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44 冊 No. 1835 辯中邊論述記   No. 1835 [cf. No. 1600]   辯中邊論述記捲上   翻經沙門基撰   佛滅度後九百年間。無著菩薩挺生於世。往慈氏所請說大論。因緣如別處說。慈氏為說此論本頌。名辯中邊頌。無著既受得已。便付世親使為廣釋。故此長行世親所造。名辯中邊論。辯者顯了分別異名。中者正善離邊之目。邊者邪惡有失之號。即是明顯正邪論也。若爾何故不名邪正乃號中邊。今言中邊。顯處中道離二邊執契當正理。故標此名。簡偏說有偏說空教。彼雖正善而非是中。故言中邊不雲邪正。言中邊者。所明理名。復言辯者。能顯教稱。謂此論教明正邪理具辯中邊。中邊之辯。蘇漫多聲中第六轉攝。六離合釋中依士釋也。舊雲世親所造非也。中邊分別論者。言不順此也。雲相品者。所詮為名。即三性之相此中明也。然所明中亦非唯相。如歸敬頌及次總標七義頌等。皆非是相。從宗多分以立品名故名相品。如無上乘品。有釋。名分。此等七品先後增減。如下應知。然初二品是境。次三品是行。後二品是果。是七品意。又初歸敬世親所為。自此下頌皆慈氏說。彌勒本有一百一十三頌。初一總攝。後一結釋。中為正宗。世親釋有七百頌。皆以不長不短八字為句。三十二字為頌。然世親未迴□。頌十四字為一句。五十六字為一頌。即舊真諦已譯於梁朝。文錯義違。更譯茲日。諸不同處至下當知。   論曰。稽首造此論乃至當勤顯斯義。   述曰。此論一部總有三分。慈氏本頌起於正宗及有結釋。此中初分世親所說。此即第一歸敬別序分。然諸經論通敬三寶皆名通序。此論即無。大論六十四及對法第一雲。本釋二師此論所依及能起故。略無通序歸敬三寶。於別序中。文意有二。上之三句歸敬別師。第四句者顯歸敬意。明當造論。上三句中。初之二字顯歸敬相。次十三字明所歸敬。言稽首者。起殷淨心發勝三業。申誠歸依敬禮之異名焉。稽者至也。首者頭也。以手至首故名稽首。此即儒教之所釋焉。今亦發言兼策意業。投誠請念名稽首也。此稽首言通二所敬。所歸敬中。上之八字正顯頌主彌勒大尊。下之五字明教論者無著菩薩。言善逝者。謂即如來十號之第五名也。梵雲蘇揭多。舊言修伽陀訛也。蘇翻為善。揭多雲已逝。今略雲善逝。善者謂好。逝者謂去。若有雜染惡來生死。純懷清淨好去涅槃。即是如來受用變化。或即法身已好去。故立善逝名。但言好去非已好去。即應言蘇焰□(平聲呼雲焰□)。此翻但名為逝。或是往義。即是因中好去之目。非果圓滿已好去名。論言體者。謂是性義。或即身義。對法論說。身義體義無差別也。依士釋。善逝之體名善逝體。體即法身。善逝即是受用變化。若持業釋。或體即善逝名善逝體。此善逝體即餘二身。謂慈氏尊將紹佛位真善逝子名彼所生。攝大乘說菩薩家勝。謂生佛家之所生育。非如聲聞無智婢子。欲顯慈氏位極尊高如來真子。名彼所生。或真善逝體即法身。慈尊覺者以法為父。要緣如境智方生。故此號慈尊名善逝子。舊言善行子非也。行去名行。即善逝非是行跡。慈尊說頌。即是經師造此論者。故須歸敬。由斯論說稽首造此論善逝體所生。即正歸敬彌勒尊者。及教我等師者。即世親我兄無著菩薩也。無著於彼慈氏尊所既先得已便教世親。世親造釋由兄教力。世親自指己及門人故名我等。謂兄為師。能教己等故。今亦稽首教我等師。即上三句別歸經教二種師也。當勤顯斯義者。顯歸敬意己當造論。勤者精進勇猛異名。顯無懈怠能降邪敵。勇猛顯斯本頌義也。   論曰。此中最初安立論體。   述曰。自下第二顯釋論體分。於中有二。初總標論體彰教所明。後別顯所標次第申義。此即初也。然則天親尊者玄路先於眾聖。意匠穎於群賢。釋此頌文非唯一例。或頌前標後。無結上以生文。或義後結前。有設徵而起頌。或始牒文而後申義。或始申義而後牒文。或總標顯頌之大綱。或別釋文之幽隱。略為六例欲貫下文。其間相屬臨文別斷。此則頌前標起無結上以生文。安立者。施設言說之異名。此論體者。非為教體。即是所明法之體也。此體即宗。宗所明故。言此中者。是發論端。或簡持義。謂論別教所詮義。今先總舉出其體性故言此中。   論頌曰。乃至得果無上乘。   述曰。此正宗中合有一百一十三頌。合分為二。初之一頌顯論所明。名總標分。所餘諸頌依標別顯。名別釋分。此即初也。梵雲摩咀羅多。此翻為唯。顯決定義。謂論所明定唯此七。梵雲遮。此雲謂及。或雲等。及即相違義。謂相及障等皆有及言。相與障異相非即障。若言等者。謂此七外更有餘法。今顯相違釋故頌致及言。舊本雲無上乘唯爾。即決定義也。   論曰。此論唯說乃至七無上乘。   述曰。此別標數屬頌七義。即前六例中釋頌大綱。分位無體。即是對治故。於分位有即此言也。然舊本無論曰之言。所以皆言此論世親所說。今則不然故致論曰。   論曰。今於此中先辯其相。   述曰。別解七義也。此解初中名別釋分。合有七品一百一十一頌。初二十二頌明相品。次有十七頌明障。次有二十三頌明真實。次有十四頌明修對治。次有四頌明分位。次有二頌明得果分。次有二十九頌明無上乘。大文有二。初總生下以發論端。次舉頌曰別申義旨。此即初也。即六例中第一例也。名字不同不能具錄。勘即知之。   論頌曰。虛妄分別乃至於彼亦有此。   述曰。別申義旨也。此一品中二十二頌。初十一頌辯妄分別。後十一頌辯圓成實。然則遍計所執都無實體無別頌明。唯有其名復別立性。然依妄分別等故有此性。今於此中亦因解非有。初十一頌中有二。初別解九相。下總結之。於別解相十一頌中。初之二頌辯依妄分別明三性有無相。次二頌辯妄分別自相。次一頌辯攝相。次二頌辯入無相方便之相。次半頌辯差別相。次半頌辯異門相。次有一頌辯生起相。次有二頌辯雜染相。此頌及下一頌辯有無相也。此頌正解有無之相。後頌結烈有無。辯契中道之相。   論曰。虛妄分別有者至能取分別。   述曰。此中一段皆始牒文而後申義。能取所取遍計所執緣此分別乃是依他。以是能緣非所執故。非全無自性。故名為有。即所取能取之分別。依士釋名。非二取即分別持業立號。然此但約染分說妄分別有即依他。非依他中唯妄分別。有淨分別為依他故。   論曰。於此二都無乃至能取二性。   述曰。釋於此妄分別之上遍計所執二取永無。即頌第二句也。然唯解深密經亦圓成實性起執。但以自心相不離依他。或緣如名方起於執故。唯說於妄分別上起二取。略不言於如。以性相違故。   論曰。此中唯有空至及能取空性。   述曰。此解第三句頌。此顯真如是妄分別之性。此者此妄分別。中者第五轉也。謂於妄分別上離二取之空性具有也。即妄分別中離於二取唯有真如。真如是妄分別體故無二取也。但言空者。即二取無。言空性者。以空為門。顯空性即真如也。梵雲瞬若。但名為空。言瞬若多故。說真如名空性也。以多此翻是性義故。   論曰。於彼亦有此至虛妄分別。   述曰。此顯妄分別不離真如。謂於彼真如中亦但有此虛妄分別都無二取也。解頌第四句。問如論中說。有實知有。無實知無。何名有無也。   論曰。若於此非有至如實知為有。   述曰。此即總釋頌之大綱答文外難。謂若於此虛妄分別。彼二取非有。由彼二取性非有故。觀之為空。即餘論中無知無也。其妄分別亦有彼真如。真如之上有依他起。此之二性是二取餘體非無故如實知有。即餘論中有知有也。即三性中。初性是無。後二性有別。   論曰。若如是者至顯示空相。   述曰。結如是知。無倒顯示。謂知二取計所執妄分別圓成二性是有。以實知故即能無倒顯示空相。依他起上二取空無。真空性有。故成無倒顯示於空。言顯示者。說陳空理之異名也。故餘所說三性皆無。深為自害。至下當悉。   論曰。復次頌曰至是則契中道。   述曰。重成前義有此頌興。言故說者。故般若等經作此說也。如第二第三句中所說。   論曰。一切法者至名無為。   述曰。未釋故說字。且釋一切法。其二取體是無法故非有無為。依他圓成二體有故名一切法。雖無不失自體。非軌不可稱法。此中言法。可執持故。二取空性即是真如空之性故。   論曰。依前理故至非空非不空。   述曰。即釋頌中故說二字。及欲顯頌第二句也。謂依前頌所說之理故。般若等經說此二性。一切之法名非空非不空。何名非空。   論曰。由有空性至故說非空。   述曰。即是二性體非無故名曰非空。何名非不空。   論曰。由無所取至說非不空。   述曰。遍計所執二取非有說非不空。非不空者。體是無義。此解有無。即第二句頌也。   論曰。有故者至妄分別故。   述曰。謂第三句下一故字通上三種。謂有故無故及有故。此釋有故。二性何故非空。以是有故。以此顯前非空法體。即前頌中虛妄分別及空性有。   論曰。無故者至能取二性故。   述曰。此釋無故。遍計所執何為非不空。以體無故顯無體也。即前頌中於此二都無也。   論曰。及有故者至有妄分別故。   述曰。二性雖有。互相有也。即前頌中下二句也。   論曰。是則契中道至妙契中道。   述曰。由有有無二種法故。一切諸法非皆有空。則契中道。中謂非邊。道者真智。此理妙故合真智。又言道遊履之義。即是真如智所遊履。此中所說有無義趣妙合真如大道理也。離於過失故言中道。舊雲是名中道義者非也。   論曰。亦善符順至非空非有。   述曰。前顯此說諸法有無合於理智。今明此論亦善符經。   論曰。如是已顯至今當說。   述曰。義後結前有無。先許而起頌也。前之二頌已依虛妄分別說三性之有無。自下當說虛妄分別所有自體。此有二頌。初頌出相。後頌釋成。   論頌曰。至境無故識無。   述曰。上之二句明妄分別所變之境有依他用。下之二句顯依他起執境識是無。舊雲根塵我及識本識生似彼者。不然。所以者何。非是本識能緣變我及與識也。若許變者。即違彼舊論長行。長行自釋雲。似我者。謂意識與我見無明等相應故。似識者。謂六種識此猶不然。應言變為所了。所了者。謂六境。相粗故。若許緣我識者。又違瑜伽抉擇說阿賴耶識緣有根身相名分別種子及器世間。此則違教。若違理者。應所緣心不能緣慮。相分心故。如化心等。又緣我者。第八本識應許亦與見癡相應。入見道等無漏觀時。此識應轉。違無漏故。由此理故。舊頌說非。長行乃是。然真諦法師似朋一意識師意。所以頌中但言本識。長行乃別開之。餘釋頌文。長行自屬。不勞煩。   論曰。變似義者至五根性現。   述曰。釋頌中變似義有情二事也。若安慧等舊解乃雲唯自證分無相見者。即第八識心皆能有執。此似根境。皆體是無。似情有故名為似也。護法等雲。此相分根境亦是依他。所言似。此體非實有。虛妄顯現似計所執體實有法。故立似名說於五根名有情者。梵雲薩埵。此言有情。五根是別成根有情名有情也。似自他身五根現者。此中二說。如唯識論第三卷說。問以舊論變自根境。乃言本識。今則無也。答二執本無故。又安慧雲。不同七六識出其名者。以此第八境粗識細。不明其見但明其相。其七六識見相自粗。但隨見說說其見行。然頌中言識生變似義。應合有識。而釋家略。三本梵文勘之皆同。   論曰。變似我者至恆相應故。   述曰。此釋頌中第二識生變似我也。與心所俱多少義等如成唯識。   論曰。變似了者至了相粗故。   述曰。明第三識生變似所了。雖前二識亦變所了。以相細故。唯此得名。雖第六識亦變為我與我癡等。非恆俱故。獨七得名。雖餘六識亦變根器。非是本故。不相續故。行相粗故。唯八得名。   論曰。此境實非有至皆非實有。   述曰。此解前三識境皆非實有。此中有二比量。第八識所變似義似根。是有法。皆非實有。是法法通二量故。單後說因雲。無行相故。以此二體非能緣法故無行相。舊雲非形識故翻之錯也。喻雲。如龜毛等。然淨真如雖無行。而談實體非實不實。故無不定過。然安慧等即以此文定相分。相分必是計所執故。此中論雲非實有故。護法等依第八變依他根境。執為實有。體非實有。非第八相分體是無也。第二量雲。似我似了皆非實有。宗也。因雲。非真現故。舊雲。不如境故。喻雲。如兔角等。然我必是一常。現見有生滅異。所了謂是常實。不久並見無常。如所緣情不稱所見。如緣夢境故。今總以非真現因成非實有。無不定過隨一不成。又此似因。應更成立。文外少字。應致許言。以自許是非真現故。如空華等。若是真現。應是常法。此中所了二解同前。   論曰。境無故識無者至亦非實有。   述曰。前成境非有。此成心無。舊論文意先遣所執。後遣依他。皆不□□。此中亦是遣所執。如下論言。許滅於此得解脫故。但如暖頂遣境忍等遣心。非除依他。依能緣心執有能取。除此識也。量雲。能緣實識體亦是無。因雲。汝言境心二實法內隨一攝故。如汝四境。前非故得為喻。但言心境隨一所攝。恐有真如等為不定失。故此因遮。   論曰。復次頌曰至許滅解脫故。   述曰。此成前頌依他是有。頌中上十三字成妄分別體非實有。不同所執少分亦無。故下七字說許少有。以自所許滅妄分別得解脫故。舊論雲此頌解名義者。非也。以下解相亦有九種無名義相故。   論曰。虛妄分別至亂識生故。   述曰。此即總釋頌之大綱亦非全無。下解妄分別少有其體。以上總解體非實有。以識之體有少妄亂識亦變似境等。不同所執無少分生。然彼舊論解虛妄名。境不實故。由體散亂故。今勘梵本。此是人語非是聖說。本無此也。   論曰。如何不許此性全無。   述曰。即假徵起設中百論師等難。彼師所計此亦全無。   論曰。以許此滅得解脫故。   述曰。此答前難。若如空華。少分非有。應無斷滅解脫義成。既解脫成有斷滅者。故妄分別定有少體。   論曰。若異此者至及清淨失。   述曰。若異於此少有其體。而說全無生死繫縛出世解脫。則應皆無。以無體法不能繫縛。如石女兒。亦非斷已得成解脫。如第二月。若許全無無縛脫者。應無雜染亦無清淨。既違世間亦背聖說。又無染淨。汝等修道何所求為。   論曰。已顯虛妄至今當說。   述曰。此則義後結前。有許說而起頌。第三也。問依他圓成染淨殊別。與計所執有無不同。所言攝相其義安立。   論曰。但有如是至三種自性。   述曰。以妄分別為根本故。所以攝三。   論頌曰。唯所執依他至及二空故說。   述曰。上二句出三性。下二句成攝義。   論曰。依止虛妄至說有圓成實自性。   述曰。以下二句成上二句。妄分別境即計所執。能計之心即依他性依妄分別。二取空性即圓成實。故妄分別攝三性也。然此中量依止虛妄分別境故說計所執者。非是一切虛妄分別之境皆計所執。五八識中無有執故。但言計所執定妄分別境。故作此論。以妄分別體性寬故。遍計所執境能緣心狹故。此護法等之所分別。然安慧等以此證知八識皆能起計所執。如抉擇分。文同於此。如成唯識說二師計。然舊本說。初性體者。即是六塵永不可得猶如空華。由此本狹。非唯六塵故。又雲。依他性者。謂唯亂識有非實故。猶如幻物。幻物是境少分亦無。何得引之以為同喻。又雲。真實性者。謂二取無所有。真實有無故。猶如虛空。虛空大乘非有。同喻所立不成。由此準知。雖少有比量。而不善能立。雖少為分別。而增長本文。故今論者依本無失。   論曰。已顯虛妄至入無相方便相。   述曰。義後結前。有許說而生下。第四門也。然入無相方便必以分別為觀心。亦以為境故。即於妄分別說入方便也。   論頌曰。依識有所得至識無所得生。   述曰。此有二頌。初頌解方便道所能取無。後頌解根本道二無平等。即見道等此即初也。上二句許心有而境無。即暖頂位下二句說境無而識亦無。即忍等位。舊論雲以塵無有體本識即不生者。非也。豈許七識生也。   論曰。依止唯識至後有於識無所得生。   述曰。此則總釋頌之大綱。隨頌散解。其文易解。皆除所執。如處處說。   論曰。是方便至能取無相。   述曰。結成前義也。   論曰。復次頌曰至無得性平等。   述曰。此頌解二無平等。上二句解平等理。下二句結成平等。   論曰。唯識生時至名有所得。   述曰。解頌初句說識有得之所由。   論曰。以所得境至亦不得成。   述曰。解第二句。由境無故顯識亦無。亦者亦境無也。   論曰。由能得識至無所得性。   述曰。以能得識同境無故。能取所取先有得今皆成無。非一獨無故名平等。   論曰。顯入虛妄至今次當說。   述曰。結前生後二門義也。差別約界豎論。異門約行橫說。   論頌曰。三界心心所至亦別名心所。   述曰。上二句解差別相。舊本雲總相。非也。上二句解異門。舊論雲別相。非也。王所同名差別。王所異名異門。   論曰。虛妄分別至諸心心所。   述曰。此解頌上二句差別相。八識俱然也。   論曰。異門相者至諸心所法。   述曰。此解下二句異門相。心王與所行相同異。王唯總取。臣取總別。如瑜伽第三及顯揚十八唯識第五卷等說。然初一虛妄分別之言通二門用。餘文可知。舊論但言心所取別。不言取總。違瑜伽等說。   論曰。今次當說此生起相。   述曰。次第八門許說生下。   論頌曰。一則名緣識至分別推心所。   述曰。頌上二句明識生起。頌下二句明心所生。   論曰。緣識者至生緣故。   述曰。此釋頌中第一句也。即始牒文而後申義。此辯現行生起之相。非種子識。設說種子。無理能違。以是根本不名受者。   論曰。藏識為緣至名為受者。   述曰。此釋頌中第二句也。即先申義而後牒文。即七轉識皆名受者。以受用境受數用勝。識從俱時之受立受者名。即鄰近釋。皆非根本並名受者。   論曰。此諸識中至故名心所。   述曰。此釋頌中下二句也。此諸第一第二識中能受用境。是受功力。能分別境相貌之用。是想功能。能推於心於所緣境能有種種行相用者。思作意等之功力也。舊論雲。能令心捨此取彼。思等力故。此受想行三蘊助成於心緣境之事。文名心所。解心所名此如攝論等第三卷解。   論曰。今次當說此雜染相。   述曰。明妄分別第九染門。許說生下。   論頌曰。覆障及安立至由虛妄分別。   述曰。初之六句正辯緣生。下之二句明諸雜染。解緣生中。初有五句別釋緣生。次有一句釋明深義。辯雜染中。初句明三二七染。後句明染所由。屬當判文長行易了。   論曰。覆障故者至障真見故。   述曰。辯覆障義。初緣起支。由癡覆境智不得生。無明蔽心不能照理。既雙隱蔽立覆障名。舊論唯說障見者非。此中通說一切無明。二種業攝非所知障。障真見者是無明支。或煩惱障亦障見故。此中通說。對法等說有二種愚。瑜伽等說七無知等。皆不離斯。   論曰。安立故者至業熏習故。   述曰。即是行支。謂由三行熏於第八。於本識中種植業之習氣。故名安立。成唯識說。唯總報業及總別行名為行支。   論曰。將導故者至至生處故。   述曰。此釋識支。瑜伽第九通取六識。九十三說及成唯識皆唯第八。異熟主故。最初生時能為導首將業果往彼生處。立將導名。舊論說謂本識及意識者非也。主非餘七。通不唯意。故成非理。對法等說。識為能引。即名色支名為所引。所望別故亦不相違。   論曰。攝故者至自體故。   述曰。謂名色支五蘊具足故名為攝。攝者攝持五蘊具足圓滿之義。   論曰。圓滿故者至體具足故。   述曰。釋六處支。   論曰。三分別故者至順三受故。   述曰。此解觸支。謂根境識非一名三。此觸令三分位差別順於三受。或時是樂至不苦樂。觸從功用以立其名。名三分別。此同對法觸釋家義。不同唯識。所望別故。然對法本文狀同唯識。釋家似同此處。   論曰。受用故者至非二境故。   述曰。此解受支。如文可解。然九十三等受有二種。一異熟二境界。如唯識說。以上五支總別體性不相雜亂。所有徵結皆如唯識。   論曰。引起故者至後有得起故。   述曰。此解愛支。如水潤故。對法等說是能生支。以立其名。雖取有支亦是能生。彼從勝義別立其名。   論曰。連縛故者至連縛生故。   述曰。此即取支。謂由取力令現識等緣欲我語戒見取。欲連縛未來後有之生令其不斷。取名連縛。欲我語等。是有漏因不乖當有能招後生故名為順。取令識連縛當有。對法論說有取識者有漏識也。取是漏故。諸師於彼浪作異端。皆是邪說。有取識者。皆如此知。   論曰。現前故者至得現前故。   述曰。此解有支。昔在雜行時取有後果名為取業。當果令起行名與業。由愛取力。令先已作之業取與後有上異熟果得現前故。有名現前。   論曰。苦果故者至酬前因故。   述曰。雙解二支。此是現前故名苦果。性有逼迫是苦義。酬前因故是果義。   論曰。唯此所說至令不安穩。   述曰。釋頌中第六句緣生深義。   論曰。三雜染者至謂餘支。   述曰。此同瑜伽。違於對法。如唯識會。   論曰。二雜染者至謂所餘支。   述曰。此約二染以辯因果。又約異熟非異熟以辯果因故。五是因。七支是果。五十六說。識等五支是胎藏苦故立果名。約世因果。十支為因。約性果因。七支為果。諸論差別亦不相違。   論曰。七雜染者至謂生老死。   述曰。束十二支為七雜染。前十二支為十一義。今束為七。前約熏種行名攝植。後約當果行名牽引。言攝五蘊體是名色。能受用於境六處作用。合名攝受因。前約五蘊。六處生時位別名別立名。今約俱是攝受自體。皆名攝受。前約於境。於根用別觸受各別立名。今初同於境。用觸受合名受用。以觸生受受用境故。前愛約總別當用。取有約各別功能。別別立名。今並望於當果。三種皆名引起。前約有因而體逼迫。生等名為苦果。今以毀責為名。生等名為厭怖。   論曰。此諸雜染至而得生長。   述曰。三二七染教成三故名為諸染。由虛妄分別為因而得生長分別末法故。故今明之。   論曰。此前總顯至九雜染相。   述曰。釋妄分別文意有二。上來十一頌隨別解釋九門相訖。今者總結為九種相。然下空中慈氏自為初門總頌。天親後總結之。此上首尾俱無本總頌之文。唯有天親末結。以妄分別初有一部總頌故無。空性無之故有。或作者意無勞別解。   論曰。今次當說所知空性。   述曰。下十一頌明所知空性。但言所知空。即遍計所執。今言空性。顯是真如。於中有三。初許說生下。次頌曰別辯五義。後以相安立二義結前。此即初也。   論頌曰。諸相及異門至略說唯由此。   述曰。即是第二別辯五門。於中十一頌。總標五義以顯空性。下有十頌。別明五門。此頌即初總標五義。於中有二。上二句列五門名。下二句顯其空性決定唯由此中五義以辯相也。舊論言體相。此中但言相。舊雲分別。此言差別。餘名皆同。然以九義辯妄分別相是品故皆有相言。此五義中。唯初有相。餘四則無。理亦應有顯妄分別別行相轉。此唯一相故作法殊。   論曰。應知所取至此相等五。   述曰。此即總釋頌之大綱。二取之空即以為門。所顯之性乃真如理。略分別者。唯由此中相等五義。以但解唯。由者即第三囀也。   論曰。所知空性其相雲何。   述曰。下別辯也。初之一頌辯空之相。次有一頌辯空異門。次有一頌辯異門義。次有五頌辯空差別。後有二頌辯空成立。此即第一辯空諸相。於中有二。初假徵起頌。後舉頌正釋。此所牒文即是初也。   論頌曰。無二有無故至是說為空相。   述曰。上三句明空諸相。下一句總結空相。上三句中。初一句遮無顯有。次二句明非定有無或異或一。   論曰。無二謂無至二取之無。   述曰。無二者除如所執。遮無也。有無者。有二空性。顯於有也。若準安慧釋。二取二分皆計所執。若依護法釋。依二分二取起。二所執故名無也。下所有文與此同者。皆準此釋。   論曰。此即顯空至非有非無。   述曰。此釋於上有二之無。謂即以後無性為性。非一向性無並顯於空是非無有二。起下論。   論。雲何非有。   述曰。此徵無也。   論曰。無二有故。   述曰。此答非有。能所二取名為二有。無此二有故說為無。   論。雲何非無。   述曰。此問有也。   論曰。有二無故。   述曰。二無者即二無我理。有此二理故說非無。於俗諦中。不同依他定有。亦異所執常無。   論曰。此顯空性非有非無。   述曰。結第二句頌。   論曰。此空與彼至非異非一。   述曰。謂有問言。空是法性。與其法為一異。為答此問。此立宗。   論曰。若異應成至如苦等性。   述曰。顯非異因也。謂五蘊等名法。真如是彼法之性故名非異也。如苦無常空無我等。此小乘等說與法非異。故以為喻。謂立宗言。真如與蘊等非定異。因雲。法之性故。喻雲。如苦等性。   論曰。若一則應至亦非共相。   述曰。顯非一因。謂五蘊等與此真如定非是一。一有何過。真如應非無漏無分別智境。即五蘊故。如五蘊等。又此真如應非總之共相。即五蘊故。如色受等。有二比量。如此應知。然入真觀。一一物如。皆須了達。即觀自相。言共相者。從加行說。唯識亦有。應如彼說。   論曰。此即顯空至離一異相。   述曰。結頌第三句也。其頌第四句上三句一一通用。如文可知。   論曰。所知空性異門雲何。   述曰。此問第二門也。   論頌曰。略說空異門至法界等應知。   述曰。舊論曰眾名。今顯梵本但言異門故。又此真如不可說體。約假名辯故。此但應言異門。以前頌明不得體故。上一句立宗。次二句第四句三字列名。下二字勸知。法界等者。舊論雲法身等。然本無法身言。譯家增語。然對法第二有七名此中有五。出彼無我性空性。般若經說有十二名。出彼九名。謂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虛空界。不思識界。合真如有十六名。此中五名。對法所出二名。般若所出九名。今言等者。等取十一。以頌自言是略說故。   論曰。略說空性至此異門義。   述曰。釋頌大綱。寄徵起頌。   論頌曰。由無變無倒至異門義如次。   述曰。釋前異門所詮義也。第一句中。由字通下五義。是第三囀。替故字第五囀。但由無變說為真如。等一一應通上三句烈名。下一句次屬。   論曰。即此中說至無轉易故。   述曰。釋真如義名。此中說所知空性。通下四義皆應說之。真者不虛妄。如者常義。如唯識說。   論曰。由無倒義至依緣事故。   述曰。釋實際名義。由此真如非四七等倒所依所緣之事故。名實際。舊論雲。非種類及境故。此言依即彼種類。   論曰。由相滅義至一切相故。   述曰。釋無相名義。諸相。謂十相佛地論等說。謂色聲香味觸生異滅女相。離此相名故立無相名。   論曰。由聖智境義至所行義故。   述曰。唯識第八及此下說。勝義有三。一義勝義。謂真如。依主釋。此所說是。二得勝義。謂涅槃。持業釋。三行勝義。謂勝道。有財釋。以勝為義故。   論曰。由聖法因義。   述曰。法是如果。謂諸聖法此是彼因故名法界。界是何義。即是因義。   論曰。無我等義如理應知。   述曰。解頌等字。舊論眾名雖有等字。義中不釋。此即釋之。如對法等解餘名也。   論。雲何應知空性差別。   述曰。將解第四差別之門。寄問起也。   論頌曰。此雜染清淨至淨故許為淨。   述曰。成差別中有五頌。初一頌染淨差別。次四頌所知差別。此即初也。第一句正解差別。第二句釋差別因。第三句顯差別喻。第四句結成淨義。由此真如自性淨故名為客染義。許淨簡不極成隨一過等。   論曰。空性差別至二清淨。   述曰。釋第一句頌立差別宗。   論曰。此成染淨至說為清淨。   述曰。釋第二句成差別因。   論曰。雖先雜染至成無常失。   述曰。釋外伏難。顯性是常。生起水等第三句喻也。謂有難言。如若先染後成淨者何不無常。今答不然。無無常失。   論曰。如水界等出離客塵。   述曰。此釋不成無常過失。為初宗因之同法喻。如水界有塵。如金有垢。如太虛空有雲。皆是客塵。非性成染。後去塵已非性成淨。名為無常。又水界等雖暫有垢。非體不淨。為先宗因之同法喻。   論曰。空淨亦然非性轉變。   述曰。此舉法合謂立宗言。所知空性可成染淨差別。有垢故。頌中由字即是因。諸有垢無垢者。皆可成於染淨差別。如水界金。空性性非染。暫有客塵故。如金空。又空性非無常。以性淨故。如空等。此中三比量有寬狡。然水界者水大。然水及金皆體無常。非性無垢。今取少分為喻故無過失。   論曰。此空差別至無性自性空。   述曰。自下明約所治差別。空成十六。將釋下文。先烈能治。然此與顯揚第十五十六空同。般若初會有二十空。加此散空自相空共相空不可得空自性空。自中無散空即彼無變異空。以諸善根盡未來際相續無斷名無變異。名異義同。然復此論別加相空。七十七說十七空。謂一切法空。相空。無際空。內空。無所得空。外空內外空。本性空。大空。有為空。畢竟空。無性空。無性自性空。勝義空。無為空。無變異空。空空。加此無所得一箇空。然第二會大般若說十八空加此。第三會說十六空。然與瑜伽所治稍別。所以者何。   論曰。此等略義雲何應知。   述曰。上來第一烈空。自下第二別釋空義。此中有十六空。等餘經論所有故說等字。大般若經第一會說二十空。謂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第二會明十八空。謂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無散空。本性空。自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第三分中第一卷明十九空。此十六空上加所緣空增上空樂無空等。第三分中第十卷當四百八十八明十六空。名與此同。佛自廣解。與此稍異。應勘會之。亦應勘第一第二會此相當處。此中諸文離合有異。義亦不增。釋中有四頌分為二段。初三頌明十四空。後一頌明二空。二空。是前十四空性空。前約能詮設故十四。後約空性明以有二。七十七說亦與此同。   論頌曰。能食及所食至故菩薩觀空。   述曰。初一頌明八空中。一頌明三空。後一頌明三空。故成十四。然第一頌末有一空字貫通八處。第二第三俱第四句各結上三空。皆准此釋。   論曰。能食空者至即是外空。   述曰。先牒文而後申義。此二空約處為論。縱在身之內外。隨處而說立二空也。能食者受用義。所食翻此。   論曰。此依身者至名內外空。   述曰。此亦牒文後申義也。前二空約別六處。今此空約總一身。集前二法以成身故。   論曰。諸器世間說為所住至名為大空。   述曰。唯約外器。即在四處。先申義而後牒文也。上來四空皆真知境。次有一空空能觀心。   論曰。能見此者至說名空空。   述曰。此內處等四空是所見。見此空智名能見。能見空之智亦空故說為空空。而智緣空起。但說為空。此智亦空故名空空。此上五空皆依主釋。內身之空乃至空之空故名為空空。與瑜伽同。   論曰。如理者至名勝義空。   述曰。如理之體即是勝義。勝義即是法性真如。勝之義故。今言如者。義當於勝。稱理知故名如實行。行者有為。簡無為法名如實故。又言理者。義當於義。是如實行所觀境故。此如理即空名如理空。是持業釋。但言如理如勝義釋。勝之義故言勝義空。故持業釋。亦同瑜伽。此約詮說名勝義空。彼約體說名無性自性空。   論曰。菩薩修行至及無為空。   述曰。此據約菩薩為得有為善法故觀空釋。瑜伽約無色界空相。據空相釋有為空。據義各別。無為同此。此之二名亦依士釋。有為等之空故。即觀二為空。為二故別觀空。皆作此釋。   論曰。為於有情至畢竟空。   述曰。為有情故別觀於空。觀所為有情為空。此有情等畢竟不可得故。畢竟即空名畢竟空。瑜伽文意得通二釋。然無所為有情之言。   論曰。生死長遠至名無際空。   述曰。舊名為前後空。此依主釋。無際之空。   論曰。不觀為空至生死為空。   述曰。釋觀無際為空所由。若二乘不觀生死以為空故。便速厭捨而入涅槃。菩薩大士不厭生死。起大悲心利益含識故。觀生死體性亦空無厭著故。瑜伽論說。了知安立真如。有生滅住異性相續隨轉相。相空及無際空所治。此約生死總相。而說觀生死空。彼約別觀。於真如中有生集相。所觀別故不相違也。   論曰。為所修善至名無散空。   述曰。舊論名不捨空。令善法不捨故觀空。此言散者。即是捨義。為善故別觀空。或觀善為空。皆不捨之空。依主得稱。二乘入涅槃善根便盡。菩薩不爾。觀為空也。瑜伽論說。了知真如。有無為相無變異相。由無為空無變異空除遣。此約所為善法故。觀空名不捨空。彼約所觀之空。不論所為。名無變異空。以不捨空即無變異故。   論曰。諸聖種姓至名本性空。   述曰。舊論雲性空。為本性故觀空。或觀本性為空。瑜伽說。了知受用義男女承事等相應故。有內安樂相外淨妙相。此由內外空本性空除遣。此約所為。彼約所治。所治之善令姓清淨。令姓淨時即有所治。故不相違。所望別故。   論曰。菩薩為得至名為相空。   述曰。為得大士三十二相八十隨好。舊雲小相。而觀此為空。或為此別觀空。瑜伽說。了知真如義故。有生住等性隨轉相。由相空能治。此約所為。彼約所治理准前釋。   論曰。菩薩為令至一切法空。   述曰。或觀此為空。或為令觀彼為空。以上此例皆依主釋。瑜伽了知法義故有種種文字相。由一切法空能遣。此約所為。彼約所治。亦不相違。准同上釋。   論曰。是十四空至說名為空。   述曰。釋立十四空之所由。謂隨所治所為自性差別而安立故有十四也。既言是空。何者空體。因出空體。便生下文。   論頌曰。補特伽羅法至故別立二空。   述曰。上三句出二空。下一句結成也。上三句初二句解無性空。次一句解無性自性空。   論曰。補特伽羅至名無性空。   述曰。解初二句頌也。不遮假有。但說實無。無性之空即是法性。無性即空。此約所無空門空也。依此為門方顯空理。   論曰。此無性空至名無性自性空。   述曰。此前二無性所顯之空即真如理非無自體。此空即以無二性為自體。故成有體也。名無性自性空。解第三句頌也。   論曰。於前所設至別立二空。   述曰。前雖約詮別立十四。顯空自性。故說此二解頌第四句也。一切空相不過此二。名二無二者。無二由二無為門顯無二空故。若如上說。為此事故別觀空者。即是無性自性空。若觀此為空即無性空。離法執等故。   論曰。此為遮止至立後二空。   述曰。釋立二空意也。謂有難言。前十四空不出後二。別說後二有何用也。答為遮於我法增益執故說無性空。為遮於空性如理損減執故說無性自性空。我法無故唯有增益。空性有故唯有損減。如其次第配後二空。此中說我法唯增益執。下真實品相真實中。於法及我。所有增益及損減。執見若知此故彼便不轉。是遍計所執相何故復有損減執耶。此中約體。體無故唯增益。彼通約名撥。名為無亦成損減。故不相違。   論曰。如是已顯至雲何應知。   述曰。結第四生第五。於中有二頌。初頌出成立之因。後頌結已成義。   論頌曰。此若無雜染至功用應無果。   述曰。既言空性。應無淨染。如太虛空。為成此義故說此頌。初半成有染。後半成有淨。   論曰。若諸法空至應自解脫。   述曰。釋成有染。返難無染。   論曰。若對治已生至勤勞無果。   述曰。成有染淨。返難無淨。   論曰。既爾頌曰至由客塵所染。   述曰。上二句立二宗。下二句立二因。   論曰。雲何非染非不淨至本淨故。   述曰。頌第一句與第二句體雖無別。約所非及所詮。別成二句也。然今以義同故。乃雙牒之。第一句中非染即是第二句中非不淨。牒此雙問。以第三句頌答。以心性本淨故。下准此知。   論曰。雲何非不染非淨至所染故。   述曰。雙問如前。舉第四句答。由客塵所染故。   論曰。是名成立空差別義。   述曰。此總結也。   論曰。此前空義至相安立。   述曰。上來已別解空五義訖。今總結為二。以第一是空之相。餘四門安立。於空遮於外難等故但分二。   論曰。相復有二謂有及無。   述曰。相中初頌第一句雲。無二有無故。是此二相也。   論曰。空性有相至以為其相。   述曰。無即二取非有。雖是空非空性。今辯空性故。唯解有相。中第一頌第二第三句雲非有等者。即此所離也。   論曰。應知安立即異門等。   述曰。上已解相。此解安立即是異門義故差別成立四也。   辯障品第二   覆所知境令智不生。礙真涅槃令不得證。由此二義立障名。此品廣釋故稱為辯。   論曰。已辯其相障今當說。   述曰。此一品中大有三。初結前起後以發論端。二頌曰下依宗正釋。三前障總義下總結上義。此即初也。   論頌曰。具分及一分至說障二種姓。   述曰。此即第二當宗正釋。此一品中合十七頌。十能作中雖有二頌。世親傍引非根本說。十七頌中合分為五。初一頌明具分等五障。次有二頌明正加行障。即是九結。次有六頌半明因障。約十能作因以辯障體。次有六頌半明覺分六度十地別障。後有一頌結歸二障許滅解脫故須說意。然下總結文以義段分故為十一。以能所障體各別故。今此所判以文義合明。段次為論故分為五。此初一頌即明具分等五種障也。上三句出五障體。下一句出所障人。雖出障能具分攝盡。然約別義更分餘四。   論曰。具分障者至種姓法故。   述曰。舊論初言遍後言一方。於菩薩見道及如來位。煩惱所知二具為障。悲智二行各別障故。雖知菩薩唯求於智。即由智故亦住涅槃。故二為障。餘文易知。   論曰。增盛障者至即彼等分行。   述曰。舊論初言重。後與此同。此二障中。初是增益。後是等分。對法十三瑜伽五十八九皆有廣說。然但有鈍煩惱分。為此等分見利惑亦得分。不理亦得分。諸處多隨說多隨說鈍煩惱說。又何故不說薄塵。以此二障如下自說初障加行後障至得故。薄分行略不明之。又即增盛成平等。平等即成薄塵。薄塵即攝入平等中。以無別障所以不說。此上四障皆先牒文而後申義。次後一障先申義後結文也。   論曰。取捨生死至有取捨障。   述曰。取涅槃捨生死是法執。若有便同二乘。無無住處故。成菩薩大悲者障。今者不欲捨生死求涅槃。起大悲心得無住處。便無此障。此等諸障如唯識第十。   論曰。如是五障至二種種姓。   述曰。此釋第四句頌結上五障。隨其所應。當障者說障三乘。非即定配。謂第一第五唯障菩薩。第二唯障二乘。第三第四雙障三乘。故成三句。無第四句。或唯二句。第三第四亦唯障二乘故。   論曰。復次頌曰至遠離遍知故。   述曰。第二段文明正加行九結障。於二頌中。初二句顯障數指障體。餘六句說所障。於中可知。   論曰。煩惱障者至九種結。   述曰。釋頌中初二句。此中雖實亦有所知障。煩惱粗略不說彼。此等九結如對法論第六末說。所障亦同。   論曰。愛結障厭至不能棄捨。   述曰。釋頌中第三句。恚所障捨即善中數。愛所障厭如唯識說。無貪一分雖無別數。即障無貪。雖恚亦應障於無貪。然隨別別□□而說。不可一例。   論曰。餘七結至如次障故。   述曰。此總舉意。言遍知者。以智能遍知結法故。又解。遍知者。雖是無為。以慧能證從境為名。名為遍知。或無漏見能證遍知。說障遍知顯即障智。   論曰。說慢結至彼不斷故。   述曰。以修定時謂待勝法便有我慢間起。自恃陵他。由此為緣身見難斷。如對法第一等散亂中說。以我慢為身見苗。故言偽身見。如唯識第六疏會。然修善法時皆有此障。以證遍知現觀時勝。但據勝故。此唯說修現觀時故。對法等皆通說障。   論曰。無明結能障至諸取蘊故。   述曰。有漏五蘊能生身見故名彼事。   論曰。見結能障至謗滅故。   述曰。三見名見結。諸障雖通別障如文。   論曰。取結能障至為淨故。   述曰。二取名取結。緣戒及見等故。皆取餘法為淨。如唯識第六說。從勝障處故障道諦。   論曰。疑結能障至三寶功德故。   述曰。其文易知。然此中說行增處說。如邪見非不障三寶故。   論曰。嫉結能障至彼過失故。   述曰。於利養中。言等者等名譽也。然嫉他得利養等故障彼遍知。不應於利養等生嫉起貪等故。   論曰。慳結能障至資生具故。   述曰。寶者愛翫義。由慳愛染諸什物。故遠離遍知也。   論曰。復有別障至其相雲何。   述曰。自下第三明因障也。此則第一標宗問竟。   論頌曰。無加行非處至不修治妙定。   述曰。自下第二隨問而答。於中有三。初明能障所障各異。第二復次如是諸障下。以十能作明此障義。第三所障十法次第義者。明善等法所障次第。自下初也。於中有三。初有五頌烈能障名。次有一頌烈所障名。後有半頌屬能所障。此中五頌烈障名也。頌別六障故成三十。   論曰。如是名為至其相雲何。   述曰。指上問下第二段也。   論頌曰。善菩提攝受至自在名善等。   述曰。烈所障名也。   論曰。如是善等至幾種障耶。   述曰。指頌所明問能所障。如何屬著各有幾也。結第二段生第三段。   論頌曰。如是善等十各有前三障。   述曰。類例既同故為總屬。   論曰。善有三障至不如理加行。   述曰。此中善者一切善法。然次第中唯約加行善法宣說。或受持經等。有生得善者。亦名加行故。言非處者。於世業邪學皆名非處。非善處故。於此作加行。不如理故。於善法中。雖作加行。不如理故。大乘姓于小乘作加行故。即無加行等是障非別有障體。下皆隨應准知其相。不能具出。   論曰。菩提三障至末圓滿。   述曰。易知此義。   論曰。發菩提心至心極疲厭性。   述曰。以菩提心攝諸善法。能攝諸善而領受之。以菩提心能資益己亦名攝受。攝受究竟佛果之事亦名攝受。初闕正行與善初障有何別者。此有加行而少分不滿名闕。彼全無名無加行。初二可知。第三障者。雖具姓友。於行善行極生疲厭。不能修行故亦名障。   論曰。有慧者至惡者共住。   述曰。菩薩名有慧者。於了此菩薩之性有三種障。性即真如。菩薩實性故。或即是慧。以菩薩是覺有情故。自此還。   論曰。此中鄙者至名為惡者。   述曰。此簡鄙惡二人差別。初即愚癡。後即約物。謂樂毀。此言於他說他過失。樂壞他善事。他德樂隱。他惡樂同。名為惡者故。論總言樂毀他。義兼同二。   論曰。無亂有三障至未成熟性。   述曰。顛倒粗重。即四倒七倒見心想倒。煩惱等三障中者。即煩惱業生三種。隨一有餘性者。即於三中隨起一種。有餘二種不起之性。或二雖已無。隨有一種在。是二之餘所有故。名隨一有餘性。能成熟等者。謂慧能成熟能解脫。或此慧能成熟於解脫。未得成熟故未能無亂。此三皆是見道障故。   論曰。障斷滅名無障至放逸性。   述曰。此修道障故。說俱生粗重。即一切修道惑。餘二可知。隨增且說。非不有餘。   論曰。迴向有三障至心下劣性。   述曰。由此三障令心向餘不向無上正等菩提。起心下劣樂涅槃故。其文易知。   論曰。不怖有三障至而思義。   述曰。不敬人即佛僧。不敬法即是法。設雖敬法。自無思擇。隨言而解。皆不能無怖怖畏文海故。   論曰。不慳有三障至心無悲愍。   述曰。初慳法。次慳財。後無悲故。成不慳障。   論曰。自在有三障至勝三摩地。   述曰。第一匱者乏也。由昔世時生憎及長。能感匱法之業。所以今時不聞於法。不得自在作大法師。二雖聞法而極勘少。三雖廣聞不修勝定。不得神通雲雨說法得自在故。此上諸障廢立連環相次。如第十障解者。皆應思擇。恐文繁廣不能具述。三乘通局。位次所在。生起先後。不增不減。皆如下釋。   論曰。復次如是至應知此名。   述曰。即明障中。第二大段約十因解也。於中有二。初舉餘處所明十因。後於前下依彼論十因之名以釋之。於善等十法。十能作義。此中所言隨餘義中有十能作者。此三十障於善等中。隨餘經論所明義中。有十能作因義。即是對法第四卷等。即依彼十能作義。應知此處十因之名。謂名同彼而義望異。然此能作皆增上緣。所望遠故。舊論此文極難信解。   論曰。十能作者至於眼識等。   述曰。眼等是能作因。識等是果。然對法說生起因者。謂識和合望識。舉所生眼等果。取和合識等因。此中舉因體亦無違也。   論曰。二安住能作至如光明於諸色。   述曰。然對法說。如燈於眾色。此處望寬。餘文易解。   論曰。五變壞能作至成鐶釧等。   述曰。對法說如工巧智於金銀等。此中望假者故說金師。彼望實法言工巧智。依假假者。實實智。故亦不相違。   論曰。八信解能作至如因於宗。   述曰。雖火與宗無別如煙於因不殊。然煙望生解火之智故。名信解能作。以因望所成之義故。名顯了能作。雖二義齊。以所差別分二因也。   論曰。十至得能作至於涅槃等。   述曰。對法名等至能作。然非是定名為等至。以緣涅槃義故名至得。慧至於滅得此涅槃故。彼論通約總聚諸法故名等至。平等至境故。   論曰。依如是義至於識等所作。   述曰。雜集論等說十能作而不見頌。今者所說或引餘文。或天親自說。舊說之都無二頌。於二頌中。初之一頌烈能作名。第二一頌出能作體果。於烈名中。初一句舉數下三句烈名。出能作體果中。上三句出能作體。下一句出所得果。識因者即根等。聖道等者類非一也。餘文易知。   論曰。於善等障應知亦然。   述曰。即是第二依彼論十能作名。以釋諸障作用。於中有二。初結同彼。二別解義。此初也。   論曰。一生起障至應生起故。   述曰。名因同餘論之因。而義異也。其心易知。   論曰。二安住障至不可動故。   述曰。以大菩提可安住法不可動故。   論曰。三任持障至能任持。   述曰。以菩提心廣能任持一切佛法功德福智。亦能攝受多種善法及有情故。   論曰。四照了障至應照了故。   述曰。以諸菩薩名有慧者故。性即菩薩之自體也。以慧照知一切法故。   論曰。五變壞障至名變壞故。   述曰。即是見道能除亂故。令障變壞故。名變壞。或能變壞亦名變壞。   論曰。六分離障至離繫故。   述曰。即是修道能除障也。令障斷滅或能分離故名分離。   論曰。七轉變障至轉變相故。   述曰。先心向餘。今者迴向無上菩提。菩提之心故心轉變。   論曰。八信解障至有怖畏故。   述曰。謂由己身信解人法。自能簡擇。便能無怖。名與彼同。所望義別也。   論曰。九顯了障至為他顯了故。   述曰。由重法輕財等。便於財法二皆無慳。悲愍有情。然為他說法。或施財譽等。   論曰。十至得障至自在相故。   述曰。由多聞等業故。於法便得自在。自在成已能至得涅槃。故障此者名至得障。此則障所障不增不減。此上皆應述其障體。恐厭繁廣但舉宏綱。   論曰。所障十法次第義者。   述曰。第三大段明其次第前後門也。即有三乘通局位次所在。舊論脫此以下一段次第之文。今勘多梵本。悉皆具有。   論曰。謂有欲證至先應生起。   述曰。第一善法即生起也。   論曰。勝善根力至無上菩提。   述曰。第二菩提即安住也。   論曰。為令善根至大菩提心。   述曰。第四有慧即照了也。   論曰。如是菩薩至起無亂倒。   述曰。第五無亂即變壞也。   論曰。由見道中至斷一切障。   述曰。第六無障即分離也。   論曰。既斷障已至正等菩提。   述曰。第七迴向即轉變也。   論曰。由迴向力至便無怖畏。   述曰。第八不怖即信解也。   論曰。既無怖畏至宣說開示。   述曰。第九不慳即顯了也。   論曰。菩薩如是至皆得自在。   述曰。第十自在即至得也。   論曰。是名善等十義次第。   述曰。即結上也。然准此文。初之四位。從初發心十信以前未入僧祇位。至世第一法已來。或前三在資糧。第四在加行位。第五在見道。第六在初地修道已去至第七地。第七在第八地。諸佛七勸名迴向故。第八在第九地。得智自在故。第九在第十地。得業自在作大神通雨大法雨。第十在如來。於一切法自在故。三乘通局者。此中唯說大乘位次。唯言無上大菩提故。除二乘中。   論曰。雖善等法至諸障差別。   述曰。自下第四大段明覺分等別善法障。於中有二。初釋外伏難。生下論文。二頌曰下依義正解。此即初也。謂有難言。前明善法障。即攝覺分及度地障。更復何須說覺分等名別障耶。為釋此難故。此論雲。雖知已攝。而總別異。故須別明。謂善是總。覺分等別。為顯與前總障別故須別顯也。   論頌曰。於覺分度地有別障應知。   述曰。自下第二依義正解。此有六頌半。於中有二。初半頌總明有別障。後六頌總明三別障。此即初也。   論曰。復於覺分至各有別障。   述曰。總釋頌之大綱。其文易了。   論曰。於菩提分至見粗重過失。   述曰。自下六頌別明三障。復分為三。初一頌明菩提分法障。次有二頌明度障。後有三頌明十地障。此即初也。   論曰。於四念住至不善巧障。   述曰。念住是鄰近釋。言四念住即帶數釋。言善巧者即巧便智。由於事中不善巧故。計身為淨。淨至廣說淨樂常我障體也。由此障念住故。此時觀不淨等。   論曰。於四正斷有懈怠障。   述曰。正體即斷。是持業釋。言四正斷亦帶數釋。體相違故。亦名正勝等。如別抄說。障體即懈怠。   論曰。於四神足至隨減一故。   述曰。神謂神通。神之足者即三摩地。神之足故。是依士釋。四神足者亦帶數義。此欲等四神足助伴故。或時闕一。是神足障。於八斷行亦隨減一。八斷行者。如對法第十及下卷等雲。謂欲勤信安正念正知思捨。障體即定障。未斷便令減。或未必是定障。減一即是障。問欲勤心觀神足伴故。減一可為障。其八斷行於神足有何勝力闕一為障。答修習神足必依斷行故。闕一時是神足障。此何故八。有四義故。謂加行。攝受。繼屬。對治。加行即欲勤信三。攝受即安一。繼屬即正念正知二。對治即思捨二。如對法第十及下卷說。此上三在何位。此論自有菩提分品。然今且判在資糧位。然未別說在何心中。   論曰。於五根至勝善根障。   述曰。下相釋言。由脫分滿方修五根。諸論說此。在暖頂位。若不種頂解脫圓滿之位。不得五根。乃為障也。或障體即不信等。   論曰。於五力至有羸劣性。   述曰。諸論說此。在忍第一法。即五根時猶障所雜。是下品攝。為五力障。雖闕下品。順抉擇分亦是力障。縱設有時。為障所雜故不說也。或障體同根。   論曰。於七等覺支至所顯示故。   述曰。見道雖有之貪等煩惱及業與果。見為首故但說見障。或見道之所治故名見過失。即一切皆是。   論曰。於八聖道支至所顯示故。   述曰。於修道中。雖有見等。粗重通故。不說別見等現行及種子。煩惱所知障皆名粗重故。   論曰。於到彼岸至受用法成熟。   述曰。自下第二明十度障。初一頌明六度果障。後一頌明四度果障。   論曰。此說十種至自性之障。   述曰。顯非自障即是果障返障之也。言之障者顯依士釋。非持業釋。性非障故。   論曰。謂於佈施至說善趣障。   述曰。佈施得富得貴。持戒得生善趣。由慳犯戒不得富貴及生善趣。障體即慳及犯戒。   論曰。於安忍至不捨有情障。   述曰。由安忍故攝諸有情。若言忍辱。唯在怨害不通餘二。故言安忍。障體是瞋害。損殺有情故。   論曰。於精進至增功德障。   述曰。由勤策發減過增德。障體即懈怠。   論曰。於靜慮至趣入法障。   述曰。由定起通。令所化生趣入正法。舊論注雲四十心位。今言初入佛法。障體即散亂。   論曰。於般若至解脫障。   述曰。由慧故證解脫。障體即愚癡。   論曰。於方便善巧至無窮盡故。   述曰。由此方便智慧。令前六度連連無窮盡未來際利樂含識。以後障體唯是愚癡。以所障法是智慧故。   論曰。於願波羅蜜多至善法生故。   述曰。由十大願。願在所生之處善無間轉故。由大願攝受能順善法之生。現今世人無大願攝。故於所在生不順善法。善法不起。非無間轉。   論曰。於力波羅蜜多至非彼伏故。   述曰。由二種力。令所作善皆得決定。能伏於障。非障所伏。是力度能伏障。障不能伏。以此中說是果障故。舊論雲。修習力弱故。不能折伏。非助道故。此文極錯。   論曰。於智波羅蜜多至而覺義故。   述曰。由有智故令自受用法及自成熟。令成熟。或自受用令他成熟。次有智故。不如所聞及他之言而覺相義。即自簡擇而觀義也。或聞之言名聞言。或聞謂耳後。言謂意後。謂意觀文字而取義等。此等障體論無文判。非即十度自體障故。今以義准。能障於富貴乃至成熟法樂。此名障。諸有漏三性之法。此十度義如瑜伽七十八解深密及攝論第七唯識第九等說。   論曰。於十地功德至故說為十障。   述曰。明別障中第三段也。於三頌內。初之二頌明所障法界。第三一頌約所障十別能障十。   論曰。於遍行等至為十地障。   述曰。先釋第三頌。以此所明障體故。望於聲聞等故。言不染無知。   論。謂初地中至平等法性。   述曰。自下明先二頌所障法界。此地證諸法界。一切法空故。得自他平等法性。此地障者。如舊攝論第十卷說凡夫性無明。   論曰。第二地中至相應出離。   述曰。三乘涅槃名為出離。諸此得因名一切行相。三乘之人俱得出離名同出離。此地思惟。我今於三乘能得出離。一切行相皆應遍修治之。總結之雲。是為勤修相應出離。是為勤修與出離相應之行也。舊攝論雲。此地作如是想。謂三乘人有三行差別。迷一乘理故稱無明。又釋。一切眾生所行之善。無非菩薩大清淨方便。何以故。清淨既一。未至大清淨位。無住義故。若悉應同歸菩薩大道。雲何修方便不修正道。未入此地。即無此智故稱無明。   論曰。第三地中至不以為難。   述曰。舊攝論雲。心遲苦無明聞思修妄失無明是此地障。未至智根位。為遲得菩薩妙定名苦。以障根及修故稱無明。障聞持等不得成熟。令所聞思修有妄失。故稱無明。此皆人語增本論文。   論曰。第四地中至亦皆轉滅。   述曰。無性攝論。契經等法愛斷故不計我所。觀此真如非自非他所攝。名無攝義。前地斷定愛。此地斷法貪及我□□。廣如佛地論等解。舊攝論雲。微細煩惱共生身見等無明為此地障。煩惱行者法執。分別種子為體。生住滅不停故名行。此種為身見因。亦即是身見以是法分別種類故。此最下品等。乃至廣說。此皆人語非本論文。   論曰。第五地中至平等淨心。   述曰。無性攝論雲。謂了知此。非如色等相續差別。以諸真如體唯一故。舊攝論雲。於下乘般涅槃。是此地障。乃至廣說。十地經第七卷雲。以十平等深淨心得入五地。舊中邊雲。十種心樂清淨平等。今雲。十意樂平等淨心。意樂即以信欲或欲解為體。應言十意樂淨平等。十地論解雲。平等深淨心者。於平等中心得清淨。經雲。一過去佛平等深淨心二。未來佛。三現在佛。四戒淨。五心淨。六除見疑悔淨。七道非道智淨。八行斷智淨。九思量一切菩提分法上上淨。十化度一切眾生淨平等深淨心。彼論解雲。是諸佛法及隨順諸佛法。何者。謂初三世佛十力等是佛法。餘七隨順諸佛法。諸佛法因此得成。因戒定智及化眾生。戒即第四淨。定即第五淨。第六第七第八第九是智淨。是中第八行斷智者。思量一切菩提分法。上上轉勝故。教化眾生即是第十。十中前三是果。餘七是因。因中前六是自利。第七利他。廣如彼釋。   論曰。第六地中至無染無淨。   述曰。無性雲。謂知此性本無雜染亦無清淨。雜染為先。後可淨故。此既本無染。後那可淨也。舊攝論雲。粗相行無明是六地障。乃至廣說。   論曰。第七地中至種種法相中。   述曰。無性雲。如契經等種種法別。此不如是。今此解曰。由知法無相故。不以有相行。於契經等種種法相中。觀契經等。為有相也。舊攝論雲。微細相行無明為七地障。乃至廣說。如經言。龍王十二緣生者。或生不生。雲何生。由俗諦故。雲何不生。由真諦故。於十二緣生中。未能離生相住無生相。不得入七地。   論曰。第八地中至有增有減。   述曰。無性雲。謂法外無用。所以不增。諸法不增。所以不減。或染法減時此無減。淨法增時此無增。於無生法忍圓滿證之。初地分得未能圓滿。忍者是智。知忍無生法名無生忍。舊攝論雲。於無相作功用心無明是八地障。   論曰。有四自在至所依止義。   述曰。將解第九十地各得自在。汎舉殊勝。自在有四。無分別者。不由功用即能入故。餘如常釋。   論曰。第八地中至所依止義。   述曰。既烈四名。猶未配地故。雲初二自在是前八地。然諸經論皆言八地得二。無性雲。於八地相及土皆得自在。隨所求相欲令現前。如其勝解即得現前。名相自在。雲謂金銀諸珍寶。雲何故此論名無分別自在。十自在中復無此故。而得不言相自在耶。舊本同此。今會解雲。由得無分別智故。方於相中而得自在。此從根本因說。以八地中得無功用自利自在。第九地中得利他自在。諸論約果說。故言相自在。亦不相違。即智自在一分攝故名無分別。   論曰。第九地中至無礙解。   述曰。事兼前二故言亦能。無性雲。分證得智波羅蜜多。乃至廣說。得無礙解名為自在。仍未圓滿智波羅蜜多。舊攝論雲。於眾生利益事不由功用無明是九地障。   論曰。第十地中至有情事故。   述曰。無性雲。謂隨所欲。得身語意業用自在。依五神通。隨自在業。皆能成辯。乃至廣說。舊論雲。於眾生法中不得自在無明是十地障。餘同無性。此上諸障及地。如舊論第十。十地論第一。新攝論二本俱第七。唯識第九。瑜伽第七十八。解深密等說。   論曰。復略頌至一切障解脫。   述曰。自下第五大段明略二障。此先舉頌。頌中有二。上二句結上所明不過二障。下二句釋此二義攝障盡義。   論曰。由此二種至一切障解脫。   述曰。釋頌大綱。以自佛法此二盡時稱之為佛故。論言許一切諸障皆得解脫故。此二種攝諸障盡。如上所說隨其所應二障所攝。然十地障等皆非現行煩惱障。煩惱種子。雖非是此障粗重亦是。如說二障。三住斷惑滅可一一皆通二障。然具分障等。已如前說。   論曰。前障總義至謂一分障。   述曰。自下大文第三總結前也。或所障有大小。或障體有大小。名大小障。所障為大小。下例稍同。   論曰。加行障至謂平等障。   述曰。初即貪等行。後即等分行。以初猛利。障諸聖法諸加行道。後性平等。但障無間解脫二道。得無為之至得名。至得名障。於加行位猶間起故。以性平等行相不違故。然薄塵行與平等同。   論曰。五殊勝障謂取捨生死障。   述曰。捨生死取涅槃。障諸菩薩得無住處。名殊勝障。以上即是第一頌明。   論曰。六正加行障謂九煩惱。   述曰。即九結以此粗利障諸三乘正加行道。   論曰。七因障至十能作障。   述曰。即三十障與善等十為十能作故名因障。以能作者是因義故。如能作因。   論曰。八真實障謂覺分障。   述曰。以入無漏實真道中。唯覺分能入。此覺分之障障入真實。   論曰。九無上淨障謂到彼岸障。   述曰。以十波羅蜜多能得無上菩提。故名無上淨。淨是義惑障。此之障名無上淨障。   論曰。十差別趣障謂十地障。   述曰。此十地是十波羅蜜多差別所趣。由此波羅蜜多差別行位成地十。故障十地障名差別趣障。   論曰。十一攝障謂略二障。   述曰。此最後頌攝前諸障為二故也。然舊論文但有十數。此略攝障。十外別明。今此明上之障總有十一。故不同舊。又此雖攝為十一障。然為段分不過五段。已如前說。不可以此為十一障判上文也。   辯中邊論述記捲上   文安五年戊辰自七月十四日至同八日(紙數六十枚在之)書寫之畢後覽之方光明真言(六反)可被稱名號南無慈悲萬行菩薩六反沙門增專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44 冊 No. 1835 辯中邊論述記   辯中邊論述記卷中   翻經沙門基撰   辯真實品第三   不妄名真。非虛稱實。體即十種。若有若無稱彼法而論故名真實。此品廣釋名辯真實品。雖辯相品已辯三性。前依境說。今說於境起行。而說以三性為依顯餘九真實故。   論曰。已辯其障當說真實。   述曰。此品有三。初結前起後以發論端。二頌曰下當宗正辯。三真實總義略有二種下。攝上所明。總結合解體無增減說十所由。   論頌曰。真實唯有十至皆為除我見。   述曰。此即第二當宗正辯。合於此中有二十三頌。總分為二。初之二頌烈十實名。餘二十一頌別解十實。於中次有一頌辯根本真實。次有一頌半明第二。次有二頌半辯第三。次有二頌明第四。次有二頌辯第五。次有半頌明第六。次有半頌辯第七。次有一頌明第八。次有一頌明第九。次有九頌辯第十真實。此即初也。於中第一句標名舉數。次七句烈十名。然第八句是第十。至下當知。   論曰。應知真實唯有十種。   述曰。釋第一句頌。唯者決定義。如前已釋。   論曰。一根本真實至十善巧真實。   述曰。釋次六句。顯烈真實之名。   論曰。此復十種至十我見故。   述曰。此釋第八句頌。說十善巧所由。   論曰。十善巧者至無為法善巧。   述曰。烈善巧名。舊言勝智。若言善巧。是緣彼智。若言善巧真實。是此智所緣之理。故二別也。謂蘊之善巧。乃至無為法之善巧。依士釋名。善巧之真實亦同此解。根本之真實是事或根本即真實二釋。可知。   論曰。此中雲何根本真實。   述曰。此中別解十實。此即解初。於中先為問答三根本名。於此所說下釋根本體。此即問也。   論曰。謂三自性至三圓成實性。   述曰。此即答也。   論曰。依此建立餘真實故。   述曰。此釋根本義。依此立餘故。然未釋真實之義。乃釋於此。故次論雲。   論曰。於此所說至為真實。   述曰。此問真實之義。生下頌文。然本頌中唯解真實之義。所以今問。不解根本之義。所以長行先釋。以真實義外人有疑。根本之義非外所諍。故不論也。   論頌曰。許於三自性至一有無真實。   述曰。上一句簡不極成。故初言許總標三性。下之三句一一別屬。如文可知。   論曰。即於如是至相常非有。   述曰。三性是總。初性是別。第五轉攝。故論言中。此一許字貫通三性。此即第一先陳性無。以一切時相恆無故。即出體也。   論曰。唯常非有至無顛倒故。   述曰。此釋真實。謂有問言。此性既言。妄所分別說為真實。豈非妄假。故今論言。由此所執唯常非有。以說為非有。即許為真實。無顛倒故。若說此有不稱於無。可言顛倒。既稱於無。故名真實。   論曰。依他起相有而非真。   述曰。此出體也。體雖非無。仍非真有。言有簡初性。非真簡圓成。初體無故。後真有故。   論曰。唯有非真至有亂性故。   述曰。此釋真實。以依他起有亂識性。非是全無。亦非真有。說稱實故亦名真實。   論曰。圓成實相亦有非有。   述曰。此出體也。有無我故名有。我無故名無。故論說亦有亦無。   論曰。唯有非有至有空性故。   述曰。釋真實。以有性故即有無我。以空故即無有我。故總說言有空性故。能如是知稱實理故亦名真實。釋頌下三句次第配應知。   論曰。雲何相真實。   述曰。此問第二真實。生下頌文。   論頌曰。於法數取趣至是名真實相。   述曰。六句頌中。初之三句別配三性。後三句通上三性。謂於法數取趣有增益損減見。知此故不轉。是名真實相。乃至廣說。言數取趣。五道循環無休息義。烈名之中。相即是別。真實是總。先言於相。後言真實。頌中欲出其相。所以先言真實。後言於相。   論曰。於一切法至及損減見。   述曰。補特伽羅即數取趣。不言人者。屬餘趣故。執二體有。名增益見。撥二名無或假亦無。名損減見。如攝大乘等。亦有此義。此即正出於此妄生。   論曰。若知此故至自性真實相。   述曰。若知於此我法體無。彼增減見便不轉起。此所知無即是遍計所執實相。   論曰。於諸所取至及損減見。   述曰。護法等雲。二取之體依他性攝。即於此上起增減見。安慧等雲。二取之體遍計所執。此二所依識自證分是依他起。於此自證起增減見。今言二取。取此所依執體為實名增撥。妄體無名減。此即正出於此妄生。   論曰。若知此故至自性真實相。   述曰。知此妄幻依他之相。彼增減見便不轉起。此所知妄法是依他起真實之相。   論曰。於有非有至及損減見。   述曰。有非有義。即圓成實已如前解。此性之體亦有亦無非無。如相品說。若言定有名增。若言定無名減。此即正出於此妄生。   論曰。若知此故至自體真實相。   述曰。知有非有圓成之性。彼增減見便不轉起。此所知有無名圓成實自性之相。問前根本實體即三性。此相真實三性為體。有何差別。為答此問。   論曰。此於根本至名相真實。   述曰。總論有無名根本實。別離增減二種過失名真實相。故二別也。   論曰。無顛倒真實者至常等四倒。   述曰。將解第三無倒真實。此於其體即常等四。問何故苦諦別名無顛倒真實。餘之三諦合名因果。為答此問故。今論雲。由此治彼常等四倒。餘則不然。不可同准。此約別行。唯苦諦為此之四行。如別抄說。   論曰。雲何應知至真實立耶。   述曰。此問生起。   論頌曰。無性與生滅至依根本真實。   述曰。此二行半頌中。初之八句別明四行各三行相。第七八句配屬三性。然空三種第二句中。雲無異自性。即是三性。一無。二異性。三自性。餘如論釋。文易可知。   論曰。無常三者至位轉變故。   述曰。然今無常通緣三性。故說能緣行有計所執等。實非行通初後性。成唯識說。假通三性。實非通故。又以理准。無常緣三諦。初性非諦收。言緣彼者。通一切心緣無常語。假說為無常行。實非此行收。又以彼性假名無常。下諸行相唯此應悉。   論曰。苦三種者至相合故。   述曰。我法二執是能計心。計心所執亦名為苦。心心所取故。以依他起者。染分者三苦相故。餘假實如前說。   論曰。空有三者至為自性故。   述曰。遍計所執非有名空。依他起性與計所執體相異。故亦說為空。性雖非全無。與彼所執異。無如彼所執。故亦說即空。圓成實性空理攝故。然依他起上如所執無。即圓成實空理。說為依他空。亦假說故。   論曰。無我三者至即以自相說為無我。   述曰。此無我三者。如空三說。然顯揚論具有此等三。不能繁引。如成唯識論第九卷疏。   論曰。如是所說至如前應知。   述曰。四行至依三性各有三種。各有三種。如上所說。然舊論又更繁。覆牒一一出前無常及苦。為頌餘。但長行如其次第配屬三性。即四三中。初皆所執。次皆依他。後皆成實。   論曰。因果依他起。   安慧釋雲。二取即是遍計所執二取所依識自體分是依他起。二取所依識自體分斷得不生。不生是滅。假名依他起。今言二取意。取所依識之自體圓成實性。謂垢寂二。即擇滅及真如。安慧雲。垢寂有二種。一染垢寂。即煩惱障斷謂擇滅。二不染垢寂。即所知障斷謂真如滅。總解雲。由垢寂故總得二。謂擇滅及真如或垢寂故得擇滅。或性寂故即真如。總含二種故言垢寂二。然成唯識說。二取滅即是擇滅。今者擇滅本性滅收。二論說別。此中約所依所得。二各別故。所依依他。假名為二取滅。所得屬本性。彼論不約所依。但辯所得。假名依他。故分擇滅入二取滅。亦不相違。   論曰。道諦三者至建立道諦。   述曰。初唯非有故但遍知。次唯說染故應知斷。後既為無故須知證。然上所說皆略不言無攝依他。非體無也。   論曰。粗細真實至根本真實。   述曰。將釋第五出體生文。二皆依士持業。釋名各有四重。如唯識說。然約因果別說四諦。約粗細門說此二諦。俗粗真細故。此中但約無漏法名勝義。漏無漏有為無為安立門辯。世俗以圓成實非世俗世俗類故。假名世俗。據實二論。有漏是世俗。無漏是勝義。虛空擇滅義歸二諦如入三性。   論頌曰。應知世俗諦至無倒二圓實。   述曰。此之二頌初辯世俗。後辯勝義。辯勝義中。第一句辯數。第二句列名。下二句辯此勝義依一根本。即圓成實性。圓成實性中有二。一有為二無為。二皆依之。三性中依一性。二實內兩皆依。   論曰。世俗諦有三至真實建立。   述曰。初性無體唯有假名。名假世俗。第二有為遷流義勝。名行世俗。第三之俗由第二俗所顯了故。亦名世俗而體實非。   論曰。勝義諦亦三至名勝義故。   述曰。無漏觀心名為勝智。如是彼境名為勝義。義是境故。為簡後二勝義名義。勝義第七轉故依士釋名。舊論言真諦。或言第一義諦。即無此解。   論曰。二得勝義至亦義利故。   述曰。今言義者。即是義利。能順益故。謂此涅槃體是勝果立以勝名。又是義利。故亦名義。亦勝亦義即持業釋。至得所得名得勝義。   論曰。三正行義至為義故。   述曰。智是有為故名為行。異有漏善復立正名。以勝法為義名為勝義。即有財釋。言正行者。為簡前二。唯識但言行勝義無正字。若但言義勝義等。不除上義字等。解此三皆持業。皆除上字。解三釋如前。會蘊等名勝義。如唯識第一抄。   論曰。此三勝義至圓成實立。   述曰。釋頌第七句中依本一三字。   論曰。此圓成實至有差別故。   述曰。釋頌第八句中二圓實三字。   論曰。無為總攝至亦名圓成實。   述曰。釋頌第七句下二字第八句上二字。於有為中但言聖道。道為主故。無漏位中智勝餘故。如言唯識。   論曰。極成實至實立耶。   述曰。梵雲悉陀。即是極成義舊曰悉檀。即此名是。然此二真實與後二障所行。如瑜伽三十八等真實義品。共一處明。今以極成等名別故。分二處釋也。為欲解第六真實。出體徵起。   論頌曰。世極成依一理極成依三。   述曰。二句各一如文易知。   論曰。若事世間至極成真實。   述曰。若事者指法也。世間者簡聖者也。解世間名。共所安立者。宗所施設也。解極成義。串習者。從無始來數數習也。隨入者。□之言解由串習故。隨彼彼事作彼解也。覺慧所取者。謂共所安立事也。一切世間同執此事者。解真實義。此中意說。謂如一地大。一切世間共所施設。名之為地。此地是無始來串習隨解覺慧所取故。一切世間同執此事。是地非火。乃至廣說餘一切法。今此且舉能造中地所造中色。等餘一切法。皆如理知。此解頌中第一句世極成三字。   論曰。此根本於至所執而立。   述曰。此偈頌中。第一句依一二字。然世間中亦有善心或無記心等。說地非火。非有執者。今此中真道理極成真實所攝。然此理論亦依他起攝。即通二性。此論據一所執分。瑜伽據依他一分故。成唯識會而取之。   論曰。若有理義至極成真實。   述曰。若有理義。即有道理之義。此解道理二字。諸外道等名聰叡者。諸內法等名賢善者。一切異生名尋思者。瑜伽真實義品。雖有多人此三攝盡。此等皆極成義。依於三量四種道理中證成道理。施設此理。建立此理。名為道理極成真實。依三量等解真實義。總解頌中第二句上三字。   論曰。此依根本三真實立。   述曰。此解頌中第二句下二字。若心所變唯依他起。若真如等即淨所行收。若執心緣即世間攝。瑜伽依此說唯依他。此中所成可通三性。故三性攝。由此唯識作此會言。理通執無執雜染清淨故。此二體性。如瑜伽等。不能繁引。   論曰。淨所行至真實而立。   述曰。將釋第七出體問起。煩惱障之淨智之所行皆依士釋。所行即真實是持業釋。所知障等准此應知。初即人觀。後為法觀。所行即二無我。   論頌曰。淨所行有二依一圓成實。   述曰。二無我理故。   論曰。煩惱所知至淨智境故。   述曰。此據無間初解脫道無分別智不緣餘性故。唯一圓成實。若後得智等。何妨亦緣許通三性。雖無許亦無文遮。此與瑜伽唯識等同。   論曰。雲何應知至三真實耶。   述曰。將釋第八列名徵起。   論頌曰。名遍計所執至圓成實所攝。   述曰。上二句是二性。下二句是一性。   論曰。相等五事至三種真實。   述曰。非次第攝故言隨應。   論曰。謂名攝在至真如正智。   述曰。此中攝義及餘論四處各異。如成唯識第八大和會。   論曰。差別真實至真實立耶。   述曰。將釋第九列名徵文。舊名分破。此不應然。逕庭故。將此七名體性。亦會解深密瑜伽顯揚佛地論等。如唯識疏。   論頌曰。流轉與安立至正行依後一。   述曰。雖有七如。略為二例。三依二性。四依一性頌二三句如應知。   論曰。流轉等七至三種真實。   述曰。以非次第。亦言隨應。其義何者。   論曰。謂彼流轉至圓成實立。   述曰。此釋頌文為二例。三隨相相攝。流轉妄執緣起生死法故。餘二雜染故。餘四實義唯圓成實。舊論雲說。聖智所顯故。梵本無此言。譯者添之。此等與唯識相違。彼論自會。   論曰。善巧真實至說有十種。   述曰。自下釋第十善巧真實。即牒品初頌中第七八句。十善巧真實皆為除我見。此立宗已方生下頌。   論曰。雲何於蘊等起十我見耶。   述曰。將釋善巧。先明所治。於中初問後舉頌答。   論頌曰。於蘊等我見至觀縛解者性。   述曰。明善巧中總有九頌。合為三段。初一頌半明十善巧所治我見。次有半頌明善巧實依根本立。後有七頌明十善巧。此即初也言於蘊等我見。此總舉宗。執一因下方出十見。   論曰。於蘊等十法起十種我見。   述曰。此總標舉。言於蘊等。即緣於蘊等起我見也。說離蘊等計以自心相決定有。故言於蘊等也。或復此中唯即於蘊等計。無別離蘊計故言於蘊等。   論曰。一執一性至十執縛解者性。   述曰。即十善巧別所治也。謂執蘊體為我是一。今說有五。執界是我而能為因。今說是界。執處為我然是受者。今說於處。執緣起是我作者性。故今說是緣生。執蘊等義有自在力令法如是不如是等。今說於我無有自在即處非處。執根是我有增上用。今說是根。執即蘊等我是常根。說於世。執我是一為染及淨二別法依。今說四諦。執蘊等我體是觀者。三乘觀異今說三乘。執蘊等我有縛有解。今說有為無為。唯說有漏有縛非餘。此是所治。   論曰。為除此見修十善巧。   述曰。善巧是智。智能除見故次修也。   論曰。雲何十種至真實建立。   述曰。自下第二段將明善巧真實依根本義。先問起也。真實者謂理也。善巧所緣之境。   論曰。以蘊等十至自性中故。   述曰。此總答前問。   論曰。如何攝在三自性中。   述曰。前答總故更審問之。   論頌曰。此所執分別法性義在彼。   述曰。自下審答。此者。此十真實也。在彼者。在彼根本真實也。在於中等。皆第七轉由。此十中所執等義故。所以在彼本實中。   論曰。此蘊等十各有三義。   述曰。總舉所明蘊等十法各有三義。   論曰。且色蘊中至圓成實性。   述曰。簡餘九法。偈明於色。故說且言。然色者是色蘊一蘊中總。然通三別性。故言色之遍計所執性。依依士釋訓色。通此性此色體無。是依他色蘊之所執性。故假說為色蘊是所執性攝。以所執色無體非蘊故。又色蘊是依他性之別法。依他性是總寬故。別色之依他起性。依依士釋名依他色。此中唯有亂識分別。以為色故。非是執為。此實色蘊名依他性。此依他色之理假名色蘊。是圓成實攝。亦依依士釋。   論曰。如色蘊中至隨應當知。   述曰。蘊有五種。於色作法例餘四蘊及界等九各有三義。隨其界等所應道理各有三也。   論曰。如是蘊等至真實而立。   述曰。上來出理。下入性收。隨應假實。如蘊中說。   論曰。如是雖說至修蘊等善巧。   述曰。此牒前文所明之義。顯由未盡故說雖言。   論曰。而未說此蘊等別義。   述曰。此正問也。即問其事善巧所依。依蘊等法修善巧故。   論曰。且初蘊義雲何應知。   述曰。先問蘊也。   論頌曰。非一及總略分段義名蘊。   述曰。明善巧中。自下第三明十法也。於中有二。初別明十法。後結修善巧。初中合有七頌。初半明蘊。次半明界。次半明處。次半明緣起。次一頌明處非處。次半明根。次半明世。次一頌明四諦。次一頌明三乘。次一頌明有無為。此即初也。上八字述三義。下二字結所明名。即一義字貫通三處。   論曰。應知蘊等略有三義。   述曰。此總標數。   論曰。一非一義至若遠若近。   述曰。有十一故言非一也。對法第二俱捨第一等皆有此文。不知何經。或說多界經。   論曰。二總略義至略為一聚。   述曰。總略十一色名一色蘊。故名總略也。   論曰。三分段義至說名色蘊等。   述曰。可分段為色蘊受蘊等。   論曰。各別安立色等相故。   述曰。釋分段義。各別安立色受想等相故。問曰處亦應名蘊。各別安立名眼處等故。答此不然。一切十一變礙色名為色蘊。非一切變礙極微色皆名眼處故。此經言。諸所有色若過去乃至若近。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說名色蘊等一經。今論主以為三義然餘論但為二義。無別分出此第三義。   論曰。由斯聚義至聚義名蘊。   述曰。此三義故聚義名蘊。此結義成。復引世喻。如場麥蘊等。   論曰。已說蘊義界義雲何。   述曰。此結前生後。   論頌曰。能所取彼又種子義名界。   述曰。上句出三體。下句釋界義即種子義通三取也。   論曰。能取種子義至六識界。   述曰。六識名彼取者。彼或彼所取色。彼所取色等之了別能取故。彼或彼能取。彼能取之能依了別境故。彼或彼根境。彼能取根之能依。彼所取境之能取。彼二之了別取故。彼或屬根等。取屬於識。是依士釋。若依彼體即取謂六識。是不如根等所依不名能取。不同境等唯所取不名所取。故名彼取。彼取彼了別能取也。即持業釋。此名種子者。種子是界義。現行亦名種子。   論曰。已說界義至用門義名處。   述曰。結問准前。   論曰。此中能受至是外六處。   述曰。受用者謂六識。能受者謂六根。六根為六識受用之門故。言能受用門義。境準可知。門者所由之住根境。為識生所由之境故名為門。或從喻為名。   論曰。已說處義至果用無增減。   述曰。緣起義者。舉此所明。於因果用。顯所於三法。無增減者。明三法皆然。   論曰。於因果用至是緣起義。   述曰。總舉大綱所明之意。   論曰。此中增益因者至執彼無因。   述曰。執大自在自然本際宿作我等為因故。於行之因無明上增益故。名增益因。乃至老死可知。若執行等無因而生。撥無無明等。名損減因。即對法第四瑜伽第十等。有為遮計立緣生等。正與此同。   論曰。增益果者至行等果。   述曰。行是無明果。行中實無我。今執行中有我為無明果。故名增益果。損減可知。乃至老死亦爾。   論曰。增益用者至全無功能。   述曰。無明之體與無明用不異不一。用之於體無別實法。今執此用離體實有與體定異。故增益用。然無明體有少功能生於行。言全無能。是撥無用。名損減也。即緣起自作他作四句中配釋。   論曰。若無如是至緣起善巧。   述曰。既離二執善巧得生。   論曰。已說緣起義至是處非處義。   述曰。頌中上三句列七種。第四結所明義。   論曰。處非處義至應知其相。   述曰。總述所明於七種處我無自在。   論曰。一於非處愛至俱時出現。   述曰。此四不自在文皆易知。不繁重釋。何故無二佛輪王。一無用故。二由輪王等作業時無相競業。設有同時發願修行。即他界地願於此生亦不可得。理定無故。佛生雖可同。恐世厭故。亦不俱生。設有眾生二佛所化一時熟者。但可密化。不作佛化。亦定無有宜二佛出化有情。   論曰。五於勝主至轉輪王等。   述曰。此言等者。等取帝釋及梵王等。雖於色界無有女人。為顯勝生生。且說梵王等。   論曰。六於證得至正等菩提。   述曰。女人志弱根性非勝。依處下劣不得佛等。   論曰。七於現行至容可現行。   述曰。諸見諦者性戒成故。小乘貪等修斷聖不行。大乘見斷聖無有。以許色法亦見斷故。然於頌中。第四結句雲處非處。今解。七種俱言非處。以非處義。雖破我有自在。故終不明處。   論曰。多界經中至是處非處。   述曰。此經明六十二界等名多界。如瑜伽第九十六卷說。   論曰。已說處非處義至用二淨增上。   述曰。問起頌答。根者是所明。增上者釋根義。餘列所於果法六種事也。   論曰。二十二根至增上義立。   述曰。總舉明。   論曰。謂取境至未知等根有增上義。   述曰。此文易了。如瑜伽第五十七唯識第七卷說。   論曰。已說根義至是世義應知。   述曰。頌中初句出體。後句釋世義。於上句中。謂因果已用因果未用因已用果未用三世。應知。   論曰。應知因果至三世義別。   述曰。此總舉所明。於頌上句。隨應可解。   論曰。謂於因果至是現在義。   述曰。對法中說過去有八義。未來有七義。現在有五義。今此各唯據一義非盡理說。且如對法。說過去中。有因已滅果猶有故。即非因果已用義。今但約全世一期作法。同瑜伽五十六。非約剎那少分世說同對法等。可如彼論及唯識第三卷說。   論曰。已說世義至是諦義應知。   述曰。三句頌解四諦。第四句結。餘文可解。   論曰。應知諦者至謂順受法。   述曰。受根受境受相應法能順生受。皆苦諦攝。由此即簡無為無漏緣。雖受生。以不順故非苦諦攝。以受生是異熟生故。此中偏說。又如瑜伽五十五。苦諦寬集諦狹。   論曰。二集聖諦至所因諸行。   述曰。若所因即異熟法前為後因。皆是集諦。體性寬狹與苦無殊。同小乘說。今此文雖總同。五十五說為勝。   論曰。三滅聖諦至能對治道。   述曰。諸論但說苦滅為滅諦。今亦取集滅。據實說故。諸處約體。唯說於苦有漏皆盡。今說二滅顯二諦殊。亦不相違。釋諦義等。如對法第六七及瑜伽第五十五等說。   論曰。已說諦義至是乘義應知。   述曰。第九解乘。上三句出體。第四句結。謂第一句中由字通三乘。功德過失四字通二乘。第二句中智字通三乘。無分別字唯大乘。第三句中出離字通三乘。依他唯聲聞。自通獨覺及大乘二。謂依他故。觀涅槃功德生死過失而起。觀此德失之智得出離者。是聲聞乘。若不依他自唯依於自觀涅槃法生死過失而起。觀此德失之智得出離者。名獨覺乘。若不依他唯依於自起無分別智觀法真如。利益一切而出離者。名大乘。然此大乘雖觀德失。顯求一切智度一切有情不為觀德失。故略不說。雖於因時獨覺菩薩亦依於他。以其根性及得果生唯樂依自故。略不說。此中智望於自乘果。皆是正因。所觀他等皆是疏緣。唯依此二說三乘別。非一切行皆同行也。   論曰。應知乘者至顯示其義。   述曰。頌中言總而義有別故。此長行說如應義。   論曰。若從他聞至名無上乘。   述曰。三乘差別如文易了。配頌如前。   論曰。已說乘義至若彼所觀義。   述曰。初句總。下三出體。於中五若。上三若是有為。下二若是無為。   論曰。應知此中假謂名等。   述曰。不相應中名最為勝。能攝諸法。舉此等餘一切假法。然瓶等法非別蘊法。雖假不說。舊論雲。有言說名句味等者。不然。非一切不相應皆有言說故。   論曰。因謂種子所攝藏識。   述曰。若現若種。皆名為因故。   論曰。相謂器身並受用具。   述曰。體相易知故名為相。器者山河等。身者五根四塵聚所成身。受用具者即五欲資具。此不簡別何識所變。但此種類即此中收。   論曰。及轉識攝意取思惟。   述曰。相猶未盡論說及言。此是因餘故言轉識攝。一意舊言心。二取三思惟。舊言分別。此非也。   論曰。意謂恆時至一切境故。   述曰。七五六識如次應知。舊論雲。第六識名分別。以具三分別故。今勘梵本。無此言也。但言思惟。尋度思惟語言行故。此中不言心所法者。以但舉王即兼臣故。或復第八唯舉其境不說其見。相易知見難知。七五六識不舉其境。識易知故。上來論無婁有。此說無心所者。心之品故。   論曰。如是若假至總名有為。   述曰。此結上明有為諸法。此言相應法。即攝心等。以七識等體相易知。雖總名相。與器等法行相異故。於此結中別言及相應法。   論曰。若寂靜者至所緣境故。   述曰。擇滅無為寂靜息諠雜故。真如不爾。故別處說。餘義可知。   論曰。如是所說至總名無為。   述曰。總結上也。然舊論文無所觀義。又說能寂名寂靜境。此說非也。然能證道以為主故。總攝一切無漏有為。此言無為者。非業煩惱之所為故。然此可說通有無為。如對法第二卷。   論曰。應知此中至名蘊等善巧。   述曰。上來已說蘊等十境。自下第二緣此智名為善巧。   論曰。真實總義至所顯真實。   述曰。自下大文第三攝上所明。總結合解體無增減說十所由。   論曰。能顯真實至所顯示故。   述曰。總能顯。別從總顯。故成二也。   論曰。所顯九者一離增上慢所顯真實。   述曰。舊論所顯後十。慢謂獨覺乘出離故。今說即同聲聞。分別生故。即相真實。知所執無依他妄有。離增上慢。   論曰。二對治顛倒所顯真實。   述曰。三無常等無倒真實治四倒故。   論曰。三聲聞乘至細能解脫故。   述曰。因果四諦真實。是聲聞出離粗細二諦真實。大乘出離由俗粗故。能成熟有情行利他行。由勝義細故。能自解脫行自利行。非聲聞乘有如是事。故各別也。舊論雲。粗熟有情及法。細解脫眾生及法。皆非。   論曰。五能伏他論至顯了大乘所顯真實。   述曰。極成實中證成道理依喻道理成所說義。能降伏他。二淨所行名顯大乘。二障雙斷成大乘故。   論曰。入一切所知所顯真實。   述曰。即攝真實。一切所知不過五事。以三攝五令解於五。故立入名。   論曰。八顯不虛妄真如所顯真實。   述曰。即差別實七種真如。   論曰。九入我執事一切祕密所顯真實。   述曰。即十善巧實蘊等我見名我執。我執即事名我執事。一切祕密即四祕密。即對治等為解除我執入一切祕密。說十善巧治我見。故名對治祕密。令入正法名令入祕密。如是隨義。如攝大乘對法等說。或我執者。謂十我見事者。即見所依事。謂蘊等十法為入解此我執所依之事及一切祕密故。十善巧真實也。舊論所顯後十。准義。知非以有能顯別為一故唯十真實。故知非也。   辯修對治品   染善相翻。稱之為對。善巧除染立以治名。此非自生。要習方起。是故名修對治品也。   論曰。已辯真實至菩提分法。   述曰。此品有三。初結前生後標品所明。次此中下正明覺分。三修對治總義下結前修義。此即初也。對治者何。即修一切菩提分法出對治體。然對治更有眾多。此廣攝餘故但此。   論曰。此中先應說修念住。   述曰。此下第二正明覺分。於此品中有十四頌。合分為二。初十二頌別明道品。第十三十四頌明修覺分差別之相。十二頌中合分為六。初一頌明修念住。次一頌明修正斷。次四頌明修神足。次有二頌明修根力。以總解根力已。別有半頌。總明根力位。故不分根力以成二門。次有二頌明修覺支。次有二頌明修道支。然則七位覺分雖復不同。創修治道先修念住。對法第十卷說。是故最初為正觀察真實事相。建立念住。如彼廣說。故先說此。於中有二。初總簡持生下所明。後頌曰下依舉正釋。此即初也。   論頌曰。以粗重愛因至修念住應知。   述曰。上二句頌明念住所治。下二句頌明修念住意。   論曰。粗重由身至入苦聖諦。   述曰。有漏粗重由身顯之。以觀於身知粗重故。身知粗重故。身為苦果故。觀入苦諦。對法第十說。所有色身皆行苦相粗重所顯。故觀於身正斷粗重。   論曰。身以有粗重諸行為相故。   述曰。釋粗重由身故。   論曰。以諸粗至有漏皆苦。   述曰。粗重者。不調柔異名。有漏色身以有此粗重諸行而為體相。即是行苦故觀為苦。對法雲。是故修觀行時治此。輕安於身生故。然粗重有唯染。有通異熟。有通無漏。如瑜伽第二唯識抄會。   論曰。諸有漏受至入集聖諦。   述曰。對法同此。文易可知。然前解諦中。受是苦諦。何故今觀入於集諦。所望別故。若望熟因即是苦諦。若生愛義觀入集諦。集之因故。愛是受果。觀應入苦。如此徵難如理應思。   論曰。心是我執至入滅聖諦。   述曰。心是我執所依所緣之自體事。觀知此心我見便斷。故入滅諦。   論曰。怖我斷滅由斯離故。   述曰。未證滅諦。我見恆生。修道求滅。常恐我斷。今觀於心是我執事。我見既斷。怖畏亦無。由斯入滅離我怖也。故對法說。觀離我識。當無所有懼我斷門。生涅槃怖。永遠離故。文雖返解。意與此同。   論曰。觀察法故至入道聖諦。   述曰。於染淨法所有愚癡觀法能離故觀入道。然對法說。為斷所治法。為修能治法故。觀法時能入道諦。   論曰。是故而入至四念住觀。   述曰。此結前明義釋頌下二句。此中但約入諦觀說。對法又有斷除四倒得四離繫合三義說。   論曰。已說修念住至勤修四正斷。   述曰。頌中上半結前念住。下之二句明修正斷及修之意。   論曰。前修念住至品類差別。   述曰。釋頌上半。四諦理即能治。四種境即所治。   論曰。今為遠離至精勤修習。   述曰。此中六句。此為初二句釋頌第三句中為遠離三字。次二句釋頌為修集三字。然一為字貫雜。次二修句釋第四句頌。   論曰。如說已生乃至廣說。   述曰。此指經說顯四正斷。如契經說。已生惡不善法為令斷故。此舉一正斷。乃至廣說者。謂生欲策勵發起正勤。策心持心。乃至餘三正斷作此說。如顯揚第二對法等說。然菩薩藏經亦有此說。法蘊足說與此不同。不可為證。   論曰。已說修正斷至勤修八斷行。   述曰。明四神足合有四頌。第一頌出此體用。第二頌明用所治。第三四頌明用能治。此即初也。於此頌中。上二句說修神足自性及修之意。下二句明神足用。   論曰。依前所修至有所堪能。   述曰。依前正斷中遠離二惡修集二善精進故者。解頌中依字。心便安住解住字。有所堪能者心之用也。初解堪能字。論下自明。此即解頌第一句也。   論曰。為勝事成至勝事因故。   述曰。釋第二句頌。為勝神通等事成故修此神足。勝事即一切事以是勝事所依因故。勝事解神。勝因解足。前加行時所求勝事。勝事之因即此神足。   論曰。住謂心住至說四神足。   述曰。此廣住體。即是於定既能離惡集諸善已。次說神足而安住心。   論曰。此堪能性至修八斷行。   述曰。此廣堪能性體。   論曰。何者名為至是五失應知。   述曰。上三句出五失體。第四句結失勸知。然第一句長行不釋。懈怠可知。妄聖言者。舊論言妄尊教。即和上闍梨教誡教授。然今聖言者。如聖言量。稱理可信故名聖言。縱非尊師。言可信用。即名聖言。餘長行自釋。   論曰。應知此中至合為一失。   述曰。能治一故所以合之。   論曰。若為除滅至俱為過失。   述曰。此釋頌第三句。為除惛掉。須作加行勤求斷之。不作加行故成過失。既已斷竟。應任其心平等流注住無功用。復作加行諠動其心。故不作作二俱有失。   論曰。為除此五至彼行相耶。   述曰。問生能治。   論頌曰。為斷除懈怠至伏行滅等流。   述曰。第一頌舉一失四能治。第二頌舉四失四能治。第一頌中第一句述所治。第二句出能治。第三四句各出二種能治之義。合治一失之所由也。所依一。能依二。所因三。能果四。第二頌中第一句所治。第二句述能治。第三四句各出二種能治之義。別治所由。記言一。覺沈掉二。伏行三。滅等流四。長行自知。   論曰。為滅懈怠至即所依等。   述曰。正解初頌上二句文。兼以下半頌四能治。   論曰。所依謂欲至依欲起故。   述曰。解初頌第三句。對法論說。欲為勤依由欲求故。為得此義發勤精進。   論曰。所因謂信至便希望故。   述曰。以信三寶即起希望。故信是欲生起近因。對法論說。如是欲求不離信受有體等故。   論曰。能果謂安至得勝定故。   述曰。由勤得定。定起安立。能依精進所生果故名為能果。非能即果。以上合釋第一頌第四句。對法論別開安。為攝受益身心故。約安功能以辯能治。   論曰。為欲對治至即記言等。   述曰。此中初二句解第二頌第一句。餘解第二句正解。復上來兼屬下半。即記言等。   論曰。記言謂念至二過失故。   述曰。解第二頌第三句二能治用。隨起沈掉。即能隨覺。故言隨覺。   論曰。伏行謂思至發起加行。   述曰。沈掉失已等。是結前。為欲伏除發起加行。正解伏行。此加行道未能正斷。故言伏除。   論曰。滅等流者至平等而流。   述曰。既斷滅已等結上伏行。正解滅字。心便住捨平等而流正解等流。對法第一解捨中說。最初心平等。次心正直。次心無功。此當彼第三任運。而平等流。初後相似故名平等。唸唸隨緣故稱流也。故除滅已作加行失。亦總解頌第四句二能治也。此中言滅。若伏若斷皆言斷滅。非此位中已能斷障。然對法束為四。與此不同。據義別故。   論曰。已說修神足至雲何安立。   述曰。此下第四明修根力。於中有二頌。第一頌明修五根。次半修。次半總明根力位。次將解於根故為結問。   論頌曰。已種順脫分至不散亂思擇。   述曰。第一句結上神足。下三句正明修根。第二句增上釋根義。通五根皆言增上。   論曰。由四神足至善根滿已。   述曰。釋初句頌。由者第三囀聲。謂由神足能滅五失。修八斷行心有堪能。此位即是順解脫分善根滿心而修習之故言滿已。問此四神足既言解脫分滿心。修習念住正斷。於四十心何位修習。答此總在彼滿心修習。然有前後。又解。雖無正文。以義准者。問如說有部五停總別。是順抉擇方便之心即彼分攝。今此既言四種神足順解脫分滿心修習解脫分收。故知念處更在前位。非順抉擇分之方便也。然此品未通。約下菩薩及與二乘並修道品。此文不障二乘神足在解脫分。故知念住。設薩婆多非抉擇。故於此義應設劬勞。   論曰。復應修習五種增上。   述曰。釋第二句頌。言增上者。近生五力。至生上道果。   論曰。一欲增上至即信等五根。   述曰。信進念定慧如次應知。精進根名加行者。策發勝故。定加行故。餘易可知。   論曰。已說修五根至次第雲何。   述曰。第二明力也。上二句結前。下三句生後。為二問。何者五力問體性。次第雲何問前後。   論頌曰。即損障名力因果立次第。   述曰。第一句答體性。以即五根能損障故。說之為力。第二句答次第。以依因果立次第故。   論曰。即前所說至復說為力。   述曰。釋頌初句中即名力三字。體無別故。   論曰。謂能伏滅至所陵雜故。   述曰。釋初句頌中損障二字。由不信等是此所治故。此信等能伏滅之。不是無漏。非能斷滅。此信等力非但能伏不信等障。亦不為彼不信障等之所陵者。蔑義。抑伏信等令不得起。說之為陵。雜者間義。雖起信等。彼不信等間信等生。說之為雜。今此並無故說為力。根位不然。但名根也。此即根力前立所由。此上總解頌第一句答第一問。   論曰。此五次第至引後果故。   述曰。總釋第二句。總答第二問。   論曰。謂若決定至故此次第依因果立。   述曰。此別解第二句。別答第二問。頌中因果言。非是所信因果故立次第。然相生中前因後果立次第也。所信之中言因果者。對法論說四諦染淨之因果也。配信等五。如次可知。無事不辦者。得真無漏也。   論曰。如前所說至後修五根。   述曰。第三將解根力修位。先為問起。於中牒前後方為問。此牒前也。謂將解根結修四神足。方修根也文。   論曰。何位修習至五力位耶。   述曰。雖於解脫分等辯修念住等。然今此問約根及力辯修抉擇。總別相依以總為主。約解脫辯念住等。假實別說以實為言。根力是實。抉擇是假。故約根力辯抉擇修。   論頌曰。順抉擇二二在五根五力。   述曰。順抉擇分總有四種。前二後二兩段別明。故言二二。餘文可解。   論曰。順抉擇分至在五力位。   述曰。順抉擇分者解頌初三字。暖頂二種者解頌中第一二字。在五根位解在五根字。忍世第一法解第二二字。在五力位解在五力字。然頌中順抉擇是總。餘是別。然一在字貫通根力。   論曰。已說修五力至雲何安立。   述曰。第五大段將解覺支故結徵起問。安立者自性行相總為問也。   論頌曰。覺支略有五至及三無染支。   述曰。答中有二頌。初頌束七為五。出自性行相。後頌解安等三合為無染。此初頌中。第一句總據束五。下三句別出五支。   論曰。此支助覺至位在見道。   述曰。釋頌中覺支二字。覺者擇義。即無漏慧。除自餘六助此念覺故名覺支。支者分義。此念自性引助後念等流覺支故亦名覺支。或此念覺現助於種。種後助現故名覺支。由此覺位在見道初得無漏立覺名故。然舊中邊文並同此。諸法師等皆不能知。   論曰。廣有七種略有五支。   述曰。解頌中略為五字。以廣有七故頌言略。   論曰。一覺所依支至謂擇法。   述曰。五力位念力繫心令諸善法不妄失故。今無漏位擇法得生故。此擇法相應之念亦名為支。是所依故。念及擇法。即解頌中第二句也。   論曰。三覺出離支至謂喜。   述曰。對法論說。由精進力能到所到令覺出離名出離支。由喜勢力身得調適故名利益。若未得喜身恆剛強故。能喜覺為利益。又此解頌中第三句也。   論曰。五覺無染支至謂安定捨。   述曰。此總解彼第四句頌。   論曰。何故復說無染為三。   述曰。為解三支故為問起。餘四各隨自性功力各各別說。何故此三合名無染安立。舊論說名位別。   論頌曰。由因緣所依至說為無染支。   述曰。上二句出所由。下二句結合立。   論曰。輕安即是至近對治故。   述曰。對法但言。由安能治身粗重過故。安是彼無染因緣。更無別解。今此中解。言因緣者非實因緣。俱有諸法現行相望非因緣故。以彼粗重即諸種子。與三雜染正為因緣。輕安望彼是近對治。此是調柔。彼硬澀故。由此輕安治因緣故。輕安亦名無染因緣。   論曰。所依謂定自性即捨。   述曰。對法論說。由依止定方得轉依故。定名作無染所依。捨自性支之所依故。自性即捨者。對法論說。能永治貪憂二法故名自性。貪憂若有。欣舉行生未能寂靜。故捨治彼名無染自性。准總對治擇法之能。別除貪憂是捨之力。貪憂名染。無染翻此。故捨正是無染自性。   論曰。故無染義別有三。   述曰。此別結前問於無染三支所以。   論曰。說修覺支已至雲何安立。   述曰。第六將解修道支故。初結問。同覺支也。   論頌曰。分別及誨示至故道支為八。   述曰。解道支中亦有二頌。初頌總舉道支合有八種。後頌解令他信等各三所由。此中上三句約用而論。束八為四。第四句約體為論。結歸於八。   論曰。於修道位至廣八略四。   述曰。解第四句頌。辯所在位。廣略多少。智通無擁。立以道名。總別不同。受以支稱。既非初證。不立覺名。初地初果皆修道攝。並有此支。   論曰。一分別支至自所證故。   述曰。此即擇法。後得智收。出世根本智後得故。以能分別於前所證作四諦十六心故。名為分別。然此修道應勘瑜伽五十五卷相見道文。   論曰。二誨示支至誨示他故。   述曰。此正思惟為因等起。正語是正發言誨他。故思惟全正語少分名誨示他。少分即是令他信攝。對法等但說正思惟為誨等。不取正語。約全說故。約因說故。對法論說。如其所證方便安立發語言故。此上總解第一句頌。   論曰。三令他信支至正念正定。   述曰。解頌第二及第三句。如次應知。即總解也。   論曰。由此道支略四廣八。   述曰。解第四句頌中。由字三轉解頌第五轉由字。   論曰。何緣後二各分為三。   述曰。問第二第三句頌。即第二段也。   論曰。頌曰表見戒遠離至自在障故。   述曰。上二句解令信三。下二句解治障三。   論曰。正語等三至令他信受。   述曰。總解第二句頌。如次可知。   論曰。謂由正語至有勝遠離。   述曰。對法說。由正語故。隨自所證善能問答論議抉擇。由正業故。往來進止正行具足。不作五邪業等。如婆沙抄。由正命故。如法乞求佛所聽許衣缽資具。今言。應量者。稱須乞求不多求乞而積貯也。應時者。隨時所積不求非時物。故即四事也。飲食等是。信已有勝遠離者。住正命中行少欲知足故名遠離。   論曰。正精進等三至及自在障。   述曰。總解第三四句頌。如後可知。   論曰。此所對法至勝品功德。   述曰。先解所治。後解能治。第一即一切修道煩惱。謂十大法。第二即一切修道惑。此中但約行相障念勝者偏說。對法論說。念能治沈掉等。既有等言。明通一切。第三即定障。謂受。如唯識等說。   論曰。此中正精進至勝功德故。   述曰。對法論說。由精進故。治一切障勤。非能治由之治故。由正念故。不妄止等相永不容受沈掉等隨煩惱故。此非能治不妄止等相故。止等能治說念功能故。與覺支念不相違也。彼非能治故。正定故。能淨功德障。謂能引發神通等故。定非能治近相應故。由此得轉依故。說之能治故。覺支中名為所依。然此道支體性廢立。正思惟等假實有漏無漏。與禪相攝等。並如別抄。   論曰。修治差別雲何應知。   述曰。自下第二大段修覺分差別之相有二頌。初頌明一凡二聖修治不同。後頌明一乘二乘修治各異。此即問初。   論頌曰。有倒順無倒至是修治差別。   述曰。上三句如次有凡夫及二聖別。第四句結頌所明。   論曰。此修對治略有三種。   述曰。此解第四句頌。此修解是修如名。對治解治。略有三種解差別也。   論曰。一有顛倒順無顛倒。   述曰。解初句頌。此言顛倒。煩惱通名。凡夫皆具名有顛倒。然所修治性是有漏。名有顛倒。能生無漏名順無倒。或約所依名有顛倒。約治而論名順無倒。   論曰。二無顛倒有顛倒隨。   述曰。有學修治體是無漏。名無顛倒。然所依身猶有煩惱。名有倒隨。隨者逐也。為倒逐故。隨所修治。亦有有漏。非此所說。約總說故。   論曰。三無顛倒無顛倒隨。   述曰。有學修治體是無漏。名無顛倒。然所依身猶有煩惱。名有倒隨。隨者逐也。為倒逐故。隨所修治。亦有有漏。非此所說。約總說故。   論曰。三無顛倒隨。   述曰。無學修治性皆無漏。名無顛倒。其所依身漏已斷盡。名無倒隨。   論曰。如是三種至有學無學位。   述曰。已如前說。然通三乘有學無學。理無遮故。   論曰。菩薩二乘至雲何應知。   述曰。自下第二明一乘二乘修治各異。此為問起。   論頌曰。菩薩所修習至與二乘差別。   論曰。聲聞獨覺至身等為境而修對治。   述曰。且如念住。二乘但緣自身自受自心法等。而修對治。菩薩亦緣他身受。乃至廣說。而修對治。所緣寬狹與二乘別。此舉於身。等一切對治所緣之境。故置等言。   論曰。聲聞獨覺至行相思惟而修對治。   述曰。二乘緣諦理故。以無常等智有所得行相思惟。菩薩緣真如故。以無所得智行相思惟。而修對治作意空有既殊。故與二乘差別。   論曰。聲聞獨覺至無住涅槃。   述曰。二乘厭生死欣求離繫得於涅槃。但為自利。菩薩大悲不厭生死故。不為身離繫。不厭涅槃故。不為不離繫。證得既殊勝。故與二乘別。   論曰。菩薩與二乘至而有差別。   述曰。釋頌中第一句菩薩字及第四句也。   論曰。修對治總義者。   述曰。自下第三大文總結修義。將欲解釋。先標名義。然此一段舊論此品所無。至下當悉。   論曰。謂開覺修至增勝修。   述曰。創開覺慧。而即初雖謂四念住。損滅惡法令善法增。即四正斷。為得勝德。磨瑩修飾己所生善。令得增明。即四神足。有增上用能發上者。即是五根。發後勝品皆名上故。聖道相鄰近生聖道。謂即五力。初證無漏入聖等流。即七覺分。既入聖已功德增勝。即八道支。隨別功能立此名號。此上總結第一段文。自下總第二段也。然有別。   論曰。初修中修後修。   述曰。結第二段。凡聖修別。三依可知。凡夫有學無學殊故。   論曰。有上修至至得殊勝。   述曰。結第三段。三乘修別。謂於所緣作意證得三殊勝中。若二乘修名為有上。若菩薩修證名無上。   辯修分位品   修行所在稱位。位別不同名分。即是前所修所在分位。依位方修。應位後依修成。位位不修前故。於修後明其位也。前品之末約凡聖三乘。此治差別。不約位說。故須重品。   論曰。已說修對治修分位雲何。   述曰。此品之中大文三段。初結前生後以發論端。次依問正解廣中宗意。後釋義既終略為總結。此即初也。   論頌曰。所說修對治至勝利成所作。   述曰。自下第二依徵正解。合有四頌。初三辯法。第四辯人。初三頌中。初之二頌明有為治法勝劣位別。第三一頌略明此有為治法於法界中辯其差別。此即初也。於中上二句標名顯數。下六句依數別彰。   論曰。如前所說至有十八種。   述曰。總釋文之大綱。別解頌初二句。然此分位更無別體。即前對治前後差別各分位故。   論曰。一因位至謂已發心。   述曰。初即性種姓。即對治種子未起現行。第二位已去名習種姓。得彼彼說。   論曰。三加行位至未得果證。   述曰。即發心已去未必是加行道。即資糧道亦此攝故。除見道中解脫道位。彼是果故。   論曰。四果位謂已得果。   述曰。即第十六見道等是。   論曰。五有所作位至謂住無學。   述曰。此文易知。然有學位有處唯說見道已去。如瑜伽五十七二十二根中。善法欲已去。今此取寬者。於理無遮。體雖與前無別。所望異故。無有失也。   論曰。七殊勝位至勝功德。   述曰。前無有無學。但是總說。今此殊勝約別為論異。非身證俱解脫等。   論曰。八有上位至無勝位故。   述曰。若直往人即在十地。入菩薩地故。或此及迂會人。十信位。皆是此位。名勝聲聞。然勘於此。前諸位中。即似唯說二乘人者。以此言超聲聞等故。然理不簡。無上可知。   論曰。十勝解行位至謂次六地。   述曰。前來通說三乘諸位。自下別說唯菩薩位。即十三位七種地也。如攝大乘瑜伽等說。文易可知。據勝能說。不可為難地地別立。   論曰。十三受記位。   述曰。受記有種。   論曰。十四辯說位至灌頂位。   述曰。第九地得四辯。第十地將紹佛位故。以上辯因。自下辯果。   論曰。十六證得位至謂變化身。   述曰。即是三身隨勝立號。報身望菩薩故名於勝利。利於勝人。利以□身為利人名勝利。化身滿因所願名成所作。即成所作智。此即第一廣明有為治法位訖。然勤位盡不過三種。故下為之此據別勝義不可廢立。   論曰。此諸分位至其三者何。   述曰。結生下文。   論頌曰。應知於法界至清淨隨所應。   述曰。上二句顯前有為治法於真法界辯別。舉數標宗。下二句列名攝廣。   論曰。於真法界至攝前諸位。   述曰。解初二句第四句頌末後三字。由真法界成有為治。故約法界辯治分位。   論曰。不淨位至乃至加行。   述曰。此攝三位。謂因入加行。以有漏故名不淨位。   論曰。淨不淨位謂有學位。   述曰。若約名攝。唯攝第五。若約體攝。即第四第五第八第十第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位全。第七位少分有學亦得神通等故。以體准前。有學位體名取異生。與不淨位體相雜故。此等諸通無漏有煩惱。故名淨不淨。   論曰。三清淨位謂無學位。   述曰。若約名攝。唯攝第六。若約體攝。即攝第六第九第十六十七十八位全。第七位少分。上來第一約法辯位。次第二約□□位。   論曰。雲何應知至諸補特伽羅。   述曰。此問起頌答也。依法立人。故言依前諸位等。   論曰。應知依前至此已發心等。   述曰。人既是假。約實辯人。依法別相方立人故。若種姓法名住種姓人。乃至廣說十八三位。   論曰。修分位至即種姓位。   述曰。此即大文第三結前義也。有種姓者。方有堪能勤行入聖。   論曰。發趣位即入加行位。   述曰。前位未發心不名發趣。此二發心趣求聖道名發趣位。即名別說凡夫之位。即攝十八中第一二三。   論曰。不淨位至清淨位。   述曰。總攝凡位體。名不淨位。三中攝一。如自名攝。十八中攝初之三位。若但名攝。即如名攝淨不淨位及清淨位。及攝體收。如三中解。   論曰。有莊嚴位至無上位。   述曰。十八中。第七名有莊嚴。以有勝德故。今別結。遍滿位即十地者。謂十八中。第四第五第八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三中第二位。此位通十地。故言遍滿位。無上位十八中謂佛。三中最後。論此品此結無也。然今此解勘數本釋。更無別解。但隨一理為結。不可徵為盡理。   辯得果品第六   前來境行並是修因因行既圓。次順果道故。此第六明得果品。然則三乘位道並立果名。出世義局。不通攝世。顯行因通得有為無為世及出世利樂果故。言得五果。五果隨理如應准知。   論曰。已辯修位得果雲何。   述曰。此品大文亦分三段。生正結釋如上可知。此即初也。   論頌曰。器說為異熟至如次即五果。   述曰。此正解中。總有二頌。初明五果。後辯此餘。此即初辯。於中上三句明修所得五果之體。第四句頌以體即名。以事即教。名寬體狹。事隱教彰。故以體事即其名教。   論曰。器謂隨順善法異熟。   述曰。釋初句。此是由修有漏治得。若在凡位。及入聖已。修有漏治。所得器身。即通五蘊。皆說為器。如器受物。從喻為名。聖道器故。善業所招。體性無記。名為異熟。若修無漏治道所感既非無記。不名異熟。瑜伽五十一等說。□無漏力□□□業感殊勝果即無漏法雖非正因。緣助所招。亦名異熟。此果即通二性所感。以果殊勝。順於善法。修勝善故名隨順。如往阿難及難陀等。若所得身非殊勝者。得障修善。如半擇迦。   論曰。力謂由彼至成上品性。   述曰。釋第二句。由是器果順生善力。令諸善法性成上品。往善為因所得異熟既是殊勝。所順生善展轉增強故。此上善是異熟增上果。若望往善因亦是增上果。然有別釋。前異熟果即通三性。若異熟生假名異熟。皆是先異之所引生。即通三性五蘊等法。此增上果唯取善法。前總後別。義有少異而體不殊。且望內法為增上果。不望外法。非外法無。無理遮故。此通有漏無漏二果。   論曰。愛樂謂先世至深生愛樂。   述曰。釋第三句上之二字。因愛果樂因樂果愛。故所得果立愛樂名。此通有漏無漏二果。   論曰。增長謂現在至速得圓滿。   述曰。釋第三句中第三第四字。前世行今得果滿。雖士用。以疏遠故。今此不說。但說現因若假者名□夫因。唯有漏。若法名士用亦通無漏得。   論曰。淨謂障斷得永離繫。   述曰。釋第三句頌下第五字。此體無為唯無漏得。若有漏得非永離故。或所治淨以斷體故。或是能道淨是無漏故。或果體淨順益理故。總立淨名。   論曰。此五如次至五離繫果。   述曰。釋第四句頌。如前已述。不繁重舉。然則十地二乘容得五果。若在佛地。唯除初一。無漏故。若假名者。佛亦有五。於理無遮。   論曰。復次頌曰至離勝上無上。   述曰。此第二段明餘果處無別體。故置餘言。以此別義體之餘故。第一句頌顯無別體。彰更重說。下之三句列十果名。   論曰。略說餘果差別有十。   述曰。釋初句頌。   論曰。且後後果至展轉應知。   述曰。既無別體。即分位中。十八分位。以前為因。以後為果。展轉相望。如理應知。或增上。或等流。或士用離繫。以前聖道引後證無為故。   論曰。二最初果至出世間法。   述曰。十八分位中。第四分位。初得果故。   論曰。三數習果至謂無學位。   述曰。第三即第五分位。有所作故。第四即第六無所作。學無所作故。   論曰。五隨順果至說為障滅。   述曰。前四種果攝體已同。顯別勝名故重立之。第五以前順。第六初斷障勝。   論曰。七離繫果至煩惱繫故。   述曰。有學數習離繫。無學究竟離繫。離繫義殊故言如次。   論曰。八殊勝果至殊勝功德。   述曰。即前四中。後後究竟二果所攝。十八分位中。第七所攝。有勝神通等。別立餘果中。   論曰。九有上果至餘勝法故。   述曰。第九即前四中。後後最初數習三攝。第十亦後後究竟二攝。十八分位中。第八第九二位名。攝體更寬故。   論曰。此中所說至前四差別。   述曰。顯此後六離前四無體。義殊勝故。更別立之。   論曰。如是諸果至即無量。   述曰。釋外妨難。謂有難言。若隨殊說。如十八位。應不唯十。或應無量。何故於此唯說十。餘為釋此義故有此文。若更至隨勝。更說無妨。   論曰。果總義者至釋故。   述曰。即是第三總結文也。然舊論本前修治品及分位品皆無末結。於此品下方總結之。於義既不相順。於文一何無次。既有得果之下方總結前。然依梵本亦有此說。今從義便及准相障。初之三品依好梵本品別結之。此中有二。初舉後釋。此總列舉。   論曰。此中攝受者謂五果。   述曰。總結第一頌。由修治因所感得果故名攝受。攝屬於己而領受之故名攝受。   論曰。差別者謂餘果。   述曰。總結第二頌。前五果差別故。   論曰。宿習者至謂餘四果。   述曰。別結初頌。異熟為依。方得餘果。要先世業所感得。故名為宿。因果性異不同後四。後四既不同初。但前前因能引後後果。立後後名。   論曰。標者謂後後等至前四果故。   述曰。別結前十餘果。四略名標。六廣名釋。   辯無上乘品   前雖得果。未辯何乘。為顯勝因能得勝果不同二乘因果故。品名無上乘。境行果三俱名乘故。   論曰。已辯得至今當說。   述曰。此品有三義。准前知。此即初也。   論頌曰。總由三無上至及修證無上。   述曰。此即第二依問正釋。於中總有二十九頌。雖有三十頌。末後結釋頌非此品義。今此二十九頌總為二段。初之一頌總標由三義名無上乘。下二十八頌別解三義名無上乘。此即初也。於中上二句總標義數。下二句列三義名。此中末下無上二字貫三名處。   論曰。此大乘中至名無上乘。   述曰。解初二句。別所由義。如下至多。若總而言。不過三種。又七種大姓及十一大性等名無上。則無邊。今總而言。亦此三種。七及十一不過三故。如對法攝論瑜伽等說。以此攝餘。如理應知。   論曰。三無上者至修證無上。   述曰。釋下二句。果不自得。因□因成。是故最初先辯正行。行不獨辯。必有所須故。次第二明所緣法。二因既滿。須有所成故。次第三明所修證。三伴住馱耶。此言修證。佛地論第七名與此同。舊論言集起。得集所起。義亦無違。果體既通無為。集起之名□狹故言修證。於理極成。   論曰。此中正行無上者謂十波羅蜜多行。   述曰。自下第二別解。為簡境果未明。言此中也。謂正行體即十到彼岸。就別解中。有二十八頌。初二十六頌廣明六種正行。次有一頌廣明十二所緣。次有一頌廣解十種修證。將解正行故。總簡持標宗出體為第一也。自下第二問答正釋。   論曰。此正行相雲何應知。   述曰。此即問起將釋之相。   論頌曰。正行有六種至差別無差別。   述曰。自下大文依徵正解。合有二十六頌。初之一頌總標正行有其六種。二十五頌別解六行。此即初也。初句標名顯數。下三別列六名。   論曰。即於十種至有六正行。   述曰。釋初句頌。即是十度隨所修差別之義。一一皆通六種正行。恐言十度之外別解六行與前出體義相違。故乘前為論。   論曰。一最勝正行至六無差別正行。   述曰。此六行初二修善。次二離過。後二辯十地修善同異。釋下三句如文可知。然於此名雖有六。若准於文。二十五頌別解六行中合為五段。以差別無差別合為一明。初以四頌釋最勝。次有四頌明作意。次有十二頌明隨法。次有四頌明離二邊。次有一頌明差別無差別。將解第一最勝正行。先為問起。後舉頌答。   論曰。最勝正行其相雲何。   述曰。第一問。   論頌曰。最勝有十二至名波羅蜜多。   述曰。下第二答。於中四頌合為二段。初二頌明十二最勝。顯彼十度名到彼岸。後二頌明十到彼岸名體作業。此即初也。此中第一句標名舉數。次五句次第列名。次二句顯由此故十到彼岸得名所由。然此最勝舊名無比。   論曰。最勝正行有十二種。   述曰。釋第一句。   論曰。一廣大最勝至十二究竟最勝。   述曰。釋次五句。於中有二。初列名。次廣解。此即初也。然第八頌中但言攝。此加受字。第十頌中但言得。此加至字。餘如自名。   論曰。此中廣大最勝者至志高遠故。   述曰。別解之中。初牒後釋。准此可知。然即不求不樂一切世間富及貴樂自在。唯求一切智智之位。所厭既廣。所欣復大。或所厭所求皆為廣大。立廣大名。   論曰。長時最勝至熏習成故。   述曰。非如二乘及世間果少時得故少時修之。   論曰。依處最勝至為依處故。   述曰。利他為先而修十度。依有情故名依處也。   論曰。無盡最勝至無窮盡故。   述曰。一則所向菩提功德無量。故言無盡。二則所向菩提於未來世無有盡故。三則所修十度一一皆迴向。亦言無盡。   論曰。無間最勝至速圓滿故。   述曰。既於自他意解平等。眾生無量故。於彼之上發起自身施等。亦無間斷。或教化眾生。眾生行善。即菩薩身平等解故。菩薩歡喜。猶如自身故。即能令己身施速圓滿。然六意樂三思惟中。無間之修即不同此。據義別故。   論曰。無難最勝至速圓滿故。   述曰。若不隨喜。要須自行。行即為難。既能隨喜。非要自行。故無難。   論曰。自在最勝至速圓滿故。   述曰。此定約勝多說八地已去方得。然實初地分得。通第二第三劫位得。以定殊勝。能轉變金銀等物。施與眾生。無邊盡故。如虛空藏。從喻為名。等故依此定所行施等名為自在。若未得此定。如第一劫位。不名自在。若有漏定。雖能現實。不名虛空藏。份量少故。等者等大乘光明等。   論曰。攝受最勝者至極清淨故。   述曰。不見施者所施受者等故。名為無分別智之所攝受。故令施等皆得清淨。此即根本後得無分別智。雖加行中作施等行。依彼智故。亦作不見施者等相。為根本智亦之所攝。故名為最勝。以後攝前。或以前攝後。又復即加行智名無分別。但不見施者等。即此智攝。非必根本後得二智。   論曰。發起最勝至上品忍中。   述曰。次世第一法前位。及與世第一法。皆能發起真見道。故名發起勝。第一法以時促故。此中不說。非體非此。   論曰。至得最勝至因果滿故。   述曰。初得無為故名至得。餘文可知。此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六通三僧祇菩薩所位勝。第五得自他平等勝解。於十地中得十平等。即後二僧祇中。第七虛空藏定要在第八方得已。雲第八方得圓滿入地分得。或說唯後二劫。有說通三僧祇。如前二解。第九唯初劫。第十唯第二劫。第十一通第二第三劫。第十二唯第三劫及非劫。以通佛故。有漏等准此可知。可勘六意三思惟。七十八等與此同異。   論曰。由施等十至皆得到彼岸名。   述曰。釋頌第七第八句。   論曰。何等名為十到彼岸。   述曰。此下第二明到彼岸。乘次前文初為問起。   論頌曰。十波羅蜜多至方便願力智。   述曰。此有二頌。初之一頌列十度名。後有一頌釋度作業。此即初也。攝論第八雲。六度中。前四為資糧。定為依止。生第六智。然餘處說靜慮者。唯在色界。從勝而論。無色即無為此名狹。今從名廣故說定定。   論曰。此顯施等至各別作業。   述曰。釋頌大綱十度名體。因問作業生起下文。   論曰。頌曰饒益不害受至受用成熟他。   述曰。此出十業。一饒益。二不害三受。四增德。五能入。六能脫。七無盡。八常起。九常定。十受用成熟他。用為自利。他為他利。第二句能字通入及脫。第三句常字通起及定。下長行釋應知此意。   論曰。此顯施等至如次應知。   述曰。前十作業次配十度。准文易知。   論曰。謂諸菩薩至不為損害。   述曰。三施三戒作業皆通。   論曰。由安忍至深能忍受。   述曰。此中略無諦察法忍唯二。可知。   論曰。由精進至增長功德。   論曰。由靜慮故至令入正法。   述曰。略無現法樂住。餘二可知。或即四禪能引通等。故亦通三。於理無妨。   論曰。由般若至令得解脫。   述曰。般若雲慧。通三無妨。   論曰。由方便善巧至功德無盡。   述曰。下之四度如成唯識各有二種。此十二種方便善巧。六為自利。六是利他。此中但約自利門說。勘。   論曰。由願至常起施等。   述曰。以殊勝生身能順生善法故。名攝受隨順施等勝生。餘文可解。然願有二。此中但約自利門說。   論曰。由力至常決定轉。   述曰。二力皆具。文易可知。   論曰。由智至一切有情。   述曰。如聞如言而取於義。於諸法中。迷及謬者名為愚癡。令斷除盡。故言離彼。如聞如言。而諸迷謬。迷謂不解。謬乃邪知。由離此癡故。自能受用增上法樂。亦能無倒成熟有情。二智皆具。准第一卷十度障中。自亦成熟他亦受樂。今各約別增勝而說。亦不相違。或上同此。義亦無違。此十自性及諸義門如唯識說。   論曰。如是已說至其相雲何。   述曰。自下第二明作意行。於中有二。初結前生後以發論端。次頌曰下依徵正答。此即初也。言作意。非作意數。數體即三慧俱。作意增名為作意。如四念住。   論頌曰。菩薩以三慧至名作意正行。   述曰。依徵正答。於中有四頌。合為二段。初一頌半正明作意若因若果。後二頌半明此助伴因及果等。初中一頌正明作意。即是其因。次有半頌明作意果。此即初也。第一句明能觀心。即作意體。次兩句明所觀境即作意境。第四句結歸作意。   論曰。若諸菩薩至所成妙慧。   述曰。解第一句。菩薩者能成人。聞慧等者所成能觀。   論曰。數數作意思惟大乘。   述曰。釋第二句。數數解恆。以慧作意。思惟大乘所觀之境。簡小教故但說大乘。   論。依佈施等至契經等法。   述曰。釋第三句。大乘雖總。而施等教別。言佈施等者。即十度行。如所施設契經等法者。如佈施等行所施設教法。以教稱行而施設故。稱之為如。如者相稱義。契經等者十二部經也。行為所依。教是能依。依行立教故言依佈施等。此總意者。菩薩以三慧思惟大乘中依佈施等行施設教法。教法詮法勝。依教觀行而修行。故能得大果。以教為先。後方行。行而得於果。故說思教。若作此解。唯聞慧所聞下得功德。中間緣教法。思惟緣義。修令事成。何故此中但唯說教。答以十二分教為先。等取義事。等法之言不唯教故。法言通故。   論曰。如是應為作意正行。   述曰。解第四句。下結餘非作意。   辯中邊論述記卷中   文安五年戊辰自七月九日至同十五日染短筆畢後覽之仁光明真言(六反)可願御回向矣南無春日大明神     增專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44 冊 No. 1835 辯中邊論述記   辯中邊論述記卷下   翻經沙門基撰   論曰。此諸菩薩至有何功德。   述曰。既說三慧之因。近世得何功德。第二辯果。先為問起。   論頌曰。此增長善界入義及事成。   述曰。上一句聞令因緣增。第二句入義令所緣增。及事成者顯得果滿。此者此作意。此其因也。此因能令善界增。此因能入義等。   論曰。聞所成慧至所聞實義。   述曰。聞慧緣教。思慧緣義。初聞善種增。後聞便入義。   論曰。修所成慧至修治地故。   述曰。修慧通者。無漏故事業滿。何者所滿。一謂能趣入。二謂能修治地。趣入者入十地佛地故。修治者修十地。除障增德入佛地故。此三慧大乘中雲何皆緣教。又通幾地因果等者。聞正緣教。少亦緣義。思正緣義。少亦緣教。其有漏修捨教緣義。若後得修亦緣教義。故說三慧皆緣教生。又有漏者在初二劫。若無漏者據實唯修。以聞思二多分別故。無漏說無。然十地經說能堪能思能持。說三慧者。此於修慧義說三故。彼唯八地已去。今以義准初地即得無漏三慧。   論曰。作意正行有何助伴。   述曰。自下第二釋作意伴。此初問起。後為正解。   論頌曰。此助伴應知即十種法行。   述曰。就正解中。合有二頌半。分為三段。初一頌半正明助伴因法位。次有半頌。明伴所生福果。後有半頌。問釋妨難。明伴因法中。初半頌舉助伴。體即十法。後有一頌。列十行名。此即初也。   論曰。應知如是至之所攝受。   述曰。非安立慧。思惟大乘能獲功德。行十法行亦得德生。此為彼伴故。名攝受者。助伴義由作意。故能增善界等。由法行故增益福德。彼為正因。此為緣助。因生智慧。伴增福德。若因若伴。二所得法皆功德收。   論曰。何等名為至諷誦及思修。   述曰。此中問答列十行名。   論曰。於此大乘有十法行。   述曰。顯十法行非於小乘可獲此福。所以如後。   論曰。一書寫。   述曰。如顯揚第二卷末說於善藏。善藏若多若少。尊重恭敬書持法行。謂自書寫。若使他寫。亦此中收。   論曰。二供養。   述曰。彼說。若劣若勝。諸供養具供養法行。謂自供養。若令他將自物供。並此中攝。   論曰。三施他。   述曰。彼說。若自書已。由矜愍心施他法行。令他將自經施他。亦此中攝。令他寫已而施於他亦是施他。彼論但說慇重者。故不說他書。此論文通。   論曰。四若他誦讀專心諦聽。   述曰。彼說。若他發意。恭敬尊重以微妙聲宣揚闡讀。由仰作故諦聽法行。若誦若讀若講若勸他聽。並此中收。然相似行。   論曰。五自披讀。   述曰。彼說。發淨信解。恭敬重心披讀法行。勸他披讀亦此中收。此論但說自讀慇重修。不說遺他彼論不違。   論曰。六受持。   述曰。彼論當第七。彼第六是諷誦。彼解受持名為溫習。解雲。既諷誦已為堅持。故以廣妙音溫習法行。由諷誦為先。故有此說。此論者不能行行。若能行行時所持教名受持。故第六。彼論唯約依行行已受持。故第七說。以在諷誦後故自為勸他。並此相似故。   論曰。七正為他開演文義。   述曰。彼當第八。雲悲愍他。故傳授與彼。隨其廣略開演法行。令他開演亦此中收。   論曰。八諷誦。   述曰。彼第六說。為欲修習法隨法行。從即受已諷誦法行。勸他諷誦亦此相似法行。   論曰。九思惟。   述曰。獨處閑靜極善研尋。稱理觀察思惟法行。即是思慧勸他亦然。然是相似。   論曰。十修習。   述曰。彼說。如所思惟。修行奢摩他毘缽捨那。為欲趣入。乃至為令諸所求義成就法行。此中諷誦受持。如薩婆多唯生得善。此中既是三慧助伴即通加行善。加行善十中何者聞慧伴。何者思慧伴。何者修慧伴。幾福幾智。前八是聞。第九是思。第十是修慧。前八多緣教。故生長智。故十皆是智。生智亦然。十皆是慧。又隨其義六波羅蜜何者助伴。既是何度。   論曰。行十法行者獲福聚無量。   述曰。此下第二明伴福果。此為問起。舉頌答之。   論曰。修行如是至其量無邊。   述曰。總釋頌之大綱。其文易了。自他利故。久成佛故。果福無量。近亦可知。   論曰。何故但於至不如是說。   述曰。自下第三問釋妨難。前十法行頌中雖無簡別。顯揚等論亦唯言於菩薩藏。即是一切十種法行。非於二乘阿含經等。故為此問。   論頌曰。勝故無盡故由攝他不息。   述曰。謂上一句由二緣故非於二乘。由下一句釋上二義。   論曰。於此大乘至獲最大果。   述曰。將釋頌文先舉大意出其所以。   論曰。一最勝故二無盡故。   述曰。即頌上句。此立因宗。   論曰。由能攝益至說為最勝。   述曰。頌下句中一由字通二處言。此中即釋下句中二字半。二乘教不利樂他。故非最勝。此即因宗之初。自攝謂攝受。令入法內。益謂利益。令得福慧。或攝謂安樂。益謂利益。他無邊故福亦無邊。   論曰。由雖證得至說為無盡。   述曰。釋下頌二字半。由字通故。由雖證得無餘涅槃者。顯不住生死。利益他事而恆不息者。顯不住涅槃。即顯大乘住無住處。非如二乘不住生死唯住涅槃。故名無盡。即悲智廣大福亦無邊。由上二緣。於二乘教行十法行不生福慧。雜集論十四說。以菩薩藏一切有情利樂依故。建大義故。無上無量大功德聚所生處故。前二因與此同一。後一因與此別。   論。如是已說至其相雲何。   述曰。自下第三解隨法正行。於中有二。初結前生後。後依問釋。此即初也。   論頌曰。隨法行二種至諸菩薩應知。   述曰。自下第二依問正釋。於中十二頌。初之一頌初明隨法有二。烈名勸菩薩知。後十一頌依二章門。次第別解。此即初也。於中上三句舉數列名。第四句勸菩薩知。頌言隨法行者。或擇滅涅槃等名之為法。隨順彼行名隨法行。或教名為法。依教奉行名隨法行。第三句中轉變二字通無散亂。第二句中。謂諸二字通無顛倒。二體非一。故名為諸。所無體異能無體殊。故名轉變。成轉變者謂即二無轉去所治變得能治。或變卻所治轉得能治。或轉體即變。以能治非一能治彼所治。所治亦非一。故言轉變。下文但解二無。不解轉變二字。安慧釋雲。無散亂體即此奢摩他。由無散亂修於止故。無顛倒體即此毘缽奢那。由無顛倒修毘缽奢那故。通九種定四種慧也。   論曰。隨法正行至應正了知。   述曰。總釋頌文出正行體。且無散亂有幾種耶。   論曰。此中六種至六作意散亂。   述曰。別解二無。初解無亂。顯所無六。兼列六名。   論曰。此六種相雲何應知。   述曰。問無相。   論頌曰。出定於境流至諸智者應知。   述曰。別解二無。有十一頌。初之一頌解初正行所無散亂。次有十頌。解所無顛倒無顛倒相。此即初頌。上三句顯六亂作用。第四句勸智者知。   論曰。此中出定至自性散亂。   述曰。解六散亂。如顯揚十八對法第一唯識等說。若無五識希緣外境。常在定中都無出因。故由五識而出於定。自性散亂應出定名。此體即是眼等五識。不取相應觸受等法。識是主故。由是有說。通漏無漏。二解如佛地轉五得智中及唯識論說。   論曰。於境流者至即外散亂。   述曰。緣妙欲故自體即是隨惑散亂。顯揚論雲。隨煩惱心流蕩心。流蕩唯識說是散亂自體故。此或說假。或說為實。如唯識對法第一抄等說。   論曰。味沈掉者至即內散亂。   述曰。此以三法為體。即貪愛沈掉以味著者。是愛味言舊論雲。是靜定憂悔掉起者。錯也。不取憂悔。顯揚對法論說謂。修定者發起沈掉及味著。故退失靜定名內散亂。顯揚無掉加眠。即別出體。以四法為體。此中通說違順定障。故取沈掉二。顯揚唯說順定之障。故取沈眠不取於掉。此同對法。顯揚說又雲。或由定中隨煩惱故惱亂其心。即通取一切隨應可生隨惑為體。今取別相。彼取通相。言等持者是三摩地。此通定散。唯有心位平等持心專緣一境故。此中唯言味著。定心之等持非散心之等持也。梵言三摩呬多此雲等引。唯是定心非通散位。多說有心。據實而言通有無心定。且有心定名等引者。由前加行平等引故。至此定中離於沈掉。即引令離沈掉也。或即定中平等引心令離沈掉。名為等引。非謂平等引心至境名等引也。若無心定名等引者。或亦由前加行平等引生此定。此定為前加行平等心引故名等引。或即無心定寂靜平等前後無別。故名為等。能引四大等身令相續安和記。由定等引故名等引。梵言三摩缽底。此雲等至。亦唯定心不通散位。然通有心及無心定。至者得也。由前加行平等至得此定。故名等至。或定心平等至得。   論曰。矯示者至修定加行故。   述曰。若准唯識此體唯諂。諂相矯故或通亦取諂誑二法。相用同故。對法論說。為他歸信矯示修善。修善即通一切善法。今此唯言修定加行據勝善說。亦不相違。   論曰。我執者至我慢現行故。   述曰。此體通取我我所執及我慢品二種粗重。粗重者種子也。對法論說。由此二粗重故修善法時起我我所及與我慢。故知種子不取現行。此中亦說。由粗重力有我慢現行。故此論唯說我慢現行。頌言我執。我執之言雖通見慢以見為先。後我慢起。此但說果。唯慢是也。顯揚唯說我我所見但說於因。對法俱說。此文為正。   論曰。心下劣者至起作意故。   述曰。體即作意。業勝記劣立散亂名。若實而言。若假實若唯隨煩惱中。及此六中。外散亂是散亂性。餘五名亂者。以五識等或義亂故。或假說為亂。實體非亂。沈說亂者。名非作意等遍行之法得是隨亂。然對法說。若於餘乘餘定。若依若入所有散亂。此中唯言餘乘無定。又彼論說。捨先所習。發起散亂。即作意亂作意俱時散亂為體。體非作意。由散亂為先。後方入餘乘故。或體即作意者。入餘乘定。通三性心皆名散亂。或唯愛樂餘乘餘定。此心即是作意數也。唯以作意為體。舊論雲。初二未得令不得。次二已得令退失。第五令不得解脫。第六令不得無上菩提。義雖無妨於本即無文。此六散動何者見道斷。何修道斷。何者二乘菩薩通斷。何者唯菩薩斷。故於此義應設劬勞。   論曰。菩薩於此至當速除滅。   述曰。釋頌第四句。上三句頌明無亂所無。此正出能無之體。即正除六亂。謂是定散。數修奢摩他故。   論曰。如是已說至雲何應知。   述曰。此下第二解無顛倒。於中有二。初問廣釋本十無倒。後釋論師依寶積經十金剛句。次第配釋。初中有三。初結前生後。已發論端。次頌曰下別釋無倒。後無倒行總義者下結釋無倒。此即初也。   論頌曰。知見於文義至無怖高無倒。   述曰。自下第二別釋無倒。於中有十頌。初之一頌總標十名出無倒體。後之九頌依標別釋無倒十種。此即初也。言知見者出無倒體。舊論雲。如理如量知見為體。至下自知。於者所得第七囀聲。一於文。二於義。三於作意。四於不動。五於自相。六於共相。今合此二總言二相。七於染淨。八於客。九於無怖。十於無高。此所智見無倒所緣。若於此迷即名為倒。體是愚癡。此所言十准下結釋及金剛句。故無有失。至下當知。   論曰。依十事中至十無倒名。   述曰。頌中依境出無倒體起。此中依總知見立前十無倒名。依者所依。第七囀聲中雖亦然義相須故。亦無有過。此顯十無倒離十愚癡。非言顛倒四倒所攝。或觀所治即見是倒。   論曰。此中雲何於文無倒。   述曰。自下第二別解十無倒。合有九頌。第九第十合為一頌故。由此即分為九段。明十無倒義將解第一。故此問起。   論頌曰。知但由相應至是於文無倒。   述曰。上三句顯於文無倒。第四句總結知者。顯能知體。諸頌知字皆准此知。更不繁解。但者顯決定義。離此文外更無文。故由者所以義以第三囀聲替第五囀故字。即於四處由字皆通。頌及長行皆略之也。此中所知總由四種。一相應故。二串習故。此二有義文。即頌中相應串習取第三句有義字。三不相應故。四非串習故。此二無義文。即頌言。或翻此及第三句非有字也。至下當知。   論曰。若於諸文至說名相應。   述曰。解相應故成有義文。相應者和合義。無間斷者是相續不斷義。次第宣唱者。謂非前後顛倒。宣唱義宣。是顯義唱是說義文是字也。或宣唱言通無間斷。謂於諸文一無間斷宣唱。世親攝論第八卷雲。謂別別字展轉相續以成其義。是相應義如言斫芻。二字不斷說成眼義。故名相應。無性雲謂。諸文字展轉相應宣唱不絕。此中總意由斫芻二字無間斷故。既和合已方成於名說眼自性。故名相應成有義文。此中但說字不間斷。由此義顯名不間斷。方成於句顯法差別。句無間斷成於頌等顯義周圓。二次第宣唱。世親無性二論皆雲謂。如言斫芻。先斫後芻文無顛倒。既和合已成名。目法說名相應成有義文。由此義顯成句句成頌等。此中但說名等所依非能詮者。故唯說文不遮名等。   論曰。共許此名至名為串習。   述曰。解串習故成有義文。串習者是數數熏習義。一切世間共不違。故名為共許。許此眼名唯目此眼事。從無始已來習之不絕名為展轉。數數串習此眼名故。此總意者謂世間共許此眼之名唯目此眼事。無始已來展轉憶念此眼名。故名為串習成有義文。此中唯言共許此名不言字句等者。以名唯目法自性。不同字非能詮。不同句詮差別。不同頌顯義周。故但說於名。由斯義顯共許此字能生此名。共許此句詮此差別。共許此頌顯此義周。皆從無始展轉憶念。名為串習成有義文等。舊論雲。若名句味若有相應等非也。以論意有句等而文無也。   論曰。但由此二成有義文。   述曰。解第一句但由二字第三句頌有義二字。但由相應或但串習成有義文。   論曰。與此相違文成無義。   述曰。解第二句頌或翻此三字第三句及非有三字。謂若言斫間斷。久後言芻。先言芻後言斫。非次第名不相應。非一切世間之所共許。亦非無始串習。但自卒已今日卒說耳。名詮於眼事。名非串習亦但由此二文成無義。即但由二字通在有義及無義文。頌二十字中解十四字竟。   論曰。如實知見至於文無倒。   述曰。解頌中知字及第四句。合解六字。有義文知有義。無義文知無義。名如實知。下十九倒中皆准此解。更不繁釋。今由名等以字為依。但說於文意在於此。攝大乘說。觀此文無入圓成實。   論曰。於義無倒至是於義無倒。   述曰。自下第二解義無倒。上二句頌出所執體。第三句頌知離有無出無倒相。第四句結歸無倒。初二句中。第一句辯有。第二句辯無。   論曰。似二性顯現者至行相生故。   述曰。此解所執體似情有也。安慧釋雲。唯有識體無見相分。以亂識體似所能取行相而生。不是全無二取相貌。由此八識皆能遍計。所現山河等皆是所執故。護法釋雲。依他八識有見相分。依此之上。所執二取實體是無。似於妄情二取顯現。以似有故不名全無。   論曰。如現實非有者至實不如是有。   述曰。遍計所執所現山河等妄情謂有。據實而言如情所現。不如是有。以體無故。二解釋。此如前准知。此釋所執實體無也。上來即顯所執亦有非有。   論曰。離有者至性非有故。   述曰。釋第三句離有字。謂此所執離於有也。謂此義者。義之言境。即是所執所取能取性非有故。所以知無。安慧由此證依他心無有二取。護法說言。由依依他所能取故。所執二取體是無也。   論曰。離非有者至現似有故。   述曰。解第三句離非有字。即一離字通有非有。謂彼依他亂識顯現。以所執二取似情有故離非有。護法等二釋准前知。   論曰。如實知見至於義無倒。   述曰。解頌知字第四句也。此即唯以所執為義。不取依他。至下當悉。   論曰。於作意至現似二因故。   述曰。第三解作意。第一句頌出所辯名。下三句頌出所知體。頌中彼言者。是能熏言。熏習等者。是所熏種。至下當知。   論曰。所取能取言所熏習。   述曰。所能取者。解頌中彼字。是計所執所能取也。言所熏習者。解頌言熏習。是取彼所能取相想之所熏習。熏習者即種子也。故彼言者。是能熏言。彼之言故名為彼言。   論曰。名言作意。   述曰。即前二取之言。所熏習種名為言作意。是二取言之作意。是依士釋。非持業釋。說此熏習。名作意者。至下當知。   論曰。即此作意至分別所依。   述曰。解頌彼依二字。即此言。所熏習之作意。是所能取之分別所依也。所能取者。遍計所執。緣此二取之分別心。或是二取所依之心。由分別心為依二取有故。此所熏習言作意種。是此二取之分別所依。所依者是因緣義。以種子是現行因緣性故。說為所依。前二取言是能熏。作意之因。此二取分別是作意。所生之果。即是作意亦因亦果。所望別故。彼之依故名為彼依。彼非即依。此中分別有說唯自體。有說通三分。廣諍如前。   論曰。是能現似二取因故。   述曰。釋頌第四句。即是解作意是分別所依義。以此所熏作意是能似二取之因故名所依。二取體無。分別體有。所能二取名所現似。似有二取故。分別之心名能現似。能現二取相故。分別即是識之現行。此言作意。是識之種故。是能現二取之因。問。此言分別何識所攝。答曰。安慧雲。通八識。皆能現似二取相故。護法雲。唯第六七識。餘識變似二取即依他性。不能現似所執二取故。問。何不通取諸心所法。唯言識耶。答。識為主。故且說於識。或分別言不簡心所。諸能現似二取相者皆名分別故。問。種中亦有非分別種。如色等種。何故不說。答。唯識為論。說心攝境故。問。依他性中亦有無漏種。何故不說。答。此辯染分依他性故。問。辯染依他義通現種。何故此中唯說於種。答。種為因緣。現果方起種子相續現識有。問。種子寬通。現行義局。但說於種。略無現行。義不遮也。問。種所生果既亦有言。何故不說。唯說此種為分別依。答。取二想勝。但說言能熏。現似二勝但說生分別。分別為依。現二取故。各據勝用。理實不遮能熏分別所生有言。問。所能取依即現分別。何不說為能熏。乃說二取之言為能熏也。又所熏種通心心所。何故但立作意之名。為答此問故。次答雲。   論曰。田此作意至名言作意。   述曰。但言是戲論。想者解言。戲論者分別之異名。如世戲論有異相故。此有漏心等有差別相。從喻為名。說心為戲論。言為能熏者。想能說言說。想為言能熏。想用增於餘法。以生言已記法名故。取種種相熏於種故。以想勝故。獨說能熏。即於因想立果言稱。非遮餘法。亦是能熏。且從勝記。此答初問。總言由此作意是戲論想之所熏習名言作意者。答第二問。由戲論想俱時作意心所之所熏習。說此種子。名言作意。發起意時作意法勝故。所熏種但名作意。或所熏習即是本識。無別體故。此即第八俱時能緣作意名所熏習。且據一勝心所為言。非遮一切餘法等種。取相分別想用勝餘故。說能熏但名為想。想者言也。起意分別作意用增故。所熏種但名作意。現似二取分別用先故。種所生但名分別。各據一義。理不遮餘。   論曰。如實知見至作意無倒。   述曰。先解第二句頌中知字。後解第一句頌。上來第一文是圓成。義是所執。作意是依他。有外難言。如相品說依他起相非有非無。次前第二義無倒中。後說所執非有非無。此之二性若實是無雲何現見相貌可得。若實是有不應復說諸法本性先自清淨。為釋此難。故有次文。   論曰。於不動無倒者至有無不動故。   述曰。第一句顯所明名。第二句中知字顯倒體。第二句義非有。第三句非無。合五字。明所知法。第三句如幻等。顯所知法同法喻品。第四句頌釋不動義。   論曰。前說諸義至非有無故。   述曰。此四句中上二句牒前。下二句正釋。謂前第二義無倒體離有非有。釋雲。此義如幻等。非有無。故下自廣釋。或通牒前第一卷中依他起性亦名為義。如幻等者。解頌如幻言。非有無故者釋。釋頌非有非無字。以牒前中說諸義字。釋頌義字。此如等者。不顯義字。以此即此義故。若如初解義者。問雖通二性牒前。但牒所執。以依他性於無倒中不辯有無故。而廣答中。意即雙答。若後解義通依他者。准下金剛句中。自當體解故。牒前義不唯所執。於廣解中無喻後法。   論曰。謂如幻作至象馬等性。   述曰。自下廣如幻等。此喻非有。於幻事上無實體用。故成非有。若如實妄情。其所執實像等體非有故。喻所執無。若如所執。實像馬等幻事上非有。喻依他性無。   論曰。亦非全無至而顯現故。   述曰。此喻非無。於幻事上似有顯現。故成有也。於幻事上若所執實像等。似其妄情而有顯現。此事非無。喻所執有。其幻事體。若似彼所執實像馬等而有顯現。此事非無。喻依他有。若如初解前義唯所執性。此喻有無但喻所執。若如後解義通依他。此喻即通依他起性。以違於下金剛句難故。此雙解二性有無。此上解喻。自下解法。   論曰。如是諸義至定實有性。   述曰。自下廣義有非有。此解法無。諸義者或所執非一。或通依他。二性言之諸。其計所執所取能取。無如妄情所現二取定實是有。若如情現情現謂有。全體既無故。不如情所現所起。如空華等。不如於情所執。空華無體用故。故所執無。其依他性安慧解雲。唯有識體。不如所執實有二取。故成非有。護法解雲。依他二取非有似有。不如所執二取實有。故說為無。   論曰。亦非全無至而顯現故。   述曰。此廣解諸義非無。則二解諸義非無也。其計所執安慧雲。由能現似亂識自體。護法雲。由能現似亂識二分。並似自妄情而顯現。彼所取能取相情有故。不可說無。如空中華。亂識現似妄情有故。非謂全無。其依他起安慧雲。唯亂識自體。護法雲。亂識二分並現似所執二取顯現。非謂全無。若唯所執。或通依他。故解此文為二性解。   論曰。等聲顯示至如應當知。   述曰。上已解如幻及義有非有。次解頌如幻等中等字。以一幻喻等七種喻。其陽焰等似水等事喻依他性。於焰等上執實水等喻計所執。故論說言如應當知。此等八喻攝大乘等唯喻依他。說其事故。此中通喻遍計所執。通說執故亦不相違。廣如攝論等說。問。依他所執皆同八喻。此二俱通有及非有。二性何別。答。依他有體。及有作用。但不真實異於真如。不如所執。遍計所執但似妄情有法顯現。無體無用不同依他。妄情是有不如實如實體非無。故二性別。又依他同緣法。可斷法。諦攝法。蘊界處法。能所執法。遍計所執則不如是。故二性殊。   論曰。以能諦觀至心不動散。   述曰。解第四句。顯立不動名。以於所執無品依他有品。或所執依他皆通有無品。於此二中心不動散。決定解故。無疑慮故。非有知無。非無知有。不錯亂。故心住此境稱為不動。不異疑緣名為不散。心是主故但說於心。非無心所。以者故也。諦觀者審緣也。由審緣故心便不動。   論曰。如實知見至不動無倒。   述曰。解第二句知及第一句不動。是知境心。以有無為境。無倒是知不動智。以不動為所緣。雖不動心即是無倒是初心。故不能伏倒永令不起。於此不動心無倒者。是後加行能伏於倒。是上品智故。餘亦應爾。何故此中說重知智。餘則不然。   論曰。於二相無倒者至俱無顛倒。   述曰。牒頌二相。今列其名。下自別解。   論曰。於自相無倒至依勝義自相。   述曰。前不動合是加行。未能斷惑。此是根本故能斷惑。第一句頌顯所明名。第二第三句正顯無倒及此所治。第四顯此自相無倒唯依勝義諦說。   論曰。如實知見至皆唯有名。   述曰。釋第二句。一切眼色乃至意法。出一切體。餘如名。解准頌可知。此或遍計所執無少體性。或依他起離如無體。故唯有名。此即加行道。如此知已。   論曰。即能對治一切分別。   述曰。釋第三句頌。言遠離者。是對治義。以加行時知計所執或依他起皆唯有名。其根本智即能對治一切分別。分別者遍計執心。如加行道作唯識觀伏除所取。所取除已復除能取。一切唯名。故入根本智除一切分別。   論曰。應知是於自相無倒。   述曰。釋第一句頌。應義歸名。其計所執既無差別。何名自相自相者依他性。知依他起自相之上遍計所執唯有其名。故名於自相無倒。不爾。真如便非其相。或依他起離如無體。望一實真唯有其名。若隨事差別俗諦亦有相故。   論曰。此依勝義至差別相故。   述曰。顯計所執唯有名已。恐依他性亦唯有名。或依他起約得四俗諦中第二俗諦。亦有差別種種相貌。於四勝義此計所執唯有其名。不如依他於四世俗中隨事差別俗。其計所執有名無實。俗中取此。形後三俗俗亦是勝義者。唯有其名故。或依他起望一實真勝義既無別體。故唯有名。於隨事俗有種種相。   論曰。於共相無倒者至於共相無倒。   述曰。上二句頌解共相體義。第三句顯無倒義。即餘頌中知字。第四句結義歸名。   論曰。以無一法至諸法共相攝。   述曰。釋上二句頌。以法無我體寬遍故不說人無我。又望別依他此為共相。通一切法故。若無漏觀知一一法差別自體。乃能斷惑。此真法界亦自相收。約加行道如名共相。約無間道如名自相。比知證知有差別故。如佛地論說。   論曰。如實知見至共相無倒。   述曰。釋頌下二句。此以知言釋通達義。   論曰。於染淨無倒者至清淨無顛倒。   述曰。此釋妨難。如金剛句。上二句顯染淨義。下二句顯無倒所知染淨之境。第一句中知字正顯無倒。   論曰。若未斷滅至說為清淨。   述曰。此中總釋頌之大綱。第一句中顛倒作意是通言。未滅已滅是別義。謂顛倒作意通未滅已滅。故於法界上倒意未滅說為雜染。若斷滅時說為清淨。然此染淨通心心所。但言作意者生心勝。若故根不壞作意現前不說餘故。   論曰。如實知見至染淨無倒。   述曰。釋第一句中知字第三句雜染及第四句也。義準可知。   論曰。於客無倒至是於客無倒。   述曰。此釋難金剛句。上三句顯知所知望誰為客。第四句結義歸名。第一知字顯無倒體。   論曰。法界本性至是客非主。   述曰。除初知字。釋上三句。頌文易可知。主者本性。客非本性。從喻為名。若先染後淨是法界本性。其染淨相是主非客。既非本性故。染淨相是客非主。其後淨者淨既新有。故亦是客。法界本性淨。非後方淨故。   論曰。如實知見至於客無倒。   述曰。解初知字第四句頌。   論曰。於無怖無高至是於二無倒。   述曰。此即第九雙解二門。高者慢也。上二句頌解無怖高境。第三句顯無倒體。第四句結義歸名。   論曰。有情及法至亦俱非有。   述曰。此中初二句釋頌第一句。後二句釋頌第二句。以所依人法無故。能依染淨亦俱非有。   論曰。以染淨義至無減無增。   述曰。雖顯無怖無高之境。未明無怖無高所由。此即明無怖及無高所以。若人法之上染淨有者。斷染得淨之時染法可減。淨法可增。以染淨性俱非有故。即染無減。善法不增。   論曰。由此於中無怖無慢。   述曰。此即正顯無怖無高高者。慢也。既顯所以故顯二無。以染法不減所以無怖。不怖我斷後無故。以淨法不增所以無慢。若有淨增可持此善而起於慢。既無善增何所可持。故無慢也。此中無者。無計所執。   論曰。如實知見至於二無倒。   述曰。釋第三第四句頌。無怖無高是加行智。知此之智是無學道根本之智。如前知不動亦重知智。   論曰。無倒行總義者至止觀二相。   述曰。自下別解十無倒中第三結十無倒也。然舊論總於卷末解論名。末方始結之。此為無理。由第一文無倒能正通達止觀二相。以有義文詮二相故。雖十無倒修毘缽捨那以文所詮亦通止故。或此圓成實性是止觀所依所緣所求相故。通達止觀之相名止觀相。此解為本。舊論雲。通達禪定相。即無慧。   論曰。由義無倒至諸顛倒相。   述曰。舊論雲。通達智慧相。此應在初。翻家錯也。由此遂無結。顛倒結第二於義無倒。此言顛倒。是妄所執顛倒境。故名為顛倒。非是煩惱四顛倒等。於金剛句中自言唯是遍計所執性故。但應知故。   論曰。由作意無倒至能正遠離。   述曰。結第三也。以作意是種子能生現識起於所執之倒。說此種子。為倒因緣。倒非是有法。何得有因緣。此妄依他可以無漏正斷除。故名正遠離。上來即是圓成所執依他三性如次配之。總是所知有無相也。   論曰。由不動無倒善取彼相。   述曰。結第四也。此是加行智善。取二性有無之相。即是地前。   論曰。由自相無倒至無分別道。   述曰。結第五也。即是初地見道位中。   論曰。由共相無倒至本性清淨。   述曰。結第六也。以無分別智既有所斷必有所證故。此通達金界本性清淨共相。   論曰。由染淨無倒至及已斷障。   述曰。結第七也。此修道中觀察未斷及已斷障。進修治道。未斷令斷。已斷不失。   論曰。由客無倒至染淨二相。   述曰。結第八。即修道中觀察法界染淨客相。令其明淨法堅牢。   論曰。由無怖無高至得永出離。   述曰。雙結第九第十無倒。此無學道。由無怖故諸障斷滅。由無高故得永出離。此十種中。初三即三性。是所知境。第四是見道前能觀智。第五即見道能斷智。第六是見道所證法。第七是修道。第八是修道所證法。是容豫道故能觀染淨與見道殊。第九第十是無學道所斷所證有差別故。若作此釋約位辯所治十倒。如應當知。雖然此解與十金剛句相違。彼說不動及染淨等無別位次。但釋妨難。然世親論主判作二解。理亦無妨。此即初解。以境行位結十無倒。二以金剛句解十無倒。所以有十無倒不減不增。若不作境行位判。唯是一解。此同金剛句者此之結文。如文錯釋不須約境位次等言。   論曰。此十無假至金剛句中。   述曰。解第三隨法行中。自下大文第二辯十金剛句。以十無倒配之。然論無文。西域相傳。是寶積經文。金剛句者。此十句義深密堅固猶如金剛難可破壞。從喻為名。舊論言金剛足者。非也。梵雲缽陀。此翻為跡。梵雲播陀。此翻為句。以聲相近譯者謬言。於中有三。初總標舉以此論所明十種無倒。安立於彼寶積經內所說十種金剛句中。何等名為下。第二列金剛句名以頌總攝。且初安立下。第三明句體性配十無倒。此即初文。言安立是施設義。以此無倒施設於彼。故名安立。以非彼本句名即十無倒義故名施設。   論曰。何等名為十金剛句。   述曰。自下第二問答列彼金剛句名。於中有二。初長行。次攝頌 舊論本唯有長行列名。其頌以下及安立句二種自性皆不翻之。今勘三本三本並有。先不翻者有何意焉。此即問起。   論曰。謂有非有至無減無增。   述曰。一有非有。二無顛倒。三所依。四幻等喻。五無分別。六本性清淨。七雜染清淨。八虛空喻。九無減。十無增 舊論說第二無顛倒。即義無倒。義無倒所知遍計所執顛倒之相。何得無別門。舊論復開第七染淨為二。此皆翻家錯也。何以知者。上來開合義別有門。染淨合說。何得都無義句別開染淨二門。又次前總義中。染淨合結。義別結故。又下二種明句自性。與上開合句數同故。故知舊翻論主不悟。離於此文浪為開合。其頌以下略不翻之。又舊本十種皆有無顛倒言。此亦非也。   論曰。為攝如是至是金剛句。   述曰。即以頌攝如前長行。別配易了。   論曰。且初安立至釋難故。   述曰。自下第三明句自性配十無倒。有二自性。此即第一。總標自性略列四因。下自別解配十無倒。   論曰。自性故者至如次應知。   述曰。十無倒中。第一文。第二義。第三作意。是三自性如次。配十金剛句中。文配第一有非有句。相應串習名有義文。翻此名為無義文。故成有非有。攝大乘說。由有相應無所分別。若斷於此入圓成實。故文無倒名圓成實。此意深遠。細取方知。義配第二無顛倒。顛倒自性謂計所執。故此能治。是無顛倒作意配第三所依。是能現似二取因故。即識種子依他起攝。   論曰。所緣故者即三自性。   述曰。以此三性有非有法為無為法。攝大乘說。所知相取故名所緣。即是三性。此為所知境已。   論曰。無分別故者至即本性清淨。   述曰。十無倒中。第五自性無倒。第六共相無倒。即十金剛句中。自性配無分別句。共相配本性清淨句。由此無分別智斷除分別故。即金剛句中無分別智句。以於地前觀三性境入於初地。由無分別智斷除分別。此智必不孤起。必有所緣。即於此真如上得無分別。即十句中本性清淨句。第四幻等喻釋妨難。故在後方明。   論曰。如次應知至及無分別。   述曰。總解前三自性境及後二無分別。前三是境。後二是智。謂三性故是境。無分別故是智。據實而言。於此無分別體即真如不應名智。智實性故。由此智生故。亦名智。即是智度論智及智度皆名般若。正與此同。若爾圓成實應智非境。答曰。不然。若時觀行未能起無分別智。未與智合但立境名。據實而言。亦得名智。若時觀行境與心合能起正智。故立智名。所望不同。不應為例。此後四故中已釋三訖。攝前句中五句體訖。   論曰。釋難故者謂所餘句。   述曰。即餘五句並是釋難。   論曰。且有難言至本性清淨。   述曰。將解第四不動無倒十句中幻等喻。先為外難雙問二性。若此二性實是無者。遍計所執如情顯現。依他起性如所執顯現。此之二種雲何得有。若此二性實是有者。不應說諸法本性清淨。以有二性非清淨故。雙問二性。俱徵有無竟。   論曰。為釋此難至而現可得。   述曰。為答此難。十句中說幻等喻。無倒中說不動。此即雙答二性如幻事等。雖實是無答體非有。而現可得答體非無。前不動中已廣解訖。由此即顯彼不動中前諸義言非唯所執。此中雙答二性相故。   論曰。復有難言至先染後淨。   述曰。將解第七染淨第八空喻。即無倒中染淨客也。先為此難。若一切法法界本性自清淨身。如何得有先染後淨。   論曰。為釋此難至及虛空喻。   述曰。此略舉二種答。謂例作意未斷名有染時。倒意已斷名無染。非是法界本性不淨。此意即是約能依法辯所依染淨。第七無倒也。由未解此法界如何。故舉第八及虛空喻。   論曰。謂如虛空至及清淨時。   述曰。如太虛空。雖本性淨廣如虛空喻。而有雜染及清淨時廣有染淨。如虛空中有雲等時名為有染。無雲等時名為清淨。法界亦爾。非本性。   論曰。復有難言至無增益過。   述曰。將解第九無怖第十無高金剛句中無減無增。先為此難。且於三世或一世中有無量佛。能度有情所度既多。雲何生死無斷減失。難生死應有減。涅槃界中無增益過。難涅槃應有增。然諸經中說生死無減涅槃無增。故為此難。   論曰。為釋此難至無減無增。   述曰。舉第九十金剛句答。若有人法可有染淨。故未斷已斷可成減增失。既無人法便無染淨。染淨無故何有減增。但彼經中約計所執人法及染淨非有說無減增。非依他染淨。又所執無唯有法性。何有減增。   論曰。又有情界至俱無量故。   述曰。第二釋於依他亦無減增。以有情界無有邊際亦無數量故無有減。以涅槃界亦無邊際及無數量故無有增。若有邊法及有數法可有減增。既邊無量故無增減。故約依他亦無增減。以前自性約十無倒境智等辨。   論曰。第二安立至如有頌曰。   述曰。自下第二說十體也。相傳亦言。寶積經頌。   論曰。亂境自性因至及彼二邊際。   述曰。安慧雲。亂境者是文。由緣有義及無義文起亂執故。亂自性者義。即計所執假說為亂性故。亂因者即作意。依他種子能生分別實亂法故。即一亂字通境體因。無亂自性者即不動及自相。不動是智體。能知法故。自相是智用。能斷分別故。無亂境者即共相。正智所緣故。即無亂字通在性境。或無亂者是不動。加行智故。無亂自性是自相。根本智故。亂果者謂雜染等。雜染等流果故。無亂果者謂清淨等。清淨等流果故。合此染淨是虛空喻。此中亂及無亂二果總合為論。名亂無亂二果。二邊際者即彼染淨果。邊際體是涅槃無減無增句。染斷盡故。以涅槃為邊。清淨至究竟處亦以涅槃為邊。此為一解二邊。又解。二邊際者有情無邊故染法無減。染法即以無邊為邊際。涅槃無邊故淨法無增。淨法亦以無邊為邊際。言二即邊際二即有情及涅槃。二之邊際二即染淨品。邊際即有情及涅槃。   論曰。如是已說至雲何應知。   述曰。自下第四辯離二邊正行。於中有二。初結前生後。次問起二邊正解正行。此即初也。   論曰。如寶積經至何等二邊。   述曰。自下第二問起二邊正解正行。於中先問。舊論言寶積經非也。此經蘊諸法珍。故言寶積。非從寶積菩薩以受經名。即舊已有二卷寶積經是。是今大寶積經一分。彼所言中道離何等邊。頌既因答邊。長行兼解中邊。   論頌曰。異性與一性至染淨二三種。   述曰。此之二頌辯八二邊。一異性一性。二外道聲聞。三有情增減。四法增減。有情及法各通增減故。頌有情法各二。五所能治。六常斷。七所能取。八染淨。此染淨二各有三種。至下當知。故言淨染二三種。然此一行總四二邊。有一邊字貫通四處。   論曰。分別二邊性至是分別二邊。   述曰。即寶積經復有七種。分別二邊。一有非有。二所能寂。三怖畏。四所能取。五正邪。六有無用。七不起及時。如是前八後七。是名分別二邊性也。然此頌中唯說二邊。長行以經配屬。為此二邊說前中道 舊論言十四二邊者。非也。彼頌同今。有十五故。此論種文亦不數出譯家增也。然安慧釋數有十五。   論曰。若於色等至各為一邊。   述曰。長行釋中總分為二。初明八邊。後明七邊。其中文准文可解。於中皆先敘二邊。後述中邊。謂外道等執色等五蘊與我有異。是離蘊計我。或復是一。即蘊計我名為一邊。故邊成二。   論曰。為離此執至乃至儒童。   述曰。為離異一二邊執。故寶積經中佛說中道。謂觀無我乃至儒童。即乃至中六種。合有八種。一我。二有情。三命者。四生者。五養育者。六數取趣者。七意生者。八摩納婆。摩納婆此言儒童。如瑜伽八十三說。   論曰。見有我至或即身故。   述曰。釋其所以。定執有二。其我與蘊或俱等者。如唯識說。即合此二為第三故。既無有我及儒童等。何與蘊或異或一。此上第一二邊訖。自下第二。   論曰。若於色等至是聲聞邊。   述曰。於外道中有執非常者。如吠緒等。從多分說。故但言常。   論曰。為離此執至非常非無常。   述曰。所執既無非常無常。又法性色非是無常。依他色非是常。故合二性言非常無常。色體容有不可言色非色。我體全無只可言我相無。自下第三解二邊。   論曰。定執有我至損減有情邊。   述曰。此即敘計實我。既無執無我時何成損減。   論曰。彼亦撥無假有情故。   述曰。釋所以也。若但執無實我雖非損減如空見外道及清辯等立撥無假我。故成損減也。此即論家釋彼計意。   論曰。為離此執至二邊中智。   述曰。住我無我二邊之中智也。謂實我無假我有皆不定執。但隨教知。故成中知。此即有情二也。次辨法二。即是第四二邊。   論曰。定執心有實至損減法邊。   述曰。此敘計也。以一切法唯心為主故但舉心名於法執。執法有實種類甚多。執法無實如空見外道清辯等計。然如所執法即無實。如依他性法即有實。故不可言。彼亦撥無假法性故。依他性中實我則無。故不同法。須置假似我之言。   論曰。為離此執至無意無識。   述曰。無心謂第八識。意謂第七。識謂餘六。此則心王。於心所中但舉于思。作業勝故例餘心所。既無所執心心所法。故無有實及無實法。然於依他實法是有。故不同我。令住中智。此即法二也。自下第五辨二邊。   論曰。執有不善至是能治隨。   述曰。此敘執也。   論曰。為離此執至不隨勸讚。   述曰。不隨者。不隨染淨起於執也。不勸者。不勸他執染淨也。不讚者。不讚說染淨令他信聞起定執也。即一不字貫通三字。舊論言。不去不來無來無譬無言。去者隨也。來者勸也。譬言者。讚也。自下第六辨二邊。   論曰。於有情法至是斷減邊。   述曰。由執現及後為有方計為常。由執後為非有方執為斷。故以有無顯於常斷惑。常者有執。斷即無執。   論曰。為離此執至二邊中智。   述曰。實法既無。故非常斷。依他雖有亦非斷常。故佛但說令住中智。所執非有。依他非無故。自下第七辨二邊。   論曰。執有無明至明各為一邊。   述曰。十二染淨無明有二。清淨緣起二取亦然。此以無明為首。明即無漏明。   論曰。如是執有至對治道各為一邊。   述曰。餘十一支能治所治二取亦然。此中能治皆是有為。說能取故。若無為即非能取行。能治中言無為者。非業煩惱之所為故。非無生故名曰無為。即是對法說道諦通有無為。此上第七即敘計訖。次束二義。   論曰。此所能治至白品差別。   述曰。此十二支無明等所治。即是黑品明等能治。即是白品十二緣起。以此所明即餘處說黑白品。   論曰。為離此執至乃至廣說。   述曰。明中無二亦無二分。無明中亦無二無二分。無二者無二體也。無二分者。不可離別為其二也。餘十一支文義皆同。此故論說言乃至廣說 彼經文次第廣解。即今大般若等皆廣有之。今論乃至。   論曰。明無明等至皆非有故。   述曰。以於明中無二取故。何得有二及有二分。此即論家解經義也。文殊問經上卷亦有此解。自下第八辨二邊。   論曰。雜染有三至生雜染。   述曰。將解二邊。先說依他染淨二法。於中先染。後方說淨。此即敘列三染之名。自下一一廣解。   論曰。煩惱雜染至三後有願。   述曰。別解三染。其中各二。先所治後能治。此即所治。諸見者一切見修道見。貪瞋癡相者。三為根本餘從此生。非是慢疑及結隨惑並無有相。皆是相取。但舉此故。然色聲等十種增相。非煩惱故此不說之。後有願者即後有愛。然此愛者體。即貪慾二法為體。希染己故。然今但取有愛為體。理亦無違。前二現在染污煩惱。第三染著未來煩惱。此後有愛。若三惡趣愛。聖定不起。善趣後愛。聖即起之。   論曰。此能對治至無願智。   述曰。此舉三種煩惱能治。空除諸見我我所見等。空能除故。無相能除貪瞋癡相。無願智能治後有諸願。不於三界願求故。由加行時別修空等別治見等。至根本位雖一剎那總斷三種。由義說故說各別斷。此之三種或但名空等。通定散有無漏智。或名空等三摩地。唯定心通有無漏。或但名三解脫門。唯無漏但定心。此中既不言三摩地等。故通定散及有無漏伏斷二門。然中道行唯無漏唯根本智。無間道餘道餘智不能斷故。舊論言解脫者。梵本無也。   論曰。業雜染至不作智。   述曰。第二業染所治能治各為一種。雖通加行及與根本然正不生。唯無分別緣不作業。業不起故。   論曰。生雜染至三後有相續。   述曰。第三生染。第一總望後有初生時位。第二初生已剎那為論。第三合一期為論。前三別後一總。故是三種不減不增。   論曰。此能對治至無自性智。   述曰。三次第配如應當知。然正斷智唯無分別緣於真如。無生等法所治既別。故初能治功能為論。說能治殊。若加行時無妨亦伏。此則別顯三所能治。下總顯之。   論曰。如是三種至說為清淨。   述曰。所治總有三能治亦爾。釋頌染淨二種各三。此能治淨即無漏智。若所依淨即是真如。然上說能治唯說真智。此下意說。能准知。   論曰。空等智境謂空等法。   述曰。將釋執淨為其一邊。先陳淨體。謂空智無相智無願智及不作智。並無生等三智之境。即空等法。空等法者即是真如名空。名無願乃至名無自性。以空為首等餘六種。   論曰。三種雜染至令作空等。   述曰。三種雜染隨其所應得斷滅時。非由空等七智令三雜染作其空等。隨所應者。謂非空智令作空。非無相智令作無相。乃至非無自性智令作無自性。非各隨能治令各斷滅作各別依。故言隨其所應非令作空等。空等智者等餘六智。作空等者等餘六種。謂作無相等。所以者何彼執三染滅後有空等。其以染滅作空等故。今論故言。非彼令作。有何所以非彼令作。   論曰。由彼本性至性無染故。   述曰。由彼三染本性即是空性等法彼性即是諸法界法界本來性無染故。本性自空自無相乃至自無自性。非由空等智令三雜染今日始成空無相等。上來已敘雜染清淨各有三訖。及敘法性真道理已。   論曰。若於法界至非染淨故。   述曰。此敘計也。法界本性都無雜染。即是本來自性淨義。若執先時有染故染後時有淨清淨。即新生故。染淨二執各為一邊。   論曰。為離此執至乃至廣說。   述曰。謂不由空者。不由空智也。能空於法。能空諸見法也。法性自空者。諸見雜染本性空也。即釋。非由空智空法之所以也。此中意說。且如見空不由空智能空於所見。令彼諸見復作於空。以見法性本性空故。若由空智令諸見斷顯於見空空本來有。即非先染後依於空此事可許故。如前執。今說為邊。顯此理時能治彼執名中道行。乃至廣說者。廣說無相乃至無自性智。能令後有相續生作後有不相續亦爾。上來已解初二頌訖。自下解頌後之二行。   論曰。復有七種分別二邊。   述曰。解第三頌上二句。此亦寶積。與前同經更不別顯。   論曰。何等為七。   述曰。此別徵七。下一一答。   論曰。謂分別有至各為一邊。   述曰。此敘二邊執。仍未顯有體是何法有何所由起彼身執。   論曰。彼執實有至分別為無為。   述曰。彼實有執。補特伽羅顯所執體。以為壞滅下。顯執所由。彼何為執有數取趣。以佛世尊為壞滅此立空性故。此若體無如龜毛等。為滅何法而立滅依真實空性。既有實空。為依滅此。故此所滅體定非無。此則顯執有之所由。或於無我分別為無。此則顯執無之所以。若能滅空定是實有。所滅我法體非定無。若我體是無。無我應非有。所治無故。如兔角等。所治無故。能治亦無。我所治無。無我應爾。無我若有。我應不無。我既是無。無我非有。所治能治有無定然。故執有無理在於此。立有量雲。所治我有。有能治故。如三雜染。此三能治說有如前。立無量雲。無我非有。無所治故。如兔角等。此我對無我。執有執無不同於前增損邊見。   論曰。為離如是至乃至廣說。   述曰。遮所執非空本自空。非為壞我方始建立三際空故。由此即顯我定無無我有。乃至廣說者。   論曰。分別所寂至各為一邊。   述曰。敘第二邊。   論曰。執有所斷至怖畏空故。   述曰。所斷為所寂。能斷為能寂。此顯所執體。何所以起如是執。怖畏空故。恐所斷有斷得能寂之空。以怖空故。執二寂也。   論曰。為離如是至說虛空喻。   述曰。經說空喻者。譬如有人怖畏此空捨之走去復有空來。彼皆愚癡。此亦如是。所寂能寂本來自空。何所懼畏。所斷捨去得能寂空。   論曰。分別所怖至各為一邊。   述曰。敘第三邊。分別所怖為一。分別從彼所由所生可畏之事為一。故成二邊。仍未顯體及其所由。   論曰。執有遍計至可生怖故。   述曰。此中總顯分別所怖。所執色等顯所怖體。可生怖故顯執所由。謂定執有所執色等為惡趣因當生惡趣。故所執色實可生怖。若諸菩薩怖無實色。何所怖也。   論曰。執有從彼至可生畏故。   述曰。此中總顯分別從彼所生可畏。所生苦法顯所畏體。可生畏故顯執所由。謂執色等所生惡趣逼迫苦法此逼迫法可生畏故。若悟苦空何可生畏。   論曰。為離如是至說畫師喻。   述曰。畫師喻者。謂世有一無智畫師。畫作可畏藥叉鬼像。返怖彼能執持仗等加害於己。此亦如是。自變為色。返怖彼能招生惡趣而受苦逼迫。   論曰。前虛空喻至為菩薩說。   述曰。二寂空喻為聲聞者。以多著有怖畏空故。此畫師喻為菩薩者。以多著空怖畏有故。二寂本來空何須怖空。色等有自作。何須怖有。   論曰。分別所取至各為一邊。   述曰。敘第四邊。前八邊中。初十二支染淨二取。此約一切二取。故執不同。   論曰。為離如是至幻師喻。   述曰。幻師喻者。謂有幻師。自幻作一可畏猛獸。生已遂喫己身。意欲令其除所能取。故先說喻。   論曰。由唯識智至復捨唯識智。   述曰。由燸位中作唯識觀伏除所取。至於頂位無境智生。得定伏除唯識無境。由此無境智生。至下忍位伏除能取。於中忍位復捨唯識智。得定伏除無能取故。   論曰。境既非有至識方生故。   述曰。成前所由唯除所取。所取可無更無能取。豈無緣境。以所執境定非有所執能緣亦定非有。以境既無識亦無故。非無依他所緣能見。或此文解。增上忍位及世第一二空雙印得入真故。   論曰。由斯所喻與喻同法。   述曰。結法同喻也。此唯智等正是所喻。前幻師喻正是能喻。所幻惡獸如所執境。此是幻師能緣變故。惡獸生已還喫己身。喻由無境能取亦無。所喻能喻皆有二種。一者有法。謂幻事猛獸所取能取。二者是法。彼二上義以義可同故得為喻。體不相似為喻。不同即因明宗有法及法。以法為喻非喻有法。   論曰。分別正性至各以一邊。   述曰。敘第五邊。仍未顯體及執所由。   論曰。執如實觀至二種性故。   述曰。如實觀者顯所執體。二種性者顯執所由。謂抉擇分名如實觀。為見道名實觀。此為加行。如見道中真實觀。故名如實觀。或作唯識四諦觀等。故名如實。稱理知故。如者稱義。以此觀等伏除二取。順生見道可名為正。體是有漏。可斷法故。故可名邪。   論曰。為離如是至說兩木生火喻。   述曰。此總據治。   論曰。謂如兩木至還燒兩木。   述曰。此顯能喻。如兩木中。雖無火相。火相者燸燒相也。或由相攢。或由相截。相截者相鋸也。以相攢截故木有火生。火既生已還燒能生火之兩木。   論曰。此如實觀至正性聖慧。   述曰。如實觀為能生。初見道名所生。所生即是正性聖慧。稱理知故名為正性。聖者之慧名為聖慧。或言。正性者是所證如。正性之慧名正性慧。恐濫有漏復說聖言。前言兩木相攢截者。喻如實觀所取能取二相伏除。雖無火相喻如實觀無正性相。能生於火喻如實觀能生見道。聖慧名火燒煩惱薪。   論曰。如是正性至此如實觀。   述曰。聖道既生還能除斷前如實觀。前如二木。既生火已還燒兩木。喻此聖道即得生已還除如實觀。一一法喻皆應配之。   論曰。由斯所喻與喻同法。   述曰。結法同喻。准前文釋。不同有法。雖合法喻然未顯此四如實觀為正為邪。   論曰。然如實觀至亦無邪性相。   述曰。顯如實觀非正非邪。即對法說。雖是有漏然得建立為無漏性。即可雙言非定有無漏。此中護法等二釋如常。   論曰。分別有用至各為一邊。   述曰。敘第六邊。   論曰。彼執聖智至或全無用。   述曰。彼聖智者顯所執體。要先以下顯執所由。無分別智斷煩惱時作無分別一味行相。非無作用。彼小乘宗或外道等執。智斷惑非無分別。要先分別方能斷惑。謂此是苦等。有此分別。勝作用故即十六行等。若無如是分別斷惑應無作用。如眼耳不能斷惑。無分別故。有分別方能斷惑。名有用。無分別不能斷惑。名無用。   論曰。為離如是至說初燈喻。   述曰。經中初說此燈喻。彼名初燈喻。謂如一燈能破於闇。豈要分別方能破耶。既無分別。應無有用。用既非無能破於闇。故知不由分別方有作用。無分別法亦有用故。   論曰。分別不起至各為一邊。   述曰。敘第七邊。   論曰。彼執能治至應等時長。   述曰。彼執能治者。顯所執體。畢竟不起以下顯執所由。謂彼執言。能治之智無始未起。由此後時應竟不起。起者生也。未曾起故。或若此智由修習故。後時得起。煩惱無始修習長時猶如金剛。難可破壞。此智應如煩惱時久加修習方乃得生。若不長時即應不起。若許起者應等煩惱修習時長。等者同也。如世相似為義。   論曰。為離如是至說後燈喻。   述曰。第二說故名後燈喻。謂如有室從無始來積闇所致。未曾得明。有攢截火燈明忽起。此所生燈無始未起。今應不起。若許今起應同於闇攢截時久方乃得生。燈既不然。智何故爾。由修習故容許此生。豈為未生便令不起。設許起故便使時長。故知所執各為一邊。未處中道。中邊道之言如第一卷解。   論曰。如是已說至正行雲何。   述曰。解正行中。自下第五雙解第五第六正行。此結前生後。   論頌曰。差別無差別至增上等修集。   述曰。上一句顯所明名。下二句顯差別體。第四句增上修集名差別。等修集名無差別。至下當知。一修集言通增上等。   論曰。於十地中至名無差別。   述曰。總釋大綱。如文配頌。十地經說。且初地中檀度增上。餘之九度隨力隨分非不修習。瑜伽顯揚唯識所說亦同。即顯差別無差別義。義相關帶。故一處明。   論曰。六正行總義者至品類最勝。   述曰。解正行中。自下第三總結前也。舊論亦在。釋論名下方始結之。文亂錯也。然極難解。此結第一最勝正行。如是即初囀聲。如八例詞第一詞也。即十二種。體類非一故言品類。品類體即最勝。故言即如是。   論曰。由此思惟至大乘法等。   述曰。結第二作意正行。由即第三囀聲。由此三慧如佈施等所有施設。大乘法等如八例詞等。第五詞也。   論曰。由如是品類至修毘缽捨那。   述曰。結第三隨法正行。即第一第三囀聲合也。謂由是第三。如是是第一囀聲故。如是品類等者。即無亂無倒。體名如是。體非一故言品類。前此頌言諸無倒等故。由此無亂修止。由此無倒修慧。散亂正障止。愚正障智。約偏增者為論。非不一一俱修。   論曰。為如是義至而求出離。   述曰。結第四離二邊正行。為即第五囀聲。為離如是異一邊等故。修中道行而求出離。為與故同。   論曰。於十地中至無差別行。   述曰。結第五第六差別無差別行。於即第七囀聲。所依第七非緣第七。其意可知。上來六正行無上訖。   論曰。如是已說至其相雲何。   述曰。自下解第二所緣無上。初結前生後。第二舉頌下正解。第三應知此中下。釋所緣體同之及異。此即初也。   論頌曰。所緣謂安界至增證運最勝。   述曰。初二字標所明義名。餘烈十二所緣名字。   論曰。如是所緣至十二最勝所緣。   述曰。記配頌諸名。如理可解。於中或持業。或依士釋名。至下可悉。或隨所應。   論曰。此中最初至差別法門。   述曰。解安立法施設所緣。謂安立佈施等教法。施設即所緣。   論曰。第二謂真如。   述曰。亦持業釋名。   論曰。第三第四即前二種。   述曰。第三所立即安立。第四能立即法界。有何所以立所能立。   論曰。到彼岸等至法界成故。   述曰。到彼岸等法門要證法界。方展轉流出十二分教。故教為所立。如為能立。或教成無漏。由通真如故。   論曰。第五謂聞至任持文故。   述曰。任持者謂聞慧。任持文教令不妄。故雖亦緣義少故不說。以聞為先方緣義故。   論曰。第六至印持義故。   述曰。印持者謂思慧。印持於義令決定。故雖亦緣教少故不說。以義為先方緣教故。問。此能緣文與聞何別。聞能緣義與思何異。答。聞以文先義後。思以文後義先。故成差別。   論曰。第七至內別持故。   述曰。別持者謂修慧。緣諦四理三性等理。故名為內。於四諦境各別證知令不謬解。故名別持。聞思修三種名任印別持。任印別持之所緣故。名任持等所緣。即依士釋。問。但言聞思修慧其義已周。何須所成之言論。答。聞者耳識。思者思數。修者即定。三體非慧。因此三種所成之慧名聞所成慧等。於理可然。但名聞慧等義便少故。恐聞等慧失。   論曰。第八至見道境。   述曰。初通達故。持業依士二釋無違。   論曰。第九至乃至七地境。   述曰。始從初地乃至七地。修道所緣大於見道。故名增廣道境。二種漸俱勝故。持業依士二釋無過。   論曰。第十至分分證境。   述曰。分分為道。道之所緣名分分證。依士釋名。或道分分故。境亦名分分。   論曰。第十一謂第八地境。   述曰。從此以後無有功用。任運緣如。今說初得。故唯此地。等即平等運調運轉。前心後心一類無別。名為等運。等運之境名彼所緣。依士釋也。   論曰。第十二至如來地境。   述曰。此之三地得四辨。真灌頂果明圓滿故名最勝。持業依士二釋無違。此中初四位通三劫。第五第六大位而論在解脫分。第七修慧大位而言在抉擇分。第八已去如論辨位。然第五六七非不通餘位。義說三慧通三劫故。如前已說。   論曰。應知此中至得彼彼名。   述曰。此即第三釋所緣同之與異。謂此但是安立法及法界二。隨所立能立之義。在聞慧等之位得所立等名。非離二外別有體性。以所緣體唯是善唯順無漏及無漏法。最勝所緣名無上乘法故。除法及如更無所有。此即第二解所緣訖。   論曰。如是已說至其相雲何。   述曰。自下第三別解修證。修謂修習。證謂證得。因修而證。故名修證。於中有二。初結前問後。後依徵正釋。此即初也。   論頌曰。修證謂無闕至不住不障息。   述曰。自下別解。頌初二字顯所明名。餘烈十種能。然此皆修之因體非修證。此即於因立名故。一無闕。二不毀。三不動。一不通二。四圓滿五起。六堅固。七調柔。八不住。九無障。十無息。一無通二處。   論曰。如是修證總有十種。   述曰。釋初二字。   論曰。一種姓修證緣無闕故。   述曰。緣者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思惟。法隨法行。四親近行緣無闕故。其本種姓修而有證。此修能證。故名修證。皆以一緣而釋一證。   論曰。二信解修證不譭謗大乘故。   述曰。由不譭謗大乘法故。乃能信解而修有證。或證此信解。   論曰。三發心修證至所擾動故。   述曰。由非劣乘之所擾動。乃能發心修而有證。或證此發心。   論曰。四正行修證至得圓滿故。   述曰。由到彼岸得圓滿故。其正行乃修而有證。或證此正行。   論曰。五入離生修證起聖道故。   述曰。由起聖道修證此入離生。離生義等如婆沙上帙解。   論曰。六成就有情修證至長時集故。   述曰。由堅固善根長時集故。其修證此成熟有情。此善根難壞名堅固善根。   論曰。七淨土修證心調柔故。   述曰。由心調柔修證於淨土。無垢稱雲。由心淨故則佛土淨。   論曰。八得不退地受記修證至所退轉故。   述曰。受記者受佛記。不退者論自釋。不住生死及涅槃故。亦不為二種所退者。不同凡退入生死。不同小聖退入涅槃。以不退故修證得不退。及證受記記有二種。三劫受記各有異故。   論曰。九佛地修證無二障故。   論曰。十示現菩提修證無休息故。   述曰。由利樂事無休息故修證得彼示現菩提。於此十中第一性種姓。第二已去名習種姓。第三入初劫。第四道諸位行。第五是見道。第六是修道至七地。第七是八地相。土自在故。第八是第九第十地。近佛地故。無住涅槃得圓滿故。第八雖得初得土自在。從勝處說故。第九是法身自受用身。第十是他受用及化身。以緣無闕等故。其種姓乃能修證。故未入初未名修證。上來已明此品第二大段文訖。   論曰。無上乘總義者至無上乘義。   述曰。自下此品大文。第三總結上也。此即總結有三。   論曰。正行無上故至正行果無上故。   述曰。正行有六。廣如前說。正行即無上持業辨名。二乘正行不能過故。正行持者。即十二所緣。所緣即無上亦持業釋。或正行無上之所緣名所緣無上。即依士釋。所緣勝餘境名所緣無上。名此正行持。正行是能緣。十二是此境。持境令不忘。名正行持。或由此方起正行。持正行故名正行持。正行之果名正行果亦依士釋。體無修證。修證即無上名修證無上。所言果者修前因證後法。即名為果。非要圓滿佛位方名為果。然舊論結文在釋論名後。非無雜亂。   論曰。何故此論名辯中邊。   述曰。自下一部第三大文。是釋名願施分。此則徵訖。   論頌曰。此論辯中邊至除諸不吉祥。   述曰。然此所明離二邊之中。深密等五義天親菩薩釋初句中中邊二字為三復次。至下當知。二義字通四邊。   論曰。此論能辯至能緣行義。   述曰。辯謂顯了。即是雙辯處中及二邊能緣行義。能緣行及行合名能緣行。有行非能緣故。且如妄分別及障等是二邊行。翻此中行名行。不孤生必緣於境。   論曰。又此能辯至所緣境義。   述曰。雙辯邊中二所緣義。遍計所執等是邊所緣。圓成依他等中所緣。故行緣於境。合名為因。必有所得。所得既通善惡。惡果此論不明。唯明善果。由不說惡果隱中果法不為釋名。於論解中實已明果。又中所得果即第三釋。   論曰。或此正辯至名辯中邊。   述曰。前之二解雙辯中邊。今此第三唯中無邊。正辯離邊之中中道法故。兼辯於邊法之果。或兼辯邊因。如前二解此即三釋頌中辯中邊三字。舊論上三義在頌之前。翻家錯也。何謂離邊處中之法。   論曰。此論所辯至所行處故。   述曰。此論所辯貫通下四。非凡夫尋。非二乘思。非欲界初定尋及上地思六識所尋七八所思。故名深密。深者邃義。密者隱義。非淺智之所知也。   論曰。是堅實義至非彼伏故。   述曰。猶如金剛能破非所破。故名堅實。由解此論能摧於他。非他所伏。   論曰。是廣大義至自他事故。   述曰。自廣利他大樂。他廣樂自大利。或自他俱廣大利樂。或自顯為廣。勝他為大。利樂之義一如常解。   論曰。是一切義至三乘法故。   述曰。大可含小諸義。具明決了三乘法。故名一切所辯一切故。   論曰。又能除滅至所知障故。   述曰。釋頌第四句。二障能令生死流轉不生智見。名不吉祥。若解此教及悟此理。俱能除滅二障雙已即能成佛。此上總釋論之題目。舊論更有同俱捨含末後二頌。今勘三本梵文並無。是譯家增置。   論曰。我辯此論諸功德至疾證廣大三菩提。   述曰。自下發願回施眾生。第一句世親自顯釋頌功德。令法燈不斷破癡闇不生。十力冥加。八部興敬。皆辯本頌所生德也。第二句正顯回施。鹹者皆也。持者用也。普者等也。施者濟也。群生者眾生也。類非一也。謂釋本頌所有功德皆用平等濟諸眾生。第三句令得因報。菩薩六度有二種道。前三令得增上生道。後三令得決定勝道。於十地中得十王位。於異生位得勝處生前三度所得增上生道。精進靜慮令福定勝。般若一種令慧定勝。後三度所得決定勝道。施諸眾生令於因位得此二果。第四句令得果報。疾者速也。證者契也。廣者廓也。大者深也。梵雲菩提呾利尼。菩提者覺也。呾利尼者三也。即令三乘不定性類各隨意樂得自乘果。能超世間外道等果皆雲廣大。下句謂三者。亦是梵音乃雲正覺。唯無上果。施眾生德令於因中獲二勝道。令於果位得自乘果。總四句意。初句謂我造論功德。次句正以回施眾生。下之二句令生得果離凡成聖。   辯中邊論述記卷下(終)   文安五年(戊辰)自七月十六日至同二十日(紙數六十三枚)令書寫之畢且為神恩報謝且為祈諸靈離苦自今月四日至今月二十日十七日之間興福寺諸堂於令日參上中下三帖令書之奉安置於本談義屋者也有心之仁光明真言(六反)可被稱名號。          沙門忍春增專(春秋三十三)   南無慈悲萬行菩薩 南都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44 冊 No. 1836 大乘百法明門論解   No. 1836 [cf. No. 1614]   大乘百法明門論解捲上(本地分中略錄名數)   天親菩薩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唐慈恩法師窺基註解   明魯庵法師普泰增修   大者揀小為義,乘者運載得名,(名義互言)百數也,法謂世出世之法,故心法八、心所五十有一、色乃十一、不相應二十有四、無為法六,故為大乘百法也。明乃菩薩無漏之慧,以能破暗故。門以開通無壅滯為言,論乃揀擇性相,教誡學徒之稱。   〈本地分〉中者,乃《瑜伽論》五分之一。略錄名數者,於六百六十法中,提綱挈領,取此百法名件數目。此論主急於為人,而欲學者知要也。   又會六釋云:大乘者,是能詮教,唯聲、名、句、文四法故劣;百法乃所詮事,理通一百法故勝。將勝就劣,以劣顯勝,雲大乘之百法,依士釋也。   又百法是所緣,乃舉全數故勝,明是能緣之慧,即別境五中之一,法爾故劣。將劣就勝,以勝顯劣,雲百法之明,依主釋也。   又明是能緣,即別境中慧故劣;門是所緣,通舉百法故勝。將勝就劣,以劣顯勝,雲明之門,依士釋也。   又門是所詮事理,乃通指百法故勝;論是能詮教,唯聲、名、句、文故劣。將劣就勝,以勝顯劣,雲門之論,依主釋也。   又論為體,乃聲、名、句、文;門為用,於論上有不壅滯之功能。以體就用,攝用歸體,雲門即論,持業釋也。   又論乃體,則取聲、名、句、文四法;大乘為用,此論體上有揀小運載二義,故雲大乘。以體就用,攝用歸體,雲大乘即論,持業釋也。   又大乘通教理行果,是所詮故勝;論是能詮,唯教故劣。將劣就勝,以勝顯劣,雲大乘之論,依主釋也。   又大等六字,是所詮故勝;論是能詮,唯教故劣。將劣就勝,以勝顯劣,雲大乘百法明門之論,依主釋也(亦可謂帶數依主)。   又大乘等五字,通一百法,屬所詮故勝;門論二字乃能詮故劣。將劣就勝,以勝顯劣,雲大乘百法明之門論,依主釋也(亦帶數依主釋也)。   又大乘是能詮教體,門論是用。此教體上有妙旨悟入之義門,抉擇性相,教誡學徒,斷惡生善之功用,故名論。將體就用,攝用歸體,雲大乘即門論,持業釋也。(作十釋竟)。   北天竺富婁沙富羅,此雲丈夫。國有國師,婆羅門姓嬌屍迦,生三子,同名婆藪盤豆。此雲天親,乃帝釋之弟,毘搜紐天王之後,雖同一名,復有別號:長曰阿僧迦,此雲無著,乃菩薩根性。季子別名比鄰持跋婆,此雲母兒,蓋比鄰持,此雲母;跋婆雲子,亦云兒。中子博學多聞,遍通墳籍,神才俊朗,戒行清白,無與儔匹,兄弟皆兼別號故,法師但名婆藪盤豆,不相濫也。依《瑜伽論》廣造諸論,以釋大乘,發揮非空非有中道之教。(詳於舊藏經甚字函《婆藪盤豆傳》)。   如世尊言:「一切法無我。」   如世尊言,原為佛說,乃論主推尊法有所自。一切法等者,總標百法及二無我以為宗旨,乃一論之綱領也。若究所宗,總一代聖教淺深為次,分而為八:   一、我法俱有宗,此宗攝二十部、五部之義,謂犢子部、法上部、賢胄部、正量部、密林山部,或亦取經部根本一分之義。   二、法有我無宗,攝三部全,謂一切有部、雪山部、多聞部,更兼化地部末計一分之義。   三、法無去來宗,攝七全部,謂大眾部、雞胤部、制多山部、西山住部、北山住部、法藏部、飲光部,兼取化地部,根本一分之義。   四、現通假實宗,攝說假部全末、經部一分之義。此上四宗,唯為小乘。   五、俗妄真實宗,即說出世部。   六、諸法但名宗,即一說部,此二通於大小乘。   七、勝義俱空宗。八、應理圓實宗。後二唯大,此論旨趣即第八宗;於深密三時,乃第三時也。   言三時者,初四阿含言有,第二時八部般若言空,第三時即解深密經空有雙彰,中道教也。   何等一切法?雲何為無我?   問有五種,謂利樂有情問、不解問、愚癡問、試驗問、輕觸問。此即利樂有情問也。   一切法者,略有五種:   此總標諸法也。稱理言之,實有無量,以眾生性慾無量,是以瑜伽始五識身,歷至法界六百六十等法。今言五位百法,豈非要略乎?故雲略有五種。自此至真如無為,總答初問。   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應行法,五者、無為法。   心法者,總有六義:一、集起名心,唯屬第八,集諸種子,起現行故。二、積集名心,屬前七轉識能熏,積集諸法種故;或集起屬前七轉現行共集,熏起種故;或積集名心,屬於第八含藏,積集諸法種故。三、緣慮名心,俱能緣慮自分境故。四、或名為識,了別義故。五、或名為意,等無間故。六、或第八名心,第七名意,前六名識,斯皆心分也。   言心所有法者,具三義故:一、恆依心起;二、與心相應;三、繫屬於心。具此三義,名為心所故;要心為依,方得起故;觸等恆與心相應故。既雲與心相應,蓋心不與心自相應故;心非心所故;他性相應,非自性故。   相應之義有四:謂時、依、所緣及事皆同,乃相應也。觸等看與何心生時,便屬彼心之觸等,故如次為三義也。   色法者,識之所依、所緣,乃五根、五境質礙之色,亦名有對色,以能、所造八法而成,乃十有色也;無對色即法處色也。   言不相應行法者,行蘊有二:一、相應行,即心所法。二、不相應行,即始自得、終至不和合性,二十四法是也。   言無為法者,即不生不滅、無去無來、非彼非此、絕得絕失,簡異有為,無造作故,名曰無為也。   一者、最勝故,二、與此相應故,三、所現影故,四、分位差別故,五、所顯示故。   言初心法八種,造善造惡,五趣輪轉,乃至成佛,皆此心也。有為法中此最勝故,所以先言。言與此相應故者,謂此心所與其心王常相應故。望於心王,此即為劣,先勝後劣,所以次明。所現影故者,即前色法,謂此色法不能自起,要藉前二所變現故;自證雖變,不能親緣故。置影言簡,其見分亦自證變,則非是影。或與自證通為本質故,或簡受所引色非識變影。第六緣時以彼為質,質從影攝,前二能變,此為所變,先能後所故次言之。分位差別者,言此不相應行,不能自起,藉前三位差別,假立前三是實,此一為假,所以第四明之。言所顯示者,此第五無為之法,乃有六種,謂此無為體性甚深,若不約事以明,無由彰顯故。藉前四斷染成淨之所顯示,前四有為,此即無為,先有後無,所以最後明也。   如是次第,   此結答也。由上如是勝劣、能所、實假、有無故,雲如是次第。此略結上文,總標五位章門,下乃備列百法名數也。   第一、心法略有八種:   此總標,下別列。   一、眼識,二、耳識,三、鼻識,四、舌識,五、身識,六、意識,   隨根立名,具五義故,謂依發屬助。如除根發之識,餘四皆依根之識等,依主也;根發,依士也。雖六識身皆依意轉,此隨不共意識名依發等,故五識無相濫矣。蓋兼未自在位言之爾,或唯依意故名意識,辨識得名,心、意非例。   七、末那識,   華言意識,如藏識名識,即意故;第六意識,如眼識名識,異意故。然諸聖教,恐此濫彼故,於第七但立意名;又以簡心之與識,以積集、了別劣餘識故;或欲顯此與彼意識為近所依故,但立意名爾。   八、阿賴耶識。   華言藏識,能含藏諸種故;又具三藏義故,謂能藏、所藏、執藏也;與雜染互為緣故,有情執為自內我故。由斯三義,而得藏名,藏即識也。   第二心所有法,略有五十一種,分為六位:一、遍行有五,二、別境有五,三、善有十一,四、煩惱有六,五、隨煩惱有二十,六、不定有四。   此舉總數,以標列章門,下乃隨章列名。言遍行者,遍四一切心得行故。謂三性、八識、九地,一切時俱能遍故。言別境者,別別緣境,而得生故。所緣之境則有四,乃所樂之境、決定境、曾習境、所觀境,各緣不同,故雲別境。解現下文。言善十一者,唯善心中可得生故,此世、他世俱順益故,性離愆穢,勝過惡故。言煩惱者,性是根本煩惱攝故;又能生隨惑,名為根本煩擾也。惱,亂也。擾亂有情,恆處生死也。言隨煩惱者,隨他根本煩惱,分位差別,等流性故,此亦見下文。言不定者,由不同前五位心所,於善染等皆不定故,非如觸等定遍心故,非如欲等定遍地故,不立定名也。   一、遍行五者:   此別標,下列名。   一、作意,二、觸,三、受,四、想,五、思。   言作意者,謂警覺應起心種為性,引心令趣自境為業。觸者,令心心所觸境為性,想、受、思等所依為業。受者,領納順、違、俱非境相為性,起欲為業,能起合離,非二欲故;亦云令心等起歡、慼、捨相(此解詞異意同),想則於境取相為性,施設種種名言為業,謂安立自境分齊故,方能隨起種種名言。思則令心造作為性,於善品等役心為業,為能取境正因等相,驅役自心能造善等。   二、別境五者:   此別標,下列名。   一、欲,二、勝解,三、念,四、三麼地,五、慧。   言欲者,於所樂境希望為性,勤依為業。勝解者,於決定境印持為性,不可引轉為業。謂邪正等教理證力,於所取境,審決印持,由此異緣不能引轉故,若猶豫境,勝解全無,勝即是解。念者,於曾習境令心明記不忘為性,定依為業。謂數憶持曾所受境而不忘失,能引定故。三麼地者,此雲等持,於所觀境令心專注不散為性,智依為業。謂得、失、俱非境中,由定令心專注不散,依斯便有決定智,生心專注言顯,所欲住即便能住,非唯一境;不爾,見道歷觀諸諦,前後境別,應無等持也。言慧者,於所觀境揀擇為性,斷疑為業。謂觀得、失、俱非境中,由慧推求得決定故。上言解現下文者,義在此爾。(欲益得其詳,請閱成唯識第五卷)。   三、善十一者:   此標章下別列。   一、信,二、精進,三、慚,四、愧,五、無貪,六、無瞋,七、無癡,八、輕安,九、不放逸,十、行捨,十一、不害。   言信者,於實德能深忍樂欲,心淨為性,對治不信,樂善為業。謂於諸法實事理中,深信忍故;於三寶真淨德中,深信樂故;於一切世出世善深信有力,能得能成,起希望故。此三種信也。言心淨為性者,謂此性澄清能淨心等,如水清珠能清濁水,故雲心淨為性也。言精進者,於善惡品修斷事中勇捍為性,對治懈怠,滿善為業。謂善品修、惡品斷,勇表勝進,簡諸染法;捍表精純,簡淨無記。又雲勇而無怯、捍而無懼。言滿善者,圓了善事名為滿善。故三根為作善,此名滿善,能滿彼故。或曰:「《唯識論》言精進一法,在三根後;《百法》則信後即言。何耶?」曰:「唯識乃立依次第,此乃因依次第。蓋信為欲依,欲為勤依,故此信後而便言勤,勤即精進也,但勤通三性,進唯善性攝也。」立依者,謂根依精進立捨等三,所依四法,立理須合說,故三根後方說精進。言慚者,依自法力崇重賢善為性,對治無慚,止息惡行為業。自法力者,自謂自身,法謂教法,言我如是身、解如是法,敢作諸惡耶?言愧者,依世間力,輕拒暴惡為性,對治無愧,止息惡行為業。世人譏呵名世間力輕,有惡者而不親,拒惡法業而不作也。言無貪者,於有、有具無著為性,對治貪著,作善為業。言有、有具者,上一有字,即三有之果,有具即三有之因。言無瞋者,於苦、苦具無恚為性,對治瞋恚,作善為業。言苦、苦具者,苦謂三苦,苦具者苦因。無癡者,於諸事理明解為性,對治愚癡,作善為業。言輕安者,遠離粗重,調暢身心,堪任為性,對治昏沈,轉依為業。離重名輕,調暢身心名安,謂此伏除能障定法,令所依止轉安適故。言堪任者,有所堪可,有所任受。言轉依者,令所依身心,去粗重、得安隱故。言不放逸者,精進三根,於所修斷防修為性,對治放逸,成滿一切世出世善事為業。防修者,於所斷惡防令不起,於所修善法,修令增長。言精進三根者,此不放逸,即四法防修功能,非別有體;或云:「信等亦有防修功能,何不依立?」曰:「餘六比四,勢用微劣,故不依立。偏何微劣?非善根故,非遍策故。」言行捨者,精進三根,令心平等、正直,無功用住為性,對治掉舉,靜住為業。言行捨者,乃行蘊中捨,簡受蘊捨故。言令心平等等者,由捨令心離昏掉時,初心平等,次心正直,後無功用,此初中後差別之位也。此亦即四法者,離彼四法,無別相用矣。何知無別?曰:「若能令靜即是四法,若所令靜即心等故。」或曰:「既即四法,何須別立?」曰:「若不別立,隱此能故。」言不害者,於諸有情不為損惱,無瞋為性,能對治害,悲愍為業。謂即無瞋,於有情所不為損惱,假名不害。無瞋翻對斷物命,瞋不害,但違損惱物害。無瞋與樂,不害拔苦,此二粗相差別,理實無瞋,實有自體,不害依彼,一分假立,為顯慈悲,二相別故,利樂有情,彼二勝故。   四、煩惱六者:   此別標章,下別列名。   一、貪,二、瞋,三、慢,四、無明,五、疑,六、不正見。   言貪者,於有、有具染著為性,能障無貪,生苦為業。生苦者,謂由愛力取蘊生故。瞋者,於苦、苦具憎恚為性,能障無瞋,不安、惡行所依為業。不安者,心懷憎恚,多住苦故,所以不安。慢者,恃己於他,高舉為性,能障不慢,生苦為業。生苦者,謂若有慢,於德有德心不謙下,由此死生輪轉無窮,受諸苦故。無明者,於諸理事迷暗為性,能障無癡,一切雜染所依為業。雜染所依者,由無明起癡、邪定、貪等煩惱隨煩惱業,能招後生雜染法故。疑者,於諸諦理猶豫為性,能障不疑、善品為業。障善品者,以猶豫故善不生也。惡見者,於諸諦理顛倒推度,染慧為性,能障善見,招苦為業。蓋惡見者,多受苦故,此見有五:謂身、邊、邪見、取戒、禁取也。此六即俱生,若開惡見成十,即分別惑也。又十惑中,瞋唯不善,餘九皆通有覆不善。   大乘百法明門論解捲上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44 冊 No. 1836 大乘百法明門論解   大乘百法明門論解卷下   天親菩薩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唐慈恩法師窺基註解   明魯庵法師普泰增修   五、隨煩惱二十:   此別標章,下別列名。   一、忿,二、恨,三、惱,四、覆,五、誑,六、諂,七、憍,八、害,九、嫉,十、慳,十一、無慚,十二、無愧,十三、不信,十四、懈怠,十五、放逸,十六、昏沈,十七、掉舉,十八、失念,十九、不正知,二十、散亂。   言忿者,依對現前不饒益境,憤發為性,能障不忿,執仗為業。執仗者,仗謂器仗。懷忿恨者,多發暴惡,身表業故,瞋一分攝。恨者,由忿為先,懷惡不捨,結冤為性,能障不恨,熱惱為業。熱惱者、結恨者,不能含忍,恆熱惱故。惱者,忿恨為先,追觸暴惡,恨戾為性,能障不惱,蛆螫為業。言追觸等義,謂追往惡,觸現違緣,心便恨戾,多發囂暴,兇鄙粗言,蛆螫他故,此亦瞋分也。覆者,於自作罪,恐失利譽,隱藏為性,能障不覆,悔惱為業。言悔惱者,覆罪則後必悔惱不安隱故,貪癡二分,若不懼當苦。覆罪者,癡一分攝;若恐失利譽覆罪者,貪一分攝。言誑者,為護利譽,矯現有德,詭詐為性,能障不誑,邪命為業。言矯現等,謂矯誑者心懷異謀,多現不實邪命事故,此貪癡分也。諂者,謂罔他故,矯設異儀,諂曲為性,能障不諂,教誨為業。言罔他等義者,諂曲者為罔冒他故,曲順時宜,矯設方便,以取他意;或藏己失,不任師友正教誨故,亦貪癡分也。矯者,於自盛事深生染著,醉傲為性,能障不憍,染依為業。言染依義者,憍醉則生長一切雜染法故,此貪分也。不憍者,即無貪也。害者,於諸有情心無慈悲,損惱為性,能障不害,逼惱為業。言逼惱之義,有害者逼惱他故,瞋一分攝。若論害與瞋之別義者,害障不害,正障於悲;瞋障無瞋,正障於慈。又瞋能斷命,害但損他,此差別也。言嫉者,殉自名利,不耐他榮,妒忌為性,能障不嫉,憂戚為業。言憂戚義者,嫉者聞見他勞,深懷憂戚不安隱故,亦瞋分為體。言慳者,耽著法財,不能惠捨,祕吝為性,能障不慳,鄙畜為業,亦貪分也。無慚者,不顧自法,輕挋賢善為性,能障於慚,生長惡行為業。言不顧者,謂於自法無所顧者,輕挋賢善,不恥過惡,能障礙慚,生長惡行故。無愧者,不顧世間,崇重暴惡為性,能障礙愧,生長惡行為業。言不顧世間等義者,謂於世間無所顧者,崇重暴惡,不恥過非,能障於愧,生長惡行故。言不信者,於實德能不忍樂欲,心穢為性,能障淨心,墮依為業。言墮依者,不信之者,多懈怠故。言懈怠者,於善惡品修斷事中,懶惰為性,能障精進增染為業。言增染者,以懈怠者滋長染故。言放逸者,於染淨品不能防修,縱蕩為性,障不放逸,增惡損善所依為業。此放逸以何為體?曰:「懈怠三根,不能防修染淨等法,總名放逸,離上四法別無體性。」或曰:「彼慢疑等亦有此能,何不依立?」曰:「慢等方四,勢用微劣故,不依立。」此之四法偏,何勝餘慢等?曰:「障三善根,障遍策故,餘無此能,所以不勝。」言惛沈者,令心於境無堪任為性,能障輕安,毘缽捨那為業。或曰:「惛沈與癡何別?」曰:「癡於境迷暗為性,正障無癡,而非瞢董;惛沈於境,瞢董為相,正障輕安而非迷暗,故二不同。」言掉舉者,令心於境不寂靜為性,能障行捨,奢麼他為業。失念者,於諸所緣,不能明記為性,能障正念,散亂所依為業。言散亂所依者,失念則心散亂故。此失念者,有云:「念一分攝,是煩惱相應念故。」有云:「癡一分攝,《瑜伽》說此是癡分故,癡令失念,故名失念。」有云:「俱一分攝,由前二文影略說故。」不正知者,於所觀境謬解為性,能障正知,毀犯為業。毀犯業者,不正知者多毀犯故。此法或雲慧一分攝,是煩惱相應慧故。或云:「癡一分攝,《瑜伽》說此是癡分故。令知不正,名不正知。」有云:「俱一分攝,由前二文影略說故。」散亂者,令心流蕩為性,能障正定,惡慧所依為業。言惡慧所依者,謂散亂者發惡慧故。或曰:「散亂、掉舉何別?」曰:「散亂令心易緣,掉舉令心易解,是所別相。」前雲隨其煩惱分位差別、等流性故者,義現此爾。蓋忿、恨等十並失念、不正知、放逸,此十三法,乃根本家差別分位也,若無慚、無愧、掉舉、惛沈、散亂、不信、懈怠,此之七法,乃根本家等流性故。或云:「此七既別有體,何名等流?」曰:「根本為因,此方生故,名等流也。」   六、不定四者:   此別標,下列名:   一、睡眠,二、惡作,三、尋,四、伺。   睡眠者,令身不自在,昧略為性,障觀為業(即毘缽捨那),謂睡眠位,身不自在,心極暗劣,不門轉故。昧簡在定,略別寤時,令顯睡眠非無體用,有無心位,假立此名,如餘蓋纏心相應故。言惡作者,惡所作業,追悔為性,障止為業(即奢麼他),此即於果,假立因名,先惡所作業,後方追悔故。悔先不作,亦惡作攝。如追悔言:「我先不作,如是事業,是我惡作言。」有義此二各別有體,與餘心所行相別故,隨癡相,說名世俗有。言尋伺者,尋謂尋求,令心匆遽,於意言境粗轉為性。伺謂伺察,令心匆遽,於意言境細轉為性。二法業用,俱以安、不安住身心分位所依為業。謂意言境者,意所取境,多依名言名意言境。或曰:「尋伺二法,身假為實?」曰:「並用思之與慧各一分為體,若令心安,即是思分;令心不安,即是慧分。蓋思者徐而細故;慧則急而粗故。是知令安,則用思無慧,不安則用慧無思。若通照大師釋有兼正,若正用思,則急慧隨思能令心安,若正用慧,則徐思隨慧亦令不安。是其並用也。」   第三、色法略有十一種:   言色者,有質礙之色,有顏色之色,所依之根唯五,所緣之境則六,即二所現影。此別標章,下別列名。   一、眼,二、耳,三、鼻,四、舌,五、身,六、色,七、聲,八、香,九、味,十、觸,十一、法處所攝色。   言一眼者,照矚之義,梵雲斫芻,此翻行盡。眼能行盡諸色境故,是名行盡。翻為眼者,體用相當,依唐言也。二耳者,能聞之義,梵雲莎嚕多羅戍縷多,此翻能聞聲。數數聞此聲,至可能聞處。翻為耳者,體用相當,依唐言也。三鼻者,能嗅之義,梵雲伽羅尼羯羅拏,此雲能嗅。嗅香臭故,數數由此能嗅香臭故。翻為鼻者,體用兼之,依唐言也。四舌者,能嘗義,梵雲舐若時吃縛,此雲能嘗。《瑜伽論》云:「能除飢渴,數發言論,表彰呼召,謂之舌也。」通於勝義、世俗二義。翻為舌者,亦兼體用,依唐言也。五身者,積聚、依止二義名身,謂積聚大造、諸根依止,梵雲迦邪,此翻為積聚,身根為彼多法依止,諸根所隨,周遍積聚故名為身。翻為身者,體義相當,依唐言也。體即是根,此五言根者,皆有出生、增上義故,則以能造、所造八法為體,乃識所依之根也。言六色者,眼所取故,二十五種。謂青、黃、赤、白(此四實),長、短、方、圓、粗、細、高、低(此相狀假),正、不正、光、影、明、暗、煙塵、雲霧、迥色、表色、空一顯色(此分位假),此皆方處示現義,顏色之色也。對眼識故,質礙名色,乃色之總名爾。言七聲者,四大種所造,耳根所取義故。總有五因,攝十二種聲。五因者:一、相故,即耳根所取義,此一為總,餘四為別。二、損益故者,立初三種聲,云:可意聲(是益),不可意聲(是損),俱相違聲(通二)。三、因差別故者,攝次三種,謂:因執受大種聲(語等),因不執受大種聲(樹等聲),因俱大種聲(手鼓等聲)。四、說差別攝三者,有世所共成聲,謂世俗語所攝;成所引聲者,謂諸聖所說;遍計所執聲者,外道所說。五、言差別攝三者,聖言量所攝聲,即八種聖語——聖,正也——此八種語,不出見聞覺知,該於六根,以鼻舌身皆覺故,如應答於人,第一見則言見,乃至第四知則言知,若不見言不見,乃至第八不知言不知,斯聖語矣。若第一見言不見,不見言見,乃至第八不知言知,此亦八種非聖言矣。《華嚴鈔》唯十一種,以唯識加響,以成十二,更俟參考。言八香者,乃鼻之所取,可嗅義故。總有六種,謂:好香、惡香、平等香、俱生香、和合香、變易香也。九味者,舌之所取,可嘗義故。有十二種,謂:苦、酸、甘、辛、鹹、淡、可意,不可意、俱相違,俱生和合變異也。言十觸者,身之所取,可觸之義,故名為觸。有二十六種,謂:地、水、火、風、輕、重、澀、滑、緩、急、冷、暖、硬、軟、饑、渴、飽、力、劣、悶、癢、粘、老、病、死、瘦、是也。初四乃實,餘皆依四大假立。或曰:「餘既是假,身識何緣?」曰:「即實緣故,既即實緣,何知輕等五俱意識分別之也。」言法處所攝色者,謂過去無體之法,可緣之義。此有五種,謂:極迥色,依假想觀析所礙色,至極微故,名極迥色。又云:「上見虛空青、黃等色,乃是顯色,若下望之,則此顯色至遠,而為難見故,名極迥色也。」言極略色者,亦假想觀析須彌俱礙之色,至極微處故。又云:「於色上分析長短、形相、粗細,以至極微故。」言俱礙者,乃根色等明暗等色,乃所礙也。定果色,謂解脫定,亦魚米肉山威儀身等,亦名定自在所生色。定即禪定,自在所生色,謂菩薩入定所現光明,及見一切色像境界,如入火光定,則有火光發現等。受所引色者,謂律不律儀,殊勝思種所立無表色也。又受即領受,引即引取,如受諸戒品,戒是色法,所受之戒,即受所引色也。遍計所執色者,謂第六識虛妄計度,所變根塵無實作用,故立此名。或謂餘四名色有可擬議,受之所引,何亦名色?蓋從所防發善惡之色,以立名爾。此四全一,少分是假,一分乃實。   第四、心不相應行法,略有二十四種:   此乃色心分位,蓋依前三法一分、一位假立得等之名。以行法有二,此簡非心,所以立其名。此總標章,下乃別列:   一、得,二、命根,三、眾同分,四、異生性,五、無想定,六、滅盡定,七、無想報,八、名身,九、句身,十、文身,十一、生,十二、住,十三、老,十四、無常,十五、流轉,十六、定異,十七、相應,十八、勢速,十九、次第,二十、時,二十一、方,二十二、數,二十三、和合性,二十四、不和合性。   言得者,包獲成就,不失之義,乃色心生起,未滅壞來,此不失之相也。命根者,依業所引,第八種上連持色心、不斷功能,假立命根耳。眾同分者,類相似故,有人、法之別。人同分者,如天同分、人同分,法同分者,如心同分、色同分等。三乘、五性,依人法類,假立此名。異生性者,二障種上一分功能,令趣類差別不同,雲異生性也。無想定者,想等不行,令身安和故,亦名定。或云:「此定想等心聚悉皆不行,而雲無想者,想滅為首,謂此外道厭想如病,忻求無想,以為微妙,立此定名。」滅盡定者,令不恆行心、心所滅(六識),及染第七恆行心聚皆悉滅盡,乃此定相。蓋修無想,則作出離想而滅盡,乃作止息想。又無想唯凡,滅盡唯聖,乃二定之差別也。大抵於厭心種上,遮礙轉識不生功能,立此二定也。言無想報者,由欲界修彼定故,感彼天果,名無想報,乃無想之報(依士釋也)。名身者,能詮自性,單名也;二名已上,方名名身;三名已上,名多名身。乃詮別名之身。句身者,一句名句,二句名身,三句已上,名多句身。單句詮差別,多句則詮別句之身。文身者,文即是字,能為名、句二所依故。如單言斫、單言芻,未有詮表,名之為字。論不言名與多名,舉中以攝廣略也。又云:「帶詮名文,如經書字;不帶詮者,只名字,若字母及等韻類是也。」生者,先無今有。住者,有位暫停。老則住別前後,亦云衰變名老,又雲法非凝然。言無常者,今有後無,死之異名。又諸聖教多合生滅以為無常,蓋生名為有,有非恆有,不如無為,滅名為無。無非恆無,不如兔角,不同彼無為兔角之常,故曰無常。今唯據死而言。流轉者,因果不斷,相續前後。定異者,善惡因果,互相差別。相應者,因果事業,和合而起。或曰:「此之總名不相應行法,今名相應者,何耶?」蓋名不相應者,簡前相應心所而已。此相應者,乃前三法上事業和合之謂,豈相濫乎?勢速者,有為法遊行迅疾飛行運奔,皆此所攝。次第者,編列有敘,令不紊亂,尊卑上下,左右前後,有規矩者,皆此攝也。時者,過、現、未來,成、住、壞、空,四季三際,年月日夜,六時十二,隨方制立,故名為時。方者,色處分齊,人法所依,或十方上下,六合四極,亦隨所制。數者,度量諸法之名,或一十百千,至不可轉也。言和合性者,謂於諸法不相乖反。不和合性者,謂於諸法相乖反故。前如相順因,此如相違因。或曰:「此二十四,於前三分位,則以何法,當前何位?」大略而言,命根一法,唯心分位,第八心種上,連持功能故。異生性一,唯所分位,二障種上令別功能故。二無心定,無想、異熟,乃王所上假,王所滅已名無想等。餘十九種通色及心與心所法,三上假立,如眾同分乃色同分、心同分、所同分。又如勢速,乃是色、心、心所,遷滅不停故。又如定異色,不是心、心不是所,善因惡果定不互感等。餘倣此說。   第五、無為法者,略有六種:   此標章,下別列。   一、虛空無為,二、擇滅無為,三、非擇滅無為,四、不動滅無為,五、想受滅無為,六、真如無為。   言無為者,是前四位真實之性,故雲識實性也。以六位心所則識之相應,十一色法乃識之所緣,不相應行即識之分位,識是其體,是故總雲識實性也,而有六種。謂之無為者,為,作也。以前九十四種乃生滅之法,皆有造作,故屬有為。今此六法,寂寞沖虛,湛然常住,無所造作,故曰無為。言虛空無為者,謂於真諦離諸障礙,猶如虛空,豁虛離礙,從喻得名。下五無為,義倣此說。擇滅者,擇謂揀擇,滅謂斷滅,由無漏智,斷諸障染,所顯真理,立斯名焉。非擇滅者,一真法界,本性清淨,不由擇力,斷滅所顯;或有為法,緣闕不生,所顯真理。以上二義,故立此名。不動者,以第四禪離前三定,出於三災、八患,無喜樂等動搖身心所顯真理,此從能顯彰名,故曰不動。想受滅者,無所有處想受不行所顯真理,立此名爾。真如者,理非妄倒,故名真如,真簡於妄,如簡於倒,遍計、依他,如次應知。又曰:「真如者,顯實常義,真即是如,如即無為。」上自一切法下至此,乃明百法,以答初何等一切法之問畢矣!此下大分明二無我,以答次問也。   言無我者,略有二種:   此標章,下別列。   一、補特伽羅無我,   梵言補特伽羅,唐言數取趣,謂諸有情數數起惑造業,即為能取(因也),當來五趣,名為所取(果也),雖複數數起惑造業,五趣輪轉,都無主宰實自在用,故言無我。乃補特伽羅,即無我矣。此所無即我,是為我空也。彼凡夫等,皆執心外實有諸法,又執此法有實主宰,此說為無,無即彼空,無別體也。   二,法無我。   言法者,軌持之義,謂諸法體,雖復任持,軌生物解,亦無勝性實自在用故。言法無我,法即無我,應雲法無法,從能依說,故雲法無我。《瑜伽》九十三云:「復次一切無我,無有差別,總名為空,謂補特伽羅無我,及法無我。補特伽羅無我者,離一切緣生行外別有實我不可得故。法無我者,謂一切緣生諸行性非實我,是無常故。如是二種,略攝為一(雙證二無我理)。彼處(指《毘曇》)說此名為大空。」又云:「我之執者,心得境名。」又云:「二執者,我狹法寬,蓋人有迷人必迷法者,迷法未必迷人故。」能持自體者為法,有常一用者為人,如二乘我執已斷,法執猶存,則其淺深寬狹可見矣。蓋我法者,不出世間及聖教二種我法,謂世間人執我法,無體隨情,名世間假。聖教我法者,有體強設,名之為假。故二皆為假,故無我法也。   大乘百法明門論解卷下   修補大乘百法明門論後序   百法者,散於群經,具於《瑜伽論》,至世親師始出之以成論,乃逗機之教也。蓋教為機設,機之色心優劣,暨年數之賒促不齊,致使聖賢施教廣略有異,而大旨無殊焉。然而《瑜伽》總百軸,而於初三軸,翻覆展演六百六十餘法,奚翅二萬言;而此論僅一紙,言不滿五百,而該括無遺,則詞甚簡而義愈備,文不華而理愈精,至於入道之門、修斷之序、染淨理事之交陳,則充然大備。於斯非具四無礙辯、大總持門者,其能與於是乎?   嗟夫大賢憫物心切,務使人易知易從,而吾人為法者,固不可不知也,至於森然而諸法章,泯然而二我盡,則三乘聖賢之位可階矣。逗機之教,豈加於是哉?   或曰:「聖凡天淵,恐不易致,若子之言,不幾於大而無返乎?」   曰:「予以聖賢之語,原聖賢之道為言耳!」聖賢之道,由性而行之者也!聖賢乃盡夫性,凡愚乃具夫性,究盡具之分雖殊,而察盡具之性無異。性既均而不以道責己責人者,彼己皆欺也。欺己之罪小,欺人之罪大,欺人之罪,又不若欺後多人之罪為尤大。後之人視前人,苟簡為說鈴而展轉相襲,是使後人復欺後人也。若是則聖賢二利之道而不化為名言章句者幾希!嗚呼!予寧冒大言之罪,而避欺人之罪,欲其無罪又何逃乎?   按此論注,脫略訛謬大甚,茲略為補正,自備觀覽,適信官張君傑見而請置諸木,予嘉其篤於樂善,故從而書於紙尾也。   正德辛未歲正月既望普泰書于飛虹官捨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44 冊 No. 1837 大乘百法明門論疏   No. 1837 [cf. No. 1614]   大乘百法明門論疏捲上   大慈恩寺沙門大乘光撰   將欲造文,略以三門分別:第一、明造論意,第二、釋題目,第三、隨文解釋。   第一、明造論意者,尋夫三界有情,五趣漂溺,循環不息,輪迴無替者,莫不以斷常空有紛糾於懷,所以菩薩降生垂範利物,為除空有兩執,故開空有二門,前明百法有體,為遣執空,後明人法二空,為除有見。所以有體,世諦非無,所以言空,真諦何有?隨病說藥,病息藥亡,執藥成病,悟病成藥,非空非有,即有即空,既絕百非,又亡四句。然因詮顯旨,故假論以明,既不說而說,亦聽無所聽,論之興也,其在茲乎!此即第一明造論意。   第二釋題目,言《大乘百法明門論》本事分中略錄名數者,大是遮小得名,乘以運載為義。此言大乘,遮詮立號,非是直詮。言遮詮者,簡小乘故,名曰遮詮。十十名百,廣如後釋。持自性故,名之為法。明者是慧,與明為門,故曰明門。問答往還,稱之為論。言〈本事分〉中者,即《百法明門論.本事分》中也。〈本事分〉中文繁浩博,此論文略故言略錄,非義略也。目召諸法,稱之曰名,一十百千名之為數,故言《大乘百法明門論.本事分》中略錄名數。此即第二釋其題目。   第三隨文解釋者,就此文中,義別不同,分為三段:第一、引經標宗,第二、尋經起問,第三、依問為通。   論云:「如世尊言:『一切法無我』」者。   解云:「此初第一、引經標宗,明法無我。如佛世尊諸經,皆說一切法中都無有我。故今舉教標以為宗。」   論云:「何等一切法?雲何為無我」者。   解云:「自下第二、依經起問。既引聖言『諸法無我』,未知何者是一切法?雲何為無我?」   論云:「一切法等」者。   解云:「自下第三、依問為通。就答文中有二,初答前問,第二、言無我者以下答後問。此言一切法者,略有五種等者,此答初問。就初答中有三:第一、牒前問舉數列名,第二、廢立五法前後次第,第三、別釋五法。就初有二:一、舉數,二、列名,此即第一、牒章舉數。」   論云:「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應行法,五者、無為法」者。   此即第二、列五法名。   論云:「一切最勝故」者。   解云:「自下第二、廢立五法前後次第。   「問:『何故第一明其心法?』   「一切法中,心法最勝,是故經言:『心淨故眾生淨,心染故眾生染。』由此心故,或著生死、或證涅槃,以勝用強,是故第一明其心法。」   論云:「與此相應故」者。   解云:「何故第二明其心所有法?謂此心法常與心王同依、同緣及與同時;若約小乘,更有同行,今依大乘,心法與王不同其行。所以者何?由心法等與王行相各各不同,如緣青色,心王自變,心法自變,是故不同。此之心法與其心王,各緣諸境,一時相應,心起即起、心無即無,如王左右不離於王,心數相應亦復如是。」   論云:「二所現影故」者。   解云:「何故第三明其色法?謂此色法不能別起,依心及所數之所變生,是彼二法所現影故,是故第三明其色法。」   論云:「三位差別故」者。   解云:「何故第四明心不相應?謂不相應無別有體,總是假立,於前色心、及心所有法三法之上分位差別,假施設有,是故第四明心不相應。」   論云:「四所顯示故」等。   解云:「何故第五明其無為?無為之法,相難了知,若不約法以明,何能顯示?故能依色、心、心所有法、不相應行四法之上顯示無為,是故第五明無為法。」   論云:「第一心法」者。   解云:「自下第三,別解五法。於中有五:第一、解心法,第二、解心所有法,第三、解色法,第四、解心不相應行法,第五、解無為法。就第一解心法中有三:一、牒章,二、舉數,三、列名。此即第一牒章。」   論云:「略有八種」者。   舉數。   論云:「一、眼識,二、耳識,三、鼻識,四、舌識,五、身識,六、意識,七、末那識,八、阿賴耶識」者。   解云:「自下第三列名,眼識、眼根。識能了別,謂此之識依於眼根了別色塵,識從所依,名為眼識。如眼識既然,耳、鼻、舌、身及與意識,隨義應知。七、末那者,末那梵音,此翻為意,意以思量為義,此即隨義立名。八、阿賴耶識者,阿賴耶識,西國梵音,此翻為藏,亦名為宅。宅即攝持諸法,藏即貯積無遺,藏宅之名,此皆從義立名。上來第一略釋其名,今復略以五門料簡八識。第一、緣境分別,第二、四緣分別,第三、四界分別,第四、重數分別,第五、三性分別。   「第一緣境分別者,就緣境中有二:初約因位辨,次約果位辨。初因位辨者,眼等五識所緣境界,西方諸師有其兩釋。第一釋云:『眼等五識,唯緣實塵,不緣於假。所以者何?眼等五識緣證量塵,不待名言,不待此餘根境,由長短等諸餘假色,要待名言,及待此餘根境,是故不緣長等假色。』」   問曰:「五塵之中,何者是實?何者是假?」   解云:「色塵之中,青、黃、赤、白四種是實,餘並是假;聲塵之中,因執受大種聲、因不執受大種聲、因執受不執受大種聲,此三是實,餘並是假;香塵之中,好香、惡香、平等香,此三是實,餘並是假;味塵之中,苦、酢、甘、辛、鹹、淡,此六是實,餘並悉假有;觸塵之中,地、水、火、風,四種是實,餘並是假有。」   問曰:「眼等五識既不緣假,何故諸論色塵之中說有長等假色,乃至觸塵之中說有滑等假觸?」   