不生不住不成不得。彼既許爾。此何不爾。由此疏雲。與後後法為生因者。且約有法非盡理也。又解。由霜雪故。能令青滅。但是霜等與青相違。不與青滅相違故。設與生法為因。亦是相違即因。然准上來依處及因。並持業釋。何故此相違因獨依士耶。若准後解。不違前例。應審詳之(文)今謂。義蘊大意。同西明及要集。然義燈中辨兩釋等。須者尋之。 (十五右)能生因親方便因疏(文)。菩薩地三十八(十右)明十因已雲。此一切因。二因所攝。一能生因。二方便因。當知此中牽引種子。生起種子。名能生因。所餘諸因名方便因(文)略纂第二(四十左)雲。三復次解建立因中。初復次依因。於果有親疏義。次復次依因。於果有染淨義。後復次於因。於果有七相義。初復次中能生因。方便因攝十因盡 (十五左)論文二處(至)能生因(文)演祕。 (十五左)大論第十(文)第十(六左)雲。問。若諸文相望無因緣者。何故說言依因果體性建立緣起耶。答。依增上緣所攝引發因牽引因生記因故。說名為因(文)。 (十五左)答依增上緣(至)三因說等(文)。義蘊雲。疏答依增上緣所攝牽引生起引發等者。問。牽引生起多業種故。理即不違。其引發因下不說得異熟果。亦隨順處唯得等流。此中如何說依增上攝引發耶。答。引發因中。亦說現引現及得無為。此皆增上緣攝也。問。彼論意說十二支。設得無為雖是增上。非是有支。何以為證。答。如有支中無明望者不善業。及愛望取等。既是同類相引。亦是引發因攝。故知。彼問答無違。 (十六右)又以理准(至)生起因也(文)。義蘊雲。疏又以理准若未潤種既有業種等者。謂前問中不問牽引。唯問生記。以牽引因下文自言習氣依處得異熟果故。此不問。今以理准。未潤習氣既許有。已潤之中何無業種。 (十六右)又菩薩地等(至)是此因也(文)。演祕雲。亦有疏本作誰字者。今隨准誰以為兩釋。一者意雲。准彼瑜伽。言生起因。是此論中生起因也。如此論中所引文。是此既雲。生起因中而有業種。明知。彼論生起因中。有業決然。二者意雲。誰謂瑜伽言生起因。唯是因緣。疏雲此因。此因緣也。疏如此文是者。釋菩薩地生起不唯因緣所以。所以者何。此論釋彼生起等因。釋中既雲。生起因中而有業種。明彼生起包業無疑。不爾此論便違彼本。二釋俱得。當從多本(文)義蘊雲。疏又菩薩地等誰謂彼言至此文是者。此應雲。菩薩地中。但言牽引生起種子是能生因。誰謂彼言生起。唯是因緣而非增上耶。釋雲如此文是者。即次前所引瑜伽第十雲。依增上緣所攝牽引生起等是也。又言如此文是者。謂指此論上下釋。生起等因。皆言內外種及業因耶。答。此既言菩薩起等。既應尋伺地。又彼無牽引故。此不說也。或有疏雲。謂誰彼言者。准字誤也(文)今謂義蘊雲第二為正准字為誤。 (十六右)其引發因(至)非因緣故(文)。上疏(十三右)雲。現引種。種引現。現引現。種引種。皆是因。又雲。顯揚等論雲。欲界法與三界無漏為因。色界與色界無色界無漏法為因。無色及無漏為因。無漏與無漏為因。不言與下法為因也。 (十六右)定異因(至)等流果(文)。義蘊雲。定異因至等流果者。問。何以除等流。答。此說種子為能生。除彼現生種。及外麥不令除也。 (十六右)或亦取引發中(至)能生因攝(文)。義蘊雲。疏或亦引發中至能生因攝等者。此言引發。意兼定異。此二因中。現行熏種子。既是因緣。亦是二因之中能生因攝。以彼現行亦於種故。雖同事等義與此不同。既合前因略而不說。言說下有二釋者。下雖二釋。意取後解。或親辨果。亦立種名。是因緣故。 (十六左)是合六因(至)未潤已前(文)。六因謂牽引生起引發定異同事不相違因。此六未潤名牽引種。已潤名生起種。 (十六左)牽引因全等(文)。演祕雲。疏牽引因全等者。問。牽引因中有非因種。何得雲全。答。全未潤故。名之為全。生起全言。亦准此知(文)今謂。此釋不允。上(十五左)言此牽引因除業習氣及外無記因生起因中亦爾。除已所取何非全乎。約潤未潤非也(云云必釋順次論雲生熟)。 (十九右)有尋等者(文)第五(十二左)雲。又建立因有五種相。一能生因。二方便因。三俱有因。四無間滅因。五久遠滅因。能生因者。謂生起因。方便因者。謂所餘因。 (二十右)問何以菩薩(至)現種俱盡(文)。義蘊雲。疏問何以菩薩至現種俱盡者。由菩薩地但言牽引種生起種子故。不攝現行因緣。有尋等地。但說生起因。不言生起種故。六因中現種是因緣者。皆名生起。寬狹不均故今為問。答意可量。 (二十二右)作惡不即受等(文)。義蘊雲。疏作惡不即受等者。此說業者果遠。牽引亦爾。雖有因緣種。以去者果遠故。業顯名言隱。由此尋伺地。不說牽引為能生因。以彼業為牽引故。 (二十三右)瑜伽第五顯揚十八(文)。第五(十二右)雲。復次種子緣依處。施設因緣。依無間滅緣依處。施設等無間緣。依境界緣依處。施設所緣緣。依所餘緣依處。施設增上緣(文)顯揚十八(十五左)全同。 (二十四左)其餘領受(至)此二緣義(文)。義蘊雲。疏其餘領受及不和合不障礙處有此二緣義者。今雖根依處中意根及真見。隨順依處等。亦有等無間緣。此中但說領受等三。不說餘者。以隨順等處雖有無間而無所緣緣故。略不說。以論說言中二緣故。若無約法士用。即作用士用依處。亦有無間緣。 (二十四左)餘二合前以為體(文)演祕。 (二十五左)三十八說(至)攝受因攝(文)。三十八(十右)之文。如上已引。 (二十六右)謂除觀待(至)餘皆增上(文)。義蘊雲。疏謂除觀待因事不相違少分餘皆增上者。以三因中有等無間所緣故。除少分餘皆增上。即顯隨說相違因。令人增上也。 (二十六左)此約不相亂增上緣體解(文)。義蘊雲。疏此約不相亂增上緣體解者。論中言雖方便內具後三緣等。此約不雜亂增上。若約雜亂增上者。即應但說方便攝一增上也。以餘三緣亦增上故。 (二十六左)若不爾者(至)具三緣也(文)。演祕雲。疏若不爾者至具三緣也者。若離出體其方便中。不攝中間二緣爾者。論何不說中間二緣是能生收。論既不說能生因攝。明是增上。故知。方便具攝三緣。增上即是方便攝故(文)義蘊雲。疏若不爾者不說能生是增上等者。不約此不雜亂增上緣解者。即能生因亦是增上。既不說能生是增上。即是約不亂體說。故知。方便因內。具攝三緣。由增上多故。偏說也。 (二十八右)有漏善者簡無漏善(文)。演祕(十右)雲。問。准本業經佛母品雲。一切善受佛果。無明受有為生滅之果。是故善果從善因生。是故惡果從惡因生。名善不受生滅之果。唯受常佛之果。論雲。善惡俱招異熟。豈不相違。答。有釋雲。感三界業。若善不善。皆無明引總名無明。資糧等道有無漏善。皆向佛果。非無明發總名為善。非謂無明所發福等不感三界。詳曰。若資糧道有漏善法。皆向佛果。十王果業在何位造。若許此位造彼業者。雲何得言皆向佛果。故義有餘。今者會之。略為二釋。一經隨轉隨化地部。化地部言。善非有因。二據三乘無漏資糧·加行正位漏善。遠近皆名佛果因也。明為緣故。無明惑本所引漏善亦名無明。故雲無明感三界果。由斯不言諸餘煩惱及餘漏善感生滅果。若也執文不許餘善感異熟果。亦應取文唯 一無明能感漏果。自餘煩惱皆不能招。文中唯說無明得故。此既不爾。彼何則然。故知。經論各據一義。並不相違(文)義燈二作二釋。一資糧加行正位傍位善。俱感異熟果。二正位不感異熟果。此二釋中。以不感之釋為正。故燈述後釋(此釋文應好)法苑義決雲。如何感十王果。諸論皆說。六度感彼故。設無想行亦感彼果故。無著般若論雲。一邊故。若不感有漏。如何言邊。又正二位。不能正感於此位造有業故。緣起經雲。內法異生。若放逸者。三種無明為緣。若不放逸。不說無明為緣(文)瑜伽五十一(九右)雲。復次阿賴耶識所攝持順解脫分。及順抉擇分等善法種子。此非集諦因。由順解脫分等善根與流轉相違故。所餘世間所有善根。由此生故轉更明盛。由此因緣。彼所攝受。自類種子。轉有功能轉有勢力。增長種種速得成立。復由此種子故。彼諸善法轉明盛生。又復能感當來轉增轉勝可愛可樂諸異熟果(文)略纂十三(二十三右)雲。復次阿賴耶識所攝順解脫分及順抉擇分等善法種子者。此中法師雲。如初發心。起聞惠等。是解脫分。從七方便中五停心觀等三。名隨順抉擇分。順抉擇分家加行故。暖等四方便說名抉擇分。今解。五停心等三加行。正是解脫分體。並是抉擇分前故。名隨順抉擇分。其解脫分亦爾。從聞惠以去名解脫分。已前受持十二部經等。是生得善故。是彼解脫分加行體非解脫分。解脫分通九地係。下自有之。抉擇分。法師雲。通七地。四色三無色。若爾如何下言六現觀中雲。三依五生。故知。抉擇分是色界五地係。前三方便。是抉擇分故。五停心觀等。若是散心。即欲界係等故。故通七地。暖等四善根。唯在色界。故三依五依亦無違也。此中是非集論因等者。如對法第三抄。解抉擇分中。說西方三說。勝軍雲。此解脫等善根。體是有漏方便善攝。今福分善等種子增長。感異熟果。彼福分善業如緣起。若由異生放逸者等三種無明所發。不放逸者。當知緣明而生。我說非無明為緣故。感得可愛果。至解脫分等。隨順無漏。不感生死總報苦果。言非集諦。非不感別果。如護月等。即由無漏種力。令現行方便有漏善法。及福分善根等二法增長。並如對法抄法師解。可斷道諦等攝義。論雲。所論世間所有善根。因此生故轉更明盛。明由抉擇分等故。令福分善現行轉更明瞭。以數習加行善故。了達因果故明也。若護月等。亦令加行有漏善。及福分等者明瞭。由此因緣彼所攝受等乃至速得成立者也。此中由解脫分等為因緣故。令世間福分善等種子。名言無記種。轉有功能。善業等種。轉有勢力。自解脫分善根種子。速得成立者能增勝生果也。又即令福分善等種子速成立。此中通新薰本有二義。復由此種子故彼諸善法轉明盛生者。能由解脫分等種故。復自現行善法轉明盛生。又雲。即福分善現行也。若爾與前轉更明盛何異。述曰。更勝於前唸唸增故。又能感當來下。正明福分善業義。非解脫分等善。然非不感別報。此中法師。皆是福分善種子。備師即如前解(文)無性第八(十五右)雲。釋曰。二會中者。謂於諸佛及化受用二身會中。由加行證得者。謂顯能感異熟果義。此非異熟因。能對治彼故。即增上果假名異熟。由此資熏餘有漏業。令成異熟故立此名。若修加行無分別時。生在諸佛所現變化身眾會中。若時證得無分別智。便生諸佛所現受用身眾會中(文)准上諸論並淄洲等。如聞熏習中有漏性者修所斷。感勝異熟等文。此合正傍二位。說助正業。非謂正位善業正感異熟。 (二十八右)此中即顯(至)同小乘中(文)。義蘊雲。疏此中即顯古道生至同小乘者。小乘者化地部說。善不為三有因。感人天者。但是輕微不善也。以體是漏故。古生論同此。故雲善不受(文)法苑珠林一百十九(十三左)雲。善不受報論一卷。宋龍光寺道生法師撰(文)法苑義疏(嘉祥)第四雲。問。低頭舉手善曰何成佛。答。昔竺道生著善不受報論。明一毫善並皆成佛。不受生死之報。今見瓔珞經亦有此意。下之二(十二左) (二十八右)三十八顯揚對法第十五皆同(文)。三十八(十三右)顯揚十八(十一左)對法十五(初左)。 (二十八左)三十八等(至)為自果也(文)。三十八(十三右)雲。習不善故。樂住不善。不善法增。修習善故。樂住善法。善法增長。或似先業。後果隨轉。是名等流果。 (二十八左)對法唯據善法(文)。對法十五(初左)雲。等流果者。謂前生諸善所起自相續後諸書法(文)。 (二十九左)唯此一法(至)實增上果(文)。演祕雲。疏唯此一法非餘皆是假說等者。略為二釋。一因果同性名為一法。一法因果是實等流。非餘異性是等流也。縱言等流假說之耳。二唯此報業相似一法假說等流。非自餘法亦皆假說為等流也。不相似故。疏舉殺生一業因果。顯餘善惡業報皆是假等流也。除斯以還。不可假說。二解任取(文)今謂。初解不順疏文。第二未全是。疏意唯以殺生短命名等流果。此是假說。非謂金同性法皆是假說。演祕雲舉殺生因果顯餘因果皆皆是假等流。全非疏意。疑是顯字之上脫非字歟。義蘊亦有二解。並同演祕第二解意。解一法言分立二義。義蘊雲。疏唯此一法非餘皆是假說者。唯取似先業因果相稱者。唯此一法名假等流。即顯悉得好醜報亦然。因果亦相似故。問。若爾何有善惡之報不相似者。答。如一言嗔謗長劫受苦。小時精苦樂果多。此等因果殊越。不可假名等流也。又解。唯殺命一法。令他命短。因命亦短。以極相似。雖是異熟假名等流。自餘因果。亦有一似者。並不同此故。故言非餘皆是也。前解為勝(已上)今謂。第二解復大同演祕第二解。彼有小失。 (二十九右)瑜伽等依據前後即通論也(文)。義蘊雲。疏瑜伽等依據前後相似故通論者。彼據因果前後相似故通論者。彼據因果前後相似故。通取殺命為等流也。 (二十九右)論三離繫果(至)善無為法(文)。義蘊雲。謂虛空等雖是無為是無記故以善言簡。不動想受有水有暫。暫伏惑得者。非離繫果。真如亦然。有雲。真如設未斷惑亦名離繫。自性離繫故。此解不爾。違此論文。要現起道斷結得故。 (二十九右)八無為中(至)三性真如(文)。八無為者。顯揚十八(十六右)雲。論雲。八種無為如攝事品已說。虛空無為者。由心所緣境相相似故。立為常。非緣彼心緣彼境界有時變異故。由清淨所緣故。建立真如。由此真如如清淨時所緣體相常如是住故。由四種離繫故。建立餘四無為。謂非擇滅等四種離繫者。謂緣差脫畢竟離繫。簡擇煩惱究竟離繫。苦樂繫時離繫。心心法暫時離繫(文)。靈秦鈔雲。此中意說。若假實別論約詮門者。即於真如上。約斷煩惱中上名為擇滅。擇滅中分出不動想受滅。約假談門。即虛空非擇滅唯無記故。對法論雲。勝義無記者。謂虛空無為。非擇滅無為。皆由不斷障所顯故。若攝假從實門。前五無為皆是三性真如體也。即此真如名離繫果。 (二十九右)對法雲(至)非此果攝(文)。對法第十五(初左)雲。離繫果者。謂由聖道隨眠永滅(文)三十八(十三右)顯揚十八(十二右)雲。若由聖八支道。諸煩惱滅。是離繫果。若諸異生由世間道。諸煩惱滅。非究竟轉故。非離繫果。 (二十九左)若所知障為言定障亦是(文)。義蘊雲。疏若所知障為言定障亦是者。定障謂定下劣受。此所知障收。對法論雲。由受想故。得二無為故離繫。 (二十九左)如下第十卷說(文)。第十(十二右)雲。若唯斷縛得擇滅者。不動等二。四中誰攝。非擇滅攝。說暫離故。擇滅無為唯究竟滅。有非擇滅非永滅故。或無住處。亦擇滅攝。由真擇力滅障得故。擇滅有二。一滅縛得。謂斷感生煩惱得者。二滅障得。謂斷餘障而證得者。故四圓寂。諸無為中。初一即真如。後三皆擇滅。不動等二。暫伏滅者。非擇滅攝。究竟滅者。擇滅所攝(文)。 (二十九左)然三十八(至)是士用果(文)。演祕雲。按瑜伽三十八(十三左)雲。諸有一類於現法中。依止隨一工巧業處起士夫用。所謂農作·商賈·事王·書畫·算數·占卜等事。由此成辨諸稼穡等財利等果名士用果。又依有宗順正理論第十八雲。士用果四。一者俱生。謂於一時更互為因力所引起。二者無間。謂次後時由前念因而所引發。如世第一而能生彼苦法智忍。三者隔越。次隔遠時。展轉為因。所引起者。如農夫等於穀麥等。四者不生。所謂涅槃。由無問道力所得故。若無問道斷諸隨眠所證擇滅。而名離繫及士用果。若不斷惑。但重證滅。但名士用。大乘無文義同於彼。應亦無失(文)。 (三十右)得俱生無間隔越不生之果(文)。義蘊雲。士用果中有此四種。言俱生者。如大造色作意驚心。言無間者。如心心所前念引後。言隔越者。如疏所說占卜並稼穡等。言不生者。謂無為法。此四種果。多約法士用也。 (三十左)除上四果即是此果(文)。義燈六末(十二左)雲。問。論言。謂除前四所餘得果是增上果者。為據法士用假者士用。若法士用。攝法盡故。更有何法得增上果。答。俱無失。然法士用中。不攝無為。無為不以障餘法得生。皆增上果(文)。 (三十左)瑜伽第五及顯揚十八(文)。第五(十二左)十八(十五右)並同。 (三十一右)除心心所(至)一切有漏(文)。演祕雲。疏餘心心所至一切有漏者。此意說雲。辨心心所具五依處。謂無間滅至士用處。辨餘色等除前三依。但取後二。後二通能辨色心果。異熟既是有漏果收。何得不依作用士用。由斯義準可依六處(文)。 (三十一右)餘二依處攝受一切有漏(文)。義蘊雲。疏餘二依處攝受一切有漏者。謂攝受之中。前三唯以心心所為果故無異熟。其作用士用二依處。約法而說通。得一切色心等果。准此亦得異熟。此兼前五合有七處。疏言六者誤也。或據異熟因疏。唯取作用故唯六處。 (三十二右)無間滅依(至)亦不說得(文)。演祕雲。有義何以無間不得等流。答。九品相望成無間緣。此果不爾。下論但雲二緣得故。於中非無能引上品同性之者。依全處說故不取也。若言全無。以現望現為等流果。豈唯他識。故許者勝。若具說者依十處得。詳曰。若以全缺而會文者。理亦不然。且隨順處而亦不全。所引涅槃非等流故。餘處准知。故依疏斷。以無間緣形對九品非定隨順。故論不取得等流果。又真等流種自相生。生自現行現行熏種。故等無間無真等流。似又不定故不取也(文)。又三身章雲。等無間緣所緣緣。定得增上果。必無離繫。等流及士用。或有或無。 (三十二左)合七依處(至)為果故(文)。演祕雲。疏判七處得離繫果。今以理准。應八處得。既待能證方有所證。取領受處亦何爽理。下文不言觀待因得離繫果者。據有為果隱無為果而不言也。疏依下文故雲七處。亦不相違(文)。   (三十三右)十一依處得(文)。演祕雲。疏雲十一依處得者。實根依處亦得此果。疏中脫略但言十一非疏本意。何以明者。答疏前正解士用處中。而作法雲。如眼根等生眼識等名法士用。所以知也。若不爾者。豈疏前後不逾數紙。即自矛盾。故定脫略。既加根依合十二處。有義十三。加境界處。詳曰。不取境界。望彼士用之果而勢疏遠。故後二師明士用果。而皆不許所緣緣得。 (三十四左)領受中(至)脛待足等(文)。義蘊雲。疏領受處中立有不得士用者如脛待足者。脛待於足。雖是士夫。所持文脛非士用果。以所成辨方果故。問。此中應言士用依處亦有不得士用果。何故言領受處耶。答。疏下文中士用依處。無不得士用果者故。不可言士用處也。前文此師說。士用於五依處得。謂領受等故。此只可於領受等處說也以領受處有士夫不得士用果(已上)今謂。唯此文意。有雲。文錯。可雲士用中亦有等者。都亦錯也。 (三十五右)不言習氣(至)無此因也(文)。義蘊雲。上不言字流至下餘依處中。 (三十六左)此中得果(至)如樞要說(文)。樞要下末(二十右)雲。若異熟果牽引生起定異同事不相違因得者。此說雜染十因得異熟果。若無記法十因。准三十八不得此果。彼亦無記為隨說因·觀待因·同事·不相違因。及以無記為相違因故。其清淨十因中。二因得異熟果。謂攝受因·及相違因。清淨攝受因者。謂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及先所作諸根成就名攝受因。即顯此與出世法為攝受因。故得異熟果。相違因者。若清淨品諸相違因。即是雜染法因故得異熟果。由此同事·不相違亦得異熟。即攝受因故。論中據雜染因故無有失。或此皆非。清淨法因以清淨法為果故。無異熟果(文)。 (三十七右)等流果七因得如文(文)。樞要雲。等流果三種。十因皆得。 (三十七右)此中若種望現(至)餘是增上(文)義蘊雲。謂現引現是同類者。亦等流果。此增上緣也。 (三十七右)離繫果五因得(文)。樞要雲。離繫果唯清淨因得非餘二。雜染法相違因。何故不得離繫果。三十八雲。謂出世間種姓具足。值佛出世演說正法。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及與一切菩提分法。是雜染法相違因故。由此不說得離繫果。然解清淨法因雲。若雜染品諸相違因。當知即是清淨因。故知。雜染相違因。亦得離繫果。此中但說清淨順因。故略不說。又與雜染為相違因。雜染法非離繫果故不得(文)。 (三十七右)初師四因得(文)。樞要下(二十左)雲。士用果不說生起因等得者。前第二卷雲。能薰生種。種起現行。如俱有因得士用果。第七末雲。此生士用果名一切種。雲何下說因緣得士用果。有二解。一雲如小乘。非大乘義許。二雲如彼文亦得。此中據別體士用果。非雜體故不相違(文)。 (三十八右)但無不生之士用也(文)。義蘊雲。疏但無不生之士用者。不生者即無為法。小乘許得士用果。大乘不然。要有能生所生。方名士用也。 (三十八左)不同小乘(至)果因也(文)。義蘊雲。疏不同小乘無為非六因五果之果因者。薩婆多無為。雖是能作因。而作五果之因。雖是離繫果。而非六因之果。今大乘無為。雖無取與。然是不相違因。而能得增上果。以不礙他故(文)義燈六末(十一左)雲。問雲。然不相違中攝無為。如何得增上。答。十因皆得。無不得者。不同小乘無為非六因·五果之因果。不言有取與為因。然與所不障礙為因。所不疑即是此無為之果也。無與取義不同小乘也。又檢本章得果中雲。問。既由假者所證。何故真如不名士用果。答。若五蘊假者為士夫。真如非士用果。若約懃劬之所得別別法所顯。何妨士用果。以正智證故。不說無為。非是因果(文)。俱捨論第六(十四右)雲。唯有為法有因有果。非諸無為。所以者何。無六因故。無五果故。 (三十九右)故知四緣是正論(文)。義燈六末(十三右)雲。論傍論已了等。本有二解。意雲。四緣依十五依處下是傍論。前解四緣。並是正論。何以故。以結止傍應辨正論已。下即辨本識中種容作三緣生現分別等。西明二釋即取四緣已下。皆為傍論。頌意為顯緣生分別。意非欲辨緣差別故。要集雲。若扶頌意為正論。不扶頌意。為傍論。即有釋後解為勝。今謂不然。本釋外難若無外境分別不生難。論主頌答由種子識展轉力故彼分別生。即顯由緣分別方起。故辨四緣緣生分別。俱為正論。如下生死果因皆正論。若說四緣非為正論。雲何論結止傍論已。猶約四緣辨生分別。如何後結依斯內識互為緣起。分別因果理教皆成。捨正執邪何固執也(文)。 (四十右)雖亦是增上緣等(文)。義蘊雲。疏雖亦是增上緣不相違因攝等者。謂諸無漏種。雖四緣中是增上緣。十因中是不相違因攝。能於生現分別即是能障。以現分別是有漏故。或應言相違因攝。不字誤來。   (四十三左)此中不除(至)等無間緣(文)。如阿羅漢入無餘依末後之心。非無間緣。無當生心故。如上已引雜集論說。 (四十四右)依陳那觀所緣緣論(至)引彼功能故(文)。彼論(六右)雲。偈雲。或前為後緣。引彼功能故。長行釋曰。或前識相為後識緣。引本識中生似自果功能令起不違理故。 (四十四左)論前七於八(至)相見種故(文)。義燈六末(十三右)西明雲。第六所緣變虛空心心所等以為相分。亦熏生彼空等相種。非是能熏生第八現行見相種。第八不緣空等種故。今謂不然。若緣虛空等別熏成種。虛空極微等。皆應非假。從種生故。多過如第一卷辨。又許成種。雖見種別。非必無漏。八何不緣。若雲假故八不緣者。即應如無不能成種。既許成種。即體實有。八定能緣。八既不緣。明虛空極微不別成種。雖本釋雲第六熏成空等種子。不生第八現行相分。以八不緣虛空等故。不言離見別熏成種。不言此種非八所緣故言無過(文)今謂。西明與本疏釋其言無別。淄洲會釋未詳。爾疏唯言虛空等。圓測更加一字言空等種。空等成種。則已有體。八何不緣。有此難故。淄州分辨釋通。演祕雲。論前七於八至相見種故者。有義兩釋。一前七種識。各各能熏彼七轉識自相見種。在本識中。第八緣彼相見分種為親所緣。即彼所緣由能熏引故。二雲同疏。彼相見種生八見相是親所緣。能熏七識是疏所緣。是彼引故。如是二釋皆成所緣。然此後釋似義別言。實亦違理引。因與果不同世故。又依引種立命根故。此念熏已後念即能生。與彼相違故。設言隔身而能生故有緣義者。此亦不爾。如此疏緣何成緣義。又第六於五七此義非無。何不設有。今准第六。於五七識。亦有所緣。第六邊能熏五七種。論不說者但略故也。諸人不說。乃說熏彼第八相見。前後挍行。既許裡教。佯曰。披論觀疏。疏實無違。有義初解。乃非順順。論雲能熏彼相見種。能熏自種。何得稱彼。又諦己相。是所緣。八緣於種。望七現行能熏見相雲何帶己。帶謂挾帶帶似之義。由此親緣似彼疏境。疏境方名疏所緣緣。不爾由何得所緣稱。豈以體類解所緣耶。又言。前七識熏八見相。豈能熏識皆引業耶。何得以彼引因因果不同為難。設避引因與理同世。今有此生作業受過。餘非業等。既無斯失。何意不取。又既疏緣隔生何失。論似言前不簡遠近。若不詳者。五緣前相安應不成。亦異世故。故知。此師有力隔世成緣義。近遠雖殊俱隔故。又觀疏意通於種現。不障能熏見相種子。為八所緣。但以論有熏彼之言故。約熏於八相見說。今既局斷故為難據。問。前現識望八如何有所緣相。答。第八新熏五塵境種五相熏得。故第八相似五相起。所以五相是第八見疏所緣緣。第七見分緣第八見。而熏彼種。後生彼見。為自證緣。八見有似第七之相。復七相生故。現第七為八自證疏所緣緣。第六准知。又疏中雲。六望七等。准此應知。意明。第六熏五七種得為五七所緣緣也。疏已說訖。何言無說。論文不悉。恐行踰邁。 (四十五左)應作四句(文)。演秘雲疏應作四句等者。第七唯熏見。前五唯熏相。其第六緣八見□相。雙熏二種。若緣餘心心所無為二俱不熏。論同聚異體等者。有義。問。如前卷說同聚心等由互相應和合似一互為無間。如何說但有增上。答。由此應知。此不盡理。又解。此文依同時說。依前後者。第六三緣餘識有二。詳曰。此文定據同時而明。何惑致問繁乎翰墨。前後相望前已說故。又問。同聚異體尚說互作等無間緣。同體四分除相餘三體既是一。一開導時餘亦開導。何不許三前後互望為等無間。此義應思。詳曰。論同聚下至淨八來。皆依時同同聚四分而明緣義。不障前後自類三分為開導也。三分既於一識義分。義互開導相應無過。言論不許。恐失論旨(文)。 (四十五右)若緣虛空(至)空等相種(文)。義蘊雲。疏若緣虛空至空等相種者。問。虛空無體第六緣之獨影從見。故知。但有見分種子。何故疏說。能熏生彼相分種耶。答。疏中不言離見之外別有虛空相分種子。雖獨影境。以相與見同熏一種。設言相種。於理何違。 (四十五左)六望七等准此應知(文)。義蘊雲。疏六望七准此應知者。第六緣七五熏成相見種。如次是彼見自證分之所緣緣。例餘應再故論不言。 (四十六右)說自證分(至)但有後失(文)。義蘊雲。疏說自證分至無前過但有後失者。今說。受自證分。與餘見分同緣受見。即無不同所緣過。以受見分不與餘見同緣於受。便違下論勿見分境不同質故。此為後失也。又解雲。既許自證緣受見分。即無心等見分自緣之過。受之見分既不緣受見。仍有不同所緣之失。雖有二解。彼釋為正(文)演祕雲疏即無前過但有後失者。若許同時見分相緣。總有二失。一無同一所緣之過。若言自見得自緣者。二者即有心自緣妨。如刀自割。今有第二自緣之妨故名後失。非前疏中列有二過雲後失也。或前疏雲見分相分不相緣故。今許自證得緣自見。無見相望闕同緣失。然同時相心心所見而不互緣。望彼相分同時王所不同緣過。相分見後故名後失(文)今謂。二失者。前說為正。然後失者。非同一所緣緣失。次下所責故。此為前過不是上言不同一所緣過。此責大眾部而言。與此段別(文)。 (四十七左)何故同一所緣分為二義(文)。義蘊雲。疏何故一所緣分為二義者。心王變實而為本質。心所所變既不生現。不純心王所變。其所變之種故無質也。 (四十八右)今依可爾(至)非要爾也(文)。義蘊雲。今依可爾說有本質非要爾也者。今依觸等五數。純心王所變種為質。理即可爾。若令諸心心所定有本質。即非要爾也。心王不純心所相也。 (四十八左)今依可爾說有本質(文)。演祕雲。疏今依可爾至非要爾者。今依第八緣境。而說可有本質。非一切識皆要有質。如意緣空便無質故。義蘊亦同。 (四十八左)若約疏所緣緣亦非等(文)。演祕雲。疏若約疏所緣緣亦非等者。非但不得成親所緣。疏亦不得。亦彼親也。又疏雲。見與相分不相似故者。釋不得為疏所緣所以。夫親緣體似疏緣故。如相分色似質色也。詳曰。前釋為勝。或帶已相後亦理通(文)義蘊雲。疏若約疏所緣緣亦非者。相與餘二分不但不得為親所緣之故。約疏所緣緣。理亦非有。何所以者。謂疏所緣緣。必須帶起似質之相乎。設以相分為質。見分為相說。此相分與自證等為所緣者。而見分影與相分質不相似故。故亦不或疏所緣緣。言或可說得等者。且約見由相生。說得為緣。理實非也。見非相影故。不別變相故。 (四十九右)又能或緣彼相分故等(文)。義蘊雲。疏又或能緣彼相分故等者。此有二義。一約自證能緣相。二約相應互緣相。皆須變影緣。 (五十右)若自緣者與自證分何別等(文)。義蘊雲。疏自緣者與自證分何別等者。若見分緣見分。其能緣之見。與自證分何別。若見不緣見。便違上文勿見分境不同質故。 (五十左)前依因位(至)不必同(文)。演祕雲。疏一雲前依因依至不必同者。前言王·所同一所緣。據因位說。果不必同。何所以耶。答。果位自在不同何失。又因緣外必同所緣。果亦自內緣相應法。由此所緣非必定同。後釋為本(文)。 (五十左)此義雖勝然稍難知(文)。演祕雲。疏此義雖然稍難知者。問。難知理何。答。以無同一所緣義故。何以無耶。答。心王緣彼所變似見。心所乃以能緣心見而為其質如何得成同所緣耶。問。心王所緣託自心變。何得不同。答。所無一時有二心王。心王如何有能所託。能所託二心王既無。故但一心緣似心境。同時心所變心為質。質似不同。雲何王所同一所緣。若以相似名為同上。理雖可然。然本論質名同一。故據見自緣相似名同名為義勝。本質不同故曰難知。義蘊雲。同全自緣故。 (五十左)論唯除見分(至)能緣用(文)。義燈六末(十四)雲。本釋如疏。西明四釋。於四釋中初釋分二。第二釋中分三。第三釋中分四。第四釋中分六。成十五釋。總第四釋與本釋同。別分成六。即不同本。要集斷雲。四釋之中第四為正。無漏心等用周遍故。於變不變十五釋中。第十三為勝。正智證如及餘心等證自證者。皆不變相。此餘一切見等緣相必變而緣。今謂。西明十五釋中皆無一正。所以者何。且就第四分六釋中。一雲。見緣相變。餘皆不變者不爾。既就體四分以辨相緣。見緣自相即是親緣。如何名變。若帶起名變。是自證分。故前第一卷雲。變謂識體轉似二分。亦不關見。更變相緣無文說故。餘二緣相如何不變。二雲。見緣三變。餘皆不變。此亦不爾。見緣相變有過同前。餘二緣三皆不變者。二緣相分如何不變。第四緣見不變相者。自證何殊。要集救雲。兼正有別者。既兼正殊。何不變相。不變相齊如何兼正。三雲。見緣四變。餘皆不變。過准前知。四雲。三緣相變。緣餘不變。要集斷此解中為正。今謂。同前皆亦不正。何者見緣彼二變相可爾。如何緣相更說變相。豈不親緣同體相分。又第四分緣相是兼。許變相緣。緣於見分亦兼非正。何不變相。說果緣他過。亦准知。要集言。有說雲。見緣自證變影而緣。證自證分。緣相見分。見緣三四以隔越故。變影而緣皆不應理。同體義分何言隔越。見望自證如何名隔。見緣自證既自內證。如何變緣。若變相何名緣自。由此內證不變而緣。三緣相分變影而緣。不由隔越及由實性者。今依疏文但雲新得即變影緣。無隔越。若以後二分望相名隔。見望第四義越名隔。理亦無違。若雲既變相緣何名緣自者。此難亦非。如以鏡為緣還見自質。以心為緣還見自質見自心等言。豈不變相耶。見緣自證變自證相故。名為緣自。於理何違(文)。 (五十一左)如前所得(至)故成差別(文)。義蘊雲。疏如前所得者親所得影者。未成佛位。先來緣者名前得。如自證緣相正自緣前二。見分緣後二。此皆成佛。方緣故言新得。皆變相緣也。 (五十三右)中邊論說(至)心心所故(文)中邊論文(二右)如上屢引。 (五十三右)瑜伽三十八(至)十分別等也(文)。三十八。七十三(四左)七十四(七右)顯揚十六(二十右)楞伽第五(十六左)明十分別雲。佛告大惠。一切諸法相續不相續相者。謂如聲聞執若義相續。相執著相續。緣執著相續。有無執著相續。分別生不生執著相續。分別滅不滅執著相續。分別乘非乘執著相續。分別有為無為執著相續。分別地地相執著相續。分別自分別執著相續。分別有無八外道朋黨執著相續。大惠如是愚知凡夫。無量異心分別相續。依此相續愚癡分別。如蠶作繭。依自心見分別綖相續。樂於和合自纏他。執著有無和合相續。 (五十五右)如第一卷(文)。第一卷。 (五十五右)如對法第七(至)五十三等解(文)。對法第七(十六左)第八(初紙至十一)廣明諸業。大論第九(七十八)五十三(初右)。 (五十五左)對法論說(至)善業名福(文)。第七(十六左)之全文。 (五十五左)瑜伽言(至)善業名福(文)。瑜伽九(七左)之文。倫記三上(十左)雲。福業者謂感善趣異熟等者。福業於人天受總異異熟反順五趣受者。四趣受別異熟。其地獄中受等流果相似別報。總言順五。有義不然。成唯識說。餘處說彼有等流果。應知彼依隨轉理說故。大乘中彼無善果。故受苦轉微名為得果。更無別報。不同小乘地獄四塵復善業感。又釋。離非天為一合成六趣故。說善業順力趣有。地獄實無。備雲。有義。善業亦得能感地獄別果故。如小地獄得涼風等。順不苦不樂受業中別報唯第四靜慮已上業者。此有二義。一雲。三定已下有別報受果。此及對法不說有業者。據多分善業感樂受果。少分善業感捨受果故。略不論。不爾何故下地善業不得彼果。二雲。三定已下無別善捨業。第六識中捨果寂靜。下業粗故善但招樂。故無捨果。問。下善業粗不招捨果。第八捨果下業不招。答。總別果故。不應為例。景雲。今大乘中雖無文說。以理而言。於善趣中。以上善感捨受。以阿賴耶是總報故。兼感六識捨報。下善感喜樂。以別報故。於惡趣中上惡感本識捨受。以是總報故。亦兼感六識捨受。下惡感苦受。以是別報故(文)略纂大同。   (五十五左)瑜伽論雲(至)五趣異熟(文)。瑜伽第九同上。 (五十六右)對法論說(至)自處受故(文)。對法七(十六左)雲。問。何故色無色繫善業名不動耶。答。如欲界中餘趣圓滿善不善業。遇緣轉得餘趣異熟。非色無色繫業有如是事。所受異熟界地決定故。是故約與異熟不可移轉名為不動。又定地攝故。說為不動(文)抄第六(十六左)雲。此中色無色業界地決定者。此除中謗及五淨居並自在天處餘一切地足故。此中轉者。必上極邪見謗涅槃深所資下業必勝無漏種。種熏修餘任遇業不能轉故。不同欲界地汎爾隨依何品諸業皆轉動。故凡位持經亦能轉反。況得聖道。又處可轉趣地不可轉。豈欲界業趣地轉耶。此解不可。或從多分下三定業不可轉故。其定地攝故。因成不動。生得善相從。亦名不動定時故(文)。義蘊雲。疏對法論說至如欲界餘趣業緣轉得餘趣受等者。謂如欲界畜生中業。更過增盛惡緣。便於地獄中受。若遇善緣。可人中受。此即不定也。問。此言轉餘趣處受者。為是總報為別報耶。答。一雲。通總別報。以不定報中通總別故。一雲。唯別報。何以知者。雜集論說。如欲界中餘趣圓滿善不善業。遇緣流轉得餘趣異熟。彼但言滿。更既不言引業。故知。唯別報也。此解為正(文)今謂。具如義燈中辨。義蘊未盡理也。 (五十六右)問曰何故爾也等(文)。義燈六末(十六右)雲。西明釋雲。雜集初釋就任性業說。若約勝緣非無移轉。後說上地散善從定假名不動。今謂不然。豈欲界業不遇別緣。雖任性業。亦別趣處受耶。若總不定。何得有定受。又復五趣應無定異因。若爾如何瑜伽·雜集等。俱說定異即各別感五趣因果。若許遇緣方別趣受。無緣不別。與上何殊。不名不動。有解釋雲。熏禪同地。但非異界地故名不動。要集雲。有解為勝。今謂不爾。豈欲繫業於異界地受耶。亦同地趣不定。應同不動。若許異界受。即異地漏隨增。亦別界別受。違諸聖教故為不可。又雲。雜集後解。但雲定地攝故名不動業。若定若散。皆定地攝。不可難言散善非定應非不動。今謂不爾。若許散善非別處受。自性不動。何須定攝。若許別處受。何得名不動。若以以定不動從定名不動。亦應定俱名為修惠。聞惠從定亦名修惠。此既不爾。彼雲何然。又許散善定地攝故名為不動。即有覆無記業。亦應名不動。同定地攝故。問。許業異熟授轉異受。如何十因立定異因。答。非說諸業皆名定異皆可移轉。但據總報定業界地趣異立為定異。不定別報。許移轉於異趣受故。同地總報不妨異受。如生淨居故。雜集雲。如欲界中餘趣圓滿善不善業。遇緣轉得餘趣異熟。不說引業。又圓滿業所得異熟有共不共。如鹿王膞師子臆等。為共通善惡趣故。頂肉髻雙法大。通人天趣。立定異因。轉餘受業。各據別義。皆不相違。 (五十六右)瑜伽論少別如彼抄解(文)。如瑜伽抄第四(九左)。 (五十六左)論業之眷屬亦立業名(文)。演祕雲。疏業之眷屬亦立業名者。有義彈雲。疏說五蘊總名為業。今但可取相應之法為眷屬也。有色根境既唯無記。雖業俱行。不可能招引滿異熟者。詳曰。律不律儀。既名為色。為業眷屬助招引滿。何理相違。諸教皆言。由善惡戒生善惡故。疏亦不言五根境等為眷屬也。自義不足。彈疏有餘。義蘊雲。論業之眷屬亦立業名者。問。為一切五蘊皆業眷屬。為不爾耶。答。唯取能助有漏善惡業能招總別報者。方是眷屬。即簡一切無漏五蘊及淨無記五蘊也。色中取所發善惡身語。為律儀不律儀色。餘四蘊中。唯取有漏善惡。所餘非也。問。染第七識為是業眷屬不。答。善惡二業。唯第六識。第七既非同聚。無力相助。非眷屬攝。有義亦為眷屬。由此為依意識生故。此雖別聚必同聚時故。既能助業。何非眷屬。前解為勝。若許為依及同時故即名眷屬。三根第八為例應然。 (五十七右)不同小乘具十隨轉(文)。演祕雲疏不同小乘具十隨轉等者。由十因故得隨轉名。名十隨轉。隨轉體者。按俱捨論第六(三右)說雲。一切所有心相應法靜慮無漏二種律儀。彼法及心之生等相。如是皆謂心隨轉法。如何此法名心隨轉。略說由時果等善等故。說此法名心隨轉。且由時者。謂此與心同於四相及墮一世。由果等者。謂此與心一果異熟及一等流。由善等者。謂此與心同善不善無記性故。由此十因名心隨轉。今者大乘四相體非不招異熟。不同小乘隨轉能得異熟果也(文)。 (五十七右)謂初作時(至)非即受果(文)。光記雲。宗輪論疏(六十四)雲。大眾部等未宗異義業與異熟。有俱時轉。俱捨六(十三左)雲。然異熟果無與業俱。非造業時即受果故。亦非無間。由次剎那等無間緣力所引故。又異熟因感異類果。必待相續方能辨故。 (五十七左)如薩婆多(至)真異熟果(文)。俱捨六(二十二右)雲。異熟與果唯於過去。由異熟果無與因俱及無間故。 (五十七左)化地部(至)皆有體(文)。演祕雲。疏化地部至現皆有體者。問。大乘現體而亦不無。何乃簡彼。答。大乘現但有業習子。無業現體。與彼不同。故須簡也(文)。 (五十八右)有詮有遮等(文)。義蘊雲。疏有詮有遮者。詮謂有業種子。遮者簡其曾現為餘部等。 (五十八左)二者取名色(至)心外法故(文)。義蘊雲。疏二者取名色至不能緣得心外法者。問。何故前言相中道取無為以為本質。此名色內唯取親緣。答。相見通於處界可攝無為。名色但據蘊明故。唯親相。演祕。今謂演祕粗漫。義蘊為優。 (五十九右)又變無為(至)亦各所攝(文)。義蘊雲。又變無為之影相分亦名所攝者。問。四蘊名各。無為之相何蘊攝。答。現行相分行蘊所收法同分攝。相分種子隨能變心通四蘊攝。無別種故。 (五十九右)一切五蘊不離此二(文)。演祕雲。疏一切五蘊不離此二者。色蘊是心心所相分。亦名心所。心所及心故攝五蘊(文)今謂。色名心所未見典據。恐應非疏意。今按疏意。心所但如名位。不別收色。心及心所攝五蘊盡。皆不離此二故。唯心之言。尚震拈萬法。況又更加心所。今色名心所以飲該羅諸法者何意。見所羈思之。 (五十九右)謂受樂執取緣取也(文)。演祕。義蘊雲。疏謂愛樂執取緣取者。此釋本末異熟。雖染污亦得取名。謂由愛樂於彼本末異熟。或執或緣。皆名為取。又解。由第六七愛本異熟故執。由第六愛樂於末異熟故緣。並名為取。以愛著故。 (五十九右)餘識別報(至)一切法盡(文)。演祕。義蘊雲。疏餘識別報品各未攝一切盡者。第八五數並相分。名總報品。餘七識中三性諸法。皆別報品。善染二性。雖非別報。別報類故。既非總品。皆入別中故。此總別二品。攝一切法盡。 (五十九右)唯簡異熟以極狹故(文)。演祕雲。疏唯簡異熟以極狹故者。顯前釋末唯攝別報。不取餘識及心所等。故為極狹。問。相見等四。四皆攝得五蘊不耶。答。皆攝得。見唯攝彼非色四蘊。相攝色全餘蘊小分。本末相分通色蘊收。能緣心等即餘四蘊。中二可知(文)義蘊雲。疏簡異熟以極狹故者。若本中唯取第八心王。末中唯取六識一分業所感者。不言總別報品。故前解極狹。 (五十九右)即彼上四取也(文)。演祕。 (五十九左)取前第一(至)故有前八解(文)。演祕雲。疏取前第一至下三取亦然者。問。前之三對有能所取。理即可然。本末雲何。答。本末皆攝能所緣二。二取故有。或本為所取。末為能取。末緣於本熏本種故。據容有說。取言通於緣執二種故。無違故。各有四也。 (六十右)本末(至)亦具二義(文)。演祕。義蘊雲。疏本末若為異熟解等者。此會相違也。若言前八取中皆具能生所生二義者。初解本末唯異熟。便非能熏。能熏既無種亦非有。如何得有能所生義。故疏解雲。取為所取等者。此說由六七識等取彼本末異熟以為所取。即相分中熏識種子故具二義。 (六十右)即名言種由取二而生故等(文)。義蘊雲。疏即名言種由此二而生者。由取本末而熏成名言種故。言取二而生。此本末種。設由染淨心等之所熏發。亦定無記相分。隨質唯無說故。餘義可准。 (六十右)此中二取(至)相見分等(文)。演祕雲。疏此中二取至相見分等者。問。能熏七識非劣無記。雲何能生本末異熟。答。相分熏彼本末之種。相分與見性必不同。熏彼何失(文)。 (六十右)此當來世(至)生死三世等(文)。義蘊雲。疏此當來世言至生死三世等可知者。雖有二種三世。今論正顯生死三世也。何以知者。前解難雲由何有情生死相續。不約分位。又下論說。前異熟果受用盡時。復別能招餘異熟果。由此生死輪轉回。故知。定取生死三世。疏雲可知。是此意也。 (六十一左)攝大乘第三(至)有受盡相故(文)。無性攝論三(二十三右)雲。論雲。復有有受盡相無受盡相。有受盡相者。謂已成熟異熟果善不善種子。無受盡相者。謂名言熏習種子。無始時來種種戲論流轉種子故(文)無性釋(二十四右)曰。有受盡相謂已成熟異熟果等者。善惡種子既成熟已。不可重熟。受用盡故。猶如種子既生芽已不可重生。無受盡相謂應言熏習種子者。即彼種子隨緣增長。能起名言戲論因故。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三十四終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三十五(八本之二) (六十二右)一者性因(至)能生果故(文)。演祕雲。論雖二取種至性同易感者。有義。問。親因緣種熏時望果。為定別世如異熟種。為亦許同一期身世。答。疏雲。等流增上性同易感。此念熏已後即能生。非如異熟。彼難招故。二雲。此如業種定世不同。十因二果不同世故。而立命根。說依親種·生第八識一期功能。若許世同隨熏生果。一期生種義即不成。所引所生世各有異故。自種生果雖無有盡。隨業可說一期別故。若爾與業種子何別。說有盡相無盡相耶。解雲。業招生已雖有種子。後更不能招異熟果。其延壽法聖生淨居。皆資受果未盡之業。業若受果已盡之者。設得勝緣終不更能受於果也。故名有盡。若名言種為一業引生一期果。後逢緣引復能生果故名無盡。非無生果一期功能名無盡。詳曰。觀有義意取後釋也。今先議世後定優劣。世有剎那分位生死三時差別。若所熏種所生現果與能熏現隨前諸世而必不同。無有一念有二現故。諸所熏種望所生果。許有同世。種自相生亦名果故分位世同。諸名言種。皆得為二種習氣。善惡等種生善等現剎那世並業所感識。諸名言種。望生現果世可不同。疏據此義說言同也。不爾論雲性同易感等。徒為設也。後義雷同。總判世別。理為未可。   (六十二右)增上更無別體即等流性故(文)。義蘊雲。此釋論中等流增上二非別體。俱言易感。非謂一切。根發識此即增上非等流故。由此前說雖前三緣亦是增上而今第四除彼取餘。問。但是異熟亦必增上。何獨雲等流耶。答。雖實所由增上果多分易招故。異熟中略而不說。以異生故。問。如五根發識七生六八。此雖增上何必同性。答。此中但約與等流同體者說。亦不相違。疏第二解。別配等流性同增上易感。即無過失。於理為勝。 (六十三左)解頌答問於中(文)。義蘊雲。疏解頌答問者。謂前問曰。唯有內種而無外緣。由何有情生死相續下有四復次。答。此即第二復次。答上問故雲答問。 (六十三左)即攝論第三(至)三種熏習(文)。演祕無性攝論第三。一名言熏習差別。二我見熏習差別。三有支熏習差別。四種者。一引發差別。二異熟差別。三緣相差別。四相貌差別。釋曰。此阿羅耶識差別雲何者。謂已信解阿羅耶識相成熟義。復問差別。答。或三種或四種等。名言熏習差別者。謂我法用名言多故。有人天等我眼色等法。去來用熏習差別。由此我法用影顯現。諸識生起功能差別。我見熏習差別者。謂四煩惱所染污意薩迦耶見力故。於阿羅耶識中。有能執我。熏習差別。有支熏習差別者。謂福非福不動行增上力故。於天等諸趣中。有無明等乃至老死熏習差別。 (六十三左)彼論但有言說熏習(文)。論一名言熏習謂有為法各別親種者。名言熏習即攝得三性等。然攝論意。唯有表差無顯境故。 (六十四右)瑜伽七十二(至)聲自性唯無記(文)。瑜伽七十二(十三右)雲。如是五事幾去來今幾非去來今。答。四通三種。真如非三種。問。如是五事幾欲界繫幾色界繫無色繫幾不繫。答。欲色界繫三。無色界繫亦爾。正智一種。若唯出世間是不繫。若世間出世間通繫不繫。真如俱非一種。問。如是五事幾善幾不善幾無記。答。相反分別通三種。名唯無記。真如為善。精淨善巧所緣義故。非能攝生可愛果相義故。正智唯善。 (六十四左)有因外緣(至)以分二別(文)。演祕雲。若依外者名表義名者。有義彈雲。五識一切皆依外故。應名表義。詳曰。由因他名自能熏修。以自他對立以外名。不約根塵以明內外。何得謬以五識為難。智者應知。 (六十五右)若依無漏(至)唯無漏善(文)。義蘊雲。疏若依無漏名熏種此唯無漏善者。問。若凡夫依如來名等熏種豈無漏善耶。答。以無漏善名名無漏善。其實即是有漏顯境所攝。然今此說依無漏名熏唯無漏善者。此但約菩薩後得所熏種也。問。前言名從聲本說為無記。菩薩之聲既唯有漏。名從聲本應非無漏。佛不熏種非此所論。何故此雲依無漏名熏種無漏。又前疏雲。若依外者名表義名。何故此雲名在內。答。前約五法中名體是有漏。從本無記。後約名隨無漏心變故。言無漏。前約聞多外名。此約諸聲為內故不違也(文)義演雲。疏若依無漏名熏種此唯無漏善者。為十地菩薩無漏意識中緣能詮名等。亦相分中熏成無漏種子。若第七識平等性智。緣能詮名言。亦相分中熏成無漏種子故。亦為名言熏習。又十地位中。許有漏五識諸根互用。其識亦能緣名言熏種故。十地位中前七識中。皆有表義名言熏習。 (六十五右)內名為緣熏五蘊種(文)。義演雲。疏內為緣熏五蘊種等者。意雲。名由內發故雲內名為緣。即第六識緣能詮名而熏成種。問。此第六識亦依句文熏習。何故唯說依名言種習。不言依句文薰習耶。 (六十五右)雖亦依句(至)進退等(文)。義演雲。雖亦依句等至進退等者。總答此問。雖第六識亦緣句等熏種。然攝名句等三。總名名言熏習。疏進退攝句字故者。意雲。句詮差別。勝字作所依勝。名能詮法勝。故但說名言熏習。又解。句是名家果。是名字因。名為進即攝句果也。名若退攝。文因故。依名進退即攝句文。今說名言熏習亦攝句字。然但依名建立。 (六十五左)攝論唯據(至)唯有漏(文)。攝論第四(三右)雲。言說識此由名言熏習種子者。謂彼身等皆由名言熏習種子者。謂染污意我見熏習為為因變現。若善趣惡趣死生識。此由有丈熏習種子(文)。義演雲。疏攝論唯據言說名唯有漏也者。若攝論中唯說有漏表義名言。即約生死善惡業所感有漏表義名言說。不約無漏說也。無漏名言非是業感故。若唯識論說二種名言。即通有漏無漏也。據實而言。立名言等三種熏習意。唯生死位中。說此三熏習。常相隨故。亦不約無漏法中名言。若無漏法中有名言熏習者。亦應有我執有支二熏習等。無漏後得既無二熏習。故知。無漏中立無名言熏習。今此論傍約義說。許通無漏。非正所明。故攝論約有漏位立名言熏習文盡理也。 (六十六右)論隨二名言(至)各別因緣(文)。演祕論隨二名言至各別因緣者。問。表義聲界。顯境名言即七心界法界一分。合但九界。雲何能為諸法別因。答。因二名言。隨應相見熏諸法種。為諸法因。理無爽矣。疏具斯意。尋之可悉故。世親攝論雲。名言熏習差別者。謂眼名言熏習。在異熟識中為眼生因。異熟生眼從彼生時。用彼為因還說名眼。如是耳等名言差別亦爾。 (六十六右)論二我執習氣(至)我我所種(文)。演祕論隨二我執至自他差別者。問。凡夫有學有我執者自他有差。無學等聖二執已亡自他體等。答。由有橫計彼此情生。起自他執。執見既斷物我心亡。得同體悲自他封息。依著不著由我我無。非我我無體成同別。故無學聖體得成異(文)今謂。局斷難信。如平等性智。不斷我執終不能得。由之而言實令自他成差別。本在我執。然言非我我無體成同別。此豈理乎。如次下疏中具釋。 (六十六右)非如攝論唯說第七(文)。無性第三(九左)如上已引。我見熏習差別者。謂四煩惱所染行意薩迦耶見力故。於阿賴耶識中。有能執我熏習差別。有支熏習差別者。謂福非福不動行增上力故。於天等諸趣中。有無明等乃至老死熏習差別。義演。若。攝論中說。我執熏習。一切時常相續。第六識中我執熏習。即有間斷。所以不說第六識也。 (六十六左)然不善中(至)惡多於善(文)。義演雲。疏然不善中取言諸者顯惡多於善者。善業果即狹。界寬惡趣。便於六趣中。唯人天是善趣故雲狹。界寬者。即上界及欲界人天少分。皆是善也。若惡業又即趣寬界狹者。唯在欲界中有惡業果。趣寬者。若惡趣中四趣是惡。謂修羅·鬼·畜·地獄也(文)。今謂。諸字似無別緻。於上善中。簡別無漏以標有漏。惡無所簡故加諸言。或可。諸論師中曾為此釋。疏亦用之叵趣訂焉。 (六十六左)論應知我執(至)是增上緣(文)。演祕雲。論應知我執至是增上緣者。問。此三熏習為定周別。答。其義不定。後二熏習。定是名言。名言自在非後二者。即諸無記而非執者。及無漏種。皆非後二之熏習故。若以我見對有支。言應為四句。有我熏習而非有支。謂無記執所熏之種。有有支習而非我見。謂善噁心不起執者。有二熏習。謂不善執。非二熏者。無覆無記無漏種等。有具三習。如欲界中分別我見諸相應法。 (六十七右)或通無色(至)佛處聽(文)。亦通無色。無色界中。即約有波羅蜜多聲聞。廣惠聲聞以無色心能緣一切法。佛邊聽法。六識緣名言。而熏成表義名言種。即說是地前菩薩生無色界也。即約無學故。之無色諸天佛邊聽法。然不約異生說。以無色界異生無表義名言熏習。又彼界生不能起心緣下界色法故。今約聖者為言。若馬異生六行無色定。於欲界身上。亦能聽法。亦有表義名言熏習。 (六十七左)第五位次名言熏習(至)通十地(文)。義演雲。疏第五位次名言熏習唯除佛位乃至無漏通十地者。若至佛果。即無名言熏習。若第六識有漏名言熏習。即第七地終心有也。若八地已上。唯是無漏第六識名言熏習故。八地已上菩薩無漏意識。聽法緣名等熏無漏種子也。餘六識者。即是第七識及前五識也。故無漏第七平等性智。緣名言熏習。及有漏第七識我執熏習等。知通十地也。然法執熏習。即是前名言熏習攝。不是後名言熏也。若十地中有漏五識熏習者。皆是名言熏習也。 (六十八右)聖說不共無明(至)亦無(文)。緣起經十(十五右)雲。內法異生若放逸者者。彼除一種不共無明引發放逸為緣生行。又(十六左)雲。內法異生。若造福行及不動行。彼是正法如理作意相應。善心之所引發解脫為依。迴向解脫而引發故。雖於善趣感殊勝生。而非無明起增上緣然能作彼四種無明斷增上緣。諸聖者學不共無明永斷故。不造新等(文)。義演雲。若未至十住第七住心已前。即名外法異生。許造作二業生外道等故。名外法異生。答。若至十住第七心以去。即為內法異生。更不退作小乘外道等故。第七住名不退位。入第七住已。亦伏分別我執(已上)今謂。入第七住已上伏分別我執者。此釋未詳。何者疏言資糧位起。此位中有十住十行十迴向。何唯第七住可以准知。義燈雖舉異說。然內法異住為四善根分。 (六十八右)論此頌所言(至)有支氣氣(文)。義燈六未(十左八)論雲此頌所言等者。問。相見等取由業所招。雲與取俱。今三熏習。我執習氣非業所招。如何得雲由業習氣二取習俱。答。前雲由業與習氣俱能生現果是親疏緣。今此亦望業習二俱能生現果親疏差別。不雲業招我執習氣。 (六十八左)非此二種體自能熏可名取也(文)。義蘊雲。疏非此二種體自能熏可說名取者。我執名言雖亦熏種。但名二種熏習。未名二取。有別能取取此二故。而熏成種方名二取習氣。又執我我所。及緣名境。而熏成種。即是二取習氣。今言非此二種體自能熏者。約所執之我及名等境。不自能熏。要由見分方熏種故。今此准前二應有所熏取。但以論中不言彼取故此不述(文)義演雲。據其道理我執等亦能熏習今者。但約別能取所取二種名二取也。其實不妨。我執等亦是能熏也。 (六十八左)論俱等餘文義如前釋(文)。義蘊雲。論俱等餘文義如前釋者。問。前相見色等。皆是名言種子。是業所感故言俱。謂業種二取種俱是疏親緣互相助義。今取我執種為二取。既非業感。即不相助。何以得如前。答。我執所熏相質同種。親生當果。由業助力方始能生故。義如前不相違也。 (六十八左)然此熏習(至)如理知(文)。演祕問。上三習氣與十一識相攝雲何。答。按無性·攝論第四本論中雲。此中若身·身者·受者識·彼所識·彼能受識·世識·數識·言說。此由名言熏習種子。若自他差別識。此由我見熏習種子。若善趣惡趣死生識。此由有支熏習種子。十一識之名。當如下解。故此不雲。 (六十九右)此應第二方解其惑(文)。義蘊雲。疏此應第二方解其惑者。此中以惑苦名取。頌先言業。第二方解惑也。有雲。據潤生次潤生次惑居業。後理未可(文)義演雲。疏此應第二方解其惑至此非例者。此辨惑業苦三次第不同。據論本次及諸經論。皆先言業。次明惑並苦。故本頌雲由諸業習氣等。何故長非依論及本頌文。有何意耶。答。今據發業次第而說。要由有惑方造有業等。能成苦故。諸聖教非此例也。 (六十九左)感異熟生(文)。義演雲。疏感異熟生者。意雲。無起業及無漏業唯感異熟生。不同前總別報業。問。別報業是不感異熟生耶。答。雖感異熟生。不同無記業及無漏業。思可知也。即無漏現行。從異熟識中種及生。勿名異熟生也(文)今謂。謬之甚矣。不足提議。 (六十九左)對法第四(至)亦是不善(文)。對法四(初右)雲。自性不善者。謂除染污意相應及色無色界煩惱等。所餘能發惡行。煩惱隨煩惱此復雲何。謂欲界繫不任運起者是不善。若任運起能發惡行者。亦是不善。所餘是有覆無記(文)義演雲。欲界中俱生煩惱不發業者。乃有多類。略述五種。一者即如欲界中俱生貪慢無明。俱生身邊二見俱起者。即是有覆無記攝。二亦有獨頭煩惱俱生貪慢等。雖不與俱生身邊二見俱起。以不能發惡行故。亦是有覆無記性攝。據何教說。答。如緣起經中說。持戒比丘所發貪慢癡。彼信慚等折伏此貪慢癡故。若貪等亦是有覆無記攝。解雲。其持戒比丘。雖是凡夫。為持戒故得但厭生死造福業。所起信等。希求出離故。其貪等成無記性。又其比丘。或時舉目觀五欲境及女人珍財。而生邪行及偷盜殺生等十惡業。道雖犯是戒。唯除生慚愧。愧此所起貪等即成有覆無記性故。俱生獨頭貪慢癡等。由信慚折伏成有覆無記故。又若自餘人非出家。見有好食。則即宜位而起貪癡心。同起此心。遂即邪行偷盜殺生等十惡業造。即說。此所起貪盜名正發業。即是不善性也。三者欲界中俱生貪慢癡等。不與身邊二見俱起。然其獨頭貪等。亦是有覆無記性攝。其由何者。如有人於現在身起心緣未來世。人天善趣後有身而生貪愛等。多分是有覆無記性攝。少分是不善性。若緣未來三惡趣後有身而起人。雖見好境錢物等。而起俱生獨頭貪慢癡等。其人心亦不擬退求色境錢物等。不造惡業。以不發惡業故。其貪等故成有覆無記。及發者即是不善性。五者亦有獨頭貪癡慢等亦是有覆無記性。即如九種命終心俱生受俱故。除此五種已外餘者能發業。是不善性。 (六十九左)然緣起經上卷(至)無勝功能(文)。義蘊雲。疏緣起經上捲至有覆無記者。此征欲界發善行無明通有覆也。若由欲愛等者。明發業惑。此愛取下。兼明潤生惑。由信伏故皆有覆攝。問。其相雲何。答。謂如人愛知足天愛慾生彼。便有無明發此福行。由於教等起深信心。生決定想攝伏諸惑令成有覆。問。彼文但言欲愛等。雲何以此證無明耶。答。由不了彼善趣等苦。而生愛染故定有癡。若有說言。欲界有覆無記。於發諸行無勝功能者。以此為證。令知有覆亦能發行(已上)具知義燈。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上(六右)雲。世尊告曰。諸有現前愛非受境。增上力故。發生欲愛起不善根。造非福行。一切皆由於因於果非福行中不知過患。彼由意樂有過失故。或由加行有過失故。起非福行。如是意樂加行過失。唯用無明以為勝緣。非境界愛及不善根。若由欲愛造諸福行。彼信為依。及造斯行。於死於生定信故。此愛及取由信攝伏。我施設為有覆無記。若法欲界有覆無記。於發諸行無勝功能(文)對法抄第四(八右)曰。緣起經。內法異生不放逸者。所有漏及不動行。非無明為緣。瑜伽說。無明通發三業有三會。一雲。內法異生不放逸者。即解脫抉擇不感總報。非曰見道無明所發。唯修道無明發唯感別報故。四無明唯見故。二解緣起經有覆無記。信所攝伏發非不善。四無明發據實有覆發亦感總報。三雲有不善位在唯無不共相應二種非不種子多分無位支發。為別餘異生所以不說。非無隨眠發總報。 (七十二右)瑜伽第九(至)十二因緣論(文)。第九(十三左)第十(三左)九十三(初)對法第四(八右)十地第八(四左)天親十二因緣論。 (七十二左)總五事中(至)一分為體(文)。義演雲。疏總五事中至一分為體者。意雲。於體如下別別總出十二支體也。問曰。總十二支以何為體。答。且如五事中。但以相及分別二法為體。問。何故不用名體耶。答。准下五法中名屬邊計所執。是無體法。所以不取名。此十二支。依他起法。若依三性出體者。即用依他起性為體。以邊計無體故。如蘊處界中。但取有漏故。三分不取無漏。何以故。若非蘊性故。問。若有漏即為體者。但如十二處中外六處。十八界中外六界。是為支耶。答。不然。但約有漏。有漏者得為支體。不約內外辨也。何以故。以外境法非支體故。又須辨。又解雲。或攝境從心總得為支體。又解雲。一分者。即十二支中。用內六根為體。不取外六塵故雲一分。界亦准此。問。分別既是心心所於分別中攝得幾支。又於相中攝得幾支。答。相通攝得十二支。分別唯攝心心所。準可知也。 (七十二左)緣記經雲(至)非餘法(文)。緣起經上(初左)之文。十一殊勝如次下釋。 (七十三右)大論第九(至)不取餘法(文)。第九(十七左)雲。復有七種無知。一世愚·二事愚·三移轉愚·四最勝愚·五真實愚·六染淨愚·七增上慢(文)。等取十九及五種無知。瑜伽明七種與十九及五種相攝。 (七十三右)對法第四(至)名無明支故(文)對法四(九左)雲。依四緣相建立支緣。且如無明望行。前生習氣故。得為因緣。由彼熏習相續所生諸業。能造後有故。 (七十三右)答曰不爾彼非因緣故(文)。瑜伽十(五左)雲。問。何故諸支相望無因緣耶。答。因緣者自體種子緣所顯故。 (七十三右)大論第十(至)說為一事(文)。大論第十(三左)雲。問。何因緣故。無明等諸有支作如是次第說。答。諸愚癡者。要先愚於所應知事。次即於彼發起邪行(文)。此所言愚。即是無明一事也。 (七十三左)非如小乘約分位辨(文)。俱捨九(十二右)雲。論曰。傳許。世尊唯約分位說諸緣起有十二支。若支支中皆具五蘊。何緣但立無明等名。以諸位中無明等勝故。就勝立無明等名。謂若位中無明勝。此位五蘊總名無明。乃至老死最勝。此位五蘊總名老死故。體雖總名別無失廣說。 (七十三左)此有十九(至)第九等說(文)。演祕雲。按彼論(九十七右)具明十九。今略數之。於前際無知。於後際無知。於前後際無知。於內無知。於外無知。諸行起無知。於業無知。於異熟無知。於苦等四諦無知為四。於因無知。於從因所生諸行無知。於六觸處如實通達無知。於所證中顛倒思惟所有無知。如是略說十九無知。七無知者。一世愚·二事愚·三移轉愚·四最勝愚·五真實愚·六染淨愚·七增上慢愚。五種愚者。一義愚·二見愚·三放逸愚·四真實義愚·五增上慢愚。六無知者。無知·無見·無有現觀·愚癡·及無明闇。問。十九與彼七五六等相攝雲何。答。攝彼七者。初三攝第一。次三攝第二。次三攝第三。次三攝第四。次四攝第五。次二攝第六。後一攝第七。次攝五者。五中義愚通攝十九。見愚攝彼十九前六及因所生。放逸愚攝於業·異熟·及俱無知。真實義愚。攝於師等乃至道諦所有無知。增上慢愚。攝最後無知。次六相攝者。論中但以六七相攝。不言十九。義准知故。故論雲。如是六種無明差別。隨前所說七無知事次第應知。於後二無知事。總合為一。起此最後無明黑闇。 (七十三左)大論第十(至)此為實故(文)。第十(十三左)五十六(十七左)五十五(十一右)演祕雲。疏大論第十至皆言實有者。按第十雲。九實三假。同此論明。五十六雲。當知。有生及老死支是假有。諸所有支是實有法。五十五中明諸煩惱假實之支。如前數引。今闕不錄。 (七十三左)又緣起經(至)文勢同(文)。五十六(十七左)雲此與諸見及貪等對辨已雲。是故當知。別有無明。是心所性與心相應。 (七十四右)十地經(至)子時果時(文)。今謂。經無此文。論八(八左)雲。論曰。是中無明緣行。無明因緣令行不斷助成行故者。無明有二種。一子時二果時(文)義演雲。疏十地經雲。無明有二種子時果時者。子時者即是種子。果時即是種子果時即是現行。此依舊論辨。若新經論中。即說種子現行也。意說。無明支中。有種子現行二種也。 (七十四右)緣起下卷(至)謂隨眠等(文)。下卷(十五右)雲。世尊告曰。略有四種轉異無明。何等為四。一者隨眠轉異無明。二者纏縛異無明。三者相應轉異無明。四者不共轉異無明(文)今引此經。為證無明通現種也。具如義燈中釋。 (七十四右)又唯發業通不善無記(文)。義蘊雲。正發無明既唯見斷。即欲界中正無明支。雖能發三種行。唯不善攝。第六卷雲欲界分別煩惱唯不善。上二界者。即唯無記。亦能正發。如生二定已上。皆用上無明發行故。問。欲界有覆無明定俱生。為能正發後趣行不。答。緣起雲。若欲受由造諸福行彼信為依。乃造此行。我施設為有覆無記。言造諸福行。理兼正助。故知。欲界有覆。亦能正發。准文取義。即欲界外法異生有發諸行。能發無明。皆唯不善。若內法異生放逸者。設發福行通二性。若不放逸者。即唯有覆。此設現行相應無明有說。不放逸者。唯以不共無明種發行。即不善也。問。如何福行不善無明為能發耶。答。為遠因故。若求福業欣生人天。能發明即不善攝。若求生淨土及見佛等能發無明。即是無記。與所發行必不同時。彼唯善故。問。准下論正義。然無明支正發行者。唯見所斷。雲何此說俱生亦能正發行耶。答。下論約外法異生等正發無明。唯是分別。今依緣起據內法說。亦不相違。或緣起約修福行多故。言造諸福行。亦不相違。前解為正(文)。 (七十四右)非發福非福(至)如對法第七(文)。對法第七(十六左)演祕雲。疏發福非福不動三無明別等者。所發福等而有三種。能發無明但有二也。按對法之。由異熟愚發非福行。由彼一向是染污性。無明合時。必不容受信解異熟行相正見故。由真實義愚發不動行。真實義者。即四聖諦於彼愚癡名真實義愚。未見諦者。雖起善心。由彼隨眠所隨轉故。亦名愚癡。由彼勢力。於三界苦不如實知。便能發起後有因性福不動行。 (七十四右)大論第九(至)十地經說(文)。第九(十八右)十地論八(九右)雲。如前說無明有二種。一子時二果時。行乃至老死亦如是。先際後際滅。中際亦無。是故不說。雲何攝過觀。所謂三道攝苦因苦果故。 (七十四左)羯剌藍等(文)。九十三(初左)雲。既命終已。由前際因。於現在世自體得生。生已漸次於母腹中。因識為緣。續生果識隨轉不絕。任持所有羯剌藍等。名色分位後後殊胎。始從治藏。乃至老衰(文)演祕疏三識支至恆隨轉故者。乍觀所引九十三等。似證識支唯取種子不取餘識。理實但證賴耶為支。簡餘轉識。非證種子。 (七十四左)彼下文雲(至)之所隨逐(文)。九十三(三右)雲。又即此藏當來後有名色種子之所隨逐。名色種子。復為當來諸觸種子隨逐。此觸種子。復為當來後有諸受種子隨逐。當知。是名於其中際後有引因。由識為先。受為最後。遍能牽引諸自體故(文)。演祕雲。疏文雲。至之所隨逐者。言此識者中際識也。後際名色名曰當來。由中際識能引後際名色支故。名色種逐彼識也。問。言隨逐者。明所引也。即彼論雲。名色種子復為當來六處種子之所隨逐。乃至受支作法亦爾。如何能證是第八識。答。識若第八。第八能持諸種子故。後際種子可為隨逐。中際之種若非賴耶。何有種子言相隨逐前引後耶。義蘊雲。疏又雲。又即此識當來有名色等種之所隨逐等者。今言此識謂本識種。言隨逐者。由識為緣引當名色故雲隨逐。乃至隨逐觸為例亦然。問。今言此識為取今識之種。為取當識之種。答。種雖現在實是當來識種。若今識種。與當名色即無緣義。雲何隨逐。問。但言此識。何知即是第八識耶。答。若緣識種即入名中何得更言名色隨遂。有雲。識時名色等種名為隨遂。由此證知是第八者。其理不爾。乃至觸受亦言。當受之所隨逐。豈觸文持受種耶。 (七十四左)問曰若何故大論(至)唯一(文)。第九卷(十八左)上明無明及行已去眼識雲何。謂於當來依止眼根了別色境識。所有福非福不動行所熏發種子識。及彼種子所生果識如眼識。如是乃至意識應知。亦再。由所依及境界所起了別差別應知。此於欲界具足六種色界唯四。無色界唯一。 (七十五右)答曰九十三中(至)說六識身(文)。九十三(三右)雲。如是無明以為緣故。諸行得生。行為緣故。令識轉變。當知此識於現行法中。但是因性攝受當生諸識果故。約就一切相續為名說六識身(文)演祕雲。復有釋雲。若初受生唯是意識故。就相續有六識身。詳曰。大乘初生唯八識。今雲意識有違宗過。今助一釋。理實結生是第八識。據後相續容有六識。故說有六識。義演雲。此並六識為識文有其三解。一雲。彼論說六識為識支者。約就一切有性為名。論相續身也。然一切有情身始終而言。若在欲界具六識。在色具四。無色唯一。第二解雲。彼論六識為識支者。即就小乘宗說為論。彼未有第八識故也。第三解雲。六識為識支者。或可。約一箇有情身中一切識始終為言。欲六色四無色一也(文)今謂。疏唯二釋。引論文已。初約二乘而解。後就一身而解。分為三釋未可也。 (七十五左)大論第十(至)胎藏苦故(文)。演祕雲。按彼論第十三(十四右)幾能生苦謂五。幾苦胎藏謂五。幾唯是苦謂二。釋曰。謂無明·行·愛·取·有五。能生當苦。名能生苦。其識·名色·六處·觸·受五。是種子。是彼當來生死等因名苦胎藏。生及老死二唯是苦。既雲識等名苦胎藏。明非是現。問。既雲苦胎明能生苦。何不同有能生苦收。答。潤·未潤別去果遠近得名不同。生老死二。正名為苦。是彼苦因名苦胎藏。依主釋也。疏本多雲胎藏苦者寫傳誤也。問。設雲胎藏苦持業得名。復何爽耶。答。雖有漏法體皆是苦。所引之文意。明生等二果名苦。故無明等名能生苦。生老死二唯是苦。故知。胎藏是苦之因。依主以為勝(文)今謂。此說未詳。下亦言胎藏苦。何必寫誤。義蘊雲。疏胎藏苦者。有雲。五果種子名苦。在第八識中。義同胎者。此理不爾。彼論說。識等五名苦台藏。即生老死二。正名為苦。識等五種。能生於彼因故。名苦胎藏。由此疏引證是種子。 (七十五左)大論第九(至)名為識支(文)。第九(十八左)雲。眼識雲何。謂於當來依止眼根了別色境識。所有福非福不動行所熏發種子識。及彼種子所生果識如眼識。如是乃至意識應知。亦爾(文)義演雲。疏問若爾何故大論第九雲乃至於生死亦然者。此中間意。答名色·六處·觸·受等五支。唯是種子無現行者。何故大論第九。雲福非福不動三行所熏種子。六識及種子所生果時六識名為識支耶。言種子六識者。即說此前六識種子。能生六識果也。又處處聖教說。行支熏於識。即識與名色得互為緣。故知。現識得為緣。種子不能為緣故。又說。識入母胎。故知。現行第八識支。入母胎結生。種子不爾。又准十地論雲。無明有子時。乃至於生老死亦然。故知。識支皆有種子現行名為識支。以聖教說通種現。 (七十五左)約當生果位中說有前後(文)。義演雲。疏雲約當生果位中說故有前後者。意說。有現識者。緣當來生老死中。說有現識。 (七十六右)或於現在(至)其實唯種(文)。義演雲。疏或於現在至唯種者。意雲。十支因。是過去。生等二支果。是現在。即此現在生等果。是過十因也。生老死位。於此位中。說現在識以為識支。其實唯取種子為識支。是正義。 (七十六右)不爾便違(至)胎藏苦故(文)。演祕雲。疏不爾便違至胎藏苦故者。顯違第十及五十六。文言總也。若胎藏者即第十文。文如前引。五十六雲。現法中識為福非福及不動業之所熏習。後後種子之所隨逐。能引當來餘身識等生老死苦。又雲。即識·名色·六處·觸·受先種子性。隨所依時。曾得眾苦引因之名。今已與果名生老死。復得名苦。准此等。明識等五唯取種子。 (七十六右)乃至說受(至)皆准此知(文)。義蘊雲。疏乃至說受亦有二至皆准此知者。大論第十雲。受有二種。名為雜分。一謂後法以觸為因受。二謂現法與受為果。受者此二受中。前種後現。皆准此知。或約當生或現生老故。說通現。實唯種也。 (七十六左)又五色根(至)及餘諸名(文)。九十三(二右)之全文也。續此文雲。由執持所有根等。隨在相續流轉不絕。此二總名隨轉依止。由是故雲識緣名色。名色緣識。於現在世。猶如束蘆相絕而轉。乃至壽住如是。名為從其前際。中際緣起。諸行得生。 (七十六左)大論第九(至)皆名色支(文)。第九(十八左)雲。受蘊雲何。謂一切領納種類。想蘊雲何。謂一切了像種類。行蘊雲何。謂一切心所造作意業種類。識蘊雲何。謂一切了別種類。如是諸蘊皆通三界。四大種雲何。謂地水火風界。此皆通二界。四大種所造色雲何。謂十色處。及法處所攝色。欲界具十及法處所攝假色。色界有八及法處所攝色。然非一切。此亦二種。謂識種子所攝受種子名色。及於彼所生果名色。 (七十六左)此論下雲(至)通取五性(文)。義蘊雲。准此下文。總攝五因。但有與餘四支相雜之義。不言通三性。今疏結雲通取三性為體者。此有二解。一雲。引下五因。但證雜義。通取三性。兼結前文。不證下文。許通三性。二雲。准下三性分別門七分位中。亦記善染故通三性。疏雲此論下者。雙顯二文。前明支雜故。說總攝五因。後明性雜雲通取三性。二釋俱得。前解為本。 (七十六左)或名色種(至)立餘四種(文)。義演雲。疏名色種總攝五因於中隨勝立餘四種者。意雲。名色支既攝得識等五支。即具五蘊。於中隨勝立識等四支也。通三性為體者。意名色支既攝五蘊。五蘊通三性故名色。支體亦通三性。更有外難。問答如演祕說(文)演祕有義彈雲。五蘊三性為此支者如何得引此論第二復次說耶。別說五支既唯異熟。明知總攝不通三性。何得為證通攝三性。詳曰。別總既異。性何必同。若以別性例總性同。應以別體例於總體體令各等。體既不齊。性何令等。又大論第九名色三性。此第二釋。那知不依彼義而論。不爾何須分為二釋。以此而言。疏固無失。 (七十六左)若約名色不雜亂說此支等(文)。義演雲。疏若約名色不相雜亂說此支等者。疏主解雲。即色蘊中。唯取扶根微塵即除五根。五根即是六處支中攝。若識蘊中。唯取現在世六識。名名色識。即除第八識。八識是前識支體攝。又除第七識。第七識非是業感。不通十二支攝故。又除前念六識等無間意根。前念六識等無間意根。六處意根攝。又行蘊中攝。即取想蘊全。色行識三蘊少分。名名色支也。行蘊中除觸。取餘異熟心心所法也。哲法師解雲。識蘊中取第八識名言種子。是識支攝。現在第六識名言種子。是六處中意根攝。為五識中名言種子。即在色名中攝也。此解亦有道理。任情取捨。餘者同前疏主解。 (七十八右)此約一意(至)即義說別(文)。義演雲。此約一意者。即一意根也。意說。即約一意根上義分現在世過去世。即義說現在六識名名色支中識蘊。過去世六識名六處支中意根。若不作他上上來解。餘者若說識攝入六處之中為意根者。即名色支中闕無識蘊。若爾時六識攝入色名支中為識蘊者。即六處支中闕無意根也。故於現在六識種子上。義說二也。此約一時俱有五種而為論也者。意雲。此約一時俱有識等五支種子為論也。問。六處意者雲何俱有。答。俱時識種子對世名意。故五種俱有。為約當來生時分位說者。即名色具足五蘊。即如當來世初入母胎之時。為初一念俱名為識支。從第二念後至四七日來。名名色位中識。在過去雖名為意。亦名中攝。未名六處支。故從第二念後。乃至四七日以來名色位中。亦有過去六識等無間意名意根。此等無間意。及餘心心所法。皆是名也支攝。故名色支具足五蘊未名六處者。無六處用不名六處。 (七十八右)此約一時俱有五種而為論(文)。演祕雲。疏此約一時俱有五種者。問。六處意無雲何俱有。答。俱時識種對世名意故五種俱。燈有一釋。與疏稍別。 (七十八右)有處亦說(至)義准此知(文)。義演雲。疏有處亦說為現行義皆准此知者。意雲。有處雲六處支是現行非種子者。依前名色支會雲。亦約當生分位說故也。其實唯取種非取現。 (七十九右)大論第十(至)謂三界受(文)。第十(初右)雲。欲受雲何。謂欲界諸行為緣所生。於欲界行。染污希求。由此能生欲界苦果。色愛雲何。謂色界諸行為緣所生。於色界行。染污者求。由此能生色界苦果。無色愛雲何。謂無色界諸行為緣所生。於無色界行。染污希求。由此能生無色界苦果(文)義演雲。疏大論第十初雲。愛謂三界愛者。此中愛支。唯是第六識中愛。以此愛能緣後有身而起因生愛故。即是欲愛·色愛·無色愛也。 (七十九右)十地論說(文)。如上屢引子時果時之文。 (七十九右)瑜伽論說(至)令生相續(文)。瑜伽論五十九雲。當言金界一切煩惱皆結生耶。為不全耶。答。當言全。非不全。何以故。若未離欲。於自生處方得受生。非離欲故。又未離欲者。諸煩惱品所有粗重。隨縛自身。亦能為彼異身生。因由是因緣。當知一切煩惱皆結生相續(文)。如第一卷中釋。 (七十九右)大論第十(文)。第十(初右)雲。欲取雲何。謂諸欲所有欲貪。見取雲何。謂除薩迦耶見。於所餘見所有欲貪。戒禁取雲何。謂於薩迦邪見所有欲貪。初唯能生欲界苦果。餘三通生三界苦果(文)九十三(三左)亦同。 (七十九右)欲取雲何(至)與諍故(文)。義演雲。然大論中說欲界貪。唯在欲界。後雲三見。通出三界。謂三界中身見。名我語取。三界中見取戒取名見戒取也。然瑜伽中在家起四取者。唯約欲界人中說。若天上雖無出家。外道亦得起後三取。然欲貪取我語取。即通見修斷。若見戒二取唯見斷也。我語取者。即是五見之中身見也。如諸外道。執受我時。但有空語無實我體。名為我語取。取者耽著為取。識由執我為先。耽著不捨故。立取名。又取有二種業。一由此四取興淨為根故。諸家俗人。以欲貪取為先。淨財色等而興諍也。若出家外道。以執自見為是。撥他見為非。而起見戒二取。及身見等而興諍也。二者四取。即與後有為根。以此中四取。通能發業亦能潤生。由諸欲人起貪慾故。便能資長欲界識身中五根塵也。由諸外道取後三取。後身行向三界中受身也(文)義蘊雲。謂欲隨說分別作受士夫之相。因言執。或因起言名我語取。即我見也。 (七十九左)瑜伽上下(至)皆四取體(文)。對法第七(二右)雲。取有四種。謂欲取·見取·戒禁取·我語取。執取淨根執取後有。是取義。何以者何。由貪著欲。繫縛耽染為因。諸在家者。更相鬥諍。此諍根本第一取由貪著見。繫縛耽染為因。諸出家者。更相鬥諍。此諍根本是後三取。六十二見趣是見取各別。戒禁多分苦行是戒禁取。彼所依止薩迦耶見我語取。由見取戒禁取。諸外道輩。更相諍論。以於是處見不一故。由我語取。諸外道輩。互無諍論。於我有性皆同見故。然由此取。諸外道等。與正法者互有諍論。由彼不信有無我故。如是執著諍論根本。復能引取後有苦異熟故名為取(文)。若能取等者。義蘊雲。能取謂緣四起貪等。所取即欲等四境。所為即合二為體。為彼四境起。如別抄中更有異釋(文)若所為取者。義蘊雲。疏若所為取者。即於自見生貪。於他見生嗔。及生慢等煩惱。皆名所為取。今此合取所說義別者。意雲。唯瑜伽文有三文不同明四取。此中合為一取以明。取說義別(已上)今謂。我語及所為取。並皆不是。義蘊為優。義燈詳釋。兩師何為不用。義燈。 (七十九左)雖取支中(至)非無餘惑(文)。略纂第四(二十九右)雲。然此中說四取貪為取支者。與十地經同。彼雲。受增上名取。成唯識說。於潤業位。愛力偏增說愛。如水能滋潤故。要數溉灌分生有芽。且依初後分愛取二。雖取支中攝諸心煩惱。而愛潤勝說是愛增故。此文不相乖返。 (八十右)十有支(至)取等(文)。義演雲。疏十有支至因所攝故者。意雲。此有支者。總用前行及識等五種種子為體。以被愛取二法潤故。轉名為有也。若未被潤時。識等六種。但住自分。無有能生當果之用。忽被潤已。有能生當果之用故。得有支名也。即是能有當來果故。故名有支。此唯種子不通現行。問。受取二支既通種現。如現行愛等。潤識等種。其義易知。如受等種子。亦能潤識等種耶。答。通二義也。約凡夫異生潤。即唯現潤取為有支。若聖人第三果。亦通現種潤。意聖人用愛取二種子潤。識等六種。轉名為有支。見有二論。不二偏取也。所以有支是能生因攝。非是引因。以未潤時名引因故。問。愛先取後。如何言和合潤先法耶。答。不據前後以解和合。但以潤義同故名和合也。 (八十右)九十三等(至)因所攝故(文)九十三(三左)之全文。 (八十右)即前五蘊變滅等(文)。義演雲。疏即前五蘊變滅者。即老變化名為滅也。然生乳二名。是於五蘊假立者。意說。此生老死二支名。即是不相應中生異滅三相也。唯於五蘊上。皆有生老死名。若於五蘊中。即偏行蘊攝也。 (八十左)若約分位(至)有果記等(文)。義演雲。疏若約分位至有果起等者。意說。有果即有支體也。由愛取二法。潤前識等種。轉名為有故。有支當體即名為有果。若有果亦起已即名生老等。即說生等亦通種子無妨。問。如何得知。如緣起經說生引同體者。識等五種未潤名引因。引遠果故。若被潤已去名生因。近能生果故。雖同未潤。前一種俱因也。種子故生引同時也。又雲。生引同時者。生者果也。能生因即有支也。引正是取引。生老死果。至生老位中。有支種不亡故名同時。又若將有支即為生死等因。生等亦通種子無妨。以有支體即是前識等種故(已上)義燈。 (八十左)生果之識等仍名引故(文)。義演雲。疏生果之識等仍名引故者。意雲說有文生果識時。仍喚此有支名為引因。何以故者。有支體是前識等六種種子故。問。既被潤已如何仍名引因耶。答。謂引果取識等以名引因。種仍名為能引因。由生唯取現行故。有支因者。即識等五果種子也。雖被潤已轉名為有。至生位時此生果也。識等五者。意說。若約分位說。若至生老死位中。即前引因識等種也。已不總名生支等故。說生支等通種子也。問。如何至生死老位猶有識等種耶。答。後必帶前。前不必帶後也。亦如種子時未有果。果生時必有種也。亦如彼三十七道品時。在資糧位中四念處修時。即未有四正斷。若復修四正斷。必帶前四念處。如是乃至修八正道。正帶前七覺支也。故今生支位。必帶前種故。說生支通於種子也。 (八十左)如俱捨第九(至)等解(文)。俱捨第九(十二右)之文。如上已引。二十二。 (八十一右)五十六(至)名為緣生(文)。五十六(十五左)雲。復次雲何名緣生法。謂無主宰。無有作者。無有受者。無自作用。不得自在。從因而生。純眾緣轉。本無而有。有已散滅。唯法所顯。唯法能潤。唯法所潤。隨在相續。如是等相名緣生法(文)略纂十五(十一左)雲。主宰者我也。無自作用者。謂自在天。或此法從緣生。無自作用。餘可解。唯法所顯能潤等可知。 (八十一右)大論第十釋等(文)。第十(五右)雲。問。何故緣起說為緣起。答。由煩惱繫縛往諸趣中。數數生起。故名為緣起。此由字釋名。復次依純眾緣速謝滅已。續和合生。故名緣起。此依剎義釋。復次眾緣過去而不捨離。依自相續而得生起故名緣起。如說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非餘依此義故。釋名應知。復次數數謝滅。復相續起故名緣起。此依數壞數滅義釋。復次於過去世覺緣性已。等相續故。故名緣起。如世尊言。我已覺悟。正起宣說。即由此名展轉傳說。故名緣起。又略纂第四(三十五右)雲。第七釋詷者。釋緣起義。中有五種。依字釋名者。由煩惱係縛為緣。諸趣數數生起。故名緣起。依緣字起字釋緣起字故名依字。依剎那義者。簡大眾部化地部等緣起是無為。亦破正量部一期四相義。眾緣過去而不捨離者。若依分位。前十支為緣。後二支為起。前支具有因緣等四。雖復剎那滅入過去。種在身中而不捨離故。依自身後果生起。或十二支。前一一為緣。後一一為緣。此有故彼有者。顯無作緣生義。此生故彼生者。顯無常後生義。非餘者。唯由有緣果法。得有非緣。有實作用能生果法。非無生法為因故。少所生法而得成立。無作無常二種為緣。非餘作用及非無生二種為因。故言非餘。此簡自在天等有實作用。及計無為能為緣起。以釋其名。第四釋中屢屢逢緣。數數緣起故名緣起。於過去世覺緣性已等相續起者。初證菩提時。覺悟緣性已後。為有情平等發起。謂言說之故有緣起。自利稱緣利他名起。即是法輪展轉說義(文)。倫記亦同○第十(九右)雲。復次於緣起中雲何數往義。謂生已不住義。雲何和合義。謂諸·緣聚集義。雲何起義。謂諸緣和合之所引攝新新生義。雲何緣起。雲何緣生。謂諸行生起法性。是名緣性。即彼生已說名緣生(文)。倫記三下(十六右)雲。第五重釋經中緣起名義。梵雲缽剌底。此雲應行。以不往故。梵雲參。此雲和合。以正集故。梵雲嗢。此義譯起。以緣新起。於三義中。初總釋緣起。以簡無為。次唯釋緣字顯緣不差。後唯釋起字簡不生法。廣如正理。緣起緣生者。對法雲。因名緣起果名緣生(文)俱捨第九(十七右)亦舉梵漢。與此稍別。 (八十一右)又解即依緣字起字等(文)。義蘊雲。疏中又字誤。應雲此解也。但是斷前依字釋名非是別解。煩惱轉為緣。諸趣生死即依緣字起字也。 (八十一右)又眾緣過去可不捨(文)義蘊雲。彼論雲。眾緣過去而不捨離。依自相續而得生起故名緣起。此意釋緣者。生死流轉不斷絕義。彼論既雲。眾緣過去相續至起。今此所明緣起之義。正與彼同。問。此解與前說依託眾緣速謝滅等復有何別。約剎那連謝。可通一切有為之法。此約長時生死相續。唯據有情故與彼差。 (八十一左)五十六說(至)老死亦爾(文)。五十六(十五左)雲。當知。此中因名緣起。果名緣生。此無明隨眠不斷有故。彼無明纏有。此無明纏生故。彼諸行轉。如是諸行種子不斷故。諸行得生。諸行生故。得有識轉。如是所餘諸緣起支流轉道理。如其所應。當知亦爾(文)對法論中。更有五解。 (八十一左)又於過去世覺法緣性等(文)義蘊雲。由於過去覺悟因緣法性。令起信相續故名緣起。 (八十一左)世親俱捨自意同此(文)俱捨第九(十九左)雲。軌範諸師釋此二句。為顯因果不斷及生。謂依無明不斷諸行不斷。即由無明生故諸行得生。如是展轉皆應廣說。有釋為顯因果住生。謂乃至因相續有果相續。亦有及即由因分生故。諸果分亦生。此欲辨生何緣說住。又佛何故破次第說。先說住已而後說生。復有釋言依此有彼有者。依果有有有滅。此生彼生者。恐疑果無因生。是故復言。由因生故果方得起。非謂無因(文)光記九(四十二右)雲。軌範諸師至皆應廣說者。是論主承習經部軌範諸師故。正理二十五雲。又論主述自軌範師言不斷者。顯同一繫縛。謂依無明不斷諸行不斷。故。言依此有彼有。即由無明生故諸行得生。故言此生故彼生。展轉廣說十二緣起。有釋。為顯至亦生者。上座同學解。住謂相續住。乃至因相續有。果相續亦有故。言依此有彼有。及即由因分生故。諸果分亦生。故言此生故彼生。此欲辨生至而後說生者。論主破。此說緣起意欲辨生。何緣說住。設許說住。四相次第應先說生後方說住。如何非次。復有釋。言至非謂無因者。經部中室利羅解。此雲執勝。正理呼為正座。滅謂滅無餘文可知(文)問瑜伽第十(十左)雲。問。雲何說言此有故彼有。答。由未斷緣。餘得生義故。問。雲何此生故彼生。答由無常緣。餘得生義故。 (八十二右)緣起經(至)名緣義故(文)。緣起經下(十二右)雲。復言世尊。言緣起者是何句義。世尊告曰。如是諸分名由緣起和合無闕相續而起。如是名為緣起句義。復言世尊。唯有此生相續緣起。為更別有所餘緣起。世尊告曰。我說緣起略有八門。乃至廣說。 (八十二右)言無明非六釋攝(文)。義林章一本(三十四)雲。諸法但有二義以上而為名者。即當此釋。一義為名。理因自體。不從他法而立自名。二義為名。理有相濫故。六合釋。無一義名。乃至雖如菩提有其二字。但目一覺之義。義既是一。理目一體。既無相濫。何用六合(文)義演疏本無明二釋。一為待業。一非六釋。雖有二釋。第二為勝。 (八十二右)勝鬘經(至)亦有別釋(文)。勝鬘經(十一右)緣起經上(五左)瑜伽九十三及五十六等。如上已引。 (八十二左)五十六(至)乃至廣說。演祕雲。按五十六(六左)雲。此變礙義。復有二種。一平等所觸便變壞義。二方處差別種種相義。 (八十三右)變礙有二種(文)。義蘊雲。一平等所觸偏壞義。二方處差別種種相義。彼論意者。前如代攝是實義。復有山河是礙義。 (八十三左)大論第十有三復次解(文)。第十(三左)之文。略取其意。 (八十三左)初雲(至)如是次第(文)。倫記三下(四右)雲。初復次中由邪行故念心顛倒等者。有義。識等五支。並依後際當生老死互現起位。說因五支。非依五支在因位說故。成唯識雲。因位難知差別相故。依當果位別立五支。若依此義。心顛倒者。謂隨業識。由色生已。得類有情眾同分數。彼說名色初受生故。唯識會雲。識中業種名識支故。故三藏雲。中有末心名為顛倒。以能引支顛倒故。本識中識支種子。相從亦名心顛倒。心顛倒故結生相續等者。名色也。諸根圓滿者。謂六處支。二受用境。謂觸受支。觸引受生。俱受用境故。俱捨說名隨觸受。景又解。六處緣觸。觸起之時。依根識二及受用境。即是三和生觸故。雲二受用境。耽著者緣現愛。悕求者緣未來愛。合名愛支。煩惱滋長謂取支。此中但說業為有支。如前已會。餘文可解。有義合依三際以辨次第。無明行識在過去世。心顛倒者。識等五種。並名為心。不離識故。識為主故。由邪行兼發。當有趣生。故心名顛倒。略而不說正行發。准後愛取。潤後有業。知於前際亦潤行心。故略不論。前際愛取有其名色也。結生下四支。是過去世生老支。成唯識說。然所生果。若在未來。為生厭故說生老死。若現在為令了知分位相生。說識等五。彼說識支初入母胎。此說名色故但四支。由現在愛發生貪愛。煩惱滋長。潤後有業。乃至當來有生老死。但說潤業不說發者。准於前際知發業故。此乃影顯。過去說發不說潤業。現在說潤不說發業。未來說生老死不說名色等。現在說名色等不說生老死。欲顯因果三際不斷善順小乘故作是說(文)略纂大同。演祕雲。問。行通善惡。何總雲邪。答。有兩釋。一雲據不善說。二雲無明發行皆招三有。違於還滅故總稱邪。問。識唯第八。雲何顛倒。答。有二釋。一雲行有現種。現行名行。種名為識。種因現熏雲令顛倒。對法亦云。業種為識。問。善惡種子何名顛倒。答。准行名邪二釋可悉。二雲結生之時於父母等。互起嗔愛相應之心名為顛倒。顛倒為因方結生故。詳曰。即第八種名為顛倒。有漏善行由違還滅。尚得名邪。有漏無記生死根本。名顛倒何失。故諸論雲三界虛妄心心所等。虛妄即是顛倒異名。或因倒發亦名為倒。言結生等者即名色支。雲二受用即觸受二。此識等五據當起位說次第也。餘支可悉。餘二復次。具如本論。恐煩不錄。釋有同異。亦如彼抄。 (八十三左)起邪行故令心顛倒等(文)。義蘊雲。問。行有三種。如福不動豈得名邪。答。有漏之行因無明發。皆是流轉故並名邪。或此中約非福說。問。識支第八何名顛倒。名色之位既在識後。何名結生。答。此隨小乘非第八也。有起愛初生染識名為識支。故雲顛倒。羯羅藍色名收所收。所收最初有故。故說名色結生相續。疏受用境。謂觸受二也。 (八十三左)第二約二緣(至)境界緣立(文)。瑜伽十(三左)具文雲。後有次第差別。謂依二種緣建立緣起次第。一內身緣。二受用境界緣。內身緣。前六支所攝。受用境界緣。後六支所攝。先於內身起我執等愚。由此不了諸業所引苦果異熟故。發起諸業。既發起已。即隨彼業多起尋思。由業與識為助伴故。能感當來三種苦果。謂根初起所攝苦果。根圓滿所攝苦果。受用境界所攝苦果。即名色為先。觸為最勝。又於現法中。依觸緣受發起於愛。由受用境界緣。廣起追求。或由事業門。或由利養門。或由戒禁門。或由解脫門。發起欲求內身求邪解脫求。如是求時。令先所起煩惱。及業所引五趣生死果生。已老死隨逐(文)倫記三下(五右)雲。第二復次。唯依二際建立。其內身緣者。發業引生門。境界緣者。潤生果起門。起我執等愚者。是相應癡。或因此起彼。是不共癡。既發業已即隨彼業多起尋思等者。景雲。識能了別名作尋思。此從行支引發識種。名起尋伺。由彼行支助識種子故。能展轉引發名色六處觸種。令感當來名色等三同類苦果。備雲。既發身語業起尋思意業。行與識支作助伴故。識支得生。自此已後三果漸生。基雲。即隨彼業多起尋思者。此謂現行識。由業與識為助伴者種識。業所熏種為助伴故。其名名等種。此皆名識故。能感當來三苦。一根初起苦。謂名色身意一一根初起故。二根圓滿苦。謂六處。三受用境界苦。謂觸。即是合以名有分二種能生。理實應有識受二果。識種為種故果中無。受稱外受內果中無。愛必因受分得起故。受前際無後際說有。前際觸後說當受故。各望有別。依觸緣受發起於愛者愛支。由受用境廣起追求等者是取支。由事業門者。所謂淨行事王等。利養門者。謂坐收種耕田等。此二外欲境起名欲求。或由戒禁門者。謂邪願戒禁取。由此起內身求。求當來樂果身故。或由解脫門者謂見取。由此起邪解脫求。有義事業門謂欲取。利養門謂見取。為利養故其執見勝。戒禁門者謂戒禁取。解脫門謂我語取。諦故住故。執我自性為解脫故。因此四取發起三求。一欲求五欲故。二內身求。即有求求自體故。三邪解脫求。即邪禁行求求解脫故。如是求時令先所起煩及業是有支。無明為發業緣。令當果生。非是有支。 (八十三左)前六支內身緣等(文)。義蘊雲。前之六支未顯前境。但為內緣。後六現行。多取外境分為二。問。觸受二種俱能領境。何理不同。答。觸但合彼根等和合。未能領境。定屬於已。受領納勝故分內外。 (八十四右)第三約由(至)立後六支(文)第十(四左)具文雲。後有次第差別。謂由三種有情聚。一樂出世清淨。二樂世間清淨。三樂著境界。由初聚故滅諸緣起。增白淨品。由第二有情聚故。不如實知諸諦道理。若住正念。或作福業。或作有漏修所引不動業。居不住正念使發非福業。或起追悔所引或不追悔歡喜所引心相續住。彼亦如前。於下中上生處。次第能感當來三種苦果。謂名色為先。為最後。由第三有情聚故。依現受用境所生受。於現法中。如前次第起後六支。謂受為先。老死為後(文)倫記三十(六右)雲。第三復次中由三有情聚者。前二復次。單明流轉次第。今此通依流轉還滅故說三聚。樂世間清淨者。不樂出世。而樂人天故名清淨。樂愚癡故亦造非福。或起追悔所引或不退悔歡喜所引心相續住等者。景師釋。此在中有。有悔不悔。識相續住。從行生識也。基師釋。追悔者。樂清淨故悔非福業故悔非福業。或癡不解悔。因此三業歡喜所引心相續住者。歡喜心所熏成種相續而住。即是識支以此為因。由非福者下業。由福者中業。由不動者上業。於當生處。亦皆能感三苦果。種名識支。現行名名色等。不說受等義准前釋。樂著境界者。愛受取也。其有生老死因著境有亦得彼名。緣起經中具釋次第。恐繁不述。 (八十四右)緣起增白法(文)。義蘊雲。謂樂出世者作緣生起。此減有漏緣起而增無漏白法。遂作四十四智七十七智等觀。如餘抄擬後之二緣。如前可悉。 (八十四右)緣起經雲(至)次第宣說(文)緣起經上卷(十右)雲。復言世尊。如是諸分若引若生。為一時起為次第起。世尊告曰。一時而起。次第宣說。 (八十四左)問若爾何故(至)如餘所說(文)瑜伽十(四左)雲。問。何因緣故逆次第中老死為先說諸緣起。答。依止宣說諦道理故。以生及老死能顯苦諦。如世尊言。新名色滅為上首法(文)倫記三下(七右)雲。初問逆次第中答依止宣說諦道理故等者。觀老死等為三十四智。觀於四諦中。最初老死是苦故。先觀老死。現在識等五支種子。無始來有名為舊識舊名色等。從此種子。生彼未來生及老死。二果中識名色等。並名新識名色等。前來總說名色結生。名色體寬。總攝餘支。但言名色。已說餘訖。由心解脫者。於現法中。不起無明行支為能引故。故五支種亦次第不生。由現因次第不生故。老死位中識等五果。皆次第滅。應言新識滅為上首。乃至受滅名後。然據彼名色為先故言新。若色滅為上首。乃至受滅為後。亦可。四十四智中。先觀老死作四諦觀。觀生是老死。集是四名色。在前起故。老死始從生起。是新名色。今觀老死體滅。即是新名色滅。十二支中。先觀老死滅以為上首。緣起經說。如病病因病滅良藥。故逆次第生老死為初(文)義演雲。然准前疏問中。即問淨緣起。今疏時逆觀染緣起。依諦先後道理答共問違殊不相當。續者如之。准對法論中。唯逆觀染緣起有四十四智。不言於淨如何。今者疏主說淨緣起。有依諦先後道理耶。故疏違對法文。又准逆觀緣起中。四十四智前更作七十七智。即觀十一支除無明。以無因故。但有七十七智也。如法衣抄具明。恐煩不錄(文)今謂。此破不當。疏文不違對法。對法第四(十四右)雲。順逆者。謂雜染順逆故。清淨順逆故。是說緣起順逆。雜染順逆者。或依流轉次第說。謂無明緣行。如是順次第說。或依安立諦說。謂老死苦。老死集。老死滅。老死趣滅行。如是等逆次第說(文)對法抄第四(三十七右)雲。順逆中如大論第十三復次釋。涅槃經說逆。除無明行識觀餘九。識是故業非未來集因故不說觀。或逆觀十菩提為太子時。觀生死病死。乃至識支不觀餘二。如九十三說。或觀士如三十四智等中說。以無因故。涅槃經說。為生婆羅門。除生一法說十一支。應彼機故(文)又倫記未入聖前初資糧位。先順次第觀。加行道中逆次第觀。起四十四智等。入見道等。順第斷故。無明滅即行滅等。又雲。得無學已觀雲。由誰無故老死無等。餘次第滅(文)。 答依諦先後者。義蘊雲。染淨之中。共先集後。老死生為苦。有取愛為集。五果為苦。無明欲前觀苦故逆觀之。 (八十四左)二世因果(文)。義蘊雲。前十過去。後二現在。或前十現在。後二未來。此約生報樂說。若後報樂即三世因果也。 (八十四左)對法雲(至)得增長故(文)。對法四(十右)雲。謂無明支有二種業。一令諸有情於有愚癡。二與行作緣令諸有情於有愚癡者。謂由彼所覆。於前中後際。不如實知故。由此因緣起如是疑。我於過去世為有為無。如是等與行作緣者。由彼勢力。令後有業。得增長故(文)對法抄(三十四左)雲。無明業中起如是疑。我於過去為有為無。即十九無明。如瑜伽第九。謂前際·後際·前中後際·內·外·業·異熟·內外·業異熟·佛·法·僧·四諦·因·及所生行·並於六觸處。如是無知。其前際中有四。謂我於過去若曾有為非有耶。曾何體性。曾何種類。今舉有無等。餘二前十八無知。緣起經內法異生不放逸者。所有漏及不動行非無明為緣。瑜伽說。無明通發三業有三會等(文)。 (八十四左)十地經(至)與行作因(文)。演祕雲。按彼經(第八之六左)雲。是中無明有二種作。一者緣中癡令眾生惑。二者與行作因。行有二作。一生未來世果報。二與識作因。識有二作。一者能令有相續。二者與名色作因。名色有二作。一互相助成。二與六入作因。六入有二作。一能緣六塵。二與觸作因。觸有二作。一能觸所緣。二與受作因。受有二作。覺憎愛等。二與愛作因。愛有二作。一於可染中生貪心。二與取作因。取有二作。一增長煩惱染縛。二與有作因。有有二作。一能於餘道中生。二與生作因。生有二作。一增長五蘊。二與老死作因。老有二作。一令諸根熟。二與死作因。死有二作。一壞五陰身。二以不見知故。而令相續不絕。彼論雲。壞五陰作後生因。以不見知故。能作後生因。釋曰。緣者所緣。於彼一切所緣境中。而不悟故名緣中癡。諸惑因起名令眾生惑。由有能引餘道得生名餘道生。非已生訖名為生也。故對法第四雲。令諸有情後有現前。義意同矣。餘文可悉。對法大同故。不引是(文)。義蘊雲。緣三有境。於中起癡名緣中癡。由此於境不能了達全諸眾生多起疑惑。 (八十五右)同前對法(至)壞壽命故(文)。對法十二有支各明二業。今舉初後。越度中間故雲乃至。所引對法第四(十一左)之餘文。 (八十五右)以不見知(至)不斷(文)。義蘊雲。死位之中六識不行故。不見前從此死。見後有續生故言不斷。即顯老死更有果也。 (八十五左)問且如行(至)福不動行(文)。問答共依瑜伽第十(六左)雲。問。何因緣故福行不動行由揀擇功力而起。仍說用無明為緣耶。答。由不了達勝義苦因為緣。生福及不動行。是故亦說彼以無明為緣(文)。今謂。論言苦因非直指苦。 (八十五左)緣起亦云(至)生福不動(文)。經上(六左)雲。復有一類依無有愛造諸福行或不動行。彼由如是無有愛故。既於諸有見多過患。豈更希求當來諸有。然於無有不如實知。由無知故不得諸有真對治道。又無知故。於非對治起對治想。造諸福行。或不動行。由是道理。如是諸行。應知唯用無明為緣(文)義蘊雲。疏又無知故於非對治起對治想者。由厭患三惡道及下界苦粗障。逐修福行不動行。此行有漏實非對治苦粗等障。便生對治之想。此由無明不了達故。造福行等。 (八十五左)世俗勝義苦(文)。略纂第四初。由不了達世俗苦因為緣起非諸行等者。三惡趣苦相杖易知。名世俗苦。人天趣苦微隱難了。聖智所知名勝義苦。或有釋言。八苦之中。對法論說前七苦名世俗苦。第八苦名勝義苦若作此釋。第八行苦既通五起。應唯迷惡趣亦起福不動業。前之七苦既通人天。應唯迷善趣亦造非福業。苦苦壞苦·行苦等三通五趣故。由此故知。前釋為善。彼世俗勝義苦。依別粗細易難知說。此世俗勝義苦。依趣總相凡聖境說。亦不相違(文)顯揚論十五(五右)雲。頌曰。世俗有二種。勝義謂遍行。二緣通上地。當知無現染。論曰。如是諸苦略有二種。謂世俗勝義別故。世俗諦所攝苦有二種。謂苦苦及壞苦。勝義諦所攝有一種。謂行苦。此亦名遍行苦。遍至欲土三界故。欲界上地有二緣所生苦。謂有先業緣苦。無現在因緣苦。有淨緣苦。無不淨緣苦。 (八十五左)若爾即色無色無壞苦故(文)。演祕(三十左)雲。疏若爾即色無色無壞苦故者。此難意雲。色無色界非非福感。彼界應無壞苦法也。向無色無壞。豈不相符。答。顯彼俱非非福行招。所以雙舉無壞苦言。但對於色。文含理博不相違也(文)義蘊雲。疏若爾即色無色無壞苦至莫非福者。無色界中實無壞苦。不應以無色難。但已上二界。俱無非福故。相從為文也。此意難雲。若以壞苦名世俗者。色界既非世俗者。應當無壞苦。若亦迷于于色界壞苦。亦應言迷世俗苦故發不動行。豈唯發非福耶(文)。此問及答。亦出八末(四十六左)義演雲。牒文雲。有壞苦故彼釋雲若爾即色無色有壞苦至非福也者。此中離雲。若說苦苦壞苦是世俗苦。由迷彼故造非福行。爾者色無色界。既有壞苦。應當迷彼造非福行非邪。問。如何知上二界有壞苦。答。即色界下三禪有樂受。依受立壞。即是壞苦。壞者無也。如身死下界生第三禪定。後時退失故有壞苦。或可見先得彼定臨命終時位生下地時。退失彼地樂受亦名壞苦。其無色界實無壞苦。今疏言色無色有壞苦。文雖總舉。意難色界故雲有壞苦。故應亦迷發非福行也。 (八十六右)若亦迷彼(至)福也(文)。演祕雲。疏若亦迷彼豈唯發非福者。此破外救。意雲。色有壞苦。於理何違。故此難雲。若有壞苦豈唯迷彼唯發非福。若不爾者。即違瑜伽迷世俗苦發非福義。復有欲界迷於壞苦發非福行相例之失。便違教理。若許爾者復違聖教。上界唯是不動行招故不得。約三苦以分為二諦也(文)。 (八十六右)如對法(至)對法第七(十七右)大論第十(十四左)顯揚十五(五右)。 (八十六右)問如經說(至)不能繫引(文)。瑜伽第十(六左)之文。倫記三下(十二右)雲。福不動業。近因等起唯近善思。遠因等起以無明發。迷當果故。說癡為緣。若非福業。近因亦以無明為緣。迷當果故。答此中通說福非福不動業緣等者。三不善根。唯生非福。癡不善根通福不動故。唯識說。有下無明能發上行。不再初伏下地染者所起上定應非行支。彼地無明猶未起故。故癡不善根通發三業。問。發業有助正。說正無助法。潤生有正助。說正無助法。答。一因不假多說正無助發。資緣必假數故正助俱陳。依發一切行緣而說等者。不但說身語行緣故。不說思為身語緣。及依生善染污異緣為說故。說無明為緣。不說無記行緣身語二行。唯無記故。但說無明發諸行故。近能發起身語意三善染污故。補闕雲。思雖發起身語二行。而不發思。無明通發一切諸業。是故但說無明緣行。又三業以思為性。無明緣行則生善不善思。是故不言思緣行也(文)略纂亦同。 (八十六左)此中且說(至)前支生故(文)瑜伽第十(十左)雲。問。無明唯與行為緣。亦與餘支為緣耶。答。無明乃至亦與老死為緣。前言唯與行為緣者。但說近緣義。如是所餘盡應當知。得次後支緣。何以故。如為斷後支勤作功用斷於前文。由前斷故。後亦隨斷。非為斷前故勤作功用斷於後支。是故當知。唯此為彼緣。問。雲何說言此有故彼有。答。由未斷緣餘得生故(文)義蘊雲。疏然後支非前支修支故等。此言修者即斷除義。非謂欲斷無明而先除老死。但為除老死而斷無明故。法苑雲。無明滅即行滅。問。受望於愛如何斷後而修於前。答。為欲斷愛先不受境。亦是為修前支也。 (八十七左)受通二種(文)。演祕雲。疏通二種者。按彼論。前六愛取有三說為因分。後二為果分。所餘支說為雜分。所以何。有二種受名為雜分。一謂後法以觸為緣因受。二謂現法與愛為緣果受。此二雜說。釋曰。謂受種子以觸為緣。後際現受果之因故。故名因受。現起報受為緣生愛。是前際果故名果受。義蘊雲。疏受通二種此有二者。瑜伽第十有二種受。名為雜分。一謂後法以觸為緣因受。二謂現法與受為緣果受。彼雲。後法者後世界之種子。故言因受。言現法者。謂現世生老位之受。此即現行是過去是果也。問。受通種現說為雜分。識等餘四其理亦然。何不說通因果耶。答。受緣於愛受既必現故。受通現為緣。識四支等唯種為緣。理即無妨。故不名雜。 (八十七左)五十六雲(至)所攝緣起(文)。五十六(十九右)之全文。 (八十八右)中邊上卷(至)謂所餘分(文)。上卷(六左)明三二七雜染。於中第二二雜染之文。   (八十八右)對法雲(至)能生所生(文)。對法第七。 (八十八左)二因果故(文)。義演雲。疏二因果故者。意雲。二因者。一者是引因。二是生因。意說。生老死非但是引因果。亦是能生因果故。雲二因果也。 (八十九右)然今時分定體(文)義演雲。疏若約時分者。意難雲。如前約當生位說。識等五種亦名果。又於生死老位中。識等五果亦是現行。何故唯定是因。答。約過去未來二時分定故。以明無過。 (八十九右)問若法無明(至)無漏等(文)。瑜伽第十(十一右)雲。問。若法無明為緣彼法是行耶。設是行者彼無明為緣。應作四句。或有行非無明為緣。謂無漏及無覆無記身語意行。或無明為緣而非是行。謂除行所攝有支。所餘有支。或有亦無明為緣亦是行。謂福非福不動業身語意行。除如是相是第四句。 (八十九右)如是乃至受望愛(至)第四句可知(文)。第十(十一左)雲。問。若受為緣皆是愛耶。設是愛者皆受為緣耶。答。應作四句。或有是愛非受為緣。謂希求勝解脫。及依善愛而捨餘受。或受為緣而非是愛。謂除無明觸所生受為緣。所餘有支法生。或有受為緣亦是愛。謂無明觸所生受為緣。染污愛生。除如是相。是第四句。 (八十九左)愛望取作(至)除取餘支(文)。瑜伽第十(十一左)雲。問。若愛為緣皆是取耶。設是取者皆愛為緣耶。答。當知。此中順後句。答謂所有取皆愛為緣。或愛為緣而非是取。謂除取所餘有支為緣。善愛勤精進等諸法善生(文)順後句答。或以寬問狹。或以狹問寬。答之順前順後兩答。若寬狹俱齊。四句分別。此出雜集等論。俱捨頌疏麟記不知此法故致紕謬。 (八十九右)或生為緣(至)餘可知(文)。第十(十二右)雲。問。若生為緣皆老死耶。設是老死皆生為緣耶。答。所有老死。皆生為緣。或生為緣而非老死。所謂疫病·怨憎合會·親愛別離·所求不遂。及彼所起愁歎·憂·苦種種熱惱。 (八十九左)此論雖有(至)至彼料簡(文)。義演雲。疏此論雖有初體性門至別來出體者。意雲。此釋外難。難雲。如論辨。能取引生等四義中。自出十二支體性。何須出上六門中第一門十二支體性耶。答。論中雖有出體之處。而文勢廣。學者難曉。故於六門中。第一別束出體性門(文)疏論取明處名觸引等者。意雲。論中所明十二支體性。於能取引等四義中明。至彼料簡。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三十五終_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三十六(八末之一) (初紙右)雖此二支(至)俱是因故(文)。義演雲。疏雖此二支至是因故者。意雲。釋通外難。難雲。此無明·行二支得與生等為因。何故此因偏對識等五種為引因耶。答。雖此二支亦得遠望生老死為引因。今不說者以前十支俱是因故。所以且近對識等為因亦無違也(文)義燈六末(十九右)雲。問。何故此論無明·行為能引。識等五名所引。瑜伽即說無明至受皆名引因。答。此論據行能引五趣業果種子。未潤之位分為生引。業引果種故二能引。五種所引。能所引殊。瑜伽望果未潤之位。去果猶遠。初之七支總名為引。已潤七支果近名生。即牽引·生起二因所攝。已起名果。果即是彼遠近因果。故說於現法後法中識乃至受於生·老死位所攝諸支。言現法即前七。後法即後三。或現法即前十。後法生·老死。或現法是今果。後法是後果。總顯二世。生·老死支皆引·生果。此二是彼引·生因近果。望義有別。故不相違。 (初紙左)如勝鬘經(至)無明住(文)。經(十一右)雲。煩惱有二種。何等為二。謂住地煩惱及起煩惱。住地有四種。何等為四。謂見一處住地·欲愛住地·色愛住地·有愛住地。此四種住地生一切起煩惱。起者剎那心。剎那相應(文)略纂四(二十六左)雲。前四煩惱障。後一所知障。彼經自說。無明住地聲聞·辟支佛所不能斷。唯有如來佛菩提智所能斷故。由此定知。是所知障。唯識第九與經說同。煩惱障四中初一見道斷。後三修道斷。 (初紙左)佛地第七(至)皆所知障(文)。第七(三右)雲。所知障者。謂執遍計所執。諸法薩迦耶見以為上首。所有無明法·愛·恚等諸心·心法·及所發業·並所得果。皆攝在中。皆以法執及無明等為根本故。 (二紙右)此論下言(至)斷犯戒愚(文)。第九(二十右)雲。二離垢地具淨屍羅。遠離能起微細毀犯煩惱垢故。 (二右)唯望菩薩(至)望餘不染(文)。佛地論七(五右)雲。此就二乘名為無覆。若望菩薩是染行故亦名有覆。故所知障亦名無覆亦名有覆。一體二名所望別故。 (二右)五無明唯取前四(文)。義蘊雲。取前四住中發業無明。問。若取正發業者。唯應初一。何得言四。答。既通取四。理兼正助。不唯取正故不相違(已上)今謂。邑師此釋誤也。正發業者。何唯局初一乎。次二·三·四修道中亦有一分正發業者。短綆之不及何也。 (二右)於中後有(至)皆非此支(文)。義演十本(六十六右)雲。疏於中後有助正發業為簡助等皆非此支者。意雲。且見道無明及修道者一分不善性者。名正發業。若貪·慢等修道一分無記者。舉前無明。或前後起性貪·慢等種。即勢力疏遠亦能助無明發業也。亦如故殺賊。前者為正殺。後者為助。故由後軍助前軍。令前軍勢力勇猛。正能殺賊。此發業正助其義相似。問。無明發時為更有餘貪·嗔·慢等不。言言雖無明同時有貪·嗔·慢等。今者據發福·非福·不動一切業說。所以但說無明不說餘貪·嗔·慢等。發三行時無明重有餘貪等。有無不定故。不說貪等為支。疏乃至何諦下無明能發業。又不共等四種無明何無明發業。如是分別至下自明。無勞煩述。 (二左)緣起下卷無明有四(文)。下卷(十五右)雲。世尊告曰。略有四種轉異無明。何等為四。一者隨眠轉異無明。二者纏縛轉異無明。三者相應轉異無明。四者不共轉異無明(文)。義燈六末(二十三左)雲。問。四無明何者是耶。答。彼經意以現種相對立纏隨眠。纏中俱不俱行對立為相應·不共。故緣起經雲。纏無明尚細。況有隨眠。相應無明尚細。況不共無明。故依二對立四無明。即諸種子名隨眠。現行分二。與根本惑俱名相應。不與本俱名為不共。然多說是是主獨行。迷因果理行相細故。不同非主獨行無明。 (二右)別助當業(文)。義演雲。別助當業者。此有一業者同成果。但助感當果之業。且如正作殺生時。亦能發語意二業。若正殺生即是身業能感當來總報果。同時語·意二業得為助也。故非行支。 (三右)緣起經說(至)後有業故(文)。經下(十六右)雲。諸聖有學不共無明已永斷故不造新業。 (三右)對法第七等(文)。第七(十七右)中明二種愚。具如次下。 (三右)又瑜伽第十(至)非學提(文)第十(十五右)雲。問。幾支是學。答。無。問。幾文是無學。答。亦無。問。幾支是非學非無學。答。一切。問。所有善有漏支彼何故非學耶。答隨流轉故。若學所有善有漏法彼與流轉相違故。及用明為緣故非支(文)略纂第四(四十九左)雲。二十六一切皆唯非學非無學等者。此以入聖後方成學。諸異生位皆非學故。前第九卷業對法第四說。求解脫者所有善法是有學義。此中依證勝學亦不相違。唯識雲。聖者所起有漏善業明為緣。故違有支。非有支攝。由此應知。聖必不造感後有業。於後苦果不迷求。故雜修靜慮資下故業生淨居等。於理無違。即顯異生順解脫分順抉擇分能感引果皆有支攝。緣起經下卷雲。外法異生四種無明為緣。生福非福及不動行。內法異生若放逸者。彼除一種不共無明。所餘無明引發放逸為緣生行。內法異生若不放逸勤修學者及聖有學。三種無明引發妄念為非福緣。然此不能招三惡趣。故此非福我不說為無明緣行。意顯不放逸異生及聖非福唯招人天別異熟果不招惡趣總異熟果。既非行支。故不說此非福以無明支為緣。彼經又說。不共無明內法異生。雖不放逸而修學者亦未能斷。諸聖者學應知永斷。又不放逸內法異生。若隨福行及不動行。彼是正法如理作意相應善心之所引發。解脫為依迴向解脫而引發。故雖於善趣感殊勝生。而非無明起增上緣。然能作彼斷增上緣。此顯異生見道已前。雖由三無明及不共種發福不動。感人天趣總異熟果不與無明為起勝緣。究竟滅故。非由三無明等親所引發。由彼種在。或違能發故。亦不遮無明緣福不動行。但遮彼非福。以無明為緣故。彼經但說諸聖有學不共無明已永斷故不造新業。不說異生不共無明已不起故不造新業。其善法欲後異生身善有漏支隨流轉故既非是學。故能感生緣起支攝。 (三右)此中有雲等(文)。此有雲義亦出次下(四十一右)疏主辨釋周悉。引來併觀更得明白。義演雲。有人解者。太法師及璟法師等釋。 (三左)緣起下說等(文)。下卷(十五左)義燈六末(二十二左)雲。問。內法異生何名放逸位。何處非放逸位。答。無文判定。或有說。在十信已去。或十住第四住位。或說四善根位。今為二解。一雲。但約策勵不策分二類別。經不定處故。一雲。四善根位。多住內門修不放逸故。問。若內法異生不放逸者。亦造感總福·不動業。何故緣起經上。雲由此道理應知內法諸有學者。不緣無明更造諸行。答。據不以不共無明為緣發行。雲不緣無明更造諸行。異彼外法所有異生。故彼文雲。是故唯依外法異生。我說順次雜染緣起最極圓滿。非住內法。若即依文。應知內法生若放逸者不造行。與前相違。前雲內法異生若放逸者。彼除一種不共無明。所餘無明為緣生行。又緣起經·雜集論·及此論。皆聖者不造新業。不言諸有學皆不造新業。然要集雲。無性攝論第八。雲由加行種得者。謂能感異熟果義。非異熟因。能對治彼故。即增上果假名異熟。由此故知。內法異生不造總業者不然。彼攝論文約見道前後修無分別智。不言餘所修善皆即增上假名異熟。故不為證(文)攝釋二雲。疏住外凡位者。此有二釋。一雲。十信已前名外凡位。已後名內。二雲。十住已前名為外凡。已後名內。菩薩本業瓔珞經雲。佛子住此地者。所得功能過外凡後百千萬億。由此故知已前總名外凡。議曰。前雖無證理亦可通。約未入彼四十心位立以外稱。問。何故本業說十住外名為外凡。答。以十住外未入三祇根本位故。故與外名。前解約彼方便根本皆異已前未發心故。總名為內(文)三慧章雲。三乘具聖位者。雖有三惠發心未定。名住外凡。發決定心方內凡位(文)金剛般若會釋雲。即顯十位是初住攝未入僧祇。此在外凡(文)。准此等釋從十信位以為外凡為優。義演雲。何問名外法·內法。何名放逸·不放逸耶。答。十住第七位已後即名內法。更不退作外道二乘等。第七經已前即名外法。此約先是退法種性。第七住已前亦皆有退。即名外法。要第七住必定不退。名內法異生。又若生是不退種性者。即入十住初四皆名不退。名為內法。以前名外法異生。 (三左)不起現行相應無明而引發故(文)。義燈六末(二十一右)雲。若不放逸發福·不動又有二說。一雲隨眠。非現行發故。雜集論第七雲。未見諦者雖起善心。由彼隨眠所隨逐故亦名愚癡。由彼勢力於三界苦不如實知。便發福·不動業。緣起經下卷雲。又不放逸內法異生。若造福行及不動行。彼是正法如理作意相應善心之所引發。解脫為依回向解脫而引發故。雖於善趣感殊勝生。而非無明起增上緣。既雲相應善心之所引發。明無現行。然說雖於善趣感殊勝生故由種發。不爾應非行支所攝。問。若許異生種子發業。何故用下無明發上地行。答。樞要釋雲。有下現行無明為因起。自迷真實義愚現見有故。此意由愚求上地生故下愚發。一雲唯除不共餘無明發。諸不放逸及聖有學。當起三種無明發非福行。雖不招果非無明。故知起福及不動行。有餘現發。故緣起上雲。復有一類依無有愛。造諸福行或不動行。乃至雲。又無知故。於非對治起對治想。造諸福行或不動行。由是道理。如是諸行應知唯用無明為緣非愛及取。此求無有雲依無有愛。通外道說。求當涅槃名依無有愛。即內法異生。故起現愚發福·不動。既有二釋。何者為勝。答。准雜集論說有隨眠。又緣起經以外道作從不如理作意生由無明發。內法不放逸發福·不動行。如理作意生。如理作意非彼無明生起之因。即前解勝。若准緣起經。由三無明起非福行。何故不得現行發行。若不起無明發行感果。亦應不起現愛·取潤。又緣起經唯說諸聖有學。不共無明已永斷故。不造新業。不言異生有學餘三無明皆悉不起不造新業。所有故業由隨眠力未永斷滅。暫觸還吐。准此後勝。既無許家。任意取捨。 (三左)對法第七(至)真實義愚(文)。對法抄第六(十七右)雲。第二大段解二愚發業中有二。初問後答。答中有二。初論本後釋論師。論本中答有二。初標後略解之。此中問即瑜伽中十問。同彼雲。福·不動行由正簡擇力而起。何因仍用無明為緣。彼文答總不及此文。然是二愚皆應名異熟。皆應名真實義。俱不解異熟。俱不達諦真實義故。然異熟據粗果迷相深。從增為名。真實愚於迷果義淺。不解諦理故。所以從本為稱。又雲。據人天苦得諦理者知之。不知諦理者迷之。故體與真實愚。其三惡道苦世俗者了。今仍此迷為首名異熟。故瑜伽名世俗苦及勝義苦。或三界苦總名異熟。不解一切苦。故造非福。唯不解四諦理。解三惡道苦果故名真實義。不解三苦。唯在人天。狹故從本名為粗惡。此之二愚見道斷。唯識第八自有識文。瑜伽不如實知諸諦道理。若住正念。或作福業。或作有漏修行引不動等。若不住正念。乃發非福業。故智皆見諦斷。此論下文亦即見諦不明。業明皆見道斷。雲何說異熟愚修道斷耶。此但迷理。然有粗細。粗發非福。細發餘二。由彼一向並染污性非謂業唯染。故善信解粗惡異熟。或一切異熟有此正見行相。即住正念不造非福。今既無明與非福合時。此念必不容受信解粗果異熟之等之行相正見也。真實義愚中未見諦跡。難起善心。由隨眠所縛後生現行。不了三界人天細苦。便發二業。若依緣起經。外道異生二乘皆用四無明為緣。內生放逸三無明為緣。不放逸非無明為緣者。亦有隨眠為顯三別。讚諦深達不說有之。入見道中方斷種故。若不爾者十五位異熟果。何時造耶。必以欲資故。業而王故。或彼不動唯別異熟。非總不能感總報故。此說為非。先明引十王業。往昔來不放逸時作今資故生。此有何失。如生大自在天。 (四右)既所有業(至)亦非行體(文)。演祕雲。疏既所有業皆非行支者。即感後有別報之業。疏現所有業亦非行體者。感後別業既非行支。明招現別亦非行支。義蘊雲。疏由此道理既所有業等者。說別報業不名行支。即名順現受業亦非行體。 (四右)不爾別報有相例失(文)。演祕雲。疏不爾別報有相例失者。相例意雲。招現別業得是行支。感後別業亦應行體。俱別業故。義蘊雲。疏不爾別報有相例失者。此以報例業。雲若能感別報之行既是行支。所感別報之果應名引果。 (四左)若不爾者(至)應名行支(文)。義蘊雲。疏若不爾者至應名行支者。意雲。此解別報業亦得名行支所由也。言若不爾者。意雲。若不如我義說別報業亦名行支。爾者即知如諸有情於一生中唯有總報業及有兼別總報業。受文餘業者。即所餘能感別報異熟心心所。及別報名色等應非行感。意說。此別報業應非行感。何以故。以能感別報之業不名行故。由此故知。至別報因體等者。意雲。所感別報心心所及名色等。既得名別報業者。明知別報。別報因體亦得名行支。即其證也。問。所言有一總報業唯感總報果。未審行相如何。學者難明達者分別。答。如下一一舉疏便釋。冀令披者自知。勿疑繁矣。疏若正異熟至熟果者。即於五支中行支全。及名色中與第八識相應。想·愚·作意·及觸·受支一分。此是總報果。以前一業能感也。疏兼總別者。意雲。此釋有一業。隨總別果。謂此業力強盛能感總別二果。謂於五支中感第八識心心所。即觸·受等各一分是總報果收。又由此業有勢力故。兼能感得別報果。謂名色中五識及意識。並六識相應作意·想·思·觸受五別境。並六處體即五根四塵等。意處中取少分。此等直名別報果。是前總業通感別果也。意說。此業但招得識等五支。即五支中攝總別報果。疏若兼名色唯滿果亦是行支亦爾正行如報者。此文即明唯別報業感得名色。六處受名滿果也。意雲。別報業所感非但是名色亦是滿果也。故別報非是總報。正行如報既是總報行。亦是行支。故雲正行如報(文)義蘊雲。若唯別報行不名行支。即應唯別名色。應非行感。既名行感。故別報行可名行支。非正行支也。名色支中第八心心所名總。餘名為別。雖餘支中亦通總別。名色最寬故偏舉也。 (五右)不爾即有(至)所以除也(文)演祕雲。疏不爾即有如前理妨者。如前別報名色相例。疏所以除也者。但非感總不是正行。故論除之。非除之故體便非行。義蘊雲。疏不爾即是有如前理妨者。如前業果相例之妨也。疏所以除者。別報既非正行。故偏除之。順現別助皆非行也。 (五右)有分熏習所收(文)。義演雲。言有分熏習者。意雲。若發感總報行。發感總·別報行。此無明即是十二支中無明支。若無明唯發感別報行。此無明但是有分熏習。非是緣起中正無明中。 (五左)即識支全及名色少分是總報(文)。義蘊雲。名色等取八俱作意想思意處中取前念第八。餘可知。此中妨難至如出體中者。此不指次第出所引體所。唯說前十門中出五果體處也。 (五左)此五種子(至)為所引也(文)。義演雲。疏此五種子雖是當果親因緣至為所引者。意雲。此釋伏難。伏難雲。種子親能引識等。念是能引因。何故乃名所引耶。答。如疏。何名所引發耶。答。謂識等五果種子未被行支熏時。即不能引生現行。若後此種由近行支熏發。性種者能引現行名果為發總。如水潤種子子引生果等。 (六左)薩婆多業為因緣(文)。義演雲。疏及薩婆多業為因緣性者。解雲。然薩婆多說。除能作因外餘五因皆因緣性也。 (七右)集論名識能引(文)。對法第四(九右)雲。能引支者。謂無明行識為起未來生。故於諸諦境無智為先。造諸行業。熏習在心故。 (七右)三四有異(至)亦前二支(文)。義演雲。疏識名能引三四有異乃至亦前二支為第三故者。解雲。三四有異者。謂集論中說無明·行·識支三種名能引。名色·六處·觸·受四種名所引。亦前二支者。謂前無明·行名能引。為第三者。即識支為第三能引支。 (七左)緣起經上卷(至)通能所引(文)。經上卷(十左)雲。應知於此十二分中。無明與行及識一分名為能引。復有一分識及名色六處觸受。名為所引。 (七左)緣起上卷(至)亦名所生(文)。經上(十左)之全文。 (八右)一內異熟受(至)名為能生(文)。演祕雲。疏一內異熟受至名為能生者。問。設據當生。雲何即名能生攝耶。答。由當起受而領於境。由境起愚造作諸行。愚因受起。受名能生。故瑜伽論九十三雲。一者領受內異熟果。二者領受境界所生受增上果。由於內異熟果中有愚癡故。不能如實了知當來後有生苦。如前造作增長諸行(文)。 (八右)約當生位名為能生(文)。義蘊雲。疏約當生位名為所生者。有疏本雲各為能生者。能字錯也。若二種受但是能生何名一分(文)泰抄亦同。 (九右)雖有前後雜亂不定等(文)。義演雲。疏雖有前後雜亂不定者。意雲。若第七識一切時熏第八識見分種子。若前六識雖熏相見名言種子。有時熏或有時不熏。非如第七一切時熏也。故雲不定也。 (九左)及實生果有前後(文)。演祕疏及實生果有前後者。據彼總報名色·觸·受而與其識實無前後。或有前後。總報新種諸識熏別。未必同時。第六熏者亦容前後。由此而言有俱前後。若別報識·名色·觸·受·及五根等非無前後(文)今謂。未詳。 (十右)十地對法亦說現行(文)。十地八(六左)雲。識亦有二種作。一者能令有相續。二者與名色作因等(文)名色六觸·觸·受二作具如上引。對法四(十左)雲。識有二種業。一令諸有情所有業縛。二與名色作緣。令有情業縛者。與行所引習氣俱生滅故。與名色作緣者。由識入母胎名色得增長故(文)名色·六處·觸·受二業具如彼說。此等諸文如演祕中上已引釋。 (十右)緣起上說(至)如是而說(文)。上卷(七右)之全文。 (十右)如何緣起(至)生引同時(文)。上卷(十一右)雲。如是諸分若引若生。為一時起。為次第起。世尊告曰。一時而起。次第宣說。 (十左)經說生引皆是同時(文)。義燈六末雲。論復由此說生引同時等者。有其四釋。一雲生引等支。未潤之時不與生支俱。若潤已後但名有支。故名不俱。此解但潤·未潤不俱。不解得生·引同時。第二雲。雖雲潤·未潤時不俱。正潤之時生·引得俱。此解雖似順文。未契復由此說。復由此說者。即指前詞。依當現起。亦違十地經說子·果俱時。第三雲。於現生·老二支位中。有當來識等五果種。為當來所引支。與現生·老同時而有。此生·老支是過去愛·取之所生。故名生·引同時。此上諸解皆為不正。第四雲。潤·未潤時必是不俱。被潤已去正生現時果因同時。即此生·老望愛·取·有是所生。即此生·老位識等種子。望前無明·行支是彼所引。未潤之時心不得俱。愛潤已去即得為俱。名生·引同時。此同本疏。西明釋同第三。不順經論。此論雲。依當現起說有前後。由此識等亦說現行。因時定無現行義。故復由此說生·引同時。既雲復由此說。即由前說現起次第。據此一重亦未能解兩重緣起。又緣起經雲。若引若生。為一時起。為次第起。世尊告曰。一時而起。次第宣說。若一時起。何因緣故。先說其引。後說其生。世尊告曰。要由有引後有方生。非無引故。若據現生·老。即由生已方造來業引識等五。即是由有生已方始有引。何得雲要有引後有方生非無引故(文)(二十五左)演祕雲。問生·引各二。為四同時。為不爾耶。答。有兩釋。如燈具說。然疏說雲。其潤緣合至總名為有。觀其文勢。明能生·引二同時也。被潤業種體即是前能引因故。由被潤已名為能生。據體無異名為同時。若爾雲何論言復由。復由之言明據現起。答。果將起時名為現起。或初潤時雖果未起。後正生果亦有有支。據此有支。名生·引同。若不爾者。論何須說潤·未潤言。又疏會經。或望所生果遠近故。明知疏意約能生·引名為同也。或復疏意顯所引·生二同時也。言潤緣等意明由潤果方得生。顯潤·未潤不俱起也。同義燈斷。由論會經據當現說。若能引·生便非現也。詳曰。前義為本。故彼經雲。此能攝聚分及此能轉出分一時而生次第宣說。釋曰。彼經自雲能攝聚分謂無明等。能轉出分謂愛·取等。故順經文前義為勝。問。疏上下取彼經意。何乃不同。答。教文雖一理有多途。故疏前後而釋有異。法歸分別有此云云(文)今謂。演祕雲能攝聚分及能轉出分者。異譯文也。佛說緣生初勝分法本經上下二卷。隨達磨笈多譯。笈多言能攝聚分所攝聚分能轉出分所轉出分。玄奘言能生所生能引所引。故笈多經上(十右)雲。佛言比丘無明與行及一分識是能攝聚分。彼一分識及名色·六入·觸·受是所攝聚分。比丘彼一分受及渴·愛·取·有是能轉出分。生·老死是所轉出分。及彼一分名色·六入·觸·受亦是所轉出分。 (十右)其體是一位別說故有引生別(文)。義蘊雲。疏其體是一依別說故有引生別者。五果種子生得之時。與爾生得其體是一。約位別故說為生引。今據生現之位故說生·引同時。此說所生與取引同時。謂生死位識等五現名為所生。識等五種名為所引。未被潤位生·引不俱。既被潤已生現行時種現必俱。故同時也(已上)今謂。此解為正。同燈第四也。 (十一右)經亦不說定同時故(文)。義演雲。疏經亦不說定同時故者。意雲。今經中亦不說能引·所引與能生·所生一切時定同時也。經中但言若行·識等五果種子未被潤。及未生現行時即引·生不同時。若被潤及當來生·老現行時。即說能引·所引與能生·所生得同時也。 (十一右)或望所生果近遠故(文)。義演雲。疏或望此所生果遠近說故者。意雲。若能引·所引去果即遠。若能生因即去所生果近也。意雲。謂去果遠先說引。去果近後說生也。 (十一左)是牒前也(文)。義演雲。疏是牒前也者。即是牒前起後文。問。此論說能生支。即今唯說論迷外增上故。何重舉前文中。謂緣迷內異熟愚乃至五果種。已說論文能所引等七支耶。答。前行支·五果種是所潤支故。此文中舉所潤六支。以解能潤愛取。若此中但明受取能潤。說不舉所潤。何者未知能潤潤何法耶。今為明能潤支舉所潤六支。以解能潤愛取。何者未知能潤潤何法耶。今為明能潤所以先舉所潤六支。故雲牒前起後文。 (十一左)由迷內異熟(至)造三種行(文)。義演雲。疏由迷異熟果無明不知二苦造三種行者。二苦即世俗勝義也。問。瑜伽第十雲。由不了世俗苦故起非福行。由不了勝義苦故起福·不動行。對法第七雲。二種愚。一者異熟愚。二真實義愚。由後復發福·不動。由初發非福。准此兩文。即應異熟愚不了世俗苦唯發非福行。真實義愚不了勝義苦發福·不動行。今此論異熟果愚與對法各因既同。何故此言迷異熟無明不知二苦。後彼言隨其所應造三種行耶。答。此中異熟果愚由與外果相對。但是迷三界苦果者並名迷內異熟果愚。由此通迷二苦。通發三行。對法唯據迷三惡道一向不信俱造諸惡行者名異熟愚若迷四聖諦境。於人天苦不如實知。而造善業者名真實義愚。此合為一。彼開為二。愚名雖同義有別也(文)義演雲。疏不知二者。解雲。二苦者。一謂世俗苦。二謂勝義苦。 (十二右)論復依迷外(至)欲等四取(文)。義燈六末(二十七右)論復依迷外增上果愚等。問准此論文。由愚迷境起受生愛。准瑜伽第九雲。又由第二境界所生受·果愚故。起緣境界受·愛。愚緣受生。如何會釋。答。有二解。一雲由無明為先不了外境增上果故發起於受。受為緣生愛。非緣受起愚。而言境界所生受果愚者。由愚是彼境界果受之因故。論言由第二境界所生受果愚故起緣境界受·愛。不言境界愚愛故前第四雲。唯無明受為緣生愛。此非受支。一雲。由此第二境界所生受之迷增上果愚。意雲。此境界所生受。是迷外增上果愚之所生。即說此受由境及愚二力所生故。即由第二境界所生受因境所生。又取受字雲受果愚。即因愚起舉果顯因。雲第二境界所生受果愚。正說應雲迷外增上果境界愚為緣起受。受彼外果方起愛·取故。前雲受二種先業果。謂受內異熟果。及境界所生受增上果。此意雲。境界所生受。受外增上果。不得說境界受之果。論雲受二種先業果故。又九十三雲。復由第二境界所生增上果愚。緣境界受發生貪愛。此即直明。西明二解。一雲迷受生愚。此受是外境界增上果故。此論即雲外增上果愚。故不相違。一雲迷境界生愚故。此論雲迷外增上果愚。然境界是受增上果。故瑜伽即雲境界所生受果愚。要集雲。後解為勝。今謂俱非。何者初釋雲受是外境界增上果。若爾何故雲受二種先業果。後釋雲境界是受增上果故。亦違前文二先業果。又境界是受所緣緣。即應受為果。如何說所緣還以為果。問。此雲迷內異熟。通含世俗·勝義。未知迷何世俗勝義。一雲迷第二俗。若爾緣事應非見惑。答。見戒取等雖緣事生何妨見惑。二雲迷惡道苦為俗愚。迷人天苦為勝義。此釋為正。然俱諦攝。而雜集第七雲。愚內異熟真實義。真實義即四聖諦者。然迷世俗得其總名。雲內異熟。迷真實義者微細。故雲真義。即四聖諦。據四聖諦亦攝內異熟。內異熟亦攝真實義。互舉總義。 (十二右)四取者(至)又如樞要(文)。樞要下末(二十二右)雲。八十九雲。能取所取為取名取支者。欲界生惡趣極重者。見惡相已不生希求。欲界業輕引。及上二界死生惡趣者。不見惡相。見往同類相。遂於當生希求愛。緣起不依前義故說不求。總愛見所有支義。不爾上界不生惡趣應無愛·取。現在·未來俱不愛故(文)義燈六末(三十五左)。 (十二左)不爾異熟(至)未能生果(文)。義蘊雲。疏不爾異熟此名言種未能生果者。若不言異熟即名言種自能生後種及現果。今此意說。若不同無明發行勢力。即名言種無力未能生當來異熟果也。 (十三右)此中二愚(至)隨增分二(文)。義演雲。疏此中二愚隨增義記乃至隨增分二者。解雲。此中說迷內異熟果愚唯能發業迷外境界唯能潤生者。皆約隨增而說。據實而言迷內異熟果愚非但能發業。亦能潤生故。論雲。全界煩惱能結生故。若迷外境塵愚非但能潤生。亦能助發業。如緣外如色五塵境界起染愛發非福業。然迷內異熟愚即是見煩惱。迷理或迷苦果理故。又迷未來生死苦果理故見道斷。 (十三右)故下二或皆通發潤(文)。義演雲。疏故下二義皆通發潤者。此引論結也。故下論雲。若見道煩惱即正能發業助能潤生。若修道煩惱即正能潤生助發業也。 (十三左)瑜伽第十(至)生起因故(文)。第十(六右)雲。問。何故諸支相望無因緣耶。答。因緣者自體種子緣所顯故。問。若諸支相望無因緣者。何故說言依因果體性建立緣起耶。答。依增上緣所攝引發因·牽引因·生起因故說名為因。 (十三左)彼下支雲(至)勝分有等(文)。演祕雲。按瑜伽論第十(十右)雲。復次建立有支。有二種。一就勝分建立。謂取所攝受業。二全分建立。謂業及識等種。釋曰。取所熏發名取攝受。即是被潤業種為有。 (十三左)本地第五(至)因緣為性(文)。第十(十二左)三十八(十右)之文。如上屢引。更不重述。 (十四右)第十復雲(至)所有種子(文)。瑜伽第十雲。二全分建立。謂業及識乃至受所有種子取所攝受建立為有(文)現行疏作愛宗形誤。 (十四右)倫謂從中有(至)乃名為死(文)。義燈六末(二十九右)雲。問。從中有位即名生支。於中有中亦有許死。何非老死。西明雲。是生方便。六識間絕有第八識故非老死。今釋有死非名老死支者。以是趣生方便攝故。未名老死。 (十五右)緣起亦云(至)漸長生(文)。演祕雲。按緣起經(上卷九右)生有五種。一下種生。二次第增長生。已能得受用。世俗生。釋曰。第二第四據胎內外增長分二。死有六種。如疏具引。第三死者彼經釋雲。自相死者。識於身中移出分別及色根滅沒。釋曰。餘之五死對彼第三。行相可悉故不繫雲(文)。今謂。此亦依笈多經。若玄奘經上(九十左)雲。於其最初有下種生。從此無間有漸增長。從此無間有出胎生。從此無間有漸生長。既成長已受用言說能得等生。如是品類名次第生(文)義蘊雲。疏緣起亦云有下種生等者。在胎有五位。初一名下種生。餘四名漸增生。出胎位中初嬰婉位名出胎生。童子·小年位漸長生。盛根位能受用諸境等名成長生。 (十五左)五衰名老(至)鄰近死故(文)。經上(九左)雲一者鬚髮衰損。以彼鬚髮色變壞故。二者身相衰損。形色膚力皆衰損故。三者作業衰損。發言氣上喘息逾急。身戰掉故住便僂曲。以其腰脊皆無力故坐即低屈。身羸弱故行必按杖。身虛劣故凡所思惟智識愚鈍念惛亂故。四者受用衰損。於現資具受用劣故。於戲樂具一切不能現受用故。於諸色根所行境界。不能速疾明利而行。或不行故。五者命根衰損。壽量將盡。鄰近死故。過少死緣不堪忍故。 (十五右)有六種死(至)如彼經廣說(文)。彼經上(十右)雲。一者究竟死。二者不究竟死。三者自相死。四者不究竟死分差別相。五者究竟死分差別相。六者時非時死。應知此中自相死。謂識離身色根滅沒(文)演祕雲。死有六種。如疏具引。第三死者。彼經釋雲。自相死者。識於身中移出分別及色根滅沒。釋曰。餘之五死對彼第三行相可悉。故不繫雲(文)。今謂。此亦依笈多經。樸楊釋慈恩疏。不用玄奘經本。不知何意。疑以當時無玄奘本之故然乎。義蘊雲。疏有六種死者。隨業勢力死者名究竟。橫夭折者名不究竟。將死正死名自相死。究竟不究竟死中答有多類相狀不同。名分但差別相。第六死者。老已壽盡方死名時。未者而死名非時。問。此與究竟不究竟死何耶。答。究竟死者不妨未老。以業盡故。不究竟死不度。已老業未盡故。時死必究竟。究竟不必時·非時。不究竟可准知(文)義演雲。疏有六種死生時死者。釋曰。究竟死者。謂阿羅漢入無餘滅。即死後邊處無後方名為究竟死。二者不究竟死。謂諸異生死。離於此方死處有未來生。乃至流轉不絕名不究竟死。三者自相死者。謂將死及正死時。後識離於身名自相死。四者不究竟分位差別相者。謂異生等死時即有將死·正死前後分位差別。五者究竟死分位差別相者。謂無學人死時亦有將死·正死。已死前後分位差別。六者時·非時死者。如人壽百年。若壽盡百年各時死。若中夭者名非時死。或力杖非論死名非時死。即死不得時故名非時。 (十五右)大論第十及八十四(文)。第十(初左)八十四(十右)。 (十五右)為愛潤色有果起故(文)。義演雲。疏為受潤已有果起故者。意說。由愛取潤已生等果起名有果起。非是有支名有果也。何以故。約當生分位說故。故疏此中中有生支攝者。此依分位說也。 (十五左)五十六中(至)如彼廣解(文)。五十六(十六右)雲。復由五相建立緣起差別。何等為五。一眾苦引因依處。二眾苦生因依處。三眾苦引因。四眾苦生因。五種苦生起。眾苦引因依處者。謂於現法中名色為緣六處生起。不斷不知。此為所緣及依處。故一切愚夫於內自體愚癡生起。是名無明。無明緣故。次後諸行乃至後時有觸緣愛。此中六處名無明等引因依處。眾苦生因依處者。謂諸愚夫觸為緣。故於現法中諸受生起。此為依處。於外境界發起諸受。由愛為緣次後有取。取為緣故次後有有。如是愛等三種生因用觸緣受為所依處。眾苦引因者。謂無明緣行乃至觸緣受。現法中識為福·非福及不動業之所熏習。後後種子之所隨逐能引當來餘身識等生·老·死苦。是故說此為彼引因。眾苦生因者。謂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是名當來眾苦生因。即先所作業為煩惱攝受。未來世生將現前。故當知名有。眾苦生起者。謂有緣生。生緣老死。如是名為眾苦生起。即識·名色·六處·觸·受先種子性。隨所依時曾得眾苦引因之名。今已與果名生老死。復得苦名(文)演祕雲。釋曰。現身六處是前際果。由迷此果起無明·行乃至於受。無明等七能引所引俱名引因。現在六處是無明等所緣起處名引依處。由貪現受起愛·取·有。故說現受為正因依。若引因體即前能依無明七是。生因亦前·愛·取·有三。未來生老名苦生起。義演雲。問。疏引文即有名色·六處約受。若今抄家但為六處。貪受何為不同。答。抄據勝所引。疏據具說。理亦無失(文)義蘊雲。疏五十六說名色六處為引因依處等者。能引所引俱名引因。此據現生位中現行名色·六處。能起無明發行。招當五種。故說名色·六處為因依。引因屬後果六處屬前因。不是當十二支中為依處也。六觸受者。六識相應也。能生愛·取·有故為生因依。問。受緣於愛。何緣觸耶。答。唯無明觸所生之受為緣生愛。故兼觸也。 (十五左)瑜伽第十(至)不如理作意為因(文)。第十(六右)雲。問。若說無明以不如理作意為因。何因緣故於緣起教中不先說耶。答。彼唯是不斷因故。非雜染因故。所以者何。非不愚者起此作意。依雖染因說緣起教。無明自性是染污。不如理作意自性非染污。故彼不能染污無明。然由無明力所染污。又生雜染業煩惱力之所熏發業之初因。謂初緣起。是故不說不如理作意。問。何故不說自體為自體緣耶。答。由彼自體。若不得餘緣。於自體雜染不能增長。亦不損滅。故是不說(文)倫記三下(十一右)雲。第九分別緣中合以三十門分別。第一一一支。問曰。分別無明有二問答。彼唯是不斷因故。等者不正思惟與無明作不斷因。不能作雜染因。體非染故。何者不起非理作意而有緣起。故名不斷因非雜染因。此中景有二解。一雲不如理作意者。約現在無明相應不正思惟說。此由無明故染。不能染無明。故不說為無明因。二雲是與過去無明相應作意。問。若爾者過去作意與無明俱。何故唯言作意與無明作不斷因。不言過去無明與現無明作不斷因耶。答。雖有無明而力劣故。故不說。作意力強故約其問答也。又此作意體(備述兩釋)一雲遍行作意。二雲通行思數也。又生雜染業煩惱之所熏發等者。謂生雜染由業雜染起。業雜染起由煩惱雜染。故言由彼之所熏發。業體謂行。初因即以無明為體。雖諸煩惱皆業初因。無明觸十一勝事。故偏說之。謂所緣等廣如經說。俱捨雲。無明不說因。生死應有始。老死不說果。生死應有終。從惑生惑業。從業生於事。從事事惑生。有支理唯此。故十二支無始轉迴。輔闕雲。生雜染體由業煩惱二緣所染。業因煩惱一緣染故所生。謂初無明。無明不由作意所染故起。是故不說不如理作意為緣起初。問。何故不說無明自體為自體緣耶。答。由無明自體若不得餘緣。於自體雜染不能增減故。自體非緣。 (十五左)依染因說支故(文)。義蘊雲。疏依染因說支故者。問。善業並五果生死非染。何故此說依染立支。答。諸支並已無明為因。故十二支名流轉。染污作意非染污故非動因。問。既曰。不如理作意即是染污。何故非支。答。作意由與無明等俱故說為染不同。無明自性是染。問。不如理作意者。既必與染惑俱。何故不以餘惑為無明因。答。餘惑皆以無明為本。具十一殊勝。不可餘惑與本為因。問。若以未故非本之因者。諸法皆以賴耶為本。無明與行應非識因。答。若據持種為依。即以第八為本。若約染行流轉。即以無明為本。此十二支既皆雜染。故識支等亦以無明為因。 (十六右)又生雜染是業煩惱之所熏發等(文)。義演雲。疏又生雜染等者。意說。識等五支及生老死此等七支。皆由無明業煩惱雜染法之所熏發名生雜染。其實識等七支是異熟性。不名雜染。 (十六右)緣起上卷(至)為緣生愛(文)。上卷(十一紙)之全文。俱捨九雲。有餘釋言。餘契經說。非理作意為無明因。無明復生非理作意。非理作意亦取支攝。故亦說在此契經中(文)光記九(二十八右)雲。古世親解。是後世親祖師。即是雜心初卷子注中言。和須槃豆是說一切有部中異師。此中已破。故正理不非。無明既從非理作意因生。故知無始。非理作意亦取支攝。以此四取攝法寬故。不但攝諸惑亦攝非理作意。故亦說在此十二緣起契經中。故更不立餘緣起支(文)論(十四左)雲。餘復釋言。餘契經說。非理作意為無明因。無明復生非理作意。非理作意說在觸時故。餘經說。眼色為緣生癡所生染濁作意(文)。光記九(二十八左)雲。此是經部中室利羅多解。此名執勝。正理呼為上座。 (十六右)問老死有果(至)憂悲苦惱(文)。俱捨第九(十三左)雲。若緣起支唯十二者。不說老死果生死應有緣。不說無明因生死應有始。或應更立餘緣起支。餘復有餘成無窮失(文)義蘊雲。疏老死有果至憂悲苦腦等者。問。愛悲苦惱為是誰耶。若。謂死者憂悲之時諸識尚苦乃至是死因何名死果。若屬生者與死餘乖。既在他身。如何為果。答有二解。一雲。死者憂悲可為老為將死之果。非正死之果也。一雲壽屬憂悲。謂死者既因死起即是果收。何論自此解為勝。何以然者既雲老死之果。即合正死為因。若自愛悲何成死果。又經自死別離時愚人貪著發聲蹄哭等。此多著感所起非是死者能然。 (十六右)十地經第八(至)轉多名惱(文)。第八(五左)之全文。論中不釋。涅槃經三十七(迦葉菩薩品)雲。今何因緣乃說無明。善男子如此。二法互為因果。互相增長。不善思惟生於無明。無明因緣生不善思惟。善男子其能生長諸煩惱者。皆悉名為煩惱因緣。親近如是煩惱因緣名為無明不善思惟。如子生芽。子是近因。四大遠因。煩惱亦爾(文)探玄說十三(十左)雲。餘經中不正思惟為無明因也。愚癡著我者。正是初無明支也。 (十六左)五根相對名苦(文)。義蘊雲。疏六根相對名憂者。問。已說心愁名憂。何故更言意根相對。答。前是正解。此對根明。亦非喪理。 (十六左)新翻大般若(至)苦憂惱(文)。第三百五十(五丁)雲。觀無明不可得觀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死老愁歎·苦憂惱不可得。 (十六左)如婆沙(至)三四等(文)。二十三卷(初)二十四卷(四右)雲。問此契經說老死緣秋悲苦憂惱。何故愁等不立有支。答。無支相故。謂愁等五散壞有支。如霜雹等害諸苗稼。復次愁等非一切時。非一切處。非一切有。猶如疾病。是故愁等不立有支。問。此愁等五不應但說老死為緣。以無明等十二有支為緣生故。答。此經應說無明緣行。及愁等五乃至生緣老死。及愁等五而不說者。是有餘說。復次應知。此經以終顯始。老死為緣。既生愁等。應知乃至無明亦爾。復次老死位中多起愁等。故偏說。復次老死位中所起愁等多是上品。是故偏說。復次造惡業者。毀淨戒者。於此位(鮮本作住)中多生愁等。是故偏說。如契經說。若男若女造身·語·意三種惡行。或破屍羅臨命終時惡趣相現。如日欲暮大山峰影來覆其身。當於爾時身心驚怖生大苦惱。及至廣說。是故但說老死為緣。 (十七右)由惑生惑業(至)有支理唯此(文)。義蘊雲。疏由惑生惑業等者。俱捨頌文也。十二支中無明·愛·取二是惑也。行餘有支一分是業也。五果·生·老全有支一分名苦事也。此中由惑者。愛緣取也。由或生業者。無明發明取緣有也。從業生於事者。行緣識有緣生是也。從事事生者。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愛緣老死是也。從事惑生者。受緣於愛是也。影顯如疏可知(文)。俱捨第九(十三左)長行釋曰。從惑生惑。謂愛生取。從惑生業。謂取生有。無明生行。從業生事。謂行生識。及有生生。從事生事。謂從識支生於名色。乃至從觸生於受支。乃從生支生於老死。從事生惑。謂受生受。由立有支其理唯此。已顯老死為事·惑因。及顯無明為事惑果。無明·老死·事·惑性故。豈假更立餘緣起支。故經言如是純大苦蘊集。不爾者此言何用。 (十七左)非如小乘(至)惑等相例(文)。俱捨第九(十二右)如上已引。 (十八右)故依三相立三支(文)。對法論四(九左)雲。生·老死言為顯依三有為相故(文)。對法抄四   (三十四左)雲。顯三有為相者。以三相名顯此下文。以欲顯依三相。緣起經中顯三苦故。 (十九右)問何故諸支(至)三合立耶(文)。婆沙二十四(三右)雲。問。何故三有為相中生獨立一支。老死共立一支耶。脅尊者曰。世尊於法功能差別能善了知。金無此能。故於此事不須徵詰。復有說者。諸法生時生有作用。故獨立支。諸法滅時老死·無常俱有作用。故合立支。有餘師說生令諸法相續增長。故獨立支。老死令諸法不相續不增長。故合立支。或復有說。生令諸法和合。作用故獨立支。老死令諸法離散。無用故合立支。尊者世友作如是說。生令諸法從未來入現在。故獨立支。老死令諸法不相續不增長。故合立支。或復有說。生令諸法和合。作用故獨立支。老死令諸法離散。無用故合立支。尊者世友作如是說。生令諸法從未來入現在。故獨立支。老死令諸法從現在入過去。故合立支。尊者妙音作如是說。生作用勝。獨辨一事。故獨立支。老死作用劣共辨一事。故合立支。如強力人獨辨一事劣則不爾。 (十九左)雜集論雲(至)各別立支(文)。雜集第四(九右)之全文。對法抄四(三十四左)雲。離老病死等如唯識解。非於胎生身中等者。化生頓起應六處俱。然可後別。胎生必不爾。故偏簡之。其濕生卵生亦復如是(文)義蘊雲。疏為顯離老得有死故。為有不老而死者也。此即闕定義也。問。亦離老得有生。而不附生立老取。答。老者衰異。死者離滅。以相順故附死立支。生位未衰。不依生立。 (十九左)病何非支(文)。婆沙二十四(三左)雲。問。病何故不立有支。答。無有支相故。復次若法一切時·一切處·一切有者立有支。病非一切時。非一切處。非一切有。故不立有支。如尊者薄短羅說。我於佛法出家。年過八十尚不憶有少頭痛。況餘身病。彼在欲界贍部洲生尚無少病。況餘界·餘處。病不偏故不立有支。 (十九左)謂此病法(至)不患小疾(文)。義演雲。謂此病法至不患小疾者。雲上二界全無病也。六欲天中亦無有病。以福德故雖有五衰相。然是死相而非是病。若地獄中亦無病。以極在逼迫故。隨所應有者。即欲界人·鬼·畜三惡趣中有病。雖有然亦不定。且人趣中尊者薄俱羅過八十曾不患不疾。此上皆據經教。故此病法非直不遍三界。縱有亦不定也。 (二十右)瑜伽第十三(至)腐敗性故(文)。撿文者誤。此文在第十卷(十五右)雲問。幾支色界繫。答。一切一分。問。雲何應知。彼有老耶。答。彼諸行有朽壞腐敗性故。如色界繫。當知無色界繫亦爾。 (二十一右)九十三第九等(至)故不遍也(文)。九十三(二右)雲。由是故言識緣名色名色緣識。於現在世猶如束蘆相依而轉。乃至壽住如是名為從其前際中際緣起諸行得生。於其中際生已隨轉。當知此中依胎生者說轉次第。卵生·濕生除在母腹。有餘差別。有色有情在欲色界。受化生者於初生時諸根圓滿。與餘差別。在無色界諸有情類識依於名及色種子。名及色種依識而轉。由彼識中有色種故。色雖間斷後當更生。如是各為此中差別(文)第九(十五右)義意亦同。 (二十一右)瑜伽第十(至)身份頓起(文)。第十(初左)雲。生雲何。謂於胎·卵二生。初託生時等生雲何。謂即於彼身份圓滿。仍未出時趣雲何。謂從彼。出起雲何。謂出已增長。出現雲何。謂於濕·化二生身份頓起(文)略纂四(三十左)雲。生支中初別釋十句。後略義結。初四句說胎·卵二生。次一句濕·化二生。身份頓起者。謂支分頓生。其化生諸根頓生。謂手足等支分亦爾。濕生不然。謂根漸生。支分頓起。與前卷說胎·卵·濕生諸根漸起亦不相違(文)倫記三下(二左)雲。此通舉一身為生支。身份頓起者。此論前卷及餘經論皆言化生頓起餘之三生諸根漸現。今言濕生亦頓起者。即知胎·卵二生諸根漸起。化生頓起。濕生通於漸頓也。頓者如從爛濕未愛起濕生蟲。諸根頓具。 (二十二右)九十三雲(至)依識而轉(文)。文如上引。演祕。 (二十二左)瑜伽第十(至)非一切故(文)。第十(十五右)文如上引。 (二十二左)緣起上雲(至)不應理(文)。上卷(七左)之全文。但疏有名。經作名生。又理字上有道字。 (二十二左)依有色身(至)理亦無失(文)。義演雲。疏主會彼經文。自有三釋。一雲彼中說名依色。住者據欲色二界有色身現起色。作是語也。二雲或色種子等者。此解意雲。無色界中有色種子。乃至三雲取無色界定果色種子名支。問。聖者可爾。凡夫雲何。答。異生亦有本有定果色種子。故彼界具十二支(文)今謂。疏主會經唯以二義。於中會瑜伽文亦有二義矣。義蘊雲。疏九十三雲無色界名子色種子為識所依者。此但有名色與識相依之義。五蘊具故即名名色。非是十二支中名色支也。何以然者。此中名色是業所招。彼名與色異界繫。故何容一業招異界身。瑜伽說。十二支一切一分上二界有者。但其名即成一分。何要色種。若據種說即上二界全分有支。何名一分。故疏別會依有色身。於理為勝。疏又彼定色所有種子亦得為名。問。彼界雖有定現行何言種子。答。約定有說。現行不定故。此解且據汎名色說。非此相應。定色種子非業感故。 (二十三右)緣起上說(至)豈緣於愛(文)。上卷(八左)之全文。但疏而違經作相違。疏非福果經作果生時。義蘊雲。疏雖求善趣而違果生等。如外道等。殺害淫祠求欲生天。地獄果生。此不緣愛問。生惡趣等既闕愛緣。如何有取。答。愛種生取。於理無違。又假無愛受為取緣。要有何失。前解為正。支既闕少。隔越為緣。未其可然。愛不遍。既非正解。不勞和會。 (二十三左)希求無有(至)此二果生亦不緣愛(文)。義演雲。謂實同輩自謂極果。不希後有。名求無有。並前惡趣故雲二果不緣愛也。論生惡趣者。於現我境而起愛故者。問。為已生起愛為未生耶。答。有二解。一雲異生於彼色為苦。其雖無愛生而於現我起愛著故。若爾現說已生。即非潤生之愛。何名愛支。答。但據愛有遍義不得成支。非要正潤之時偏惡趣。也一雲將生起愛。此准疏釋。不愛當生。於現身境亦起愛故。問。既不愛當生。即惡趣無愛。雲何言遍。答。雖非惡趣之愛。但許有愛潤惡趣生。即得言遍。又雖不愛當生之境非是當生處愛。以愛必緣當生受故受既屬彼。愛亦隨之故愛言遍。 (二十四右)故如彼取愛定有種(文)。義燈六未(二十九右)義演雲。問。愛增名取。體類是同。如何舉取以喻。答。准緣起經說愛。有無不定。取必在成。由此道理不還潤生定有取種。故舉為喻(文)今謂。義演亦有義理。按緣起經上卷(八紙左)雲。然由所作非福行故雖求善趣相違果生。彼果時豈緣於愛。唯應用彼取為其緣。又雲。由造福行·不動行故相違果生。此果生時豈緣於愛。唯應說彼取為其緣。由此道理非唯用愛與有為緣。 (二十四右)雖彼不愛當生處(至)亦起愛故(文)。演祕雲。釋如燈·疏。有義生異界地。既用當生處愛潤生。欲界異趣亦緣當生處愛潤也。業變苦具為樂令愛。令愛樂具現在我前名我現境。非現我身名我現境。詳曰。但愛得起即能潤生。所緣之境何局當處。如水溉田。不簡此彼。又愛緣受。受通現受。境何不許現境為緣。故疏所明無有過也(文)義演雲。疏雖彼不愛當生處至亦有愛者。意此人雖不愛當生處身。然於自我亦起愛也。及於現境亦生愛故。故捨去欲時而於身皆生愛心。又我境者。以我為境也。 (二十五右)即四七日已前(文)。義演雲。疏即四七日以前者。此中名色位既在前四七日位中。如初生羯羅藍至健南位。總有四位。每位一七日。凡經四七日名為名色位。 (二十五左)此中五支(至)文影通下(文)。義演雲。疏此中五支至文影通下者。解雲。今者舉識。識謂續生時自識相顯。今因字通下四位。即應之謂續生時因識相顯。依斯發觸。因觸相顯。因觸起愛。因愛相顯。餘如是。疏說意雲。若生五果現行時令五果種子因相顯也。缽羅奢法位此雲具根位。 (二十六右)緣起上說(至)死顯苦苦(文)。上卷(九右)文略取其意。 (二十六左)此第五問(文)。演祕雲。准下答文問合有四。文約義繁故今展之。一問。全界煩惱皆能發業。此何唯一。二問。潤通諸惑。何但說愛。三問。潤惑非一分愛·取支。發惑亦多支應不一。四問。取攝眾惑。雲何但說愛增名取。以下答文如次答也。思可知之。 (二十七右)一切煩惱(至)如緣起說(文)。緣起經上(初左)雲。雲何名為分別緣起初勝法門。謂十一種殊勝事故。於緣起初宣說無明以為緣性。何等十一。謂所緣殊勝·行相殊勝·因緣殊勝·等起殊勝·轉異殊勝·邪行殊勝·相狀殊勝·作業殊勝·障礙殊勝·隨縳殊勝·對治殊勝(文)。 (二十七右)一所緣勝等(文)。緣起經上(二右)曰。雲何無明所緣殊勝。世尊告曰。無明所緣即是一切苦因苦果。有眾過患諸雜染品。及以一切若因若果有眾功德諸清淨品。是名無明所緣殊勝(文)。 (二十七右)二行相勝等(文)。經上曰。雲何無明行相殊勝。世尊告曰。如是無明隱覆其實顯現虛妄以為行相。是名無明行相殊勝(文)。 (二十七右)三因緣勝等(文)。經上曰。雲何無明因緣殊勝。世尊告曰。如是無明普於一切煩惱雜染諸業。雜染諸生雜染能作因緣根本依處。 (二十七右)四等起勝等(文)。經上曰。雲何無明等記殊勝。世尊告曰。謂此無明或愚當來苦諦所攝。後有自體或愚現法苦諦所攝已得自體。如是愚者。或有能引所引緣起。或有能生所生緣起。此二緣起即以愚於當來現法自體。無明作等起緣。乃至廣說。 (二十七右)五轉異勝等(文)。經下(十五右)雲何無明轉異殊勝。世尊告曰。略有四種轉異無明。何等為四。一者隨眠轉異無明。二者纏縛轉異無明。三者相應轉異無明。四者不共轉異無明。乃至廣說。 (二十七左)六邪行勝等(文)。義蘊雲。疏六邪行勝者。起邪行者癡增上故。妄計解脫非道為道。等名增益行。撥無因果無施與等名損減行。以作業勝者。謂染污法名流轉。無漏法名寂止。九彰礙勝者。謂善根等名勝法。三惠等名廣法(文)經下(十六右)雲。雲何無明邪行殊勝。世尊告曰。彼四無明於諸諦中。皆能發起增益□損減二種邪行。復言。世尊如何名為增益□損減二種邪行。世尊告曰。由四顛倒。謂於非法見為是法。或於是法見為非法。或於生天解脫道中非方便者見是方便。是方便者見非方便。如是名為增益邪行。諸有誹謗一切邪見。如是名為損減邪行。是名無明邪行殊勝(文)。 (二十七左)七相狀勝等(文)。經下(十六左)雲何無明相微細自相殊勝。二者偏於可愛非愛俱非境界共相殊勝。所以者何纏縛無明尚為微細難知難了。況彼所有隨眠無明。相應無明尚為微細難知難了。況彼所有不共無明。遍於一切可愛非愛俱非境界。覆真實相顯虛妄相共相而轉。非餘煩惱有如是相。是故殊勝。餘身見等共相煩惱亦用無明為依而轉。是名無明相狀殊勝。 (二十七左)八作業勝等(文)。經下雲。雲何無明作業殊勝。世尊告曰。應知無明略有二種所作事業。一者無明普能造作一切流轉所依事業。二者無明普能造作一切寂止能障事業。乃至廣說。 (二十七左)九障礙勝等(文)。經下(十七左)曰。雲何無明障礙殊勝。世尊告曰。應知無明障礙勝法。障礙廣法。復言。世尊如何無明障礙勝法。世尊告曰。應知勝法者。能攝五根令其和合。所謂惠根。障礙此者即是無明。是故說名障礙勝法。復言。世尊如何無明障礙廣法。世尊告曰。廣法者。聞所成智·思所成智·修所成智。障礙此者即是無明。是故是故說名障礙廣法。乃至廣說。 (二十七左)十隨轉勝等(文)。經(十八紙)雲。雲何無明隨縛殊勝。世尊告曰。乃至有頂三界有情。於諸諦中所有無智隨眠隨縛。未缺未減。由彼有情說名具縛。又此無智善趣·惡趣因果差別。無色有情有其下品。色界有情有其中品。欲界有情有其上品。如是成三品無明。諸有情類當來可生。一一法爾三品隨縛。此說異生。若諸聖者漸次永斷。若具上中定有中下。或有中下而無上下。又阿羅漢雖盡諸漏脫煩惱障。應知尚有所知障攝無明隨縛。如是無明應知極遠隨逐有情。唯除諸佛餘皆隨縛。是名無明隨縛殊勝(文)今謂。經中初後皆雲隨縛。疏作通轉。恐應形誤。或轉字為正。以言乃至有頂故。然准經文由彼有情說名具縛。縛字為正。 (二十七左)十一對法勝等(文)。經下(十九右)雲。雲何無時對治殊勝。世尊告曰。有二妙智。對治無明。何等為二。一依他音。全分無量法界妙智。復言。世尊少分有量法界妙智。為何所緣。有何行相。作何事業。世尊告曰。少分有量法界妙智。緣四聖諦十六行相。作無明等煩惱業生一切雜染離繫事業(乃至二十三左)全分無量法界妙智。能作一切煩惱所知二障離繫所依事業。乃至廣說(文)今謂。義演雲。二智謂妙觀·平等二智。或正體·後得。或生空·法空等。多解芸芸無有一當。不檢本經故致斯謬。非唯二智。前十殊勝皆不順經。義演略釋。爾無有失。 (二十八右)諸論唯說四愛為集諦(文)。演祕雲。疏說四愛為集諦者。按瑜伽論五十五。雲何謂於自體親暱藏護。後有愛雲何。謂求當來自體差別。喜貪俱行愛雲何。謂於現前惑於已得可愛色·聲·香·味·觸·法而起貪著。彼彼希樂愛雲何。謂於所餘可愛色等起希望愛。 (二十八右)十地第八(至)後名取也(文)。經八(五右)雲。受染著故名愛。愛增長故名取。 (二十八左)瑜伽八十九(至)皆名取故(文)。八十九(十左)雲。復次當知依於二品。建立四取。一在家品。二外道法中諸出家品。當知此中若所取若能取。若所為取。如是一切總說為取。問。何所取。答。欲·見·戒禁·我語是所取。問。何能取。答。四種欲貪是能取。問。何所為。答。為得諸欲。及為受用故(文)如上具釋。 (二十八左)世尊何緣(至)非境界故(文)。經上(五左)之全文。 (二十九右)又言無明(至)作等起緣(文)。此非全文。撮取其意引以為證。經上(六右)雲。復言。世尊何緣色界愛·取二種不作色界不動行緣。世尊告曰。諸有未離欲界貪者。色界愛等未得生處。若無生處則無堪能。故非色界不動行緣。如說色界愛·取二種於其色界諸不動行。如是無色愛·取二種於無色界諸不動行應知亦爾(文)准此經文。離欲及色自類為緣。未離欲者及以他類非等起緣。義蘊雲。疏又言無明與離欲界或色界類能生緣起作等起緣者。彼經意說。離欲界者。即色無色也。或色界類者。即色界近分定也。能生緣起者。即彼二界行支也。作等起緣者。謂欲界無明與彼上二界行為等起緣也。問。無色界行自有色界無明為緣。何得以欲界無明作等起耶。答。自有一類異生得色界定。不起煩惱。漸得無色界定者。色界既無現行無明。故以欲界無明作等起因。問。既障四禪諸定。如何以欲界無明為緣。答。曰初定前加行期心欲生無色漸得彼定故。無色界行亦得以欲界無明為緣。 (二十九右)又言如是(至)不動行動緣(文)。上經連次之全文。義蘊雲。疏又言如是無明至能為彼界不動行緣等者。由無明故所起非理作意。謂此作意不了上界之苦。而求生彼故雲非理。即此作意由無明起故說為果。或同時或異時果。俱得為伴共發彼行。問。無明發行伴耶。答。若無作意欲生於彼。雖有無明不修彼定。故要得也。 (二十九右)五十六說(至)即此所攝(文)。五十六(十八右)雲。如世尊言。行有三種。謂身行·語行·意行。當知此中入出息氣名為身行。凡為導首身業轉故。身所作業亦名身行。曰愚癡者。先起隨順身業風已。然後方起染行身業。如入出息能起身業。故名身業。如是尋伺與諸語業俱名語行。受相與意業俱名意行。如是一切總說身行·語行·意行。諸有隨生何地。當知有支即此所攝(文)略纂十五(十二左)雲。當知有支即此所攝等者。備師雲。此有支望當生處判。即屬當生處繫。此唯有支一支。非十二支緣起支。景師此通以果攝因者。生此一地。生死現前能感此。十因隨果亦此一地繫。若爾即知無明。無明下界者。不發上界業。倫十五下(三十七右)。 (二十九左)如下無明發上地行(文)。義蘊雲。論如下無明發上地行等者。謂入初定伏下地惑。而生初禪者必以欲界無明而發彼行。若生二禪已上者理即不定。若起初禪或。即收初禪無明而發彼行。其有雖得初定不起彼或。而修上定亦以欲界無明為緣。上地無明猶未起故。如生無想天者。得以欲界邪見俱無而發彼行。設以上無明發於理無違(文)義燈六末(三十右)問緣起經雲。何不說愛·取與行為緣。世尊告曰。愛·取二種自界所行。乃至愛·取與是色·無色界諸不動行為等起緣。不應道理。非境界故。准此愛·取唯自界緣。上非境界。如何第六雲求上地生味上定故愛亦緣上。答。經據多分未得定者。論約得定少分上緣。故不相違。又復經意雖愛·取緣。要因無明不了彼苦方起愛·取。故無明發非愛·取發。雖作意時如理相應不起無明。由有彼種隨眠力故。令此不了上界為苦造不動等。故無明發。如二乘者有漏善心不了於境。說由無明習氣力故。此亦如是。問。既有上地無明等種。不許發行。明內法異生不放逸者。造福·不動用隨眠發亦非行支。同彼種故。答。不例。如近分定初剎那思。是上地行。初起之時不由上心不了方起。故由下地無明所發。若在欲界為求善果起造福業。即由不了為苦方求。既與如理作意相應。明非現愚能發行支。若近分定相應之思。不感根本總報果者。可近分心為求上生。修根本定由彼種發。既下論雲。即苦·粗等六種行相。有求上生而起彼故。故近分定說為行支。明由下發。問。行支是思。如何下雲上地行支能伏下地即苦·粗等六種行相。是惠行故。答。惠俱之思亦名行相。為行何失(文)·演祕雲。有義兩釋。一同疏明。第二解雲。欲界無明通發三界行。發業無明見所斷故。得上定者不伏下故。然證上定應言根本。近分未能伏下盡故何名行支。根本初生染未起故。故說上定下無明發。故疏非理。詳曰。且如起空處未至定時。第四禪癡發彼行不。答。不發者何所以耶。若許發者何順欲界無明發為。二界無明不可俱起。若前後發便乃重發違論所說。故今不取。又未至定許能招報。何非行支。行支豈要伏惑盡耶。餘如燈辨。今助一釋。未至·根本皆容不地無明所發。二種皆是不動業收。俱得名行。如次而招別·總報果。疏據初之者但雲近分。 (二十九左)要入彼根本(至)應非行支(文)。義蘊雲。此下外解初入根本定既未起上無明。故知根本行支亦用下無明發。 (三十右)此文可顯(至)竟不起故(文)。義演雲。疏此文可顯至竟起故者。此意即顯上八地有漏未至定中皆無煩惱。由不得根本定故不得起上八地煩惱也。 (三十右)但是下起未(至)皆如此發(文)。義演雲。疏但是未至定下地皆如此發者。意雲。如身在欲初起初禪未至行支。即是欲界無明能發。又如初起第二禪中未至定行支。即由初禪中無明發。乃至初起此想地未至定行支。即用無所有處無明發。故雲但是未至下地但如此發(文)今謂義演牒文與現流疏不同。義演本正。 (三十左)論彼愛亦緣(至)於理無違(文)。演祕雲。論彼愛亦緣當生地者。此文來意如疏已明。有義彈論雲。然此問護法煩文。彼受既非受支。何事須此問。詳曰。按瑜伽論。十二有支分因果雜。如前具明。受支名雜。以觸為因名為因受。與愛為緣名為果受。前際果故。由受二別故此文起。豈容無義徒致煩文。以凡凌聖窮為未可。義蘊雲。疏若俱時現行受若前時種子受於理無違。前種子受是正受支。俱時現行非正支也。非種子故。上愛俱時必染污故非正受攝。或有解雲。正愛支通種現言五果。即種子為愛緣。即通現。由此瑜伽說受支名雜。即因果雜也。前解為正。瑜伽不說因果俱正愛故。 (三十一右)業在引因造作名行等(文)。義蘊雲。意說。三業俱造作故總名一行。故不開之。被愛取潤轉名為有者。雖有行支五業種子。被潤俱能有果故。同一有品不開之。 (三十一右)薩婆多等(至)定不同也(文)。俱捨九雲。雲何十二支於三際建立。謂前後際各立二支。中際八支故成十二。 (三十三右)十地論第八(至)此翻譯謬(文)。本出十地經第八(九左)論隨經釋。彼經雲。無明緣行者是見過去世事。識·名色·六入·觸·受是見現在世事。愛·取有·生·老死是見未來世事。於是見有三世轉(文)演祕。 (三十三左)與瑜伽等同(至)二未來等(文)。瑜伽第九十(二右)雲。雲何緣起體。若略說由三種相建立緣起。謂從前際中際生。從中際後際生。中際生已若趣流轉。若趣清淨究竟(文)義燈六末(三十一左)雲。准瑜伽第九分為三際。謂初中後。由待前七有愛·取·有。由待此三有現生·老死。此雖三世據後報業造·潤·得果三世時別分初中後。剋實還過去十支因。有現二支果。謂生·老死。以今生老望後更起無明·行等即名中際。以待生等起無明等故名後際。即是兩重。非同有部。義蘊雲。疏但言三際至非謂三世。問。三際至非謂三世意有何別。答。要隔生死方名為世。際即不然。且如前七為初際。愛·取·有為中際。此之二際許同一世。又如後報業。現世造業愛·取·生等俱在未來。雖屬兩身仍名一世。際則分二。中·後別故。 (三十四左)施設二重實為無益(文)。涅槃經寶疏第十二雲。唯識論雲。如是十二一重因果。足顯輪轉及離斷常。施設兩重實為無用。此言兇悖。指斥三世諸佛說無用故。若謂無用佛成道三十八年已前。三乘皆觀二重因果十二因緣。得道非一。法花·涅槃所說緣起皆是三世因果非一世也。觀一重因果得道出何經論勝三世耶。是佛隨機別說。如何執文非其三世。 (三十五左)九實三假(文)。義燈六末(二十二右)雲。論九實三假等。據何名假。答。本釋雲。顯生·異·滅三相位別名生·老·死。體即識等。故有·生·老死三是假也。此自無體。攬他為故。不約多法名之為假。名色·六處亦多法故。亦不剋性辨其假實。行支非一。通假身語名為行故。不可雲思有三非一非約色聲。亦應無明·觸·受及愛俱非一事。各有多故。雖六觸·受及四愛等。不名多事。故色·聲·思多事是行。故知有支無其自體。即已潤六支。生·老死支即前識等三相位。別更無異體。故名為假。西明三釋。一雲識等多法立三依來生等。一雲識等五法隨名出體。在不相應。一雲合前二說。故名為假。今謂不爾。若多法立說有名假。名色等同。若依來生論不應言三相位別。生·異·滅相非未來故。生·老支非不相應故。又言或可體不異故說為假。此同本釋。故可為正。要集雖更多雲。自為問答。愛·取相例。還雲愛·取體用俱別。行等用別體同。准此既雲用別體同名之為有故是假者。此即前因。何勞別說。 (三十六右)五十六與此同(文)。五十六(十六右)。 (三十六左)第十但言(至)此中別顯(文)。第十(十四右)雲。幾一事為自性。謂五。幾非一事為自性。謂餘(文)義演雲。疏此中別顯者。意雲。瑜伽第十雲。五是一事不列名。此論列。即明識等雲別顯。 (三十六右)第十雲(至)故分二種(文)。第十(十五右)雲。問。幾支染污。幾支不染污。答。三染餘通二種。若不染污善及無覆無記別故。分為二種應知。 (三十七右)非轉愛為增上貪故(文)。演祕雲。疏非轉愛為增上貪故者。以上品貪而為取支。故雲愛增。非轉愛支以成上品為取支。故名為愛增。由斯取等名為獨相(文)。義演雲。疏取中雖愛增上非轉愛為增上貪故者。且外問曰。如轉識等五果種子成有支。有支轉化生等。即說餘有支名為雜相。若轉愛支名取支。取支應是雜相。答。轉下品愛成增上品愛。名取支可說取支名雜相。今但以下品愛支名愛支。上品愛名取支故。取支非是雜相故。非轉下品愛為增上貪作取故。又取支通攝餘煩惱名取支故也。問。且愛即起時必有無明。無明遍染心。無明應名雜相。答。無明遍染心。不以無明而為愛取。故無明非雜相(文)。義蘊雲。疏取中雖愛增上非轉愛等。以彼所增之愛而為取支。非是轉彼未增愛體而為取也。故無交雜。問。增與未增說為無雜。潤與未潤理亦應然。何故論言餘是雜相。答。彼所潤者即前種子故名為雜。然取與愛現行各別為例不齊。況取支中兼餘惑等。問。取支既有無明。何不與彼相雜。答。雖有無明然非發行者也。 (三十七左)第十但雲(至)是雜相(文)。第十(八左)雲。問。幾是獨相。幾是雜相。答。三是獨相。行等是雜相。問。何故行有是雜相。答。由二種說故。謂能引愛·非愛果故。及能生趣差別故。問。何故識與名色·六處一分有雜相。答。由三種說故。謂依雜染時故。依潤時故。依轉時故。問。何故識乃至愛與老死有雜相。答。由二種說故。謂別顯苦相故。及顯引生差別故(文)略纂四(四十一右)雲。四三是獨相行等是雜相者。成唯識雲。無明·愛·取說名獨相。不與餘支相交雜故。餘是雜相。謂能引愛非愛果者。體即行支。未潤已前名引因故。及能生趣差別者。謂即有支由行被潤轉名為有。能生支故。識與名色·六處一分有雜相者。顯此三支有二種雜。一現為果時與當果雜。後門雜是。二因支相望自體亦雜。今問此事。謂即一識得名色·六處三種別名。觸·受非識故不問雜。依雜染時者。謂識支。謂前文說。由邪行故念心顛倒。顛倒現識既熏種子。即名色支。依潤時者。即識種子為愛取潤。初結生位名名色支。依轉時者。即此名色六根起故名六處支。非六處等全唯是識。皆有識故。是故成雜。別顯苦相者。識等五種生現行故。位顯三苦相名生·老·死。現在因苦相猶未能顯名識等五。至現行位顯此五種所引生果。前後位別名生·老·死。故言及顯引生差別因(文)倫記三下(十五右)雲。第四明相獨雜。三是獨雜等者。成唯識雲。無明·愛·取說名獨相。不與餘支相交雜故。餘是雜相。謂前後義定不轉作餘支名獨相。與此相違是雜相也。謂能引愛非愛果者。體即行支。未潤已前名引因故。及能生趣差別者。謂即有支。由行被潤轉名為有。能生支故。識與名色六處一分有雜相者。謂如識支時。通有五蘊但說識為支。故是一分。至名色時識轉為名。名中一分。至六處時中識復轉名意處。非餘五處亦是一分。但一識性往於三支。前後名異其義亦殊。故名雜相。觸·受非識故不同雜。依雜染時者。是識支。謂前文說。由邪行故令心顛倒。顛倒現識既熏種子即名識支。依潤時者。即識種子為愛·取潤。初結生位名名色支。依轉時者。即此名色六根起時名六處支。非六處等全唯是識。皆有識故。是故成雜。別顯苦相故等者。現在識等現起五支酬前因起。五支相顯。別顯苦相。若在未來同異熟法。當有未顯合名生死。此生·老·死一為現在無明等七引因所引。二為愛·取·有三生因所生。故言及顯引生差別故。此生·老·死於次生身現在起時增徵有異。離為五支。故言別顯苦相故。須知此宗現在識等五支與未來二支有雜相者。生支具攝識等五支。老·死但攝受支後分。故名雜相亦可。可老死潤生俱有識等五支名有雜相。 (三十八右)論無明愛取(至)亦起善染(文)。演祕雲。論無明愛取唯通不善者。有義彈疏雲。說欲無明唯不善者。此不應理。助發亦通修所斷故。詳曰。疏自問答有助·正別。正唯不善。助可無記。已作兩釋而不定判取正非助。何過見非。 (三十八右)對法雲(至)唯不善攝(文)。對法第四(初左)如上屢引。 (三十八右)問若爾取中(至)名助潤也(文)。義演雲。疏若爾取中既四取如何乃言修惑正潤見或助。豈有取支名助潤耶。解雲。此中問意。若取支中既有四取。然此四取是分別煩惱。即令見道煩惱是正潤修惑是助潤。如何乃言修惑是正見惑助耶。又豈有取支名助潤耶。 (三十八左)答彼是助潤合名取支(文)。義演雲。疏答彼見助潤合名取支者。解雲。答意者。取支中若上品愛名取支。即唯正潤。若四取為取即是助潤。今合二名取支。故取支中通其正助潤也。 (三十八左)問何妨(至)合名無明(文)。義演雲。疏問何妨亦應助發或者合名無明。意難雲。取支中既有正潤助潤。合名取支亦應發業之中有無明唯能發助當業。此別助當業之無明應合無明支。 (三十八左)答齊解亦得(至)前准後故(文)。義演。雲疏答齊解亦得至以前准後者。解雲。今此唯識論中。且據正發總別業之無明名無明支。若發別助當業之無明非是無明支。今將前無明支。准後取支合名無明支亦無妨也。以取支中正潤助合名取支故。 (三十九右)大論第十(至)通染淨(文)。第十(十二左)雲。問。是諸有支幾唯雜染品。幾通雜染清淨品。答。四唯雜染品。餘通雜染清淨品。問。雲何生支通二品耶。答。若生惡趣及有難處唯是雜染品。若生人天諸無難處此通染淨品。當知餘支隨其所應皆通二品(文)倫記三下(二十右)雲。十三染淨門中。四唯雜染品者。謂無明·愛·取及識。問。三煩惱是染。可知何以知識是染。答。如上說。由邪行故令心顛倒。心顛倒故是識雜染。此據中有末心為支故雲四唯雜染。或第四是老死支。老死位中不能修學故。與染名識等五支准生支說。此等六支實非染淨。隨總別業果得因名。成唯識雲。三唯是染。煩惱性故。七唯不染。異熟果故。會此文雲。七分位中容起染污。假說通二。餘通二種故。此唯染。說為四支者。或識或老死。假得染名。唯識據實。亦不相違(文)略纂大同。 (三十九左)大論第十(至)如前已說(文)。第十(十五右)雲。問。幾支欲界繫。答。一切支。和合等起故。問。幾支色界繫。答。一切一分。問。雲何應知。彼有老耶。答。彼諸行有朽壞腐敗性。故如色界繫。當知無色界繫亦爾(文)義演釋三界別。 (四十右)謂觀下界十二支為粗苦障等(文)。義蘊雲。此意說。觀苦粗障等。能觀行相正為對治。以下支為境界故。觀上靜妙離。雖有能觀行相。但是行支非正能治。非厭下故。此行由下無明發正為能治支。問。厭下等觀。但是惠類何名行支。答。此與惠俱。鄰近名行支。能造作是正行支。問。思與惠俱。行為能治。觸·受亦惠俱。何非能治。答。思能造作性。又是善。復是現行。能招果故。正是行支。由上思俱可名能治。雖有觸·受然非二支。以彼二支性是無記必是種子故。波二支非能治也。此中據伏名治。 (四十右)即上地行支無明所發(文)。義演雲。疏即上行支下無明行發以下一切為境界故。其解雲。且如欲界中不善性無明支。能發起初禪。初禪未至行。行支既得起也。即能卻伏欲界中俱生迷事貪癡等。問。如何此行由無明發。彼能伏下無明支耶。答。無明發行。行力漸施下地。無明無容得起。故說上行伏下無明。問未知未至定中。有多分行支。答。且初禪未至定中有九加行無間解脫道。以伏下地九品修惑。一一品皆有加行無間解脫。故三九成二十七箇行支。能感初禪中異熟果也。至勝進道有無不定。如對法論等廣說。以下一切為境界。故知即是緣下界一切支為苦粗障。雖緣上界一切者。即緣上一切支為靜妙離。靜妙離亦名正妙出。故說依上行斷下界支也。觀此文意釋通外難。難雲。若緣上一切為靜妙離者。何故但說行能伏下。而不說餘支伏下耶。答。行支是能治道。餘支非能治道。故不說也。問。下伏惑道體既是惠。即惠此伏下界煩惱。何乃論中雲上地行支此伏下地無明耶。答。據實而言。惠體能。今言行支能伏者。約惠同時思。思能伏下地煩惱。非唯惠能。故雲上地行支能伏下地。其同時心心所總亦能伏。以思是業體偏說行伏。故不相違。又解。假是惠伏。亦名行支伏下地感。以業之眷屬亦名故。所以思相應心心所總名行支也。亦由如說意能傳心發業。然傳心發業異是無明。但從主為名。此亦應爾。論雲。思於行蘊為主勝故。故即十二法能伏上地。謂遍行等。 (四十左)此六行相(至)及別抄說(文)。瑜伽略纂倫記。義燈中具釋。   (四十左)瑜伽第十(至)非究竟(文)。第十(十四右)之全文。 (四十一右)大論第十(至)非支攝(文)第十(十五右)之全文。 (四十一右)有人解雲等(文)。此段辨釋引文已出此卷之初(三右)更不繁述。 (四十一右)又不放逸(至)外說為依(文)。義蘊雲。問。不放逸造別報非福行。即以三種無明為緣。既有現行無明。何故造總報福不動。即言正能作意之所引發不用三種無明為緣。答。豈以有三無明即令造福不動。亦用現行為緣。若爾緣起下雲。諸聖有學亦以三無明為緣發別報非福行。豈得發總報耶。故知但由有不共無明種子。令彼不了福不動果。遠起正法作意。發福等行。於理無違。解脫為依者。以求解脫心為依也。或勝解數名為解脫。 (四十二左)亦不可唯言聖不造業(文)。演祕雲。疏亦不可唯言聖不造業故者。此牒伏救。伏救意雲。經中但雲聖不造業。何得以此證內法人亦造業耶。故牒總非引對法證。 (四十二右)是故彼業說因於此真實義愚生(文)。義蘊雲。對法既雲。未見諦者雖起善等由彼隨眠。是故彼內法。不放逸者彼福不動業。而說因於此真實義愚種子生也。真實義愚即不共無明故。論雜修靜慮資下故業等者。若薩婆多初後名一剎那無漏定。中間一剎那有漏定為雜修。若大乘初後有漏。中一剎那無漏名為雜修。問。少大二乘名何異耶。答。小乘既無業種。故以初後無漏資其有漏。令感淨居彼有漏果。故資有漏為因也。大乘既有下天故業種子。必藉無漏勝力方資。故以有漏助於無漏。資惑故業令有功能。既不新招故大小別。問。無漏之法能破有漏。如何無漏資故業耶。答。彼由無漏勝定願力。能令故業感生彼天。即名為資。非如水土及愛取等觀能資潤。亦非如食長養根大。故不相違。變易生死資其故業生自在官。與此相似。 (四十三右)論由此應知(至)不迷求故(文)。演祕雲。論由此應知至不迷求故者。若准有宗有兩師說。故婆沙論五十三雲。問。聖為造欲界引同分業不。有說。不造。欲界多過多災橫故。但造滿業。有說亦造。前說為正。故順正理六十四雲。非諸聖者更能新作牽引後業。以背生死向涅槃故。故經說。聖唯受古業。 (四十三左)論雜修靜慮(至)於理無違(文)。演祕雲。論雜修靜慮等者。若准有宗雜修靜慮。新造引業。招淨居果名為雜修。不據熏故。故俱捨論二十四雲。應知此中無漏勢力熏修有漏令感淨居。釋曰。初後無漏。中間有漏。名為成就。由前後心修中有漏令招彼果。既雲令感明造引業。不爾如何感義得成。又婆沙論雲。異熟因雜修靜慮引五淨居眾同分。既異熟因能引同分。明定造業(文)義燈六末(三十二左)雲。論雜修淨慮資下故業等者。准俱捨論。初後各一剎那無漏。中間剎那起有漏定。第四靜慮三心成滿。次漸修下三禪各三。大乘少別。且談雜修總有五種。一純有漏定熏修。謂生四靜慮。除五淨居。二純無漏定熏修。八地已去受變易生。有漏定盡故。三漏無漏雜修。即為定得自在故。及受等至自在果故。即現法樂住。並生淨居等。四有漏定散雜熏修。謂阿羅漢捨福·命行。資命·福果。五無漏定散雜熏修。謂二乘及七地已前菩薩變易生死。此資故業生淨居者。第三所攝。然此雜修有漏為兩邊。無漏一剎那居中名修成漏。如五淨居業異生身造種在身中。任運但能感下天處。由起希願熏修成滿。無漏定力改轉資昔感生業種。令勢殊勝生五淨居。故非有漏為中間也。其力劣故。又初剎那有漏為加行。伏除定障。次念無漏為無間道。正除定障。後一念有漏為解脫道。故熏修滿。若以有漏為中。無漏為初後者。豈以無漏為加行。有漏為無間道耶。末後解脫為能資故。所資相順方能生果故。又此雜修初起。唯在人趣三洲。以修滅定初唯人故。或通六天。皆入見故。然不經生方雜修生。通利鈍根。鈍根有退生下靜慮熏起方生(文)。笠置抄中異解云云。須者往見。 (四十三左)對法雖言等(文)。對法第七(十七左)如上已引。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三十六終_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三十七(八末之二) (四十五右)論有義無明(至)後有業故(文)。義演雲。論有義等者。此初師。是火辨難陀菩薩。 (四十五右)十二三斷門(文)。義演雲。疏十二三斷門者。如論言。自性斷·離縳斷·不生斷故。約十二支明此三斷(文)。今謂。諸門分別中言三斷者。見修非斷也。義演雲自性等非也。 (四十五右)對法第七等(文)。對法第七(十六左)如上已引。 (四十五右)有人解雲等(文)。義演雲。疏有人解雲者。又是璟太二雲。解意雲。異熟思修道斷者。見未斷故。真實義愚見道斷者。已得聖故。且作此解。下疏主非引聖為難。 (四十五左)緣起下雲(至)且對法雲等(文)。緣起下(十五左)對法第七(十六左)此等文義如上具引釋已。 (四十五左)五十九說(至)非俱生煩惱(文)五十九(初右)雲。問。貧等十煩惱幾能發業。義不能發。答。一切能發。若諸煩惱猛利現行方能發起。往惡趣業。非諸失念而現行者。又分別起能發。此業非任運起。 (四十六右)若言發別報業者(文)。演祕雲。疏若言發別報業者。便非行支者。初句牒救。後句正破。彼救意雲。大論雲。發三惡趣業。是分別者據發別報。難意可悉。 (四十六右)又此中二說(至)唯見道斷(文)。義蘊雲。疏又此中二說正發業無明唯見道斷者。此中前後師皆說。正發無明見斷。異熟愚既正發業故非斷(文)演祕雲。疏又此中說者。解此三斷。兩師是也。 (四十六左)彼人復雲(至)餘見斷(文)。演祕雲。疏彼人至餘見斷者。顯異熟愚修斷所以。所以者何。瑜伽既雲迷俗·真諦發非福等。對法復以俗·真二苦攝於八苦。七苦既事。異熟愚迷發非福行。故異熟愚唯修所斷。以迷事故。又對法第七雲。由真實義愚發福·不動。真實義者即四聖諦。於彼愚癡名真實義愚。故知瑜伽世·勝二愚迷事理別。故修·見斷二有不同。問。准對法等迷異熟愚既是迷事。斯愚修斷理契通途。疏何見責。答。按對法論。釋異熟愚雲。由彼一向是染污性。無明合時必不容受信解異熟行相正見。准此論文豈唯迷事俱生惑耶。由斯疏序不違教理。義蘊雲。疏彼人復雲異熟愚迷前七君者。彼人意雲。對法說。異熟愚發非福行。真實義愚發福·不動。瑜伽復次雲。迷世俗苦起非福。迷勝義苦發福·不動。故知異熟愚即是迷世俗苦者。真實義愚即是迷勝義苦者。對法論說前七苦是世俗第八苦是勝義。由此准知。異熟愚迷前七苦。真實義愚迷第八苦。彼師總結意雲。前七多是事苦。異熟愚唯迷於事故是修斷。以第八苦多是苦理。真實義愚唯迷諦理故是見斷。若爾此師憂正。答。顯過如疏。八苦者。一生。二老。三病。四死。五怨增會。六愛別離。七求不得。八略攝一切五取蘊苦。 (四十六左)不爾者前七苦中第六七是壞苦等。義蘊雲。彼師以異熟愚迷世俗苦發非福行。真實義愚迷勝義苦發福·不動行。三苦中苦苦壞苦名世俗。行苦名勝義。今推之雲。若異熟愚迷前七苦中六·七。既是壞苦。即應非福行招色界。色界必無非福行果。豈彼無壞苦耶。故知不可言以二愚配三·八苦。問。三苦八苦相攝如何。答。准對法論。八苦之中前五攝苦苦。次二攝壞苦。後一攝行苦。問。下論以十二支攝三苦。生通三苦。老死除壞。何故對法生·老死唯苦苦耶。答。對法以三·八相攝。據行相增故。苦攝於五苦。此論據實道理故兼通三苦。老死通三(文)演祕雲。疏第六七是壞者。按對法論第六說雲。三苦·八苦展轉相攝。所謂生苦乃至怨憎會苦。能顯苦苦。順苦受法苦自相義故。受別離苦·求不得苦能顯壞苦。已得·未得順樂受。法壞自相義故。略攝一切五取蘊苦能顯行苦。不解脫二無常所隨不安穩義故。釋曰。二無常者。一生位苦。謂苦苦。二滅位苦。謂壞苦。生·滅二位皆無常攝。名二無常。 (四十七右)此中無明(至)如別章說(文)。略纂。 (四十七右)對法第五(至)唯修斷(文)。對法第五(三右)雲。相續力者有九種命終心。與自體愛相應。於三界中各令欲·色·無色界生相續。謂從欲界沒還生欲界者。即以欲界自體受相應命終心結生相續。若生色無色界者。即以色·無色界自體愛相應命終心結生相續。如是從色·無色界沒。若即生彼。若生餘處。有六種心。如其所應盡當知。又此自體愛唯是俱生。不了所緣境。有覆無記性攝(文)對法抄五(七右)雲。九種命終心顯揚十九·五十九說。一切煩惱皆能結生。何故此中唯說。於愛潤生有二位。一明瞭三性位。容起一切煩惱。若明瞭有覆位。唯起於受。又望正命終有近有遠遠通三性。近唯是貪。此中如別抄及自本說。十論第一有凡聖潤生。及五十九等說。何故十二支愛初取後。此中末後唯說受種。五十九說。約潤有愛中有等位起餘煩惱。故一切煩惱皆名為取。不定所愛·如五十九說相狀。 (四十八右)彼若救言(至)。從多分說(文)。義演雲。疏彼若救言大論第十但據通言從多分說者。前師救意雲。除三外餘九支通見·修斷。今瑜伽以少從多說無明·愛·取三支亦通見·修二斷也。論結生者和合苦也。由愛·取潤五果種已。令續後身不絕。故名結生。 (四十八右)如何五十九(至)皆能結生(文)。文如已引。義燈六末(三十四右)雲。問正無明支唯見道斷。助者通修。善惡趣同。何故說雲往惡趣行唯分別起。豈善趣總業任運能發耶。答。往惡趣總報業。正·助唯分別發。人天總報任運亦助。由此能發惡報行者說唯分別。故五十九雲。若諸煩惱猛利現行。方能發起往惡趣業。非諸失念而現行者。又分別起能發此業。非任運起。若許修惑助發總報。此何所簡。若爾者如何說全煩惱皆能發業。答。約人天說。若惡趣行但分別發。故說唯言。又正感惡趣別報業者。亦分別發。任運但能助發別業。故說唯言。若爾生惡趣已。豈不能造別報業耶。若不造者何故第三。雲阿賴耶識隨先業轉。眼等六識隨現緣發。若雲先造業感待現緣發。若爾即無順現受業。皆先造故。若雲現受業唯人天造。惡趣不能斯有何失。若爾龍鬼不得供養初出慈定·見道等耶。若許得者。准此亦能正造感彼惡趣別報。此亦不然。此供養業所感善報。是人天果。非惡趣報。若爾於獄卒等起惡被損。豈非別報。准此應知。有此理。取捨任攝(文)。 (四十八右)又說取支通攝四取(文)。義燈六末(三十五右)雲。問。雖知俱生而為正潤。四種愛·取正·助何是。答。且四種愛並通二斷。如五十五。為約集諦說四行相。四種愛即是見斷。出依常樂淨我而生故。又五十五雲。愛雲何。謂於自體親昵藏護。後有愛雲何。謂求當來自體差別。喜貪俱愛。謂於現前。或於已得可愛色等。起貪著愛。彼希樂。謂於所餘可樂色等起希求愛。六十七釋意亦大同。准此通修。四取之中。於欲境取及我語取俱通修斷。於見·戒取唯見道。然餘處說四取見斷者。依一相說。據實亦通。故此論中二師俱許通修道斷。助正潤生准即可知。問。取體是何。答。八十七四修唯貪。彼雲。復有四取。謂於欲·見·戒禁·我語所有貪慾。瑜伽第十四取亦同。然九十三雲。又取欲取。或取見·戒禁·我語取。取諸取已愛·取和。潤前引因轉名為有。皆言取彼四所取。意取能取。故皆即貪。依八十九。通能所取皆是取支。故彼論雲。若所取。若能取。若所為取。總說為取。問。何所取。答。欲·見·戒禁·我語是所取。何為能取。四種貪慾。何所為取。答。為得諸欲及為受用故起初取。為貪利養等增上力。故起第二取。奢摩他為依為往離欲起第三取。為欲隨說分別所計作業受果士夫之相起我語取。此意由為欲得受用六塵境故。所以起貪乃至。為欲了知所許作業受果起我語取。問。若所取境即所取收。若能緣愛即能取攝。何是所為。答。前二別明。後一合說。或前取取且對於心。後所為取據由於彼有可樂相方起貪慾名為所為。此多分別。故彼論雲。如是四取依二品取。謂在家品起初一。出家品起後三。故是分別。若是俱生何分二品。又此四取於初唯在欲。餘通三界。故瑜伽第十曰。初唯能生欲界苦果。餘三通生三界苦果。即由此說證受外增上果為緣起愛能潤生者據欲界說。上二界中離境貪故。又解。四愛舉境明者。亦且據欲界。若爾何愛潤上地生。答。雖未見文。准許常我可通見·修。即後有愛及以獨愛潤三界生。或貪喜俱。彼希樂。雖舉六境。實通內身。依內身起。四皆通潤。問。內法異生不希後有。於命終時所起煩惱是取支非。答。亦是取支。若爾何故八十九雲。我為諸取遍知永斷正論大師。故於此法誓備行者。雖帶煩惱身壞命終。而不於彼建立諸取。所以者何。彼於諸欲無所願反而出家故。答。據分別起不障俱生。如內異生無不共故。雖起於行云云不說無明為緣。非無餘愚。此不名取。應知亦爾。不還唯種子潤。應不名愛·取。論十樂捨俱愛不與愛共相應故等者。問。若約種位。現受與種。何非愛俱。若約當起。識及名色。六識未起何有樂·捨。答。疏雲。此生支位寬。故與樂·捨俱。謂從中有至本有中。未衰變來皆生支故。約此生支位中識·名色等。非據剎那名識支位得與受俱。依十地論子·果時義。以其生支是前種果。以種從現說得相應。故無違也(文)。 (五十右)有說及無想沒(文)。祕雲。疏有說及無想沒者。即前第七無想天沒無心師義。 (五十右)若助發助潤起現無失(文)。義蘊雲。何以知耶。緣起下雲。內法異生不放逸者及聖有學三。無明為緣引非福行。我不說為無明緣行。准此有現助發無違。不還未至臨終。先所未伏之惑。何理不起。故知此二起現無失。 (五十右)汎釋一切斷義(文)。對法抄第四(二十九右)雲。見斷等義四門分別。於中第二辨所斷義者。略有二位。一自性斷。謂諸染法通見·修斷。二離縳斷。此有二種。一離縳斷。謂斷緣彼雜彼煩惱。六十六說善無記法唯修所斷。二不生斷。此有二種。一因滅果不生。謂三惡趣果。見道所斷。二果衰因不生。謂諸善法見道所斷。五十三說於見道中。無相異熟能得畢竟非擇滅性。故因亦斷。如是類也。諸非所斷二類如前出體中說。此即第二辨所斷義。如唯識緣生中釋。其惡趣果斷二種。一雲體亦隨差見道障。故論雲。無記修所斷者。據餘無記雜緣縛說。一雲唯斷業有無記不除。不能生異熟。雲何釋。異熟障據此果無記體在·生雜緣縛。 (五十一右)雜彼煩惱(至)名為得斷(文)。義演雲。疏雜彼煩惱乃至名為得斷者。意雲。此疏中第一解。但立漏俱名雜彼煩惱。名亦有過。先至下疏生自徵離也。如疏下文雲。若說七名雜煩惱等文。即是難前第一解。 (五十一右)又相間起(至)然顯名雜(文)。義演雲。疏又相間起者名為雜乃至然順名雜者。意雲。此第二解。雜彼煩惱者。謂前六識中善及無記等法。與煩惱前前後後間雜而起。名之為雜。由煩惱習氣力故一一前前後後所起善無記法。皆成有漏性等名雜彼煩惱。即外難曰。若相間起名之為雜者。即有學回向大至初地。及頓悟菩薩至初地起平等性智及妙觀察智。與第六七識煩惱前後間起。即平等性智等亦應名雜。答。疏中自然相順者。名之為雜。其無漏第六·第七識不順煩惱。與煩惱相違故。所以不名為雜。言此非因等起諸無記業因等起故者。意說。今名雜彼者。但於間生而有雜義。不由等起因而成雜也。以無記業非無明為因起也。故雲非因等起。問。何名等起因。答。如有漏福不動善業。由無明支發。即此善行無明所發名因等起故可然。有漏善業名之為雜。若無漏第六·七識及無記法。不由煩惱無明為因所等起。故無漏無記不名為雜。故知非因等起。外離者彼即狹也。攝義不盡。若有漏善由無明為因發故名之為雜。即無明不發無記業。無記法應不名為雜。故是不盡也。 (五十一右)無漏第六(至)非因不起(文)。義蘊雲。疏無漏第六七不順煩惱至非因等起者。此無漏六·七雖與煩惱間生。不名為雜。性相違故。有漏善業雖與煩惱不順。然由無明之所等起故成有漏。可有雜義。無覆無記雖非煩惱為因等起。然與煩惱性相順故亦名為雜。六·七無漏既非等起。又不相順。故不名雜。問。第七無漏可與煩惱間生。此中何故兼言第六。答。據疏遠說亦有間義。五識不然。無漏五識非佛無故。 (五十一左)又雜者(至)善亦名斷(文)。義演雲。疏又雜者至善亦名斷者。此第三解。意說。有漏善業名之為雜。以福·不動行由無明為緣支起故。得經名不同無記。無記不由無明支故。故疏雲不同無記。後斷彼無明。其善業即名離縛斷也。然疏中第二解。雜彼煩惱即通有漏善業及無記法。總名雜也。寬。若第三解雜唯取有漏業不取無記名雜稍校。今者取第二解會第三解。少分名雜彼煩惱。理將勝也。 (五十一左)此解違下唯修斷(文)。義蘊雲。次下文說依離縛斷。說有漏善無覆無記唯修所斷。今依此後解。即心王遍行等自性非染。既與見惑相應亦名見斷。即違下說無記唯修斷文。問。第二解雲。與煩惱間起名雜。善無記等亦與見惑間起。亦應不修斷。何故疏雲前二說善。答。由分別惑與心等相應。念心等成染污性。心等心與見惑俱時而起。故約相應名雜。便違修斷之文。見惑雖與善等間生。不能染彼善無記等令成染污。故此善等不隨見惑通於見斷。不違唯修故前解勝。 (五十二右)若說七識(至)非雜煩(文)。義演雲。疏若說七識名雜彼煩惱至但能緣盡說之為斷非斷雜煩惱者。意雲。若說第七識中煩惱與第六識中等善三性俱故。以與漏俱故。名雜彼煩惱者。如不還果入身在欲界。以離欲界九品修惑盡。其第七識中煩惱與有頂地下下煩惱一時頓斷。以勢力等故。即應不還果身中善法應不名斷雜彼煩惱。以欲界第七識中煩惱在故。由此但斷第六識中能緣彼煩惱盡。故說善等名斷。不約斷雜煩惱名斷也。以第七識中煩惱猶在故。必至無學方始斷故。 (五十二右)既示生上(至)亦自然無礙(文)。義蘊雲。疏既示生上聖者不斷雜煩惱亦自然無等者。如不還生上。欲界善等雖未斷第七能雜煩惱亦得斷。已斷能緣諸煩惱故言自然無也。以緣彼煩惱強故。不待能雜自然名斷。又解雲。生上聖者。不斷雜為一句。煩惱亦自然無為一句。言煩惱者。即見惑也。如次下文。指事作法。文意可知。前解為本(文)演祕雲。疏既爾至亦自然無者。既由前理諸生上聖。下地善等雖未斷彼雜煩惱法。然彼善等亦名得斷。自然無者。顯不由雜煩惱無故而得斷也(文)義演雲。但斷欲能緣九品惑盡善法自然得斷也有解雲。不還果人雖不斷第七識中雜彼煩惱種子。若生上界即不得起欲界第七識中現行煩惱。以此現行煩惱不起名自然無也。現行既無善名斷。 (五十二右)如見道煩惱(至)亦名為斷(文)。演祕雲。疏如見至亦名為斷者。舉見道或自性強故不由緣縛而稱為斷。例彼善等緣縛強無即名為斷。雖見緣縛與善等雜煩惱有別。以俱非強取以為喻。亦無其失(文)義演雲。疏見道至亦名此見道或自性是強。入見道時自然而不由修道緣縛無。故見道或無。故見道或得斷名也。例彼善等亦名為斷。善等是劣。緣縛是強。以強無故。所以善等得斷名也。是故善等亦名緣縛斷。 (五十二右)既爾如何(至)此義應思也(文)。演祕雲。疏既爾如何由之名有漏等者。此難意雲。斷既不由雜煩惱無。得成有漏應不由彼。詳雲。今為二釋。一既有斯妨。即約六識解雜煩惱。當地六識煩惱雜無。當地善等名得離縛。二成漏由漏俱。善等由七漏。斷縛據強緣。雜在善等斷。若爾何故雲善等斷由斷。緣彼雜彼煩惱。答。善斷有二。一小分斷。二全分斷。言離欲等欲善名斷。據小分斷。言由斷雜名為斷者。依全分斷。無學滿位緣雜二惑皆悉無故(文)。義蘊雲。疏既爾如何由之名為無漏等者。欲界善等能緣惑強。不約斷雜得名斷者。如何說善等有漏。皆由第七惑耶。有此義應思者。緣縛先除。斷從強立。漏據俱惑藉七方成故。善等雖斷縛仍名有漏。若非由七漏義何從(已上)今謂。此是祕第二釋。 (五十二右)問如五見是(至)不應斷(文)。義演雲。疏問如五見是惠體至不應斷者。意問雲。五體即是惠者。即此惠為不斷耶。 (五十二左)應斷者(至)皆可斷故(文)。義演雲。疏應斷者至皆可斷者。難雲。若言自性應斷者。即應遍行欲等心心所法體總所應名。何以故知。無離相應法外名斷故。以相應惠體皆可斷故。又難雲。若是自性斷者。即與煩惱相應惠體又亦無所緣縛法。又惠體既自性斷者。亦無相應縛也。意雲。若惠不是自性斷而惠此所緣縛。亦有與煩惱相應義。亦有離相應縛義。若言惠是自性斷。即同煩惱。所以無所緣緣等。雲當體是縛法等故。若言惠體不應斷者。五見便無見斷所攝。故煩惱中五見是惠分。皆通見·修斷故。若言不斷便無是義。與聖教相違。 (五十二左)如是乃(至)准此問答(文)。義演雲。疏如是乃至不不正知等亦准此問者。應問雲。不正知以惠分為體。此惠分是應斷。是不應。若言是自性斷者。無縛相應法。以惠體即是縛別。若言非是縛者。此惠便非煩惱體攝。 (五十二左)是體者是縛非見者非(文)。演祕雲。疏是見體者是縛非見者。惠與五見為體應斷。非五見體。非自性斷(文)。 (五十二左)由此此下(至)皆大有妨(文)。演祕雲。疏由此十等者。遍行·別境合而言(文)義蘊雲。念由癡等方得染名。惠不從他。體自成染故有別也(文)義演雲。疏由此此十等者。即遍行別境合而言也。意雲。除惠餘九通三性。是染分者。入隨惑中。然體非漏。假名為漏。是所縳法故。其作意等。若是煩惱者。即無相應縛等。皆有大坊亦須說(文)今謂。疏雲邪作意等。義演不加邪字。唯雲其作意等。疑是邪字屬上句末。以為疑辭。今按不爾。邪作意者。此如非如理作意之類。況又上下以四字為句。義蘊雲。疏除惠餘九入隨煩惱中者。謂妄念及邪欲·耶勝解也。問。妄念與見俱別境分。何故妄念體非漏耶。答。念由癡等方得染污名。惠不從他。體自成漏故有別也。 (五十二左)說依者等(文)。義蘊雲。疏說依者因也所依處也。論惡趣等因惑業斷果亦隨斷。如北洲等所依之處。此第八畢竟不生亦名為斷。餘人天等不同此也。 (五十三右)瑜伽六十六(至)唯修所斷(文)。六十六(十七左)雲。雲何修道所斷法。謂一切善有漏法。一切無覆無記法。 (五十三右)五十七說(至)及與不斷(文)。五十七(十二左)雲。十二一分非所斷。謂即十四中六及餘六餘二非所斷(文)略纂十五(二十二左)雲。前十四中六及餘六者。前中六。謂五受及意。餘六者。謂信等五及未知根。以通漏·無漏故(文)義演雲。疏信等六根至不斷者。意信等五根及未知當知根。此之六法有漏是修道斷。以趣無漏故亦名不斷。 (五十三右)而緣此縛此位起縛等(文)。義蘊雲。疏而緣此縛此位起者。緣雜如次。疏問。見道煩惱豈不緣之者。見惑若緣有漏善等。見惑斷時善等應亦名斷。何故說唯修。疏答。緣之亦起。然未盡故者。雖斷見惑修未盡故。非見斷所感故。隨發業之惑。亦見斷者。即福·不動業亦分別無明所發。彼善趣異熟亦應見斷。答。一由惡趣總別報業俱是分別無明所發。二由無明與行俱是分別。故果隨因名為見斷。善趣異熟善業所招業無明。可通修·見。故非斷。問。惡趣總報業豈不以修道無明為助發耶。答。一雲發總別二業正助俱分別。一雲發總報業正助俱分別若發別報業正唯分別。助亦通修。既許有別報。善業通修理。般若發善趣總報行。正雖分別助即通修。若發別報正助俱修惑。由斯善趣與彼令差。不可為例。雖為此解理亦離詳。且如此洲無想天等。既是善趣業招。何因亦唯見斷。今應正解如前(文)而緣此縛(文)義演雲。疏而緣此縛者。意雲。緣此信等起縛。於修道位中起者。皆修道斷也(已上)今謂。義演唯約緣縛。義蘊通約二縛。義蘊為優。 (五十三左)對法第四瑜伽六十六等(文)。對法第四(七右)雲。謂分別所起染污見·疑見處·疑處及於見等所起邪行煩惱·隨煩惱及見等所發身·語·意業並一切惡趣等蘊·界·處。是見所斷義(文)瑜伽六十六(十七左)雲。復次雲何見道所斷法。謂薩迦耶等五見。及依諸見起貪·嗔·慢若相應無明。若於諸諦不共無明。於諦疑等。及往一切惡趣業等。是名見道所斷法。 (五十三右)若擇二取等(文)。半擇者。玄應音義二十四(十三右)雲。半擇迦舊經論中。或作般吒。或作般荼迦。皆梵音輕重耳。此雲黃門。其類有五。一半擇迦總名也。有男根用不生子。二伊利沙。此雲如。謂見行欲即發。不見即無。亦具男根而不生子。三扇(敕住反)謂本來男根不滿。亦不能生子。四博又。謂半月能男。半月不能男。五留拏留拏。此雲割。謂被刑者也(文)倫記十四(十六紙)曰。泰雲。半釋迦是無男志性。樂他於已為過義。扇□戙x龍□駾飀□□□稿楅禭□□飀□□□□稿榜□飀□□祿稟逆□□□藺b縷□□稿檢□□□囊婝賅j讞嚏情潠獺慼慼憎漶樞捸憮{。非本無根。為他殘害。男志性不改。不樂他為過。故非半擇迦。若有損害已後失男志性。樂他為過。同女性者。名半擇迦亦扇□栳視兜驛□堅楅□□□□餺□□雜□稿榜餺□j□□菉淚□稿毼覓□□□□□□□E□菉h除毒。此二種永無男勢。應名扇□j□□□□□稿楓飀□□□□□祋□□□□□榖□□□j□□□簢瀿□□□□‥□膚□□漥菕慼慾J□□□念|□簾□□□□□□□玸□)。嫉妒半擇迦(見他行媱自男勢動名為嫉妒也)。半月半擇迦(半月女·半月男勢方動。得半月名)。灌灑半擇迦(被他於已行非梵行得他精。而自男勢起名為灌灑)。除去半擇迦對法抄六(二十六右)雲。扇□挹k□□□饋□褸□龍□□膳□稿榭□□□□□榖□□□襤鞢慼慼慼憧隉慼慼慼熨v淚□稿檢□讞嚏慼慼熟唌慼慼慰^¥S耨□蕁□□漥菕慼慼樞捸憮{。無根勢故。若他於已為過名半擇迦迦。有樂欲故不同初人。彼人一生無根勢用。第五人曾有他用。雖無其形性勢仍在。唯起彼用故。由此不被他於已為過。無樂欲故不名半擇迦。不同前四人被他於已有過之時樂欲方生故。先生不生即有樂欲他於已為過故。瑜伽說三人此說五者。本性除去灌灑。即彼被他於已為過得不淨灌灑故。五十三抄解不然。以嫉妒開人返不說灌灑故。此論開合嫉妒。故加灌灑(文)惠琳音義三(六右)同十二(六右)委釋之。報恩吼八(二十七左)中引諸說。 (五十三左)五十三說(至)是非擇滅(文)五十三(十四右)雲。若學見跡於卵·濕二生·北拘盧洲無想天·若女·若扇□晇`若半擇迦·無形·二形等生。及於後有若愛若願所得非擇滅。當知一向決定由學見跡。掌不於後有。起希願纏發生後有。唯除未無餘永害愛穢種子故。 (五十四右)斷是捨義(至)例應然故(文)。義演雲。疏斷是捨義非得對治義若爾惡趣業果亦無記性為例亦然者。意雲。今者善及無記法是不生斷者。但是捨義。非得無漏治道斷也。但現行不起名之為斷。其三惡趣惡業無記果。至見道時現行更不起。亦名為斷。斷亦是捨義。故雲例亦應然。然此善無記法種子至於修道位中。即是離縛斷說。無想天三途異熟無記果。及別報善業入見道時現行不起名不生斷。若此等種子皆悉不斷。至修道身。始離縛名為離縛斷。 (五十四右)與因合說(文)義演雲。疏與因合說者。意雲。說惡趣果見道斷者。與因合說。以分別煩惱為因發業。見道煩惱既斷。果亦不起。果與因合說名為斷。其果種子未斷。 (五十四右)五根見斷亦如此釋(文)。義演雲。疏五根見道亦如此釋者。意雲。三惡趣·八推·女人·半擇迦二形等。所有五色根名見斷者。亦是與因合說名斷。其色根種子未斷。其修道位方離縛斷。有雲。信等五根外道出無想定時亦有。後至見道位准前亦斷。即不生斷也。若約離縛邊亦名修斷。 (五十四右)若道理論唯有三種(文)。樞要下末(二十二左)雲。應斷之法者。五十九說。從彼相應及所緣故煩惱可斷所以者何。對治道生煩惱不起得無生法。是故說名斷彼相應。相應斷已不復緣境。故從所緣亦說名斷(文)若小乘說。其如俱捨光記一(三十七左)寶疏一(六十一右)於中寶疏大斷大小乘三藏法師之義。 (五十四左)無想定等(至)隨見斷(文)。義蘊雲。疏無想定等引發煩惱見位因亡果隨見斷者。問。如前疏說捨外道等所依身故。彼無想定故亦不起。准彼即是果喪因亡。如何此雲見惑因亡果隨見斷。答。前說外道等者。但舉定所依身而非定所招果。定之果者。謂無想天故不可說果喪因亡。由邪見修定故。邪見因亡定隨見斷。前雖說捨外道身。意說。由分別煩惱斷故定亦不起。非是依疏文前後乖返(已上)今謂。此釋與演祕不同。准疏文勢演祕應優。演祕雲。疏無想定至因亡果喪者。問。唯依外道方起此定。入見便捨外道依身定。永不起。何故不名果喪因亡。答。疏示方隅舉三惡起別報善業果喪因亡。顯定亦爾。然恐有執定唯果喪因亡一義。故更舉之因亡果喪。顯通二義。不爾何故在此果喪因亡下辨(文)。 (五十五右)大論第十(至)無全斷者(文)。第十(十五右)之文如上引。   (五十五右)雖有七生(至)不定(文)。演祕雲。疏雖有七生至不定者。此問意雲。得預流已欲極七生。更不生上。無慾第八。此即全離上界有支。雲何得言無全斷者。其答意雲。亦有預流而得不還。得生上界。由此不得雲全斷也(文)義蘊亦同。 (五十五左)不還欲界一切至與此同(文)。義演雲。疏不還欲界一切至不定者。意不還離欲界一切有支。其上界不定。或於欲界證無學。或有從不還次第生上二界得無學者。或利根招果不生上。有鈍根。次第行果故生上。上不定。此通前後。並答前問。若阿羅漢即斷一切有支。瑜伽正與此文同。 (五十五左)此門兼解果斷分齊(文)。義演雲。疏此門兼解果斷分齊者。意雲。此中兼明初果一來不還無學斷十二支分齊。如初二果斷欲界一切一分有支。不還果斷欲界一切有支。羅漢斷三界一切有支盡。無明四果斷十二支分齊也。或約無想天果名不生斷等如前說。論十樂捨(乃至)實義。如是諸聖教中。隨彼相增所說不定者。此亦雖說十二支。與三受相應意也。據此論中說。十支與樂受捨受俱。十一支與苦受俱。十一少分壞苦所攝。十二少分苦苦所攝。十二全分行苦所攝者。此等皆是假說。即約當來生老位中假說與樂捨受等俱也。今者若據當實義言之。十二支中若無明·行·愛·取·生·老死。此等六處中既有現行心心所。故六處支中得與樂更捨受·苦受相應。此六支中亦得有苦苦·壞苦·行苦也。餘識等五支並有支。此等六支皆是種子。未起現行心心所。如何得與三受·三苦相應。問。雖無三受是無三苦邪。有為皆是苦故。若依三受立三苦現受既無。苦緣何立。故此六支無三受·三苦也。所言有者。皆是假說。若言一切有漏法皆是行苦者。即十二支無同種現。一切皆是行苦所攝。答。言依捨受與行苦者。唯無明等六支中得有行以苦。以此位中得起現行捨故。又緣起說。生顯行苦。老顯壞苦。死顯苦苦。又十地經雲。無想行識名名識六處名行苦。觸受名苦苦。受苦苦受·有·生·老死名壞苦者。如上聖教。皆雖相似說也(文)。 (五十五左)三眾俱門依當起位(文)。樞要下末(二十七右)三受俱中識等六支既是種子。雲何相應。擇有二義。一依當生位說。二依隨順俱有。義亦無違也。故種名俱。俱是相應之異名故。若爾依有支無當生。雲何相應。識等五種當有現行種說相應。有支威力曾於行支等中有相應。故種亦說相應。或從識等當生位說(文)。 (五十五左)受不與受相應是自體故(文)。義燈六末(三十七右)雲。問。若約種位現受與種何非受俱。若約當起識及名色六識未起。何有樂捨。答。疏雲此生支位寬故與樂捨俱。謂從中有至本有中未衰變。來皆生支。故約此生支位中識名色等。非據剎那名識支位得與受俱。依十地論子果時義。以其生支是前種果。以種從現說得相應。故無違也(文)。 (五十六右)大論第十(至)所除中一(文)。義演雲。疏大論第十至所除中一者。意雲。此引證也。瑜伽雲。樂捨除二者。但支十支相應。除受及老死二支。若苦受及所除中一者。即苦受與前所餘二支中老死支相應。不與受相應。故說雲。三受門中樂·捨二支得與十支俱。苦受得與十一支俱故。大論與此論同(文)義蘊雲。疏若苦受及所除中一者。若苦受俱更取樂捨所除二中。一者死支故成十一(文)。大論第十(十四右)雲。復次幾支樂受俱行。謂除二所餘支。幾支苦受俱行。