解云:「所以色塵之中說有假色,乃至觸塵之中說有假觸者,此文但據攝假從實,是故合說;據實不緣。」   問曰:「若不緣者,猶如陰夜遠望樹林,唯見長等,不見青黃,雲何眼識不緣其假?」   解云:「此亦得緣青黃實色,陰夜遠望青、黃、赤、白,雖非分明了了至觸而見,然亦得緣,是故唯緣青等實色,不緣於假。」   問曰:「長等假色,眼識不緣,此諸假色,何色中攝?」答曰:「當知此諸假色法處之中,遍計所起色攝。」   問曰:「忿等諸惑是貪上假,則皆法處中攝,何故長等假色是青等上假,非色處中收?」   解云:「忿貪俱意緣,是故法處攝,長等非眼見,故非色處收。如色塵中作此分別,乃至觸塵分別隨義應知。   「又一釋云:『眼等五識,假實並緣。若緣於假,必緣其實,緣實之時,不緣於假。所以者何?假依實有,緣假之時,其必緣實;實不依假,緣實之時,不緣於假。』此家所說諸假法等,非法處中遍計性攝。如長等假色,即色處中收,乃至觸塵之中滑等假,觸處中攝,第六意識緣一切法,如其所應隨義應知。   「第七末那緣境,西方諸德亦有兩釋。一釋云:『末那緣阿賴耶識見分為我,緣阿賴耶識相分為其我所。』」   問曰:「何一心執阿賴耶識見分為我,復執阿賴耶識相分為其我所?」   解云:「且如眼識,一時尚緣青等種種諸色,一心所緣我、我所,此亦何過?」   問曰:「諸論並云:『末那執阿賴耶識為我、我所』,不言執其相分。何故今者乃言執其相分以為我所?」   解云:「當知此相不離於見,所以諸論並言緣阿賴耶識為我、我所,此亦無過。   「又一釋云:『末那執阿賴耶識為我、我所。』」   問曰:「執阿賴耶識為我,雲何復執為其我所?」   解云:「謂此末那先執阿賴耶識為我,後復執此所計之我是我家所有,故名我所。」   問曰:「若執阿賴耶識相分為我所者,此有何過?」   解云:「諸論中但言執阿賴耶識為我、我所,不言執其相分是其我所。末那直執阿賴耶識為我、我所,何能復更外執相分以為我所?於義不可。是故不緣第八阿賴耶識,緣於種子五根、五塵。」   問曰:「何故不緣六、七等識?」   解云:「阿賴耶識緣任運境,六、七等識非任運境,是故不緣。」   問曰:「何故第六識得緣諸識?」   解云:「第六識分別用強,是故得緣,第八識無此分別,是故不緣。此即第一約因位辨也。   「第二、約果位辨者,若至果位,眼等諸識皆緣諸法。   「第二、四緣分別者,阿賴耶識當體自望,若約粗言但有三緣,約細言之具四緣。約粗言之具三緣者:種子望現行得作因緣,前心滅、後心生得作等無間緣,不相障礙故得有增上緣;阿賴耶識前後不相緣故,無所緣緣。若約細言之亦有所緣緣,謂一心起時有其四分,所謂相分、見分、自證分、證自證分,此四分中有前後相緣,故得有所緣緣。   「阿賴耶識望末那得有二緣:阿賴耶識生現行末那故得有因緣,不相障礙故得有增上緣;不由阿賴耶識滅故末那得生,無等無間緣,阿賴耶識不能緣末那故,無所緣緣。   「阿賴耶識望第六識得有二緣:阿賴耶識生現行六識故得有因緣,不相障礙故得有增上緣;不由阿賴耶識滅故第六識得生,無等無間緣。阿賴耶識不能緣六識為境故,無所緣緣。   「阿賴耶識望五識有二緣:阿賴耶識生現行五識故得有因緣,不相障礙故有增上緣;不由阿賴耶識滅故五識得生,無等無間緣,阿賴耶識不能緣五識故,無所緣緣。   「第七末那當體自望,若約粗言之有二緣,若約細言之有三緣。約粗言之有二緣者:前念與後念為次第緣,不相障礙有增上緣。約細言之有三緣:二緣者如前,更加所緣緣,謂一心中有其四分,前後相緣故有所緣緣。此之四分如前已說,不煩重列。   「末那望阿賴耶識得有三緣:謂末那熏阿賴耶識故得有因緣,末那緣阿賴耶識得有所緣緣,不相障礙故得有增上緣;不由末那滅故阿賴耶識生,故無等無間緣。   「末那望第六識得有一緣,謂不相障礙故得有增上緣;不由末那滅故第六識生,故無等無間緣。末那不熏第六識故無因緣,末那不能緣六識為境故無所緣緣。   「末那望五識得有一緣,謂不相障礙故有增上緣;末那不熏五識故無因緣,不由末那滅五識生故,無等無間緣,末那不能緣五識為境故,無所緣緣。   「第六意識當體自望得有三緣:謂前後相緣故有所緣緣,前心有開闢義故有等無間緣,不相障礙故有增上緣;從阿賴耶識種子生故,無因緣。   「第六識望阿賴耶識得有三緣:熏阿賴耶識故有因緣,緣阿賴耶識為境故得有所緣緣,不相障礙故得有增上緣;不由第六識滅故阿賴耶識生,故無等無間緣。   「第六識望末那有二緣:謂緣末那為境故得有所緣緣,不相障礙故得有增上緣;不熏末那故無因緣,不由第六識滅故末那生,故無等無間緣。   「第六識望五識得有三緣:謂緣五識為境故得有所緣緣,由有開闢義故有等無間緣,不相障礙故得有增上緣;不能熏五識故,無因緣。   「五識當體自望,若約粗言之有一緣,若約細言之有二緣。約粗言之有一緣者,謂五識前後不相障礙,故有增上緣,五識從阿賴耶識種子生故,無因緣;五識後必起意識,以間斷故,自類相望,無等無間緣,五識前後不相緣故,無所緣緣。約細言之有二緣者:亦得有所緣緣,謂五識起時有四分,前後相緣故,得有所緣緣。五識望阿賴耶識得有二緣:謂五識熏阿賴耶識故,有因緣,不相障礙故,有增上緣;不由五識滅故阿賴耶識生,故無等無間緣,五識不能緣阿賴耶識為境,故無所緣緣。五識望末那得有一緣,謂不障礙故有增上緣;五識不熏末那故無因緣,不由五識滅故末那生,故無等無間緣,五識不能緣末那為境,故無所緣緣。   「五識望第六識有二緣:謂五識望第六識有開闢義故有等無間緣,生時不相障礙故有增上緣;不熏第六識故無因緣,不能緣第六識為境故無所緣緣。   「第三、四界分別者,四界謂欲界、色界、無色界、及無漏界。   「問曰:『八識幾通四界?幾通三界?幾通二界?幾唯一界?』   「答曰:『三通四界,三謂意識、末那、阿賴耶識。三通三界,三謂眼識、耳識、身識。三界謂欲界、色界及無漏界。二識通二界,二識謂鼻識、舌識。二界謂欲界及無漏界。此八識中,當知無有唯一界者。』   「第四、重數分別者,眼等五識及與末那,有其三重:謂種子為一重,現行為第二重,第六意識緣為第三重。第六意識有三重:種子為一重,現行為第二重,前後相緣為第三重。阿賴耶識有四重:謂種子為一重,現行為第二重,第六意識緣為第三重,末那緣為第四重。   「第五、三性分別者,三性謂善、不善、無記。眼等六識通於三性,第七末那通於二性,謂善性、無記性,若在因位是無記性;若在果位及入觀時,當知是善性。第八阿賴耶識亦通二性,謂異熟無記及與善性;若在因位是異熟無記,若在果位即是其善。上來略料簡八識訖。」   論云:「第二、心所有法,略為六種」者。   自下第二明心所有法,就中有三:第一、總牒開章,第二、列名舉數,第三、別牒具陳。此即第一總牒開章。言心所有法者,謂彼心王是其能有,此等諸法數,心之所有,故名心所有法。言略有六種者,舉心所有法,結六位數名。   論云:「遍行有五,別境有五,善有十一,煩惱有六,隨煩惱有二十,不定有四」者。   此即第二列名舉數。   論云:「遍行五者:一、作意,二、觸,三、受,四、想,五、思」者。   此下第三別牒具陳。就中有六:第一、解遍行五,第二、解別境五,第三、解善十一,第四、解煩惱六,第五、解隨煩惱二十,第六、解不定四。此即第一解遍行五。言遍行者,於一切時恆相續起,遍八識有,名曰遍行。一作意等者,作動於心,令心數數外緣諸境,名為作意。既作意已,令其心王觸於前境,名之為觸。領納外塵覺苦知樂,如是取境,名之為受。謂於境界取其像貌,方圓等相故名為想。令心造作善、惡、無記如是等業,稱之為思。即第一解遍行訖。   論云:「別境五者,一、欲,二、勝解,三、念,四、三摩地,五、慧」者。   此即第二解別境五。言別境者,別緣諸境,名為別境。何者名別?且如其欲,希望前境名之為欲;不希望境即無有欲。希望之欲與不希望,二種有異,名之為別。乃至第五慧數,簡擇諸法名之為慧,不簡擇法不名為慧,簡擇之慧與不簡擇二種有異,名之為別。   言一欲者,於自樂境,希望願求,或善或惡,名之為欲。於所緣境,心生決定,是事必爾,名為勝解,過去曾緣所習境界,明記不忘,名之為念。於一境界令心不散,專住不離,名三摩地。三摩地名翻為等持,此即定之異名,持其心王及與數法等至於境,名為等持。簡擇是非,分別善惡,得決定義,名之為慧。上來第二解別境訖。   論云:「善有十一者:一、信,二、精進,三、慚,四、愧,五、無貪,六、無嗔,七、無癡,八、輕安,九、不放逸,十、捨,十一、不害」者。   此即第三解善十一。言善者,不造眾惡,名之為善。信有三寶、四諦,心不生謗,名之為信。心勇不退,精勤策勵,求諸善法,名為精進。造諸過惡,自羞名慚。造諸過惡,羞他名愧。又解云:「造諸過惡羞天名慚,造諸過惡羞人名愧。」於世榮利、財色等法,心不耽著,名曰無貪。於諸有情,心無損害、慈愍在懷,名曰無嗔。於諸善法,心無迷惑、如實了知,名曰無癡。身心調暢,遠離粗重,適悅安樂,名為輕安。耽著五欲,名為放逸。遠離彼塵,名不放逸。離沈、離掉,處於中庸,其心平等,名之為捨。損惱有情,稱之為害。哀愍生故,名為不害。上來第三解善十一訖。   論云:「煩惱六者:一、貪,二、嗔,三、慢,四、無明,五、疑,六、不正見」者。   此即第四解煩惱六。言煩惱者,惱亂身心,名為煩惱。言貪者,於諸有情及資具等,愛樂耽著,名之為貪。於諸有情起諸損害,心不安隱,稱之為嗔。眾財色等而起貢高,計己勝他,名之為慢。了其真實,名之為明。不了真實,號曰無明。於諸諦中,心懷猶豫,如立衢路,名之曰疑。稱境而知,名為正見。此見邪僻,名不正見。上來第四解煩惱六訖。   論云:「隨煩惱二十者:一、忿,二、恨,三、惱,四、覆,五、誑,六、諂,七、憍,八、害,九、嫉,十、慳,十一、無慚,十二、無愧,十三、不信,十四、懈怠,十五、放逸,十六、惛沈,十七、掉舉,十八、失念,十九、不正知,二十、心亂」者。   此即第五解隨煩惱二十。言隨煩惱者,惱亂身心,煩勞行者,名為煩惱。忿等諸惑,隨貪等起,名隨煩惱。又解云:「謂此忿等隨順於心,不念解脫,名隨煩惱。」言忿等者,於違憤發,名之為忿。忿後結怨,名之為恨。心恨暴怒,稱之為惱。隱實過惡,目之為覆。讒詐惑亂,稱之曰誑。憍現恭順,名之為諂。恃榮自舉,悅豫名憍。無悲無愍,損惱稱害。妒勝憂慼,名之為嫉。蘊財貪著,名之為慳。過不自恥,名曰無慚。惡不羞他,名曰無愧。違正不欲,心不清淨,名為不信。耽樂退善,名為懈怠。於惡不防,名為放逸。滯境無堪,名曰惛沈。心不寂靜,緣貪慾等,名為掉舉。謂於所說若法、若義,無所堪能,名為失念。正了諸法,名為正知。邪了不達,名不正知。馳散外緣,其心散亂,流轉不息,名為心亂。上來第五解隨煩惱二十訖。   論云:「不定四者:一、睡眠,二、惡作,三、尋,四、伺」者。   此即第六解不定四。言不定者,謂此四法,於三界中不定一處,如尋、伺二數色界中有,餘二即無,不定相隨,故名不定。言睡眠等者,略攝於心、不自在轉,越失所作,名曰睡眠。於已作、未作善、不善事,心懷追悔,名為惡作。於法推求,未審細察,令心粗轉,名之為尋。於所尋法數數推求,令心細轉,故名為伺。上來第二明心所有法訖。   大乘百法明門論疏捲上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44 冊 No. 1837 大乘百法明門論疏   大乘百法明門論疏卷下   大慈恩寺沙門大乘光撰   今略以五門料簡心所有法。其五門者,第一、諸論不同,第二、假實分別,第三、四界分別,第四、三性分別,第五、廢立六位。   第一、諸論不同者,若依此論,心所有法有五十一,謂遍行五,別境五,善十一,煩惱六,隨煩惱二十。不定四。若依《瑜伽》,有五十三法,五十一同此論,但隨煩惱中更加邪欲、邪勝解二教。若依《顯揚論》及《五蘊論》,心所有法有五十一,並同此論,無有差別。若依《雜集論》,心所有法五十五,自餘諸數並同此論,唯煩惱六中,開不正見為五,謂薩迦耶見、邊執、見取、戒禁取、邪見。此即諸論顯數不同。   問曰:「何故《瑜伽》隨煩惱中更加邪欲、邪勝解?諸論並無,此有何意?」   解云:「《瑜伽論》所以更加邪欲、邪勝解者,為別境五中,念、定、慧三入隨煩惱,當知欲與勝解亦入隨煩惱中。又此二數,為障義重,得入隨煩惱中。」   問:「既如是者,諸論何故不說?」   答:「諸論不說者,為念、定、慧三,五根攝故,親為近障,過失重故,所以入隨煩惱中。」   問曰:「欲與勝解,五根不攝,何故《瑜伽》建立此二入隨煩惱?若爾,何故遍行五數亦不入隨煩惱中?」   解云:「此之二數,雖望念、定、慧三,非五根攝,為障是稍輕,若望遍行,還是其重。故《瑜伽論》以此二數為障義重,得入隨煩惱中。」   問曰:「何故《雜集論》煩惱六中,開不正見為五見?諸論併合為一,此有何意?」   解云:「諸論所以合為一者,以此五見同是慧性,對法論所以開為五者,約行解不同開之為五。此亦開合為異,亦無妨難。」   第二、假實分別者,心所有法,若依《瑜伽論》,二十七種是其實有,餘是假立。二十七是實者,謂遍行五,別境五,善中八——除不放逸、捨、不害。當知不放逸、捨是無貪、無嗔、無癡、精進四法上假,不害即是無嗔上假故。   論云:「問:『是諸善法,幾世俗有?幾實物有?』答:『三是世俗有,謂不放逸、捨、及不害。』所以者何?不放逸、捨是無貪、無嗔、無癡、精進分故,即如是法離雜染義,建立為捨;治雜染義,立不放逸。不害即是無嗔分,故無別實物。煩惱六中,五是實有,謂貪、嗔、癡、慢、疑。一是假有,謂不正見。」   論云:「根本煩惱六:一、貪,二、嗔,三、無明,四、慢,五、見,六、疑。問:『是諸煩惱,幾世俗有?幾實物有?』答:『見是世俗有,是慧分故。餘是實物有,別有心法故。』」隨煩惱為假為實者,若依《瑜伽.抉擇分》中,不定四法亦入隨煩惱中,合二十四總名隨煩惱分,亦無邪欲、邪勝解二法,但〈本地分〉中有二十六,更加邪欲、邪勝解故。〈抉擇分〉中云:「復次,隨煩惱自性雲何?謂忿、恨、覆、惱、嫉、慳、誑、諂、憍、害、無慚、無愧、惛沈、掉舉、不信、懈怠、忘念、放逸、散亂、不正知、惡作、睡眠、尋伺。如〈本地分〉已廣宣說,如是等類,名隨煩惱自性。復次,此煩惱,幾世俗有?幾實物有?謂無慚、無愧、不信、懈怠,此四種是實物有,餘是假有。謂忿、恨、惱、嫉、害五,是嗔分故,皆世俗有,慳、憍、掉舉三,是貪分故,示世俗有。覆、誑、諂、惛沈、睡眠、惡作、忘念、散亂、惡慧九法,是癡分故,皆是世俗有。放逸是貪、嗔、癡分,亦是假世俗有。尋、伺二種,是身、語、意加行分故,及慧分故,俱是假有。」若依《瑜伽》,二十七是實有,二十四是假有。若依《對法論》文,二十二是實物有,餘並假有。言二十二實物有者,謂遍行五、別境五、善十一中,七是實有,四是假有。故《對法論》云:「無癡者,謂報教證智,抉擇為性。報教證智者,謂生得聞、思、修所生慧,如次應知。抉擇者,謂慧勇勤俱。故知無癡,用慧為性,更無別體。」不放逸、捨並云:「依止正勤,無貪、嗔、癡,是故依此四法假立。」言不害者,是無嗔善根一分,心悲愍為體。當知不害、不離無嗔,故亦是假。根本煩惱為有十中,五是實有,謂貪、嗔、癡、慢、疑。五是假有,謂五見,離慧之外無別性故。隨煩惱及不定合二十四,皆是假立。故論云:「當知忿等是假建立,離嗔等外無別性故。」謂忿、恨、惱、嫉、害此五是嗔一分,與《瑜伽》同,慳、憍是貪一分,掉舉是貪一分,此三是貪分,亦《瑜伽》同。放逸中依止懈怠及貪嗔癡四法假立,亦《瑜伽》同。無慚、無愧、二數是貪、嗔、癡分假立,不信、懈怠二數是癡分,並是假立,與《瑜伽》不同。謂《瑜伽》說此四是實物有,今《對法》言無慚、無愧二數是貪、嗔、癡分,不信、懈怠二數是愚癡分,故不同《瑜伽》。諂、誑二數是貪、癡一分。散亂一數是貪、嗔、癡分。忘念、不正知是煩惱中念慧為性,覆、睡眠、惡作是愚癡分。尋、伺二數或是思性,或是慧性,謂推度、不推度有差別故。《大乘瑜伽論》中云:「隨煩惱中九數,謂覆、誑、諂、惛沈、睡眠、惡作、忘念、散亂、惡慧,並是癡分。」今《對法》中唯覆、惛沈、睡眠、惡作四是愚癡分,餘五不同。謂散亂一數是貪、嗔、癡分,諂、誑二數是貪、癡一分,失念、不正知是煩惱中念慧一分。當知並是作論者意異,各說一義。西國諸德並云:「隨煩惱中七是實有,謂無慚、無愧、惛沈、掉舉、不信、懈怠、心亂,此七數並別有體。」   問曰:「無慚、無愧、不信、懈怠,此四有別體者,論有誠文。惛沈、掉舉、散亂三數而有別體,何以得知?」   解云:「為掉舉數,論判是其貪分,若此數離貪外無別體者,貪不與嗔、癡相應。若爾,別有掉不得與一切煩惱相應過失。既言掉與一切煩惱相應,故知掉別有體。掉既言是貪一分、有別體,當知惛沈,散亂亦言唯是癡分,故知亦有別體。而准《對法》文,但隨煩惱中放逸是貪嗔癡一分者,則是實有。此隨煩惱二十中,唯此無慚、無愧、惛沈、掉舉、不信、懈怠、心亂七數,謂是貪嗔癡分;其餘十三數,或言一分,或言依止,故知並是假有。不定四數中,睡眠、惡作亦言是愚癡分,亦有別體。謂睡眠用想欲為性,離想外無別體故。故《顯揚論》言:『夢者欲想所作,此亦多虛。』故知睡眠是欲想性,謂是癡分,雖離癡外有別體,然是欲想性故,當知亦是假立;惡作無文。但西國諸師相傳云:『或是慧,雖言癡分,離癡外有別體。』然是思是慧性,離思慧外,無別體故,故知亦是假立。尋、伺兩數,離思離慧無別性故,亦是假立。西國諸師相傳云:『無癡善根亦有別體。』何以得知?一、《瑜伽》中唯言:『善十一中,三是假有,謂捨、不放逸、不害,餘是實有。』故知無癡亦有別體。又云:『大悲用無癡善根為性,與二十二根慧根不言相攝。』故知無癡別有體性。」   問曰:「若爾,何故《對法論》云:『無癡者謂報教證智,抉擇為體。』《釋論》云:『報教證智者,謂生得聞、思、修所生慧,如次應知。抉擇者謂慧勇勤俱。』此文何以言是慧性耶?」   解云:「無癡善根但對治癡,如無貪、無嗔、但對治貪嗔,別更無行相。《對法論》中,就行相以釋無癡,非謂無癡善根則是慧性。若從此義,心所有法五十一中,三十是實有,餘皆是假有,言三十是實有者,謂遍行五,別境五,善八,加無癡,根本煩惱五,除不正見,隨煩惱七,合此三十是實有,餘是假有。」   第三、四界分別者,四界謂欲界、色界、無色界、無漏界。五十一心所有法中,二十一通四界,謂遍行五,別境五,善十一,十四通三界,三界謂欲界、色界、無色界。十四謂貪、慢、疑、無明、不正見、不信、懈怠、放逸、惛沈、掉舉、忘念、不生知散亂、憍,四通二界,二界謂欲界、色界、四數謂諂、誑、尋、伺。十數唯欲界,十數謂嗔、忿、恨、惱、覆、嫉、慳、害、無慚、無愧。   第四、三性分別者,三性謂善、不善、無記。於五十一心所有法中,十四通三性。十四者,謂遍行五,別境五,不定四。十六通二性,二性謂不善性、無記性。言十六者,謂煩惱中貪、慢、疑、無明、不正見;隨煩惱中十一,謂諂、誑、憍、惛沈、掉舉、不信、懈怠、放逸、忘念、散亂、不正知。二十一唯一性,若善十一、唯是善性,若嗔、忿、恨、覆、惱、嫉、慳、害、無慚、無愧,此十唯不善。   第五、廢立六位者,依《瑜伽論》,略以四義廢立心所有法。言四義者,一、處,二、地,三、時,四、一切。處謂三性,地謂九地,時謂剎那相續,一切謂俱起。今約此四義明具多少。就中有二,先明六位具義多少,後明六位廢立所由。   先明六位具義多少者,遍行五法具其四:一、遍三性,二、遍九地,三、是相續,四、是俱起。別境五法具二闕二:言具二者,一、通三性,二、遍九地;言闕二者:一、非相續,二、非俱起。善十一法有一闕三:言有一者,謂遍九地;言闕三者,一、非通三性,二、非相續,三、非俱起。煩惱六者有一無四:言有一者,謂本煩惱性;言無四者,一、非通三性,二、非遍九地,三、非相續,四、非俱起。初之一門亦為簡隨煩惱故,所以更加餘之四門。並依《瑜伽論》,隨煩惱二十,有一無四:言有一者,謂隨煩惱性;言無四者,謂一、非通三性,二、非遍九地,三、非相續,四、非俱起。初之一門為簡本煩惱性,是以更加餘之四門。並依《瑜伽論》,不定四法有一闕三:言有一者,謂通三性;言闕三者,謂一、非遍九地,二、非相續,三、非俱起。   言廢立六位所由者,初、得後五位,對其遍行,以明廢立。遍行五法,具四義故,名遍行;餘皆不具,非遍行攝。別境五法俱具二義,謂通三性及遍九地,然非相續亦非俱起,闕此二義不名遍行。善十一法俱具一義,謂遍九地,然非遍三性,亦非相續,復非俱起,闕此三義,不名遍行。煩惱六法,四皆不具,謂非通三性,非遍九地,亦非相續,復非俱起,四義並闕,不名遍行。隨煩惱法,如煩惱說。不定四法,俱具一義,謂通三性,然非遍九地,亦非相續,復非俱起,三義闕故,不名遍行。   第二、將餘五位對別境位,約義有無,以明廢立,具二闕二,入別境中,餘則不爾,非別境攝。遍行五法雖通三性及遍九地,但為相續及為俱起,二義不同,非別境攝。善十一法雖遍九地,亦非相續,復非俱起,但為非通三性,一義有異,非別境攝。煩惱六法,雖非相續亦非俱起,但為非通三性,非遍九地,二義有異,非別境攝。隨煩惱法,對其別境廢立如煩惱說。不定四法,雖通三性,亦非相續,復非俱起,但為非遍九地,一義不同,非別境攝。   第三、將餘五位對善十一,約義有無,以明廢立,具一闕三,入善法中,餘則不爾,非善法攝。遍行五法,雖遍九地,但為通三性,亦相續,復俱起,闕三義故,不入善中。別境五法,雖遍九地,亦非相續,復非俱起,但為通於三性,一義不同,非善中攝。煩惱六法,雖非通三性,亦非相續,復非俱起,但為不遍九地,一義不同,不入善中。隨煩惱法,如煩惱說。不定四法,雖非相續,亦非俱起,但為通於三性,非遍九地,二義有異,非入善中。   第四、將餘五位對煩惱六,約義有無,以明廢立,有一無四,入煩惱中,餘法不爾,非煩惱攝,遍行五法,但為通於三性,遍九地,亦是相續,復是俱起,亦非本惑,五義並闕,非煩惱攝。別境五法雖非相續亦非俱起,但為通三性,亦遍九地,復非本惑,三義不同,非煩惱攝。善十一法雖非通三性,亦非相續復非俱起,但為遍九地,非本煩惱,二義不同,非煩惱攝,隨煩惱二十法雖非通三性非遍九地,亦非相續復非俱起,但為非本煩惱,一義不同,非煩惱攝。四不定法雖非遍九地,亦非相續復非俱起,但為通三性,非本煩惱,二義不同,非煩惱攝。   第五、將餘五位對隨煩惱,約義有無,以明廢立,具一闕四,入隨煩惱,餘法不爾,非隨煩惱。遍行五法,但為通三性,遍九地,亦相續,復俱起,復非隨惑,五義不同,非隨煩惱攝。別境五法,雖非相續,亦非俱起,但為通於三性,亦遍九地,非隨煩惱,三義不同,非隨煩惱。善十一法,雖非通三性,亦非相續,復非俱起,但為非遍九地,非隨煩惱,二義不同,非隨煩惱。煩惱六法,雖非通三性,非遍九地,亦非相續,復非俱起,但為非隨煩惱,一義不同,非隨煩惱。不定四法,雖非遍九地,亦非相續,復非俱起,但為通三性,非隨煩惱,二義不同,非隨煩惱。   第六、將餘五位對四不定,約義有無,以明廢立,具一闕三,名四不定,餘法不爾,非不定攝。遍行五法,雖通三性,但為遍九地,亦相續,復俱起,三義不同,非入不定。別境五法,雖通三性,亦非相續,復非俱起,但為遍九地,一義不同,非入不定。善十一法,雖非相續,亦非俱起,但為非通三性、遍九地,二義不同,非不定攝。煩惱六法,雖非遍九地,亦非相續,復非俱起,但為非通三性,一義不同,非不定攝。隨煩惱二十法,雖非遍九地,亦非相續,復非俱起,但為非通三性,一義不同,非不定攝。上來略以五門料簡心所有法訖。   論云:「第三色法者,略有十一種:一、眼,二、耳,三、鼻,四、舌,五、身,六、色,七、聲,八、香,九、味,十、觸,十一、法處所攝色」者。   此則第三、明色法,就中有二:初、牒章,第二、舉數列名。言第三色法者,此則第一牒章。言色者,質礙之法名之為色。   問曰:「若質礙故名色者,眼等諸色可名質礙,無作之色雲何質礙?」   解云:「無作之色雖非質礙,然從質礙色生故,亦名質礙。」   言略有十一種等者,此則第二舉數列名。了別色塵名之為眼,聽音樂等故名為耳,嗅沈麝等名之曰鼻,別甘辛等名之為舌,知澀滑等名之曰身。為眼所行名之為色,若依《雜集論》有二十五種,所謂:青、黃、赤、白、長、短、方、圓、粗、細、高、下,若正、不正,光、影、明、闇,雲、煙、塵、霧,迥色、表色、空一顯色。為耳所聞名之為聲,若依《雜集論》有十一種,謂:若可意、若不可意、若俱相違、若因受大種、若因不受大種、若因俱大種、若世所共成、若成所引、若遍計所執、若聖言所攝、若非聖言所攝。為鼻所嗅名之為香,若依《雜集論》有六種,謂:好香、惡香、平等香、俱生香、和合香、變異香。為舌所嘗名之為味,若依《雜集論》有十二種,謂:苦、酢、甘、辛、鹹、淡、若可意、若不可意、若俱相違、若俱生、若和合、若變異。身之所取故名為觸,若依《雜集論》有二十二種,謂:滑、澀、輕、重、軟、暖、急、冷、飢、渴、飽、力、劣、悶、癢、粘、病、老、死、疲、息、勇。十一法處所攝色者,謂意識所行,無見無對,色蘊所攝,略有五種,謂:極略色、極迥色、受所引色、遍計所起色、自在所生色。極略色者,謂極微色。極迥色者,謂即此離餘礙觸色。受所引色者,謂無表色。遍計所起色者謂影像色。自在所生色者,謂解脫靜慮所行境色。上來大文第三明色法訖。   論云:「第四、心不相應行法者,略有二十四種:一、得,二、命根,三、眾同分,四、異生性,五、無想定,六、滅盡定,七、無想事,八、名身,九、句身,十、文身,十一、生,十二、老,十三、住,十四、無常,十五、流轉,十六、定異,十七、相應,十八、勢速,十九、次第,二十、方,二十一、時,二十二、數,二十三、和合性,二十四、不和合性」者。   此則第四明心不相應行法。就中有二:第一、牒章,第二、舉數列名。言第四心不相應行法者,此則第一牒章,遍行五等與心相應,此得等諸法不與心相應,此名心不相應。言行者,則是行蘊,此明得等諸法是行蘊攝,餘心色無為,非行蘊攝。言不相應,簡別心所有法。言其行者,則簡心色無為,故名心不相應行。   略有二十四種等者,此則第二舉數列名。言一得者,於三性法假立獲得,名之為得。先業所感,隨壽短長,住時決定,稱曰命根。六趣差別,各各不同,自類而居,名眾同分。謂於聖法未得未證,異於聖故號曰異生。滅諸六識心、心數法,無有緣慮,故名無想定。滅諸六識心、心數法,及第七一分,名為滅盡定。生無想天,五百劫中心無緣慮,名無想事。謂詮諸行天人等,號稱曰名身。聚集諸法,名顯染淨義,故名句身。名之與句,二種所依,名曰文身。本無今有,說之名生。髮白面皺,稱之為老。相續不斷,名之為住。有已還無,名曰無常。剎那相續,稱為流轉。因果各別,故名定異。因果相稱,號曰相應。迅疾流轉,名為勢速。一一不俱,稱為次第。東西南北,號之曰方。過現未來,稱之曰時。一十百千,名之為數。眾緣聚會,名為和合。諸行緣乖,名不和合。上來第四解心不相應行訖。   今略作三門料簡二十四不相應行法,第一明諸論不同,第二釋妨難,第三辨其假相。   第一、明諸論不同者,《瑜伽》、《顯揚》、此論,皆有二十四不相應行,《對法論》有二十三,無不和合,《五蘊論》中唯有十四,無流轉等十。此則諸論顯數不同。   第二、釋妨難者,問曰:「何故《瑜伽》、《顯揚》、此論並同?何故《對法論》有二十三,無不和合?此有何意?」   一解云:「《對法論》雲和合等者,論既言和合等,當知則等取不和合。」又一解云:「略故不說。」   問曰:「等略何故不略餘數?但略不和合耶?」   解云:「已說在所說中,所以但偏略不和合性也。言說在所說中者,謂異生性,是見道煩惱假建立,望聖道有不得義故,即是不和合義。不和合中,略舉一隅,餘不和合,類亦可知,所以偏略不和合性。《瑜伽》、《顯揚》、此論並有二十四者,此據異生外別有不和合名,所以餘論中言二十四也。」   問:「諸論或言二十四數、或言二十三數,已如上解,何故《五蘊論》中唯有十四,無流轉等十?」   解云:「所以《五蘊論》不說流轉等十也,彼論云:『如是等類者則解。』彼論云:『當知如是等類之言,亦等流轉等十也。』此中唯略故不別列名也。」   第三、辨其假相者,二十四不相應行法,並是色、心、心所有法分位假立。   問曰:「二十四不相應行,既並是色、心,心所有法分位假立者,未知幾是色上假?幾是心上假?幾是心所有法上假?幾是通色、心、心所有法上假?」   解云:「若依《對法論》,總攝為八位,依八種位建立故,論云:『如是等心不相應行法,唯依分位差別而建立故,當知皆是假有。』」   一、謂於善、不善等增減分位建立一種者,解云:「此則是得通於三性色、心、心所有法上假立。」   二、於心、心所法分位差別建立三種者,解云:「當知是則無想定、滅盡定、無想異熟三種也。謂無想定、滅盡定,於厭心種子上,分分功能增長邊,假立為二定體,無想異熟,當知於無想報心種子上,望心不相應行義邊,於報心種子上,假立無想異熟,此三通心、心所有法上假立。」   三、於性分位差別建立一種者,解云:「此是命根,謂依阿賴耶識能持眾同分,四大諸根不壞,則於阿賴耶識相應心、心所法上假立命根,此則通心、心所有法上假;若在欲、色二界,通色上假;若在無色界,唯心、心所有法上假。」   四、於相似分位差別建立一種者,解云:「當知則是眾同分,通於色、心、心所有法上假立。」   五、於相分位差別建立四種者,解云:「當知則是四相,通色、心、心所有法上假立。」   六、於言說分位差別建立三種者,解云:「當知則是名、句、文身三種,通色、心、心所有法上假立也。」   問曰:「名、句、文身色上假立,此無有疑。雲何於心、心所有法上假立?」   解云:「此即意思所緣緣之起解,故通心、心所有法上假立。」   七、於不得分位差別建立一種者,解云:「當知則是異生性,謂前無漏聖法不得義邊,假立異生性,則於未得見道已來色、心、心所有法上假立。」   八、於因果分位差別建立餘種者,解云:「當知則是餘十,謂流轉、定異、相應、勢速、次第、方、時、數、和合、不和合,當知此十並通色、心、心所有假。」   總而言之,當知三通心、心所有法上假立,二十一通色、心、心所有法上假立。言三種通心、心所有法上假立者,謂無想定,滅盡定,無想異熟。言二十一通色、心、心所有法上假立者,謂得、命根,眾同分、異生性、名身、句身、文身、生、老、死、無常、流轉、定異、相應、勢速、次第、方、時、數、和合、不和合。此則略料簡心不相應行訖。   論云:「第五無為法者,略有六種:一、虛空,二、擇滅,三、非擇滅,四、不動,五、想受滅,六、真如」者。   此則第五明無為法,就此文中有二:第一、牒章,第二、舉數列名。   言第五無為法者,此則第一牒章。略有六種等者,此則第二舉數列名。言虛空者,謂無色性、容受一切所作業故,故名虛空。謂慧有簡擇之能,故名為擇,由擇得滅,故名擇滅。因緣不會,諸法不生,非由慧滅,名非擇滅。第四靜慮以上,唯有捨受現行,不為苦樂所動,故名不動。滅盡定中,心、心法滅,想、受用勝,就強為名,故則是此名想受滅。法性本來常自寂滅,不遷動義,名為真如。此則第五明無為法。   上來說一切法者,以下乃至第五無為,答前問訖。自下第二、答後問。   論云:「言無我者,略有二種:一、補特伽羅無我,二、法無我」者。   此則第二、答後問。就此答中有二:第一、牒章,第二、舉數列名。言無我者,此則第一、牒章。略有二種等者,此則舉數列名。言補特伽羅者,此地正翻名數取趣。於六趣中數數往還,名數取趣。雖復往來,都無我人,故名無我。二、法無我者,謂蘊、界、處等,名之為法,此無人故,名無我。此則第二、答後問訖。   大乘百法明門論疏卷下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44 冊 No. 1838 大乘法界無差別論疏   No. 1838 [cf. No. 1626]   大乘法界無差別論疏(並序)   魏國西寺沙門法藏撰   詳夫性海虛凝。迥架名言之表。寂門圓應。潛該相用之源故由常湛妙因。作濤浪之淵府。緣生幻果。依涅槃之起滅。出入冥會。動靜相和。理不乖事。不轉性而成物。事不乖理。不壞物而歸性。是則性非自性。多門所以立焉。物非他物。一相所以存焉。乃知含孕太虛而不增其量。隱祕纖芥而不減其形者。寔唯法界無差別之緣起乎。將以智求。即乖其實。欲以情測。即失其真。如來示滅。茲道陵替。後之學者。或守權乖實矣。有堅慧菩薩。傑出中天。位登證實。聲高五印。思欲光揚萬行。匡贊一乘。罄己所知。略示群品。其為論也。理超謂跡。以菩提心涅槃界為因果之勝地。清淨土功德山為緣性之本轍。善苗擢葉即返流以契本。白法開華。自還源而造極。亙煩惱海不思議而一味。滿眾生界豈斷常而萬殊。若虛空在雲。無以蔽其寥廓。如摩尼處垢。不足染其清明。文略義玄。喻近意遠。開夷路也。平等朗然而不變。則勇進者乘真而直入。辨實相也。緣起紛然而不作。則羸退者知迷而率服。豈煩眾異妄見之蹐剝而重嬈其心哉。作者之致。庶幾於顏子矣。然大乘。即簡異小甄別所宗。法界無差別。簡實異權。標其玄奧。論即解釋精微。一卷言無二軸。餘義下當別辨。   將釋此論。略作十門。一教起所因。二明藏所攝。三顯教分齊。四教所被機。五能詮教體。六所詮宗趣。七釋論題目。八造論緣起。九傳譯由致。十隨文解釋。   初教起所因者。先通。後別。通者。如瑜伽六十四雲。欲造論者。要具六因。一欲令法義當廣流布故。二欲令種種信解有情。由此因緣。隨一當能入正法故。三為令失沒種種義門重開顯故。四為欲顯略攝廣散義故。五為欲顯甚深義故。六欲以種種美妙言詞。莊嚴法義生淨信故。今別辨此論。略有十因。一為助佛揚化。光輝佛日。令法久住。報佛恩故。二為末世鈍根。於佛深經不能開悟。方便解釋令法解故。三為外道輩訕謗佛法。引導令彼起淨信故。四諸部小乘不信大者。巧示大乘令信受故。五於大乘中守權教者。解釋深旨。令彼捨權歸此實故。六略攝如來廣大甚深玄奧之義令易入故。七為顯真實大菩提心。是佛根本要妙所依。令彼含識起行求故。八解釋經中眾生心內如來藏法。令彼決定信有此故。九為釋經中永無二乘。唯有一乘為究竟故。十為顯佛果法身。與諸眾生如來藏法。一性無二因果平等唯一味故。   第二藏所攝者有二。先約三藏。謂一契經藏。二調伏藏。三對法藏。於此三中。對法藏攝。二約二藏。一菩薩藏。二聲聞藏。於此二中。菩薩藏攝。以所依經及所釋義。皆悉非是二乘法故。   第三顯教分齊者有二門。一敘諸說。謂戒賢。智光各立三教等。並如華嚴疏中說。二述現宗。謂現今東流一代聖教。通大小乘及諸權實。總有四宗。一隨相法執宗。謂阿含等經。婆沙等論二真空無相宗。謂般若等經。中百等論。三唯識法相宗。謂深密等經。瑜伽等論。四如來藏緣起宗。謂楞伽密嚴等經。起信寶性等論釋此四宗。略舉四義。一約乘者。初唯小乘。次二具三乘。謂此二乘宗。同許定性二乘不成佛。後唯一乘。以此宗許入寂二乘亦成佛故。智光三教。及梁論第八。並同此說。二約識者。初二唯說六識。後二具說八識。於中初說六識有。後說六識空。後二中。初說八識唯是生滅。後說八識通如來藏。具生滅不生不滅。三約法者。初唯說有。二唯說空。三說亦空亦有。謂此宗許遍計所執空。依他圓成有。四說非空非有。謂此宗許如來藏隨緣成阿賴耶識。即理徹於事也。許依他緣起無性同如。即事徹於理也。以理事交徹。空有俱融。雙離二邊故雲也。此四約法。就多分說。四約人者。初是小乘諸師達磨多羅等所立。二是龍猛聖天等所立。三是無著世親等所立。四是馬鳴堅慧等所立。餘隨宗義別。並準可知。此論正當第四宗攝。   第四教所被機者。於上四宗中。初小乘宗。一切眾生皆非此為。以彼宗中總無人向大菩提故。次依第二第三宗。於一切眾生內。半為半不為。謂五種性中。菩薩種性及不定性。是此所為。餘三定性。即非此為。以各無因故。第四宗中。明一切眾生皆此所為。以悉有佛性並當成佛。涅槃經中。除草木等無心。為非佛性。凡諸有心。悉有佛性。佛性論中。言一分無性為不了義。寶性論等。為謗大乘因。依無量時故。說無佛性。非謂究竟無清淨性。楞伽五性中。無種性人亦當得佛。以如來不捨諸眾生故。如此等文。廣如別說。定性二乘入涅槃後。要皆當得發菩提心。法華第三。生滅度想入於涅槃。而於彼土求佛智慧。是故唯以佛乘而得滅等。法華論。決定聲聞根未熟故。菩薩授記方便令發心等。又雲。彼以諸禪三昧為涅槃。本無實涅槃。入楞伽。三昧酒所醉等。乃至雲。酒消然後覺。得佛無上身。密嚴第一頌雲。涅槃若滅壞。眾生有終盡。眾生若有終。是亦有初際。應有非生法。而始作眾生。解雲。此亦是聖教。亦是正理。若入寂二乘灰斷永滅。則是眾生作非眾生。若令眾生作非眾生。則應有非眾生而始作眾生。唯識論中。說有漏生於無漏。則難勿無漏法還生有漏。今亦例同。既眾生入滅同非眾生。勿非眾生法而還作眾生。況復此是聖言。彼非佛說。又勝鬘經。無上依經。佛性論。寶性論。皆同說三界外。聲聞緣覺及大力菩薩。受三種變易身。又智論九十三。引法華第三釋雲。有妙淨土。出過三界。阿羅漢當生其中。是故定知入滅二乘。滅粗分段名入涅槃。實有變易在淨土中。受佛教化行菩薩道。若不爾者。未迴心時既無變易。迴心已去。即是漸悟菩薩。不名二乘。故知於三界外所受變易。小乘以為涅槃。大乘深說。實是變易。本無涅槃。勝鬘雲。聲聞緣覺。實無涅槃。唯如來有涅槃故。此論下雲。應知唯有一乘道。若不爾者。異此應有餘涅槃故。同一法界。豈有下劣涅槃。勝妙涅槃耶。以此當知二乘之人既無涅槃。無不皆當得菩提故。一切眾生皆是所為也。餘義如別說。   第五能詮教體者有五門。一隨事門。二遍通門。三歸識門。四同性門。五無礙門。初中有四句。一或唯以名句文為性。謂以音聲但是所依。非正體故。唯識論雲。若名等不異聲者。法詞無礙。境應無別。二或唯以音聲為性。謂名句等依聲屈曲。假立無體故。雜集論雲。成所引聲。謂諸聖說。無性攝論第一雲。依弘誓願。立菩提聲。三或具二為性。謂以耳意兩識。緣聲處法處二境。方得聞解故。淨名經雲。有以音聲語言文字而作佛事。又十地論雲。說者以二事說。聽者以二事聞。謂音聲名字等。四或俱非聲名以為其性。謂二事即空故。文字性離故。淨名經雲。夫說法者無說無示。其聽法者無聞無得。十地論中。文字猶如彩畫虛空。音聲猶如空中風相。俱無所得。如是說法。即是不說說也。此四句中。別取前三。通於小乘。具此四句。唯在大乘。又此四句合為一教。以無異法故。有無無礙故。二遍通門者。謂色等六境。及餘一切法。皆可軌生物解。悉為教體。或默然等。如淨名經及楞伽等說。可準知之。三歸識門者。謂前聲等一切教法。皆悉各是識所現故。是故就實。無不唯識。謂說者識中名言種子生起現行。成言說事。為增上緣。令聞者識上文義相現。方為教法。攝論十一識中言說識經雲。我說識所緣。唯識所現故。起信論雲。若離心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並準可知。四同性門者。謂則前門能變境識。當相從緣。即無自性。無不皆是一真如性。起信論雲。唯依心現。本不離真如。又雲。是故一切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易。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以一切言說。假名無實但隨妄念。不可得故。準之。五無礙門者。於前四門。心境理事。混融無礙。同一緣起。存亡自在。不相障礙。以為教體。以前四門所引聖教。皆不相違故。義不相離故。法體無二故。思準之。   第六所詮宗趣者。於中先宗後趣。宗中尋名。即以法界無差別義以為宗。分別此義。略作二門。一定其義。二辨開合。初中有三門。一約染淨門。二約權實門。三約理事門。初中。若就染門。隨流生死。違真性故。名差別法界。下文引不增不減經雲。即是法身為本際。無邊煩惱藏所纏。從無始來。生死趣中。生滅流轉。說名眾生界等。又下文與煩惱俱。名空如來藏。顯成惑染差別法界。二約淨門。反流出纏順真性故。名無差別法界。起信論雲。若人修行一切善法。自然歸順真如法故。此則萬行契真。冥同一味。起信又雲。始覺即同本覺。是故名為無差別法界。今此論正辨此義。故以為宗。二權實門者。就淨法中。若約三乘權教所辨。許定性二乘不向大故。是則三乘因果差別。亦名差別法界。若約一乘實教所說。一切二乘無不皆得大菩提故。是則名為無差別法界。此論正顯此義。故以為宗。依此二義。涅槃經第十雲。迦葉菩薩雲。我今始知差別無差別義。差別者。聲聞如乳。緣覺如酪。菩薩之人如生熟酥。如來佛性猶如醍醐。無差別者。聲聞獨覺於未來世悉是其常。譬如眾流皆歸於海。是故此論但明彼經無差別法界也。三約理事門者。就此一乘法界之中。若約隨事行果緣起相異。及理事非一。故名差別法界。今此論正明此義。故以為宗。二明開合者。先開法界。後合無差別。前中亦二。一法。二界。法謂依生聖法也。界謂本有真性也。法亦二義。一因位行法。二果位德法也。界亦二義。一因位名如來藏。二果位名法身。二合顯無差別者。亦有四義。一約界。謂如來藏與法身無二無別。以無異性故。二約法。謂因位行法與果位德法無二無別。以轉因成果無異法故。三約法界。謂修生本有亦無差別。以法身隨緣同彼法故。修生無性即法身故。因位法界。當知亦爾。四約圓融。謂總前四義。令二法界無礙緣起因果混同。通為自在法界無差別義也。二趣者。顯說此法。為令眾生於此信受。生解起行。證契成果。稱真法界。起無思大用。橫遍十方。豎該三際。無斷無絕。是其意也。   第七釋論題目者。大乘。簡別其宗。法界。辨定其義。無差別。顯其意趣。論者。剖柝所詮。謂釋大乘中法界無差別義。故以為名。又大者。當體為目。包含為義。乘者。就喻為名。運載為功。體用合舉。故雲大乘。大有三義。一體大。謂真如平等不增減故。二相大。謂具足無漏性功德故。三用大。謂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此依起信論。又有七義。如莊嚴論等。乘亦三義。一理性為所乘。妙智為能乘。佛果為乘至處。此依佛性論也。二以無分別為所乘。萬行為能乘。亦佛果為所至。三以理智萬行俱是所乘。菩薩假者以為能乘。佛位人法為乘所至。故攝論雲。乘大性故。名為大乘。亦大亦乘名大乘。此通依主持業二釋可知。法有三義。一持義。謂自性不改故。二軌義。謂軌範生解故。三對意義。是意識所知故。界亦三義。一因義是界義。謂依生聖法故。攝論雲。法界者謂是一切淨法因故。中邊論意。亦同此說。三性義是界義。謂法之實性。起信論雲。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又雲。法性真如海。故雲也。三分齊義是界義。謂諸法分齊各不相雜。故名為界。前二皆法之界故。名為法界。後一法即界故。名為法界也。無差別者亦有三義。一約位。謂凡夫染位。菩薩染淨。諸佛極淨。三位雖殊。法界之性實無差別。二約法。謂十種無差別。如下文說。三約行。謂因唯一乘。果唯一味。是故因果法界各無差別。論者。剖析深義。解釋佛經。令其妙理指掌現前。簡異本經。故稱為論。即是集義論也。   第八造論緣起者。堅慧菩薩者。梵名娑囉末底。娑囉。此雲堅固。末底雲慧。菩薩者。具雲菩提薩埵。諸論通釋。有其三義。一從境為名。以此二法是所緣境故。如骨觀等。菩提雲覺。即所求佛果。薩埵名有情。即所度眾生。以智悲內起。是以外緣二境。一雲。菩提是所求佛果。薩埵是能求行者。謂求菩提之薩埵。即境智和合目。一雲。菩提同前。薩埵雲勇猛。謂有志有能。於大菩提勇猛求故。謂此論主。有稱理求佛堅固正慧。故以為名。三藏雲。西域相傳。此是地上菩薩。於佛滅後七百年時。出中天竺大剎利種。聰叡逸群。備窮俗典。出家學道。慧解踰明。大小乘教。無不綜練。但以行菩薩行。留意大乘。以已所遊平等法界。傳示眾生。方為究竟廣大饒益。是故造究竟一乘寶性論。及法界無差別論等。皆於大乘捨權歸實。顯實究竟之說矣。   第九翻譯由致者。有于闐國三藏法師提雲般若。此雲天慧。其人慧悟超倫。備窮三藏。在於本國。獨步一人。後為觀化上京。遂齎梵本百有餘部。於垂拱年內屆至神都。有敕慰喻。入內供養。安置魏國東寺。令共大德十人翻譯經論。仍令先譯華嚴。余以不敏。猥蒙徵召。既預翻譯。得觀寶聚。遂翻得華嚴不思議境界分。華嚴修慈分。大乘智炬陀羅尼經。諸佛集會陀羅尼經。已上各一捲成。造像功德經二卷。法界無差別論一卷。沙門慧智等譯語。沙門法華筆授。沙門復禮綴文。沙門圓測慧端弘景等證義。其餘經論。並未及譯。三藏遂便遷化。瘞於龍門。與日照三藏同處。敕甚優禮。道俗欽慕。如喪考妣焉。   第十隨文解釋者。此論之中。分為二分。初一頌。是標宗致敬分。二從菩提以略說下。明開宗演釋分。以是略論。故無結說迴向分也。就初一頌中。有其二意。一為歸敬三寶意。二標宗解釋意。初中或唯敬法寶。以菩提心總別體能是法寶故。二或亦通敬佛寶。以所得法身果是佛寶故。三或具三寶。以菩提心正在因位菩薩所有故。所得法身是佛果故。因果二處俱有法故。二標下十二門中初果門故。舉此覺心能成彼果。是故便即致禮此心。於中初一句總標緻敬。下三句別辨勝能。前中。首是頭也。稽是至也。以頭至地。故名稽首。相唯身業。實通三也。菩提雲覺。謂佛果大覺。於此大覺起心正求。從境目心。故雲菩提心也。又釋準下自性淨心。則是性淨菩提。故雲菩提心。此乃菩提即心。故雲也。此上總顯所禮。下三句別顯勝能中。初句能成勝因。此有二義。一能與殊勝果法為方便因。此即勝之方便。二即此覺心當體殊勝。故能與佛果為方便因。此是勝即方便。唯此覺心能為此用。故雲能為勝方便也。下二句別顯所得果。於中顯法身果。離六種患。一無生。二無老。三無死。四無病。五無苦依。六無過失。於中初三離業報。次二離二障。後一離誤失。並如下釋。第二開宗演釋分中有四。一開數總標。二所謂下。依數列名。三此中下。明生起次第。四何者下。依章解釋。初中三。初略標舉數。二結成論體。三勸物應知。初中略有二種。一要略。二省略。今是要略。謂諸聖教中。說菩提心乃有多門。如華嚴經五十九。說菩提心有二百餘門。今此十二無不統取。故雲要略。二結成論體者。此十二義。是此一部論之所辨。故雲是此論體。三勸物應知者。以是要妙精粹之法。唯是聰明勝智慧者之所能知。是故勸彼勝人如次應知。二所謂下依數列名。初果者。是菩提心所得故。此有二種。一涅槃果。如初頌說離六患等。二菩提果。如後頌說益三位等。二因者。是菩提心所從起故。別有四種。謂信。慧。定。悲。三自性者。是菩提心之體狀。此有二相。一離染相。二具淨相。四異名者。依法界等類有多名。謂約果有四名。即常樂我淨。約因有二名。即自性清淨心。及不思議佛法。五無差別者。名雖有異。體無若干。謂無有作等十種差別。六分位者。體雖無別。隨緣染淨位分不同。謂眾生菩薩諸佛三位染淨分故。七無染者。心性在纏。與煩惱俱。而無染污。八常恆者。此顯心性在生老死中不變壞故。九相應者。顯性與恆沙功德淨法相應。十不作義利者。此顯凡位雖與如是功德相應。然為無明覆故。不能起自他饒益。十一作義利者。此顯心性出纏佛果廣大饒益。十二一性者。明在纏出障性無二故。謂因唯一乘。果唯一味。故無二也。第三此中下釋十二門生起次第。亦釋建立十二。不多不少。此中者。此十二之中也。何故最初顯菩提心果者。謂令眾生見彼勝利求其因故。二次則說彼所起之因者。既見勝利。次辨能起彼心之因也。三然後安立等者。既具彼因。次宜顯彼所發心性。望心性為出也。望心相為生也。同金剛般若中。一切諸佛從此經出。阿耨菩提等皆從此生等。以得生了二因。故此心相名出名生。四及顯異名者。謂自性既立。必有名彰。名隨義立。故雲異名。五而無差別者。謂名雖有異。義體不殊故。六於一切位者。義雖不殊。就染淨位而恆不一切故。七無有染著者。既遍諸位。在凡染中應為所污。以常淨故。無染著也。八常者。或雖不染。應為生老死之所遷壞。釋以常故。無改變也。九與淨法而共相應者。明非直不為染污所易。而亦常與恆沙功德淨法相應。十不淨位中無諸功用者。既有恆沙功德相應。何不能起大利用耶。釋以有障故。如糞中金。雖實是貴。不成器用。十一於清淨位能作利益者。既以在障未起用故。出障則便有大義利。十二一性涅槃者。雖有大用。用常寂故。唯是一性。所謂涅槃也。應知如是乃至次第開闡者。此文有二義。一結前相生次第可知二標後次第解釋之義。故雲開闡也。第四何者下依章解釋中。釋十二分。即為十二段。就初釋果分中二。初明平等果。二頌曰下。釋差別果。又前是涅槃果。後菩提果。又前法身果。後報化果。又前是斷果。後是智果。謂以菩提心能為生了二因。是故辨茲二果。就前中三。初顯所得果。二結果由因。三致敬彼因。初中二。先標章後釋義。釋義中二。先總釋。後別釋。前中二。先總舉顯勝。二所以下。釋其所由。前中二句。一明所證最寂。二明能證至極。前中言寂靜涅槃者。簡二乘所得也。以二乘人望分段盡邊名得涅槃。然三餘未泯。故非寂靜。謂變易報。及彼業。並無明住地。又地上菩薩分離前三。猶未永盡。不得名最。唯佛永盡。超於二乘越過十地。雲最也。涅槃。此雲圓寂。謂德無不備曰圓。障無不盡稱寂。為聖法所依。故名為界。此中有涅槃義。如別記說。二此唯諸佛下。明能證至極。亦是結法屬人。謂標果簡因。故雲非餘能得。二釋所由中。先徵。後釋。所以者何者。徵也。徵意二乘亦得涅槃。何故乃雲唯佛非餘。下釋意。微細煩惱。唯佛能盡。二乘菩薩。並所未盡。是故唯佛方能得此最寂涅槃。第二於中下別釋中。言於中者。於此涅槃平等之中。此於中言。通下六種應知。六中。初無生者。標也。永不復等者。釋也。謂於此法身中。三種意生身永不起故。故者。因也。由也。由無彼故。名曰無生。下文故字。皆同此釋。楞伽中。約地上菩薩。有三種意生身。一三昧樂意生身。二覺法自性意生身。三種類俱生無行作意生身。此並身隨意現。故雲意生。亦名意成。廣如別說。又寶性論雲。以常故不生。離意生身故。二無老者。標也。下釋。言此功德者。謂此涅槃寂靜功德也。言增上者。在因位之上故。殊勝者。勝過二乘故。圓滿者。佛果齊備故。究竟者。性同無為故。無衰變者。明此等功德皆無衰耗改變。故雲無老也。寶性論中雲。不變故不老。以無無漏業故。解雲。彼論約能感變易之業。名無漏業。皆有衰變。約之顯老。三無死者。標也。下釋。以無微細變易退故。是因位無漏所感之身。細患所遷。故雲變易。或三種。如勝鬘等說。或四種。如梁論等說。寶性論雲。以恆不死。離有不思議變易退故。此中變易身義。如別說之。四無病者。標也。謂二障及習所病盡故。寶性論雲。清涼故不病。無煩惱習故。五無苦依者。標也。以無始時根本無明住地及習氣。為眾苦所依。今皆永盡。故雲無苦依。問。此與前所知障何別。答。三藏兩釋。一雲。此是住地無明。彼是起時無明。如勝鬘說也。二雲。此是所知障中細分為本。是彼所依。以依細起粗故。若爾。煩惱豈無粗細。釋雲。煩惱粗細。與粗所知。俱是能依。唯此微細。是彼二所依。六無過失者。標也。謂佛果三業。錯誤過失永不行故。謂羅漢具此三失。佛永無故。如十八不共法中說。又此六中。總攝離四障。第一第三離報障。第二離業障。第四第五離惑障。第六離誤犯障。第二此則由下。結果由因。於中三。初為因不失。二得果究竟。三辨定果法。初中顯此因能得彼果法。謂此勝果雖由萬行為因。然菩提心是最上方便。以是行本故。言不退失因者。非直當成佛果為最上之因。亦與中間所修諸行作不退失因。以離菩提心令餘行退失故。華嚴雲。退失菩提心。修諸善根。是為魔業。又釋。以此菩提心得果決定。故雲不退之因。謂此心有二力。一令已成之行不失故。二令未成之行不退故。二得果究竟。言一切功德得彼果者。明此菩提心力。能令功德至究竟位到彼岸處。三彼果者下。辨定果法。於中二句。初彼果即涅槃界者。簡非菩提果。二何者下。簡非小涅槃。即六種轉依中。是果圓滿轉。具有恆沙功德為身。故雲不思議法身。此中有轉依義。如別說。三以菩提心下。致敬彼因。以此菩提心是勝果之因。故加頂禮。如世人見白月初出時。悉皆拜之。能與滿月為因故。以為吉祥勝相故。如華嚴經中。彌伽良醫禮善財童子者。為重菩提心故也。又勝天王經雲。菩提心如白月。以漸增長故。令諸煩惱如黑月。以漸減損故。涅槃果竟。第二菩提果中二。先頌。後釋。頌中。初二句標三宗。次一句出三因。後一句舉三喻。釋中有三。初釋菩提心能益世間。此有三義。一以菩提心故。當得成佛。利益人天。此是展轉益也。二此菩提心未成佛來。常勸化饒益一切世間。令生善法也。三此菩提心人。既若退轉。猶得人天善報利益故也。文中菩提心能生長一切世間善苗。此是立宗。謂未生者能生。已生者令增長。故雲生長。因雲。以是所依故。謂世間善法。皆依菩提心而得生長。但為其緣。非是親因。故雲所依也。同喻雲猶如大地。為苗稼生長依處。亦但為緣也。二如海下。明菩提心亦能生長二乘聖法。於中此心能生長一切聖法。是立宗。以是法寶積聚處故。出因也。謂是二乘法寶從菩提心生長。亦有三義同前說。同喻雲如海者。以大海中出諸珍寶。同菩提心海出聖法寶。又釋此聖法寶通三乘法。非唯二乘。於理亦無違。三如種子下。明菩提心能親生佛果。於中相續出生一切佛樹者。是立宗。謂望法身為了因。故雲出也。望報化為生因。故雲生也。法從喻名。故雲佛樹。佛果業用。未來際無斷絕故。雲相續也。因者。出因也。以菩提心是佛果正因。不同前二故也。同喻如種子者。是親因。非緣因也。猶如大樹從自種子生。佛果亦爾。親從菩提心種子生也。此為親生因。不同前二位但為緣也。又不同前門為了因得涅槃。故雲如種子為生因也。釋果門竟。第二釋因中三。先結前生後。二立頌略標。三釋頌具顯。頌中四句。各顯一義。釋中有二。先問。從答。問。雲何此菩提心因積集。可知。下答。先喻。後法。喻中如輪王子。具四緣生長。一父。二母。三在胎十月。四出胎乳養。方成王子。未名為王。今此四緣。令菩提心起。故名因。非菩提心與佛為因。下別釋四義。初釋種子。謂於大乘廣大法寶深起信心。故為種子。以若無信。心不起故。深信者。唯識中信別有三。一信實有。謂於諸法實事理中深信忍故。二信有德。謂於三寶真淨德中深信樂故。三信有能。謂於一切世出世善。深信有力。能得能成。起希望故。依梁攝論亦三種。一信實有自性住佛性故。二信可得引出佛性故。三信無窮功德至得果佛性故。依起信論四種信心。一信根本。所謂樂念真如法故。二信佛有無量功德。常念親近供養恭敬。發起善根。願求一切智故。三信法有大利益。常念修行諸波羅蜜故。四信僧能正修行自利利他。常樂親近諸菩薩眾。求學如實修行故。二以般若為母者。謂智慧力通達於前所信法故。然有三種。一加行智。觀求通達。二根本智。正證通達。三後得智。照現通達。由智為行本。故名為母。經雲智度菩薩母。此之謂也。三三昧為胎藏者。由禪定中證法樂住。攝持一切所修善法。令安住不失。增長廣大。故如胎藏。四大悲為乳母者。由大悲內發。拔苦無倦。遂令種智因此圓滿。故如乳母養育菩薩。此悲有二種。一是悲。非大悲。救其現苦。二是悲。亦大悲。救現未等苦故。佛性論。悲者暫救濟。不能真實。大悲者。能永救濟。恆不捨離也。又大悲有三。謂眾生緣。法緣。無緣。如佛地論。及智論等。具釋可知。此上四義。一因。二緣。三攝。四養。佛性論。寶性論。皆同。此四略作八門。一就地前約多配位。即深信是十信。二智慧是十解。三禪定是十行。四大悲是十迴向。由此地前四行。生成地上佛真子也。二約行相。謂一修行信樂大乘行。二般若行。三破虛空器三昧行。四大悲行。三約破障。謂初破闡提不信障。二破外道我執障。三破聲聞畏苦障。四破獨覺捨大悲障。四約建立。謂若無信即不受。若無慧即不入。若無定則不持。若無悲則不迴救生。是故此四不增不減。五約成因。初成淨德因。二成我德因。三成樂德因。四成常德因。六約地上行成。初二三地信樂行成。四五六地般若行成。七八九地三昧行成。十地及佛地大悲行成。此約寄位。理實遍通也。七約得果。謂淨我樂常。如次成此四德果。可知。八增起異行。謂梁論中。立五法釋佛子義。於前四義。更加以方便為父。華嚴經第六十內。二十門釋佛子。如彼。應知釋因門竟。第三釋自性門中亦三。初徵起。次立頌。三解釋。頌中上半明無染自性。下半明具淨自性。各先法後喻可知。二釋中三。初標數。二列名。三釋義。初中謂彼前因積集所現菩提之心。有二種相。此則牒前起後也。釋義中二。先釋無染相。有法喻合。法中二。先明自性無染。二出障清淨。以諸煩惱亦有二滅。一性自滅。本來即空故。二對治滅。翻迷顯覺故。是故所依心性亦二種淨。即性淨。方便淨也。智亦有二。謂本覺及始覺。並可知。此中約心性說。二喻中亦二。先喻本性淨。二雖其自性下。喻出障淨。寶性論雲。一自性淨。以同相故。二無垢淨。以勝相故。前中。火等喻淨心。灰等喻煩惱。四喻。喻四德。一火喻本覺般若義。二寶喻本性功德義。三空喻性自解脫義。四水喻本性清淨義。又釋。初是我德。二樂德。三常德。四淨德。可知。又寶性論中。略無火喻。但說三義。彼論第三雲。依於自性同相如來法身三種清淨功德。如意寶珠。虛空。淨水。相似相對治。應知。言為灰等覆者。一灰覆於火。如外道我執障。二垢翳摩尼。如聲聞畏苦障。三雲障虛空。如獨覺捨大悲障。四土混濁水。如闡提不信障。若通說。即貪等一切煩惱。可知。二雖其自性下。喻離垢淨。可知。三如是一切下。合中。亦初合性淨。二雖貪等下。合離垢淨。亦可知。二白法下。釋具淨相。於中二。先法。後喻。法中亦具二種淨法。初牒名舉體。二為白法所依者。顯與一切修生淨法作所依故。三即以一切而成其性者。明具本有恆沙功德為其自性。即此本有修生冥合不二。為清淨相。前性離治離亦無二相。為離染相。又自性離染。其本性德是空不空如來藏故。在於因位。又對治離染。其修生德是智斷二德故。在於果位。又此四義。總合為一無礙緣起。隨舉一門。餘皆統攝。如須彌山亦有二義。一眾寶所依。喻修生德。二即以下。喻本性德。謂此山王四寶所成。謂金。銀。琉璃。及玻璃。可知。釋自性竟。第四釋異名門中亦三。先徵起。二立頌。三釋頌。頌中有二。初一頌。約果明異名。後一頌。約因明異名。前中上半簡因名。謂此心至佛果時。名為阿羅訶。不名菩提心也。阿羅訶。此雲應供。即十號之一也。後頌中上半明類同法界。謂性離所知障。故雲明也。性離煩惱障。故雲潔也。與法界無二。故雲同也。下半明說異名謂不思議法者。恆沙性德。深廣難測故也。三釋中二。先釋初頌。二又如下。釋後頌。前中四。初牒前智。起後斷。為心自性。謂客障永離。勝德成就。是故不復名菩提心。二得四種下。釋轉至佛果。則釋頌中初三句。謂至佛果。得四德圓滿。故名如來法身也。三如說下。引經解釋。此是勝鬘經文也。寶性論中。釋此四德有多門。今略述一義。彼第三雲。有二種法。如來法身有淨波羅蜜。一本來自性淨。以同相故。二離垢清淨。以勝相故。有二種法。如來法身有我波羅蜜。一遠離諸外道邊。以離虛妄我戲論故。二遠離諸聲聞邊。以離無我戲論故。有二種法。如來法身有樂波羅蜜。一遠離一切苦故。以滅一切意生身故。二遠離一切煩惱習。以證一切法故。有二種法。如來法身有常波羅蜜。一不滅一切有為行。以離斷見邊故。二不取無為涅槃。以離常見邊故。四如來法身下。會文歸義。謂此常樂我淨之法身。即是離染性淨心之異名。故雲差別名也。二又如下。釋第二頌中。引不增不減經。釋因位異名。亦是就法顯異名。既此法性即是法界。亦名真如。或雲實際等。我依此等類故。約無染義。說名性淨心。約具恆沙佛果德義。說名不思議法也。釋異名竟。第五釋無差別門中亦三。先徵起。二立頌。三辨釋。頌中初半總顯。謂法身在眾生位中。總顯無差別。下一頌半別顯十種無差別義。於中初半列四名。後一頌列六名。可知。三辨釋中二。先釋總顯。謂頌中法身。即釋中名菩提者。顯因果一味故。性淨心即是法身故。二所謂下釋別顯中。十句內各有標釋。一無作者。標也。謂性非緣作故。以無為故者。釋也。以是真如無為故。是故無作也。二前際無初起。三後際無終盡。四以性非可染法。是故在染常淨故也。五性空智所知者。標也。謂知性空之智能了此性。又釋。智性即空。名性空智。以此空智方能知空。以一切下。釋也。謂以一切法同一無我味故。是故能證所證為一味相。以非不彼起無以證彼故也。六無相中釋內。以真如中無眼等諸根積聚之相。是故不可以色等相取故也。七聖所行中釋內。簡彼二乘。故雲大聖。又簡菩薩。故復雲佛。唯是如來所知境界。顯甚深義。地上菩薩少知。唯佛窮盡故也。八一切法依止中釋內。以染淨諸法所依止故者。謂此心性。是諸法依處。勝鬘雲。依如來藏有生死。是染法也。依如來藏有涅槃。是淨法也。寶性論雲。無始世來性。作諸法依止。依性有諸道。及證涅槃果。此是阿毘達摩大乘經頌。彼論引勝鬘經釋此頌。總是如來藏為所依止。唯識攝論。約阿賴耶識釋。故知二宗不同也。九非常中釋內。染法不常有三義。一隨染緣不住常性故。如楞伽雲。如來藏。受苦樂。與因俱。若生若滅。此之謂也。二以能依染法可斷盡故。令如來藏不常。佛性論中。真如約染法有離不離無常也。三以能依染法無始有終。故雲非常。真如為彼法性。是故從彼能依。故立此名。十非斷中釋內亦三。一性具德不可斷故。二與能依淨法和合。盡未來際故。三以諸淨法非是可斷。為彼法性。從彼立名。又此上十中。初三約世。謂三際不遷。次四約行。於中前二約因行。初境後智。後二約果行。亦初境後智。後三約法。初一總。謂能持染淨。後二別。謂隨染淨以立其義。釋無差別竟。第六釋分位門中亦三。一徵。二頌。三釋。釋中三。先牒前門。二不淨位下。正顯其相。三如說下。引經證成。就正顯中三句。一此無差別心性。在於雜染眾生位中。名有垢真如。亦是自性住佛性。與眾生作依因。故名眾生界。二於染淨位中名菩薩者。已斷障故名淨。斷未盡故亦名染。又修起淨德名為淨。淨德未圓猶帶障故名為染。又異前位故名淨。異後位故名染。是故名為垢淨真如。亦名引出佛性。三最清淨位名如來者。習氣永盡。福智圓滿。故雲最極淨也。以此心性從障出來。至佛果位。名為如來。此是無垢真如。亦是至得果佛性。三如說下。引不增不減經釋此三位。於中二。初正顯三位。後是故下。結顯無二。前中三位即為三。初不淨位中亦三。初牒舉法體。謂即此法身者。是前心性無差別法界也。二為本際下。正顯法身作眾生義。於中二。初為本際無邊煩惱藏所纏者。明為惑業所纏縛也。二從無始等者。明隨苦報所漂流也。三名為眾生界者。依義立名。謂以為惑業苦所纏漂故。名此法身為眾生界也。又釋為本際煩惱等者。是動法身之緣也。以無始故雲本際也。謂本際已來無邊煩惱所纏故也。又此煩惱是生死之本際故名也。又迷本實際起此惑故。以此住地煩惱。能生一切起煩惱故。是故名為煩惱藏也。二從無始等者。正顯法身隨彼染緣作眾生義。謂此法身。是一心性。本來清淨。以此心性不染而染。故眾生也。染而不染。故眾生即如也。今就前門。故雲眾生界。問。餘處說阿賴耶識隨熏變現作眾生。何故此中乃以法身隨緣作眾生耶。答。寶性論雲。眾生義甚深。唯佛智境。今歷諸宗。略辨此義。一若小乘中。一切眾生。唯是蘊界等法。有為無為俱悉是有。唯無人我。二龍樹提婆等宗。明眾生蘊界處等。有為無為一切皆空。是眾生義。中論雲。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三無著世親等宗。一切眾生皆自識所變。謂異熟識等。但無所執實我實法。而有所顯真如。及依他幻法。此有為無為。以不相離故。非一非異。然其二位恆不雜亂。四依馬鳴堅慧等宗。一切眾生。皆是如來藏自性清淨心。為煩惱所纏。說為眾生。名有為法。此是不異無為之有為也。又正作眾生時。以相空性實故。自性清淨。名無為法。此是不異有為之無為也。楞伽雲。如來藏者。受苦樂。與因俱。若生若滅。起信論中釋此義雲。如大海水。因風波動。水相風相不相捨離。而水非動性。若風止滅。動相。即滅。濕性不壞。如是眾生自性清淨心。因無明風動。心與無明。俱無形相。不相捨離。乃至廣說。又密嚴經下卷頌雲。譬如金石等。本來無水相。與火共和合。若水而流動。藏識亦如是。體非流轉法。諸識共相應。與法同流轉。如是等文。皆明如來藏隨緣作眾生也。廣釋此義。成立多門。如密嚴疏中具說。二復次下。明染淨位中法身即菩提。亦三句。初即此法身者。牒舉法體。謂即前眾生位中法身。更非別法。故雲即此也。二厭離下。正釋即菩提義。於中三。一斷障。二成行。三結所為。前中初厭離等者。是地前起厭行也。捨於等者。明地上成斷行也。二於十波羅蜜等。明成行中。先起別行。謂十地中。各修一度行故。二通行。謂八萬等遍通之行。為對治八萬四千諸煩惱故。亦十度門等。轉展收攝。有八萬等故。三為菩提等。結行所為。三說名菩提者。依義立名。謂此法身。約起厭斷行。求於菩提。故名菩提也。勝鬘經雲。世尊。若無如來藏者。不得厭苦樂求涅槃。何以故。於此六識及心法智。此七法剎那不住。不種眾苦。不得厭苦樂求涅槃。世尊。如來藏者。無前際。不起不滅法。種諸苦。得厭苦樂求菩提。乃至廣說。寶性論中釋此文。當十種佛性中業性也。彼論雲。略說佛性清淨正因。於不定聚眾生。能作二種業。一依見世間種種苦惱。厭諸苦故。二依見涅槃希寂樂故。生求心欲心願心。又雲。此二種法善根眾生。有一切依因真如佛性。非離佛性。無因緣故。起如是心。若無因緣生如是心者。一闡提等。無涅槃性。應發菩提心。無佛性者。以性未離一切客塵煩惱諸垢。於三乘中未曾修習一乘信心。又未親近善知識等。未修習夙親近善知識因緣。是故華嚴性起中言。次有乃至邪定聚等眾生身中。皆有如來日輪光照故作彼眾生利益。作未來因善根。增長諸白法故。向說一闡提常不入涅槃性者此義雲何。為欲示現謗大乘因緣故。此明何義。為欲迴轉誹謗大乘心不求大乘心故。依無量時故如是說。以彼實有清淨性故。不得說彼常畢竟無清淨性。解雲。此亦論中自引華嚴。成立真如為佛性起行之因。是故一切眾生悉有性也。又起信論中。真如內熏眾生令厭求等。涅槃雲。佛性者。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智慧。又密嚴經。如來清淨藏。亦名無垢智。華嚴性起中。一切眾生心中。有無師智無相智等。皆約真如本覺性得之智。為出世法作正因。與瑜伽等宗並不同。以彼宗但約生滅有為明種姓。是故許有一分無性。今此宗中約真如無為明種姓。是故一切皆有佛性。仍此業用要就不定性位方得說。以邪定位中業用未出。名無佛性。非謂究竟無也。三極淨位亦三。初牒舉法身。二解脫下。釋成如來。於中有四。一斷障德。二證理德。三殊勝德。四自在德。此四依前起後。應知。初中三句。先解脫煩惱藏者。明二障隨眠永盡也。二遠離等者。明四種變易苦報亦盡。三除一切等者。明隨眠惑及習垢悉亦永盡。此明障無不斷也。二清淨下。明證性德。謂理無不證也。亦三句。清淨者。證前二障盡處法性。極清淨者。證苦報盡處法性。最極清淨者。證習垢盡處法性。謂於此極淨法性證契而住也。又釋。清淨者。越凡地故。極淨者。過二乘故。最極淨者。超因位故。三至一切眾生下。明殊勝德。亦三句。初眾生觀地者。大悲勝德也。二盡所知地者。顯大智德也。三昇無二等者。顯大福德也。又釋。初是恩德。謂眾生仰觀無厭足故。二明智德。鑑照所知無不盡故。三顯福德。最勝獨出無比類故。四得無障下。明自在德。亦三句。一於所知自在。故無障。二於煩惱自在。故雲無所著。三於所證法自在。故雲一切法自在力也。此自在略有十種。如華嚴不思議品說。第三說名如來等者。依義立名也。上來別釋三位竟。二是故下。通結無二。於中亦三門。一本末相攝門。二全體印定門。三簡名定義門。初中言眾生界者。若別唯結初門。通言具前三門。以佛菩薩是眾生數故。眾生不異法身者。會末歸本故。法身不異眾生者。攝本從末故。密嚴經雲。佛說如來藏。以為阿賴耶。惡慧不能知。藏即賴耶識。如來清淨藏。世間阿賴耶。如金與指環。展轉無差別。解雲。此中法身是如來藏。如金也眾生界是阿賴耶。如環也。於一金環開為二門。一金。二環。金有二義。一不變義不失斤兩故。二隨緣義。能成環相故。環亦二義。一即空義。以離金無體故。二現有義。以環相宛然故。此中金環不異。有其四義。一金上隨緣義即是不變義。以金無二性故。謂若不堪作環。非真金故。若不隨緣而住自體。不成環故。是故二義相須。唯一金也。二環上現有義即是空義。以環無二法故。謂若不現有。非是環故。若不即空。非是金故。是故空有相須。唯一環也。三以金上隨緣義即是環上現有義。以金舉體作環故。由是道理說法身不異眾生界。四以環上空義即是金上不變義。以環盡金現故。依此道理說眾生不異法身。二眾生界即法身等者。明全體印定門。於中亦四句。一以金攝環。環無所遺。眾生即法身。二以環攝金。金無不盡。法身即眾生。三攝環所歸之金。即是所歸之環。以無二為二故。法身即眾生。眾生即法身。俱存而相即也。四以環所攝金。即是金所攝。隨二而無二故。眾生即法身。法身即眾生。俱泯全是。更無即也。三此但名異等者。簡名定義門。於中略作三門釋。一能持門。二能依門。三縱奪門。初能持中。只得說法身即眾生。不得說眾生即法身。以法身有隨緣作眾生義。無有眾生作法身義。以眾生一向是所持虛假之法。法身唯是能持真實法故。二能依門中。唯得說眾生即法身。不得說法身即眾生。以眾生妄法。依真無體。即是法身。法身不依眾生。故不可說法身無體。即是眾生。何以爾者。以可有無眾生而有法身。無有無法身而有眾生。以真妄別故。能所依異故。三縱奪門中。以法身隨緣義。縱彼眾生界。雖存其相。而潛替皆盡。是故眾生相。則以法身為相也。二以法身不變義。奪彼眾生界。令其相不存。直顯真性。是故眾生無差別體。以法身為體。是即以實奪虛。體相皆盡。由此道理。眾生存不存。俱令盡也。法身隱不隱。俱是顯也。是故唯一法身。挺然露現。名為眾生。名為法身。更無餘法。如眼目異名。而無別法。文意如此。釋分位門竟。第七釋無染門中亦三。謂徵頌釋。頌中。上半喻。下半法。上半在纏。下半無染。問。此中將欲明在纏無染。何故乃雲。煩惱雲若除。法身日明顯。答。為在纏時即是眾生而實無染。此難辨故。約顯勝說。謂若在纏非性無染。後障盡時不應名本來無染。故雲也。三釋中二。先問意雲。前門既雲法身即眾生。眾生既是染。未審此法身為染為不染。若其不染。如何說言即眾生界。若其是染。即失法身。後離染時何所顯現。故雲此復雲何等也。二譬如下答。於中二。先喻。後合。答意雲。以法身隨緣義。故即眾生界。又以隨緣時即有不變義。故性常清淨本來不染。是故舉體即染。性恆清淨。是此義也。又法身有二義。一約隨緣義。舉海浪喻。二約不變義。如雲日喻。煩惱為客者。客亦二義。一無體依主義。二為客不無義。今此文中。約法身不變義。及煩惱中為客不無義。以此二義本不相到。故雲本來清淨也。又此為客不無義。即是法身隨緣義故。是故煩惱即是法身。而不染法身。法身中不變義。即是煩惱無體義。是故法身即是煩惱。而恆常清淨也。又常住不失是主義。不可久住。必當離去。即是客義。是故當知一切煩惱無有不可斷義。若不爾者。即非客也。又由依主無體故。方是為客不無義。是故常覆真如而恆清淨。釋無染竟。第八釋常恆門中亦三。謂徵頌釋。頌中。初一明不同無常法。故常也。後一頌。明與無常法為依。故常也。何故有此二義者。謂若同無常。即不堪依。故無無常也。若異無常。即非無常所依。故失於常也。是即不異無常。而不即無常者。方是真如常也。各初半舉喻。後半法合。三釋中二。先釋初頌。二是故下。釋後頌。前中先問意雲。前分位中既雲生死趣中生滅流轉。此法身體。為常為無常。若其是常。是成生滅。若是無常。即失法身。二譬如下答。於中先舉喻。後法合。答意。以法身是真常故。必不礙於生滅。以生滅虛妄故。必不損於法身。問。生滅是虛。不損於常性。法身既亦不礙生滅。法身亦應是虛常。答。若是情謂之虛常。必礙於無常。方得說常。今此是超情之真常。故不異於無常。方乃是真常。以常見所不到故。勝鬘經雲。見諸行無常。是斷見。非正見。見涅槃常。見常見。非正見。又以生滅是能依必虛。故同所依。法身是所依必真。故遍能依。是故不齊也。既以虛生滅。不損真法身。是故如虛空。非劫火所燒也。華嚴經雲。譬如世界。有成或有敗。虛空無增減。無師智亦然。又寶性論雲。如虛空遍至。體細塵不染。佛性遍眾生。諸煩惱不染。如一切世間。依虛空生滅。依於無漏界。有諸根生滅。火不燒虛空。若燒無是處。如是老病死。不能燒佛性。乃至具說三災等喻雲。如是依邪念風災。業煩惱水災。老病死火災。吹浸燒壞陰界入世間。而自性清淨心虛空常住不壞。又彼論引陀羅尼自在王菩薩經言。諸善男子。煩惱本無體。真性本明淨。一切煩惱羸薄。毘婆捨那有大力勢。虛空自性清淨心根本。一切煩惱虛妄分別。自性清淨心實不分別。乃至說虛空等四輪喻。如論應知。言法界亦爾者。舉法合可知。二是故下。引勝鬘經釋第二頌中二。先簡妄非真。後顯真非妄。前中二句。初言生死者但隨俗說有者總顯虛妄。謂就實諦道理。本無體法。是故但約隨俗虛妄說有生死。而實此法本無所有。二世尊下。別顯無義。謂但依如來藏。有虛妄根沒說名死。虛妄根起說名生。而如來藏本不動轉。如水上波有起有滅。而水濕性本無起盡。非以波水動靜異故。別謂離水而別有波。亦不以離水無波故。別謂此水自體是波。當知此中道理亦爾。非如來藏下。顯真非妄中。亦二句。初明體無妄法。謂與妄為依。舉體成妄。而其自體本恆無妄。如金作器。而金性非器。準此思之。二世尊下。明體具勝德。言過有為相者。總顯是無為故。寂靜下。別顯四德。彼經名常恆清淨不變義。此中寂靜。是彼清涼。以梵雲陀羅。此名清涼。亦名寂靜。此中不斷。是彼恆義。寶性論中。釋此四義作二門。一約離過門。二約實德門。離過者。彼論第四雲。不生及不死。不病亦不老。以常恆清淨。及不變等故。具引如前第一釋果門處辨。二約實德者。彼論中引不增不減經說。舍利弗。如來法身常。以不異法故。以不盡故。以無分別法故。如來法身不變。以非滅法故。以非作法故。又釋。亦得寂靜是淨德。常住是常德。不變是我德。不斷是樂德。釋常恆門竟。第九釋相應門中亦三。徵頌釋。二頌中。初一約喻總顯。上半喻。下半法。後一約染簡定。上半明空如來藏。下半明不空如來藏。又佛性論頌雲。由客塵故空。與法界相離。無上法不空。與法界相隨。三釋中二。先問。後答。初問意雲。既未至佛果。雲何得知本有佛法。答意雲。以佛果功德。與此真性相應不離故也。就答中二。先釋初頌。二復次下。釋後頌。前中亦二。先立理釋。後引教證。前中亦二。先喻況。謂總為一燈。別具三義。一體。謂熱觸為性故。二相。謂等焰赤色故。三用。謂舒光照物故。然此三義。同時同處。和合無異。二諸佛法下。以法合。謂略顯佛果三種功德。如寶性論頌雲。通智及無垢。不離於真如。如燈明煖色。無垢界相似釋雲。於如來法界中。依果相應三種。燈法相似。一者通。二者知漏盡智。三者漏盡。言通者有五通。光明相似。於相對法。以受用事能散滅彼與智相違所治闇法。能治相似法故。偈言通故明故。知漏盡智者煖相似法。以能燒業煩惱無有餘殘。能燒相似法故。偈言智故煖故。漏盡者轉身漏盡。色相似法。以常無垢清淨光明具足相。無垢相似法故。偈言無垢故色故。乃至雲。於無漏法界中。彼此迭共不相捨離。不差別法界平等畢竟。名相應義。解雲。此中據智隨事業用。治所知障。喻之以明。二智焚惑障。喻之以熱。三淨相觸。喻之以色。此三佛果之德。與眾生位中法身體冥和不二。故雲相應也。二如是說。引教證成中。不增不減經證。於中三。初法。次喻。後合。就法中言諸佛法等者。總舉諸佛功德法與法身不離不脫。此中恆沙性功德義。略作五門。一辨相。二定義。三相應。四業用。五攝果。初辨相中。既雲恆沙。不可說盡。略舉十種。如起信論雲。真如體相。從本已來。性自滿足一切功德。所謂自體有大智慧光明義故。遍照法界義故。真實識知義故。自性清淨心義故。常樂我淨義故。清涼不變自在義故。具足如是過於恆沙不離不斷不異不思議佛法。乃至滿足無有所少義故。名為如來藏。亦名如來法身。解雲。上六句德中。第五句中四德為四。第六句中有二德。餘四各一。故有十種。二定義者。問。此等功德。如來藏中為實有此。為不實耶。設爾何失。二俱有過。謂若實有。應同有為。即乖理失。若非實有。應無恆沙。即違教失。釋。即實有此功德。而不異真如。然有三說。一雲。謂如來藏實無如此差別功德。但與佛果修生萬德為依為性。從彼能依說有功德。若爾。在纏與染為依。何不說為過失性耶。以是離脫不證故。修德不爾。證此真如不離脫故。一雲。如來藏實有如此恆沙法性德。以聖所說故。如來藏經雲。我以佛眼。觀眾生貪慾恚癡諸煩惱中。有如來智。如來眼。如來身結跏趺坐。儼然不動。乃至雲如我無異。又如模中像等。乃至廣說九喻。又華嚴性起雲。佛子。如來智慧無相。智慧無礙。智慧具足。在於眾生身中。但愚癡眾生。顛倒相覆。不知不見。不生信心。乃至廣說。涅槃經雲。佛性者名為智慧。佛性論以真如為應得因。於中具一切佛法等。聖教處處皆說。但以冥同真如。不可分異。然其功德決定是有如八功德水。同一濕性。不可以功德八故。分一池水作八分。是故不同有為法。然其八功德水無不具足。是故實有。當知此中道理亦爾。一雲。依起信論。皆依妄染翻對而說。故論以。問曰。上說真如其體平等。離一切相。雲何復說體有如是種種功德。答曰。雖實有此諸功德義。而無差別之相。等同一味。唯一真如。此義雲何。以無分別。離分別相。是故無二。復以何義得說差別。以依業識生滅相示。此雲何示。以一切法本來唯心。實無於念。而有妄心不覺起念。見諸境界。故說無明。心性不起。即是大智慧光明義故。若心起見。即有不見之相。心性離見。即是遍照法界義故。若心有動。非真識知。無有自性。非常非樂非我非淨。熱惱衰變即不自在。乃至具有過恆沙等妄染之義。對此義故。心性無動。即有過恆沙等諸淨功德相義示現。若心有起。更見前法可念者。即有所少。如是淨法無量功德。即是一心。更無所念。是故滿足。名為法身如來之藏。解雲。以差別即無差別故。約真如體平等一味。以無差別即差別故翻對妄說恆沙功德。以體對無二故。即差別無差別。皆無障礙。又上三說。同一功德。以本性功德無不成果。成果功德。無非功德。莫不翻染。是故三說方為究竟。又初約至得果佛性。次約自性住佛性。後約引。出佛性。此三俱在應得因中。如佛性論說。可知。第三剋分齊者。此諸功德。於真如三大中。當相大攝。起信論雲。體大者。真如平等不增減故。相大者。具足無漏性功德故。用大者。能成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以此相大。要約妄染相違反對顯發說。是故經說如模中像。但因模□處像有埵現。因模培處像有□現。是故差別之像皆內模現。當知此中道理亦爾。妄染如模。性德如像相違相顯。此中通論真妄相依。各有四義。約妄中四義者。一依真無體義。二違真覆障義。三反自論他義。四順成覺分義。真中亦四義。一隨緣義。二不變義。三反顯義。四熏內義。此真妄中各由初義故。隨流作眾生。各由第二義故。自性常清淨。各由第三義故。具足性功德。各由第四義故。名為佛性作反緣因。又各由前三義故。名法身為眾生界。由總具四義故。名法身為涅槃界。此俱是對妄門。不說佛地。又在纏真如具此四義無障礙故。是故或有處說真如隨熏若生若滅。就初義也。或有處說真如本性清淨不生不滅。據第二義也。或有處說真如具足恆沙功德。就第三義說。或有處說真如是佛性為出世因。據第四義。是故諸說各當一理。互不相違。真如甚深。於茲驗矣。今此所辨恆沙性德。據第三義說。問。若爾此功德雲何得有。若在纏時。障故不現。不可為有。若出障時。無染可對。亦不可說有。答。正在纏時佛眼觀見纏內真如。不同妄染翻說淨德。問。既在纏有染有此淨德。豈不同彼因中計果。答。既各對妄相翻。即是相由緣起。既就緣說有。不同彼計。是故此有。亦不有有也。問。真如與染俱。翻染有為說淨功德。真如亦與淨法俱。亦應翻淨有為說染過失。答。不爾。以染法違真說有翻。故雲若離若脫。淨法順真不說翻故雲不離不脫。第四約相應者。謂此功德與法身體相應及自互相應。故雲不離不脫也。此論略故。但說此二。起信論中有四。略無不脫。不增不減經具有五句。一不離。二不脫。三不斷。四不異。五不思議。一謂一一功德。與法身及諸功德。冥和不二。故雲不離。二謂若是相違之法強不相離。即互相形脫。今此不爾故雲不脫。又釋此諸功德各無齊限。不相捨脫。又釋此功德性脫諸染。非今新脫。故雲不脫。三此諸功德。一一各通窮三際。應無斷盡。故雲不斷。又此亦是不可斷法。故雲也。四此功德法。各一即是一切。以無二體故。非如水乳。異法相和。故雲不異。五雖無別異。而不礙恆沙。超過尋思。故雲不思議。此別即無別。無別即別。故不可思也。第四業用者此恆沙功德法諸如來藏。在染位中內熏眾生。令厭生死樂求涅槃。此是真如四義中第四也。勝鬘經雲。世尊。若無如來藏者。不得厭苦樂求涅槃。寶性論引此文釋雲。略說佛性清淨正因。於不定聚眾生能作二種業。一見世間種種諸苦。厭諸苦故。生心欲離心。二見涅槃樂。求希寂樂。故生求心。乃至廣說。起信論雲。真如體相熏習者。從無始世來。具無漏法。備不思議業。作境界之性。依此二義恆常熏習。以有力故。能令眾生厭生死苦樂求涅槃。自信己身有真如法。故發心修行。次復有問答釋疑。廣如彼說。又涅槃經雲。一闡提人。雖斷善根。以佛性力故。令未來善根還生。如是等文。誠證非一。第五攝果者。恆沙功德。就隱時如來藏說。總是因位。名性功德。若就顯時。總是果位。名為法身。由在因時形染說故。至果位時。名為解脫德。由約本覺等說故。至佛果位時。得有般若德。由約能持修生果說。故至佛果。得有法身德。以此三德略攝佛果。是故凡位應得因中皆已具有。故名佛法也。恆沙性德。略述如是。餘如別說二喻說中。有二喻。一燈明破闇。喻智德也。二寶珠德除貧。喻福德也。又通釋。二喻齊舉。各有三義。一光。二色。三形。體同燈熱也。不相離故。互不相脫故。三舍利弗下。法合中。先總釋。謂依梵本雲。法身不離諸佛法。不脫智功德。此有二義。一明恆沙佛法。與法身不相離故。二明法身但脫諸障。不脫智德。又釋。以此功德等。離所取相。非離法身。故雲不離。二脫能取執。非脫於法身。故雲不脫。餘同前釋。次言所謂下。別顯恆沙淨德大智慧光明義等。以對恆沙染法。況恆沙功德也。釋初頌竟。二復次下。引勝鬘經釋第二頌二。先標二藏空智者。境智合標也。二何等下釋中。先釋空藏有三義。一謂如來藏與妄染俱。不為所染。故雲名為空。以真妄不相到故。如迷木杌。謂以為鬼。即依木之鬼。不到如木。以見鬼者不見木故。鬼依之木。不至於鬼。以見木者不見鬼故。若離者。顯鬼木體相全離。而恆不相到。若脫者。以鬼是虛妄不同木故。鬼脫於木。以木實真不同鬼故。木脫於鬼。此之離脫。本性法爾。依是道理。勝鬘經雲。煩惱不觸心。心不觸煩惱。雲何不觸法。而當有染心。是故要對妄法。方有空義。起信論雲。若離妄心。實無可空。二以如來藏隨妄染時。隱自實體。故名為空。此是自體空也。三以如來藏隨緣義。成諸煩惱。煩惱即是如來藏中空義。是故起信論雲。無明之相。不離覺性。非可壞。非不可壞。無行經雲。若人欲成佛。勿壞於貪慾等。又入法界體性經雲。佛言。文殊師利。汝雲何為初行男子女人說法。文殊師利言。世尊。我於諸善男子善女人。所教發我見。即是為其說法。世尊。我不滅貪慾諸患而為說法。所以者何。此等諸法本性無生無滅故。世尊。若能滅實際。即能滅我見所生際。乃至廣說。此等聖法教。同明煩惱依真即空。故同真如也。二不空藏中亦有三義。一有自體故。不同妄法無體。二具恆沙功德故。不同恆沙過患。起信論雲。不空者。以有自體。具無漏功德故。三體相二大冥和不二故。不同妄法自性差別。起信論雲。亦無有相可取。以離念境界。唯證相應故。不離等如前釋。可知。釋相應門竟。第十釋不作義利中有四。初徵起。二立頌。三解釋。四攝頌。就立頌中。初二句法說。明在纏闕用。後四句喻說。顯實有未現。就釋中二。先問。後答。問意雲。既眾生位中法身即與佛果功德相應。何故不起。佛果業用。既無起用。如何得知有彼佛法。二應知下答。謂如蓮未開。非是無蓮等。文中有九。前八具障。後一闕因。是故此雖未起業用。是有決定。又此九所喻法身。有其二門。一通九喻示法身德。二別分九喻。各喻法身一德。一蓮華未開喻。喻法身正行德。為諸邪惡見覆故不現。謂五見乖理。俱名惡見。二真金墮糞喻。喻法身真德。為邪覺觀不正思惟之所污故。三脩羅蝕月喻。喻法身大我德。為虛妄我慢所隱藏故。四池水混濁喻。喻法身大定德。為貪慾混濁。定水不清故。五泥污金山喻。喻法身大悲德。為瞋恚眾生所違害故。六雲蔽虛空喻。喻法身空慧德。為愚癡雲所蔽障故。七日未出現喻。喻法身本覺德。為根本無明習氣覆故。八世界未成喻。喻法身種姓德。在六處空聚未生芽故。寶性論雲。真如性如六根聚。經中說如是六根。從無始世來。畢竟究竟諸法體故。無上依經亦有此文。並以真如為體。若瑜伽六處殊勝等。約有為性說。不同此教。九空雲無雨喻。喻法身闕德義。以闕了因。故雲相違緣現前。謂不得正順修行之因。但有無明等諸煩惱。故雲也。又釋。此亦總結諸惑覆障也。由前九種因緣故。雖實有彼相應佛法。而不得起用。二重頌者。令義明瞭故。易記持故。初三句。明法身在纏。不得起用。有喻有法。略舉初二喻。餘皆等之下一句。明反此出纏。便起大用。釋不作義利門竟。第十一釋作義利中亦三徵頌釋。頌中有六偈。分二。初三頌半。明出障故能益生。後二頌半。明具德故能益生。就前中初二頌。先明出障。後一頌半。正明益生。就前中亦二。初一頌半明喻說。說出障。牒前在纏諸喻。皆明出也。初定水澄清喻。二大行華開喻。三堅慈出穢喻。四空慧除障喻。五我得具德喻。下半法說。合前五種功德。故雲。離欲解脫時。功德亦如是也。就益生中。初一頌舉喻顯用。上半明智舒光照世益。二福地生物善苗益。三德海出其聖寶益。此後二喻。前文所無也。下半以法合前三益。謂令眾生從諸有處得解脫時。亦由三事。一智破障。二善根增。三證聖果。上來出障益生竟。二了知下。明具德故益生中亦二。先兩頌明具德。後半頌明益生。前中明具三德。一悲智相導德。二心雲遍空德。三定持住法德。初中了知諸有性者。明大智明瞭。知三有空寂而不染也。言而起大悲者。明大悲不捨眾生故。還入諸有中以攝他也。言若盡不盡皆無所著者。以智了空。故不著不盡也。起悲攝他。故不著盡也。以約境既無二故。唯一無礙境。約行悲智無二故。唯一無住行。維摩經中盡無盡法門。會釋可知。雲佛心下二句。明心雲遍空德。以於諸有若盡若不盡既皆不著。何處住耶。謂住實際空處。以無障礙故。明佛為生說法之心。猶如大雲。此應住於諸有之處。然於諸有徹無實際。是故現身在三有中。即是安住於實際處。如置草等於波上。即著於水中。初不離水。常現波上。佛亦如是。下起涅槃。現身生死。八相化用。亦是法身也。常住法身。恆起作用。佛無分二。思之可見。三定持住法德。由無量三昧門得法相應故。由無量陀羅尼持法不失故。是故方乃為諸眾生注大法雨。前門中如雲無雨者。未出障故。世間雲雨有四義。一起雲。二遍空。三含水。四注雨。今爾。佛亦具斯四義。如次四句可知。下半明益生。但世間雨下。有二種益。一滅炎熱。二生長苗稼。法雨亦二。滅惑生德。今但約生德。故雲一切諸善苗等。未有者令生。已生者令長。皆用法雨。是故成於大義利益。三釋中文有三。一總反前。謂前門在纏。故無利用。今此出障。故有大益。二應知下。明具智斷勝德。於中二。先斷德究竟。障無不盡故。釋前出障。後成就等。明智德圓滿。德無不熟故。釋後具德。三證斯下。以法成益釋前二位益生。於中二。先成自益。後成他益。前中二句。初證法成人益。亦成大菩提益。故雲證斯乃至等覺。二於常下。受用法樂益。亦是得大涅槃益。於涅槃界中。具四勝德。一常住者。凝然不變故。二寂靜者。二障習盡故。三清涼者。遠離熱惱苦報盡故。曰不思議涅槃界者。總結具有無邊功德圓寂究竟也。言恆受安樂者。領納如此究竟之樂。盡未來際永無斷絕。故雲恆受等也。又釋前四句。顯常我及淨。此中顯示四德圓滿為究竟果也。又釋。常是法身。寂是解脫。清涼般若。結三德為涅槃。雲不思議等。二為一切下。明成他利。謂現身說法等。令眾生歸向故也。釋作義利門竟。第十二釋一性門中亦三。謂徵頌釋。頌中二頌分三。初一頌。標異義一性門。次上半。標境智一味門。三下半。標因果一乘門。初中言此者。此前門中所成佛果也。寶性論雲。於無漏法界中。依如來藏有四種義。此論下釋中引頌雲。眾生界清淨。應知即法身故。又寶性論中。引不增不減經釋此義雲。舍利弗言。如來藏者。即是法身。故彼論中釋此四義。一約與恆沙功德法為依止不相離義。名為法身。二約得了因引出義。名為如來。三約法體離虛妄義。名第一義諦。四約障盡德圓義。名為涅槃。然此四義無別異性。故雲即是也。彼論頌雲。法身及如來。聖諦與涅槃。功德不相離如光不離日。廣釋如彼。二言涅槃不異佛等者。標境智一味門。於中初句法說。下句喻說。前中明此四義。與佛同體。謂四義是所證法。佛是能證智。以境智冥和。無別二性。故雲不異。又以此智。亦以如來藏為性。無別法故。是故不異。又寶性論雲。覺一切種智。離一切習氣。佛及涅槃體。不離第一義。彼自釋雲。此四種名。於如來法身無漏界中。一味一義。不相捨離。不離一法門。不離一法體。此以何義。所證一切法覺一切智。及離一切智障煩惱障習障。此二種法。於無漏法界中。不異不差別。不斷不相離。乃至廣說。二喻況中。言猶如冷即水者。此有三義。一通喻前後三門。皆同一性。如冷即水。二別喻此門。明所證涅槃。與能證智。非如水乳。二體相合。故雲不異。以同一性。如冷即水。故雲不異。此冷喻涅槃。以離生死諸熱惱故。水喻佛智。澄清現照故。又水喻涅槃。本性潤滑故。冷喻佛智。涼惑熱惱故。寶性論中。如光不離日者。同此義也。三下二句。標因果一乘門者。此佛果功德。與眾生如來藏。不相離故。是故眾生無不皆得佛涅槃。以在因在果。無異法故。故無三乘別異涅槃。三釋中亦三。先釋異義一性門。二釋境智一味門。三釋因果一乘門。初中二。先釋法身涅槃。無二義。後具釋四義無差別性。前中先牒執總非。謂小乘說戒功德法以為法身。要滅此等。乃爾方得無餘涅槃。今即不爾。故言如來法身等。二如彼下。引頌釋成。言眾生界者。是如來藏也。清淨者。明出纏也。即法身者。與功德法為依止。具性德故也。即涅槃者。明自性清淨故障本性滅故。以非障淨。無以顯德。故雲即也。言即如來者。顯得了因至果德故。名為來也。二復次如有下。引勝鬘經釋四義無差別性。於中釋四事無別。即為四句。一佛果即涅槃。二涅槃即法身。三法身即如來。四如來即聖諦。初中言即阿耨菩提名涅槃界者。明第一佛果即涅槃也。謂菩提雲覺。是大智也。涅槃名圓寂。即正理也。亦菩提即涅槃者。諸說不同。一雲。以智證理。同無分別。故名為即。非彼智法。同理凝然。一雲。菩提有二種。一修起菩提。謂始覺之智。二本有菩提。謂本覺智也。經雲。寂滅是菩提。滅諸相故。今就本覺。故雲即涅槃。非謂始覺亦即涅槃。一雲。即此始覺之智。體從緣成。必無自性。無性之理即是涅槃。若不爾者。豈此智證一切諸法悉皆平等。而獨自在不等耶。定是故內自平等。為大涅槃。外不失照。名菩提智。寶性論中。如光不離日。是此義也。一雲。以此是性淨涅槃。一切法中悉具有故。故說菩提即亦涅槃。一雲。既此智用本從如來藏緣起。是故至果時無明障盡。即今此智冥同本性故。起信論雲。始覺即同本覺。是此義。又梁攝論雲。無不從此法身流。無不還證此法身。斯之謂也。五釋之中。今此論宗。當設三釋。言即此涅槃界名如來法身者。明第二涅槃即法身也。此真理至佛果時。具足恆沙修生本有諸功德法為依止故。名為法身也。言世尊如來等者。明第三法身即如來義。謂此真性至果中。與智不二。故方名如來故。轉法輪論雲。第一義諦名如。正覺名來。正覺第一義諦。故名如來。言復次下。釋第四如來即聖諦義。於中二。初標義。二引釋。初中言此亦不異苦滅諦者。明此出纏法身。不異在纏苦法性滅平等真理。謂以心性無二故。二是故下引釋中。還引勝鬘經釋。初非以苦壞名苦滅者。簡非也。簡彼事滅。非此性滅故。謂小乘中。灰身滅智。破壞苦盡。方名滅諦。今即不爾。故雲非以等也。二言苦滅諦者。下顯是也。謂明苦等本性自滅。非今斷離。於中有二。初明苦滅顯真。二明離染顯淨。亦是初翻苦諦。以顯真如體大之義。後反集諦。以顯真如相大之義。前中十一句。初六句翻苦。後五句顯真。前中謂何以此苦不待除境自滅者。釋有六因。一以此苦法。從無始本際來。既從緣起。以彼諸緣各無作故。今此苦法本來性滅。故雲無作也。二既能生之緣本無作故。今所生苦法性自無起。故生俱不可得故。雲無起也。三從自他苦及彼無自。求苦法生俱不可得。故雲無生。四既本不生。無法可滅。故雲無滅。五不待盡。故雲無盡。六體非可斷。故雲離盡。二常恆下。五句顯真。一以本際不生。故雲常。二以後際不滅。故雲恆。三中間無改異。故雲不變。四遍窮三際。故雲無有斷絕亦是無住相故也。五處染常淨。故雲自性清淨。二遠離下。明離染顯淨中。先遠離一切煩惱藏者。明性自離染。即空如來藏也。二具足等明顯淨。即不空如來藏也。是故下結不空之法。謂攬此法以為佛身。故雲法身。上來釋四義一性竟。言世尊即此如來法身下。釋第二境智一味門。於中二。先法說。後喻說。前中三。初明所證法深。二明能證智妙。三結境智無二。前中謂即此法身在纏之時。含攝恆沙諸功德法。名如來藏。又此等功德。隱在煩惱諸纏之內。故亦名如來藏。此即在染而具德故名深也。言世尊如來藏智下。明證智玄妙。有三句。一標宗。謂知彼在纏如來藏智。是如來空智。此如來智有其二種。一與在纏如來藏合。隱其實德。故雲空智。二約與出纏身合。故名不空智。今就前義。故雲空智。又釋。是如來藏中本覺之智。隱故名空。出纏之時。顯故不空。因果雖殊。法體無二。是故在纏亦名如來智。三世尊下。據異顯妙。謂先二乘淺智所不能知。於見道中本所不見。於修道中本所不證。又釋。創照名見。終契為證。此通諸位。勝鬘本中雲。一切阿羅漢辟支佛大力菩薩。本所不見。本所不得。解雲。大力菩薩。雖是地上。然證未極。故非彼境。二唯佛世尊下。明唯佛妙智所能證合。於中先永壞等。明斷德究竟。後具修下。明智德圓滿。由此智斷滿足位中。方能證得冥合無二。是故下。第三結境智無別。故雲與佛涅槃無有差別也。由此無別。即境智俱泯。楞伽頌雲。一切無涅槃。無有涅槃佛。無有佛涅槃。遠離覺所覺。此之謂也。二喻釋同前可知。第三復次應知下。釋因果一乘門。此中有一乘章。如別說。文中三。初明因一果無異。破彼小乘異大果。二明果一因無異。破彼小乘異大因。三引教證成。雙顯無二。初中言唯有一乘道者。總標因果一道解脫。涅槃經雲。一切眾生皆歸一道。一道者即大乘也。諸佛菩薩為眾生故分之為三。華嚴雲。文殊法常爾。法王唯一法。一切無礙人。一道出生死。二若不爾下。釋無差別。於中二句。先反釋。後順釋。前中言若不爾者。反責也。謂若守於權教。不信一乘者。應離如來大涅槃外。別有二乘餘涅槃耶。既此實教宗中。異佛涅槃。更無餘滅。故知唯有一乘法也。勝鬘經雲。阿羅漢辟支佛。有餘生法不盡故有生。有餘梵行不成故不純。事不究竟故。當有所作。不度彼故。當有所斷。以不斷故。去涅槃界遠。何以故。唯有如來應正等覺。得般涅槃。成就一切功德故。阿羅漢辟支佛不成就一切功德。言得涅槃者。是佛方便。唯有如來得般涅槃。乃至廣說。準此經論。二乘之人總無涅槃。廣引教理。如別記說。二同一法界下。歸順釋。謂同一如來藏法界也。豈有勝劣涅槃耶者。謂若有二種涅槃。應有二種法界。既無此事。唯一法界。故知無有二涅槃也。二亦不可下。明果一因無異。破小乘因。於中亦二。先牒計總非。二以理正破。前中謂彼既得無異涅槃。而猶執有三乘因別。攬彼別因而成一果。謂下中上者。是三乘因也。勝劣者。獨覺聲聞。一勝一劣。二乘望大。亦一勝一劣。三因不同。故雲諸因。以此三因同得一佛涅槃。此不應理。故雲不可言等也。問。若三乘人因果各別。有不成佛。是權乖實。可須破迷。若三乘人修因雖異。得成佛果。此有何失。而今破之。以處處大乘教經。說二乘之人亦當成佛故。答。今此論意。亦不許有二乘別因。然有多義。一前約破無學人。不令住彼果。今破有學人。不令修彼因。以迂迴故。二不可以二乘自宗中小行之因。得成無上佛果。故雲不可言等也。三明彼二乘亦無別因。所修小行亦是菩薩道故。經雲。汝等所行是菩薩道。漸漸修習當得作佛。是故總無二乘自因。故雲無勝劣因而得一果。四明彼二乘異因。皆是大乘之法。是故不許有別異因。勝鬘經雲。摩訶衍者。出生一切聲聞緣覺世間出世間善法。世尊。如阿耨大池出八大河。乃至廣說。前同一法界。不許有異果。今即同一大乘。不許有異因。是故方為純一乘也。文意如此。二以現見下。以正理破。謂現見世間因若差別。果必非一。無有穀麥等多種。同生一芽。此即以果破因。既許果一。何得執有多類因耶。是故就實究竟。唯一因一果。餘並方便也。三是故經言下。引經證成。顯前無二。於中二。初證無異因。二是故下。證一味果。前中三句。初言世尊實無等者。總遮無取。謂遮小乘及大乘權教。有勝劣差別因法。終證涅槃之理。若有實證得彼涅槃者。實無勝劣差別因法。二世尊平等下。顯實真證。言平等諸法者。顯因無差別也。言證於涅槃者。由無差別因。方乃證得涅槃。又釋。上句所證。平等法也。證涅槃者。能證契合也。三世尊平等智下。釋成證相言平等智者。顯能證智平等。離能見也。平等解脫者。明所得理平等。離所見相也。平等解脫知見證得涅槃者。明理智雙融。妙絕能所。方為究竟證實涅槃。二是故下。證成一味果中。有二句。先總一味者。顯境智無二故。二所謂下。釋出體狀。是何等味。謂平等味者。同一真性故。解脫味者。同離二障故。又釋平等味者。無間道中離能所取故。解脫味者。解脫道證累外法界故。此是略論。無結說迴向等。   大乘法界無差別論疏一卷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44 冊 No. 1839 理門論述記   No. 1839 [cf. No. 1628]   理門論述記   泰法師撰   初言因明者。五明論中論。即是諸因明論之通名也。正理門論者。此論之別目也。初言因者。有其二種。一者生因。二者了因。今此所辨正說了因。兼辨生因。就了因中復有三種。一者義因。謂通是宗法。所作性義。二者言因。立論雲者。所作性言。三者智因。諸敵論之者。及證義人。解前義因及言因。心心數法。通名為智。此之三因。並能顯照聲無常。如燈照物。故名明也。此即因是境名。明是智稱。又即此明智。能照因境。了得本宗。故雲因明。此即因即是明為言說。名因明者。一從因明生。即因明其名因明。二生因明故名因明。從果名因明也。若因義即因明境。故名因明。又釋。因者即前智境具。明者辨也。謂此論辨明此因。故名因明。此因明二字。法比量論雲物名。言正理者。智能照理。從名理因。理者起言故。言亦名理。智所照境。亦名為理。理有耶正。簡耶雲正。理此正理。用此論為門。方能悟解。故名正理門。又解。正理者。即集量等五十餘教名也。此論為彼門故。名正理門。天主所造入正理者。此論名正理。彼能入此。名入正理。略無門字。其猶昇階趣門。即天主所制之號。復猶因門入室。即此論雲名也。又解。正理者。即法法道理。有正不邪。今以此論為門。通生正智悟至正理。故名正理門也。言正理者。陳那菩薩所造集量等。辨諸法正理。此論與彼論。為趣入方便門也。   太域龍者 本音雲摩訶特(地力反)那(去聲)伽摩訶(此雲大)特(此雲域)那伽(此雲龍)此菩薩。如大方域之龍。有大威德故以名。   為欲等者 此論一部。分有其三焉。此之一論。是序述發起分。第二宗等多言下。辨釋正宗分。第三論末四句。顯所為契真分。自古九十五種外道。大小諸乘。各制因明。俱申立破。今欲於彼立破義中。簡智綵言。持取真實。謂智因明。或非過謂過。過謂非過。今顯簡智此持取過是過。非過雲非過者。此即若能立能破似俱名能立。能破能立破名真實義。非一向取無過能立破。   宗等 一句如餘處。   是中(至)名宗 有四種。一共所餘宗。如言青蓮華香。此有立已成過故不立。二本所習宗。於自教中立亦有已來過故不立。三義唯宗。如立聲是無常。唯是空無我。非本其所立故不立。四隨自意宗。及乃至自教中。立餘教義。故無過也。廣如餘處。   非彼相(至)遣者 宗有五過。名相違義。以此五過即義與宗相違故。此相違義。能遣至業令成至以若非彼相違義。能遣至宗名正宗。   由宗(至)了義者 同小勝說。   故此(至)能立者 引天親所造諸論。亦立一因二唯為多言名能立。以證前文。言論式等。則等取論軌及論心。此三論並世親所造。弁等餘比量論。皆一因二喻為能立。   一言(至)立性者 頌中宗所等三言總說名能立者。為顯一因二喻。總成一能立性。如椽樑壁戶多物總成一捨。不可以椽等前故至捨亦多。   由此(至)立過者 宗因喻三支中隨一種名缺減。能立性過。陳那已前。若言□□逆□橚詗□□□□□□□j□□□□□□□飲稀□□□□□□饛□□□祖□□□饖□□□祛□□□□埤□飲祛□□□□□飲祖□□□□□饛□□□逆□□□□□□埤□□□□埤□□□□□□榵j□馜□□□□□□□□奏龍檢□□□誇□碌埤□□送□□□襏鷺□□□□□□祛□□□□□奐□灺□|晃滎□韣c鳩□□□□漥□□效尥濱□□鋤警□蛦□□‥窨□□□鍥譜狨稐‥竇□□□□□尥漘|□□效□□尥漘|□尥效□□﹛潑z°跂二為三句自有有因同喻無異喻。有同異喻無因。有異喻因即同喻。□□□□□埤□□馱□□□□□□□□□□埤□□欖□□□奸□□□□□□埤□□□□裀□□□□□p埤□□茶騧□埤□   是中(至)故名者 釋雲。此是支語之端。如此方蓋聞若夫及唯等欲支言。釋前第一句宗義。故曰是中。次釋雲。是宗等多言中。簡土因喻。持取其宗。故各是中。謂舉拱取別故。言是宗等中。故名是中也。或簡持者。簡增損邊。持其取中。謂似宗因喻過謂為真名增。真宗因喻謂非真名損。簡此二邊。持取中道。即是上文能立破能義中真實名是中。問真言非真名為損。似言非似何不爾耶。答真謂非真度生正理得名損。似謂非似度失非理不名減。亦可屬論皆得。問此文既釋真宗。何以是中亦中其似耶。答頌中第四句言。非彼相違義能遣。方簡似宗。當知前三句。譜含總語真似。又釋。是中之言。但是真宗等中。所以智然。既頌言為所成立說名宗。非彼相違義能遣。當智上句所說之宗。非彼相違義能遣。若言上句亦通似宗者。下句亦。應貫通真似。言是宗等中者。其宗因喻三。皆離增減二邊。謂於中離增減邊。而取中道。故言是中。或可簡耶持正宗等三中。故言是中。   言唯取等者 欲簡知因喻。別取其宗。或可能知因喻。簡取其宗。名簡別義。若唯復釋前簡持義者。亦應言簡取。不唯簡知也。二可簡謂簡擇。擇是即取擇非即知。謂若是宗簡取也。若是能立簡知也。別者異義。亦通知取。謂別去因喻。別取其宗。若爾言簡即是。何須別耶。答簡名是通。今此簡知是簡別也。非謂簡持等。故復言別。   隨自(至)意立者 宗有四。如前釋。第四隨自樂宗。如薩波多現已辨才。不□□□騫楮逆□□□送□□□樇□□□礽□覕□□□□覕駾飀□□訇□匿□□□□j□   論雲屬為(至)名宗者 業為兩字。簡似因喻。所立二字。簡真因喻。言樂為所成立者。諸立論者。但意樂作所成立。論者但意業作所成立宗謂宗義成。而欲成立。故名樂為所成立。是立論者本意也。真因真喻先格成故。故不樂為能成立性。若異此樂為之言。但雲所立為宗。簡真因喻。能成立性者。說所成立。似因似喻。更須成立。應亦食宗。然雖是所立。非立論者本意所樂。雖是所立。而非宗也。言似因便更成立者。聲明論有二種。一立聲從緣生而不滅。二立聲但從緣顯不生不滅。如佛弟子對聲明論。立聲是無常(宗)。所作性故(因)。猶如極微(同喻)。此因對聲顯論。有隨一不成過。以彼敵論者。不許聲是所作性故。其因更須成立。聲是所作性(業)。從緣持實故(因)。猶如瓶等(同喻)。又極微喻。敵論者不許是無常故。有所立不成過。然更須成立雲。極微是無常。(宗)。有質礙故(因)。猶如瓶等(同喻)。聲論師立極微是常。而是有對故。此因及喻。受成立時。雖是所立。然立論者意。當時唯樂宗為所成立。不樂成立似因似喻。又釋。樂為所立宗。以宗不成宗。為所成立故。謂不樂為因喻。不成成立因喻。若異比樂為所立。乃業為能成立者。說所成立似因似喻。不成更成能成立性。應亦名宗。然似因似喻。雖更成立。得時唯是能成立性。非所成立宗。故知樂為所成立為宗。不樂成立。能成立似因似喻為宗也。成立因喻如前說。此文即是入理中。隨自樂為也然此文無極成有法。極成差別性故者法。論師釋雲。商羯羅不樂此論者。如數論對釋子。立乘是恩。同是因中所依不成過。持以因必於有法上立。有法既無故。立因不成。只為敵論不信我故。便立乘斷有所過。言極成能別。如佛牧子數對論立聲減惱。此自是無同喻過。以數論宗。不許有惱滅法故。故無有喻。只為不信聲有滅惱。乘立滅惱。斷亦所過。言義性者。如立宗言聲是無常。無常與聲。受相差別。至言必爾。何須更以差別之言。而差別耶。是故比論無比之句也。   論雲為顯(至)義遣者 謂餘外道等立宗。即有五種過失。今為欲顯離餘外道等立宗過失。故有第四句言也。亦可立有過宗是無過宗我餘。今欲明離餘有過宗。故有斯言也。言非彼相違義遣者。即是顯文。但略無能字也。言相違義者。即是以宗與正宗相違故。食相違義。即此真實宗。不為似宗所破。故言非相違義。能遣言義者。即是相違義。言聲下所詮義也。遣者即除破義也。此之一義。入理論無也。前雖業為所立。猶未成宗。要須知其五失。方成宗也。下出違義不能遣也。   論雲若非(至)所遣者 其違義言聲。即是離五過。真宗言真宗言所目義。與有過宗相違。故名相違義。若有過宗。便為彼有過相違真義所遣。若無過宗。相違真宗所遣。即此宗若非彼五過宗言所遣。名為真宗。此即五過宗相擬代中。當其能遣。真宗為所遣也。下出能遣。顯此能遣不能遣真宗。又釋。以宗望真宗。非是能遣。以有過故。故言非彼相違義言聲所遣。謂真宗有所遣。下舉五過望其真宗。但為所遣。顯非彼為能遣也。即是釋頌第四句。   論雲如立(至)是妄者 此自語相違過也。謂有外道。立一切語皆悉不實。此所發語便自相。何故。說一切語是妄者。汝口中語為實為妄。若言是實。何因言一切皆是妄語。若自言是妄。即應一切語皆實。若復救雲。解我口中所語。餘一切語皆妄者。更有第二人聞汝所說一切語皆是妄。即復發言。汝此言諦實。彼人發語。為妄為實。若言是妄。汝語即虛。若言是實。何故便言除我所說。若復救言。除道我語此一人是實。除一切悟皆悉是妄。若爾受有第三人復雲。此第二人語亦是實。此第三人語。為虛為實。若言是虛。此第二人並初人語是實應妄。若第三人語是實。何故言除我及此人。餘虛妄耶。   論雲或先(至)為常者 此自教相違。亦名自宗相違也。鵂鷭子宗中。先立聲是無而。設立聲是常。便於自宗中。違先所立。   論雲又若(至)同有故者 此世間相違也。謂若於所立宗中。由不共故者。如月唯懷菟者。是月受無餘同類法是月。此月於餘法更無。故名不共。亦如所聞性故因。此因不共。由同是不共法故。即無同喻等。萬成比量。故雲無有比量。有法愚人見無比量。成立為月。遂即成立。言是非月。雖為此立。然為世間共說是月相違義遣。言極成者。世間共許是月也。言者說月之言也。相違義者。即言下所詮共許同義。即此共許同義。能遣其所立懷菟非月義。若唯此釋。前言非彼相違義能遣者。非謂以宗與真宗相違食相違也。謂若立宗有其過失。即與五種道理相違。即此道理與以宗相違。名相違義。真宗既順道理。則不同彼似宗為相違義遣。故言非彼相違義能遣。問如自言相違。以何為道理耶。答則前敵論人所知道理。合成自言相違過失。則是道理也。指事。則如說懷菟非月(宗)。有故(因)。如日等喻。   論雲又於(至)常等者 此文有二過。謂現量相違。及比量相違也。言又於有法者是宗。有法如言聲。或言瓶也。即彼所立者。謂即彼立論人。於聲有法上。立非所聞宗家法也。或於瓶上。立是常也。亦可即彼者即彼有法上。非所聞義及常義為立也。即是宗家法也。言為此極成現量比量相違義遣者。五識是世間共許現量。瓶盆等是世間共許比量。謂共智未有而有。有已還無。以前後二無。比知中間非常。而立言聲等非所聞等。瓶等是常等。雖如此立。然為世間共許現量比量相違義所遣也。下指事。如立聲非所聞。現量相違也。瓶等是常。比量相違也。問何故此中偏言於有法耶。答言等者。舉瓶等餘盆等也。又釋。宗雲等者等上五過。乃至初過中我母是石女等。問何故宗九過。但說五耶。答覆四過者。天主僈立也。且如所別不成。自是因不成過。能別不成。自無同喻過。如前解。俱不極成。即合前二。二既非過。此亦非過。至相符極成。如立聲為所聞。此本不成宗。何者。夫興立論妄。偵立敵論相違。方始立宗。如聲是所聞。無不共許。何成立宗。本自無宗。說誰為過。如有比丘。可說持前犯。於若無比丘。說誰持犯也。此亦如是。是故唯五是過。聞安立敵相違。方立宗者。何故前說宗有三種共許亦名宗耶。答。   論雲諸有(至)宗過者 上來辨正宗過。自下第二顯耶宗過。立因明師。及小乘外道。更立第六宗過名違過。以立因與宗相違故。亦應名因違過。然以宗先說故。名宗違過。今陳那牒取非之。故雲此非宗過。   論雲以於(至)故者 以於聲明論中。有立聲是常(宗)。一切皆是無常故(因)。然立諸師言彼聲常為(業)。以而皆無常為因。此宗與因相違故。是宗違過。今陳那牒取言是喻過。或是因過。非是宗過。不同立成因明師餘也。   論雲是喻方便忌立異法者 一切皆是無常之言。此是喻非因也。其故字是第五時聲。即是因義。彼聲明論師。但將因門方便。立此喻也。故言是喻方便。雖方便立喻。而復倒離異法喻也。故更立異法上言是喻。即異法喻。   論雲由合喻現非一切故者 此顯彼方便立喻。陳那復以彼喻。合顯去有此因。何者。如立聲是常。以一切皆是無常。為異法喻。此異法喻。此異法喻。應雲諸無常法者。法是一切。即以此異喻。反顯成彼同喻。應言非一切者。法是其常。由此同喻合故。即知聲是常宗。以非一切故為因也。   論雲此因非有(至)故者 此非一切故因。於宗上非有。以即此聲上攝世一切中故。音聲上彼此不設有。其非一切義。即是兩俱不成因。   論雲或是(至)義故者 或可彼救雲。聲上亦有非一切義。謂此聲但是一聲。非解一切故。亦有非一切義為因者。若爾。此因即是所立一分義故。謂所立宗有二分。有法及法。既是一聲故。名非一切。此非一切因。與所立中有法聲何別。然非一切言。唯世聲一法上故。不同所作性因通解法。然上故言。此但是所立一分義。然不成因。此亦多俱不成。若以自謂為因義邊。或可是他隨一不成也。   論此義不成名因過生者 此非一切因義不成。結成過也。   論喻亦有過者 謂不俱立因不成。至異法喻。亦有過也。   論由異(至)有過者 謂倒離過也。應言諸無常者定是一切。而喻離言諸一切者。法是無常。謂非非一切故義者。意異法喻中。所言一切者。但是度彼因。非一切故。言是一切。上非字即是能度。下非一切是所度也。由此度非一切義故。所以言一切也。即義當入理論言此中非所作言者。無所作中文也。   論因與以因多是宗法者 意因多分是宗家法。如六不定及四相違並正因。謂通是宗法性。是宗家法。其四不成。於宗上無。名為不成。既不成因。即非宗家之法。故此唯有四名。少餘不定等。經少名多。故言多是宗法也。解文可解。   論頌曰宗法於同品(乃至)二者 宗法者。即遍宗法性因也。其因於同品有。是一句。於同品非有。是第二句。於同品有非有。是第三句。如是於同品有非有等於異品。亦作三句。如是於同品有非有異品。亦為三句。即是同中有及非有。並俱於異品中。各有三句。如上言俱者。即是下及言也。此俱與二。即是有非有三句各有三。合有九種。初三者。一於同品有。於異品亦有。二於同品有。於異品非有。三於同品有。於異品及有非有。第二三者。一於同品非有。於異品有。二於同品非有。於異品亦非有。三於同品非有。於異品亦有非有。第三三者。一於同品有非有。於異品有。二於同品有非有。於異品非有。三於同品有非有。於異品亦有非有。如下文指事廣釋也。   論真不(至)有法者 此下先解宗法兩字。夫宗以有法及法和合名宗。其有法宗上有二種法。一不成法。即聲上無常法。二極成法。謂聲上所作性。其所作性。要共許始方成其因。證不成無常法。合極成也。總入言心之不總業者。持解此義。先舉外。外格雲。心之不總業所成立。及法有法和合名今宗。何故此因法所依中宗意。不取其法。但取有法。若唯有法。不取其法。不應名宗。何故頌中乃言宗法耶。問頌中但言其宗。不言有法。何故外人智宗是有法。而不取法以為得耶。答如聲是有法。無常及所作性是。此二種法。皆屬有法宗故。多法自不相屬。雖聲及無常合名為。頌中既雲宗法於同品有。故知所作性等因。是有法宗家之法。望於同品。得有非有俱三種差別。其所作性因。非是無常宗家之法。以兩法不相屬故也。   論此無有失(乃至)於法者 論主答也。言頌中因法所依即宗唯有法。此無有失。何者。以其總聲於別亦持者。其宗是總名俱。總言其宗。於別有法亦持。謂俱有法。亦得名宗。如言燒衣。衣是總名。雖燒衣即之一。通亦言燒衣。此亦如是。法及有法。總名為宗。唯言有法。亦名為宗。是故因法所依之宗。亦名宗也。下復舉倒俱。或有受論文言宗。唯詮宗法。不詮有法。如是既唯有宗法。亦得名宗。當知俱言有法名宗。亦無生也。所言宗聲者。即詮宗之名也。   論此中宗法(乃至)亦復如是 上來釋宗家。此下釋法名。即通是宗法性也。謂此立宗中。欲取宗法為因者。唯取立敵決定同許所作性宗法。不取無常宗法。立復敵不復故。有亦須立敵決定同許。此所作性因。於同品異品有非有等三句類前得。何故但言同品不言異品耶。答通是宗法性因。亦謂同許。故言亦復如是。下釋決定同許所以。   論何以故(至)起因者 何以要謂決定同許方比因故者。因有二種。一生因。二了因。今此唯依證了因故。謂如立聲是無常。以所作性故。此所作性。要謂立敵決定。同許聲上有此因義。方成至因。何以如此。如說所作性。此所作性是所說義。但由立敵智力。共知此義是有。方得成因。故言但由智力等也。亦可但由彼此知因智力。信知有此所作性因。方萬所說聲無常義。若彼不信有所作性。即不了無常宗義也。亦可但智力者。謂唯敵論人。知聲上有所作性因智也。由彼信知有因之力。即了立論人所說無常之義。亦可並得了所說所作性義。故下文雲。合彼憶念本極成故也。言非如生等者。如違種為牙生因。不由智力智故即為因。不知故即可為因。但由違種有生牙之用。即是其因。不由智與不知。方成因也。言了因者。要由共了知故。方得成因也。故言非如生因由能起因。   論若爾(至)立義者 別人難雲。若爾智為了因。前說由宗等多言。說名能立。此之多言。便生能成立義。   論此亦(至)善說者 論主非前難。汝此難亦不然。因有三種。一者所作性等義因。二者知所作性等心心法總名智。三者說所作性等言因。今明言因。今彼敵論人。憶意此聲上有所作性。於瓶等同品上本極成定有異品。通無此所作性因。敵論人亦先成許有。名曰極成。然恐彼廢忘。復須多言。合彼憶念本極成義。因生智因也。是故此宗有法中。唯取彼此俱決定許有所作性義。於同品定有等。如是即為善說。   論由是(至)見故者 由是若彼此立敵俱不許有此因義。其因即不成。欲反顯要須共許有此因義。其因即成也。由有此意故。遂明四不成過。此即兩俱不成。謂如立聲是無常。聞所見故。此聞所見。彼此俱不許聲宗上法。故言彼此同許非宗法也。餘文可餘。   和合火有者 火有二種。一者大種和合火。如炭火等。有地大火大種。及四塵和合總名火。此火於山深等中。或有或無。若性火唯一火大故。不名和合。不成立性火大是有。以性火一切受有故。但欲成立大種和合火是有。雲如入理勝宗。量雲。此山解受四大四塵是有法。有和合火是法。法及有法。合名為宗。以現煙故(因)。猶如廚等受(同喻)。   論或於(至)樂等故者 此第四所依不成過。論勝論師或於立論之受。對佛弟子。立我其體周通彼師所以如此立者。以彼立我是常我既是常。意無移持彼此方所之義。且如身世此受。其義即能生者。樂等受受違順等事。復生彼受。亦復如是。止止可常我如所依身。從此受移轉。往至彼受。用者樂事等耶。但可我體周通。略於彼彼更若順等 至便生示等有受用事。亦如於世世方即便證得。此亦如是。是故立我其體周通(宗)。於一切更生示等故(因)。由佛弟子。不許有我故。其因所依有法不成。無有法可通故。亦非通是宗法性因故。亦是不成因。然有法外導因明中。唯有前二不成。謂兩俱不成。隨一不成。若異同彼所立。其得二弁攝世前二不成中。謂兩俱猶預不成。及隨一猶預不成。兩俱所依不成。及隨一所依不成。其陳那救別義故。遂開為四也。   論如是(至)能立者 上來四不成因。且各指事。以為不成。如是類釋。更於所說餘一切品類有法上。所有四不成言辭。皆非能立。又釋。此總結前。如是所說四不成。一切品類所有言辭。皆非能立。   論於其(至)是說者 上來明通是宗法性四名成因。自下類釋於同品定有性因。亦有兩俱。同品不成。隨一同品不成。猶預同品不成。所依同品不成。其同品中有非有等。皆隨所應。有四不成。   論於當所說(至)能破者 於當所說因。是正因也。即是下文言能立也。相違不定者。即是下能破。此文具足應言。於當所說正唯因中。有共許決定言詞。說名能立。於當所說相違及不定中。唯有決定共許言詞。說名能破也。雲何相違及不定。說能破耶。謂彼立論人。因有相違及不定過。其敵論人。俱能現彼立因。有相違及不定過失。說此過真立敵俱許。即名能破。   論非互(至)成故者 以共許方成立破故。隨一不成過。是互不成。互不成是立因。不是言詞故。不能決定能立能破也。言復待成故者。如勝論對聲論。立聲是無常。所作性故。然此所作性因。若勝論師。以生為所作。即聲論不成。若聲論以顯為所作。即勝論不成。即應復立量。更成立聲是生所位(宗)。隨緣變故(因)。如燈焰(喻)。猶豫者是猶豫不成。若更成立言彼處決定無火。以有故非煙故。諸有蚊非煙處。必定無火。如餘有蚊處。或雲。彼處定有火。以近見煙故。如餘近見有煙處。其俱不成。及所依不成。不可重成得。故不說也。   論夫立(至)雲何者 總是外人間。夫立宗法用。故言立宗法。亦可有法宗眾法。故言立宗法。理重更以餘通是宗法性為因。成立此宗家之法無常性也。不成立宗家有法。此不格也。若即餘因法。成立有法為有。成或立有法為足。下指其更事。如猶僧佉。成立最勝為有。此最勝有法。今成立此有法為有(宗)現見別總有總類故(因)。猶如多片白檀香皆以本(喻)。當知二十三諦是別。故智亦有總最勝[穴/俱]淨。或立為無者。佛弟子即立最勝為無。最勝是有法。為無是法(宗)。不可得故(因)。猶如菟角(同喻)。如是以餘因法。成立有法。如是所成。非宗家法。違正理故。問言此義雲何。   論此中(至)此失者 論主示其成立最勝有無所以。但約二十三諦別總為有。所定有一因是法。其所有一因。即是最勝。約二十三諦有法成立最勝為有。不即立最勝為宗。故無以法成立有法之失。立量雲。此中二十三諦別物。定有一總因(宗)。以是別故(因)。猶如多行白檀(同喻)。   論若立為無(至)法過者 若立最勝為無。亦約二十三諦。假立最勝為無。以不可得故。立量雲。二十三諦無有一最勝因(宗)。以最勝不可得故(因)。猶如菟角(同喻)。又釋雲。若立為無者。如所說寂勝性升為有。是是有法。我今立為無是法。法及有法。得名為宗。於破性升最勝上。亦假安立。不可得故為因。我今立最勝有法。是無為宗故。是故亦無有最勝有法過也。應立量雲。汝所升最勝是足(宗)。不可得故(因)。猶如菟角(喻)。問此雲何不有因足所依故。答因有三。一或有因唯應有法。如所作性因等。如雲虛空。實有德所依故。此因唯依有法。故對無空。所依不成。大乘人若樹小乘外道等。並第八識。有小乘等不許有第八識故。對無第八識論。若立其因。有法不極成故。亦是所依不成。二或有因唯依無法。謂不可得故。今明不可得因。唯依最勝無法。於性升法上假立不可得故。因復無無有因無所依過。三或有因通依有無。謂所作性等也。是故若立有法為有。敵論必不許有法故。對無有法論。其因必是所依不成過也。若立有法為無。其有法若立為無。其敵論者。雖不得許。然不可得故。因唯依無法故。無所有依不成過。如對外道言。神我是無(宗)。不可得故(因)。猶如菟角(同喻)。此因雖無所依。然無過。   論若以(至)雲何者 外人問。夫立因之正義。且所依性故因法。成立無常宗法。今論問雲。若以有法。別立餘有法。或以有法。成立其法。下指其事。如謬立量雲。煙有火。煙是有法。火是其法(宗)。以是煙故(因)。猶如解煙(喻)。然煙之與火。俱是有法。彼人以煙有法。成立火有法為宗法。此心即不是以為有法。立餘有法耶。言或以火立觸者。火是四塵假火。是有法。觸言熱觸是法。或立量雲。此火有熱觸(宗)。以是大故(因)。猶如餘火(喻)。此止即不是有法。成立法耶。外人不了此二義。故得其義雲何。   論今於(至)應物者 論主答。今於此宗因中。非以煙為因。成立火宗故。非是以煙有法。成立火有法。亦非以火為因。成立觸為宗故。以四塵總假火有法。成立別觸實法也。言但為成立此相應物者。但為成立此煙火及觸處所。無相應物也。如立量雲。此山谷處有火。以山谷四塵為有法。以有火為法。法及有法合為宗(宗)。以此山谷中若煙故(因)。猶如菟餘有煙處(喻)。又立量雲。此火爐處有熱觸(宗)。以有火故(因)。如餘有火處(喻)。   論若不(至)為因者 論主破前謬立若不如我所說。可如汝所立比量。即應以宗義一分為因。如立宗雲。聲是無常。聲是有法。無常是法。法及有法。是所立宗義。若言聲是無常(宗)。以是聲故(因)。此以宗中有法為因故。故是宗義兩分中。以一分為因過。汝亦如是。前立量雲。煙是有法。火是法。法及有法。合成宗義。汝立因雲以是煙故。豈不是以有法宗義一分為因耶。又立量雲。此火有熱觸。火是有法分。熱觸是法分。法及有法二分。合為宗義。立因雲以此大故。是亦以有法宗義一分為因。故不成也。以宗義二分是所立。因是能立故。不應以所立一分。為能立也。   論又於(至)有故者 論主重破。又於此比量中。非欲成立火是有法性。及熱觸是有性。以世人皆共知火及觸。有體性故。何謂成立者。是立已成過。但為不智火相觸應所依處有火有觸。復謂立量成立也。   論文於(至)有過者 又於此中立論者。要觀待前敵論人義。方有所立謂如佛弟子。欲立聲是無常。要觀待前敵論人立聲是常故。方立無常。為所立法及有法也。言一切人既不格煙下有火無火。火復是熱。何得根即成宗。既要觀待他成所立。非如吠世德句有德句。不由觀待而成也。言有位者。即是實句義。能有德句故。德句是所有也。應言非如德有德。   論量頌(至)有法者 重說子頌。頌上義也。言有法非成有法者。謂不應以煙有法。成立火有法也。言及法者。亦不應以火有法。成立觸法也。其熱觸是火家一分義故是法也。其句上中上五字。貫通此法以及字及之。言此非成有法者。謂此法不應成有法也。即是上文。以餘別法。成立最勝為有為無也。下兩句正義。謂但由因法。成立宗法。如是法與有法。既不相離。亦即成有法也。此是正義。了由因有所依故。如是以法成法時。亦兼成立有法。不可以法正成立有法。   論若有(至)宗法者 宗法有二。一不極成法。聲上無常。以聲論者不許故。此即宗是法。故言宗法。二極成法。即聲上所作性。在敵但許故。此宗家法。故名宗法。上成所明因法。在其宗有法上。名為宗法。今陳那既造論。所有古因明中。立量有隱伏者。並敘人言釋。故舉外人格雲。如勝論師。對聲論者立宗雲。聲非即常。立因雲。業等應常故。謂第三業句行來俯仰。等者等取第二德句中者示法也。此業等應常之因。白是第三業句應常。不世第二德句聲上。此即非宗義之法。何得言宗家法故名宗法。又立因雲。常應可得故。謂此聲應一切時。常應可得聞。如是常應可得義。於其聲上。無此因義。此自他俱不許。聲一切時中常為耳識可得。自是別明常應別得。非關聲事。可得言宗家法。復名宗法耶。   論此說(至)彼過者 述曰。此論主通難。此是勝論說。彼聲論過。由約因為門。及宗為門。以立論者。先有所立。復敵論者說。應言難也。示等應常。說應言故。故智是說彼過言也。以先聲論師。對勝論。立聲是常(宗)。無形質故(因)。猶如虛空(同喻)。後時勝論。約因宗門。以斥彼過。若汝言無形質為因。故德句中聲是常者。第三業句等亦形質。亦應是常也。又汝先立宗雲。聲是其常。今又約彼宗門。以斥彼過雲。聲若是常者。常應為耳識得。今既共不常聲。不常為耳識得故。故知聲非是常。   論若如是(至)雲何者 此更舉外格雲。如勝論對聲論。立聲是無常為宗。所作非常故為因。常非所作故為因。此之二因。俱不世聲宗之上。何得言宗家法故。名為宗法。故言此復雲何。   論雲是喻(至)無因故名 此下論主量人言通。如同所立所作非常故等。非因是喻。然依第五持故聲。方便安立所作性因。所作非常故。謂法所作者。皆非是常故。如瓶盆等。是同品法喻。若法是常見應言者非因喻。然非所作。如虛空等。是異法喻。如其次第配也。宣說其因宗定隨遂。如犢子隨母。所作非常故。是同法喻。若宗無處合無因故。常非所作。故言是異法喻。   論以於此中(至)宗法者 此之二喻。實不世聲上。非宗家法。然以於此中喻中。由同喻合。方便顯示聲上有所作性因。謂法所作者。即是無常。聲既所作。故是無常也。彼立論者。文中雖不作此合意。亦有此合。故宗法因世聲宗上。如是由合喻顯聲定是所作性。非是非所作性故。此所作性。定是宗家法。故名宗法。   論量說(至)知因者 此本頌。初句頌前同喻。第二句頌前異喻依第五顯喻者。喻是初轉。□騁□□□□□抄訄鞢腹慼樁e埤□榕奭茵□□□埤□溺□□□□□□□□□□□□□□□□□□□□奪□稜□□□□覕垓□□埤□□□□□裀□□□□□□□駟奅楛□□□□□□□稜□□饖□拏□□□訧□□夾□□矩龍□訥ヾC所作性故(因)。法所作者。皆是無常。猶如瓶等(喻)。聲既是所作(合喻同法)。是故無常(結)。今言由合故知因者。由第四分合喻故。智聲所作性因。文中雖不說因。以宗由合故。白智其因。故不說也。陳那已復法因明師雲。第四合是量說第二因。第五結是量說第一宗故。復二分是前三分是前三分攝。   論由此(至)傍論者 由此前來順反三喻。乃得立義。即是已釋僧佉。唯立反喻方便立義不成也。如僧佉雲。內身有我(宗)。以能自動搖及有心識故(因)。法不能動搖無心識者。必定無我。猶如樹木(異喻)。以無順喻故。唯以反破內身無我之異喻為方便。成立內身有我也。下指要論二喻事。以所作性因。於無常品見故。於常品不見故。具此二喻。方立義成。勝論對聲論雲。如如是我成立聲非是常。若是常者。應非所作性也。以上成要論順反二喻。方得與決定餘為因故。是故順成同喻。反破異喻。二種喻之方法。同為一決定餘非如數論。本唯以異喻。反破方便。為別生決定餘因也。如我破數論。唯以異喻。成立有我。反破方便之因。如我造破數論。論有六千頌。我已廣辨。數論唯立返破方便。為別解因過故。今於此論中。且止廣諦倍論也。   造數論師。是黃頭仙人。本音劫比羅。此雲黃。以頭面黃口也。舊雲迦毘羅。音訛也。此師立二十五諦義。付樂弟子訖欲入真。弟子請雲。師可留身常住在世。復人若有不信二十五信。現身為說。其教即可常行。師雲可爾。為實一大石作琉璃。可數丈許。隱身在中。設人請者。時為現身。後至陳那出世。造傳佉論。弟子不師救。仰推其陳。師那往其石所。書破二十五諦義。於其石上以封其上。經宿必重救之。陳那重破。復若不救。方出為論。如是立破。有六千偈。具破二十五諦訖。其石大吼。今言破數論者。指彼所造六千偈。破僧佉論。   論如是宗法(至)及家者 宗法有二。一不極成法。謂聲上無常法。二極成法。謂聲上所化性。今牒上來所羅極成法。即是因法。故言如是宗法也。此因有三種差別。一謂同品中有。二同品中非有。三同品中通有非有。故言及俱。若不置及字。恐其有與非有。即且為但。若安及字。即願有非有外別有其俱。然先頌中但言宗法。於同品謂有非有俱。以頌迮故。先頌中除及字。今長行中方置。   論此中(至)異品者 上來已辨宗法故。此下但釋同品名也。言此中者。謂宗法中。若品者。品謂品別。如瓶聲等是。宗法無常。所依品別也。言與所立法鄰近均等說名同品者。若瓶品上無常。與聲上所主無常法相似。故各鄰近均等。故說瓶為同品類也。以一切體義皆名品別故也。若於空等品別法法上。所立無常宗無。說名異品也。   論非與(至)或異者 此下牒古師破。古因明師。釋異品名。兩師不同。初師雲。如立聲是無常。以瓶等為同品。空等為異品。其空等上。能違害宗。及同品上無常。說名相違。此相違說名異品。猶如怨家相害。名為相違。及至煖為宗。則以詮為相違為異名。第二師雲。如立聲是無常。但非無常已外一切皆名異品。今論主餘。若所立無常宗無處。即名異品。不同初師與同品相違。復師與宗異故。名為異品。故言非與同品相違式異也。   論若相違者應唯簡別者 如雲此更有煖(宗)以有火故(因)。諸有火處悉皆有煖猶如廚上(喻)。諸無火處並皆無煖(異)。此是正立。若雲此處有煖(宗)。以有火故(因)。猶如廚(喻)。若有冷處即無有火。如宙山處。此以有冷處。違有煖處。為異喻故。此應唯簡別異法喻。異同法喻而已。其異喻不能返顯宗定隨因事其雲何。若對煖宗。以冷違煖為異法喻者。其非冷煖處。不知定屬所品若雖有煖同喻。其非冷煖處。即無有火。若准相違異喻。諸有冷處。即無有火。其中庸處。既非有冷。復應有火。異喻乃返合有火雲因成不定過。為如廚上有火處。以有火故有煖耶。為如中庸處火故無煖耶。其有火之因不定故。不能定證有煖也。若不以與有煖相違。唯以有證為異法喻者。便無有火之因不定過也。若言諸無火處即無有煖者。其詮處故中庸處並無有火。皆為異品故。今其有火之因。定願有煖故。其有火因。無不定過也。   論若別異者應無有因者 此下破第二師。若汝以與宗異故名異品者。應無有決定正因也。何者。如立聲是無常。即聲上無我。與無常宗異。則是異品。然所作性因。於無我異品義中有。若爾此因便是不定因。以於異品有故便無。唯同品有異品無。故此決定因無有也。   論由此(至)違故者 由所立無處。是異品道理故。其所作性因。能正成無常。傍成無我及宮。故言等也。如言聲是無我。所作性故。如瓶等是。即此亦成立聲是無我。以所作性。與無我宗。不相違故。亦可無我與無常。相不違故。得同以所作性為因也。何者。即聲無有常我可得故。亦得言無常亦得言無我。以一切無常法皆無我故。故不相違也。此意欲顯法無常處。名為異品其無我不得名異品也。以即聲亦無我。非離無常處。亦於無我。有此因故。又釋。其所作性因。能正成無常。即不同相違名異品。彼不能正成故。何者。如聲是無常。所作性故。其虛空等常。是相違名異品。此相違異品。不能正顯聲是無常。以不簡別因故。謂於非相違菟角等中。猶格有因故。若如我釋。所立無處。名為異品。亦即簡去其因。即顯彼所作性。正能成無常也。其所作性。正能成無常也。其所作性。若傍成無常。即不同復師與宗異故。名為異品。若與宗異。名則異品。至無我亦與無常異。亦即異品。凡異品中。即無有所作性。若爾其所作性因。即不能傍證無我。若如我釋。所立無處。因遍非有。其聲亦無我。亦是所立無處。以無常法必無我故。是故所作性因。亦能傍成無我。言不相違者。同前二解也。所言等者等取宮。以道諦非者而是所作性故。   論若法(至)似因者 此舉相違因過。顯所作性證無常。及傍成無我等無有過也。言若法者。謂因法也。若因能成相違所立者。如立言眼等必為他用。即以積聚性故為因。以臥具為同喻。今積聚性因。亦聲成立。所立眼等。必為積聚他用。即此積聚他用。是其所立。一即此所立前無積聚他用宗。正相違故。名為相違。其積聚性因。與此相違所立為因。故言若法能成相違所立。如此是相違過名似因也。   論如無違法相違亦爾者 此出相違過也。謂僧佉本立。必為他用為正宗。以積聚性為正因。本所立宗。名為無違。其積聚因。正能成立無違宗故。名無違法。即此積聚性因。不但成無違宗。亦能傍成眼等。必為積聚他用。即此積聚他用。即此積聚他用。是其所立。與前必為他用宗相返。故名相違亦爾。得宗名為相違。當知前宗名無違也。以非得故。   論所成立法無定無有故者 此出亦爾之言也。謂如立眼等。必為無積聚他用為宗。以積聚性故為因。於同品定有。所立無處。受品遍無。今相違因亦爾。謂所立必為積聚他用宗。無處其積聚性因。定無有故。言所成法無有。即是所立無也。謂必為積聚他宗是也。定無有故者。即是積聚性因無也。言積聚性因。能成前無違宗。於異品遍無。今成相違宗。亦於異品遍無。故言亦爾。此是真實相違因也。下舉不定。顯非相違因。   論如(至)有故者 言積並性因。能成積並他用。其因決定。非如瓶等因不定也。何者。如立聲是無常。所化性故。如瓶等似說。有人難言。聲應是瓶。以作性故。如瓶。此因即有不定過。故成猶豫。以於彼展轉無中有故。謂若立聲是瓶衣等。即為異品。此所作性。於瓶無處衣上亦有故。或復難雲。聲應是衣。所作性故。猶如其衣。唯衣為同品。瓶等即為異品。此所作性。於無衣處瓶等上有故。言展轉無中有故。其所作性因。既於異品中有故。不定此一解。第二更雲。此文乘前正因。有此文也。謂前所作性故。能成無常。亦能立傍成無我。此因決定。非如瓶等因成猶豫。其文義如向解。   論以所(至)有故者 此釋出不定。連樂前文。總為一時文也。謂以所作性現見離瓶於衣等有者。即是上文。於彼展轉無中有故。謂無瓶處異品衣中。有所作性因。故是不定。非離無常於無我等此因有故者。謂若以所作性。傍證無我。因即決定。即是釋上非如兩字也。何者。如立聲應是瓶。此亦縱許成宗也。以所作性故。猶如其瓶。其因於無瓶更衣等上亦轉。若聲是無常。所作性故。如瓶等無常。此因非是轉彼瓶等無常處。別於餘無我上。此因亦轉。以瓶等若是無常。即是無我。無有離無常外。別有無我。有所作性因也。是故所作性因。若證無常。即能傍證無我等。其因決定。非如瓶等因。成猶豫等也。   論雲何別(至)處轉者 此外人問。其宗上因法。與瓶等同品等別故。故名別法。即瓶衣等。與宗法處。不名為別處。今問意雲。如所作性。是聲宗家法。雲何宗家法。乃於瓶上立有耶。   論由彼相似不說異名者 論主答也。謂彼瓶上所作性。與聲上所作性。極是相似。總名所作性。不證有異名故。是故亦智相同品瓶等轉。此釋於同品定有性之言。   論言即是(至)有失者 言瓶上所作性。即是體聲上所作性。極相似故。故言即是。猶縷貫兩華。其縷一頭貫此華。一頭貫彼華。此亦如是總一所化性。一頭世聲上。一頭世瓶上故無有別法於別處轉失。以如其一故。若子細分折。其聲及瓶上所作性各別也。但可總說一所作性。名為宗法也。   論若不(至)宗法者 外人復難雲。若瓶上所作性。不說聲上所作性異。雲何此所作性因。名為宗法。亦應非宗法。以一頭所作性因。世瓶上故。   論此中但(至)宗法者 論主答也。謂此宗法中。但說定是宗法。然不欲說言唯是宗法。若言唯是宗法相。瓶上不得有此因性。但說於宗上同定是宗法。不言其因唯是宗法。以因有非宗法者。謂所作性同。一頭世瓶上故。   論若爾(至)名宗者 外人得難雲。若作所性。一頭世瓶上。亦得名因者亦可其所立無常。亦一頭在同品瓶上。亦應名宗。   論不然(至)相似者 論主答也。論汝外人所難。令瓶上無常。亦名宗者。此不然也。何者。別處說所成故。謂聲望瓶。是瓶家別處。於此別處。成立無常。其聲上無常。由敵論人不許是無常。今以因成立。即說聲上無常。為所成立。此所立可名為宗。其瓶上無常。立敵先成共許。不須成立。既不欲成立。何名所成。既非所成。故不名宗。若其所作性因。必須立敵共許。故言因必無異。以此因彼此同許。方成因故。由共許聲之與瓶。俱有此因故。方成比量。故不同所成立宗。不共許故。宗為宗也。故不相似。   論又此一一乃至三種者 上來問欲法總釋宗法。此下解頌中於同品等言。如即此宗法。於同品中有三種。謂有及非有及俱。此三一一為三。故有九種。   論謂於(至)非有者 謂三種中初一也。即是於同品中有。於異品中有。或非有。或有非有。此是初也。   論於其同品非有者 於同品三種中。第二非有。於異品亦三。如前。   論及俱者 於同品中。第三俱也。於異品亦有三。如前。   論各有如是三種差別者 即前非有及俱。各有三種也。   論若欲(至)此無如者 勝論對經教。立聲是無常。以所作性故。以虛空為異品。其經教既不立處空。雲何於彼虛空處。說此所作性無。此外人問。   論以若彼(至)過者 論主答也。謂若彼虛空無有。其所作性。於彼不轉至經教。若是敵論。定不輅所作性。於彼虛空轉也。但遮義成故。則名異品。不要須指有異品法。方名異品。雖然對敵論者。然須異品。言遠離也。問如菟角等是非有。無對無常有宗。雲何非異品耶。答若遮無常故。名為異品。菟角等非無常故。亦名為常。應是異品。為約直詮了異品。對無空論轉。故明所立於彼處無。若無異品。其所立因。於彼不轉。合無有輅。故無過。   論如是合成九種宗法隨其次第略辨其相者 如是宗法相。同品中有非有及俱三種。一一各有三句故。如是合成九種宗法。如其前列次第。今略辨相。先明初三所立。通是宗法性中。初於同品有異品亦有。謂立聲常是立宗。言所量性故是立因言聲常宗。以空等為同品。以瓶等為異品。所量因通常無常品故。此因於同品有。異品亦有。同入理論六不定中。第一共也。二或立聲無常(宗)。作性故(因)。猶如瓶等(喻)。此所作性因。於同品有異品無故。是正因也。三或世聲勤勇無間所發宗。無常性故(因)。是入正理論六不定中。第四異品一分轉。同品通轉。此中勤勇無間所發宗。以瓶等為同品。此無常因。於此通有。以電空等為異品。於彼一分電等此有。空等是無。上成初同品有異品亦有。亦同品有異品無。三同品有異品有非有。是初三也。次明中三相違因。初或立聲常(宗)。所作性故(因)。此中常宗。以空等為同品瓶等為異品。所作性因。於同品無。於異品有。是初句。二或立聲為常。所聞性故。同入理論六不空中。第二不共。彼論雲。言不共者。如說聲常所聞性故。常無常品。皆離此因。常無常外。解非有故。是猶豫因。此所聞性。其猶何等。解雲。立聲常宗。以雲等為同品。以瓶等為異品。所聞性者。是六句義。第四有句義。此因常無常品法。無此因故。是於同品無。異品亦無。是第二句相違因也。或立聲常宗。勤勇無間所發性故(因)。此中常宗。以空等為同品。電瓶等為異品。勤勇無間所發性因。於空等一向無。於異品中瓶等有。電等無。故此因於同品一向無。於異品有及非有。是第三句也。上來初句同品無異品有。第二句同品無異品亦無。第三句於同品無於異品亦有亦無。總是中三句也。次復三句中。或立聲非勤勇無間所發(宗)。無常性故(因)。此同入理論六不定中。第四同品一分轉異品通轉。者如說聲非勤勇無間所發無常故(云云廣解彼文)。二或立聲無常(宗)。勤勇無間所發故(因)。此中無常宗。以電瓶等為同品。勤勇無間所發因。於瓶等有。於電等無。其無常宗。以空等為異品。異勤勇無間所發因。於彼通無。是第二句。此亦正因。三或立絡為常(宗)。無觸對故(因)。同入理論中。第五俱品一分轉者。如說聲常(宗)。無質礙故(因)。此中常宗(云云廣舉彼文)。解雲。上來初句同品有非有。異品通有。二品同有非有。異品通無。三品同有非有。異品有非有。總是復三。   論如是(至)等九者 如是九宗九因。二頌攝也。一常。二無常。三勤勇。初三宗。一墮。二住。三堅牢性。此中三宗。一非勤。二遷。三不實。是復三宗。由所量等九者。所量性是初宗因。由字是第三轉聲。前之九宗。由所量等九因來也。一所量。二作。三無常。是初三因也。一作性。二聞。三曾發。是中三因也。一無常。二勇。三觸。是復三因也。此之九因是宗法。復依前常性等九宗立也。依字是第亦轉聲。   論雲如是分別(乃至)所解法不定者 如是分別九因中。二因說名為正因。二因說名為相違因。五因說名為不定因。前二頌是因論生論謗生頌。自下一頌是根本論正頌。故雲本言也。二正因中。一於同品通有。故言於同品有。二於同品有及非有。故雲於同及二。此之二同立異品通無。合是正因。故雲世異無是正因也。翻此名相違者。翻此二正因。即名二相違因。故言翻此名相違。應作頌雲。於用品通無。世異有及二也。所餘名不定者。餘二正因。及二相違因外。所餘五種。皆不定因攝。上來九因。皆通是宗法性因。然對同品異品。有此九句不同。四不成因。無來不成因。非通是宗法性因故。此中不說。   論此中(乃至)各取中一者 於九因中。故雲此中唯有二種名為正因。七非正因。謂於同品一切有。異品通無。是初正因。及於同品通有非有。異品通無。是第二正因也。此二因於初三中及復三中。各取中問一因。謂或立聲無常(宗)。所作性故(因)。此因於同品遍有。於異品遍無。是初三中之因也。第二或立聲無常(宗)。勤勇無間所發性故(因)此因於同品一分轉。異品遍無。是復三因之中因也。   論復唯二種(乃至)取初復二者 次明二相違因。不但正因唯二。相違因亦唯二。故雲復唯二種說名相違因。其所立因。能返前宗。故雲能倒立故。又釋返前二正因故。雲能倒立。正釋頌本翻此名相違。下指其事。謂一相異品遍有。二相異品有及非有。故雲及二種。此之二因。於其同品一切遍無。其二因者是前第二三中。取初一及復一合為二。故雲第二三中取初復二也。前明第二三中初者。或立聲為常宗。所作性故(因)。其聲常宗。以空等為同品。此勤勇無間所支性因。於此遍無。其聲宗以電瓶等為異品。此勤勇無間所支性因。於瓶等有。於電等無故。此因於同品遍無。於異品有及非有也。   論所餘五種因及相違皆不決定輅因義者 九因中。許前二正因及二相違外。餘有五種。望前二正因及二相違因。皆不決定是正因。亦不決定是相違故。是□因之義也。   論又於一切因等相中皆說所說一數同類者 前頌中九因。總為三類。二是正因。二是相違因。五是不定因。依西方有三種言。謂一言二言多言。既正因有二。應二言中說。相違有二。應以二言中說。不定有五。應以多言中說。何故頌中但以一言中說因。乃至一言中說不定。故前頌中二正因。總名正因。二相違亦總名違因。五不定因亦總名不定因。言又於一切因等相中皆說所說一數同類者。如前頌中所明一切亦正因。等取二相違。五不定相中。雖有二因。應二言中說。五不定應多言中說。然前頌中。皆一言中說者。若法法同相。皆不可說。今就意識相分。於二正因上。現一正因相分。括二正因上。如線貫華。此是彼立為一數。可言說法。又其二正因上假立一法種類。亦可言說。故言皆說所說一解數似同類。二故違因。總說為一相違因類。五不定因。總說為一不定因亦爾。   論勿說(至)遍因者 若如勝論第二佐句義中。有一實數。指二因上。名一正因。復有一第五同異句義。括二因上。令二因相似。名為同類。相違不定亦爾。今陳那破。若以實一數及實同類。括二因上。說為一正因。或一相違。或一不定者。便捨本因自相。不得為本因。文中先非一實數。故雲勿說二相乃至猶為因等。至事雲何。如二因若別合說。即成一正因。如勝論師。對聲論師。立聲無常(宗)。所作性故(因)。猶如瓶等(喻)。更於復時。別令聲論師。對勝論師。立聲是常(宗)。所聞性故(因)。猶如聲性(喻)。此二師復別立故皆無過。若此二師。同一令說合此二因。為一數及一同類括布便轉。作相違因。   論理應四種(至)皆雲何者 此古因明師。不許四不定外。別有不共不定。故徵問雲。以道理言之。除決定相違。餘四不定。於同異二品。若遍不遍。皆悉偈有。以攝屬異類法故。此因可名不定。今聲論對佛弟子。立所聞性因。既不屬異類。何故所云不定。為願此難。立比量雲。所聞性因。非不定攝(宗)。異品無故(因)。猶如正因(喻)。又所聞性因。非不定攝(宗)。同品無故(因)如故違因(喻)。   論由不共故者 此下陳那答。此句是總。餘四不定屬同異二品。不唯屬一。故是不定。今所聞性。成不定因。由不共故。謂如山中樹木。無的攝屬。然有或屬此人彼人之義。故是不定。今此所聞性因亦爾。不在同異二品之上。然容即通世二品之義。觸通同異二品。無定所屬。故名不空。   論以若不共(至)離故者 此解上由不共故。以若前不共所聞性因。所來宗法。若常無常等。所有差別。遍攝佛法。衛世僧佉尼楗子。一切所立。自示宗法。皆是數因。謂佛法立等十八界。立聲是色界。或雲聲界。或雲乃至聲是法界。或雲無常等(宗)。所聞性故(因)。若衛世師。立六句義。立雲聲是實句。乃至或雲聲是和合句義(宗)。所聞性故(因)。若僧佉立二十五諦義。立聲[穴/俱]性。乃至或雲聲是神我(宗)。所聞性故(因)。若尼楗子。唯立有命無命兩句義。論有動搖增長之者名有命。若不動搖無增長者名無命。立雲聲是有命。或雲聲是無命(宗)。所聞性故(因)。遍攝如此等類一切法宗。此所聞性因。皆同異品無。不能合宗。體性決定。是疑因。下釋比量。所聞因唯彼有性。有法之聲。即彼有法聲之所攝。不為唯同品所攝。或唯異品所攝。故成不定。又釋言。唯彼有性者。即所聞性因也。彼所攝者。即所聞性因。為彼有法聲所攝也。上雖釋直難。未解比量。為破前量。故雲一向。者面也。邊相也。即因有三相。或名三面三邊也。此所聞性因。離一相故。名離一向。謂離同品有相向也。此因有遍是宗法。異品遍無。辨因品定有。故□□□□□大□詁□□□□□ジ□□¥盃袉妨~遍無故。是兩向離。故此量雲。何聞性因是不定(宗)。□□□覕娥□。猶如共等四種不定。以此四種法。□□□□□□覕埤□縷□□□□□□祉□□□□□□□詁婁F□□   法有(至)疑因性者 此下簡不共。與解四不定差別。此簡共不定也。諸有立因。於同異品。皆共有性。無有簡別。如立聲常。所量性故因。唯於彼同異品。連皆遍有。俱不相違。望此義故。是疑因性。若不共因。於同異二品。並皆非有。俱相違故。是疑因性。所言唯者。即簡不共也。又釋。此唯於彼等者。宗有二種。一寬。二狹。寬宗者。如雲內身無我。除宗已外餘一切法。連法無我。故是其寬。狹者。如立音聲是常。除宗已外。即有無常。故是其狹。因亦有三寬二狹。寬者。取量性所智性等。諦此已外。更無非所智等故。狹者。勤勇所支性。或所作性等。諦此已外。更有勤勇所發性。或非所作性等故。若立狹宗言。聲是其常。立寬因雲。所量性故。此因於其同異二品。皆共此竟因。唯於彼狹宗。望同異二品。俱不相違。是疑因性。若望彼寬宗雲。內身無我此寬。所量性因。即是正因。或狹因雲。所作性故。亦即正因。作不定攝。今簡寬宗故言唯。又簡狹因故雲唯。謂唯此族宗其所量寬因。即成不定。非於寬宗而成猶豫。又唯此寬因。於其狹宗。成其猶豫。非彼狹因。於彼狹宗寬宗。而成不定也。此共因望寬狹宗。有定不定。至不共因。一向恆是不定。而非定也。故有差別。   論若於(至)別餘故者 若所立因。於不定中同異品上。俱悉分有。不俱是不定因。亦是相違及正因也。言差別解故者。以所立因。不於一分異品轉故。是定因。論如立聲常(宗)。無質礙故(因)。諸無質礙皆連是。猶如虛空(同喻)。若是無常。即有質礙。猶如瓶等(異喻)。以虛空為同品。以瓶等為異品。既簡瓶等無常有礙法故。復望虛空為同喻。故是正因。若望心心法等。其因即成相違。謂聲是無常(宗)。無質礙故(因)。諸無質礙法悉無常。如心心法(同喻)。若是其常。即有質礙。猶如極微(異喻)。此三不定望異品一分無邊。即成決定。望異品一分有邊。即是猶豫。其不共因。於一切宗。無有空義。故有差別。   論是名差別者 是名四種不定與不共。與不共不定差別也。   論若對許有聲性是常此應成因者 此外人難雲。汝既雲不共。雲因恆不定者。若所聞性因。對衛世許。立聲性同異句義。體是所皆。而是其常。應成正因。何故唯雲不定。   論若於爾時(乃至)是猶豫因者 此通難也。若衛世師。於立論時。愚鈍無智。不能與彼聲論。顯示所作性。或勤勇無間所發性。是無常因。作決定相違過者。容可對彼衛世。此因是定。然衛世。於聲論立量之時。相違決定。必定可得故。所聞因量。是不定也。言俱者。同立時也。問所聞性容決定。即言遍攝恆不定。餘四別義雖有定。應約別義恆不定。答餘四義恆是有故。不唯不定不共。但對世衛成。故言唯不定。下釋此二成猶豫因。一有法聲義。世常無常。更互相違。不容有故。俱是猶豫。此所立宗。常與無常。雖不可定。若論勝負。前負復勝。如殺遲痋C   論文於此中現教力勝故應依此思求決定者 此陳那師理勝負如前。以理而言。何非何是者。衛世所立無常者是。以現教力勝故。謂一現量力。世間現見聲是間斷。有不聞時。二比量教。所作性是比量教力故勝。聲論唯比量教故劣也。又佛所說。亦云聲是無常。佛於一切說教中勝故。衛世勝也。故可依此現教二勝。思求二量。無間前復。縱衛世先立。以現教勝故理亦是。又釋。如來現見。聲是無常。所發言教。當佛言教。故佛言教是勝。可依此勝教。思求聲無常。又釋。教者至教。即一切世間所有言教。合其理者。即是至教。世間現見。聲從緣起。猶如瓶盆。體是生或。有不聞時。依此現見之。以發無常至教故。衛世義同此故。聲無常是也。   論攝上頌者 言攝上散文也。下頌中雖明餘三相違。上文中無。以不言唯攝上頌故無過。   論若法是不共(乃至)皆是輅因性者 此頌六不定也。若法者因法也。是不共者。所聞性因也。共者所量性等四因也。以共同異品故。決定相違者。聲論衛世所立。決定相違因也。遍一切者。如此六種不定。遍法界一切諸法也。於彼皆是疑因性者。於彼一切諸法。此六法是疑。或不定因。   論耶證法有法(乃至)若無所違害者 此頌相違因也。若前因法能耶倒證法。自性差別。有法自性差別。然不違害宗。如宗五過故。或相違因。非宗過也。准上散文。但有法自性一相違因。   論觀宗法(乃至)似因者 此覆結不定相違。敵論之者。觀宗家因法。若言即是正因。若起審察思量。疑不定心。即成躕躇。六不定因。言審察者。以不定故。故審察也。若觀宗家因法。違彼立論之者。所樂法有法等。即成顛倒。四相違因。異此不定相違二似因外。更無似因名也。以古因明師。或外道等。所聞性因。不名不定。別作餘名。決定相違。亦別作名。遮此異說。故雲異此無似因也。四不成因。本非宗法。今望宗法。明其似故。不名似因也。又解。今望同異二品。明其真似。不說不成故也。   論如是已辨因及似因喻今當說者 此結上生下也。依梵本雲。達利風□案多。此正解為見邊立因。但遍是宗法義顯。同有異無不彰。令解宗之見。不至究竟。今以喻重顯同有異無二相。令解宗之見。至其過極。故雲見邊也。今且同舊翻名。名為喻。即曉喻。   論說因(至)相似者 說因宗所隨者。即同法喻也。先說其因。宗即隨遂。如言法所作者皆是無常。但所作性智處。其無常性必定隨知。猶如牛母者處犢子必隨。此意所作性者。至瓶等上。其無常性。亦必隨至瓶盆等上。故知所作性因。成至聲上。其無常性。亦來其聲上也。瓶上無常。共許故實。非宗以似宗故名宗也。宗無因不有者。即異法喻也。先說宗無。復說因無。如言法常住者。即非所作。但是無有所立宗處。謂虛空等。此所作因。必不有此。猶如母牛不行之處。犢子不行。此處無有無常宗虛。如虛空等。其所作因。必定非有。故知音聲有所作因。定是無常也。此二名譬喻也。餘皆此相似者。此二正喻之餘。皆是此正喻之相似喻。   論日法者 此牒業也。   論謂立聲無常勤勇無間所發性故 舉宗因也。此但略舉爪。其所作性因。亦同此也。   論以法勤勇無間所支皆是無常者 此喻體也。   論瓶等者 舉喻所依事也。正取喻體。但是所作。合無常為喻者。義兼取也。以此因喻。即是因三相中之一相故。既更無別法。故但所作是其正喻。然以喻身能證無常故。兼最無常以為喻。因中何不兼最無常。答因言所作性故。此之故言即兼最上宗。謂所作性故。是無常言中離不定彰而。故言合最宗無常也。然似宗因別故。因外說宗。今喻中雖有因宗同。欲彼所作性同。澄無常義。故兼入喻中不名宗。餘上下文亦說瓶上無常以為宗者。自據宗之類故。假名為宗也。其異法喻。亦正最無因。兼最宗無。一如同喻解釋。   論異法者 此牒業也。   論謂諸有常住見非勤勇無間所支者 此喻體也。   如虛空等者 此舉喻所依事也。等者等取擇滅非擇滅。若大乘。等最。七無為也。若違世等。隨共許者。皆等最也。   論前是遮詮復唯止濫者 此簡二喻差別。前者同喻也。復者異喻也。諸法有二相。一自相。唯眼等五識等得。非散心意等得也。二共相。即散心意識等約也。名言但詮共相。不能詮表諸法因相。以自相離言說故。詮共相要遣遮餘法。方詮顯此法。如言青遮非青黃等。方能顯彼青之共相。若不遮黃等。喚青黃即應來故。一切名言。欲最其法。要遮餘詮此。無有不遮而詮法也。然有名言但遮餘法。更無別詮。如言無青。更不別顯無青體也。今同喻雲。諸是勤勇無問所發。遮非勤勇無間所支顯勤勇無間所支。皆是無常。遮是常住。詮顯無常生滅之法。故雲前是其遮復是詮也。其異法喻雲。諸常住者。但遮無常。故雲常住。不欲更別詮常住。即非所作。但欲遮其所作。不別詮顯非作法體。此意但是無常宗無之處。皆無所作。但是止濫而已。不欲詮顯法體。故言復唯止濫也。   論由合及離比度義故者 此釋上差別。由同喻合本宗因。而比度故。故是遮而得詮。以本宗因是遮詮。故由異喻。但欲離本宗因。而比度故。故唯止濫。不欲別有詮表也。   論雖處(至)義成者 比顯立一切義。對一切宗。皆有異法喻也。由如上解異法喻意故。雖對經教等。不許有彼太虛空性也以虛空為異喻。而得顯爾。但無宗處。如亦[孑*凡]毛等無因義成。為異法喻。不必要最有體。為異法喻。設有所詮。此亦無妨也。   論復以何緣(乃至)宗不有耶者 此解人間。汝論師何因緣故。第一同喻。先說至因復說宗隨。第二異喻。先說宗無。復說因無。而不同同喻。先說因無。復說宗無。義准異喻。既先說宗無。復說因無。同喻何故不先說其宗。復說因耶。   論由如是說(乃至)非顛倒說者 此下見此先長行兄之。由如是二喻。先得不同說故。便能顯示勤勇因。同品上定有。異品遍無故。非顛倒說。若同品中。言聲是無常(宗)。勤勇支故(因)。若言諸無常者皆勤勇支為因喻者。即同品不定有。以電是無常品。然無勤勇因故。若異品言諸非勤勇所發即是常者。然電等雖非勤勇支。而非是常。故不得言非勤勇發即是常也。   論又說頌雲(乃至)等合離者 此舉頌答也。言等合離者。此牒難也。合即同喻。離即異喻。等即類也。若汝外人言。此合彰離先宗復因。以離彰合先因得宗者。前之二句文。答所作遍因復有四字及。答勤勇無間所支不遍因也。若以離彰合先因復宗者。即應以非作性因。證其常住。以雲諸非作者。皆是常故。若如此者。即應成立非汝根本所說無常。即宗自別成立常住為宗。故雲應成非所說。又空常住。立敵但許。何須成立。若成立者。即應非所。應說宗故。應成非所說。既不可立無常為宗。別成常義故。不應先說非所作性因。復說常以為宗也。若以合類離。先宗得因者。即應以無常為因。證成所作。以雲諸無常法皆是所作故。若如此者。即應成立非汝根本所說無常之宗。自別成立所作為宗。故雲若爾應成非所說。又瓶所作立敵俱許。何論成立。若成立者。即應成非所說宗故。雲應成非所說。問瓶所作共許。不可更成者。瓶無常同信。亦不應更成立。若言諸所作者皆無常。助聲所作證無常。不可立無常。無成瓶即無常過。若以無常成所作。不助聲上無常證所作。自別成所作故。成以所作也。既不可立無常為宗。別成所作故。不應先說無常。復說所作也。問同喻合宗因。應因先宗後說。覺如執人理勝。若言不遍非宗者。此反元勤勇無間所支性因。言不遍者。非勤勇所支因寬。常住宗狹。此宗不遍因。故言不遍。又無常寬。勤發宗狹。宗不遍因。故雲不遍。若以離類合先因復宗者。即應以非勤勇無間所支。證其常住。若以合類離先宗複因者。即應以無常。成是勤勇無間所支。若如此爾。應成非所說也。遮准前釋。如此之過。不遍勤勇所支性因。亦同所作因。今文應言及不遍。略故但言不遍。非示者。此不遍因。別成立不身身宗過。謂若以離類合言。諸非勤勇無間所支。皆是常住者。空等非是勤勇所支。而是至常。此即可示。電等既非常住。何得雲諸非勤勇所支皆即是常。此即異品中有。成不具因。此即成立非自所愛電等是常。以為宗也。汝既不示。何得。先雲諸非勤支皆即是常耶。又若以合類離言。諸無常者皆是勤勇無間所支。盆等體無常。而是勤勇無間所支。此即可樂電。等既非勤勇所支。何得雲諸無常者皆是勤勇無間所支。此即異品中有。成不定因。此即成立非自所愛電等體。是勤勇所支。以為宗也。汝既不示。何得雲諸無常者皆是勤勇無間所支耶。   論如是已說二法合離順反兩喻者 此結前。如是上來已說二喻是宗家法。同喻名合名順喻。異喻名離名反喻。此二是真喻。   論餘此相似是似喻義者 自下明似喻也。好前二生喻外。餘有十喻。是此真喻相似故。是似喻義。非真喻義也。   論何謂此餘者 問也。   論謂於是處(乃至)而顛倒說者 此下答。此文同入理論倒合倒離二喻也。謂於是瓶等處所立無常。能立所作。是同品也。及不同品者。如虛空等。是異喻也。雖有食而顛倒說者。雖有同喻合異喻離。而倒合倒離也。入理論雲。倒合者。謂應說言諸所作者皆是無常。而倒說言諸無常者皆是所作。倒離者。謂應說言若皆是常見非所作。而倒說言若非所作見彼是常。   理門論述記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44 冊 No. 1840 因明入正理論疏   No. 1840 [cf. No. 1630]   因明入正理論疏捲上   大慈恩寺沙門基撰   詳夫。空桑啟聖。資六位以明玄。苦賴興仙。暢二篇而顯理。豈若智圓十力。陶萬像以凝規。悲極三輪。廓五乘而垂範。是以。應物機於雙樹。至教浹於塵洲。歸真寂於兩河。餘烈光乎沙劫。大矣哉。固難得而名也。暨乎二十八見。蟻聚於五天。一十六師。鴟張於四主。爰有菩薩。號商羯羅。聖者域龍之門人也。既資善誘。實號多聞。挹慧海於深衷。竦義山於奧腑。故乃鑿荊岑而採璞。游蛤浦以求珠。祕思優聚。乃製宏論。其旨繁而文約。其理幽而易曉。寔法戶之樞機。乃玄關之鈐鍵矣。遂令勝論數論。同嶠山之壓春卵。聲生聲顯。譬驚飆之卷秋蘀。自時厥後。教思波紛。勝躅肇彰。耽翫終廣。粵以。金容皎夢。玉牒暉晨。雖至教已隆。而斯典未備。惟我親教。三藏大師。道貫五明。聲映千古。嗟。去聖之彌遠。慨心冰之未釋。遂乃振錫中區。以發覺城之地。尋師西夏。直詣耆闍之山。躪曩哲之未聞。並苞心極。架前賢之不覿。鹹貫情樞。於是。貝葉撰於微言。家邦返以神足。方言既譯。道理攸暢。基。謬參資列。欣夕死於朝聞。恐此道不行。乃略述閱釋。示紀綱之旨。陳幽隱之宗。庶明懸智鏡者。幸留心而鑒照矣。   今此論中。略以四門分別。一敘所因。二釋題目。三彰妨難。四釋本文。   第一敘所因者。因明論者。源唯佛說。文廣義散。備在眾經。故地持雲。菩薩求法。當於何求。當於一切五明處求。求因明者。為破邪論。安立正道。劫初足目。創標真似。爰暨世親。鹹陳軌式。雖綱紀已列。而幽致未分。故使賓主對揚。猶疑立破之則。有陳那菩薩。是稱命世。賢劫千佛之一佛也。匿跡巖藪。棲慮等持。觀述作之利害。審文義之繁約。於時。崖谷震吼雲霞變彩。山神捧菩薩足。高數百尺。唱雲。佛說因明。玄妙難究。如來滅後。大義淪絕。今幸福智悠邈。深達聖旨。因明論道。願請重弘。菩薩乃放神光。照燭機感。時彼南印度。案達羅國王。見放光明。疑入金剛定。請證無學果。菩薩曰。入定觀察。將釋深經。心期大覺。非願小果。王言。無學果者。諸聖攸仰。請尊速證。菩薩撫之。欲遂王請。妙吉祥菩薩。因彈指警曰。何捨大心。方興小志。為廣利益者。當傳慈氏所說瑜伽論。匡正頹綱。可制因明。重成規矩。陳那敬受指誨。奉以周旋。於是。覃思研精。作因明正理門論。正理者。諸法本真之體義。門者。權衡照解之所由。商羯羅主。即其門人也。豈若蘇張之師鬼谷。獨擅縱橫。游夏之事宣尼。空聞禮樂而已。既而善窮三量。妙盡二因。啟以八門。通以兩益。考覈前哲。規模後穎。總括綱紀。以為此論。大師行至北印度境迦濕彌羅國法救論師寺。逢大論師僧伽耶捨。此雲眾稱。特善薩婆多。及因聲明論。創從考決。便曉玄猷。後於中印度境摩揭陀國。復遇屍羅跋陀菩薩等。重討幽微。更精厥趣。披枝葉而窮其根柢。尋波瀾而究其源穴。雖前修而桂悟。未烈我師之芳閑。旋踵弘揚。因訓初學。庶使對揚邪正。司南有軌。斯乃此論之因起也。   第二解題目者。梵雲醯都費陀(次上二字並舌頭輕聲呼之)那耶缽羅吠奢奢薩怛羅。醯都言因。費陀雲明。那耶稱正理。缽羅吠奢翻入。奢薩怛羅論也。唐雲因明正理入論。今順此方言。稱因明入正理論。依此標名。合為五釋。一雲。明者。五明之通名。因者。一明之別稱。入正理者。此論之別目。因體有二。所謂生了。二各有三。廣如下釋。今明此因義。故曰因明。所明者因。能明者教。因之明故。號曰因明。依主釋也。入者。達解。正理者。諸法本真自性差別。時移解昧。旨多沈隱。餘雖解釋。邪而不中。今談真法。故名正理由明此二因。入解諸法之真性。即正理之入。亦入正理之因明。並依主釋也。明體是教。因明即論。持業釋也。簡藏為名。無重言失。二雲。因明者。一明之都名。入正理者。此軸之別目。因謂立論者言。建本宗之鴻緒。明謂敵證者智。照義言之嘉由。非言無以顯宗。含智義而標因稱。非智無以洞妙。苞言義而舉明名。立破幽致。稱為正理。智解融貫。名之為入。由立論者立因等言。敵證智起。解立破義。明家因故。名曰因明。依主釋也。由言生智。達解法之幽致名入。正理之入。亦入正理之因明。並依主釋。三雲。因者言生因。明者智了因。由言生故。未生之智得生。由智了故。未曉之義今曉。所曉宗稱正理。所生智名為入。因與明異。俱是因名。正理入殊。鹹為果稱。由言生因故。敵者入解所宗。由智了明故。立者正理方顯。應雲正理之入。入正理之因明。並依主釋也。立論雖假言生。方生敵論之智。必資智義始有言生。敵者雖假智了。方解所立之宗。必藉義言方有智了。故雖但標言生智了。即己兼說二了二生。攝法己周。略無餘也。四雲。因明者。本佛經之名。正理者。陳那論之稱。陳那所造四十餘部。其中要最正理為先。入論者。天主教之號。因謂智了。照解所宗。或即言生。淨成宗果。明謂明顯。因即是明。持業釋也。故瑜伽論第十五言。雲何因明處。謂於觀察義中。諸所有事。所建立法名觀察義。能隨順法名諸所有事。諸所有事即是因明。為因照明觀察義故。正理。簡邪。即諸法本真自性差別。陳那以外道等妄說浮翳。遂申趣解之由。名為門論。天主以旨微詞奧。恐後學難窮。乃綜括紀綱。以為此論。作因明之階漸。為正理之源由。窮趣二教稱之為入。故依梵語。因明正理入論。依主釋也。五言因明正理。俱陳那本論之名。入論者。方是此論之稱。由達此論。故能入因明正理也。或因明者。即入論名。正理者。陳那教稱。由此因明論。能入彼正理故。或因明者。能入所入論之通名。入正理者。能入所入論之別稱。由此因明能入論故。達解所入因明正理。或此應雲。因即是明。正者即理。並持業釋。此五釋中。第一因之明。第二明之因。第三因與明異。第四因即是明。第五屬在何教。正理亦五。一諸法真性。二立破幽致。三所立義宗。四陳那本論。一一總通前四。由此一一別配。但為五解。綺互釋之。合成二十五釋。恐文繁廣。故略不述。然依初解。教亦因明。依後四釋。教是彼具。亦名因明。論者。量也。議也。量定真似。議詳立破。抉擇性相。教誡學徒。名之為論。依後四釋。既是所詮。論者是教。即因明入正理之論。依主釋也。欲令隨證。因生之明。而入正理。故說此論。如中觀論。或此辨說因明正理之能入。立此論名。如十地經。或依能入正理因明。而說此論。如水陸花。故以為號。商羯羅主菩薩造者。梵雲商羯羅塞縛彌菩提薩埵訖栗底。商羯羅者。此雲骨瑣。塞縛彌者。此雲主。菩提薩埵。義如常釋。訖栗底者。造。唐音應雲骨瑣主菩薩造。外道有言。成劫之始。大自在天人間化導。二十四相。匡利既畢。自在歸天。事者顧戀。遂立其像。像其苦行悴疲飢羸骨節相連形狀如瑣。故標此像名骨瑣天。劫初雖有千名。時減猶存十號。此骨瑣天即一名也。菩薩之親。少無子息。因從像乞。便誕異靈。用天為尊。因自立號。以天為主名骨瑣主。即有財釋。此論是彼之所造也。   第三明妨難者。一問何故不名宗明喻明。但稱因明。答因有三相。名義寬故。又諸能立皆名為因。非唯一相。宗由此立。總名因明。二問真因真明。可說因明。似因似明。應非因明。答舉真攝似。或已攝故。或兼明之。非正明故。三問量立量破。可名因明。過破似破。應非因明。答是因明類故。或似真俱因明。名略已攝故。四問立破有言智。可是因明。現比無智言。應非因明。答見因亦明。見因證明。自證亦因。故皆因明。五問智生。智了可名因明。二了。二生非智。應因非是明。答是明之因。或皆順照成宗義故。六問因喻能立。可說因明。宗非能立應非因明。答由不決定故所立非。從定為名故無有失。又能因能明。正是因明。所因所明。兼亦因明。又今者所立唯宗。能立雖唯因喻。言不違古。宗亦因明。七問何故不名果明。但名因明。答果有果之明。非果皆即明。因有因之明。是因皆即明。果明不定。義亦有濫。因明兩定。義亦無濫。故名因明。本欲以因成果義故。不欲以果成因義故。   第四釋本文者。   論。能立與能破及似唯悟他現量與比量及似唯自悟。   述曰。一部之中。大文有二。初頌及長行。標宗隨釋分。末後一頌。顯略指廣分。初分有二。前之一頌。舉類標宗。後諸長行。隨標別釋。條貫義類。舉標論宗。於前所標。隨應釋故。初頌之中。談頌有一。彰悟有二。論句有四。明義有八。一頌四句。文矚可知。悟他自悟。論各別顯。四真四似。即為八義。一者能立。因喻具正宗義圓成。顯以悟他。故名能立(陳那能立。唯取因喻。古兼宗等。因喻有二義。一者具而無闕。離七等故。二者正而無邪。離十四等故。宗亦二義。一者支圓。能依所依皆滿足故。二者成就。能依所依俱無過故。由此論顯真而無妄。義亦兼彰具而無闕。發此誠言。生他正解。宗由言顯。故名能立。由此似立決定相違。雖無闕過。非正能立。不能令他正智生故也)二者能破。敵申過量。善斥其非。或妙徵宗。故名能破(此有二義。一顯他過。他立不成。二立量非他。他宗不立。諸論唯彰顯他過破。理亦兼有立量徵詰。發言申義。證敵俱明。敗彼由言。故名能破也)三者似能立。三支互闕。多言有過。虛功自陷。故名似立(此有二義。一者闕支。宗因喻三。隨應闕減。二者有過。設立具足。諸過隨生。偽立妄陳。邪宗謬顯。興言自陷。故名似立)四者似能破。敵者量圓。妄生彈詰。所申過起。故名似破(此有二義。一者敵無過量。妄生彈詰。十四過類等。二者自量有過。謂為破他。偽言謂勝。故名似破)文說與字。表多體相違(立破真似。體義有異。說與字者。顯體相違)致及似言。顯過通能立破(表前能立。有似能立。並顯能破。有似能破。舉真等似。故稱及也)宗義各定(本所解也)邪正難知(未共許故)由況既彰(由因況喻彰謂顯也)是非遂著(宗成曰是。不成曰非。著者明也。真似言興。是非宗曉)功成勝負。彼此俱明(能立能破。由自發言。功既成勝。證敵俱解。似立似破。自功成負。由他指述。證立俱明)故從多分。皆悟他也。理門論雲。隨其所應。為開悟他。說此能立及似能立。能立悟敵及證義者。由自發言。生他解故。似立悟證及立論主。由他顯己。證自解生。故言隨應能破似破。准知亦爾。此論下文。能立能破。皆能悟他。似立似破不能悟他。正與彼同。故此頌中。據其多分。皆悟證者。言唯悟他。不言自悟。又真立破。唯悟於他。似雖亦自。從真名唯。五者現量。行離動搖。明證眾境。親冥自體。故名現量(能緣行相。不動不搖。因循照境。不籌不度。離分別心。照符前境。明局自體。故名現量。然有二類。一定位。二散心。定心澂湛。境皆明證。隨緣何法。皆名現量。一切散心。若親於境。冥得自體。亦皆現量)六者比量。用已極成。證非先許。共相智決。故名比量(因喻已成宗非先許。用已許法。成未許宗。如縷貫花。因義通被。共相智起。印決先宗。分別解生。故名比量。雖將已許。成未許宗。智生不決。非比量攝)七者似現量。行有籌度。非明證境。妄謂得體。名似現量(散心有二。一有分別。二無分別。諸似現量遍在二心。有分別心。妄謂分明得境自體。無分別心。不能分明冥證境故。名似現量。論據決定。唯說分別。非無分別心。皆唯現量故)八者似比量。妄興由況。謬成邪宗。相違智起。名似比量(妄起因喻。謬建邪宗。順智不生。違解便起。所立設成。此彼乖角。異生分別。名似比量)。及似等言。皆准前釋。法有幽顯(幽微顯著也。若現量境。理幽事顯。若比量境所立為幽。能立為顯)行分明昧(行謂能緣心等行相。真現比於境。幽顯俱明。似現比於境。幽顯俱昧)。故此二刊定。唯悟自非他(現比因果唯自智。故二刊定悟自非他)。雖自不曉。無以悟他。理應頌中。後他先自。但以權衡之制。本以利人。故先悟他。後方自悟。辨此八義略以三門。一明古今同異。二辨八義同異。三釋體相同異。明古今同異者。初能立中。瑜伽十五。顯揚十一。說有八種。一立宗。二辨因。三引喻。四同類。五異類。六現量。七比量。八正教。對法亦說有八。一立宗。二立因。三立喻。四合。五結。六現量。七比量。八聖教。皆以自性差別。而為所立。瑜伽顯揚八能立中。三引喻者。總也。同類異類者。別也。於總比況假類法中。別引順違。同品異品。而為二喻。總別有殊。分為三種。離因喻外無別合結。故略合結而不別開。對法無著八為能立。順前師故。以因總別。既無離合。喻之總別。何假合離。故總說一不開二喻。離喻既虧故加合結。合結雖離。因喻非有。令所立義。重得增明。故須別立。喻過既說無合倒合。翻立真支。理須有合。合既別立。結亦須彰。由此亦八。古師又有說四能立。謂宗及因同喻異喻。世親菩薩。論軌等。說能立有三。一宗。二因。三喻。以能立者。必是多言。多言顯彼所立便足。故但說三。且喻總別。終是見邊。故對法言。立喻者。謂以所見邊。與未所見邊。和合正說。師子覺釋。所見邊者。謂已所顯了分。未所見邊者。謂未所顯了分。以顯了分。顯未顯了分。令義平等。所有正說名為立喻。故總說一喻。已令所立見邊。何假別開。或三或二。喻中無合。義乃不明。倒合倒成。故說為過。離因及喻。都無勝體。故不說在真能立中。但說因初。喻隨其後。合義已明。重說有結。一何煩長。故總略之。立論。者現量等三。疏有悟他。故名能立。敵論者現量等三。親唯自悟。故非能立。今者陳那因喻為能立。宗為所立。自性差別二並極成。但是宗依未成所諍。合以成宗。不相離性。方為所諍。何成能立。故能立中。定除其宗。問然依聲明。一言雲婆達喃。二言雲婆達泥。多言雲婆達。今此能立婆達聲說。既並多言。雲何但說因喻二法以為能立。答陳那釋雲。因有三相。一因二喻。豈非多言。非要三體。由是定說宗是所立。陳那以後。略有三釋。一雲。宗言所詮義為所立。故瑜伽論第十五雲。所成立義有二種。一自性。二差別。能成立法有八種。其宗能詮之言。及因等言義。皆名能立。其宗言。因喻成故。雖亦所立。彼於論說。何故先立宗耶。為先顯示自所愛樂宗義。故亦所立。非定所立。能成義故。猶如於因。喻所成故。但名能立。宗所詮義。定唯所立。獨名所成。二雲。諸法總集。自性差別。若教若理。俱是所立。論俱名義。隨應有故。總中一分。對敵所申。若言若義。自性差別。俱名為宗。即名能立。雖此對宗。亦是所立能立總故。得能立名。故陳那等宗名所立。與瑜伽等理不相違。瑜伽等不說宗非一向唯能立故 三雲。自性差別。合所依義。名為所立。能依合宗說為能立。總立別故。非此總宗定唯能立。對敵合申。因喻成故。亦是所立。由非定所立。故得能立名。陳那但以共許因喻。成他未許。他未許者。唯是合宗。宗為所立。自性差別。但是宗依。非是所立。所立之具。所望義殊。不相違也。不爾慈氏無著天親。豈不解因明。說所為能立。次解能破中。諸論但有顯敵過破。無立量破。立量即顯彼之過故。顯過破中。古師有說八為能立。闕一有八。闕二有二十八。乃至闕七有八。闕八有一。亦有說四以為能立。闕一有四。闕二有六。闕三有四。闕四有一。世親菩薩。缺減過性。宗因喻中。闕一有三。闕二有三。闕三有一。世親已後皆除第七。以宗因喻三為能立。總闕便非。既本無體何成能立。有何所闕而得似名。陳那菩薩。因一喻二。說有六過。則因三相六過是也。闕一有三。闕二有三。無闕三者。大師至彼六十年前。施無厭寺。有一論師。名為賢愛。精確慈悲。特以貫世。因明一論。時無敵者。亦除第七。自餘諸師。不肯除之。因一喻二。則因三相。雖有申宗。不申因喻。如數論者。執我為思。不申因喻。豈非過也。又雖有言。而三相並闕。如聲論師。對佛法者。立聲為常。德所依故。猶如擇滅諸非常者。皆非德依。如四大種。此德依因。雖有所說。三相並闕。何得非似。由此第七亦缺減過。似能立中。且九似宗陳那菩薩理門等論。立有五種。不說後四。謂能.所別.俱不極成.相符極成。以理門說宗等多言說能立。此中唯取隨自意。樂為所立說名宗。非彼相違義能遣後之四種既非相違所以略之。天主宗過。不但相違。故申九種。第二釋雲。陳那菩薩。以能別不成。即是因中不共不定等過。亦是喻中所立不成。闕無同喻等過。所別不成。有法無故。即因過中所依不成過。其俱不極成。即合是二過。相符極成者。凡所立論。名義相違。既曰相符。便非所立。本非宗故。依何立過。如諸俗人不受戒者非受戒類。依何說有持戒破戒。是故不說後之四過。今者天主。加能別不成。以宗合取。不相離性方得成宗。若非能別誰不相離。若以因中是不共不定等。亦是喻中所立不成。恐繁重故不須說者。因中已有闕同品。有不共等過。喻中復說能立不成。一何鄭重。是故加之。天主復加所別不成者。若以是因所依不成。亦恐重故略不須說者。因中已有異品遍轉等不定過。及是異品非遍無過異喻之中。更何須說能立不遣。何廢宗過亦為因過。餘難同前是故加之。俱不成者。合二為之。要有二種。互相差別。不相離性。方得成宗。彼二並非。何成宗義。是故加之。若此上三不立過者。所依非極。便更須成。宗既非真。何名所立。相符極成者。若以相符本非宗故。依何立過。兩俱不成及俱不成。並俱不遣。本非因喻。依何立過。若以因喻有所申述何非過者。宗亦有說。如何非過。是故加之。但陳那影略說。天主委具陳之。非是師資自為矛盾。又陳那以前古師。宗中復說宗因相違過。陳那理門自破之雲。諸有說言。宗因相違名宗違者此非宗過。以於此中立聲為常。一切皆是無常故者。是喻方便惡立異法。由合喻顯非一切故。陳那意言。如聲論者立聲為常。一切皆是無常故因。是彼外道立宗之喻。方便矯智。惡立異法無常之義非欲成宗所立聲常。釋所因雲。由合喻顯非一切故。陳那正雲。立聲為常。正因應言非一切故。以外道說非常之法。有多品類。種種差別。名為一切。故立聲常。非一切因。合喻中雲。諸非一切故者。皆體是常。猶如虛空。何得乃以一切皆是無常之因。立常宗也。復雲此因非有。以聲攝在一切中故。陳那意言。此古所引一切皆是無常故因。於其所立常聲非有。以聲攝在一切皆是無常中故。便是因中兩俱不成。共不許因。有法有故。其立聲常。非一切因。陳那復雲。或是所立一分義故。唯外道許非一切因。於宗中有。內道不許聲非一切。因於宗無。即是隨一不成因過。故此二徒。皆非宗過。名因過失。亦是異喻倒離之過。一切離法。先宗後因。既立常宗。非一切因。異喻離言。諸無常者。皆是一切。而今說言一切皆是無常故。故先因後宗。故成倒離惡立異法之無常義。由此宗違。非是宗過。是因喻過。陳那既破。天主順從。故亦不立。若以因過。宗中不立。既是喻過。因應不立。且如相違。及不共不定應非喻中能立不成。今釋不然。因有三相體義最寬。但陳其因。有是相違不共不定。未舉其喻。過已彰訖。今陳其宗。猶未有過。舉因方過。何得推過乃在宗中。不同比量相違。彼但舉宗。已違因訖。今此不爾。是故但應如陳那說。外道因明。四不成中。但說兩俱及隨一過。不說猶預所依不成。此不成因。亦不成宗。立敵或偏所不成故。陳那說言。其理雖爾。因依於宗。或決或疑。宗或有無。既有差別。總合難知。故開為四。理門論中。古亦有說不定有五。除不共因。異品無故。陳那加之。由不共故。此如何等。諸量之中。古說或三。現量。比量。及聖教量。亦名正教及至教量。或名聲量。觀可信聲而比義故。或立四量。加譬喻量。如不識野牛。言似家牛。方以喻顯故。或立五量。加義准量。謂若法無我准知必無常。無常之法。必無我故。或立六量。加無體量。入此室中見主不在。知所往處。如入鹿母堂不見苾芻。知所往處。陳那菩薩廢後四種。隨其所應攝入現比。故理門雲。彼聲喻等。攝在此中。由斯論主。但立二量。此上略明古今同異。別義所以。至下當知。辨八義同異者。有是能立而非能破。如真能立建立自宗。有釋。無此。能立自宗即能破敵。必對彼故。有是能破而非能立。如顯過破。有釋。無此。但破他宗自便立故。有是能立亦是能破。如真立破他所不成。有釋。無此。立謂能申自。破謂就他宗。有非能立亦非能破。謂似立破。有是能立而非似立。謂真能立。有是似立而非能立。除決定相違。所餘似立。有是能立亦是似立謂決定相違。有釋。無此。此唯似立非能立故。立者雖具言。他智不決故。有非能立亦非似立。謂妄破他所成立義。有是能立而非似破。如無過量。有是似破而非能立。如十四過類等。有是能立亦是似破。如決定相違。有釋。無此。此但似破。非真立故。有非能立亦非似破。謂顯過破。有釋。無此。顯他過非。自便立故。能破定非似立亦非似破。真似異故。有是似立而非似破。謂有過量建立自宗。有釋。無此。自宗義成。即是真破。自既不立。即似破他。有是似破而非似立。謂妄顯他非。十四過類。有釋。無此。妄謂破他。即妄立故。有似能立亦是似破。如以過量破他不成。有非似立亦非似破。謂真能立。或真能破。似現似比。總入非量。由此可言現量非比及非非量。比量亦是非非量攝。有是現量非比非量。謂證自相真現量智。有比非量非真現量。即證共相。比量智及諸非量。此依見分。若依心體。見分通比非。自證必現故。是故八義體唯有七。雖就他宗。真能立體。即真能破。有顯過破。非真能立。雖似能立則似能破。妄出過破。非似能立。故能立外。別顯能破。似立之外別顯似破。真現真比。似現似比。智了因攝。二智了故。由斯八義。體唯七種。真似相明。故義成八。釋體相同異者。即解論文。辨八體相之同異也。   論。如是總攝諸論要義。   述曰。自下第二隨標別釋。於中有三。初總綰群機。次依標隨釋。後且止斯事。方隅略示顯息繁文。此即初也。如是者。指頌所說。總攝者。以略貫多。諸論者。今古所製一切因明。要義者。立破正邪紀綱道理。此義總顯瑜伽.對法.顯揚等說。因明有七。頌曰。論體。論處所。論據論莊嚴。論負論出離。論多所作法。一者論體。謂言生因。立論之體。二者論處。所謂於王家證義者等。論議處所。三者論據。謂論所依。即真能立及以真現比量等。其自性差別義為言詮。亦所依攝。四者論莊嚴。謂真能破。五者論負。謂似立似破。六者論出離。將興論時。立敵安處身心之法。七者論多所作法。由具上六能多所作。今此括要。總為一頌。雖說八門即彼四種。第一第三第四第五。但敘紀綱。不彰餘理。名攝要義。又世親所造論軌論式等。法雖全備。文繁義雜。陳那詳考。更為因明理門等論。雖教理綸煥。而旨幽詞邃。令初習之者莫究其微。天主此論。纂二先之妙。鳩群藉之玄。奧義鹹殫。深機並控。匪唯提綜周備。實亦易葉成功。既彰四句之能。兼明八義之益。故言總攝諸論要義。   論。此中宗等多言名為能立。   述曰。自下第二依標隨釋。於中分六。一明能立。二明似立。三明二真量。四明二似量。五明能破。六明似能破。問何故長行。牒前頌文。不依次釋。又與前頌。開合不同。答略有三釋。一雲。前頌標宗。二悟類別。立破真似。相對次用。所以八義。次第如是。長行廣釋。逐便即牒。性相求之。何須次牒。頌以真似各別。開成八義。長行以體類有同。合成六段。亦不相違。二雲。頌中以因明之旨。本欲立正破邪。故先能立。次陳能破。理門論雲。為欲簡持能立能破義中真實。作斯論故。所申無過。立破義成。所述過生。何成立破。故立破後。次陳二似。雖知真似二悟不同。開示證人。俱悟他攝。刊定法體。要須二量。現量則得境親明。比量亦度義無謬。故先現量。比量後陳。刊定則雖成。謬妄還難楷准。故當對二真。次明二似。故頌八義。次第如是。長行同於理門所說。以因明法。先立後破。免脫他論。摧伏他論。為勝利故。立義之法。一者真立。正成義故。二者立具。立所依故。真因喻等。名為真立。現比二量。名為立具。故先諸師。正稱能立。陳那以後。非真能立。但為立具。能立所須。故能破前先明二量。親疏能立。皆有真似。以自相明。故真立後即明似立。二真量後。明二似量。此之六門。由是能立及眷屬故。理門說上六名真似立故。立義成已次方破他。故後方明能破似破。三雲。真立似立。真量似量。各有別體。真立體即無過多言。似立體即有過多言。真量明決之智。似量闇疑之智。各有別故。若真能立。若能立具。皆能立故。先首明之。能破似破雖體即言。境無有異。能破之境。體即似立。似破之境。即真能立。須識立境。方可申破。立已方破。故後明之。開合別明。體類同故。長行與頌。由此不同。初解能立中。大文有三。初舉體釋義。次示相廣陳。後總結成前。簡擇同異。初中復二。初舉體。後釋義。此舉體也。總舉多法。方成能立。梵能立義。多言中說。故理門論陳那。指彼天親論雲。故此多言。於論式等。說名能立。言此中者。理門二解。一起論端義。二簡持義。凡發論端。汎詞標舉。故稱此中起論端義。簡持有二義。一簡去邪宗增減。持取正宗中道。邪增者。增似立為真立。以似破為真破。邪減者。以真立為似立。以真破為似破。中道者。二真為真。二似為似。二雲。此論所明總有八義。且明能立。未論餘七。簡去餘七。持明此一。故稱此中是簡持義。清辯菩薩。般若燈論。釋有四義。謂發端標舉簡持指斥。宗是何義。所尊所崇所主所立之義。等者。等取因之與喻。世親以前。宗為能立。陳那但以因之三相。同異喻。而為能立。以能立者。必多言故。今言宗等名能立者。略有二釋。一雲。宗是所立因等能立。若不舉宗。以顯能立。不知因喻誰之能立。恐謂同古。自性差別二之能立。今標其宗。顯是所立。能立因喻。是此所立宗之能立。雖舉其宗。意取所等一因二喻為能立體。若不爾者。即有所立。濫於古釋。能立亦濫彼能立過。為簡彼失故舉宗等。二雲。陳那等意。先古皆以宗為能立。自性差別二為所立。陳那遂以二為宗依。非所乖諍。說非所立。所立即宗。有許不許。所諍義故。理門論雲。以所成立性。說是名為宗。此論亦言。隨自樂為所成立性。是名為宗。因及二喻。成此宗故。而為能立。今論若言因喻多言名為能立。不但義旨見乖古師。文亦相違。遂成乖競。陳那。天主。二意皆同。既稟先賢而為後論。文不乖古。舉宗為能等。義別先師。取所等因喻為能立性。故能立中舉其宗等。問宗若所立。頌中八義。攝法不盡。答隨八所成。即是宗故。又宗所立。隨能立中。便次明之。彼所成故。攝法亦盡。又觀察義中。諸所有事。名因明故。不舉其宗於何觀察。故今舉宗。顯所有事。能立體。問能立因喻有言義智。論何不說。多智多義。名為能立。而說多言名為能立。答立論之法。本生他解。他解照達。所立宗義。本由立者。能立之言。其言生因。正是能立。智義順此亦得因名。由言生因。生敵證智。敵證智解為正了因。理門論難雲。若爾。既取智為了因。是言便失能成立性。此難言因應非能立。彼自釋雲。此亦不然。令彼憶念本極成故。此釋意雲。由言因故。令敵證智。了本極成因。解所立宗義。故立論者言。正為能立。敵證智了亦為能立性。若不爾者。相違決定。言支具足。應名能立。既由他智。不生決解。名為似立。故知。通取言生智了為能立體。今此據本。故但標言名為能立。瑜伽亦云。六種言論。是論體性。不說智生義生義了名為能立。言了則言生。故體亦可爾。問何故能立。要在多言。一二之言寧非能立。答理門論雲。於論式等。說此多言。名能立故。世親所造論軌論式。彼說多言名為能立。今不違古。故說多言。彼論復言。又比量中。唯見此理。若所比處。此相定遍。於餘同類。念此定有。於彼無處。念此遍無。是故由此生決定解。因之三相。既宗法性。同有異無。顯義圓具。必籍多言。故說多言名為能立。又一二之言。宗由未立。多言義具。所立方成。若但說因。無同喻比。義不明顯。何得見邊。若但同無異。雖比附宗。能立之因。或返成法。無異止濫。何能建宗。設有兩喻闕遍宗因。宗法既自不成。宗義何由得立。果宗不決。因比徒施。空致紛紜。競何由消。故詳今古。能立具足。要藉多言。   論。由宗因喻多言開示諸有問者未了義故。   述曰。釋能立義。宗義舊定。因喻先成。何故今說為能立也。理門亦云。由宗因喻多言。辨說他未了義。諸有問者。謂敵證等。未了義者。立論者宗。其敵論者。一由無知。二為疑惑。三各宗學。未了立者立何義旨。而有所問。故以宗等如是多言。成立宗義。除彼無知。猶預僻執。令了立者。所立義宗。其論義法。瑜伽等說。有六處所。一於王家。二於執理家。三於大眾中。四於賢哲者前。五於善解法義沙門婆羅門前。六於樂法義者前。於此六中。必須證者。善自他宗。心無偏儻。出言有則。能定是非。證者有問立何論宗。今以宗等。如是多言。申其宗旨。令證義者。了所立義。故者。所以。第五轉聲。由者因由。第三轉攝。因由敵證。問所立宗。說宗因喻。開示於彼。所以多言名為能立。開示有三。一敵者未閑。今能立等。刱為之開。證者先解。今能立等。重為之示。二雙為言開示其正理。三為廢忘宗而問為開。為欲憶宗而問為示。諸有問者未了義故。略有二釋。一諸問者。通證及敵。敵者發問。理不須疑。證者久識自他宗義。寧容發問未了義耶。一年邁久忘。二賓主紛紜。三理有百途問依何轍。四初聞未審須更審知。五為破疑心。解師明意。故審問宗之未了義。二應分別。為其證者。論但應言多言。開示問者義故。證者久閑而無未了。為其敵論者。論應說言多言。開示諸有問者未了義故。敵者於宗有未了故。今合為文。非彼證者亦名未了。由開示二故說多言名為能立。問能立有多。何故一言說為能立。答理門解雲。為顯總成一能立性。由此應知。隨有所闕名能立過。闕支便非能立性故。   論。此中宗者。   述曰。自下第二示相廣陳。於中有三。一示宗相。二示因相。三示喻相。瑜伽論雲。問若一切法自相成就。各自安立已法性中。復何因緣。建立二種所成立義耶。答為欲令他生信解故。非為生成諸法性相。問為欲成就所成立義。何故先立宗耶。答為先顯示自所愛樂宗義故。問何故次辯因耶。答為欲開顯依現見事。決定現理。令他攝受所立宗義故。問何故次引喻耶。答為欲顯示能成道理之所依止現見事故。問何故復說同類異類。現量比量正教量等耶。答為欲開示因喻二種相違不相違智故。相違謂異類。不相違謂同類。則於因喻皆有現比量等相違不相違。隨其所應真似所攝。彼又重言。又相違者。由二因緣。一不決定故。二同所成故。初是六不定。因於同異二喻。或成或違故。後是四不成及四相違。因於宗過名為不成。於二喻中。一向相返名曰相違。本立共因。擬成宗果。因既帶似。理須更成。若更成之。與宗莫別。名同所成。似宗二喻亦在此攝。不相違者亦二因緣。一決定故。二異所成故。初是真因真喻。定成宗故。後則是此真因真喻。無諸過失。體能成故。異於所成。其相違者。於為成就所立宗義。不能為量故不名量。謂似因喻。及似現比量名相違。不成宗故不名真量。不相違者。於為成就所立宗義。能為正量。故名為量。謂真因喻及真現比。正成宗故正名為量。今此雖不同彼次第。宗之所依。及宗因喻現比量等。次第生起。亦准彼釋。初中復三。初牒章。次示相。後指法。此即初也。   論。謂極成有法極成能別。   述曰。下示相有四。一顯依。二出體三簡濫。四結成。此顯依也。極者。至也。成者。就也。至極成就故名極成。有法能別但是宗依。而非是宗。此依必須兩宗至極共許成就。為依義立。宗體方成。所依若無能依何立。由此宗依必須共許。共許名為至極成就。至理有故。法本真故。若許有法能別二種非兩共許。便有二過。一成異義過。謂能立本欲立此二上不相離性和合之宗。不欲成立宗二所依。所依若非先兩共許。便更須立此不成依。乃則能立成於異義。非成本宗。故宗所依必須共許。依之宗性方非極成。極成便是立無果故。更有餘過。若許能別非兩極成。闕宗支故。非為圓成。因中必有是因同品非定有性過。必闕同喻。同喻皆有所立不成。異喻一分或遍轉過。若許有法非兩極成。闕宗支故。亦非圓成。能別無依是誰之法。因中亦有所依隨一兩俱不成。由此宗依必依共許。能依宗性方非極成。能立成之本所諍故。一切法中略有二種。一體。二義。且如五蘊。色等是體。此上有漏無漏等義。名之為義。體之與義。各有三名。體三名者。一名自性。瑜伽等中古師所說自性是也。二名有法。即此所說有法者是。三名所別。如下宗過中名所別不成是。義三名者。一名差別。瑜伽論等古師所說差別是也。二名為法。下相違中雲。法自相相違因等是。三名能別。則如此中名能別是。佛地論雲。彼因明論諸法自相。唯局自體。不通他上。名為自性。如縷貫花。貫通他上諸法差別義。名為差別。此之三種。不定屬一門。不同大乘。以一切法不可言說一切為自性。可說為共相。如可說中。五蘊等為自。無常等為共。色蘊之中色處為自。色蘊為共。色處之中青等為自。色處為共。青等之中衣花為自。青等為共。衣花之中極微為自。衣花為共。如是乃至離言為自。極微為共。離言之中聖智內冥得本真故。名之為自。說為離言名之為共。共相假有。假智變故。自相可真。現量親緣。聖智證故。除此以外說為自性。皆假自性非真自性。非離假智及詮言故。今此因明。但局自體名為自性。通他之上名為差別。准相違中。自性差別。復各別有自相差別。謂言所帶名為自相。不通他故。言中不帶意所許義。名為差別。以通他故。今憑因明總有三重。一者局通。局體名自性。狹故。通他名差別。寬故。二者先後。先陳名自性。前未有法可分別故。後說名差別。以前有法可分別故。三者言許。言中所帶名自性。意中所許名差別。言中所申之別義故。釋彼名者。自性差別二名如前。第二自性亦名有法。差別亦名法者。法有二義。一能持自體。二軌生他解。故諸論雲。法謂軌持。前持自體。一切皆通。後軌生解。要有屈曲。初之所陳前未有說。逕廷持體。未有屈曲生他異解。後之所陳。前已有說。可以後說分別前陳。方有屈曲生他異解。其異解生。唯待後說。故初所陳。唯具一義。能持自體。義不殊勝。不得法名。後之所陳。具足兩義。能持復軌。義殊勝故。獨得法名。前之所陳。能有後法。復名有法。第三自性亦名所別。差別亦名為能別者。立敵所許不諍先陳。諍先陳上有後所說。以後所說別彼先陳。不以先陳別於後。先自性名為所別。後陳差別名為能別。若爾。此三名皆有失。其失者何。難初名雲。若體名自性。義名差別者。何故下雲。如數論師立我是思。我為自性。思為差別。彼文便以義為自性。體為差別。我無我等分別思故。難次名雲。若具一義得有法名。若具二義但名法者。如即此師立我是思。何故思唯一義乃名為法。我具二義得有法名。難後名雲。若以後陳別彼前說。前為所別。後為能別。如世說言青色蓮花。但言青色不言蓮花。不知何青。為衣為樹為瓶等青。唯言蓮花不言青色。不知何花。為赤為白為紅等花。今言青者。簡赤等華。言蓮花者。簡衣等青。先陳後說更互有簡。互為所別。互為能別。此亦應爾。後陳別前。前陳別後。應互名為能別所別。釋初難言。此因明宗。不同諸論。此中但以局守自體名為自性。不通他故。義貫於他。如縷貫花。即名差別。前所陳者。局在自體。後所說者。義貫於他。貫於他者。義對眾多。局自體者。義對便少。以後法解前。不以前解後。故前陳名自性。後陳者名差別。   釋次難言。先陳有法立敵無違。此上別義兩家乖競。乖競之義彼此相違。可生軌解名之為法。非所諍競。彼此無軌。逕廷自體。無別軌解。但名有法。談其實理。先陳後說皆具二義。依其增勝論與別名。故前陳者名有法。後陳者名法。故理門論雲。觀所成故立法有法。非德有德法與有法。一切不定。但先陳皆有法。後說皆名法。觀所立故。非如勝論德。及有德一切決定。釋第三難言。前後所陳互相簡別。皆應得名能別所別。如成宗言差別性故。然前陳者非所乖諍。後說於上彼此相違。今陳兩諍。但體上義。故以前陳名為所別。後名能別。亦約增勝以得其名。又但先陳。真名自性有法所別。但是後說。皆名差別法及能別。但諍後於前。非諍前於後故。舉後方諍。非舉前諍故。能立立於後。不立於前故。起智了不由前故。由此得名前後各定。問前陳後說既各三名。何故極成初言有法。後言能別。不以自性差別名顯。又復不以法及有法。能別所別相對為名。而各舉一有法能別。答初有三釋。一雲。設致餘名必有此難。隨舉一種。何假為徵。二雲。有法能有他勝。故先陳舉。明必有後法。以釋於前陳。能別別於他勝。此宗後陳。必與彼宗後陳義異。以後所說能別前陳。故後舉能別。三雲自性差別。諸法之上。共假通名。有法能別。宗中別稱。偏舉別名。隱餘通號。亦不相違。答後難言。前舉有法影顯後法。後舉能別影前所別。二燈二炬。二影二光。互舉一名相影發故。欲令文約而義繁故。宗之別名皆具顯故。攝名已周。理實無咎。問既言極成。何所簡別。有幾非成。言成簡別。答能別定成。且所別中有自不成。有他不成。有俱不成。有俱非不成。前三是過。第四句非。又有自一分不成。有他一分不成。有俱一分不成。有俱非一分不成。前三並非。第四有是。所別定成。能別不成為句亦爾。如是偏句總別合有四種四句。其俱不成全有五種四句。有自能別不成他所別。有他能別不成自所別。有俱能別不成自所別。有俱能別不成他所別。有自能別不成俱所別。有他能別不成俱所別。有俱能別不成俱所別。有俱能別不成俱非所別。如能別不成為首有二全四句。所別不成亦如是。二四句中。其前七句。皆是此過。其第八句是前偏過。雖總有四體唯有二。後則是前更無異故。所以但名二四句。有自兩俱不成非他。有他兩俱不成非自。有俱兩俱不成。有俱非自他兩俱不成。前三句非。第四句是。如是合有五種全句。一一離之。為一分句。復有五句。總成十句。復將一分句。對餘全句。復將全句。對餘一分句。如理應思。恐繁且止。其初有法不成偏句。如下所別不成中解。能別不成偏句。如下能別不成中解。兩俱不成諸句。如下兩俱不成中解。其兩俱全分一分不極成。則宗兩俱不成。其自他全分一分不極成。則宗隨一不成。義准亦有宗猶豫不成。兩俱隨一全分一分等過。至似宗中當廣分別。二種自性及二差別不極成。此皆總攝。為簡彼非。故二宗依皆言極成。問何故宗過有其九種。今極成簡但簡於三。答此中但以宗不極成。所依須極成。故但簡三。非欲具簡一切宗過。理門成宗但簡五過。由言非彼相違義能遣。此論以彼簡五。故但說三隨自則簡相符極成。簡非周備。理門略五。如前已說。亦如喻言顯因同品決定有性。不簡合結。故此但三。問既兩共許。何故不名共成而言極成。答自性差別。乃是諸法至極成理。由彼不悟。能立立之。若言共成。非顯真極。又因明法有自比量及他比量能立能破。若言共成應無有此。又顯宗依。先須至於理極究竟。能依宗性方是所諍。故言極成而不言共。問宗依須兩許言成簡不成。因喻必共成。言極簡不。極何因因喻不標極成。獨於宗依致極成簡。答有四義。一宗依極成宗不極。為簡不極言極成。因喻依體並須極成。無所簡故不說極。二因喻能立皆須極。無不極故不須簡。宗是所立非共成。為有所簡須言極。因喻之中自比言許。他比言執。而簡別之。故無不極。三因喻成中無不成。無濫簡故。不言極成宗之中有不成。有濫簡故獨言極。四因不成等攝非極。從寬為名不名極。宗不成中無別攝。故說極成簡不極。因中兩俱隨一等過。喻中所立能立不成。此等過中已攝不極。兩俱等寬。從餘為稱。有體無體皆此過故。宗過不爾。言極簡之。兩許有體。便非是過。故於宗內獨言極成。然理門雲。此中宗法。唯取立論及敵論者決定同許。於同品中有非有等。亦復如是。故知因喻必須極成。但此論略。唯識亦言極成六識。隨一攝故。如極成餘。故知此略。   論。差別性故。   述曰。出宗體。差別者。謂以一切有法。及法互相差別。性者體也。此取二中互相差別不相離性。以為宗體。如言色蘊無我。色蘊者有法也。無我者法也。此之二種。若體若義。互相差別。謂以色蘊簡別無我。色蘊無我。非受無我。及以無我簡別色蘊。無我色蘊。非我色蘊。以此二種互相差別合之一處。不相離性方是其宗。即簡先古諸因明師。但說有法為宗。以法成有法故。或但說法為宗。有法上法是所諍故。或以有法及法為宗。彼別非宗。合此二種宗所成故。此皆先共許。何得成宗。既立已成而無果故。但應取互相差別不相離性。有許不許以為宗體。問先陳能別唯在法中。何故今言互相差別。答立敵相形法為能別。體義相待。互通能所。對望有異亦不相違。問互相差別則為宗性。何假此中須說故字。答故者所以。此有二義。一簡古說。但以能別或但所別。或雙以二而為共宗。陳那簡之。皆非宗諍。取此二上互相差別不相離性所諍之義。方成宗故。其能別等。彼先共許。非兩所諍。皆非是宗。為簡古師遂說故字。二釋所依。釋前有法。及以能別極成之言。但以有法及法互相差別不相離性一許一不許而為宗故。宗之所依有法能別。皆須極成。由此宗中說其故字。不爾所依須更成立哉。或有於此不悟所由。遂改論雲差別為性。非直違因明之軌轍。亦乃闇唐梵之方言。輒改論文深為可責。彌天釋道安法師。尚商略於翻譯。為五失三不易雲。結集之羅漢兢兢若此。末代之凡夫平平若是。改千代之上微言。同百王之下末俗。豈不痛哉。況非翻經之侶。但是膚受之輩。誑後徒之幼識。誘初學之童蒙。妄率胸襟。迴換聖教。當來慧眼。定永不生。現在智心。由斯自滅。諸有學者。應閑此義。依舊正雲。差別性故。問何故但宗說差別性。因喻中無。答宗有一成一不成。故但說宗差別性。因喻唯成。無不成。無簡不說差別性。如因三相。雖有差別。不欲取此上不相離性一許一不許成其能立。所依便非。由斯不說差別性故。理門唯雲。宗等多言說能立。是中唯隨自意樂為所成立說名宗。非彼相違義能遣。不說所別能別極成及差別性。此論獨言。   論。隨自樂為所成立性。   述曰。此簡濫失。隨自者。簡別於宗。樂為所成立性者。簡別因喻。故理門雲。隨自意。顯不顧論宗隨自意立。樂為所立。謂不樂為能成立性。若異此者說所成立。似因似喻應亦名宗。凡宗有四。一遍所許宗。如眼見色。彼此兩宗皆共許故。二先承稟宗。如佛弟子習諸法空。鵂鶹弟子立有實我。三傍憑義宗。如立聲無常。傍憑顯無我。四不顧論宗。隨立者情所樂便立。如佛弟子立佛法義。若善外宗。樂之便立不須定顧。此中前三不可建立。初遍許宗。若許立者。便立已成。先來共許。何須建立。次承稟者。若二外道。共稟僧佉。對諍本宗亦空無果。立已成故。次義憑宗。非言所諍。此復何用。本諍由言。望他解起。傍顯別義。非為本成。故亦不可立為正論。然於因明未見其過。既於因過。說法差別相違之因。即傍准宗可成宗義。然非正立。今簡前三皆不可立。唯有第四不顧論宗。可以為宗。是隨立者自意所樂。前三皆是自不樂故。樂為所成立性。簡能成立者。能成立法者。謂則因喻。因喻成立自義亦應名宗。但名能立。非所成立。舊已成故不得名宗。今顯樂為新所成立方是其宗。雖樂因喻非新成立。立便相符。故不名宗。既爾。似宗似因似喻應得名宗。先所未成應更成故。當時所競方是真宗。因喻時申故須簡別。似宗因喻雖更可成。非是所樂。第二時所可成故。非今所諍。疏故非宗。此上一解。依理門論。唯簡於真。不簡於似。又解。樂者。貫通上下。隨自樂言。簡前三宗非隨自樂。唯第四宗是意所樂。樂為之言。簡似宗等。雖於後時更可成立。非是此時所樂為故。所成立性。簡真因喻不可名宗。雖成已義是能成立。先已成故非今所成。今所成立體義名宗。若依後解雖異理門。簡真與似略圓備故。問何故因喻無隨自樂。宗獨有之。答宗兩乖諍須隨自簡。因喻共許。故無隨自。因喻二種。如共比量。必先共許方成能立。無遍許失及承稟失。要言所陳方名因喻。不說亦有傍義差別。無義准失。自他比量言亦有簡。說許執故隨其不顧。故於因喻不說隨自。問何故宗中傍有義准。名為差別。因喻便無。答能立本成。成自所立隨應之義。立乃乖角共自相違。故於宗中傍有義准。則四相違所違差別。言申決定方成能立。故於因喻不說亦有義準能立。問何故宗內獨言樂為。因喻不說。答似宗因喻當更成立可以為宗。今顯當時所諍為宗。不以彼為。故言樂為簡彼三似宗似因喻。設今及後俱不可說為因。為喻亦爾。若更立之只是宗攝。不說樂為。設更成立以為宗訖。義既成已方為因喻。展轉疏成不同於宗。故於因喻不說樂為。又於宗內說樂為言。簡似周訖。因喻略之。又宗有諍以更須成。宗義相濫故獨言樂為。因喻必須極成。不成便非因喻。無所濫故不言樂為。問何獨宗標所成立性。因喻不說能成立也。答宗言所立。已顯因喻是能成立。顯法已周更不須說。又宗前未說。恐濫須陳。因喻已彰更何須說。又宗違古。言所成立以別古今。因喻不違。不說能立言以簡別也。又前標雲宗等多言名為能立。先已說訖。後更不須。   論。是名為宗。   述曰。此結成也。   論。如有成立聲是無常。   述曰。三指法也。如佛弟子對聲論師。立聲無聲。聲是有法。無常為能別。彼此共許。有聲及無常。名極成有法。極成能別。為宗所依。彼聲論師。不許聲上有此無常。今佛弟子合之一處。互相差別不相離性雲聲無常。聲論不許。故得成宗。既成隨自亦是樂為所成立性故名真宗。恐義不明。指此令解。瑜伽論雲。立宗者。謂依二種所成立義。各別攝受自品所許。攝受者。是自意樂義。品是宗義。故顯揚雲。各別攝受自宗所許。此中意說。依二所立立論各別。隨自意樂自宗所許。故說名宗。此中三釋。一者以言對理。取依義能詮。名為各別自宗所許。二者以別對總。取依總之別言及義二。名自所許。三者以合對離。取彼能依不相離性合以之為自宗所許。正與此同。此文總也。   下有十句。分為三類。初二句是宗體。一攝受論宗。二若自辯才。初依自所師宗。對異師敵而立自宗。不爾便為相符極成。後由自辯才立他宗義。隨自意樂不顧論宗。唯此二種是正所宗。若遍所許。若二同宗承。若傍義准。非別攝受。非隨自樂。故非真宗。立已成故。非本成故。次三句是立宗因緣。一若輕蔑他。二從他聞。三若覺真實而申宗趣。是名因緣。立他義輕他故。立自義從他聞。覺真實自悟故。如次配之。後五句是立宗意。初二句標一切立宗。不過此故。一為成立自宗。二為破壞於他。後三句釋。一為制伏於他。釋上成立自宗。二為摧屈於他。釋上破壞他宗。三為悲愍於他。成自破他皆悲愍故。   論。因有三相。   述曰。上示宗相。下示因相。此相略以四門分別。一出體。二釋名。三辯差別。四明廢立。初出體者。因有二種。一生。二了。如種生芽。能起用故名為生因。故理門雲。非如生因由能起用。如燈照物。能顯果故。名為了因。生因有三。一言生因。二智生因。三義生因。言生因者。謂立論者立因等言。能生敵論決定解故。名曰生因。故此前雲。此中宗等多言名為能立。由此多言。開示諸有問者未了義故。智生因者。謂立論者發言之智。正生他解實在多言。智能起言言生因因。故名生因。義生因者。義有二種。一道理名義。二境界名義。道理義者。謂立論者言所詮義。生因詮故名為生因。境界義者。為境能生敵證者智。亦名生因。根本立義擬生他解。他智解起本籍言生。故言為正生。智義兼生攝。故論上下所說多言。開悟他時。名能立等。智了因者。謂證敵者解能立言。了宗之智照解所說。名為了因。故理門雲。但由智力了所說義。言了因者。謂立論主能立之言。由此言故敵證二徒瞭解所立。了因因故名為了因。非但由智了能照解。亦由言故。照顯所宗名為了因。故理門雲。若爾既取智為了因。是言便失能成立義。此亦不然。令彼憶念本極成故。因喻舊許名本極成。由能立言成所立義。令彼智憶本成因喻故名了因。義了因者。謂立論主能立言下所詮之義。為境能生他之智了。了因因故名為了因。亦由能立義。成自所立宗。照顯宗故亦名了因。故理門雲。如前二因於義所立。立者之智久已解宗。能立成宗。本生他解。故他智解正是了因。言義兼之亦了因攝。分別生了雖成六因。正意唯取言生智了。由言生故敵證解生。由智了故隱義今顯。故正取二為因相體。兼餘無失次釋名者。因者所由。釋所立宗義之所由也。或所以義。由此所以所立義成。又建立義。能建立彼所立宗故。或順益義。由立此因。順益宗義。令宗義立。是故名因。故瑜伽雲。辯因者。謂為成就所立宗義。依所引喻。同類異類。現量比量。及正教量。建立順益道理言論。問喻既建成宗。亦能順益。何不名因。答喻謂譬況。正雲見邊。令所立義見其邊際。究竟圓滿故名見邊。雖亦順益。非是正釋宗之所以。親初建立得此因名。喻疏後成不得因稱。是故此因不名見邊。說所因時義未成故。至後當知。辨差別者。雖依建立順益等義。總得因名。有果不同。疏成生了。各類有別。分言義智。體異便成立敵二智。義之與言生了各殊。別開六種。由此應言得果分兩。約體成四。據類有三。望義為六。智了因。唯是生因果。而非生因因。智生因。唯是生因因。而非了因果。言義二生因。為智生因果。為智了因因。言義二了因。為智了因因。非為智了果。得為智生果。不作智生因以言望於義。亦成顯了因以義望於言。亦成顯了果。以義望於言。亦作能生因。以言望於義。亦為所生果。由此應說唯因不是果。謂智生因。為果亦成因。餘五果。又為四句。有唯生因而非了因。謂智生因。有是了因而非生因。謂智了因。有是生因亦是了因。謂言義。有非生因亦非了因謂所立宗。明廢立者。一問何故一因。喻分二種。答因正建宗。總苞稱一。喻有違順。別離分兩。至下喻中當廣分別。二問何故一因體分生了。答智境疏寬。照顯名了。言果親狹。令起名生。果既有差。因分生了。同能得果。但總名因。三問何故二因各分三種。答生果照果義用不同。隨類有能故分三種。立智隔於言義。不得相從名了。敵智不生立解。無由可得名生。故但分三不增不減。四問何故六因體唯有四。答順果義別。分成六因。立者義言。望果二用。除此無體。故唯有四。五問何故因中獨開三相。宗喻不開。答別名宗喻。通即稱因。遍是宗喻二之法故。又因必寬。宗喻性狹。如貫花縷貫二門故。由此開因不開宗喻。示因相中有五。一標舉。二徵數。三列名。四別釋。五示法。此即初也。其言生因。及敵證智所詮之義。各有三相。相者向也。正取言生。正能立故。此生智了。照解宗故。故正因體。言生智了。兼亦義生。能建宗故。宗同異喻各有一體。因相貫三更無別體。由此故說相者向義。故理門雲。不共不定。一向離故。闕一相也。又此相者。面也。邊也。三面三邊。若爾既一因。如何說多言名為能立。其相義多。能詮言一。於三相中致一因言。故一因所依貫三別處。故多相之言名為多言。非言多故名為多言。古師解雲。相者體也。初相同此。餘二各以有法為性。陳那不許。同異有法非能立故。但取彼義。故相非體。   論。何等為三。   述曰。二徵數也。   論。謂遍是宗法性同品定有性異品遍無性。   述曰。三列名也。遍是宗法性。此列初相。顯因之體以成宗故。必須遍是宗之法性。據所立宗。要是極成法及有法不相離性。此中宗言。唯詮有法。有法之上所有別義名之為法。此法有二。一者不共有。宗中法是。二者共有。即因體是。理門論雲。此中宗法。唯取立論及敵論者決定同許今此唯依證了因故。彼自難雲。既爾便失前說言為能成立性。論主解雲。由有言生。令彼憶念本極成故。意以因體共許之法。成宗之中不共許法。故此二法。皆是有法之上別義。故今唯以有法名宗。對敵所申因喻成立。雖取二依不相離性以為宗體。有法既為二法總主。總宗一分故亦名宗。理門論雲。豈不總以樂所成立合說為宗。雲何此中乃言宗者唯取有法。此無有失。以其總聲於別亦轉。如言燒衣。或有宗聲唯詮於法。若以宗中後陳名法。即宗是法。持業為名。總宗之法。亦依主釋。具二得名。今因名法。宗之法性。唯依主釋性者。體也。此唯義性。非是體性。義相應故。餘二亦然。此共許因唯得遍是有法宗性。以宗之法成即宗法故。不遍是法宗之性。因犯兩俱不成過故。又不欲成宗有法故。然因明理。有法不成於有法。此亦不成於法。因犯所依不成過故。理門難雲。若以有法立餘有法或立其法。如以煙立火。或以火立觸。其義雲何。此義難雲。如遠見煙立下有火。以有煙故。豈非彼以有法成有法。煙之與火俱有法故。又如見火雲定有熱。以有火故。熱觸既是火家之法。豈不以有法成於法耶。陳那釋雲。今於此中。非以成立火觸為宗。但為成立此相應物。謂成山處決定有火。以有煙故。爐中定熱以有火故。名為煙火相應之物。非以有法煙。還成有法火。亦不以有法火。而成熱觸法。彼論又雲。若不爾者。依煙立火。依火立觸。應成宗義一分為因。還以宗中一分有法而為因故。便為不可。故因乃有所依不成。無所依故。亦不以法成立有法。宗中所陳。後能別前。名為能別。亦名為法。因成於此。不欲以因成前所陳。是所別故。非別後故。理門又雲。又於此中。觀所成故。立法有法。非德有德。故無有過。前陳名有法。後陳皆名法。非法有法法性決定。如勝論師德與有德。有德謂實。彼決定故。理門頌雲。有法非成於有法。及法此非成有法。但由法故成其法。如是成立於有法。謂有法因法二俱極成。宗中之法。敵先不許。但得共許因在宗中有法之上。成不共許宗中之法。如是資益有法義成。可得因在不共許中。許在彼中何所成立。又若共許之因。依不共許法。凡所立因。皆有他隨一所依不成過。不說有法而為所依。但以其法而為所依。法非共許。縱唯立許豈定無此過。又如立宗聲是無常所作性故。無常滅義。所作生義。聲有滅者。以有生故。一切生者。皆有滅故。聲既因生。明有果滅。若因所作。不遍聲宗。豈得遍在無常上有。一切正因中。應皆有兩俱不成。無常之上本無生故。由此故知。因但是宗有法之法。非法法也。問稱為宗法。即已是因。何須言遍。初既雲遍因義已明。何須復雲是宗法性。答若因不遍宗有法上。此所不遍便非因成。有所不立。顯皆因立。是故稱遍。若但言遍不言宗法。即不能顯因是有法宗之法性能成於法。又因於宗過名為不成。於二喻中俱有俱無名為不定。於二喻中有無相違名曰相違。若唯言法性不言遍者。因於宗過即是不成。或兩俱不遍。或隨一不遍。或猶預不遍。或所依不遍。全分一分等隨應有之。為簡此失是故言遍。若但言遍不言宗法。不知此因誰家之因。為顯是宗有法之因。成於宗法。故言法性。由此應為諸句分別。有宗法而非遍。有是遍亦宗法。有非遍非宗法。必無是遍非宗法句。但遍有法。若有別體。若無別體。並能成宗。義相關故。必是宗法。如薩婆多對大乘者。立命根實。以有業故。如五根等。豈以命根。與業別體。即非正因。故有別體。若無別體。義相關帶。必是宗法。皆得說為宗之法性。非無體是。非有體非。初有宗法而非遍者。四不成中皆一分攝。初兩俱一分兩俱不成者。如勝論師對聲生者。立一切聲皆是無常宗。勤勇無間所發性因。立敵二宗。唯許內聲有勤勇發。外聲非有。立敵俱說此因於宗半有半無。故此過是兩俱有體一分不成。餘無體兩俱一分一種不成。若有體若無體。若自若他。合四種一分隨一不成。兩俱一分。若自若他。合三種一分猶豫不成。兩俱有體一分。若他若自。有體一分隨一。合三所依不成。如是更有十一。並前十二一分不成。皆如下釋。後句非遍非宗法者。四不成中並全分過。如聲論師對佛弟子。立聲為常。眼所見故。俱說此因於聲無故。此是有體兩俱全分兩俱不成。餘無體兩俱全分一種不成。有體無體。若自若他。四種全分隨一不成。兩俱全分。若自若他。三種猶豫不成有體無體兩俱全分。有體無體若自若他。隨一全分六種所依不成。如是更有十四。並前十五全分不成。亦如下釋。此二遍句。並皆是過。唯第二句遍亦宗法。是正因相。為簡非句故說遍是宗法性。言同品定有性者。顯第二相。同是相似義。品是體類義。相似體類名為同品。故理門雲。此中若品與所立法。鄰近均等。說名同品。以一切義皆名品故。彼言意說雖一切義皆名為品。今取其因正所成法。若言所顯法之自相。若非言顯意之所許。但是兩宗所諍義法。皆名所立。隨應有此所立法處說名同品。以隨有無體名同品。由此品者是體類故。若唯言所陳所諍法之自相名為所立。有此法處名同品者。便無有四相違之因。比量相違。決定相違。皆應無四。若全同有法上所有一切義者。便無同品。亦無異品。宗有一分相符極成。非一切義皆相違故。故但取所立有此名同。然下論雲。如立無常。瓶等無常名同品者。唯舉所陳兩宗本諍法之自相名為同品。以餘意所許是傍所諍。略而不說。理皆同品。以此釋文。應當深義。同品有二。一宗同品。故下論雲。謂所立法均等義品。是名同品。二因同品。下文亦言。若於是處顯因同品決定有性。然論多說宗之同品名為同品。宗相似故。因之同品名為同法宗之法故。何須二同。因之在處說宗同品。欲顯其因。遍宗喻故。宗法隨因說因同法。顯有因處立法必隨故。且宗同品。何者名同。若同有法。全不相似。聲為有法瓶為喻故。若法為同。敵不許法於有法有。亦非因相遍宗法中。何得取法而以為同。此中義意。不別取二。總取一切有宗法處名宗同品。故論說言。如立無常。瓶等無常是名同品。有此宗處決定有因。名因同品。然實同品正取因同。因貫宗喻體性寬遍。有此共許因法之處。不共許法定必隨故。今明一切有宗法處其因定有。故說宗同。不欲以宗成因義故。非正同品。其因於彼宗同品處決定有性。故言同品定有性也。因既決定有。顯宗法必隨。理門亦云。說因宗所隨。宗無因不有等。依上二相。理門論雲。雲何別法於別處轉。此中問意。如所作因必隨附聲。與瓶等上所作性別。如何聲宗之上別因。於瓶等中別處而轉。或所作因。是聲有法。宗上別法。雲何於彼別瓶處轉。而言共相貫在宗喻。遍是宗法。同品定有。陳那釋雲。由彼相似不說異名。言即是此故無有失。此答意言。由聲瓶上共所作性相似而有。總相合說。不說聲瓶二異名中。聲所作性即喻處所作性。言彼即此故無有失。彼復難雲。若不說異。雲何此因說名宗法。前難聲宗所作性因。雲何得於別瓶上轉。此難雲何瓶所作性說為宗法。既不說彼所作性異總合說者。所作性因既於瓶有。雲何此因說名宗法。彼復釋言。此中但說定是宗法。不欲說言唯是宗法。此釋意言。總因之中但說定遍宗法性。不欲說言唯是宗法。故一總言貫通二處。宗非宗上悉皆得有。其中可有遍是宗法。若別異說。唯聲所作唯宗法性。別不容有舉喻成宗。又別異說唯瓶所作。亦不得成是宗法性。何所成立。彼復難言。若爾。同品應亦名宗。此意難雲。二中所作總貫稱因。二上無常應皆宗諍。彼自釋雲。不然。別處說所成故。因必無異方成比量。故不相似。答難不然。唯別聲上有無常義是其所成。共所諍故。非於瓶上。夫立因者。必須立敵宗喻之上兩俱無異方成比量。故能立通。所立義局。理不相似。故答不然。問何故此因於宗異品皆說遍字。於同品上獨說定言。答因本成宗。不遍成者非立。異喻止濫。不遍止者非遮。成不遍故不成過生。遮不盡故不定等起。成宗不遍。如上已陳。止濫不盡。至下當悉。同喻本順成宗。宗成即名同喻。豈由喻遍能順所立方成宗義。但欲以因成宗。因有宗必隨逐。不欲以宗成因。有宗因不定有。故雖宗同品。不須因遍有。於異品有。同品半有半無。雖並不定。由因於異有故成過。非因於同不遍為失。即九句內。後三句中初後句是。後三中句正因所攝。於異品中止濫盡故。初後二句不定過收。皆止異品濫不盡故。由此同品說定有性。宗異品中皆說遍也。其九句者。理門論雲。宗法於同品。謂有非有俱。於異品各三。有非有及二。言宗法者。謂宗之法。即因是也。於同品者。宗同品也。體即同喻。謂能立因於同品喻成其三種。一有。二非有。三亦有亦非有。彼名為俱。此三種因。於宗異品異法喻上。亦各有三。一有。二非有。三亦有亦非有。彼名及二。且同品有異品三者。謂因於同品有異品亦有。於同品有異品非有。於同品有異品有非有。如是因於同品非有。異品亦三。於同品有非有。異品亦三。故成九句。理門論中示九宗雲。常無常勤勇。恆住堅牢性。非勤遷不變。由所量等九。恆住堅牢性及不變。此四皆常義。遷是無常。此四句中。上之三句顯示九宗。下之一句結由九因而成九類。其九因者。理門論雲。所量作無常。作性聞勇發。無常勇無觸。依常性等九言無觸者。無質礙義。上之三句顯示九因。