謂即彼及所除中一。幾支不苦·不樂受俱行。謂如樂受。道理應知。 (五十六右)三苦分別門(文)。樞要下末(二十七右)雲。三苦中苦依生苦相。初二唯欲。後一通三。若據其性苦苦唯欲。有迫緣故。壞苦通色界。有樂受故。如經中說。入變壞心。後一通三界(文)。 (五十六左)大論第十(至)支一分(文)。義蘊雲。疏大論第十至非受俱行支一分者。謂十支捨受俱行支。捨受·俱受取非受俱行支中一分是捨受者。唯是行苦非餘二苦收。 (五十七左)論十二全分(至)如壞苦說(文)。演祕八(四十三)雲。論十二全分行苦所攝等者。此同瑜迦六十六說。按彼論雲。謂後有業煩惱所生諸行。於彼自體中能隨順。生一切煩惱及與眾苦。所有安立一切遍行粗重所攝亦名粗重是行苦性。依此行苦略五取蘊皆名為苦。又此行苦遍三受中。然於捨受此粗重之性分明顯現。是故但說不苦樂受。由行苦故。譬如熱癰以冷觸對即生樂想。熱灰墮上便生苦想。若二俱離爾時唯有癰自生苦分明顯現。又行苦性中。樂如冷對。苦如灰墮。捨如離二癰自性苦(文)。 (五十七左)大論第十(至)非二支收(文)。第十(十四左)雲。幾支行苦攝。謂所有壞苦苦支亦是苦支。或有行苦所攝非餘二苦。謂不苦不樂受俱行支。及非受俱行支一分。 (五十七左)瑜伽六十六說(文)。如上已引。 (五十七左)此約實體(至)二位說支(文)。義演雲。疏此約實體相顯二位說支者。何名二位。一者實體。二者相顯下自解之。言實義攝苦如是者。即相結上所說苦義也。 (五十八右)且此論中(至)名多分(文)。義演雲。疏且此論等中有二至多分者。此釋二位也。一全體多分攝三苦者。此解實體位也。意雲。若據全體論即多分攝得三苦。故論者十二全分行苦所攝。諸有漏法皆行苦故。此約多分。不妨於中亦有餘苦。故論雲。十一少分壞苦所攝。十二少分苦苦所攝。二相顯多分攝三苦者。此解相顯位也。意說。即與捨受俱時支名行苦。故依捨受立行。相狀顯故。疏雲即捨受俱支亦名苦。即十一支名行苦也。餘二支受俱苦者。意說。與苦·樂二受俱支名苦苦·壞苦。故依二受以立二位。其相最顯。此據多分不妨。於二苦中亦通行苦也。且就二受據相顯別立苦故。   (五十八右)緣起經上卷(至)死顯苦苦(文)上卷(九右)之意非引全文 (五十八右)十地第八(至)名為壞苦(文)。第八(十左)之全文。 (五十八左)瑜伽等說(至)正稱道理(文)。義蘊雲。疏瑜伽論說據遍法體正稱道理者。謂緣起經但約果位以配三苦。不攝因十支。便非遍法體。十地經中雖遍因果。唯據相增非正稱理。大論三苦與此論同遍因果。故名遍法體。不隨相增名稱正理(文)義演雲。疏瑜伽等說據通法體正稱道理者。上來此論中所說。十一少分是壞苦。十二少分是苦苦。十二少分是行苦者。皆依瑜伽論第十說也。故知瑜伽所說稱正道理。 (五十八左)因多種子隱而不論(文)。義演雲。疏因多種子隱而不論者。疏中二解。此是第一解也。據因中識等五及有支唯是種子。無明與行無愛·取此四支半是種子。半是現行。故言因多種子隱而。不說十二因中有三苦也。 (五十八左)或說果時即顯因故(文)。義演雲。疏或說果時顯顯同故者。此第二解。意雲。此十二支因中亦有三苦。其有為法皆是行苦。既與苦樂受俱得有二苦。故論雲。十樂捨俱等廣如前說。故前十支亦有三苦(文)。 (五十九左)對法論說(至)有能所生(文)。第四(九右)雲。於果時有能生所生。 (六十右)五亦集諦招感名集(文)。樞要下末(二十七左)雲。抉擇分說苦等四諦體。如疏攝事分中說。十二分逆觀中生支及識等五者。是老死集。即苦集體同者。集有二種。一招感異熟名集。即抉擇說唯業煩惱。二能生苦果名集。攝事品中生支等。是二論雖別不相違也(文)。 (六十右)薩婆多師(至)故說二(文)。俱捨二十二(二左)同應知此中果性取蘊名為苦諦。因性取蘊名為集諦。是能集故。由此苦集因果性分。名雖有殊·非總有異。 (六十左)集是有報義(文)。五十五(十五右)雲。問。苦諦義雲何。答。煩惱所生行義。問。集諦義雲何。答。能生苦諦。 (六十左)大論第十五十六至與此文同(文)。第十(九右)雲。問。幾支苦諦攝。及現法為苦。答。二謂生及老死。問。幾支苦諦攝。當來為苦。答。識乃至受種子性。問。幾支集諦攝。答。所餘支(文)五十六(十八左)雲。餘事所攝支中二是未來苦支所攝。謂生老死。五是未來苦因所攝。謂現法中從行緣識(乃至)觸緣受。又即五支亦是現在苦支所攝。由先世間今得生起。果異熟攝。謂識·名色·六處·觸·受。又現在果所攝五支。及未來果所攝二支。總名果所攝緣起。當知餘支是因所攝緣起。 (六十一右)集諦謂所餘(文)。義蘊雲。疏集諦謂所餘者。准彼亦應言。三支現在因。即受取有三支。當苦因即無明行。 (六十一左)不爾識望(至)得至得為因緣(文)。義演雲。疏不爾識望名色至得為緣因緣者。意雲。若不如前鄰次說爾者。即識望名色。乃至展轉亦爾。得為因緣也。謂約當生·老死果說為因緣也。意說。此識等雖不同前鄰次說。今據隔越說。我等五支望當生·老死亦得因緣也。即隔有支等名隔越也。 (六十二右)如對法說(至)業種者(文)。對法四(十左)文如已引。 (六十二右)集論第四(文)第四(十右)亦如已引。 (六十二左)瑜伽第十(至)無因緣者(文)。第十(五左)雲。問。何故諸支相望無因緣耶。答。因緣者自體種子緣所顯故(文)。 (六十三右)若無此論難解瑜伽(文)。義蘊雲。疏若無此論難解瑜伽者。謂彼論答雲。因緣者自體種子緣所顯故。由依業有便非自體。依現愛取即非種子。由此彼論不說因緣。見此全文知彼論意。 (六十三左)無明望行(至)有餘二緣(文)。演祕八(四十四右)雲。有義問雲。無明望行既非同類。如何得有等無間緣。答。一雲理實但與行俱無明為無間緣。然行俱者業眷屬故亦名為業。故說與行為無間緣。二雲同聚異體展轉得作無間緣故。若如前解福·不動行非無明俱。如何成緣。故後說勝。問。如非福行亦無明俱。如何望行為等無間。答。總依諸行說有此緣。今此不言望三種行皆成無間望福·不動成無間。故非福應思。詳曰。觀後問意其非福行既無明俱。即是無明無明為緣。答。意可悉。今助一解。前聚心品望後聚品總為無間。無明望行為無間緣。不約別對後無明說。由斯但說無明望行為無間緣。故無有失(文)。 (六十四右)謂通達後(至)亦名為意(文)。此百二十四字衍長。演祕·義演等不牒釋此文。古本亦無。 (六十四左)又如對法(至)非實緣起說(文)對法第四(九左)雲。如無明望行前生習氣故得為因緣。由彼熏習相續所生諸業能造後有。故當於爾時現行無明能引發。故為等無間緣。由彼引發差別諸行流轉相續生故。思惟彼故為所緣緣。以計最勝等。不如理思惟緣愚癡位為境界故。彼俱有故為增上緣。由彼增上力令相應思顛倒緣境而造作故。如是一切隨其·所應盡當知。 (六十五左)如大論第五(至)是苦道(文)。第五十六(十八左)十地第八(二十右)中邊上(六右)。 (六十六右)蓋中邊(至)名雜染(文)。真諦中邊分別論上(五左)雲。三種准者。謂煩惱·業·生。煩惱難者。謂無明·貧·愛·取。業難者。謂行及有。生難者。謂所餘七分(文)。玄奘辨中邊論上(六右)雲。三雜染者。一煩惱雜染。謂無明·愛·取。二業雜染。謂行·有。三生雜染。謂餘支(文)今謂。新·舊二論第三言生。今疏言苦難失稽矣。無上依經上(十六左)說。於三界中有四種難。初三即惑業生。第四過失難如樞要引。 (六十六右)難法第四(至)是業(文)第四(十二右)。 (六十七右)瑜伽第十(至)廣問答等(文)。第十之文如上屢引。九十三。緣起經上下。 (六十七左)此下第二正解二死(文)。樞要下末(二十七左)雲。二種生死以八門(義燈亦有八門。與今不殊)分別。一出體。二釋名。三辨招生死差別相。四解位次。五解得處。六四種生死相攝。七會三種生死不同。八問答分別對名。問答三門如論。其得處如前第七卷解第八識生無漏中說。然應料簡諸果不同。其位次預流等得初地即得。如瑜伽抉擇聲聞地及佛地論。其三種生死不同。如疏中引楞伽。然且勝曼及此論三種身。依三乘決定。楞伽唯依大乘頓悟怖煩惱者說。或通說不定性差別勝位。地前一切與本無別。所以不說。辨招生死差別相者。分段有二。一散。二定。散中有二。一如十二因緣生。唯欲界·全上界小分。依生得善得報別。二依勝聞思生得善心轉延福壽。雜資所越唯在欲界。心猛利故。定中有三。一有漏定願轉福壽行。唯欲界有二生四靜慮廣果天下乃四無色。唯有漏業熏三品禪生。三生五淨居。有無漏雜變易唯二。一者漏發願等並無漏合資故業。謂七地已前一切二乘。皆已現行無明等為緣資二。八地已上唯無漏定資現行智障等並已無故。攝四生死者。無上經雲。阿難一切阿羅漢·辟支佛·十地菩薩。為四種障不得如來法身四德波羅蜜。何者為四。一者生緣。二者生因。三者有有。四者無有。何者生緣。或即是無明住地能生一切行。如無明生業。何者生因。或是無明住地所生諸行。譬如無明所生諸業。何者有有。緣無明住地因無明住地所起無漏行。三種意生身生。譬如四取為緣三有漏業為因起三種有。何者無有。緣三種意生身不可覺知微細墮眠。譬如緣三有中生唸唸老死。下文雲。阿難於三界中有四種難。一者煩惱。二業難。三者生報難。四者過失難。無明住地所起方便生死。如三界內煩惱難。無明住地所起因緣生死。如三界內業難。無明住地所起有有生死。如三界內生報難。無明住地所起無有生死。如三界內過失難。有有者。有三界有異熟體。無有者。無有苦苦等唯有行苦相。以無漏資生死亦說為難。問答分別既得變易。經三大劫亦有變易。得百劫鄰角耶。答。不得。不以所知障為緣故。若所留身有漏定願所資助者分段身攝。設許無漏定願所資助感其分段。有何過失而不許耶。以極勝故非分段收。非變易者不能無漏資身久住。勢力弱故(文)。義燈六。 (六十七左)得名所由(文)。義演雲。疏得名所由。即解因緣二字之所由也。因者正惑。緣者助感也。 (六十八右)無漏業中(至)緣事生故(文)。義演雲。疏無漏業中除無分別乃至緣事生故者。問。加行·根本·後得皆名無分別。問。若皆無分別者。未審有何差別。答。雖無分別義各不同。如加行智無顛倒分別。正對智無推求分別。後得智無邪思惟分別。故此三種皆名無分別。今唯取緣事生後得分別智。不取緣安立四諦無分別智。以緣四諦理故(文)今謂未詳。 (六十八左)論緣謂煩惱所知二障(文)。義蘊雲。問。論但言煩惱助感。理以無明發業。名為助感。 (六十八左)意趣潤生者等(文)。義蘊雲。疏雲意取潤生之惑者何。答。勝鬘既說。如取為緣。取是潤惑業為正感。取潤業種名為助感。 (六十九右)論三界粗異熟果(文)。義蘊雲。問。疏雲五蘊為性無色定有色耶。答。三界通言據多分說。亦不相違。有雲。約定色者。理必不然。此業異故。或取色種亦不應理。非波繫故。 (六十九右)用前有漏(至)異熟果(文)。義燈六末(三十八右)雲。且分段生取名言熏習識等五種而為親因。福及非福·不動三業為勝增上能招感緣。一切煩惱總能為發業潤生之緣。由依他緣而得生故。勝曼經·無上依經·寶性論等。皆隱識等名言親種。但顯增上業名為因發業潤生惑名之為緣。故勝曼經雲。如取為緣有漏業因而生三有。 (六十九左)此釋名也(至)各分段(文)。義燈六末(三十九右)雲。言分段者。分謂齊限。即謂命根。段謂差別。即五蘊體。捨此受餘。有差別故。此差別身命有齊限。即段之分名分段。命屬身故。即依士釋。或此分段俱通身命。皆隨因緣有。定齊限故名分段。亦分段名為分段。即持業釋(文)。 (七十右)謂前諸無漏(至)細異熟果(文)。義燈(六末三十八右)雲。變易生死即前識等五果種子皆為親因。欲界福業並色不動除無想天及五淨居為近勝緣。依四靜慮緣事。無漏後得悲·智相應定願而為遠勝緣。故此論雲。由悲願力改轉身命。又雲。無漏定願正所資感。又雲。無漏有分別業。有分別業即後得緣事智俱之思。思亦即願故不別說。由所知障執彼菩提有情為有。起此悲願亦為斷除。留身久住故。所知障能為其緣。雖實變易用名言種而為親因。福·不動業為增上緣。若無漏無勝堪能感變易生。由所知障方發悲願。故起無漏資身故業。故此論雲。無漏定願資有漏業。今隱所資但舉能資及以能發勝劣兩緣。故勝曼等雲。無漏業因所知障緣有意生身。既以識等名言種子為親因生。明變生體是有漏。說是無漏界外生死者。依勝緣說。或無漏人所受生死。或無煩惱漏所受生死。故名為無漏。非體無漏界外別性。非離三界有別有情。仁王般若雲。三界外有別眾生。是外道義。非諸佛經(文)。 (七十右)非彼世間(至)故名為細(文)。義蘊雲。疏非彼世間乃非回心至諸天尚不能見者。意雲。有預流果入變易身。分段羅漢等皆不能見。但是分段身無問凡聖皆不見變易身說。得天眼亦不能見。若向果·菩薩等一種歸變易身。但各各同類自相見。從上得見下。下不得上。如初果受變易身不見上三果人變易。唯自類相見。若上果人受變易。非但自類相見。亦得見下三果變易身。乃至回心及頓悟菩薩。雖有同受變易身。然下位自相見而不見上。上位自相見亦得見下位變易身。又此變易身極是肉眼亦能相見。縱有分段得天眼者亦不能見。問。初地菩薩受變易。二地分段菩薩得見下不。答。亦得見。以二地菩薩根劣惠強亦見下地變易細身。不同二乘無學等。以根鈍故。又雖是同初地然有分段有變易。但同類自相見。分段亦不見變易身。且初地菩薩若分段若變易。皆不能見二地菩薩分段身。既不見二地菩薩所住之土。豈得見身耶。亦如六欲天展轉下不見上天身土。以福有強劣故使然也(文)具如次下(八十四左)。 (七十右)第八十說(至)尚不見故(文)。此變易身非唯諸天不見。如二乘等猶不能見。如下論(二十四左)八十(二十二右)雲。問。若住有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雲何但由一生便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所以者何。阿羅漢等尚當無有所餘一生。何況當有多生相續。答。由彼要當增諸壽行方能成辨。世尊多分依此回向菩提聲聞密意說言物類。善男子若有善修。四神足已能住一劫或餘一劫。餘一劫者。此中意說。過於一劫彼雖如是增益壽行。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所修行極成遲鈍。樂涅槃故不如初心始業菩薩。彼既如是增壽行已留有根身別作化身同法者。前方便示現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由此因緣皆作是念。其名尊者於無餘依般涅槃界已般涅槃。彼以所留有根實身。即於此界瞻部洲中隨其所樂。遠離○而住一切諸天尚不能觀。何況其餘眾生能見。彼於涅槃多樂住故。於遍遊行彼彼世界親近供養佛菩薩中。及於修習菩提資糧諸聖道中。若放逸時諸佛菩薩數數覺悟。被覺悟已於所修行能不放逸(文)今謂。起信解謗以此論文證無餘依有色·心等。是故論文雖長具引不略。此文明言別作化身示現無餘般涅槃界。知是非實無餘涅槃。每令幼學聽瑩。可不慎乎。此文亦見佛地論第二(十三左)。 (七十左)如前第七已有二解故(文)。第七(二十八左)云云。義演八末上(二十左)雲。疏總舉二人者。解雲。即是頓悟·漸悟菩薩二人。若頓悟色界後生無漏。若漸悟即唯欲界後引生無漏第八(文)疏一切異生即頓悟人者。意說。若悟頓人直入菩薩初地等即名異生菩薩。若不定性先得二乘有學聖果。或得無學聖果後回心。入初地者即名聖者菩薩。 (七十左)此變易死(至)下當知(文)。義蘊雲。疏此變易生死不屬無漏業者。問。實聖教說為無漏。隨助因說即屬無漏。何理相違。答。此雲。殊約異熟果是明。不屬無漏。若隨助因增上果攝。此據剋體不隨因。故無違也(文)義燈六末(四十四右)雲。然分段死言屬三界。變易不言。以分段死隨業繫地即言三界變易之業說是無漏故不言地。要集說雲。隨在二界者不善論意。變易生死隱不說彼有漏業。故處所差別。略準可知(文)。 (七十左)論由悲願力(至)故名變易(文)。演祕雲。論由悲願力至故名變易者。問。按攝大乘雲。菩薩留惑證一切智。今雲。悲願能招於生得至佛果。豈不相違。又生但由悲願而致。何用煩惱。不退菩薩而不斷耶。答。七地以前用受分段。八地已去不障道故。所以不斷。若爾應非是染污法。染污法者何不斷耶。答。如末那惑雖最後除亦得名染。此亦無失。又能助所知令變易續。故不斷之。若爾二乘無學回心應無變易。煩惱無故。答。有惑習氣。能為助緣亦受變易。且依初釋(文)。 (七十左)謂由大悲救生(至)如細身命(文)。義燈六末(三十九左)雲。且依此論略列三名。一不思議返易生死。釋名如論。亦通依士·持業二釋。以由無漏所資感故。所受返易妙用難測。非下劣境。變易即不思議。持業釋也。或無漏定願妙用難測名不思議。不思議之返易生死。即依士釋(文)。 (七十一右)如資色界廣果天身等(文)。義演雲。疏如資色究竟天身至欲界人天亦爾者。意雲。此即指事也。有二解。一雲若受變易生死者。以無漏定願資此舊身。令得廣大過於色究竟天身。然此天身長一萬六千由句。今資此身過彼天身。故雲過一萬六千由旬。令過一萬一萬六千劫者。由菩薩得變易。必無漏法資延壽令長彼天。故過六千劫。或異於彼者。隨一種由無漏法資。或可身不得過一萬六千由旬。命亦不得過一萬六千劫。則所資身長短命劫數。論少異於彼天身命。故雲或減於彼也。何以如是。由其菩薩願力。須長即長。須短則長。須短則短。而無定限。故雲無定齊限。欲界亦爾者。意說。於欲界人天中受變易生死者。以無漏定願資舊身。今或長於舊業所感者。亦無定限。故雲無定限。今即增減者。謂諸菩薩意欲爾故。若菩薩上生究竟天者。不得變易身也。第二解雲。若生色究竟天者。必得變易即資本身。更長於一萬六千由旬。今更過一萬六千劫也。或減於彼用無漏資。故可身感舊身爾減舊命。何以如是。謂如由菩薩意欲等故。欲界亦爾。問。如色究竟天如何得有回心耶。答。雖有聲聞生彼不回心。直往菩薩生彼亦得變易。問。如聖者雲。大地菩薩不生於彼。雲何於色究竟天而受變易耶。答。前卷解亦有許得生者。故受變易身義亦無妨。且依前解。言色身五百由旬今過五百劫者。意說。第四禪中廣果天身。身長五百由旬。壽命五百劫。若菩薩受變易身。以無漏定願資故身因。令身自命或過於彼天減彼天義如前說。亦有疏無資廣果天身過五百由旬命過五百劫或減於彼。此疏本雖不載廣果之文。意義亦同。彼此皆得。 (七十一左)楞伽第四(至)無漏法身(文)。楞伽第四(二十一左)雲。大惠聲聞·辟支佛。未證法無我。未得不可思議變易生。是故我為諸聲聞故說一乘道。大惠聲聞·辟支佛。若離一切諸過熏習。得證法無我。爾時離於諸過。三昧無漏醉法覺已。修行出世間無漏界中一切功德。修行已得不可思議自在法身(文)。問。勝鬘三種意。成身通漸·頓二悟。楞伽所說亦為通耶。答。樞要有二釋。一限頓悟。一通漸·頓。二各有理。正否如何。太抄·義演等前說為勝。興師·範師後釋為優。思之。 (七十二右)又此生死(至)之所成故(文)。義燈六末(三十九右)雲。二名意成身。身即屬果。意願是因成通因果。即隨意所成之身。身屬因故。依士釋也。 (七十二右)勝鬘經雲(至)諸受根滅(文)。經(十八左)雲。世尊生死。生死者。諸受·根沒。次第不受根起。是名生死。世尊生死者。此二法是如來藏。世間言說故有死有生。死者諸根壞。生者新諸根起(文)寶窟下末(二十六左)雲。今明釋生死中有三。謂標釋結初生死。兩字標生死也。生死者。此三字將欲解釋故牒六也。諸受根沒者。釋生死也。眼耳等六根生識領納六塵。故雲諸受。又此六根能能容受識住。故名為受。此六能生我。故名根。沒者死也。生分已謝。死分次起。故雲次第也。不受根起者。雖有根相。不能生滅領納前塵。故雲不受根。又不容受六識。故言不受根也。是名結也。乃至今示生死之相。諸根壞者。眼等諸根壞。五受中捨受根壞。生者新諸根起。由業煩惱力未來還生為起。五受根中是喜受根起。四識住中喜潤故。住亦是十二緣中識支也。 (七十二左)此天人之名(至)即勝鬘也(文)。寶窟上本(四右)雲。言勝鬘者。外國名為尸利摩羅。尸利此翻名之為勝。摩羅名鬘。鬘謂華鬘。而言勝者。一釋雲。鬘中之上故雲勝鬘。勝鬘父母借彼世間殊勝之鬘以美其女。故號勝鬘也。 (七十二左)佛性論雲(至)受於變易(文)。佛性論第二(二十九右)雲。復次十地由四障故未得極果四德。金剛後心方乃得之。應知。何以故以出三界外有三種聖人。謂聲聞·獨覺·大力菩薩。住無流界有四種怨障。由此四怨障故不得如來法身四種功德波羅蜜。四怨障者。一方便生死。二因緣生死。三有有生死。四有生死。乃至廣說。 (七十三右)彼經自雲(至)因之而起(文)。經(十二左)具文雲。是故無明住地積聚。生一切修道斷煩惱上煩惱。彼生心上煩惱。彼生心上煩惱·止上煩惱·止上煩惱·觀上煩惱·禪上煩惱·正受上煩惱·方便上煩惱·智上煩惱·果上煩惱·得上煩惱·力上煩惱·無畏上煩惱。如是過恆沙等煩惱。如來菩提智所斷。一切皆依無明住地之所建立。一切上煩惱起皆因無明住地緣無明住地。 (七十三右)所言住是何義(文)。寶窟中末(二十八右)雲。略以八同釋五住地。第一釋名門。見一所住地者。能生名地。令所生成立名住。心迷不解名惑。八忍七智推求諦理名見。緣一理總斷煩惱。故名一處。故雲見一所住地也。又解。五利煩惱推求名見。入見道一處併斷名見一處。言住地者。本為末依。名之為住。本能生末。目之為地。 (七十三左)第八地說(至)自在愚也(文)第九論(三十三左)雲。第七地中純無相觀。雖恆相續而有加行。由無相中有加行故。未能任運現相及土。如是加行障八地中無功用道故。若得入第八地時便能永斷。彼永斷故得二自在。由斯八地說斷二愚及彼粗重。一於無相作功用愚。二於相自在愚。令於相中不自在故。此亦攝土相一分故。 (七十三左)彼言大力(文)。勝鬘經宋求那跋陀羅譯。 (七十三左)無上依經雲大地菩薩(文)。經上(十五左)雲。阿難一切阿羅漢·辟支佛·大地菩薩。為四種障不得如來法身四德波羅密(文)此經全部二卷梁真諦譯。然佛性論亦真諦譯。第二論中(十九右)一處雲大力菩薩。一處(二十右)雲自在菩薩。明言異意同。 (七十三左)此非盡理但隨經者。義蘊雲。據實前三果七地已前寧受變易。今雲羅漢已得自在。自在菩薩及是八地故雲非盡理也。下疏會。 (七十三左)佛地第二(至)即前三果(文)。第二(十三左)雲。若爾聲聞或除七生。或除三生。或除上界處處一生餘一切生得非擇滅。或一切生皆非擇滅。雲何更經三無數劫修菩提因而得佛。雖諸煩惱所潤分段得非擇滅。而由願力受變易生。三無數劫修菩提因。無有過失。非擇滅者。眾緣不具。於此時中畢竟不生。非永不生。彼雖長時住在生死。由定願力資惑生因。令其功能多時生果。即此一身展轉增勝乃至成佛。如延壽法更不受生。 (七十四右)於此時中畢竟不生非永不生(文)。義蘊雲。既無煩惱七生等後眾緣不具。畢竟更不受生。非此中第七生身斷絕不生。以資故因得相續也。 (七十四右)第八十說(至)乃至廣說(文)。第八十(二十三右)雲。復次回向回向菩提聲聞。或於學位所待眾緣有差別故。 (七十四左)如前卷末已略解說(文)。如第七論(二十八左)疏七本(五十七丁)釋。 (七十四左)七地已前(至)乃是實身(文)。問入地已去穢業已亡。得惡趣不生。何以有受實身乎。答。凡代受苦是薩埵利物之極。何有不實苦。若實不受則何稱化物之深。故瑜伽中分二十二根三斷門。苦根通非所斷。此論亦言苦受亦由無漏起故。若非入地已去代受苦時。何通非所斷。然入見已後雖復斷分別二障不造惡趣總報業。而俱生二障未斷。故造惡趣別報業。理亦無違。故疏主對法抄明言菩薩生三惡趣。太賢古跡等祖述斯義。言生三惡趣實身受苦。義演雲。七地已前代諸有情受三途苦等者。意說。菩薩是欲界中人天實身。此菩薩代有情受苦時。菩薩身亦有苦受相應。以分段身粗火所燒也。菩薩若生厭離即除苦受。若菩薩在地獄中。或施飲食。或為說法。務在利益。問。若菩薩是色界分段身。代有情受苦時。如何得有苦受耶。答。大悲菩薩常生欲界不生色界。故無有失。又解雲。菩薩設生色界。縱入地獄。火燒不痛。以色界身細自業所感欲界火粗。粗細既殊。火燒不痛。苦已得變易身往三途者。化身往受苦等。 (七十五右)此句由自在故煩惱未盡故(文)。義演雲。由於三昧得自在故受變易。煩惱未盡故受分段。屬第四句者。謂不受變易不受分段。即如來無餘涅槃界。 (七十五右)大智度論(至)捨分段也(文)。智度論七十三(十左)雲。復次是菩薩又修集無量無邊善法身中無八萬戶蟲。亦少病痛故衣服·臥具等常淨潔無污。得諸法實相等善根力故身中無八萬戶蟲。心清淨故身口等亦清淨。離虛誑邪曲等下賤煩惱故心清淨。二事清淨故雖行世間離諸逼迫苦惱。心不厭沒故出過聲聞·辟支佛地。是菩薩貴佛道故不貴利養。雖行頭陀不遺是法。以是究竟道因緣少分非究竟道。是名阿鞞跋致菩薩行類相貌(文)。大般若三百二十六(二紙)四百四十八(十三紙)雲。善現不退菩薩身心清淨。非如常人身中常為八萬戶蟲之所侵食。所以者何。是諸菩薩善根增上出過世間所受身形內外清淨。故無蟲類侵食其身。如如善根漸漸增益。如是如是身心轉淨。由此因緣是諸菩薩身心堅固曲若金剛。不為違緣之所損惱(文)義蘊雲。大般若雲。不退菩薩身心清淨。非如常人身恆為八萬戶蟲之所侵食。 (七十五左)如對法第十三抄會(文)。對法抄第十(六十五右)。 (五十五左)楞伽第四(至)意生身故(文)。第四之十五葉左全文。此次上文雲。大惠如聖人智。修行分別見五陰虛妄。大惠是名五陰無五陰體相。大惠汝今應離如是虛妄分別之相。離如是已為諸菩薩說離諸法相寂靜之法。為遮外道諸見之相。已下如疏所引。 (七十五左)十卷楞伽第五雲等(文)。第五(初右)演祕雲。疏十卷楞伽等者。疏雖粗釋初學猶述。今依古德逐難略解。理惠之心證法相應。有寂滅意。名三昧樂。由入三昧能現身故。復由三昧安住心海。見自心境妄心轉識波浪識相。而不生起或見自境。顯由妄識不生方知第二身。文疏引不盡。而經次雲。妙花莊嚴迅疾如意。猶如幻夢水中月鏡中像非四大生似四大相。是足身份。一切修行得如意自在。隨入諸佛國土大眾。釋曰。以無性惠悟此理。故得如幻定能覺諸法悉如幻等。菩薩所起意生之身。相好端妙如花莊嚴。有為緣生故。如像等。言如實覺知諸法相。亦起身因。第三身。雲種類生等者。釋雲。應物現形。形非一故名為種類。隨感齊發名曰俱生。起不加功稱無作行。無作行等為起身因。身名種類俱生等也(已上)今謂。義蘊亦同。彼雲。疏一者得三昧樂者。由定而得法樂也。善通法後二以彼必得故行標之。三摩跋提者。顯定自在而得此身故以名也。二者如實覺知諸法相意生身者。由多時住無相觀故。能如實知諸法皆如幼事。因得此身故五色也。三種類俱生無作行意生身者。由得四無礙智及業自在故。而得此身故。能變數萬億隨類化生種類多身俱時而起。不由功用名無作行。此之三名或從因稱或果名。理可思惟。 (七十七左)經雲自心寂靜等(文)。義蘊雲。疏經言自心寂靜等者。由得定自在故名自心寂靜。行種種行者。於一行中起諸行故。大海心者。謂本識也。轉識之相者。即大海波也。由得勝定故。煩惱之風不作。心波之相亦寂靜也。言自心境界者。謂真如也。由證此境故如實知一切真妄。故下頌雲。非不見真如而能了諸境等。餘義可知。故彼二種三種意生身名位有異者。楞伽·勝鬘意生身名二種。 (七十七左)故彼二種(至)亦不相違(文)。義演雲。故彼二種三種至亦不相違者。意雲。此意生身有兩箇三種。故雲二種三種也。即如勝鬘·此論說二乘無學·已得自在菩薩得三種意生身。此即第一三種也。又楞伽經說三種意生身。即第二三種意生身也。故知據勝鬘·楞伽·唯識。菩薩三種意生身仍不勝有學回心。今時並取佛地論。或除七生滿受變易。或除一生滿。或除上界處處受一生。及瑜伽八十或於學位方能棄捨。即前果人受變易。或無學位方能棄捨。故通取諸教。義方周悉如上。諸經所說變易名位有異義意亦不相違。 (七十七左)此變易生死(至)從喻為名(文)。義燈六末(二十九)雲。三名變易化。變謂改舊。化謂新起。變化即身。持業釋也。更有多名。如能顯中邊惠日論辯。 (七十七左)此顯揚第十六(至)非業報身(文)。第十六(十四左)雲。聲聞轉依當知復有二種。一趣寂滅。二趣菩提。問。聲聞無學永盡。後有雲何能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答。依變化身住能證菩提。非業報身。 (七十八右)論如諸異生拘煩惱故(文)。義蘊雲。論若所知障助無漏業至拘煩惱故者。疏中三釋不斷優劣。然第三解文顯明。以所知障解脫故得入無餘。不能發業潤故不同異生拘於煩惱。且第一解然。瑜伽以二乘定性與無種姓人種姓相類理即可然。今此以二乘趣滅心拘同於異生拘於煩惱。即法喻稍不相似。其第二解雲。難伏外計者。誰為計耶。大小二乘不許無漏同於善惡感生死也。若雲小乘計以無漏熏禪感淨居者。即不得以所知障為助耳(已上)今謂。疏三解中准語勢氣第一應優。以第二言亦有此理。第三言亦無過失故。第一言同二論故。喻取少分理類常何妨。法喻稍有不似。學者擇而居焉。 (七十八左)若作此解(至)但有三文(文)。義演雲。疏若作此解有四問答至但三文者。解雲。若將如諸異生拘煩惱文。答。前問即有四問答。若將此文總作難詞即但有三問答。故前疏雲或分為三。 (七十九右)第八十說由種姓別(文)。八十(二十三右)雲。問。若。若阿羅漢回向菩提便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何因緣故一切阿羅漢不皆回向無上菩提。答。由彼種姓有差別故。所以者何。諸阿羅漢現見種姓有多差別。謂或見有諸阿羅漢俱分解脫。或復見有唯惠解脫。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是故當知由彼種姓有差別故。非一切阿羅漢皆能回向無上菩提。 (七十九左)有二難意(文)。義演雲。疏有二難意者。如下疏曰。總同即第一難意。又雲第二問也。即第二難意也。 (八十右)先答第二問(文)。義演雲。疏先答此第二問者。如論雲。誰言實感至非獨能感已來。總是答第二問也。然所知障等論文。是答第一問。有疏中錯作答第二問。讀者知之。 (八十右)初解同瑜伽(至)亦無過失(文)。義演雲。疏初解同瑜伽佛地者。此瑜伽·佛地論中亦有此問答故。彼論雲。若所知障助無漏業。乃至答雲如諸異生物煩惱故。故同二論等。 (八十左)此第二外人問(文)。此依有四問答以辨。 (八十一右)解脫者謂二涅槃等(文)。義演雲。疏解脫者謂二涅槃者。二涅槃者。謂有餘依·無餘涅槃也。問。二乘無學合得前三涅槃。何故但雲得二涅槃耶。答。以本來自性清淨涅槃與一切有情共有。所以不說。 (八十一左)佛地論說(至)是為大過(文)。佛地第二(十二左)雲。是諸聲聞皆住無學。盡此一報必入永滅無餘涅槃寂靜安樂。與佛無異。如餘論說。何故引彼。趣大菩提長時受苦。變易位中無諸苦受。斯有何過。行苦有故。是為大過。雖經此苦令得如來三身功德大喜大樂。故無有過。一切大樂不過涅槃。彼已證得。復何所少更求菩提。涅槃雖有寂滅安樂。而無受樂之菩提樂斷受樂等無量功德。何用行苦有為樂耶。有為無漏猶如涅槃。是無漏故。非行苦攝。 (八十二右)如阿羅漢延壽之法(文)。如次下明(八十四左)瑜伽第一(十三左)雲。雲何死。謂由壽量極故而便致死。此後三種。謂壽盡故。福盡故。不避不平等故(文)倫記一上(三十六右)雲。若依俱捨約壽盡·福盡·福不盡等作四句。可知。若依對法。初將壽盡死對業盡死作四句。壽盡死非業盡死者。如大乘中一業感多生。如初一生壽盡故死。業勢未盡。二業盡故死非壽盡者。如有一業但感百年。百年滿已遇勝緣故更延壽命。於所延壽不盡而死。第三可知。第四俱不盡死者。中天之流。次將福盡死對壽盡死作四句。有福盡死者如飢凍死等。有壽盡死非福盡。如大福者死有餘財。福壽俱盡死者。衣食命一時俱盡。俱不盡死者。如大富者橫被他殺(文)。延壽法如瑜伽對法俱捨等明。 (八十二左)即非擇者復更生義(文)。演祕雲。疏即非擇者復更生義者。身苦及業已得非擇。更無重起。由此但資感身之業令身不斷。准此疏文更字下脫一無學。或不脫也。且未延前令得百年。百年外命得非擇滅。由後延故百年外命而得相續。故雲非擇復更生也。非擇許生如後疏辯。且依後釋。今謂。演祕·義蘊·義演。皆為非擇滅而解。然准下文恐應勝字。下(八十七右)文雲。以定願數資。故改去前惡者。轉生後生者。亦有前盡後更生義。或有定力非極長時增勝。但得二十劫等。為今更增亦有前盡後生之義。 (八十三右)不同小乘熏禪(至)更互而起(文)。演祕雲。疏不同小乘熏禪等佉者。此唯無漏。彼漏無漏故有別也。或小熏禪而更造業。今但資業故雲不同(已上)義蘊雲。疏不同小乘熏禪等法。謂彼以有漏·無漏雜修靜慮生五淨居。今唯無漏定願故與彼別。論又所知障為有漏依此障。若無彼定非有者。問。入法觀時既無此障。諸有漏法豈非有耶。答。有種故亦為彼依。問。如前論說。以有漏言。雖非漏俱而從先時有漏種起唯此。但由第七識俱煩惱方成有漏。何故今說此障為依。答。七俱煩惱由此故。若無此障彼或亦無。由此勝鬘雲。無明住地為依止。故恆沙煩惱因之而起。故有漏依唯所知障。 (八十三右)言勝定者(至)第四靜慮(文)。義演雲。疏勝定者舊雲邊際第四靜慮者。即諸定之中此最上勝故雲勝定。此定地起中最後邊故名返。是勝極故名除。地地中上品定也。故四定俱名勝定。或唯第四靜慮亦得之殊勝故。准疏通其二解。 (八十三右)今雖無文(至)理不違故(文)。演祕雲。疏今雖無文至理不違者。望能得人得彼四定。自所得中最殊勝者。即名邊除。若望他自下不知上。下人云何名得邊除。邊際不得何得變易。由斯不可望自他言(文)有說。貞觀以前古師以為邊際名唯局第四。是小乘意。奘師已後定知。廣通四定。對法論文實為皎據。然今疏言雖無文說者。意謂。由邊際定受變易者。無文說何靜慮邊際定。此約無剋說。非謂都無論文。以對法論四定俱名邊際定故。義演雲。疏今雖無文至理不違者。望能得人得彼四定。自所得中最殊勝者。即名邊際。若望他自下不如上。下之人云何名得返際。返際不得何得變易。由斯不可望自他說。 (八十三右)佛地雲(至)乃至廣說(文)。佛地第二(十三右)雲。斯有何過。行苦有故是為大過。雖經此苦。令得如來三身大喜大樂故無有過。 (八十三左)論既未圓證(至)猛利悲願(文)。演祕雲。論既未圓證至猛利悲願者。問。執彼菩提可是法執執有情何非我執。答。若執有情常一主宰可我非法。但執有體。不捨自情。故但法收。 (八十四右)論又所知障(至)有大助力(文)。演祕雲。論又所知障為有漏依者。問。前言有漏由與漏俱。雲何復雲由所知障。答。若成有漏必由漏。俱與漏為依。必藉斯障成漏成依。二義既別。前後無違。 (八十四右)論若所留身(至)非彼境(文)。演祕雲。論若所留身有漏定願等者。正解如疏。有義。二乘故意以無漏定資何不得。然無大悲大願力故。無漏力弱故。所資身但名分段。不爾熏禪定唯有漏。詳曰。論既明言。豈以人情抑不從。又彼熏禪留身事而義不同。謂熏禪者。資異地因生異地果。難故可容無漏定熏延壽。但延此報前因。何得相例。復所延果而非永固。與變易生而不齊等。故可依論。 (八十五左)經言界外(至)生死等也(文)。演祕雲。疏界外生死漏生死者。解雲。准經文應雲界外生死·界內生死。界內即有漏也。界外即無漏。無漏即變易。有漏即分段。但約助緣故雲界外。體非實爾(文)今謂。有漏即分段者。非也。此唯明變易。何係於分段。 (八十五左)即十地雲(至)當生其中(文)。十地論雲。佛地論一(十左)雲。如是淨土方所圓滿。既超三界異熟果地。如涅槃等。應無有因。若有因者應三界攝。若言淨土超過三界。還有超過三界法。因此應當說其相。雲何勝出世間善根所起。謂大宮殿用出世間無分別智後得所得智善根為因而得生起。非是無因。非大自在天等為因。 (八十六右)更勘勝鬘(至)此等文也(文)。勝鬘經(二左)楞伽經。 (八十六右)瑜伽八十(至)乃至廣說(文)。八十(二十二右)雲。問。回向菩提聲聞為住無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取。為往有餘依涅槃界耶。答。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可有此事。所以者何。以無餘依涅槃界中遠離一切發起事業。一切功用皆悉止息。問。若准有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雲何但由一生便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所以者何。阿羅漢等尚當無有所餘一生。何況當有多生相續。答。由彼要當增諸壽行方能成辨。世尊多分依此回向菩提聲聞。蜜意說言。物類善男子。若有善修四神足已能住一劫。或餘一劫。餘一劫者。此中意說。過於一劫彼雖如是增益壽行。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所修行極成遲鈍樂涅槃故不如初心始業菩薩(文)佛地第二(十三左)亦同。 (八十六右)此是發趣(至)初修菩薩(文)。義演雲。疏此是發至極遲鈍者。解雲。如世尊言。善修神足能住一劫者。即是發趣亟亟鈍耳。於出現界事佛。欲合此聲聞出現土中十方世界承事諸佛。欲令遣起有情。故此人名極遲鈍。不如初修菩薩者。若無學回心二萬劫或十千劫方至菩薩信心。若初修頓悟菩薩經六十劫即至信心亦有。疏不無出現界事佛變化有情。文義亦無違(文)今謂。義演牒文於現流等無之。知更有一本。 (八十六左)無上依經(至)如別抄會(文)。義蘊雲。疏無上依經有四種生死者。一方便生死。謂無明住地能生於行。是生死疏緣故言方便二因緣生死。謂無明住地所資之。是生死之正因故。三者有生死。謂三種意生身。三有有之中有異熟故言有有。滅此生死體生不無。更有生滅等相。故言有有。四無有生死者。謂此生死無有苦苦·壞苦。故言無有。滅即變易之身所有生異等。此亦更無生死。故雲無有生死。且說變易四種生死。文有餘。廣如樞要·燈(文)義演雲。疏四種生死者。一方便生死。謂所智障是變易生前加行也。二者因緣生死。唯是無漏業因。三者有有生死。即是以定願力初變易漸漸。四者無有生死。謂此變易身漸漸衰劣(文)。樞要下末(二十八左)雲。攝四生死者。無上經(上十五左)雲。阿難一切阿羅漢·辟支佛·十地菩薩。為四種障不得如來法身四德波羅蜜。何者為四。一者生緣。二者生因。三者有有。四者無有。何者生緣。或即是無明住地能生一切行。如無明生業。何者生因。或是無明住地所生諸行。譬如無明所生諸業。何者有有。緣無明住地因無明住地所起無漏行三種意生身生。譬如四取為緣三有漏業為因起三種有。何者無有。緣三種意生身不可覺知微細墮滅。譬如緣三有中生念老死。下文又雲。阿難於三界中有四種難。一者煩惱。二業難。三者生報難。四者過失難。無明住地所起方便生死。如三界內煩惱難。無明住地所起因緣生死。如三界內業難。無明住地所起有有生死。如三界內生報難。無明住地所起無有生死。如三界內過失難。有有者。有三界有異執體。無有者。無有苦苦等唯有行苦相。以無漏資生死。示說為難(文)義燈六末(四十右)雲。與四種生死相攝者。無上依經雲。有四種生死。一方便。二因緣。三有有。四無有生死。如分段生死有四種難。一煩惱難。二業難。三報難。四過失難。煩惱難者。謂無明·愛·取業難行全及有少分報難。即識等五果·並生·老死。過失難者。謂生·靈·滅·愛·悲·苦惱。以變易四如次譬彼。即所知障為方便。有分別業為因緣。不取無漏有分別。業非過失故。非失集故。或印不同也。所得變易為有有。以其五蘊有生·靈·滅等。為無有生死。既譬彼過失。即變易上生·靈·滅等行苦攝故。更無餘果雲。無有生死。准此而言唸唸有四。不同古人方便生死在初三地。因緣生死四·五·六地。有有生死七·八·九地。無有生死在第十地。隋·唐攝論並悉無文。無上依經及寶性論亦不配地。西明釋雲。無明支名方便。所發行支名為因緣。識等八支名為有有。生·老死名為無有。今謂。少乖文。既無明喻分段死煩惱難者。即愛·取支亦煩惱攝。既以因緣喻業難。即有支少分亦因緣攝。餘略不論。準論·本疏及前第七等無間緣皆已廣辨(文)。性性論第二(十九右)雲。四怨。四無有生死。一方便生死者。是無明住地能生新無漏業。譬如無明生行。或因煩惱方便生同類果。名為因緣。如無明生不善行。若生不同類果。但名方便。無明生善行·不動行故。令無明住地生新無漏業亦爾。或生同類。或不同類生福行名為同類。以同類俗故生智惠行名不同類。以智是真惠故是名方便生死。二因緣生死者。是無明住地所生無漏業。是業名為因緣生死。譬如無明所生行。是業但感同類不生不同類果。善行但生樂果。不善但招苦報。故名因緣生死。方便生死譬凡夫位。因緣生死譬須陀洹以上。但用故業不生新業。三有有生死者。是無明住地為方便。無漏業為因。三種聖人是意所生身。譬如四取為緣有漏業為因三界內生身。有有者。未來生有更有一生名為有有。如上疏阿那含人於第二生中般涅槃者餘有一生故。故名有有。四無有生死者。是三聖意生最後身為緣。是不可思惟退墮。譬如生為緣老死等為過失(文)。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三十七終_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三十八(九本之一) (初紙右)論若唯有識(至)說有三性(文)。三性之義。相宗綱要經論不同。新舊亦別。舊經論中雖義亦通。然唐三藏善達方音翻傳詳明無有疏漏。瑜伽倫記十九下(三十二右)雲。三性之義古來大德種種解釋。乃有多塗。且如奘法師出三種義章。最明為好。彼立三性。以三門分別。一情事理門。二塵識理門。三染淨通門。執有人法定性之境名遍計所執。因緣之事名依他。無相等理名圓成實。是故論雲。迷籐執蛇名遍計所執。四塵籐體是依他。籐蛇空理名圓成實。第二門中。境名遍計所執。識為依他。無相無生是圓成實。是故論主不取識為遍計所執。取識變異為無我等。塵名遍計所執。第三門中。染名遍計所執。淨為圓成實。依他性者。即通染淨故。論雲。若緣遍計所執此識應成染。若緣圓成實此識應成淨。是故染名遍計所執。淨為圓成實。能緣依他即通染淨。既有三門。依瑜伽文。但初門是。餘二即非。以新譯經論。上下但有情事門(乃至)備雲。凡辨三性經論不同。且略分別作九門解。一名義淨門。如中邊論說。諸法名者。是分別性。唯由義執名為實。所目法者。是依他性。四種清淨是真實性。二義名淨門。如攝論說。所目義是分別性。謂依名執名下義為實。能目名是依他性故。論雲。顯名是依他。顯義是分別。四種清淨是真實性。三塵識門。如楞伽經說。五法藏中相名二種名分別性。妄想一種名依他性。正智如如名真實性。四情事理門。如佛性論說。分別性者。於五事中不攝。以情計有。而無事體故。相名分別。正智四法名依他。真如一法名真實性。五末本淨門。如攝論說。一切染法是分別性。阿賴耶識是依他性。四種清淨是真實性。六情染淨門。如攝論中引毘佛略經說。如偈雲。幼等顯依他。說無顯分別。說四種淨當知是真實。七染通淨門。如攝論中引阿毘達磨經。如金藏立等喻。八諦理通門。如中邊論及涅槃經說四諦皆通三性。九通別相門。如三無性論及顯揚論論能言所言相名通三性。能言所言攝屬性是遍計所執性。執著相是依他起性。無執著相是真實。今依此論。就第四情事理門將五事攝於三性。成唯識論亦存此門。顯無雜亂。 (初紙右)令難意雲(至)故非唯識(文)。義演雲。疏今難意雲若離內識至不應唯識者。此中難意。若有識無心外法者。應但有一箇依他起性。以此依他是識心故應無餘二性。以遍計所執其體是無法非緣慮故。又圓成實性體即真如。既非識心。不能緣慮。故此二性是非識心。即心外法無故言唯識。應但有一性無遍計·圓成二法。故離雲經既三不應唯識。 (二紙左)今依正義四句分別(文)。義演雲。疏今依正義四句分別者。即依護法宗辨四句如疏。第三句亦遍亦計。謂第六識等者。取二執俱起心心所遍緣五蘊為我。遍緣十八界為法。不取緣一箇法。以非是返故。若依不正義安慧宗辨四句。八識皆有執如雲。有計非邊。謂第八·第七及前五識。有遍非計。謂無漏等。有亦遍亦計。謂第六識。若作此解無第四句。 (三紙左)論謂所妄執(至)自性差別(文)。演祕雲。論此所妄執至自性差別者。問。法中自性差別可知。我二雲何。答。但總為我名為自性。遍常等差名為差別。即離蘊等皆悉准知。亦即因明我於為自性差別等也(文)。 (三紙左)後以行相明起計失(文)。義蘊雲。疏後以行相明起計失者。第二句言遍計者。謂能緣行相。言種種物者。即所執我法。此以能緣行相顯返所執過失也。 (四紙右)又所計無法(至)種種相故(文)。義演雲。疏又所計無法亦可名物等者。此第二解。即約遍計所執性。名為物為種種也。體雖是無以妄執時相當情現。 (四紙左)如前第七卷等所引理教(文)。第七論(二十右)雲。應更礭陳成此教理。如契經說。阿毘達磨經等。 (四紙左)所依執處與前師異(文)。義演雲。疏所依○師異者。前師第二句是遍計行相。第二說第二句所遍計境。即依他·圓成是所執之處也。 (五紙右)然攝大乘等但說依(文)。無性論第四(十八左)本雲。若遍計所執自性依依他起。實無所有。似義顯現(文)。無性釋曰。依依他起者。謂依唯識依他起性。實無所有。似義顯現者。謂實無體。但似其義相貌顯現。若體實無。雲何名義。為避此難。是故說言似義顯現(文)又(十九右)雲。又依他起自性名所返計。 (五紙右)然如攝論第四五卷說(至)中下半頌(文)。無攝論(十九右)雲。論雲。復次有能邊計。有所遍計。遍計所執自性乃成此中。何者能遍計。何者所遍計。何者遍計所執乃至廣說(文)。此明攝論說與此論中第二師解同也。 (五紙右)上但重解初頌所執(文)。義演雲。疏上但○所執者。意說。從論初句顯能遍計識至此已來。即熏解前遍計所執頌也。起今說者。即初頌中第三句雲此遍計所執。文尋下解第三句處也。 (六紙右)楞伽中邊等文(文)。十卷楞伽第二(初左)中邊上(五右)之文。如上屢引。 (六紙左)論皆似所取能取現故(文)。演祕雲。論皆似所取能取現故者。問。何以得知。似能所取皆名為執。答。無性論第四雲。依他起者。謂依業煩惱所取能取遍計隨念而得起故。又雲。如前所說身等。諸識所取能取虛妄分別安立為性。又雲。譬如鹿愛自相續力安立似水所取能取邪遍計性。當知名為依他起性。以此故知。有二取者。皆名為執。問。所執二相為但不但。答。有義此文是總理實隨心。執能取時有能取相。所取亦爾。非一切時執二取故(文)。 (六紙左)攝大乘論(至)皆作是說(文)。第四(初)中邊上(初)如上已引。 (六紙左)瑜伽第五十一(至)為所緣故(文)。五十一(四右)雲。阿賴耶識由於二種所緣境轉。一由了別內執受故。二由了別外無分別器相故。了別內執受者。謂能了別遍計所執·自性妄習執氣及諸色根·根所依處。此於有色界若在無色唯有習氣執受了別等(文)顯揚十七(十五右)全同。 (六紙右)論說阿賴耶(至)為所緣故(文)。演祕雲。論說阿賴耶至為所緣故者。問。此欲證何。答。有義二釋。一證能熏有漏七識皆有其執。二通證八。說能生因皆有執故。問。此師第六許有二執。二執俱不。答。有義二釋。一雲同護法。二雲不俱。如第七我無法執故(文)義蘊雲。論說阿賴耶以遍計種為所緣等者。此師意雲。賴耶遍緣一切有漏種子。既並名妄執習氣。故知諸有漏心皆能遍計。此通證八識。有漏心心所皆名能邊計。以從彼種之所生故。以彼所熏名遍計故(文)義演雲。第十一本(二十二右)雲。問。安慧意二分是遍計所執。體既由如兔角等。如何乃而熏種耶。答。言能熏種者。但自證分熏。見相不熏。是此師意。然自性是依他起。取熏種子乃是假。亦說是遍計所執。問。彼種子如何生實自性分耶。答。是此師意計。未可和會。問。若唯自證熏者。何故下疏雲。能生種者有二能。二能者。即是相分二種子也。何故相違。答。自證緣見相時亦熏種子。後二分從此種生。問。如何自證分而緣相分耶。答。彼意計自證分隔見分緣根塵等相分相分是假。 (六紙左)瑜伽七十六(至)分別習氣(文)。七十六(初左)引解深密經。第一(十六左)雲。依二執受。一者有色諸根及所依執受。二者相名各別言說戲論習氣執受。有色界中具二執受。無色界中不具二種。 (七紙右)攝論第四但說意耶(文)。無性攝論第四(十九左)雲。何者遍計所執自性。當知意識是能遍。有分別故。 (七紙右)如小乘中(至)但名業道(文)。義蘊雲。疏貪等三法是道非業者。思所履故。通苦樂故(文)俱捨十七(初右)雲。十業道中。後三唯道業之道故立業道名。彼相應思說名為業。彼轉故轉。彼行故行。如彼勢力而造作故。前七是業。身語業故。亦業之道。思所遊故。由能等起身語業思託身語業為境轉故。業業之道。立業道名故。於此之中言業道者。具顯業道業業道義。雖不同類而一為餘。於世界中俱極成故(文)光記十七(初右)雲。論曰至而造作故者。釋上句。於十不善業道之中。後三貪·嗔·邪見。唯道思業之道故立業道名。彼貪等相應思說名為業。彼貪等轉故思轉。彼貪等行故思行。如彼貪等勢力而思有造作故。貪等是思依託處故名業之道。前七是業至立業道名者。釋下句。於十不善業道之中。前七體是業。身語業性故。亦業之道為彼思業。所遊履故。由因等起身語業思託身語業為境轉故名業業之道。上業是身語業。下業是思業。業及業之道總立業道名故。於此中至俱極成故者。此顯名。同攝諸異類故。於此釋業道名中。言業道者。具顯後三業道前七業業道義。若言業道。業是貪相應思。道是思相應貪等。若言業業道。上業是身語。下業是因等起思。道是身語。此中意說。一業顯多業。一道顯多道。雖復業道性類不同。業名同故。故而一業名為餘業故。道名同故。而一道名為餘道故。如斯之類於世間中於典籍中俱極成故也。極成者。如言車牛。雖多車牛性類不同。車牛名同。而一車牛名為餘車牛故。典極成者。如言識住。雖四識住性類不同。識住名同。而一識住名為餘識住故(文)樞要下末(三十左)雲。瑜伽六十解業業道等。與唯識第一相違。勘之(文)。 (八紙右)論計度分別能遍計故(文)。演祕雲。論計度分別能遍計故者。此同無著攝論所說。無性釋雲。當知意識是能遍計。有分別故者。由有顯示隨念分別。取雜柔故。釋曰。雜柔即是相應俱起義也。意識由與二分別俱故。能分別顯示即是計度異名。亦名思擇。論用自名言熏習為種子者。無始生死所有意識戲論名言熏習種子。為此生因。釋曰。顯自見分所熏種子。是自現行親生因體。論及用一切識名言熏習為種子者。謂無邊色等影識。名言熏習種子為因。似彼生故。是故一切無邊行相分別而轉。釋曰。緣十八界及他識等相分之中熏成種者。總名用他。由斯意識似一切生。故有無邊行相而轉。非五·八識得有斯事(文)雜糅之糅檗本作染。鮮本作糅。今謂。顯示者。准疏及演祕。為計度異名。然觀無性論。似語能說之義。雖為所說分別之名。觀玄奘世親攝論雲。為欲顯示由此品類能遍計度故。又撿譯論文。顯示之言即是能說之義。非謂所說分別之名。疏中引世親論雲。唯言由此品類能遍計度。略去為欲顯示之四字。豈非為成已義刊聖所說耶。答。前不言乎。論及本疏多依無性。以世親論多有略說故。有難解故。非全不用。前來既然。今亦應爾。予謂。疏主之釋每為確論。豈妄牽胸臆無有典據乎。真諦論十六(三紙右)雲。論曰。此中我法名分別。何法所分別。何法名分別性。釋曰。一一別。問。求其異相。論曰。意識是分別。具三種分別故。釋曰。此下答三問。此即答第一問。六識之中但以意識為分別。以意識具自性·憶持·顯示三分別故。五識則不爾。論曰。何以故。釋曰。何以故意識具三分別。乃至廣說。准此論文。明知顯示即計度之異稱也。舊雲自性·憶持·顯示三分別。新雲自性·隨念·計度三分別。言異意同。猶如眼目異呼。 (八紙右)此言不爾(至)五八不爾(文)。義演雲。疏此言不爾三分別中計度分別乃至五八不爾者。護法解雲。即將三分別中計度分別。而攝得七分別。七分別。皆是此計度分別也。然前第七說。若准瑜伽第一。說七分別皆是第六意識不共業。又七分別是尋伺差別。即唯在第 六識中有。不遍餘識。若准對法論七分別。非是尋伺差別。七分別者。所謂有相·無相·染污·不染污·尋求·伺察·任運。如第七識中與四惑相應故是染污分別。若第七識與平等性智相應分別名不染污分別。故知第七亦返計收(文)義蘊雲。疏此言不爾三分別中計度分別能為七中有相等者。七中唯有相緣過去。計度分明通緣三世。故有相等是計度攝。即明計度。非五·八有。問。此中答意唯明計度分別五·八識無如何顯此第七中有。非普計故。答。雜集論說計度分別者於去來今不現事思攝行分別。第七既與我見相應。名思搆行。不要普計方名計度。五八不爾。故彼非有。問。彼雲。於不現見事思搆名為計度·第七緣八。何不現事。答。所執我無名不現見事。於理何違。問。既有相等計度中收。瑜伽論說。尋伺有七。即七分別准知。計度亦是尋伺。而第七識非尋伺俱。雲何此說計度分別第七識有。答。瑜伽第五說。諸尋伺皆分別。有分別非尋伺。故知三七分別不必皆是尋伺。由此第七有計度也。問。雜集說。三分別唯在一意識。何故今言計度第七有耶。答。豈可自相分別五八無耶。故知彼論解三分別。唯約尋伺為體。等者說偏言意識。既有分別非皆尋伺。由此計度第七非無。又彼論依隨轉門說。三分別尋伺為體。不說七。 (八紙左)無性雲(至)餘亦有故(文)。義蘊雲。疏無性雲意識有分別至餘亦有故者。謂安慧等雲。彼言顯示。即是自性分別。非計度也。故此難雲。非是自性。即餘識且有。何故唯言意識有耶。問。既顯計度唯意有。今證第七。何理相應。答。如前所言。意及識故。雲何計度名顯示耶。答。執實何我法。當情現故名顯示。 (九紙右)又一切八識簡無漏心(文)。義蘊雲。疏又一切八識簡無漏心等者。安慧雲。雖諸識因中並能計度。然第六因通無漏。或無分別。若總言遍計有相監失故。彼論但言意識是遍計而有分別。簡彼一分無漏意識。非唯意及意識能遍計也。   (九紙右)世親攝論(至)能遍計度(文)。世親攝論四(十四右)雲。釋曰。復次雲何遍計能遍計者。謂意識名能遍計。依他起性名所遍計。為欲顯示由此品類能遍計度故。 (九紙右)論執我法者必是惠故(文)。演祕雲。論執我法者必是惠故者。問。護法五識得與惠俱。今難他豈不自噬。答。有義兩釋。一雲五識無勝惠故。劣不能執。二雲此因唯難第八。詳曰。夫有執者。必有惠俱不言。有惠皆是其執。由彼有漏心皆許執故。以無惠而為難故。二解未為善釋。然不離難思之可悟(已上)今論疏有恆字。其意可知。 (九紙左)彼前師言(至)性便相返(文)。義演雲。疏彼前師言至尋伺俱起者。意雲。安慧說。且如小乘尋伺粗細別尋伺是俱起。善與無明正相違何妨亦俱起。疏尋伺性順可許俱起。善心無明便相違返者。護法通雲。尋思性相順。尋伺許俱生喜與無明性相違。善與無明不可俱起。 (九紙右)若言一切(至)行相輕故者(文)。義演雲。疏若言一切有漏三性心至行相輕故者。安慧雲。一切有漏三性心皆名不善。說有漏心名善者。即不善行相輕故名為善也。問。如何一切有漏心皆名不善。答。不善有四。一自性不善。無慚等。二者相應不善。謂貪等相應煩惱。三者等起不善。謂所發業身語業等。四勝義不善。謂一切有漏善等三性。皆名為勝義不善故一切有漏三性心皆是不善。明知三性心中皆悉有執。 (十紙左)論曾無有執非能熏故(文)。義蘊雲。問。護法五識既是能熏何不許執。答。今說。是執必能熏。何癈能熏不是執。故五識及善心等。雖是能熏而非是執。若爾安慧言。我計能熏必是執。何癈是執不能熏。故第八心心所是執非能熏。於理何失。答。此例不然。能熏有四義。義具是能熏。第八執不無具應能熏。 (十紙左)應第八識(至)比量相違(文)。義演雲。疏應第八識至比量相違者。故立量雲第八識(有法)應亦能熏(宗法)許有執故(同)如前七識(喻)汝若言第八識雖有執而不能熏者。即與比量相違。 (十一右)楞伽中邊(至)說亦因此(文)。楞伽第三(初左)中邊上(五右)顯揚十六(九右)文如上引。 (十二右)佛地第七(至)與佛地不同(文)。佛地第七(三左)雲。有義法執及無明等。遍在一切善惡無記有漏心品及與二乘無漏心品。皆不了達法無我故。皆似相分見分起故(文)演祕雲。疏准二十釋至亦有法執者。二十唯識明他心智。通漏無漏。釋彼無漏他心智者。而有三義。一師解。彼菩薩無漏他心智體亦有法執。論雲。不知如佛智者。明知有執不知。即是無知之義。由彼無知猶未斷故。而蔽於心故不如佛(文)二十述記下(五十三左)雲。此前二說皆有漏智。若是無漏他心智者。如成唯識。略有三說。諸後得智有二分耶。有義俱無。離二取故。故問。有漏心初師所說。然佛他論雖無漏心有相無相略有三說。約後得智即無此義。此師菩薩及二乘等。諸無漏心皆有法執。佛地論中亦有此義。似二取現。說有見相。見相即是遍計所執體。是無法。說能取是所執故。無無處。正說依他起故。唯二等者。但自證分。似於二現。說之為二。依他性中實無有二。說為他心智。如有漏心說。問。然佛此智有相見不。有見無相。不同二乘等諸無漏心。佛之見分親了他心名他心智。釋此理妨。如次下師。故此論說除佛以外知自他心智虛妄顯現二取分別猶未斷等。與佛有異。佛無執故。不知如佛淨智行境。有義後得智見有相無。說此智品有分別故。聖智皆能親照境故不執。若故說雖二取此第二說。佛地論中更有證文。不能繁引。乃至廣說。今此二義前解為勝。 (十二右)論說言(至)如鏡等故(文)。佛地論三(四右)雲。能現能生一切境界諸智影像。一切身土影像。所依住持一切佛地功德。窮未來際無有斷盡。如是名為大圓鏡智(文)如後三智現身土等。次下具說。大圓鏡智現一切境。論中處處廣說。不遑繁述。 (十三右)本業瓔珞經(至)師義(文)。下卷(八右)雲。佛子而言善惡一心者。是洴沙王國中外道安陀師偈。明暗一相。善惡一心。佛子我法正義。而可得言善惡同一行者。而不得善惡同一心。古佛常說無相智火滅無明暗。而善惡二別而言同一果者亦無是處(文)義演雲。屏沙王者。即是頻婆娑羅之國。承事外道名安陀偈者。但覽錯本不檢本經。故致斯誤(文)義蘊雲。疏明暗一相至安陀師義者。應雲安陀師偈義。即屏沙國之外道也。問。彼雲明暗一相者。有何意耶。答。相傳解雲。由彼師見眩翳人等明而不見如暗。明眼者暗而能見如鵂鶹之鳥故。明智·明暗無差。但由眼根異。為善之心即能作惡。猶如手等為善為惡。故說一心非如大乘其種各別(已上)今謂。義演及此釋並言安陀偈師是誤。然按佛本行經。彼雲。如來未成道時。安陀偈師所學算法。又雲。偈師答言。算法不得說等(瑜伽論記十四下三十一右所引)准此經文叵必謂誤。 (十三左)論若無緣用應非智等(文)。義燈六末(四十一左)雲。論名無緣用等者。難安慧師。佛菩薩智非智品。無見分能緣用故。如虛空等。護法可爾。難陀如何。唯一見分更無別用故。安慧卻誥。若要有用。方是能緣。應有無究過。見分不起能緣之用。應不能緣。解雲。准此非難陀難。但護法等。若爾亦有無究之過。若見能緣不更不用。應有不定。答。無無究過。以見分用從能亦能非須作用。 (十三左)更有別釋如第二卷(文)。第二論。 (十三左)論由斯理趣等(文)。義燈六末(四十二右)雲。論由斯理趣等者。誥上。疏雲五·八名識入意識攝未見文故者。若爾第七名意合名意識。准何得知。答。第七別名意。通名為識。通別合目。應彼開合。用依體起。合用體開。 (十四右)攝大乘第四(至)之差別(文)。世親攝論四(十五左)雲。自性遍計執故者。如於眼等遍計執眼等自性。差別遍計執故者。如即於彼眼等自性遍計執為常等無量差別。 (十四右)七十三說(至)二名施設(文)。七十三(十四右)雲。何遍計名自性。謂有二種。一無差別。二有差別。無為別者。謂遍計一切法所有名。有差別者。謂遍計名此為色。此名為愛。此名為想。此名為行。此名為識。如是等類無量無數。差別法中各各別名。又十(五左)雲。復次遍計所執自性執。當知略有二種。一加行執。二名施設執。加行執當知復有五種。一貪愛加行故(演祕釋曰。以此加行而起執也。貪·瞋如次為會·別離二加行也)二瞋恚加行故。三合會伽行故。四別離行加故。五捨隨與加行故。名施設執當知復有二種。一非文字所作。二文字所作。非文字所作者。謂執此為何物。雲何此物。此物是何。此物雲何。文字所作者。謂執此為此物。此物如是。或色乃至或識。或有為或無為。或常或無常。或善或不善。或無記。如是等。   (十四右)顯揚十六(至)非文字(文)顯揚十六(七右)餘如上瑜伽文 (十四右)七十四說(至)二隨眠(文)。七十四(三右)雲。又於依他起自性中。當知有二種遍計所執自性執。一者隨覺。二者串習氣隨眠(文)演祕雲。釋曰。如次現種是能遍計心所計之境。 (十四左)三者謂一(至)如對法第二說(文)。對法第二(十二右)雲。自性分別者。謂於現在所受諸行自相行分別。隨念分別者。謂於昔曾所受諸行追念行分別。計度分別者。謂於者來今不現見事。思構行分別(文)對法鈔三(十九左)雲。攝論第四雲。緣體者。名自性分別。緣義者。差別分別。或依境。境中有總有別。七十三雲。一無差別。二有差分別。此皆依境。或依境中體用差別。開體令用。分之為三。謂我法用體用相隨。遍計所取相者。謂遍計此色是眼所取。此是耳鼻舌身意所取。又復遍計此受想行識。是欲界意所取。此是色界意所取。此是無色界意所取。此是不繫意所取。遍計能取相者。謂遍計此色是色能取。此色是聲香味解法能取(文)演祕雲。又按七十三。計自相等四之差別雲。謂計三科諸法自性。名計自性。謂計色等一切諸法有見無見無漏漏等一切差別種種道理。名計差別。謂計色等一切諸法。是彼各各三界三性漏無漏等心心所取。名計所取。謂計色等能取色等。及計心心所取諸法。名計能取依體起合用體開。 (十四左)四者攝論(至)不善各言者(文)。攝論第四(二十三右)無性釋曰。善名言者。謂自意趣在語前。行領解具足。故名有覺。與此相違說名無覺(文)世親釋第四(十六右)雲。善名言者。謂解名言。不善名言者。謂牛羊等。雖有分別。然於文字不能解了。 (十四左)七十三說(至)四計能取(文)。七十三(十三右)雲。雲何遍計義自性。謂有四種。一遍計自相。二遍計差別相。三遍計所取相。四遍計能取相。遍計自相者。謂遍計此事是色自性。乃此事是識自性。此事是眼自性。乃至此事是法自性。遍計差別相者。謂遍計此色是可意。此色是不可意。此色是非可意非不可意。此色是有見。此色是無見。此色是有對。此色是無對。此色是有漏。此色是無漏。此色是有為。此色是無為。如是等類差別道理。遍計此色所有差別。如色如是餘蘊一切處等當知亦爾。邊計所取相者。謂遍計此色是眼所取。此是耳鼻舌身意所取。又復遍計此受相行識是欲界意所取。此是色界意所取。又復遍計此受相行識是欲界意所取。此是色界意所取。此是無色界意所取。此是不繫意所取。遍計能取相者。謂遍計此色是色能取。此色是聲香味觸法能取(文)演祕。 (十四左)五者攝論(至)依二計三(文)。無性第四(二十三右)雲。論曰。如是遍計復有五種。一依名遍計義自性。謂如是名有如是義。二依義遍計名自性。謂如是義有如是名。三依名遍計名自性。謂遍計度未了義名。四依義遍計義自性。謂遍計度未了名義。五依二遍計二自性。謂遍計度此名此義如是體性。釋曰。依名遍計名自性。謂遍計度此名此義。如是體性。釋曰。依名遍計名自性者。如生在椰子洲人。聞說牛聲不了其義。數數分別如是牛聲。依義分別義自性者。謂曾未習相。與有想更互相應。欻見牛身。數數分別如是牛聲。依二遍計二自性者。謂依假立能詮所詮分別二種(文)演祕釋第三已下雲。謂了其名未了彼事。執名為實故。瑜伽雲。謂不了色事。分別色名。四依義遍計義自性。謂遍計度未了名義。五依二遍計二自性。謂遍計度此名此義如是體性。 (十五左)顯揚十六(至)與至同(文)。顯揚十六(七右)雲。雲何等為五。一依名遍計義自性。二依義遍計名自性。三依名遍計名自性。四依義邊計義自性。五依二返計二自性。依名遍計義自性者。如有計執此物既名為色。必應定有色體真實。此物既名為受想行識等。必應定有受想行識等體性真實。依義遍計名自性者。如有計執此物名色為不名色。此物名受想行識等(文)七十三(十四左)亦同。 (十五右)七十三文(至)能所取等(文)。七十三(十三右)雲。何遍計義自性。謂有四種。一遍計自相。二遍計差別相。三遍計所取相。四遍計能取相。遍計自相者。謂遍計此事是色自性。乃至此事是識自性。此事是眼自性。乃至此事是法自性。遍計差別相者。謂遍計此色是可意。此色是非可意非不可意。此色是有見。此色是無見。此色見有對。此色是無對。此色是有漏。此色是無漏。此色是有為。此色是無為。如是等類差別道理。遍計此色所有差別。如色如是餘蘊一切處等當知亦爾。遍計所取相者。謂遍計此色是眼所取。此是耳鼻舌身意所取。又復遍計此受想行識是欲界意所取。此是色界意所取。此是無色界意所取。此是不繫意所取。遍計能取相者。謂遍計此色是色能取。此色是聲香味觸法能取。又復遍計此受想行識是色能取。此是聲香味觸法能取。雲何遍計名自性。謂有二種。一無差別。二者差別。無差別者。謂遍計一切一切法所有名有。差別者。謂遍計此名為色。此名為受。此名為想。此名為行。此名為識。如是等類無量無數差別法中各各別名。雲何遍計雜染自性。謂遍計此色有貪。有瞋有癡。不能遠離貪瞋癡繫。又與信等一切善法而不相應。又復遍計此受此想此行此識。有貪有瞋有癡不能遠離貪瞋癡繫人。與信等一切善法而不相應。雲何遍計清淨自性。謂與上相違。等知其相。雲何遍計非雜染清淨自性。謂遍計此色是所取。此是能取。此受想行識是所取。此是能取。又於一切無記法中遍計所有無記諸法(文)演祕雲。又按七十三計自相等四差別雲。謂計三科諸法自性名計自性。謂計色等一切諸法有見。無見無漏。漏等一切差別種種道理名計差別。謂計色等一切諸法是彼各各三界三性漏無漏等心心所取名計所取。謂計色等能取色等。及計心心所能取諸法名計能取。又依名計義等者。按無性攝論第五本雲。一依名遍計義自性。謂如是名有如是義。二依義遍計名自性。謂如是義有如是名。三依名遍計名自性。謂遍計度未了義名。釋曰。謂了其名未了彼事。執名為實故。瑜伽雲。謂不了色事。分別色名。四依義遍計義自性。謂遍計度未了名義。五依二遍計二自性。謂遍計度此名。此義如是體性。又按七十三。計義自性等五種差別者。初義自性。有四差別。即前所引計能所取等四種是也。二名自性。即前所引差無差別二名是也。三染自性。謂計此色有貪瞋癡。不能遠離貪瞋癡繫。又與一切善不相應。計餘蘊等亦復如是。四淨自性反染應知。五非染淨。但計諸法是能所取。 (十五右)復有五種(至)與此文同(文)顯揚十六(七右)雲。五加行遍計。此復五種。一貪愛加行。二瞋恚加行。三合會加行。四別離加行。五隨捨加行(文)然瑜伽中第五雲捨隨與。瑜伽七十三(十五右)雲。復次遍計所執自性執。當知略有二種。一加行執。二名施設執。加行執當知復有五種。一貪受加行故。二瞋恚加行故。三合會加行故。四別離加行故。五捨隨與加行故(文)演祕雲。又顯揚十六第五加行即是前二之加行是也。六非文等亦同前二。故不重引(文)。 (十五右)復有五(至)自性執(文)。瑜伽七十三(十五左)雲。復次微細執著。當知五種。一於無常常執。二於苦樂執。三於不淨淨執。四於無我我執。五於諸相中遍計所執自性執。 (十五右)六者顯揚(至)非文學所起(文)。顯揚十六(六左)雲。論曰。由有六種遍計差別故。遍計所執自性亦有六種。何等名為六種遍計。一自性遍計。謂邊計色等實有自相。二差別遍計。謂邊計色等決定實有有色無色有見無見等諸差別相。三覺悟遍計。謂善名言者所有遍計。四隨眠邊計。謂不善名言者所有遍計。五伽行遍計。此復五種(貪等五種如上已引)六名遍計。此復二種。一文字所起。二非文字所起者。如有計執此為何物雲何此物。此物是何。此物雲何。文字所起者。如有計執。此為此物。此物如是。或色或乃至識。或有為或無為。或常或無常。或善或不善。或無記。如是等。 (十五左)七者即七分別(至)第二說(文)。瑜伽第一(十右)對法第二(十二右)之文。如上具釋。 (十五左)八者即八分別(至)十六等說(文)。顯揚十六(八右)雲。論曰。八種分別能生三事。何等為三。一分別戲論所依緣事。二見我慢事。三貪瞋癡事。八種分別者。一自性分別。於謂色等想事分別色等所有自性。二差別分別。謂即於色等想事釋諸分別。此有色此無色。此有見此無見。此有對此無對。如是等無量差別。以自性分別為依處。故分別種種差別之義。三總執分別。謂即於色等想事所立我。及有情命者生者等假想施設所引分別。由於積聚多法總執為因分別轉故。又施捨軍林等。及於飲食衣乘等想事。所立捨等假想施設所引尋思。四我分別。謂若事有漏有取長時數習我執所聚。由數習邪執自見處事為緣所起虛妄分別。五我所分別。謂若事有漏有取長時數習我所執所聚。由數習邪執自見處事為緣所起虛妄分別。六愛分別。謂緣淨妙可意事境分別。七不愛分別。謂緣不淨如不可意事境分別。八愛俱相違分別。謂緣淨不淨可意不可意俱離事境分別。如是略說有二種。謂分別自體及分別所依所緣事。此中自性分別·差別分別·物執分別。此三分別能生分別戲論所依事·分別戲論所緣事。謂色等想事為依緣故。名想言說所攝·名想言說所顯·分別戲論。即於此事分別計度無量種種眾多差別。此中我分別·我所分別此二分別。能生餘見根本及慢根本身見。及能生餘慢根本我慢。此中愛分別·不愛分別·俱相違分別。如其所應生貪·瞋·癡。是故如此八種分別為起此三種事。若欲略說分別體性。所謂三界諸心心法。 (十六右)如瑜伽第三十六(文)。瑜伽三十六(十九左)雲。又諸愚夫由於如是所顯真如不了知故從是因緣八分別轉。能生三事。能起一切有情世間及器世間。雲何名為八種分別。一者自性分別。二者差別分別。三者總執分別。四者我分別。五者我所分別。六者愛分別。七者非愛分別。八者彼俱相違分別。雲何如是八種分別能生三事。謂若自性分別。若差別分別。若總執分別。此三分別此生分別戲論所依·分別戲論所緣事。謂色等想事為依緣。故名想言說所攝。名想言說所顯。分別戲論即於此事分別計度非一眾多品類。若別。若我分別。若我所分別。此二分別能生一切餘見根本及慢根本薩迦耶見。及能生一切餘慢根本所有我慢。若愛分別。若非愛分別。若波波俱相違分別。如其所應能生貪慾·愚癡·瞋恚。是名八種分別能生如是三事。謂分別戲論所依緣事。見我慢事。貪瞋癡事當知。此中分別戲論所依緣事·為所依止。生薩迦耶見及以我慢薩迦耶見。我慢為依生貪瞋癡。由此三事普能顯現一切世間流轉品法。雲何名為自性分別。謂於一切色等想事分別色等種種自性所有尋思。如是名為自性分別。雲何名為差別分別。謂即於彼色等想事。謂此有色。謂此無色。謂此有見。謂此無見。謂此有對。謂此無對。謂此有漏。謂此無漏。謂此有為。謂此無為。謂如是能。謂此不善。謂此無記。謂此過去。謂此未來。謂此現在。由如是等無量品類差別道理。即施自性分別·依所分別·種種彼差別義。如是名為差別分別。雲何名為想執分別。謂即於彼色等相事。我及有情命者生者等假想施設所引分別。於總多法於總執為因分別而轉。於捨軍林飲食衣乘等假想施設所引分別。如是名為想執分別。雲何名為我我所分別。謂若謂事有漏有取。長時數習我我所執之我積聚。由宿串習彼邪執故。自見處事為緣所生虛妄分別。如是名為我我所分別。謂何名為愛分別。為緣淨妙可意事境所生分別。雲何名為非愛分別。謂緣不淨妙不可意事境所生分別。雲何名為彼相違分別。謂緣淨妙不淨妙可意不可意俱離事境所生分別。此中所說略有二種。一者分別自性。二者分別所依分別所緣事。如是二種無始世來應知展轉更互為因。謂過去世分別為因能生現在分別所依及所緣事。現在分別所依緣事既得生已。復能為因生。現在世由彼為緣所起分別。於今分別不了知故復生當來所依緣事。彼當生故決定當生依彼緣彼所起分別(文)略纂十(三十三左)曰。論雲。雲何名為八種分別。一者自性。二者差別。三總執。四我。五我所。六愛。七非愛。八俱相違。前三法執方便。四五人執方便。後三三毒方便。又前三通二種方便。四五唯人執方便。此八分別皆不取法執人執等正起時。以法執不感報故。既雲能生三事。故知取法執等方便。若爾我見通不善性。何故不取者。若無記我見者不取。餘不善者取之。後三不取根本者。簡方便能生及根本所生異。意明後三為方便。能生根本三毒故亦取方便也。若與七分別相收。如文自思前三能生根塵二法故。論雲。分別戲論所依所緣事即根塵也。論雲。謂色等想事為依緣故等乃至非一眾多品數差別者。謂色等想事為所依為所緣故名想事。言說所攝名想。言說所顯分別戲論。非一生所生者。即有為所攝名所攝。通無漏法。今又解。前言無漏者。不是三分別所生所別所生所生者。餘所生者。謂名眷屬。所顯者。謂諸根塵等法是名所顯。故第四·第五分別能生諸見根本我見諸慢根本我見。以我見慢為餘見慢根本故。若後三能生三毒。論解總執分別中。雲我及有情命者等。其我我所分別中亦計我見。此有何異。答曰。前總執約二執我我所分別。唯人執故有別也(文)演祕雲。又按瑜伽論三十六等。八分別者。分別色等種種自性名自性分別。分別色等有見無見三性三界三世對等一切道理名差別分別。總執一切情與非情假實諸法。因起分別名總執分別。依五蘊等而執為我及我所。故名我我所二種分別。緣諸淨妙可意之境。而生分別名愛分別。謂緣不淨不可意境。所起分別名非愛分別。緣淨不淨可不可意俱離事境。所生分別名俱相違分別。生三事者。初三分別生第一事。次二分別生第二事。後三分別生第三事(文)今謂。准上諸文。今疏雲一謂戲論所依想色事者。恐是寫誤。應作戲論依緣色等想事。不爾義理不通。 (十六右)九結俱品執亦是。九結者。如對法相等。 (十六右)十者即(至)非能遍計(文)。無性攝論第四(二十四右)對法第十四(十八右)雲。虛妄分別者。略有十種。謂根本分別。相分別。相顯現分別。相變異分別。相顯現變異分別。他引分別。不如理分別。如理分別。執著分別。散亂分別。根本分別者。謂阿賴耶識。是一切分別種子故。相分別者。謂身所居處所受用識。是所取相故。彼復如其次第。以諸色根器世界色等境界為相。相三現分別者。謂六識身及意。如前所說。所取相而顯現故。相變異分別者。謂如前所說。身等相變異生起。相顯現變異分別者。謂如前所說。眼識等相顯現於苦樂等位差別生起。他引分別者。謂教法所攝名句文身相。此復二種。一惡說法律為體。二善說法律為體。由此增上力如其次第引二作意所攝。謂不如理分別·如理分別。執著分別者。謂不如理分別所起六十二見所攝所有分別。散亂分別者。謂如理分別所起無性等執為相所有分別(文)今謂。此根本等十分別與攝論所列名次不別。又連次別說十分別。配釋初分般若。樞要下末(三十右)雲。對法十四說。說十分別。謂無性分別。有性分別。增益分別。損減分別。一性分別。異性分別。自性分別。若別分別。隨名義分別。隨義名分別。廣如彼配釋般若經文(文)。 (十六左)一根本分別等(文)。無性攝論第四(二十四右)雲。釋曰。根本分別者。謂阿賴耶識是餘分別根本。自性亦是分別故名根本分別。緣相分別者。謂分別色等。有如是緣相。顯相分別者。謂眼識等並所依識。顯現似彼所緣相故。緣相變異分別者。謂似色等影識變異所起分別。老等變異者。謂色等識似老等相起諸變異。何以故。色等皆有老等轉變相故。等者等取病死變異。樂受等變異者。由樂受故身相變異。如說樂者。面目端嚴等者。等取苦及不苦不樂受。貪等變異者。謂由貪等身相變異等者。等取瞋·癡·忿等如說。分等惡形色等遍害時節代謝等變異者。謂移縛等令身相等生起。變異時節代謝亦令內外身樹色等形相改變。如說寒等所逼切時身等變異。捺落迦等諸趣變異者。等即等取一切惡趣彼處色等變異。共了及欲界等諸界變異者。等取色界無色界中無似色等影像識故。於諸天中及靜慮中亦有有情及器色等種種變異。如未尼珠威神力故種種淨名光色變異。顯相分別者。謂由眼等所依根故。令假色等影像顯現。眼識等識種種變異。即於此中起諸分別。即如前說。老等變異。隨其所應而起變異。何以故如說。眼等根有利鈍。識明昧故。如無表色所依變異彼亦變異。由樂受等變異亦再。如說樂者心安定故。如說苦者。心散動故。貪等逼害時節代謝變異亦再。捺落迦等及欲界等依身變異識亦變異。如應當知。無色界中亦有受所作變異諸識分別。他引分別者。謂善惡友親近所起及與聽聞正非正法為因分別。即是外道迦比羅等及諸法中諸騷揭多所有分別。名不如理如理分別。如是二種隨其所應能生邪見正見相應二種分別。薩迦耶見為因所起六十二見相應分別。即梵網經中前際後際中際分別。謂我過去為曾有邪。如是等分別名執著分別。言見趣者。是品類義。散動分別者。散亂擾動故名散動。此即分別。是故說名散動分別。此即擾亂無分別智。何以故。由此擾亂。般若波羅蜜多故。無分別智即是般若波羅蜜多。謂諸菩薩十種分別者。謂諸菩薩能發語言他引而轉。不稱真理。十種分別何以故。證會真理。若正現前不可說故。 (十六左)十散動亦為十(文)無性攝論第四(二十六右)雲。論曰。一無相散動。二有相散動。三增益散動。四損減散動。五一性散動。六異性散動。七自性散動。八差別散動。九如名取義散動。十如義取名散動。為對治此十種散動一切般若波羅蜜多中說無分別智。如是所治能治應知具攝般若波羅蜜多義(文)演祕雲。散動即是分別異名。 (十六右)又對法第十二(至)無見見等(文)。第十二(十右)說二十八見。於中前二十七別。後一是總。論雲。即上所說二十七見皆名增長慢見。又於二十七見中。前十七是根本見。後十是末。論雲。如上諸論。諸見所有習氣粗重是名根本見。為欲開示如上所說。十七種見諸過失門。復說餘見等。今取後十。謂於見無見等十。言二十八見者。論雲。薄伽梵於大法鏡經中說。如是言若諸菩薩隨言取義。不如正理思擇法故。便生二十八不正見。何等名為二十八不正見邪。謂相見等(文)演祕(八左)雲又二十八見者。按對法論具明此也。今者略言。一相見。謂聞大乘密意空教。執著如是無性等相。是名相見。因茲便諦佛說三性。遂起第二損減施設見·三損減分別見·四損減真實見。復欲成立此邪見故。攝少道理依了義經。方便轉變令順已見。所以復起五攝受見·六轉變見。因復起執。若依此見行善不善皆無有罪。一切障垢皆得出離。由此復起七無罪見·八出離見。執自見已於聲聞藏及聲聞人輕毀憎嫉。復起第九輕毀見·十憤發見。又順自惡見顛倒建立空無相願。又思自悟及令他悟所立法性一切皆生無量功德。復起十一顛倒見·十二出生見。因此他以理責所立。不立自宗。及以機弄妄理責他。復起十三不立宗見·十四憍亂見。又起慢心謂如是修是真供養恭敬諸佛。此即十五名敬事見。又達觀者。令捨要見。以實道理方便開悟豎無捨心。謂唯此真餘並邪妄。是名十六堅固愚癡見。上所說見習氣粗重。是名十七根本見。十八於見無見見。即前相見。此實豎執無性等相。而起不執一切相想故。十九捨方便見。即前損減施設·分別·真實三見。慢諸法性。於勤精進起無用想故。二十不出離見。即前攝受·轉變二見。非方便修。不證果故。二十一障增益見。即前無罪·出離二見。所行邪僻無容盡障故。二十二生非福見。即前輕毀·憤發二見。由於正法同梵行所起邪行門便發大損故。二十三無功果見。即前轉倒·出生二見。所立法非授者受者。俱不能證勝進果故。二十四受辱見。即不立宗·憍亂二見。非理與論無宜得證故。二十五誹謗見。即前敬事見。所不應說強增益故。二十六不可與言見。即前堅固愚癡見。邪執空者不應與言。與言無益故。二十七廣大見。即前根本見。由此當來惡見增廣故。二十八增上慢見。前二十七見皆名增上。並能發起虛妄無實增上慢故(文)。 (十六右)文十相(至)如七十七說(文)。演祕雲。又七十七(十二右)有十種相。十八空除者。彼論甚廣。今略引雲。有十種相。空能除遣。一了知法義有文字相。一切法空正能除遣。二了安立真如義。故有生滅等相續轉相。此由相空及無論先後空正能除遣。三了能取有顧戀身及我慢相。此由內空及無所得空能除遣。四了所取有顧財相。由外空遣。五了受用男女承事·資具相應。有內安樂·外淨妙相。由內外空及論本性空遣。六了建立有無量相。大空能遣。七了無色有內寂靜解脫相。有為空遣。八了相真如故有人法二無我相·識勝義相。畢竟無性·無性自性·及勝義空。能正除遣。九了清淨真如有無為相·無變異相。無為·無變二空除遣。十即於彼對治空性。作意思惟有空性相。此由空空能正除遣。 (十六右)十一者(至)如攝論說(文)。無性論第四(初左)論曰。此中何者依他起相。謂阿賴耶識為種子虛妄分別所攝諸識。此復雲何。謂身身者受者識·彼所受識·彼能受識·世識·數識·處識·言說識·自他差別識·善趣惡趣死生識。釋曰。謂身身者受者識者。如後當說。眼等六內界為性。如其所應。眼等五識所依。意界名身者識第六意識所依。意界名受者識。彼所受識者。如後當說。是色等六外界。彼能受識者。如後當說。是六識界。世識者。謂似三時影現。數識者。謂似一等算數影現。虛識者。謂似聚落園等影現。言說識者。謂似見聞覺智言說影現。自他差別識者。謂身等識我我所執。相續不斷執。我我所他他所等有差別故。善趣惡趣死生識者。謂似天人及捺落迦傍生餓鬼死生影現(文)如下疏(二十二右)釋。 (十七右)十二者(至)分別亦是(文)。楞伽第四(十七右)曰。大慧何者。虛妄分別法體差別之相。大惠虛妄分別自體差別相。有十二種。何等為十二。一者語言分別。二者可知分別。三者相分別。四者義分別。五者自體分別。六者因分別。七者見分別。八者建立分別。十者不生分別。十一者和合分別。十二者縛不縛分別大惠。是名分別自體相差別法相大惠計。語分別者。謂樂著種種言語美妙音聲大惠。是名言語分別大惠。可知分別者。謂作思惟應有前法實事之相。聖人修行知依彼法生於言語。如是分別大惠。是名可知分別大惠。相分別者。謂即彼可知境界中熱濕動堅種種相執以為實。如空陽焰諸禽獸見生於水相大惠。是名想分別大惠。義分別者。謂樂金銀等種種實境界大惠。是名義分別大慧。自體分別者。謂專念有法自體形相。此法如是。如是非正見見分別大惠。是名自體分別大惠。因分別者。謂何等因。何等何等緣。有無了別因。相生了別想夫大惠。是名因分別大慧。見分別者。謂有·無·一·異·俱·不俱·邪見。外道執著分別大惠。是名見分別大慧。建立分別者。謂取我我所相說虛妄法大慧。是名建立分別大慧。生分別者。謂依眾緣有無法中生執著心大惠。是名生分別。不生分別者。謂一切法本來不生。以本無故。緣因依有而無因果大惠。是名不生分別。和合分別者。謂何等何等法和合。如金縷共何等何等法和合。如金縷和合分別大慧。縛不縛分別者。謂縛因執著如所縛大惠。如人方便結繩。作結結已還解大惠。是名縛不縛分別大惠。是名虛妄分別法體差別之相(文)今謂。經言第五自體。今疏言實體。理亦不相違。 (十七右)十四者十四不可記事(文)。不可記事者。如上已述。 (十七右)十六者(至)有情縳等(文)。十六空者顯揚十五(二十右)雲。十六空者。所謂內空·內外空·大空空空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初後空·無緣盡空·性空·相空·一切法空·無性空·無性自性空(文)辨中邊論上(八右)雲。此空差別復有十六。謂內空·外空·內外空·大空空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無散空·本性空·相空·一切法空·無性空·無性自性空(文)言三空所際者。顯揚十五(十八左)雲。依止·偏計·所執等三種自體。如後次第立三種空。一無體空。二違離空。三除遣空。又此三空對治諸縳。諸想差別有十六種。諸縳者有十四種。相縳粗重縳應知。一根縳。二者情五染縳。三所依縳。謂依器世間諸根流轉。四於智無智縳。五於境妄境縳。六後有愛縳。七無有愛縳。八執無因不平等因縳。九得上慢縳。十偏計所執自體執縳。十一諸法自體執縳。十二諸法遍知自體執縳。十三補特伽羅自體執縳。十四補特伽羅偏知執縳。諸想者。謂六種想縳。厭此想故(文)演祕雲。空既能除。明所障法數亦如之所除。即是分別法也。下言所除皆准此知(文)。 (十七右)十七者(至)十八空所除(文)。對法十二如上已引。十七見者。是根本見。言十八空者。般若齒贊下(九左)雲。此所說空雖體無異而依事顯亦有差別。如大經中。或說十六。謂內空·外空·內外空·大空空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無散空·本性空·相空·一切法空·無性空·無性自性空。或說十七。加無所得空。或說十八。又加自性空。說十九。別加所緣增上及互無空。或說二十。於十八中離無散空。為散空無變異空。離相空為自相空共相空。釋初頌曰。能食及所食。此依身所住能見。此如理所求二諦空。為常益有情。為不捨生死。為善無窮盡故。觀此為空。為種姓清淨。為得諸相好。為淨諸佛法故。菩薩觀空。補特伽羅法實性俱非有。此無性有性故。別立二空(此頌出於辨中邊論上八左長行具釋)。 (十七左)乃至二十句(至)二十五句我我所見(文)。二十及二十五句如上已釋。 (十七左)對法第十二(至)六十二見(文)。此等諸見如上已引。 (十七左)七十四等(至)故無量種(文)。七十四(三右)雲。問。偏計所執自性有義種。答。隨於依他起自性中施設建立自性差別所有份量。即如其量遍計所執自性亦再。是故當知遍計執自性無量差別。 (十八右)攝論第四(至)是所遍計(文)。樞要下末(三十)。 (十八左)七十六說(至)至下當知(文)。七十六(七左)具說勝義無性。然如所執於中無。論雲。名勝義無自性性。何以故。一切諸法勝義諦故。無自性性之所顯故。由此因緣名勝義無自性性。 (十八左)此真不然(至)遠亦不遮(文)。下文(四十右)雲。此遍計執亦依圓成而起。此中但言依依他者。以心相分影像是依他性。依此執為圓成實。故從實為言。但說依他。又依他起是安足處。稍可言說及擬宜故。但執依他。圓成不爾。故不說也。實亦依執。如二乘無常·無我·無樂淨等。 (十九右)七十四說(至)即是此也(文)。七十四(七右)雲。問。遍計執自性由何故遍計。答。由依他起自性故。 (十九右)何故七十四(至)以無相故(文)。七十四(三右)雲。問。遍計所執自性何等智所行。為凡智耶為聖智耶。答。都非智所行。以無相故(文)義演雲。疏何故七十四又說遍計所執非凡聖智智境者。此文問也。意問雲。既遍計所執是境攝者。何故七十四中說遍計所執非凡聖智境。答以無相故言俱非境也。意說。遍計所執體相是無故。俱非凡聖智境也。夫論相分非是無故。 (十九右)故彼言境(文)。義演雲。故彼言境者。故彼瑜伽說遍計所執性是能遍計心之境也。 (十九右)非不對心(至)說為應知(文)。義演雲。非不對心至說為應知者。解雲。然說非境者。不是不對心說為非境。以無性故。所以對心說為非境。說亦應知者。遍計所執既是無對心。雲何無體所執可說所緣。以無體故。若非對心雲何可知。問。何教中說不知。答。瑜伽七十四曰。問。三種自性義應遍知。答。一切故知遍計亦所知法。又瑜伽說初生準是凡夫之境。虛妄分別取所執故。 (十九左)此義應思(文)。義演雲。疏此義應思者。夫遍知者無所。不俱了方名遍知。有不如無。雲何名為遍。是故佛心亦知此法。無法雖不成緣有所緣義。 (十九左)諸心心所(至)二分而生(文)。義燈六(四三左)雲。要集雲。諸釋言同而意少別。有釋。安惠相見二分從緣生者。是護法師據自卻他。非謂安惠許從種起。如雲習氣是相分。攝此意(三十左)雲。所遍計法唯言依他。為唯護法亦安惠耶此二師文。護法親取相分。安惠本質皆得。三解俱得勘之。 (二十右)中邊等說為計所執(文)。中邊上(二左)雲。虛妄分別有者。謂有所取能取分別。於此二都無者。謂即於此虛妄分別。永無所取能取二性。 (二十右)舊中邊雲(至)心心所(文)。上卷(四右)頌又彼論所字作法。長行雲。虛妄者。若約界立。謂欲色無色界。若約生立。謂心及心法是總類相。 (二十左)新翻論雲(至)是虛妄分別(文)。上卷(五右)之全文。 (二十左)顯揚十六(至)心心所(文)。十六(九右)明八種分別已雲。若欲略說分別體性。所謂三界諸心心法。 (二十左)舊中邊論頌(至)此二取無(文)。舊中邊上卷(六右)雲。有此無者。謂但有所取能取。無餘文全同。 (二十左)新翻無二有無故(文)。上(七右)長行雲。無二。謂無所取能取。有無。謂有二取之無。此即顯空無性為性(文)演祕。義蘊雲。疏新翻雲無二有無故者。雖無實能所取有此二空之無性也。 (二十二左)攝大乘論(至)是依他起(文)。無性攝論四(十二右)雲。由唯識者。是無義故。次說言。無有義故。所說唯言專為遣義無義之理。少分已說。少分當說。由一性者。謂相及見。於一識中有相有見。二分俱轉。相見二分不即不離。始從眼識乃至身識。隨類各變為色等種種相滅。說名相分。眼等諸識了別境界。能見義邊說名見分。又所取分有相。能取分有見。是名二性。由種種者。種種行相而生起故。於一識中一分變異似能取見。此之二分名有種種差別行相俱時而起(文)義蘊雲。疏唯識二種種者。此即本攝論文也。今此所引唯識量唯二等者。翻譯本異義意同也。言唯量者。無境故量即識。既言唯識故無境也。問。何故謂識為量。答。有揩准故。是能量故。問。既言能量。既有所量。雲何無境。答。唯言為遮離識實境。故無有失。 (二十二右)又種種者(至)如攝論說(文)。無性攝論四(十二右)雲。於一識中。一分變異似所取相。一分變異似能取見。此之二分各有差別行相。俱時而起。若有不許一識一時有種種相應無一時覺種種境。 (二十二右)五識所依為界名身者等(文)。義蘊雲。若具言之。以五識前念及六·七·八識為身者。俱是為界故。若別言之。第八是身者。以能執受眼等五根故。由此前說執受五根。眼等五識依之而轉。第七·八識名為受者。由有藏識得有末那。末那為依意識轉也。 (二十二左)此等門義如攝論說(文)。無性攝論四(四右)雲。釋曰。身身者受者識者。如後當說。眼等六內界為性。如其所應。眼等五識所依意界名身者識。第六意識所依意界名受者識。彼所受識者。如後當說。是色等六外界彼能受識者。如後當說。是六識界是識者。謂似三時影現。數識者。謂似一等算數影現。處識者。謂似聚落園等影現。言說識者。謂似見女覺知言說影現。自他差別識者。謂身等識我我所執相續不斷執。我我所他他所等有差別故。善趣惡趣死生識者。謂似天人及捺落迦·傍生·餓鬼·死生影現(文)演祕雲。今遂難釋。身者識者。即阿賴耶。是五識身所依之者名為身者。若爾第六亦依第八。何但言五。既有此妨故更釋雲。八執五根。五識方起五根名身。執身者識名身者識。第六不例。依天親論以染末那為身者識。受者識者。謂染末那也。由是第六不共依故。五識不例。受者之識名受者識。問。何不取六無間滅意為二三耶。答。離六能受識無別故。故不取也(文)。 (二十二左)此中既言(至)言依他也(文)。演祕雲。此中既言至亦依他起者。此十一中五是相分。彼言十一皆依他起。故知相分非計所執。問。世數二種何非相收。彼論說雲。三時算數而影現故。答。若論影像誠如所責。疏據其本亦唯境相故。但言五。如五根等皆第八相。善惡趣體實唯報。識通能所取資具等。論故趣示相。世數不例思之(文)義蘊雲。疏論五識名依他起者。問。世數二且是識變相分中收。何故不取。答。彼不相應無實自體。即識心故。所以不言。 (二十二左)瑜伽七十二三(至)及相名等(文)。瑜伽七十二(四左)七十三(初)顯揚十二(五右)十六(五右)無性攝論第四(初)。 (二十三右)言等者(至)色等處等(文)。義蘊雲。疏言等至等處者。此言相。識者。即相見。等者處。此言相識者。即相見等四分識也。言識等者。舉色等餘四蘊也。言處等者。等界緣起也。此併入等中唯除無為皆攝依他(文)義演雲。論言等者等相識等色處等者。解雲。相識者。是識相分。相從識變。故名相識。相識非一。故名等也。又相者。即五法中相。識者即分別。等者舉相識等名正智。以攝論中先明十一識次明五法故。論言十一識等。等取五法中相等四法。此解稍勝。色等者。謂色等五蘊。處等。謂十二處(文)今謂。不見論中已舉相等四法。何重舉相與分別。等取名及正智。 (二十三右)佛等無漏後得(至)應明所執(文)義燈六末(四十四左)雲。問。安慧見相是計所執。佛果應無。雲何今雲無漏二分應名遍計。答。本計是無。乘前難彼。若無見分無能緣用。以量立有。復教證成成佛得有。故為此難。問。安慧本計佛無見相。何智緣真。何智緣俗。答。緣自證分名俗。緣如名真。問。因位無漏亦許有執。何名現量比非量等。又親得緣如不。答。准緣他心雲不知如佛智。亦不親緣如。因位名無漏名緣如。名緣二空等者。據無明漸微名為無漏緣。如緣空分為凡聖故。諸自證因位不能分明親得。現比非量准思可知。問。彼許因位見相體無復不親得自證及如。將何以為親所緣緣。第七卷雲。親所緣緣能緣皆有故。答。彼計親所緣緣非必有體。若爾如何此下難雲。又若二分是計所執。應知兔角。非所緣緣耶。答。略有三解。一雲彼計兔角非因生故非所緣緣。二分因生成所緣緣。今此據無同彼兔角。故得為難。一雲本計雖無親所緣緣心亦得生。以立唯識故。然陳那所說無非所緣緣者。是破他計。就他為語。今者護法約自破彼。故為此量。一雲護法據攝大乘有能緣計·所遍計·俱依他起。此所遍計即疏所緣緣。安慧共許。例親所緣緣亦應有體。說所緣緣故。准無著·陳那。俱有親疏二所緣緣故。今此破。依共許教立量破彼。非是護法據自破他。此釋為勝。今此論文舉反破量。不舉順成舉順成者。應雲佛親所緣緣相見分有。例餘相見亦應是有。是所緣緣故。如佛相見。然始反成若二分無。應非所緣緣。體非有故。如兔角等。安慧設許亦所緣緣。能所遍計是何處攝。若所遍計是依他有。若能遍計非是內心。若計所執非所緣緣。不說無法為所遍計故。安慧自許因位諸心皆能計故。既說能計即說依他為所遍計故。相見無。非所緣緣故。分難雲。見相體無。非所緣緣。問。若計所執非所緣緣。如何下說為凡聖境。答。境寬緣狹。設非所緣。約智(二十三左)緣亦得名境。親緣相分是所緣緣能緣。皆有唯識理故。非要質有方能起心(文)。 (二十三左)彼計二分(至)就他為論(文)。義演雲。彼計二分至就他為論者。解雲。即安慧救雲。彼遍計二分非所緣緣者。不是破我。陳那菩薩觀所緣論中。就他等。小乘難雲。汝計二分既非實有。應不成所緣緣以彼許有法方成緣。無法不成緣。所以陳那就他為難。非是破我之義。既一切唯識。何藉緣生。是無法亦得成緣。以一切皆唯識故。 (二十四右)不爾此文(至)非謂極成(文)。演祕雲。不爾此文是遂他義非謂極成者。若難於他二分無體。應不熏種。此難不爾。安慧熏種。不要有體。護法今以自義逼他。非是兩宗極成之義(文)義演雲。疏不爾此文是遂他義等者。謂他許自證及二分俱從種生俱熏種。故為量。若他不許二分熏種。便犯府非極成量。故俱遂之雲。汝不計二分熏種。後識生時應無二分。 (二十四左)彼執種子非真有體自證分(文)。義蘊雲。安慧種子雖是自證分之功德。然遍附見分。不能自緣。自證緣見故緣彼種。由此種子非相分收。問。彼師種既非相。何得以自宗義而難他。答。准理應先難為相分然後方難。既非有法能作因緣。立量難雲。汝之種子應是相分。許有為法非能緣故。如五塵等。 (二十四左)仍非相分(文)。演祕雲。仍非相分者。雖自證緣種體非相分中攝。所以如燈。疏中上下言相分者。以護法義而從他也(文)義燈六末(四十六左)雲。西明雲。又諸種子是第八相。若是所執應非因緣。以無體故。如空花等。今謂。不爾。若許種子是相分收。彼計相無。何故護法第二卷難雲假法。如無體即無故。又不應言既非一異。應如瓶等。是假非實。瓶依四塵非全無故。不同空花等。 (二十五右)又唯自證分(至)得自緣故(文)。義演雲。又唯自證分如何緣證自證至得自緣故者。解雲。是難安慧師。汝執唯有一箇自證分者。如何緣證自證分。復如何緣種子耶。若計緣種者。豈一心中亦量非量耶。如緣證自證時。此即是現量。若緣種子及相分時。此自證心。即是非量。彼計種子·相分是計所執故。問。安慧不立證自證分。如何難他緣證自證分耶。答。護法將自宗義以難於他。故雲得自緣故。前以教證成證第四分。故為此難。 (二十五右)豈一心中亦量非量(文)。義蘊雲。疏豈一心中亦量非量者。緣證故。現量緣種非有故是非量。問。安慧既無四分。如何此證自證。答。有二解。一雲自證自緣所緣自證。名證自證。一雲護法以自義前解為正(已上)義演唯以第二為釋。 (二十五右)許有見分即無自失(文)。義蘊雲。若許有實見分而能緣種。即無一心量非量。失見分緣種唯非量。故言。若更立分等者。設縱安慧本自證分唯緣第四。既立一自證分。今緣種子故。無一心通二量者。即此所立。緣種子者。即初自證既非內緣。容非見分。 (二十五右)解二句為二(文)。義演雲。解二句為二者。即上來解遍計·依他名為二句。或頌依他但有兩句。如雲依他起自性分別緣所生等。為二句如前。初科文中而有二義。一以三性別明為三。二以三性總別為三。即遍計·依他合為一也。何順為一耶。答。以此二性須相對辨故合為一(文)此據演祕。義蘊雲。疏解二句為二者。謂依他中二句為二。此解初句兼結上文(已上)今謂。此解與演祕義演中第二解同。 (二十五右)若為初性(至)初師結(文)。演祕雲。若為初性至初師結者。依二分科。此即最初難陀師結。問。明所遍計護法文中而有其四。第四結正即是此文。如何今說是初師結。答。以難陀師二分依他結文。順彼不言自證及證自性。少同護法。隱已從他。雲初師結前顯自義。雲四結正。故不相違。或初字誤。應為後字。顯此結文非安慧故。既通二義。應從多本(文)義蘊雲。疏初師結者。此中疏倒。應雲此師初結也。問。護法文第四結正。何得言初。答。第四結中方與依他合解。依他中二句為三。初解初句並結前文。依他眾下解第二句。此言初者。望第二句亦不相違。或師字誤來。但可言此初結也。下文正解依他義故。此初結不如前解(已上)。 (二十五右)答問其相(至)寬狹不同(文)。義演雲。答問其相至寬狹不同者。如論雲遍計所執其相雲何。此問。答此問中。有二師解。如安慧說自證有體見相無體。此狹也。若護法雲四分總依他有體也。故寬也。 (二十五左)辨二性別答第二問(文)。義演雲。辨二性別答第二問者。第二問曰與依他起復有何別。今辨遍計依他差別不同。即正答第二問。 (二十六右)或復此下方解第二句(文)。義演雲或復此下方解第二句者。即從頌言分別已下文是也。 (二十六右)或染依他(至)緣之所生(文)。義演雲。或染依他起為分別緣之所生等者。此第二解。即說染分依他起法從虛妄分別心所生。由分別心之所熏成種子等。雜染依他故。雲分別緣所生也。前解染分依他名分別者。約種子生現行見分等。此第二解即約現行熏成依他雜染種子等。故二解有別(文)今謂。此中二解唯在緣字屬上分別與不屬別。非約現種論其差別。對之可知。 (二十七右)論二空所顯(至)名圓成實(文)。義燈六末(四十七右)雲。有雲。真如為二空。顯者由實無二我及空無二我。離此增減方是圓成。要集雲。空雖非表詮與表詮為因。故名空顯。智緣二空未顯真故。今謂。不爾。智緣空時雖未即證。因此能顯。若即由空方顯真者。智正觀空真如未顯。智正證真。復不作空。不可非智觀空空自顯真。離觀空智空自顯真。何時能顯。佛地論中俱雲。就加行觀名為共相。不說由性空顯名為共相(文)。 (二十七左)論箇自共相虛空我等(文)。演祕雲。論箇自共相虛空我等者。有義疏說共相。如因明說。無別體性不可言常。故常言簡。今解。此依佛地經說苦無常等。有義共相雖可稱遍。由生滅故不名成就。又佛地經所說共相雖遮無表。苦無常等具有遮表。前無性故。後生滅故。俱不可常皆遮簡也。詳曰。疏無文判定依因明不依佛地。然言觀心共相無體。且釋論說空無我二。苦無常二論等等之故。疏不釋。隨論省略。非不許彼亦是所簡。通簡經論所說共相。若言唯簡經說共相。論說共相何意不簡。豈論共相非所簡耶。若非所簡常簡共相。有不盡失。故疏無違。有義不足(文)今謂。有義取捨經論不符論旨。如演祕破。然演祕雲論說空無我二苦無常二論等等之者。亦非論意。何者論言虛空及我。此舉所簡法。非謂共相。況唯言我。不言無我。又等之言非等苦無常。疏有多釋皆無其意。 (二十八右)既爾不應說彼體性是常法故(文)。義蘊雲。空無我等既無實體故非常法。今論言常。簡共相者。即簡空等。 (二十九右)舊中邊上(至)得入真實性(文)。中邊分別論(二十右)雲。偈言無變異無例成就二真實。無為法者無變異成。得入真實性攝。一切有為法道所攝。無顛倒成就故。境界品類中無顛倒故成就真實者(文)義蘊雲。舊中邊得入涅槃實性者。問。何故無為有為俱雲真性耶。答。顯入·證入俱名為入。真如常顯真實性故名入。非是先無今有名為入也。無漏有為可具二義。一者顯入先未無漏。今顯無漏故加得字。諸無漏法皆名真實性。此既顯入故雲得入真實性。二者證入得。謂能證得。無漏有為能證真性故雲得入。此則唯以真如名真實性。二解俱得。 (後二十九右)新翻中邊(至)初三之義(文)。中卷(四右)之全文。義演雲。疏新翻中邊第二捲至初二之義者。彼論雲。真如涅槃無變異故。無變異即此論明無為圓成實。三義中第二常義。又彼論說。一切聖道於境無例。無例者。即是此論明有為圓成實。三義中第一離例義。今合此無為有為之二種名圓成實。即但有此中初二之義。初即五有為三義中初義。二無為三義中第二義也(文)義蘊雲。疏但有此中初二之義者。聖道無例即第一離例義。涅槃無反即第二究竟義。此中者。指近之詞。彼之二義即當此無漏有為中初二之義。唯闕後一勝用周遍故。有疏本雲初三之義者。傳寫誤矣。宜依此定。 (二十九右)成就者遍義(文)。義蘊雲。疏成就者遍義者。問。遍即圓義。此中何故不以成熟解於成義。而釋遍義耶。答。此言無實簡共相等也。解成就復言成就者。與圓滿義同。故以成熟解於遍也。 (二十九左)攝論四說(至)無變易故(文)。無性攝論四(十九右)論曰。何因緣故名圓成實。由無變異性故名圓成實。又曰清淨所緣生故。一切善法最勝性故。由最勝義名圓成實。釋曰。由無變異性故名圓成實等者。應知自性常無變故。又由清淨所緣性故。一切善法最勝性故。圓滿成就真實為性。 (三十左)此即約表詮顯圓成實(文)。我法空即是遮詮。遮我法故。義蘊雲。謂如為空即是表詮空性故。 (三十一右)此中唯有空於彼亦有此(文)。辨中邊論上(二左)之文如上已辨。 (三十二右)故遮表門皆有所以(文)。義演雲。疏故遮表門皆有所以者。遮者。即遮定即離。表者。即表真如法性二空所顯。性不無故。故雲遮表皆有所以也。 (三十二左)攝論等皆(至)明異不異(文)。無性論第四(三十一左)雲。論雲。復次此三自性為異為不異。應言非異非不異(文)乃至廣說。無性世親各有廣釋。具如次下。 (三十三右)中邊第一(至)說為空相(文)。第一(七左)雲。長行雲。無二。謂無所取·能取。有無。謂有二取之無。此即顯空無性為性故。此空相非有非無。雲何非有。無二有故。雲何非無。有二無故。此顯空相非有非無。此空與彼虛妄分別非異非一。若異應成性異法。便違正理。如苦等性。若一則應非淨智境。亦非共相。此即顯空。與分別離一異相。 (三十三右)七十四說(至)凡聖智境(文)。七十四(二左)雲。問。依他起自性何等智所行。答。是二智所行。然非出世聖智所行。問。圓成實自性何等智所行。答。唯聖智所行。 (三十三左)攝論雲由依他種(文)。世親攝論第四(十四左)雲。論曰。復次此三自性為異為不異。應言非異非不異。謂依他起自性由異門故成依他起。即此自性由異門故成遍計所執。即此自性由異門故成圓成實。由何異門此依他起成依他起。依他熏習種子起故。由何異門即此自性成遍計所執。由是遍計所緣相故。又是遍計所遍計故。由何異門即此自性成實如。所遍計畢竟不如是有故。世親釋曰。由是遍計所緣相故者。謂彼意識名遍計。此為所取所緣境性能生遍計。是故亦名遍計所執。又是遍計所遍計故者。即彼意識名為遍計緣彼相貌為所取境為所邊計。由此義故依他起性亦名遍計所執。自性如所邊計者。如彼意識邊計所執。畢竟不如是有故者。所邊計上邊計所執畢竟無故。由此義故即此自性成圓成實(文)義演雲。攝論雲。由他依種性成依他至非異非不異者。解雲。此一段文即是攝論等。是無著菩薩所造攝論本也。如下疏言天親菩薩無性即是。釋論皆釋此二段文也。由依他起因緣種子生故即成依他起。能遍計心緣此依他起故即依他起成所反計。是遍計心所緣相故。遍計所遍計故。遍計者。是能遍計心也。所遍計者。即是所遍計境也。由能遍計心緣此依他起上執實我。法即成遍計所執性。故。依他起而起計所執故。依他與遍計所執而不異也。有無別故。不即。依他有。遍計無。有無既殊。名為不即。即此自性成圓實者。意說。依他·遍計自性即成圓成實性。真如普與一切法為自性故。如所計不如是有故。解雲。此引文略也。具足應雲。如所遍計事既不如是有故。釋曰。意說。遍計是無。依圓是有。故知三性非異。非不異。以下(文)。 (三十三左)即此自性成圓成實(文)。義演雲。疏即此自性圓成實者。意說。依他·遍計自性即成圓成實性。真如普與一切法為自性故。如所計不如是有故。解雲。此引文略也。具是應雲如所遍計事既不如是有故。釋雲。意說。遍計是無。依圓是有。故知三性非異非不異。 (三十三左)如所遍計不如是有故(文)。義蘊雲。此說圓成亦所遍計。然取體無故言不如是有也。初句明遍計圓成不異。即所計故。後句明非不異有無異故。   (三十四左)無性雲等(文)。無性第四(二十一左)雲。釋曰。非異者。謂依他起性與遍計所執有非有故。有望於有可得言異。非望非有。非有不異者。有與非有不成一故。依他起性與圓成實亦復如是。性不清淨性清淨故。今復依止異門意趣。此三性或成一性。或成異性。由是遍計所緣相故。又是遍計所遍計故者。由依他起是我色等遍計所執所依止故。又依他趣是我色意識遍計所遍計故。由此意識假說依他起為遍計所執。如所遍計畢竟不是有故者。於依他起如所顯現畢竟無故。如是即說三種自性。不全成異亦非不異。觀待別故(文)義演雲。無性雲至假說依他為計所執者。此是無性菩薩釋無著本論文。而有三解。此第一解。明三性非異非不異也。細祥可解。於中遂難重解雲。雲依他不淨·圓成淨故者。上來明依他與反計不可異。此明圓成與變計·依他不一異。依他·遍計俱非淨境故與圓成不一。即真如是諸法實性故不異。又由依他是我色等至名計所執也者。此是無性第二解。即說所遍計依他起法·是遍計依他起法。是遍計所執性之所依止也。我者。即是執我也。色者。即是執法也。即執所遍計境為實我·實法故。說依他為變計所執實我實法所依處。言此與前世親別者。前顯能遍計心名為遍計。此與遍計所執為依名為邊計(文)演祕雲。又依他起至名遍計所執者。此與世親後解同也(文)義演雲。又依他起至名遍計所執者。此是無性第三解。此解與世親後解。我色等者。意說。意識能遍計心執依他法為實我·實法故。前論雲。彼依識所變者。即同此義。即我法二種依識所變見·相二分上執也。 (三十四左)又由依他(至)與前世親別(文)。義蘊雲。此解本論由遍計所緣相故也。言我色等者。我謂人執色等。法執謂五蘊等依他起法。是我法執所依處故。五蘊各計所執。前世親約能生遍計。此約遍計所依。故言別也。 (三十四左)又依他起(至)名遍計所執(文)。義蘊雲。此解變計故也。此解依他是能計心之所執名為變計。與世親解後句同。 (三十五右)彼雲由此(至)為計所執(文)。演祕雲。彼雲至為計所執者。彼無性也。問。准二菩薩以依依他假名遍計。而雲不異以釋。本論若不假說。二性相望解無著論。有不離不。答。理亦可成。而本論雲。由是遍計所緣故者。釋曰。由依他起能起第六能遍計心。方執離識實我法等。若不有此依他之境。能計不起。能計不起何有所執遍計性。由斯二性故不異也。亦猶於繩方起蛇覺。餘準可知。 (三十六右)由斯道理(至)非異非一(文)。二諦章(四十右)雲。第一世俗有名無體。俗中。極劣無可過勝。假名安立唯俗非真。是名為異。第四勝義體妙離言。不可施設。真中極勝。起過一切。唯真非俗。是名為異。餘可為同。由此二諦四句分別。有俗非真。謂第一俗。有真非俗。謂第四真。有真亦俗。謂前三真俗後三諦。有非真俗。謂除前相有非真俗謂除前相。 (三十七右)今從所無門(至)此卻解(文)。義演雲。疏今從所無門說至此卻解者。意說。證圓成了依他者。要須除彼遍計所執方證圓成後了依他如幻事等有。故名卻解(已上)今謂。義蘊雖亦不遠此解易通(文)義蘊雲。疏此卻解也者。前文正解。要達真理方了依他。此雲未達遍計空不了依他有。未達望已達為卻解也。 (三十七右)無分別智證二性也(文)。義蘊雲。達遍計空了真如理為二性也。問。遍計無體雲何言證。答。達無名證。證彼無故。 (三十七右)第五地後(至)至下當知(文)。第九論中(二十右)五地文五地文雲。五極難勝地。真·俗兩智行相互違。合令相應極難勝故。 (三十八右)如大般若廣說其相(文)。大般若四百十(八)雲。佛言善現於意。雲何如幻等五蘊各有異性不善現。答。言不也。世尊以何故。世尊如幻等。色受想行識即是如夢等。色受想識如幻等。五蘊即是如幻等。六根如幻等。六根即是如幻等。五蘊如是一切皆由內空故不可得。乃至無性自性空故不可復。 (三十八右)論猶如幻事等(文)。義蘊雲。為釋八種疑難。故有八喻。第一雲何無義而成所行境者。義謂境也。外難意雲。何無實境而色等六塵成心心所所緣境耶。為釋此疑。說幻事喻。如幻象馬。雖無實體然是妄情所行境故。第二問。雲何無義心心所轉者。為此說陽炎。雖無實水而心生故。第二問此與前何別。答。前難無境何成所緣。此難無境心應不起。故二別也。第三雲何愛·非愛用差別者。如夢所見。女等雖非實境愛增生故。第四雲何淨·不淨業·愛·非愛果差別者。如鏡中像。雖非實有。由質為緣有好醜現五趣之果。雖非實有由業為緣善惡果生。第五雲何種種業轉者。身雖非實由運動故種種影生。境體非真。由心造作種種業轉。以所發身業多種不同言種種識也。同此與第二何別。答。前宜難。境無心不應起。此難無義。不應有多識生。又前約散心。此約定地。故有別也。第六可知。第七難。雲何無義取三摩地境。此除無分別定。彼境無為非此所喻。今喻依他定境。如水月等者。由水澄清。無月而生月覺。定心疑湛無境而取所行。第八難意雲。若諸有情皆不實者。雲何菩薩為利樂彼而現受生。如變作者。所變作事雖非實有而能作者動方成。然諸有情雖非是實。而諸菩薩哀愍彼故現受生事。此等諸文具如本論及樞要敘。 (三十八右)攝大乘說(至)說幻事喻(文)。演祕雲。無性釋論。今此當引。論雲。幻事喻者。如實無偽而有幻像所緣境界。依他起性亦復如是。雖無色等所緣六處。遍計度時似有所緣六處顯現。釋曰。外以塵等六為實有。內以八喻變彼為虛。應為八量。此初量雲。色等六塵非真實有。分明顯現為計度境。猶如幻像。真如非彼計度顯現所行之境。故為異品。非能遍計·所遍計故。故無不定(文)無性下自解雲。此於內事生疑。諸師解雲。此於內身色聲香等而生疑惑。故說幻事喻。天親菩薩有二復次。釋第二解雲。此中幻喻為除眼等六種內處。譬如幻象雖實非有而現可得。以此准無性色等所緣六處。非是色聲香等六處即是眼等六內處法。眼等是色故說色等言。色等六處理亦無妨。不爾與第二所除有何差別。古解雲。初是塵體。第二是器界。故二差別。 (三十八右)雲何無義(至)說陽炎(文)。演祕雲。又如陽焰於飄動時實無有水而有水覺。外器世間亦復如是。量雲。外器世間。虛非實有。能生執實心心所故。猶如陽焰。真如非親為執生依。故無不定。 (三十八右)雲何無義(至)說夢境(文)。演祕雲。又如夢中睡眠所起心心所聚極成昧略。雖無狀等種種境義中愛非愛境界受用。覺時亦爾量雲。非夢愛非愛虛非實有。為愛增心之所愛故。猶如所夢。 (三十八右)雲何無義(至)彼言影像(文)。演祕雲。又影像於鏡等中還見本質。而謂我今別見影像。而此影像實無所有。非等引地善惡思業本質為緣。影像果生亦復如是。量雲。善惡業果虛非實有依緣現故。猶如影(文)。義燈六末(四十七左)問。如依鏡緣還見自質者。如日中像。誰之質耶。解雲。以日為緣。還見本質。彼是大海大山魚質。若爾豈見障外色耶。解雲。許亦無失。如隔琉璃見外色故。又非障外。因彼日輪不受眼光下見山海。如因鏡面自見質故。 (三十八左)雲何無義(至)說光影(文)。演祕雲。又如光影由弄影者映蔽其光起種種影。定等地中種種諸識於無實義差別而轉。釋曰。如光中舞動身多狀。其影亦然。定意分別起諸身業障無分別。如質蔽光依識起。故目彼身名種種識。或上二界定心非一名種種識。此識既託非實境轉。明心是虛。依前量雲。定起身虛非實有。種種轉故。猶如光影。依後量雲。定地諸識虛非實有。依種種起故。如光影也。 (三十八左)雲何無義(至)說谷嚮(文)。演祕雲。又如谷響實無有聲。而令聽者似聞多種言說境界種種言說。語業亦爾。量雲。語業非實。聽所聞故。猶如谷響。 (三十八左)雲何無義(至)說水月(文)。演祕雲。又如水月由水潤滑澄性故雖無有月而月可取。緣實義境之所熏修。潤清為性。諸三摩地相應之意亦復如是。雖無所緣實義境界而似有轉。此與影像有何差別。定不定地而有差別。釋曰。定境能令善品相續名為實義。或簡遍計所執之境名之為實。量雲。定所現境。虛非實有。依清緣現。猶如水月。 (三十八左)雲何無義(至)說變化(文)。演祕雲。又如變化依此變化說名變化。雖無有實而能化者無有顛倒。於所化事勤作功用。菩薩亦爾。雖無遍計所執有情。於依他起諸有情類由哀愍故。而往彼彼諸所生處攝受自體。釋曰。謂即依此能變化心起變化事。或依所化起能化心。無業生境名雖無實。量雲。菩薩受生。虛非真實。無倒心起。猶如變化(文)樞要下末(三十四右)雲。無性解雲。應知此中喻有爾所虛妄執事。所謂內外受用差別。身業·語業·三種意業·非等引地·若等引地·若無顛倒。於此八事諸佛世尊說八種喻。諸有智者。聞是所說於定·不定二地義中能正解了。此中內者。第一幻事喻所顯。外是第二陽焰喻所顯。受用差別。是第三夢境喻所顯。身業。是第五光影喻所顯。語業。第六谷響喻所顯。三種意業中初非等引地。是第四影像喻所顯。若等引地。是第七水月喻所顯。若無顛倒。是第八變化喻所顯。天親菩薩二復次釋第二復次雲。說幻事喻。為除眼等內六處。說陽焰喻為除器世間。說所夢喻。為除色等所受用境。顯如所夢色等定無。而能為因起愛·非愛受用差別。說影像喻。為除身業果。顯善·不善業為緣而有餘色影像生起。說谷嚮喻。為除語業果。顯語業因感語業果猶如谷響。說光影喻。為除非等引地諸意業果。顯此意業所得諸果。猶如光影。說水月喻。為除等引地諸意業果。顯等引地諸意業果猶如水月。說變化喻。為除聞種類意業。聞種類者。即是聞·思之所熏習。此即顯示聞種類意差別而轉。猶如變化。此意為除內·外受用差別·身·語業果·三種意業故說八喻。與無性不同金剛般若雲一切有為法。如星·翳·燈·幻·露·泡·夢·電·雲。應作如是觀。此中九喻。天親菩薩釋曰。別喻九事。謂見·相·識·器·身·受·過·現·未世。故說九喻。各依別義。不可會同。釋頌異故。中邊論說八喻。通依他·所執二性。似喻依他。實喻所執。亦不相違(文)演祕雲。問。中邊頌雲。於不動無倒。謂知義非有非無如幻等。有無不動故。以幻喻等喻計所執。二論既差各有何意。答。中邊據彼幻事等體及能執心·所執水等。通喻二性。攝論據事。但類依他。故不相違。 (三十八左)彼世親無性等。世親第五(三右)無性第五(四左)。 (三十八左)中邊論中亦有八喻(文)。中邊下(八左)雲。前說諸義雖有非有。此如幻等非有無故。謂如幻作諸象馬等。彼非實有。像馬等性亦非前無。亂識似彼諸象馬等而顯現故。如是諸義無。如現似所取能取。定實有性亦非全無。亂識似彼所取能而顯現故等。聲顯示陽焰夢境及水月等。如應當知。 (三十九右)此是厚嚴經頌(文)。厚嚴者。與密嚴經同本異譯。樞要下末(二十左)雲。攝大乘雲。如是菩薩悟入意言似義相故悟入遍計所執。悟入唯識故悟入依他起性。若已滅除意言聞法熏習種類·唯識之相。乃至爾時菩薩平等平等無分別智已得生起。悟入圓成實性。又雲。名·事互為客。其性應尋思。於二亦當推唯量及唯假。實智觀無義。唯有分別三。彼無故此無。是即入三性。初半頌悟入遍計所執。次半頌悟入依他起性。後一頌悟入圓成實性。成唯識雲。非不見真如而能了諸行皆如幻事等。雖有而非真。如是上下三處不同。攝論初文暖·頂二位悟入所執。忍·第一法悟入依他。初地初心入圓成實。攝論第二文暖·頂尋思悟入初二性。四如實智悟入圓成。成唯識文要入初地方悟三性。雖有三文義理唯二。一者二證。二者相似。成唯識中據實親證。由無漏二智真·俗前後方可證得後二性故。證二性時不見二取。即名證彼計取執無無法體無。智何取證。心取變無依他起攝。真如理無圓成實攝。故計所執不說別證。但於二性不見二取。可名悟入遍計所執。然正體智達無證理。多說此智證計所執。雖見道前亦已不見。未親得二。不名證無。故於初地方名證得。攝論初文悟圓成者。據實證得。與唯識同。悟前二性據相似悟。長時多分意解。思惟前二性故。短時小分雖亦相似悟入圓成。非長時多分亦非親證。故據實說。攝論次文悟入三性。總據相似意趣而說。創觀名·事不相屬。故名悟所執次觀唯有識量及假名等諸法。雖未證實。名悟依他。如實智位雖實有相而未證真。二取俱亡。與真真觀相似趣入。意解亦謂即是真如。故實位名入圓成。實未悟入。攝論據相似意解三性。別明悟入。唯識據真實別證二性。通證所執。雖文有異而不相違。餘取有文皆准此。 (三十九右)雖依他有(至)後見依他(文)。樞要下末(三十四右)何故二空理有淺深。悟生不必悟法。二性淺深不悟深時必不悟淺。要達理方達事也。答。二理別障斷生執不悟法空。二性無別障不悟本時。不能悟末事。未有先悟事而後悟生空故。悟真理方了俗事。思之可知 。 (四十一右)既言苦等(至)此唯定也(文)。義蘊雲。疏既言苦等心及至此唯定者。言此唯定有解。一若定集不定。不必招感故。二心變苦等依他決定。有漏心變定依他故。若無漏變依他亦圓成故。觀其文勢。二解俱通。然後正解。 (四十一左)義亦不定(文)。義演雲。疏義又不定者。意雲。此依他起不唯屬第二性。雖從緣生。無漏心變者。亦是圓成實攝。即生下文也。 (四十一左)即由二重(至)攝不同(文)。義演雲。疏即由二重三性體異故攝不同者。二重三性者。准前有二解。一雲。若有為有漏名依他起。若有為無漏淨分依他。亦圓成實攝。遍計所執二性實是遍計性。二雲。一切有為者有緣若無緣皆是依他起。即無為·真如是圓成實故。頌取真如名圓成實。若妄執此二性為實。即是遍計執性。故雲二重三性。依此三性所以執法不同。或是依他。或是圓成。故雲不同。 (四十一左)此但分別(至)非計所執(文)。義演雲。意雲。今所變空與變計所執空雖一種是空。然空有別。若心所變空相。相從緣生名有體假空。若遍計所執空。空體是無如空華等。故雲彼無體故即是無體故。即是無體空。 (四十二右)如解深密(至)第七等(文)。解深祕三(八左)七十七(七左)瑜伽引用深密。經論全同。顯揚第三(八左)中邊第二(五左)佛地論第二(二右)。 (四十二右)舊中邊(至)差別真實(文)。新·舊二論並言真實。深密·瑜伽·顯揚·佛地。皆言真如。一流轉真實等。義演雲。雖真如體唯是一。約能詮有多真如。名為分破實實。即以一真如分破作七真如也。新中邊名差別差別與分破名異義同。 (四十二左)舊中邊名(至)新翻不同(文)。舊雲生起真實。新雲流轉真實。深密·瑜伽·顯揚·佛地。皆雲流轉。 (四十二左)此中通言一切有為彼據內法等(文)。義蘊雲。此約諸有為法有生滅者皆名流轉。故通一切。彼言緣起。即十二支故唯內法。又小乘緣起支無為也。然以理論之。諸有為法救緣而起。皆名緣起。何但內法。若為此解與此流轉寬及同。又准下言。流轉者。對減滅故多據有漏染法。若據此義流轉之名不通一切。即與內法緣起寬相似。疏中各依相顯而說。故此與彼寬不同。 (四十二左)七十七(至)唯緣起法(文)。七十七(七左)雲。一者流轉真如。謂一切行無先後性(文)顯揚三(八左)雲。一流轉真如作意。謂已見諦諸菩薩以增上法行善修治作意。於染淨法時思惟諸行無始世來流轉真實性。既思惟已離無因見及不平等因見(文)佛地論第七(二右)雲。一流轉真如。謂一切行無始世來流轉實性(文)演祕雲。瑜伽·此論二文不同。如疏中會。有義有為有二。一四相所遷因等所為。二煩惱所為。今言有為依後義說。故有為言但說緣起。此說為勝。下文攝中二性攝故。然顯揚雲。於染淨法思惟諸行流轉實性。據世間淨故不相違。詳曰。非無此理。然下攝雲隨相攝者流轉·苦集前二性攝。既雲隨相。明不違理。據增而談。顯揚復雲。於染淨法淨法不言依世間淨。由斯教理疏說無違。 又疏下雲流轉唯約有漏故者。談彼瑜伽明流轉也。 (四十二左)七十七說(至)中邊亦同(文)。七十七(七左)雲。二者相真如。謂一切法補特伽羅無我性及法無我性(文)顯揚三(八左)雲。二實相真如作意。謂如前說。乃至於染淨法因。思惟諸法眾生我性及法無我性。既思惟已一切身見及思惟分別眾相作意不復現行(文)。佛地論七(二右)雲。二實相真如。謂一切法二空無我所顯實性(文)然深密·瑜伽·舊中邊。皆唯言相。顯揚·新中邊·此論·佛地。皆言實相。具略不同。意致無別。 (四十三右)論三唯識(至)唯識實相(文)。義燈六末(四十七左)論三唯識真如者。本疏雲見識真如便能知此。意說所觀如。要集雲。有釋雲。三藏解雲。或用觀智名意真如。不爾便與後文相違。染淨唯識應通三性。此意若說所觀如。遍三性故應通三性。今謂。本釋為正。何以故。若取能觀名唯識如。何故七十七雲。謂一切行唯是識性。又如何言由相真如·了別真如故一切諸法平等平等。以能觀智雖是行收非一切行。又能觀智二乘等無。如何平等。若雲就所觀說即非能觀。若爾既取所觀唯識。何故不通初二性攝。答。就所觀性即唯威實。約詮顯者可通三性。論雲隨相。不障通餘。 (四十三右)顯揚雲(至)識分別也(文)。顯揚三(九右)雲。三唯識真如作意。謂如前說。乃至於染淨法所依。思惟諸法唯識之性。既思惟已如實了知唯心染故眾生染。唯心淨故眾生淨(文)義演雲。三藏解雲。即是染淨唯識觀智之真如也。此如是唯識性亦名唯識。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三十八終_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三十九(九本之二) (四十三右)七十七名(至)識了別也(文)。七十七(八右)雲三者了別真如。謂一切行唯是識性(文)。今謂。深密·瑜伽並雲了別。舊中邊唯雲識。新中邊·顯揚·佛地·此論。皆雲唯識。 (四十三右)論安立真如(文)。演祕雲。四安立真如者。問。四皆安立。何唯談苦。答。雖標總稱即因別法。如色處等。又四諦初從總為目。餘三後故從別立名(已上)今謂。倫記亦用第二解。 (四十三右)下四定四聖諦(文)。七十七(八右)四者安立真如。謂我所說諸苦聖諦。五者邪行真如。謂我所說諸集聖諦。六者清淨真如。謂我所說諸滅聖諦。七者正行真如。謂我所說諸道聖諦(文)。顯揚三(九右)雲。四安立直如作意。謂如前說。乃至於染污法體思惟苦諦。既思惟已欲令知。故為有情說。五邪行真如作意。謂如前說。乃至於染污法因思惟集諦(鮮本有既思惟已四字)欲令斷。故為有情說。六清淨真如作意。謂如前說。乃至於清淨法體思惟滅諦。既思惟已欲令證。故為有情說。七正行真如作意。謂如前說。乃至於清淨行思惟道諦。既思惟已欲令修。故為有情說。 (四十三右)舊中邊雲依處(文)。義演雲。舊中邊雲依處者。即此中妄立真如也。既喚苦諦名為依處。是諸有情所依處故。邪行真實者。謂業煩惱也。即集諦也。對正行無漏道諦得邪行名。 (四十三右)七十七雲(至)平等平等(文)。七十七(八右)雲。當知此中由流轉真如·安立真如·邪行真如故一切眾生平等平等。由相真如·了別真如故一切諸法平等平等。由清淨真如故一切聲聞菩提·獨覺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平等平等。由正行真如故聽聞正法。緣總境界勝奢摩他·毘缽捨那所攝受慧平等平等(文)深密亦同。餘論無之。 (四十三左)此約除佛餘名有情(文)。義蘊雲。疏此約除佛餘名有情者。問。菩薩二乘豈有邪行。答。有漏流轉皆名邪行。然菩薩等感身之業同無明發並名邪行。 (四十三左)無苦集故(至)故佛言無(文)。安立·邪行是苦集故。此二真如不通佛果。顯揚等下釋流轉不通所以。於中初就顯揚而釋。又說等下依此論而釋。 (四十四右)由清淨如故(至)舊名知處(文)。義演雲。疏由清淨如故至舊名知處者。解雲。即約三乘同坐一解脫床故。問。既雲清淨真如。即是滅諦。即應言由清淨真如三乘涅槃平等平等。如何乃言三乘菩提平等平等耶。答。第一解雲。今舉能證菩提智顯所證涅槃平等。故雲三乘菩提平等平等。以三乘智滿方得所證涅槃也。第二解雲。或菩提性境亦名菩提。性真如。即是菩提所依之體性亦名菩提。今疏家舉智顯所依真如性平等也。第三解雲。性境即是真如。是菩提之所證亦名菩提故。中邊雲。菩提·菩提斷即是真如。真如名菩提斷。由智斷惑所顯得故。舊中邊雲。說智及智處俱名般若。說者即是文字。般若者能證智也。智者即觀照般若。處實相般若。以彼舊論釋般若經故。雲皆名為般若。 (四十四右)勝鬘經(至)下自當知(文)。勝鬘經(九左)曰。是故阿羅漢·辟支佛有餘生法不盡故有生有餘梵行成故不純事。不究竟故當有所作。不度彼故當有所斷。以不斷以不斷故去涅槃界遠。何以故。惟有如來應當正覺。得槃涅槃成就一切功德故。阿羅漢·辟支佛不成就一切功德言得涅槃者。是佛方便。惟有如來得槃涅槃成就無量功德故。阿羅漢·辟支佛成就有量功德言得涅槃者。是佛方便。乃至廣說。不得涅槃。 (四十四左)謂實相(至)此約增上(文)。義演雲。疏謂實相至此約增上者。問。何意七真如中。三是根本智境。餘四後得境耶。答。實相真如二空所顯。以依空門證真如故。唯識真如是我性故。既入見道證唯識性。即斷惑證真根本智故。清淨真如正是滅諦苦滅。證如是根本智境。餘之四皆後得變相而緣。了俗證真後得智故。故三種真如·及安立等四真如。是二智之別境。故雲三四境別。若約詮說。四後得智境。若據顯體。論實相等三是正智境。 (四十四左)顯揚十六說與此同(文)。顯揚十六(十一右)雲。問。何因緣故七種真如名勝義諦。答。由是二最勝智所行故。謂出世間智及此後得世間智。由此勝義無戲論故。非餘智境。又此勝義無戲論故。於有相法離一異性。何以故。由此真如於有相法不可說異亦非不異故。 (四十四左)中邊雲此三二性攝(文)。中邊中(六右)雲。流轉與安立邪行依初二。實相·唯識·淨·正行依後一。論雲。流轉等七隨其所應攝在根本。三種真如。謂彼流轉·安立·邪行。依根本中遍計所執·依他起。實相·唯識·清淨·正行。依根本中圓成實立。 (四十五右)瑜伽第三有此六法(文)。瑜伽第三(初)。 (四十五左)有展轉義(文)。義演雲。疏有展轉義者。由識心上變作虛空等無為相而現。是依他起。遂便執雲此是實有。方名所執性故雲展轉義也。故下疏雲。無為亦心緣變故雲是依他起。 (四十六右)辨中邊雲(至)各通三性(文)。中邊中(六左)此蘊等十各有三義。且色蘊中有三義者。一所執義色。謂色之變計所執性。二分別義色。謂色依他起之性。此中分別以為色故。三法性義色。謂色之圓成實性。如色蘊中有此三義。受等四蘊·界等九法。各有三義。隨意當知。如是蘊等由三義別。無不攝入彼三性中。 (四十六左)初是瑜伽(至)一圓成實(文)。七十四(初右)雲。問。三種自性相等五法。初自性五法中義所攝。答。都非所攝。問。第二自性幾所攝。答。四所攝。問。第三自性幾所攝。答。一所攝(文)顯揚第六(初右)雲。五法者。一相。二名。三分別。四真如。五相智。相者。若略說。謂一切言說所依處。名者。謂於諸相中依增語。分別者。謂三界所攝諸心心法。真如者。謂法無我所顯聖智所行一切言說所不依處。正智者。略有二種。一唯出世間。二世間·出世間(文)十六(五右)雲。遍計所執自相是無。何以故。五事所不攝故。除五事外更無所有。何等為五。一相等乃至廣說。 (四十六左)三無性論(至)不依彼故(文)。三無性第一(三右)名為五藏。謂相·名·分別·如如·無分別智。佛性論二(二十右)雲。五法者。相·名·分別·思惟·及聖智如如。二論並真諦譯故雲不依。 (四十七右)七十四雲(至)亦緣無執(文)。七十四(初右)問。若依他起自性亦正智所攝。何故前說。依他起自性緣遍計所執自性執應可了知。答。彼意唯說依他起自性雜染分。非清淨分。若清淨分當知緣彼無執應可了知(文)瑜伽但說作前說。此指前七十三說(十三右)答中雲彼亦同。今就詮旨簡。言但說亦無巨妨。義演雲。問。若依他起至應知者。此中問意。若瑜伽中說依他起性攝得正智者。何故前說依他起而緣遍計所執耶。應知者。即遍計所執無體故。但可應知。依他起名應斷。即圓成名應證。答。彼唯說染分依他。非淨分依他。若淨分依他亦緣無執。無執者。即緣二空也。故有漏染分緣邊計性無漏淨分緣二空如。故無漏依他通圓成攝。 (四十七右)舊中邊上卷(至)彼有頌文(文)。舊論上(二十一右)頌曰。相及於分別。名字二性攝。聖知與如如。此二一性攝。長行雲。相及分別依他性中攝。名者分別性中攝。如如及聖智依真實性中。攝(文)新論中(五右)頌曰。名遍計所執。相·分別依他。真如及正智。圓成實所攝。長行可知。 (四十七左)所執都無(至)無實體故(文)。義演雲。所執都無至無實體故者。解雲。為遍計所執無體。於五法中但向名中攝。意顯所執但在其名都無實體故。問。准疏雲。設能詮名亦相中攝。若爾即今有四法而無五法。何以故。以名即相故。又何以故說遍計所執而攝彼名。答。不爾。今意說。名雖復是名亦說為相。是見緣故不以說名是相即五法中無名。前意說。此不唯是名亦通於相故。瑜伽五事中雲。有名皆是相。有相非是名。為色等自體。故知相·名別。故五法中有其名。說遍計名中攝。顯彼性非有。問。五法中名是遍計攝。所執既無體。未審名為有體不。答。意顯遍計但有其名而無實體。不通名亦無體。名亦相是從緣生故。 (四十七左)真如正智(至)不相違也(文)。義演雲。真如正智至不相違也者。中邊據能緣智·所緣如俱斷漏故。俱離倒故圓成實攝。瑜伽約緣生義。是依他亦無違也。問。是正智可能斷漏。真如是所攝。體亦是無漏也。又正智能斷惑。所以攝無漏。真如體離染亦得名無漏。又能證·所證別。俱不得攝無漏。能所證不異是俱無漏故。中邊雲。菩提·菩提斷皆名為菩提。說智及知處俱名為般若。 (四十八右)十卷楞伽(至)十卷有故(文)。十卷第七(十四右)四卷第四(二十一右)雲。復次大慧五法者。相·名·妄相·如如·正智。大慧相者。若處所行相色像等現。是名為相。若彼有如是相。名為瓶等。即此非全。是說為名。施設眾名顯示諸相。瓶等心心法是名妄想。彼名·彼相畢竟不可得始終無覺。於諸法無展轉。離不實妄想是名如如。真實決定究竟自性不可得彼是如相。可及諸佛隨順入處。普為眾生如實演說設顯示。於彼隨入於正覺不斷不常。妄想不起。隨順自覺聖趣一切外道聲聞緣覺所不得相。是名正智。大慧是名五法·三種自性·八識·二種無我。一切佛法悉入其中。是故大慧當自方便學亦起他人。勿隨於他。 (四十八右)七十六說(至)故論不釋(文)。七十六(十五左)雲。我今領解世尊所說義者。若於分別所行·遍計所執相所依行相中。假名安立以為色蘊。或自性相。或差別相。假名安立為色蘊生。為色蘊滅。及為色蘊永斷遍知。或自性相。或差別相。是名遍計所執相。世尊依此施設諸法相無自性性。若即分別所行遍計所執相所依行相。是名依他起相。世尊依此施設諸法生·無自性性·及一分勝義無自性性如是我今領解世尊所說義者。若即於此分別所行·遍計所執相所依行相中。由遍計所執相不成實故。即此自性無自性性法無我真如清淨所緣。是名圓成實相乃至廣說。蘊處界有支等亦後如是。 (四十八左)世親攝論(至)遍計所執(文)。第五(初左)雲。釋雲。如依他起自性·遍計所執分。雖顯現可得而非稱彼體。為顯此義故。說由名前覺無稱相違故等。若依他起·偏計所執同一相者。應不得名於義覺轉。如執有瓶。若離瓶名於瓶義中無有瓶覺。若此瓶名與彼瓶義同一相者。瓶覺應轉。以非一相。是故不轉。由此名義體相稱則成相違。此中安立名為依他起。義為變計所執。以依他起依名勢力成所遍計故。又於一義有眾多名。若名與義同一相者。義應如同一相成第二相違過失。又名不決定。以一瞿聲於九義轉。若執名·義同一相者。多義相違應同一體。則成第三相違過失失。由執牛等非一相義同一性故。 (四十八左)若體相稱即成相違(文)。演祕雲。疏若體相攝成相違者。若以攝論名義二體攝。此五法名義體者。便成相違。何以故。五法中義即相分別也。體即依他。彼義初性。以無攝有。豈不相違·義蘊雲。疏若體相攝即成相違者。名屬依他。理即可爾。義屬偏計。即成相違。何以然者。五法之中相及分別。名之為義。體即不無。攝屬遍計相違耶也。又名言虛似攝屬依他所詮不無。乃屬邊計亦成相違(文)今謂。此文即是攝論。何用名義與五法相攝。彼論意者唯約名義相對而論。名是依他。義乃是邊計。故成相違。何得相攝。蘊演亦用演祕。並皆不允。 (四十八左)此意名者(至)故對舉之(文)。義演雲。意說。此論中意說。名是五法中名。義即分別及相。此明與攝論不同故。彼此二論明五法不同。相攝亦有異也。今不合引來。但引對舉之。非欲正明五法相攝。 (四十九右)彼世親雲(至)所遍計故(文)。如上已雲。 (四十九右)極疏遠故(文)。義演雲。疏極疏遠故者。圓成是依他之性。今依他起執。不依圓成。為隔依他。故雲疏遠。縱依依他起執展轉說。其圓成實本離名言故。 (四十九右)楞伽中邊(至)假亦通有(文)。義演雲。疏楞伽中邊至假亦通有者。解雲。依二教五法有二解。第一雲或通有無者。邊計執者無。以邊計所執體非實有。從緣生體即是有。二雲或體實有者。即五法體總實有。然計所執剋體。雖無隨其妄情假說亦通於有。如毛輪·空華。妄情為有。執之為實。若非妄有依離起執。即就妄情假說通有實不然。又所執境之所依是依他有法。遍計所執雖無相從而說。故假說所執亦通有也。此第二解意明五法總於有。 (五十右)如瑜伽第七十二七十三四等(文)。七十二(四右)七四兩卷通說五法別等者。如略纂及義林章等。 (五十右)中邊以三性(至)可勘彼文(文)。中邊中(初右)雲。應知真實唯有十種。一根本真實。二相真實。三無顛倒真實。四因果真實。五粗細真實。六極成真實。七淨所所真實。八攝受真實。九差別真實。十善巧真實(文)義演雲。今但舉名略辨名意。一根本真實。依此建立餘真實故。依三性立者。解雲。於三性中有真實義名為真實。初性中真實者。遍計所執相常非有。以常非有故。於此性中計為真實。無顛倒故。於依他起相有而不真。唯有非真。於依他起許為真實。於圓成實有二空性。故許為真實。二相真實。此於根本真實相中無顛倒故。三無顛倒真實者。謂無常·苦·空·無我性。由此性能治彼常倒四倒。四因果真實。謂四諦。染淨因果有差別故。五粗細真實。謂世俗·勝義。二有別故。六極成真實。謂世間·道理二極成故。七淨智所行真實。謂煩惱·所智二障智所行有異。八攝受真實。謂即三性·五事相攝。九差別真實。謂七真如·三性相攝。十善巧真實。謂治十種我見。以修蘊等十種善巧。然此十真實一一皆與三性相攝。初下與三性相攝。具引餘者恐文繁不引(此據演祕)。 (五十右)然有蘊等(文)。義演雲。疏然有蘊等者。即中邊說蘊說蘊等十種善巧。所謂蘊善巧·界善巧等。如下當知。此不預述。 (五十左)取分別(至)亦所詮故(文)。演祕雲。疏。取分別全至是所詮故者。問。正智心等通能所詮。分別何乃唯所詮耶。答。有漏別開相·名·分別。分別所以唯是所詮。無漏總合。故正智一能所詮具。有義相唯所詮。名但能詮。分別通三。隨二所變有差別故。雖有多釋將今說勝。詳曰。如名詮名所詮之名豈非名耶。答。是名者何非所詮。名依識變。何非名相。答。許是相相即能詮。答。以識能變能詮故名能詮者。應相從故從於能變但名分別。從所變故唯相·名二。此既不爾。彼雲。何然。故疏為勝。今助一釋。相·分別二唯是所詮。名通能所。雖名識變亦是相收。然據別義但稱為名。若不爾者即有如前相從例失。思之可知。 (五十左)相名小分是所詮相(文)。義蘊雲。心變聲名亦名為相。名詮於名亦名所詮故。名·相二名取小分為能所詮。 (五十左)正智小分是所詮等(文)。義蘊雲。無漏有為皆正智攝。能變心等唯屬所詮。所變之境可通能所。思之可悉。 (五十左)前言離過無漏無能詮(文)。義演雲。疏前言離過無漏無能詮者。即前瑜伽等雲。無漏心等離戲論故。但總名正智不說能·所詮。今談法體實。無漏亦能詮者雲。此據法體說。無漏後得亦有能詮名句字等故。善·惡地菩薩於後得智中變起無量名句實。故不同前。 (五十一左)顯揚論十六(至)第五依圓成相(文)。顯揚第十六(十二丁之左)之全文。 (五十二右)第八十一(至)正分別(文)。八十一(五左)雲。一者所詮相。二者能詮相。三者此二相應相。四者執著相。五者不執著相(文)顯揚十二(五右)雲。三此二相屬相。餘文亦同。 (五十二左)彼所詮相(至)非所詮故(文)。八十一(五左)雲。所詮相者。謂相等五法如五事中已說(文)顯揚十二(五右)所詮相者。謂相等五法如五法藏說。 (五十二左)彼二論文(至)亦不相違(文)。八十一(五左)雲。能詮相者。謂即於彼依止名等為欲。隨說自性差別所有語言。應知此即邊計所執自性相。此邊計所執自性有差別名。所謂亦名邊計所執。亦名和合所成。亦名所增益相。亦名虛妄所執。亦名語說所顯。亦名文字加行。亦名唯有音聲。亦名無有體相。如是等類差別應知(文)顯揚十二(五右)雲。能詮相者。謂即於彼法依止名等為詮。諸法自體差別·所有言說。此亦能顯變計所執自體。應知此遍計所執自體有多種名諸十全同瑜伽(文)義蘊雲。疏亦名和合者。顯能詮相。無實體故說名和合。和合者。顯其虛假無實性故。聲名聚氣方起變計。執實能詮故雲和合。 (五十三右)此二相屬相(至)執所依止(文)顯揚十二(五左)雲。此二相屬相者。謂能詮·所詮五相屬著邊計所執自體執所依止(文)。瑜伽相屬為相應。其餘全同。義蘊雲。疏此二相屬至執所止者。牒彼文也。言即遍計所執性也者。總斷定也。次方由解文意易詳。此論同故唯遍計攝(文)義演雲。疏此二相屬相至起計心故者。此釋第三相。意說。二相屬相中。遍計所執性與能計心而所依。即由有所執性方起能計心。故所執性是所依。能計心是能依。明知執所依者是遍計所執。心是依他起。故此二相屬相唯是遍計所執性。只道此相能起變計心。不言此相是依他起。 (五十三右)第四言(至)及彼隨眠(文)。八十一(六右)雲。執著相者。謂諸愚夫無始來相續流轉遍計所執自性執及彼隨眠(文)顯揚十二(五左)雲。執著相者。謂無始流轉一切愚夫遍計所執自體執及此隨眠(文)二論大意不別。瑜伽先舉迷人。後明其時。顯揚前後垂翻。言性及彼。顯揚言體及此。 (五十三右)第五不執著相(至)彼習氣者(文)。八十一(六右)雲。不執著相者。謂已見諦者。如實了智遍計所執相。及彼習氣解脫。若正分別如思所成地。應知其相。 (五十三右)此中五相(至)理不違也(文)。義演雲。疏此中五相前二諸論不同各據一義後三諸論皆同理不相違也者。意雲。五相中所詮·能詮二相諸論不同若唯識及顯揚第十六同說所詮·能詮一一皆具三性。然八十一·顯揚十二同說所詮相是相·名等五事。若能詮相唯是計所執性。故五事中前二相諸論各據名義說不同也。其以三事四諦中皆同。且如唯識顯揚十六。說二相屬唯是遍計所執性。若執著相唯是依他起。若不執著相即是圓成實性。若八十下·顯揚十二。說後三相雲二相屬相。是變計所執性著。謂能計心及此種子。是依他。虛妄分別為自性故。不執等相是圓成實。於不執著相中言即計所執及彼隨眠解脫等者。意說。由知遍計所執無。有漏染依他。而得圓成解脫也。故後三諸論皆同也。問。顯揚十二說能詮及二相屬相中。皆言唯有遍計所執。未審而有何別。答。能詮中言遍計所執者。即據遍計所執性當體是無。若二相屬相中言遍計所執者。即顯此所執性與依他為所緣。即執著相中依他計心。是能依據義分別。不可各責。 (五十三左)顯揚六說(至)所成真實(文)。第六(二左)雲。彼真實復有四種。一世間真實。二道理真實。三煩惱障淨智所行真實。四所智障淨智所行真實。世間真實者。謂一切世間於諸事中由串習所得悟入智見共施設世俗。性如於地。謂唯是事非大等。如是於水·火·風·色·聲·香·味·觸·飲食·服·乘·諸莊嚴具·及計什物·香·鬘·塗食·歌舞·音樂。眾明男女威儀諸行。田·宅·財物·及苦樂等。於苦謂苦非樂。謂樂非苦。又若略說者謂此是此非彼。如是謂彼是彼。餘若事世間有情決定勝解諸行。一切世間自苦傳來名言決定自他分別共為真實。非邪思搆觀察所取。是名世間真實(文)瑜伽三十六(八右)雲。雲何真實義。謂略有二種。一者依如所有性諸法真實性。二者依盡所有性諸法一切性。如是諸法真實性·一切性。應知總名真實義。此真實義品類差別復有四種。一者世間極成真實。二者道理極成真實。三者煩惱障淨智所行真實。四者所智障淨智所行真實。雲何世間極成真實。謂一切世間於彼彼事隨順假立世俗串習悟入覺慧所見同性。謂地唯是地非是火等。如地如是水·火·風·色·聲·香·味·解·飲·食·衣·乘諸莊嚴具。資產·什物·塗香·花鬘·歌舞·妓樂。種種光明男女承事。田·園·邸店·宅舍等事。當知亦爾。苦唯是苦非是樂等。樂唯是樂。非是苦等。以要言之。此即如此非不如此。是即如是非不如是。決定勝解所行境事。一切世間從其本際展轉傳來。想自分別共所成立。不由思惟籌量觀察。然後方取。是名世間極成真實(文)略纂十(二十二左)雲。論雲一依如所有性二依盡所有性者。且如二知如所有性。即無分別智。緣理之智。如境道理稱實性而勸。盡所有性。即後得智。緣事為境界性。而能勸之。此解大分以理·事智別。又勸四諦·十六諦·三空門等勸智。名如所有性。八勸心雖後得智能出世。後得緣相見道有性真如故。名如所有情。若後得緣有常·無常·有漏·無漏等事。差別門不作相見道真如解之世間智。名盡所有情。此即約後得智。分為二智。謂世間後得。出世後得解。論雲復有四種一世間極成真實(乃至)第四所智障所行真實者。初謂世間·世俗共許。是有依世俗理。此法是有除所執之法故。名世間恐極字所成真實。以共許故名為真實。即唯有為有漏法。若無為無漏法。是道理所成出世間故。又雲論解世間真實中。雲何世間極成真謂一切世間於彼彼事隨順假立世俗串習悟入覺慧所見道性者。是意明。一切世間人。於眾事中。隨眾事所起言說。意解所詮之事。眾共許者。是此真實體故列。謂地唯是持等者。是此唯是此。乃至非不如是。謂此地唯是地。是水唯是水。不是火·風等起。決定解世間共計故。無始傳來非今卒慮。此等是真實體。 (五十四右)謂諸智者(至)成道理所成真實(文)。顯揚第六(二左)雲。道理真實者。謂諸正智者有道理義。聰叡者。諸點慧者。諸推求者。諸審察者。住尋思地者。具自辨才者。處異生位者。隨觀察行者。依現比思教三量。極善抉擇決定智所行所知事。以如實因緣證成。道理所建立故。是名道理真實(文)瑜伽三十六(九右)雲。雲何道理極成真實。謂諸智者有道理義。諸聽叡者。諸點慧者。能尋思者。能伺察者。住尋伺地者。具自辨才者。居異生位者。隨觀察行者。依止現比及至教量極善思擇決定智所行所知事。由證成道理所建立所施設義。是名道理極成真實(文)略纂十(二十三右)雲。二道理所成真實者。謂有智者乃至隨觀察行者。依止現比至教量等。道理所成之義。即通有漏·無漏·有為·無為法(文)又(三十三右)雲。論解道理極成真實中。雲能尋思者·能伺察者·住尋思地者下。謂如欲界。有人一時不起尋伺。若人有起此尋伺者等。若以欲界對色界。名住尋伺者。又說能尋伺等者。明正起尋伺時人。住尋伺地。謂成熟尋伺人。居異生位者。謂聖人住無漏故。不樂散亂多論義等。異生多散亂故。多樂論義故。唯據住異生者。又聖人雖有見諦。有比現聖言量等。少分而有。有已證得故。凡夫一向未證得。多生比智故。多理極成中。明凡夫比量道理。極成於法。 (五十四右)謂一切聲聞(至)名此真實(文)。顯揚第六(二右)雲。煩惱障淨智所行真實者。謂一切聲聞·獨覺無漏方便智。無漏正智。無漏後所得世間智等所行境界。是名煩惱障淨智所行真實。由緣此故。於煩惱障智得清淨。及後證住無障礙性。是故說為煩惱障淨智所行真實。問。此中何者是真實。答。謂苦集滅道名之所顯四種聖諦。由簡擇如是四聖諦故。得入現觀位。於現觀位中真實智生(文)瑜伽三十六(九右)雲。雲何煩惱障淨智所行真實。謂一切聲聞獨覺。名無漏智。若能引無漏智。若無漏後得世間智所行境界。是名煩惱障淨智所行真實。由緣此為境。從煩惱障智得清淨。於當來世無障礙住。是故說名煩惱障淨智所行真實。此後雲何。謂四聖諦。一苦聖諦。二集聖諦。三滅聖諦。四道聖諦。即於如是四聖諦義。極善思擇證人現觀。入現觀已如實智生。比諦現觀。聲聞·獨覺能觀唯有諸蘊可得。除諸蘊外我不可得。類習緣生諸行生滅相應慧故。類習異蘊補特迦羅無性見故。發生如是聖諦現觀(文)略纂十(二十三右)雲。第三煩惱障淨智所行真實。依論文通二乘加行等智。即三乘所得三智。三智之境。涅槃無為。四諦等法是。煩惱障淨智所行真實體。唯有漏中如行智。無漏二智。及涅槃無為。是即真實體。又(二十四左)雲。論解第三真實中。雲若能引無得智者。非有漏如行智故。雲何煩惱障淨智所行真實。不緣無為涅槃耶。義曰。論雲不生。是緣涅槃智。此能引無漏智緣涅槃。亦說是加行。為此中收。論雲數習異蘊補特伽羅無性見故者。即類習離蘊外無我見也。 (五十四右)由緣此故(至)得無障礙等(文)。義蘊雲。言智得清淨者。解淨智也。言證得無障礙者。謂四諦理解所行也。 (五十四左)謂於所智中(至)名此真實(文)。顯揚六(三右)雲。所智障淨智所行真實者。謂於所智中能礙智故名所智障。若真實性是解脫所智障智所行境界。是名所智障淨智所行真實。應知。此復雲何。謂諸菩薩·佛薄伽梵為入法無我及已入極清淨者。依一切法。離言說自性。假說自性。無分別平等智所行境界。謂最勝真如無上所智究竟性此。性一切正法簡擇。不能迴轉。不能過起。是名所智清淨智所行真實(文)瑜伽三十六(九右)雲。雲何所智障淨智所行真實。謂於所智能等智故名所智障。從所智障得解脫智所行境界。當知是名所智障淨智所行真實。此復雲何。謂諸菩薩諸佛世尊入法無我。入已善淨於一切法離言自性。平等平等無分別智所行境界。如是境界為最第一真如無上所智邊際。齊此一切正法思擇皆悉退還不能越度。 (五十五左)四道理(至)所行真實(文)。對法論第十一(八右)雲。四種道理。謂觀待道理。作用道理。證成道理。法爾道理。觀待道理者。謂諸行生時要待眾緣。如芽生時要待種子·時節·水田等緣。諸識生時要待根·境作意等緣。如是等。作用道理者。謂異相諸法各別作用。如眼根等為眼識等所依作用。色等境界為眼識等所緣作用。眼等諸識了別色等。金銀匠等善修造金銀等物。如是比。證成道理者。諸為證成所應成義宣說。諸量不相違語。所應成義者。謂自體差別所攝。所應成義諸量不相違語者。謂現量等不相違立宗等言。法爾道理者。謂無始時來於自相共相所住法中。所有成就法性法爾。始火能燒水能爛。如是等諸法成就法性法爾。如經言眼雖圓淨空無有常乃至無我。所以者何。其性法爾(文)義蘊雲。疏四道理者。謂觀待此彼得生住。二作用道理。如根發識識能了教。三證成道理。由比量等有正智生。四法再道理。如地·水等法爾道理。如地水等法爾堅·濕。疏如是所智障淨智所行真實者。謂如真如。唯佛·菩薩之所行故略不說。餘理通諸法。又前已說。如是所行故文者也。 (五十五右)亦取無漏智(至)不爾便減(文)。義演雲。疏亦取無漏智至不爾便減者。意雲。今此四聖諦真實亦取無漏智為真實。若不取無漏智為真實者。即四聖諦真實便減。以不攝無漏智故。意說。無漏智亦被他觀諦下後得無漏世間智緣也。故喚後得無漏智名世間智心。亦緣俗故所智障淨智所行真實亦准此釋(文)義蘊雲。疏不爾便減者。聖諦與智俱是所行。若不取智便為減也。又淨智能行聖諦所所二俱真實。唯境非智故名滅也。前解為勝。 (五十五左)瑜伽三十六(至)依他攝者(文)。今撿瑜伽三十六·對法十一。無有分明論攝屬文。然三十六如上具引。及對法中明如所有性盡所有性。於中演四種道理等。此等兩論其意明依他攝。非有別文。 (五十五左)七十三說(至)三事所攝(文)。七十三(九右)雲。問。如是五事四種真實。此中何事攝幾真實。答。世間所成真實·道理所成真實三事所攝。煩惱障淨智所行真實·所智障淨智所行真實三事所攝。 (五十五右)二障淨智(至)二事所攝故(文)。七十三(九左)如上已引。演祕雲。論。二障至二事攝故者。問。准瑜伽論三十六說。後二真實以四諦理真如為體。七十三中兼取正智。何意不同。答。有三釋。一解如疏。二傳三藏釋雲。當證二障淨所行時亦證智慧。猶如見分緣真如時即自證分亦緣見分。三有義二空觀智能有所行亦名所行。不應說雲二障淨智通緣真俗故無漏智亦名所行。後得緣者。此理不然。後得通緣染·淨依他。應說染分亦是二智之所行真實。若爾即應二智所行通攝五事。既二事攝。故能觀智能有所行名為所行。詳曰。疏及傳釋其理稍通。有義所斷恐乖論旨。論旨者何。謂論本明所緣之境。顯境不同有四真實。故三十六雲。此真實義品類差別復有四種。義即境也。今取其智能有所行名有所行。不約為境。豈與本論不成楚·越。論據一分淨境為言。非境義同以染依他便例責也。今助二釋。一雲根本智所行真如真如所攝。餘無漏智緣安立等所變相等亦名二智所行真實正智所攝。不同有漏虛妄分別非相等攝。故七十三無漏有為總名正智。問。何以證知。答。三十六雲。一切二乘若無漏智。若無漏之後得世間智所行境界。是名煩惱障淨智所行真實又顯揚雲。此中何者是真實。答。謂四聖諦。既後智境亦名真實。故知後得所緣四諦真如等相皆名真實。然三十六第三真實具言三智。第四不具但影顯也。不爾何意有具·不具。或取疏傳合今所明復為一釋。故大論前後亦不相違。更思。疏。中邊論至依一圓成實者。四句之中初顯初實依遍計一。二顯第二依計等三。第三·四顯第四三實共依成實。 (五十六右)辨中邊論說(至)唯初性攝(文)。中邊中(五右)雲。若事世間共所安立串習隨入覺慧。所取一切世間同執此事是地非火。色非聲等。是名世間極成真實。此於根本三真實中但依遍計所執而立。 (五十七右)舊中邊上頌(至)依一圓成實(文)。舊中邊上(二十右)新中邊中(四左)演祕雲。四句之中初顯初實依遍計一。二顯第二依計等之三。第三·四顯第四三實共依成實。 (五十七左)一無性無常(至)即初性也(文)。義演雲。疏一無性無常至假名諦者。無性性實而諦假。以性常無名性實也。即喚此假為苦諦下無常故諦名假。以性常無非是苦。故雲諦名假也。 (五十七左)舊中邊雲(至)新同此(文)。舊中邊上(十八左)雲。一無物無常。新中邊中(二左)雲。一無常無性。謂遍計所執此常無故。 (五十七左)二起盡無常(至)為無常(文)。義演雲。疏二起盡無常至為無常者。此即性諦俱實。其有漏法實是生滅。亦復是苦故。性諦俱實也。 (五十七左)三垢淨無常(至)假名為諦(文)。義演雲。三垢淨無常至有無垢為義者。此即性實諦假。意說。真如實無垢淨。若在生死位中即名有垢真垢。若斷煩惱斷生死時即無垢真如。真如約分位假名無常。實是常法。即名性實。然不是苦諦下無常。名為諦假。以真性非是苦故。 (五十七左)中邊雲有無垢為義(文)。舊中邊雲。三有垢無垢無常。新雲。三垢淨無常。謂圓成實位轉變故。 (五十七左)此約詮分位(至)不緣之(文)。演祕雲。疏。此約詮分位為垢淨者。以有染淨隱顯二位。據斯詮顯以彼苦下能緣之心無常行也。假名無常。體實常也。疏。無常行實不緣之者。無常行相但緣三諦。有為為義。不緣滅諦無為為境。義蘊雲。疏似無常行者。有漏之法有染有淨。可是無常。此無為法實非無常。約詮垢淨假名無常。似有漏故。無常行實不緣之者。苦無常行者不緣無為。無為是常法故。 (五十七左)又依一切無常為語等(文)。演祕雲。疏又依一無常為語等者。言無常之行緣。初後性此能緣行。非是十六行中無常。是十六外緣無常心。何所以者。十六行中無常但緣三諦為境。初性非諦。後性無為。非無常故。 (五十八右)顯揚十四(至)在外色(文)。十四(十二左)雲。六種無常者。一無性無常。二失壞無常。三轉異無常。四別離無常。五得無常。六常有無常。八種無常者。一剎那門。二相續門。三病門。四老門。五死門。六心門。七器門。八受用門。此中剎那·相續二種無常偏一切處。病等三無常在於內色。心無常唯在於名。器·受用二無常有於外色(文)顯揚無無字。唯言失壞。恐疏無字衍。義演雲。如識中種子前滅後生唸唸相續而不散失。名無失壞無常。餘者易解。疏八種者。一剎那者。即是剎那四相中無常。二相續者。即是一相四相中無常也。次三在內色者。謂內身上四大不調名病。諸根衰損名老。身壞命終名死。故病老死唯在內身。心唯有名。名者。即非色四蘊總為名。器·受用在外色者。器者即是外器世間。是諸有情所依處故。受用者即五塵。是所受用境(文)義蘊雲。疏顯揚十四無常有。六者。一無性無常者。空華等性常無故。二無失壞無常者。如阿賴耶持諸種子不失壞故。三轉異無常。在胎·出胎十時分等位轉異故。四別離無常者。如有為法初雖合會必別離故。五得無常。如於現在受無常果由無常因之所得故。六當有無常者。如五種能有當來生老死故。 (五十八右)彼約三界分別等(文)。顯揚十四(十四右)雲。復次是無常義。於欲界中一切具有。於色界中除病·老·受用三門無常。又有觸·染·三種變異。如色界所說諸無常義。當知無色界亦爾(文)。義演雲。疏彼約三界分別等者。如無色界中唯有五種無常。謂無病·器·受用三種也。若色界中有七。除病。若欲界具八種。有解雲。六欲天中及北洲。並地識全極苦處。鬼畜一分。此等處皆無病也。但有餘七無常。若東·南·西三洲。一分鬼·畜。隨受·處等具有八種。此約多分說。非真理也(文)今謂。義演論無無色無常。與顯揚違。其非可知。 (五十八左)又此中垢淨約詮談旨(文)。義蘊雲。疏此中垢淨約詮談者。言詮唯雲垢·淨。意談垢·淨二位所有真如。顯揚轉謂唯約十時分等。不談如體。名同義別。 (五十八左)彼說十五種(至)如彼廣解(文)。顯揚十四(十三右)中。具明十五。演祕撮略雲。按彼論雲。六無常中後五無常並名變易。變異不同。有十五種。一分位變異。謂嬰兒等。二顯變異。謂從妙色變為惡等。三形變異。謂飢疲等。四興盛變異。五支節變異。六衰熱變異。七他損變異。八疲倦變異。九威儀變異。十觸對變異。由苦等觸。十一染污變異。十二病等變異。十三死變異。十四青淤等變異。十五一切種不現盡變異者。謂骨鎖等燒壞離散·一切種都無所見。 (五十九右)一所取苦(至)性實而諦假(文)。義演雲。疏性實而而諦假者。真如與一切有漏苦相合故亦名苦。非實苦也。故雲諦假。真如實是圓成實性。雲是實也。 (五十九右)舊中邊雲(至)新同此論(文)。舊中邊上(十一左)雲。一取苦。新雲。一所取苦。謂遍計所執是補特伽羅法執所取故。 (五十九右)二事相苦(文)。義演雲。二事相苦者。此文即性諦俱實。實是依他起性。有為有漏實是苦諦。亦是苦行所行。 (五十九右)性實而諦假(文)。義演雲。性實而諦假者。真如與一切有漏苦相合故。故亦名苦。非實苦也。故雲諦假。真如實是圓成實性。雲是實也。 (五十九左)新中邊同(文)。新中邊中(三右)雲。二事相苦。謂依他起三苦相故。三和合苦。謂圓成實苦相合故。 (五十九左)論空有三者等。義蘊雲。論空有三者等者。初後二行性實體假中。一性體俱實。無我三種准之應知(文)義燈六末(四十八右)雲。論空有三者等。本疏不分假實。但總相釋。要集雲。或空無我。初中性·諦俱實。後即性實諦假。雲有說空無我皆性·諦實者。非也。二空所顯及所執性。非苦諦故。今謂不爾。一疏文不判尋聽此解理然。若雲二空所顯及所執性非苦諦者。何故自斷雲空無我初中性·諦俱實。豈許所執苦諦攝耶。今雲空及無我性·諦俱實者。以空·無我二種行相與彼相似。亦此行相所行境故。遍計性無名空無我。圓成實性空無我性亦空無我。苦諦本性非我所故空。非一常故無我。能觀所觀行相俱通。故說俱實。據實二性非苦諦攝。初後二行性實諦假。應知苦下四行各三如次。依遍計·依他·圓成各分三行。初後皆性實。中邊說即彼性故。從諦皆假。中即依他。性·諦俱實。然依他中無漏依他是道諦攝。有漏依他是苦諦攝。攝依他少分。准法師辨中邊疏解無常行相。雲今無常通緣三性故。說能緣行相有計所執等。實非此行通初後性。又以理准無常緣三諦。初性非諦收。言緣彼者。通一切心緣無常語。假說為無常行。實非此行收。又以彼性假名無常。下諸行相準此應悉。今准此釋。無常苦樂是苦諦行相。非初後性行相。說初後性者。皆是假說。准空無我攝初後性亦是假說。彼非攝故非此行相。今又助。釋前解據三乘苦·集等諦不攝真如。依大乘宗四諦亦攝圓成實性。故涅槃經雲。聲聞之人有苦有諦而無其實。菩薩之人亦有其實。實即真如。菩薩亦能依四諦詮觀圓成實。故苦·集諦亦攝彼二。雖非苦·集而是彼性。若依此釋。四三各後性·諦俱實。又邪行如等即諦真性。約詮顯體。如通四諦。故四三後性·諦俱實。 (五十九右)顯揚十五(至)如次立三空(文)。十五(十八左)雲。依止遍計所執等三種自體。如其次第立三種空。一無體空。二遠離空。三除遣空。 (六十右)苦諦諸行義通諸諦(文)。義演雲。疏苦諦諸行義通諸諦者。意說。諸諦下皆有相應煩惱。即此煩惱者皆有無常·苦·空·無我等行解。故雲苦諦諸行義通諸諦。若不約此說者。豈有滅·道二諦亦無常苦等乎(文)今謂。未詳。 (六十右)中邊又雲(至)不分三也(文)。中邊中(二左)雲。無顛倒真實者。謂苦·空·無常·無我性。由此治彼常等四倒故。又中卷(三左)雲。如是所說苦·空·無我·無常四種。如其次第依根本真實各分為三種。四各三種。如前應知。 (六十左)一習氣集等(文)。演祕雲。論一習氣集等者。疏有兩釋。初釋意雲。由能執心執於我法而熏成種。種雖有體由因遍計所執我法能計心等熏成於種。種名初性。非是別熏所執之種。或能遍計假名所執。所熏之種。從能熏心假名初性。第二意雲。為能執心執彼習氣。為所遍計習熏是。彼所執所依從彼能依假名所執(文)。 (六十左)三未離繫集等(文)。義演雲。疏三未離繫集假名為集者。言未離繫即是真如集之性也。此謂為集假名集也。諦實可知(文)義燈六末(五十右)雲。未離繫集。假實准知。但為二釋。由是集性未離繫。離繫非集。即擇滅故。約未雖繫集之真性名為集者。性·諦俱實。以業煩惱名為集者。此即諦假(文)義演雲。雲未離繫集等者。唯取業煩惱。一是實諦體。其真如在纏之位假說真如。名為集諦。諦假也。真如是圓成實。故性實也。 (六十左)一自性滅(至)定非諦攝(文)。義燈六末(五十右)雲。滅諦初滅。要集三解。初解諦實性假。自性不生。是擇滅故(即與第二不別)後釋性·諦俱實無故不生。性實可爾。常故不生。與本性滅何別。故唯第二依本疏正(文)。   (六十一右)二二取滅(至)二取不生(文)。義蘊雲。疏二二取滅護法安慧各有別解者。護法二取。所謂依他。斷染依他所得擇滅名二取識。安慧二取。所謂邊計。此自性滅非是擇滅。今論言擇滅者。即二取所依依他性識自體滅名為擇滅。二師俱是性假諦實。依他是已滅不生。非實依他故性假也(文)義燈六末(五十右)雲。中滅。依法師辨中邊疏。護法·安慧二師釋別。依護法雲。斷此二取所得不生。不生是擇滅。由依依他起而得於滅。假說為依他起。此意即性假諦實。安慧釋雲。二取即遍計所執。二取所依識自體分是依他起。二取所依自體分斷得不生。不生是滅。假名依他。今言二取意取所依識之自體(文)義演雲。疏二二取滅能所取無故等者。意雲。擇滅力令依他起所取二不生。故名二取滅。此即諦實性假。所以者何。二取不生即是擇滅實。是擇滅實。是滅諦而性非依他起。但從所滅二取依他故性名依他起。故性假也。以擇滅無為非依他起故。護法·安慧各有別解者。若護法說。見相是依他起。若於見相分上執為實能取所取者。方是遍計所執性。若安慧說。見相分即是能所取。遍計所執性故。二師有別。 (六十一右)三本性滅(至)如彼抄會(文)。中邊中(四右)雲。三本性滅。謂垢寂二即擇滅及真如(文)義燈六末(五十一左)雲。三性滅者。辨中邊雲。謂垢寂二擇滅及真如。法師中邊疏雲。安惠雲。垢寂二種。一染垢寂。即煩惱障斷。謂擇滅。二不染垢。即所知障斷。謂真如或。總解雲。由垢寂故總得二。謂擇滅及真如。或垢寂故得擇滅。或性寂故即真如。總含二種故雲垢寂二。然成唯識說二取滅即是擇滅。辨中邊說擇滅即本性收。二論說別者。中邊約所依·所得二各別故。所依依他假名為二取滅。或所得屬本性。唯識不約所依。但辨所得假名依他。故分擇滅。此意以中邊論雲二二取滅即能取所取二取不生。三本性滅。謂垢·寂二即擇滅及真如。以辨中邊說所依即能所取論二取滅。說所得即斷二取已所得擇滅。故分為二。唯識不說所依二取。但辨所得斷二取。已所得擇滅假名依他。實是擇滅。故於本性滅中分出擇滅名二取滅。即諦實也。辨中邊論說所依二取無名二種滅。即彼所滅名之為滅。實依他起。性實諦假。若依識變名為擇滅。亦同此釋。本性滅者。依中邊論擇滅為本性。性·諦俱實。真如二說。若唯據詮性實諦假。詮·旨合說性·諦俱實。准涅槃經。諦攝法盡真如非滅。即攝法不盡故。或滅之實性真如名本性滅。亦性。諦俱實(文)義演雲。此論本性滅即是真如。中邊釋本性滅。即是擇滅及真如。有此相違。如中辨抄會。問。擇滅與真如何別。答。擇滅據斷惑所得。真如約體以假。故擇滅義於真如上假立。 (六十一右)一遍智道等(文)。義燈六末(五十左)雲。道諦三者。要集雲。三皆性假諦實。智所取無斷。染依他證真如理。淨分依他非所斷故。非所證故。今謂不爾。三作證道能證圓成實故。常·無常門非圓實攝。漏·無漏門亦圓成收。真如所證成實四知能證成實故。性·諦俱實(文)。 (六十一左)三作證道(至)如依他說(文)。義蘊雲。疏作證道或假或實者。若約淨分依他即性假體實。若無例名成實即性·諦實。若約能證道所證圓成亦諦·性俱實(文)義演雲。疏三作證道者。真如即是圓成實攝。非是依他道諦攝。今說真如為道諦者。性實而諦假也。第二解雲。若從能證道名作證道者。即無漏實是道諦。復是圓成。即性·諦俱實。 (六十一右)遍智名等(文)。義演雲。疏遍智名實者。意說。遍計無體而得一名。唯應遍智更無餘義。故遍智名別得總名。即別遍計而得總遍智之名也。亦由如身根別得總名。問。此三種道為是根本亦通後得。答。後二是正體。前一是後得。後得智中能遍知故。又先遍計遍證。於後得智中於業病等方能遍智。而為說故。若據此解。前一唯後得攝。故七十四說。於三性等皆能遍知。是後得用。 (六十一左)七十四說(至)皆應遍智(文)。七十四(初左)雲。問。三種自性性應遍知。答。一切。 (六十一左)顯揚六說(至)如次得名(文)。第六(七右)雲。遍計所執自性應知。依他起性應知及應斷。圓成實自性應知及應作證。 (六十二右)皆通三性(至)即為空境(文)。義演雲。皆通三性者。意雲。三解脫門所行境一一皆通三性。疏謂緣依他至即為空境者。此明三性俱為解脫門所行境之所以也。遍計所執及我我所以體空故說為空境。謂緣他上無計所執者。此顯依他起是空境所由。意說。依他起上無我我所執。即說依他名為空境。因顯成實至即為空境者。此顯圓成是空境所由。意說。圓成要由我法二空所顯。即說圓成為空境。准疏但顯依他圓成為空境所以。不說遍計。以遍計體空空境。易故不說(文)演祕亦同。 (六十二右)論三解脫門理實皆通(文)。義蘊雲(初一)釋通釋三性俱為三境。七十二下別別證依·圓俱通三境。瑜伽十二下別證遍計通三解脫。隨增已下各為一境。 (六十二後右)俱不於此(至)為無願境(文)。義演雲。俱不於此起願求故為無願境者。此明三性為無願境之所以。境為此無願內境也。意雲。前三空境皆約遍計。故於此空三皆叵願名不願。且如遍計所執。無實體故不可願求。即依他為無願境。又是依他生滅法不可願求也。如遍計心中執實圓成。此性既是遍計所執之真如。故此真如不可願求。即是圓成為無願境問。圓成既非不善。雲何不可願求。答。如疏言。非緣遍計所執真如起願求者。即釋圓成為無願境之所由也。然七十二據實真如不名無願境亦不相違(文)此處演祕。義蘊雲。疏緣依他至為境者。問。依圓是有空為空境。答。觀依他上無遍計所執名為空境。圓成實性因空所顯故亦為空。故說此三俱為空境。 (六十二右)如空緣此三(至)為無相境(文)。演祕雲。如空緣此三至為無相境者。此舉空境以成無相。三性為空。皆約遍計。無相亦然。以彼體無何有其相·義演雲。疏如空緣此三為無相等者。三境既空相即非有。空上無相上無相行相相似。取空為例故曰如空。 (六十二左)七十二說(至)出世修惠(文)。七十二(十三左)雲。問。如是五事幾是空境。幾是無願·是無願境。幾是無相·是無相境。答。相通三種。亦三種境名非三種。是二種境分別通三種。是二種境真如非三種。是空無相境正智通三種。是空所行境。若無差別總說為空無相無願。當知此中通聞·思·修所成為性。若唯以三摩地名而宣說者。當知中唯修行所成為性。通世·出世。若唯以解脫門名而宣說者。當知此中唯出世間修所成為性(文)顯揚第二(十七左)亦同。演祕雲。相通三種者。五事相也。然三解脫有能所知。相多所知少。通能知。所知·能知俱三解脫。疏相亦三種境者。相亦攝彼所知三解。即是境也。問。何意說此。答。欲明依圓亦三解脫。故先引文後方成立。次下疏雲。既爾等者。正成立也(文)義蘊雲。疏七十二說相通三種至亦三種境者。亦三種境者。五事中相通能所觀。故為三解脫門亦為三境。問。如何相為三解脫門。答。有·無漏俱名為相。有漏之相非解脫門。今取無漏。顯揚等說出世慧故。問。無漏相者。即正知相。乃是境攝。何得為門。答。相通心境。一分為門理亦無失。問。何故五事此偏明相。答。相最寬故。五中初故。故偏舉之。准彼論文。但以五事與三解脫相攝不論三性。今此引例。欲成依他·圓成。得為三解脫境也(文)義演雲。疏相通三種者。意說。五事中相通三解脫門。何以得知。以相通能所知。所知俱三解脫門故。解雲。能知者。即三解脫門智。所智者。即三解脫門境也。其相通所知。多是所智境故通能知少分。少分通能知故。此瑜伽文與此論稍異。疏相亦三種境者。解雲。相亦攝所知。所知即是三解脫門之境也。問。何意作此說。答。欲明依他·圓成三解門。意雲。相竟是三解脫之境。依他·圓成既有有漏·無漏相。真如以寂靜為相。明知亦是三解脫之境也。先引文後方成立。所以斷之。既爾等者。正成立。疏此中既言至以證故說者。意雲。此論脫三解脫門。是無漏智。無漏智中是修所生惑。既證真如名得三解脫門也。此與七十二·顯揚第二文同。皆雲解脫門出世間修惠也。前與所引七十二文不同。彼雲。相通三解脫門亦為三境。疏既爾至亦無相者。此立理也。成前引文相為三種境也。相者即五事中相。通漏·無漏。復說相為三解脫境。又漏·無漏殊。分依他·圓成二別者。有斷即依他。無漏即圓成。故知依·圓二性立為三境。問。無漏相屬圓成。如何得名無相言是無相解脫境耶。答。顯揚第十二雲。相緣無相道作道如行出行。此亦是無相行。釋曰。智緣無相亦名無相。意說。道諦下四種行無漏智以緣無相故總名無相。故無相解脫門緣之亦為無相也。疏道四行通三解脫門者。意說。無漏智是三解脫門境也。 (六十二左)顯揚第二(至)三解脫門(文)。顯揚第二(十七左)雲。緣智空道作道加行出行。此亦是空。所緣智無相道作道加行出行。此亦是無願行(文)演祕。 (六十二左)淨分依他(至)亦為無相等(文)。義蘊雲。遂難偏釋有為圓成亦為無相境。疏言亦者。亦有二義一亦依他。二亦無為圓成實也。比今第二為俊。 (六十二左)瑜伽第十二(至)故名無相(文)。十二(九左)之文即此即彼作觀字。義演雲。疏瑜伽第十二說至為三解脫門者。前既明依圓為三解脫境。今說遍計所執亦為三解脫門之境。 (六十三右)七十四顯揚第六(文)。七十四(二右)第六(六右)兩論文中略取其意。 (六十三右)如樞要說(文)。樞要下末(二十左)。 (六十三右)第七十四顯揚第六(文)。七十四(二右)第六(六左)雲。問。如經中說無生法忍。彼雲何。答。由三自性故。謂由遍計所執自性故說本來無生忍。由依他起自性故說自然無性忍。由圓成實自性故說煩惱苦垢自生忍。此三種忍在不退轉地(文)倫記二十上(三右)雲。備雲。三忍在初地已上。故言無退轉。 (六十三左)證圓成實時惑苦不起(文)。演祕雲。疏證圓成實時或苦不起者。有義彈雲。證圓成時無異忍故。無生忍者。意顯證彼無生境故名無生忍。證圓成時惑苦不生。豈籍觀耶。故應說雲觀圓成實。非惑苦故無惑苦生名為惑苦無生忍也。詳曰。了知證彼圓成實時惑苦不起名無生忍。不言正證成實之時別起斯忍。或苦不生亦即境也。故疏無違。有義所明理亦通矣。任隨所好(文)。 (六十三左)對法第十二(至)大智度論(文)。大智度論四十八(十六右)雲。摩訶衍所謂三三昧。何等三空無相無作三昧。空三昧名諸法自相空。是為空解脫門。無相名壞諸法相不憶不念。是為無相解脫門。無作名諸法中不作。是為無作解脫門。是名菩薩摩訶薩摩訶衍。以不可得故。 (六十三左)八十六說(至)緣此圓成(文)。八十六(六左)雲。當知建立四種法嗢拖南。謂空解脫門·無願解脫門·無相解脫門。一切行無常·一切行苦者。依無願解脫門。建立第一·第二法嗢拖南。一切法無我者。依空解脫門建立第三嗢拖南。涅槃寂靜者。依無相解脫門建立第四法嗢拖南(文)義蘊雲疏。   (六十四左)第二得勝義等(文)。演祕。 (六十四左)真如舊成(至)故立得名(文)。義演雲。真如舊成至至故立得名者。此即疏辨得名所由兼釋難。其文易解。 (六十五右)第三者(至)多財釋也(文)。義演雲。疏勝義至有財釋者。此第三行勝義。以無漏智為體。此無漏智行用真如勝法為境名行勝義。是有財也。即真如勝名財。智緣勝義得勝義名名有財釋也。如食○等。又若隨體事別論亦得。是初勝義即無漏智。體用顯現故雲。四勝義中第一名體用顯現諦。 (六十五左)即不緣彼等(文)。義演雲。疏即不緣彼者。不緣初性也。彼非有法故者。意說。初性是無體也。 (六十五左)別變似無名應(文)。義蘊雲。疏別變似無名應者。我法本無。故佛別變似無之相。無所杖質故雲別變。無實境體。但雲應知。彼無故。 (六十五左)以為本無質(至)如緣他心(文)。義演雲。疏以本無質至緣無者。意說。變計所執本成無質非凡聖智境。然緣此無時即變起似無之相。即本質是無相分是有。今從本質而說。故名緣無。雖有相分以本緣無故。故說知無。 (六十五左)緣無如緣他心(文)。義蘊雲。緣無他心者。緣彼似無之相。如緣他心。俱不緣本質故。然佛他心智能稱實知他心。我法體無稱實知無。名知處偏計義意相似。故以為喻八十六說一切行苦依無願等者。有漏依他皆行苦攝。此不可願故為彼境。與此論同。問。此明三忍。引此何為。答。理合前明。忍之解脫既不別門。於此引之。亦何違理。問。此中論文緣此後生三無生忍。所言緣者。為是緣由為取緣遍。答。有解雲。由三解脫生此三忍。非緣遍也。此解不然。應取緣遍。何故雲緣此三性也。又論說雲。如次此三是彼境故。若非緣遍。雲何稱境。問。前解脫門·此無生忍。門之與忍俱智異名此二何別。答。准顯揚第二。空無願相俱通境智。境亦稱門之者。因由之義智境皆得為因。忍者印證之名。非智行能引境。門寬忍狹。故三不同。問。此三性為三解脫境。亦為三忍境觀空等時為即是忍為別智忍。答。三解脫門可通三智。言無生忍。多唯根本忍必為門。門非必忍有異。准理。可知。論既說。雲緣此復生三無生忍。即是門先忍後非定同時。問。此三種忍為是一智為三耶。答。說境雖異忍字亦殊一智義分理無違也。 (六十四右)應會諸論(至)義如別抄(文)。義燈細辨。 (六十四右)四世俗中第一俗攝(文)。二諦章雲。世俗四名者。一世間世俗諦亦名有名無實諦。二道理世俗諦亦名名隨差別諦。三證得世俗亦名方便安立諦。四勝義世俗諦亦名假名非安立諦(文)義燈雲。世俗有三皆持業釋。由此二空。能顯了真。非即真如故名世俗。或取所顯帶相。觀真未是親證。望廢詮證故名顯了。亦持業釋(文)。 (六十四右)第二體有為行(至)故名為行(文)。義演雲。疏第二體有為行至故名為行者。解雲。言行世俗者。唯是有漏遷流名行。即簡四勝義中前三勝義。前三勝義對第四廢詮談。旨諦雖名俗諦。然不同此行世俗。何以故。是無漏故亦簡也。無漏行是有為行。不同有漏行世俗也。又雲。簡勝義者。唯簡第三勝義。第三勝義對第四勝義雖亦名俗。體不同行世俗諦。所以須簡。 (六十四右)舊中邊雲取行世俗(文)。舊中邊上(二十右)雲。俗諦有三種。一立名俗諦。二取行俗諦。三顯了俗諦(文)。新中邊中(四右)雲世俗名全同此論。 (六十四左)三顯了世俗(至)第四世俗(文)。義演雲。疏三顯了世俗至第四世俗者。意說。此顯了世俗是圓成實者。即由斷染分依他上遍計所執無二空為門顯圓成實。即四世俗中第四世俗也。然此世俗有其兩解。一雲此顯了世俗即是第四攝。二雲此顯了世俗亦是四勝義中第三勝義。以是無漏故。疏雲或是世俗至無漏故等。是第二解。亦有解雲。此顯了世俗取四中第三者。即是第三俗諦。遠是前三真望第四亦名俗。第三俗者。真亦名俗。第三俗者亦是二空所顯。是無漏故。答。唯取俗諦中第三俗者。心反四諦相之有漏故。非是圓成實也。不得名為顯了世俗也。故知唯是真如中第三也。 (六十四左)第一勝義依士釋也(文)。義燈六末(六十)雲。論勝義有三一義勝義。本疏依士。今助一釋。亦得持業義謂道理。勝者無過。如似涅槃名為無上。此勝亦爾。更無過故亦即名勝。此理即勝名義勝義。初義是理。後即勝道理。義中最勝。或境義中勝名義勝義。論依對智依士為名。今談法體勝劣相形。持業為名。三行勝義。亦通持業。如世第一法。據行法中無漏最勝。故無漏行即勝義。論據緣境。今談者體勝劣相形。行即勝義。俱名道理。俱是諦故。以別簡總。行中之勝。依依士為名。 (六十五左)如緣他心不爾違聖教道理(文)。義演雲。如緣他心不爾即違聖教道理者。意雲。且如緣他人心時。雖不親得他人定心。然變心影像相分。而緣此相分而自心變合屬自心。今從本而說名他心智。此義又今緣遍計時。變計無體不親緣無。別變無相而緣。此相分雖自心變是有。而據本質而說故名緣無智。若不許爾者。便違聖教如此道理。 (六十五左)二十唯識(至)不言親緣(文)。二十唯識述記下(五十二右)雲。論二智於境各由無知所覆蔽。故不知如佛淨知所行不可言境。述曰。下顯總成他自心知不如實知。一無知言通答上問。及釋下因。若菩薩等能知他心及知自心。二種諸知名為二知。或現行法執俱無明所覆。或法執種子俱無明所蔽。故言無知所覆蔽也。覆謂覆障。蔽謂隱蔽。覆障所知離言法性。隱蔽自心不稱實故。如來淨知斷法執故。所行真·俗·依他·圓成二種諸境體性離言。超思義道名有為等。皆從強名。故佛他心知緣他心時既稱彼境。如實離言名如實知。諸菩薩等他心知等不知彼境性離言等。不稱彼緣。雖緣他心及緣自心名不如實。故此說。言諸菩薩等二知於境無知所覆不能了知如佛所行有為無為性·離言境。故說彼智名不如實。 (六十六右)如二十唯識抄二解(文)。如二十抄下(五十二右)具釋。 (六十六左)七十四說(至)無相故(文)。七十四(二左)雲。問。遍計所執自性何等智所行。為凡智耶。為聖智耶。答。都非智所行。以無相故。問。依他起自性何等智所行。答。是二智所行。然非出世聖智所行。問。圓成實自性何等智所行。答。唯聖智所行。問。諸觀行者。通達遍計所執自性時。當言行於相耶。當言行於無相耶。答。若以世間智而通達時。當言行於相。若以出世智而通達時。當言行於無相。如遍計所執自性依依他起自性圓成實自性當知亦爾。 (六十六左)七十四說(至)然說應知(文)。義演雲。疏七十四說至然說應知者。初性無體相故。但可說應知。不可說是所緣緣。以無體故。故此初性非凡聖智境。 (六十六左)依他然智(至)非凡智親緣(文)。義演雲。疏此依他至非凡智緣者。意說。依他是世間凡夫智無漏後得智境。非是出世智境。何以故。是有為法故。以正體智緣無相故。後一性唯聖境。非凡智境。中間依他性是二智境。餘文易解(文)義蘊雲。疏然是世間無漏智境者。謂後得緣事起也(文)佛地第七(五右)雲。諸佛菩薩無漏智等亦有二分。雲何非執。是故緣生相分·見分依他起攝。若於此上妄計心外或定性有方名為執故(此即瑜伽論意。故上·三紙標言瑜伽論說)。 (六十六左)若爾(至)依他起攝(文)。義演雲。若爾至便非聖智者。此難七十四文。意雲。若聖智不知無者。即應聖智不知一切也。若彼既是無。智何所知。又若聖智知無者。此應是有。以心所變無相是依他起攝。即初性不成無也。 (六十七右)真如理無等(文)。義演雲。真如理無等者。意說。若於真如理無我法者。即是圓成實攝也。又雲。真如理無相。是圓成實攝。此意釋遂聖智不緣初性所由。意雲。若聖智緣初性有者即是顛倒。若作無解者。心所變相分是依他起攝。若於真如理上作無實我法者。即是圓成。是故已下至與前說同者。此意總結聖智不緣初性也。與前說變計所執非凡聖智境文同。 (六十七右)凡雖緣如(至)說非彼教(文)。義演雲。凡雖緣如至說非彼教者。此釋通伏難。難雲。前說真如依展轉說亦所變計。如何今說非彼教耶。答。如疏不得實故雲非彼境。 (六十七左)必依有體(至)立為假實故(文)。於總法上立假者。如五蘊假者之類。於別上假者。如忿等之類。義蘊雲。疏必依有體總別法上立等者。謂依五蘊總實法上立有情。依色等別實法上立生等(文)義演雲。疏總別法上立假實者。意說。於總上立假。於別法上立實。如五蘊假者等。 (六十七左)假有三種(文)。假有多類。對法抄第四(五右)雲。假中立一假二假兩種三假四假六假。一假者。此中等待名為假。諸法詮得皆待名故。待此餘者。示相形待方得欲故。此二義一切法皆假。乃至涅槃亦無名。佛地第三·廣百論說。一切法假亦同於此。謂觀待一假。二假者。於前假中分待名。及此爾為二。待名有三。一者體無待名安立。謂計所執餘二便實。二者體無名待生待名方超。即依地亦假。待名言熏習而體方有有故。三體無有待名方顯。有時失彼名如瓶。若破失瓶名故。非如青等名無礙轉一切不失故。無為中擇滅等假。有為中隨其所應。瓶等·忿等皆是假。有此第二應第三。此第三應第二門說漸次法等。此依六十五有此後文其待。此餘亦為三重。准名為之有有體假無體。無為中真如有體。虛空等無體故。有為中色等有體。瓶等無體。餘類可知故。有二假三假者。一種三知品三假品。仁王經亦有一名假。即能詮名二受假即有情是。今大般雲。有情假三法假。唯五蘊緣生法。即前二假別開別能詮·所詮。所詮類多。或依總法假受假。依別法立法假。或今大般二種二假者。唯識第八三假。一聚集。二相續分位假。於第三待所餘假類差別。三其擇滅等即分位假。不爾以通無為勘之體如彼。二四假者。大智度論一因生假亦名緣生假。從前生之後。如因善惡生苦樂等。二因成假名名緣成是有為通有無體。眾生無體善有體故。三相待假。亦名相形。謂如有無相待等。四相續假。諸有為法前後相續性。如智度論說六假。瑜伽第一百卷說一聚集假。謂義等。二因假。謂未來法。可生諸行有相故。三果假。謂擇滅。是道果故。四所行假。謂過去已滅諸行。唯心所行無為有體故。五分位假。謂不相應法。六觀待假。謂虛空待色無非擇待法無。廣如彼說。此中依世分二。謂因所行。三中相續分位假。今開三種。有為總立一名。分位假。無為開為二。道果·非道果別故。謂果假·觀待假·前聚假。即如自名欲·謂假有情。瓶者軍等(文)義燈雲。論聚集分位等者。分位假者。依法分位作用不同。立別法名名分位假。即忿·覆等。論雲。煩惱分位等流性故。分位即忿等。等流無慚等。如名·句等但分位假。論雲三分位。故佛一剎那聲亦能詮。無文說此不相應法是相續假。又放逸等既分位假。不放逸等返此可知。若雲既與四俱不同。忿等何名分位者。亦不然。生等法俱何名分位。若雲前後位殊名為分位。亦防修·不防修位殊名為分位。或通分位及聚集假。擇·非擇滅亦分位假。無為雖非起盡分位亦得。名為染淨分位。故法花經名為法位。然今論雲圓成實性唯是實有不由他緣而施設者。據真如說。非謂擇滅不待他緣。又釋唯實雖由智顯本性自有。不由緣生而施設故(文)。 (六十七左)二相續假(至)今猶在故(文)。義演雲。疏二相續假至今猶在故者。即是身也。今約一箇有情。從如至終。雖經歷五趣多身皆是一人。據一箇有情而說。如佛言昔過去鹿王今我身是。明知但約一人相續身說。身雖有多法是一故。即據一假有情身說名相續假。或可一人展轉相續至今佛身。身者。是假者有情。相續者。顯時長也。說假有相今乃成佛名相續假。過去既爾。未來亦然。如法花經說。佛與舍利子受記。未來世過無量劫當得作佛方曰花光。又雲。彼即是汝身宜應自欣慶。聲聞身與佛身雖異莫不人是一人。從今身受說未來佛方名相續假。未來身即是今時舍利弗身也。今謂。於二解中第二為優。 (六十八左)顯揚十六(至)依他起性(文)。十六(十右)之文雖有稍異義則不別。 (六十八左)又雲(至)非有非無(文)。顯揚十六(十左)之文略取其意。   (六十八右)對法第三(至)一切皆實(文)。第三(初右)雲。問。蘊·界·處中雲。雲何實有。幾是實有。為何義故觀實有耶。答。謂不待名言。此餘根境是實有義(文)對法抄四(三左)雲。不待名言根境等者。此中總意謂。若根不待名言而能取自所取境。若境不待名言而能為自根取。皆是實有故。總今言不分別是色受等名言而取自所取義義言境也。若此根不待於所餘而能覺自所覺。若此境不待於所餘而能為自覺。皆是實有故。總合言不待此所餘義而覺自所覺境。如言瓶境待瓶名方能為自根所覺之境。謂瓶無體唯有其名。待色香等方成瓶用故。是假有色等不然。故是實有。六十五雲。謂若諸法不待所餘。不依所依施設自相。是實有相。若待若依是假有相。如待色依色施設我我等等故。假色等是實。乃至待有為諸法相事假立生等。廣說二十不相應(文)。 (七十右)攝論等有(文)。如世親無性各第五中。至下當知。 (七十左)顯揚第六等(文)。顯揚第六(五左)今檢顯揚·瑜伽各第十七第十三中無五業文。瑜伽第七十四(四右)具明三性各起五業。如顯揚說。明知第十等六字是寫誤。應作瑜伽第七十四或唯第七十四。 (七十左)三性各五業等(文)。義蘊雲。疏三性各五業等者。顯揚雲。遍計五業等。一能生依他自性。二即於是中起諸言說。三能生眾生執。四能生法法執。五能攝受二執習氣粗重○依也。五業者。一能生諸雜染體。二能為遍計圓成自性。三能為眾生執所依。四能為法執所依。五能為二執習氣粗重所依。○圓成業者。謂能為二種五業對治生起所緣性。三乘菩提方便者。意雲。由了三性故。能除二執斷二障證二空等。或令不知決了。隱密義經者說。有者。約依圓說。空者據遍計可知。 (七十左)攝大乘說(至)通達三性(文)。無性第五(六右)文甚繁長。今依演祕撮舉其要。彼雲。按無性攝論·本論說雲。世尊依何密意。於梵問經中。說如來不得生死不得涅槃。釋曰。牒經為問。佛離諸有可無生死。現證圓寂。何無涅槃。論於依他起自性中。依遍計所執自性·及圓成實自性·生死·涅槃無差別密意。釋曰。由依他起與計·圓成等為所依故。佛證彼依他起除生死·涅槃。不二偏得。由依體一通二分故。實理而言。生死·涅槃有別無別。唯約無別故雲密意。倫何以故。釋曰。徵也。昇·沈既別何言無差。論即此依他起自性。由遍計所執分成生死。由圓成實分成涅槃故。釋曰。依他既由遍計·圓成成圓寂等。能成不離所成之體故無差別。問。遍計體無。雲何由之成於生死。答。因計所執依他相續生死不絕。由悟圓成斷諸煩惱故證涅槃。又雲。阿毘達磨大乘經中。薄伽梵說法有三種。一雜染分。二清淨分。三彼二分。依何密意作如是說。釋曰。牒經為問。論於依他起自性中。遍計所執自性是雜染分。圓成實自性清淨分也。即依他起是彼二分。依此密意作如是說。喻如世間金土藏中三法可得。一地界。二土。三金。於地界中土非實有而現可得。金是實有而不可得。火燒練時土相不現金相顯現。識亦如是。無分別知火未燒時。於此識中所有虛妄遍計所執自性顯現。所有真實圓成自性不顯現。此識若為無分別智火所燒時。於此識中所有真實圓成自性顯現。所有虛妄遍計所執自性不顯現。是故此虛妄分別識依他起自性有彼二分。如金土藏中所有地界。釋論雲。地喻依他。土喻遍計。金喻圓成。由唯識性是依他起。遍計·圓成是此性分。又雲。世尊有處說一切法常。有處說一切法無常。有處說一切法非常非無常。依何密意作如是說。謂依他起自性由圓成實性分是常。由遍計所執性分是無常。由彼二分非常非無常。釋論雲。謂依他起法性真如體是常住。遍計所執自性分邊體是無常。此性常無故名無常。非有生滅說名無常。 (七十一右)通達三性(至)行無相耶(文)。瑜伽七十四(二左)雲。問。諸觀行者。通達遍計所執自性時。當言行於相邪。當言行於無相耶。答。若以世間智而通達時。當言行於相。若以出世智而通達時。當言行於無相。如變計所執自性依他起自性·圓成實自性。當知亦爾。 (七十一右)悟入遍計(至)除遣何性(文)。瑜伽七十四(二左)雲。問。若觀行者如實悟入變計所執自性時。當言隨入何等自性。問。圓成實自性。問。若觀行者隨入圓成實自性時。當言除遣何等自性。答。依他起自性。 (七十一右)三性依止(至)中何事(文)。七十四(三右)雲。問。變計所執自性當言何所依止。答。當依止三事。謂相名分別。問。依他起自性當言何所依止。答。當言即依遍計所執自性執及自等流。問。圓成實自性當言何所依止。答。當言無不安住無所依止(文)演祕。 (七十一右)若無初生(至)應不可知(文)。七十四(三左)雲。問。若無遍計所執自性當有何過。答。於依他起自性中應無名言·無名言執。此若無者應不可知雜染·清淨。問。若無依他起自性當有何過。答。不由功用一切雜染皆應非有。此若無者應無清淨而可了知。問。若無圓成實自體當有何過。答。一切清淨品皆應不可知。 (七十一右)三性粗細(至)極難了亦爾(文)。七十四(四右)雲。問。變計所執自性當言微細。當言粗耶。答。當言微細。如微細難見難了。當知亦爾。問。依他起自性當言微細。當言粗耶。答。當言是粗。然難見難了。問。圓成實自性當言微細。當言粗耶。答。當言極微細。如極微細極難見極難了。當知亦爾(文)演祕雲。釋曰。初性世間智不覺悟名為細也。依他之中如心·心等。現前故故名為粗。圓成實性一切異生皆不達故名為極細。二乘聖者猶未了故名為極細。見者初見。了者後了。 (七十一左)幾無體能轉有體等(文)。七十四(四左)雲。問。此三自性幾是無體能轉有體。答。一。聞。幾是有體能轉有體無體。答。一。問。幾是有而非能轉。答。一(文)演祕雲。釋雲。遍計無體故是不生。為境能生能執心等名能生。依他者有體緣起名生。能生依他名為生生。能生執彼不生之心名生不生(文)。 (七十一左)三性執無執相三性名雲何知(文)。七十四(四左)雲。問。變計所執自性執無執相雲何應知。答。此有二種。一彼覺悟執或無執。二彼隨眠執或無執。若由言說假立名字。變計諸法決定自性。當知是名彼覺悟執。若善了知唯有名者。知唯名故。非彼諸法有決定性。當知是名於彼無執(演祕釋曰。我法二執現行之位名覺悟執。諸無漏心·及善無覆無記心。亦名為無執。無執心中於諸名等有不了·了。思可知也)若未拔彼習氣隨眠。當知於彼有隨眠執。乃至未捨習氣粗重。若永斷已當知無執(演祕釋雲。種有隨眠。未斷·斷已名執·無執)問。依他起自性執·無執相。雲何應知。答。若由變計所執自性。覺悟執故。復變計彼所成自性是名初執。若善了知唯有眾相不變計彼所成自性。是名無執(演祕釋曰。此覺悟執·無執二也。所成自性即依他起。由彼執妄計依他以為我法。因染計生名所成也)若於相縛未永拔者。於諸相中有有所得時名第二執。若於相縛已永拔者。於無相界正了知故。於相無得。或於後時如其所有而有所得。當知無執(演祕釋曰。此是隨眠執·無執二。相縛種子名為相縛)圓成實性自性執無執相。雲何應知。答。此無有執此界非執安足處故。若於此界未得·未觸·未作證中。起得·觸證。增上慢者。當知即是變計所執及依他起自性上執(文)上明三性執無執相。又陳知三性自性。七十四(五左)雲。問。變計所執自性當雲何知。答。當正了知唯有其名。唯遍計執無相·無性·無生·無滅·無染·無淨·本來寂滅·自性涅槃·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非繫·非離繫·非縛·非解脫·非苦·非樂·非不苦·不樂·唯是一味變一切處。皆如虛空。以如是等無量行相應正了知變計所執自性。問。依他起自性當雲何知。答。當正了知一切所詮有為事攝。雲何一切所詮事耶。所謂蘊事·界事·處事·緣起事·處非處事·根事·業煩惱事·隨煩惱事·生事·惡趣事·善趣事·產生事·色類事·四大王眾天事。乃至他化自在天事·梵眾天事·乃至色究竟天事·空無邊處事。乃至非想非非想處事·隨信行事·隨法行事·順抉擇分善根事·見道事·修道事·預流果事。乃至阿羅漢果事·獨覺事·等正覺事·滅相受事·到彼岸事·念住事。乃至支道事·靜慮無量無色定事·修想事·修隨念事·解脫勝處處處事·力無所畏願智。不護念住大悲永害習氣諸相隨好一切種妙智。一切不共佛法事。又當了知。同於幻夢·光影·谷響·水月·影像及變化等。猶如聚沫。猶如本泡。猶如陽焰。猶如芭蕉如狂如醉如害如怨如欽。尿友喻如假子喻毒蛇篋。是空·無願·遠離·無取·虛偽·不堅。如是等類差別無量。 (七十一左)幾自非染能令他染等(文)。七十四(六左)雲。問。此三自性幾自非染能令他染。答。一。問。幾唯自染。答。一。問。幾自清淨令他清淨。答。一。如染當知苦亦爾(文)演祕釋曰。遍計體無不名為染。令二執起名染於他。約染依他名為自染。由對初性不據自類而相染。說名唯自染或所染法性。同不別名唯自染(文)。 (七十一左)三性各以何為喻(文)。七十四(六左)雲。問。此三自性幾自非染能令他染。答。一。問。幾唯自染。答。一。問。幾自清淨令他清淨。答。一。如染當知苦亦爾。問。遍計所執自性何以為喻。答。譬如虛空。問。依他起自性以何為喻。答。如害如怨。問。圓成實自性以何為喻。答。譬如無盡大寶藏(文)演祕七十四(七右)雲。問。遍計所執自性由何故變計。答。由依他起自性故。問。依他起自性由何故依他。答。由因緣故。問。圓成實自性由何故圓成實。答。由一切煩惱眾苦所不染雜故。又由常故。 (七十一右)中邊論說(至)十二處亦爾(文)。中邊中(六左)雲。此蘊等十各有三義。且色蘊中有三義者。一所執義色。謂色之變計所執性。二分別義色。謂色色之依他起性。此中分別以為色故。三法性義色。謂色之圓成實性。如色蘊中。如此三義。受等·四蘊界等。九法各有三義。隨應當知(文)義蘊雲。疏中邊論說。色有三種。第一所執義色者。謂變計當情境色。色家虛妄分別性故。二分別義色者。謂依他相分色。三性色者。謂真如色之性故。初後非色彼名為色。餘皆准悉。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三十九終_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四十(九末之一) (初紙右)顯揚十六說與此同(文)。顯揚十六(四右)頌曰。三自性應知。初遍計所執。次依他起性。最後圓成實。三無性應知。不離三自性。由相無生。及勝義無性。長行釋曰。當知無性不離自性。是故先說三自性義。如是即顯三種無性密意故說。三自性乃至廣說。 (初紙右)即是從初(至)前初分也(文)。次下(六左)曰。上來二十五行頌。有二二別判。一雲。前二十四頌明唯識相。第二十五頌明唯識性。一雲。二十五行頌中。初之一頌半。略明能變識相。第二餘二十三頌半。廣明能變相。釋諸防難訖。自下五頌。明唯識所入之位(文)今謂。初二是相性位科之意。後二是初中後科之意。一本疏(二十九右)雲。且一三雲。前二十四頌宗明識相。即是依他。第二十五頌。明唯識性。即圓成實。後之五頌。明唯識位。即十三住。又雲。第二三雲。此三十頌。分初中後。初一頌半略標。離心無別我法。以彰論旨。辨唯識相。次有二十三行頌半。廣明唯識若相若性。釋諸妨難。後之五頌。明唯識行位。大意同前(文)今謂。總成廣前上文。約相性而解。總成廣等。就初中後之意而言。約境行等已下。此明境行果科之意也。 (二紙右)今之後三(至)三勝義無性(文)。義燈七本(初右)雲。解此前後略為三釋。一雲。無性先陳。三性後說。今釋外難。即指論雲即依此前所明三性中。世尊經中後時解脫三種無性。雖前總說諸法無性。不為顯說三種無性。後方分別所說無者。即依三性雲立彼後說。非三性後方說無性。如第一卷釋外難雲若唯有識雲何世間及諸聖教說有我法。論主為答所說我法皆依識變。不是先說唯識後說我法。此解亦順深密三時。問。既三性後陳無性先說。何故此論及深密等先明三性。答。欲顯無性必依三性。是故先舉。何以故。為能遍計必依所計方起妄執。所以先舉。問。若爾何故深密經中先說三性。答。彼為德本菩薩先問於何齊何立善巧菩薩。世尊為答於此三性齊此三性施設善巧。非始問答所說三性。如百法論問答一切法及以無我非先不說。又深密經中勝義生菩薩。不牒前說三性為問。但舉世尊先說諸蘊諦等善巧。何故復立一切諸法皆無自性明不是前先說三性。今外舉經難此前說故。論主答不違彼教。後說無性。一雲。前後經說三性無性故。今論雲即依此前。此前兼二依此論前。及依經前說三自性。觀生意樂密意趣故。後立無性。今此為會顯不相違。問。何故先說三種自性後說無性。答。順機欲故。欲顯無性依三性故。故顯揚十六雲。當知無性不離自性。是故先說三自性義。問。若爾何故說三性教為第三時應第二時在空前故。又准深密同坐一經非前後故。答。經辨三時非約前後。但以類相從。有為第一。空為第二。俱為第三。以三自性於遍計是空。餘二是有故當第三。又據漸悟一類菩薩說此三時。非望頓悟。若爾何故先說了義後陳不了。答。花嚴等雲。譬如日出先耀高山。於大乘教。頓悟先熟故先三性。漸悟後成後說無性。若爾復違法花等教。以為漸悟第二說空第三空有。如何得言為漸悟故後時說空。答。約頓漸二性。無性在後。偏據漸悟初中後殊空為第二。今此論中通對頓漸兩教前後故。雲即依此前頓悟菩薩所聞三性後時為彼漸悟菩薩密立無性故不相違。本疏所明意含二解。此順經文有前空後。又釋。二教非定前後。深密且對一類宜聞有空前後。論雲即依此前等。此順花嚴如來以一語言中演出無邊契經海文。各有一理。任情取捨。然第二勝。依文對機有差別故(文)今謂。淄洲自立三義以取第二。其意未全盡理。其依文者。即今論文兼依佛經中先說三性後說無性。即是花嚴般若前後說也。又對機者。頓漸三機熟不熟別。三性無性說有次第。譬如日出光耀高山等。今謂。按論疏文。唯約論文次第以言前後。無有佛經前後說意也。其義旨則雖復有在不順論文。不如不言耳。顯揚文意。無性本來不離三性。不關機欲故雲是故等。 (二紙右)七十六(至)一切同此(文)。七十六雲(右三)復次一切法相。當知。如解深密經中。德本菩薩請問佛言。如世尊說於諸法相善巧菩薩。於諸法相善巧菩薩者。齊何名為於諸法相善巧菩薩。如來齊何施設彼為於諸法相善巧菩薩。說是語已。爾時世尊告德本菩薩曰。善哉善哉。德本汝今及能請問如來如是深義。汝今為欲利益安樂無量眾生。哀愍世間及諸天人阿素洛等。為令獲得義利安樂。故發斯問。汝應諦聽。吾當為汝說諸法相。謂諸法相有三種。何等為三。一者遍計所執相。二者依他起相。三者圓成實相。 (二紙右)而有愚夫於彼增益等(文)。樞要下末(三十五右)雲。問。愚夫於彼增益妄執者。亦有邪見撥無。何故唯雲增益。答。以多分故。執我法門必增益故。說有三性。遮損減門。說三無性。遮增益門。 (二紙右)攝大乘說(至)亦所遍計(文)。無性論四(十六左)之意如前已引。 (二紙右)七十六說(至)乃至廣說(文)。七十六(八左)雲。復次勝義生。非由有情界中諸有情類。別觀遍計所執自性為自性故。亦非由彼別觀依他起自性。及圓成實自性為自性故。我立三種無自性性。然由有情於依他起自性。及圓成實自性上。增益反計所執自性故。我立三種無自性性。由遍計所執自性相故。彼諸有情。於依他起自性。及圓成實自性中。隨喜言說。如如隨起言說。如是如是由言說熏習心故。或由言說隨覺故。或由言說隨眠故。於依他起自性。及圓成實自性中。執著遍計所執自性相。如如執著。如是如是於依他起自性。及圓成寶自性上。執著遍計所執自性。由是因緣。生當來世依他起自性。由此因緣。或為煩惱雜染所染。或為業雜染所染。或為生雜染所染。於生死中長餓鬼。或在天上。或在阿素洛。或在人中。受諸苦惱。 (二紙左)總密意說三種無性(文)。義林章雲。以顯了言說三無性。非空非有中道教故。今文何言密意說三無性。答。總說無性。是第二時般若密意之說也。向所謂說一切法皆無自性是也。然以三種顯了言。會般若無性旨。顯示一無二有中道理故。故章雲顯了。各據一義並不相違。笠置師雲。南北兩寺異解紛紜。南寺勝胡。北寺仁秀等意。謂於依圓上無計所執。又北寺諸師南寺護命。如次三性立無三性。解深密瑜伽等中。先說三性次明三無性。本頌雲即依此三性立彼三無性。護法釋雲。即依此前所說三性。立彼後說三種無性。又以空花幻事虛空。如次為三無性喻。若三無性同以所執為體。何用三喻為(文)對法抄雲。三無性體。如三自性。准上所引論疏鈔等。北寺所立。於理為優。然遮所執名無性者。雖三無性立無性稱。然其所遮正在遍計。所以然者。即依他上立無性名。為遮自然生執故。勝義亦同。非如清辨撥無法體。 (三紙右)依他有緣生(至)名為三性(文)。第二生無生義。南寺為自然生。北寺為緣生生。然緣生生者。解深密經說。此由依他緣力故有非自然有。是故說名生無自性生。喻伽全同經文。顯揚論雲。謂緣力所生非自然有故。對法亦同。今言幻事記眾緣生者。此顯緣生虛假。正釋生無性之義。下言無始妄執自然生故者。重述其故說。緣生虛假即為無性。以無自然生性故。具如竺置師鈔。又無自然者。樞要下末(三十五左)雲。依他起無自然生者。自然有二。一無因自然生。舉此攝一切無因。二以自然為因生。舉此攝一切冥性等不平等因生。無此無因自然。及無不平等因自然生故。名自然無生。依他起中。亦有無因惡因非一橫執。何故唯遮自然生耶。答。且舉自然。餘不平等因。皆是此收。此說三無性。破非餘增益餘損減門三性所遣故。非破無因。 (三紙右)論雖依他起(至)故此不說(文)。義燈七本(三右)雲。論雖依他起非勝義故等者。雲非者無也。無無分別智所緣之義故。故名勝義無性。故顯揚十六雲。由無勝義性故。此意依他名勝義無自性性者有二義。一由依他體非勝義性故。名勝義無性性。無者非也。一由依他無自然生性。亦名無自性性。若爾應雲勝義生無自性性。何故但雲勝義無自性性。答。言勝義無無彼勝義。若言生無恐緣生亦無。又不無生無故。但言勝義無。又濫二性。亦是勝義。亦是生無。前已說生無。今但說勝義無故。不雙無。又復依他不但自然生無。所執相亦無故。不言生無。又復無彼勝義無不無相生無。據無分別智境義。依他不是故。雲非勝義。問。何故不名非勝義無性。而雲勝義無性。答。顯密義故雲勝義無性。勝義是相生無之所顯性。又顯依他上勝義性無即勝義無之性。亦名勝義無性。略去之言。總雲勝義無性性。何以得知有其之言。答。深密第二雲。無自性性之所顯故。 (三紙右)又七十六雲(至)即緣生法(文)。七十六(七左)雲。雲何諸法生無自性性。所謂諸法依他起相。何以故。此由依他緣力故有非自然有。是故說名生無自性性。雲何諸法勝義無自性性。所謂諸法由生無自性性故。說名無自性性。即緣生法亦名勝義無自性性。何以故。於諸法中。若是清淨所緣境界我顯示彼以為勝義無自性性。依他起相非是清淨所緣境界。是故亦說名為勝義無自性性。 (三紙右)顯揚雲(至)自然生故(文)。顯揚十六(四左)雲。二生無性。謂依他起自性。由此自性緣力所生。非自然生故。 (三紙左)即緣生法(至)清淨所緣(文)。今檢論文。亦是之亦。彼作非字。准疏釋意。非字寫說。然倫記中。舉舉備釋。雖未明似依亦字之本。倫記二十下(七右)雲。依他具二可解。謂生無自性。勝義無自性。泰雲。以依他性無真如勝義性故。故名勝義無自性。備作兩解。一雲。於依他上無圓成實義故。雲勝義無性。即是互無義。一雲。若將勝義道理釋。依他但是緣假有故。有非有實自性。故雲勝義無性。非謂依他中無勝圓成實義。故名勝義無自性。雖作後解不及前解。 (四紙右)皆勝之義(至)勝即是義(文)。二諦章(二十左)雲。勝謂殊勝。義有二種。一境界名義。二道理名義。第四勝義。諸論多說。勝是義持業釋名。或四勝義。皆勝之義依主釋也。論說依他圓成二性。隨其所應根本後得二智境故。所以諸教。多以真如體勝。持業得名。實通依士。其無漏真智。隨在何諦亦以勝為義。真如為境故。通有財釋。第四勝義。多分依於道理名義。廢詮淡旨。非境界故。前三勝義。境界名義(文)義燈七末(四右)雲。若四俗真相對而辨。依他亦是後得勝智家之境義。若約親緣。後得相分。亦得是清淨所緣名為勝義。深密等但說根本清淨所緣。雲依他起非是清淨所緣。又勝義有三義。一勝之義。二勝為義。三勝即義。通本後說。四種勝義。皆具此三。唯初世俗不具此三。不名勝義。若爾何故唯說真如。答。欲顯諸法真實性故。故深密經雲。是一切法勝義諦故。無自性性之所顯故。故今此論名識實性。要集不悟雲本所說違經謬說。 (四紙左)三乘合明(至)第六等說(文)。二諦章(二十三右)雲。第二三乘淺深門者於中有二。初辨三乘後顯淺深。二乘自說雖不作二諦觀行人。真今說於彼亦證生空。加行觀時。許觀真俗。涅槃雲。世諦第一義諦。皆有中智及上智。故知。世諦者名為中智。分別世俗無量無邊。非諸聲聞緣覺所知。是名上智。此即俗諦。中智上智。一切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滅。是第一義。是名中智。知第一義無量無邊。不可稱計。非諸聲聞緣覺所知。是第一義。是名上智。此勝義中。以種別智為上。一切總智為中。如下廣說。同仁王經難世諦中有第一義諦不。若有諦不應一。若無智不應二。即顯人法皆有二諦。以人相望異生為下。二乘為中。如來為上。由此人法各分二重。是故三乘皆有二諦(文)廣明三乘二諦。顯揚第二(初紙)第六(七紙)第十九(六紙)瑜伽五十五(十五右)今撿五十四無二諦文。六十四(四左)明四俗一真安立非安立諦。五字恐六寫誤。對法第六(三紙左)。 (四紙左)前三非如(文)。第三證得勝義諦。謂二空理。亦言依詮顯實。然二空理。或後得所緣。或根本智境。或雲通二智境。今言前三非知者。正智證如位。能所但亡。境智冥合。全廢二空詮門故。 (五紙右)謂大般若經對法第二(文)。疏二末(四十二左)具引大般若對法中邊等。如上已辨對法。 (五紙右)對法解雲(至)如對法等(文)。對法二(九牒右)雲。何故真如說名真如。由彼自性無變異故。謂一切時無我實性無改轉故。說無變異。當知此則是無我性離二我故。何故復說此名空性。一切雜染所不行故。所以者何。由緣此故。能令一切諸雜染事悉皆空寂。雖復有時說有雜染。當知但是客塵煩惱之所染污。何等名為客塵染污。謂由末拔所取能取種子故。令依他性心二行相轉。非法性心。以諸法法性自性清淨故。何故復說。此名無相。諸相寂靜故。諸相者。謂色受等。乃至菩提諸所戲論真如性中。彼相寂滅故名無相。何故復說此名實際。無倒所緣故。實者謂無顛倒。此處究竟故。名為實際。過無我性。更無所求故。何故復說此名勝義。最勝聖智所行處故。何故復說此名法界。一切聲聞獨覺諸佛妙法所依相故。 (五紙左)佛地第七(至)與對法別(文)。佛地第七(二右)。 (五紙左)即是勝鬘(至)非立安諦也(文)。法華玄贊。古譯有作無作如次。即新譯安非安立攝。譯雲。非安立名通於二義。一唯廢詮與無作別。即瑜伽論非安立。唯是一也。二言非者即無義。安立是作。名字有別。體無差別。經雲。非立故即無作也。 (六紙右)論此性即是(至)說實性言(文)。樞要下末(三十六)雲。唯識之中但有二對。何故不說前二以為虛妄。無漏有為非虛妄故。何故不說前二以為世俗對勝義。如說二勝義中。初亦名俗故。今據有體名世俗。彼無體故理實亦有准二諦故。此中實性。唯取真如。但有常無常門不說漏無漏門者。無漏有為非實性故。 (八紙右)論謂具大乘(至)漸次悟入(文)。演祕雲。問。本性無習習性非本。如何具二方悟唯識。答。有義依前後際說具二種。非同時俱。又習性位非無本性。即一種子得二種名。本種熏習有差別故。若依此解。未發心前名本性住。發心已去乃至等覺得二種名。此解應勝。詳曰。前解稍通。理猶未顯。後解教理俱不符契。一位雜亂二仁王瓔 珞瑜伽攝論。經論皆雲二種種性。在見道前。判通等得。豈不違教。又此論雲。無始本因名本性住。聞熏已去方名習性。雖一種子未增增別。增位不可更得本名。後釋難依。今觀論意必有二性。後方能悟。具猶有也。非俱名具。 (八紙左)論一本性住種姓(至)無漏法因(文)。瑜伽三十五(四左)菩薩地雲。雲何種性。謂略有二種。一本性住種性。二習所成種性。本性住種性者。謂謂菩薩六處殊勝。有如是相。從無始世展轉傳來。法爾所傳。是名本性住種性。習所成種姓者。謂先串習善根所得。是名習所成種性。此中義意二種皆取。又此種性亦名種子。亦名為界。亦名為性(文)略纂第十(四右)云云。然瑜伽六處殊勝。諸師多指佛果六處現行者非也。今家釋為第六意處。此據瑜伽唯識之意。若指果位無漏根等者。瑜伽聲聞地。亦有六處殊勝之言。約趣寂類。此文難會。今以此論照彼瑜伽。其致明白。此論其示能所持相。彼論六處是改本識。彼和稱殊勝。此呼無漏此論即是瑜伽之支分也。所謂此論。善解瑜伽難解者是也。 (九紙右)三十五(至)正與此同(文)。三十五(四左)之文。如上已引。然善戒經曰。陰界六入次第相續。無始無終。法性自爾。地持論說亦同。般若勝天王會雲。如來法性在有情類蘊處界中。從無始來展轉相續。煩惱不染。無上依經如來界品等亦同。依上經論。天台三論諸師。皆瑜伽全同善戒地持。此如何通耶。答。准今家意。善戒地持瑜伽等意所言本性住種姓。是法爾無漏種子。非言理性。又言界者。即種子差別名也。瑜伽雲。亦名種子。亦名為界。善戒經中名行性品。瑜伽地持。並名為種性品。又言如是相。又言展轉傳來。豈言理性者乎。無著世親護法護月等。皆依瑜伽指言法爾種子。曇無懺菩提留支遍學三藏慈恩淄洲。同遵西域相傳。如他釋家何測大論深致。般若等文。如淄洲惠日論釋通。 (十紙右)然仁王經(至)如別鈔會(文)。瓔珞經上(九右)賢聖學觀品雲。佛子六種性者。所謂習種性·性種性·道種性·聖種性·等覺性·妙覺性(文)彼經前習後後與此不同。仁王亦同。故為點示。 (十紙右)攝論第六(至)資糧菩薩(文)。無性論六(二右)雲。論曰。此中誰能悟入所應知相。大乘多聞熏習相續。已得逢事無量諸佛出現。於世已得一向決定勝解。已善積集諸善根故。善備福智資糧菩薩。 (十紙左)彼約有多功能四種力故(文)。下論(五右)雲。此位菩薩。依因·善友·作意·資糧四勝力故。於唯識義雖深信解等。 (十紙左)即是攝論(至)皆待作者(文)。攝論本釋如上已引演祕雲。疏用及用具者。思修二慧是能入具。此具能現似法似義。及能有入所知法義之功能故。故名為用。此具及用。必待能執。彼具假者。具方有用。由此前明思修具已故。今次問能執作者。 (十二左)攝大乘說(至)及能人位(文)。世親攝論六(初左)雲。似法似義而生者。謂似法義相。而生起時。似所取事者。謂似色等義。有見者謂似於見。此即成立有相見識。又(二左)釋此本論雲。釋曰。入如是類。及入行相。今當顯示。意地尋思說名意言。如是意言。以大乘法為因而生。此中顯示意言差別。大乘法相等所生者。是此教法為緣生義。或有即於勝解行地名能悟入。由但聽聞一切諸法。唯有識性。深生信解故名能入。於見道中。如是悟入。今當顯示。如理通達故者。謂於意言如理通達。雲何於此如理通達。謂此意言。非法非義非所取非能取。如是通達。於修道中如是悟入。今當顯示。治一切障故者。謂觀此意言非法非義非所取非能取。持便能對治一切障故。究竟道中如是悟入。今當顯示。離一切障故者。謂善清淨妙智位中最微細障。亦無有故(文)無性六(二左)雲。論曰。何處能入。謂即於彼有見似法似義。意言大乘法相等所生起勝解行地。見道修道究竟道中。於一切法。唯有識性。隨聞勝解故。如理通達故。治一切障故。離一切障故。釋曰。何處能入者。問所入境及能入位。謂即於彼有見等者。謂於大乘法相所生決定行相似法似義意言。能入於此境界能入是用。所入境界。是業是持於此意言。或有能入在勝解行地。於一切法唯識性中。但隨聽聞生勝解故。或有能入在見道中。如理通達此意言故。此中如理而通達者。謂通達彼非法非義非所取非能取故。或有能入修道中。由此修習對治煩惱所智障故。或有能入在究竟道中。最極清淨離諸障故。如是四種是能入位。 (十二左)此初二位(至)以分為位(文)。演祕雲。疏此初二位以道為位即分出體者。以五道中初之二道標二位名。俱有漏道。有漏道中散定體別。分為二也。分者別也。 (十二左)後三以分為位等(文)。演祕雲。不以五道而彰位名。俱以修等少分多分全分不同。分三位也。體俱無漏無為攝故。故名通體。 (十三左)攝大乘說(至)於此能入(文)。無性六(三右)論曰。由何能入。由善根力所任持故。謂三種相練磨心故。斷四處故。緣法義境。止觀恆常慇重加行無放逸故。釋曰。由何能入者。此問入因。謂由何因於此能入。由善根力所任持等者。謂雖有善根力。而心或退屈故。說三種相練磨心故等。 (十三左)三種練磨心斷除四處故(文)。三種練磨心者。世親六(三左)無性六(四右)斷除四處者。世親六(六右)無性六(六右)。 (十三左)無性雲(至)資糧位中(文)。無性論六(六左)曰。論曰。由何雲何而得悟入。由聞熏習種類如理作意所攝似法似義有見意言。釋曰。此中雙問作具所作。由有作者入所作業。應知定有能入之具。自現觀相是所作事。決定應有如是如是所作方便。是故今當二俱解釋。釋曰。此中先辨能入之具。種類聲。即因言說。是為因義。 (十三左)彼論四尋思等所作方便(文)。等者等取。四如實智。無性第六(七右)曰。論曰。由四尋思。謂由名義自性差別。假立尋思。及由四種如實遍智。謂由名事自性差別。假立如實遍智。如是皆同不可得故。無性釋曰。由四尋思。及由四種如實遍智者。依如先說能悟入具。發起如實所作方便。於加行時。推求行見假有實無方便因相說名尋思。了智假有實無。所得決定行智方便果相名如實智。又曰。應知此中四種方便說名尋思。四種果智說名四種如實遍智。 (十三左)所入入喻(文)。無性六(八左)論曰。於此悟入唯識性中。何所悟入。如何悟入。入唯識性。相見二性及種種性。若名若義自性差別。假自性差別義。如是六種義皆無故。所取能取性現前故。一時現似種種相義而生起故。如闇中繩顯現似蛇。譬如繩上蛇非真實。以無有故。若以了知彼義無者。蛇覺雖滅。繩覺猶在。若以微細品類分折此。又虛妄色香味觸為其相故。此覺為依繩覺當滅。無性釋曰。於此悟入唯識性中。欲顯所入及入譬喻故為此問。 (十三左)及下初(至)尋思果(文)。無性六(十八左)雲。論雲。此中有二頌。名事互為客。其性應尋思。於二亦當推。唯量及唯假實智觀無義唯有分別三。被無故此無。是即入三性。釋曰。以二伽他。綱攝尋思及尋思果。今易解了。名事互為客其性應尋思者。謂名於事為客。事於名亦爾。非如一類謂聲與義相稱為生。互相繫屬(云云)。 (十三左)教授二頌在此加行位中(文)。無性六(十九右)曰。論曰。復有教授二頌。如分別瑜伽論說。菩薩於定位。觀影唯是心。義相既滅除。審觀唯自想。如是住內心。如所取非有。次能取亦無。後觸無所得。釋曰。誰能如是尋思得果。如是教授當復為誰。為答此問說於二頌。 (十四右)彼悟入(至)悟入三性(文)。無性論(六十右)雲。論曰。如是菩薩悟入意言假義相故。悟入遍計所執性。悟入唯識故。悟依他起性。雲何悟入圓成實性。若已滅除意言聞法熏習種類唯識之想。爾時菩薩平等平等所緣能緣無分別智。已得生起。由此菩薩名已悟入圓成實性。無性釋曰(云云)。 (十四右)入極喜地等(文)。無性六(十二右)雲。論曰。如是菩薩悟入唯識性故。悟入所知相。悟入此故入極喜地。善達法界。生如來家。得一切有情平等心性。得一切菩薩平心性。得一切佛平等心性。此即名為菩薩見道。無性釋曰(云云)。 (十四右)入唯識所須即此見道(文)。無性六(十二左)曰。論曰。復次為我義故入唯識性。由緣總法出世止觀智故。由此後得種種相識智故。無性釋曰。復次為我義故等者問入唯識所順。次應答言為欲證得一切智智。而先方便如所說者。為欲並示次第言故。為欲饒益堪受如是所化類故。 (十四右)彼論已入(至)修行等(文)。無性六(十五左)雲。論曰。如是菩薩已入於地已得見道已入唯識。於修道中雲何。   (十四右)入因果外(至)並此修道(文)入因果分者。無性第七(從初紙右至十五紙右)修差別分者者。無性第七(從十五紙左至二十七紙左)三學分者。無性第七(從二十七紙左至第九初紙)。 (十四右)彼論果智(至)此究竟道(文)。攝論先明果斷後明果智果所者。無性第九(從初紙右至五紙右)果智者。無性第九(從五紙右至十紙終)。 (十四右)然攝論十分(至)如前已敘(文)。無性第一(三右)曰。論曰為依大乘。諸佛世尊有十相殊勝殊勝語。一者所智依殊勝殊勝語。二者所智相殊勝殊勝語。四者彼入因果殊勝殊勝悟五。者彼因果修差別殊勝殊勝語。六者即於如是修差別中增上戒殊勝殊勝語。七者即於此中增上心殊勝殊勝語。八者即於此中增上惠殊勝殊勝語。九者彼果斷殊勝殊勝語。十者彼果智殊勝殊勝語。由此所說。諸佛世尊契經諸句。顯於大乘真是佛語。 (十四右)菩薩地(至)有十三住(文)。四十七(十三右至四十八二十三紙右)本地分中菩薩地第二持隨法瑜伽所住品第四之一。諸菩薩眾略有菩薩十二種住。由此菩薩十二種住。普攝一切諸菩薩住。普攝一切諸菩薩行。復有如來。第十三住由此住故。現前等覺廣大菩薩名無上住。略纂十二(二十一右)雲。住品住者何義。即因十二住。能有倫住無倫住有為無為。菩薩住中故名為住。此中廣明故名住品。 (十四右)四十九(至)說有七地(文)。四十九(初右)雲。本地分中菩薩地第三持究意瑜伽處地品第三。如前所說十三住中。應知隨彼建立七地。前之六種唯菩薩地。第七一種菩薩。如來雜立意地分。具如下釋。 (十四左)四十七說(至)種姓品說(文)。四十七(十四右)之文。演祕雲。疏於彼現行等者。明前眾善容於菩薩身得現行。疏亦有顯現由性仁賢等者。顯前現行但由仁賢而所起也。或劣勝別而分現行顯現二也。疏性不能起上煩惱等者。問。楞伽經雲。焚燒一切善根。闡提許得成佛。涅槃經中其義亦爾。豈後成佛先無種姓。種姓既有。雲何斷善。經論何違。答。論據多分。經依盡理。更思(倫記十一下。二十一右具引)倫記雲。景雲。種姓菩薩。雖復在凡流轉。不起猛利粗瞋造五無間邪見斷善。但闍王殺父。達多出佛身血等者。並是久學菩薩權現同凡。引接造五逆人令其改悔(已上)。 (十五右)未得未淨(文)。演祕雲。疏未得未淨者。未發心求。不迨彼位名未發起及未得也。復未為彼後後諸地修諸正行名未清淨。 (十五左)此位思釋(至)處眾怯畏(文)。四十七(十六左)曰。問。勝解行住菩薩轉時。應知何行向狀何相。答。勝解行位菩薩轉時。思擇力勝。於諸菩薩所作加行。以分別惠數數思擇方能修作。未能住性成辨所作。未得堅固相續無退菩薩勝修如於勝修。於勝修果修修無礙解神通解脫等持等至。亦未能得。未能得未能超越五種怖畏。謂不治畏·惡名畏·死畏·惡趣畏·處眾怯畏(文)略纂十二(二十二左)雲。又論雲。五種畏。謂不活畏等。准下對治。五怖等所治。是此怖體。此以何為體。不活畏以我見及我愛資生愛為體故。下言由修無我智。分別我相尚不復轉。況當得有分別我愛或資生愛。故知。以我見及愛為體。第二惡名畏。以欲貪為體。故下文言。由於他處無所希望。常自發起如是欲樂。我當饒益一切有情。非於有情有所求覺。由是因緣無惡名畏。故知。以貪慾為體。第三死畏。以我見為體。故下文雲。由離我見。於我無有失懷想轉。故無死畏。明知。以我見為體。第四惡趣畏。以癡為體。下論雲。自知。死後於當來世。決定值遇諸佛菩薩。由此決定無惡趣畏。五處眾怯畏。以癡為體。故下論雲。由意樂見。一切世間尚無有一與我齋等。何況殊勝。是故每有處眾怯畏。此所治以癡為體也。又如佛地經說。應有別體。勘之。 (十六右)有三處妄失(至)乃至廣說(文)。四十七(十七右)曰。於其三處有妄失念。一於境界可意不可意色聲香味觸法中。或於一時其心顛倒妄失正念。二於愛生彼彼身中。既愛生已忘失前生。三於所愛所持諸法文作久說。或於一時有所忘失。於是三處有忘失念。或於一時具足聰惠。於其諸法能愛能持。於其義理湛能悟入。或於一時則不如是。或於一時具足憶念。或於一時成忘念類。於諸有情未能了知如實調伏善巧方便。於自佛法。亦未了知如實引發善巧方便。為他說法教授教誡勉勵而轉。勉勵轉故不如實知。或時虛棄或不虛棄。如闇中射或中不中。隨欲或故。或於一時於大菩提。雖已發心而復退捨。或於一時棄捨菩薩先所受覺淨戒律儀。不能受學。或於一時。雖勤修習利有情事。而於中間生厭倦故。復還棄舍利有情事。有意樂故。欲令自樂。由思擇故。欲令他樂。於諸菩薩所有違犯。多分偏知非數遍知。無餘永斷。由於毀犯數現行故。或於一時。於菩薩藏法毘奈耶。他所引奪。或於一時聞說甚深廣大法教而生驚怖。其心搖動猶預疑惑。於諸有情遠離一切現行大悲。於諸有情少分現前利益安樂。未能廣大未能無量。於如上說一切圓滿菩薩覺中。未能普學。於如上說一切圓滿菩薩諸相。未皆成就。於如上說一切圓滿二分菩薩正加行中。未等顯現。於如上說菩薩意樂。猶未清淨。於其無上正等菩提。自謂為遠。未於涅槃增上意樂安立深固。如於生死長時流轉。於其識然無動妙善菩提法。未能成就。如是等類當如是名勝解行住菩薩轉時諸行狀相。是諸菩薩勝解行住下忍轉時。如上所說諸行狀相。當知上品中忍轉時。如上所說諸行狀相。當知中品上忍轉時。如上所說。當知下品其性微薄。即於如是上忍轉時。於上所說諸行狀相。漸次能令無餘永斷。從此無間當知菩薩入極喜住。由得方便極喜住中。勝解行住所說諸法皆無所有。與彼相違所有一切白品諸法皆失顯現。 (十六右)在家出家(至)漸輕微故(文)。演祕雲。疏在家出家二分菩薩等者。此二種菩薩行中。不能齊修俱行彼行。名不顯現。疏於此所說至漸輕微故者。於上所說過失相貌。至下忍時。過失上品。中上忍時。過中下品。問。三忍何位。答。有二釋。一雲。如次在三十心。二雲。論既雲忍。四善根中忍有三品。三品忍位過成三品。然三十心同於下忍。世第一法時。促不論。或同上忍(文)倫記曰。景基意同。今謂。演祕第二釋。與諸師釋不同。略纂十二(二十四右)雲。謂前所說地前過失。在十信位。名下忍時此過是上品。在十解十行時名中忍。十回向等名上忍。其過即中下(文)今謂。准略纂意。演祕二釋並不順疏主意。准倫記文。演祕初釋同泰師。彼雲。勝解行住者。十解十行十回向則為三忍。 (十六右)以彼論言(至)是勝解位(文)。四十七(十四右)雲。雲何菩薩勝解行住。謂諸菩薩從初發心乃至未得清淨意樂。所有一切諸菩薩行。當知皆名勝解住。 (十六左)論論清淨(至)是初劫攝(文)。四十七(十五右)雲。雲何菩薩極歡喜住。謂諸菩薩淨勝意樂住。 (十七右)此與瓔珞經(至)如別應知(文)。瓔珞經如上已引。中邊者中卷(十一紙)之文。 (十七右)第四增戒住(至)第十地(文)。四十七(十五右)雲。雲何菩薩增上戒住。謂諸菩薩淨勝意樂為緣。所得性戒相應住。雲何菩薩增上心住。謂諸菩薩增上戒住清淨為緣。所得世間靜慮等持等至住。雲何菩薩覺分相應增上惠住。謂諸菩薩以世間淨智所依等持為所依止。為覺諸諦。於正念住等三十七菩提分法揀擇住。雲何菩薩諸諦相應增上惠住。增諸菩薩覺分揀擇為所依止。於諸諦中如實覺住。雲何菩薩緣起流轉止息相應增上惠住。謂諸菩薩於諦能覺增上力故。揀擇顯示由無智故苦及因起。揀擇示由有智故苦及因滅住。雲何菩薩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謂諸菩薩即由三種增上惠住增上力故。有加行有功用無缺無間。於一切法真如無分別惠修俱行住。雲何菩薩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謂諸菩薩即於前無相住多修習位。任運自然無缺無間運轉道隨行住。雲何菩薩無礙解住。謂諸菩薩即以善清淨無動惠等持為所依止。得廣大惠為他說法。無上為依。能於諸法異門義趣釋詞差別。妙揀擇。雲何菩薩最上成滿菩薩住。謂諸菩薩安住於此。於菩薩道已倒究竟。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得大法灌頂。或一生所繫。或居最後有。從此住無間即於爾時證覺無上正等菩薩。能作一切佛所作事。 (十七左)四十八說(至)意樂事故(文)。四十八(二十右)雲。又即於此一一位中。經多俱胝百千大劫。或過是數方乃證得及與成滿。然一切住總經於三無數大劫方得圓證。謂經第一無數大劫。方乃超過勝解行住。次第證得極歡喜住。此就恆常勇猛精進。非不勇猛勤精進者。復經第二無數大劫。方乃超過極歡喜住。乃至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次第證得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此即決定以是菩薩得淨意樂。決定勇猛勤精進故。復經第三無數大劫。方乃超過無加行世功用無相住及無礙解住。證得最上成滿菩薩住(文)問。宗家判雲。入住出心客經多俱胝。若然者。已初地入心全立為見道人新羅憬奧。顯揚論疏第六雲。真相二道名為見道。從起俱生對治以去名為修道。得盡智已名究竟地。有說。見謂初地。二地已去名為修道者非也。違唯識論故。或說。初地道於二劫如何可說。心真見三心十六得初地滿於。或有說。名心名見道。住心以去名為修道者非也。入心已名僧祇。如何見道經僧祇量。是故前解故理為勝(文)興師鴻斷豈為非理。答雲。三心十六。是故覺觀門。是故數數修之。譬如極七返有之人。於七生中數數起道類智。雖複數起其相。然類同故不須別說。故下疏雲。以見道位體性稍寬(乃至)相見道後得智起位人時猶名見道(文)興師見道但為一觀故。致斯難。具如笠置師抄文言。三無數劫者。二十一卷及四十八。顯揚第七等。皆言經三大無數劫。如下具辨。 (十八右)攝論第七(至)修行圓滿(文)。此本論文。無性七(二十六右)釋曰。有五補特伽羅。經三無數大劫者。應知唯一補特伽羅位。差別故建立五種。謂後所說勝解行等。勝解行者。未證真如。但依勝解勤修諸行。此經第一無數大劫修行圓滿。清淨增上意樂行者。謂得清淨增上意樂勤修諸行。此在六地名有相行。在第七地名有相行。如是二種補特伽羅。經於第二無數大劫修行圓滿。已上乃至第十地中。即此轉名無功用行。經於第三無數大劫修行圓滿。第八地中此行方得成滿。此唯是一補特伽羅異位相應差別成立。如預流等。從無始來生死流轉。齊何當言三無數劫最初修行(文)演祕疏有五補特伽羅等者。無性釋雲。應知唯一補特伽羅位。差別故建立五種。如預流等。餘文如疏。而有釋雲。從初方便至初地為第一。從二地至四地為第二。從五至六為第三。七為第四。從八至十地為第五。初地乃屬初劫攝故。詳曰。論既明言。謂勝解行補特伽羅。經初大劫。初地豈是解行地耶。又第二劫分為三人。復無所以。今別釋雲。初後二劫是初後人。始從初地至第七滿。是第二劫分為三人。初之三地相同世修。四五六地同彼二乘。第七依大。三類不同分為三人故。合成五。八地已上俱純無漏故。合為一。言預流等。舉喻明之。按梁攝論雲。如前三果三位亦得成立五人。從初向至須陀洹以為第一。家家為第二。斯陀含為第三。一種子為第四。阿那含為第五。問。喻中既以方便初果合為一。法中何不初地方便合為一耶。答。喻依少分非一切同故不應責。即第二果前後。並自以為三種。第二劫中三位不同。少同彼也。問。若第二劫開為三者。何故無性雲。如是二種補特伽羅。經第二劫修行圓滿。答。第二劫中前六有相。第七無相。且有無相相對名二。於有相中略而不言。示方隅爾(文)問。若准演第二清淨淨上意樂行人屬當初二三地。然三性攝論釋清淨意樂人曰。謂得清淨增上意樂勤修諸行。此在六地各有相行。在第七地名無相行。世親釋曰。此清淨增上意樂行遍在十地中。對法論十三(十三右)雲。謂十地中所有菩薩。准上諸論。廣通十地。是故瑜伽略纂雲。通十地菩薩。演祕有何所據取。答。准般若會釋淨心之各。通別不同。若約初得別局初地。若依通相十地皆得。是故對法抄中。唯言初地。瑜伽略纂言通十地。演祕顯有異說。標以別釋。應思准矣。今謂。對法十三(二左)雲。修行差別略有五種。一勝解行菩薩。二增上意樂行菩薩。三有相行菩薩。四無相行菩薩。五無功用行菩薩。如是等補特伽羅無量差別。十三(十二右)雲。勝解行菩薩者。謂住勝解行地中。成就菩薩下中上忍。由其安住菩薩種性。始終初發大菩提願。乃至未人極歡喜地。未得出世真實內證故。名勝解行菩薩。增上意樂行菩薩者。謂十地中所有菩薩。由已證得出世內證清淨意樂故。有相行菩薩者。謂住極喜離垢發光焰惠極難勝現前地中所有菩薩。由此六種雖不喜樂。而為諸相所間雜故。無相行菩薩者。謂住遠行地中所有菩薩。由此菩薩若作功用。乃至隨其欲樂。能令諸相不現行故。無功用行菩薩者。住謂不動善惠法雲地中所有菩薩。由此菩薩已得純熟無分別智故(文)今謂。攝論五種次第。配當三祇。對法總立五類修行差別。二論不同。應辨殊致。 (十九右)大莊嚴論對法十一等(文)。大莊嚴論第七(初右)雲。行盡一僧祇。長信令增上。眾善隨信修。亦具如海滿(文)對法十一(十一右)雲。謂諸菩薩。已善積集福德智惠二種資糧已。過第一無數大劫已。聞隨順通達真如契經等法如理作意。發三摩地依止定心。思惟定中所知影像。觀此影像不異定心。依此影像捨外境想。唯定觀察自想影像。爾時菩薩了知諸法唯自心故。 (十九右)如瓔珞經(至)是等覺菩薩(文)。瓔珞經下(五左)曰。佛子菩薩。爾時住大寂門中品忍觀功行滿足。登大山臺入百千三昧。集佛儀用。唯有累果無常生滅心心無為。行過十地。解與佛同。坐佛坐處。其智見二常無常一切法境。當知如佛名為學佛。下地一切菩薩。於此菩薩不能別知。於佛名菩薩。於下菩薩名佛。所以者何。是菩薩以大變力住壽百千萬劫。現作佛化。初生得道轉法輪入無餘滅度。說八法輪。似佛非佛。一切佛等故。威儀進止一切法同住是百千三昧中。如是佛行故。入金剛三昧。一相無相寂滅無為故。名無垢地。 (十九右)言三大劫滿已(文)。言三劫滿者。彼經陳列四十二言三劫滿已。對法抄七雲。初僧祇滿心語故。言超過第一。非即入彼第二僧祇。如等覺三祇內。仍言等覺超過三僧祇。豈即是佛位居僧祇外。應以准知。 (十九左)四十八說(至)不過此量(文)。四十八(二十右)略有二種無數大劫。一者日夜月半月等算數方便時無量故。亦說名為無數大劫。二者大劫算數方便超過一切算數之量。亦說名為無數大劫。若就前說無數大劫。要由無量無數大劫。方證無上正等菩提。若就後說無數大劫。但經於三無數大劫。便證無上正等菩提。不過此量。若正修行最上上品勇猛精進。或有能轉眾多中劫。或有乃至轉多大劫。當知決定無有能轉無數大劫(文)略纂十二(四十二左)雲。第十地有三心。一入·二住·三滿。此滿心中有等覺菩薩。如來名妙覺。其入住不名等覺。若在入住二心名未現等覺。若在滿心名已現等覺。又等覺是佛未必是等覺菩薩。言此菩薩在當位未成等覺。亦能化生如雲雨說法。若成等覺佛。已亦能化生雨雲說法。言與佛相似如等覺菩薩名等覺。論雲。彼經第三無數大劫。乃至證得最上成滿菩薩位者。何故此不言證得如來。答曰。此三劫皆在因故。不言證佛。佛三劫外故(文)言若說後劫至不過此量者。大小二乘同言無數。其量大別。如常所辨。又明數量。婆沙百七十七有七說異。俱捨據其第三說。智論第四第五二說。花嚴阿僧祇品所說新舊不同。淄州最勝王經疏曰。俱捨十萬為億。大智度論(第五)以千萬為億。華嚴經以萬萬為億。瑜伽略纂一(五十六丁)雲。俱胝者·俱捨五十二數中。第八數名俱胝。謂一十百千萬洛叉度洛叉俱胝。以十相乘。洛叉當一億。度洛叉當十億。俱胝當百億。然西方有四種億。德一十萬為億。二百萬為億。三千萬為億。四萬萬為億。今瑜伽顯揚數百萬為億。十億為俱胝故。言百俱胝。為一佛土。花嚴千萬為億。名為百萬億。智度論第四十萬為億名百億。倫說一下(二十二左)亦同。 (十九左)如瓔珞經(至)大僧祇劫(文)。瓔珞經下(八左)曰。佛子汝先言一切菩薩行道劫數久近者。譬如一里二里乃至十里石方廣亦然。以天衣重三銖。人中日月歲數三年一拂此石。乃盡名一小劫。若一里二里乃至四十里。亦名小劫。又八十里石方廣。亦爾。以梵天衣重三銖。即梵天中百寶光明珠為日月歲數。三年一拂。此石即盡名一中劫。又八百里石方廣亦爾。以淨居天衣重三種。即淨居天千寶光明鏡。為日月歲數。三年一拂。此石即盡故名一大阿僧祇劫。佛子劫數者。所謂一里二里乃至十里石盡。名一里劫二里劫。五十里石盡名五十里劫。百里石盡名百里劫。千里石盡名為千里劫。萬里石盡名為萬里劫。佛子一切堅聖。入是數量修一切法門。時節久近得佛果。其數百劫乃得等覺。若一切眾生入是數者。得佛不久。若不入者不名菩薩(文)然上來所明是非數量三僧祇劫。凡智不可測度其量。然修行不同差別建立。謂地前所修六度修行。為煩惱雜。名波羅密多位。七地已前地等漸增煩惱力微。八地已上一切煩惱永不現行。如次名近波羅密大波羅密。或唯有漏。漏無漏間雜。純無漏相續。又凡聖異故。地前為一。於聖者中。功用無功用別故。七地八地分為二劫。瑜伽倫記一下(六左)曰。劫有九種。一日月歲數。法花論曰。晝夜日月時年。以此為數。菩薩地亦言。劫有二種。一是日月歲數。二是阿僧祇。二增減劫。即是飢病力小三災劫名為中劫。三二十劫為一劫。即梵眾天壽量。四四十劫為一劫。即梵前益天壽量。五六十劫為一劫。即大梵天壽量。六八十劫為一劫。即大災劫。七七大為一劫。即水災劫。八七水為一劫。即風災劫。九三大阿僧祇劫。依花嚴經第二十四卷阿僧祇品有百二十數。第一百二十名一阿僧祇。依舊攝論說。三十三阿僧祇。第二劫為小一劫。為二十一劫。第三劫為中一劫。為一故。初為大一劫。為三故。雖有此文。不知積何以成無數。若俱捨論引解脫經說六十數。唯有五十二。八妄失。第五十二名阿僧祇。仍以十積數不同花嚴。從萬以上。皆位位積。謂萬萬為億等。以大小各別故。取數不同。又若瓔珞經樓炭經等中。佛隨機說劫數。多少非一。但大智度論引經說。有萬百由旬城。溢滿芥子。有長壽人。過百歲已持一芥子去。芥子都盡劫猶不盡。乃至廣說。真諦雲。如經說。芥子聚盡劫。猶未盡者。百年取一。乃至唯一芥子不名為聚故名聚盡。以有芥子在故名劫猶未盡。略纂大同。 (二十紙右)決定無轉無數大劫(文)。如相宗意。不許上上精進。菩薩超越無數大劫。餘經所明趣劫。或是示現。或示咒力。皆悉非實故。起信論雲。或示起地速成正覺。以為怯弱眾生。 (二十紙右)即釋迦菩薩(至)增減劫數(文)。釋迦菩薩所超劫量。或大或中。古今異說。今疏判為中劫。然智度論。於相好百劫中超越九劫。其餘九十一劫。即賢劫量。然賢劫量異說不同。法華玄贊及最勝疏攝釋等意。兩箇八十劫為一賢劫量。又二十劫合為賢劫。瑜伽略纂雲。西方傳釋也。憬興上生疏雲。奘法師雲。二十住劫名為賢劫。印度諸師皆作此說。更無諍論(文)光法師景法師傳三藏釋。 (二十右)釋迦菩薩(至)如別鈔會(文)。疏主彌勒上生經疏上(二十二左)曰。問。彌勒釋迦誰初發意。今者成道前後乃然。答。佛藏經曰。彌勒發心先四十劫。釋迦方發口。佛本行經第一卷雲。昔有如來號曰善思。彌勒菩薩。於彼佛所最初發心。在於我前四十餘劫。然後我發無上道心。有佛名示海憧如來。我於彼國作轉輪王名曰牢弓。初發道心。此中皆說後時發心。彌勒發心因彌勒佛。釋迦發心因釋迦佛故彼非初。但以捨身苦行修業不同所以。彌勒成道終後。問。如賢劫經明起劫事。佛本行經第三卷發心供養品雲。昔有佛出世號曰弗沙。彼佛在雜寶窟。我見彼佛心生歡喜。合十指掌翹於一足。七日七夜讚歎彼佛。佛言。是人過九十四劫。當得作佛見真理。佛言。是人過九十三劫。當得作佛。毘婆屍佛言。是人過九十一劫。當得作佛。佛地論亦說。釋迦超九劫。因事弗沙翅足而歎。說超九劫。即百劫中修相好時。故經多言過去九十一劫有毘婆屍佛。其九十一劫初有毘婆屍故。多作此說。涅槃等言。靈山菩薩為半頌捨身超十二劫。金剛明經。薩埵王子。投身飼虎超十一劫。摩納仙人。布髮掩泥超於八劫。菩薩地言。菩薩修行有超水火及日月劫。無超阿僧祇。彼所言超何時超也。答。雖無正文。理准應然。翅足超九百劫中超。餘起超者阿僧祇內。不爾何位更得說超(文)言超九劫由翹足故者。佛本行集第三雲。昔在佛出世號曰弗沙。彼佛在雜寶窟。我見彼佛心生歡喜。合十指掌翹於一足。七日七夜讚歎彼佛。佛言。過九十四劫。當得作佛見真理。佛言。是人過九十三劫。當得作佛。毘婆屍佛言。是人過九十一劫。當得作佛。婆沙百七十七雲。如契經說。過去有佛號曰底砂。或曰補砂。彼佛有二菩薩弟子。一名釋迦牟尼。二曰梅怛麗藥。爾時彼佛觀二弟子。誰先根熟。即如實知慈氏先熟能寂後熟。復觀二士所化有情。誰根先熟。釋迦所化先應根熟。便告釋迦。吾欲遊山。汝可隨去。爾時彼佛取尼師壇。隨路先住。既至山上入吠琉璃龕。結跏趺坐入火界定。經七晝夜成光熾然。釋迦須更亦住山上。處處尋佛如犢求母。展轉至彼龕寶前。欻然見佛威儀端肅光明照曜。專滅懇發喜歎。不湛於行無間忘下一足。瞻望尊顏。不暫捨。經七晝夜。以一伽陀讚彼曰。天地此界多聞室。逝宮天處十方無。大夫牛王大沙門。尋地山林遍無等。如是讚已。便超九劫。於慈民前得無上覺。俱捨智論亦同。言更超十二劫報聞靈山偈故者。涅槃十三雲。如我往昔。為半偈故捨棄此身。以是因緣故。便得超越足十二劫。在彌勒前成佛。章安疏雲。出曜佛藏等經。皆雲超九劫。或雲。根緣不同。佛為增減說之(文)言或超十一劫授身餓獸故者。是金光明說。餓獸是餓虎也。心地觀經第一雲。佛往昔在凡夫(初僧祇)入於雪山求仙道。折心勇猛勒精進。為求半偈捨全身。以求正法因緣故。十二劫超生死苦(如涅槃經)昔為摩仙人時(第二僧祇)布髮供養燃燈佛。以是精進因緣故。八劫出生死海(如四分律)昔為薩埵王子時(第三僧祇)捨所愛身投餓虛。自利利他因緣故。十一劫超生死因(如金剛明)流水長者(亦第三僧祇)大醫王平等救護眾生故。濟魚命得生天上。天雨瓔珞來報恩等七日翅足讚如來偶。以極精進。超於九劫。 (二十右)此時長遠如攝論廣說(文)。無性第六(二十二右)雲。經無量劫乃成佛果時既長久。雲何言疾。此義不然。時劫長遠唯分別故。如有頌言。處夢謂經年。寤乃須臾頃故。時雖無量攝在一剎那。 (二十一右)辨差別者(至)彼論等說(文)。四十七(十六右)曰。又諸菩薩勝解行住於菩薩修。所作狹小。所作有缺。所作不定。所得有退。極歡喜住於菩薩修。所作廣大。所作無缺。所作決定。隨所獲得無復退轉。如極歡喜住。乃至三種增上惠住應知亦爾。從初無相住。乃至最上成滿菩薩住。於菩薩修。所作無量。所作無缺。所作決定。隨所獲得終無退轉。又諸菩薩勝解行住。於菩薩無相修。當知發趣。極歡喜住。增上戒住。增上心住。增上惠住。於菩薩無相修。當知獲得。初無相住。於菩薩無相修。當知圓證。第二無相住。於菩薩無相修。當知清淨。無等解住。最上成滿菩薩住。於菩薩無相修果。當知領受(文)演祕雲。疏所作狹少等者。志樂不廣。所為非大。又非一行能修一切。名狹少也。縱修間斷名為有缺。所修諸行不能豎志。有起不起。或隨六度修於此彼。而無揩準。總而名不定。隨所修善。或時退捨。名所得退(文)略纂十二(二十二右)雲。論雲。又諸菩薩勝行住於菩薩修所化狹小所化有釋所化不定。所得有退等者。言狹小者。所作不廣。言有缺者。所作不常。言有犯戒惡身語也。所作不定。起行不堅時有退也。所得有退者。顯前不定也。又不定者。所作不純。有退者。不能純進。是此二別。 (二十一左)言七地者(至)及如來住(文)。四十九(初右)雲。如前所說十三住中。應知隨彼建立七地。前之六種。唯菩薩地。第七一種。菩薩如來雜立為地。何等為七。一種性地·二勝解行地·三淨勝意樂地·四行正行地·五決定地·六決定行地·七到究竟地。如是七種。菩薩地中最後一種名為雜地。前種性住名種性地。勝解行行住名勝解行地。極歡喜住名淨勝意樂地。增上戒住。增上心住。三種增上惠住。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名行正行地。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名決定地。地地菩薩隨在第三決定中故。無礙解住名決定行地。最卜成滿菩薩住。及如來住。名到究竟地。如來住地。於後建立。佛法品中當廣演說(文)略纂十二(四十九左)雲。論解七地中雲。第七如來等雜立為地者。前明第七。唯在第十地。今何以通所者。據實通在佛中。前唯約因位故。略不明佛也。今實錄之故兼取佛。論雲。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名決定地。此地隨在第三決定中故者。如上有處明三種決定。一種姓決定·二發心決定·三不虛行墮決定。如顯揚第七。同此種姓決定。即本大乘種子發心決定。謂入初地。十住雖爾發心。未名決定。今第八地名不虛行墮決定。以於行中無功用故。任運而作。此第三決定故名第三決定也。有釋。此第三謂在初地。今取前解。如顯揚文在初地。謂擇自在時。又釋。此第八地在第三僧祇。如異熟住任運起行故。更無有漏心隔。名決定故。   (二十三右)攝論雲(至)三大劫(文)無性七(二十六左)本論頌也。 (二十三右)大菩提心(至)初劫之始(文)。無性七(二十七右)釋曰。清淨增上力者。謂善根力名清淨力。此即說有善根力者。若大願力名增上力。此意說有大願力者。有善根力故。能降伏所治。有大願力故。常值善知識。堅固心昇進者。雖遇惡友方便破壞。終不棄捨大菩提心。現世當來所修善法。運運增長。終無退減。如是苦時具善根力及大願力。大菩提心堅固不退。所修善法唸唸增進。不生喜足。順舊而已。齊是名為最初。修行三無數劫。 (二十四右)然彼已前(至)不入此位(文)。言八萬等者。涅槃經第二十一德王品。及第十一現病品等雲。須陀洹人亦復不定故。逕八萬劫。則能得到阿耨菩提心。乃至獨覺逕十千劫。得到阿耨菩提心。然天台賢首等。以為二乘在涅槃中經爾許劫。淨影嘉祥祥今家等。入涅槃後。迴心向大。修十信行。方經彼劫。彼獨覺人根最利故。亦似真往人。修信十千劫。餘四鈍根次第差別。 (二十四右)然前第七(至)鄰近為名(文)。第七(三十一左)。 (二十五右)又解解脫(至)故名解脫(文)。演祕雲。論亦名順解脫分者。疏有兩釋。有義彈彼第二釋雲。此理不然。豈為有情求解脫耶。故前解正。詳曰。疏雖不斷。今以理准。前解是本。後亦無違。諸教皆說無漏解脫名為解脫。自未解脫莫解脫他。言為有情求之何失。 (二十六右)攝論第六(至)諸善根等(文)。無性六(二右)雲。論曰。此中誰能悟入所應知相。大乘多聞重習相續。已得逢事無量諸佛出現於世。已得一向決定勝解。已善積集諸善根故。善備福智資糧菩薩。 (二十六左)世親雲(至)名依持力(文)。世親第六(二右)無性不分四力。唯在世親故。疏不引無性。引世親論以合此論。 (二十七右)問花嚴(至)出三界(文)。現本第八(二十四右)之全文。調卷不同。下皆准之。   (二十七右)彼經第十(至)入泥洹(文)。現本第九(十七右)之全文 (二十七右)第七觀業第八觀果等(文)。演祕雲。按第八十住品雲。此菩薩從一切聖法正教中生。修十種法。所謂信佛不壞。究竟於法。寂然定意。分別眾生。分別佛剎。分別世界。分別諸業。分別果報。分別生死。分別涅槃。 (二十七右)又此十住(至)度脫有情(文)。義燈七本(十一左)雲。問。十住中已能八相成道與佛何殊。何等是佛所現八相。何等是餘所現八相。答。未見文辨。且為一解。佛現八相具足。長時始終不異。菩薩化生隨宜暫現。或不具足。前後或異。或復本形故與佛別。 (二十七右)以十住(至)作歸依處(文)。花嚴第八(十二左)十住品雲。此菩薩因初發心得十力分別等為十。所謂是處非處智。業報垢淨智。諸根智。欲樂智。性智。一切至處道智。一切禪定解脫三昧正受垢淨起智。宿命無礙智。天眼無礙智。三世漏盡智。是為十。諸佛子。彼菩薩應學十法。何等為十。所謂。學恭敬供養諸佛。讚歎諸菩薩。護眾生心。親近賢明。讚不退法。修佛功德。稱揚歎美生諸佛前。方便修習寂靜三昧。讚歎遠離生死轉迴。為苦眾生作歸依處。何以故。欲令菩提心轉勝堅固成無上道。有所聞法。即自開解。不由他悟。 (二十八右)答彼依伏(至)非少亦未(文)。演祕雲。經論相違。疏有四釋。一疏雲。彼依伏因至及俱生煩惱。二又說佛法功力等。三因自分別等下是。四又但總言等下是。斷如燈辨(文)義燈七本(十二右)雲。問。花嚴第十解十住菩薩中雲。除滅諸煩惱。永盡無有餘等。雲何此言未伏二取。答。因邪教邪師所起不共無明伴煩惱類盡。非盡一切自分別生及俱生煩惱。又解說佛法功力能滅煩惱。非皆已伏。又解自分別伏。邪師等起。不能伏滅。緣起經文。二互隨會。然疏下結故。此位中自分別煩惱未盡故。前解正。准發菩提心。緣力發者名不堅固。因力發者名為堅固。起惑亦爾。邪教起者易除。自力起者難伏。又解經據少分有能伏義。論依全分雲不能伏。初後解正。疏文似脫。更勘正本(文)今謂。淄洲所覽疏本闕第四釋故勸勘正。今本為正。緣起經下(十五左)之文。 (二十九右)瑜伽論說(至)或中不中(文)。四十七(十七右)之文如上引。 (二十九右)與薩婆多(至)二障種也(文)。俱捨二十(十五左)隨眠品曰。根本煩惱現在前時。行相難知故名微細。二隨增者。能於所緣及所相應增惛滯故。言隨遂者。謂能起得。恆隨有情。常為過患。不作加行為令彼生。或設煩勞為遮彼起。而數現起故。名隨縛。由如是義。故名隨眠。 (三十右)我見若無(至)其義並然(文)。具如斷障章辨。又如一本疏已辨。   (三十左)梵雲沒曳(至)故言薩迦耶(文)。斷障二執兩章。 (三十左)百二十八(至)如攝事分說(文)。攝事分佛地論第七(三右)雲。煩惱章者。謂執實我。薩迦耶見以為上首。百二十八根本煩惱。及隨煩惱。若所發業。若所得果。皆攝在中。皆以煩惱為根本故。 (三十二右)又顯法執(至)故不顯數(文)。此依勝鬘經。法執無明唯在無明住地故。言唯一住攝。於煩惱中。三界見斷合為見一處地。三界修斷開為欲色有地故。言前障四住地攝。如斷障章中(十二左)具釋。 (三十二右)佛地雲(至)為根本故(文)。佛地第七(三紙)之文。如前已引。   (三十二右)倫此所知障(至)彼微劣故(文)。演祕雲。此中三因。佛地論同。彼雲。一切異熟無記心品。分別力劣。不能執故。若有倒執成法我見。有無明等。不應唯與五法相應。有見等故。又法空觀初現前時。此識應斷。障治相違不行故。釋曰。佛地初因通一切異熟之心。非唯第八。或此亦兼明餘異熟。 (三十三左)佛地論說(至)前卷已說(文)。佛地論第七(三左)。 (三十三左)論法空智品與俱起故(文)。義燈。本(十三右)雲。此破安慧。然疏雲第七有法執。法空智起即不行。第八法執有。法空智起此應滅者。是破餘師。非安慧師。或寫者誤。若破安慧。應雲第七有我執生空智起即不行。第八法執有法空智起此應滅。 (三十四右)若言因中(至)異熟應然(文)。佛地論第七(四右)雲。又法空觀初現前時。此識應斷。障治相違不俱行故。若爾所餘有漏種子應無所依。所修功德應無熏習。無所熏故。不可說言熏習鏡智相應淨識。非無記故。猶未得故。阿賴耶識既無法執。餘轉識中異熟果者。亦應如是。性類同故。 (三十四右)然今七識總合為法(文)。義蘊雲。應雲除第七識非法執品。此但例同第八。總入法中不可為量。法觀之因彼不轉故。然既成第八非法執品。應餘識異熟。別成此量。是異熟故。以八為喻。 (三十四左)又下異熟心(至)不可為例(文)。演祕雲。此設遮也。設彼例雲。若眼等識是異熟心。不有法執。法空智俱四無記中異熟無記。一切應與法空智俱。皆無法執。如第八等故。今答意異熟名同執不執。別不可為例(文)義蘊雲。疏又下異熟(至)例者。前以餘識異熟例同第八。非法執品。然下文既許所智生是異熟生。即是法執異熟生攝故。疏更為此解雲。不可為例同第八合非法執也。下論自雲於無記是異熟生故(文)今謂。義蘊為正。演祕不順疏文勢故。 (三十四左)論七轉識內(至)如煩惱說(文)。義燈七本(十三)雲。據煩惱俱數多少等。雲如煩惱說。非是定判一切所知定與煩惱同種而生。又所知障執。必是慧。與無明俱。異熟心疑此等名數。諸識所起數如煩惱。然疏雲無離煩惱別起執故。故數多少與煩惱同者。據俱時起不斷煩惱身中所起所知障說。若許定同。如二乘無學。已斷煩惱猶起法執。後熏成種。寧有煩惱與同種生。又異熟心疑人杌等是所知障。豈與煩惱同種生耶。問。執杌迷人既是所知。為是法執為非執耶。答。是法執類。非正法執。執必癡俱。彼非癡俱。是異熟故。又釋是執。若業感異熟不與癡俱。異熟生寬故與癡並。或迷杌心與其無明通俱不俱。俱者是執。不俱非執。但是等流。 (三十四左)第六識(至)十三法(文)演祕。 (三十五右)對法等雲(至)見道斷(文)。對法第四(七右)。 (三十五右)佛地論說(至)二障所攝(文)。佛地論七(四左)雲。然由意識計我計法起愛恚等。引五識中非見所攝愛恚等起。雖無有見。而有愛恚無明等法。二障所攝(文)。 (三十五左)瑜伽五十九卷(至)是無記(文)。五十九卷(五左)雲。復次諸煩惱略有三聚。一欲界繫。二色界繫。三無色界繫。問。如是三聚。幾不善幾無記。答。初聚一分是不善。餘二聚是無記。 (三十五左)對法第四(至)是有覆(文)。第四(初右)。 (三十六左)瓔珞經雲(至)是外道義(文)。瓔珞經下(八右)雲。佛子復以近況遠。凡夫善心中尚無不善。何況無相心中而有無明。佛子而言善惡一心者。是洴沙王國中外道安陀師偈。 (三十六左)勝鬘經(至)皆亦隨斷(文)。演祕雲。按勝曼經(十一右)明所知障為煩惱依。文有法喻及合三段。如疏已引。理旨奧隱。逐難略釋。經於此起煩惱等者。釋曰。於此無明地上所起現行煩惱。於剎那頃。必與無明剎那剎那相應而起。經世尊心不相應。無始無明住地者。釋曰。無明地種名不相應。意明無明同於煩惱通種現也。或相應者是共之義。四住煩惱三乘同斷名曰相應。無明住地獨唯佛除名不相應。經過於恆沙等者。釋曰。顯依無明煩惱無極名過恆沙。餘文易悟。 (三十六左)瓔珞經下卷說亦同之(文)。下卷(十九右)明五住地。此同勝鬘。 (三十七右)應順前句答(文)。對法十二(八左)曰。如有問言。若施波羅蜜多亦戒波羅蜜多耶。設戒波羅蜜多亦施波羅蜜多耶。為答此問。應作順後句答。謂所有戒波羅蜜多皆是施波羅蜜多。或有施波羅蜜多非戒波羅蜜多。謂戒波羅蜜多所不攝。施波羅蜜多如是。乃至以慧波羅蜜多對施波羅蜜多皆。應作順後句。餘互相望。亦如理應思。此中依始業地漸次修者說。後必待前。前不待後。是故皆作順後句。若已串習六種頓修皆互相攝。如菩薩地說(文)。前後句答之法。准對法論可知。如俱捨頌疏中。謬解其法。幼學勿迷。 (三十七右)體不相違(至)可說有別(文)。問。煩惱所知應非一體。何者煩惱發業潤生。所知微細無有其義。若實一體。則二乘聖者斷煩惱之時。所知亦斷。以一體故。又十地菩薩斷所知之時。煩惱何留。是故燈曰。經論誠說二障體別。此等文理如何會通耶。答。二障同體文理分明。文者今文。既言體雖無異而用有別。又第五卷雲。我法二見。用雖有別而不相違。同依一慧。又佛地論雲。體雖無異然用有別。如一識體取境用多。由此熏生一種子體。亦有多用。又理者。我法二執於一境轉。若為別體何於一相分上轉。又二執體別行相相違。如斷常二見。不應俱起。然二執俱起。互能所依。故知。二執同體。然二乘菩薩。斷惑不同。如演祕中問答分別。如義燈釋。斷用斷依有分限故。且為別體。非言實別。演祕雲。用別有二。一現行用別。二種子用別。有障菩提涅槃用故。前解為本。後理亦通。 (三十七右)論故二隨眠(至)斷或前後(文)。演祕雲。論故二隨眠斷惑前後者。問。斷既前後。何名體一。二乘斷惑所知應斷。以體一故。又十地中斷所知障煩惱應斷。一即體同。二契經言如地壞時種隨壞故。答。有義種體雖一。而有粗細共和合故。如金鐵等一物之中精粗異故。生空聖道力不及彼菩薩方便故留不斷。經依見道究竟道說故不相違。詳曰。既以粗細和合成之。種體應假。如瓶衣等。假非因緣何得生現。故今解雲。用既有差斷彼一分用所依體。聖道功力有分限故。故佛地論雲。煩惱障中有所知障。是所依故。必執有法而計我故。體雖無異。然有別用。如一識體取境多用。此熏種子體亦多用。起時雖俱而漸次斷。聖道勢力有分限故。餘義同前。 (三十八右)其所知障(至)亦復如是(文)。斷障章雲。為十品斷。十地斷故。不分粗細。前後說斷。不廢初地斷細。二地斷粗。初地斷有頂。二地斷欲界。但隨障此地智即便斷之故無前後。 (三十八右)論此於無覆(至)障菩提故(文)。義燈七本(十四右)雲。問。所知障中有法恚愛。法恚即瞋。雲何無記。答。有二解。一雲。望煩惱說嗔唯不善。望所知障即是無記。二雲。法恚亦是不善。若爾應縛能感異熟。答。雖是不善望義有別。不名為縛。亦不感果。二解於前正。論說無記不通不善。 (三十九右)佛地論說(至)此中不說(文)。佛地論第七(三)雲。又諸善心性無迷執。皆信等俱。順無我空(左)與解二空觀為前方便。不可法執。導法觀。我執未曾見此事故。又雲。又若此識有法執者。無所熏故。應唸唸失不順對法。則成大過。煩惱障中無此事故。前卷雲。 (三十九右)佛地論說(至)了達法空(文)。佛地論第七(五左)。 (三十九左)勝鬘經說(至)如極成故(文)。瓔珞經下(十九右)雲。起欲界惑。名欲界住地。起色界惑名色界住地。起心惑故名無色界住地。以此四住地起一切煩惱故。為始起四住地。其四住地前更無法起故。故名無始無明住地(文)勝鬘經(十三左)曰。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辨。不愛後有。是故世尊。以師子吼。依於了義一切記說。世尊不愛後有(文)斷障章雲。五住地中皆有二種。一起即五現行。二住地即五隨眠(文)演祕雲。經如疏引。遂難略釋。言住及起二煩惱者。住謂種子。起是現行。或所依生處名為住地。起謂現惑。正生起故。三界見惑而由見勝。後見道斷故。合言之見一處也。三有之俱生修道惑。潤生愛勝別分三種。非唯三界俱生但愛。言無明住地者。諸所知障皆能障智無明偏增總名無明。言一切上煩惱者。前四住惑現種皆依無明地上名上煩惱(文)寶窟(云云)。 (四十左)今此住地(至)所餘煩惱(文)。論所問意。所知障中含多見疑等。何唯說無明住地。答。意雖有見疑等。然總合名無明。以無明增故。准此論文於所知中無明見等相望而論。非對所餘煩惱而論。然疏言非無見等所餘煩惱者未詳。或會雲。疏指所知障以言煩惱。如餘處文。今謂。此教不成。何者下引二乘煩惱。此豈所知乎。次下此處何有不然。 (四十左)總名無明無品數故(文)。下論文明第六相應俱生所知障雲。品數差別有眾多故。斷障章雲。有八十一品。何今言無品數耶。答。下論及章明其品數。此隨煩惱而分。然煩惱障地之差別。隨地粗細。粗者先斷。細者後斷。所知不爾。演祕雲。有義彈雲。此義不然。體同煩惱。即如煩惱品數別故。但應說雲行微細故。不染義同合為一住。詳曰。不同煩惱地地九品分為粗細斷之前後。言無品數。非言無彼愛恚等類名無品也。故疏無違。若言不染義同合一。豈彼經中唯對二乘辨五住地。若兼菩薩何唯不染。對彼菩薩是應染分。如煩惱障既不別開。故知。不約不染合也。 (四十一左)古雲此五住地(至)此文為正(文)。梁攝論等意也。此唯約煩惱障不言所知故雲不然。四瀑流者。如對法說見欲有無明四瀑流。 (四十二左)論永斷二障(至)通有漏道(文)。演祕雲。有義彈疏釋雲。若爾二乘伏煩惱時同體。所知應皆不起。又斷煩惱所知應斷。既所知種不障彼智。道力劣故。二乘不斷。現行亦爾。非彼所伏。今言伏二依菩薩說。以法空觀伏煩惱時。同體所知亦即能伏。若生空觀伏煩惱時。亦不能伏。非治道故。由此道理望所知障。生空無漏不及法空有漏道也。詳曰。疏中不言二乘伏惑。亦不說雲生空智也。何得輒以二乘不斷所知障體而為難耶。那知。疏主不依法空智伏惑說。而言今依菩薩說耶。疏理實通非可局情自度破他(文)今謂。疏意世道者六行智。斷障章雲。以六行智伏俱生惑時。此俱所知。亦不現行名伏所知。然菩薩見道以前不然。今且約二乘而言。演祕為破有人以局定執評詮疏文。故致此救。疏十末雲。菩薩加行。唯欣於智。見道以前。唯伏法執。其煩惱障隨此而伏。然由所知加行伏故說煩惱伏。非前加行故伏煩惱。十地之中與煩惱俱所知障品多分亦爾。非此俱者。地地可起(文)義蘊雲。此約十地斷所知障煩惱隨伏。故雲亦爾。太抄義演亦同。 (四十二左)伏煩惱時(至)加行智伏(文)。太抄雲。疏伏煩惱時等者。此文意說。異生用六行有漏道伏時。與煩惱俱時所知障名能伏。令不得起其執。以同體故。非但此六行伏惑有漏道。能伏煩惱及法執。即見道以前賢聖行位中。順出世有漏加行智。亦能伏煩惱及法執。 (四十三左)如中邊上卷(至)相攝(文)。中邊上(十右)廣明其義。須者尋知。 (四十三左)攝大乘論(至)無學地(文)。無性第六(二左)曰。論曰。勝解行地見道修道究竟道中。於一切法唯有識性。隨聞勝解故。如理通達故。治一切障故。離一切法故(文)彼言究竟道。此言無學地。言異意同。 (四十四右)五十七(至)諸文不同(文)。五十七(二十二左)雲。問。諸相隨好力無畏等不共佛法。幾根攝乎。答。諸相隨好。舌根及四根依處所攝。何等為四。謂身根·男根·張根·舌根諸佛十力。如來身中慧根所攝。及具知根。四無所畏五根所攝。及即此一如無所畏不護亦爾。三種念住非根所攝。然六根所引無貪無瞋所攝大悲。亦彼所引無瞋無癡所攝非根所攝。無忘失法如力應知。佛一切種妙智亦爾。永斷習氣非根所攝。然是六根所證煩惱。永斷所攝(文)略纂十五(三十一右)雲。論雲。諸相隨好舌根及四根依處所攝者。謂得上味相。是舌根相好。餘但四根依處。謂身毛上靡一孔一毛千輻輪相。是身根依處。馬王藏相男根依處。目紺音色張根依處。舌覆面門廣長舌根依處。十力以慧俱知二根為體。此中准無畏五根並得體。此據強勝為論。如言如來十智力。故慧強也。偏舉四無畏。五根無強弱故。皆以為體。三種念住。謂以三善根。謂無貪於欽仰者生故。無瞋於謗者生故。無癡或通或局。唯於處中者生故。論雲。大悲非根所攝是無瞋無癡所攝者。故知。無癡別有體性。六根證永斷習氣者。謂信等五具知根(文)又佛十力等。雖處處廣明。然對法中集明一處故。今指示。十力者。對法十四(四紙左)四無所畏(五紙左)諸相隨好(三紙右)三不護(八紙右)三念住(七紙右)大悲(八紙左)無忘失法(八紙右)一切種妙智(十一右)永斷習氣(八紙左)演祕雲。疏永斷習氣等者。按彼論雲。永斷習非根所攝。然是六根所證煩惱永斷所攝。釋曰。永斷習氣擇滅無為。因斷習氣之所得故得習氣名。信等五根及具知根六所證也(文)對法十四(八右)曰。永習氣者。謂一切智者。於非一切智所作不現行具足中。若定若慧乃至廣說。此中顯示一切智者。能所有能表有餘煩惱所知障身語所作不現行具足中所有三摩地等。是永斷習氣(文)願智(十二左)又瑜伽四十九(七右)明佛有百四十不共佛法即是也。 (四十六右)七十八(至)亦同於此(文)。七十八(六左)解深密經第四(六紙左)三十六(五右)。   (四十六右)六善巧(文)。演祕。 (四十六右)謂智有六種(文)。演祕雲。疏謂智有六種者。此牒文略。具而應言。謂福智有六。即前六度。福智合言而為六也。故此六總結前雲。如是福智略有六種。一一分別應知無量。 (四十七右)然四十三(至)利他故(文)。四十三(九右)明六度雲。如是六種波羅蜜多。菩薩為證無上正等菩提果故。又(十六右)廣明四攝已雲。如是已說多種施戒廣說(乃至)最後同事。其中能成熟他一切有情。 (四十七左)如對法第十抄(文)。對法十(初至八左)。 (四十七左)四攝如大論(至)十門分別(文)。四十三(九紙至卷之終)廣明四攝。 (四十七左)四無量(至)別抄解(文)。對法十三(十七左)。 (四十七左)四十九說(至)有情行(文)。四十九(四左)雲。菩薩始從勝解行地。乃至最後到究竟地。於此一切菩薩地中。當知略有四菩薩行。何等為四。一者波羅蜜多行。二者菩提分法行。三者神通行。四者成熟有情行。前說六種波羅蜜多。及方便善巧波羅蜜多。願波羅蜜多。力波羅蜜多。智波羅蜜多。如是十種波羅蜜多。總名波羅蜜多行。乃至四念住等所有一切三十七種菩提分法。四種尋思。四如實智。皆如前說。總名菩薩菩提分法行。如前所說威力品中菩薩所有六種神道。是名神通行。如前所說二種無量。一所調伏界無量。二調伏方便界無量。及成熟品中所說一切成熟有情。總名菩薩成熟有情行。如是四種菩薩妙行。當知普攝一切菩薩所行善行。 (四十七左)又說(至)善淨無上(文)。四十九(十三左)雲。當知。如是三十二種大丈夫相八十隨好。菩薩若在種性地中。唯有種子依身而住菩若在勝解行地。始能修彼能得方便。菩薩若在清淨增上意樂地中。乃至為得。菩薩若在諸餘上地如是相好轉勝清淨。若在如來到究竟地。當知相好善淨無上。 (四十八右)又雲(至)展轉清淨(文)。四十九(九右)雲若下劣者。先菩薩時亦已成熟。始從清淨勝意樂地。一切所有菩提資糧無有差別。能感一切相及隨好。又此一切菩提資糧略有二種。謂去菩提若遠若近。此中遠者。謂未獲得諸相隨好異熟果時。所言近者。謂初獲得諸相隨好異熟果時。或從此上展轉獲得殊勝清淨(文)略纂十二(五十一左)雲。論雲。又此一切菩薩資糧略有二種。謂去菩提若遠若近者。謂未得相好名遠。即在地前。若得相好名近。謂得入地以上。所以得知者。即次前辨入淨勝意樂地。諸相隨好已得異熟。故知。地前不得實報相好。又此卷末中文雲。相好名對種性地。唯有種子。依身而住。在解行地修彼方便。若在勝意樂地。乃名為得。諸上地名清淨。在佛地得相好善淨無上地也。 (四十八左)攝論第六(至)無放逸故(文)。無性攝論六(三左)三種已下本論之全文。心處字下各有故字。 (四十九左)彼已大夫(至)而退屈(文)。每性攝論六(五右)雲。如有頌言。無量十萬諸有情。唸唸已證善逝果。彼既大夫。我亦不應自輕而退屈。 (四十九右)第一練磨心(至)一切圓滿(文)。無性攝論六(三左)雲。論雲。無量諸世界無量人有情。剎那剎那證覺無上正等菩提。是為第一練磨其心。由此意樂。能行施土波羅蜜多。我已獲得如是意樂。我由此故。少用功力修習施等波羅蜜多。當得圓滿。是為第二練磨其心。若有成就諸有障若。於命終時。即便可愛一切自體圓滿而生。我有妙善無障礙善。雲何爾時不當獲得一切圓滿。是名第三練磨其心。釋曰。無量諸世界等者。此言顯示初練磨心。引他例已令心增盛。無有退屈由此意樂者。顯示第二練磨其心。我已獲得如是意樂者。顯此意樂離諸弊傳。謂此意樂遠離慳吝。遠離欲尋。遠離恚尋。遠離懈怠。遠離惛沈及以睡眠。遠離無明。我由此故少用功力修習施等波羅蜜多當得圓滿者。謂已獲得殊勝意樂。便能任運修行施等。速令圓滿。若有成就等者。顯示第三練磨其心。諸有障善者。謂有成就諸世間善。未能永斷所治障故。說名有障。我有妙善等者。謂我能永斷所對治障。由無障善而成其善。雲何當來而不證得圓滿佛果練磨心者。謂策舉心令其猛利。對治退屈(文)義燈七本(十四右)雲。問。三種練磨等何別何位。答。三別者。一怯時長難到。二怯行廣難修。三怯果妙難證。或可。初總雲廣大深妙。通因及果。以俱廣大皆深妙故。或因廣大果深妙故。由此長時修方圓滿。深妙難成長時方到。故此論雲。一聞無上正等菩提廣大深遠。後二是別。又三練磨各通三處。於彼長時引他已到省已有能。粗善尚能感於上界遠妙之果。我有妙善。何不能得深遠大果。乃至圓滿轉依彼既已得。我亦應爾。省已有能既有妙善何不能證。故疏雲。初且舉菩提。後且舉轉依。論實皆得。問。此練磨在何位者。答。准此論文雲此位二障雖未伏除修勝行時有三退屈。而能三事練磨其心。在資糧位通三十心不可別配。不爾十住應不能修十波羅蜜行。未能起堪能練故。又解。亦通加行及七地前。唯除見道。以唯在定。又復時促。四善根位雖伏二障分別起者。俱生未伏。以大不言分別未伏故通俱生。又七地前雖伏煩惱。所知未全要須加行故。又樂於下乘般涅槃障五地方斷。雖未斷時不退趣彼。或可起心。不爾如何五地方斷。設不起現種至此除。故不斷前猶須練磨。論且舉初影顯於後。如斷四處不唯地前。諸疑離疑執著分別七地猶有。又解。三練斷四處障但在地前。論文不說通地上故。地上二障煩惱障品皆能伏故。所除四處據分別說。然無文斷。任意取捨。 (四十九左)除四處者(至)斷除分別(文)。無性六(五左)雲。論曰。由離聲聞獨覺作意。斷作意故。由於大乘諸疑離疑。以能永斷異惠義故。由離所聞所思法中我我所執。斷法執故。由於現前現住安立一切相中。無所作意無所分別。斷分別故。此中有頌。現前自然住。安立一切相。智者不分別。得最上菩提。釋曰。今當顯示斷除四處。斷作意故者。斷除二乘分別作意。以能永斷異惠疑故者。謂於大乘甚深廣大。不起異惠顛倒及疑。斷法執故者。謂於所聞所思法中。能永斷除我我所執。謂我能聞我能思覺。我所聽聞我所思義。如是執著一切皆無。於其勝義證現觀故。斷分別故者。謂於現前任運而轉。色等現法住及作功用。諸骨鎖等淨定安立。一切所緣諸境界相。作意分別悉能永斷。乃至一切諸佛菩薩波羅蜜多。如是等相。執著分別悉能永離。其頌義顯不須重釋(文)演祕雲。無性論第六說雲。除四障者。一由離聲聞獨覺作意斷作意故者。釋曰。由謂因義。由離作意障能入所知相。餘三准此。顯離作意障之所由名斷作意。斷謂伏斷。餘障亦同。顯初菩薩見生死苦涅槃為樂。欲捨生死忻趣涅槃名二乘作意。障大菩提故須先斷。由觀生死涅槃同無相性及修大悲。斷執小乘生死作意。作意即障。或二無學執自乘極而不趣大。或二有學執趣二果不樂大乘。或見道前二乘凡夫忻求二果。此等並名二乘作意。詳曰。四皆理通前二釋本。二論雲。由於大乘諸疑離疑。以能永斷異惠疑故者。釋曰。雖離於前二乘作意。於大乘教種種法門先起疑惑。後執一是。便撥餘非。能撥邪惠與正惠殊故名異也。體即法執邪見所攝。故世親雲。此中異惠謂鄙惡惠。於理動搖作三性觀。異惠及疑永不復轉名斷疑惠。疑惠即障。問。離疑之言目於何法。答。有四釋。一雲。能斷彼疑名為離疑。二雲。諸疑即二乘人。離疑即是漸頓菩薩。三雲。不定諸小菩薩。雖先發心。然於大行起懸崖想。數數退屈遂起疑心。為得不得名為諸疑。欲就二乘心生決定名為離疑。四雲。諸小菩薩先於佛說顯蜜三藏種種不同。而生疑惑名為諸疑。後執一是斥餘為非。自為決定名為離疑。據實未悟依彼妄解名離疑也。詳曰。初釋為正。故本論云云何能入所應知相。彼總答雲。由斷四處障等能入。下別釋中四種皆說能所二治。若離疑言不目能治。第二將何為能治耶。若言不說。何故餘有此獨無耶。故離疑言顯能離也。若爾何故第一第三先說離言。第二能離後方說耶。答。阿毘達磨性相而求逐便即明何責先後。第四亦復言無分別。豈無分別亦是障耶。然第四釋理亦小通。既非論意故亦不取。三論雲。由離所聞所思法中我我所執斷法執故者。釋曰。雖離諸疑。然隨所聞若教義等皆執有性。便障唯識法空觀智。故斷法執方名真觀。四論雲。由於現前住安立一切相中。無所作意無所分別斷分別故者。釋曰。於此安立現前相中。而無作意及離分別。斷分別言而通一切分別之法。若隨別說是忍一位能觀之智。此即勝障。入初地時息滅名斷。問。何以復須斷此忍位分別智觀。答。此忍雖離能所分別。然自有彼微細分別。障彼初地無分別智故須滅也。問。何者為處。答。處謂處所。即四所障。由此四障障四觀行。從彼所障以得處名。四處之障依主釋也。或此四障是分別心所居之處。障即是處持業釋也。此總意雲。初二障彼厭小欣大之行。後二障捨妄證真之行。故名為障。若能斷智即觀無相及於三性。由證法空證無能所。斷分別心如次四智斷彼四障。問。在何地位斷四障耶。答。在十信位斷於初障。由離小心初入大乘十信位故。在十解位斷於第二障。由於大乘離疑惑故。而得勝解修菩薩行。在十回向乃至忍位斷第三障。由觀遍計遣所執故。在世第一斷第四障。由此第一分別觀智加行息滅。得成初地最上覺故。若據相違正滅言之。斷分別障即在初地。成此第四離分別障。論引頌雲。現前自然住。安立一切相智者不分別。得最上菩提。釋曰。言現前者。通說定散二境當心名現前也。自然住者。別顯散境。言安立者。別明定境。一切相者。顯二境相。智者不分別者。離能取心。得上菩提者。離障得果。果即以初地名上菩提。形於地前故稱最上。 (四十九右)緣法義境(至)如彼廣說(文)。無性六(六左)論雲。由聞熏習種類。如理作意所攝。似法似義有見意言。又曰。以諸菩薩如是如實。為入唯識勤修加行。即於似文似義意言。推求文名唯是意言。推求依此文名之義。亦唯意言。推求名義自性差別唯是假立。若時證得唯有意言。爾時證智若名若義。自性差別皆是假立。自性差別義相無故。同不可得。由四尋伺。及由四種如實遍智。於此似文似義意言。便能悟入唯有識性。無性釋雲。言似法者。謂契經等如十地等言。似義者。謂彼所詮無我性等。似彼行相而生起故。說為似法似義而生。似所取事者。如彼所取而顯現故。言有見者。謂意取識俱。言意言者。所謂意識。或與見分俱所取能取性。此即安立所取能取所依自性。如前已說(文)演祕雲。言緣法義者。法謂能詮文名句也。義即所詮。故無性雲。似文似義。釋曰。似外相轉實唯在內。以有似無內似外也。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四十終_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四十一(九末之二) (五十右)總即結上(至)應列其名(文)。總即已下二句。釋論菩薩至圓滿已之文。由得已下三句。釋論為入至第一法之文。 (五十左)對法莊嚴論(至)。是地果(文)。對法十一(十左)莊嚴論七(十五左)對法十一(十左)雲。復次依法修三摩地者。瑜伽地。雲何當知。此地略有五種。謂持·任·鏡·明·依。持者。謂已積集菩提資糧。於暖等位。依諸聖諦所有多聞。如所多聞安立止觀所緣境故。說名為持。又已積集菩提資糧者。為求諦現觀聽受契經等法。故名多聞。任者。謂緣此境如理作意。由此作意依所多聞無倒思惟所聞義相任持心故。境者。謂緣此境有相三摩地。此三摩地即緣多聞為境。與定相俱。故名有相。由此三摩地猶帶所知事同分影像相故。又此三摩地能審昭察所知事質故譬於鏡。明者。謂能取所取無所得智。由此智見道所攝現觀轉故。雲何菩薩依瑜伽地方便修學證無所得。謂諸菩薩已善種集福德智惠二種資糧已。過第一無數大劫已。聞隨順通達真如契經等法。如理作意發三摩地。依止定心思惟定中所知影像。觀此影像不異定心。依此影像捨外境想。唯定觀察自想影像。爾時菩薩了知諸法唯自心。故內住其心。知一切種所取境界皆無所有所取無故。一切能取亦非真實。故決了知能取非有。次復於內捨離所得二種自性證無所得。依此道理。佛薄伽梵妙善宣說。菩薩於靜定位觀影唯是心義。想既滅除。審唯知所住內安心智所取非有。次觀能取亦無。後觸二無所得。依者。謂轉依。捨離一切粗重得清淨轉依故。當知此中以因果兩位釋瑜伽地。由持等四種釋此地因。最後一種釋此地果(文)顯揚二十(十八左)雲。頌雲。略說瑜伽道。緣所聞正法。奢摩他與觀。依影像成就。論雲。若略說瑜伽道。當知多聞所攝正法為境界。奢摩他·毘缽捨那為自體。依止影像及依止事成就。如薄伽梵說。有五種法能攝一切瑜伽行者諸瑜伽地。謂持·任·明·鏡及與轉依。當知聞正法是持。所緣是任。止觀是明。影像是鏡。事成就是轉依(文)義燈七本(十五左)雲。問。准雜集十一。復修瑜伽有其五種。謂持·任·鏡·明·依。依謂轉依。即是見道。持·任·鏡·明此四為因得轉依果。持·任等四依何位起。復是何法。答。准彼論雲。依暖等位。即通四善根皆有此四持謂即聞惠。任思惠。鏡即修惠。明謂所觀。無能所取。或鏡即定。明者是惠。暖·頂·忍三各因此四方得修滿入世第一。或無持·任。以上品忍唯一剎那即入世第一法。唯定時促故無持·任。但依此位有持·任等。非必四位各有四種。又解四位各有此四。持·任二行非是聞·思。以在定中依憑聖教故以為持。論雲如所多聞安立止·觀所緣境故。與定相應如理作意以為任。無倒思惟任持心故。即所依定名為鏡。雲此三摩地猶帶相故。能觀之智名為明。雲謂能所取無所得智。又釋持·任等唯除真見及佛果位。佛果位中更無果故。真見位中無影相等故。通所餘位。故顯揚二十雲。有五種法能攝一切瑜伽行者諸瑜伽地。八地已上義說聞·思亦緣教等。故通為正。又四善根亦親蒙佛而為教授。故莊嚴論第七頌雲。自後蒙諸佛法流而教授。釋雲。從此已後蒙諸佛如來以修多羅等法而為說之。准此文意。或蒙教授已修持·任·鏡·明。持謂於教起六種心。任即次起十一作意。鏡即修九種住心。明又依智作諸神通。或不配此。然四善根及持·任等。皆初祇滿心方始修之。莊嚴論第七雲。行盡一僧祇長信令增上等。已後方說起四善根。諸教皆同。自古諸師意解不同。取文各別不得教意。教意菩薩修四善根。有正修滿位。有仰修習位。仰習作觀通三十心。如唯識觀等成就在見。學即通前。此亦應爾。學雖通前。正修成滿即在於後。資糧等位可得仰習。觀所取無伏我法執。觀能取無能伏於法執。不爾如何能伏二執。雜集·莊嚴·此唯識論等。據正修位不通資糧。瓔珞本業住雲住於十住修學四善根者。是似學修習。然梁攝論雲。如須陀洹道前有四方便。菩薩亦有四方便。謂四十心者。或如小乘五停心觀·總相念處·別相念處合四善根為四方便。如四十心。非四善根名四方便。或言總意別。意取四十心滿修四善根。文言略故但雲四十心。或翻譯謬。魏·梁·隋·唐同本異譯。餘本總無。筆授謬。大品經雲墮頂菩薩墮聲聞·辟支佛地者。或學觀所取似頂名墮頂。或本二乘在於頂位回心向大亦名菩薩。故雲墮頂菩薩。說此等退墮二乘地。於理無違。然本業·大品更檢彼文。 (五十一右)言過第一(至)為此證說(文)。義燈七本(十七左)雲。問。四善根既屬初劫。雲何言福智滿已。大莊嚴論雲何言行盡僧祇雜集如何言過第一無數劫。答。約多分說。又據初劫定散雜修。已滿已過已盡純定所修此位方作。 (五十二左)舊言方便道(至)此名加行(文)。法華玄讚三(二左)辨多方便中雲。一進修方便。謂見道前七方便智進趣向果名為方便(文)具明三種或四種方便。 (五十二右)對法八說(至)非資糧(文)。第八(十八右)之文。 (五十三左)對法第十一(至)即唯是惠(文)。對法十一(九右)雲。名尋思者。謂推求諸法名身·句身·文身自相。皆不成實。乃至推求者是觀察義。 (五十三左)無性雲(至)名如實智(文)。演祕雲。按無性攝論第六(七左)雲。於加行時推求行見假有實無。方便因相說名尋思。釋曰。約位以明尋思行相。推求行見即能觀智。行相見解名為行見。推求名義見識上假心外實無。即此尋思是加行位初修因相。又雲。了知假有實無。所得決定行智方便果相名如實智。釋曰。決定了知名義等假名如實智。即方便位終成名果。 (五十四右)七十三雲(至)即唯無漏(文)。七十三(九左)雲。問。如是五事。四種尋思。此中何事攝幾尋思。答。如理作意相應分別總攝四種。問。如是五事。四種如實遍智。此中何事攝幾如實遍智。答。一切皆是正智取攝。 (五十四右)七十二說(至)故名三漏(文)。七十二(十一左)雲。問。如是五事。幾有漏幾無漏。答。相通二種。二唯有漏。二唯無漏。真如漏盡所緣義故名無漏。非漏盡相義故。正智漏盡對治義故名無漏。 (五十四右)攝論第六(至)唯有識性(文)。無性六(七右)。 (五十四左)四十八卷第十住中(至)名無性忍體(文)。第十住中者。此是第八無相無功用地。約十三住故言第十。四十八(十六右)雲。超過第七雜清淨住。得入第八純清淨住。住此住中。於無生法證得菩薩第一最勝極清淨忍。此復雲何。謂諸菩薩由四尋思。於一切法正尋思已。若時獲得四如實智。如實了知一切諸法。爾時一切邪分別執皆悉遠離。觀一切法。於現法中隨順一切雜染無生。觀彼先時一切所有邪分別執因所生法。於當來世一切無餘永不復生。此四尋思四如實智。廣說如前真實義品。此如實智始從勝解行住乃至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未極清淨。今此住中已極清淨。是故說言。於無性法證得菩薩第一最勝極清淨忍是諸菩薩得此忍故得甚深住(文)略纂十二(四十一右)雲。論雲。超過第七雜清淨住得入第八純清淨住者。以有漏心隔名雜。純無漏若純淨。此八地已上相續家釋。七地有功用故名雜。八地無故名純。言隔不隔。此八地已去有漏心間起家義。論雲。住此住中。於無生忍證得第一最極清淨忍者。初地亦得無生忍。此二何別義。雲。如顯揚第六。無生忍有三種。所執性名本來無生忍依地名自然無生忍。圓成實名苦垢無生忍。其初地證斷二分別執故。名得本來無生忍。八地已去真俗雙行。得自然苦垢二無生忍。又八地已去證一味純觀真如故。名得苦垢無生。以前證得餘無生忍。又以前得分段無生忍。八地以去證分段無生忍。又初地等不入惡道無生忍。八地已去非有心間生無生忍。論雲。此如實智始從勝解行住乃至加行有功用無相住。未極清淨。今此住中已極清淨者。何故不論四尋思。尋思是因非無生忍。以是唯有漏故。如實智通無漏。是此八地無生忍體故。前二文重解無生忍智。此復雲何。謂諸菩薩由四尋思。於一切法正尋思。於一切法正尋思已。若時獲得四如實智。故知是智即是忍體。有尋思已之言。故知尋思不至八地已去。以無有漏心故。以前皆有有漏心故。其後得智但相似作。義無妨其實作。尋思唯有漏意欲引生無漏如實智。無漏智既攝法。即是如實。何故更作尋思觀引生如實智。假設作時。立是相似。非真作之(文)演祕雲。疏今此住中已極清淨者。按彼論雲。於無相住中四種災患今悉除斷。一者於無相中有加行有功用事。二者於上清淨住精勤思慕。三者於一切種利有情事。有大堪能精勤思慕。四者有微細想現在前行。故是此住名極清淨。釋曰。第七地中尚有法執。意識執彼上清淨等勤思慕等。故無生忍名之為雜。   (五十五左)非是尋思與尋相應等(文)演祕雲。疏非尋思與尋相應等者。非四尋思與不定中尋相應故而得尋名。若尋相應方名尋思尋思不應在第四禪。第四禪中無不定中尋法體故。 (五十五左)三十六(至)八分別等(文)。三十六(二十三左)雲。愚夫于于四如實智。有所闕故。不現前故。便有八種邪分別。轉能生三事。能起一切有情世間及器世間。謂由如是邪分別故。起諸雜染。起雜染故。流轉生死。於生死中常流轉故。恆有無量隨逐生死種種生老病死等苦流轉不息。菩薩依此四如實智能生。了知八種分別。於現法中正了知故。令當來世戲論所攝所依緣事不復生起。不生起故。於當來世從彼依緣所趣分別亦不復生。如是分別及依緣事二俱滅故。當知一切戲論皆滅。菩薩如是戲論滅故。能證大乘大般涅槃(文)言能生三事者。或雲。名相分別名為三事。今謂非也。不尋論之前後故致斯誤。言三事者。謂分別戲論所依緣事。見我慢事。貪瞋癡事。此是八種邪分別之所生三事也。三十六(十九左)雲。又諸愚夫由於如是所顯真如不了知故。從是因緣八分別轉能生三事。能起一切有情世間及器世間。雲何名為八種分別。一者自性分別。二者差別分別。三者總執分別。四者我分別。五者我所分別。六者愛分別。七者非愛分別。八者彼俱相違分別。雲何如是八種分別能生三事。謂若自性分別。若差別分別。若總執分別。此三分別能生分別戲論所依。分別戲論所緣事。謂色等想事為依緣故。名想言說所攝名想言說所顯分別戲論。即於此事分別計度非一眾多品類差別。若我分別。若我所分別。此二分別能生一切餘見根本及劣根本薩迦耶見。及能生一切餘慢根本所有我慢。若愛分別。若非愛分別。若彼俱相違分別。如其所應能生貪慾嗔癡愚癡。是名八種分別能生如是三事。謂分別戲論所依緣事為所依止。生薩迦耶見及以我慢薩迦耶見。我劣為依生貪嗔癡。由此三事普能顯現一切世間流轉品法(文)顯揚十六(八右)雲。頌曰。分別有八種。能生於三事。分別體應知。三界心心法。論曰。八種分別能生三事。何等為三。一分別戲論所依緣事二見我慢事。三貪嗔癡事。 (五十五左)此等義門(至)第六卷說(文)。第六(三左)具明四種尋思四如實知應知。 (五十五左)其中似文(至)亦唯意言(文)。無性第六(七右)雲。即於似文似義意言。推求文名唯是意言。推求依此文名之義亦唯意言。推求名義自性差別唯是假立。若時證得唯有意言。爾時證知若名若義自性差別唯是假立。自性差別義相無故同不可得(文)今謂疏文據攝論意。稍異。 (五十五左)無性第六(至)果等尋思(文)。第六(七右)之全文。俱名果下有句一字。 (五十六右)對法第十一(至)皆不成實(文)。十一(九右)之全文。 (五十六左)無性雲(至)實唯在內(文)。無性六(七左)雲。推求依此文名之義亦意言者。尋思依名等。全同疏引。演祕雲。疏依名所表外事者。名所詮表識外之事。 (五十七右)依此二法(至)皆不可得(文)。無性六(七左)雲。推求名義自性差別唯是假立者。尋思名義二種自性唯假立相。謂色受等名義自實無所有。假立自性。譬如假立補特伽羅。尋思名義二種差別亦假立相。謂無常等名義差別唯假立故。若名若義自性差別皆是假立者。證知四種虛妄顯現依他起攝。自性差別義相無故同不可得者。了達四種遍計執義皆不可得。 (五十七右)三十六(至)之自性故(文)。三十六(二十二右)雲。此諸菩薩於彼名事。或離相觀。或合相觀。依止名事合相觀故。通達二種自性假立·差別假立。 (五十八右)准四十八(至)四尋思觀(文)。四十八(十六右)雲。住此住中。於無性法證得菩薩第一最勝極清淨忍。此復雲何。謂諸菩薩於四尋思。於一切法正尋思已。若時獲得四如實知。如實了知一切諸法(文)此等文義如上已述(五十四丁左)。問。七地以前漏無漏雜起。修惑尚行。何有不作尋思觀耶。別鈔雲。七地以前如實觀門未極清淨。尋思觀起故。對法瑜伽兩抄亦通地上。如何會耶。答。凡尋思觀是推求門。以此為因引如實智。其如實智皆是印可。無推求義。是故入見已去雖復有漏間雜。然是有漏如實智觀非尋思觀。如對法·瑜伽鈔。且於如實智上。立尋思名。具如子嵨等會。 (五十八左)論名義相異(至)故合思察(文)。義燈七本(十九左)雲。問。准論雲。名·義相異故引尋求。二二相同故合思察。離合為四。與瑜伽同。何故無性攝論第六雲。若名若義自性差別假立自性差別義。如是六種義皆無故。答。彼論談法有其六種。若尋思觀即名·義別開。二自性二差別合觀故成四種。瑜伽三十六·顯揚第六·無性第六·大莊嚴論十二。皆說四尋思·四如實智。無說六尋思處。西明雲。離即為六合觀為四者。准此知非。廣釋名·義·自性·差別。如攝論第六·瑜伽三十六明。 (五十九左)如攝論等說明得及暖(文)。無性攝論六(十五右)雲。明謂能照無有義智所求果遂故。名為得此定創得無義智明。故得明得三摩地名。譬如最初求得火等暖者。即是暖品善根。譬如鑽火暖為前相。此亦如是。真智前相(文)義燈七本(十八右)雲。論依明得定者。明者無漏惠。今言明者無漏惠明之前相。立以明名。求此前相今者現起。故名為得。即所得名得。明即得。持業釋也。故無性攝論雲。明謂能照無有義。智所求果遂故名為得。此論復言。初獲惠日前行相故立明得名。即無漏惠日正名為明。此明前相亦名為明。無性論雲明謂能照無有義智者。此未正能照。照之前相立能照名。此依證達惠為明解。故經頌雲。非不見真如而能了諸行。如名道火意喻事火正熱燒照前之暖相。似彼燒熱立以暖名。非體不暖。但非正火。非正名暖。若觀無義智體即明。何名前相立明得名。下亦不應雲明相轉盛。又此明得即是尋思。無性論雲。假有實無。方便因相說名尋思。又無漏智可不名明耶。問。依定所發是下尋思。何不名下尋思定名明得定耶。答。望義有別。照所取無名之為明。推求所取假有實無名為尋思。故無性論雲。於加行時推求行見假有實無方便因相說名尋思。下文明謂能照無有義智。言定舉照義。明觀舉推求。互舉無妨。問。明增亦所求果逐何不名明增得定。答。暖相在初偏立名得。故無性論雲。此定創得無義智明。故得明得三摩地名。餘既非創。不與得名。問。若爾應雲得之明名明得依主釋。何名持業。答。舉能並所可依主名。今此所得立以得名。故非依主或可。得是推求體也。明者是照用也。體能有用。得之明名明得。明得之定並依主釋。或鄰近釋。定非明得。明得俱定名明得定。 (六十右)一印順名(至)名印順定(文)。釋印順名。疏有二釋。又差別者下是第二釋。演祕亦有二釋。初者有義。次是演祕助釋。演祕雲。論依印順定至順樂忍者。疏有兩釋。有義諍後釋雲。若印能取無順隨觀察順通上忍。應印所取無亦順觀彼順通下忍。理俱齊故。下忍由印既不名順。上忍亦印寧有順名。故今解順唯在中忍。上忍如下但名印忍詳曰。據文粗顯有義為優。下總攝義釋本頌文。而明三忍印能所取。初後二忍皆無順字。若窮理談疏亦無失初忍未修順無能取不立順名。後順觀彼故有於順。下攝義中舉中顯後。文略影耳。今助一釋。順通初二。初忍雖未修無能取。印所取無。即是順無能取義也。能·所二取相侍立故。故論結雲。印前順後立印順名。上忍已印不可言順下文影顯。但中言順亦不相違。     ┌——印順——疏第一義     ├——印忍——疏第二義 下忍┼——印忍——有義     └——印順——助義 中忍——樂順——四釋並同     ┌印順——疏第一義     ├印順——疏第二義 上忍┼印忍——有義     └印忍——助義 (六十一右)攝論雲(至)名一分(文)。無性論第六(十四左)雲。有入真義一分三摩地。是諦順忍。無性釋雲。有義入真義一分三摩地者。唯能通達所取無故。名入一分由於此中了達義無未能伏彼能取行相唯識令無。是故說此名諦順忍。 (六十一右)對法第八(至)攝論等名(文)。對法第八(十八左)雲。順諦忍法者。謂各別內證於諸諦中一分。已入隨順三摩地缽中一分。已入隨順三摩地缽羅若及彼相應等法。一分已入者。於無所取一向忍解故。一分隨順於無能取隨順通達所依處故。 (六十二右)無間即定(至)二釋皆得(文)。義燈七本(十九左)雲。依無間定等。此後無間即入見道立無間名。若以智名無間。即無間之定。依主為名。此定無間即入見道名無間定即持業釋。不同明得。定非明故。無間非智。但無別隔即名無間。智定俱通。西明解。第一法觀名為無間。此所依定名無間定。即依主釋。闕持業釋。無間名寬。非唯智故。通二釋勝。不同前三。以名狹故。 (六十二右)論如是暖頂(至)雙印空相(文)。義燈七本(十九左至二十三左)曰。此牒前釋悟入三性結前所明。以暖·頂位未觀能所無。雲依能取識觀所取空。以彼所取名·義二種依能取識而假立故。此觀名·義初·後二位。無心外境但依內心。一重唯識。亦分悟依他。中忍起位觀能取空唯識如幻等。第二重唯識。初悟入遍計少分未悟能取亦遍計故。第二全悟遍計所執。亦知能取性非有故。亦悟依他。上忍·第一單雙印彼能所取空。並悟圓實。此言悟者據似悟。非是實悟。故下結雲。安立少物。謂是唯識真勝義性。問。若上忍·第一悟圓成者。何故雲此四位中猶於現前安立少物謂唯識性。准此應通四位。答。既言於四位中。明簡上忍及第一位。不爾但應雲於此四位。何須說中。又解於暖·頂位觀名·義二離識是無互不相屬名悟遍計。觀名·義等唯有識量及假名義名悟依他。忍·第一位悟圓成實。此依攝論名·義為客處解。問。中忍起位觀能取空。上忍起時方始能印。應於忍位方悟依他。如何初二說悟依他。答。攝論據少分名悟依他。下中二忍從上忍說名悟圓成。或下忍位印所取空。心所變空是依他起。據真如理空即圓成實。故攝論中引莊嚴論雲。住此二無真實理。問。准無性攝論。初悟遍計。次悟依他。後悟圓實。准此論第八引經頌。雲非不見真如而能了諸行等。即先悟圓實。次悟依他。又復無性攝論初文。地前悟初二性。第二文地前通悟三性。何故不同。答。依學觀察趣入方便相似悟說。先悟遍計。次依他。後圓實。即觀名·義更互為客知彼非真。次觀唯量及唯假等。若依真證要達圓成方知識幻。故彼此說各不相違。若爾何故攝論復雲於繩謂蛇智。見繩了義無等。准此即先悟依他次悟遍計。答。此約悟入除執而說。初雖觀彼名·義等無未能決定。要知依識已彼執方除。如見杌時方除人解。攝論亦云。如是依止唯識顯現依他起覺。捨於六義遍計執覺。不要先觀依他起已方觀遍計。故不相違。又釋於繩起蛇智等據久學說。名·義互為客等依初學明。准此等文悟·入有三。一初悟遍計次悟依他後圓實。即名·義互為客是。二先悟依他次遍計後圓實。即見繩了義無等是。三初悟圓成次依他後遍計。即非不見真如等是。入位亦三。准初總在見道前。准後總入見道後。三初二性在見道前悟。圓成實性入見已悟。即見繩了義等。故彼論雲。如是依止圓成實覺。遣依他起迷亂之覺。及彼次下故似唯識亦不得生。由是因緣住一切義無分別名。於法界中便得現見相應而住。爾時菩薩平等平等。所緣能緣無分別智已得生起。問。於此四位但遣遍計不遣依·圓。即觀假有及唯識性。雲何言世第一法雙印二空。答。偏說印空。非不印有。由久妄執名·義等有不了依·圓。觀彼空時能悟後二。故說印空理亦印有。故下雲。猶於現前安立少物。謂是唯識真勝義性。問。安立少物。謂唯識性即是有觀。印彼二空即是空觀。空有既乖。如斷·常見。因何得並。答。執不執殊故得俱起。又觀無二即顯空性。是圓成實。據相似說。印此空性名印二空若爾何故前雲忍境·識空故亦名忍。准此正意印二取空。答。准此前後雙印空·有。前說為好。問。既言雙印。印二取空及依他有即是觀俗。印二空性謂真勝義即是觀真。真俗雙觀五地方得。雲何地前已能合觀。答。五地合觀據二智並起或真證說。此據相似非是正證。俱帶相故亦不相違。 (六十二左)論皆帶相故(文)。義燈七本(二十四左)問。言皆帶相故未能證實故。說現前安立少物者為在何位答。准文正在四善根位。既明前位雲。皆帶相故未能證實。又雲。帶相觀心有所得故。又教授頌雲。菩薩於定位觀影唯是心等。故在定位。然不堅執是定現量。要集雲。據出觀位說。觀中現量不作此解今謂不爾。若許觀中不帶空·有二種相者。應觸無所得。即住真見何名加行。又亦應伏相·粗重縛。復違前諸文。 (六十三右)此中頌者(至)瑜伽論頌(文)。無性第六(十九右)雲。論曰。復有教授二頌。如分別瑜伽論說二頌。全同此論。 (六十三右)古雲分別觀論(文)。梁攝論第九(二十一右)雲。論曰。又正教兩偈。如分別觀論說。 (六十三右)菩薩於定位者(至)入真見道(文)。無性論六(十九右)雲。釋曰。誰能如是尋思得果。如是教授當復為誰。為答此問說於二頌。菩薩於定位觀影唯是心者。謂觀所有似法似義定所行影唯是內心如經言我說識所緣唯識所現故。現菩薩者。即說能觀。於定位者。心住一境。義想既滅除者。謂由彼影遣其義想。審觀唯自想者。謂察觀察如是似法似義之相唯我定心之所變現。如是住內心者。是心於爾時即住自心。義知所取非有次能取亦無者。謂先已了所取是無。如所取性既無所有。所取性上能取之性亦不得成。後觸無所得者。謂從此後證無二性所得真如。 (六十三左)論此加行位(至)亦未能斷(文)。義燈(二十四左)雲。本釋如疏。今又助釋。此相縛體由第七識二執為本。令諸識中不能亡相。為相所拘。然前第五雲。由我執故令六識中所起施等不能亡相。據執我能行佈施等及有受者。若執所施不亡相者。豈我執耶。由執法有故不亡相。設雲見所施屬我之物。是我所見亦我執起者。於餘度中不亡相者。豈皆執為我所耶。故瑜伽論但雲染污末那為依止故。彼未滅時相了別縛不得解脫。不言由我。望菩薩說名為染污。二乘不行無相施等。又前釋言。言相縛者。謂於境相不能了達如幻事等。又若我執為相縛者。二乘無學斷此我執應無相縛。此等回心加行等位應無二縛。又觀安立應能斷縛。何故瑜伽六十四雲若離非安立諦二種解脫不應道理。二乘但能觀安立諦。故知二縛未得解脫。問。若爾二乘無漏後得既行於相。應有相縛。答。以漏無漏性相違故暫能伏除。雖行於相不為相縛。即據此理四分相望為所緣者亦得名相。雖非相分而是境相。前第五雲。由斯見分彼相所拘者約顯相明。非唯相分名為相縛。故瑜伽七十五雲。相·粗重縛有十四種。五於所智境無智縛。六於能知智無智縛。既能知所知俱名相·粗重縛。明見分等亦得名縛。本疏復雲。如前第二卷引。眾生心二性。內外一切分所取能取纏等。證四皆縛(文)義燈五上(十三左)。 (六十四右)有義八識(至)有義不然(文)。義燈五上(十四左)雲。相縛者。心為相為拘名為相縛。相縛有三。一雲。一切相分皆名為縛。即安慧師。據法執說。能所取故。雖知如幻不能無自性故。或同護法但據我執不了如幻。非據法執。又雲此意未滅時識縛終不脫。三位既無末那即無相縛故。二雲。但有漏相即名相縛。唯除無漏通於八識。一雲。據法執不了幻故執之為有。一雲。據我執但不了幻即為相縛。故通法執。若幻縛在生死名為相縛。唯在我執。三雲。據行六度三輪之相。但在第六識執相應識所緣相。由此不能成到彼岸。若爾善心皆無我執。行度是善。應無相縛。答。據問誰說不能亡相。問。若我雜即名無相。巧便最勝與清淨最勝二二何有別。答。巧便據無執。清淨據無悔。諸說相縛不過於此(文)又雲。問。言相縛者。名煩惱障。為所知障。答。設爾何失。二俱有過。若由煩惱障。二乘無學有漏心位應無相縛。我執斷故。若由所知障。生空後智應有相縛。二解。一雲。由所知障。若爾生空後得應縛。答。不相順故。依安慧釋此即為正。二雲。以煩惱障為相縛體。若爾二乘無學有漏善無記心應無相縛。答。由此相分體是有漏。是彼所引熏成種故。今雖斷彼我執體盡由有相縛。然法執體非正相縛。執有相故為依助彼我執起故。是助相縛。無學散善及無記心。亦有此助未離相縛。生空後得雖有其助。無昔有漏所熏之相正相縛者。故得雲無。此釋為正。然執三輪相第六識。五·八任運。第七內緣故。若有漏相名為相縛。即通八識。問。諸論但雲令六識中不能亡相。如何今說通於八識。答。彼據三輪。令第六識由執我故。令前六識皆為相拘不幻故。第七緣八亦為相拘。相縛本故。皆是相縛。若七執我不名相縛。六識如何得名相縛又此論雲。言相縛者。謂於境相不能了達如幻事等。由斯見分相分所拘不得自在故名相縛。以此故知通於八識。問。若爾二乘無學五·八應有相縛。不了幻故。答。有二解。一雲。染意滅故五·八無縛。二雲。或緣有漏所生相分。是分別相猶是相縛。如以有漏昔由第七漏俱成漏。染七無時五·八二識仍有漏攝。相縛應然。問。相縛於見說相名縛。見縛自證名見縛等。答。如樞要解亦許名縛。有雲。同種非縛。別種為縛。 (六十五右)大論五十八(至)皆得微薄(文)。五十八(十六左)之文。遠字作永。略纂十五(四十六右)雲。論雲。略有二種粗重。一漏粗重。二有漏粗重等。如前本地第三雲。善法不名粗重亦非隨眠。如何此中言有漏粗重。及對法二十四種粗重。業粗重等。故義曰。一性粗重。即煩惱種等。此中言漏粗重者是。二心不調柔名粗重。即一切有漏善法等。此中言有漏粗重者是。前第三約性粗重。論雲善法等故非。此中約不調柔粗重。有漏善法亦爾。不相違耶。論謂此若有煩惱者。身中善無記等法為漏和雜不調柔故名習氣。羅漢有此善等在。雖得微等。法體仍存。謂法不斷名習氣。此漏粗重氣分在身。與善法中和雜不一異。如毒在身中有氣分不一異。隨眠斷時。此得微薄。佛圓鏡智生。故言永斷習氣(文)演祕雲。疏謂有隨眠至無堪任性者。此顯羅漢所斷之漏所在之處以明體也。凡夫·有學五蘊假者名有隨眠者。有識身即有隨眠身。漏如毒藥。令身不安無所堪任。從喻為稱。疏隨眠斷時至皆得微薄者。是煩惱漏毒之氣分。因毒而有名所發等。無始而有名本所得。不安穩等同前煩惱名彼相似。由本毒除故發氣稍得微薄。 (六十五左)文珠問經(至)為眾生歸依(文)。上卷(十三右)頌文(十四左)。 (六十五左)五十八又雲(至)不共佛法(文)。五十八(十六左)。 (六十五左)大論第二(至)說為行苦(文)。第二(二左)雲。又於諸自體中。所有種子若煩惱品所攝。名為粗重。亦名隨眠。若異熟品所攝。及餘無記品所攝。唯名粗重。不名隨眠。若信等善法品所攝種子。不名粗重。亦非隨眠。何以故。由此法生時。所依自體唯有堪能非不堪能。是故一切所依自體粗重所隨故。粗重所生故。粗重自性故。諸佛如來安立為苦。所謂由行苦故(文)略纂一(四十左)雲。若煩惱品所攝種名粗重。亦名隨眠者。粗重有三義。一惱害義。唯染污法。二無堪忍義。通無記法。三性有為義。通有漏善。今說煩惱名為粗重。具有三義。名隨眠者。俱捨釋雲。隨眠義是是隨眠義現貪等是。成唯識雲。隨逐有情眠伏藏識。或隨增過故名隨眠。若望菩薩。唯二障種。故無記等不得此名。諸無記品具二粗重。體無堪任。是有漏故。此說名粗重因無初惱害故。餘處唯說染種名粗重。無記法非之。善法唯一。謂有漏性。抉擇分說。有自性業粗重。對法亦名有漏粗重。由無初二義故。今論說信等法種不名粗重。亦非隨眠。是故一切所依自體即是異熟五蘊之身。煩惱逼惱。惑煩惱依附名粗重。所生體是異熟無覆無記。名粗重自性(文)倫記大同。 (六十六右)對法第十(至)如別抄說(文)。對法十(十三左)雲。雲何名一切粗重。略說有二十四種。謂一切遍行戲論粗重。領受粗重。煩惱粗。重業粗重。異熟粗重。煩惱障粗重。業障粗重。異熟障粗重。蓋粗重。尋思粗重。飲食粗重。交會粗重。夢粗重。病粗重。老粗重。死粗重。勞倦粗重。堅固粗重。粗粗重。中粗重。細粗重。煩惱障粗重。定障粗重。所知障粗重。如是二十四種略攝一切粗重。一切遍行戲論粗重者。謂執眼等諸法習氣。無始時來依附阿賴耶識相續不斷。即此名為戲論習氣。從此習氣眼等諸法及名言執。數數生起。領受粗重者。謂有漏諸受習氣。煩惱粗重者。謂煩惱隨眠。業粗重者。謂有漏業習氣。異熟粗重者。謂異熟無堪能性。煩惱障粗重者。謂猛利長時煩惱性業障粗重者。謂能障道無間等業障性。異熟障粗重者。謂與諦現觀相違那落迦等自體得。蓋粗重者謂能障礙善品方便盛貪慾等性。尋思粗重者。謂能障礙欣樂出家欲尋思等性。飲食粗重者。謂極多少食於方便行無堪任性。交會粗重者。謂兩兩形交身心疲損性。夢粗重者。謂睡眠所發身惛劣性。病粗重者。謂諸界互違所發不安穩性。老粗重者。謂大種衰變所起不隨轉性。死粗重者。謂臨命終時諸根亂性。勞倦粗重者。謂遠行等所作支體頓弊性。堅固粗重者。謂無涅槃法者。如其所應。所有戲論粗重等性。粗·中·細粗重者。謂欲·色·無色所有粗重。如其次第。煩惱障粗重者。謂聲聞獨覺菩提所治。定障粗重者。謂九次第定所發功德所治。所知障粗重者。謂一切智性所治(文)義燈七本(二十六左)言粗重者。諸文不同。具如疏引。言如別抄說。粗重不同略有五種。一二障種子名粗重。即此論頌捨二粗重故便證得轉依二二障所引生所餘習氣無堪任性名為粗重。即下斷障中雲。二障所生無堪任性。如於二定說斷苦根。三二障現行名為粗重。即說惛沈正障輕安。違細輕故名為粗重。如第六明。又對法第十雲。領受粗重。即異熟受。能障定故。四諸有漏種總名粗重。顯揚十六說依他自性由相生粗重。粗重為緣又生於相。五一切有漏種及現行名為粗重。瑜伽論五十八雲。粗重縛即一切有漏法。應知此中或漏所隨故。漏所生故名粗重。或漏自性故。或相應故。名為粗重。何以故。瑜伽六十四雲。無所堪能不調柔相是粗重相。此有五種。一現重相。二剛強相。三障礙相。四怯劣相。五不自在轉無堪能相。由此有漏隨其所有。總說有漏名為粗重。望無漏說。不善·無記名為粗重。即二障種·現及無記受望善心說。善有堪能故。或唯說散名為粗重望定而說。定有輕安故。前五相中具·不具等隨其所應。且有漏善或名粗重。漏所隨故。或非粗重非漏性故。非種子故。非習氣故。所餘或名粗重。或不名粗重。或唯說煩惱名為粗重。漏自性故。或通二障名為粗重。執自性故。漏性漏俱故。或唯障種說為粗重。以漏執性性沈隱故。生現障故偏得其名。或唯習氣名為粗重。以微隱故。性難斷故。諸說不同准此會釋(文)今謂。五十九說十八粗重。瑜伽·對法互相有無。瑜伽更說愁惱粗重·怖畏粗重。不說領受·堅固·粗中·細·煩惱·定·所知八種。所餘雖名稍別。體即皆同。顯揚十九(三紙左)說二十粗重。於瑜伽十八上加定·所知。可知。 (六十六左)顯揚十六(至)及無所見(文)。顯揚十六(九左)雲。復次頌曰。由二縳所縳。堅執二自性。故二縳解脫。正無得無見論曰。起前所說諸分別時節為二縳。所謂相縳及粗重縳。由此二縳執二自性。謂執依他起自性及遍計所執自性。是故解脫二種縳已。於二自性正無所得及無所見。所以者何。由反計所執自性畢竟無故。不可得。依他起自性雖復是有。不取相故無所見。 (六十六左)又雲(至)為緣生相縳(文)。十六(十右)之文。 (六十七左)顯揚十九說(至)方乃俱解脫(文)。檢第十九未得此文。 (六十八左)今說於彼(至)彼不爾故(文)。自下疏有二釋。初說二乘亦作非安立觀。然於二乘非安立觀兼修安立正觀。又非安立中唯局人空不通法觀。菩薩不爾。然論為顯彼劣故不說有二乘兼修非安立觀。又二乘下是第二釋。此釋意謂以諸經論為證。二乘唯作安立不通非安立觀。演祕雲。論非如二乘唯觀安立者。疏有兩釋不斷優劣。今觀二釋理猶難悟。何所以者。三乘真見皆非安立。如何二乘方便安立引非安立。如前不許以執導空以異類故。若許作者復違此文。答。異類觀因理誠未可。增上相發粗引妙生於理何失。如漏無漏許相導故。故瑜伽論七十三雲。問。若先無有知無相智。由無有故亦無熏習。既無其因應不得生。答。有相亦得為無相因。隨順彼故。如世間智為緣生出世智。有漏智為緣生無漏智。有心定為緣生無心定。此亦如是。今以安立引非安立亦何爽理。然安立觀本希斷惑證無為理。能少伏惑亦得名為順非安立。又餘類非一。涅槃·勝曼諸經皆言無作四諦非諸二乘之所知故。或二乘人愚·不愚法二類不同。初不能作。後容修之。經論依前故言不作亦應無失。 (六十九右)六十九中(至)八現觀故(文)。六十九(十四右)之文。 (六十九右)顯揚十六(至)不依無色(文)。十六(十六右)之文。 (六十九左)又如何七十一(至)一分亦爾(文)。六現觀者。出次下論(十六左)一思現觀。二信。三戒。四現觀智諦。五現觀邊智諦。六究竟。七十一(四右)明六現觀自性界繫所依事。今所引文此明所依。演祕雲。疏。一依非依等者。謂思現觀唯欲界故不依八定名依非依。餘五通依八定地有。據修道說。又三依五。此三初生依於見道。四禪根本及一未至名為五依。見道眷屬信亦五依。餘信現觀而即不爾故雲一分。 (六十九左)問何故不依(至)依下地入(文)。見道不依中間一有理有文。答中。初明三理。初非明利故。二彼多散亂故。三非純淨地故。又瑜伽文下。次明文中。初引瑜伽次指此論。應知又上所引第七十一三依五依生等亦其證也。義燈七本(二十八右)雲。論菩薩起此暖等善根等。若二乘人增上忍·世第一通依五地。中·下忍及暖·頂可通中間。非是見道近所依故。又解方便可通。若成滿者非在中間。若大乘者。上忍·第一唯第四定。餘可通依近分·中間。又解中·下品忍及暖·頂二方便通依。成滿唯在第四靜慮故。今此文雲。雖方便時通諸靜慮。而依第四方得成滿。准此成滿當不通下。故知中間定不得有三乘成滿。方便皆通。以入見道七十一及六十九唯說五依非中間地。西明·要集俱許得依者。乖文自說。西明引瑜伽第一百雲。復有九依能盡諸漏。謂未至·中間·四靜慮·三無色。能起斷惑能起善根。理必應爾。今謂不爾。彼說盡漏約修道斷。非謂見道。七十一雲三五依生。及六十九現觀依未至·及四靜慮。不說無色·及以中間。若以九依能斷為證。亦應無色能入見道能起善根。若許起者違涅槃經暖等善根是色界繫。及七十一·六十九文。又此論中·及六十九·顯揚論等雲依欲界起四善根及入見道者。就斷煩惱並大乘中頓悟者說。若漸悟者斷所知障色界亦許。二乘回趣亦依彼身起四善根入於見道。問。既許毘缽菩薩生色·無色。雖是頓悟。亦依彼身起四善根。應通無色亦有善根。答。暖·頂·下忍容許上生。非鄰近者可許上生。雖許上生所起暖等是色界故。定·惠均勝非彼地法以惠劣故。言生上地不起下者。據諸凡夫及二乘說。或四善根菩薩生彼不能現起此四善根。或不上生。資糧位中許有生上未起暖等。作此說者順諸經論。倫記十九上(十六右)初舉景釋。此許餘五通六地。次舉泰釋。此辨諸部及瑜伽中七十一第一百兩文。 (七十右)有菩薩功能(至)不同二乘(文)。六十九(十四右)雲。復次如熏修邊際第四靜慮以為依止引發無諍及與願智。當知如來所有一切不苦佛法妙智亦爾。餘神道等一切靜慮以為依止皆能引發。 (七十右)六十九說(至)生起此智(文)。六十九(十五右)雲。又即以彼世第一法所攝俗智為依止故。能入見道時。即先所修善世俗智所有種子由彼熏修皆清淨。亦名為修。此則名為諦現觀邊諸世俗智。出見道已生起此智證見所斷諸法解脫。昔來於彼曾未解脫。由此生故是諸聖者於見所斷煩惱斷中能正分別。謂那落迦我已永盡。乃至不復墮諸惡趣。又能了知我今已證得預流果。又能了知我今已斷如是所有煩惱。又隨所欲應可為他所說別者當為建立又審觀察而記別之。 (七十一右)今至修皆遍緣等(文)。演祕雲。彼傍所修世俗智種。至修道位皆能生現遍緣諸法。不同有宗畢竟不起。故六十九雲。升見道時即先所修善世俗智所有種子。由彼熏修皆得清淨亦名為修。釋曰。由入見道斷染污故。故世俗種離彼一分能染污法名為清淨。據此清淨故名為修。又雲。諸世俗智出見道已。生起此智證見所斷諸法解脫。能正分別不墮惡趣又能了知得預流果已斷如是所有煩惱為他記別等。釋曰。此皆傍修世俗智。能非說無漏後得智也。 (七十一右)又六十九雲(至)是此根攝(文)。演祕雲。按彼論(六十九左)雲。又於見道初智生時。諸餘智因由能生緣所攝受故皆得增長。一切見道即此剎那皆名為得。於此得已後時漸漸次第現前。當知見道是速進道。釋曰。見道十六初智生時。餘十五智本有種子。而增長故皆名為得。由初智力而為生緣所攝受故。既雲一切明無色界無漏見種。此時亦增名修無色於理無失。 (七十一右)對法第十(至)不自在說(文)。第十(十二左)曰。如是依一切上地現修道時。皆能修習下界下地所有善根。於彼得自在故。當知此中所說義者。謂依止上地現前修習道時。下界下地所有善根雖不現前亦皆修習。何以故。於彼得自在故。自在者謂轉增勝·現行自在故(文)此論顯示准上地修下地善不明依下修上地善。故今點示。 (七十一右)若自在先得(至)如類智緣(文)。演祕雲。按彼論(六十九十七丁左)雲。問。一切類智現在前時。皆了別色·無色界耶。答。若有曾於色·無色界所有諸法。善聞善思善取相者即能了別。若不爾者不能了別。釋曰。類智有二。一真二俗。今此所明約俗類說。若真類智必緣於上。如上下諦八類智也。既善習者能了於上。明善自在亦能修上。俱曾得故。 (七十一左)六十九說(至)少分亦無(文)。六十九(十四左)之文。論界能下有初字。其餘大同。 (七十二右)此論中釋(至)不入見道(文)。樞要下末(三十八左)雲。如前說。入見道唯依欲界善趣身起。餘惠厭心非殊勝故者。此依所智障俱有煩惱障對治。或唯斷煩惱障入見道義。非依唯斷所知障對治義。以欲界見道煩惱。有不善·及五趣·四生。厭心可深能入見道。上界不爾。若唯斷所知障。不藉深厭心。但求菩提不欣解脫。上界亦得故。有聲聞色界回心入見道等。此說直往。彼說迂會。亦不相違。 (七十二右)顯揚十六(至)能起現觀(文)。十六(十六右)之文。即三惡等七字疏主所加。 (七十三右)此即第十七地分別(文)。論雲。解行地攝。此約瑜伽七地以論攝屬。故言七地分別。 (七十三右)對法第十三(至)第十一說(文)。對法十三(十二左)無性六(二丁)。 (七十三右)心境相稱(至)平等平等(文)。無性六(十右)。論曰。爾時菩薩平等(文)所緣·能緣無分別智已得生起。由此菩薩名已悟入圓成實性。無性釋曰。平等平等者。謂如所緣都無所有。如是能緣亦無所有。是故所緣·能緣二種平等平等。 (七十三左)此但偏遮有漏(至)戲論也(文)。義演雲。意雲。謂有漏後得智有相分。所以偏遮也。問。何名有漏後得智。答。從前無漏根本智勢引生但假名後得智。實非後得。問。無漏後得智無相耶。何謂不遮。答。無漏後得智雖有相分。無所取著故非戲論。所以不遮也。如疏雲此亦離彼相戲論者。此釋不遮無漏後得以由也。 (七十四右)佛地有二說(文)。第三(八左)具如次下(八十六右)疏解。 (七十四右)如攝論第六(至)真法界等(文)。無性第六(二十一右)雲。智者了達二皆無者。勝慧相應故名智者。於二無性能決定知故名了達。反計所執所緣·能緣本來無性名二皆無。等住二無真法界者。平等安住故名等住。所取·能取悉皆遠離故言二無。如是現證法界非虛名真法界。 (七十四左)論有義此智(至)名聲等智(文)。演祕雲。疏有量破。有義彈雲。作此立因亦無因喻。但應直責不須立量詳曰。作量直責理俱難詳。所以然者。前師但雲無分別智無有相分不言餘無。何得而以色·非色智為量直責。今以理准文闕一重難之與答。難雲。除無分別智餘一切心。正緣境時應無相分。名緣境故。如汝無分別智緣境之時。前師答曰。設爾何失。故論牒雲。若無彼相名緣彼等。難色等智展轉成立真見有相。論不言者。以巧略文令生後智。難色等智今為量雲。汝緣色之智。能緣聲等。