下之一句結由九宗而成九類。以此上三句成前上三句。一一句中皆有三種。次第配之。即成九也。一同品有異品有。如聲論師。立聲為常。所量性故。喻如虛空。此中常宗瓶為異品。所量性因於同異品皆遍共有。二同品有異品非有。如勝論師。立聲無常。所作性故。喻如瓶等。無常之宗空為異品。所作性因於同品有於異品無。三同品有異品有非有。如勝論師。立聲勤勇無間所發。無常性故。喻如瓶等。勤勇之宗。以電空等而為異喻。無常性因。於同品亦有。於異品喻電等上有。空等上無。此是初三。中三句者。一同品非有異品有。如聲論師。立聲為常。所作性故。喻若虛空。此中常宗瓶為異喻。所作性因於同品空上無。於異品瓶上有。二同品非有異品非有。如聲論師對佛弟子。立聲為常。所聞性故。喻若虛空。此中常宗瓶為異喻。所聞性因同異品中二俱非有。三同品非有異品有非有。如聲論師。立聲為常。勤勇無間所發性故。喻若虛空。此中常宗。以電瓶等為異品。勤勇之因。於同品空一向非有。於其異品瓶等上有。電等上無。此是中三。後三句者。一同品有非有異品有。如聲論師。立聲非勤勇無間所發。無常性故。喻若電空。此非勤宗瓶為異喻。無常性因。於同品電上有空上非有。異品瓶中一向是有。二同品有非有異品非有。如勝論師。立內聲無常。勤勇無間所發性故。喻若電瓶。此無常宗空為異喻。勤勇之因。於同品瓶等上有。電等上無。異品空中一向非有。三同品有非有異品有非有。如聲論師對勝論師。立聲為常。無質礙故。喻若極微及太虛空。此中常宗。以瓶樂等而為異喻。無質礙因。於其同品虛空上有。極微上無。亦於異品瓶等上無。樂受等有。是名九句。然理門論料簡此雲。於同有及二。在異無是因。翻此名相違。所餘皆不定。於同有者。謂能立因於同品有。言及二者。於同品中亦有非有。在異無者。此能立因。於同品有在異品無。及同品中亦有非有於異品無。言是因者。此之二句皆是正因。於九句中第二第八兩句所攝。翻此名相違者。翻此二正因即名相違。翻初句雲。於同非有於異品有。翻第二雲。於同非有於異品中亦有非有。即九句中第四第六兩句所攝。皆相違因。是法自相相違因故。攝餘不盡。所餘皆不定者。餘之五句皆為不定。謂九句中。第一第三第五第七第九句。第一句者。共不定攝。第三句者。異品一分轉同品遍轉。第五句者。不共不定。第七句者。同品一分轉異品遍轉。第九句者。俱品一分轉。此等諸句至下當知。上九宗中。五常。初三初一。中三皆。後三後一。二無常。初後三皆中。一勤。初三後一。一非勤。後三初一。總為四類。問第八句因若正因攝。有比量相違。第八句非正因攝。同品俱故。如第七九。答此有決定相違。量雲。第八句因正因所攝。九句因中具三相故。如第二句。不言九句但言具三相。恐有不定過。為如第二句具三相故。此第八句正因所攝。為如決定相違等具三相故。此第八句非正因攝。故言九句中。便無此過。或決定相違不具三相。他智不決定故。問言定有性已顯有因。宗必隨逐。何須言同品。既雲同品。即顯有宗。因必隨逐。何須復雲定有性也。答但言定有不言同品。乃顯此因成義不定。非定成宗。但言同品不言定有。亦顯此因成相違法等。非本宗義。今顯定成宗。及非成異品。故說同品決定有性。由此應為四句分別。有同品非定有。謂宗同品非定有因。即九句中中三句是。第四第六相違過收。第五句者不共不定。有定有非同品。謂定有因非宗同品。於九句中。除二五八。餘六句是。第四第六是相違因。餘之四句不定過攝。第一句共。第三句者異品一分轉同品遍轉。第七句者同品一分轉異品遍轉。第九句者俱品一分轉。有亦定有亦同品。謂是宗同品亦定有因。於九句中。除中三句。初後三是。實若無過。唯取第二第八正因。若通有過。即通六句二正因四不定。有非同品亦非定有。謂非宗同品亦非定有因。即異品遍無性。於九句中第二五八三句所攝。二八正因。第五不定。此初三句內。唯第三句少分正因。餘皆有過。為簡過句顯自無過。故說同品定有性也。異品遍無性者。顯第三相。異者別義。所立無處即名別異。品者聚類。非體類義。許無體故。不同同品體類解品。隨體有無。但與所立別異聚類即名異品。古因明雲。與其同品相違。或異說名異品。如立善宗不善違害。故名相違。苦樂明闇冷熱大小常無常等。一切皆爾。要別有體違害於宗。方名異品。或說與前所立有異名為異品。如立無常。除無常外自餘一切苦無我等。慮礙等義皆名異品。陳那以後皆不許然。如無常宗。無常無處即名異品。不同先古。理門破雲。非與同品相違或異。若相違者。應唯簡別。謂彼若非無所立處名為異品。要相違法名異品者。應唯簡別。是則唯立相違之法簡別同品。不是返遮宗因二有。若許爾者。則一切法應有三品。如立善宗不善違害。唯以簡別名為異品。無記之法無簡別故。便成第三品非善非不善故。此中容品。既望善宗非相違害。豈非第三。由此應知。無所立處即名異品。不善無記既無所立。皆名異品。便無彼過。又難或異名異品雲。若別異者應無有因。謂若說言與宗有異即名異品。則應無有決定正因。如立聲無常。聲上無我苦空等義。皆名異品。所作性因。於異既有。何名定因。謂隨所立一切宗法。傍意所許。亦因所成。此傍意許。既名異品。因復能成。故一切量皆無正因。故知。但是無所立處。即名異品。此亦有二。一宗異品。故下論雲。異品者。謂於是處無其所立。二因異品。故下論雲。異法者。若於是處說所立無。因遍非有。然論多說宗之異品名為異品。宗類異故。因之異品名為異法。宗法異故。何須二異。因之無處說宗異品。欲顯其因隨宗無故。宗之無處說因異品。顯因無處宗必先無。且宗異品。何者名異。若異有法。同法所依有法各別。亦應名異。若異於法。敵本不許所立之法於有法有。一切異法皆應名同。此異品者。不別取二。總取一切無宗法處。名宗異品。故論說言。謂於是處無其所立。又若是常。見非所作。如虛空等。此但略無正諍無常。唯舉見常名為異品准理同前。無隨所應所立之法。無此宗處定遍無因。名因異品。然雖異品亦取因異。顯無宗處因定隨無。翻顯有因宗定隨轉。雖復離法先宗後因。彼若不然。便成異法。今顯能立本欲成宗。於異品無其宗便立。故正宗異後方因異。其因於彼宗異品處決定遍無。故言異品遍無性也。問言遍無性。已顯無因宗必隨無。何須言異品。既雲異品。即顯無宗因亦隨無。何須復雲遍無性也。答但言遍無不言異品。乃顯此因成相違法等。非離於宗返成宗義。但言異品不言遍無。亦顯此因成不定等非定成宗。今顯此因定成於宗同品定有。於異品上決定遍無。故說異品遍無性也。由此應為四句分別。有異品非遍無。謂宗異品非因遍無。即九句中。除二五八。餘六句是。一三七九四是不定。四六相違。如前配釋。有遍無非異品。謂因遍無非宗異品。即九句中。第四五六。四六相違。第五不定。有異品亦遍無。謂宗異品亦因遍無。即九句中第二五八。二八正因。第五不定。有非異品亦非遍無。謂非宗異品。亦非因遍無。即九句中。除四五六。餘六句是。二八正因。餘四不定。如上所說諸句料簡。自句他句皆無過者。正因所攝。當句之中雖無其過。他句有過。故應如前一一分別。初三句中。唯第三句少分正因。餘皆有過。為簡彼過故說異品遍無性也。問此三相中。何故不言遍是宗品性。而雲法性。同異二相何故不言同定有法性。異遍無法性。而皆雲品。答宗一所立。總說為宗。狹不說品。喻寬能立。皆說品字。以因成宗。非成二品。初相雲法。後二不言。問此之三相。為具方成。為闕亦得。若具方成。何故前言闕無異品亦成正因。既不要具。何須三相。答要具三相。止異濫而成因。非關喻依故。闕無而許正。同法本成宗義。無依不順成宗。異法本止濫非。濫止便成宗義。故同必須依體。異法無依亦成。此說有體成有體宗。故異體無亦具三相。上來三句所說過者。各自句中四句之過。若談闕過。闕有二種。一無體闕。二有體闕。無體闕者。謂不陳言。但在三支。非在三相。若陳因言。必有體闕。三相既義故非無體。無體闕者。此中相對互說有無亦為四句。有闕因非同異喻。有闕同異喻非因。有闕因亦闕同異喻。有非闕因非闕同異喻。此四句中。初句闕一。第二句闕二。第三句闕三。第四句非過。如是乃至三立皆闕。三皆不闕。有闕皆過。不闕不定。雖有所陳似立生故。三皆闕者。唯陳其宗。不陳餘故。如是合有三箇四句。一箇兩句。但名闕過非餘過攝。有體闕者。復有二種。一者以因三相而為能立雖說因三相。少相名闕。二者因一喻二三為能立。雖陳其體。義少名闕。且因三相少相闕者。有闕初相非後二。有闕後二非初相。有闕初相亦後二。有不闕初相亦非後二。如是乃至。三相俱闕。三相俱不闕。此中總有三種四句。一種兩句。唯闕初相四不成攝。如是二合闕。乃至三合闕。隨應唯有不成不定及相違過。皆因過故。若因一喻二陳為能立義少闕者。亦有三種四句。一種二句。且闕因義非後二。四不成過。有闕第二非初後。俱不成攝。有闕第三非初二。俱不遣攝。如是闕二乃至闕三。及三不闕。闕者皆過。不闕非過。隨應各有因四不成。同喻俱不成。異喻俱不遣。或具二過。或具三過賢愛論師。陳那菩薩等。不以無體為闕。故唯六句。雖唯陳宗從元無能立。何名能立缺減之過。諸德皆說總有七句。不言有能立以成過。但是闕能立過。故說七闕。問理門論料簡九句雲。於同有及二。在異無是因。返此名相違。所餘皆不定。謂九句中。唯有法自相一違。及五不定。餘四不成。一不定。三相違。何故不攝。答以因親成於宗。所以說其相順。同異成宗疏遠。故但標其順違。由此餘過不攝之盡。上三相中各自為句。及三相對闕。論文雖無次第作處。道理定然。鉅細分別更有多種。且以初相三句之中一句為首。對餘二相作四句者。有是宗法而非遍。非是同品非定有性。有是同品非定有性。非是宗法而非遍有是宗法而非遍。亦是同品非定有性。有非宗法而非遍。亦非同品非定有性。如是以初相第一句。對第二相四句。有四種四句復以此句對第三相四句。復有四種四句。如是初相第一句。對餘二相四句。有八種四句。以初相餘二句為首。對餘二相各四句亦如是。其初相三句為首。對餘有三種八句。總成二十四種四句。以第二相四句。對第三相四句。一一各別有四種四句。復成一十六種四句。如是總成四十種四句。有是有非。恐文繁廣略示而已。於前諸句總說頌曰。於宗法三相。各對互隨無如應為不成。不定相違等。等言意顯諸缺減過。同喻異喻諸所有失。皆此所攝。宗法三相。因三相也。於此三相而釋義故。因親成宗相寬遍故。各對互隨無者。此有四類。一者各對。三相一一各對自法為句。初相有三。後二各四。二者互隨無。三相更互闕無綺對為句。古今合有多釋。今唯取宗法三相。入此頌中有三種四句。有一種兩句。三者各對互隨無。以初相三句中一一句。各對後二相中各四句一一。更互隨有無以為四句及以第二相四句一一。對第三相四句一一。更互隨有無以為四句。合有四十種四句。四者各對互隨。以因三相。如其所應。初相有過。名為不成。於後二相有過。名為不定。於其二相有相違過。名曰相違。若三支互闕。因闕名不成。同闕名俱不成。異闕名俱不遣。三支雖具。自他各對互隨是非名相違決定。是故稱等。如是總攝因過皆盡。此中合有四十五種四句。一種三句。一種兩句。或闕一有三句。闕二有三等。是名略釋宗法三相。   論。雲何名為同品異品。   述曰。四別釋有二。初問。後答。此問也。何故三相不問釋初。答有二釋。一者同品異品各各有二。一宗同異二因同異。今說宗同異。恐濫因同異。故偏問之。初相無濫。故不須簡。問遍是宗法。宗有別總。義亦有濫。何故不徵。答因於有無說宗同異。宗成順違說因同異。故於宗因同異不定。為簡此過。遂別徵二。由因但是有法宗法。成於法故。不是總宗及法之法。無濫可遮故不徵釋。此問二體相成顯故。二者宗是有法。上已明之。二品未明。故須徵釋。   論。謂所立法均等義品說名同品。   述曰。下答前徵有二。初同。後異。同中復二。一總出體。二別指法。此初也。所立法者。所立謂宗。法謂能別。均謂齊均。等謂相似。義謂義理。品謂種類。有無法處。此義總言。謂若一物。有與所立總宗中法。齊均相似義理體類。說名同品。是中意說宗之同品。所立宗者。因之所立自性差別不相離性。同品亦爾。有此所立中法。互差別聚不相離性相似種類即是同品。若與所立總宗。相似一切種類之聚名同品者。宗上意許所有別法。皆入總宗。且如異品虛空上無我。與聲意許無我相似應名同品。若與所立有法相似種類之聚名為同品。即一切宗多無同品。如聲有法。瓶非同故至下喻中當廣建立。為遮此二。總標所立法而簡別之。若聚有於賓主所諍因所立法聚相似種類即名同品。由法能別之所別宗因之所成。故舉此法以彰彼聚。問若爾。聲上無我等義。非因所立應名異品。答彼若不許聲有法有亦成異品。宗因無故。若彼許有。為因所成。隨意所諍亦名同品。故有有法差別相違。   論。如立無常瓶等無常是名同品。   述曰。此別指法。如立宗中陳無常法聚名宗者。瓶等之上亦有無常。故瓶等聚名為同品。此中但取因成法聚名為同品。故瑜伽言。同類者。謂隨所有法望所餘法。其相展轉少分相似。有五相似。一相狀二自體。三業用。四法門。五因果。今此中說法門相似。   論。異品者謂於是處無其所立。   述曰。下解異品有二。一總出體。二別指法。此初也。處謂處所。即除宗外餘一切法。體通有無。若立有宗。同品必有體。所以前言均等義品。異品通無體。故言是處。所立謂宗不相離性。謂若諸法處無因之所立即名異品。非別無彼言所陳法。及與有法名為異品。過如前說。此中不言無所立法。前於同品已言均等所立法訖。此準可知。但無所立。義已成故。理門亦云。若所立無說名異品。但無所立即是異品。同品不說處。異體通無故。瑜伽說言。異類者。謂所有法望所餘法。其相展轉少不相似。故非一切全不相似。但無隨應因所成故。與同相違亦有五種。   論。若有是常見非所作如虛空等。   述曰。此別指法。如立其無常宗。所作性為因。若有處所是常法聚。見非是所作。如虛空等。說名異品。此中既說宗之異品。唯應說雲謂若是常。如虛空等。復雲見非所作者。舉因異品。兼釋遍無。問何故前說宗之同品不兼定有。此釋異品兼解遍無。答有二解。一者影彰同品之中但為簡別因之同品。顯異亦爾。不要解於定無之相。故文略之異品之中。乘言便故。兼釋遍無。顯同亦爾。二者同品順成。但許有因即成同品。易故不解決定有性。異品止濫。必顯遍無方成止濫。故解異品。兼解遍無同品因也。為顯同異二品別故。問如立無常。龜毛無彼常住之相亦名無常。於一切時性常無故。亦得名常。何故不立非同異品。答聲言無常。性是滅義。所作性者。體是生義。龜毛非滅。亦非有生。既無所立。即入異品。故喻唯二。更無雙非。若常宗有亦入異品。若非有品便入同中。   論。此中所作性或勤勇無間所發性。   述曰。五示法也。於中有三。初舉兩因。次成三相。後顯所成。此初也。此中者。發端義。或於此所說因義之中。雙舉兩因者。略有三義。一對二師。二釋遍定。三舉二正。對二師者。聲論師中總有二種。一聲從緣生即常不滅。二聲本常住。從緣所顯今方可聞。緣響若息。還不可聞。聲生亦爾。緣息不聞。緣在故聞。此二師皆有一分一切內外異性。一體多體能詮別故。若佛弟子。對聲生論立聲無常。所作性因。便具三相。對聲顯論。言所作性。隨一不成。若對聲顯言勤勇因。便具三相。對聲生論。立一切聲皆是無常。勤勇為因。宗法非遍兩俱不成。今顯對聲生。所作為因。若對聲顯。勤勇為因。又立內外聲皆無常。因言所作。若立內聲。因言勤勇。不爾因有兩俱一分兩俱不成。為對計別。故陳二因。釋遍定者。所作性因。成無常宗。三相俱遍。勤勇因成。同定餘遍。顯順成宗同定亦得不要三遍。故舉二因。舉二正者。顯九句中。此中所作。彼第二因。此勤勇因。彼第八句。陳那說二俱是正因。具三相故。今顯彼二因皆具三相。故雙陳之。所作性者。因緣所作。彰其生義。勤勇無間所發性者。勤勇謂策發。善即精進。染謂懈怠。無記謂欲解。或是作意。或是尋伺。或是思慧。由此等故。擊臍輪等風。乃至展轉擊咽喉唇舌等。勇銳無間之所發顯。   論。遍是宗法於同品定有於異品遍無。   述曰。顯成三相。如上所說。生顯二因皆具三相。故成正因。義應一一皆准前作若遍若闕。   論。是無常等因。   述曰。顯因所成。等者。等取空無我等。此上二因。不但能成宗無常法。亦能成立空無我等。隨其所應。非取一切。若所作因。亦能成立言所陳苦等及無常宗。意所許苦等一切法者。此因便有不定等過。謂立量雲。聲亦是苦。所作性故。以無漏法而為異品。所作性因於其異品一分上轉。應為不定言。此所成聲。為如於瓶。所作性故。體是其苦。為如自宗道諦等法。所作性故。體非是苦。此既正因。無不定過。故此言等。隨其所應。故瑜伽說同異喻雲。少分相似及不相似。不說一切皆相似。一切皆不相似。不爾一切便無異品。因狹若能成立狹法。其因亦能成立寬法。同品之上雖因不遍。於異品中定遍是無故。因寬若能成立寬法。此必不能定成狹法。於異品有。不定過等隨此生故。是故於此應設劬勞也。   因明入正理論疏捲上   建武二年七月一日上卷之分三帖寫功了以筆跡之結緣備尊神之法味冀一天風收而都鄙歸正理四生浪靜而昇沈萌善因耳。   (一交了一交了) 權律師尊經(懸車餘二)   同十九日點了   或本雲點本者元興寺明詮僧都道點也。   但處處有不契明燈抄計音石先德未被披覽歟(或雲)。   校本雲。   依長者殿仰以明詮點為本重以愚案點三卷疏此卷始自仁平四年正月十六日至於二月十四日二十七日讀了字點有誤者改直了。   左大臣在御判   同月二十八日讀序了本點(序非明詮)不甘心者任愚意削改了   自正月十六日至於二月十四日午剋點了   五月二十八日直了六月二十四日一遍讀合了   久壽三年二月三日重讀了(不對師)去月二十四日始之久壽三年三月十八日重讀了去月二十二日始之今度別紙書目六。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44 冊 No. 1840 因明入正理論疏   因明入正理論疏卷中   大慈恩寺沙門基撰   論。喻有二種。   述曰。自下第三示喻之相。文段有三。一標舉。二列名。三隨釋。此初也。梵雲達利瑟致案多。達利瑟致雲見。案多雲邊。由此比況。令宗成立究竟名邊。他智解起。照此宗極名之為見。故無著雲。立喻者。謂以所見邊。與未所見邊。和合正說。師子覺言。所見邊者。謂已顯了分。未所見邊者。謂未顯了分。以顯了分顯未顯了分。令義平等。所有正說。是名立喻。今順方言。名之為喻。喻者。譬也。況也。曉也。由此譬況。曉明所宗。故名為喻。前雖舉因亦曉宗義。未舉譬況令極明瞭。今由此況宗義明極。故離因立獨明喻名。   論。一者同法二者異法。   述曰。二列名也。同者相似。法謂差別。共許自性名為有法。此上差別所立名法。今與彼所立差別相似名同法。無彼差別名為異法。異者別也。問何故宗同異名品。因同異名法。答若同異總宗不相離性種類名品。若不同異於總宗。亦不同異於宗有法。但同異於有法之上所作義者。名之為法。又此所作。非總所立。不得名品。名之為法。宗總所立。遂與品名。能所異故。又因宗二同異名法。別同異名品。此同異二。故名為法。次下二因同異。及上宗同異。並別同異。故皆名品。   論。同法者若於是處顯因同品決定有性。   述曰。三隨釋有二。一解同。二解異。理門論雲。說因宗所隨。宗無因不有。此二名譬喻。餘皆此相似。解初中有三。一牒名。二總顯。三別指。同法牒名。餘文總顯。處謂處所。即是一切除宗以外有無法處。顯者。說也。若有無法。說與前陳。因相似品。便決定有宗法。此有無處。即名同法。因者。即是有法之上共許之法。若處有此名因同品。所立之法。是有法上不共許法。若處有共因。決定有此不共許法。名定有性。以共許法成不共故。理門論雲。說因宗所隨。是名同喻。除宗以外有無聚中。有此共許不共許法。即是同故。以法同故。能所同故。二合同故。此中正取因之同品。由有此故宗法必隨。故亦兼取宗之同品。合名同法。問顯因同品。宗法必隨。何須復言決定有性。言決定有性。因必在宗。何須復說顯因同品。答唯言因同品。不說定有性。即九句中諸異品有。除二五八餘六句是。相違不定亦二過攝。異喻亦犯能立不遣。若言定有性。不說因同品。亦即是九句中同品非有。四五六是。相違不定亦二過攝。同喻亦犯能立不成。若非因同品亦非定有性。即九句中異品非有。二五八是。正因不定二種所攝。同喻亦犯俱不成過。若顯因同品。亦決定有性。即九句中同品亦有句。除四五六餘六句是。正因不定二種所攝。異品無過。正因所攝。異品有過。不定所攝。異喻或有一分全分能立不遣。此同異喻所犯諸過。或自或他。或全或一分。隨其所應。皆應思惟。為遮前三句及第四少分所說過失。顯第四句少分為正。必須雙言顯因同品決定有性。   論。謂若所作見彼無常譬如瓶等。   述曰。別指法也。如立聲無常宗。所作性因。瓶為同喻。此中指法。以相明故。合結總陳。若所作者。即前總顯因之同品。見彼無常。亦則前顯決定有性。諸有生處。決定有滅。母牛去處。犢子必隨。因有之處。宗必隨逐。此為合也。若有所作。其立敵證等見彼無常。如瓶等者。舉其喻依有法結也。前宗以聲為有法。無常所作為法。今喻以瓶等為有法所作無常為法。正以所作無常為喻。兼舉瓶等喻依。合方具矣。等者等取餘盆甖等。理門論雲。若爾喻言應非異分。顯因義故。古因明師因外有喻。如勝論雲。聲無常宗。所作性因。同喻如瓶。異喻如空。不舉諸所作者皆無常等貫於二處。故因非喻。瓶為同喻體。空為異喻體。陳那已後。說因三相即攝二喻。二喻即因。俱顯宗故。所作性等貫二處故。古師難雲。若喻亦是因所攝者。喻言應非因外異分。顯因義故。應唯二支何須二喻。陳那釋雲。事雖實爾。然此因言。唯為顯了是宗法性。非為顯了同品異品有性。無性。故須別說同異喻言。意答。喻體實是因。爾不應別說。然立因言。正唯為顯宗家法性是宗之因。非正為顯同有異無順返。成於所立宗義。故於因外別說二喻。顯因有處。宗必隨逐。並返成故。令宗義成。彼復難言。若唯因言所詮表義。說名為因。斯有何失。此難意說。如所作言所詮表義。唯名為因。瓶同空異名喻。非因斯有何失。復問彼言。復有何德。彼古答言。別說喻分是名為德。陳那復難。應如世間所說方便。與其因義都不相應。此難意雲。如世間外道亦說因外別有二喻。汝於因外說喻亦爾。遍宗法性既是正因。所說二喻非是正因。但為方便助成因義。此喻方便既與因別。則與因義都不相應。古師復雲。若爾何失。縱同外道亦何過耶。如外道說有五根識。佛法亦有。非為失故。陳那難雲。此說但應類所立義。無有功能。非能立義。由彼但說所作性故所類同法。不說能立所成立義。此中難意。我亦不說同於外道說極成義名之為失。由同彼說不極成義有過失故。謂諸古師同外道說。聲無常宗。所作性因。同喻如瓶。異喻如空。不極成義。陳那難雲。若說瓶體空體為喻。但應以瓶類於所立無常之義。既喻不言諸所作者皆是無常。舉瓶證聲無有功能。其喻便非能立之義。由彼舉因。但說所作法。舉瓶類聲同無常。不說能立諸所作者。及與所立皆是無常。故無功能非能立義。又若以瓶即為喻體。瓶即四塵。可燒可見。聲亦應爾。若我如說所作者皆是無常。譬如瓶等所作。既為宗正同法。無常隨之亦決定轉。舉瓶喻依以顯其事。便無一切皆相類失。汝既不然。故有前過。陳那又難。又因喻別。此有所立同法異法。終不能顯因與所立不相離性。是故但有類所立義。然無功能。此意難言。因喻既別。同喻但有所立無常。異喻無此。汝同喻不說諸所作者皆是無常。異喻不雙無。終不能顯所作性因。與所立無常不相離性。總結之雲。是故但有類所立義。然無功能。非能立義。古師復問。何故無能。陳那難雲。以同喻中不必宗法宗義相類。此復餘譬所成立故。應成無窮。意說因喻無能所以。既汝不言諸所作者皆是無常。故彼同喻不必以因宗法。及無常宗義相類。但雲如瓶。他若有問。瓶復如何無常。復言如燈。如是展轉應成無窮。是無能義。我若喻言諸所作者皆是無常。譬如瓶等。既以宗法宗義相類。總遍一切瓶燈等盡。不須更問。故非無窮成有能也。復難彼言。又不必定有諸品類。若但瓶體為同喻者。非燒見等一切皆類。便成過失。若如我說彼喻依中。但以所作無常等類。便無彼過。又難言。若唯宗法是因性者。其有不定應亦成因。此意難言。唯以所作遍宗法性是其因性。同有異無但喻非因。是故瓶空喻非因者。即不定因應亦成因。但有遍宗法。無後二相故。古返難言。雲何具有所立能立及異品法。二種譬喻而有此失。彼意難言。雲何同品瓶上。具有所立無常。能立所作。及異品法。此二喻中有不定失。陳那難雲。若於爾時所立異品。非一種類。便有此失。如初後三各最後喻。謂立量時。所立異品亦有非有。非一種類。汝既但指瓶為同品。空為異喻。雖具二喻。喻若非因。便此不定。如初三最後喻者。謂九句中。初三第三句同品有異品有非有。後三最後喻者。謂九句中。後三第三句同品有非有異品亦有非有。此二喻中。若同取有義。異取無義。同喻亦具所立能立及異法喻。然由異品一分有故。因成不定。以汝同喻如瓶異喻如空。喻非因故。不別簡言謂若是常見非所作如虛空等。便有不定。若別簡別。喻即是因。便無彼失。簡彼兩三。非正因故。要異遍無。是正因故。彼復結雲。故定三相唯為顯因。由是道理。雖一切分皆能為因顯了所立。然唯一分且說為因。此中故定唯為之聲。彰因三相顯了於宗。二喻即因。雖俱是因顯了宗義。於三相中遍宗法性。唯此一分且說為因。餘二名喻。據勝偏明。非盡理說。故名為且。前文依此顯了宗義。說因之三相亦不相違。問何故共許法不共許法分為宗因。同喻上二合為一支。答對敵申宗。不共而為所立。由因成此。共許別立能成。同喻令義見邊。二俱助成前立。故因宗別說。同喻合故問因陳所作已貫瓶中。同喻再申豈非鄭重。答因雖總說。宗義未明。指事明前。非為鄭重。古師合雲。瓶有所作性。瓶是無常。聲有所作性。聲亦無常。今陳那雲。諸所作者皆是無常。顯略除繁。喻宗雙貫。何勞長議。故改前師。古師結雲。是故得知聲是無常。今陳那雲。譬如瓶等。顯義已成。何勞重述。故於喻中雙陳因宗二種明矣。至後當知。   論。異法者若於是處說所立無因遍非有。   述曰。下解異有四。一牒名。二總顯。三別指。四釋成。此即初二。處謂處所。除宗已外有無法處。謂若有體若無體法。但說無前所立之宗。前能立因亦遍非有。即名異品。以法異故。二俱異故。理門頌雲。宗無因不有。是名異法。有解。正取因之異品。由無此故宗必隨無。故亦兼取無宗名異。合名異法。復自難言。若但無因即名異法。同品非有應是異喻者。若爾。聲無常宗。以電瓶等而為同喻。勤勇之因。於電非有。應成異品。宗定隨無。由此應言同成宗故。因為正同。宗為助同。異品離故。宗為正異。因為助異。偏取非異。故理門雲。宗無因不有。名為異法不雲因無宗不有。名為異喻。然此不欲別成異法。故先無宗。後方無因。問何故所立不言遍無。能立之因言遍非有。答宗不成因。不言遍無。因成宗故言遍非有。因不遍無便成異法。不定相違種種過起。宗之所立。其法極寬。如聲無我。空等亦有。若異皆無。都無異品。如空等言。便徒施設。故知但無隨應小分因之所立。即是異宗。非謂一切皆遍非有。   問說所立無。因已非有。何須復說因遍無耶。說因遍無。已無所立。何須復說所立宗無。答但言所立無。因不遍非有。即九句中異品有攝。除二八五餘六句是。異喻亦犯能立不遣。若言因遍非有。不說所立無。即九句中同品非有攝。四六五是。同品亦犯能立不成。若非說所立無。亦非因遍非有。即九句中同品有句。除中三句餘六句是。異喻亦犯俱不遣過。若說所立無因亦遍非有。即九句中二五八是。二八為正。第五不定。同喻或犯俱不成過。他句有過故此有過。不爾此句非有過收。此中諸過。或自或他。或全或分。隨其所應准前思作。第四句小分為正。餘皆有過。為遮此等。必須雙言說所立無因遍非有。   論。謂若是常見非所作如虛空等。   述曰。別指法也。如無常宗。是常為異。所作性因。非作為異。返顯義言。於常品中既見非作。明所作者定見無常。同成宗故。先因後宗。異法離前。宗先因後。若異離中因先宗後。如言非作定是常住。翻成本來非諍空常住。非是離前成於無常之宗義也。若成常住。便犯相符。舊已定宗。今成立故。同既成立先因後宗。異既離前隨宗先後。意欲翻顯前成立義。今者宗無因既不轉。明因有處宗必定隨。異但說離。離成即得。必先宗無後因無也。故理門雲。說因宗所隨。宗無因不有。如空等者。此舉喻依。以彰喻體。標其所依有法。顯能依之法非有。等者。等取隨所應宗涅槃等法。   論。此中常言表非無常非所作言表無所作。   述曰。下釋成義。顯異無體亦成三相。正因所攝。因明之法。以無為宗。無能成立。有無皆異。即如論雲。和合非實。許六句中隨一攝故。如前五句。前破五句。體非實有。故得為喻。此中以無而成無故。應以有法而為異品。無其體故。還以無法而為異雲。諸是實者。非六句攝。無其異體。若無為宗。有非能成。因無所依。喻無所立。故可有為異。異於無故。以有為宗。有為能成。順成有故。無非能立。因非能成。喻無所立。故有無並異。皆止濫故。無常之宗既是有體。所作瓶等有為能立。故於異品。若薩婆多立有體空為異。若經部等立以無體空為異。但止宗因諸濫盡故。不要異喻必有所依。同喻能立。成有必有。成無必無。表詮遮詮二種皆得。異喻不爾。有體無體一向皆遮。性止濫故。故常言者。遮非無常宗。非所作言。表非所作因。不要常非作別詮二有體。意顯異喻通無體故。理門論雲。前是遮詮。後唯止濫。由合及離比度義故。前之同喻亦遮亦詮。由成無以無。成有以有故。後之異喻一向止濫。遮而不詮。由同喻合比度義故。由異喻離比度義故。彼復結雲。由是雖對不立實有太虛空等。而得顯示無有宗處無因義成。古說聲無常。異喻如虛空。理門難雲。非異品中不顯無性。有所簡別能為譬喻。謂於無常異品。應言謂若是常。見非所作。如虛空等。正以常為異品。兼非所作。空為喻依。要此簡別。顯異品無。返顯有所作因。無常宗必隨逐。汝但雲如空者。今返難雲。非於異品不顯無宗。及無因性。即有簡別。故能為異喻。長讀文勢義道亦遠。又難古言。世間但顯宗因異品同處有性為異法喻。非宗無處因不有性。故定無能。初四句牒。後三句非。此說外道名為世間。但顯宗因常。及非所作異品同在虛空上。故說此虛空為異喻體。此牒彼宗而申難言。非宗無處。因不有性。故定無能。異品不言謂若是常宗無之處。見非所作因不有性。以離宗因。返顯有因。宗必定有。故古異品。決定無能。由此但應如我所說。   論。如有非有說名非有。   述曰。恐說異喻。遮義不明。指事為例。此有二釋。一雲。如勝論師。為其五頂不信有性實等外有。遂立量雲。有性非實非德非業。有一實故有德業故。如同異性。陳那破雲。此因有有法自相相違。謂有性應非有。有一實故有德業故。如同異性。此引陳那有非有言。豈言非有別有所目。一向遮有故言非有。常等亦爾。一向遮無常及所作性故。非有所目。二雲。此言非有。非引陳那所說非有。汎言非有。略有二義。一者勝論。除有五句。皆是非有。此即表詮。二者非有。但非於有。非有所目。欲顯同喻成有體宗。可如表五。異喻止濫。可如遮有。然中道大乘。一切法性。皆離假智及言詮表。言與假智俱不得真。一向遮詮都無所表。唯於諸法共相而轉。因明之法。即不同彼。然共相中可有詮表義。同喻成立有無二法。有成於有可許詮也。無成於無即可遮也。異喻必遮。故言此遮非有所表。異不同同。理如前說。理門論中。於此二喻而設難言。復以何緣第一說因宗所隨逐。第二說宗無因不有。不說因無宗不有耶。此中難意。前頌所言說因宗所隨宗無因不有。此二名譬喻。何不以同例異。先宗後因。說無常者皆是所作。而言諸所作者皆是無常。說有因處宗所隨逐。何不以異例同。先因後宗。說非所作皆見是常。而言若有是常見非所作。說宗無處因亦隨無。彼論答雲。由如是說。能顯示因。同品定有。異品遍無。非顛倒說。即彼頌言。應以非作證其常。或以無常成所作。若爾應成非所說。不遍非樂等合離。初三句答所作遍因。後一句答勤勇狹因。第一同喻先宗後因。第二異喻先因後宗。返覆相例俱為不可。若以離類合先因後宗。而雲非所作者皆是常住。即應以非所作因自證常住。非離先立先宗後因。若許爾者。亦應成立非本所說無常之宗。又空常住。立敵本成。若今更立。犯相符過。既非本諍。翻乃立常。由此故言。若爾應成非本所說。若以合類離先宗後因。而雲諸無常者皆是所作。即應以無常成所作性。非以所作成宗無常。若許爾者。即應成立非本所諍無常宗義。又聲無常非兩所許。聲上所作兩本許成。若以不共許無常。成共許之所作。宗既相符。因亦隨一。故雲若爾即應成立非本所諍。問聲瓶俱無常。諸所作者皆無常。聲瓶無常兩俱成。聲瓶俱所作。諸無常者皆所作。何廢聲瓶所作兩俱成。答彼聲所作非無常。瓶許所作亦無常。舉瓶所作既無常。類聲所作亦無常。不欲成瓶所作無常。何得別以無常成所作。其第四句。釋勤勇因。亦為不可。言不遍者。若以離類合。先言若非勤勇無間所發定是常住。電非勤發而非常住。非勤因寬。常住宗局。局宗不遍常住寬因。即應以非勤發成其常住。若爾應成非本所說。若以合類離。先言諸無常者皆勤勇發。電等無常非勤所發。無常因寬。勤發宗狹。宗狹因寬亦是不遍。若亦許爾。應成非本所諍之說。此勤勇因。既同所作。應言又不遍。略故無又字。其非樂者。此不遍因。應別有成立不愛樂宗。謂若以離類合。言諸非勤發皆常住者。空非勤發可是常住。電非勤發如何皆常。此因既於異品中有。即成不定。便為成立電等常住不樂之宗。又若以合類離。言諸無常者皆是勤發。瓶等無常則是勤發。電等無常如何勤發。此勤發因亦於異品中有。還成不定。既以無常成立電等而是勤發。還非所樂。由此合離二等相例。鹹為不可。是故但應合離同異如我所說。彼又問言。為要具二譬喻言詞方成能立。為如其因但隨說一。此問二喻。為要具說二。方成能立。成所立宗。為如所作勤勇二因。但隨說一。即成能立。成所立宗。彼自答言。若就正理。應具說二。由是具足顯示所立不離其因。以具顯示同品定有。異品遍無。能正對治相違不定。由具顯二。故能顯示宗不相離因。亦顯宗因同品定有。異品遍無。二喻既足。故能正除相違不定。相違不定二相過故。相違之因同無異有。不定之因二有二無。故說二喻具以除二過。彼復又言。若有於此一分已成。隨說一分亦成能立。謂於二喻。有已解同。應但說異有已解異。應但說同。不具說二亦成能立。彼論又言。若如其聲。兩義同許。俱不須說。或由義准。一能顯二。聲謂有法。所作性因。依此聲有。若敵證等聞此宗因。如其聲上兩義同許。即解因上二喻之義。同異二喻俱不須說。或立論者已說一喻。義准顯二。敵證生解但為說一。此上意說二俱不說。或隨說一。或二具說。隨對時機一切皆得。   論。已說宗等如是多言開悟他時說名能立。   述曰。解能立中。自下第三總結成前。簡擇同異。於中有二。初結成前。後簡同異。結成有二。初總結成。後別牒結。此即初也。若順世親。宗亦能立。故言宗等。宗因喻三名為多言。立者以此多言。開悟敵證之時。說名能立。陳那已後。舉宗能等。取其所等一因二喻名為能立。宗是能立之所立具。故於能立總結明之。   論。如說聲無常是立宗言。   述曰。下別牒結能立。文勢有四。此文初也。牒前宗後指法雲。如有成立聲是無常者。此是所諍立宗之言。   論。所作性故者是宗法言。   述曰。第二文也。牒前因後指法雲。此中所作性者。是宗之法能立因言。由是宗法故能成前聲無常宗。名為因也。有故字者。前無今有顯立因法必須言故。不爾便非標宗所以。前略指法。由此略無。前指法中指示二因。今唯牒一。前者欲顯同品定有。餘二言遍三相異故。別顯二因。今略結指。故唯牒一。   論。若是所作見彼無常如瓶等者是隨同品言。   述曰。第三文也。牒前同喻。後指法雲。謂若有所作因。見有無常宗。猶如瓶等。是無常宗隨因所作同品之言。雖所作因舉聲上有以顯無常。無常猶未隨所作因。所作因通聲瓶兩處名因同品。今舉瓶上所作故無常。顯聲無常亦隨因同品。義決定故。又同品者。是宗同品。昔雖舉因。宗猶未隨自瓶同品無常義定。今顯有因宗法必有。如瓶等故。其所立聲。定隨同品無常義立。問敵者不解聲有無常。何得以瓶而為同品。答兩家共許所作同。故因正同品。立者所立本立無常。故舉於瓶為宗同品。亦無過也。   論。若是其常見非所作如虛空者是遠離言。   述曰。第四文也。牒前異喻。後指法雲。若是其常。離所立宗。見非所作。離能立因。如虛空者。指異喻依。此指於前宗因二濫名遠離言。遠宗離因。或通遠離。或體疏名遠。義乖名離。與所能立。體相疏遠。義理乖絕。故名遠離。問何故但離宗之與因。不能離喻。答別離宗因。合則離喻。更不別說。然同成宗。故必須體。今以止非。不須異性。問何故但名異喻。不名異宗因耶。答喻合兩法。宗因各一。說異喻以總苞。言異二而為失。若言異宗異因。謂更別成他義。非是離前。返成能立。故總名異喻。合異宗因。不別說異宗異因之號。   論。唯此三分說名能立。   述曰。此簡同異。理門論雲。又比量中。唯見此理若所比處。此相審定(遍是宗法性也)於餘同類。念此定有(同品定有性也)於彼無處。念此遍無(異品遍無性也)是故由此生決定解。即是此中唯舉三能立。彼引本頌言。如自決定已。悕他決定生。說宗法相應。所立餘遠離。此說二比。一自。二他。自比處在弟子之位。此復有二。一相比量。如見火相煙。知下必有火。二言比量。聞師所說比度而知。於此二量自生決定。他比處在師主之位。與弟子等。作其比量。悕他解生。上之二句。如次別配。彼論自釋下二句言。為於所比。顯宗法性。故說因言。為顯於此不相離性。故說喻言(順成返成宗因不相離性即是二喻)為顯所比故說宗言。故因三相宗之法性。與所立宗說為相應。釋餘遠離言。除此更無其餘支分。由是遮遣餘審察等。及與合結。即是此論說唯此言。即簡別故。諸外道等立審察支。立敵皆於未立論前。先生審察問定宗徒。以為方便言申宗致。集量破雲。由汝父母生汝身故。方能立論。又由證者語具床座等。方得立論。皆應名能立。立者智生。望他宗智。皆疏遠故。尚非能立。況餘法耶。古師所立八四三等為能立支。皆非親勝所以不說。故說等言。其合結支。離因喻無故不別立。性殊勝故。於喻過中。無合倒合過為增勝。故名似立。至下當知。   論。雖樂成立由與現量等相違故名似立宗。   述曰。依標釋中大文有六。自下第二次解似立。文段有二。初列解似。後結非真。初中有三。初解似宗。次解似因。後解似喻。初復有二。初牒已說有過非真。後隨標似列指釋結。此即初也。樂為有二。一當時樂為。二後時樂為。前樂為當時之所樂。似宗所立。後時樂為。故樂為言。義通真似。前將當時之樂。為簡非當時之所樂。故似宗等非是真宗。論說雖言。義兼德失。雖復前言樂所成立說名為宗。此為德也。當時立故。無諸過故。若與現量等相違。故後時樂為。非當時之所樂。名似立宗。此為失也。後時立故。有諸過故。又此雖言亦顯不定。欲顯樂為通其今後二時不定。前當時樂所立名宗。後時樂為名似立宗。今顯後樂故名似宗。   論。謂現量相違比量相違自教相違世間相違自語相違。   述曰。下隨標似列指釋結有三。初隨標列。次隨列指法。後隨指釋結。列名有二。初隨古列。後隨今列。此隨古也。陳那唯立此五。天主又加餘四。故理門論雲。非彼相違義能遣。義如前說。若依結文。或列有三。初顯乖法。次顯非有。後顯虛功。此即初也。乖法有二。自教自語。唯違自而為失。餘之三種。違自共而為過。又現比違立敵之智。自教違所依憑。世間依勝義而無違。依世俗而有犯。據世間之義立。違世間之理智。自語立論之法有體有義。體據義釋。立敵共同。後不順前。義不符體。標宗既已乖角能立何所順成。故此五違皆是過攝。   論。能別不極成所別不極成俱不極成。   述曰。若為二科。下隨今列。初三闕依。後一義順。若為三科。下顯非有。宗非兩許。依必共成。依若不成。宗依何立。且如四支無闕勝軍可成。眾支既虧勝軍寧立。故依非有宗義不成。   論。相符極成。   述曰。此顯虛功。對敵諍宗。本由理返。立宗順敵。虛棄已功。故亦過攝。   論。此中現量相違者如說聲非所聞。   述曰。自下第二隨列指法。同前科列。此中簡持。唯且明一。現量體者。立敵親證法自相智。以相成宗。本符智境。立宗已乖正智。令智那得會真。耳為現體彼此極成。聲為現得本來共許。今隨何宗所立。但言聲非所聞。便違立敵證智。故名現量相違。此有全分一分四句。全四句者。有違自現非他。如勝論師對大乘雲。同異大有。非五根得。彼宗自許現量得故。雖此亦有違教相符。今者但彰違自現量。有違他現非自。如佛弟子對勝論雲。覺樂欲瞋非我現境。彼宗說為我現得故。雖有此自能別不成。今此但取違他現量。有違共現。謂論所陳。一切皆許聲所聞故。雖此亦有違教世間。今者但取違共現量。有俱不違。如前所說聲是無常。一分四句者。有違自一分現非他。如勝論立一切四大。非眼根境。彼說風大及三極微非眼根得。三粗可得。今說一切。違自一分。雖此亦有違教等失。今取違現。有違他一分現非自。如佛弟子對勝論雲。地水火三非眼所見。彼說粗三是眼所見。極微非見。故違一分。有俱違一分現。如勝論師對佛弟子立色香味皆非眼見。唯色眼見。彼此共知。餘皆非見。名違共一分。雖此亦有一分違自教世間相符。今者但取俱違一分。俱不違一分者。如佛弟子對數論雲。自性我體。皆轉變無常。雖違彼教。非現量故。此二四句中。違他及俱不違。並非過攝。立宗本欲違害他故。違他非過。況俱不違。違自及共皆是過收。現比量等立義之具。今既違之。無所准憑。依何立義。論中指法。依共全違。例餘諸句。令皆准悉。此初示法略顯方隅。下陳過中非無餘過。既止繁議皆應准解。   論。比量相違者如說瓶等是常。   述曰。比量體者謂證敵者。籍立論主。能立眾相而觀義智。宗因相順。他智順生。宗既違因。他智返起故所立宗名比量相違。此中意言。彼此共悉瓶所作性。決定無常。今立為常。宗既違因。令義乖返。義乖返故。他智異生。由此宗過名比量相違。亦有全分一分四句。全分四句者。有違自比非他。如勝論師立和合句義非實有體。彼宗自許比知有故。有違他比非自。如小乘者對大乘立。第七末那定非實有。大乘除佛比量知有。如眼根等為六依故。有違共比。即論所陳。彼此比知瓶無常故。一分四句者。有違自一分比非他。如勝論師對佛法雲。我六句義皆非實有。彼說前五現量所得。和合一句比量知故。有違他一分比非自。如大乘者對一切有。說十色處定非實有。彼說五根。除佛已外。皆比得故。有違共一分比。如明論師對佛法者。立一切聲是常。彼宗自說明論聲常可成宗義。除此餘聲。彼此皆說體是無常。故成一分。或是他全自宗一分。其違比量同前現量。全及一分。皆有俱不違。易故不述。下皆准知。違自及共可此過收。違他非過。若俱不違。或非此過。有相符失。立量本欲違他比故。論中指法。依共全違。餘准知爾。此中但明宗法自相比量相違。准因亦有法之差別。有法自相。有法差別比量相違。因違宗喻既有四失。宗違因喻理亦有四。恐文繁憒。所以略之。至相違決定。廣當顯示。   論。自教相違者如勝論師立聲為常。   述曰。自教有二。一若立所師對他異學自宗承教。二若不顧立隨所成教。今此但舉自宗承教。對他異學。凡所競理。必有據憑。義既乖於自宗。所競何有憑據。亦有全分一分四句。全四句者。有違自教非他。如論說是。有違他教非自。如佛弟子對聲論師立聲無常。有違共教如勝論師對佛弟子立聲為常。一分四句者。有違自一分教非他。如化地部對薩婆多。立三世非有。違自所宗現世有故。有違他一分教非自。如化地部對大乘師。立九無為皆有實體。違大乘師。除真如外無實體故。有違共一分教。如經部師對一切有。立色處色皆非實有。粗微非實。可對成宗。彼宗共許極微實有。違共一分。或違他全自成一分。上二四句唯違他句。非是過攝。違自及共皆是過收。理如前說。雖共違教亦是過收。但取一分違自為失。故論但說自教相違。引自為證。他未信從。能立之法。必極成故。對敵申宗。必乖競故。違自憑據即便為失。毀背所師無宗稟故。若俱不違。雖非此過。必有相符極成之失。   論。世間相違者如說懷兔非月有故又如說言人頂骨淨眾生分故猶如螺貝。   述曰。可破壞義。有遷流義名世也。墮世中故名間。大般若雲。是世間出。故名世間。造世間故由世間故。為世間故。因世間故屬世間故。依世間故名為世間。廣如第五百卷說此有二種。一非學世間。除諸學者。所餘世間所共許法。二學者世間。即諸聖者所知粗法。若深妙法便非世間。初非學世間者。即此所言月是懷兔。人頂骨不淨。一切共知月有兔故。說此因緣。如西域記。世間共知死人頂骨為不淨故。若諸外道對佛弟子。有法不簡擇。但總說言懷兔非月。以有體故。如日星等。雖因喻正。宗違世間。故名為過。然論但有宗因無喻。理門論雲。又若於中由不共故。無有比量。為極成言相違義遣。如說懷兔非月有故彼言意顯以不共世間所共有知故。無有道理可成比量。令餘不信者。信懷兔非月。是故為過。正與此同此論又言。如迦波離外道。此名結鬘穿人髑髏。以為鬘飾。人有誚者。遂立量言。人頂骨淨宗。眾生分故因。猶如螺貝喻。能立因喻雖無有過。宗違世間共為不淨。是故為失。此二皆是非學世間。但有違共。無自他等。文唯說全。理亦應有一分違者。若有合說懷兔非日月。唯月一分違共世間。日不違故。問且如大師。周遊西域。學滿將還。時戒日王。王五印度。為設十八日無遮大會。令大師立義遍諸天竺。簡選賢良皆集會所。遣外道小乘。競申論詰。大師立量。時人無敢對揚者。大師立唯識比量雲。真故極成色不離於眼識宗。自許初三攝眼所不攝故因。猶如眼識喻。何故不犯世間相違。世間共說色離識故。答凡因明法。所能立中。若有簡別。便無過失。若自比量。以許言簡。顯自許之無他隨一等過。若他比量。汝執等言簡。無違宗等失。若共比量等。以勝義言簡。無違世間自教等失。隨其所應。各有標簡。此比量中。有所簡別。故無諸過。有法言真。明依勝義。不依世俗。故無違於非學世間。又顯依大乘殊勝義立。非依小乘。亦無違於阿含等教色離識有。亦無違於小乘學者世間之失。極成之言。簡諸小乘後身菩薩染污諸色。一切佛身有漏諸色。若立為唯識。便有一分自所別不成。亦有一分違宗之失。十方佛色及佛無漏色。他不許有。立為唯識有他一分所別不成。其此二因。皆有隨一一分所依不成。說極成言為簡於此。立二所餘共許諸色為唯識故。因雲初三攝者。顯十八界六三之中初三所攝。不爾便有不定。違宗。謂若不言初三所攝。但言眼所不攝故。便有不定言。極成之色為如眼識眼所不攝故。定不離眼識。為如五三眼所不攝故。極成之色定離眼識。若許五三眼所不攝故。亦不離眼識。便違自宗。為簡此過言初三攝。其眼所不攝言。亦簡不定及法自相決定相違。謂若不言眼所不攝。但言初三所攝故。作不定言。極成之色。為如眼識。初三攝故定不離眼識。為如眼根。初三攝故非定不離眼識。由大乘師說彼眼根。非定一向說離眼識。故此不定雲非定不離眼識。不得說言定離眼識。作法自相相違言。真故極成色非不離眼識。初三攝故。猶如眼根。由此復有決定相違。為簡此三過。故言眼所不攝故。若爾。何須自許言耶。為遮有法差別相違過。故言自許。非顯極成色。初三所攝。眼所不攝。他所不成。唯自所許。謂真故極成色。是有法自相。不離於眼識。是法自相。定離眼識色。非定離眼識色。是有法差別。立者意許是不離眼識色。外人遂作差別相違言。極成之色非是不離眼識色。初三所攝眼所不攝故。猶如眼識。為遮此過。故言自許。與彼比量作不定言。極成之色。為如眼識。初三所攝眼所不攝故。非不離眼識色。為如自許他方佛等色。初三所攝眼所不攝故。是不離眼識色。若因不言自許。即不得以他方佛色而為不定。此言便有隨一過故。汝立比量。既有此過。非真不定。凡顯他過。必自無過。成真能立必無似故。明前所立無有有法差別相違。故言自許。然有新羅順憬法師者。聲振唐蕃學苞大小。業崇迦葉。每稟行於杜多。心務薄俱。恆馳誡於小欲。既而蘊藝西夏。傳照東夷。名道日新。緇素欽挹。雖彼龍象不少。海外時稱獨步。於此比量作決定相違。乾封之歲。寄請師釋雲。真故極成色定離於眼識。自許初三攝眼識不攝故。猶如眼根。時為釋言。凡因明法。若自比量。宗因喻中皆須依自。他共亦爾。立依自他共。敵對亦須然。名善因明無疏謬矣。前雲唯識。依共比量。今依自立。即一切量皆有此違。如佛弟子對聲生論。立聲無常。所作性故。譬如瓶等。聲生論言聲是其常。所聞性故。如自許聲性。應是前量決定相違。彼既不成。故依自比。不可對共而為比量。又宗依共已言極成。因言自許。不相符順。又因便有隨一不成。大乘不許。彼自許眼識不攝故。因於共色轉故。又同喻亦有所立不成。大乘眼根。非定離眼識。根因識果。非定即離故。況成事智。通緣眼根。疏所緣緣。與能緣眼識。有定相離義。又立言自許。依共比量。簡他有法差別相違。敵言自許。顯依自比眼識不攝。豈相符順。又彼比量宗喻二種皆依共比。唯因依自。皆相乖角。故雖微詞通起。而未可為指南。幸能審鏡前文。應亦足為理極。上因傍論廣說師宗。宗中既標真故。無違世間之失。上說名為非學世間。二學者世間。眾多學人所共知故。若違深淺二義。俱得名違自教。若唯違於淺義。亦得名違世間。深義幽懸。非是世間所共知故。亦有全分一分四句。是過非過。皆如自教相違中釋。違學者世間必違自教故。論中但有違非學世間全分俱句。餘準定然。凡若宗標勝義。如掌珍言。真性有為空。如幻緣生故。無為無有實。不起似空花。亦無違自教世間等過失。   論。自語相違者如言我母是其石女。   述曰。宗之所依。謂法有法。有法是體。法是其義。義依彼體。不相乖角。可相順立。今言我母。明知有子。復言石女。明委無兒。我母之體與石女義。有法及法不相依順。自言既已乖反。對敵何所申立。故為過也。石女正翻應為虛女。今順古譯存石女名。理門論雲。如立一切言皆是妄。謂有外道立一切言皆是虛妄。陳那難言。若如汝說諸言皆妄。則汝所言稱可實事。既非是妄。一分實故。便違有法一切之言。若汝所言自是虛妄。餘言不妄。汝今妄說。非妄作妄。汝語自妄。他語不妄。便違宗法言皆是妄。故名自語相違。若有依教名為自語。此中亦有全分一分二種四句。全四句者。有違自語非他。如順世外道對空論言。四大無實。彼說四大必非無實。彼雲無實。必非四大。以違自教自語非他。有違他語非自。如佛法者對數論言。彼我非受者。彼所說我必非非受者。若非受者。必非彼我。故違他教他語非自。有俱違自他語。謂如一切言皆是妄。此依違教方有諸句。故此一分句。亦即是前一分自教相違。義准應悉。二四句中。違自及共。皆此過攝。其違共中。違他非過。違自為失。故此但名自語相違。雖俱不違非此過攝。兩同必有相符極成。故亦過攝。唯違於他。總非過攝。本害他故。此說決定自語相違。亦有兩俱隨一全分猶預自語相違。恐繁且止。至不成中當具顯示。   論。能別不極成者如佛弟子對數論師立聲滅壞。   述曰。若作二科。上明古似。下明今似。今似有二。初三闕依。後一義順。若為三科。上五顯乖法。明相違義。次三顯非有。明所依無。成劫之初。有外道出。名劫比羅。此雲黃赤色仙人。鬚髮面色皆黃赤故。古雲迦毘羅仙人訛也。其後弟子。十八部中上首者。名筏裡沙。此名為雨。雨際生故。其雨徒黨名雨眾。梵雲僧佉奢薩坦羅。此名數論。謂以智數數度諸法。從數起論。論能生數。復名數論。其學數論。及造彼者。名數論師。彼說二十五諦。略為三。中為四。廣為二十五諦。略為三者。謂自性。變易。我知者。自性者。古雲冥性。未成大等名自性。將成大等亦名勝性。勝異舊故。變易者。謂中間二十三諦。非體新生。根本自性所轉變故。我知者。謂神我。能受用境有妙用故。中為四者。一本而非變易。謂自性。能成他故名本。非他成故非變易有變易而非本。此有二義。一雲十六諦。謂十一根及五大。二雲十一種。除五大。有亦本亦變易。亦有二義。一雲七諦。謂大我執五唯量。二雲十二種。謂前七加五大。能成他故名本。為他成故名變易。四非本非變易。謂神我。不能成他非他成故。廣為二十五諦。一自性。二大。三我執。四五唯。五五大。六五知根。七五作業根。八心平等根。九我知者。於此九法。開為二十五諦。謂初自性。總名自性。別名三德。薩埵剌奢答摩。一一皆有三種德故。初雲薩埵。此雲有情及勇健義。今取勇義。剌闍雲微。亦名塵坌。今取塵義。答摩雲闇。闇鈍之闇。自性正名勇塵闇也。言三德者。如次古名染粗黑。今名黃赤黑。舊名喜憂捨。今名貪瞋癡。舊名樂苦癡。今名樂苦捨。由此三德是生死因。神我本性解脫。我思勝境。三德轉變。我乃受用。為境纏縛。不得涅槃。後厭修道。我既不思。自性不變。我離境縛。便得解脫。中間二十三諦。雖是無常而是轉變。非有生滅。自性神我。用或有無。體是常住。然諸世間無滅壞法。廣如金七十論及唯識疏解。今佛弟子對數論師。立聲滅壞。有法之聲。彼此雖許。滅壞宗法。他所不成。世間無故。總無別依。應更須立。非真宗故。是故為失。如是等義皆如上說。此有全分一分四句。全四句者。有自能別不成非他。如數論師對佛弟子雲。色聲等五藏識現變。有法色等雖此共成。藏識變現自宗非有。有他能別不成非自。如論所陳。立聲滅壞。有俱能別不成。如數論師對佛弟子。說色等五。德句所收。彼此世間無德攝故。一分四句者。有自一分能別不成非他。如薩婆多對大乘者。說所造色。大種藏識二法所生。一分藏識自宗無故。有他一分能別不成非自。如佛弟子對數論師。立耳等根。滅壞有易。有易彼宗可有。一分滅壞無故。有俱一分能別不成。如勝論師對佛弟子。立色等五。皆從同類及自性生。同類所生兩皆許有。自性所起兩皆無故。此二四句。唯俱成是。餘皆非攝。論說於他全分不成。餘皆准悉。   論。所別不極成者如數論師對佛弟子說我是思。   述曰。即前數論立神我諦體為受者由我思用五塵諸境。自性便變二十三諦。故我是思。是思宗法彼此共成。佛法有思是心所故。唯有法我。佛之弟子多分不立。除正量等餘皆無故。理如前說。此有全分一分四句。全四句者。有自所別不成非他。如佛弟子對數論言。我是無常。是無常法彼此許有。有法神我自所不成。今此有法不標汝執。故是宗過。有簡便無。有他所別不我非自。如數論者立我是思。有俱所別不成。如薩婆多對大眾部。立神我實有。實有可有。我兩無故。一分四句者。有自一分所別不成非他。如佛弟子對數論言。我及色等皆性是空。色等許有。我自無故。宗無簡別。為過如前。有他一分所別不成非自。如數論師對佛弟子。立我色等皆並實有。佛法不許有我體故。有俱一分所別不成。如薩婆多對化地部。說我去來皆是實有。世可俱有。我俱無故。此二四句。唯俱不違非是過攝。餘皆是過。論說他全所別不成。餘皆准悉。問若說我是思所別不成者。如何可立我等為有。答若有所簡。即便無過。謂我能詮必有所目。如色等類。便無過故。不爾便成。上二過中。初過亦名所依不成。能別有故。後過亦名能依不成。所別有故。兩俱隨一全分一分皆悉具有。由是所立不與能依所依之名。義准亦有能別所別猶預不成。偏生疑故。至因當知。   論。俱不極成者如勝論師對佛弟子立我以為和合因緣。   述曰。前已偏句。一有一無。今兩俱無。故亦是過。成劫之末。有外道出。名嗢露迦。此雲鵂鶹。晝藏夜出。遊行乞利。人以為名。舊雲優婁佉訛也。後因夜遊驚傷產婦。遂收場碾米齊食之。因此亦號為蹇拏僕。雲食米齊仙人。舊雲蹇拏陀訛也。亦云吠世史迦。此雲勝論。古雲鞞世師衛世師皆訛也。造六句論。諸論中勝。或勝人造故名勝論。此說六句。一實。二德。三業。四有。十句論中亦名為同。俱捨論名總同句義。五同異。十句論名俱分。六和合。實有九種。謂地水火風空時方我意。德有二十四。謂色味香觸數量別性合離彼性此性覺樂苦欲瞋勤勇重性液性潤性法非法行聲。業有五。謂取捨屈伸行。有體是一。實德業三同一有故。同異體多。實德業三各有總別之同異故。和合唯一。能令實等不相離相屬之法故。十八部中上首名戰達羅。此雲慧月。造十句論。此六加四。謂異。有能。無能。無說。廣如勝論宗十句論。並唯識疏解。彼說地水各並有十四德。火有十一。風有九德。空有六德。時方各五。我有十四德。謂數量別性合離覺樂苦欲瞋勤勇法非法行。意有八德。和合因緣者。十句論雲。我雲何。謂是覺樂苦欲瞋勤勇法非法行等和合因緣。起智為相名我。謂和合性。和合諸德與我合時。我為和合因緣。和合始能和合。令德與我合。不爾便不能。我之有法此已不成。和合因緣此亦非有。故法有法兩俱不成。此中不偏取和合。亦不偏取因緣。總取和合之因緣故名不成。不爾便成。自亦許有。此中全分及一分。各有五種四句。初四句者。有自能別不成他所別。如數論者對勝論雲自性體是和合因緣。所別他非有。能別自不成。有他能別不成自所別。如數論師對勝論雲和合因緣體是自性。所別自非有。能別他不成。有俱能別不成自所別。如數論師對大乘立阿賴耶識是和合因緣。所別自不成。能別俱非有。有俱能別不成他所別。如大乘師對數論立藏識體是和合因緣所別他不成。能別俱非有。第二四句者。有自能別不成俱所別。如數論師對勝論立藏識體是和合因緣。有他能別不成俱所別。如勝論對數論立藏識體是和合因緣。有俱能別不成俱所別。如薩婆多對大乘立我是和合因緣。有俱能別不成俱非所別。唯此一句。是前偏句能別不成中全俱非句是。前之七句皆是此過。如能別不成為首有二四句。如是所別不成為首。亦有二種四句。初四句者。有自所別不成他能別。即前第二句。有他所別不成自能別。即前第一句。有俱所別不成自能別。即前第五句。有俱所別不成他能別。即前第六句。第二四句者。有自所別不成俱能別。即前第三句。有他所別不成俱能別。即前第四句。有俱所別不成俱能別。即前第七句。有俱所別不成俱非能別。非是前說能別為首句。但是偏句所別不成中全俱非句是。其前七句皆是此過。然即是前七句所攝。更無有異。復有自兩俱不成非他。如佛弟子對勝論師立我以為和合因緣。有他兩俱不成非自。如勝論師對佛弟子立於此義。有俱兩俱不成。如薩婆多對大乘者立於此義。有俱非自他兩俱不成。如無過宗。初三皆過。第四非過。上來合說五種全句。一一離之。復為一分成五別句。復將自能別一分不成等句。對餘全句。復將全能別不成等句。對餘一分句。皆理定有。隨其所應。諸兩俱過。皆名兩俱不極成。諸自他過。皆名隨一不極成。由此亦兩俱隨一猶預全分一分等過。能所別中俱生疑故。論中且說。隨他一全分俱不極成。以示其法餘應准知。上來三過皆說自相。若三差別亦有不極成。如勝論雲。四大種常。四大種中。意之所許實非實攝。有法差別。他宗不許有實攝法。即名所別差別他不極成。如數論師眼等必為他用。為他用中。意之所許積聚他不積聚他。是法差別。佛法不許有不積聚他。即名能別差別他不極成。如大乘師對數論立識能變色等宗。此中有法識自相中。阿賴耶識心平等根識。是有法差別。他不許有差別藏識。自不許有心平等識。其法自相能變色等中。生起轉變。常住轉變是法差別。生起轉變他不許有。常住轉變自不許有。名兩俱不極成。於彼三種差別不極成中。亦有自他兩俱全分一分等過。恐厭繁文故不具述。   論。相符極成者如說聲是所聞。   述曰。為二科中。今似有二。上三明闕依。此一明義順。若依三科。此顯虛功。對敵申宗。本諍同異。依宗兩順。枉費成功。凡對所敵立聲所聞。必相符故。論不標主。此有全分一分四句。全四句者。有符他非自。如數論師對勝論者立業滅壞。有符自非他。如勝論師對數論立業滅壞。有俱相符。如聲是所聞。有俱不符。如數論師對佛法立業滅壞。一分四句者。有符他一分非自。如薩婆多對數論立我意實有。說意為實兩不相符。立我實有符他一分。有符自一分非他。如薩婆多對大乘立我及極微二俱實有。我體實有兩不相符。極微有實符自一分。有俱符一分。如薩婆多對勝論立自性及聲二俱無常。自性無常兩不相符。聲是無常兩符一分。有俱不符一分。如薩婆多對大乘立我體實有。此諸句中符他兩符全分一分皆是此過。符自全分。或是真宗。並俱不符。或是所別能別不成。俱不極成。違教等過。皆如理思。論中但依兩俱全分相符極成以示其法。餘令准悉。問此九過中頗有現量相違。亦比量相違耶。乃至有現量相違。亦相符極成耶。如是現量一箇有八四句。如是比量一箇有七。乃至俱不極成一箇有一。合三十六一箇四句。答此九過中有自他共不共全分一分。由是綺互各為四句。有是違現非比。如聲非所聞。有違比非現。如說瓶常。有違現亦比。如小乘師對大乘立觸處諸色非定心得。有違現非自教。如違他現非違自教。有違自教非現。如勝論師立聲是常。有違現亦自教。諸違自現必違自教故。有違現非世間。如違自現非非學世間。有違世間非現。如說懷兔非月。有違現亦世間。如說聲非所聞。有違現非自語。如違他現。有違自語非現。如說一切言皆是妄。有違現亦自語。如違自現必違自教自語。有違現非能別不成。如聲非所聞。有能別不成非違現。如對數論立聲滅壞。有違現亦能別不成。如唯違自現及他能別不成。若違共現能別必成故。有違現非所別不成。如聲非所聞。有所別不成非違現。如對佛弟子說我是思。有違現亦所別不成。如違自現亦所別不成。若違共現所別必成故。有違現非俱不成。如聲非所聞。有俱不成非違現。如對佛法說我以為和合因緣。有違現亦俱不成。如違自現他俱不成。若違共現他俱必成故。有違現非相符。如聲非所聞。有相符非違現。如聲所聞。有違現亦相符。如違自現有符他義。如勝論立覺樂等德。非我境界。若違共現必非相符故。如是乃至有俱不成非相符。如對佛法說我以為和合因緣。有相符非俱不成。如聲是所聞。有俱不成亦相符。謂自兩俱不成亦相符他故。如是合有三十六四句。頗有現量相違亦比量自教相違。如以現量合二有二十八四句。以比量合二有二十一四句。自教合二有十五四句。世間合二有十種四句。自語合二有六四句。能別合二有三四句。所別合二有一四句。如是三合總有八十四種四句。頗有現量相違。亦比量自教世間相違耶。如以現量合三有二十一四句。比量合三有十五四句。自教合三或有十種四句。世間合三有六四句。自語合三有三四句。能別合三有一四句。如是四合總有五十六種四句。頗有現量相違。亦比量自教世間自語相違耶。如以現量合四有十五四句。比量合四有十種四句。自教合四有六四句。世間合四有三四句。自語合四有一四句。如是五合總有三十五種四句。頗有現量相違。亦比量自教世間自語相違能別不極成耶。如以現量合五有十種四句。比量合五有六四句。自教合五有三四句。世間合五有一四句。如是六合總有二十種四句。頗有現量相違。亦比量自教世間自語相違所別能別不成耶。如以現量合六有六四句。比量合六有三四句。自教合六有一四句。如是七合總有十種四句。頗有現量相違。亦比量自教世間自語相違能別所別俱不成耶。如以現量合七有三四句。比量合七有一四句。如是八合有四四句。頗有現量相違。亦餘八過耶。如是九合有一四句。上來二合乃至八合。有二百一十種四句。並前一箇三十六種四句。總計合二百四十六種四句。前雲且答現量一箇八種四句。此論所說現量相違有四過合。現量自教世間自語。比量亦四。比量自教世間自語。自教亦四。自教比量世間自語。世間二違。世間比量。或加自教。或加自語。自語亦四。自語比量自教世間。能別不成唯一能別。雖違他教。作他比量皆非失故。所別不成唯一所別。或加比量。彼我非思。許是我故。如勝論我。俱不極成唯違自一。或加比量。彼我非和合因緣許是我故。如數論我。相符唯一。謂自相符。如是總說有二違一。能別相符。有二違二。所別及俱不極成。有四違四。現量比量自教自語。其世間相違不定或二。或三。或四。如前總為四類。如上所說九種過中。或少或多。如各自處。且為大例。一一過中有自他俱不俱全分一分二種四句。以現量中初違自現。對比量中違自比為四句雲。有違自全現非違自全比量。有違自全比非違自全現。有違自全現亦違自全比。有非違自全現亦非違自全比。為初四句。其比量中既有八句。如自現相對為四句。以現量中餘七。對比量中八句。各為四句亦爾。如是比量相對為句。計有六十四種四句。如是以現量八句。乃至對相符極成八句合計既現量八句一箇有八類六十四種四句。合成五百一十二種四句。以比量句對餘七種六十四種四句。合成四百四十八種四句。自教對餘六種六十四句。合成三百八十四種四句。世間對餘五種六十四句。合成三百二十種四句。自語對餘四種六十四句。合成二百五十六種四句。能別對餘三種六十四句。合成一百九十二種四句。所別對餘二種六十四句。合成一百二十八種四句。俱不極成對餘一種六十四句。總計合有二千三百四種四句。是句非句。准前八句。各如理思。恐憂文繁。所以略止。   論。如是多言是遣諸法自相門故不容成故立無果故。名似立宗過。   述曰。此第三段隨指釋結。如是多言。牒前九過。下之三故。釋過所由。名似立宗。總結成也。是遣諸法自相門故。釋立初五相違所由。此中意說。宗之有法名為自相。局附自體不共他故。立敵證智名之為門。由能照顯法自相故。立法有法。擬生他順智。今標宗義。他智解返生。異智既生。正解不起。無由照解所立宗義。故名遣門。又則自相名之為門以能通生敵證智故凡立宗義能生他智可名為門。前五立宗不令自相。正生敵證真智解故。名遣諸法自相之門。不容成故容謂可有。宗依無過。宗可有成。依既不成。更須成立。故所立宗不容成也。故似宗內。立次三過。立無果者。果謂果利。對敵申宗。本爭先競。返順他義。所立無果。由此相符亦為過失。結此九過名似立宗。然雜集論第十六雲。立宗者。謂以所應成。自所許義。宣示於他。令彼解了。此簡五失。師子覺說。若不言以所應成者。自宗已成。而說示他。應名立宗。此言意說。若非今競所應成義。但說自宗先已成義。應名立宗。若不言自所許義者。說示他宗所應成義應名立宗。此二以簡相符極成。若不言他者。獨唱此言應名立宗。今要有敵亦為九過。彼說無敵亦為過故。若不言宣示者。以身表示此義應名立宗。以言能立不待身故。若如提婆破外道義。動身令解亦名破他。若不言令他解了者。聽者未解此義應名立宗。即除相符。攝餘八過。他皆未解皆非真宗。或此闕無能立亦非所競之宗。他未解故。或猶預宗。他未解故。隨其所應。九過中攝。准因當知。若如所安立無一切過量故。建立我法自性若有若無。我法差別遍不遍等。具足前相。是名立宗。若准彼文。過多於此。第三第四。或並第五少分。此中無故。   論。已說似宗當說似因。   述曰。下解似因。文分為二。初結前生後。後依標正解。此初也。   論。不成不定及與相違是名似因。   述曰。下依標釋為二。初列三名。後隨別釋。此初也。能立之因不能成宗。或本非因不成因義。名為不成。或成所立。或同異宗。無楷准名不定。能立之因違害宗義。返成異品名相違。雖因三相隨應有過。俱不能成宗。應皆名不成。若後二相俱有俱無。異全同分。同全異分。俱分難準不能定成一宗。令義無所決斷。與名不決定若後二相。同無異遍異分同無。不成所立。返成異品。與名相違。若是初相。於宗有失。不能成宗。無別勝用。與名不成。若因自不成名不成。非不能成宗名不成者。因是誰因。言自不成。離宗獨說有因。可因自不成因既是宗因。有過不能堪為因。明知不能成宗名不成。又若因自不成名不成。亦應喻自不成名不成。非不能成宗因名不成。能立不成等。便徒施設。又文說不成之義。皆因於宗不成。故知不成非自不成。是故應如此中所說。或理釋言。因之與喻並自不成。兩俱非因。隨一非因。於因生疑。因無所依。喻無能立。或無所立。或二俱無。義不明顯。體不成喻。由此因喻並自不成。理亦無失。   論。不成有四一兩俱不成二隨一不成三猶預不成四所依不成。   述曰。下隨別釋有三。初不成。次不定。後相違。初文有二。初標數列名。後隨列別釋。此初也。凡立比量。因後宗前。將已極成。成未共許。彼此俱謂因於有法非有。不能成宗。故名兩俱不成。一許一不許因於有法有。非兩俱極成。故名隨一不成。說因依有法。決定可成宗。說因既猶預。其宗不定成。名猶預不成。無因依有法。有法通有無。有因依有法。有法唯須有。因依有法無。無依因不立。名所依不成。故初相過。立此四種。   論。如成立聲為無常等若言是眼所見性故兩俱不成。   述曰。別釋為四。初二句宗。次二句因。後一句結。如勝論對聲論立聲無常宗。眼所見因。凡宗法因。必兩俱許。依宗有法。而成隨一不共許法。今眼見因。勝聲二論。皆不共許聲有法有。非但不能成宗。自亦不成因義。立敵俱不許。名為俱不成。此不成因。依有有法。合有四句。一有體全分兩俱不成。如論所說。二無體全分兩俱不成。如聲論師對佛弟子立聲是常。實句攝故。此實攝因。兩說無體。共說於彼有法無故。三有體一分兩俱不成。如立一切聲皆常宗。勤勇無間所發性因。立敵皆許此因。於彼外聲無故。四無體一分兩俱不成。如聲論師對佛弟子說聲常宗。實句所攝。耳所取因。耳所取因。立敵皆許於聲上有。實句所攝一分因言。兩俱無故。於聲不轉。此四皆過。不成宗故。論眼見因。不但成聲無常為失。成聲之上無漏等義。一切為過。故宗雲等。   論。所作性故對聲顯論隨一不成。   述曰。初一句因體。次一句辯宗。後一句結過。能立共許。不須更成。可成所立。既非共許。應更須成。故非能立。宗與前同。故唯敘因。若勝論師對聲顯論。立聲無常。所作性因。其聲顯論。說聲緣顯。不許緣生。所作既生。由斯不許。故成隨一。非為共因。問亦有傳釋。所作通顯。雲何此因名為隨一。答依文釋義。深達聖情。理外浪加。未可依據。此之所作。對聲顯論不成。故所作言。必唯生義。此隨一因於有有法。略有八句。一有體他隨一。如論所說。二有體自隨一。如聲顯論對佛弟子。立聲為常所作性故。三無體他隨一。如勝論師對諸聲論。立聲無常德句所攝故。聲論不許有德句故。四無體自隨一。如聲論師對勝論。立聲是常。德句攝故。五有體他一分隨一。如大乘師對聲論者。立聲無常。佛五根取故。大乘佛等諸根互用。於自可成。於他一分四根不取。六有體自一分隨一。如聲論師對大乘者。立聲為常。說次前因。七無體他一分隨一。如勝論師對聲論者。立聲無常。德句所攝耳根取故。耳根取因。兩皆許轉。德句攝因。他一分不成。八無體自一分隨一。如聲論師對勝論者。立聲為常。說次前因。此中諸他隨一全句。自比量中說自許言。諸自隨一全句。他比量中說他許言。一切無過。有簡別故。若諸全句。無有簡別。及一分句。一切為過。如攝大乘論說。諸大乘經皆是佛說。一切不違補特伽羅無我理故。如增一等。此對他宗有隨一失。他宗不許大乘不違無我理故。說有常我為真理故。設許不違亦有不定。六足等論。皆不違故。而為不定。故有大名居士。聲德獨高。道穎五天。芳傳四主。時賢不敢斥其尊德。號曰抱蹉迦。此雲食邑。學藝超群。理當食邑。即勝軍論師也。四十餘年立一比量雲。諸大乘經皆佛說宗。兩俱極成非諸佛語所不攝故因。如增一等阿笈摩喻。注在唯識抉擇中。兩俱極成非佛語所不攝者。立敵共許非佛語所不攝。即非外道及六足等教之所攝故。時久流行。無敢徵詰。大師至彼而難之曰。且發智論薩婆多師自許佛說。亦餘小乘及大乘者。兩俱極成非佛語所不攝。豈汝大乘許佛說耶。又誰許大乘兩俱極成非佛語所不攝。是諸小乘及諸外道。兩俱極成非佛語所攝。唯大乘者許非彼攝。因犯隨一。若以發智亦入宗中違自教。因犯一分兩俱不成。因不在彼發智宗故。不以為宗。故有不定。小乘為不定言。為如自許發智。兩俱極成非佛語所不攝故。汝大乘教非佛語耶。為如增一等。兩俱極成非佛語所不攝故。汝大乘教並佛語耶。若立宗為如發智。極成非佛語所不攝。薩婆多等便違自宗。自許是佛語故。故為不定言。為如自許發智。極成非佛語所不攝。彼大乘非佛語耶。以不定中亦有自他及兩俱過。今與大乘為自不定故。由此大師正彼因雲。自許極成非佛語所不攝故。簡彼發智等非自許故。便無茲失。唯識亦言。諸大乘經至教量攝。樂大乘者許能顯示無顛倒理契經攝故。如增一等。以諸因中皆應簡別。並如前說。   論。於霧等性起疑惑時為成大種和合火有而有所說猶預不成。   述曰。初四句顯宗。次一句因體。後一句結過。西方濕熱。地多叢草。既足虻蚊。又豐煙霧時有遠望。屢生疑惑。為塵為煙。為蚊為霧。由此論文於霧等性。火有二種。一者性火。如草木中極微火大。二者事火。炎熱騰焰。煙照飛煙。其前性火。觸處可有。立乃相符。其後事火。有處非有。故今建立。凡諸事火。要有地火為質為依。風飄動焰。水加流潤。故名成大種和合火有。有彼火故。如有多人遠共望彼。或霧或塵。或煙或蚊。皆共疑惑。其間或立有事火宗雲。彼所見煙等下。似有事火。而有說者。謂立彼因。理門論雲。以現煙故。喻如廚等。此因不但立者自惑不能成宗。亦令敵者於所成宗疑惑不定。夫立共因。成宗不共。欲令敵證決定智生。於宗共有疑。故言於霧等性起疑惑時。更說疑因。不成宗果。決智不起。是故為過。此有六句。一兩俱全分猶預。如論所說。於因宗內雖皆生疑。成宗不決。故但因過。二兩俱一分猶預。如有立敵俱於近處見煙決定。遠處霧等疑惑不定。便立量雲。彼近遠處定有事火。以有煙等故。如廚等中。近處一分見煙決定。遠處一分俱說疑故。三隨他一全分猶預。如有立者。從遠處來。見定是煙。敵者疑惑。立初全分比量。四隨自一全分猶預。如有敵者。從遠處來。見煙決定。立者疑惑。立初全分比量。五隨他一一分猶預如有立者。於近遠處。見煙決定。敵者近定。遠處有疑。立第二一分比量。六隨自一一分猶預如有敵者。俱於近遠。見煙決定。立者近定。遠處有疑。立第二一分比量。能別所別總別猶預各有六句。謂兩俱全分。及一分隨他。及自各全一分。合成十八句。如於角決定。於牛有疑。或於火決定。於煙有疑。或二俱疑故。別於三事。並生猶預不過六因。故唯說六句。問此宗此因俱有疑惑。因名猶預。宗何過耶。答若所別定。即是能別猶預不成。若能別定。即是所別猶預不成。互生疑故。互決定故。若兩俱疑。即是兩俱俱不極成。若隨一疑。即是隨一俱不極成。前似宗中。但說所依無體俱不極成。義准亦有有體猶預俱不極成。不生自他決定智故。或此亦是自語相違。言似煙等。雲何可言定有事火。定有事火。雲何可言彼似煙等。或此亦是相符極成。他本生疑。符彼疑故。獨法合法。兩俱隨一全分一分。言相違故。順符彼故。   論。虛空實有德所依故對無空論所依不成。   述曰。初一句宗。次一句因。次一句敵。後一句結。如勝論師對經部。立虛空實有宗。德所依因。凡法有法。必須極成。不更須成。宗方可立。況諸因者。皆是有法宗之法性。標空實有。有法已不成。更復說因。因依於何立。故對無空論。因所依不成。問勝論師說空有六德。數量別性合離與聲。經部不許。雲何今說德所依故他隨一因。答示法舉略。非顯唯有所依不成。無他隨一。既具二過。體即隨一所依不成。問如前所說無為無因。今因既隨一無。依隨一無有法。何故說因無所依過。答宗因不極。須置簡言。不簡立以為宗。所別便成不極。說因依立。即成因過。況俱不極。無因更依不極有法。許是宗過非因過耶。雖說無為無因。不說兩皆無過。豈以有為有因。宗因有俱非失。如宗能別不成。因成有法自相相違。同喻亦有所立不成。異喻亦有所立不遣。何妨宗有所別不成。因是所依不成之過。然今此過。所依必無。能依之因有無不定。由此總有二類差別。一兩俱所依不成有三。一有體全分。如薩婆多對大乘師。立我者常住。識所緣故。所依我無。能依因有。二無體全分。如數論師對佛弟子。立我實有。德所依故。三有體一分。如勝論師對大乘者。立我業實。有動作故。此於業有。於我無故。二隨一所依不成有六。一有體他隨一。如數論師對佛弟子。立自性有。生死因故。二有體自隨一。如數論師對大乘者。立藏識常。生死因故。三無體他隨一。理門論說。或於是處有法不成。如成立我其體周遍。於一切處生樂等故。數論雖立大乘不許。亦如此論所說者是。四無體自隨一。如經部師立此論義。五有體他一分隨一。如數論師對大乘者。立五大常。能生果故。四大生果。二俱可成。空大生果。大乘不許故。六有體自一分隨一。如大乘者對數論。立五大非常。能生果故。上來所說兩俱隨一二種不成。所依唯有。因通有無。然皆決定兩隨一無。所以並得能依有無以為諸句。猶預不成。所依能依。雖復皆有。因不決定。故總為句。不分有無。所依不成。所依唯無。能依通有。但兩俱隨一所依不成為句。故無他自無體隨一一分所依不成。若許自他少分。因於宗有。必非一分隨一所依不成。亦無猶預所依不成。後二不成。二種所依有無別故。二種能依疑定異故。所依若無。不猶預故。時或有釋。亦有猶預所依不成。疏既盛行。人多信學。依文誦習。未曾輒改。所作之法有法皆有。何名此過。請審詳之。問依論但說四全不成。何須強作多種分別。答論略示法。不必具陳。設文外加。亦何爽理。況有誠證。理門論中解不成已結雲。如是所說一切品類。所有言詞皆非能立。若非如前種種差別。更說何法名為品類。故應如前差別分別。問諸兩俱不成。皆隨一不成耶。乃至諸猶預不成。皆所依不成耶。答此四皆別。兩俱必非隨一。二一相違故。亦非猶預。定疑相返故。亦非所依。兩俱所依有。此所依無故。隨一不成亦非餘二。定疑異故。二種所依。有無異故。猶預不成亦非後一。疑決異故。此依陳那四不成說。若依古師外道因明。不成唯二。但立兩俱及隨一過。依彼所說兩俱隨一。因通疑定。所依通無。然彼兩俱不成。全分一分。若疑若定。合有九句。隨一不成。若自若他。全分一分。若疑若定。合十八句。由四不成一切合有二十七。故陳那以前。唯二大略。差別難知。所以開之。故今四因。體性無亂。因三相中初遍宗法。總成三句。一宗法而非遍。四不成中皆一分攝。合攝十二句。非遍非宗法。四不成中皆是全分。合攝十五句。如前已說。然上但說因於宗不成理。理實此因。於同異喻。隨應亦有四種不成。故理門論解不成已雲。於其同品有非有等。亦隨所應當如是說。至下當知。然名不定及名相違。不名不成。問因於宗無。喻於二無。與名不成。何故宗於因喻上無。因於二喻無。不名不成。答成他名成。翻名不成。因本成宗。而非二喻。喻成宗因。非宗成二。本成事別。故翻名不成。異此不然。非名不成。問若爾。因過皆欲成宗。何故但一名為不成。答因雖三相。唯初一相正親成宗。翻名不成。餘皆宗具。合二建宗。成宗義疏。故翻但名不定相違。各隨義親。以得其稱。皆准此知。   論。不定有六一共二不共三同品一分轉異品遍轉四異品一分轉同品遍轉五俱品一分轉六相違決定。   述曰。下第二釋不定有三。初標。次列。後釋。此初二也。因三相中。後二相過。於所成宗及宗相違二品之中。不定成故。名為不定。若立一因。於同異品。皆有名共。皆無名不共。同分異全是第三。同全異分是第四。同異俱分是第五。若二別因。三相雖具。各自決定。成相違宗。令敵證智。不隨一定。名相違決定。初五過中。唯第二過。是因三相。第二相失。於宗同品非定有故。餘四皆是第三相失。謂於異品非遍無故。後一並非。至下當知。   論。此中共者如言聲常所量性故常無常品皆共此因是故不定。   述曰。下別顯六。初共有三。一標名舉宗因。二釋不定義。三指不定相。此初二也。如聲論者對佛法者。立聲常宗。心心所法所量度性為因。空等常法為同品。瓶等無常為異品。故釋共義。同異品中。此因皆遍。二共有故。名為不定。   論。為如瓶等所量性故聲是無常為如空等所量性故聲是其常。   述曰。指不定相。狹因能立。通成寬狹兩宗。故雖同品而言定有非遍寬因能立。唯成寬宗。今既以寬成狹。由此因便成共。共因不得成不共法。若有簡略。則便無失。故理門雲。諸有皆共。無簡別因。此唯於彼俱不相違。是疑因性。此說共不定。諸有立因。於同異品。皆共有性。無有簡別。如聲常宗。所量性因。二品皆有。然宗有二。一寬。二狹。如立聲無我名寬。聲外一切皆無我故。立聲無常為狹。除聲以外有常法故。因品亦二。所量所知所取等名寬。無有一法非所量等故。勤勇所作性等名狹。更有餘法非勤勇發非所作故。若立其狹常無常宗。說前寬因。同異二品因皆遍轉。故成不定。若望寬宗。其義可立。唯說狹因。可成狹宗。亦可成寬。異品無故。可成正因。如聲論師對勝論。立聲常為宗。耳心心所所量性故。猶如聲性。有此簡略。即便無失。故此與不共二不定差別。彼於一切品皆都無故。然諸比量。略有三種。一他。二自。三共。他比量中略有三共。自比共比。各三亦然。合有九共。今此舉三。恐文繁故。下皆准知。一他共。二自共。三共共。如以佛法破數論。雲汝我無常。許諦攝故。如許大等。此他比量無常之宗。二十三諦為同品。以自性為異品。許諦攝因。於同異品皆悉遍有。故是他共。若不爾者。宗因喻等。皆有違於自教等失。數論計我我是常。許諦攝故。如許自性。此自比量立我常宗。自性為同。大等為異。許諦攝因。二皆遍轉。故是自共。如論所說。即是共共也。   論。言不共者如說聲常所聞性故常無常品皆離此因常無常外餘非有故是猶預因。   述曰。第二不共有三。一標名舉宗因。二釋不定義。三指不定相。此初二也。如聲論師對除勝論。立聲常宗。耳所聞性為因。此中常宗。空等為同品。電等為異品。所聞性因。二品皆離。於同異品皆非有故。離常無常。更無第三雙非二品。有所聞性故。釋不共雲。離常無常二品之外。更無餘法是所聞性。故成猶預。不成所立常。亦不返成異品無常故。其勝論師亦立有聲性。謂同異性等。並所聞性。若對彼宗。非無同喻。故除勝論對立成過。   論。此所聞性其猶何等。   述曰。指不定相。猶者。如也。夫立論宗因喻能立。舉因無喻。因何所成。其何等。可舉方比。因既無方。明因不定。不能生他決定智故。問舉因能立。立未成宗。無喻順成。其宗不立。宗既順先不立。此因應非不定。答因闕同喻。宗義無能可成。亦不返成異宗。由此名為不定。非是定能成一宗義故。不與其定名。理門難雲。理應四種名不定因。二俱有故。所聞雲何。古因明師不許四外有此不共。故今難雲。以理言之。除決定相違。餘四不定。於同異品。若遍不遍。皆悉俱有。可成異類法。故可名不定。今所聞性因。不可屬異類。無更所成。如何不定。比量難雲。所聞性因非不定攝宗。異品無故因。如二八因喻。又所聞因非不定攝宗。同品無故因。如四六因喻。彼論釋雲。由不共故。謂如山野。多有草木。雖無的屬。若有取之。即可屬彼。亦是不定。此因亦爾。同異二品。雖皆不共。無定所屬。望所成立宗法同異。可有通於成隨一義。故名不定。彼釋此不共義雲。以若不共所成立法。所有差別遍攝一切。皆是疑因。謂若不共所聞性因。凡所成立常無常等法。所有一切差別之義。遍攝一切佛法外道等宗。於彼宗中隨所立宗。此不定因。皆是疑因。如佛法立若法處攝。若聲處攝。若有漏攝。若無漏攝。此等諸聲皆無常等為宗。數論立聲。若是實有。若是自性等為宗。勝論立聲。若德句攝。若非德句攝。離繫親子立二句法。有命。無命。有動增長名為有命。無動不增長名為無命。聲是無命。我是有命等。如是一切所立聲宗。所聞性因。遍於彼宗。皆二品無。並不能令宗性決定。故是疑因。彼重釋言。唯彼有性。彼所攝故。一向離故。此意解雲。所聞性因唯彼有性有法之聲。彼所攝屬。不唯為同品所攝。亦不異品所攝屬故。是故不定。或所聞性名為有性。彼所聞性。唯彼有性聲所攝故。二品皆無。由此名不定。上為釋難。未破前量。彼破前雲。一向離故。向者。面也。邊也。相也。即因三相。亦名三向三面三邊。此所聞性。唯闕一相。謂同品定有。由此宗法決定相違。前有諸師立理門論破比量雲。所聞性因是不定因。宗也。闕一相故。猶如共等四種不定。喻也。此四皆闕異品遍無之一相故。若作此解。有不定過。非決定相違。彼不共因。為如共等。闕一相故。是不定攝。為如隨一不成。闕一相故。非不定攝。如對聲顯立聲無常。所作性故。如瓶盆等。此因但闕初之一相。非不定攝。如何乃以闕一相因為相違量。應與初量作不定過。此不共因。為如二八。異品無故。非不定攝。為如三九。異品無故。是不定因。與前第二作不定雲。此不共因。為如四六。同品無故。非不定因。為如七九。同品無故。是不定因。前因總言同異品有無。不為簡別。故有不定。由此彼因應言異品遍無故。同品遍無故。既遮不定。便無彼失。此不共因。不唯闕初相。非不成攝。不返成異宗。非相違攝。前既唯闕無第三相名共不定。今唯闕無第二相。故名不共不定。不順不違成共宗故。今作決定相違量。解理門雲。所聞性因不定因攝宗。同異相中隨離一故。如共因等。因簡初相。故無前失。理門復雲。若對許有聲性是常。此應成因。此中問意。如聲論師對勝論立所聞性因。如聲性常。應成正因。彼自答雲。若於爾時。無有顯示所作性等是無常因。容有此義。然俱可得。一義相違不容有故。是猶預因。此意答言。若勝論師於立論時愚鈍無智。不與聲論立所作因成聲無常。彼可正因。若對俱時立無常宗所作因等。一義相違不容有故。是猶預因。此亦有三。如佛弟子對勝論。立他比量雲。彼實非實。執德依故。非實之宗。彼德句等。以為同品。雖無異體。許德依因。於同異品皆非有故。名他不共。若勝論立我實有。許德依故。於同異品二皆非有。名自不共。如論所陳。名共不共。   論。同品一分轉異品遍轉者如說聲非勤勇無間所發無常性故。   述曰。下第三釋同分異全。文亦有三。此初標名舉宗因。若聲生論。本無今生。是所作性。非勤勇顯。若聲顯論。本有今顯。勤勇顯發。非所作性。故今聲生對聲顯宗。聲非勤勇無間所發。無常性因。此因雖是兩俱全分兩俱不成。今取不定亦無有過。   論。此中非勤勇無間所發宗以電空等為其同品此無常性於電等有於空等無。   述曰。自下第二顯不定義。有三。初顯同分。次顯異全。後結不定。此初也。非勤勇宗電晃等並虛空等皆是同品。並非勤勵勇銳無間所發顯故。無常之因。電有空無。故是同品一分轉也。   論。非勤勇無間所發宗以瓶等為異品於彼遍有。   述曰。此顯異全。瓶是勤勵勇銳無間。因四塵泥所顯發故。無常之因於彼遍有。   論。此因以電瓶等為同品故亦是不定。   述曰。此結不定。若宗同品。電空為同。俱非勤勇所顯發故。若因同法。電瓶為同。俱無常故。此因雖於宗同品空上無。雙於宗同異二品電瓶上有。不唯定成一宗。故亦不定。亦前二也。   論。為如瓶等無常性故彼是勤勇無間所發為如電等無常性故彼非勤勇無間所發。   述曰。第三指不定相。彰無常因。能成前聲。或是勤勇。或非勤勇。何非不定。此亦有三。如小乘等對大乘立他比量雲。汝之藏識非異熟識。執識性故。如彼第七等。此非異熟識宗。以除異熟六識外餘一切法而為同品。執識性因。於第七等有。於色聲等無異熟六識而為異品。執識性因。於彼遍有。故是他同分異全。如薩婆多對大乘立自比量雲。我之命根定是實有。許無緣慮故。如許色聲等。此實有宗。以餘五蘊無為等為同品。無緣慮因。於色等有。於識等無。以瓶盆等而為異品。無緣慮因於彼遍有。故是自同分異全。如論所陳。即是共同分異全。   論。異品一分轉同品遍轉者如立宗言聲是勤勇無間所發無常性故。   述曰。下第四釋異分同全有二。此初標名舉宗因。謂聲顯論對聲生立。是勤勇無間所發宗。無常性因。   論。勤勇無間所發宗以瓶等為同品其無常性於此遍有。   述曰。下顯不定義有三。此顯同全。一切轉故。   論。以電空等為異品於彼一分電等是有空等是無。   述曰。此顯異分。半有轉故。   論。是故如前亦為不定。   述曰。此結不定。是因不但能成於聲。如瓶盆等。是勤勇發。亦能成聲。如電光等。非勤勇發。是故如前成二品故。亦為不定。此亦有三。如大乘師對薩婆多。立他比量雲。汝執命根定非實有。許無緣慮故。如所許瓶等。非實有宗。以瓶等為同品。無緣慮因。於彼遍有。以餘五蘊無為為異品。無緣慮因於彼一分色等上有。心心所無。故是他異分同全。大乘若雲我之藏識是異熟識。許識性故。如異熟六識。異熟識宗。以異熟六識而為同品。許識性因。於此遍有。以除異熟六識。餘一切法而為異品。許識性因。於彼一分非業果心有。於彼一分色等上無。故是自異分同全。如前所說。勝軍論師成立大乘真是佛語。兩俱極成非佛語所不攝故。如增一等。亦是此過。此中佛語宗。以增一等而為同品。大小乘兩俱極成非佛語所不攝因。於此遍有。以發智六足等而為異品。兩俱極成非佛語所不攝因。於發智有。於六足無以發智論等小乘自許亦是佛語。大乘不許。亦汝大乘及餘小乘。兩俱極成非佛語所不攝故因。既於彼有。亦此因過攝。如論所陳。即是共異分同全。   論。俱品一分轉者如說聲常無質等故。   述曰。第五俱分有二。此初標名舉宗因。聲勝二論皆說聲無質礙。無質礙故。空大為耳根亦無質礙。今聲論對勝論立聲常宗。無質礙因。   論。此中常宗以虛空極微等為同品無質礙性於虛空等有於極微等無。   述曰。下顯不定亦三。此顯同分。二宗俱說。地水火風。極微常住。粗者無常。劫初成體非生。劫後壞體非滅。二十空劫。散居處處。後劫成位。兩合生果。如是展轉乃至大地。所生皆合一。能生皆離多。廣如二十唯識疏中解。此空等。等彼時等。極微言等。等取彼意等。如極微亦有礙故。故此常宗。虛空極微為同喻。無質礙因。於空等有。極微等無。故是同分。   論。以瓶樂等為異品於樂等有於瓶等無。   述曰。此顯異分。並前合顯俱一分轉。彼二宗中。皆說覺樂欲瞋等為心心所。此二非常。為常異品。無質礙因。於樂等中有。於瓶等上無。故是異分。   論。是故此因以樂以空為同法故亦名不定。   述曰。結不定。無質礙因。空為同品。能成聲常。樂為同品。能成無常。由成二品。是故如前亦為不定。理門論雲。若於其中俱分是有。亦是定因簡別餘故。是名差別。謂此第五俱分之因。於同異品。皆悉分有。是不定因。由有相違及正因故。此所說因。不於一分異品轉故。是定因攝。如立聲常宗。無質礙故因。諸無質礙。皆悉是常。猶如虛空為同喻。若是無常。即有質礙。猶如瓶等為異喻。空為同品。無質礙因有。瓶為異品。無質礙因無。故是其正。若望樂等心心所法。異品有故。即是相違。謂聲無常。無質礙故。如心心所。謂若是常。見有質礙。猶如極微。今此不定因。望異品一分無邊。可是決定。若望異品一分有邊。即成相違。故是猶預。或於其中俱分有者。非唯此一。第一第三四五。皆名俱分。並有此義。同品異品名為俱分。非俱一分名為俱分。若作後解。攝不定盡。前不共因。無有定義。宜簡別自餘不定因故。是名不定。與餘差別。次上二因。唯有二段。無第三段。指不定相。同前第三。易故不說。此亦有三。如大乘師對薩婆多。立他比量。汝之命根非是異熟。以許非識故。如許電等。此非異熟宗。以非業果五蘊無為而為同品。許非識因。於電等有。於心等無。以業果五蘊而為異品。許非識因。於心等無。於眼等有。故是他俱品一分轉。小乘返立。即自俱品一分轉。如論所陳。即是共俱品一分轉。   論。相違決定者。   述曰。第六相違決定有三。此初標名。具三相因。各自決定。成相違之宗。名相違決定。相違之決定。決定令相違。第三第六兩囀。俱是依主釋也。有比量雲。此之二因非是過因。三相具故。如二八因。或二八因應非正因。具三相故。如此二因。應為彼立相違量雲。此之二因不定因攝。令敵證者生疑智故。如五不定。或此二因非正因攝。不令敵證生定智故。如餘過因。若二八因。許非正因。便無正量。違教世間種種過失。故知。彼是正因所攝。此二乃是不定所收。二八句因正因所攝。生敵證者決定智故。如餘正因。   論。如立宗言聲是無常所作性故譬如瓶等。   述曰。下第二顯宗因有二。此乃勝論對聲生論。義如前說。若對聲顯隨一不成。   論。有立聲常所聞性故譬如聲性。   述曰。此乃聲生對勝論立。若對餘宗說所聞性。是前所說不共不定。勝論聲性。謂同異性。實德業三。各別性故。本有而常。大有共有。非各別性。不名聲性。聲生說聲總有三類。一者響音。雖耳所聞。不能詮表。如近坑語。別有響聲。二者聲性。一一能詮。各有性類。離能詮外。別有本常。不緣不覺。新生緣具。方始可聞。不同勝論。三者能詮。離前二有。響及此二皆新生。響不能詮。今此新生聲是常住。以本有聲性為同品。兩宗雖異。並有聲性可聞且常住。故總為同喻。不應分別。何者聲性。如立無常。所作性因。瓶為同品。豈應分別。何者所作。何者無常。若繩輪所作。打破無常。聲無瓶有。若尋伺所作。緣息無常。聲有瓶無。若爾。一切皆無因喻。故知因喻之法。皆不應分別。由此聲生立量無過。若分別者。便成過類分別相似。   論。此二皆是猶預因故俱名不定。   述曰。第三結成不定也。二因皆不能令他敵證生決定一智。故如前五俱是不定。理門論頌。結四相違及不定雲。觀宗法審察。若所樂違害。成躊躇顛倒。異此無似因。由觀察宗法。令審察者智成躊躇。名不定因。二因雖皆具足三相。令他不定。與不定名。論說此二俱不定攝。故不應分別前後是非。凡如此二因。二皆不定故。古有斷言如殺遲痋C後下為勝。若爾。聲強勝論應負。然理門論。謗斷聲勝二論義雲。又於此中現教力勝。故應依此思求決定。彼說此因二皆不定。然斷聲論先立聲常。所聞性因。勝論後說所作性因。雲聲無常。可如殺遲痋C先下負後勝。今此與彼前後相違。故不應爾。又彼外難所聞性因。若對有聲性應正因。論主非之。令依現教。現謂世間。見聲間斷。有時不聞。眾緣力起。教謂佛教。說聲無常。佛於說教最為勝故。由此二義。勝論義勝。又釋迦佛現證諸法。見聲無常。依現說教。教說無常。故勝論先。不應依於外道常教。又諸外道不許佛勝者。應依世間現有至實可信之說。聲逢緣有。暫有還無。世可信者所共說教。故勝論先。聲論墮負。彼且斷於聲勝二義。聲負勝先。非諸決定相違。皆先負後勝。若爾便決定。雲何名不定。由此論主。恐謂一切決定相違皆後為勝。故結之雲。二俱不定。此亦有三。如大乘破薩婆多。雲汝無表色定非實色。許無對故。如心心所。彼立量雲。我無對色定是實色。許色性故。如許色聲等。此他比量相違決定。初是他比。後必自比。若立自比。對他比。名自比量相違決定。無二自他。若二自他。俱真立破。非似立故。如大乘立前破無表比量。小乘對雲。大乘無表定有實色。許非極微等是無對色故。如許定果色。此非相違決定。俱真能立真能破故。由此立敵共申一有法。諍此法等。方是此故。若先立自義。後他方破。即是自比相違決定。如論所說。有共相違決定之過。是名為三。問若共不定亦不共耶。乃至復俱品一分轉。亦相違決定耶。答此六過體。行相別故。皆名相違。體相無雜。無二同體。況多合耶。問此六過因。於九句因各是何過。答此初共因。是彼初句。此第二不共。是彼第五句。此第三是彼第七句。此第四是彼第三句。此第五是彼第九句。此第六過彼因所無。此相無闕。彼有闕也。問相違決定。與比量相違。有何差別。答彼宗違因。此因違宗。彼寬此狹二類別故。由此說諸相違決定。皆比量相違。有比量相違。非相違決定。但宗違因無二因故。問相違決定違法自相。亦有法差別。有法自相。有法差別耶。答有。若不改前因。違宗四種。是後相違過。若改前因。違宗四種。皆相違決定。若共比量。如勝論師對聲論。立聲無常已。聲論若言聲應非聲。許德攝故。如色香等。而為有法自相相違決定者。決定彼違自宗。若雲無常之聲。應非無常之聲。所作性故。如瓶。以為有法自相相違決定。此非過攝。雙牒法有法為法宗。於諸過中無此相故。其無常言根本所諍法之自相。非有法上意許差別。不可說為有法差別。是故此量非過所攝。若許為過。即一切量無真量者。皆有此故。但是過類分別相似。由是因明總無此過。如勝論師。立自比量雲。所說有性非四大種。許除四大體非無故。如色聲等。以除四大及有性外並為同喻。無自不定。他便作有法自相相違難言。汝有性非有性。非四大故。如色聲等。是名有法自相相違決定。即以此因。復作有法差別相違雲。汝之有性應不能作有有緣性。許非四大故。如色聲等。彼意說。有能作有性之有能緣性故。作有有緣性。非有有緣性。是意所許有性有法之差別也。其非四大種。是法自相。能有四大非四大種。不能有四大非四大種。是法差別。復作法差別相違決定雲。汝之有性非能有四大非四大種。許非無故。如色聲等。彼說。色等雖非四大種。不能有四大。然說有性。能有四大。非四大種。故成法差別相違決定。今論但說言之所陳。違宗能別本所諍因。名相違決定。其有法自相。雖言所陳。非宗相返本所諍法。二種差別意之所許。雖意所諍。非言所陳。此三決定相違之因。皆略不說。以此准前比量相違亦有四種。論中亦但說法自相比量。問此諸不定有分有全耶。答無理窮盡故。如前所說五十四種不定之中。自共比中諸自不定。及共不定。是不定過。自共有過。非真能立。何名破他。他比量中。若他不定及共不定。亦不定過。立他違他及共有過。既非能破。何成能立。自比量中。諸他不定。他比量中。諸自不定。皆非過攝。立義本欲違害他故。諸立自非他。他不定非。立他非自。自不定非。隨其所應皆如理悉。此論且依兩俱不定過說。立敵俱許因於二喻。共不共等說為過故。二喻雖共。若因隨一。因疑之喻同喻無體。隨應即是隨一猶預所依不成不定過攝。五十四種。諸不定過。既各有四。即成二百一十六種不定過攝。若四不成有體無體全分一分自他共許合二十七。皆准前說。其二十七過。五十四諸不定過一一皆有總成一千四百五十八種諸不定過理門既雲。四種不成。於其同品有非有等亦隨所應當如是說。故知。道理決定如是。然理門論攝此頌雲。若法是不共。共決定相違。遍一切法彼。皆是疑因性。共定攝四不定之因。同異品中。隨其所應。若全若分皆共有故。不共相違。各唯攝一。此六不定遍一切宗。於彼諸法皆是疑因。不獨於上所說宗中名不定也。   因明入正理論卷中   建武二年九月三日當卷之分書寫之訖依公家御祈禱大乘院御參籠於舟戶館真讀大般若被催六口人數之間寫功遲引畢。   依摧邪之功萬國歸正理因明神之助一人行政德矣。    (一交了一交了)權律師尊經   同月二十三日湯治之餘暇點之了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44 冊 No. 1840 因明入正理論疏   因明入正理論疏卷下   大慈恩寺沙門基撰   論。相違有四謂法自相相違因法差別相違因有法自相相違因有法差別相違因等。   述曰。下第三解相違有三。初標。次列。後釋。此初二也。相違因義者。謂兩宗相返。此之四過。不改他因。能令立者宗成相違。與相違法而為因故。名相違因。因得果名名相違也。非因違宗名為相違。故無宗亦違因。例而成難。理門論雲。若法能成相違所立。是相違過。即名似因。如無違法。相違亦爾。所成法無定無有故。由彼說故因仍舊定。喻可改依。故下四過。初一改喻。後三依舊。問有因返宗。不順因義。因名相違。宗亦返因。不順宗義。應名相違。答由因成宗令宗相返。因名相違。非宗成因。令因相返。不名相違。又因名法自相相違。宗名比量相違。因別疏條。相違開四。宗違合說。唯名比量相違。以宗准因。故知亦有法之差別。有法自相。有法差別比量相違。不爾何故但說有法自相比量相違。其相違決定。及相違因。各四種耶。此宗說法略有二種。一自性。二差別。此有三重。一者局通。對法等言。所成立自性者。謂我自性。法自性。若有若無。所成立故。各別性故。差別者。謂我差別。法差別。若一切遍。若非一切遍。若常若無常。若有色若無色。如是等無量差別。隨其所應。空等遍有。色等非遍。前局後通故二差別。二者先後。於總聚中。言先陳者名為自性。言後說者名為差別。以後所陳分別前故。佛地論雲。彼因明論自相共相。與此有異。彼說諸法各別局附自性。名為自相。貫通他上如縷貫花。名為共相。故依於此。聲等局體名為自性。無常貫他名為差別。得名不定。若立五蘊一切無我。五蘊名為自相。我無我等名為差別。若說我是思。思為差別。我為自性。是故不定。以理推之。此雖即前。然教少異。義亦別故。分為二門。三者言許。言中所陳。前局及後通。俱名自性。故法有法皆有自性。自意所許別義。所可成立名為差別。故法有法皆有差別。非取一切。義如前說。今說有因令此四種宗之所立返成相違。故名法自相相違因等。論說等言者。義顯別因。所乖返宗不過此四。故論但說有四相違。能乖返因有十五類。違一有四。謂各別違。違二有六。謂違初二。違初三。違初四。違二三。違二四。違三四。違三有四。謂互除一。違四有一。故成十五。論中但顯初二別違一因。後二共違二因。舉此三種等餘十二。故說等言。   論。此中法自相相違因者如說聲常所作性故或勤勇無間所發性故。   述曰。下別釋四。初文有三。初標牒名。次顯宗因。後成違義。此初二也。問相違有四。何故初說法自相因。答正所諍故。上比量相違。相違決定。皆唯說彼法自相故。從彼初說。此有二師。如聲生論。立聲常宗。所作性因。聲顯論立勤勇無間所發性因。   論。此因唯於異品中有是故相違。   述曰。此成違義。由初常宗。空等為同品。瓶等為異品。所作性因。同品遍非有。異品遍有。九句因中。第四句也。應為相違量雲。聲是無常。所作性故。譬如瓶等。由第二宗。空為同品。以電瓶等而為異品。勤勇發故因。於同遍無。於異品電無瓶等上有。九句因中。第六句也。此之二因。返成無常。違宗所陳法自相故。名相違因。故理門雲。於同有及二。在異無是因。返此名相違。所餘皆不定。此所作性因。翻九句中第二正因。彼同品有異品非有。此同非有異品有故。此勤勇因。翻九句中第八正因。彼同品有非有異品非有。此同非有異品有非有故。上已數論。略不繁述。此一似因。因仍用舊。喻改先立。後之三因。因喻皆舊。由是四因。因必仍舊。喻任改同。若不爾者。必無法自相與餘隨一合。可成違二因。許初改喻。後三不改故。又九因中第四第六名相違因。要同非有。異有或俱。若隨所立。後三相違直觀立者因於同有。如何復難成相違耶。理門但言若法能成相違所立。是相違過。即名似因。不說同喻亦仍用舊。此論示法。初一改喻。後三依舊。欲令學者知因決定。非喻前過故。下之三因。觀立雖成。反為相違。一一窮究。皆亦唯是同無異有。成相違故。至下當知。問如聲論言。汝聲無常應非是聲無常。所作性故。如瓶盆等。第二正因。豈非有法自相相違。答彼非過收。如立聲無常。無常為法自相。若所立因。返成聲常。可是此過。今者雙牒有法及法為法有法。故非此過。此乃但是分別相似過類。因犯兩俱不成。所作性因。立敵不許依無常故。生滅異故。設彼許依。亦犯隨一。又無常無。能依所作性。亦犯所依不成過故。設有難言。汝聲無常應非是聲無常。許無常故。如瓶無常。此亦非過。諸似立無此過相故。聲有無常是根本諍。聲是有法。非是法上意所許義。不可說為法差別過。亦非相違決定所收。非根本諍故。設許上說皆為過者。即一切量無正因者。故於似立不見其過。皆是似破。至下當知。   論。法差別相違因者如說眼等必為他用積聚性故如臥具等。   述曰。准前亦三。此初二也。凡二差別名相違者。非法有法上除言所陳。餘一切義皆是差別。要是兩宗各各隨應因所成立。意之所許所諍別義方名差別。因令相違。名相違因。若不爾者。如立聲無常宗。聲之上可聞不可聞等義。無常之上作彼緣性非彼緣性等。如是一切皆謂相違。因令相違名為彼因。若爾。便無相違因義。比量相違等。皆准此釋。此中義說。若數論外道對佛弟子。意欲成立我為受者。受用眼等。若我為有法受用眼等。便有宗中所別不成。積聚性因。兩俱不成。如臥具喻。所立不成。若言眼等必為我用。能別不成。闕無同喻。積聚性因。違法自相。臥具喻有所立不成。若成眼等為假他用。相符極成。由此方便矯立宗雲。眼等必為他用。眼等有法。指事顯陳。為他用法。方便顯示。意立必為法之差別。不積聚他。實我受用。若顯立雲不積聚他用。能別不成。所立亦不成。亦闕無同喻。因違法自相。故須方便立。積聚性因。積多極微成眼等故。如臥具喻。其床座等是積聚性。彼此俱許為他受用。故得為同喻。因喻之法不應分別。故總建立。   論。此因如能成立眼等必為他用如是亦能成立所立法差別相違積聚他用。   述曰。此成違義有二。初舉所違法差別因。後釋所由。此初也。初文有二。此因如能成立眼等必為他用。此牒前因能立所立法之自相。如是亦能下。又顯此因亦能與彼法差別為相違因。其數論師。眼等五法。即五知根。臥具床座。即五唯量所集成法。不積聚他。謂實神我。體常本有。其積聚他。即依眼等所立假我。無常轉變。然眼等根不積聚他實我用勝。親用於此受五唯量故。由依眼等方立假我。故積聚我用眼等劣。其臥具等。必其神我須思量受用。故從大等次第成之。若以所思實我用勝。假我用劣。然以假我安處所須。方受床座。故於臥具假他用勝。實我用劣。今者陳那。即以彼因。與所立法勝劣差別而作相違。非法自相。亦非法上一切差別。皆作相違。故論但言與所立法差別相違。先牒前因能成所立法自相雲。此前所說積聚性因。如能成立數論所立眼等有法。必為他用法之自相。即指此因。如是亦能成立所立宗法自相。意許差別相違之義積聚他用。宗由他用。是法自相。此自相上意之所許。積聚他用。不積聚他用。是法差別。彼積聚因今更不改。還即以彼。成立意許法之差別積聚他用。其臥具等。積聚性故。既為積聚假我用勝。眼等亦是積聚性故。應如臥具亦為積聚假我用勝。若不作此勝用難者。其宗即有相符極成。他宗眼等亦許積聚假他用故。但可難言假他用勝。不得難言實我用劣。違自宗故。共比量中無同喻故。若他比量一切無遮。西域諸師有不善者。此直申差別相違過雲。眼等應為積聚他用。因喻同前。數論難雲。汝宗相符。誰說眼等積聚他不用。西域又釋。數論眼等唯為不積聚他用。床座通二他用。故今以臥具。例令眼等亦為積聚他用。無相符失。數論難雲。陳那弟子非善我宗。神我受用三德所成二十三諦。豈於眼等無能受用。唯識亦云。執我是思。受用薩埵剌闍答摩所成大等二十三法。由此眼等實我亦用。故但應如前所分別。不應於中生異覺雲。眼等唯為實他受用。臥具假用。或眼等通二。臥具唯假用。勝義七十對金七十。亦徵彼雲。必為他用。是何他也。若說積聚他。犯相符過。若不積聚他。能別不成。闕無同喻。臥具為喻所立不成。亦即此中法差別過。問於因三相。是何過耶。答彼立因意。成非積聚他用勝。其積聚他用勝。即是異品。宗無同喻。佛法都無不積他故。積聚性因。於異品有。此顯還是九句之中異有同無。故成相違。闕第二相同品定有。亦闕第三異品遍無。   論。諸臥具等為積聚他所受用故。   述曰。此釋所由。成比量雲。眼等必為積聚他用勝。積聚性故。如臥具等。諸非積聚他用勝者。必非積聚性。如龜毛等。故今難雲。諸臥具等。兩宗共許為積聚他受用勝故。論雖無勝字。量義意必然。不須異求。應作此解。   論。有法自相相違因者如說有性非實非德非業有一實故有德業故如同異性。   述曰。准前作三。此即初二。標名舉宗因。鵂鶹因緣如前已說。時彼仙人。既悟所證六句義法。謂證菩提便欣入滅。但嗟所悟未有傳人。傳者必須具七德故。一生中國。二上種姓。三有寂滅因。四身相圓滿。五聰明辯捷。六性行柔和。七具大悲心。經無量時伺無具者。後經多劫。婆羅□斯國。有婆羅門名摩納縛迦。此雲儒童。儒童有子。名般遮屍棄。此雲五頂。頂髮五旋。頭有五角。七德雖具。根熟稍遲。為染妻孥。率難化導。經無量歲。伺其根熟。後三千歲。戲遊園苑。共妻兢花。因相忿恨。鵂鶹引通。化五頂不從。又三千歲。化復不得。更三千歲。兩競尤甚。相厭既切。仰念空仙。仙人應時神力化引。騰空迎往所住山中。徐說先悟六句義法。說實德業。彼皆信之。至大有句。彼便生惑。仙言。有者能有實等。離實德業三外別有。體常是一。弟子不從雲。實德業性不無。即是能有。豈離三外別有能有。仙人便說同異句義。能同異彼實德業三。此三之上各各有一總同異性。隨應各各有別同異。如是三中隨其別類。復有總別諸同異性。體常眾多。復有一常能和合性。和合實德業。令不相離互相屬著。五頂雖信同異和合。然猶不信別有大有。鵂鶹便立論所陳量。此量有三。實德業三各別作故。今指彼論。故言如說。有性有法。非實者法。合名為宗。此言有性。仙人五頂兩所共許。實德業上能非無性。故成所別。若說大有。所別不成。因犯隨一。此之有性。體非即實。因雲有一實故。勝論六句。束為四類。一者無實。二者有一實。三者有二實。四者有多實。地水火風父母常極微空時方我意。並德業和合。皆名無實。四本極微體性雖多。空時等五體各唯一。皆無實因。德業和合。雖依於實和合於實。非以為因。故此等類並名無實。大有同異。名有一實。俱能有於一一實故。至劫成初。兩常極微合。生第三子微。雖體無常。量德合故。不越因量。名有二實。自類眾多。各各有彼因二極微之所生故。自此已後。初三三合生第七子。七七合生第十五子。如是展轉生一大地。皆名有多實。有多實因之所生故。大有同異。能有諸實。亦得名為有一實有二實有多實。然此三種實等。雖有功能各別。皆有大有。令體非無。皆有同異。令三類別。名有一實有德業者。亦有無有。非大有也。若是大有。因成隨一。同異非喻能立不成。如佛法言有色有漏。有漏之有。能有之法。能有所有煩惱漏體。猶如大有。能有實等。有色之言。如有一實及有德等。無別能有而有於色。此色體上有其色義。如空有聲。非空之外別有能有。但是屬著法體之言。是故於因無隨一過。有一一實故。更不須徵。即實離實之有一實。況復此因。不應分別。應分別者。便無同喻。問何故不言有於無實二實多實。答若言有於二實多實。雲何得以非實為宗。其因便有不定之失。為如同異有二多實。故彼有性非實。為如子微等有二多實。故彼有性是實。由此不言有二多實。若言有無實者。和合句義亦名無實。若有彼無實。犯兩俱不成。實等能有上無有無實故。其喻亦犯能立不成。因亦不遍。乍似唯能有於實句之無實故。亦欲顯九實一一皆有。故雲一實。能有一一實故。問有性有法。有一實因。不相關預。雲何不是兩俱不成。答有性有法。是實德業之能有性。有一實因。能有於一一實故。是宗之法。故無兩俱。此非實句為一宗已。非德非業後二宗法。有法同前。此二因雲有德業故。謂能有彼德之與業。如言有色亦屬著義。問既於德業一一皆有。雲何不言有一德業。答實有多類。不言有一。但言有實。即犯不定。謂子微等皆有實故。德業無簡。不須一言。二因一喻。如同異性。此於前三。一一皆有亦如有性。是故為喻。仙人既陳三比量已。五頂便信。法既有傳。仙便入滅。勝論宗義由此悉行。陳那菩薩。為因明之準的。作立破之權衡。重述彼宗。載申過難。故今先敘彼比量也。   論。此因如能成遮實等如是亦能成遮有性俱決定故。   述曰。此成違義有二。初二句牒。彼先立因。遮有非實。謂有一實有德業因。如前所說能成有性遮是實等。等德及業。後三句顯。此因亦能令彼有法自相相違。謂指於前如是此因。亦能成立遮彼有性而非有性。謂前宗言有性非實。有性是前有法自相。今立量雲。所言有性應非有性。有一實故有德業故。如同異性。同異能有於一實等。同異非有性。有性能有於一實等。有性非有性。釋所由雲。此因既能遮有性非實等。亦能遮有性非是大有性。兩俱決定故。問今難有性應非有性。如何不犯自語相違。答若前未立有性非實。今難實等能有非有。此言乃犯自語相違。亦違自教。彼先已成非實之有。今即難彼。破他違他。非成諸過。問於因三相是何過耶。答彼立宗言有性非實。有性言是有法自相。彼說離實有體。能有實之大有。其同異性。雖離實等有體能有。而非大有。雖因同法。便是所立宗之異品。離實大有。雖無同品。有一實因。同品非有。於其異品同異之上遍皆隨轉。此亦是因後二品過。於同品無異品有故。問若爾立聲為無常。宗聲體可聞。瓶有燒見。其瓶與聲。應成異品。若許為異。不但違論。亦一切宗皆無同品。答豈不已說。其聲之體非所諍故。聲上無常是所成立。瓶既同有。故是同品。彼說離實有體有性為宗有法。以有一實因所成立。同異既非離實有體之有性。故成於異品。問前論說雲。與所立法均等義品。說名同品。但言所立法均等有名之為同。不說有法均等名同品。如何說有有法自相相違耶。答今若但以有性與同異為同品。可如所責。違前論文。既以離實有性而為同品。亦是宗中所立法均等有。故即此過無違論理。問有性既為有法自相。離實有性是其差別。有一實因。便是有法差別之因。如何今說為自相過。答彼宗意許離實有性。實是差別。言陳有性。既是自相。今非此言陳。即是違自相。故自相過。非差別因。若不爾者。極成所別皆無此過。違自宗故。問若難離實之大有性。所別所依犯自不成。亦犯違宗隨一不成。若難不離實等大有而非有性。既犯相符亦違自教。彼豈非有。答彼先總說。今亦總難。彼既成立離實之有。故今難有。令非此有。言同意別。故無諸過。   論。有法差別相違因者如即此因即於前宗有法差別作有緣性。   述曰。下文亦三。此即初二。標名舉宗因。此言意說。彼勝論立大有句義有實德業。實德業三和合之時。同起詮言。詮三為有。同起緣智。緣三為有。實德業三。為因能起。有詮緣因。即是大有。大有能有實德業故。十句論說。同句義雲何。謂有性。何等為有性。謂與一切實德業句義和合。一切根所取。於實德業有詮智因。是名有性。智謂能緣。彼下又說。如是有性。定非所作。常。無德。無動作。無細分亦爾。有實德業。除同有能無能俱分異。所和合一有。同詮緣因。彼鵂鶹仙。以五頂不信離實德業別有有故。即以前因。成立前宗言陳有性有法自相意許差別為有緣性。有性同異。有緣性同。詮言各別。故彼不取。心心所法是能緣性。有緣謂境。有能緣故。謂境有體。為因能起有緣之性。若無體者。心如何生。以無因故。緣無不生。如同異性。有一實故。作有緣性。體非實等。有性有一實。亦作有緣性。故知體亦非實德業。此言有者。有無之有非作境因有能緣性故。非大有也。若作大有緣性。能別不成。闕無同喻。同異為喻。所立不成。有性言陳有法自相。作有緣性。非有緣性是自相上意許差別。是故前因亦是有法差別之因。是本成故。   論。亦能成立與此相違作非有緣性如遮實等俱決定故。   述曰。此成違義有二。初三句顯此因亦能令彼有法差別而作相違。後二句釋所由。作非有緣性者。作非彼意許大有句義有緣之性。謂即此因。亦能成立與彼所立意許別義作有緣性差別相違。而作非大有有緣之性。同異有一實。而作非大有有緣性。有性有一實。應作非大有有緣性。不遮作有緣性。但遮作大有有緣性。故成意許別義相違。不爾違宗有性可作有緣性故。文言雖略。義覈定然。釋所由雲。如遮實等俱決定故。勝論此因既成有性遮非實等。而作有緣性。此因亦遮有性非作有性有緣性。此如彼遮兩皆決定。故成違彼差別之因。此宗自相差別不定。如前已說。今此略以言陳為自相。意許為差別。故無妨難。問於因三相是何過耶。答有性有緣性。因本所成有法差別。宗無同品。因於遍無。同異非有性有緣性是宗異品。因於遍有。有一實因。同無異有。後二相過。故成相違。問如聲論言聲應非聲作有緣性。所作性故。如瓶等。亦應說是有法差別相違。答彼自違宗。故非彼過。本亦不諍聲非作聲有緣性故。彼似破攝。如非聲有緣性。如是應非擊發所生起等。皆准此知。問又如彼言聲之無常應非作聲無常有緣性。所作性故。如瓶等。應是法差別相違。答亦不然。彼犯兩俱不成。無常有法兩俱不許有所作性。亦似破攝。如是應非緣息無常等。皆准此知。此四過中。初二種因。各唯違一。後二種因。一因違二。其有一因通違三者。如勝論立所說有性非四大種。許除四大體非無故。如色聲等。自所餘法。皆入同喻。無不定過。非四大種是法自相。能有四大非四大種。不能有四大非四大種。是法差別。彼意本成能有四大非四大種。故今與彼法差別為相違雲。所說有性非能有四大非四大種。許除四大體非無故。如色聲等。所說有性是有法自相。與此有法自相為相違雲。所說有性應非有性。許除四大體非無故。如色聲等。彼說有性離實有性。今非此有。不犯自語自教相違。隨言即非。故違自相。有性既是有法自相。作有性有緣性。作非有性有緣性。是有法差別。彼意本成作有性有緣性。故今與彼有法差別為相違雲。有性應非作有性有緣性。許除四大體非無故。如色聲等。不改本因。即為違量。故成違三。有唐興縣雋法師者。釋門之樞紐也。綺歲標奇。汎慈舟於濟蟻。髫年發穎。濤辨水於澂鶖。是以初業有宗。西河謝其獨步。創探空旨。北地譽其孤雄。天縱英姿。生摛叡質。余欣其雅量。偏結交期。情契蘭金。言符藥石。時假談笑。論及因明。法師乃囑古疏以文披。一攬略窮其趣。探新知以理窮。再閱廣究其微。始驗驥駿駑駘。驤中原以分駕。鵬鶱鸚翥。遶沖天而別羽。乃申難曰覈觀論勢。文理不同。准九因中。第四第六名曰相違因。於同品無異品有。此四相違。唯法自相可與彼同。其後三違。因皆同有。異品上無。既不同於四六如何返成相違。又法自相。他因於同遍無。於異品中說有。用他異品為同。得成相違之義。後之三違。他因皆於同有。異品上無。用他能立因喻。與他作三相違。行相既自不同。如何可得法自相相違。與餘三合。而言二合違有六。三合違有四。四合違有一。余性不匿賢。況乎知已。故錄之於疏例。示詳藻思玄深。自論道東譯。無申此難者。匪發彼之千鈞。誰發我之萬碩者歟。夫正因相者。必遍宗法。同有異無。生他決智。因法成宗。可成四義。有法及法。此二各有言陳自相。意許差別。隨宗所諍。成一或多。故宗同品。說所立法均等義品名為同品。隨其所諍。所立之法有處名同。非取宗上一切皆同。若爾便無異喻品故。若令皆同。亦是分別相似過類。又非唯取言所陳法。不爾便無自餘過失。如前數說。故隨所應因成宗中。一乃至四。所兩競義。有此法處名為同品。問理門論雲。但由法故以成其法。如何今說因成四耶。答實唯成法。如難有性而非有性。難彼意許離實等有而非有性。故唯成法。雖難意許。尋言即難。更不加言。故名有法自相相違。加言便成難彼差別。今望言陳。因成宗四。理門望諍有法之上意許別義。故雲但以法成其法。理不相違。此論所說法自相因。唯違於一。故顯示因。同無異有。自餘三因。乍觀他立。皆似其因。同有異無。彼此所諍宗上餘三。以理窮之。皆無同品。其因亦是異有同無。如法差別不積聚他用。有法自相離實等有性。有法差別作大有有緣性。皆無同喻。彼因但於異品上有。由彼矯立以異為同。故今違之以彼異為同。成相違義。論中示法各各不同。法自相相違。改他同喻為異。改他異喻為同。後之三違。以他同為同。以他異為異。欲顯相違。因必仍舊。喻或改新。其不定因。立順因正。破乃相違。因雖不改。通二品轉。不生決智。立不定名。此相違因。隨應所成。立必同無異有。破必同有異無。決智既生。故與前別。若立因正。破者相違。因通二品。豈非不定。故此四因。不違四六。又將法自相因同無異有。就後三種同有異無。與三合說。一往觀文。必無是理。初以異為同。後以同為同故。今將後三。以就初一。以異為同。便有合者。改他能立之同喻故。如勝論立所說有性離實等外有別自性。許非無故。如同異性。乍觀此因是共不定。二皆有故。然彼五頂諍五句外無別有性。故立有性離實等五有別自性。闕宗同品。其同異性。既是異品所離之外。由彼勝論。方便矯立。舉異為同。許非無因。唯於異品實等上有。同遍非有。亦如論說聲常之宗法自相因。對無空論闕無同喻。所作等因。望於異品瓶等上有。同上遍無。許成相違。今此亦爾。依此比量。後三從初。一因違四。法自相相違者。所說有性離實等外無別自性。許非無故。如實德等。同異入宗所等之中。故無不定。彼所立量。離實等有性是法自相。能有實德業離實等有性。不能有實德業離實等有性。是法差別。彼意本欲成能有實德業離實等有性。故今與彼法差別為相違雲。所說有性應非能有實德業離實等有性。許非無故。如實德等。為有法自相相違雲。所說有性應非有性。許非無故。如實德業。彼說離實等有性。今隨難言陳而非有性。故違自相。不違自教自語之宗。同喻亦無所立不成。有性既為有法自相。作有性有緣性。作非有性有緣性是有法差別。彼意本成作有性有緣性。故今與彼有法差別為相違雲。所說有性非作有性有緣性。許非無故。如實德等。不改故因。即為違量。故成四因。此上同喻。舉同異為喻亦得。隨所立故。違一有四。論自說二。違二有六。論自說一。違三有四。今略敘一。違四有一。今亦示法。自餘十種。皆如理思。此四亦有他自共比。各三亦說有違他自共。四相違因合三十六。論文所說。皆共比違共。向三四因。皆自比違自。他比違他等。皆應准知。諸自共比。違共及自。皆為過失。違他非過。他比違他及共為失。違自非過。義同前說。此但說全。應詳一分。既許一因通違四種。故知此四非必相違。問四相違九句何句所攝。答乍觀文勢。唯初一違是九句中第四第六。具二因故。九中二因違法自相相違因故。今觀後三皆彼第四。同品非有異品有故。違所立故。此上所說但是立敵兩俱不成四相違因。亦有隨一猶預所依餘三不成四相違因。三十六中。一一有四。合計一百四十四種諸相違因。如不定中引理門說。皆應思惟。恐文繁雜故略不述。然理門論攝此頌雲。邪證法有法。自性或差別。此成相違因若無所違害。問如前所說十四似因。設有兩俱不成。亦有不定及相違耶。如是乃至設相違決定。亦相違因耶。答若有兩俱不成。必無不定及與相違。兩俱不成。彼此俱說因於宗無。不定之因於宗定有。彼因立正。用此因違。彼正必違。此違必正。令宗不定。相違之因亦於宗有。隨其所應即用此因成彼義。此違無正。彼正無違。令宗決定故名相違。由此若有兩俱不成。必無不定及與相違。若有後三不成。可有不定及與相違。隨應還成隨一等不定及相違義。由因於宗隨一猶預隨一所依而說有故。然非一切。就三隨一可說有故。自他共比既各有三。有體無體全分一分。總相而說二十七不成。五十四不定。三十六相違。合計一百一十七句似因。相對寬狹以辨有無。皆應思惟。恐繁且止。依理門雲。因與似因多是宗法。不定相違並於宗有。多並宗法。唯四不成於宗亦無。非宗法故。有四不成。定無相違及不定過。此說共者。餘如理思。   論。已說似因當說似喻。   述曰。似能立中。下第三解似喻有二。初結前生後。後依生正釋。此初也。   論。似同法喻有其五種一能立法不成二所立法不成。三俱不成四無合五倒合。   述曰。下依生正釋有二。初標列。後別解。標列有二。初標列同。後標列異。此初也。因名能立。宗法名所立。同喻之法。必須具此二。因貫宗喻。喻必有能立。令宗義方成。喻必有所立。令因義方顯。今偏或雙。於喻非有。故有初三。喻以顯宗。令義見其邊極。不相連合。所立宗義不明。照智不生。故有第四。初標能以所逐。有因宗必定隨逐。初宗以後因。乃有宗以因其逐。返覆能所。令心顛倒。共許不成。他智翻生。故有第五。依增勝過但立此五。故無無結及倒結等。以似翻真故亦無合結。   論。似異法喻亦有五種一所立不遣二能立不遣三俱不遣四不離五倒離。   述曰。此標列異。異喻之法須無宗因。離異簡濫方成異品。既偏或雙。於異上有。故有初三。要依簡法。簡別離二令宗決定方名異品。既無簡法令義不明故有第四。先宗後因可成簡別。先因後宗反立異義。非為簡濫故有第五。翻同立異。同既五過異不可增。故隨勝過亦唯五立。   論。能立法不成者如說聲常無質礙故諸無質礙見彼是常猶如極微。   述曰。下別釋中。初同。後異。同中有二。初別解五。後總結非。解初不成有二。初舉體。後釋不成。此初也。舉彼宗因者。顯似喻體。如聲論師對於勝論立聲是常宗。兩俱許聲體無質礙。以勝論師聲是德句德句無礙。聲論雖無德句。然以其聲隔障等聞故知無礙。若據合顯。亦是因過。以心心所為因同法無礙因轉。前已明因。今辯喻過故不言因。   論。然彼極微所成立法常性是有。   述曰。此下釋不成中有二。初明所立有。後辯能立無。此初也。以聲勝論俱許極微。體常住故。准釋能立無。此處應言以諸極微常住性故。以互意存影略故略無也。   論。能成立法無質礙無以諸極微質礙性故。   述曰。此釋能立無。此聲勝論計微質礙。故無能立。問因為成宗。因有兩俱隨一等過。喻亦成宗。何故但名能立不成。不明餘耶。答因親成宗。故有四過。喻是助成。故無四過。又解。因是初相。據初辯四。顯第二相亦有四種。彼開此合。義實相似。以喻准因亦有四種。一兩俱不成。即論說是。隨一不成。彼聲論師對佛弟子。立聲常宗。無質礙因。舉喻如業。佛法不許。即是隨一。雖俱所立無。且辯能立隨一。猶預不成准理有二。一宗二因。前已具顯。今喻亦二。於中綺互。或因猶預非喻能立。或喻能立非因猶預。或俱猶預。或俱不猶預。前三是過。第四非過。因猶預非喻能立者。如於霧等性起疑惑時。為煙為霧。即立彼處定應有火。以現煙故。如廚捨等處。或指如餘疑惑因喻舉一例餘。即可思准。或可。因是宗法。有法猶預。因亦成過。如廚等現煙立敵俱決定。何成猶預。又解。因具三相。二喻即因。既第二相。何非猶預。能立所依不成者。不同於因有第二三相。無宗有法。但闕初相。此所依無能立亦無。然亦得名無能立所依不成。如數論師對佛弟子。立思受用諸法宗。以是神我故。如眼等根。若言假我。因喻無過。今言以是神我故因佛法不許。故隨一無。此因既無。故喻無依。此約依因。或喻所依無。名所依不成。且約依因。如下更解。然有說言。謂所立既成。必有所依。故無第四不成之過。今謂不爾。為依於彼所立之宗。為依喻上所立無常。若依所立。因喻相似喻依因不依。故知不可。若依喻上所立無常者。此非喻依。喻依依極微故。亦復不可。又縱有所立。不立第四過。或若所立無。第四豈不立。設雙依彼有法及法。如俱不成豈無此過。若言即依因。如闕宗因。豈無此過。問若喻上能立不依所立。能立依何。答二解。一言。以依因故。因無無依。問若因無依。喻是何過。答若因依無。即不成因。因體非有。即是喻中所依不成。問若言因無依故即因不成。故喻能立亦無所依者。即無無宗有因喻等諸闕減句。若言無能別故說為無宗者。豈無所別不無宗耶。若言無所別即宗因無者。因有三相。彼但無初。後二相有。何不名因。若言有過故不名因。即十四因總名不成。皆有過故。何須別說。然准道理。言因之時。唯取初相。有法無故。闕無初相。即是無因。以後二相說為喻故。故無所依。設有能別。而無有法。亦其是過。問何以得知。有此四過。答准因可有。喻既助因。因既無已。喻何所助。如因成宗有法無故。因何所成。故並為過。問喻上能立。何不依宗有法而依因耶。答以隔因故。問若隔因故應不成宗。答助因有力故說成宗。問喻既依因。舉彼瓶等欲何所用。答所依有二。一自體依。二所助依。瓶自體依。因所助依。一雲盡理而言。准論但約自體辯依。據兩俱隨一但望喻依。不可說言無礙因上兩俱隨一不許無礙。但於喻依。許不許故。此說為善。順論文故。   論。所立法不成者謂說如覺。   述曰。解所立不成有二。初牒指體。後釋其義。此初也。牒前總別宗因同前俱別舉喻。謂如覺。覺者即心心法之總名也。   論。然一切覺能成立法無質礙有。   述曰。下釋成初能立有。後所立無。此初也。以心心法皆無礙故。文准於前。   論。所成立法常住性無以一切覺皆無常故。   述曰。釋所立無。喻上常住實非所立。即同於彼。所立能立二種法者。即是其喻。從所同為名。故名所立。准前能立亦有四種。即文所辯。兩俱不成。舉極微對佛法立。隨一不成。雖有餘過且取所立以辯於過猶預所立不成者。猶預亦二。綺互亦四。准前能立。如大乘人對薩婆多。立預流等定有大乘種姓。然不定知此預流等有大乘姓不。故懷猶預。因雲有情攝故。如餘有情。然餘有情亦懷猶預。不知定有大乘姓不。此俱猶預餘者類思。   所依不成者。且約依宗為喻所依。如數論師對佛法者。立眼等根為神我受用。同喻如色等。此即能別不極成故。喻無所立。亦無所依。由無所依。喻上所立亦不得成。有雲。既有能立。故無第四。若二立無。豈無此過。   問喻上所立為依何法。若依能立。不應說因獨依有法。以因喻二俱能立故。若依所立。如前已難。答有二解。一雲因喻雖俱能立。以隔因故。一雲依宗所立。問若爾即有隨一所依不成。宗中所立敵不許故。答既雲諸皆。方舉於喻。即兼合已。證彼極成故得為依。不同舉因未極成故。若爾有舉因已即解宗者。依所立不。答亦不得。同喻先以不合故。又或舉因有未解故。若爾舉喻未解如何。一雲依喻所依。諸論說但舉瓶空等法為喻依故。此解為正。若據後解。所依不成。彼聲論師對大乘立。舉極微為喻。此闕所依。所依既無。所立亦闕。以大乘宗不立微故。細准而言。有自他共。全分一分。有體無體。思之可悉。恐繁不述。   論。俱不成者。   述曰。下解第三過。文分為三。初總牒。次別開。後釋成。此初也。   論。復有二種有及非有。   述曰。此別開列也。初開後列此二文也。有謂有彼喻依。無即無彼喻依。   論。若言如瓶有俱不成若說如空對無空論無俱不成。   述曰。此釋成。以立聲常宗。無質礙因。瓶體雖有。常無礙無。虛空體無。二亦不立。有無雖二。皆是俱無。問虛空體無。常可不有。空體非有。無礙豈無。答立聲常宗無質礙因宗因俱表。虛空不有故無礙無。理門但舉有喻所依。兩俱隨一猶預所依。及喻無依。皆略不明。准此有無。有即初二。無即第四。或有或無。即第三過。此有四句。一宗因俱有體無俱不成。即對無空論是。二宗因無體有俱不成。如數論師對薩婆多。立思是我以受用二十三諦故。如瓶盆等。三宗因有體。有俱不成。即論所說有俱不成是。四宗因無體。無俱不成。即前第二對佛法中無空論者。然此有兩俱隨一猶預及所依不成。初三各分於二。有及非有。且依有俱不成。兩俱不成。如論說是。隨一有二。一自隨一如外道立我能受苦樂。以作業故。對佛法中無空論者。取空為同喻。二他隨一有俱不成。如說聲常。無質礙故。對佛法者同喻如語業。猶預有俱不成者。如說彼廚等中定有火。以現□故。如山等處。於霧等性。既懷猶預。皆火有不決。山處是有。故成猶預。有俱不成所依不成者。喻依既有。闕無此句。若說依因宗即有此句前四句中第二句是前之四種。隨其所應。亦有全分一分。思準可知。恐繁不述。問前二偏無。何故不開有無二耶。答雙無既開。顯偏亦爾。偏既不立。俱無亦然。以影略故。無俱不成亦有兩俱隨一猶預及所依不成。兩俱無俱不成。如聲論師對勝論立聲常宗。所聞性故。如第八識。二俱不立有第八識故。隨一無俱不成者。如聲論師對大乘者。立此比量。彼自不許有第八識故。是自隨一。舉喻如空對無空論。即他隨一。猶預無俱不成者。既無喻依。決無二立。疑決既不異分。故闕此句。所依不成。若說依喻。即前說是。皆無喻依故。說依宗因。即前四句第四句是。於中復有兩俱隨一全分一分。恐繁不述。問真如常有。故說為常。虛空恆無。何非常住。又虛空無。何非無礙。答立宗法略有二種。一者但遮而無有表如言我無。但欲遮我不別立無。喻亦但遮而不取表。二亦遮亦表。如說我常。非但遮無常。亦表有常體。喻即有遮表。依前喻無體。有遮亦得成。依後但有遮無表二立闕。今立聲常。是有遮表。對無空論。但有其遮而無有表。故是喻過。有雲。聲宗上遮表。虛空喻上遮。別既兩俱成。總非能立闕。答若聲論師作此立者。即是所立不成過者。此亦不然。虛空之上。但有遮無常。無所表常。即所立不成。既但遮礙無所表無礙。何非能立闕古破他救雲聲無礙有遮有表。喻遮非表。喻不似因。亦不反成雲。如咽等所作。杖等所作。雖不相似。所作義同。亦得成喻者。此亦不爾。同有所作即遮表同。故得為因。彼遮無表。不與此例又雲。若唯遮喻無能立者。亦應小乘對大乘。立虛空是常。以非作故。立者許有遮表。敵者唯遮。望自應有隨一不成過。故知能立不成者。不約具遮表。此意以立對敵。敵但許有遮亦得成喻。全不許者方是喻過。故將此量為不定過。此量亦非。誰言無過。對大乘立。即無空論所別不成。宗無簡故。因有隨一。並闕所依。及不定過。為如擇滅。為類龜毛又擇滅喻常與非作。共許遮表。非是不成。故所引非。設若救雲。聲空俱取於遮。不取於表。可非能立闕不成過。然有破雲。若聲取遮不取表者。因喻亦爾。即有二過違理及教。以陳那菩薩理門論雲若法有遮表。不得唯取遮。而不取於表。此難亦非。以彼外道不以此教。為定量故。今雲。此約虛空辯無二立者。據彼本計言。常無質礙。定有遮表。不唯取遮。故是喻過。   論。無合者。   述曰。下解第四過有四。一牒章。二標體。三釋義。四示法。此初也。   論。謂於是處無有配合。   述曰。標無合體。謂於是喻處。若不言諸所作者。皆無常。猶如瓶等。即不證有。所作處。無常必隨。即所作無常。不相屬著。是無合義。由此無合。縱使聲上見有所作。不能成立聲是無常。故若無合即是喻過。若雲諸所作者皆是無常。猶如瓶等。即能證彼無常。必隨所作性。聲既有所作。亦必無常隨。即相屬著是有合義。問諸所作者皆是無常。合宗因不。有雲。不合。以聲無常。他不許故。但合宗外餘有所作及無常。猶此相屬。能顯聲上有所作故。無常必隨。今謂不爾。立喻本欲成宗。合既不合於宗。立喻何關宗事。故雲諸所作者。即合聲上所作皆是無常即以無常合屬所作。不欲以瓶所作合聲所作。以瓶無常合聲無常。若不無常合屬所作。如何解同喻雲。說因宗所隨。若雲聲無常他不許不合者。不爾。若彼許者。即立已成。以彼不許故。須合顯雲諸所作者。皆是無常。猶如瓶等。又設難雲。異喻亦言諸皆。豈欲籠括宗因耶。答不例。異喻本欲離彼宗因。顯無宗處因定不有。如何得合。返顯順成諸皆之言。定合聲上所作與彼無常令屬著因。   論。但於瓶等雙現能立所立二法。   述曰。此釋義也。謂但言所作性故。譬如瓶等有所作性及無常性。不以之成所作成無常。   論。如言於瓶見所作性及無常性。   述曰。此示法。若如古師。立聲無常。以所作故。猶如於瓶。即別合雲。瓶有所作。瓶即無常。當知。聲有所作。聲即無常。故因喻外別立合支。陳那菩薩雲。諸所作者。即合聲上所作之性。定是無常猶如瓶等。瓶等所作有無常。即顯聲有所作非常住。即於喻上義立合言。何須別立於合支。   論。倒合者。   述曰。下解第五過。文有其二。初牒。後釋。此初也。   論。謂應說言諸所作者皆是無常。   述曰。下釋。釋中有二。初舉正合。後顯倒合。此初也。宗因可知。   論。而倒說言諸無常者皆是所作。   述曰。正顯倒合。謂正應以所作證無常。今翻無常證所作。故是喻過。即成非所立。有違自宗。及相符等。如正喻中已廣分別。前之三過。皆有自他共分全等。此後二過。但有共全。無所餘也。或無分全。可分他自共。以隨立量有自等三故。總計似同。初三各四成其十二兼後二過總有十四分自他共有四十二於中細分全分一分。復以似因問似喻過。數乃無量。恐繁且止。   論。如是名似同法喻品。   述曰。此即第二總結非也。   論。似異法中所立不遣者。   述曰。下解似異五過為五。此即第一。於中有三。初簡牒。次指體。後釋成。此初也。簡有二重。一簡似同。雲似異中。二簡自五。以似異中過有五種。先明所立不遣似異法中。所立不遣者。即牒也。   論。且如有言諸無常者見彼質礙譬如極微。   述曰。第二指體。宗因如前。此中不舉。但標似異所立不遣。此類非一。隨明於一故雲且也。或不具詞。似五明一。故亦云且。   論。由於極微所成立法常性不遣彼立極微是常住故。   述曰。下釋成有二。初所立有。後能立無。此初也。初三句依指正釋。下兩句牒計顯成。聲勝二論。俱計極微常故。不遣所立。   論。能成立法無質礙無。   述曰。下明能立無。淮所立有。亦應言彼立極微有質礙故。文影略爾。此中亦有兩俱隨一猶預無依不遣。或無第四過。以異喻體但遮非表。依無非過。但有前三。或亦有四。如立我無。許諦攝故。異喻如空。對無空論雖無所依。亦不遣其所立法故。此論所明。聲對勝論兩俱不遣。若對薩婆多隨一不遣。薩婆多計微非常故。猶預不遣者。如言彼山等處定應有火。以現煙故。如餘廚等處。異喻諸無火處皆不現煙。如餘處等。然有火處亦無其煙。故懷猶預。不現煙處火為有無。故猶預不遣。維摩經說。如無煙。火如燋穀芽。今據顯相故無違也。然隨所應有自他共全分一分等。   論。能立不遣者。   述曰。下解第二有三。初牒章。次指體。後釋成。此初也。   論。謂說如業。   述曰。指體也。   論。但遣所立。   述曰。釋成有二。此釋所立無。以彼計業是無常故。   論。不遣能立彼說諸業無質礙故。   述曰。辯能立有有二。初明能立有。次牒計顯成。准前應言。彼說諸業體是無常。無質礙故。牒計顯有。以影彰無。亦准於兩俱隨一等過。思之可悉。   論。俱不遣者。   述曰。解第三過。文亦有三。此即牒也。   論。對彼有論說如虛空。   述曰。此指體也。即聲論師對薩婆多等。立聲常。無礙。異喻如空。   論。由彼虛空不遣常性無質礙故。   述曰。釋成有二。初明二立有。後約計釋成。此初也。   論。以說虛空是常性故無質礙故。   述曰。約計釋成也。兩宗俱計虛空實有。遍常無礙。所以二立不遣也。問似同不成。俱中開二。似異不遣。何不別明。答同約遮表。無依成過。異遮非表。依無俱遣。故無非過。問異喻但遮。異無非過。遮有立異。無豈非過。如立虛空定應非有。以非作故。如龜毛等。諸常有者。皆必非作。如空花等。豈非無體俱不遣耶。答前望一宗。故同開二。此約別立。故合為一。立有異有。即有不遣。若無必遣。立無異無。即無不遣。異有必遣。故不開二。此中亦有兩俱不遣隨一猶預及無所依。亦隨所應。有自他共分全等過。如理思准。   論。不離者。   述曰。解第四過。文分為二。初牒章。後示法。此初也。   論。謂說如瓶見無常性有質礙性。   述曰。此示法。離者。不相屬著義。言諸無常者。即離常宗。見彼質礙。離無礙因。將彼質礙屬著無常返顯無礙屬著常宗。故聲無礙定是其常。今既但雲見彼無常有質礙性。不見無常屬有礙性。即不能明無宗之處。因定非有。何能返顯有無礙處。定有其常。不令常無礙互相屬著。故為過也。合即先合聲上無礙。欲令無礙常住定隨。離即先離聲上常住。欲令無宗因定不有。返顯無礙之所至處。定有常住宗義隨逐。故理門雲。說因宗所隨。宗無因不有。依第五顯喻。由合故知因。准此即是雙離宗因。合應返此。   論。倒離者。   述曰。下解第五過。文有二。如前科。此初也。   論。謂如說言諸質礙者皆是無常。   述曰。示法。宗因同喻。皆悉同前。異喻應言諸無常者見彼質礙。即顯宗無因定非有。返顯正因。除其不定及相違濫。返顯有因宗必隨逐。此則顯彼宗因。今既倒雲諸有質礙。皆是無常。自以礙因。成非常宗。不簡因濫。返顯於常。此有二過。如正異辯。亦可有三。自他及共。無一分過。總計似異中亦四十二。如同喻說。餘細分別亦准上知。   論。如是等似宗因喻言非正能立。   述曰。此解似中。大文第二結非真也。言如是者。即指法之詞。復言等者。顯有不盡。向辯三支。皆據申言而有過故。未明缺減。非在言申。故以等等。復雲似宗因喻者。等彼缺減。後牒前三。總結非真。故是言也。若爾何故不言如是似宗因喻等。而雲如是等似宗因喻耶。答喻下言等。恐有離前似宗因喻。別有似支。顯離此三。更無有別似宗因喻。故於前等。   論。復次為自開悟當知唯有現比二量。   述曰。上已明真似立。次下第三明二真量。是真能立之所須具故之說。文分為四。一明立意。二明遮執。三辯量體。四明量果。或除伏難。此即初二也。與頌先後次第不同。如前已辯。問若名立具。應名能立。即是悟他。如何說言為自開悟。答此造論者。欲顯文約義繁故也。明此二量。親能自悟。隱悟他名及能立稱。次彼二立明。顯亦他悟疏能立。猶二燈二炬。互相影顯。故理門論解二量已雲。如是應知悟他比量。亦不離此。得成能立。故知能立。必籍於此量。顯即悟他。明此二量。親疏合說。通自他悟及以能立。此即兼明立量意訖。當知唯有現比二量者。明遮執也。唯言是遮。亦決定義。遮立教量及譬喻等。決定有此現比二量。故言唯有。問古立有多。今何立二。答理門論雲。由此能了自共相故。非離此二。別有所量。為了知彼。更立餘量。故依二相。唯立二量。問陳那所造因明。意欲弘於本論。解義既相牟楯。何以能得順成。答古師從詮及義。智開三量。以詮義從智。亦復開三。陳那已後。以智從理。唯開二量。若順古並詮。可開三量。廢詮從旨古亦唯二。當知唯言。但遮一向執異二量外。別立至教及譬喻等。故不相違。廣此二量。如章具辯。有依於此唯二量文。遂立量雲。似現比等皆比量攝。如疏具述。有過不習。又傳立雲。外道立宗。現比量外。有至教等量雲。非比極成現所有量。非現量攝。極成現量所不攝。量所攝故。猶如比量。言非比量。簡一分相符。以佛法許比量是現所有。非現量攝故。復欲取為同喻。即顯因具足三相故。言極成現量。簡不極成。以佛法許至教亦是現量攝故。言所有者。又簡自語相違。若直言極成現量非現量攝。既言極成現量。復非現量攝。故有相違。又若不言所有。不詮得至教量。是現所有。然狹帶說。故雲所有量。因中言極成。簡隨一過。以大乘至教量是現量攝故。言量所攝。簡不定過。為如比量。極成現量所不攝故。至教離現別有耶。為如非量。所不攝故。非別有體耶。又量所攝。簡非量相符。以大乘許非量現所有量。非現量攝。又成立離比量外更有喻等量者。以大乘許譬喻量等非現量攝。故立量雲。非現極成比所有量非比量攝。極成比量所不攝量所攝故。如現量。簡過如前。陳那菩薩以此量無過。但與立量。為決定相違因量。立現比量外無至教。量雲。非現極成比所有一分不極成量是現量攝。比量所不攝量所攝故。如現量。又成立離比量外無義准等。量雲。非比極成現所有一分不極成量是比量攝。現量所不攝量所攝故。如比量。簡過如前。是故陳那依此二相。唯立二量。其二相體。今略明之。一切諸法。各附已體。即名自相。不同經中所說自相。以分別心假立一法。貫通諸法。如縷貫花。此名共相。亦與經中共相體別。有說。自相如火熱相等。名為自相。若為名言所詮顯者。此名共相。此釋全非。違佛地論。若以如火熱等方名自相。定心緣火。不得彼熱。應名緣共。及定心緣教所詮理亦為言顯。亦應名共相。若爾定心應名比量。不緣自相故。   乘斯義便。明自共相。諸外道等計。一切名言得法自相。如說召火但取於火。明得火之自相。佛法名言但得共相。彼即難言。若得共相。喚火應得於水。大乘解雲。一切名言。有遮有表。言火遮非火。非得火自相。而得火來者。名言有表故得於火。有救難外雲。汝若名言得火自相。說及心緣應燒心口。以得自相故。若他反難雲。汝定心緣火。既得自相。應亦燒心。心此不燒。假智及詮。雖得自相。而不被燒。如何難我。即有解雲。境有離合殊。緣合境者被燒。定心離取故不被燒。由此前難但應難名言。言依語表。表即依身。是合中知。若得自相即合被燒。今問。此難為難因明自相。為經中自相耶。答雲依因明自相。若爾此難並不應理。因明自相。非要如火熱為自相。如何難彼合火燒心等。設縱依經自共相難。即不得言假智及詮得自相救。彼假智詮。論自誠說得共相故。若據外宗。彼非假智詮。俱得自相。故可依此智以難於彼。彼返難曰。定心得自相。應定心被燒。亦不得以離合取救。誰言定心唯離取境。瑜伽說通離合取故。又若離取即不被燒。亦應離取不得自相。火以熱觸為自相故。又於極熱捺落迦中。意與身識。同取於火。既不被燒。應不悶絕。不與苦俱。彼既悶絕。及與苦俱。明得彼火熱自相故。前救及難。二並成非。今且自共相。外道未必皆有此二。佛法之中。有此義故。彼外道等。但言火等即得火體。火體為自相。而不立共相。不能分別經之與論。故總難之。若如說火。得火自相。即應燒口。此據言火在於口中。言得自相。自相亦不離口。故應燒口。或可。抑難。非正難彼合口被燒。口是發語之緣。非正語故。正難於彼尋名取境之心。亦得自相。得自相者心應覺熱。若他返難言。令我尋名緣火之心亦被燒者。自是被屈。非預我宗。尋名假智不得彼火之自相故。若覺熱觸即非假智。稱境知故。設定心中尋名緣火等亦是假智。不同比量假立一法貫在餘法。名得自相。各附體故名得自相。是現量收。不得熱等相故假智攝。如假想定變水火等身雖在中。而無燒濕等用。如上定心緣下界火雖是現量。所帶相分亦無燒濕等用。問若爾實變水火地等。有濕熱等用不。答雖有用而不燒心等。但任運變中。即是火體自相。定心亦爾。問身根實智俱得火之自相。雲何得有燒不燒異。答火有微盛。燒不燒異。問因明自共相。有體無體耶。答此之共相。全無其體。設定心緣。因彼名言行解緣者。即是假智。依共相轉。然不計名與所詮義定相屬著。故雲得自相。然是假智緣。得名為共相。作行解故。此之共相。但於諸法增益相狀。故是無體。同名句詮所依共相。若諸現量所緣自相。即不帶名言。冥證法體。彼即有體。即法性故。若佛心緣。比量共相亦無有體。許佛遍緣故亦無失。有說共相亦是有體假。   此實不然。以何為體。若有體者。百法何收答言。法同分攝。許不相應是有體假此亦不然。謂誰言不相應是有體假。瑜伽五十二雲。緣去來生滅等。是緣無體識。若許有體。不證緣無。問空無我等。此之共相為有體無。有雲。有體。即此色等非我我所。名空無我等故。非境無故。成唯識雲。非異非不異。如無常等性。又雲。若無體者。如何與行非異耶。今謂不爾。若言即此色等非我我所名空無我故說非無。即應與色等是一而非異。如何非一異。又違五十二解雲證緣無識。一緣無我觀智。二緣飲食。飲食即香等。離色香等都無所有。三邪見緣無。四又諸行中無常無恆不實。共相觀識非不緣此。五緣去來生滅等。既引證緣無。明知此無體。且止傍論。   論。此中現量。   述曰。下今辯體有二。初辯現量體。後明比量體。辯現量中。文復分四。一簡彰。二正辯。三釋義。四顯名。此即初也。言此中者。是簡持義。向標二量。且簡比量。持彰現量。故曰此中。言現量者。即正所持。欲明立量。   論。謂無分別。   述曰。第二正辯。言現量者。謂無分別。問何智於何境離何分別。   論。若有正智於色等義。   述曰。第三釋義。文復分三。初簡邪。二定境。三所離。此初二也。若有正智。簡彼邪智。謂患翳目。見於毛輪第二月等。雖離名種等所有分別。而非現量。故雜集雲。現量者。自正明瞭無迷亂義。此中正智。即彼無迷亂離旋火輪等。於色等義者。此定境也。言色等者。等取香等。義謂境義。離諸映障。即當雜集明瞭。雖文不顯。義必如是。不爾簡略過失不盡。如智不邪。亦無分別緣彼障境。應名現量故。   論。離名種等所有分別。   述曰。此所離也。謂有於前色等境上。雖無映障。若有名種等諸門分別。亦非現量。故須離此名言分別。種類分別。等取諸門分別。故理門論雲。遠離一切種類名言假立無異諸門分別。言種類者。即勝論師大有同異。及數論師所立三德等。名言即目短為長等。皆非稱實名為假立。一依共相轉。名為無異。諸門六句。常無常等。或離一切種類名言。名言非一故名種類。依此名言。假立一法。貫通諸法。名為無異遍宗定有。異遍無等。名為諸門。或可。諸門即諸外道所有橫計安立諸法名為諸門。計非一故。此即簡非。若唯簡外及假名言。不簡比量心之所緣。過亦不盡。故須離此所有分別。方為現量。若一往唯言無二或三所有分別。有太寬失。非彼二三全非現量。准七攝三。意地唯除無分別智。餘位隨應恆有彼故。然離分別略有四類。一五識身。二五俱意。三諸自證。四修定者。此言於色等義。是五識故。理門論引頌雲。有法非一相。根非一切行。唯內證離言。是色根境界。次雲。意地亦有離諸分別。唯證行轉又於貪等諸自證分諸修定者離教分別。皆是現量。問此入正理。為同於彼言於色等。但是五識亦有餘三。答有二解。一雲同彼。於色等境。且明五識。以相顯故。此偏說之。彼論廣明。故具說四。二雲具攝。言色等義。不唯五境。彼之三種。亦離名種等所有分別。此略總合。彼廣別說。問別明於五。五根非一。各現取境。可名現現別轉。餘三如何名現別轉。答各附體緣。不貫多法。名為別轉。文同理門。義何妨別問言修定者離教分別。豈諸定內不緣教耶。答雖緣聖教。不同散心計名屬義。或義屬名。兩各別緣。名離分別。非全不緣。方名現量。若不爾無漏心應皆不緣教。   論。現現別轉故名現量。   述曰。此顯名也。此四類心。或唯五識。現體非一名為現現。各附境體。離貫通緣。名為別轉。由此現現各各別緣。故名現量。故者。結上所以。是名現量。顯其名矣。雖無是字。准解比量。具合有之。彼文無故。闕結所以。影顯有故。俱為互文。其義相似。依理門論雲。由不共緣。現現別轉。故名現量。五根各各明照自境。名之為現。識依於此。名為現現。各別取境。名為別轉。境各別故。名不共緣。若爾。互用豈亦別緣。答依未自在。且作是說。若依前解。即無此妨。或現之量。五根非一名現現。識名為量。現唯屬根。准理門釋。理則無違。若通明四。意根非現。又闕其識自體現名。但隨所應。依主持業二種釋也。   論。言比量者。   述曰。下明比量。文分為四。初牒名。二出體。三釋義。四結名。此即初也。   論。謂藉眾相而觀於義。   述曰。此出比體。謂若有智。藉三相因。因相有三。故名為眾。而方觀境義也。   論。相有三種如前已說由彼為因於所比義。   述曰。此下釋義有三。初釋前文。次簡因濫。後舉果顯智。此初文也。言相有三。釋前眾相。離重言失。故指如前。由彼為因。釋前藉義。由即因由。藉待之義。於所比義。此即釋前而觀於義。前談照境之能。曰之為觀。後約籌慮之用。號之曰比。言於所彰結比故也。   論。有正智生。   述曰。此簡因濫。謂雖有智藉三相因。而觀於境。猶預解起。此即因失。如前決定相違之因。或可。釋疑。前但略指三相如前。即有疑雲。如聲勝論因皆三相。豈緣彼智即為正也。遂即釋雲。雖具三相。有正智生方真比量。彼智或生疑故不為正。   論。了知有火或無常等。   述曰。此即舉果顯智。明正比量。智為了因。火無常等。是所了果。以其因有現比不同。果亦兩種火無常別。了火從煙現量因起。了無常等從所作等比量因生。此二望智俱為遠因。藉此二因。緣因之念。為智近因。憶本先知所有煙處必定有火。憶瓶所作而是無常。故能生智了彼二果。故理門雲。謂於所比審觀察智。從現量生。或比量生。及憶此因與所立宗不相離念。由是成前舉所說力。念因同品定有等故。是近及遠比度因故。俱名比量。問言現量者。為境為心。答二種俱是。境現所緣。從心名現量。或體顯現為心所緣。名為現量。問言比量者。為比量智。為所觀因。答即所觀因。及知此聲所作因智。此未能生比量智果。知有所作處。即與無常宗不相離。能生此者。念因力故。問若爾現量比量及念。俱非比量智之正體。何名比量。答此三能為比量之智近遠生因。因從果名。故理門雲。是近是遠。比量因故。俱名比量又雲。此依作具作者而說。如似伐樹。斧等為作具。人為作者。彼樹得倒。人為近因。斧為遠因。有雲。斧親斷樹為近因。人持於斧。疏非親因。此現比量為作具。憶因之念為作者。或復翻此。避前二釋。故名比量。問理門論中現比量境及緣因念。隨其所應俱名現比。如何此中俱但說於智。何理得知。彼於現境亦名現量。比量之因亦名比量。答理門論中雲。問何故此中與前現量別異建立。此問詞。為現二門。此處亦應於其比果說為比量。彼處亦應於其現因說為現量。俱不遮止。   此答詞。即初後互明也。今者此中俱但出量體。略彼作具之與作者。略廣故爾。   論。是名比量。   述曰。第四結名。由藉三相因。比度知有火無常等。故是名比量。故是二字。如前應知。   論。於二量中即智名果是證相故如有作用而顯現故亦名為量。   述曰。第四明量果也。或除伏難。謂有難雲。如尺秤等為能量。絹布等為所量。記數之智為量果。汝此二量。火無常等為所量。現比量智為能量。何者為量果。或薩婆多等難。我以境為所量。根為能量。彼以根見等。不許識見。故根為能量。依根所起心及心所而為量果。汝大乘中。即智為能量。復何為量果。或諸外道等執。境為所量。諸識為能量。神我為量果。彼計神我為能受者知者等故。汝佛法中既不立我。何為量果。智即能量故。論主答雲。於此二量即智名果。即者不離之義。即用此量智。還為能量果。彼復問雲。何故即智復名果耶。答雲。夫言量果者。能智知於彼。即此量智。能觀能證彼二境相故。所以名果。彼之境相於心上現。名而有顯現。假說心之一分名為能量。雲如有作用。既於一心以義分能所故。量果又名為量。或彼所量。即於心現。不離心故。亦名為量。以境亦心。依二分解。或此中意約三分明。能量見分。量果自證分。體不離用。即智名果。是能證彼見分相故。相謂行相體相。非相分名相。如有作用而顯現者。簡異正量。彼心取境。如日舒光。如鉗鉗物。親照境故。今者大乘依自證分。起此見分取境功能。及彼相分為境生識。是和緣假如有作用。自證能起故言而顯現。故不同彼執直實取。此自證分。亦名為量。亦彼見分。或此相分。亦名為量。不離能量故。如色言唯識。此順陳那三分義解。   論。有分別智於義異轉名似現量。   述曰。下第四大段明二似量。真似相形。故次明也。於中有二。初似現。後似比。似現之中。復分為二。初標。後釋。此即初也。標中有三。一標似現體。二標所由。三標定名。有分別智。謂有如前。帶名種等諸分別起之智。不稱實境。別妄解生。名於義異轉。名似現量。此標似名。   論。謂諸有智了瓶衣等分別而生。   述曰。此下釋也。釋文亦三。即釋初也。謂諸有了瓶衣等智。不稱實境。妄分別生。名分別智。准理門言。有五種智。皆名似現。一散心緣過去。二獨頭意識緣現在。三散意緣未來。四於三世諸不決智。五於現世諸惑亂智。謂見杌為人。睹見陽炎謂之為水。及瓶衣等名惑亂智。皆非現量。是似現收。或諸外道及餘情類。謂現量得故。故理門雲。但於此中。了餘境分。不名現量。由此即說憶念。比度。悕求。疑智。惑亂智等。於鹿愛等。皆非現量。隨先所受分別轉故。五智如次可配憶念等。智下言等是向內等。離此更無可外等故。於鹿愛等者。西域共呼陽炎為鹿愛。以鹿熱渴謂之為水而生愛故。此境言等。等彼見杌謂之為人。病眼空花毛輪二月瓶衣等。故彼復言。如是一切世俗有中。瓶等。數等。舉等。有性。瓶性等智。皆似現量。是假非真。名世俗有。舉瓶等取外道五唯量實句義等。數即勝論所計德句。言等等取彼量合離等。舉即業句。取捨屈伸行。舉即彼取。或是彼行。以等於餘。有性即大有。瓶性等即瓶性同異。等取和合句等。智即緣此之智。皆似現量。此等皆於五塵實境之中。作餘行相假合餘義。分別轉故。問此緣瓶等智。即名似現。現比非量三中何收。答非量所攝。問如第七識。緣第八執我。可名非量。汎緣衣瓶。既非執心。何名非量。答應知非量不要執心。但不秤境。別作餘解。即名非量。以緣瓶心。雖不必執。但惑亂故。謂為實瓶。故是非量。   問既有瓶衣。緣彼智起。應是稱所知。何名分別。   論。由彼於義不以自相為境界故。   述曰。此釋所由。由彼諸智。於四塵境。不以自相為所觀境。於上增益別實有物而為所緣。名曰異轉。此意以瓶衣等體即四塵。依四塵上唯有共相無其自體。此知假名瓶衣。不以本自相四塵為所緣。但於此共相瓶衣假法而轉。謂為實有。故名分別。   論。名似現量。   述曰。此釋定名。由彼瓶衣依四塵假。但意識緣共相而轉。實非眼識現量而得。自謂眼見瓶衣等。名似現量又但分別執為實有。謂自識現得。亦名似現。不但似眼現量而得。名似現量。此釋盡理。前解局故。   論。若似因智為先所起諸似義智名似比量。   述曰。此第二解似比。文亦有二。初標。後釋。此即初也。於中有三。初標似因。次標似體。後標似名。似因及緣似因之智為先生。後了似宗智。名似比量。問何故似現。先標似體。後標似因。此似比中。先因後果。答彼之似現。由率遇境。即便取解謂為實有。非後籌度。故先標果。此似比量。要因在先。後方推度邪智後起。故先舉因。或復影顯。三句三文。如次配釋。   論。似因多種如先已說用彼為因。   述曰。下釋。如先所說四不成。六不定。四相違。及其似喻。皆生似智因。並名似因。前已廣明。恐繁故指。准標有智及因。今釋亦有所知之因。及能知智。皆不正故。俱名似因。然釋文無。即舉因顯用彼因智以為先因。准理標中亦合雲。若似因智。及邪憶彼所立宗因不相離念為先。文略故爾。釋文隨標。亦略不說。   論。於似所比諸有智生。   述曰。釋前所起諸似義智。起之與生。義同文異。如於霧等。妄謂為煙。言於似所比。邪證有火。於中智起。言有智生。   論。不能正解名似比量。   述曰。此釋名也。由彼邪因。妄起邪智。不能正解彼火有無等。是真之流。而非真故。名似比量。   論。復次若正顯示能立過失說名能破。   述曰。下第五大段解真能破。文分為三。初總標能破。次辨能破境。後兼顯悟他結能破號。或分為四。初二如前。第三出能破體。第四結能破名。且依初科。此即初也。他立有失。如實能知。顯之令悟。名正顯示能立過失。其失者何。   論。謂初能立缺減過性立宗過性不成因性不定因性相違因性及喻過性。   述曰。此辨能破境。即他立失分二。初辯闕支。次明支失。謂初能立缺減過性。此即初辯闕支。或總無言。或言無義。過重先明。故雲初也。此之缺減。古師約宗因喻。或六七句。陳那已後。約因三相。亦六或七。並如前辯。或且約陳那因三相為七句者。闕一有三者。如數論師對聲論。立聲是無常。眼所見故。聲無常宗。瓶盆等為同品。虛空等為異品。此但闕初而有後二。聲論對薩婆多。立聲為常。所聞性故。虛空為共同品。瓶盆等為異。闕第二相。所量性因。闕第三相。闕二有三者。如立聲非勤發。眼所見故。虛空等為同。瓶盆等為異。闕初二相。如立我常。對佛法者。因雲非勤發。虛空為同。電等為異。因闕所依。故無初相。電等上有。闕第三相。諸四相違因。即闕後二相。如立聲常。眼所見故。虛空為同。盆等為異。三相俱闕。立宗過性等下。別明支過。此等或於能破。立所破名。故理門雲。能立缺減能破。立宗過性能破等。問雲何能立缺減等名為能破。能破理在出彼過言故。答此於能破說所破名。據實能破在於言也。或於所作說能作名。能立缺減等為因。能起此能破言。名為能作。即能破言從起。名為所作。破實在言。缺減能破等。是於所作立能作名。亦如於果立彼因號故也。或雲。此唯約境。以下更雲顯示此言。若前是言。何須後說。   論。顯示此言開曉問者故名能破。   述曰。兼顯悟他結能破號。立者過生。敵責言汝失。立證俱問。其失者何。名為問者。敵能正顯缺減等非。明之在言。名顯示此。因能破言。曉悟彼問。令知其失。捨妄趣真。此即悟他。名為能破。此即簡非。兼悟他以釋能破名。簡雖破他不令他悟亦非能破。   論。若不實顯能立過言名似能破。   述曰。此大段第六明似能破。文分為三。初標似能破。次出似破體。後結似破名。辯釋所以。此初也。   論。謂於圓滿能立顯示缺減性言於無過宗有過宗言於成就因不成因言於決定因不定因言於不相違因相違因言於無過喻有過喻言。   述曰。此出似能破體。初明妄言闕。後辯正言邪。立者量圓。妄言有缺。因喻無失。虛語過言。不了彼真。興言自負。由對真立。名似能破。准真能破。思之可悉。   論。如是言說名似能破。   述曰。下結似能破名。辯釋所以。於中分二。即結名及釋。此即初也。如是者。指前之詞言說者。即圓滿能立缺減言等。如此等言名為似破。問何故於圓滿能立。顯示缺減性言等。為似能破。   論。以不能顯他宗過失彼無過故。   述曰。釋所以。夫能破者。彼立有過。如實出之。顯示立證。敵令知其失。能生彼智。此有悟他之能。可名能破。彼實無犯。妄起言非。以不能顯他宗之過。何不能顯。彼無過故。由此立名為似能破。   論。且止斯事。   述曰。大文第三方隅略示。顯息煩文。論斯八義。真似寔繁。略辯為入廣之由。具顯恐無進之漸。故今略說之。雲且止斯事。   論。已宣少句義為始立方隅其間理非理妙辨於餘處。   述曰。一部之中文分為二。此即第二顯略指廣。上二句顯略。下二句指廣。略宣如前少句文義。欲為始學立其方隅。八義之中。理與非理。如彼理門。因門集量。具廣妙辨。   因明入正理論疏卷下   寫本雲。   道本奧雲。以天長六年十二月略見竟。予二年春欲披疏文。鳩集眾本。幸得明詮。自筆道本。矚而翫之。實為精要。但星霜久積。其文將消。意欲模寫胎之來葉。遂乃初移點。次寫道。後一攬。於是犁上卷之漸畢。夏天受病。模寫屬廢。三年夏重。中卷並四相違半未成。四年秋畢其功矣。多日採翰。疲眼竭力。雖懼移點之舛錯。猶懌模寫之果然。既而傳法燈於後代。開惠眼於來世(而已)。於時永久四年秋八月十日於興福寺灌頂院慧曉記之(云云寫本奧日比也)。   或本雲。   始自仁平四年三月二十五日至五月二日移點畢。                 釋氏藏俊   久壽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以藏公為師讀   始同三年正月九日讀畢字點有誤者改直了。                 從一位(在判)   藏俊幸入先師之室雖稟遺訓識隔正理之門不足傳燈況每披三卷大疏失文之首尾乍訪兩朝諸家迷義之淺深然依 長者殿下仰任明詮之點守先師說謹侍御讀之末座謬授因明之大疏其年月日詳於御筆。   久壽三─二─十七─重讀了(不對師)去十一─始之十三日抄三十三過文了。   見疏之間雲點雲義不審不少書其趣押其處追問藏公決之。   點不審自保元年五月二日至同八日決之。   義不審自同年同月八日至同十八日決之。   此中九十十一十七四ン日隨決令藏公記問(余)答(藏公)之趣以備後鑒。   建武二年(乙亥)十一月三日書寫之   扶八九之老眼終三卷之微功願因兔毫之緣列龍華之筵矣。   同三年正月二十五日點了 權律師尊經   (校者雲。九帖之內。中下。下中。下下。三帖左記錄在)。   捨那瓶水芳流有盡此帖昔埋沒於明石之邊塵也既多年慈尊傳燈餘光尚照要文今還歸於興福之淨剎而再全部。      各投金錢寄附之    於時文化(庚午)年九月 日   法印大僧都 訓 算   法印大僧都 專 賀   法印    英 專   法印    順 實   法印大僧都 訓 英   法印    榮 學   法印    秀 算   法印    章 誠   法印    教 憲   法印    弘 映   權律師   榮 宗   權律師   榮 尊   權律師   算 榮   擬講    秀 演   榮 懷   長 胤   願 辨   長 有   智 興   訓 尊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44 冊 No. 1841 因明義斷   No. 1841 [cf. No. 1630]   因明義斷   淄洲大雲寺苾芻慧沼撰   詳夫。因明論者銓衡八藏。繩墨四韋。九十六道之規模。二十八師之軌轍。宗歸立破。道洽自他。寔大夜之玉珠。是長昏之龍燭。故暢其鴻賾者。乃樹正之司南。控彼宏綱者。誠破邪之逐北。是以。法王肇出。初闢幽關。智將嗣生。重開奧府。無著聳八支以立玄極。同八柱以承天。世親陳五分。以顯深幾。若五山而鎮地。復有陳那命世以秀出。舉三立以類三光。天主應時以挺生。張二悟而齊二耀。可謂。趨寶山之帝輦。出朽宅之王軒。故用之者稱智雄。述之者標詞傑。所以。演暢之輩。皆吐袪闇之神燈。注述之儔。各奮斬邪之智劍。故言申即陳立破。開章先辨正邪。紛綸於八極之間。暐曄於六合之內。沼雖不敏。敢慕高蹤。故輒藻鏡是非。議詳得失。豈只故乖前哲。務為成其本宗。冀來鑒忽披。幸知其意耳。   有人解能立雲。若立三支。令他解悟。故名能立。若望因喻先成宗支未許。為成未信必藉能成。因喻既為能成。能成必有所立。即以宗為所立。因喻為能立。其義雲何。答若以一向。望於敵論宗他未許。必因喻成故。所立中者。共量可爾。他自如何。豈可宗支自生不信。又前說在能立之時。宗豈他家已許。若他已許舉。即相符極成。若他不許。恆在所立之內。何故前說。宗在能立之中。若雲前望生他智解。宗居能立之中。若為因喻所成故。在所立之內者。此亦不然。瑜伽對法俱雲。所立有二。謂自性差別。能立有八。謂宗因等。理門亦云。由宗因喻。辨說他未了義。說名能立。不說他智在所立中。何故今者。說宗望他即為能立。又宗他既不許。何得說為能立。故理門論雲。唯有共許決定言詞。說名能立。宗不共許。故非望他說為能立。說能立者。即是言宗。望所詮義名為能立。為所立者。宗言雖說。義未顯決。假因喻成。言義方顯。故名所立。若望敵者。宗名所立。以他不許。今成立故。雖本立義為生他解。不望他智說為能立。然此論雲。已說宗等如是多言。開悟他時。說名能立者。此據因果合說。以由因喻成宗顯決。他智得生。若其不能成彼所立。令其顯決。他智不起故。比量為因。他智為果。能立所成離過。圓滿能為因故。由此理門雲。今此唯依證了因故。宗生他智。豈名證了。又雲。辨說他未了義。說名能立。說他智為所立。曾無教故。若會今古能所立殊。如本疏說。   有人云。然舊來相傳皆作解雲。無著世親已前。說八為能立。自性差別二為所立。乃至即牒先疏。依於聲明為難。並疏解雲。因有三相。因一喻二。皆名多言。由此定知。宗是所立。世親已前。顯諸所諍。不過自性差別二種。故是所立宗為能立。立此二故。陳那已後。以此二種。未互差別成不相離。不是所諍。此意雲。先德一向定判。陳那已後。宗為所立。已前宗為能立。不許互通。故雲今依自解者。乃至雲。古師亦說宗為所立。廣教理成。陳那宗亦能成多理教立。其義雲何。答此乃廣前所釋。何雲唯自新知。故本疏雲。陳那已後略有三釋。一雲宗言所詮義為所立。故瑜伽論第十五雲。所成立義有二種。一自性。二差別能成立法有八種。其宗能詮之言。及因等言義。皆名能立。其宗之言。因喻成故。雖亦所立。彼於次說。何故先立宗耶。為先顯示自所愛樂宗義。故亦所立。非定所立。能成義故。猶如於因。喻對所成故。但名能立。宗所詮義。定唯所立。獨名所成。此即具釋宗通能所成。何言先不說。二雲。總聚自性差別。教理。俱是所立。論俱名義。總中一分。對敵所申。若言若義。自性差別。俱名為宗。即名能立。雖此對宗。亦是所立。能立總故。得能立名。故陳那等。宗名所立。與瑜伽等理不相違。瑜伽等不說宗非一向唯能立故。此亦俱通豈不明說。三雲。自性差別。合所依義。名為所立。能依合宗。說為能立。總立別故。非此總宗定唯能立。對敵合申。因喻成故。亦是所立。由非定所立。故得能立名。陳那但以共許因喻。成他未許。他未許者。唯是合宗。宗為所立。自性差別。但是宗依。非正所立。所立之具。所望義殊。不相違也。不爾慈氏無著天親。豈不解因明。說所為能立(此亦明說)。此即撮諸幾要。提彼宏綱足悉不違。何勞煩重。諸論互申異義。並不相違。若言陳那文義盡同舊師。天親豈不解因明。許令乖異。又復陳那立宗因喻。即說皆同古師能立。現比等支。何故即許除簡。又如瑜伽八支之內。開喻無合結支。雜集能立八中。合喻加於合結。若雲合結即同類異類。名目何不相當。如實論亦五支合結。雲何即別獨許陳那遮五能立。說彼唯言。不聽遮於八支。唯三外有能立。若雲如實非真道理。此語未是誠言。若亦許解因明。何故開遮不等。又如古師立量。即加聖教為三。陳那為自悟門。量中但唯二種。故知。諸論開合親疏不倫。取捨異途各據一義。其中會釋。具本疏辨。由此更廣以理教徵。即為徒設。   有人云。若因一喻二為多言名能立者。於中隨闕。名能立過。如闕異喻。應是過收。若言是過。違掌珍論。彼闕異喻。非過故也。此義如何。答亦不然。誰言彼論比量無過。唯識論雲。有依大乘遣相空理。依似比量。撥無此識及一切法。若雲彼說餘量。非掌珍者。應舉誠言。又此量中。豈不撥無一切法耶。又理門論雲。為必具二譬喻言詞。方成能立。為如其因。但隨說一。論自答雲。若就正理。應具說二。由是具足。顯示所立。乃至雲。若有於此一分已成。隨說一分亦成能立。准彼論意。於二喻中。若隨解一。不舉非過。若俱妄解。待說方悟。要具說之。故雲若就正理。應具說二。若不說者。明知不正。又此論雲。又初能立。缺減過性。若雲喻總言闕一不成闕。亦應宗總言闕一不成闕。又解。誰言掌珍。闕於異喻。異喻本為遮因濫行。無依因不濫。去正無宗因。即是異喻。故理門論釋二喻雲。前是遮詮。後唯止濫。乃至雲。由是雖對不立實有太虛空等。而得顯示無有宗處無因義成。若無異所依。異喻不得立。此言何用。若爾既具支。何名似比量。答犯餘過。廣如別疏。   有人云。陳那既乖古說。何故竟無論文破斥。其事雲何。答此亦不然。陳那明古說。非可須破斥。但取義異故不破斥。如世親說五能立。亦不非於舊陳。陳那雖三分能成。何假非於古說。設雲破古因明師者。餘不正者。非瑜伽等。然有說彼瑜伽等非。自餘之過。非前所引疏家之咎。若雲三分說宗等三者。既許陳那宗亦所成。能立之中。豈唯三也。若雲據宗在能立。說為三分者。若宗在所立。即應唯二分。若爾何故。虛設唯言。二亦能故。若雲宗在所立。即開喻為三者。由此故知。言三分者。但一因二喻。又復古師。宗為能立。陳那順古言中不違。所以理門等中。能立皆言宗等。文同意異。乃翻譯之主。能知陳那宗許能成。亦是先德已了。但為今造論意。正明宗在所立之中。釋宗為能立之言。疏中亦以具解。餘者不悉。執說皆同。未悟作者本意有別。疏主。既當入室親承指撝。況復大小因明明說。故理門頌雲。是中唯取隨自意樂。為所成立說名宗。不說能立說名宗。故釋中雲。故此多言。於論式等。說名能立。即顯順古。正釋即雲。言是中者。是簡持義。是宗等中故名是中。言唯者。是簡別義。簡別能立說為所立。此正明說若今宗亦能立。何故須唯。又雲。樂為所立。謂不樂為能成立性。又雲。若爾。既取智為了因。是言便失能成立義。此亦不然。令彼憶念本極成故。及此論中。皆無正釋宗為能立。既雲唯此三分說名能立。故知。一因二喻。以立宗時他智未生。要待因喻。他方解故。藉因三相。比智生故。故此論雲。言比量者。謂藉眾相。而觀於義。乃至雲。由彼為因於所比義。有正智生。理門雲。謂智是前智。餘從如所說能立因生。是緣彼義。不說從彼能立宗生。又宗不共許。立時他智不生。因喻共成。引證彼智方起。故理門雲。唯有共許決定言詞。說名能立。又理門雲。又比量中。唯見此理。若所比處。此相定遍於餘同類。念此定有。於彼無處。念此遍無。是故。由此生決定解。故知。所比即是所立。由此解生。即因三相。又雲。故定三相。唯為顯因。由此道理。雖一切分皆能為因。顯了所立。然唯一分。且說為因。故唯三言。定目因喻。若言陳那。定判其宗在能成者。釋中何無正說。但見標結順古之文。即定判為能立。其若船行逐水處異船同。執此定判能成。可謂見船執依舊水。昔聞刻舟求劍。斯之謂矣。   有人正釋論文解能立中雲。依舊解雲。世親已前。舉宗等取因喻。瑜伽總名能立。由有多言故。陳那已後。但取因喻。不取其宗。取所等因喻。乃至雲。自釋教東流。皆為此解。准依理教。即理未然。其義雲何。答此亦不然。此還將元一向唯說。陳那以宗唯在所立。不在能立。古之會釋所引如前。但是據今陳那論意。唯說因喻名為能立。廣顯同異。理教如前。此乃重陳。繁不再述。   有人云。如立量破他。宗因喻三。俱為能破。立量為申正義。何故獨簡其宗。其義如何。答此亦不例。如破他中有出過立量二破。豈可能立亦令立量出過二立。又破他出過。隨一一支。皆成能破。豈可量立。隨一一支。皆成能立。又立量明宗通能所立。豈立量破宗。通能所破。又復誰言。能破亦復通宗。因喻定故。可能破他。宗他不許。何成能破。故理門雲。唯有共許決定言詞。說名能立。或名能破。非互不成猶豫言詞。復待成故。又過類中。名似能破。據立量中。是因喻過。翻此能破。故但因喻立宗。雖為破他。無因他宗不破。故但因喻。唯識第十四。出其宗非。似出過破。不是立量。故無立量破他。亦名宗為能破。准此還是例於能立。但應因喻。   有人云。古人解雲。古因明師。或聲為宗。或無常為宗。或合為宗。乃至雲相傳。雖有此分別。理恐未然。所以知者。古師既有異說。應有論文。撿如實等並無此文。何得異說者。其義雲何。答亦不然。說古師非。誰言即指瑜伽等論。說為餘人。又不可雲。瑜伽等中。不作是說。故今古同。不得言異古因明師。古因明師。豈但瑜伽等。諸釋因明者。名為古因明師故。故理門雲。又於負處。舊因明師。諸有所說。或有墮在能破中攝。或有極粗。或有非理。如詭語類。故此不錄。又雲。又此方隅。我於破古因明論中。已具分別。故知。有古師說非者即破之。不言瑜伽等。   有人云。論雲差別為性。言差別性故者非也。其義雲何。答此亦不然。三藏本譯雲差別性故。後呂才與文軌法師。改雲差別為性。豈以昧識為誠言。靈哲為謾語。若是翻譯之輩。可許義正以改之。彼解疏尚破之。改論那宜遂許之。又言故者。結定之詞。顯此宗者要依法與有法。共相差別。違他順已。方為宗故。故雲有法及法者。皆須極成。所以宗中。有此故字。具顯所以。如本疏明。   有人云。先釋即不共許。是所立法。所作性因。彼此極成。即能立法。故無常法。正是所立。此解雖爾。未是通途。所以然者。且如立聲無常一量。可如所說。以為所諍。若依有性等量。豈得以非實。為所立法耶。本意諍有法大有性非實即實等。其義雲何。答應此共思。若本諍有法。不諍法者。言非實等。為是有法。為當法耶。若是有法。即應先陳。若其是法。不為所諍。言法何為。又以何為極成有法。極成能別。差別為宗。若言彼據諍其法說。若諍有法。何為能所別。不可將有法。為能別故。以先陳故。又若有法。正是所諍。一切諍有法。皆無同喻過。又法不成有法故。又復不可大有非實。俱是所諍。無極成有法。依何立宗。又若大有正所諍。所成之宗。即合名法。故理門雲。又於此中。觀所成故。立法有法。故知。還以非實等為法。即是所諍。廣其所以。如本疏釋。准彼。既無別解。舊釋故合通途。及解大有為法有法。會理門論。皆如本疏及別抄釋。   有人云。因喻何無極成。自解雲。因喻必要極成。以無濫故。真似相翻。皆無此說。其義雲何。答此亦不然。因中既有兩俱不成。隨一不成。翻彼故須極成。但言略故。准理定有。故成唯識論第五卷雲。極成六識隨一攝故等。又理門雲。令彼憶念本極成故。是故此中。唯取彼此俱定許義。故知。因喻亦有極成。   有人云。因必是扶順。順益所立。是宗之義。將為新妙。其義雲何。答此則舊德釋成。何得稱為新異。故本疏雲。又建立義。能建立彼所立宗故。或順益義。由立此因。順益宗義。令宗義立。是故名因。此則先成。豈雲新解。   有人云。法性法爾必然之理者。方是正因。其事雲何。答此釋未為盡理。如所作性因。立聲無常。對聲顯論。隨一不成。豈作必然之理。又理門論雲。是故此中。唯取彼此俱定許義則為善說。由是。若有彼此不同許定非宗法。又雲。唯有共許決定言詞。說名能立。又方便心論雲。凡聖同解。方得為喻。喻則因相。故知。不定唯取法爾必然之理。皆為正因。若唯取者。應雲法爾道理。言論即為善說。及能立言詞。何須共許。由此故知。雖非法爾。但諸過無違。能立宗義。俱共許者。即得為因。如見自鷺。表水有無。見燈火處。表知熱觸。非於此處。法爾有火。及以白鷺。此例非一。故知。不定唯取法爾。   有人。釋因中敘舊解雲。言義智三。皆通生了。皆名為因。雲相傳皆此分別。然汎爾對果辨因。非無此義。若望此中。辨因相者。恐非善說。何以知者。今所明因。望所立義。不望智果。又雲。若依親生敵智。以釋生因。恐為猛浪。能生敵智。非唯因故。其義雲何。答此亦未閑疏中所說。疏中初雖汎說。然亦此因。各具三相。闕一即非正取成宗。疏中自簡雲。正取言生。正能立故。即是明因。望所立義。此生智了。照解宗故。故正因體。言生智了。兼亦通餘。能建宗果。故知。不是唯望智果。又雖雲生。不言唯因能生他智。然因正是勝增上緣。能生他智。如說了因。雖言義智。然意正取智了非餘。以他智生宗方顯故。故知。生因雖宗因喻。若言若義。正能生因。即因喻言。故理門雲。若爾。既取智為了因者。此即牒言因。難雲。是言便失能成立義。釋雲。此亦不然。令彼憶念本極成故。既雲令彼憶念本極成。即生彼智。故他智生。勝但因喻。故下復雲。唯有共許決定言詞。說名能立。又雲。若所比處。此相定遍。於餘同類。念此定有。於彼無處。念此遍無。是故。由此生決定解。又雲。餘所說因生者。謂智是前智。餘從如所說能立因生。以此故知。望了宗邊。正取智了。望生他智。正取立者。詮因喻言。何以故。本意立量。為生他智。何故說因唯望宗果。故望於宗。即唯依了。望成宗義。為生他解。即取生因。不爾。如何言生決定解。又雲。能立因生。又雲。開示諸有問者未了義故。又雲。開悟他時。說名能立等。故此因言。定通生了。   有人云。相傳解雲。陳那已前。相者體相。非指瑜伽等。如前以引。破古體者。廣如理門。   有釋遍是宗法性四句雲。有是宗法非遍者。即所依不成是也。   有人破雲。德所依因闕所依。故因無所依。因體不成。故非宗法。其義雲何。答此亦不然。若有有法之宗。可說德所依故是宗家法。本無有法。是誰宗家之法。雲是宗法而非遍。   有人云。若據似因說。遍非宗法者。即不定因是。其義雲何。答此亦不然。既遍在宗。何非宗法。若雲不正不名宗法者。雲何理門九句。俱雲宗法。又若初相中。兼簡餘相過。可得雲非宗法。遍是宗法性。但顯初相。既遍有法。何非法性。若言要是正因。方名遍是宗法性者。但說遍是宗法性。即是已簡過盡。何須更說。同品定有等。又雖遍於宗。有不定故。非宗法者。即應言正是宗法性。何須遍言。遍言。不能離諸過故。若言以遍不能離過故。須更言是宗法性。即應雲正。正能離過故。無有正非宗法者。即唯一句。已辨正因。不勞煩語。既不作是說。故知。遍是宗法性。但顯初相。故理門雲。雖一切分皆能為因。顯了所立。然唯一分。且說為因。既說且言。明非具簡。   有人云。同品定有性。異品遍無性。各有四句。然但置唯言。為異舊人。以雖簡過。有不盡故。其義雲何。答此亦不然。今雖置唯。還同不盡。不能簡得不共不定。又若唯言。簡異品有。亦應唯言。但在同品。亦遮遍宗。以置唯同品有言故。故知。各為顯其自相。但同品定有。即第二相。有過生者。是餘相過故。異品遍無。應知。亦是但明第三相。雖異遍無。有過起者。自是餘相。若雲既簡過不盡。何須四句。今作亦同。何乃偏責。故知。各別簡明自相後取此相。相對而辨。方顯正因。煩不能具。於餘異遍無中。諸多解釋。皆應更思。悉未盡理。故此簡者。方窮正理之妙門。得作者之深意。故作四句。非為徒設。   有人云。同有因法宗法不同有者。雖名同法。而非喻也。故下文雲。此因以樂以空。為同法故。亦是不定。即判雲。恐未盡理。自決雲。若望其宗名為同品。望因名同法。其義雲何。答此不異前。何勞更釋。又自雲。夫有能立因法。所立宗法必隨。故於喻中但說因法。宗法自隨逐也。此言有濫。不簡別故。若言有因宗定隨者。雲何喻中。有所立不定過。但許有能立。又復誰說。於同喻中。但說因法。宗法自隨。准理門論。舉喻之時。要具說因宗。不單說因故。准理正因。因有之處。宗必定隨。然舉喻時。必須俱說。不爾無合。異喻例此。又雲。若望因名品名法具得二名。望宗亦名品名法。此亦先陳。何煩復說。先德雲。但同異於有法之上所作義者。名之為法。又此所作。非總所立。不得名品。名之為法。宗總所立。遂與品名。能所異故。又因宗二。同異名法。別同異名品。此同異二。故名為法。次下因同異。及上宗同異。並別同異。故皆名品。   有人云。設天親以瓶體為喻。教理無違。何假斯救。若以燒見等破。自是似破。理非我咎。何以知者。今但由瓶。有所作義。定有無常。取瓶為喻。以所作是無常義故。雖有燒見。所作非因。何得為難者。其義雲何。答此亦不然。若以瓶體為喻。由瓶有所作義。故有無常。即應雲顯瓶決定有性。何得言顯因同品。決定有性。以瓶所作。與聲所作為同品。以彼瓶處所作。有無常隨。故名同品。瓶體四塵。豈名所作同品。   有人難雲。若言夫喻況法。法必似喻者。未知能喻所喻之法。其體為一為別。若言一者。體既是一。彼此共知。何待因成。若言別者。即明別體之法。有別同相。有因義者。引之為喻。何得例難。令法體相一切皆同。其義雲何。答此義不然。若取瓶體為喻。此與聲宗為一為別。若言是一。即同前難。又有多過。若言別者。何得名同法。若雲聲有所作。瓶亦有所作。故名同法者。不然。何以故。應雲顯瓶決定有無常。何須雲顯因同品。決定有性。因是所作。瓶上之義。豈可瓶體名所作性。若爾。應聲體為所作體。若如是。即取有法聲名之為因。還成宗義一分為因。宗因無別過。餘多問難得失例知。煩不具述。然既取瓶為喻。將作殊能。今者據彼略舉三難。一雲。古師許瓶燒見。理令自許聲燒見者。陳那順此作難。為以聲是燒見。為非燒見。若自許即相符極成。若自不許。今者難他。何非自違耶者。不然。由彼取瓶。為同喻體。陳那就他為難雲。汝所許聲。應可燒見。猶如瓶等。如難勝論雲。汝地應非有礙身根所得。許眼見故。猶如色等。豈自不許地身根得。而為難耶。故就他難。即無自過。明非自許。二雲。故理門釋喻中雲。由如是說。能顯示因同品定有。異品遍無。非顛倒說。既不取瓶。此乃重頌前因。雲何能顯因也。如言聲無常所作性故。諸所作皆無常。如所作無常等。豈成能立者。不然。前所作無常。但別宗因。後舉諸所作。總攝宗喻。無常亦爾。不唯重頌。亦正是合。故定所作無常是喻體。若如先所說。取瓶為喻體。即應直指瓶。何須重舉。諸勤發皆無常。猶如瓶等耶。又若取瓶體為喻。成立聲無常等。何故。雲說因宗所隨。宗無因不有。不言說瓶因所隨。瓶無因不有。此二名譬喻。餘皆此相似。又雲。應以非作證其常。或以無常成所作。此顯正說。應以所作成無常。以常離所作。不言以瓶證無常。故正喻體。所作無常。舉依以顯。若不如是。舉瓶即知定有所作。舉喻之時。但雲如瓶。何須俱牒宗因。雲諸所作皆是無常。猶如瓶等。何須煩重。又瓶為喻體。即因外立別法為喻。與其因義。都不相應。乃至雲。所作性故。所類同法。不說能立所成立義。此意不說能立之因。所立宗義。以為喻故。又因所作性。喻體即瓶。以瓶有所作故無常。不是所作無常為同品。即唯宗法名因。瓶體非因。雖瓶體上。有於因宗。終是大過。故理門雲。若唯宗法。是因性者。其有不定。應亦成因。雲何具有所立能立。及異品法二種譬喻。而有此失。准此論文。故不取瓶等體。正為其喻。三雲。陳那意。以外人立無義之因。於同異品。義相各別。以義別。不得和合正說。為非彼義。故雲喻顯於因。無別喻體者。亦不然。准此意許。若有義之因。因外立喻。即取瓶等。若爾。何得喻是因分。因是所作。瓶四塵故。即違理門。彼雲。若爾。喻言應非異分。答雲。事雖實爾。然此因言。唯為顯了是宗法性。非為顯了同品異品。有性無性。故立同異。顯後二品。因言顯初相。即聲所作。同顯第二。故瓶所作。若以同顯第二。即取瓶體。因顯初相。應當取聲。既詮初相。取聲上所作故。詮第二相。取瓶所作。故下文雲。故定三相。唯為顯因。由此道理。雖一切分皆能為因。顯了所立。然唯一分。且說為因。故第二分明。亦所作不可難言。即第三分說為異喻。亦應所作。第三遮詮。故不為例。又第三相。異遍非有。舉異非有。正即是因。故舉瓶等。但是喻依。若作斯解。可謂妙解。餘謬名妙。非為實妙。諸餘不正。准此例知。故作三解。喻體之中。第三順古。文義無違。初二皆違。可熟思察。故不煩顯。   有人解唯此三分說名能立雲。古解言。因一喻二。以為三分。即設難雲。若依掌珍論。闕異喻亦成能立。何得言唯三分耶。其義雲何。答此難不然。清辨勝義一切皆空。空為同品。雖無於有。亦得雲無宗之處。因不有性。異喻得成。以異止濫。濫除即異喻。故理門雲。後唯止濫。由合及離。比度義故。由是。雖對不立。實有大虛空等。而得顯示無有宗處。無因義成。正解二喻。具足宗因。若非異喻。此言徒設。   有人釋雲。但遮外道小乘。及天親等。立五支等。以為能立。說唯三分。乃至雲。非唯因喻。引對法雲。釋宗因喻訖。次釋合雲。謂由三分。成立如前所成義已。故知。三分是宗因喻以為證者。其義雲何。答此亦不然。對法若雲唯此三分。可引彼證。彼雲由三。更舉合結等。即知能立。不唯前三。不說唯故。前三正能合結傍顯。俱能立故。故彼論解合雲。遂引彼義。令就此法。正說道理。解結雲。結者謂到究竟趣。所有正說。由此道理極善成就。故是此事。決定無異。結會究竟是名結。既由結支。決定究竟。明唯前三。能立不足。又復標雲。能立有八。今者言三。違彼說故。若雲合結助非正立故。唯前三者。此亦不然。喻亦助因。應唯二分。又無唯字。故知。引非。若爾無著等。豈不解因明。立八為能立。今陳那並遮。若爾天親。豈不解因明。今陳那設遮。又豈天親。不見瑜伽對法論等。立五為能立。五八既不說相違。略三何要同古。故知。作者意別各不相違。親疏合離。取捨異故。   有人引理門雲。於比量中。唯見此理。乃至雲。遮合結等。此意。以論雲為於所比。顯宗法性。故說因言。為顯於此。不相離性。故說喻言。為顯所比。故說宗言。於所比中除此。更無其餘支分。故知。陳那說宗因喻。雲唯三分者。其義雲何。答不然。前雲。又比量中。唯見此理。若所比處。此相定遍於餘同類。念此定有。於彼無處。念此遍無。是故由此生決定解。即因三相。不說其宗。又雲。於所比中故宗為所比。即所立因喻。能比即能立。故不取宗。雲唯三分。又雲。故定三相。唯為顯因。由此道理。雖一切分皆能為因。顯了所立。然唯一分。且說為因。以此故知。宗為所立。三相能顯。即為能立。餘所引證。立理設難。並如前說。   有人會對法瑜伽雲。對法中合。即瑜伽同類。自解對法合支。如遮破我類遣執常。復雲。瑜伽同類等。即此同喻等。其義雲何。答不相當。既雲瑜伽同類即此同喻。雲何得與對法論中合支相似。彼類餘法以為合故。如先德釋。可同因明。又許如實能立。異瑜伽等。不許陳那造意少別。豈獨陳那。解因明理。天親不悟。愛憎與奪。何太不倫。   有人自問答雲。瑜伽對法。皆說八為能立。此但為三。豈成相順。答因明即瑜伽十支之一支。豈得違反本經。自為鉾楯等。其義雲何。答此亦不然。如實亦瑜伽一支。何得許乖本論。若雲不乖彼說合結。陳那何故遮卻。又復合結。名言不殊。那知不遮對法中八。由據增勝說唯三。遮意解不同。釋亦少別。如瑜伽論。八為能成。尚自料簡。真唯有三。餘能立之能立。名為能立。非實說八。俱為能立。末代解釋。取捨尚然。於古聖賢。何苦不許。   有人解似宗過中俱不極成雲。執我是思。即蘊計我。無思極成。其義雲何。答亦不得然。亦應我為因緣。即蘊計我。無因極成。若雲猶計我與和合作因緣。不俱言因緣。何得相例者。本來執異。何須前例。故知。說神我佛法不許。非極成。若假我者。佛法即許。非不成。今言我與和合作因緣。和合即實有。大乘不許。俱不極成。亦不得雲。立我是思。非外道宗。故是極成。論雲如數論師。對佛弟子。若立佛法宗。是第九過故。何雲所別。亦不得言二十五諦。不立思故。非外道宗。以即計我是思。何得更立思耶。以許有實思故。極成不許實和合故不成。   有釋不成因過中雲繩輪咽臍所作。不應分別。並極成因。他亦顯生俱所作。二俱所作並為因。其義雲何。答此難不然。所作名生。所顯非生。何得二因俱名成作。又引廣百論第一雲。又無常因。有不成過。就生滅義。自宗不成。隱顯義釋。他宗不成者。待撿彼文。   有解不成。總料簡中雲。兩俱隨一。既對立敵以辯。不得更約自他等辯句也。此義如何。此亦不爾。如俱不成。無約自他分別之者。可如所說。隨一之中。何故不得約自他辯。隨一言通。但言全分一分隨一不成。為隨敵不成。為隨立不成。既有立敵二殊。約自約他。極妙猶豫所依過亦准此。不得苟乖前哲。置此迷辭。   有人作四句中。有遍是宗法性。非同定有。非異遍無者。即法差別相違因是。此義如何。答亦復不可。指此為句不違道理。然雲於同品真他上。無故非同品定有。他中含真假他。若為復將真他為同品。設若言他是假他故。真他為同。臥具亦同品。即同定有性。何得為此句。若雲以臥具是真他用。是異品收。豈非假他亦受用耶。   有人云。有非遍是宗法性。是同品定有。是異品遍無。即聲論相違決定亦是。此亦不然。豈聲論所聞因。於聲遍非有。而說闕初相。又雲。俱非句者。即法自相相違因是。此亦不爾。聲生論許常聲是所作。如何闕初相。又雲。或第五不定。亦是此句。亦為不可。若此論中。第五不定。聲常無礙。因許於樂有。明聲亦成。若理門第五。不定所聞性因於異遍無。於聲上有。何得闕三。理門論雲。一向離故。不雲闕二。若雲不能成宗故。不得雲遍是宗法性者。即諸不定因。皆是此句。何但第五辨相是非句數。得失如前已述故不重明。   有人云。假立無為常。以非作故。此無同喻。異喻如瓶。此是何過。乃至雲。或可龜毛望宗所立無處。名為異品。若望其因。應是同品。此義未詳者。今為詳雲。龜毛常無。尚不得為宗同品。雖非所作。亦非因同品。若無所表常體。非宗同品。亦無所表非所作體。非因同品。有人約六不定別。別作八句中。且第一句。有唯犯自共非他俱雲。如大乘師。對小乘雲。極成之聲定是識變之聲。自許所知性故。無共同品者。其義雲何。答此理不然。以何故。此對於誰。若對經部。夢所聞聲。彼許識變。若對有部。極苦獄卒等所發之聲。亦許識變。俱為共同。何得雲無。若雲獄卒許變。聲非許變者。不然。無異品故。設有部宗。不許獄卒是識變者。對經部師。終有前過。又復立雲。極成之聲。定是識變聲。於比量中。不見是理。但爭識變非識變。故設救雲。極成之聲。攝獄卒等所起之聲。理亦不爾。非遍許故。諸空見者不許有故。何得極成。據立敵同許。即名極成。終有前過。成唯識論。既取為喻。故共同品應雲。極成之聲是耳識變。許所知故。如耳識見分等。餘宗不立有三分故。夢中耳識。許不行故。獄卒叫聲。第六變故。設許耳識變。即極成收。攝入有法故。非耳識變。皆為異品。所知故。因皆遍轉故。為自共不定。   有人云。有唯犯他共非自俱句。雲如小乘師。對大乘雲。極成之聲。非是識變聲。所知性故。以色等為共同品。無共異品以菩薩不善色聲。為自同品。無自異品者。其義雲何。答此亦不然。經部許夢聞聲。有部獄卒叫。俱共異品。何得雲無。若雲此等聲。是極成攝。立非識變。有部可爾。若經部師。即違自宗。以薩婆多。雲獄卒等雖非有情。由惡業感。四大所造。為有情相。能為逼害。非識變故。若雲但對經部。且辨因過。非無宗過者。又亦不得。若如所立無正量過。皆犯相違決定過故。又復。宗因辨過之中。無將有法為法出過者。又理如前。若雲如薩婆多。對大乘等雲。心心所法。定有自種。許所知故。如餘有為法。此無自共同品。唯有他同品。以真無為為異品。因遍轉故。為他共不定。   有人云。共比量唯他不定。非不定者。其義雲何。答此義應思。所以者何。共量為生他解。因唯自許。尚得成因。以正翻邪唯他不定。何故非過。又如唯立自量。於他不定非過。以自定故。今者共量。雖復共定。於他宗中。因有不定。何得非過。或可。他喻非自所許。是故非過。或可。立量欲令他解。喻自雖不許。是他宗所許故。他情疑亦說為過。准此。他共二量之中。三種不定。俱說為過。唯自比量。於他不定。不說為過。非對於他令他解故。或自共量。唯他不定。非不定過。為違於他。立自共故。   有人云。有犯自他共不定。非俱共不定者。如大乘對小乘雲。極成之聲是識所變。所知性故。如相分。無共異品。其義雲何。答此亦不然。以諸無為。為共異品。俱許無為有非所變。故獄卒夢聲為共同品。設聲入有法。猶有色等。為共同品。俱識變故。何得雲自他不是俱共過。又以菩薩不善心相分。為他同品者。亦復不然。豈諸小乘。許心別變作相分耶。若許心變相分。為能所緣。若雲所緣。小乘不許。若非所緣。如何變相。准小乘釋。心上行相。是能緣心行解相狀。非是變起心上相分。成唯識論第二卷雲。執有識外所緣境者。外境是所緣。行相是能緣見分名事故。此廣推徵。如俱捨法師俱捨疏述。此句應雲。如薩婆多對大乘師。立第六識能為諸法因緣。以所知性故。或法所攝故。亦得無共同品。有共異品。大乘以第六識。能熏諸法種故為因緣。以第八等。為自同品。薩婆多師。以俱有因等皆因緣性。即第六相應諸心所等。皆為彼自同品。因俱遍轉無為共同。故自他共非共共也。二宗因緣。互非所許。故或可。無此若有自他同品。即共許故。   有人解不共不定中。與他相違決定量。出不定過雲。謂如共等四不定因。後二相中。闕一相故是不定。為如緣生故因。後二相中。闕一相故。非不定攝。以有此過故。不成相違決定者。其義雲何。答此亦不然。此緣生因。闕於何相。若有異品。因或濫行。異品既無。因無濫失。即是其因。唯同品有。異品遍無。豈無異體。此緣生因。於異品轉。雲闕一相。此量是非。及相闕具。亦廣如前。更不重述。   有人解不共不定中雲。有人云。自不共者。如佛弟子對聲論。雲聲是無常。所聞性故。不然。何以故。以虛空為共異品。瓶等為共同品。因皆非有。何故非俱耶。判雲。理唯是俱不共過者。其義雲何。答亦不然。亦是自不共過。除佛餘大乘人。以他方佛色。為自同品。真如無為。為自異品。因俱不轉。何得唯俱。若雲並佛色。亦所聞故唯俱者。亦不然。以空非所聞。唯他獨許。大乘准佛無非所聞。若雲據小乘人說。為唯俱不共者。理亦不然。小乘擇滅。為自異品。實無表色等。為自同品。因亦非有故。   有人云。若小乘師。對聲論師。立此比量。以耳識相分。為自同品。為自比量。即無過也者。其義雲何。答此亦不然。誰部小乘。許識變聲相為所緣者。彼之行相談當大乘所變相分。非彼自許心起相分。是所緣故。廣如前引。   有人云。有唯犯他不共。非自共不共。雲如小乘對大乘。雲極成之聲。非是唯識所變之聲。宗。是有漏性故。因。以色等為共同品。因於遍有無共異品。菩薩不善色等。為自同品。因亦遍有。無自異品。他許他方佛色聲。為他同異品。因遍無故。唯他不共者。其義雲何。答亦不應理。過失准前。獄卒等聲。為共異品。因於彼轉。成共不定因。若此聲在有法。即違宗過。何名不共。又有漏故。因亦他一分不成之過。何得但是唯他不共。亦有他不成。如此方佛聲。極成所攝。大乘不許是有漏故。若大眾部等立此量者。因俱一分不成。不得言唯他不共。   有人云。有唯犯自不共不定。非他俱。雲如大乘對小乘。雲極成之聲。定是識變之聲。有漏性故因。其義雲何。答此亦不然。非是所變聲。即自異品。第七八識。俱不是所變聲。第八所變聲。為自同品。因二遍轉。何得雲唯自不共過。又雲。唯犯自不共非過。以不能壞共量道理。亦不損自義。故非過也。此亦不然。如佛法立。聲是無常。所作性故。彼立聲常。所聞性故。無共同品。以大乘宗不立虛空。真如他宗非有。既不壞共量。又不能損自他。亦應非過。應解雲。因於同品有非有。異品非有。望彼同一分非有。立自不共。同一分有。得是正因。故不有過。若作斯解。得成無過。若如所解。共亦非過。又雖唯自不共不定。雖不壞共量。亦不能立自。何得非過。   有雲。有唯犯共不共。非自他者。如大乘對小乘。欲立七八識。雲六種識身離自體外。更有餘識。宗。是識攝故。因。以色等為共同品。此因不轉。無共異品。以自許第七。為自同品。總以八識。為自異品。此意以無共異品。即是異品遍無相。何故前與他相違決定量。作不定過雲。為如緣生故。後二相中。闕一相故非不定。即許無異喻。闕第三相。不共不定。但闕第二。不闕第三。准前無異。闕後二相。是相違因。何名。不共不定。若許無異亦異品無。但闕第二。判緣生因闕一即非。前後相違故定一過。   有唯犯自他不共非共。如大乘對小乘。雲極成之聲定是識變。以是共許攝故因。此亦不然。望自望他。許共攝因於宗非有。以各自許。非共許故。是不成因非不定因。若雲雖是不成亦犯不定。若爾。即是有是不成亦不定。不得唯犯自他不共。犯三之中。佛弟子對數論雲。聲識變。所聞性因。此亦不然。此是共他。不是自故。以自變色等。許成智聞故。復判不定中。句雖有八。過但有四。犯他非自俱。犯自非他俱。犯自他非俱。三俱不犯。此四句非過。如前解釋。此是共量唯三不犯。決定非過。可如所判。餘判非過。理亦如前。   同分異遍轉中作八句雲。有唯犯自同一分異遍。非他共者。如小乘對大乘。雲極成之聲定非耳識所變。第二三中隨一攝故。以一切色等。為共同品。此因不轉。以耳識相分為共異品。此因遍轉者。亦不然。一切色等。及以耳根。俱共同品。因於耳根轉。乃是共同一分異遍。何名唯自。耳識相分。為他異品。小乘不許耳識變相分。理如前說。菩薩不善色聲。為自同品。此因分轉不善耳識相分。為自異品。理同前非。又雲。他方佛色等。為他同品。因不遍轉。以聲為他異品等。此亦不然。以他方佛色。及根俱他同品。因即分轉。以聲為異品因即遍轉。何唯是自。又雲。亦是法自相相違過者。亦不然。作相違雲。極成之聲定耳識變。以第二三中隨一攝故。同喻如何。設許取耳識相。猶有不定過。為如相分。第二三中隨一攝故。是所變。為如耳根。第二三隨一攝故。非耳識變。況不共許耳識變相。若以成所作智。亦緣變耳根。無不定過者。不然他不許故。若改因喻。便非相違。餘諸句過准例可知。煩不具敘。   又有人解決定相違。問雲。此與比量相違何別。解雲。比量相違。但有立宗因。喻未必得成。如立瓶等。即違共比量。因喻皆闕。相違決定宗因喻皆成。未詳此釋。既因法皆闕。何成比量。而言相違。又既無因。宗不違因。即與自教相違何別。第二解雲。望違宗邊。亦不望違因。望違因是比量相違者。若違他宗立是比量。若違自宗亦與自教相違何別。第三解難中雲。若闕初相。但後二相。由後二相。令前立因成不定者。即唯相違決定。不是比量相違。若爾。與兩俱隨一不成何別。俱闕初相。有後二相。若雲初二不成。或有後二相。或無後二相。故有別者。不然。若闕初相。與不成無別。若具三相。與比量相違不殊。前二不攝。可立別過。離二更無別相違相。何須別立。由彼自雲。闕初具後二。即相違決定。准此意許具三相者。即亦名比量相違。故有此難。又復所作因具三相。可得名決定。所聞闕初相。如何稱決定。故不可以闕相之因。與具相因。能作相違。應更細思。所聞之因。何以闕初。若以不能成宗故闕初相。即所聞因。亦闕後二。皆不能成所立宗故。若雲同有異無不闕後二。所聞聲有何即闕初。如雲眼見。彼此不成。聲是所聞一切同許。定有初相。不得言闕。故理門雲。唯彼有性。彼所攝故。一向離故。既言一向離。明有初相。若雲不共不定。闕第二相。相違決定。即闕二相。俱是所聞。更有何別。不許聲有。故具三相。方名相違。俱決定故。又自下文難他不定。元不成因。何得雲具後二相也。此所聞因。既闕初相。如何具後。又雲。雖闕於初相。二喻證決定。亦應具足後二相無違宗得立。問既爾。破他自解。相違決定與比量相違何別。答如本疏釋。今更助解。相違決定是因過。比量相違是宗過。又比量相違前邪後正。相違決定前後俱邪。此比量相違。後必破前。相違決定。則不如是。為正量違故。名比量相違。如違現等。此釋極妙。窮至理也。故二差別。問若爾。比量相違與自教相違有何別。答自教相違。宗違自教。如勝論教說常無常。今立為常。故違自教。不違因故。比量相違。非但違教。亦違於因。故二差別。問若爾。如勝論師。許聲所作。教說無常。今立為常。自違宗因。何名自教。答勝論師立順所聞因。同喻證成。非全違因。偏違所作立瓶常。宗遍違因故。故二過別。又違自教。不必違因。有雖違因。必違自教。如聲生立內聲無常。此雖違宗。不違因義。以許其聲是所作故。若遍違因。即比聲相違。   有人將不成對不定為四句雲。有不成因非不定。即四不成。有不定因非不成。即五不定。或唯第四。俱句即第六。亦可取初及二三五四相違因。其義雲何。答理全不然。所聞雖不成。而自名不定。又前自雲。雖是不成。何妨不定。如不共不定等。故初句非。不共既不定。與所聞何殊。即許非不成。唯是前不定。若言所聞同非有。故得是不成。亦所聞性遍宗。何得不成攝。若言非遍宗。自教等違攝俱句。即第六所作豈不成。所聞性如前。亦非不成攝。如第四無常因。即唯不定非不成。第三亦是無常因。何故即為俱句攝。又四相違因。如立聲常所作性故。豈聲非有。亦俱句耶。又假問雲。缺減過雖七。闕異不成過。何妨作法。具初闕後二。就理中即無。即解雲。誰言闕異非過。若有不引。理是闕減。若無異濫除。亦名為具。故不相似。此亦不然。前自數立。如緣生因。闕異非過。如何今說無異濫除。亦名為具。即緣生因三相具足。破他引之為闕。自立即雲具足。如何於法得自在耶。   又雲。誰言缺過望因三相。此亦不然。如闕同有等。豈非是過耶。故尋諸解。竟無一當。亦應更思。   有人解四相違敘古人釋。言顯意許。為自性差別。雲理恐不然。即申難雲。如他用為言顯。真他為意許。因為違差別。亦應有性為言顯。離實大有是意許。應名差別非自相。此既不然。故彼釋非者。其義如何。答此亦未詳。如有法自相差別。至後當知。且此法差別。若非意許。豈言顯耶。又敘舊通。如軌法師疏。即難雲。五頂弟子。豈可自難實等不無之宗。令成非有也。此乃自違。何成出過者。此亦不然。本立宗雲。有性為宗有法。非實等為宗法。今弟子翻難雲。汝有應非有。有一實故。如同異。此豈難實等不無耶。既言非實。明離實有。難彼成非有。故不是自違。又難。若雲數論他用含真假。真他受用義雖無。眼等他用宗不失者。亦應五頂有性含即離。離實之有宗雖無。即實之有宗不失。應名差別相違。非自相者。此亦不然。誰言五頂有性含即離。以五頂有唯離實等。弟子立有。唯即實等。故言有時。望自望他。俱不得含。以同異性離實等。得成非實等。以同異性不名有故。成有非有。名俱決定。彼實等雖體不無。而不名有。何故如是是宗計故。若五頂實等。亦名有者。豈成自相相違。返彼量雲。有應非有。有一實等故。如同異性。同異性名有。何得成相違。諸過類知。又五頂若許有即實等有。今總成非實等。豈非自違。故知。五頂不立即實等有。三解自相差別。第三雲。隨應何法談其自體性者。說名自相。即於此法所有別義者。名為差別。此解不違。古德意雲。以爭彼差別。必非言顯。但意所許。不障自相亦有意許。通言顯故。故雲言陳者名自相。意所爭者名差別。若雲依第三解。以法有法。各有自體及以別義者。如立聲無常。有部可有別體。大乘如何無常等各有別體復俱不離色等自相。何緣名體。何緣名義。何故有為之上生滅等。名有自體。常住無為不遷不滅等。即名別義。   又釋自性差別有三重。初二如舊。第三雲。談其自性名自相。談其別義名差別。復雲法與有法。各有自體。及以別義。既稱別義。何得雲有法。即差別等義屬於體。應說之差別。若言即有法。故不得說之。雲何言此之別義。亦有自體。既許有多義。故應依主。應可更思。若以聲瓶等異為差別。不得雲別義。若即聲等體上有別義。不應雲各有體。又雲。相違有三。一自體相違。如言常非常等。二形待相違。如言真假等。三性別相違。如言色心等。又雲。言詮有二。一遮。二表。如立有非有。即自體相違。第一遮詮。如言真他假他。即但表真假。不非真假。此即義別相形。名差別相違。乃至自問雲。若義別相違。名差別相違者。即如論中作非有緣性。亦非有緣性之自體。應名自相。非差別也(上自問也)此問元非有緣性是別義。作非有緣性。即義相違。何名自相。若此亦名自相。自相差別。有何殊異。又論雲差別。何得稱自相。若雲此之別義。亦有別體。既有自體。何名談自性談別義。又如聲瓶可燒可見等。豈離聲瓶。外有別體。然自解雲。不然。若言非作有緣性者。即是正非有緣性之自體。論中既說作非有緣性。作非有緣性言。此乃別表緣餘也。此釋不然。此中為爭作所緣境。為爭能緣有心。若言爭能緣心。自是別法。豈名有法差別。若言大有。是緣大有心境性。不是緣有心之境性。此是有法差別。今爭大有。與能緣有心作境性。不作緣有心境性。因與作緣有心之境性。相違作非緣有之心境性。為因名差別相違因。何得雲此乃別表緣餘性。若言別表緣餘性。便是難能緣心。不難有法之上差別義。又更解雲。或可。不成自違。緣有之心。應非緣有心。但非有緣心。不表緣餘性。故名自相非差別。今論說言。作非有緣性。雖非緣有之自體。緣餘之義心不失。此即緣有緣餘。是別義故。故非自相名差別。此亦不然。論雲。即於前宗之上。作有緣性。即是許有是緣有。心所取境性。豈成於心能緣於有名差別。若雲成緣有心。豈得雲以有一實故等因。成心為能緣有即。翻彼雲。緣非有如同異性。同異性豈是能緣。雲緣餘之義心不失耶。又解三相違中。第三性別相違。與初自體相違何別。又雲。一遮詮如言非有非無非人非天無我無常等。但遮有等。不表非有之體。若爾。如立聲無常。豈但遮常。不表無常之體耶。既許無常亦遮亦表。何得言非但是遮。非之與無義相似故。既許詮中亦有遮。如何得言真詮。只應言有表必遮詮。有遮非表詮。又釋雲。若但言非有。不言非無。即是唯遮。即自引佛地等。為難雲。如來功德非有非無。自通雲。般若雙言方有其表者。此與唯識。亦有相違。第一中雲。若言是表。應不雙非。故相違也。又雲。今但約自體相違。名自相相違。不據言顯。豈立有時。言中不顯有耶。若雲元不說大有。但詮不無有。此有相符。又因同有。豈是名相違。又言既不申大有。元不立大有為有法。雲何因望於彼名相違。若既言陳。如何得言不據言顯。   釋法差別相違中自雲。同無異有。方是相違。此因同有龜毛遍無何名相違。答雲。此中外道。雖總言他用。意成眼等為無積他用。據此即無同。除宗已外。諸臥具等。皆不為無積他用。即為異品。因彼遍轉。故是相違。此釋不然。唯識論雲。執我是思。受用薩埵賴闍答摩所成。大等二十三法。雲何但許受用五知。不受用餘。故此釋非。又雲。二細微共生一粗。所生子微。不越因量。裹前二細。而別有體。此亦不然。果遍在因中。非果裹父母。如唯識論辨。   解有法自相中雲。有人云。既違意許。應是差別。何名自相。答言有性者。意詮離實等有為有法自相。然以有法須極成故。不可別雲離實等有。故雖意許。而是言顯。自相宗不同作有緣性。是離實等。有差別之義。為意所許差別宗也。難雲。此解不然。若以今言有性。意許離實有為有法。有法須極成。不言離實有。雖是意許。而名為言顯者。亦應意詮真他用。能別須極成。不言真他用。雖是意許。而名言顯。亦應是自相非差別。故約言顯意許。解自相差別者。未為當理(上他敘難)今共詳雲。若彼大有意許離實。今言有時。不即詮彼大有者。豈詮即實等有。若詮即實等有。五頂成非實等。亦違自弟子成非有。亦自違。若非言所顯。何故尋言難。又五頂不許即實等有。弟子不許離實等有。今者言中。恐有法不成。不言大有。但總雲有。有言雖通。豈顯即實有。設若五頂。許即實有。今言即實有。雲非實等。是自違過。況復本意。爭大有句。何須詮即實。以五頂不許有即實有。故言有時。即顯大有句。若直言大有。有法不成。為此但言有性。汎爾言有。彼此俱成。以為有法。不須分別即離。言非實等為法。以弟子有即實。今言非實。違他順己。故得為宗。由此故知。離實等有。雖是意許。言有之時。即言所顯。離言所顯有。外更無別有。不同他用離真他外。有假他用。真他他雖不成。假他他自同許。故。成真他不用眼等。假他用在不違言顯。故違差別。   解有一實因廣事雲。雲無一可取。如破他立。以同異性。含於實等。名有實等。是彼性故。名有實等。出何典據。勝論但雲同異是實等性。不雲有故。又自雲。戒賢師解。應雲有實故。言一者相從故來。此從何聞耶。游夏不聞斯說。張禹何因謾談。乃至雲。今更解雲。由虛空等不與諸法同聚。故約空等辨其有性。未詳此釋。虛空不遍。可不同聚。既許體遍。何處別居。設言非聚類。可非同法處等。又復解雲。一切諸法。有他不自有。乃至雲。空不用他所成。故名一實。自體不自有。為大有所有故。名有一實。若依此解。大有能有五全四小分。名有一實。此亦不然。自體不自有。別為大有有。乃師主之義。非弟子許。若弟子許別為有。有便立已成。何須雲大有非實等。若弟子不許。一一實上不無之有。能有實等。名有一實。即有一實因。犯隨一不成過。何能成比量。問若取有二實等為因。有不定。許一一實自能有體。雲有一實。取此為因。亦不定過。答不例。子微有二實。彼此俱成。別有子體。實上不無之有。弟子自許。故無不定。因不分別。但雲有一實等。又問雲。何故不名無實二實多實耶。有人簡雲。若言有無實及有二實為因者。有兩俱不成過。若言有多實。有不成過者。恐未研覈。何以知者。難若望五頂意許所立。可說不成。今望弟子所許。敵論何得不成者。此亦未可。今言有者。實德業上。同許能有之有。不分即離。豈許此有能有和合句耶。但自有故。故是不成。何分師弟。二俱爾故。若雲以和合句。既和合實等。何故不得言。實德業等。不無之有。有於和合。名有無實者。此亦不然。此亦師弟同許。何得雲師不成。弟子得成。又若取此為因。即喻無能立。同異不能同異和合性。和合性復非同異和合性故。故不得雲若言有無實故。亦得成因。又本簡雲。若雲有二多實為因有不定。有無實為因有不成。不言有二實為因不成。文外加諸。故應如本簡過成因。又雲。若唯望意許離實有說者。以無實及有二實為因。此乃是隨一所依不成。及兩俱不成過。此亦不然。隨一所依不成可爾。弟子不許離實等有故。何得雲俱不成。師主豈可不許大有。有於空等無實之實。有於子微有二實之實。又雲。若以多實為因者。亦有隨一所依不成。及不定過者。亦不必然。不成可爾。不定須思。不共不定可爾。以有多實因。於孫微上有故。為不定者。不然。若望師主。孫微雖有多實。不是大有。復非彼性。不同同異故。有多實因於子微上無。談師主意。說彼大有。有於多實故。然不得雲是大有有多實。無同法故。以因不應分別。為大有有。為不無有。故同異性。得為同喻。不爾望師主。即不共不定。同異非大有故。望於弟子。即隨一不成。弟子不許故。故知所判。更成疏略。又雲。若以無實為因。即不定過。為如和合非實。為如時等是實耶者。亦未盡理。若其不雲有無實故。但雲無實故。因俱不成過。何名不定。若言有無實故。望和合性。分不成過。望時方上不無之有。即不定過。有無實因。非和合有。又非同喻。何得望彼為不定過。又雲。以有二實故為因。是一分兩俱不成過。亦犯似同喻中。能立不成過。以同異性雖是非實。不名有二實故。此亦不然。無俱不成相故。又豈不許同異。同異於父母耶。同異於空等。有一實因成同異合父母。有二何不許。准此有不定。不言有二實。故知。雲不得作不定者非。又雲。若二實為因者。是法自相相違過。過雲。有性是實。有二實故。如子微。為有此過。不立為因。此不必然。因同喻有義如前說。但不定過。非是相違。又雲。若實句不名有德業者。如何得說共許不無之有。名有德業耶。故知。依彼實句不無之有。說名有德業也。如同異性者。舉喻。此未善釋。若成實句之上。不無之有。雲非德業。此立已成。如立量雲。有非德業。有德業故。如同異性。何以能顯離德業之大有。故知。各成三句之上。不無之有。為三比量。顯有離三。若望成實句上。不無之有。雲非德業。如何作有法自相相違之因。若望其意許離實大有。豈可師主。不立離德業之大有。但立離實之大有耶。問若成德業上不無之有。雲非德業。以有德業因。於實亦轉。豈無過耶。答亦無過。立非德業。實亦同喻。論中且舉別因通喻。不爾言非德業宗實句是何收。又解雲。有德業言。意說彼性。實雖有德業。非彼性故。望義別故。此有令彼體性不無。名之為有實德業等。實名有德業。以相依故名之為有。不能令彼成其不無。有言雖同。詮義各別。若爾。同異性即非同喻。答爾若爾。雲何俱得決定。答望為性成非實等。望能有有。即是相違。若成有非。實有德業因。此不定過。以彼實句有德業故。有一實因。成非德業。不定亦爾。然待撿彼勝論方知。又雲。五頂但據三因別成三宗故無有過。問若爾無過何名相違。答若望言顯無過。今望意許故犯相違。此亦未詳。既言非實非德業宗明即大有若非大有更有何有非實等耶雖不言大言有已顯。故彼弟子。望立非實德業之有。得作相違。又雲。問同異二品豈可得約有法立耶。解雲。夫同異品。但隨有法及法中意所立者。即望此為同異品。今既意立有性。離實等外別有其體。故得望離實等有性。為同異品。此釋未善。若以有法是所爭故。意所立者。即應名法。何名有法。故理門雲。又於此中。觀所成故。立法有法。非如德有德。故無有過。若爾如何。今解。意立實等上。不無之有為有法。定非是實等。言非實等者。是離實等。有義為法。望此即為所立。故理門論雲。此中若品。與所立法。鄰近均等。說名同品。此論亦云。雲何名為同品異品。謂所立法均等義品。說名同品。不望有法名同異品。如是方便成立有法。因喻既返。故成相違。若爾何名有法自相相違因耶。答望不加言。名有法自相。若加言已即名為法。不爾相違。又雲古人云。問五頂信有有不。若信有性難令非有。便違共許。豈是相違。如言聲非聲也。若不信有。此即宗闕有法。因無所依。何容依此競其即離。作相違過。乃至廣敘云云言。今解應知。加汝字即無有失。謂汝執有性。應非有性。又無義宗法。許得依無。今言非有。但非彼所立。更無所表。但牒彼計。何用極成。如佛法破外道雲。汝我應非我。亦得成破。此釋未善。無義宗法。可許依無有一實等因。豈無義宗法。但可隨他與作相違。即無有過。不勞分別有義宗法無義宗法。   釋有法差別相違因中雲。如即此因。即於前宗。不但能成有法差別作有緣性。亦能成立與有法差別。相違作非有緣性。此釋不然。若爾應成不定因性。非相違因。既無大有有緣性之同喻。何理能成作大有有緣性。論雲。如遮實等。俱決定故。不雲成作有緣性。亦得決定。下又正釋俱決定文。過亦同此。又自雲。因唯異轉故非不定。既爾如何雲俱決定。同品無故。問既言不以意許為差別。此作有緣性。為是言顯。為當意許。若雲言陳者。如何立宗。雲大有作有緣性。言大有時。他許不許。若許立已成。不許闕所別。作有緣性。為言大有。為不無有。言作大有有緣性。他許立已成。不許闕能別。故他不許。即俱不成。何成立量。若雲言有意含。作有緣性亦含。此即意許。何得雲言顯。不得雲如汝立。彼雲。言有非實。雖是意許。即言已顯。作有緣性。何不許然者。不然。何以故。前量雲。非實故言有時即言顯。實上之有雲非實。除大有外更有何有。故言有時即言顯。今作有緣性不雲非實。以有為有法。作有緣性為法故。俱是不無之有。作有緣性中。意作大有有緣性。作非大有有緣性。是其差別。今據意許難令成過。故非言顯。問若據意許。立雲有作有緣性。即是法差別。雲何名有法差別。答准前釋。望不加言名有法差別。若加言已即名法故。然成此法意成有法。故理門雲。但以法故成於法。如是成立於有法。問若加言已與法何殊。答法自相等本只爭法不爭有法故不得言如是成立於有法。若雲即成聲無常等雲成立有法者。不然。瑜伽等雲所成立法有二種。一自性。二差別。若成聲之無常。亦名成自性。此二何別。故作此解妙之又妙。   解似同喻中雲。世親及小乘外道。立有五分。慈尊無著陳那等。但立三分。合結為成於喻。是喻上之差別。善立於喻。足顯合結。無繁喻外。別立二支。又雲。瑜伽同類即當對法合支。對法既立喻訖。何故復說合支。結既許同世親合支。如何即別。又瑜伽引喻之言。為同為異。若其是總同類即是喻。何關對法合支。若引喻即說為同類。與世親合支何別。作斯會教全不相當。應知。對法合結。與世親不殊。瑜伽同類異類。與理門等二喻不別。作者各據一義。所以如古德述。下雖亦作是釋。但為前後相違。   釋二量中。以有古解。聖教由詮諸法共相故比量攝。非之可爾。若雲一切定心亦得共相。應比量收。又比量心。亦得自相。應非比量。此難恐違。言定心緣得共相者。是何共相。若因明共相。違佛地論。理門亦云。諸修定者。離教分別。皆是現量。雲何定心。得此共相。故雖定心緣比量教。離分別故。不名緣共相。以不分別。一因三相。貫通宗喻。各證知故。散心不證。但隨於教。分別貫通。故緣共相。名為比量。設聖者心。知分別心。以因貫之。亦證相故。不分別故。不名緣共相。若經中自共與因明別故。不應難雲比得自相現得共相。若許得者。如何依二相。唯立二量耶。俱緣於二相。二量有何別。又與經說二相何別。   釋自共相經論相違中。全未盡理。佛地經論。成唯識論。及因明等。說自共相。各少差別。且佛地經論所明自共。即三科等。皆名自相。各守自性。苦無常等。名為共相。理通餘故。唯識論雲。名詮自性。句詮差別。少與彼同。亦談彼二相故。然言假智及詮。唯依諸法共相而轉者。此約能詮不得彼體。如詮色時。以其色言通一切色。智增彼相。不得自體。詮於此轉。名為共相。不同無常等義。貫通一切。不唯色故。名為共相。即通於經所說二相。起詮之時。總名共相。非所詮者。即名自相。亦不同因明所立共相。彼約增其諸法自體。相通自類。不由他心總貫諸法。名為共相。因明論中。藉因三相。貫通宗喻。如縷貫花。比智方起。故理門雲。若所比處。此相定遍於餘同類。念此定有。於彼無處。念此遍無。是故。由此生決定解。此即於彼假智及詮共相之上。更起共相。不可說彼定即因明所說共相。不立比量。言不詮三相故。智緣於彼。不相通故。雖知此言。及比量智。亦於增益共相上轉。意不說彼。名因明中所立共相。彼不作想貫餘法故。彼設通餘。各自類故。今此貫餘。通異類故。宗中所立。亦通喻故。說此為共。瑜伽等中。言自共相。因明論中。共相所攝。比量立故。然不同因。是先陳後說。自性差別攝。立我為有無。名立自相故。因明自相。亦與經別。雖經自相。亦現量得。名為自相。然彼經中。自共二相。俱是因明所說自相。各附法體。別別證故。名現量緣。如斯分別。妙符經論所說理故。此即會釋並出體訖。餘雖問答分別二相。引三藏釋。及解二量。問答門中。所說二相。不關因明自共二相。不能煩敘。彼略所問答。但於唯識。似謂增益名共相。中推求自共。亦不異經中所說二相。披者當悉。   今者總攝自相差別。略有二門。一依諸經論。二直據因明。且諸經論中自共二相。總有四對。一體義對。五蘊等法名為自性。苦無常等。名為差別。如佛地論等說。二總別對。汎名為色。即是自性。如有漏色無漏色等。名為差別。即前第一體之與義俱有總別。自共如次更無別體。即諸經論皆悉通明。三詮非詮對。非詮對者。名為自性。名言詮者。即名差別。即唯識等雲。諸法自性假智。及詮俱非境故。亦通前二。若名言詮皆名共相。非名言詮即名自相。四名句對。名所詮者名為自相。句所詮名為差別。即唯識等雲。名詮自性。句詮差別。亦通初二。詮體詮總名詮自性。詮義詮別名詮共相。望第三對。名及句身。並詮共相。以所增相。可通於餘。非二自相。故名為共。除因明理攝諸說盡。若因明中所說二相亦有四對。一體義對。即瑜伽等言。所成有二。一自性。二差別。即前第一對。二總別對。四相違是。即前第二。且隨所爭。不過此二。據因明理。自共二相。非如前說體性各定。三先陳後說對。即辨宗依。是通前二對。但先陳者即為自相。後說者即為差別。非定何法。即攝所成非成對。以所成者。名為差別。非所成者。即名自相。故理門雲。觀所成故。立法有法。