許無聲等相故。如緣聲等智。餘量准知。有義斷雲。無因喻者真似可知。 (七十四左)返覆比量義準可知(文)。義演雲。量雲。汝緣色智應非緣色智。無色相分故。如緣聲智。又緣聲智應非緣聲智。無聲相分故。如緣色智。為量可知。 (七十四左)如觀所緣說等(文)。觀所緣論(初左)雲。所緣緣者。謂能緣識帶彼相起。 (七十四左)如雖無親證(至)名曰證(文)。義演雲。如雖無親證無分別相至名曰證如者。此文解。謂有難雲。若有相分名有所緣者。且如無分別智親證真如時。應有親證無分別相。此師答曰。不爾。雖無親證無分別相。然智證時有相分。與彼真如極相似故。名為親證。非無相分。但不同智粗相分故說無相分。 (七十五右)如對法第一抄會(文)。對法抄九(六八左)。 (七十五右)說無相取(至)七十三說也(文)。七十三(五左)雲。問。於無相界若取其相。非無相取。若無所取亦不得成無相之取。若爾。如何名無相取。答言。說隨眠已遠離故。此取雖復取無相界不取相故成無相取。問。若無搆獲雲何成取。答。雖不搆獲諸相差別有所增益。然取無相故得成取。問。無搆獲無所增益。此取相狀雲何可知。答。取勝義故。取無相故。五種事相皆可顯現。以為其相。問。若不分別可立為取。何故不計諸取滅無。答。滅無無有修行義故。非修觀者依於滅無有所修行。問。若爾。雲何證知其相。答。自內證智之所證知。問。若爾。何不如其所證如是記別。答。此內所證非諸名言安足處故。問。若先無有知無相智。由無有故示無數習無相智義。無數習故知無相智既無其因。應不得生。答。有相亦得為無相因。隨順彼故。如世間智為緣生出世智有漏智為緣生無漏智有心定為緣生無心定。此亦如是。 (七十五左)此緣真智(至)體相起故(文)。義演雲。疏此緣真智狹帶真如之體相起故者。狹帶者是仗託義。猶如病人要仗強人之所策然後方起。正體智劣要仗真如體相方起故。說狹帶也。言帶有二義。一者帶影像相名為帶相。二者帶體相。名為帶相。無分別。謂雖無所帶影像相分。然即狹帶真如體相。名為帶相。所以者何。正智見分不離真如。是內證法故(文)。今謂。狹帶是仗託義者。此釋大非也。狹帶是親。仗託乃疏。狹帶是大有力。仗託無力。孟子所謂狹秦山越北海。可以准知。疏主上說狹帶是逼附義。是親與仗託不同。又明詮·真興等分開狹帶·逼附以為二義。此亦謬娛。如上已辨。 (七十六右)此亦不然非所慮託故(文)。義演雲。疏此亦者。意雲。雖心王·心所相仗起時帶彼心所體相而起。然心王不得名緣心所。心所非心王所慮託故。意說。心王·心所俱時緣前之境。境是心所慮託。可是所緣。心王雖帶心所體相而起。然不是心王所慮託故。不名所緣。所有解雲。前雖非理。彼心王不帶心所之體相故。又解。心與心所展轉相緣帶彼影像。名為所緣。義亦無過。如第八卷四緣中解。 (七十六左)漸頓一心多心分別(文)。義演雲。意雲。漸即多心。頓即一心也。 (七十六左)論實證二空(至)總說一心。義演雲。實說二空至總說一心者。此一文中會二師意。且三心師雲既多剎那。明知實有三心。但據所證真如體相等總說一心。其實有多。一心師雲既所證真如是一。明知能證智亦是一也。言多剎那者。以無間·解脫並一勝進道名多剎那。據實一心。 (七十六左)即是會五十八等一心見道之文(文)。五十八(十五右)雲。其於再時智行如是建立見道。由二道理。一廣佈聖教道理。有戲論建立。二內證勝義道理。離戲論建立。依初建立增上力故說。法智品有四種心。種類智品亦有四心。隨再所得八種心轉。即爾所時總說名一無間所入純奢摩他所顯之心。如是總說有九種心。見道究竟。隨爾所時如所施設苦諦之相了別究竟。即爾所時說名一心。第二建立增上力故。說有一心。謂唯依一證真如智相應心類見道究竟(文)。義演雲。疏即三心見道至一心之文者。意雲。瑜伽五十八據真見道中事方究竟而相等故。總說一心見道也。三心師會雲既有多剎那。明知三心是真見道。即此三心家會五十八一心之文也。若一心家雲多剎那者。據無間·解脫·勝進三道名多剎那。非無間道中許有多剎那也。 (七十七右)以五十八(至)證此漸也(文)。五十八之文。如上已引。五十九之文至下當引。對法第九(初右)顯揚十七(初右)雲。從此無間無有加行解脫。見道所斷隨眠三心智生。一內遣有情假緣智。二內遣諸法假緣智。三遍遣一切有情諸假緣智。此中前二是法智。第三是種類智。如是三智能斷一百一十二煩惱。如是煩惱十種所攝。一百一十二煩惱者。謂欲界見苦諦等所斷各有十種。色·無色界見苦諦等所斷各有九種。謂各除嗔。如是名為一百一十二煩惱。 (七十七右)然五十九(至)名頓斷者(文)。五十九(七右)雲。然此現觀與壞緣諦作意相應。是故三心頓斷一切迷苦諦等見斷煩惱。修行煩惱漸次而斷數數修道方能斷故(文)。義演雲。此師會五十九(文)。或可。初入觀心即斷三品惑名頓也。又解雲。第三遍遣一切有情諸法假緣智即合上品煩惱所知障一處合斷故。名之為頓(文)。今謂。第二與疏不同。 (七十七左)第二師說(至)三心究竟(文)。樞要下末(三十八左)雲。見道二師說。勝進道緣何為境。即緣解脫道境。更無別行相。思之。有義漸者。依疏以三心為漸。五十九說三心為頓。准此文釋。頓通一心·三心。諸釋漸如別抄多少別引。 (七十七左)且為二說(至)如別抄解(文)。義演雲。意雲。有二解。名頓。一雲。即初三心名頓。所謂一無間·二解脫·一勝進雖有多心。長時相續不出現故。故名為頓。二雲。顯初二心名頓。即起一無間·解脫除勝進從勝入劣。不似起故。故雲且為二說。此即解真見道中頓義。解此見道中頓義合有十一解。如別鈔(文)。義燈七本(二十九左)雲。傳三藏解頓漸二師合二十五釋。且漸斷師有十四釋。頓斷師義有十一釋。西明雲。雖二十五釋理尚未盡。合二十八釋。淄州破雲。西明但聞三藏前二十五釋。不聞二十六釋。要集雲。有解雲。二十八釋亦未盡理。合三十三方得盡理。淄州亦破雲。今者義准合三十九。破立文長。不須具述。 (七十七左)五十八(至)今以為證(文)。五十八(十右)雲。正見相應。隨所治惑能治心生。諸有隨眠所治心滅。此心生時彼心滅時。平等平等對治生滅道理知(文)對法。義演雲。疏智為其相者。體相也。見以無漏智為體說一心見道文也。今為以證者。證其頓證斷一心之義。 (七十七左)然五十五勝(至)第九抄(文)。五十五(十六右)雲。雲何名為第四現觀。謂於加行道中先集資糧極圓滿故。又善方便摩瑩心故。從世間順抉擇分邊際善根無間有初內遣有情假法緣心生。能除軟品見道所斷煩惱粗重。從此無間第二內遣諸法假法緣心生。能除中品見道所斷煩惱粗重。從此無間第二遍遣一切有情諸法假法緣心生。能除一切見道所斷煩惱粗重。又此現觀即是見道亦名雙運道。此中雖有毘缽捨那品三心及奢摩他品三心。然由雙運合立三心。以於一剎那中止觀俱可得故。當知此論心唯緣非安立諦境。又前二心法智相應。第三心類智相應(文)。問。此文明說三心。何為一心之勝證耶。笠置舉子嵨解雲。此文明分法類。既以三心為相見道。返知一心是真見道。故以此文為一心見道之勝證。今謂。此解未穩。何者現有明說一心見道之文。捨之不取卻舉歷說三心之文以證一心。於理甚為迂僻。恐五十五五字寫誤。應作八字。以上已言五十八等一心見道之文故。義演雲。此中互解二文者。意說。一心解三心。三心解一心之文。故雲互解也。且一心師解三心文雲。雖無間等三心不同。以事方究竟而相等故。總說一心。三心師解一心文雲。據相等故。總說一心。其實有三心。 (七十八右)有古德雲(至)不然(文)。義演雲。古德意說。此真見道漸·頓有二師說。今更加論中一真見道至故總說一心文為第一說。後二有義為二義。總為三說者。不然。前無分別智等文但是總標。非是別解之義。 (七十八右)內遣者(至)下皆准知(文)。演祕雲。論內遣有情假緣智等者。而言內等傳有兩釋。一解如疏自身名內。故對法論雲。雲何遣各別有情假所緣法智為相。由此智相於自相續中有不分別我相。不分別者是除遣義。雲何為遣各別法假所緣法智為相由此智於自相續中不分別色等法相。餘因於前。故知內者約自身說。二雲。約界以辨內外。初遣欲界自他有情假。第二遣欲界自他法假。同在欲界故說內言。猶言內人道自及他皆名內也。第三遍遣上界我法二假皆盡故說遍言。詳曰。後理雖通然無所憑。今依初說。   今謂。後說非無所據。此順瑜伽及勝友義具見伽略纂并倫記十五上(三十四左) (七十九右)廣緣一切內外我法(至)能廣法故(文)。義演雲。疏緣一切內外法我者。外解我如彼計梵王為我是計於他我。外法者。外五塵等。言三心真見道義者。是許三心是真見道。師義言以法真見道者。法者放法。是放學義也(文)。略纂十四(四十八紙左)雲。那爛陀寺海慧論師釋此三心。非唯菩薩見道。亦是二乘。所以者何。初別觀法上無我故。作無我行觀名遣有情假。次作空行遣屬我法假除我所執名第二遣法假。第三假我及屬我法重觀我我所。下品空故名遍遣二假。然今取唯大乘為勝(文)。義燈七本(三十六左)雲。問。大乘真見斷二障。據彼總別立三心。二乘真見斷一障。應亦別總立二心。答。說六現觀通三乘。現觀智諦現觀之中辨此三心。故許小有亦復無妨。又解不許。二乘唯觀安立諦故。此非安立二乘不作。若許作者。何故諸部小乘之中。皆不說有二心見道。若爾初十六心諸部亦無。豈可不作。若亦不作。違雜集第九。彼雲。安立者謂聲聞等隨自所證已得究竟。為欲令他亦了知故。乃至安立道諦。謂於諸諦中有如是如是忍如是如是智如是等。既爾何故諸部不說總十六心。但有上下十六心耶。答。約不愚法依大乘教中聲聞乘法作安立觀。諸部小乘多約愚法依彼小教故不能作。問。若爾三心亦應如是。答。雜集論中但說安立。不說聲聞作非安立。勝曼經亦云聲聞知有作。二解任情。 (七十九右)此初汎說為相見道(文)。義演雲。疏此初汎說為相見道者。此論雲。二相見道此復有二。即總標。是汎說也。下有二師方是正解。又約相見道中決定有三心故說是相見道。瑜伽說三心緣非安立。此明汎說相見道意。 (七十九右)一對法(至)名類智(文)。對法九(初右)瑜伽五十五(十六左)。 (七十九右)三又十六心(至)後二名類(文)。義演雲。疏又十六心法忍法智名法後二名類者。且如苦法智忍·苦法智名法智。苦類智忍·苦類智名類智。餘三諦亦爾。故四諦合有十六心。即八觀真如。八觀正智。觀正智者名類智觀真如名法智。 (七十九左)四六十九(至)唯法智了(文)。六十九(十七左)雲。問。一切類智現在前時。皆能了別色界無色界耶。答。若有曾於色·無色界所有諸法善聞善思善取相者。即能了別。若不爾者。不能了別。所餘諸智或在毘缽捨那品。或在奢摩他品。法智·類智二品所攝(文)。義演雲。疏若曾上界善取相者。意說。菩薩於加行位中曾修上下諦觀。今住相見道中等。能作前上下八諦十六心觀。即苦法忍·智緣欲界四諦。若類忍·智緣上二界四諦。即以類智了色·無色四諦法。 (八十右)以自證分(至)體義無別(文)。義演雲。疏以自者。問。為·無為異。何雲無別。答。無彼能緣所緣之別。以自證分雖是能緣而非無為法之能緣故言無別。有解。真如是一切法體。亦是無分別智之相。自證亦是見·相二分之體。據此道理說雲無別(文)今謂。有解。以上是演祕之釋。笠置亦有一釋。皆不允當。今謂。見分證識性故能所有別。自證證識相故體義無別。次下(八十六右)疏雲。自證識相亦是自心。觀依他故。今依見分說。如下引義演釋。 (八十二右)唯對法中有此文也(文)。義燈七本(三十八右)雲。瑜伽五十五。但說上下一十六心。據三乘通及非廣惠。雜集論中說總十六。今此論中具說二種。問。二十六心何先後作。答。准五十五上下在先。何以故。彼雲當知此智第三心無間。從見道起方現在前。又雲。又由此心勢力故。於苦等安立諦中。有第二現觀位清淨無礙苦等智生若爾何故雜集說總十六從世第一法無間而生。答。此論中會依真假說。不言三心無間後生。故在後作。又顯揚十七雲。不由行差別。即是言教隨真見道擬宜而說。教授於他。非內證智。又解總作在前上下在後雜集·此論俱先說故。顯揚十七雲上下觀十六種智修道作故。若爾瑜伽如何通釋。答。彼據從真見道入相見道。至第三心無間即出方現在前。又說現觀邊智諦現觀。二十六心俱此觀攝。隨且舉一。不言無間緣先世智曾所觀察下上二地等生。言第二現觀清淨無礙苦等智生者。依五十八現觀有二。依廣佈教相見第一。內證相見是第二故。非說下上為第二現觀。又釋不定。隨觀行者真見道前先意願力。至相見道即先作之。未見教斷。隨情取捨。問。准瑜伽等上下十六在相見道。何故顯揚十七。從此諦現觀已上於修道中有十六行世出世智生。答。二解。一雲。瑜伽等據重法前真見道智。無相·有相二智所行俱各創得。故有相智名相見道。又據不出觀即入有相行智俱名見道。顯揚約其真·相別起。相見在後更重修故名為修道。若據重緣真見所緣亦屬見道。又解瑜伽據不出觀初作之者。判在見道。顯揚據出觀後重作之者。名為修道。非於修道不作諦觀。故顯揚雲。如是現觀智。若聲聞等所得。為對治欲·色·無色三界雜染。若菩薩所得。為對治十種地障。乃至亦名究竟現觀。各據一義並不相違。二釋任取。問。顯揚雲。如是三智能斷一百一十二煩惱。瑜伽論等說與此同。何故如是。答。此論等說總約二障各分一品或上下品斷證差別。不說斷數。又據非安立諦。顯揚約斷雖一二品。據安立諦分成一百一十二煩惱。實不相違。 (八十二右)對法雲(至)法智為境(文)。對法九(二左)雲。出世間道有二境界。謂真如及正智。法智品道真如為境。類智品道正智為境。由此諸忍·智如實了知故(文)。   今謂。疏法智為境。法字倫作正字 (八十二左)苦者苦諦(至)第九廣解(文)。對法九(初右)雲。苦者。謂苦諦。苦法者。謂苦諦增上所起教法。法智者。謂於方便道中觀察諦增上法智。智忍者。謂先觀察增上力故。於各別苦諦中起現證無漏慧。由此慧故永捨見苦所斷一切煩惱。今於此中所說義者。謂於方便道中觀察依止苦諦所起契經等法如理作意所攝智增上力故。於自相續苦諦中現證彼真如出世間慧正見體生。由此慧故永捨一切見苦所斷三界所繫二十八隨眠。是故名為苦法智忍(文)。演祕雲。疏忍前苦法智者。忍者即忍。忍前加行位中之智。由此此智通緣二境。一緣加行智。二緣真見所觀真如。真如極成故。疏不雲但言忍智。有義彈雲。然此智忍既不緣智。如何乃言忍前法智。故但應言現證真如故名忍也。詳曰。無違。所以如燈具引理教。然雲智忍或從因為名。因即方便緣教之智忍從因智而得智名。或從果稱。皆如燈具(文)義燈七本(四十右)論一苦法智忍等。此中二意。一法真緣如。二別緣前加行位中能所二觀。此中且據法真見道言觀三界苦諦真如。若准雜集。二種具論故。 (八十二左)苦法智者(至)名苦法智(文)。對法九(二右)雲。苦法智者。謂忍無間。由此智故。於前所斷煩惱解脫而得作證。所以者何。先由忍故。永斷一切見苦所斷煩惱令所依轉。從此無間。由如是智生證得轉依。是名苦法智(文)義燈(四十二右)雲。問。何故前言苦法法即教法後苦法智法即真如。答。雖俱緣如。初創緣如未印悲忍。但印前教。不得雲如第二重證故。法即如。教前印故。理此印故。 (八十二左)苦類智忍者(至)名苦類智忍(文)。對法九(二右)雲。苦類智忍者。謂苦法智無間無漏慧生。於苦法智忍及苦法智各別內證。言後諸聖法皆是此種類。所以者何。由初二種若忍若智是後一切學與無學聖法種類從此彼得生故。是故無漏慧生。各別內證緣此為境言後諸聖法皆是此種類。是故名為苦類智忍(文)演祕雲。釋曰。初二忍智是後所生聖道種類。名為苦類智緣。此忍名之為忍。或後所生諸聖道等是前類故名之為類(文)。義演雲。言有二種。一者言。二者言之中言者即是意言。當隨緣法忍智時意道後諸聖法是此類。由此說得名苦類智忍。釋曰。類者。流類。俱捨最初證知諸法真理。故名法智。此後境智與前相似故得類名。雜集雲。由初二種是後一切聖法種類。解雲。初忍·智是後所生之聖道種類。名苦類智忍。第二解與俱捨同。又顯揚十七名種類智。 (八十三右)苦類智(至)名苦類智(文)。對法九(二左)雲。苦類智者。謂此無間無漏智生。審定印可苦類智忍。所以者何。由苦類智忍無間無漏智生。於苦類智忍內證印可故。名苦類智(文)演祕雲。論四苦類智等者。即緣第三類忍為境。或亦緣前法忍法智即印類所緣之事。不緣類忍名印類忍。 (八十三右)論法真見道(至)名相見道(文)。演祕雲。論法真見道等者。疏有兩釋。有義彈初釋雲。此論·對法皆雲類忍於法忍智各別內證。即已總法無間·解脫二自證分。又雲類智印可類忍。不說類智別證法智。如何言法真見道解脫自證。今作二釋。一雲。法忍法智別法真見無間·解脫見分緣如。類忍總法無間·解脫自證緣智。然未決定類智重法審決印持。亦同類忍法二自證。二雲。前三如前。第四既雲印可類忍。由是總法無間·解脫證自證分緣自證分。二道之中自證緣見四緣第三。今類智忍既法自證。第四緣忍明法二道證自證分。但說法見及自證者。略不論之。義必應爾。詳曰。而言法者但法真見緣如智。別不據法彼別別行相。以真見中無別行故。第三雖但證前二智第四亦然。或緣第三。然祇是智而緣於智。據此一邊別配二道。不約三四解行以分故亦何爽。故論結雲差別建立名相見道。若第三·四俱雙法前二道自證。差別之義而不顯也。若法二道證自證分有理有文。或亦無失者略爾。 (八十三右)此即總法(至)故合法也(文)。演祕雲。又解此總法者。但法緣如。不分二道見與自證名總法也。疏雖緣智緣如不同見分是一等者。謂真無間·解脫二智皆緣於如。類忍緣智據能緣見同故合法。 (八十三左)五十五說(至)智諦現觀(文)。演祕雲。按五十五雲。現觀邊智諦現觀。當知此智第三心無間從見道起方現在前。緣先世智曾所觀察。下上二地及二增上安立諦境。似法類智世俗智攝。通世·出世。是出世間智後所得。如其次第於一一諦二種智生。謂忍可欲樂智。及現觀決定智如是從前現觀起已於下上諸諦中二二智生。釋曰。緣先世者略有二解。一雲。緣見道前曾所觀察下欲界地上色·無色二地煩惱即苦·集諦。及二增上即滅·道二安立諦境。二雲。緣前真見名曾觀察。以放真見緣下上地及二地中所有增上安立四諦以之為境。言第三無間者。三心見道第三心後而起十六名第三無間。餘經文可悉(文)義演雲。第二現觀位者。意雲。似法·類智生時是見道後得智。是後得智故雲。第二現觀位也。謂忍可欲樂智者。即苦法智忍·苦類智忍也。餘諦亦爾。現觀決定智者。苦法智·苦類智。餘諦准此。此雲。二俱是相見道中智得智。故雲是現觀邊智諦現觀也。又按瑜伽五十五雲。現觀邊智諦觀等者。解曰。現觀者真無漏智。邊者後也。智諦現觀後所得智。通有漏·無漏。意說。此後得智向真見道正體智後得智也。又雲。二增上安立者。即是滅道無漏諦。為世俗智現緣不著。但為增上緣發起世俗智緣安立諦境。又雲。似法·類智世俗智攝者。此智是世間世俗智。以似他無漏法·類智故雲似也。以放似他故名為似。相似也。 (八十三左)顯揚十七說(至)三心亦然(文)。義演雲。又按顯揚第十七(二左)雲。從此諦現觀已上於修道中有十六行世·出世清淨智生。謂於欲界苦諦生二智。一者現觀審察智。二者現觀決定智。於色·無色繫苦諦亦有如此二智。如於苦諦有四智。如是於集·滅·道亦各有四智。約此道理說有修道位。釋曰。四諦二智同五十五。亦不由加行有十六差別。爾隨觀諦所作有此差別。故真見道中亦可說有十六心也。 (八十三左)今此約行(至)唯是相也(文)。義演雲。言此約行差別說者。意說。此論中約二諦法智·類智行解不同而有差別故。唯是相見道也。 (八十四右)然彼文說(至)可細尋之(文)。義燈(三十九右)雲。問。准瑜伽等上下十六在相是道。何故顯揚十七雲。從此諦現觀已上於修道中有十六行世出世清淨智生。答。二解。一雲。瑜伽等據重法前真見道智。無相·有相二智所行俱各創得。故有相智名相見道。又據不出觀即入有相行智俱名見道。顯揚約其真·相別起。相見在後更重修故名為修道。若據重緣真見所緣亦屬見道。又解瑜伽據不出觀初作之者。判在見道。顯揚據出觀後重作之者。名為修道。非於修道不作諦觀。故顯揚雲。如是現觀智。若聲聞等所得。為對治十種無色三界雜染。若菩薩所得。為對治十種地障。乃至亦名究竟現觀。各據一義並不相違。二釋任取。 (八十四左)論若依廣佈(至)有九種心(文)。瑜伽五十八(十五右)雲。其於爾時智行如是建立見道。由二道理。一廣佈聖教道理有戲論建立。二內證勝義道理離戲論建立(文)。具如下辨。 (八十五右)五十八末(至)如彼抄說(文)。五十八(十五右)雲。依初建立(第一廣佈聖教道理)增長力故說法智品有四種心。種類智品亦有四心。隨爾所時八種心轉。即爾所時總說名一無間所入純奢摩他所顯之心。如是總說有九種心見道究竟。隨爾所時如所施設苦諦之相了別究竟。即爾所時說名一心(文)略纂十五(四十三右)雲。論雲依初建立增上力乃至見道究竟者。此明相見道也。略有三說。一雲法智品等者。品者品類。品類言即並攝忍。即四法忍。法智一品類合名四心。類智亦爾。此是皆品有八種。能有斷惑之功。此說次後入如智品時節。八定品能寂靜故住心故。總名為一奢摩他之心。故言九心。前智品八心後定品一心。以定品無斷惑之功不為智。故但總名一心。雖智時有定定時有智。功能別故。智時陰定定時陰智不論。問曰。初四法忍·法智為四心類智亦爾者。應隨順小乘解。以斷上·下界惑別故。又解。大乘別者。如對法初無間復無間別。故雲。各為一類二說。今言。品者是品類義。論雲。法智品者不取其法智。意取法忍。即法智之品故。此法忍為四故。八心以能斷惑是無間道故。得智名。四法智·四類智合為一心。名純奢摩他道。以不能斷惑非無間道故。總名九心。三說。即法忍·智為四類忍·智為四心。名八心。見道雙運故。此八俱時有。定品亦八心。但以功能令心住寂靜不同於智能斷惑故。言總得一心名。智為八心。故令有九。初解。前後別故合三十二心。總為一故總言九心。此解。但有十六心定慧別故。名為究竟心有。此三說之中後解為勝。初解三十二心者。論雲即爾所時。故知定慧同時但有十六。何得言三十二。第二解論雲法智品。業何故得言取忍為四。第三解為勝。真見道定慧或前後或俱。三說同上。或無間·解脫別故。或斷·慧·思別故。或俱義故。如前敘諸家見竟。 (八十五左)對法顯揚瑜伽(至)故今會雲(文)。對法九(初右)雲。謂世第一法無間苦法智忍等由此慧故永捨見苦所斷一切煩惱(文)顯揚十七(初右)瑜伽五十五(十六右)如演祕引。 (八十六右)依真之義(至)正與此同(文)。義演雲。此文會違。論釋相見道非真依真假說所由。此相見道依世第一法無間而生者。但是假說實非斷義也。故顯揚雲。從第一法無間有三心生。斷見所斷一百一十二種煩惱。又對法雲。謂世第一法無間苦法智忍等十六心生。斷見所斷。瑜伽五十五雲。世第一法無間生三心斷見所斷。如是等文皆約相見道依真假說從第一法無間而生。據實非無間實能斷。而言無間及能斷者。皆是假說。非真如是。此有會也。若據實而言及從前世第一法無間。有真見道後即生三心相見道次生十六心等。故菩薩在相見道中學前真見斷證之事。故是假立。問。既是假立。何故須學。答。為欲遍知二障二我故。 (八十六右)此有三因(至)如文可解(文)。義演雲。疏此有三因者。意雲。釋上假說所由。謂彼三心真見道後方得生故。十六心非安立後方得生故。論雲。非安立後起安立故也。分別隨眠真已斷故。故知假說非實斷證。 (八十六右)非安立因不遍三心相見道義(文)。義演雲。疏非安立不遍三心者。以三心相見道是非安立故。故不不得將非安立因證於三心非真見道。但可以非安立因證十六心非真見道。 (八十六右)本頌何故(至)依見分說(文)。義演雲。疏本頌何故但說於真至今依見分說者。意問雲。本頌何故不說三心·十六二種相見道但說真見道耶。答。說真見道者為證識性故。識性即真如。是無分別智見分所證故。此唯約見分說。不約自性分。次自證識相亦是自心故。但說見分緣如。不說自性緣如也。若說自證緣者。有是緣於見分。見分是依他起攝。所以不說自證緣見分緣真如。真如有是真見道也。若說相見道。有是緣智。依他起收。 (八十六左)佛地論第三(至)此中二師之義(文)。佛地論第三(九右)。義演雲。意雲。彼第一師同此論第二師義。彼後二師同此論中第三師義。問。彼論中後二師義如何差別。答。彼第二師總言無漏智有見·相。不論根本·後得。若據第三師分別雲。根本智無見·相。後得許有。故成二別。 (八十七右)七十三說(至)四句廣說(文)。義演雲。按彼七十三雲。有思惟真如不觀真如。謂真見道中菩薩以根本智觀真如也。有亦思惟真如亦觀真如。謂相見道中菩薩。有以後得智觀真如等。有不思惟亦不觀真如。謂餘三心等(文)今謂。義演雖言據彼論而與彼大別。今具引論文以合知其黑白。七十三(初左)曰。問。若思惟真如即觀真如耶。設觀真如即思惟真如耶。答。應作四句。有思惟真如非觀真如。謂以分別所攝如理作意思惟真如。但見真如相不見實真如。乃至未至正通達位。及通達後作意思惟安立真如。有觀真如非思惟真如。謂通達真如時由勝義故思惟其相。有思惟真如亦觀真如。謂通達後相續思惟非安立真如。有不思惟真如亦不觀真如。謂離如理所引作意思惟諸相。 (八十七左)佛地第三(至)不勞此引(文)。佛地論第三(十右)雲。若無漏心全無相分。諸佛不應現身土等種種影像。如是則違處處經論。轉色蘊依不得色者。轉四蘊依應無色等。則成大過。 (八十九右)對法第十三(至)現觀各別(文)。對法十三(十三左)曰。建立現觀略有十種。謂法現觀·義現觀·真現觀·後現觀·寶現觀·不行現觀·究竟現觀·聲聞現觀·獨覺現觀·菩薩現觀(文)顯揚十七(三右)六同此論。更說十八。瑜伽五十五(十五左)七十一(二左)並明六現觀。無性攝論第六(十六右)說十一種別。 (八十九右)然有義事(至)如別抄說(文)。義演雲。義者。謂能緣觀心上苦·無常等義。事者。觀心同時俱有之法。同一事業故。所緣者。謂四諦非安立等。謂此等法義如六現觀章廣明。故雲如別抄說(文)但捨二十三明見緣事三種現觀。 (八十九右)喜能明利別有分別故(文)。義演雲。疏喜能明利別有分別者。問。何故不與樂受相應。答。思現觀是欲界中思慧。思慧唯在意識中。有故。欲界第六識唯有喜·憂·捨三受相應。所以第六識中無樂受。若色界中意識有樂受。上二界無思慧。又欲界中若得聞法意識領解喜受相應。故雲喜能明利別有分別也。 (八十九左)七十一說(至)為自證(文)。七十一(三右)雲。問。思現觀何自性。答。上品思所成慧為自證。或此俱行菩提分法為自性(文)。義燈七本(四十二左)雲。此思等六出體有四。一剋性。二據勝。三相應。四眷屬。如思現觀等說是惠者。即剋性體。及俱行菩提法即後二體。五十五雲。決定思惟者。思惟即思。據勝出體。釋名者。如思現觀是鄰近釋。如四念住體實是惠。由與念俱名為念住。思現觀亦爾。此論·顯揚·瑜伽七十一併雲。思所成惠而為自性。西明雲。思現觀或持業。或依主。信鄰近。或如信。且思現觀諸論說是思所成惠。如何持業。亦非依主。如或非觀名為現觀說為鄰近。思亦非觀。名為現觀。何非鄰近。若雲現觀非思。因思所起故依主者。何不得雲現觀非思。雲思現觀是鄰近耶。信現觀體於三寶。淨信為體此剋性體。瑜伽五十五雲。及聞所成決定智惠。據勝出體。顯揚十七雲。或此俱行菩提分法。通相應眷屬。餘皆准此。信·或釋名者或亦有財。雖體非觀。能助現觀故。或依主釋。助現觀之信。令觀明之或。名信·戒現觀。或如念住亦是鄰近(文)略纂十四(四十七左)雲。問。諦現觀有幾。今正答。緣諦之現觀。謂智諦及邊究竟等。餘非正現觀。若是思現觀因故名現觀。信從相應得名現觀。戒是共有等名現觀。非正現觀故。 (八十九左)思能生修(文)。義演雲思能生修者。由資糧位中思所成能引生暖修慧。 (八十九左)自相者(至)末廣故(文)。義演雲。疏自相者。下中攝故末廣緣故者。意雲。以下·中品思不能廣緣但能任運生緣自相。故雲自相者下中品攝。若能廣緣無常等共相即上品思攝。 (九十右)七十一說(至)是等流故(文)。七十一(七左)雲。問。無邊際智及順抉擇分善根何現觀攝。答。非諸現觀攝。當知是現觀等流。 (九十左)論四現觀智諦現觀(至)無分別智(文)。義演雲。論現觀智諦現觀者。意雲。智者即是能觀之智。諦者即是非安立諦。此智現觀緣非安立諦故名現觀智諦也。謂一切種者。即真如。以真如與一切法為體故以真如名一切種(已上)今謂。一切種即真如者。此釋非也。何者以通取見·修道根·後二智故雲一切種非謂真如。 (九十一右)七十一等(至)是此現觀(文)。七十一(三左)雲。問。現觀智諦現觀何自性。答。緣非安立諦境慧為自性。或是俱行菩提分法為自性(文)五十五(十六右)明現觀智諦現觀中。舉三心已雲。又是現觀即是見道亦名雙運道。 (九十一右)論五現觀邊智諦現觀(文)。五十五(十六左)雲。雲何名為現觀邊智諦現觀。謂此現觀後所得智名現觀邊智(文)義演雲。初現觀者。即是真見道非安立諦名現觀也。下現觀二字者。即是六現觀通號也。邊謂後邊。此安立諦即非安立諦之後邊也。謂智諦現觀後諸緣安立世·出世智者。意雲。智諦現觀是真現觀後緣諸安立世出世智也。智者緣安立諦之智。諦者是安立諦。此安立諦智是非安立諦後智。故雲。謂智諦現觀後諸緣安立世·出世智也。 (九十一右)七十一等(至)自性等故(文)。七十一(三左)雲。問。現觀邊智諦現觀何自性。答。緣安立諦境慧為自性。或此俱行菩提分法為自性。 (九十一右)即盡智等(至)即通十智(文)。義演雲。十智者。謂苦智·集智·果智·道智·法智·類智·世俗智·他心智·盡智·無生智·據大乘中說。阿羅漢不得十智。但說煩惱漏盡之處名盡智。又起智緣擇滅無為煩惱不生處名無生智。即佛身中亦有十智。若小乘中有不退種姓阿羅漢亦具十智。以煩惱更不生故。若退種性阿羅漢唯得有九智不得無生智。以更退起煩惱故。然小乘說世俗智唯有漏。今大乘說亦通無漏。縱是無漏緣事智亦是世俗智提。或取三十七菩提分法為自性也。 (九十一左)七十一說(至)分法為自性(文)。七十一(三左)之全文。 (九十一左)六十九(至)可勘彼文(文)。六十九(十左)雖無十智之言而舉諸智雲差諸異生及諸有學相續中者。皆是有漏。若在無學相續中者。皆是無漏。又俱捨智品廣明十智。 (九十一左)此等門義(至)不同等(文)。義演雲。意說。諸論所說現觀或六或十或十八增減不同者。可准上兩說和會。今按對法·顯揚·唯識說有增減據義各別。亦不相違。 (九十一左)真攝第四(至)亦通修道(文)。義演雲。意雲。但攝第四根本智少分不攝後得智。唯攝見道。不攝修道。故雲少分。 (九十一左)其相見道收(至)亦通修故(文)。義演雲。意雲。此相見道攝彼第四後得智少分不攝根本智。唯攝相見道不攝修道。又攝第五後得智全不攝世俗智全。又攝相見道又攝真見道及修道等。 (九十二右)世親第六(至)自相續故(文)。世親第六(十一右)之全文。無性第六(十二右)雲。由此般若波羅蜜多於佛法界能正作證。樹自相續自在現前故。名為生。如有說言。一切雄猛樂利他者生母養母所生所育(文)此論上文與疏所引不殊。爾義演釋曰。由此般若樹自相續故者。若佛身四智即名覺樹。敷榮故。菩薩身中智慧亦名為樹也。始從證得更不退轉故名相縛(文)今謂。此釋非也。不順論文故。 (九十二右)四十七說(至)他果也(文)。四十七(二十四左)明極觀喜住中雲。又住於此在在生處多作輪王。王瞻部洲得大自在。遠離一切所有慳垢威被有情調伏慳吝等(文)義演雲。疏已此明華果也者。若實佛果即是菩薩四智心品及大涅槃並一切智·一切種智及無漏離繫果等。此皆是菩薩未成不得實果。華果者即入初地已去由無漏勢力傍資地前資糧住。以前有漏故一切業令感得十王。十王位乃是菩薩果報。果報即是果也。若至初地已上更不造新業故資舊業也(文)今謂。義演牒文與現前疏不同。 (九十二左)無性雲(至)染作證故(文)。無性第六(十二右)之全文。 (九十二左)佛地經說得十平等(文)。佛地論三(七右)曰。此經中說。證得十相平等性故。此平等性通真及俗故緣一切。亦無過失(文)具如下平等智中辨。 (九十二左)無性第六(至)廣如彼釋(文)。無性六(十二左)雲。釋曰。得一切有情平等心性者遍見一切等無我故。如有說言。一切諸法皆如來藏。如是等得一切菩薩平等心性者。如彼意樂平等性故。得一切佛平等心性者。得彼法身平等性故。此即名為菩薩見道者。見先未見勝法界故。譬如聲聞獨覺見道。 (九十二左)如梵網經(至)十地中廣說(文)。梵網經·十地論第三廣明初歡喜地。 (九十二左)四十七說(至)多多百門(文)。四十七(二十四左)。 (九十三左)六十九等(至)況此菩薩(文)。六十九(十五右)雲。是諸聖者於見所斷煩惱斷中能正分別。謂那落迦我已永盡。乃至不復墮諸惡趣。又能了知我今已證得預流果。又能了知我今已斷如是如是所有煩惱。 (九十三左)廣說此相(至)世界中攝(文)。十地論三(二十五右)曰。經曰。於一念間得百三昧。得見百佛。知百佛神力。能動百佛世界。能入百佛世界。能炤百佛世界。能教化百佛世界眾生。能住壽百劫。能知過去·未來世各百劫事。能善入百法門。能變身為百。於一一身能示菩薩以為眷屬。 (九十三左)又少此成熟(至)讀者勘之(文)。義演雲。意說。此論中成熟百類所化有情。亦合攝入彼論照百佛界等中。一處釋之既不一處明。故知譯論者失。 (九十三左)如四十九(至)如十地第三卷(文)。第三(初紙至十一紙)考四十九未見彼文。准演祕四十七(二十一左)說引發十大願。又四十五(十六左)明十大願。 (九十三左)說十種淨修住法(至)皆並廣解(文)。十種淨修住法見於四十七(二十二左)演祕雲。十種發心等者。所指經論文既廣多。故不引也。 (九十三左)又作阿賴耶識(至)三乘差別(文)。演祕雲。按五十一(九左)雲。此雜染根本阿賴耶識。修善法故方得轉滅。此修善法若諸異生以緣轉識為境作意。方便住心能入最初聖諦現觀。非未見諦者於諸諦中未得法眼。便能通達一切種子阿賴耶識。此未見諦者修如是行已。或入聲聞正性離生。或入菩薩正性離生。達一切法真法界已。亦能通達阿賴耶識。當於爾時能總觀察自內所有一切雜染。亦能了知。自身外為相縛所縛。內為粗重縳所縳。釋曰。資糧·加行異生緣彼眼等轉識此有二義。一三乘通說。理實大乘亦緣第八作唯識觀。二質·影不同。賴耶為質轉識為影。隱質談影雲緣轉識。問。二乘雲何能觀賴耶雲入聲聞正性離生通達賴耶。答。有二義。一據不定聲聞性人根熟者說。彼入自見後回入大能達賴耶。定性不然。二約種子賴耶識言。三乘皆能知苦斷集。廣如瑜伽論抄。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四十一終_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四十二(十本之一) (初右)前見道者(至)並名修道(文)。入·住·出心各經多俱胝。入地位中有二見道。非唯局真見道。然義演雲。問。初入地心既是見道。住·出地心後是修道。未審相見道在於何心。答。今以理推徵。相見道在於住心。從真入相故(文)今謂。此釋入心唯有真見道不通相見道非也。入心時長。有何所障不修三心等耶。 (初左)為斷餘障(至)生起下文(文)。義演雲。疏為斷餘障證得轉依等生起下文者。即此論文雲。為斷餘障證得轉依優數修習無分別智。論文即是生起廣解為斷餘障轉依之義。今但總標生下略釋文也。 (初左)然非唯智(至)略不說餘(文)。義演雲。疏然非唯智是修習位乃至略不說餘者。意雲。此修習位非唯取此無分別智而為修習位體。然亦取修習位中十波羅蜜為修習位體。問。何故論中說修習位唯取無分別智不說餘法耶。答。即從所緣能斷道說。緣者藉也。即修習位從所藉無分別智能斷惑故。所以此位偏說無分別智略不說餘法。或所緣者即是真如也。既對所緣真如即說能緣無分別智斷惑之道為修習位。故不說餘十度等法(文)。今謂。論道為斷餘障證得轉依等。即是從所緣等。下(五右)疏雲。先明十地。此無別體。修十勝行斷十重障證真如時名十地也。 (二左)違細名粗違輕名重(文)。粗重名義並多種類。如上具釋。不勞更辨。   (三右)論此能捨彼(至)廣大轉依(文)。義演雲。論此能捨彼等者。此無間道捨二障粗重至解脫道得二之轉依。轉依者。謂菩提·涅槃或可。頌意但說涅槃。 (三右)論依謂所依(至)二轉依果(文)。演祕雲。有義。轉者屬能轉道。亦轉之依。由能轉道轉所轉依名轉依故。今此解者相最顯了。詳曰。與轉為依名為轉依。轉即能依。能依論說是染淨法。雲何轉言屬能轉道。能轉道者非是染故。今釋。轉者而有二義。一雲。轉者屬能轉道捨·得二種。轉之捨·得。依主為稱。二屬所轉捨·得二種。轉即捨·得。持業立名。今依初義合言轉依。亦依主釋(文)義演雲。論依謂所依即依他起與染淨法為所依故者。意說。第八識與染淨法為所依也。不為與七為所依故。若約六·七識為所依者。若六·七正起染時。可與染法為依。正相唯如何得與染法為依。或六·七起善心時可與淨法為依。如何與染法為依。故唯取第八為所依也。故說第八為染淨依真如為迷語依(文)今謂。有義轉體者為道。撲揚捨轉為轉。兩義雖似。撲揚善矣。 (三右)總為別依(文)。義演雲。疏總為別依者。意說。總第八依他與染淨別法為所依。染即依他上遍計。淨即依他中圓成。若爾是依他唯第八識耶。答。又解。依他通一切有為法。皆是依他。從緣生故。今約無間與染·淨二法俱為所依即唯第八。餘色心等有間斷故。 (三右)同攝論(至)彼文稍廣(文)。無性第九(初右)雲。果斷分第十。論曰。如是已說增上惠殊勝。彼果斷殊勝雲何可見。斷謂菩薩無住涅槃。以捨雜染不捨生死。二所依止轉為依相。此中生死謂依他起性雜染分。涅槃謂依起性清淨分。二所依止謂通二分依他起性。轉依謂耶依他起性對治起時轉捨雖染分轉得清淨分。無性(初左)釋曰。以捨雜染不捨生死者。害彼勢力如被咒蛇。雖不棄捨而無染故。二所依止轉依為相者。或依士釋或持業釋(乃至)此中何者生死·涅槃。依止轉依皆應顯說。生死謂依他起性離染分者者。謂心心法煩惱迷亂。生過失相續不絕。遍計所執分。涅槃謂依他起性清淨分者。謂畢竟轉遍計所執。圓成實分。二所依止謂通二分依他起性者。謂二所依依他起性。轉依謂即依他起性者。謂心心法依他起性。是諸雜染轉滅所依。乃至雲何轉依。何者轉依。謂即於此依他起性對治起時者。無分別智起時。轉捨雜染分者。轉滅一切所取能取諸迷亂分。轉得清淨分者。捨彼所取能取性故轉得遠離所取能取自內所證絕諸戲論最清淨分。 (三右)言轉依者(至)依士釋(文)。義演雲。疏言轉依者至依士釋者。意說。第八總依他與染淨別法為所依。即轉染得淨故。依他是轉染淨之所依。即轉之依故名為轉依。故依士釋也。即依他與二轉為依也。 (三左)又解此文(至)名轉依也(文)。義演雲。疏又解此文依他耳上至故名轉依者。第二解雲。即此依他起法與理為依。由有依他起第八識故。與能遍計心為所依。由能計心起計所執性而執邪道理。若起聖智斷染遍計性得菩提智而證涅槃真如。故說邪理及真理皆依他起章法。故事為理依。即將事攝理。如將苦等之事攝諦名苦諦真如。苦即是事法。即但名苦諦真如。苦諦既此論中說依他起與染淨法而為依者。是事為理依也。即同小乘說。小乘說一切理法皆依事故。此下論文雲或依即是唯識真如生死涅槃之所依故者。此文即理之為事依。唯是大乘中不共義小乘無也。問。兩解所依有何差別。答。前解依他起法為染淨依。後解約事為理依故有別也。 (三左)無性雲。二所依止轉依亦持業釋(文)。義演雲。疏無性雲二所依止轉依亦持業者。意雲。此依他起事等有邪理執著有正理離倒。即依他與邪理二法為依。若轉卻依他邪理自已正理得顯。即無漏起生正智。所以轉字而屬所依依他。故持業釋。轉即依故名轉依也。即依他起一法能持染淨二法名持業釋。三藏法師有此分別。又按無性本論第九雲。二所依止轉依為相。此中生死謂依他起離染分。涅槃謂依他起性清淨分。二所依止即通二分依他起性。轉依謂即依他起性。對治起時轉捨雜染分轉得清淨分。無性釋雲。二所依止轉依為相。或依士釋或持業釋。解雲。二所依止即通二分者。意說。二分者即是生死·涅槃名為二分。通二分者。即依他起性。依他起性既與二分為依。故知依他亦通染淨。故雲二所依止即通二分也。二所依止至或依士釋或持業釋者。意雲。若依他與染淨為依者。轉染得淨名轉之依故故依士釋。若依他起體通染淨者。轉染得淨轉即是依故持業釋。 (三左)然今能依(至)無持業釋(文)義演雲。疏然今能·所合為·轉依故無持業釋者。若據其文。文即不順。若據其義。義即無違。意雲。攝論能·所依合說故通持業釋。此論中能·所二依別說故無持業但有依主釋。或可。此論能轉與所依合名為轉依。有依主釋。攝論唯約能依染淨轉即是依故持業釋。此順疏文。不違理故(文)今謂。義演不允。疏意。無性唯約所依故通持業此論能所合說故無持業。 (三左)今言依他起(至)名為捨也(文)。義演雲。疏今言依他起名轉依者至名為捨者。意雲。此釋伏難。謂有難雲。所言轉依。轉謂即是遍計圓成。如何論雲依謂依他起耶。答。如疏自明。流轉即虛妄遍計生死。還滅即菩提涅槃。即道諦是能還。滅諦是所證寂滅處。俱依依第八識也。 (四右)悟此真如(至)能所依異(文)。義演雲。疏悟此真如證涅槃者至能取依異者。問。生死妄計。與真如體別。可與為依。涅槃既與真如無別。如何真如與涅槃為依。豈可一體之法而分能取依別耶。答。執四種涅槃中。初·後二種涅槃體即真如。不合能取。若有餘·無餘二種涅槃由斷障所得。此二涅槃即是擇滅。擇滅是假。即依真如。此假涅槃為能依。真如是所依。故說涅槃依真如也。 (四右)論雖於此位(至)名法身故(文)。義演雲。論雖於此·位至名法身故者。此釋伏難。難雲。如第一師釋轉依言證得如斯二轉依果。雲何此中但說涅槃不說菩提。答。而非此中頌意所顯。頌意但顯唯識性故。又復頌既雲安樂解脫身大牟尼名法。明知但顯涅槃。不說菩提也。 (四左)七十八中(至)平等平等(文)。七十八(十七右)曰。世尊。聲聞獨覺所得轉依名法身不。善男子。不名法身。世尊。當名何身。善男子。名解脫身。由解脫身故。說一切聲聞獨覺與宿如來平等平等。由法身故。說有差別。如來法身有差別故。無量功德最勝差別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四左)上來已略釋二文說(文)。二文者。頌有二意。此謂二文。上三句正顯位相。二下一旬明證後果。如上(初左)已科。 (五右)位有多種且說少分(文)。義演雲。疏位有多種者。即五位也。且說少分者。不說餘位但說修習位故。言少分。 (五右)此無別體(至)總釋別位(文)。義演雲。疏此無別體者。意雲。總名修習位。若說修十勝行斷十重障證十真如。即分十地。十地與修習位無別體也。言總釋別位者。即是十地中修十勝行斷十重障證十真如。若為別位。即約此修十勝行別位以立名十地。故雲總釋別位。 (六右)俱行五蘊(文)。義演雲。疏俱行五蘊者。但無漏戒名色蘊。俱時身不名色蘊。以有漏故(文)。義燈七本(四十三左)雲。西明雲。能生初地無漏法爾種子及新熏種為其自性。今謂。雖有新種。非勝不立。由正能生有所生現。證理斷障故能生勝。不取新熏。未能生故。 (六左)前劣者已捨故(文)。義演雲。前劣者已捨故者。意雲。見道聖性對修道無漏智名劣即前前劣後後勝也。意難雲。若見道無漏智斷分別惑名見道聖性。即修道無漏智不斷分別惑。又捨前見道聖性。即修道無漏智纂應非聖性。 (六左)性能斷故(文)。義演雲。疏性能斷故者。意說。且如見道無漏智斷分別惑故。所以修道無漏智等斷分別也。見道智不斷修惑。修道智亦能斷。故雲性能斷故。又是見道無漏智之類故。若據此義。即兼取已後修道無學道無漏智種為聖性。於理為勝。 (七右)對法第十四說等(文)。對法第十四(十六左)雲。復次何緣菩薩已入菩薩超昇離生位而非預流耶。由得不住道一向預流行不成就故。何緣亦非一來耶。故受諸有無量生故。何緣亦非不還耶。安住靜慮還生欲界故。 (七右)一向預流行不成就故(文)。義演雲。疏一向預流行不成就故者。如預流人不行十惡性戒成就。若菩菩薩見已恐墮惡趣即作此心。彼得生天自墮地獄。作是心已。即斷命根。故菩薩起煩惱勝二乘無量劫。悟道乃至偷盜邪行兩舌等罪皆為利益一切眾生也。 (七左)安住靜慮還生欲界故(文)。義演雲。疏菩薩生欲界不退靜慮者。意說。菩薩得上地定而不退定亦不起欲界潤生煩惱。但由炳力受欲界生。縱起煩惱願受生。亦不起煩惱過失。故說菩薩安住靜慮還生欲界。 (七左)十地論第五卷(至)不退靜慮(文)。十地論五(初左)雲。八依禪定自在有力。雖生下地而不退失。如經純厚心故。 (七左)對法第十三(至)善巧迴轉故(文)。對法第十三(十一右)雲。欲色礙菩薩者。謂與滅離無色界生靜慮相應住靜慮樂而生欲界欲生色界(文)義演雲。菩薩減離無色界生者。減即是離。意雲。菩薩離卻無過。而更不生改(文)今謂。現行疏本減作鹹字。朝鮮本作滅字。又有情作眾生。 (七左)瑜伽顯揚等此文非一(文)。瑜伽六十五·顯揚。 (八右)攝論第七(至)此為先故(文)。無性第七(十九右)雲。論曰。復次何故初地說名極喜。由是最初得能成辨自他義利勝功德故。無性釋曰。依聲轉因故作是說。由此最初得能成辨自他義利勝功能故者。謂如菩薩入現觀時得能成辨自他義利最勝功能生歡喜。非聲聞等入現觀時唯得成辨自利功能生如是喜。故不說彼名極喜地。若初地中不相應者自後諸地亦不相應。為先故。 (八右)十地論(至)生歡喜故(文)。四十七(二十五右)之文。此兩箇地彼並作住。讀此文雲。若廣宣說。如十地經極喜地說。彼十地經廣所宣說菩薩十地。即是此中菩薩藏攝摩怛理迦略所宣說菩薩十住。如其次第從極歡喜住乃至最上成滿菩薩住。應知此中由能攝持菩薩義故說名為地。能為受用居處義故說名為住(文)善決定故者。四十七(十九左)曰。問。極觀喜住菩薩轉時應知何行何狀何相。答。若諸菩薩從勝解行住入極歡喜住。先於無上正等菩提。菩薩弘願未善通達菩提方便。多分隨順他緣而轉不善決定。除捨彼故發起亦相新善決定。內證修性。乃至廣說。又六決定具在十地論第一(十三十左)又四相發心者。四十七(二十左)曰。又即如是菩薩發心略由四相。應當了知何者為四。一者何相菩薩發心。二者發心何所緣慮。三者發心何狀何相何自性起。四者發心有何勝利。由此四相應當了知菩薩發心(文)又發正願故者。四十七(二十二右)明引發十種大願。又十大願者。四十五(十六右)廣說。又淨修地法故者。四十七(二十二左)明十淨修住法。又開曉餘地等已下四相。論中次第廣說。是故此疏所引論文。此是總結如上廣說也。四相發心·引發十願·十淨住法等如演祕引。 (八左)瓔珞經(至)然不及此(文)。下卷(四右)具明十地。於中名有稍異。又解深密經及仁王經·瑜伽七十八·住毘婆沙三·攝論·十地論等皆有同異。 (九右)雖第三地(至)此地已滿故(文)。此通伏難。難雲。次第三地名發光地。得勝定故。何有此地得定戒耶。即今通此難。據定增上名發光地。非謂此地無離過等之義。 (九右)或依別脫(至)後起罪故(文)。表無章雲。俱捨十五(初)業品頌曰。從一切·二·現。得欲界律儀。根本·恆時得靜慮無漏。釋曰。一切。謂加行後起根本三時名一切也。二現者。心·境二法在現在世名二現也。心唯是情。境通情非情。此通性罪遮罪也。依此深防立欲界別解脫律義。從根本·恆時得靜慮無漏。不防遮罪·加行後起也。   (九右)世親攝論(至)已極違離(文)世親攝論第七(十七右) (九右)又論性戒(至)餘論皆同(文)。十地論第四(五右)雲。細粗者。謂意業二種遠離故。如經乃至不生貪求念想之心。何況彼此二形從事故(文)義演雲。疏又論性戒至餘論皆同者。此第二解脫初地菩薩必不犯性罪。少分犯遮罪。雖作意護持時有少分誤犯。又初地菩薩不同初二果。初二果人猶有妻孥。菩薩不爾。所以於性罪畢竟不犯。但於遮罪而有誤犯。有雲。初地菩薩猶實有妻孥。未見文。更撿餘文。設有皆是示現。故淨名雲。示有妻子常修行。現有眷屬常樂遠離。 (九左)第四十八十地第四(至)不能繫引(文)。第四十八(初至十九紙)十地論中第四至第十二。次說第二至第十地。各一卷中別明一地。故雲各一卷解。   (九左)無性雲(至)正受現前(文)。無性論第七(二十右)之文。 (十右)總持有四(至)四能得忍(文)。四十五(十四右)雲。當知如是妙陀羅尼略有四種。一者法陀羅尼。二者義陀羅尼。三者咒陀羅尼。四者能得菩薩忍陀羅尼。雲何菩薩法陀羅尼。謂諸菩薩獲得如是念慧力持。由此力持聞未曾聞言。未溫習未善通利名·句·文身之所攝錄次第錯綜次第結集無量經典。經無量持能持不忘。是名菩薩法陀羅尼。雲何菩薩義陀羅尼。謂如前說。此差別者。即於彼法無量義趣心未溫習未善通利。經無量時能持不忘。是名菩薩義陀羅尼。雲何菩薩咒陀羅尼。謂諸菩薩獲得如是等持自在。由此自在加被能除有情災患。諸咒章句令被章句悉皆神驗。第一神驗無所唐捐。能除非一種種災患。是名菩薩咒陀羅尼。雲何菩薩能得菩薩忍陀羅尼。謂諸菩薩成就自然堅固因行。具足妙慧。獨處空閑寂無言說。曾無有物。見路而行。知量而食不雜穢食。一類而食。常極靜慮於夜分中少眠多寤。於佛所說得菩薩忍諸咒章句能諦思惟。其咒詞曰。壹胝。蜜胝。吉胝。毘羼胝(丁裡反)。缽陀膩。莎訶。即於如是咒章句義審諦思惟籌量觀察。彼於如是咒章句義如是正行。不從他聞自然通達。了知如是諸咒章句都無有義是圓成實但唯無義。如實了知此章句義。句義所謂無義。是故過此不求餘義。齊此名為妙善通達咒章句義。彼於如是咒章句義正通達已。即隨此義不從他聞。自正通達一切法義。謂於此義如是通達。一切言說諸說諸法自性之義皆不成實。唯有諸離言自性是自性義。彼於諸法此自性義正通達已。過此更無餘義可求。由於此義善通達故。獲得最勝廣大歡喜。由是菩薩得陀羅。當言已得此陀羅尼章句所立菩薩勝忍。得此忍故。是諸菩薩不久當得淨勝意樂。已依上品勝解行地勝忍而轉。當知是名菩薩所有能得菩薩忍陀羅尼(文)佛地論五(十五左)亦同次下(右)疏雲四陀羅尼中今即初二攝。 (十右)此地所治遲鈍性(文)。義演雲。言遲鈍性者。即下闇鈍障也。由闇鈍故於其三慧而有忘失。故得障名。 (十右)謂以聞思修(至)親能起二(文)。義演雲。疏謂以聞·思·修三慧至親能起二者。意雲。謂依定及總持為因發起無盡聞·思·修三慧照了大乘法。因得定斷障聞·思轉勝故。雲發無邊妙慧光者。即聞·思·慧也。問。定是修慧聞·思是散惠。豈可依定心散趣散心思慧耶。答。有二解。一雲。聞·思慧依定起者。即在定中義說有聞·思慧也。謂於定中能緣聞名故假名聞慧。能緣義性也。 (十右)十地雲(至)名明地(文)。十地第一(十四左)之文照字作焰。舊譯十地·瓔珞等並言明地。新言發光。明之與光言異意同。 (十右)問何故十度(至)此地修定(文)。義演雲。疏問何故十度五地修禪三福業此地修定者。三福業者。謂於·戒·修。此中問意雲何故十度中即說。第五地修禪明三福業即說第三地中修定耶。答。菩薩為欲遍學諸道故。初地引施二地持戒。已上同欲界有情。三地學修定。即同色·無色界有情。聲聞行法多。所以菩薩四五地中學。緣覺行法少。所以唯第六地學。七地已下學菩薩無相行等。且四地修菩提分法觀。五地觀四諦理同聲聞。若六地修緣生觀即同緣覺。七地已下皆同菩薩。修無相行。所以爾者。唯識約菩薩遍學諸道故。三地修定。餘論約十地中修十度約隨增相說雲五地修禪。各據一義亦不相違。問。何故說於·戒·定偏名福業耶。答。由施·戒感大財及生人·天中受善妙果。由定修感上二界生。是故此三偏名福業。 (十左)論四焰慧地(至)慧焰增故(文)。義演雲。論煩惱薪者。此但斷所知障不斷煩惱。雲斷煩惱障。即伏令不起名之為體。然疏引世親雲。能燒一切根本煩惱及隨煩惱。本者亦是伏令不起故。疏雲。即斷第六識中俱生身·邊二見及與二見鄰近俱貪·癡·慢等亦伏不起。就此應分別。若貪·癡·慢與身·邊二見俱起者即四地中伏也。若貪·癡等由身·邊二見勢力所引起者即第五地中伏。若貪·癡·慢不由身·見等獨頭起者即第六七地中伏。然四地中亦伏八大隨惑而不伏小惑。 (十左)世親雲(至)皆為灰燼(文)。世親第七(十七右)之全文。 (十左)十地雲(至)所燒故(文)。十地第一(十四左)之全文。義演雲。疏十地雲不妄煩惱薪者。妄謂癡妄。妄失。此煩惱無始相續不絕。名為不妄。亦有疏本雲。不惡煩惱薪起火新燒故者。有解雲。身·邊二見是有覆無記性。雲非不善故雲不惡。此四地中伏故雲起大所燒(文)今謂。十地作妄。有疏本作惡。寫誤。上說是。演祕解。下有解義不允。 (十左)論五極難勝地(至)極難勝故(文)。義燈七本(四五右)雲。仁王經中據相見道變相雙緣。此論等說約真俗知並。未曾有處說於見道有二智並。五地創並故說極難(文)。演祕雲。問。仁王經頌雲初地菩薩四天王雙照二諦平等理。何此論等唯說五地方合相應。答。如燈具明。有義釋雲。世智有二。一緣色等諸法自性。二廣分別五明差別。緣色等法無多差別。初地真合。緣五明智有多別行。至第五地真俗方合(文)今謂。義演往往引圓測疏。今亦引圓測引三藏解。此是義燈所破。然見義演顛未引演祕釋不舉樞要·義燈。恐如理師不電覽故。 (十左)世親雲(至)令相應故(文)。世親論第七(十七右)之全文。書字彼論作工。無性具言世間書印工論等智。   (十一右)無性雲(至)令不相違(文)無性論七(二十左)之全文。之上有更。違下無返。共字作其。自餘皆同。 (十一左)前第二識中(至)如彼廣說(文)。義演雲。疏前第二識中已有妨難等者。即自第七識為第二識。從於本末以為次第說。彼第七識中我·我所不許俱起。如何此地一念二智並生。此等妨難如彼廣緣(文)。今謂。此據演祕真俗合觀。具如第五卷中。 (十一左)世親等同(文)。世親第七(十七右)雲。何故六地名為現前。謂此地中住緣起智。由此智力無分別。依最勝般若波羅密多而得現前。悟一切法無染無淨。於第七地當成有行。第八地中當成無行(文)義演雲。解雲。由加行智為先引無分別智證真如理離染淨相。故疏雲。有最勝智觀無淨染令現前故名無分別疏七地成有八地成無者。此疏兩句文全是第七地中問答文。問。第七·八地俱是無相。未審二地有何差別。答。七地成就有功用八地成就無功用行。故有差別。又解。此文即騰後七·八地為難。然後卻解第六地無染淨相謂。有難雲。第七·八地既純無相。第六地中後觀緣起諸法而無染淨相。未審此等有何差別。答。第七地雖是無相而有功用。第八地中雖是無相而無功用。六地中雖觀緣起支等無染淨。相。然於觀心上還有無染淨相現。若第七地無無染淨相故有差別(文)今謂。此疏兩句是世親意。義演不撿論文以為疏釋。 (十一左)十地雲(至)現前住(文)。十地第一(十四左)雲。般若波羅密行有聞大智現前故名現前地(文)今謂。聞字應間形誤。演祕雲。由觀緣起智為加行有時引彼般若無分別智而得現前間平聲讀。或可去聲。緣起智後方現前故(文)義演雲。疏十地雲至有間智現前住者。間謂間斷。即由觀緣起智為先加行有時。引彼般若無分別而得現前。或可間字平聲讀。由緣起智為先中間引得無分別智也(文)今謂。小補韻會雲。間時日也。史記書缺有間。又十地同處說第八地雲。無相無間故名不動(文)有間·無間相對而言。其意可知。 (十一左)世親等雲(至)猶名有行(文)。世親第七(十七左)之文。義演雲。論七遠行地至二乘道故者。此釋第七地。如下論說。前之五地。有相觀多無相觀少。於第六地。有相觀少無相觀多。第七地純無相觀者。真如觀中無種種言說所說相名為無相。又前三地相同世間。次之三地相同四諦緣起觀等。同聲聞獨覺。故今於此地至於無相功用後邊。已過世間·二乘道故。能於空中起有勝行。故名遠行。行漸高遠得遠行名。疏猶名有行者。雖於無相猶名有加行也。 (十二右)十地雲(至)出世間道故(文)。十地一(十五右)之全文。 (十二左)無性雲(至)差別也(文)。無性第七(二十右)之文動此心。 彼但言作動彼心。又猶有煩惱亦無煩惱八字彼論所無。此是疏主加釋。 (十二左)十地雲(至)故名不動(文)。十地第一(十五右)之文。不動彼作不退地。演祕雲。疏十地雲報行純熟者。因循任運不待加行而能成之。名為報行。如言報性自能是等(文)義演雲。疏報行能熟者。報謂根性。行謂修行。即所修勝行。又或是根字。意雲。此地菩薩根行能熟因循任運不得加行而能成之。名為根行。如言根性自然成等。此解稍勝(文)今謂。准義演釋。演祕報字寫誤。當作根字。然義演文字寫誤孔多。難為適從。論·疏·演祕並作報字。今就多分。亦無巨害。 (十二左)無性(至)故名善慧(文)。無性第七(十五右)之全文。 (十三右)世親雲(至)故名善惠(文)。世親第七(十七左)之全文。 (十三右)十地雲(至)利他行故(文)。十地第一(十五右)之全文。 (十三左)無性雲(至)所依身故(文)。無性第七(二十一右)之連續文。然彼論無感智二障此名粗重之二句更有言覆隱者隔義斷義之二句。 (十三左)世親雲(至)是周遍義(文)。世親第七(十八右)雲。此中圓滿。意說周遍。 (十四右)十地第一(至)名法雲地(文)。第一(十五右)之全文。 (十四右)第十二雲(至)朋芽故(文)。第十二(十七右)雲。論曰。是中地釋名者。有三種。一雲·法相似。以遍覆故。此地中聞法相似。如虛空身遍覆故。二滅塵除垢相似法。此法能滅眾生煩惱塵故。三度眾生從兜率天退乃至亦大涅槃故。漸化眾生故。如大雲雨生成一切卉物朋芽故。 (十四右)此地如是(至)說後佛地(文)。第一(十五右)續上名法雲地之文。彼論。對下有治字。無說後之後字。 (十四右)十地第十二(至)皆如彼說(文)。第十二(四左)雲。應知是中坐處者有十種相。一生相。如經是三昧現在前時即有大寶蓮華王出故。二重相。如經周圓如十阿僧祇百千三千大千世界故。三勝相。如經一切眾寶間錯莊嚴故。四地相。如過於一切世間境界故。五因相。如經出世間善根所生故。六成相。如經行諸法如幻性境界所成故。七第一義相。如經光明普照一切法界故。善照者為名正觀故。八功德相過一切諸天故。如經過一切諸天所境界故。九體相。莖壹等如經大琉璃摩尼寶為莖等。十莊嚴具足相。如經華身有無量光明一切眾寶間錯其內無量寶綱彌覆其上故(文)第一主相彼作生字。義演雲。一生相者。主者即是第十地菩薩所見他受用佛名主。非約第十地菩薩名主也。或此佛所坐大寶花臺此華勝餘花亦得名主相。王是主義(文)今謂。或說為優。然論作生字。此應為正。順經論故。 (十四左)又如懷孕(至)不能繁引(文)。十地第一(十五右)雲。又如孕在藏。菩薩十地亦復如是。以諸地有障故。如子生時佛時亦爾。事究竟故。又如生時諸根覺了佛亦如是。於一切境界智明瞭故。藏有十時。一者陀羅婆身時。二者捏羅婆身時。三者屍羅他身時。四者堅身時。五者形相似色身時。六者性相似身時。七者業動身時。八者滿足身時。於中有三種。根滿足時。男女相別滿足時。廣長諸相滿足時。如是十時諸地相似。 (十四左)瑜伽四十八(至)不能繁引(文)。第四十八(初至二十二紙)廣明行等。 (十四左)論如是十地(至)以為自性(文)。演祕雲。明此地體諸論不同。按十住毘波沙雲。善根階級住處是地義。此同攝論以智為體。以無為法無階級故。又梁攝論唯說出離真如為地。如為法本故。偏說之。又佛地論第一說雲。地謂所依·所行·所攝以淨法界鏡智等法合為地也。如次名為所依·行·攝。鏡智能有所行名有所行。智相應法是佛所攝名為所攝。瑜伽等說如疏所引。望義不同諸教不違。有義彈疏釋地義雲。說別實法與總假者名之為地。今解不然。論自說雲。與所修行為勝依持令得生長其所修行。定非假者。不可假者別從實生故。但應說有為·無為總聚之法與所修行別法為依為生長因名為地也。詳曰。若但雲地不對於人。可如所斷。若對於人云菩薩地。菩薩之號豈非目彼假者體耶。若許爾者。與假為地何理不得。又本立地祇約行人階位若別。若不對人。何須立地。又人無別攬法成人。所修之行亦即總分。廢總談別雲與修行為依·生因又與修行為勝依等。正釋與假為地所以。又諸菩薩殊勝五蘊遠因實法而得生起。何過不許。故四十七雲。由能攝持菩薩義故名地。正同此論。於菩薩行能攝故。故與菩薩而為地也。 (十四左)無性雲(至)分位名地(文)。無性第七(十七右)之全文。 (十五右)四十七雲(至)義故名經(文)。四十七(二十五左)全文。演祕雲。菩薩受用二利行時所居處義說之為住。 (十五左)此約果與因(文)。演祕雲。疏此約果與因者。以果與因而為地也。由所求果方起行故。即隨自地理·智二極皆名為果非唯佛果。 (十五左)然以假者(至)為地勝(文)。義演雲。疏然以假者總法為能依至為地勝者。意說。別法功德與五蘊假者為地。即依別實法假者依此而修行故。故喚別法功德與總假者為地。 (十五左)瓔珞經雲(至)名地(文)。瓔珞經下(四右)曰。佛言。地名持。持一切百萬阿僧祇功德。亦名生成。生成一切因果故名地(文)義演雲。疏生成一切因果者。即十地之中皆有因果。非是究竟名因果也。生成者若有為名生因果。若無為名成因果。 (十五左)無性雲(至)有十地別(文)。無性第七(十六左)之全文。義演雲。疏無性雲謂諸菩薩於此地中至煩惱等者。此文意說。十地菩薩修習現觀等。現觀是初地。離過是二地。離犯戒過離貪是三地。由行忍故於身不貪。又第三地菩薩能離欲貪愚故。修菩提分法是四地。觀察諸諦是五地。觀察緣起是七地。無相中有功用是七地。無相中無功用是八地。得勝辯才是九地。及真灌頂是十地。逐由及也。故此修位有十地別。廣如無性釋。疏與十相者。即是十波羅蜜多也。 (十六右)顯揚第三(至)謹者知之(文)。第三(初左)明十地名及十波羅蜜等。 (十六左)對法第十二(至)善法任持(文)。第十二(四左)雲。謂由十八種任持以顯六波羅蜜多差別。何等十八。謂身任持·心任持·善法任持·善任持·菩提任持·非任持·不捨有情任持·舍下劣心任持·無生法忍任持·善根方便任持·善根圓證任持·善根無盡任持·無厭倦任持·諸所思事成滿任持·御眾業任持·證入大地任持·引發佛性任持·建立佛事任持。施等六種各三差別。如其次第三三所攝。施主種者。謂財施·無畏施·法施。又雲。當知財施能任持身。由飲食等諸資生具攝益受者所依身故。無畏施能任持心安慰他心離憂怖故。如是餘句隨義應思。 (十六左)攝論第七(至)義意同此(文)。無性第七(十一左)世親三十七(九左)。 (十六左)無性第七(至)所攝故。第七(十五左)之頌文。 (十六左)對法雲(至)六法施(文)。對法十二(八右)之文。五·六字下並有是字。義演雲。疏對法雲至相違者。施度是財施。餘五無畏施。一切六法施。五無畏施者。由持戒故不惱他名無畏施。由施忍故不恨怨亦不打罵於他名施無畏。由精進故遍策發起。由禪定攝心亦不惱他。皆名無畏施。由智惠故簡擇一切亦不惱他。所以五度皆名無畏施。一切六名法施者。意說。六度總名法施。問。初財施如何名法施。答。施法財亦名法施。故觀音經雲。受此法施珍寶瓔珞等。又如以教法教他人行六度。財所施等皆名法施。 (十六左)彼雲(至)是名修行住(文)。天親金剛般若經論上(四右支留支譯)論雲。偶言。檀義攝於六。資生·無畏·法。此中一·二·三。名為修行住。何故唯檀波羅蜜名說六波羅蜜。一切波羅蜜檀波羅蜜實相義亦現故。一切波羅蜜檀相義者。謂資生·無畏·法檀波羅蜜。應知此義雲何。資生者即一檀波羅蜜體名故。無畏檀波羅蜜者有二。謂屍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於已作未作惡不生怖畏故。法檀波羅蜜者有三。謂毘利耶波羅蜜等。不疲倦善知心如實說法故。此即是菩薩摩訶薩修行住。如向說三種檀攝六波羅蜜。是名菩薩摩訶薩修行住。 (十七右)七十八(至)為次同此(文)。考七十八(八左)次列法·財及無畏施。又三十九(十三右)亦同。上之兩處與疏次第不同。三十九(十七右)列財·無畏·法施如疏及演祕所引。 (十七右)律儀戒(至)大悲任持(文)。此三種戒屬當十八任持下皆准此。十八任持如上已引對法十二。義演雲。疏律儀戒是善任持者。此有二義。一者由此義故任持身中所有善法。二者由此戒故能息一切諸惡。即自利行名善任持。疏攝善法界乃至是彼因故者。由持此戒即能任持一切善法。及能任持充滿種子。故雲是彼因故也。疏大悲任持者。菩薩由大悲心饒益一切有情故名大悲任持。 (十七右)律者法律儀者儀式(文)。如表無表章並報恩吼具辨。 (十七右)無性雲(至)名律儀戒(文)。無性第七(十七左)曰。律儀戒者。謂於不善能遠離法防獲愛持。由能防護諸惡不善身語等業故名律儀。此即是戒。此能建立後二屍羅。由自防獲能修供養佛等善根。及能饒益諸有情。故攝善法戒施令證得力·無畏等一切佛法。饒益有情戒能助有情。如法所作平等分佈無罪作業成熟有情。 (十七左)世親無性(至)無罪利益相(文)世親第七(九左)曰。三種戒中。律義戒者是依持戒。為欲建立其餘二戒。是故安住。所以者何。住律儀者便能建立攝善法戒。由此修集一切佛法證大菩提。復能建立益有情戒。由此故能成熟有情(文)無性如次上引。義演雲。疏無罪利益相者。若持律儀戒所引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皆不為放逸故引此戒。亦不為與煩惱相應故引此戒。名無罪相。若與放逸與煩惱雜染心俱引此戒。即是有罪相。 (十七左)七眾戒(至)是第三戒(文)。瑜伽四十(二左)雲。雲何菩薩一切戒。謂菩薩戒略有二種。一在家分戒。二出家分戒。是名一切戒。又即依此在家·出家二分淨戒略說三種。一律儀戒。二攝善法戒。三饒益有情戒。律儀戒者。謂諸菩薩所受七眾別解脫律儀。即是苾芻戒·苾芻尼戒·正學戒·勒策男戒·勒策女戒·近事男戒·近事女戒。如是七種依止在家·出家二分如應當知。是名菩薩律儀戒。攝善法戒者。謂諸菩薩受律儀戒後所有一切為大菩提由身語意積集諸善總說名為攝善法戒。乃至雲何菩薩饒益有情戒。當知此戒略有十一相。乃至廣說如演祕引。 (十七左)七十八雲(至)義亦同此(文)。七十八(八右)之文。彼名第三雲轉生饒益有情戒。上二與今疏同。 (十七左)對法雲耐怨害忍(至)無生忍任持(文)。對法十二(五左)曰。下劣心者。謂諸菩薩厭生死苦同二乘心。由安受苦忍所任持故方捨此心(文)餘文任持如前已引。 (十八右)無性雲(至)廣大法故(文)。無性第七(十二右)之文。世親第七(十右)雲。諦察法忍堪能審諦觀察諸法。由此忍力建立次前所說二忍。 (十八右)七十八名同(文)。七十八(八左)三名全同。 (十八右)攝論等皆雲(至)初有勢句(文)。世親第七(十右)雲。三精進中其體差別。即薄伽梵契經中說有勢·有勤·有勇·堅猛·不捨善軛。彼經五句即是。此中三精進體之所解釋。由被甲精進故最初有勢(文)無性七(十二右)雲。被甲精進謂最初時自勵我當作如是事。即是解釋契經所說初有勢句。 (十八左)七十八同(文)。七十八(八左)曰。精進三種者。一者被甲精進。二者轉生善法加行精進。三者饒益有情加行精進。 (十八左)攝論等雲(至)次有勤句(文)。無性七(十二左)雲。加行精進。謂加行時如所意樂勤修加行。即是解釋契經所說次有勒句。 (十八左)攝論等雲(至)不捨善軛句(文)。無性七(十二右)雲。無怯弱·無退轉·無喜足精進。謂隨意樂所作善事乃至安坐妙菩提坐終不放捨。於自疲苦心不退法名無怯弱。於他逼惱心不移動名無退轉。乃至菩提於其中間進修善品嚐無懈廢名無喜足。如是三句如數解釋契經所說有勇·堅猛·於諸善法不捨善軛句。 (十八左)然對法及(至)與對法同(文)。義演雲。疏然對法及此論以二利為度至利樂精進與對法同者。問。攝論何為與諸論不同。答。據義有別。就對法及此論約二利建立六度。所以六度中皆有自利·利他之行也。六度中皆有自利·利他之行也。六行皆有利生之說者。且前五度一一度中皆通二利。其第六度唯自利。為攝後四度。於此有自利利他之行故。總說六度皆有利生之說。若方便若正方便若正證皆此攝故者。言方便者加行善也。正證者即見道無漏智。意說。經四種中有勤是方便加行。後三是見道無漏智。故知四句皆是善根圓證任持中攝故。此任持體寬而名狹。體寬者通攝得四句。名狹者不通有漏善。有漏善心未圓證故。然攝論但以自利為精進度。所以三種精進中無利他精進。以攝初五句加行為狹唯攝有勒故者。意說。攝論中辨精進度中第二名加行精進。若望經中五句唯攝得有勒一句。何以故。加行精進為狹故。若唯識中攝善精進名體俱寬。所以攝經中五句盡。故此論與對法不同。對法即名狹體寬。後異於攝論。攝論即名義俱狹。由此論說名義俱寬。此辨攝善精進與對法攝論寬狹不同。其利樂精進與對法同。更不異。 (十九左)然此三勤(至)然彼廣解(文)。四十二(十四右)雲。雲何菩薩一切精進。謂此精進略有二種。一者依在家品精進。二者依出家品精進。當知依此二品精進各有三種。一擐甲精進。二攝善法精進。三饒益有情精進(文)今謂。彼作擐甲(擐音釋古惠切貫也)今疏為被。恐應寫誤以疏釋言勢與此同故。次下   (二十七左)雲。四十二雲。擐甲等如前說。其廣解文如演祕引。 (十九左)瓔珞經雲(至)三勤化眾生(文)。下卷(十右)因果品果之文。 (十九左)無性雲(至)得清淨故(文)。無性七(十二左)之全文。等彼作受。餘同。 (二十右)四十三說(至)並義同此(文)。四十三(初左)曰。後有三種。一者現法樂住靜慮。二者能引菩薩等持功德靜慮。三者饒益有情靜慮。若諸菩薩所有靜慮遠離一切分別能生身心輕安最極寂靜遠離憍舉離諸受味泯一切相。當知是菩薩名現法樂住靜慮。若諸菩薩所有靜慮能引能住種種殊勝不可思儀不可度量十力種姓所攝等持。如是等持一切聲聞及獨覺等如知其名。何況能入。若諸菩薩所有靜慮能引能住一切菩薩解脫勝處偏處無礙解無諍願智等失諸聲聞所有功德。當知是名能引菩薩等持功德靜慮。菩薩饒益有情靜慮有十一種。如前應知。 (二十右)七十八亦同(文)。七十八(八左)曰。靜慮三者。一者無分別寂靜極寂靜。無罪故對治煩惱眾苦樂住靜慮二者引發功德靜慮。三者引發饒益有情靜慮。 (二十左)攝論等雲(至)後得為三(文)。無性七(十二左)雲。無分別加行慧。謂真觀前勝方便智無分別慧。謂真觀智無分別後得慧。謂現觀邊諸世俗智。能起種種說法等事(文)。世親雲。慧體有三種中。其義易了。 (二十右)對法(至)意同攝分(文)。十二(五右)之文。 (二十左)對法自解(至)俱通二利(文)。對法十二。無性七(二十五左)曰。又此四種波羅蜜多乃至後得知攝者。謂此所說方便等四。是無分別後得知攝。若立十種波羅密多。第六般若唯是根本無分別知。若立六種波羅密多。第六般若無分別知及後得知。二智所攝。後得知中四到彼岸亦在第六般若攝故。 (二十左)第四十三(至)大悲相應惠(文)。四十三(五左)曰。雲何菩薩一切慧。當知此慧略有二種。一者世間慧二者出世間慧。此二略說。復有三種。一能於所知真實隨覺通達慧。二能於如所說五明所及三聚中決定善巧慧三能作一切者情義利慧。若諸菩薩於離言說法無我性或於真諦將欲覺寤。或於真諦正覺寤時。或於真諦覺寤已後。所有妙慧最勝寂靜明瞭現前。無有分別離諸戲論於一切法悟平等性入大總相究達一切所知邊際遠離增益損減二邊順入中道。是名菩薩能於所知真實隨覺通達慧。若諸菩薩於五明處決定善巧。廣說如前力種性品。應知其相及於三聚中決定善巧。謂於能引義利法聚·法引非義利法聚·能引此義利非非義利法聚皆如實知。於是八處所有妙慧善巧攝受。能速圓滿廣大無上妙智資糧。速證無上正等菩提。能作一切有情義利。慧者十一種。如前應知。即於彼位所有妙慧當知是名饒益有情慧。 (二十左)七十八同此(文)。七十八(九右)雲。慧三種。有一者緣世俗諦慧。二者緣勝義諦慧。三者緣饒益有情慧。 (二十左)瓔珞經雲(至)第一義諦(文)。瓔珞經下因果品(十右)之全文。經無照無之照。 (二十一右)攝論第七(至)是大悲故(文)。初本論文。次舉二釋論文。世親第七(二十二右)雲。謂以前六波羅蜜多所集善根共諸有情。此由大悲迴求無上正等菩提。不求帝釋等富樂果。由了知故不起煩惱。此即般若。 (二十一右)無性雲(至)故求涅槃(文)。無性第七(二十五右)雲。若以前六波羅蜜多所集善根共諸有情。為欲饒益諸有情故。不捨有情。當知即是不捨生死。若以此善迴求無上正等菩提。為證無上佛菩提故。當知即是希求涅槃。 (二十一右)四十九說(至)如彼廣說(文)。四十九(四左)之文。四十五(四左)雲。雲何菩薩方便善巧。當知略說有十二種。依內修證一切佛法有其六種。依外成熟一切有情亦有六種。雲何依內修證一切佛法六種方便善巧。一者菩薩於諸有情悲心俱行顧戀不捨。二者菩薩於一切行如實偏知。三者菩薩恆於無上正等菩提所有妙智深心欣樂。四者菩薩顧戀有情為依止故不捨生死。五者菩薩於一切行如實偏知為依止故輪轉生死而心不染。六者菩薩欣樂佛智為依止故熾然精進。當知是名菩薩依內修證一切佛法六種方便善巧。雲何依外成熟一切有情六種方便善巧。一者菩薩方便善巧能令有情以少善根感無量果。二者菩薩方便善巧能令有情少用功力引證廣大無量善根。三者菩薩方便善巧於佛聖教憎背有情除其恚惱。四者菩薩方便善巧於佛聖教處中有情令其趣入。五者菩薩方便善巧於佛聖教三趣入者令其成熟。六者菩薩方便善巧於佛聖教已成熟者令得解脫。乃至廣說。 (二十左)對法十四(至)勘同異(文)。對法十四(十七左)曰。方便善巧者。略有四種。一成熟有情善巧。二圓滿佛法善巧。三速證神通善巧。四道無斷善巧。成熟有情善巧者。謂四攝事。由攝受彼令處善法故。圓滿佛法善巧者。謂慧波羅蜜多。如經言若菩薩摩訶薩欲得圓滿施波羅蜜多乃至一切種妙知性當學般若波羅蜜多故。速證神通慧善巧者。謂日夜六時發露諸惡隨喜功德勸請諸佛迴向善根等。廣說如聖者彌勒所問經。道無斷善根者。謂無住處涅槃。由此數數究竟無斷周遍十方一切世界隨所應化樂現一切佛菩薩行。 (二十左)瓔珞有三(至)不捨不受(文)。瓔珞下卷(十右)因果品之文。彼經有文之文作無。一切下有法字。義演雲。進趣向果者是自利行。即同此論迴向方便善巧。即進趣向當來佛果。但據十地分所進趣。不說小乘果。二巧會有文者。即巧會小乘中說。有雲。教文次利生故。 (二十一左)攝論說(至)佛果涅槃(文)。無性第七(二十五右)之文。彼論到彼之上有未來世之三字。 (二十二右)世親雲(至)發種種願(文)。世親第七(二十一右)雲。謂發種種微妙大願引攝當來波羅蜜多殊勝眾緣者。此顯示願波羅蜜多所作事業。此願即是波羅蜜多。是故名願波羅蜜多。言當來者。謂為當來。此是所為。第七轉聲。為當來故發種種願。 (二十二右)四十九說(至)無邊佛等(文)。四十九(四左)四十五(十六右)雲。雲何菩薩所修正願。當知此願略有五種。一者發心願。二者受生願。三者所行願。四者正願。五者大願。若諸菩薩於其無上正等菩提最初發心。是名發心願。若諸菩薩願於當來往生隨順饒益有情諸善趣中。是名受生願。若諸菩薩願能無倒思擇諸法願於境界修無量等殊勝善法。是名所行願。若諸菩薩願於當來攝受一切菩薩善法攝受一切所有功能。若總若別所有正願。是名正願。菩薩大願當知即從正願所出。此復十種。若諸菩薩願於當來以一切種上妙供具供養無量無邊。當知是名第一大願。乃至廣說。餘九大願(已上)今謂。疏中第四正願言菩提功德。與論文不同。 (二十二右)瓔珞有三(至)三外化願(文)。瓔珞下卷因果品之全文。 (二十二右)攝論說(至)亦攝在中(文)。無性七(二十五右)之全文。世親第七(二十一右)雲。餘契經說有二種力。謂思擇力及修習力。若雖未有修習力者由思擇力精進修習波羅蜜多故說。由此波羅蜜多無間現行。此顯示力波羅蜜多所作事業(文)。此段疏唯引無性不舉世親。有何意也。演祕七末(十一左)雲。論力有二種者。有雲。思擇思慧修習修慧。若爾後得何有思慧。唯無漏故。答。有正思惟名思。何失。 (二十二左)四十九雲(至)力波羅蜜多(文)。四十九(四左)略纂十二(五十左)四十力方便如力種姓品也。義演雲。意說。此二力乃至佛果十力之前方便。今取此十力前加行二力為力波羅蜜多。 (二十二)十力加行(至)義配可知(文)。義演雲。疏十力加行清淨至修習者。此問雲。十力前加行中。何者是此思擇力。何者是此修習力耶。此文義配可知者。答前問也。意雲。若加行中思惟簡擇諸法。即此此中思擇力攝。若加行中修習諸行。即是此中修習力攝。然清淨者。即加行無染。是清淨義。 (二十三右)瓔珞有三(至)變化通力(文)。下卷十(名)因果品之文。義演雲。疏一報通力者。不是因定發通。但是菩薩俱生威力。即如四善根菩薩持法華經。不是天眼。以父母取生清淨肉眼悉見三千世界。此名報通。由此龍鬼等皆得報通。亦名生得通。不假修習。但生便即得。故名生得二修定通力者。即先修習定。因定發通。名定通力。三變化通力者。即現種種事故。此三種力中。前二通力其二利。第三通力唯利他故。 (二十三右)攝論雲(至)饒益有情(文)。無性七(二十五左)雲。謂由前六波羅蜜多成立妙智受用法樂成熟有情者。由施等六成立此智。復由此智成立六種。謂數相等種種品類。是則名為受用法樂。由此妙智能正了知此旋此戒此忍追等。如何聞法饒益一切有情之類。是則名為饒益有情。   (二十三右)世親雲(至)成熟有情(文)世親第七(二十一左)之文。彼論自性等之等作智。 (二十三左)四十九說(至)如彼廣解(文)。四十九(四左)雲。於一切法如實安立清淨妙智。當知名智波羅蜜多。今於此中能取勝義無分別轉清淨妙慧。當知名慧波羅蜜多。能取世俗有分別轉清淨妙智。當知名智波羅蜜多。如是名為二種差別。復有異門。謂無量智。當知說名方便善巧波羅蜜多。希求復後地智殊勝性。當知名願波羅蜜多。一切魔怨不壞道性。當知名力波羅蜜多。如實覺了所知境性。當知名智波羅蜜多。 (二十三左)雖四十九(至)不相違也(文)。義演雲。疏三十九言於一切法至不相違也者。意雲。此會瑜伽四十九文。若據四十九但說一妙智。若據下別解依此論中即說有根本後得別智。未審有何所以。答。瑜伽言於一切法妙智。是後得智。據說體根本後得是一。不許一念中二智平生。今解。據體用別論故分根本·後得二別。故不相違。 (二十三左)瓔珞有三(至)三變化智(文)。與前同處。 (二十四右)雖引此經未可為證(文)。義演雲。疏雖引此經未可為證者。以彼經有人云是羅什法師經。亦未可依。一無相智者即正體智。後二智即後智利他收也。 (二十四右)今但有二無有三也(文)。義演雲。疏今但有二無三者。此有二解。一雲不同彼經智度有三。一雲。或可。此後四種度若唯有二不同前六亦有三也。然後四度即是第六波羅蜜多體也。方便等三既唯有二。何故智度獨自有三。故未可依。 (二十四右)此中十八或二十六(文)。義演雲。疏此中十八或二十六者。結前六度各三故成十八。後四度各二成八。以八怙前十八成二十六。 (二十四右)於地前具義(至)十二鈔解(文)。義演雲。疏於地前具義及至攝前度何者者。結地前地上及佛位皆具十度。故下論雲。此十種者五位皆具。乃至若種若現俱唯無漏也。結地前所修十度中。後之五度實是加行智攝。不是本·後二智。由擬宜學正體後得故。即假名正體後得智。實是加行智也。且如法華經雲。又見佛子觀諸法性等。即是地前菩薩擬宜學地上菩薩。而非根本·後得智觀。此亦如是。若地上菩薩及佛即無耐怨害忍。以怨家不能害佛等故。然於佛自受用身上皆義說有之。若餘菩薩佛身中無者。皆約義說有也。若化身中有耐怨害忍。即如天授害佛等是。言初施攝後餘度何者者。然初財施中亦能攝得耐怨害忍。由菩薩於前人不懷怨心。於怨家所而行惠施。若饒益有情戒既雲饒益。亦能將財益生者。利樂精進亦有施財。乃至定中。即於事靜慮中能辨利樂者情事。變大地為金銀等以施眾生。結第六度。唯是根本智。即無財施。自利行故。若後四中皆是後得智。即取一分利生後得智中亦能將財佈施有情。是拔濟方便·利樂他願·修習力·成就有情智。如是皆是財施中攝也。言成熟有情智攝前何度者者。解雲。通攝前諸度。菩薩所修萬行先他後已。皆為利益諸有情故也。此即略示其相。廣明指如對法(已上義演)具如對法抄第十(六紙左)。 (二十四右)顯揚第三(至)不繁引之。 (二十四左)對法第十一(至)身語意業(文)。對法十一(十五右)雲。雲何施波羅蜜多相。謂諸菩薩安住菩薩法性菩提心為依止。以悲導心者捨一切時所有身語意業。 (二十四左)如三十九(至)九門解施(文)。三十九(初右)雲。謂九種相施名為菩薩施波羅蜜多。一自性施。二一切施。三難行施。四一切門施。五善士施。六一切種施。七逐求施。八此世他世樂施。九清淨施。 (二十四左)三十九解(至)身語二業(文)。三十九(初左)之文。彼論施物二字中間有一切無罪施五字。 (二十五右)四十雲(至)即唯二業(文)。四十(二左)之文。如上具引。汎論三聚戒。諸師·諸經論辨其差別。不必一。准淨影大乘義章十(三十四紙)雲。第七明其三聚。總別不定。離惡為宗。律儀一戒亦總亦別。餘者唯別。統收三聚為一律儀。名之為總。故地持雲。一切三聚皆律儀接。同離惡故。於中分出接善·接生。餘二不收。還復接在律儀戒中。名之為別。若就就善以之為宗。則接善戒亦總亦別。餘二唯別。統收三聚莫不皆善。故名為總。於中別分餘二之外。還復接在接善戒中。名之為別。若就化生以行宗。是則接生亦前總。亦餘二唯別。菩薩修習三聚行德。皆為利物故名接生。以之為總。於中別分餘二之外。還復接在生戒中。名之為利。當知大乘一切行德總·別相望類皆同。然三聚戒義厥趣略爾。又一(二十六右)雲。三種戒中。律儀戒者亦總亦別。餘二唯別(文)。業疏二下(二十左)雲。若據大乘戒分三品。約義收緣不異諸律。何以明之。如殺一戒具兼三位。息諸殺緣攝律儀也。常行慧命即攝善法也。護前命故即攝眾生也。此一既爾。餘例然。非無一二。遮戒如地持等。寶壁開制戒異凡小。法藏梵網疏(紀要四十九)一。第十攝三聚戒者。有二義。一若從勝為論。此十戒總是律儀攝。以俱止惡故。二若若通辨皆具三聚。謂於此十中。一一不犯律儀戒攝。修彼對治十界之行攝善法攝。謂一慈悲行。二少歌行。三淨梵行。四諦語行。五施明慧行。六護法行。七息惡推善行。八財法俱施行。九忍辱行。十讚三寶行。以此二戒教化眾生令如自所作。即為攝眾生戒。是故十戒一一皆具三聚。倫記曰。問。菩薩三聚戒為俱律儀亦處中耶。此有兩解。一雲。律儀戒離惡增勝故得名律儀。餘二處中。又雲。俱名律儀。攝善利生並可軌持故名律儀(文)義演雲。疏四十六。律儀戒至即唯以七眾別解脫戒為體。七眾者。謂出家有五。在家有二。唯二業者。謂身語也。即唯制身口七支不遮意故。 (二十五右)攝善法戒(至)即通三業(文)。演祕雲。問。瑜伽自雲。三戒同受。復雲。何言受律儀後所有諸善方名攝善。答。理實同受。顯後所起亦攝善攝。若不言者。恐疑後起非戒攝故。顯律義是餘戒本。致先後言實同受也。 (二十五右)饒益有情戒(至)如彼廣解(文)。略纂十一(二十四左)雲。論解饒益有情戒雲。略有十一種相。謂菩薩於諸有情能引義利等有十一又字。初為十一相。若依舊地持即於此初中分為三等(文)與舊地持不同如次下辨(三十右)又次下疏(四十三右)雲。戒學有三。初以七眾戒為體。二以有為無為無漏善法為體。有漏善法非正應修體。可斷故。三謂正利樂三業為性。如上應知。 (二十五右)以受時學時三業為性故(文)。受學猶言受隨也。受隨如古律師具釋。義演雲。疏以受時學時三業為性故者。意說。若受菩薩戒時。若行學菩薩戒時。皆以三業為性。常以至心恭敬軟語誓不犯戒饒益有情。是身口意用也。 (二十五右)然菩薩戒(至)是何戒攝(文)。義演雲。疏然菩薩戒自息惡戒是何戒攝者。此中問意其菩薩意地三業中息諸惡事皆悉不儀。於三聚戒中是何戒攝。此是問意。問。何名息惡戒。答由菩薩地三業自不作惡事名菩薩自息惡戒。 (二十五右)今欲為前支別故(至)論實然得(文)。義演雲。疏今欲為前別故至論實亦得者。此答上問。意說。此息惡戒論實亦得是名菩薩律儀戒攝。今為顯律儀行相別故。以所且說七眾律儀戒不說息惡是菩薩律儀戒攝。又菩薩自息惡戒是意業也。此中所說謂身口七支。是色律儀。為色·非色別故。所以不說菩薩息惡戒是律儀戒。但同攝善法戒中故(文)今見義演牒文。彼無前支之支字。今准今疏前後寫誤。前支之前恐應簡字寫誤。前字義稍不穩。義演不釋。或可。身語七支名為前支。以對後意三故。 (二十五左)若爾菩薩(至)如色法不(文)。義演雲。疏若爾菩薩戒有支無支如色法不者。此中間意雲。然菩薩戒得具身語七支。如二乘人身語七支無表色不外有。答雲。菩薩亦得有十支戒也。如別抄會者。如法苑中表無表章說。 (二十五右)文殊所問經(至)如是廣說(文)。文殊問經(十七左)之意。五篇戒者。汎論篇聚。篇即章品之名。謂罪分局段。聚是攢集之號。謂犯有條流。篇出僧祇聚出本律。名殊義一。五篇者。一波羅夷。二僧殘。三波逸提。四提捨尼。五突去羅。言七聚者。一波羅夷。二僧殘。三波逸提。四波逸提。五提捨尼。六突吉羅。七惡說。又六·七聚別者。六中合突吉羅。以同體故。七中離於惡說。以過多故。初波羅夷者。事鈔雲。僧祇義當極惡。十誦雲。隨不如意處。四分雲。波羅夷者。譬如斷人頭不可復起。若犯此法不復成比丘故。此從行法非用為名。又名不共住者。不得於說戒·羯磨二種僧中共住故。又僧伽婆屍沙者。事抄雲。婆沙雲。僧伽者為僧。婆屍沙者是殘。若犯此罪垢纏行人非全淨用。有殘之罪由僧除滅故。毘尼母雲。僧殘者。如人為他祈斫殘有咽唯故名。理須早救故。戒律雲。若犯此罪應強與波利波沙等。由鄰重罪故也。又偷蘭遮者。事鈔雲。善見雲。偷蘭名天。遮言障善道。後隨惡道體是鄙穢。從不善體以立名者。由能成初二兩篇之罪故也。又翻為大罪亦言粗惡。又雲。然偷蘭一聚罪通正從體兼輕重。律列七聚·六聚並含偷蘭。或在上下。抑有由也。律中或次僧殘後者由是戒分所收罪名重也。如初二篇遠近方便及獨頭正罪·破僧·盜四之類也。或在提捨尼下則是威儀所攝。罪名輕也。如第二篇遠方便及輕獨頭之罪。謂裸身用髮等倒是也。餘三聚等具如篇聚名報篇釋。義演雲。疏文殊所問經至廣說者。疏引文略使讀者猶迷。今謹按文殊所問經雲。若以心分別人非人等男女非男女等。若受出世間菩薩戒而不起慈悲心。若他物起盜想。若起妄語心。並犯波羅夷。若以身語行不堪得三乘。又若樹葉波汁以心欲取。若起歌舞作樂華香瓔珞想。若起高廣大床想。若起提金銀珍寶想。並是菩薩僧伽婆屍沙。僧伽婆屍沙者。此雲僧殘。以身口行。不堪得三乘。又若剃身毛。若剪爪如初月形。若起此想。若起斬斫草本想。若起毀他名譽等想。並起偷蘭遮。偷蘭名大遮名障善道。即大障善道名偷蘭遮。若以身口行不堪得三乘。又若佛法僧物花香衣寶以腳踐踏。若佛所行處若佛塔及菩提樹轉法輪處以腳踏踐。並犯波夜提。波夜提此雲墮惡趣。故若不信者不堪得三乘。又吐舌動眼毀諸威儀起犯此想者犯吉羅。若以身口行不堪得三乘。又若見他物。他動動翫服詐現求利。及說人罪過。若起此想。犯波羅提捨。此雲悔過。若以身口行不堪得三乘。 (二十五左)然菩薩地(至)九門解之(文)。四十(十七左)雲。如是菩薩住戒律儀。有其四種他勝處法。何等為四。若語菩薩為欲貧求利養恭敬自讚毀他。是名第一他勝處法。若諸菩薩現有資財。性慳財故。有苦貧無依無垢正求財者。來現在前不起哀憐而修惠捨。正求法者來現在前。性慳法故。雖現有法而不給施。是名第二他勝處法。若諸菩薩長養如是種類忿纏。由之因緣不唯發起粗言便息。由忿蔽放。加以手足·塊石·刀杖捶打傷害損惱有情。內懷猛利忿根意樂。有所違犯。他求諫謝。不受不忍不捨怨結。是名第三他勝處法。若諸菩薩謗菩薩藏受樂宣說開示建立像似正法。於像似法或自信解或隨他轉。是名第四他勝處法。如是名為菩薩四種他勝處法(文)疏主勝鬘經述記雲。於中有四。即四波羅夷。波羅夷此名他勝處。惡法已損名他勝處。善法益已名已勝處。何者為四種。一若有財法不得吝惜。二不得為名聞等自歎毀他。三有怨嫌彼此相應。四不得起大邪見謗無因果。今此文文中不依斯次。從後向前說欲明斷惡。邪見最重。所以先明也。倫記雲。各依梵網經具明十重。此論略無前六。舊名波羅夷。此雲不共住。三藏雲。梵語正波羅闍以迦。此雲他勝處法。若犯此戒為他所勝。此四他勝處法具三藏戒。初不為貪求自讚毀他。是律儀戒。即當勝鬘經於諸眾生不起嫉心。第二不慳惜財法。是饒益有情戒。即當勝曼於內外法不起慳心。第三不忿結。亦是饒益有情戒。第四不謗毀大乘說相似法。是攝善法戒。此四他勝中。初貧二慳三瞋四者癡慢。如次為體。言以九門解者。四十(初左)雲。雲何菩薩戒波羅蜜多。嗢柁南曰。自性·一切·難·一切門·善士·一切種·遂求·二世樂·清淨。如是九種相是名略說戒。謂九種相戒名為菩薩戒波羅蜜多。一自性戒。二一切戒。三難行戒。四一切門戒。五善士戒。六一切種戒。七遂求戒。八此世他世樂戒。九清淨戒(文)。從四十卷(初右)至四十二(五右)廣解九相差別。故言九門解之。 (二十六右)四十二說(至)害忍等(文)。四十二(八右)之全文。義演雲。疏自無憤勃。□勃者。是慎之一分。憤謂恚憤。勃謂怒自作色及出惡語等名勃(文)今謂。色變貌論語雲色勃如也。或勃然與起也。義演雲。不隨眠流注相續者。雖不現起懷惡不捨結怨裹心名隨眠也。相續。菩薩並不為此事(文)今謂。此依演祕相字寫誤。彼論作恆。 (二十六右)又雲至安受苦忍(文)。四十二(八右)明八處苦。於中第二世法處苦亦有九種。謂衰·毀等。略纂十一(三十四左)雲。論解世法苦略有九種相者。此中前四。世八法之四法也。即違緣合故苦。後五。受法離故生苦。世八法者。初二是身法。財榮潤色為利冑打縛等名衰。次四口法。當善論之曰稱。得惡而論雲譏。過善讚之曰譽。過惡而說曰毀。後二意法。即苦·樂可知。此中唯論衰等四不論利等四者。利等四可欣非是苦相。故不說。壞法壞者。且謂諸欲法性是壞法而至壞時名壞法壞。盡法盡者。謂諸欲法體至盡無時為盡。前壞法由有質。老法老等准。知同曰。若爾盡法盡與死法死壞法壞與病法病何別義。曰。一是外法一是內法。所以別也(文)。義演雲。彼卷又雲。至死法死者。意雲。說世間法中。有九種苦。所謂衰者。衰朽也。若對面實說名譏。若背面名毀。逼迫名苦。壞法壞者。謂資具等性是壞法。復遇緣壞名壞法壞。此猶質在。自是盡法復遇盡緣。其質亦盡。名盡法盡。老·病·死三准此應說。問。壞·滅二法與老·病·死三法何別。答。內外有異故分五種。老死等內。資具等外。若別若總者遇一二苦等名別。若總遇九苦名總。菩薩不以遇此苦故而生懈廢。問。世法亦有譽利稱讚等。故故不說耶。答。譽等可欣非是苦相。所以不說(文)今謂。演祕·義演本據略纂。 (二十六左)此以精進(至)三乘為性(文)。義演雲。疏此以精進及彼所起三業為性者。由身行忍不捶打故。由語行忍不出一切非愛語故。由意行忍不憤發故。 (二十六左)彼卷又雲(至)善安勝解故(文)。四十二(十右)之全文。彼論思惟之惟作擇。八事之事作種。義演雲。能於八事著者法。思勝解者即是諦察法忍也。謂於八事法上深生印忍八事者謂五明·三三聚也(文)今謂。義演解釋八事出於胸臆。五明·三聚此般若境。如前已引四十三(二左)說此八種處直下陳列。不撿本論。妄發辨釋何也。論文直徵雲。雲何八種生勝解處。一三寶初德處。二真實義處。三諸佛菩薩大神力處。四因處。五果處。六應得義處。七自於彼義得方便處。八一切所知所應行處。又此勝解由二因緣於彼諸處能善安立。一長時患習故。二證善淨智故。是名菩薩法思勝解忍。 (二十六左)此有三業(至)正與此因(文)。義演雲。疏定道俱色至與此論同者。意雲。若定·道·俱·無表色由定·道相應思內防身語故通三業。諦察法忍不說三業但以審慧為體。即瑜伽此論同也。 (二十七右)如四十二以九門分別(文)。四十二(五右)雲。雲何菩薩忍波羅蜜多。嗢柁南曰。自性·一切·難。一切門·善士。一切種·遂求。二世樂·清淨。如是九種相是名略說。忍謂九種相忍名為菩薩忍波羅蜜多。一自性忍。二一切忍。三種行忍。四一切門忍。五善士忍。六一切種忍。七遂求。八此世他世樂忍。九清淨忍。 (二十七右)四十二雲(至)如前說(文)。四十二(十四右)之文如前以引。 (二十七右)亦如破以九門解(文)。四十二(十四右)雲。雲何菩薩精進波羅蜜多。一者自性精進。二者一切精進。三者難行精進。四者一切門精進。五者善士精進。六者一切種精進。七者逐求精進。八者此世他世樂精進。九者清淨精進。 (二十七右)對法雲(至)心恆安住(文)。對法十一(十五左)雲。雲何靜慮波羅蜜多相。謂諸菩薩安住菩薩法性菩提心為依止以悲導心起一切種身語意業自在用時所有一切心恆安住。 (二十七右)四十三雲(至)靜慮自性(文)。四十三(初左)雲。雲何菩薩自性靜慮。謂諸菩薩於菩薩藏聞·思為先所有妙善世出間心一境性心正安住。或奢摩他品或毘缽捨那品或雙運道俱通二品。當知即是菩薩所有靜慮自性(文)。義演雲。四十三雲至皆以靜慮為體者。意雲。靜慮有三相。第一妙善靜慮。謂諸菩薩所有靜慮離一切分別·一切相等。此通有漏·無漏定。第二世間靜慮者。謂諸菩薩能引能住種種即德靜慮為體。此通有漏心中所引故名世間。第三出世靜慮者。謂諸菩薩以無漏道饒益有情等是。彼所說三靜慮相雖別。一種皆以靜慮為體。當體即靜慮故。撿前明靜慮度中三十三文。彼前文據義立名別也。今謂。此釋未允。 (二十七左)廣九門亦如彼(文)。四十三(初右)。 (二十七左)皆通有漏無漏(文)。義演。疏通有漏無漏者。若地前亦修十度。亦學非根本·後得智觀。若從初地至七地已前。即用加行智引生根本。根本引生後得。若八地已上即無加行。但有根本·後得。後得亦引生根本智。此依實儀。若據此論及攝論依勝法出體。但以根本·後得二智為體。且據勝以論。然未盡理。 (二十七左)攝大乘第七(至)二智為性(文)。世親第七(二十左)無性七(二十五)故六由清淨最勝。謂煩惱·所智二障。無障所集起故。   (二十八右)初五度則不然(文)。義演雲。疏初五度即不然者。初五度體性各別。如已前說。唯第六度中有此分別。 (二十八右)論此說自性(至)功德為性(文)。演祕雲。問。忍·精進等體非三業。如何今言說自性耶。答。有義。實非自性。而作用中三業殊勝於眷屬中對餘劣者假名自性。詳曰。忍及精進必有三業二行方成故取三業。亦何爽理。諸論多分說彼自性通三業故。 (二十八左)攝論有六(至)上品到彼岸(文)。無性七(五左)論曰。此六種相雲何可見。由六種最勝故。一由所依最勝。謂菩提心為所依故。二由事最勝。謂具足現行故。三由處最勝。謂一切有情利益安樂事為依處故。四由方便善巧最勝。謂無謂別智所攝受故。五由迴向最勝。謂迴向無上正等菩提。 (二十九右)對法十一(至)名六度相(文)。對法十一(十五左)曰。雲何施波羅蜜多相。謂諸菩薩安住菩薩法性。菩提心為依止。以悲導心捨一切時所有身語意業。如是由種性故。願故。意樂故。事故。自體故。顯施波羅蜜多相。種性者謂菩薩法性。願者謂菩提心。意樂者謂悲導心。事者謂捨諸所有。自體者謂身語意業。 (二十九右)然顯揚第三(至)別於攝論(文)。顯揚三(三右)曰。波羅蜜多者。謂十波羅蜜多。廣說如經。一施波羅蜜多。謂依菩提心悲為導者。十種法行助善修治。七種通達為堅固根。或因資財或因正法或因無畏。五種功德大我所攝性。一無著故捨。二不觀故捨。之無失故捨。四無分別故捨。五迴向故捨。由此行。故而諸菩薩以資生具攝諸有情。及由親近多修習故。令彼資糧圓滿當成無上正遍知果。 (二十九右)論五巧便最勝(至)二障間雜(文)。演祕雲。論巧便最勝者。即當攝論無分別知所攝受也。無性釋雲。謂三輪清淨施者。受者·施物·分別皆遠離故。 (二十九左)不為彼雜謂三時無悔等(文)。義演雲。疏不為彼雜謂三時無悔者。即是欲修行正修行時及修行已後。於此三時不悔故名清淨。問。三時無悔唯約施度亦通餘度。答。通餘九度互有三時無悔。有雲。唯施度有三時無悔。餘九度但有不為二障問雜。問。三輪唯施度有亦通餘度。答。隨十度皆有。若不通即不為巧便最勝所攝受故即不成波羅蜜多。亦有解雲。唯施度有三輪。亦有說。施·忍二度有。餘者無。若爾如前通不為巧便之所攝受。何得名為到彼岸。 (二十九左)有是非故(文)。義演雲。疏有是非故者。意雲。雖行施等。亦有是度者有不是度者。所以應作四句分別。 (二十九左)此一一自望(至)可知(文)。義演雲。疏此一一自望即種類福為四句至可知者。意雲。若約種類福說。六度一一自相望應作四句。四句者一有施非度。如人行施不與七最勝相應。二有度非度。謂隨喜他施與七最勝相應。三有亦施亦度謂自行施與七最勝相應。四有非施非度。謂二乘等所修五度。餘五度約種類福一一自相望皆有四句。准施應知。言種類福者。自雖無物可施。見他施時但生隨喜。亦得功德。名種類福也。今此四句中即第二句名種類也。 (二十九左)若不約種類福(至)得為句故(文)。義演雲。若不約種類福次第修者至得為句故者。意雲。若除種類福而次第修者。是先行施度。即有三句。餘五度各有四句。謂前已有施度。所以得成四句。且施三句者。一者施非度。如自行施。不與七最勝相應。二有度非施。即闕此第二句也。三亦度亦施。如自行施。與七最勝相應也。四非度非施。謂二乘等所行戒等。並不成波羅蜜。餘五度各有四句者。若先修施度次修戒度次修忍度乃至次修慧度等。由先有施度餘持戒等皆有四句。皆除自種類福。且戒度四句者。一者戒非度。謂二乘所持戒等。二有度非戒。謂前施度。施度非是戒。也。三亦度亦戒。如人持戒。與七最勝相應。四非度非戒。謂除上相既修施戒次行忍。忍忍亦有四句。一雲。有忍非度。謂行忍時不與七最勝相應。二有度非忍。謂前施·戒。三亦忍亦度。謂行忍亦與七最勝相應。四非度非忍。除上再所相。乃至智慧既亦然。此依次第修六度作法(文)今謂。下疏(四十一右)亦同。 (三十右)若非次第皆得四句(文)。義演雲。疏非次第者皆得為四句者。或有先行持戒後方行施。即施亦得有四句。四句雲。有施非度。謂不與七最勝相應。有度非施。謂持戒度。有亦施亦度。謂行施求菩提等。有非度非施。除上爾所相。或有先忍度後方行戒。即戒亦有四句。四句雲。有戒非度。謂持戒不求菩提。有度非戒。謂忍。有亦度亦戒。謂求菩提持戒。有非度非戒。除上爾所相。或有前精進後方行忍。忍亦有四句。乃至先行智慧後方修定。定有四句。亦爾。此據不依次第作四句也。或有雙行持戒·及定不行餘度或雙行忍及慧。皆得有四句。亦雙行戒及定為四句。皆有定非度。謂修定時不與七最勝相應。有度非定。謂持戒度。有亦度亦定。定與七最勝相應。非度非定。可知。 (三十右)此中有三箇四句(文)。義演雲。疏此中有三箇四句者。一約種類福為一箇四句。如前已說。二不約種類次第修者。餘五度得有四句。如前說。三約非次第者得有四句。亦前說故雲此中有三四句。又按優婆塞戒經廣作四句。施四句雲。是施非度。謂聲聞·緣覺·凡夫·外道·初二僧祇菩薩等施。度而非施。謂餘五度。亦度亦施。第三僧祇菩薩所施。非度非施。謂二乘等所修五度。餘度四句准此可知。問。經·論何違。答。經據任運修進不退增勝名度。論依具相通退·不退·有加行·無加行以立度名。望義有別。故無違也。 (三十右)對法十二雲(至)皆度所治(文)。十二(七右)雲。所治者施等六。如其次第以慳吝·犯戒·忿恚·懈怠·散亂·惡慧為所治。復次乃至一切波羅蜜多所攝善法。彼所對法。及所知障皆是波羅蜜多所治。 (三十右)若依慳貪(至)惡慧等障故(文)。義演雲。疏若依慳貪吝至惡慧等障故者。此約別治煩惱障。但有六障。下雲蔽即是六障蔽障也。今此別治煩惱障唯約六度所治以明。如施治慳乃至定治散亂智慧治惡慧等障。若就惡慧中復分後四。怙前六為十障者非也。或於惡慧中別離出五障怙前散亂等五障為十障者亦非也。以別治煩惱中唯有治六障無治十障故。然今十障者。皆望所智障為十障。當說。 (三十左)又如攝大乘(至)因等(文)。無性第七(三左)論曰。何因緣故波羅蜜多惟有六數成立。對治所治障故證諸佛法所依處故。隨順成熟諸有情故。為欲對治不發趣因故。立施·戒波羅蜜多。不發趣因。謂著財位反著室家為欲對治。雖已發趣復退還因故。立忍·進波羅蜜多。退還因者。謂處生死有情違犯所生眾苦及於長時善品加行所生度怠為欲對治。雖已發趣不復退還而共壞因故。立定·慧波羅蜜多。失壞因者。謂諸散動及邪惡慧。如是成立對治所治障故惟立六數(文)。此第一因。廣說第二·第三因緣即次下五·六所引者是也。 (三十左)以上所言(至)此約十地為論(文)。義演雲。疏已上所言說十所以至約十地為論者。三義說十度也。此一段疏文不合此六度中。明合向前論雲此但有十不增減者疏文中說。 (三十一右)攝大乘說(至)循謂成辨(文)。無性第七(四右)論曰。又前四波羅蜜多是不散動因。次一波羅蜜多不散動成就。此不散動為依止故。如實等覺諸法真義便能證得一切佛佛法。如是證諸佛法所依處故惟立六種。無性釋曰。證諸佛法所發處者。第二建立六數因緣。以是一切佛法因故波羅蜜多唯有六數。不增不減。其義雲何。謂前四波羅蜜多是不散動成就。令不散動得圓滿故。依此靜慮波羅蜜多如實等竟諸法真義能於所緣正遍知故。諸佛法者。謂十力等。證謂成辨(文)義演雲。疏前四不散動因至正遍知故者。此文即約得定慧而修六度。不散動者。即是定也。其慳貪·犯戒·瞋恚·解怠皆能障定。由貪財位乃至懈怠不肯修定故。慳等名散動障。若對治慳等四法修施等四度能引得定故。說施等四度名不教動因。即不散之因也。第五正得定。定圓滿故。第六依定修定。普於所緣皆能遍知。此依自利行修六度。下之漸次成就諸有情故。即約利他修六度也(文)今謂。疏中修字寫誤。應作證字。此中引攝論文不釋此論故。 (三十一右)攝大乘說(至)令解脫等(文)。無性攝論七(四右)論曰。由施波羅蜜多故。於諸有情施能正攝受。由戒波羅蜜多故。於諸有情能不毀害。由忍波羅蜜多故。雖邁毀害而能忍受。由精進波羅蜜多故。能助經營。彼所應作即由如是攝利因緣令諸有情於成熟事有所堪任。從此已後心未定者令其得定。心已定者令得解脫。於開悟時彼得成熟。如是隨順成熟一切有情。情唯立六數。應如是知(第三因緣)無性釋曰。隨順成熟諸有情者。第三成立六數因緣。由施波羅蜜多於諸有情能正攝受。由戒波羅蜜多於諸有情能不毀害。不生惱故。由忍波羅蜜多雖邁毀害而能忍受。能忍受故能饒益他。不反報故由精進波羅蜜多助彼所作。由靜慮波羅蜜多心未定者令其得定。由慧波羅蜜多心已定者令得解脫。開悟時者。謂教授彼令於境界得悟入時。彼得成熟者。彼於境界已得成熟言成熟。言成熟者。謂所治障消融潰散。如癰已熟。或能治成滿可用。如食已熟。 (三十一左)對法第十一(至)道不成故(文)。十一(十三左)四波羅蜜多數唯有六不增減。何以故。一切菩薩道略有二種。一增上生道。二決定勝道。如其次第三三攝故。所以者何。增上生道有三種。一大資財。二大自體。三大眷屬。施波羅蜜多感大資財界。戒波羅蜜多感大自體果。由持淨戒生善趣中得尊貴身故。忍波羅蜜多感大眷屬果。能行忍者一切眾生鹹所歸附故。決定勝道有三種。一伏諸煩惱修習善方便。二成熟有情方便。三成熟佛法方便。如是三中隨闕一種。菩薩決定勝道必不成就。成熟有情方便者。謂靜慮波羅蜜多。依此發神通·成熟有情故(文)義演雲。增上生道者。意雲。增上生者。即是所招順世間果報。道者是因大財等果從施等因起名增上生道。然此果報世間最勝。若菩薩施得大富貴多饒財寶。菩薩持戒得身相端正。菩薩行忍得大眷屬。決定勝道者。意雲。決定勝者亦是果也。望前三果增上果體。後三果體而勝於彼名決定勝。道者因也。論精進等三也。能伏煩惱成熟有情及成熟佛法。是精進等果也。如疏具明。此三望前是出世道(文)今謂。大旨本據演祕。 (三十三右)七十八(至)永害隨眠(文)。七十八(七右)引深密經。義意不殊。 (三十二左)對法十一亦有此解(文)。對法十一(十四左)具論此意。 (三十二左)對法論說(至)不染污方便(文)。對法十一(十四左)。 (三十三右)後三慧故不住生死(文)。義演雲。問。第六可言慧勤定如何是慧。答。相從而言。定要由精進。慧要由定。故相從得名。亦如三種般若。相從立稱。下雲前四名戒學。亦准此通。由施是戒資粒。戒是戒自體。忍是戒眷屬。精進是戒守護。由勤守護戒得堅勞。後二各自學。此約三學以明六度。 (三十三右)四十九說(至)是二學(文)。四十九(六左)曰。由前四種波羅蜜多資糧·自性·眷屬·守護當知圓滿修諸菩薩增上心學。由其般若波羅蜜多當知圓滿修諸菩薩增上慧學。過此三上更無菩薩學道可得。是故此三普攝一切菩薩學道。由此建立波羅蜜多唯有六種。除此無有若過若增(文)。略纂十二(五十一右)雲。論雲。由前四度資粒·自性·眷屬·守護當知圓滿戒學者。如次配前四度。 (三十三左)論有九種(至)無減無增(文)。九因如論別義一種者。如上所引。四十九說三學因有是也。 (三十三左)七十八(至)為施等助(文)。七十八(七左)曰。世尊。何因緣故施設所餘波羅蜜多但有四數善男子。與前六種波羅蜜多為助伴故。謂諸菩薩於前三種波羅蜜多所攝有情以諸攝事方便善巧而攝受也安置善品。是故我說方便善巧波羅蜜多與前三種而為助伴(文)義演雲。以所攝事方便善巧者。以所攝事者。即是四攝法也。意說。由諸攝事方便善巧助施等三令施等成波羅蜜多故而攝受之安置善品。若無方便善巧施等不成波羅蜜多。 (三十三左)謂攝事中(至)故雲助也(文)。義演雲。疏謂攝事中佈施等至故雲助也者。意說。四攝事中佈施即是此中佈施。由方便善巧故其佈施等即能利生。故佈施與方便善巧行相順。即方便善巧而能益彼施等。故言方便善巧能助彼也。問。方便善巧既是無漏後得智。如何能助前散施·戒·忍。答。菩薩無漏後得智中修行六度以無漏方便資助何過。能有漏散心中於施等。後得無漏方便遠熏亦復增長。餘助准此。 (三十四右)彼文叉說(至)願助精進。七十八(七左)之文乃至者。此中越略於菩薩藏不能聞緣善修習。故所有靜慮不能引發出世間慧。彼便攝受少分狹劣福德資粒之九句。其他皆同(文)。義演雲。疏於現法中者。即是修現中也。羸劣意樂者。即是劣勝解也。下界勝解故者。界者性也。即是種子故。菩薩身中下劣種子也。故雲內心住無有堪能。亦如十力中名上下界智力。准此等文即智·願力道加行。加行·資糧之菩薩有漏智中亦能作之也。 (三十四左)彼經又說(至)為定度助(文)。七十八(八左)之意。義演雲。彼經又說若諸菩薩至名力波羅蜜多者。意雲。於力助靜慮中。聽聞正法是思擇力。如理作意是修習力。得上界勝解者。由力故即轉已前劣種得上品種子名力也。就由欲界聞思慧力解取生色界定。即聞思慧名力上界定名靜慮故。雲力助靜慮。 (三十四左)彼經又說(至)智為慧助(文)。七十八(八右)之意。義演雲。疏若諸菩薩已能聞緣善修習故至引發出世間慧故者。意說。智助般若所由。由先別定為緣以智善發定故。後時能發靜慮。靜慮能引出世間慧。約此展轉故雲智助般若。疏文略故依此為正(文)今謂。疏全援引經論文旨非加私意。應知。 (三十四左)中邊第一(至)法成就(文)。中邊上(十五右)長行。論曰。此說十種波羅蜜多所得果障以顯十種波羅蜜多自性之障。謂於佈施波羅蜜多說富貴自在障。於淨戒波羅蜜多說善趣障。於安忍波羅蜜多說不捨有情障。於精進波羅蜜多說減過失增增功德障。於靜慮波羅蜜多說令所化趣入法障。於般若波羅蜜多說解脫障。於方便善巧波羅蜜多說施等善無窮盡障。由此迴向無上菩提令施等善無窮盡故。於願波羅蜜多說一切生中善無間轉障。由大願力攝受能順善法生故。於力波羅蜜多說所作善得決定障。由思擇力及修習力能伏彼障非彼伏故。於智波羅蜜多說自他受用法成熟障。不如聞言而覺義故。 (三十右)七十八(至)易故不言(文)。七十八(八右)曰。世尊。何因緣故宣說六種波羅蜜多如是次第。善男子。能為後後引發依故。謂諸菩薩若於身財無所顧吝便能受持清淨禁戒。為護禁戒便修忍辱。修忍辱已能發精進。已能辨靜慮。具靜慮已便能獲得出世間慧。是故我說波羅蜜多如是次第(文)深密經四(八左)對法十一(十六左)攝論第七(六左)義旨皆同。 (三十五)四十九(至)如彼廣解(文)。義演雲。疏四十(五左)九者三解者。一由對治。二由生起。三由異熟果。即此中雲。謂治障·生起·第三異熟果是也。對治者。謂慳惡行·於諸有情怨恨逼惱·懈怠·散亂·暗鈍愚智。如是六法能障菩提。施等六法能為對治。如其所應建立六度。二生起者。生起即是此中粗細。先粗後細而生起故。此上二解與此論同。第三異熟果者。無明六度所感異熟報以明次第。又雲。異熟者。即是六度成就名為異熟。非約異熟無記。是也(文)如彼廣解者。四十九(五左)曰。由三因緣次第建立。何等為三。一由對治故。二由生地故。三由異熟果故。雲何如是波羅蜜多由對治故次第建立。謂慳惡行·於諸有情怨恨逼腦·懈怠·散亂·闇鈍愚癡。如是六法能障菩提。施等六法能為對治。如其所應建立六種波羅蜜多。當知所餘波羅蜜多即此所攝。如是名為由對治故次第建立。雲何如是波羅蜜多由生起故次第建立。謂諸菩薩皆於財位無所顧戀。棄家諸欲受淨屍羅。散重戒故能忍他惱不惱於他。受持淨戒修習忍已。戒淨無動無間無斷。於諸善品勤修加行。如是修習勤精進故離諸放逸能觸妙善心一境性。心得定故如實了知觀見一切所知境界。當知是名由生起故次第建立。雲何如是波羅蜜多由異熟果次第建立。謂諸菩薩於現法中精勤修學施等善法。由是因緣於當來世獲得種種外妙珍財無不圓滿。當知是施波羅蜜多因力所作。獲得內五自體圓滿。是餘戒等波羅蜜多因力所作。乃至廣說。 (三十六右)七十八(至)迴求大菩提(文)。七十八(九右)曰。世尊。何因緣故波羅蜜多說名波羅蜜多。善男子。五因緣故。一者無染著故。二者無顧戀故。三者無罪過故。四者無分別故。五者正迴向故。無染著者。謂不染著波羅蜜多諸相違事。無顧戀者。謂於一切波羅蜜多諸果異熟及報恩中心無繫縳。無罪過者。謂於如是波羅蜜多。無間雜染法離非方便行。無分別者。謂於如是波羅蜜多不如言辭執著自相。正迴向者。謂以如是作所。集波羅蜜多迴向無上大菩提果。世尊。何等名為波羅蜜多諸相違事。善男子。當知此事略有六種。一者於喜樂欲財富自在諸欲樂中深見功德及與勝利。或者於隨所樂縱身語意而現行中深見功德及與勝利。三者於他輕蔑不堪忍中深見功德及與勝利。四者於不勤修著欲樂中深見功德及與勝利。五者於處憒鬧世雜亂行深見功德及與勝利。六者於見聞·覺知·言說·戲論深見功德及與勝利。世尊。如是一切波羅蜜多何果異熟。善男子。當知此亦略有六種。一者得大財富。二者往生善趣。三者無然無壞多諸喜樂。四者為眾生生。五者身無惱害。六六有大宗葉。世尊。何等名為波羅蜜多間雜染法。善男子。當知略由四種加行。一者無悲加行故。二者不如理加行故。三者不常加行故。四者不殷重加行故。不如理加行者。謂修行餘波羅蜜多時於餘波羅蜜多遠離失壞。世尊。何等名為非方便行。善男子。若諸菩薩以波羅蜜多饒益眾生時。但攝財物饒益眾生。便為喜足。而不令其出不善處安置善處。如是名為非方便行。何以故。善男子。非於眾生唯作此事名實饒益。譬如糞穢若多若少終無有能令成香潔。如是眾生由行苦故。其性是苦。無有方便。但以財物暫相饒益可令成樂。唯有安處妙善法中方可得名第一饒益(文)義演雲。疏三無罪至離非方便行者。意說。菩薩行六度時。不以煩惱染心而為間雜名無罪也。又了能所皆宜知如法。約不生執著故雲離非方便行(文)。 (三十六右)攝大乘說(至)通言波羅蜜多(文)。無性七(七左)本論之(文)。 (三十六左)對法十一(至)如來圓也(文)。對法十一(十七右)之意。彼論雲。十二圓滿最勝。謂第十地及如來地所有施等波羅蜜多。如其次第菩薩圓滿故佛圓滿故(文)今謂。菩薩圓滿故之圓恐應衍字。以此疏言菩薩滿如來圓故。又論言如其次第故。義演雲。疏即菩薩滿如來圓滿。釋其相故。謂顯佛·菩薩別故。所以各配一也。又應作四句。有圓而不滿。謂二乘極果施等。有滿而不圓。謂第十地菩薩施等。有亦圓亦滿。謂如來。有非圓非滿。謂凡夫所行施等。 (三十七右)最勝所至(至)故名波羅蜜多(文)。對法十一(十六左)曰。復次最勝所作故。最勝所至故。名波羅蜜多。一切佛菩薩所為所到故。復次到所知彼岸故。名波羅蜜多。能令佛性故。復次濟度自他最極災橫故名波羅蜜多。能令自他越度生死大苦海故(文)。演祕雲。按彼論。解雲。一切佛菩薩所為到故。有釋。最勝所作是佛所作。最勝所至十地菩薩之所至也。詳曰。佛及菩薩俱作俱至。或佛所至菩薩所作亦應無失。疏安住佛性者。佛性正是彼岸之體。由能安住名之為到。又彼岸者。總攝大乘出世教·理·行·果四也。佛性即是理所攝也。或通於果。疏又波羅是所知等者。此非對法文。乃是疏主釋彼論也。 (三十七左)合六解總名(文)。演祕雲。疏合有六解者。六字應錯。合為五字。一瑜伽五緣。二十二最勝。三最勝所作等。疏雲波羅所至義等者。此是疏主釋彼論中。所作所至非是論文。四所知彼岸等。五濟度自他等。或波羅是所智義等。是為一解六字不錯。又按智度論復有三釋。一雲。度慳貪等諸煩惱海至究竟故名到彼岸。即以六障而為此岸。六度為彼岸。一雲。此岸是世間。彼岸者是涅槃。即以生死·涅槃二種為此·彼岸。三雲。有無等境名為此岸。知有無知名到彼岸。即以分別有相·無相名此·彼岸 (三十七左)攝大乘說(至)知法名慧(文)。無性七(七右)本論之文乃至者。此中越略四度之文。彼論云云。無性釋曰。釋別名者。謂於因時能破慳吝亦能引廣福德資糧。及於果時能裂貪窮得大財位。故名為施。餘釋別名其文易了。 (三十七左)對法十一說(至)如彼廣解(文)。對法十一(十七左)釋。論曰大施者。盡捨一切內外事故。長時施故。離過者。遠離不平等追求等過故。離垢者。永斷一切所治慳故。如無盡慧經施無盡中說。雲何離垢。永斷所治並習氣故。如是三句顯波羅蜜多。 (三十七左)彼論又解(至)故名惠(文)。演祕雲。其施中能捨施等者。捨謂棄捨除斷之義。為由施故能斷施人當來貧苦。復由施故能除受人現生遺乏逼迫熱惱。又慧度者。彼論釋雲。他所發者。謂從他言音所生及如理作意相應慧。內證者。謂出世間慧。種別者。謂出世間後所得慧。得寂靜者。謂修道中治煩惱慧。勝德者。謂能引發勝功德慧。 (三十八右)令三解別名(至)攝大乘等(文)。先釋總名者。引七十八·解深密經並對法十一。次釋別名者。引攝大乘並對法論。此中論文指為餘所即如上經論等是也。然今疏雲餘處即攝大乘等者。近就釋別名論而言。 (三十八右)此有五修(至)指如對治(文)。對法十二(初至五右)義燈解雲。攝論第七說五種修。與對法論開合不同。各據一義。具如彼辨。 (三十八右)第十二說(至)於度修正行(文)。十二(初右)之意。彼論依果之果作報。義演雲。疏依止住持修者。依止者。依仗義。即依仗此五種法而修十度。彼依止言亦准此釋。住持者不散義。由此四種能持十度不散沒故。然此五修正以慧為體。又亦取與慧俱時心·心所為體。疏一依因修者。唯約種子說。由有菩薩種姓因力以能修波羅蜜多正行。唯二乘人無菩薩姓故不能修波羅蜜多正行。疏二依果修者。即約所得異熟果說。意雲。菩薩前身由行施故今得人身。亦得行施故雲依勝自體力能修波羅蜜多正行。三依願修者。即以願為本所修波羅蜜多速成滿故。由發願資助得成滿速。此約與慧俱欲勝解為體也。若簡擇修即唯取慧。 (三十八左)二依止作意修(至)增上勝願(文)。義演雲。二依止作意修者。此四作意是慧俱時作意假得作意名也。其實非無餘法。疏一依勝解修者。若菩薩見六度能詮之教。即引生印可智·勝解心修波羅蜜多正行。與慧俱時勝解為體。 (三十八左)二依愛味(至)起深愛味(文)。義演雲。疏二依止愛味。修謂於已得度多見功德深起愛。味者。意說。菩薩今施少財見於當成得大財位名於已得度見多見功德。由此深起愛味。修波羅蜜多正行言愛。但是愛重愛味。順於世間。然是深心愛味。以染心愛味。順流生死。或菩薩前生於少財今生得大財位。已得後多見功德遂深起愛味。而修施等名愛味修。疏三依止隨喜修等者。對法雲。謂於一切世界一切有情所行施等深生隨喜·即喜受與惠俱(文)今謂。對法言見勝功德。不言多見等。彼雲二依止愛味作意修於已得波羅。 (三十八左)三依止意樂修(至)廣如彼解(文)。對法十二(初左)曰。依止意樂修復有六種。謂由無厭意樂·廣大意樂·歡喜意樂·恩德意樂·無染意樂·善好意樂故修諸波羅蜜多。此中菩薩於施波羅蜜多無厭意樂者。謂諸菩薩於一有情一剎那頃。假使殑伽沙等世界滿中七寶以用佈施。又以殑伽沙等身命佈施。如是佈施經殑伽沙等大劫。如於一切有情所。如是乃至於一切有情界如是施時。皆令彼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速得成熟。修行如是差別施時。菩薩意樂尚不厭足。如是意樂是名菩薩於施波羅蜜多無厭意樂。又諸菩薩修行如是施波羅蜜多時。展轉相續無一剎那有退有斷。乃至究竟坐菩提坐。如是意樂是名菩薩於施波羅蜜多廣大意樂。又諸菩薩修行如是施波羅蜜多時。於施所攝諸有情所生大歡喜。是諸有情施所攝受雖生歡喜。猶不能及如是意樂。是名菩薩於施波羅蜜多歡喜意樂。又諸菩薩修行如是施波羅蜜多時。觀施所攝一切有情於我已身有大恩德。不見已身於彼有恩。由資助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如是意樂是名菩薩於施波羅蜜多恩德意樂。又諸菩薩修行如是施波羅蜜多時。雖於無量諸有情所興大施福。而不希報恩當來異熟。如是意樂是名菩薩於施波羅蜜多無染意樂。又諸菩薩修行如是施波羅蜜多時。以所修行廣大施聚所得異熟施諸有情。不自為已。又以此福共諸有情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是意樂是名菩薩於施波羅蜜多善好意樂。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四十二終。_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四十三(十本之二) (三十八左)然與攝論六意樂名字不同(文)。無性攝論七(八右)義燈七本(四十六右)雲。又六意樂二論少別。攝論雲。一廣大。二長時。三歡喜。四荷恩。五大志樂。六純善。雜集雲。一無厭足。二廣大。第三名同。四名恩德。五名無染。六善好。名不同者。攝論以殑伽沙等珍物施一有情殑伽沙等身命皆能惠捨名為廣大。此即就境及所行事名為廣大。即此長時捨於珍·命亦不為足名無厭足。以長時能捨亦名廣大。二論互舉。攝論以多劫舍身·命·財一一如來一一有情悉皆供養而無厭足名為長時。雜集據雖多時設得成滿猶行不息名為廣大。廣大·長時義一名異。如七大性長時·廣大俱俱名為大。雜集據不自求來四漏果化他令得非為愛見但無癡等起名為無染。攝論約令他相續捨三惡道得勝異熟不為自身名大志樂。純善·善好名義相似。 (三十八左)及攝三作意(文)。無性論七(八右)本論雲。又作意修者。謂修六種意樂所攝愛重隨喜欣樂作意。一廣大意樂。二長時意。乃至如是菩薩修此六種意樂所攝愛重作意。又諸菩薩於餘菩薩六種意樂修習相應無量若根深心隨喜。如是菩薩修此六種意樂所攝隨喜意樂。又諸菩薩深心欣樂一切有情六種喜樂所攝六種到彼岸修。亦願自身與此六種到彼岸修恆不相離。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如是菩薩修此六種意樂所攝欣樂作意。若有聞此菩薩六種意樂所攝作意修已。但當能起一念信心。尚當發生無量福聚。諸惡業障亦當消滅。何況菩薩(文)無性釋曰。修此六種意樂所攝三種作意。其言易了。無煩重釋。 (三十九右)對法論說(至)速成滿故(文)對法十二(四右)演祕。 (三十九右)五依止自在修(至)無有滯礙(文)。對法十一(四左)雲。行自在者。謂諸如來變化身由此能示現一切有情一切種同法行故(文)全如疏引。義演雲。疏五依止自在修至謂緣求依止此故修者。一身自在者。即是自性及受用二身。由因中修六度行故。即得自性·受用二身。或得此身亦能行六度。二行自在變化身者。由過去修六度故。鹹得他受用及變化身。或可。得他受用·變化身已。亦能行六度故。於十方國化同法行。如釋迦佛生於王宮化無量王種令得道果。如慈氏如來生波羅門家化無量婆羅門親族皆得道果。名同法行。然菩薩讚緣求此三身故。即依止此三身而行六度也。故無性雲。即為彼故修亦名為修。 (三十九右)無性雲(至)亦名為修(文)。此釋成所作事修之文。即當對法依止自在修。無性七(十右)雲。成所作事修者。謂謂如來到彼岸法雖極圓滿。為饒益他本願力故。不作功用。隨彼岸能現行施等所應作事。此即是修。為彼修故亦名為修。 (三十九左)然攝論(至)無性易知(文)。五修者。見於無性第七(七左)世親第七(七右)然世親釋成所作事雲。謂諸如來安住法身有無功用所作佛事常無休息。於其六種波羅蜜多雖無現行。然為攝益諸有情故。恆常現行成所作事(文)無性之釋如上已引。二論難易對文可知。然義燈會對法·攝論二文雲。攝論第七說有五修。一現起加行修。二勝解修。三作意修。四方便善巧修。五成所作事修。雲四如前釋。一現起加行修。即是發起勉勵加行。二勝解修。與雜集論勝解作意同。三作意修。即雜集論後三作意。四方便善巧修。攝論無別解。即七最勝中方便善巧最勝。五成所作事修。即雜集論作止自在修。攝論雲。謂諸如來任運佛事無有休息。於其圓滿波羅蜜多復更修習六到彼岸。雜集論雲。依止自在即如次三身。身·行·說三皆得自在。雖得自在猶修不息故。二論開合互有不同。各據一義。雜集無攝論現起加行。攝論無雜集依止任持。攝論開雜集論四作意中初勝解作意略無任持。以為。所憑·所修二差別。教是所憑。餘三正修。所以別開。雜集以作意故合彼勝解。別明任持必由因力方能修行故別明之。或彼加行此任持中後二所攝。即舉後二影顯前二。雜集別明意樂。攝論即作意取攝。攝論顯諸勝行。皆具六種意樂故不別明。雜集約總別不同別明意樂。並不相違(具如對法抄第十五左會釋二論相違)。 (三十九左)謂十度(至)互相順故(文)。義演雲。疏謂十度至成互相順者。此是第八相攝門。於中有四。一相順相攝。二引發相攝。三持淨相攝。四四句分別。即第一據此論中說不同對法。對法說雲。或以真如攝一切法。亦如此即攝相歸性門。或慧為門攝一切法。謂五種般若攝一切法。此即攝餘從智。亦同論中攝境從識門。故對法等說或真如攝慧攝等。 (三十九左)對法等說(至)或慧攝等(文)。對法十二(六左)曰。四勝義攝。此復多種。謂或依法界說。以真如是施等共相故。或依智資糧說。以能成辨一切智器故。或依智攝受說。以能成滿一切智故。或依智隨轉說。以五波羅蜜多隨慧波羅蜜多轉故。或依智相說。以慧波羅蜜多是正智自體故。如是勝義以真如及正智為體故能攝施等。由此略說。所餘攝義如理應思。 (三十九左)如前財施(至)通六等(文)。次上(十六左)已引對法十二(八右)之文是也。 (三十九左)是故諸論(至)故一攝餘(文)。無性論七(十四右)論曰。如是六種波羅蜜多互相抉擇雲何可見。世尊。於此一切六種波羅蜜多或有所處以施聲說。有處所以戒聲說。或有處所以施聲說。或有所以戒聲說。或有處所以忍聲說。或有處所以勤聲說。或有處所以定聲說。或有處所以慧聲說。如是所說有何意趣。謂於一切波羅蜜多修加行中。皆有一切波羅蜜多互相助成如是意趣。釋曰。謂於一切波羅蜜多修加行中皆有一切波羅蜜多互相助成如是意趣者。謂於一一修加行中即有一切更互相助。謂修施時。禁防忍受策勵等心能善了知業果相屬。如是施中即有餘轉。若修戒時。遠離慳吝·貪恚·懈怠·散動·邪見。如是戒中即有餘轉。修習所餘波羅蜜多亦如是說。 (四十右)無性雲(至)名修行住(文)。無性如次上引。般若論上(三紙)亦如上疏(十六左)引。 (四十右)大般若(至)波羅蜜多(文)。三百五十一(三紙)雲。善現。當知佈施等五波羅蜜多皆由般若波多所攝受故乃得名為波羅蜜多。若離般若波羅蜜多。佈施等五不得名為波羅蜜多。善現。當知轉輪王若無七寶不得名為轉輪聖王。要具七寶乃得名為轉輪聖王佈施等五波羅蜜多亦復如是。若非般若波羅蜜多之所攝受不得名為波羅蜜多。要為般若波羅蜜多之所攝受。乃得名為波羅蜜多。 (四十右)又對法十二(至)廣出其相(文)。對法十二(八左)曰。更互抉擇者。略有三種。一方便。二差別。三差別顯示。方便者。謂施方便中一切可得。如舍內外一切身財。是施方便。此方便中若捨一切。是施波羅蜜多。即於此中若慈悲心遮防一切損害逼迫惱亂他性。是戒波羅蜜多。即於此中忍受遮礙損害疲倦。是忍波羅蜜多。即於此中數數發起勇勵施心。是精進波羅蜜多。即於此中其心純善繫心一境不外流散。是靜慮波羅蜜多。即於此中善取施行如實因果不取異見是慧波羅蜜多。如是乃至慧波羅蜜多方便中隨其所應當善建立。由無畏施一切處有施故。 (四十右)對法十二(至)順後句答(文)。對法十二(八左)曰。如有問言。若施波羅蜜多亦戒波羅蜜多耶。設戒波羅蜜多亦施波羅蜜多耶。為答此問應作順後句。謂所有戒波羅蜜多皆是施波羅蜜多。或有施波羅蜜多非戒波羅蜜多。謂戒波羅蜜多所不攝施波羅蜜多。如是乃至以慧波羅蜜多對施波羅蜜多。皆應作順後句。餘互相望亦如理應思。此中依始業地漸次修者。說後必待前前不待後。是故皆作順後句。若已串習六種。頻修皆互相攝。如菩薩地說。 (四十左)然應因敘(至)順前後句等(文)。現本十五(十紙右至十一紙左)廣辨諸句差別。 (四十一右)論若依純雜(至)應作四句(文)。義演雲。論若依純雜而修習者有展轉相望應作四句者。按對法十二釋此文有兩種四句。如疏已引。雜言有四句。其實有三句。無其第二句。以不約種類福說故。據勝但有答詞亦無問。因第二四句即約種類福作法故有四句。種類福者。自無賤財但見他施深生隨喜。亦得施波羅蜜多。第二四句者。故彼論雲。復次一切行施皆能生波羅蜜多種類福。此應作四句。雲。有施非波羅蜜多。行施不迴向菩提。有波羅蜜多非施。謂於波羅蜜多能勸勵讚美隨喜度脫等。有亦施亦波羅蜜多。謂諸行施迴向菩提。第四句可知。釋曰。初句行施非生波羅蜜多種類。第二句生波羅蜜多種類之福而非行施。餘句可知。 (四十一右)如前已說(文)。上疏(三十右)已明。與此不殊。 (四十一右)餘五度皆作四句前有度故(文)。義演雲。疏與五度皆作四句前有度故者。謂戒前有施度得成四句。不約種類福作法。四句雲。有戒非度。持戒不求菩提。有度有戒。謂前施度。第三四句可知。已後准知。 (四十一右)若離修者(至)有第二句故(文)。義演雲。疏若雜修者乃至有第三第四句可知。第二句者。意說。雜修互相間有第二句。如言有戒非度不求菩提。有度非戒。即施度等。乃至有慧非度。有度非慧等。皆準可知。 (四十一左)此亦如對法(至)不能煩引(文)。對法十二(九右)。 (四十一左)攝大乘雲(至)等流故(文)。此本論之全文。無性釋曰(第七之十三丁右)是其相故者。是攝體相。謂此施等與彼施等更互相攝。是隨順故者。是攝隨順信等善法。施等善心彼所修故。於施等中彼隨轉故。信等即是諸善大地及念住等菩提分法。是等流故者。是攝等流。謂無淨等及十力等是到彼岸等流果故。 (四十二右)對法十二(至)是異熟果(文)。對法十二(七左)曰。功德者。謂依五果無量無邊稱讚勝利皆名功德。謂能永斷自所對治。是諸波羅蜜多離繫果。於現法中由此施等攝受自他。是士用果。於當來世後後增勝展轉生起。是等流果。大菩提是增上果。感大財富。往生善趣。無怨無懷多諸喜樂。有情中尊。身無損害。廣大宗族隨其次第。是施等波羅蜜多異熟果(文)義演中問答辨釋。不遑繁引。 (四十二左)七十八(至)大枝葉(文)。七十八(九左)雲。世尊。如是一切波羅蜜多何果異熟。善男子。當知此亦略有六種。一者得大財富。二者往生善趣。三者無怨無壞多諸喜樂。四者為眾生主。五者身無惱害。六者有大宗葉。 (四十二左)攝論雲(至)亦不違也(文)。無性七(十三左)論曰。如是六種波羅蜜多所得勝利雲何可見。謂諸菩薩流轉生死。富貴攝故。大生攝故。大明大屬之所攝故。廣大事業加行成就之所攝故。無諸惱害性薄塵垢之所攝故。善知一切工論明處之所攝故。勝生無罪乃至安座妙菩提座。常能現作一切有情一切義利。是名勝利。釋曰。今當現說波羅蜜多勝利功德。富貴攝故者。是施波羅蜜多所得勝利勝生無罪乃至是名勝利。於一切所應遍配屬。大生攝故者。是戒波羅蜜多所攝故者。是忍波羅蜜多所得勝利。明謂親族。屬謂奴婢。廣大事業加行成就之所攝故者。是精進波羅蜜多所得勝利。廣大事業謂輪王等於中策勵名為加行。所作皆辦故名成就。由此所攝無所罣礙。無諸惱害性薄塵垢之所攝故者。是靜慮波羅蜜多所得勝利。由靜慮故感此威力。善知一切工論明處之所攝故者。是慧波羅蜜多所得勝利。勝生無罪者。雖同世間得最勝生不如世間勝生有罪。既無有罪時又無邊無間相續。乃至菩提非如世間唯自利益。常能現作一切有情一切義利。 (四十三右)菩薩地解六度中(至)增上果(文)。菩薩地中度度皆爾故不別指。義演雲。疏菩薩地解至增上果者。意雲。若以無漏六度望大菩提。合是因緣等流果。今雲增上果者以菩薩說。若因緣若增上緣皆是增上果。解雲。因緣者。即無漏六度望菩提。增上緣者。有漏資無漏感菩提果。以增上果究竟故總名增上。問。准論明十度果。何故疏中但說六度得果耶。答。後之四度即第六攝。其所感與第六同以更不別說。 (四十三左)四十三末(至)讀者知之(文)。度度皆有九相。如上已引。今明其果。四十三卷(十九紙左至二十紙右)雲。此中所有一切施一切戒。廣說乃至一切同事。若多種習。善善清淨。若具圓滿。能感無上延等菩提金剛堅固身正法久住果(文)。此文是九相中第一自性之果也。次第廣明後八相果。文長不引。 (四十三右)二以有為無漏善法為體(文)。義燈七本(四七右)雲。西明雲。修有為善證即能證無為功德。而非無為為戒體性。又言十勝行明非無為。要集雲。此三淨戒皆用思願現·種。今謂。本釋意於少有別。若據剋性即正三業。若據相從所修所證通為·無為。如似相應·眷屬出體。又諸論等據所修戒。此兼所證故。然所修證或通因果。因名所修。果名所證。即七大中證得大攝。攝論亦云攝善法戒能令證得力畏等。此意因果皆欲修證名為攝善。雖然所證亦通無為。 (四十三右)攝論無性(至)合有四殊勝(文)。無性第七(二十七左)世親第八(初右)。 (四十三右)初一差別勝即三聚戒(文)。世親第八(初)總釋四殊勝曰。此中間答辨諸菩薩所學。屍羅於聲聞等有大差別故名殊勝。無性七(二十八右)釋曰。差別殊勝。謂諸菩薩具三種戒。即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聲聞乘等唯有一種律儀屍羅。是故菩薩望彼殊勝。世親亦同。 (四十三左)二共不共勝(至)不共等是(文)。無性七(二十八左)論曰。共不共學處殊勝者。謂諸菩薩一切性罪不現行故與聲聞共。相似。遮罪有現行故與彼不共。於此學處有聲聞犯菩薩不犯。有菩薩犯聲聞不犯。菩薩具有身·語·心戒。聲聞唯有身·語二戒。是故菩薩心亦有犯非諸聲聞。以要言之。一切饒益有情無罪身·語·意業。菩薩一切皆應現行皆應修學。如是應知說名為共·不共殊勝。釋曰。殺·盜·婬等貪等所生名為性罪。斷生草等非生貪等說名遮罪。菩薩於中觀有利益而無罪者一切應修。聲聞不爾。又諸菩薩心亦有犯非諸聲聞。謂唯內起欲·恚·害等諸惡尋思不為發起身·語二業。一切饒益有情無罪身語意業者。謂能利益安樂有情不發自他貪等煩惱。如是一切菩薩應修。世親第八(二右)釋曰。共·不共中。一切性罪。謂殺生等說名為共相似。遮罪。謂掘生地斷生草等說名不共。於此學處者。謂後學處。有聲聞犯菩薩不犯者。如兩安居。觀益有情輒行經宿。有菩薩犯聲聞不犯者。謂觀有益而故不行。是故菩薩心亦有犯非諸聲聞者。謂唯內起欲等尋思菩薩成犯非聲聞等。一切饒益有情無罪身·語·意業菩薩一切皆應現行皆應修學者。謂能饒益而無有罪如是三業菩薩應修。或雖饒益而非無罪。如以女等非法之物授與他人。為遮此事故說有罪(文)義演雲。疏謂諸菩薩一切性罪至不共等是者。觀今此文具一往而說非盡理也。且出家菩薩性罪不行。與二乘共。遮罪猶名為不共。若在家菩薩有作十惡業性罪亦行。如佛翼國王殺五百婆羅門等。問。一切殺生皆是性罪。何故菩薩有行不行。答。若染心殺生即有罪。若善心所殺生等即無罪。故攝論雲。謂諸菩薩由是方便善巧行殺生等十惡業道。而無有罪生無量福速證菩提(文)。義燈七本(四七左)雲。西明雲。舊雲。性罪謂殺生等。拔生草等是遮罪。今依攝論雲。殺·盜·婬等貪等所生名為性罪。斷生草等非貪等生說名遮罪。此意染心斷生草等即名性罪。今謂。不爾。彼攝論意。若故殺生等必貪等起故是性罪。故斷生草非必貪等起故是遮罪。又斷生草等十業道中是何業道。染心起時得名性罪。若雲由貪等是意業者。自由起貪等。何關斷草。又為貪等起殺等時。應犯身·意二處業道。又解深蜜雲。十地中所起煩惱不染污相。由知而起。但為利生不為過失。此起貪等應成性罪。何名不染污。若雖起貪等非染污相不犯性罪。故不得言但貪等生即為性罪(文)又性罪現行在於何地。如梵網辨斷一(七十八左)具述。 (四十三左)三廣大勝(至)如彼廣解(文)。無性七(二十九右)本。論曰。廣大殊勝者。復由四種廣大故。一切種種無量學處廣大故。二由攝受無量福德廣大故。三由攝受一切有情利益安樂意樂廣大故。四由建立無上正等菩提廣大故。無性釋曰。種種無量學處廣大者。謂諸菩薩所學屍羅種種品類無量差別所以廣大。攝受無量福德廣大者。謂此屍羅能攝無量福德資糧所以廣大。攝受一切有情利益安樂意樂廣大者。謂此屍羅攝諸有情此世·他世·世·出世間捨惡攝善若因若果饒益意樂所以廣大。建立無上正等菩提廣大者。謂此屍羅建大菩提所以廣大。諸聲聞等無如是事。是故殊勝。世親大致不異。 (四十三左)四甚深勝(至)菩提等是(文)。無性七(二十九左)論曰。甚深殊勝者。謂菩薩中是品類方便善巧行殺生等十種作業。而無有罪。生無量福速證無上正等菩提。無性釋曰。由是品類方便善巧者。謂諸菩薩悲願相應後得妙智。行殺生等十種作業而無者罪等者。謂諸愛樂善法憎惡不善見諸邪性。說名後三。依止此故。行殺等七而無有罪。生無量福速證菩提。或行前七不起後三。大數言十。或已伏除。為試彼力放心暫起。不能招苦故無有罪。能助道故世無量福。世親第八(三右)曰。甚深殊勝中。謂諸菩薩由是品類方便善巧者。此中顯示如是菩薩如是方便善巧功能。謂諸菩薩若如是知如是品類補特伽羅於此不善無間等事將起加行。以他心智了知彼心無餘方便能轉彼業。如實了知彼由此業定退善趣定往惡趣。如是知已上如是心。我作此業當隨惡趣。我寧自往必當脫彼。於彼現在雖加少苦令彼未來多受安樂。是故菩薩譬如良醫。以饒益心雖復殺之。而無少罪多生其福。由多福故疾證無上正等菩提。如是等戒最為甚深(文)。又瑜伽四十一(五右)曰。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善權方便為利他故。故諸性罪少分現行。由是因緣於菩薩戒無所違犯。生多功德。乃至廣說。殺·盜·婬·妄等事。 (四十四右)論定學有四(文)。義燈七本(四八右)雲。西明雲。舊法師判初之四地·五六七地·八九十地·金剛喻定及佛四定。如次雖引古釋更無別判。今謂。不然。何者。若定有四即別配地。戒慧亦多。何不配地。故知隨分地地皆修。 (四十四右)既言聲聞(至)及有漏(文)。演祕雲。疏判此定非地前得。有義彈雲。亦未可依。雖復勝定多依第四亦有通依餘地生故。又不可以二乘不得證是無漏。地前菩薩所有修行亦非二乘所知境故。戒及慧學並通地前。何故定學唯說地上故通地前以之勝也。詳曰。疏意不說所言定學唯取無漏。但顯論中所舉四定非地前相。又二乘不得通漏·無漏。今但以彼不得之義證定無漏。非言有漏即彼皆得。又按攝論明定差別。復四差別。謂對治·堪能·引發·作業。若非無漏何有此能。故知彼論據無漏定。此所舉定同彼所建。又復三學隨據一說。何要責之令齊一等(文)無性八(初左)雲。菩薩所得諸三摩地差別無量。此中略說為上首者。等餘一切聲聞乘等尚不聞名。何況能得。 (四十四右)攝論等(至)佛地論有解(文)。本末三論唯舉其名不釋其義。然定有七名。如上已辨。佛地論五(十五左)唯釋健行定不論餘定。彼論曰。三摩地者。謂增上定即健行等諸三摩地。能勝一切世·出世間諸三摩地餘不能勝故名健行。又佛菩薩健士所行故名健行。唯第十地菩薩及佛得此定故。餘三摩地隨經所說應釋其名(文)准佛地論。此健行定唯第十地及佛所得。首楞嚴三昧經經亦同。舊法師說非無根處。溜洲言地地皆修。不違經論乎。答。若約修滿如首楞嚴三昧經及佛地論說。若論分得廣通十地。故楞伽經第十卷雲。依首楞嚴定及餘諸三昧入於初地得。溜州亦不違理。 (四十四右)攝論第八說有六差別(文)。無性八(初右)釋曰。如增上戒與聲聞異。其增上心亦應有異。故為此問。六種差別略答此問。如為別釋。 (四十四右)一所緣別等(文)。無性八(初左)論曰。所依差別者。謂大乘法為所緣故。釋曰。大乘法者。菩薩藏中所甚深廣大數等。聲聞等定非所能緣。是故殊勝。 (四十四右)二種種別等(文)。無性八(初右)論曰。種種差別者。謂大乘光明·集福定王·賢守·健行等三摩地種種無量故。釋曰。菩薩所得諸三摩地差別無量。此中略說為上首等。餘一切聲聞乘等尚不聞名。何況能得(文)。世親曰。聲聞乘等一種亦無。 (四十四左)三對治別等(文)。無性八(初左)論曰。對治差別者。謂一切法總相緣智。以楔出楔道理。遺阿賴耶識中一切障粗重故。釋曰。無分別智所緣真如是一切法共相所顯故。說此智名總相緣。定能發此能對治智亦名對治。聖道微妙故如細楔。所治種子其性粗重故如粗楔。世親第八(五左)釋曰。緣總法智對治一切障礙而住。如以細楔除去粗楔。住本識中諸雜染法熏習種子說名為粗。諸對治道能除彼故。是微細義(文)。今謂。疏依無性以言緣真如智故。觀疏顛末多依無性。以無性縷說故。以世親難解故。如懸譚中已說。 (四十四左)四堪能別等(文)。無性八(二右)論曰。堪能差別者。謂徐靜慮樂隨其所獄而受生故。釋曰。由此靜慮其性調順有所堪能。隨欲饒益諸有情處不退靜慮而往受生。聲聞乘中。無如是事。所以殊勝(文)世親意致合同。 (四十四左)五引發別等(文)。無性八(二右)論曰。引發差別者。謂能引發一切世界無礙神通故。釋曰。由此定力引發種種一切世界無礙神通。 (四十四左)六作業別等(文)。無性八(二右)論曰。作乘差別者。謂能振動·熾然·遍滿·顯示·轉變·往來·卷舒。一切色像皆入身中。所往同類或顯或隱。所作自在。伏他神通。施辨·念·樂。放大光明。引發如是大神通故。釋曰。由此定力引發種種神通所作。顯現。隱謂隱藏。所依自在。謂變魔王作佛身等。伏他神通。謂能映奪他神通力。無辨才者施以辨才。無念樂者施以念樂。為召他方遠住菩薩放大光明。引發如是大神通者。引前所說種種神通。如是等類聲聞等無是故殊勝(文)世親此段釋文周患。於疏無用故不爰引。 (四十四左)又能引發(至)自誓難何等(文)。無性八(二左)論曰。又能引發攝諸難行十難行故。十難行者。一自誓難行。誓受無上菩提願故。二不退難行。生死眾苦不能退故。三不背難行。一切有情雖行邪而行不棄故。四現前難行。怨有情所現作一切饒益事故。五不染難行。生在世間不為世法所染污故。六勝解難行。於大乘中雖未能瞭然於一切廣大甚深生信解故。七通達難行。具能通達補特伽羅法無我故。八隨覺難行。於諸如來所說甚深祕密言詞能隨覺故。九不離不染難行。不捨生死而不染故。十加行難行。能修諸佛安住解脫一切障礙窮生死際不作功用常起一切有情一切義利故。 (四十四左)蜜語六度(至)業道並爾(文)。本釋二論甚文甚長。且舉一二。無性釋曰。若諸菩薩於惠施中離娑洛想者。此娑洛言顯因堅實察詮流散。今取密義離流散想。即三摩地。是心住定而行施義。若諸菩薩殟波陀慳者。殟波陀言顯目生起密詮拔足。今取密義。拔除慳足而行惠施。世親第八(九右)釋曰。雲何菩薩其施清淨等者。謂諸菩薩拔除慳足而行惠施。殟波陀者。顯目生死察詮拔足。波陀名足。殟名拔。今取密義拔除除慳足令面傾覆而行惠施。是故說名殟波陀慳。又言業道並爾者。無性八(五左)世親第八(十右)曰。雲何貝戊尼者。此貝戍尼顯目離間語蜜詮常勝空。貝者表勝。成有表空。尼者表常。今取密義與答相應。是故答言。若能常。居最勝空住。雲何波魯師者。此波魯師顯目粗惡語。蜜詮住彼岸。波表彼岸魯師表住。今取密義與答相應。是故答言。若善安住所知彼岸。是到所知彼岸住義(文)。今舉一二。其餘業道應以准知。 (四十五右)若自性(至)十五門解之(文)。義演雲。疏若自性至餘十五門解之者。攝論第八。有十六門以解三智。約自性一門即此論中所明三智是。餘十五門廣如攝論解之。今按彼論具引分別(文)。無性八(九左)雲。論曰。謂無分別智。若自性。若所依。若因緣。若所緣。若行相。若住持。若助伴。若異熟。若等流。若出離。若至究竟。若加行·無分別·後得勝利。若差別。若無分別·後得譬喻。若無功用作事。若甚深。應知無分別智名增上慧殊勝。 (四十五右)彼雲(至)無分別故(文)。無性八(十右)。釋曰。依智自性說離五相。由遮詮門說智體相。以表詮門不可說故。遣分別門無分別智其相可了。若異此智應有分別。何等分別。謂後廣說無作意等。若無作意是無分別智。熟眠醉等無所作意。應成無分別智。然不應許。由離功用應得無顛倒故。若過尋伺地是無分別智。第第二靜慮已上諸地·一切異生及聲聞等應成無分別智。然彼無有無分別智。若想·受滅是無分別智。此智體相難可成立。無想等中離心無有諸心法故。由意識滅說彼無心。如前已說。若如其色是無分別智。應不得成無分別智。譬如大種所造色故。若於真義異相計度是無分別智。此智不成無分別性。以於真義異相計度言此是真。是無分別有分別故。 (四十五左)言所依者(至)而是心等(文)。無性八(十一左)曰。次後一頌說智所依。論曰。諸菩薩所依非心而是心。是無分別智非思義種類。釋曰。智是心法故應依心。依止於心而無分別。不應道理。心聲即是思量相故。若依非心譬如眾色。不應成智。為解如是雙結過失故說半頌。非思義種類者。謂無分別智所依非心。非思義種類者謂無分別智所依非心非思義故。亦非非心。為所依止心種類故。以心為因數習勢力引得此位名心種類。此即顯示智所依心出過一切思量分別(文)世親此段文甚易解。演祕雲。心言通目思·非思量。外又偏以思量心難。答中據彼二種心故言不依依。智所依心雖無分別。是前無間心之種類亦得名心。餘如疏引(文)。今謂。准論·疏意。此智所依非心亦非非心。故言無分別智。演祕雲二種心者不允以彼答中無二心故。問中遍約思量心。答唯種類心故。 (四十五左)言因緣者(至)為因緣(文)。無性八(十二右)次有一頌顯智因緣。論曰。諸菩薩因緣。有言·聞熏習。是無分別智。及如理作意。釋曰。因緣與能作因緣義一。者言聞熏習者。謂有施他大乘言音故名有言。聞謂聽聞。即彼非餘。由此所引功能差別說名熏習。及如理作意者。謂此為因所生意言如理作意順理清淨故名如理。 (四十六右)言所緣者(至)智所緣也(文)。無性八(十二右)雲。智心有境故故一頌說智所緣。論曰。諸菩薩所緣不可言法性。是無分別智無我性真知。釋曰。不可言法性者。謂可言法無自性性。是離可言偏計所執自性性義。無我性真如者。為成此義令其明瞭。即是一切補特伽羅諸法無性所顯真如。解脫增益·損減二邊無分別智所緣境界。世親第八(十四左)釋曰。不可言法性者。謂由偏計所執自性一切諸法皆不可言。何等名為不可言性。謂無我性所顯真如。偏計所執補特伽羅及一切法皆無自性名無我性。即此無性所顯有性說名真如。勿取斷滅故說此言。 (四十六右)言行者(至)有異故(文)。無性八(十二右)雲。有所緣法定有行相故。次一頌顯智行相。論曰。諸菩薩行相。復於所緣中。是無分別智。彼所知無相。釋曰。於所緣中相似而行故名行相。無分別智於真如境相似而行。彼所知無相者。謂說此智於真如境所作行相。此意說言。無分行智緣真如境離一切相作意行相。以為行相。世親第八(十四左)釋曰。菩薩行相於所緣中所現無相。謂即此智於真如中平等平等生起無異。無相之相以為行相。如眼取色見青等相。非此青等與色有異。此亦如是。智與真如無異行相(文)今謂。此改疏文正據世親。對文可知。 (四十六左)此中且舉(至)如彼論解(文)。第六任持已下十一種門無性第八(從十四紙右至二十紙)世親第八(從十二紙左二十二紙)如演祕中略引。 (四十六左)論如是三慧(至)俱已捨故(文)。演祕雲。問。下明菩薩一一剎那四道具有。如何今言見道等中無加行耶。答。若加行道通漏·無漏。加行智者唯是漏攝。故不為例。或加行智亦通無漏。今依漏說。亦不相違。論八地已去至現唯無漏者。問。八地已上五識中善亦非無漏。如何施等唯無漏耶。答。五識中善既非增勝。非立為度。故不相違。 (四十六左)第二五位分別門(文)。今謂。分科雜亂。此改唯明三慧分位差別。何為大科。上文(四十三右)十一。三學相攝門。於中有二。初出學名體。二正以學攝度。今謂。初出學名體中。第三慧學之文於中有二。初出慧名體。二五位分別門。次若自性攝下。此第二正以學攝度。於中亦四。義演雲。初自性相攝。二助拌相攝。三隨用相攝。四隨顯相攝。 (四十六左)此依頓悟(至)通初二位(文)。義演雲。疏此依頓悟至初二位現者。意雲。據三乘各自二位。加行智唯有漏。二乘初二位者。如五停心觀·想相念處·別相念處是資糧位。暖等四心是加行位。菩薩二位可知。即正·後二智不通初二位。以能無漏故。若漸悟迴心。於初二位亦得起生空無漏正·後二智。故雲若迴心者皆通二位。 (四十六左)第三正相攝門(文)。今謂。相攝門中第一自性相攝。義演雲。此明三學自性相攝。戒但攝戒。定攝靜慮。慧攝後五。不攝餘者以施等非三學自性故。問。何故唯說戒·定·慧三不說餘者。若。餘三或七非自性。餘三者。謂施·忍·進。或七者約七度以明。餘七分非戒·定·慧三自性故。此據剋體不攝彼餘故雲七也。有人云。此疏文錯。合雲除三餘七是自性故。除三者即除施·忍·勤。餘七者是戒·定及後五。是三字自性。即論論文亦有此理。若約助伴·眷屬以論。即三學攝餘三·餘七也。即三學一一皆能攝十度(文)今謂。藏俊別有一釋。其義未穩。 (四十六左)論若隨用攝(至)遍策三故(文)。義演雲。論若隨用攝者。用者作用。意說。修行作用皆是相。次施是戒資糧者。由體世財出家持戒求出離等。 (四十七右)七十八解深密說同(文)。七十八(六右)曰。善男子。當知初三但是增上戒學所攝。靜慮一種但是增上心學所攝。慧是增上慧學所攝。我說精進遍於一切(文)解深密經第四(六左)全同。 (四十七右)論若隨顯攝(至)慧攝後五(文)。義演雲。論若隨顯攝者。顯謂現。即據修行行相顯現以明相攝。由精進守護於下缺犯也。 (四十七右)四十九說(至)修慧學(文)。四十九(六左)之文。此文次下雲。過此三上更無菩薩學道可得。是故此三普攝一切菩薩學道。由此建立波羅蜜多唯有六種。除此無有若過若增。 (四十七左)未必十種一一皆爾(文)。義演雲。疏此中所說隨所應未必十種。一一皆爾者。然此十度若約現行於五位中未必一一度皆悉具有。如通達位。見道之中但有定·慧·無表戒等。即無財施·無畏施及利有情事等。若十度種子皆悉具有。若約現行有無不定。此中約法爾種子至義說有者。意雲。見道通達位中有十度者。約法爾種子。有何所以說。見道極促不容行六度等也。但以道理而義說有也。若於修道行相最顯。能行無邊行故。問。資糧位中如何有最後五度耶。答。但學作後五度故說為有。又解初位言有者。據法爾種子言有。雖有二說。前說為勝。攝大乘說六度通地前有故。 (四十八右)然未入劫時(至)波羅蜜多(文)。義演雲。疏然未入初時同已初入但若波羅蜜多者。意雲。如未發菩提心。雖所行施等不得名波羅蜜多。若頓悟利根者發菩提心已去。或經六十劫修者。未得入初僧祇劫雖未入劫。即名順解脫分。所行施等亦名波羅蜜多。六十劫滿已方至十信等位。方名入初僧祇。若鈍根者發心已去。或經八十劫或八萬劫等。雖未得入僧祇。亦名順解脫分。然所行施等亦波羅蜜多也。未入劫·已入劫所行施皆雲度。 (四十八右)解深蜜(至)唯在初劫(文)。七十八(十四左)曰。善男子。若諸菩薩經無量時修行施等成就。善法而諸煩惱猶故現行未能制伏。然為彼伏。謂於勝解行也軟中勝解轉時是名波羅蜜多。復於無量時修行施等漸復增上成就善法。而諸煩惱猶故現行。然能制伏非彼所伏。謂從初地已上是名近波羅蜜多。復於無量時修行施等轉復增上成就善法。一切煩惱皆不現行。謂從八地已上是名大波羅蜜多。 (四十八右)又四十七(至)是初劫(文)。四十七(十四左)四十八(五右)四十九(初)對法十三(十二右)無性攝論第七(二十六左)並說勝解行地。 (四十八右)由多理故四心唯初劫(文)。義演雲。意說。暖等四心唯是初無數劫。 (四十八右)對法第十一(至)非第二劫(文)。對法第十一(十左)說瑜伽五種如上已釋。 (四十八右)如言三劫(至)數如上說(文)。上九末疏。 (四十八左)解深密(至)不能繁述(文)。解深蜜經第四(十一左)大論七十八(十左)略如演祕雲。按瑜伽論七十八中廣有諸門故指彼也。今略引雲。總說一切波羅蜜多清淨相者。當知七種。一者菩薩於此諸法不求他知。二者於此諸法見已不生執著。三者即於如是諸法不生疑惑。謂為能得大菩提不。四者終不自讚毀他有所輕蔑。五者終不憍微放逸。六者終不少有所得便生喜足。七者終不由此諸法於他發起嫉妒慳吝。又雲。無染著性·無顧戀性·正迴向性最為廣大。無罪過性·無分別性·無有染污思擇所作最為明盛。已入無退轉法地名不可動。若十地攝·佛地攝者名最清淨。又雲。何因緣故。菩薩所得彼羅蜜多諸可愛果及諸異熟常無有盡。波羅蜜多亦無有盡。善男子。展轉相依生起修習。無間斷故。又雲。當知一切波羅蜜多各有四種最勝威德。一者於此波羅蜜多正修行時。能捨慳吝·犯戒·心·憤·懈怠·散亂·見起所治。二者於此正修行時能為無上正等菩提真實資糧。三者於此正修行時於現法中能自攝受饒益有情。四者於此正修行時。於未來世能得廣大無盡可愛諸果異熟。又雲。當知一切波羅蜜多大悲為因。微妙可愛諸果異熟饒益一切有情為果。圓滿無上廣大菩提為大義利。又雲。以般若波羅蜜多能取諸法無自性性。 (四十九右)十地經攝論顯揚瑜伽等(文)。十地論第三(二十四)無性攝論第七(二十四左)顯揚論三(五左)瑜伽。 (四十九左)初牒十障(至)釋佛地障(文)。義演雲。疏初牒十障至及佛地障者。解雲。據實言之。唯有十障。以乘文便及對釋二十二愚故即有十一障也。問。何故唯說十障。答。為對十地所治故立十障。 (四十九左)世親攝論名與此同(文)。世親攝論第七(十六左)明十障中第一雲異生性是也。 (四十九左)十地論第一(至)非唯我故(文)。十地第一(十四右)義演雲。此異生性障非唯有我見。故異生性障中別有餘一切煩惱也。若言我相。但唯獨得身見。即不攝得餘邊見等。故我相狡異生性寬也。凡謂凡庸文謂士夫故名凡夫(文)。義燈七本(四十九紙右)雲。西明·要集俱雲。我相通攝二執。餘處亦言法我等故。今謂。本釋以彼名濫故雲不然。非不知我通攝二執。此意若以我言通二執故但言我相障。應但雲我相空亦即攝二空。諸處何須別言我法。 (五十右)凡夫名異如別抄說(文)。對法抄。 (五十右)謂分別二障(至)立此初障(文)。義燈七本(四十九右)雲。西明說異生性通依現·種者不爾。此論第一及今此文皆雲依彼分別種立。雖下執著我法愚言即此障。不定現行。下二說故。無文明說通依現故。若爾何故言即此障。答。異生性狹。言障即寬。雖舉異生性意亦兼所依。且如愚品尚總名愚。況二執體俱是障故。故以初愚言即此障。又解。執著我法愚即是異生性。依彼我法種立而得彼名。非即說是現·種二執。故雲。應知愚品總說為愚。者雲執著我法愚即是無明。與第二釋無別。下雲利鈍障品俱起二愚。即唯說愚。若雲即亦說執。執體是慧不是愚。故若雲愚類亦說為愚。如何不許異生性體是愚等品亦名愚等。演祕雲。論依彼種立異生性故者。問。若爾如何下愚相即雲執著我法愚是異生性障。豈此愚者唯約種談。答。性狹障寬。異生性障即通種·現。謂異生性及異生性種類現行總合名為異生性障。故無違也(文)今謂。異生性障即通種現者。未詳。以本疏言二障種上立此初障故。即障即是異生性障也。又言斷能依故說所依亦斷者。義燈雲。要集雲。無間道但二障所依斷故。能依異生性亦隨斷。今謂。異生性體非障取收。可言所依斷故能依亦斷。既異生性體亦是障。何不說斷。由此正與聖性相違故。入初地初正說斷故。此斷時種等亦斷。據增說故。義演雲。其異生性即依二障種上假立。能依是異生性。所依是分別二障種。然異生性無別體也。由如命·根及二無心定雖無別體依彼種上假立。據實而言。先斷所依實種。能依假異生性亦除。今言能依異生性斷者。顯所依種亦斷。亦如世人云命根已斷。命根是假立。依實色心立。若色心先斷。命根即無。今但言命根斷不言色心。即此亦爾。但言異生性即顯所依障亦斷(文)今謂。義演似要集釋。往往引用西明等釋今亦爾乎。又言與現本識同記等者。義演雲。即所依二障種子。現本識者。者依即第八識。障種與本識同地繫。此文與現行本識同地分別二障種子能生現行者上立異生性故。若言能生現行種上立性者。且如身在欲界。欲界分別二障種子能生現者。即立為欲界異生性。如有身在欲界以離欲染得上界定。即得上界二障種子能生現行。欲界障種被伏不能生現行。既依能生現行上而立異生性。此人應名上界異生性。若許者即成大過。今應解雲。若身在欲界。即依自欲界二障種子若能生現。即依此種上立為欲界異生性。乃至上地亦然。由是設身在欲界。以離欲染雖二障種不生現行。不得於上立而為上界異生性。故得名為欲界異生性。樞要下末(四十二右)雲。若取依此地第八有故得此地名。應第八識自名異生。何須障種。不爾。菩薩十地此地第八識未斷故應成異生。由此應知取依此地第八分別二障種立。性唯染污有覆性收。二障體定故望二障亦爾。應思之。 (五十右)由此凡夫(至)不伏見惑種故(文)。義演雲。疏由此凡夫離欲界仍名欲界異生不伏見惑種故者。此文意說。如身在欲界。以世道伏欲界修道迷事粗惑即不能伏欲界分別二障及細俱生煩惱。即依此分別二障種上立而為欲界異生性。若爾即違前三種成就文。彼雲。若身在欲界。未當欲染。即欲界煩惱種子皆得成就。若離此地染亦名不成就。今離欲染障種仍起現行。豈非相違耶。彼約全離。此約外道所修六行伏惑。故不相違。 (五十右)以准知此性是染(文)。義演雲。疏以此准知性是染污(牒文與現流本不同)此第一解。意雲。所依二障種子通不善有覆無記。故能依性亦通二性名為染污。若爾外難雲。欲界煩惱有二性可能依性通二性。上界煩惱唯有覆性。能依異生性亦是有覆無記性。故知三界異生性唯有覆無記性名染污。於理為勝。若通不染污者。即據攝末歸本同第八識障種及性亦是無覆無記性。 (五十右)若爾何故(至)不言異生性耶(文)。對法四(二左)雲。自性無記者。謂八色界處·意相應品·命根·眾同分·名·句·文身等。對法抄第四(二十四左)曰。自性無記中。八色界處唯取長養諸根。外諸有色處等非異熟生所攝者。除善染色·聲處。以異熟色等是生得無記攝。六十六有五種無記。根者異熟生攝故。然異熟生有三文。一真異熟名異熟生。六十六。二假異熟名異熟生。如前第一卷受中說。然六十六復說三性法皆異熟生。今即除第三中善染。及除第一第二及第三中無記之法。善惡業果餘長養·等流等異熟生法是自性無記。然佛地。論立四無記。心異熟辨故不明於色。即法執類故。於五無記中前中通五蘊。第五唯色蘊。然今此論即意相應品及命根等皆通名自性無記。又此八色界等隨順門及約因說故無記也。徒師以無想異熟及第八識根色等是生得無記收以無想報。是故命根等通報·非報故此自性攝。此亦不然。成唯識說唯是異熟故即無想報亦自性收。是自性下等字前等故。然此等字論有無者。其集論本有也。故更應中取等欲界身邊見及相應法等。下無收處故。次命根等雜是報。以是假故自性收。不同本識。今解。自性攝一切唯無記法。攝論·無性第三不許立無記。勘義演雲。此文問意三。若言異生性通無覆無記性。爾者何故對法第四解無記中。但言命根等是自性無記。不言異生性亦是自性無記耶。以自性無記是無覆性故。為此問。 (五十左)答由約煩惱種(至)前釋為勝(文)。義演雲。此第二解。此文意說。若命根·名·句·文·諸根色等唯是自性無記。若異生性即通二性。約障種上立是有覆性。若約異熟名言種上立異生性者。此性即是無覆性故。異生性通二義故。異生性無記中是異熟無記攝。不是自性無記。故命根不可為例。以命根唯一自性攝故。今勘諸聖教不見說異生性依本識名言種上立。性是染污者。以之為勝。 (五十左)對法解無記(至)五無記等故(文)。對法者如上已引。雲十六(十七左)雲。又由五相建立無記諸法差別。何等為五。一異熟生無記。二威儀路無記。三工巧處無記。四變化無記。五自性無記。此中自性無記。謂諸色根是長養者及外諸有色處等非異熟等所攝者除善染污色心聲處。 (五十一右)若爾無種姓者(至)為異生性(文)。義演雲。疏若爾無種姓者至說何為異生性者。此即乘前文意而作此離難雲。若三乘望自聖道所治之障上立為異生性。名得聖道時名捨異生性。爾者如無性人。既無能治聖道。即不能望所治二障。說何法為異性。答。應說但依二障至不順別說者。此是答詞。由此義故。即三乘定性人及不定性人皆依分別二障立異生性。亦不順別說定性人唯依煩惱種上立異生性不定性人依二障上立異生性。但總通說無性人亦在其中。即無無前之難。 (五十一右)答不同小乘(至)見道合捨(文)。言唯修行斷者。下疏(五十二右)雲。若異生性是修行斷。見道前捨故。義演雲。疏答不同小乘至與見道道合捨者。如下小乘說從無始來從未來世中。即常起異生性流至現在而不斷絕。彼正起世第一法時。能害同時異生性裹其力也。如騎怨殺怨。即現在世第一法能引未來世中苦法世中共法智忍。未來世中苦法智忍能排未來世中異生性不得生起。即苦法智忍得生起也。故說未來苦法智忍將得生排其未來世中異生性將捨。故說未來世中見道智與而異生性俱合捨也。即現在世第一法與異生性同時落人過去。即未來世苦法智忍流至現在。即已無異生性。雖已得見道。然未來世中。異生性已即被他現在能緣煩惱傳。未來世中異性仍不名斷而但名捨。彼斷修道煩惱時。即斷未來世中異生性能緣縳。縳斷故說異生性是修道斷。即緣斷名修道斷。世第一法正捨名捨。見道之時已捨皆不成就。令未來不得起故。其體在修道位方斷。故捨與斷別也(文)今謂。義演雲。見道智與異生性俱合捨者非也。俱捨捨異生性有三說別。今疏所言當彼第三說也。義演雖似彼第二三。然違其致。今欲令明白其三說別具引論疏。勿事繁文。俱捨二十三(十右)雲。至此位中說名為入。此忍生已得聖者名。此在未來捨異生性。謂許此忍未來生時有此用非餘。如燈及生相。有餘師說。世第一法捨異生性。此義不然。彼此同名世間法故。性相違故。亦無有失。如上怨家能害怨命。有餘師說。此二共捨。如無間道解脫道故。光記二十三(二十七左)雲。苦法智忍初至此位說名為入。此忍生已至現在位得聖者名。此忍在未來能捨異生性。謂許此忍未來生時有此能捨異生性用。非餘法能。如燈及生相未來有用。燈有除闇用。令闇不至生相有生法用故。婆沙雲。謂一切法能於未來有作用者。總有三類。一者內法。如苦法忍。二者外法。如日等光明。三者內外法。如計生相。有餘師說至捨異生性者。有餘師說。世第一法獨能捨異生性。此義不然。至世間法故者。難。此義不然。彼此同名世間法故。如何世間法能捨世間法。性相違故。至能害怨命者。有餘師釋。雖世第一與異生性同是世間。性相違故能捨異生性。亦無有失。如上怨肩能害怨命。二人雖復同是世間。性相違故。一能害怨。有餘師說。至解脫道故者。有餘師說。二相資共捨異生性。世第一法如似無間道苦法智忍如似解脫道故。婆沙第三雲。有餘師言。世第一法·苦法智忍更互相資捨異生性。謂世第一法與異生性雖性相違而力劣故不能獨捨。由此引生苦法智忍共相助力捨異生性。譬如羸人依困健者更相助力能伏怨家。由此因緣世第一法如無間道苦法智忍如解脫道捨異生性。是故世第一法與異生性成就得俱滅。苦法智忍與異生性不成就得俱生。俱捨·婆沙皆有三說。若說苦法智忍捨如一形生捨戒。若世第一捨如命終捨戒。若世第一法及苦法忍捨相資共捨。名據一義。並不相違(文)寶疏二十二(二十五右)雲。論此在未來至如燈及生相。燈生時正能滅闇住時已滅。生相生時正能生法住時已生。苦法智忍亦於生時滅異生性住時已滅。論有餘師說至捨異生性。敘異說也。論此義不然至世間法故。難也。異生性與世第一法俱是世間有漏計法。如何第一法能捨異生性。論性相違故至能害怨命。通也。雖同世間性相違故。如同是人上怨肩上。雖依怨肩能害怨命。世第一法與異生性雖同世間依異生性能捨異生故。正理雲。性相違故。依復能捨。如上怨肩而害怨命。論有餘師說至解脫道故。異師說也。婆沙第三雲。有餘師言。世第一法·苦法智忍更互相資捨異生性。謂世第一法與異生性雖恆相違。而力劣故不能獨捨。由此引生苦法智忍其相助力捨異生性。譬如羸人依因健者更相助力能伏怨家。由此因緣世第一法如無間道苦法智忍·如解脫道。捨異生性。 (五十一左)二真見道名為聖(文)。義演雲。疏二真見道名為聖者。一謂二乘人生空智真見。二菩薩法空智真見道。 (五十一左)已得少分(至)分已斷故(文)。義燈七本(五十右)雲。西明不定性人於得聖已去亦聖亦凡。又解。唯聖。要集斷雲。後解為勝。今謂。前勝。同本疏故。於初地中獲聖性故。 (五十二右)為伏難言(至)無俱起失(文)。義演雲。意雲。此是薩婆多師難。難雲。我宗異生性。障體是修道斷。異生性復即在見道前捨。無漏果智起。無凡·聖俱成之失。汝大乘異生性。障依障種立應如無間道無漏智起時有異生性種由未斷。如何無凡·聖俱成之失。此由難意。下。 (五十二左)由薩婆多(至)今為此難(文)。俱捨二十三(十二左)曰。十六心中忍是無間道。約斷惑得無能隔礙故。智是解脫道。已解脫惑得與離繫得俱時起故。具三次第理定應然。猶如世間驅賊閑戶(文)義演雲。山薩婆多惑俱故今為此難者。意雲。以惑得不障聖性為此難也。即薩婆多許無間道與惑得俱故。復彼宗雲。無間道時惑得猶在。若無現得便無所斷。由此無間道斷現在得。問。薩婆多曰。既許無異生性得而證聖性故。凡·聖不俱。即無間道正起時與惑得俱時而能斷也。如騎怨殺怨。即能殺·所殺並俱起故。其異生性體要緣縳斷修道方除。以修道煩惱縳異生性。答修道煩惱斷其異生性即離縳斷說。故異生性是修道斷。 (五十三右)對法七等(至)是名為斷(文)。對法第七(十一右)之全文。彼論粗重滅下有平等準等四字。義演雲。由此品離繫故至是名為斷者。意雲。若聖道未起之時。即現在煩惱種子前能引後展轉不絕。若由此品離繫聖道起時即攝斷。即前念法中說名為斷。意說。如生空觀得斷繫時。令後念煩惱品住未來世不生法中也。疏聖道生煩惱種子得無生法者。此言無生法者。即起聖道已煩惱種子更不生故名無生法。非是無生法忍也。 (五十三右)問此言斷者(至)為斷相應縛(文)。諸斷差別如上已明。 (五十三右)五十九說(至)亦說名斷(文)。五十九(七右)雲。復次從彼相應及所緣故煩惱可斷。所以者何。已下全如疏文。 (五十三左)言粗重斷(至)唯煩惱中(文)。義演雲。疏言粗重斷雖亦通煩惱障至唯煩惱中者。意說。其相應·所緣縛中。若能緣名縛。即唯在煩惱障。障名能縛故。若所縛即通所知障及善等三性法皆名所縛故。斷所知障·煩惱皆名斷粗重。若據增勝若斷所知障唯名斷所緣·相應二縛。不名斷粗重。意說。若斷煩惱種時名自性斷。不縛時心王心所名相應縛斷。煩惱既不緣於境名所緣縛斷。 (五十三左)如二乘者(至)不同菩薩(文)。義演雲。疏二乘斷定障至不同菩薩者。意雲。如二乘人斷定障時但斷所知障之粗重而不斷種子。粗重者。即無堪任性。無堪任性者。有所謂身有硬澀心不調柔。斷此之時而得定也。故名定障。令不相隨煩者。意說。若斷定障時。令所知障不能有勢用與其粗重性而相隨順故。雲令不相隨順也(文)今謂。義演牒文令下更有不字。與現流本不同。 (五十四右)總緣之智非自相智(文)。義演雲。疏總緣智等者。准下解自相·共相中。若緣真如及作苦·空·無常·無我等觀名共相智。以真如是一切諸法共相故。故經雲諸法共同一相所謂無相。即緣此之智名共相智。若別別緣四諦名自相智。此二智中何者能乃斷惑。故疏中引三師釋。前二師是不正義。第三師是正義。 (五十四右)即違對法五十九等文(文)。對法七(十左)又五十九(六左)又(七右)明由修四種瑜伽能斷煩惱。又雲。(七左)然此現觀與懷緣諦作意相應。是故三心頓斷一切迷苦等見斷煩惱。修斷煩惱漸次而斷。數數修道方能斷故。 (五十四右)對法七等(至)共相行作意(文)。第七(十左)之全文。合檗本作令。鮮本作合。 (五十四右)如佛地第六(至)是此量耶(文)。佛地第六(六左)之問。略取其意。非舉全文。 (五十四右)有義二量(至)皆現量攝(文)。佛地第一有義之全文。由此已下疏主釋也。義演雲。疏有義二量至為現量也者。此第一師雲。若現·比二量在三心位。現量依自相立。比量依共相立。故散心現量不能斷惑。若在定心中總緣共相智緣一切法苦·無常等觀照自體皆是現量。是現量能斷惑也。 (五十四左)有義定心(至)非是共相(文)。佛地第二有義全文。由此已下疏主會釋。義演雲。第二說至方能斷之者。此第二師說。一切散心皆是共相。不能斷惑。一切定心皆是自相。方能斷惑。然由散加行觀苦·空·無常·無我等共相或觀真如共相。為加行故方能引起定心斷惑聖道。然由苦·無常等共相其所顯得定之中理就前方便說名知共相。其根本智就前方便說名緣共相智。不如是者。意說。所顯之理不就前方便說者即但名自相。根本智即名自相智。由此道理諸經論中或說真如名空·無我。諸法共相者。此文即緣約從前方便中苦無常等共相能顯以說真如名共相也。或真如二空所顯。非是共相者。此文即約但由二空。以為方便顯得真如真如名自相。其根本智正證真如。即名緣自相智。然對法論中說共相智能斷惑者。即從前方便道說。亦不相違。 (五十五右)如實義者(至)與此不同(文)。佛地第三正義家文。彼論是故彼論已下有說諸法上所有實義皆名自相此經不爾故無相違五句。義演雲。疏彼因明論立至不共他故者。此文即是因明論中說。明自共相也。意說。一切法上實義皆名自相。如色·聲等。實義名自相。故無常等名共相。以諸法上自相·共相各附已體不共他故。且如自相色·聲等名別不共他故。然無常等共相各附所依法體名不共他也。以聲上無常非色等上無常聲故。有說。因明論中自·共二相者。若分別心安立青黃等者。方名共相。以青黃貫通一切青黃故。若若非安立。縱五蘊上空·無常等皆名自相。即一一各附自所依蘊不通餘故。即無常等亦名實義。即非彼分別心所安立得自相名。問。經中共相其義雲何。答。五蘊等體名為自相。蘊上無常·苦·無我等名為共相。雖一一蘊無常等別然彼此相似立共相名。不說散心分別安立共相也。故與因明所說不同。問。二師義有何別。答。大意是同。但廣略異。明經中與前師同。唯敘因明與前師別。經即是佛地經也(文)。今謂。義演雲有說下皆是演祕解釋。順疏說意。自·共二相有多差別。如上已辨。亦斷障章辨釋。義演雲別心立一種類者。如第六意識緣一之青時。此青即通一切青黃等。亦如以名·句詮青等時能詮·所詮亦通一切青·等。如縷貫花。花雖各別縷適於法。類黃等爾。水火皆然。即一一種別故。如此分別心所緣青解者皆是假。青黃等亦爾。若離詮緣即本青是實青也。疏雖緣諸法至為自相者。意雲。苦·無常土雖是諸法共相。若定心緣諸法苦·無常等以附所依法各別故。亦名為自相。而帶名言不實通餘法。彼自相亦爾。真如雖是空·無我共相所顯。以是諸諸實自性故。自有實體相故。名為自相。非共相也。亦不可言以真如與一切有為法不一異故即說真如名共相者。爾色等自相亦與一切苦·無常等共相法亦不一異。色等自性法應名共相。既色等自相不名共相。故智真如亦非共相。然疏中雲彼因明論至與此不同以來。並依佛地敘因明論二相之義。結雲與經有別。有別之義同於初師。更不言也。故佛地論中敘因明已而總結雲。經不爾故不相違。即因明論中自·共相與佛地不同也。 (五十五左)由此義故(至)如前已辨(文)。義演雲。疏由此義故至如前已辨者。然對法論中說緣共相智能斷惑者。依他假智說。如假智緣一青時。此一青遍一切青種類上。即說此青名共相。其真如亦實通一切法之上。故說此真如名共相境。若根本智緣此真如時即名緣共相境。論實真如是法之實性。即是自相。緣此之智名自相智。能斷惑也。 (五十六左)證無為得(至)而亦有用(文)。義演雲。疏證無為得者。即智正證無為時即證名得。疏雖不違惑得而亦有用有。意說。此解脫道雖不如薩婆多違捨惑得。而亦有用。有用者即證擇滅無為也。 (五十六左)此後意說(至)合解有三(文)。義演雲。疏此後意說種生現雖同時至合解有三者。即論中有兩解。一雲。斷惑證滅期心別故。二言。為捨彼品粗重性故。並前第八識捨位有二解。即如疏雲加此一說。至種生現同時。故以來是第三解。即二解上加此一說也。故總有三解。此後意說者。即指此論中第二解文。然依論中第二解。解脫道而捨粗重性。種生現同時·異時別有兩師解。第一雲。有義種生現同時者。若菩薩至金剛心無間道時節。一切二障種·現俱捨。唯有第八識名言無記種子及現行識與金剛心俱生。即此第八與無堪忍性為所依止。至解脫道起時方捨有漏第八與無堪忍性方得成佛。此是正義。第二師種生理異時者。如菩薩金剛心即捨二障種子及捨第八識種子但有第八識現行及無堪任性不得名為佛。此護法弟子解。非是正義。何以知者。如唯識雲。能熏生種種種起現行。必俱時故。種生種許有前後。自相引故。如前難雲種滅牙生非極成故。乃至非勝義故。如前廣破。 (五十七右)如此一既(至)同時故(文)。義演雲。疏加此一說至同持故者。此第三解。亦種生現同時也。意雲。菩薩金剛心即捨一切二障種及有漏第八識並無堪任性故。無間道中捨已得無漏第八。但粗重在不名佛。問。粗重依何。答。有解。依者無漏。此解亦解亦正師義。下論文自難雲。無間道時應名佛故。後解脫道應無用故。 (五十七左)問此義可然(至)解脫道治耶(文)。義演雲。疏問此義可然至解脫同治耶者。此文即問十地中生空智。意說。十地中所記法空觀必帶生空智。此所帶生空智無間道中既不斷其現。又復不斷煩惱粗重。起無間道何所斷耶。又此所帶生空無間道若斷煩惱種子。可言所帶生空解脫道能斷煩惱上粗重耶。 (五十七左)其未煩惱障粗重(至)解脫道中捨(文)。義演雲。疏其未煩惱障粗重與所知障粗重解脫道中捨者。然疏中言十地修道位煩惱粗重與所知障粗重皆在解脫道中捨者。此未盡理。亦約實義者。若在見道及金剛無間道斷二障種子。若二障上無堪任性即同解脫道除之。若十地之中煩惱障與所知障同體強盛勢力。即此煩惱上無堪任性能障法空智即與所知障種於無間道中同斷若唯煩惱上無堪任性羸劣者即與所知障無堪任性於解脫道中同斷。若強盛煩惱上無堪任性於解脫道中捨者。未審解脫道中有何勢力。而能斷煩惱上無堪任性。有漏劣者無妨。故知十地之無間道能斷煩惱無堪任性。於理為勝。以障地故。其煩惱障體不障於地唯佛果斷。如世間刀。刀體不能割物。刀刃利用能割物。若摩去刃其刀體尚存。比況亦爾。粗重障地煩惱體不障地。故斷卻粗重其體尚存。故粗重與所知障同地地斷。由如第四地斷所知障中身·邊二見其煩惱障中身·邊二見亦復不起故。故如身見等。疏雲無粗重者。即無定障也。謂無堪任性如硬澀不調柔等是。 (五十八右)無間斷粗重(至)得自在故(文)。演祕雲。疏無間道粗至解脫得自在故者。有義釋雲。無間道時伏受等種。解脫道位除彼粗重。 (五十八右)大般若經(至)二乘猶有(文)。大般若經第三百六十卷。義演雲。此問意雲。既言三乘身中無為皆無差別者。何故如來有無為法。即無習氣無堪任性二乘亦有無為法。何故二乘身中尚有習氣無堪任性耶。 (五十八左)二乘身中不能引無義(文)。義演雲。疏不能引無義者。即是法空。若菩薩身中即能引得法空智等諸功德法(已上)今謂未穩。 (五十八左)即由此文(至)不得無為(文)。義演雲。疏即由此文顯斷習氣不得無為者。以習氣非是煩惱所以斷習氣不得無為。約斷煩惱說證無為也。三乘既同斷煩惱故無差別。三乘同坐解脫床。有雲。無義者即無義利。無義利者障聖聖道智。二乘身中有習氣不能引無義利。菩薩身中習氣能引無義利。為聖障。如來永無故習氣不障無為也。以非傳故(文)。今謂。此釋應優。 (五十八左)亦顯所知障斷不得無為等(文)。演祕雲。疏亦顯所知障斷不得無為等者。詳曰。今助一釋。斷所知障亦得無為。如顯揚雲。想受·不動二無為者。若斷障得擇滅所攝。彼障即是所知障攝。又此論下雲。許無任處亦擇滅攝。經言三乘無差別等而依離縛斷煩惱說亦不相違。 (五十八左)等取惡非業(文)。義演雲。等取惡趣別業者。即是三惡趣中別報業。及等取卵·濕二生處。雲總報果見道既除別報業果炳然不受故須等也。及非異熱者。即是士用果也。所以得見道時。三惡趣中士用果亦必不受。及等餘增上果者即如地獄中增上苦具乃至人中黃門等所受用境界增上果等。皆惡業增上。入見道已如是等果永不生故(文)今謂。義演牒文雲別業。與今本別。 (五十九右)及人天趣(至)業及果(文)。義演雲。疏及人天趣中分別所起業及果者。意雲。此等別報業果皆由見道分別煩惱·所知。人中平擇也及女人身·二形·北俱盧洲·長壽諸天及無想定·無想天。此等皆能障於聖道。又菩薩不作女人身。而得入見道故。然此所有總·別報業果及增上異熟果·士用果等入見道已永更不生。名不生斷。 (五十九右)能趣之中但說煩惱(文)。義燈七本(五二右)雲。本疏雲能起煩惱亦攝所知。要集雲煩惱言不攝所知望業果勢疏遠故。今謂不爾。通二障故。准下所知亦煩惱言攝故(文)今准燈文。今疏能趣之趣寫誤。當作起字。 (五十九右)解深蜜七十八等(文)。解深蜜經第四(四右)雲。謂於初地有二愚癡。一者執著補特伽羅及法愚癡。二者惡趣雜染愚癡。及彼粗重為所對治。於第二地有二愚癡。一者微細誤犯愚癡。二者種種業趣愚癡。及彼粗重為所對治於第三地有二愚癡。一者欲貪愚癡。二者圓滿聞持陀羅尼愚癡。及彼粗重為所對治(文)。七十八(四右)文全同。 (五十九右)前說無記(至)如緣起中說(文)。義演雲。疏前說善無記至如緣起中說者。意雲。如前十二因緣中辨。若說善無記名斷者。據緣縛斷。即修道方除。由斷修道煩惱不被緣縛故。故得斷名。今言諸業果者。據不生斷。若入見道如是等果畢竟不受。故雲不生斷疏故為此第二解者。如疏言。前說善無記至不生斷以來是第二解。 (五十九右)然分別障中(至)毀訾言也(文)。義演雲。疏然分別障中至毀訾言也故者。意雲。此釋伏難。難雲。分別障中。如煩惱障。能發業潤生。可言惡趣雜染愚。如分別所知障不發業感生。雲何第一障中言所發業果並言惡趣耶。即對下第二邪行障故名第一障中。答。所言惡趣者但是毀訾之言。非是發業感生名惡趣也。指況可知。 (六十右)此師意說(至)名為利鈍(文)。義演雲。疏此師意說唯取無明點見非見俱名為利鈍者。意說。若無明與身見等五見俱起名為利愚。若與貪嗔等俱起即名鈍愚也。此師但說利·鈍障俱時無明名愚。更不說餘煩惱也。 (六十左)問現行久已滅如何言斷(文)。義演雲。疏問現行久已滅如何言斷者。此問意雲。若言斷二愚。是現行者。二愚現行加行位中已伏滅無。如何無間道中說斷耶。答如疏自明。 (六十左)五十九說(至)隨眠斷故(文)。五十九(七左)之全文。彼論惱斷下有當知多種一句。 (六十左)謂貪瞋斷(至)見道諸惑等(文)。義演雲。疏謂貪嗔斷(乃至)疑斷無色界繫所斷至非伏惑時亦伏見道諸惑等者。此一段諸文即約諸煩惱實斷而說。不約六行世間道伏煩惱說世。世間道不能伏見道分別惑。然世間道生能伏俱生迷事粗惑。不能伏俱生細惑及分別惑也。今既言見道疑見等斷。明知即用聖道斷也。言見苦斷者。即分別見等是見苦所斷道斷也。故雲見苦所斷。雲色礙繫所斷者。色界煩惱地地有品故道非一。故雲斷斷。乃至無色界所繫斷斷亦准此釋。離繫是隨眠斷者。意雲。斷都隨眠離繫故。雲離繫是隨眠斷。非伏煩惱所得離繫果。以後煩惱還復生故(文)今謂。義演雲道非一故雲斷斷無色亦同者。此釋不可也。何者。見苦所斷亦有多品。何言言斷。今准前後斷斷字衍。非謂有品。況撿瑜伽無疊二字。亦略色界。彼續上所引隨眠斷雲諸纏斷者。謂貪嗔斷乃至疑斷·薩迦耶見斷乃至邪見斷·見苦所斷斷乃至修道所斷斷·欲界所繫斷乃至無色界所繫斷·散亂斷·曉悟斷·羸劣斷·制伏斷·離繫斷。當知離繫斷即是隨眠斷。 (六十一右)瑜伽第十一(至)斷苦根(文)。第十一(九左)曰。復次此四靜慮亦得名為出諸受事。謂而靜慮出離憂根。第二靜慮出離苦根。第三靜慮出離喜根。第四靜慮出離樂根。 (六十一右)苦根種子(至)斷彼苦根(文)。義燈七本(五十二左)雲。問。初定無苦習氣應除何故二定方始說斷。答。以初靜慮猶有三識是苦所依。第二定無。是故說斷。問。憂·喜·樂受依於意根。雲何初定憂言出離。答。五識自無治道。識無粗重方除。意地自有斷道。憂在初定即滅。離喜·樂等准此應知(文)。演祕雲。即欲界中苦受所引不安穩性名苦粗重。初定力微。未能發生殊勝喜樂及勝輕安。未遍適悅故。未能斷彼苦粗重。二定相違故。彼方斷。又婆沙論八十一雲。問。離欲染時斷憂及苦。契經何故說第二定而滅苦耶。答。依過對治故作是說。謂離欲染雖斷苦根而未名為過苦對治。於初靜慮得離欲時過苦對治。故說苦滅。苦對治者。謂初靜慮。廣如彼說(文)今謂。二定斷苦如上已引。瑜伽·對法論抄細辨。 (六十一左)以世親攝論第七卷(至)非染污故(文)。世親第七(十三左)論曰。如是諸地安立為十。雲何可見。為欲對治十種無明所治障故。所以者何。以於十相所知法界有十無明所治障住。又曰。復次應知如是無明於聲聞等非染污於諸菩薩是染污。 (六十二右)對法十四(至)對治道等者對法十四(十七右)文。文如上屢引。 (六十二左)彼自有二復次(至)亦不別說(文)。世親論中(十二左)先明有十無明所治障上所引文是也。又次下(十四左)曰。又所治障有其十種故立十地。何等名為所治十障。一異生性乃至十於諸法中未得自在(文)。此第二復次也。無性論第七(十七左)。 (六十二左)如言二障三處過(文)。如上二末(四十五)五末(十右)辨釋。 (六十三右)攝論本及(至)助願受生(文)。世親四十(七左)論曰。煩惱伏不滅。如毒咒所害。留惑至感盡證佛一切智。釋曰。此頌顯示斷煩惱甚深。煩惱乃至廣說。 (六十三右)亦斷俱生所知一分(文)。義演雲。疏亦斷俱生所知一分者。十地所斷皆有俱生。唯說初地故言一分。故初地中初入地心斷分別異生性障。至住·滿心中斷俱生一分所知障。此障非十障數。 (六十三左)時既淹久謂二阿僧祇(文)。義演雲。疏時既淹久謂二僧祇者。即是他地心·滿地心名二僧祇也。據實而言。謂從上忍而入初地正入見道中。乃至真見道·兩重十六心等時節經年月劫。夫多少相似。亦不是任見道中為經於一僧祇劫也。今者即初假在見道中。時節經於一僧祇劫中是初入地心。即斷見道二障而不斷修道所知障。即初地中餘住地·滿心中應斷俱生所知障。然此中即分三十三阿僧祇劫。初地前為三僧祇劫。即此心為三僧祇也。又於十地之中皆有入·住心住地心。出地心名為三僧祇劫。十地中即有三十僧祇劫。並地前有三十三僧祇劫。然此中分大·中·小。若地前名大以一阿僧祇劫總分為三僧祇劫故名為大。若八地至十地名中。以一大阿僧祇劫總分為九劫故。從初地至七地名小。一大僧祇劫分作二十一劫故。即三七二十一名大阿僧祇劫。即約八百里石盡為一劫。若三十三小僧祇劫即約晝夜月時年等以明也。言一地三時者。即入·住·出三心也(文)梁攝論十一(十五左)次於十地中隨差別應修習。各三阿僧祇劫。不同聲聞修得。 (六十三左)引對法十四文為證(文)。對法十四(十七右)雲。又諸菩薩已得諦現觀。於十地修道位。唯修所知障對治道。非煩惱障對治道。 (六十四右)又攝論第十(至)速趣圓寂(文)。如上已引。 (六十四右)十地雲(至)義意大同(文)。十地第一(十四左)世親第七(十四左)之全文。但世親論行無障。義演雲。疏邪行眾生身等障者。意雲。此邪行即障。於有情等起誤犯三業名邪行障。意說。邪行即是於眾生身等。誤犯身等三顯業行名邪行障。此邪行即障名邪行障。持業釋。初地尚有障第二地。入二地時便能永斷。 (六十四左)解誤犯三業(文)。樞要下末(四十二左)雲。二地名離垢。無誤犯三業。初地誤犯。猶須思擇。此地不然。如行之時蟲自分路任運不傷故無誤犯。初地不爾。猶有誤犯。何故十障但說邪行。二愚兼說誤犯三業。是根本故。彼亦邪行收。第二釋雲或唯起業不了業愚。即即邪行攝。更無所少。 (六十四左)佛地論第七(至)所知障體(文)。佛地論七(三右)雲。所知障者。謂執遍計所執諸法。薩伽耶見以為上首所有無明法。愛恚等諸心心法及所發業並所得果皆攝在中。皆以法執及無明等為根本故。 (六十五右)菩薩二乘(至)故無前難(文)。佛地論七(五右)雲。此就二乘名為無覆。若望菩薩是染污故。亦名有有覆。故所知障亦名無覆亦名有覆。一體二名。所望別故。 (六十五右)餘論中(至)已攝盡故(文)。義演雲。疏餘論中言身等者至已攝盡故者。意雲。如十地及攝論釋邪行障皆言邪行於眾生身等障。今此論中但言邪行障。即攝三業盡也。此即會論不同所由。 (六十六右)境用別故(文)。義演雲。疏境用別故者。境者即無明境。謂三業也。用者即無明用也。即起業不了業。是無明行相用也。別者即無明行相。故緣境者各別。初愚即能起業。第二愚即唯不了業。故境別也。 (六十六右)十地雲(至)而有忘失(文)。十地論一(十四左)世親第七(十四左)之全文。樞要下末(四十二左)雲。第三地闇鈍障。於所聞思修法忘失者。何故初地名已得不退。此猶忘耶。又菩薩地雲。勝解行位於久所作所思所說法有時忘失。入地不爾。如何今說有忘失耶。定位所得多分忘失。地前猶有地上鹹無。名證不退。其聞·思·修所得猶小有退忘非多。又無漏所得無忘。有漏所得三慧境猶忘。亦不相違。三定成無也。又應不是退也。 (六十四右)四十五及佛地等說(文)。四十五(十四右)雲。雲何菩薩法陀羅尼。謂諸菩薩獲得如是念慧力持。由此力持聞未曾聞言未溫習未善通利名句文身之所攝錄次第錯綜次第結集無量典經。無量時能持不忘。是名菩薩法陀羅尼(文)。佛地論五(十五左)如是念慧不思議力名陀雖尼。 (六十六右)彼四十五說(至)今即初二攝(文)。四十五(十四右)之文。如前已引。義演雲。今即初二攝即是聞持陀羅尼者。意雲。由聞彼能詮教法及所詮義。即陀羅尼方能持彼法義令不忘失。 (六十六左)及彼所發殊勝三慧(文)。義演雲。疏及彼所發殊勝三慧等者。意此能障勝定及障總持亦障勝定所發修慧亦障總持發聞思慧。論合為文。故雲及彼所發殊勝三慧。此中且約散總持親能發聞思二慧若定中總持即不能發緣教聞思也。縱雲能發聞思者皆是義說。非實爾也。 (六十六左)即由於五欲(文)及修慧(文)。義演雲。疏即由五欲起貪乃至及修慧者。此欲貪愚即欲貪之愚名言貪愚。即是欲界繫。由起欲界中五欲貪即能障上二界中勝定及定所發修慧。准此文即前初二地菩薩由有五欲貪故即合實有妻子。若第三地已上乃至佛地皆許示現有妻子。所謂羅□羅·耶輸等。 (六十七右)以聞思與聞持相近(文)。義演雲。疏以聞思與聞持相近者。聞持即是總持。總持能發聞·思二慧故雲相近。由聞持法義生聞·思慧也。是非一障體義說。二障體各別。所以各別障也。非一分障體義說為二障。據實而言。亦勝障。如障修亦障聞思。障聞思亦障修也。隨相亦說二障。非必定然。此亦聞持隨陀羅尼之愚。依主釋。 (六十七右)此已上三地愚(至)不同(文)。不同之不恐衍。何者所舉二愚皆依七十八(四左)並深密經。與經論同。已上三地亦同。第四亦同。第五地名此論雲一純作意背生死愚二純作意向涅槃愚。彼雲一一向作意棄背生死愚癡二一向作意趣向涅槃愚癡。第六地中。此雲一現觀察行流轉愚。彼雲現前觀察諸行流轉愚癡。第二彼此全同。第七地名。此論雲一細相現行愚二純作意求無相愚。彼雲一微細相現行愚癡二一向無相作意方便愚癡。第八二名全同。第九地中。此論雲一於無量所說法無量名句字後後慧辨陀羅尼自在愚。彼論雲一於無量說法無量法句文字後後慧辨陀羅尼自在愚癡。第十佛地亦同。 (六十七左)論曰微細煩惱現行障(文)樞要下末(四十三右)雲。何故諸地十障皆舉小分。唯第二·第三地·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障攝二愚皆盡。攝法盡故。唯有初四地有通有別。初地異生性本故惡趣愚末故。此依前釋若依後釋。即總攝盡更不須說。第四地障身見等不入二愚中。二愚不說為十障。有何意也。答。二愚據因。前地所起說與後為障。身見等據久遠所行名十障。又十障據因說。身見等能起諸煩惱故。後二為果。正能障故說為二愚。不相違也。 (六十七左)十地雲(至)是微細(文)。十地論一(十四左)世親第七(十四左)之全文。義演雲。十地雲解法慢障至我見慢等是者。此地菩薩由解法義而生於慢名解法慢障。即前三地有粗解法慢。若至此地亦有細解法慢也。即我見慢等者。此出微細煩惱現行障體即是第六意識中俱生我見等是為所知障。與彼意識中身見等同體故。彼彼名是依主釋。即微細煩惱現行之障。剋實此障用所知障法執為體。若等取我所邊見者。論中舉身見等邊見。舉我見等取我所見及等取癡慢。我愛我法愛等皆是此障品也。 (六十八右)又遠隨現行故(文)。義演雲。疏遠隨現行故者。此俱生身·邊見等法無始已來久遠行至於第四地得遠隨現行名。既以身無始未遠行故。煩惱隨身得遠行名。由障第四地於此地中故眾疏以下品解論中微細障。有義彈雲。應說此微細障地地中第九品攝。不應說為是三品中下品攝。詳曰。若爾者。見等餘惑第九品者一切應是此中微細障。以此下品故。若許爾者。即應一切地中第九品惑。總此地斷盡應名佛故。既有此濫故。疏主以品品中是下品攝遮簡。尤善(文)。有義下是演祕意。 (六十八右)餘論准此釋(文)。義演雲。疏餘准此釋者。意雲。身見等既爾。餘慢愛等與身見等俱起者皆准此釋。以最下品是微細義(文)。今謂。准義演牒文。今疏論字衍矣。 (六十八左)由有身見等(至)即通障也(文)。義燈七本(五十三左)雲。問。何故此障菩提分法。何不前除四地方斷。答。菩提分法修念住等。由執我故障彼念住觀法無我等故。說為障。初二·三地相同世間。修施·戒·修。四·五·六地相同二乘故。四地作。問。既非大乘正修學。何故須作。答。三乘通修非不為正。問。修有何別。答。二乘修斷煩惱障。大乘所修即斷二障。又如二乘觀不淨等不為壞緣。大乘壞緣。如觀身不淨·非不淨。非一向不淨即觀不淨除煩惱。觀非不淨除所知。又聲聞等觀安立諦。菩薩觀非安立。 (六十八左)中邊第一有菩提分障(文)。中邊上(十四左)曰。頌曰。於覺分·度·地。有別障。應知。論曰。復於覺分·波羅蜜多·諸地功德各有別障。於菩提分有別障者。乃至廣說。今謂。中邊具明菩提分法並波羅蜜多及十地功德各有別障。於中此是第一善分法別障也。 (六十九右)世間有情多作此三福業事故(文)。言福業者俱捨雲。 (六十九右)二身見者亦起對治(文)。演祕雲。二釋如疏。有義。法執之中有我·我所二身見故。詳曰。雖薩迦耶兼攝我所觀今文勢不取我所品。所以者何。答明二見已即問寧知唯第六俱。既與第七相對問答。第七豈許有我所見。由此故疏第二解勝·最勝王經疏雲。唯識論等據二身見說見修或四地除。 (七十右)若此是(至)已許滅者(文)。義演雲。若此是彼第七識俱七地已前已除滅者。意雲。若此身見是第七識俱身見者。即應此見第四地中除滅。若許爾者。即應貪嗔等餘煩惱已前應滅。以無依持故。如八·九·十地(文)。今謂。義演牒文已許之許作除。 (七十右)解深蜜經七十八等(至)所知障在(文)。解深密經第四(十六右)七十八(十五右)經論全同。彼五地上更有於字。下有何以故善男子六字。義燈七本(五十二左)雲。本疏雲。如何害伴。如斷障章已廣解訖。彼處言害伴隨眠在五地斷。解深密經及瑜伽論七十八雲。一者害伴。謂前五地。諸不俱生現行煩惱是俱生煩惱現行助伴。彼於爾時永不復有。此言俱生者。非對分別任運起名為俱生。獨起貪等不與我見俱故名不俱生。此不俱生由我見俱等勢力所引。是彼前伴。彼亦此伴。由四地中作菩提分說障勝者。於此中斷所依所知能依不起(文)。義演雲。不俱生現行煩惱是俱生煩惱現行助伴者。意說。諸不俱生者。即貪癡慢等不與身·邊二見俱生名不俱生。仍彼身·邊二見前後引起。言俱生者。即貪癡慢等與身·邊二見同念俱起。即不俱生煩惱與俱生煩惱而作伴也。然俱生煩惱及身·邊見等以相粗故第四地中斷。其不俱生煩惱細故至第五地斷。即不俱生煩惱名為害伴。謂不俱生煩惱是他伴。今被害故所以不俱生煩惱得害伴名。據此解。即第五地斷害伴隨眠。今勘解深密經文。此解為正。力有雲。俱生煩惱是不俱生家伴。第四地中除名斷害伴者。未可依。依違經文故。 (七十左)身見等言(至)違菩提分法(文)。義演雲。疏身見等言非貪癡慢至違菩提分法者。此釋等字謂身見等未取定愛·法愛等隨煩惱。即八大隨惑。八大隨惑皆遍染心故。與身·邊二見俱起。然於餘位別頭起故。定愛即於四禪八定尚生貪著。即是上界中味定也。法愛者。於所得大乘十二分教法而生愛著名為法愛。意說。初二地中由有欲貪即貪五欲境界故。能障上二界及無漏教法。若入第二地中即斷欲界貪故。得上界定及無漏教法。以得勝定及無漏教法故。於此中深生貪愛故。名定愛·法愛定愛·法愛是上界障。障上地法故。即此貪愛亦障觀身不淨。若作不淨觀時亦除定愛也。至第四地中既斷定愛·法愛故。於定及教方得自在。其貪癡慢等與身·邊見俱起亦四地中斷。以作不淨觀時遠此貪等故。問。小乘人作菩提分法觀而證小乘果。菩薩既作菩提分法觀。何故不取小果。答。二乘人作不淨觀時而取相故執為寶故。所以但得小乘果。菩薩但為遍學諸道作菩提分法觀時以不取相。不觀為實。以無所得方便亦不見淨與不淨。亦不見身與不身。但若無上菩薩不求小果五地作四諦六地作緣生觀等皆准此。所以說四·五·六地菩薩相同二乘者。據此觀行說。及別別法者。所謂無量陀羅尼門·三摩地門隨分修行。眾多行同名別別法。前照了大乘法教等者。此說前第三地。第三地中以無漏慧光照了大乘等。是故前地名發光地(文)義燈七本(五十四左)雲。問。何故此地除定·法愛。觀愛是苦除定愛。觀法無我故除法愛。問。何故不於初·二·三地斷害伴乃至微細等。答。若不斷身見害伴不斷。及不斷羸劣微細不斷。故於五·七·八等斷別。問。何故要斷我見等已害伴等方斷。答。准常可知。 (七十一左)十地雲身得我慢障(文)。現流論本。自得之得作淨。義演雲。疏十地雲身得我慢障者。然古譯十地文錯。既第四地中已斷身·邊見。及俱起已伏不起。何況第五地中更有我慢等耶。故知錯也。 (七十一左)十地雲(至)粗相現行(文)。十地一(十四左)世親第七(十四左)之全文。 (七十二右)由前地觀(至)說此為粗(文)。義演雲。疏由前地觀曰諦至說此為粗者。前五地中作四諦觀因果名粗相者。謂苦·集二諦者。謂滅·道。若第六地觀十二支無明緣行等為因果時。即前地觀十二生死因果故名為細。謂五地中作苦·集觀。即有染相能障六地中緣起道·滅觀。若淨滅·道相觀即障六地無淨相故。前地中有染淨相障六地中無染淨道者。緣彼無染淨真如名無染淨道。 (七十二左)解深密雲現前觀察行流轉(文)。解深密經四(四左)行上有諸字。義演雲。解深密雲。一現密行流轉者。即是能緣苦集諦觀執彼所觀行流轉故名為現觀察行流轉愚。從能觀智及所觀境以至其名。即依主釋。二相多現行愚者。謂觀滅·道淨相多現前。緣彼相故名相多現行愚。亦依主釋。金光明雲。還滅相數於心現執彼淨相。無明為性。   (七十二左)十地雲(至)世親同此(文)十地一(十四左)世親第七(十四左) (七十三左)十地第九(至)生樂心等(文)。第九經(初左)論(二右)之全文。十種方便陳列經中(初紙)義演雲。於無作行中生樂心等者。無作即是無相。樂心即是作意希望懃求心。即於無相中作意懃求也。 (七十四左)此即寬遍(至)別分立故(文)。義演雲。此即寬遍使於相中至實別所依者。然相寬即通情·非情。自身他身為情。非情器世間等。皆是相故。土即狹。唯是所居止處名土。即於相中分別出一分器世間名之為土。然相是實。四大是所依。土即假是是能依。所以有相非土。為土皆相也。 (七十五右)問若等流(至)等流別也(文)。義演雲。疏若等流後得智法執猶起至如何可說二觀等流別也者。等流者即後得智。從根本智流出名為等流。此中問意。八地已上菩薩常無漏無出觀。如何生空後得智法執猶起。又如何二觀有別。若爾生空起引法空。法空應是生空智。若法空引起生空。生空應是法空智。疏答曰由無分別也生法二觀近遠勢用所引故者。意說。生·法二空觀前後相引。非二觀併入。由法·空根本智引起法·空後得智故。法空後得為近。由法空後得智引生空根本生空根本引生空後得。生空後得望法空智為遠也。如前已說即如前第五番說。 (七十五左)諸佛七勸方能進修(文)。義演雲。疏諸佛七勸方能進修者。此第八地中但有諸佛七勸而無摩頂事。若第十地菩薩在大自在宮中亦勸生摩頂。然七勸雲。汝已二萬劫勸修於妙行。雲何不精進無相海中住。既被勸已起行化生。今此第九障亦是依主釋。 (七十五左)解深密七十八(文)。解深密經第四(五右)七十八(五右)。   (七十六右)後後慧辨可解(文)。義演雲疏後後慧辨可解者。論言展轉訓釋。即是解後後慧辨之義(文)或說。後後不穩。恐彼彼寫誤。 (七十六左)論二辨才自在愚(文)。義燈雲。問。四無礙解何故前三同為一障。第四獨為一障。答。前三無礙雖體有三緣境各一無多行解。第四體一解行分多。謂即七辨。又雲。前三是因。第四是果。三·一障而有差別。 (七十六左)迅辨揵辨(至)小大等是(文)。義演雲。疏迅辨者。即懸河湕洽不遲訥故。揵辨者。謂須言即言無謇吃。無疏謬辨者。所說法皆不邪錯故。無斷盡辨者。相續連環終不竭故。豐義味辨者。一言詮含理事故。一切世間最勝妙辨者。具足甚深。如雷清微遠聞等故。八高下清濁小大是也。此釋世間最勝妙辨。高者即上聲也。下者即人聲也。清者謂清聲。濁者即濁聲。小者如為一人說法唯一人聞餘眾雖在會坐而不聞也。大者從眾若遍三千界菩薩說法聲亦遍三千界。 (七十七右)論十於諸法(至)所起事業(文)義演雲。論十於諸法中至不得自在者。意雲。由此障故令智於諸法中不得自在故。名不得自在障。是持業釋。論其體性。非但障智亦障神通等。即所知障一分為體。 (七十七右)論入十地時(至)及所含藏(文)。演祕雲。論入十地至及所含藏者。問。後後地中所有功德前前地中頗亦得不。答。亦許得。故瑜伽論四十八雲。如是所說後後住中支分功德非前前住一切都無。然下品故不隨其數。當知。即彼展轉修習成中上品。於餘後地證得成滿方乃建立。 (七十七左)十地第十一(至)功德多少(文)。十地十一及十二中明第九·第十兩地。又四十八(初左)廣明前後地功德。 (七十七左)論此地於法等(文)。義演雲。論此地於法等者。意雲。此第十地於諸法中雖得自在。由餘煩惱微細所知障故未名最極。故說此障。名為餘障。餘即障故。是持業釋。即用二障為其性。 (七十八右)集論第十四末(至)不能繁述(文)。對法十四(十七右)雲。若得菩提時頓斷煩惱障及所知障。頓成阿羅漢及如來(文)解深密第四(五右)第七十八(五右)菩薩地四十八(初紙)如次上引。 (七十八右)十地第十說(至)不能繁引(文)。此中菩薩乃至不斷說。是第十一(十六左)之全文。下兩解文。彼論有九復次中之第一·第三之意。 (七十八左)應勘瑜伽(至)於此中會(文)。六十六(十三右)雲。復次雲何應修法。謂一切善有為法。此中應知略有四種。一得習。二習修。三除去習。四對治修。此中未生善法為欲生故作意修習。是名得修。已生善法令住不忘乃至廣說。是名習修。已生不善法為欲斷故作意修習。名除去修。未生不善法為不生故於厭患等。諸對治門作意修習。名對治修。當知此中從了相作意乃至勝解作意名厭患對治修。從遠離作意乃至方便究竟作意名斷對治修。方便究竟果作意名持對治修。從此已上即此一切七種作意。隨於勝地上地所攝。當知一切名遠分對治修。此四種修一切總說為二種修。福防護受持修乃作意思惟修。此中修身名防護修。修戒名受持修。若靜慮地作意修。若諦智地作意修。總名作意思惟修。此中初作意修名為修心。第二作意修名為修慧。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四十三終_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四十四(十末之一) (初右)體性寬狹更無別異(文)。義燈七末(初右)曰。論。此十一障等。本疏言體性寬狹更無別異者。非唯十一障。以下種障各舉初斷影顯住·出所斷障故。疏雲。十地所斷雖但所知俱品不行即通二障。非唯十一初所斷者。論意如是。本明斷障得果。唯斷十一非但斷不成亦不能得果。故下論文總分別斷。非為不知十一不攝住·出斷者(文)。義演雲。疏體性寬狹更無異說者。意說二障最寬。但言二障即攝一切分別俱生二障故。二障寬也。若言十障即狹。據唯識中十障。攝得障十地中人地心所知障。不攝障住地·滿地中所知障也。其異生性亦唯取所知障。故唯識中障狹也。若攝論中說十障唯攝得俱生十障不攝一分別異生性二障也。以異生性障體即是分別煩惱所知二障故。今不攝此故名狹也。即攝論。除地入心外。即攝得初地中住地中障。並攝得後九地中障住·滿心中障。然攝論及此論俱不攝第十一障佛地障。故唯識攝論並狹(文)今謂義演牒文別異之異作說。依此錯本義旨不穩。義燈於理為勝。 (初右)十地所斷(至)即通二障(文)。義演雲。疏十地所斷但所知俱品不行者。意說雖十地中正斷所知障。然與所知障俱起煩惱亦伏不行也。故知十地亦通斷二障。觀此文意令釋伏難。伏難雲。若正斷所知不言煩惱者。煩惱應不斷。答。如疏。 (初左)於極喜地(至)亦能斷故(文)。義燈七末(初右)雲。本釋言極喜住簡彼二乘。初見初斷簡相見道。就真見道但取無間故說初斷。西明並取無間·解脫二心同斷。簡後三心十六心等。要集雲。有釋為勝。今謂不爾。前第九雲無間·解脫斷惑證滅期心別故不說同斷。若定同斷。如何得言期心別故。又要二道方能斷惑即違下文。菩薩利根剎那剎那能斷證故。以二共斷非剎那故。又雜集第九雲。斷對治者。謂加行及無間道。持對治者。謂解脫道。不說為斷但雲持得。 (初左)瑜伽五十八等(至)分別煩惱(文)。五十八(十六右)雲。若諸異生離欲界欲或色界欲但由修道。無有見道故。於欲界得離欲持。貪慾瞋恚及彼隨法憐近憍慢。若諸煩惱相應無明不現行故。皆說名斷。非如見道所斷薩迦耶見等(文)。義演雲。意雲。世間有漏六行道。但能伏俱生貪瞋及隨貪瞋我見後起憐近憍慢等。然不伏分別煩惱。何以故。分別惑強有漏道弱。所以弱道不能伏強惑。如第八卷已說。此約二乘異生性說。又雲。若二乘人欲得滅盡定時。亦作欣厭觀六行伏惑道。然後方入。 (二右)若資糧位(至)無此能也(文)。義演雲。若菩薩在地前資糧·加行位。能正知勝解。或作此諦觀。能伏分別·煩惱現行。或作真如無相觀。能伏分別·煩惱現行也。並至加行位即能頓伏盡分別·煩惱。若二乘人於資糧位能伏分別粗者。至加行位亦能伏分別細者。雖伏而不能總伏盡故雲不能伏。意雲。與觀相違即伏。不與觀相違者不伏。不同菩薩。世間道力者。非是六行道。但是有漏名世間道。 (二右)緣起經說(至)無不共無明(文)。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下(十五右)雲。復言。世尊。雲何無明轉異殊勝。世尊告曰。外法異生非理作意所引。四種轉異無明由此為緣生福非福及不動行。如是所說外法所有福行及不動行相應善心。一切皆是非理作意所引等流。內法異生若放逸者。彼除一種不共無明所餘無明引發放逸為緣生行。內法異生若不放逸勤修學者。及聖有學三種無明引發妄念為非福緣。然此非福不能為緣招三惡趣故。此非福我不說為無明緣行。如是所說不共無明。內法異生離不放逸而修學者。亦未能斷。諸聖有學應知永斷。又不放逸內法異生若造福行及不動行。彼是正法如理作意相應善心之所引發。解脫為依迴向解脫而引發故。雖於善趣感殊勝生。而非無明起增上緣。然能作彼四種無明斷增上緣。諸聖有學不共無明已永斷故不造新業。所有故業由隨眠力未永斷滅暫觸還吐。如是所有無明緣行生生漸滅不復增長。由此道種應知。內法所有學者。不緣無明更造諸行。是故唯依外法異生我說順次雜染緣起最極圓滿。非住內法。是名無明轉異殊勝(文)義演雲。內法異生若放逸者無不共無明者。菩薩若至十信第七心名不退心方得名內法異生。內法異生若放逸者即無不共無明。有餘三無明為緣發行。若內法異生不放逸者亦無現行無明。唯有種子無明為緣發行問。二乘人亦得名內法異生不。答。二乘雖無菩提心。然據自位二乘資糧位欲滿後亦得名內法異生也。今謂。未穩。具如道述。 (二左)唯分別貪等二位不起(文)。義演雲。意明。伏通前位。又解雲。此分別貪等六二位者。至第二加行位方不起也。以前由起。若據後解。此細約分別貪等說。 (二左)瓔珞經說(至)正與此同(文)。按瓔珞經無明文說唯伏不斷。古說。三賢菩薩唯伏不斷者。三賢中十回向也。十回向中之第十回向開四善根故(文)今謂。古說未詳。 (三右)答道方猶微(至)道力勝故(文)。樞要下末(四十四左)雲。俱生地前漸伏地上伏盡。此依六識為論。何故見所斷煩惱隨所知伏與不伏。俱生煩惱獨入地伏不隨所知。所知後伏。煩惱先伏見所斷不爾。見障利故同時。修障鈍故漸次。又見道猛。修道不爾。故留煩惱本擬潤生。八地以去無分段死。不精煩惱即潤。何故不斷耶。答。如初地怖煩惱即伏而受變易。亦如二乘有學回心即受變易。雖無分段不斷煩惱。所以者何。煩惱雖非親助潤變易如分段生遠勢亦有。又惑種在變易時長。不段數資。若無惑種變易時促。如二乘無學願數數資。然有四句。唯定勝無惑助。亦不長時受變易如二乘無學回心。雖有惑種助無勝定資亦不長時。如二乘有學回心。有惑助及勝定資即變易長時受。如十地菩薩。故願留之。不同二乘斷之不得非故留也。又二乘但種助。不由願資而不名留。菩薩正由願資傍由種助故說留之。若即斷之於生無力。惑因亡果隨盡故。又由菩薩意樂菩提十地練根。不假斷煩惱。煩惱在不障得地故名留。 (三左)此是對法第十四文如前第三卷引解(文)對法。 (五右)四十八說二障三住中斷(文)。四十八(二十一右)雲。又由如是所說十二諸菩薩住經三無數大劫時量。能斷一切煩惱障品所有粗重及斷一切所知障品煩惱粗重。謂於極歡喜住中。一切惡趣諸煩惱品所有粗重皆悉永斷。一切上中諸煩惱品皆不現行。於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中。一切能障一向清淨無生法忍。諸煩惱品所有粗重皆悉永斷。一切煩惱皆不現前。於最上成滿菩薩住中。當知一切煩惱習氣隨眠障等皆悉永斷入如來住。當知一切所知障品所有粗重亦在三種。一者有皮粗重。二者有膚粗重。三者有肉粗重。當知此中在皮粗重極歡喜住皆悉已斷。有膚粗重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皆悉永斷。有實粗重如來住中皆悉已斷。得一切障極清淨智。於三位中煩惱所知二障永斷。所餘諸住如其次第修斷資糧(文)具如二末疏(四十五)五末(十右)集成編五末一辨。義燈七末(二左)雲要集雲。三粗重者。一雲從初至七地斷皮粗重者。諸論無文。三種粗重。瑜伽四十八·七十三·解深密經第四。皆說三住斷故。然四十八別說二障各三住斷。斷煩惱障初後粗重通其現·種並及粗重。中間粗重但斷現行及其習氣。若斷處知俱通現·種並及習氣。然四十八斷煩惱中據正斷說。斷所知中據已斷說。二障互顯理實相似。又所知障為異二乘故約顯說。又四十八於所知障立皮膚肉三粗重名。於煩惱障但標總名。理實皮·肉·心等三名俱通二障。故瑜伽七十三總別互顯。第一粗重總含二障。不別說是煩惱·處知。第二屬煩惱。第三屬處知。故彼論雲。一要趣不樂品在皮粗重。二煩惱障品在肉粗重。三所知障品在心粗重。解深密經三俱總說。故彼經雲。此諸隨眠幾種粗重斷所顯示。但由二種。謂由在皮粗重斷故顯彼初二。復由在膚粗重斷故顯彼第三。若在於骨粗重斷故。