但成於後。非成前故。四言陳意許對。即四相違因。所違者是。雖違有法及別義名二差別。相違之因然唯意許。不是言彰。如法差別。既不言彰。准知。有法差別相違。亦是意許。雖通局對。通名差別。局名自相。然此即前體義對攝。後說意許。即前總別對中別義。更無別體。問因明所陳。不過經中自共二相。如何說與經義有別。答有三義別。一因明二相據前後說分自共二。以後別前。非如經說。縱雖前後二相恆定。談法性故。二言陳意許。設經自性。對爭意許。亦名差別。三因明二相據通局分。以後所說。必貫於餘。不爾。喻無非成比量。即名為似。前所說者。不必須通。因明論意。舉喻證宗。故須通喻。雖不通喻。亦名差別。即定是過。然體不定。經汎通辨。雖遍不遍。二相即定。故有差別。   約四無記辨二量雲。如通果心。十四變化。與五俱者。容通現比。所餘唯比。此出何文。通果之心。為散為定。若依小乘。通果色心。可通欲界。既或許欲界。即是散心。若依大乘。心色俱是色界。亦非全散心。何唯比量耶。又自問雲。如睡眠聞思所引。睡眠通聞思。化心由修引。化心通現量。答雲。聞思約位起。睡眠通聞思。現量離動搖。散心非現量。此釋未善。睡眠通聞思。二量是何攝。若非二量既許是善。何非量收。若比量者。即例睡眠。比量引眠。亦通比量。化心現量引化心是現量。又變化非唯散。何假餘例。   問若不是散。何名無記。答通二性。以為利樂及遊戲。故非全是散。復不全定。然屬定類問答中雲。安慧八識皆悉有執。悉名非量。此判不爾諸經論中。皆令依於三量觀法。理門復說。諸修定者。及於貪等諸自證分。皆名現量。見相遍計。可許非量。自證非妄。許通現量故。又雲。似現通比非量攝。以理門雲。由此。即說憶念比度悕求等。皆非現量。非量所攝。亦即無違。比量所攝。此即成過。理門論中。雲皆非現量。且簡取現。不雲此等名為似現。後出似現雲。如是一切世俗有中。瓶等。數等。舉等。有性瓶性等智。皆似現量。不說憶念比度。即為似現。不障悕求疑智等。說名似現。又設憶念比度名似現者。亦非比量。比量智者。是決定故憶無謬故。為定量故。似現不爾。雲何比收。正釋文中雲。現量心離教分別。何故瑜伽七十七雲。若菩薩修所成慧。亦依於文。亦不依文。七十二雲。名是聞思所成。是三慧境界。解雲。大小因明。據隨轉理說。喻伽據大乘盡理為論。又因明據不自在說。伽論約自在者說。此非善釋。因明現量離名分別者。非謂不緣名句文等。雲離名分別。以不如名定執其義。亦不謂義定屬其名。及外道教。諸邪名言。雲離於名。瑜伽等論。與此相似。   解量果中雲。第八無慧。依何說智。故更解雲。夫現比取境。元為自悟。今取二境發解。分明究竟解了。故彼果同聚相應。總名為智。即果智也。此釋與問元不相關。因八無慧。何為同聚。總名為智。應知。此中說有二意。若汎言現量。第八亦是為自開悟。因八等非此約自悟。故智為果。若非自悟。汎爾現量。即現量心。亦名為果。故此論雲。於二量中。即智名果。若量皆智。何須說中。故此中言。有所簡別。何理得知。非智現量。即心為果。即集量論以為明證。故集量論雲。似境相所量。能取見自證。即能量及果。是三體無別。成唯識論第二。四分廣明。   解能破中。敘舊解雲。又聲論師對佛弟子。立聲為常。德所依故。猶如擇滅。諸非常者。皆非德依。如四大種。此德依因。雖有所言。三相並闕。判雲。此恐未然。此應但是不成因攝。非謂缺減。此判不然。未詳作意。若據支顯。此不成收。今據相明。三相都闕。故是闕過。又闕初相。可名不成。亦闕後二。何獨不成。故名缺減。又引古雲。又解雲。古師既以八為能立。故亦依此以辨闕過。謂闕一有八。闕二有二十八。乃至闕七有八。闕八有一。名闕減過者。於理恐乖。且如現比二量。依何等相說名為闕。若以立量之時。無故名闕。有故名具。其相雲何。若以違現比故名闕。不違名具者。既違現比。理應即於宗因喻中。隨其所應。定不成就。如何說言有闕一等過。故知非也。此判全非。設宗因喻。違現比量。何非闕過。如闕有法說因無依。宗等違量。何非是闕。既陳三支非是三闕。但違二量。故是闕過。方又二量。據立論者自解宗智。要依於自現比二智。以立比量。若自不閑。何以能立。故理門雲。如自決定已。悕他決定生。又雲。如是應知。悟他比量。亦不離此。得成能立。故闕成過。又違二量。即宗因喻不須別說。能立已說宗因喻訖。何須復說現等量耶。又宗等違猶無二智。故置此違。若依二智立必無違。故闕成過。然隨一闕。非是闕過。作句數爾。若闕二時。方為過故。自釋闕中。約因一喻二及因三相。句雖有七。過容有六。以闕異喻有非過故。若無故明闕。非缺減過。有故辨闕故是過如前。故容有六。此亦不爾。有故辨違。亦不成過可容有六。有故辨闕既許是過即容有七。何但言六。又標說雲及因三相。因三相中七句皆過。何容只六。又言闕異此非是過。此非了義。如立無常。常空非有。名闕異者。此判定非。故彼論雲。若無常宗。全無異品。對不立有虛空等。論雲何得說彼處此無。此敘他設難。非謂陳那不說為異故。論主答雲。若彼無有。於彼不轉。全無有疑。故無此過。既言於彼不轉。全無有過。即是異品雲無有過。故前復雲。若所立無說名異品。非與同品相違或異。此意不要有體方名異喻。但無所立即名異故。故理門論正解喻雲。前是遮詮。後唯止濫。由合及離比度義故。由是雖對不立實有大虛空等。而得顯示無有宗處無因義成。此即異喻不說雲闕。若要有體方為異喻亦是遮詮。何成止濫。又解二似喻中。似同即有無俱不成。似異喻即無無俱不遣。無既雙遣。何非異喻。故知。言闕於異喻者。或言中不陳。或雖陳言。隨有不遣。即闕因相。名之為闕。此無異依。有異法喻。前雖具明。對此故亦更說。   又據世親五支之中。明缺減過者。有二十五或二十一。謂闕一有五。闕二有七。闕三有十。全闕有一。取捨如前。准此。只有二十三句。二十五句一總不相當。或是寫錯。更勘餘本。   又敘方便心論三種增減。即證瑜伽雲。言詞複重。或復減少。對法雲無限者。謂言詞重疊。所說義理。或增或減。此並古德成文。何得說言古師八為能立。即望八法辨闕。此亦不然。瑜伽顯揚對法三論。皆自顯說能立有八。何以故違雲不說八。何不令陳那就古師能立八。強欲會本論就末陳那三。由此故知。今古意殊。各不乖返。廣會如前及本疏述。   論說其宗亦名能立。已如前解。更不繁述。若必宗支定為能立。何為所立。無所說能理為不可。若雲非要故不說者。立量本令他悟。無所立法令他悟何。故此為要。既無別所立。明知今意宗為所立。此中隨古言能不違。雲十四過類。義同如實論中道理難品中三種難也。此雖無文。今應略述。寬狹同異至下當知。   大乘心鏡論明八支。龍樹菩薩造。羅什法師譯。撿之。一顛倒難有十種。一同相難(即理門第一同法相似)。二異相難(即理門第二異法相似)。三長相難(即理門第三分別相似)。四無異難(即理門第四無異相似)。五至不至難(即理門第八至不至相似)。六無因難(即理門第九無因相似)。七顯別因難(即理門第五可得相似)。八疑難(即理門第六猶豫相似)。九未說難(即理門第十無說相似)。十事異難(即理門第十二所作相似)。二不實難有三。一顯不許義難(即理門第十三生過相似)。餘二難理門無。三相違難有三。一未生難(即理門第十一無生相似)。二常難(即理門第十四常住相似)。三自義相違難。理門所無。理門第七義准如實復無。其中義旨如下當述。未撿如實。待後細尋。然唯此斯釋將故錄。   因明義斷   元久二年九月十八日書道了書本雲以興善院僧都本書了(云云)。   正治二年(庚申)六月二十九日巳剋於超昇寺東別所書寫了執筆信西。   同年七月十三日移點了(點本寶積房書也。寫本文顯房得業本也)。   抑當年者天下飢饉人力衰微而分括命畢寫功勵微力移點道耳志趣所之有二大願當寺伽藍造功速成興隆正法惠命長遠(是一)順次生中往生內院面奉彌勒心不退轉(是二)。   點本雲。   點本奧記雲。   興福寺沙門齊順敬發大願書一切大小乘經律論章疏等同寺覺詮依其勸誘以維久安四年歲次八月四日寫了。   傳同寺藏俊雇晴意移點已了於時永萬二年春二月十五日記。   點本延喜十六年普光寺長講東大寺圓超大法師所讀也墨讀永超僧都傳而已嘉應二年歲次(庚寅)十月二十一日比校點及文字了但點本字並點粗涉不審更尋訪根本點本可加複審也。比校之間著法衣淨弊身。以終其功。伏乞迴微功於群生。共向菩提同證佛果而已。   興福寺沙門釋覺憲記之(云云)   同寺沙門釋英弘矣   貞應元年自五月二十七日始之至六月五日九ン日之間奉讀之了當年維摩遂講用意也        大法師英弘  聽眾良盛賴玄   當日者是吉日也仍參上階東妻室(修禪院)遂淨名居士大職冠之御影開眼並傳受大會表白了。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44 冊 No. 1842 因明入正理論義纂要   No. 1842 [cf. No. 1630]   因明入正理論義纂要   淄洲大雲寺沙門慧沼集   依此論標五釋之中。第一解者。明但是教。即五明之總名。因即生了。是一明之別稱。復含言生之與智義。今此正理。即二因之少分取義非餘。因明生了達解正理。名之為入。由明此二因。入解諸法之真性。即入屬正理。彼因與明能生此入。入於正理故。因及明屬正理之入。故雲亦入正理之因明。又入正理。不約立敵以分。汎明因此詮因之教。入解正理。雖復此論亦名因教。亦詮二因故。然是通名。唯正理入。是此別目。第二第三解。細思取別。第四五解。又約人屬教。立者言生。敵者智了。並名為因。各望果故。了即照解所宗。言即顯彰所立。俱復稱明。各顯了故。餘文自顯。今於第三解下。更助二解。一雲。或因明者。並立論者詮因喻。言能生敵論者了宗之智。復能明顯自所立宗。論體離復不殊。望義別故。因明兩別。亦因亦明。故持業釋。入者敵論者之智。因立論言為因為明。能有證入。正理者即所立宗義。由彼因明能生敵智。入此正理。正理之入。入亦因明。並依主釋。二雲。因明與入並通立敵。敵者之智能照所宗。名之為明宗果義彰。復賴敵智故名為因。因即是明。持業釋也。宗義顯邊名明。能證解邊名入。因明即入。亦持業釋。由立者言。正能為因生於明入。明入之因亦名明入。因從果名。如菩提因亦名菩提。正理如前。於第五解下更助一解。或因明正理。並佛本經之名。入者即天主論稱。以能入彼根本佛說因明正理。或因明者。通內外道之名。正理者根本佛說之號。入乃此論之目。天主欲令趣入於佛所說正理故。或因明者。佛根本名。入正理者。天主論稱。應雲正理入。能入因明正理故。依結略中正理。加二正理佛根本名。或天主論稱。總成七釋。以歷於前五解因明。成三十五釋。若細分別總解因明。有十一釋。此以正理歷而明之。成七十七。若綺互單重。數即更廣。   解妨難中第六。助為一釋。宗既是義。義生了因。復由因喻證宗令明。亦正因明。又宗言生敵智因也。顯了所立宗義明也。   有解。能立有四。一真能立。二真似能立。三似能立。四似似能立。以相違決定。為真似能立。四不定因為似似能立。今謂不爾。何者如真似能立。只是似立。何須言真似能立。若如此解。即有自語相違之失。又若似中有似似。亦應真中有真真。此既不爾彼雲何然。故但言真似。即攝義周。設真似及似似言。深為無用。   疏解能破。定非似立似破。真似異故。今謂或有。且如能立既對似破。雲何能破不對似立。如聲顯論對勝論。立聲是常住。彼復成立聲是無常。豈非能破。自義不定。何得非似立。若不能破他。彼應真立故。又復能立能破置與字。顯彼相違。似立能破無文正障。又雲。能立似破。俱句中釋無此句。其理決然。雲但似破。恐義未盡。何者。或隨聲勝先立。自宗隨應為敵。豈非似立。此意或據他破。非約自立義故。   問瑜伽對法。俱以自性差別為所立。宗為能立。何故理門入理。皆共宗為所立耶。答先解古解。次述今明。古有解雲。以諸法自性差別。總為一聚。為所成立。於中。別隨自意所許。取一自性及一差別。合之為宗。宗既合彼總中別法。合非別故。故是能立。且詳此意。理應不爾。若無簡別。總以諸法自性差別。總為一聚。為所立者。如別立聲為無常宗。既雲能立。立彼總聚。總聚之中。有常無常。立常為無常。違自教過等。立無常宗。非遍不許。有相符過。若言諸法但取無常。猶有一分相符之過。若雲但別自意所許。一自性差別。別為所立。合為能立。即不應言以諸法自性差別。總為一聚為所成立。慈恩唯識法師。亦有三釋。初後無違。中釋似過。且隨應言。簡無為法。就有為中。猶有似一分相符之過。如立聲無常。雖總聚中隨應有法。此聲自性差別。總別合之並名為宗。則彼總聚更無有聲。以立為宗故。復以此別宗立彼總者。若立所餘可有無常。非彼一切不許無常。故有似一分相符之過。既雲隨應。並已簡訖。隨應對彼所不許者。以量立之。故實無過。今又解雲。所成立義有二種。一者唯理非教。教名為宗。或可。立宗之言。立彼教理。教隨詮彼。亦名自性及以差別。立宗之言。或亦並教名之為宗。是所尊故。二謂自性及於差別。非唯說聲為常無常。名自性差別。亦以先陳後說。言顯意許。如次為之。非欲合二以為宗依。此但所爭之義。或爭有法。或爭於法。或爭言顯。或爭意許。或二俱爭。由此得有四相違因。故瑜伽等言所立自性者。謂有立為有。無立為無。此直有法為有無。不爭有法之上餘差別名為自性。如立我有及以非有等。所立差別者。謂有上立有上。無上立無上。常立為常。無常立無常等。此爭有法之上別法。如立於聲常無常等。隨爭於此自性差別。或破於他。或立自義。所有言教。或除於教。對敵所立。皆名為宗。故瑜伽雲。問何故先立宗耶。答為先顯示自所愛樂宗義。故對能立言。則名為義。義即道理。教隨於理。立論言詮。亦名為義。能成名法。謂立論言。或可即教法。法望理為能立。或立論言。雙望教理俱為能立。然因等七。不唯望彼自性差別。兼望宗言。或正望宗言。故瑜伽雲。辨因者。謂為成就所立宗義。必依所引喻等。解喻亦云。為成就所立宗義故。瑜伽等宗望自性差別。因等望二。諸所有言皆名能立。陳那天主。但以因喻望於宗言。宗為所立。因等多言名為能立。理實相似。但說宗名為所立。因喻等言名為能立者。為此多言生敵智勝。故理門等皆雲。多言開示諸有問者。何以得知。勝但取言。雜集論雲。謂以所應成自許義。宣示於他。瑜伽解因雲。順益道理言論。喻言比況言論。故並取言。實兼於義。所詮亦名宗因喻故。故顯揚論。皆不雲言論。言生智勝。瑜伽偏說所詮。先有智不能生。今藉立言方憶因喻。故言生勝。顯揚據兼。若無其義言何所詮。敵等了何。故兼取也。   問既言所成有二。為並俱成。為隨成一。答隨所爭成。問若爾何名所成有二。答所爭之義不過此二。問若爭於差別。可說法與有法。和合為宗。若爭自性。如爭我有無。說與誰和合。答雖但爭自性。如先舉我即為有法。立為有無。即名為法。亦得說和合。問如爭我有。有與我和合以俱有。若立我無何法和合。答無與無和合。因明理不違。問若爾還爭於法。何名爭有法。答舉宗成立。即須加言說為成法。望不加言本意所爭。即爭有法。問若爾雲何諸宗皆雲。為簡古師或但有法。或但成法。或二俱爭不約和合。答雖言簡古。不即無著等師。但古餘師不解因明之者。有難古師以宗為能立。與作相違決定量雲。宗非能立。以不詮因相故。今雲不爾。不要詮因方為能立。現比二量智非詮故。若雲二量非能立者。是何所攝。若雲陳那不許二量在能立因非不定者。終有違教。犯宗中過。陳那天主。為顯瑜伽。何得與作相違決定。若雲破餘古師。亦不定失。   問古師能立皆說三量。今者陳那量何唯二。答論一切法不過二相。一自二共。得自相心名為現量。得共相心名為比量。定心緣教。即得自相。散心緣教即得共相。陳那約此能緣之心量但立二。故理門雲。由此能了自共相故。非離此二別有所量。為了知彼更立餘量。古立三者。有雲。古師以緣聖教及所餘心故分三量。緣於聖教所生現比名聖教量。緣於所餘現比心得名現比量。今助一解。即能詮教名聖教量。何以故。成唯識雲。聖教正理為定量故。豈以小乘不信第八。取信大乘緣教之智。以為量耶。又顯揚第十一雲。聖言所攝者。所謂如來及諸弟子。所說經教。展轉流布傳來至今。名不違正法正義。不言所生之智。如立量言名為量故。量即有二量具。得此量名能生量故。故理門雲。彼處亦應於其現因說為現量。俱不遮止。古師心境別明。陳那隱境從心不越二量。故不違也。問所言至教取何教耶。為但佛說。亦通弟子。答通弟子說。如顯揚說前已引訖。若爾如唯識論。諸師互非。大小二乘亦更相斥。何成定量。答說與正理不相違背。展轉傳來名為至教。非諸弟子所可說言。皆為定量。又大小乘各自信受。說不違理。名為聖教。非約遍許。不爾大乘小乘不信。豈大乘經不名至教。諸外道等自為許教。亦彼至教各自宗故。   釋諸有問者。有雲。不對證人但為敵人。即宗未了重問因喻。通舉量敵故說諸言。今謂不爾。論雲問者。舉量為諸。何預問者。今謂立宗非唯擬一。但諸不許。對彼即為問者。立為悟彼。故說諸言。又疏辨釋。   有釋極成有法能別中雲。西方二釋。一雲。聲上別不極成。餘總極成。以總合別可極成。今謂不爾。以總合別。為當為現。若別聲上。敵許極成。何假因喻。立已成過。若當極成。現未獲者闕宗依過。第二師雲。以立宗時。雖未極成。當可極成。依當說現故說極成。此釋同前闕所依過。二釋俱非。今雲能別所別。但約自他宗中有無。為極不極。彼此宗有即名極成。攬作宗依。令不相離。復順自宗。不爾雖有非有法法。立不相離。有諸過起。名似立宗。故彼此宗不許有者。以何為依。故須共許有法及法。方名極成。此據共量。不要他許法依。有法方名極成。若許相符。不假量立。彼許餘有。亦即名極成。若自他量。隨自他教。或至理有總名極成。   有雲。剋實所別之法。立量之時。得更互許有。各容極成。能別之法。必兩教同許方名極成。不約立者暫許名成。如對數論說神我體生滅無常。敵者不許。本非能別。故自他及共。三種比量。能別之法。必須同許方名極成。今謂不爾。若其共量能所。皆須兩許。自他二量能所。何假共成。若要爾。如佛法說諸行滅壞無常。豈彼數論不許。宗義不成。名為似立。如論所明。是共比量故滅無常能別非極。若准論定。所別亦須兩許。何但能別。立我是思。所別非極。此據共量。若自他量不要共許。設共比量。他雖不許。以言簡略。亦彼無過。論文但據不簡為過。如真性有為空。以簡別故說無為宗。如因必須共許。若置言簡。設他不許。亦得成因。如唯識論成大乘經真是佛說。樂大乘者許能顯示無顛倒理契經攝故因等。故准宗依簡即無過。自他亦爾。如唯識論等皆悉具有。   問宗過有九。何但簡三。有雲。五違一順。原非是宗。設約有法及法。不相離宗。仍須極成。故但簡三不拂餘過。今謂不爾。若違順非宗故不須簡。俱不極成。豈可是宗而須簡耶。故知。且約辨宗所依簡此三種。非不簡餘。或與理門影顯。互簡九過皆盡。餘有云云繁不能述。   謂極成有法等。有雲。三釋不同。一隨義別門釋。二簡過不同釋。三展轉除疑釋。簡過釋中雲。明宗義即簡九過。初簡所別。次簡能別。合二即簡俱不極成。   言隨自者。即簡相符。言樂為者。即簡現比等五違。及似因喻並非樂為者。今謂。餘解無違。簡樂有失。有樂成立猶違現量等。故下論雲。雖樂成立。由與現量等相違故。名似立宗。故知。樂為非簡彼五。釋疑同失。雖自問言。若樂為簡。何故九過亦云樂為。答初雖樂為。被破已後不樂為故。雖作此解。樂為言濫有不定失。復違理門論。彼樂為言。簡於似因喻。故彼論雲樂為所立。謂不樂為能成立性。若異此者。說所成立。似因似喻。應亦名宗。又雲。為顯離餘立宗過失故。言非彼相違義能遣。故知。樂為不簡九過。若以義釋。理即無違。   有言。差別性故者。非如青花更相差別。但別他宗。故言差別。以違他順己成宗義故。今謂不爾。差別他何。若言別他常。別何常耶若別聲常。不異先釋。若不別他聲常等宗。不成差別。問辨依之中。何故能別唯在於法。出體之內。互為能所別。答先皆釋雲。辨依約對敵故。法為能別。明宗據體義。即互為能別。問此中唯明法體義。可互辨於能所。但為對敵出於宗。何須體義互差別。今解雲。非唯體義互相差別。若望對敵。後同於前。若據體義。前同於後。又解。前約增勝。後名能別。此具足明互相差別。有問雲。大乘經部。許能所相無異體者。可不違自雲相差別不相離性。薩婆多宗。既許異體。何不違自。答薩婆多宗。雖復異體。能所相屬。故立五蘊同名無常。蘊外無為是常住攝。故對敵申亦無違自。   今謂。通難粗雖可爾。究理未然。何者。今薩婆多言無常宗。為十六行無常耶。為四相耶。若是四相。既許能相離所相法。今雲互不相離。何不違宗。不言互相屬故。然談本宗。但說體異而不言離。既不相離。差別性故。此有何違。須言相屬。改動論文。若言十六行之無常。此是其理。何以得知。作諦觀者名理觀故。理不離事。言不即者。據事理別。復通餘故。非體相離。亦名共相。共相與自。亦不相離。故唯識說。故此與依他。非異非不異。如無常等性。舉如薩婆多故言不離。亦不相違。以無彼常故。故名無常。非唯四相。問若爾二皆有過。若約四相滅相無常。言聲無常。是違宗過。以彼法體非滅相故。若理無常。應過類中成無別過。答且一解。應雲聲有無常。若爾違論。論示法雲。如有成立聲是無常。答論據大乘。不約有部四相以說。或總示則不細簡之。若爾亦過。以許別有無常之性與聲相隨。常有無常。即是常義。常無常雜。陳那菩薩。釋此難雲。不別立有無常性故。今別立有。豈非過耶。此亦非過。外難意雲。應別有一恆法。能令聲無常。此滅體不恆故亦非過。若爾。恆有此滅體。何非雜一過。此亦不爾。性遷流故。墮三世故。彼意難雲。應有一常滅。與此聲和雜。由此不然故為此難。是過類攝。上據事釋。約理無常立無常者。如何遣過。答過類中言無異者。同是無常。陳那菩薩釋雲。以無常取滅義。所作取生義。此事亦得。約理取有滅義為宗。取有生義為因。義既有殊。不成無異。大乘准釋。有雲。親生因者。唯取敵論了因之智。能親生彼了宗智。故自難言。若取言為親生因者。亦應說為親了因。理門說名為了因。相從而說。又雲。於所比審觀察智。從現量生。或比量生。又敵無解智。三相義不成。故解因智為親智生。今謂不爾。理門雲。從現量生。或比量生。是所緣境。比量之具。非說了宗智從彼二智生。又此論說。生因之者據增上緣。不約親辨自體。若據親因。現從種起。現非現生。何須說從現比智生。又自比量。了宗之智。從自了因二智而生。今據對敵為生彼智。故立論言正彼生因。故理門雲。餘所說因生。釋雲。從如所說能立因生。是緣彼義。又論前雲。令彼憶念本極成故。又雲。由宗因喻多言。開示諸有問者未了義故等。故立論言正是生因。若雲約智生因說。此是言生者。何故自舉言生為難。又若智生。即立論者智故。瑜伽等皆說三量為能立。故理門亦云。亦不離此得成能立。亦不得言。雖由他智起因等言。自緣因智親為生因。緣因之時智猶未起。舉喻解生。解生之時即兼了宗。由此。陳那除合結支。又緣因喻念力能故。故理門雲。令彼憶念本極成故。又雲。及憶此因與所立宗不相離念由是成。前舉所說力不說智。故當知此中。據增上力說。立者智名為智生因。不爾據自應說種故。   釋因三相。陳那釋雲。即取義相。破古諸師。或外道師。或內古師。有雲。先解古師三相。謂具三體。如如實論等。雲詳彼說意。決定不然。謂彼意取聲上所作為初相。瓶上所作為第二相。虛空上無為第三相。非即取彼瓶等有法。今謂古解指如如實論。取瓶空體為同異喻。可如所非。若雲無古取瓶空體為二相者。即違理門。故彼論雲。雲何別法於別處轉。此古師難。由彼相似不說異名。論主答。若不說異。雲何此因說名宗法。外難。此中但說定是宗法。不欲說言唯是宗法。論主解。故知。古有三相即體。又下雲。若爾喻言應非異分。顯因義故。此古師難。難意欲令同異二喻但總名因。是因相故。論主答雲。事雖實爾。然此因言。唯為顯了是宗法性(此即初相)非為顯了同品異品。有性無性。故須別說同異喻言。外人復難。若唯因言所詮表義說名為因。斯有何失。此難意雲。若唯因言詮遍宗法。不取餘二名為因相。即二喻體斯有何失。論主詰雲復有何德。意雲。因言唯詮初相。餘二即喻復有何德。外答雲。別說喻雲是名為德(已上論文)既雲別說喻分是名為德。明知古師。立餘二相即二喻體。亦不應雲喻體雖復取瓶。亦為顯二相。何以故。彼論次雲。所類同法。不說能立所成立義。若顯因相雲何難言不說能立。復雲。非異品中不顯無性。有所簡別。此意難雲。若異品中不顯無性。非能簡了。若顯無者何須此難。又復若取彼二上作與非作。及於聲有以為因者。何故復雲。若唯宗法是因性者。其有不定。應亦成因。明知。不取瓶上所作亦為因也。若取為因。過非因故。又不應言若唯宗法是因性也。故知。古師言三相者。即體相也。因唯取宗上法。二喻別體。又即此文證知。陳那因體。不唯取於聲上一所作性。若言義於彼相有遍彼成過。古師救義應亦同然。故三相因。陳那總取聲瓶上諸所作性。及異無性三種義相。然立宗時言所作者。唯顯初相。故理門雲。雖一切分皆能為因。顯了所立。然唯一分且說為因。   言遍是宗法性。理門論雲。有法不成於有法及法。此非成有法。若以有法成有法。兩俱所依不成過。及有法成法。亦犯兩俱不成。及相違過。何者。彼中先敘難雲。如以煙立火。以火立觸。以煙立火。有法成有法。以火立觸。有法成法。陳那為釋。但為成立此相應物。不言煙下有火。火下有觸。若不爾者。依煙立火等牒難意雲。彼煙下定有火。煙為有法。火為其法。既合名宗。還取有法一分為因。此有法一分。亦名為宗。如遍宗法言。此即取宗有法為因。既取為因。闕宗有法。因無所依故。論雲。依煙立火。應成立宗一分為因。以火立觸。雲火為有法。定有熱觸。是法以是火。故因亦取有法以為其因。還闕所依。亦犯相符。故理門雲。非欲成立火觸有性。煙下之火。依火有觸。共知有故。故亦不得以有法成有法等。   問彼立如何。答陳那釋雲。彼意立雲。彼山等處定是有火。以現煙故。彼鑪等中定有熱觸。以有火故。故彼論雲。此中非以成立火觸為宗。但為成立此相應物。問若以法成有法者。何過非耶。答若以法成有法。即闕同喻。及因第二相同品定有性。即成有法自相相違過。如薩婆多對大乘。立眼識所緣定是離色實色。以五境中隨一攝故。如香味等。取五境別香非是色。闕同喻故。因此遍轉故成相違。或取能別為因。雲以是色故。還是宗義一分為因。宗闕能立。宗闕支過。由此。不得有法成有法等。設爭有法。他不許有。因成於此闕初相過。問如立最勝無。雲何名為有法為所立。設立有法無。復有何過。如唯識論破同異性雲。勿此亦非實德業性。此意同異性。異實句等。外別有體。然是彼性故。破雲。同異性應非同異性。以異實等故。如德業。答理門論中所難意。別非正為難。但以法成法。不得成有法等。乘便兼難。前宗之法唯依有法。有法若無。因無所依。故難彼立最勝無雲。若許有體。不可言無。自語相違。若其無體。因無所依。豈不亦是成立有法。論主意雲。若成有法有體。及是此法。故有前過。及因有體表而亦遮。必依有體有法。今立最勝無。亦假安立不可得法為因。其因無體。但遮非表。以無為依故。非無依及成有法過。不障立他所立有法體性為無為破他故。不爾不得與他宗。作有法自相相違因過等。是故唯識難非彼性。若即直難。理亦無違。但因明法。不得直以有法。成有法有及是此法等。以犯過故。問若不得成有法為有。如何瑜伽雲。所成立義有二種。一謂自性。二謂差別。立自性者。有立為有。無立為無。如立我有無等。立差別者。如立有上無上等。如何言法不成有法。答已釋訖。不得立有法為有。破他立無無過。若爾如何言有立為有。答有立為有。方便成立。義即無妨。直成有法。即有前過。如立他方佛有。方便立雲。他方是有法。定應有佛是法。以有機欲及修行者故。如此世界。又如煙立火等量陳那正釋。將為法成法。若望比量成立。即名為法。瑜伽談其法體。名自性差別。故理門雲。觀所成故立法有法。非德有德故無有過。問若不得直成有法。如何得有四種相違耶。如翻法自相差別相違。得有正量。應翻有法自相相違差別相違。亦有正量。若雲如立火有。豈非有法自相者。陳那既將山處為有法。火即當法。何名立有法之量耶。答取山處為有法。取現煙義為因。取有火義為法。不即取所有火也。如是資益成得火有有法。問法及有法不定。如何定說火為有法。答此文且約體義一門。為難及釋。若如成立我是有無。我是其有法。有無為法。意不直爭有之與無。爭彼我體。此類即是成彼先陳。立聲常等。即爭後說。但不得將宗中有法。及宗能別為因。成此二所爭者。不障別以餘理。成立有法及法。此即隨應。先陳後說。名有法法。有正不正。得有四違。問遍是宗法性。說因依宗有法之上。何故不依能別法耶。答先有三解。一雲。宗中能別他不許故。因非遍彼。今難雲。若爾應犯能別不成。若雲許無常於別法有。而不在聲故。無此過者。即是許有無常。雲何不許因遍在彼。若雲無常與聲合者。彼不許之。今言宗者。取此為宗。故因不依。若依彼者。即彼隨一所依不成。若爾亦應聲與無常不相離者。他亦不許。說因依聲。應隨一過。一雲滅法是無因不依彼。若許因依。闕所依過。今亦難雲。如立無常宗。滅無非因依。立聲為常等。非無應為依。若言許有即依。無體即有過。為此不許因依能別者。豈可為無非依遮有為依故。不許依於能別。今者解雲。本欲成法依有法。不欲成有法依法。故因不得在能別上。如舉其喻。顯有所作處。無常必隨逐故。所作在聲。無常隨在聲。若因在能別。便顯無常有所作。聲在於無常。乃別爭於聲。非爭本無常。又以法成法。因在有法上。不得以法成有法。故不在法上。遍是宗法性。先雲四句。或三二句。且四句雲。有是遍而非宗法性。言如大乘師對薩婆多。立業所引聲必是異熟。以大造故。因雖遍聲。然是體異。非是宗法。是故雖遍而非宗法。此釋不然。且問雲。以大造故。因為詮以大種所造故。名以大造。為詮聲體是大種故。名以大造。若雲以大種所造故。名以大造。與所作因。義有何別。彼亦取所生義。所造所生義俱遍宗。何得雲遍而非宗法。若雲是大種故。名以大造。此俱不成。何得名遍。若雲不取所造。亦不說聲名為大造。但別說言以大造。故不相關帶。何得名遍。若雲雖取大種所造之義。猶有大種別體故。遍非宗法。此亦不爾。取所造義。不說大種故。又如薩婆多對聲論。雲聲是無常。以所作性故。豈得言雖取所生義。猶有生別體故。遍非宗法。問因雲所作性。取聲是所作義。不取能作。如立山等處定應有火。以現煙故。取能現煙義。不取所現之煙。雲何得有比量之智。從現量生。以現煙義。非現量得故。答有二解。一雲。取能所現。合名為因。若爾豈非有法成有法。答因明不許將宗有法。還成有法。不障以餘。成此有法。故理門雲。若為煙立火。以火立觸。便成宗義一分為因。如雲彼煙下定有火。復雲以現煙故。即取宗中有法為因。故是宗義一分為因。若雲彼山等處決定有火。以現煙故。既以山處為有法。取能所現為因。即無其過。故比量智從現量生。二雲。即現煙義亦現量得。不爾見煙依於山處。有煙之義更須比耶。故火雖不見。以其現量知煙之智。能生比知有火之智。問自比知火可如所說。對敵申言。立彼有火。敵證解起。彼智從何。若現量生。待言方解。散緣名言非現量故。若亦緣彼現煙義等立言是何。答遠從於現。近立言生。故了宗智從現比起。故理門雲。是近及遠。比度因故。二釋後勝。問准所作性因。應雲山處定有火。所現煙故。答言論方便說不一途。隨義便說。若雲所現煙故。義不相關。何成因法。或立二句雲。無是宗法而非遍。如立一切聲是無常。勤發因望內聲上。遍是宗法。若望外聲。非遍非宗法。此亦不然。總立內外一切聲宗。勤勇發因。不可別望內外聲。分為是為非。故勤勇發。必是無常。得名宗法。但非遍故。   問言同品定有性。何法名同品。因於何有。且答初問。舊有數釋。一雲。以瓶等體名為同品。以瓶與聲同常無常之品類故。名為同品。一雲。除聲已外為品。有無常者為同。與初解同。一雲。如立聲無常。除聲一切無常為同品。一雲。以宗既取和合為宗。同品亦取瓶無常合。以為同品。然既說其因。皆依別瓶。非依無常。如宗法故。依宗有法。非法故也。今者不爾。先明同品。後明定有性。即以瓶上無常。與聲無常。法法相似。名為同品。故論雲。同品者。謂所立法均等義品。說名同品。理門亦云。此中若品與所立法。鄰近均等。說名同品。以一切義皆名品故。問聲上無常。敵論不許。何得瓶上無常。名為同品。答若敵同許。即立已成。但除宗外所有無常。與所爭同即名同品。又彼此同。有此所立法。不要同許宗有法有。方可說同。問前之四釋。其義雲何。答若以無常為同品者。知見共同。因依義異。次下當說。若以瓶等為同品。及瓶無常合以為同品。皆悉未可。亦難以瓶為同品者。若言以瓶等有法。同有無常。名為同品。違論所說。謂所立法均等義品。說名同品。此即正取瓶上無常。與所立法相似名同。不言有所立法。名為同品。論指法雲。如說無常。瓶等無常。若以瓶同於聲。有無常性。名為同品。應雲如說聲有無常。瓶等有無常。名為同品。又所立相似名之為同。聲瓶有法。豈是所立耶。雖指法中。雲瓶等無常。舉瓶為同品依。意取無常名為同品。如指瓶等以為喻依。又與理門所說相違。文如前引。難雲。聲及無常。和合不相離。名為同品者。豈可二合為所立。若俱所立。一切同品。皆有一分所立不成。又准喻中所立不成。皆約能別。不並有法。論雲如立無常。瓶等無常。不言如立聲無常。雖和合名宗。意立無常不離於聲。不欲成立聲在無常。又法成法。若二和合俱名所立。即雙成有法及法。違理門論。又復同異品。即二喻一分。喻既不取瓶空等體。雲何同異品。則取瓶空體耶。若雲非同異喻體之一分者。如何理門約辨於因。故彼頌雲。於因有及二。在異無是因。翻此名相違。所餘皆不定。由此故知。宗之同品。即取與宗能別法同。名為同品。若雲陳那亦取瓶空等體。為二喻者。不然。廣如理門所破繁不具引。   次釋定有性。問其能立因。為依瓶等有法之上。名定有性。為依無常等。名定有性。答有二解。一雲。依瓶等有法。義如常解。第二又解。依無常上。名同品定有性。以瓶等體非同品故。又理門雲。以所作性。於無常見故。於常不見故。不言於瓶上見。故知同品。無常之上有所作性。問若言因依同品無常。無常即喻。如何說言瓶有所作性。瓶體是無常。當知聲有所作性。聲體是無常。准此。所作即依瓶等。答此古師合非陳那義。陳那立雲。諸所作者皆是無常。譬如瓶等。瓶等喻依。非因依也。問何故宗上無常。非因所依。同品無常。即為因依。答宗中敵不許。能別非因依。同品兩俱成故。得為因依。有立量雲。瓶上無常非因依。所立法故。如聲上無常。此是似破。因隨一故。或俱不成。誰許瓶無常是所立法。復是違教。喻名能立。若爾何故。同無能別。名闕所立。答喻上無常。似所立法。從似為名。如所作因。問若無常同品。定有所作。此是滅法。雲何得言定有所作。滅非因生故。答有二解。一雲。言無常者。非唯滅相。無彼常故名為無常。即住異等俱名無常依此何過。二雲。無常即是滅相。定有性者。定曾有性也。觀果知因。非當有性。雖不因生。因生始滅故不有違。問何故宗同品中所作。即言曾有。因同品中無常。不言曾有。答因為順成宗。瓶有所作。當無常生非滅相起。不言瓶生曾有滅。問若同定有。是曾非現。應隨一攝等因現非有。答不言唯定曾有因性。隨一現有定義何違。二解無常。後解為勝。問雲何因望宗上。言遍是宗法性。不言遍是宗品性。同異二喻俱言品耶。答因即宗法。體義分故。更無別聚。故雲宗法。同異二喻。別聚類法。故得名品。又解。因為成宗雲宗法性。不成二喻。故二言品。問但雲同品。何須定有性等耶。答若不言定有性。即喻有能立不成過。不顯因第二相故。若言定有性。不言同品。亦非正顯因第二相。即有不定相違過。今為明因第二相故。雙言同品定有性也。何者是也。欲作此句。先敘陳那九句之義。方可於中而自聊簡。九句義者。彼次頌言。宗法於同品。謂有非有俱。於異品各三。有非有及二。此解因法。於同異品。謂於同品。有非有有非有各有三句。於異法中。亦各有三句。何者是因望於何宗。彼理門雲。常無常勤勇恆住堅牢性非勤遷不變。由所量等九。此即宗也。由者第三囀於聲。由以因法。為能成之具。故宗有九。所量作無常作性聞勇發無常勇無觸。依常性等九。此即因也。依者第五囀從聲。以從所依此常等九宗有九因。以此九因。如次配釋前之九宗。成立比量。為九句義。立量雲。聲常是所量性故。同喻如空等。異喻如瓶等。此所量性同異俱有。即此論中共不定也。立聲無常。所作性故。同品如瓶等。異品如空等。此即正因也。立聲是其勤勇所發無常性故。同品瓶等。異品電空等。此無常因。於同品遍有。於異品分無。以於電有。於空是無。即此論中。同品遍有。異品一分轉。立聲為常。所作性故。同品空等。異品如瓶等。此所作因。於同品無。異品遍有。即此論中。法自相相違也。立聲為常。所聞性故。同品空等。此因遍無。異品瓶等。亦遍非有。即此論中。不共不定也。立聲為常。勤勇所發。同品空等無。異品瓶有。於電是無。亦即此論。法自相相違也。立聲非勤勇所發。無常性故。同品電等有。空等是無。異品瓶等。此因遍有。即此論中。同品一分轉異品遍轉。立聲無常。勤勇發性。同品瓶有。電等是無。於異品空。因遍非有。此即正因。立聲為常。無質礙故。同品空有。極微上無。以立極微有質礙故。異品樂有。瓶等因無。即此論中。俱品分轉。問何以得知。第二第八等是正因等。答即理門引雲。故本頌雲。於同有及二。在異無是因。翻此名相違。所餘皆不定。本頌者。或足目所造因明論。或世親所造論軌等中。故知二八句而為正。第四翻第二。第六翻第八。故說為相違。餘因通同異。第五俱非有。故說為不定。故作頌雲。二八為正因。四六相違攝。所餘皆不定。正似應當知。然此九句狹於天主。闕無相違決定過也。故釋及無三相違。然准論中。具有此過。又復唯依有體法說。不依無體。雲依無體者。四六無別。何以故。以第六同品非有。異品有非有。今第四句。若取兔角等。為異品者。亦是同非有異有非有也。作四句者。一者是同品而非定有性。即中三句同品。皆言遍非有故。若取分無。並後三句。以空電極微俱無因故。雖是同品而非有性。若中三句。因有相違不共不定。若後三句除第二句。因有不定。喻闕一支。無能立故。問何不言遍有性。答若言遍有性。即九句中第八非正。彼既是正。故不言遍。二是定有非同品者。三三句中。各除中句。若取全有。即第一第四。及第七句。若取分有。並第三第六第九句。是四六兩句顯因相違。所餘不定。三亦同品亦定有性。即除中三句。若取全初三句。若取分及後三。若簡喻中無能立過。俱是正喻。若簡因過。猶有邪。以遍異品是不定因。除其二八。二八即正因。四非同品非定有性。即三三句中各中句是。若取分者。三三句中各取第二。若取正因。初後三中各中句是。餘皆不正。今此四句。非全明因具足三相。但明第二相。故雖四句無有唯正顯第二相。第三句是。問所作即是宗之別法。雲何所作於餘處轉。答理門雲。由彼相似不說異名。言即是此故無有失。此意以喻與宗所作無別故說相似。非說聲上所作在瓶上。故無有失。問既於喻有。雲何但說為宗法耶。答此中但說定是宗法。不欲說言唯是宗法。故亦無妨。故理門論亦作是說。   論雲異品遍無性者。解如疏述。問何故異品言遍無性。答若不言遍無性。即有相違不定。及異喻能立不遣。故言遍無性。亦作四句聊簡。一是異品非遍無。若言無者簡分轉不得。故言遍無。即三三句中各除中句。第一第三第七第九是不定過。異喻有能立不遣。若第四第六因有相違。異有能立。二是遍無非異喻。即中三句同法喻。是三亦異品亦遍無。即二八也。四非異品非遍無。即除中三初後三句同法喻。是今取初第三。故雲異品遍無性也。問此四句簡得正因不。答非但簡得第三相。雖亦異品亦遍無。而不簡得不共不定。問同品但與因同。不與宗同。得名同喻不。答不得。但名同品。以品類故不與宗同。說喻於誰。若與宗同不與因同。亦只名同品。若但因同無所立故。亦異品故。非同品也。然與宗同。雖亦名喻。而亦非真。無能立故。問異法喻與宗同。不與因同。得名異不。答不得。若言得者。同喻無能立。亦得名異品。此既不爾彼雲何然。問異無宗有因。得名異品不。答非也。由此又作四句分別。一有異品而有宗無因。即所立不遣過也。二有是異品有因無宗。即九句中各除中句。即能立不遣過也。三是異品有宗因。即俱不遣過也。四是異品無宗因。即三三句中各各中句。是正喻也。又復以因望宗同喻。作四句分別。一有遍是宗法性。而非同品定有性。即九句中中三句。及後三句中初後二句。兼取分全說。若取全者。中三句是。二有同品定有性。而非遍是宗法性。即九句中佛法所說第九句是。以許聲等有質礙故。三亦同品定有。亦遍是宗法。即初後三句。四有非同品定有。非遍是宗法。約聲顯論。第四句是。於中過性思之可知。以因望宗及異法喻。亦有四句。有遍是宗法性。而非異品遍無性。即三三句中各除中句。有是異品遍無性。而非遍是宗法性。約九句闕。通約法作亦得有之。如小乘立聲無常所見性故。異品空無而於宗不有。有亦遍是宗法性。亦異品遍無性。即二八是。有非遍是宗法性。非異品遍無。即聲顯論第四句是。若佛法立第九句是。聲顯相違因。佛法不定攝。又復以因望同異品。而作四句。有是同品定有。非異品遍無。初後三句中各除中句。有是異無非同定有。即中三中句是不定因。三有同定有亦異遍無。即初後三句中各除初後。此是正因。四俱非有。即中三句取其初後。即相違因。若取分說等准此可知。然別作法。不可依此九句而作。問此論之中因後二相。於理門論何句所收耶。有答雲。此之二相。唯是第二第八二收。今謂。此對理未必然。若總問因。此之二因唯彼二八。若約相辨同有異無。即後二相何唯二八。若第二相初後各三。若第三相三三各中。皆是同有異品無故。問彼九句中。何故無此餘三相違。答誰言不攝餘三相違。准文如是立聲為常。所作勤勇二法為因。唯法自相豈名為餘。若不明四。次下攝頌何故雲耶。證法有法自性或差別。此成相違因。長行既無別解。總攝於上。故知九因亦有攝四。若雲九句有攝四違。如何說言如法成法。不言成有法。又彼九因。望違於常及非勤勇。此但違法。如何攝四。答雖雲違有法。實唯成法。如難有性而非有性。難彼意許離實等有。而非有性。故唯成法。此意即顯。理門望為量。成立必須加言。如立大有雲有離實等有。更無同喻。有一實等因於同異有。即唯異轉違彼後陳。總名相違。不分自相及與差別攝。頌中雲。耶證法有法。及此論中立四違者。望不加言本意所爭。言陳意許故有四種。問若違意許離實有。即違言陳不無有。此乃雙違。如何但言違有法自相。答不爾。何以故。如法差別。言陳他用他有真假。二各有體。違真成假仍不違他。但名差別。今此不無無即離二。彼意許者。即此言陳不無之有。不別有彼意許大有。故違所諍。正違言顯。故但名違有法自相。問以更無別名違自相。作有緣性亦應同然。答夫論差別。要有二等方名差別。如立他用意許他中。有其真假名法差別。今此有中無即離二。故違所爭。即名違自相。以作有緣性。作非有緣性。各有別體。雖違作有緣性。作非有緣性存。無彼即離二有。違有更無別有。故名違有法自相。以斯研究深契幽微。後哲若披可為龜鏡。問何故九句無相違決定。答理門頌中據別而說。不對許有聲性論者。立所作因。故九中無故。彼中難所聞性因。若對許有聲性是常。此應成因。此難不共不定。准此故知。不約對二。彼論長行及此論中。據二宗對故。有相違決定。然正釋文准釋異品。同於同品應言。同品者。謂所立法均等義品。說名同品。若有所作見彼無常。解異品中。亦應雲異品者。謂於是處無其所立說名異品。此即論主。欲詞約理繁互顯故爾。有問雲。若是正因要具三相耶。若言具者。如掌珍論立真性有為空。以緣生故如幻。此無異品應非正因。即自解雲。具三相者必是正因。自有正因不必具三相。此釋全非。誰言此因不具三相。既無異品有法。即因不濫行。豈非異品遍無之相。若闕此相是真因者。諸不定因皆闕此相。亦應名正。又若具三。皆正因者。決定相違應正因攝。又復此量亦非正因。成唯識說為似量故。出此量非如唯識抄。   解喻。問詮喻之言。及此喻體。為俱喻耶。答准宗義言既為宗者。喻言及喻俱喻何失。問若爾何者為言生因體。若雲詮因者為言生因體。詮喻言非。即喻應非因第二相。既第二相亦應言因。答有二解。一雲。詮宗因喻言。皆言生因。皆能令敵。者了宗智起。故此論雲。由宗因喻多言。開示諸有問者未了義故。若爾即應無宗喻別。答望義有別。言生他智名言生因。故三皆是為他所成。名為宗支。正助成宗說名因喻。由喻助因曉宗義故。故三言別。二雲。除詮宗言。非因相故。因喻果故。唯詮因喻言為生因。正生他智此解為正。問因亦曉宗應名為喻。答因雖正為成宗。未舉共許已顯了義。曉宗未明。舉有此因定有所立。方為比類。故因非喻。問舉因宗未顯。因不得喻名。陳因智未生。非言生因攝。答爾。言因必對果。無果是誰因。故敵智未生。非是言生攝。   言顯因同品決定有性。有雲。顯因同品決定有性。是顯因第二同品定有性。顯因於宗同品中。決定有此所作因性。本意舉喻為顯因故。今謂不爾應雲顯因同品。即除因餘所作。決定有性。即所立無常性。如解宗同品。舉餘無常。為同品故。若不爾者。何故。前解宗同品。雲如立無常。瓶等無常。是名同品。應解喻中言。謂若所作。瓶等中見彼所作。或應謂。若無常見彼所作。雲何乃言。謂若所作。見彼無常。又解因中即舉宗同品。以瓶等無常。說名同品。言定有性。即有所作性。故知解喻言同品者。以瓶所作。為因同品。決定有性。即有所立無常。若解喻中言同品。是宗同品者。此即改動數處論文。即喻文言顯因同法。又下解不定中。此因以樂以空。為同法故。又雲。以電瓶等。為同法故。若不有因同品者。如何說言。以樂以空等。又雲。謂若所作。見彼無常。又理門論。解同喻等為同法耶。然雖品法宗殊。俱是因類。雲第一說因。宗所隨逐。第二說宗無因不有。准此即違多教。又因順成宗。即雲宗同品中。有所作性。喻既順因。亦應雲因同品中。有無常性。又若同喻。唯同因法。即名同喻。喻闕所立。應非過收。異不離宗。亦應非過。准此即違理。故舊解是。又引理門雲。由如是說。能顯示因同品定有性。異品遍無性。故知。言顯因同品決定有性者。是顯因第二相。於宗同品中。定有性也。此亦不爾。彼文意別。此是彼答詞。彼有難言。復以何緣。第一說因宗所隨逐。第二說宗無因不有。不說因無宗不有耶。言第一者。喻有二種。第一即同喻。何故同喻。即先明因。顯所立隨逐。即此論中。謂若所作。見彼無常。第二類此可知。此牒論主宗。不說因無宗不有者。申難影顯。難同喻何。不說有無常故所作。答雲。由如是說。能顯示因同品定有。異品遍無。非顛倒說。此意同品有所作。欲將所作成無常。於無常上。見有所作故。聲上有所作。明非是常。於餘常上。不見所作。故於同喻。舉有所作。無常隨故。若雲以無常故所作者。便以無常。成其所作。非本所爭。是故同喻等作如是說。但知偏引局文。不解遠尋深意其類猶執指求兔。於自豈不誤哉。又有解雲。言說因宗所隨者。立喻宣說次第。非正明體。故同於前。顯第二相。此亦不然。理門論雲。如是已辨。因及似因。喻今當說。說因宗所隨。宗無因不有。此二名譬喻。餘皆此相似。此正出體。豈依立說。若依者說。應雲此二說譬喻。又明喻體是非。豈直明其言說。又正明喻。喻具二立。方名正喻。若唯明因第二者。豈唯一立。即為正喻。又雲。既言顯因同品。同品即宗相對。若所作相類。應名同法定有性。故下雲。此因以樂以瓶。為同法故。此亦不爾。若言同法。唯因相望者。雲何理門。及此論中。俱雲喻有二種。一者同法。二者異法。豈可二喻唯望因耶。   喻者。西方雲烏播磨。此譯為喻。今因明中後同異支。准西方雲達利瑟致案多。此雲見邊。為順此方故義言喻。問同異二喻。為即因耶。為當有別。答設爾何失。二俱有失。若即是因。因唯所作。喻中何故兼說無常。若與因別。理門論中。不應難古於因分外。別立二喻。他不應難。若爾喻言。應非異分。顯因義故。又復論主。不應答言。事雖實爾。如前廣引。答應言二喻體。即是因後之二相。如前道理。問後難善釋。前難何通。答因言所作。體含無常。非離所作唯在餘法。然所作言。無常義隱。故舉喻體及於喻依。雙顯因中作無常義。以瓶之上有其所作。即無常隨。故此因言所作。明無常隨。是故成宗。聲既即所作。明無常亦隨。又解因唯初相。二喻即後二相。故理門雲。雖一切分皆能為因顯了所立。然唯一分且說為因。但以初相顯因猶隱。故約二品有無不同。及二品依。重彰因義。故此二品。即是同有異無。二相方得成因。二喻之中。顯因有處必有果。隨無果不成能立。果若無處。因即不有。明因有無有果。即不成離別。即前因相。雙顯有無即是二喻。理門說即因約二相說故。二解任情。問因中二品有之與無。與此二喻。體性何別。答即此二喻。前總因體具顯三相。及分因喻。且說初相。以之為因。復有無相即同異喻。理門雲。然唯一分且為因故。更有異釋。繁不能敘。當知言喻與因體別。准論知非。不可依信。問因與二喻所依各別。雲何因喻即名為一。答所依雖殊。所作無常其義相似。故合為一。因言含故。不同別指瓶空喻依。約依言別。故理門雲。雲何別法於別亦轉。此難意。雲何聲上所作。於別瓶上轉。論主答雲。由彼相似不說異名。言即是此故無有失。問同喻即因相。因同於瓶作無常。異喻亦因相。因同於空常非作。答同喻順成因。所作故因。同瓶作無常異。喻反顯以明因。因不同空常非作。問因言所作亦無常。因喻相似可言一。異空是常非所作。不同於因體性殊。答第三因相異遍無。取遮於宗因。不有異喻常空非所作。取遮非表故即因。問同喻作無常。異喻常非作。俱不取彼所依。彼二何收。答隨二能依亦同二攝。若爾即應取彼瓶體為同喻耶。答依無常門。瓶無別體。故亦同喻。瓶依別門故非同喻。義別不可一准。異喻所依亦同此解。有言陳那。不以相似及異為異喻。如何舉空常非作。解雲。通有無體舉空非作。非據體說。此解問答不相應也。論文自釋。何繁異計。   是隨同品言者。有雲。同法喻言。顯因隨逐同品處有。名隨同品。以於此言能顯因相第二相故。異品准此。此釋亦非。准破解喻中顯因同品決定有性。類此可悉。   言唯此三分說名能立。問為要具三方成能立。為闕亦是。答設爾何失。二俱有過。若闕亦能何說唯。違廣百論無異成過。若要具者。如大乘立聲無常宗。既無虛空。能依喻闕。豈似能立。如實義者異喻既遮。設無虛空。然非所作及非無常遮義得立。故亦具支。若無異喻言為過者。據因濫說故不相違。此解極妙。問何理得知。無其異喻遮義亦成得成能立。答准理門論雲。雲何得說彼處此無。此問意如立無常。既一無常空可為異喻。雲何可說常上因無。答言。若彼無有於彼不轉。全無有疑。故無此過。答意。若彼常空無有。此因於彼全不轉故。故無有疑。又雲。前是遮詮。後唯止濫。由合及離比度義故。由是雖對不立。實有大虛空等。而得顯示無有宗處。無因義成。有依此論及廣百文。判無性攝論。證第七有不共無明。所立量非。以無同喻但異喻顯。缺減性故。又異法喻有倒離過。此亦不爾。不了彼文漫推求故。何理得知彼無同喻。答彼若有者。何故但雲不共無明。於五識中無容得有宗。無能對治故。而不舉同類耶。而便舉異喻雲。若處有能治。必定有所作耶。此亦不爾。論略不舉此之同喻。誰謂無同喻異喻顯耶。所以者何。此為設遮。諸小乘執五識中有不共無明。彼自許第六識有能治。即有所治。今約有見道難。不爾大乘五八識中有無漏俱。應有不共。今大乘難。意識起善時不有不共無明。有應成染。不可有無明。設遮彼轉計雲。在五識故。立量成眼等識無同喻。如色等後方返顯。必在第七。不得說量。以有過故。若言第七識。必有不共無明。他所別不成。若言不共無明必在第七。他能別不成。此共量故。復設遮雲。非於不染意識中有。由彼此應成染性故者。約起善時或諸識為難。設遮彼執在第六識故。約起善時非染識難。謂若與俱由彼。此應成染性故者。此意雲。由彼無明。與起善時意識俱故。應當成染。意雲。應成不善。與不共俱故。彼既不許故不與俱。五識前遮。故令信有此第七識。可為彼依。由自大乘許自見道平等智生。為能對治。故得令有。若准此義。第七亦能為對治道。唯說第六有離染者。據三乘通說。不爾前量有不定失。為如色等無能治道。眼等識無不共無明。為如汝許。第七無能治道。得與俱耶。然異法喻亦無次第。阿毘達磨性相。為文非次第求。如唯識論中。此例非一。   比量相違亦有自共他。有難餘疏雲。解違自比不應正理。應言如小乘。立現在諸法離因扶助。獨有力用取等流果。如是方名不正之宗。准自於他共比量中。皆加離因扶助獨五字。方成不正。違大小乘因緣扶助取果之義。故是比量相違所攝。今謂此難非。彼雖成能破。自量還有過失。如實有非實有及世攝因。皆於異品轉。如何名正因。言宗違正因耶。問何名比量相違。答一釋雲。以立於宗違正量因。由自共因正故。立量正違此量。雲比量相違。問若宗違因立為宗過。如何理門不許立耶。答理門雲。諸有說。言宗因相違名宗違者。此非宗過。此意不是宗違於因過。是因喻過約立量破。不遮一切言無宗違因過。舉量雲。如立聲常非一切故。約此量辨。古名宗過。陳那雲。此量是因喻過。非是宗因相違。又復陳那。不障宗違因過。立比量相違故。但遮古立宗相違。釋義如前。問此立聲常不名宗過者。立瓶為常。應非宗過。俱無常故。答不言立聲常。非比量相違。但對因別。理門望非一切因。因過非宗。以彼不許聲所作故。入理約所作因。宗非因過。對彼許聲是所作故。又解對一切宗瓶常宗過。聲常。非過。有不許聲是所作故。若爾亦有不許於瓶是所作故。即從緣顯了宗。是故前釋勝。   解俱不極成雲。我為有法和合因緣為法故以佛法中因緣雖有。為舉和合。取此因緣。故亦不成。今問此釋。雲何以和合。標取此因緣。若以和合與他作因緣。因緣是法和合成有法。言我何為。若以和合因緣俱為法者。此即一分能別不成。亦非全分。因緣佛法共許有故。應言我是有法。能與和合為因緣是法。若言因緣。非自不許。由言神我能與和合為因緣。即佛法不許。如言釋迦菩薩實不善聲。實不善聲。非大乘不許。約人立有。即是不成。大乘不許釋迦菩薩有不善聲。此因緣亦爾。又和合亦無。故十句論雲。我雲何。覺樂等。和合因緣起智故為相。此即由與和合作因緣。和合始能。令覺樂等。與我和合。故全名俱不極成。   有解是遣諸法自相門故。雲初五為他之所違遣故。如理門說。今謂不爾。彼言非彼相違義遣。即非為他相違義所遣。故理門論雲。為此極成現量比量相違義遣。此論雲。是遣諸法自相門。即說為能遣。豈以形似之文。皆同一判。今解二論各據一義。理門據現量等力勝。故能遣彼。故離五過方成立宗。此約所立欲強違彼現量等故。以不正能違遣彼故。立此五過名似立宗。   問宗中既有九過。因皆有立不。答初之五違。及能別不成。即兩俱隨一二不成收。如言聲常眼所見故。即違現量自教。及世間等。有雲。雖違於此而非因過。此亦不爾。若非因過。何故不成所別不成。即第四不成。相符極成因中不立。宗須互返立擬果生。若兩俱成虛功為失。所以宗中違過。因必共許。證不極成。許即能成。不許為失。故無相符。問因十四過。宗何不立。答因寬宗狹。過不相攝。望義各別。又設解九過。亦攝因十四過。其五相違。及所別不極成。攝四不成過。又比量相違。攝五不成。除不共不定。相違決定。義顯可悉。如所量因。成立常宗。無常宗有。成無常宗。常宗亦有兩互返故。亦攝四相違。如立聲常。所作故因。雖是違宗。亦違所作及以無常。故攝此九。前解為正。   問同異二喻合有十過。因何故不立。答同喻前三。因第二相過。能立不成所立及俱。即四句中。除第三句亦同品亦定有性。是偏句過。所立不成。或即四相違。能立不成。即四不成。俱不成即合二過。無合倒合義立。無體因過依體。故無彼二。異中前三。即是因中第三相過。所立不遣。即是遍無性非異品。以有所立故。能立不遣。及俱不遣。即是相違。及不定過。不離倒離。亦是義立更無別體。因無彼過。問因十四過。二喻十過。亦攝彼不。答有攝不攝。准前可悉。問宗中何故不立彼十。答同喻所立不成。即宗能別不成。能立不成。即宗現比量。及自教違。非二量教。於彼喻中可知許故。俱不成合前二過。合如因說。異喻疏遠。宗中不立。以隔於初因二相故。又異於宗。宗中不立。又釋。宗因喻三。各各別明。不必一切皆須共同。相望而立。此釋為勝。問如論所說為宗九過。一一別明。是因喻中何等過耶。答現量相符。無違因義。隨所舉因當辨其過。比量相違少分。即因四相違。及決定相違攝。同喻能立不成。異喻能立不遣。自教大同比量違說。若世間相違。因不定過。為如肉等。眾生分故。是不淨耶。准理而言。同喻無所立。以不必許貝等是淨。若爾即法自相相違。具等為異。眾生分因於彼轉故。即異喻能立不遣。若說懷兔非月。有故如日等。因喻無過。若雲月非懷兔。有故如日等。此亦不定。以兔非無。而復懷兔。故為異喻。有因遍轉。異喻之中。能立不遣。自語相違。後違於前。因中所依不成過。前違於後。無同喻過。隨應舉因。或不定及相違。能別不極成。隨其何因。即四相違。及所餘不定。二喻可知。所別不極成。隨其何因。定有所依不成。所餘不定。未舉因故。若俱不極成。或隨一兩俱所依不成。餘同前二。前二之中。亦復如是。問因懷猶豫。即墮過門。宗內生疑。何不為失。答准理應有。略而不論。如現違等。豈無兩俱及隨一等。故論略舉。以例餘故。   問因為成宗。不成不定及以相違。俱不能成宗。何故初相有過獨名不成。餘立別名。答因之初相。正為成宗故須言遍。今若不遍即不成宗。餘二雖亦成宗。助而非正。隨立餘名不名不成。理實相似。然有釋雲。不成宗故名不成者。如極成有法等。豈亦成宗。故知因體不成名不成。以自共他不許有故。雲不成也。此不應爾。若自體不成名不成。如立喻中二立不成。豈自不成名不成耶。喻既不爾。因亦應然。若爾宗依不成。何名不成。立宗本藉所依。所依若無。宗便不立。故須俱極。此即明所依故亦成宗也。救雲。誰言喻上所立不成。望他非自。若無二立體非喻故。若爾因喻本為成宗。不望宗明。誰之因喻。若不成宗名不成者。所餘十過亦不能成宗。應名不成。答事雖實爾。然據義有別。於宗上無名不成。同異俱有。或復俱無。不成自他。及各成自俱名不定。自他及共。隨應准知。唯他非自名相違。若為成自名不定者。如何說名相違決定。兩宗相返各決成自。無雙是非故名不定。又三相中遍在於宗名宗法。若闕初相不成宗法。餘有初相。別成宗法。而有別過故。初名不成。又有助破。非不成宗故名不成。如所聞性因。亦不成宗。雲何名成。故知因體不成名不成。雲若作此破。他救雖無同喻顯宗。而亦得作異喻顯宗。亦得成宗故。不得言不能成宗。言若作此救。彼義還成。故不得將而聞性難。今者謂。此救之與難並皆不是。誰言所聞性因名成因。夫成因者。三相具足方是成因。彼闕第二相。何名成因。設據當體。體亦不成。又設救雲。顯成宗故。不名不成者。既能成宗。應非不定。又雲。更破之。如相違因亦不成宗。應名不成。彼雖不成宗。由遍宗法故極成因。明知。不成約因體也。此難亦非。誰言唯名相違。不名不成。若遍宗法是極成。何名相違。又若許有初相即是成因。復違聖教。理門論雲。若唯宗法是因性者。其有不定應亦成因。准此明知。有初無後亦不成因。有解雲。闕初相名不成。闕第三名不定。闕第二名相違。若其一往如是判者。准理亦非。如第六不定。三相具足。何名不定。如猶豫因。三相俱闕。何獨不成。如不共不定。闕第二相。何非相違。故順疏解。   問虛空實有。德所依故。對無空論。所依不成者。如對大乘既立虛空。以為無為。所依有不。若其有者。大乘即非不立空。若無所依。大乘無為不立。答大乘不立別虛空體。故說為無依。依如及識立空無為。說因有所依。體實非空。對經部師。無虛空體。故無所依。或可。此因對經部及大乘立。望彼所爭。即有所依不成。隨一不成。有法自相。及差別違。四過所攝。有雲。立我所許我是實有。即所別不成。因有自許言。亦應不極成。此我許言。唯顯自許敵者不許。望敵因無所依。亦不成也。此判不爾。若是共量。可不成收。若作自量置所許言。故亦非過。不爾因雖自許。亦是隨一不成。又復共量因置自許。亦得成因。如唯識論。樂大乘者。許能顯示無倒理故等。問共量因置自許言。無隨一過。宗置自許亦應無過。且釋。亦得無過。又釋。宗置自許。因即隨一無依故過。因置自許。有法不無非過。問既言共量。因喻須先共成。因言自許他無。如何自因是令共解。且解。據至極理他宗故違。因置自許。故得無過。即如唯識樂大乘者。許能顯示無顛倒理。契經攝故因。是以大乘經。顯無我理等。以彼故違言不能顯故言自許。非不極理置自亦得。又因明理。不簡有過。置自許簡共許無過。問四不成除兩俱不成。自餘皆有自他猶豫所依不成。然除隨一餘二不成。頗有兩俱不成。亦自隨一猶豫所依不成耶。亦他亦共耶。如自問他共亦爾。答且兩俱不成。必無自他隨一不成。以二一別故。亦非自他共猶豫。以疑決異故。頗有兩俱不成。亦自他共所依不成耶。答有如佛弟子對數論。立我為實有。德所依故。此兩俱不許有德句。兩俱不成。然佛弟子等。不許有我故。自所依不成。若不爾者。宗有法無。豈即無過。不可是兩俱。即非彼過故。此即亦是自所別不成。如大乘師對薩婆多。立他方佛聲。定唯是善。德句依故。此兩俱不成。他所依不成。以他不許有他方佛。亦他所別不成。即對此宗立我為有。德句所依。兩俱不成。共所依不成。俱所別不成。不得有自所別不成。是他所依不成。他所別自所依不成。既隨一所別不成。不得是共所依不成。以宗異故。如是頗有自隨一不成。亦自他共。猶豫所依不成耶。答若自隨一。必非自共猶豫。他自二別故。疑決異故。餘者可有。且自隨一不成。是他猶豫者。如大乘人對外道。立無餘滅人當得作佛。以有種姓故。此無餘人一切皆無。言有種姓自隨一不成。外道不知。無餘皆無。但疑種姓。為有無耶。亦自所依不成。並自能別不成。自隨一不成。亦自所依不成。如經部師對勝論。立虛空實有。德所依故。虛空德句自皆無故。唯彼宗有自隨一不成。亦他所依不成者。如大乘師對薩婆多。立他方佛聲定不離識。以是不善故。他許佛有如罵提婆。但自不許。他不許有他方佛故。聲亦是無他無所依。自隨一不成。共所依不成者。如大乘人對外道。立石女聲定是實有。我所知故。彼宗有我。有法聲無。大乘無我。故自隨一是俱無所依。問有自猶豫不成。亦自他共所依不成耶。答有不於有法猶豫。於有法猶豫。即非所依不成。疑決異故。又釋亦因猶豫。亦猶豫所依不成。如因猶豫得名不成。有法猶豫。何非因中猶豫所依不成。且據決定所依不成。相對以明。但於因疑。非疑有法即是此過。如大乘人對薩婆多。立已入無餘人。應得作佛。佛為說法故。然彼滅無。兩非因依。但自疑佛為說法不。薩婆多師。決定知不說故。自猶豫不成。自猶豫不成。亦自所依不成者。如薩婆多對大乘。立他方佛聲定有不善。彼大乘者耳所聞故。然疑彼人為聞未聞故生猶豫。復不許有他方佛聲。故自無依自疑他無依者。如大乘人對薩婆多。立他方佛聲定唯是善。即取前因亦生疑故。他猶豫自所依不成共疑。及共所依不成。此四約因。雖有法。決定作此分別。於中有分有全。及有法雖疑復相對辨。亦有分全。皆准思之。問何理得知。復有此等過耶。答理門論中說不成已結雲。如是所說一切品類所有言詞。皆非能立。若非如前有此分別。更說何法名為品類。故應如前差別分別。   解不定過。有自他共。一一各三。有自比量自不定。自比於他不定。自比於共不定。他共准之。然自比於自及共不定為過。於他非過。共量亦然。就他破他。於他及共自不定皆為過。有雲。於自非過。故唯識第一破他我量。器色同處和雜等亦不為過此亦不爾。器色同處非彼類故。非雜體一。以若例同。應例成假。故不得類作不定過。若破他於自不定非者。如毀他非他引同於自。豈非是過。為量亦爾。又雲。共量於他有不定。亦得是過。此義不然。既雲共量。即共因喻。於他不定。喻非已許。故非為過。或得為過。   解共不定中言。如大乘立離六識。外更有餘識。許所知故。如色等量。犯自共不定。無共異喻有自異喻。以總八識為異喻。所知因轉故。今謂不爾。且空花等為同異收。若是同品者有二過。一雲。離自體外更有餘識。雲何為離自。自體無故。故為一過。二雲。設為同喻。便無喻依。以有義因成有義宗。便取有義同喻。有義同喻。依無義所依。此亦不可。因通於二。可得通依。喻不通無。故空花等非為同喻。若非同喻。便成異喻。所知之因共許異轉。何成自共不定。故此量非。或可為通。此量亦得。以空花等第六識緣離第六無。今者空花亦有法收。不離第六故。   解共品一分轉。問如立聲常。無質礙故。此因應隨一不成。何名不定。有雲。取不障往來名無礙。今謂不爾。如山石等。不礙通人得往來故。應名無礙。今此就他宗。是俱品轉。若對佛法。亦隨一過。或聲論對勝論立聲為常。無質礙因。兩俱許故。但於同異。俱一分轉故。不定收。非隨一過。   解真故極成色。非定離眼識。自許初三攝者。有雲。三藏為遮相違量。相違量雲。真故極成色。應非即識之色。自許初三攝眼所不攝故。如眼識。為遮此量與作不定雲。為如眼識。自許初三攝。非即識之色。為如我宗他方佛色。自許初三攝故是即識之色耶。今謂不爾。凡相違決定量。如常無常相違。今言離識不離識。可是相違決定。言應非即識之色。即非返初量。何成相違。若取此量即名相違。即一切量皆有此過。如立聲無常。應非無常聲。所作性故。如瓶等喻。故又相違決定。因喻共許。既雲自許。即是自因。何得與他作相違量。若此成相違。一切無正量。又雲。但言初三攝眼所不攝故。亦得與他作不定過。何須自許言耶。解雲。若不言自許。有他不定。為如眼識不離識。為如我釋迦菩薩實不善色。定離於眼識。今謂不爾。若為簡此。即諸比量多有此過。如大乘破小乘。極微應非實有。有質礙故。如瓶盆等。此亦不定。為如瓶盆假非實有。為如我宗青黃等色是實有耶。又有釋言。此非立自。與他作相違決定。以他立雲定是離眼識。是初三所攝眼識不攝故。如眼根。此亦不爾。量無不定等過。與作相違。因有不定。何須與作相違決定。以彼同喻有同分彼同分眼不許同分眼根定離識故。設彼改雲如彼同分眼根。即有同分還為不定。又設若作。何須自許言。又有解雲。因雲共許初三攝。此即無過。若改因者。元非本量。別自成立。何須解彼。設雲共許。亦有不定。同分彼同分。俱共許故。今謂設若彼。立雲。是初三中眼識。及同分眼所不攝故。如彼同分眼。此因簡略無不定過。可與彼作相違決定。然復不假因自許言。置自許言。明不作前諸異分別。又有解言。真故極成色。不簡八六總為有法。義亦不然。有違自過。豈八六識所變之色。亦令不離眼識。令不離眼識。應不變相依眼識能親取。又雲。此但遮他執定離。言非定離眼識。猶此不簡。八六俱得。不欲成定非離眼識。依此雖無宗過。然因自許。此即自因與他作相違決定。理亦不可。是故應如疏述。今者立宗。成自唯識不離於眼識。然雲。為簡不定。及法自相相違決定過故。雲初三攝眼所不攝。簡不定可爾。簡法自相相違決定。理未必然。以若無過可是相違。彼立量雲。非不離眼識。初三攝故。猶如眼根。此有不定。何名決定。以同分根非定離故。但可遮餘同遍異分之不定過。然法師意。據不定不離。與作決定。非據不定因復作決定過。又自許言。但簡有法差別。不言簡餘。亦未盡理。有違宗過。或可不定。豈可六緣及非眼識正所緣色。亦令不離耶。今言亦簡向所辨色。然第六識。與眼同時親所緣者。及眼非緣之所有色。皆初三攝。唯望根境。六所緣者不名初三。然法處中。不攝第六與五同緣稱實之色。由此亦是初色境收。成不離眼識故。有違自失。若在異喻中。即有不定過。故置自許。意雲。是眼識自許所緣之色初三攝。非非所緣初三攝。若爾宗中有違自過。何不簡略。答此簡訖何謂為簡。第八所緣他不許有。五同緣意有部不成。若獨散意緣色非實。故極成言並以簡訖。   解四相違中言。如大乘對他立聲無常。意許是識變無常。以八六耳三識同取故。據別違一識故。唯違意許不失言顯。故成差別。今謂不爾。如成他用。二共許有假他。替處不失言顯。言無常者。無共許有。非是識變無常。替處亦失言顯。何名差別。若雲以三識別。言耳識取無常。唯違耳識變。非三識故成差別者亦非。若准下解有法自相相違。此亦正法自相相違。違意許有。言顯亦失故。若爭無常復是意許。是識變無常。亦所爭者即違二。因何獨名差別。今疏解令准法師雲。若立真我受用眼等。即所別不成積聚性因。兩俱不成明前所立。兩俱不成亦有所依不成等。故兩俱不成不必有法唯定有。問如立大有非實等。何得是有法自相相違因耶。答今取同異以為同喻。望彼宗中非實等法。即正能成。今亦成有性。此同異性便作異喻。此有一實因。於彼遍轉。彼但同異。不是有性。故反成宗令作非有。故成相違。正成立有。以實德業和合同異。皆證為異喻。皆非大有故。今望所成宗中有性。令離實等有有自性。故有一實因。於同異有此有一實因不無能有。亦遍有法。故因無隨一兩俱不成。故為相違。即九句中第六句也。問若以同異。雖非不無。而不名有。有一實因。雲何彼轉。解雲雖體不名有。而體不無之義共許。今取此不無之義。為能有故。雲有一實等。然同異等上不無之義。即不名為有。故望有句即為異喻。喻如空中有鳥。空雖不名有。而得說空能有於鳥。同異亦爾。故因遍轉故違所立。問實等五句。得名不無之有不。答曰雖言不無。然不名有。若爾成唯識。雲實等應非實有。應是相符。彼量若成。明實等五是不無之有。解雲。雖立量破雲應非實有。意破非假名實。以彼立實有實體故。然不名有。故論破意。應非有實自性。何故不無而不名有。彼計如此。如以實體不無。皆由大有有。同異和合非有有。雲何體不無故。雖不無而不名有。若不爾者。即不得成有法自相相違。以言中說不無之有。而為有法。同異亦不無之有。何得違彼有法。若雲由同異非大有。違意許大有。意許大有無。即言所顯不無之有。亦復不立。以實等不無。由大有有故。成有法自相相違者。此亦不爾。言中說有為有法。不唯取離實等上之有。但總相言不無之有。即同異上不無亦有。今喻雖違意許大有。不以意許大有無。言中之有不立。以同喻力證令非實等。復是不無之有。同喻力勝。不無有存。何名相違。若雲同異雖不無。而不名有。故成相違者。即實等體雖復不無。亦不名有。俱不無故。若雲實等大有有不無之義得名有。同異非有有。不無不名有者。亦應實由有有體不無。彼非有有應非有。若言彼本許爾。何故不許本許實等不無。而非名有。名有之者。即大有性。疏問若難離實之大有性。所別所依。犯自不成。亦犯違宗隨一不成。若難不離實等大有。而非有性。即犯相符。亦違自教。彼寧非有。答彼先總說。今亦總難。彼既成立離實之有。故今難彼離實大有。令非此有。言同意別故無諸過。今謂。總難離實之有令非有。即應弟子正難離實之大有性。即有前過。若雲不欲唯難離實之大有性。但總難者還有後過。今謂。法師此意言有假敘。如是若論弟子。唯難離實之大有性。以破他宗不要有有法而為所別。故無宗過。如破他我。應亦同此。若許有我。違自宗過。若言無我。闕因所別。彼既成量。此亦應然。由此應知。相違因者。若對敵論。不唯一過。望彼意許。亦有所別不極成因無所依過。如法差別不唯一故。此即立者望敵。是他所別所依不成。今破他有。即自所別所依不成。若共自量。此是即過。為破於他。就他宗立。雖有所別所依不成。而不為過。又自共量有法無義有義因依。此即為過。有法有義無義因依。亦即為過。意雲有義宗必有遮表。因若無義。唯遮無表。故亦為過。問如立我常。因雲非作故此無義。因成立有法。如何言過。誰言非作唯遮非表。而是無義。此言非作詮非作體。如虛空喻故。若爾立我無雲非作故。應有義因依無義宗。何不為過。答雖俱言非作。而取義別。此即唯遮故。是無義不欲詮有非作體故。以龜毛等而為喻故。古亦有解。宗因喻有義無義依有無。有義但依有。而不分別自他共量。何者有義因依無義宗者。又若有義因。必依有義宗者。如薩婆多師破他。我應不作業受果。以周遍故因。如空為喻。彼我自無因體共有。如何依無。若分自他共。即無過也。若大乘師破他。即就他作量。俱他有體自皆無體。可如所說。有解言。同異有一實等。非離實有。故例破師主離實有。同異有一實等。非即實有。例破弟子即實有耶。解雲。夫相違因。以立論之因。違立者之義故。唯難師主之有。不將立者因違敵者義故。不得破弟子之有也。問若爾有一實等因。為弟子共許。為師主獨成。師主獨成因犯隨一。若是共許。便兩宗因。何獨名為立者之因。若雲成即實有。不用此因。更有何因。設成皆過。又雲不將立者因。違敵者之義者。立者之因上明。破敵者之義。何故不得違敵者之義。以共許因故。又凡立量。必違他順己。舉因立宗。本意違他。何非破他。又如勝論對聲論。立聲無常所作性。即聲論立聲常將所聞性。既非立者之因。雲何敵者破立者義。若雲共許。彼此俱然。雲何偏責。若雲只可敵者之因違立者義。如何不許立者之因。違敵者義。彼此異因不可得故。今解師主己義但欲令他信。對彼成立離實有。因違所立是相違。弟子之義。不欲令師信。不對成立即實有故。師主不得返破。不是即實有。若成實等不是有者。便壞己義。令彼弟子無所承受。便不信故。又復弟子。計同異性體既不無。亦是不無之有。無共同喻體雖是有。而非不無故。不得難即實之有也。此解極妙。無煩異求。古疏解。有一實因。何非隨一不成。如立覺慧非思。以無常故因。有隨一過。今此有一實因。以即離本非有一實故。因不是隨一過者。亦不然。如無常。不離隱顯及壞滅故。成於隨一。有一實因。亦不異即離故。應是隨一。今解。如立大有為有法。不是有法不成收。因言有一實。何故即為隨一攝故。今因者亦望實等之上不無之義。能有一實非即有句以為其因。取此不無以為因故。又此有一實因同異之句。然離實等有一實義。俱共成故何須分別。為是即離不成隨一。此若分別。一切因皆有此過。如大乘對小乘。立過去未來體非實有。現在無為所不攝故。亦應分別現不攝因。為識變現不攝。為非識變現不攝。此因既不分別。彼因亦然。若爾數論對佛弟子。成立覺慧非思。以無常故。因亦不分別。答亦不應分別。但爭覺慧是思非思。若爾此量是無過者。便違自義思是覺慧。解雲。此宗有過。以不簡故。有相符極成。許除思餘諸心所法。雖亦是覺慧。而不是思。或慧非總心心所名。但是慧故。亦非是思。又因亦過。成法差別相違。故彼意覺慧非思。意許是餘心心所法。即非心所。以為異喻。無常故因於彼遍轉。又無同喻。以彼覺慧是心心所總聚之名。意許是心心所。更無別心心所為同喻故。因但異有故成相違。設若非爭是餘心所。猶有前過。故是似量。然現在無為所不攝因。或共或他俱亦無過。又雲。後三相違。既約臥具同異喻中為難。此是喻過。何故乃說相違因耶。答約義為過。是相違因。不約言為難。故非喻過也。此解亦非。何以故。今此二喻。望所爭宗皆為異喻。因於彼轉。即異喻中能立不遣。自有能立不遣非相違過。即不定是。何非喻過。以此中解似因體故。不言喻過。故不辨之。非非喻過。如宗過中所別不極成。豈唯宗過而無因過耶。   因明入正理論義纂要   有記雲纂主大諱惠玄為忌三藏改為惠沼(云云)。   正治二年(庚申)六月二十日書畢執筆信西於超昇寺東別所寫之   點本奧記雲。   本奧記雲。   興福寺沙門齊順敬發願書寫一切大小乘經律論章疏等依其勸誘同寺覺詮寫了。   於時久安四年歲次戊辰八月八日。   傳得大法師藏後雇誂同法勤慶奉移點了。   永萬二年春正月二十九日記。   點本奧記雲元興明詮天長八年略勘了。    九年三月二十六日講興福寺僧定寂以安和三年(歲次庚午)二月(己午)晦日尋借明詮僧都點本書(云云)。   嘉應二年(庚寅)八月二十一日書寫了執筆沙門澄惠同九月二日寫堮悀F。   同年同月同日亥刻於燈下寫道了。   同九月十三日戌刻許於燈下寫點了。   同月二十一二三四都四ン日之間加愚見比校之餘緣相交其功惟遲□媢D點皆加校了其間專澡漱著法衣此書一卷三十八紙書寫及移點誂僧澄惠令終其功於比校者愚僧之功也以此善根敬報四恩愚僧遂出生死之遊泥群生速登菩提之彼岸(而已)。   末學沙門釋覺憲記之   正治二年夏六月之比語超昇寺沙門信西十郎房終寫功了(寫本永尊得業書也)。   同年七月上旬三日移點書寫道了(點道本寶積院書也)抑當年者世間飢饉人力衰微也而分活命遂寫功勵微力移道點志趣所之聊有二願當寺伽藍造功速成繼隆佛法惠命長遠(是一)往生內院面奉慈尊心不退轉發得菩提(是二)。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44 冊 No. 1843 大乘起信論義疏   No. 1843 [cf. No. 1666]   大乘起信論義疏上之上   淨影寺沙門慧遠撰   大乘起信論者蓋乃宣顯至極深理之妙論也。摧邪之利刀排淺之深淵立正之勝幢。是以諸佛法身菩薩皆以此法為體。凡夫二乘此理為性。改凡成聖莫不由之。是故釋尊為表此法以殊勝故。超過巨海須彌山等於鐵圍上楞伽城中十頭羅剎宮殿之中說此法也。即表其三乘絕分如法華論主。論主問言。何故住此靈鷲山中說此法耶。釋言。為題此一乘法以殊勝故依處以題。又十地論中問。何故在此他化自在天摩尼寶殿中說此法門。釋言。為題十地法門以殊勝故挍量勝故。此亦如是一化所說教雖眾多要唯有二。一者聲聞藏二者菩薩藏。教聲聞法名聲聞藏。教菩薩法名菩薩藏。何以故知佛教但二。有事有文。言有事者佛滅度後迦葉阿難於王捨城結集三藏名聲聞藏。文殊阿難於鐵圍山集摩訶衍。名菩薩藏。故知佛教無出此二。言有文者涅槃經言。十二部中唯方廣部菩薩所持。餘十一部聲聞所持。地持論中亦同此說。下復說言聲聞菩薩出苦道說修多羅。結集經者謂集二藏。說聲聞行為聲聞藏。說菩薩行為菩薩藏。故知所說無出此二。亦名大乘小乘半滿教也。名雖有異其義不殊。此二藏中各分有三。謂修多羅毘尼毘曇。小乘三藏者如四阿含經。是修多羅藏。五部戒律是毘尼藏。毘曇成實是毘曇藏。大乘三藏者如涅槃華嚴等。是修多羅藏。清淨毘尼方等經等是毘尼藏。十地地持等是阿毘曇藏。今此論者二藏之中菩薩藏。攝三藏之中是第三阿毘曇藏。亦名摩德勒伽藏。此雲行境界。亦名摩夷此雲行母。此論所明八識之理為體行法為宗。諸菩薩等依於此理得起修行。依行成德故言菩薩摩德勒伽藏也。所言大者物莫能過目之為大。既言至極焉有勝己。故言名大。所言乘者運載為義。乘有二種。一法二行。言法乘者能運他用。無自運義。即是理法。言行乘者自運運他故名為乘。今此論中具明理行故有二種乘。總而言之亦名一乘。無異趣故亦名佛乘。佛所乘故此皆是。名雖有異其實不改。故言大乘也。所言起者成立為義。所言信者決定為義。此信有二釋。一雲就十信位中令起真常證信也。二雲即是妙法師說。是勸信也。論主是其不足之人所說之法甚深極理。恐其不順。作煩惱緣。故言我所說大乘法應當起信。不應誹謗。故論末中我今隨分總持說竟。應當敬信。若人能信是法功德無盡。何以故。理無盡故。若人誹謗獲大罪苦。始終意同豈容異乎。如菩提心論中勸發品在初建也。為說六度故先勸發心為修行也。此亦如是。為說深理故先勸起信也。問。何故要先勸起信者。此信乃是入佛法之首故。華嚴經雲。信為道源功德母。又論中雲。信心如手。有手之人入海寶藏隨意拾取。無手之人雖遇寶藏不得拾取。信心亦爾。若有信人入佛法寶隨分修行得解脫樂。若無信人雖遇佛法空無所獲。故要起信。所言論者簡異佛經之辭也。若通言之一切皆論。謂五明論是也。一切皆經謂五經是也。若別言之佛所說者名之為經。若餘人說佛所印可亦名為經。如維摩勝鬘等是也。若佛滅度後聖人自造解釋佛經名之為論。凡夫所造名為義章。今此論者佛滅度後菩薩所造名之為論。論者所謂賓主相談因之為論。故言大乘起信論也。言馬鳴菩薩造者是為題其論主名也。亦釋幡者如龍樹論釋。所以菩薩造此論者。佛滅度後正法之時大聖去近。人根厚信故無異端。七百歲後大聖去遠。聖弟子眾遂佛滅度人根薄信。以世衰故外道異端競興於世。所謂青同仙人出建陀論二十卷。過去無因為宗。黃頭仙人出闡陀論。自然為宗。及衛世師論第十八部是也。於時有沙門釋子。號曰法勝。對破外道故依毘婆娑廣論西方沙門及薩婆多抄出二百五十行偈。造出四卷毘曇。雖然人根薄心鈍故毘婆沙廣論不能受持。四卷其略不得義理。是故須出。達磨多羅廣論之中。依西方沙門義與譬喻義。加二百五十行偈。抄以用造作雜心十一卷論也。故論初言極略難解知。極廣令智退。我今處中說廣說義莊嚴。此二論主並宣有相之教令退異乘。因緣為宗。雖明空理但法上橫計定性不定法體。又後八百九十歲後出呵梨跋摩。前雖造論滅邪外道。觀有相故不得聖道。依毘婆沙此方沙門義與曇無德義。造成實論二十卷也。廣論之中偏宣無相之教。明生法二空。觀空得道為宗。雖三論主造論宣通。猶謂六識名相之事。非題極理。而眾人等競習此論。執為究竟。興弘於世。將欲隱沒牟尼大意。是故復出馬鳴菩薩。愍傷眾生拖非人流。感[廠@煩]佛出極意潛沒。依楞伽經造出起信論一卷也。雖文略少義無不盡。八識常住為體。修行趣入為宗。習六七識妄。故修盡拔眾人等執究根原。釋八九識真故湛然示迷方類趣入處也。造意如是。此論中有三段明義。第一致敬三寶。第二論曰有法以下出其所造。第三後終二偈總結迴向。何故有此三段者欲作大事不能輕為故先敬三寶。次出作事作事竟故所有功德迴向發願。次第三總結迴向。就第一中有三。一者汎明諸論之首致敬不同。二者論首歸敬之意。三者隨文解釋。所言論首歸敬不同者。或具敬三寶如大智論今此論等。或唯佛法如十地論等。或但敬佛如地持論等。此皆有意。所以具敬具足福田故。何故但敬人法者。藉法成人故須禮佛。法者所釋之理。故須敬法。何故唯敬佛者。佛為教主故須禮佛。餘非教主故廢不禮。言敬意者有六種意。一者作論所依荷思致敬。二者請承加護。三者為生物信。四者敬事之宜。五者為表勝相。六者為開眾生佛法僧念。初言作論所依荷思敬者。若無佛說經今無所說。若無其法論無所依。若無僧傳已則不聞。由藉此三。今論得興故須皆禮。二言請護者。若無加力何能勘說如此深理。要佛加力能說此法。如金剛藏菩薩欲說十地法門時。加四勘知四十無礙辯才。故末法惡時傳化不易。若無三寶威力加護無由自通。故須致敬以請助。三言為信者。論主自是不足之人造論釋經。人多不信。要須歸禮示有宗承。有所制立人方取信。是故頂禮。四言敬儀者。如似世間孝子忠臣凡所為作必造啟白君父。菩薩如是。重敬三寶過父及君。今欲造論解釋經時。寧不致敬啟白造論。故須歸禮。五言表勝者。如成實說。三寶是其吉祥境界。樹之論首以題論勝故先致敬。六言開眾生三寶念者。如雜心說。為令眾生於三寶中發心趣求信解觀察供養歸命故頂禮之。第三隨文解釋者。文中有二。一者初兩行偈。正明致敬三寶。二者為欲令下一行偈。明造論之意。就第一中有三。一行餘一句明佛寶。二者法性真下二句明法寶。三者如實修行等一句者明僧寶也。就第一中有二句。一者一行偈明應身。二者一句明法身。言歸命者是其論主敬心了辭也。內正報中命根為要。故舉要命屬彼三寶。名之為歸。為表心了。如身業中頂禮佛足。字及釋者。命者告也。所言盡者非局之辭。言十方者舉處以明所敬佛寶遍在十方。故舉在方皆依之辭。此是廣義。若言縱義應言三世。而義左右隱題言耳。言最勝者是應佛十號中初號也。非群品同故曰最勝。乘如實道來成正覺。豈非最勝。言業遍知者應佛中福智二德也。福成就故眾人應供。種智成就名正遍知。十號中略舉三號。經中多舉此三號者十號中體故。涅槃序品中言今日如來應正遍知將入涅槃。勝鬘經亦如是說。此是一句嘆應佛名稱功德。下次一句嘆色身德。所言色者以三十二相莊嚴其身故名為色。言無礙者嘆其異辭。凡夫色者質礙為義。如來之身而無礙故曰異也。言自在者嘆其勝也。轉輪聖王雖具三十二大人相而不得自在。猶苦無我。應佛非此。自在無極。此之一句嘆色身也。下次一句歎意業德。言救世者救者覆義。救覆生善。即是與樂得樂因故此是慈也。言大悲者悲者護義。護之止惡。悲能拔苦。應佛之意無出此二。是之一句嘆意業德也。自下一句合敬真身。言及彼者敬應佛。已兼敬真故名之及也。對此應佛體用異故名之為彼。言身體者是法佛也。萬德積聚名之為身。法無藉他故名為體。亦可應用所依在之為體故曰身體。所言相者是報佛也。法體之相故曰報佛。此之一句合明法身。問。何故應中具明三德真中總乎。答。應佛其是教主也。故偏廣嘆。真身非主故總嘆耳。理應齊論敬佛寶竟。此下明法。言法性者此之真有自體名法。恆沙佛法滿足義故。非改名性。理體常故。大智論雲。白石銀性。黃石金性。水是濕性。火是熱性。一切眾生有涅槃性。故言法性。言真如者是之真空無可妄故。名之為真。無所立故。名之為如。此法絕待。超出百非故曰真如。故十地論雲。自體本來空。自體此是猶前法性。空猶真如。所言海者從喻為名。不得當法為言。故舉勝以況。深邃難底猶如大海。故大經中譬如大海有八不思議。涅槃亦爾。此之一句明嘆理性。自下一句行教合論。言無量者數中極也。此之非是華嚴經中數中無量。非數量故名為無量。言功德者為功用所得。故為功德。德者得也。修行所得非數量。故名無量功德。此之行法。所言藏者此之教也。教能包含理行之法。故名為藏。故文言三藏教也。亦可行藏。無量功德積集名藏。理法如海。行法如藏。教法無也。何故無者教無別體。音聲為體。故是不敬。此之二句明法寶也。自下一句嘆僧寶。言如實者遣邪取正。故曰如實。言修行者在不足位。研習勝進故曰修行。所言等者此類非一。故曰等也。自下一偈造論之意。此中有二。一者半偈遣邪。二者半偈立正。言為欲令眾生者明所為人。不自為己。專為眾生。造論意業故曰為欲。以惡法成故處處受生。名為眾生。自下一句明所除事。言除疑者猶豫名疑。正信對治名為除也。何故除者諸眾生等不得聖道。生諸惑者皆以疑故。故須除也。除者遣也。言捨邪執者諸眾生等。以我見故以為邪執。今題正義故捨邪執。捨者離也。何故捨者我見是其眾惑之本。若無我見眾惑無住。問。若爾何故毘曇我見非惑。釋。此之就欲界眾生以我見故起修道行。故作此說。非是道理。自下二句明立正也。言起大乘正信者。正者非曲為義。餘義釋同前也。何故起此信者下題其意。佛種不斷故。立信之人修行能得常住佛果。故經言。生信心者生諸佛家。已種佛種。勝鬘經四種真子中。初真子者即是其事。紹佛位故名真子。此之初段竟。自下第二正出所造。此中有三。一者序分。二者從立義分以去立正宗分。三者從勸修利益分以去傳持末代分論。必有由故先明序。由序既興所說宜題。故次第二明正宗分。聖者造論為利群品。造論既周。嘆勝勸學令不斷絕。故次第三明傳持分也。就初序中二門分別。一明經論作序不同。二者隨文解釋。言不同者。經之與論序相則異意則同也。言相異者。經中序者凡有二種。一者證信序。二者發起序。言證信者。阿難稟承佛化欲傳末代。先雲如是我從佛聞。證成可信。名證信序。言發起者。如來將說法故先現諸相。招眾有緣。集眾起說。名發起序。論家為序則不如是。無有二序。何故爾者論主是其自意造論不傳佛語。不同阿難直傳佛語故。無如是我聞等言以為證信。又須論主無有現相然後造論。不同如來大聖本說。故無發起。但述其意以為序耳。是故異也。言意同者。經之與論同為欲說正之初。故名為同也。言隨文釋者。文中有二。一者總表。二者問。有何因緣以下別表其意。就第一中有二。一者總勸起信。二者從有五分以下總判科文。言論曰者。馬鳴菩薩說法之辭也。言有法者。是所說法也。謂七八識言能起者能應起也。言摩訶衍者。是其胡語。此方翻者。摩訶言大。衍是言乘。大乘之言如先說也言信根者。信是諸行之根本也。故言應起大乘信根也。何以故。此法中。信者即是大乘信故。即是最勝感佛近因。故經說言。復有正因。所謂信心首楞嚴等也。信者是其報佛正因。首楞嚴者亦名佛性。即是法佛之正因也。言是故應者總結釋之。自下第二科文說有五分者是總舉也。因緣分等是其別釋。文題可知。自下第二表其造意。此中有二。一者正表其意。二者問。修多羅中以下難解者料簡分別。就初中有二。一者問二者答言有何因緣而造此論者問其造意。自下正答。此中有三。一者略表舉。二者雲何為八以下別釋。三者有如是等下結釋也。就別釋中有二。一者總表其意。二者從第三以下出所為人。就初言令眾生離苦者。所以眾生常在三途恆受苦者。由迷理故也。既是非不知。故造作惡行。常在三途。如人自宅無有出期。甚為可愍。是以菩薩造作斯論。顯真極理。令示是非離苦處也。言得究竟樂者。所以眾生不得樂者。不知善行是應行故。是故菩薩說諸善行。令知眾生修行趣入。得涅槃樂。何故非得人天樂者。非究竟故。悉無常故。是不令得也。言非求世間名利敬者。有二意。一者就菩薩說。我為眾生離苦得樂者。我非求名利。避他譏謙。二者所為眾生。我所說法非令得求世間恭敬。唯令求心證無上菩提。故說此法。次明所顯之法。言為欲解釋如來根本義者。出所說理非不了也。下顯其意。令諸眾生解不謬故。或執邪為正。或執妄為真。或執不了以為了義。皆是謬故。自下第二出所為人此中有三。一者有善根人。二者示方便消息業者無善根人。三者示修止觀以下明凡夫二乘。就初中一厚信次一薄信。言善根成就眾生者。此種性以上分得賢首證信位。故何以知者。佛性四句中為善根人故。言善根微少眾生者。是十信人也。以玄信故自下第二無善根人。言示方便者。依此論中悔過禮佛等也。言消惡業者此是業障。言善護心者是報障也。言遠離癡慢出邪網者是煩惱障癡慢是其五鈍使也。邪網是五利使也。此等三障皆滅除也。小乘法中但伏煩惱。不能除二。大乘法中皆斷三障。自下第三益凡夫二乘。此中有二。一者總釋凡二乘。二者別釋。言修止觀者。止是定也。觀是慧也。對治凡夫二乘心過故者。凡夫有著有之過。二乘有著無之過。為凡著有故令修定。為二乘人故令修慧。自下第二別釋。此中初一就凡。後一就二乘。言專念方便者。是其定也。言生佛前不退信者。得益不虛。如生淨土常見佛面。恆聞妙法。信心增強不退失也。自下次明二乘。言示利益者是慧益也。慧益不虛故勸修也。自下第三總結意也。亦可此八種因緣中。初一是總。後七別釋。就別釋中初一正釋。離苦章門。後七是其釋別。得樂章門。眾生離苦要是解理。眾生得樂由是行。故善行之首信心是也。餘義同前。自下第二有難解者。重料簡。此中有二。一者問。二者答。就答中有三。一者略二者廣三者結。初中二句。一初所為人後所寄人。言眾生根行不等者。受道眾生心器不平也。根者就昔。行者據今。昔根今欲深淺不同。故言不等。言受解緣別者。昔是極聖說經是佛。今日論主不足之人。故言緣別。既言所寄不同所為不等。何不重說。自下廣釋。此中有三。初釋緣勝所為亦勝。中釋衰事。後釋當機。言佛在世時者。表其時勝。眾生利根者所為之勝。能說之人以下表所寄勝。色心業勝者。色者是其三十二相。是身業也。心者是其大悲大慈。是意業也。言業勝者以因題果。以業勝故所感果勝。言圓音一演異類等解者是口業也。如來一音大小並陳。隨機等解。不差機說。此則佛為不虛說法。華嚴雲。如來一音演說法。眾生隨力各得解也。三業皆勝故言緣勝。言則不須論者。結釋利根。以鈍根故造論解經。乃得悟解。以利根故佛說則解。故不須論也。自下第二釋衰事。若如來滅後者。表其時衰。或有眾生者。所為不等。兩雙四句。所謂有力無力。初二句有力。後二句無力。初中廣聞小解。小聞多解。是為一雙。或有眾生無自心力以下明無力人。此中有二句。初無力故廣聞而得解者。後句無力故廣聞不得心樂少文而得多解。是為一雙。如是論者以下明正當機。猶前第四人也。此論文略而義無不盡。故言總攝如來廣大深法無邊義故也。非是小乘狹小之理。故言廣大。佛乃所窮故言深法。理無限齊故言無邊應說此論者。結表造意。初序分訖。立義分下。自下第二明正釋分。此中有三。初立義分。中解釋分。後修行信心分。何故有此三分者。有二意。一者說法次第。欲說法者先制義宗。故先立義。宗既定廣分別示故次第二解釋分也。說法之意非但空說。如說修行得利益。故說法既周。故次第三修行信心分。二者說法所為。以三根故。故有三段。謂上中下。以上根故說立義分。為中根故說解釋分。為下根故說修行信心分。上中二人說法可爾。下根人中何不廣說。上中說理法時即得悟解。下根之人不得悟解。顯示行法。令勸修行爾乃得入。以行劣故以行令入。故不廣說也初中有三。一表章門。二正釋義。三以總結。次說立義分者。是表章門。立者制定義。義者有深所以。目之為義。大乘極理豈是淺由。故深所以。摩訶衍者以下正釋。此中有二。初立二章門。後釋二章門。摩訶言大。衍是言乘。此義如前廣釋。所言法者。自體名法。理不賴他。故言自體。問曰。萬法無有別守自性。以樂德中無生滅義名之為常。如是一切何不賴他。解曰。萬法一體無異體。故以樂體異無有常體。故言無賴。難曰。若爾以堅觸用以為柱用。無異柱用。亦應此柱無賴他乎。解言。不例。柱是無體。以四微上假號柱。名賴他義。顯真法之中。同一體中隨義分萬。舉一尋體即是其體。萬亦如是。一中全體。萬中全體。何用彼中他用為己。他體為己。此真法中。同一體中萬義互相緣集。不相捨離。故經說言。譬如父母。各各異故。故名無常。有彼此者即是無常。理是一體無彼此故。故湛然常。又經說言。我所說法非一非異。湛然常住非如假合一。故言非一。非如實法各別體故。故言非異。是故異也。所言義者。隨事名義。雖體一味而隨義萬差。然則體義不殊。無有一性。即是如故。而無不性。義差別故。此二即是極理體狀。自下第二正釋章門。此中有二。初釋法章門。後釋義章門。初中有二。一者正釋。二何以下轉釋。初中有三句。一表出法體。二是心下明其用。三依於此下明立義意。所言法者牒前章門。謂眾生心者。以法受生。名為眾生。此是就凡。若通言之眾法合生名為眾生。此是通聖。心者是其三聚法中。簡色無作是心法也。此心即是有命中實故名真心問曰。何故心是理乎。答。理非物造。故名為理。非為木石。神知之慮故名為心。是心則攝一切世間出世間者。如此理者諸法中體。以用歸體。故言則攝。用雖眾多無出染淨。染則世間。淨則出世。依於此心以下明其立義。此心理故據此明義。顯示摩訶衍義者。即是其說大乘義也。何以故下明傳釋。所以是心世出世法體者。彼前第二句釋之。以二義釋。一義雲是心真如相者即是第九識。第九識是其諸法體故。故言即示摩訶衍體故也。是心生滅因緣相者是第八識。第八識是其隨緣轉變隨染緣故生滅因緣相也。何以知者。文中言即示摩訶衍體相用故也。用是正義。體相隨來。於一心中絕言離緣為第九識。隨緣變轉是第八識。則上心法有此二義。是第八識隨緣本故。世及出世諸法之根原故言則攝。前中但言八識。後轉釋中了顯二識。故言體用。第八識者攝體從用。故言為用。心生滅也。上中具明染淨二用。釋中但明隨染之用。故勝鬘雲。有二難可了知。自性清淨心難可了知。彼心為煩惱所染難可了知。彼言自性清淨。猶此心真如。本來無二。言用大者。用有二種。一染二淨。此二用中各有二種。染中二者。一依持用。二緣起用。依持用者。此真心者能持妄染若無此真妄則不立。故勝鬘雲。若無藏識不種眾苦。識七法不住不得厭苦樂求涅槃。言緣起用者。向依持用雖在染中而不作染。但為本耳。今與妄令緣集起染。如水隨風集起波浪。是以不增不減。解言。即此法界輪轉五道。名為眾生。染用如是。淨用亦有二種。一者隨緣顯用。二者隨緣作用。言顯用者。真識之體本為妄覆。修行對治後息妄染。雖體本來淨隨緣得言始淨顯也。是故說為性淨法佛無作因果是名顯用。問曰。若修行始淨者何故得言無作因果。答。雖顯由修體非今生。故曰無作。問曰。若非今生何故名果。隨緣故名為果也。若據體言非因非果湛然一味。而就妄論真。在因名因。在果名果。故名因果。言作用者。本在凡時但是理體。無有真用。但本有義。後隨對治始生真用。是故說為方便報佛有作因果。又雲。但是一中義分為二。言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者。世間是其染用之義。出世間者淨用之義。此是總說理用也。下就人以顯諸佛本所乘者依此識。故諸佛得成。無此餘緣故。本所乘故。菩薩皆乘此法到如來地者。此識為正因。菩薩修行得成佛道。此之用也。自下緣也。次說解義分者表顯也。自下第二廣釋之中有三。初所辨正理無有邪局故。先明顯示正義。立正既周。宜以遣邪。故次第二對治邪執示是非。已拖是可入故。次第三發趣道相。段意如是。之三句別三段名也。顯示正義者。以下正明初段。此中有二。一明題章門。二依一心下正釋正義。就第二中有二。一者總別略釋。二者心真如者。即一法界以下別列廣釋。初中有四。一者總表數。二者列二章門。三者略釋。四者此義雲何以下轉釋。依一心法者。簡異色無作二聚。但一心聚故言一心就此明義故名為依。有二種門者。隨義依數。雲何為二以下第二列二章門。心真如者。是第九識。全是真故名心真如。心生滅者。是第八識隨緣成妄。攝體從用。攝在心生滅中。亦一師雲。六識七識生滅也。問。全是妄不是。若爾生滅不非是。何故如是。妄者就用。生滅者就法體。隨用故成。法體真故非是生滅。故經說言。不染而染其體常住。問曰。真妄相違無相合理。何故言一心。答曰。隨妄義邊終日成妄而不妨真。全真義邊終日令真而不妨妄。如柱實法義邊全滅無有續轉。假名義邊全轉無有滅義而不相礙。有為尚在轉滅二義不相礙妨。何況真心有二義乎。問曰。何故如就妄論真。真與妄合緣集起盡名心生滅。言是二門皆各總攝一切法者有二義。一義雲。心真如中皆攝出世間一切法。心生滅中皆攝世間一切法。故皆名總攝也。二義雲。心真如中皆攝世間出世間一切法。心生滅中亦爾。何者雖真如不隨緣染淨所依。諸法之體。如影依形。故言各攝。心生滅中。隨淨緣者轉理成行。隨染成妄。故言皆攝。自下第四轉釋。此義雲何。何故二門各攝一切法者。一心二義故。故言是二門不相離故也。義分為二。非是別體故言不離。自下第二別釋章門。此中有三。一者釋心真如章門。二者心生滅者以下。釋心生滅章門。三者復次真如自體相者以下。就真如體用以辨當現。所以爾者。心真如門。猶前立義是心真如相也。心生滅門者。猶前是心生滅因緣相也。是心體義眾生現有。用義在當。是故第三辨當現也。初中有二。一者明真如體一。二者後次真如者以下就真如中。義分空有以明真如。初中有二。一者真如絕言。二者問曰以下明其趣入方法。初中有七。一者明真如體。二者一切諸法唯依妄下明妄法體。三者是故一切法下以明真如法體有相無。四者以一切言說假名以下以明妄法相有體無。五者言真如者以下因言遣言。六者此真如體以下釋真如名。七者當知一切法以下總結絕名。此中大概正明真如。兼明妄法者是對來耳。非是正宗。初中有二。一者總明體義。二者所謂以下正表其體。言即是一法界者是一心也。異彼餘法故言法界。亦可對妄。據真為一。大總相者。心是能總恆沙佛法。欖眾諸法。以成總心。豈得不大故言大總相。若通言之諸法各有總別之義。然心一總者。心為能知。法為所知。故名為總。依此心生種種法故言法門體。此是總相。明體之自下第二正表其體。上明諸法之體。何為所謂心性非色無作。何為諸法以心為體。不生不滅故湛然常。一得不退名為常。不生不滅名為恆。此真如心不生滅故諸法之體。自下第二明妄法體。此中有二。一者順釋。二者若離心念以下返釋。一切諸法者。生死妄法非一。故名一切諸。如虛非無故名之為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者。無明是其為妄念也。以有無明迷真如故即有生滅。如空中花。眼患故有。眼治則無。眾生如是。無明眼瞙故生滅。非有妄計為有。起種種業受種種苦。若以修起緣知金神決其眼瞙。方知妄無豁然會真。故肇師言。所以眾生輪轉生死者皆著欲故也若欲止於心即無復生死。自下返釋。若離心念者。是七識為心念也。則無一切境界之相者。是生死境界也。有妄念故則有妄境。若無妄念生死妄境何由得起。故下文言。心生法生心滅法滅。三界虛妄但一心作。問曰。何故上中八識為生死體。今此何故妄心為體。答。近體者妄心是也。若遠由者真識亦是。又問。即此法界輪轉五道名為眾生。何故遠由尋妄根原即為是也。而體非妄故雲遠由也。自下第三明其真如體有相無。此中有三。初結前。中明相無。後辨體有。是故者結前心性。頌前釋成不生不滅故絕相妙有。自下明其離相。此中有二。一者無他相。二畢竟下無自相也。一切法者真如中恆沙法是也。從本以來者非始絕相。表其久來清淨也。離言說相者。以無像故不可以言著。體非是生死有相。故言所不及。離名字相者。非是生死名字呼法。故涅槃雲。涅槃無名。強與立名。離心緣相者。非是意識所對法塵境界。前二句者非身識境。後一句非意識境。六識皆非所對之境也。自下明其無自相義。畢竟平等者無有優劣也。無有變異者。明其非是變易生死。不可破壞者。明其絕斷分段生死。永絕二種生死。離性平等故名無自相也。自下明其體有之義。唯是一心者表其真體。心外更無餘法可得。故言一心。相無而體有也。故名真如者總結釋之。自下第四明其妄法相有體無。此中有二。一者明相有。二者不可得下明其體無。以一切言說者。以言說著體。對上離言說也。假名無實者生死法中以名呼法。定著彼法。不得呼餘。無實而作名呼彼法。故有名而無實。尋名推求不得。故無實也。對離名字相也。但隨妄念者。以妄故有所緣之境。生死境界但隨妄生。相應不捨。對上離心緣相也。自下明其體無之義。不可得故者。生死之體迷人即有悟解理。人終日不得故言不可得也。自下第五明其遣言。言真如者亦無有相者。重題上言也。謂言說之極者言語道斷而默不顯。其理絕名故寄極表也。因言遣言者上雲極言。恐著理體。重遣於言也。自下第六釋名。論主何故名真如者。是心法中無所妄。故名之為真。故言此真如體無有可遣。妄法可遣。諸法皆真故無可遣。故與真名。是心法中。恆沙佛法無差別相。故名為如。非如生死彼此差別定性也。故言亦無可立。前明真故無有可遣。然應可存。釋此疑故言亦無可立。何故無可立者。以一切法皆同如故也。問。已非如故言同如耶。答。如理一味。就差別中明無相。故言皆同如故也。自下第七總結。當知一切法不可說不可念者。就妄法中言說心念皆不相應也。此明真如體竟也。自下第二明趣入方法。此中有二。一問二答。問中有二。一者領前。二者諸眾生下正明問意。若如是義者。若上所言絕言離心。今者此領前也。自下正問。初表行人。後辨正問。諸眾生等者表其行人。正問中二。一修行方。二問證入方。雲何隨順者問修行方。何為修行真如理中而得隨順也。而能得入者問證入方法。絕言離念雲何而能得入真如。就答中有二。一者答修行方法。二若離念下答趣入方。若知一切法者總舉諸法也。雖說無有能說可說者。雖說是其寄相以明也。能說是其論主言也。可說是其所說法也。若有此二非是捨詮。有詮不得順理而聞。是聞慧也。雖念者寄相明也。亦無能念可念者。修行之人名為能念。所行之法名為可念。若有能所行則不成。此則思修二慧也。寄言解理。亦捨此言不得著詮會真如理。如似世間依筏度海。恆著筏中何由到地。既度海已捨筏地行。修行如此。是名隨順者結答行方。若離於念者前行已熟名為得入。暫得還失名為修行。決定離念名得入也。問曰。若離念者是修行人不。答。最大修行人以理會故皆是大行。故經中說。聲聞之人無數劫中修行之福。不及菩薩一念眠福也。名為得入者此結答也。自下第二明真如中空有二義。此中有三。一者總表章門。二者列章門。三者別釋。復次真如者此上已說。欲重說故名為復次。依言說分別者。就真之中不得分言空有兩義。而依名相言說故。得言空有。故依言說也。有二種義者。謂空有二義也。雲何為二下列章門略釋。言以能究竟顯實故者。雖夫空義是皆真空是諸法之體。更無復染故究竟實也。以有自體具足無漏性功德者。此心體中恆具諸法湛然滿足。如妄心中具足一切諸煩惱性。彼心亦爾。具足一切三昧智慧神通解脫陀羅尼等功德之性故言不空也。所言空者以下第三別釋。先釋空門後辨不空。就第一中有三。一者總表空體。二者當知真如以下廣釋其相。三者故說為空以下結前所釋也。所言空者顯名也。從本已來染法不相應者正表空體。理無相故染所非應。染是理外以妄而起故。就真望妄本來無妄。何得妄立能應真乎。將妄待真。無有似妄之物。以無似有物故名為空也。非是理孤無也。何者是義。萬法皆是總別無障礙。即是空體。此之真空。妄法不爾。以實成假。不得以假成實法也。故言染法不相應也。言謂離法差別相以無虛妄心故者。釋其前中染法不相也。所以染法有其上下優劣差別不同。真法不爾。理無彼此。平等一味故名離也。尋本而言所以染法有差別者。以妄心故。所以真法無差別者。無妄心故。故言以無虛妄心念故也。顯空體竟。自下第二明其空相。此中尋經本中有其六種。一者有無相對以辨空相。二者一異相對以辨。三者自他相對以辨。四者大小相對以辨。五者彼此相對以辨。六者就眾生心念以辨空相。而此論文但有前二後一句耳。略無中三。何故爾者義例。以故論主不備。經中具有。此六句中前五之中具有五句。後一句者結排淺相。言當知真如自性者。欲寄相顯故略顯。言非有相是第一句。非如虛有故言非有。言非無者是第二句。非如獨無故。此是二句題其所無。非同世間有無法也。然則何物非非有相是第三句。淨法滿足故。非非無相者是第四句。真如湛然故。此之二句顯其所有。然則有無合相可取故是第五。非有無俱相。爾乃法相了顯然矣。餘後五句其相同爾。非一相者就實法門。非是令一一相。故名非一相。無守性故。如一常法萬皆是常。萬德之外無得常體。餘皆亦爾。言非異相者非是別。故非異相也。萬德皆是同一體。故非是別體異也。非非一者能無一性。而無不性。常義為言終日是常。非是樂義。餘皆同爾。言非非異者常義樂義非一。故名非非異也。非一異相者是雙遣也。言非自相者離相離性。言離相者猶如醍醐湛然滿器。而無青黃赤白等相。亦如眾生心識無大小長短等相。真法亦爾。故名離相也。言離性者無別守性。萬法之外常體匹得。故名離性。故言非自相也。非他相者無生死相故。問曰。是互無耶。答。非是也。互無者就馬中無牛。故名馬空也。無他相者就真法中。尋推生死法相不可得故。故名為空。言非非自相者雖無別自相取萬中不生滅義。以為常故。即是常相也。餘皆同爾。非非他相者常對樂。非是常相故名非非他也。非自他俱相者雙遣也。言非大相者就假實門。俗中假大實小總別異故。真法不爾。無有優劣差別之相。等同一味。又可。俗中以實成假。不得以假成實法也。真法不爾。於一常中俱有總別。攬樂成常。名之為總。還即是常成樂之義。名之為別。何以爾者以無常者不得成樂故。非總定大相別定小相也。非非大者恆總故也。非非小相者恆別故也。非非大小俱相者是雙遣也。萬法皆有總別之義。總別無障礙。是真法中真諦空也。問曰。妄法如一柱中。望四微為假。望捨為實。故一柱中總別無障礙。何故但真總別無礙耶。答曰。不例。真法之中以樂成常。還即是常。以成樂義望法之中。不得還以柱令成微。故有障礙。問曰。以樂成常時。以樂中別義成以總義耶。答。以別義成。問。若爾別恆成總非總成別。答。雖義爾而以樂成常。爾時常總令常。亦是別還成樂義。總非別異。別非總異。故得言無障礙也。言彼此相者就心境門。非是俗中。以境異心故非此。故非相。以心異境故名非彼相也。雖是一體心義能知。法為所知。故言非非此相非非彼相。第五句雙遣。同前也。以俗中一切法不得當故。第六句中總說妄心非所應也。言乃至者經本六句。略無中三。超至第六故言乃至也。總說一切眾生妄心分別皆不相應。必無像故。自下第三結前也。故說為空者正結前說。次下釋結。何故空者。若離妄心實無可空。真法湛然故。而將妄心所造之物不得湛故。故說為空也。自下第二釋不空章門。所言不空者是顯首也。此中有三。一者釋不空義。二者亦無有相以下遣著。三者唯證以下取人以證。已者其也。其法體空無妄故。即真心常住也。非但一心。恆沙淨法滿足無缺。故名不空也。然既法滿足似有所相。故次遣著。亦無有相可取也。雖體有而非有相也。何故無相者故言離念境界也。自下第三以證唯證相應故也。非證人者言說所不及證人唯知耳。總而為言。此真識體唯是法界。恆沙佛法同體緣集。互以相成不離不脫不斷不異。良以諸法同體緣集。互相成故無有一法別守自性。雖無守性而無不性無有守性。即是如如一實之門。而無不性即是真實常樂淨等法界門也體性常然古今不變名湛然常也。   大乘起信論義疏上之上   大乘起信論義疏上之下   淨影寺沙門慧遠撰   自下第二釋心生滅門。此中有二。一者略表其體。二此識有二。以下廣說其義。心生滅者顯名也。依如來藏者是第八識也。有生滅心者是第七識也。此言依者同時相依。如影依形。此之二句妄有所以。此妄之中隨妄轉流名第八識。下正表體有三句。所謂不生不滅者其體常住。隨緣成妄。而體非無常。如上說也。此之一句正表體常。與生滅和合者隨緣令妄。和合如一。此之一句明隨妄義。非一者性常住故。非異者令和合故。此之二句辨隨緣相。以此三句辨第八識也。名阿梨耶識者是梵語也。此翻名為無失沒識。雖在生死性不失沒。故名無沒。名隨義翻名為宗識。妄所依故亦名藏識。備有一切諸淨法。故此等名者經論非一。而非正翻也。自下第二廣釋其義。此中有三。一者辨其解惑根源。二者復次生滅因緣相者以下真妄依持之義。三者復次有四種法以下辨其染淨熏習之能。就初中有三。一者舉數略釋。二者雲何以下立列章門。三者所言覺義以下廣釋章門。言此識有二種義者是舉數也。言能攝能生一切法者是略釋也。生死涅槃之根源故。是故名為攝生義也。自下列章門。覺者解也。非是修習生用為解故名解也。斯乃異於木石等。故心神為解。又復對於無明闇。故名之為解。言不覺者此是惑也。無明七識以為不覺。自下第三廣釋章門。此中有三。一者釋覺章門。二者所言不覺義以下釋不覺章門。三者復次覺與不覺以下料簡同異。所以料簡者於一體中有覺不覺二義相返。是故第三料簡同異。又復亦可上三句文此中廣釋。言覺義者釋上略中不生不滅。不覺義者釋上略中與生滅和合句中生滅義也。言同異者釋上略中非一非異也。就第一中有三。一者表其八識生死之根源。二者復次本覺隨染以下表其八識佛果根源。三者復次覺體相以下總表理體。就第一中有三。一者顯其覺體。二者又以覺心源以下明究竟非竟。究竟是其真照行也。非竟是其緣照行也。三者是故一切眾生以下總結真妄。就第一中有二。一者明其本覺是真照體。二者始覺者以下明其始覺是真照用。此用是中非宗而對來耳。就初中有二。一者出體。二者依此法身以下釋名。就初中有二。一者正出其體。二者離念相者以下釋其義。所言覺義者題名也。謂心體者是第八識。非色無作。諸心中實故名為體。言離念者絕名相境界。超出妄想故名離念。自下第二釋義。離念相者顯名也。言等虛空界者非是太虛。此是真實法性虛空也。太虛空者此是事無。雖今無有生滅之相終歸盡滅。故名無常。豈真識理終滅空等乎。理法之中有真空真有。然心非空外。空非心外。心非空外故等虛空界。遍一切處。空非心外故淨法湛然。故曰真空。問曰。有法還滅可爾。太虛無法。雲何更滅。答。以有對故是無無滅耳。若理尋言以因感故。因力滅時終歸滅盡。感因物者有無齊等。豈無無滅。問。若無常者何故涅槃經中。諸常法中虛空為最。答。彼經中最者今我言法性虛空是也。何故為最者。諸佛行體皆本有。故不滅常也。法性之理不生不滅故。湛然常故言為最。何得言乎佛得常中太虛為最。太虛流無。佛常具得。汝所言者於諸明中螢蟲為最。問曰。雲何得知太虛滅耶。文殊師利問菩提論中問此事能。佛告。太虛滅者佛眼所見。文殊白佛。若無虛空諸菩薩等。依何住而得修行。佛告文殊。依法性虛空住。此為最勝。以此文證定知。太虛是滅法也。既言滅者明知無常也。言法界者諸種種法差別不同。名之為界。言一相者心是一相也。言即是如來平等法身者非但眾生身中之理。諸佛以此為體原故。故言即是也。自下第二釋名。此中有二。一者立名。二者何以故下釋名所以。言依此法身說名本覺者以名寄法。自下第二釋名。何以故者立本所以也。對始覺義說者。修習以後起始有用名始覺也。此覺本無今有。以此對故名之為本。自下第二釋始覺中有二。一者覆體即同。本覺隱顯為異。藏識在染名之隱。藏識在果名之顯。非是先染後隨對治為淨法也。故勝鬘言。隱為如來藏。顯為法身。此之體義非用義也。二者釋義。何故同一本覺復名始覺者。依本覺故而有不覺。無明之心覆隱真實。而依不覺起緣照解。對治眾惑然後方顯。故名始覺。自下第二明其究竟非究竟義。此中有三。一者總釋二義。二者此義雲何以下釋其相。三者是故修多羅以下引經證成。言覺心原故名究竟者真照解也。修成佛故名究竟覺。言非覺原故非究竟者。是緣智解終心之中。以滅已故非究竟覺也。自下廣釋其相。此中有二。一者釋不覺竟。二者得見心下釋究竟覺。就初中據四位辨。雖復覺不名為覺。言凡夫之人前念起惡復念不起不名覺者。是第一位。前念四相已謝至後念中方乃覺悟。以無解故猶不名覺。如二乘初發心菩薩是第二位。覺於念異念無異相者。於四相中異相中悟以解少故猶不名覺。初發意者種性也。又亦可異相無異相者。心外異心。或中無異相。故名念異相也。雲何觀行。有三種解。一者生空觀。觀察但陰無我人故。二者法空觀。觀法虛假無自性故。三者如觀。觀察諸法非有非無。雲何觀法非有非無。見一切法猶如幻化。有法幻故無法為有。有即非有。無法幻故有法為無。無即非無。然則說此幻有無為非有無。亦無非有非無可得。還即說此非有非無為有無故。故有無之相亦不可得。進退推求無法可取。境界既然。心想亦爾。此三觀中前二觀者是二乘所觀。後一觀者菩薩所觀。若通論之三乘皆觀三種觀也。以此觀故捨粗分別執著相也。此十使本末取性無明及計名字相也。故下文言執相應染二乘與信地菩薩永盡也。種性菩薩為信地矣。言如法身菩薩於念住念無住相者。是第三初地以上位。於四相中住相時悟一切諸法住無住相也。雲何觀行。有三種觀。一者妄相觀。觀察三界虛偽之相唯從心起。如夢所見有無有想。心外畢竟無法可得。二者妄想觀。觀妄想心虛構無自體依真而立。如波依水如迷依方。三者真實觀。觀一切法唯是真實緣起集成。真外畢竟無有一法可起妄想。既無一法可起妄想妄想之心理亦無之。以此觀故。離分別粗念相者謂分別事識解也。以初地中六識解惑皆悉盡也。雲何得知者。楞伽經言。初地菩薩得二十五三昧。離二十五有。二十五有是分段三界身。遠離彼故名捨六識。涅槃經中亦同此說。故為出世間也。又大智論宣說。入初地菩薩位生菩薩家。捨離肉身得法性身。此亦是其離六識也。若論殘習十地乃盡。問曰。六識盡在初地初地以上使無六識。雲何得知見聞覺耶。答曰。雖無事相六識猶有七識緣照無漏所得法身。及與真識緣起法身眼耳等識。是故用此見聞覺也。問曰。若以緣照法身見聞覺知。與前六識有何差別。釋曰。前六是其事識。分別事相心外取法。緣照法身所見聞等知外無法。一切悉是自心所起。如夢所見。於自心相分別照知有異也。問。真識見聞與緣照知有何差別。釋曰。七識緣照身者。但於妄想緣起法中分別緣知。又於真法分別緣法。不能離緣。真法身者遠妄想心。照明清淨法界顯自心源。名為見聞。非分別知。言如菩薩地盡滿足方便者是第四位。第十地之滿心也。言初起心無初相者。於四相中初生相時。悟一切法從本以來本無有生。雲何觀行。有二種觀。一者息相觀。生死涅槃本是真識妄隨所起。證實返源本來無妄。妄想既無。焉有隨妄生死涅槃法相可得。名息相觀。二者實性觀。觀彼真識如來藏體。唯是法界恆沙佛法同體緣集。互以相成不離不脫不斷不異。良以諸法同體緣集。互以相成故無有一法別守自性。雖無一性而無不性無有守性。即是如如一實之門。而無不性即是真實常樂淨等法界門也。體性常然古今不變。名實性觀也。言遠離微細念者是七識緣智也。無明滅故緣智即滅。問曰。修習而得解者何故空滅乎。答曰。是妄解故不得成佛。解故斷惑。體是妄解故終歸滅亡。雲何得知明解隨滅。涅槃經四相品中言。譬如男女大小器中。悉滿中油燃燈。油盡明亦隨滅。燈爐猶在下。合中言。油盡者喻煩惱滅。明喻智慧。慧雖滅已猶法身存。此文顯矣。終心之中皆悉滅。故名非究竟覺也。自下第二釋究竟覺。言得見心性者謂真識也。心即常住者始覺是也。名究竟覺者。覺心源故修歸圓覺也。自下第三引說證成。此中有二。一者正證非究竟。二者又心起下證究竟覺。是故修多羅說者是楞伽經也。能觀無念者。七識緣智名為念也。無七識念為向佛智也。此是上中證非竟覺也。又心起者是真始覺心也。無初相即謂無念者。以始覺起時一切妄法無有可知。而言知者無念為知。此之證究竟覺也。自下第三總結。此中有二。一結不覺。二者以無念等故以下結前覺義。就第一中有二。一者結前凡夫不覺。二者若得無念以下結前三位非究竟覺。初中有三。一者總結。是故一切眾生不名為覺也。二者釋所以。本來唸唸未曾離故也。念者分別執著念也。三者重結。故說無始無明是也。本來不離故名無始也。自下第二結前三位。若得無念知心生住異滅是也。自下第二結前覺義。此中有二。一者結前始覺。二者以四相俱時以下結上本覺。以無念故。實無始覺之異者。以不覺念覆故。顯時名始覺。如上始覺即同本覺。以本覺異無有始覺。自下結本覺。以四相俱時而有者。如毘曇家義。四相俱一時用在前後。若成實義四相前後非一時也。此中似數家義也。皆無自立者。如夢所見無實體。本來平等同一覺故者是本覺也。上來辨生死根源竟也。自下第二明佛果根源。此中有二。一者總釋。二者雲何以下別釋。復次本覺隨染分別生二種相者。法報兩種是也。同一覺而隨染隱顯。名之為法。此真識中本無今生義。名之為報也。與彼本覺不相離者。一體中二義故名相離也。雲何以下別釋。此中有二。一者立二章門。二者釋章門。言智淨相者是法佛性也。不增不減古今湛然非先染後淨名智淨。言不思議業相者。是報佛性也。本無法體。以不思議修習力故有始生義。造作令成。無而令有。名不思議。造作名業。此一體中。體顯用生有二種也。自下釋章門。先釋智淨。後釋業相。就初中有二。一者表其智體。二者此義雲何下釋其體義。就初中有三。一者表能治解。二者破和合下顯所治障。三者顯以下正辨所顯。智淨相者顯名也。謂依法力者真種資力也。依者緣智也。如實修行滿足方便者是緣智也。方便者是善巧方便也。自下顯障。破和合識相者六識障也。滅相續心相者七識障也。以緣照解對治六識七惑也。自下第三辨其所顯。顯理法身智淨故也。自下第二釋義。此中有三。一者法說。二者如大海水以下開譬。三者如是眾生以下合譬。言一切心識皆是無明者。六七識心皆無明為體也。猶前和合識相續心相也。無明之相不離覺者。真妄緣集也。言非可壞者。理法常爾故。非不可壞者。以解治妄故。自下開譬。如大海水喻第八識。風喻無明。波喻七識。水相風相不捨離者。真識與無明緣集合成。水非動性者。真無妄性。隨妄故成。若風相滅動相滅者。無明滅已七識則已。濕性不壞者喻彼真識性體常住。如是眾生以下合喻。自性清淨心合上海水也。自無明風動者。合上目風也。心與無明俱無形相者。合上水相風相不相離也。而心非動性者合上水非動性也。若無明滅相續則滅者。合上若風止滅動相滅也。智性不壞者合上濕性不壞。七識起喻略無合也。彼楞伽言。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風起洪波鼓穴壑。無有斷絕時。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種種諸識浪騰躍而轉生。此明大海雖為風飄水性不改。性不改故名為常住。性雖常住而波水相隨風波轉。喻彼真識雖為妄想境界風動真性不變。性雖不變而彼真相隨於無始妄想。動發虛偽境界起於七識。如海波浪。經本之中境界為風。何故論主無明為風。釋曰。經中據末。境界為風。論主尋本。無明為風。此等皆有飄動義故。又後義推真識為海。無明為風。起七識波。七識為海。境界為風。起六識波。自下第二釋業章門。此中有二。先明總釋。二所謂下別釋。以依智淨能作境界者依體。起相用故也。以下別釋無量功德之相。常無斷者報佛性也。隨眾生根下明應佛性也。此二性者修心可有。非今具有也。自下第三總標理體。此中有二。一者略標。二者雲何為四以下別釋。復次覺體相者。猶前本覺相者。即體相也。非相中相也。有四大義者。同一體中隨義分四。非別釋體四也。與虛空等者。是法性虛空也。此之表四俱無勝劣之異。如淨鏡者。喻淨無染也。亦喻相入無障礙。次下別釋。此四種中。一一之中立名即釋。如實空鏡者猶前真如。遠離心鏡無法現者就真而望。唯真猶立。本來無妄故。經說言。佛不渡眾生。眾生無故。非覺照義故者。雖是一體心法不同。擿心而言。法不生知。是真諦理故。非覺照上法性空。即是謂也。何故與等以此等餘非此與等也。言因熏習鏡者謂真心也。依因此心緣照熏習故因熏習也。一切世間悉中現者。一切諸法心之為本。故本中現。然即現故體中生耶。故言不出。亦可現無邊故現外不出。體中現故。雜亂一相故言不入。以不入故妄法敗亡。故言不失不壞。一雲就真法說。絕言離相。超外眾物而不離有無。故言不出。不離有無而非有無。故言不入。故經說言。雖在陰界入而不同陰界入也。以萬像外而不失壞故言不失壞。是為何物。常住一心。何以故。一切真實性故。無法不真也。又一切染法不能者。心體常住故不能染。非謂用義也。智體不動者釋不染由。具足無漏熏眾生者具淨法故。冥資眾生令修善行也。法出離鏡者。猶智淨相也。真法出於煩惱惑障故言出離也。謂不空者恆沙淨法湛然滿故。煩惱礙者猶煩惱障。言智礙者猶智障也。諸惑雖眾無出二障。然此義者下二障中具廣分別也。離和合相淳淨明者。離六七識心相也。緣熏習鏡者。猶上不思議業相也。以緣智修習故得名緣熏習也。依法出離者。依體起相用。遍照眾生心令修善者。是報佛也。隨念示現者。是應佛也。此四之中前二是理。後二是行。理行俱明故無餘無上。自下第二釋不覺章門。此中有二。一者明不覺體。二者復次依不覺以下明諸惑轉生。就初中有二。一者明不覺義。二者以有不覺以下對明真覺。初中有三。一者法說。二者開譬。三合喻。言不覺義者。是顯名也。不覺名者。無明別名。謂不如實知真如法一者。就境明體。真如無二故名法一也。不覺心起者是第七識。而有其念者是染心也。通而言之皆是妄識。別而言之不覺是其根本無明。染心是其業識。以後乃至相續識也。念無自相不離真覺者明其妄法不孤立。故詑真而立。若無此真妄不得生也。次下開喻。如迷人者諸群盲類諸眾生等。迷二諦理不知超出生死之津。似是迷人。依方故迷者喻依真有妄。若離於方則無有迷者。若無真識不得有妄。故勝鬘言。依如來藏故有生有死。若無藏識不得厭苦樂求涅槃也。自下合喻。眾生亦爾者。合上迷人。依覺故迷者合上依方故迷。若離覺性則無不覺者。合上若離方則無迷也。自下第二明對真覺。此中有三句。一者釋覺義。謂有不覺心。故能知名義。為說真覺也。二者絕待明體。謂若離不覺之心則無有真識也。三者遣著。雖皆是真亦無真相。謂離不覺心則無真覺自相可說。自下第二明轉生義。此中有三。一者總明。二者雲何以下別釋。三者當知無明以下結釋。復次依不覺故生三種相者。依根本無明心心相漸粗。故生三種相也。與彼不覺相應不離者。共為第七識體也。雲何以下別釋。此中隨義辯者。七識中有六。六識之中有四也。然前六中上四不相應。下二相應。與六識似故。文中分有二。一者明不相應。二者以有境界以下明相應也。言無明業相者。無明是其所依。不覺業者動義。言能見相者亦名轉識。心相轉粗。轉起外相。名為轉也。此之三心也。言境界相者亦名現識。以妄心中妄作境界顯現如鏡。以有境界故以下明其第二相應之義。以境緣故生六種相者。是相應故合為一類。言智相者前所說境分別染淨違順差別。非明解智也。言相續相者。依前智識心相轉粗。境界牽心。心隨境界分別不斷。如海波浪。又復三世因果令不斷絕。故名相續。言執取相者。十使根本取性無明。言計名字相者。所謂五見粗起煩惱。若復通論十使皆是此二合為煩惱分也。言起業相者。謂依煩惱造種種業也。業繫苦相者。依業受報也。此之六中前二七識。後四六識也。自下第三結也。當知無明能生一切染者。眾惑根本故也。言染法皆是不覺相故者。皆無明用相也。自下第三從復次覺與不覺下料簡因果。亦可釋上非一非異。此中有三。一者總舉數。二者雲何以下列名。三者同相者以下釋章門。就第三中有二。一者釋同章門。二者釋異章門。就初中有三。一者開喻。二者如是無漏以下合喻。三者是故以下引經證成。譬如瓦器者。喻第七識種種妄法也。皆同微塵性相者。喻真如為體也。如是以下合喻。無漏無明皆七識也。皆同真如者。合上同微塵性相也。自下第三引證。是故修多羅中依此義說者。取彼經說釋成此義也。此有二句。初明理涅槃。後明釋難。言一切眾生本來常住涅槃菩提者。唯是真識。悉無餘法故也。言非可修相作相者。非如報應也。畢竟無得者。既已常已常得更無得也。亦無色相可見者。以理無色故也。自下釋難。若無色相者。何故得有以相之身利益眾生。釋此難故。而有見色者。唯隨染業幻所作也。非是真智理色不空性也。何故非理智無色者。以智相不可見故也。自下釋異章門。此中有二。一者開喻。二者如是無漏以下合喻。此同異大意者。真妄二識有同異義。同者真外無妄。妄外無真故。言異者真妄相返故。如水中波。水非波外波非水外名同義也。水波非一名異也。自下第二復次生滅因緣者以下明真妄依持。此中有五。一者正辨真妄轉生依持。二者依無明業所起以下。明其轉生之義非淺智所知。三者染心者有六種以下。明返本時六七識惑治斷分齊。四者又染心義者以下攝眾惑中據二障辨。五者復次分別生滅相以下明捨滅相。雖上廣分治斷之相攝廣令略辨滅相也。就初中有二。一者總標轉生。二者此義雲何以下別釋轉生之相。復次生滅因緣相者是顯名也。所謂眾生依心者是第八識也。意意識轉故七六識也。真識是其神知之主集起所依。義說為心。妄識總對一切境界發生六識。義說為意。事識依意。了別六塵事相境界故名意識。經本之中同說此三。名字小異。一名分別事識。亦名轉識。二名業識。亦名現識。三名真相識。分別事識者。六識之心以能分別六塵事故名分別事。即此六識隨六塵轉故名轉。不同七識轉起外相名為轉也。業相現相是第七識。識之中六識之名。以二攝也。真相識者是第八識。名字雖異與前三種其義不殊。自下第二別釋。此中有三。一者明七識心。二者是故三界以下明其七識生死根源。三者復次意識以下明六識心。初中有二。一者略釋。二者此意有五種以下廣釋。此義雲何此設問也。以依阿梨耶識說者猶上依心。此之名義如上說也。有無明者生死根源故。理與無明俱一時有。而義說故。依理起迷是根本無明也。無明即心。非有心外異有無明也。不覺而起者是業相也。言能見者是轉相也。言能現者猶現相也。能取境界者是智相也。起念相續者是續識也。問。上來已辨何故重明。上中明其七識惑義。此中明其七識心義。是故異也。自下第二廣釋。此中有二。一者略表數。二者雲何以下別。名即釋此意。復有五種者標數也。言業識者。依前無明便有妄念不覺心起。說之為業。何故不說無明識者。是根本體故。就恆沙中說五種也。言轉識者依前業識。心慮漸粗而取外相。故名為轉識。言現識者依前轉識所起境界還顯自心。名為現識。言五塵對至即現無有前後者。明諸境界一時而現。以此識前未有境界但心識相。何故不說法塵境乎。答。若通言之理實俱有。而粗別言為五塵耳。又須法塵更無別塵。逐緣五塵。推求境體更無異故。故不言也。言智識者。於前現識所顯法中分別染淨違順差別。故名智識。言續識者依前智識心相轉粗。境界事心心隨境界分別不斷。故名續識。又復此心能持三世善惡因果。令不失壞故名續也。自下第二從是故三界以下明其七識根源義。此中有四。一者明生死無體妄心而有。二者此義雲何以下釋其所以。三者當知世間以下勸人令知。四者是故一切法以下結無體依心。初中有二。一者順釋。二者返釋。言是故者。上明五心相生緣。故以有生死。但心主耳。三界虛偽唯心所作也。如夢所見如鏡中像。無有自體。若言近者心謂七識。若談遠者心是八識。離心即無。六塵境者此返釋也。此義雲何設問發起。言一切法者生死諸法也。從心起者是真識也。妄不孤立由依真起。名從心起。妄念而生者。妄念是其第七識也。若言近者生死諸法從妄念生。前明起由後明正體。成合生諸法。言一切分別即分別自心者。自心是其真相識也。是真識者眾生中實就妄緣故。有異妄故。一切心識分別真理者。即分別自心。更無別理故也。言心不見心者。就真論真。無有分別。無能所故。無相可得故。名不見心也。此之德標顯生死無體真諦無相道理如是。經說二諦。宗要在斯。自下第三觀知生死無體。當世間一切境者。猶上一切法也。皆依眾生無明妄心得住持者是正體也。無明是其無明識也。妄心是其業識。以上乃至續識總名妄心。此之六識生死之體。故名住持也。自下第四結無體。是故一切法如鏡中像。無體可得。言唯心者唯隨於心以從心故。心生法生。心滅法滅。故言唯心也。言虛妄者是能隨法也。自下第三明六識心。復次意識者是六識也。即此相續識。依凡夫取著轉深計我我所者。謂根本取性無明。種種妄執隨事攀緣者計名字相也。此之明根本也。又復說以下明末。中依見愛煩惱增長者。見是五見。愛是五鈍。自下第二明非淺智所知。此中有三。一者顯其難知。二者何以故下釋難知由。三者是故以下總結難知。依無明薰習所起識者是顯名也。業識以下若細窮論無明亦是。自下明知就人以辨。人別不同汎有四位。一者凡夫二乘。此人一向非境界也。二者十信以上。此人發心始覺觀察此理。三者初地以上乃至十地。名小分知。四者諸佛佛乃窮了真妄緣起相生之義也。文顯可知。自下釋所以。何以故是心本來清淨而有無明者。真識隨緣成妄義也。無明是其無明識也。為無明所染有染心者。業識以下名為染心。雖有染心常恆不變。雖相成染真性不改。故勝鬘中。自性清淨心為煩惱所染。難可了知。真而成妄。似妄恆真。此理諸佛所窮。非識智所能。是故以下結顯難知。是故此義唯佛能知者。指佛為證。所謂心性者出其體性。常無念故名為不變。以不達一法界心不相應忽然念起名為無明者。結上為無明所染也。上明結者上中自性清淨。自下第三明返本時斷惑分齊。此中有二。一者正明斷分齊。二者言相應者以下釋相應不相應名。就初中有二。一者明六識惑滅。二者明七識惑盡。六識中惑者有二。一者執取相。二者計名字相。對治解者是意識中相應之慧治前二惑。成實論中說為空心。計名字者。小乘法中見道時斷。大乘之中十信時斷。執取相者小乘法中得無學。時斷畢竟也。大乘之中種性時斷。今此論中略無計名字惑斷也。言六染心者除無明識。其餘皆是為染心也。有六種者通舉六七識也。一者言執相應。染者是執取相也。信相應。地者是種性也。對治慧者。小乘之中入無餘時盡。大乘法中初地時盡。二者言不斷染者是猶續識。種性以上乃至初地盡也。智相應染者依具戒地者是第二地。無相方便地者是七地也。自八地無相方便。故名無相方便。現色不相應染言色自在地者是第八地。能淨佛土名色自在。言能見者是轉識也。心自在地者是第九地。善知初心名心自在。第六業識染菩薩盡地者是第十地。不了一法義者是根本無明地也。地前學斷。初地以上離斷。佛地窮盡。故勝鬘雲。無明地佛智所斷也。對治解者猶是七識。緣照之解治前六種。此解亦盡。初地斷捨至佛乃盡。問曰。如來地中斷無明業者。真照斷惑合曰斷有二種。一者正斷。二者證斷。緣照正斷。真照證斷。今此論中就證斷門。故入如來地斷也。自下第二釋相應不相應之名義。釋意不同。如毘曇義。心數同時。心王起時諸數並起。相助成故名為相應。如成實論義。心數前後。識心滅後想心同取一青境中。名為相應。大乘法中心相轉粗。染用與心共相應。故名相應也。謂心念法異者。念是染用心知。知相緣相同故者。心體是知染用亦知。詑境迷故言同知緣也。不相應者。即心不覺常無別異。即指心體。以為無明。非是心外緣有迷用。全體是心。全體是迷。故無別異。不同知相緣相者。體用無異故也。亦可心與境界共相體故名心相應。前六種中現識以後是相應者是粗判。知識之中染淨分別故名相應。若細尋者但無明地是。不相應業識以後是相應義。皆是恆沙末故。此義更窮應當廣論。於中二門分別。一對心識明其相應不相應義。二就惑體明相應不相應義。言對心者心有三種。一者事識心所。謂六識。二者妄識心。謂第七識。三者真識心。謂第八識。彼事識中所有煩惱有二義。一相應義。謂現起之惑煩惱之心。與心別體共心同緣。故曰相應。如想受等。二不相應義。謂性成之結。即說心體為煩能性。不別有數與彼心王共相應。故曰不相應也。妄識之中亦有二義。心有六重。此如上說。此六種中根本四重是不相應。末後兩重名相應義。相應之義釋不異前。不相應者即指七識。妄想心體以為煩惱。非是心外別有煩惱共心相應。名不相應也。問曰。何故粗者相應細不相應。釋曰。粗者有時作意別相而起。故與心別共相應。細者性成非別起。故名不相應。真識之中亦有兩義。真妄和合名相應義。真妄性別名不相應。次就惑體相其相應不相應義。惑體有四。一無明地。二無明起。三四位地。四四住地起。四種中無明住地定不相應。故勝鬘雲。心不相應無始無明住地也。妄識之心體是無明故不相應。無明前起經說相應。故勝鬘雲。於此起煩惱剎那相應。而隨義細論於中亦有不相應義。是雲何知。如此論中業轉現識是不相應染。智識相續識是相應染。然而此五皆此無明所起故有無相應義。問曰。若爾勝鬘何故一向說為相應。答曰。為別無明故偏言耳。四住地者總相粗論唯心相應隨義細分俱有二義。現起之惑共心相應。性成之惑與心同體。名不相應。以有此義故雜心中。一家說使定心相應。一家說使定不相應。義既兩偏不可偏執。四住所起一向相應。以彼粗起與心別故。故勝鬘雲。四住起者剎那相應也。此論中就妄識明相應不相應義。自下第四就二障辨。前明六重攝為二障。根本無明以為智障。業識以下為煩惱障。然此二障且應廣論。夫二障者諸眾生等沒生死中重網羅也。眾惑之根源。遮涅槃路之剛關也。能障聖道名之為障。障乃無量。取要言之凡有二。一者煩惱障。二者智障。此二障義有三番釋。一者四住煩惱為煩惱障。無明住地以為智障。二者五住性緒為煩性障。事中無知以為智障。無明有二。一迷理無明。二事無知。迷理無明是性結也。三者五住性結及事無知同為煩惱障。分別緣智以為智障。就初番中四門分別。一定障相。二釋障名。三明斷處。四對障辨脫。言定相者雲何得知。四住煩惱為煩惱障。無明住地以為智障。以勝鬘經對地持論驗之知矣。勝鬘經中就二乘人但斷四住。不斷無明住地。地持論中說。二乘人煩惱障淨非智障淨。煩惱淨者猶勝鬘中所斷四住。非智障淨者猶彼不斷無明住地。故知四住為煩惱障。無明住地為智障也。次釋其名。五住之結通能勞亂。齊能障智。何故四住遍名煩惱障。無明獨為智障。答。理實齊通但今為分二障差別隱顯為名。等就隱顯各隨功強以別兩名。四住煩惱現起之結髮業生勞亂。義強偏名煩惱。異心之惑與解別體。疏遠翳障智微劣。故不名智障。無明闇惑正遠明解。親近翳障智義強。故名智障。任性無知非是現起。不能發業招集苦報。勞亂微劣故不名煩惱障也。次明斷處。略有二階。第一大小相對分別。二者直就大乘世出世間相對分別。大小對中義別三門。一者隱顯互論。二乘之人但除煩惱。菩薩之人唯滅智障。二乘非不分除智障。所斷微劣隱細從粗。是故不論。菩薩非不除斷煩惱。所斷相微隱粗從細。是故不說。二者優劣相形。二乘解劣但斷煩惱。菩薩治廣二障雙除。故地持雲。聲聞緣覺煩惱障淨非智障淨。菩薩種姓具足二淨。三者據實通論。二乘菩薩二障雙除。言就大乘世間出世間相對辨者。解行已前名為世間。初地以上名為出世。於中分別乃有四門。一癈粗論細。地前菩薩於彼二障一向未斷。初地以上二障併除。故涅槃中宣說。地前具煩惱性。二者隱顯互論。地前世間但斷煩惱。初地以上唯除智障。三者優劣相形。地前解劣唯除煩惱。地上解勝二障雙斷。四者據實。通世及出世二障雙除。相狀如何。煩惱障中有其二種。一者子結。二者果結。子結煩惱地前所斷。果縛煩惱地上所除。子結之中復有二種。一者正使作意而生。二者餘習任性而起。正使煩惱聲聞緣覺乃至性種斷之周盡。習起之結習種性以上乃至相地斷之畢竟。故地持雲。初阿僧祇過解行住入歡喜地。斷增上中惡趣煩惱不善正使。名為增上習名為中。入歡喜時悉皆斷也。果縛之中亦有二種。一者正使作意而生。二者習氣任運而起。正使煩惱所謂愛佛愛菩提等。始從初地次第斷除。至不動地斷之周盡。故地持雲。第二阿僧祇過第七住入第八地。微細煩惱皆悉斷滅。八地以上除彼餘習。故地持雲。第三阿僧祇斷除習氣入最上住。智障之中亦有二種。一者迷相。二者迷實。情所趣法名之為相。不能悟解雲其本無。說以為迷。如來藏性說以為實。不能窮達說以為迷。迷相無明地前所除。迷實無明地上所遣。迷相無明復有二種。一者迷相立性。二者迷性立相。言迷相者妄法虛集以之為相。不知虛集建立定相名之迷也。言迷性者情而起法無性為性。迷此性故立因緣相也。迷相無明聲聞緣覺乃至性種斷之窮盡。迷性無明習種性以上乃至初地皆悉斷除。迷實無明亦有二種。一者迷實相。二者迷實性。空寂無為是其實相。不能知是寂泊無為故名迷相。如來藏中恆沙佛法真實元有是其實性。不能窮證說為迷性。此二無明說斷不定。若依地經初地以上乃至六地除其迷相。是故得為明別順忍。七地以上斷迷實性。是故證得無生忍體。若依涅槃九地以還斷其迷相。是故說為聞見佛性。十地以上斷迷實性。是故說為眼見佛性。以驗求二障皆是始終通斷。治斷粗爾。次辨第四對障辨脫。斷煩惱障得心解脫。斷除智障得慧解脫。是義雲何分別有二。一者隱顯互論。斷煩惱障。諸佛菩薩世諦心脫斷除智障。真諦慧解脫何故如是。煩惱染事故斷煩惱。世諦心脫斷煩惱。理實雖隨有一切德脫就主為名。遍言心脫。無明障理。故斷無明。真諦慧脫斷無明。時即理所成一切德脫就主作名。遍名慧脫。二者對障寬狹分別。斷煩惱障。唯除事中染愛心故。世諦心脫斷智障時除無明地。及斷事中粗無明。故二諦慧脫。此初番竟。   大乘起信論義疏上之下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44 冊 No. 1843 大乘起信論義疏   大乘起信論義疏下之上   淨影寺沙門慧遠撰   第二番中亦有四門。一定障相。二釋障名。三明斷處。四對障辨脫。言定相者。雲何得知。五住性結為煩惱障。事中無知以為智障。如涅槃說。斷除一切貪瞋癡等得心解脫。一切所知無障礙。故得慧解脫。貪瞋癡者即是五住性結煩惱。一切所知得無礙者。當知即是除事無知。又如地經以佛無礙為慧解脫。當知即是除事無知。遠離癡染為心解脫。當知即是五住性結為煩惱障。又雜心雲。如來斷除二種無知。一者斷染污。二者斷不染污。染污無知即是五住性結煩惱。不染污無知即是事中無明之心。准驗斯等當知。以彼五住性結為煩惱障。事中無知以為智障。次釋其名。五住性結能起分段變易生死。勞亂行人故名煩惱障。事中闇惑能障如來種知明解。是故說此為智障也。次辨斷處。處別有三。一者世出世間相對分別。二者功用無功用相對分別。三者因果相對分別。就初對中義別有二。一者隱顯互論。地前斷除五住性結。以彼捨相趣順如故。初地以上斷除智障。以彼地上契合法界了達諸法無障礙故。故地經雲。於初地中一切世間文訟咒術不可窮盡。二者優劣相形。地前菩薩唯除煩惱。初地以上智行寬廣二障雙除。第二對中義別有二。一者隱顯互論。七地以前唯除煩惱。八地以上滅除智障。如八地中淨佛國土。斷除一切色中無知。九地之中了初心行。滅除一切心行無知。第十地中於諸法中得勝自在。斷一切法中無知。此等皆是除事無知。二者優劣相形。七地以還唯除煩惱。八地以上二障雙除。第三對中義別有二。一者隱顯互論。金剛以還斷煩惱障。如來地中種智現起。了達一切差別諸法。斷除智障。以事無知難除斷故至佛乃盡。二者優劣相形。金剛以還唯斷煩惱。如來果德二障雙斷。次辨對障明脫。除煩惱障得心解脫。滅除智障得慧解脫。言心脫者其有二種。一佛菩薩行世間心。二佛菩薩第一義心。斷四住故世諦心脫。除無明故真諦心脫。言慧脫者諸照世間一切種知得解脫也。第三番中亦有四門。一定其障相。二釋障名。三明斷處。四對障辨脫。言定相者雲何得知。五住性結及事無知為煩惱障。分別之智以為智障。如勝鬘雲。五住及起同名煩惱。明知五住及事無智是煩惱障。言分別智為智障者如寶性論說。有四種障不得如來淨我樂常。一者緣相謂無明地。以是障故不得如來究竟真淨。二者因相謂無漏業。以是障故不得真我。三者生相謂意生身。以是障故不得真樂。四者壞相謂變易生死。以是障故不得真常。彼既宣說無漏業障不得真我。是故定知。分別緣智是其智障。又如地經六地中說智障淨因事。謂不分別空三昧。以不分別為智障淨。明知即用分別之智以為智障。又楞伽經雲。妄想爾炎慧彼滅得我涅槃。滅爾炎慧方名涅槃。明知。所滅妄慧是障。又龍樹說。如彼覺觀。望下為善。望第二禪即是罪過。乃至非想望下為善。望出世道即是罪過。緣智如是。望世為善。望其實性亦是罪過。既言罪過何為非障。次釋其名。五住性結及事無知體。是闇惑勞亂之法故名煩惱。緣智礙真故名智障。問曰。此智能顯真。故經中說為了因也。何故今說為智障乎。多義如真故復名障。如藥治病若藥不去藥復成患。此亦如是。雲何妨真。如維摩說。寂滅是菩提。滅諸相故此智是相。所以是障。不觀是菩提。離諸緣故此智是緣。所以為障。不行是菩提。無憶念故此智憶念。所以為障。斷是菩提。斷諸是故此智是見。所以是障。離是菩提。離妄想故此知妄想。所以是障。障是菩提。障諸願故此智是願。所以是障。菩提真明此智性闇。所以是障。如世樂受。性是行苦。如是等過不可具陳。皆違真德故說為障。次辨斷處。斷處有二。一者地前地上相對分別。二者直就地上世出世間相對分別。就初對中義別有二。一隱顯互論。解行已前增相修故斷煩惱障。初地以上捨相修故斷除智障。雲何增相能除煩惱。煩惱正以闇惑為患。從初已來修習明解緣智轉增闇惑漸捨。至解行時明解增上惑障窮盡。說之為斷。雲何捨相。能斷智障。智障正以分別為過。初地以上窮證自實緣修漸捨。分別過滅名斷智障。二優劣相形。地前菩薩唯斷煩惱。初地以上對治深廣二障雙除。若論事識解滅者地前亦得。但不論耳。次就地上世出世間相對分別。初二三地名為世間。四地以上名為出世。於中亦有二門分別。一者隱顯互論。三地以還世間之行斷煩惱障。四地以上出世真慧斷除智障。雲何世間除煩惱障。如地論說初地斷除凡夫我相障。凡夫我障即是見一處住地。第二地中斷除能犯惑煩惱。犯惑煩惱即是欲愛色愛有愛三種住地。第三地中斷除闇相聞思修等諸法妄障。闇相即是無明住地。是故明地世間但斷煩惱障也。雲何出世能斷智障。智障有三。一是智障。所謂空有之心。二是體障。所謂建立神智之體。相狀如何。謂彼緣智正觀諸法非有非無。捨前分別有無礙。雖捨分別有無之礙而猶見已以為能觀。如為所觀。見已能觀。心與如異。如為所觀。如與心別。由見已心與如別故未能泯捨神知之礙。說為體障。三是治想。通而論之向前二種俱是治想。但此一門治中究竟偏與治名。然此治相亦是緣智。對治破前神智之礙。實心合如。雖復合如論其體猶是七識生滅之法。障於真證無生滅慧故名為障。障別如此。治斷雲何。始從四地乃至七地斷除智障。入第八地斷除體障。八地以上至如來地斷除治想。雲何斷智障。四五六地觀空破有。捨離分別取有之智。故地經中廣明。四地觀察諸法。不生不滅。捨離分別解法慢障。第五地中觀察三世。佛法平等。捨離分別身淨慢心。第六地中觀法平等。捨離分別染淨慢心。此等皆是觀空破取有之心。第七地中觀諸法如。捨前分別取空之心。離如此等名斷智障。雲何八地斷除體障。前七地中雖觀法如猶見己心。以為能觀。如為所觀。以是見故心與如異。不能廣大任運不動入第八地。破此等礙。觀察如外由來無心。心外無如。如外無心無心異如。心外無如無如異心。無心異如不見能知。無如異心不見所知。能所既亡泯同一相。便捨分別功用之意。捨功用故行與如等。廣大不動名入八地。此德成時名斷體障。雲何八地至如來地斷除治想。向前八地雖除體障治想猶存。故八地雲。此第八地雖無障相非無治想。然此治想八地以上漸次除至佛乃盡。彼雲何斷者。分別息故真相現前。覺法唯真本末無妄。以此見真。無妄力故能令妄治。前不生後。後不起前。於是滅盡也。二者優劣相形。初二三地對治微劣唯斷煩惱。四地以上對治深廣二障雙除。若通言之始從初地乃至佛地當知。唸唸二障並斷。緣智漸明斷煩惱障。真法漸顯滅智障。治斷如是。次對障辨脫。就此門中除斷煩惱二脫俱生。息除智障二脫俱顯。相狀如何。前修對治斷煩惱時能治之道必依真起。所依之真恆隨妄轉。故以妄修動發真心。令彼真中二脫德生。真德雖生與第七識緣智和合。為彼隱覆真德不顯。息除彼智真德方顯。其猶臘印印與泥合。令彼泥上文像隨生。泥文雖生臘印□之不得顯現。動去臘印其文方顯。彼亦如是。二障之義難以測窮。且隨大綱略樹旨況。今此論中辨二障者是第二番也。五住相望四住及起同為煩惱障。無明及起齊為智障。故地持無明以妄同為智障。就無明中隨義更論。所起恆沙復為煩惱。無明住地獨為智障。故此論中。但無明地以為智障。染心恆沙以為煩惱障也。問曰。於彼事識之中取性無明是何地收。妄識之中所有愛見是何地收。斷言。不定略有二義。一隱顯互論。彼事識中取性無明。以本後末攝為四住。彼妄識中所有愛見。以末從本收為無明。二隨義通論。妄識之中所有見皆四住收。事識中所有無明亦無明攝。次隨文釋。此中有二。一者別障。二者此義雲何以下釋其義相。言染心義者。業識以下乃至讀識以為染心。能障真如根本智者。是恆沙惑亂勞義強。能障真如寂滅智也。無明義者是根本無明地也。障世間自然業智者。無明是其迷闇義。故障佛種智真明解也。自然業者是不思議作業也。所障法者謂證教二道法報兩果也。自下第二釋其相。釋二障故即分為二。初為煩惱後為智障。此義雲何者設問發起。以依染心者是業識也。末中第一故名之為依。言能見能現妄取境界者轉現智識。略無續識。亦可。此是六識體故。所以不論。違平等性者。以染心者是分別心。真心寂靜故正相返。所以違者下顯違由。以一切法常靜無起相。此舉理略無惑相。然此自解無明不覺妄者。是釋者障與法違故者。無明闇惑。種智真明。故相返也。下釋其由。不能得知一切世間種種境界故者。是舉所障。諸界根原故。故說二障也。自下第五明捨滅義。此中有二。一者直明捨滅。二者問以下難解重顯。就初中有三。一者舉惑體。二者又粗中之粗以下據人以辨。三者此二種以下明捨滅之相。復次生滅相有二種者。總標其數。與心相應者。末後二識及與六識也。與心不相應者。根本四住也。自下就人以辨。粗中之粗凡夫境者。是六識也。粗中細者。智續兩識也。細中粗者。是染心也。恆沙末故名之為粗。菩薩境界者。種性以上乃至金剛心也。細中之細佛境界者。是根本無明識。自下第三明捨滅相。此中有二。一者明起由。二者若因滅以下明滅由也。此二種生滅依無明薰習而有者。以眾惑本故以末論本也。依因者不覺義者即是無明也。緣者六塵境界也。具此因緣得立生滅。次辨滅相。若因滅則緣滅者。境界無自由心而成。故上中言三界虛偽但一心作。能成心滅所成亦滅也。因滅故不相應心滅者。明亡本故末竭。是業轉現識也。緣滅故相應心滅者。境界亡故隨境心亡。此之明其不相應心妄故境界亦妄。境界妄故相應心亦妄也。次辨重顯。此中初問後答。問意者。若心滅者雲何相續者。相應不相應皆是滅者眾生則無心。雲何續有。若相續者雲何說滅者。妄心恆續者雲何眾生滅妄成真乎。就妄心進退徵難。答中有三。初明法說。中明開喻。後辨合喻。言滅者唯心相滅者。是妄識也。非心體滅者是真識也。妄識全亡不妨真有。真識常有故眾生非斷。妄識終滅故眾生成真。言風者喻無明也。水喻真識也。動喻妄識也。若水滅者則風斷絕無依止者。是作設喻。非無水也。而顯依義故為此說。何以得知。設喻非正。下則解釋以水不滅風相相續。唯風滅故動相隨滅。非是水滅。是故明知。是設喻也。無明亦爾以下合喻。無明合上如風。依心體者合上依水。言而動者合上有動相也。若心體滅者合上假設喻也。以體不滅心得相續。去合上水不滅故風相相續也。唯癡滅故心相隨滅者。合上唯風滅故動風隨滅也。非心智滅者。合上非是水滅也。自下第三明其真妄熏習之義。此中有三。一者標熏法體。二者熏習義者以下略釋熏義。三者雲何熏習起染以下廣顯熏相。復次有四種熏者是總表數也。染淨法起不斷絕者熏習功能。言淨法者即第八識也。言染因者即無明識也。言妄心者第七識中。始從業識乃至相續通名業識。言妄境者謂妄想心所起一切虛偽境界。此四種者熏法體也。此四猶是地持論中如是。如實凡愚不知起八妄而生三事。真如熏習猶彼如是如實。無明熏習者猶彼凡愚不知也。妄心熏習者猶彼八妄想也。妄境熏者猶是彼處生三事中初虛偽事。問曰。何故事識及事根塵不說熏習。答。此條中未明熏習所起末故。故不論也。自下第二略釋熏義。此中有三。一者題名。二者開喻。三者此亦如是以下合喻也。熏習義者是顯名也。言世間衣服者喻染淨法體也。實無香者喻行用也。若人以香熏故則有香氣者。喻行者隨緣熏習故染淨之用。次下合喻。此亦如此。真中無染。妄熏令有。妄中無淨。真熏使有。故彼妄中得有方便對治行起。釋意如此。自下第三雲何熏習起以下廣辨熏相。此中有二。一者辨熏習起染。二者雲何熏習起淨法以下明其熏習起淨。就初中有二。一者就前四明其熏習相生次第。二者此妄境熏習以下別明熏習所起不同。雲何起染法不斷者是題名也。以依第一真如法故使有第二無明染因。以有無明故即有第三妄心。以有妄心故則有第四妄境界也。以有境界緣故即熏習妄心。令其染著造業受苦也。念者愛也。著者見也。次第二從此妄境界以下明其熏習所起不同。從末尋本次第辨之。能熏法體四故所熏應四。而文滅無真如熏習所起之義。此妄境熏習有二種者是題名也。此境熏習起事識也。念者愛也。取者見也。即是十使也。言起心熏習者是第二也。言業識者第七識也。熏習起妄識果。謂受二乘菩薩變易細苦。即正果也。言增長分別事識者。是六識緣由果。凡夫業繫苦者分段粗苦也。無明熏中起妄識者其近果。起事識者是其遠果。真如熏習亦有二種。一者起無明。二者起妄心。以彼真如無分別故能起無明。覺知性故能起妄心。此後一門釋中無也。推章門中具有此義。自下第二明熏起淨。此中有二。一者明其真妄相熏起淨。二者真如熏習義以下明其唯真熏習起淨。就初中有二。一者真妄總明。二者妄心熏習以下別明妄熏起淨。又遠法師解。雲何起淨法不斷者此文早著。以有真如法故以下樂求涅槃。以還攝上真如熏習也。然後應著雲何起淨法。以此妄心以下第二起淨文也。此中有二。一者明妄熏真。二者明真熏妄。就初中有二。一者能熏。二者妄心熏以下明其所熏。此二種釋文隨念無傷。雲何熏習起淨者是題名也。所謂以下正辨。以有真如故無明令熏起。厭生死樂涅槃也。此之真熏妄也。次辨妄熏真也。以有妄心厭離生死求涅槃。故熏習真心。自信己性。唯是真如智外無法。但妄心顛倒所見以知外境無所有。故種種方便修習離念起真之行。雖有所修不取不念。久修力故無明則滅。無明滅故妄心不生。妄心不生故妄境隨□。境界妄故心相俱盡。名得涅槃。得涅槃故自然成就不思議業用充法界也。因緣俱滅者因是心也。緣是境也。言涅槃者性淨法佛也。不思議業者是方便報佛也。釋意如此。自下明其別妄熏起淨。妄心熏者六七識也。言分別事識者。謂凡夫二乘厭生死苦取向涅槃。此六識中方便修行熏發真也。言意熏習者。謂諸菩薩見虛妄法。無所貪取。知真如法寂靜安隱。發心勇猛趣大涅槃。此七識中方便修行熏發真也。彼說七識以之為意。非六識中意識也。自下第二明唯真熏妄。此中有二。一者明其所顯所熏妄義。二者復次真如自體相者以下明其所表理體平等。問曰。所顯所表有何著別。答。言所顯者此真理中。隨修習緣有可顯義。轉理成行。以緣照解斷惑。所顯故名所顯。所言表者。真如理體平等一味絕言離相。然理不自顯。寄法以表故名所表。法不自成。以理熏故真法方成。故此理中有二義。故此中辨也。就初中有二。一者就始中明真熏妄。二者復次染法以下就修明其真妄盡不盡義。就初中有二。一者明能熏法。二者此體用熏習以下明所熏人。就初中有三。一者總標舉類。二者列章門。三者自體熏者以下釋二章門。真如熏習有二種者是題名也。雲何以下列章門。謂體用也。自體相熏習者以下第三列釋。此中有二。一者釋體章門。二者用熏習者以下釋用章門。就初中有二。一者正出其體。二者問答重釋。言無漏法者。法身本體法佛之性。言不思議作業性者。是報佛性也。有此二性熏習力。故令起妄解斷惑。已後轉理成行。地前名為性種習種。地上名為證教二道。佛果名為法報二佛。虛法為言。名為性淨方便涅槃。自下第二重顯。此中有二。一問二答。問意者。若便真能熏妄起善行者一切眾生皆有真如。何不等勳齊便發心起修善行能入涅槃。而諸眾生有信無信優劣。前後無量差別。就第二答中有二。一者明真妄根原。正答上問。二者又諸佛法有因緣以下明緣修對治。此之遠答也。就初中有三。一者明真。二者而有以下明妄根本。三者唯如來下結難知也。言真如本一者。諸眾生中真如理一本來無二。故成佛時以理成故。但是一佛無有二也。何故名諸佛。此是處緣故爾。非理中諸也。此真如根原也。自下第二明妄根原。然若爾者何故眾生差別者。有無量無明本來成就。此之根本也。過恆沙等上煩惱者枝條末也。我見愛者是四住所起也。此眾惑者皆依無明。如此無明熏習真如。真如隨緣差別不同。如虛空本一而隨有處大小不同。若破有處即虛空無大小相。此亦如此。隨染緣故利鈍差別。若離染緣則平等一味。無上下優劣。問曰。若初真一何故起染原薄不同。答。無始無明等同品無有粗細。智識以後染著不同。心慮異故。續識以後起成深淺。故果報優劣上下不等利鈍差別。然此義者非凡所能知。自下第三結難知。唯如來能知故也。故大經言。十住菩薩見終不見始。佛乃窮了見始見終。自下第二隨對治。此中有三。一者法說。二者如木中下開譬。三者眾生亦爾下合喻。言有因有緣者。因者內心。緣謂外緣。譬意者木雖有火不能自燒。眾生雖有真如之性不能獨熏自成涅槃。合中可解。言示教利喜者。四諦三轉法輪也。示猶示轉。教猶勸轉。利喜是其猶證轉也。示轉者示苦示集。示滅示道名示轉也。言勸轉者苦應知集應斷。道應修滅應證。言證轉者苦我已知。集我已斷。道我已修。滅我已證也。示可當相示苦令知。教集應斷。道利應修。滅喜應證也。以此四諦入道之詮故。以四諦向涅槃道也。自下第二釋用章門。此中有三。一者總表舉數。二者雲何以下列二章門。三者釋二章門。用熏習者是顯名也。即眾生外緣之力者。謂佛菩薩證如起用。攝化眾生令修善法。自下列章門。差別緣者此應身化也。平等緣者真身攝也。自下第三釋章門。釋二章門故即有二。就初中有三。一者正釋差別。二者此緣有二以下就時以辨。謂時遠近也。三者是近遠二緣分別。以下就益以辨。增長行者修行時益。受道緣者得果時益。平等緣者以下釋第二章門。諸佛菩薩久發大願誓度一切。以此善根熏習力故。自然常隨一切眾生隨應見聞而為示現。謂示如來平等法身也。以同體智力者此觀照彼苦也。令諸眾生依三昧力平等見佛。此真身攝也。能熏如是。次明所熏人。此中有二。一者題名舉數。謂此體用勳習分別有二種也。二者列名即釋。言未相應者是凡二乘地前菩薩也。此中初明體未相應。後明未得自然以下用未相應。言意意識者是七六識也。是妄識心中信順修行。而未能捨離分別之念與實相應也。未得自在業修行者。未得無功用自在行也。問曰。地前菩薩五生自在。何故未得自在業耶。答。隱細從粗。是故此論。已相應者謂初地以上出世法身菩薩令捨妄心。除滅無明契證真如。與佛如來法身相應無有分別。唯依法身自然修行趣佛智海也。復次染法自下第二明盡不盡。此中有二。一者立正道理。二者此義雲何以下釋所以。復次染法者是舉法也。無始以來熏習不斷。至渴佛後方盡滅也。淨法始終常有無有盡滅。此義以下釋其所以。真如常熏故妄心妄境則滅。轉理成行。法身顯現也。起用熏者是應用也。上來明真妄相熏。此中明真妄盡不盡。不料簡也。復次真如自體相者自下第二明其所表。此中有二。一者明所表法。二者復次顯末以下明其修捨趣入方法。就初中有二。一者明所表體。二者復次真如用以下明其所說。所謂行法也。就初中有三。一者三義略表。二者問曰以下釋簡前後。三者復以何義以下釋前立義。初中有三。一者總表。二者所謂以下別釋。三者具足如是以下結也。就初中有二。一者題名。謂復次真如自體相者也。真如即體名之為相。二者正釋。此中有三。一者明理無偏。二者非前際生以下明理體常。三者從本來下明理法具。言一切凡夫二乘菩薩諸佛者是舉人也。無有增減者是理體也。若論行義凡聖殊異因果差別。而理體者等同一味。凡夫二乘中理無有減。菩薩佛中理亦無增也。自下明常。非前際生者明其本來無有生相。非後際滅者明終無滅。行德名為生。而不滅名不滅。異簡此故名非生不滅。湛然常也。畢竟常恆者。常中最故名畢竟常也。自下明理。然此理者非為孤立。從本以來理自滿足一切功德也。下其別釋。有六句。所謂自體有大智慧光明義故。此之一句此真理中。具足一切三昧智慧神通解脫陀羅尼等功德之性。如妄心中具足一切八萬四千諸煩惱性。雖不後現行而實有之。說彼理中智慧之性。以為智慧光明義也。故嚴經雲。一切眾生心微塵中。有如來智無師智無礙無相智廣大智等。問曰。若如是者何故大經菩薩品言。若言眾生身中具足十力四無畏等者。非我弟子。是大邪見。下文復言眾生有性。以當見故兩經相違。雲何會通。答。此等經文皆說行德。若如行德。十力無畏今時有者是大邪見。然非無理。又復果性以當得名為當見。故此經言。如貧女寶。如闇中寶本自有之。非適今也。此說理。此等經文非一。是故無違。言遍照法界義故。此之二句是心與法同一體性。互相緣集。然義分心法。心為能照。法為所照。此之自體照何為名照。如妄心中具足一切諸虛妄法。是真心中具一切法。以同體故將心攝法。無出一法。將法攝心。則具法界微塵等心。心隨彼法為種種德。心法界由來清淨無闇無障名照一切法界之義也。真實識知義故者。此之三句蓋之真實覺知之心。有人釋言。真識非識。唯是空理。與識作體。義名為識。此言謬限。不應受持。斯乃真實覺知之心。名之為識。何得說言一向是空。乃可。真識體有不空之義。不說空義以之為識。故唯識論言。對彼外道凡夫之人著我我所。故色等一切法空非離言境。一切皆空離言境者。謂佛如來所行之處。唯有真識更無餘識。以斯准驗明知。不以空為真識也。經本之中為真相了別也。無有偽名為真實。神知之靈名為識知也。言自性清淨心義故者。此之第四句本來無障。名自性淨心也。良以理尊在於無垢。名為清淨也。常樂我常義此第五句理德。雖眾對生死要無出此四也。言清涼不變自在義故者。此第六句體無染故。名為清淨。生滅所不遷故。名不變自在也。自下總結。此中有二。一者結德。二者結名。具足如是過恆沙等不思議佛法者。此前結德。不能別嘆故總舉也。不離等四句者上明。猶淨我樂常也。乃至以下結名。包含蘊積名之為藏。眾法積聚名為法身。若別言隱時名藏。顯為法身。自下第二重顯。初問後答。問意者上明真如絕相斷言。何故此中具種種德上下相違。答中有二。一者正答。二者此義以下釋所以。雖有諸德而無別相者。今此中就與上無違。雖有而無有相。故不妨無。雖無而無無相。故不妨有。恆有恆無言等同一味者。此眾德皆同一味也。何為者唯一真如。自下釋所以。中有三。一者正釋。二傳釋。三者結。何故一味者。題上句此義雲何以下無分別故也。無彼此故無分別。故名一味。故無分別者題上句。自下傳釋。離分別相故也。遠離六七識分別之相。故名離也。自下結也。是無二者明其空有無二體也。復以何義自下第三別釋。此中有二。一者略別本由。二者此義雲何下別釋上義。復以何義得說差別者是顯名也。以依業識生滅相示者。若無待對無。而對妄識辨故得說差別也。自下別釋。此中有二。一者上別釋中六句廣釋。二者乃至以下上總結。此中別釋。就初中上二句別釋。下四句者通釋。以一切法者上明恆沙等法也。本來唯心實無念者唯真無妄也。而有妄心者是無明也。以有此故便起末條。不覺起念者是業識也。見諸境界者是轉識也。故說無明者結本名也。此眾惑者依理而起。還迷真理而心性無起也。言無起者不為知返無知故名無起。惑心分別為生。以分別攬真。真猶無分別故言無起也。神知猶存故言即是大智慧光明義也。此釋初句。若心起見者則分別心也。則有不見之相者是分別有相故。有遍有見則有不見之相。故知。有知為相。名妄心也。心性離見者即知而無知相。不緣而照。即是遍照法界義也。神知靈故即無不照。而不緣故靈豁無滯。於無礙故名遍照法界也。自下通釋。若心有動者是三相所熏也。此中四句皆返釋也。非真識知者返釋上中真實識知義也。無有自性者返釋上中自性清淨心也。非常等者返釋上中常樂我淨也。熱惱衰變不自在者。返釋上中清淨不變自在義也。三相所不遷故。故具四句。乃至以下釋上結德。此中有二。初釋結德。此中有二。初明返釋謂具有過恆沙等妄染之義也。後明順釋。謂對此義故心性無動。則為過恆沙等淨功德相示現也。自下釋結名。此中有二。初明顯非。謂若心有起亦更見前法可念者。則有所少也。後明顯是。謂如是淨法無量功德。即是一心無有二也。更無所念。是故滿足。名為法身如來藏也。復次真如用者自下第二明其所說。言所說者所謂行德。德不自顯。依詮得顯。由修行故方得成也。此中有二。一者明其行德。二者此用有以下明其見聞得益不同。就初中有四。一者明因時化物之行。二者此以何義以下明以因戒德。三者又亦以下明真諦觀。四者但隨以下明俗諦觀。復次真如用者題名也。所謂以下正明也。發大慈悲者。謂四等也。修諸波羅蜜者。謂六度也。攝化眾生者。謂四攝也。立大誓願者。謂四弘誓也。此四句者明化物行體也。下明時節。盡度眾生。不限劫數。盡未來際也。言以取眾生如己身者。辨其平等之心。此中有平等行也。非為空行。而不取眾生者此遣著也。若著眾生相者即不得度眾生也。此之空行也。自下第二此以何義以下明德。此中有二。一者緣照。二者明真照。此以何義者設問發起也。謂如實知者是緣智也。契真之智名如實知。一切眾生及與己身真如平等者。體無異故也。此之明智體。次辨智用。以有如是大方便智除滅無明。見本法身也。次明真照。自然而有不思議業者。是報身也。種種之用者是應身。此行用也。即與真如遍一切處者以行即理。自下第三明真諦觀。此中有二。一者正釋。又無有用相可得者。與體別用不可得故也。二者釋。何故不可得者。謂諸佛者唯是法身智身。第一義諦者此之真觀也。如華嚴中十身相作是也。就真而望無有別用。觀生死也。次辨第四明俗諦觀。但隨眾生見聞得益故說為用也。此用有二種。自下第二明得益不同。此中有二。一者明能見之人。二者又凡夫可見以下明所見之身。此用有二者。此略舉也。分別事識者。謂六識也。言不知轉識現故見從外來者。諸可見色依轉識起。此起根源。不知自心現故為從外來。二者言業識者。謂第七識也。初發意者是地前菩薩也。所住依果者。即蓮華藏世界也。常能住持不毀不失者。是報淨土也。故華嚴雲。法界不可壞蓮華藏世界海。自又凡夫下第二明所見身。此中有二。一者明凡所見。二者復次以下明菩薩所見。言非受樂相者。小乘教中明佛無常。但以修行故增智慧耳。故具苦無常。故非受樂也。自下第二明菩薩所見。此中有二。一者正明。二者問答料簡。言淨心者初地也。自下第二問答料簡。初問後答。就答中有三。一者正答。二者所謂釋答。三者此非心識以下總結殊勝。言此法身是色體故者。有人釋言。法身無色。應中但有。此義不然。此文顯矣。勝鬘中如來色無盡智慧亦復然。鴦崛魔羅經言。瞿曇法身妙色常湛然。又復義推下五戒十善中有人天也。何故萬善滿足感無色報乎。無國土也。既上中言所住依果種種莊嚴也。自復次顯示下第二明修捨方法。此中有三。一者法說。二者如人以下開譬。三者眾生亦爾下合譬。復次顯示從生滅門入真如門者是略題也。從淺入深。從無常門入無我義。中從無我門入真如不空門。其實唯真。而以相覆故不知不覺。除破此相。即知真如也。令可解大意如是。   大乘起信論義疏下之上   大乘起信論義疏下之下   淨影寺沙門慧遠撰   自下第二明對治邪執。於中兩門分別。一者明種種邪執不同。顯示正義。二者隨文解釋。就初中有三。一者就事識中對治邪執。顯示正義。二者據妄識中對治邪執。顯示正義。三者約真識中對治邪執。以顯正義。就事識中邪執有八。一者執之定一。有人宣說。六識之心隨根。雖別體性是一。往來彼此。如一獼猴六扃現。俱非有六猴。心識如此。六根中現非有六心。對此邪執說心非一。識無別體。緣知為義。六識之心。所依根異。所緣亦異。雲何定一。若定是一常了一塵不應轉變。又復心法無往來義。隨有知處。即彼處生。不得說言一而往來。又彼所引獼猴為喻證心一者是義不然。凡夫愚人謂猴定一六扃中現。然實獼猴唸唸生滅。此扃現者不至彼扃。心識如是。依眼生者不至餘根。如是一切。二者執定異別。有人宣說。六識之心體性定異。對此邪執說心不別。於事分齊相續一盧。非全別體。一獼猴遊於六扃。非有六猴。若言六識各別有體別體之法不相忏頩。眼識還應從眼識生。乃至意識還從意生。不得相起。現見五識從意識生。意識從於五識而生。眼非別體。又若六識各別有體別體之法不相妨礙。不相妨故六識之心常應並有。恆應並用。不常並。故明無別體也。三者執定常。有人聞說三世之中業果不斷。謂心定常生死往來常是一識用。雖興廢心體不變。對此邪執說識無常。人中心異。天中亦異。六道之心各各別異。雲何是常。又如經說。苦相應心異。樂相應心異。不苦不樂相應心異。如是一切各異。雲何是常。但諸凡夫不知心相。妄謂是常。猶如小兒見旋火輪謂不斷絕。若心常者善應常善。惡應恆惡。無有變異。以變異故定知無常。四者執定斷。有人聞說心識無常。便謂定斷。對治此執說心不斷。現世造業。後必得果。雲何定斷。譬如乳酪轉變雖異置毒乳中。酪則害人。心亦如是。此身造惡。必未受苦果報。明非是斷。五者執定有。如毘曇說。十八界等各住已性。是有不空。謂言空者但空陰上橫計我人。不空法體。法不空故心識定有。對此邪執說識是空。空相雲何。識者正以別知為義。如一念識即具四相。初生次住終異後滅。於四中何者是知。為初相知為中為後。若初相知者餘應不知。餘若不知則不名識。若餘相知初應不知。初若不知初不名識。若言四相各別是知便是四念各別。知法何關。一念具足四相。答言。四相別非是知。和合之中方知者非知共合。雲何有知。如百盲聚。豈有所見。又復四相都無合理。雲何無合者。生相現時餘相未有。餘誰共合。乃至第四滅相現時餘相已謝。復與誰合。進退推求都無合義。雲何說言和合有知。知義既無。焉有定識。是故經說。色乃至受想行識一切皆空也。六者執定無。有人聞說五陰空寂。便謂世諦因緣亦無。對治此執說識非無。若無心識雲何而得見聞覺知。現見六識各有作用。明知。不無。又若無識則無善惡。若無善惡亦無苦樂。則入邪見斷善根中不宜受之。經言空者就真為論。於世諦中不無心識。七者執心識獨立。無數如來實說。對治此執說有同時心心數法。故涅槃雲。我諸弟子不解我意。唱言。佛說定無心數。又涅槃說十大地中心數之定。明非無數。又龍樹雲。譬如池水珠在則清象入便濁。水喻心王。珠象喻數。於彼喻中可說言。水珠像一心法如是。寧無別數。八者執心外定有數。如毘曇說。對治此執明非定別。故涅槃雲。我諸弟子不解我意。唱言。佛說定有心數。若使心外定有別數。無預心事無心之時何不別起。又若心外定有別數。識從意生。諸數亦應別有所依。若別有依是義不然。雲何不然。於彼宗中說三性心相應各異。如欲界地善心起時二十二數相應共生。不善起時二十一數相應共生。無記起時有十二數相應共生。從無記心起善惡時十二同數可有所依。自餘別數意何所依。若無依生是則心法無次第緣。經說不許。若無別依依意生者與識同依。明非心外。道理雲何。即彼心體同時具有。受想行等諸義差別。不同成實前後建立。就一心體隨義別分不同毘曇異體建立。兩義兼通故非諍論。次就妄識。對治邪執。邪執有六。一者執定無。有人聞說但有六識無第七情便言一向無第七識。對治此執說有七識。如楞伽中說八識義。勝鬘亦云。七法不住。若無妄識說何為八說何為七。經中所言無七情者。事相之中無。第七情非無妄識。二執定有。有人聞說有第七識。便謂七識別有體性。對治此執明妄無體。當知。如來就心法中分取虛妄別之義為第七識。何得於中別立體性。如似世人見繩為蛇。繩是實事。喻彼真識。蛇是妄有。喻彼妄識。蛇依繩。故蛇無別體。妄依真立。雲何有體。迷夢等喻類亦同然。又經中說。若無真識七法不住。若自有體雲何不住。又若識自有體性便是實有雲何名妄。三者執事識以為妄識。有人聞說真識名心妄識名意事名意識。便言。小乘七心界中之意根界者是第七識。對治此執宣說妄識不同事識。七心界中意根界者。即是六識生後義邊說為意根。更無別法。妄識與彼分齊條異。雲何言一異相。如何如今論說妄識有六。始從無明乃至相續廣如上辨。事識有四。從執取相。乃至第四業繫苦相亦如上辨。分齊各異。何得說言意根界者是第七識。又楞伽雲。第七妄識唯佛如來住地菩薩所能覺知。餘皆不覺。雲何說言意根界者是第七識。問曰。妄識若非意根何故楞伽及此論中說為意乎。釋言。彼乃借名顯示。非即意根。如楞伽中。說第七識。以之為心。今此論中宣說真識以之為心。豈可名同便是一物。心名雖同真妄兩別。意名雖一何妨差別。四者執粗為細。有人宣說。眼見色時不知色空。即是七識迷惑之心。餘亦如此。若解色空即是七識明解之心。餘亦如此。對治此執須顯其異。言見色等不知空者。是六識中取性無明非第七識。此之取性猶是向前事識之中執取相也。問曰。若是六識中無明心者。與七識中無明何別。此如上辨。以於心外事相法中執性迷空。故非妄識。又於心外事相法中解知無性。是事識中分別之解非七識智。五者執不滅。有人宣說。七識之心未見理時生滅無常。見理即常究竟不滅。對治此執說妄終滅。七識妄心體唯癡闇。相唯分別。得聖會如。捨其分別見實明照。盡其癡闇。更有何在。而言不滅。道理如此。須以文證。如涅槃說。譬如男女燃燈之時。燈爐大小悉滿中油。油喻煩惱。明喻智慧。油盡之時明亦隨滅。煩惱盡已智慧隨滅。故知。妄心解惑俱已。又楞伽雲。斷七種識名出佛血。故知。妄滅。又龍樹雲。覺觀之心望於欲界。是善是治。若望二禪即是罪過。乃至非想非非想定於下為善。望於出世還是罪過。智慧亦爾。望世為善。若對實相還名罪過。既說為罪。何為不滅。又大智論解釋如義。彼雲。實相如水性冷。觀智如火。水隨火熱。若火滅已水冷如本。故名為如。是實相者隨觀轉變。是觀滅已實相如本。故名為如。明知。妄解終竟滅盡。若觀不滅水冷之時火應不滅。有人說言。經中說滅。但滅智中無明闇障。不滅智體。是義不然。寶性論中自有戒文。不但滅闇。亦滅智解。故彼論中說有四障不得如來淨我樂常。一者緣相。謂無明地障佛真淨。斷離彼故得佛真淨。二者因相。謂無漏業障佛真我。斷除彼故得佛真我。三者生相。謂意生身障佛真樂斷除彼故得佛真樂。四者壞相。謂變易死障佛真常。斷除彼故得佛真常。無明等外別說無漏。以之為障。別說斷除。雲何而言不滅無漏。又言智體不滅盡者。不滅之體即是真心非第七識。問曰。若七識滅者誰得菩提。誰證涅槃。釋曰。心相雖覆滅盡心性猶在。心性在者即是真識。是故就此說得說證也。六者執定滅。有人聞說妄心終滅。便言定滅無熏習義。何故如此妄在之時。未得真實則無所勳。證實之時。達本無妄則無能勳。又真實中淨法滿足。更無所少何用妄勳。心有此義故無熏習。對治此執說有妄有妄熏。如論中言。妄熏有二。一事識熏。所謂凡夫二乘所修善。二者業識熏。謂諸菩薩所行之道。所熏有二。一者熏生。二者熏顯。望方便果說為熏在。其猶臘印印泥成文。亦如摸□轉金成器。望性淨果熏之顯。如爐治等融石出金。若言妄時未得真故今無熏者。得時由彼何為下熏。若言據真本無妄故令無熏者。就真論真。真則常寂。實不假熏。據妄論真。真隨妄染後隨妄飾。寧無熏義。若言真中淨法滿足不假熏者。凡夫之時雖有淨性未顯成德。是故須熏。其猶宅中雖有寶藏不掘不出。亦如地中雖復有水不取不得。故說有熏。問曰。真妄其性各異。雲何妄修而得熏真。良以真妄不相離。故妄染則染。妄淨則淨。故以妄修熏成真德。次就真識對治邪執。執有二。一者凡夫著我執。二者二乘著法執。問曰。凡夫亦著諸法。何故偏名人著我執。釋言。細分亦著諸法。今對二乘。凡夫著我及著我所通名人執。諸法皆是我所攝故。就凡執中隨義具論。略有二種。一者執有。二者執無。執有之中別有四種。一者執實同神。有人聞說藏識是我。謂同外道所取神我。對治此執說如來藏非我眾生非命非人。二者執真中具足真染。有人聞說生死二法是如來藏。便謂真中有生死。對治此執說。如來藏自性清淨。從本以來唯有清淨恆沙佛法。無有染污。若言真中實有生死。而便證會永離生死無有是處。若言有彼緣起作用。隨世法門非無此義。三者執有淨相。有人聞說如來藏中。備有一切諸功德法不增不減。即謂真中有色心等自相著別。對治此執說。如來藏雖具諸法依真如。說無彼此相。無自他相。乃至亦無離自他相。翻對染故說彼真中具一切法。又彼真中恆沙等法同體緣集無有差別。不得別取差別之相。四者執始終相。有人聞說依如來藏有生死。謂如來藏始起生死。又復說如來之藏起生死故。雖得涅槃還起生死。起生死故涅槃有終。對治此執說如來藏無始無終。以無始故依起生死生死無始。是以論言。若有宣說三界之外。更有眾生初始起者。是外道說。非正佛法。以無終故依成涅槃。涅槃無終。執無之中別有三種。一者執空義以為真識。有人聞說真識離相是法無我。便謂六識七識空義即是真識。對治此執說識不空。經言空者。於真識中無彼妄情所取相。故名為空。非謂真識一向是空。故唯識論言。對彼凡夫外道之人取我我所。故說色等一切法空。非離言境一切皆空行者是。其離言境者。謂佛行處唯有真識。更無餘識及外境界。雲何言空。又復如彼勝鬘經說宣說二識。一者空如來藏。謂諸煩惱空無自實。二者不空如來藏。謂過恆沙一切佛法。又取六識七識空理為真識者。是彼二中空如來藏。何關真識不空藏乎。又他經中宣說生空法空及與第一義空。此三空外別更宣說利耶識空。明知。六識七識心空非是真識。又真識中雖有空義不說空義以為真識。事識之中雖有空義不以空義以為真識。妄識之中雖有空義不說空義以為妄識。真識亦爾。不說空義以為真識。真識是真實知之性。雲何言空。若說心空為真識者。小乘法中亦說心空。以何義故不名真識。二者執法身以為空。有人聞說如來法身畢竟寂滅猶如虛空。是人不知為破著故。即謂法身一向是空。對治是執說實不空。所言空者對有故說。何處別有空體可得。又論說。一向境界但是心有心外無法。若離妄心境界隨滅。唯有真心無所不遍。即是如來廣大性智究竟善有非是虛空。三者執真如。以為定空。有人聞說世間涅槃一切空寂乃至真如亦畢竟空離一切相。不知此等為破著故。即謂真如唯是其空。對治此執說如來不空具足無量性功德。雲何言空。次明對治二乘妄執。妄執有二。一者執有。二乘之人未得法空。見有生死涅槃之相。以此見故深畏生死。趣求涅槃迷覆真如。對治此執說諸法空一切生死本性常寂。亦無自滅涅槃可得。二者執定無。二乘之人分見生空。利根之者少見法空。便取此空以為究竟。覆障真實。對治此執宣說佛性實有不空。對治邪執旨玄難測。邪俯聖言粗術綱緒。次辨隨文。此中有二。一者明治邪執不同。二者復次究竟離以下明其遣著。前治邪非有而猶存治相。故次第二遣治相也。就初中有三。一者總立道理。二者是我見有二以下舉數列章門。三者人我見者以下釋章門。對治邪執者是題名也。一切邪執皆依我見者是正釋也。我見是其眾惑根本。是故數家之義我見非惑。以有我故得修聖道。若離於我則無邪執者是返釋也。釋章門中有二。一者釋人我章門。二者釋法我章門。就初中有二。一者略舉數。二者雲何以下別釋。此五中前一執無。後三執有。若應具論三種識中治邪執也。廣如上辨。然今此論就本為論。但真識耳。真識之中舉要言故說此五耳。文顯可解。此五中各有二。一者明邪執。二者明對治解。法我見者以下明第三法我見。此中有二。一者執有。二者執無。而文中但有執有。略無執無。此中有二。一者明執。二者明對治。自復次究竟下第二明遣著。此中有二。一者遣除治相。二者而有以下撥權顯實。就初中有三。一者題名。二者當知以下遣情。三者是故以下遣相。復次究竟離妄執者是題名也。但離邪執非是究竟。亦遣能治名究竟離也。何故雙遣下顯其義。當知染法淨法皆悉相待無有可說者。若竅論理皆不得染淨相。而就相辨。據妄而望亦得淨相。既無妄執所對治。淨法亦無可立。自下遣相。是故一切法者。是染淨一切法也。本來無相不可說也。自而有言說下第二明其廢權。此中有三。一者明撥權。二者其旨以下明其顯實。三者以念以下明其返釋。而有言說者當知。如來方便引道眾生非正顯也。言離念者名妄識念也。歸於真如者是正顯也。以念以下文可解。自下第三明趣道相。此中有三。一者總表。二者略說以下列章門。三者釋章門。分別發趣道相者是題名也。道者所證之道。發趣者修行趣入也。一切諸佛所證之道者釋道相也。一切菩薩修行趣向義者釋發趣也。理行合釋。略說以下初明舉數。後明列章門。言成就發心者十信以上也。解行發心者解行以上也。證發心者初地以上也。信成就發心者自下第三釋章門釋三章門。故即分為三。就初中有二。一者設問發趣。二者所謂以下正釋。信成就發心者是題名也。依何等人者就人以問。修何等行者就行以辨。得信成就堪能發心者結問信發心也。自下正答。此中有二。一者就人以辨。二者復次信成就發者以下就行以釋。就初中有二。一者明進入。二者若有眾生以下明退之人。此十信中進退位故。恆遭善緣遂入種性。若遇惡緣還退失也。有此二人故分為二。就初中有三。一者表位。二者有熏習下明其起行。三者如是信心以下明其進入。所謂不定聚眾生者。十信是其進退不定聚也。自有熏習下第二明其起行。此中有二。一者明其信佛心。二者諸佛以下明其發心。有熏習善根力者是六識熏習也。信業果報者是報果也。能起十善厭苦求涅槃。值佛供養修信心。逕一萬劫者信心成就也。自諸佛菩薩下第二明其發心。諸佛菩薩教令發心。或因大悲或因護法能自發心。自如是信心下第二明其進入。如是信心成就得發心者滿足萬劫也。入正定聚者種性以上決定不退。故名正定聚。性種習種與二佛中種子正因。故名住如來種正因相應也。自若有眾生下第二明還退人。此中退者位行二退也。若論念退種性亦有。自復次信成就下第二就行以辨。此中有二。一者明因分行。二者菩薩發是心故以下明果分行。就初中有二。一者就心以辨。二者略說方便以下就行以辨。就初中有三。一者總表舉數。二者列名即釋。三者問答重明。三種心者即是三菩提心也。就第三中有二。一問二答。中有二。一者開喻。二者如是眾生以下明合喻。大摩尼寶體性明淨者。此喻真如體。而有礦穢之垢者。是心為煩惱所染也。方便喻其緣修萬行。合中可解。自略說方便下第二明行。此中有二。一者立名。謂行根方便。二者即釋。此有三。一者明不住生死行。二者觀一切法以下明不住涅槃行。三者以隨下以行即理。就第二中有三。一者立名。二者謂慚愧下即釋。三者隨順下以行即理。後第三第四中亦同此三。自下第二菩薩發是心以下二明果分行。此中有三。一者明真證行。二者以見法身以下明應化行。三者如修多羅下引經證成。菩薩發是心故則得少見法身者是證行體也。自下明應化。此中有三。一者明依體起用。二者所謂以下明八相益。三者然是菩薩以下明未盡有漏之業。未名法身者。法身是其初地以上也。此業有二釋。一雲。不繫業變易。大悲為緣。此業為因墮惡道中不期劫數。名為變易。二雲。不繫業分段。雖受不限劫數報猶名分段。有漏業因四住為緣所成之業。故名分段。以微細故受不限報也。受苦有二釋。一雲。此業微故小痛小惱無大受苦。二雲。雖業而微墮三惡故如處受之微故不肯人者。如曲引經證。中有二。一者明其權行。二者又是菩薩下明其實行。如修多羅。或說退者非其實退者非業所墮。未入正位者是不定聚也。就實行中有三。一者明其不畏墮二乘地。二者若聞以下明其不畏苦難行也。三者以信知下明五行體。解行發心者以下釋第二章門。此中有二。一者明其總勝。當知。轉勝解行俱明也。二者以是菩薩下明其別勝。就第二中有二。一者明其解勝。二者以知法性下明其行勝。就行勝中以六度辨。此六之中各分有二。一者明理。二者明以理成行。證發心者以下明釋證發心。此中有二。一者明所證法。二者唯真如下明能證行。就初中有五句。從淨心地至究竟地者就人位辨。證何境界者設問發起。十地之中所證理通。所謂真如者表所證法也。以依轉識說為境界者以熏修緣故所證境異。若廢行緣則無境界之異。而此證者無有境界者是遣相也。自下明其能證之行。此中有三。一者從初地以上至七地以還明能證行。二者又是菩薩發心以下明八地以上能證之行。三者又是菩薩功德以下明第十地能證之行。就初中有二雙。一者真應相對以辨。二者而實菩薩以能化相對以辨。就初中有二。一者明真身。唯真如智為法身也。二者明應身。此中有二。一者別明異化。二者如是以下結明應化無邊。是菩薩於一得頃示越地成正覺。或說無量久遠劫中修行成佛。眾生根性不同則有萬差。而引要言無出此二。謂懈怠怯弱為此二人故為此說也。自而實菩薩下第二雙。此中有二。一者明能化。二者以一切菩薩以下明所化。而實菩薩種性發心所證皆等無超過法者。種性以上無利鈍差別。而所化不同故種種不同也。以一切示化菩薩下所見所聞根欲性異者是所化也。故示所行亦有差別者隨示能化也。自又是菩薩下第二明八地已上能證之行。此中二。一者舉數表相。二者雲何以下列名即釋。微細相者無功用故。行相微細名微細相。此三心中。前一是真後二是妄。自又是菩薩下第三明第十地能證之行。就此中有二。一者明因滿果成。二者以問答重明。就初中有二。一者明其因滿故報身成立。二者謂以一念下明其惑盡之相。又是菩薩功德成滿者。明因行滿也。於色究竟處示世間高大身者。明其報身成。自下明相。一念相應慧者。是緣智終一念解也。以此解故無明頓盡種智現前。以此種智現前故自然而有不思議業用。充法界能現十方利益眾生也。自下第二明答重明。此中有二。一者初一問答上言一切種智重明。二者第二問答上言自然不思議業重明。就初中有二。一問二答。虛空無邊者大虛也。無有心想斷無明者。妄心差別皆悉無也。若無差別心相者。雲何名種智。即名一切智。就第二答中有三。一者表理體一。二者以眾生下明凡夫無種智。三者諸佛以下明佛種智。一切境界本來一心離想念者。唯真識無妄想也。而凡夫人起妄心故不稱法性。心有分齊無種智也。自諸佛如來下第三明佛種智。此中有二。一者明佛有智體。二者有大智下明佛有智用。諸佛如來離見想者離妄見也。雖復智體一有智用方便。隨眾生差別開種種法。名種智也。就第二問答有二。一問二答。問中初領上。後正問也。就答中有三。初法次喻後合。自下結前生後。已說解釋分。次說修行信心也。自下第三明依理起行。亦可為下根故說此修行信心分。此中有四。一者就人以辨。二者何等以下設問發起。三者略說以下正釋信行。四者復次眾生初學以下明修是法恆生淨土。是中依未入正定眾生者就不定位也。第二故設問中有二。一者問信。二者問行。就第三釋中有二。一者釋信心。二者釋修行。有五門以下明行。就信心中有二。初明舉數。二者列名。即釋三寶與理故有四也。所信之境無出此四故說四也。就第二行中有三。一者舉數略辨。二者列章門。三者廣釋。修行有五門能成信者。於六度中定慧合故。故有五也。就廣釋中釋五章門。故復即五。釋施門中有二。一者題名。二者若見以下正釋。就第二中有三。一者明財施。二者若見厄下明無畏施。三者若有眾生下明法施。釋戒門中。初題名。次辨正釋。就正釋中有二。一者明行戒。二者不得輕於下明止戒。就初中有二。一者明十善行戒。二者若出家者以下明威儀戒。就第二正戒中有二。一者明性重戒。二者當護以下明威儀戒。就忍門中有二。一者明無報心忍。二者亦當忍下忍世八風。就進門中有二。一者就自明進。二者復次若人以下就他以勸。就初中有三。一者明無怠精進二者當念以下據昔以勸。三者是故以下結勸。就第二就他勸中有三。一明難障眾生以為勸緣。二者應當以下明勸修因行。三者迴向菩提以下明勸修迴向。就止觀中有三。一者略明止觀。二者若修止下別廣止觀。三者若修觀者對治以下明止觀相資。就初中有二。一者別釋。二者雲何隨順以下雙釋。奢摩多者變言名定。毘婆捨那者變言名慧。就第二廣中有三。一者總明其修觀定。二者復次精勤以下明修定得益。三者復次若人唯修以下別明修觀。以就初中有三。一者明修方法。二者或有眾生下顯定難相。三者應知外道以下辨邪正相。就初中有二。一者明能修之方。二者復次依是三昧以下明其所修三昧之相。就初中有二。一者明正修人。二者唯除疑以下明不得修人。就初中有三。一者明前方便。二者是正念者以下明得定相。三者深伏以下明定伏惑。但釋初段名耳。前方便者一切境界隨取皆除。境相既亡隨心亦除。故文言以心除心。地論之中亦同此說。言真如三昧者謂理定也。小乘之中但止心流住在一境。名為得定。大乘之中解其妄理理中住心。名為得定。故經中雲。諸佛菩薩常在住定遊法性也。就復次依是三昧以下第二明所修相。此中有三。一者明其定中體。二者當知以下明其諸定中體本。三者若人修行以下舉益勸修。復次依是三昧則知法界一相者。定功用也。解理無二故名一相。下顯其相。謂。諸佛身與眾生身平等無二也。就或有眾生第二定難中有三。一者明身業亂。二者或現天像以下明口業亂。三者或復令人以下明意業亂。就初中有二。一者正明身亂。二者當念以下明對治解。就第二口業亂中有四。一者顯能說人。二者若說陀羅尼下明所說法。三者或令人知以下明神通亂。四者皆是以下明其當知非真之相。就第三意業亂中有二。一者明其亂相。二者以是義故以下明應觀察。自應知外道下第三明邪正定。此中有三。一者明邪正定相。二者真如三昧者以下明真正定。三者若諸凡夫以下勸人修定。所言見者謂五見也。言愛者謂五鈍也。言我慢者謂八慢也。自復次精勤下第二明修定益。此中有二。一者總表。二者雲何以下別釋。十止種利益。文顯可解。自復次若人後修於止下第二別明修觀。此中有二。一者結前生後。二者修習觀者正明修觀。就第二中有二。一者就五門觀明修觀慧。二者若餘一切以下就二諦門以辨觀慧。就第一中有二。一者正明修觀。二者如是當念以下明發願化廣。此二猶是既自悟解亦令他解。就初中有四。一者明無常觀。二者是以以下明其苦觀。三者應以下空無我令觀。四者應觀世間以下明不淨觀。就無常觀中有二。一者明分段無常。二者一切心行以下明變易無常。就令觀中據三世以辨。言如夢者滅無滅相。言電光者住無住相。言如雲者起無起相。就第二發願化度中有三。一者如是當念以下念所化境。二者作此思惟以下正明發願。三者以起如是以下明化度行。就第二二諦中有二。一者若餘以下總明。二者所謂以下別釋。就第二中有二。一者明俗諦觀。二者雖念因緣以下明真諦觀。自若修觀者對治下第三明止觀相資。若定過多則是沈沒。若慧偏多則是浮昇。定慧平等爾乃調柔故。復次辨定慧相資。此中有三。一者別明止觀相對。二者以此義故以下明相助成。三者若止觀下明不具有損。對治之行有正傍義。定能正治凡夫著有散亂之心。兼餘二乘怯弱異見。慧能正治二乘無悲。兼除凡夫不修善癡。自下第四明修止恆生淨土。此中有二。一者明其佛力攝護令生。二者如修多羅下引經證成。正釋分竟。次下一分傳持末代分。此中有二。一者結前上言。二者若有眾生以下明其勸持。就第二中有二。一者約始終勸持。二者假使有人以下舉勝勸學。就初中有二。一者嘆論勸持。二者若人聞是以下明約終果勸持此論。就第二舉勝勸持中有五。一者格量明勝。二者後次有人以下嘆勝勸持。三者其有眾生以下舉非返釋。四者以一切如來以下取人以證。五者是故以下結觀修行。格量之意。假使有人。三千世界滿中眾生令行十善。但感天報。不得佛果。正思此法。正得佛果。更無餘因。故名勝也。就第二嘆勝中有二。一者說德勝。二者何以故下釋勝所以。就第三舉非中有三。一者舉不信罪。二者是故以下勸生仰信。三者以深自害以下釋勸之意。有大損故應當仰信。就第四取人證中有二。一者以佛為證。若無此信不得成佛。知明要法。二者一切菩薩以下因行為證。一切菩薩皆行此法。故知要行。此中有二。一者總明。二者當知以下別明三世以辨。過去已依現在世今依未來當依若爾要者豈容不信。是故第五結勸修行論宗釋竟。次下迴向發願此中有三。一行傷表所作事。二者一句正明迴向。三者一句明所為人。此論所說理行及教。凡夫二乘絕分。故名諸佛甚深廣大義此之所顯不能廣辨。故名隨分總持說也。以行歸本。故名迴此功德如法性。所修不自。故名普利眾生界也。   大乘起信論義疏下之末(終)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44 冊 No. 1844 起信論疏   No. 1844 [cf. No. 1666]   起信論海東疏刊行序   釋於大乘起信論之疏。振古凡有三品。曰法藏曰慧遠。曰元曉。世謂之本論三師。就中先二疏行於世年已尚矣。是機緣方熟也。今斯疏唯聞有其本。更不閱之者。歲亦深焉。惟時宜未合也。所謂僧傳。清涼觀公於淮南法藏受海東起信疏義雲。個書高出於諸師上者。以應知也。我之論章中往往引用。而未見其全釋。所以慵研覈其釋之始末。因茲同門負帙者。各不能無遺憾矣。近來印氏某語余言。或人咒這錦本。乃許於刻梓而流行。願垂考點。其言至切。余復想遇時根適至。喜此疏入手。而點頭肯受。便捧讀訂校。雖然天稟駑駘。不獲罄力。奚敢覃思。俯祈達人幸為政諸。   元祿九龍飛丙子之秋日   洛東智積門下覺眼謹誌   起信論疏上卷   釋元曉撰   將說此論略有三門。初標宗體。次釋題名。其第三者依文顯義。第一標宗體者。然夫大乘之為體也。蕭焉空寂。湛爾沖玄。玄之又玄之。豈出萬像之表。寂之又寂之。猶在百家之談。非像表也五眼不能見其軀。在言堣]四辯不能談其狀。欲言大矣。入無內而莫遺。欲言微矣。苞無外而有餘。引之於有。一如用之而空。獲之於無。萬物乘之而生。不知何以言之。強號之謂大乘。自非杜口大士。目擊丈夫。誰能論大乘於離言。起深信於絕慮者哉。所以馬鳴菩薩。無緣大悲。傷彼無明妄風。動心海而易漂。愍此本覺真性。睡長夢而難悟。於是同體智力堪造此論。贊述如來深經奧義。欲使為學者暫開一軸。遍探三藏之旨。為道者永息萬境。遂還一心之原。所述雖廣。可略而言。開二門於一心。總括摩羅百八之廣誥。示性淨於相染。普綜踰闍十五之幽致。至如鵠林一味之宗。鷲山無二之趣。金鼓同性三身之極果。華嚴瓔珞四階之深因。大品大集曠蕩之至道。日藏月藏微密之玄門。凡此等輩中眾典之肝心。一以貫之者。其唯此論乎。故下文言。為欲總攝如來廣大深法無邊義故。應說此論。此論之意。既其如是。開則無量無邊之義為宗。合則二門一心之法為要。二門之內。容萬義而不亂。無邊之義。同一心而混融。是以開合自在。立破無礙。開而不繁。合而不狹。立而無得。破而無失。是為馬鳴之妙術。起信之宗體也。然以此論意趣深邃從來釋者鮮具其宗。良由各守所習而牽文。不能虛懷而尋旨。所以不近論主之意。或望源而迷流。或把葉而亡幹。或割領而補袖。或折枝而帶根。今直依此論文。屬當所述經本。庶同趣者消息之耳。標宗體竟。次釋題名。言大乘者。大是當法之名。廣苞為義。乘是寄喻之稱。運載為功。總說雖然。於中分別者則有二門。先依經說。後依論明。依經說者。如虛空藏經言。大乘者。謂無量無邊無崖故。普遍一切。喻如虛空。廣大容受一切眾生故。不與聲聞辟支佛共故。名為大乘。復次乘者。以正住四攝法為輪。以善淨十善業為輻。以淨功德資糧為轂。以堅固淳至專意為□轄釘鑷。以善成就諸禪解脫為轅。以四無量為善調。以善知識為御者。以知時非時為發動。以無常苦空無我之音為驅策。以七覺寶繩為[革*付]靷。以淨五眼為索帶。以弘普端直大悲為旒幢。以四正勤為軔(軫也枝本輪也)以四念處為平直。以四神足為速進。以勝五力為鑒陣。以八聖道為直進。於一切眾生無障礙慧明為軒。以無住六波羅密迴向薩般若。以無礙四諦度到彼岸。是為大乘。解雲。上來以二十句舉喻況法以顯乘義。又下文雲。此乘諸佛所受。聲聞辟支佛所觀。一切菩薩所乘。釋梵護世所應敬禮。一切眾生所應供養。一切智者所應讚歎。一切世間所應歸趣。一切諸魔不能破壞。一切外道不能測量。一切世間不能與競。解雲。上來以十句對人顯大乘也。依論明者有七有三。三種大義。下文當說。言七種者。有二種七。一者如對法論雲。由與七種大性相應。故名大乘。何等為七。一境大性。以菩薩道緣百千等無量諸經廣大教法為境界故。二行大性。正行一切自利利他廣大行故。三智大性。了知廣大補特伽羅法無我故。四精進大性。於三大劫阿僧祇耶方便勤修無量難行行故。五方便善巧大性。不住生死及涅槃故。六證得大性。得如來諸力無畏不共佛法等無量無數大功德故。七業大性。窮生死際示現一切成菩提等建立廣大諸佛事故(此中前五是因後二是果也)二者顯揚論雲。大乘性者。謂菩薩乘與七大性。共相應故。說名大乘。雲何為七。一法大性。謂十二分教中菩薩藏所攝方便廣大之教。二發心大性。謂已發無上正等覺心。三勝解大性。謂於前所說法大性境起勝信解。四意樂大性。謂已超過勝解行地。入淨勝意樂地。五資糧大性。成就福智二種大資糧故。能證無上正等菩提。六時大性。謂三大劫阿僧企耶時能證無上正等菩提。七成滿大性。謂即無上正等菩提自體所成滿菩提自體。比餘成滿自體尚無與等。何況超勝。瑜伽。地持。皆同此說。瑜伽論雲。此中若法大性。乃至若時大性。如是六種。皆是圓證大性之因。圓證大性。是前六種大性之果。解雲。如是二種七種大性。其數雖同。建立意別。建立之意。尋之可知。釋大乘竟。言起信者。依此論文。起眾生信。故言起信。信以決定謂爾之辭。所謂信理實有。信修可得。信修得時有無窮德。此中信實有者。是信體大。信一切法不可得故。即信實有平等法界。信可得者。是信相大。具性功德熏眾生故。即信相熏必得歸原。信有無窮功德用者。是信用大。無所不為故。若人能起此三信者。能入佛法。生諸功德。出諸魔境。至無上道。如經偈雲。信為道元功德母。增長一切諸善根。除滅一切諸疑惑。示現開發無上道。信能超出眾魔境。示現無上解脫道。一切功德不壞種。出生無上菩提樹。信有如是無量功德。依論得發心。故言起信。所言論者。建立決了可軌文言。判說甚深法相道理。依決判義。名之為論。總而言之。大乘是論之宗體。起信是論之勝能。體用合舉。以標題目。故言大乘起信論也。第三消文。文有三分。初三行偈。歸敬述意。論曰以下。正立論體。最後一頌。總結迴向。初三偈中。即有二意。前之二頌。正歸三寶。其後一偈。述造論意。初歸敬中有二。歸命二字。是能歸相。盡十方下。顯所歸德。能歸相者。敬順義是歸義。趣向義是歸義。命謂命根。總御諸根。一身之要。唯命為主。萬生所重。莫是為先。舉此無二之命。以奉無上之尊。表信心極。故言歸命。又復歸命者還源義。所以者。眾生六根。從一心起。而背自原。馳散六塵。今舉命總攝六情。還歸其本一心之原。故曰歸命。所歸一心。即是三寶故也。盡十方下。顯所歸德。此中應說三寶之義。義如別說。今且消文。文中有三。謂佛法僧。寶之內亦有三意。先歎心德。次歎色德。第三句者舉人結歎。歎心德中。歎用及體。初言盡十方最勝業者。是歎業用。謂現八相等化眾生業。盡十方界。遍三世際。隨諸可化。作諸佛事。故言盡十方最勝業。如對法論雲。業大性者。窮生死際。示現一切成菩提等。建立廣大諸佛事故。彼舉三世。此顯十方也。言遍智者。是歎智體。所以業用周於十方者。由其智體無所不遍故也。智體周遍。故言遍智。如攝論雲。猶如虛空。遍一切色際。無生住滅變異。如來智亦爾。遍一切所知。無倒無變異故。歎心德竟。次歎色德。於中亦二。色無礙者。歎色體妙。言自在者。歎色用勝。初言色體者。如來色身。萬行所成。及不思議熏習所成。雖有妙色。而無障礙。一相一好。無際無限。故言道色無礙。如華嚴經言。求空邊際猶可得。佛一毛孔無崖限。佛德如是不思議。是名如來淨知見故雖無質礙。而有方所示現之義。故得名色而無礙也。言自在者。歎其色用。謂五根互用。十身相作等。故言色自在。五根互用者。如涅槃經八自在中說。十身相作者。如華嚴經十地品說。歎色德竟。救世大悲者者。是第三句舉人結歎。佛猶大長者。以眾生為子。入三界火宅。救諸焚燒苦。故言救世。救世之德。正是大悲。離自他悲。無緣之悲。諸悲中勝。故言大悲。佛地所有萬德之中。如來唯用大悲為力。故偏舉之。以顯佛人。如增一阿含雲。凡聖之力有其六種。何等為六。小兒以啼為力。欲有所說。要當先啼。女人以瞋恚為力。依瞋恚已。然後所說。沙門婆羅門以忍為力。常念下於人。然後自陳。國王以憍慢為力。以此豪勢而自陳說。阿羅漢以專精為力。而自陳說。諸佛世尊以大悲為力。弘益眾生故。是知諸佛偏以大悲為力。故將表人名大悲者。上來三句歎佛寶竟。此下二句。次顯法寶。及彼身體相者。謂前所說如來之身。即是報佛。正用法界以為自體。故言彼身之體相也。此是舉佛而取其法。下句正出法寶體相。言法性者。所謂涅槃。法之本性。故名法性。如智度論雲。法名涅槃無戲論法。性名本分種。如黃石金性。白石銀性。如是一切法中有涅槃性。故言法性。言真如者。無遣曰真。無立曰如。如下文雲。此真如體無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無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當知一切法不可說不可念。故名為真如。所言海者。寄喻顯法。略而說之。海有四義。一者甚深。二者廣大。三者百寶無窮。四者萬像影現。真如大海當知亦爾。永絕百非故。苞容萬物故。無德不備故。無像不現故。故言法性真如海也。如華嚴經言。譬如深大海。珍寶不可盡。於中悉顯現。眾生形類像。甚深因緣海。功德寶無盡。清淨法身中。無像而不現故。歎法寶竟。此下二句。歎其僧寶。言無量功德藏者。舉德取人。謂地上菩薩。隨修一行。萬行集成。其一一行皆等法界。無有限量。積功所得。以之故言無量功德。如是功德。總屬菩薩。人能攝德。故名為藏。次言如實修行等者正歎行德。依寶性論。約正體智名如實行。其後得智名為遍行。今此中言如實修行。舉正體智。次言等者。取後得智。若依法集經說。總括萬行始終。通為二句所攝。謂如實修行。及不放逸。如彼經言。如實修行者。謂發菩提願。不放逸者。謂滿足菩提願。復次如實修行者。謂修行佈施。不放逸者。謂不求報。如是持淨戒。成就不退。或修忍辱行。得無生忍。求一切善根而不疲倦。捨一切所作事。修禪定不住禪定。滿足智慧不戲論諸法。如其次第。如實修行及不放逸。乃至廣說。今言如實修行者。即攝發菩提願乃至滿足智慧。次言等者。取不放逸。即是滿足菩提願。乃至不戲論諸法也。歸敬三寶竟在前。此下一頌述造論大意。造論大意不出二種。上半明為下化眾生。下半顯為上弘佛道。所以眾生長沒生死之海不趣涅槃之岸者。只由疑惑邪執故也。故今下化眾生之要。令除疑惑而捨邪執。汎論疑惑。乃有多途。求大乘者所疑有二。一者疑法。障於發心。二者疑門。障於修行。言疑法者謂作此疑。大乘法體為一為多。如是其一。則無異法。無異法故。無諸眾生。菩薩為誰發弘誓願。若是多法。則非一體。非一體故。物我各別。如何得起同體大悲。由是疑惑。不能發心。言疑門者。如來所立教門眾多。為依何門初發修行。若共可依。不可頓入。若依一二。何遣何就。由是疑故。不能起修行。故今為遣此二種疑。立一心法。開二種門。立一心法者。遣彼初疑。明大乘法唯有一心。一心之外更無別法。但有無明迷自一心。起諸波浪流轉六道。雖起六道之浪。不出一心之海。良由一心動作六道。故得發弘濟之願。六道不出一心。故能起同體大悲。如是遣疑。得發大心也。開二種門者。遣第二疑。明諸教門雖有眾多。初入修行不出二門。依真如門修止行。依生滅門而起觀行。止觀雙運。萬行斯備。入此二門。諸門皆達。如是遣疑。能起修行也。捨邪執者。有二邪執。所謂人執。及與法執。捨此二義。下文當說。下化眾生竟在於前也。此下二句。上弘佛道。除彼二邊之疑。得起決定之信。信解大乘唯是一心。故言起大乘正信也捨前二執分別。而得無分別智。生如來家。能紹佛位。故言佛種不斷故也。如論說雲。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慧能度。故舉信智。明弘佛道。偈首言為。下結雲故者。為明二意故。造此論也。歸敬述意竟。此下第二正立論體。在文有三。一者總標許說。二者舉數開章。三者依章別解。文處可見。初中言有法者。謂一心法。若人能解此法。必起廣大信根。故言能起大乘信根。信根之相。如題名說。信根既立。即入佛道。入佛道已。得無窮寶。如是大利。依論而得。是故應說。總標許說竟在於前。說有五分以下第二舉數開章。有五分者。是舉章數。雲何以下。列其章名。因緣分者。非無所以。而造論端。智者所為。先應須知故。立義分者。因緣既陳。宜立正義。若不略立。不知宗要故。解釋分者。立宗既略。次應廣辯。若不開釋。義理難解故。修行信心分者。依釋起信。必應進修。有解無行。不合論意故。勸修利益分者。雖示修行信心法門。薄善根者不肯造修。故舉利益。勸必應修。故言勸修利益分也。此下第三依章別解即為五分。初中有二。先牒章名。次顯因緣。顯因緣中。有二問答。一者直顯。二者遣疑。初問可見。答中有三。總標。別釋。後還總結。第二別解。八因緣中。初一是總相因。後七是別相因。初言總相。有其二義。一者凡諸菩薩有所為作。每為眾生離苦得樂。非獨在此造論因緣。故曰總相。二者此因雖望立義分文作緣。然彼立義分。總為解釋分等作本。此因亦通為彼作緣依是義故。亦解總相。言離一切苦者。分段變易一切苦也。究竟樂者。無上菩提大涅槃樂也。非求世間者。不望後世人天富樂也。名利恭敬者。不求現在虛偽之事也。此下七種是其別因。唯為此論而作因故。望下七處作別緣故。第二因者。解釋分內有三段中。為二段而作因緣。謂顯示正義。對治邪執。顯示正義之中說雲。依一心法有二種門。是二種門皆各總攝一切諸法。當知即是如來所說一切法門之根本義。以是一心二門之內。無一法義而所不攝故。故言為欲解釋如來根本之義也。彼第二段對治邪執者。即令眾生捨離人法二種謬執。故言為令眾生正解不謬故也。第三因者。為解釋分內第三段文而作因緣。彼文分別發趣道相。令利根者決定發心進趣大道。堪任住於不退位故。故言為令善根乃至不退信故。第四因者。為下修行信心分初四種信心及四修行之文而作因緣。故言為令修習信心故也。第五因者。為下第四修行末雲。復次若人雖修信心。以從先世來多有重惡業障以下。說除障法五行許文而作因緣。故言為示方便消惡業障乃至出邪網故。第六因者。為彼雲何修行止觀以下。乃至止觀不具則無能入菩提之道。三紙許文而作因緣。故言修習止觀乃至心過故。第七因者。為彼修行信心分末雲。復次眾生初學是法以下。勸生淨土八行許文而作因緣。故言為示專念方便生於佛前等也。第八因者。為彼第五勸修利益分文而作因緣。故言為示利益勸修行故。次言有如是等因緣所以造論者。第三總結也。直顯因緣竟在於前。此下遣疑。有問有答。問中言經中具有此法者。謂依前八因所說之法。如立義分所立法義。乃至勸修分中所示利益。如是等諸法。經中具說。皆為眾生離苦得樂。而今更造此論重說彼法者。豈非為求名利等耶。以之故言何須重說。是舉疑情而作問也。答中有三。略答。廣釋。第三略結答。答中言脩多羅中雖有此法者。與彼問辭也。根行不等受解緣別者。奪其疑情也。經論所說雖無別法。而受解者根行不同。或有依經不須論者。或有依論不須經者。故為彼人必須造論。答意如是。次則廣顯。於中有二。先明佛在世時說聽俱勝。後顯如來滅後根緣參差。初中言如來在世眾生利根者。明聽人勝。能說之人色心業勝者。顯說者勝。圓音一演者。成說者勝。異類等解者。成聽人勝。則不須論者。結俱勝義。此言圓音。即是一音。一音圓音。其義雲何。昔來諸師說者不同。有師說雲。諸佛唯是第一義身。永絕萬像。無形無聲。直隨機現無量色聲。猶如空谷無聲。隨呼發響。然則就佛言之。無音是一。約機論之。眾音非一。何意說言一音圓音者。良由一時一會異類等解。隨其根性各得一音。不聞餘聲。不亂不錯。顯是音奇特。故名一音。音遍十方。隨機熟處無所不聞。故名圓音。非謂如空遍滿無別韻曲。如經言隨其類音普告眾生。斯之謂也。或有說者。就佛言之。實有色聲。其音圓滿。無所不遍。都無宮商之異。何有平上之殊。無異曲故名為一音。無不遍故說為圓音。但由是圓音作增上緣。隨根差別現眾多聲猶如滿月唯一圓形。隨器差別而現多影。當知此中道理亦爾。如經言。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故。或有說者。如來實有眾多音聲。一切眾生所有言音。莫非如來法輪聲攝。但此佛音無障無礙。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切即一。故名一音。一即一切。故名圓音。如華嚴經言。一切眾生語言法。一言演說盡無餘。悉欲解了淨密音。菩薩因是初發心故。又此佛音不可思議。不但一音言即一切音。亦於諸法無不等遍。今且略舉六雙。顯其等遍之相。一者等於一切眾生及一切法。二者等於十方諸剎及三世諸劫。三者等於一切應身如來及一切化身諸佛。四者等於一切法界及虛空界。五者等於無礙相入界及無量出生界。六者等於一切行界及寂靜涅槃界。此義如華嚴經三種無礙中說。隨一一聲等此六雙。而其音韻恆不雜亂。若音於此六雙有所不遍。則音非圓。若由等遍失其音曲。則圓非音。然今不壞曲而等遍。不動遍而差韻。由是道理。方成圓音。此非心識思量所測。以是法身自在義故。一音之義略說如是。且止餘論。還釋本文。此下第二明佛滅後根行參差。於中別出四種根性。初二依經而得解者後二依論方取解者。初中言能以自力廣聞而取解者者。依廣經聞得解佛意。而不須論。故言自力也。第二中言亦以自力少聞而多解者者。未必廣聞諸經文言。而能深解諸經意致。亦不須論。故言自力。第三中言無自心力者。直依佛經則不能解。故言無力。因於智度瑜伽等論。方解佛經所說意趣。故言因於廣論得解者。第四中言復以廣論文多為煩者。雖是利根而不忍繁。此人唯依文約義豐之論。深解佛經所說之旨。故言心樂總持少文而攝多義能取解者。此四中。前三非今所為。今所為者在第四人也。如是以下。第三結答。言如是者。通舉前四種人。此論以下。別對第四之人。結明必應須造論意。今此論者。文唯一卷。其普攝一切經意。故言總攝如來廣大深法無邊義故。彼第四品樂總持類。要依此論乃得悟道。以之故言應說此論也。此下第二說立義分。文中有二。一者結前起後。摩訶以下。第二正說。立二章門。謂法與義。法者是大乘之法體。義者是大乘之名義。初立法者。起下釋中初釋法體之文。次立義者。起下復次真如自體相者以下釋義文也。初立法中亦有二立。一者就體總立。起下釋中初總釋文。二者依門別立。起下言真如者以下別釋文也。初中所言法者謂眾生心者。自體名法。今大乘中一切諸法皆無別體。唯用一心為其自體。故言法者謂眾生心也。言是心即攝一切者。顯大乘法異小乘法。良由是心通攝諸法。諸法自體唯是一心。不同小乘一切諸法各有自體。故說一心為大乘法也。何以故下。依門別立。此一文內含其二義。望上釋總義。望下立別門。然心法是一。大乘義廣。以何義故。直依是心顯大乘義。故言何以故。下釋意雲。心法雖一。而有二門。真如門中有大乘體。生滅門中有體相用。大乘之義莫過是三。依一心顯大乘義也。言是心真如者。總舉真如門。起下即是一法界以下文也。次言相者。是真如相。起下復次真如者依言說分別有二種以下文也。言是心生滅者。總舉生滅門。起下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以下文。言因緣者。是生滅因緣。起下復次生滅因緣以下文也。次言相者。是生滅相。起下復次生滅者以下文也。言能示摩訶衍自體者。即是生滅門內之本覺心。生滅之體。生滅之因。是故在於生滅門內。然真如門中直言大乘體。生滅門中乃雲自體者。有深所以。至下釋中。其義自顯也。言相用者含有二義。一者能示如來藏中無量性功德相。即是相大義。又示如來藏不思議業用。即是用大義也。二者真如所作染相名相。真如所起淨用名用。如下文言真如淨法實無於染。但以無明而熏習故則有染相。無明染法本無淨用。但以真如而熏習故則有淨用也。立法章門竟在於前。此下第二立義章門。於中亦二。初明大義次顯乘義。此亦起下釋中之文。至彼文處。更相屬當。大義中。體大者在真如門。相用二大在生滅門。生滅門內亦有自體。但以體從相。故不別說也。言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者。二種藏內。不空如來藏。二種藏中。能攝如來藏。性功德義及用大義。至下釋中當廣分別。乘義中有二句。一切諸佛本所乘故者。立果望因以釋乘義也。一切菩薩皆乘此法到如來地故者。據因望果以釋乘義也。解釋分中。在文亦二。一者結前起後。二者正釋。正釋中有三。一者舉數總標。二者依數開章。三者依章別解。開章中。言顯示正義者。正釋立義分中所立也。對治邪執。發趣道相者。是明離邪就正門也。別解之中。即有三章。初釋顯示正義分中。大分有二。初正釋義。示後入門。正釋之中。依上有二。初釋法章門。後釋義章門。初中亦二。一者總釋。釋上總立。二者別解。解上別立。初中言依一心法有二種門者。如經本言。寂滅者名為一心。一心者名如來藏。此言心真如門者。即釋彼經寂滅者名為一心也。心生滅門者。是釋經中一心者名如來藏也。所以然者。以一切法無滅。本來寂靜。唯是一心。如是名為心真如門。故言寂滅者名為一心。又此一心體有本覺。而隨無明動作生滅。故於此門如來之性隱而不顯。名如來藏。如經言如來藏者是善不善因。能遍興造一切趣生。譬如伎兒變現諸趣。如是等義在生滅門。故言一心者名如來藏。是顯一心之生滅門。如下文言。心生滅者。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乃至此識有二種義。一者覺義。二者不覺義。當知非但取生滅心為生滅門。通取生滅自體及生滅相。皆在生滅門內義也。二門如是。何為一心。謂染淨諸法其性無二。真妄二門不得有異。故名為一。此無二處。諸法中實。不同虛空。性自神解。故名為心。然既無有二。何得有一。一無所有。就誰曰心。如是道理。離言絕慮。不知何以目之。強號為一心也。言是二種門皆各總攝一切法者。釋上立中是心即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上直明心攝一切法。今此釋中顯其二門皆各總攝。言以是二門不相離故者。是釋二門各總攝義。欲明真如門者染淨通相。通相之外無別染淨。故得總攝染淨諸法。生滅門者別顯染淨。染淨之法無所不該。故亦總攝一切諸法。通別雖殊。齊無所遣。故言二門不相離也。總釋義竟。心真如者以下釋上別立。別釋二門。即為二分。真如門中。亦有二意。初釋真如。後釋如相。又復初是總釋。後是別解。又初文明不可說。顯理絕言。後文明可得說。顯不絕言。問。理實而言。為絕為不絕若不絕言者。正體離言。即通於理。若實絕言。後智帶言。即倒於理。又若不絕。則初段論文斯為漫語。若實絕言。則後段論文徒為虛設。如說虛空為金銀等。解雲。是故當知。理非絕言。非不絕言。以是義故。理亦絕言。亦不言絕。是則彼難無所不審。且止傍論。還釋本文。初文有三。一者略標。二者廣釋。其第三者往復除疑。略標中言即是一法界者。是舉真如門所依之體。一心即是一法界故。此一法界通攝二門。而今不取別相之門。於中但取總相法門。然於總相有四品中。說三無性所顯真如。故言大總相。軌生真解。故名為法。通入涅槃。故名為門。如一法界舉體作生滅門。如是舉體為真如門。為顯是義。故言體也。此下廣釋。於中有二。一者顯真如體。二者釋真如名。初中有三。一者當真實性以顯真如。二者對分別性而明真如絕相。三者就依他性以顯真如離言。初中言心性者。約真如門論其心性。心性平等。遠離三際。故言心性不生不滅也。第二中有二句。初言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者。是舉遍計所執之相。次言若離心念即無一切境界相者。對所執相顯無相性。猶如空華。唯依眼病而有華相。若離眼病。即無華相。唯有空性。當知此中道理亦爾。第三中有三句。先約依他性法以明離言絕慮。次依離絕之義以顯平等真如。後釋平等離絕所以。初中言是故一切法者。謂從緣生依他起法。離言說相者。非如音聲之所說故。離名字相者。非如名句之所詮故。離心緣相者。名言分別所不能緣故。如虛空中鳥跡差別。謂隨鳥形空相顯現。顯現之相實有差別。而離可見之相差別。依他起法當知亦爾。隨諸熏習差別顯現。而離可言之性差別。既離可言可緣差別。即是平等真如道理。故言畢竟平等。乃至故名真如。此是第二顯真如平等。以一切下。釋其所以。所以真如平等離言者。以諸言說唯是假名。故於實性不得不絕。又彼言說但隨妄念。故於真智不可不離。由是道理故說離絕。故言乃至不可得故。顯體文竟。此下釋名於中亦三。初標立名之意。所謂因言遣言。猶如以聲止聲也。次正釋名。此真如體無有可遣者。非以真體遣俗法故。以一切法悉皆真故者。依他性一切諸法。離假言說。故悉是真。悉是真者。不壞差別即是平等。是平等故。無別可立。故言一切皆同如故。當知以下。第三結名。直顯真如竟在於前。問曰以下往復疑問中。言雲何隨順者。是問方便。而能得入者。是問正觀。答中次第答此二問。初中言雖說雖念者。明法非無。以離惡取空見故。無有能說可說等者。顯法非有。離執著有見故。能如是知。順中道觀。故名隨順。第二中言離於念者。離分別念。名得入者。顯入觀智也。復次以下第二明真如相。在文有三。一者舉數總標。二者依數開章。三者依章別解。別解中即有二。先明空中。即有三句。略明。廣釋。第三總結。初中言一切染法不相應者。能所分別不相應故。離一切法差別相者。離所取相故。以無虛妄心念故者。離能取見故。即以離義而釋空也。廣釋之中。明絕四句。四句雖多。其要有二。謂有無等及一異等。以此二四句攝諸妄執。故對此二以顯真空。如廣百論雲。復次為顯世間所執諸法皆非真實。及顯外道所執不同。故說頌曰。有非有俱非。一非一雙泯。隨次應配屬。智者達非真。釋曰。一切世間色等句義。言說所表。心慧所知。情執不同。略有四種。謂有。非有。俱許。俱非。隨次如應配四邪執。謂一。非一。雙許。雙非。數論外道執有等性與諸法一。即當有句。此執非真。所以者何。若青等色與色性一。應如色性其體皆同。五樂等聲與聲性一。應如聲性其體皆同。眼等諸根與根性一。應如根性其體皆同。應一一根取一切境。應一一境對一切根。又一切法與有性一。應如有性其體皆同也。勝論外道說有等性與諸法非一。當非有句。此亦非真。所以者何。若青等色與色性異。應如聲等非眼所行。聲等亦爾。又一切法異有性者。應如兔角其體本無。乃至廣破。無慚外道執有等性與彼諸法亦一亦異。當於亦有亦非有句。此亦非真。所以者何。若有性等與色等一。同數論過。與色等異。同勝論失。一異二種性相相違。而言體同。理不成立。一應非一。以即異故如異。異應非異。以即一故如一。乃至廣破。邪命外道執有性等與彼諸法非一非異。當於非有非非有句。此亦非真。所以者何。汝此所說非一異者。為俱是遮。為偏有表。若偏有表。應不雙非若俱是遮應無所執。有遮有表。理互相違。無遮無表。言成戲論。乃至廣破。如是世間起四種謗。謂有。非有。雙許。雙非。如次增益。損減。相違。戲論。是故世間所執非實。今此文中。非有相。是遣初句。非無相者。遣第二句。非非有相非非無相者。遣第四句。非有無俱者。遣第三句。二句前後。隨論者意。皆有道理。不相傷也。一異四句。準釋可知。乃至以下。第三總結。於中二句。從此以下。乃至曰為空。是順結也。若離以下。是反結也。釋不空中。亦有三句。初牒空門。謂言已顯法體空無妄故。次顯不空。即是真心乃至則名不空故。亦無有相以下。第三明空不空無二差別。雖曰不空。而無有相。是故不空不異於空。以離分別所緣境界。唯無分別所證相應故也。此下第二釋生滅門。於中有二。初正廣釋復次有四種熏習以下。因言重顯。初中有三。一者釋上立義分中是心生滅。二者復次生滅因緣以下。釋上生滅因緣。三者復次生滅相以下。釋上生滅相。初中有二。一者就體總明。二者依義別解。初中三句。一者標體。二者辯相。三者立名。初中言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者。自性清淨心。名為如來藏。因無明風動作生滅。故說生滅依如來藏。如四卷經言。如來藏為無始惡習所熏。名為識藏。又言剎那者名為識藏故。所謂以下。第二辯相。不生不滅者。是上如來藏。不生滅心動作生滅。不相捨離。名與和合。如下文言。如大海水因風波動。水相風相不相捨離。乃至廣說。此中水之動是風相。動之濕是水相。水舉體動。故水不離風相。無動非濕。故動不離水相。心亦如是。不生滅心舉體動。故心不離生滅相。生滅之相莫非神解。故生滅不離心相。如是不相離。故名與和合。此是不生滅心與生滅和合。非謂生滅與不生滅和合也。非一非異者。不生滅心舉體而動。故心與生滅非異。而恆不失不生滅性。故生滅與心非一。又若是一者。生滅識相滅盡之時。心神之體亦應隨滅。墮於斷邊。若是異者。依無明風熏動之時。靜心之體不應隨緣。即墮常邊。離此二邊。故非一非異。如四卷經雲。譬如泥團微塵。非異非不異。金莊嚴具亦如是。若泥團微塵異者。非彼所成。而實彼成。是故非異。若不異者。泥團微塵應無差別。如是轉識藏識真相若異者。藏識非因若不異者。轉識滅藏識亦應滅。而自真相實不滅。是故非自真相識滅。但業相滅。今此論主正釋彼文。故言非一非異此中業識者。因無明力不覺心動。故名業識。又依動心轉成能見。故名轉識。此二皆在梨耶識位。如十卷經言。如來藏即阿梨耶識。共七識生。名轉滅相。故知轉相在梨耶識。自真相者。十卷經雲中真名自相。本覺之心。不藉妄緣。性自神解名自真相。是約不一義門說也。又隨無明風作生滅時。神解之性與本不異。故亦得名為自真相。是依不異義門說也。於中委悉。如別記說也。第三立名。名為阿梨耶識者。不生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故總名為阿梨耶識翻名釋義。是如楞伽宗要中說就體總明竟在於前。此下第二依義別解。此中有三。一開義總標。略明功能。二依義別釋。廣顯體相。三明同異。初中言此識有二種義能攝一切法生一切法者。能攝之義如前廣說。然上說二門各攝一切。今此明一識含有二義。故此一識能攝一切。不言二義各攝一切。以此二義唯在生滅門內說故。如是二義不能各攝一切法故。又上二門但說攝義。以真如門無能生義故。今於此識亦說生義。生滅門中有能生義故。此義雲何。由不覺義熏本覺故生諸染法。又由本覺熏不覺故生諸淨法。依此二義通生一切。故言識有二義生一切法。此文即起下有四種熏習以下文也。當知一心義寬。總攝二門。此識義狹。在生滅門。此識二義既在一門。故知門寬而義狹也。引經釋義如別記也。第二廣中有三。初言雲何為二者。問數發起。次言覺義不覺義者。依數列名。所言以下。第三別解。先釋覺義。後解不覺。覺中有二。先略。後廣。略中亦二。先本。後始。明本覺中。亦有二句。先明本覺體。後釋本覺義。初中言心體離念者。謂離妄念。顯無不覺也。等虛空界者非唯無闇。有慧光明遍照法界平等無二。如下文雲。有大智慧光明義故。遍照法界義故。何以故下。第二釋義。是對始覺釋本覺義。明本覺竟。次釋始覺。於中有二。先顯亦對本覺不覺起義。後對不覺釋始覺義。此中大意。欲明始覺待於不覺。不覺待於本覺。本覺待於始覺。既互相待。則無自性。無自性者。則非有覺。非有覺者。由互相待。相待而成。則非無覺。非無覺故。說名為覺。非有自性名為覺也。略明二覺竟在於前。此下第二廣釋二覺。於中先釋始覺。後廣本覺。初中有三。一者總標滿不滿義。二者別解始覺差別。三者總明不異本覺。總標中言覺心源故名究竟覺者。在於佛地。不覺心源故非究竟覺者。金剛已還也。次別解中。約四相說。此中先明四相。然後消文。問。此中四相。為當同時。為是前後。此何所疑。若同時那。論說四相覺時差別。若前後那。下言四相俱時而有。或有說者。此依薩婆多宗四相。四體同時。四用前後。用前後故。覺時差別。體同時故。名俱時而有。或有說者。是依成實前後四相。而言俱時而有者。以本覺望四相。則無四相前後差別。故言俱時而有。皆無自立。或有說者。此是大乘祕密四相。覺四相時。前後淺深。所覺四相。俱時而有。是義雲何。夫心性本來離生滅相。而有無明迷自心性。由違心性離於寂靜。故能生起動念四相。四相無明和合力故。能令心體生住異滅。如似小乘論議之中。心在未來未逕生滅。而由業力引於四相。能令心法生住異滅。大乘四相當知亦爾。如經言。即此法身。為諸煩惱之所漂動。往來生死。名為眾生。此論下文雲自性清淨心因無明風動。正謂此也。總說雖然。於中分別者。四相之內各有差別。謂生三。住四。異六。滅七。生相三者。一名業相。謂由無明不覺念動。雖有起滅。見相未分。猶如未來生相將至正用之時。二者轉相。謂依動念轉成能見。如未來生至正用時。三者現相。謂依能見現於境相。如未來生至現在時。無明與此三相和合。動一心體隨轉至現。猶如小乘未來藏心。隨其生相轉至現在。今大乘中如來藏心隨生至現。義亦如是。此三皆是阿梨耶識位所有差別。於中委悉。下文當說。是名甚深三種生相。住相四者。由此無明與生和合。迷所生心無我我所。故能生起四種住相。所謂我癡我見我愛我慢。如是四種依生相起能相心體。令至住位內緣而住。故名住相。此四皆在第七識位。異相六者。無明與彼住相和合。不覺所計我我所空。由是能起六種異相。所謂貪瞋癡慢疑見。如新論雲。煩惱自性唯有六種。此之謂也。無明與此六種和合。能相住心令至異位外向攀緣。故名異相。此六在於生起識位。滅相七者。無明與此異相和合。不覺外塵違順性離。由此發起七種滅相。所謂身口七支惡業。如是惡業。能滅異心令墮惡趣。故名滅相。猶如小乘滅相。滅現在心。令入過去。大乘滅相當知亦爾。由是義故。四相生起。一心流轉。一切皆因根本無明。如經言無明住地其力最大。此論雲當知無明力能生一切染法也。又所相之心。一心而來。能相之相。無明所起。所起之相。隨其所至。其用有差別。取塵別相。名為數法。良由其根本無明違平等性故也。其所相心。隨所至處。每作總主。了塵通相。說名心王。由其本一心是諸法之總源故也。如中邊論雲。唯塵智名心。差別名心法。長行釋雲。若了塵通相名心。取塵別相名為心法。瑜伽論中亦同是說。以是義故。諸外道等多於心王計為宰主作者受者。由不能知其無自性隨緣流轉故也。總此四相名為一念。約此一念四相。以明四位階降。欲明本依無明不覺之力。起生相等種種夢念。動其心源。轉至滅相。長眠三界。流轉六趣。今因本覺不思議熏。起厭樂心。漸向本源。始息滅相乃至生相。朗然大悟。覺了自心本無所動。今無所靜。本來平等。住一如床。如經所說夢度河喻。此中應廣說大意如是。次消其文。約於四相以別四位。四位之中各有四義。一能覺人。二所覺相。三覺利益。四覺分齊。初位中言如凡夫人者。是能覺人位在十信也。覺知前念起惡者。顯所覺相。未入十信之前。具起七支惡業。今入信位。能知七支實為不善。故言覺知前念起惡。此明覺於滅相義也。能止後念令不起者。是覺利益。前由不覺。起七支惡念。今既覺故。能止滅相也。言雖復名覺即是不覺者。明覺分齊。雖知滅相實是不善。而猶未覺滅相是夢也。第二位中言如二乘觀智初發意菩薩等者。十解以上三賢菩薩。十解初心。名發心住。舉此初人。兼取後位。故言初發意菩薩等。是明能覺人也。覺於念異者。明所覺相。如前所說六種異相。分別內外計我我所。此三乘人了知無我。以之故言覺於念異。欲明所相心體無明所眠。夢於異相。起諸煩惱。而今與智慧相應。從異相夢而得微覺也。念無異相者。是覺利益。既能覺於異相之夢。故彼六種異相永滅。以之故言念無異相也。捨粗分別執著相故名相似覺者。是覺分齊。分別違順起貪瞋等。是名粗分別執著相。雖捨如是粗執著想。而猶未得無分別覺。故名相似覺也。第三位中法身菩薩等者。初地以上十地菩薩。是能覺人也。覺於念住者。住相之中。雖不能計心外有塵。而執人法內緣而住。法身菩薩通達二空。欲明所相心體前覺異相。而猶眠於住相之夢。今與無分別智相應。從住相夢而得覺悟。故言覺於念住。是所覺相也。念無住相者。四種住相滅而不起。是覺利益也。以離分別粗念相者。人我執。名分別簡前異相之粗分別。故不名粗。法我執。名為粗念。異後生相之微細念。故名粗念。雖復已得無分別覺而猶眠於生相之夢。故名隨分覺。是覺分齊也。第四位中如菩薩盡地者。謂無垢地。此是總舉。下之二句。別明二道。滿足方便者。是方便道。一念相應者。是無間道。如對法論雲。究竟道者。謂金剛喻定。此有二種。謂方便道攝。無間道攝。是明能覺人也。覺心初起者。是明所覺相。心初起者。依無明有生相。相心體令動念。今乃證知離本覺無不覺。即動念是靜心。故言覺心初起。如迷方時謂東為西。悟時乃知西即是東。當知此中覺義亦爾也。心無初相者。是明覺利益。本由不覺。有心元起。今既覺故。心無所起。故言心無初相。前三位中雖有所離。而其動念猶起未盡。故言念無住相等。今究竟位。動念都盡。唯一心在。故言心無初相也。遠離以下。明覺分齊。於中二句。初正明覺分齊。是故以下。引經證成。業相動念。念中最細。名微細念。此相都盡。永無所餘。故言遠離。遠離之時。正在佛地。前來三位。未至心源。生相未盡。心猶無常。今至此位。無明永盡。歸一心源。更無起動。故言得見心性。心即常住。更無所進。名究竟覺。又復未至心源。夢念未盡。欲滅此動。望到彼岸。而今既見心性。夢想都盡。覺知自心本無流轉。今無靜息。常自一心。住一如床故言得見心性。心即常住。如是始覺不異本覺。由是道理名究竟覺。此是正明覺分齊也。引證中。言能觀無念者則為向佛智故者。在因地時。雖未離念。而能觀於無念道理。說此能觀為向佛地。以是證知佛地無念。此是舉因而證果也。若引通說因果文證者。金鼓經言。依諸伏道起事心滅。依法斷道依根本心滅。依勝拔道根本心盡。此言諸伏道者。謂三十心。起事心滅者。猶此論中捨粗分別執著想。即是異相滅也。法斷道者。在法身位。依根本心滅者。猶此中說捨分別粗念相。即是住相滅也。勝拔道者。金剛喻定。根本心盡者。猶此中說遠離微細念。是謂生相盡也。上來別明始覺差別。又心起者以下。第三總明始覺不異本覺。此中有二。一者重明究竟覺相。二者正明不異本覺。初中有三。一者直顯究竟相。二者舉非覺顯是覺。三者對境廣顯智滿。初中言又心起者者。牒上覺心初起之言。非謂覺時知有初相。故言無有初相可知。而說覺心初起相者。如覺方時知西是東。如是如來覺心之時。知初動相即本來靜。是故說言即謂無念也。是故以下。舉非顯是。如前所說無念是覺。是故有念不得名覺。是即金剛心以還一切眾生未離無始無明之念。依是義故不得名覺。然前對四相之夢差別。故說漸覺。今約無明之眠無異。故說不覺。如仁王經言。始從伏忍至頂三昧。照第一義諦。不名為見。所謂見者。是薩婆若故。若得以下。對境顯智。若至心原得於無念。即能遍知一切眾生一心動轉四相差別。故言即知心相生住異滅。次言以無念等故者。釋成上義。此中有疑雲。佛得無念。眾生有念有無隔別。雲何無念能知有念作如是疑。故遣之雲。眾生有念本來無念。得無念與彼平等。故言以無念等故。是明既得平等無念。故能遍知諸念四相也。此下第二正明無異。雖曰始得無念之覺。而覺四相本來無起。待何不覺而有始覺。故言實無始覺之異。下釋此義。四相俱有為心所成。離一心外無別自體。故言俱時而有皆無自立。皆無自立。故本來平等。同一本覺也。復次以下廣本覺。於中有二。先明隨染本覺。後顯性淨本覺。初中有三。一者總標。二者列名。三者辨相。初中言生二種相者。如是二種相。在隨動門。故言生也。此二不離性淨本覺。故言與彼不相捨離。第二列名中。言智淨相者。正明隨染本覺之相。不思議業相者。明此本覺還淨時業也。第三辨相中。先辨智淨相。於中有三。法。喻。與合。法中有二。直明。重顯。初中言法力熏習者。謂真如法內熏之力。依此熏力修習資糧。得發地上如實修行。至無垢地滿足方便。由是能破和合識內生滅之相。顯其不生不滅之性。故言破和合識相顯現法身。此時能滅相續心中業相轉相。令其隨染本覺之心。遂得歸源。成淳淨智。故言滅相續心相智淳淨故。此中相續識者。猶是和合識內生滅之心。但為顯現法故說破和合識。為成應身淨智。故說滅相續識相。然不滅相續心。但滅相續心之相也。如經說言。是故大慧。諸識自相滅。自相滅者業相滅。若自相滅者。不異外道斷見戲論。諸外道說。離諸境界。相續識滅。相續識滅已。即滅諸識。大慧。若相續識滅者。無始世來諸識應滅。乃至廣說也。此義雲何以下。重顯前說滅不滅義。一切心識之相皆是無明者。謂業識轉識等諸識相。無明所起。皆是不覺。以之故言皆是無明。如是諸識不覺之相。不離隨染本覺之性。以之故言不離覺性。此無明相。與本覺性。非一非異。非異故非可壞。而非一故非不可壞。若依非異非可壞義。說無明轉即變為明。若就非一非不可壞之義。說無明滅覺性不壞。今此文中依非一門。故說滅相續心相也。喻中言水非動性者。明今之動非自性動。但隨他動。若自性動者。動相滅時。濕性隨滅。而隨他動。故動相雖滅。濕性不壞也。合中言無明滅者。本無明滅。是合風滅也。相續即滅者。業識等滅。合動相滅也。智性不壞者。隨染本覺神解之性名為智性。是合濕性不壞也。次釋不思議業相中。依智淨者。謂前隨染本覺之心。始得淳淨。是始覺智。依此智力現應化身。故言無量功德之相。此所現相。無始無終。相續不絕。故言無斷。如金鼓經言。應身者。從無始生死相續不斷故。一切諸佛不共之法能攝持故。眾生不盡用亦不盡。故說常住。寶性論雲。何者成就自身利益。謂得解脫。遠離煩惱障智障。得無障礙清淨法身。是名成就自身利益。何者成就他身利益。既得成就自身利益已。無始世來。自然依彼二種佛身。示現世間自在力行。是名成就他身利益。問。始得自利已。方起利他業。雲何利他說無始耶。解雲。如來一念。遍應三世。所應無始故。能應則無始。猶如一念圓智。遍達無邊三世之境。境無邊故。智亦無邊。無邊之智所現之相。故得無始亦能無終。此非心識思量所測。是故名為不思議業也。復次以下次明性淨本覺之相。於中有二。一者總標。二者別解。初中言與虛空等者。無所不遍故。猶如淨鏡者離垢現影故。四種義中。第一第三。依離垢義以況淨鏡。第二第四。依現像義亦有淨義也。別解之中。別顯四種。此中前二在於因性。其後二種在於果地。前二種者。明空與智。如涅槃經言。佛性者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智慧。智者見空及與不空。愚者不見空與不空。乃至廣說。今此初中言遠離一切心境界相者。即顯彼經第一義空也。無法可現非覺照義者。是釋不見空與不空也。第二中言一切世間境界悉於中現者。是釋彼經智慧者見空及與不空。如彼經言。空者一切生死。不空者謂大涅槃故。此中但現生死境界。既現於鏡。故言不出。而不染鏡。故曰不入。隨所現像。同本覺量。等虛空界。遍三世際。故無唸唸之失。亦無滅盡之壞。故言不失不壞常住一心等也。上來明其淨鏡之義。又一切下。釋因熏習義也。第三中言出於二礙淳淨明者。是明前說因熏習鏡出纏之時為法身也。第四中言依法出離故遍照眾生心者。即彼本覺顯現之時。等照物機。示現萬化。以之故言隨念示現。此與前說不思議業有何異者。彼明應身始覺之業。此顯本覺法身之用。隨起一化。有此二義。總說雖然。於中分別者。若論始覺所起之門。隨緣相屬而得利益。由其根本隨染本覺。從來相關有親疏故。論其本覺所顯之門。普益機熟不簡相屬。由其本來性淨本覺。等通一切無親疏故。廣覺義竟。次釋不覺。於中有三。先明根本不覺。次顯枝末不覺。第三總結本末不覺。初中亦二。先明不覺依本覺立。後顯本覺亦待不覺。初中有三。謂法。喻。合。初中言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者。根本無明。猶如迷方也。不覺心起而有其念者。業相動念。是如邪方。如離正東無別邪西。故言念無自相不離本覺。喻合之文。文相可見也。次明本覺亦待不覺。於中有二。初言以有不覺妄想心者。無明所起妄想分別。由此妄想能知名義。故有言說說於真覺。是名真覺之名待於妄想也。若離不覺則無真覺自相可說者。是明所說真覺必待不覺。若不相待。則無自相。待他而有。亦非自相。自相既無。何有他相。是顯諸法無所得義。如下文言。當知一切染法淨法皆悉相待。無有自相可說。智度論雲。若世諦如毫釐許有實者。第一義諦亦應有實。此之謂也。此下廣顯枝末不覺。於中有二。先明細相。後顯粗相。初中亦二。總標。別釋。初中言與彼不覺相應不離者。本末相依。故曰相應。非如王數相應之義。此為不相應染心故。別釋中言無明業相者。依無明動。名為業相故。起動義是業義。故言心動說名為業也。覺則不動者。舉對反顯。得始覺時。則無動念。是知今動。只由不覺也。動則有苦者。如得寂靜。即是極樂。故今雲動即是苦也。業相是無苦。無明是無集。如是因果俱時而有。故言果不離因故。然此業相雖有動念。而是極細。能所未分。其本無明當知亦爾。如無想論雲。問。此識何相何境。答。相及境不可分別。一體無異。問。若爾。雲何知有。答。由事故知有此識。此識能起一切煩惱業果報事。譬如無明常起。此無明可欲分別不。若可分別。非謂無明。若不可分別。則應非有。而是有非無。亦由欲瞋等事。知有無明。本識亦爾。故此等文意。正約業相顯本識也。第二能見相者。即是轉相。依前業相轉成能緣。故言以依動能見。依性靜門則無能見。故言不動則無見也。反顯能見要依動義。如是轉相雖有能緣。而未能顯所緣境相。直是外向。非託境故。如攝論雲。意識緣三世。及非三世境。是則可知此識所緣境不可知故。此言不可知者。以無可知境故。如說十二因緣始不可知。此亦如是。是約轉相顯本識也。第三境界相者。即是現相。依前轉相能現境界。故言能見故境界妄現。如四卷經言。大慧。略說有三種識。廣說有八相。何等為三。謂真識。現識。分別事識。譬如明鏡持諸色像。現識處亦復如是。又下文言。譬如藏識頓分別知。自心現身及身安立受用境界。此論下文明現識雲。所謂能現一切境界。猶如明鏡現於色像。現識亦爾。以一切時任運而起常在前故。如是等文。約於現相以顯本識。如是現相既在本識。何況其本轉相業相。反在六七識中說乎。以有已下次明粗相。於中亦二。總標。別釋。初言以有境界緣者。依前現識所現境故。起七識中六種粗相。是釋經言境界風所動七識波浪轉之意也。次別釋中。初之一相。是第七識。次四相者。在生起識。後一相者。彼所生果也。初言智相者。是第七識粗中之始。始有慧數分別我塵。故名智相。如夫人經言。於此六識及心法智。此七法剎那不住。此言心法智者。慧數之謂也。若在善道。分別可愛法。計我我所。在惡道時。分別不愛法。計我我所。故言依於境界心起分別愛與不愛故也。具而言之。緣於本識。計以為我。緣所現境。計為我所。而今此中就其粗顯。故說依於境界心起。又此境界不離現識。猶如影像不離鏡面。此第七識直爾內向計我我所。而不別計心外有塵。故餘處說還緣彼識。問。雲何得知第七末那。非但緣識。亦緣六塵。答。此有二證。一依比量。二聖言量。言比量者。此意根必與意識同境。是立宗也。不共所依故。是辨因也。諸是不共所依。必與能依同境。如眼根等。是隨同品言也。或時不同境者。必非不共所依。如次第滅意根等。是遠離言也。如是宗因譬喻無過。故知意根亦緣六塵也。若依是義。能依意識緣意根時。所依意根亦對自體。以有自證分故無過。亦緣自所相應心法。以無能障法故得緣。諸心心所法皆證自體。是故不廢同一所緣。此義唯不通於五識。依色根起不通利故。但對色塵。非餘境故。聖言量者有經有。金鼓經言。眼根受色。耳根分別聲。乃至意根分別一切諸法。大乘意根。即是末那。故知遍緣一切法也。又對法論十種分別中言。第一相分別者。謂身所居處所受用義。彼復如其次第。以諸色根器世界色等境界為相。第二相顯現分別者。謂六識身及意。如前所說取相而顯現故。此中五識。唯現色等五塵。意識及意。通現色根及器世界色等境界。設使末那不緣色根器世界等。則能現分別唯應取六識。而言及意。故知通緣也。且置傍論。還釋本文。第二相續相者。是生起識。識蘊。是粗分別。遍計諸法得長相續。又能起愛取。引持過去諸行不斷。亦得潤生。能令未來果報相續。依是義故名相續相。不同前說相續心也。依於智者。依前智相為根所生故。所依是細。唯一捨受。能依是粗。具起苦樂。故言生起苦樂也。又所依智相。內緣而住。不計外塵。故是似眠。此相續識。遍計內外。覺觀分別。如似覺悟。以之故言覺心起念。起念即是法執分別。識蘊與此粗執相應。遍馳諸境。故言相應不斷故也。第三執取相者。即是受蘊。以依識蘊。分別違順。領納苦樂。故言依於相續乃至住苦樂等也。第四計名字相者。即是想蘊。依前受蘊。分別違順等名言相。故言依妄執乃至名言相故也。第五起業相者。即是行蘊。依於想蘊所取名相。而起思數造作善惡。故言依於名字乃至造種種業故也。第六業繫苦相者。依前行蘊所造之業。而受三有六趣苦果。故言依業受果不自在故也。當知以下第三總結。如前所說六種粗相。依於現相所現境起。三種細相。親依無明。如是六三。總攝諸染。是故當知無明住地。能生一切染法根本。以諸染相雖有粗細。而皆不覺諸法實相。不覺之相是無明氣。故言一切染法皆是不覺相故。第二依義別解有三分內。第一略明功能。第二廣顯體相。如是二分竟在於前。此下第三明同異相。此中有三。總標列名。次第辨相。辨相之中。先明同相。於中有三。一者引喻。二者合喻。三者引證。第二中言無漏者。本覺始覺也。無明者。本末不覺也。此二皆有業用顯現。而非定有。故名業幻。第三中言本來常住入於涅槃菩提法者。如大品經言。以是智慧。斷一切結使。入無餘涅槃。元是世俗法。非第一義。何以故。空中無有滅。亦無使滅者。諸法畢竟空。即是涅槃故。又言。何義故為菩提。空義。是菩提義。如義。法性義。實際義。是菩提義。復次諸法實相。不誑不異。是菩提義故。當知此中約於性淨菩提。本來清淨涅槃。故諸眾生本來入也。非可修相者。無因行故。非可作相者。無果起故。畢竟無得者。以無能得者。無得時無得處故。亦無以下。猶是經文。而非此中所證之要。但是一處相續之文。是故相從引之而已。明異相中。先喻。後合。合中言隨染幻差別者。是無漏法。性染幻差別者。是無明法何者。本末無明。違平等性。是故其性自有差別。諸無漏法。順平等性。直置其性。應無差別。但隨染法差別之相。故說無漏有差別耳。謂對業識等染法差別。故說本覺恆沙性德。又對治此諸法差別。故成始覺萬德差別。然如是染淨。皆是相待。非無顯現。而非是有。是故通名幻差別也。上來廣釋立義分中是心生滅竟在於前。此下第二釋其因緣。於中有二。先明生滅依因緣義。後顯所依因緣體相。初中亦二。總標。別釋。初中言因緣者。阿梨耶心體變作諸法。是生滅因。根本無明熏動心體。是生滅緣。又復無明住地諸染根本起諸生滅。故說為因。六塵境界能動七識波浪生滅。是生滅緣。依是二義以顯因緣。諸生滅相聚集而生。故名眾生。而無別體。唯依心體。故言依心。即是梨耶自相心也。能依眾生是意意識。以之故言意意識轉。此義雲何以下別釋。於中有三。先釋依心。次釋意轉。後釋意識轉。初中言阿梨耶識者。是上說心即是生滅之因。說有無明者。在梨耶識即是生滅之緣。欲明依此因緣意意識轉。故言以依阿梨耶識說有無明。上總標中略標其因。是故但言依心。此別釋中具顯因緣。故說亦依梨耶識內所有無明也。不覺以下。次釋意轉。於中有三。一者略明意轉。二者廣顯轉相。三者結成依心之義。初中即明五種識相。不覺而起者。所依心體。由無明熏。舉體起動。即是業識也。言能見者。即彼心體轉成能見。是為轉識言能現者。即彼心體復成能現。即是現識。能取境界者。能取現識所現境界。是為智識。起念相續者。於所取境起諸粗念。是相續識。依此五義次第轉成。能對諸境而生意識。故說此五以為意也。此意以下。第二廣明。於中有二。總標。別釋。別釋中言無明力者。舉所依緣。不覺心動者。釋其業義。起動之義是業義故。轉識中言依於動心能見相故者。依前業識之動。轉成能見之相。然轉識有二。若就無明所動轉成能見者。是在本識。如其境界所動轉成能見者。是謂七識。此中轉相。約初義也。現識中言能現一切境界者。依前轉識之見。復起能現之用。如上文言以依能見故境界妄現。當知現識依於轉識。非能見用即是能現。是故前言能見能現。次喻。後合。合中言五塵者。且舉粗顯以合色像。實論通現一切境故。以一切時任運而起常在前故者。非如第六七識有時斷滅故。以是文證。當知是三皆在本識之內別用也。第四智識者。是第七識上六相內初之智相。義如前說。愛非愛果。名染淨法。分別彼法。計我我所。故言分別染淨法也。第五相續識者。即是意識上六相中名相續相。以念相應不斷故者。法執相應。得長相續。此約自體不斷以釋相續義也。住持以下。約其功能釋相續義。此識能起愛取煩惱。故能引持過去無明所發諸行。令成堪任來果之有。故言住持乃至不失故。又復能起潤生煩惱。能使業果續生不絕。故言成就無差違故。如是三世因果流轉不絕。功在意識。以是義故名相續識。次言念已經事慮未來事者。顯此識用粗顯分別。不同智識微細分別。是知此識唯在意識。不同上說相續心也。是故以下。第三結明依心之義。於中有二。先略。後廣。初言是故者。是前所說五種識等依心而成。以是義故。三界諸法唯心所作。如十地經言。佛子。三界但一心作。此之謂也。此義雲何以下廣釋。於中有二。先明諸法不無而非是有。後顯諸法不有而非都無。初中言以一切法皆從心起妄念而生者。是明諸法不無顯現也。一切分別即分別自心心不見心無相可得者。是明諸法非有之義。如十卷經言。身資生住持。若如夢中生。應有二種心。而心無二相。如刀不自割。指亦不自指。如心不自見。其事亦如是。解雲。若如夢中所見諸事。如是所見是實有者。則有能見所見二相。而其夢中實無二法。三界諸心皆如此夢。離心之外無可分別。故言一切分別即分別自心。而就自心不能自見。如刀指等。故言心不見心。既無他可見。亦不能自見。所見無故。能見無。能所二相二相皆無所得。故言無相可得也。此中釋難會通新古。如別記中塵分別也。當知以下。次明非有而不無義。初言當知世間乃至無體可得唯心虛妄者。是明非有。次言以心生則法生以下。顯其非無。依無明力不覺心動。乃至能現一切境等。故言心生則種種法生也。若無明心滅境界隨滅。諸分別識皆得滅盡。故言心滅則種種法滅。非約剎那以明生滅也。廣釋意竟。次釋意識。意識即是先相續識。但就法執分別相應生後義門。則說為意。約其能起見愛煩惱從前生門。說名意識。故言意識者即此相續。乃至分別六塵名為意識。此論就其一意識義。故不別出眼等五識。故說意識分別六塵。亦名分離識者。依於六根別取六塵。非如末那不依別根。故名分離。又能分別去來內外種種事相。故復說名分別事識。依見愛煩惱增長義故者。是釋分別事識之義。以依見修煩惱所增長。故能分別種種事也。上六相內受想行蘊相從入此意識中攝。上來廣明生滅依因緣義竟。此下第二重顯所依因緣體相。於中有二。一者略明因緣甚深。二者廣顯因緣差別。初中有三。先標甚深。次釋。後結。初中言無明熏習所起識者。牒上所說依阿梨耶識說有無明不覺而起等也。非餘能知唯佛窮了者。標甚深也。何以故下。次釋深義。從本已來自性清淨而無明所染有其染心者。是明淨而恆染。雖有染心而常恆不變者。是明動而常靜。由是道理。甚深難測。如夫人經言。自性清淨心。難可了知。彼心為煩惱所染。亦難可了知。楞伽經言。以如來藏是清淨相。客塵煩惱垢染不淨。我依此義。為勝鬘夫人及餘菩薩等。說如來藏阿梨耶識共七識生。名轉滅相。大慧。如來藏阿梨耶識境界。我今與汝及諸菩薩甚深智者。能了分別此二種法。諸餘聲聞辟支佛及外道等執著名字者。不能了知如是二法。是故此義唯佛能知者。第三結甚深也。所謂以下第二廣顯因緣差別。於中有六。一明心性因之體相。二顯無明緣之體相。三明染心諸緣差別。四顯無明治斷位地。五釋相應不相應義。六辨智礙煩惱礙義。初中言心性常無念故名為不變者。釋上雖有染心而常不變之義。雖舉體動而本來寂靜。故言心性常無念也。第二中言心不相應者。明此無明最極微細。未有能所王數差別。故言心不相應。唯此為本。無別染法能細於此在其前者。以是義故說忽然起。如本業經言。四住地前更無法起。故名無始無明住地。是明其前無別為始。唯此為本。故言無始。猶是此論忽然義也。此約細粗相依之門說為無前。亦言忽然起。非約時節以說忽然起。此無明相。如二障章廣分別也。是釋上言自性清淨而有無明所染有其染心之句。於中有二。總標。別釋。別釋之中。兼顯治斷。此中六染。即上意識並五種意。但前明依因而起義故。從細至粗而說次第。今欲兼顯治斷位故。從粗至細而說次第。第一執相應染者。即是意識。見愛煩惱所增長義。粗分別執而相應故。若二乘人至羅漢位。見修煩惱究竟離故。若論菩薩。十解以上能遠離故。此言信相應地者。在十解位。信根成就。無有退失。名信相應。如仁王經言。伏忍聖胎三十人。十信十止十堅心。當知此中。十向名堅。十行名止十信解名信。入此位時。已得人空。見修煩惱不得現行。故名為離。當知此論上下所明。約現起以說治斷也。第二不斷相應染者。五種意中之相續識。法執相應相續生起。不斷即是相續異名。從十解位。修唯識觀尋思方便。乃至初地證三無性。法執分別不得現行。故言得淨心地究竟離故也。第三分別智相應染者。五種意中第四智識。七地以還。二智起時。不得現行。出觀緣事。任運心時。亦得現行。故言漸離。七地以上長時入觀。故此末那永不現行。故言無相方便地究竟離。此第七地。於無相觀有加行有功用。故名無相方便地也。第四現色不相應染者。五種意中第三現識。如明鏡中現色像。故名現色不相應染。色自在地。是第八地。此地已得淨土自在。穢土粗色不能得現。故說能離也。等五能見心不相應染者。是五意內第二轉識。依於動心成能見故。心自在地。是第九地。此地已得四無礙智。有礙能緣不得現起。故說能離也。第六根本業不相應染者。是五意內第一業識。依無明力不覺心動故。菩薩盡地者。是第十地。其無垢地屬此地故。就實論之。第十地中亦有微細轉相現相。但隨地相說漸離耳。如下文言。依於業識。乃至菩薩究竟地。心所見者。名為報身。若離業識。則無見相。當知業識未盡之時。能見能現亦未盡也。不了以下第四明無明治斷。然無明住地有二種義。若論作得住地門者。初地以上能得漸斷。若就生得住地門者。唯佛菩提智所能斷。今此論中不分生作。合說此二通名無明。故言入淨心地隨分得離。乃至如來地能究竟離也。此下第五明相應不相應義。六種染中。前三染是相應。後三染及無明是不相應。相應中言心念法異者。心法之名也。迦旃延論中。名為心及心所念法也。依染淨差別者。分別染淨諸法見慢愛等差別也。知相同者。能知相同。緣相同者。所緣相同也。此中依三等義以說相應。謂心念法異者是體等義。謂諸煩惱數。各有一體。皆無第二故。知相同者是知等義。緣相同者是緣等義。彼前三染。具此三義。俱時而有。故名相應。問。瑜伽論說。諸心心法。同一所緣。不同一行相。一時俱有。一一而轉。今此中說知相亦同。如是相違。雲何和會。答。二義俱有。故不相違。何者。如我見是見性之行。其我愛者愛性之行。如是行別。名不同一行。而見愛等皆作我解。依如是義名知相同。是故二說不相違也。不相應中言即心不覺常無別異者。是明無體等義。離心無別數法差別故。既無體等。義離心無。餘二何寄。故無同知同緣之義。故言不同知相緣相。此中不者。無之謂也。問。瑜伽論說。阿梨耶識。五數相應。緣二種境。即此論中現色不相應染。何故此中說不相應。答。此論之意。約煩惱數差別轉義。說名相應。現識之中。無煩惱數。依是義故。名不相應。彼新論意。約遍行數。故說相應。由是道理。亦不相違也。此下第六明二礙義。顯了門中名為二障。隱密門內名為二礙。此義具如二障章說。今此文中說隱密門。於中有二。初分二礙。此義以下。釋其所以。初中言染心義者。是顯六種染心也。根本智者。是照寂慧。違寂靜故。名煩惱礙也。無明義者。根本無明。世間業智者。是後得智。無明昏迷無所分別。故違世間分別之智。依如是義。名為智礙。釋所以中。正顯是義。以依染心能見能現妄取境界者。略舉轉識現識智識。違平等性者。違根本智能所平等。是釋煩惱礙義也。以一切法常靜無有起相者。是舉無明所迷法性。無明不覺妄與法違故者。是顯無明迷法性義。故不能得乃至種知者。正明違於世間智義也。上來第二廣釋生滅因緣義竟。   起信論疏上卷(終)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44 冊 No. 1844 起信論疏   起信論疏卷下   復次以下第三廣上立義分中生滅之相。於中有二。先明生滅粗細之相。後顯粗細生滅之義。初中亦二。一者正明粗細。二者對人分別。初中亦二。總標。別解。別解中言一者粗與心相應故者。六種染中。前之三染。是心相應。其相粗顯。經中說名為相生滅也。二者細與心不相應故者。後三染心。是不相應。無心心法粗顯之相。其體微細。恆流不絕。經中說名相續生滅。如十卷經雲。識有二種滅。何等為二。一者相滅。二相續滅。生住亦如是。四卷經雲。諸識有二種生住滅。所謂流注生及相生。滅亦如是。經中直出二種名字。不別顯相。故今論主約於相應不相應義。以辨二種粗細相也。對人分別中。粗中之粗者。謂前三中初二是也。粗中之細者。即此三中後一是也。以前中初二俱在意識。行相是粗。故凡夫所知也。前中後一是第七識。行相不粗。非凡所了也。後中初二能現能見。能所差別。故菩薩所知。最後一者。能所未分。故唯佛能了也。此下第二明生滅義。於中有二。先明生緣。後顯滅義。初中亦二。先明通緣。後顯別因。通而言之。粗細二識。皆依無明住地而起。故言二種生滅。依於無明熏習而有。別而言之。依無明因故。不相應心生。依境界緣故。相應心得起。故言依因者不覺義故。依緣者妄作境界義。若具義說。各有二因。如四卷經雲。大慧。不思議熏。及不思議變。是現識因。取種種塵。及無始妄想熏。是分別事識因。解雲。不思議熏者。謂無明能熏真如。不可熏處而能熏故。故名不可思議熏也。不思議變者。所謂真如受無明熏。不可變異而變異故。故名不思議變。此熏及變甚微且隱。故所起現識行相微細。於中亦有轉識業識。然舉粗兼細。故但名現識也。取種種塵者。現識所取種種境界。能動心海起七識浪故。無始妄想熏者。即彼現識名為妄想。從本以來未曾離想。故名無始妄想。如上文言。以從本來未曾離念。故名無始無明。此中妄想當知亦爾。如十卷經雲。阿梨耶識知名識相。所有體相。如虛空中有毛輪住。不淨智所行境界。由是道理故是妄想。彼種種塵及此妄想。熏於自相心海令起七識波浪。妄想及塵。粗而且顯。故其所起分別事識。行相粗顯。成相應心也。欲明現識因不思議熏故得生。依不思議變故得住。分別事識緣種種塵故得生。依妄想熏故得住。今此論中但取生緣。故細中唯說無明熏。粗中單舉境界緣也。若因滅下。次顯滅義。於中有二。一者直明。問曰以下。往復除疑。始中言若因滅則緣滅者。隨於何位得對治時。無明因滅境界隨滅也。因滅故不相應心滅者。三種不相應心親依無明因生。故無明滅時亦隨滅也。緣滅故相應心滅者。三種相應染心親依境界緣起。故境界滅時亦隨滅也。依是始終起盡道理。以明二種生滅之義。非約剎那生滅義也。此下第二往復除疑。先問。後答。問中言若心滅者雲何相續者。對外道說而作是問。如十卷經雲。若阿梨耶識滅者。不異外道斷見戲論。諸外道說。離諸境界。相續識滅。相續識滅已。即滅諸識。大慧。若相續識滅者。無始世來諸識應滅。此意正明諸外道說。如生無想天。入無想定時。離諸境界。相續識滅。根本滅故。末亦隨滅也。如來破雲。若彼眾生入無想時。眾生之本相續識滅者。六七識等種子隨滅。不應從彼還起諸識。而從彼出還起諸識。當知入無想時。其相續識不滅。如是破也。今此論中依此而問。若入無想定滅盡定時。心體滅者。雲何還續。故言若心滅者雲何相續也。若入彼時心體不滅還相續者。此相續相何由永滅。故言雲何說究竟滅也。答中有三。謂法喻合。初法中所言滅者。如入無想等時。說諸識者。但滅粗識之相。非滅阿梨耶心體。故言唯心相滅。又復上說因滅故不相應心滅者。但說心中業相等滅。非謂自相心體滅也。喻中別顯此二滅義。如風依水而有動相者。喻無明風依心而動也。若水滅者則風斷絕無所止。以水不滅風相相續者。喻於入無想等之時。心體不滅。故諸識相續也。是答初問也。唯風滅故動相隨滅者。到佛地時無明永滅。故業相等動亦隨滅盡。而其自相心體不滅。故言非是水滅也。是答後問明究竟滅。合中次第合前二義。非心智滅者。神解之性名為心智。如上文雲智性不壞。是明自相不滅義也。餘文可知。問。此識自相。為當一向染緣所起。為當亦有不從緣義。若是一向染緣所起。染法盡時自相應滅。如其自相不從染緣故不滅者。則自然有。又若使自相亦滅同斷見者。是則自相不滅還同常見。答。或有說者。梨耶心體是異熟法。但為業惑之所辨生。是故業惑盡時。本識都盡。然於佛果。亦有福慧二行所惑大圓鏡智相應淨識。而於二處心義是同。以是義說心至佛果耳。或有說者。自相心體。舉體為彼無明所起。而是動靜令起。非謂辨無令有。是故此心之動。因無明起。名為業相。此動之心。本自為心。亦為自相。自相義門不由無明。然即此無明所動之心。亦有自類相生之義。故無自然之過。而有不滅之義。無明盡時動相隨滅。心隨始覺還歸本源。或有說者。二師所說皆有道理。皆依聖典之所說故。初師所說得瑜伽意。後師義者得起信意。而亦不可如言取義。所以然者。若如初說而取義者。即是法我執。若如後說而取義者。是謂人我見。又若執初義。墮於斷見。執後義者。即墮常見。當知二義皆不可說。雖不可說而亦可說。以雖非然而非不然故。復次有四種法熏習義故以下。廣釋生滅門內有二分中。初正廣釋竟在於前。此下第二因言重明。何者。如上文言。此識有二種義。能攝一切法生一切法。然其攝義前已廣說。能生之義猶未分明。是故此下廣顯是義。文中有五。一者舉數總標。二者依數列名。三者總明熏習之義。四者別顯熏習之相。第五明盡不盡義。舉數。列名。文相可知。第三之中。先喻。後合。合中言真如淨法者。是本覺義。無明染法者。是不覺義。良由一識含此二義。更互相熏。遍生染淨。此意正釋經本所說不思議熏不思議變義也。問。攝大乘說。要具四義。方得受熏。故言常法不能受熏。何故此中說熏真如。解雲。熏習之義有其二種。彼論且約可思議熏。故說常法不受熏也。此論明其不可思議熏。故說無明熏真如。真如熏無明。顯意不同。故不相違。然此文中生滅門內性淨本覺說名真如。故有熏義。非謂真如門中真如。以其真如門中不說能生義。雲何以下第四別明。於中有二。先染。後淨。染中亦二。先問。後答。答中有二。略明。廣顯。略中言依真如法有無明者。是顯能熏所熏之體也。以有無明熏習真如者。根本無明熏習義也。以熏習故有妄心者。依無明熏有業識心也。以是妄心還熏無明。增其不了。故成轉識及現識等。故言不覺念起現妄境界。以是境界還熏現識。故言熏習妄心也。令其念著者。起第七識也。造種種業者。起意識也。受一切苦者。依業受果也。次廣說中。廣前三義。從後而說。先明境界。增長念者。以境界力增長事識中法執分別念也。增長取者。增長四取煩惱障也。妄心熏習中。業識根本熏習者。以此業識能熏無明。迷於無相。能起轉相現相相續。彼三乘人出三界時。雖離事識分段粗苦。猶受變易梨耶行苦。故言受三乘生滅苦也。通而論之。無始來有。但為簡粗細二種熏習。故約已離粗苦時說也。增長分別事識熏習者。在於凡位說分段苦也。無明熏習中。根本熏習者。根本不覺也。所起見愛熏習者。無明所起意識見愛。即是枝末不覺義也。雲何以下次明淨熏。於中有二。先問。後答。答中亦二。略明。廣顯。略中先明真如熏習。次明妄心熏習。此中有五。初言以此妄心乃至自信已性者。是明十信位中信也。次言知心妄動無前境界修遠離法者。是顯三賢位中修也。以如實知無前境界故者。是明初地見道唯識觀之成也。種種以下乃至久遠熏習力故。是顯十地修道位中修萬行也。無明即滅以下。第五顯於果地證涅槃也。次廣說中。先明妄熏。於中分別事識者。通而言之。七識皆名分別事識。就強而說。但取意識。以分別用強。通緣諸事故。今此文中就強而說。此識不知諸塵唯識。故執心外實有境界。凡夫二乘雖有趣向。而猶計有生死可厭。涅槃可欣。不異分別事識之執。故名分別事識熏習。意熏習者。亦名業識熏習。通而言之。五種之識皆名為意。義如上說。就本而言。但取業識。以最微細。作諸識本。故於此中業識名意。如是業識見相未分。然諸菩薩知心妄動無別境界。解一切法唯是識量。捨前外執。順業識義。故名業識熏習。亦名為意熏習。非謂無明所起業識。即能發心修諸行也。真如熏習中有三。一者舉數總標。二者依數列名。三者辨相。辨相中有二。一者別明。二者合釋。初別明中。先明自體熏習。於中有二。一者直明。二者遣疑。初中言具無漏法備有不思議業者。是在本覺不空門也。作境界之性者。是就如實空門境說也。依此本有境智之力。冥熏妄心。令起厭樂等也。問曰以下。往復除疑。問意可知。答中有二。初約煩惱厚薄明其不等。後舉遇緣參差顯其不等。初中言過恆沙等上煩惱者。迷諸法門事中無知。此是所知障所攝也。我見愛染煩惱者。此是煩惱障所攝也。答意可知。又諸佛以下。明緣參差。有法喻合。文相可見也。用熏習中。文亦有三。所謂總標。列名。辨相。第二列名中差別緣者。為彼凡夫二乘分別事識熏習而作緣也。能作緣者。十信以上乃至諸佛皆得作緣也。平等緣者。為諸菩薩業識熏習而作緣也能緣者。初地以上乃至諸佛。要依同體智力方作平等緣故。第三辨相中。先明差別緣。於中有二。合明。開釋。開釋中亦有二。先開近遠二緣。後開行解二緣。增長行緣者。能起施戒等諸行故。受道緣者。起聞思修而入道故。平等緣中有二。先明能作緣者。所謂以下。釋平等義。依於三昧平等見者。十解以上諸菩薩等。見佛報身無量相好。皆無有邊。離分齊相。故言平等見諸佛也。若在散心。不能得見如是相好離分齊相。以是故言依於三昧也。上來別明體用熏習竟。此下第二合釋體用。於中有二。總標。別釋別釋中。先明未相應中。言意意識熏習者。凡夫二乘名意識熏習。即是分別事識熏習。初發意菩薩等者。十解以上名意熏習。即是業識熏習之義如前說也。未得無分別心與體相應者。未得與諸佛法身之體相應故。未得自在業與用相應故者。未得與佛應化二身之用相應故。已相應中。法身菩薩者。十地菩薩。得無分別心者。與體相應故。與諸佛智用相應者。以有如量智故。自然修行者。八地以上無功用故。因言重顯有五分中。第四別明二種熏習竟在於前。此下第五明二種熏盡不盡義。欲明染熏違理而起故有滅盡。淨法之熏順理而生。與理相應故無滅盡。文相可知。顯示正義分內正釋之中。大有二分。第一釋法章門竟在於前。此下第二釋義章門。上立義中立二種義。所謂大義及與乘義。今此文中。正釋大義。兼顯乘義。於中有二。一者總釋體相二大。二者別解用大之義。初中言自體相者。總牒體大相大之義也。次言一切凡夫乃至諸佛無有增減畢竟常住者。是釋體大。上立義中言一者體大。謂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減故。次言從本以來性自滿足以下。釋相大義。上言二者相大。謂如來藏具足無漏性功德故。文中有二。一者直明性功德相。二者往復重顯所以。問意可知。答中有二。總答。別顯。別顯之中。先明差別之無二義。後顯無二之差別義。此中亦二。略標。廣釋。略標中言。以依業識生滅相示者。生滅相內有諸過患。但舉其本。故名業識。對此諸患。說諸功德也。此雲何示以下。別對眾過以顯德義。文相可知復次真如用者。以下第二別釋用大之義。於中有二。總明。別釋。初中亦二。一者對果舉因。二牒因顯果。初舉因中亦有三句。先行。次願。後明方便。初言諸佛本在因地乃至攝化眾生者。舉本行也。次言立大誓願乃至盡於未來者。舉本願也。次言以取眾生乃至真如平等者。是舉智悲大方便也。以有以下。第二顯果。於中亦三。初言以有如是大方便智者。牒前因也。次言除滅無明見本法身者。自利果也。自然以下。正顯用相。此中三句。初言不思議業種種之用者。明用甚深也。次言則與真如等遍一切處者。顯用廣大也。又亦以下。明用無相而隨緣用。如攝論言譬如摩尼天鼓無思成自事。此之謂也。總明用竟。此用以下第二別釋。於中有三。總標。別解。往復除疑。別解中亦有二。一者直顯別用。二者重牒分別。初中亦二。先明應身。後顯報身。初中言依分別事識者。凡夫二乘未知唯識。計有外塵。即是分別事識之義。今見佛身。亦計心外順意識義。故說依分別事識見。此人不知依自轉識能現色相。故言不知轉識現故見從外來。然其所見有分齊色。即無有邊離分齊相。彼人唯取有分齊義。未解分齊則無有邊。故言取色分齊不能盡知故也。報身中言依於業識者。十解以上菩薩。能解唯心。無外塵義。順業識義以見佛身。故言依於業識見也。然此菩薩知其分齊即無分齊。故言隨所示現即無有邊乃至不毀不失也。此無障礙不思議事。皆由六度深行之熏。及與真如不思議熏之所成就。依是義故名為報身。故言乃至具足無量樂相故說為報也。然此二身。經論異說。同性經說穢土成佛。名為化身。淨土成道。名為報身。金鼓經說。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等相。名為應身。隨六道相所現之身。名為化身。依攝論說。地前所見。名變化身。地上所見。名受用身。今此論中。凡夫二乘所見六道差別之相。名為應身。十解已上菩薩所見離分齊色。名為報身。所以如是有不同者。法門無量。非唯一途。故隨所施設。皆有道理。故攝論中為說在前散心所見有分齊相。故屬化身。今此論中明此菩薩三昧所見離分齊相。故屬報身。由是道理。故不相違也。又凡夫所見以下。第二重牒分別。先明應身。文相可知。復次以下。顯報身相。於中有二。先明地前所見。後顯地上所見。初中言以深信真如法故少相而見者。如十解中。依人空門。見真如理。是相似解。故名少分也。若得淨心以下。顯地上所見。若離業識則無見相者。要依業識。乃有轉相及與現相。故離業識。即無見相也。問曰以下。往復除疑。文相可見。顯示正義之內大分有二。第一正釋所立法義竟在於前。復次以下第二開示從筌入旨之門。於中有三。總標。別釋。第三總結。總標中推求五陰色之與心者。色陰名色。餘四名心也。別釋之中。先釋色觀。摧折諸色乃至極微。永不可得。離心之外無可念相。故言六塵畢竟無念。非直心外無別色塵。於心求色亦不可得。故言心無形相十方求之終不可得也。如人以下。次觀心法。先喻。後合。合中言心實不動者。推求動念已滅未生。中無所住。無所住故。即無有起。故知心性實不動也。若能以下。第三總結。即得隨順者。是方便觀。入真如門者。是正觀也。對治邪執。文亦有四。一者總標舉數。二者依數列名。三者依名辨相。四者總顯究竟離執。列名中言人我見者。計有總相宰主之者。名人我執。法我見者。計一切法各有體性。故名法執法執即是二乘所起。此中人執。唯取佛法之內初學大乘人之所起也。第三辨相中。先明人我見。於中有二總標。別釋。別釋之中。別顯五種。各有三句。初出起見之由。次明執相。後顯對治。初執中言即謂虛空是如來性者。計如來性同虛空相也。第二中言乃至涅槃真如之法亦畢竟空者。如大品經雲。乃至涅槃如幻如夢。若當有法勝涅槃者。我說亦復如幻如夢故。第三中言因生滅染義示現者。如上文言。以依業識生滅相示。乃至廣說故。第四中言不離不斷等者。如不增不減疏中廣說也。第五中言若說三界外更有眾生始起者即是外道經說者。如仁王經之所說故。上來五執。皆依法身如來藏等總相之主而起執故。通名人執也。法我見中。亦有三句。初明起見之由。見有以下。次顯執相。雲何以下。顯其對治。文相可知。復次以下。第四究竟離執之義。於中有二。先明諸法離言道理。後顯假說言教之意。文相可見。第三發趣分中有二。一者總標大意。二者別開分別。初中言一切諸佛所證之道者。是舉所趣之道。一切菩薩以下。顯其能趣之行。欲明菩薩發心趣向佛所證道。故言分別發趣道相也。略說以下別開分別。於中有三。一者舉數開章。二者依數列名。三者依名辨相。第二中言信成就發心者。位在十住。兼取十信。十信位中修習信心。信心成就。發決定心。即入十住。故名信成就發心也。解行發心者。在十迴向。兼取十行。十行位中。能解法空。隨順法界。修六度行。六度行純熟。發迴向心。入向位故。言解行發心也。證發心者。位在初地以上。乃至十地。依前二重相似發心。證得法身發真心也。第三辨相。文中有三。如前次第說三心故。初發心內。亦有其三。一明信成就之行。二顯行成發心之相。三歎發心所得功德。初中亦二。先問。後答。問中言依何等人者。是問能修之人。修何等行者。問其所修之行。得信成就堪能發心者。對發心果。問其行成也。答中有二。一者正答所問。二者舉劣顯勝。正答之內。對前三問。初言依不定聚眾生者。是答初問。顯能修人。分別三聚。乃有多門。今此文中。直明菩薩十解以上。決定不退。名正定聚。未入十信。不信因果。名邪定聚。此二中間。趣道之人。發心欲求無上菩提。而心未決或進或退。是謂十信。名不定聚。今依此人明所修行也。有熏習以下。次答第二問。明不定人所修之行。言有熏習善根力者。依如來藏內熏習力。復依前世修善根力。故今得修信心等行也。言信業果報能起十善者。起福分善也。厭生死苦求無上道者。發道分心也。得值諸佛修行信心者。正明所修道分善根。所謂修行十種信心。其相具如一道章說也。逕一萬劫以下。答第三問。明其信心成就之相。於中有二。一者舉時。以明信成發心之緣。二者約聚。顯其發心所住之位。初中言至一萬劫信心成就者。謂於十信逕十千劫。信心成就。即入十住如本業經雲。是信想菩薩。於十千劫行十戒法。當入十住心。入初住位。解雲。此中所入初住位者。謂十住初發心住位。此位方得不退信心。是故亦名信入十心。非謂十解以前十信。何以得知而其然者。如仁王經雲。習種姓有十心。已超二乘一切善地。此習忍已前行十善菩薩。有退有進。猶如輕毛隨風東西。雖以十千劫行十正道。發菩提心。乃當入習忍位。以是文證。故得知也。經言十千。即此一萬也。言佛菩薩教令發心等者。發心之緣。乃有眾多。今略出其二種勝緣也。如是以下。顯其發心所住之位。言信心成就乃至入正定聚者。即入十解初發心住。以之故言畢竟不退也。即時正在習種性位。故言名住如來種中也。其所修行隨順佛性。是故亦言正因相應。上來正答前三問竟。若有以下。舉劣顯勝。十信位內。有勝有劣。勝者如前進入十住。劣者如此退墮二乘地。如攝大乘論雲。諸菩薩在十信位中。修大乘未堅固。多厭怖生死。慈悲眾生心猶劣薄。喜欲捨大乘本願。修小乘道。故言欲修行小乘。大意如是。文相可知。上來明信成之行。復次以下是第二顯發心之相。於中有二。一者直明。二者往復除疑初中言直心者。是不曲義。若念真如。則心平等。更無別岐。何有迴曲。故言正念真如法故。即是二行之根本也。言深心者。是窮原義。若一善不備。無由歸原。歸原之成。必具萬行。故言樂集一切諸善行故。即是自利行之本也。大悲心者。是普濟義。故言欲拔眾生苦故。即利他行之本也。發此三心。無惡不離。無善不修。無一眾生所不度者。是名無上菩提心也。問曰以下。往復除疑。問意可見。答中有二。直答。重顯。初直答中。有喻。有合。略說以下。重顯可知。菩薩發是心故以下。第三顯其發心功德。於中有四。初顯勝德。次明微過。三通權教。四歎實行。初中二句。則得少分見法身者。是明自利功德。十解菩薩。依人空門見於法界。是相似見。故言少分也。隨其願力以下。顯利他德。能現八種利益眾生者。如華嚴經歎十住初發心住雲。此發心菩薩。得如來一身無量身。悉於一切世間示現成佛故。然是以下。顯其微過。如修多羅以下。第三會通權教。如本業經雲。七住以前為退分。若不值善知識者。若一劫乃至十劫。退菩提心。如淨目天子。法才王子。舍利弗等。欲入第七住。其間值惡知識因緣故。退入凡夫不善惡中。乃至廣說。今釋此意但是權語。非實退也。又是菩薩以下。第四歎其實行。永無怯弱。即成彼經是權非實也。第二解行發心中。言第一阿僧祇將欲滿故於真如法深解現前者。十迴向位。得平等空。故於真如深解現前也。地前一阿僧祇欲滿故也。是舉解行所得發心。次言以知法性無慳貪故隨順修行檀等行者。十行位中得法空故。能順法界修六度行。是顯發心所依解行也。證發心中。在文有二。一者通約諸地明證發心。二者別就十地顯成滿德。初中有四。一標位地。二明證義。是菩薩以下。第三歎德。發心相以下。第四顯相。第二中言以依轉識說為境界者。轉識之相。是能見用。對此能見說為境界。以此諸地所起證智。要依轉識而證真如。故對所依假說境界。直就證智。即無能所。故言證者無境界也。第四中言真心者。謂無分別智。方便心者。是後得智。業識心者。二智所依阿梨耶識。就實而言。亦有轉識及與現識。但今略舉根本細相。然此業識非發心德。但為欲顯二智起時。有是微細起滅之累。不同佛地純淨之德。所以合說為發心相耳。功德成滿。以下第二別顯成滿功德。於中有二。一者直顯勝德二者往復除疑。初中言功德成滿者。謂第十地因行成滿也。色究竟處示高大身。乃至名一切種智等者。若依十王果報別門。十地菩薩第四禪王。在於色究竟天成道。則是報佛他受身。如十地經攝報果中雲。九地菩薩作大梵王。主二千世界。十地菩薩作魔醯首羅天王。主三千世界。楞伽經言。譬如阿梨耶識。頓分別自心現身器世界等。報佛如來亦復如是。一時成就諸眾生界。置究竟天淨妙宮殿修行清淨之處。又下頌言。欲界及無色。佛不彼成佛。色界中上天。離欲中得道。梵網經雲。爾時釋迦牟尼佛。在第四禪魔醯首羅天王宮。與無量大梵天王不可說不可說菩薩眾。說蓮華藏世界盧捨那佛所說心地法門品。是時釋迦身放慧光。從此天王宮乃至蓮華臺藏世界。是時釋迦牟尼佛。即擎接此世界大眾。至蓮華臺藏世界百萬億紫金光明宮中。盧捨那佛坐百萬蓮華赫赫光明座上。時釋迦佛及諸人眾一時禮敬盧捨那佛。爾時盧捨那佛即大歡喜。是諸佛子諦聽。善思修行。我已百萬阿僧祇劫修行心地以之為因。初捨凡夫。成等正覺。為盧捨那。住蓮華藏世界海。其臺周遍有千葉。一葉一世界。為千世界。我化作為千釋迦。據千世界。復就千葉世界。復有百億四天下。百億菩薩釋迦。坐百億菩提樹下。如是千葉上佛。是吾化身。千百億釋迦。是千釋迦化身。吾為本源。名為盧捨那。偈言。我今盧捨那。方坐蓮華臺。乃至廣說。此等諸文。準釋可知。問曰以下第二遣疑。二番問答。即遣二疑。初答中有三。先立道理。次舉非。後顯是。初中言一切境界本來一心離於想念者。是立道理。謂一切境界。雖非有邊。而非無邊。不出一心故。以非無邊故。可得盡了。而非有邊故。非思量境。以之故言離想念也。第二舉非中。言以眾生妄見境界故心有分齊等者。明有所見故有所不見也。第三顯是中。言離於見想無所不遍者。明無所見故無所不見也。言心真實故即是諸法之性者。佛心離想。體一心原。離妄想故。名心真實。體一心故。為諸法性。是則佛心為諸妄法之體。一切妄法皆是佛心之相。相現於自體。自體照其相。如是了知。有何為難。故言自體顯照一切妄法。是謂無所見故無所不見之由也。次遣第二疑。答中言鏡若有垢色像不現。如是眾生心若有垢法身不現者。法身如本質。化身似影像。今據能現之本質。故言法身不現。如攝大乘顯現甚深中言。由失故尊不現。如月相於破器。釋曰。諸佛於世間不顯現。而世間說諸佛身常住雲何不顯現。譬如於破器中水不得住。水不住故。於破器中實有月不得顯現。如是諸眾生。無奢摩他軟滑相續。但有過失相續。於彼實有諸佛亦不顯現。水譬奢摩他軟滑性故。此二論文。同說佛現及不現義。然其所喻少有不同。今此論中以鏡為喻有垢不現者。約機而說。見佛機熟。說為無垢。有障未熟。名為有垢。非謂煩惱現行。便名有垢不見。如善星比丘。及調達等。煩惱心中能見佛故。攝大乘中破器為喻。明有奢摩他乃得見佛者。是明過去修習念佛三昧相續。乃於今世得見佛身。非謂今世要於定心乃能見佛以散亂心亦見佛故。如彌勒所問經論中言。又經說諸禪為行處。是故得禪者。名為善行諸行。此論中不必須禪乃初發心。所以者何。佛在世時。無量眾生皆亦發心。不必有禪故。修行信心分中有三。一者舉人略標大意。二者就法廣辨行相。三者示其不退方便。初中言依未入正定眾生故說修行信心者。上說發趣道相中。言依不定聚眾生。今此中言未入正定。當知亦是不定聚人。然不定聚內。有劣有勝。勝者乘進。劣者可退。為彼勝人故說發趣。所謂信成就發心。乃至證發心等。為令勝人次第進趣故也。為其劣者故說修信。所謂四種信心五門行等。為彼劣人信不退故也。若此劣人修信成就者。還依發趣分中三種發心進趣。是故二分所為有異。而其所趣道理無別也。何等以下第二廣釋。初發二問。後還兩答。答信中言信根本者。真如之法。諸佛所歸。眾行之原。故曰根本也。餘文可知。答修行中。在文有三。一舉數總標。二依數開門。三依門別解。初中言能成此信者。有信無行。即信不熟。不熟之信。遇緣便退。故修五行以成四信也。第二開門中。言止觀門者。六度之中。定慧合修。故合此二為止觀門也。第三別解。作二分釋。前四略明。後一廣說。初中亦二。一者別明四種修行。復次若人以下。第二示修行者除障方便。此第二中亦有二句。先明所除障礙。後示能除方法。方法中言禮拜諸佛者。此總明除諸障方便。如人負債依付於王。則於債主無如之何。如是行人禮拜諸佛。諸佛所護。能脫諸障也。懺悔以下。別除四障。四障是何。一者諸惡業障。懺悔除滅。二者誹謗正法。勸請滅除。三者嫉妒他勝。隨喜對治。四者樂著三有。迴向對治。由是四障。能令行者不發諸行。不趣菩提。故修如是四行對治。是義具如瑜伽論說。又此懺悔等四種法。非直能除諸障亦乃功德無量。故言免諸障善根增長。是義廣說。如金鼓經也。止觀門中。在文有二。一者略明。二者廣說。初略中言謂止一切境界相者。先由分別作諸外塵。今以覺慧破外塵相。塵相既止。無所分別。故名為止也。次言分別生滅相者。依生滅門。觀察法相。故言分別。如瑜伽論菩薩地雲。此中菩薩。即於諸法無所分別。當知名止。若於諸法勝義理趣。及諸無量安立理趣。世俗妙智。當知名觀。是知依真如門。止諸境相。故無所分別。即成無分別智。依生滅門。分別諸相。觀諸理趣。即成後得智也隨順奢摩他觀義。隨順毘缽捨那觀義者。彼雲奢摩他。此翻雲止。毘缽捨那。此翻雲觀。但今譯此論者。為別方便及與正觀。故於正觀仍存彼語。若具存此語者。應雲隨順止觀義。及隨順觀觀義。欲顯止觀雙運之時即是正觀。故言止觀及與觀觀。在方便時。止諸塵相。能順正觀之止。故言隨順止觀。又能分別因緣相故。能順正觀之觀。故言隨順觀觀。雲何隨順以下。正釋此義。漸漸修習者。是明能隨順之方便現在前者。是顯所隨順之正觀也。此中略明止觀之義。隨相而論。定名為止。慧名為觀。就實而言。定通止觀。慧亦如是。如瑜伽論聲聞地雲。復次如是心一境性。或是奢摩他品。或是毘缽捨那品。若於九種心住中心一境性。名奢摩他品。若於四種慧行中心一境性。名毘缽捨那品。雲何名為九種心住。謂有苾芻。令心內住。等住。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專住一趣。及與等持。如是名為九種心住。雲何內住。謂從外一切所緣境界。攝錄其心。繫在於內。不外散亂。故名內住。雲何等住。謂即最初所繫縛心。其性粗動。未能令其等遍住故。次即於此所緣境界。以相續方便。澄淨方便。挫令微細。遍攝令住。故名等住。雲何安住。謂若此心雖復如是內住等住。然由失念。於外散亂。還復攝錄安置內境。故名安住。雲何近住。謂彼先應如是如是親近念住。由此念故。數數作意內住其心。不令是心遠住於外。故名近住。雲何調順謂種種相。令心散亂。所謂五塵三毒男女等相。故彼先應取彼諸相為過患想。由如是相增上力故。於彼諸相折挫其心不令流散。故名調順。雲何寂靜。謂有種種欲恚害等諸惡尋伺。貪慾不善等諸隨煩惱。令心擾動。故彼先應取彼諸法為過患想。由此增上力故。於彼心不流散。故名寂靜。雲何最極靜。謂失念故。即彼二種暫現行時。隨所生起。然不忍受。尋即反吐。故名最極靜。雲何名為專住一趣。謂有加行有功用無缺無間三摩地相續而住。故名專住一趣。雲何等持。謂數修數習數多修習為因緣故。得無加行無功用任運轉道。故名等持。又如是得奢摩他者。復即由是四種作意。方能修習毘缽捨那。故此亦是毘缽捨那品。雲何四種毘缽捨那。謂有苾芻依止內心奢摩他故。於諸法中能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是名四種。雲何名為能正思擇。謂於淨行所緣境界。或於善巧所緣境界。或於善行所緣。能正思擇盡所有性。雲何名為最極思擇。謂即於彼所緣境界。最極思擇如所有性。雲何名為周遍尋思。謂於彼所緣境界。由慧俱行。有分別作意。取彼相狀。周遍尋思雲何名為周遍思察。謂即於彼境。審諦推求。周遍伺察。乃至廣說。尋此文意。乃說聲聞止觀法門。然以此法趣大乘境。即為大乘止觀之行。故其九種心住。四種慧行。不異前說。大乘境者。次下文中當廣分別依文消息也止觀之相。略義如是。若修以下第二廣辨於中有二。先明別修後顯雙運別修之內先止。後觀先明止中。即有四段。一明修止方法二顯修止勝能。三辨魔事。四示利益。初方法中。先明能入人。後簡不能者初中言住靜處者。是明緣具。具而言之。必具五緣。一者閑居靜處。謂住山林。若住聚落。必有喧動故。二者持戒清淨。謂離業障。若不淨者。必須懺悔故。三者衣食具足。四者得善知識。五者息諸緣務。今略舉初。故言靜處。言端坐者。是明調身。言正意者。是顯調心。雲何調身。委悉而言。前安坐處。每令安穩。久久無妨。次當正腳若半跏坐。以左腳置右髀上。牽來近身。令左腳指與右髀齊。若欲全跏。即改上右腳必置左髀上。次左腳置右髀上。次解寬衣帶。不坐時落。次當安手。以左手掌置右手上。累手相對。頓置左腳上。牽來近身當心而安。次當正身。前當搖動其身。並諸支節。依七八反如自按摩法。勿令手足差異。正身端直。令肩骨相對。勿曲勿聳。次正頭頸。令鼻與臍相對。不偏不邪。不仰不卑。平面正住。今總略說故言端坐也。雲何調心者。末世行人。正願者少。邪求者多謂求名利。現寂靜儀。虛度歲月無由得定。離此邪求。故言正意。直欲定心與理相應。自度度他至無上道。如是名為正意也不依以下。正明修止次第。顯示九種住心。初言不依氣息。乃至不依見聞覺知者。是明第一內住之心。言氣息者。數息觀境。言形色者。骨瑣等相。空地水等。皆是事定所緣境界。見聞覺知。是舉散心所取六塵。於此諸塵推求破壞。知唯自心。不復託緣。故言不依。不依外塵。即是內住也。次言一切諸相隨念皆除者。是明第二等住之心。前雖別破氣息等相。而是初修。其心粗動。故破此塵。轉念餘境。次即於此一切諸相。以相續方便澄淨方便。挫令微細。隨念皆除。皆除馳想即是等住也。次言亦遣除想者。是明第三安住之心。前雖皆除外馳之想。而猶內存能除之想。內想不滅。外想還生。是故於內不得安住。今復遣此能除之想。由不存內。則能忘外。忘外而靜。即是安住也。次言以一切法本來無相。唸唸不生唸唸不滅者。是明第四近住之心。由先修習念住力故。明知內外一切諸法。本來無有能想可想。推其唸唸不生不滅。數數作意而不遠離。不遠離住。即是近住也。次言亦不得隨心外念境界者。是明第五調順之心。諸外塵相念心散亂。依前修習安住近住。深知外塵有諸過患。即取彼相為過患想。由是想力折挫其心令不外散。故名調順也。次言後以心除心者。是明第六寂靜之心。諸分別想令心發動。依前調順。彌覺其患。即取此相為過患想。由此想力轉除動心。動心不起。即是寂靜也。次言心若馳散。乃至唸唸不可得者。是明第七最極寂靜之心。於中有二。初言心若馳散即當攝來。乃至唯心無外境界者。是明失念暫馳散外塵。而由念力能不忍受也。次言即復此心亦無自相唸唸不可得者。是明失念還存內心。而由修力尋即反吐也。能於內外不受反吐。是故名為最極寂靜。次言若從坐起去來。乃至淳熟其心得住者。是明第八專住一趣。謂有加行有功用心。故言常念方便隨順觀察也。無間無缺定心相續。故言久習淳熟其心得住。即是專住一趣相也。次言以心住故漸漸猛利。隨順得入真如三昧者。是明第九等持之心。由前淳熟修習力故。得無加行無功用心。遠離沈浮。任運而住。故名等持。等持之心住真如相。故言得入真如三昧。深伏煩惱信心增長速成不退者。略顯真如三昧力用。由此進趣得入種性不退位故。上來所說名能入者。唯除以下。簡不能者。修止方法竟在於前。復次以下第二明修止勝能。是明依前真如三昧。能生一行等諸三昧。所言一行三昧者。如文殊般若經言。雲何名一行三昧。佛言。法界一相。繫緣法界。是名一行三昧。入一行三昧者。盡知恆沙諸佛法界無差別相。阿難所聞佛法。得念總持辯才智慧。於聲聞中雖為最勝。猶住量數。即有限礙。若得一行三昧。諸經法門。一一分別。皆悉了知。決定無礙。晝夜常說。智慧辯才終不斷絕。若比阿難多聞辯才。百千等分不及其一。乃至廣說。真如三昧能生此等無量三昧。故言真如是三昧根本也。修止勝能竟在於前。或有以下第三明起魔事。於中有二。略明。廣釋。略中亦二。先明魔嬈。後示對治。初中言諸魔者。是天魔也。鬼者。堆惕鬼也。神者。精媚神也。如是鬼嬈亂佛法。令墮邪道。故名外道。如是諸魔乃至鬼神等。皆能變作三種五塵。破人善心。一者作可畏事。文言坐中現形恐怖故。二者作可愛事。文言或現端政男女故。三非違非順事。謂現平品五塵。動亂行人之心。文言等相故。當念以下。次明對治。若能思惟如前諸塵。唯是自心分別所作。自心之外。無別塵相。能作是念。境相即滅。是明通遣諸魔鬼神之法。別門而言。各有別法。謂治諸魔者。當誦大乘諸治魔。咒咀念誦之。堆惕鬼者。或如蟲蠍。緣人頭面。攢刺□□。或復擊擽人兩掖下。或乍抱持於人。或言說音聲喧喧。及作諸獸之形。異相非一。來惱行者。則應閉目一心憶而作如是言。我今識汝。汝是此閻浮提中食火臭香偷臘吉支。即見汝喜。汝破戒種。我今持戒。終不畏汝。若出家人。應誦戒律。若在家人。應誦菩薩戒本。若誦三歸五戒等。鬼便卻行匍匐而出也。精媚神者。謂十二時狩。能變化作種種形色或作少男女相。或作老宿之形。及可畏身等。非一眾多。惱亂行者。其欲惱人。各當其時來。若其多於寅時來者。必是虎兕等。多於卯時來者。必是兔獐等。乃至多於丑時來者。必是牛類等。行者恆用此時。則知其狩精媚。說其名字呵嘖即當謝滅。此等皆如禪經廣說。上來略說魔事對治。或現以下第二廣釋。於中有三。一者廣顯魔事差別。以是義故以下。第二明其對治。應知外道以下。第三簡別真偽。初中即明五雙十事。一者現形說法為雙。二者得通起辯為雙。謂從或令人以下。乃至名利之事也。三者起惑作業為雙。謂又令使人以下。乃至種種牽纏也。四者入定得禪為雙。謂從亦能使以下。乃至使人愛著也。五者食差顏變為雙。文處可見也。問。如見菩薩像等境界。或因宿世善根所發。雲何簡別。判其邪正。解雲。實有是事。不可不慎。所以然者。若見諸魔所為之相。謂是善相。悅心取著。則因此邪僻。得病發狂。若得善根所發之境。謂是魔事。心疑捨離。即退失善利。終無進趣。而其邪正實難取別。故以三法驗之可知。何事為三。一以定研磨。二依本修治。三智慧觀察。如經言。欲知真金。三法試之。謂燒。打。磨。行人亦爾。難可別識。若欲別之。亦須三試。一則當與共事。共事不知。當與久共處。共處不知。智慧觀察。今藉此意以驗邪正。謂如定中境相發時邪正難了者。應當深入定心。於彼境中不取不捨。但平等定住。若是善根之所發者。定力逾深。善根彌發。若魔所為。不久自壞。第二依本修治者。且如本修不淨觀禪。今則依本修不淨觀。若如是修境界增明者。則非偽也。若以本修治漸漸壞滅者。當知是邪也。第三智慧觀察者。觀所發相。推驗根原。不見生處。深知空寂。心不住著。邪當自滅。正當自現。如燒真金。其光色若。是偽亦爾。此中定譬於磨。本猶於打。智慧觀察類以火燒。以此三驗。邪正可知也。問。若魔能令我心得定。定止邪正。如何簡別。解雲。此處微細。甚難可知。且依先賢之說。略示邪正之岐。依如前說九種心住門次第修習。至第九時。覺其支體運運而動。當動之時。即覺其身如雲如影。若有若無。或從上發。或從下發。或從腰發。微微遍身。動觸發時。功德無量。略而說之。有十種相。一靜定。二空虛。三光淨。四喜悅。五倚樂。六善心生起。七知見明瞭。八無諸累縛。九其心調柔。十境界現前。如是十法。與動俱生。若具分別。則難可盡。此事既過。復有餘觸次第而發。言餘觸者。略有八種。一動。二癢。三涼。四暖。五輕。六重。七澀八滑。然此八觸。未必具起。或有但發二三觸者。發時亦無定次。然多初發動觸。此是依粗顯正定相。次辨邪相。邪相略出十雙。一增減。二定亂。三空有。四明闇。五憂喜。六苦樂。七善惡。八愚智。九脫縛。十強柔。一增減者。如動觸發時。或身動手起。腳亦隨動。外人見其兀兀如睡。或如著鬼。身手足紛動。此為增相。若其動觸發時。若上若下。未及遍身。即便壞滅。因此都失境界之相。坐時蕭索。無法持身。此為減相。二定亂者。動觸發時。識心及身。為定所縛。不得自在。或復因此便入邪定。乃至七日。此是定過。若動觸發時。心意餘亂舉。緣異境。此為亂過也。三空有者。觸發之時。都不見身。謂證空定。是為空過。若觸發時。覺身賢實。猶如木石。是為有過也。四明闇者。觸發之時。見外種種光色。乃至日月星辰。是為明過。若觸發時。身心闇昧。如入闇室。是為闇過也。五憂喜者。觸發之時。其心熱惱憔悴不悅。是為憂失。若觸發時。心大踴悅。不能自安。是為喜失也。六苦樂者。觸發之時。覺身支體處處痛惱。是為苦失。若觸發時。知大快樂。貪著纏縛。是為樂失也。七善惡者。觸發之時。念外散善。破壞三昧。是為善失。若觸發時。無慚愧等諸噁心生。是惡失也。八愚智者。觸發之時。心識迷惑。無所覺了。是為愚失。若觸發時。知見明利。心生邪覺。是為智失也。九縛脫者。或有五蓋。及諸煩惱。覆障心識。是為縛失。或謂證空得果。生增上慢。是為脫失也。十強柔者。觸發之時。其身剛強。猶如瓦石。難可迴轉。是為強失。若觸發時。心志軟弱。易可敗壞。猶如軟渥。不堪為器。是為柔失也。此二十種邪定之法。隨其所發。若不識別。心生愛著。因或失心狂亂。或哭或笑。或驚漫走。或時自欲投巖起火。或時得病。或因致死。又復隨有如是發一邪法。若與九十五種外道鬼神法中一鬼神法相應。而不覺者。即念彼道。行於彼法。因此便入鬼神法門。鬼加其勢。或發諸邪定。及諸辯才。知世吉凶。神通奇異。現希有事。感動眾人。世人無知。但見異人。謂是賢聖。深心信伏。然其內心專行鬼法。當知是人遠離聖道。身壞命終。墮三惡趣。如九十六外道經廣說。行者若覺是等邪相。應以前法驗而治之。然於其中亦有是非。何者。若其邪定一向魔作者。用法治之。魔去之後。則都無復毫釐禪法。若我得入正定之時魔入其中現諸邪相者。用法卻之。魔邪既滅。則我定心明淨。猶如雲除日顯。若此等相雖似魔作。而用法治猶不去者。當知因自罪障所發。則應勤修大乘懺悔。罪滅之後定當自顯。此等障相甚微難別。欲求道者不可不知。且止傍論。還釋本文。上來廣辨魔事差別。以是已下。第二明治。言智慧觀察者。依自隨分所有覺慧。觀諸魔事察而治之。若不觀察。即墮邪道。故言勿令墮於邪網。此是如前三種驗中。正為第三智慧觀察。言當勤正念不取不著者。總顯三中前之二法。今於此中大乘止門。唯修理定。更無別趣。故初定研。並依本修。更無別法。所以今說當依本修大乘止門正念而住。不取不著者。邪不幹正。自然退沒。當知若心取著。則棄正而成邪。若不取著。則因邪而顯正。是知邪正之分。要在著與不著。不著之者。無障不離。故言遠離是諸業障也。應知外道以下。第三簡其真偽。於中有二。初舉內外以別邪正。先邪。後正。文相可知。若諸以下。次對理事以簡真偽。於中初顯理定是真。行者要修真如三昧。方入種性不退位中。除此更無能入之道。故言不習無有是處。然種性之位有其二門。一十三住門。初種性住。種性者。無始來有。非修所得。義出瑜伽及地持論。二六種性門。初習種性。次性種性者。位在三賢。因習所成。出本業經及仁王經。於中委悉。如一道義中廣說也。今此中言如來種性者。說第二門習種性位也。以修世間以下。次顯事定之偽。謂不淨觀安那槃念等。皆名世間諸三昧也。若人不依真如三昧。直修此等事三昧者。隨所入境。不離取著。取著法者。必著於我。故屬三界。與外道共也。如智度論雲。諸法實相。其餘一切皆是魔事。此之謂也。上來第三明魔事竟。第四利益。後世利益。不可具陳。故今略示現在利益。總標。別顯。文相可知。別明止門竟在於前。第二明觀。於中有三。初明修觀之意。次顯修觀之法。其第三者。總結勸修。第二之中。顯四種觀。一法相觀。謂無常。苦。流轉。不淨。文相可知。如是當念以下。第二明大悲觀。作是思惟以下。第三明誓願觀。以起如是以下。第四明精進觀。依此四門。略示修觀也。唯除坐時以下。第三總結勸修。上來第一別明止觀。若行以下第二合修。於中有三。一總標俱行。第二別明行相。三者總結。第二之中。顯示二義。先明順理俱行止觀。後顯對障俱行止觀。初中言雖念諸法自性不生者。依非有門以修止行也。而復即念業果不失者。依非無門以修觀行也。此順不動實際建立諸法。故能不捨止行而修觀行。良由法雖非有而不墮無故也。次言雖念善惡業報而即念性不可得者。此順不壞假名而說實相。故能不廢觀行而入止門。由其法雖不無而不常有故也。若修以下。對障分別。若修止者。離二種過。一者正除凡夫住著之執。遣彼所著人法相故。二者兼治二乘怯弱之見。見有五陰怖畏苦故。若修觀者。亦離二過。一者正除二乘狹劣之心。普觀眾生起大悲故。二者兼治凡夫懈怠之意。不觀無常懈怠發趣故。以是義故以下。第三總結俱行。一則順理無偏必須俱行。二即並對二障必應雙遣。以是二義不相捨離。故言共相助成等也。止觀二行既必相成。如鳥兩翼。似車二輪。二輪不具。即無運載之能。一翼若闕。何有翔空之勢。故言止觀不具。則無能入菩提之道也。修行信心分中有三。一者舉人略標大意。二者就法廣辨行相。此之二段竟在於前。復次眾生以下第三示修行者不退方便。於中有二。先明初學者畏退墮。後示不退轉之方便。此中有三。一者明佛有勝方便。二者別出脩多羅說。若觀以下。第三釋經所說意趣。若觀法身畢竟得生者。欲明十解以上菩薩。得少分見真如法身。是故能得畢竟往生。如上信成就發心中言以得少分見法身故。此約相似見也。又復初地已上菩薩。證見彼佛真如法身。以之故言畢竟得生。如楞伽經歎龍樹菩薩雲。證得歡喜地。往生安樂國故。此中論意約上輩人明畢竟生。非謂未見法身不得往生也。住正定者。通論有三。一者見道以上方名正定。約無漏道為正定故。二者十解以上名為正定。住不退位為正定故。三者九品往生皆名正定。依勝緣力得不退故。於中委悉。如無量壽料簡中說。勸修分中在文有六。一者總結前說。二者若有眾生以下舉益勸修。三者假使有人以下信受福勝。四者其有眾生以下譭謗罪重。五者當知以下引證。六者是故以下結勸。第二文中即有二意。先正勸修究竟以下示其勝利。此中二句初示所得果勝。後明能修人勝。第三段中有二。先明一食之頃正思福勝。後顯一日一夜修行功德無邊。第四段中有四。先明譭謗罪重。是故以下第二試勸。以深以下第三釋罪重意。一切如來以下第四轉釋斷三寶種之意。餘之文可見。一部之論有三分中。正辨論宗竟在於前。此後一頌。第三總結。於中上半。結前五分。下之二句。迴向六道。   起信論疏卷下(終)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44 冊 No. 1845 大乘起信論別記   No. 1845 [cf. Nos. 1666, 1844]   大乘起信論別記(本)   海東沙門元曉撰   將釋此論略有二門。一者述論大意。二即依文消息。言大意者。然夫佛道之為道也。簫焉空寂。堪爾沖玄。玄之又玄。之出萬像之表。寂之又寂。之猶在百家之談。非像表也。五眼不能見其軀。在言裹也。四辯不能談其狀。欲言大矣。入無內而莫遺。欲言微矣。苞無外而有餘。將謂有耶。一如由之而空。將謂無耶。萬物用之而生。不知何以言之強為道。其體也曠兮。其若大虛而無私焉。蕩兮其若巨海。而有至公焉。有至公故。動靜隨成。無其私故。染淨斯融。染淨融故。真俗平等。動靜成故。昇降參差。昇降差故。感應路通。真俗等故。思議路絕。思議絕故。體之者乘影響而無方。感應通故祈之者。超名相而有歸。所垂影響。非形非說。既超名相。何超何歸。是謂無理之至理不然之大然也。自非杜口開士目擊丈夫。誰能論大乘於無乘。起深信於無信者哉。所以馬鳴菩薩。無緣大悲。傷彼無明妄風動心海而易□。愍此本覺真性睡長夢而難悟。同體智力。堪造此論。贊述如來深經奧義。欲使為學者。暫開一軸遍掬三藏之指。為道者永息萬境遂還一心之源。其為論也。無所不立。無所不破。如中觀論十二門論等。遍破諸執。亦破於破。而不還許能破所破。是謂往而不遍論也。其瑜伽論攝大乘等。通立深淺。判於法門。而不融遣自所立法。是謂與而不奪論也。今此論者。既智既仁。亦玄亦傳。無不立而自遣。無不破而還許。而還許者。顯彼往者往極而遍立。而自遣者。明此與者窮與而奪。是謂諸論之祖宗。群諍之評主也。所述雖廣。可略而言。開二門於一心。栝摩羅百八之廣誥。示性淨於相染。普綜踰闍十五之幽致。至如鵠林一味之宗。鷲山。無二之趣。金鼓同性三身之極果。花嚴瓔珞四階之深因。大品大集矌蕩之至道。日藏月藏祕密之玄門。凡此等輩眾典肝心一以貫之者。其唯此論乎。故下文雲。為欲總攝如來廣大深法無邊義故。應說此論。然以此論。言邇理遐。文少義多。從來釋者。鮮得其宗。良以各守所習。而牽文。不能虛懷而尋旨。由是不近論主之意。或望源而述流。或把葉而雲幹。或割領而補袖。或折杖而帶根。今直依此論文屬當所述經本。略舉綱領。為自而記耳。不敢望宣通世。述大意竟。   第二消文者。初歸敬偈及因緣分文相。可知立義分中立二章門。謂法與義。法者是大乘之法體。義者是大乘之名義。初立法者。起下釋中初釋立法之文。後立義者。起下復次真如自體相者以下釋立義文也。初立法中。亦有二立。一就體總立。起下釋中初總釋文。二約門別立。起下言真如者以下別釋之文初中。   言法者謂眾生心者 自體名法。今大乘中。一切諸法。皆無自體。並用一心。為其自體故。言法者謂眾生心。   言是心即攝一切法者 顯大乘法異小乘法。良由是心通攝諸心。   言是心即攝一切法者 顯大法自體。唯是一心。不同小乘一切諸法。各有自體皆得作法。故說一心為大乘法。所以依此心法。顯大乘義。   何以故 下約門別立。此文望上釋總義。望下立別門也。心法是一。大乘義多。以何義故。直依是心。顯大乘義。   言何以故 下解意。雲心法雖一。而有二門。真如門中。有大乘體。生滅門中。亦有相用。大乘義雖多。莫過體相用。故依一心顯大乘義。   言是心真如者 總舉真如門。即起下即是一法界以下文。   言相者 真如相。起下復次真如者依言說有二種以下文。   言是心生滅者 總舉生滅門。起下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以下文。   言因緣者 是生滅因緣。起下復次生滅因緣以下文。   言相者 是生滅相。起下復次生滅相者以下文。   言能示大乘自體者 是生滅門內之本覺。本覺即是生滅之因。是故示於生滅門也。真如門中。直雲大乘體。生滅門中。乃雲自體。不無所以。至下釋中。其義自顯也。   言相用者 含有二義。一者能示如來藏中無量性德相故。名為相。亦示如來藏不思議業用。故名為用。即是相大用大義也。二者真如所作染相名相。真如所起淨用名用。如下文雲。真如淨法。實無於染。但以無明。而熏習故。即有染相。無明染法。本無淨用。但以真如。而熏習故。則有淨用。   所言義者 已下。第二立義章門。此中亦二。一顯大義。二明乘義。此二起下釋中二文。至彼屬當也。   顯示 正義中。大分有二。一正釋上名義分。二復次從生滅門以下。略明尋參入理之方。正釋之中。依上有二。初釋法章門。二復次真如自體已下。釋義章門。初釋法中亦二。一者總釋。釋上總立。二者別解。解上別立。   言依一心法有二種門者 如經本言。寂滅者名為一心。一心者。名如來藏。此言心真如門者。即釋經本寂滅者。名為一心也。言心生滅門者。是釋經本一心者。名如來藏。是義雲何。以一切諸法。無生無滅。本來寂靜。唯是一心。如是一心。是名為心真如門。故言寂滅者。名為一心。又此一心體。是本覺。而隨無明。動作生滅。故於此門。如來之性。隱而不顯。名如來藏。如經雲。如來藏是善不善因。能通興造一切趣生。譬如伎兒反現諸趣。如是等義。是生滅門。故言一心者。名如來藏。是顯一心之生滅門。如下文雲。心生滅者。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乃至此識。有二種義。一者本覺。二者不覺。故知非但取生滅心為生滅門。通取生滅自體生滅相。皆為生滅相。皆為生滅門內義也。以生滅因及生滅緣與生滅相。為生滅門。故二門義如是。所言一心者。染淨諸法。其性無二。真妄二門。不得有異。故名為一。此無二處。諸法中實。體異虛空。性自神解。故名為心。然既無其二。何得有一。一無所有。將誰曰心。如是道理。離言絕慮。不知何以自雲強為一心也。   言是二種門皆各總攝一切法者 釋上立中是心則攝世出世法。言以此二門不相離故者。是釋二門各總攝義。何者真如門。是諸法通相。通相外無別諸法。諸法皆為通相所攝。如微塵是法。器通諸相。諸相外無別瓦器。瓦器皆為微塵所攝。真如門亦如是。生滅門者。即此真如。是善不善因與緣和合。反作諸法。雖實反作諸法。而恆不壞真性。故於此門亦攝真如。如微塵性聚成瓦器。而常不失微塵性相。故瓦器門即攝微塵。生滅門亦如是。設使二門雖無別體。二門相乖不相通者。則應真如門中攝理而不攝理事。生滅門中。攝事而不攝理。而今二門互相融通。際限無分。是故皆各通。攝一切理事諸法。故言二門不相離故。   問若此二門。各攝理事。何故真如門中。但示摩訶衍體。生滅門中。通示自體相用。答攝義示義異。何者真如門。是泯相以顯理。泯相不除故。得攝相。泯相不存故。非示相。生滅門者。攬理以成事。攬理不壞得攝理。攬理不泯故。亦示體。依此義故。且說不同。通而論之。二義亦齊。是故真如門中。亦應示於事相。略故不說耳。問二門不同其義已見。未知二門所攝理事。亦有隨門差別義不。答隨門分別。亦有不同。何者真如門中所攝事法。是分別性。以說諸法不生不滅本來寂靜但依妄念而有差別。故心生滅門所說事法。是依他性。以說諸法因緣和合有生滅故。然此二性雖復非一而亦不異。何故以因緣所生生滅諸法。不離妄念而有差別故。分別性不異依他。亦在生滅門也。又因緣之生自他。及共皆不可得。故依他性不異分別。亦在真如門也。如是二性雖復不異。而亦非一。何以故。分別性法。本來非有。亦非不無。依他性法。雖復非有。而亦不無。是故二性亦不雜亂。如攝論說。三性相望。不異非不異。應如是說。若能解此三性不一不異義者。百家之諍。無所不和也。二門所攝理。不同者。真如門中所說理者。雖曰真如亦不可得。而亦非無。有佛無佛。性相常住。無有反異。不可破壞。於此門中。假立真如實際等名。如大品等諸般若經所說。生滅門內。所攝理者。雖復理體離生滅相。而亦不守常住之性。隨無明緣。流轉生死。雖實為所染。而自性清淨。於此門中。假立佛性本覺等名。如涅槃華嚴經等所說。今論所述。楞伽經等。通以二門。為其宗體。然此二義。亦無有異。以雖離生滅。而常住。性亦不可得。雖曰隨緣。而恆不動。離生滅性故。以是義故。真如門中。但說不壞假名。而說實相。不動實際。建立諸法。生滅門中。乃說自性清淨心因無明風動。不染而染。染而不染。同真如門中。說唯空義。生滅門內。說不空義。為不如是耶。答一往相配。不無是義故。上立義分真如相中。但說能示摩訶衍體。生滅門中。亦說顯示大乘相用。就實而言。則不如是。故下論文。二門皆說不空義。問若生滅門內二義俱有者。其不空義。可有隨緣作生滅義。空義是無。何有隨緣而作有義。答二義是一。不可說異。而約空義。亦得作有。何者若空定是空。應不能作有。而是空亦空故。得作有。然此空空亦有二義。一者有法性空。是空亦空。有之與空。皆不可得。如是空空。在真如門。如大品經雲。一切法空。此空亦空。是名空空。二者猶如有無有性故得為空。是名曰空。如是空。無空性故。得作有。是名空空。如是空空。在生滅門。如涅槃經雲。是有是無。是名空空。是是是非是。名空空。如是空空。十住菩薩。尚得少分。如毫釐許。何況餘人。二門差別。應如是知。上來釋上總立法竟。   心真如者 以下。第二廣上別立廣二門即為二。初中品二。一廣真如。二復次已下。廣真如相。此二文意有異者。初是總釋。後是別解。又初文。明不可說。顯理絕言。後文。相可得說。顯不絕言。故初文中。   言離言說相離名字相乃至言真如者 因言遣言。後文中。   言依言說分別有二種義謂如實空如實不空 然後。文亦說一切分別皆不相應。當知一切言說。亦不相應。此即顯理離言絕慮。又初文中。要依因言遣言之言。乃得顯其理之絕言。此亦顯理不離言說相。問理實而言為絕。若不絕言。則非絕慮。若言得說理實絕言者。則隨自宗相違過。先以絕言之言不絕而理實絕言故。若使絕言之言亦言絕者。則墮自語相違過。先以絕言之言亦絕而言得說言故。又若不絕言者。正體離言則過於理 若實絕言者。後得帶言則倒於理。又若不絕言。則初段論文。斯為妄語。若實絕言。則後段論文。徒為虛設。如說虛空為青黃等。答或有說者。是故當知。理非絕言。非不絕言。以是義故。理亦絕言。亦不絕言。如是等言。無所不當故。無所當。由無所當故。無所不當也。真如門中絕不絕義。既如是說。生滅門中亦同此說。   言生滅者 已下。第二釋生滅門。於中有二。初正廣釋。二復次有四種熏習已下。因言重顯。初中有三。一廣上立義分是心生滅。二復次生滅因緣已下。廣上生滅因緣。三復次生滅相已下。廣上生滅相初中有二。一約體總明。二依義別解初。   言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者 謂不生滅心。因無明風動。作生滅。故說生滅心依不生滅心。然不生滅心與生滅心。心體無二。但將二義。取心為二。以說依耳。如不動水為風所吹而作動水。動靜雖異。水體是一。而得說言依靜水故有其動水。當知此中道理亦爾。如下論雲。自性清淨心。因無明風動。又四卷經雲。如來藏為無始惡習。所熏名為識藏。又言剎那者。名為識藏。當知此雲有生滅心。正謂識藏。今通取所依如來藏與能依生滅心。合為心生滅門。故言心生滅門者。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非舉如來藏。而取生滅心。為生滅門也。如下文之此識有二種義。故知二義。皆在生滅門也。   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為阿梨耶識者 此不生滅。即上如來藏。言生滅者。是上不生滅心之生滅。言與和合者。不生滅心動作生滅。名之曰與。此生滅之心。心之生滅。不相捨離。名為和合。如下論雲。如大海水因風波動。水相風相不相捨離。此中水之動是風相。動之濕是水相。雖有二相。而無二體故。不相離。心亦如是。心之生滅。依無明成。生滅之心。從本覺成。而無二體。不相捨離。故為和合。正是不生滅與生滅和合。非是生滅與不生滅和合也。言非一非異者。此心與生滅非一故。恆不失不生滅性。又心與生滅非異故。亦舉體作生滅相。若是一者。作生滅時。失不生滅。如其異者。此不生滅不作生滅。故言非一非異。雖有二義。心體無二。此合二義。不二之心名為梨耶識也。如四卷經雲。譬如泥團微塵。非異非不異。金莊嚴具。亦如是。若泥團微塵異者。非彼所成。而實彼成。是故非異。若不異者。泥團微塵。應無差別。如是轉識。藏識真相。若異者。藏識非異。若不異者。轉識滅藏識亦應滅。而自真相實不滅。是故非真識滅。但業相滅。今此論者。正釋此經文。故言非一非異。此言轉識者。梨耶識內生滅見相。名為轉識。於中體名為藏識。如十卷經雲。如來藏阿梨耶識。共七種識生。名轉相。故知。轉相亦在阿梨耶識。言自真相者。十卷經中。真名自相。本覺之心。不藉妄緣。性自神解。名為自真相。是約不一義門說也。然隨無明風。作生滅時。神解之性。與本不異。故亦得名為自真相。是依不異義門說也。當知自真名。不偏在不生滅。問如瑜伽論等說阿梨耶識。是異熟識一向生滅。何故此論乃說此識具含二義。答各有所述。不相違背。何者。此微細心。略有二義。若其為業煩惱所感義邊。辨無令有。一向生滅。若論根本無明所動義邊。熏靜令動。動靜一體。彼所論等。依深密經。為除是一是常之見。約業煩惱所感義門。故說此識一向生滅心。心數法差別而轉。今此論者。依楞伽經。為治真俗別體執。就其無明所動義門故。說不生滅與生滅和合不異。然此無明所動之相。亦即為彼業惑所感故。二意雖異。識體無二也。問為當。心體常住。心相生滅體相不離。合為一識。為當。心體常住。亦即心體生滅耶。答若得意者。二義俱許。何者。若論其常住不隨他成曰體。論其無常隨他生滅曰相。得言體常相是無常。然言生滅者。非生之生。非滅之滅。故名生滅。是心之生。心之滅故。乃名生滅。故得言心體生滅。如似水之動名為波終不可說是動非水之動。當知。此中道理亦爾。設使心體不動。但無明相動者。則無轉凡成聖之理。以無明相一向滅故。心體本來不作凡故。難曰。若使心體生滅。則真心有盡。以生滅時無常住故。又若心體本靜而隨緣動。則生死有始。是為大過。以本靜時無生死故。又若心隨緣變作生滅。亦可一心隨緣反作多心。是三難不能得離。故知。此義不可立也。解雲。此義無妨。今從後而答。如說常心。隨無明緣。反作無常之心。而其常性恆自不反。如是一心。隨無明緣。反作多眾生心。而其一心常自無二。如涅槃經雲。一味之藥。隨其流處。有種種味。而其真味亭留在山。正謂此也。又雖曰本靜。隨緣而動。而無生死有始之過。以如是展轉動靜皆無始。如說雲。先是果報。後反成因。而恆展轉。因果皆無始故。當知。此中道理亦爾。又雖心體生滅。而恆心體常住。以不一不異故。所謂心體不二。而無一性。動靜非一。而無異性故。如水依相續門則有流動。依生滅門而恆不動。以不常不斷故。所謂不度亦不滅。故當知。此中道理亦爾。是故所設三難。無不消也。上來約體總立已竟。   此識有二種義 已下。第二約義別解。此中有三。一門義總摽。略明功能。二雲何為二已下。依義別釋。廣顯體相。三復次覺與不覺已下。總約二義。明同異相。初中。   言此識有二種義能攝一切法生一切者 能攝之義如前已說。然說二門各攝一切。今明一識含有二義。故一識能攝一切。不言二義各攝一切。以此二種唯在生滅門內義故。又此二義。不能各攝一切法故。又復上於二門。但說攝義。以真如門中無能生義故。今於此識亦說生義。以上生滅門中。方有能生義故。此義雲何。由不覺熏本覺故。生諸染法。由本覺熏不覺故。生諸淨法。如此二義。和合方能遍生一切故。言識有二義生一切法。此言即起下有四熏習已下文也。問上言一心有二種門。今雲此識有二種義。彼心此識。有何差別。解雲。上就理體。名為一心。體含絕相隨緣二義門故。言一心有二種門。如經本言寂滅者名為一心一心者名如來藏。義如上說。今此中識者。但就一心隨緣門內。理事無二。唯一神慮。名為一識。體含覺與不覺二義故。言此識有二種義。是故。心寬。識狹。以心含二門識故。又門寬。義狹。以生滅門含二義故。如四卷經雲。不離不轉名如來藏識。七識流轉不滅。所以者何。彼因舉緣諸識生故。非聲聞緣覺修行境界。十卷經雲。如來藏不在阿梨耶識中。是故七識有生有滅。如來藏不生不滅。何以故。彼七種識。依諸境界念觀而生。此七識境界。一切聲聞外道修行者。不能覺知之。二文同明此識不生滅義。何者。欲明境界風所動故藏海中七識浪轉。是故七識。有生有滅。如來藏者。即是藏識。雖不離轉。而體不轉故。如來藏不生不滅故。言不離不轉名如來藏識等。十卷意者。欲明七識。是浪不非海相。在梨耶識海中故有生滅。如來藏者。是海非浪。不在阿梨耶識海中故無生滅。故言如來藏不在阿梨耶識中。是故七識。有生有滅等。以如來藏即是阿梨耶識故。言不在。若使如來藏不在生滅梨耶識中者。即應下雲是故八種識有生有滅。何故。但言。是故七識有生滅耶。當知。此二經文。其本是一。但翻譯者異故。致使語有不同耳。又四卷經雲。阿梨耶識名如來藏。而與無明七識。共俱離無常過。自性清淨。餘七識者。唸唸不住。是生滅法。如是等文。同明梨耶本覺不生滅義。又四卷經雲。剎那者。名為識藏。十卷雲。如來藏阿梨耶識。共七識生名轉滅相。如是等文是。顯梨耶生滅不覺之義。此今論主。總括彼經始終之意故。言道此識有二種義也。   雲何為二 已下第二依義別解。   言覺義者 即有二種。謂本覺始覺。   言本覺者 謂此心性離不覺相。是覺照性名為本覺。如下文雲。所謂。自體有大智惠光明義故。言始覺者。即此心體。隨無明緣。動作妄念。而以本覺熏習力故。稍有覺用。乃至究竟。還同本覺。是名始覺。言不覺義。亦有二種。一者根本不覺。二者枝末不覺。枝末不覺者。謂梨耶識內根本無明名為不覺。如下文雲。依阿梨耶識。說有無覺而起故。言枝末不覺者。謂無明所起一切染法。皆名不覺。如下文雲。一切染法皆是不覺相故。若依識相差別簡本異末義門。則梨耶識中。唯有本覺及本不覺。若就識體無二攝末歸本義門。則彼始覺及末不覺。亦是梨耶識內之義。故上雲此識有二義者。通含如是二種之意。故下釋中。通舉本始二覺及二不覺義也。問。為當。心體只無不覺故名本覺。為當。心體有覺照用名為本覺。若言只無不覺名本覺者。可亦無覺照故是不覺。若言有覺照故名本覺者。未知此覺為斷惑不。若不斷惑則無照用。如其有斷則無凡夫。答非但無闇。亦有明照。以有照故。亦有斷惑。此義雲何。若就先眠後覺名為覺者。始覺有覺。本覺中無。若論本來不眠名為覺者。本覺是覺。始覺則非覺。斷義亦爾。先有後無名為斷者。始覺有斷。本覺無斷。本來離惑名為斷者。本覺是斷。始覺非斷。若依是義。本來斷故。本來無凡。如下文雲。一切眾生。從本已來。入於涅槃菩提之法。然雖曰有本覺故本來無凡。而未有始覺故。本來有凡。是故無過。若汝。言由有本覺本來無凡。則終無始覺。望何有凡者他。亦終無始覺則無本覺。依何本覺以說無凡。當知由有本覺故。本無不覺。無不覺故。終無始覺。無始覺故。本無本覺。至於無本覺者。源由有本覺。有本覺者。由有始覺。有始覺者。由有不覺。有不覺者。由依本覺。如下文雲。本覺義者。對始覺義。說以始覺者。即同本覺。始覺者依本覺故。而有不覺。依不覺故。說有始覺。當知如是。展轉相依。即顯諸法。非無而非有。非有而非無也。問此本覺性。為當。通為染淨因性。為當。但是諸淨法性。若言但是淨法因者。何故經雲。如來藏者是善不善因乃至廣說。若通作染淨者。何故唯說具足性功德。不說具足性染患耶。答此理通與染淨作性。是故唯說具性功德。是義雲何。以理離淨性故。能隨緣作諸染法。又離染性故。能隨緣作諸淨法。以能作染淨法故。通為染淨性。由離染淨性故。唯是性功德。何以得離染淨性。乃成諸功德。取著染淨性。皆是妄想故。文中先明覺義。於中有二。一略明二種覺義。二又以覺心原故以下。廣二種覺相。略中先明本覺。後明始覺。初中有二。一顯覺體。二釋覺義。   言心體離念者 謂離妄念顯無不覺也。   離念相者等虛空界者 非唯無闇。無闇即是智惠。光明遍照法界平等無二故。言等虛空界。如下言智惠光明義故遍照法界義故。   何以故 已下第二釋本覺義。是對始始覺。釋本覺義。文相可知。   始覺義者 以下明始覺義。是對不覺。釋始覺義。文相可解。   又以覺心原故 以下第二廣明二覺。於中有二。初即依近廣始覺義。   復次本覺 以下第二廣本覺。初中亦二。先總摽滿不滿。   此義雲何 以下第二別解。別解之中。約四相以明究竟不究竟義。此中先略。抉擇四相之義。然後消文。問此中四相。為當同時。為是前後。此何所疑。若同時耶。論說四位覺時差別。答前後耶。下言四相俱時而有。或有說者。此依薩婆多宗四相。以四體同時四用前後。用前後故覺時差別。體同時故名俱時有。或有說者。是依成實。前後四相。而言俱時者。以本覺望四相。則無四相前後差別故。言四相俱時而有而無自立。或有說者。此是大乘祕密四相。覺四相時。前後淺深。所覺四相。俱時而有。此義雲何。夫心性本來離生滅相。而有無明。迷自心性。由違心性離相寂靜故。能生起動念四相。無明四相相應力故。能令心體生住異滅。如似小乘論議之中。心在未來。逕生滅而由業力。引能令心體生住異滅。大乘四相義。亦如是。如經雲。即此法界。為諸煩惱之所漂動。流轉五道。名為眾生。此論雲。自性清淨心。因無明風動。正謂此乎。總相雖然。於中分別者。四相之內。各有差別。謂生三。住四。異六。滅七。生相三者。一名業相。謂由無明。不覺念動。雖有起滅。見相未分。猶如未來生相將至正用之時。二者轉相。謂依動念。轉成能見。知彼生相至正用時。三者現相。謂依能見。境相已現。如未來生至現在時。無明與此三相相應。熏動心體。與相和合。心隨動轉。乃至現相。譬如小乘未來藏心。隨其生相。漸至現在。大乘之中如來藏心。義亦如是。此三皆是梨耶識位所有差別。於中委曲至下文說。是名甚深三種生相。住相四者。由此無明與生和合。迷所生心無我我所故。能生起四種住相。所謂。我癡。我見。我愛。我慢。如是四種。依生相起能生相心。令至住位。內緣而住。故名住相。此四皆在第七識位。果相六者。無明與彼住相和合。不覺所計我我所空。由此能起六種異相。所謂。貪。嗔。癡。慢。疑。見。如新論雲。煩惱自性。唯有六種此之謂也。無明與此六種和合。能相住心令至異位。外向攀緣。故名異相。此六在於生起識位。滅相七者。無明與此異相和合。不覺外塵違順性離。由此發起七種滅相。所謂身口七支惡業。如是七支。能滅異心令入惡趣。故名滅相。猶如小乘宗中滅相滅現在心令入過去。大乘滅相義。亦如是。是故當知。四相生起一心流轉。一切皆由根本無明。如經雲。無明住地其力最大。此論雲。當知。無明能生一切染法也。又所相之一心所來。能相之相。無相所起。無相所起故。隨其所生。用有差別。取塵別相。名為數法。由其本無明違平等性故。一心所來故。隨所至處。皆作總主。了塵總相。說名心王。由其本一心諸法總原故。由是義故。諸外道等。多於心王。計為宰主作者受者。以不能知由無自性隨緣流轉故。如中邊論雲。唯塵智名心。差別名心法。長行釋之。若了別塵通相名心。取塵別相名為心法。瑜伽論中。亦如是說。大乘四相。相心道現。略說如是。次正消文。總別四相名為一念。紛此一念四相。以明四位漸次。欲明本依無明不覺之力。起生相等種種夢念。動其心原。轉至滅相。長眠三界。無始流轉。今因本覺不思議業。起厭樂心。漸次趣向。始息滅相。終歸心源。朗然大悟。覺了自心。本無所動。今無所靜。本來平等同一覺也。如經夢度河喻。此中應廣說。大意如是。文中有二。初紛四相。以明究竟義。二又心起者以下。明究竟覺同覺義。此四位中。各有四義。一能覺人。二所覺相。三覺利益。四覺分齊。初中。   言如凡夫人者 是能覺人。位在十信。   覺知前念起惡者 是所覺相。未入此位。以前具起七支惡業。今入十信。即知前惡實是不善。故言覺知前念起惡。此明覺於滅相義也。   能止後念令不起者 是覺利益。前由不覺起惡念。今即覺故能止滅相也。   言雖復名覺即是不覺者 明覺分齊。雖知滅相實是不善。而猶未覺滅相是夢也。第二位中。   言初發意菩薩等者 十解已上三賢菩薩也。十解初心名發心住。是故此中名初發意。   覺於念異者 異相之中。分別內外。計我我所。此三乘人。皆能了知內無神我外無我所。欲明所相心體。為無明眠夢於異相。而今漸與智惠相應。從異相夢。少得覺悟。故言覺於念異。由得此覺。六種異相。永滅不起。故言念無異相。是覺利益。   捨粗執著故名相似覺者 分別內外。計我我所。名粗執著。雖捨如是粗分別想。而未證知唯識實性。名相似覺。是覺分齊。第三位中。   法身菩薩等者 初地以上十地菩薩也。   覺於念住者 住相之中。雖不能計心外有塵。而執人法因緣而住。法身菩薩。覺人法相唯是識性。欲明所相心體。前覺異相。而眠於住相之夢。今與唯識真智相應。從住相夢。而得覺悟。故言覺於念住。由得此覺。四種住相滅。而不起故。言念無住相。   以離分別粗念相者 人我見名分別。簡異異相粗分別故。不加粗言。我執名粗念。簡異生相微細念故。名為粗念。雖復覺知唯識實性。而猶睡於生相之夢故。名隨分覺也。第四位中。   菩薩盡地者 謂無垢地。是總舉一位。如本業經說。無垢地菩薩。逕百千劫住。下之二句。別明二道。   滿足方便者 是方便道。   一念相應者 是無間道。如對法論雲。究竟道者。謂金剛喻定。此有二種。謂方便道攝。無間道攝。此之三句。明能覺也。言覺心初起者。是明所覺也。   覺心初起者 依無明有生相。迷心體令動念。今乃證知。離本覺無不覺。即動念是寂心故。言覺心初起。如迷方時。謂東為西。悟時乃知。即邪西是正東。覺心初起義。亦如是。本由不覺。動心無起。今既覺故。心無所起故。言心無初相。前三位中。雖各除相。動念未盡故。言念無住相等。今究竟位。動念頓盡。唯一心在。故言心無初相。是覺利益。   遠離 已下明覺分齊。業相動念。念中最細。名微細念。此相都盡。永無所餘故。言遠離。遠離之時。正是佛地。前來諸位。未覺心源。生相未盡。心猶無常。今至此位。無明永滅。還歸心源。無更起動。故言得見心性心即常住。更無所進名究竟覺。又說未歸心源。夢念未盡。欲滅此動。望到彼靜。今既見心性。夢想都盡。覺知自心本無流轉。今無息滅。常自一心。如住一床。故言得見心性心即常住。如是始覺即與本覺。等同無別。名究竟覺。是明覺分齊也。問若言始覺同於本覺離生滅者。此說雲何通。如攝論雲。本既常住。未依於本。相續恆在。乃至廣說。答二意異故。理不相違。何者此論主意。欲顯本由不覺。動於靜心。今息不覺。還歸本靜故成常住。彼攝論意。欲明法身。本來常住不動。依彼法身。起福惠二行。能感萬德報果。既為因緣所起。是故不離生滅故。說相續具義。而說始成萬德。要具二義。依前義故常住。依後義故生滅。生滅常住不相妨礙。以一一念迷遍。三世不過一念故。如似一一毛孔。皆遍十方。雖遍十方。不增毛孔。佛佛如是。無障無礙。豈容偏執於其門哉。如花嚴經偈雲。牟尼離三世。相好悉具足。住於無所住。法界悉清淨。因緣故法生。因緣故法滅。如是觀如來。究竟離癡惑。今二論主。各述一義。有何相妨耶。又如經。依諸伏道。起事心滅。依法斷道。依根本心滅。依勝拔道。根本心盡。此言諸伏道者。謂三十心。起事心滅者。猶此論中捨粗分別執著相。即異相也。依法斷道。在法身位。依根本心滅者。猶捨分別粗念相。是住相也。勝拔道者。金剛無礙。根本心盡者。猶此遠離微細念也。此謂生相。是故已下。引經證成也。   言又心起者 已下二明始覺不異本覺。此中亦二。初即因言重覈始覺分齊。   而實無有 已下正明不異。言一切眾生不名為覺者。金剛已還一切眾生。長眠無明。未曾相離。依是義故。不得名覺。由永離眠。方名覺故。然若對四相差別。有漸覺義。義如前說。今紛無明之眼無差別相故。皆是不覺。如仁王經雲。始從伏忍至等覺位。照第一義諦。不名為見。所謂見者。唯佛如來。   言若得無念則知心相生住異滅者 由未得無念時。不能遍知一切心相。皆悉是夢。故不得名覺。佛得無念故。能遍知一切眾生眠於無明夢於四相。方得名覺。   言以無念等者 是釋成上義。此中有伏疑。雲佛得無念。眾生有念。如是隔別。所以自得無念知他有念者何。由彼一切有念。其性本來無念。今佛所得無念。與彼無念平等無二。言以無念平等故。既得平等無念。故能遍知諸念也。此中正明無異之義。雖曰始得無念方成始覺。而覺於四相本來無起。得何不覺。而有始覺。故言而實無有始覺之異。雲何無異者。以四相生起。義有前後。而從本已來同時相依。又此四相。為心所成。除心以外。無別自體。故言四相俱時而有皆無自立。猶如海水之動。說名為波。波無自體故。無波之動。水有體故。有水之動。心與四相義。亦如是。為顯是義故。四卷經雲。大惠七識不流轉。不受苦樂。非涅槃因。如來藏者。受苦樂與因俱。若生若滅。又夫人經雲。於此六識及心法。智此七法。剎那不種眾苦。不得厭苦樂求涅槃。世尊如來藏者。無前際。不起不滅。法種諸苦。得厭苦樂求涅槃。又雲生死者。是二法。是如來藏。世間言說故。有生有死。非如來藏。有生死法。此二經意。同明即如來藏。流轉生死。生死根本。無自體。無自體故。無別流轉。相既無轉。體何由動。故言非如來藏有生有死。由是義故。四相唯是一心不覺即。同本覺故。言本來平等同一覺也。   復次 已下第二廣明本覺。於中有二。初明本覺功能能生二相。   復次覺體相 以下二明本覺體相。相有四種。初中。   智淨相者 明本覺隨染還淨。   不思議業者 是還淨之用。   言滿足方便者 在無垢地。破和合識相者。謂不生滅與生滅和合。名和合識。今破其所合之生滅相。故不生滅體離相。而影故下言影。顯現法身是本覺也。   言相續心相者 猶是阿梨耶識。但通攝生滅與不生滅。名和合識。為顯法身本覺義故。偏取生滅相內自相。名相續心。為顯應身始覺義故。相是業相。此不滅相續心。但滅相續心相。相滅之時。其相續心永離識相。轉成圓智。故言智淳淨故。即是應身始覺義也。然此始覺無別始起。即本覺體隨染作染。今自染緣還得淳淨。名始覺耳。是故始覺。即是本覺之隨緣義也。如經言。是故大惠。諸自相滅。自相滅者。業相滅。若自相者。不異外道斷見戲論。外道說離諸境界。相續識滅。相續識滅。已即滅諸識。大惠。若相續識滅者。無始世來。諸識應滅。正謂此也喻中。   言水非動性者 今雖非靜。而此動若。不由自性故。動但是隨他而動。心亦如是。隨緣而動。不由自性故動。故言非動性也。   若無明滅相續則滅者 相續相滅也。   智性不壞者 相續心體。相續不滅。即是自相。神解之性名為智性。   復次 以下第二明本覺體相。四種鏡中第二。   因熏習者 此性功德。能作正因。熏眾生心。能起厭樂及諸加行。乃至佛果言因熏習。一切諸法悉於中現。故名為鏡。如花嚴雲。譬如深大海彌寶不可盡。於中悉顯現。眾生形類像。甚深因緣海功德寶。無盡清淨法身中。無像而不顯。正謂此也。   第四緣熏習者 始起圓智。作增上緣。熏眾生心。令起厭樂及諸加行。乃至佛果。故名緣熏。此諸行德。不離圓智。是波智影。故名為鏡。如佛地經說。大圓鏡智。能起一切眾生諸善法影。此之謂也。余二種鏡義。顯可知。   起信論別記(本終)   大乘起信論別記(末)   海東沙門元曉撰   此下明不覺。中有二。一明根本不覺。二復次以下。明枝末不覺。初中立二。一正明不覺依本覺立。二明本覺待不覺有。   言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不覺心起者 即是根本無明。此如迷方。   而有其念者 是業相等之動念。是如邪方。如離正方。外無別邪方。邪方即是正方。故言念無自相不離本覺。次明本覺待不覺義。   言不覺者 猶是無明。   妄想心者 不覺所起諸取相心。是舉本而取末。   能知名義為說真覺者 由妄想心知名義故。方有言說。說於真覺。是名能說真覺之言。要依不覺所起妄想。   言若離不覺則無真覺自相可說者 是明所說真覺必待不覺。若不相待。則無自相。待他而有亦無自相。自相既無。何有他相。是顯諸法無所得也。如下文言。當知。一切染法。淨法。皆悉相待。無有自相可說。智度論雲。若世諦如毫釐許有實者。第一義諦亦應可實。此之謂也。   復次 已下第二明支末不覺。此中先三相。是微細猶在阿梨耶識位。後六粗相。是餘七識。但望彼根本無明。皆是所起之未。通名枝末不覺也。   言無明業相者 無明所起業相也。起動義。是業義。故言心動名為業相。   覺則不動者 是反釋。如得始覺時。永無動。當知。今動只由不覺。   動則有苦者 如得寂靜。寂靜是樂故。今雲動即是苦也。   果不離因者 無明是無集。業相是無苦。無苦無集。一時而有。不相離也。然業相雖有生滅。最是微細。能所未分。無明亦爾。如無想論雲。問此識何相何境。答相及境不可分別。一體無異。問若爾雲何知有。答由事故。知有此識能生一切煩惱業果報事。譬如無明常起。此無明可欲分別不。若可分別。非謂無明。若不可分別。相應非有。而是有無。亦由欲嗔等事。知有無明。本識亦爾。阿毘達摩藏經中。亦同此說。如是等文。正約業相。而說也。第二能見相即梨耶見分。第三境界相。是梨耶相分。如四卷經雲。譬如藏識。頓分別自心。現身及身安立具等。頓分別者。是能見相。自心及現等。是境界相。瑜伽論中。亦同此說。如是等文。是約後二相。說此二。雖有二分。不離業相。是唯量門。業相雖無能所。含有二分。是唯二。此三皆是異熟識攝。但為業煩惱。所惑義邊。不別業相動轉差轉相等異。是故總說。為異熟識。為無明風。所動義邊。從細至粗。動轉差別。是故細分。立三種相。又此三。但為無明所動故在第八。後六乃為境界所動故在七識。即由是義故。說七識一向生滅。不同梨耶俱含二義也。   以有境界緣故生六相者 前細相中。依能見現境界。非境界動能見。此後六相。為彼所現境界所動。非此六種能現彼境。別義如是。通而而言。雲彼亦還依自所現境。此還能作自所依境。今此論中。宜就別門。故言有境界故生六種相。如經本說。境界風吹動。七識波浪轉。正謂此也。六相中。初一相。是第七識。次四相。是生起識四陰。後一相。是行陰為因。所生果報。言智相者。此第七識粗中之始。始與惠相應分別我我所故。名智相。如夫人經雲。於此六識心法智。剎那不住。言心法智者。惠數也。故知。此中智相。正在第七識。   言依於境界心起者 依前境界相。第七識心起也。若在善道。分別可愛法。為我我所。在惡道時。分別不愛法為我我所。故言分別愛與不愛。具而言之。計能見相為我。計所現境為我所。而今直就相顯而說。是故但說依於境界。又此第七識。雖復通緣梨耶能見及境界相。然此境界。不離能見。如鏡中影不離鏡面。此第七識。直爾內向。自計我我所。非計為外故。余處說緣梨耶識。不言緣境界。又略說故。但就我執之境。故說緣識。除我所執境故。不說亦緣境界。問雲何得知。此第七識不但緣心。亦緣境界。答此有二證。一依比量道理。二依聖言量。比量道理者。此意根。必與意識。同緣境界。是立宗也。為彼意識不共所依故。是辨因也。諸是不共所依。必與能依同境。如眼根等。是隨同品言也。或不同緣者。必非不共所依。如次第滅意根等。是遠離言也。如是宗因譬喻無邊。故知。意根亦緣六塵。若言此意與意識不心同緣者。亦可眼與眼識不必同境。俱是不共所依故。眼等識根。既不得爾。無同類故。義不得成。若言此意非不共依者。則無不共依。識不應起。如眼識等。只是自教相違過失。如佛經說故。眼不壞故。眼識得生。乃至意不壞故。意識得生。乃至廣說。又論說此不共依。故知。此意但緣於識不緣餘境。是義不成。若依此。能依意識。緣一切法。當知。所依意根。亦對一切法。是故此意亦緣自體。以有自證分故。亦緣自所相應心法。以無能障法故。彼諸心法。背證自體。有自證分。是故不度。同一所緣。當知。此義通於八識。所以得知。故莊嚴論雲。已說求染淨說。成唯識偈曰。能取及所取。此二唯心光。貪光及信光。二光無二法。釋曰。上半者。成唯識人。應知。能取所取。唯是心光。下半者。貪等煩惱光。信等善法光。如是二光。亦無染淨二法。以不離心光別有貪等信等法故。以此文證。故知。諸心數法。亦為心光所照故。不離心光。以不離心光故。即是心光也。如鏡中像鏡光所照。是故此像不離鏡光。以不離故。即是鏡光。當知。此中道理亦爾。然雖似影像。無別本法所不緣者。設有本法心數異影像心數者。則同一所緣之義不成故。聖言量者。如十卷經雲。彼七種識。依諸境界念觀而生。又雲。境界風吹動。七識波浪轉。今此論中。釋彼經意雲。以有境界緣故。復生六種相。由此等文故得知乎。次。   第二相續相者 即是識蘊。是粗分別。通緣一切。得長相續。名相續相。又此識起愛。引持過去諸業。亦得潤生。能令未來果報相續故。名相續識。   言依於智者 依前智相。相續始生也。所依是細。唯一捨受。能依是粗具起苦樂。故言生起苦樂。又所依智相。內緣而住。似眼。此相續識。遍馳外境。如覺故。言覺心起念。起念即是法執分別。識蘊與此粗執相應。遍馳諸境故。言相應不斷故。   次執取相 即受蘊。   次計名字相 是想蘊。   次起業相 是行蘊文。自顯不須煩釋。   復次 以下。第三明同異。   言無漏無明隨染幻差別性染幻差別者 無漏是隨染幻差別。無明是性染幻差別。何者。其無明。是違平等性。故其所起一切染法性。自差別。無漏法。是順平等性。直置其性。應無差別。但隨染法差別。故說無漏有差別耳。何者。對彼業識染幻差別故。有本覺無漏性德差別。又為對治彼染差別故。成始覺萬德差別。是故無漏。但隨彼染。而有差別。不由自性有差別也。然此染淨。皆悉相待。性無所有。故言幻也。上來總為廣上立義分中是心生滅。已竟。   復次 已下。第二廣上生滅因於中有二。初正明生滅依因緣義。二依無明熏習所起識者以下。重顯所依因緣體相。初先總表。後別釋。   言因緣者 梨耶心體。反作諸法生滅。是生滅因。生滅諸法。細粗相資。而起。是生滅緣。如經雲。如來藏是善不善因故。又無明住地。能熏心體轉作諸識。名生滅因。所起諸識。轉相資因緣。如下文雲。一切染因。名為無明。故今此文中。二義俱有。   言眾生依心者 諸生滅法。聚集而生。故名眾生。而無自體。唯依心體故。言依心能依眾生只是意。意識故言意意識轉。此即表二章門。   此義雲何 以下。釋二章門。先釋意中有三。初略明意。次廣辨意。是故以下。結成唯心。初言依阿梨耶識者。釋上依心義。相本無明。親依識體。而有。故言依識說有無明。如上文雲。此識有二義。一者覺義。二者不覺義。正謂此也。四卷經雲。如來藏。為無始虛偽惡習所熏。名為識藏生。無明住地。與七識俱。當知。無明住地。非七識攝。亦非為彼所熏種子。   言不覺而起者 心體為此無明所熏。動作生滅故。名起。又即此心體。由無明熏。轉成能見。乃至轉成。起念相續。如是心體。有此五用。對境界能生意識。故名為意。此中第五。猶是意識。而約生後義。通入意中攝。   此意 以下。第二廣解。開上五用。立五識名。初業識義。如前已說。   言轉識者 是能見相。緣境而轉。名為轉識。然轉識有二。若說無明。所動能見。名為轉識者。是在阿梨耶識。如其境界。所動能見。名轉識者。是謂七識。二義不同。不可相濫。又有處說。諸是能見。通名轉識。則通八識。今此中轉相。是緣初義也。   三現相者 猶是上三相中境界相。但此中。為明離轉識無別境相故。舉能現明所現境。   言猶如明鏡現色相者 如四卷經雲。大惠。廣說有三種識。廣說八相。何等為三。謂真識.現識.分別事識。譬如明鏡持諸色像。現識處現。亦復如是。又此文中。說現義雲。以一切時。任運而起。常在前故。當知。現識定在第八。其業識等。與此作本。其相彌細。如何強將置七識中。甚可乎。   言隨其五塵對至即現者 隨所起相皆不離見。唯於能見鏡中而現故。言對至即現。就實而言。亦現法塵。且約塵顯。略舉之耳。問此識境界寬狹雲何。此論中。但說五塵。楞伽經雲。阿梨耶識分別現境自身資生器世間等。一時而知。非是前後。瑜伽論說。此由了別二種境故轉。一由了別內執受者。謂了別遍計所執自性。妄執習氣。及諸色根。根所依處。謂有色界。若無色界。唯有妄執習氣了別。二了別外無分相器者。謂了別依止。緣內執受阿梨耶識。故於一切時。無有間斷。器世界相。譬如燈炎。生時。內執受識。外發光明。如是阿梨耶識。內緣執受境。外緣器世界境。生起道理。應知。亦爾。中邊論雲。此識所取。四種境界。謂.塵.根.我.及識所攝。所取既無。能緣本識。亦爾得生。若依中邊論及楞伽經則習氣等。非此識境。若依瑜伽論。聲塵及七種識等。非其所緣。依此論說。現根及識等。亦非此識所現境界。如是相違雲何和會。答此非相違。何以故。不以言唯緣如此法故。不言餘法非境界故。問雖無相違。而有不同。不同之意。可得而聞乎。答不同之意。各有道理。如中邊論。欲明現起諸法。皆是本識所現。離識之外。更無別法。是故唯說。現行諸法。習氣種子。其相不顯。與識無異。是故不說。瑜伽論等。為顯諸相無有離見自相續者故。除心心法。以外諸餘相續之法。說為此識所了別。諸心之法。離塵不立。其義自顯故。不別說。諸餘論顯沒之意。准此可知。不可偏執一隅。以謗通方之說也。且止傍論今釋大文。   第四智識者 是第七識上六相中初智相也。愛果名染淨法。分別彼法。計我我所故。言分別染淨法也。   相續識者 即是意識。上六相中相續相也。   以念相應不斷故者 是約自體不斷。釋相續名。   住持 以下。約其功能。釋相續名。此識能起愛取故。能引持過去無明所發諸行。令成堪任來果之有。故言住持過去之果令不失故。此義具如瑜伽論說。又識能起潤生煩惱。能使業果續生不絕。故言成就現未等報無差違故。如是三世因果流轉不絕。功在意識故名相續。   言念已□□□芊播□埤□玲□觔褸□□□裀□好□槷□i襢□埤□□□秸飀□垓埤□□觺□裀□□濾鶴裀□□□□□觺□□□□   是故 以下。結成唯識。是上所明五種識等。無別自體。皆依一心義故。三界虛偽。唯心所作也。   言以一切法皆從妄念而生一切分別即分別自心心不見心無相可得者 如十卷經偈雲。身資生住持。若如夢所見。中應有二種心。而無二相。如刀不自割。指亦不自指。如目不自見。其事亦如是。此義雲何。若其夢中所見諸事。如其所見是實有者。則有二故。而其夢中實無能取所所二相。三界諸心。皆如此夢。故言一切分別即分別自心。而論自心不能自見。如刀指等。故言心不見心。現無他可見。亦不自見。則無所見。所見無故。能見不成。能見所見。皆不可得。除此之外。更有何相。故言無相可得。如彼偈雲。非他非因。非分別分別事。五法及二心。寂靜無如是。問如集量論諸說。心心法皆證自體。是名現量。若不爾者。如不曾見。不應憶念。此中經說雲。不自見如是。相違雲何會通。答此有異意。欲不相違。何者。此經論意。欲明離見分外無別相分。相分現無所見。亦不可說即此見分反見見分。非二用故外向起故。故以刀指為同法喻。集量論意。雖其見分不能自見。而有自證分用。能證見分之體。以用有異故。向內起故。故以燈炎為同法喻。由是義故。不相違背。又復此經論中。為顯實相故。就非有義。說無自見。集量論主。為立假名故。依非無義。說有自證。然假名不動實相。實相不懷假名。不懷不動。有何相違。如此中說。離見無相故。見不見相。而餘處。說相分非見分故見能見相分。如是相違何不致怪。當知。如前亦不相懷。又說。為顯假有故。說有相有見。為顯假無故。說無相無見。假有不當於有故。不動於無。假無不當於無故。不懷於有。不懷於有故。宛然而有。不動無故。宛然而無。故如是甚深因緣道理。蕭焉靡據。蕩然無礙。豈容違諍於其問哉。   復次 以下。第二釋意識章門。意識猶是先相續識。但就其能與法執粗念相應生後義邊。名相續識。約其從前念生。能起見愛煩惱義邊。名為意識。故言意識者。即此相續識。上六相內受相行蘊。相從入此意識中攝。又此論且依一意識門故。不別出五識相也。文相可知。   言依無明熏習 以下。第二重顯因緣體相。於中有二。一約心體。顯因體相染淨難測。二不達以下。約諸染淨。明緣體相差別之義初言依無明熏習所起識者。牒上依阿梨耶識說有無明不覺而起。此文正明自性清淨心因無明風動。故言無明所起識也。若此心體。一向生滅。直是染心。則非難了。又若一向常住。唯是淨心。亦非難知。設使體實淨。而相似染者。亦可易解。如其識體動。而空性靜者。有何難了。而今此心。體淨而體染。心動而心靜。染淨無二動靜莫別。無二無別。而亦非一。如是之絕故難可知。   言心自性淨而有其染心者 是明淨而恆染。   雖有染心而常恆不反者 是顯動而常靜。由是義故。唯佛窮了。如十卷經雲。以如來藏是清淨相。客塵煩惱垢染不淨。我依此義。為勝鬘夫人及餘菩薩等。說如來藏阿梨耶識。共七識生名轉滅相。大惠。如來藏阿梨耶識境界。我今與汝及諸菩薩甚深智者。能了分別此二種法。諸餘聲聞辟支及外道等執著名字者。不能了知如是二法。正謂此乎。   不達 以下。明緣體相及差別義。於中有三。一明諸染相差別粗顯治斷位地。二相應義者以下。明諸染法相應不相應義。三又染心義以下。舉諸染法明二障義。初中亦三。先明無明相。次明染心差別。兼顯治斷。後方明。前無明治斷。所以不次第者。欲明直就無明漸治之相。不顯但除甚染心。從粗至細。能令根本無明。隨有漸捨漸輒之義。為是義故。無明治斷。在後方說。此中雲染。即上意識。並開五種意。但令除時從粗至細。故逆次說耳。   初執相應染者 是上意識所起見修煩惱。如上雲。計我我所。種種妄執。乃至此識依。見愛煩惱增長義故。   言信相應地能離者 三賢之中十解位也。如仁王經雲。伏忍聖胎。三十人十信十心賢心。入此位中。見修粗惑。不得現行。故名為離。當知。此論上下所明。皆約現行。以說治斷。不論種子。是故與餘經所說治斷位地。亦有懸珠。不可致怪。   第二不斷相應染者 五種意中第五相續識。與法我執相應不斷故。得入初地法空觀時。究竟離也。第三分別智相應染者五意之中。第四智識。七地已還。二空起時。則不現行。出觀緣俗。任運心時。亦得現行。故言漸離。七地以去。永滅不起。名究竟離。此義如解深密經說。論其種子。至金剛心。方乃頓斷。如離論中之所廣說。上來三染。行相是粗。具三等義。故名相應。   第四現色不相應染者 即五意中第三現識如明鏡中。現諸色像故。   色自在地者 是第八地。   第五能見心不相應染者 五中第二轉識。依於動心能見相故。   心自在地 是第九地。   六根本業不相應染者 五中第一業識。依無明力不覺念動故。   菩薩盡地者 是第十地及無垢地。總為一位也。就實。論雲。八地以上。亦有微細現相起。但此地中。已得淨土自在。粗色永不現起。故說離耳。又九地以上。亦有微細能見。但得心自在。見相轉細。故說離也。所以得知。故下文雲。依於業識。乃至菩薩究竟地所見者。名為報身。若離業識。則無見相。知業識未盡之時。能見之相亦不相離也。次下。第二明相應不相應義。初三染名相應。後三染及無明。是不相應。如上言心不相應忽然起念名為無明故。   心念法異者 謂煩惱數法。其相各異。如分別智相應染中我見愛我我慢業異也。迦延經中說雲。心及心所念法。當知。此中心念法者。是心所念法。皆是心數之別名也。   依染淨差別者 分別染淨諸法。計我我所差別等也。   知相同者 能知相同。   緣相同者 所緣相同。此中依三等。說相應名。   言心念法異者 是體等義。諸煩惱數。各有一體。皆無第二故。   知相同者 是智等義。   緣相同者 是緣等義。具此三義。故名相應。問瑜伽論說。諸心心法。同一所緣。不同一行相一時俱有一一而轉。而此中說知相亦同。如是相違雲何和會。答二義俱有。故不相違。何者。如我見是見性行。我愛是愛性行。如是等別。各不同行。而見愛等。皆作我緣。約此義邊。名知相同。故知此二爾不相妨也。   言即心不覺常無別異者 此明無體等義。以離心外無別煩惱數法差別。故言即心不覺常無別異。既無體等餘二何寄。由是不有同知同緣。故言不同知相緣相故。問瑜伽論說。阿賴耶識。五數相應。即是此中能見心染。何故此中說不相應。答此論之意。約煩惱數差別而轉。說名相應。能見心染。無煩惱數。名不相應。故不相違。雖有微細遍行五數。心與法通達無相。而取相故。是通法執。而無別討惠數之見。故無別相法我執也。所以得知。阿賴耶亦是法執者。如解深密經說。八地已上。一切煩惱。皆不現行。唯有所知障。為依止故。而此位中。餘七識惑。皆不現行。唯有阿賴耶識現行。故知。此識是所知障。若論有種子者。煩惱障種。亦猶未盡。故知。彼說正約現行所知障也。   又染心義者 已下。第三束作二障。然二障之義。略有二門。二二棄通障。十使煩惱。能使流轉。障涅槃果。名煩惱障。菩薩別障法執等惑。迷所知境。障菩提果。名所知障。此門如餘經論所說。二一切動念取相等心。違如理智寂靜之性。名煩惱礙。根本無明。昏迷不覺。違如量智覺察之用。名為智礙。念此論中。約後門義。故說六種染心。名煩惱礙。無明住地。名為智礙。然以相當。無明應障理智。染心障於量智。何不爾者。未必爾故。未必之意如論自說。論五。   復次 以下。廣上立義分中生滅之相。於中有二。初明生滅粗細之相。此二以下。次明粗細滅盡之義。初中亦二。先正明粗細後對人分別。   言生滅相有二種者 此明生滅之法相有粗細。非謂生滅剎那有著有微。   一者粗與心相應者 六種染中初三。是心相應。其相粗顯故名相生滅也。   二者細與心不相應者 後之三染。是不相應。無粗心數差別之相。其體微細。恆流不絕。故名相續生滅也。如十卷經雲。識有二種滅。何等為二。一者相滅。二者相續滅。生住亦如是。說四卷經雲。諸識有二種。生住滅所說流注生及相生住滅。亦如是。說經中直出二名。不別顯相。故今論主顯其相也對人分別中。   粗中粗者 前三中初二是也。   細中粗者 後三中初二是也。   粗中之細 前中後一。   細中之細 後中後一。以前中初二。俱在意識。行相是粗。凡夫所知。前中後一。是第七識。行相不粗。非凡所了後中初二。能所差別菩薩所知。最後一者。見相未分。唯佛窮了。此下明滅盡義。將說滅義。先明智緣。   言二種生滅依無明熏習而有者 是總說也。   所謂 以下別明因緣。   言不覺義者 根本無明也。   妄作境者 現識所現境也。通而言之。二種生滅。皆依無明為因境界為緣別而論之。依無明因故。不相應心起。依境界緣故。相應心而起。今明滅時。且依別義故。言因滅故不相應心滅緣故相應心滅也。具義而說。此二種各有二。因如四卷經雲。大惠。不思議熏及不思議反。是現識因。取種種塵。及無始妄想熏是分別事識因。言不思議熏者。所謂。無明以能熏真如不可量故。不思議反者。所謂。真如愛無明熏不可。遍而反。故此熏及反。甚微且隱。故所起現識行相。微細不是相應也。言無始妄相者。即此現識。以從本來未曾離想故。如上文雲。從本已來。未曾離念。故說無始無明。無始妄想義。亦如是。言種種塵者。猶是現識所現諸境。以此二法熏動梨耶自相令起七識波浪。以妄想及境粗而且顯故。所起七識。成相應心也。今此論中。互舉一邊故細中。唯說無明熏。粗中。單舉境界緣也。此就從細至粗之義。以明因緣差別相也。又四卷經。大惠。若覆彼真識。種種不實諸虛妄滅。則一切相識滅。是名相滅。相續滅者。相續所因滅。則相續滅。所依滅及所緣滅。則相續滅。所以者何。是其因故。依者。謂無始妄想熏。緣者。謂自心現等識境妄想。此經就通相門。故作是說。論約別義故。如前說也。若汎論生因緣。諸識各有四種因緣。如十卷經雲。有四種因。眼識得生。何等數四。一者不覺自內身取境界故。二者無始世來虛妄分別色境界熏習故。三者識自性體如是故。四者業見種種色相故。四卷經雲。四因緣故。眼識轉。謂自心現攝受不覺無始虛偽。過色習氣計著。識性自性。欲見種種色相。是名四種因緣。流處藏識轉識浪生。言自心現攝受不覺者。是明根本無明因。其色粗相。現識所現。不在識外。自心所攝故。言自心現攝受。言不覺者。無明不覺色塵非外故。能生眼識。令取為外。是為初因。言無始虛偽乃至計著者。是顯無始妄想熏習因謂現識本來取著色塵。由此習氣。能生眼識。令取色塵也。言識性者。是顯自類因。由前眼識自性分別。由此熏習後生眼識。如前自性也。言欲見種種色相者。是顯名言熏習因。謂前眼識。能見色相。意識緣此能見眼識。意言分別。取著欲見也。如說眼。其餘諸識。准之。可知。問曰以下。往復重明滅不滅義。言若心體滅則眾生斷滅無所依止者。自相梨耶名為心體。其餘諸識說名眾生。如十卷經雲。若相續識滅者無始世來。諸識應滅言唯癡滅故心相隨滅非心智滅者。但心動相滅。非動相滅。非動相滅。非動之心神滅。即是業相滅。自相不滅義也。問此識自相。為當一向染緣所起。為當亦有不從緣義。若是一向為緣所起。則染緣盡時。自相亦滅若便自相義門。不從染緣而成。則此自相自然而有。或有說者。心體但是業惑所辨。是異熟法故。或業盡時。本識頓盡。然於佛果。亦有福惠二行。所辨鏡智。相應淨識。雖復業惑。福惠所減之義不同。而其心義。二處無異。由是義說。心至佛果耳。或有說者。自相心體。舉體為彼無明所起。而有是動靜。令起。非是辨無合有。所以此心之動。因無明動名為業相。此動之心。本自為心名為自相。自相義門。不由無明。然即此無明。所動之心。亦有自類相生之義。是故雖無自然之過。而有不滅之理無明盡時。業相即滅。心隨始覺還歸本源評曰。二師所說皆有道理。皆依聖教之所說故。何者。若依顯了門如前說者。好是得瑜伽論等意故。若依隱密門如後說者。好得此起信論等意故。是不可偏執一隅。又亦不可如言取義。何以故。若如初說現而取義者。即是法我見。若後說而取義者。即謂人我執。故彼二義。皆不可說。雖不可說。而亦可說。以雖無所然。而非不然故。復次有四種熏習以下。廣釋生滅門。中有二。初正廣釋意在於前。此下第二因言熏明。何者上言。此識有二種義。能攝一切法。生一切法。其能攝義。上已廣說能生之義。猶未分明。是故此下。廣明此識二義。相熏能生一切染淨法義。於中有三。初即總明染淨熏義。二雲何以下。別顯二種熏習之相。三復次以下。總約二法明盡不盡義。初中言真如者。是本覺義。無明者是不覺義。良由一識含此二義。更互相熏遍生一切。此是正釋經本之中不思議熏變義也。餘文可解。問攝大乘說。要具四義。方能受熏故。說常法。不能受熏。何故。此中說以無明熏於真如。答彼論且約可思議熏故。說常法不能受熏。此論就於不思議熏故。說無明熏真如真如熏無明。如是二種熏義異故。二論不相違也。第二別明。中先明起染。初略後廣。言以熏習故即有妄心者。是業識也。以此妄心熏於無明。令彼無明不了無相。故使妄心有能見現諸境相故。言不覺念起現妄境界。不覺念起是轉相也。妄境界是現相也。以此境界熏前妄心。起七識浪執著前境。故言即熏妄心合其念著等。略說竟。此下廣釋。言增長念者。法執分別也。增長取者。四取煩惱也。言業識根本熏習者。以此業識熏習無明迷於無相故。起能見及境界相。見相相續生死不絕。此見及相。在梨耶識。彼三乘人雖離分別事識分段繫業粗苦。猶受梨耶微細行苦。故言三乘生滅苦也。言增長分別事識熏習者。所謂意識見愛煩惱之所增長故。能受三界繫業之果。故言凡夫業繫苦也。無明熏中。言根本熏習者。謂根本無明熏習真如。令其動念。是名業識。故言成就業識義也。言所起見愛熏習者。根本無明所起見愛。熏其意識。起粗分別。是名分別事識。如上文雲。意識現名分別事識。依見愛煩惱增長義故。言成就分別事識。起淨法中。亦先略後廣。略文可知。廣明中。言分別事識熏習者。通而言之。七種識皆名分別事識。義如前說。就強而言。但取意識。以分別用強遍緣諸事故。今此文中。就強而說。此識不知諸塵是轉識現故。執心外實有境界。凡夫二乘雖有趣向。而計為生死可厭涅槃可欣。不異本執。故名分別事識熏習。言意熏習者。通而言之。上五種識。皆為名意。義如上說。就本而說。但取業識。名之為意。以此識最細而作本。故業識義者。雖有動念。見相無別。唯是識量是為業識。此諸菩薩。智心妄動。無別境界。餘一切法。唯是識量。皆前粗執。似業識相。故名業識熏習。亦名意熏習。非謂無明所起業識即能覺知唯識道理也。用熏習中。差別緣者。為彼凡夫二乘分別事識熏習。而作緣也。能作緣者。從初發意菩薩。乃至諸佛。皆得作緣。如文廣說。平等緣者。為諸菩薩業識熏習。而作緣也。能緣者。法身菩薩已上。方得作緣。要依同體智力。故依於三昧乃得。平等見諸佛者。十解已上諸菩薩等。皆業識見佛報身。無量相好。皆無有邊離分齊相。故言平等見也。若在散粗心中。得見如是不思議相。則無是處。故言依於三昧乃得見也。未相應中。言意意識熏者。菩薩依於業識熏習。名之為意。凡夫二乘分別事識。名為意識。此中對彼法身菩薩證法身時離能見相故。說地前菩薩名意熏習。以依業識有能見相故。若依俗智見報佛義。則金剛已還皆有見相。通名業識熏習。如下說也。復次染法以下。第三總明淨盡不盡義。文相可解。復次真如自體以下。顯示正義分內正釋之中。本有二分。一釋法章門竟在於前。此下。第二釋義章門上立二種義。今依復次。先釋大義。於中亦二。先則總釋體大相大。復次以下。次明用大。言自體相者。總舉二種。本言一切眾生乃至諸佛無有增減畢竟常住。是釋體大。上立中雲。一者體大謂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減故。言從本以來性自滿足一切功德。以下廣釋相大。上雲。二者相大。謂如來藏具足無漏性功德故。復次真如用者以下。廣釋用大。上言。用大能生一切善因果故。言不知轉識現故見從外者。如上所說五種識內第二轉識。所現色相。不離轉識。而意識不知如是道理。謂自心外實有佛。身來為我說法也。言業識者。義如前說。然餘處說。地前所見。名反化身。地上所見。名受用身。為異已證未證故。今此中。說凡夫二乘所見。名為應身。十解初心以下所見。名為報身。為明菩薩深信唯識順業識義不計外來不同凡小故。又復此中。就此三賢菩薩依三昧心所見妙相故。屬報佛攝。餘經論中。約此菩薩散心所見粗相故。屬化身也。餘文分明故則可知。第三廣釋。立義分中二種乘義。而此二義。是釋用大。文中已兼顯故。不須別釋。如言諸佛本在因地發大慈修諸度行。乃至廣說。是初乘義也。如上立中雲。一切諸佛本所乘故。又說菩薩發心已玄見佛差別修證之相。是後乘義。上雲。一切菩薩皆乘此法到佛地故。復次已下。顯示正義。中大分有二。一正顯亦分所立法義竟。在於前。此第二開示從答八旨。雲方文相可解。對治邪執中有二。初別明治諸執。復次以下。總說究竟離邪執義。此中邪執。是佛法內。學大乘凡夫及二乘人所起執也。言人法二執者。計有總相宰主之者。名人我執。計一切法各有體性。名法我執。此中前五執者。皆依法身如來藏等總相之主。以起執著故。名人執。後一執者計五陰法各有體性故。名法執。文相可見。發趣分中。信成就發心。位在十解前在不定聚時。修習信心。逕一萬劫。信心成就。入正定位。即是十解。亦名十住。亦名十信。亦名習種性。如本業經雲。是信相善菩薩。於十千劫。行十戒法。當入十信心。入初住位。仁王經雲。習種性有十心。已超二乘一切善地。此習忍已前。行十善菩薩。有退有進。猶如輕毛隨風東西。雖以十千劫行十正道。發菩提心。乃當入習種性。彼經雲十千。此論一萬同一數也。言以少分見法身故隨其願力能現八相利益眾生者。如華嚴經歎十住中初發心住菩薩雲。此發心菩薩。得如來一身無量身。悉於一切世間。示現成佛故。又瑜伽論雲。彼及所餘。於無餘依涅槃界中。般涅槃者。於十方界。當知。究竟不可思議。數數現作一切有情諸利益事。是名最極如來祕密。此祕密勝解行地修行菩薩。下忍轉時。隨其勝解。差別而轉。從此轉勝。乃至九地。展轉增進。第十地中。最善清淨。當知。如來如是祕密不可思議。超過一切度量境界。如是等文。皆十解以上菩薩。能起八相之化物也。言如經中說或有退墮惡趣者非其生實退乃廣說者。如本業經雲。七住以前名為退分。若不值善知識者。若一劫乃至十劫。退菩提心。如淨目天子法財王子舍利弗等。欲入第七住。其中值惡知識因緣故。退入凡夫。不善惡中。今釋此意。但是權語。非實退也。言解行發心。位在十行十迴向也。證發心中。言三者業識心微細起滅故者。欲明菩薩二智起時非專無累。不同佛地。是故猶有微細動念。謂根本業。不相應染。恆行不絕。與二智俱故。言發心有三種相。非謂業識亦為發心之行德也。以起滅為其相故。言於色究竟處示高大身者。如十卷經偈雲。欲界及無色佛。不彼成佛。色界中。上天離欲成菩提。今釋此經意雲。若論實受用身之義。遍於法界。無處不在。而言唯在彼天之身而成佛者。為菩薩所現色相。化受用身。非實報身。唯在彼天。為顯此義。故言界也。此後二分者。但可依文深起信心。懃息妄想。不可執言。分別是非。以諍論故。今釋煩不更消息也。   大乘起信論別記(末終)                塞部撰   萬治二歲九月吉日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44 冊 No. 1846 大乘起信論義記   No. 1846 [cf. Nos. 1666, 1847]   大乘起信論義記捲上   京兆府魏國西寺沙門釋法藏撰   夫真心寥廓。絕言象於筌蹄。沖漠希夷。亡境智於能所。非生非滅。四相之所不遷。無去無來。三際莫之能易。但以無住為性。隨派分岐。逐迷悟而升沈。任因緣而起滅。雖復繁興鼓躍。未始動於心源。靜謐虛凝。未嘗乖於業果。故使不變性而緣起染淨恆殊。不捨緣而即真凡聖致一。其猶波無異水之動故。即水以辨於波。水無異動之津故。即波以明於水。是則動靜交徹。真俗雙融。生死涅槃夷齊同貫。但以如來竷@。根熟易調。一稟尊言無不懸契。大師沒後。異執紛綸。或趣邪途。或奔小徑。遂使宅中寶藏叵濟乏於孤窮。衣內明珠弗解貧於傭作。加以大乘深旨。沈貝葉而不尋。群有盲徒。馳異路而莫返。爰有大士。厥號馬鳴。慨此頹綱。悼斯淪溺。將欲啟深經之妙旨。再曜昏衢斥邪見之顛眸令歸正趣。使還源者可即返本非遙。造廣論於當時。遐益群品。既文多義邈。非淺識所闚。悲末葉之迷倫。又造斯論。可謂義豐文約。解行俱兼。中下之流。因茲悟入者矣。然則大以包含為義。乘以運載為功。起乃對境興心。信則於緣決定。往復折徵。故稱為論。故雲大乘起信論。餘義下當別辨。將釋此論。略開十門。一辨教起所因。二諸藏所攝。三顯教分齊。四教所被機。五能詮教體。六所詮宗趣。七釋論題目。八造論時節。九翻譯年代。十隨文解釋。   初教起因者。略有十因。一依何智。二示何法。三雲何示。四以何顯。五依何本。六藉何力。七為何義。八以何緣。九由何起。十幾何益。初依何智者。謂依論主洞契心源之智。隨機巧妙之辯。十地論雲。歎辨才有三種。一真實智。謂無漏智故。二體性成就無量義辨才故。三者果字義成就。復是滑利勝上字義成就故。解雲。此初是根本智為依。二是後得智為因。三是言說教為果。是故教起內依智也。二示何法者。謂一心。二門。三大。四信。五行等法。此即是大乘之中起信之法。是所示也。三雲何示者。謂以巧便開一味大乘。作法義二種。分一心法。復作二門。析一義理。復為三大。由此善巧而得開示。四以何顯者。謂妙音善字譬喻宗因。方令義理明瞭顯現。五依何本者。謂佛聖言。及正道理。定量為本。六藉何力者。謂歸命三寶。承力請加。賴彼勝力。有所分別故。能造論。七為何義者。謂助佛揚化。摧邪顯正。護持遺法。令久住世。報佛恩故。八以何緣者。謂緣於眾生欲令離一切苦得究竟樂故。造斯論。九由何起者。謂由菩薩大悲內融愍物長迷。由此造論。法施群品。十幾何益者。略有六種。一未信者。令生信故。二已信者。令得聞慧故。三已聞者。令得思慧故。四已思解者。令得修慧故。五已修行者。令證入故。六已證入者。令圓滿故。略有如是十因緣故。令此教興。更有六因。如瑜伽六十四雲。欲造論者。要具六因。一欲令法義當廣流布故。二欲令種種信解有情。由此因緣。隨一當能入正法故。三為令失沒種種義門。重開顯故。四為欲略攝廣散義故。五為令顯甚深義故。六欲以種種美妙言辭。莊嚴法義生淨信故。此論下八因緣等。及十住毘婆沙論。並大毘婆沙等。各有因緣。可尋彼知之。   二明藏攝分齊者有二。初約所詮三故。教則為三。後約所為二故。教則為二。前中為詮三學故立三藏。一修多羅藏。或雲素怛藍。或雲修妒路等。並以應語梵名。難得曲耳。此翻名契經。謂契理合機故。名為契。貫穿縫綴。目以為經。佛地論雲。貫穿攝持所應說義及所被機故。名素怛藍。即詮定之教。契經即藏。持業釋。二名毘奈耶藏。或雲毘那耶。或雲毘尼。古翻名滅。謂身語意惡。焚燒行者義同火然。戒能止滅。故稱為滅或。雲清涼。以能息惡炎熾相故。今翻為調伏。謂調是調和。伏是折伏。則調和控御身語意業。制伏除滅諸惡行故。調伏是行。即所詮戒行。調伏之藏。依主釋。以從所詮為名故。三阿毘達磨藏。或雲阿毘曇。古譯為無比法。謂阿毘雲無比。達磨雲法。即無分別智分別法相。更無有法能比於此故。雲無比法。今譯為對法。謂阿毘是能對智。達磨是所對境法。謂以正智。妙盡法源。簡擇法相。分明指掌。如對面見。故雲對法。對法是所詮之慧。即對法之藏。亦依主釋。從所詮為目。又或名伏法擇法數法通法大法等。並隨義之名。如餘說。問若此三藏於彼三學各詮一學。何故雜集論第十一雲。復次開示三學立素怛藍。開示戒定名毘柰耶。開示慧學名阿毘達磨。答若依剋性門。如前各詮一。若依兼正門。則如集論說。以經寬故具三。律次具二。論狹唯一。亦是本末門。謂經是本。餘二次第末也。此論於彼三藏之中。對法藏攝。問如瑜伽八十一雲。謂諸經典。循環研覈。摩怛理迦。且如一切了義經。皆名摩怛理迦。謂於是處世尊自廣分別法相。准此文證。縱對法藏。亦是佛說。此論既是如來滅後菩薩所作。何得亦入達摩藏收。答有二義。一准瑜伽。是彼種類故。入彼攝。二准摩訶摩耶經。佛說馬鳴善說法要。既言善說。即是如來懸印所說。故知亦得入此藏收。因此通論。如來說法有其三種。一佛自說。二加他說。三懸許說。此論即當懸許說也。二約所為二故。教即為二者。但根有利鈍。法有淺深故。合三藏分為二種。故莊嚴論第四雲。此藏由上下乘差別故。復說為聲聞藏及菩薩藏。問。彼三及二雲何名藏。答由攝故。謂攝一切所應知義。解雲。是故為彼聲聞鈍根下乘依法執分別。施設三藏。詮示聲聞理行果等。名聲聞藏。為諸菩薩利根上乘依三無性二無我智。施設三藏。詮示菩薩理行位果。名菩薩藏。問經中為諸緣覺說因緣法。何故獨覺不立藏名。答若依普超三昧經及入大乘論。即約三乘而立三藏。今依攝論及莊嚴論。約上下乘分為二藏。故不立也。問何故二教廢立不同。答但彼獨覺與此聲聞有同有異。謂約教行少分不同。分三乘藏。約彼理果全體不殊故。合為一藏。謂同斷我執同證生空。果同羅漢。故不別立。是故經論開合不同。如是此論二藏之中菩薩藏攝。   第三顯教分齊者。於中有二。先敘諸教。後隨教辨宗。前中此方諸德立教開宗紛擾多端。難可具陳。略述十家。如華嚴疏中。又古代譯經。西來三藏。所立教相。亦有多門。略舉五家。亦如彼說。今中天竺國三藏法師地婆訶羅。唐言日照。在寺翻譯。余親問。說雲。近代天竺那爛陀寺。同時有二大德論師。一曰戒賢。一曰智光。並神解超倫。聲高五印。六師稽顙。異部歸誠。大乘學人仰之如日月。獨步天竺。各一人而已。遂所承宗異。立教互違。謂戒賢則遠承彌勒無著。近踵護法難陀。依深密等經瑜伽等論。立三種教。以法相大乘為真了義。謂佛初鹿園轉於四諦小乘法輪。說諸有為法從緣生。以破外道自性因等。又由緣生無人我故。翻彼外道說有我等。然猶未說法無我理。即四阿含經等。第二時中。雖依遍計所執。而說諸法自性皆空。翻彼小乘。然於依他圓成。猶未說有。即諸部般若等。第三時中。就大乘正理。具說三性三無性等。方為盡理。即解深密經等。是故於彼因緣生法。初唯說有。即墮有邊。次唯說空。即墮空邊。既各墮邊。俱非了義。後時具說所執性空。餘二為有。契合中道。方為了義。此依解深密經判。二智光論師遠承文殊龍樹。近稟提婆清辯。依般若等經中觀等論。亦立三教。以明無相大乘為真了義。謂佛初鹿園為諸小根說於四諦。明心境俱有。次於中時。為彼中根說法相大乘。明境空心有唯識道理。以根猶劣未能令入平等真空故作是說。於第三時。為上根說無相大乘。辨心境俱空。平等一味為真了義。又初則漸破外道自性等。故說因緣生法決定是有。次則漸破小乘緣生實有之執。故說依他因緣假有。以彼怖畏此真空故。猶在假有而接引之。後時方就究竟大乘。說此緣生即是性空平等一相。是故即判法相大乘有所得等。為第二時非真了義也。此三教次第。如智光論師般若燈論釋中。引大乘妙智經說。問此二所說。既各聖教互為矛楯。未審二說可和會以不。答此有二義。謂無會無不會。初無會者。既並聖教隨緣益物。何俟須會。即是智論四悉檀中。各各為人悉檀。是故雖有相違。而不可會。亦是攝論四意趣中。眾生樂欲意趣。於一法中或讚或毀。是故二說不須和會。二無不會者。通論此二所設教門。了與不了有其二門。一約攝生寬狹。言教具闕。以明瞭不了。二約益物漸次。顯理增微。以明瞭不了。初中有二。先約攝生寬狹者。依解深密經。初時唯為發趣聲聞乘說。第二時中唯為發趣大乘者說。此二各唯攝一類機。攝機不盡。故各非了。第三時中普為發趣一切乘者說。此中攝機普該諸乘。故雲普為一切乘說。攝機周盡。方為了義。二約言教具闕者。約機取教。則初時唯說小乘。第二唯說大乘。第三具說三乘。前二各互闕教不具。故非了義。後一具三乘。教滿為了義。由此等義。是故第三方為了義。戒賢所立依此門判。第二門內亦二。初約益物漸次者。謂初時所說唯令眾生得小乘益。益未究竟。故非了義。第二時中雖益通大小。然不能令趣寂二乘亦得大乘。是故此說亦非盡理。第三時中普皆令得大乘之益。縱入寂者亦令迴向大菩提故。是故經雲。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又雲。若以小乘化。我則墮慳貪。此事為不可。是故此說方為了義。二約顯理增微者。初說緣生以為實有。次說緣生以為假有。後說緣生方是性空。前二所說顯理未周。會緣未盡。故非了義。後一顯理至究。會緣相盡。故為了義。由此等義。是故第三方為究竟了義大乘。亦即初唯小乘。次具三乘。後唯一乘故也。智光所立依此門判。由有如此二種門故。是故聖教各依一勢以明權實。互不相違。問若如所說。兩宗各初唯說小乘。何故華嚴亦最初說。而非小乘。答此難諸德總有三釋。一雲。約漸悟機立三法輪有此漸次。若頓悟機。則最初亦說彼華嚴等。若爾。密跡力士經初時具說三乘之法。此為其漸。為其頓耶。若是漸教。應唯說小。若是頓教。應唯說大。是故難解。一雲。若依顯了門。則如前有此三法次第。若約祕密門。則同時皆有。若爾。則初時小顯而大密。何不以大顯而小密耶。又判此顯密。出何聖教。理既不齊。又無聖教。故亦難依。一雲。但是如來圓音一演。異類等解。就小結集。故唯說小。就大結集故唯說大。就通結集故說三乘。若爾。說華嚴時。何故聲聞不聞自所聞。乃如聾盲無所見聞。是亦難解。今解此難。汎論如來圓音說法。大例有二。一為此世根定者說。二為此世根不定說。初中自有三節。一或有眾生。此世小乘限性定者。唯見如來從始至終但說小乘。如小乘諸部不信大乘者是。二或有眾生。此世三乘根性熟者。則唯見如來從始至終但說三乘。如密跡力士經。說佛初鹿園說法之時。無量眾生得阿羅漢果。無量眾生得辟支佛道。無量眾生發菩提心住初地等。廣如彼說。大品經中亦同此說。是故後時所說皆通三乘。如諸大乘經中說也。三或有眾生。此世一乘根性熟者。則唯見如來初樹王下華藏界中。依海印三昧。說無盡圓滿自在法門。唯為菩薩。如華嚴經等說。是故諸說各據當根所得。互不相違也。二不定根者有二位。一此世小乘根不定故。堪可進入三乘位者。則初聞唯小為不了教。次唯說大亦非了教。後具說三乘方為了義。故有深密經中三時教也。二此世小乘根不定故。堪可進入一乘位者。則初聞小乘為不了教。次通三乘亦非了教。後唯說一乘方為了教。智光所立當此意也。是故由有於此世中根定不定二位別故。令此教門或有前後。或無前後也。上來總明敘會諸教竟。第二隨教辨宗者。現今東流一切經論。通大小乘。宗途有四。一隨相法執宗。即小乘諸部是也。二真空無相宗。即般若等經。中觀等論所說是也。三唯識法相宗。即解深密等經。瑜伽等論所說是也。四如來藏緣起宗。即楞伽密嚴等經。起信寶性等論所說是也。此四之中。初則隨事執相說。二則會事顯理說。三則依理起事差別說。四則理事融通無礙說。以此宗中許如來藏隨緣成阿賴耶識。此則理徹於事也。亦許依他緣起無性同如。此則事徹於理也。又此四宗。初則小乘諸師所立。二則龍樹提婆所立。三是無著世親所立。四是馬鳴堅慧所立。然此四宗亦無前後時限差別。於諸經論亦有交參之處。宜可准知。今此論宗意當第四門也。   第四教所被機。說有二重。一約權教。即五種姓中。菩薩種姓及不定性。是此所為。餘三非此。以無分故。如瑜伽等說。二約實教。一切眾生皆此所為。以無不皆當得菩提故。問若諸無姓亦當成佛。何得說有無姓有情。答論有二釋。故佛性論及寶性論。同為謗大乘人。依無量時故作是說。非謂究竟無清淨性。佛性論第二卷中。判說無佛性是不了教故也。准此當知。永無種姓非盡理說。楞伽文說可知。問如有難言。若諸眾生等有佛性必當得佛。則眾生雖多。要當有盡。是為大過。又若悉有性。令最後菩薩闕利他行。以無所化諸眾生故。闕行成佛。不應道理。又令諸佛利他功德亦則斷絕。以無所化機緣感故。如是三難。若為得通。答此所設難。並由妄見眾生界故。妄起此難。故不增不減經雲。大邪見者見眾生界增。見眾生界減。以不如實知一法界故。於眾生界起增減見。問我所說義扶此經文。何者。若諸眾生悉皆有性。並當解脫。則眾生有減。今立有此。無性眾生常在世間。故無增減。答若爾。汝於有性既起減見。即於佛界必起增見。此增減見不離汝執。當知經意明一切眾生一時成佛。佛界不增眾生界不減。故彼經雲。眾生即法身。法身即眾生。眾生法身義一名異。解雲。況眾生界。如虛空界。設如一鳥飛於虛空。從西向東。□□Z□□□□□□□□□□□□□□□埤□娙□□□□□埤□椸□示□□□□□□奊露□□埤□檳□□□□褓褥j□呥捸毅瞗熬a□□□鞳慼慼慼摯e□□檢□姜D崙□□□□逆□輦復□榙□□奢□□□□□始□□□練□□禰蝖慼慼慼潑O□□□□誇驛□□□□□□□訿□□埤□誇□□t□□□□□襉□□騿□□□□□□□□妱□□t□□□□□襉□□□□□□□□□裀□馜騿□□□奪□□□□椸□耔□褾□妧□□埤□□稫槬□餺□□□□□送□孋ョ慼潦_□裀□□□J樂□□□□裀□□□殮□□馞□□裀□□倫□□□□□□□規□□□□□觶□□稫槭飀□□鞳摹[□□送□E□□□□□玲□□□□g□□祊□騖飀□□□□□□覘露□□t□□□誇□檢□□□□□□饈榮□埤□□□□□寮覂□騖飀□G□覕埤□橫□□覜送□孋ョ_E囊埤□檳奮□鷺□訇□□□褾□□□礹訪□□送□襤鞢撮痋慼歎牷慼慼慼慼犛喊訄鞢慼撢I槁□□榮□□□□□褾□□姈J榜騮□□□裀□□□□埤□□□妧□□□椽矩列□□□□□碌妻妙□□離奮□□娏飼褓□□餾聾妶妧□襤鞢暱滿p埤□觸□馘祟j□活式慼慼慼撐z□妧□襤鞢慼慼慼慼慼撢b埤□□規□詫□榻奮□□橀□餾□□奪□觸□□□□□□□馜饈驈□□奮□□□□侄箵鞳慼慼樊厗J□□尨□嫨□部散耙□§□□□□□麧□□芧磥□¥嚏慼慼慼慼樂m□□□慼慼澆□□譣c□□□櫫□寣慰^□□□陞□§□□詩藎□澣‥□□萬大□胤□‥□嫨□¥孱□¥□□□□□□耨□□□¥悅□□西□ㄐ毆b□|□□意□慦燒擨□§□孤□譣¥悅垤□□□艦觩咦奔扣□部糯□蕁溣c咦戧□W溣¥薄慼槨縑慝□□試漥鍣□杜蒬萬劫。第七位如法華第三雲。我滅度後。復有弟子。不聞是經。不知不覺菩薩所行。自於所得功德。生滅度想。當入涅槃。我於餘國作佛。更有異名。是人雖生滅度之想。入於涅槃。而於彼土求佛智慧。得聞此經。唯以佛乘而得滅度。更無餘乘。除諸如來方便說法也。解雲。此最利根亦捨分段入涅槃已。即於佛土受變易身。受佛教化入於大乘。亦有人解此經文。是變化聲聞。理定不然。若是化作。必為引攝實類眾生。若彼眾生受此引攝。亦學先入無餘涅槃。後方迴心。而汝所執無餘灰斷。即便誤彼所引眾生。是則諸佛菩薩等。於彼眾生使成大怨。何名大悲方便攝化。既無此理。故知入寂迴心。定非變化。此上七位並是定性二乘要入寂已方乃迴心。不同不定性人未入寂前有迴心故。問為一切定性二乘入寂悉皆迴心。為有不迴者。答一切皆迴。何以得知。法華論雲。授聲聞記有其二種。一者如來。二者不輕菩薩。所授聲聞有四種。一決定聲聞。二增上慢聲聞。三退菩提心聲聞。四應化聲聞。後二聲聞以根熟故。佛為授記。謂應化聲聞退已還發菩提心也。決定聲聞增上慢人以根未熟。菩薩與記。方便令發菩提心也。解雲。決定聲聞既在所記之中。故知定有發菩提心。又既但雲根未熟。不言總不熟。故知定有性。又彼論雲。我不殊汝。汝等皆當作佛者。示諸眾生皆有佛性也。解雲。此是菩薩與記。明知定性聲聞有佛性也。問何故新翻經論說有入寂定性二乘不迴心耶。答新經論中。據未入寂定不迴心。入寂已去彼不說故。故不相違。又教有了非了。別如佛性論辨。故不可怪。又涅槃經中。言佛性有無。皆不解我意者。明佛性法離有離無。隨言執取。是不解意。非謂說有一分無性。佛性論雲。是故佛性決定是有。離有離無。此之謂也。是故一切眾生皆此所為。餘經論皆准此釋。   第五能詮教體者。略作四門。一隨相門。二唯識門。三歸性門。四無礙門。初中有四句。一或唯以名句文為性。以聲是依非正體故。唯識論雲。若名句等不異聲者。法詞無礙。境應無別。二或唯以音聲為性。名句文等聲上屈曲。假立無體故。雜集論雲。成所引聲。謂諸聖說。三或具前二事。方為其性。維摩經雲。有以音聲語言文字為佛事。又十地論中說者以二事說。聽者以二事聞。謂聲名等也。問大乘中聲表善惡。聲是無記。名句文亦是無記。雲何無記為聖教體。答諸佛菩薩後得智說故。俱是善也。十地論名善字等是也。四或俱非二事以為其性。以說即不說故。文字性離故。經雲。夫說法者無說無示。其聽法者無聞無得。此之謂也。於此四句中。別取前三通小乘。具斯四說為大乘。又此四句合為一教。互有無礙。是大乘教也。二唯識門者。謂說者識現為增上緣。令聞者識文義相現。下論雲。若離心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又攝論名為言說識。又聞者識上聚集現等。是故一切聲名句等。皆是自心之所顯現。下論雲。唯依心現不離真如。三歸性門者。此識無體唯是真如。下論雲。是故一切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易。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以一切言說假名無實。但隨妄念不可得故。准此而知。四無礙門者。謂於前三門。心境理事。同一緣起。混融無礙。交徹相攝。圓明自在。不相障礙。以為教體。以一心法有二門故。皆各總攝一切法故。思以准之。五教通諸法門者。謂遍於六塵一切所知境總為生解之義。悉為教體。准之。   第六所詮宗趣者。先總後別。總中以一心法義為宗。信行得果為趣。即具境行果三也。此中境有二種。一法二義。如下文辨。行亦二種。一行體。謂四種信心。二行用。謂五門修行。亦如下顯。果亦二種。一分果。謂令得入位。二滿果。謂成如來。並如下辨。宗之與趣何別老。謂當部所崇曰宗。宗之所歸曰趣。二別顯宗趣。略有五重。一教義相對。以教說為宗。用義意為趣。如下文令捨言取意等。二理事相對。舉事為宗。顯理為趣。如下文從生滅門入真如門等。三境行相對。以真俗境為宗。觀心行為趣。四證信相對。以成信不退為宗。登地入證為趣。五因果相對。以因為宗。剋果為趣。此五亦是從前起後。漸次相由。准釋可知。   大乘起信論 第七釋論題目者。大者。當體為目。包含為義。乘者就喻為稱。運載為功。法喻合舉。大乘所信之境。體能為義。起信即能信之心。澄淨為性。心境合目故雲大乘起信。此即大乘之起信。是對境揀心。非是證等也。又亦起大乘之信。則對宗別行行。非小乘信也。又大者就義。謂體相用三大莫過。乘者約用。謂即佛性三位成運。自性住佛性為所乘。引出佛性為能乘。至得果佛性為乘所至處。三義體用唯一心轉。是故亦乘亦大。持業釋也。又依雜集論。由與七種大性相應故名大乘。一境大性。以菩薩道緣百千等無量諸經廣大教法為境界故。二行大性。正行一切自利利他廣大行故。三智大性。了知廣大補特伽羅法無我故。四精進大性。於三大劫阿僧祇耶。方便勤修無量難行行故。五方便善巧大性。不住生死及涅槃故。六證得大性。得如來法身無所畏不共法等。無量無數大功德故。七果大性。窮生死際示現一切成菩提等。建立廣大諸佛事故。解雲。前五約因。後二就果。瑜伽顯揚亦同此說。莊嚴論中。六名果大。謂得法身等。七名事大。謂示成菩提等。餘同此也。又有七義釋大乘。如十二門論辨。起謂發起。以有本覺內熏為因。善友聞熏用大為緣。於此勝境發希有信能令心淨。如水清珠。唯識論中。信別有三。一信實有。謂於諸法實事理中深信忍故。二信有德。謂於三寶真淨德中深信樂故。三信有能。謂於一切世出世善。深信有多力能得能成。起希望故。依梁攝論亦有三種。一信實有。自性住佛性。二信可得。引出佛性故。三信無窮功德。至得果佛性。又下文四種信心具尋辨之。何故但明信而不言餘行。以是行本故。論為初機故。故下文雲。自信己性。知心妄動。修遠離行等。又華嚴雲。信為道源功德母等。此中起信。據信成就處說。謂入住不退。使前信心成根不失故也。論者是集議論也。謂假立賓主。往復折徵。論量正理。故名為論。是故名為大乘起信論也。   馬鳴菩薩造 馬鳴之名。依諸傳記。略有三釋。一以此菩薩初生之時。感動諸馬悲鳴不息故。立此名也。二此菩薩善能撫琴。以宣法音。諸馬聞已鹹悉悲鳴。故立此名。三此菩薩善能說法。能令諸馬悲鳴垂淚不食七日。因此為名也。言菩薩者。依諸論解。亦有三釋。一雲。若具言之。應雲菩提薩埵。菩提。此雲大覺。即所求也。薩埵。此雲有情。即所度也。從境為名耳。若從心說。即唯悲與智也。二雲。菩提是所求法。薩埵是能求人。心境合明。人法雙稱。故雲菩提薩埵。三雲。薩埵名勇猛。謂有志有能。於大菩提勇猛求故。立此名也。言造者製作也。   第八造論時節者。諸說不同。今依摩耶經雲。如來滅後六百歲已。九十六種諸外道等。邪見競興。毀滅佛法。有一比丘。名曰馬鳴。善說法要降伏一切諸外道輩。七百歲已有一比丘名曰龍樹。善說法要。滅邪見幢。燃正法炬。以此經文為定說也。   真諦三藏譯 第九翻譯年代者。譯經紀雲。沙門波羅末陀。此雲真諦。亦云狗那羅陀。此曰親依西印度優禪尼國人。景行澄明。器宇清肅。風神爽拔。悠然自遠。群藏廣部罔不措懷藝術異解。偏素諳練。歷遊諸國隨機利見。以梁武帝泰清二年歲次戊辰。見帝於寶雲殿。帝敕譯經。即以太清二年。訖承聖三年歲次甲戌。於正觀寺等。譯金光明經。彌勒下生經。大乘起信論等。總一十一部合二十卷。此論乃是其年九月十日。與京邑英賢慧顯智愷曇振慧旻等。並黃鉞大將軍大保蕭公勃等。於衡州建興寺所譯。沙門智愷筆授。月婆首那等譯語。並翻論旨玄文二十卷。屬侯景作亂。乃適豫章始興南康等。雖復棲遑。譯業無輟。即汎舶西歸。業風賦命。還飄廣州。屬廣州刺史穆國公歐陽頠延住制止寺。請譯經論。自陳永定元年歲次丙子。至訖泰建元年己丑歲。更譯佛阿毘曇經論。及俱捨攝論等。總陳梁二代。敕譯經論。四十四部一百四十一卷。然真諦或鋪坐具跏趺水上。若乘舟而濟岸。接對吏君。而坐具無污。或以荷藉水。乘而度之。如斯神異其例甚多。◎   ◎第十隨文解釋者。此論三分。謂序正流通。釋有三門。一約論主。二約論法。三約益生。初中三者。論首三頌歸敬請加。即是論主起行所依。二從論曰下。為物宣說。正成論主法施之行。三末後一頌。結說迴向。即是隨行所起大願。是故三分。但成論主光顯佛日法施群生之行願也。二約法三者。初因緣分。是法起所因。為序。二立義分下。正顯所說為正宗。三勸修利益分。歎法勝能。為流通。由此三分令法無失。久住不墜。三約益生三者。一因緣分。舉法為機。二立義分下正授解行。三勸修分。舉益勸修。令佛種不斷。是故三分。方成眾生入法之行。上三門中。前一別辨。後二合釋。是故五分皆是正宗。以俱是論主正所作故。今但依初門。先解序內三頌。為明歸敬辨意分也○今釋此文。略作五明。一明諸論有無。二歸敬之意。三能歸儀式。四所歸勝相。五釋文。初中。或有具敬三寶。如智論攝論等。或唯歸佛寶。如地持論。或但歸人法。如十地論。或直說無歸。如十二門論。此並作者之意。廣略無在。如龍樹廣論。已具歸依。十二門略論。故不別辨。二敬意者。一為荷恩故。謂若無佛說。法起無由。若無其法。無所生解。若無僧傳。己則不聞。由此三恩。得成慧悟。今傳此法。理須念恩致敬。二請加護故。謂末代澆時傳化不易。若不仰請三寶威力。無由自通。故須致敬。三為生信故。謂論主自是不足之人。率己造論。人不信受。要歸三寶。示有宗承。令物生信。四敬儀故。謂如世間忠臣孝子。凡有所作。先啟白君父。今此菩薩敬重三寶。過於君父。欲作此論。光暉佛日。豈不敬啟。五表勝故。謂如成實論說。三寶是吉祥境界。標之在首。以顯勝故。六益物故。謂如雜心說。為令眾生於三寶中。發心趣求。信解觀察。供養歸依。是故頂禮。三能歸異相者。無過三業。謂表佛天眼見其身禮。表佛天耳聞其語讚。表佛他心知意觀察。又若在亦見亦聞處具三業禮。若在唯見不聞處。以身意禮。若在唯聞不見處以語意禮。若穭ㄔi見聞處。唯意業禮。又除三業過。成三業善。表三輪因。故准此也。四顯所敬勝相者。明三寶之義。廣如別章。五釋文者。三頌分二。初二明歸敬三寶後一申其敬意○前中亦二。初歸命者。顯能歸誠至。二盡十方下明所敬深廣。   歸命 前中歸者。是趣向義。命謂己身性命。生靈所重。莫此為先。此明論主得不壞信。盡己所重之命。歸向三寶。請加制述。故雲歸命。二歸是敬順義。命謂諸佛教命。此明論主敬奉如來教命傳法利生。故雲歸命。問歸命與稽首何別。答智論雲。如小乘經中。毘沙門王歸命釋迦稽首餘佛。論主將非為初重後輕。以小乘人偏賀釋迦之恩故有斯也。又釋。通論。皆具三業。別分。稽首屬身。歸命是意。三業之中。意業為重。如仙人起瞋令三國人死等。可知○二所敬中亦二。   盡十方 初盡十方者。明所敬分齊。然有二義。一雲。非直歸於一方三寶。乃欲盡於十方齊敬。二雲。於十方內非直各歸一二等剎。亦乃一一方所各盡彼方無盡世界一切三寶。何以爾者。顯三寶普遍故。敬心廣大故。簡異小乘故。為論標幟故。故盡十方也○二辨所敬三寶。於中三。初三句明佛寶。次三句明法寶。後一句明僧寶。   最勝業遍知色無礙自在救世大悲者 初佛寶中。作四門釋。一約三業分別。最勝者標佛位也。謂過小曰勝。超因曰最。以障盡德圓果成極位故雲最勝也。業者即總舉諸佛三輪業用謂最勝之業。最勝即業。二釋可知謂遍知意業勝。無礙身業勝。悲救語業勝者。謂結德屬人。謂具上諸德之者。所謂佛也。二約二利分別者。最勝業總舉。遍知等別顯自利德。於中內有遍知之智。外有無礙之色。勝鬘經雲。如來色無盡。智慧亦復然等。亦同此也。救世等別顯利他德。二利圓滿之者謂佛也。三約三德分別。一者最勝業是總標。遍知顯佛大智功德。二色無礙明佛大定功德。謂依定發通。現色無礙。三救世等明佛大悲功德。攝大乘論明佛受用身功德。唯說此三也。四按文解釋者。此中但明報化二身。以法身入法寶攝故。最勝如初釋。業謂業用。遍知有二。謂一真智遍知心真如門恆沙功德等。二俗智遍知心生滅門緣起差別等。理量齊鑒。無倒遍知。色無礙者。如來色身自在無礙。乃有多種。如華嚴不思議法品說。今略辨四種。一大小無礙。謂一一根皆遍法界。而亦不壞諸根之性。又亦不雜諸根之相。二互用無礙。謂諸根相作而不相礙。三理事無礙。謂現色蕭然而不礙舉體性空。妙理常湛而不礙業用無方。下文雲。色即智說名智身等。四應機無礙。謂圓迴之身。十方齊應。多機頓感。身亦不分而普現。在此而不礙彼。在彼而不礙此。坐不礙行等。思以準之。救世等者。世謂世間。有其三種。此明眾生世間。是所救也。救謂能救。即如來大悲。悲亦有三種。謂緣眾生法及無緣。無緣之悲。三中最勝。故雲大悲。佛性論雲。悲者暫救濟不能真實救。大悲者能永救濟。恆不捨離者。謂結德屬人。可知。佛寶竟。   及彼身體相法性真如海無量功德藏 第二法寶中。汎論法寶有四種謂教理行果。於此四中。教淺理深。行分果圓。今此所歸唯取深圓但歸理果。是故約彼佛身以明法寶。是果法也。顯身之體相。是理法也。文中三句分二。初一標。後二釋。初中及者有二義。一是相違義。顯此法寶與前佛寶是二事。故雲及。二是合集義。非直敬於佛寶。亦乃及敬法寶。此中及言。顯佛與法是非一義。彼身體相。顯佛與法不相離。是非異義。體謂體大。相謂相大。以用大中辨佛受用變化二身。是故體相二大自是法身。屬法寶攝。以彼用大依體相起。會用歸本。故雲彼身體相也。下二句釋中。初法性等者。釋體大也。無量功德藏。釋相大也。法性者。明此真體普遍義。謂非直與前佛寶為體。亦乃通與一切法為性。即顯真如遍於染淨通情非情深廣之義。論雲。聹野芞々丹W為佛性糮D眾生數中名為法性。言真如者。此明法性遍染淨時無變異義。真者體非偽妄。如者性無改異。海者約喻釋疑。疑雲。真既不變。雲何隨於染淨。既隨染淨。雲何不變。釋雲。如海因風起於波浪。波雖起盡。濕性無變。無變之性不礙起浪。浪雖萬動。不礙一濕。是故動靜無二法準思之。又釋。顯此真如具德如海。華嚴雲。譬如深大海。珍寶不可盡。於中悉顯現。眾生之形類。甚深因緣海。功德寶無盡。清淨法身中。無像而不現。又有奇特十種相。並況真如。準釋可知。次釋相大中。謂此法身如來藏中。含攝蘊積無邊恆沙性功德。故雲藏。有義。此中亦攝教行二法。謂教含所詮之功德。行攝所成之功德。是故亦云無量功德藏也。當知此中通四法寶俱有含藏。法寶竟。   如實修行等 第三僧寶者。僧通凡聖。寶唯聖位。聖通大小。菩薩為勝。是故此中唯歸地上大菩薩僧。謂證理起行名如實修。下文雲。依法力熏習是地前行。如實修行是地上行。滿足方便是地滿位。此中等者。舉中等取前後也。又依寶性論。就地上菩薩約正體後得說二修行。彼論雲。一如實修行。了如理一味。二遍修行備知一心有恆沙法界。今此文中舉正體等取後得。故雲等也。依法集經。總括萬行為二修行。彼經雲。如實修行者。發菩提願。不放逸修者。謂滿菩提願。復次如實修行者。謂修行佈施。不放逸修者。不求報等。此中亦舉初等取後。可知。歸敬三寶竟○第二申敬意中。餘論之首多申二意。謂利自他法久住等。今此文中略申三意。一為益眾生故。二為佛種不斷故。三為法久住故。即此教法久住。亦是佛種不斷。如金剛般若無著論中。由善付屬般若波羅蜜流行世間。為佛種不斷。文中四句分三。初一舉所為人。二明所成益。三成益意。   為欲令眾生除疑捨邪執起大乘正信佛種不斷故 初中所為眾生雖多三聚統收。準下文。正唯為不定聚眾生故。下雲。為未入正定眾生修行信心等。兼為邪定作遠因緣。兼為正定具增妙行。別舉下文因緣分中六位眾生。至彼當辨。二所成益中有二。先令得離過益。後得成行益。初中由疑故迷真失於樂也。由執故起妄種於苦也。十地論中。菩薩三種觀於眾生起大慈悲。一遠離最上第一義樂。二具足諸苦。三於彼二顛倒。解雲。真樂本有。失而不知。妄苦本空。得而不覺。於彼得失都無覺知故。令菩薩生悲造論。是故以下文立義分及顯示正義。解釋如來根本之義。令諸眾生正解不謬。以除疑惑令悟真樂。以對治邪執遣其二執。令離苦因。故下雲。遠離癡慢出邪網等。故雲除疑捨邪執也。二成行者。既於真不疑。於邪不執。未知於何乘起行。謂於大乘。以是究竟根本法故。未知於此大乘起何等行。謂起信心行。以信是眾行之本故。亦即翻前疑。故雲信。翻前邪執故雲正。是雲起大乘正信也。則以下文分別發趣道相及修行信心分成此行也。三成益意者。謂令眾生離過成行。使信位成滿。入位不退堪成當果。故雲佛種不斷。下文雲。信成就發心者。畢竟不退。入如來種中。正因相應等。又釋。由此所說。令諸眾生修行佛因常恆不絕。故雲不斷。華嚴雲。下佛種子於眾生田生正覺芽。是故能令佛寶不斷。此之謂也。又釋。由此教法流傳。如前所釋。亦為不斷。此當勸修利益分所作也。上來歸敬辨竟分竟○第二正宗之中有二。先標益起說。二說有五分下正陳所說。   論曰有法能起摩訶衍信根是故應說 前中論曰者。簡論異經之辭也。有法能起等者。標益也。即顯所說之義有其勝用。是故應說者。起說也。顯能詮之教義要須起也。有法者。總舉法義一心二門三大之法。即所說法體也。能起大乘信者。辨法功能。謂約真如門信理決定。約生滅門信業用不亡。約義大中信三寶不壞。此中信根者。謂信滿入住。成根不退。根有二義。一能持義。謂自分不失。二生後義。謂勝進上求。又根信相對。影成四句。一有信無根。謂隨他言信。二是根非信。謂餘慧根等。三亦信亦根。謂此中所辨見理成信等。四非信非根。謂所餘法。論主因見此益。是故要須起說。此論上來大乘起信。是故應說是論也。題目依此而立○第二正陳所說。於中有三。先標數。二列名。三辨相。   說有五分。雲何為五。一者因緣分 列名中。一言不自起製必有由。名為因緣。章別餘段故稱為分。   二者立義分 二由致既興。次略標綱要。令物生信。故名立義分。   三者解釋分 三宗要既略。次宜廣釋令其生解。故雲解釋分。   四者修行信心分 四釋既生解。次宜依解起行。有解無行。是所不應。故有修行信心分。   五者勸修利益分 五雖示行儀。鈍根懈慢。次宜舉益勸修。故有勸修利益分○三依章辨相中。釋五分即為五段。初中二。先標後釋。   初說因緣分 釋中有四。一問。   問曰有何因緣而造此論 二答。   答曰是因緣有八種 三難。   雲何為八 四通答中有三。謂舉數。辨相。總結。   一者因緣總相 辨相中。初一是總。後七是別。所以爾者。總通兼正。別為當機。故須爾也。   所謂為令眾生離一切苦。得究竟樂。非求世間名利恭敬故 總中離一切苦者。謂令有情離三苦二死故。得究竟樂者。令得無上菩提大涅槃樂等。非求世間名利等者。有二釋。一非欲令其求於後世人天利樂等故。二論主自雲。我為益生。故造斯論。非為名利等。此之一門通於一切菩薩之心。非局此論。故雲總相。又通此一部論為發起之由。故雲因緣總相也。   二者為欲解釋如來根本之義令諸眾生正解不謬故 別中各別發起下文。別為當機故於中初者。與下立義分及解釋分。顯示正義對治邪執。作發起因緣。以彼文中說依一心法有二種門。各攝一切法。即是如來所說法門之根本。又生滅門中。本覺名如。始覺名來。始本不二。名曰如來。故轉法輪論雲。真諦名如。正覺名來。正覺真諦故。名為如來。此即所證真理名如。能證無分別智名來。諸眾生未有無分別智時。是如無來也。今以如來依此心成故。名此心為如來根本之義。文中具釋此義。令彼地前三賢勝解行位諸菩薩等比觀相應。故雲正解。即顯示正義文是也。此觀離倒故雲不謬。即對治邪執文是也。   三者為令善根成熟眾生。於摩訶衍法堪任不退信故 第二者。與下分別發趣道相而作因緣。以彼文中令利根者發決定心。進趣大道。堪任不退住位故。此當十信終心。自分滿足。故雲善根成熟。進入十住正定聚中。使前信心堪任不退故也。   四者為令善根微少眾生修習信心故 第三者。與下修行信心分中。初四種信心及四種修行文而作因緣。以彼文中令信未滿者。修行信心。使滿足故。此當十信住心。以信位未滿故。雲善根微少。令進修向滿故。雲修行信心也。   五者為示方便消惡業障善護其心遠離癡慢出邪網故 自下四種機。當信位初心。何故前三人各以一門攝。此中偏有四者。以前三根勝進易退難。不假多方便助成道力故耳也。此中根劣。退易進難。賴多方便故有四也。四中前三為下中上三人。後一策以勤修三中初者。與下修行信心分中。第四修行末文而作因緣。以彼文中。令業重惑多善根難發眾生。以禮懺等方便消惡業障。障輕故。內離頑嚚癡慢。外出邪魔□網故。雲善護其心遠離癡慢出邪網也。此當下品也。   六者為示修習止觀。對治凡夫二乘心過故 二者。與下第五修行止觀門為因緣。以彼文中。雙明止觀遣凡小二執故。雲治心過也。下自廣說。此當中品也。   七者為示專念方便生於佛前必定不退信心故 三者。與下修行信心分末。復次眾生初學是法下勸生淨土文而作因緣。以彼文中。舉勝方便令彼觀解。分得相應。眾生恐後報遷遇緣成退故令往生。使不退也。此當上品。   八者為示利益勸修行故有如是等因緣所以造論 第八者。與下勸修利益分而作因緣。以彼文中。舉彼損益勸物修捨。即總策成前諸行也○第三難可知。   問曰脩多羅中具有此法何須重說 第四通中文有二。初與彼問辭。二以眾生根行下奪彼疑情明須作論。於中有二。初舉根緣二相以立宗。二如來在世下別釋根緣。   答曰脩多羅中雖有此法以眾生根行不等受解緣別 前中。初根有同異。後緣有增微○別釋中有二。初說聽俱勝。經文尚無紙素之傳。何況須論。二如來滅下明根緣微劣須經須論。   所謂如來在世眾生利根能說之人色心業勝圓音一演異類等解。則不須論 前中初約勝時以明根勝。二能說人下明緣勝。於中三業可知。一音及圓音者有二。初如來一音說一切法。無不顯了。故名圓音。華嚴雲。如來於一語言中演說無邊契經海。二如來同一切音。故雲圓音。華嚴雲。一切眾生語言法一言演說盡無餘。以一切音即一音故。雲一音。一音即一切音。故雲圓音。一一語音遍窮眾生界。而其音韻恆不雜亂。若音不遍。則音非圓。若由等遍失其韻曲。則是圓非音。今不壞曲而等遍。不動遍而善韻。此是如來圓音。非是心識思量境界耳○第二劣中四種。初廣略二經。後廣略二論。   若如來滅後或有眾生能以自力廣聞而取解者 初自力廣聞經得解佛意。不須他論。故雲自力。即具文義二持。   或有眾生亦以自力少聞而多解者 二亦以自力尋略經文而能解經意。故亦不須他論。此有義持無文持也。   或有眾生無自心力因於廣論而得解者 三但依經文不能解意。因他廣論得解經意。故雲無自心力也。此有文持無義持故。   自有眾生復以廣論文多為煩心樂總持少文而攝多義能取解者 四此人不耐繁文。唯依文約義豐之論。深解佛經所說之旨。故言心樂總持而攝多義。此無文義二持。此文有二。初辨根劣。二如是此論下對此劣根明教之興。   如是此論為欲總攝如來廣大深法無邊義故。應說此論 如是此論文句雖少。普攝一切大乘經論旨。故雲總攝如來廣大等如理智境故雲深也。如量智境故雲廣也。深廣無際故雲無邊也○立義分中文別有二。初結前生後。二正彰立義。此文有三。初標總開別。二寄問列名。三依名辨相。   已說因緣分次說立義分摩訶衍者總說有二種雲何為二一者法二者義 名中法者。出大乘法體。謂自體故。對智故。顯義故。即宗本法也。大位在因。通於染淨耳。義者。辨大乘名義。謂何故此心是大乘耶。謂此心內具三大義。故名大也。有二運轉故名乘也。即依宗所顯差別義理。大位在果。唯取於淨也。是故大乘總說有二。謂先顯法體。後釋義理。收義足也○辨相中二。先法後義。法中亦二。初舉法總立。次何以故下開門別立。   所言法者謂眾生心 總中三句。初眾生心者。出其法體。謂如來藏心含和合不和合二門。以其在於眾生位故。若在佛地。則無和合義。以始覺同本。唯是真如。即當所顯義也。今就隨染眾生位中故。得具其二種門也。   是心則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 次攝一切世出世法者。辨法功能。以其此心體相無礙。染淨同依。隨流返流。唯轉此心。是故若隨染成於不覺。則攝世間法。不變之本覺及返流之始覺。攝出世間法。此猶約生滅門辨。若約真如門者。則鎔融含攝染淨不殊。故通攝也。下文具顯。   依於此心顯示摩訶衍義 三依於此心顯示大乘義者。釋其法名。謂依此一心宗本法上。顯示大乘三大之義。故名此心以為法也○別中二。先責總立難。後開別釋成。   何以故是心真如相即示摩訶衍體故 前中責有二意。一雲。心通染淨。大乘唯淨。如何此心能顯大乘之義。又雲。心法是一。大乘義廣。如何此心能示於義。釋意雲。大乘雖淨。相用必對染成故。今生滅門中。既具含染淨。故能顯也。以廢染之時則無淨用故。此釋初意也又心法雖一。而有二門。真如門中示大乘體。生滅門中具宗三大。大乘之義莫過是三。是故依此一心得顯三大之義也。立別門中。言是心真如者。總舉真如門。起下文中即是一法界已下文也。言相者。即是真如相。起下復次真如者依言說分別已下文也。   是心生滅因緣相能示摩訶衍自體相用故 是心生滅者。隨熏變動故。總舉生滅門。起下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已下文也。因緣者。生滅緣由。故起下復次生滅因緣已下文也。言相者。生滅之狀。故起下復次生滅相者已下文也。何故真如門中雲即示。生滅門中雲能示者。以真如是不起門。與彼所顯體大無有異相。詮旨不別故。雲即示也。以是不起故。唯示體也。生滅是起動門。染淨既異。詮旨又分。能所不同故不雲即也。自體相用者。體謂生滅門中本覺之義。是生滅之自體生滅之因故。在生滅門中亦辨體也。翻染之淨相及隨染之業用。並在此門中。故具論耳。是故下文釋生滅門內。具顯所示三大之義。意在於此。何故真如門中直雲體。生滅門中乃雲自體等者。以所示三大義還在能示生滅門中。顯非別外。故雲自也。問真如是不起門。但示於體者。生滅是起動門。應唯示於相用。答真如是不起門。不起不必由起立。由無有起故。所以唯示體。生滅是起動門。起必賴不起。起含不起。故起中具三大。餘如下說。釋法畢竟○義大者。起下文復次真如自體相者已下文也。此中有二。先辨大。後釋乘。前中亦二。先標後釋。   所言義者則有三種雲何為三一者體大謂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減故 釋中三。初體者。真性深廣。凡聖染淨皆以為依。故受大名。隨流加染而不增。返流除染而不減。又返流加淨不增。隨流闕淨不減。良以染淨之所不虧。始終之所不易故。雲平等不增減也。   二者相大謂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故 相大者。二種如來藏中不空之義。謂不異體之相。故雲性德。如水八德不異於水。   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 用大者。謂隨染業幻自然大用。報化二身粗細之用。令諸眾生始成世善終成出世故也。下文顯之。何故唯言善。不雲不善者。以不善法違真故。是所治故。非其用也。若爾。諸不善法應離於真。釋雲。以違真故。不得離真。以違真故。非其用也○乘中二。   一切諸佛本所乘故 先標果望因以解乘。   一切菩薩皆乘此法到如來地故 後舉因望果以成運。即始覺之智是能乘。本覺之理為所乘故。攝論雲。乘大性故名為大乘。立義分竟。◎   大乘起信論義記捲上(終)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44 冊 No. 1846 大乘起信論義記   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中本   京兆府魏國西寺沙門法藏撰   ◎解釋分中有二初結前生後。   已說立義分次說解釋分 二正明解釋。釋文中有三。一標數。二列名。三辨相。   解釋有三種雲何為三一者顯示正義 列名中。初顯示正義者。正釋所立大乘法義。   二者對治邪執 次正理既明。情惑斯遣。故有對治邪執。   三者分別發趣道相 邪執既亡。次辨趣正階降。故有分別發趣道相。○辨相中。釋上三名即為三段。初中有二。先總。後別。總者。釋上立義分中。眾生心攝一切等也。別者。釋上立義分中何以故下二門別義也。總中有三。初依法開門。二列其二門。三二門該攝。   顯示正義者依一心法有二種門雲何為二一者心真如門二者心生滅門 初中言一心者。謂一如來藏心含於二義。一約體絕相義。即真如門也。謂非染非淨。非生非滅。不動不轉。平等一味。性無差別。眾生即涅槃。不待滅也。凡夫彌勒同一際也。二隨緣起滅義。即生滅門也。謂隨熏轉動成於染淨。染淨雖成。性恆不動。只由不動能成染淨。是故不動亦在動門。是故下文雲識有二義中本覺是也。上文生滅門中自體是也。勝鬘中。不染而染。染而不染等者。此約生滅門說也。楞伽雲。如來藏名阿賴耶識。而與無明七識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斷絕等。又雲。如來藏者。為無始虛偽惡習所熏。名為識藏。又雲。如來藏者。為善不善因受苦樂。與因俱若生若滅。猶如伎兒作諸伎樂等。廣如二部楞伽中說。此等並約生滅門說也。然此二門。舉體通融。際限不分。體相莫二。難以名目。故曰一心有二門等也○該攝中。初立次釋。   是二種門皆各總攝一切法 言各攝一切法者。上立義分中直雲攝。今釋中雲各攝者。以真如門是染淨通相。通相之外。無別染淨故。得總攝。如微塵是瓦器通相。通相之外無別瓦器瓦器皆為微塵所攝。真如門者。當知亦爾。準以可知。生滅門者。是染淨別相。別相之法。生滅所攝。又以此是真如與緣和合變作諸法。諸法既無異體。還攝真如門也。以瓦器收微塵等。以此二門齊攝不二故。得說為一心也。問二門既齊相攝者。何故上文真如門中。唯示大乘體。不顯於相用。生滅門中。具顯三耶。答真如是泯相顯實門。不壞相而即泯故。得攝於生滅。泯相而不存故。但示於體也。生滅是攬理成事門。不壞理而成事故。得攝於真如。成事而理不失故。具示於三大。問前既泯相相不存故。但示於體。亦可攬理理不存故。應但示相用。答不例也。何者。生滅起必賴於真故。攬理理不失。真如未必藉生滅故。泯相不存。泯相不存故。唯示於體。理不失故。具示於三。是故攝義是齊。示義別也○下徵責釋成。   此義雲何 責雲。若二門各別。不可相從。若本唯一心。未容影攝。   以是二門不相離故 答中言不相離者。以體相不相離故。如金與莊嚴具。若以金收具。具無所遺。以具攝金。金無不盡。良以二門一揆全體遍收。此義亦然。思之可見○第二別釋中有二。先別辨二門。顯動靜不一。後從生滅門入真如門下。明會相入實。顯動靜不異。前中釋二門即為二段。真如門中。初標。次釋。釋中二。初舉如體離言。以明觀智境。釋上立義分中真如義。二復次真如者下。依言辨德。以明生信境釋上立中真如相也。初中有二。一總舉法體。二問答釋疑。初文有二。初正顯如體。二以一切言說下會執釋名。前中有三。初就實略標。次一切法下。會妄顯真。三是故下。結真離妄。   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 初中一法界者。即無二真心為一法界。此非算數之一。謂如理虛融平等不二故。稱為一。又對下依言有二義故。今約體但雲一也。依生聖法故雲法界。中邊論雲。法界者。聖法因為義故。是故說法界。聖法依此境生。此中因義。是界義故也。言大總相者。二門之中不取別相門。於中但取總相。然亦該收別盡。故雲大也。此一法界。舉體全作生滅門。舉體全作真如門。為顯此義故雲體也。軌生物解曰法。聖智通遊曰門。   所謂心性不生不滅 言心性不生滅者。釋上法體。謂隨妄不生。約治不滅。又修起不生。處染不滅。故攝論雲。世間不破。出世間不盡故也○二會妄顯真中二句。   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心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 執者雲。現見諸法差別遷流。雲何乃言性無生滅。釋雲。差別相者。是汝遍計妄情所作。本來無實。如依病眼妄見空華。故雲皆依妄念而有差別。疑者又雲。以何得知依妄念生。釋雲。以諸聖人離妄念故。既無此境。即驗此境定從妄生。又若此境非妄所作定實有者。聖人不見。應是迷倒。凡夫既見。應是覺悟。如不見空華。應是病眼。返結準之。故雲若離於念則無等也○三結中八句。   是故一切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是故者。是所執本空故。真心不動故。由此一切諸法皆即真如也。離言說相者。非在言說音聲中故。離名字者。非在文句詮表中故。此二句言語路絕。非聞慧境也。離心緣者。非意言分別故。心行處滅。非思慧境。上來離偽妄故名真。自下離異相故名如。又下三句。展轉相釋。離世間修慧境。唯正智與相應也。言畢竟平等者。雖遍通染淨。而性恆無二故也。所以得無二者。以在緣時始終不改故。雲無有變異也。所以在有為中得不變異者。以不同有為可破壞故。此則在染不破。治道不壞也。唯是一心者。結歸法體。故名真如者。依義立名○第二會執釋名中有二。先釋後結。釋中有三。初正會治執。二言說極下約名釋疑。三此真如體下約相釋遣。   以一切言說假名無實但隨妄念不可得故言真如者亦無有相 初中言以一切言說假名無實者。明言教非實不可如言取也。但隨妄念等者。釋成無實所以也。恐諸凡愚聞上真如名。則謂論主自語相違。上文既雲離名字相。何故復立此真如名。故今釋遣假名非實。不相違也。亦言無相者。遣於相也。良以名依相立。俱是遍計所緣故。楞伽雲。相名常相隨而生諸妄想。故今雙遣也○二別約名中二句。初立名分齊。次立名之意。   謂言說之極因言遣言 初中疑雲。既絕名相但假立客名者。何故不立餘名而唯雲真如耶。釋雲。真如者。是言說之極。謂此名之後。更無有名。則諸名之中。最後邊際。故攝論中十種名內。真如名是第十究竟名。故雲極也。因言遣言者。立此極名。為遣於名。若無此名。無以遣名。若存此名。亦不遣名。如打靜聲。若無此聲則不止餘聲。若為存此聲數數打靜。即自喧故。亦非止聲。當知此中意趣亦爾。善須消息○三別約相中二句。   此真如體無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無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 言此真如體無可遣等者。有二釋。一約觀釋雲。外人見前文雙遣真如名相。謂真如本體亦是可遣之法。則生斷見。故今釋雲。但遣虛妄名相。不遣真如實法。以是妙智觀境故。何以不遣者。下句釋雲。以一切法悉皆真故。無法可遣也。外人既聞真理不遣。則謂有法可立。當情緣執。故雲亦無可立。以離妄情故。何以不立者。下句釋顯。可知。二約法釋雲。無可遣者。非以真體遣生滅法也。何以不遣者。釋雲。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以生滅門中一切染淨等法。即無自性。不異真如故。不待遣也。亦無可立者。既諸生滅等法未曾不真故。此真如不待立也。何以不待立。下句釋雲。以一切法皆同如故。以一切生滅等法本來同如故。此真如未曾不顯。更何所立也。又準上文二門。皆各總攝。一切法言。此中應成四句。一約真無所遣。以俗即真故。二約真不待立。即俗之真本現故。三約俗無所乖。以真即俗故。四約俗不待立。即真之俗差別故。由是義故。不壞生滅門。說真如門。不壞真如門說生滅門。良以二門唯一心故。是故真俗雙融無障礙也。此四句中前二句在真如門。後二句在生滅門。以此中是真如門故。但有二句耳。   當知一切法不可說不可念故名為真如 當知下第二結離言絕慮也○就第二問答釋疑中。先疑真絕修問。後舉真勸修答。   問曰若如是義者諸眾生等雲何隨順而能得入 問中。雲何隨順者。問方便觀。而能得入者。問正觀也○答中亦二。   答曰若知一切法雖說無有能說可說雖念亦無能念可念是名隨順若離於念名為得入 初中言雖說雖念皆無能所者。明念即無念非滅於念。非滅念故。名雖念。離於斷見即無念故。皆無能所。離於常見。於一念間離此二見見此無二之法。故能稱順中道隨順法性也。又亦可雖在於彼言念等中。觀此念等常無能所。雖未能離念。而順於無念。故名隨順。此釋方便觀也。久觀不已。即能離茲妄念契彼無念真理。故名正觀。雲得入者。觀智契入也。十地論雲。智者智行處故。又雲。是境界難見。自心清淨可見此境界不可說也。又華嚴雲甚深真法性妙智隨順入故也。是故當知。雖非妄念境界。不可生於絕分想也○自下第二依言真如中。文有三。初舉數總標。二開章略辨。三依章廣釋。   復次真如者依言說分別有二種義 初中依言說有二義者。顯此二義。若離於言。即唯一味。今既依言故。說有二。不可即隨言執取也。但為生物信解故說此文。故地論雲。何故不但說無言。示現依言求解故。   雲何為二一者如實空以能究竟顯實故 言如實空者。此以如實之中空無妄染故。雲如實空。非謂如實自空。此則如實之空。依主釋也。以妄空故。遂能顯示真理。故雲顯實也。故中邊論雲無能取所取有。有能取所取無。是名空相故也。   二者如實不空以有自體具足無漏性功德故 不空者有二種。一異妄無體故雲有自體。二異恆沙有漏煩惱故雲具足無漏性功德。故攝論雲四德本有故也。佛性論偈雲。由客塵空故。與法界相離。無上法不空。與法界相隨。彼長行廣釋。可知○廣釋中先空內有三。初略明離染。非略能盡故。次廣釋。非廣能周故。後總結。   所言空者從本已來一切染法不相應故謂離一切法差別之相以無虛妄心念故 前中言一切染法不相應者。總舉能所分別皆不相應。離差別相者。離所取相故。以無妄念者。離能取見故。又以妄境從妄念生故。釋顯空無也。良以倒心妄境情有理無。真如之德。理有情無故。不相應也○廣釋中。執取雖多。總攝無過此二四句。故廣百論雲。復次為顯世間所執諸法皆非真實。及顯外道所執不同故。說頌曰。有非有俱非。一非一雙泯。隨次而配屬。智者達非真。彼論次第廣破四宗外道等義也。具如彼說今此論中約外人轉計故有此諸句不同彼也。   當知真如自性非有相非無相非非有相非非無相非有無俱相 言非有相者。明真離妄有也。惑者雲。既其非有。即應是無釋雲。我非汝妄有故說非有。非說是無。如何執無。故雲非無也。惑者聞上非有。又聞非無。別謂雙非是真如法。釋雲。我非汝謂有說非有。非謂法體是非有。非汝謂無。說非無。非謂法體是非無。如何復執非有非無。故雲非非有非非無也。惑者又雲。我上立有立無。汝並雙非。雙非若存。即有無隨喪。今雙非既非。我有無還立。釋雲。我非汝雙非故說非非。非許雙是。如何復執。故雲非有無俱也。   非一相非異相非非一相非非異相非一異俱相 一異等準前可知。   乃至總說依一切眾生以有妄心唸唸分別皆不相應故說為空 總結中。妄計塵沙。難可遍歷。故今總攝辨不相應。此順結也。   若離妄心實無可空故 若離下反結也。以對染無說真為空。非無如體以為空也。亦可此文是釋疑。疑者聞上真空。則謂撥無真體及恆沙功德。今釋。如文可知。是則明空不異不空也○不空文中有四。一牒。二釋。三結。四釋疑。   所言不空者已顯法體空無妄故 初牒前顯後。   即是真心常恆不變淨法滿足則名不空 次正顯不空。不空之德。翻對妄空。略論四種。故寶性論雲。一者以常故不生。離意生身故二者以恆故不死。離不思議退故。三者不變故不老。無無漏業故。四者清涼故不病。無煩惱習故。此中淨法當彼論清涼。以離惑染故。又真心者舉體也。常者常德也。恆者樂德也。以離變易苦故。不變者我德也。以非業所繫自在故。淨法者淨德也。   亦無有相可取 釋疑中。惑者聞淨法不空。則謂同於情執之有。故釋雲無相可取也。是則不空不異於空。   以離念境界唯證相應故 言以離念境界等者。釋無相所以也。若妄念所緣。是則有相。既唯真智之境。明知無妄執之相也。釋真如門竟。◎   ◎○第二釋生滅門中二。先釋生滅心法。後從復次真如自體相者下。辨所示之義。即明此法有顯義功能。問何故真如門中不辨所示義大。生滅門中具辨所示大義耶。答以真如門即示大乘體能所不分詮旨不別故不辨也。生滅門中。染淨不一法義有殊。故具說之。上立義分中。真如門內雲即示。生滅門中雲能示者。釋義在於此也。就生滅法中有二。先明染淨生滅。後四熏習下辨染淨相資。前中亦二。先就體總標。後依義別解。總中有三。初標體。次辨相。後立名心生滅者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 前中言依如來藏有生滅心者。謂不生滅心。因無明風動作生滅。故說生滅心依不生滅心。然此二心竟無二體。但約二義以說相依也。如不動之水。為風所吹而作動水。動靜雖殊。而水體是一。亦得說言依靜水故有其動水。當知此中理趣亦爾。準可思之。謂自性清淨心名如來藏。因無明風動作生滅。故雲依如來藏有生滅心也。楞伽勝鬘俱同此說。此顯真心隨動。故作生滅。非謂舉所依取能依。以此門中有二義故。能示三大。是故通攝所依亦入此門也○第二辨相。   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 不生滅者。是上如來藏清淨心。動作生滅不相離。故雲和合。非謂別有生滅來與真合。謂生滅之心心之生滅。無二相故。心之生滅。因無明成。生滅之心。從本覺起。而無二體不相捨離。故雲和合。故下雲。如大海水因風波動。水相風相不相捨離。乃至廣說。此中水之動是風相。動之濕是水相。以水舉體動故。水不離於風相。無動而非濕。故動不離於水相。心亦如是。不生滅心舉體動故。心不離生滅相。生滅之相莫非真故。生滅不離於心相。如是不離名為和合。此是不生滅心與生滅合。以是隨緣門故。非是生滅與不生滅合。以此非是向本真如門故。非一非異者。真心全體動故。心與生滅。非異。而恆不變真性故。與生滅不一。作楞伽經。以七識染法為生滅以如來藏淨法為不生滅。此二和合。為阿梨耶識。以和合故。非一非異。非異門者有三種。一以本從末明不異經雲。如來藏是善不善因。能遍興造一切趣生。乃至下雲。若生若滅等。梁攝論中亦說。此識虛妄是其性。故說虛妄分別所攝也。又經雲。佛性隨緣成別味等。二攝末同本明不異者。經雲眾生即如故。又涅槃雲十二因緣即佛性故。又十地雲三界唯一心者。彼論釋雲。第一義諦也。又此論下文雲。四相本來平等同一覺云云。前即末之本。本無別本故。唯有生滅。更無別法可相異也。後即本之末。末無別末故。唯有不生滅。亦無別法可相異也。三本末平等明不異者。經雲。甚深如來藏。而與七識俱。又經雲。何梨耶識名如來藏。而與無明七識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斷絕。又論雲。唯真不生。單妄不成。真妄和合方有所為。此則本末鎔融際限不分。故雲不異也。第二不一義者。即以前攝末之本唯不生滅故。與彼攝本之末唯生滅法而不一也。依是義故。經雲。如來藏者。不在阿梨耶中。是故七識有生有滅。如來藏者不生不滅。解雲。此中唯生滅是七識。唯不生滅是如來藏。二義既分。遂使梨耶無別自體。故雲不在中。此約不一義說。非謂不和合。何以故。此中如來藏不生滅。即七識生滅之不生滅。故與自生滅不一也。七識生滅即如來藏不生滅之生滅。故與自不生滅亦不一也。此中非直不乖不異以明不一。亦乃由不異故成於不一。何以故。若如來藏隨緣作生滅時。失自不生滅者。則不得有生滅。是故由不生滅得有生滅。是則不異故不一也。又此中真妄和合諸識緣起。以四句辨之。一以如來藏唯不生滅。如水濕性。二七識唯生滅。如水波浪。三梨耶識亦生滅亦不生滅。如海含動靜。四無明倒執非生滅非不生滅。如起浪猛風非水非浪。此四義中隨舉一義即融體全攝。緣起義理無二相故。此中且約濕性不失義邊。動靜不一。故說水不在於浪中。豈可此浪離水之外別有體也。餘義準此思之。問既雲動靜不一。則應雲如來藏不在七識中。何故乃雲不在梨耶中。答梨耶融動靜。動靜無二。是梨耶全。既動靜分。梨耶無別體。故雲不在中也。問梨耶既通動靜。不應唯在生滅門。答為起靜以成動。無別有動體。是故靜性隨於動亦在生滅中。非直梨耶具動靜在此生滅中。亦乃如來藏唯不動亦在此門中。何以故。以彼生滅無別法故。可思準之。又若一者。生滅識相滅盡之時。真心應滅。則墮斷過。若是異者。依無明風熏動之時。靜心之體應不隨緣。則墮常過。離此二邊故非一異。又若一則無和合。若異亦無和合。非一異故得和合也。如經雲。譬如泥團微塵非異非不異。金莊嚴具亦復如是。若泥團異者。非彼所成。而實彼成。是故非異。若不異者。泥團微塵應無差別。如是轉識藏識真相若異者。藏識非因。若不異者。轉識滅。藏識亦應滅。而自真相實不滅。是故非自真相識滅。但業相滅。解雲。此中真相是如來藏轉識是七識。藏識是梨耶。今此論主總括彼楞伽經上下文意作此安立。故雲非一異也○第三立名。   名為阿梨耶識 然此生滅不生滅。即之義不一。辨之心不異。目此二義不二之心。名阿梨耶識。又阿梨耶及阿賴耶者。但梵言訛也。梁朝真諦三藏訓名翻為無沒識。今時奘法師就義翻為藏識。但藏是攝藏義。無沒是不失義。義一名異也。所攝名藏。謂諸眾生取為我故。所以然者。良以真心不守自性。隨熏和合似一似常。故諸愚者以似為真。取為內我。我見所攝。故名為藏。由是義故。二種我見永不起位即失賴耶名也。又能藏自體於諸法中。又能藏諸法於自體內。故論雲能藏所藏我愛執藏。此之謂也。此依義立名也○第二別解中有三。初釋上心生滅。二從復次生滅因緣者下。釋上生滅因緣。三復次生滅相者下。釋上生滅之相。初中亦三。初開數辨德。二寄問列名。三依名辨釋。   此識有二種義 前中言此識有二義等者。此義稍難。今總括上下文略敘其意。餘可至文當知。何者。謂真如有二義。一不變義。二隨緣義。無明亦二義。一無體即空義。二有用成事義。此真妄中。各由初義故成上真如門也。各由後義故成此生滅門也。此隨緣真如及成事無明亦各有二義。一違自順他義。二違他順自義。無明中初違自順他亦有二義。一能反對詮示性功德。二能知名義成淨用。違他順自亦有二義。一覆真理。二成妄心。真如中違他順自亦有二義。一翻對妄染顯自德。二內熏無明起淨用。違自順他亦有二義。一隱自真體義。二顯現妄法義。此上真妄各四義中由無明中反對詮示義。及真如中翻妄顯德義。從此二義得有本覺。又由無明中能知名義。及真如中內熏義。從此二義得有始覺。又由無明中覆真義。真如中隱體義。從此二義得有根本不覺。又由無明中成妄義。及真如中現妄義。從此二義得有枝末不覺。此生滅門中。真妄略開四義。廣即有八門。若約兩兩相對和合成緣起。即有四門。謂二覺二不覺。若約本末不相離。唯有二門。謂覺與不覺。若鎔融總攝。唯有一門。謂一心生滅門也。又若約諸識分相門。本覺本不覺在本識中。餘二在生起識中。若約本末不二門。並在一本識中。故雲此識有二義也。問此中一識有二義。與上一心有二門何別耶。答上一心中含於二義。謂不守自性隨緣義。及不變自性絕相義。今此但就隨緣門中染淨理事無二之相明此識也。是則前一心義寬該收於二門。此一識義陜局在於一門。問此中本覺與上真如門何別。答真如門約體絕相說。本覺約性功德說。謂大智慧光明義等名本覺故。本者是性義。覺者是智慧義。以此皆為翻妄染顯故。在生滅門中攝。以真如門中無翻染等義故。與此不同也。是故體相二大俱名本覺。並在生滅門中。故得具三大也。   能攝一切法生一切法 言能攝一切法者。上二門中雲皆各總攝。此中不雲各者。以此二義陜於二門故。但明一識由含二義故攝一切。不言二義各攝一切。又上文中但雲攝而不雲生者。以真如門無能生義故。此識之中以不覺熏本覺故。生諸染法流轉生死。以本覺熏不覺故。生諸淨法返流出纏成於始覺。依此二義遍生一切染淨法。故雲能生也。下四熏習中廣辨此也。非直相熏能生諸法。亦乃生諸法已不離此心。為此心所攝。如上二門各攝處釋也。   雲何為二一者覺義二者不覺義 第三依名別釋中有三。先辨覺。次明不覺。後雙辨同異。初中覺者。約淨法明心生滅故。於中有二。先略辨始本二覺。後又覺心源下廣明二覺。初中有二。先本後始。本中亦二。初顯本覺體。二以何故下釋本覺名。   所言覺義者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虛空界無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說名本覺 初中言離念者。離於妄念。顯無不覺也。等虛空等者。非唯無不覺之闇。乃有大智慧光明義等故也。虛空有二義。以況於本覺。一周遍義。謂橫遍三際。豎通凡聖。故雲無所不遍也。二無差別義。謂在纏出障性恆無二故。雲法界一相也。欲明覺義。出纏相顯。故雲即是如來平等法身。既是法身之覺。理非新成。故雲依此法身說名本覺。無性攝論雲。無垢無罣礙智名為法身。金光明經名大圓鏡智為法身等。皆此義也。   何以故本覺義者對始覺義說以始覺者即同本覺 何以故者。責其立名。有二責意。一雲。上開章中直雲覺義。何故今結乃名本覺。二雲。此中既稱本覺。何故上文直雲覺耶。進退責也。釋雲。以對始故說之為本。答初意也。以始即同本者。以至心源時始覺即同本覺無二相故。是故上文但雲其覺。答後意也。良以本覺隨染生於始覺。還待此始覺方名本覺。故雲本覺者對始說也。然此始覺是本覺所成。還契心源融同一體方名始覺。故雲以始覺則同本也。問若始覺異本則不成始。若始同本則無始覺之異。如何說言對始名本。答今在生滅門中。約隨染義。形本覺說於始覺。而實始覺至心源時。染緣既盡。始本不殊。平等絕言。即真如門攝也。是故本覺之名在生滅門中。非真如門也。   始覺義者依本覺故而有不覺依不覺故說有始覺 第二始覺中。言始覺者牒名也。依本覺有不覺者。明起始覺之所由。謂即此心體隨無明緣動作妄念。而以本覺內熏習力故。漸有微覺厭求。乃至究竟還同本覺。故雲依本覺有不覺依不覺有始覺也。下文雲本覺隨染生智淨相者。即此始覺也。此中大意明本覺成不覺。不覺成始覺。始覺同本覺。同本覺故則無不覺。無不覺故則無始覺。無始覺故則無本覺。無本覺故平等平等離言絕慮。是故佛果圓融蕭焉無寄。尚無始本之殊。何有三身之異。但隨物心現故說報化之用。下文更顯之耳○第二廣顯二覺中二。先明始覺。後明本覺。前中有三。初總標因果二覺。次廣寄四相釋成。後而實無有下明始不異本。   又以覺心源故名究竟覺不覺心源故非究竟覺 前中言覺心源者。染心之源。謂性淨也。又粗相之源。謂生相也。始覺道圓同於本覺。故雲究竟。此在佛地。不了其源。始未同本。故雲非究竟。此在金剛已還○第二約四相別顯中。初三相釋前不究竟覺。後一相釋上究竟覺。於中有二。初正寄四相顯其四位。後引經釋成心源無念。前中四相義者。先述大意。後方釋文。述意者。此中文意將四相粗細配以寄顯返流四位。以明始覺分齊。然此四相但約真心隨熏粗細差別寄說為四。非約一剎那心明四相也。所以知者。若約一剎那心辨者。如下文中明地上菩薩業識之心微細起滅。於中異滅相等豈凡小能知。又如事識之中粗相生住。地上菩薩豈不能知。是故十地已還具有微細四相。於中滅相豈信地能知。故知文意稍異。今以二門略辨。一總明二別說。總者。原夫心性離念。無生無滅。而有無明迷自心體。違寂靜性鼓動起念。有生滅四相。是故由無明風力。能令心體生住異滅從細至粗。經雲。佛性隨流成種種味等。又經雲。即此法身為諸煩惱之所漂動往來生死名為眾生。此論下雲。自性清淨心因無明風動等。今就此義以明四相。既鼓靜令動。遂有微著不同先後際異。就彼先際最微名為生相。乃至後際最粗名為滅相。故佛性論雲。一切有為法約前際與生相相應。約後際與滅相相應。約中際與住異相相應。二別明者。對彼下文約位別分。生相有一。住相有四。異相有二。滅相還一。生相一者。名為業相。謂由無明不覺心動。雖有起滅。而相見未分。以無明力故。轉彼淨心至此最微。名為生相。甚深微細唯佛所知。下文雲。依無明所起識者。乃至唯佛能知故。即下文三細中初一。及六染中後一。五意中第一。此等並同此生相攝。住相四者。一名轉相。謂由無明力。不覺前動相即無動。故轉成能見。二名現相。謂由無明依前能見不了無相。遂令境界妄現。此二及初並在賴耶位中。屬不相應心。三名智相。謂由無明迷前自心所現之境。妄起分別染淨之相。故雲智也。四名相續相。謂由無明不了前所分別空無所有。更復起念相應不斷。此二同在分別事識細分之位。屬相應心。無明與前生相和合。轉彼淨心乃至此位。行相猶細。法執堅住。名為住相。下文三細中後二。及六粗中初二。並五意中後四。及六染中中四。此等並同是此住相。言異相二者。一執取相。二計名字相。謂此無明迷前染淨違順之法。更起貪瞋人我見愛。執相計名取著轉深。此在事識粗分之位。無明與前住相和合。轉彼淨心令至此位。行相稍粗散動身口。令其造業。名為異相。下文六粗中中二。及六染中初一。並五意後意識。此等並同是此異相。言滅相一者。名起業相。謂此無明不了善惡二業定招苦樂二報。故廣對諸緣造集諸業。依業受果。滅前異心令墮諸趣。以無明力轉彼淨心。至此後際。行相最粗。至此為極。周盡之終。名為滅相。下文六粗中第五相是也。以果報非可斷故。不論第六相也。是故三界四相唯一夢心。皆因根本無明之力。故經雲。無明住地其力最大。此論下雲。當知無明能生一切染法。此之謂也。雖復從微至著辨四相階降。然其始終竟無前後。總此四相以為一念。為粗細鎔融唯是一心故。故說俱時而有皆無自立也。然未窮源者。隨行淺深覺有前後。達心源者。一念四相俱時而知。經雲。菩薩知終不知始。唯佛如來始終俱知。始者謂生相也。終者謂餘相乃至滅相也。既因無明不覺之力起生相等種種夢念。動其心源轉至滅相。長眠三界流轉六趣。今因本覺不思議熏力起厭求心。又因。真心所流聞熏教法熏於本覺。以體同用融。領彼聞熏。益性解力。損無明能。漸向心源。始息滅相。終息生相。朗然大悟覺了心源本無所動。今無始靜。平等平等。無始覺之異。如經所說夢渡河喻等。大意如此○次釋文中。約寄四相以別四位。四位之中各有四義。一能觀人。二所觀相。三觀利益。四觀分齊。   此義雲何如凡夫人覺知前念起惡故能止後念令其不起雖復名覺即是不覺故 初位中。如凡人者。是能觀人。位在十信也。覺知前念起惡者。明所觀相。謂未入十信已前。廣造身口惡業而不覺知。今入信位。能知惡業定招苦報。故言覺知。此明覺於滅相義也。能止後念令不起者。辨觀利益。前由不覺常起身口惡業。今既覺故能不造惡。止滅相也。雖復名覺即是不覺者。結觀分齊。能知滅相實是不善。故不造惡。名為雖覺。而猶未知滅相是夢。故雲不覺。此但能止惡業。故雲雖覺。未覺煩惱。故雲不覺也。問覺異相等亦不覺後。為何不亦立不覺之名。答若據覺前不覺後亦得名不覺。故下文乃至十地皆不覺。若得覺業不覺惑。正名為不覺。即此文也。以覺與惑正酬對故。非於業也。   如二乘觀智初發意菩薩等覺於念異念無異相以捨粗分別執著相故名相似覺 第二位中。能觀人者十解以上三賢菩薩。十解初心名發心住。舉此初人等取後位。故雲初發意等也。以此菩薩雖留惑故不證人空。然此位菩薩於人空實得自在故。與二乘同位論也。覺於念異者。相所觀相。如上所說二種異相分別內外計我我所貪瞋見愛等。此二種人共了知故。明本淨心為無明所眠。夢於異相起諸煩惱。而今漸與智慧相應。從異相夢而得微覺。故雲覺於念異也。觀利益者。既能覺異相之夢。故彼所夢異相永無所有。故雲念無異相也。以捨粗分別執著相者。釋成益相。起貪瞋等名粗分別。著違順境名執著相。以於異相夢覺故能捨之。而猶眠在住相夢中。故名相似覺。即結觀分齊也。以此位中菩薩未至證位。二乘不了法空故。雲相似覺。   如法身菩薩等覺於念住念無住相以離分別粗念相故名隨分覺 第三位中。能觀人者。初地菩薩證法身遍滿義。乃至九地悉同證得。皆名法身菩薩也。覺念住者。覺前四種住相。雖知一切法唯是識故。不起心外妄繫粗執分別。然出觀後。於自心所現法上。猶起染淨法執分別。以彼淨心為無明所眠。夢於住相。今與無分別智相應。從住相夢而得覺悟。返照住相竟無所有。故雲覺於念住念無住相也。以離分別粗念相者。顯觀利益。異前人執及著外境故。今約心但雲分別。又異後根本無明生相細念故。雲粗念相也。此四種住相中。於初地七地八地九地。各離一相也。下文自當顯耳。雖於粗念住相而得覺悟。猶自眠於生相夢中覺道未圓。故雲隨分。即結觀分齊也。   如菩薩地盡滿足方便一念相應覺心初起心無初相以遠離微細念故得見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覺 第四位中。菩薩地盡者。謂十地覺窮故雲盡也。此是總舉。下二句別明也。方便滿足是方便道。一念相應者。是無間道。如對法論雲。究竟道者。謂金剛喻定。此有二種。謂方便道攝。及無間道攝。即是此中能觀人也。覺心初起者。舉所觀境。心初起者。明根本無明依覺故迷。動彼靜心令起微念。今乃覺知離本覺無不覺。即動心本來寂。猶如迷方謂東為西。悟時即西是東。更無西相。故雲心無初相也。前三位中。雖各有所覺。以其動念未盡故。但言念無住相等。今此究竟位中。動念都盡唯一心在。故雲心無初相也。離細念者。明觀利益。業識動唸唸中最細。名微細念。謂生相也。此相都盡永無所餘。故言遠離。遠離虛相故。真性即顯現。故雲見心性也。前三位中。相不盡故不雲見性也。前諸位中覺未至源。猶夢生相動彼靜心。成業識等起滅不住。今此生相夢盡。無明風止性海浪歇。湛然常住。故雲得見心性心即常住也。究竟覺者。前未至心源。夢念未盡。求滅此動望到彼岸。今既夢念都盡。覺了心源。本不流轉。今無始靜。常自一心。平等平等。始不異本。名究竟覺。即結分齊也○第二引釋中有四。初引經。二重釋前文。三是故下舉不覺之失。四若得下顯覺者之得。   是故脩多羅說若有眾生能觀無念者則為向佛智故 初中言能觀無念向佛智者。在因地時。雖未離念。能觀如此無念道理。說此能觀為向佛智。以是證知佛地無念。此是舉因望果說也。若引就位通說者。如金光明經言。依諸伏道起事心滅。依法斷道依根本心滅。依勝拔道根本心盡。此言諸伏道者。謂三賢位。起事心滅者。即此論中捨粗分別執著相。是異相滅也。法斷道者。在法身位。依根本心滅者。猶此論中捨粗念相。即是住相滅也。勝拔道者。金剛喻定。根本心盡者。猶此論中離微細念。是生相盡也。   又心起者無有初相可知而言知初相者即謂無念 重釋中言又心起者。牒上覺心初起之言。非謂覺時知有初相。故雲無初可知。既無初相。何故說言知初相耶。釋雲。言知初者。即謂無念。譬覺方時。知西即東。更無西相可知。言知西者。謂即東也。覺心之時。知初動念即本來靜。故雲即無念也。   是故一切眾生不名為覺以從本來唸唸相續未曾離念故說無始無明 舉失中言是故者。是前無念名為覺故。即顯有念不得名覺。以從本來等者。顯不覺所以。即金剛已還一切眾生未離無始無明之念。故不得覺名。然則前對四相夢之差別故說漸覺。今約無明眠之無異故說不覺。如仁王經言。始從伏忍至頂三昧。照第一義諦。不名為見。所謂見者。是薩婆若故。此之謂也。故說無始無明者。結成不覺義也。此顯無有染法始於無明。故雲無始也。又無明依真。同無元始故也。   若得無念者則知心相生住異滅以無念等故 下顯得中。若至心源得於無念則遍知一切眾生一心動轉四相差別。故言若得無念者則知心生住異滅也。以無念等故者。釋成上義。疑雲。佛得無念。眾生有念。有無懸隔。雲何能知也。釋雲。眾生有念。本來無念。佛既得彼無念。無念與念本來平等。故雲以無念等故。是故得知也。又釋雲。以四相念中各即無念故。雲以無念等也。是故得無念者。遍知四相念也○自下明始不異本。於中初標次釋。   而實無有始覺之異以四相俱時而有皆無自立本來平等同一覺故 雖始得無念之覺。然其所覺四相本來無起。待何不覺而有始覺之異。以四相俱時下釋成上義。以彼四相一心所成。鉤鎖連注無有前後。離淨心外無別自體。無自體故本來平等同一本覺。然未至此位。隨其智力前後而覺。未稱法故不得同本。今既四相俱時平等。覺知皆無自體。同一本覺。是故則無始覺之異。問四相雲何而得俱時。既其俱時。何故上文覺有前後。答上已辨竟。謂唯一夢心四相流轉。處夢之士謂為前後。各各隨其智力淺深。分分而覺。然大覺之者知夢四相唯一淨心無有體性可辨前後。故雲俱時無有自立等也。故攝論雲。處夢謂經年。悟乃須臾頃。故時雖無量。攝在一剎那。此中一剎那者。即謂無念。楞伽雲。一切法不生。我說剎那義。初生即有滅。不為愚者說。解雲。以剎那流轉必無自性。無自性故即是無生。若非無生則不流轉。是故契無生者方見剎那也。又淨名經中。不生不滅是無常義等。楞伽又雲。七識不流轉不受苦樂。非涅槃因。如來藏者受苦樂。與因俱。若生若滅。此等經意並明真心隨流作染淨等法。染淨等法本無自體。無自體故唯一真心。是故四相即一真心。不覺即同本覺。故雲本來平等同一覺也。◎   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中本(終)   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中末   京兆府魏國西寺沙門釋法藏撰   ◎第二釋本覺中有二。先明隨染本覺。後四鏡下明性淨本覺。又亦可上來總明覺體。此文辨覺相。下四鏡文雙明體相也。初隨染中文有三。初總標。二列名。三辨相。   復次本覺隨染分別生二種相與彼本覺不相捨離 初中言生二種者。此二既在隨動門中。故雲生也。生已不離不動覺體。故雲與彼不相離也。   雲何為二一者智淨相二者不思議業相 言智淨相者。明本覺隨染還淨之相。不思議業相者。明還淨本覺業用之相。此之二相若離染緣則不得成。故雲隨染也○第三辨相中二。先明智淨。於中有二。初直明淨相。後此義雲何下問答釋成。前中亦二。初因後果。   智淨相者謂依法力熏習如實修行滿足方便故 因中依法力熏習者。謂真如內熏之力。及所流教法外緣熏力。此在地前。依此熏力修習資糧加行善根。登地已上。行契證如。故雲如實修行。十地行終故雲滿足方便。此在金剛因位極也。   破和合識相滅相續心相顯現法身智淳淨故 果中二。初斷果。後智果。由前方便能破和合識內生滅之相。顯其不生滅之性。此根本無明盡故心無所合。即顯法身本覺義也。即於此時能滅染心之中業相等相續之相。不滅相續心體故。令隨染本覺之心遂即還源。成淳淨圓智。成於應身始覺義也。然此始覺無別始起。即是本覺隨染作也。今染緣既息始還同本。故雲淳淨也○釋疑中初問後答。問中執真同妄難。後簡妄異真答。   此義雲何 難意雲。如上所說。動彼靜心成於起滅。今既盡於生滅。應滅靜心。故雲此義雲何也○答中法喻合三也。   以一切心識之相皆是無明無明之相不離覺性非可壞非不可壞 答意雲。業等染心名諸識相。此等皆是不覺之相。故雲心識之相皆是無明。非約心體說也。又更轉難雲。既言識相皆是無明故說滅者。即應別有體性離於真如。即真妄別體難也。答雲。如此諸識不覺之相不離隨染本覺之性。以是故雲不離覺性。此無明之相與彼本覺之性非一非異。非異故非可壞。非一故非不可壞。若依非異非可壞義。說無明即明。故涅槃經雲。明與無明其性不二。不二之性即是實性。若就非一非不可壞義。說無明滅覺性不壞。滅惑之義準此知之○喻中四句。   如大海水因風波動水相風相不相捨離而水非動性若風止滅動相則滅濕性不壞故 初句真隨妄轉喻。次水風不相離者。真妄相依喻。水非動性者。真體不變喻。此顯非自性動但隨他動也。若風止滅下息妄顯真喻。此明若自性動者。動相滅時濕性隨滅。而但隨他動故。動相滅時濕性不壞也○合中次第合之。   如是眾生自性清淨心因無明風動心與無明俱無形相不相捨離而心非動性若無明滅相續則滅智性不壞故 初淨心合海也。因無明動者。合風起水成於波浪。以水不能自浪。要因風起波也。風不能自現動相。要依於水方現動也。故動即水。動無別體也。所況可知。俱無形相不相離者。合相依也。以濕全動故。無於水相。以動全濕故。無於風相。心法亦爾。真心隨熏全作識浪。故無心相。然彼識浪無非是真。故無無明相。故攝論雲。見此不見彼等。又雲。若見一分。餘分性不異等。又雲。即生死故不見涅槃。即涅槃故不見生死等。如攝論第二殊勝後廣說。心非動者。合水非動性也。無明滅者。是根本無明滅。合風滅也。相續滅者。業識等滅。合動相滅。智性不壞者。隨染本覺照察之性。是合濕性不壞○第二不思議業中。初標後釋。釋中二。初依體總標。   不思議業相者以依智淨相能作一切勝妙境界 謂與眾生作六根境界故。寶性論雲。諸佛如來身如虛空無相。為諸勝智者作六根境界。示現微妙色。出於妙音聲。令嗅佛戒香。與佛妙法味。使覺三昧觸。令知深妙法。故名妙境界也○二所謂下別辨。   所謂無量功德之相常無斷絕隨眾生根自然相應種種而現得利益故 於中四句。一橫顯業德廣多無量。二豎顯業根深窮未來際。三顯業勝能無功應機。四顯業勝利益潤不虛。如此則是報化二身真如大用無始無終相續不絕故。如金光明經雲。應身者從無始生死相續不斷故。一切諸佛不共之法能攝持故。眾生不盡用亦不盡。故說常住。寶性論雲。何者成就自身利益。謂得解脫。遠離煩惱障智障。得無障礙清淨法身。是名成就自身利益。何者成就他身利益。既得成就自身利已。無始世來自然依彼二種佛身。示現世間自在力行。是名成就他身利益。問始得自利已方起利他業。雲何利他說無始耶。答有二釋。一雲。如來一念遍應三世所應無始故。能應則無始。猶如一念圓智遍達無邊三世之境。境無邊故。智亦無邊。無邊之智所現之相。故得無始亦能無終。此非心識思量所測。故名不思議業也。二雲。以無明盡故。始覺即本。然彼本覺無始世來常起業用益眾生故。始覺同彼。故亦無始。以一切佛無差別故。無新舊故。皆無始覺之異故。本覺平等無始無終故。故能常化眾生。是真如之用故。雲不思議業也。此本覺用與眾生心本來無二。但不覺隨流用即不現。妄心厭求。用則於彼心中稱根顯現。而不作意我現差別。故雲隨根自然相應。雖不作意。現無不益。故雲種種而現得利益故也。上來隨染本覺之相竟○自下第二明性淨本覺。亦可是體相合明。於中有二。謂總標別釋。   復次覺體相者有四種大義與虛空等猶如淨鏡 前中以空及鏡皆有四義故。取之為喻。一空鏡。謂離一切外物之體。二不空鏡。謂鏡體不無能現萬象。三淨鏡。謂磨治離垢。四受用鏡。置之高臺須者受用。四中前二自性淨。後二離垢淨。又初二就因隱時說。後二就果顯時說。前中約空不空為二。後中約體用為二。又初二體。後二相。故雲覺體相也。又初一及第三有空義。第二第四有鏡義。故舉二喻○釋中別解四義。   雲何為四一者如實空鏡 初內真如中妄法本無。非先有後無。故雲如實空。   遠離一切心鏡界相無法可現非覺照義故 下釋空義。