我說永斷一切隨眠。害伴羸劣雖前第九正斷處知名二隨眠。煩惱隨伏亦得二名。要集引雲有說四十八說二障三住斷者煩惱無三住者。檢本疏文無有煩惱無三住文。此論·瑜伽皆說二障有三住斷。本疏不違。 (六右)此中意說已斷處故(文)。演祕雲。疏此中意說已斷處故者。問。若約已斷煩惱亦應言如來位。若依正斷處知亦合在金剛心。何故不同。答。大論二障據影略說。說彼二障一在金剛一如來地。亦不相違。 (六右)三劫分齊(至)無相滿故(文)。義演雲。此一段疏文有其七。一約三劫。二約無漏心初起等。三約現起二障等。四約一切煩惱分別俱生不行。畢竟離故。五約無生忍等。六約捨異生分段變易。七約無漏心。雖得有相未得無相。雖得無相未得圓滿。至第三位無相圓滿。約此七義三住義顯故。偏說煩惱粗重有三重斷。義解雲。三劫分齊成滿位故者。謂過初劫得至極喜住。謂第二劫滿即得第二無功用位。謂第三劫滿已即得第三成滿住。由約三劫滿而立三重過。無漏觀心初起者是初地見道。無間者是八地。無漏相續故。圓滿者是佛地。此解即約煩惱障說。現起二障多分·少分·全分·無故者。此解即約二障說也。多分者。即約初住中能永斷一切分別二障現種俱盡名為多分。少分者。謂至第二住中唯能伏煩惱現行不起名少分。全分者謂在第三住能斷盡俱生二障名全分。一切煩惱分別·俱生永害·不行·畢竟離故者。一切煩惱分別即見道永害也。俱生不行者即是八地。畢竟離者是佛地。無性法忍少淨·極淨別故者。於見道俱斷分別一障名少淨。俱生煩惱八地不行無漏相續名多淨。於第三位。一切有漏斷盡。極淨劫舍異生性是極喜住。捨分段是無相無功用住。捨變易生死是佛地。於無漏心未得有相無相滿故者。若至初住已來即名於無漏未得。若至第二住以來即名無相漏也。滿字通有相無相用。 (六左)論斷二障種漸頓雲何(文)。義燈七末(四右)雲。本疏有二意。一前說菩薩未辨二乘。今對二乘辨斷差別。二前明斷不分漸頓。今明漸頓小大斷別。 (六左)論第七識(至)無粗細故(文)。樞要下末(四十四右)雲。應說三乘斷見修別。第七識頓斷中任運簡見道一切門起簡修道外緣事獨頭貪瞋癡等。以此二義故無粗細。無粗細言簡修道內外緣迷理身邊二見及此相應。九地斷有粗細故。如是總簡一切惑盡。 (六左)此中障種(至)故成能熏(文)。義演雲。疏此第七識中障種無粗細至故成熏者。此第一解。即約第七識中煩惱地有九品即成八十一品。此八十一品然與非想地第六識中第九品煩惱一類相似。故雲無粗細。其實亦有粗細。猶如邪見雖雲是一非無九品。此亦應餘故成能熏。 (七右)又解所障(至)已廣解說(文)。義演雲。又解。所障既同至已廣解說者。此第二解。即約九地相望總成為九品。此約三界中都有九品也。又唯緣內境已下是第三解。其文易詳。 (七左)又雖三心(至)有此誠說(文)。演祕雲。縱三心見道亦頓斷也。故瑜伽論五十九雲。見斷煩惱頓斷非漸。處以者何。由現觀智諦現觀故能斷見道所斷煩惱。然此現觀與壞緣諦作意相應。是故三心頓斷一切迷苦諦等見斷煩惱(文)義演雲。疏又雖三心九地總合以為二品不同修道九地別斷名之為煩者。解雲。如前三心見道中總合三界九地中有分別煩惱障以為二品。一由內遣有情假緣智即是上品煩惱障。若第三遍遣一切有情假緣智即是下品煩惱障。又內遣諸法假緣智即是上品所知障。若第三遍遣一切諸法假智即是下品所知障。今者且取上下二品煩惱障名頓漸。不同修道煩惱。修道煩惱有九品。九地之中地地九品斷也。問。心既有三。煩惱亦應有三品。如何但雲有二品煩惱乎。答。初心但斷耎品。耎猶下也。今言即是上品者。據行相粗淺名上品。第三心亦能斷上品。今言初是下品者。以行相細名下。第二心能斷中品所知障。今言上品者。據行相粗說。以理論合是下品所知障。論對其耎品隨眠故得中名。其第三心所斷亦是上品。今言下品所知障者。據行相微細名為下品。是故煩惱·所知亦有上下二品。入見道斷名為頓也。 (七左)唯對法第十三(至)廣如彼抄(文)。對法十三(十二左)雲。復次如說預流補特伽羅。此有二種。一漸出離二頓出離(文)樞要下末(四十六右)雲。有先伏煩惱超得第二三果。無先伏所知而超入二地。然入地已如聞半頌以捨身。亦有超者。然無超大劫。以極難斷故等。此義應思(文)義演雲。然對法論中唯明二種二乘。一即明漸次得果者。二即明超中二果者。彼論即不明超前二果者。若餘論中即明起前二果而不明超中二果也。有此差別者如對法十三抄(文)。今謂。對法上(十三卷六紙左)明倍離欲全離欲。此頓出離唯出超中二果非謂一部總不明餘。應知具如對法抄十(六十二)釋。 (七左)略解釋者(至)九地漸斷(文)義燈七末(四左)曰。准聲聞乘得果有四。一次第得四。即此論文初一類是。二超初一取第二。三超初二取第三。雜集論雲。謂倍離欲及全離欲。入於見道如次超初一及第二果。四超中二取初後果。此論第二類及雜集論第十三說。然今此論但舉二類略無中二。何以故。辨漸頓斷。以超前二見必頓斷餘未伏修必漸斷故。與次第同處以不說。超中二果是頓斷修。與彼餘別。是故別說。准此道理。若已曾伏三品入見道者。亦是次第非能頓超。雜集論說設少離欲亦漸次攝故(文)今謂。此疏有二。初明次第證。即初以九地漸斷下是也。或釋雲倍離欲全離欲等非也。 (七左)必依未至(至)方始得果(文)。義演雲。意說。如次第得果者必依未至定起無間道斷惑得果。以身在此間故。不還亦爾者。意雲。次第·不還二依未至起對治道斷惑方得。言然必起無漏對治道者此上所明。斷惑得果者必無漏道斷惑。不同有果。有宗許世間道斷惑得中二果也(文)演祕雲。次第那含斷欲九品。無間皆依未至定起(文)今謂。依未至定者。利鈍二類別。如夫利鈍。第九無間雖在近分。第九解脫與根本定俱行。以利根故。若鈍根者九無間·九解脫皆在未至地中。以未至捨受難入根本定喜樂定故也。 (七左)有入靜慮(至)亦有何失(文)。義演雲。此中問意頗有依四禪根本定及下三無色定中起對治道。斷欲界煩惱而初得第三果耶。 (七左)此亦不然(至)非次第者(文)。檢五十一二三四中未見此文。依五地者。此總舉諸類。非必一一皆爾。超越不還亦有二類。捨凡夫位伏欲九品惑之時。或得上定或有不得。其曾得上定者證果依四根本。其不得者證果之時依未至定。今招多類總言依五地也。義演雲。此答意者。必無依下三無色定得入見道斷欲界惑而得第三果。然有超越不還先用六行世間道已伏無所有所以來煩惱。其人後時即依四禪根本定或初未至定中。五地中而入見道即以一無間道斷卻無所有所以來及欲界中修道煩惱及三界分別煩惱而得第三果。故依上四禪根本定或未至定得入見道者。唯是超越人。非是次第人能有事。 (八右)第二三界九地(至)缺煩惱故(文)。義演雲。此第二明利根超中二果也。意雲。此預流果人利根能超中二果直得無學果。缺煩惱者。缺有頂地煩惱也。即將有頂地中上上品煩惱。與下八地中上上品煩惱。同時頓斷欲界六品修惑合立一來果。為兼斷上八地六品。所以不至一來果。斷欲界九地不立不還果者。其義亦爾。為兼斷上八地九地盡直得無學果不名不還果。故知唯初果人有勝意樂。能超中二果得無學果也。若依此義謂有二果。謂預流·阿羅漢果。亦如人欲遠遊雖未門意有所趣不於餘住。此初果亦爾。雖未斷修惑趣無學(文)義林表無表章(二十四右)雲。預流果超證第四果。猶如刈行橫斷煩惱(文)。顯幽鈔雲。超中二果以見道智一時伏九地八十一品煩惱。 (八右)指端經及分別經中說(文)。對法論十三(十二右)說頓出離已雲。此義以何為證。如指端經說。諸所有色乃至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廣說乃至若遠若近。總此一切略為一分一團一積一聚。如是略已。應觀一切皆是無常一切皆苦。乃至廣說。依如是觀但可建立初後二果。由此二果如其次第永斷三界一切見修所斷煩惱。無餘所顯故不立第二第三兩果。由此二果已見諦者。唯斷欲界修道所斷。有餘無餘所顯故。又依如是頓出離者。如來於分別經中預流果無間即建立阿羅漢果。如是補特伽羅多於現法或臨終時善辨聖旨。設不能辨由願力故即以願力還生欲界出無佛世成獨勝果。設不辨者未能無餘離諸欲故。即以願力生欲界者。彼能速證般涅槃故(文)義演雲。指端經者。彼經因指頭示目說名指端。端者頭也。應雲指頭經也。分別經者。即分別諸相等名分別經(文)。今謂。此釋未詳。以無典據故。近有五智如幻者印行法苑義林章。其中表無表章三末(四十八左)雲。雖知論文引指端分別於理依初未至得第四果。且據多分決定能故等(已上章文)此即不知指端分別二經題目。誤施國語以為引指端分別於理。可笑之最也。恰如鳳潭賢首傳中傍訓人名。 (八右)准超越不還(至)斯有何過(文)。義演雲。問准超越不還許依五地此亦應依三無色斯有何過者。問既許超越不還依四禪根本定及和未至五地中得不還果。此預流果既超中二果亦應依四禪根本定及依下三無色定。即依七處中能斷三界俱生煩惱超中二果得無學果。斯有何失。 (八右)然加行心(至)理不違也(文)。義演雲。此第一解意雲。既說超越不還許依色界五地中入見道能斷欲界煩惱而得第三果。今此亦然。即超中二果人。以利根故。即依四禪根本定及下三無色依此七處。斷欲界。加行道以色界心能總緣三界為境。既色界中加行心已後超下三無色中無間道能斷欲界俱生煩惱及上二界煩惱而而得第四果。故雲無色界中斷欲界煩惱之能治道也。哲公雲。此解不正。 (八左)但非以下(至)由意樂力別故(文)。義演雲。疏文意說。其超中二果人。依初未至中不能斷二禪以上煩惱故。依四禪根本及下三無色地中能斷上地煩惱故。此疏文亦不盡理。若如下地有漏定可不能斷上地惑。若無漏定亦能斷上惑。以無漏自在故。故即初未至無漏定能斷上二界一切煩惱。乃至依初禪根本無漏定亦能斷上一切煩惱。更以上品准此。由此疏文言下不斷上者未是盡理。疏由意樂力別故者。意雲。雖下道不斷上惑。然集論中許依未至下道能斷上煩惱者。由意樂別故有湛能故。下四句中第一句是不爾。四句不成。 (八左)應作四句(文)。義演雲。應作四句分別者。有依下地能斷上惑。如依初禪未至無漏定能分色無色界惑也。而得預流及第四果等。有依上地能斷下地惑。即此中文是。依下三無色能斷欲界煩惱也。有依上能斷上惑。如次第不還。依無所有處無漏道斷無所有處惑也。有依下地能斷下惑。如初二果第三果即依初未至定能斷欲界六品或九品惑等證第二三果。然哲法師彈此疏中第一解雲。若言超色界中加行道以後起無色中無間道者。若起第四禪中加行道次引起空處無間道。容有是理。不可起第四禪中加行道次起識處無所有處無間道。如何得言依四禪起加行引下三色無間道乎。故知非也。又若初果已離色界染可得下三無色定。其人既未離欲界色界染。如何得下三無色定。若言其人已離色界染而得上無色定者。其人既斷色界染應是不還果。如何此人說是初果。又此人說不起世間道伏下界煩惱盡。如何此人有下界煩惱而得上無色定乎。又凡夫已起世間道已伏下地染可得色無色界定。若菩薩有殊勝湛能不退靜慮定還生欲界。設未離下地染而亦得上界定。若凡夫二乘人若有下地染不得上地定。若得上地定必離下地染。故知超中二果人不得依四禪根本定及下三無色定中而得第四果。由此疏中第二解勝。 (八左)不爾但以(至)無斷對治故(文)。義演雲。疏不爾但以五地至次第得二三果者。此是第二解。即是正義。意說。若超中二果依上七處得無學果者。其義不爾。超前二果人以世間道伏無所有所煩惱可得依色界五地中入見道能斷欲界煩惱等而得第三果。故四禪根本定有欲界對治道。若下三無色定中即不斷欲界煩惱。故下三無色中即無慾界對治道。 (八左)尚不許九(至)斷惑道故(文)義演雲。尚不許第九無間道定根本入等者。如次第那含斷欲九品無間道。皆依未至定起無間道。既依未至起。第九解脫道亦依未至起而證第三果。何況預流者而得四禪根本定下三無色定中而得超中二果耶。又此預流果於修道中未起一品修道斷惑對治道斷下一品俱生惑等。故知此人不能起上四禪根本定及下三無色定斷惑道也。意雲。且如欲界之中有九品修道惑若依初未至定起無漏道斷卻第九品欲修惑已方得根本定中無漏道。若未離欲界修惑第九品者必不得初禪根本定無漏道。乃至上地亦知。預流果人既未離欲界俱生惑即未得四禪根本無漏道。如何能超三無色無漏道耶。 (八左)遊觀可爾(文)。義演雲。遊觀可爾者。此中意說。預流果雖不得四禪三無色等斷惑道。然此人起此七處遊觀無漏心。此心不能斷惑名為遊觀。有人彈雲。前二果人亦不得起根本定中遊觀無漏。唯有身證不還能起上八地遊觀無漏。何以故。已伏無所有所以來煩惱。依遊觀無漏。為加行而得入滅盡定。若第三果人非是身證者亦不能起上地無漏心。故知預流果不得上根本定遊觀無漏也。問。初二果人既得初未至定對治道。未審起未至中遊觀無漏不。答。得起。如極七道者第七生中能起聖道斷惑而得無學果。其人若前六生中雖有無漏道而不斷惑。此等者不斷惑無漏道皆名遊觀無漏也。且據此理名起遊觀無漏。 (八左)今依集論(至)得第二三果(文)。義演雲。今依集論至頓出離者。此是超中二果人人能頓超中二果而得無學果。入諦現觀已者。即是超中二果人已得無漏道故。其人即唯依未至定能發出世間道斷三界煩惱而得無學果。唯立二果者。初唯得預流果後得無學果不取二果也。故知此第二解中說。超中二果入唯依祖未至定中能超中二果。不依四禪下三無色而能超也。亦不依四禪下三無色而能超也·亦不依四禪及下三無色而得次第第二第三果也。故此第二解為正。 (九右)又取前解(至)意樂別故(文)。義演雲。疏有取前解至意樂別故者。然有人欲得取前第解一解說超中二果依四禪三無色定中而得第四果。然會對法文雲。彼論中說超中二果不得四禪根本等得無學果者。依多分說。不超中二果人少分亦能依上四禪根本定而得無學果。又彼論中不說超二果人唯依未至定。既無唯字。明知超二果人亦得依上四禪根本定而得無學果。若不許。超中二果人不得依四禪根本無漏定資助受變易身。故知初果回心已去即得四禪根本定而受變易身。其超二果人亦能依上四根本定中起無漏道斷已上惑於義何違。集論以下道斷上惑者。據意樂力別故應不相違。有人彈雲。其初果回心即名菩薩。勢力大故可得依四禪根本定受變易身。若超中二果即是小果。豈可比菩薩。寧以於螢火比於日光。故知不可(文)今謂。雖有二說而有決判。於疏主意以何為優。答雲。難測。無判談故。然樞要中上末(十八右)正引對法十三依未至定指略此段疏有二解。又義林堅聖章亦引對法雲依止未至定。對法鈔雲唯依未至定。依此義燈亦言依初近分已未得根本故。此等章疏皆同此中第二說意。靈泰如理及哲公等第二為正蓋為此也。然疏下文言取前解細會對法。其會釋意非無義理。以處處多有類例故。又若不許彼義有過失故。如疏所辨。又表無表章出在兩處(三十四右四十八左)並會對法依未至定。上文會言非定唯爾。下文言據多分。然表無表章及此疏中雖俱依五地說會對法文。而無正依對法通五地說。加之表無表章言不爾無色無斷對治故。又此疏中言不爾受變易生等。准此文勢疏主以第一說為優。學者深須消息。 (九右)所以六識俱所知障等(文)。演祕雲。有義彈疏而自釋雲。今說通釋煩惱所知六識俱者漸斷所以。如前第七雙釋二障頓斷所由。故知此文合解二障漸斷所以。不爾煩惱如何不釋。詳曰。第七二障頓斷無差。鄰次雙明頓斷所以。六識二障前後別明。就煩惱中小大有異。小漸大頓。次明所知唯大唯漸後方釋彼漸斷所以。文勢既隔。何得通釋煩惱漸因。又煩惱障菩薩頓斷文已自彰。緣內外言如何顯頓反明漸耶。由斯但辨所知漸由示方隅爾。 (九左)第三辨三乘四道同異(文)。演祕雲。問。四義雲何。答。按對法論第九說雲。加行道者。謂由此道能捨煩惱。所以者何。由正修如是道時能漸捨離各別上品等煩惱所生品類粗重一分漸得轉依。無間道者。謂由此道無間永斷煩惱令無所餘。所以者何。由此道無間能永除遣此品煩惱所生品斷粗重令無有餘。又轉粗重依得無粗重。解脫道者。謂由此道證斷煩惱所得解脫。所以者何。由此道能證煩惱永斷所得轉依故。勝進道者。謂為斷餘品煩惱所有加行·無間·解脫道是名勝進。所以者何。為斷此品後餘煩惱所有加行·無間·解脫望此品勝名勝進道。釋曰。所斷粗重即惑種子。或無堪任。所言轉依即第八識。能離識上一分粗重名之為得。或成實性亦為轉依。得義同前。又按俱捨說雲。無間道者約斷惑得無能隔礙故。釋曰。由斷惑得令不至生。無有力能隔礙聖道。令不證滅名無間道。由解脫道已至生相決定現起能證滅故。已解脫惑得與離繫得俱時起故。釋曰。已解脫得與離繫得俱時而生。正證離繫果故名解脫。猶如世間驅賊閉戶。故隨何品要俱二道與大乘別。如前斷惑證滅別辨(文)。義燈(七末九右)略以九門料簡四道。於中第二釋名者。從諸所斷加功用力順趣能斷名為加行。或順越斷性亦名加行。非此加行不求證理。且據趣求能斷道說。故瑜伽六十九雲。據一切地修道所耎中上等九品煩惱隨其品數各各差別能隨順斷。是名初道。雜集第九雲。謂由此道能捨煩惱。意雲。由此加行能令現行煩惱不起名為捨離。或據修道修加行時亦能少分伏除粗重名為捨離。非是正斷所斷煩惱得捨離名。此據別起四道而說。若約相望雖復加行亦能正斷。不以加義名為無間。望義別故。道者通履義。加行即道。持業釋也。言無間道者二義無間。一觀理無間。不同加行猶帶相故。二斷惑無間。不同加行猶未正斷有此後間。瑜伽·親集皆且據後一義而釋。故六十九雲。能無間斷是第二道。雜集第九雲。謂由此道無間永斷令無所餘。無間即道。若有漏道能無間伏。皆持業釋。解脫道者。解脫有二。一能解脫體得自在。即離繫縛如八解脫。今此解脫亦復如是。能除粗重得解脫名。二所顯理名為解脫。自性離縛名為解脫。昔來惑障智不能證。今除惑已智方能證。解脫是理。道者是智。故雜集第九雲。謂由此道證斷煩惱所得解脫若依前解亦是持業。論多依後。即是依主。解脫之道。何故如是。為簡無漏勝進道故。依主為名。若爾有漏何名解勝。答。亦通能得擇·非擇滅。以所伏惑有永·暫故。言勝進道者。勝謂殊勝。進謂昇進。故雜集第九雲。或復進入餘勝品定。諸如是等名勝進道。亦持業也。或望前為勝。趣後為進。勝進即道。雜集第九。為斷此品後餘煩惱所有加行·無間·解脫道望此品是勝進故名勝進道(文)。義演雲。辨三乘四道同異者。若別別起四道名異。若前後相望起四道名同。如望前為精進望後為加行等(文)。今謂。此釋不是。何者今辨二乘與菩薩別。非辨四道同異。論文明說二乘鈍故必各別起菩薩利根非要別起故。 (十右)二乘加行(至)及精進者(文)。義演雲。此明加行精精進必各別起。如起一品加行已即起無間斷一品惑。斷惑已即起解脫及起一精進即出觀。出觀經少時又更入起加行。次起無間斷一品惑已次起解脫次起精進。餘品准知。斷地地九品惑明。即起九加行九加行九無間九解脫九勝進也。 (十右)或但一加行(至)對法九說(文)。義演雲。此即約加行勝進或總也。如一入出觀斷五品惑時。次起解脫證滅。又次起一無間斷第二品惑。次起解脫道證滅。如是乃至斷五品惑已來後唯起一勝進道。即起五無間五解脫一加行一勝進。餘斷四品或三品等准知。故加行勝進總別不決定也。然此論中即依容預勝進道說。或斷五品已來後總起一勝進道。或時別起五分精進道故與對法別也。意雲。容預者。加行等三道外別起一勝進道。若速疾非容預者。即將五品加行·無間·解脫三道即是前品勝進道更不容別起勝進道也。然對法論即約速疾勝進道說。然彼論說如斷九品惑時起一加行次起一無間道斷第一品惑已次起一解脫道證滅。又不出觀又起一加行次起一無間斷第二品惑已次起一解脫證滅。然斷第二品惑三道望前第一品時總與前斷第一品惑而作勝進道。為此三道即勝前進後故。乃至斷第九品惑中所有三道總皆與斷前前品惑而造勝進故。二論義別。若不爾者此論即違對法文也。 (十右)次第超越並爾(至)後一勝進(文)。義演雲。次第·超越並然者。然次第行者斷地地俱生九品惑時即超九無間九解脫。若加行·勝進或總或別如前作法。超越者即是超中二果人。意說。此人既總以九品中惑總合為九品斷時亦須九無間九解脫。若加行·勝進或總或別亦如前。如疏雲。然由九品至各別別起者。此說加行·勝進別別起所由。如疏雲。一入觀中至後一勝進者。此說加行·勝進總起所由。故雲加行·勝進或總或別者此總結也。 (十左)即證無為(至)不為別道(文)。義演雲。即證無為不容斷惑者。意雲。解脫道證理時不容更斷餘惑。明知前解脫道不得與後品為無間道。以根鈍故。菩薩不爾。疏說出世間伏至不為別道者。意說。極利根人。先於世間道伏見惑及欲界修道九品。後入見道時見修同一時斷。不證初果直取第三不還果。故雲不為別道。 (十一右)此初品無間(至)排次漸法(文)。義演雲。疏此初品無間望第二念即為加行者。意說。初品無間道望第二品即為加行。疏雲望第二念者。意說。是第二品。問。與前第二念何別。答。前是初品第二念。此是據第二品名第二念。又雲。第二念無間望初品為解脫故雲至第二念即為解脫。若依此說與前第二念無別。疏第二無間至但是解脫者。意雲。第二無間望初品但是解脫不勝進。若夫勝進道皆依解脫道後起望前方得名勝進。今第二無間望前但是解脫。未名勝進。以未曾勝進故。如斷第四品惑時。即第四無間道望前第二品是勝進道。與第三品作解脫道。望自第四品為無間與彼第五品為加行。乃至斷第五品無間道望前第三品即為勝進。與第四品為解脫。望自第五品為無間。與第六品為加行。乃至已後准知。疏此是第十地位中至排次漸法者。意說。十地地地皆有障障入住出心。菩薩一入觀不出排次斷之。故約剎那前後相望皆容具有四道。問。何故斷初品惑不取初品中加行道為四類乎。答。此約菩薩入觀不出前後相望得有四道。如初品如行猶是有漏。所以不取。又雲。初品已前未能斷惑。初品加行望前不無間道。所以不取。又論雲。剎那剎那前後相望皆容具有。必斷一一品時皆具四道。不爾斷佛地障時應有勝進道。若許有者前後佛德應有勝劣。既無勝劣。明知非要皆具四道。 (十一右)若別別斷(至)故具四道(文)。演祕雲。疏若別別斷至故具四道者。談體一智。據義不同分為四道。客預·欣求即是勝進·加行義也。 (十一左)對法第九說(至)是勝進故(文)。第九(十二右)之全文如上已辨。 (十一左)即是別別望前者也。演祕雲。此顯彼論據於菩薩別起道說。故言後三是前勝進。與此論別。 (十一左)又雲(至)思惟諸法等(文)。第九(十二右)雲。又復棄捨斷煩惱方便。或勤方便思惟諸法。或勤方便安住諸法。或進修餘三摩缽底諸所有道名勝進道。又復者為顯餘義。捨斷煩惱諸方便道但正思惟契經等法。或復於先所思所證法中安住觀察。或復進入餘勝品定。諸如是等名勝進道(文)演祕。釋曰。明非斷惑諸勝進道。簡彼斷惑勝進道故。雲棄捨斷煩惱行。餘文可量。 (十一左)或總通三乘(至)是前勝進(文)。演祕雲。疏或總通三乘者。重明對法兩文皆通三乘說也。疏今此既論至是前勝進者。顯此論說二乘勝進。言或總者同彼對法後品三道皆前勝進。 (十一左)又今此約(至)此中不說(文)。樞要下末(四十六右)雲。六十九有前勝進即後加行後所有道即前勝進文。與對法同(文)。義演雲。今此論中即約別起勝進行相相別或總如斷九品惑時。末後唯起一箇勝進道。或別起九勝進道故雲總別。若後品四道望前品是勝進者。此論中不說。 (十二右)若不爾(至)勝進者故(文)。演祕雲。又顯此論或總別言不同對法望後品說。若不爾者初品以後所有品道皆勝於前。此即無有不起若別若總二勝進道。既不如是。明不同彼。或總言顯是不定也。義如疏辨。對法不言或總別故容有不起勝進道時。 (十二右)此四道通三乘(至)應有情劣(文)。義燈七末(十三右)雲。九因果有殊者。在二乘位因果皆四。然除麟角及俱解脫定姓之者不趣大故自乘滿故但起解脫。部行·惠勝定·不定姓俱各起四。決定種姓自乘勝德未成滿故或俱起二。解脫·勝進。不定種姓回趣大故大乘因位八地已前具二四道。八地已上起無漏四。若在佛位有後二道證先所傳故望因勝進。非自果位(文)。義演雲。疏此四道至佛應有情劣者。此文即約三乘二乘學無學漏無漏等以明四道。然此四道即通三乘二乘學無學等。若前三果人即有斷惑四道。亦有練根四道。若第三果人即有斷惑四道。亦有練根四道。亦有除定障四道。亦有修六通四道。若部行無學聲聞無學即有除定障四道亦有修通四道。以根鈍故亦有練根四道為先斷煩惱盡。無斷惑四道。若麟角獨角先得六通故無修通四道。已除定障故無四道。為是利根故無練根四道。有但解脫勝進道。此已上所明四道皆通有漏無漏。唯斷惑四道是無漏。餘通有漏無漏。若地前四道即是有漏。及練根修通除障所有四道並是有漏也。答初地至七地以來唯斷惑四道是無漏。餘練根修通除定障所有四道皆通有漏無漏。此已上二乘及七地已前菩薩者若加行道勝進道即通散聞思慧也。若八地已去其斷惑四道修通四道練根四道除定障四道此等皆是無漏。佛唯有解脫勝進。勝進望前金剛心無間道名勝進。若自望即無勝進。但有解脫通。若許佛有勝進道者即應佛有勝劣也。若小乘練根四道唯無漏若有學人練根即諦前斷見道惑法用而起一無間一解脫。若無學練根即訪前斷修惑惑法用起九無間九解脫也。若大乘說三乘練根即通有漏無漏定及散即總有三種練根。一論義抉擇。即是散有漏。二思惟諸法。亦通散有漏。三遊觀諸等至。此通有漏無漏。問。何名練根。答。此人本性根鈍數數熏修無漏智轉鈍成利名發練根。問。如何四道通有漏耶。答。若據斷惑說。有漏道即不能。若約伏惑論有漏道亦能伏。所以四道通有漏也。如下自釋言。遮加行智通有漏不遮加行道者。此釋伏難。謂有難雲。若許四道通有漏者。金剛心菩薩豈有有漏加行智乎。故釋雲。但遮金剛心菩薩加行智通有漏。不遮金剛心菩薩有任運加行道。故金剛心菩薩亦有四道。但無趣求加行智也(文)次下疏雲(二十三右)問。加行智通無漏。不通。八地以上無加行智亦無有漏心故。問。若爾對法第十等如何通金剛心有二。一加行道攝。二無間道攝。答。無違也。以無漏心任運趣入根本智故。如前已說。名加行道非加行智。加行智者有趣求。彼但是前加行道而非趣求。故加行智不通無漏。或復對法據二乘等通說金剛心有二。非謂菩薩金剛心中有行道。故加行智不通無漏。或說。亦通無漏。八地等無者無有漏加行智別深趣求者。八地以去有任運趣求故今此初說加行唯有漏。如對法說金剛心有加行道不簡菩薩故。 (十二右)有漏四道(至)加行勝進(文)。義演雲。此辨四道通有漏所由。上二界十地皆有者。即欲界中間四禪四空名十地也。意說。此十地中容有四道。非一一地中皆具四道。然八未至中皆具有有漏四道。以八未至中作欣厭觀能伏下地染故。若餘異生等除八未至定外取餘中間禪及四禪。根本地中但有有漏加行·勝進·解脫而無無間道。以根本地中不能離下地染故。然此色界唯用有漏聞修慧為解脫勝進道。若欲界即以聞思慧心為加行勝進道也。故欲界但有希求心進後之心而無無間解脫二字。又雲。趣求及容預欲界許有。若伏惑及印證欲界即無。以欲界散心不能伏煩惱及證理故。故欲界但有加行勝道。 (十二左)無漏四道(至)加行等不成(文)。義燈七末(十一右)雲。疏雲有頂有解脫道類名解脫亦有非次無間後之解脫者。解雲。道類名解脫者。非無間後解脫是此類故。如容預時重緣先時所得解脫。非次無間後之解脫者。若是證真無間後之解脫亦親證理。此有頂解脫次此無間後即起之者。如無學身中餘時所起之者非次第也。今又助解。如六行伏依近分定皆具四道。根本地中修八解脫亦通有漏。依有頂地無漏四道斷惑者無。修八解脫第七第八皆依彼地許有四道。此亦何失。諸處但說為斷惑故修四道者。且約一義。非謂修餘不有四道六十九雲。第一有中所有諸智皆俗智攝者。據初學者。設久學者約不親證真如理說。何以得知。彼雲但作非想非非想行出世作意有想請定所攝受故。既雲出世作意。明通無漏。又復遊觀無漏極成。又彼地心亦緣真如。准前第十二。入滅盡定有二方便。一緣非想非非想入。一緣無相界相入。故知論雲但作非想非非想者。不盡理說(文)義演雲。然據實而言。依未至定中問禪根本地及下三無色此之九處即具有漏四道。亦依中間禪無漏道斷惑而得無學果。如何疏言中間禪唯有加行·解脫·勝進等三道而無四道乎。然說有頂中得有解脫·勝進道者。即約不還身在有頂起下無所有所聖道而斷有頂地惑。若准此疏中說有頂地中即有解脫解脫道類名解脫。非是無間道後鄰次所起解脫道也。即如不還果人在有頂起下無所有所聖道中無間道斷上有頂惑已即無所有所無間道後引起無所有有所解脫道從無所有處解脫道後方引起有頂地中無漏解脫道。即以非次無間後之解脫故雲解脫道類名解脫道等。後方引起有頂地中無漏精進道也。有解雲。有頂地中亦有次無間道後之解脫道為勝。不還果人既起無所有所無間道斷有頂惑。次即合引起非想地中解脫勝進道。於理無違。疏雲下起者據顯而說。無所有所無間道引無所有所解脫道勝偏說也。故不言非想地有以無間道後解脫道也(文)今謂。義演釋四道義可謂委悉。然間有違義燈者。其義亦不穩暢。學者應思。 (十二左)對法第十四(至)復現前故(文)。對法十四(十六右)之全文。抄第十(八十右)破他謬解尋而當辨。 (十二左)今約此文(至)中上品也(文)。義演雲。意雲。轉齊者。即有上中下三品無漏種子。如從見道出已至初地住心。此見道無漏種子如從見道無漏種子即與住地無漏心種子力齊。乃至第十地住心所有已前九地無漏種子亦與第十地無漏種子力齊等。乃至佛果任持所有以前見修十地中之無漏種子即與佛果位中無漏種子氣力齊等。此中有難。難雲。若已前無漏種子皆與已後無漏種子力齊等者。如何果位得有已前未知當知根已智根乎。答。已前未知當知及已知根至於佛果皆悉殊勝故。已前諸根至佛果位總名其知根攝不名未知當知根也(文)轉齊轉滅如上已辨。又如次下辨。 (十三右)若約轉滅義(至)名捨劣也(文)。義演雲。意雲。若轉滅者。即唯一品種子即轉見道種為修道種轉修道種為無學道種。若十地所修皆轉前地種子為後起種子等此。如佛地論中及瑜伽釋中廣解。如轉下品作中品轉中品作上品轉為上品之時前中下品不復現前。名之為滅。故雲轉滅。 (十二右)解脫證得有四等(文)。義演雲。問。十真如及十重障如何得名能證得乎。答。由具十地十行斷十重障證十真如方能證得果上菩提涅槃故。此四種皆名能證得。意說。彼果菩提涅槃皆由因中修此四種而證得故。故喚四種名能證得。 (十三右)遍行如者等(文)。義演雲。論一遍行真如至而不在故者。此即別釋。遍行真如者。行謂有為諸行。即我法二空所顯真如於一切行無不遍故。故名遍行。理實二空通餘九地。今約初證位故說初地真如名為遍行。有雲。行者在也。即真如遍在一切法中故名遍行真如。 (十三左)攝論第七(至)而非空故(文)。世親第七(十四左)。無性第七(十六左)之文。義演雲。世親解雲。此法界遍一切行。釋曰。一切世一切有為法中故。一切行既是無我故。無我之真理亦遍一切法偏約人無我也。無性雲。此真如即是法空理。即一切法皆名法空。法空之理亦遍一切。然世親·無性各舉一義。然義不足。以體用別故。體者謂法。法即是體故。無性雲。此即法空約法解說。用謂我。我即主宰作用故也無性雲。以無少法非無我故。即約用說。故體用各別。今此 論中兩義皆盡。 (十三左)新中邊第一雲(至)平等法性(文)。新辨中邊論上(十六右)雲。謂初地中所證法界名遍行義。由通達此等下如疏辨引。 (十三左)舊論通雲證得一分(文)。舊中邊分別論(真諦釋)上(十五右)雲。菩薩入觀得通達。因此通達得見自他平等一分。 (十四右)執法有體(至)二所治別也(文)。義演雲。解雲。若執法體即是法執。法執即用法空智以除之。若執法有作用受即名我執。菩薩即修我空智以斷之。雖亦有於法上執有用者。如執有了別等用今約多分。執我有用有主宰者即是我執。任持者即是法執。既所治二執不同。其能治二空智亦別。 (十四右)世親等雲(至)最為殊勝(文)。世親第七(十五右)之全文。 (十四右)新中邊雲(至)相應出離(文)。新中邊(十六右)上之全文。義演雲。解雲。中邊竟說由無分別智證無邊德最勝理已。彼得智中作是思惟。我已證得具論德性真如理故。是故我今於同出離涅槃性中修治諸行。故雲相應出離。此亦勝最即真如。是持業釋。於同出離者即涅槃真如。是諸有情同出離處。故雲同於出離修相應行等。 (十四左)無性雲(至)意同無性(文)。無性第七(十七左)新中邊上(十六左)雲。第三地中所證法界名勝流義。由通達此知所聞法是淨法界最勝等流。為求此法設有火坑量等三千大千世界投身而取。不以為難(文)。今疏殺身之殺准論形誤當作殺字。   (十四左)世親雲(至)亦皆斷滅(文)世親第七(十五右)無性第七(十七左)中邊上(十六左)之全文。但斷滅之斷彼作轉字   (十五右)但言我所(至)通見及所(文)義演雲。疏但言我所至不依如取之者。意言。如無性世親但言於此真如不計我所等。者即性狹也。何以故。亦法愛等無故。而我見等不依如取之。據此道理豈唯不計真如為我所乎。法愛我見慢等亦不緣故。然始不計如為我所故。疏謂此真如但為境故名為我所者。此會前無性世親我所之文。其實亦無我見慢愛等說無我所者。謂此真如但與我為境故所以但說真如為我所。疏餘論說之至亦所如故者。餘論中說真如為我所者。謂我境聚中不別離出真如。真如亦有我境聚中。我執起時亦緣於如。所以喚此真如名為我所也。即餘論與世親所說不同。疏今不於彼起我等執者。意雲。若不於彼說我執言而但說雲我見等者。即不攝我所見等。謂攝我所見等故說我執之言。故論雲非我執等所依取故。亦無攝受即真如。持業釋也。   (十五左)攝論雲(至)各各有異(文)世親第七(十五右)之全文   (十五左)無性雲(至)相續差別(文)無性第七(十七左)之全文 (十五左)中邊雲(至)平等淨心(文)。中邊上(十六左)之文十年等心者。演祕雲。按十地論第七(二紙)經雲。一過去佛平等深淨心。二未來佛。三現在佛。四戒淨。五心淨。六除見疑悔淨。七道非智淨。八行斷智淨。九思量一切菩提分法上上淨。十化度一切眾生淨。彼論解雲。於平等中心得清淨。是諸佛法及隨順諸佛法。謂初三世佛十力等是即諸佛法。餘七隨順諸佛法也。佛法因此戒定智慧化眾生成。戒即第四。定是第五。六七八九總智淨攝。釋曰。於三寶所離疑惑心知佛所說道能出離。外道非道不能出離。又謂。我應斷下中行而為發起上妙聖行。如次是彼六七八相。 (十六右)世親等同(文)。世親第七(十五右)曰。謂於此中本無雜染性。無染故既無雜染即無清淨(文)。無性七(十七左)雲。謂智自性本無雜染亦無清淨。雜染為先後可淨故。 (十六右)舊中邊雲(至)可染可淨(文)。舊中邊上(十五左)雲。六無染清淨義。因第六地十二生因處無有一法可染可淨。如此通達故。 (十六右)新中邊雲(至)無染無淨(文)。新中邊上(十六左)之全文。 (十六左)世親同(文)。世親第七(十五右)雲。謂於此中契經等法雖有種種差別安立而無有異。 (十六左)新中邊(至)法相中(文)。新中邊上(十六左)之全文。 (十六左)無性雲(至)所以不減(文)。無性第七(十七左)之全文。 (十七右)染法減時(至)而無有增(文)。無性第七(十八右)之全文但二而字彼並作此。世親三十七(十五左)曰。謂於此中雜染減時而無有減。清淨增時而無有增。 (十七右)新中邊雲(至)有減增故(文)。新中邊上(十六右)之文。演祕雲。攝論·中邊與此同異。有義自釋復彈疏雲。初應正同世親。所說義無別故。無性後釋亦與此不可如疏說。此彼別詳曰。乍觀似同窮理少異。攝論直據斷染得淨明無增減。此約離執明無增減。即同中邊由證此如而離於執不見一法而有增減。舉彼所見不增減法以顯真如。不增減之真如依主釋也。以此而言。疏意遠矣。 (十七右)二自在依如前已解(文)。論雲。即此亦名相上自在所依真如。世親第七(十五左)曰。相自在依止義者。謂此法界是相即現前故。上自在依止義者。謂此法界是土自在之所依止。於處現土而得自在名土自在。如欲令土成金土寶隨意成故(文)。演祕雲。問。此相自在即中邊論四自在中無分別攝。何故此相名無分別。答。無分別智之所起故從因為名。此論言相。依果受稱。故不相違。 (十七右)然無性雲(至)故名自在(文)。無性第七(十八右)之全文。隨用之用彼論作欲。 (十七左)新中邊雲(至)如彼疏解(文)。新中邊上(十七右)雲。有四自在。一無分別自在。二淨土自在。三智自在。四業自在。法界為此四種所依名四自在所依止義。第八地中唯能通達初二自在所依止義。 (十七左)中邊雲(至)無礙解故(文)。中邊上(十七右)之全文。無性世親並無異途。故言餘同。 (十七左)無性雲(至)受勝法樂(文)。無性七(十八右)之全文。 (十八右)業即神通(至)身等三業(文)。無性第七(十八左)雲。第十地中由業自在等依止義者。謂隨所欲得身語意業用自在。依五神通隨自作業皆能成辨。得文義時諸陀羅尼自在力故能持一切佛所宣說文義無忘。得三摩地自在力故於諸等至能持能斷隨其所欲虛空藏等諸三摩地三摩缽底而能現前。第十地中所證法界是如此等自在所依。了知此義得入十地。 (十八右)中邊雲(至)有情事故(文)。中邊上(十七右)之全文。 (十九右)初總舉所證位(文)。六種轉依出於本攝論中。無性世親二家並釋。疏引兩論示其同別。至下當知。 (十九左)世親無性(至)在初二位(文)。今疏雖引兩論。然世親有。無性無文。世親論第九(十右)雲。謂由勝力聞熏習住故者。謂住勝解行地。 (十九左)世親等解雲(至)即深慚愧(文)。世親第九(十右)雲。及由有慚羞等者。於此位中若煩惱深行即深羞恥。或少分現行或全不現行。 (二十左)論攝大乘中(至)現不現故(文)。無性九(二右)雲。論曰。二通達。謂諸菩薩已入大地於真實·非真實顯現·不顯現現前住故。乃至六地。三修習轉。謂猶有障。一切相不顯現。真實顯現故。乃至十地。釋曰。通達轉等者。謂已證入菩薩大地於真·非真或現·不現無分別智有間無間而現行故。或時真現。謂入觀時。或非真現。謂出現時。非真與真於此三時如其次第說名不現。此現不現乃至六地。修習轉等者。由所知障說名有障。此轉依位乃至十地。諸相不現唯真顯現。 (二十一右)世親攝論雲(至)現不現因(文)。世親第九(十左)雲。於真實·非真實等者。謂此轉依乃至六地。或時為真實顯現因。或時出觀為非真實顯現因。 (二十一右)四十八說(至)不雜煩惱(文)。四十八(十三左)曰。由是菩薩此住(第七住即是第七地也)無間能入第八極清淨住彼第八住一向清淨。此第七住猶名為雜。與清淨住為前導故當言此住名不染污。猶未得故當言此住墮雜染污。 (二十二右)通有無學(文)。世親第九(十左)雲。下劣轉。謂聲聞等等者。等取獨覺。唯能通達一空無我不能利他故是下劣。 (二十二右)攝大乘說(至)故彼不說(文)。無性九(二左)曰。答諸菩薩住廣大轉有何功德等。 (二十二左)頌中所取(至)唯廣大轉(文)。言頌中者此指便證得轉依句。然頌中轉依為因中轉依乎。既在修道位而說。又言廣大轉依故。答。不然。本頌中指此轉依言此即無漏界。長行解雲。謂此前二轉依果即是究竟無漏界攝。准此頌釋明知佛果轉依。然修道中說果轉依者。下論文雲。此修習位說能證得非已證得。因位攝故。又釋論言廣大轉不言圓滿轉者。如論疏中釋。 (二十三右)第二雖轉依(至)所轉得等者(文)。次下論(十九右)之文。第三辨此修習等。亦是連次之文。 轉依義別略有四種 T67090001.GIF 一能轉道(一能伏道。有漏·無漏·加行·根本·後得三智。二能斷道。唯無漏根本無分別智。有義通根本·後得二智。正義)。 二所轉道(一持種依·本識。二迷悟依·真如)。 三所轉捨(一所斷捨·二障種。二所乘捨·餘有漏劣無漏種)。 四所轉得(一所顯得·四涅槃。二所生得·四智)。 (二十三左)有漏道六行(文)。有本作通。六行斷障章雲。菩薩地前分別現行亦伏不起。非是六行。唯識觀等勢力不行故。又雲。此之六行唯有漏方便地觀下苦粗障隨一為無間道觀上靜妙離隨一為解脫道。唯伏惑非能斷。通凡及聖者在二乘非菩薩。十地菩薩不欣上厭下。以受生故。本地分說。初劫菩薩初資糧位亦用六行。然久修者既不斷煩惱而生上界。故不用為勝。然瑜伽論六十九說。聖者不用六行者。依多分說。理實·二乘亦用(文)具如瑜伽。略纂中舉泰師等解。 (二十三左)或加行道(至)後得智頓伏(文)。漸者少分伏故。頓者全分伏故。若資糧位伏其粗者。至加行道伏其細者。然唯識章雲。資糧道中漸伏。加行道中能頓伏盡。與今不同。 (二十四右)問若爾(至)無間道攝(文)。對法十(十四右)雲。金剛喻定者。謂居修道最後斷結道位所有三摩地。此復略有二種。謂方便道攝。無間道攝。加行道攝者。謂從此已去不為一切障所礙而能破一切障。無間道攝者。謂從此無間盡智無生智主。 (二十四左)一是曾習(文)。演祕雲。問。何以曾習不能斷惑。答。言曾習者。是曾得也。此曾習道若能斷者。即應二障無始不成。以能治道先已起故。雖道會得而障不亡。故知曾習非能斷也。 (二十五左)論有義根本(至)故非斷道(文)。樞要下末(四十六左)雲。有漏曾習相執所引等者。今觀此意。有漏觀心由俱第七惑前相執勢所引故。乃順於障不斷隨眠。無漏不爾。初有義根本無分別智親證二空能斷隨眠者。故六十四雲。若安立諦已立為諦。何須復說非安立耶。答。由安立諦取於有相以有相故。相縳未脫。相縳未脫故。於粗重縳亦未能斷。由此准知唯無分別智斷諸隨眠。 (二十五左)論有義後得(至)迷事隨眠(文)。樞要又雲。第二有義後得無分別智斷迷事隨眠者。解前文雲。先據斷迷理隨眠非斷迷事。又前約斷究竟一切粗重非因位中斷二障種語。又前約有漏安立及無漏安立諦語。非後得緣非安立語。亦無分別相故。即彼論雲。若不要緣非安立者。有於淨定心順抉擇分者轉緣諸諦時。應斷隨眠等。彼既不爾。故但簡有漏等。非為盡理。不果披彼文。應尋之。 (二十六右)第五十五(至)永害隨眠(文)。五十五(十七右)雲。又前智於依止中能斷見斷煩惱隨眠。後得思惟所緣故令彼所斷更不復起。又前智能能進趣修道中出世斷道。第二智能進趣世出世斷道無有純世間道能永害隨眠。由世間道是曾習故。相執所引故。如相執所引如是亦不能泯伏諸相。如不泯伏諸相。如是亦不能永害粗重。是故彼道無有永害諸隨眠義(文)。略纂。 (二十六右)此唯二乘菩薩(文)。樞要下末(四十七左)雲。疏中但有二乘用之非菩薩今更解菩薩亦用此智十地中非唸唸唯斷法執故亦別時斷法執所知障故。 (二十七右)煩惱障中(至)無間道斷者(文)。斷障章雲。其六識中俱生煩惱除其習氣雖有九品斷即不同。其隨眠等略有四種。一者八十一品類別斷。此依漸次二乘者斷及異生斷。然身邊見等當第九品時斷。餘·各九品斷。 (二十七右)非如七識金相心斷(文)。斷障章雲。第七識中若說(俱生煩惱)九品若說一品。皆一品斷。要三乘金剛心一剎那頓斷。障無學故。習氣亦然。其所知障斷即不爾。 (二十七左)既許不還(至)並須斷說(文)。不還聖者種潤非現。如瑜伽對法等說。種現潤生四句分別如上已引對法鈔辨。 (二十八右)瑜伽等說(至)彼方斷故(文)。如第七識段具辨。 (二十八右)然約緣縳(至)不說地斷(文)。演祕雲。疏然約緣縳至可說地斷者。顯所知障而不可說上下自他斷差別也。以非相應所緣等縳不同惑障。 (二十八右)此即在下斷上(至)非縳法故(文)。演祕雲。疏此即在下斷上至非縳法故者。此言即此所知障也。言非潤生非縳法者。顯異煩惱故在上下。隨斷下土理無有違。 (二十八右)又解(至)類亦應爾(文)。演祕雲。又解至類亦應然者。類同煩惱斷有次第。 (二十八左)即二障(至)各得為四句(文)。演祕雲。疏即二障至各有四句者。以所知障類四句四斷有次第故。所知障六七相望亦成四句。四句作法同煩惱說。但易其名。思可知也。 (二十九右)然無性等(至)為轉依(文)。無性第九(二右)雲。轉依。謂即依他起性者。謂心心法依他起性。是諸雜染滅所依。 (二十九右)對法第十一(至)即阿賴耶故(文)。今檢對法第十一無三轉依之文。第十(十四左)雲。何等為三。謂心轉依·道轉依·粗重轉依·心轉依者。謂已得無學道證得法性心自性清淨永離一切客塵隨煩惱故名為轉依。即是真如轉依義。道轉依者。謂昔世間道於現觀時轉成出世說名有學。餘有所作故。若永除一切所治永離三界欲時。此道自體究竟圓滿立為轉依。粗重轉依。謂阿賴耶識一切煩惱隨眠永遠離故為轉依。 (三十左)論二所棄捨(至)皆永棄捨(文)。義燈辨釋如上。 (三十一右)劣無漏種(至)中下品種(文)。義燈雲。西明二解。一雲。但捨二乘無漏。對菩薩故名劣無漏。二雲。二乘無漏及菩薩因位未圓無漏亦名為劣。三藏意取初說為正。餘及要集皆同有釋。今謂。不唯二乘名劣。菩薩因位亦劣所收。若不名劣因果何別。何故。論雲金剛喻定引極圓明純淨本識。又第二師雲。住無間道應名佛故。後解脫道應無用故。由此故知因位無漏亦名為劣。不爾論文應有簡別。漸悟菩薩捨劣無漏頓悟菩薩無劣無漏故。又因不捨豈得成佛。不捨金剛喻定無間道耶。又雜集第十四雲。於諸現觀位證得後後勝品道時。捨前所得下劣品道。故知得佛捨劣因位。言捨之者。非是全捨。但是轉齊。又二乘者即是轉滅。二俱名捨。 (三十一左)對法十四(至)如前已說(文)。對法十四(十六右)雲。復次於諸現觀位證得後後勝品道時。捨前所得下劣品道。如證得此果所攝道時即捨此向所攝道。以不復現前故。又即此時集斷作證。由得果時永斷此所治種類煩惱品粗重令無餘故。證得勝品轉依故。 (三十二左)菩薩應無(至)謂有漏法(文)。義燈雲。論菩薩應無生死法故者。此意應無變易生死非此無生死即難令無生滅之法。生者皆死一向記故。古德有雲。解脫道後即無生滅。得別真常諸相好身永不遷謝。又雲。空如來藏即是真如。具足熏已生常身者。如惠日論破(文)。 (三十五右)論涅槃義別略有四種(文)。義燈雲。出涅槃體。諸部差別。大乘具四。餘部但二。然餘·無餘薩婆多師體雖無別俱擇滅為體然體有多。隨有漏法各一擇滅故。大乘依一真如假立。經部無體。但苦因滅處名有餘依。苦果滅處名為無餘。皆是假立不說有體。無為亦爾。然有餘·無餘俱擇滅滅(文)樞要雲。大涅槃體有二義一理三事。即於真如有摩訶般若·解脫·法身三義故。二體三事三體各別故。合名大涅槃。 (三十五左)即七真如中(至)第八卷解(文)。第八論(三十二左)明七真如。於中第二實相真如。謂二無我所顯實性。義燈雲。有釋即雲。是一切法通相真如。今謂。不爾。真如無二。豈有一切法別相真如。又七如中說有實相不說通相。據何得知通相為體(文)。今謂。解釋相言兩家不同。慈恩此為實相之相。即七真如中之實相真如也。西明以為通相之相。佛性論明通相·別相。及無上依經·寶性論等。 (三十五左)此如佛地(至)清淨法界解(文)。佛地第三(三右)雲。清淨法界者。謂離一切煩惱所知客塵障垢。一切有為無為等法無倒實性。一切聖法生長依因。一切如來真實自體。無始時來自性清淨具足種種過十六界極微塵數性相功德。無生無滅猶如虛空遍一切法。一切有情平等共有。與一切法不一不異。非有非無。離一切相一切分別。一切名言皆不能得。唯是清淨聖智所證。二空無我所顯真如為其自性。諸聖分證諸佛圓證。如是名為清淨法界。 (三十五左)釋本來自性有十種義(文)。言十義者。一本情清淨故。二具妙功能故。三無生無滅故。四有情共有故。五不二不異故。六離所取相。故。七離能取相故。八尋思路絕故。九名言道斷故。十聖者所證故。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四十四終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四十五(十末之二) (三十七右)論一切有情(至)可言具四(文)。涅槃名義具如法花玄讚及最勝王經疏二本(四十右)演祕雲。問。無住涅槃菩薩證不。答。傳有兩釋。一曰不得。此論說雲出所知障而證得故。若爾攝論雲何會耶。彼謂菩薩有無住故。解雲。無住涅槃由菩薩證非彼已得。如修習位說得轉依非巳得故。二雲許得。分斷所知所顯真如悲智依故。有義斷雲。今依前解說出煩惱得有餘依。要全出離。說出所知得無住處明非因得。詳曰。後釋為勝。言出所知而有二義。一者全出名之為出。此舉勝者影顯菩薩。如有餘依舉二乘者以顯於佛。二者分全俱名為出。亦如三乘見修無學三無漏道名出世。由此有餘言障永寂。無住不爾。若要障盡。亦應同彼言障永寂。既不如之。故與前別。不可為例。又由悲智不住於二所證之理名無住處。五地既斷背於生死樂涅槃愚。而由證彼無差別理。此豈不名無住之義。況乃攝論明言有也。豈隨已情強通聖教。 (三十八左)彼言世尊(至)涅槃異遠(文)。勝鬘經(九十左)曰。阿羅漢辟支佛有餘生法不盡故有生。有餘梵行成故不純。事不究竟故當有所作。不度彼故當有所斷。故去涅槃界遠(文)。今謂。不成之不彼經無有。演祕亦同。演祕釋經曰。按勝鬘經雲。阿羅漢辟支佛有餘生法不盡故有生者。釋曰。明我生已盡智不究竟。即知苦智。知苦智二。一知分段。二知變易。二乘斷初未斷變易。故言有生。有餘梵行成故不純者。釋曰。梵行已立不究竟也。即證滅智。涅槃名梵。證梵之因名為梵行。梵行有二。一分段因盡。顯有餘依。分段果盡。顯無餘依。二變易果盡顯無餘依。無漏依在顯有餘依。二乘定性及不定性於前一中得有全分不得第二。雖有所成而為變易因果所雜故名不純。事不究竟故當有所作者。釋曰。所作已辨不究竟也。是修道智。修道有二。一治分段。二治變易。二乘但修分段對治餘治未修故事不究竟。事不究竟故當有所作。不度彼故當有所斷者。釋曰。不受後有不究竟也。是斷集智。所斷有二。一分段因。二變易因。二乘斷初。第二因名不度彼。不度彼故當必須斷。不斷彼故。去涅槃界遠者。釋曰。由前四智皆不究竟故去如來大涅槃遠。舉第四智顯前三智。 (三十九右)彼雲(至)乃至廣說(文)。勝鬘經(十右)雲。惟有如來得般涅槃。成就不可思議功德故。阿羅漢辟支佛成就思議功德。言得涅槃者是佛方便。惟有如來得般涅槃為一切眾生之所瞻仰出過阿羅漢辟支佛菩薩境界。是故阿羅漢辟支佛去涅槃去涅槃遠。 (三十九左)身智滅位(至)名有無餘依(文)。定性二乘入無餘依之時。身智都滅唯有清淨真如在。或妄解雲。無餘依位身智猶在。如瑜伽八十說供佛等事。今謂。誤錯之甚矣。觀瑜伽唯識等諸論。不見說無餘依位有色心等如八十文彼是示現無餘涅槃非實。何以彼為證。具如別章中辨。 (四十左)佛他論第七(至)能感於生(文)。佛地論第七(三左)。 (四十二右)或六行得滅(至)非擇滅故(文)。對法八(十三左)雲。世俗者。謂以世間道摧伏種子所得滅。是故世尊別名說為彼分涅槃。 (四十二右)對法等(至)非擇滅攝(文)。對法第四(七右)雲。及見等所發身語意樂並一切惡趣等蘊界處是見所斷義。瑜伽五十三(十四右)雲。雲何非擇滅。乃至若學見跡於印涅二生·北拘盧洲·無想天若女若扇搋迦·半擇迦·無形·二形等性及於後有苦愛若願所得非擇滅。當知一向決定由學見跡嘗不於後有起希願纏發生後有。唯除末無餘永害愛藏種子故。 (四十二左)五蘊論說(至)別抄等解(文)。如上已引。 (四十三右)顯揚論(至)非究竟離繫(文)。顯揚十八(十六右)如前已辨。演祕雲。論非擇滅攝說暫離故者。即顯揚論十八中雲。謂非擇滅等四種離繫者。謂緣差脫畢竟離繫·簡擇煩惱究竟離繫·苦樂繫時離繫·心心法暫時離繫。釋非擇·擇滅·不動·想受如次為四。後二既雲繫時離繫。明是四中非擇滅攝。 (四十三左)對法第二(至)及想受滅(文)。演祕雲。疏對法至不可為難者。此遮伏難。伏難意雲。按對法雲。有二種應斷法。謂諸煩惱及此所依受。受有二種。謂變異及不變異。如其次第苦樂·非苦樂。當知煩惱斷故建立擇滅。二受斷故如其次第建立不動及想受滅。既雲斷受得二無為。二無為者如何不是擇滅攝耶。疏意釋者。種斷現息俱名為斷。受等據現暫爾不行。若不爾者於擇滅中何不攝彼不動·想受。既開不攝。明非擇也(文)如對法抄中詳解。 (四十三左)不同有漏道(文)。演祕雲。疏不同有漏等者。遮小乘救。小宗救雲。汝大乘宗有漏斷或亦但非擇。何責我斷不染無知得非擇滅。答。意易詳(已上斷不染無知得擇滅或非擇滅等具如俱捨光記第一·九左寶疏·十八右)。 (四十六右)佛地論第三(至)對法復解(文)。佛地第三(三左)對法。 (四十六左)圓鏡即智(至)通相應法(文)。義燈七末(十八左)雲。西明雲。從喻為名。然雲鏡智即用相應智品為體。要集等雲。或淨第八亦名為智。從喻相應名圓鏡智。是有財釋。又雲。或智用增即別境惠名圓鏡智。或依主或持業。餘心心所或是有財或依主釋。所變種現唯有財釋。今謂本釋但是總釋圓鏡智名。圓鏡雖喻六釋之中無從喻釋。然智及識諸相應品亦總名智。智相應故。圓鏡即智。並持業釋。除種及相定道戒等不能現生身等影。故現雖種生現望於種現非種影。但由現智變帶生故名之為智。如說識言識自相故等。又雲。然諸經論說不同者。各據一義。如佛地論雲諸如來第八淨識能現能生智等影像如大圓鏡者。據親能生實身土影。相應智等杖彼變故非持種。故但說淨識不說心所。若據質·相·假·實合說通諸心所亦能現生諸相分影。佛地第四雲淨識者。據前義。今此論中假實合論總出體故是總說故。論下結雲。此四智品攝功德盡唯除無為。說生得故。性·相別故。 (四十六左)佛地雲等(文)。佛地論三(三左)曰。大圓鏡智者。謂離一切我我所執一切所取能取分別。所緣行相不可了知不愚不忘。一切境界不分別知。境相差別一切時方無間無斷。永離一切煩惱障知有漏種子。一切清淨無漏功德種子圓滿。能現能生一切境界諸知影像·一切身土影像。所依住持一切佛地功德。窮未來際無有斷盡。如是名為大圓鏡智。 (七十七左)佛地經雲(至)故以為喻(文)。佛地四(十右)雲。經曰。復次妙生大圓鏡智者。如依圓鏡眾影像現。如是依止如來智鏡諸處境識眾像影現。唯以圓鏡為譬喻者。當知圓鏡如來智鏡平等平等。是故智鏡名圓鏡智。論曰。已建立斷當建立智。依此故言復次妙生大圓鏡等。應知此中以喻顯示。大圓鏡智是能生現諸法影像平等因緣。謂諸如來第八淨識能現能生智等影像。如大圓鏡能現世間一切影像。智相應故假說名智。言諸處者。謂內六處。即是眼等。言諸境者。謂外六境。即是色等。此內六處外六境界即十二處。緣此十二生三智品心及心法。識為生故緣名諸識。即此諸識名眾像影。種種行相差別現故。乃至此唯識言但遮愚夫橫計一切心心法外定性色等偏計所執不遺不離諸心心法色等諸根。依他起性圓成實性非無有故。由平等故此二平等。是故說言平等平等。世間圓鏡如來鏡智俱無分別皆能現影無有差別。由是因緣名圓鏡智。 (四十七左)平等性(至)故言平等(文)。義燈雲論平等性智。本釋真如名平等性智緣於此雲平等性智。西明雲。謂有情平等。莊嚴論名眾生平等智。今謂。本釋是盡理。言餘眾生平等者由何能緣眾生平等。意由智證真如平等。是一切法平等性故。故能緣生而為平等。又復說言平等性智故。不但言平等智故。眾生不是平等之性。又經雲。非不見真如而能了諸行故。佛地論雲。先通達真法界時得諸有情平等心等。不障平等性智通緣性相。但正釋名不唯約有情。 (四十八左)此攝十平等(至)攝八德(文)。佛地五(七右)雲。應知即是十地修果一一地中略說。各中一平等性。修習圓滿成就佛地平等性智。此故說言平等性智。由十種相圓滿成就。若廣說者。一一地中各性無量平等法性修習圓滿成就佛地平等性智(文)。下經論中次明十平等中。大慈大悲即是第四第五平等也。如餘彼中。 (四十八右)佛地論雲(至)無住涅槃(文)。佛地論三(四十右)雲平等性智者。謂觀自他一切平等大慈大悲恆共相應常無間斷。建立佛地無性涅槃。隨諸有情所樂示現受用身上種種影像。妙觀察智不共所依。如是名為平等性智。 (四十八右)論三妙觀察智等(文)。佛地三(四十右)雲。妙觀察智者。謂於一切境界差別常觀無礙。攝藏一切陀羅尼門三摩地門諸妙定等。於大眾會能現一切自切作用。斷一切疑雨大法雨。如是名為妙觀察智。 (四十八左)亦常觀察(至)故名觀(文)。演祕雲。論攝觀無量等者。一釋如疏。有義。觀者觀名。即念住等。此能任持念住觀故。佛地論說。若就粗相妙觀察智攝四念住。觀察一切身立等法。詳曰。理既多途。二義俱得。 (四十八右)佛地論(至)變化三業者(文)。佛地九(七右)經曰。身·語及心化善巧方便業。論曰。有義。此顯成所作智。謂智能起身·語·心。化稱順機宜故名善巧。加行不絕故名方便。此即名業。又雲。心地唯二。一自心相應。謂自心上化現種種身及心法影像差別。二他身相應。謂令他心亦現種種心及心法影像差別。此並相分似見分現。有義。定力能令自心解非分法名化自心。加被有情令愚味者解深細法令失念者得正億念名化他心。然心無化無形質。故如論說言心無形故不可變化又說化身無心心法。此就二乘及諸異生力而說彼定力劣不能化現無形質法。諸法菩薩不思議定皆能化現。 (四十九右)瑜伽第九十八說等(文)。九十八(七右)雲。又諸聖者及化神通。於其四事不能變化。一者根。二者心。三者心所有法。四者業及業異熟。 (四十九右)今從因果二位通論故(文)。演祕雲。疏今說因果位通者。今者說通因果二位俱二十二。尋伺唯因不通果有。故不言之。 (四十九左)佛地論第三卷(至)說智用增(文)。佛地第三(五右)雲。智有四種。大圓鏡等。於佛果地論心心法分位所現諸功能中。智最勝。以智為名。總攝一切有為億故(文)。今謂。有為功能者。簡無為功德。以今唯明四智故。若通說。清淨法界攝有為無為一切功德。故佛地論連次文雲。復次如是所說法門建立五法。總攝佛地一切佛法總攝無為諸功德故。乃至廣說。 (五十右)無性菩薩(文)。無攝性論九(十四右)雲。轉意現識故得妙觀察智具足一切陀羅尼門三摩地門。猶如寶藏。於大會中能現一切自在作用。能斷諸疑能雨。轉意識故得成所作智。普於十方一切世界能現變化。從都史多天宮而設之至涅槃能現。住持一切有情利樂事故(文)。今謂。朝鮮論本轉五現識作轉意識。又次下文轉意識故作轉五識故。 (五十右)莊嚴論論(至)轉第六識得(文)。今檢唐波羅頗迦羅密多羅所譯大乘莊嚴經論。彼第三(二十右)偈曰。四智鏡不動三智之所依。八七六五識次第轉得故。釋曰。四智鏡不動三智之所依者。一切諸佛有四種智。一者鏡智。二者平等智。三者觀智。四者作事智。彼鏡智以不動為相。恆為餘三智之所依止。何以故。三智動故。八七六五識次第轉得故者。轉第八識得鏡智。轉第七識得平等智。轉六識得觀智。傳第五識得作事智。演祕雲。問。莊嚴論頌雲八七五六識如次而得故即轉五識得妙觀智。如何相違。答。佛地第三。有二師釋。正義同此。第二師雲。轉第六識得成事作智。轉五現識得妙觀察。正義破雲。此不應爾。非次第故。說法除疑周遍觀察非五用故。釋曰。彼第二師意同莊嚴。正義顯彼莊嚴論說非次第也。故不相違。 (五十右)佛地論中(至)不能繁引(文)。佛地第三(六右)如演祕引義燈雲。釋轉識得智中。大莊嚴論轉第六識得成事智轉五識得妙觀察智。此論相違。如何會釋。答。本有二解。一雲。莊嚴不依次說非言轉六得成事智。故不相違。二疏外別解雲。莊嚴論中據第六識能作神通等諸成業雲得事智。五識因位粗不觀察果位方能雲得觀察。故亦不違。無性兩釋答。隨一義不違二論。然佛地論破轉五識得觀察智雲說法斷疑非五識能者。是破別師非破莊嚴。如理門論破古因明言。諸師異釋繁不具敘。 (五十左)對法第十(至)盡智等起(文)。對法第十(十二左)雲究竟道者。謂依金剛喻定一切粗重永已息故。一切繫得永以斷故。永證一切離繫得故。從此次第無間轉依。證得盡智及無生智十無學法。 (五十二右)論妙觀察智(至)皆容現起(文)。此明初起二乘見位最初得故。非菩薩見道位得二乘見道亦得此智。故雲亦得。又言此後展轉等者。此明後起有其三位。一者從見道位至無學位。此說定性二乘起生空觀品。二者從四果向大乃至菩薩解行地終皆得起觀察智。即於地前一阿僧祇劫滿位應皆起故。三頓漸二語菩薩或至上位。即十地及如來地也。 (五十二右)頓悟者(至)無學位(文)。義演雲。謂至菩薩十地等故。無學位者。意說佛無學。非是二乘無學。於上三位中唯除有漏及無心時。餘一切地中漸頓菩薩皆得起此智。故疏雲漸頓皆爾。 (五十二左)論法空觀品(至)皆容現起(文)。義演雲。論法空觀品至皆容起者。此釋法空觀。有二。初明初起。後明後起。菩薩見道方得初起者。此明初起。准護法正意。初見道時雙證二空非前後起。言此後展轉至皆容現起者。此明後起。即除有漏位生空觀及無心時三位餘一切位皆得起。 (五十二左)唯生空觀(至)或二俱觀(文)。義演雲。此文意說。成佛已去唯第六識生生空妙觀察智。生空妙觀察智或觀理非事。或觀事非理。或二種俱觀。皆得自在。 (二十二左)佛地論等立有此義(文)佛地論三(十一左)雲。成所作智相應心品。有說。初地已上諸位皆得現行。隨法流故。 (五十三右)此中比量簡過(文)。樞要雲十地不起無漏五識比量雲。十地有漏五根必不能發無漏五識。有漏不共必俱同境根所攝故。如地前位。 (五十三右)佛地論有評義取後解(文)。佛地論三(十一左)雲。如實我者。佛果方起。以十地中有異熟識所變五根非無漏故。能依五識亦非無漏。有漏五根發無漏識曾未見故。於佛果上此智亦不恆現在前。作意起故數數間斷。 (五十三右)第六種性本有始起門(文)佛地第三(十一左)曰。如是四智相應心品種子。本有無始法爾。不從熏生。名本性住種性。發心已後外緣熏發漸漸增長。名習所成種性。初地已上隨其所應乃得現起。數復熏習轉增轉勝。乃至證得金剛喻定。從此已後雖數現行不復熏習更令增長。功德圓滿不可增故。持種淨識既。非無記。不可熏故。前佛後佛功德多少。成過失故。 (五十三左)莊嚴論說(至)不愚迷故(文)。莊嚴論第三(二十一左)雲。不愚諸諸所識者。了智一切境界。障永盡故。 (五十三右)言諸處者(至)成十二處(文)。此佛地第三(六左)釋莊嚴論意。 (五十四右)佛地論又說(至)下准此解(文)。佛地論三(七左)雲。諸心心法體雖是一。義用有多。隨用差別分為二智。亦無有過。要達真理方了事俗故雖一心義說先後。或似後得名後得智(文)。義演雲。疏或似後得至真觀後生者。此明後得智有二解。且第一解雲。佛地論說。若餘三智由有根本引起後智。有本後二智名引。若此成事智先無根本引發成事智中有。後得智今第一解雲。或似後得名後得智。意雲。其佛果成事智即似因中平等妙觀後得。以菩薩因十地中平等妙觀後得智不證真今成事智亦不證真故名後得。即似後得故名後得。其體不是後得。第二解雲。或如後得因中緣俗真觀後生故。意雲。因中平等妙觀後得智唯緣俗故。今此佛果成事智亦似因中後得智唯緣俗。所以果上成事智名後得也。 (五十四右)因有二類種(至)生二用現行(文)。義演所覽本。二用現行下事有或未獲述之五字。然子嵨不用。義演雲。解雲。因十地中根本·後得名別。有種生故雲二類種。以後得現行受熏故。若至佛果唯有一類所生現行而有二用。緣真名正體。緣俗名後得。以後得不熏種也。有說。從初地至五地即根本·後得二智各別種生。若從五地已後乃至佛果即唯一種生二智現行。以五地中真俗行相互合令相應。即真俗合練故唯種一。又佛果後得智起更不熏種。種但有一。更無二種如此之義廣辨在餘處。此中未獲具明。且略指耳(文)。言果唯一種生二用現行者。果位自在。恆生二智現行。然有果相似因位相。第六有別意樂故。或時唯理或時唯事果雖自在餘智不然。唯有第六行相上。有以第六意識於因位中分別強故也。 (五十四右)此中三說(至)十平等故(文)。此中三說。佛地第三(七右)全同此論。十平等治法如前屢引。 (五十五右)佛地有四分心緣境(文)。佛地論第三(八左)具明四分緣境差別。 (五十五右)諸智相見(至)假實分別門(文)。義演雲。疏假實分別者。此文意說。明諸心所義實等。如前應知。 (五十五左)總有四種(至)故不說之(文)。義演雲。疏總有四種至故不說之者。意雲。雖轉依義有四種。先前頌言。捨二粗重故便證得轉依。轉依即是所證得。佛果上所證所顯得也。今此中唯取佛果菩提涅槃。是轉依果故。不取餘三轉依。其餘三中雖有迷悟依真如。然是因中攝。若在十地中即是悟依。在生死中是迷依。故迷悟依因位攝。前能斷道亦是因位。於十地中修行故。斷十障證十如時。皆是因位能證中收。非是果上所生所顯故不取之(文)。 (五十六左)論曰前修習位(至)究竟位相(文)。義演雲。意雲。前修習位中所說轉依果。應知即是此中究竟位體相也。 (五十八右)長讀尚字意乃為遠也(文)。義演雲。疏長讀尚字意乃為遠者。意說。此中菩提涅槃即是無漏界。此菩提涅槃即是不思議。此菩提涅槃即是善。此菩提涅槃即常。乃至安樂解脫身等亦然。即上一一此字流至於下。 (五十八右)經雲在纏(至)名法身(文)。此勝鬘·無上依經等意也。勝鬘至(十六右)雲。若於無量煩惱藏所纏如來藏不疑惑者。於出無量煩惱藏法身亦無疑惑。 (五十八右)彼約位(至)故不相違(文)。義演雲。疏彼約於依此依於體者。此第一解雲。然勝鬘經·無上依經說。在纏名如來藏者。即約真如在生死位中被二障所覆不得彰故。故說在纏名如來藏。此中即約佛果上二果體能攝藏一切有為無為功德故。說出纏名如來藏。或彼約有障至故不同者。此第二解雲。彼經說在纏名如來藏者。據有二障說。若無障故即諸出纏名法身。此中約本末說說。謂菩提涅槃是本。即能攝餘末有為功德·末無為功能等故。與彼不同。即利樂事等皆是末也。 (五十八左)此除大眾部等(文)宗輪論述記(四十二左)雲。此中大眾部·一說部·說出世部·雞胤部本宗同義者。一切如來無有漏法。述曰。約法為論。十八界等在佛身時皆名無漏。非漏相應非漏所纏故名無漏。佛所有三業皆亦是無漏。故諸如來無有漏法。除此四部所·餘諸部佛皆不然。 (五十九右)六十六說(至)道諦所攝(文)。撿六十六無如是文。彼卷(三右)雲。復次若能證解第一義諦所有正見及正見為先一切聖道。是名道諦。 (五十九右)集論第三(至)唯是有漏(文)。集論三(八右)雲。五取蘊·十五界·十處全及三界二處少分是有漏。 (五十九左)今大般若大有此文(文)。般若宗明色等諸法畢竟皆空斷絕名言戲論故。故雲大有。 (五十九左)佛地論第一(至)彼約無評(文)。佛地論一(十右)舉二有義已雲。如實義者。如來身土甚深微妙。非有非無。非是有漏亦非無漏。非善非惡亦非無記。非蘊界等法門所攝。但隨所宣種種異說。餘處說言十八界中十五有漏八無記等。但就二乘異生等境粗相分別。不就諸佛諸大菩薩甚深境界。故餘處說如來非實蘊界處攝所有善等皆是示現。乃至廣說(文)。如實義者。猶如是說。親阿毘曇心論六(十四左)曰。如是好謂初說。子注曰。凡得理者名如是說也。然唐精蘊雲。彼論如實義者。親光實義也。佛果功德非三科所攝。然親光是護法門人。何違本師說耶。答。親光所立不違護法。佛地始未成立。佛身等是蘊等攝。是故法花玄讚。理趣分疏等言佛身具有蘊處界等。總料簡章·三身章·對法鈔等引佛地·唯識二論釋十八界通漏·無漏。准論及疏主。如實義者。非是親光實義。補闕章雲。問。漏無漏門雲。五蘊俱可通。無漏者何。佛地論中如實義者。如來五根非蘊處界哉。答。依唯識論中第三師義。蘊處界收。涅槃亦云。捨無常色獲得常色。受想行義亦復如是。彼釋違經故非正釋。或可彼據非二乘境非三科攝即二乘知。三科攝者。彼中所破。唯識剋實非約知人故。佛根境等蘊等蘊處界攝。或可依勝義非蘊等收三攝據世俗故彼中破(文)。義演雲。問。佛地論第一雲。如實義者。佛地功德非蘊等攝。如何護法破彼正義解雲。此有三解。一雲。彼論就所執性蘊處界等故。佛蘊等非彼蘊等所攝。此就依他圓成而說。彼此論互不相違。一雲。親光明約法自相離言道理故非蘊等。此就安立諸行道理故蘊等攝。亦不相違。一雲。作論者意異親光立義據。佛果功德甚深微妙非實蘊等。護法菩薩以理依教破彼所說如論。應知雖有三解。三藏法師意取後解。 (六十左)何故第八(至)五境不爾(文)。演祕雲。疏何故第八至五識不爾者。此難初釋。何故因八緣於定色。定色引故。所變即屬法處定色。五識亦緣定色為質。所變即非法處色收。 (六十左)五稱散五常緣故(文)。演祕雲。疏五稱散五常緣故者。此答辭也。一性散動。二者常緣五塵為境。不同第八故。所變色五塵中收。 (六十左)根境既無(至)可受用故(文)。義演雲。論雲。然粗細異。非五境攝者。何所變者非五境攝。然菩薩等所變者但是自五境攝。粗細非是佛五境攝。其五根望佛變似根相。然他菩薩等不變。變根於變無所用。故佛用變根既是定果色。明知不是實五根。既無所依五根所緣五境。五識等亦不得生。故佛無十五界也。 (六十左)無垢稱經(至)恆在定故(文)。無性攝論九(二十四左)曰。由常寂定定障斷。故如有頌言。那伽行寂定那伽住寂定那伽坐寂定那伽臥寂定。小乘俱捨等亦引無垢稱經第二聲聞品雲。不起滅定而現諸威儀。是為宴坐。第四觀有情品(十三左)曰。念智常覺悟無不在定心。十八不共法中雲。又諸如來無不定心。如阿羅漢歛心方定出即不定。如來於彼一一分位無不定心。具如無性攝論九(二十一右)喻伽·顯揚·對法諸論說。義演雲。無垢稱經等者已下證無五藏。免言佛心恆在定。定中無五識。明知佛無五識。又說。五識性散亂。豈佛有散亂五識耶。此第二師意。唯許佛有十五界也。疏十八界不共法經者。經中明十八不共法處名十八不共法經。非別有經名十八不共法經也。 (六十左)大眾部計亦恆在定(文)。宗輪述記(四十七左)曰。論曰。大眾等四部佛一切時不說名等。常在定故。述曰。任運自成應理言教勝名句等。常在定故不思名等。 (六十左)對法第一(至)性散亂故(文)。第一(十八右)明六種散亂中。第一自性散亂者。謂五識身由彼自性於內靜定無功能故。 (六十一左)餘論等說(至)俱時生(文)。無性攝論第三(二左)雲。無處無容。非前非後。同身同類。二識並生(文)。俱捨二十六(九左)光記二十六(二十九右)同二十七(初左)演祕四本(十三左)雲。釋曰。外人救雲。二並何違。故引經難。經意說雲。無受身處無容道理。非約前後。同一身中同類二識一時並生。又不應許此二是一。自性別故。釋曰。外又救雲。此之二識體同義分。其體是一亦不違經無同類並。故今破雲。自性別故如眼等五識。又異熟識不應間斷。結相續已後應餘處更結生故。釋曰。外又救雲。和合意識·別生意識前後間起。亦不違經無同類並故。復破雲。和合識體許是異熟。若間生者體便間斷。若餘後續應名更生。故量破雲。和合意識不應間生。許是異熟故。猶如報色。又異熟體唯恆相續更無異趣。釋曰。外復救雲。何妨報色不斷異熟心斷。復此破雲。因同於前。命根為喻。逐難粗釋。餘易不論(文)俱捨·婆沙等中亦有無所無答之語。 (六十三左)說十九界等(至)之所遮故(文)。無垢稱經四(初右)雲。觀第五大觀第六蘊觀第七根觀十三處觀十九界文。等者等取第六蘊第十三處等。 (六十四左)又涅槃經(至)是密意說(文)涅槃經。勝鬘經(初左)雲。如來妙色身。世間無與等。無比不思議。是故今敬禮(文)說為非色等者是金剛經等說。皆如常知。 (六十四左)解不思議(至)同無異見(文)。世親攝論第九(十七左)曰。論能喻故。非諸尋思。所行處故。釋曰。自內證故者。謂諸如來自內所證由此真如自內證故。非諸尋思所思議處。於諸世間亦無與相似譬喻可喻令知。 (六十五左)顯揚十七(至)所以不述(文)。顯揚十七(六左)有成不思議品明九事不思議。須者往。 (六十五左)對法論第四(至)五根三境(文)。對法第四(二左)曰。無記八界者五識根香味觸界。 (六十六右)真如等五法皆滅道攝(文)。五法者清淨法界及四智品此謂五法。真如滅諦。四智道諦。故雲皆滅道諦攝。 (六十六左)又對法第六(至)攝論亦然(文)。對法第六(二左)曰。復有清淨世界非苦諦攝。非業煩惱力所生故。非業煩惱增上所起故。然由大願清淨善根增上所引。此所生處不可思議。唯佛所覺。尚非得靜慮者靜慮境界。況尋思者(文)。瑜伽未撿。攝論未撿。 (六十六左)所依真如常故等(文)三身章雲。攝大乘問。佛受用身及變化身既是無常。雲何經說如來身常。彼自答言。此二所依法身常故。無性釋雲。此非身常。依常身故。此顯等流及變化身是異門常非自性常。又彼二身以恆受用無休廢故。數數現化不永絕故。如常受樂如常施食。如來身常當知亦爾。無性釋言。又受用身以恆受用無休廢故。猶如世間言常受樂。雖非受樂常無間斷而言常受。受用身亦爾。彼彼菩薩受樂無廢。雖非常住而亦言常。故勝鬘言。如來色無盡。智慧亦復。然由佛化身數數現化不永斷絕。猶如世間言常施食。雖非無間然數數施其心不絕名常施食。化身亦爾。數數現化不永絕故。二·身言常。是密意常。 (六十六左)莊嚴論說三種常(文)莊嚴論第三(二十右)雲。復次一切諸佛悉同常住。由自性常故。一切諸佛自性身常住。畢竟無漏故。由無間常故。一切諸佛食身常住。說法無斷絕故。由相續常故。一切諸佛化身常住。雖於此滅復彼現故(文)。准上疏論。法身自性常。報身不斷常。化身相續常。然清涼演義鈔十二並十四雲報身相續化身不斷者誤也。 (六十六左)又若色心(至)違比量故(文)。義演雲。立量雲。佛色身非自性常。有生滅故。如餘有為法(文)然法身常住。四智生滅。理智不融。與他宗別。如古鈔中云云。此皆常恆所譚。不遑一二。義燈雲。要集雲。相傳二釋。一雲。自性法身體凝然常。受用變化皆是無常。一雲。三身皆凝然常。說無常者據化相故。二家皆廣道理成立後斷雲。上來二釋皆為應理。今謂。必無二俱應理。互相違故。本說雖略以明理盡。應依攝論·金光明經·無上依經·楞伽經等說報化無常以為盡理。經言常者。經及論文皆自會訖。 (六十七右)七十八解深密說(文)。七十八(十七左)曰。世尊。我當雲何應知如來生起之相。善男子。一切如來化身作業如世界起一切種類。如來功德所莊嚴住持為相。當知化身相者生起法身之相無有生起(文)。經第五(初右)之文。 (六十八右)解深密經(至)所不能及(文)。七十八(十七右)雲。世尊。聲聞獨覺所得轉依名法身不。善男子。不名法身。世尊。當名何身。善男子。名解脫身。由解脫身故說一切聲聞獨覺與諸如來平等平等。由法身故說有差別。如來法身有差別故。無量功德最勝差別算數譬喻所不能及(文)。經第五(初左)之文。義演雲。疏二乘所得二轉依果但名解脫身者。解雲。言解脫者。即是依生空真如上所得假擇滅離縛義邊名為解脫。言身者。即是生空智所證真如名身也。身者體依義。即真如與假擇滅為依為體故得身名。 (六十九右)此亦佛地論有(文)。佛地第二(三左)初明法身無相功能是總離相。次明受用及變化無中邊相。是別離相。又總別顯示佛德。要由二十一殊勝功德。是故說名最清淨覺。應知又體依聚義。見於佛地第七(十二右)。 (六十九右)離相者無十相也(文)。義演雲。疏離十相者。謂男·女二相·青·黃·赤·白·生·住·異·滅是名十相。真如之中無此相故。有雲無十相者。謂五塵男女二生住異滅相也。 (七十右)論二他受由平等示現等(文)。言湛然者等。最勝王經疏雲。他受用此處滅餘處復現。此豈非相違耶。答。總就世界海中無間斷故。故言他受用攝不斷常亦非相違。演祕雲。傳有三釋。一雲。觀察繫發平等故示現之。二雲。平等繫圓鏡智而令示現。從彼能繫說平等現。三雲。平等自能示現。不假他繫亦不繫他。論曰。後釋為正。既自在智非唯根本。現身土相何理不能。第二理通。鏡智本故。初釋非也(文)問。西方淨土為報為化。蓮宗如常所言。百本疏主雲何領會。答。疏主上生經疏上(七紙右)雲。故是報土亦不相違。有解。報佛有化。此亦不爽(文)准此局為自義通為有解。二義雲。就斷然可知。佛土章等其意亦同。支流何可異轍。 (七十右)論三變化身(至)諸剎樂事(文)。演祕雲。問。瑜伽論七十九雲。地前菩薩不生淨土。攝論亦云。生淨土者是別時意。如何今雲化居淨土為未登地菩薩等耶。答。傳有兩釋。一雲。二乘·異生亦生故。觀經等皆誠說故。瑜伽·攝論雲不生者。據受用土不遮化土。二雲。不生。瑜伽·攝論以自會故。又大乘同性經雲。淨土成佛皆是受用身。穢土中者皆是化身。故知化身所居土者不得名淨。此言淨土據暫變說。即如法華三變淨土。維摩等同。詳曰。今同前說。多經論中說生淨故。同性經中為對受用化稱為穢。亦不相違(文)。今謂。別顯不共唯識不判。報土尚生。況化淨土。淨土經論皎據非一。如上傳釋此以自力門意解之。不亦宣乎。 (七十右)第二五法攝三身門(文)。佛地第七(十三右)亦有此門。二論不違是是故疏中指示。 (七十右)經說真如(至)佛地經說(文)。佛地論七(十三右)雲。又前五法攝三身者。有義。前二攝自性身。中間二種攝受用身。成所作智攝變化化身。經說真如是法身故。論說轉故阿賴耶識得自性身。大圓鏡智轉第八得。故知前二攝自性身(文)前二者五法中前二。即清淨法界及大圓鏡智也。 (七十右)論說轉第八(至)亦智殊勝(文)。無性攝論九(十六左)曰。論曰。謂轉阿賴耶識得法身故。性釋曰。轉阿賴耶識得法身故。由阿賴耶識執持一切雜法種子。對治起時轉滅如是一切染種轉得隨順一切無罪圓滿功德。譬如世間阿揭陀藥能變有毒令成無毒故。說名轉。 (七十左)轉去藏識(至)智殊勝(文)。智殊勝見於攝論第九(五右)無性攝論九(十三左)雲。當知此中轉阿賴耶識故得大圓鏡智。 (七十左)說平等智(至)然順勘鈔(文)。佛地第七(十三右)曰。平等性智如餘論說。能於淨土。隨諸菩薩所藥示現種種佛身(文)。莊嚴論三(二十二右)雲。平等智用大慈與大悲是二恆無絕者。諸佛如來於一切時隨逐眾生。何以故。大慈大悲無斷絕故。眾生若有信佛像即現前者。如其所信隨彼現故。是故或有眾生見如來青色。或有眾生見如來黃色。 (七十右)說觀察智(至)勘鈔諸文(文)。佛地論七(十三右)雲。妙觀察智亦如論說。於大集會能現一切自在作用說法斷疑(文)。莊嚴論三(二十三左)曰。恆在大眾中種種皆示現。能斷諸疑網雨大法雨。故。釋曰。此偈顯示觀智用義。 (七十左)亦有轉諸轉識(至)智品說(文)。無性攝論第九(十三左)智品雲。由轉阿賴耶識等八事識蘊得大圓鏡智。四種妙智如數次第或隨所應。當知此中轉阿賴耶識故得大圓鏡智。乃至廣說轉第七第六等得受用身。 (七十左)說成事智(至)莊嚴論說(文)。佛地論(十三右)雲。莊嚴論說成所作智於一切界發起種種無量難思諸變化事。故知後一攝變化身(文)。莊嚴論三(二十二右)雲。事智於諸界。種種化事起。○無量不思議。為利郡生故。 (七十左)又攝論(至)具攝三身(文)無性第九(五右)雲。論曰。如是已說彼果斷殊勝。彼果智殊勝雲何可見。謂由三種佛身應知彼果智殊勝。一由自性身。二由受用身。三由變化身(文)至十六紙廣說四智三身。 (七十一右)莊嚴論(至)第七等引(文)。佛地第七(十四左)雲。莊嚴論說常有三種。乃至廣說。具如上引。 (七十一右)說佛法身(至)讚佛論說(文)。佛地論七(十三左)之全文。   (七十一右)七十八(至)有起盡故(文)。七十八(十七右)雲。當知化身相有生起。法身之相無有生起。具如上引。起盡·生滅是眼·目異稱。解深蜜經第五(初)全同。 (七十一右)說證證因(至)般若論說(文)。般若論上(十五右)雲。菩提者名為法身。彼體實無為。是故於彼法身此二(一受持經二演說經)能作了因不能作生因(文)。然三身章雲。無著金剛般若論說。受持演說彼經功德於佛法身為證得因於餘二身為生起因(文)。又佛地七(十三右)雲。能斷金剛般若論說受持演說彼經功德於佛法身為證得因於餘二身為生因故。 (七十一右)又說法身(至)諸經論說(文)。佛地第七(十三左)曰。諸經論說究竟轉依以為法身轉依。即是清淨真如。非對治道。故知法身唯淨法界真如為性。 (七十一右)對法第一(至)亦有此說(文)。對法一(二左)雲。自性身者。謂諸善逝共有法身。最極微細。一切障轉依。真如為體故(文)無性攝論九(五右)雲。此中自性身者。謂諸如來法身一切法自在轉所依止故(文)。智品中往往言諸佛法身等。是共有義。 (七十一左)智殊勝文(至)實性故(文)。無性九(十六右)雲。論曰。一由清淨。謂轉阿賴耶識得法身故。無性釋曰。轉阿賴耶識得法身故。由阿賴耶識執持一切雜染種子。對治起時轉滅如是一切染種轉得隨順一切無罪圓滿功德。譬如世間阿揭陀藥能變有毒令成無毒故。說名轉(文)。具如上引。 (七十一左)論曰自性法身(至)得受用故(文)。今謂。科文略越。曲分而言。即自性法身至色心等物是第四擇(明詮道本雲四立理)四智品中下是第二解餘身。然疏經文易不釋。總入下文更不分科。 (七十二右)據實二身(至)是受用佛(文)。演祕雲。問。按佛地經說。觀察智於大眾中雨大法雨說法斷疑故。起化相屬何身耶。答。依受用身為聖菩薩說法等者他受用攝。依於化身攝亦如之。問。大圓鏡智緣餘二身所變之相。餘之三智緣自受用所變之相。各屬何身。答。圓鏡智變餘二身土所有相者。而有兩釋。一雲。亦是自受用攝。以極微細非彼境故。由斯二智自變二身。非擊第八而令現也。二雲。所變隨質二身土攝。若餘三智緣自身土所變之相。自身土攝。非為他故(文)。義演雲。意說。四智能現他受用及變化二身。若大圓鏡智不能現受用·變化身。豈可鏡智不能親緣著他用變化身耶。故知現智亦能現餘二身。前不言現者。今但約相中。他用身似後得平等智作用。其變化身即似後得成事智作用。所以說他受用·變化二身是平等智成力智現。亦不相違。 (七十二右)此莊嚴論文(至)解此文意(文)。演祕雲。問。此既莊嚴論中所說。前師如何而會釋耶。答。今為通雲。由因圓鏡智方得受用。據所因說亦不相違(文)。佛地論七(十四右)雲。莊嚴論說大圓鏡智是受用佛。攝大乘說轉諸轉識得受用身。然說轉去阿賴耶識得法身者。此說轉去第八識中二障種子顯得清淨轉依法身。非說鏡智。以說鏡智是受用故。具如上引。 (七十二右)現三乘他文(文)。演祕雲。按佛地經雲。身·語及心化善巧方便業。論第七雲。此顯成所作智起三業化。由此智能善巧方便能起身·語·心三業化。身化三種。一自身相應。謂化自身為輪王等種種形類。及現種種諸本生事。二他身相應。謂化魔王為佛身等。變舍利子為天女等。寄他身上示現種種變化形類。三非身相應。謂現大地為七寶等。或現無量佛化身等。或放光明照無邊界。如是等類離自他身別變化作情非情色種種形類動地·放光·風香等事。皆為利樂諸有情故。一切皆名佛身化業。語業亦三。一自身相應。謂佛自身化現梵音遍告無邊諸世界等種種語業。二他身相應。謂令聲聞大弟子等以彼梵者宣說大乘甚深法等。是故聲聞諸菩薩等說非己分。甚深妙法皆是如來變化所作。非彼自力。三非身相應。謂化大海草木等類。乃至虛空亦出音聲說大法等。如是皆名變化語業。心化唯二。一自身相應。謂自心上化種種心及心法影像差別。二他身相應。謂令他心亦現種種心及心法影像差別。此並相分似見分現。問。雲何不化非情令心相現。答。非情已是心等相分。雲何復令有心相現。若心相現則名有情。非非情攝。是故化心但有二種。問。既許化作非情色相如化佛等。於此現心說非身化。斯有何失。答。色有離質化通非身。心法不然。無非身化。彼論復有異師說雲。心不可化。但由定力能令自心解非分法。名化自心。若加被他令愚昧者解甚深法。令失念者得正憶念。名化他心。前為正義。 (七十三右)佛地第七(至)不能繁引(文)。佛地第七(九右)如演祕引。 (七十三左)此涅槃經下佛地經(文)。涅槃經等考化作二業如上已引。 (七十三左)此解深蜜經等(文)。七十八(二十五右)雲。世尊。如來化身當言有心為無心耶。善男子。非是有心亦非無心。何以故無自依心故有依他心故(文)解深蜜經第五(九右)全同。 (七十三左)九十八(至)業果報等(文)。九十八(七右)如上已引。 (七十三左)又無根等用(至)故說不化(文)。佛地七(十一右)雲。但諸化色同實色同。化根及心但有相現。不同實用。 (七十三左)不爾(至)為何法等(文)。義演雲。意雲。若化根等有實用。所化香等三法有實用。其事何如佛菩薩。於色界中雖化香味觸三共。謂色界無段食。所化香等三塵皆無實用。若於欲界中化香等者亦無實用。以欲界中有段食故。如前第二內便明化中。化其何法等彼處已明。 (七十四右)法身(至)不得為例(文)。演祕雲。論謂自性身至離雜染等者。離雜染者。顯不能起貪恚等也。故疏依此不起貪等雲應木石。以之為難。不難木石中之實性。實性亦是真如之體故。有義雲。然疏說法身轉依真如順生無漏四智功德。有情身中當能順生故。亦得說具恆沙德。木石之性非現不順。當亦無有順生義故。又應正說木石之性即佛法身法身真如體圓遍故。詳曰。雖作此釋非疏本意本意如前。 (七十四右)餘如樞要(至)取佛地第七(文)。樞要下末(四十八右)雲。說常樂我淨等以除二乘四顛倒心故。二乘正證此法性者。非作常無常等解。由加行心作此無常等解故入。後出觀時復觀前觀。不審所緣。便見加行謂是真智所緣亦是無常等。便謂真實諸法無常等。諸加行心及有漏後得雖非是執性皆是善。然由六七法執未亡故。引有漏善心而作此解。於法執所引之果有漏觀心上說能引法執障為顛倒。若無法執時此觀不生。故由前凡位起四顛倒或十二倒。謂想·心·見等執身等為淨。佛為除彼說無常等行為非常等。令其趣證。論其真理非常·無常。然二乘者由隨佛方便言及執引故作無常等解。今為除彼令證極果說此真如為常·我等。令起此行方便趣入證其法也。正證彼時非常·無常。諸佛或說我或時說無我。諸法實相中無我無非我。餘皆類。然此依護法唯六七有染心有執為論(文)。佛地第七(十六左)。 (七十四左)如樞要說(文)。法性身土樞要略說。彼雲。持性名為法。佛可法所收。明餘身土皆周悉(矣)。 (七十四右)法身亦名自性身(至)義為身(文)。論自性身依法性土者。佛土章雲。稱讚大乘功德經言。是薄伽梵住法界藏說彼經典。住法性土也。又雲。第二出體性者。自性身土即真如理。雖此身土體無差別而屬佛·法。相性異故。以義相為身。以體性為土。以覺相為身。以法性為土。體具恆沙真理功德。此佛身土俱非色攝。非心心所。俱·依一如差別義說。 (七十四左)如樞要說(至)遍一切處(文)。樞要下末(四十九右)雲。自受用身如淨土量遍法界者。應作二解。一實爾。二依用說。智是佛故。以所證無邊故。如世間言所見處高言眼孔大。所學廣故說智慧大。四智緣境門中。自受用土唯淨無漏。餘不見故。唯佛所知。他受用土本唯無漏淨。見者唯淨。一切不善諸異熟果皆已無故。然通有·無漏。第八·五識所觀有漏故。見者居穢土利樂有情亦為現穢。見亦通穢。通諸識境。 (七十四左)隨住十地(至)廣如彼說(文)。十地論三(二十右)雲。經曰。諸佛子。是菩薩住此菩薩歡喜地已。他見諸佛。以大神通力大願力故。見多百佛多千佛多百千佛多百千那由他佛多億那由他佛。以大神通力大願力故。是菩薩見諸佛時。以上心深心供養恭敬尊重讚嘆。衣服飲食臥具湯藥一切供具悉以奉施。以諸菩薩上妙樂具供養眾僧。以此善根皆類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菩薩因供養諸佛故成教化利益眾生法。是菩薩多以二攝攝取眾生。所謂佈施·愛語。後二攝法但以信解力行未善通達。是菩薩十波羅蜜中檀波羅蜜增上。餘波羅蜜非不修業。隨力隨分。是菩薩隨所供養諸佛教化眾生。皆能受行清淨地法。如是如是彼諸善根皆願回向薩婆若。轉復明淨調柔成就隨意所用。彼佛子譬如金師善巧鍊金數數入火。如是如是轉復明淨調柔成就隨意所用。諸佛子。菩薩亦復如是。如是如是供養諸佛教化眾生皆能修行清淨地法。正修行已。如是如是彼諸善根皆願回向薩婆若。轉復明淨調柔成就隨意所用。乃至十地廣說如是(文)。義演雲。意他受用身居十地中。隨十地菩薩所宜現土或大或小或勝或劣。前後改轉皆隨菩薩根性所宜有斯差別。故初地菩薩見百葉蓮華佛。二地菩薩見千葉蓮華佛。三地菩薩見百千佛。其土亦爾。皆初小劣後皆勝大故。十地中隨智性勝。劣皆見不同。名隨宜所現也。 (七十五右)唯見百佛(至)大千世界(文)。義演雲。疏唯見百佛三千大千世界者。意說。初地見一箇他受用佛見一百大化佛見一百箇百億一四天下小化佛見一百箇三千大千世界。 (七十五右)淨穢佛土(至)故言淨穢(文)。樞要下末(五十右)雲。化土本唯無漏。然有淨·穢。見者亦爾。通有·無漏。然有淨·穢。十地菩薩亦得見故。上知下故。然由本為十地菩薩現淨土故。論說化土有其淨言。化土本為地前等見。不別言淨。總說見身。土各據增勝。本為而說。亦不相違。下不知上故。地前·二乘必不見無漏淨土。 (七十五右)他受用(至)法樂義劣(文)。三身章雲。他受用身亦名應身。自受用身自受法樂。非應機宜而顯現故。他受用身能令菩薩受法樂故。自他雖殊受樂無別合名受用。又雲。天親般若上卷論說。亦名報佛。此為十地菩薩所現一分細相為他受用。為諸菩薩受法樂故。若為三乘有情所現一分粗相為變化身。地前三乘所應見粗。非是修成真實功德但化用故。然此二身皆四智相所化。有情宜見粗細分成二類。地前三乘但依化用發心修行。而未能證廣大法樂故。此化身不名受用。 (七十五右)此佛地論廣說大精(文)佛地第七(從十二紙至卷之終)。 (七十五左)佛地其好等(文)。佛地第七(十七右)三義不同。一共。二不共。第三如實義者有共·不共。 (七十五左)不共中(至)根熟後等(文)。佛地第七(十七右)雲。有義不共。以佛所化諸有情類本相屬故。是故如來底沙佛時曾與慈氏同為弟子。佛觀釋迦所化有情善根先熟慈氏所化善根後熟。又觀慈氏因行先滿釋迦後滿。遂於一處入火光令釋迦見。七日七夜不下一足。一頌讚嘆。令超慈氏在前成佛。有佛將欲入涅槃時作如是言。我所應度皆已度訖。又契經說。佛涅槃時觀一所化。現在非想非非想處。當半此間。應受佛化。留一化身潛住此界。先所受身現入涅槃。彼從非想非非想沒來生此間。佛所留化。為說妙法成阿羅漢。爾時化身方沒不現。又諸經中處處宣說能化所化相屬決定。是故諸佛所化不共。如實義者有共·不共。無始時來種性法爾更相繫屬。或多屬一或一屬多。菩薩因時成熟有情亦不決定。或共不共。故成佛已或共化度或別化度。若所化生一向共有。何須多佛。一佛能化一切生故。唯應一佛常住世間教化眾生。餘佛皆應入永寂滅。佛亦不應化餘眾生令趣大乘。以無用故。但應化彼令得三乘入永寂滅。以易得故。諸有智者捨易就難。然燈助日。是故所化非一向苦。若所化生一向不共。菩薩不應發弘誓願歷事諸佛修學大乘。蘇達那等亦不應事多善智識諸佛不應以已所化付囑後佛。如是等事皆悉相違。是故不應一向不共。雖一一佛有化一切有情功能。然諸有情於無緣佛不肯受化亦不見聞。雖一一佛盡未來際常住世間教化無量諸有情類而隨所宜現種種化或現等覺或現涅槃或名釋迦或慈氏等。隨一化相所度有情言皆度訖。生非想者宜見釋迦化想得度。故留化得亦不相違。若諸如來因一所化。何佛現前而化彼耶。諸佛皆有非願力故不可一化餘皆止息。但有緣佛同處同時後得智上各現一化。其狀相似不相障礙。更相和雜為增上緣令所化生識如是變。謂見一佛為現神通為說正法。如是等事不可思議。非唯識理不可解了。又自性身寂滅安樂正屬自利。功德所攝為增上緣益眾生故兼屬利他。又與二身俱利功能為所依故。二利所攝受用身者俱有二分。一自受法樂分。謂三無數劫修自利行滿足所證色等實身。令自受用微妙喜樂二地受法樂分。謂三無數劫修利他行滿足所證色等化身。為入大地諸菩薩眾現種種形說種種法令諸菩薩受大法樂。由此二分或說此身唯自利攝。或說此身唯利他攝。或說俱攝。皆不相違。變化身者。唯為利他現諸化相故利他攝。 (七十五左)彌勒發心(至)乃至廣說(文)。彌勒上生經疏上(二十二左)曰。問。彌勒·釋迦誰初發意今者成道前後乃然。答。佛藏經雲。彌勒發心先四十劫。釋迦方發心。佛本行經第一卷雲。昔有如來號曰善思。彌勒菩薩於彼佛所最初發心在於我前四十餘劫。然後我發無上道心。有佛名示海幢如來。我於彼國作轉輪王名曰牢弓。初發道心。此中皆說後時發心。彌勒發心因彌勒心。釋迦發心因釋迦佛。故彼非初。但以捨身苦行修業不同所以彌勒成道終後(文)起劫及劫數不同。如上引。又如上生疏第一具釋。 (七十五左)論此諸身土(至)俱善無漏(文)義燈七末(二十三右)雲。且第八識漏·無漏分別。無漏能·所緣俱無漏。純種生故。二三性分別。能·所緣俱善。純種生故。約親相說。三界地繫·不繫對。能·所緣同不繫。亦約親相。如是諸識據因果位。諸門辨釋親疏能所緣。准理可悉。 (七十六右)然能變者等(文)佛土章雲。如實義者。十地菩薩自心所變淨土。有二。第八所變唯是有漏。有漏第八相分攝故。為有漏身之所依故。雖無漏善力所資熏其相淨沙。而是有漏。隨加行等所現亦爾。若隨後得無漏心變淨土影像是無漏。識相所攝故。從無漏善種子生故。體是無漏。道諦所攝。其變化土三乘眾集。二乘聖人菩薩凡夫之所集故。佛所變者唯是無漏。餘所變者有義唯有漏。無漏後得不能變為淨土相故。有義。亦無漏。無漏後得隨佛所變增上緣力亦變事相。理未卒故。前釋為善。 (七十六右)能變之者無煩惱穢故(文)演秘雲。問。七地以前煩惱猶起。雲何乃言無煩惱穢。答。雖有煩惱皆為利益。是無量德故。不為過為能穢也。 (七十六右)此據相似(文)義演雲。雖能變者識具有漏無漏然所變土亦具有漏無漏。而所變淨亦相伏相似。以有漏無漏土一種皆名為淨土。意雲雖所變土有漏無漏不同。然一種皆是淨土故雲相似。 (七十六左)如螺髻梵王(至)所見異故(文)無垢稱經第一序品及疏中具釋。佛土章雲。足未按前現穢非淨。足按已後暫令見淨。無垢稱疏雲。螺髻梵王是第八地菩薩也。 (七十六左)今此文中(至)有情為論(文)義演雲。三法者蘊·處·界三法也。周雲。一佛變自土。二十地菩薩變化土。三地前菩薩二乘異生等變化土。故雲。總約三法一切有情為論。 (七十六左)論純善無漏(至)非苦集故(文)樞要下末(五十左)雲。純雜義解由增劣不同。但依親相分說。若依影·質復說不同。影中自地變純。通力引雜。非通力中八緣現純緣種雜。第七識中得名影純雜。影從見·質說性故。五識善噁心雜。無記心純。第六五俱等通。法應思准。 (七十七右)淨與不淨(至)性有別(文)義演雲。淨者即是淨土相分。不淨者即是穢土相分。此文意說。若無漏心變起淨穢土相分穢雖不同。此相分從能變心判性俱是善無漏性。以無漏心是順益分勝分故。言非如有漏心相是性有別者。且如有漏鼻舌身三識三識通三性。其所緣香昧觸境即唯無記。故能緣心與所緣境性各別也。有為同性。即如無漏識變起香味觸三境。三境即唯善無漏。若餘異生等鼻舌身識是善性時證。佛所變香味觸三以為本質變起相分。即此相分從本質判性亦是善性。故親相分亦是有漏善性。   (七十七右)以蘊處界(至)雜引生故等(文)義演雲。疏雖具釋讀者猶述。今外申難舉此文答難。令讀者易知曉。文外難雲。無漏識所變相分同識攝無漏。亦可無漏識蘊變相同於識俱識蘊攝。答。不爾。蘊等識相不必皆同。三法因緣雜引生故。識相者。識謂見分相謂相分。此文意說。若心緣蘊·處·界等時。其所緣親相分蘊·處等不可隨能緣心即識蘊攝。即所緣蘊等還成色心等十八界別。且如第八識親相分中變起五根塵。即所緣十處及法處中定果實色界五識所緣五塵及第六識等緣十八界時。此等所緣十八界等還是十八界攝。不隨能緣心判是識蘊攝及法界攝也。以見分及十八界非是一類種生故。名雲從自色心等種子生也。故所緣相分不從能緣心是識蘊攝。然見分·相分既純無漏善種子生故。見相二分同是善性同無漏也。與見雜種色心等亦各有異。十八界種子各各別生名為雜種。與見分種不同故也。色心蘊處界名有異也。 (七十七左)乃至相應法相分亦然(文)上來唯心王見·相分。此下明心所見相分。且如受緣蘊處界等。此蘊等法即不隨於受而是受蘊攝。以色心別故。乃至想等可准知。 (七十七右)作用法不同雜種生色心(文)作用不同者。謂心·心所緣慮作用。色是質等作用。受是領納。想是取緣。如是如是作用不同。 (七十七左)不可有漏同無漏難(文)演秘雲。難雲。無漏見相善等種同生。有漏二分殊性種何不等。答。繫·不繫殊。不可為難。 (七十八右)問何故(至)必同耶(文)義演雲。此中問意雲。見相更許別界繫。何必同是有漏無漏耶。答。難見想有界繫不同者。然有漏·無漏各順同。仍相順故。同漏無漏可名相順。若一有漏一無漏。即相順義失。何者且如身在欲界。由得通力引得色界天眼二根即許欲界第八識見分緣上界天眼·耳根相分。所緣相分與見分雖界繫別。然同是有漏·無漏。以相順故。 (七十八右)善等三性(至)性不可同(文)義演雲。此釋論中蘊等識相不必皆同三性因緣雜引生故文也。疏雖具釋。讀者猶述。冀令易曉。先須問起問雲。有漏識所變相分同識是有漏。善等識能變相分同識是善性。不善無記性為難准知。故舉論答。善等識相不必皆同。三性因緣雜引生故。意說。能變識通三性相分唯無記者。謂各各從自名言。三性種子雜引生故。由斯香·味·觸三唯無漏不妨鼻舌身三識通於三性。其第六識界眼·耳二識亦准知。許境通無記故。又末那識相分種子與第八識得成因緣。與所生果必因無覆無記。若不爾者。第七相分唯是有覆無記所攝。如何與八得成因緣。故知相不必同性。故疏性相別故者。性謂三性識體。相謂識所變相。性即局心。相是境。心別境故不得同性。得雲善等識不必皆同等也。 (七十八左)不可說(至)應言通三性(文)義演雲。此難外救。外救雲。第八所變香等唯無記。以見分是無記故。其鼻等三識所變香等三境並通三性。以能緣識通三性故。色·聲二境亦如三境故言二境亦然。以三識下別釋通三之所以。上來皆遮外救。諸論下明其遮意。於中以無證文難。虛空等下次舉類例難。如虛空·非擇二無為是勝義無記。其能緣虛空等心皆通三性。汝若言鼻等三識通三性故所變香等亦通三性者。應緣虛空等心通三性則所緣虛空·非擇亦通三性。此既不然。彼亦何爾。是故相見不必同性。 (七十九右)佛地論說(至)如彼第七(文)生滅門者。佛地七(十四左)雲。如是三身受用變化既有生滅。雲何經說諸佛身常。申二所依法身常故。又受用身及變化身雖有生滅。以恆受用種種法示無休癈故。於十方界數數現化無斷絕故。如常受樂如常施食故。說名常。莊嚴論說常有三種等。如上已引。又化自他身色等者。義演雲。此有三句。第一化身自為他身名俱非句也。化色他心者。佛地論七(十五右)雲。受用身者有色·非色。非色諸法無形質故亦不可說形量大小。若就依身及所知境亦得說言通一切處。色有二種。一者實色。二者化色。言實色者。三無數劫修惑色身相好等業。轉五根等有漏色身得佛無漏五根等色。無量相好莊嚴其身。周遍法界稱實淨土(乃至)言化色者。由悲願力為入大地諸菩薩眾現種種身權權相好種種言者音依種種土形量不定。變化身者。亦悲願力為化地前諸有情故現變化身。通色·非色。非色即是變化意樂。力·無畏等諸功德相無形質故無有形量。色者變化身語業等。隨持處隨眾所宜。所現身形其量不定。如經廣說(文)演秘雲。疏三身相對四句等者。按彼論雲。如是三身有四分故得為四句。一受用非變化。謂自利分實受用身。二變化非受用。謂變化身為化地前雜類生故。或粗或妙。或令歡喜。或令怖畏。改轉不定。但名變化不是受用。不必令受現法樂故。三亦受用亦變化。謂為地上菩薩所現種種化身。令諸菩薩受法樂故。隨時改轉不決定故。又雲。或處說佛有二種身。一者生身。二者法身。若自性身若實受用俱名法身。諸功德法所依止故。諸功德法所集成故。若變化身若他受用俱名生身。隨眾所宜數現生故。又雲。又餘經說有十種佛。一現等覺佛。二弘誓願佛。三業異熟佛。四住持佛。五變化佛。六法界佛。七心佛。八定佛。九本性佛。十隨樂佛。前五世俗佛。後五勝義佛。隨其所應三身所攝。釋曰。化身現於樹下成道名現等覺。以願乘通化一切生名弘誓願。百劫修相業感王宮相好之身名業異熟。績素等像名為住持法身。自體名法界佛。第八無漏名為心佛。大定之身名定佛也。自受用身從本種性三劫修成名本性佛。隨彼地上所樂不同現身有異名隨樂佛。前五是化及以住持故名世俗。後五實身而殊勝故名為勝義。初四化身。第五化像。第六法身。後四受用。 (七十九右)上來已依(至)識等訖(文)義演雲。略者。即前由假說我法等一行半頌也。廣者。即二十三行半頌也。位者。即末後五頌。明唯識位次也。如上依此三段反廣明能變識訖。 (七十九左)一解雲(至)變現等者(文)此中五行文句難通。恐錯簡寫誤。上言等取心所下言等親相。今總言相等不舉心王。何匆有等心所。又可言舉親等疏。何倒得言以疏等親。義演導釋不知宗述由是明詮導。論言通難陀二分護法三分之義。然疏指示是佛地三分師之義。未標其能立又之名。 (八十右)應言唯境唯見分等(文)義演雲。意去。說三分中自證分是實途二是假。可言唯識。若如餘師說見·相分亦是實者。即不應言唯識。應言唯境唯見分等。以許相見與識自性俱實有故即釋所以也。 (八十左)佛地第四(至)依地性義(文)檢佛地第四無此師義。第六(四右)雲。唯識道理決定如是。心所變相雖相似有而實無體。若不爾者應有色等。如心心法不成唯識。若彼實有但不離識名唯識者。心及心法亦不離彼色等。諸相應名唯境。便成大過。 (八十一右)前師相見(至)同種生故(文)義演雲。問。何故前師相·見與識同種生即說相·見是故自證是實。後師相·見與識別種生乃言三分俱實。答。前師所說。初影境故假。後通性境及帶質故實。有別也(文)今謂。相·見別種·同種就三類境辨之。具見我樞要上末(二紙)本疏一本(五十七)義燈一末(二十二丁)如前委解。 (八十二右)內是依他外道遍計所執(文)義演雲。此有兩重內外。一者依他是內遍計所執是外。二親相分名內本質名外。故疏雲又疏所緣緣亦是外等。 (八十二左)非心之理豈佛非有(文)明詮雲。諸記唯心之唯多作非字。義甚難解。 (八十三右)第三結釋施願分(文)義演雲。然疏中雲結釋施願分者。此文應倒。合雲釋結施願分。即從次前論云然相分等依識變現以來即釋唯識所以也。此論三分成立唯識等即是結也。後之二頌迴施支願也。或從初論文至此心與心所定相應故以來是釋。此論三分成立唯識下是結。施願可知或結釋。施願分者。意說。此論三分以下文至無增減。以來即結釋文也。施願如前。 (八十三左)以佛說法(至)清白梵行(文)初中後善如第一中已辦。 (八十三左)然依境行(至)性相義(文)又依境行果三解。亦得名三分成立唯識。具如前釋。 (八十四右)依三義配釋皆有非增減義(文)上來第一約初中後科。第二依境行果科。第三就性相位科。據三家科釋三十頌。即一一科三義差別無有增減。故雲有非增減。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四十五(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