倒心妄境本不相應。故雲遠離等。非謂有而不現。但以妄法理無故。無可現。如鏡非不能現。但以兔角無故。無可現也。非覺照者有二義。一以妄念望於真智。無覺照之功。以情執違理故。如鏡非即外物。以彼外物無照用義故。即顯鏡中無外物體。二以本覺望於妄法。亦無覺照功能。以妄本無故。如淨眼望空華。無照矚之功。亦如鏡望兔角。問若然者。何故下因熏習中即現一切世間法耶。答彼約依他似法。是此真心隨熏所作。無自體故。不異真如。故彼文雲。以一切法即真實性故也。今此約遍計所執實法故。無可現也。問所現似法。豈不由彼執實有耶。答雖由執實。然似恆非實。如影由質影恆非質。鏡中現影。不現於質。不現質故。故雲空鏡。能現影故是因熏也。   二者因熏習鏡謂如實不空 第二因熏中釋內有二因義。初能作現法之因。二作內熏之因。亦可初是因義。後是熏習義。故雲因熏習也。言如實不空者。此總出因熏法體。謂有自體及性功德故○下別釋二因。   一切世間境界悉於中現不出不入不失不壞常住一心以一切法即真實性故 初中一切世間境界悉現者。明一切法離此心外無別體性。猶如鏡中能現影也。不出者。明心待熏故變現諸法。非不待熏而自出也。不入者。離心無能熏故。不從外入也。不失者。雖復不從內出外入。然緣起之法顯現不無。故雲不失也。不壞者。諸法緣集起無所從。不異真如。故不可壞。如鏡中影非刃能傷。以同鏡故不可壞也。常住一心者。會相同體。以一切法下釋成同鏡所由。以於心中顯現無出入等故。即無體性。無體性故。本來平等不異真如。故雲常住一心乃至真實性故。   又一切染法所不能染智體不動具足無漏熏眾生故 又一切染法下釋後因義。染法不能染者。以性淨故。雖現染法。非染所污。非直現染之時非染所染。亦乃由現染故反顯本淨。如鏡明淨能現穢物。穢物現時反顯鏡淨。豈此穢物能污鏡耶。若不現染。則無以顯其不染也。智體不動者。以本無染。今無始淨。是故本覺之智未曾移動。又雖現染法。不為所染。故雲不動。如鏡中像隨質轉變。然其鏡體未曾動也。具足無漏等者。此本覺中恆沙性德無所少也。又與眾生作內熏之因。令厭生死樂求涅槃。故勝鬘經由有如來藏能厭生死苦樂求涅槃也。佛性論雲。自性清淨心名為道諦也。又十種佛性中業性也。   三者法出離鏡謂不空法出煩惱礙智礙離和合相淳淨明故 第三中。初標次釋。言法出離者。謂真如之法。出於二障離於和合故。雲出離。前明在纏性淨不空如來藏。今明不空出纏離垢法身。如寶性論雲。有二淨。一自性淨。以同相故。二離垢淨。以勝相故。不空法者。出法體也。謂即前因熏。出煩惱等者。粗細染心名煩惱礙。所依無明名智礙。離和合等者。淨心出障破業識等和合也。離和合雜相故名淳。無惑染故名淨。出無明故名明。謂大智慧光明等故雲淳淨明也。   四者緣熏習鏡謂依法出離故遍照眾生之心令修善根隨念示現故 第四中。初標後辨。謂即彼本覺出障之時。隨照物機示現萬化。與彼眾生作外緣熏力。故雲依法乃至示現故。問前隨染中智淨與此法出離何別。又前業用與此緣熏何別。答前約隨染故還淨說為智。即明彼智用俱就始覺說。此約自性故離障顯法體。即明此法用俱就法體說。是故前雲智。此雲法。前雲業。此雲緣也。然法智雖殊。體無差別。以始覺即本覺故。但今就義開說。故有境智不同也。◎   ◎○第二不覺中有三。初明根本不覺。二生三種下明枝末不覺。三當知無明下結末歸本。又亦可初明不覺體。次明不覺相。後結相同體。前中有二。初依覺成迷。後依迷顯覺。亦則釋疑也。以彼妄依真起無別體故。還能返顯於真。即是內熏功能也。由是義故。經中說言。凡諸有心悉有佛性。以諸妄念必依於真。由真力故。令此妄念無不返流故也。初中有三。謂法喻合也。   所言不覺義者謂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不覺心起而有其唸唸無自相不離本覺 法中。初不了如理一味故。釋根本不覺義。如迷正方也。不覺念起者。業等相念。即邪方也。念無自相下明邪無別體不離正方也。即明不覺不離覺也。   猶如迷人依方故迷若離於方則無有迷眾生亦爾依覺故迷若離覺性則無不覺 喻合可知。   以有不覺妄想心故能知名義為說真覺若離不覺之心則無真覺自相可說 後文中二。初明妄有起淨之功。後明真有待妄之義。良以依真之妄方能顯真。隨妄之真還待妄顯故也○第二末中略作二種釋。一約喻說意。二就識釋文。初者本覺真如其猶淨眼。熱翳之氣如根本無明。翳與眼合動彼淨眼。業識亦爾。由淨眼動故有病眼起。能見相亦爾。以有病眼向外觀故。即有空華妄境界現。境界相亦爾。以有空華境故。令其起心分別好華惡華等。智相亦爾。由此分別堅執不改。相續相亦爾。由執定故於違順境取捨追遣。執取相亦爾。由取相故於上復立名字。若有相未對時。但聞名即執。計名字相亦爾。既計名取相發動身口。攀此空華造善惡業受苦樂報。長眠生死而不能脫。皆由根本無明力也。第二釋文中有二。初無明為因生三細。後境界為緣生六粗。前中亦二。謂總標別解。   復次依不覺故生三種相與彼不覺相應不相離 標中言與彼不覺不相離者。明相不離體故。末不離本故。以依無明成妄心。依忘心起無明故也。   雲何為三 前中三細即為三。各有標釋。   一者無明業相以依不覺故心動說名為業覺則不動動則有苦果不離因故 初中釋內。以依不覺者。釋標中無明。即根本無明也。心動名業者。釋標中業也。此中業有二義。一動作義。是業義故。雲依不覺故心動名為業也。覺則不動者。反舉釋成。既得始覺時即無動念。是知今動只由不覺也。二為因義。是業義故。雲動則有苦。如得寂靜無念之時。即是涅槃妙樂。故知今動則有生死苦患。果不離因者。不動既樂。即知動必有苦。動因苦果既無別時。故雲不相離也。此雖動念而極微細。緣起一相能所不分。即當梨耶自體分也。如無相論雲。問此識何相何境界。答相及境界不可分別。一體無異。當知此約賴耶業相義說也。下二約本識見相二分為二也。   二者能見相以依動故能見不動則無見 第二能見相。即是轉相。依前業相轉成能見。故言以依動故能見。若依性淨門。則無能見。故雲不動則無見。反顯能見必依動義。如是轉相雖有能緣。以境界微細故猶未辨之。如攝論雲。意識緣三世境及非三世境。是則可知。此識所緣境不可知故。既雲所緣不可知。即約能緣以明本識轉相義也。   三者境界相以依能見故境界妄現離見則無境界 第三境界相。即是現相。依前轉相能現境界。故雲依見故境界妄現。下反舉釋可知。如楞伽雲。譬如明鏡持諸色像。現識處現亦復如是。又此論下文明現識雲。謂能現一切境界。猶如明鏡現於色像。現識亦爾。乃至以一切時任運而起常在前故。此等並約本識現相義說。此之現相常在本識。何況轉相業相在六七識耶。此三並由根本無明動本靜心成此三細。即不相應心。屬賴耶位攝○自下境界為緣生六種粗相。即分別事識也。如楞伽經雲。境界風所動種種諸識浪等。此之謂也。問三細屬賴耶。六粗屬意識。何故不說末那識耶。答。有二義意。一前既說賴耶。末那必執相應。故不別說。故瑜伽雲。賴耶識起必二識相應故。又由意識緣外境時。必內依末那為染污根方得生起。是故次說六粗。必內依末那故。亦不別說。二以義不便故。略不說之。不便相者。以無明住地動本靜心。令起和合成梨耶。末那既無此義。故前三細中略不說。又由外境牽起事識。末那無緣外境義故。六粗中亦略不說。亦可計內為我屬前三細。計外為我所屬後六粗。故略不論也。楞伽中亦同此說。故彼經雲。大慧。略說有三種識。廣說有八相。何等為三。謂真識。現識。分別事識。乃至廣說。經中現識。即是三細中現相也。分別事識。即是下六粗也。所以知者。彼經下釋分別事識中。乃雲攀緣外境界起於事識等。故知事識非是末那。此論下文並亦同此。宜可記之。釋文中有二。謂總標別釋。   以有境界緣故復生六種相雲何為六 別釋中六相即為六段。各先標後釋。此六之中。總有三對。謂初二為一對。謂事識中細惑。執境法為實故。六染中同是法執。地上菩薩所斷。亦入下五意內攝。以有依止義故。次二為一對。謂事識中粗惑。於前實境上復起貪瞋等惑。即是下入五意後別明意識。取著轉深計我我所等。六染中二乘等所斷也。後二為一對。謂依惑造業。苦報長淪也。   一者智相依於境界心起分別愛與不愛故 初言智相者。謂於前現識所現相上。不了自心現故。始起慧數分別染淨執有定性。故雲依於境界乃至不愛故也。   二者相續相依於智故生其苦樂覺心起念相應不斷故 二相續中依於智者。明起所依。謂依前分別。愛境起樂覺受。不愛境起苦受。數數起念相續現前。此明自相續也。又能起惑潤業。引持生死。即令他相續。故下文雲住持苦樂等也。故雲生其乃至不斷故也。   三者執取相依於相續緣念境界住持苦樂心起著故 三執取相者。謂於前苦樂等境。不了虛無。深起取著。故下文雲。即此相續識。依諸凡夫取著轉深。計我我所等也。言依於相續乃至苦樂者。是前相續相也。心起著者。是此執取相也。   四者計名字相依於妄執分別假名言相故 四計名字相者。依前顛倒。所執相上。更立名言。是分別故。楞伽雲。相名常相隨。而生諸妄想。故雲依於妄執等也。上來起惑。自下造業感報。   五者起業相依於名字尋名取著造種種業故 五起業者。謂著相計名。依此粗惑。發動身口造一切業。即苦因也。   六者業繫苦相以依業受報不自在故 六業繫苦者。業用已成。招果必然。循環諸道生死長縛。故雲依業受果不自在也。上來末相竟○當知下第三結末歸本。   當知無明能生一切染法 如前三細六粗。總攝一切染法。皆因根本無明不了真如而起。故雲當知無明能生一切染法也○自下釋所以。   以一切染法皆是不覺相故 疑雲。染法多種差別不同。如何根本唯一無明。釋雲。染法雖多。皆是無明之氣。悉不覺之差別相。故不異不覺也。故雲以一切染法皆是不覺相也。上來總釋不覺義。即約染法辨心生滅竟○自下第三明染淨同異之相。於中有三。初總標。次列名。後廣辨。   復次覺與不覺有二種相雲何為二一者同相二者異相 辨中初同後異。同中三。初喻次合後引證。   同相者譬如種種瓦器皆同微塵性相 初言同相者。染淨二法同以真如為體。真如以此二法為相。故雲同性相。種種瓦器譬染淨法也。皆同塵性者。器以塵為性也。塵以器為相。故雲微塵性相也。   如是無漏無明種種業幻。皆同真如性相 合中言無漏者。始本二覺也。無明者。本末不覺也。此二皆有業用顯現而非實有。故雲業幻。此等合種種器也。皆同真如性相者。以動真如門作此生滅門中染淨二法。更無別體故雲性也。真如亦以此二法為相。淨相可知。其染相者。下文雲。但以無明而熏習故即有染相。   是故脩多羅中依於此義說一切眾生本來常住入於涅槃菩提之法非可修相非可作相畢竟無得 引證中依於此義乃至涅槃者。依此同相門。如上本末不覺。本來即真如。故說一切眾生性自涅槃不更滅度。故經雲。一切眾生即涅槃相不復更滅。言菩提之法乃至無得者。依此同相門。如上始本二覺。即是真如。故諸佛菩提非修得也。又前約不覺即如故。眾生舊來入涅槃。今約覺亦即真故。諸佛菩提無新得也。言非可修相者。望前涅槃非是了因修顯故。言非可作相者。望前菩提非是生因所作故。畢竟無得者。此之二果即性淨本有故無得也○自下釋伏疑。疑雲。若眾生已入本來涅槃更無新滅。即已同諸佛。何故不能現報化等色身耶。   亦無色相可見而有見色相者唯是隨染業幻所作非是智色不空之性以智相無可見故 釋雲。法性自體本無色相可見。如何使現色等耶。故雲亦無色相可見。又疑雲。若以法性非是色相可見法故不現二色者。諸佛何故現報化等種種色耶。釋雲。彼見諸佛種種色等者。並是隨眾生染幻。心中變異顯現。屬後異相門。非此同相門中。本覺智內有此色礙不空之性也。又亦可本覺不空恆沙德中亦無此色相故。雲而見色相乃至不空之性也。何以得知彼法體中無色相者。釋雲。以本覺智相非是可見之法故也○異相中先喻後合。   言異相者如種種瓦器各各不同如是無漏無明隨染幻差別性染幻差別故 合中隨染幻差別者。是無漏法也。性染幻差別者。是無明法也。以彼無明迷平等理。是故其性自是差別。故下文雲。如是無明自性差別故也。諸無漏法順平等性。直論其性。則無差別。但隨染法差別相故。說無漏法有差別耳。如下文中對業識等差別染法故。說本覺恆沙性德。又由對治彼染法差別故。成始覺萬德差別也。如是染淨皆是真如隨緣顯現。似有而無體。故通名幻也。上來染淨不同。釋心生滅竟○自下第二釋上立義分中因緣。於中有二。初明生滅因緣義。後從無明所起識下。顯所依因緣體。前中有二。初總標。後別釋。   復次生滅因緣者所謂眾生依心意意識轉故 標中言因緣者。梨耶心體不守自性。是生滅因。根本無明熏動心體。是生滅緣。又復無明住地諸染根本。是生滅因。外妄境界動起識浪。是生滅緣。依是二義以顯因緣。諸識生滅相集而生。故名眾生。而無別體。唯依心體。故言依心。即是梨耶自相心也。能依眾生。是意意識。依心體起故雲轉。轉者起也○下別釋中初問。   此義雲何 此心作眾生義雲何也○下別顯示。於中有三。先釋所依心。次釋意轉。後釋意識轉。   以依阿梨耶識。說有無明 初中言阿梨耶者。是上所說心。即是生滅之因。有無明者。於梨耶識二義中。此是不覺義。即生滅之緣。欲明依此因緣意意識轉故。言以依等也。上總中略標其因故。但言依心。此別釋中具顯因緣故。說依心有無明也。問上說依覺有不覺。由此不覺力故。動彼心體令起滅和合。方有梨耶業識等。何故此中說依梨耶有無明乎。答此有三釋。一由梨耶有二義故。謂由無明動真心成梨耶。又即此梨耶還與彼無明為依。以不相離故。何者。謂依迷起似故。即動真心起業識。迷似為實故。即依梨耶而有無明也。二雲。梨耶有二義。謂覺不覺。前別就其本。說依覺有不覺。今就末位論。故雲依梨耶有無明也。此即二義中不覺義。在梨耶中故說依也。三雲。此中正意唯取真心隨緣之義。此隨緣義難名目故。或就未起。說依真如有無明。或約已起。說依梨耶有無明。然此二名方盡其義。故文前後綺互言耳○不覺下次釋意轉。於中有三。初略明。次廣辨。後結歸心。初中即明五種識相。   不覺而起能見能現能取境界起念相續故說為意 不覺而起者。所依心體由無明熏舉體而動。即是業識也。前依梨耶有無明。即依似起迷。今熏淨心成梨耶。即依迷起似。此二義一時。說有前後耳。言能見者。即彼心體轉成能見。是轉識也。能現者。即彼心體復成能現。即是現識。能取境界者。能取現識所現境界。是為智識。起念相續者。於所取境起諸粗念。是相續識。依此五義次第轉成依止。依止此義而生意識等。故說為意。故攝論雲。意以能生依止為義也○此意下第二廣釋。於中二。初標次釋。釋中五意即為五段。各有標釋。   此意復有五種名雲何為五一者名為業識謂無明力不覺心動故 初中言無明力者。謂根本無明。即所依緣也。明心不自起。起必由緣。不覺心動者。正明起相釋成業義。起動義是業義故。   二者名為轉識依於動心能見相故 第二轉識中。言依動能見者。依前業識之動。轉成能見之相。轉識有二。若就無明所動轉成能見者。在本識中。如其境界所動轉成能見者。在事識中。此中轉相。約初義也。   三者名為現識所謂能現一切境界猶如明鏡現於色像現識亦爾隨其五塵對至即現無有前後以一切時任運而起常在前故 第三現識中。初法次喻後合。言能現一切境界者。依前轉識之見。起此能現之功。故現妄境界。以其心體與無明合熏習力故。現於種種無邊境界故也。合中言五塵者。且舉粗顯以合色像。而實通現一切境界。故上法說中雲一切也。若依瑜伽論中。則現五根種子及器世間等。今此論中偏就五塵者。以此約牽起分別事識義故。作是說也。任運而起者。非如六七識有時斷滅。故簡異彼也。常在前者。為諸法本故。明此識在諸法之先。以是諸法所依故。此揀異末那識也。   四者名為智識謂分別染淨法故 第四智識者。是事識內細分別。謂不了前心所現境故。起染淨微細分別。故雲智也。   五者名為相續識以念相應不斷故住持過去無量世等善惡之業令不失故復能成熟現在未來苦樂等報無差違故能令現在已經之事忽然而念未來之事不覺妄慮 第五相續者。亦是事識中細分。前六相中相續相也。以念相應不斷者。法執相應得長相續。此約自體不斷釋相續義也。住持已下有釋。一但屬此相續識。以約其功能釋相續義故。以此識能起潤業煩惱。能引持過去無明所發諸行善惡業種。令成堪任成果之有。若無惑潤。業種焦亡。故雲住持乃至不失也。此則引生令熟。又復能起潤生煩惱。能使已熟之業感報相應。故言成熟無差違也。如是三世因果流轉連持不絕。功由意識。以是義故名相續識。次言念已逕乃至妄慮者。顯此識用粗分別相不同智識微細分別故也。二又總辨前五意功能。初住持業果。是前三細功能。屬梨耶。後念已未之境。是後二功能。屬事識細分也○第三結依心中有二。先正結屬心。後此義雲何下釋疑廣辨。初中先順結三界。後返結六塵。   是故三界虛偽唯心所作離心則無六塵境界 前中言是故者。是前一心隨無明動作五種識故。故說三界唯心轉也。此心隨熏現似曰虛。隱其虛體詐現實狀曰偽。虛偽之狀雖有種種。然窮其因緣。唯心作也。十地經中亦同此說。離彼現識則無塵境。反驗六塵唯是一心。故雲離心則無等也○釋疑中有三。初問。次答。後當知下結也。   此義雲何 問意雲。現有塵境。雲何唯心。   以一切法皆從心起妄念而生一切分別即分別自心心不見心無相可得 答雲。以一切法皆是此心隨熏所起。更無異體故。說唯心。疑雲。何以此心作諸法耶。釋雲。由妄念熏故生起諸法。故雲妄念而生也。又亦可疑雲。法既唯心。我何不見。而我所見唯是異心。釋雲。言異心者。是汝妄念分別而作。故雲妄念生也。即分別自心者。既境唯現識。無外實法。是故分別但分別自心。即顯無塵唯識義也。心不見心者。既塵無相。識不自緣。是故無塵。識不生也。攝論雲。無有少法能取少法故也。能所皆寂故。雲無相可得也。中邊論偈雲。由依唯識故。境無體義成。以塵無有故。本識則不生。此中分別自心者。即依唯識以遣於塵。與中邊論上半偈同。心不見心者。依無塵以遣識。與中邊下半偈同。此等約行說。故遣依他性也。故瑜伽論雲。問諸修觀行者見遍計所執無相時。當言入何等性。答入圓成實性。問入圓成實性時。當言遣何等性。答遣依他起性。以此當知。唯識觀成。則無有識。楞伽亦云。無心之心量。我說為心量。此之謂也。若依此論。無明動真如。成生滅緣起。無明風滅。識浪即止。唯是真如平等平等也○結中有四。初即結相屬心。二是故下舉喻以說。三唯心下一句。釋外伏疑。四以心生下反驗唯心。顯境成妄。   當知世間一切境界皆依眾生無明妄心而得住持 前中無明者。根本無明也。妄心者。業識等也。以世間一切諸境依此而成。謂即現識等也。若無明未盡已還。此識住持境界不息。故雲住持等也。   是故一切法如鏡中像無體可得唯心虛妄以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故 喻中言無體可得者。示此境界離心之外無體可得也。又亦即是心故復無體也。如鏡外無影。鏡內復無體故也。釋疑中疑雲。既其無體。何以宛然顯現。釋雲。此並是真心之上虛妄顯現。何處有體而可得耶。反驗中。疑雲。何以得知心上顯現。釋雲。以心生則種種法生等故知也。此中以無明力不覺心動。乃至能現一切境等故。言心生則種種法生也。此則心隨熏動。故雲生也。若無明滅境界隨滅。諸識分別皆滅無餘故。言心滅則種種法滅。此則心源還淨。故雲滅也。既心隨不覺妄現諸境。即驗諸境唯心無體也。問上說生滅結過屬無明。此文辨因緣。雲何結屬心。答前以無明動彼靜心令其生滅故。此生滅功在無明。今此因緣和合道理。以成辦諸法。無性義顯。不住義彰故。就和合結屬於心也○釋意識中。初標後釋。釋中有五。初約人辨粗。二計我下出其惑體。三隨事下明執所依緣。四名為下制立其名。五此識下明識起所依。   復次言意識者即此相續識依諸凡夫取著轉深計我我所種種妄執隨事攀緣分別六塵名為意識亦名分離識又復說名分別事識此識依見愛煩惱增長義故 初中言即此相續識等者。明此生起識粗細雖殊。同是一識更無別體故。即指前第五識也。但前就細分法執分別相應依止義門。則說為意。此中約其能起見愛粗惑相應從前起門。說名為意識。謂意之識。故名意識也。依諸凡夫者簡非聖人意識也。以前智識及相續識。通在二乘及地前等菩薩所起故。故今約凡顯其粗也。取著轉深者。以無對治故。追著妄境轉極粗現。故雲深也。惑體中。非直心外計境為粗。亦復於身計我。於塵計所。或執即蘊。或執離蘊等。種種妄計。此顯計我之相。所依緣者。謂但攀於倒境之事。不了正理故。雲隨事等也。名意識者。此論就一意識義。故不別出五識。但說意識分別六塵。亦名分離者。依於六根別取六塵。故雲分離也。又能分別去來內外種種事相故。復說為分別事識也。下明識起所依者。見謂見一處住地。即見道惑也。愛謂欲色有三愛。即修道惑也。以此見修二惑熏於本識。令變生此分別事識。故雲增長也。上六粗中。執取計名及起業相。並相從入此意識中。及後六染中。執相應染亦入此攝。上來廣明生滅因緣義竟。◎   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中末(終)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44 冊 No. 1846 大乘起信論義記   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下本   京兆府魏國西寺沙門釋法藏撰   ◎自下第二重顯所依因緣體相。於中有二。初略明緣起甚深。後所謂心性下。廣顯緣起差別之義。初中二。先標歎甚深。後何以下釋深所以。   依無明熏習所起識者 初中言無明熏習所起識者。牒上所說依根本無明起彼靜心成業等識也○下正歎甚深。於中初凡小非分。次菩薩分知。後唯佛窮了。   非凡夫能知亦非二乘智慧所覺 以彼二乘但覺四住不了無明故。此無明所起之識非其境也。   謂依菩薩從初正信發心觀察若證法身得少分知乃至菩薩究竟地不能盡知唯佛窮了 菩薩從初正信等者。十信之初創發心時。即觀本識自性緣起因果之體。得成正信。故攝論中約彼本識說雲。菩薩初起應先觀諸法如實因緣。此之謂也。三賢位中意言比觀。故雲觀察。地上證之未窮。故雲少分。以其但覺住相不覺生相故。如來四相俱了故。得窮源也○何以故下釋深所以。   何以故 先責意雲。緣起妙理貫通凡聖。何故說見唯在果人○答中三。初即淨常染。二雖有染心下即染常淨。三是故下結成難測。故唯佛知。前中三句。   是心從本已來自性清淨而有無明為無明所染有其染心 初緣起體即因也。次發緣起之由即緣也。後顯緣起之相。即不染而染也。   雖有染心而常恆不變是故此義唯佛能知 雖有下釋緣起甚深義。即染而不染也。勝鬘經雲。自性清淨心難可了知。彼心為煩惱所染。亦難了知。乃至結雲唯佛能知。楞伽經中亦同此說。故彼經雲。如來藏是清淨相。客塵煩惱垢染不淨。乃至廣說。下結雲。我今與汝及諸菩薩甚深智者。能了別也○第二所謂下廣顯緣起差別相。內有二。初顯前緣起體相。二不了一法義者下。更重料簡。初中有三。初所謂心性等釋上不變之義。   所謂心性常無念故名為不變 雖舉體動而本來靜。故雲常無念。顯上緣起因體也○二以不達下顯上無明緣起之由也。   以不達一法界故心不相應忽然念起名為無明 亦釋上無明得起所由。以不了真如平等一義故。心不相應忽然念動。名為無明。此顯根本無明最極微細未有能所王數差別。即心之惑故雲不相應。非同心王心所相應也。唯此無明為染法之源。最極微細。更無染法能為此本。故雲忽然念起也。如瓔珞本業經雲。四住地前更無法起故。名無始無明住地。是則明其無明之前無別有法為始集之本。故雲無始。即是此論忽然義也。此約粗細相依之門說為無前。亦言忽然。不約時節以說忽然。以起無初故也○染心者下第三顯上緣起相。謂有其染心之句也。於中有三。謂標問別解。別解中。六染即是上意識及五種意。但前明依因緣生起次第義。故從細至粗說。今欲辨治斷次第。故從粗至細說。六中各二。初障後治。   染心者有六種雲何為六一者執相應染 初執相應染者。是六粗中執取相及計名字相。亦是上意識見愛煩惱所增長義。亦是上四相中粗分別執著相也。但粗心外執。與境相應污其淨行故雲染也。   依二乘解脫及信相應地遠離故 若二乘人至無學位見修煩惱究竟離也。信相應者。十解已去。信根成就無有退失。名信相應。故地論中。地前總名信行地菩薩。無著論中亦同此說也。此菩薩得人空。見修煩惱不得現行故雲遠離。非約隨眠。以留惑故。故攝論雲。若不斷上心。則不異凡夫。若不留種子。則不異二乘。又二意留惑為自他也。此約終教說。若約始教。初地已上方說留惑。如餘論說。今此菩薩非直斷四住人執。亦分斷無明住地故。此論下文雲不了一法界義者。從信相應地觀察學斷故。今但為顯人我粗執故。不論彼也。   二者不斷相應染依信相應地修學方便漸漸能捨得淨心地究竟離故 二不斷相應者。五意中名相續識。六粗中名相續相。但法執相續生生起不斷。不斷即是相續名也。從十解已去修唯識觀尋思方便。乃至初地證三無性遍滿真如。法執分別不得現行。故言淨心地究竟離也。   三者分別智相應染依具戒地漸離乃至無相方便地究竟離故 三分別智相應者。是五意中智識。是六粗中智相。以能分別世出世諸法染淨。故雲智也。是法執修惑。七地已還。有出入觀異。故於境界有微細分別。然地地分除。故雲漸離。八地已去。無出觀外緣境。故於七地盡此惑也。故雲無相方便地究竟離也。以二地三聚戒具故。雲具戒地。以七地於無相觀有加行方便之功用故。雲無相方便地。以八地已去於無相無方便功用故。   四者現色不相應染依色自在地能離故 四現色不相應者。是上五意中現識。是上三細中境界相。猶如明鏡現色像等。此依根本無明動令現境也。以八地中得三種世間自在。色性隨心無有障礙。故雲色自在地能離也。以色不自在位現識不亡故。此位中遣彼相也。   五者能見心不相應染依心自在地能離故 五能見心者。五意中轉識。三細中能見相。以根本無明動令能見。上文雲。依於動心成能見故。第九地中善知眾生心行十種稠林。故雲心自在。此於他心得自在。又以自得四十無礙智。有礙能緣永不得起。故雲心自在地能離也。   六者根本業不相應染菩薩盡地得入如來地能離故 六根本業者。五意中業識。三細中業相。以無明力不覺心動故。菩薩地盡等者。謂十地終心金剛喻定無垢地中。微細習氣心念都盡故。上文雲。得見心性。心則常住。故雲能離也○第二更重料揀中有三。初辨上無明。約治斷料揀。二釋上相應不相應義。三舉上染心及無明。約境成二礙義。前中標釋。   不了一法界義者從信相應地觀察學斷入淨心地隨分得離乃至如來地能究竟離故 釋中。初粗者至初地離。後細者至佛地盡故也。此即是上染心所依無明住地。能染真如成染心故。上雲破和合識者。滅無明故。滅相續心者。斷染心故。今無明與染心雖說有前後。然治滅並一時也。   言相應義者謂心念法異依染淨差別而知相緣相同故 第二釋相應不相應者。六染中前三是相應心。相應有二釋。一約王數釋。以此三種皆是粗心故。言心念法異者。心謂心王。念法謂心法也。王數不同。故雲異也。迦栴延論中。名為心及心所念法也。依染淨差別者。是所分別境也。知相緣相同者。若心王知染。心法亦同。心王緣淨。心法亦同也。知相即能知同。緣相即所緣同。二約心境相應釋。以此三種依境生故。是上文中依境所起六相內攝也。下文雲。境界滅故相應心滅。言心念法異者。心謂能緣心。法謂所緣法塵。異謂心境不同也。依染淨乃至同故者。謂於染境作染解。於淨境作淨解。故雲同也。   不相應義者謂即心不覺常無別異不同知相緣相故 後三及無明皆名不相應者。亦二釋也。初約王數釋中。雲即心不覺常無別異者。此顯根本無明動靜心體。即此動心是不覺相。更無王數之別。故雲即心不覺常無別異。此翻前心念法異也。不同知相緣相者。既無王數之別。何有同知同緣。翻前可見。以此三種依不覺起。不異不覺故雲即也。上文雲依不覺故生三相。與不覺不捨離者。是此即心之不覺故雲不離。非是相應而不離也。下文亦云。無明滅故不相應心滅。二亦約心境釋中。言即心不覺等者。謂此無明即此染心而無別體。不約與外境相應。方為此不覺。但在本心之上。故雲即心等也。不同知相等者。揀前相應也。此不相應心既是梨耶識。於中不分王數義。及不與外境相應義。並有覺不覺義等。並與諸論相違。和會如別記中說○釋二礙中。先標立。後重釋。前中初惑障。後智障。   又染心義者名為煩惱礙能障真如根本智故 前中言染心者。六染心也。能障真如根本智者。顯其礙義。謂照寂妙慧如理之智。名根本智。即上文智淨相也。染心諠動違此寂靜。故名染心為煩惱礙。以煩動惱動故。今此且依本末相依門。以所起染心為煩惱礙。能起染心之無明為智礙。不約人法二執。以明二礙。   無明義者名為智礙能障世間自然業智故 言無明者。根本無明也。能障世間業智者。顯其礙義。謂後得如量智。即上不思議業用。以無明昏迷無所分別。違此智用。名為智礙。從所障得名。   此義雲何 重釋中。先問雲。既此無明動靜心體成於染心。則無明是細。應障理智。染心是粗。應障量智。   以依染心能見能現妄取境界違平等性故 答中先釋煩惱礙。言以依染心能見能現者。後三細染也。妄取境界者。通攝前三染心。以同依境起故。違平等性者。釋成礙義。以此染心能所差別。乖根本智能所平等。所以障於理智。   以一切法常靜無有起相無明不覺妄與法違故不能得隨順世間一切境界種種知故 下釋智礙中。言以一切法常靜無有起相者。舉無明所迷法性。無明不覺妄與法違者。正顯無明。違前法性。以不了如法寂靜。妄有起滅。與法乖違故也。不能得乃至種種知者。以內迷真理。識外見塵故。於如量之境不能隨順種種知也。此正釋障如量智義。上來釋生滅因緣竟○自下第三明生滅相。於中有三。初標數起問。二列名略顯三廣釋其相。   復次分別生滅相者有二種雲何為二一者粗與心相應故二者細與心不相應故 前中言粗與心相應者。六染中前三染是心相應。其相粗顯。經中說為相生滅也。細與心不相應者。後三染是心不相應。以無心心法粗顯之相。其體微細恆流不絕。經中說為流注生滅。此依四卷楞伽。十卷中雲。識有二種滅。一者相滅。二相續滅。生住亦如是。經中出名。不別顯相。故今論主約相應不相應義。顯其二種粗細之心生滅之相○釋中有二。初約人對顯。後辨相所依。初中對三位人也。   又粗中之粗凡夫境界 前三染心俱名為粗。於中初執相應染復更為粗故。雲粗中之粗也。三賢位名內凡。能覺此染故雲凡夫境界。   粗中之細及細中之粗菩薩境界 又前三粗中。後二謂不斷相應及分別智相應染。是粗心之中稍細。故雲粗中之細也。細中之粗者。後三染心俱名為細。於中前二謂能見能現是也。同是不相應故名為細。形後根本業識故復雲粗。此是十地已還菩薩位中所知境也。   細中之細是佛境界 細中之細者。謂根本業不相應染。能所未分。行相極細故。唯佛能知耳○自下第二明所依義中二。初順辨生緣。後逆論滅義。前中亦二。初明通緣。後顯別因。   此二種生滅依於無明熏習而有所謂依因依緣依因者不覺義故依緣者妄作境界義故 通而言之。粗細二識皆依無明住地而起。以本無明動起三細。依此三細轉起粗心故。以無明通為其本故。雲依無明熏習而有也。若別而言之。依無明因生三細不相應心。依境界緣生三粗相應心。故雲依因乃至妄作境界義故。此中文少。若具說之。各有二因。如楞伽雲。大慧不思議熏及不思議變。是現識因。取種種塵。及無始妄想熏。是分別事識因。解雲。不思議熏者。謂無明能熏真如。不可熏處而能熏。故名不思議熏。又熏即不熏。不熏之熏名不思議熏。不思議變者。謂真如心受無明熏。不可變異而變異。故雲不思議變。又變即不變。不變之變。名不思議變。勝鬘中不染而染。染而不染。難可了知者。謂此不思議也。然此熏變甚微且隱故。所起現識行相微細。於中亦有轉識業識。舉粗兼細。故但名現識即是此不相應心也。取種種塵者。即是現識所現種種境界。還能動彼心海起諸事識之浪。故也。無始妄想熏者。即彼和合心海之中。妄念習氣無始已來熏習不斷。以未曾離念故。此塵及念熏動心海種種識生。以妄念及塵粗而且顯故。其所起分別事識行相粗顯成相應心也。經中欲明現識依不思議熏故得生。依不思議變故得住。事識依境界得生。依心海得住。今此論中但說生緣。故不論依住。是於細中唯說無明熏。粗中單舉境界緣也○第二逆顯滅義中二。初正辨。後釋疑。   若因滅則緣滅 前中二。先明通滅。謂得對治無明滅時。無明所起現識境界亦隨滅。故雲因滅則緣滅也。   因滅故不相應心滅緣滅故相應心滅 二別顯滅中。先因滅者。以三細親依無明因生故。無明滅時亦隨滅也。後緣滅者。以三粗染親依境緣生故。境界滅時亦隨滅也。此依始終起盡道理。以明二種生滅之義。非約剎那生滅義也○釋疑中。先問後答。   問曰若心滅者雲何相續若相續者雲何說究竟滅 問中言若心滅雲何相續者。若境界滅時心體亦滅者。無明三細既其未盡。心體已亡。更依何法而得相續。此疑相應心。若相續雲何究竟滅者。若言以心體不滅。令無明得相續者。心體既其不滅。無明則常相續。雲何治道得究竟滅也。此疑不相應心。答中雙答此二也○有法喻合。法中總說。喻合別說。   答曰所言滅者唯心相滅非心體滅 言唯心相滅非體滅者。境界滅時。唯心粗相滅。非心自體滅。又以無明滅時。唯心細相滅。亦非心體滅。此通答二問也。喻中別顯此二。   如風依水而有動相若水滅者則風相斷絕無所依止以水不滅風相相續唯風滅故動相隨滅非是水滅 如風依水而動者。喻無明風依心體故有動相。此示無明離於心體不能自現動相也。若水滅乃至無所依止者。此示若境果滅時。令心體亦滅者。則無明風無所動故。業等三細則應斷滅。以水不滅風相續者。以境界滅時心體不滅故。無明三細則得長相續。良以無明滅故境界滅。非以境界滅故無明滅。由是義故。境界滅時。無明動心。三細相續。此答初問相應心滅義也。唯風滅乃至非水滅者。以無明盡時。業等動相亦隨之滅。非靜心體而亦滅也。此答後問不相應心滅義。合中次第合前二種心也。   無明亦爾依心體而動若心體滅者則眾生斷絕無所依止以體不滅心得相續唯癡滅故心相隨滅非心智滅 非心智滅者。上文以對不覺故名為覺。則一識有二義。今以對癡故名為智。則一心有體相。不覺癡相轉滅成於始覺。本覺智體不滅。與還源無二無別也。上來釋染淨生滅因緣相竟。◎   ◎○自下第二明染淨互熏相生不斷。即顯上總中能生一切法義也。於中有四。初舉數總標。二列染淨法名。三廣釋染淨熏習之義。四明染淨盡不盡義。   復次有四種法熏習義故染法淨法起不斷絕 初中由此染淨相資故。得起不斷也。   雲何為四一者淨法名為真如二者一切染因名為無明三者妄心名為業識四者妄境界所謂六塵 第二中言淨法名真如者。此是生滅門中真如。以三義故故雲淨法。一約體。本來淨故。二約體相。以內熏故。令返染成於始淨故。梁攝論雲。能成立者。謂真如十種功德法。所成立者。謂十種新生正行也。三約用熏故。應機成淨緣也。染因名無明者。謂六染及九相等。皆因無明而有也。妄心通事識及業識。今據其本。故但言業識也。妄境謂六塵者。謂事識所緣之境此三皆是染法。由此染法自性差別仗託因緣故。具說三種。淨法對染雖成熏義。然其體用竟未曾別。故但明一種○廣釋中二。先總後別。總中二。先喻後合。   熏習義者如世間衣服實無於香若人以香而熏習故則有香氣此亦如是真如淨法實無於染但以無明而熏習故則有染相無明染法實無淨業但以真如而熏習故則有淨用 合中二。謂染淨熏也。言熏故有染相者。顯真無相隨熏現相。又顯妄法無體。故但雲相。又當相自無返流之用。故雲相不雲用也。此約隨流生滅門說。此釋經中如來藏為惡習所熏等。二有淨用者。此是生滅門中本覺真如。故有熏義。真如門中則無此義。由此本覺內熏不覺。令成厭求。返流順真。故雲用也。此釋經中由有如來藏故能厭生死苦。樂求涅槃也。涅槃經雲。闡提之人未來佛性力故。還生善根。彼言佛性力者。即此本覺內熏之力耳。良以一識含此二義。更互相熏遍生染淨故也。此中佛者是覺。性者是本。故名佛性為本覺也○自下第二別釋中二。先染後淨。染中亦二。先略後廣。   雲何熏習起染法不斷 汎論熏習有二種。一習熏。謂熏心體成染淨等。二資熏。謂現行心境及諸惑相資等。   所謂以依真如法故有於無明以有無明染法因故即熏習真如以熏習故則有妄心以有妄心即熏習無明不了真如法故不覺念起現妄境界以有妄境界染法緣故即熏習妄心令其念著造種種業受於一切身心等苦 初中言依真如有無明者。是舉能熏之法所熏之法體也。又亦可此中但舉能熏無明。然必依真故約本舉也。以有無明乃至熏真如者。謂根本無明熏習義也。以熏習故有妄心者。依無明熏動真如有業識心也。以此妄心還資熏無明增其不了。令其轉成轉識及現識。故雲不覺念起現妄境界故。以此境界還熏動心海起諸識浪。緣念彼境。即起事識也。上六粗中。初二名念。中二名著。後二名同此也。謂依惑造業。依業受苦報○自下廣釋。即明前三種。從後向前次第說也。先明境界熏動妄心。   此妄境界熏習義則有二種雲何為二一者增長念熏習二者增長取熏習 增長念者。謂由境界力。增長事識中智相相續相法執分別念也。增長取者。增長事識中執取相計名字相。謂人我見愛煩惱也。   妄心熏習義有二種雲何為二一者業識根本熏習能受阿羅漢辟支佛一切菩薩生滅苦故二者增長分別事識熏習能受凡夫業繫苦故 妄心熏中。業識根本熏習者。以此業識能資熏住地無明。迷於無相。能起轉相現相等相續。令彼三乘人雖出三界離事識分段粗苦。猶受梨耶變易行苦。然此細苦無始來有。但為揀細異粗故。約已離粗苦時相顯處說。事識熏者。以此事識能資熏起時無明。起見愛粗惑。發動身口造種種業。受凡夫分段苦也。   無明熏習義有二種雲何為二一者根本熏習以能成就業識義故二者所起見愛熏習以能成就分別事識義故 無明熏習中。根本熏習者。謂根本不覺熏動真如成業等諸識。但今舉初故雲業識也。所起見愛熏者。謂枝末不覺熏習心體成分別事識。上文雲。此識依見愛煩惱增長義故。但末從本生故雲所起也。勝鬘中說。無明住地能起一切四住煩惱也。次明淨熏。於中有二。先問後答。答中亦二。先略後廣。前中亦二。初正明熏習。後自信已性下辨其功能。   雲何熏習起淨法不斷所謂以有真如法故能熏習無明以熏習因緣力故則令妄心厭生死苦樂求涅槃以此妄心有厭求因緣故即熏習真如 前中二。先明真如內熏無明令成淨業。後即此淨用返熏真如。增勢力。前即本熏。後即新熏。文處可見也○功能中。因果分二。   自信已性知心妄動無前境界修遠離法以如實知無前境界故種種方便起隨順行不取不念乃至久遠熏習力故 因中。自信已性者。十信位中信也。知心妄動下。三賢位中修也。知心妄動無前境界者。是解也。修遠離法者。是依解成行。謂尋思等觀。唯識無塵等行也。言以如實知無境者。是初地見道證唯識理。異前比觀故雲如實知也。種種下乃至久遠熏習力者。是明十地修道位中廣修萬行巧顯真如也。不取者。所取無相。不念者。能念不生。久遠者。三祇熏故也○自下明果。於中有二。初滅惑。後證理。   無明則滅以無明滅故心無有起以無起故境界隨滅以因緣俱滅故心相皆盡名得涅槃成自然業 前中。無明滅者。根本無明盡也。以無明滅心無起者。妄心盡也。以無起境界滅者。妄境滅也。即翻前三種染法也。以因緣下乃至自然業者。明證法德。因謂無明。緣謂妄境。心相謂染心。此並盡故。心體轉依名得涅槃。起不思議業用名自然業也○自下廣中二。先明妄心熏習。後顯真如熏習。前中標釋。   妄心熏習義有二種雲何為二一者分別事識熏習依諸凡夫二乘人等厭生死苦隨力所能以漸趣向無上道故 釋中分別事識即是上意識也。以此識不知諸塵唯是識故。執心外實有境界。凡夫二乘雖有發心趣向解脫。而猶計有生死可厭涅槃可欣。不了唯心道理。仍復由此作意力故。久後還得菩提。故雲分別事識熏習乃至漸向無上道故。   二者意熏習謂諸菩薩發心勇猛速趣涅槃故 意熏習者。若就本而言。名為業識。通而論之。即前五種意也。以諸菩薩知一切法唯是識量。捨彼事識外計分別。既了唯心。趣理速疾。異前漸悟故雲乃至速趣涅槃也。問此中妄心既並熏習真如起返流行。意熏既屬梨耶。如何能各自發心修行。答前凡夫二乘不覺梨耶。但依分別事識資持力故。而發心修行。以不達本故。向大菩提。疏而且遠。故雲漸也。此菩薩既了梨耶本識。即依此識資持力。方得發心修行。以了本故。向大菩提親而且近。故雲速也。此約所依相資辨熏。非各自發心等。此如下文證發心中說○真如熏習中有三。初標數。次列名。謂內熏外緣也。三辨相。於中有二。先別釋。後合明。前中亦二。先體相。後用大。前中亦二。初正顯。後除疑。前中先辨熏習。   真如熏習義有二種雲何為二一者自體相熏習二者用熏習自體相熏習者從無始世來具無漏法備有不思議業作境界之性依此二義恆常熏習以有力故能令眾生厭生死苦樂求涅槃自信己身有真如法發心修行 言從無始乃至不思業者。不空本覺名無漏法。此法冥熏眾生。非物能了。故雲不思業也。此中業者。是冥熏作用也。作境界性者。明非直熏彼妄心令其厭求成能觀智。亦乃與其觀智作所觀境界也。以此二法等者下顯熏功能。謂此心境二法。亦可此體相二法。冥熏眾生有力故。令起厭求等行。自信等者。明依熏起修行之相也○釋疑中二。先問後答。   問曰若如是義者一切眾生悉有真如等皆熏習雲何有信無信無量前後差別皆應一時自知有真如法勤修方便等入涅槃 問中。初約現在信心有無。後約未來信心前後。內熏既齊。何得如是。皆應一時下結成難。此則執別疑通難。   答曰真如本一而有無量無邊無明從本已來自性差別厚薄不同故過恆沙等上煩惱依無明起差別我見愛染煩惱依無明起差別如是一切煩惱依於無明所起前後無量差別唯如來能知故 答中二。初一句通體明內熏不無。後明染淨賴緣。顯成前後。此文有二。初約染惑。對緣起有厚薄。後約淨法。賴緣前後差異。前中言而有無量乃至不同者。謂即根本無明住地本來自性差別隨人厚薄。厚者不信。薄者有信。前後亦爾。非彼內熏使之然也。過恆沙上煩惱依無明起差別者。是從無明所起迷諸法門事中無知。所知障中粗分攝也。我見愛染煩惱者。是無明所起四住煩惱。煩惱障攝也。如是下雙結於前二種煩惱。皆依根本無明所起。由是義故前後非一。如此惑性差別無量。前後難知。故唯佛能了○下明淨法約緣故有前後者。   又諸佛法有因有緣因緣具足乃得成辨 若獨內因不假外緣。可如所責。然今外假用熏。及內正因方得成辨。故致前後。不可一時也。是故上開二熏習。不雲一也○於中法喻合。法中但明因緣具成得。略無不具失。喻中偏明不具失。略無具緣得。合中雙明二義。法喻可知。   如木中火性是火正因若無人知不假方便能自燒木無有是處眾生亦爾雖有正因熏習之力若不遇諸佛菩薩善知識等以之為緣能自斷煩惱入涅槃者則無是處若雖有外緣之力而內淨法未有熏習力者亦不能究竟厭生死苦樂求涅槃 合中眾生合前木也。正因合火性。若不遇諸佛菩薩等。合若無人知等也。能自斷下合能自燒無有是處。此顯闕緣之失也。若雖有下明闕因不成。謂無明厚重之流雖本覺內熏。然未有力故。是故雖遇善友外緣之力。而亦不能令其得道也。此即明因緣互闕之失○若因緣具下明性用相應之得。於中二。初辨具緣。後能起下明熏益。   若因緣具足者所謂自有熏習之力又為諸佛菩薩等慈悲願護故 益中二。先明自分。以修善根下明勝進也。   能起厭苦之心信有涅槃修習善根以修善根成熟故則值諸佛菩薩示教利喜乃能進趣向涅槃道 示其義教其行。得義利行成喜故也○就用熏中二。初指事總標。後如是外緣下約緣別顯。別顯中三。謂標列釋。   用熏習者即是眾生外緣之力如是外緣有無量義略說二種雲何為二一者差別緣二者平等緣 列中言差別緣者。為於凡小事識熏習而作於緣。謂現形不同故雲也。亦可與差別機為緣故也。謂三賢已上乃至諸佛能作此緣。平等緣者。為諸菩薩業識熏習而作於緣。謂唯現佛身平等無二故雲也。亦可與平等心機為緣故也。謂初地已上乃至諸佛。要依同體智力能作此緣○釋中二。緣即為二分。初中有二。先總後別。總中亦二。初明感用因。後或為眷屬下正明用相。   差別緣者此人依於諸佛菩薩等從初發意始求道時乃至得佛於中若見若念 前中言此人者。機欲之人。諸佛菩薩者。出外緣體。從初發意下。明能感緣機修行時也。若見若念者。正明行者之心感用器也。謂見其身形念其功德也。用相中二。初正明差別之用。二以起大悲下辨用之益。   或為眷屬父母諸親或為給使或為知友或為冤家或起四攝 前中二。初五句開總成別。後乃至下攝別成總。五句中。一慈愛以攝生。二居卑以引物。三同類以勸發。四怖之以入道。五直以四法攝令修益。文可知。   乃至一切所作無量行緣以起大悲熏習之力能令眾生增長善根若見若聞得利益故 別開中有二。先就根熟不熟開近遠二緣。後就前近遠復各開為二。各有標釋。   此緣有二種雲何為二一者近緣速得度故二者遠緣久遠得度故是近遠二緣分別復有二種雲何為二一者增長行緣二者受道緣 後中增長行者。謂方便行。即自分也。受道者。謂依前方便正觀相應。即勝進也。亦可初即四攝利他行。後即三空自利行故也○平等緣中有二。先明能作緣者。   平等緣者一切諸佛菩薩。皆願度脫一切眾生自然熏習常恆不捨以同體智力故隨應見聞而現作業 於中願度生者。平等心也。自然等者。常用應機。以同體智力者。釋成常用也。隨應等者。顯其用相○二明對機顯平等義。   所謂眾生依於三昧乃得平等見諸佛故 謂十住已去諸菩薩等依三昧力。悉見諸佛身量平等。無有彼此分齊之相。故雲平等見也。上來別明體用竟○自下第二約人合釋。於中有二。謂標釋。   此體用熏習分別復有二種雲何為二一者未相應謂凡夫二乘初發意菩薩等以意意識熏習依信力故而能修行 二釋中亦二。先明未相應中三。初約位舉人。次辨行劣。後明未相應。行中凡小意識熏。菩薩五意熏。並未契真如。故雲依信修行也。   未得無分別心與體相應故未得自在業修行與用相應故 未相應中二。初言未得無分別心與體相應者明無正體智故未與法身體相應。後以無證真後得智故。未與應化身用相應也。   二者已相應謂法身菩薩得無分別心與諸佛自體相應得自在業與諸佛智用相應唯依法力自然修行熏習真如滅無明故 第二已相應中亦三。先顯人位。謂地上菩薩也。次正辨相應。得無分別心者。謂如理智與體相應也。與佛智用相應者。謂以有如量智故得然也。後明其行勝。初地已上證真如法而修行。非如前位但有信力故雲依法力也。自然修行者。八地已去無功用行也。熏真滅妄。顯行成也。明淨法熏竟上來初別明。次合釋。總明第三染淨熏義竟○自下第四顯盡不盡義。於中二。初明染法違真無始有終後明淨法順理有始無終。   復次染法從無始已來熏習不斷乃至得佛後則有斷 淨法中二。初正顯。後釋成。   淨法熏習則無有斷盡於未來此義雲何以真如法常熏習故妄心則滅法身顯現起用熏習故無有斷 釋成中。以熏真滅妄。淨用無盡故也。文處可見。上來釋生滅門中能顯義之法竟○自下第二釋生滅門中所顯之義大。於中有二。初釋體相二大。後別解用大。前中亦二。初總標二大名。後別釋二大義。義中亦二。先明體大義。   復次真如自體相者一切凡夫聲聞緣覺菩薩諸佛無有增減非前際生非後際滅畢竟常恆 謂人雖就位以分優劣。真體隨人未曾增減。故雲無增減也。非前乃至常恆者。顯不增減所以也。非前際生故常。非後際滅故恆也。凡位為前際。佛果為後際也○從本下釋相大。於中有二。初正明性德。二問答重辨。前中亦二。先明德相。後顯立名。前中三。初總次別。後結。   從本已來自性滿足一切功德 別中六句。   所謂自體有大智慧光明義故遍照法界義故真實識知義故自性清淨心義故常樂我淨義故清涼不變自在義故 一本覺智明義。二本覺顯照諸法義。三顯照之時無倒義。四性離惑染義。五性德圓備義。六性德無遷義。   具足如是過於恆沙不離不斷不異不思議佛法乃至滿足無有所少義故名為如來藏亦名如來法身 下結中。謂性德塵沙。不離真體故雲不離也。無始相續故雲不斷。亦可謂治道不亡也。與體同味故雲不異。不異而有恆沙之義故雲不思議。唯佛窮達。故雲佛法。亦可此是所覺法故也。若此真體無性德者。如來證此不應具德。既證性已萬德圓滿。即驗真如本具恆沙德也。故雲滿足無有所少。下立二名。隱時能出生如來名如來藏。顯時為萬德依止名為法身○下重辨中二。初執體疑相難。後相不違體答。   問曰上說真如其體平等離一切相雲何復說體有如是種種功德答曰雖實有此諸功德義而無差別之相等同一味唯一真如此義雲何以無分別離分別相是故無二 答文有二。初明雖差別而不二。後復以何義下。明雖不二而差別。前中亦二。初明實德雖多同一如味。次釋成不二。以無分別者。非能分別故。離分別相者。非所分別故。次無能所分別故無二也○無二而差別中。先略後廣。   復以何義得說差別以依業識生滅相示 略中疑雲。既其不二。何以說別。釋雲。以依生滅識相恆沙染法。返此表示真如淨德恆沙差別。且舉其染本故但雲業識○廣中二。先問對染表示之相。次舉彼染法一一對顯。   此雲何示以一切法本來唯心實無於念而有妄心不覺起念見諸境界故說無明心性不起即是大智慧光明義故 以一切法乃至無念者。舉所迷理也。而有妄心等者。依真起妄。謂細粗染心本末不覺也。將欲釋淨。先舉其染對以顯之。下諸句例然。雲何顯者。以心相念起。即是不覺無明故。知心性不起。即是本覺智明。故雲大智慧光明義也。   若心起見則有不見之相心性離見即是遍照法界義故 若心起見等者。明妄見不周。心性離見等者。顯真照圓明。   若心有動非真識知無有自性 若心有動非真識知者。明妄識倒知。返之即顯真照無倒。無有自性者。明妄染無體。返之即顯自性清淨心也。   非常非樂非我非淨熱惱衰變則不自在 非常等者。明妄四失。返之即顯真如四德。諸惑燒心。是極熱惱故。說真如是清涼也。妄染遷改。是衰變相。即返顯真如為不變。以業果繫縛不自在故。即顯真如為自在也。故上文雲清涼不變自在義故也。   乃至具有過恆沙等妄染之義對此義故心性無動則有過恆沙等諸淨功德相義示現 言乃至具有等者。總舉妄染眾多。翻對此故。心性不動。即有恆沙德相等也。   若心有起更見前法可念者則有所少如是淨法無量功德即是一心更無所念是故滿足名為法身如來之藏 言若心有起更見前法等者。明妄心外念。求之不足。如是淨法等者。明淨德性滿無假外求。結名可知○第二用大。文有二。初總明。次此用有二下。別釋前中亦二。初對果舉因。二牒因顯果。   復次真如用者所謂諸佛如來本在因地發大慈悲修諸波羅蜜攝化眾生 初中有三。初諸佛乃至化眾生者。舉本正行也。   立大誓願盡欲度脫等眾生界亦不限劫數盡於未來 次言立大誓願乃至盡未來者。舉本大願也。於中初廣大心。次長時心。   以取一切眾生如己身故而亦不取眾生相此以何義謂如實知一切眾生及與己身真如平等無別異故 取一切乃至真如平等者。舉悲智大方便也。亦則不顛倒心。於中取物如己。顯悲深也。亦可釋前得長時所以也不取物相明智深也。此以何義者。徵前悲智深所以也。謂如實知下依真如門答顯深也○以有如是下。明牒因顯果。於中亦三。   以有如是大方便智 初牒前因也。   除滅無明見本法身 二滅無明見法身者。自利果也○三自然已下正顯用相。即利他果也。此中三句。   自然而有不思議業種種之用即與真如等遍一切處又亦無有用相可得何以故謂諸佛如來唯是法身智相之身第一義諦無有世諦境界離於施作但隨眾生見聞得益故說為用 初明用甚深非待作意。如攝論雲。如摩尼天鼓無思成自事等。二即與真如等遍一切處者。顯用廣大。以稱理之用故。三又亦下明用而常寂。於中何以故者。責雲。佛具三身。何故乃雲無有用相。釋雲。若廢機感。如來唯是妙理本智。更無應化世諦生滅等相。但隨緣起用。用即無用。如波即水。故用恆寂也。涅槃經雲。吾今此身即是法身。梁攝論雲。唯如如及如如智獨存。名為法身。故雲謂諸佛如來乃至離於施作也。雖真理妙智本來常湛。而隨機感益用無邊。即寂而常用。故雲但隨眾生乃至為用別釋用中二。先標後釋。釋中亦二。初正顯用相。後問答釋疑。前中亦二。一直顯其用。二重牒分別。前中二。先明應身。後明報身。   此用有二種雲何為二一者依分別事識凡夫二乘心所見者名為應身以不知轉識現故見從外來取色分齊不能盡知故 前中言依分別事識者。凡夫二乘未知唯識。計有外塵。即是分別事識義。今見佛身亦謂心外。順彼事識分別計度識故說依分別事識見也。亦可此人雖覺六識。不覺知彼七八識。故但依事識也。依此粗識分別佛身。但見應化粗相。不見報身細相。故雲名為應身也。以不知轉識現乃至不能盡知者。釋見粗所以也。迷於唯心故雲從外。不達即色是心無有分齊。故雲取色分齊不能盡知也。問佛身何故唯眾生識耶。答眾生真心與諸佛體平等無二。但眾生迷自真理起於妄念。是時真如但現染相不顯其用。以彼本覺內熏妄心故有厭求。有厭求故真用即現。厭求劣故。用相即粗。厭求漸增。用亦漸細。如是漸漸乃至心源。無明既盡。厭求都息。始覺同本。用還歸體。平等平等。無二無別。未至心源已還用於識中隨根顯現。故雲識中現也。問若據此義。用從真起。何故說言轉識現耶。答轉識即是梨耶中轉相。依此轉相方起現識現諸境界。此識即是真妄和合。若隨流生死。即妄有功能。妄雖有功。離真不立若返流出纏。真有功能。真雖有功。離妄不顯。故就緣起和合識中說其用耳。問若據此義。乃是眾生自心之中真如之用。雲何說言佛報化耶。答眾生真心即諸佛體更無差別。故華嚴經雲。若人欲求知三世一切佛。應當如是觀。心造諸如來。又不增不減經雲。法身即眾生。眾生即法身。法身與眾生。義一名異也。既從法身起報化用。何得不是眾生真心耶。問義若然者。眾生心佛還自教化眾生。何故說言佛悲願力。答即此真心是佛悲願。謂無緣大悲及自體無障礙願等。即性起大用也。問眾生既無始有心。何不早起化用令滅無明。答未有厭求故。問既元有本覺。何不早熏令起厭求。答無明厚薄不同。因緣互闕不等。此如上說。問若真心即是佛者。何故下文雲從諸波羅蜜等因生。答此約本覺隨緣義說。然其始覺覺至心源。平等一際。有何差別。上來約終教說。若約始教說者。即以諸佛悲智為增上緣。眾生機感種子為因緣。故託佛本質上。自心變影像。故雲在自識中現也。餘如瑜伽唯識等論說○報身中有三。初約識舉人。二身有無量下明所見報相。三結果由因釋顯報名。   二者依於業識謂諸菩薩從初發意乃至菩薩究竟地心所見者名為報身 前中依業識者。十解已去菩薩能解唯識無外諸塵。順業識義以見佛身故雲報身也○所見報相中二。先正後依。   身有無量色色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所住依果亦有無量種種莊嚴隨所示現即無有邊不可窮盡離分齊相隨其所應常能住持不毀不失 正中身無分齊故雲無量色。依身有相。相亦無邊。依相有好。好亦無盡。然相以表德。令人敬德以念佛。好為嚴身。令人愛樂欲親近。依報中言無量種種莊嚴者。能依無邊故。所依土田亦復無邊。頗致柯等殊勝之寶。常放光明無礙校飾。故雲種種莊嚴。言隨所示現乃至離分齊相者。異前化身份齊之色。由此菩薩知分齊即無分齊故。一一色相皆遍法界。互融無礙。自在難思故。隨其所應乃至不毀不失者。隨其業行所應感者即皆常住。非三災等之所壞也。   如是功德皆因諸波羅蜜等無漏行熏及不思議熏之所成就具足無量樂相故說為報身 辨因中。如是依正二報無障礙不思議事。皆因十度深行之熏及本覺不思議熏二因所成。樂相圓備故名報身。故雲如是功德乃至說為報身○第二重分別中。先應後報。應中簡凡異小。   又為凡夫所見者是其粗色隨於六道各見不同種種異類非受樂相故說為應身 如三惡道習。見佛如黑象腳等三尺之身。又如提謂等。以人天位見佛。為樹神及天神身等。準此。即六道眾生並見佛不同也。皆非出世相故非樂也。如二乘人等見佛為出世。是阿羅漢等聖人身。故雲凡夫所見乃至應身○報中簡比異證。於中有二。先明地前所見。後顯地上所見。   復次初發意菩薩等所見者以深信真如法故少分而見知彼色相莊嚴等事無來無去離於分齊唯依心現不離真如然此菩薩猶自分別以未入法身位故若得淨心所見微妙其用轉勝乃至菩薩地盡見之究竟若離業識則無見相以諸佛法身無有彼此色相迭相見故 前中言深信真如法少分見者。十解菩薩等依比觀門見真如理。是相似覺故雲少分。異前十信故復雲深。異後真證故但雲信。言知彼色相乃至離於分齊者。以見真如異於凡小。是故得知色相等事性無分別也。言唯依心現不離真如者。釋無分別所以也。攝論中地上見報身者。彼據證之相應成就處說。今此地前菩薩少分見者。以知色境但是現識不離真如。即無分齊故。得少分見也。既非全見。故不相違。但以異於凡小心外取境見應化故。故約唯心少分明見。言此菩薩猶自分別等者。簡異地上也。若得淨心下。顯於地上所見用相過於地前。故雲轉勝。漸漸微細。至金剛後。業相都盡。用即歸體。故雲見之究竟。以窮其源故。若離業識則無見相者。要依業識乃有轉相及現相故也。以諸佛乃至迭相見故者。若離業識等無明即唯是真如。故佛無有此彼分別之見也○第二除疑中二。先問後答。   問曰若諸佛法身離於色相者雲何能現色相 答中亦二。先釋法身能現。後釋所現之色。前中亦二。先總。後所謂下別。   答曰即此法身是色體故能現於色所謂從本已來色心不二以色性即智故色體無形說名智身以智性即色故說名法身遍一切處 別中本來色心不二者。謂彼所現報化之色不異法身真心。如波與水本來無二。言以色性即智等者。明色即心顯前不二。以色即心故。遂令色相都盡。故就其本但雲智身。智謂本覺心智也。言以智性即色故說法身遍一切處者。明心即色顯前不二。如水遍在波中故也。   所現之色無有分齊隨心能示十方世界無量菩薩無量報身無量莊嚴各各差別皆無分齊而不相妨此非心識分別能知以真如自在用義故 所現色中。以彼真心無礙周遍。所現之色亦復圓融自在無礙。故雲所現之色乃至不相妨礙。於中無量菩薩者。亦是報身作用。亦可即是感報身大用之機緣。皆能頓赴故也。以一一諸根皆遍法界。然互不相妨。此真如之用非妄識能知。故雲非心識分別乃至用義故。上來釋生滅門中法義二重竟。初釋真如門。次釋生滅門。總是大段第一別釋二門。顯不一義竟○自下第二二門相對會相入實。顯不異義。於中有三。先標。次釋。後還總結。   復次顯示從生滅門即入真如門所謂推求五陰色之與心六塵境界畢竟無念以心無形相十方求之終不可得 標中言推求五陰色之與心者。色陰是色。餘四是心。釋中先觀色法。言六塵無念者。境從心起。畢竟無體。離心之外無可念相也。言以心無形求不得者。非直心外無別色等六塵。就心內求色等形質亦不可得也。前則所緣無相。此則能緣不生也○自下觀心法。先喻後合。   如人迷故謂東為西方實不轉眾生亦爾無明迷故謂心為念心實不動 合中言心實不動者。推求動念。已滅未生中無所住。無所住故則無有起。故知心性實不動也。   若能觀察知心無念即得隨順入真如門故 若能已下結中。即得隨順者。是方便觀也。入真如門者。正觀也。上來顯示正義竟。   大乘起信論義記下本(終)   大乘起信論義記下末   京兆府魏國西寺沙門釋法藏撰   第二對治邪執中有二。初就本總標。二別明障治。   對治邪執者一切邪執皆依我見若離於我則無邪執 二別中有二。初對治離。後究竟離。前中有三。先標數。次列名。後辨相。   是我見有二種雲何為二一者人我見二者法我見 列名中。言人我見者。計有總相主宰。此是佛法內初學大乘人迷教妄起。非是外道等所起也。法我見者。計一切法各有體性。即二乘所起也○辨相中。先人後法。人我中亦二。總標別解。   人我見者依諸凡夫說有五種雲何為五一者聞修多羅說如來法身畢竟寂寞猶如虛空以不知為破著故即謂虛空是如來性 別解中。此五種執何別者。初一約果。餘四通因果。又初二於空謬執。後三於有倒知。前二中。初一妄執事空以為法體。次一妄執法體唯是空無。執有三中。初執性德同色心。次執法性本有染。後執染淨有始終。問此等既並於真如法上計。雲何說為人我執耶。答此有二釋。一雲。此是初學凡夫有人我者作此執。故雲人我執也。二雲。由如來藏中有二義。一是本覺義。即是當人。於上妄計。故雲人執。二是理實義。當所觀之法。今據初義故說人執。於此五中各有三。謂初修多羅說等為起執緣。二以不知等正明執相。三雲何對治等。辨對治相。初中執相內。言以不知破著等者。以眾生執佛色身之礙相故。說法身如空迷說意故。執同太虛。   雲何對治明虛空相是其妄法體無不實 治中有二。初明此虛空是妄非真。後唯一真心下。明彼法身是真非妄。前中有三。先立。次釋。後結。立中二。先立情有。後體無不實者。立理無。   以對色故有是可見相令心生滅 釋中二。先明情有。遍計性中相待而有。妄念所緣故非法身。故雲以對色故乃至心生滅也。   以一切色法本來是心實無外色若無色者則無虛空之相 次釋理無。本以待色為空。今既唯心無色。何得更有於空。故雲以一切色法乃至虛空之相也。   所謂一切境界唯心妄起故有若心離於妄動則一切境界滅唯一真心無所不遍此謂如來廣大性智究竟之義非如虛空相故 結中二。先結情有。若心離於下。後結理無。是真非妄中。言唯一真等者。辨法同喻。以周遍如空故。取虛空為喻。此謂如來等者。簡法異喻。謂是如來本覺性智。豈同太虛虛妄法也。   二者聞修多羅說世間諸法畢竟體空乃至涅槃真如之法亦畢竟空從本已來自空離一切相以不知為破著故即謂真如涅槃之性唯是其空 第二中言乃至涅槃真如等畢竟空離一切相者。大品經雲。乃至涅槃如幻如夢。若當有法勝涅槃者。我說亦復如幻如夢也。以不知為破情計有故。即執性德唯是其無。故雲以不知等也。   雲何對治明真如法身自體不空具足無量性功德故 對治可知。   三者聞修多羅說如來之藏無有增減體備一切功德之法以不解故即謂如來之藏有色心法自相差別 第三中執性德同妄法。   雲何對治以唯依真如義說故因生滅染義示現說差別故 對治中言依真如義說者。二之不二也。因生滅染義示等者。不二之二也。如上文雲。以依業識生滅相示等也。   四者聞修多羅說一切世間生死染法皆依如來藏而有一切諸法不離真如以不解故謂如來藏自體具有一切世間生死等法 第四中以不解隨緣之義。則謂自性有染○治中先奪破後縱破。   雲何對治以如來藏從本已來唯有過恆沙等諸淨功德不離不斷不異真如義故以過恆沙等煩惱染法唯是妄有性自本無從無始世來未曾與如來藏相應故若如來藏體有妄法而使證會永息妄者則無有是處 以如來藏等者。明淨德妙有。以過恆沙等煩惱等者。明妄染理無。從無始已下。明妄不入真。若如來藏體有妄法等者。此明縱破。可知○第五內教中說二法。執中亦執二。治中亦治二。謂生死涅槃也。   五者聞修多羅說依如來藏故有生死依如來藏故得涅槃以不解故謂眾生有始以見始故復謂如來所得涅槃有其終盡還作眾生 執中聞依真有妄。便謂真先妄後。故起有始見也。如外道立從冥初生覺等。既眾生有始而後依真故。證得涅槃者還作眾生。成有始之義也。如外道立眾生終盡還歸於冥名為涅槃。從冥起覺。更作眾生。此亦如是○對治中二。先明法體離始。則顯生死無初。梁攝論雲。生死無初也。後明法體離終涅槃無盡。   雲何對治以如來藏無前際故無明之相亦無有始若說三界外更有眾生始起者即是外道經說又如來藏無有後際諸佛所得涅槃與之相應則無後際故 前中言外道經說者。如仁王經雲。我說三界外別有一眾生界藏者。是外道大有經中說。非七佛說也○法我見中亦三。初起執之由。二以說不究竟下次顯其執相。三雲何下顯其對治。文相可見。   法我見者依二乘鈍根故如來但為說人無我以說不究竟見有五陰生滅之法怖畏生死妄取涅槃雲何對治以五陰法自性不生則無有滅本來涅槃故 第二究竟離中有二。初約法明治。二會釋伏疑。前中亦二。初約法總顯。二是故下舉廣類求。   復次究竟離妄執者當知染法淨法皆悉相待無有自相可說是故一切法從本已來非色非心非智非識非有非無畢竟不可說相而有言說者當知如來善巧方便假以言說引導眾生其旨趣者皆為離念歸於真如以念一切法令心生滅不入實智故 前中言染淨相待無自相者。中論雲。若法因待成。緣是法還成待。今則無因待。亦無所成法等。準釋可知。相待無相待法體本爾。非由悟後方使其然。故雲本來等也。智及與識。顯上非心。有之與無顯上非色。釋疑中。疑雲。聖者了知諸法離性不可說相。雲何乃有種種言辭。釋雲。假言巧引。旨不在言。於中有三。初正會伏疑。二其旨趣下。辨定聖意。三以念一切法下返以釋成○第三發趣道相中有二。初總標大意以顯其名。二別開分別。   分別發趣道相者謂一切諸佛所證之道一切菩薩發心修行趣向義故 前中言一切諸佛等者。舉所趣之覺道。一切菩薩下。顯能趣之因行。欲明菩薩發心趣向佛所證道種類不同故。雲分別發趣道相也○別釋中三。初標數。二列名。三辨相。   略說發心有三種雲何為三一者信成就發心二者解行發心三者證發心 列名中。信成就發心者。位在十住。兼取十信。十信位中修習信心成就。發決定心即入十住。十住初心。名發心住。即十信行滿名信成就進入十住之初。故雲發心。解行發心者。位在十迴向。兼取十行。十行位中。能解法空。順行十度。行成純熟。發迴向心。入十向位。故雲解行發心也。證發心者。位在初地已上乃至十地。前二是相似發心。後一是真實發心○廣辨中。辨上三名即為三段。初中亦三。一明信心成就之行。二顯發心之相。三顯發心利益。初中二。先問後答。   信成就發心者依何等人修何等行得信成就堪能發心 問中三問。一問能修行人。二問所修之行。三得信成就等者。問行成已堪能發心○答中有二。初正答前問。次舉劣顯勝。謂前信滿故進也。後信未成故退。正答中二。先答三問。後結成位。   所謂依不定聚眾生 依不定聚眾生者。答初問也。分別三聚乃有多門。今此文中。直明菩薩十住已上決定不退名正定聚。未入十信不信因果名邪定聚。此二中間十信位人。欲求大果而心未決。或進或退。故本業經中。十信菩薩如空中毛名不定聚。今依此人明其修行也。   有熏習善根力故信業果報能起十善厭生死苦欲求無上菩提得值諸佛親承供養修行信心 有熏習下答第二問。於中先辨行因。謂有聞熏及本覺內熏之力。並依前世修善根力故。能信業果。故捨惡從善修福德分也。言厭生死苦求菩提者。成菩提分及解脫分善也。得值諸佛修信心者。明修行緣。謂約此緣修十種信心行也。   經一萬劫信心成就故諸佛菩薩教令發心或以大悲故能自發心或因正法欲滅以護法因緣故能自發心 逕一萬劫下答第三問。於中二。先明時滿行成。後約勝緣明其發心。前中言一萬劫者。謂十千劫修信心成就也。佛菩薩教令發心等者。謂發十住初心也。如瓔珞本業經雲。是信想菩薩於十千劫行十戒法。當入十信心入初住位釋雲。此中言入初住位者。謂十住初發心住位也。以至此位方得不退信心。是故亦名入十信心。非謂十解以前之十信也。何以知者。仁王經雲。習種性有十心。已超二乘一切善地。此習忍已前行十善菩薩有退有進。猶如輕毛隨風東西。雖以十千劫行正道發菩提心。乃當習忍位。以是文證故得知也。十種心相及諸委曲。如華嚴疏中說也。勝緣雖多。略舉三種。於中一他力。二自力。亦可同下三心。謂教故得直心。護法故得深心。餘同也。   如是信心成就得發心者入正定聚畢竟不退名住如來種中正因相應 如是信心下結位。初入正定聚不退者。顯於下無失也。謂入十住初發心住位。不墮凡小之地也言名住如來種中正因相應者。明於上有得也。謂住習種性位。行順內熏之因。故雲正因。又此位已去。定當得果。故雲正因。以不更退失故。   若有眾生善根微少久遠已來煩惱深厚雖值於佛亦得供養然起人天種子或起二乘種子設有求大乘者根則不定若進若退 言若有下第二明舉劣顯勝。勝者如前進。劣者如此退。攝論雲。諸菩薩在十信位中。修大乘未堅固。多厭怖生死。慈悲眾生心猶劣薄。喜欲捨大乘本願修小乘道。故言欲修行別大乘意也。於中有二。初明劣相。後如是等下。結成退失。前中亦二。初內因力微。後或有供養下明外緣力劣。前中四句。初一惑重。後三德薄。薄中。一倒求人天。二異求小果。三猶豫大乘。   或有供養諸佛未經一萬劫於中遇緣亦有發心所謂見佛色相而發其心或因供養眾僧而發其心或因二乘之人教令發心或學他發心 外緣中二。先明行時未滿。後遇緣不勝。此中有四句。一觀佛色。二供大眾。三劣友勸。四學他教。此等並非菩薩悲智之心。故退失也。   如是等發心悉皆不定遇惡因緣或便退失墮二乘地 結文可知○下明發心相中有二。初正明三心。後問答除疑。前中二。先問後答。答中標數及別釋。   復次信成就發心者發何等心略說有三種雲何為三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二者深心樂集一切諸善行故三者大悲心欲拔一切眾生苦故 釋中言直心者。謂向理之心。無別岐徑故雲正念真如。即二行之本也。言深心者。備具萬德。歸向心源。故雲樂集等也。上來二種。自利行本也。言大悲心者。廣拔物苦。令得菩提。故雲欲拔等也。即利他行本。妙行雖廣。三行統收。故上雲略說三也。以此即是三聚戒故。三德三身皆由此故。亦即是彼三迴向故。謂初迴向實際。次向菩提。後向眾生。皆應相配釋之○釋疑中有二。先問後答。   問曰上說法界一相佛體無二何故不唯念真如復假求學諸善之行 答中亦二。初正答前問。二重顯方便。前中亦二。先喻後合。   答曰譬如大摩尼寶體性明淨而有礦穢之垢若人雖念寶性不以方便種種磨治終無得淨 合中有三。   如是眾生真如之法體性空淨而有無量煩惱染垢若人雖念真如不以方便種種熏修亦無得淨 初正合前文。   以垢無量無邊遍一切法故 修一切善行以為對治 二以垢無量下釋修眾行所以。   若人修行一切善法自然歸順真如法故 三若人修行下明善行順真。以諸善行外違妄染內順真如故○第二重顯中有二。初標數。次別釋。   略說方便有四種雲何為四 釋中四門。初一不住道。次二自利行。後一利他。自利中。初斷德。次智德。此四門中。各有三義。一列名。二釋相。三以隨順法性下明修意。   一者行根本方便謂觀一切法自性無生離於妄見不住生死觀一切法因緣和合業果不失起於大悲修諸福德攝化眾生不住涅槃以隨順法性無住故 初門釋相中有二。先智後悲。無住行也。   二者能止方便謂慚愧悔過能止一切惡法不令增長以隨順法性離諸過故 第二門者。則是勤斷二惡。止持門也。   三者發起善根增長方便謂勤供養禮拜三寶讚歎隨喜勸請諸佛以愛敬三寶淳厚心故信得增長乃能志求無上之道又因佛法僧力所護故能消業障善根不退以隨順法性離癡障故 第三勤修二善。即作持門也。此釋相中有二。初約緣修行。二以愛敬三寶下。辨修行成益。益中亦二。初生智益。次又因佛法僧力下。明滅障益。又敬之與愛成於四句。一愛而非敬。如母於子等。二敬而非愛。如僕於主等。三亦敬亦愛。如修行者於三寶等。四非敬非愛。如怨家等。   四者大願平等方便所謂發願盡於未來化度一切眾生使無有餘皆令究竟無餘涅槃以隨順法性無斷絕故法性廣大遍一切眾生平等無二不念彼此究竟寂滅故 第四門中釋相內。盡未來等者。長時心也。度一切眾生使無餘者。廣大心也。令得無餘涅槃者。第一心也。修意中二。初顯順性。二法性廣大下。明起大願意。亦即常心也○第三明發心利益中有四。初顯勝德。次明微過。三通權教。四歎實行。   菩薩發是心故則得少分見於法身以見法身故隨其願力能現八種利益眾生所謂從兜率天退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轉法輪入於涅槃然是菩薩未名法身以其過去無量世來有漏之業未能決斷隨其所生與微苦相應亦非業繫以有大願自在力故 初中有二。初自利功德。謂十解菩薩依比觀門見於法界故。雲少分見也。亦可依人空門見法身故。二以見法身下明八相益生。即利他功德。十解初發心住中能作此事然是菩薩下明其微過。於中二。先異地上。後異凡愚。前中言未名法身者。以未證真但依信力見於少分故。異於地上也。以其過去下。釋異所由。於中初往業未亡。次微苦猶續。下顯異凡。既聞業苦未亡。則謂與凡夫無異。今明菩薩於報脩短而得自在。不由惑業故雲非業繫。以留惑益生悲願之力故。雲以大願等力也○第三通權教者。於中二。先舉教。後釋通。   如脩多羅中或說有退墮惡趣者非其實退但為初學菩薩未入正位而懈怠者恐怖令彼勇猛故 文處可知。如纓絡本業經中言。七住已前。名為退分。若不值善知識者。若一劫乃至十劫。退菩提心。如淨目天子法才王子舍利弗等欲入第七住。其間值惡知識因緣故。退入凡夫不善趣中。乃至廣說。今釋此經意。是權語。非實退。但恐彼初人令不慢怠故也○第四歎實行中有二。   又是菩薩一發心後遠離怯弱畢竟不畏墮二乘地若聞無量無邊阿僧祇劫勤苦難行乃得涅槃亦不怯弱以信知一切法從本已來自涅槃故 初於下不戀。二若聞下。於上不怯。以信知下。釋不怯所以也。以此即顯彼經文是權非實故也○第二解行發心中有二。初總標歎勝。   解行發心者當知轉勝 謂前位信滿入解。今此行滿入向。更深發心。故知轉勝○二顯其勝相。於中亦二。初舉時顯勝。   以是菩薩從初正信已來於第一阿僧祇劫將欲滿故 謂在十向位中。望於初地。鄰而且近。故雲將欲滿也○二明其行勝。於中二。先總後別。   於真如法中深解現前所修離相 總中言於真如法中深解現前者。明解勝。異前位。故雲深也。異後位。故但雲解。所修離相者。明行勝別中廣約六度明此二也。   以知法性體無慳貪故。隨順修行檀波羅蜜。以知法性無染離五欲過。故隨順修行屍羅波羅蜜。以知法性無苦離瞋惱故。隨順修行羼提波羅蜜。以知法性無身心相離懈怠故。隨順修行毘梨耶波羅蜜。以知法性常定體無亂故。隨順修行禪波羅蜜。以知法性體明離無明故。隨順修行般若波羅蜜 謂知法性無慳者。顯上深解也。隨順修行等者。顯上所修離相也。謂離三輪等相。以十行已去菩薩得法空故。能順法界修六度等行。即發心所依之解行也。以垢障乖真故。修離障之行以順如也。餘文可知○第三證發心中有三。初通明發心體。次明發心相。三明成滿德。初中亦三。先標地位。二明辨行體。即根本智。三明勝用。即後得智。   證發心者從淨心地乃至菩薩究竟地證何境界所謂真如以依轉識說為境界而此證者無有境界唯真如智名為法身 行體中。以依轉識等者。境界即是現識。必依轉相起故也。然本智正證之時。實無能所。豈可得說以為境界。今但約後得智中業識未盡故。轉現猶存。假就此識說正證中定有真如為所證境也。以後得智反緣正證。亦有現似境故。說轉識現也。而實真證能所平等。故雲唯真如智名法身也○後得智勝用中有四。初請法上首德。有二句。初正明請法。後唯為下。顯其請意。二或示下明隨根延促德。有三。先促。次延。各有二。先舉用後明意。後能示如是下總結。   是菩薩於一念頃能至十方無餘世界供養諸佛請轉法輪唯為開導利益眾生不依文字或示超地速成正覺以為怯弱眾生故或說我於無量阿僧祇劫當成佛道以為懈慢眾生故能示如是無數方便不可思議 三而實下明實行不殊德。   而實菩薩種性根等發心則等所證亦等無有超過之法以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劫故 於中種性等 即因等也。發心等即行等也。所證等即證真等也。無有下明時等也○四但隨下明應機殊用德。   但隨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所行亦有差別 第二發心相中二。先歎細標數。後列名釋相。   又是菩薩發心相者有三種心微細之相雲何為三一者真心無分別故二者方便心自然遍行利益眾生故三者業識心微細起滅故 釋相中。真心者。謂根本無分別智也。方便心者。謂後得智也。業識者。二智所依阿梨耶識。理實亦有轉現。但今略舉根本細相。此非發心之德。但顯此菩薩二智起時。有微細生滅之累。不同佛地純淨之德。是故合為發心相○第三德成滿中有二。初正顯勝德。次問答除疑。前中初總辨德滿位顯。二謂以一念下。別明德滿。   又是菩薩功德成滿於色究竟處示一切世間最高大身 前中言又是菩薩功德成滿者。因位窮也。故地論雲。一者現報利益。受佛位故。言於色究竟等者。果位彰也。故地論雲。二者後報利益。摩醯首羅智處生故。何故他受用報身在此天者。一義雲。以寄十王顯別十地。然第十地菩薩寄當此天王。即於彼身示成菩提。故在彼天也。餘義如別說。   謂以一念相應慧無明頓盡名一切種智自然而有不思議業能現十方利益眾生 次別顯中。言一念等者。明自利行滿。即顯上真心於此成也。謂一念始覺至心源時。契於本覺。故雲相應。以無明盡故。顯照諸法。名一切種智也。亦可前一念相應慧等者。是無間道也。名一切種智者。是解脫道也。自然下。解利他德。顯上方便心。明不待功用也。又亦可初智淨相。後不思議業相。故雲本覺隨染所成也○釋疑中有二問答。初問上種智。後問上自然業用。初中先問後答。   問曰虛空無邊故世界無邊世界無邊故眾生無邊眾生無邊故心行差別亦復無邊如是境界不可分齊難知難解若無明斷無有心想雲何能了名一切種智 問中二。初陳疑。謂有虛空處皆有世界。有世界處皆有眾生。有眾生處皆有心行。如是境界分齊難知也。若無明下。正設難。難雲。非直外境無邊分齊難知。亦復內盡心想。雲何得了也。   答曰一切境界本來一心離於想念 答意雲。只由內盡妄想心故。能外廣知也。於中有三。初立正理。次舉非顯失。後舉是彰得。前中境雖無邊。不出一心。既證心源。何不能了。即心之境離於妄念故。盡想念方始能知。故雲一切境界等也。   以眾生妄見境界故心有分齊以妄起想念不稱法性故不能決了 舉非中二句。初妄見有限之境。次以妄起想。釋成無見所由。即明有妄見故。有所不見也。   諸佛如來離於見相無所不遍心真實故即是諸法之性自體顯照一切妄法有大智用無量方便隨諸眾生所應得解皆能開示種種法義是故得名一切種智 顯是中。言離於見相無所不遍者。明無妄見故。無所不見也。言心真實故即是諸法之性者。佛心離妄體一心源。無始覺之異。故名真實。然此本覺在生滅門中為妄法之體。故雲諸法性也。一切妄法。並是本覺佛心之相。相既現於自體之上。以體照其相。有何難了而不了知也。故雲自體顯照等也。故上文中。辨佛報化之用則在於眾生心中。今辨眾生妄法則在於佛心之上。良以心源無二故得然也。華嚴雲。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此之謂也。以同體智力。起勝方便攝化有情故。雲有大智用乃至名一切種智也○第二問答中。先問後答。問中。先陳疑。後雲何下設難。   又問曰。若諸佛有自然業能現一切處利益眾生者一切眾生若見其身若睹神變若聞其說無不得利雲何世間多不能見答曰諸佛如來法身平等遍一切處無有作意故而說自然但依眾生心現眾生心者猶如於鏡鏡若有垢色像不現如是眾生心若有垢法身不現故 答中有法喻合。以法身普遍眾生心中。但有厭求機感即顯粗細之用。非由功用也。上文中已顯此義也。鏡有垢者。明無感佛之機。非謂煩惱現行。以善星等煩惱心中得見佛故。言法身不現者。法身能現報化之用。今據本而言。故雲法身不現。如攝論中十二甚深皆是法身之德。顯現甚深。彼中言。由失尊不現。如月於破器。釋曰。諸佛於世間不顯現。而世間諸佛身常住。雲何不顯現。譬於破器中水不得住。水不住故。於破器實有月不得顯現。如是諸眾生無奢摩他軟滑相續。但有過失相續。於彼實有諸佛亦不顯現。水譬奢摩他軟滑性故。此中依定得見佛。見佛者。是過去修習念佛三昧。乃於此世得見佛身。非謂今世要依定心方能見佛。以散心中亦見佛故。彼攝論中約過去定習為因。非約現世。此論中約根熟為因。非約惑無。有此左右也。解釋分竟。◎   ◎○第四修行信心分何故來。以上來明其大乘。今為正明起信故來也。於中有三。初就人標意。二約法廣辨。三顯防退方便。   已說解釋分次說修行信心分是中依未入正定眾生故說修行信心 初中言依未入正定聚人修行信心者。不定聚人有二。一者修信滿足。為說發趣道相令入正定。是前勝人也。二者修信未滿。是前劣人。即是此文所為。以四信五行令其修行。使信成滿。信成滿已還依發趣入正定也○第二廣辨中有二。先興二問。後還兩答。   何等信心雲何修行 答中先明信心。謂標數。列釋。釋中四不壞信。   略說信心有四種雲何為四一者信根本所謂樂念真如法故 初言信根本者。真如之法諸佛所師。眾行之源。故雲根本。非直懸起信心。亦乃樂念觀察。故雲樂念等也○次約三寶勝境以起信心。三寶中各有二。初標所信之勝德。次即起勝因以願求。文處可見。   二者信佛有無量功德常念親近供養恭敬發起善根願求一切智故三者信法有大利益常念修行諸波羅蜜故四者信僧能正修行自利利他常樂親近諸菩薩眾求學如實行故 答修行中有三。初舉數標意。次問數列名。三依問別解。   修行有五門能成此信 初中言能成此信者。有信無行。則信不堅。不堅之信遇緣便退。故修五行。以成四信之心。令不退也。   雲何為五一者施門二者戒門三者忍門四者進門五者止觀門 第二列名中。以止觀合修雙運不二故。唯有五也○第三別解中二。初四行略明。後一行廣說。四中二。初顯四行相。後別就進門明除障方便。初中四門即四分。   雲何修行施門若見一切來求索者所有財物隨力施與以自捨慳貪令彼歡喜若見厄難恐怖危逼隨己堪任施與無畏若有眾生來求法者隨己能解方便為說不應貪求名利恭敬唯念自利利他迴向菩提故 施內有三施。謂初財。次無畏。後法。文處可見。   雲何修行戒門所謂不殺不盜不婬不兩舌不惡口不妄言不綺語遠離貪嫉欺詐諂曲瞋恚邪見若出家者為折伏煩惱故亦應遠離憒鬧常處寂靜修習少欲知足頭陀等行乃至小罪心生怖畏慚愧改悔不得輕於如來所制禁戒當護譏嫌不令眾生妄起過罪故 戒門中亦三。初攝律儀戒。次若出家者下攝善法戒。於中乃至小罪下明護戒心。三當護譏嫌下明攝眾生戒。   雲何修行忍門所謂應忍他人之惱心不懷報亦當忍於利衰毀譽稱譏苦樂等法故 忍中二。初他不饒益忍。二亦當忍於下。明於違順境喜怒不動其心。安受忍也。利謂財榮潤己。衰謂損耗侵陵。毀謂越過凶毀。譽謂越德而歎。稱謂依實德讚。譏謂依實過論。苦謂逼迫侵形。樂謂心神適悅。   雲何修行進門所謂於諸善事心不懈退立志堅強遠離怯弱當念過去久遠已來虛受一切身心大苦無有利益是故應勤修諸功德自利利他速離眾苦 進中亦三。初勤勇精進。二立志下明難壞精進。三當念下明無足精進。以念己長淪虛受大苦。以自勤勵修善無厭。是故下總結勸修○第二除障方便中有二。先障後治。   復次若人雖修行信心以從先世來多有重罪惡業障故為邪魔諸鬼之所惱亂或為世間事務種種牽纏或為病苦所惱有如是等眾多障礙 障中二。先明內有業障為因。後明外感魔邪惱等。是報障也。   是故應當勇猛精勤晝夜六時禮拜諸佛誠心懺悔勸請隨喜迴向菩提當不休癈得免諸障善根增長故 治中六時禮拜等。總明除障方便。如人負債。依附於王。則於債主無如之何。如是行人禮拜諸佛。諸佛所護。能脫諸障。懺悔下別除四障。一諸惡業障。懺悔除滅。二謗正法障。勸請除滅。三嫉妒他勝障隨喜對治。四樂三有障迴向對治。由此四障能令行人不廢諸行。不趣菩提。故修是四行以對治之。又初一治業障。以止持故。後三長善根。以作持故○止觀中有二。先寄問。次釋相。釋相中亦二初略明。後廣說。略中三。先止。次觀。後雙順。   雲何修行止觀門所言止者謂止一切境界相隨順奢摩他觀義故 言止一切境界相者。先由分別作諸外塵。今以覺慧唯識道理破外塵相。塵相既止。無所分別。故雲止。此是方便也。順奢摩他等者。正顯止也。奢摩他此翻雲止。但今就方便存此方語。約正止。存梵言故也。毘婆捨那亦如是也。以雙現前時方正名止觀故。今但言隨順耳。   所言觀者謂分別因緣生滅相隨順毘缽捨那觀義故 言分別生滅相者。依生滅門觀察法相故言分別。如瑜伽論菩薩地雲。此中菩薩即於諸法無所分別。當知名止。若於諸法勝義理趣。及諸無量安立理趣。世俗妙慧當知名觀。是知依真如門止諸境相無所分別。即成根本無分別智。依生滅門分別說相。觀諸理趣。即成後得智。然二門唯一心故。是故雙運方得名為正止觀也○雲何下釋此雙順義。   雲何隨順以此二義漸漸修習不相捨離雙現前故 漸漸修習等。顯能隨之方便。雙現前者。明所隨之止觀。隨相而論。止名定。觀名慧。就實而言。定通止觀。慧亦如是。如梁攝論雲。十波羅蜜通有二體。一不散亂為體。謂止定。二不顛倒為體。謂觀慧也○第二廣說中有三。先止。次觀。後還雙運。止中有五。一修止方法。二顯止勝能。三辨其魔事。四簡偽異真。五示益勸修。前中有二。初明勝人能入。後顯障者不能。前中亦二。初託靜息心修止方便。二久習淳熟下明止成得定除障不退。前中二。初約外緣。後內安心。   若修止者住於靜處端坐正意 前中言住靜處者。是修止緣等也。具言之有五緣。一者閒居靜處。謂住山林及諸閑靜等處。若住聚落。必有諠動也。二者持戒清淨。謂離業障。若不淨者必須懺悔。三者衣食具足四者得善知識。五者息諸緣務。今略舉初故雲靜處。言端坐者調其身。正意者調其心。調身者。先安坐靜處。每令安穩久久無妨。次當正腳或全跏或半跏。若全跏者。先以右腳置左髀上。牽來近身。令腳指與髀齊。次解緩衣帶使周正。不令坐時脫落。次以左手置右掌上。累手相對頓置腳上。牽來近身。當心而安。次當正身。先挺動其身。開諸支節作七八反。如自按摩法。亦勿令手足差異。正身端直令脊骨相對。勿曲勿聳。次正頭頸。令鼻與臍相對。不偏不斜。不低不昂。平面正住。次以舌約上齶。次閉眼不令全合。廣如天台顗禪師二卷止觀中說也。今略總說故言端坐也。調心者。末世行人。正願者少。邪求者多。謂現寂靜儀。苟求名利。心既不正得定無由。離此邪求故雲正意。意欲令其觀心與理相應。自度度他。至無上道。名正意也。上來總顯修止之儀○自下內自安心。明修止次第。於中有二。初約坐修止。後約餘威儀修止。前中二。先離倒境。   不依氣息不依形色不依於空不依地水火風乃至不依見聞覺知一切諸想隨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本來無相唸唸不生唸唸不滅 言不依氣息者。數息觀境。言形色者。骨瑣等青黃赤白四相也。空地水等五相。皆是事定所緣境界。見聞覺知是識一切處。通前為十一切處。亦可見聞等是舉散心時所取六塵。於此等諸塵推求了達。知唯自心。不復緣託。故言不依。次除依前倒境所生妄想之心亦遣也。故雲一切諸想隨念皆除。所遣既無。能遣不立。泯然寂靜。方名止也。故雲亦遣除想。何故乃令能除所除一切心想並不存者。釋雲。以一切法本來無想。今欲順於法性故須爾也。唸唸不生滅等者。轉釋成法性無相所以也。良以想無自性。窮之即空。故無生滅自體可得。此乃即生無生。即滅無滅故也。如陽炎水本自乾耳。   亦常不得隨心外念境界後以心除心心若馳散即當攝來住於正念是正念者當知唯心無外境界即復此心亦無自相唸唸不可得 言亦不得隨心乃至以心除心者。若心外有實境。心緣此境時。抑令不緣不可得。故後以心除之。今既心外無塵。即所取無相。所取無相故。能取自然不得生。何動後心方便除也。心若馳散攝住正念者。初習多馳故攝令住正。何者正念而言令住。所謂唯心無外境也。妄境既無。唯心亦寂。故雲即復此心亦無自相唸唸不可得也。   若從坐起去來進止有所施作於一切時常念方便隨順觀察 若從坐起乃至隨順觀察者。非直坐時常修此止。餘威儀中一切時處常思方便。順於法性不動道理○第二止成得定相中三句。   久習淳熟其心得住以心住故漸漸猛利隨順得入真如三昧深伏煩惱信心增長速成不退 初止成。二以心住下明止力附心猛利得定。三深伏煩惱下明伏惑入位。即信滿入住。略辨定益也。上來明能入。下顯不能。   唯除疑惑不信誹謗重罪業障我慢懈怠如是等人所不能入 不能中六種障故不能也。一疑惑者。於理猶豫故。二不信者。是闡提故。三誹謗者。是外道故。四重罪業障者。謂五逆四重人故。五我慢者。是恃我自高故。六懈怠者。是放逸不勤故。是六種人隨有一種即不能入也○第二明止勝能中有二。初能生一行三昧。二當知下能生無量三昧。   復次依是三昧故則知法界一相謂一切諸佛法身與眾生身平等無二即名一行三昧當知真如是三昧根本若人修行漸漸能生無量三昧 前中三。初立。次謂一切下釋顯其相。後即名下顯其名也。一行三昧者。如文殊般若經雲。何名一行三昧。佛言。法界一相繫緣法界。是名一行三昧。入一行三昧者盡知恆沙諸佛法界無差別相。乃至廣說。以此真如三昧能生此等無量三昧故。名三昧根本也○第三魔事中二。先略後廣。略中亦二。先障後治。   或有眾生無善根力則為諸魔外道鬼神之所惑亂若於坐中現形恐怖或現端正男女等相 障中魔者天魔。此雲障礙也。鬼者埠場鬼也。神者精媚神也。如是鬼神嬈亂佛法令入邪道。故名外道。如是三種能變作三種五塵壞人善心。言坐中現形恐怖者。示可畏之身。怖之以失志。或端正男女者。現可愛之形。惑之以生染。言等相者。現非違非順平等五塵。動亂人心也○當念已下次明對治。   當念唯心境界則滅終不為惱 一切諸境尚唯自心。何況坐中此等諸境。是故觀察唯心。魔境隨滅不能嬈亂。以此唯心非彼所知故。此是通遣之法。別門遣者。治諸魔者。當誦大乘般若及治魔咒默念誦之。埠場鬼者。或如蟲蠍緣人頭面鑽刺□□。或復擊擽人兩腋下。乍抱持於人。或言說音聲諠鬧。及作諸獸之形。異相非一。來惱行者。則應閉目一心陰而罵之。作如是言。我今識汝。汝是此閻浮提中食大火嗅香偷臘吉支。邪見喜破戒種。我今持戒終不畏汝。若出家人應誦戒律。若在家者應誦菩薩戒本。若誦三歸五戒等。鬼便卻行匍匐而出也。精媚神者。謂十二時狩。能變作種種形色。或作少男女相。或作老宿之形及可畏身相等。非一眾多惱亂行者。其欲惱人。各當本時來。若其多於寅時來者。必是虎兇等。若多於卯時來者。必是兔鹿等。乃至多於丑時來者。必是牛類等。行者恆用此時則知其狩精媚。說其名字訶責。即當除滅。此等皆如禪經中及顗禪師止觀中廣說。上來略明竟○廣辨魔事中亦二。先顯魔事。後以是義故下明其對治。前中有十事五對。一現形說法。二或令人下得通起辨。三又令使人下起惑造業。四亦能使人下授定得禪。五或亦令人食無分齊下食差顏變。   或現天像菩薩像。亦作如來像。相好具足。或說陀羅尼。若說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或說平等空無相無願無怨無親無因無果畢竟空寂是真涅槃。或令人知宿命過去之事。亦知未來之事。得他心智。辯才無礙。能令眾生貪著世間名利之事。又令使人數瞋數喜。性無常準。或多慈愛多睡多病其心懈怠。或卒起精進後便休廢。生於不信多疑多慮。或捨本勝行更修雜業。若著世事種種牽纏。亦能使人得諸三昧少分相似。皆是外道所得非真三昧。或復令人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乃至七日住於定中。得自然香美飲食。身心適悅不飢不渴。使人愛著。或亦令人食無分齊乍多乍少顏色變異 如文可見問如現佛菩薩像說甚深法。或是宿世善根所發。雲何揀別定其邪正。答此事實難。所以然者。若是魔所作謂是善相而心取著。則墮邪網。若實是善根所發之境謂為魔事心疑捨離。則退失善根終無進趣。是故邪正實難取別。今且依古德相傳。略以三法驗之。一以定研磨。二依本修治。三智慧觀察。如經言。欲知真金。三法試之。謂燒打磨。行人亦爾。難可別識。若欲別之。亦須三驗。一則當與共事。共事不知。當與久處。久處不知。智慧觀察。今則借此意以驗邪正。謂如定中境相發時邪正難知者。當深入定心於彼境中不取不捨。但平等定住。若是善根之所發者。定力逾深善根彌發。若是魔所為。不久自壞。第二依本修治者。且如本修不淨觀禪。今則依本修不淨觀。若如是修。境界增明者則非偽也。若以本修治。漸漸壞滅者當知是邪也。第三智慧觀察者。觀所發相推驗根源。不見生處。深知空寂心不住著。邪當自滅。正當自現。如燒真金益其光色。若是偽金即當焦壞。此中真偽當知亦爾。定譬於磨。本治猶打。智慧觀察類之以燒。以此三驗邪正可得知也。   以是義故行者常應智慧觀察勿令此心墮於邪網當勤正念不取不著則能遠離是諸業障 第二對治中。言智慧觀察者。依自隨分所有覺慧。觀諸魔事察而治之。若不觀察則墮邪道。故雲勿令墮於邪網。此是三種驗中第三智慧觀察也。言當勤正念不取不著者。總顯三中前之二法。以此大乘止門唯修理定更無別趣故。初定研。並依本修。更無別法。所以合說。但依本止門。不取不著者。邪不干正自然退散。若取著者則背正入邪。若不取著則因邪顯正。是故邪正之分要在著與不著。不著者無障不離。故雲遠離是諸業障。如智度論雲。除諸法實相其餘一切皆是魔事。偈雲若分別憶想。即是魔羅網。不動不分別。是即為法印。此之謂也○第四簡偽異真中有二。初舉外內二定以別邪正。二若諸凡夫下對理事二定以明真偽。前中先明邪定。   應知外道所有三昧皆不離見愛我慢之心貪著世間名利恭敬故 謂我見我愛我慢之使常相應也。言貪著等者。內著邪定。外貪名利。又但一切禪定不能減損煩惱者皆不可據也○次明正定。   真如三昧者不住見相不住得相乃至出定亦無懈慢所有煩惱漸漸微薄 謂在定時而不味著。以亡心故不住見。以亡境故不住得。出定亦無恃定之慢。貪瞋癡漸薄。即是正定之相。故雲真如乃至漸薄也○第二理事中先明理定。   若諸凡夫不習此三昧法得入如來種性無有是處 謂修大乘菩薩行者。要依此真如三昧。方入種性不退位中。除此更無能入之路。故雲若諸凡夫乃至無有是處也。此中種性者。約位在十住已去不退位中辨也○次以修世間下明事定。   以修世間諸禪三昧多起味著依於我見繫屬二界與外道共若離善知識所護則起外道見故 謂四禪四空等世間諸定及不淨安般等但取境相定。皆名世間定也。以味著定境故。不離於我故。雲與外道共。共者同得此事定故。以其共故。若得善友護助之力。或可得入佛法。若離善友。則入邪道。也○第五示利益者。後世利益無量無邊。現世利益略陳十種。於中二。先總標。後別解。   復次精勤專心修學此三昧者現世當得十種利益雲何為十一者常為十方諸佛菩薩之所護念 別解中。初一善友攝護益。以修此真如三昧故。諸佛菩薩法應護念令得勇猛勝進不退也○次四離障益。於中初二離外惡緣障。   二者不為諸魔惡鬼所能恐怖三者不為九十五種外道鬼神之所惑亂 謂初離天魔現形。後離外道邪惑○次二離內惑業障。   四者遠離誹謗甚深之法重罪業障漸漸微薄五者滅一切疑諸惡覺觀 謂先離惡業。後滅惑障。業中離誹謗等不起新業也。重罪漸薄者。重業輕也○次五行成堅固。   六者於諸如來境界信得增長七者遠離憂悔於生死中勇猛不怯八者其心柔和捨於憍慢不為他人所惱九者雖未得定於一切時一切境界處則能減損煩惱不樂世間十者若得三昧不為外緣一切音聲之所驚動 一於理信增。二處染不怯。三不為緣壞。四無世滋味。五得深禪定。別修止門竟○第二修觀中有三。初明修觀意。次辨觀相。後唯除下結觀分齊。   復次若人唯修於止則心沈沒或起懈怠不樂眾善遠離大悲是故修觀 前中言不樂眾善。失自利也。遠離大悲。失利他也○第二辨觀相中有四。初法相觀。即治前失自利過。二如是當念下明大悲觀。即治前失利他過。三作是思惟下明大願觀。即成前大悲行。四以起如是下明精進觀。即成前自利行。就初中明四非常觀。   修習觀者當觀一切世間有為之法無得久停須臾變壞一切心行唸唸生滅以是故苦應觀過去所念諸法恍惚如夢應觀現在所念諸法猶如電光應觀未來所念諸法猶如於雲欻爾而起 初無常觀。二一切心行下明苦觀。三應觀下明無我觀。於中過去無體難追。現在剎那不住。當來本無積聚。但緣集欻有。不從十方來故也。   應觀世間一切有身悉皆不淨種種穢污無一可樂 四應觀世間下明不淨觀。此四除於常等四倒。配釋可知。   如是當念一切眾生從無始時來皆因無明所熏習故令心生滅已受一切身心大苦現在即有無量逼迫未來所苦亦無分齊難捨難離而不覺知眾生如是甚為可愍 悲觀中。先觀眾生三世重苦。次難捨下無心厭背故使苦無限也。後眾生如是下深發悲心也。   作是思惟即應勇猛立大誓願願令我心離分別故遍於十方修行一切諸善功德盡其未來以無量方便救拔一切苦惱眾生令得涅槃第一義樂 大願觀中因悲立願。初即願體。二遍於下明長時心。三以無量下明廣大心。四令得下明第一心也。   以起如是願故於一切時一切處所有眾善隨已堪能不捨修學心無懈怠唯除坐時專念於止 精進可見。   若餘一切悉當觀察應作不應作 上結中。順理應作。違理不應作故也。上來別修止觀竟○自下第三明雙運者。上來始習未淳。故動靜別修。今定慧修成。故能雙運。於中有三。初總標。次別辨。後總結。   若行若住若坐若臥若起皆應止觀俱行 別中有二。初約法明俱。後對障明俱前中二。初即止之觀。後即觀之止。   所謂雖念諸法自性不生而復即念因緣和合善惡之業苦樂等報不失不壞雖念因緣善惡業報而亦即念性不可得 前中言自性無生者。約非有義以明止也。業果不失者。約非無義以明觀也。此二不二故雲即也。此順不動真際而建立諸法。良以非有即是非無故。能不捨止而修觀。次言雖念因緣即性不可得者。明即觀之止。此順不壞假名而說諸法實相。以非無即是非有故。能不捨觀而修止。此說時有前後。然在行心鎔融不二。不二之性即是實性。理味在此。宜可思之。   若修止者對治凡夫住著世間能捨二乘怯弱之見 第二對障中。初修止者治於二過。謂正治凡夫人法二執貪樂世間。兼治二乘執五陰法見苦止怖。以止門無生除此等執也。   若修觀者對治二乘不起大悲狹劣心過遠離凡夫不修善根 次修觀者亦治二過。謂正治二乘狹劣之心。令普觀眾生起於大悲。兼治凡夫懈怠之心。令觀無常策修善行。   以是義故是止觀二門共相助成不相捨離若止觀不具則無能入菩提之道 第三結中言助成等者。如凡夫人。非不樂世間。無以勤修善行。約二乘人。非不怖生死無以起於大悲。是故二行不相離也。言若止觀不具不能入菩提道者。止觀相須。如鳥兩翼車之二輪。二輪不具則無運載之功。一翼若闕則無凌虛之勢。故雲不具則不能入○自下第三明防退方法。於中有二。先明可退之人。後當知如來下明防退之法前中二。初標行劣。二以住於此下舉處釋成。   復次眾生初學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以住於此娑婆世界自畏不能常值諸佛親承供養懼謂信心難可成就意欲退者 以其內心既劣。外闕勝緣。信行難成故將退也○防退法中有二。初通舉聖意。後別引經證。前中二。初標聖善巧。二謂以專意下釋顯巧相。   當知如來有勝方便攝護信心謂以專意念佛因緣隨願得生他方佛土常見於佛永離惡道 引經證中二。先引經。後常見佛下釋經文。   如修多羅說若人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修善根迴向願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見佛故終無有退若觀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習畢竟得生住正定故 言若觀法身得畢竟往生等者。但往生之人約有三位。一如蓮華未開時信行未滿。未各不退。但以處無退緣故稱不退。二信位滿足已去。華開見佛。入十住位。得少分見法身。住正定位也。三者三賢位滿。入初地已去。證遍滿法身。生無邊佛土。如佛記龍樹菩薩等。住初地生淨土等也。此中畢竟等。是後二位也○第五勸修利益中有三。初總結前說。   已說修行信心分次說勸修利益分如是摩訶衍諸佛祕藏我已總說 二若有眾生下舉信謗損益。三當知過去下結勸修學。就信謗中二。初信受福勝。後其有眾生下明謗毀罪重。前中先約三慧總舉其益。   若有眾生欲於如來甚深境界得生正信遠離誹謗入大乘道當持此論思量修習究竟能至無上之道 後若人聞下。別顯三慧益相。於中初聞時益。   若人聞是法已不生怯弱當知此人定紹佛種必為諸佛之所授記 次假使有人下明思時益。   假使有人能化三千大千世界滿中眾生令行十善不如有人於一食頃正思此法過前功德不可為喻 後復次若人下明修行時益。於中三句。一時少德多。二假令下校量多相。三何以故下釋多所以。   復次若人受持此論觀察修行若一日一夜所有功德無量無邊不可得說假令十方一切諸佛各於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歎其功德亦不能盡何以故謂法性功德無有盡故此人功德亦復如是無有邊際 第二謗毀罪重中四句。   其有眾生於此論中譭謗不信所獲罪報經無量劫受大苦惱 一謗成罪重。   是故眾生但應仰信不應譭謗 二是故下誡勸止謗。   以深自害亦害他人斷絕一切三寶之種 三以深自害下釋罪重意。   以一切如來皆依此法得涅槃故一切菩薩因之修行入佛智故 四以一切如來下轉釋斷三寶之義。此中二句。初約果人依之得涅槃。後約因人依之得菩提。菩提涅槃即是法寶。佛僧可知。由譭謗乖此。故斷三實也。   當知過去菩薩已依此法得成淨信現在菩薩今依此法得成淨信未來菩薩當依此法得成淨信。是故眾生應勤修學 結勸中。三世菩薩同行此法。更無異路。故應勤修學也。正宗竟。   諸佛甚深廣大義我今隨順總持說迴此功德如法性普利一切眾生界 偈頌流通中。初二句。結上所說。於中上句結義。下句結文。後二句迴向利益。上句明德廣。下辨遐霑也。   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下末(終)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44 冊 No. 1847 大乘起信論義記別記   No. 1847 [cf. Nos. 1666, 1846]   大乘起信論別記   崇福寺沙門法藏撰   釋題目。頌中敬意。佛寶中義。法寶中藏義。用大唯善義。覺不覺義。釋隨染二相義。釋本覺義本有修生義。生滅因緣中七科義。生滅中一科義。染法熏中四科義。淨法熏中七科義。略科文。分別發趣中四種發心義。科釋正行義。色心不二中一義。釋賴耶識有惑義。如來藏中恆沙功德義。生滅不生滅和合成梨耶義。九相義。真如二義。智淨不思議相義。覺體相中四鏡義。始本相依文。染法熏習中無明妄心各有二義。淨分緣起中有四句義。生滅門中真妄緣起義。法身義。真妄心境四句義。二諦無礙義。二諦義。染淨義。如來藏。四謗義。   一釋題目者。大乘有七義故。名為大乘一道上故。論雲。於二乘為上。故名大乘。二能至大處故。論雲。諸佛最大。是大乘能至。故名大。三大人所乘故論雲。諸佛大人乘是故。四能辨大事故。論雲。能滅眾生大苦。與大利益事。故名為大。五大士所乘。亦名多人所乘。論雲。觀音等諸大菩薩之所乘。故名為大。六盡法源底故。論雲。能盡一切諸法底。故名為大。七攝法周備故。論雲。如般若中佛說摩訶衍義無量無邊。以是因緣故名為大。又釋大乘有三義。一辨名有四。一約法有三。謂三大二運。如下論說。二約行有七。如集論等辨。三約人法有七。如十二門論說。四直辨大。即當法為因。苞含為義。又辨乘義。寄喻為名。運載為功。體能合舉。故雲大乘。又論雲。乘大性故。名為大乘。解雲。此即真性該周。故雲大。即所乘也。妙智乘之。故雲乘。即能乘也。依主釋也。論雲。亦乘亦大。名為大乘。此即當體智能運轉。故名乘。性廣博故名大。此持業釋。二明體性有二。一正以無分別智為乘體。兼即攝所依真如及餘勝行等。二正以真如為乘體。智等亦兼攝。以彼皆為真所成故。三業用有二。一約三佛性義。如佛性論。自性為所乘。引出為能乘。至得果為乘所至處。此中所乘是乘(去聲)能乘此是乘(平聲)二約運因成果義有三。一運行令增。二運惑令滅。三運理令顯。初是能。後二是所。此即是涅槃中三德謂般若。解脫。法身。文是三轉依。如集論說。一心轉。謂真性現故。二道轉。謂行漸增故。三對轉謂惑障滅故。文此論中。破和合識等是轉滅。顯現法身是轉顯。智純淨是轉增。餘義准之。一言大乘起信者有二門四義。初心境門中。一大乘是能起。信心是所起。故雲大乘之起信也。二起信是能信。大乘是所信。故雲大乘之起信。二體用門中。一約攝用歸體辨。即此信心。是真如內熏及外緣所成。不異本故。是真故。起信即是大乘。故雲大乘起信。二直就業用辨。謂此信心即廣博。故雲大。即從微至著。運轉義故。名之為乘。即是起信。亦是大乘。故雲大乘起信耳。第二頌內第三敬意中。一頌四句。增數有四。一或總為一。謂所為事也。二或分為二。謂上句所為人。餘句所成益。三或離為三。謂初句所為人。中間二句所成行。末後一句所至德。四或散為四。謂初句所為人。第二句所離過。第三句成德。第四句所至德。第三佛寶中。或總為一。謂是佛也。或總為二。謂初頌明用。後頌二句明體相。或為三。謂初頌中二句明報身。後一句明化身。或為四。謂於報中。上句明心。下句明色。第四法寶內功德藏者。藏有三義。一蘊積義。積法內弘故。二含攝義。收攝內外故。三出生義。流德成益故。理法中有此三義。望自性德有初義。望彼教行果有後二義。行果復有二義。行果各自積德有初義。更望自性及望理有第二義。果望行教有出生義。行望果教俱有出生義。教望前立三得具三義可知。第五立義分內。問。何故前明體大中。通一切法。不簡染淨及其相用。唯是其善。不通不善。答。體大理曰通諸法。不得簡別。若真如外別有無明為不善體者。有多種過。且以二義顯之。一者同於外道執冥性常。以其自有。不從因生故。二者眾生畢竟無有得解脫義。以有自體不可斷故。生則常生。亦可恆不生也。有此過故。真如之外。不得別立無明作不善體。不善等法。亦不得作真如相用。若是相用。亦有多過。且以二義釋之。一者因果雜亂過。隨彼善因應得苦果。二者聖人證得真如。應起不善惡業。有此過故。不善不得作真如相用。問。若爾不善不應以真如作體。答。正以不善之法。用彼真如作體故。以違不相應。則名不善。又由違真故不離真。違真故不是用也。第六。釋本覺本不覺。各有三門。一開義。二由起。三和合。初者。本覺有三義。一無不覺義。二有本覺義。三無本覺義。不覺亦三義。一無本覺義。二有不覺義。三滅不覺義。二由起者。由無不覺故。得有本覺。由有本覺故。得成不覺成不覺故。名無本覺也。由無本覺故。得有不覺。由有不覺故。得有性滅。故名滅不覺也。又由不覺中有無本覺義故。得有本覺義。又由本覺中有無不覺義故。得有滅不覺義。又由本覺中有本覺義故。不覺中得有無本覺義也。又上諸義相由。各各無二。共合成三句。又依本覺得成不覺。不覺能知名義。得成始覺。始覺成故。不覺則滅。不覺則滅故。始覺則同本覺同本覺故。則無始覺。無始覺故。則無不覺。無不覺故。則無生滅門。唯一真如門也。是故當知至心源時。唯是真如。無生滅。無生滅故。亦不可說真如。豈有三身之別。但隨眾生染機故。故說三身等也。第七隨染生二相中。問。隨何染得生此相。答。此有三。一智淨相。隨自心中無明法力熏習等。而起不思議業。隨生染機而現形化用。二此二俱隨自染而起。由斷自染。方能起用故。不思議業相亦爾。隨自染中。三俱隨他染。謂諸菩薩修萬行得佛果等皆是隨眾生無明故有此事。若癈染機。即無修無得一味相也。第八問。本覺既是真如。何故名覺。答。凡言覺有二義。一覺察義。謂染所不能染故。即是斷障義。二覺照義。謂自體顯照一切諸法。即鑒達義。但染則本來自離。德則未曾別現。故其義本自有之。故雲本覺。又由此二義。除二障。顯二果。並性成就。其始覺中亦有二義同前。但始覺起為異。染窮始覺。不異本覺。何以故。由二義故。一以無是本覺起。隨染所成。無別性故。二覺至心源。同本覺故。無始覺之異。是故唯有一覺具二義也。一又窮此義。亦無二相。謂染離與德之現。現即染離。故唯一真覺也。又由染本性離。無染可離。德本性彰。無德可現。故其真覺無覺也。是故遠離覺所覺。無覺而不彰。一切覺故名佛。第九真如門約本義說。故文雲。一切眾生本來常住入於涅槃。無始覺之義。唯約修生說。以本無今有為始覺故。本覺之義。約修生本有說。以對始覺說本覺故。如文應知智淨相等。約本有修生說。故文雲。本覺隨染生二相故。問。智淨與始覺何異。答。其實不別。以始覺即是本覺隨染作故。今約所對不同。故說有異。異相者。謂本覺約染成於智淨。治染還本。為本之對。名為始覺。又以本覺成始。更無異法。從此義故。總名本有。不論真如門。但約生滅緣起中說本耳。又以始覺契本。方名本覺。若離始覺。一切不成。從此義故。總名修生。又以本作始覺。說本名修生本有。此之同義。唯一緣起。猶如圓珠。隨舉一門。無不收盡。第十因緣有三義。一淨心為因。無明為緣。二妄境為緣。本識為因。此二如疏。三以前因緣為因。後因緣為緣。以本來融通一心故。思准之。此中因緣。但是所由義。與所成生滅不別。其心與無明合邊。即是因緣。亦無別法。即攬此諸法積聚集成。名為眾生。是即真心為眾生體。五意及識為眾生相。是故唯一心也。意是依止義。前三是本末依。謂末依本故。名本為意。後二是粗細依。謂粗依細故。名細為意。粗識更無所依之義。故不名意。但有了別。單名識也。三界唯心者。謂是本末通融。具淨心五意及識等。皆從心起者。從不相應心起。妄念生者。從相應心起。以相應心緣三細中現識境故。無心外境可以分別。故雲分別自心也。若照境唯心時。心終不自取心。即能緣心盡。故雲心不見心也。無明起所識。是真心與無明合時。能取自性淨故。唯佛窮了。地上證一分。故雲少分知。粗惑依細惑起。細惑更無所依。故雲忽然起。同經中無始無明。無有染法始於無明故也。問。無明動真如成染心。何故染心無明緣。約位辨粗細。真心是其因。而不論優劣。答。以染法有差別。真心唯一味故也。根本智有二類。一修起如理智。二真如本覺智。世間智亦二。一修生如量智。二本覺隨染智。以染心暄動。違不動平等本覺之智。故名煩惱礙。又無明不了即動是靜故。是以動中不能差別而知。智礙也。第十一生滅相中無明有二義。一通。能成二心。二別。能成細心。故雲無明滅故境界滅。又雲無明滅故不相應心滅。境界亦二義。一通。是所成。二別。能起三粗心。是故無明有通能及別能。境界有通所及別能。是故境界亦能亦所。無明唯能無所也。第十二。四熏習中。染熏亦二。初通。後別。前中無明熏真有妄心者。是業相也。不覺念起者。能見相也。現妄境者。是境界相也。屬三細也。今其念者。六粗中初二也。著者次二也。後二如論文。別中。增長念者。六粗中初二也。取者。次二也。後二是業果。非所論也。若爾。何故上文境界緣故生六相耶。釋雲。前據通論。此約別剋。以論後二是妄心之化用。非親從境生也。妄心熏中。業識通合三細。從初名熏者。熏於根本無明。迷動細故。依此細動業。受變易業苦故。經雲。無明住地緣無漏業因。得變易報也。此之謂也。事識中亦具三粗。熏枝末無明。粗動造業。受分段苦也。根本無明迷理性。熏真如。成業相等三。枝末無明迷境界。熏本識。起事識。淨熏中。真如妄染法心各有能熏所熏。互為能所。染法中。真如無能熏義。事識熏中有四劣。一能熏之識自淺薄故。二望所熏真如猶懸遠故。三不覺知有末那賴耶故。四不覺知有法執相故。是故不能疾得菩提也。意熏四勝。翻前劣故。謂能熏深厚徹五意故。餘三可知。是故望大菩提速疾得也。此二熏習。是真如內熏妄心。有此厭求。還熏真如成勝行也。第十三。淨熏中妄心熏內。一分別事識熏者。釋有三義。一彼二乘人。但覺事識中煩惱。而為斷故。發心修行。修行即名為熏習也。二以唯覺此煩惱未能斷故。猶為熏習也。三由帶此識中煩惱而發心修行名熏習。然由粗故。墮二乘地。又初唯行熏。次唯識熏。後俱熏。由帶此惑。令行成劣。故入二乘道。若帶五意中細惑。修行勝智。入菩薩位也。意中三釋准此。然皆後釋為勝。體相熏中。具無漏法者。總舉法體相。備不思議業者。明有內熏功能。作境界性者。此真如非但由前句內熏妄心令其厭求。亦乃與彼厭求之心作所觀境也。又釋用大為外善境。此體相亦遍通彼中。故令用大得有熏也。又釋以遍妄心。故內熏之。遍外一切境。故亦熏習眾生。如近普覽作破木等。用熏中差別緣內。約機生熟有遠近之緣。約四無量為行緣。約三空為受隨緣。又解初利他。後自利。又初約施戒等行。後約觀理行。平等緣中有六。一平等人。如論佛菩薩故。二平等願。如論皆願度故。三平等心。如論自體熏等故。四釋平等行。如論以同體智力故。謂了知自他同一體性。知同之智。名同體智。五平等益。如論見聞等故。六令平等機見平等相。如論依三昧見佛故。差別平等者。一約佛菩薩攝生心。愍念利益。無怨親故名平等。隨機異現名差別。二化身多門名差別。報身稱性名平等。三散心所見名差別。定心所見名平等。第十四略科文。自下是略科文。上來從生滅門至此。明攝一切法竟。自下四熏習等。明生一切法。於中二。先通。後別。別中。先明染淨。後雙辨盡不盡。前中二。先染。後淨。染中二。先總。後別。淨中亦二。先總。後別。別中二。先別明體用熏。後雙明相應不相應。前中二。先體相熏。後用熏。就相應不相應中二。先辨未相應。後明已相應。上來明淨熏竟。初染熏次淨熏竟。就盡不盡中二。先明染法有盡。後明淨法無終。上來初別明染淨熏。後雙辨盡不盡。合是大段別明竟。初總。後別。合是四熏習竟。上來初釋生滅攝一切法。後釋四熏習生一切法。合是大段釋生滅法畢竟。自下第二釋生滅門中所顯之義大。於中有二。初釋體相二大。後別解用大。前中二。初一句通攝標二大名。下別釋二大義。釋中。初釋體大。從畢竟常恆下。釋相大。釋相大中二。初直釋。後問答。釋用大中二。初總辨。二從此用有二下。別釋。釋中二。初別明應報。後又凡夫下。重更料簡。初中二。先應。後報。就重簡中二。先明應身。謂約凡見粗。六道相也。二乘見細。不待說也。二明報身二。初約人顯粗妙。二問答釋疑。前中二。先明地前見粗。二若得淨心下。地上見細。問答中二先問。後答。上來釋所顯義大竟。自下明會法歸體上來初舉生滅法相第二明有顯義功能。第三會用歸體。三義不同。總明生滅門竟。初釋真如門。後顯生滅門。二門不同。總釋顯示正義竟。第十五。分別發趣道中。通論發心。總有四位。一捨邪趣正發心。位在凡地。此論不說。二捨退得定發心。位在十信滿心。入十住初。是論中信成就發心也。三捨生得熟發心。位在十迴向。以欲入初地。加行勝進。深發心故。即解行發心。四捨比得證發心。位在初地已上。問。退位豈無生熟耶。何不失二發心。答。位極劣故。相不分也。問。不退望證。豈非劣耶。何故有二發心。答。位勝故。純熟相顯故。問。若爾。地上彌勝。何故不失二發心耶。答。位極勝故。所證不殊故。問。豈將入不退位。不用增上起行力耶。何不更失發心也。答。一能發心位劣。不能起加行故。二所趣位未勝。不須加行故是故不失也。問。若爾。何故將入證位。更於加行位中有發心耶。答。能入勝故。所證難得故耳。第十六。修止中安心內有二。初止內想慮心。二從亦不得隨心下。止外緣境心前中三。初舉想令除。二止能除想。三順法體。初中二。初別止十一切處想。後一切諸想下。通止一切諸差別想。能除者有二釋。一所除緣止。故能除緣亦已。二先除有想。後亦遣除想者。除無想也。以有無之念俱是想故。下文順法體中。以一切法無想者。無有之想也。唸唸不生等者。以無始已來未曾生等故。第二止外境心內有二。初止外妄緣。二是正念下。示內真觀。前中二。初舉非總制。二心若馳下。示觀方便。何故爾者。外疑雲。既不許心緣外境。又不許以心除心。未知耶其心馳散時。雲何對治。釋雲攝令住正念。即雲何是正念。釋雲唯心無境是也。是故不許緣緣外境。若爾。俱不緣外境。緣內心應得耶。釋雲亦不得也。故雲即復此心無有自相可得也。故於此時。觀心無寄。分別也。止滅。成於止行。修真如三昧耳。第十七。色心不二中。心者。據體大也。智者。約相大也。法身。通體相也。以融攝故。隨說皆得。由與用為本。故能現色也。然用能物機。故上雲隨染業幻所作也。第十八。問。三細六粗中。何以不說末那識耶。答。以義不便故。何者。以根本無明。動彼真如。成於三細。名為梨那。末那無此義。故不論。又以境界緣故。動彼心海。起於六粗。名為意識。末那無此從外境生義。故不論也。雖是不說。然義已有。何以知。瑜伽雲。梨耶起必二識想應。故說三細賴耶。即已有末那執相應故也。又意識得緣外境。必內依末那。故說六粗意識。已有末那為依止根也。故雖不說。而實有之。問。上雲根本無明者。起在何識。答。梨耶識起。問。餘論中說。梨耶自體白覆無記。一向捨受相應。故堪受熏。若起煩惱。即是雜染。豈堪受熏。答。餘論中約教就粗相說。而實此識迷無相真如義邊。故有根本無明住地。若不爾者。即應常緣第一義諦。即一眾生半迷半悟。謂六七迷。而第八識悟也。文若其佛地與圓鏡智相應者。則知凡地必與無明相應。何以故。與上相違故。若言凡地餘識無明與相應故非本識自有者。亦應佛地鏡智非本識起。既佛地起者。則知凡地起愚。故不疑也。文若一向無煩惱。則不得成無記法。何以故。若無煩惱。則一向清淨。不得名無記。是故一向清淨者。即名為善。一向染者。則名不善。染淨無二故。則非染淨名無記法。良以淨屬真分。染屬妄分。二分不二。名為和合剌耶無記識也。若此位中無染細者。以何簡淨成於無覆無記。既無記非淨。故知有染細也。剋實言之。唯真如是體。是故梨耶異就唯是位也。引迴心聲聞。故假說也。又意識起惑於業有三義。一起見道無明。約緣造業。二起修道惑。愛求潤未熟業令熟。三又起見愛。引已熟業令受生相續無差違也。起信中相續識內。唯有後二義。准論知之。第十九。如來藏中恆沙功德。說有三門。一建立門。二分齊門。三屬果門。初中建立者。曲有四義。一依真如上義。謂依真如上義。說有此德。非謂有別事。論雲皆依真如義說故。二對染義。謂對恆沙煩惱過失。翻對顯示如此恆沙功德。如論辨。三為因義。謂能內熏眾生。令厭求起行等。論雲恆沙性德內熏眾生等。四依持義。謂與佛果恆沙功德為依故。說有此德。論雲以對始覺故說本覺也。二顯義分齊門。恆沙性德。皆是生滅門內真如中說。非是自性不變真如門中辨。何以故。彼絕待。然四義中。初二約得道前染位。後一得道後淨位。中一約得道中染淨位。又初一差別之無差別。後三是無差別之差別。又初二是自性住佛性。次一引出佛性。後一至得果佛性。三以因屬果。以因中有初義故。是故果中得有法身義。以因中有翻染義故。今果位中有解脫。以因中有內熏為因義故。今果位中成般若大智義。以因中具前三義故。今果位中有般若解脫法身三德義也。以有第四義故。今果位中了因得有所了果法。又由此義。今果位功德成就也。是故由前三義。別成三德。由後一義。總攝佛果無量功德故。由此等義故。是故因位眾生心中決定有恆沙功德。略顯如是。第二十。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成賴耶義。說有二門。一分相門。二融攝門。前中二門。一不生滅。二生滅。前中亦二。一粗。二細。生滅中亦二。一粗二細。不生滅中。粗者是真如門。動相盡故。不生滅義粗顯著故。是違害諸法差別之相。即是真如不變義也。二細者。是真如隨染門。不違動相故。自不生滅義漸隱故。是故名細。即是生滅門中。如來藏義亦是本覺義。是故真如望有為法有二義。一相違義。二相順義。自體亦有二義。一不變義。二隨染義。是故楞伽經雲。寂滅者名為一心。一心者名如來藏。是此二也。二生滅中。粗者是七識隨境起盡相粗顯故。楞伽經中名為相生滅也。二細者。是無明風動淨心成此起滅。是本識相漸隱難知。故名為細。楞伽經中名為流注生滅。論雲分別生滅相有二種。一粗二細等。是故生滅有為望真如有二義。一相違義。起滅相粗故。二相順義。起滅相微。漸漸同真故。論雲。隨順觀世諦。則入第一義。是此二門義。義門望自亦二義。一相顯。二性無。經雲。一切法不生。我說剎那義等。大段第二融攝門者有三重。一真如二義。體同義異。以全體不變。舉體隨緣。故不二也。二生滅中粗細通融。舉體全粗亦全細。故鎔融無二法也。三以真全體隨緣。現斯粗細生滅。是故若約唯粗生滅。則令真隱。若就唯細生滅。則令真現細不生滅。若約唯粗不生滅。令二滅盡總唯一真如平等顯現。若約唯細不生滅。則令細生滅漸細染住。餘義准思之。第二十一。九相義七門分別。一釋名。二辨體。三生起次第。四約識分別。五約惑分別。六滅位分別。七配攝分別。初釋名者。根本癡闇。名曰無明。擊動淨心。名之為業。即無明之業。依主釋也。動作狀相。名之業相。則持業釋也。餘八相字。皆准此釋。心體向外。名能見相。變似外境。名能現相。分別染淨。名為智相。經時不斷。名相續相。遍計其事。名執取相。遍計其名。名計名字相。造作善惡。名起業相。苦樂異就。名業繫苦相。言體性者有二。一當相出體。則初三細以本覺及本不覺緣起不二為其體性。後六粗即以三細緣起。及隨相不覺細起稍粗。以此為體性。二窮源辨體性。即總以真如隨染義為體。故論雲。種種凡器。皆同微塵性相等。三生起次第者。則如釋相次第者是。四約識分別者。前三細是八識。後六粗是六識等。五約惑者。三細中是根本無明。是法執中細惑。後粗中。前二是枝末無明法執中粗惑。後四是人執惑也。六滅位者。三細。從佛地乃至八地斷。智及相續。從初地乃至七地斷。執取計名。地前三賢位斷也。七配攝者。於中相配可知。餘如論說。第二十二。真如有二義。一不變義。二隨緣義。無明亦二義。一即空義。二成事義。各由初義故。即真如門也。各由後義故。即生滅門也。生滅門中。隨緣真如。成事無明。各有二義。一違自順他義。二違他順自義。無明中初義內亦有二義。一能知名義順真覺。二返自體妄示真德。無明後二義內亦有二義。一覆理。二成妄心。真如中初義。內亦二義。一隱自真體二顯現妄法。後義內亦二義。一翻對妄染。顯自真德。二內熏無明。令起淨用。由無明中初二義。及真如中後二義故。得有生滅門中始本二覺義也。由無明中後二義。及真如中初二義故。得有本末二不覺也。若約諸識分相門。本覺及不本覺在本識中。始覺及末不覺在生起識中。若約本末不二門。並在一本識中。又本覺為始。本還賴於始顯。本不覺為末。本還藉於末資。又本不覺依本覺。末不覺依本不覺。始覺依末不覺。本覺還依始覺。如是旋還同一緣起。而無自性。不離真如。就此生滅門中。真妄各開四故。即有八門。和合唯有四。謂二覺二不覺。更攝但唯二。謂覺與不覺。總攝唯一。謂一心生滅門也。第二十三。智淨相。不思議業相。略作十門分別。一釋名者。智者始覺智也。淨者離染同本覺。此中有智之淨及即智淨也。不思議業者。果德他用。故名為業。非下地測量。故不思議也。此中亦有不思之業及不思即業等可知也。二出體者。生滅門中隨染本覺為體。三約體用分別者。初一體。後一用。四約染淨分別者。此二俱淨。以返染故。亦可俱染。以隨染所成故。五約二利分別者。初一自利。非無利他。後一利他。非無自利。六三身份別者有二義。一初為報身。後為化身。二初通法身及自受用身。後通化身及他受用身。七四智分別者。初一圓鏡智。亦通平等性。後一通三智。八二智分別者。初一理智。後一量智。九本末者。初一本。後一末。十因緣所起分別者。智淨。以體相內熏為因。用本外熏為緣。同本淨智為果。不思議業。以智淨為因。眾生內熏為緣。無方大用為果。第二十四。覺體相中四鏡義。十門分別。一釋名。如實者真德也。空者對妄也。鏡者喻也。從法喻得名。餘並准此。二因者能現諸法也。熏者內熏也。此即因之熏。故內熏也。夫此內熏。能生始覺之果。故亦名因熏。此即因是熏。故名因熏也。法者體相也。出者出二癡也。離者不與根本無明和合也。緣熏者作外緣熏眾生。此亦即緣是熏也。二出體者。並以生滅門中本覺真如三大為體。三生起次第者。由對妄故。初說為空。以空妄故。次顯真德隨緣。成內熏熏習故雲因熏也。由有熏習力故。能治妄顯真。故次明法出離也。由出離染故。即起無邊淨用。故明緣熏也。四約染淨分別者。初二染故在纏。名有垢真如。後二淨故出障。名無垢真如也。五約因果分別者。初二在因。後二在果。因中。初一舉體。次一成因。果中。先斷果。德果。文可先果體。後果用。六相對分別者。初與三。二與四。各何別者。謂初自性離。三對治離。二內因熏。四外緣熏。有此差別也。七對智淨等分別者。此中法出離與前智淨。及此緣熏與前不思業。各何別者。智淨約能觀。法出約所觀。不思業約智用。緣熏約法用。以始覺即同本覺故。所以隨一即收餘耳。八以約三佛性分別者。前一唯自性住。後一唯至得果佛性。因熏亦性亦引出。法亦引出亦至得果。九約喻分別者。虛空有四義。一物所不能壞。二容受諸色法。三色滅淨空顯。四空能現色。鏡亦有四義。一實質不入中。二能現諸影像。三磨營去塵垢。四照用諸物。法中義准之。十約三大分別者。初一唯體非相用。次一亦體亦相而非用。次一亦相亦用而非體。後一唯一唯用非體相此就分別門說。若約鎔融門。四義皆具三大耳。第二十五。始本相依文中。問。本覺為滅惑不滅惑耶。若滅惑者。即無凡夫過。若不滅惑者。即無覺義過。答。滅惑故。非無覺義過。無凡夫者。亦非過也。何以故。以一切凡夫即涅槃相。不復更滅。是故凡夫本無。有何過也。亦非無凡夫過。何以故。以彼本覺性滅惑故。方名本覺。本覺存故。得有不覺。不覺有故。不無凡夫。是故本覺滅惑。方成凡夫。何得有過。問。本覺若滅惑者。即應無不覺以障治相違故。若有不覺。即不得有本覺。如何說言依本覺有不覺耶。答。由本覺性自滅不覺故。是故依本覺得有不覺。何者。若本覺不滅不覺者。即應本覺中自有不覺。若本覺中自有不覺者。則諸凡夫無不覺過。以不覺在本覺中。凡夫不證本覺故。不覺即不成凡夫過。又若本覺中有不覺者。即諸凡夫既有本覺。應得本覺。覺故。名不成凡夫過。若本覺中有不覺者。聖人得本覺。應有不覺。有不覺故。即非聖人。是無聖人過。又若本覺中有不覺者。聖人無不覺故。即無本覺。無本覺故。即無聖人過。既有此義。是故本覺性滅不覺是。又若不滅不覺。即無本覺。無本覺故。即無所迷。無所迷故。即無不覺。是故得有不覺者。由於本覺。本覺有者。由滅不覺。是故當知由滅不覺。得有不覺也。問。若本覺能滅惑者。何用始覺為。答。以惑有二義故。一理無義二情有義。由對初義。故名本覺。由對後義。故名始覺。故佛性論雲。煩惱有二種滅。一自性滅。二對治滅。對此二滅。故有始本二覺。又此始覺亦是本覺之用也。何者。以依本覺故有不覺。有不覺故有始覺。是故始覺即是本覺。更無異體。唯一本覺滅煩惱也。始本相對。各有二義。本中。一是有力義。以能成始故。二是無力義。對始名本故。始中。一是有力義。以能顯本故。二是無力義。為本所成故。問。各有二義。有無鉾楯。豈不相違耶。答。非直有無性不相違。亦乃相順便得成立。何者。始覺中。非從本所成之始覺。無以能顯於本覺。本覺中。非對始之本覺。無以成於始覺。是故始本四義。緣起一故。不可為異。然四義故。不可為一。猶如圓珠。隨取皆盡。護過顯德。及違成過等。各有四句。準可知之。問。是始覺有耶。答。不也。以即是本覺故。又問。本覺是有耶。答不。即是始覺故。問。亦本亦始耶。答。不也。始本不二故。問。非本始耶。答。不也。本始具足故。此並生滅門淨緣起更說。真如門中則無此義。第二十六。染法熏習中無明妄心各有二種。一粗。二細。此粗細亦各有二。一依他。二成他。無明細者。謂根本不覺。依他者。謂依業識染心而得存立。二成他者。即此依染心根本無明。熏於真如成業識。無明粗者。末不覺。依他謂依分別事識而得成立。二成他者。即此依事識末無明。不了妄境生起事識。染心粗細各二義。准無明取之。妄境界亦二。謂轉識境。事識境。此二各二。謂依心。起心。准之。今此論中熏習文內。但說起心。故雲境界熏於妄心牽增分別。以此境界非是情識。法無可熏。故不說妄心熏於境界也。第二十七。淨分緣起中有四句。一本有。謂真如門。二修生本有。謂本覺以對始得成故。三本有修生。謂無分別智。是本覺隨染所成故。四修生。謂始覺智。本無今有。此四義同一緣起。隨舉一門。無不全收。准之。第二十八。生滅門中真妄緣起和合不二識中。真如無明各有四義。真如中四義者。一不變義。二和合義。三隱體義。四內熏義。無明四義者。一即空義。二覆真義。三成妄義。四淨用義。真妄中。各由初義故。是本覺攝也。各有第二義故。是根本不覺攝也。各由第三義故。是枝末不覺攝也。各由第四義故。是始覺攝也。此上四義。復有三門。一約分相門。則各初二義在本識中。各後二義在事識中。以各初二能生各後二故。二本末不二門。以緣起無二故。則並在梨耶識中。依此義故。論中說雲。此梨耶識有二義。謂覺不覺也。依分相義故。論中末不覺及始覺。並在事識中也。此上真妄八義。唯一緣起。無礙鎔融。舉體全收。無不皆盡。第二十九。法身義四門分別。初釋名者。法是軌持義。身是依止義。即法為身。亦名自性身。二體性者。略有十種。一依佛地論。唯以所照真如清淨法界為性。餘四智等。並屬報化。二或唯約智。如無性攝論。以無垢無罣礙智為法身故。謂離二障。諸德釋雲。此約攝境從心。名為法身。匪為法身是智非理。今釋一切諸法尚即真如。況此真智而不如耶。既即是如。何待攝境。三亦智亦境。如梁論雲。唯如如及如如智獨存。名為法身。四境智雙泯。經雲如來法身非心非境。五此上四句。合為一無礙法身。隨說皆得。六此上總別五句。相融形奪。泯並五說。逍然無寄。以為法身。此上單就境智辨也。七通攝五分及悲願等諸行功德。無不皆是此身收。以修生功德必證理故。融攝無礙。如前智說。八通收報化色身相好功德。無不皆是此法身收。故攝論中。三十二相等。皆入法身攝。釋有三義。一相則如故。歸理法身。二智所現故。屬智法身。三當相並是功德法故。名為法身。九通攝一切三世間故。眾生及器無非佛故。一大法身具十佛故。三身等並在此中智正覺攝故。十總攝前九為總句。是謂如來無礙自在法身之義。三生因者有四。一者了因。照現本有真如法故。二者生因。生成修起勝功德故。三者生了無礙因。生了相即。二果不殊故。四總此勝德為所依因。即機現用為所成果。四業用者亦有四。一此理法身與諸觀智為所開覺。經雲法身說法授與義故。二依此以起報化利生勝業用故。三或化樹形等密攝化故。四遍諸眾生道毛端等處。熏熏自在無礙業用也。第三十。真妄心境通有四句。一約情有心境。境謂空有相違。以存二相故。心謂二見不壞。是妄情故。或境上有空同性。以俱是所執性故。心上亦同。俱是妄見故。二約法有心境。境謂空有不二。以俱融故。心謂絕二。見無二故。或境上空有相違。以全形奪故。心上亦二。隨見一分。餘分性不異故。三以情就法說。謂境則有無俱情有。有無俱理無。無有無二為一性。或亦相違。以全奪故。心謂妄取情中有。以是執心故。或亦比知其理無。以分有觀心故。四以法就情說。境則有無俱理有。有無俱情無。無有無二為一性。或亦相違。以全奪故。心謂見理有。以智故。見情無。以悲故。或見無二心。是一心故。此上四門中。約境各有四句。心亦各四句。總有三十二句。准思之。第三十一。二諦無礙說有二門。一約喻。二就法。一約喻者。且如幼兔依巾有二門。一兔。二巾。兔亦二義。一相差別義。二體空義。巾亦二義。一住自位義。二舉體兔義。此巾與兔。非一非異。且非異有四句。一巾上成兔義。及兔上相差別義。合為一際。故不異。此是以本隨末。就末明不異。二以巾上住自位義。及兔上體空義。合為一際。故為不異。此是以末歸本。就本明不異。三以攝末所歸之本。與攝本所從之末。此二雙融。無礙俱存。故為不異。此是本末雙存。無礙不異。四以所攝歸本之末。亦與所攝隨末之本。此二俱泯。故為不異。此是本末雙泯。平等不異。第二非一義者亦有四句。一以巾上住自位義。與兔上相差別義。此二相背。故為非一。此是相背非一。二巾上成兔義。兔上體空義。此二相害。故為非一。三以彼相背與相害。此二位異。故為非一。謂相背各相捨。相去懸遠。相害則與敵對。親相食害。是故近遠非一也。四以極相害泯而不泯。由極相背存而不存。此不泯不存義為非一。此是成壞非一。又此四非一。與上四非異。而亦非一。以義不雜故。又上四不異。與此四不一。而亦不異。理遍通故。是故若以不異門取。諸門極相和會。若以非一門取。諸義極相違諍。極相違而極和合者。是無障無礙法也。第二就法說者。巾喻真如如來藏。兔喻眾生生死等。非一異亦有十門。准喻可知。又兔即生即死而無礙。巾即隱即顯而無礙。此生死隱顯。逆順交絡。諸門鎔融。並准前思之可解。第三十二二諦義解二門。一辨相。二顯義。初辨相。如餘說。二顯義者有四門。一開合。二一異。三相是。四相在。初開合者。先開。後合。開者。俗諦緣起中有四義。一諸緣有力義。二無力義。三無自性義。四成事義。真諦中亦有四義。一空義。二不空義。三依持義。四盡事義。合者有三門。一合俗。二合真。三合二。初者有三。一約用。謂有力無力無二故。二約體。謂性無性無二故。三無礙。謂體用無二。唯一俗諦。合真者亦三。一就用。謂依持成俗。即是奪俗。合盡無二故。二約體。空不空無二故。三無礙。謂體用無二故。三合二者有四門。一約起用門。謂真中依持義與俗中有力無二故。二約泯相門。謂真中盡俗與俗中無力無二故。三約顯實門。謂真中不空義與俗中無性義無二故。四成事門。謂真中空義與俗中存事無二故。開合門竟。理事相即不相即。無礙融通。各有四句。初不相即中四句者。一二事不相即。以緣相事礙故。二二事之理不相即。以無二故。三理事不相即。以理靜非動故。四事理不相即。以事動非靜故。二相即中四句者。一事即理。以緣起無性故。二理即事。以理隨緣事得立故。三事之理相即。以約詮會實故。四二事相即以即理之事無別事。是故事如理而無礙。第三十三。染淨義。問曰。不思議業者。相用俱名義大。於隨染業幻中何處攝耶。答。應作四句。一一向淨。謂出纏四智等故。二一向染。謂隨流有情無明未發覺故。三非染非淨。謂離言真如故。四亦染亦淨。謂相用二義大故。亦染故。隨地前機染幻現故。亦淨故。隨緣真如不變故。今於此四句。非第四句。為第三句。非第三句。為第四句。亦可總非四句。合作一句。互融無礙。思之可見。又問。隨染業幻者。約善順真。可得成。若約不善善違真。如何作幻不善。答。不善違真。許亦不全幻不善。約生厭棄。約彼生解。亦得幻不善。亦可染幻是無明。無體無真用。約彼無明差別。知名義。能詮理。詮於真故。得幻染也。又約彼無明幻體本是無。以是無故無真用。約彼知名義。是幻體不離真。又三細六粗。應作四句。一唯淨。謂如來藏中恆沙德。即四智也。二唯染。謂粗中執取計名字等四識。三非染非淨。謂離言真如。四亦染亦淨故。謂智相相續相。亦染故。智相等通在六識等中。亦淨故。智相等有漸覺義。又約三細六粗相配者。一阿賴耶識中如來藏真本覺唯淨二根本無明不覺唯染。三亦染亦淨。謂六粗通有始覺及支末無明。四非染非淨者。謂一切共離。又交絡作四句。一謂三細中取一本覺。及六粗中取枝末無明。二謂三細取本不覺。及六粗中取始覺。三謂三細雙取本覺本不覺。四謂六粗中雙取始覺及支末無明。第三十四。如來藏。二門分別。一者喻說。二法說。言喻說者。旦如金性有二義。一隨緣成器調柔義。二守性堅住不改義。問。金是有耶。答。不也。何以故。隨緣成器故。問。金是無耶。答。不也。何以故。性不改故。又問。亦有亦無耶。答。不也。一金故。不相違故。又問。非有非無耶。答。不也。金性具德故。隨緣不改故。即是顯德門也。又問。器是有耶。答。不也。由器即金故。又問。器是無耶。答。不也。由器成故。又問。亦有亦無耶。答。不也。由是一器故。不相違故。又問。是非有非無耶。答。不也。由成器即金故。亦返即是顯德門。又問。金是無耶。答。不也。由成器故。所以然者。由性不改。方能隨緣故也。又問。金是有耶。答。不也。由性不改故。所以然者。由成器故。性方不改也。又問。亦有亦無耶。答。不也。由是金故。又問。非有非無耶。答。不也。由是金故。又問。器是有耶。答。不也。由器成故。所以然者。由即金故。器方成也。問。器是有耶。答。不也。由器即金故。所以然者。由器即金。器方成也。餘句准也返即顯德門。餘一切准例知之。第二法說。問。如來藏是生耶。答。不也。由隨染生死不顯現故。問。既不生。應滅耶。答。不也。由隨染作生死故。問。亦生亦滅耶。答。不也。由藏性無二故。問。非生非滅耶。答。不也。由藏性具德故。問。生死是生耶答。不也。由即真如。應滅耶。答。不也。由即真如。生死成故。經雲依如來藏有生死。故知不滅。問。亦生亦滅耶。答。不也。由生死緣成無二故。問。非生滅耶。答。不也。由生死虛妄。依真如成故。真妄相作。真如不生。由隨染故。生死不滅。依真成故。生死不生。由即真故。真如不滅。由性不改故。真如是生。由隨緣作生死故真如是滅。由隨緣不現故。真如亦生滅。由具違順性故。經雲。如來藏者。受苦樂。與因俱。若生若滅。又雲。一切法不生。我說剎那義。又雲。不生不滅。是無常義等。准思之。真非生非滅。何以故。性離分別故。不同所謂故。第三十五。四謗章(四謗者。凡夫迷因緣故起。一者增益謗。二者損成謗。三者相違謗。四者戲論謗)言增益謗者。夫論一切諸法。從因緣生。無作者故。作時不住。無自性故。非分別所及。諸法之性如是。不可取著。然凡夫二乘。諸法生時。即執為有。但因緣之法。其性離有。離有法上。執言有者。不稱理故。名增益謗。有既成謗。無應合理。義亦不然。因緣之法。性雖有。然緣起現前。不可言無。於非無法上。執言無者。不應理故。名損成謗。有無既是其過。亦有亦無應是道理。即答。因緣是一法。性不相違。不相違者。名因緣法。亦有亦無其性相違之法。即非因緣。非因緣故。相違謗也。既亦有亦無是違法。不稱實見。非有非無應與理合。即答言。夫論道理。約因緣以顯。非有非無。乃是因緣之外。不應道理。戲弄諸法。名戲論謗。夫論有所分別。與取捨相應者。皆是情計。不應實理。離意絕相。名為中道。故經雲。因緣之法。離有離無也。   大乘起信論別記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44 冊 No. 1848 起信論疏筆削記   No. 1848 [cf. Nos. 1666, 1846, 1847]   起信論疏筆削記卷第一   此文之作本乎石壁。石壁慈甚蔓於章句。凡伸一義。皆先問發。次舉疏答。後方委釋。雖不忘本母之體。而有太過。大不及焉。講者用之。未至穩暢。今就其文取要當者筆而存之。其繁緩者削以去之。仍加添改。取其得中。俾後學者不虛勞神智照無昧也。故曰。筆則筆。削則削。因以筆削命題云爾。   長水沙門子璿錄   中印度境有噳羅尾爾者。此方翻為馬鳴。於佛滅後六百年內破邪見幢。樹正法寶。宗諸實教。造茲一論。名曰大乘起信。說有五分。大判為三。初因緣分。即序分也。明論發起由八因緣。非同率爾無利益故。後之一分勸修利益。即流通也。勸於論生信思惟修習。得大利樂流至後代益眾生故。中間三分。即是正宗。謂立義一分。略標綱要。立一心法列二。種門。舉三大義。因果俱運。略為下文而張本故。解釋一分。由前略標義理未暢。是宜廣釋令義昭然。以生解故。信心一分。說四種信五種修行。令諸眾生信根成熟入不退故。此上三分是前因緣所起。是後一分所勸。由是俱號正宗。已知論文三分大節。應知能解疏文。若何以疏前有序。為序分。開章已下為正宗分。後文既無批。述迴向。乃闕流通。既而三分不具。即分為二。   初論疏題目二。初標題目者。以題是一部大綱。不得不預知悉故。須略解題中五字。可對天台五重玄義。天台凡解經題。皆約五義。今言大者體也。乘者宗也。起信用也。論者教也。一論所詮唯體宗用五字合故。是即名也。大謂體者。此有總別。總以一心為體。論之主質無出於斯。謂信所緣故。解所了故。行所趣故。證所入故。因所感故。果所顯故。故論初標以為法體。文雲。摩訶衍者。一法二義。所言法者。謂眾生心。是心即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依於此心顯示摩訶衍義等。此是直目其法。名之為大。謂豎窮橫遍無礙圓融。當體受名不因待小。故涅槃雲。不因小空名為大空。涅槃亦爾。不因小相名大涅槃。別者約義所論。即有三種。謂體相用。即開前一心以為三義。即大涅槃三德是也。如下文雲。所言義者。則有三種。一者體大。謂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減故。二者相大。謂如來藏具足無漏性功德故。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故大之一字通於三也。乘謂宗者。即從因至果以取體故。乘者就喻彰名。運載為義。如世舟車可以運重致遠也。即喻菩薩乘。此大法越生死野。度煩惱河。到菩提鄉。登涅槃岸。故下文雲。一切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薩皆乘此法。到如來地故。此中能乘是始覺。所乘是本覺。能所冥符始本不二。名究竟覺。即是所至之處。一相一味究竟平等。更無三異。於一體中義分能所爾。亦名一乘。亦名無上乘也。起信謂用者。以此論中能破疑執生正信故。起即顯發。信謂忍樂。謂於前大乘一心三義境上。顯發忍樂之心。名為起信。故論雲。為欲令眾生除疑捨邪執。起大乘正信佛種不斷故。此信起時。必內由本覺為因。外由師教為緣。因緣和合內外相資。故能顯發。下論雲。因緣具足者。所謂自有熏習之力。又為諸佛菩薩等慈悲願護故。能起厭苦之心。信有涅槃修習善根等。然信之一法為眾善之源萬行之始。解行修證皆悉由之。證極之處名得涅槃。苟非其信焉辦斯事。故華嚴雲。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法。斷除疑網出愛河。開示涅槃無上道。然此論中不唯起信。亦兼解行。謂五分。論文二三是解。四五是行。既含多義普協輿情。欲令自淺之深。是故但標起信。論謂教者。即聖人被下之言。教愚成智教凡為聖故。論者。議論也。謂假立賓主自問自答。循環研覈。究暢真宗。商議論量。如上法義。教誡學徒也。然論有宗釋之異。此宗論也。謂馬鳴大士宗法華涅槃楞伽思益等百餘部。實教大乘之所造故。實謂義豐文約。無法不收。故下文雲。如是此論為欲總攝如來廣大深法無邊義故。應說此論。又雲。如是摩訶衍諸佛祕藏。我已總說。又雲。諸佛甚深廣大義。我今隨順總持說等。然此論文是證真大士。後得智中宗經所造。後人不思綆短。卻謂泉枯。往往謗之言非圓實。下文勸信非不慇勤。聞思修益備彰功利。不信譭謗受苦彌劫。豈不勉哉。如上五字。即法喻因果。解行理智能化所化。能詮所詮無不具足。括盡一論以立此名也。疏者。疏也。決也。謂疏理法義旨趣。抉擇文言章句。令悉通暢也。然上大等六字。約六釋分別。總成五對。一能乘所乘對。謂人為能乘。大為所乘。所乘即大。能乘之大大之乘故。持業依士依主三釋兼通。二能起所起對。謂大乘為能起。信為所起。即大乘之起信。依主釋。三能信所信對。謂信為能信。大乘為所信。所信即大乘。大乘之能信。持業依主二釋。四所詮能詮對。謂大乘起信為所詮。論為能詮。五能釋所釋對。謂疏為能釋。上五為所釋。二皆依主。並者。兼共及也。序者。敘也。謂敘述一論之大意故。又訓緒也。此文即製疏入作之端緒故。   二述注人名。西太原寺者。即長安崇福寺也。以天下有五寺。俱名太原。為揀餘四故言西也。東即揚州。南即荊南府。西即長安。北即太原(亦名崇福)中即東都(今之福先)俱稱太原者。以則天生於太原。此既皆彼舍宅所置。為敬生處故以為名。沙門者。釋眾之通號。此雲勤息。謂勤修戒定慧。息滅惑業苦故受斯稱。法藏者。俗姓康氏。華嚴第三祖。敕諡賢首大師。德業恢隆廣如傳錄。述者。明非造作也。如仲尼雲。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明己勞謙故雲述也。草堂寺名。在終南山。宗密者。姓何氏。諡為定慧禪師。是乃學窮內外道映古今。盛德大業備所聞見。先以論疏二本別行。致其學者不能周覽。既成互闕功進難前。今列疏文以就於論。既論下有疏論上有科。文義昭然章段備矣。學者披釋。得不荷其優賜乎。   序文二。初總敘宗旨二。初序論之大意。文四段。所以列此四者。蓋敘一論之意。論之大意。莫越於斯。從始至末攝無不盡。今初四句明一心法立義。文雲。所言法者。謂眾生心。是心則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依於此心顯示摩訶衍義。解釋文雲。顯示正義者。依一心法有二種門。乃至二門不相捨離等。今此敘之也。言夫者。發語之詞也。如雲夫孝德之本教之所由生。又雲。夫易廣矣。大矣。或句中句下皆語詞也。真心二字正指法體。真謂真實揀非偽妄。心謂靈鑒要妙中實。凡言於心。然有其四。一者梵語訖利馱耶。此雲肉團心。則人之心藏也。其色赤形如蓮華。上有七葉。色法所攝。二者質多此雲集起。即第八阿賴耶識。以能集諸種子起現行故。三者緣慮心。此通八識心王。以各能緣慮自分境故。四者乾栗馱此雲堅實心。謂如來藏自性清淨不生不滅心也。今所明者。正是此爾。所言真者。揀餘心故。若稱實言之。但是一心貫於真妄。以論標立為大乘法體。即總相心也。於一心中方開二門。今雖雲真。乃是以別顯總。此心若在初門但名真如。若在後門但名本覺。應知真心是總。真如是別。寥謂空寂。廓謂曠大。空即中無妄染。寂乃其性湛然。曠謂德用無邊。大則體周法界。故下文雲。從本已來一切染法不相應故。此心之空義也。又經雲。妙覺湛然周遍法界。斯寂義也。又經雲。覺性遍滿圓無際故。當知六根遍滿法界。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遍滿法界。斯曠義也。又下論雲。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等則大義也。既而清淨本然周遍法界。湛然常住妙德無邊。由是乃雲。真心寥廓故。華嚴疏雲。寂寥虛曠沖深包博。總該萬有。即是一心也。問太虛空界亦空寂亦曠大。與心何異。答太虛則以無為體故雲空。一向凝然故雲寂。闕其德用曠義不成。為心所包大義無準。豈同真心彌滿清淨。中不容他。德用無邊性起為相。沖虛妙粹炳煥靈明。越彼太虛方之海印也。此上則顯心之德相也。絕言下明心之離過。絕謂斷絕於辭也。言謂語言。即聞慧境。像謂似像屬於義也。即思慧境故。繫辭雲。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筌是捕魚之器。□即網兔之具。此二即言象喻也。今顯真心不可思議。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故雲絕也。謂心體離言非可以言語取。心體離念不可以識情求。口談詞喪心緣慮亡。故下文雲。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心緣相。又雲。非色非心非智非識。非有非無畢竟不可說相等。皆明心離過也。筌□喻言象者。□能網兔。喻言能取象。筌能捕魚。喻象能取意。今法喻雙舉者。為成文故。然筌□之語。是周易略例正文故。彼文雲。言生於象故可尋言以觀象。像生於意故可尋象以觀意。意以象盡象以言著。故得意忘象得像忘言。猶□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然則言者。像之□也。像者。意之筌也。存言者非得像。存象者非得意。像生於意而存象焉。則所存者乃非其象也。言生於象而存言焉。則所存者乃非其言也。然易中舉此明尋言得像。尋象得意。得意須忘象。得像須忘言。苟不能忘皆非得旨。此乃約人以明勸人捨筌。今文但約本性。直就法體說離言象。非約勸修。雖借彼文不同彼意。苟欲強說於字來由。恐乖文旨。沖漠下別約橫豎。以顯心之德相。沖謂深也。此明心之體性。豎窮三際而洞然無底。故經雲。甚深法性諸佛行處。又雲。幽邃深遠等。漠謂沙漠。此顯心之德相。橫遍十方而曠然無邊。故經雲。覺遍十方界本性圓滿故。此乃窮三際而三際不遷。遍十方而十方無外。又衝謂剛柔得所。漠謂名目難及。以此心性雖體離相。而隨緣成事。雖隨緣起而本性不變。此隨緣不變之體。不可以智知識識名言名目。故雲漠也。經雲。不染而染難可了知。染而不染難可了知。希謂無聲。夷謂無色。老子雲。聽之不聞曰希。視之不見曰夷。此乃重顯深廣之相。深故聽之不聞。廣故視之不見。謂此心體唯證相應。非是見聞之所及。故忘境等者。此亦顯心離過。忘謂於法不記。斯亦絕無之義。境謂所證之理。智謂能證之心。凡言境智能所者。蓋約反迷從悟。對染說淨。皆屬生滅。今此顯示非染淨之一心。絕迷悟之極致。尚不可立真妄之名。豈存乎能所境智。故楞伽雲。無有佛涅槃。亦無涅槃佛。遠離覺所覺。又圓覺雲。覺所覺者。不離塵故。以一心之體絕凡聖亡因果。離性離相不有不無。焉可更言境智能所。故雲忘也。楞嚴雲。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斯之謂歟。   非生滅下二顯真如門。前門但約絕待亡詮旨離性相故。雲寥廓沖漠等。今門約對生滅顯不生滅。待妄立真故雲真如門。即下立義文雲。是心真如相即示摩訶衍體。故解釋文雲。心真如者。即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所謂心性不生不滅。乃至雲。以離念境界唯證相應故。今疏敘彼故雲。非生滅等。非無也。不也。然生滅與不生滅。須約三性分別。且約三性自相說者。謂遍計妄法一向生滅。圓成實性一向不生滅。依他假法相同遍計似生似滅。性是圓成不生不滅。若稱實言之。則三性皆無生滅。雖然且無義不同。何則謂遍計即無法可生無法可滅。如繩上蛇。依他乃即生無生即滅無滅。如麻上繩。圓成即中。無前二生滅之法。如麻上無繩無蛇。唯識頌雲。初即相無性。次無自然性。後由遠離。前所執我法性圓成實性。即是真如。故雲非。生滅也。然此但明圓成當體不生不滅。亦不和會泯於生滅之法。故圓覺雲。如來寂滅性未曾有始終。故下文雲。所謂心性不生不滅。又雲。非前際生非後際滅。畢竟恆常等。此即顯真心不變也。四相等者。四相有三種。一微細四相。謂一剎那有九百生滅。但是有為皆為所遷。即生住異滅也。二果報四相。即生老病死。涅槃經中名為四山。如彼經雲。有四大山從四方來。欲害人民。當有何計而能免彼。波斯匿言。設有此來無逃避處。唯當專念持戒佈施。佛讚善哉。我說四山。即是眾生生老病死。常來切人等。三一期四相。謂始從迷真終至造業。八相生滅通束為四。謂生相有一。住相有四。異相有二。滅相有一。若反迷斷時。始從初信止滅相。終至十地斷生相。如下具明。今言不遷者。即微細四相兼於餘二。以四相但遷有為之法。心是無為非所作性故。不能遷。文中略舉初後以攝中間。故雲非生滅也。無去來者。謂此真心不向前際去。不從後際來。亦不現在住。現在住者。即是諸有為法故。成唯識雲。住表此法暫有用。今不同彼。故雲無也。三際等者。際時限也。莫無也。易謂變改三際。雖是能易之法。但能遷變有為。令其改易心非有為故。不能易。淨名雲。但以文字數故說有三世。非謂菩提有去來今。   但以下三敘生滅門。即下立義。文雲。是心生滅因緣相能示摩訶衍自體相用故。解釋文雲。心生滅者。依如來藏有生滅心。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乃至此非心識分別能知。以真如自在用義故。今敘之也。文有四句。於中上句標生滅。所以餘句釋生滅相。初句言但者。詞也。以由也。此性雖寂寥虛曠沖深包博。非生非滅不垢不淨。然不住此一向寂滅。非染淨中而隨彼能熏成一切法。隨染即九相生滅。隨淨即三乘聖道。皆由真如。以無住為其種性。亦由性是無住故。能然也。淨名雲。從無住本立一切法。楞嚴雲。本此無住以立世界及諸眾生。非同他宗明真如體。一向堅密猶如玉石。不受熏習不能隨緣。但說賴耶為染淨本。受熏持種也。隨派下喻明也。水分流謂之派。路分徑謂之岐。今取岐派共為一喻。謂如一源之水隨何岐路分流成派。真心亦爾。隨何因緣作凡聖等。如下即明。逐迷下正辨生滅之相。逐隨也。任從也。迷則背覺合塵。悟則背塵合覺。然其迷悟各具因緣。迷中以無明為因。境界為緣。悟中以本覺內熏為因。師教外熏為緣若隨從迷中因緣。即沈於生死。則一切有漏染法。起一切無漏淨法滅(滅則隱滅)若隨從悟中因緣。即升於覺路。則一切無漏淨法起。一切有漏染法滅(滅即亡滅)如下文說。無明為因生三細。境界為緣生六粗。即沈淪五道。是為逐迷也。本覺內熏為因。師教外熏為緣。發解起行即超升佛果。是為從悟也。迷之與悟皆是性為。迷悟雖殊不思議一。故經雲。無始時來性一切法依止。由此有諸趣及證涅槃果。華嚴經中性起法門。即斯義也。又涅槃雲。佛性隨流成眾味等。楞嚴雲。譬如虛空體非群相而不拒彼諸相。發揮日照則明。雲屯則闇等。皆顯真如不住自性。隨緣成法也。   雖復下四明二門不二也。上說真如生滅其義迢然。雖行相不同。然理歸一揆二而不二故。有此門。即下解釋文雲。復次顯示從生滅門即入真如門。所謂推求五陰色之與心。六塵境界畢竟無念。乃至若能觀察知心無念。即得隨順入真如門。今此敘之也。文二。初法二。初正明不二。文中四句。前二句明生滅不礙真如。後二句明真如不礙生滅既互不相礙。即不二之義也。今初雖復者。詞含縱奪貫下二句。繁多興起鼓動躍跳也。繁則染淨多途。興則新新生起。鼓則體非常住。躍則相不久停。以染淨因緣繁多興起鼓動跳躍。唸唸生滅未曾暫住。雖不暫住而其體不變。不變之性即是心源。心源即未嘗有動故下文雲。覺心初起心無初相。圓覺雲。覺者如虛空平等不動轉。又下文雲。雖念因緣善惡果報而亦即念性不可得。故雲未始等。靜謐下二句明真如不礙生滅。謐亦靜也。靜中之靜故名為謐。靜則相非生滅。謐則體絕有無。虛乃無礙圓通。凝則寂而常照。又無惑之喧煩曰靜。無業之遷流曰謐。離色之質礙曰虛。非心之生滅曰凝。雖真體若是而用常隨緣。隨緣之用為業為果。善惡樂苦形影不差。故雲未嘗乖等。嘗曾也。乖違也。業因果報皆通善惡漏與無漏。即不動真際而建立諸法故。淨名雲。無我無造無受者。所作之業亦不忘。下文雲。雖念諸法自性不生。而復即念善惡苦樂等報。不失不壞。   故使下二釋成無礙。前二句釋真如不礙生滅。後二句釋生滅不礙真如。言故使者。即因前起後之詞。亦通下二句故者。所以義使令也。由前真如不礙生滅。所以令其不變之真體。任運隨緣起成染淨。染淨二字無法不攝。從來不同非適今也。故雲恆殊。然此染淨全性所起故。下文雲。譬如種種瓦器皆同微塵性相。如是無漏無明皆同真如性相。不捨下二句釋生滅。不礙真如由無礙故。所以令其不捨差別妄緣。即是一真實性。妄緣差別凡聖收盡。凡聖相異而體是一。一體之內。本無凡聖故雲致一。致理也。遂也。故下文雲。一切凡夫聲聞緣覺菩薩諸佛非前際生非後際滅。畢竟常恆等故圓覺雲。於實相中實無菩薩及諸眾生。又雲。眾生國土同一法性。   其猶下二喻也。此中四句前二句喻真如不礙生滅。後二句喻生滅不礙真如。其者。指法之詞。猶如也。波動喻生滅染淨不同。水濕喻真如一體無異。波以動為相。水以濕為性。初句反顯。以喻生滅門中無有異真如之染淨也。故雲波無等。故即下順喻由不異故遂能即於一心而辨生滅。故雲即水等。即喻前文不變性。而緣起染淨恆殊也。水無下二句喻生滅不礙真如。初句反顯以喻真如門中無有異染淨之一心也。故雲水無等。次句順喻由不異故。遂能即彼生滅而顯真如故。雲即波等。此喻前文不捨緣。而即真凡聖致一也。   是以下結成不二也。是以二字結指之詞。動靜等三對說有通別。通則不出真如生滅兩義。謂動俗生死即生滅。餘皆真如別則動靜約喻。真俗約諦。生死涅槃約染淨。此諸二法本不相是法相迢然。今以一性通之。令動靜無別。真俗不殊染淨同體。一無所異。良以性起為相。境智歷然。相得性融身心廓爾。故下文雲如大海水因風波動。風相水相不相捨離。又經雲。二諦並非雙恆乖未曾各。又大集雲。生死涅槃二界平等。即是佛界。此中交徹雙融夷齊。一貫等正顯二法不二之語。徹通融和夷平齊等貫通也。對文可見。然上四門旨趣微妙。初則標本以彰末。使萬有星羅於義天。後則攝末以歸本。俾群像泯同於性海。乍舒乍卷或存或亡。法乃同時義無前後由是阿鼻依正全處極聖之自心。毘盧身土不逾下凡之一念。圓實之旨其在茲焉。問初敘一心。後辨二門不二。亦即一心初後何別。答初之一心心當能起。後之一心心當所歸。雖前後體同。且始終義異。但以本是一心離名絕相。由其迷悟萬法隨生。生法本空一切唯識。識如幻夢。但是一心。由是論依法說。疏約論明次第四門故無所越。一論之旨其在茲焉。   但以下明造論因由二。今初反顯者。欲顯菩薩造論。先明不假論。時如來在世。即時勝緣勝根熟易調。即根勝行勝。謂牟尼釋尊成道已來。未涅槃時法化流行。聖賢輔贊人根成熟性行調柔。非一佛所種諸善根。於無量劫久植德本。一稟下明根行勝相不須再聞。故言一承順聖旨。故雲稟尊言者。八音四辯金口親宣。聞而獲益逮無生忍。故雲懸契。又懸者。遠也。不必親從金口。但展轉傳聞。如身子聞馬勝因緣。目犍連承舍利轉教。此之根性尚不藉結集之經。豈假菩薩造論。故下論雲。若如來在世眾生利根。能說之人色心業勝。圓音一演異類等解。則不須論。   大師下正明二。初敘謬述迷二。初總敘也。大師者。德業高勝可軌可範。即十號中天人師一號也。緣終息化佛日韜光。故雲沒後。即時緣俱劣也。爾時則昏衢失照世皆闇冥。正法陵遲。故名為劣。異執下明根行俱劣。顛倒計著名為異執。亂於正理故曰紛綸。紛亂綸理也。此有三類。執計不同故名為異一。凡夫依於鈍惑執五蘊色心。計為常樂我淨。二外道依於分別。於五蘊上計其有我。或即蘊離蘊著斷著常。起六十二見等。三小乘雖破我執。而起法見。不知真常而計無常等。四隨自見解各立己宗。分為二十餘部。互相是非。此即俱名異執。或趣下明其劣相。或者。不定之詞。此等根性既劣。或隨利鈍使成凡外。或聞權淺教為小乘也。凡夫外道非佛正法。故名邪途。宗習歸向名之為趣。小徑者。已離我執不名為邪。未得法空不名大道。趣理偏僻厭心勤勞。切募化城不求寶所。唯貪自利豈能運他。既匪大途故雲小徑。   遂使下別顯二。初迷理。遂使者。躡前起後之詞。由前根緣既劣異執仍繁。遂令迷本真心逐妄流轉。功德法寶本有而無用。圓解神珠垢覆而不現。孤窮生死之路。傭賃涅槃之門。動經塵劫飄然浪跡。三德祕藏莫之能入也。此中二喻各出一經。一貧家寶藏喻。即如來藏經九喻中之第五也。彼文雲。譬如貧家有珍寶藏。寶不能言我在此中。既不自知。又無語者。不能開發此珍寶藏。一切眾生亦復如是。如來知見大法寶藏在其身內。不聞不知。耽惑五欲輪轉生死。受苦無量等。匿隱濟救乏闕也。少而無父曰孤。無財之極曰窮。合法可知。二衣內明珠喻。即法華五百弟子受記之文。廣說如彼。賃力曰傭。給使曰作。餘文可解。   加以下二迷教也。言加以者。以如來滅度之後。雖不親承金口。然有結集教文。可以尋言見象尋象得意。眾生根性雖劣。多起異見。苟能聞於大法。自然改正。今又否能尋繹廢置敷宣圓理。既而蔑聞邪見於焉難革聖人既滅根行仍微。圓實之教抑又不行故雲加。以文中四句。前二句明大教頹綱。後二句明迷者難改。教非小道運至無上。故曰大乘。終極圓實揀異權淺。故名深旨。貝葉者。即多羅樹葉也。猶此方竹帛簡牘之類。載能詮文可以披取。見所詮理如說而行。反迷歸悟今隱廢不行。故雲沈也。下二句明迷者難改。群有者。即前凡夫外道小乘類。各眾多故雲群有。無正法眼不見佛性。故曰盲徒。馳謂奔趣異路。即邪途小徑也。既不能就之於有道正之以圓乘。迷謬日深習以成性。服藥不瞑眩。厥疾何瘳。還復無因。故雲莫反。   爰有下二興悲造論。三今初悲歎人法也。初二句能歎爰曰也。謂如來滅度已。六百年人根雖劣正法尚存。聖人示生興我真教。故雲爰有大士。謂馬鳴論主。本成正覺號大光明。跡居八地為法身菩薩。發大心信大法。解大義修大行。證大道趣大果。非其小流故雲大士也。馬鳴者。謂此菩薩生時及說法時。感眾馬悲鳴故受斯稱。如下廣釋。慨此下二句所歎。初句歎教無聲之歎。曰慨頹綱者。喻也。圓實之教尋繹既罕。沈廢不行。如大綱既頹綱目何整人天魚。無其澇漉佛彼岸何由得致。游泳苦海無能出期。道之不行職由斯也。悼斯下傷迷悼傷淪沈溺沒也。大士見教綱沈綱頹而不舉。迷徒溺喪淪而不升。歎之傷之寧不思救。故經雲。我以佛眼觀見六道眾生貧窮無福慧。入生死險道。相續苦不斷。乃至不求大勢佛及以斷苦法。為是眾生故而起大悲心等。   將欲下二述造論意。文有六句。初二句明教顯理。次二句破邪歸正。後二句令獲頓益。今初。將者。當也。且也。欲謂希願。啟謂開發。了義大乘名為深經。終實圓理故曰妙旨。佛親說時利根者得入。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滅度之後昏鈍性障。諸阿顛迦其猶昏衢。昏衢之體是謂二障。大士思欲發揮圓實旨趣。令彼迷者失無明闇。佛昔曾破今更重明。故雲再曜。次二句破邪歸正。斥謂指破。心行理外總名邪見。非但不信因果而已。此乃凡夫外道二乘。俱名為邪。故迦葉言。我等自此已前皆名邪見人也顛頂也。以頭向下故名顛倒。或顛者。病也。眸即目瞳。此舉喻也。如人眼之有病。妄見空華毛輪二月等。又顛即心狂。由心狂故目睹諸物。皆悉不正。謂非親見親等。彼邪見者亦復如是。於性空處見生死涅槃。於妙明中成分別見妄。正趣者真菩提路也。往而卻還曰歸。眾生迷見不依正道。旁行五趣。縱出三界亦落無為坑中。今欲令彼不循異轍。還向直道。無諸委曲也。後二句結成頓益。初喻。次法。水初出可以濫觴。曰源者。即人也。如人泝洄窮其水本。名為還源。以喻行者反生死流歸於本際也。得本際者。名覺心源。故下文雲。覺心源者。名究竟覺。若準他說。三無數劫修習廣大行願。方成正覺。如挹流討源也。今言可即非遙者。謂只於生滅之處。示彼因緣無性。四相本自不生死即真實。如下論雲四相本來平等唯一覺故。又雲。一切法悉皆真故。皆同如故。圓覺雲。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又南嶽雲。道源不遠性海非遙。肇公亦云。道遠乎哉。觸事而真。聖遠乎哉。體之即神。斯皆可即非遙之義也。如示萬派之水。即是本源之水。無二別也。如是則一念契真。即名為佛。豈待多劫而遠求耶。頓益之義昭然可見。   造廣下三正造諸論二。初廣論。謂甘蔗論。釋中本楞伽經義味豐美。故立斯稱。又造一心遍滿論。融俗歸真論。真如三昧論等一百餘部。如來滅度方六百載。人根稍利堪受廣說。故雲當時遐遠群眾品類也。即普該眾類遠及未來。凡是當機皆獲斯利。故雲遐益群品。   既文下二略論三。今初出所以也。既者。已也。即印前之詞。文多謂甘蔗論六百卷。或雲一百卷。此方無本難定是非。邈遠也。文句既多義又深遠。後代雖有圓頓根性。心力劣者於此文義廣博之論。不能備覽。非謂一向權小之機名為淺識。以此略論。正為大乘頓根令悟入故。故下文雲。自有眾生。復以廣論文多為煩。心樂總持少文而攝多義。能取解者。又雲。為欲解釋如來根本之義。令諸眾生正解不謬故。為令善根成熟眾生。於摩訶衍法堪任不退信故等。斯則正為大乘信解位人。而作因緣反知。於此廣中但無心力。名為淺識。   悲末下二正造論。悲謂菩薩造論之心。菩薩發心體於三種。謂大悲大智大願。悲則度生智則求證。願則總攝。今為拔眾生苦與究竟樂。而造斯論。故須悲也。下論雲。所謂為令眾生離一切苦。得究竟樂。非求世間名利恭敬故。末葉約時迷倫約類。以佛滅後二千五百年去。解脫智慧多聞禪定俱不牢固。但隨迷見唯起諍論。如斯類也。誠堪愍之故造此論。令其悟入。葉世也。倫類也。   可謂下三彰功益二。今初略能含廣。可謂者。印歎之詞。論唯一軸二十四紙。故雲文約約略也。所詮之法義備河沙。故雲義豐豐多也。斯則攝盡十方三世諸佛法藏。故下文雲。諸佛甚深廣大義。我今隨順總持說。又雲。如是摩訶衍諸佛祕藏。我已總說。解行等者。解即立義解釋二分。所詮令生解故。行即修行信心及勸修利益。所詮令起行故。又雲。於真如法中。深解現前所修離相。又雲。知心妄動無前境界。修遠離法等。俱即是兼義意無別。解行兩足故曰俱兼亦可。俱則具於解行。兼則解中有行行中有解。目足更資方到清涼池爾。   中下下二巧被根緣。謂中根已下之類。皆由此論。開示而得悟入佛之知見。若約位說。悟當信解入當行證。若依天台兼於開示。總對圓教四十位人。即住行向地。如次以配開示悟入也。今以深該淺故雲悟入者矣辭也。然此中下之言。非謂對大指小名為中下。以大乘圓頓之根自有上中下別。今是圓根之中下也。如圓覺經三根之義。正同於此。今言中下悟入。以讓上根廣論被故。◎   起信論疏筆削記卷第一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44 冊 No. 1848 起信論疏筆削記   起信論疏筆削記卷第二   長水沙門子璿錄   ◎將解下別釋義門二。初開章懸敘中六者。蓋於綸緒。何者。夫聖人所作必不徒然。茲論發興有何所以。故受之以教起因緣也。名教既興已知由漸釋氏之學三藏統收。約法約人如何攝屬。故受之以明藏所攝也。論藏通乎大小菩薩。有其權實不以義求。罔知旨趣。此論詮法分齊至何。故受之以顯教義分齊也。教所詮義以知至極。未委何等機宜於此悟入。故受之以教所被機也。所詮所被既已昭然。未審能詮以何為體。故受之以能詮教體也。教體既明教下所詮宗於何事宗之。畢竟趣向於何。故受之以所詮宗趣也。凡是教興悉須具此。故今懸敘止斯六門。謂論所因故。論所攝故。論所詮故。論所被故。論所依故。論宗歸故。然本疏開章具例十門。前六同此。但於此後更列四門。謂釋論題目造論時代翻譯年月隨文解釋如次至十也。今疏不依彼列者。以是懸敘義門。不欲雜於別解文義故。將後四合在隨文註解之中。由是懸敘。但有六段。   一辨教下二釋文二。初總標也。十徵釋者。十段之中皆初一句是徵。餘皆釋也。   一依下別列十段。今初依何智者。起論之體莫先於智。無智不能起論故。佛法中智為根本也。斯則六因之中智生因也。以有智故有義。有義故立言。故此十中先責其智。謂依下釋也。然菩薩之智有權有實。實智詣理虛通往來。符會真體名洞契心源。心源即無相真理也。契此理故名無生忍。即根本智也。權智幹事建立佛法。成就眾生。隨其根性授與法藥。令得服行。名隨機巧妙之辯。謂順其根欲上中下品。故曰隨機。言無疏拙曲成萬物而不遺。故名之為巧。巧無巧相不可以言議思度。故名妙也。此智騰之於口。故名為辯。此辯有四有七。四謂四無礙辯。即法義詞樂說也。亦名四無礙智但在心在口用處不同。故得智辯之名。其體一也。七辯者。一捷辯。卒答不思須即言故。二無斷辯。相續連環而無竭故。三迅辯。明於理事心無癡闇。言音迅疾如懸河故。四隨應辯。應於時機無差異故。五無疏謬辯。所說契理無差失故。六豐義味辯。名數理事皆無量故。七一切世間最上妙辯。此辯有五德。一甚深如雷。二清徹遠聞。三其聲哀雅如迦陵頻伽。四能令眾生入心愛敬。五若有聞者歡喜無厭。具此五者名最上也。此上四七之辯。皆因本智證理而後得故。名後得智。巧妙之相在次兩門。然聖智圓通必須理事雙照。隨闕一種則非圓智。今論主跡居八地。正證無生入真如門。即根本實智照生滅門。隨彼事量一一觀察。知機設化應根巧說。即後得權智。權實二智隨用雖殊。然體無二。依此一體圓智而建立論文故。十地論稱歎說者。有三辯才智。謂真實智體性智果智。前二即根本後得。後一即後得之用。謂依體性起言巧說。故言果也。今此所明通前三智也。示何法者。已知論主所依。非是下凡有漏之識。但依二智無漏建立。凡所有言。盡合真理契會時機。必無過矣。如其所示是何法門。令彼信解修斷入證耶。故此徵之。謂一心下釋也。然大乘法體。是眾生諸佛無二真源。不分染淨真妄差別。而能具攝一切諸法。寂焉不動靈鑒無昧。故名一心。而此心體非真非妄。能真能妄故開二門。門者。無壅虛通往來出入自生開闔無妨之謂也。依心無相立真如門。依心具法立生滅門。二門互通開闔自在。俱以一心為源。故雲心真如心生滅也。三大者。即二門下所示之義。謂真如門唯示體大。生滅門具示三大。故下論雲。是心真如相。即示摩訶衍體。故是心生滅因緣相。能示摩訶衍自體相用故。四信者。謂信真如及三寶也。信心是一信境有四故。成四信故。下論雲。一者信根本。所謂樂念真如法故。乃至常念親近修習如實行故。五行謂行佈施持戒忍辱精進止觀之法。成就前來四種信心。令成根不退入正道故。如下廣明所言等者。法相至多。今疏從一至五。增數略列不及多。雲故言等也。若具言之。即二覺四位四相四鏡三細六粗等。不能廣引。然疏列雖少無法不該。以生滅一門。具明世出世間一切法故。此等皆是所示之法。雖通雲示。然示義有別。謂於上諸法示令信解行斷證等。配文可見。由是疏中通雲示也。雲何示者。上之所列但是所示之法。未知作何方便而顯示之。巧謂權巧。便謂方便。此屬論主能示之智。一味大乘即一心真理。不分染淨因果凡聖空有等異。故雲一味。揀對二乘故名大乘。此之法體以智冥符離諸分別。乃雲一味。若依言說示。即開為二。謂法義也。故論雲。摩訶衍者。總說有二種。一者法。二者義。仍開法為二門。演義為三大。故論雲。依一心法有二種門。一者心真如門。二者心生滅門。又雲。所言義者。則有三種等。備如前引。由此下結指。善權謂論主以一實智。證無分別一味真理。以方便力為眾生故。善用巧便而開一味。成多法門。多無多相不違一味。故名善巧。開即演一為多。示即顯令生解也。以何顯者。意責前之善巧。乃是展彼義門令一成多。今欲令此義理皎然可見。由何方便而得顯明。以由顯明也。音即音聲。字即文字。聲無聲相字無字相。故雲妙善。謂論主於權實無礙智上。流演聲名句文。是無漏善性所攝。不同凡夫屬於無記。故淨名雲。夫說法者。無說無示。斯則唯為開導利益眾生。不依文字也。華嚴十地品中喻空中風畫等。皆顯聲名句文。非有非無也。斯皆謂之妙音善字。譬比也。喻曉也。即以近事比類。令於深法得曉了故。無著雲。喻者見邊義。謂以所見邊與未所見邊和合。正說名之為喻。師子覺雲。所見邊者。謂已顯了分。未所見邊者。謂未顯了分。以顯了分顯未顯了分。令義平等。所有正說名為立喻。然有二種。一者同法。二者異法。同法者。若於是處顯因同品決定有性。謂若所作見彼無常。譬如瓶等。異法者。若於是處說所立無因遍非有。謂若是常見非所作。如虛空等。然離十過方為正喻。同喻五過。謂能立法不成所立法不成。俱不成無合倒合。異喻五過。謂所立法不遣。能立法不遣。俱不遣不離倒離。宗謂所成立法。因即宗家因由。所以與前譬喻皆為能立故。因明論雲。由宗因喻多言開示諸有。問者。未了義。故然宗者。有體有依。依有能別所別。依體之上共離九過。方為正宗。謂現量相違。比量相違。世間相違。自教相違。自語相違。能別不極成。所別不極成。俱不極成。相符極成。因有三相。謂遍是宗法性。同品定有性。異品遍無性。然因有二種。謂生因了因。生因如種生芽。了因如燈照物。然此二因各有三種。生因三者。一言生因。二智生因。三義生因。了因三者。一智了因。二言了因。三義了因。廣如彼疏。然此因支離十四過方為正因。謂兩俱不成隨一不成。所依不成猶豫不成。共不定不共不定。同品一分轉。異品遍轉。異品一分轉。同品遍轉。俱品一分轉。決定相違。法自相相違。法差別相違。有法自相相違。有法差別相違。然此三支共離三十三過。並諸闕減等。今非正意不能具陳。然今論中雖說宗因譬喻。不同因明三事合集成於比量。但今文中或單舉宗義。或舉宗因。或舉宗喻。或舉因喻。如下論雲。一者法。二者義。此之法義但是因明。前陳後說有法及法。如立量雲。一心是有法定具三大故。為宗因。雲以有真如生滅二相故。此但舉其宗因而不引喻。或雲。真如是有法定。不可立不可遣故為宗因。雲以一切法悉皆真故。皆同如故。此亦但舉宗因也。餘皆例知。若以此論對五性。宗應立量雲。一真如性是有法定。能隨緣故為宗因。雲是有為法平等所依故。同喻如虛空。能令下結指。謂前妙音等為能顯。法義理趣為所顯。由前巧便遂令義理明顯可見也。此上二段。即前巧妙之相。依何本者。此徵菩薩造論必有所憑。若無依據便同虛誕。佛聖言即至教量。正道理即比量。定量即現量。至教者。謂一切智人無所不鑒。具足五語言必誠諦。依此立論決定可信。無有虛妄故取為本。聖言之語通於三乘。餘人有所不知。由是揀之。故言佛也。先標比量者。以論宗經故比量者。謂藉眾相而觀於義。眾相者。謂因三相。由彼為因。於所比宗義有正智生。了知有火或無常等。今言正道理者。為簡一切邪謬因故。若因不正宗義亦邪。由是故言正道理也。現量者。謂無分別。若有正智。於色等義離名種等所有分別。現現別轉故名現量。此有四類。一五識身。二五俱意。三諸自證。四一切定心。此上四種皆現量也。今言定量者。以此四義緣色等境。是決定故。亦可前正道理中具含二量。謂比度生解及自證知。俱無謬妄鹹正道理。定量一句總指三量。俱是決定取此為本可信從故。藉何力者。此責論主依經造論。上欲契聖下欲利凡流。至後代破邪立正。俾世世不絕燈燈無盡。為用自力為假他威耶。歸三寶者。謂三寶吉祥一切眾生最勝良田。有歸依者。能辦大事生諸福智。能離生死得涅槃樂。故佛滅度凡諸弟子所有著述。皆歸三寶。示學有宗不自專已離過失故。今乞威加承力而作。必至後代人無不信。然加有二種。一顯加。謂現身說法。二冥加。但闇增智慧。今通此二也。能歸所歸如下廣釋為何義者。此責既假三寶威加造立茲論。有何義意切慕如此耶。助揚化者。助謂贊輔。揚謂發揮。化謂教導是則贊輔如來。發揮法門。教導群品。以十方諸佛迭為師資。互相贊弼。令法道流行眾生受化。今論主示居因位。師我牟尼宗經造論。故雲助化。摧邪顯正者。謂如來在日邪見者佛自調伏。佛滅度後苟有斯類。人無制止。今論主為摧彼邪徒。令邪教不興立我正法。令生正見故。下論中顯示正義對治邪執。是也。護持遺法者。謂佛所說法門。至滅度後總名遺法。今造論發揚令無墜地者。名為護持展轉弘傳。燈燈不絕。以至來劫名久住世。報如來恩者。佛留教法意在傳弘。展轉度人令至大果。若不傳演逆佛本懷。是謂辜恩。苟能顯發妙門光昭大教。勞生獲益不絕大猷斯則順合佛心雅稱宗祖。名為報恩也。故智論雲。假使頂戴經塵劫。身為床座遍三千。若不傳法利眾生。畢竟無能報恩者。若有傳持正法藏。宣揚教理度群生。修習一念契真如。此是真報如來者。然上五句說有二意。一則各自別說一句是一意。謂助佛揚化故。摧邪故。顯正故等。二則躡跡通論從一至五展轉相由。即助佛揚化者。為摧邪故。摧邪為顯正故。乃至報如來恩故。以何緣者。此責如上所為本緣何事耶。令眾生者。三聚五性。一切眾生也。離一切苦者。離三苦八苦。分段變易二生死苦也。得究竟樂者。謂得無上菩提覺法樂。無上涅槃寂靜樂。一得永得更無過者。揀異人天二乘。故雲究竟。由何起者。此責菩薩造論之心。因何而起大悲者。即同體無緣揀非愛見。故雲大也。愍謂哀愍。即能悲之心。物謂眾生。即所悲之境。凡夫戀生死執常樂我淨。故雲迷。二乘愛涅槃著。無常等四。非其正趣認以為正。故名為謬。造論為彼令反迷為悟。捨偏入圓也。機何益者。既為眾生造論。其有被此化者。得何利益。謂令下有四益。信謂十信聞思修。慧即三賢。證入即十地。因滿即究竟位。此則未信者令信。未解者令解。未行者令行。未證者令證。未涅槃者令得涅槃。始從凡夫終至等覺。受斯化者鹹得利益。本疏則雲六益。謂信及三慧證入因滿。大同小異開合兩通。然上十因意義相續若不料簡。寧免混然。今近取譬令無所惑。如構大廈先要有解(起造之解合二智也)。次列所造(廳堂庠序等合一心二門三大等)。三明其相(間架向背等合分三大等)。四能造器(斤斧墨尺等合妙音善字等)。五有所憑準(依絰依匠合三量等)。六旁藉陰功(禁宰先靈合三寶加祐)。七上安所尊(父母等合報佛恩)。八下廕來裔(子孫男女合為眾生)。九念情深厚(有恩有愛合大悲愍物)。十各得所安(隨彼穩便合信解入證)。如上配合顯然不同。由是十文無相濫矣。又此十中有因有緣有通有別。通則因緣不分。謂此十段總是造論因由緣起故。別則第九為因第八為緣。前六則因緣所資。七十則因緣之果。又此十中不出悲智。謂第一是智第九是悲。二三四五六七是智之相。八十二門是悲之相也。然論文之中自有八種因緣。與此有同有異。同則疏論兩文不出悲智二種。異則論中但直述自己所懷為法利物。疏則具敘論主化智巧便妙權開示。承力護法上報下化。問論中何故不具敘耶。答疏敘他意故。可具陳。論主述已。但明所為。若同疏中便成自伐。故不具敘。   二諸藏所攝者。三二不一故雲諸。皆能含攝故名藏。謂明此論於三二中攝屬何藏三藏者。經律論也。此約所詮戒定慧學。增勝而立。謂詮定增勝名為經藏。詮戒增勝名為律藏。詮慧增勝名為論藏。言增勝者。以一一藏通餘二故。第一經藏者。梵雲欲底修多羅。或雲修妒路素呾纜。此雲契經。謂契當所詮法義。契合所化機心。經謂貫穿。所說義理令無散失。攝持所化物機使無顛墜。故佛地論雲。貫穿持攝所應說義。及所被樹。故契經即藏。持業釋也。第二律藏者。梵語毘奈耶。或雲毘尼。或毘那耶。義翻為律。以明持犯法則軌度。有如此方條法之制。取此類也。律法也。古翻為調伏。謂調鍊三業制伏過非調鍊則通於止作。制伏則唯明止惡。或翻為滅。謂身語意惡焚燒行人。義同火然。戒能止滅故。或雲清涼。以能息惡炎熾相故。此則俱就所詮之行。彰名調伏之藏等。依主釋也。第三論藏者。梵語阿毘達磨。此雲對法。法則所對之境。謂無為涅槃及四真諦。對即能對之心。謂理量二智。此二對彼妙盡理源揀擇法相。分明指掌如對目前。名為對法。即對法之藏。依主釋也。此論屬彼定。非經律故雲對法藏攝。同瑜伽論說。謂諸一切了義經典循環研覈。摩呾哩迦據此則對法藏攝。亦是佛說。此論既是佛滅度後。菩薩所造。何得亦入對法藏耶。答佛所說法有其三種。一佛自說。二加他說。三懸記說。今則後說也。故摩耶經雲。佛記馬鳴。然正法炬滅邪見幢。善說法要。既蒙懸記即同佛言。故得此攝。問若言懸記故得入論藏者。豈佛滅後一切造論菩薩儘是懸記耶。由斯難故。今助一解以佛所說。雖有論議並屬經藏。以十二部俱名經故。菩薩造者。但名為論。或宗彼經。或隨解釋故。此所攝亦不相違二藏者。此則約人所立也。謂於三藏之中。詮示大乘理行果故。名菩薩藏。詮示小乘理行果故。名聲聞藏。故莊嚴論及攝大乘說。由上下乘差別故。有聲聞及菩薩藏。然約人說。人有三乘合分三藏。以緣覺人多不藉教。出無佛世或出佛世。即攝屬聲聞以四法之中理果同故。由是但立二種藏也。若據教行有別。亦可開為三藏故。普超三昧經及入大乘論說。以約別義開為三藏。今依莊嚴等論。約於同義。合為二藏。開之與合。各隨一意耳。然三藏之中。各具二藏。二藏之內。各有三藏。□約人約法分此二三。廣如圓覺疏所辨。菩薩藏攝者。以是大乘非詮小故。故此所攝。   三教義分齊二。初總標別列也。教是能詮義即所詮。以所詮義顯能詮教。即知此教分齊所至也。詮法通局者。通則大乘終頓圓。以被機廣故。詮義深故。局即小乘及大乘始教。以詮法淺故。被機狹故。又深必該淺故雲通。淺不至深故雲局。又一經能含多教故雲通。一經唯詮一教故雲局。以義分教者。由諸家多約時分教。有所未允。遂招諍論。敘彼如別所明。今以義分故無舛謬。此則義為能分。教為所分。得知教之淺深者。由所詮義有近遠故。   二隨列別釋二。初總敘諸教五。今初。小乘者。運小根至小果故。如羊鹿車。□能引輕不能致遠。故名小也。但說下釋相也。即正辨所詮之理。但猶獨也。唯也。我空者。此教所明凡有所為。皆因緣力中無主宰。故為我空。縱少說者。阿含經雲。無是老死無誰老死。既言無是老死。即是法空之義。雖有此說以百無一分。故雲少說。但標而已。更不解釋。故不明顯。以非教之正意故。今望大乘分明顯了義邊。故名為但。如河少水亦名無水故。但依下所依根本六識者。即前六識。彼教三宗所說有異。謂經部無別。心所有部有別心所。覺天所說唯一意識。隨六根轉無別六異。三毒建立者。貪瞋癡使害物最深。能損法身慧命。故受毒稱。若以此三為能熏。現在色心為所熏。造業受生輪轉三界。此為染根本。若以無貪等三。為能熏。現在色心為所熏。斷煩惱出三界。此為淨根本。染之與淨由三有無。除此更無所依。故雲但也。未盡下結成不了。不達如來藏心本具無漏功德故。未盡淨法之源。不了根本。不覺是有漏因故。未盡染法之源。此教尚不詮七八二識。豈況無明法性耶。故雲未盡等。多諍論者。二十部分宗各不相與。如群盲模象紛然是非。故雲諍論。苟盡其源安見如此。   大乘者。運大根至大果故。如牛車引重可以致遠。故名大乘。下四雖權實有異。以通對小乘故。總名大乘也。始分二教者。且標兩名。此中二教各詮一義。是謂空相。非謂一教而有二名。但說下明所詮理。即諸部般若明心境染淨等並空。始自色心終乎種智。無不如幻。故雲皆空。般若雲。無色無受想行識。乃至無智亦無得等。又經雲。若有一法勝過涅槃。我亦說為如夢幻等。未盡下判為不了大乘法理。不空不有而空而有。既但說空。當知未盡。故法鼓經雲。一切空經是有餘說。中論雲。空是大乘初門故言始也。又雲。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但說下即分教也。一切法相者。明所詮法。然一切不出五位一百法。謂一者。心法有八。二者心所有法有五十一。三者色法有十一。四者不相應行法有二十四。五者無為法有六。縱說真如無為是諸法性。亦墮法相之數。故雲但說有。不成佛下判為不了。謂五性之中定性二乘無性闡提。及不定性中三分之二。必不成佛。既不皆成。即名為分。   終實二教者。標名也。此只一教以對前二。故立二名。非同於前二教異也。說如來下順明緣起。即生滅門。故下論雲。心生滅者。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阿梨耶識等。即前雲。不變性而緣起。緣起下逆明緣性即真如門。故論雲。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所謂心性不生不滅。乃至一切法不可說不可念。故名真如。即前雲。不捨緣而即真也。斯則從本起末。故雲隨緣。末即同本故雲無性。如範金為器。器即是金。定性等者。三聚五性一切眾生。皆有如來藏心。總皆成佛故。涅槃經雲。凡有心者。定當作佛。圓覺雲。有性無性齊成佛道。上皆明所詮之法。方盡下判為了義。詮法窮源故。雲至極也。對前未盡終於始故。名為終教。非同法相故雲實理分教。不了乃屬於權。此中了義故雲實教。   頓教者。標名也。一直而談更無委曲。不歷階漸唯指本源。故稱為頓。總不下釋相也。不說法相者。謂遍計依他。色心假實法相雖廣不出於斯。此既不說故名為總。即揀分教但說法相。唯辨真性者。此揀始教但說諸法皆空。今說不空妙有。即圓成實性也。此性圓滿成就凡聖因果平等所依。只談此法故雲唯辨。此二句且略標揀也。下即廣示。亦無等者。釋不說法相也。八識是法相之源。一切最勝以勝攝劣。故唯舉此。然識如幻夢。唯是一心。故雲亦無。此中舉識以影所緣也。訶教者。斥其無實。肇公雲名無得物之功故。圓覺雲。修多羅者。如標月指若復見月了知所標。畢竟非月。下文亦云。一切言說假名無實。但隨妄念不可得故。勸離者令不執教。使其捨詮也。故下文雲。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淨名雲。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又雲至於智者。不著文字。文字性離即是解脫。達磨雲。我法以心傳心不立文字等。能詮教既亡所詮義亦遣。故但訶教也。毀相者。凡所有相皆虛妄故。此則亡所證境也。泯心者。心生則種種法生故。此即亡能證智也。經雲。幻塵滅故幻滅亦滅又雲。亦無能證者。此乃妄識妄緣。能詮所詮能證所證一切都泯。故下文雲。一切法從本已來。非色非心非智非識。非有非無畢竟不可說相。但一念等者。念生既是凡夫。相現性隱不生。宜名為佛性顯相亡。是故剎那登妙覺等佛於一朝故。觀師雲。一念不生前後際斷。照體獨立物我皆如。更不假餘方便。故雲但也。此則釋前唯辨真性。不依下結成頓義。既一念成佛豈立位焉位既不存不亦頓乎。故思益經雲。得諸法正性。不從一地至於一地。圓覺雲。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   圓教者。謂此教中該收前四。圓滿具足性相俱融。剎海塵毛交遍互入。即華嚴宗也。所說下一真法界也。謂所說理事心境人法聖凡染淨等法。以要言之。未有一法離於法界。故雲所說唯是法界。或可此句是總標。下皆別列。性海圓融者。理法界。謂理性深廣故如海也。理體周遍無有一法而不融攝。故雲。圓融。緣起者。事法界。謂眾緣所造心境染淨情器。因果大小一多各不同故。無礙者。理事無礙法界也。謂緣起事法皆是理之所成。緣起無性不礙於理。理能隨緣不礙於事。故得理事二無障礙相即相入。下事事無礙法界也。謂諸事。法各全攝理即理之事。互不相礙。故得一一事法相即相入。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入一切一切入一。互為主伴重重無盡。如天網珠光影互入。無礙無盡也。然上五教所詮不出性相。性相相望料揀應成六句。一唯相非性。小乘教也。但說法相不言性故。二唯性非相即頓教也。唯辨真性毀相泯心故。三相多性少。即分教。多說法相少說性故。四性多相少。即終教。多說法性少說法相。縱說法相亦不離性故。五非相非性。即始教。但說諸法皆空未顯真如性故。六全相全性。圓教也。謂說一真法界全體而起。成染淨法即全相也。染淨起時性體不隱。全是真如即全性也。又此五教與天台化法四教相望。但開合有異。而大況是同。彼則開前合後。此則開後合前四教者。謂藏通別圓也。且如此中。初小乘教即彼藏教。第二始教此有二類。一始教但說諸法皆空。即彼通教也。二分教但說一切法相。即別教也。第三終教明如來藏隨緣成諸染淨。緣起無性一切皆如。即彼圓中雙照義也。第四頓教唯辨真性。即彼圓中雙遮義也。第五圓教明性相俱融。即彼圓中遮照同時義。以此三教所詮唯是一心具一切法。即彼圓教不思議中道也。故此三教皆屬圓收。此即合彼通別為一始教。開彼圓教為終頓圓三。彼即開此始教為通別二。合此終等為一圓教雖開合有異而法無異也。然彼更約化儀論四。約時論五。廣說如彼。   若於下二與論相攝二。初定分齊正。唯終教者以有生滅門。說如來藏隨緣作阿賴耶。成諸染淨義。故兼於頓者。以有真如門。顯體離言依言辨德故。然雖說兩門。以真如門中但略顯法體而已。如其說迷悟辨聖凡。論染則二礙三細五意六粗。論淨則二身三大四信五行。具辨染淨熏習。廣明四位階降。說斷證明解行。但是一切世出世法。皆在生滅門中所明。既而廣略不同。故於二教以判兼正也。   若將下二明相攝也。五唯下以五教為能攝。此論為所攝。後三攝此者。終頓圓也。謂此論中說如來藏緣起。是終教。說真如門是頓教。又真如門是理法界。生滅門是事法界。二門不二理事無礙法界。一心是一真法界。此即圓教故。後三教攝得此論。然頓教攝此亦且一往。若以理推頓教義狹。唯辨真性如何攝此。若言以有真如義故得彼攝者。此論亦有前二教。義亦應前二攝得此論。此唯下以此論為能攝。五教為所攝也。攝前四者。此論備有前四義故。不攝圓者。以四法界中唯有三種。而不明事事無礙。以圓教宗於事事無礙義。既不全故非攝彼。然以義推亦合攝彼。彼文四種統唯一真法界。今論一心之體。正是一真法界。是彼圓教之宗耳。又彼事事得無礙者。皆由真如隨緣故也。故知真如隨緣。是彼事事無礙之由。故得攝也。若以前科望於此義。前文合雲正。唯終教兼於頓圓也。◎   起信論疏筆削記卷第二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44 冊 No. 1848 起信論疏筆削記   起信論疏筆削記卷第三   長水沙門子璿錄   ◎約法生起下二。初標科總示。依詮染者。以淨法是攝末歸本義。今明從本起末。故唯取染。略五重者。廣即十四。今於十四之中類束為五。故雲略也。對諸宗者。即前五教也。前以能詮為門。故雲約教。此以所詮為門故。雲約法也。   二隨文別釋二。初正明五段。五中二三以略分真妄故。雲開雲明。後二唯約妄論具。顯次第生起故言生也。一心為本源者。為是也。謂此一心。是一切染淨法之根本。其猶水源為萬流之本。更無有法為心之本。故雲。唯一心本即源也。經雲。諸法所生唯心所現。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法喻雙顯。故雲本源。華嚴下配教。此是圓教之所宗故。四法界者。如前所列。然四種皆稱法界而界義不同。謂理法名界。界是性義。謂與一切染淨諸法為體性故。事法名界。界是分義。一一事法分限別故。後二法界具性分義可知。義雖有四而體是一故。混四為一。一外無四。故雲。統唯一真也。謂寂寥下總萬有以出體。彼曰法界。此曰一心。謂此一心是法之性。故曰法界。隨義立名體元無異。故以一心為法界體。初二句顯德相。寂謂無聲。寥謂無色。虛則中無妄染。曠謂寬遍十方。沖即是深。豎通三際。包即容受一切無餘。博則能入一切鹹遍。總該下明該收萬有者。一切法也。萬有不出一心。是故一切全為心性。心性無外攝無不周也。此但意在出體。不在收於萬法。恐存心外之見。故雲總該等也。然諸教中皆說萬法一心。而淺深有異。今約五教略為辨之。一愚法聲聞教。假說一心。謂世出世間染淨等法。皆由心造業之所感。推徵則一心之義不成。故雲假說。二大乘權教明異熟賴耶以為一心。三界萬法唯識變故。三終教。說如來藏以為一心。識境諸法皆如夢故。四頓教。泯絕染淨以說一心。顯體離言絕諸相故。為破諸數假名一也。五圓教。總該萬有以為一心。事理本末無別異故。如上所說。前二教淺後三教深。於三教中義有淺深。體唯真性。今之所辨即第五也。注正當此門者。此論所詮理極於是。故上指陳即華嚴經一真法界。但彼以性相俱融。名為法界。此約克指法體故曰一心。圓實之旨以此為異也。體絕有無者。肇公雲。欲言其有無狀無名。欲言其無聖以之靈。故下文雲。非有非無等。相非生滅者。非不也。相謂無相之相。相即性也。論雲。非前際生非後際滅。般若亦云。不生不滅莫窮其始者。莫無窮鞠始初也。既非生滅有為之法。則無能尋鞠盡其初際。然不唯無始。抑亦無終。此但影略。故雲無始。此則覆釋前來相非生滅。以非生故無始。非滅故無終。寧見中邊者。邊謂二邊中即中道。二邊既泯中道不存。故雲寧見。寧何也。此則覆釋前來體絕有無也。有無即是二邊。前則略舉但言有無。今則具顯故雲中邊。注真如門者。彼疏所說即是此中真如門義。然但因以指配。未是正開。次下即明。迷之下即序中逐迷悟而升沈之義。解即初悟。悟即證入也。故經雲。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即斯義也。注文可知。   依心開門者。以論雲依一心法有二種門也。真如門者。於中有離言依言。依言之中復有空不空二。具如下說。頓教分者。以此門中說心性不生不滅。乃至離言絕慮等義。故當此教。密說者。如心經雲。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等。即是真如之相。雖明其相而不克顯真如體性。故雲密說。理實無異。故今配之。依如來藏下全引論文。顯生滅相也。終教者。詮法窮極非同始教。是衍初門故名終教。今起信論正明此義。以始教下揀顯。以始教中亦說賴耶。而不說是藏性所成。今說性成故。非彼分故。密嚴雲。佛說如來藏以為阿賴耶惡慧。不能知藏即賴耶識。   後門謂生滅門也。二義者。論曰。此識有二種義。能攝一切法生一切法。雲何為二。一者覺義二者不覺等義。故依此明也。覺義者。論雲。所言覺者。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虛空界。即是如來法身等。於中有始覺本覺。本覺復有隨染性淨之異。具如論說。注前真如等者。通前後妨難。或曰前真如門及此覺義。為何不明開義生法。唯於後門後義明生起耶。故此釋之。不變非隨緣。淨相是本覺。反流即始覺也。此上三義並不可說生起染法之理。以義不順故。唯此生滅及不覺義。即可言其生染次也。故前標雲。依染法從本起末。而不言淨法從末向本。由是前門。前義不言生起也。不覺義者。論雲。所言不覺者。謂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不覺心起而有其念等。於中有根本枝末之異。枝末復有三細六粗。如次所引注文可知。   後義者。即不覺也。依此不覺起業等相。此三屬本識位對後事識。六粗名之為細。故論雲。復次依不覺故生三種相。與彼不覺相應不離等。業相者。約動作為因二義得名。故論雲。一者無明業相以依不覺故心動。說名為業。覺則不動。動則有苦果不離因故。轉相者。前之業相轉至此位。為能見故。故論雲二者。能見相。以依動故。能見不動則無見。現相者。以依能緣之心。帶起所緣之境故。論雲。三者境界相。以依能見故。境界妄現。離見則無境界。注自體等者。以唯識說有漏識。自體生時轉似二分。似能緣相名為見分。似所緣相名為相分。雖文異而義同故。今注配自體。即自證分也。即唯識下配教。齊業相者。彼說諸法生起。但依賴耶以為其本。故名此識為總報主。一切種子根身器界。皆此識變。仍獨說此以為所熏。熏成種已後起現行。皆依此識故雲生起本也。以彼下出所以緣。以彼宗未說一心是真如生滅二門之源。以留之於終教說故。若盡說已。何分權實耶。故說等者以不知真如即心故。說無知無覺凝然不變者。說此無知覺體。堅如玉石。不可受熏。以不是可熏性故。既不受熏。焉能隨緣。由是但執真如不變。不許隨緣也。但說等者。既不許真如隨緣成諸染淨故。說賴耶為生滅本。由是明法生起但齊業相也。縱轉等者。以彼所說轉第八為大圓鏡智。第七為平等性智。第六為妙觀察智。前五為成所作智。根本既唯生滅。成智亦是有為。理是無為不得相即。如鎔金範土各成其器。豈得相即耶。故詮法下結成可知。   最後者。即現相也。六粗是事識位。涉於外塵其相顯著。總名為粗。故論雲。以有境界緣故。復生六種相智。分別境界者智相也。以有外境牽起內心。令其分別是好是惡等故。論雲。一者智相。依於境界。心起分別。愛與不愛故生苦樂者。因前分別遂起苦樂覺心故。論雲。二者相續相。依於智故。生其苦樂覺心。起念相應不斷故。著苦樂者。執前苦樂取之為實故。論雲。三者執取相。依於相續緣念境界。住持苦樂心起著故。計名字者。以執取實故。聞名總相便生瞋喜等。故論雲。四者計名字相。依於妄執分別假名言相故。造業者。以貪瞋盛故。發動身口造諸善惡不動等業。故論雲。五者起業相。依於名字尋名取著造種種業故。受報者。謂業累既成牽至苦果如繩所繫不自在故。故論雲。六者業繫苦相。以依業受果不自在故。二乘下對教淺深。第三者。是我執俱生。二乘教中說。斷此者名為我空。故人天等者。以彼教中但明善惡業緣受報好醜故。當造業而不知業從何生故。詮法分齊不到第四。   若取下二別示也。血脈相承者。但約迷本一心。邐迆生起不斷絕義。更不旁說真如本覺故。雲一向等。略八重者。廣則十四。故以真如門及覺義。非是生起倫次故。生滅門不覺義。全體是業相故。智相相續皆法執故。執取計名皆我執故。由是相從略成八也。   四中文三。一總明所被。一切下此約畢竟。兼正合論。故皆被也。故涅槃經雲。凡是有心定當作佛圓覺雲。有性無性齊成佛道。又雲。譬如大海不讓小流。乃至蚊虻及阿修羅飲其水者。鹹得充足。金剛經說。發菩提心人令度四生九類。皆入無餘涅槃。若其定有不成佛者。何勞發此心耶。以一切眾生皆本有佛性。但得聞之無不獲益。謂宿機深者悟入。淺者信解。都無宿種者。亦皆熏成圓頓種子。如華嚴經食金剛喻。不同下揀權教。彼說定性二乘性定無改。況至無餘位中身智俱盡。誰為修行無性之人。無其善種。善種既無憑何修進。以此判之。俱非所被。然彼但約即。今長時而論故不統收。亦是留在實教中說也。   然一切下二約三聚辨。然有三說。如小乘即以五無間業眾生為邪定。以學無學人為正定。以餘漏無漏人為不定。權教以無種性人為邪。以菩薩為正。以不定性人為不定。終教以一切異生為邪。三賢為正。十信為不定。今依後說。此論下正為可知。兼為邪定者。但得見聞自然成種。他時顯發必至解脫。故法華繫殊。涅槃毒鼓。華嚴有八難。頓超之說。又雲。設有不生信樂。亦成善根無空過者。乃至究竟入於涅槃。此明雖謗墮惡由聞。歷耳終醒悟。故下論雲。為令眾生離一切苦。得究竟樂。皆此類也。兼正定者。論雲。為欲解釋如來根本之義。令諸眾生至解不謬故。疏配三賢故當正定也。   準此下據五性說。然五性之說。權實共出前教義中。判為未了者。約彼定執三無二有。故名為權。今說被教。故須約性。性雖說五俱為所被。非同權宗定執有無也。正被下可知。兼餘性者。二乘及無種性也。以二乘人實無定性。雖亡分段然有變易之身。但得聞斯教決定迴心。涅槃說四果及緣覺極遲。經八六四二萬十千劫。如次迴心。猶如醉人醒有遲速。三昧酒醒亦復如是。故楞伽雲。三昧酒所醉。乃至劫不覺。酒消然後覺。得佛無上身。無性之人但無善性。若聞斯教善種自成。遇緣發起必當成佛。楞伽經說二種闡提。一大悲菩薩。二斷善根者。佛說二中。永不入者唯大悲菩薩。應知斷善根者聞經獲悟。後必得入。涅槃經中具有此說。今此論雲。謂示修習止觀。對治凡夫二乘心過故。其中義含定性無性。故下文雲。對治二乘不起大悲狹劣心過。遠離凡夫不修善根。且不起大悲豈非定性耶。不修善根豈非無性耶。當知實教雖說五性。然非定五俱為所被。   又因下三別指下文。別明所被者。一論所被不出三根。說有通別。通則不分論文。但上中下根依之總入。別則立義解釋兩分被上根。悟入修行信心分被中根。勸修利益分被下根。然上根不必聞中下之法。下根必兼聞中上之法。中根可知。此說猶是別中之通。若更細論。兼約地位所配。則立義分及解釋分中。顯示正義對治邪執。被三賢菩薩為上根。悟入分別發趣道相。被十信滿心為中根。修行信心分已下論文。被十信住心入心為下根。又就十信位中。自有三根之異。謂以十信滿心為上根。此則如上所配。以十信住心為中根。此依第四分中。四種信心及四種修行悟入。以十信初心為下根。就此下根復有三種。謂以四行之後止觀之前。一段論文被下根。悟入以止觀一門被中根。以勸生淨土一門被上根。其勸修利益一分。總策前三。因緣一分但明論起由致。故於此分不別明。被如下疏配。   五中初總標。能詮教體者。通明諸佛教法。乃至此論以何為體。而能詮顯無量事理。今且略以四門解釋。   二別釋有四。初隨相者。謂約六塵境相以出體故。名句文者。即聲上屈曲詮表是假非實。屬不相應行所攝。故論雲。一名二名多名。是曰名身。一句二句多句名。曰句身。一字二字多字名曰文身。能詮諸法自性者。名也。名是能詮諸法自性是所詮。如言色言心言水火等。各各詮表法自性故。差別者。句也。句是能詮諸法差別是所詮。如言形色顯色真心妄心等。諸法例然。一一法中揀令別故。二所依者文也。二即名句。文即是字。以此通為名句。二法所依止故。由是名則次第行列。句則次第安布。文則次第連合。此等親能詮表義理。由是取之以為教體。   或唯下二唯音聲。以聲是教主言。音謂佛唱詞。評論語音語路語業語表。故雲音聲。離聲下釋以名句。文三。雖親能詮表義理。但是聲上屈曲之相。從假建立無有自體。聲是色法。色法是實。名等是不相應行。非色非心但約色心分位假立。由是實。外無假。所以攝假從實。但取聲為教體。故雲離聲無別名等。婆沙論雲。佛教以語業為體。   假實下三通四法也。如上兩說各有理教為定量。故不可偏取。今悉收之。以唯音聲則不能詮義。唯名句文則別無自體。四法皆取始成教體。如水與動方能運舟。於此二中不可趣一。如人汎然發聲不吐詞句。何所詮表。若無聲者名等何依。故今雙取也。故俱捨雲。牟尼說法蘊數有八十千。彼體(教體)語(音聲)或名(名句)此色(音聲)行(名句)蘊攝。   又遍於下四遍一切也。一切雖多不出六塵境界。但能生於物解。即為教體。豈獨在於聲名句文。故淨名雲。有以光明而作佛事。有以菩提樹衣服臥具。乃至八萬四千諸塵勞門。眾生謂之疲勞。諸佛即。以此法而作佛事。楞伽雲。大慧。非一切佛土言語說法。有佛國土直視不瞬。口無言說。乃至有佛國土動身名說法等。且香積世界餐香飯而三。昧顯。極樂國土聽風柯而正念成。絲竹可以傳心目擊以之存道。既語默視瞬皆說。則見聞覺知盡聽。苟能得法契神何必要因言說。如楞嚴經二十五聖。於十八界七大性。各從一門而得圓通。此中六塵猶且約境。餘者例知。天台雲。手不執卷常是讀經。口無言聲遍誦眾典。佛不說法常聞梵音。心不思惟遍照法界。皆此義也。   唯識門者。約妄心以出體。今先約本影相對。對於諸教總成四句。一唯本無影。即小乘教。以不知諸法唯識所現皆影像故。二唯影無本。即終教也。以佛果無別色聲功德。唯有如如及如如智獨存。但以大悲大智為增上緣。令彼根熟眾生心中現佛色聲說法。是故佛教但是眾生心中影像。故華嚴雲。諸佛無有法佛於何有說。但隨其自心為說如是法。三亦本亦影。即大乘權教。謂以佛自宣說若文若義。皆是妙觀察智。相應淨識之所顯現。名本質教。若聞者識上所變文義為影像教。諸佛眾生互為增上緣。方有所起教故唯識雲。展轉增上力二識成決定。四非本非影。即頓教也。非唯心外無佛色聲。眾生心中影像亦空。以性本離故。相本絕故。即無教之教耳。故淨名雲。其說法者無說無示。其聽法者無聞無得。今此所明即第二句唯影非本也。說者淨識等者。此中語勢似於本影具足一句。然意明唯影非本。雖雲淨識所現。意顯大悲。大智為增上緣。又此但言佛為眾生增上緣。而不言眾生為佛增上緣者。意在唯影也。又佛淨識即是眾生真心。佛現即眾生現。二俱影也。引證文則明矣。豈可見雲淨識所現為增上緣。便作本影雙取同於權教。須以意通不以文局。學者思之。故下文下具雲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心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是故下結意。言自心者。即是妄識。非謂真心。下文雲。三界虛偽唯心所作。離心即無六塵境界。   歸性門者。約真心以出體也。此識等者。則前門中已收差別之境。但唯能變識心。今又攝前識心但是一心。一心即真如性也。名為歸性故。雲此識無體也。其猶人睡作夢見種種物。物不離夢夢不離人。即展轉推尋教法真實之體。極至於此。古人云。心即是經即斯義也。言一切者。即色心等法。非今方爾。故雲。從本已來超過。離名字相。離心緣相。故雲乃至。然離言說則非前音聲。離名字則非前名句文。離心緣則非前唯識。一心真如則成此歸性門也。亦同圓覺疏雲。生法本無一切唯識。識如幻夢但是一心。楞嚴雲。見與見緣似現前境。元我覺明也。   無礙門者。約三門無礙以出體也。謂於下正釋。心即唯識門。境即隨相門。理即歸性門。事即一二門。以對理成句。故重牒之。同一緣起者。上之三門同為一大法界緣起。謂境不自境由心故境。心不自心由境故心。未有依真之妄。不從真生。未有隨妄之真。不依妄顯。如是則境是心境心是境心。真即妄真妄即真妄。互相依倚互相資假。隨有所闕則皆不成。故雲同一緣起也。混融等者。即無障礙法界也。謂若心若境若理若事。一多即入俱無礙故。斯則動止縱橫無非教體也。以一下出所以。如上心境理事得無障礙者。以一切法不離二門。二門唯一心故。以歸性即當真如門。前二即當生滅門。二門不二即是一心。以此一心融之故。得同一緣起無礙自在也。   六中二。初標章釋名。前辨能詮文體。此明所詮義趣。義中可尊可重可崇尚者。故名為宗。歸嚮往詣故名為趣。當部等者。如法華宗一乘。涅槃宗佛性。華嚴宗法界。維摩宗不思議解脫等。然宗有多種。若約立敵相對。以明宗者。即語之所表曰宗。此則但取一期所論之義。如言聲是有法定無常為宗等。若約修習行人以明宗者。即心之所尚曰宗。如各隨所習經律論等。今明一部所崇尚者。為尊為主。目之為宗。宗於此者終歸何義。謂令信解行此法故。必至證入也。故曰宗之所歸。   開章如文。   正辨中今初。隨相法執者。標名也。宗於事法故雲隨相。計法定實語雲法執。小乘諸師者。宗主也。根本即上座大眾。展轉分成二十部。阿含等者。所依經也。等於正法念佛本行等經。以造下所造論也。即婆沙俱捨等論下諸門中。例有此四。真空無相者。即色即空空病亦空。故言真空。離一切相故雲無相般若等等。於八部及諸空經中觀等等。於百論十二門論之類。唯識法相者。唯遮境有識揀心無一切諸法。唯識所變宗相法故。名法相宗。唯識等等於對法百法之類。如來藏緣起者。即如來藏心隨。染淨緣起成諸法也。楞伽等。等於勝鬘密嚴等經。起信等。等於佛性寶性等論。圓融具德者。圓謂圓滿性相周遍。融謂融和理事無礙。具德者。重重無盡。一塵一毛無不稱性。無不包遍。如前圓教中明。   今此下二指此論也。第四者。即如來藏緣起宗。以論所詮明如來藏。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名阿梨耶等。廣辨染淨諸法緣起故。   然此下三會五教也。然但佛說成教。人尚曰宗。宗教不異。由是本疏隨教而辨。今則以經料揀故。有寬狹不同也。一經容多教者。如華嚴中具說十惡十善。即人天教也。說四諦十二因緣。即小乘教。具列地位即分教。三天偈雲。法性本空寂無取亦無捨。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即始教。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即終教。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即頓教。一切無礙。即圓教也。餘經之中或五四三二多少不定。宗具多經者。如此一論宗百餘本大乘經也。隨何等者。但是諸經了義。皆此所宗。又如一切經中空義。皆是三論所宗。餘皆倣此。此上所明但約宗教俱寬義說。若約狹義如前五教。各詮一義互不相通。如一經只詮一義。此名教狹。宗隨教說亦復如是。此名宗狹也。   二唯明此論二。初總一心法義者。以此論中所詮義理雖則廣多。然所宗尚者。皆為顯示一心法三大義也。故為其宗。宗此法義者意在何也。為令生信正解不謬。依解修行行成入證。證極得果歸此一心。故名為趣。然若信一味空理。則厭欣都絕。若信一向法相則聖凡懸隔。斯皆不能起行趣證。今令信一心是凡聖之源。但由迷悟使之有異。則必能起修庶幾果證矣。   別者下二別二。初列釋。教說等者。以言詮義義顯言亡。如乘筏渡河至岸捨筏。如下文者。具雲當知如來善巧方便。假以言說引導眾生。其旨趣者。皆為離念歸於真如。理事者。先宗後趣。合雲事理下有倣此。舉事等者。廣說生滅染淨者。皆為歸於真如理故。如從等者。文雲。復次顯示從生滅門即入真如門。所謂推求五陰色之與心六塵境界畢竟無念。乃至若能觀察知心無念。即得隨順入真如門。以真俗等者。真理一味向即心絕。俗境萬差觀則智起。因此以成止觀二門。故下文雲。所言止者。謂止一切境界相。隨順奢摩他觀義故。所言觀者。謂分別因緣生滅相。隨順毘缽捨那觀義故。成信即十信位。緣不退即三賢已上。地前比觀未造真如。意在登地親證聖性。以因等者。地上所行十波羅蜜。意在剋證佛果菩提。   此五下二結示。相由者。初由教故得義。二由義中事故顯理。三由事理為境故。以成止觀行。四由止觀故入證地位。五由入證故得果。斯則展轉相因從淺至。深傳論宗趣也。懸敘義門竟。   二隨文註解。初論題中二。初釋前四字。四今初總釋四字。言當體者。不同權教。解大者揀小為義。大外有小可揀。豈成至大。今以心性體無際畔。絕諸份量。心行處滅言語道斷。無以名之彊名為大。然大有二義。一是常義。謂豎通三世無始無終。無有一法先之。唯此先於諸法。故名大也。涅槃雲。所言大者。名之為常。二者遍義。謂橫該十方。十方窮之無有邊涯。涅槃又雲。所言大者。其性廣博猶如虛空。包含者。以論雲是心則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又經雲。心精遍圓含裹十方等。體若不遍寧曰包含。若不包含豈名為大。由是包含是大之義也。運載等者。然乘有五種。謂人天聲聞緣覺菩薩。雖則皆有運載之功總名為乘。且義有大小而載有近遠。人乘者謂三歸五戒。運載眾生越於三塗。生於人間。其猶小船纔過谿□。天乘者。謂上品十善及四禪八定。運載眾生越於四洲。達於上界。如以次船渡小江河聲聞乘者。謂四諦法門。緣覺乘者。謂十二因緣法門。皆能運載眾生越於三界。到有餘無餘涅槃。成阿羅漢及辟支佛。皆如大船越大江河。菩薩乘者。謂悲智六度法門。運載眾生總越三界二乘之境。到無上菩提大般涅槃之彼岸也。如乘大舶過於大海。法華雲。若有眾生從佛世尊。聞法信受勤修精進。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無師智。如來知見力無所畏。愍念安樂無量眾生。利益天人度脫一切。是名大乘菩薩。求此乘故名為摩訶薩。此乃由能乘有利鈍故。所乘有勝劣。令所越有廣狹。俾所至有近遠。今言乘者。則第五菩薩乘也。然上所說。但約常塗。以六度萬行為所乘體。今此論中明所乘者。直約體相。二大故下文雲。一切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薩皆乘此法到如來地故等。由是亦名佛乘一乘最上乘。今就通稱。但言大也。言雖不異其義不同。由是此文迥異常說常塗。又說須待能所相契方得名乘。今論直目眾生心。以為大乘法。豈得須具能所耶。故涅槃雲。佛性者。名為一乘。大乘下舉所信。以明能信。謂由有此一心三大為勝境故。緣此勝境而發忍樂之心。名為起信。若不然者。信何法是何信耶。信憑何起耶。是故心境合為目也。大乘之起信者。謂由大乘為所緣境故。而發得能緣信心。此則緣大乘以起信心。非起餘心也。所緣勝而能緣劣。大乘之起信依主得名。此約境以顯心也。又亦下對宗以別行。謂信通大小理宜揀之。今起大乘之信。非起餘信。即以別揀通。亦依主釋。   又大下二別釋大乘也。就義等者。論雲。所言義者。則有三種。雲何為三。一者體大。謂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減故。二者相大。謂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故。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就人等者。論雲。一切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薩皆乘此法到如來地故。準本疏說。於三大之中。體相是所乘。用大為能乘。三大之中唯一心轉。是故亦大亦乘。持業釋也。   又依下三別釋大字也。七種相應者此皆約人而說境。大性者以諸佛所說。廣大教法為所緣故。行者。自利利他。二利行故。智者我空法空二無分別智故。精進者三祇修行無疲厭故。方便者不住生死及涅槃故。證得者佛地功德悉圓滿故。業者應現十方化眾生故。上六如初。皆言大性。然於七中前五是因。後二是果。果中之二。前體後用。體即智淨相。用則不思議業相。亦即四鏡之後二也。莊嚴瑜伽顯揚等論。並同此說。   起謂下四別釋起信二。初正明。以有本覺等者。約因緣以明發起也。夫有為法起必因緣力。因緣互闕皆不成立。今信所起須具因緣。故論雲。自有熏習之力(自體相熏)又為佛菩薩等慈悲願護故(用熏)能起厭苦之心(信心)乃能進趣向涅槃道。勝境者。如下所說。信真如及佛法僧。以信真如是萬法本。佛是報身。法是六度萬行。僧是地上菩薩。並餘三寶四諦最為勝故。希有信者。以所信之境勝故。令能信之心。則為希有也。若信釋迦彌勒是佛等。則為易有。今信眾生心中真如是凡聖通依。迷之則六趣無窮。悟之則三寶不斷。此為難有。如信皇后王胎貧女聖孕難易可知。此上五句解起字也。能令下釋信字。水清珠者。清水珠也。謂眾生心如水。疑如濁信如珠。珠投濁水水必澄徹。信起疑心心必清淨。故唯識雲。於實德能深忍樂欲心淨為性。如水清珠能清濁水。金剛亦云。信心清淨則生實相。信即清淨心也。   何故下二通妨。問意雲。從因至果有無量。行門何故此中獨明於信。又信是最淺之法。望於解行證果。未足為奇。如何題中唯明此耶行本者。答前問也。信之一法為入道之弄引。河沙善品因之而起。苟無其信安能起行而至證果。為初機者。答第二問。初機即十信菩薩位居外凡。未入劫數。今論正被此輩故。下文雲。是中依未入正定聚眾生故。說修行信心。然是初機之上根也。根若稍下則先入小乘漸次之大。自信己性等及華嚴文。並證行本之義。此義前未說故。故偏引證初機之義。懸談已明故。此不說。餘文可見。   論者下二釋論字。然論有二類。謂宗釋也。釋論即隨解佛經。猶如章疏即智度金剛法華論等。皆此類也。宗論即宗經建立。如瑜伽唯識婆沙俱捨等。建立下此約宗經解論字。謂建立決定顯了可為。軌則文句言辭判斷。宣說佛經之中深妙法義。行相理趣也。依決下結。謂論者。是決判義也。又論下約立理解論字。謂纂集教法商議論量。自問自答往復徵詰。開析道理發揮真趣。令正理成立邪宗摧破也。此上二解前釋後宗。或可俱約宗論非釋論也。然此五字之中有法有喻。約理約行體用心境。因果教義總為題目也。如前開。題處說。又此一論五分之文。亦不出題中五字。謂解釋分中。顯示正義對治邪執是大。分別發趣道相是乘。修行信心分是起信。初後二分。義當於論。立義分中。即通大等四字。◎   起信論疏筆削記卷第三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44 冊 No. 1848 起信論疏筆削記   起信論疏筆削記卷第四   長水沙門子璿錄   ◎造論主疏三。初釋馬鳴。初生等者。一義。又善等者。二義。中印等者。三義。鹹皆也。躬身也。餘並如文。   二釋菩薩。具雲等者。以此方時俗不貴秦音。故存梵語。厭繁好簡。又削提埵二字。由是但雲菩薩。亦者。例前義也。例前馬鳴之三義故。所求是佛佛即是覺。所度是生生即有情也。此即全取所求所度之境。以彰能求能度之人。即有財釋覺悟智者。即始覺之智。情慮識者。即六染等識。此亦全取所有覺智情識。以立能有者名。亦有財釋。所求是佛智佛智即是覺。能求是。自身自身即有情。此即求菩提之薩埵。以勝顯劣。依主釋也。此三義中初唯約境。次唯約心。後雙約心境。又初約悲智。二約真妄。三約人法。由是約心境悲智真妄人法。以明菩薩理無不盡也。又智度論雲。菩提為無上智慧。亦名為覺。亦名為道。薩埵雲眾生。或雲大心。或雲勇猛心。小品雲。是為覺一切法無障礙故。名為菩薩。當為大眾作上首故。名摩訶薩道行雲是人於一切法悉了知。故名菩薩。天上天下最尊勝。故名摩訶薩。   三釋造字製作者。揀非撰述也佛滅等者。明造論時二五百初。解脫者少。故造此論以被入證也。摩耶等者準摩訶衍論說。有六馬鳴前後異出。一者勝頂王經說。佛成道十七日有一外道。問難於佛。名曰馬鳴。二者摩尼清淨經說。佛滅後一百年有一菩薩出世。名曰馬鳴。三者變化功德經說。佛滅度後三百年有一菩薩出世。名曰馬鳴。四者如疏所引。五者常德三昧經說。佛滅後八百年有一菩薩出世。名曰馬鳴。六者莊嚴三昧經說。過去有一菩薩名曰馬鳴。具說有六。今當第四矣。然準大論所說。此菩薩道成先劫號大光明佛。今乃助化示居八地。父名盧伽。母名瞿那。又名功德日。菩薩如別處明。輩流類也。   真諦等者。亦名拘那羅陀。此雲親依。梁元帝等者。以此三藏是梁武帝太清二年戊辰歲。見帝於寶雲殿。帝敕譯經。自太清二年。迄元帝承聖三年歲次甲戌。於正觀等寺。譯金光明彌勒下生等經。起信論等一十一部。合二十卷。此論乃是其年九月十日。與京邑英賢惠顯智愷等。於衡州建興寺譯。並翻論旨玄文二十卷。屬侯景作亂。遂欲汎舶西歸。遇風飄還廣州。刺史留住制止寺。請譯經論。自陳永定元年至太建元年己丑。更譯佛阿毘曇論及俱捨論等。總梁陳二代共譯經論三十四部。一百四十一卷。博解者。群藏廣部罔不措懷。藝術異解[例-歹+(鉓-金)]素諳練。神異者。或敷座以憑河。或當暑而無汗。餘如疏文。   大周者。以則天初載二年九月九日。改國號為大周。改元為天授元年。故曰大周則天也。   解前譯者。以後譯之本是疏主證義。恐涉情黨。故解他本。◎   ◎歸依三寶者。然諸論具闕不同。有具歸者如智論等。有唯歸佛者如地持論等。有唯歸人者如十地論等。有並不歸者如十二門論等。此乃各隨作者之意。今所歸者具也。疏文二。初敘意。荷恩者。佛大慈悲故。垂之以教教不自闡。傳之以僧。使我於苦不至於樂有得。即知三寶於我大有恩德。為感荷故而歸命之。加護者。將欲造論摧邪顯正。先歸三寶請以冥資。助增智慧使其通曉。故雲加也。恐其魔嬈有成難事。假以威力防外緣障。故雲護也。生信者。論主示居因位種智未圓。所述論文恐鮮有信。承力而作必信無疑。儀式者。夫臣子之道。欲有所作必先告於君父。今遺法弟子將造論文。必先歸命三寶。為後代儀式也。尊勝者。三寶尊重首出眾物。為世良田。論初歸之表殊勝也。益物者。然佛法僧能益庶品。其利博哉。凡愚迷倒莫有知者。故伸歸命以顯於物有大利益也。   論歸命下二釋文三。初能歸至誠文二。初釋文二。今初事相。釋依投等四字。共成歸義。謂歸依歸投歸趣歸向故。御根下約能連持色心種子不斷功能。名之為命。由命御之使根不壞。即不相應行法所攝。一身下命在身存命終身壞。人之所重無以加焉。舉此下約所歸。以明能歸也。命可重者。由無二故。佛可尊者由無上故。今以可重之命。歸於可尊之境。是所宜也。   疏又歸下二觀行釋也。眾生下且明迷源也。雖言六根兼取六識。俱從一心分湛所起。以本是純元之一心。背之遂成六種根識。識不自起由塵所發。唸唸奔逸莫能自反。即背覺合塵之義。故佛頂經雲。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今舉下正顯還源義。總攝六情者。情即根也。以命能總御諸根故。今舉總攝別但言歸命。以命還於一心之時。餘皆隨合故。經雲。一根既返元六根成解脫。又雲。一處成休復六用皆不成。然上所說但派一為多。即是背義。攝多為一。即是歸義。實無能背所背能歸所歸也。一心下謂有覺照為佛。可軌持為法。具萬德和合無違為僧。一心之上而辨三義。故雲一體。   疏然能下二通出。體二一通約三業也。能歸體即馬鳴身口意也。業即三用。欲顯下釋具三業。所以疏有三意。一顯佛勝德。二圓自善根。三為彼來果。以身業歸。顯有天眼見。以口業歸。顯有天耳聞。以意業歸。顯有他心知。圓滿下昔以三業悉皆不善。謂殺等十支今既歸佛。即三業皆善。以身禮口讚心緣。即殺盜婬等自然不生。三輪因者。三輪是果。謂神通正教記心也。因即三業善三輪之因。依主釋。以因中身業歸果獲神通輪。謂如意天眼天耳通也。此能引邪歸正故。因中口業歸果獲正教輪。謂宿命漏盡通也。此能觀根說法令解脫故。因中意業歸果獲記心輪。謂他心通也。此令未信者信。未修證者修證。或與記□等。俱名輪者。以能摧輾眾生惑障故。或見下明歸之儀式。此乃不論三業前後。但隨見聞等處。則用三業對而歸之。此有四句。如疏列配。然上二句且約一期句數配屬則可。若細推之就佛就機。恐無此理。如佛得自在。豈有見而不聞等處耶。若就機者。如見佛身不聞說法。豈只以身作禮而不意敬口讚耶。如聞說法不見形相。豈只口讚而不運意作禮耶。又雖不見聞如專意念佛之人。豈無身口耶。況身口由心所使。意業不行。身口不動。若如此所配。且約一期。   疏今雲下二結。屬意業以身口皆由意使故。意為根本。餘二為末。況三界唯心萬法唯識。誠為可重。故但意業。   論盡十方者。二所歸分齊也。疏二。今初明處所分齊。非直者。不但也。謂不但於一方三寶而展歸命。此解十方也。每方下釋盡字。然有兩意。謂每方不但一剎兩剎。每剎不唯一佛二佛。顯三寶下釋所以也。普遍者。經雲。毘盧遮那遍一切處。此法身遍也。法身是理報身是智。理智不二報身亦遍。法報是體應身是用。即體之用應身亦遍。餘二例知。此約所歸廣大者。約能歸由所歸普遍故。能歸廣大能所相稱。如函與蓋也。簡小者。約教釋也。亦是通約能所。以小乘中不信有他方佛。今言盡十方故。揀異彼也。   然三下二明三寶分齊也。住持者。彫鑄塑畫等像佛也。經律論三藏教文法也。比丘等五眾和合僧也。依如是法而住持故。別相者。五教淺深不同。佛即三身十身。法即教理行果。僧即三賢十聖八輩上人。以五教不同三寶各異故。同體者。雖有本性觀行融通之異並以覺照為佛。軌持為法。和合為僧。皆約一法體上說故。為福下通釋寶義。蓋能生福利故喻之以田。鹹可尊重故褒之以寶。由是三皆可寶。故雲三寶。帶數釋也。然汎論田。有三種。一敬田。即三寶恭敬生福故。二恩田。即父母報恩生福故。三悲田。即貧病悲愍生福故。此約一期別義而說。然亦非可局定。如三寶豈無恩耶。智度論說。令傳法修行報佛恩故。疏中六意之初。以荷恩德故。又父母豈不敬耶。如論語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貧病豈無恩耶。佛因眾生方得成道。故佛化身名為恩德故。華嚴雲。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又雲。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是故菩提由於眾生。又此悲境豈得不敬乎。故禮記曰。母不敬。孝經雲。敬其父即子悅。敬其君即臣悅。敬一人而千萬人悅。所敬者寡而悅者眾。又佛法中一切恭敬。又於父母豈無悲耶。且悲能與樂。孝經雲。養則致其樂。又於三寶豈無與樂之義。苟能供養即斯義矣。故知三田各通三義。今約別說故。以三寶獨稱福田。今所歸下結簡該。同體者。以今法寶中體相二大。正是同體三寶。故雲該也。別相是正同體是兼。在文可見。疏中不配住持者。以住持佛法二俱色收。全用此中體大為性。故下雲。謂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減故。又彼僧寶不離五眾。此亦體大所攝故。下文雲。真如自體相者。一切凡夫聲聞緣覺菩薩諸佛無有增減等。此中同體便攝住持。故不言也。   論最勝下。所歸三寶文三。初佛中疏二。初略配過小有兩意。一佛果(三身三德)過於小乘之果故(羅漢辟支佛)二菩薩所歸之佛(報身)過於小乘所歸之佛(化身)超因亦二意。一佛果(妙覺)超於菩薩之因故(等覺已下)二真應無礙(自受用身)超於菩薩所見他受用身故。然若據馬鳴所見。合是他受用身。今以意業歸之。不取眼見。眼見則隨其功力。意歸則極至真身故。當自受用爾。上各二義中前義為正。業者下標。謂意下釋也。意明業之一字通身口意。如疏所配。然最勝之言亦通三業。謂遍知是意業最勝等。亦可救世利他。餘當自利。即自利利他悉圓滿也。若配三德。即如次為智斷恩也。   疏遍知下別釋中四。初明佛意業。真智下亦名實智根本正體智等。此智證理之時。盡真如際無不圓極。故名遍知。即如理智證真義。俗智下亦名權智後得等。此智分別緣生染淨等法。無不明瞭。亦名遍知。即如量智達俗義。理量下雙結也。謂此二智緣二境時。不前不後亦不一時。智體無二境亦無二智。無二者。其體不異其用有殊。約知真處名為真智。約知俗處名為俗智。境無二者。謂色即是空為真境。空即是色為俗境。由是證真時必達俗。達俗時必證真。證真達俗竟無前後。況無心外之境。何有境外之心。心境渾融為一法界。強分能所故曰智境。了無能所方曰無倒遍知。無倒即正也。如理如事故。   疏色無下二明佛身業也。華嚴等者。即不思議品中一一根遍即大也。不壞根性即小也。性即體性不壞見聞之體故。謂眼見耳聞對境不錯。不雜等者。正遍之時根相宛然。各有區別不相渾雜。所謂度量則不見邊涯。睹對則未嘗移易。是以極至梵天。不見丈六之頂。遍滿法界不起寂滅道場。大小無礙為若是也。相作者。謂一一根皆能見聞覺知。非同凡夫眼唯見色等。炳然者。謂分明無亂之義。斯即事也。性空即理也。謂所見之色全性而起色。正起時即是性起也。斯則事不礙理。本疏復雲。妙理常湛而不礙業用廣大。此句即理不礙事。此乃性起為相。一多緣起而無邊。相得性融。千差涉入而無礙。其猶鏡像水月。思之可知。華嚴雲。佛身無去亦無來。所有國土皆明見。又金剛雲。三十二相即是非相。又下論雲。色性即智智性即色。遍一切處等。皆斯義也。圓迴下然通兩意。一約一會之中各見佛面。二約他處遍應同時。十方下約處顯遍。無有一處而不有佛故。多機下約機釋疑。聞說十方齊現。將謂分身赴感。今雲多機頓感。應雖一時而其佛身寂焉不動。如一月影千萬人見。各隨其人東西而去。影且不分。佛亦如是。故華嚴雲。佛身充滿於法界。普現一切眾生前。隨緣赴感靡不周。而常處此菩提座。   疏世者下三明佛口業中三。今初所救三世間者。智正覺世間。眾生世間。器世間。正覺為能化眾生為所化。器界為化處。以器界是無情正覺是佛故。唯眾生為所救也。   疏大悲下二能救也。三緣者。謂四無量心皆具三緣。一眾生緣。緣於眾生如父母眷屬等。二法緣。緣於眾生俱是眾法合成。三無緣。不見眾生及與法相。今雖言悲必具四心。無緣下釋大字。於三緣中此最勝者。謂與法性同體故。名為大也。佛性下引證。暫救等者。反顯也。謂暫起緣心好行小惠。見貧苦者或施以金帛。濟以衣食。見危難者或施以無畏。致之安樂。不忘我人眾生之見。有厚薄親疏之心。此則必不長久。不唯不久。抑亦不普。以見眾生及以我相。生疲勞故。由是佛法訶為愛見也。永救等者。順明也。謂見眾生本成佛道如我無異。傷此迷倒妄處輪迴。若返其源定當作佛。是故為化一眾生。於微塵處經無量劫難行苦行。於一既爾。於多亦然。此乃不唯久永兼。能普救方曰大悲。故下文雲。所謂發願盡於未來。化度一切眾生。使無有餘。皆令究竟無餘涅槃。以隨順法性無斷絕故。法性廣大遍一切。眾生平等無二。不念彼此究竟寂滅故。   疏然萬下三通妨也。或曰。佛具無量功德。何以唯舉大悲。故此通之。萬德者。謂三明八解五眼六通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等。佛德無量今言萬者。舉大數爾以本性功德無量故。果顯之德亦無量也。大悲為力等者。準阿含說。凡力有其六種。謂孩子以啼。女人以瞋。國王以憍傲。沙門以忍辱。羅漢以精進。佛以大慈悲。如佛垂登正覺。魔兵大至。佛入慈定魔即退敗。況大慈悲是佛心體。故經雲。佛心者。大慈悲是。今請加護理合稱之。   疏者者下四結德屬人也。疏牒論文故。重言者。德即上說三業功德。謂遍知者。色無礙者。救世者者。謂人也。   論及彼下二法寶也。疏二。初出體。四種即教理行果。教淺者。能詮粗顯是假名故。理深者。所詮真實智所證故。行分者。因位功力未究竟故。果圓者。智斷二德悉成就故。今取下去取。初二句標。故約下正配論文。約佛明法。即當果法顯身等者。身是用大。依體相起由。佛證得體相二大。然後起用。既為所證即當理法。   疏標下二釋文二。初解標文。即論之初句中。二今初單解及字。簡前者。明法不是佛。如言彼子及父。即知子父不同也。合集者明。佛法皆歸。如言請子及父。即知非獨一人而已。   疏此中下通釋。此文二。初正釋文。非一義者。彼佛及法二不同故。非異義者。此法離佛非別有體。即是彼身之體相故。當知佛法不即不離也。以是一心義。說佛法也。   以用下二通伏難。初正通也。難曰。既雲彼身體相合配屬佛。其義則順。何以卻雲法寶耶。故此釋之。以佛有三身。用大之中已攝報化。即屬佛寶。體相二大正是法身。配歸法寶。於理甚宜。   疏以彼下二轉釋。或曰。此句既屬法寶。何故復言彼身。彼身豈非佛耶。故此釋之。謂依體起用用不離體故。今約用以標體。相會用歸體。故雲彼身。非謂都屬佛寶。   疏次二下解釋文三。初正釋體相二。初體中三。初釋法性。上句釋體大者。即法性真如海一句。釋上標中體之一字。法性下略標意。謂顯真性平等頓周。情與非情共一體故。染淨因果皆此性故。故雲普遍。非直下釋也。若言佛性。即但局於果不通諸法。若言法性則無所不該。不唯於佛也。一切法則色心染淨等性謂真性。即體大也。即顯下結也。染謂世間法。淨謂出世法。情通凡夫聖人。非情通淨土穢土。深則豎窮三際。廣即橫該十方。故華嚴雲。法性遍在一切處。一切眾生及國土。三世悉在無有餘。亦無形相而可得。智論下引證。今則一往隨名定義。故有斯文。若知三名一體。情與非情俱佛性也。只是真如一法隨相異名。既名隨相異。則法性語通佛性語局也。以佛亦即是法以法未即是佛。由此佛性法性同而不同。故金錍雲。然雖體同不無小異。凡有性名者。多在凡在理。無性名者。多通凡聖等。應知名雖。有異其體元同故。圓覺雲。與一切法同體平等。論下文雲。一者體大。謂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減故。   言真下二釋真如。此明下標意也。以無變異故名真如。真者下釋義。偽謂詐偽。瑜如真金妄謂虛妄。影如本質。今明法性悉無此事故。名為真。無改異者。過去如現在。色中如受中。染處如淨處等。故經雲。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無有變異故名為如。又真者不可遣。如者不可立。故下文雲。無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無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法性若此故曰真如。   三釋海字疑意釋意。如疏可知。法準思之者。應雲真如隨緣成於染淨。染淨雖成真如不變。無變之性不礙染淨。染淨萬差不礙一性。是故性相無二也。由是海之一字以喻真如隨緣不變。   下句下二釋相大。即無量功德藏一句。釋上標中相之一字。法身者。約果如來藏者據因。以體不二故雙舉也。藏約含攝身名積聚。所攝所積皆性功德。如下文雲。二者相大。謂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故。所謂自體有大智慧光明義。遍照法界義。真實識知義。乃至雲。無有所少義。故名為如來藏。亦名如來法身。   疏或此下二卻收教行初兩句標。即是前來所揀。淺分者今約義。卻收表無所遺。謂教及行俱有含攝。悉名為藏。教含下釋也。教為藏者。以能含藏斯詮無量事理之勝德故。此乃所詮名德能詮名藏。德之藏也。教義二法不相捨離。故華嚴雲。文隨於義義隨於文。是以能詮之教。名為藏者。即德藏也。行攝等者。釋行名藏也。以行能攝藏所成功故。此則所成名功能成名藏。功之藏也。然功行二法亦不相離。但修習名行成就曰功。是以能成之行。名為藏者。即功藏也。下文雲。如來功德皆因諸波羅蜜等無漏行熏之所成就。當知下結也。然理中含藏唯是性德。果中含藏兼修生德教含義。德行攝功德由是四種。皆名藏也。雖通四法。但教行是兼理果是正。宜善分別。   疏又海下三重釋海喻。此有四義。體相相半。前二喻體後二喻相。體則豎深而橫廣。相則具德而現法。亦可體相皆具四義。以此二法不相離故只是一體而有二名也。故皆具四百非者。此於一異有無等四字。上明之。謂一非一亦一亦非一。非一非非一。為一四句異等。例此共成十六。又過現未來各有十六。成四十八。又已起未起各四十八。共成九十六。並根本之四都成百非。然過雖無量總而言之。不出一異等四。是故約此以明百非。此等俱無仍非暫爾。故名永絕。故下文雲。當知真如自性非一相非異相。非非一相非非異相。非一異俱相。非有相非無相。非非有相非非無相。非有無俱相等。若以此十句。一一能生十使煩惱。亦成百非也。是則言語路絕心行處滅。不可識識不可智知。深中更深故雲甚深。故智論雲。智度大海唯佛窮底。包含物者。如下文雲。是心則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諸法雖多不踰世。與出世今皆攝盡。此即大中又大故雲廣大。如楞嚴雲。外洎山河虛空大地。鹹是妙明真心中物。無德不備者。如前所引相大中文結雲。乃至無有所少義。故無不備者。蓋言備也。無像不現者。隨染緣即現三細六粗等染像。隨淨緣即顯十力四無畏等淨像。故下文雲。謂如實不空一切世間境界。悉於中現。不出不入不失不壞等。楞嚴雲。色心諸緣及心所使。諸所緣法唯心所現。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物。華嚴雲。譬如深大海珍寶不可盡。於中悉顯現眾生之形影。甚深因緣海。功德悉無盡。清淨法身中。無像而不現。更有八奇特十勝相。皆喻真性也。   論如實下三僧寶也。疏三初總相簡辨凡聖者。凡謂內凡三賢外凡十信及未入位者。但方袍圓頂亦名凡僧。聖謂小乘四果大乘十地寶。唯聖位者。以能發無漏智斷障染證真理故。菩薩為勝者。以行二利除二執斷二障證二空。比對小聖。此為勝也。是故下結揀大。揀地前菩薩揀小。若據馬鳴所歸。合是九地已上。今約地上同是如實行故。所以歸之。   疏謂證下二正釋當句二。今初依本論證理。起行者。謂地上菩薩發無漏智。證真如理。所起之行一一契真。無不如實。實即實相也。行如於實名如實。行下文即隨染本覺智淨相文。彼文但雲依法力熏習。如實修行滿足方便。今疏隨文配位。故有是地前等言也。地滿位者以地滿行絕故。言位而不言行。今舉如實以等地滿故。雲舉中等後。   二又依下依寶性也。前約地位豎論故。以地上等取地滿。今約智行橫說故。以正體等取後。得了如理者。此依真如門修其止行。亦是離相行。亦即證真義。故名如實。備知等者。此約生滅門修其觀行。亦是隨相行亦即達俗義。故名遍修。如下文雲。謂觀一切法自性無生。離於妄見不住生死。觀一切法。因緣和合業果不失。起於大悲修諸福德。攝化眾生不住涅槃等。此同淨名經雲。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然此二說約位約智。雖即有殊。俱就地上而論故皆取之。然據論主示跡因地。合歸一切聖賢。若以此而言等字。通於下位。即以聖等賢以大等小。自然合前歸心廣大理。該同體之言也。   疏又解下三兼取上文三。初正釋。舉德取人者。如名人為三藏等。隨修一行等者。謂此菩薩修一行時。具一切行。以此一行。如理起故。理體具足無不攝故。故雲集成等。法界者。此之萬行既依理起故。一一行皆契於理。理遍行遍故雲等也。是謂非真流之行。無以契真。即斯義也。積功所得者。德者。訓得也。即地上菩薩所修等法界之行。名之為德。由地前久積功力。至於地上而獲得故。此乃功力為因是能得。實行屬果是所得。今因果合論故言功德。人能攝德者。功德多少屬於一人。若無其人約何言德。人有此德則人是功德之藏也。正歎行德者。是前積功所得之行。即如實等法界行也。據後下引證可知。   疏然菩薩下二通妨。或曰。此句既屬於僧。何以前文指雲法寶。故有此釋。如前教理行果俱名為法。今此是行故屬法寶也。   亦如下三引例。此則前於佛中取體相。後於僧中取功德。共成法寶。若使體相歸佛功德還僧。則何有法寶而歸敬之。通上下者在上為法在下為僧如前體相之文。在上為佛在下為法故引為例也。◎   起信論疏筆削記卷第四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44 冊 No. 1848 起信論疏筆削記   起信論疏筆削記卷第五   長水沙門子璿錄   ◎述意中二。初顯意。疏出兩意。上正下兼爾。   疏初句下。二釋文中二。初總釋此偈三。初釋初句。所為機者。唯眾生二字餘皆能。為屬菩薩也。眾生通於三聚五性。於中為有兼正。如懸談所辨故雲如前。   疏次二下釋中二句也。文二。初釋上句。明離過二。初正解此句。言離過者。過即疑執也。由疑下釋疑執之相。迷真者。雖有如無謂之迷也。故下文雲。所言不覺義者。謂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不覺心起而有其念等。既迷一真。即菩提涅槃二無上樂。棄之如遺。故雲失樂。起妄者。妄即五蘊色心認虛為實謂之執。此則因迷起似執似為實。從微至著展轉發生。故圓覺經雲。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等。既起於妄則三苦八苦自此而生。故雲種苦。故下文雲。動則有苦果不離因故。十地論即天親所造。解華嚴十地品也。遠離等。即前迷真失樂義。具足等即前起妄種苦義。彼二即失真樂具妄苦。於此不知不覺故名顛倒。失不知者。如法華說。窮子於己庫藏以為他物。雖付主執而無希取一餐之意。斯則日用而不知也。得不覺者。亦如法華說火宅。諸子戀著嬉戲了無出心。亦復不知何者是火雲何為失。但東西馳走視父而已。然此三種不出於二。以顛倒無體。只就前二約不知覺。便成顛倒合為三也。故令下結歸聖意以菩薩。觀彼眾生有如是過。是故造論疏故解下二通對下文。一者正義既顯疑情自除真常二樂因。茲永悟。二者邪執雖多治之則捨。無涯妄苦由此永離。三者諸佛菩薩所證道相。分別令知使發心趣向。即成信行也然此後段因配論文。未是正釋。   疏既於下二解後句。明成行二。初釋大乘。既於等三句躡前成問。引起論文謂於下一句正以論答。以一下釋所以。此中二句初句是出大乘體。大乘之體只是一心為萬法本。德相具足應用無盡故論三義也。次句正明於彼起行之由。究竟者。是決定無上義。謂若說若解約行約證。皆以此為究竟決定之法。根本者。揀非枝末法也。此是所說法門之根本故。又一切染淨等法皆從生故。故下文雲。一者信根本。所謂樂念真如法故等。又雲。謂欲解釋如來根本之義。令諸眾生正解不謬故。此即皆以一心等為根本也。若於此起行方名正行。   疏未知下二釋正信也。初亦躡前問起也。以信下釋所以。眾行雖多皆以信為根本故。十一善內五位之中。皆信居首。華嚴雲。功德母者。即斯義也。即翻下結配前句。謂以正翻邪以信除疑。是正敵對也。   疏後一下三釋後句也。必使眾生離疑執之過求正信之行者。意欲令其信滿入住趣證大果。即是佛種不斷也。信滿即十信位極也。入住即三賢之初十住位也。不退者。通說則既入十住正定聚中。信已成根根深難拔。故雲不退。別則十住中第七名不退住也。堪求佛果者。信既不退決定成佛。不同十信位中毛心未定故。既入十住。行願漸成功德增長。唯進無退。堪能紹繼的趣菩提。佛種豈斷耶。引文可知。   疏又解下二別釋除疑也。此是海東疏義。此義稍切故引用之。多塗者。謂疑佛疑法疑因疑果。一多空有等疑有無量。故曰多塗。求大乘者。是決定求趣大乘之人。故無率爾之疑。但有茲二疑法等者。疑雲。大乘法體為一為多。法體若一彼此無異。我即是佛何用更求。眾生本成何須復度。悲智既息願約亦止。發心三種由是不為。故雲障於發心也。法體若多彼此成異。彼自成道我自沈淪。如何發心求彼佛道。我既如此眾生皆然。何鬚髮心度令成佛。又若多者。如經所說。十方世界唯有一乘。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一心一智無畏亦然。如何會通。由此猶豫不能發心上求下化。疑門等者。疑雲。進趣之門合有無量。未知於此依何等門。若使總依如何頓入。若取一二何是何非。由是遲迴不能修行。立一心等者。謂大乘之法唯是一心。一心之外更無別法。但由無明迷自心海起。成六道波浪。波浪雖起不出一心之海。約相即不妨上求下化。約性則不礙彼此體同。大悲大智由此發起故無疑也。開二門等者。謂行雖無量不出二門。依真如門修於止行。依生滅門起於觀行。若止觀雙運萬行斯備。入此二門諸門皆達。由是解之疑心自息。必修行也。故圓覺雲。方便隨順其數無量。圓攝所歸循性差別。當有三種。即是依此二門修止觀及俱行也。論本為此故。立一心法開二種門矣。   標益起說疏一心等者。論中所說道理雖多。正宗法義不逾於此故。立義分中特立此等。以為根本也。論能起等者。大乘法是能起。信根是所起也。大乘之體是一心等法。若依此法而起信者。名大乘信。如前開題處說。題目等者。題雲大乘起信。此雲起大乘信。但左右之語。無別異也。信理決定者。以真如門中但唯顯理理體真實故雲決定。決定即不生不滅。非有非無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為一切法平等之性。不增減故。信業果者。業果通於染淨。若無明為因生三細。境界為緣生六粗。即是世間染因果不亡。始覺反流翻九相成四位。即是出世淨因果不亡。隨流反流定有此事。如影隨形必然之理。故雲不亡。亡無也。三寶等者。以有體相二大故。信法寶不壞。以有用大故信佛僧不壞。不壞亦即決定不亡之義。然疏不說信一心者。以二門三大即是心之行相。但信於此即是信心故。不言爾。信滿入住者。謂自外凡之內凡。既離毛道信則決定不失不壞故。雲成根不退。能持等者。謂能任持前之信力。自分不退故。譬植草木根成必活。生後等者。信既成就即能生長。後位功德漸勝漸進行向地果故。如草木成根漸生華果。然大乘中信之為要具。有六喻。一如手。華嚴雲。如人有手。入寶山中自在取寶。有信亦爾。入佛法中自在取於無漏法財。二如師子筋絃其聲一發。一切諸絃皆悉斷絕。若人發一信心。一切惑障悉皆消滅。三如師子乳。或以一滴投餘乳中。悉成清水。若人發一信心。一切惡魔悉皆變成清淨法流。四如世財能養色身壽命。信財能養法身慧命故。七財之首名曰信財。五如其根。如前所辨。六如力。有力能伏剛硬。強盛信力能摧惡不善法故。五力之中有信力也。今言根者。即當第五。須要說者。謂聖人利見理宜說法。若不說者違本誓願。如何名為大慈悲人求正覺者。法門既塞苦趣道開。茫茫群生飄流何息。   論標列。疏有由等者。表異常人多率爾故。由即因緣也。分義皆同故。下不釋綱要者。網上大繩曰綱。能持一網故雲要也。宗本者。凡有所為必須據本。若其無本末從何生。將欲廣陳故。略標本宗。要既略者欲張其本故。攬廣以成略。欲生其解故。展略以為廣。謂於真如門。明離言依言空義不空義。於生滅門。說染說淨辨因辨果。隨流反流是本是末。令不迷真妄正解無謬也。依解起行者。分別諸法令解不謬者。所謂要起修行故也。由行成於前解。由解導於所行。令解不成乾慧。令行不成邪倒。解行相濟。有所至焉。故須行也。如貧數寶者。是華嚴經喻。餘文雲。自無半錢分。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意雲。本所解者。意在修行既不修行解將何用。如人有目無足。豈至前所。行儀者。四信五行等即修行之儀軌也。舉益勸修者。佛所說經尚多激勸。菩薩造論得不然乎。然五下合五為三。若據大疏。有其三說。一約論主謂歸敬述意。是行起所依為序分。中間五分是所起行法為正宗。後迴向一偈。是所起大願為流通。此即約一論前後始終。而對三分。二約法說。即不取前後二偈。但約中間五分以判。初是法起因緣為序分。中間三分是正顯所說為正宗。末分是歎法功能為流通。三約法。所益機說初舉所為。機心為序分。中間三分正受解行為正宗。後之一分舉益勸修為流通。後之二說但就中間五分。約能被所被人法之異。今疏所用是後二說也。   假問者。一自作問起假為他故。二實非有疑假作疑故。以自問自答。意令法義明瞭顯現故。如此問也。   疏此門等者。一部論文發起之意。只為眾生離苦得樂。此即總相明因緣也。又凡諸菩薩有所為作。皆為眾生離苦得樂。此則非但就此一論為發起因由。乃與一切論作發起因。故雲總相總通兼正者。此即約所為機說。兼被正定。邪定正被不定聚者。今既合論故雲通也。別為當機者。一則向下七段為機各別。如七中第二第三為正定。餘為不定聚者。故雲別。為二則但為二聚之機。不被邪定之者。故雲別為不同。此段總為一切皆令離苦。得究竟樂也。斯則約法即發起一切論文。約機則利樂一切群品。由是故名因緣總相。疏苦苦者。上是總報。苦身下是別別苦事。受有漏身已名為苦。於上更加種種逼迫故。名苦苦。即生老等八是所加也。壞即樂事已謝。行即唸唸遷流故。皆苦也。準寶性論觀三界為三苦。謂欲界苦苦。色界壞苦。無色行苦。然於中欲界具三。色界兼二。無色唯行。分段者。謂三界四生身有形段。命有分限時極必終也。變易者。謂二乘菩薩斷煩惱障者。雖離分段粗苦。猶有梨耶變易行苦。以四相所遷轉變改易故名變易。又因移果易故名變易。無上等者。謂轉滅煩惱生死。得此菩提涅槃。一得永得故。論雲。究竟更無過者。故疏雲。無上既其大患永滅超度四流。業惑並亡。適然自得。不亦樂乎。然上令離苦。是菩薩大悲。此令得樂。是菩薩大慈。至覺之心於焉備矣。論恭敬下疏約所化能化之兩說。在文可見。   論根本之義下疏文二。初釋如來根本。二今初總配下文。與立義分者。盡此一分論文皆為所起。然此分中若克的配文。止可齊於三大之處。從一切諸佛下明其乘義。合是第三因緣所起。疏不指者。蓋略故爾。顯示等者。從此分初文。雲顯示正義者。依一心法有二種門去。至若能觀察知心無念。即得隨順入真如門。對治等者。文雲對治。邪執者。一切邪執皆依我見。若離於我則無邪執。乃至以念一切法。令心生滅不入實智故。此則第二因緣為能發起。如適所引三段論文。為所發起。為欲解釋如來根本之義。令諸眾生正解不謬故。有此文。能所之說下皆例此。   疏以彼下二別釋今義二。初約教法釋如來根本。以二門是諸法之根本。又一心是二門之根本。彼文之中正明此義。佛說法門雖則無量。若其根本無出於斯。此乃馬鳴菩薩解釋化身。釋迦如來所說法門之中。深奧根本之義也。   疏又生下二約證法。釋如來根本二。初釋如來二。初正釋迷時背覺合塵。是如去雖名為去。而體性不動故受如稱。即本覺也。悟時背塵合覺名如來。以如體上有淨用起。反染歸淨。名之為來。即始覺義。真如體一來去隨緣故。取本覺名如。始覺名來始本不二者。即究竟覺也。究竟覺者即如與來合無始本異。名曰如來。如下文雲。若得無念者。則知心相生住異滅。乃至無有始覺之異。以四相俱時而有。皆無自立。本來平等同一覺故。此即下結判故轉法輪。論雲。真諦名如。正覺名來。正覺真諦。名曰如來。此即約自受用報身名如來也。非同前文約化身說。此二解中前約教。則如來之根本。依主釋也。以能說者勝故。此約證即依士釋。心為根本能生如來故。思之可解。   疏諸眾生下二反顯。以雖有本覺而無始覺故。不得名如來。斯則如義寬通來義局狹。故淨名雲。一切眾生皆如也。眾聖賢亦如也。至於彌勒亦如也。而不言來。又地前雖有始覺。以比觀修行未造真理。未得智無分別。不名如來。地上雖有此智以障累未盡觀心有間。始本二覺未得究竟冥合。亦無斯稱。以此推之。唯妙覺一人。餘皆不可然。若約性德則無此揀故。圓覺雲。眾生本來成佛。又雲。一切障礙即究竟覺。今約修論故有此說。   二結根本。即指前之一心。為如來所證法之根本也。良以如來依此一心而成就故。是則信解行證皆依此心。從微至著未嘗離此。若離於心得成佛者。無有是處。故華嚴雲。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故名等者。然則如來即一心。一心即根本。三義一體方為至說。但以據法名心。對末稱本。約人所說即號如來。究體則一列義成三。非三而三。不一而一。三一一體。乃會玄文具釋下二釋正解不謬也。具釋者。謂於中明真如生滅二門。始本二覺本末二不覺。二身三大。乃至二門不二等義。此義儘是一心根本上之行相也。三賢者。謂鄰真故。前異凡夫。後異聖人。賢者。善也。順也。此三十人皆積善所成。順於真理。故受斯稱。比觀等者。既未親證真如。但能依教比擬觀察。由是隨順不相違反。故雲相應。即此比觀便名正解。以地前屬解行位故。為生正解故。有顯示正義之文也。離倒者。以正解相應順真如理。無諸邪僻也。以離倒故即名不謬。不即對治。謬即邪執也。   三令入不退分別等者。文雲。分別發趣道相者。謂一切諸佛所證之道。一切菩薩發心修行趣向義故。乃至心若有垢。法身不現故。此正指配也。以彼下釋所以下皆例之彼文雲。如是信心成就。得發心者入正定聚。畢竟不退名住如來種中正因相應故。終心者。十信一位有三種心。謂入住終。入謂始離異生入初信位。終謂信心成滿。即第十信也。住心即中間八信。十信既爾。餘住行向等。例皆如此。成熟約現在十信終心說。不退望未來十住入心言。今為信成熟者。稟於分別道相之文。入不退故。   四修習信心。四種信心者。下文雲。略說信心有四種。雲何為四。一者信根本。所謂樂念真如法故。二者信佛。有無量功德。常念親近供養恭敬。發起善根。願求一切智故。三者信法。有大利益。常念修行諸波羅蜜故。四者信僧。能正修行自利利他。常樂親近諸菩薩眾。求學如實行故。四修行者下文具明五行。謂佈施持戒忍辱精進止觀。故文雲。修行有五門。能成此信等。以止觀一門別是第六因緣所發故。言四種。以彼下釋所以。彼文雲。是中依未入正定聚眾生故。說修行信心等。十信住心者。雖有八種不同更不分析。通為住心也。微少者。即信心未熟也。令稟此文習前信行。進向滿故。   五離障出邪。疏文兩段。初都科四段。文三。今初總判也。言四種者。即指此下四段論文。初心即入心也。   疏以前下二通疑也。或曰。前之三根各攝論文一段。何以信心初位獨用四文。故此通之。前位漸深望於初位故名根勝。信根欲成縱遇惡緣。亦少退屈故。雲難退。然亦未必一向不退故。雲難也。如鶖子入住。猶自退轉。況十信耶。根劣者。謂始自異生。初登信位。善根微薄不異輕毛。遭善難進遇惡易退故。假多方以助道力。由是具四也。   疏四中下三別判也。只此一類劣機。復有上中下異。今以第五為下根。第六為中根。第七為上根。第八總策勸也。問據前次第。皆自勝之劣。何以此後卻從劣向勝耶。答勝根菩薩據尊卑以列之。退位有情念劣者。而先救故。為此次。由是前顯菩薩之智。後彰菩薩之悲也。   疏今初下別釋此文。修行末文者。彼文雲。復次若人雖修行信心。以從先世來多有重罪惡業障故。為邪魔諸鬼之所惱亂。或為世間事務種種牽纏。或為病苦所惱。有如是等眾多障礙。是故應當勇猛精進。晝夜六時禮拜諸佛。誠心懺悔勸請隨喜。迴向菩提常不休廢。得免諸障。善根增長故。業重者。文雲。重罪業障。惑多者。文雲。眾多障礙善根難發。即三障既重善不易生。如鑽濕木。豈即有火。宜應曝以風日。出以浸潤。假以繩鑽。引以茅艾。則其火可庶幾矣。故雲禮懺等也。內離等由禮懺故業輕。業輕故內無惑惱。內既離惑外魔自消。外魔即報障也。故知外有障惱。皆由內有惑業。今之行人作善多阻。為道不迭。蓋內心之所感也。莫嫌影曲但責形凹。如論修治必能出離。左傳雲。心不則德義之經為頑。口不談忠信之言為嚚。今但通取一向癡闇慧解不生。為頑嚚也。   止觀者。文雲。雲可修行止觀門。所言止者。謂止一切境界相。隨順奢摩他觀義故。所言觀者。謂分別因緣生滅相。隨順毘缽捨那觀義故。乃至若止觀不具。則無能入菩提之道。雙明等者。彼文雲。若修止者對治凡夫住著世間。能捨二乘怯弱之見。若修觀者。對治二乘不起大悲狹劣心過。遠離凡夫不修善等。   勸生等者。文雲。復次眾生初學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以住於此娑婆世界。自畏不能常值諸佛。親承供養懼謂信心難可成就意欲退者。乃至常勤修習畢竟。得生住正定故。勝方便者。文雲。當知如來有勝方便。攝護其心。謂以專意念佛因緣。隨願得生他方佛土。常見諸佛永離惡道等。觀解等者。文雲。若觀彼佛真如法身。畢竟得生住正定故。既觀法身。即是作真如觀。觀佛純熟分得相應也。後報等者。以眾生夙業無量。今雖發心修行。其力微劣難敵強惡。恐此報盡。仍逐故業隨生諸趣。如人負債強者。先牽此報命終未知所往。或經多劫遍歷三塗。縱得人身尤拘緣障。或蠻貊受質貧窮處身。或諸病所纏。六根不具。或王事迫己塵羈在躬。或少小無知強壯兇勇。方知樂善已是衰年。雖悟非常難任進向。況真法罔值善友莫逢。縱遇此緣根性多昧。儻是上智易悟法門。縱辯宣揚巧開人意。熾然惡習任運繁興。積善既微強惡難免。脫然墮落。又是輪迴如螘循環。何當斷絕。菩薩觀此深動悲懷。若非方便無能垂救。故論雲。有勝方便攝護其心。故雲。恐後報遷遇緣成退也。往生等者。文雲。如修多羅說。若人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修善根迴向願生彼世界者。即得往生。常見佛故終無有退等。此意欲令眾生專意念佛。欣求樂欲生彼國土。凡所修善盡將迴向乃至有人無惡不為。但能臨終至心十念。乃至一念成就。即得往生。生彼國已見佛聞法任運修進直成菩提。無諸惡緣令其退轉故。雲使不退也勸修等者。文雲。已說修行信心分。次說勸修利益分。如是摩訶衍諸佛祕藏。我已總說。乃至雲。未來菩薩當依此法。得成正信。是故眾生應勤修學。舉彼損益者。文雲。若有眾生欲於如來甚深境界。得生正信遠離誹謗。入大乘道。當持此論。思惟修習。畢竟能至無上之道。乃至雲。此人功德無有邊際。斯舉益也。又雲。其有眾生於此論中譭謗不信。所獲罪報經無量劫。受大苦惱。斯舉損也。修則但應仰信如說而行。捨則不應誹謗免招大苦。總策等者。據前疏所判。即但策信位初心三根之行。若更以理詳之。無妨兼前三賢已下。總而勸策。則於八因緣中。第一第八皆總相。第一總利群品。第八總策勸修。中間六段各別所為。如前所配。   總結可知。   初難論具有等者(先難破第二因緣發起一心二門二諦義也)如勝鬘經雲。自性清淨心染而不染。難可了知。不染而染難可了知。此豈不是一心二門之義乎。況二門即是真俗二諦。二諦何經不說。豈假論主第二因緣而發起耶。如圓覺經中說信等四位。豈非分別道相之義乎。況其從因至果入道行位。諸經多說何須第三因緣所起。如華嚴雲。菩薩發心求菩提。非是無因無有緣。於佛法僧生淨信。以是而生廣大心。此豈不是信三寶耶。況復令信三寶。何經不說。又如華嚴具說十地菩薩行十波羅蜜行。豈唯施等行耶。況施戒等。是經皆說。豈用第四因緣發耶。如是等經中具明道場禮懺等事。及普賢行願中說十種行願。此豈不是消障方便耶。亦不須假第五因緣。又如華嚴雲。譬如有力王率土鹹戴仰。定慧亦如是。菩薩所依賴。定慧即是止觀。又淨名經中說。佛法身從止觀生。何用第六發起緣耶。如阿彌陀無量壽等經。具說往生淨土之事。況諸經中亦多引說。亦不假其第七所起。如勸讚修進勉勵慵墮。是經則說。何假第八。如是則佛經已具。菩薩更明。豈非繁重耶。菩薩見義則行無益。且止重說佛經。有何義利為若此耶。   初略標疏。或利或鈍者。即根不等根。謂根機有利鈍故。樂廣樂略。即行不等。行謂意行所欲不同故。假經即利根。尋經便解不待解釋故。假論即鈍根。於經未曉須待論說故。若其樂廣樂略之言。通於經論。有樂廣經而得解者。有樂略經而得解者。於論亦爾此乃於利鈍中。各有所好不同。然根不等則局於經論中。各附一事故。行不等則通於經論中。各樂廣略故。然此但約解佛意不解佛意。以明利鈍。不須更約文持義持。細作利鈍解釋。智者應思。受解緣別者。受謂信領教法。解謂開悟佛旨。遇佛者。謂與佛有緣則從佛受化生解。與教有緣則遇教受化生解也。此則但約於彼生解不生解。說有緣無緣。亦不約有見佛等。細論如佛世諸羅漢等。親從佛聞而證道果。此是遇佛有緣者。如天親等但遇其教而得開悟。此則遇教有緣者。故雲緣別然若據論意。但約於經。於論明受解緣別。不須更約遇佛等說。以前論中所問。佛經已說。何須更論。今文已是總答前問。下方別釋也論意雲。經中雖已具說。其如眾生根性利鈍不同。意行好樂有異。信受教法開悟聖旨因緣別故。若是根利。又於佛語有因緣者。則樂於經而便信受。得悟聖旨。不須更論若是鈍根。又於經無緣。但於菩薩語有緣者。即樂造論解釋方曉佛意故。雲別也。根行緣三既而有異。何妨經外別造論耶。豈非此文。已是總答訖初遇佛悟無紙墨者。佛在世時但說而已。滅後結集方始有經。當時尚不假經豈要造論。論如來即釋迦也。亦兼餘佛時勝者。時無定體但約佛在彼時。故言時勝。根勝者。但取一類當在佛世隨順言教。有所證解者。不取遇佛不悟之徒。然佛世時證悟者多。今就此說故雲勝也。緣勝者。勝餘二乘菩薩故。然說根之悟解。不取教起因緣故。指佛為勝緣也論異類者。但三乘五乘根性不同。故名異類。或可通於餘趣。然非正意。論等解者。等謂齊等。彼諸異類齊生解故。此則生解義等。非謂所解是同。然此根勝與前時勝相望料揀。以成四句。謂時勝根不勝。如佛在世六群等。根勝時不勝。如後五百歲持戒修福者俱勝。如舍利弗等俱不勝。即佛滅後不生解者。論不須論者。據此兼不要經也。然準論所問。但責經中已說。造論為重。殊不干於佛在之事。今之答意。欲顯佛滅度後根行不同。於經於論取解各異故。今先明佛在世時根緣皆勝。尚不假經。何須造論。以顯滅後根緣皆劣故。須假經。於經不了復須假論。以勝顯劣也。由是經論各被一根不同。圓音普逗多類。   此下疏文兩段。初略配三業。如文。   一音下別釋圓音二。初釋義又二。初約教義正明二。初約說法差別顯圓義。如來等者。謂佛音無別故。雲一音。說法成異。故雲圓音。引證可知。   二約隨類言音。顯圓義。如來等者。合雲如來一音同一切音。文無者略。謂佛音是一。故名一音。同彼異語故名圓音。引證可知。然疏中前後兩段。引證甚自分明。今更引文以證後義。如普賢行願經雲。天龍夜叉鳩槃茶。乃至人與非人等。所有一切眾生語。悉以諸音而說法。疏中不引此文為證者。以此文中無一音之言故。斯乃如來一音隨類同時差別。非如前段說法差別。   以一下二結得名所以。以一切音即一音。謂差別即無差別也。一音即一切音。謂無差別。即差別也。大意取無差即一差即為圓。差即無差。無差即差。二義同時竟無前後。兩段之中俱有此義。圓融無礙方是如來之口密也。但以文不累書故。成前後爾。   一一下二顯圓音相四。今初正顯遍窮生界。是圓義。恆不雜亂是音義又遍窮者。六趣鹹聞。不雜者。五音迥異。又遍窮者。三乘同聽。不雜者。領解各殊。   若音下二反明不遍等者。有不聞處。何成圓義。圓者。遍也。失曲等者。無所詮表。何成音義。且如鐘鼓之響普遍邇遐。絲竹之音唯聞咫尺。斯則圓音互非之義也。   今不下三結成。不壞曲而等遍者。即音以成圓。不動遍而差韻者。即圓以為音也。是乃正遍而差。即差而遍。由是無不聞聲。無不正解。   此是下四指歎。非識等者。佛無漏智所現圓音。有漏凡夫。焉能測度。但可仰信。不須推窮以非心識之境故。非識境者。不可以識識。非心境者不可以智知。思量即識識之相也。然華嚴中具有十喻。以顯如來圓音之相。不能繁引。   二聞經悟疏自力者。但取不假論疏解釋。只於經文披而自解也。廣經者。有二意。一則於大部經中。或廣尋諸部。見佛始終廣說義路。方始解故。斯則根行劣。於少聞而多解者。二則如疏具文義二持。隨一一文皆能解故。此乃根強勝下少聞也。略經者。此亦二意一則於略經文。或一句一偈等。便解如來甚深法理。不假多說。此則根行俱勝。二則無多心力不能廣覽但於少分而得解了。如疏中無文持有義持者。今斯論意廣略之中各取前說為正。以論略中言多解。廣中不言多字。是以樂廣者為鈍。樂略者為利。智者應思三廣論悟因於廣論者。此有二意。一則於經不解。於論方解。仍須假於廣部。或尋諸論方解佛意。此即劣於後段少文而攝多義得解者。此如疏釋。二則隨彼一一解釋悉能了故。此則根勝強於次文也。   初機論心樂總持者。亦二意。一則聞少解多不假繁說故。二則神根劣弱不能承受廣所說故。具如疏文。論文之意於廣略中。亦各取前意為正也。斯則於經論得解中。各有利鈍。但因略說者為利。須廣說者為鈍。若以文義二持四句說者。別是一意也。   二結疏文句。雖少等者。文雖一軸義備河沙。所宗之經。並是實教。所詮之旨豈容粗淺。以至諸論圓實關要。義理不出斯焉。故雲總攝等。如理智境即真如門。以離言說心緣等相。故言深也。如量智境即生滅門。以染淨萬差多所該博。故雲廣也。無際者。謂理智境即沖深無際。量智境即廣多無際也。無際之相已見論文。然此兩門攝盡一切經論之義。但是說染說淨。凡聖迷悟因果善惡。一切名相差別等法。即生滅門攝盡。若說無染淨絕凡聖遣迷悟離性相等義。即真如門攝盡。故海東疏雲開二門於一心。總括摩羅百八之廣詰(摩羅即說楞伽經處。以百八句。答大慧菩薩百八問。皆上句真。下句俗。同此二門)示性淨於相染。普綜逾闍十五之幽致(逾闍國說勝鬘經處。彼有十五章大義。皆說染而不染。同此生滅之真如義)至如鶴林一味之宗(涅槃經)鷲山無二之趣(法華經)金鼓(金光明經)同性(大乘同性經)三身之極果。華嚴纓絡四階之深因。大品大集曠蕩之至道。日藏月藏祕密之玄門。凡此等輩中眾典之肝心。一以貫之者。其唯此論乎。既而宗旨深奧義理無邊有智之流請習無怠。◎   起信論疏筆削記卷第五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44 冊 No. 1848 起信論疏筆削記   起信論疏筆削記卷第六   長水沙門子璿錄   ◎二立義分。二寄問中疏文二。初釋法。大乘法體者。大乘之體。即是於心。名心為法也。此中且說法為大乘體。次下一文方說心為法體。此乃展轉釋出其體也。今言出大乘法體者。恐多法字。有智詳焉。謂自下以三義釋名法之由。夫言法者。有其二義。一任持自體義。二軌生物解義。今初一句。即初義也。謂本有自體真實不變。非同依他。從緣假立無有自性。以從無始來任持不失故。故下論雲。如實不空以有自體。具足無量性功德故。後二即軌生物解義。又法者。對智得名。以此一心是法界理。能軌於智令成無漏。無分別也。斯則以無相境相無緣智故。雲對智。下論雲。唯證相應故。復能顯於三大之義。未有一義不從法顯。故下文雲。依於此心顯示摩訶衍義。義理既彰物則生解故。此二句皆後義也。宗本法者。謂一論所宗染淨根本故。或可宗即是本。謂約義所依曰宗。能立萬法曰本。故下疏雲。依宗所顯差別義理。又淨名雲。依無住本立一切法也。又起論雲。為欲解釋如來根本之義。即斯法也。大位在因者。謂此論中所明法體。大都所判屬於因位。以文雲所言法者。謂眾生心。既標眾生之言。故知大概合當因位。不同佛性圓覺究竟覺不思議解脫等。大位在果。今約因中性德所標故。雲眾生心也。通染淨者。若隨名取義則位在於因。若克論體性則通於因果。因果即染淨也。斯則心實通於因果。以帶眾生之言故。判在因也。然亦有在果名心在因名覺之處。如圓覺經雲。是諸眾生清淨覺地。又雲。一切如來妙圓覺心故。雲通染淨也。所以下文雲。是心則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攝世間法是通染。攝出世間法是通淨也。   疏義者下二釋義文三。初釋文也。大乘名義者。謂大乘是名。名約義立故。須辨義。未有無義而有名者。何故等者。雙徵名義。謂約於何義得名大乘。未審大乘有於何義。以雙徵故。不言何故名。而言何故是。是之一字雙含兩勢。蓋文之巧也。謂此下釋三大可知。二運者。有兩意。一則自運運他。二則已運當運。今此論中正唯後意。故下文雲。一切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薩皆乘此法。到如來地故。於此二中皆具自運運他也。以約此義名為大乘。   是故下。二結意也。如文雲。所言法者。謂眾生心是先顯法體。次雲所言義者。則有三種等。是後顯義理。大乘之中唯茲法義。今既法義並陳無所遺矣。故雲義足。   疏依宗下三彰位所依之法。染淨雖通。所顯之義唯局於淨。體相用三各不相。是故名差別離障。所顯翻染得名故。雲唯淨。故下相大。文雲。心性無動則有過河沙等諸淨功德相義示現。用大雲。除滅無明見本法身。自然而有不思議業種種之用。據此所說正唯屬乘。而言大位者。以體大通染淨故。今約多分判在果也。又體大雖通於染。以彼之名亦從顯得。若在因時則無體大之名。至相用顯時。方對此二以彰體名。由是三義皆屬淨也。   起下法體等者。即起下顯正義中總之一段。文雲。顯示正義者。依一心法有二種門。乃至以是二門不相離故。論眾生心者。眾生即能依心即所依。所依之體從能依以彰名。前劣後勝。眾生之心依士釋也。故下文雲。眾生依心意。意識轉故。   疏三。初正釋。出法體者。前出大乘體。名之為法。此出法體名之為心。從寬之狹。此為至也。如來藏心者。謂在纏自性清淨心。具足含攝如來功德。名如來藏。如下自釋。具和合下明心之行相也。和合即生滅門。以彼隨緣成染淨故。不和合即真如門。以約體絕相顯不變故。以其下釋所以。此心具上二種義者。以在眾生位中辨故。是故論雲眾生心也。   若在下二反顯。謂此心隨染之時。則雲與生滅和合。今在佛位純淨無垢。唯不生滅故。無和合義也。以始下出所以。顯無生滅之相。故雲唯是真如。既無彼相但是一真約何說合。故中論雲。一法雲何合。下文顯佛地雲。破和合識相。滅相續心相顯現法身。智純淨故。所顯義者。三大之義自此方彰。生滅相無則唯局淨。故無和合。   今就下順結卻成前義。眾生即染相。以真體隨緣起。為眾生相不離體故。名和合。雖全體起相。而體未嘗改變。故名不和合。由是在纏具二門也。   論出世間法下疏文二。初總敘意。初一句標指。餘皆正敘。體即真如門。相即生滅門。二門相攝不相捨離故。雲無礙。染淨同依者。二門之中各攝染淨。真如門是染淨通相。生滅門別顯染淨。通別雖殊不出一心。故雲同依。隨流謂不覺迷真。乃至造業受報。反流謂始覺翻染。暨乎菩提涅槃。迷悟雖殊。唯此心轉故。經雲。無始時來性一切法依止。由此有諸趣及證涅槃果。是故萬法唯心。心即是主故。其迷悟皆心所為。   疏是故下二別釋相二。今初約生滅門釋。不覺攝世間法者。以不覺是世間法根本。一切染法皆此所成。由是所成之染。皆不覺攝。則三細六粗五意六染等。是所攝之法也。故下文雲。當知無明能生一切染法。以一切染法皆是不覺相故。攝出世法者以本始二覺是出世法本。一切淨法皆覺所成。由是所成之淨。皆屬覺之所攝也。本覺所攝。即大智慧光明義。遍照法界義真實識知義等。始覺所攝。即三明八解力無畏等。然此且就相用有異。分其二殊。若約體同所攝無別。此猶下結示可知。   疏若約下二約真如門釋也。鎔融含攝者。謂消和包納。令彼染淨差別之相。無有障礙也。染淨不殊者。出鎔融之相也。謂以一真如理融之。使染即非染。淨即非淨。即染即淨渾為一味。故雲不殊。故下文雲。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心念即無一切境界之相。乃至唯是一心。故名真如。斯則生滅門中。名為該攝。真如門中名為融攝。該攝則染淨俱存。融攝則染淨俱泯。俱泯故一味不分。俱存故歷然差別。是故二門雖皆言攝。而攝義不同也。下文顯者。相次即辨。   釋其法名者。標指此文也。法即是名。今此文中正釋此心。得名法之所以也。謂依下於前三義中。約第三顯義故。名為法也。其餘二義論各有文。已如前引。   責總立難。疏二意中。初意雲。心既通染不合顯得唯淨之義。其猶雜礦之金。豈能鑄得純金之像。二意雲。心既是一一則體狹。大乘義多。多故成廣。豈能以狹而示於廣。   開別中疏二。初總敘釋意。大乘雖淨者。牒縱所問也。相用下分別正答。對染者。謂相大則翻染成淨。如雲心性不動。即有大智慧光明義等。用大則隨緣而起。如雲隨諸眾生見聞得益故。說為用等。此上二義皆對染成。故下文雲。當知染法淨法皆悉相待也。今生滅下正明能顯。既有覺不覺二義。故雲具含染淨。以有染故方能顯淨。淨既不自淨。待染以成淨。何怪通染之心。能顯唯淨之義耶。此即結答也。以廢下出對染所以或問曰。何故須對於染方立淨耶。故此釋也。故下文雲。若離不覺之心則無真覺自相可說。又真如門中無染。亦不立淨。又雲。若離業識則無見相。以諸佛法身無有彼此色相。遞相見故。心法雖一者。牒縱所問也。而有下分別正答。示大乘體者。真如是泯相顯實門故。以泯相而相不存故。唯示體也。具示三大者。生滅是攬理成事門故。以攬理而理不失故。具三也。大乘義下結成具示。謂此三大義中。具攝如來真應二身過河沙數德相妙用。以要言之。一切所有無漏功德。盡不出於三大之義。三大之體唯此一心。是故一心能顯多義也。   總舉等者。盡此一門之義也。一法界等者。具雲。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所謂心性不生不滅。乃至若離於念名為得入。共有一十三行論文。是此所起也。真如相者。相即義相。如下文雲。復次真如者。依言說分別。有二種義。義即相也。不同生滅可狀之相。復次下乃至終於此門。共有一十二行論文。是此所起也。據此所配。若言真如門。則通言心真如真如相則別也。   論是心下疏二。初釋前二句二。初別釋當文也。隨熏變動者。謂隨染淨因緣所熏。令心變改動轉。成生滅故。總舉等者。撮下一門之義。在此生滅二字之中故。雲總舉。依如來藏等者。具雲。心生滅者。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乃至性染幻差別故。都有七十五行論文。是此所起也。緣由者。所以義。起下等者。具雲。復次生滅因緣者。所謂眾生依心意意識轉故。此義雲何。以依阿梨耶識。說有無明。乃至不能得隨順世間一切境界。種種知故。共有四十九行論文。是此所起也。狀謂形狀。妄識所知境也。揀異真如相。是義相相即性也。非識境界唯智所證故。起下等者。具雲。復次分別生滅相者。有二種。雲何為二。一者粗與心相應故。二者細與心不相應故。乃至唯癡滅故。心相隨滅非心智滅。共有一十四行。是此起也。然此立義分中所立義本。即有八字。謂真如相生滅因緣相。下解釋分中度有一百六十三行。逐段而釋。如前所配。從四熏習下即通。明染淨生滅起之由致也。若更束八字。不出心之一字。更展一百六十三行論文。以成百餘部大乘經。此顯論主證悟心中自在之用。   何故下。二通前料揀。先諜外難。何故兩門一能一即耶。故牒雲者。以真下釋不起者。以真如有二義。一不變義。二隨緣義。今此門中但約不變。以顯其體。不約隨緣。故雲不起。所顯謂體大能顯即此門。能顯為詮所顯為旨。真如與體蓋是一義。故雲即也。以是下因顯唯示體大也。起動者。即隨緣義。以隨緣故成生滅門。染淨即生滅相也。即此染淨為能示之詮。三大是所示之旨。二義各別。故雲又分也。能所下揀異前門也。若喻顯者。一心如水。真如如濕。生滅如波。是水濕相。即示。水體。是水波相能示水之自體(濕體)相(八功德相)用(鑒像潤物)故。   疏體謂下。二釋後一句文二。初釋本文二。初別解當文。本覺者。即是前之真如。至此門中轉名本覺。以對治故名本。對不覺故名覺也。即此本覺是生滅家之自體也。此顯生滅別無其體。全攬本覺為自體故。生滅因者。或問。若此本覺是生滅體者。本覺即是真如。何故說為生滅自體耶。故此釋之。謂生滅之相。起時實賴真如為因。以真如不守自性。為無明熏。成諸染相雖成染相其體不變。以不變故。熏彼無明。令厭生死樂求涅槃。漸起始覺成其淨法也。如是染淨皆由真如。是故真如是生滅體。故下文雲。依如來藏有生滅心。又雲。所謂以有真如法故。能熏習無明。乃至名得涅槃。成自然業。亦辨體者。謂前真如門當體是體。此生滅門以真如為體。若無真如之體。生滅終不能成故。此門中須辨體也。翻染下明示相用也。淨相即相大。謂大智慧光明義等。業用即用大。謂報化二身等。是以下指文結示也。以生滅門中文科兩段。初釋能示生滅心法。即生滅因緣相等。後辨所示三大之義。即體相用等。下文具顯。   疏何故下。二通前料揀諜外難可見。以所下釋也。前雲。能示顯詮旨不一。今雲。自體顯詮旨不異。此門雖即能所有殊。非謂所詮在能詮外。今顯非外故。雲自體等。斯則生滅是真如家相。真如是生滅家體。體相雖異而不相離也。其猶波水。雖異豈得水在波外耶。故知其水是波之自體也。   疏問真下二釋妨難也。問意以兩門敵對。而難詳之可了。答中真如下二句牒門立理。不必由起者。真如本自立。不藉於生滅也。自性本常。豈因他有。由無下正釋。謂有起必有相用。無起但唯存體故。前門中但只言一也。生滅下二句牒前立理。起必賴不起者。異於前門也。若無不起之真如。何有起動之生滅。如無其水。豈有於波。故須藉之。起含不起下正釋。真如舉體成生滅故。今生滅含於真體也。猶水起成波。波含於水。由是此門不唯示於相用。亦示體也。故雲具示。   疏起下等者。如論雲。復次真如自體相者。一切凡夫聲聞緣覺菩薩諸佛無有增減。乃至真如自在用義。故即有六十四行論文。正是此所起也。體大疏言真性者。真謂揀非偽妄獨顯圓成。性謂自體常住不變不異。即揀諸法空性也。深謂豎窮三際無去無來。廣謂橫遍十方非中非外。凡即六趣差別。聖即三乘不同。染即穢土極於三界。淨即淨土盡於十方。然凡聖染淨各通二報。今約別論故。凡聖屬正染淨對依也。以諸法雖廣不出依正二報。正中不出凡夫聖人。依中不出淨土穢土故。舉此四以攝一切無不盡也。皆以為依者。上之四法並用真如之體為所依故。故華嚴雲。未曾有一法得離於法性。下文雲。如是無漏無明種種業幻。皆同真如性相。楞嚴雲。一切世界因果微塵因心成體。既為一切所依。體大之名由此而立。論真如平等者。謂真性於一切法中。為平等體故。如像中鏡。非同諸法本空。空故平等。如鏡中像。疏隨流等者。約染淨二義顯不增減。在文可見。以性非染淨故。染淨皆空故。良以下結成上義。染淨約法始終約時。謂隨流為始。反流為終。下疏所說以眾生為前。以佛為後。前後即始終也。或即此段別約橫豎。以顯平等之義。染淨不虧者。橫說也。以見在生佛位中無虧缺故。始終不易者。豎說也。以過去未來無改易故。前約多人同時說。此約一人異時說。雖一多同異橫豎別論。皆顯真如平等之義。   二種等者。謂如實空如實不空之二也。空謂不與妄染相應。不空謂具性功德。今如後義。故下文雲。所言不空者。以顯法體空無妄故。即是真心常恆不變。淨法滿足則名不空。不異等者。謂一一德相即是體性。故不異也。非謂藏為能具德為所具故。有性言故下文雲。具足如是過於河沙。不離不斷不異。不思議佛法不同生滅之相。定差別故。性相異故。可知見故。如水八德者。即阿耨池水。具八功德。一甘。二冷。二軟。四輕。五清。六不臭。七飲不傷喉。八不傷腹。不異之義。合法可知。   三用大疏二。初釋文。隨染業行者。謂隨彼彼染幻眾生。起利他行。即是如來不思議業。故雲業行。若將隨染門中反染之業行。為此用大者。恐非文意。以彼但是能顯之淨法。未可便將為所顯故。學者詳之。報身即三賢已上之所見者。化身即二乘十信已下之所見者。粗即化身隨類各應。各見不同。非受樂相故。細者報體平等佛身。身有無量色。色有無量相好。所住依果亦復無量。種種莊嚴具足樂相故。世善者。謂有漏熏習善根力故。起十善等。此但有漏不逾人天故名世也。出也者。令厭生死樂求涅槃。此皆無漏。超過三界故言出世也。於中雖通三乘。究竟唯以一乘而得滅度。下文用大廣顯其相。   疏何故下二通妨諜難可知。以不下正釋。若善因果內順真如外治諸惡。此法若起從因至果。能感勝處故。得名為真如淨用。以從真如內熏所起報化二用所發。今茲用大宜發此法。若不善因果內違真理。外被善治。此法若起。從因至果能感苦處。何名淨用。以從不覺所生塵勞發現故。故此文中不言不善也。若爾下轉難可知。釋雲下重釋。雖是惡法。以是不覺迷真所成。所成之法不離真體。如水起波不離濕性故。下文雲。以依真如法故。有於無明。又雲。依覺故迷。若離覺。性則無不覺。以違下結成前義可知。然此用大正是果上二身。如下具說。今疏以善為用者。乃是旁義。亦即以所生顯能生也。然論不言滅惡者。以善起必惡滅故。   標果望因者。諸佛即果。本即是因。以諸如來本所修行因地之時。無別所乘之法。唯以此心為其所乘。而至究竟。   舉因望果。在文可見。此中如來並前諸佛。皆約自受用報身所辨。非謂應化知之以成運者。運即是乘二義無別。但文變耳。或可二義不同。謂乘以運載為義。今前段約佛本乘。方有載義故。疏雲。以解乘。今文約從因至果運義始彰故。論雲。到如來地。疏雲。以成運也。然佛是已乘菩薩是當乘今乘。於中皆含自運運他之義。即始下出能所乘體也。始覺為能乘者。即前佛與菩薩也。雖滿分不同。俱屬始覺能乘智也。本覺為所乘者。若約今文。即前一心法為所乘。以對始故言本覺也。若約三大。言之則用大為能乘體相。二大為所乘。然用即始覺體。相即大覺。大即是乘。持業釋也。乘大性者。但證本覺是乘之大性。或雙證本始也。由是前來標宗。但言法義不別言乘。今但次於三大言之。亦不別舉題目。解釋分中意亦如是。   解釋分者。前雖義宗略立。理趣未詳。若不解以廣文幽旨。如何開釋。此令生解已見前文。故有此分。   微列中疏所立等者。即前分中所立一心法二門三大之義。彰顯開示令生正解。由是正義解。此即成正解也。遣異計者。非正道理。妄生計著為患頗深。固宜除滌。趣正等者。發心趣道。行相差別升降不同。今當分別。令其修證無惑混濫也。斯乃正義顯示令解。邪執對治令遣。道相分別令行。又正義為能治。邪執為所治。正義為所趣。道相為能趣。皆為正義。有後二文也。   釋上等者。謂釋前分之中。所言法者。謂眾生心。是心即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開門中論二門者。謂一心上有其二義。義具能通出入。故目之為門。能通者。謂真如生滅互相通故。又此二門通一心故。通一心者。正是此段以一一門。皆言心故。互相通者。以真如門有隨緣故。通於生滅生。滅門有體空故。通至真如也。出入義者。謂眾生迷惑流轉。即出真如門入生滅門。若覺悟修證。即出生滅門。入真如門。既成道已。即卻出真如門。入生滅門開悟眾生。能事既畢息化歸真。即卻出生滅門。入真如門安住祕藏也。   疏二。初釋一心具二門。又二。初標也。一如來藏者。以二義不分。故雲一也。若例言之。即染淨凡聖空有理事等。皆一也。此之一義為顯不二。強名為一。非是數法故。經雲。一亦不為一。為離諸數故。   疏一約下二釋中二。初真如門又二。今初正釋。約體等標立也。非染下釋上絕相。以顯一體。謂染淨生滅動轉等。皆屬於相。表此俱無故言非也。平等下約體以結平等。約豎結以無高下。故如經雲。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一味約喻結。猶如大海同一鹹味。性無差別約橫結。淨名經雲。一切眾生皆如也。一切法亦如也。眾聖賢亦如也。至於彌勒亦如也。又平等一味絕相也。性無差別約體也。故雲約體絕義相。   眾生下二引證。此正引前。段淨名經文。彼文之後。乃雲。諸佛知一切眾生畢竟寂滅即涅槃相不復更滅等。今疏取意。故文少異。下皆如此。   疏二隨下生滅門中三。今初正解隨緣等標立也。謂隨下釋。謂以無明熏真如。起妄心妄境。成一切染法。真如熏無明。滅妄心妄境。成諸淨法。廣如下釋。染淨雖成下釋妨。或曰。既隨熏動。雲何復說眾生如耶。故此釋之。正於動時動處。元來不動明。非相不動故言性。顯非暫不動故言恆也。或曰。性既不動。如何能成染淨。故雲。正由不動能成染淨。斯則反成上義。謂若性自動同生滅相。即當時滅不能自立。尚不自立。將何成於染淨。實由不動故能成也。   是故不動下二結指。謂以隨熏動時性未嘗變故。得生滅門中有真如也。故雲。不動亦在動門。若真如門中。則未必有生滅。生滅門中則必有真如。以生滅藉真如。真如不藉生滅故。略如前釋。廣在下文。是故下指文。本覺者。即生滅門。初雲。此識有二種義。能攝一切法生一切法。雲何為二。一者覺義。二者不覺義等。即彼覺義便是生滅門中真如。名為不動。但以至此門中。別約形待義邊易名為覺。上文等者。即立義分中雲。是心生滅因緣相。能示摩訶衍自體相用故。彼之自體亦即生滅門中真如也。此上兩段正是動中有不動義。   勝鬘下三引證。通證隨熏動轉。動中有不動義。不染而染。即真如成生滅。染而不染。即動中有不動。如來藏即真如。無明七識即生滅阿梨耶識。即上二和合也。謂真如隨緣成梨耶識。以成識故。與無明共俱亦可如來藏即是梨耶。但以通相別相而異。故雲。如來藏名阿梨耶識。故經雲。佛說如來藏以為阿賴耶。惡慧不能知藏即賴耶識。亦云。如金與指環。展轉無差別。大海如梨耶。波如無明七識。水即如來藏以從無始時來真妄和合。未曾捨離。故雲。常無斷絕。如來藏者。即所熏之淨性。虛偽惡習即能熏之染幻。識藏即所成梨耶也。為善不善因者。謂此性隨善緣。起諸善法。性即為善因隨不善緣起諸不善法性。即為不善因。隨善受樂性在其中。隨惡受苦性亦在中。故雲與因俱。若生等者。循環諸趣生死無窮。藏性於中隨而遍受。而其體性未嘗去來故。經雲生滅去來本如來藏。如技等者如人作戲變改服章。體是一人。初未曾易故。彼文雲。心如工技兒。意如和技者。五識如音樂。受想觀技眾。如人弄師子。人入師子活。人出師子死。淨因無明時。當知亦如是。圭山雲。樂人本是一形軀。乍作官人。乍作奴。名目服章。雖改異。始終奴主了無殊。此等下結指。如上所引。並說真如隨緣作。生滅動中有不動也。   疏然此下二攝二門歸一心也。舉體等者。謂真如舉體成生滅。生滅無性即真如。是故生滅現時。全真體現。真如顯時全生滅。顯舉一全收。故雲融通。以融通故真無真相。妄無妄相。真妄相即一體無異。故雲。際限不分。既而不分際限豈更存於體相。故雲。莫二波水之喻。可以比知。無二處者。即此真妄融通之處。實性存焉。此之實性為諸法主。即是諸法中之實性也。又表非二邊故名中。離諸差別虛相故名實。此上二句是約中實。以解心也。故經有中實理心之言不同下約靈鑒以解心。謂虛空體亦無二邊。亦非差別虛相。然但昏鈍而無靈鑒。今此實性自在靈通。覺了不昧故雲不同等。故祖師雲。空寂體上自有本智。能知知之一字。眾妙之門。大抵意雲。於一切染淨融通法中。有真實之體。了然鑒覺。目之為心。斯則體相不二故。雲一中實。神解故雲心。   立中疏二。初正釋二。初對前諜文可見。   二以一下釋今文意三。初總標意。含通別者。釋前文意也。前文以二門未啟。但約一心通總包含而說。故雲。攝不言各也。今分下標今意。謂今文中二門既開。每門之中皆各自攝一切法也。若無標揀。將謂二門共攝一切。則有攝法不盡之過。故言皆各也。   以真下二別釋相二。初約二門各攝解二。初正釋。通相者。以真如門不分染淨。雖攝染淨皆同性故。所言相者。謂義相也。以此門中顯示染淨融通之義。故雲通相。以染淨等法。入此門中□為一昧。真如之理更無差別。故雲。無別染淨等。故得下結可知。別顯等者。隨流反流。各不相是。功德塵勞歷然有異。眾生諸佛凡聖宛然。淨土穢土優劣不等。無所不該者。謂一切雖多不出染淨。既攝染淨。是故論雲。攝一切也。   通別下二結成。謂通相別相。二門雖殊。所攝之法更無差異。故雲齊無所遺。   又以下約二門互攝解。前約二門各攝。通別不同齊門。而說攝義有異。初門通相但明融攝。融則染淨無別。故名為通。後門別相。乃是該攝。該則染淨不同。故名為別。今此文中不分通別。只就一義左右說之。便成二門各攝之義。今文所說生滅攝一切時。即是真如攝一切也。以生滅無體全即理故。故雲還攝等。又真如攝一切時。即是生滅攝一切也。以全事之理。非別外故。今此疏文猶闕後義。應合更雲。真如既是諸法真性。離真性外無別諸法。還攝生滅門也。若有此文。於義方足。成互攝也。斯則生滅門攝法時。真如門法亦在生滅中。真如門攝法時。生滅門法亦在真如中。如是則真如中所攝。染淨即是生滅門所攝染淨。無二無別舉一全收。故雲。二門互攝故下結雲。齊攝不二也。問疏主何故不說真如攝生滅門耶。答前文通相已含此意故。不復言也。   以此下結成一心。良以二門相攝。理齊鎔融不二以不二故得名一心。斯則二門一心體無別異。若約義別說。則一心是總。二門是別。又於別中。真如約體。生滅約相。若克體圓融。則性相無二。即是一心。今既二門互攝。全奪兩亡。唯是一心更無別法。故今結成為一心也。   疏問二門下二通難二。今初二門示義。通局難。初句指定前義。何故下引文正難。意雲。真如既攝生滅門。何不同彼示三大。生滅既攝真如門。何不同彼示一大。示義既差攝法須別。攝法若等示義應同。如何攝法即同示義。卻別耶。   答中初句標定其門。不壞下正明行相。謂染淨之相全攬理成理非可壞。全理之相亦不可壞。以不壞故。攝生滅盡成今相攝義。以泯下為即理故。令染淨相亡泯不存以不存故。唯真體在。故成前文。唯示體也。生滅下標定其門。不壞下明理。在事中以全理而成事故。事起而理不壞。成今相攝義。斯則事為能攝理為所攝。以成下明事理俱存。成前具示義。成事故示相用二大。體不失故。示於體大。   疏問前下□性相存泯不齊。難問意可知。但躡前門相不存義前難後門理不失也。   答中前四句顯二門存泯之由。各初一句所以後一句定義。生滅等者。事依理顯故。理為事本故。如波必賴於水。故下文雲。依如來藏有生滅心。理不失者。理若已失則無生滅也。如水失則無波。故論雲。若無空義者。則無道無果。未必等者。真理本有不假緣成。如水不藉於波故。真如門中直雲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等。不言依生滅有泯相。相不存者不泯則已。泯則不存。入理自亡何存生滅。如水澄靜。豈存波在。下文雲。以一切法皆同如故。相不存下四句躡前正答相不存者。相存則可示於三。不存但合示於體。理不失等者。生滅相起理又不亡。不具示三於理如何。是故下結答。雙示可知。   疏不可相從者。從順也。事理別故其猶水火。敵體相違。豈能互攝。未容等者。若分二別可言影互相攝。今唯一心。影攝何法。斯則二別亦無攝義。一心亦無攝義也。論不相離者。意明不一不二。不一故二門各存。不二故唯是一心。以是一心故不相離。以不相離故能影攝。即反前責意也。疏以體下。體即真如。相即生滅。真如隨緣成生滅。生滅無體即真如。由是反覆言之故。不相離也。金具者。金喻真如。具喻生滅。相收之義在文可見。良以下結喻例法。良者。實也。以者。由也。實由金具二門未曾有異。故雲一揆。揆謂端揆即齊等也。由不異故舉金時。遍收具盡。具全體是金。舉具時遍收金盡。金全體是具。此義下例法也。此義者。即此不相離義也。舉真如時遍收生滅盡。生滅全體是真如。舉生滅時遍收真如盡。真如全體是生滅法喻正等。故雲亦然。然猶如是也。◎   起信論疏筆削記卷第六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44 冊 No. 1848 起信論疏筆削記   起信論疏筆削記卷第七   長水沙門子璿錄   ◎疏釋上等者。立義文雲。何以故。是心真如相即示摩訶衍體等。今此正釋也。科動靜不一不異。如次是前二門。與不相離義。頓說實難故成前後。觀智境者。以體非名相之法故。言念之所不及言念尚所不及。豈落見聞。唯久修觀智。方得相應。所以說者。意令如此用心也。故下文雲。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乃至若離於念。名為得入。亦如楞伽雲。真實離文字修行示真實。次後科雲。生信境者。以有空不空二種義相。既容言說故。得聞者生於信心。所以說者亦意令生信也。故下文雲。依言說分別。有二種義等。亦如楞伽雲。言說別施行分別應初業。   疏釋上真如義者。彼雲。是心真如相。今且釋真如兩字。   論即是下二示法也。疏二。初釋上句二。初釋一字二。初約當體釋。無二真心者。豎窮橫遍。為一切法平等所依。依正凡聖唯此為體。離實相外更無別法。故雲無二。揀非偽妄靈鑒不昧故名真心。此非下揀濫。夫言一者。見數之首。今非此等也。謂如下明一之相。謂真如之理虛通圓融。於一切法平等平等。體非別異故雲一也。   又對下二對二釋。斯但對下空不空二以稱一也。下但約相。今唯顯體亦非算數。   依生下二釋法界。諸有聖法依此生故。即菩提涅槃十力四無所畏等。是聖人所證所得之法。故名聖法。故圓覺雲。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流出一切清淨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羅蜜。教授菩薩。因義者。法即聖法界即是因。能生聖法故雲法界。問據前所說真性是凡聖染淨通依。何故此文獨言聖法因義。答此中乃是以勝顯劣也。非謂揀於凡法。聖法尚依。豈況凡耶。此約終教故作此釋。若就圓教事理無礙相。即相入渾融含攝。為一真法界也。   疏二門之中下二釋下句三。初釋大總相。別相者。生滅門。總相者。真如門。然亦下釋成大義。謂別相之中所有染淨諸法。此門收盡竟無所遺故稱大也。故次文雲。一切法離言說相等。斯則揀非別故言總。收別盡故言大。然論總相有於四種。謂下中上上上下者。謂一切有漏皆苦。理通苦樂名為總相。不通無漏乃名為下。中者。謂一切行無常。理該三諦。名為總相。雖通無漏不兼無為故名為中。上者。謂一切法無我。理通四諦名為總相。猶是真詮(真諦)未窮實性(第一義諦)但名為上也。上上者。謂真如是一切法之實性。遍通凡聖。情與非情無所不該故雲上上。論所明者。當於第四。超勝前三故。雲大總相也。   此一下二釋體字。全作生滅。即事法界。全作真如即理法界。既是一體所為則令二無障礙。即是理事無礙。法界也。二皆言作者。生滅即隨緣變作。真如即轉改其名曰作。二義俱無能所義言作也。   軌生下三釋法門。軌謂軌則。物謂眾生。解即智解。謂諸眾生內有熏習之力。於此法界體上生始覺智。智起反照。常依法界軌則而修。即不空不有無我無人等。是法界軌則。始覺之智依而行之。故下文雲。順本性故修檀波羅蜜等。圓覺亦云。流出波羅蜜等。教授菩薩。然法更有任持之義。今以順文。唯取斯義。聖智等者。謂法體虛通以能容。彼聖智出入故受門稱。遊即出入也。謂入則自證出則利他。佛及菩薩皆有二義。然唯局登地已上乃至究竟。不通凡位故雲聖智。以地前未發無漏。未能親證故。前科雲觀智境也。   論所謂下三釋成。釋法體者。論雲。心性性即體也。反顯心相不妨生滅。即屬後門。隨妄不生者。隨無明九相之妄。妄生而心性不生。約治不滅者。約始覺反流四位治染。妄滅而心性不滅。此約妄生妄滅。顯心性不生滅也。修起不生者修行顯起大智慧光明等。及十力等功德生。而心性不生。處染不滅者。處於生滅垢染。十力等功德滅。而心性不滅。此約淨生淨滅。顯心性不生滅也。世間不破者。明真如流轉世間。世間有破而真如不破。不破即不變義。故下疏雲。在染不破。出世間不盡者。謂修行故。真如顯出世間。世間盡而真如不盡。故下疏雲。治道不壞也。   會妄顯真者。意令體妄。即是不須待滅也。如經雲。色即是空非色滅空。論二初會妄。疏妄執等者。謂聞前段真如是總相法門。體即真如舉體作諸法。若爾。應知諸法生滅。即是真如生滅。何故乃言心性不生不滅。釋意雲。諸法本無說何生滅。如見空華本自無體。說誰生滅。   論若離下二顯真。疏疑者下徵其所以。可知。釋雲下正顯文意。又若下反以釋成。皆可解。誰是病眼者。須知見空華者。是病眼。若眼明淨必不見華。楞嚴雲。若無翳目而能見華。雲何晴空號清明眼。應知見諸法者。是曰凡夫。不見法者斯曰聖人。聖人稱實既不見於諸法。當知諸法凡夫妄見。實無生滅也。諸法既無生滅。真性何曾動搖。是故前雲不生滅也。   論是故下三。初標舉能離。疏是所執下二句解是故二字。是故者。指前二段為所以也。所執空即指前無一切境相。真心不動即指前心性不生滅也。由斯之故。遂得一切諸法即真如也。然此二句又迭互相成。乃由所執本空所以真心不動。又由真心不動故。得所執本空。其猶萬像本空明鏡不動。由此下正結真實。由此二字指前所以。一切下正顯真如。即釋論中一切法下文也。此中顯真而舉一切法者。以其性不離相故。一切諸相性所成故。人皆執相以迷性故。今約相而顯性。令知相即無相唯一真如。觸境對緣任運合道。動靜施作無非妙門。然此論中從本之言。與下畢竟之言。相望互成影說。謂從本二字約望過去。以顯真義。謂非是先來不離言等諸相。而今方離。以從本已來便自離相。影取未來畢竟如是下。畢竟二字。約望未來以明如義。謂非是只於今日。平等不變不破。以盡未來際畢竟平等不變不破。亦影取過去從本以來便自如此。又此二義各通下三句而轉。又一切法言亦通下畢竟而轉。思之可見。   論離言下正顯所離二。初離妄相以顯真。疏言語路絕者。上句即音聲不及。下句即名句文不及。既聲名句文不及。即當言語路絕也。非聞慧境者。聲名句文是所聞故。意言分別者意言。即是分別也。以形口曰言。在意曰分別。今以所分別與所言同故。雲意言也。夫人發言。皆意中之事故。詩序雲。情動於中而形於言也。心行處滅者。以相是心之行處。行猶緣也。既離於相心無所緣。所緣既無能緣亦絕。無相真理何思慧之所及乎。離偽等者。偽則瑜似真金。妄謂影如本質。凡是有名相。法悉皆偽妄。故金剛雲。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又楞嚴雲。幻妄稱相。以偽妄故。則非是真。今既離於名相。即非偽妄故名為真。離異等者。謂有差別有變異。可破壞也。今既皆離故名如也。又若約的訓。如者似也。夫法異則不似。不似即非如。今既不異。不異即相似。似即如義也。故圭山雲。謂此實體於未來。常如過去。於色中常如受中。真實相如非為妄似。展轉釋者。為何畢竟平等。為無有變異故。因何無有變異。為不可破壞故。又不可破壞者。為無有變異故。無有變異者。為畢竟平等故離世間者。世謂遷流。間謂墮在其中以差別變異破壞。是世間法。今皆反此故雲離也。非脩慧境者。脩即是定非定境也。夫苦空無常不淨等。皆是定所緣。故正智相應者。即如之智證即智之如。除此之外莫能及焉。故下文雲。以離念境界唯證相應。故從上來下乃是通斷前後二文。仍辨下段之意。以對非三慧境也。   論畢竟下二離異相以顯如。疏雖遍等者。在染時與在淨時同。謂凡夫真性的同諸佛真性。如淨室空與穢室空等。此約同時橫說也。在緣者。謂在染淨緣中過去如現在。現在如未來。猶昨日空與今日空等。染淨雖自改變。真如於此無遷異也。又染緣即以生相為始。業繫苦相為終。淨緣即以覺滅相為始。覺生相為終。真如於中竟無改變。此約異時豎說。不同有為者。是無作法故。體若虛空欲何破壞。在染不破等者。隨流則妄染起。而真體無損。反流則妄染壞。而真體如舊。故圓覺疏雲。處生死流。驪珠獨耀於滄海。踞涅槃岸桂輪孤朗於碧天。   論唯是下三結體立名。法體者。一心即是法體。故前文雲。所言法者。謂眾生心。諸法既無故唯心在。如萬像本空唯是一鏡圓覺雲。諸幻盡滅覺心不動。依義立名者。於一心上依離偽妄變易之義。以立真如之名。   疏言教非實等者。以權設故因緣有故。意令假其有言以契無言。無言之理可以證悟。有言之教不可取著。取之即成認指亡月也。十地論說隨聲取義有五過失。一不正信聽既逐聲不會深意。二退勇猛由不正信則無勝解。不能決定。三誑他由不會故。或以深為淺以淺為深。四謗佛執權為實。或執事迷理。便謂如來言成虛妄。五輕法以謬解成性聞深不重。釋無實所以者。以一切境界。皆從妄念所生。念尚無體。況所生法而是實耶。故前文雲。一切境界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心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由是一切言說。皆是假名無有實體。性不可得也。疏恐諸下敘外疑可見故。今下以釋論也。若據疏意從一切言說下儘是釋前故名真如四字也。在文可見。然此釋疑之文。合在次前文下註釋。方得文便。學者應知。不相違者假名與離名雖言異而義同。良以等者。凡是有名。皆依相。立真如無相所立即空。以遍計所緣不入真實故。故楞伽下引證名相俱遍計也。相從想生名依相立。不離相故。故曰相。隨緣此相名又生妄想即遍計心也。然此段論以愚詳之。從以一切下。四句合是前科所離相中釋所以也。疏文節釋科解俱不穩暢。今於疏外略助一解。或問曰。何以真如體。上離前言說等相耶。故論釋雲。以一切言說假名無實故也。此之二句乃是釋前離言說名字二相所以。也謂心性真實不與虛妄相應。言說名字但是虛妄假有。無其實體不與真合。是故離也。但隨下二句文通兩勢。一則釋前離心緣相所以也。以心緣之相但是隨彼妄念而生。念無自性緣相何有。故雲。但隨妄念不可得故。故字通於前段。以真體無念。念則違真是故離也。二則釋前假名無實所以。此如疏解。譯者務簡兩段一釋。此文之巧略也。從言真如者下方是釋疑。疑曰。前雲離言說等相。以顯真如無相。今復結雲。故名真如。豈非言說等相耶。故此牒而標雲言真如者。亦無有相。疑者復雲。顯言真如正是名相。何謂無相。故論釋雲。謂言說之極。因言遣言也。意雲。非謂立此真如一名。便滯於相。以寄此假立之極名。以遣於言相也。有智至此希為詳焉。餘文如疏。立名分齊下敘疑答釋。文並可知。諸名邊際者。如極微是色邊際等。今真如是名之邊際。故此名後更無名也。十種名者。一法名謂蘊處界三科。二人名謂信等五十二位。三教名謂修多羅等十二分。四義名謂蘊處界等所顯義理。五性名謂無義文字無所詮表。不生義解。六略名謂眾生等。七廣名謂眾生等各有差別義名。八不淨名謂凡夫等。九淨名謂生滅即真。十究竟名謂真如也。故偈雲。人法及教義。性略及廣名。不淨淨究竟。十名差別境。遣於名者遣於諸名也。若不立此極名。不能遣於諸名。例如扣犍息喧。若無此聲。不能止於諸聲也。若存等者。若存真如名。亦同不遣名。雖是極名體畢竟假。存而不亡。豈稱法體。須知雖立真如之名。名即無名。無名之名故曰假名。即是離名也。故淨名雲。文字性離即是解脫。學者至此雖因名而生解。必亡名而證耳。疏一雲下。克就真如自體釋。可知。妙智等者。既無名相則非心識所緣。但唯微妙真智觀行所及。謂遍計所緣是假。假故可遣。妙智所證是實。實故不可遣。圓覺雲。諸幻滅盡覺心不動。前則能所皆妄。此則能所皆真也。二雲下會顯生滅無相釋。意明非謂以真如體遣生滅法也。何以下徵起下文。以法下釋有二意。初約唯真無法解即約真如門釋。但有真如更無餘法性何可遣。又以下二約有法無性解。即約生滅門釋。雖有染淨自性本空。何用更遣前如鏡體無像。後如影像即空也。外人下約真如門釋。離妄情者名相俱絕情有理無。若使可立。焉能離妄。故下文雲。以離念境界唯證相應。故又生滅下約生滅門釋。生滅無性。無性故即真。真本自立。故雲不待。斯則真如本立。更不須待立生滅法。以為真也。其猶於波本自是水。何須待立以為水耶。何以下躡前徵起下文。真故下約真如門釋。夫真者。非偽非妄。如者。不變不易。今若可遣即成偽妄。可立即成變改。以先不立。今方立故。又生滅下約生滅門釋。以真如從本以來舉體成生滅。生滅無性。常即真如。如是性相曾不捨離。以生滅顯時。即如體顯也。斯則本自顯然。何須更立。   離言者。不可說故。絕慮者。不可念故。以前文雲。離名字相離心緣相。故此結也。然一切眾生從無始來。執相迷性不能即妄會真雖終日行而不自覺故。今示真而約生滅也。學大乘者。須終日不食終夜不寐。以思此事。何曾是無聖凡依正空色等時。何處真體不常顯現。何有一法不是性。為何有一法體不空寂。又空法何嘗得離真性。苟或不同。此說則墮斷常。無有是處。是故論中每節顯真。皆言一切法也。   論若如是義者。指上不可說不可念之義。論諸眾生等者。既發言違理動念乖真。諸眾生等唸唸相續。未曾離念。欲得不乖如何隨順。欲得契證如何造入。   論可說者。即所說也。念亦如是。疏念即無念等者。謂知念諸法時。本無能念所念非謂滅。此令無以念體本絕即無念也。故圓覺雲。於諸妄心亦不息滅。非滅下雙釋。即念無念以離二邊。若滅念令絕即墮斷見。若不知念即空。即墮常見也。今既不滅復知即無故免斯過。此則即言忘言非都不語。即念無念非都不思故。經雲。無離文字而說解脫。文字性離即是解脫。下文雲。眾生迷故謂心為念。心實不動。若能觀察知心無念。即得隨順入真如門。於一下結益。只於一念無念。已離二過。二過既無。乃順中道法性。即不乖真如也。又亦等者。前則直就法體說。念即無念。此即起念之時用觀。觀察能念所念已起未起。了不可得。說亦如是。故雲等也。雖未離念者。如是。觀時。粗念不起細念猶存故雲未離。如但得火滅火杖猶存。而順無念者。常觀無能所故。如是觀時即是順無念也。如下文雲。若有眾生能觀無念者。則為向佛智故。如上等者。以前來所說但是入理之方便故。前疏雲答方便觀。即能等者。由前觀察純熟。便能離此能所之念。契於無念真理。以真無能所念想。今既離此。則能契真。正觀者。此觀正與真如相。當如匣與蓋也。又正者。聖也。位當登地已去名為入理聖人。前之方便即當地前。契入即證義也。以離能所念故。得證真如名為契入故。唯識雲。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然上所說。且約一分得無漏。正智名離念得入。若約究竟離者。唯妙覺一人而已。智行處者。真如是正智所遊履處。明非倒惑所行之處。故華嚴雲。甚深真法性妙智隨順入。又亦等者。前解約所觀念無。今解約能觀亦無也。觀念之心。此心名為知。無能所之念。苟存斯念。然亦不入擬心即差故。故圓覺雲。離遠離幻亦復遠離。得無所離。即除諸幻。荷澤雲。妄起即覺妄滅覺滅。覺妄俱滅即是真如。然則如體離念動即乖真。苟能知念無念觀察不息。如是隨順還有入期。冀諸行人勤修妙智。然據前之問答。雙明說念後答。正觀中不論於說者。以細況粗故。心念微細尚須遠離。言語粗淺豈得存焉。◎   ◎釋真如相者。前雲是心真如相。自此之前已釋真如兩字。從此向後方釋相之一字。初總標論。復次真如者。問此既說真如之相。何不牒雲相耶。答以從無相中辨相。相即無相不異離言之法。故又相即義也。今於真體之中開說二義故。雲有二種義。義即相也。一味者。前雲一心一法界故。然且約理離諸相故。強名為一。而此一相即不可得。法句經雲。森羅及萬像。一法之所印。一亦不為一。為欲破諸數。淺智之所聞。見一謂為一。幸諸深智者忘懷而體之。有二者。既容言說分別故。有一二之相也。不可隨言者。前雖顯體離言。不可執為無說。以有二義故。今雖分別二義。不可取為有相。以相即無相不異離言故。故不得隨言執取也。但為下必若無言。憑何信解。必若有二法體。全乖證入絕分。引文可知。   二略辨疏無妄染者。以如實體中本不與九相六染相應。故名為空。不是真體是空。如實之空者。如實是真性空。是無妄染。如實之空依主釋。如言瓶空。蓋為瓶中無物。非謂瓶體是空。涅槃經中具有此喻也。論究竟者。至極義。意明立空之言至極只為顯於真實也。遂能等者以妄空為能顯。真實為所顯。不因彼妄空。焉知此真實異妄無體者。妄攬真有真元自有。故雲異也有流者。有謂三有二十五有。流即四流九流。以彼諸有煩惱。能漂溺群物故總名流。即根隨等共有二十六使。此論即三細四粗。如是煩惱多不可計。故曰恆沙。若準此論所說。即過河沙數。理實無量。豈止河沙。若有定數。恐非了義。所言異者。彼曰煩惱。此名功德。彼染此淨彼空此有故。相離者。妄體本空無可相隨故。下文雲。一切煩惱染法皆是妄有。性自本無。未曾與如來藏相應故。無上法者。即大智慧光明義等。是佛所證之法。故雲無上。此皆即性之德。德皆是性不相捨離。故曰相隨。   初略明疏能所分別者。即心境也。染法雖多統。唯此攝故。論雲一切。而疏雲能所。下即心境別明所取相者。即境界相。於中有色香味觸等不同。故雲差別。能取見者。即智相相續等。於中分見聞覺知不同。總名能取。即下分離識也。此即約雙遣心境釋。又以下約唯遣境界釋。前二句但說境無。此則出境無所以。謂凡是境界皆從心念所生。心念既無。境從何有。故前文雲。一切境界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於念則無一切境界。據此是本識中能見相也。以與智相生境取境功能別故。良以下通釋文意。情有理無者。妄情中有。真理中無猶如空華翳病故見。理有已下反前可見。故不相應者。結前妄法。理中既無說何相應。斯則卻與情為相應。以從妄念生。故離念則無一切法故。   論當知下二四句。初有無四句。疏離妄有者。謂人執有故言非有。若無所執約何言非妄有之言。攝一切相。惑者下為不了非有之言。是遣情執之有。卻認法體是無。今此釋雲。上但以非非汝執有。不道此法便是於無。故雲非無。雙非是真法者。將謂真如是非有是非無。故破雲。非非有相非非無相。此皆上非字是能治之藥。下三字是所治之病。釋雲下細詳可解。此中前後四箇謂字。前二箇中。上是計謂之謂。下是言謂之謂。後二例之。還立等者。執第一第二句同時有無相。並為真如也。非許雙是等者。我若單言非非。則從汝雙執有相無相。我以兩非和非有相非無相。一時非卻。何以迷倒雙執有無。故今論雲。非有無俱相。俱相者。即有無同時也。今皆非卻。   論非一下二一異四句。疏準前等者。但前約有無此約一異。二執不同。餘皆無別。但如前疏配釋可知。然執下結總攝別謂眾生執取無量無邊。根本從此二四句起。所以百非只約此說。義見前文。故廣下引例。皆非真實者。是妄計著不稱實理。同此有無一異二四句也。所執不同者。四人各執一句。有即有句。是此初句所遣也。非有即無句。是此次句所遣也。俱即亦有亦無句。是此第四句所遣。非即非有非無句。是此第三句所遣。一等例此配之。隨次配者。如上配為四句。然但一向就彼所配。非與此論相配。皆是妄執。故雲非真。四宗外道者。一數論外道執有等性與諸法一。即當有句。故彼破雲。此執非真。所以者何。若青等色與色性一。應如色性其體皆同。五樂等聲與聲性一。應如聲性其體皆同。眼等諸根與根性一。應如根性其體皆同。應一一根取一切境。應一一境對一切根。又一切法與有性一。應如有性其體皆同。二勝論外道說有等性與法非一。當非有句。此亦非真。所以者何。若青等色與色性異。應如聲等非眼所行。聲等亦爾。又一切法異有性者應如兔角。其體本無。乃至廣破三。無慚外道執有等性。與彼諸法亦一亦異。當於亦有亦非有句。此亦非真。所以者何。若有性等。與色等一同數論過。與色等異。同勝論矣。一異二種性相相違。而言體同。理不成立。一應非一以即異故如異。異應非異。以即一故如一。乃至廣破四邪命外道執有等性與彼諸法非一非異。當非有非非有句。此亦非真。所以者何。汝此所說非一非異者。為但是遮。為偏有表。若偏有表。應不雙非。若但是遮。應無所執。有遮有表理互相違。無遮無表言成戲論。乃至廣破如是。世間起四種謗。謂有非有雙許雙非。如次是增益損減相違戲論。是故世間所執非實。今此下揀異此是一人展轉。彼乃四宗各殊。又此則為顯真如。彼則一向治執。故不同也。後段等者。今但取皆非真實已上文。不取及顯外道已下也。   二總結疏妄計塵沙者。顯妄執多也。既從念生。豈順無念真理故不相應。然此文中但約心結而不約境者。以一切境界皆從心生。但說無心則知無境。故略不言。以對下謂如實之體約無妄故。說名為空。非謂真體是無名為空也。亦可下通指此段總結之文。皆是釋疑。恐聞前真如自性非有相等。便謂全無自體及功德法。成斷滅見。故今釋之。雲乃至等。聞空謂真無妄相。不空謂自性功德清淨本然。   初正釋疏牒前者。牒前體空無妄。顯下不空之法。舉體者。體是所依。下常等諸義皆依此說。故常者。三際四相不能遷故。樂者。三苦八苦不能害故。疏以恆為樂者。以無生老病死故名恆。此生老等正是苦法。故今配此。前約惑業故配四相。今約果報故配老死等。我者。是自在義。為對所繫不自在故。以離業行繫縛故。論雲不變。不變是離行也。行即是業。既非業繫則得自在。故雲我也。淨者。染而不染故。然此注合在淨字之下。以滿足之言。蓋是都結。謂除此四德之外。所有過河沙數功德。悉在其中。故雲滿足。即如下所說大智慧光明遍照法界等。故本疏以淨法為淨德。不該滿足之言。然法一字猶通上下。又詳常恆不變之文。但成一義。縱此各配自是一塗。今助一解則與疏異。常恆不變者。豎顯真體三際無窮。斯則釋前以有自體也。淨法滿足者。橫顯淨德十方無盡。斯則顯前具足無漏等。自體既常不變。復具無漏功德。法體若然。豈是空耶。故結不空。   二釋疑疏情執有者。謂遍計所執色等諸法。是妄情中有故。是則等者。真實法體自性功德。雖無缺少。然無一相可得故不異空。釋無相等者。夫有相者是妄念所緣。今既唯以證智相應。故知無相。故唯識偈雲。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   起信論疏筆削記卷第七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44 冊 No. 1848 起信論疏筆削記   起信論疏筆削記卷第八   長水沙門子璿錄   ◎科釋生滅心法者。以立義分中雲是心生滅因緣相。能示摩訶衍自體相用故。今此一文正解生滅因緣相也。染淨生滅者。以染法淨法各有生滅。染以順流為生。反流為滅。淨以反流為生。順流為滅。又染法生時是淨法滅時。淨法生時是染法滅時。又染法生是妄生。滅是盡滅。淨法生是顯生滅是隱滅。雖通雲生滅。而義有此異也。初標體論如來藏者。具三種義。謂隱覆含攝出生義。隱覆之中復有二義。一者藏如來故。名如來藏。即煩惱為能藏。如來為所藏。藏於如來。如來之藏依主釋也。如櫃中有金名為金櫃。櫃不是金。故理趣般若雲。一切眾生皆如來藏。勝鬘及如來藏經。具有此說。二者如來自隱不現。名如來藏。法身無相。不可以智知識識況眼見耶。斯如來即藏持業釋也。如佛性論說。含攝之中復有三義。一體含用。謂法身中有身土相用等。二聖含凡。謂一切眾生皆在如來智內。亦如佛性論說。三因含果。謂因位已攝果位功德。此則以因為藏。藏果佛故。前二持業釋。後一依主釋。出生者。謂十地證真名藏。能成佛果名如來。亦持業釋。今論於六義中。除於四六。餘者皆通。   疏二今初正釋。標體者。說有通別。別則唯取所依。即如來藏是體。通則兼取能依。即如來藏與生滅心俱為體。以生滅法皆依此故。今通兩說。然此下顯生滅與不生滅義。說能依所依。實無二體也。但有相依之義理。而無相依之法體。如不動下喻顯。當知下法合併如文。言思之者。意令細合。使法如喻。皆無二體也。楞伽下引證。經雲。大慧如來藏者。輪轉苦樂因也。亂意慧愚癡凡夫所不能覺。勝鬘雲。世尊依如來藏。故有生滅。依如來藏。故證涅槃。世尊若無如來藏者。不能厭生死苦求涅槃樂。   此顯下二揀濫如說。依水有波。意顯所依之水全起。成能依之波不同。依母有子非全母成子。能所別故。斯則舉一法。以豎論非。約兩法橫說。以此下出所以。以是所依之真起成能依之妄故。得有覺不覺二義。以有二義故。遂以不覺妄法。顯示覺義之中三大也。如水起成波已而動濕兩全。以有動濕故。遂能以動顯於濕也。若言依母有子母不在子中。以不在中故。不能以子顯母。是故下結成上義所依。即如來藏。   二辨相中疏二。初釋和合義三。今初略指。非謂等者。意雲。真如家所起生滅還與生滅家真如和合。非謂別有一段生滅。自外而來與真如合。生滅之心者。謂全妄之真也。心之生滅者。全真之妄也。此則本末更互相攝。非謂結成六釋。無二相者。心即是體生滅。是相反覆皆一。故無有二。   心之下二備釋二。初正釋。心之不正滅即真如門。生滅之心即生滅門。從本覺起者。窮妄源也。然是本覺起成生滅。非謂別有生滅從覺而起。如水起波。斯義無別。本覺即如來藏也。無二體者。前雲無二相。此雲無二體。意明只有一相一體。以心是生滅體生滅是心相。覺成不覺。不覺與覺不相捨離。   故下文下二引證三。初引文。即隨染本覺中文。   此中下二釋意。可知。   心亦下三法合。神解者。本覺不昧。鑒照靈通也。餘文可知。   疏此是下揀濫。不生滅與生滅合者。謂真隨妄轉流轉門也。即背覺合塵義。非是等者。謂息妄歸真還滅門也。即滅塵合覺義。然此二中隨合則體隱相現。反合則相泯體彰故。前門雲。一切法悉皆真故。皆同如故。此反合也。此門即雲。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又雲。依覺故迷等。此隨合也。由是疏中前義即生滅門。後義即真如門。   論非一異中三。初約法略明。疏真如者。即前不生滅也。非少分動。故雲全體。既全體動成生滅法。何異之有。雖成生滅而性不變。從本便爾。非適今也。故雲而恆生滅。是變與不變義別故雲非一。   楞伽下二按經出體。七識是見聞嗅嘗覺知末那。餘文可知。   非異門下三據義廣釋三。初離釋二。初釋非異。三然三段中。皆以真如為本生滅為末。初則以不生滅望生滅說。次則以生滅望不生滅說。後即兩門同時同處說。其不異者。義在能成。即唯同俱。六字之中隨文詳會。問論雲。非一非異。疏合順論以明。何故先釋非異。後解非一耶。答論順依真起妄義便故。先舉非一後言非異。文雲。依如來藏有生滅心。不生不滅與生滅合。此非一義也。然此生滅既依心體不相離性故。後方可言非異也。疏文約法廣釋。令人生解。要先知體無二。由無二故。方不成一。此則順法備明。令悟本無真妄之異。悟此法已任辨義異。則不迷本也。故下疏雲。此中非直不乖不異。以明不一。亦乃由不異故。成於不一也。今初以本從末釋。經雲。即楞伽經善不善因者。殺等十惡為不善。不殺等十為善。一切趣生者。六趣四生。其中兼有善與不善。生滅者。捨陰取陰之義。斯則如來藏是真如。善不善等為生滅。既言如來藏為因能造即不異也。又經涅槃也。文雲。譬如雪山有一味藥。名曰樂味。其味極甜。在深叢下人無見者。有人聞香。知其地中當有是藥。過去往世有轉輪王。於雪山中為此藥故。在在處處造作木筩。以接是藥。是藥熟時從地流出。集木筩中。其味正真。其王歿後。是藥或醋或鹹甜苦辛酸。六味成別。如是一味隨其流處。有種種味。喻如佛性以煩惱故。出種種味。所謂六道等。此則佛性是真如。六道為生滅。既言佛性隨成。即是無異之義。   二攝末下二。初正釋。今義眾生即如者。淨名經也。如前所引。然眾生是生滅。如是真如既言其即。當知不異涅槃等者。文雲。善男子。我於諸經說。若人見十二因緣者。即是見法。見法者即是見佛。見佛者即見佛性。何以故。一切諸佛以此為性。善男子。觀十二因緣有四種之智。得四種菩提。乃至雲。以是義故。十二因緣名為佛性。斯則佛性是真如。十二因緣為生滅。既說十二因緣為佛性。豈曰異乎。十地等者。此是華嚴經意。彼經文雲。佛子。菩薩復作是念。三界所有唯是一心。如來於此分別演說十二有支。皆於一心如是而立。今疏所引。是彼論牒經也。第一義諦者。是論釋也。心是中道實相故。雲第一義諦。斯乃三界是生滅。一心是真如。唯之一字顯不異也。又此下即始覺中文。四相是生滅。一覺即真如。既雲平等而同。欲何為異。然此非異之義。深而且隱。難有信解故。此廣引經論證之。   又前下二對前重辨。即重對前科。以明非異也。即末之本者。重釋前科也。此則以末收本。無本而非末。如以波攝水。無水而非波。更有何水與波為異。故雲非異。後即等者。重辨此科。攝末歸本義也。此則以本收末無末而非本。如以水攝波無波而非水。更有何波與水為異。前則唯末後則唯本。既無二相故雲非異。   三本末平等中經雲即楞伽經。文雲。大慧。如來藏藏識本性清淨。為客塵所染而為不淨。我為勝鬘夫人及餘深妙淨智菩薩。說如來藏名為藏識。與七識俱起。令諸聲聞見法無我。我為勝鬘說佛境界。非外道境界。此言如來藏。即是真如。真如是本。七識是生滅。生滅是末。既雲其俱。即平等義。又經亦彼經也。與前文小異而意大同。詳之可會。又論即十地論。唯真不生者。果佛無生故。單妄不成者。無所依故。然唯真之法則容有。單妄之法則全無。今以相對且作斯說。此則下都結。亦通結三門詳之。   不一下釋非一文四。今初躡前正釋四。初正釋攝末之本。即生滅之真如。攝本之末即真如之生滅。既一生滅一不生滅。豈為一義。是則於心不異中。明不一義。   依是下。二引證可知。   解雲下。三釋上引文意。不在中者。無中可在也。不同二人同在一室中。即如兩木成林。兩木既分。乃得雲一木不在林中。   此約下四通妨。或問曰。義既不一應不和合。故此釋之。謂於二義之中。偏舉此義而說。非謂壞彼和合以成不一。即知正說此不一義時。彼法元自和合。何以故者。徵意。雲何以不壞和合。又能不一耶。此中下釋也。如來藏等者。謂不生滅既是即生滅之不生滅。當知此不生滅與自七識生滅。未曾不和合。於和合中而論不一也。七識等者。謂生滅既是即不生滅之生滅。當知此生滅與自如來藏。不生滅未曾不和合。而於此中以論不一也。所言自者。顯非別外本不相離。不相離者。即和合也。斯則只於非異處說非一義。誰言破此和合耶。   此中下二反藉非異二。初標可見。   二釋。何以故者。徵意雲不乖非異。其義已明。有何所以能成非一。若如等者。釋意雲。若如來藏隨緣時。失自不生滅體。即兼無生滅相。以無所依故。此文且顯二法。若異有如此失。是則不成不異義也。彼義既不成。兼此不一義亦不成。以二義既失。約於何法。以明不一耶。是故下明不異義。今由不異故。生滅起時不失不生滅。由不失故。生滅得存。二義既存故。得不一義成立。豈非由不異故。成得不一耶。又亦由此非一義故得成彼非異義。以真起成妄故。得說有妄不異真妄。若不起說何不異。前段所不言者。以未說後義故。   又此下三舉體相攝二。初正辨。真妄下各出其體。如文可知。此以無明為非生滅者。非粗相之生滅故。非不生滅者。以有細相流注之生滅故。例如非想非非想處耳。此四下正辨舉體相收。且舉如來藏者。必收諸法。以是在纏名故。又舉梨耶。由無明動真妄合故。若舉七識。亦由無明與藏俱在梨耶中。故若舉無明。無明無體。依覺有故。亦在梨耶故。下文說依梨耶有無明。又說無明滅時和合識破。由是舉一即蔽諸也。緣起等者。眾法和合方成一大緣起之相。   此中下二釋疑。或問曰。若然者雲何前引經。言如來藏不在梨耶中。故此釋通。以義說如此。非事異也。餘義準此者。今文舉喻。且約濕性對浪而說。以喻藏性唯不生滅對七識。唯生滅一義。以論即離。對餘二義理亦準知。故雲思之。故前文雲。隨舉一義。即融攝自體也問既下四問答通妨有二問答。初問中怪前所引經文雲。如來藏者不在阿梨耶中。答意雲。真與妄合方曰梨耶。其如梨耶都無自體。且約義說。則真妄二法悉在其中。由是梨耶為總真妄為別。只合言在總中。不合言在別中。今既分動靜。則使梨耶總義不成。無中可在故。雲不在梨耶中。   後問意雲。今梨耶既通動靜。應合亦在真如門。何故獨在生滅門耶。答中且說唯在生滅門。意自然例知不在真如門也。以梨耶是起靜以成動。體不相離故。靜隨動在此門中也。非直等者。意雲。謂不動尚在動門。何況動靜兼者。何以下徵釋可知。應思準之者。意令準知不在真如門也。以梨耶雖有靜義。然不在真如門者。以此靜是隨動之靜。非同真如門是不起之靜。靜體雖同靜義且異。梨耶既動靜相帶。故不在真如門也。以此門是唯靜故。疏略不說此義。乃雲應思準之。   又若下二合釋二義二。初遮一異。然則相無相宗學人有失意者。於此二中各負一過。離此等者。故前雲。依如來藏有生滅心。後雲。無明滅故智性不壞。   又若下二顯和合三。初正釋。無和合等者。例如中論偈雲。染法染者一。一法雲何合。染法染者異。異法雲何合。此則由非一異義。成和合義也。   如經下二引證三。初雙標二喻。即楞伽經也。如文。   二若泥下單釋塵泥。非彼所成者。非彼微塵成泥團也。應無差者。塵未和水。應名泥團。既成泥團應曰微塵。   如是下。三總以法合。藏識非因者。非無也。因真相也。既若成異則藏識不因真相所成。如前泥團不因微塵。又如何雲依如來藏有生滅心。藏識亦應滅者。以無和合義故。故下雲。破和合識相。今言滅者。但無一分生滅。是故非真相滅者。下文雲。妄心則滅法身顯現。又雲。心相隨滅非心智滅。業相滅者。舉細攝粗也。   解雲下。三釋其所引。文易可知。   今此下三總結成。可知。   立名中疏二。初正釋論意。此生等者。再牒前文之義。目此下合彼二義以結此名。   或雲下二廣辨名相二。初對二師以辨名。楚夏者。謂如此方吳楚華夏言音訛轉。西域五天亦爾。故指彼同此。又雲。阿梨耶阿陀那等。此但輕重有異也。無沒者。即正與梵文敵對。藏識即取名下義。翻藏是下會二名也。由彼我見所攝藏。故遂令無始相續不斷。故雲不失。是以義上之名雖少不同。名下之義故無異也。如佛性為覺為知。了了分明等。   所攝下二約三藏以釋義。於中有執藏所藏能藏之義。如次辨釋。謂諸下標。所以下釋。似一者。業相初起未分王數及與外境。實非一而似一也。似常者。生滅微細似常而非常也。楞嚴雲。又汝精明湛不搖處。名恆常者。於身不出見聞覺知。若實精真不容習妄。故雲似常。諸愚者一切異生無二空智者。以似為實即法執。智相執之確然不改。即六七二識是能執心也。內我即我執。於自身內而生執故。以執他身及諸法各有自性。亦名為我。故此揀雲自內也。我見下結為藏義也。攝即執也。既為我見所執故。名為藏。執即藏也。由是下出所以。二種我見即人法也。永不起位。即第八地。準唯識說。此識有三位。一我愛執藏位。通一切異生二乘有學及七地已前菩薩。皆起我執執第八見分為我故。第八識名阿賴耶。此雲執藏也。二善惡業果位。即通一切異生。至十地滿心二乘無學等位。由善惡因感無記果。果異於因名異熟識。三相續執持位。即通因果一切位。以第八識執持諸法種子等。今不散失故。名阿陀那。阿陀那義翻執持。今雲不起位者。即第八地已上也。以離我見所執。不名賴耶。故失斯名。仍揀下位入觀之時。有暫不起故雲永也。然不亡識體故言失名。又能藏下所藏義。謂此識體藏在根身種子器世間中。以根身等是此識之相分故。如珠在像中。不同身在室中。若覓梨耶識。只在色心中。欲覓摩尼珠。只在青黃內。又能藏諸法下能藏義也。謂根身等法。皆藏在識體之中。如像在珠內。欲覓一切法。總在梨耶中。欲覓一切像。總在摩尼內。然但以前義互為能所也。論雲下引唯識證成。可知。   科雲釋上生滅心者。以立義分中雲是心生滅因緣相。今則且釋心生滅也。論二種義下疏二。初釋開數二。初標舉釋意。稍難者。以此一識二義之中含有多法。外則包羅萬像。內則能所俱成。存之則生死無涯。破之則涅槃有得。若不分別。何以了知。行相幽隱。故名為難。然其深智於此可了故。復言稍稍少也。括檢也。謂總檢括論之前後。以釋此意。然亦但齊生滅一門。   何者下二依義具釋中三。初約真妄開合以釋義。文有七。一開真妄成四義。然真之與妄。皆依一法界心所說。蓋以此心本來有體有用。即用之體則蕩然空寂。即體之用則了然覺知。以無始迷之故。於空寂之處。則確然根身塵境。於覺知之處。則紛然分別緣慮。故肇公雲。法身隱於形□之中。真智隱於緣慮之內。然其形□緣慮本來體空。空寂覺知元來不變。不變之真本自隨緣。體空之妄元來成事。非因造作。法爾如斯。眾生身心見今若此。即約此義以明染淨緣起之義也。今不別標一心者。含在真字中。以無二體故。不變者未嘗不空寂。未嘗不覺知故。故論雲。所謂心性不生不滅。又雲。一切染法不相應故。又雲。所言覺者。心體離念等虛空界。隨緣者。隨染順流而成九相。故文雲。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等。隨淨反末而成四位。故下文雲。覺知前念起惡。能止後念。令其不起等。體空者。遍計之法情有理無故。故論雲。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等。又依他之法相有性無故。故論雲。是故一切法如鏡中像。無體可得。成事者。成染事則三界依正。成淨事則三乘因果。如下所說九相二身是也。此則隨緣如作夢。成事如夢物。體空如夢物元虛。不變如內身宛爾。   此真下。二束四義成二門。初義即真中不變妄中體空。由此二義成真如門。此門攝妄則妄體空。攝真則真不變。染淨平等一相無相。故有此門。後義即真中隨緣。妄中成事。由此二義成生滅門。此門攝真則真隨緣。攝妄則妄成事。即成染淨諸法差別等相。故有此門。   此隨下。三開生滅成四義。此約生滅門中。真妄相對互論自他。便成四義。然真中違他順自。即是妄中違自順他。真中違自順他。即是妄中違他順自。但為門不同而義一也。違順行相即見下文。   無明下。四開四義成八義三。初正示八義。無明下且明妄中四義。示性等者。謂反流對染詮顯示現真性功德。如下雲。不覺念起見諸境界。故說無明。心性不起。即是大智慧光明義。乃至若心有動。具有過恆沙等妄染之義。心性不動。則有過恆沙等諸佛功德相義示現。又說性本無慳。順修檀度等。知名義等者。謂分別妄心順生滅時。屬於無明名為染用。若順真如故名淨用。故下文雲。以有不覺妄想心故。能知名義。為說真覺。若離不覺之心。則無真覺自相可說。又雲。無明染法實無淨用。但以真如而熏習故。則有淨用。覆真者。真理平等妄心差別。差別之妄現時。平等之真即隱。故下雲。染心義者。名煩惱礙。能障真如根本智故。無明義者。名為智礙。能障世間自然業智。故成妄心者。以無明熏習之所起故。故論雲。以有無明染法因故。則熏習真如。以熏習。故則有妄心等。又雲。無明熏習義有二種。一者根本熏習。以能成就業識義故。二者所起見愛熏習。以能成就分別事識義故。真如下明真中四義。顯真德者。反流翻染形對妄法。顯此真德。即下隨染本覺中智淨相文雲。謂依法力熏習。如實修行滿足方便故。破和合識相。滅相續心相。顯現法身。智淳淨故。起淨用者。無明是妄恆起染用。以真熏有力。令彼反流順真如性。故名淨用。下雲。自體相熏習者。從無始世來。具無漏法。備有不思議業。作境界之性。依此二義恆常熏習。能令眾生厭生死苦。樂求涅槃。又雲。以有真如法故。能熏習無明。乃至得涅槃。成自然業等。隱真者。即前說真如隨緣成梨耶識。既成識已隱在識中。以其隱故。名如來藏。已見上文。現妄者。真體既隱妄相即現。謂境界相是也。下雲不了真如法。故不覺念起現妄境界。   此上下二合對四覺。然此覺與不覺。但以真妄相對為門不同。各有四義。故開成八。今於真妄各分體用故。兩兩相從但唯有四。如疏四段。前二段約淨分其體用。初段合二。順體成本覺。次又由下。合二順用。成始覺。後又由下二段約染分其體用。初段合二順體。成根本不覺。次又由下合二順用成枝末不覺。是以二二合論乃成染淨各分體用。故合前八成四義也。   此生下。三結指廣略。然八門之廣則已極。四門之略則未極。以次更有為二為一故。言四義者。即上違順等四。非取今四覺為四。以此是結指上文也。   若約下。五束八義成四門。言分相者。謂分齊法相也。以一切淨緣分齊法相屬於二覺。一切染緣分齊法相屬二不覺。又於中淨法之體屬於本覺。淨法之用屬於始覺。染法之體屬根本不覺。染法之相屬枝末不覺。故合前八以成四也。   若本下。六束四門成二義。謂始覺是末。不離本覺之本。故下文雲。以始覺者。即同本覺。又雲。而實無有始覺之異。乃至平等同一覺故。枝末不覺不離根本不覺。故下文雲。當知無明能生一切染法。以一切染法皆是不覺相故。然本始二覺。但是體用之異。本末二不覺但是粗細之異。豈得離體有用離細有粗。故唯二也。   若鎔融下。七合二義成一門。以本從一生滅門。展轉開成八門之義。乃是據本以彰末。今卻收束以成生滅門。則是攝末以歸本也。   又若下。二約諸識分齊以結成。諸識等者。即本事二識也。然此二識分齊行相各不相是。以本識是體事識屬用。今以二本是體。宜在體分以梨耶無始相續具覺不覺。行相相順。是故二本皆在其中。故下文雲。以如來藏無前際故。無明之相亦無有始。餘二等者。始覺悟時。方有六粗託境而生。行相粗浮宜在粗分。是故此二在生起識中。此則攝四覺歸二識也。若約本下攝事識歸本識。以體用不二。如波與水。是故四義俱不離本識也。此即同前一生滅門耳。但前約門說。今約識論也。故雲下結由是廣之成八。攝之成二。二義皆從一識中出。故今論雲。此識有二義。   問此下。三約問答通妨。以辨異二。初辨異二義。問意可知。答中先分別正答。初辨一心二義。即依一心法。有二種門義。隨緣即生滅門。不變即真如門。今此下辨一識二義。即唯約生滅門。不該真如門。此中理淨即覺義。染事即不覺義。即前生滅不生滅和合之義。廣如前釋。無二相即前和合非異義。染淨等即非一義。是則下判成寬狹可知。   問此下二辨異二真。問意雲。若言同者。應合俱名真如。不然俱名本覺。何以前後立名別耶。若言異者。約何論別。答中約體絕相者。如前雲。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乃至離言說名字心緣等相。本覺等者。是所示相大中文。本者下釋所以。謂本性功德即是覺也。今就略以立名。謂之本覺。約廣以顯相。號性功德也。以此下結揀所異。謂本覺之名不於真如門中說。而於生滅門中說者。以約翻妄而立。故是故下。引所示之法。證成前義。   論生一切法中疏三。今初對前門以通各義。上二下牒外難。以此下通釋。狹義如前已見。由含下正明攝一切也。一切雖多不出染淨。今有覺義故攝淨。有不覺義故攝染。故雲一切法。不言下明不同二門也。以染淨相兼方成一切。今覺義攝淨不攝染。不覺義攝染不攝淨。斯則二義共攝一切則可。各攝一切則不可。若一心二門之中。則每門已自攝染攝淨。由是不同故不言各也。   又上下二揀前文。以釋生義。先牒難。以真下通釋。無能生義者。文雲。所謂心性不生不滅等。故以不覺下約順流。生諸染法即三細六粗等以本覺下約反流。生諸淨法。即四位二身等。依此下。通結。下四下。引說處。問此門既有生義。何不於二門之初便言耶。答前文以生滅與真如同處標示。無便言之。今此獨明。故得言生也。   非直下。三躡下句以辨攝義。其猶金能成像像不離金。水能生波波不離水。即三藏之中能藏之義。   約淨等者。覺是淨法。於中有始有本。則隨流時體(本覺)隱用(始覺)廢為滅。反流時體顯用起為生。論所言下二。初正顯覺體。謂心下標也。疏離於等者。心體真實本自靈鑒。念相虛妄從來闇昧。若心有念是謂闇昧。名為不覺。心既離念則無闇昧。唯一靈知。名之為覺。復言體離者。當知本無。以本無故。名為本覺。論離念相下釋也。相謂義相。即下二義是也。此之二義正是本覺相。即相大也。等謂齊等。本覺之義與空齊等故也。疏非唯等者。即正釋相之一字。即大智慧光明等義。以一一義稱體而周。不異不二皆等虛空。故雲與虛空等。此文乃是海東疏義。故今引用。二義如下所配。橫遍三際者。若言遍則合雲凡聖。若言通則合雲三際。今所異者。以三際凡聖互有相通。舉三際時。一一際中必具凡聖。凡聖皆如。故雲橫遍三際。舉凡聖時。一一凡聖必具三際。始終皆爾。故雲豎通凡聖。蓋欲異於常說橫不該豎。故有此言。顯無不遍也。在纏等者。此雖約時豎說。語似未盡。然理亦該收。謂在纏必具情器。出障必收身土。二俱無二也。   論即是下。二會體立名。如來者是應身。法身是真身。如來之法身依士釋。意明心體與法身無二。故雲即是。又離真無應。應即是真。故雲即是。又如來法身並同真身。但以約人標法故。曰如來法身。亦是即義。上二皆持業釋。由是即字通茲三用。然初一是正。餘二是兼也。學者應知。言平等者。聖凡情器無二圓滿故。疏欲明等者。欲顯在纏之本覺。遂舉出纏之法身。此則約果以顯因也。名雖因果有殊。而真實之體無二故。論雲即是也。論依此等者。依體立名也。謂心體寂滅無有變改。從本已來可軌則。故名之為法。是體依聚故。名之為身。今依此體而立覺名者。以顯法身非是一向凝然寂滅無知無覺也。又顯此覺非是有為生滅之法。故約法身以立。是則一體之上寂故名法身。照故名本覺。所言依者。但是依約之義。不同草木依根有苗分能所也。亦不同依如來藏有生滅心有真妄也。此乃一體真實。但約此體上靈照之義。便名本覺也。疏既是等者。法身之理。三乘教中同許不生不滅。是本有之法。既目此法為覺。是可為本。無性下引證。本覺即法身義也。以此宗中理智無別。謂即理之智名為本覺。即智之理名為法身。如珠即明無二無別。不同權宗為無為異。◎   起信論疏筆削記卷第八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44 冊 No. 1848 起信論疏筆削記   起信論疏筆削記卷第九   長水沙門子璿錄   ◎二釋本覺名。疏二。初隨文別釋。責意雲二者。但反覆成難。而實無二故。本疏雲。進退成難。   以對等者。下雲。當知染法淨法皆悉相待。今此且約對於新生。立為本有。以始覺從修新生。本覺性自元有。由是對始以立於本。又以下約別義釋。前約對始名本。今約生始名本。原其始覺是本所生。內因熏習外假緣力。創然而有。故名為始。生於始故名為本也。苟無所生亦不名本。如女生子方得母稱。   以至下此辨但名覺之所以。以始本既合。則無二相。無二相故但是一覺。故下文雲。亦無始覺之異。以四相本來平等同一覺故。又此下約別義釋。前段是辨一覺所以。此即辨始覺所以。意明此段論。文是明始覺。以依本起始。始還同本故名始覺。以始得無念之覺。名真始覺也。已前雖亦名始覺。以未離念猶名不覺。或立相似隨分等名。至此念盡已覺初相。故名始覺。是知直待合同本覺心源。故名究竟覺。智淨相等並同是始覺也。   問若下。二問答違妨。異不成始者。以前文雲是本所成故。融同本體方名始覺故。同不成始者。以前雲至心源時。始本無二平等一相無所待故。既而同異二俱不立。如何說言對始立本耶。此問因次前疏文中來。答意昔日不覺而今始覺。若窮其體與本不殊。就生滅門相待義邊。得名始本也。形本不覺者。形本覺故立為始。形不覺故立為覺也。若至心源已屬真如門攝。不同前難。而實始覺等者。無不覺之染緣可形待。故無覺名。與本平等不殊。故無始名。但名真如。不名始本覺也。由是真如門中。但顯於體不顯相用。   二始覺疏明起等者。正明始覺。文雖在後。轉推其源元因本覺。由迷本覺方有妄念。妄念即不覺也。則前依如來藏有生滅心。後依覺故迷等。如依不睡人有睡人也。論依不覺有始覺者。如依睡人方有覺人。疏三。初別解文。本覺等者。下雲。以有真如法故。能熏習無明。以熏習故則令妄心厭生死苦樂求涅槃等。究竟同本者。下雲。而實無有始覺之異。本來平等同一覺故。下文引證者。即隨染本覺中文。斯則本覺離染初淨。便名始覺。   此文下二通辨論意。此如好人成睡人。睡人成覺人。此顯展轉成立也。始覺同本下明展轉泯絕也。如覺人同好人。以同好人故。即無睡人。無睡人故即無覺人。無覺人故即無好人。無好人故平等。平等亦不可。言平等者。無始本異故。再言之者有二意。一則始覺與本覺平等。始即本故。本覺與不覺平等。不覺即本覺故。二即始本不覺竟無差別。本自平等。又差別平等亦復平等。離言者。欲言始覺體同本故。欲言本覺無所對故。欲言不覺體即覺故。言之不及。故雲離言。以離言故無相可得。心行處滅故雲絕慮。此即泯同真如門也。   是故下三總結示。圓融者。圓攝染淨。覺與不覺融歸一體。清虛無累故曰解然。迷覺中道一不住著。故名無奇。況有三身異者。以三身由始本所成。始本既不安立。豈有三身之殊。此揀權教定說三身差別。於中分為無為別及三常之異也。但隨下釋疑也。或曰下說不思議業相緣熏習鏡報身應身。又雲。無明盡有不思議業。能現十方利益眾生。此豈非報化之用。何言無三身耶。故此釋之。但約機見有異名為報化之身。若約果海實無身說。下文即真如用大。文雲。諸佛如來唯是法身智相之身。第一義諦無有世諦可見之法。但隨眾生見聞得益。故說為用。   科始覺者。亦可前略明始覺體。今廣明始覺相。後始不異本。即結相同體。初標因果。疏染心者。即六染心。性淨者。即如來藏。以污淨成染故。說淨為染源。故下文雲。是心從本以來自性清淨。而有無明為無明所染。有其染心。粗相者。即轉現二相並六粗等。轉現亦是細中之粗。並為粗相。生相即業相妄中最細者。以粗從細生故。說細為粗源。故下文雲。粗中之細。細中之粗菩薩境界。細中細是佛境界。然心源之言疏中兩解。初解依士釋。次解依士持業二釋俱通。或可淨心即源持業釋。此解與疏初解。俱約所證之極。疏之次解約所斷之極。斯則心源二字通於真妄。覺之一字。即是始覺。始覺至於生相。生相足以斷除。始覺至於性淨。性淨足以冥合。故下文雲。覺(始覺)心(性淨)初起(生相)心(冥合)無初相(斷除)以遠離微細念(上所斷者)故。得見心性心即常住(上注合者)名究竟覺(能所合已別立此名)始覺道圓者。道即因義至此位中因滿成果。無始本異名究竟覺。即佛地也。不了等者。有生相等之所隔故。金剛等者。金剛喻定無間已還。乃至一切異生。即下文隨分相似及不覺等是也。斯則究竟是果。非究竟是因也。   疏前三者。則滅異住。覺此三相已還名不究竟。後一則生相。此一相盡故名究竟。此約反流故生相居後。若約順流則滅相為後。   科顯四位者。此同圓覺凡賢聖果之四。或開為五位。即資糧加行通達修習究竟也。或合為三。謂信行淨心究竟也。廣即五十二位。疏三。初總敘意文七。今初略標大意。粗則滅相。細則生相。中間相望互通粗。細寄顯等者。寄託四種塵勞相上。顯明始覺功力分齊。是則約所覺之粗細。辨能覺之淺深也。   然此下二料揀四相。意顯真心隨無明熏。從細至粗從惑至業。寄此惑業之上。說為四義。乃是一期之四相也。非約等者。剎那之中雖具四相。非今所辨故乃揀之。   今以下。三正釋本義二。初標列如文。   二釋文二。初總三。初總敘起妄二。初正敘原者。鞠窮之義。夫語辭也。謂窮此四相之由。本因迷心所成也。或二字俱是發語之端。心性下敘所迷心體。即真如門。如前文雲。所謂心性不生不滅。乃至離心緣相等。而有下明迷成生滅。即生滅門。如前雲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等。   經雲下。二引證。初則涅槃。如前所引。又經即法身不增不減經。彼雲。即此法身為過於恆河沙。無邊煩惱所纏從無始世來。隨順世間波浪。漂流往來生死。名為眾生。今疏略引大概。此下下即隨染本覺中文。   今就下。二總配四相如文。   佛性下。三引論釋成。彼論所說一一有為。莫不皆為四相所遷。以證今論一期四相。   二別下二。初略配下文。約位等者。即將此覺四相位。對下六染文。即知此四別分各成多少不等。如下文雲。一者執相應染。依二乘解脫及信相應地遠離。即是此文如二乘觀智初發意菩薩等。覺於念異念無異相等。下文具雲。二者不斷相應染。依信相應地。修學方便。漸漸能捨得淨心地。究竟離故。乃至五者能見心不相應染。依心自在地能離故。此上四染即是此文雲。如法身菩薩覺於念住。念無住相等。又下文雲。六者根本業不相應染。依菩薩盡地。得入如來地。能離故。即是此文如菩薩地盡。滿足方便一念相應。覺心初起心無初相等也。以此對彼足見四相別分之義。但以彼約淨智翻染。一向就煩惱道說。故不說於滅相。今文約覺起始終。具論故總明四相也。準海東疏配。生相有三。三細也。住相四。即七識四惑。異相六。即根本六煩惱滅相有七。即身三。口四。然彼所說法體即同。但開合有異。今疏即就當論所辨。以要順宗故。無以棄近而就遠也。   生相下。二廣釋四。今初業相者。標名。謂由下釋相。以無明下結成。表此先無故名生相。甚深下別歎。下文下引證。即生滅因緣中文。即下文下類攝。初一即業相。後一即根本業不相應染。第一即業識。此等下都結。但以所說為門不同。而法體是一。故皆攝之。為門不同者。九相是明不覺。五意六染是明生滅因緣。但五意是生因緣。六染是滅因緣也。由義異故。名字不同。及說處亦別以體同故。故通攝也。下諸段標釋結攝例此。   住相下。二住相。此二等者。已上三細是三不相應心。屬於本識。此二並在等者。此是粗中之細屬於事識。無明等者。結成也。確然不改。故名堅住。後二即轉相現相。初二即智相相續相。後四即轉識現識智識相續識。中四即能見心不相應染。所現色不相應染。分別智相應染。不斷相應染。   言異下。三異相。此在等者。此二是粗中之粗。屬於事識。無明等者。惑妄粗顯能發身口貪瞋等別。故名異相。下文下類攝。中二者。即執取計名字相。初一者。執相應染。以合二相為一染故。意識即意之識。   言滅下。四滅相。滅前異心者。謂惑至此終極入於業道也。如小乘滅相滅現在心。令入過去。以無明等者。從微至著起惑造業。業因既成心招來果。一期事畢。故名周盡。以周盡故。故言滅相。非謂從此不起煩惱。如人謀事緣備事遂。名為周盡。以果下。或問曰。生等四相。於九相中已攝前八。何故不攝業繫苦相耶。故此釋之。意雲。因則未造者不造。已造者轉滅。即有可斷之義。若至果報已當受處。即不可斷。如已至地獄。必當須受也。故佛令知苦斷集不令斷苦。是斯意也。故今文中廢置不說。言第六者。即六粗之最後也。   是故下四總結前說。唯一夢心喻也。如有一人(真如)忽然睡著(無明)作夢(業相)見(轉相)種種事(現相)起心分別(智相)唸唸無間(相續)於其違順深生取著(執取)為善為惡是親是疏(計名)於善於親則種種惠利。於惡於疏則種種陵損(起業)或有報恩受樂。或遭報怨受苦(業繫苦相)忽然覺來上事都遣。當知此事唯一夢心。皆因等者法也。九相之興皆依此力。如依於睡有諸夢事。經雲下引證。即勝鬘經也。彼雲。世尊如是無明住地力。於有愛數四住地。無明住地其力最大。大論雲。譬如大地有勝力故。持四重擔。故名住地。一大海。二諸山。三草木。四眾生。無明亦爾。於五住地中此最難除。故知力大。下文則九相末都結之文。   雖復下五據理融攝。先縱諜前文。謂細不是粗。惑不是業。法執非我執。本識非事識。前位異後位。故雲階降。然其下攝彼粗細差別。以為一念。所言一念有兩意。一則但是一無明之念。二則一剎那之念。且如一人忽逢一怨。便行殺害(業起)如以為張人王人(計名)定言於我有怨(執取)噁心無間(相續)分別是怨非親(智相)彼為所見(現相)已為能見(轉相)心念起動(業相)即於一念之中八相具足。然於二義中正唯前義。亦可一念者即一心也。故下文雲。一念相應。即無念之一念也。謂粗下出所以。或問曰。既有粗細前後等差。何得說為一念。故此釋也。謂雖有粗細等差。而是一心而作。豈有心在滅相。而生相中無心。若言無者。生何所依。亦不可分此一心以應四相。既心不可分。復無前後。如何四相得有前後耶。如人是一夢種種事夢事。雖多即無前後。故說下引證。即始覺末文。正雲。而實無有始覺之異。以四相俱時而有皆無自立。本來平等同一覺故。   然未下六決通伏難。或難雲。既四相同時。何故覺者有其前後。故此釋之。達心源下以了四相同依心者。方得俱時而知也。如人夢中說夢。漸漸而知。或至覺來方可併悟。斯乃得失在人。不應疑法。經雲下引證。始者下轉釋所引。並可知。   既因下七結成始覺二。初順流釋所覺。所覺即不覺也。種種夢念即煩惱障。轉至滅相即業障。長眠下即報障。既三障所覆。殊不覺知。無始至今未曾覺悟。故雲長眠。三界即依報六趣謂正報。於此六中數數歸往。故名為趣。   今因下。二約反流以明能覺。能覺即始覺二。初明起覺因緣。本覺熏者。內因熏也。覺力冥熏微妙叵測。名不思議。本覺是體熏令厭求是用。此即內因體用也。又因下明外緣熏力。真如是體。所流教法是用。此即外緣體用也。梁攝論說從清淨法界。流出正體。智正體智流出後得智。後得智流出大悲心。大悲心流出十二分教。清淨法界即是真如。據本而言。故雲真如所流教法。聞熏者。謂以聞慧熏得真流之教。反資覺性。令彼有力。是則本覺所流教法。還即熏於本覺。   以體下二顯覺起功用。即指前內外熏力。能起始覺也。體同即外緣之體與內因體無二相故。即真如同本覺也。用融即外緣教法與內厭求。二相通和不相違拒也。領彼聞熏者。正顯同融之相。若不同融即不領受。以領彼故。遂能資益內熏覺性。起始覺之解。解力既增無明力劣故。得反流漸向心源也。始息滅相下明其漸向之義。從初信位止其造惡。次了我空。漸斷法執。覺至本識窮了生相。纖塵既盡覺照獨存。故曰朗然大悟。即無明夢盡成究竟覺也。覺了等者。心源常湛本自不動。動相既無對誰雲靜。下雲。覺心初起心無初相故。又雲。譬如有人迷東為西方實不轉等。平等者。心無二相故。再言之者平等之相。亦復平等故。或即本末平等。能所平等。自他平等。以要言之。諸相待法。悉平等故。如經下引證。即華嚴經。經雲。譬如有人夢中見身墮在大河。為欲渡故發大勇猛。施大方便。以大勇猛施方便故。即便□說□□蟥藍¥磷逤□□□‥□橤□辣‥擰□□□□□偤譣§□呥□兣§鼥□□□‥工□□□□□□□□□兣‥散滎□□|碨□□粵耙臧□□□□□□□□熒□鍣¥□鋦□□‥□□□櫫活慼慼慼慼慰D大□□□□□□□¥纂慼癒潺C攔葥ㄐ慼慼鳺矽N□□婦□兣□□□□□□獺慼慼熟芃^□□□□鶧□□¥狨溥□□□□□溣¥鳧□鳧□□□□滎□□□□尥兣□□□□悅□□   次正下。二別釋文二。初示文可知。二正釋。論四。今初疏總。相徵者。意問究竟與不究竟。覺約人約法。其義雲何。以躡總標之文。而徵起故。   十信即劫外凡夫。夫言凡夫。通至地前。今此既能止惡。則非迷倒之類。未覺煩惱。又非十住已上。正在不定聚中。故雲十信。   二所觀相。疏未入下且明所覺滅相。未入信位。迷倒之時。所行之行。唯惡是從。身有三種。謂殺盜婬。口有四惡。謂妄言綺語惡口兩舌。不了此業定招苦果。以不知故。熾然造作。斯則不識因果。罔知罪福之時也。今入下明能覺功用。信於善惡業緣受報好醜如聲響形影。必無差忒故。覺滅相者。方知此相過患。如是論文。但言覺知起惡。而無滅相之言。故疏對之。   三辨利益。疏不造惡等者。前念雖起。但是惑門。止後不生終非業道。意地既止。即身口不為也。   四結觀。疏能知等者。但知善惡之業不亡。不知無我無造。由是雖覺即是不覺。此約當位釋。此但下約望後位釋。後位已覺惑故。此位但覺於業。惑與覺義敵體相翻。業與始覺猶非敵對。故但名止也。   論異相中初能觀。疏十解即十住之異名。彼名發心。此名發意。名義俱同。等之一字意該九住及與行向。故雲後也。留惑者伏而未。斷故不證者。意為利生故。謂此菩薩悟真本有。達妄本空。隨順真如修唯識觀。雙伏二障不起現行。但留種子。若準法相宗。說以止觀力微。不斷隨眠也。若依涅槃經。地前菩薩依教起行。不可思議惑障不起。以悲願力助惑潤業。受生死身。六道教化。正當此義。若唯識說。初地已上悲增菩薩方有留惑之義。今此疏中於三賢位。而論留惑者。以此是法性宗實教菩薩。根性猛利。初發心時便能頓了本性。達妄體空。順性修行諸波羅蜜。趣理速疾於惑自在。故於三賢便說留也。得自在者。能入此觀能伏此惑故。用觀既齊。故同一位問論文何故不直言二乘。而言觀智者。何謂耶。答以二乘偏觀人空菩薩雙觀二空故。分大小之別。今但就用人空觀。同處為言故。得合論也。此則但約觀智力用分同菩薩。而非全同。如或直言二乘者。恐成濫失。此則不同而同。須言觀智。   二所觀。疏二種者。執取計名字相。分別等者。於身內計我。於外計所。於中具含俱生分別故。雲見愛。然於六根本中。除我見是見惑。餘皆是愛。如常所論。此二等者。即二乘三賢同覺此相。俱能了知此我執故。明本下明所覺異相發起因緣。謂未起智時。無明之念與異相和合。起諸煩惱。熾然不息。殊不覺知也。而今下明能覺功用。謂於無明念中。照察人我愛見有無道理。知此煩惱由無明生。始了粗念。故雲微覺。是覺念中之異義。   三利益。疏既能等者。於無明中。如理照察人我之體了無所得。故雲念無異相。斯則我空義也。   四結觀。論以捨等者。此文兩勢。一則結觀。二是釋前。下二相例知。疏以於等者。以覺我空故不起我執煩惱。故雲捨粗分別等。而猶等者。以未能覺法執故。此乃通明二乘三賢俱名似覺。以此下釋所以也。菩薩未證本分是似二乘雖在自乘名為入證。以望大乘但得我空。未證法空。亦名未證。故同似覺。斯則望於初地證真故。此名似。問中引前為難可知。答中先縱。若約下奪也謂依覺有不覺。不覺是惑。不覺與覺是正敵對轉依不覺之惑。方始造業。業與覺義猶隔一重。故非敵對。以敵對故名為似覺。非敵對故名為不覺。其猶塵鏡在匣。匣與鏡非正敵對。塵與鏡是正敵對也。此義亦然。   住相四。初能觀。疏初地等者。謂十地菩薩皆證真如。依真如法為自體故。名法身菩薩。以十地滿心便成正覺故。此位中但標前九。   二所觀。論覺念住者。以此菩薩於無明念中。次第覺於四種住相。謂初地覺相續。從二地至七地。覺智相。八地覺現相。九地覺轉相此四俱名為住。故雲覺於念住。   三利益。疏雖知等者意明。此地相續雖亡。二地至六地。智相猶在。在觀則無。出觀還有。雖不故意。任運如斯。以是俱生修道惑故。今論無住相者。但約在觀時及後位說故。又亦可此文是卻說地前行相。意明在地前時。信教修觀。知一切法唯是識現不起粗念分別執著。此即已離前異相也。然未親證法空。至出觀後。而於染淨法上。尚起法執分別。即相續相也。若至初地親證唯心境界。遠離二取分別隨眠。覺相續相乃至見相。故雲念無住相。今論無住相者。但通約後位而說也。明彼下辨所覺住相生起因緣。謂未覺之時無明之念。與此住相和合堅執。而住竟無所改也。今與下明能覺功用。謂於無明念中。照察法我及能所心境有無道理。了不可得。即轉分別之心。成無分別智故。故雲念無住相。   四結觀。疏異前等者。揀異前後。前雲粗分別執著。今但雲分別。故異前也。後雲微細念。今雲粗念。故異後也。此四下明前九地所覺四種住相多少不同。如前所配。此菩薩以於無明念中。各隨其分。以始覺力。離此念中四種相也。然則前不離後。後兼離前。今就別意各指一相也。下文即生滅因緣六染義中廣釋如彼。眠生相等者。然今且約通意。而指生相。若別而言之。初地尚餘智等四相。二地至七地。餘現等三相。八地餘轉生二相。九地餘一生相。由是隨其智力。覺彼多少不同。故名隨分。   生相初能觀。疏學窮者。十地滿心有學位極。方便道者。是證佛果之方便故。萬行已圓。故名滿足。此明行滿。無間道者。自此相應永無間絕故。無間道內以此為初。故論雲一念。此則無念之念也。亦即始覺合本之一念也。此明智圓故。對法論雲。究竟道者。謂金剛喻定。此有二種。謂方便道攝。無間道攝。然準論文。依常所配。即此二句是標無間解脫也。以無間道斷解脫道證故。從覺心下至離微細念故。是釋無間道。得見心性下是釋解脫道。尋文可解。   二所觀論覺心初起者。始覺覺彼心體初起之相。即生相也。起謂生也。   三利益。疏根本下明所覺生相所起因緣。謂無始迷時。根本無明轉靜令動。最初微細名為生相。由與無明和合相續不滅。漸至粗著。起惑造業流轉無窮。前位雖覺粗相。至此位中微念方現也。今乃下明能覺功能也。謂於真淨心中。照察能起有無道理。於淨心中了無所得。真淨心體本自不動。故雲本來寂。由是本寂故無初相也。此則十地住心猶有微念。及至滿心不見微念也。猶如下喻明可見。前三下對前辨異。然覺業之位不足可論。且第二位中由有二相未盡。第三位中有一相未盡。既於念中覺念。未得言心。但於無明念中無住相等。唯此窮極洞徹心體。真淨獨存更無別法。故特言心也。   四結觀。疏念中最細者。故下文雲。無明熏習所起識者。乃至菩薩究竟地不能盡知。唯佛窮了。生相者。配屬四相也。以在九為業在四名生。今約四位故。須配入。又以論中無生相之言故。如前凡位亦無滅相之言。疏亦配也。此相等者。前諸位中但言以捨以離等。而無遠字。今以業相最微。更無微細為此相本。既能覺了更無遺餘。方稱遠離也。真性現者。以妄覆故。真性不現。以不現故。不得見性。今既離妄性即現前。以現前故。即得見性。前三下對前辨異也。下雲。一切眾生不名為覺。以從本已來未曾離念故。既有念在為念所障。豈得雲見心性耶。仁王雲。始從伏忍至願三昧。照第一義不名為見。所謂見者。是薩婆若。前三下敘前位也。業識為生滅本。前既未離。豈名常住。今生下辨此位也。前但夢中覺夢。今此夢念都盡。是謂大覺。方名常住。佛地論雲。如大夢覺。即斯義也。論究竟覺者。此正結名也。此有五義。故稱究竟。一斷究竟即前遠離微細念故。二證究竟即見心常住也。並前行滿智圓。故成四矣。四事既備。即位究竟也。即前雲菩薩地盡也。前未下敘前位。既言望到則知未至。今即下明此位可知。以更無所進。故名究竟也。然此十地滿心與等妙二覺義說分三。若究其體更無三異。是故此文與後相望。互出不定。此中約斷四相。只言菩薩地。盡斷於生相。便是究竟。若下文中。又雲。此無明所起識者。乃至菩薩究竟地不能盡知。唯佛窮了。又雲。根本業染依菩薩盡地。得入如來地能離。又不了一法。界義者。從信相應地。觀察學斷。乃至如來地能究竟離。應知第十地覺生相。只一剎那覺生無生。便是佛位義說前後也。若準纓絡經說等。覺照寂妙覺寂照。今見性常住即是照寂。名究竟覺。即是寂照。此即一位之中約寂照二義。而分二覺無二體也。   一引經證。疏在因者。以因中未能親觀無念真理故。但能觀無念道理。此約地前說耳。然以無念是佛地故。能觀此者。是向佛地之智也。亦可智字通於所觀。是則向於佛智故。後譯雲。能觀一切妄念無相。則為證得如來智慧。以是下明引經意。經中既言觀無念者。是向佛智。當知佛果決定無念也。此是等者。眾生是因佛即是果。能觀無念即是望義。望即向也。   二重釋。疏牒上等者。恐聞前覺心初起之言。將謂真心實有所起之相。今方覺此名覺初相。今欲釋出。故此牒之。非謂等者。以迷時謂有覺處元無。唯是一心。何有初相。此亦例前位。皆無所知之相方成。知異住等。問既下躡前難起故。為下指論以答。如覺下約喻釋意。覺心下合顯論文並可知。   三舉失。疏是前下釋是故二字。即顯下解餘文。金剛已還者。無間道前諸位菩薩與諸異生。故雲一切。未離等者。以生相念盡始得名覺。當知前之三位皆名不覺。況異生耶。然則下對前釋成也。以前說隨分覺及相似覺者。以約無明夢中四相差別。各齊一相而論。故有覺義。由分淺深。遂有隨分等別。今約無明眠之不別。俱名不覺。夢雖有差眠豈有異。無明即生相也。此顯等者。顯無明即為諸法之始。以是五住煩惱之端。十二因緣之首故。故下雲。當知無明能生一切染法。既為能生則知無有先於此者。斯則無始屬於他染。無始之無明依士得名。又無明下約當體釋無始也。謂此無明無有初際。以依真故。斯則無始即無明持業得名。故下文雲。以如來藏無前際故。無明之相亦無有始。   四顯得。疏若至等者。此顯始覺覺至心源見自無念。亦知一切眾生皆悉轉彼靜心成。四相差別也。雖雲知四相。乃是知眾生同是一心本來成佛也。如華嚴說。如來成正覺時。普見一切眾生悉皆成佛。釋雲等者。佛得無念知念本無。眾生雖現在念中。佛知彼念亦即無念也。斯則佛無念與眾生。有念義齊。故雲等也。以念即無念故。得彼無念。始知四相念也。此即生佛相望論等義。又釋下約四相相望。明等義。意明四相。皆是轉彼靜心所成。所成四相。既各無體。豈不即是一靜心耶。靜心即無念也。既一一相皆即無念。是故平等。以平等故得無念者。而能知之。如一珠中現。四色像。見珠體者悉能知之。然前以有念即無念。為等義。此以四相各即無念。為等義也。此上前解是海東疏。依大論釋義。則約覺至心源。以已得無念故。則知一切眾生生住異滅也。然據論文。只有知心相之言。且無眾生之語。今直就論文。更助一解。謂得此無念之時。已覺初相本無所起。常自一心本來無念。由是則知四相皆然。即是一心。是心之相元未曾起。非謂別有生住異滅從心而起也。何以故。以一一相皆同。初相即是無念故。雲以無念等故。無念唯一。故雲等也故次文雲。四相俱時同一覺故。一覺即無念也。故後譯雲。若妄念息。即知心相生住異滅。皆悉無相也。即符此解。有智請詳。◎   起信論疏筆削記卷第九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44 冊 No. 1848 起信論疏筆削記   起信論疏筆削記卷第十   長水沙門子璿錄   ◎論初標立。疏雖得無念等者。謂得覺無念之始覺也。本無起者。即四相本無念故。待何等者。以因不覺有始覺。今不覺既無始覺亦絕也。   二釋。成論四相俱時有者以轉彼靜心。一念所成。一念本無念。四相無自性故。雲皆無自立。疏三。初正釋也。如依一水而有千波。波無別體皆同一水。然未下對前辨異。初指昔。今既下顯今並可知。   疏問下。二問答通妨二。初正問答。問中兼難。並可詳悉。辨竟者。前正釋是也。唯一下重釋。處夢士者。即金剛已還及一切異生也。大覺即佛位。並如前說。文易可知。   攝論下。二引證二。初引攝論。前二句舉喻。後二句法合。以須臾間睡成多年夢。如有說言。一夢之間經歷三世。受身生死。此之謂也。此中下指引文意。意雲。經年夢事不出須臾。無涯生死不出剎那。彼論剎那即今之無念。指彼同此也。   楞伽下引楞伽三。初正引可知。   二解文。意雲。剎那生即無生。以無自性故。若非下反明也。謂若剎那不是無生。即有自性也。既有自性即不流轉。今既流轉。即知無有自性。是故無生也。是故下結也。由是剎那即無生故。所以契無生者。即是見剎那也。此即例前四相。諸念即無念故。是故得無念者。方覺四相唯是一心。   淨名下三重證。不生等者。意雲。無常之法必無自性。以無性故。即不生滅。此與楞伽文異義同。七識等者。亦即流轉無性。四相無念義故。圓覺雲。知是空華即無流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死。楞伽正文雲。五識身不流轉。今雲七識。疏筆誤爾。如來藏等者。以有實體不可泯故。故生滅處即如來藏。楞嚴雲。生滅去來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疏此下三總結大意。文旨可知。然前四位及引經下至後段。正同圓覺依位漸證忘心頓證。具明此者。意令頓悟漸修自然成位。其猶學射心唯在的。箭有近遠。楞嚴亦云。理即頓悟乘悟併消。事非頓除因次第盡。由是若不說漸位。則階降何知。若不說頓門。則終卒難入。由是具說以備修行。   隨染本覺者。亦前略說是體。文雲。心體離念。故此段是相。文雲。生二種相。故後四鏡是體相雙辨。文雲。覺體相故。初總標。疏此二下以是本覺不合言生。今隨染緣還淨而顯故。有生義。斯則顯故名生。非創然而生也。故下文雲。顯現法身等。生已不離者。其實即是今猶義說也。其猶明鏡在塵出塵其體不別。   二徵列。疏明本等者。自隨流而還源。自垢染而清淨。亦即自隱而顯也。覺處不覺久被染塵。卻復本真故雲還淨。明還等者。昔以相隱而用廢。今以相顯而用興。其猶出塵之鏡形對而像生也。此之下總明二相得稱隨染所以也。然智淨相離自業識等染緣故不成。以無能顯故。故下雲。若離不覺之心。則無真覺自相可說等。若不思議業相離彼眾生等染緣。故亦不成。以無能感故。故下雲。諸佛如來唯是法身智相之身第一義諦。無有世諦境界。離於施作。但隨眾生見聞得益。故說為用。由是此二俱名隨染。   初因。疏真如等者。謂在內為理法在外為教法。雖內外不同。皆名為法。由是論中。通言法也。此在等者。但由熏習力故。緣教修行。從初信位終至第十迴向也。資糧者。謂十信三賢具修福智。為成佛之資糧故。亦名順解脫分。善加行者。即暖頂忍世第一四種加行。此在三賢位後十地位前。加功用行以求見道故。亦名順抉擇分善。此四加行依四尋伺四如實觀。觀名義名義自性。名義差別假有實無。如暖頂二位。同修四尋伺觀。忍世第一同修四如實觀。暖位修明得定發下尋伺。觀無所取。頂位修明增定。發上尋伺。重觀無所取。忍位修印順定。印前順後。發下如實智。此有三品。下品印無所取。中品順無能取。上品印無能取。言如實智者。如實遍知名等四法離識非有。所取若無能取亦無也。世第一位依無間定發上如實智雙印二空。又離所取能除遍計。離能取除依他起。雙印二空得圓成實。猶帶空相非真唯識故。彼頌雲。現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也。登地已上者。初地見道。二地已上。即是修道。以此二位證真起行。還契於真也。非同地前緣教而修。故雲如實。以地前是教道此名證道故。金剛等者。於此定位二種道中方便道也。義見前文。   後果疏由前等者。即方便行為能破。生滅相為所破。又方便道為能顯。不生滅性為所顯。此根等者。以未至此位之前。根本無明與真淨心。常相和合成此識相。今至此位。無明既盡唯一心在。照體獨立與誰為合。故中論雲。一法雲何合。即顯等者。此中疏意明今論文隔句顯發。謂破和合識內根本無明生滅之相。即顯不生滅法身本覺。滅染心之中業等相續等相。成淳淨圓智報身始覺。今此且明初段顯法身義。法身即本覺。隱顯得名。今雙舉者。要對後始覺故也。即於等者。以六染心皆依無明與真和合。而得相續。今無明既盡和合不成。染心依何而得相續。故並隨滅。然諸染心皆相妄而體真。故相滅而體不滅。故雲。不滅心體也。故令等者。比以無明和合染心相續故。使本覺曠劫隨流。今既無明破。染心滅無所拘累故。得此心卻復元淨。其猶窮子歸家。摩尼出垢也。成淳淨圓智者。不雜故淳。離染故淨。無缺故圓。滅識故智。成應身始覺者。應字平聲呼。謂始覺智與本覺相應。即報身也。真諦三藏亦呼報身為應身。然此始覺與前本覺。皆是能成。此應身與前法身皆是所成。意謂識相破而性在。性即本覺。本覺能成法身。心相滅而智淨。智即始覺。始覺能成報身。此皆義說能所成也。然此段文是海東疏義。圭山參而用之。石壁失照作應化解。深為不可。以下不思議業相方是應化身故。若如上解。三身義足不爾。文中便成缺剩。剩一化身。缺一報也。有智請詳。然此下始本同也。以始覺是本之用。由有染故。本覺用起以為對治。今染緣既息。用還歸體故。轉其名為圓淨智也。斷德者。除淳淨智外。餘文悉是斷德。識與心相是所斷法。法身是彼斷所顯故。後之一相即是恩德。即三德備矣。若依此說。前之應身正當屬報文理甚順。   初問疏問意等者。前雲。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仍說和合不相捨離。今生滅既滅真亦合滅。如何卻雲滅相續心顯現法身智淳淨耶。斯則約相即門以相難性也。   初法中三。初釋正難。疏意雲等者。前說心成識者。但是心相成識。今言識滅者。亦是心相滅。斯則生之與滅皆約心相不約心體故。得說言滅相續心顯法身等。此則約非一門性相不即而答也。轉難等者。意雲。既若起滅不干心體。斯則真妄迢然。如何前雲。轉彼靜心成起滅耶。此約性相相離義為轉難也。   論無明下二釋轉難也。疏如此等者。意雲前雖雲相滅。但是相融歸性義說為滅。以此識相不離覺性故。是則真妄元無別體。而難雲。離真有妄耶。此乃約性相不離義以答也。   論非可懷下三雙結。成前二義也。前句結後義相不離性。成得轉彼靜心為起滅等。後句結前義。心相是無明。成得滅相續心現法身等。疏非一異等者。後譯本雲。相與本覺非一非異。非是可壞非不可壞等。生滅門初已曾廣釋。今卻以彼非一異義。成此文中非壞不壞義。此即約義總標也。若依下引經別釋無明即明故不可壞。壞則壞於明體。故涅槃具雲。明與無明凡夫為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若就等者。以識相即非心體故。所以因滅無明得菩提也。無明滅下結成可壞之義。此即正顯前文滅。相續心顯法身也。如正法唸經說。水乳一處。鵝王飲之乳盡水在。滅惑準智者。世人皆謂斷盡惑結。然後證真。殊不知惑體本真全覺之不覺。如迷東為西誰之過耶。而欲求滅西相。然後見東愚之甚矣。   二喻疏真隨妄轉者。即下淨心因無明風動。論水相風相不相捨離者。濕是水相。動是風相。動處全濕。濕處全動。是不相捨離。亦可水相者。波動也。風相者。亦波動也。以水之與風俱用彼為相故。雲不相捨離。以喻一切染法依真而起由癡所發。染法望真。是真之相。若望於癡。是癡之相。如下雲。以一切染法皆是不覺相故。又雲。皆同真如性相。故此喻之疏真妄相依者。即下心與無明不相捨離。真體不變者。即下心非動性。以心性寂滅。本非動作。以不守自性。隨他無明。故成起滅。如水濕性本不動搖。由風故動也。息妄顯真者。即下無明滅相續則滅智性不壞此明等者意明。若真自性是動法者。識相滅時真性應滅。今既不滅。應知非自性動也。如彼水性。若自性動波相滅時。濕性應滅。今既不滅。應知非自性動也。   三合。疏水隨風動者。即前大海因風波動也。以水下喻文可知。所況者。應雲以心不能自生。要因無明以成識等。無明不能自現妄相。要因心方現妄相故。無明動相即心動。相無別體也。故前雲。染法望真。是真之相。若望無明。是無明相也。風水相依者。即前水相風相不相捨離。然於中俱無形相義。喻中不言故。今疏中約法顯喻。以濕下喻明。心法下法說並可見。若據疏意。即約全奪兩亡之義。今於疏外別助一解。言心與無明俱無形相者。此約真妄各住自位時說也。舉此義者。要顯真妄之相不相離故。以真本無形相。約染心以說其相。無明亦無形相。還指染心以為其相。斯則住自位時雖無形相。而真妄和合共現染相。以此染法。亦是真如相。亦是無明相。故雲不相捨離。如父母共生一子。此子亦是父之子。亦是母之兒也。問何故前喻中。只言風相水相不相捨離。而不雲俱無形相耶。答以前文中但喻不相捨離義。不喻無形相義。以水不起波時亦有相故。風亦如是。但取分喻故不言無形相也。問喻中雲風相水相。法中雲俱無形相。法喻豈齊耶。答喻中就所起共相說。故皆雲相。法中就能起自相說。故雲俱無。雖無自相之相。而有共相之相。法喻正齊也。然喻中約已起。故雲相。法中約未起。故雲俱無。又喻中約合法。故雲相。法中約開說。故雲俱無也。然今法喻正意。只明無明之相與覺性不相捨離義。不顯無形相義。故前喻中不喻此也。合中雖有無形相言。正意亦要顯不相離。有智請詳。非為僣越。水性不動者。即前水非動性風息顯水者。即前雲。若風止滅。動相則滅。濕性不壞。餘一一別配可知。   初總標論。依淨智等者。是依真起應。如依鏡明現諸色像也。謂前隨染本覺之心始得淳淨。依此智力現應化身。與彼眾生作利益故。故寶性論雲。何者成就自身利益。謂得解脫遠離煩惱障智障。得無障礙清淨法身故。何者他身利益。既得成就自身利益。已無始世來。自然依彼二種佛身。示現世間自在力行。是名成就他身利益。他身即應身也。故唯識雲。大圓鏡智能現能生身土智影等。疏謂與等者。一切雖多不出六境。故標此也。寶性下引論釋義。虛空無相者。即前所依之真身唯是如如。及如如智周遍一切無有差別故。如虛空為勝智者。即能感應化之機。深厭生死樂求涅槃故。雲勝智者。此有二類。一地上感勝應身。二地前等感劣應身。作六根境如六具顯。   二別辨疏二。初通釋上文。顯業德者。如下雲。身有無量色。色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所住依果。亦有無量種種莊嚴等。業根者。如下雲。隨其所應。常能住持不毀不失。斯則橫豎皆依真覺故得無量無斷。勝能者。如法華雲。應以佛身得度者。即現佛身而為說法等。有感斯應。不用加功。如百水不上升一月不下降。慈善根力法爾如此。故曰自然也。疏四顯下勝益者。或見形以發心。或聞法以起行。乃至知覺。功不唐捐。故雲不虛。此上二句。猶是別指此文也。如此下則通釋上義。報化等者。報即地上所見。亦名勝應。化即地前。所見亦名劣應。此二種身。皆淨智所顯真如之用也。無始等者。即前常無斷絕也。下文自顯。   問地得下。二問答釋妨二。初問。意雲始得智淨相以自利。方起不思識業。以利他故。上雲。以依智淨作勝境界。若然者則利他有始。何言無始耶。   二答三。初約一佛釋。以無明下如文。言本覺常起用者。有其兩意。一約內熏說。即自體相熏習義。故下雲。從無始來具無漏法。備有不思議業。作境界之性。依此二義恆常熏習等。二約應化說。應化不起者。但以妄染覆之。非謂本覺無此應用。亦非固心抑令不起。斯則過在於妄。何責於覺。實如崑竹有龍鳳之音。塵鏡有光明之用。如或裁之以利磨之。於塵則何患乎。雅韻精明而不顯發耶。   以一下。二等諸佛釋。通約十方三世諸佛。皆以始覺同本故。得應用無始終也。   此本覺下。三同眾生釋。以眾生真心與佛真知不別故。佛應用即是眾生應用。用即體起。故雲無二。若就佛說。用即屬佛。若就眾生說即屬眾生。略同明月現在澄潭。此所現月亦是月影。亦是潭影。下文廣釋。   初總標疏以空下二。初雙標空鏡二喻。若據論意。但明覺相有四種義。以一一義皆遍法界。遂舉二喻。以虛空喻周遍。以淨鏡喻四種。具明二喻者。若單舉空喻。則不顯四義。若單舉鏡喻則不顯周遍。遂舉二喻。互相顯發也。未必虛空亦有四義。今隨鏡說故言皆有也。   一空下二單釋鏡中四義文二。初略配空者。此就真體本無妄染。如文雲。以從本已來一切染法不相應故。猶如於鏡唯有性明。故雲空也。鏡中所現但是影像。其相元無亦成空義。不空等者。雖無妄染。然有自體及性功德。若無其體將何現物。餘二可見。此四如次以配四義。此中雙標而後單釋者。以空隨鏡顯也。但釋鏡義。自挾虛空。以一一義。皆有周遍如虛空故。是故單釋。   四中下二料揀。配有五對。第一性淨離垢對。二因隱果顯對。三空有體用對。四體相對。五空鏡對。一三有空義者。然空語雖同而空義不同。以第一就因無妄體為空。第三據果離妄相為空。二四有鏡義者。義亦不同。二以本末現物為鏡。四以隨時照物為鏡。然則一三非無鏡義。二四非無空義。今但取增勝配之。餘如本文。   後別釋四。初空鏡三初標名。疏本無等者。以從本已來不相應故。非同隨相之說。未斷則有斷已始無。故名本無。亦非推之使無。故名本無。   論遠離下。二辨相。初二句正顯空義。無法下一句重辨所空。疏文法喻對。顯昭然可見。   論非覺照下。三結名疏二。初正釋二。初約妄無真照之功。先法說違理者。理有覺照。妄既違理即無覺照。既無照用。理中豈能容彼妄耶。由是前文雲遠離也。如鏡下喻顯也。如鏡本有照用外物。違鏡則無照用。既無照用鏡中豈能容彼物耶。以照與無照非和合故。亦猶仁人之家。豈容不人共往。以性相違故。   後約真無妄覺之用。先法次喻。並可知。圓覺雲。無知覺明即斯義也。然此二義之中雖約妄約真。皆就無能照說也。問妄屬無明容無能照。真性明瞭教理俱成。何言無照。答今言真無照者。但無能所之照不無性明之照。如楞嚴雲。性覺必明妄為明覺。今此但無妄為明覺之照也。疏中約所顯能。非謂但無所照義。爾智者詳焉。   此約下二通妨。或問曰。次雲。一切境界悉於中現。雲何此言無可現耶。故此釋通。遍計情有理無依他相有性無。故知此言無可現者。無妄體故。下雲現者。有虛相故。其次雲。常住一心等。即明依他無體。唯是圓成則三性之義備矣。   論二鏡中二。初標名出體。疏現法因者。以次雲。現境界故。內熏因者。其次雲。熏眾生故。亦可下重辨。斯則因義通而熏義局也。以現法及熏習俱名因故。現法非是熏習義故。有自體者。異妄無自體故。及功德者。異恆沙煩惱故。妄則不唯無功德兼無自體真。則不唯有自體兼有功德。如前文雲。以有自體具足無量性功德故。   二別釋。二因二。初現法因二。初正辨。疏心外等者。下論雲。三界虛偽唯心所現。離心則無六塵境界。明心等者待無明熏方變諸法。若自出者無明斷後應出法無窮。則修斷何益。故知不待無明法則不出。離心等者。雖雲待熏方出。非謂別有法自外而入為能熏耳。以是即心不覺為能熏故能熏既非心外。所現安得離真。故非外人。又此諸法全心而成。非謂諸法從心內出而現於外也。此即非如人從室內出名為現也。又非別有諸法自外而來。入此心中而現其影。此即非如形對於鏡而現其像也。以心無內外故。此二句揀濫。後二句正顯。如疏所明。良以不失不壞常住一心。故名為現。雖復等者。心境歷然染。淨宛爾故。諸法緣集下法喻可見。斯則性起為相故不失。相同於性故不壞。論常住一心者。有二意。一者以一切法常依不心而住故。得不出不入不失不壞也。二則諸法當體常住唯是一心。一心之外無有一法可為出入失壞也。故經雲。世間相常住。此二義中前義為正。以下有論自釋成故。疏文可知。   二釋成疏釋成。同體等者意雲何。以諸法常依一心而住耶。故此釋雲。以法即是真實性故。斯則以此二句轉釋前義也。據疏指配合如此釋。今疏卻敘前文釋成此段意。謂前後互釋皆得故。此反明也。   二熏習因二。初顯體離染。疏以性下順釋文。非直下別顯意。先法次喻。若不下反以結成。並可知。   論以智下釋成因義。疏以本下約本淨。今淨明不動又雖下約現染不染明不動。亦先法後喻。並易解。此本下釋論初句。即下所說大智慧光明義等。後結雲。乃至無有所少義故。又與下釋論下句。即自體相熏習義。如前引。勝鬘下引經論證可知。道諦即出世因。因即熏習義。   論三中二。初標。名出體。疏謂真如下釋此當文。前在下料揀前後。性淨即初義。不空即第二義。如來藏者彼二在纏故。通名如來藏。但以空不空異耳。今明不空等者。與前不空義同。法身者。與前如來藏義異體同。彼隱此顯故。前雲。依法身說本覺。後雲。名如來藏。亦名如來法身。然法身但屬第三鏡。其後一鏡即是報化身也。寶性下引證。同相者。通凡聖故。勝相者。勝於因故。然初淨即前二義。後淨即後二義。出法體者。即前為二因之法也。故前雲。謂如實不空等。今明離障。故重指之。   論出煩下二正辨。疏粗細染心者。四粗三細。如下文雲。染心義者。名煩惱礙。所依無明者。根本枝末。是六染所依法。故如下文雲。無明義者。名為智礙。淨心出障者。出前二礙。礙即障也。二障既出業識等亡心無所合。故雲離也。離和合等三段疏。即翻前和合煩惱智礙。成此淳淨明等三字。如疏可知。然此三字淳字是總。淨明為別。謂淳淨故。淳明故。淳淨即滿淨義。揀異菩薩等。是分淨故。淳明即滿覺義。揀異菩薩等。是分覺故。斯則六染盡故。謂之淳淨。二覺圓故。謂之淳明也。又此三字。即圓三德。謂如次是法身解脫般若。備此三點。以成大般涅槃。   四中二。初標名顯體。論緣熏等者。緣即外緣為諸眾生而作發起善根之外緣。故熏習者。熏謂資熏。熏成習氣發善根故依法出離者。依於體相以起用也。   二正釋其相論遍照等者。即明此法出離惑染遂成三輪不思議化也。遍照即意輪鑒機示現即身口設化。以此為緣熏習力故。令修善根也。即彼下二。初通釋上文。與彼等者。謂與二乘十信作差別緣。與三賢十地作平等緣。如下用熏習中說。   問前下。二料揀前後二。初辨異二義。問意可知答中前約等者。意明前之二相與此二鏡。法體無二為門有殊。謂前二相以智為門故。雲俱就始覺說。後二鏡以理為門故。雲俱就法體說。又前約相說故。雲生二種相。此約性說故。二種俱言法。又前約對染明淨相故。雲智淨等。此約自性。顯大義故雲。有四種大義與虛空等也。又前以顯為門。此以隱為門。所以有斯二說者。恐有人言。顯時方淨隱時不淨。故因說二隱。又重說二顯故。有法出離緣熏習。又先明二顯者。以取始覺之末文便故。又亦即是始覺義故。亦即隱處難信。且就顯處而開示故。餘義易知。   然法下二結同一體。此明為門雖異其體是一。故此結同也。但今下境即是法。以是始覺所緣所證。故言境也。又以對體故稱用。對因故稱緣。斯皆不出真應之身也。◎   ◎不覺者。即梨耶識中第二義。不無覺明也。是則無明之別號。亦名之癡。亦名為迷無知等。斯約染法以明心生滅義。然生是妄生滅是喪滅。其中三段亦名。初體次相。後即結相同體。初法疏不了如理等者。如理平等本唯一相無不覺之異。今既不如理知。故雲不了。不了即無明也。由無明故妄生異相。首楞嚴雲。無同異中熾然成異也。如迷正方者。不了是正東故。業相等者。以論雲起念起即是動。動即是業相也。經中亦名為起故。文雲。起為世界靜成虛空。虛空為同。世界為異。邪方者。前雖迷其正方。且是不了是東。今於東處別作西解。故雲邪方。前即迷真。此即起似也。以根本無明有迷真執妄二義。今論此段並下三細。正是初義也。下智相等即執妄義。亦即楞嚴背覺合塵義。經雲。迷失本妙圓妙明心寶明妙性。認悟中迷等。此皆具明二義也。華嚴雲。於第一義不了名為無明。此迷真也。圓覺雲。妄認四大緣慮為身心等。此執妄也。然迷真必執妄執妄必迷真故。此二經各舉一義也。邪不離正者。西處即東故。不覺處即覺故。   二喻。論依方迷者。依東方故迷為西方。若離正東即無邪西亦如依水起波。若離於水則無有波。   二顯覺。疏初義者。即文雲。以有不覺乃至為說真覺。後義者。即文雲。若離不覺等。此即節釋論文也。良以下正辨其意。依真下顯初意。如依金之器方能顯金。反之則不可也。隨妄下顯後意。如隨器之金還待器顯。反之亦不可也。此乃前依覺故。迷則為妄之所損。今依迷顯覺則為妄之所益也。然論之大意明不覺與覺。皆是相待。以顯生滅染淨無有自相。皆不可得也。此中初言以有不覺妄想心者。無明所起妄想分別。由此分別能知名義故有言說。說於真覺。是明真覺之名待於妄立也。若離不覺即無真覺。自相可說者。是反明真覺必待不覺若不相待即無自相。待他而有。豈成自相。自相既無。他亦不立。是顯染淨無所得義故。後譯雲。然彼不覺自無實相。不離本覺。復待不覺以說真覺。不覺既無。真覺亦遣。如下文雲。當知一切染法淨法皆悉相待。無有自相可說故。圓覺雲。依幻說覺亦名為幻智。論亦云。若世諦如毫釐許有實者。第一義諦亦應有實。此之謂也。◎   起信論疏筆削記卷第十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44 冊 No. 1848 起信論疏筆削記   起信論疏筆削記卷第十一   長水沙門子璿錄   ◎二枝末。疏二。初列。   二釋。釋中二。初疏文十一重喻合義相昭然。尋文易解。然此翳喻亦未全似。若以首末比況。最切者不過夢喻。已見前文。皆由無明力者。如下文雲。當知無明能生一切染法。   無明為因等者。楞伽雲。妄想為因境界為緣。和合而生。疏中用此以科論文。經中妄想即無明也無明生三細者。下文即展轉相生。今但約根本而言。故雲無明為因。初總標。疏相不離體者。業等九相不離不覺體故。以即體之相即相之體故。不相離末。不離本者。三細六粗之枝末。不離不覺無明之根本。以即本之末即末之本故。不相離。依無明起妄心者。即不覺生三相如下雲。以依無明有梨耶。依妄心起無明者。以依阿梨耶識。說有無明也。其猶依水起波。波相起已。不離於水。由斯義故。名曰相應。非約心王心數說相應義。以此三種是不相應染故。   別解中三。各有標名。所依正釋。講者詳之。初標名論無明業相者。意表此二無有異體也。所以知者。前說業相盡處。便見心性成究竟覺。但以約義故。說相依顯體無別故。今雙舉又揀本覺隨染業相故。雲無明業相顯覺不覺皆有業相。而真妄不同也。   論以依下二所依。疏根本無明者。以是所依故當根本。如夢依睡也。   論心動下。三正釋。疏二。初別解論文論二。初動作義。疏動作是業義者。是無明之業用。後之八相亦是動作。亦是無明業用。然約別義以立其名。唯此最初起用之始故名為業。反舉等者。如不睡則無夢。始覺者。即究竟時也。   論動則下。二為因義。疏為因是業義者。然九中前八皆得名因。所以不言業者。亦約別義故。今此初相能為苦本。故名業也。如得下反顯。以靜是妙樂之因故。反知動念即是苦因也。動因苦果等者。以一念起動即具微細四相。四相之苦果不離一念之動因。據此位中即是梨耶行苦。若準前明。四相俱時而有故。四相攝於九相。分段粗苦亦在其中。所以次第說者。文不頓書故。義有因依故。若約時說則一念不覺無有前後故。有說雲。一念不覺五蘊俱生。即斯義也。   此雖下。二通明行相。此乃九相之端細中之細。未有轉現心境差別故。雲一相能所不分等。即當等者。自體即自證分也。如無相下引證。相即自體境界即所緣。當知下會彼同此。   二轉相疏依前等者。轉猶起也。是前業相起為此見。然餘相皆有起義。不名轉者。亦約別義故。如依於夢而有夢心。若依下若約果海性淨不動。則無有彼此之見。應知有見者但依動故。如無於夢則無夢心。如是下。就此一相位中。以明不說境界所以。以微細故。且說能見以為轉相。然此境界便是向下現相。以論中分能見所見各為一相。今此見相由內所發。非託境生故名為轉。依此轉相帶起所緣。復立現相。非謂於此能見之中。又自別有微細境也。學者應知。攝論下引證。意識即第六識智相是也。三世境者。諸有為法。非三世境者。諸無為法。斯皆意識所緣之境。可知者。意識粗浮能所緣念。可以現今分別取解也。以有三世等境。為可知故。此識等者。即第八也。以無可知境故。既無境可知。故唯就能緣見分。以明此識也。如說十二因緣始不可知。此亦如是。唯識亦云不可知執受處。既雲下結意。   三現相。疏依前等者。如依夢心而有夢境。反釋者。應雲聖人離見既無此境。當知此境定從見生。如無夢心則無夢境。然上三相皆反以釋成者。以此是八地已上所知境界非下流所覺。由是以聖人不見相等。比決反驗令義明瞭。可見可信也。   疏即分別事識下二。初引經料揀二。初引經指配。事即是境分別境事之識。故名分別事識。楞伽等者。具雲藏識海常住(本識)境界風所動(現識)種種諸識浪騰躍而轉生(事識)。   問下。二問答釋妨三。初問也。末那者。具雲訖利瑟吒耶末那。此雲染污。意謂與四惑相應故雲染污。恆審思量故雲意。即第七也。問意可知。   二答三。初六八相從答二。初約能執從所執故不說。必執相應者。謂第七種子在第八中。第八見分為第七所執。故曰相應。況二識相依互為根耶。瑜伽下引證可知。   又由下。二約所依從能依故不說。內依等者。以第八第七互依。第六依於七八。前五依六七八及同境依故。有偈雲。五四六有二七八一俱依。但說能依必知有所。故略不雲。   二以下二以義不便答二。初無和合義故不說。無明等者。前說無明與真和合成梨耶三相。末那但一向生滅無和合義。若言和合。自成梨耶。若無和合識從何生。義既不便求說不及。   又由下。二無緣外義故不說。末那無緣外者。以前五唯緣外塵。第八緣內根身種子及器世間。第六通緣一切。第七唯緣。第八見分。今六粗皆緣外境故不說也。   亦可下。三約計內外答。此約我我所分。亦屬六八故。不言第七。意雲。第七。正是執我我所。今分兩處無體可言。   楞伽下。三引證二。初引經可知。   經中下。二釋義。現識等者。正配釋。可知。所以下辨事識義也。既雲攀緣外境。非六而誰。由是論依經說故。不復論第七識也。故知下結會彼此。然上多義明此論中不說第七者。要異曉公說。下智相即第七故。故彼文雲。言智相者。是第七識粗中之始。始有慧數分別我塵故名智相。夫人經說六識及心法智。今之智相即心法智也。若具而言之。緣於本識計以為我。緣所現境計為我所。今就粗現。說依境界心起分別。又此境界不離現識。猶如影像不離鏡面。此第七識直爾內向計我我所。而不別計心外有塵故。餘處說還緣彼識。問雲何得知。第七末那非但緣識。亦緣六塵。答此有二釋。一依比量。二聖言量。比量者。量雲。意根是有法。必與意識同境故。是宗。因雲。不共所依故。同喻如眼等根。異喻如次第滅意。三支無過故知意根遍行六塵。聖言量者。一金鼓經雲。眼根受色耳分別聲。乃至意根分別一切諸法。大乘意根即是末那。故知遍緣一切也。又對法論十種分別中。言第一相分別者。謂身所居處所受用義。彼復如其次第。如諸色根器世間色等境界為相。第二相顯分別者。謂六識身及意。如前所說所取相。而顯現故。此中五識唯現色等塵。意識及意。通現色根及器世界色等境界。設使末那不緣色根器世界等。即能現分別唯應取六識。而言及意。故知通緣已上皆略彼疏。今此疏意說無第七。乃是影攝無違。常式意不緣外故。有多義也。   初總標。論以有等者。此之六相雖則展轉各有所依。今亦但取根本而言故。雲依境也。楞伽境界風所動。種種諸識浪騰躍而轉生。此之謂也。   一中論依於境界者。此但外由境緣牽起。內根發生。故雲心起也。疏於前等者。不知內發謂是外來。楞伽雲。外實無有色。唯自心所現。愚夫不覺知妄分別有為。不知外境界種種皆自心。智者悉了知境界自心現。創起等者。隨其心王復起心數。揀擇染淨決定如此。故名智也。體是別境心所中慧。故雲慧數。   二中疏依前等者。於順情可愛之境。心與喜俱名樂受覺。於違情不愛之境。心與瞋俱名苦受覺。不苦即樂不樂即苦。違順之境既續。苦樂之心豈斷。略以辨粗故不論其捨。而實有之。但在苦樂之間耳。自相續者。當相不斷故。又能等者。以自相續故。復能發起煩惱。潤於已熟之業。令受報未熟之業令成熟。由是引導任持。令其生死不斷不絕。此則令他後四相續不斷也。廣如下生滅因緣。五意中釋。   三中論住持等者。謂於苦樂境上。堅固停止無有變改。執持不捨也。疏上皆等者。是執取相所依故具牒之。是此下唯此一句是第三相。以不知違順境如空華。不了苦樂心如幻化。的取為實。確然不改故雲深取。故下等者。即下因緣意識中文。   四中疏依前下。境本非善以順己之情。便名為善。境亦非惡以違己之情便。名為惡。且善惡相已自不實。況其名字起自倒情。寧非是假。何以故。他人於此或以善為惡。以惡為善。二不定故。肇公雲。物無當名之實。名無得物之功。由此名故不待眼見違順之相。但耳聞善惡之名。便生喜怒。是故目計名字也。楞伽下引證。義見前文。上來下配三障。自此已上直至根本無明。盡名為惑。若準佛名經雲。獨頭無明為煩惱種。則別開無明以為煩惱所依。其實無明是癡。乃根本六惑之數。若也合論皆名煩惱。開合雖異俱是惑門。自下等即業苦。斯則三障即三道也。   五中疏執相等者。謂於我執貪瞋愛見。發動身口七支。造善惡不動等無量差別之業。於中雖有善及不動。然俱有漏不出三界。三界無安猶如火宅。故皆苦因也。   六中疏招果必然者。必定然是也。斯有兩義。一不得不受故。二善不為苦惡不為樂故。書曰。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逭。涅槃經雲。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間。無有地方所脫之不受報。故雲必然。三界輪轉無有罷期。故曰循環。死此生彼不能脫免故雲長縛。如螘循環。如蠶作繭。終而復始不自在故。正法念雲。如繩繫飛鳥。雖遠攝即還。眾生業所牽。當知亦如是。苟非覺悟無有解期。今約此言故雲長縛。   一正釋中。疏三細等者。染法雖多不出三界因果惑業。今以三細六粗攝之。罄無不盡。如是染法皆由根本無明迷真所起。故雲當知等。   二轉釋疏問意可知。答文便是解論意也。業氣即差別相。此相皆是不覺業用氣分。然此不覺是九相之總名。九相乃不覺之別號。故圓覺雲。身心等相皆是無明。即斯義也。   雙辨同異者。向說覺與不覺。染淨迢然。又說依覺故迷不離本覺。若言其異。雲何依覺故迷。若言其同雲何染淨不等。又若定同定異。皆無進修之門何也。同則聖凡一等。欣厭都絕。異則染淨抗行迷悟永隔。由昧二門不即不離之旨故有斯惑。然於相無相宗失意者。各墮一邊故。今辨釋用袪迷謬。   一喻疏染淨等者。染即不覺三細六粗。淨則覺義二相四鏡。以者。用也。緣真如是總相門故。能通與二法為性。又真如無相故。以此二法為相。斯則二相同依一性。一性同生二相。由是同字性相俱用。喻染淨者。器有精粗故。餘文可知。   合中疏此二者。即上無漏無明義。如下說。而非實有者。從分別生。故經雲。幻妄稱相。然幻之一喻諸教多引。以喻染淨其體不實。良以五天此術頗眾。見聞既審法理易明。今依古德解釋此義。法喻略開五種。喻之五者如結一巾幻作一馬一所依巾。二幻師術法。三所幻馬。四馬有即空。五癡執為實。法之五者。一真性。二識心。三依他起。四我法即空。五迷執我法。更無別體者。經雲。其性真為妙覺明體。淨相即智淨不思議業。及後二鏡。已見前文下文即熏習中文。然則前三細六粗雖是染相。以約不覺義說故不引用。今別引下文者。意證此染是真如相故。文雲。真如之法實無有染。但以無明而熏習故。則有染相。若前九相。初標。後結。皆約不覺。不言皆是真如相故。由是疏文引用雅當。   正引中疏依此等者。眾生即不覺也。不覺無體即是真如。真如之理即涅槃性。性自寂滅。何待更滅。滅度涅槃即彼此方言也。淨名下彌勒章文。如前所引。大品亦云。斷一切結入涅槃者。是世俗法非第一義。何以故。空中無有滅。亦無所滅者。諸法畢竟空即是涅槃故。依此等者。菩提梵音秦言雲覺。覺即始本二覺。二覺既是真如菩提。豈從修得。故大品雲。以何義故名菩提。空義故是菩提。如義法性義實際義等是菩提也。此上約眾生。明不覺即真如故。本來涅槃。諸佛覺亦真如故。菩提不可修作。既言修作。應知約果所得故。疏雲諸佛也。以本有故何須修作而後得耶。故雲非可等。又前下重以真如二字。釋此二段也。舊入者。故圓覺雲。始知眾生本來成佛。故雲舊來。又一切眾生即究竟覺故。雲無新得也。然舊來入與無新得義同文異。但以如為涅槃真為菩提。為別也。又時人多謂涅槃為相所累故。說不覺即如本來涅槃。計菩提修因所生故。說覺性即真亦非新得。由是相即無相故。約不覺說涅槃。非是修生元自本有故。約真性說菩提。望涅槃等者。涅槃合是修其智了所顯。以不覺即如如即涅槃。豈待了因了之方顯。斯則未嘗不顯。何待更顯。故上文雲。舊來入涅槃。望菩提等者。菩提合是生因所作。以菩提是覺覺性即真故。不待作之始生。斯則未嘗不有。更何作耶。故上雲。菩提無新得。然據前疏雲諸佛菩提非修等。即將此二句獨就菩提而論。今又分此修作以望兩處所說。又似別是一解。學者知之。此之下既是本有之法。不合言得以體如實常不變故。不同妄法無實可得。斯無得法元真實故。   疏疑雲下二。初敘疑。文顯易知。然此段文若在科下注之。其文則便。今太近上講者應悉。   二隨釋論二。初正釋疑。疏法性等者。楞伽雲。真實中無物雲何起分別。又經雲。佛真法身猶如虛空。此皆約無色也。又疑下約應難真也。   論而有下。二釋轉難。疏彼見下謂佛果海但有大定智悲而無色相。眾生見色相者以彼業識所現。屬於無明差別之相故。下文雲。但隨眾生見聞得益故。說為用也。非此下約離相釋。故下文說諸佛如來唯是法身智相之身第一義諦。無有世諦可見。既雲法身智相第一義諦。豈於此中而有色等不空性耶。又亦下約性德釋。彼是真善妙色即性之相。雖名為色。亦非可見之相故。論雲。智色以本下。前雲以離念境界唯證相應故。後雲。諸佛法身無有彼此色相迭相見故。   論異相下二。初喻。前同相則以生滅望真如說。以相望性明其同也。今異相秖就生滅一門染淨。自相望以成異也。   二合。疏別明等者。以無漏淨法體是覺性。覺性無差但隨無明故現差別。以彼下明無明本性自是差別。若不差別則不能迷平等理也。下文即真如體相熏習中文。諸無漏法即通指本始二覺修性功德也。直論性者。剋就真體說也。是前門中所示真如體故。但隨下約對染差別說淨差別。即後門中所示本覺相也。比如一月影現萬水。月本無差隨水影別。下文即相大文也。又由下約始覺義。說由為治慳貪等染法。成佈施等波羅蜜無漏淨行。及果上十力四無畏等萬德之義也。前則待差染以成差。此則治差染以成差。亦可前相後用耳。又以隨差別眾生。以成差也。前已問答故此闕之。具此三義。故雲隨染差別也。如是下釋染淨法皆如幻義。以對待之法本不立故。如經雲。若有一法勝過涅槃。我亦說為如夢幻等。金剛亦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然上所說同異之義。即是真如生滅二門不相離義。約生滅門即同而異。約真如門即異而同。苟得一心二門之旨。即無惑於此。   總標。論生滅因緣者。以立義分中雲。是心生滅因緣相。於中心生滅已如上釋。今則釋因緣兩字。然是生滅家之。因緣故。復言生滅也。   疏二。初解牒文。牒前以標者。謂牒前立義分中之所宗。標為此下論文之所釋。梨耶下一重是能生三細之因緣。心體者。即真如。於中唯取隨緣一義。以不守自性故。根本下以是親迷真覺故。不取枝末。又此唯當成事之義不取體空。又無明下一重能生六粗之因緣。緣此兩重因緣。正如楞伽所說不思議熏變。及取種種塵。無始妄想熏等。廣如下說。又此兩重但有三法。謂真如唯因境界局緣。無明則望真為緣望境為因。結文可知。   諸識下。二解標文。然此但唯約心故雲諸識。若雲五陰和合中生。斯則兼於色心也。而無下如波無別體。唯依於水。上文雲。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等。自相心者。即前不守自性生滅因也。能依等者。但以約法約人立名有異意。與意識即是眾生無別體也。即前諸識生滅相集而生也。又眾生是總。意等是別。總別雖殊其體一也。皆從心起以心為依。然此中能所依起。以心意意識相望分別。有通有局。思之可見。楞伽亦云。藏識說名心(第八)思量性名意(第七)能了諸境相是則名為識(前六)今此心是如來藏意是五。意識唯第六。故不同彼。   問中疏此心下。既雲眾生依於心體有意等起。其相雲何。   論以依下疏二。初釋文。是上等者。以梨耶是總覺及無明是總中別義。今既說無明依梨耶有。應知唯取覺義為所依也。論文約總取別。故雲梨耶。疏中釋出別義。故雲是上所說心。即不守自性真如也餘文可知。欲明等者。此但指前第一重之因緣也。上總下或問曰。前雲依心有意等轉故兼雲無明者。何謂也。故今釋之。   問上說下。二問答二。初問。舉前所說如雲依覺故迷。又雲。依如來藏有生滅心等。今此卻雲依梨耶有。豈同前說。   二答中二。初正答三。初約迷真執似釋。與無明為依等者。如風動水成波風還依此波中故。前雲風相水相不相捨離。又雲。依不覺生三種相。與彼不覺相應不離故。何者下重釋前義。依迷者。是依無明迷真而有梨耶。真與妄俱似一似常故。即迷真義也。經雲。迷本圓明。是生虛妄。迷似等者。依梨耶有無明。迷似一為實一。迷似常為實常。經雲。所既妄立生汝妄能。即執妄義也。即此二義。一識所論前後互出。故不相違。   二雲下。二總別義異釋。就本等者。剋就真體豎說也。覺即是本依本起末故。今就下都位即通約真妄橫說也。如風動水成波風水俱在波中也。   三雲下。三約未起已起釋。未起等者。從未有梨耶時說。成就等者。已有梨耶處說。   然此下二結答也。意雲。若唯取初義。則似真前妄後之失。亦有悟後再迷之過。亦同數論冥初生覺。若唯取後義。則似諸法不由迷真而成。但從本識建立。則有真妄別體之失。亦何異法相宗耶。今以後義免前過。以前義免後過。故互言也。以二義更互用之。隱顯相成。如綺之文。故雲綺互。   一略明中疏依似起迷者。即依妄心起枝末無明。依迷起似者。即依根本不覺起妄心也。此言似者。即以創迷真性成此妄心。微細流注似其不動。似無差別故。雲似一似常。楞嚴呼為妄覺影明。斯之謂也。此二下義有前後時無前後。如前三義答問。秖就一識一時而說。故不可作前後之異。餘文可知。依此等者。謂依心起業識。乃至依智識起相續。生於意識。斯則後依止前前能生後。次第依止及與能生也。於中能所依生前後相望。有通有局。如文可解。攝論下引證可知。   一中疏心不自起等者。心非動性故。性雖不動然隨緣故動。以不守自性故。即四鏡中不出義也。如水不自浪因風力也。由此免於無窮之過。正明起相者。以覺則不動。不動則無相。不覺則動。動則相起也。起動是業者。於二義中不舉。為因義者。亦含在其中也。以動即有苦果故。   二中疏依前下正釋此文。可知。轉識有二下對下辨異。無明所動者。此從內起位屬本識。當於三細名為轉識。若其境界所動者。此從外起位屬事識。當於六粗。名為智識。上如泉湧之波。此如風擊之浪。但以常徒所明。轉識唯取前七。今此所說在本識中。恐有所濫故此揀之。   三中疏能現功者。即前轉識能現相故。就此功能便名現識。以其下釋行相也。故下文雲。以有妄心即熏習無明。不了真如法故。不覺念起現妄境界。通現一切謂有漏。無漏色心諸法。非獨五塵也。若依下引論對辨。五根即眼等五色根及根依處。種子即善惡無記等三性種子。器世間即山河大地等。斯皆第八相分。然此相分皆為第八執受。執謂攝義持義。受謂領以為境。令生覺受。於中種子具三義。一攝為自體。二持令不散。三領以為境。根身具二闕攝為自體。故器界唯一。但領以為境故。故唯識雲。不可知執受處。亦可種子根身緣而執受。器世間量但緣非執受故。今此下或問。若然者何故此中唯言現五塵耶。故此釋也。以對所牽事識故。於一切中偏舉此五。論雲。對至即現意在此也。非如下約相續不斷義。以解常在前也。如第六識在五無心位。即有斷滅故。唯識雲。意識常現起。除生無想天。及無心二定睡眠與悶絕。又第七入滅盡定時。雖雲淨分不斷。且有盡七之言。為約染分亦成斷義。又成唯識所熏四義中雲。若法始終一類相續。能持習氣乃是所熏。此揀前七轉識如風聲等。既言如風聲等。斯則非是相續有間斷故。又為下約為先義解常在前也。意雲前者。先也。以迷時先有為諸法本。更無有法先於此故。末那無此義故揀之也。此即單揀第七也。然前揀六七之文。是海東意。後之一義是今疏意。故雲又也。若言初句標。揀次唯揀第六。又為下方揀第七者。海東無後一意。如何摶句以讀文耶。學者應知。   四中疏細分者。法執俱生故。迷唯心境見從外來起微細心。分別染淨故。雲不了。   五中論二。一直明本相。疏亦細分者。此是法執分別粗於俱生。故除微字。但雲細分。此上二識皆雲細者。以是粗中之細故。同是法執故。   論住持下二。別顯功能二。一能起潤惑。住持等者。住謂留住。持謂任持。謂留住任持令業不失也。疏以此等者。謂過去無明所發業行種子未成熟者。以有此識發愛取煩惱潤之。使令成熟堪為來世感果之有。有即業種變異也。若無下如植種於土無水則焦。結業待果無貪則敗。經雲。愛水由潤業故。又復等者。謂潤已熟業令受果報。善惡樂苦自然相應不相違反。如印印物故曰無差。又現在即現報。未來即生後二報。如是下通釋前段。以結其名。斯則潤過去未熟業。令成現在已熟業。潤現在已熟業。令招未來果報。如是循環無有斷絕。由不斷絕故名相續。然其潤業等即是令他相續義也。   論能令下。二能起念慮。已經者。是過去下即未來。上當相相續。即現在也。顯此下疏二。初正釋此文。以此識既能起粗分別。念慮三世。與前智相微細不同。非法分別而誰。   此上下。二通前重示二。初結屬此識。文意可知。   又為下。二總通前五。三細功能者。以第八識能集種子起現行故。後二功能者。於中但約分別不斷而分二異故。攝論雲。意識緣三世境等。即斯義也。   順結中疏是前等者。此解是故二字。故說等者。三界不出五意。五意唯依一心故。雲三界唯心作也。以現識中具有根身種子器世間故。故楞伽雲。從於無色界乃至地獄中。普現為眾生。皆是唯心作。現似曰虛者。依他起法如麻上繩。似有其相究體不實。詐現曰偽者。遍計所起如繩上蛇。相畢竟無分別妄現。唯心作者。如繩蛇無體不離麻。故十地經即華嚴十地品。文雲。了知三界依心有。十二因緣亦復然。一切皆由心所作。心若滅者生死盡。   反結。疏離彼等者。謂心起成識依識有塵。究其根本唯一心作。故經雲。由心生故種種法生。又圭山雲。生法本空。一切唯識。識如幻夢。但是一心。然此三界六塵皆攝色心等法。是故順結反結。皆歸一心。   問中疏現有等者。意雲。若是唯心則不合有境。以心無相不可見故。既有所見。雲何唯心。   答中二。一答無塵。疏以一切下。意雲。一切法從心起故。所起無體即是一心。楞伽雲。心亦唯是心。非心亦心起種種諸色相通達皆是心。又疑下躡所答處。以起此疑。疑意雲。既是真淨一心。因何起作諸法。楞嚴滿慈圓覺剛藏皆同此意。由妄等者。其猶淨眼不合見華。但以翳覆便見華相。妄念即根本無明也。又亦下是前疑中之別意。非續次所起。文意可知。但前約依他釋。此約遍計也。釋雲下意雲。如見空華。是汝眼病。如楞伽雲。如愚不了繩妄取以為蛇。不了自心現妄分別外境。   論一切下。二顯唯心。疏境唯等者。如像唯鏡現故。分別像者。是分別鏡也。楞嚴雲。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無塵唯識者。如唯識頌雲。唯識無境界。以無塵妄見。如人目有翳見毛月等事。論心不見心者。意雲。心是一心不合自見。當知有所見者皆是妄也。故楞伽雲。如刀不自割。如指不自觸。而心不見心。其事亦如是。既塵等者。意雲。塵境若存則可以心緣。境塵既不有。縱有心在亦不自緣也。識不生者。意雲。以有塵故。牽彼識生。既無塵境。識不生也。故經雲。由法生故種種心生。今法既不生。心亦不生也。既無他可見亦不能自見。所見無故。能見不成也。能所俱寂者。心無心相是能緣寂。境無境相即所緣寂。楞伽雲。能見及所見一切不可得。此中大意。欲顯一心本無能所。能所俱寂。方是真心。亦非泯之令寂本自寂也。攝論下引證。具雲所說諸法唯識所現。無有少法能取少法。亦可論文從一切下。展轉釋疑。疑雲。是法既無。雲何分別釋雲。一切分別即分別自心。又雲。若如是者即應見心故。釋雲。心不見心。反明分別悉皆是妄。又疑雲。雲何心不見心釋雲。無相可得。斯則心無相故。不可見心。心外又無一法。當知有所見者皆妄見也。能所既寂唯一心在。即法空門下所顯真性也。故經雲。諸幻滅盡覺心不動。◎   起信論疏筆削記卷第十一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44 冊 No. 1848 起信論疏筆削記   起信論疏筆削記卷第十二   長水沙門子璿錄   ◎論結文二。初正結。疏無明根本等者。揀非枝末故。以依無明力而任持。託業識心而安住。故下文雲。以有無明染法因故。即熏習真如。以熏習故則有妄心。以有妄心即熏習無明。不了真如法故。不覺念起現妄境界等。故雲。由此而成也。現識等者。等下六粗。皆是所現色心境界也。故一切境由此住持。若無明等者。以依無明故。有妄心。依妄心故現妄境界。所以無明未盡心境不滅。如風未息波浪不滅。離心無體者。皆從心起。非外來故。即心無體者。所起之法同能起故。鏡喻兩意如法可知。   論唯心下釋成二。初正釋。疏虛妄現者。妄念熏真起諸虛妄法故。亦可此文是結前諸法無體所以也。此中二意。一唯心故。二處妄故。如前鏡像一體同鏡故。二體不實故。由斯諸法無體可得也。   論以心下。二轉釋。疏二。初解文三。初略標意。反驗等者。反釋上文心現之義。法既隨心生滅。當知法從心生。生法皆妄也。   此中下。二別解文。初明生義。即指前段論文也。此則下顯意。非謂心是能生法是所生。以真心隨熏全體成動而作諸法。如金生器等故雲生也。若無明下顯滅義。即下文因滅故緣滅等也。此則下明意也。明此心體反本還源。獨顯性淨故雲心滅。此但心中無其妄動寂故名滅也。故疏雲。心源還淨故雲滅也。此約真心顯生滅義。若約妄心說者。即業轉二識。名之為心。斯則妄心於真心中。若生若滅。真心不生滅也。如前文示。相續心滅智性不壞。如波相滅濕性不壞。如上約真約妄。雖皆有生滅之義。究實而論。皆妄有生滅。真無生滅也。   既心下。三總結。釋上文無體義也。以上雲一切法如鏡中像無體可得。故此結成。   問上說下。二釋妨。問意雲。前明九相生滅。後即結雲。當知無明能生一切染法。以一切染法皆是不覺相故。今文復雲。唯心虛妄。心生法生心滅法滅。二文不相遠何以頓爾不同耶。答下意雲。前辨生滅單就不覺說故。結過屬無明以功在不覺故。今此下明今文意。意明。此文具說真如為因無明為緣。由此因緣道理和合。成就色心諸法。既屬因緣。遂令諸法無性之義顯然可見。真如隨緣不住之理。煥然明矣。彰明也。故結下既明和合本因。真如隨緣成和合義。今結屬心。正其宜也。如水初動功在於風故。前文中結屬無明。動無別體則全屬於水故。此文中結屬心也。故不可言波無別體。而唯屬於風。法理亦然。如喻可知。   一辨粗。疏此生下。明此意之識。是前第五相續識之所生故。名生起識。然無異體。但約粗細而分二別故。雲同是一識。若更細論亦即是前智識也。以同依境界之所起故。今不指此而偏指相續者。以是意識親所依故。但前下對前辨異以相續識。是法執分別。望於我執見愛。此名細惑又約能生依止義邊。說之為意。此中下明今義。謂依前細相之上生起。此粗分別識。此識與人我貪瞋見愛粗惡煩惱相應。故下文雲。此識依見愛煩惱。增長義故。即就所起義說故。雲從前起門。即是執取計名也。以是分別之中粗分別故。名為意識。意之識者。依於五意所起之識故。本疏雲。依意之識依主釋也。簡非聖者。即二乘及地前菩薩也。此二種人已能遠離意之識故。故約凡夫以顯粗也。又以五意亦名意識。恐有所濫故。此約人揀之。其實五意名識。是持業釋。故不同此。無對治等者。謂無始覺觀慧也。二乘三賢得人空觀。既無取著。當知凡夫取著深者。蓋無觀慧也。其猶重病既不與藥。厥疾寧瘳。   惑體論計我我所者。正釋取著之相。由計我及我所故名為深。疏心外計境者。此是法執屬前智相及相續相。亦復等者。正是此識屬於我執即蘊。謂凡夫所執我。但通執自五蘊為主宰故。離蘊即外道。所執神我。然有三宗。一數論計。我體常而量周遍。猶如虛空。二勝論計。我體常而量不定。隨身卷舒。猶如牛皮。三無慚計。我體常。猶如微塵。應於根門如是眾多。故雲種種。   依緣疏但緣倒境者。如執苦為樂。不淨計淨。無我計我。無常計常等。故雲倒境。不了正理。謂不知無我等也。故金剛雲。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立名。疏此論等者。謂於一意之識中。分出眼等五識兼本成六。以對六塵。然前相續智識。亦緣六塵。以彼不與愛見相應故。屬前意也。故前雲。六粗屬意識故。依六根等者。謂依內六根發於六識。緣外六塵。斯則聚緣內搖趣外奔逸。既以一為六。即分離義也。如佛頂經雲。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又能下以此意識遍緣一切。通三量故。假實俱緣。如前雲。能令現在已經之事忽然而念。未來之事不覺妄慮。內外者。內根外塵色心諸法。亦即計我我所也。   所依。疏見一處等。五住地中之一數。此是三界分別粗惑迷理起者。同於見道處斷故。名見道惑。欲色有三愛。即三界俱生細惑迷事起者。於修道位中所除斷故。名修道惑。以此等者。謂以此見愛煩惱熏於第八。令彼識中第六種子有增益生長故。即起現行也。上六下類攝。然執取計名正當此識。起業一相是此所生總別報業。是此識造。今約所造從能造說。亦是此識所攝。故雲相從入也。六染之中合此二相。以為一染。正當此識。   標歎二。初牒上所說。疏牒上等者。上雲。謂無明力不覺心動故。謂心與無明和合。起成業等三細也。   論非凡下依位別歎三。一凡小非分。疏凡小非分等者。凡夫尚不知意之識。況此三細耶。二乘方覺事識中粗分。尚不覺細分。正認三細以為涅槃。以是無明所起之識。非其境界也。於五住地中。但覺前四。是前見愛所增長識也。若根本無明是第五住非彼所覺。   論謂依下二菩薩分知。疏十信等者。謂此菩薩雖位在外凡。而能信教。了知本識因緣所生。無有自性。決定無體唯是真如。方成正信故。下說十信菩薩信真如。及修真如三昧。以成正信之行。因果體者。因即無明果即本識三相也。體即真如也。三賢等者。異前位之信。殊後位之證。故言觀察。比觀者。既未親證。但比度觀察。即相似覺也。論證法身即初地已去。究竟即十地。乃至之言攝於中八。隨分覺故不能盡知。然初地且約破法執故。說為少知。若克就識論。八地方覺此識現相也。   論唯佛下。三唯佛窮了。疏四相俱了者。以覺前者則不覺後。覺後者必能覺前。是故此中通言四相。故前雲。若得無念者。則知心相生住異滅。   一徵。疏緣起妙理者。真如為因無明為緣。起成諸識。斯則性起為相。是不思議微妙理趣。故雲妙理。問意可知。   即淨而染。疏因即梨耶心體是其覺義。即不思議變者。緣者即根本無明是不覺義。即不思議熏者。論染心即業等諸識。以於不可熏變處而熏變故。不染而染者。不染即前自性心體非是染法。以不守自性故。隨熏成染。故下雲。真如之法實無於染。但以無明而熏習故。則有染相。   常淨。疏即染等者。雖隨熏成染。其體常淨。如鏡現穢。其體不動。斯則正由不動而得隨緣。正由隨緣顯得不動。   結難測論唯佛知者。欲言其淨則九相紛然。欲言其染則一味無變。若非佛智孰能知焉。自性心難了者。以能隨緣成染故。所染難了者。以即染而常淨故。言甚深智者。即八地已上。以覺轉現少分而知。然從初地亦得少知。以證真故。故前雲。若證法身得少分知。   顯不變。論常無念者。無念即覺義。既常是覺。即無不覺。無不覺故。名為不變。疏雖舉等者。如杌不作鬼繩不為蛇。東處無西等。緣起因體。即前自性淨心。是此緣起體也。故雲心性。   此顯下疏二。初釋心不相應。此明無明之體。初起微細。未分王數心境之相應故。又此無明是全性之惑故加心字。又亦可此惑是與真心不相應之法。如前雲。從本以來不與妄染相應故。今以不如實知故。忽然而起。說此以為根本無明也。   唯此下二釋忽然念起三。初正釋今義。是諸染法始起之本故。故約忽起以表其先也。   如纓下。二引經證成四住。前使者。即無明使也。無法起者。意顯無明。使外別無有法。為能起無明之本也。   是則下。三會彼同此二。一正會如文。   此約下。二結揀。意明無前之忽然。非有始之忽然也。言無前者。以此無明最微細故。更無有法前於此者。前即始也。由無始起之本故。故說忽然。故本疏雲。以起無初。故肇公雲。如鏡忽塵如空忽雲。即斯義也。   標中論染心者。以上雲。無明所染有其染心。今釋此相。有其六種差別不同也。   然此下疏二。初敘意逆次配者。以前說隨流生起故。從細至粗為順。次今明反流除斷故。從粗至細為逆次。前取近理為先。今取易斷為先也。由此下配第一染。以二乘三賢同斷此故。便借下將前科此。免更會同。誠為省要。二釋文。論分六段。今初二初障。疏是六下據用科名。合無此說。今此重對者。為通前類攝故。此即九相中二相。見愛等即五意中意之識。粗分別即異相也。但粗下釋此別名。外執於境與境相應。內起見愛計我我所故。污其下釋此通名。淨行即真如根本智也。此智有二。一人空智。二法空智。此智不起者。由染心有力。為能障故。故名為污。若漸修此觀。觀成智起即翻染心。故名為治。斯則敵體相違。故成治義。然此以對始覺名染義也。若據論意。則約對本覺之淨。以明其染故。前文雲。是心自性清淨而有無明。為無明所染。有其染心也。問障染何別。答體雖無別。名義有殊。障則對治覺立。如下文雲。能障真如根本智故。染則對本覺立。如前引文。是心自性清淨等。   論依二乘下。二治。疏無學等者。此是見等四住煩惱。辟支羅漢悉能離故。   疏十解下二。初約三賢以明行位二。初正顯行位。據此則三賢菩薩同受此名。以皆不退失故。   故地下二引論證成。無著論即金剛論。彼論三地。謂信行地淨心地究竟地。   疏此菩薩下。二對二乘。以顯斷惑。又二。初覈劣以明粗惑二。初表異凡小。得人空者。以此菩薩得此觀故。能伏現行不同凡夫。然於種子不盡除滅。不同二乘。言隨眠者。種子異名。謂隨逐有情眠伏藏識。今此論中約現行說。名為遠離。非約種子。攝論下引證。上心則現行也。二意者。留此惑種潤於故業。受分段身。修習種智斷所知障。即自利也。兼俯就群品攝化利益。即利他也。若不留惑種。即同二乘獨出三界。二利俱失也。故圓覺雲。菩薩示現世間非愛為本。但以慈悲令彼捨愛。假諸貪慾而入生死。問菩薩既留惑種。後起現行受分段身。與凡夫何異。答前引圓覺足辨其異。雖留惑種受分段身。以有智故終不起過。假此分段為所依故。廣修種智及行大悲。終不令此起於新業。如禁蛇法。雖不令死。亦不噬人故。攝論雲。煩惱伏不起。如毒咒所害。留惑(煩惱)至惑盡(所知)證佛一切智。   疏此約下。二揀定權實。初地下約頓悟說。謂此菩薩在地前時。以二空觀雙伏二障。分別至見道位。種現俱斷。從此位去。若智增者便伏煩惱。現行至佛方斷。若悲增者故意令生。極至八地。現行方伏留隨眠惑。以助願力化利眾生。今此論中約生起時。一向豎說。及至斷時從粗至細。故在地前。已除我執俱生分別。至登地時。唯斷法執分別。二地已去秖斷法執俱生。更無煩惱。不同彼教橫說二障種子在第八中。良以權實教異。與此相望。校一僧祇。學者要知。須明彼教。然智解可以旁通。起行須依了義。冀諸學者審而詳之。言如餘論者。即瑜伽唯識等廣明。   今此下。二超勝以除細執三。初正明。以是實教菩薩。從初正信。便達真如本有無明本空。隨順無念。於此地前能修法空真如三昧。自然令彼法執不生。伏於無明與真相應。故雲分斷。但伏故名斷也。   故此論下。二引證。不了一法界義即無明也。下說發直等三心。修無住等四方便及施等六度。皆是此也。   今但下三結意。以是約執取人。非約人明執。故不論也。   二中一障。疏但執下即是法執相續。生起不斷故。前雲相續。今雲不斷。其義一也。   論依信下二治。疏十解等者。謂從三賢位中觀察尋伺分斷此染。直到初地方能全離。修唯識觀。即資糧位中。習行順解脫分。尋伺方便即加行位中。習行順抉擇分。初地即見道位。無漏智火燒煩惱薪。通達佛法名歡喜地。三無性者。謂遍計相無性。依他無自然性。圓成無前遍計我法之性。故唯識雲。初即相無性次無自然性。後由遠離前所執我法性。遍滿真如者。即遍行真如。所言遍者。唯識雲。謂此真如二空所顯。無有一法而不在故。所言證者。以無分別智契無差別理。能所兩亡也。故唯識頌雲。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法執等者。由修習唯識觀故。至此成就無漏智。相分得現行。由是此執分別永得除滅。   三中障。疏以能下釋名。可知。法執修惑者。所知障中俱生之分。以修道所斷故名修惑。   治中疏七地等者。以此地已還法空觀。有間斷有相有功用。遂於染淨境界。未免分別。然從二地已來。分分除斷。故雲漸也。八地下釋得離此染所以。以若殘此染。則不登七地。豈況至八。故至七地門中都盡此染也。以二地下釋二地名。謂攝律儀善法眾生三聚具足。以遠離微細破戒垢故。名離垢地。準華嚴說。十地如次修十波羅蜜。此即正當戒波羅蜜。餘地非不持戒。以約增勝說故。以七下釋七地名。斯則八地名無相。七地名方便。謂與無相地作方便故。斯則無相之方便也。以八地下轉釋可知。   四中障。疏根本下則無明動心成業轉現相。現相即境界也。此義前已頻說故。疏但舉初後。   治中。疏以八地等者。以色自心生故。心能變色故。由是能毛容剎海。芥納須彌。色心不相妨。自他無分隔也。本業經雲。所謂無相大慧方便大用。無有色習無明亦盡。百萬劫事無量佛土事。以一念心一時行。現如佛形。現一切眾生形。以一念心中一時行已無功用故。三世間自在者。謂此菩薩觀此三種粗細之色。無不通達。無分別智任運相續。相用煩惱不能動故。以色下舉下位以反釋。意雲。七地已前現識不亡。既色不自在。今得自在者。蓋現識亡也。然於七地觀斷至八地。盡前後皆然。學者應知。   五中治。疏善知下於他心得自在。十種稠林者。華嚴雲。此菩薩以如實智慧知眾生。一心稠林。二煩惱。三業。四根。五解。六性。七樂願。八隨眠。九受生習氣相續。十三聚差別。一一皆雲稠林者。此等諸法稠密如林。故以喻之。淨名雲。善知眾生往來所趣及心所行。此歎九地菩薩。本業經雲。一切功德行皆成就。心習已滅無明亦除也。又以下明於自心得自在。四十無礙智者。準華嚴說。有十種四無礙智。四者。一法。二義。三詞。四樂說。十者。世親判為十相。一自相。二同相。三行相。四說相。五智相。六無我相。七業相。八因相。九果相。十住持相。一一具四故。成四十。廣如彼說。有礙下結所離之染也。起即不自在故。如前經中心習已滅也。   六中治。論菩薩盡地者。即菩薩究竟地也。如前雲。乃至菩薩究竟地。有本多雲地盡義。亦有在。不如地字在下義順。以前後皆結雲地故。此即第十地。如來即妙覺。斯則從九地。觀斷佛地方盡。無垢地即如來地。與十地終心竟無有異。然本業經中。自等覺為無垢地。此即別開。今此所明等妙二覺。合為一位也。   辨無明等者。如上六染。但是無明所起之法。今已分配因果諸位。明斷竟。然上雲不達一法界故。名為無明。未知此使依何位人。能遠離耶。故今辨之。疏粗者。枝末無明。從初地漸離至七地方盡。細者。根本無明。此即下上說自性清淨心。為無明所染有其染心。當知無明是染心之所依。染心是無明之所起也。上雲者。即智淨相。然此六染之中各有二分。一分屬於無明。一分屬於染心。以皆有和合及相續義故。但約與前和合迷執不改。即是無明。約展轉起後相續不斷。即是染心。由是地前便有斷無明義也。今言初地方離者。以約破法執位明斷義。不乖諸說。故標此位也。今無明下明生起時。義說前後。以論因緣和合義故。若除斷時則無前後。以能依所依不相離故。   釋相應等者。以上六染中有相應不相應言。此義未顯。今則顯之。論二。初標也。疏皆粗心者。以是前六緣總別相。行相粗顯故。依境下既依境生。則與境為相應也。   論謂心下二。初約法辨異。疏心謂下約王數釋。心王即前六識心王。心所即遍行等六位心所。然六識中心所多少不同。今此論中總名念法。亦可此文舉一蔽諸故言念法。即別境之一也。迦栴下引證。即通指心所俱名心所念法。然論王數相應。總有五義。一同所依根。二同緣一境。三同一行相。謂同作青等解。四同一心事。王所各一體故。五同一時。王所同一剎那故。由是故得相應。又心下約心境釋可知。所依等者。識依此境所引生故。又是彼識所分別故。以有此染淨為所依故。遂起心王心數令相應也。以有此境為所分別故。遂與能分別為相應也。   論而知下。二正顯相應。若心王下約王數釋同義。如師往資隨其事不異。然雖雲王數相應。理須約境以辨。能知同者。此體有二。以相應故名為同也。所緣同者。此唯一境以望王數故名同也。斯則能所雖皆雲同。而同義有異也。又於下約心境釋同義。此即心隨於境。名之為同。同即相應也。   論不相應下二。初標也。疏無明者。以前雲不達一法界故。心不相應名為無明等。故今指也。   論即心下。二釋疏二。初約王數釋。論二。初顯無別異。疏即此等者。心是真心。由動故成不覺。不覺與覺一體無異。故雲即也。尚無覺不覺異。豈有王數耶。   論不同下。二正遣相應。疏二。初正釋。翻前義既無等者。如單己一人與誰為同故。無相應義也。   以此下重釋前即義三。初正釋。然前說不覺即動心。今說染心即不覺。有斯異耳。   上文下二引證。既展轉相即動無動相。元即靜心也。   非是下三揀濫。此中言不相離者。以染心即不覺故。非謂有於王數相應。而言不離。以相應不離二義別故。下文引證。是下生滅相中文。此文雙證二義。一證不相離義。二證不是相應義。在文可見。   二亦下約心境釋二。初正釋前義。謂此無明等者。意雲。染心即無明。無明是不覺。不覺依於覺。覺即是本心。都無外境相應故。雲即心不覺。此言即心亦即本覺真心也。亦可通於真妄二心。如文易見。揀相應者。既無境為相對。約何以明相應耶。   此不相應下。二指陳違妨。以相宗說此第八識有遍行心所。又與器界外境相應。仍不說有覺義故和會。如別說者。尋檢其文。未見所出。今且略會二宗所說者。如法相宗說。第八識能緣三境。以彼秖據現在成就位中。橫說八識。不明根本始起元由。但言一切眾生法爾。皆具八種識。從自種生皆能緣慮自分境界。以同是識了別義故。故能緣境。又說此識從自種生。雖從自種而假境為所緣緣故。方得生起故須緣境。雖能緣境微細難知。不同前七執我執法。今此論中豎說諸識迷真所成。從細至粗不說種生故。第八識但有生境之功。而無緣境之義。以從無明內熏習起。非外境界牽故令生故。經說為流注生滅者。是此內起也由是故無緣境之義。今若會彼同此論者。彼宗既言此識緣境微細難知。當知密同今論之意。以彼宗說從種生故。同是識分。不得不說緣境界也。又若會此同彼說者。此論所明。前六緣境即是第八粗分功用。由於境界。熏彼本識起此分別。斯則本識有緣境義。以是粗故隔為事識。不名第八。又彼宗說第八心王有遍行五心所相應者。由說此識能緣境界。是故有王心所相應。如正緣境時。須有作意。能警其心引心趣境。以趣境故。根境識三分別變異。令心觸彼以觸境故。四種和合領納違順。以領納故於境取像。施設種種名言之事。以取像故。遂令其心造作驅役。此五皆由緣境故。得是故。第八有五相應。今論既不說此緣境。亦無心所與之相應。故不同彼。又彼宗中不說第八生起元由從真起妄。但據現在成就位說故無覺義。然亦說有無始本有菩提種子。而不即是本覺真如。以未了故。且隱密說。今論所明依如來藏。有生滅心。以迷覺故。成於不覺。雖成不覺覺性不變故有覺義。以依實教顯了相說故不同彼。若彼已說有覺義者。如何彰此二教淺深。學者應知。   舉上染心等者。舉上六染之心及無明。對於所障之境束為二礙。以一切障染不離二種。所謂煩惱及以所知。今此染心及以無明二障分別。如何收攝。故此明之。標立論二。初惑障二。初標法定名。疏六染心者。各取於中一分相續義。故以此一分喧擾動亂不寂靜故。名為煩惱。   論能障下。二顯其礙義。疏二。初釋文。照寂下釋所障智名。復名真智證體智實智等。以能證如實理故。名如理智。能生後得故名根本智。上文下出所障智體也。染心下釋成礙相。並可知。   今此下二通妨。或問曰。如諸處說。依於二執起於二障。與此何別。又前秖將六粗前四以配二障。何故此中六染俱名煩惱耶。故此釋之。彼依二執起二障者。依五意上起所知。意之識上起煩惱。今此則以染心所依無明為所知。能依染心為煩惱。故不同也。應知若約二執說二障即局。此依染心說二障即通。有斯異也。   無明下二智障二。初標法定名也。疏根本無明者。若取諸識中之一分。亦兼枝末。以末從本故作此標。   論能障下。二顯其礙義。疏二。初釋文。後得下釋所障智名。復名偏智俗智權智等。以根本智證真如。後方得起故。名後得智。如其事量而知名如量智也。即上下出所障智體。以無明下釋其礙相。從所障得名者。智之礙故。依主釋也。不同煩惱即礙。是持業釋。   此明下二通妨。或問。此言自然。與外道自然何別。故此釋之。此以無心應物任運現化為自然。不同外道無因果之自然。斯則言同而義異也。   煩惱中。疏先問等者。約粗細以成難也。秖合細法障細法。粗法障粗法。方是其宜。何故不爾。前二染者。以業相微細未分能所。欲成礙義難見相違。故今偏約轉現二相。以酬前難。然雖不言意亦含攝。以依動心說能見故。可以意知。前三染即分別智。已前三者。皆是事識故依境起。以此等者。以理智無能所染心有能所。敵體相違故。成礙義。   智礙。疏所迷法性者。此是即真之俗故。常靜無起。無起即真故雲法性。故前文雲。一切法離言說相。乃至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等。不了等者。正釋違義。法性寂靜而無明起動。動靜相反故成違義。正釋等者。本疏雲。以內迷真理識外見塵故。於如量之境。不能隨順種種知也。如人動目天地傾搖故。不能得如實知也。然前則約粗細而難問。今則約相違而通釋也。故下文雲。無明頓盡名一切種智。如下論釋。◎   起信論疏筆削記卷第十二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44 冊 No. 1848 起信論疏筆削記   起信論疏筆削記卷第十三   長水沙門子璿錄   ◎論生滅相者。以立義分中雲。是心生滅因緣相。於中生滅與因緣。已如上釋。今則分別相之一字。故言復次。然是生滅家之相。故兼言也。   略顯疏相生滅者。分別染淨念慮三世。人我見愛貪瞋熾然。覽而可別。故雲相也。無心法者。法之一字通於數境。謂心所使法心所緣法也。如前可知。流注生滅者。似平流之水望如恬靜故。解深密經雲。阿陀那識甚微細。一切種子如暴流。雜心論雲。相似相續不知無常。然此論中與心相應等言。取義不便。為有與之一字。蓋翻譯之家不細磨琢也。後譯秖言。一者粗謂相應心。二者細謂不相應心也。斯言甚便。   對顯。疏俱名粗者。分別智等。皆因外境起故。更粗者貪瞋見愛執我我所。取著轉深故。論凡夫境界者。是彼內凡所覺。所除之境界故。其實亦是二乘境界。今取文便略而不言。十地等者。於中初地至七地。覺粗中之細。八地九地覺細中之粗。今就通意。但言菩薩地。   順辨生緣者。此中雖有因義。以望真如亦是緣故。從微至著。顯於生起故雲順辨。通緣。疏以根本等者。前雲由不覺故生三種相。又雲。以有境界緣故。復生六種相。如是雖即次第而生。然推其根無明為本。   別因疏三。今初略消其文。以各自推其親所因故。故因生三細緣生六粗可知。   此中下二引經廣釋三。初標指闕具。   二正引經。文雲不思議熏變者。然若一向可熏可變。即同衣等。是可思議。即是凡夫所見。若一向不可熏變。即如玉石。亦是可思議。便同權教所說。今以俱非此二故不思議。   三廣釋經義二。初細中二因三。初解雲下正釋。言不可熏等者。以自性清淨心從本已來不與妄染相應故。又無明之法本性虛妄。今以虛妄之法。而能熏動性靜之體。是不可熏處而熏也。言熏則不熏者。雖熏真如而真如性且不動。又此無明體全是覺一相無異。將何以為能熏所熏。雖無能所而現法宛然。故雲不熏之熏。言不可變而變者。夫真如者。是無變異義。本不合變。而受無明熏之成變動故。變動相者。即業相等。是又變即不變者。雖動成識相而性淨無改。雖性無改而全體見動。如水成波而濕性不變。濕雖不變而全體動。故雲不變之變。   勝鬘下二引經證同。不染者。即前不可熏及不可變異也。而染者。即前而能熏及而變異也。   然此下。三結屬不相應心也。以能熏是無明之妄。所熏是真如之心。心與無明俱無形相故。微隱也。以能起因緣微隱故。令所起現識行相亦細故。此三種俱名為細也。於中等者。以舉細則未必有粗。舉粗則必有其細也。又此現識即梨耶之異名。自含三相也。   取種種塵下釋粗中二因二。初正釋。動彼心海者。即梨耶心海也。識浪即智相等。故經雲。境界風所動。種種識浪生。故下論雲。以有妄境界染法緣故。即熏習妄心令其念著等。妄念習氣等者。即枝末無明是迷似為實之者。此無明就最初與真和合則名根本。就至成識之後。依在識中轉名枝末也。故此名為妄念習氣。此塵等者。內有無明外有境界。因緣具足事識生焉。   以妄下二結屬相應心也。內熏是枝末不覺。外熏是所現六塵。以能起因緣粗顯故。所起事識亦復明著。   疏經中下。三經論對辨。得生等者。若無無明為熏習終不自生。若無真如為所依終不自住。斯則三細隨妄生。已依真而住。事識等者。若無外境界為資熏終不自生。若無梨耶為所依終不自住。斯則事識隨外境生。已依本識而住。其猶波浪無風終不自生。無水終不自住。是故依風而生。依水而住也。今此下正明論意。生緣者。以無明及境界。是本事二識生起緣也。謂本識生起以無明為緣。事識生起以境界為緣。秖說二種生緣。不說二種生因故雲不論依住。依住即因也。餘文可見。   逆論滅義者。夫斷除妄染。理合從粗至細。今反於此故雲逆也。蓋直約道理。不對人治故。正辨。疏得對治等者。以無明為因能生三細境界。是三中之一。復能為緣。而生六粗。因既已滅緣依何立。故隨滅也。此依下揀濫恐有。疑雲。此生滅是剎那唸唸之生滅。故今揀之。言始終者。隨流以第六染為始。初染為終。反流以初染為始。第六染為終。起則六染紛然曠劫流浪。盡則一念都絕究竟寂常。又起盡即始終也。非同剎那唸唸不住之生滅爾。   問中疏若境界等者。以上雲依如來藏有生滅心。今復雲心滅。心若滅者。即藏性滅。此則約通名以難別體。是疑相應心體滅也。若體滅者。八地之中便合成佛。以無心為所依故。三細則亡。亡則無可斷也。不成何待。若言等者。以依心體有於無明。心體既常無明亦常。故能依三細則不可滅。此疑不相應心永不得滅。   法中論心相滅等者。此約體相以釋通。疏粗相等者。妄相差別故。論粗細。真心無差故。唯一體也。   喻中論二。初總立喻本。疏喻無明等者。前疑心體若滅無明三相不得相續。今舉風水相依之喻。以顯心體不滅故。得三相相續不斷。如風依水而有波也。此示下明無明依真而現生滅故。前文雲。心與無明俱無形相故。   論若水下。二別顯喻相二。初喻相應心。疏此示等者。順於所疑。亦是牒而縱之。以境下正釋所疑。以境滅時相應心相雖滅。心體不滅。以不滅故三細相續。此如猛風滅故。粗浪滅非水體滅也。然克而論之。唯有二相。以境界即是現相。今已滅故。而言三細者。蓋通言也。良以下出其所以。以前雲因滅故緣滅。非謂緣滅故因滅。意雲。粗不該細細尚得存。況心體不亡。何疑斷絕。由是下結答所問。斯則相應心相雖隨境滅。而細相不滅。   論唯風下。二喻不相應心。疏非靜心等者。以水非動性故。波滅而水不滅。心非動性故染滅而心不滅。此如微風滅故。細波滅亦非水滅。   論無明亦爾下初合總喻。   若心下合別喻。一一以喻對之可見。斯則粗染滅時細染不滅故。八地菩薩未得成佛。無明盡時細染方盡。故得從此已上修證佛果。理極昭著。論眾生者。即依業轉二相之眾生也。斯則八地已上皆依業轉得名眾生。今心體既滅眾生無依。故斷絕也。又業轉二相即是眾生。如前雲。眾生依心意意識轉故。疏今以下結成一心二門也。以前論生起。須約生滅門中以辨。今約滅惑終歸之處。須會入一心也。若不然者。便應生滅之義。永不入於一心故。須配入也。體即智也。相即癡也。不覺等者。同前究竟覺智淨。相法出離鏡等義。始本不二唯一心在。故經雲。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前則迷一心以成九相。今則滅九相以歸一心。無不皆從法界流。無不皆歸此法界也。   染淨相資。資取也。即藉賴之義。謂染法淨法自不能生。以互相取假其勢力。以為藉賴之緣。方得生故。又資者助益義。謂互相資助令生染淨故。以前科但明染淨當位生滅之義。而未廣明染法淨法生起行相。今即說之。意明染淨互相資假。互相助益。生一切法。如染助於淨。淨假於染。則淨法隨流生諸染法。淨助於染染假於淨。則染法反流生諸淨法。本雖相違反成相順。染法淨法遞互相假也。疏文二。初敘章意。互者更互。熏謂擊發。亦即生義。謂遞互相生擊發。令染淨不斷相資互熏。名異義同爾。相生者。即互熏也。不斷者。且各就一期所論。其實淨法即不斷。染法即有斷斷不斷義。如下所辨能生等者。即生滅門初雲。此識有二種義。能攝一切法生一切法。前科已明攝義。即二覺之文是也。今此正辨生義。故說相資。問何以先明攝義。後明生義耶。答攝義是正。是故先說生義是彼攝義所因。故居其後。所以立義分中唯言能攝。不言能生。或恐有疑。從無而生生已方攝。今則意明阿賴耶識未始不生。未始不攝。攝之與生竟無前後故。或可攝義非局前文。但齊此生滅一門。於中所有染淨。以二覺之義。攝之無不盡矣。   徵列。疏此是下或問曰。前說真如是泯相顯性門。不分染淨。今文何故卻說真如為淨法耶。故此釋之。以此真如是生滅門中隨緣之義。有三義故。說名為淨。非約前門不變義說。本淨等者。性淨解脫。此通凡聖未曾染故。始淨等者。離障解脫。此唯局聖斷染方淨故。此中雙言體相者。以有相則必有體。有體則未必有相故。又相淨則必兼體淨。體淨則未必相淨故。攝論下引證。具雲一所成立境。謂十波羅蜜是。真如十種功德能成十波羅蜜。釋曰。十種功德即十地所證十真如。謂遍行等新生正行。即十地所起十波羅蜜行。由真如中有此十種功德故。能起十種正行而隨順之。如下文雲。以知法性體無慳貪。順本性故行佈施波羅蜜。此則不同相宗卻以真如功德為所成立。兼復證有能所熏義。淨緣等者。報應二身能與眾生為淨緣故。今此三中中即智淨相。後則不思議業相。又於四鏡中初是前二鏡。次即第三鏡。後則第四鏡。又前二是自體相熏習。後一是用熏習。亦名內外因緣熏也。六染等者。前雲。當知無明能生一切染法。以一切染法皆是不覺相故。通事識者。即智相。以資熏枝末無明。令念相續起於我執。造業受報故。業識能資熏根本無明。令起轉現故。今據下明舉細攝粗也。但舉業識之細。自攝事識之粗。事識所緣者。以此六塵能熏動心海。起諸識浪。增長念取生諸過故。此三下或問曰。此四義中何故染具說三。淨唯說一耶。今此釋之。以染法本性自差別故。仗因託緣方得生故。須說三義。淨法一味雖分體用。用還同體無別異故。仗託因緣者。於此三中無明是因妄境是緣。妄心是因緣所起本識事識。各有因緣。如前廣辨體用無別者。但內熏為體。外熏為用。用合體時。非別外來融同一味。故眾生心內之佛。還化自己眾生故說一種。   喻中論如世間等者。若望法合則有二說。一者以衣喻一心。香喻染淨。以香有可意不可意故。二者以衣本無香而熏之。有香通喻染淨熏習之義。以淨本無染熏之有染。染本無淨熏之有淨。但取大抵通意不必分喻別配。後意為正。   合中論二一染熏淨。疏無相等者。此約真釋相字相即九相。然前說九相是不覺相者。以約親生義說故。今此說為真如相者。就根本說故。是則兼彼無明不覺。亦是真如相。如前雲。如是無漏無明種種業幻皆同真如性相也。又顯下約妄解相字。以妄有差別可覽可別。而無自體故。又自不能反染歸淨。用義亦無。然非無染用。今就反流名無用也。既無此用故。但雲相。此約下顯意可知。然此染淨二法各不無相用。且迷真執妄起惑造業。豈非染用。智淨相法出離鏡大智慧光明義等。豈非淨相。今此文中意在影略。故各舉一義。疏文所釋且一往耳。惡習所熏等。即楞伽經如前略辨。然準他宗。於能所熏中皆揀真如以是堅密及不生滅。今此實教約不思議熏變故。有斯義。   論無明下淨熏染。疏此是等者。以生滅是攬理成事門。染淨相存。故有熏習之義。若真如是泯相顯性門。則鎔融生滅為一真體。無所敵對。故無熏義由此等者。若順流違真如時。即是染用。今以本覺熏習使反順真。乃名淨用。其猶逆判之徒既已降伏。乃奉赤心於主也。昔則背之為逆黨。今則順之為忠臣。此釋下即勝鬘經。已如前引意雲。所以能生厭求者。蓋真如之熏力也。狂寇歸伏者。乃明主之化也。涅槃下引證。彼言下會彼同此。良以下結歸今意二義。即覺不覺。覺義即今真如。不覺即今無明。無明具含妄心妄境。此中等者。覺之與佛。但唐梵異音。本對於末。性對於相。性相本末文異義同。   別中先明染熏者。據理合然也。以先成染法方反染成淨。未有先淨後成染法。若先說淨後說染者。便有妄起無窮之過。亦有悟後更迷之失故。先說染也。問中疏各二者。染淨皆有故。習熏者。自內順起。後念續於前念也。心體者。此通染淨。染熏則熏真心體。淨熏則熏無明體。資熏者。從外反擊。前念引起後念也。如次文說。無明熏真如起於妄心。即是習熏妄心卻反熏無明。令增迷倒。起轉現等即是資熏。餘皆例此。心即業識境即現相。諸惑即見愛等。   略中論二。一總舉能所熏體者就此門中。即無明是能熏真如是所熏。若在後門。即真如為能無明為所。亦可下別義以無明本無自體。單說不得。凡欲舉之必須帶所依真體。真體即無明本起之處。如欲說波必須兼水也。雖復雙舉意取無明。或則意顯無明。非實有體依他起故。本來即空。或則意顯染淨互熏之所以也。若本抗行則不可熏故。如相宗說。無明真如敵體有異。是故真如堅如玉石不能受熏也。   論以有無明下。二別明熏習之義三。初無明熏真如。疏根本等者。附真之者故非枝末。本業經雲。迷第一義諦。起者名生得惑。即此無明也。熏習者。合雲習熏。以對下資熏故。若不爾者。何成解釋耶。論以熏下是無明熏習之功。真如雖是淨法。被無明染法熏故。而起妄心。如楞伽雲。不思議熏變是現識因等。   論以有妄心下。二妄心熏無明。不了下亦妄心熏習之功。不了等即迷真義。不覺等是起妄義。以不了真如無相。而妄現其相。如人好眼為熱氣所逼。遂成翳眼。以有翳所覆故。依此翳眼便見空華。故雲現妄境界。疏以此下以是反擊。故雲資熏也。增不了者。無明已是不了。又為妄心所助。更加不了。如賊遇惡人盜心轉甚。遂成盜事。   論以有妄境下。三境界熏妄心。令其下是妄境熏習之功。由外境熏故。令內心起念分別相續。執著計名。造善惡等業。受三界等報。三界無安故名苦也。如惡人為財物等所牽引故。恣行盜竊致令彰顯。受於囹圄刑戮之患。疏後二同者。以此望彼俱名業苦。依惑下釋上名同之義。上之三重鉤鎖相續。謂無明熏真如起妄心。妄心熏無明現境界。境界熏妄心。起念著造業受報。此則染緣事足九相之極故。止於斯也。   從後向前者。取其文勢相躡故逆次。前三是乃自本之末。以略標。從末向本以廣釋也。境熏中論增長念熏者。即是由熏習故。令念增長。下皆例此。疏智相者。由外境有違順等相熏故。牽起內心愛惡等念。名之智相。以境不斷故。念亦不斷。名相續相。猶像有妍媸者。蓋質之好惡也。響不斷絕者。蓋聲之相續也。法執分別者。非謂對俱生以言分別。但通指智及相續。俱名分別。以此二相分別染淨。唸唸不斷故。此是分別心非是分別惑。學者自知。   妄心熏中論能受者。合是能令阿羅漢等受生死苦。論文語倒。阿羅漢此雲無賊。賊即我執煩惱。此惑無故。辟支佛此雲緣覺。覺緣離而即真故。疏迷於無相者。以此業識反資無明。增其不了。於無相理妄生有相。遂成轉現兼彼能熏。共成梨耶。離事識等者。然有全分不同。若地前菩薩及二乘人但離事識中我執粗分。初地方離細中一分。二地至七地。則全離事識粗細二分。若分段苦但約粗除。即得遠離。以無惑業即不受生故。無生老等八苦。變易行苦者。三細生滅唸唸遷流。故上論雲。動則有苦果不離因。然此下出三乘人受變易所以。然此梨耶細苦九類同有。今獨說三乘人偏受者。以約離粗苦故。細苦方現處說。是則一切凡夫二苦皆有。三乘賢聖有細無粗。凡夫雖有細苦。以彼粗苦所蓋。都未覺知。由此不說聖人已離粗苦。方乃覺知。今就覺知義邊故。說三乘所有。如人重病不知餘物所侵。病癒之時方覺微痛。然迴心菩薩十信已來。即受變易。若直往菩薩約終教說。在地前時即受變易。始教即初地已去方受變易。智增初地悲增八地悲智平等。四五六地若二乘未迴心者。滅苦依後法爾。便受變易身也。以事識等者。前則業識熏根本住地無明。令起轉現共成梨耶。使三乘聖人受變易細苦。此則智識熏枝末現行無明。令起相續執取計名。造業受報。共成事識。使六道眾生受分段粗苦。   無明熏中。疏謂根本等者。即前依不覺生三種相也。論不備舉。故但標一。亦可無明熏真但成業識。業識熏無明。方起轉現。故但標一也。謂枝末等者。然今事識親從境起。境界不亡者。蓋緣枝末無明唸唸熏習真如之力。如何熏習。但是於境不了虛無。定執有實名為熏習。以定執故。起後諸相也。此則取迷前者為能成。能成即枝末不覺後起者為所成。所成即六粗事識。如前所說睡夢之事。心境已具。於中取著。不了是夢如能成之無明。分別前境如所成之事識。然不了妄即是熏真。互相成也。引文可知。但末下釋上所起之言。謂根本無明是能起故。對上根本以彰枝末也。   正明中論所謂等者。則真如為能熏無明為所熏。真如當體真實無始本有。不假他因故。不同前兼舉所依也。以熏習下明真熏之功。無明雖是隨流染法。被真如淨法所熏。便能反順真如。起茲欣厭。知昔日所愛者是苦故厭之。所背者有樂故欣之。如前惡人卻被善者勉諭。後行君子之行。以此下則妄心為能熏。真如為所熏。疏反熏者。妄心本是隨流之法。今卻反有益真之力也。又是資熏反從外擊故。增勢力者。真如本自有力。能熏妄心起此厭求。今復被此淨用資助。更增其力成始覺智。如惡人既反為善故。於善人每有諮詢。或加之諫諍。由是善者或因問而增解。或因諍而除非。深練仁行愈修德業也。本即習熏新即資熏。   科功能者。由前內外熏力。遂成信解行證。以至極果也。文二。初地前行。論信己性等者。初一句知真。次二句達妄。謂知真本有達妄本空。實教行人初心合爾。此則圓覺初章信解真正也。下一句即依解修行也。疏十信者。入道初心先信根本。非同權門。但信三寶及戒故。下文雲。一者信根本。所謂樂念真如法故。以信是萬行初首。故須言信。又以真如是萬行根本故。信己性也。三聖圓融觀雲。信若不信法界信。即是邪解者。十解位即十住也。解業轉故。言知心妄動解現相故。言無前境界。但是解了未能斷除。然何啻十住方有前位。豈無此解耶。疏文配信。太近於前。問信位菩薩如何得解業等相耶。答以信己真如寂然不動無有一相故。知動心相境誠為妄也。性本無故。若不解此焉稱實教初心人耶。論修遠離法者。法謂法行。以此法行能破心境。故雲遠離。疏依解成行者。即十住位滿進十行位也。有解無行其解必孤故。須依所解處而修行也。尋伺等即所行之行。信解非淺其行必深。大車將行軌轍寧小。然此中意通明十向及四加行。謂暖頂二位以四尋伺觀。觀所取名等四法假有實無即所取空。是遠離境也。忍世第一以四如實智。印所取空。觀能取空。即遠離心也。廣如前辨。今雲等者。等如實觀也。唯識等者。了知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故。行此行而隨順之。故頌雲。唯識無境界以無塵妄見。如人目有翳見毛月等事。此即資糧位中所修也。   論以如實下。二地上行也。疏見道等者。即通達位離不斷相應染。證一分真如。名淨心地若準諸處說。行佈施波羅蜜。斷異生性障及二種愚。謂執著我法愚。惡趣雜染愚。證遍行真如。住歡喜地。修道者。即二地至等覺。以此位中如次行戒等波羅蜜行。餘非不修。但隨力隨分。故雲萬行。廣如華嚴所說。以此修行對治障染。稱順本性令體顯現。故雲顯真。疏無能所相者。正同唯識見道頌雲。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然此修道證真起行。一如初地。俱無能所故。言不取等。三祇者。通前三賢所論。若但取二地已去。則唯有二。謂二地至八地。為一僧祇。八地至佛果。為一僧祇。然三祇延促之義。廣如下釋。然此段論舊文於疏外別配。則以自信己性為十信位。知心妄動無前境界為十住。修遠離法為十行。以如實知下為十向加行。不取不念為見道。以乃至久遠熏習力故。為修道。今復詳此。信之一位對文太局。今若對者但從初至修遠離法。俱是信位。以此位中非空有信。亦能修行。如十信名及下論說。修五行等。從以如實下至隨順行。通對三賢。於中前二句猶是躡前信位之解。智者請詳。   二果論二。初滅惑翻染。疏妄心盡者。即業轉二識也。以無無明為能熏故。妄境滅者。以無妄心為能熏故。皆滅惑者。通指無明已下之文。此上展轉滅惑翻染義。如前逆論滅義之中。廣辨三種染者。即後三種不相應染。可知。   疏證理成德者。即下涅槃是斷。業用是恩。得之一字屬能證智。是智德也。斯皆修行翻染成淨。故論以因等兩句。但是再牒翻染之文。躡此以明所顯之德。疏染心即通六染。以無明滅故。業等三染心盡。境界滅故。智等三染心盡。一切心相不出六染。故雲皆盡。故上雲因滅故。不相應心滅緣滅故。相應心滅。心體轉依等者。以心體在纏依九相等。名為生死。今九相既滅生死已盡。心體空寂名為涅槃。義說其依。實無能所。又轉之一字義兼兩勢。謂轉滅生死轉得涅槃。又轉滅則無法可滅。而似滅轉得則無法可得為真得。轉依多義如別所明。業用者。依涅槃空寂之體。隨機感現無不利益。無心而應故。論雲。自然業。心言罔及。故疏雲不思議。斯則翻前妄心妄境故得涅槃(六染心皆煩惱礙故)翻前無明成自然業(無明為智礙故)然此因果兩科。凡賢聖果四位具足。此皆真如內熏妄心外助。令真有力。始從凡夫終至果位。起茲淨業也。   意識者。意之識也。論凡夫者。即十信已前不了唯識。而修行者。以此識下。且明所依之識。以此粗識本是境界為緣之所起者。不知諸法本依現識而生。以不知故。復執為實。凡夫下明能依之人。且二乘不知七八二識及事識細分。但修我空觀智。凡夫悠悠修行。不知唯識道理。但依粗識起欣厭心。而求佛果。不能亡相。由此與二乘同處而言。由此下明得道分齊。作意者。作發趣佛道之意。即欣厭心也。久後等者。以趣心無輟。漸能解了唯識道理。如實修行還得成道。以用心迂會故。不速疾。乃雲久後。菩提即無上道也。   論菩薩十信已上了唯識者。疏二初正釋。識量等者。一切境界唯識所現。所現境界一一如識故。得識染即境染識淨即境淨等。既知唯識所現。終不定執實法虛妄取著。故雲捨彼等。了唯心者。有智能了諸法無性。心相亦空唯一真如。不生妄取。唸唸與理相稱故。得速疾趣於涅槃也。   問下二通妨。初問也。妄心並熏者。五意及意之識。皆熏真如令其有力。遂厭生死苦樂求涅槃。修反流行。意熏等者。五意前三屬梨耶識故。斯則三乘之人。俱有梨耶熏真之理。何故菩薩發心勇猛速趣涅槃。二乘凡夫不同此轍而疏遠耶。熏既是同發心合等。雲何不爾。   答下。二答二。初正答。凡夫不覺者。以不聞大乘教不遇真善友故。於諸法不知梨耶所變。又不知能變之識真妄和合無有自性。故雲不覺。資持力者。謂依意識分別。心外見有生死涅槃。從此起心厭生死苦。樂求涅槃。資熏真如。真如任持能熏之力。由是發心修行也。不達本者。以不能了自心。則生二妄想。道目前而遠覓。佛在內而外求。解既不正行亦□會。故向菩提不能速疾故。雲疏遠也。了本者。既知諸法唯心所現。終不隨順粗識分別。執心外法。擬棄生死別求涅槃。雖修諸行而無行可行。雖度眾生而無生可度。故經雲。了心及境界。妄想即不生。斯則了本識而修行也。既而忘緣內照稱順本性。速得合道故。雲親而且近。如下順性修檀等。前雲。自信己性。知心妄動無前境界。修遠離法等即斯行也。問五意後二亦是事識。菩薩既依此熏而起修行。何得異前凡夫二乘。答前則唯知事識不知本識。不知本識故。不了境從心起。已知事識故但覺心自境生。依此修行故成疏遠。此則二識皆知以知之故。雖心緣境達境唯心。故於事識而不信用。依此修行。故親而且近。   此約下二結答也。所依即本事二識及真如也。以三乘人等各依其識。熏彼真如而起行故。相資者。本因真如熏妄心。令起厭求。然後妄心熏真如。令修此行。是則若依事識熏真如。真如還資事識之行。若依本識熏真如。真如還資本識之行。故相資也。但緣識有內起外發之異。故使行有內照外求不同。遲速之因自茲而得。證發心中者。文雲。是菩薩發心相者。有三種心微細之相。雲何為三。一者真心。二者方便心。三者業識心。廣說如下。   論體相合論者。如珠與光不相離故。下亦如是。   正顯論二。初明熏習。疏不空者。不空如來藏也。以有自體本具河沙性德故。冥謂闇也。物即眾生。其猶衣珠潛照而貧者莫知。黃金纏弊行者罔測。故非能了也。冥熏作用。揀異出纏應化之用。論境界性者。此是體熏以表體相無二故。標中則先體後相。釋中則先相後體。如何熏習。以能為境界。牽彼智生即是熏義非直下躡前也。亦乃下正釋。前則本覺熏令起智。智即始覺也。此乃對智成所觀境。境亦本覺。是則本覺相為能熏之心。體作所觀之境。一體之上義分二別。如前說法有對智顯義等。   論依此下顯功能。疏心境者。由心之所發。由境之所牽。雖分二法體唯本覺無二別也。亦名體相。有力者。妄心劣故。本覺勢強熏力猛盛也。昔以隨流則妄有力而真劣。今既反流。則真熏功盛而妄心勢衰也。論自信己身等者。約人所說故言己身。以己真如熏自妄心有勢力故。遂能反照。信己身中真如與佛無異。但由妄惑所覆。故不顯現。今發直等三心。修施等五行。對治妄惑。令體顯現。◎   起信論疏筆削記卷第十三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44 冊 No. 1848 起信論疏筆削記   起信論疏筆削記卷第十四   長水沙門子璿錄   ◎問有三段。一指前按定。論悉有真如等者。凡是有情皆具本覺無二圓滿。以皆具故。熏義合齊故。雲等皆。論雲何下。二述其所疑。現在等者。約橫說也。現今且見有信者寡。無信者眾。論無量等者。合雲前後無量差別。譯者迴文不盡也。未來等者。此約豎說。約望未來發起信心。遲速不等故雲前後。更有厚薄進退邪正等異。故雲無量差別。此乃橫則有無差別。豎則前後差別。前後之言亦通過去。內熏等者。熏既是齊信亦合齊。不合有於如是差別。論皆應下三結成其難。一時者有二意。一揀信之有無。二揀起之前後。自知有真如法。是信解勤修方便是行。等入涅槃是證。一時之言須通此三而轉。執別等者。謂執有信無信前後等別。便疑真如亦有等類不同也。   論答中二。初標所疑也。本一者。凡聖一體平等無二也。淨名雲。一切眾生皆如也。眾聖賢亦如也。至於彌勒亦如也。此一句標所疑之通。下則釋所執之別。   論而有下。二釋所執三。初明所依根本差別也。疏根本等者。既是生滅妄法法爾。不得平等。眾生具此各各不同。不同真如一體平等。故雲厚薄。前後亦爾者。厚者即遲信。薄者則速信。信之厚薄進退等例知。非彼等者。過在無明有厚薄。不是真如成等差。   論過河沙下。二約能依。二障差別。二先所知障等上者。意明煩惱數過河沙等上。又約所障法門。既多能障之惑遂成無量故。雲河沙等上。等者。等微塵也。詳之。疏無知者。迷俗諦門中事法以不能正知不能盡知故。粗分者以所知中有二分故。一迷理者為細。二迷事為粗。天台號為塵沙。小乘名為不染污無知。今是此分也。   論我見下。二煩惱障也。疏四住者。即六粗之中二也。何故不對五意。以五意是所依眾生。無知四住是彼所有。今取此二正障。信心及諸觀智故偏舉也。疏文亦爾。何故二障俱名煩惱。以此二障體皆虛妄性喧煩故。非是寂靜通名煩惱。   論如是下三雙結難了。疏皆依下若據生起。即次第而生。今此橫論故皆依無明也。非一謂二障互為前後差別。則等分偏增有殊。佛了等者。降此已還各隨其分。未能盡知。唯佛窮證。故能知也。故前疏雲。若至心源得於無念。則遍知一切眾生一心動轉四相差別。   立理中。疏若獨等者。反縱所難。然今下順通其義。故致下結答。故上下引證。並可見。   喻中論木喻眾生。火性喻本覺。人知喻佛等。方便即鑽燧之事。喻悲願說法。燒木即先有火起。火喻發心修行。燒木喻斷煩惱。此中若無及不假之言。正顯闕緣也。   法中論為緣者。即慈悲願護說法教導。合正用鑽燧等。入涅槃者。合上火出木盡灰飛煙滅也。上喻中雖無顯文。以燒木之言。便含此義。   闕因中論未有熏力者。如濕木之遇繩鑽。雖有火性而鑽之不生。障者亦爾。雖有本覺聞法亦不悟解。不能究竟等者。亦有聞法信受。暫時發心。然鮮克有終。不能久永。如下所說。或有見佛色相。或供眾僧。或因二乘。或學他發心。悉不決定。或退凡夫二乘之地。此如濕木鑽時還有熱氣。然不能出火燒木。如世間法甚眾。於中信解修趣者實難其人。良以內熏力微惑障厚重。以喻類法。昭然可見。   明得中論因緣具者。如乾木之遇繩鑽也。諸佛等者。此則揀異二乘等。以顯遇真善知識也。然此段文有二種加義。初以慈悲等是冥加。由冥加故起信修善。次從以修下是顯加。謂現身說法。由顯加故進行證果。於中修善成熟一句。躡前起後也然前喻文正喻初段冥加之意。若喻後段顯加之文。應如加之以積薪鼓之。以烈風則令前木都盡也。疏自分者。創發其心。始修善行。此親賴前因緣之力故。雲自分也。勝進者。若推其本。亦是前來內外熏力。今約末而論。並前自分。又校一重故雲勝進。示義等者。謂示義令解。教行令行獲大法利故生法喜。斯則自分當信位。勝進當解行。向即十迴向。道即地上行。涅槃即佛果也。然善友與行人相值誠難。且如世間有欲發心者。則不遇真善知識。有真善知識。則不見發心之人。感應道交實為不易。如涅槃中針芥之喻。並法華中龜木之喻。此皆顯善友難值。今之行者儻偶斯緣。聞法解悟。豈不思夙植德本。而無欣慶乎。而不求進乎。豈不思後世為先業所牽。得如今世遇勝友乎。誠宜勉之。◎   ◎二徵列。疏為於下約能應明差別。凡小是機為彼機故。現形不同也。謂應以佛菩薩等身得度者。即現其身等。隨機萬變不可一準。以彼事識從境而起。不了唯心。隨其分別情量所不同也。此則差別在佛。差別即緣也。亦可下約能感明差別三乘不同。已是差別。況復各有勝劣之異宜樂之殊。此則差別在機。緣即屬佛。差別之緣也。然由機之差別。遂令應有差別。非謂佛身有異相。爾如鏡光是一像異由形也。謂三賢下出差別緣體。下說十住菩薩便能現八相化利眾生。況其上位豈不然乎。為諸下約能化顯平等。菩薩則始從信位。終至十地。業識者。必兼現轉。但現一味佛身。更無三乘之異故雲唯現。以此菩薩深解境界唯心。不外執定相。故現平等佛身。與其為緣。此即平等在佛也。故下文雲。以同體智力故。隨應見聞。而現作業。亦可下約所化顯平等。同發大心同信大法。同解大義。同修大行。同無退轉。故皆平等。此則平等在機也。故文雲。依於三昧。乃得平等見諸佛身。持業依士亦同前說。謂初地下出緣體。謂登地已去菩薩。以無分別智證平等理。知一切眾生真如平等無異。故現平等佛身應眾生也。   一感用因。疏機欲人者。此人是樂欲修進之機。即諸求三乘人也。外緣體者。即三賢已上菩薩。及佛皆能作此緣故。修行時者。謂始起厭求修習善根時也。於中有發意求三乘道果之異。論乃至得佛者有二義。一則於中有羅漢辟支。故雲乃至。二者。此中但說從始發心。終至成佛中間所經劫數。值遇外緣不能具敘時節。故超越而言雲乃至也。器者喻也。方圓大小各有份量。三乘勝劣可以類之。則受道之機器也。   開總中。論父母等者。如釋迦之度羅□。父之力也。又度諸母子姪等。眷屬諸親力也。又如淨德與淨藏淨眼。共化妙莊嚴王。亦眷屬之力也。謂彼等宜以此類化度故。佛為現父母等身。餘意例同。論給使者。即供給走使。涅槃經雲。榮豪自貴。我於其人為作僕使。趨走給侍。淨名雲。見須供侍者。現為作僮僕。既悅可其意。乃發以道心。論知友者。知聞朋友。如鶖子之化目連。以切磋琢。磨共成其器。論冤家者。如未生冤王弒害父母。令其獲得果證。又如無厭足王以殺事故。令眾皆得解脫門。論四攝者。一佈施。令他附己。二愛語。為他說法熏成淨種。三利行。隨彼所行方便利之。令善根成熟。四同事。過惡同惡而斷彼惡。遇善同善而進彼善。以此四事隨機曲誘。攝令入道。然於五中唯第四是逆方便。餘皆順也。   二攝別中論無量行緣者。若干種心皆須稱可。隨時方便難以具陳。不能言數。故雲無量。如法華說觀音妙音現化等。即斯事也。   二辨用中。論以起下是能熏。眾生下是所熏。增長善根是利益也。善根謂信心展轉。能生解行證等枝葉華果故言增長。若見者。或見其形。或睹神變。如前現其差別形事。令彼見者歡喜生善破惡入理。乃至一二三四益等。故淨名雲。或有怖畏。或歡喜。或生厭離。或斷疑等。若聞者。或聞彼教勸令入道。或因聞彼所誦經教。尋文生解成聞慧故。或則聞說自他功德。而發善心。   一就根開緣中。論近遠二緣者。由障有厚薄故。遂令內熏有力無力。由內熏故。外值勝緣發起善根。遂有勝劣。由勝劣故。令根有熟不熟。以此遂成利根鈍根入道遲速也。   二各開中。論增長行緣者。諸佛為緣。為令三乘行人各增自行。以入正觀故。疏方便行者。即正觀之方便也。見道已前所修諸行。皆是入理之方便故。論受道緣。三乘行人入見道已去。親證真如。名為受道。此亦諸佛為緣。令其入證也。疏四攝者。謂諸佛菩薩為緣。增長彼行人行四攝法。以利他也。三空等者。謂空無相無願解脫門。亦是為彼作緣。令其住於三解脫門以自利也。非謂諸佛欲為眾生作緣。先要內住三空之理。斯二種緣皆依士釋。然此二緣若據論意。理合遍通因果諸位。如未入信前。不信因果三寶真如。名未受道。佛菩薩等以之為緣。令彼信受始為道器。名受道緣。既入信已。所修十種信心之行。亦假其緣。令行增長名增長行緣。如未入十解十地佛地等。名未受道。假其緣力而得受解入證。得涅槃等。俱名受道若從解位已去。修地前行。見道已去修地上行。佛等為緣。令其增長。名增長行。如八地菩薩。得無相無功用故。擬入涅槃不進九地。佛為此故現身七勸。然後發行進入彌速。豈非增長行緣耶。乃至垂成正覺。亦假諸佛為緣也。受道增長或先或後。二俱通也。問此是差別緣如前疏文。只配凡夫二乘。如何將此為三賢已上耶。答若如疏配。何故前論雲。從初發意始求道時。乃至得佛於中若見若念耶。應知此差別一緣。通為凡夫二乘諸位菩薩也。問平等一緣如疏。唯配三賢已上。前信位中得有此緣否。答若據論意。亦可通前。以下文雲所謂眾生依於三昧。乃得平等見諸佛故。如十信位。正修真如三昧。於中見者豈非平等緣耶。應知前差別緣不約定中所見。但是隨類隨宜。現十界身等故名差別。若依三昧見平等佛身。無分齊相者。即平等緣。疏中前文且約依識熏習。以辨二緣。亦一往爾。學者知之。   一能作平等。疏平等心者。九類皆度不揀擇故。論自然熏習者有二。一以本悲願。常熏本覺不曾捨離。二無緣慈悲常熏眾生。攝取不捨不待作意。故曰自然。疏常用者。無作妙用有感斯應也。論同體智者。謂此智與真如體同故。又能知一切凡聖染淨同一真故。此根本智也。下雲而現作業。即後得智。疏釋成常用者。亦是釋成平等所以。以真如之性平等無斷無盡。故能普度常不捨離。此如下信成就發心大願平等方便中說。論隨應見聞者。隨彼菩薩位中。所應見者。各見佛身及與淨土。可應聞者。各聞說法示教利喜。現作業者。謂現大小化身。土之業用也。此則現身說法。皆是起緣熏之用。故疏雲顯其用相也。亦可文中皆願度脫是第一心也。度脫即是令得滅度解脫也。一切眾生是廣大心。常恆不捨是常心。同體智是不顛倒心。以有智故無人我相也。已上皆顯平等緣體也。後二句顯其用相。   二對機中。論三昧。秦言正受。不受諸受故。即念佛三昧平等見佛。即法身佛也。以依三昧見佛色身。即見法身。以不取色分齊相故。此即同真如三昧也。疏無有彼此等。釋前平等。可知。   一標中。論此體用熏習下略不言相者。與體無二故。此以所起行望能熏體用。以辨相應。   三釋。疏明行劣等者。意識五意皆是妄心能所分別。未稱平等真如。但依信力修進而隨順之。凡即未入信位。菩薩即十信三賢已去。此義正如上妄心熏真如處說。論未得等者。以未得無分別心故。未與真如體相應。以地前菩薩未亡能所分別故。即所起行未與能熏體合也。疏正體智。即是無分別心。正能會理之智名正體智。體即會合義。正體即智。持業得名。若以正體為真如。即依主釋。法身體即真如也。但以約人所說故。雲法身化身等。約法所說故。雲真如體用等。論未得自在業者。以證真之後所有起行。儘是真如妙用平等之行。一一行皆從真起。皆稱如理是真體之業用也。故雲自在業。今此位中未得此行故。不得與用相應。此則所起行。未與能熏用合也。以能熏用從真體起。自在業亦從真起。二用若合。同是一體。名曰相應。地前闕此故雲未得。若至地上即得相應。便能與三賢等人。作能熏緣也。問若然者。何以前說三賢起用。與小乘等為外緣耶。答前所說者。但是依於願力及三昧力。能起差別緣。實未能有自然業用。為平等緣爾疏證真後得智者。證真之後所起之智故。或可此智亦能證真。以能重慮緣真作相見道故。   二中論法身菩薩者。初地已上乃至十地。皆名法身。以得平等智證真如理。以真如法為身故。疏如理等者。所起行與能熏體合也。即上法身是其所合。謂此菩薩以法為身。人法不異故。然如理即前正體之異名。能證真如理之智。依主釋。論與諸佛等者。既得無分別心與理冥會。依真起行遍修一切。自利利他合佛智用。二用一體名曰相應。然此段論若望前文。有所不齊。以前文說未相應。則正體後得各舉一能一所。今此段文於前舉能於後舉所。文之巧略互現而已。別無他意。疏文順解便成義補。其理昭然。疏如量智者。即上後得之異名。如彼彼眾生器量。如彼彼俗諦份量。悉皆知故。證真等者。依所證真理為軌則。故所行之行皆契真如。故雲法力。但有信力者。地前既未契真。但能信順緣真修行。故非法力。地上名真修。地前名緣修。即斯義也。八地已去者。約無功用行以釋自然也。諸說自發心修行。已來至此地。已經二無數劫。自此之後任運相應。如下水船不勞篙棹。然猶更經一無數劫方至佛果。今詳此段論意。不須別配八地方說自然。但是地上菩薩證真起行。皆依法力。皆是自然。末必須到八地。學者知之。論熏習真如等者。證真起行還熏真如。何有無明而不除滅。如日輪發照還照日輪。豈有昏闇在中而能違拒哉。疏妄滅行成者。謂九相既滅萬行成就。萬行成故。德備河沙。九相滅故妙絕塵累。問地上菩薩亦有智識等四意。如何得說相應而異地前耶。答相續識是法執分別。初地已除故。得無分別智與理相契。智識雖在。但是俱生不障見道。又出觀即有入觀即無。況從一地已去分除。七地都盡。二粗之識既盡。妙平二智已成。內證外現於何所礙。雖殘三細之識。以妙智為主。不乖相應。故論中但雲得無分別心。更不言三細之識。由是不同地前事識現行而未相應也。疏中不言。文略故也。   染淨盡不盡者。上說染淨各有功能。互相熏習成於世間出世間。未知究竟何勝何劣。何法有盡何法不盡。若俱不盡則徒為進修。若復俱盡。則成斷滅。若言一盡盡於何法。故此明也。初文論復次染法至不斷者。未入十信位前。九相熾然六染相續。惑業習襲報應輪綸。塵沙劫波莫之遏絕。故前雲。一切眾生不名為覺。以從本來唸唸相續未曾離念。故說無始無明。又下雲。以如來藏無前際故。無明之相亦無有始。然亦無有悟後更迷之人。故經雲。覺迷迷滅覺不生迷。如木成灰不重為木。是知無有初起之。際乃至得佛後則有斷者。內外熏力發厭求心。始入十信。苟能止業猶自未能斷除惑染。從三賢位方乃覺除。直至佛地始得斷盡。是知斷字貫通諸位。諸位即分斷漸斷。佛位即普斷永斷。今以略於下位。故雲乃至。又雲。得佛後斷者。以斷後始得佛故。非謂得佛後方始斷。論文語濫故。下文雲。無明頓盡名一切種智。又前雲。遠離微細念故得見心性。又雲。破和合識。滅相續心。顯現法身等。諸文非一。此皆滅妄成佛之義。是知虛妄之法不能究竟。故雲有終也。   次文疏正顯者。亦是標也。此中通於因緣體用。總名淨法。論常熏習者。即內因體相熏習也。妄心滅者。以真熏有力減無明。能起行對治。妄心則滅。成淳淨圓智也。法身顯現者。以所熏妄心滅故。能熏體相顯現。即破和合識內生滅之相。顯此不生滅體也。即在纏如來藏至此顯處。名為法身。即前究竟覺智淨相法出離鏡得涅槃等是也。起用熏習者。法身既現。即能起自然業用。應化眾生。此則用熏習義。便成差別平等二緣。即前不思議業相緣熏習鏡成自然業等也。故無斷者。則三身並常也。不斷即常義。今茲實教但說二身相即無礙。豈得不常。然今科雲有始者。亦且一往約用熏義說。若準體相熏習。即無有始。故文雲。以真如法常熏習故。又前雲。從無始來具無漏法備有不思議業作境界之性等。又次雲。非前際生。又下雲。以如來藏無前際故。今且形對妄法權作此科。不可定執同不了義。疏文可知。   辨所示義。疏二初敘章意。前法者。即指前科生滅心法也。既具明染淨法相生滅不同。此生滅法遂有顯於三大功能故。今指之也。問下具如立義分中。詮旨者。詮謂能詮即顯了義。說文雲。詮者具也。謂具說事理故。今此真如一門。門為能詮體為所詮。既目門為真如。真如即所詮旨。故門之與體無二無別也。法義殊者。即一心三大法義也。此等皆如立義分中已說。   初體中論一切者。通凡及聖。凡夫謂六凡界即一切異生。聲聞下即四聖界。此顯平等真如。從凡至聖若大若小。若因若果。一體無異。凡迷未曾減。聖悟未曾增。小大因果例然。又染起不增障盡不減。又用隱不減。德顯不增也。然此體大偏通情器故。經雲。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今且偏就有情而言也。疏優勝也。謂諸佛最勝凡夫最劣。中間相望。通於勝劣。真體等者。謂性德正因。其猶太虛。雖茅室紺殿有殊。其中虛空豈有別異。故心經雲。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凡位等者。明此法體非謂於前凡位中。從無而有。亦非於後佛位中。從有而無也。然至而論之。其實凡位與真如俱無前際。非謂凡夫即有前際。真性無前際。佛位亦然。故下文雲。以如來藏無前際故。無明之相亦無有始。又雲。以如來藏無後際故。諸佛所證涅槃與之相應。則無後際。然今論意未必約位而言。但雲窮於過去。非有前際而生起也。鞠於未來。亦非有後際而滅盡也。際時也。然觀論文。大似不無前後際。但是真體。不於前後際中生滅也。遂令疏文有茲釋爾。有智詳之。可以意會。論常恆者。蓋一義也。疏中別配。亦且一往。皆顯等者。亦可不增減非生滅。皆是顯常恆所以。又不生不滅方是不增減。畢竟常恆。若有生滅則有增減。非是常恆。又此一句是顯不垢淨也。謂在纏不垢出障不淨。若不然者。即有變異。豈曰常恆。又如故無增減。真故不生滅。後句總結也。又此三義即是前文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也。如次對之。   一總中論從本等者。顯無有始故。雲從本已來。揀非體外故雲自性。明無欠少故雲滿足。意在普該故雲一切。功能德業故雲功德。   二別論大智等者。此有通別。通則智即是慧光即是明。又智慧即是光明。別則以義目之名智慧。以相取之曰光明。智即是體慧即是用。光即體之相也。明即用之相也。如摩尼珠體有光明。以自瑩曰光照物曰明。遍通凡聖名大。依法所顯曰義。復言自體者。顯是即體之相無二別故。疏本覺智明者。但取通意爾。論遍照等者。即始覺也。法界有二。謂理及事。始覺照理即如理智。始覺照事即如量智。理量齊鑑故雲遍也。疏本覺者。就體而言也。即彼本覺顯照義邊。便名始覺。始覺之體元是本覺故。論真實等者。依根所發了境義邊。名為識知。了如理事永離諸過故雲真實。疏無倒者。即離四倒及餘執計也。論自性等者。非假他緣故雲自性。在纏不染故曰清淨。諸法中實乃名為心。疏雲。離染但得一義。論常樂等者。常謂窮三際而無改。樂謂在眾苦而不幹。我謂處六道而莫拘。淨謂歷九相而非染。此自性涅槃之四德也。疏圓備者。諸德雖多不過此四。以此四法收一切德故。論清涼等者。無惑之熱惱故曰清涼。此顯般若也。無報之生滅故雲不變。此法身也。無業之繫縛故雲自在。此解脫也。即離三障成三德爾。疏雲無遷。亦但三中之一。此文仍與上句義理不別何謂清即淨義。涼即樂義。不變即常義。自在即我義。今但離為三四各說故成二段。   三結論過河沙者。上但略顯不能具載故。不離者。隨舉一德全攝真性及一切德。疏文可解。論不斷者。無始無終。疏雲。相續即無終也。論不異者。上雲不離。恐謂如樹不離地。手不離腕等。故雲不異。不異者。真如即德德即真如。故疏雲。同味語猶疏略。論不思議者。即一性而有多義。即多義而全一性。不可以定量所得。心行處滅言語道斷也。疏舉一義影以顯之。論佛法者。佛即是覺。意明上之功德。儘是本覺之法故。故金剛雲。一切法皆是佛法。疏唯佛等者約始覺釋佛字。謂佛是始覺之極。法即前諸功德。顯此諸法非因位而究了故。佛之法也。所覺法者。此約本覺釋佛字。佛即法也。義如前釋。論乃至者。越彼河沙故雲乃至。滿足即無所少。意雲。乃至過河沙數義理悉皆滿足。無所欠少也。疏若此下以修顯性。此反顯也。既證下順釋如文。如海有寶餘人不知。涉海者既獲旁底。豈不信乎立名中論如來藏者。具有三義。一隱覆義。二含攝義。三出生義。廣如前說。隱時等者。似當初後二義隱故名藏此則如來自隱不現也。又因地能生果地功德故名藏也。論如來法身者。若以應身為如來。即依士釋。若以真身為如來。即持業釋。然其身者。亦具三義。一者體義。真如自體任持不失故。二者依義。為彼報應之所依故。三者聚義。一切功德之所集故。故唯識雲。體依聚義。總說名身。顯時等者。即後義謂萬德名法依止名身。然德有修性。若約修說。即屬報應。成依止義也。若約性說。即聚集義也。其體之一義。當於前段體中故此不言也問法身既屬無為。且非積聚。何言聚耶。答功德既是無多之多。何妨聚是無聚之聚。斯皆義說。圓迴無滯非實法聚有可揀也。   一問中論上說真如者。謂前門中雲。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雲何下對前正難。前說離相平等。今說功德差別。前後矛盾。其義安在。   答中初正明。論雖實下縱存今文差別相也。而無下不違前門平等之義。等同一味者。等齊也。即指前差別之法。同者。諸法無性唯一真如。一味喻明。如水之八德一味無差。一真如者。法說。疏亦法喻兼明也。   二徵釋。疏非能分別者。無虛妄分別故。非所分別者。既無虛妄之心。即離所分別相。故前文雲。心滅則種種法滅。無能所者。由前心境並亡故。得差別即無差別同一真如也。   一略中疏既其等者。既而能所俱亡。遂令一體無二者。如前差別之相。依何建立。以依等者。前雲是心生滅因緣相。能示摩訶衍自體相用故。能顯既多所顯亦廣。俱喻河沙也。且舉下釋舉本彰末。可知。   二對顯論三。初舉所迷理。疏所迷理者。即真如之理義。具真如門。   論而有下。二別翻配三。初別舉八重。初無明智慧對論妄心者。即前不如實知也。不覺起念即前不覺心動。名為業相。見境界即前轉相現相。此之三相。即是無明阿梨耶識。又見字義寬。亦通四粗故。疏雲細粗也。疏依真下即生滅之相。義具前文。將欲下釋意。淨因染得故須然也。真如門無染可對。故無示義。此生滅門染淨既分。故須翻對以顯相大。諸句例然者。隨文可見。雲何顯者。牒難以起下文。論心性不起者。不起念也。疏既起下故前雲。一切眾生不名為覺。以唸唸相續未曾離念故。反顯無念即名覺智。   論若心起下。二局見普照對。疏妄見不周者。如人見東不見西。近遠內外明闇等亦爾。故經雲。眾生洞視不過分寸。以存能見心故。故於諸境有所不見也。真照圓明者。以無見故無所不見。故肇論雲。般若無知而無所不知。初地得名真見道者。以不存能所見故。   論若心有下三。妄見真知對。非真識知者。動則不如實知故非真也疏反之等者。以心無動故。則所知真實。真實者。離偽妄故。從此已下至不自在。一一文初應合皆有若心有動之言。仍於本句之末。更雲心性無動等。即隨句翻對。論文存略。但舉能對之妄也。   論無有自性。四無性有體對。疏妄染無體者。依真妄動。何有自體淨心者。心無動故。離緣獨立。獨立之體本來無染。斯則不逐緣生不因境起。故雲自性清淨心也。   論非常下五。顛倒真實對。疏四倒者。即無常苦無我不淨。心動故起於有漏色心。有漏色心實非常等。凡夫計為常等。故成四倒。反之等者。以不動故。色心不起。以不起故。唯真如性常住清淨自在安樂。故成四德。   論熱惱者。六熱惱清涼對。疏諸惑者。由心動故。起於貪瞋等惑。煩惱熾然。故成熱惱。故說等者。心不動故。即是真如。真如無惑則非熱惱。既無熱惱故曰清涼。   論衰變者。七變易凝然對。疏妄染遷改者。以心動故。起於九相。九相生住異滅老病死等故成衰變。反顯等者。心不動故。即是真如。真如之中本無九相生滅遷改。故雲不變也。   論則不自在者。八繫縛自在對。疏業果等者。由心動故。起業受報。墮五趣中名為繫縛。真如自在者。心不動故。即是真如。真如之中。無有業繫故雲自在。上雲等者。以此段中皆舉能顯妄染。以對顯前淨德。論文略故不具列之。故今疏中略指後之三義也。   論乃至下。二總舉諸法。言乃至者。既過河沙。不可具述。故雲乃至。對此義者。河沙染法心動故成。心不動時。諸淨功德亦過沙數。諸淨等者。即真實識知已下諸義等。疏一一等者。以心性動與無動。反覆明諸染淨。今要省文故。以心動在前無動居後。所顯諸法攝在中間。於中又闕淨德之目。若欲一一別對令人易解者。應雲若心有動非真識知。心性無動即是真實識知義故。乃至若心有動則不自在。心性無動則得自在。如前疏文。逐段反顯是也。若更取類言之。復應雲若心有動則是繫縛。心性無動則名解脫。他皆倣此不可具言。然前八對初之兩段。各約別義。言起念起見。斯亦不出心動之義。若欲各舉別義者。真實知識等亦有別義。應雲心起分別非真識知。心離分別即是真實識知義故。乃至心若起業。則不自在。心離業繫即得自在等。當知心動義通。餘皆是別也。   論若心下。三別彰滿足。疏妄心等者。若於心外見法而生追求。終不能足。卻有所少。亦可若有一法在於心外。是可念者。則性中功德有所欠少。如人於他求物。當知家間所無。淨德等者。以心性無外故。一切功德皆悉具足。則可忘懷而契之。不可起心而求之。當知有所見者。皆是虛妄。以從分別生故。此意顯異權宗所說佛果無漏功德並是修生。今此論宗但即修顯。本自有故。金銀生像可以喻之。   論名為下三結得名。雙約因果。如前所明。◎   起信論疏筆削記卷第十四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44 冊 No. 1848 起信論疏筆削記   起信論疏筆削記卷第十五   長水沙門子璿錄   ◎一悲行中論佛本在因者。為菩薩時所行諸行。以慈悲為本。無不先以利他為首。攝化眾生也。諸波羅蜜下。謂以諸度攝令附己。化令從善也。以佈施攝貧窮。持戒攝毀禁等。此通二利故。維摩經雲。資財無量攝諸貧民。奉戒清淨攝諸毀禁。以忍調行攝諸恚怒。以大精進攝諸懈怠。一心禪定攝諸亂意。以決定慧攝諸無智。   二大願。疏廣大心者。即四弘中眾生無邊誓願度。亦同金剛中。佛令發菩提心人普度四生九類。彌勒所釋。亦云廣大心。長時心者。此同華嚴行願。經說眾生界盡。我行方盡。以眾生界無有盡故。我此行願亦無有盡。上則約處橫說。故雲等眾生界。此則約時豎論。故雲盡於未來。   三方便。疏悲深者。直見眾生如父母等。亦不如見同己身方為至深。智深者。了唯心故。知諸眾生本無性故元無念故。舊來涅槃不待滅故。小乘權教不能亡此相者。蓋緣智淺。今實教菩薩反之。故雲深也。兼上謂兼悲深。不顛倒者。眾生本與己同。同皆無相。故見異相即成顛倒。今皆反此也。長時所以者兼釋廣大所以。疏文闕略也。若不能了同己身亡其相者。豈能如此普度永度耶。徵所以者。意雲。以何義故。得如己身。而又不取眾生相耶。依真如門等者。以此門中顯一切法皆即真故。皆同如故。故得彼身我身平等無二。豈不愍之而欲度耶。又既同一真皆悉無相。誰為能度誰為所度。故不取其眾生之相。然此段文細尋其意。但將以取一切下兩句。隔就前段為釋廣長所以。從而亦不取下。為舉本大智。下之徵釋但顯不取相之所以。詳之可見。   二顯果三。一牒舉前因。論大方便智者。說有通別。通者。方便即智復有二義。一者謂隨順出離之智。皆方便故。此通金剛無間已下。不唯地前。故十地位後名為滿足方便。圓覺亦云。雖有多方便皆名隨順智。二者此智是大悲之方便故。若無智為方便。則非大悲墮愛見故。故前說眾生而不取眾生之相。疏中釋為智深也。然或有因智而起悲。知物同己方欲度故。或因悲而起智。不知所以裁之。學方便故。其實兩說。左右兼通。別者。證真名智。涉俗為方便。即根後之異名也。則是斷根本無明見法身。是智之功起不思議業。化利益生是方便力也。今之論意具此通別。   二明自利果疏自利果者。同智淨相也。果位法身即是因中本覺。舉因顯果故。雲見本法身。前舉果顯因。則雲依法身說本覺。與此互相顯也。   三明利他果三。初明用甚深。疏業用。即不思議業相。微妙難解心言罔及。不用先謀而後起化。故曰甚深非作意等。攝論等者。具雲。若佛果是無分別智所顯離分別者。諸佛何得依眾生作利益事。如理不顛倒。無功用作事故重說偈曰。如摩尼天鼓。無思成自事。如此不分別。種種佛事成。此顯如來三業無功用作事。俱不思議摩尼梵語。此雲離垢。亦云增長。舊雲如意。此喻如來身意二業。若隨其所對現像不同。即喻佛身業。若隨人所須出種種物。即喻佛意業也。天鼓則天帝所有。修羅軍來其鼓音中自然出聲。則言賊來。去言賊去。喻佛口業也。此之二物雖有其用。而無思慮故。可喻佛自然之三業爾。成自事者。現像發聲各隨其用。而辦事業。亦可取珠鼓自事。但喻身口皆無思慮。同喻意業也。   二顯用。廣大疏稱理用者。以即體之用體遍用遍。俱無方所。若不然者。豈曰真如用耶。   三用而常寂二。初正顯。論又亦等者。前無所化眾生相。此無能化應用相。望於前文。故雲又亦。用常寂者。雖現種種身不動真實際。雖說種種法常住無言理。   二徵釋疏三身者。今雖通舉。意責化身化身是用相故。論法身智相身。合之為真身也。理智無二故。第一等者。約二諦料揀也。意明是無相故非世諦也。是無為故離施作也。疏廢機者。不對眾生說也。妙理即法身。本智即智相身。無應化等者。凡是有相皆屬世諦。以從機感緣所生故。今既廢機故雲更無。但隨等者。有感斯應也。既逐緣生緣無自性。用則常寂。故雲無用。此有二義。得言無用。一者屬因因即悲智。然有親疏。疏即是智親即是悲。依智起悲故。故論雲。從後得智流出大悲心。若無其因化終不起。如二乘無悲。凡夫無智。何有化耶。二者屬緣。即根熟眾生。若無其緣化亦不起。以十方中有無佛世故。斯則二義相須因緣具足。乃得成辦。既屬因緣。何有化體而可得耶。如波下喻。故用下合。寂即體也。故杜順雲。用則波騰鼎沸。全真體以運行。體則鏡靜川澄。舉隨緣而會寂。涅槃下引證。此身者。化身也。等者。彼文具雲。吾今此身即是常身法身金剛不壞之身。以三身皆有常義故復言法身以揀濫也。恐人不曉法身之相。故乃舉喻。猶若金剛不可壞也。如如即法身。智即報身。獨存者。法報合故。重牒如如。表無二故。名法身者。攝智歸如約本立稱。然涅槃即攝用歸體。攝論即直顯真身。雖言說不同。而義意不異。疏雖真下。經雲。佛真法身猶若虛空。應物現形如水中月寂而常用。斯之謂也。   一應身論二。一約識舉人。疏凡夫等者。二乘迷於本識故。凡夫即十信已還一切凡夫也。信位雅信真如已知唯識。然其事識粗顯猛利。任運分別心外法也。今見等者境通染淨。雖見是佛猶屬淨境。亦謂心外。亦可等者。前以事識為所依。今以事識為所覺。言所覺者。但能知有。非謂覺斷。然所依即是所覺竟無異爾。依此粗識等者。其猶明鏡對質現像不同。豈有質陋而像美耶。斯則妍媸在質。而鏡無好惡。應身之目由此而立。   二釋見粗所以。疏迷唯心者。佛從心內現。反見心外來。不知唯識故雲迷心。論取色下迷境也。由迷唯識現。取遂見心外實有境界。不知即空。故取分齊也。不能盡知者。不知色如其心無分齊故。但見分齊。故不盡也。   疏不達下文三。一略消其文。不達者。色自心生。本無其體元是自心。心無分齊故。令色等亦無分齊。今凡夫二乘不達此義見從外來。故作分齊而取也。   疏問佛身下。二廣陳問答。通有十四。今初佛身凡識不分難也。眾生識者。以論雲不知轉識現。故意明佛身是轉識所現。而凡小不知。今問意雲。轉識有漏屬於眾生。應身無漏自屬於佛。何故淨身唯茲染識。豈非凡聖染淨不分耶。   疏答眾生下二。源同派異迷悟答。眾生至無二者。標本也。眾生是妄以對於妄故。言真心。諸佛是相以對於相故。雲其體平等者。顯無增減。無二者。一體不分。謂眾生真心即是諸佛之體。無有增減不分二別。但眾生下釋未顯用也。以無明有力。遂令真如體隱。但現染法起於九相。真既無力故。不能現應身淨用。如水為風所擊。但起波而不能現像也。以彼下出用顯所以也。內熏妄心者。如前文雲。以有真如法故。即熏習無明。令其妄心厭生死苦樂求涅槃等。今文通說故。雲熏妄心。厭求劣者。凡夫二乘雖有厭求。而未能起勇猛精進唯心大行。故所現用但是應身粗而且顯。厭求增者。三賢已上乃至十地所見報身。漸漸微細。以隨厭求增勝現故。厭求息者。無明盡故。所證窮故。始覺等者。無妄可斷故。始覺同本覺。無生可度故。化身歸法身。平等者。始本平等真應平等。故再言之。無二無別亦復如是。未至下結答。既佛身粗細皆由欣厭勝劣。此不亦唯識之義耶。是故論雲轉識現也。   疏問若據下三。真起識現相違難。意雲。上說隨流迷真故不起用。反流悟理。是故起用。當知此用是從真起。何得論言轉識所現。   疏答轉識下四。隨流反流相資答。依此等者。論雲。以依能見故。境界妄現。此識等者。轉識是真心隨流所成。性相不離故雲和合。和合即梨耶識也。離真不立者。妄必依真如波依水。故論雲。一切心識之相。皆是無明。無明之相不離覺性。又依覺故迷。若離覺性則無不覺離妄不顯者。以用不自起必假於緣。此有二義。一約自體說。謂眾生本有真如是用之體。若無妄心為所熏緣。而此真用莫之能起。起之何為以有妄心為所熏。故即顯真心有其功力。令其厭求。漸於自識而現用相也。二約佛體說。謂佛應化之用。若非眾生為緣。亦無由起。起亦無用。彼此推之誠由妄也。若離於妄實無用相。故真如門唯顯自體。及至果海亦泯同一覺。故下文雲。無有彼此色相迭相見也。次前疏雲。用還歸體平等無二。故執等者。如淨眼人不見空華。全失明者。亦不見華。患熱翳者。乃見空華。故華嚴雲。如翳眼所觀非內亦非外。世間見諸佛。應知亦如是。   疏問若據下。五心佛外佛差別難。意雲。若如前說。真如之體假於妄緣。而起用者。斯則眾生自己真心粗細之用。何得說為他佛報化身耶。   疏答眾生下。六心體佛體無差答。佛體等者。意雲。眾生真心既即諸佛真體。當知眾生所起應化。即是諸佛應化。此即先指體同也。華嚴下引證。義一者。體也。真如之體無差別故。既從下結答用同。據前答問合雲。何得不是眾生真心之應化耶。疏文但結法身。法身即是眾生真心。故存略也。   疏問義若下。七師資義一文異難。意雲。若言佛法身起用。即眾生真心之用者。斯則自佛起用還自教化。何故復言佛悲願力熏令起用耶。   疏答即此下。八文異還同一義答意雲。佛之悲願即是眾生真心之悲願。無二無別。若就佛說名佛悲願。若就眾生說。即是真心之悲願也。謂無下釋成。謂真心即是悲願性故。性是佛體。佛體所起之用。宜名佛悲願也。猶如一物本屬大家。男女各用皆稱己有。性起者。性無彼此。用何成二耶。   疏問眾生下九心佛不起化用難。以前雲眾生真心即同佛體。諸佛應化即是眾生之用。故意雲。眾生真心無不皆有。何故諸佛能起化用。眾生不能起耶。   疏答未有下。十未起厭求乖用答。如前第二答中所說詳之。   疏問既下。十一不能熏令發心難。如前所說。眾生所以能起厭求。皆由本覺內熏之力。既若元有本覺。何不同他諸佛早熏起厭求耶。   疏答無明下。十二引前因緣互闕答。廣如前自體相熏習中問答所辨。   疏問若真心下。十三真佛何假修因難。意雲。若從行生。則本未是佛。何得前雲眾生真心同諸佛體。而論應化之身乎。   疏答此約下。十四因果無性同源答。意雲。所言從行生者。但以本覺隨流成染。始覺反流成淨。故有行致之說。如其剋就真心。則與佛體竟無有異。此則因果迷悟悉無差別。今疏一向約始覺同本覺。顯無差別者。以果例因也。   疏上來下。三權實對辨。實教如上所辨。若權教所說。眾生諸佛互為增上緣。故文於自識而現影像。今此疏文且就眾生一邊而論。故假佛悲智為增上緣。自識有見佛種子為因緣。託佛所現化身為本質。然於自識變起影像而見於佛。唯此影像是自識現。故雲唯識。若彼本質自攝歸佛識。非屬眾生。若如此說。還是於自識外。別自有佛本質。何成一切唯心。非同今文所說應化唯是自心所現。縱說由佛悲願。此亦自心悲願無二無別。故今引彼對辨。要知權實有異也。餘如下指廣說處。   一約識舉人。論究竟地。即第十地。非謂妙覺也。順業識者。謂業相展轉現諸境界。是則境從識生。十住已去諸菩薩等。深達此理依此修行。故見報身佛也。初發意言。即信成就發心也。亦可初信已去名初發心。此中但是依三昧心所見者。即前平等緣也。   依正二報者。其實此中文有三段。謂從初至無量好為正報。從所住至莊嚴為依報。從隨所下。是通明二報。顯無邊無盡之相也。初文疏身無分齊者。無量即無分齊。故經雲。如來色無盡。依身有相者。色即是身依彼色身有大相也。依相有好。即依大相流出小相。斯則身有異相。相皆妙好也。然相下釋現相好意也。楷公亦云。表德名相愜情稱好。若無功德則不敬重。若不敬重則不憶念。以念佛者。利益深故。故現相也。世人苟能易彼常情念世美色之心。而念佛相者。則其道可庶幾矣。然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悲夫。嚴身者。嚴飾佛身令其妙好。若不妙好則不愛樂。若不愛樂則不親近。不親近故則不聞法。乃至解脫佛意在茲故示其好。智度論雲。醜人說妙法聽者心不欣。肇公雲。為尊形者。亦相好爾。豈俗飾之在心乎。   二依報疏能依等者。依正相稱皆廣大故。以無邊功德之身。住無量莊嚴之土。是所宜也。莊嚴之相。具在諸經。不能備引。頗胝迦者。此雲水玉。或雲水珠。   三通明無盡二。一橫顯無邊。論隨所下此明正報即根根無邊。依報即塵塵周遍。無窮盡者。以不可涯畔故。疏由此下。釋見無分齊。所以以菩薩順唯識理。了色唯心無有分齊。由此解故。所見之相稱彼觀心。皆遍法界互融自在也。地上已去親證此理故。無所疑。然於其中隨彼智力。所見優劣淺深不同。如下論雲地前少分見若得淨心。所見微妙。乃至菩薩地盡見之究竟。今就通說不分優劣。下文自知。   二豎顯無盡。論隨其下。若常有感佛之機。佛則為之常住。苟不見者。非其器故。功過在機。不在於佛。如月於器。不顯現者由器破故。如下即明非三災等水火風也。如次能壞初二三禪。且第四禪未出三界。尚不能壞名不動也況佛之果報出超三界依真而住。而可壞耶。故法華雲。常在靈鷲山及餘諸住處。眾生見劫盡大火所燒時。我此土安隱天人常充滿。若準華嚴所說。無有一法不是毘盧遮那佛身。無有一塵不是華藏世界海。今意同彼。故依正皆言無量等也。三結果由因等者。意令眾生修樂因證樂果也。此與前科相次。正同華嚴四分之初二也。準地持論。十信種因。十住已去。解方便。初地分得。八地已上圓滿相續佛地究竟。   論如是至成就。結果由因也。初一句結上依正二果。皆因下有三因。諸波羅蜜等是緣了二因。總名資熏。不思議熏是正因習熏也。具足下釋名也。以報是酬因為義。上之依正皆無量者。為酬因時無漏不思議所熏修。故疏無障礙者。謂依正不相妨。大小互相入。根根塵塵皆遍法界。互現無盡。此有六句。謂依中現依依中現正等。故雲無礙。不思議事者橫無邊際豎無窮盡。不壞諸相。一一周遍殊勝清淨。豈思議之所及乎。十度謂施戒忍進定慧方便願力智。深行者。皆順性故。如下所說。於真如法中。深解現前所修離相等。二因者生了也。即緣了二因俱名生因。正因即了因也。但開合異爾。樂相等者。報既酬因必須相稱。因修既妙。得果寧粗。故此樂相名為報也。   重牒分別者。廣明前之二身隨見差別。一應疏簡凡異小者。此且說凡夫一類所見。不論二乘。斯則十信已前異生凡夫也。黑象腳者。觀佛三昧海經雲。觀佛相好者。如人執鏡照自面像。若生垢惡不善心者。見佛純黑。猶如炭人。釋子眾中有五百人。見佛色身猶如灰人。比丘眾中有一千人。見佛色身如赤土人。優婆塞眾中有十六人。見佛色身如黑象腳。優婆夷眾中有二十四人。見佛色身猶如聚墨。如彼經第三說。五百釋子昔毘婆屍佛像法之中。有長者子。名日月德。有五百子不信佛法。同遇身病。父即教令稱三寶名。敬父教故。三稱未畢而各命終。以稱佛故。生四天王天。天上命盡。以邪見因墮大地獄。以苦所逼。憶然之教。乃稱佛名。以念佛故。從地獄出生貧賤家。如是屍棄乃至迦葉佛出。但聞佛名不見佛形。以聞如是六佛名故。生釋種中宿業因緣見佛灰色。佛令稱七佛及彌勒名號。並稱其父。雨淚懺悔。乃見如來金色相好。成阿羅漢。又有一千比丘。於然燈佛末法之中。出家學道。於和尚所生不淨心。其師已是阿羅漢果。後諸弟子隨壽脩短。將命終時無所依怙。師令一心稱然燈佛。乘茲善力得生天上。天上壽盡。以前虛食信施之業。墮餓鬼中。八萬四千歲。後墮畜生。畜生罪畢為貧賤人。復因前世出家力故。稱南無佛。以稱佛故。八千世中常值佛世。而眼不見。乃至今日遇佛釋迦。見如赤土。正長五尺。是時世尊即現胸上德字。令比丘讀。讀已懺悔。見佛金色即為授記。次第作佛。又優婆塞眾中有十六人。昔曾於閻浮提。皆作國王。隨順惡友非法說法。墮阿鼻獄。由曾聞法。今得遇佛而見世尊。如黑象腳。佛令懺悔。並見金色。成阿羅漢。又寶蓋燈王佛像法中。有一比丘。入婬女捨。持缽乞食。諸婬女等盛滿缽飯而戲之言。汝顏色可惡。猶若聚墨。身所著衣狀若乞人。比丘聞已。擲缽空中現通而去。諸女見已悔恨發願。由以施食因緣。二千劫中常不飢渴。以惡口罵比丘及婬欲因緣故。墮黑闇地獄。由前發願力故。今得遇佛而見佛身。猶如聚黑。佛令懺悔。成阿羅漢。如是四眾各各異見差別不同。由自業故。觀佛色身優劣如是。三尺身者。即瞿師羅長者所見。提謂等者。佛於菩提樹下初成正覺。提謂路過以根熟故。佛力制之。車馬不進。渠謂山林神祇幻作。如此遂尋見佛。謂是樹神。以偈歎問曰。容顏甚奇特。猶若紫金山。未審誰家子。種族是何人。未知何所證。因何此處居。不食來幾日。未知何所須。佛偈答雲。我是金輪王聖帝族中子。厭俗如涕唾。出家證菩提。成道來七日。無人施我食。提謂即以□蜜奉施。聞法得果證須陀洹。若準此說。以提謂先未識佛。疑是樹神。非謂見樹神相。智者詳之。二乘等者。其實聲聞即見佛為老比丘相。緣覺見佛為辟支也。然此亦未是出世相。以非是樂相故。   二報三。一住上分見劣四。一明能見淺深。論少分見者。意明少分見報身之用。由此菩薩以深信力。入真如三昧。能知法界一相。所見報身知身無有去來分齊之相。故後譯雲。初行菩薩見中品用。疏見真如理者。由入似觀見真理故。遂見報相無有去來。惟心影現不離真如也。   二明所見分齊。論無來去者。不同凡小見佛王宮生雙林滅。有來去相。疏性無分別者。無去來相離分齊相。知事即理不可分別。如像即鏡無定量故。然分別字合是分齊字。下文雲。然此菩薩猶自分別。後文準此。   三釋無分齊所以。論唯依心現者。了境唯識也。不離真如者。知相即性也。疏二。初牒難釋通。釋無下指論文。攝論下正牒難。或問曰。準攝論說。地上菩薩方見報身。雲何今文地前亦見耶。故此牒之。彼據下正釋通。彼論約證相應說。今論說此菩薩發直等三心。修無住等四方便。隨順真如不執色相。雖非親證故見。而能信解深達唯心。故見樂相。雖見樂相亦不同地上親見微妙。是故前文但雲。知彼色相無來去等也。   既非下。二結會重辨。若言全見。即有相違既言分見。足可通會。如疏可見。   論然此下。四簡地上者。以此菩薩雖達唯心。猶未覺斷事識。事識既在分別不亡。不同地上得無分別證相應故。   論若得下。二地上分見勝淨心等者。初地名也。與證相應過於地前。故雲微妙。從於二地至第十地。漸漸又細。故雲轉勝。地盡者。第十地也。然轉勝之言亦通能見之智。以智用勝故。所見勝也。疏漸細者。十重報相身土不同。後後勝於前前。故雲漸細。金剛後心即解脫道。用歸體者。約能見即始覺歸本覺。約所見即報身歸法身。他受用土歸法性土。用既歸體則無所見。故雲究竟。反此則未究竟。窮源二字各通二義。謂斷窮妄染之源。即生相盡也。證窮真如之源。即法身現也。然復詳此論中見究竟言。意明第十地中所見報相最極微細。此外更無殊勝之相。故雲究竟。非謂相盡證窮名為究竟。若如疏釋。未敢聞命。以次文雲。若離業識則無見相。此文方可作相盡證窮而解也。智者請詳。   論若離下。三究竟位無見二。初明無見也。以佛位中更無報身可見之相。以離微細念故。惟一心在有何可見。   論以諸下二釋所以。法身無相彼此念絕。一真平等。何相見之有。迭遞也。   一問論雲何現色等者。報應屬色法身既離於色。雲何能現報應之色。如虛空無色。終不能現色。此可類之。   論答下二。初釋法身能現二。初標也。法身是色體者。意明法身雖非是色而是報化之體。故能現色。即同虛空體非群相。而不拒彼諸相發揮。疏言總者。據文亦是標爾。   論所謂下釋二。初總明不二。色心不二者。性相同如體用一致也。疏謂彼下法喻可知。   論色性下二別明相即二。初色即心以色性即智者。報化之色對緣所成。自無其性。即以本覺法身智為體性。法身之體既無形相。以用從體遂令報化亦無形相。以無形故故名智身。智身即法身也。故金剛論目法身為智相身。化身為異相身。疏文可知。   論智性下。二心即色也。即色者。法身之智。既為色體。報化之色現時。即是全體起用。即此報化遍一切時。便是法身遍一切處也。疏如水等者。明體遍在用中。有報化處即有法身。故華嚴雲。法性遍在一切處一切眾生及國土。三世悉在無有餘。亦無形相而可得。即顯前段如波全即於水也。疏不言者略也。   二釋所現。論隨心能現者。有兩意。一隨彼各各差別之心。而現無量差別依正也。二一切諸色皆隨真如心性所現。遂令依正皆無分齊。以心無分齊故。無量菩薩及報身者。橫應則彼彼不同。豎說則地地有異。故皆無量。莊嚴者。通佛菩薩及與依報。相好珍寶莊嚴之義。廣如華嚴。各各差別者。依正不同。身相有異故。皆無分齊者。正報則根根周圓。依報則塵塵遍滿。不相妨者。顯前差別而無分齊也。若有相妨。即有分齊。非成周遍。又相妨故。則壞諸根之相等。今以不壞相而等遍故。皆無分齊。不動遍而各異故。各各差別。故雲而不相妨。此非下遮疑。恐常情聞此分別欲知。及不能知便生疑惑故此遮止。如小乘尚不知菩薩境界。豈況凡夫能測如來功德耶。以真如下出所以。既是真如之用。安可以有漏心識。能知此顯不思議也。疏以彼下可知。於中下牒釋菩薩。初約能化釋。準華嚴說。具有十身之異。豈唯菩薩耶。亦可下約所化釋然前正後兼也。頓赴者。既多機頓感。佛亦頓赴。是故報身亦無量也。此即機應無礙。以一一下釋前各各差別已下文。以如次三句釋三句。對文可見。即大小無礙也。餘文可知。   會相入實者。上來先說從真如門起生滅門。今則會彼生滅入於真如。前則從本起末。此則攝末歸本無不皆從法界流。無不還歸於法界。即二門不二也。亦同智論雲。若無空義者。一切法不成。又雲。先分別諸法。後說畢竟空。然說之雖異法乃同時。文不頓書。故成前後。又若不分別。焉知此是空。故次明也。一標論即入者。非色滅空。不捨緣故。故淨名雲。明無明為二。無明實性即是明。於其中平等無二者。是為入不二法門。五陰者。三科之初能攝有為一切法故。陰謂陰覆能覆真理。令不顯現。亦名為蘊。蘊積含藏有為法故。能造所造二具八法。皆色陰攝。受想行識諸心心所名為四陰。俱屬於心。   初觀色。疏先觀色等者。五蘊之首。最初現故。故大般若亦復先明。境從心起等者。如前雲。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等。又雲。以依能見故。境界妄現。離見則無境界。既離見無境。復何可念。此約所念說也。非直等者。恐謂心能生境境在心中。心外既無心內應有故。作此觀以袪彼惑。前則等者。以心是色之根本故。約心而求色。若依此文正是觀色。未是觀心。如因推我空。徵求蘊法。   一喻論方不轉者。東方不曾暫轉為西。但迷人謂為西相。圓覺雲。譬如迷人四方易處。東喻真心。西喻五陰等。不轉喻無念也。   二法疏已滅等者。約過去未來現在三世。推求動性。無得如於東方推西相不得故。前雲。覺心初起心無初相等。   三結論知心無念者。覺知真心本不動也。疏方便者。能所未亡故。正觀者。心境雙泯故。問前標所觀通於心色。雲何雙結但約心耶。答心細色粗本末殊。等觀色空則未必得入。觀心空則必能入也。然此會相之文。今復詳之。但可從初至真如門為標。從所謂下是釋。結文如疏科。就釋中分法喻合。法中初至無念。是正觀察。推求即觀察也。五陰等是所觀。五陰者。總舉初科。色心下別指法體。色通根境心通王數。六塵別舉所緣。畢竟無念者。此即正觀生滅色心。歸無念真如也。念通能所今皆寂故。名為無也。非推之使無。本自無故。故言畢竟。今言推求者。以先未知使令知故。斯則心之與色總而觀之也。以心下釋所以。何故色心境界皆無念耶。以此同是真心現故。真心離相。故雲無形。以無相故求不可得。能現之心尚所叵得。所現蘊法豈可存乎。如前論雲。心不見心無相可得。是知無念之言。早已色心俱盡。非謂後文方始觀心。智者請詳。◎   起信論疏筆削記卷第十五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44 冊 No. 1848 起信論疏筆削記   起信論疏筆削記卷第十六   長水沙門子璿錄   ◎對治邪執者。乖真曰邪。取著名執。相形曰對。攻擊名治。則前正義是能治。今邪執是所治。正義既顯邪執自亡。今則敘釋其相也。論一切下正標。若離下反顯。我是根本起復由之故。雲依我而有離我而無。   二徵列。疏總相等者。不能分別五蘊差別。但總相執取為主宰也。然其我相有於四種。一眾生相。是過去眾緣和合之所生故。二壽者相。是現在一期住壽不斷緣故。三人相。是未來數於餘趣而受生故。四我相。是三世之總主故。故今雲。我為總相主宰也。此是下揀濫。此約學大乘。初心凡夫聞大乘教。不解佛旨。隨自妄心曲裁聖典。習以性成。故作此見。非是外道者。彼有三宗。所計不同。如前已說。今非此類。計一切等者。計色等法各自有實體性故。攝論雲。若執法體是有。名法我執等。以二乘人依二粗事識。修行但。了法中無我。不知法體全空。如前雲。見從外來取色分齊等。於染淨境執有自性。故名法執。其猶翳目既存空華豈滅。   論雲何下疏二。初約義通辨。此五何別者。牒外所問。約果者。於如來法身之上。起於執故通因果者。皆依如來藏之所執故。如來藏性通於因果。又於五中。初二多是習頓教空教。及南宗禪學失意者所執。次二多是習大乘法相。及北宗禪學失意者所執。後一唯是外道邪見所執。如科文者。如下可見。   問此下。二問答釋名。問意雲。真如是法。於此生執合是法執。雲何反名人我執耶。此一向約所執以成難。一雲下約能執者以通。此則約有人我者作此執故。非約所執得名。二雲下約所執法以通。本覺是人者。以所執法中有一分覺照義。屬智故名為人。執此為我故。名人我也。理實者。約寂體說。即當所觀屬於法也。執事空為法體者。此即世間頑虛之空。是識所孌由色所顯。非是三乘所證理法。故雲事空。執此事空為真法體故。   一執緣論法身如空者。金鼓經雲。佛真法身猶若虛空。華嚴雲。普賢身相如虛空。淨名雲。不著世間如蓮華。常善入於空寂行。達諸法相無罣礙。稽首如空無所依。又經雲。虛空無中邊。諸佛身亦然不生不滅故。敬禮無所觀。此文至多。不能具引。   二執相。疏礙相等者。謂眾生定執佛有三十二相等色。見有去來。取色分齊質礙等相。迷意等者。佛意以空有無相無礙之義。喻同法身體。不言虛空便是法身。斯迷喻為法也。法喻不分最為淺近。   一立論空相者。以虛豁無礙為相也。是妄法者。妄識所變故。是色所對故生大覺中如一漚。故一人發真歸元。十方虛空悉皆消殞誠為妄法。疏情有者妄情見有。理合是妄。論體無不實者。有二意。一明真體之中無此不實之妄空故。二明空體自無本不實故。疏雲。理無正當。初義兼於後義。   二釋論對色故。有者與色法相對待故。離色所顯。故名為空。若無色顯空不得有。可見相者。以是空一顯色故。有色處則見無空。無色處則見有空。有時無時亦爾。令心生滅者。有時則見有。心生見無心滅。無時則見無心生。見有心滅。既能引心生滅。豈若法身。若是法身不合令心生滅。疏相待者。釋前對色故有也。妄念緣者。釋前是可見相。非法身者。法身異此。無有無處無有無時。亦無一相可得。尚不可以智知。豈容妄念所緣。今既妄念所及。故非法身。論若無色下正顯體無也。以能顯之色尚不可得。所顯之空理應是虛。楞嚴亦云。空性無形因色顯發。又雲。色相既無誰明空質。疏文可知。   三結疏結情有者。亦是釋無色之所以。即前依轉相有現相義。然此且是正釋。論一切境界者。即色空俱攝也。疏結理無者。亦是轉釋。或名反釋。即前心無起故。境界隨滅。乃至得涅槃等。是知虛空但是真性之中一分妄相。故楞嚴雲。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辨法同喻等者。即因便取喻。非論正意。若據論意。但約為遮情執之有。故以為喻。非謂表於真如體遍。故前雲。寂莫如空。次雲。廣大性智非如虛空等。有智請詳。   二真非妄。疏豈同等者。有兩義。一究竟不究竟故。二覺知不覺知故。故圓覺疏雲。方之海印越彼太虛。華嚴雲。解如來身非如虛空。無量功德妙法所圓滿故。問上雲。正義為能治。邪執為所治前既已顯正義。此文只應但明邪執。何故復有能治之文。豈不重耶。答前文正義雖是能治。以未能約執對顯。今此文中逐段別舉執相。將前正義別別對破。斯則由此邪執。顯得前義正真。亦由前義明得此執偽妄。故須別舉治文也。只如此段對治之文。即當前雲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又雲。非有相非無相。又雲。依此法身說名本覺。又智淨相法出離鏡。又以法身為智身等。並是此能治之文也。   一執緣論涅槃空者。圓覺雲。生死涅槃猶如昨夢。真如空者。楞嚴雲。言妄顯諸真。妄真同二妄。又雲。無為無起滅不實如空華等。疏大品等者。具雲。時五百天子默然憶念。雲何說涅槃等亦如夢耶。善現知諸天子作如是念。而告之言。若當有法過涅槃者。我亦說為如幻如夢。何以故。從本已來本自空故。   二執相。疏不知等者。本為破於有取之心。故說為空。空者意明離名離相之義。不無圓成實體具性功德。不了佛意謂同遍計之法舉體全空。斯則傷之太甚。   三治論自體不空者。即前如實不空。以有自體義及前體大不增減等。具功德者。即前所示相大大智慧光明義等是此對治文也。   一執緣論體備等者。圓覺雲。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流出一切清淨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羅蜜等。圓覺即如來藏之異名也。更有諸經不能具引。   二執相。論不解者。此是表詮令生信解。不同前二遮詮遣執。故言不解。不言為破著也。下皆如此。   三治論依真如義說者。此約真性顯功德也。真體本一義說有差。既於一體之上。說功德義。即差別而無差別也。疏二之不二者。上論雲。雖實有此諸功德義。而無差別之相。等同一味唯一真如。以無分別離分別相等。論因生滅等者。此對妄法顯功德也。既對妄顯此亦差即無差也。疏不二之二者。如前文雲。若心起見則有不見之相。心性離見即是遍照法界義等。如上等者。即能治之文。   一執緣。論諸法不離真如者。圓覺雲。一切眾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華嚴雲。三界所有唯是一心。又雲。未曾有一法得離於法性。   二執相。疏隨緣等者。此明真如隨無明緣。成世間法。以不敏故。謂真體中本有此染。   一奪。疏淨德妙有者。即不空如來藏也。大抵同前第二中能治之文。廣如相大中辨。妄染理無者。有二意。一真理中無此妄染。即空如來藏也。二據妄自性道理亦無。上文雲。以一切法皆從心起。妄念而生。又雲。一切法如鏡中像無體可得等。妄不入真者。即不相應也。上文雲。從本已來一切染法不相應故。以妄體本空。將何入真與真相應。   二縱破論無有是處者。妄若實有。證時不合除滅證者。既能除滅。當知妄本不有。以真體證時畢竟不無故。近有人聞性具義。不能深究理趣。便謂本性具有十界色心漏無漏法。起用之時。各於本法自體上。起名全體之用。宛如第八識中含種無異(此同前段執性德同色心)又說真性除無明有差別義(即同此段執法性本有染)往往形於簡牘。疑誤後生反謗圓文。卻謂方便。菩薩懸知今日。垂此對治。善哉大士悲救何甚。儻無悛意。確乎迷情。豈唯邪見之門不扃。抑亦阿鼻之路尤近也。悲夫。廣有破斥。已見別章。   一執緣。疏各二法者。謂執緣執相對治之文。皆雙顯生死涅槃二法。在文可見。論有生死涅槃者。此是勝鬘經文。已如前引。又經雲。無始時來性為諸法依止。由此有諸趣及證涅槃果。   二執相。論不解等者。佛意言。如來藏是迷悟所依之根本。迷則生死悟則涅槃。然則生死無初涅槃無盡。不達此理遂成始終之見。下文具顯。亦同圓覺剛藏三問中第三問也。文雲。若諸眾生本來成佛後起無明。一切如來何時復生一切煩惱。亦如楞嚴第四所明。斯則生死涅槃悉有始終也。疏外道等者。謂數論師。以彼依非想定發世俗通。應於邪道。知過去八萬劫事。過此即不知以生死智通。知未來八萬劫死此生彼之事。後亦不知也。彼之所計冥性是常。從此生於世間諸法。冥寞難知。故雲冥性。雲何而生。謂從冥初生覺從覺生我心。從我心生五唯量。謂色聲香味觸。從五唯量生五大。謂地水火風空。從五大生十一根。謂五知根眼耳鼻舌身。五作業根手腳口大小便根及心平等根。爾時名生死成。執一神我為受用主。我思勝境。冥性變生為我受用。我受用故。為境纏縛不得解脫。我若不思冥性不變。神我解脫名為涅槃。此有二十五諦。冥性為初。能變起故。   一生死無初。論無明無始者。即前依如來藏有生滅心等。又雲。一切眾生不名為覺。以從本來未曾離念故。說無始無明。皆是能治之文。疏仁王等者。彼經第一雲。善男子。一切眾生煩惱不出三界。諸佛應化法身亦不出三界。三界無眾生。佛何所化。是故我言三界外別有一眾生界者。是外道大有經中說。非七佛之所說也。大有經者。彼勝論師說有六句。一實。二德。三業。四大有。五同異。六和合。此六句中彼有大性。能有一切法離一切法別有體故。   二中論涅槃無後際者。即前雲。所謂心性不生不滅。又雲。非前際生非後際滅。又雲。法身顯現起用無斷等。皆是能治之文。   一執緣論人無我者。小乘藏中所說以根非利故。但為分別蘊中無人。令證人空也。   二執相。論說不究竟者。未說法空教名半字。然有多義名不究竟。一行但行自利未能利他。二智但得生空智不得法空智。三斷但斷煩惱不斷所知。四證但證生空理不證法空理。五得但得有餘無餘涅槃。不得無住處涅槃。見五陰者。雖於蘊中不見人相。而見蘊等是其實法。既執陰法實有。故見三界不安猶如火宅。希求出離如救頭然。望到寂滅安樂之處。   三治論五陰自性不生等者。即前真如門雲。一切法從本已來離言說名字心緣等相。畢竟平等。又雲。一切法即真實性等。又同相。文雲。一切眾生本來常住入於涅槃。下文復雲。以信一切法從本已來自涅槃。故會相入實文中皆是能治也。   二究竟離者。前且據其病狀隨病設藥。故對空說有。對有說空。未能究竟。今則具約真理一切皆遣。言說道斷心行處滅。平等一味。方名究竟。是則對治符於依言真如。究竟符於離言真如也。一總顯。論染淨無自相者。所以得名染者。以待淨立。當知染相非自相也。淨相亦爾。餘本末有空生佛。乃至世出世等。倣此而知。故淨名雲。若見垢實性。即無淨相。順於滅相。是為入不二法門。疏因待者。若染法因待淨成。即淨法還為染待。如是展轉墮無窮過。無因待等者。若本無染為因為待。則何有淨為所成法。相待無相待下。或問曰。此諸染淨應可在迷之時。未得離於相待。悟後方得相待即無相待耶。故此釋雲。法體本爾。非謂由悟始得如是。以染淨法本離言說分別。畢竟平等。何須待悟方始無耶。如下自釋。   二類求疏顯上非心者。此顯非智等一句。上則總標非色非心。今此非智等重示非心義也。顯上非色者如前可見。亦可此句重覆前非色等義。謂非色心智識等。即以攝盡世出世間一切相待諸法皆無也。今恐聞此無。故便作無解墮於斷見。今則覆疏有無俱絕也。又是覆前對治離中能治所治空有之法。俱不立也。前則以藥治病。此則藥病俱遣。究竟離義於斯顯矣。論畢竟不可說相者結也。此有兩意。一約時。謂明色心等相。非唯暫時不可說。盡於未來畢竟亦不可說。二約法。非謂法體不可作色心等相。說餘一異凡聖因果生死涅槃一切相。畢竟不可說故。前真如門雲。一切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等。今則相盡歸如。合於本體。入真如門也。   一正會伏疑者。和會佛意。以釋疑難。此疑不顯但有釋文。伏而不現。故雲伏疑。疏離性者。本性無故。本性既無。何相之有。如前所離之文。故經雲。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種種言說者。即前顯示正義之文也。假言等者。如假筏渡河意不在筏。以此土眾生皆以聞思修入三摩地故。須以音聲為佛事也。故經雲。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欲取三摩提。實以聞中入。又經雲。總持無文字。佛以文字說。   二辨意。論離念歸如等者。意令離前邪執有無等念。歸於真如故。智論雲。念想觀已除言語法皆滅。如是尊妙人則能見般若。   三釋成論令心生滅者。心通真妄。但依主持業之異詳之。實智即本覺能入即始覺。十地已還不得入者。蓋緣有念也。故前文雲。一切眾生不名為覺。以從本已來唸唸生滅未曾離念故。   分別發趣道相者。前雖正義已顯。邪執又亡直論見解。苟無偏僻。然於發心趣求修證階降殊。未諳悉。若止而不進。則前解何為。有解無行如風中燈照物不了。亦如有目無足。豈到前所。苟或進之則知復何往。故此分別。令知知已令進。則免其叨濫上流。及自輕退屈爾。自此已下則釋立義分中所立乘義也。一標意釋名者。文中但有標章釋名。而無標意之語。恐章字誤為意字。智者詳之。疏覺道者。即所證菩提果也。佛果圓通。故名為道。論發心即發三種心。修行即始從信位終至金剛。已還所行二利諸波羅蜜。一一皆能趣向上位故。疏欲明等者通敘其意。明即分別也。種類不同者。釋相之一字。即發心與行各有不同故。名相也。如發心橫有真(信成就發心等)偽(學他發心等也)豎有淺(信成就發心)深(證發心解行發心通於深淺)故行則可知。   一標論發心三種者。義有通別。通則總名發趣。故標雲。發心修行趣向義故。別則前二是發起。後一是開發。又心為所發。人及菩提為能發。謂人能起發菩提能引發。謂此人有內勳為因緣。善根為增上緣。菩提為所緣境。由此眾緣而發其心。斯則以能望所。名為發心。又隨位別有能所發趣之義。至文當辨。   二徵列。疏十信等者。斯則十信滿心人為能發。直等三心為所發。又十信滿心為能趣。十住位為所趣。二位出入心同時。義如前說。解法空者。即下雲。以知法性無慳貪。乃至無無明等。知即解也。順行十度者。下說順性修行檀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等。能所發趣例上可知。初地等者。此以二地乃至佛果。辨能所發趣等義。前二下料揀優劣。相似者。以有分別心故。名相似覺。真實者。以得無分別智故。即隨分覺。通約證理。故雲真實。然此三中初該信住。次該行向。後該地果。此三種心從因至果。一切行位靡不足矣。   一問論依何等人者。約何位人說發心義。修何等行者。由行何行而得發心。據下答意。即依十信位人。修信進念等十種善行。十千劫滿至第十信滿心。則能發也。   疏前信等者。即明此答中。前後兩科意也。一能修人疏多門者。謂小乘及權實等異。已見前文。於此三中今取實教。明三聚義如疏分別。   二所修論信業果報者。業通善惡。果通樂苦。果能酬因故名為報。此通而言也。非約總別。十善者。即不殺等十。非謂十種信心。若信等十下文方配。疏謂有下聞熏通師教。內熏兼體相。善根者。若準過去。還因熏力所成。今望現在且名宿善。就因所論故名為根。能信下即止滅相義也。昔雖有善以創熏故。善根微劣方成其種。未能起信勤求諸行。今以再習再熏。及三事併力故能起也。是則善根在昔為所成。在今為能起。正同法華繫珠解珠之譬也。福德分。分即因義。此十善行始成世間有漏福。終成出世無漏福故。亦即福德中之一分也。以福有無量故。亦即福德之分齊也。顯非智慧故。論厭生死等者。信解漸增故。能知三界不安猶如火宅。所以厭之。知菩提佛果是極清涼。所以求之。疏菩提分等。亦如前說。此二分並上福德分至果成就。如次為智斷恩之三德也。行因者欣厭之事。情動於中因此起行。故名行因。問修十善因已是其行。雲何目為行因耶。答望後出世之行。故以世善為因。斯則世間有漏行。與出世無漏行為因也。問厭生死求菩提。豈非出世行耶。答雖有此心未有其事。厭欲之言思之可見。又此厭求但是事善。未與理觀相應。不名正行。然據此文猶在信前未入十信。且為十信作方便也。如世起厭求心欲行善者。豈便是十信人耶。故疏雲。上皆辨行因者。是此義也。次雲。修行信心。方是正十信位。論得值等者。佛即據位合是應身。於中隨機現化不定一種。謂作父母眷屬等。已如前說。今但言佛者。據本而言也。亦可偏舉以佛形得度者說。親近承事供給供養。亦可親承者。謂親得承受佛之教誨也。既為現身必聞法要。即聞法生解。修行信心。疏行緣者。即用熏習中差別緣也。謂約等者。以前雲。因緣具足乃得成辦。故不可闕。十信心者。謂信進念定慧施戒護捨願也。於此位中具起四種信心。行五種妙行。修習真如三昧。漸入漸深以至成熟。堪入初住爾。   三行成論一萬劫者。約根利鈍料揀有四句。一利根不精進。二利根精進(此二劫數皆不可定)三鈍根精進。極遲一萬劫。四鈍不精進。此乃困而不學。何足以議其劫數耶。今此論中取第三者。故雲一萬劫。故本業經雲。是信相菩薩十千劫行十戒法。當出十信心入初住位。又彼經雲。若一劫二劫三劫修十善法。亦退亦出。若值善友能信佛法。若一劫二劫方入住位。疏行成者。本疏雲。時滿行成。時謂十千劫。行謂十信心滿至出心也。論諸佛菩薩者。即前所值佛菩薩等。此中既教令發心。猶在信位所值之佛。或化或報也。疏約勝緣者。即佛及菩薩眾生苦。正法滅皆是勝緣。佛菩薩等既垂誨勗。焉不發心。我等每遇微智片福之人。有所勸喻。尚自發心。況佛及菩薩親授教誨耶。或觀一切眾生與己無異。但以迷真執妄。枉受輪迴。是故起大悲心。鹹欲濟度。自愧力小事與願違故。且發心趣求佛果。剋備神用。方堪拯濟。故十地經雲。見諸眾生孤獨無侶。生哀愍心。此如有人見民疲極。賦重役繁正令不行。罔知所訴。自惟無力如何治之。因而進德修業求薦取仕。務去民瘼。令上下無怨以致治也。或見佛法將滅眾生無依。為欲護持。又寡道力故。發心修行以希入證。隨其力用方能振舉。然夫言法者。具教理行果。今之滅者。但於四中約教行滅。理果不滅。教滅者。且佛垂教。意在弘通若沈廢不行即是滅義。不必如始皇之煨燼師子之焚燒。正如序中沈貝葉之義也。行滅者。無人修故。故智論雲。法滅者。謂修行滅。今所護持亦唯教行。即書寫讀誦隨分解說。獎勸後學。使燈燈相續明明無盡。是護教也。若剋己修進勗勵有緣。令佛種不斷。是護行也。若復細詳。理果二法亦有滅義。然與上教行相因而滅。由無教故無行。無行故無證。無證故無果也。此四雖皆名滅。而滅義不同。謂教行唯斷滅理法唯隱滅。果約性相兼於二義故。涅槃說有二種因緣。令正法久住。一者內有持戒比丘。二者外有篤信檀越。又說釋迦遺法最後滅時。諸比丘等不是闕乏供養。令佛法滅。卻因四事豐足憍恣心生。天魔得便。釋迦遺法從是永滅。苟或發心趣求佛果。豈唯持戒。故其佛法無以見滅。今論中言或者。即不定義。於前三中隨當一事。即能發心也。勝緣下然此菩薩萬劫修行。器用非淺。因緣發趣豈唯此三。故今略而舉之。以二利行中緣有無量。不可具載。故雲略也。於中下配自他。以由他所教。出自己心二不同故。亦同下配所發心。直心者。下雲。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以蒙親教。遂能發心。正念真如離於沈掉一切邪曲。名為直也。深心者。為欲護法故。須創意備修萬行。具諸功德即成此心。餘同即大悲心也。如文可見。   三結成。疏不墮凡小等者。故十地論說令護二行。謂護煩惱行及二乘行。若初心人聞責凡夫行。卻落二乘行。聞呵二乘行卻入凡夫行。不肯行於中道。今得信心成就故不墮。爾習種性者。本業經中從因至果。攝為六種性。謂十住習種性。十行性種性。十迴向道種性。十地聖種性。等覺性妙覺性。今即初也。順內熏者。反與真如體相相順。此揀地上無分別心之相應也。以地上與理合故。名為相應。今此地前但隨順故。名為相應。以未得無分別心故。定當得果者。由住佛果之正因故。謂此菩薩入正定聚。與佛正因相應。既順其因決定得果故。雲入如來種中種即因也。   一內因論善根微少者。根劣也。以夙熏善種不能多故。疏惑重者。貪瞋熾然不能制故。論值佛者。此通滅後見佛形像。亦得供養故。疏倒求者。樂修五戒十善。但希人天果報。人天不離生死。合是所厭而反求之。故雲倒也。約果言因故。論雲。種子異求者。謂怖畏生死。樂觀諦緣。求二乘果。雖出三界。未能究竟不與三世諸佛同塗。故雲異也。論進退等。如下自辨。然此段文從初至供養。合俱是德薄。以善根等是德本故。餘皆行劣也詳之。   二外緣。論或有供養至墮二乘地。儘是辨求大乘者。進退之相也。疏時未滿者。以約鈍根精進者說故。以色見佛者。既以色見聲求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故。前雲。不知轉識現故。見從外來。取色分齊。或見如來塑畫形像等。住相供僧者。不能達三輪體空無住行施也。隨劣教者。此與前起二乘種子別。前則因劣。此則緣劣也。學他跡者。但隨彼而行。自無抉擇學他外跡。不自照心。此則見他退而還退。或心闌而自退。此等者。結揀。以悲智是菩提心體故。夫大乘行人最初發菩提心。要先有智了真性本有無明本空。求斷本空無明。求證本有真性。次須具悲盡於未來。度眾生界。然後以願要制。不令暫捨無致疲勞。此三具故。方是真正大乘初行。既不同彼。故雲非也。然此中發心之言。且是信位初心始發求道之意。非同信滿發心入住。則如今之行人始發大乘信心之者。此即猶在信位之初也。   二結成論惡緣者。五欲及二乘。退失者失所發心不入信位。退凡夫地。此以五欲為惡緣故。墮二乘地者。此以二乘為惡緣故。故經雲。百千萬人發菩提心。若一若二至於佛果。餘皆墮二乘也。又經雲。菩薩發大心。魚子菴樹華三事。因時多得果甚少。然此前後勝劣相望。各有七事。且劣之七事者。一位次劣(十信初心)二內熏劣(無力)三善根劣(微少)四時限劣(未經萬劫)五外緣劣(色相見佛)六起行劣(人天二乘)七究竟劣(退入凡夫二乘)勝之七事者。一位次勝(十信位滿)二內熏勝(有力)三善根勝(久植德本)四時限勝(經一萬劫)五外緣勝(遇佛受教)六起行勝(直深悲等)七究竟勝(正定不退)。   一牒章。論發何等心者。前之所說但是能發之因緣。未知所發之心作何行相。故此徵也。   二標徵。疏向理等者。真如妙理體離無有一異。凡聖染淨等一切邊邪之相。若欲造詣。必須正念。正念即正慧正慧即是直心也。斯則理無別故。向心必直。故占察經說。真如能成行人質直心故。如蛇行性曲入筒則直。三昧調心亦復如是。此中正念即真如三昧也。二行本者。此直心通與二行為本也。下之二心別為行本。所以此通與二行為本者。謂念真如具無漏功德。一切眾生同有此性。皆當作佛。以知具德故。能起自利行。以知性同故。能起利他行(行所依本)又以念真如非前際生非後際滅故。能令二行究竟無有疲厭(行不斷本)又知此性離言說分別。畢竟平等故。能令二行離相成無漏因(行相應本)故此一心通為二本也。論樂集等者。樂謂希欲專注決定之謂也。由是知之不如好之。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也。疏備具萬德者。六度萬行一切皆修。所修之行一一翻對妄染。以顯性上河沙功德。如以智慧翻破無明。顯成性上大智慧光明義等。是知修行蓋為顯德故。約所成以解修行。據此則不唯深心。亦得名廣大心。以萬行齊修故(廣也)皆徹心源故(深也)今論標之以豎。故曰深心。釋之以橫。故雲一切。意以二文相顯也。故今疏文亦兼二義。若有深而不廣(徹理之一行)或復廣而不深(多行世善)皆非大乘之行。今此兼明以成菩薩之大行矣。自利行本者。深心願樂故。若不願樂。安能行之。是故為本。論欲拔等者。欲謂希望。與樂字義同。可以互言。疏廣拔物苦者。廣大心也。三界普度無怨親故。令得菩提者。第一心也。迥出人天及二乘故。若不爾者。寧曰大悲。然拔物苦。正是大悲令得菩提。是大慈也。以菩提是樂果慈能與樂故。今論但舉大悲拔苦。必有大慈與樂。故疏兼而釋之也。若無此心。焉能度脫。故雲行本。妙行下顯略攝廣。文雖三種。義包一切。理事兼行自他俱利。攝無不盡也。以此下正配諸行。三聚戒者直心即攝律儀戒。正念真如離諸過故。深心即攝善法戒。悲心即攝眾生戒。三德者。直心成斷德即法身。深心成智德即般若。悲心成恩德即解脫。三身即如次配法報化。是彼者。即指信成就發心之人。迴自己心趣向三處故名迴向。實際者。真如即是真實際故。菩提者。以一切善行皆以大智為其首故。眾生可知。據此則三中初一為離相行。後二是隨相行。離相是總。隨相是別。說雖前後行即同時。以前一具後二故。雖觀空而萬行迢然。後二同前一故。雖涉有而一真寂爾。苟或互闕。即二乘斷空凡夫有漏。初後相濟方為大乘中道妙行也。由是諸行雖多。此三攝盡。更有三法三寶三菩提三涅槃等。一切三法類此配之故。淨名說此以為淨土之行。故經雲。直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不諂眾生來生其國。深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具足功德眾生來生其國。四無量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成就慈悲喜捨。眾生來生其國等。◎   起信論疏筆削記卷第十六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44 冊 No. 1848 起信論疏筆削記   起信論疏筆削記卷第十七   長水沙門子璿錄   ◎一問論上說下。引前所說以為義宗。即前雲。所言覺義者。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虛空界。無所不遍。法界一相等。又真如門及真如體相中具說。何故下對以成難。意雲。眾生真如即同佛體。但念真如。便可得道。何用別更修諸行耶。斯乃但可只用直心。不合更說後二。   初喻論摩尼等者。寶體雖淨而相不淨。故要治之。   一正合論真如等者。約體雖本來空寂。約相則現有塵勞。若不起行對治。無以得同諸佛。將知佛與眾生但體同。而相不同也。眾生相則六染熾然。諸佛相則眾善普會。霄壞之遠何可雷同。故天台圓教具明六即。即故真如平等。六故行位元殊。豈同闇證但理而已。故宜修進蠲去塵惑。若其但念未免沈空。止觀相須方為佛法。目足之喻宜可思焉。   二委釋。論以垢等者。謂眾生從無始來。背覺合塵。於色聲等一切法上。起貪瞋等無量煩惱諸垢染法。今既覺知過患。宜起對治。所治之垢既多。能治之善寧一。其猶病多藥非一種故。修一切行也。金剛亦云。以無我無人。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菩提等。   三順真。論自然等者。諸不善行既違真理。一切善行誠宜順真。疏外違等者。如行佈施外違慳貪。內順無慳。乃至般若外違無明。內順明體也。重顯方便者。以前答所問雲不以方便熏修終無得淨。今此重明所修方便。前但發心未行其事。今茲所說正是所行。則前為能起之心。此為所起之行。故前疏標皆言行本應知前文但顯發心相。此明修行相。   一標數。論言方便者。汎論有四種。一進趣方便。二權巧方便。三修行方便。四集成方便。此文正當一三。兼於二四也。   疏注文三者。如次是前三心所起之行。前後相對如文可知。初科不住道者。兩意。一者不猶無也。道即因也。無住之因行故。故本疏雲。無住行。二者道即真如性。此性本無住故。二意合論方同論旨。蓋以性本無住故。以無住之行而隨順之。論一者下標名。行之方便即根本故。以明此科與後二利行為根本爾。論謂觀下正示。下皆倣此。疏智者。若見諸法有生滅。即成凡夫妄識。是住生死。當知反此宜稱為智。亦即依真如不變義。修止行也。論因緣等者。若染因緣和合。即惡業苦果不失。若淨因緣和合。即善因樂果不失。斯則染惡等唯三塗。淨善等通人天二乘及佛道也。起大悲者。既見因緣和合善惡果報故。可翻迷成悟轉凡為聖。乃起大悲鹹欲濟度。修福等者。具修施戒忍進禪定。以攝眾生。謂佈施攝貧窮。持戒攝毀禁等。以此五行是福德門故。斯則為化眾生而修福德。因利他而自利也。故淨名雲。眾生之類是菩薩淨土等。不住下若住涅槃。則一向寂靜。既言化生修福。當知不住亦是依真如隨緣義。修觀行也。以隨下明所以法性本來非有故。今不住生死。本來非無故。今不住涅槃。又以性不變故。不住生死。隨緣故不住涅槃。乃至凡聖斷常一異等。諸二邊法不可盡言。離此二邊方名隨性。今以即悲之智。為自利行本。以即智之悲。為利他行本。又此一文即以一心三觀義同。謂觀法無生。即空觀觀真諦也。觀因緣和合。即假觀觀俗諦也。隨順法性。即中觀觀第一義諦。即三而一即一而三。不縱橫並別諦觀皆然。   斷德中。疏勤斷二惡者。已起之惡斷令不續。未起之惡斷令不起。止持者。以約惡法而論故。止名持作名為犯。論慚愧者。即善十一之二數。慚謂尊貴增上崇重賢善。羞恥過罪息諸惡行。愧謂呵厭增上輕拒暴惡。羞恥過罪息諸惡業。悔過者。梵語懺摩此雲悔過。謂陳露先罪改往修來。於中能止一切惡法六字。通已起未起。餘皆局於已起也。是惡皆止故雲一切。此文已起之惡。既令不增。未生之者自然不起。論以隨下明所以。性本離過。起過則違。今既止之。故當順理。過盡性顯名為法身。法身即是斷德故。今疏中以此名科。   二智德。疏勤修二善者。已起之善修令增長。未起之善修令發生。故今文雲。發起增長。是標二義也。作持者。謂約善法所論作故名持。止故名犯。論供養者。然有三種。財法觀行。禮拜者。勒摩三藏說。有七種。一我慢禮。二唱和禮。此二非儀。三恭敬禮。敬從心發運於身口。五輪著地。四無相禮。深入法性離能所相。五起用禮。觀身與佛同一緣起。如幻如影。普運身心遍禮一切。六內觀禮。但禮身內法身真佛不緣他佛。七實相禮。若內若外若凡若佛。同一實相見佛可禮亦是邪見。觀身實相觀佛亦然。名平等禮敬。故文殊偈雲。不生不滅故。敬禮無所觀。準離垢慧所問禮佛法經。總有八重。一供養。二讚歎。三禮佛。四懺悔。五勸請。六隨喜。七迴向。八發願。八中正意禮佛。餘七皆是禮佛緣由。謂供讚是禮佛流類。懺勸隨喜是禮佛之意。七是都迴禮等功德。向於三處。八是敘陳意所希望。然此八重各能除障。供養除慳貪障。感大財富。讚歎除惡口。得無礙辯才。禮佛除我慢。得尊貴身。懺悔除三四障。得依正具足。勸請除謗法。得多聞智慧。隨喜除嫉妒。得大眷屬。迴向除狹劣。成廣大善。發願除退屈總持諸行。今此文中具有五法。前文有懺悔。後文有發願。然闕迴向。影在文中也。約緣修行者。約三寶勝緣。修入住正行。愛敬四句可知。若準儒教說。母唯愛君唯敬。父兼愛敬。故孝經雲。資於事父。以事母而愛同。資於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愛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然此且約多分而說。今以事父之心。奉於三寶。故兼愛敬。論淳厚者。鄭重(厚也)之心而無雜亂(淳也)亦有四句。一淳而不厚。謂暫時誠懇。二厚而不淳。謂長久渾雜。三俱謂沒齒無乖。四不俱。謂輒無虔想。今取第三也。論信增等者。從十信位遷入正定也。此則內因修行力。又因下外緣加護力。亦可前名生智益。後名滅障益。消業等者。前禮讚等各能除障。已如前配。復能成善。如下第四分中所說。論以隨下明意。性本離其癡障。今以修智斷障。豈非順性。此行成就即顯報身。報身即智德故。為此科。   利他行中論發願者。發謂策勵運意。願謂希求樂欲。然有四種。要約其心。故名誓願。今此段文即四中之一也。餘之三願已在前文。謂能止方便及消障離癡。即無邊煩惱誓願斷。發起善根增長方便。即無量法門誓願學。行此二法皆為菩提。即佛道無上誓願成也。疏長時心者。度盡為期不限劫數。故盡來際。廣大心者。無有揀擇。四生九類悉皆度故。第一心者。超過人天二乘之境。令得無上寂滅樂故。論以隨法性下。次第釋前三心所以。初二句釋長時心。謂法性常住無始無終。故今度生盡於未來。無有疲厭而隨順也。疏文可解。論法性下三句釋廣大心。謂性遍滿平等無二。故今化度無有揀擇。平等濟拔而隨順也。不念下二句釋第一心。謂性本無彼此分別。常寂靜故。故今化令鹹至寂滅究竟涅槃。是順性也。然後之二段釋所以文。但初標法性。後結故字而不逐段一一標結隨順等言者。譯人巧略也。疏二明下指後二段。文意可知。亦常心者。意明此文有究竟寂滅之言。故名常也。然與長時實有相濫。智者詳焉。   發心利益者。由前發心行諸妙行。故得入初住。見於法身。起用利益也。一顯勝德。疏依人空見者。以於人空得自在故。若約法空但相似見。未是證故名為少分。若依人空。此即已證但未得法空故名少分。此約兼明非今正意。發心住中作此事者。隨其悲願之力。能作八相成道。利樂眾生同今釋迦化儀也。此如華嚴所說。然此科中有自利利他之異。詳之可見。若前後相望說者。由佛菩薩教故發直心。行無住行由護法故。發深心行自利行。由大悲故發大悲心。行利他行。又由自利行故。得見法身。由利他行故。能現八種等。   二微過中。疏未證等者。但比觀相應未離分別故。異所以者。此明先世所造世間業因通於善惡。斯往業不亡也。論微苦者。二意。一者變易行苦。二者隨業有分段苦。以得自在不同凡夫故雲微苦。脩短等者。變易之身願智所資。無定齊限。能變粗身為細質。易短命為長年故雲自在。留惑等者。以有大願故。留煩惱不斷。潤生受報。以有大智故。能自在隨意長短。不為惑染。非同凡夫為煩惱所使不能斷也。斯則未名法身故異地上。以其下是所以非業繫故異凡夫。以有下是所以既上異聖人。下殊凡品故當賢位。   三通權教。疏纓絡下引所舉教。七住前退者。第七方名不退住。故然彼經文。但說淨目等各至第六住。遇惡知識緣故退。而不說彼所值因緣行相。待檢續入。今釋下明釋通意。今詳論中未入正位者。通其兩意。一則未入初住。二則未至七住。正因不退之位。故雲正位。前意為正。   四歎實行。疏於下不戀者。謂於二乘凡夫果報不生著故。論若聞等者。如法華雲。佛道長遠久受勤苦。乃可得成。疏於上不怯者。於菩提涅槃。有勤勇心。修諸苦行不正畏故。釋所以者。亦釋不戀所以。以知自性涅槃終非外得。遲速由己。何定劫時。故雖聞是言而無怯懼。斯則以於上不怯故。於下不戀。是故疏中但釋不怯所以也。由此兩文之內皆有不怯之言。此即下據此以斥彼。此明其實非權說故。   一總標。論解行等者。謂依住行位滿。發深解行。入十向位。非同前信故。雲轉勝。   一時勝。疏鄰初地者。從初住至初地為一僧祇。今十迴向與初地相近。是鄰真故。   一總。疏解者。解徹真如故雲深解。分明顯了更無闇昧。故雲現前。又超前故雲深。異後故雲解也。行者。真如無相順真如故。所行之行。一一無相。如金剛不住色佈施。不住聲香等佈施。諸行皆然。故雲離相。   二別論無慳貪者。慳謂吝惜己物。輒不與人。貪謂希欲他財。以將入己。知法性之中本無此事故。疏雲解也。論檀波羅蜜者。具雲檀那。此雲佈施。波羅蜜此雲到彼岸。彼岸即是涅槃。涅槃即是真如之理。今離相行施與理相應。則是到彼岸義。餘皆倣之。然則輟己惠人名之為施。但順無慳。以此亦順無貪之義。何則己物尚與他人他物。固應不取以深況淺也。謂離下明所離相。三輪即施者。受者所施之物。達此三相體不可得故名離也。苟能離相。則因成無漏果證菩提。有運轉義。故名為輪。復能摧輾一切惑障。有摧輾義。號為輪也。以十下釋離相之由。得法空者。但約深入此觀未是證得。然此由是約教道說。若其實說十信位中。便能深入。如下信心修真如三昧。豈非法空也。發心所依者。解即十住。行即十行。斯則十向為能依。住行為所依。又住行為能發。十向為所發。謂依此解行發迴向心故。以垢下釋順真之由。謂慳等是障。常乖背性。性本無慳等。常不與障合故。行佈施等行。外違慳等障。內順無慳等性也。論五欲者。色聲香味觸等五境。此五能令眾生起欲心故。故前雲。以有妄境界染法緣故。則熏習妄心。令其念著造種種業。受於一切身心等苦。又無常經雲。常求於欲境不行於善事。於境生欲故名為過。過即是染。知法性中本無此染也。屍者具雲屍羅。此雲戒。戒謂防非止惡。即離五欲過也。論瞋惱者。因他惱觸生瞋恚故。亦可因惱生瞋。瞋故熱惱。熱惱即苦。知性本無此苦也。羼提此雲忍辱。忍彼辱境即離瞋惱。論懈怠等者。為執身心遂成懈怠。今既性淨不見身心。為誰懈怠。故雲離也。毘離耶此雲精進。精謂精純一心無雜。進謂進趣勇猛不退。即離懈怠。論常定約顯體說。無亂約離過說。禪者。具雲禪那。此雲靜慮。即慧之定。定即無亂。論離無明等者。本覺明中本無不覺故。般若此雲智慧。智慧即是明明即離無明也。即定之慧。故此與第五是自性定慧。本是一法但約體用。義分異爾。然準華嚴說。十地菩薩如次行十波羅蜜行者。以彼是證真之後。如實修行。此中六度是隨順修行。淺深有異。◎   ◎一標地依者。以文雲證何境界。所謂真如。此則真如是十地所依境也。然地者。就喻彰名。以喻真智能生聖法。今約真如是智所依故名地依。論證發心等者。然此十地菩薩雖斷障有分數多少。行行有差別淺深。隨其位次。一一皆證。其所證者。同一真如。但有滿分之殊。而無差別之體。故此通標真如為所證境界也。華嚴十地品中亦同此說。故彼出體偈雲。如來大仙道微妙難可知。非念離諸念。求見不可得。   疏根本者。即根本智證真諦理。是真見道也。論以依等者。或問曰。真如離心緣相。又若證者。離於能所。何以言真如為境界耶。故此釋之。疏必依轉相起者。即此轉識約現境處。便名現識。竟無別體。但據次第義說相依。斯則依能見心有所見境故。前論雲。以依能見故。境界妄現。本智證者。智與理冥。心與神會。一相一味平等平等實無能所之異。故頌雲。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今但下對此重解。依轉識說為境界之意。此有二義。一約菩薩未離業識猶有見相。入觀雖與無分別智相應不分能所。出觀則與此識相應。約此識上說前證時。以為境界。二約後得智中。相見道內重慮緣真。變起影像。彷正證時說真為境。此但似境。非謂實有。然亦不離是轉識現故。疏雙標後得智中業識未盡也。然至釋相。但約業識未盡義說。故雲轉現猶存等也。以後得下出第二義。或問曰。如上所說業識未盡。是即聞命。後得智中如何分別。故此釋之。意明根本實證之時。但是一心真見道無分別能所之相。若後得智中以能見心。反緣所證。以有此能緣心故。便有真如影像當情為所緣境界。像雖不實還似真如。秖據此義說。後得智中依於轉識名境界也。如人飲水。正飲之時不能說其冷暖。飲水之後方得說之。說時雖不得水體。其如所說之水。還似所飲之水也。而實等者。真如是所證。智是能證。能所無二方名法身。以法身本具理智。理智本無二故。斯則住唯識理。離二取相也。   三明用。疏後得者。權智達俗出假化物。一中論一念至無餘世界者。若準華嚴說。初地菩薩能至百佛世界二地千佛世界。乃至十地不可說不可說阿僧祇世界。此蓋隨其分位勝劣不同。今此文中意在通論十地。故以無餘之言而通貫之也。疏請法者。於彼彼世界彼彼眾中。勵己率先為眾導首。請佛說法。請意者。新譯論雲。唯為眾生而作利益。非求聽受美妙言辭。夫請說法誠在所顯修行義意。令其眾會如聞攝取思而行之。兼冀展轉遐益眾生。豈在徒聽言辭而已耶。則如圓覺十二菩薩各伸請問。皆言願為此會及為末世等。   二中疏促等者。謂有一類眾生根性怯弱。聞說佛道長遠久受勤苦。乃可得成。卻生退屈不肯修進。是故菩薩為此眾生。示現超越位地。不經劫數證於佛果。令彼思齊發心進趣。如釋迦六年修行便成正覺。是茲例矣。又如善財一生。龍女一念等。延等者。為有一類眾生亦欲進趣。將謂佛果容易而成。懈怠因循不能勤勇。若復示其超果。轉令懈慢終不成就。是故菩薩為彼說言。我於無量劫中修行方成佛道。以茲警策不令懈怠。使其勤進故法華雲。智積菩薩言。我見釋迦如來。於無量劫難行苦行。積功累德求菩提道。未曾止息。即其類也。然促中雲示延中但雲說者。促在一生可令現見。延歷多劫但說令知也。結者。根器既多方便非一。口不可說心不可測。故雲無數等。故法華雲。佛知眾生有種種欲深心所著。隨其本性。以種種因緣譬喻言辭。方便說法。如此皆為得一佛乘一切種智故。是諸眾生從佛聞法。究竟皆得一切種智。   三中論種性根等者。等謂齊同。同是一乘種性非三五等乘性故。根謂信等五根有上中下。今同是上根非中下故。此二約昔所論故。疏雲。因等也。疏行等者。同發菩提心。行二利行故若克就地上則同。得無分別智行。如次同行十波羅蜜行。然此發心之言通於前位所說。證等者。同證二空理故若克就地上。則同證遍行真如。乃至十地同證業自在所依真如等。論無有超過之法者。此明菩薩因行證等既同。更無別有超越殊勝之法可為行證也。亦可此是位等。即三賢十聖皆須歷故。無有超過。以一切下是時等。論疏易解。據此亦似通明上諸等之所以。詳之可見。論大意雲。若一種是菩薩種性根器。則發心修行斷證位次始終劫數竟無差別也。所言阿僧祇者。若準本業經。初以忉利天衣。仍用彼天時分。三年一拂盡四十里石為小劫。次以梵天衣。拂盡八十里石為中劫。後以淨居天衣。拂盡八百里石為大劫。雜阿含中與此有異。又劫章頌雲。風災為一數。乃至不可知。此極長遠時名一僧祇劫。謂以此風災為數。數至不可數。更若數時心則狂亂。齊此數不得處名一僧祇。若以此等計三僧祇。方成佛道。則百千萬人中無有一人發心修進。縱有懼於三塗苦者但修人天戒善。或有畏於三界生死。亦但修二乘之行。焉敢希冀佛果修菩薩行。蓋為作此長久而解。有是大失。今所會通則特異於彼。何者。且梵語劫波此雲時分。大劫小劫長時短時下至剎那。皆名時分。阿僧祇此雲無數。無數之言亦不定久近。如人經年不相見。便雲無數時。竟日不見亦云無數時。修行時分意亦同此。謂始從具足凡位。發心修進。法爾經無數時。方得親證真如。名為見道。是一無數時。從見道已去。漸斷俱生二障。法爾又經無數時。方得不假功用。自然相應至第八地。是第二無數時。從此任運進趣。消遣餘累法爾又經無數時方得成佛是第三無數時。斯則無數時是定有。然延促不可定也。若此所解。方有修行之人。況時無定體。唯心所現。故法華說。日月燈明佛說法華經。六十小劫。時會聽者謂如食頃。又論釋經劫數之言。或雲年歲或日月等。又攝論雲。處夢謂經年。覺乃須臾頃。故時雖無量攝在一剎那。   四中論眾生世界不同者。或分情器。或唯有情。通茲二意。以世界及眾生。各有無量差別故。所見等者。為彼彼眾生根機種性樂欲不同故示所行業用。乃至現身說法。各隨彼彼見聞差別也。例如觀音妙音品說。   發心相中疏二智所依等者。此二種智本。從彼識之所顯生故。說為依。非謂現今能與二智為體。問二智是淨。梨耶是染。雲何淨智依染識生耶。答以有染心故。翻此染心得成淨智。若本無染淨亦不生。故前雲。以有不覺妄想心故。能知名義為說真覺。若離不覺之心。則無真覺自相可說。廣如隨染本覺二相中明也。又梨耶是染淨和合淨智依生。故無疑也。又若隨相所明。謂梨耶本有二智種子。從無始來以本識為依止處。故雲所依也。理實等者。既言梨耶。合通三細。今但言業識者。意在舉細攝粗舉本攝末也。亦可現相八地盡。轉相九地盡。盡相十地盡。業相最通故。標通者。斯則於諸菩薩無所屈矣。此非下或問。二智是淨從來未得。今始開發可名發心相。生滅業識無始來有。何故至此名發心相耶。故此釋之。意明此菩薩亦能證真。亦能達俗亦有生滅。以證真故。揀異地前。以有生滅不同佛位。其猶鍊金光色漸顯。粗礦已落細礦猶存。欲顯此時。應雲幾分是金幾分是礦。斯則不同粗礦。亦異純金。故且通說金已顯發。此亦如是。   一總中。疏現報等者。即以此身成正覺故。即自受用身功德圓滿也。論色究竟處者。色界之頂是色邊際故。最高大身者。色究竟天身量一萬六千由旬。自在天王身量三萬二千踰善那。十地菩薩示為自在天王身量倍增。故雲最高大也。色身之大莫過此天故。疏後報等者。依前報體方起此故。即他受用身功德亦圓滿也。然其因窮果顯。但義說二相。時無前後現後二報亦復同時。譬如夜盡即曉。豈分前後。摩醯首羅此雲大自在。智處者。一切智人所起智處故。經中說摩醯首羅於一念中。能知三千界中雨滴之數。何故下牒難。一義下釋通。十王等者。準仁王經說。十信菩薩鐵輪王王(去聲)一閻浮提。十住菩薩銅輪王王二天下。十行菩薩銀輪王王三天下。十向菩薩金輪王王四天下。初地菩薩閻浮王王百佛土。二地菩薩忉利王王千佛土。三地菩薩夜摩王王萬佛土。四地菩薩兜率王王億佛土。五地菩薩化樂王王百億佛土。六地菩薩他化王王千億佛土。七地菩薩初禪王王萬億佛土。八地菩薩二禪王王百萬億佛土。九地菩薩三禪王王百萬億阿僧祇佛土。十地菩薩四禪王王不可說不可說佛土。如來法界王王無量佛土。說一切法門。即彼經除佛有十三法師。兼信十四及佛十五。今疏不論地前及果位故但十王。然第十下顯最後身菩薩示於彼天成佛之相。即轉第十地菩薩身以為佛身。若準真實成佛。但當前雲功德成滿。即無方所亦不可見。今為應於十地菩薩故。示彼天說成正覺。餘義如別說者。以此菩薩示成佛時。於第四禪色究竟頂自在天上。有妙淨土出過三界。十地菩薩當生其中。菩薩坐於大寶蓮華。其座縱廣百萬三千大千世界。於蓮華外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小蓮華座。以為眷屬。各有菩薩而坐其上。是大菩薩放十種光。謂於足下出百萬阿僧祇光明。照十方世界一切地獄。乃至第十頂上放若干光明。照十方世界所有諸佛。光繞十匝住於空中。成光明雲網臺。高廣嚴淨。於光明中。悉雨寶香寶珠纓絡諸莊嚴具。供養諸佛。光明入諸佛足下。爾時諸佛一時同放白毫相光。照大菩薩。其光即入大菩薩頂。又放阿僧祇眷屬光。照眷屬華座諸小菩薩。其光各入諸菩薩頂已。應時得佛無量三昧。應時得佛無量智慧。即得佛位。墮在佛數。復有五意故在彼天。一以二乘人執化八相為真佛。不信別有聖人。又不知即心是佛。又信彼第四禪中是聖人生處。今且同與二乘在彼天處。攝示令知八相非真。故在此天。二緣三災不及故當此天。三緣欲界色質粗重。是有無色界都無色質。是無今此天中表離有無契於中道。故在此天。四為摩醯首羅天王。面有三目不縱不橫。表證三德。涅槃亦爾。故在此天。五為下界慧多定少。上界四空定多慧少。此天定慧平等故在此天。以禪者翻雲靜慮。靜揀於下。慮揀於上。偈雲。欲界及無色。佛不於彼成。色界中上天。離欲中得道。   科雲別者。前但直顯德滿位彰。今則具明二智滿相。及顯無明頓盡等。即是明前心相中二心圓滿。一心滅除也。疏始覺等者。此始覺慧與本覺心源最初契合之時。名為一念。此約究竟相應發始之一念。不是暫時相應謂之一念。又此一念前則屬因。此一念後則屬果。其猶曙色在朝夕之端矣。無明等者。無明未盡。既有所不知。無明若盡則無所不照。即大智慧光明遍照法界也。一切諸法種類若干。無不知之故。雲一切種智。故大般若雲。煩惱不生名一切種智。若具言之。得三種智。謂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準天台說。因修一心三觀。果得一心三智。謂修即空觀得一切智。修即假觀得道種智。修即中觀得一切種智。今此論中依真如門。修奢摩他即是空觀。果得一切智。依生滅門修毘缽捨那。即是假觀。果得道種智。此二雙運為禪那。即是中觀。果成一切種智。今論舉中所成以攝空假故。但雲一切種智。亦可等者。謂此始覺慧至心源時。約斷惑邊名無間道。約證理邊名解脫道。即顯等者。謂前發心三種相中真心。彼有業之所累。猶為菩薩。至此業識永盡無餘。唯真獨存更無所累。故名佛也。上皆下同上二報利益。但前標。此釋非別有說。顯上方便者。即前發心相中後得智。至此圓滿也。問前後皆言自然。則因果何別耶。答前是有心自然以帶業識故。此是無心自然。唯真獨存故。昭然可解。又亦下類攝前文。前約法說。此約人說。理無別也。皆是下釋類攝所以。以前文是本覺隨染之文。今顯果位亦即本覺隨染。二文既同。故應相攝其實。亦同四鏡中之後二也。雖約性淨隨染為門之異。而法體無別。◎   起信論疏筆削記卷第十七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44 冊 No. 1848 起信論疏筆削記   起信論疏筆削記卷第十八   長水沙門子璿錄   ◎問中二。一陳疑。可解。   二設難。疏非直等者。意雲。所知之境既甚多無量。縱有心在早自難知。豈況永斷心想。卻能了別而名一切種智耶。   立理。疏意雲等者。總敘答意。即反於所問。義在次下。論一切下立二正理。一元是真心故。論雲。一切境等也。謂諸法唯心無外境界。今證心源是合了知。誠無疑慮。二本來無念故論雲。離於想念也。謂既本是心元來離念。唯是真實。今以離妄方了。此更無疑故下論文但反此二意為失。合此二意為得也。疏境雖下釋前意。真心下釋後意。並可知之。然此論中且是立理。未顯能了能知。疏中要意圓備。故預結之雲了知也。若於此中體知論旨。下文逐段自然無惑。仍更隨釋彌為彰顯。   顯失。論文此中有二。反前正理故。成不知之失。一迷本真心。故論雲。以眾生等也。諸法本來唯心。以眾生迷本唯心。妄見有境。以妄見有限齊故。遂令境有分齊。所以不能遍知也。此即對前第一本來唯心。以顯其失。疏見有限等者。境即無限。但能見之心有限故。論雲。心有分齊不言境有分齊。二妄起想念故。論雲。以妄起等也。謂一真心本來無妄。常住法性。以眾生妄起想念。違於無妄不稱真性。所以不能遍知也。此即對前第二離於妄念。以顯其失。疏二釋成等者。據論二段總是對前釋成失義。不唯此文。詳之可知。即明等者。性本離念妄起想念。即是乖真。以乖真故不能了知。不了知言貫通前段。義則顯矣。   論諸佛下至諸法之性者。即雙反前非。合初正理也。文有二段。初反前彰得。二初總顯也。謂總反前非以彰其得。論諸佛至不遍者。離見故。反前妄起想念之失。合初離念之得離相故。反前妄見境界之失。合初一心之得。既合正理。即能遍知故。雲無所不遍也。疏無妄等者。釋前離見也。離見即能離相故。現一義也。   論心真實下。二別結。初一句結離見也。既離妄見即是一心。心即真實也。疏文可見。論即是諸法性者。結前離相也。既離妄相。唯是於性。性無不遍也。既無二非之失。即成合理之得。正理既合不了何待。由是科雲舉是彰得也。然此下釋法性義。以本依如來藏有生滅故。生滅是法。如來藏是性。今從生滅門入真如門故。離見相即顯法性。性即本覺。立義分中指為自體也。   論自體顯照下。二約義結名也。疏一切下貼釋可知。故上等者。引因以證果。即用大中文。前則因心現果法。今則果心現因法。因果雖殊心體是一。故金錍雲。阿鼻依正全處極聖之自心。毘盧身土不逾下凡之一念。良以下釋所以。生佛體同無二相故。猶如父子共有一鏡。若照子時子在父鏡中。亦在自鏡中。若照父時父在子鏡中。亦在自鏡中。鏡是一體攝屬二人。各成自鏡。互照互現。無別有體。以喻真心生佛各具。雖雲各有而理不可分。疏雲無二。是斯意也。華嚴下引證。三無差別。謂眾生心即佛心。佛心即眾生心。又眾生是佛心中眾生。佛是眾生心中佛。以生佛相同一心體無差別故。以同體等者。意雲。匪但心體照法而已。復能起大神用利樂眾生。斯則依智淨相。起不思議業相。依法出離鏡。作緣熏習鏡義也。   問中論若諸下至生者。是牒前文也。一切下至得利是按定也。皆可解。多不見者。非全不見故雲多也。又聞說者必見身。見身者未必聞法。今約局所標故。但言不見。尚不得見。何況得聞。   答中三。一法。論諸佛下據前所問。即問報化。今約法身體遍故。報化是即體之用。亦遍一切。據本而言。但雲法身也。疏遍眾生心者。論雲。一切處故。一切之言意說情器。亦如華嚴雲。法性遍在一切處(橫說)一切眾生及國土(別顯情器)三世悉在無有餘(豎說)亦無形相而可得(泯跡)據此則不唯遍於眾生心。今疏且約所問之處。故但言遍眾生心也。但有等者。此則功過在機佛無私應。故華嚴雲。菩薩清涼月。游於畢竟空。眾生心水淨。菩提影現中。上文等者。即用大中七重問答。廣明斯義。   論眾生下二喻也。應更合雲。諸佛之身猶如色像。論舉一隅故不具說。   論如是下。三合。疏明無等者。意雲。論言垢者。但是障見佛之垢。即是無機。善星下引例。此人生於佛世。是佛弟子。常見佛身。然有煩惱現行。以起惡故。生墮地獄。如涅槃說。   論法身不現下疏文三。今初約本論以通能現。然據義合雲報化不現。而言法身不現者。以約本說故。如言鏡不現者。謂不現像也。此同圓覺雲由寂靜故。十方世界諸如來心於中顯現。心即法身。皆是據本說也。又應化亦名法身。本業經雲。法身二種。一法性法身。二應化法身。謂第一諦法流水中。從實性生智故。實智為法身。法名曰自體。集藏名身。一切眾生善根。感此實智法身故。能現應無量法身。所謂十種身等。   疏如攝論下。二引他論以明不現三。初引本文。十二甚深者。一受生甚深。二安立數。三現等覺。四離欲。五蘊。六成就。七顯現。八示現等覺涅槃九住。十自體。十一斷煩惱。十二不思議。今言顯現即第七也。合移彼字安顯現字上。文即順矣。餘如次釋。   釋曰下二引釋文。此亦論文。今疏隨引便為解釋。初標也。而世間下徵譬。如下釋先喻。如是下法合奢摩他。此雲止也。軟滑者。非粗惡過失故則戒如器水如定。戒能資定故。以譬之。過失者。如前破器。以有破戒垢故。定水不停。佛月不現也。華嚴經中亦同此說。   疏此中下三會文意。初牒前文。是過去下正顯意。以散下出所以。如阿難唯好多聞。何曾有定。不妨給侍如來。後遭石室之呵。亦緣無定不能斷結。又諸菩薩例皆慧少定多。得見佛者無限。皆斯類也。   彼攝下對辨二文之旨。此論下明此論意。並可知。此義亦於因緣分中已說。   修行信心分者。修謂學習。行謂進趣所行五種。如下自辨。信心者。起忍樂意。境有四種。亦如下辨。來意等者。此約論題所配。若準立義分中所立。即與分別發趣道相。並當乘義。   標意。疏勝人即前發直等三心。行不住等四行。入正定者。劣人即前見佛色相。或是二乘發人天等心。卻退失者。以四信等者。意不令信佛僧等色相。起人天二乘等劣行。還依等者。信既成滿。應如前文發直等三心。修無住等四行。入於十住乃至獲利。更發解證等心也。斯則前雖揀退。今即教修也。   標數中。疏四。不壞信者。信彼四事皆不可壞。不壞即常住也。以所信之境不可壞故。使能信之心亦不可壞。能所相稱俱名不壞。故經雲。妙信常住是也。   列釋中。疏諸佛所師者。約人顯根本也。謂佛因地本於真如起於信解。又依真如軌則修行。又乃證極真如方得成佛。故華嚴雲。以諸如來尊重法故。以如說行出生諸佛故。約此義邊故。雲真如是佛師也。故經雲。諸佛所師所謂法也。以法常故諸佛亦常。既是佛師故名根本。眾行下約法顯根本。謂一切行門皆從真起。故圓覺雲。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乃至流出諸波羅蜜。教授菩薩等所以前標直心為二利行本。是知非真流之行。無以契真。何有契真之行不從真起。此乃為信等諸行之根本也。問何故不約僧顯根本耶。答約佛顯時已攝僧故。因地信解軌則修行即是僧寶。今疏文雖有二義。必兼三故。約能生三寶。名為根本也。又是所信法中之根本故。以終教所宗唯此真法萬緣所起。起自真如會緣入實。入於真如。菩薩發心先緣真如。起信發解。修行契證鹹歸真如故。於所信法中為根本也。信若不信真如。信則名邪。故寶性論雲。不信真如。有五種失。謂自輕輕他。執人執法起惡見。是知反此則為五得。由是發心先令信此。非直等者。不但起信。亦乃樂觀。樂觀即行也。然此行是即信之行。行所成信。方為實信故。問雲。何是信真如之相耶。答不信一切法。是信真如之相也。以真如理中本無。諸法若見諸法為有。是信諸法不信真如。今則不信諸法。是信真如也。亦可樂念觀察方名為信。如世間人勸彼所作。彼順所勸方名為信。若不爾者。焉為信耶。故信則所言之理順順則師資之道成矣。故以樂念釋成其信。論信佛等者。是信報身。謂身語意業法門辨才色相具足。依報莊嚴。故雲無量功德。故前論雲。身有無量色。色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所住依果亦有無量種種莊嚴。常念等者。以信佛有功德故。願成此身具一切智。以願求故。而念恭敬供養起於善根。修佛因也。論信法等。此是行法。此法能除慳貪毀禁等障。是大利益。常念等者。即施戒等六度。以信有益故。復勤而行之。論信僧等者。此是登地已上大菩薩僧。故雲正修如實等也。常樂等者。揀非二乘。故雲菩薩。揀非地前。故雲如實修行。然常途四信。謂信三寶及戒。此即人天乘中之信。今之四信乃是終實教中。不唯真如與戒不同。亦乃三寶淺深有異。問前說善根微少者。亦遇佛見僧求法。與此何別。答前以未信真如故。所見三寶皆不稱實。由是遇緣卻成退失。今以先信真如故。得所信三寶悉皆如實。由是增進使信成滿也。斯則信真如為佛本。信佛為所成。信法為所依。信僧為所學。又此四種即是教理行果。前三如次。是理果行。信僧即教也。僧能轉教就彼求學故。疏各二等者。詳論可知。   舉數中。疏有信等者。信若無行非實信也。以信是順義。順而行之。乃為真信。將知此行是成信之行。信是即行之信。此信則決定不退也。如前所退者。不能如此故。   徵起中。疏止觀等者。以諸經論皆說六度。此中唯五者。以後二修時不得相離故。初修為止觀。修成為定慧。但時異而體不異也。問何故止觀合修耶。答若不雙修皆成邪故。涅槃經說。定多慧少不見佛性。慧多定少見性不了。定慧等學明見佛性。又諸處說。不見佛性。無明邪見自此而生。故今合修。免招二過下文自釋。   施中。論一切來求索者。即受施人也。不同善德局七種人。故雲一切。則不擇冤親老幼病健高下貧窮遠近等。所有下是所施物。隨力之言。似有兩意。一隨貧富之力。二隨捨施之力。若隨其力。必不強為免生惱也。以自下即行施意。自捨慳貪者。隨性行檀。是自利行。令彼歡喜者。濟物垂惠是利他行。故知菩薩雖舉一行二利已兼。此則以佈施攝貧窮也。疏資財施者。資身之物。故亦名外財。身外物故亦名資生。財資於生命故。準正法唸經。說十二種垢施。一於眾生不平等施。二為男女欲因緣故施。三有所怖畏施與王者而求救故。四以癡心施如外道齋會等。五不知業果但學他施。六乞者苦求方與。七知他有物施之。令信後得侵損。八施物囑之令破和合。共為一友後與衰惱。九與男女物令使成親。或令男與女。或即反之。十賤買諸物。於齋會日貴價賣之。少分饒之。十一為名稱故施。十二妻子饑貧與物。離此十二即名淨施。除此復有十二種具足施。不能繁述。優婆塞戒經菩薩行施。應離五法。一施時不選有德無德。二施時不說善惡。三施時不擇種姓。四施時不輕求者。五施時不惡口。復有三事。施已不得勝妙果報。一先多發心後則少與。二選擇怯物持施與人。三既行施已心生悔恨。離茲三事。其果勝妙。論厄難恐怖危逼者。受施人也。隨己堪任者。所施力也。盡力所及不惜不吝。施與無畏者。正行施也。亦是行施意。或縲紲之難。或水火之災。或狼虎之殃。或冤家之怖。如是一切眾生凡有所畏之事。皆護令安樂得無所畏。若有眾生來求法者。即受施人。三乘五乘。或請或問。皆名求法。隨已下所施法。不能不解者。輒不與言。於能解處即與說之。方免誤人。亦免尤難。孔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又雲。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方便說者。要以種種言辯巧便。引勸使其信受。不得直置令其誹謗。故法華雲。有問難不瞋隨順為解說。不應下明行施意。不貪名利等。是反明其非故。前論雲。所謂為令眾生離一切苦得究竟樂。非求世間名利恭敬故。唯念下順明其是。自既如此。令他亦然。準智論雲。佛說施中法施第一。何以故。財施有量。法施無量。財施欲界報。法施出三界報。財施不能斷漏。法施清升彼岸。財施但感人天。法施通感三乘果。財施愚智俱能。法施智人方能。財施唯能施者得福。法施通益能所。財施愚畜能受。法施唯局聰人。財施但益色身。法施能和心神。財施能增貪病。法施能除三毒。由是比校。法施第一。願諸學者審而行之。   戒中論所謂下。如次是其十善。則離身三口四意三之惡也。不殺者。普該蠢物不唯於人。不盜者。一針一草不但五錢已上。不婬者。觸身即犯。不論道與非道。兩舌者。鬥搆兩頭。惡口者。無稽之語。妄言者。虛誑之語。綺語者。粉飾之談。此等並無故皆言不。貪謂惡欲。嫉謂妒忌。欺謂陵犯。詐謂虛偽。諂謂罔冒。曲謂違理。其嫉欺恚是瞋之分。諂曲是貪之分。邪見者。亦名惡見。即身邊等五見也。今言邪者。五中之一。此等並無故雲遠離。然菩薩以慈悲愍物故。殺戒為先。小乘以厭離生死故。婬戒為首。旨趣有異故。教儀不同。若據十善本是人天因緣。今菩薩所修趣果則異。準華嚴經。說有五等。人皆修十善感果不同。謂凡夫聲聞緣覺菩薩及佛。淨名雲。持戒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行十善道。滿願眾生來生其國。十善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命不中夭。大富梵行所言誠諦。常以軟語眷屬不離。善和諍訟言必饒益。不嫉不恚。正見眾生來生其國。故知十善不異修心不同也。然行十惡。準俱捨說。各招三種果。一異熟。二等流。三增上。異熟可知。略辯餘二。殺生中。一等流果者。壽命短促。二增上果者。光澤鮮少。偷盜中。一財物匱乏。二多遭雷雹。邪行中。一妻不貞良。二多諸塵埃。妄語中。一多遭誹謗。二多諸臭穢。兩舌中。一親友乖穆。二所居險曲。惡口中。一常聞惡聲。二田多荊棘稼穡匪宜。綺語中。一言無威肅。二時候變改。貪中。一令貪熾盛。二令少果。瞋中。一令瞋熾盛。二令果粗辣。邪見中。一令癡盛。二令無果。此皆初是等流。二是增上也。疏攝律儀者。此殺等十是惡律儀。止之不行即成善法。攝取不捨即名為戒。論出家等者。前律儀戒即通在家出家。此善法戒則唯出家者。為折伏下處靜之意。若處人寰難斷煩惱故。須脫俗離塵燕居林藪。故遺教經雲。於閑靜處思滅苦本。念所受法。勿令至失。月藏經中廣有此說。且釋迦如來捨王室。詣雪山。因行六年果圓萬德。垂斯軌者。蓋為此也。少欲等者。見得思議。故雲知足。財無苟得故雲少欲。頭陀此雲抖擻。謂抖擻。三界煩惱業報。故然有十二種。謂衣三食三。六依處說。處六者。一住空閑處。謂離眾鬧居阿練若。身遠離故。心離欲蓋。益諸善故。二端坐不臥。謂若行若立心動難攝。然亦不久。應受常坐。若欲睡時脅不著席。三樹下坐謂順佛法故。如佛成道轉法輪入涅槃皆在樹下。能治房舍貪。易入道故。四塚間坐。謂塚間常有悲哭聲。死屍狼藉無常不淨。觀道易成。五露地坐。謂樹如半屋。愛著猶生。又雨濕鳥喧污穢不淨。若露地處光明遍照。令心明利。空觀易成。六隨有草坐。謂隨心所得而坐其上。離所愛著不惱他故。食中三者。一常乞食。謂依法乞當制六根。不著六塵。亦不分別男女等相。得與不得。若好若惡不生憎愛。若請食者。或得不得貪恨易生。若同僧食處分。使人心則散亂。不入道故。二節量食。謂念身中八萬戶蟲。蟲得此食皆悉安隱。我今以食攝此諸蟲。後得道時以法攝彼。又雖一食。恣貪極噉腹脹氣塞。妨廢行道。隨所得食三分食二。身則輕安。名節量食。三一坐食。謂若重食者失半日功。不為養身斷數數食。即四分律不作餘食法。頭陀經中雲。中後不飲漿。衣中三者。一唯畜三衣。謂白衣好畜種種衣。外道苦行裸形而已。今佛弟子應捨二邊。但三衣也。又離多求及守護故。二糞掃衣。謂拾糞掃物。納作衣故。以此覆寒障露離貪。遠賊無奪命難故。三毳衣。謂或三衣或長衣。一切皆用毛毳而作。不畜餘衣故。然此十二蓋是知足之行。涅槃智論瑜伽俱明其義。故知惡貪多欲出家者。是所不宜。應深誡之。乃至等者。以小況大。意雲。小罪尚須生畏大過。豈得安然。超越之言故雲乃至。欲作即怖已作即畏。畏墮苦故。慚天愧人。故雲慚愧。又慚謂崇重賢善。愧謂輕拒暴惡。改悔者。改於往過別修善業。悔前所作憶恨在心。不得輕戒者。如菩薩戒說。於十重戒中犯微塵許罪。便不得發菩提心。失比丘位國王位乃至佛位。仍二劫三劫墮三塗中。不聞父母三寶名字。何況具足犯十戒也。故戒序雲。莫輕小罪以為無殃。水滴雖微漸盈大器。剎那造罪殃墜無間。故涅槃中有浮囊之譬。故知佛所制戒豈得輕而犯之。疏攝善法者。依此戒約。則一切善法自然攝取。護戒心者。謂夕惕若。厲造次弗離護之。若珠纖毫無犯也。攝眾生戒者。此當涅槃所說息世機嫌戒也。謂行非律儀及受畜非法之物。招人譏謗。即生他罪。他罪所生本由於己。故須護之。護之即不謗。不謗即自然發心。發心即受化。受化即成攝取義也。   忍中疏他不饒益者。亦名耐怨害忍。謂被冤家惱害。是他不饒益。忍耐彼苦無懷報心。然所不報有其二意。一為解冤結故。如律中長生王偈雲。以怨報怨。怨終不止。唯有無怨怨自息耳。智度論中亦同此說。二為證佛果故。以有智慧。知彼此境空無所有。能忍是事彼疑有瞋現同伴侶。與其諧和。因之得證無上菩提。此如瑜伽論說。行人若遭他苦時應作三思五想。以忍彼事。三思者。一責業牽殃思。謂菩薩若遇他害。應作是思。此我先業應合他害。今若不忍更增苦因。便非愛己。成自苦縛。是故須忍。二性皆行苦思。又自他身性皆行苦。彼無知故增害我身。我既有知。寧增彼苦。是故須忍。三引劣況勝。思二乘自利尚不苦他。我既利他應忍斯苦也。五想者。一親善想。二唯法想。三無常想。四有苦想。五攝受想。廣如彼說。又金剛忍辱仙人亦同此意。論語中說。以直報怨以德報怨。今同以直報怨。若準上怨與上樂。即以德報怨。仁與菩薩優劣可知。安受苦忍者。於違順境。安然忍受不動念故。財榮潤己者。不論多少。但取一切潤己之事。盡名為利。損耗侵陵者。此亦不論多少。但取一切損己之事。皆名為衰。越過毀者。如有小過毀之言大。越德歎者。如有片善。譽令其廣。依實讚者。如有一德。亦言一德。依實過論者。如有一過亦言一過。逼迫侵形者。打擲寒熱飢渴蚊蚋等。但是一切有不安者。盡名為苦心神適悅者。清涼飽暖視聽香味等。凡是一切暢適之事。悉名為樂。有說。得財名利。失財名衰。談惡為毀談善為譽。對面談善為稱。對面談惡為譏。苦樂即二受也。與此所說各是一意。於利譽稱樂。忍之不喜。於衰毀譏苦忍之不瞋。是故論中通言忍也。然境界雖多。總攝不過違順之二。又於二中各有四義。收盡二四。合說以成八風。謂之風者能擊。眾生心海。起貪瞋煩惱浪。故今令忍之。則八風不能動也。然於中違則易忍。順則難忍。不唯難忍。抑亦難防。如賊與子盜於家財。防之難易可以比知。故天台說。為強軟二賊。不能安忍。無生聖智何以現前。且如令尹子文三仕三黜無喜無慍。況行菩薩之行。焉得於違順境而不忍乎。更有諦察法忍。但於忍境體法無生。唯心所現三輪空寂。唯一真實。即是此忍也。   四進中論諸善事者。前三後二一切善法。心不懈退者。身由於心故。但言心。懈謂懈怠不能敏行。退謂退墮中道而廢。疏勤勇精進者。勤恪勇猛也。勤故不懈勇故不退。斯則於有義事。勇而進也。如子路問孔子。曰君子尚勇乎。子曰。義以為尚。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又雲。見義不為無勇也。冀諸行者審而勇之。勇之相者。淨名雲。譬如勝怨乃。可名勇。難壞者。志堅不怯決定取辦。詩雲。我心匪石不可轉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所以然者。以知生死定為苦故。以知佛果必為樂故。以知眾生與己無異足可度故。由是千化不變其慮。萬境順通其道。乃至喪身致命。不捨菩提之心。故寶藏論雲。決歸者不顧其疲。決戰者不顧其死。決學者不顧其身。決道者不重其事。此其難壞也。無足者。修諸善行意無厭足。表異二乘。得少為足。則欲而不貪也。以念等下正釋論意。可知。此同唯識三鍊摩中第二鍊摩。無性頌雲。汝已惡道經多劫。無利勤苦尚能超。少行苦行得菩提。大利不應生退屈。論是故等者。從來為不修。身心常苦惱。如今若不修。依前是苦惱。由是剋已。造修於行無墮也。則善人行善。唯日不足。故遺教經雲。汝等比丘若勤精進。則事無難者。是故汝等常勤精進。譬如小水常流則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數數懈廢。譬如鑽火未熱而息。雖欲得火火難可得是故精進。然此一文亦可初是正明。從當念已下為方便。於中初反釋後順。結詳文可見。   障中論若人者。此十信初心之下品也。疏業障者。亦有煩惱障。今但舉粗。論邪魔等者。邪謂外道。魔謂天魔。諸鬼謂堆惕等。如下所說事務者。世間一切公私之事。其數眾多。故曰種種。疏外感報障者。由內有業障故。前說善根熏習便見佛身。今明惡業因緣乃見魔鬼。將知外境皆由內心。如形端則影直源濁則流昏矣。   治中疏總明除障者。準華嚴經行願中。亦是別除一障。即我慢障也。與今疏文各是一意。如人下喻釋可知。論誠心者。以諸障起時心皆猛惡故。今除遣必在虔誠故智論雲。身精進為小。心精進為大。外精進為小。內精進為大。猶如赫日可以消堅水。烈風可以摧巨木。苟有至誠必能動天地。感鬼神故。使事不違願也。懺悔者。陳露先罪改往修來。疏除惡業者。三障四障也。得依正具足故。論勸請者。於中有請轉法輪請佛住世之異。今通而言之。但雲勸請。疏除謗法障者。得多聞智慧。論隨喜者。三乘四類所有片善。皆隨順歡喜。疏除嫉妒障者。得廣大眷屬。論向菩提者。亦合迴向實際及與眾生。意含此二。疏除樂三有障者。成廣大善也。論常不休廢者。唸唸相續無有間斷。疏能治謂行。此四行皆不廢故。所治即上之四障皆脫免故。論善根增長者。謂信心漸進無有退故。結益下可知。初一者。謂先由迷倒不知罪福。妄行十惡。今由懺悔畢故不造新。故雲止持。勸請隨喜等是行善故。應作須作。故雲作持。廣說如行願經。◎   起信論疏筆削記卷第十八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44 冊 No. 1848 起信論疏筆削記   起信論疏筆削記卷第十九   長水沙門子璿錄   ◎五止觀者。此被十信初心之中品也。   止中疏先由等者。此明未修行已前。今以下正明修止。謂以始覺覺知諸塵境界。唯識所現無外境相。塵境既寂分別不生。心境俱止也。即破塵相為止境。無分別為止心。心境兩亡寂常心現。此同禪宗無念義。謂一切善惡都莫思量。言下自絕念想。圓覺雲。應當正念遠離諸幻。方便者。修止之方便。故先德雲。趣寂之前萬境俱泯。發慧之後一切皆如。但今等者。意在顯別。故雙標唐梵。正修名奢摩他。前修方便名為止也。觀亦準此。以雙下釋出別意。既言隨順。將知未是正止也。以即觀之止方名正止。即止之觀方名正觀。今既一向止息。但是止之方便。未得名為止行。故雲隨順奢摩他也。問此行是止。雲何言觀。答正修之時止觀雙運。止若。無觀不名真止。觀若無止不名真觀。是故正修止亦名觀。故圓覺中名為靜觀。雖亦名觀。今言止者。以就泯相觀於真如。真如無相。向即心絕。心絕則成止義。亦是即空觀也。   觀中論觀義故者。此是即止之觀。亦是即假觀也。圓覺中名為幻觀。   疏三初釋義。依生滅門者。前依真如門泯相絕心。照而常寂故名為止。今約生滅門觀諸法相。隨流反流染淨因果凡聖色心差別不同。寂而常照故名為觀。此則能善分別諸法相。前則於第一義而不動也。   如瑜伽下。二引證二。初正引彼文。菩薩地者。彼論有十七地。此是菩薩地中文。無所分別即根本智因也。世俗妙慧即後得智因也。   是知下二會釋彼義可見。   然二門下三釋成雙運所以。謂依一心上開二種門。依此二門修於止觀。止觀雙運方得契心。契心方名真止觀也。故天台雲。法性寂然名止。寂而常照名觀。此乃以修止觀契性止觀也。雙修之旨豈徒然哉。   三俱中論二義者。即前止一切境界。觀生滅因緣也。不相捨離者。然此止觀初首方便。行人修時雖未雙現。習此之際須相資而行。不可孤運輒相捨離。疏有二體者。此二通與十度為體。其猶於水澄而復清方能鑒像。以二門開於一心。焉得不俱定慧耶。上文具顯。   外緣中疏閑居等者。不作眾事名之為閑。無憒鬧故名之為靜。意令心寂當須離喧。若欲離喧。宜去聚落居阿練若。繁塵不對止則易成。此有三處可修禪定。一深山絕人處。二須阿蘭若處。離於聚落極近三里。即放牧聲絕無諸憒鬧。三者遠白衣捨。清淨伽藍之中。皆名閑靜處。故當第一。戒淨者。欲盛妙饌必資淨器。戒若不淨定則不生。若知先所曾破戒者。當宜依法懺悔。令戒如故。以戒不淨者。即有業障。令修止不成。便感邪魔病事等。以為侵撓也。衣食等者。一衣具足以根有三故。上者如雪山大士。隨得一衣蔽形而已。中者如迦葉糞掃三衣。不畜餘長。下者如多寒國土及忍力未成之者。許三衣之。外百一資身。二食具足者。此有四類。上者隨得充飢而已。中者常行頭陀受乞食法。下者阿蘭若處受檀越送食。下下者僧常食及受請。除此異求多積長貪妨道。今須衣食者。若闕一種。心有所慮。得定無由。善知識者。有三。一者辦力資緣。二者同行勸發。三者教授法門。如鼎三足闕一不可。息諸緣務者。有四。一生活。二人事。三工巧伎術。四學問讀誦。隨有一事即有所妨。令不得定。正腳等者。押一腳為半加。於中以右押左為降魔坐。以左押右為吉祥坐。若兩腳相押為全加。此坐能令儀相端好。廣如智論說。故偈雲。見畫加趺坐。魔王尚驚怖。何況入道人。端身不傾動。緩衣帶者。恐坐久氣滿不安故。不令脫落者。儀相不妙。或恐風寒故。約上齶者。禦風閉氣免神散心馳故。然欲閉口先且吐胸中穢氣。吐時開口放氣而出。想身百脈不通處。教悉開通。出氣令盡。然始閉口鼻中內清氣。然閉口時但得脣齒纔相柱耳。眼不全合者。全開則掉全合則昏。故但令斷外光而已。二卷止觀者。即彼初學坐禪止觀。本只一卷應開成二也。彼有十門以修止觀。第一具緣略如疏明。第二呵欲。謂色聲香等五欲。所言呵者。了知此五惱惑眾生。因之受苦不得解脫。深生厭離不復追攀。乃名呵也。第三棄蓋。蓋謂貪慾睡眠恚掉悔疑也。所言棄者。覺知此五。蓋覆眾生心性不得解脫。如日月為煙雲等翳不得照明。今皆遠離即名棄也。第四調和者。謂調飲食不饑不飽。調睡眠不節不恣。調身不寬不急。調息不澀不滑。調心不浮不沈。令此五事和暢得所故也。第五方便行者。謂欲進念慧一心。以能志樂修諸禪定。出離世間。晝夜精勤進諸善法。念世無常可輕可賤。禪定智慧可貴可重。於漏無漏揀擇苦樂虛實之相。一心決定修行止觀。以此名為方便行也。第六正修止觀。於中有坐時修歷緣對境修。並如彼文。第七善根發即同下文現報十益等。第八覺知魔事如下文說。第九治病者。先須知病所起。起有四種。一從四大起。二從五藏起。三鬼神所作。四業因所感。既知病已。即以止觀治前二。以咒力治第三。修福懺悔治於第四。第十證果即入住不退。並如彼說。略知大況。若要備見可尋本文。調心者。心即是意。調伏心意令趣向真正故。末世下出不正相。然戒定慧學及諸雜行多有是患。菩薩戒疏雲。佛法內人多約四位起行。謂三學及雜行。初約戒學者。有二類。一矯異者。謂雖不破戒性非質直。依邪思計現異威儀。炫耀世間以求名利。本無片心以求出離。然普抑餘人無異威儀者。悉為無德。此是沙門賊亦是威儀賊也。如迦葉寶積等經說。二淺識者。謂性非深智。恃己戒行將為出離。陵他乘急戒緩之眾。聞諸法空便生恐怖。此是佛法怨賊也。出佛藏經。二約定學。亦二類。一約貪狂者。謂性樂名利。久在山中心少澄靖。現得定相炫耀世人。招大名聞。普抑餘人無此相者。悉以為非。此是阿蘭若賊也。出華手經。二約邪慢者。謂性非多聞。依山習定。鬼神加力心定有見。既不善覺知。即恃此起慢。當大名聞陵滅餘人。悉以為非毀傷佛法。此是魔黨大賊也。出起信論及華手經。三約慧學者。亦有二類。一約淺者。謂性少聽誦學無次第。為名利衝心。急預講說。己見臆斷非毀古今。唯求利名元無出意。恃自無行亦輕侮戒定。此是賣佛法賊。當招大苦。出華嚴經魔業中。二約深者。謂性明辯雖於二乘三藏文義少通。然猶未得佛意。既當傳法。唯讚名利以勸後學。非毀古今顯自獨絕。恃此為德起慢陵人。但誦持法藥而不自滅病。己負深愆。況更法中起病。甚不可救。奇哉。水中出火以何滅之。此是害佛法之賊。出佛藏十輪等經。四約雜行者。亦二類。一約福行者。謂性非質直苟為姦計。共崇奇福。炫耀世人招引重□。意在以少呼多。用此活命。既遂其所求。即恃此起慢。陵蔑餘人無利養者。悉以為非。利養既爾名聞亦然。此是賣佛法賊。出迦葉經。二約餘行者。謂性非慧悟。隨學一法即便封著。眩此所學以招名利。撥餘修者皆非究竟。此亦愚人蠹害佛法賊也。行人苟沾一患。宜深戒之。離此下明今意。皆可解。   離境中疏皆是事定者。兼前數息等。不唯此五。十一切處。即青等四空等五及識為十。言一切處者。觀一一法皆遍一切處故。由此亦名十遍處觀。亦可等者。謂不依心散亂時眼所見色。乃至意所知法等。六塵聞謂耳鼻覺謂舌身知即是意。攝六略盡。今舉能取所也。於此下釋意。以推此等唯識所現無別有體。既知心外無塵。豈合將心外託。若不然者豈名修止耶。已上諸定所緣。皆是權小教中之所施設。暫令制心漸發無漏。今此實教。故並不依。即直賜寶乘不與羊鹿也。   論一切下二。初遣妄想中。一正遣。疏餘心皆遣者。此有二義。一除見聞覺知外。更有心想。隨何等念悉皆除遣。二除前數息骨鎖十遍處境觀想之外。更有九想八背等一切事定觀想。悉皆不依。以今心心向理。故揀去事想。故雲皆除。所遣等者。依幻說覺亦名為幻。若說有覺猶未離幻。說無覺者亦復如是。故亦須除。是則幻心滅故。幻滅亦滅也。餘文易解。   論以一切下。二釋成。疏順法性者。雖言一切法。意在真性。以一切法悉皆真故。皆同如故。廣如真如門說。斯則離心緣相也。轉釋等者。科指此文。良以下釋此文意。前言法性本無想者。實由想體自空本自不生。今則無滅。此蓋本空。非推之使空也。此乃下會釋文旨。非謂待無念時。方始不生不滅。以唸唸生處即是無生。唸唸滅時即是不滅。如經雲。初生即有滅不。為愚者說。又經雲。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喻明可見。   論亦不下。三重揀。疏若心等者。先反縱。意雲。外境若實有體抑心不緣。終不可得。以不可不緣之故。後得以心除心此即縱其可除也。然剩者之一字。復詳此文。似剩不故者之三字。但只可言抑令不緣。可得後以心除心也。義方彰顯。請更詳之。今既下正明既知無境。心自不生。豈得放心外緣後更除遣。豈非自徒勞耶。如人令子為非。又復譴責斯何理耶。   論心若下住正念二。初正顯也。疏初習等者此與前為異。前則不放心外緣。此乃任運馳散。外境唯心等者。本無境界妄起攀緣。是名不正。今則觀境無境。知心無心唯一實相。實相外更無別法。當爾之時分別不生。故名正念。   論即復下。二離相。疏唯心寂者。此唯心之相亦不可得。前則離能所分別。唯一實相名為正念。今則正念亦無自相以凡所有相皆虛妄故。斯則亦不知知寂。亦不自知知自性瞭然。故不同於木石也。   餘威儀中者。即同天檯曆緣對境修也。謂歷行住坐臥作語等六緣。對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境。且如欲行便自思惟我今何故行。有利則行無利則不行。然於行時。了知行心及行中一切事皆不可得。不可得故。妄念自息名為修止。即觀上不可得法。一一空寂因緣故有。名為修觀。住等例此。又於見色時修止觀者。見一切色如鏡像水月。悉不可得。不生分別想念。名為修止。色等因緣故有畢竟空寂。名為修觀。聲等例此。若止若觀俱順法性。以法性常寂常照故。然天台修止自分三止。觀亦復然。以約三諦三境修故也。今此文中約真如生滅二門。而修止觀。皆順一心即是雙運。雙運即是息二邊分別。中道第一義諦止觀也。餘文可知。   止成中疏止成者。止前方便成也。未是即觀之止。附心者。以久習故隨心成止。以隨心故即成三昧。即真如三昧也。真如三昧方是即觀之止。為奢摩他。梵語三昧此雲正定。故伏惑等者。伏四住見修煩惱。未能斷故。故雲伏惑。然此亦有伏無明義。論言深伏。意含此也。此當信位。若更增進速入初住。故雲信滿入住。入住即不退。   顯障中疏於理猶豫者。於上甚深義理是非不定。故不能入。如圓覺經修二十五輪雲。一念疑悔則不能入。闡提者。阿闡提此雲無信。此則一向以為不是。故不同疑惑。外道者。為宗習邪法故。誹謗正道。此乃非唯不信。更加此過故異前也。五逆者。弒父母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四重者。殺盜婬妄。問前疏文雲。有業障者但令懺悔。今何除之。答此中所除。約不懺者。懺則能入。不同小乘有定業。故涅槃經雲。未入我法業則決定。若入我法則不決定。恃我者。此或恃我故不修。或修之存我。亦不能入。故圓覺雲。彼修道者不除我相。是故不能入清淨覺。放逸者。或貪放逸故不修。或修之不勤。亦不得入。學如不及猶恐失之。況此類乎。是六下非謂具此六障方不得入。但於六中或有一障。便能障道不得三昧。   顯勝中。論諸佛法身與眾生身無二者。有三意。一意取眾生法身故。二者法身流轉五道名曰眾生故。三者眾生相空即法身故。於此三中初後為正。故淨名雲。如自觀身實相觀佛亦然。平等即無二。無二即一相也。論一行三昧者。即真如三昧也。謂住真如境故。名真如三昧。以真如無異相故。但行造此法故。名一行三昧。此乃由境一故。使智行亦一也。前則從境得名。此則通於法行。科雲能生者。其實即是義說能生也。   二中疏法界一相者。所緣之境。繫緣法界者。繫緣即能緣之心也。停心諦理與境冥合故。諸佛法界者。諸佛如來所證法門。河沙無量隔別不同。然亦一一不異法性。入此三昧者皆悉得知無有差別也。以此真如等者。由真如是一切法根本故。修此三昧亦與一切三昧為根本也。論若人等者。此三昧既是根本。若入此者則能生長一切三昧。以末從本生故。諸三昧自此成也。   辨魔事者。梵語魔羅。此雲殺者。謂能奪行人功德之財。殺智慧之命。言事以如佛以功德智慧。度眾生令入涅槃為事。魔不如是。常以破壞眾生善根令流轉生死為事。以魔樂生死故。三界群品盡屬於魔。今修行之人志欲出離三界。又發弘誓廣度眾生。魔懼減少眷屬。故來撓之。令其退墮。行人要須辨識而降伏之。然有四種之異。一煩惱魔。二蘊魔。三死魔。四鬼神魔。前三在內。以內修伏之。鬼魔在外故今甄辨。一中疏障礙者。障入道人礙令退故。堆惕精魅並如下說。三種者。魔鬼神也。一者違情五塵或大或小恐怖萬端。故令失志。二者順情五塵對男現女對女現男。令其生染。三者平等五塵揀去前二。即是此境。以魔鬼神之三種。各能現違順平等之事也。   對治疏二。初正釋論旨。一切等者。如上所現。但是境之一數故。故前雲。若離心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又雲。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等。以此下唯心之義方便教者。尚不能知。豈彼魔外能解此理。大論雲。蠅能緣一切物。唯不能緣熱鐵。若緣熱鐵蠅則成火。魔能緣一切境界。唯不能緣實相。魔若緣實相。魔亦成實相也。通遣者。凡所見聞。但用此法而治。如天甘露是病皆治。故圓覺雲。除彼所聞。一切境界皆不可取。此皆通遣也。   別門下。二出對治二。初略明三。初治魔。初諸藥草各有功能。般若者。金剛摩訶之類。咒者。諸陀羅尼。其數非一。默念者。恐彼聞之而解使咒等無力。如授藥令服不可令知。   堆惕鬼者。禪病經雲。羅旬逾長者子初出家時。迦葉佛所教數息觀。靜處見一鬼面如琵琶。四眼兩口舉面放光。以手擊擽人兩腋下及餘身份。口言堆惕堆惕。如旋火輪似掣電光。或滅或生。或作鼠形。或作馬聲。或作鬼吟。或復竊語。種種惱亂令行人發狂。佛言。此鬼是拘那含牟尼佛時有一比丘。垂向初果。犯邪命故為眾擯出。瞋恚命終。自誓為鬼惱亂四眾。堆惕者。以口雲也。臘吉支者。禪經雲。此起屍鬼也。言偷者。或是此鬼愛偷死屍故。或是連下梵語。且兩存之。非謂因偷夏臘也。故經雲。諸臘吉支手捉鐵棒等。戒律即聲聞戒諸部律文。三歸五戒可知。   少男女等者。即順情境。謂作父母兄弟諸佛形像等。可畏身者。或為虎狼師子羅剎之形。種種可畏之像。來怖行人。如嵬禪師所見。或無頭師見之。曰善哉。汝無頭痛之患。或無腹五藏等。皆以言戲之。又見年少女人。師曰。貧道身如枯木。心若死灰。無以革囊見試。此鬼即時飛空而反。仍有偈雲。大海可竭須彌可傾。彼上人者秉志堅貞。兕者。有說。似牛青色一角。重千餘斤。牙爪銛利能伏千虎。乃至者。若多於卯時來者。必是兔塵鹿等。辰時來即龍鼉魚等。巳時即蛇蚓鰍等。午時即馬驢駝等。未時即羊雁鷹等。申時即猴玃猿等。酉時即雞烏雉等。戌時即狗狼豺等。亥時即豬□豕等。子時即鼠燕蝠等。丑時即牛鱉蟹等。   現形中論先是現形。如掬多令魔現佛形八部翌從。不覺禮拜等。若說下是說法陀羅尼雲遮持。謂持善遮惡故然有多字一字無字。魔所說者應唯前二也。以不知唯心故。不能說無字。平等至無願即三解脫門。無怨下顯空義可知。此魔但能說而不能證。天台雲。魔能說別異空假中。不能證也。   得通中論先是得通魔。得有漏五通故。令行人亦得此通。此中過去是宿命。未來是天眼。現在是他心。前現形即神境。唯不顯天耳。含在其中也。辯才無礙是起辯。   起惑中初起惑。以正定令人滅惑。魔定令人起惑。由行人善根微少故。修三昧引此邪相也。惑捨已下是造業。   據定中初據定。得自然下。是得禪。自然飲食者。禪悅食故。或於禪中得人間上妙飲食。   五中初是食差。顏色已下是顏變。   疏二。初寄別總指。   問如下。二約通料揀二。初問。宿世等者。如前所說。三賢已上乃至於佛。能與二乘凡夫作差別緣故。今定中所現聞見既同寧知邪正。   答下二答二。初歎難解。墮邪網者。以邪為正故。楞嚴雲。若作勝解即受群邪。退失善根者。以正為邪故。由是取之捨之。二俱有過。是故難也。如蹈火受焚見寶不取故。二皆失。失故無進。趣之日也。   今且下二正揀辨四。初標依古法。一者深入禪定。二者勿移舊志。三者察其本末。   如經下。二引經為據。三試等者。若燒之益粹。打之彌堅。磨而不磷可謂真矣。共事者。若暫會聚當共與之從事。從事則體其情性也。情則易變。性則不改。故可知之。如或未辨久則見之。仁者則久而彌芳。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也。而又未辨。當用善巧觀察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自然可見其邪正矣。   今借此意下。三依法正揀。經中三喻以驗行人真實虛偽故。文雲。行人亦爾也。故共事等三試之。今文將以驗於定境。不同經意。故雲借此等。但借其喻非取法也。不淨觀者。隨看當初所修何觀或數息或不淨等。今於此禪發其境界。即卻依本時修習。即驗邪正也。   如燒下四合顯。經喻二。初喻也。但舉一喻餘則例知。故不言也。   此中下二合。定譬等者。據義順合可知。   以此下三結。三驗等者。既以定石磨之。行槌打之。慧火燒之。邪正鉛金足可彰矣。   對治論以是義者。指前五對。疏依自等者。隨己所有慧力。觀彼境界不妄領受。當觀諸法實相。無邪不破。以知境界唯心本自不生。終不信任。妄有取著墮於邪網。若不等者。以隨彼境界。苟能取著其心則亂。以心亂故失於正受。正受者。不受諸受也。今既受彼即名為失。以失正故。即墮於邪。無所疑矣。邪不干正者。以邪法虛妄正法真實。真實若立虛妄自壞。以修行者深住真如三昧故。自然退也。若取等者。魔所現境意在令人取著。念心纔起墮彼無疑。若深入唯心。是邪則滅。是正則存耳。是故等者。不著則迴邪作正。著之則變正為邪。然天台治魔不離二種。一止治。謂凡見一切外境好惡等事。悉知虛誑不愛不怖。亦不取捨亦不分別。息心寂然彼自當滅。二觀治。謂若見如上所說。種種魔境用止不去。即反觀能見之心。不見處所。彼何能惱。如是觀時尋當謝滅。若遲遲不去。但當正念勿生恐怖。不惜身命正心不動。知魔界如佛界如一如無二如。魔界無所捨佛界無所取。即佛法自現魔境自滅。今此論中前是觀治故。雲智慧觀察。從當勤正念下。是止治。止觀二治皆不取也。智度等者。以生心取境。境便成魔。境惑其心即為魔事。且如色等諸法。取之則成塵賊。不取則成妙境。今觀一切唯是實相。實相外更無諸法。是故見有法者。皆是於魔。況於定中所見境界。可不是魔耶。偈雲等者。如經中說。有一比丘魔欲惑之。經七千歲竟不得便。何以故。以是比丘不起心故。其猶密室風不能入。風得入者由孔隙故。魔得便者由起念故。從當下示前論文。以對三試之中以定妍磨。及依本修治之二也。以此下釋所以。或曰。準論正念之言。但當其定。雲何得有依本修治耶。故此釋之。故前雲。不依氣息形色地水火風等。此則揀去餘事觀想也。又雲。是正念者。當知唯心無外境界。即復此心亦無自相可得。又雲。久習淳熟其心得住。以心住故。漸漸猛利。隨順得入真如三昧等。故知深入此定即是依本修治。更無別法以為本修也。問據前所說但是魔境。及至今文結其所離。何故乃言離業障耶。答此有二義。一則行人內有業障故外感魔境。若離業障則無魔事。今就本言故雲業障也。二則若墮魔網則成業障。以魔樂生死起愛見。貪著世間名利恭敬。由是造業故成業障。今離魔事。即是離業障也。   四邪中。疏我見等者。迷此三惑即名為癡。即我癡等是末那中俱生四惑。以是俱生故。雲常相應。皆是無明住地所攝故名為使。不減煩惱等者。修定本為除斷煩惱。既不能斷何用定為。如服藥病增則知非藥。安可更服。據謂依仗憑託之義。不可憑仗而行也。   正中疏不味著者。不同外道有見愛故。此通指下二句。忘心境者。絕能所故。是不味著相也。出定等者。本不以懈慢故入定。所以出定時亦得如此。不同外道有我慢故。貪瞋等者。意本斷惑。故得漸薄。不同外道貪名利等。如服藥病除。是為良藥。既知良藥不可不服也。   真中論若諸等者。文意反明。疏即順釋。要依等者。以真如是如來之性。故修此三昧。方是如來之種。如人生於王家。必繼王業。此亦如是。除此等者。楞嚴雲。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莊嚴路。又雲。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也。十住已去者。謂六種種性之初。即習種性也。不退位者。不退有四。一信。二位。三證。四行。今即位也。   偽中疏四禪即色界亦靜亦慮。故謂之禪。四空即無色界有靜無慮。故唯雲定。不淨即觀身五種。謂種子住處自體自相究竟不淨。廣如下說。安般者。梵語安那般那。此雲出息入息。上二即五停心觀之二也。等者。更等後三及四無量六妙門十六特勝通明禪等一切事定也。取境相者。以非理定。但緣彼息等諸相。不稱真如不出三界故。名世間定也。然天台明諸禪定總為三。一世間禪。二出世間禪。三出世間上上禪。世間復二種。一世間味禪。即四禪四無量四空定也。二世間淨禪。即六妙門十六特勝通明禪。二出世間禪有四。一觀禪。謂九想八背捨八勝處十一切處。二鍊禪。謂九次第定。三熏禪。謂師子奮迅三昧。四修禪。即超越三昧也。三出世間上上禪有九。謂自性禪一切禪難禪一切門禪善人禪一切行禪除惱禪。此世他世禪清淨淨禪。行相廣如次第禪門。略如法界次第。學者要知應檢彼文。論味著等者。不同真如三昧。不住見相及得相。故疏同得等者。三乘人及凡夫外道皆修此定。然凡夫多味著。外道帶異計。所修雖同修心有異故。得果各別也。若離等者。故前說善知識緣中。須教授善知識。要知邪正。以差之毫釐失之千里。夫於善友豈合辜恩。故法句經中重重顯讚。然修行禪定不易其人。欲具諳其門。須遍覽諸教。唯天台三種止觀明諸禪修證行相。廣在彼文。今略依初學禪觀。明邪正發相。邪定發相者。或身手紛動。或時身重如物鎮壓。或身輕欲飛。或逶陀睡熟。或煎寒壯熱見諸異境。或其心闇蔽。或起諸惡覺。或念外散善。或歡喜躁作。或憂愁悲思。或惡覺觸身。身毛驚豎。或時大樂惛醉。如是種種邪法與禪俱發。名為邪偽。此之邪定若人愛著。即與九十五種鬼神法相應。多好失心顛狂。或諸鬼神等知人念著其法。即加勢力令發諸深邪定。智慧辯才神通感動世人。見者謂得道果。皆悉信服而內心顛倒。專行鬼法。是人命終。若不值佛及善知識所護。還墮鬼神道中。若更生來多行惡法。即墮地獄。行者修止觀時。若證如是等禪。有此諸邪偽相。即當卻之。若知虛誑不愛不著。即當謝滅。若起念著即墮群邪。正禪發相者。若於坐中發諸禪時。無有如上所說諸邪法等。隨正禪發時。即覺與定相應。空明清淨內心喜悅。澹然快樂無有覆蓋。善心開發信敬增長。智鑒分明身心柔軟。微妙虛寂厭患世間。無為無慾出入自在。是為正禪發相。此二種相如人與惡人共事。常相觸惱。若與善人共事久久逾見其美。斯亦如是。行者宜深察之。故須善友教授。   總標。疏後世等者。妄盡習除證真起化。德充法界應用無窮。   攝護中。疏以修等者。略同金剛所說。持經之者。為如來知見護念等。如王世子修德進業堪紹國位。特為君之所寶也。為佛所念理合如此。故雲法應。   惡緣中。疏離天魔外道等者。如上所治。以知諸法實相故。不為恐惑。九十五外道者。如華嚴說。有九十六。謂六師各有十六種所學法。一法自學餘之十五。各教十五弟子。師徒合論故成此數。今減一如餘處說。   惑業中論甚深者。即般若妙慧深達實相。今既入此深定故。不誹謗也。重罪薄者。已達罪性福性。非內外中間。我心自空罪福無主。三昧漸深其罪漸減。故雲薄也。疑者謂於理猶豫。覺觀謂語之加行。今達諸法唯心無外境界。內離尋伺。於理決定。何所疑耶。故皆滅之。   行成中疏於理增信者。信欲成根必務增長。漸入不退故不怯者。知法如幻。故無所怯。繩蛇非毒杌鬼無心何所怯耶。故下文雲。若修止者。能捨二乘怯弱之見。既不怯弱則非同二乘。不壞者。了他如己故得柔和。柔和故不憍慢。不憍慢故。人則不惱。不惱故不壞。不壞行也。無世滋味者。世人不學此法。則愛見深固貪著世間。今既知三界虛偽誑人六根。焉可貪而樂之。不樂則離愛。離愛即減煩惱也。故下雲。若修止者對治凡夫住著世間。得禪定者。真如三昧成也。論外緣即通舉六塵。音聲即別指耳所對也。故楞嚴雲。純音無塵根境圓融無對所對。又雲。不自觀音以觀觀者。能令眾生觀其音聲。即得解脫。斯則同諸法無行經入音聲慧法門。何所動耶。今於六塵中唯舉聲塵者。阿含說此以為禪刺也。然上疏文俱於一二等下。注者。以此解釋便當科文。令易解故。非謂太近前也。◎   起信論疏筆削記卷第十九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44 冊 No. 1848 起信論疏筆削記   起信論疏筆削記卷第二十   長水沙門子璿錄   ◎觀中論心沈沒者。以真如無相。向即心絕分別不起。故雲沈沒。此如二乘取空為證也。由沈寂故遂成二失。如下列釋。論或起下正顯失。   疏初觀即法相觀。於中復有苦無常無我不淨之異。以見不淨故不可愛。苦故不可忍。無我故不自在。無常故不可保。由是深厭世間而求出離。樂修眾善以備將來。夙興夜寐無敢怠墮。第四即精進觀勝心既發。唸唸精勤。敏則有功故能成辦。第二即大悲觀。謂見諸眾生漂沈苦海無有福慧。不知苦本。耽樂生死不求出離。故起大悲哀愍之意。故法華雲。見六道眾生貧窮無福慧。入生死險道相續苦不斷。不求大勢佛及與斷苦法。為是眾生故而起大悲心。第三即大願觀悲心既發。以願要期不擇怨親勝劣。皆令脫苦逮得涅槃。眾生界盡我願方盡。故能成矣。疏四非常者。謂非斥彼常情所執之四境故。   無常中。論一切有為者。除六無為外餘之。四位。並是有為。無得久停者。諸法既生。生已即滅。如露如電不可久留。故戒經雲。壯色不停猶如奔馬。人命無常過於山水。今日雖存明亦難保。無常經雲。假使妙高山劫盡皆散壞。大海深無底亦復有枯竭。大地及日月時至皆歸盡。未曾有一事不被無常吞。   苦觀中。論一切心行等。如經中說。一念有九十剎那。一剎那中九百生滅。既速生速滅誠為苦也。故前雲。動則有苦果不離因。然苦者。逼迫為義。五苦八苦種種不同。略而論之。不離三種。謂苦苦壞苦行苦。三苦之內行苦最通。不唯五趣皆有。抑亦三乘悉具。今就通義故標一也。   無我中論恍忽如夢者。念過去法恍恍忽忽。似有而無如存若亡。徒有言說實不可得。故雲如夢。何啻過去現在亦然。故淨名雲。是身如夢虛妄見也。疏難追者。非謂有體而求之不易。故曰難追。以全體自空但有言說。故雲無體也。論如電光者。應念諸法。前屬過去後屬未來。於二中間無體可住。終不可取。故雲如電。故淨名雲。是身如電唸唸不住也。疏剎那者。時之邊際也。不住者。經雲。初生即有滅不為愚者說。又經雲。剎那剎那唸唸之間不得停住。論如雲等者。雲起晴空。何曾有本法生真界。寧見所從。以生時無有來處故。滅時亦無去處。淨名雲。是身如雲須臾變滅也。疏緣集等者。兼能集之緣。亦無來處並同於雲。然此段文正是空觀。今科雲無我者。以要對破常等四倒。故三世既空則無有法。法尚不可得。豈更存乎我耶。故曰無我。   四中論不淨等者。淨名雲。是身不淨穢惡充滿。然有五種。一種子不淨。父精母血之所成故。二住處不淨。生熟二藏中間住故。三自體不淨。三十六物共和合故。三十六者。外相三四醜。謂髮毛爪齒睇淚涕唾垢汗便利。身器二六成。謂皮膚血肉筋脈骨髓肪膏腦膜中含十二穢。謂脾腎心肺肝膽腸胃赤痰白痰生熟二藏。四自相不淨。九孔常流諸穢惡故。五究竟不淨。身壞命終不可堪故。形骸若斯。復何可樂。疏除四倒者。常樂我淨是凡夫所執。四種顛倒故。今以無常等四觀。一一對治。如以四藥治於四病。   大悲中。論如是等者。以悟自身非常既爾。當念眾生亦復如是。無明迷故。不自覺知故。起大悲也。三界九類故雲一切。從無始下窮其苦源。蓋是無明所作故。前文雲。以有無明染法因故。則熏習真如。以熏習故則有妄心。乃至造業受於一切身心等苦。已受下明三世皆苦也。難捨等者。無明未盡已前不能免故。故法華雲。一切眾生為生老病死憂悲苦惱之所燒煮。亦以五欲財利故。受種種苦。又以貪著追求故。現受眾苦。後受地獄餓鬼畜生之苦。若生天上。及在人間貧窮困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如是等種種諸苦。眾生沒在其中。歡喜遊戲不覺不知不驚不怖。亦不生厭不求解脫。疏無心厭背等者。反知厭背苦。則有邊故。前文說染法得佛後則有斷故。十地經雲。有無數身已滅今滅。如是生滅不能於身而生厭離。轉更增長機關苦事。隨生死流不能還反。深發悲心者。眾生與己性無二源。真樂本有而背之不求。妄苦本空而愛之不捨。迷頭認影枉此艱辛。行者觀之。必生悲濟。   大願中。疏因悲立願者。思惟眾生三世之苦難捨離故。猛立希欲要結之心。樂具德行濟度彼苦。願體者。若有分別則不能普度永度。便成顛倒不稱法性。以法性離分別故。然此亦是不顛倒心也。長時心者。於中初之三句且是內修德本。若自無德行焉以化人。先利其器必善其事也。故華嚴疏雲。川有殊而不枯。山有玉而增潤。內無德本外豈能談。又淨名雲。若自有縛能解彼縛。無有是處。若自無縛必能解縛也。後之一句正是長時。廣大心者。文雲。一切則九類四生無不攝盡。故成廣大。初句即是能度方便。若無方便則焉令發心。故以漚和善巧。令悉從化也。第一心者。高出人天二乘之境。更無過此故。稱第一也。今詳文中具有四願。謂離分別即誓斷煩惱。遍修諸行即誓學法門。盡未來等即誓。度眾生。令得涅槃即誓成佛道。既令彼得功歸於己。即是自希證也。   精進中論以起等者。既發如是希欲之心。應行是事而無怠墮。斯則以思無益不如於學。故一切善法勤而行之。苟能無處不修。無時不作。勤勇匪懈心不厭捨。則自然成就自利利他也。   結觀中。論若餘等者。謂燕坐則唯專於止。若從坐起。餘諸威儀當應思察利害之事。念欲去取也。疏順理者。一切善法順真如理。前文雲。若人修行一切善法。自然歸順真如法故。以諸善行。外違妄染內順真如。故雲順理。即作持門也。違理者。一切惡法諸不律儀內與法性相違。外能招報諸苦。故不應作。即止持門也。   總標中。論若行等者。此約四儀六緣之中。皆須止觀雙修定慧俱運。疏動靜別修者。雖雲別修。應須習其雙運以前文雲。雖先止後觀。次第別辨。然至修時。豈得相離。以文不累書。故成前後。今此文中說俱者。亦是重辨前文。恐人修時各自習故。故勸皆應止觀俱行也。以因時俱行果方雙運。如有足無目有目無足。皆不到清涼池。獨輪之車豈免覆轍。故經雲。因地心與果地覺無二無別。方曰始終不相離也。   即止中。論自性不生者。故中論曰。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今舉四中之一。故雲自性。此即無我無造無受者也。下即善惡之業亦不亡。非有義者。遍計全空故言非有。依他不泯故不言無。若言無者。則墮斷過以非同兔角畢竟無。故論即念因緣等者。故經雲。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又雲。因緣和合虛妄有生等。疏非無義者。依他宛然。故言非無遍計全空故不言有。若言有者。即墮常過以非同妄情有所得故。此二者。性相有殊。不二者。體用常俱。此順等者。有二義。一順教。即此所引是佛聖言。二順理。謂不動真際是性不變。建立諸法即性隨緣。一法二義。故雲即也。故前疏雲。不變性而緣起染淨常殊。良以等者。經雲。法身流轉五道名為眾生。中論雲。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也。故能等者。約境修心以成觀行。境既即亡而存。心亦即止成觀也。然前段即真如門。後段即生滅門。二門不二但是一心。故得止觀雙運。   即觀中。論雖念因緣等者。即前非無義也。而亦下即前非有義也。疏不分配者。以前影后故。   疏文二。初正釋文旨。故疏序雲。不捨緣而即真凡聖致一。此乃即隨緣而不變故。良以等者。經雲。一切眾生皆如也。前文雲。以一切法即真實性故。故能下亦同前文。約境修心以成止行。境既即存而亡。心亦即觀成止也。配歸二門反前可見。   說時下。二通示用心。說有前後等者。文不累書。言不頓發故。觀之與止前後而辨。若在行人修心之際。須止觀融鎔無前無後。謂即止而修觀寂而常照也。即觀而修止照而常寂也。寂照之體即是一心。一心名為實性。故雲。法性寂然名止。寂而常照名觀。此中不唯止觀不二。抑亦心境一如。謂以無緣智緣無相境。以無相境相無緣智。境智一如。如水與水。唯一實相更無別法。方名圓頓止。觀真如三昧。   對障中。疏治二過等者。凡夫不知諸法自性無生。見有人法而起貪愛。樂住世間。今修止道令知法本。不然今則無滅。自然見三界虛妄。如虛空華不樂住著也。二乘得之。見法無我於苦不怖。豈欲速取寂滅涅槃耶。以止下釋所以可知。正治二乘者。以二乘一向沈空。以空為證怖懼生死。但求自利不起利他。不成佛法。今修觀道。知一切法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知病識藥即起諸幻。以除幻者。變化諸幻而開幻眾。此則自然離於陜劣之見。而起大悲普能救濟也。若凡夫得之。則能知無常苦空無我不淨。而修諸善行以修觀門。不壞緣法能除此障。   總結。疏非不樂世間者。意雲。不樂世間方能修善。斯則止成於觀。非不怖等者。意雲。不怖生死方能起悲。此乃觀成於止。猶如合繩乍似相違。究竟相順也。故雜阿含說。佛在瞿師國。阿難問上座。若比丘於空處樹下閑房思惟。當以何法專精修習。上座雲。當以二法。所謂止觀。阿難曰。多修習已當何所成。上座曰。修習於止終成於觀。修習觀已終成於止。止觀俱修得諸解脫。阿難復問。五百比丘亦作是說。阿難歡喜問佛。佛深印可。止觀相須等者。亦如於繩合之方用。故涅槃經說。二乘菩薩修不均故。不見佛性。無明邪見自此而生。無上菩提由之難入。如能具足修習不相捨離。則能疾到薩婆若海。故涅槃雲。定慧等學明見佛性。法華亦云。如其所得法定慧力莊嚴。以此度眾生自證無上道。由是菩薩行門雖多。總攝不過定慧。故華嚴雲。譬如有力王率土鹹戴仰。定慧亦如是。菩薩所依賴。天台宗於止觀深意在此。故彼雲。涅槃真法入乃多塗。論其急要不過止觀。止乃伏結之初門。觀乃斷惑之正要。止乃養心識之善資。觀則照神解之妙術等。若人成就定慧二法。斯乃自利利人。法無不備也。今之學流焉可偏習。如天台說。若行者如是修止觀時。即能了知一切諸法皆由心生。因緣虛假不實故空。以知空故即不得一切諸法名字相貌。爾時上不見佛果可求。下不見眾生可度。是名從假入空觀。亦名二諦觀。亦名慧眼。亦名一切智。若住此觀。即墮聲聞辟支佛地。故法華中諸聲聞等自歎言。我等若聞淨佛國土教化眾生。心不喜樂。所以者何。一切諸法皆悉空寂。無生無滅。無大無小。無漏無為。如是思惟不生喜樂。當知若見無為入正位者。終不能發三菩提心。此即定力多。故不見佛性。若菩薩為度一切眾生。成就一切佛法故。不應取著無為。爾時應修從空入假觀。即當諦觀心性。雖空對緣之時。亦能出生一切諸法。猶如幻化雖無實體。亦有見聞覺知等相差別不同。行者如是觀時。雖知一切諸法畢竟空寂。能於空中修種種行。如空中種樹。亦能分別眾生諸根性慾。性慾無量故則說法無量。若能成就無量辯才。即能利益五道眾生。是名從空入假觀。亦名平等觀。亦名法眼。亦名道種智。住此觀中智慧力多。雖見佛性而不明瞭。菩薩雖復成就如此二觀。猶是方便非是正觀。故纓絡雲。前二觀為方便。因二空觀得入中道第一義諦觀。雙照二諦。心心寂滅自然流入薩婆若海。菩薩欲於一念中具足一切法者。應修中道正觀。若能諦觀心性非空非假。而不壞空假之法。若能如是照了即於心性通達中道。圓照二諦。若能於自心見中道二諦。即見一切諸法中道二諦。亦不取中道二諦。以決定性不可得故。是名中道正觀。如中論雲。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是中道義。此偈非唯是分別正觀。亦是兼明前二種方便觀門。當知中道正觀即是佛眼。即是一切種智。若住此觀即是定慧力等。了了見於佛性。即是安住大乘。行步平正其疾如風。入薩婆若海。即行如來行。入如來室。著如來衣。坐如來座。以如來莊嚴而自莊嚴。獲得六根清淨。入佛境界。於一切法無所染著。即一切諸佛皆現在前。成就念佛三昧。安住首楞嚴定。普現色身。能入十方佛土。教化眾生。嚴淨一切佛剎。供養十方諸佛。受持一切諸佛法藏。具足一切諸波羅蜜。即入頓悟大菩薩位。即與普賢文殊共為等侶。即常住法性身中。為十方諸佛稱歎。授記能八相成道。於十方國究竟一切佛事。具足真應二身。是名初發心住菩薩。然上所說依經明其三觀行相。似成別異。若在行人。即須三智一心中得。不縱橫並別。方是圓修也天台空觀即此止門。假觀即觀門。中觀即俱運也。大約如此。   防退中。論眾生者。十信初心之上品也。怯弱等者。謂於生死中創起覺悟。惑業則無始積集。善行則方將修學境強心弱障重力微。在於觀心寧無恐劣。娑婆者。此雲堪忍。具足五濁實不可居。故經雲。此濁惡世地獄餓鬼畜生充滿。多不善聚。唯佛如來堪忍住。故亦可修忍。勝餘方故。不能常值等者。以穢土之中雖有佛出。然不久住即入滅度。動經多劫空過無佛。行者或生佛前。或生佛後皆不得值。以不值故不能供養親近承受聖旨。懼謂等者。其猶孤子未及成人。便失恃怙寧不憂勞。將無所損。行人亦爾。無佛為勝緣內心又微弱。況茲穢境五濁混然。期心上求實為難進。擬退聖道。   聖意中。論勝方便者。即念佛三昧十六觀門。及佛願力等。隨願下如隨願往生經所說。十方皆有淨土。若欲生者隨願往生。   引經中。論修多羅等者。即阿彌陀無量壽瑞相。及觀經等。如小彌陀經說。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樂事極。故名為極樂。有佛號阿彌陀。阿彌陀者。此雲無量。光明壽命弟子國土莊嚴悉無量。故其國土莊嚴佛身功德微妙殊絕。難可思議。廣在經文。不能具述。然凡往生者。都有九品。因行有勝劣。往生有升降。華開有遲速。成道有前後。上上品者。發三種心。謂志誠心深心迴向心。具足戒行讀誦大乘。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佛及菩薩親來迎接。觀音菩薩執金剛臺等。至行者前。其人乘此隨佛之後。如彈指頃即生彼國。生已見佛聞法開悟。經須臾頃遍至十方。於諸佛前次第受記。還至本國。得無量百千陀羅尼門。乃至下下品者。五逆十惡具諸不善。以惡業故。合墮地獄。經歷多劫。臨命終時遇善知識教。令稱佛名號。於唸唸中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具足十念乘華往生。佛及菩薩共來迎接。生彼池中蓮華之內。滿十二大劫蓮華乃開。觀音勢至而為說法。聞法歡喜滅罪除障。發菩提心等。如要備見請覽彼經。問準隨願往生經說。十方皆有淨土。雲何偏指西方。答因易緣強勝餘方故。因易者。十念為因故。緣強者。彼佛願力故。以彼佛因中有四十八種廣大誓願。於中雲。若有眾生欲生我國。十念成就不得生者。不取正覺。有茲所以。故偏指也。具如瑞相經。常見佛者。約生彼說也。若觀法身者。約今修因也。疏三位者。料揀往生之人。正是說於已生彼者。若觀經中具明九品。天台所判。上三品人始從習種終至解行菩薩。中三品是十信已下。以能持戒孝養等。而求生故。下三品是今時悠悠凡夫。以作眾惡重罪。臨命終時遇善友勸。方願生故。上上品見佛聞法便證無生故。是道種人。上中品位當性種。上下品位當習種。一得道有遲速。二所乘有勝劣。得道遲速者。上上品如前生。已便證無生。上中者。生經七日得不退轉。經一小劫得無生忍。上下者。經三七日。能游十方。過三小劫得百法明門。住歡喜地。乘勝劣者。初金剛臺。次紫金臺。後金蓮華。今疏約三位者。但就九品中前六品說。初位即彼中三品人也。第二位即彼上下品人。第三位即彼上中上上品人也。以是料揀不退義故。故此判也。無退緣者。以彼壽命長遠。又無女人無三塗。無寒暑無飢渴。無冤親無老病。所欲隨心。常與聲聞大菩薩等而為伴侶。常見佛聞法。水鳥樹林皆演苦空無常無我。念佛念法。由是善業則自然增長。塵勞則任運消除。直至菩提更無退轉故。彌陀經雲。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彌陀佛國者。皆得不退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與此穢土修行霄壤有隔。猶如二人共至前所。一則徒步。一則乘載。如是二人難易可見。彼此二境修行等差。亦復如是。然今有人不審利害。於兩土察因緣之勝劣。說空行有數寶受貧。往往窮理以無西。沈空而謗教信鄙俚於後代。非方便於先覺。恃己為是何是之有。謂我情忘。何情之忘。及乎讚喜謗瞋。惑之盛矣。殊不知存我入覺。覺思遠焉。而罔信安養為息肩脫屣之地者。吾為之傷之。弗能已也。佛記等者。楞伽經說。龍樹比丘住初歡喜地。能破有無見。往生安樂國。後二位者。即十信滿足及三賢位人。以觀真如法身勤修習故。願生彼國。即是九品中上三品人也。反知初位信行未滿者。即可對前常見於佛。終無有退之文也。然今論雲。若觀真如法身畢竟得生。斯則觀已方生住正定也。故知不可作生後方觀而解。有智請詳。   勸修利益者。即流通分也。既陳法義廣示修行。圓頓之根必依悟入。今總舉前說。勸令受持聞思修習得利益故。文中具說三慧益相。仍舉不信譭謗之過。今但雲勸修利益者。何也。謂舉深該淺故。不言聞思因勸而修故。自無疑謗。由是但雲勸修利益。結前生後中。論如是等者。指前三分所詮法也。謂一心二門。二覺二不覺。四位二相。三細六粗。五意六染。二礙四熏習。三大二身。二見三心。四方便六度。三心相四信五行等。並已說了。然此等諸法儘是大乘之中差別法義。故雲。如是摩訶衍等。諸佛祕藏者。即大涅槃三德甚深。是佛所證。非因位能窮故名祕。多所含容而無積聚故名藏。此之祕藏具足三法。謂摩訶般若解脫法身。一一皆具常樂我淨。故名為德。雖有三名而無三體。如天面三目不縱橫並別。非一二三而一二三。故名祕藏。然上所說差別法義。以此三法往收罄無不盡。何謂也。如上一心是總舉祕藏體。具足三大義故。二門不離真俗二諦。真中泯相即空是般若。顯實是法身。生滅是俗諦正是解脫。二覺中本覺是法身。始覺是般若。始本不二是解脫。四位中隨一一位。皆有能證智是般若。所證理是法身。離障處即解脫。二相中智淨相是法身般若。不思議業相是解脫。四鏡中如實空鏡是法身。因熏習鏡是般若。後二鏡是解脫。又初是法身。二是般若解脫。後二中三是般若法身。四是解脫。九相中前七屬煩惱。是般若。造業是解脫。受報是法身。五意六染二礙攝入九相。可以意得。四熏習中染熏方離無明。妄心境界起成惑業。流轉生死。如九相所配。淨熏中真如是法身。熏起始覺是般若。離障處即解脫。三大中體是法身。相是般若。用是解脫。二身中真身屬法身般若。應身是解脫。對治邪執能對是般若。二見無處即解脫。正理顯處即法身。三心中直心即法身。深心即般若。大悲心即解脫。六度中度度皆具三種。如雲以知。是般若。法性是法身。本無慳貪是解脫。三心相中真心即般若法身。方便及業識心即解脫。四信中信真如即法身。信佛即般若。信法與僧即解脫。五行中前四即解脫。止即法身。觀即般若。或一一行皆具三種。以此三法。統收一切靡不皆盡。此三不離前之一心。斯則十方三世一切佛法。皆此論攝故。名祕藏。我已總說也。   舉益。論如來甚深境界者。一心二門三大也。一心則法甚深。三大則義甚深。二門則理事甚深。皆是如來所證之境故。正信者。以此為實不信諸法故。既生正信。故離誹謗。離誹謗。故入大乘道。道即因義。能通佛果故。持此論者。教是大乘之門。欲入大乘故。須持教或讀或誦。總名為持。視聽所知悉名聞慧。疏思慧者。思惟其義。修慧者。如說修行。論究竟等者。始因聞思終得佛果故。又一得永得。故雲究竟。佛果圓通名之為道。   聞益中。論若人等者。有二意。一者但能如此不怯。他時必得如來授記。如寶藏佛說釋迦後時必得然燈如來授記。二者景行若斯義。合得記。如圓覺經清淨慧章末雲。若人聞此法門不生驚畏。是則名為淨覺隨順。汝等當知。如是眾生已曾供養百千萬億恆河沙諸佛。植眾德本。佛說是人名為成就一切種智。義同此也。又如法華說。如來滅後。若有人聞妙法華經。乃至一句一偈一念隨喜者。我亦與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思益中。論假使者。實無此人假設而立。故三千大千世界者。俱捨雲。四大洲。日月。蘇迷盧。欲天。梵世。各一千名一小千界。此小千千倍說名一中千。此千倍大千。皆同一成壞。配亦可知。十善者。化人令行十善果招天上。雖即數多不離三界。不成無漏。若思此法是佛之因。究竟令得無上佛道。時雖不多功不可喻。豈將世善而可並耶。   德多中。論受持者。領受法義。任持在心。食頃之際散心思惟。功不可喻。況一日一夜定心觀察。時長行勝。所獲功德誠如此言。不可思說也。   校量中。論假令等者。此中校勝文雖不多。義則甚廣。以能歎之人是無上大覺。具一切智有無礙辯。凡所歎說無不究竟。今則不獨一佛所歎。仍舉十方一切諸佛。是人勝而復多也。又非於少時間。仍各於無量無數劫中。是稱歎時長也。非謂多佛於長時中。歎其功德令得邊際。而又復言亦不能盡。是知義豐文約之教。比餘處校勝之文。實為盡矣。   所以中。論何以故者。果人無量劫數無邊。於爾所時。經爾所佛歎所不及。有何所以耶。謂法性下釋也。謂性無邊故。功德如性亦復無邊。以修習斯論者。即是深入法性之所獲故。   謗毀中。疏罪重者。受持既若福多譭謗。合招罪重。準大般若經說。謗法眾生入阿鼻地獄。經無量劫。遇此境壞。則寄餘界地獄。如是展轉遍歷十方。還至本處罪由未盡。今言無量大苦。是此類也亦如法華經說。謗經之人其人命終入阿鼻獄具足一劫。劫盡更生。如是展轉至無數劫。從地獄出。當墮畜生等。止謗者。亦是勸信獲罪若是。宜可止之。故勝鬘說。若自有智則自體會。若不解處則仰推如來。非我境界。苟能如此。則何患殃及於後世耶。論以深下或問曰。以何義故。不信譭謗者獲罪如斯。故此釋之。亦如法華雲。斷佛種故受斯罪報。以一下又難曰。但謗此論。如何乃言斷三寶種成自他之害耶。故此釋之。疏果人得涅槃等者。此但約人互顯影略而言。據理則一得俱得故。非別證。如般若心經說。菩提薩埵依般若得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得菩提。此亦如是法寶等者。以論中如來是佛寶菩薩是僧寶。若不信此法。則無菩薩修行。即僧寶斷絕。若無修行。則不證菩提涅槃。是法寶斷絕。若不證果即無如來。是佛寶斷絕。三寶斷絕皆由不信譭謗。是故獲罪經無量劫受大苦也。將知大罪莫大於謗法耳。   結勸中。論過去即釋迦之流。現在即馬鳴之類。未來即今之行者。楞嚴文殊歎觀音圓通雲。過去諸如來斯門已成就。現在諸菩薩今各入圓通。未來修學人當依如是法。我亦從中證。非唯觀世音無異路者。經雲。此是微塵佛一路涅槃門。又雲。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莊嚴路。   總結中。論諸佛等者。諸佛謂能證能說之人。甚深下即所證所說之法。此中深廣等是總指三大。深約豎論。大約橫說。二皆絕待故加甚廣之言。謂深中之深非對淺之深。故雲甚深。大中之大非對小之大。故雲廣大。或可深廣大三字。別對體相用之三義。深是體大。謂實相真法非因位能窮。唯佛究盡。故大論雲。智度大海唯佛窮底。又法華雲。深固幽遠無人能到。此則約過去無始未來無終。不生不滅故雲深也。廣是用大。謂過河沙之妙用。潛興密應無有休息。無有窮盡。此無盡之用一一同於覺性。無有邊涯。無有分限。故楞嚴雲。我以不生不滅合如來藏。而如來藏本妙圓心。周遍法界。是故於中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小中現大大中現小。不動道場。遍能含受十方國土。坐微塵娷鄐j法輪等。故雲廣也。大是相大。相謂義相。即前所辨大智慧光明義。遍照法界義等。過於河沙無漏性德與真如體。不離不斷不異不思議。非深非廣能深能廣。故受大名。所言甚者。通貫三字。謂甚深甚廣甚大。俱絕待故。此之三法遍能含攝一切佛法。亦攝一切眾生法。含攝雖多俱不離一心。一心者。是諸佛所證之極致。是諸佛所說之根本。故前論雲。謂欲解釋如來根本之義。令諸眾生正解不謬故。今論主以少言句。隨順此法略而說之。言雖約略理無不備。故雲總持說也。故前文雲。如是此論為欲總攝如來廣大深法無邊義。故應說此論。論如法性者。法性遍滿圓無際故。造論功德如性廣大。亦無有際。法性甚深無窮盡故。造論功德如性甚深。亦無有盡。法性無漏離諸染故。造論功德如性無漏。非垢非染。法性無為離施作故。造論功德如性無作。非有為相不可破壞。盡於未來。如是功德無量無盡無漏無為。欲何所利。由是論雲。普利一切眾生界。然利眾生不出二種。一令離苦。謂離分段變易二生死故。二令得樂。謂得菩提涅槃二無上樂。以眾生有三乘五性四生九類差別不同。故雲一切。今迴如性功德。普霑利之。令彼隨自根性鹹得其益。終至究竟無上覺道耳。   起信論疏筆削記卷第二十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44 冊 No. 1849 大乘起信論內義略探記   No. 1849 [cf. No. 1666]   大乘起信論內義略探記   太賢作   今釋此論。粗開二門。一述論大意。二探論中義。   初大意者。夫以真源寂寥。匪識所測。法性虛凝。罔言修詮。但以大悲無息。教網亙苦海。而濟人天之魚。慧日無私。瑞光照暗夜。以驚長睡之夢矣。如來滅後。有菩薩之。厥號馬鳴。道超三賢。位階十聖。明慧內融。慈悲外被。精窮奧旨。審察物機。巧知性慾。造論當時。其為論也。理苞群典。義括眾詮。文藻煥然。宗途易了。假使十方諸佛長時廣歎。食頃正思之福。亦不能盡。正道以之而隆。邪道因此而替。佛日再輝。法轉更復。故摩耶經雲。如來滅後六百歲已。九十六種諸外道等競興。欲毀佛法。有比丘名曰馬鳴菩薩。說法要。降伏一切諸外道輩等也。   第二探義中有三門。先明藏部攝。次釋題目。後示其旨。   初者有二。有三。三藏者。一素怛攬藏。此雲契經。二毘奈耶藏。此雲調伏。三阿毘達摩藏。此雲對法。此經律論三以為能詮。彼定戒慧三以為所詮。如次配之。二藏者。一聲聞藏。二菩薩藏。十二部者。契經。應頌。記別。諷誦。自說。緣起。譬喻。本事。本生。方廣。希法。論義。今此論是二藏之中菩薩藏攝。三藏之中對法藏攝。十二部中論議經攝也。   次釋題目者。大者。當體為目。包含為義。乘者。約喻為稱。運載為功。法喻合舉。故名大乘。大乘即是所信之境。體能為義。起信即是能信之心。澄淨為性。心境合目。故雲大乘起信也。論者。是集義論也。謂賓主往復。折徵奧義。論量正理。故名為論。又大者。約義有三。一體大。謂遍於一切凡夫小乘菩薩諸佛及一切器世間等。無增減故。二相大。謂此體大具足無量性功德故。如水八德不異於水。三用大。謂報化二用。初能成於世間因緣。後能成出世間因果。盡未來際。不斷化用也。乘者約用。即是佛性。三位成運。自性住佛性為所乘。引出佛性為能乘。至得果佛乘至處。三義體用唯一心轉。又瑜伽顯揚雜集莊嚴及十二門論等。各釋七種大性。又餘處有十大義。因繁不述。起者發起。自有本覺內熏為因。善友聞熏。用大為緣。於此勝境。發淨信心。如水精珠。唯識攝論各說三種信心。又此論下說四種信心。唯識論雲。一信實有。謂於諸法實事理中。深信忍故。二信有德。謂於三寶真性德中。深信樂故。三信有能。謂於一切世善深信有力能得能成。起希望故。何故明信不言餘行者。信是行本。故下雲。自信己性。知心妄動。修遠離法。又華嚴賢首品雲。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法。斷除疑網出愛流。開示涅槃無上道等。三百餘頌歎信心德。又淨行品。以百四十頌。明信心德。此中起信約信成就處說。謂入住不退。令前信心成根不失故也。   第三示其旨者。於中略有八義。一歸敬三寶義。二和合識義。三四相義。四本覺義。五無明義。六生滅因緣義。亦名五意。七六染義。八佛身義也。   歸敬三寶義。此論三分。謂序正流通。釋有三門。一約論主。二約論法。三約益生。初中三。一論首三頌歸敬請加。即是論主起行所依。二論曰下為物宣說正義。論主法施之行。三末後一頌結說迴向。即隨行所起大願。是故三分俱成論主照顯佛日法施群生之行願。餘二如疏也。三頌分二。初二行頌明歸敬三寶。後一行頌申敬意。前中亦二。初歸敬者。顯能歸誠至。二盡十方下明所敬深廣。前中三義。一歸者。是趣向義。命者。己身性命。生靈所重。莫此為先。今此論主得不壞信。盡自重命。歸向三寶。請加製述故。二歸者。敬順義。命者。諸佛教命。此明論主敬奉如來教命傳法利生。三歸者。還源義。謂眾生六根。從一心起。而背自源。馳散六塵。今舉命根。總攝六情。歸一心源。故雲歸命。盡十方者。二意。一非直歸一方三寶。亦乃盡十方齊敬。二十方內非歸一二剎。亦乃一一方所各無盡剎一切三寶。此二行頌。略有三釋。一雲。初一句總。次三句明佛寶。次三句明法寶。後一句明僧寶。一雲。初一行佛。次二句法。後二句僧。一雲。初六句是佛。次一是法。後一是僧。今約釋明佛寶中四義。一約三業。謂遍知意業。無礙身業。悲救語業。此三業勝。如次配三句也。二約二利。謂初二句明自利德。謂內有遍知之智。外有無礙之色。救世等句顯利他德。如大長者入於火宅救燒焚苦也。三約三德。謂大定大智大悲也。者謂結德屬人。具上諸德者。此即佛也。四明文。此明報化二身。法身入法寶故。遍知有二。一具智。遍知心真如門恆沙功德等。二俗智。遍知心生滅門緣起差別等。理量齊鑒。無倒遍知。第二法寶中有四。謂教理行果。三句分二。初一句表。後二句釋。初中體即體大。相即相大。以用大中辨報化身。是故體相二大是法身攝。以彼用大依體相起會歸本故。雲彼身之體相也。下二句中。法性等者釋體大。無量等者釋相大(云云)。第三僧寶中。僧通凡聖。寶唯聖位。聖通大小。菩薩為勝。是故此中唯歸地上大菩薩僧。證理起行。名如實修。如實修行者。是正體智也。等者。是後得智也。並如下文及法集經寶性論說也。   第二申敬意中三意。一為益眾生。二為佛種不斷。三為法久住。四句分三。一所為人者。正是不定聚人。兼是邪定正定二人。又六位皆是所為。即當初句也。二所成益有二。先離過益。後成行益。即當次二句也初中疑故迷真失樂。執故起妄種苦也。地論菩薩三種觀於眾生。起大慈悲。一離第一義樂。二具足諸苦。三於彼二顛倒。解雲。真樂本有。失而不知。妄苦本空。得而不覺。於彼得失。都無覺知。故菩薩今生悲造論。即下立義分顯示正義中。除疑悟真。治執離苦故。因緣分雲。遠離癡慢。出邪網故等。故雲除疑捨邪執。此二成行者。既於真不疑。於邪不執。未知於何乘起行。謂於大乘以是究竟根本法故。未知於是大乘起何等行。謂起信心行。以信是眾行之本故。故起大乘正信。即下發趣道相。及修行信心分。成此行也。三成益意者。謂令眾生離過滿信成行成果。故雲佛種不斷。故華嚴雲。下佛種子於眾生田。生正覺牙。是故能令佛寶不斷等。復次三寶種不斷廣說。即當勸修利益分。又有釋雲。造論大意不出二種。上半明為下化眾生。下半顯為上弘佛道。所以眾生長沒生死之海。不趣涅槃之岸者。只由疑惑邪執。其疑二種。一疑法障發心。二疑門障修行。初者大乘法體為多為一。如其是一。即無異法。無異法故無諸眾生。菩薩為誰發弘誓願。若其多法。即非一體。非一體故物我各別。何起同體大悲。由此不得發心也。疑門者。如來所立教門眾多。若依何門。初發修行。若並可依。不可頓入。若依一二。何去何就。由此不得起行。今遣此二疑。故立一心法。開二種門。立一心者。遣彼初疑。明大乘法唯有一心。一心之外更無別法。但有無明。迷自一心。起諸波浪。流轉六道。雖起六道之浪。不出一心之海。由一心作六道。發弘誓願。六道不出一心故。能起同體大悲。故得發心也。開二門者。遣第二疑。教門雖多。初入修行唯有二門。依真如門以修止行。依生滅門而起觀行。止觀雙運。萬行斯備。入此二門。諸門皆達。故能起行。捨邪執者。人執法執也。上弘佛道者。除二邊疑。起決定信。信解大乘。唯是一心。故雲大乘正信也。捨二執分別。得無分別智。生如來家。定紹佛位。故雲佛種不斷。如智論雲。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慧能度。故舉信智。明弘佛道也。   和合識義。略有二門。先釋五分八因。後明其旨。初中亦二。初釋五分。後釋八因。前中有法者。總舉法義。一心二門三大之法。即是法體也。能起大乘信根者。辨法功能。謂約真如門。信理決定。約生滅門。業用不已。約義大中。信三寶不壞也。信根者。入住成根。根二。一能持義。即自分不失。二生後義。即勝進上求也。一言不自起。制必有由。名因緣分。二由致既興。略表綱要。令物生信。名立義分。三宗要既略。廣釋生解。名解釋分。釋已生解。依解起行。有解無行。是非所應。故有修行信心分。雖示行儀。鈍根懈慢。舉益勸修。故有勸修行利益分也。   後釋八因緣中。初一是總。後七是別。總意明令有情離三苦二死得菩提涅槃。故能造論也。別中初者。與立義分及解釋分中顯示正義及對治邪執作因緣。若位配者。三賢位也。生滅門中。本覺名如。始覺名來。始本無二。名曰如來。即顯所證名如。能證名來。故諸眾生未得正體智。是如無來也。第二者與發趣道相作因。此當十信終心。第三者與修行信心中四種信心及四修行文作因。此當十信住心。餘四當十信初心。四中為下中上。後一策修。三中上品生淨土。滿信心故也。   立義分中。法者。大乘法體。位通染淨也。義者。大乘名義。此心具三大義。故名大也。有二。運轉名乘。即因乘果乘也。眾生心者。出其法體。所謂一如來藏心。含和合不和合二識。並在眾生位。若在佛地。無和合義。以始同本唯真如故。今約隨流眾生中。具此二識也。攝一切世出世法者。若隨染成不覺。即攝世間法也。不變本覺及變染始覺攝出世法。又顯大乘異小乘。良由此心通攝諸法。諸法自體唯是一心。不同小乘諸法各體。此約生滅門辨。若約真如門。即融攝染淨不分。故通攝也。   解釋分中三門。一顯示正義門。謂正釋所立大乘法義。二對治邪執門。謂既明正理滅除情或三分別發趣道相門。謂遣人法耶執。乃明趣正階降也。   第二明和合意者。一如來藏心含二義。一不變自性絕相義。即真如門。謂非染淨。不生滅。不動轉。平等一味。眾生即涅槃。更不待滅。凡夫彌勒同一際故。二不守自性隨緣義。即生滅門。謂隨熏動成染淨。而性恆不動。由不動故。能成染淨。是故不動亦在動門也。識二義中。本覺是與生滅自體。故經雲。如來藏者。是善不善因。受苦樂。與因俱。若生若滅等。勝髮雲。不染而染。染而不染。難可了知等。是義。此二門舉體通融而不分。體相無二。名曰一心有二門。如楞伽集一切佛法品雲。寂滅者名為一心。一心者名如來藏。此三真如門。即釋經本寂滅者名為一心。一心生滅門。即釋一心者名如來藏。又此心體有本覺。而隨無明。動作生滅。故此門中。如來之性隱而不顯。名如來藏。如下文雲。心生滅者。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不生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為阿梨耶識。此識有二種義。一者覺義。二者不覺義。當知非但取生滅心為生滅門。亦通取生滅自體及相。皆在生滅門。因義也。所謂一心者。染淨諸法。其性無二。真妄二門。不得有異。故名為一。此無二處。與一切法而作中實。不同虛空。性自神解。故名為心。既其無二。何處有一。一無所有。就誰曰心。如是道理。離言絕慮。又名自內聖智證法。謂若欲證見此一心者。要須摧破所有諸法。遠離一切外塵分別。即能作意。自能通達。由是聖智永離能所。方得證會一心法門。故名自聖智證法。又此心名阿梨耶。謂諸眾生取為內我。所以然者。此心之體。神解為性。微細總緣。似一似常。故諸愚者。以似為真。取為內我。我見所攝。是正以所攝為藏。是故二種我見永不起位。即不成就阿賴耶名。無能攝故亦無所攝。又此識名如來藏。謂一心隨無明風流轉。今順如理。還歸心源。乘如而來。故號如來也。藏者是隱義。如來法身隱顯無二。然眾生無明所覆而無二。如來隱而未顯。名如來藏。如夫人經。隱時名如來藏。顯時名法身也。又能攝義。謂一心諸佛所歸。故能攝藏一切如來也。所攝義者。謂如來至公。攝諸眾生以為自體。如來所攝。是故能攝所攝無異。如經雲。法身即眾生。眾生即法身。法身與眾生。名異義一也。真如門中。一絕言真如。謂文中離言說相等六句。二依言真如。謂不空空二真如也。空真如者。謂滅無一切煩惱之義。及破數論等四宗外道執等也。又破滅者。計故也。不空真如者。滿足常等四德之義。論雲。常恆不變。淨法滿足。故名不空。又此門中說理。雖真如亦不可說。而亦非無。有佛無佛。性相常住。無有變異。不可破壞等。又假立真如實際等名如大品等經所說。又說不動真際建立諸法。不壞假名而說實相等也。生滅門內。理雖離相。不守常性。隨緣流轉。雖隨緣所染。而自性清淨。又假立佛性本覺等名如涅槃華嚴等經所說。又說自性清淨心。因無明風動。不染而染。染而不染等也。今論所述。楞伽經等。通以二門為其宗體也。為滅門內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者。夫人經雲。依如來藏故有生死。依如來藏故有涅槃等也。如不動之水為風所吹而作動水。動靜雖殊。水體是一。亦得依靜水有動水。當知此中道理亦爾。自性清淨心。名如來藏。因無明風。動作生滅。能依所依俱入此門。故不生不滅者。是如來藏。生滅者。是七轉識。此二和合名阿梨耶。生滅之心。生滅無二相故。心之生滅。因無明成。生滅之心。從本覺起。而無二體。不相離。故雲和合。如下雲。如大海水因風波動。水相不相捨離。此水之動是風相。動之濕是水相。以水舉體動故。水不離風也。無動而非濕故。動不離水。心亦如是。不生滅心。舉體動故。心不離生滅。生滅無非真故。生滅不離心相。故雲和合。此正不生滅心與生滅合。以是隨緣門故。非生滅與不生滅合。以不同本真如門故。論雲。唯真不生。單妄不成。真妄和合。方有所為也。非一非異者。若不生滅與生滅。此二若一者。生滅識相滅盡時。真心可滅。即隨斷。若異者。無明風熏動時。靜心體可不隨緣。即隨通。離此二邊。故雲非一異。又若一。即無和合。若異亦無和合。非一異。故得和合。又真妄和合四句。一如來藏。唯不生滅。如水濕性。二轉識。唯生滅。如水波浪。三梨耶識。亦生滅亦不生滅。如海含動靜。四無明倒執。非生滅非不生滅。如起浪猛風非水非浪。此四義中。隨舉一義。攝緣起義。理無二相。且約濕性不生義邊。動靜不一。故說水無浪中。豈浪離水外別體。此生滅與不生滅不二之心。名阿梨耶識。又阿梨耶及阿賴耶。並梵言訛也梁朝真諦三藏。訓名翻無沒。今玄奘三藏約義翻為藏。是攝藏義。無沒是不失義。義一名異。所攝名藏。又能攝為名。謂能藏自體於諸法中。又能藏諸法於自體內。故論雲。能藏所藏。我愛執藏。之此謂也。此即依義立名也。   釋心生滅中。此識有二種義等者。此義稍難。今總括上下文。略敘其意。謂真如二義。一不變義。二隨緣義。無明二義。一無體即空義。二有用成事義。此真妄中。各由初義。成真如門。各由後義。成生滅門。此隨緣真如。及成事無明。亦各二義。一違自順他義。二違他順自義。無明中初違自順他亦二。一能返對詮示性功德。二能知名義成淨用。違他順自亦二。一覆真理義。二成妄心義。真如中違他順自亦二義。一翻對妄染顯自德義。二內熏無明起淨用。違自順他亦有二義。一隱自真體義。二顯現妄法義。此上真妄各四義中。由無明中返對詮示義。及真中翻妄顯德義。從此義得有本覺。又由無明能知名義。及真中內熏義。得有始覺。又由無明中覆真義。及真中隱體義。得有根本不覺。又由無明中成妄義。及真中現妄義。得有枝末不覺。此門中真妄各開四。廣即八門。若約兩和合成緣起。即有四門。謂二覺二不覺。若本末不相離。唯有二門。謂覺與不覺。若鎔融總攝唯有一門。謂一心生滅門。又若約識分相門。本覺本不覺在本識中。餘在生起識中。若約本末不二門。並在一本覺識中。故雲此識有二義也。別釋中。本覺者。調此心性離不覺相。是覺照性。如論雲。大智慧光明義等。始覺者。即此心體隨無明緣。動作妄念。而本覺熏力故。稍有覺用。乃至究竟還向本覺也。根本無明者。梨耶識內根本無明。不了真如一味。論雲。依阿梨耶識。說有無明。不覺而起故。枝末無明者。無明所起一切染法。即無明為因三細生。此本識。攝境界為緣六粗生。此意識。攝論雲。一切染法皆是不覺相。此中大意。欲明本覺成不覺。不覺成始覺。始覺同本覺。同本覺故即無不覺。無不覺故即無始覺。無始覺故即無本覺。無本覺故平等平等。離言絕慮。是故佛果圓融。蕭焉無奇。尚無始本之殊。何有三身之異。唯隨物心現。故說報化用也問。何故真如門雲即示。生滅門雲能示。答。真如門是不起門。與所顯體無異。詮旨不別。故雲即示。是是不起。故唯示體。生滅是起動門。染淨既異。詮旨又分。能所不同。故不雲即也。問。何故真如門直雲體。生滅門雲自體等。答。所示三大義。還在能示生滅中顯。故雲自也。問。是不起故但示體者。起動門唯示用。答。不起必不由起立。不起故唯示體也。起必由不起。起含不起。故起中具三大也。問。二門既起相攝者。何故。真如門唯示體。生滅門具示三大。答。真如是泯相顯實門。不壞相而即泯。故得攝生滅。泯相而不存。故但示體。生滅是攬理成事。不壞理而成事。故得攝真如。成事而理不失。故示三大也。問。既泯相不存。故示體者。亦可攬理。理不存故。但示相用。答。不例。凡生滅起。必賴真攬理。理不失。真未必由生滅。故泯相不存。泯相不存故示體。理不失故示三大。是攝義是齊。示義是別也。問。二門所攝事。別不也。答。真如門事。是分別性。以說諸法不生不滅本來寂靜。但依妄念而有差別故。生滅門事是依他性。以說諸法因緣和合有業果故。問。既動靜不一者可如來藏。七識中何不在梨耶中。答。動靜無二。是梨耶識。今既動靜分。而梨耶無別體。故雲不在中。問。梨耶通動靜者。不應唯生滅門。答。起靜成動。無別動體。隨動在滅門。直非梨耶不具動靜在生滅門中。亦乃如來藏不動。亦在此門。問。一識二義。與一心二門何別。答。一心含二義。所謂不變義。及隨緣義。今此唯約一隨緣門染淨理事無二之相。明此識故。心義是寬。該於二門。識義是局。唯在一門也。四相義。有二門。一流轉門。二還源門。約初亦二。初述大意。後方別說。初大意者。今此四相。唯約真心隨熏粗細差別。寄說四相。非約一剎那心。若約一剎那心辨者。如下文中明地上菩薩業識之心微細起滅。此中異滅相等。豈凡小能知。又事識中。粗相生住。地上菩薩豈不能知。是故十地已還具有微細四相。於中滅相豈信能知。故意稍異也。於中二。先總後別。總者。原夫心性離念。無生無滅。而有無明。迷自心體。違寂靜性。鼓動起念。有生滅四相。故由無明風力。能念心體生住異滅。從細至粗。經雲。佛性隨流成種種味等。又雲。即此法身為諸煩惱之所漂動。往來生死。名為眾生。此論雲。自性清淨心。因無明風動等。今約此義。以明四相。既鼓靜心令動。遂有微著不同先後際異。約彼先際最微名生相。乃至後際最粗名滅相。故佛性論雲。一切有為法約前際。與生相相應。約後際與滅相相應。約中際與住異相相應也。別明者。對彼下文約位別分。其生相有一。住四。異二。滅一。生相一者。是業相。謂由無明。不覺心動。雖有起滅。見相未分。以無明力。轉彼淨心。至此最微。名生相。甚深微細。唯佛所知。論雲。無明所起識者。乃至唯佛能知。即三細中初一。六染中初一。五意中第一。此等並同。此生相攝也。住相四者。一轉相。謂無明力不覺前動即無動。故轉成能見。二現相。謂由無明依前能見不了無相。遂令境界妄現。此二及業相並在梨耶位。屬不相應心。三智相。謂由無明迷前自心所現之境。妄起分別染淨之相。四相續相。謂無明不了前所分別空無所有。更復起念相應不斷。此二在分別事識細分之位。屬相應心。無明與前生相和合。轉彼淨心。乃至此位行相猶細。法執堅住。名為住相。即三細中後二。及六粗中初二。並五意中後四。及六染中中四。此等並同。此住相攝。異相二者。一執取相。二計名字相。謂此無明迷前染淨違順之法。更起貪瞋等人我見。而執相計名。取著轉深。此在事識粗分之位。無明與住相和合。轉彼淨心。令至此位。行相稍粗。散動身口。今諸業名為異相。即六粗中中二。及六染中初一。並五意中後意識。此等並同。是此異相也。滅相一者。是起業相。謂此無明不了善惡二業定招苦樂二報故。廣對諸緣。造集諸業。依業受果。滅前異心。令墮諸趣。以無明力。轉彼淨心。至此後際。行相最粗。至此為周盡極。故名滅相。即六粗中第五相是也。果報不可斷。故不論第六相。是故三界四相唯一夢心。皆因根本無明之力。故經雲。無明住地其力最大。能遍興造一切趣生。論雲。當知無明能生一切染法也。又有釋雲。問此中四相為異同時。為是前後。若同時者。何故論說覺四位時差別。若前後者。何亦四相俱時而有。答。薩婆多宗雲。四相之此同時。四用前後。故覺時差別。體同時故。名俱時有也。成實宗雲。四相前後。然以本覺望四相即無前後。故雲同時而有也。大乘祕密教雲。覺四相時。前後淺深。所覺四相。俱時而有也。生三。住四。異六。滅七生相三者。一業相。謂由無明。不覺念動。雖有起滅。相見未分。如未來生相將至正用之時。二轉相。謂依動念。轉成能見。如未來生相至正用之時。三現相。謂依能見相。境界已現。如未來生相至現在時。無明與此三。相應熏動。心體與相和合。心隨動轉。乃至現相。如小乘未來心隨其生相漸至現在。大乘如來藏心隨生至現。義亦如是。此三皆是梨耶位所有差別。是名甚深三種生相。住四者。由無明。與生和合。迷所生心我我所。故能生起四種住相。謂我癡我見我愛我慢。此四依生相起。能相生心念令至住位因而住。故名住相。此四在第七識。異相六者。無明與彼住相和合。不覺所計我我所空。由此能起六種異相。謂貪瞋癡慢疑見。如新論雲。菩薩自性唯有六種也。無明與此六種和合。能相住心令至異位。外向攀緣。故名異相。此六在生起識也。滅相七者。無明與此異相和合。不覺外塵違順性離。由此發起七種滅相。謂身口七支惡業。此等七支能滅異心。令入惡趣。故名滅相。如小乘宗滅相。滅現在心令入過去。大乘滅相義亦如是。是故當知。四相生起。一心流轉。一切皆由根本無明。雖從微至著辨四相階降。而其始終竟無前後。然此四為一念為粗細。鎔融唯一心。故說同時而有皆無自立也。未窮原者。隨行淺深。覺有前後。達心原者。一念四相俱時而知。如經雲。菩薩知終不知始。唯佛如來始終俱知。始者生相。終者餘三。既因無明之力。起生種種夢念。動其心源。轉至滅相。長睡三界。流轉六趣也。上來四相約流轉義。即隨染本覺。五意三細六粗等。亦入此義攝也。   第二還源門者。約覺四相之夢。相始覺之義。於中先總後別。總者謂是等流轉四相。是因本覺不思議熏力。起求厭心。亦因真如所流聞熏教法。熏於本覺。以體同用融。彼聞熏益解性力。損無明能漸向心原。始息滅相。終息生相。朗然大悟。覺覺心源本無所動。令無始靜平等平等無始覺異。論雲。以始覺者即同本覺。如金光明三身品雲。譬如有人。於睡夢中。見大河水。漂泠其身。運手動足。截流而渡。得至彼岸。由彼身心不懈怠故。從夢覺已。不見有水彼此岸別。非謂無心。生死妄相既滅已。是覺清淨。非謂無覺也。別者此始覺智。隨位四種得名。一雖覺。謂十位中覺滅相夢之智。未入十信以前。不知善惡二業定招善惡二報。今入此位。方始覺了。故名□雖覺。然猶未知滅相是夢。亦未覺菩薩。故名不覺也。二相似覺。謂三賢位中菩薩及二乘人。得入空觀故。能滅分別內外計我我所貪瞋見愛等菩薩。如論雲。捨粗分別執著相也。猶眠住相夢中又未至證位。又二乘未了法空。故雲相似覺也。三隨分覺。謂從初地至九地。覺四種住相之夢。此菩薩雖能知一切法唯是識故不起心外粗執分別。而出觀後。自心所現法上。猶起染淨法執分別。然無分別智得覺住相。返照住相終無所有。故雲覺住無住離分別粗念所等。此四住相初地。七八九地各離一相。猶眠生相夢。覺道未滿。故雲隨分覺。四究竟覺。覺金剛喻定。此位有二剎那。故對法論雲。究竟道謂金剛喻定。此有二種。謂方便道攝。及無間道攝。令此位中動念都盡。唯一心在。故雲心無初相也。業識動唸唸中最細。名微細念。即生相也。真性即顯。故雲見心性也。前諸位中。覺未至原。猶夢生相。動彼淨心。成業識等。起滅不住。今此生相夢盡。無明風止。性海浪歇。湛然常住。故雲得見心性心即常住也。前未至心原。夢念未盡。求滅此動。望到彼岸。今既夢念都盡。覺了心原。本不流轉。念無始靜。常自一心。平等平等。始不異本。故雲究竟覺。若通說者。如金光明經雲。依諸伏道。起事心滅。依法斷道。根本心滅。依勝拔道。根本心盡。此言諸伏道。謂之賢位。起事心滅者。即此論中。捨粗分別等。即異相滅也。法斷道。謂法身位。依根本心滅者。猶此論中。捨分別粗念。即住相滅。勝拔道者。金剛心定。根本心盡者。此論中離微細念。即生相盡也。問。四相何得俱時。既俱時者。何覺前後。答。唯一夢心。四相流轉。處夢之士。謂為前後。各隨智力。淺深分覺。然大覺者。知夢四相唯一淨心。都無前後體性。故雲俱時無自立等。故攝論雲。處夢謂經年。悟乃須臾頃。故時雖無量。攝在一剎那。此中一剎那者即無念。故楞伽雲。一切法不生。我說剎那義。初生即有滅。不為愚者說。解雲。剎那流轉。必無自性。無自性故即是無生若有自性即不流轉。故證無生者。方見剎那。上來約還源門。說始覺義也。   本覺義。此中二種。一隨染本覺。二性淨本覺。初中亦二。一智淨相。謂本覺隨染還淨之相。二不思議業相。謂還淨本覺業用之相。此二若離染緣。即不得成。故雲隨染也。初習淨中有因有果。因者謂真如內薰之力。以為內因及及真如所流聞薰教法以為外緣。此猶地前。依此薰力。修行資糧加行善根。既登十地。行證如理。故雲如實修行也。十地行滿。金剛因極。故雲滿足方便也。果中亦二。謂斷果智果。初者由前方便。能破和合識內生滅之相。顯其不生滅之性也。和合識者。如來然不生滅與生滅七轉識和合。名和合識。即梨耶識。於中根本無明盡。故無所合。即顯法身本覺之義。故雲斷果也。智果者。由此法身顯故。能滅染心中業相等相續之相。時隨染本覺之心。即還心源。成停淨圓智。成應身始覺之義。故雲智果。然不滅相續心體。但滅相續心相。此意為明破和合識內無明相。而能顯本覺之理。滅業相等相續心之相。而成始覺之智也。第二不思議業相。謂由上所說本覺體相所起報化二身用。本常與眾生。作六根境界。故寶性論雲。諸佛如來身。如虛空無相。為諸勝智者。作六根境界。示現微妙色。出於妙音聲。令臭佛戒香。與佛妙法味。便覺三昧觸。令知深妙法。故名妙境界也。知如來正是為勝智者。成六塵境也。別說四句。一橫顯業德。廣多無量。二豎顯業相。深窮未來際。三顯業勝。能無功應機。四顯業勝益。利潤不空。此即報化二身。真如用大。無始無終。相續不斷。故金光明經雲。應身從無始生死相續不斷。一切諸佛不共之法。能攝持故。眾生不盡。用亦不盡。故說常住。寶性論雲。何者成就自身利益。謂得解脫。遠離煩惱障智障。得無障礙清淨身。何者成就化身利益。既得成就自身利己。無始世來。自能依彼二種佛身。示現世間自在力行也。問。既得自利己。方起利他業者。何利他說無始也。答。有二釋。一雲。如來一念遍應三世。所應無始故。能應即無始。猶如一念圓智。遍達無邊三世之境。境無邊故。智亦無邊。無邊之智所現之相。故得無始終。此非心識所測也。二雲。無明盡故。始覺同本。然彼覺無始世來。常起業用。益眾生故。以一切佛無差別故。無新舊故。皆無始覺之異。本平等無始終故。能化眾生。是真如用。故雲不思議業。此用與眾生心。本來不二。但不覺隨流用即不現。妄心厭求用。即心中稱根顯現。而不作意我現差別。故雲自然。   第二性淨本覺。謂是覺體相。今說於中有通有別。通者。此覺性不守自性故。雖隨諸緣成於染淨。而恆不失自性清淨。由不失淨性故。能隨緣成染淨也。譬如明鏡現染淨法。雖現染淨。而恆不失鏡之明淨。由不失鏡明故。能現染淨之相。以染淨知鏡明淨。以鏡相淨知現染淨。雖現淨法。不增鏡明。雖現染法。不污鏡淨。非直不污。亦乃由此反顯鏡之明淨。當知本覺亦爾。非直不動性淨成於染淨。亦乃由成染淨。方現性淨。是故隨染本覺。性淨本覺。全體相收。一性無二也。別解者。以四種鏡。況此本覺。一空鏡。謂離一切外物之體。二不空鏡。謂鏡體元能現萬像。三淨鏡。謂磨治離垢。四受用鏡。置於高臺。須者受用。四中前二自性淨。後二離垢淨。又初二約因隱時說。後二約果顯時說。又前二約空不空。後二體用。又初二體。後二相。故雲覺體相也。為心體只無不覺。故名本覺。為心體有覺照用。故名本覺。若無不覺故名本覺者。亦可無覺照故是不覺。若有覺照名本覺者。未知此覺為斷惑不。若不斷惑。即無覺照用。若斷惑者。即無凡夫。答。非但無暗。亦有明照。有明照故。立有斷惑。此義雲何。若約前眠後覺名覺者。始覺是有。本覺是無。若約本來不眠名覺者。本覺是覺。始覺即非。斷義亦爾。先有後無名斷者。始覺有斷。本覺無斷。本來離惑名斷者。本覺是斷。始覺不斷。若依此義。本來斷故本來無凡。故論雲。一切眾生從本來入涅槃菩提之法也。雖本來無凡。而未始覺。故本來有凡也。問。此本覺若通染淨為因。若但為淨法為因。若但淨法因者。何故經雲如來藏者是善不善因。若通作染淨性者。何故唯說具性德。不說具性染患。答。此理通與染淨作性故。唯說具性德。謂理離淨法。故能隨緣作諸染法。又離染性。故能隨緣作諸淨法也。能作染淨故。通為染淨性。由離染淨性故。唯說具性功德。得離染淨性。乃成諸功德故。取捨染淨性。皆是妄相故也。問。前隨染本覺中。智淨與此法出何別。又前不思議業與此緣薰何別。答。前約隨染故。還淨說為智。即明彼智用。但約始覺說。此約自性。故離障顯法體。即明此法用。但就法體說。是故前雲智。此雲法。前雲業。此雲緣也。   生滅因緣義。亦名五意義。略有四門。一釋名義。二出體相。三廣明旨。四問答釋疑。   初略說者。因緣者梨耶者心體不守自性。是生滅因。外妄境界動起識浪。是生滅緣。又心體是為因。梨耶二義中不覺義是為緣。依是二義。以顯因緣。諸識生滅。相集而生。故名眾生。而無別體。唯依心體。故論雲。依心意意識轉故。此即明心體。是所依意意識。即是能依也。轉者起也。依心者表因。依梨耶者。此即明依心內無明具因緣故。五種意中。初三在本識位。後二在事識細分位。體本識中。若子細論。有四種識。一真識。亦名自相。亦名智相。二業識。亦名業相。亦業相識。三轉識。亦名轉相。亦名轉相識。四現識。亦名現相。亦名現相識。五智識。亦名智相。六相續識。亦名相續相。初真識者。不藉他成。智相者。有覺照性。業識者。從靜起動。轉識者。從內而向外。現識者。從轉現境。智識者。依妄境界分別染淨。相續者。依諸業因。苦果不斷也。此六品表體故。通名為相。各有神解。不同虛空。故通名識。此六義中。初一所依。從五能依。又是以第為能所依。又初一不變義。後五隨緣義。又初二梨耶自體分。次二梨耶見相二分。後二事識細分。見相二分。事識二說。一雲。事識是六識。所以知者。楞伽中舉外境說故也。一雲。是七轉識。第七亦與慧數相應。緣外境故。所以知者。夫人經雲。於此六識及心法智。此七法剎那不住。此言心法智者。即慧數。又金鼓緣中。意根分別一切諸法等。如是心體者。此五用對諸境界。能生意識。此中意識即是第六。唯約生後。義通皆入意識中攝耳。   第二出體者。通以一心為體。若別論者。自相之體。即是本覺。非動轉相。是覺照性。故論雲。覺義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虛空界。無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說名本覺。業識體者。謂本覺心體。因無明風。舉體無動。無動之相。未向外緣。如海微波。從靜無動。而未從此轉移彼處。轉識體者。謂依無明及業識。有能見用。向外而起。而未能現所緣相。如海粗浪依風力及微動。從此鼓彼。轉移而起。此有二義。若約無明所動轉成能見者。在本識中。若約境界所動轉成能見者。在事識中。今此約初也。現識體者。謂由無明及轉識能見故。境界既現。於是能見所見具足。如海粗浪由風力故。萬像之相非一眾多。若通相論者。轉中有業。以是轉相。亦非轉寂故。業內有智。以本覺心舉體而動故。是智亦通轉識。以動轉中解性不壞。是即智識亦名自相。以業等相非心本相。因無明起。可名他相。不自性動。隨他動故。於中解性是心本性。不藉他成。故名自相。如是自相亦通七識。以是心轉作故。亦此七識。即是本識。以不失神解故。又轉現二識唯是業識。此業識者唯智相識。以離本覺。無別體故也。智識體者。是事識內細分。謂不了前現識內所現妄境故。能起染淨微細分別。相續識體。亦是事識內。細謂法執相應。長得相續。此約自體不斷。釋相續義。此識能起發業潤生煩惱。能引持過去無明所發諸行善惡業種。令成堪任成果之有。若無惑潤業。種焦亡故。此即引生令熟。又能起潤生菩薩。令熟業惑報。如是三世因流轉。連持不絕。功由意識也。   第三廣明其義者。初業識。即三細中初一。四相中第一。六染中第六。謂根本無明是無集。業識是無苦。無苦無集一時不離。然此業識雖有生滅。最是微細。能所未分。無明亦爾。故無相論雲。問。此識何相何境。答。相及境不可分別。一體無異。問。若爾雲何知有。答。由事知故有此識。識能生一切煩惱業果報事。如無明常起。此無明可欲分別不。若可分別。非謂無明。若不分別。即可非有。而是有非無。亦由欲嗔等事。知有無明。本識亦爾。阿毘達磨藏經中同此說。是等文正約業識說也。餘識義繁。故且不著。推可知之。   第四問答者。問。何故不說五識。答。此論約一意義說。但意說獨分別六塵。故論雲。種種妄執隨事攀緣。分別六塵。名為意識。亦名分離識者。依於六根。別取六塵。又事識者。能分別去來內外種種事故。問。如是五意。何因方起。答。真妄和合。方二因起。故楞伽雲。大慧不思議薰。及不思議變。是現識因。取種種塵及無始妄想心薰。是分別事識因。解雲。以本末為二因。不思議薰者。無明能薰。真如不可薰受而能熏。故有熏即不盡。不盡之熏。名不思議薰。不思議變者。真如心受無明薰。不可變異而變異。又變即不變。不變名不思議。然此薰變甚深且隱。故所起現識。行相微細。於中亦有轉識業識。舉粗兼細。故但雲現識取種種塵者。即此現識所現種種境界。還動心海。起事識浪。無始妄想薰者。即彼和合心海之中妄念習舉。無始以來熏習不斷。未離念故。此粗及念。薰動心海。種種識生以妄念及粗塵且顯故。其所起事識。行相粗顯。成相相應心欲明現識。依不思議薰得生。依不思議變得住。事識依境界得生。依心海得住。今此論中。但說生緣。不論依住。故細中唯說無明熏。粗中單舉境界緣也。又生得住地。無明為因本識起。以作得住地。無明為因事識起。又十卷經雲。有四種因。眼等得生等也。問。瑜伽等論說阿梨耶是異熟識一向生滅。何故此論乃說此俱含二義。答。各有所述。不相違背。謂此微細心。略有二義。若其為無明所熟義邊。熏靜令動。動靜一體。今此論者。依楞伽經。為治真俗別體之執。說不生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又不分王數差別及與外境相應義。並有覺不覺等也。若論業煩惱所感義邊辨無。令有一向生滅。波雜雜論等依深密經。為除是常是一之見。說此識一向生滅心心數法差別而轉體。然此業煩惱所感。彼無明所動。二意雖異。識體無二也。問。為心體常住又生滅也。為心相生滅也。體相合為一識故。是心體常住也。答。若得意者。二義俱許。若論常住。不隨他成也雲體。若論無常。隨他生滅言相也。言生滅者。非生之生。非滅之滅。唯心之生心之滅。故名生滅。是故得言心體生滅如水動名浪。終不可說是動之動非水之。此中道理亦爾。設心體不動。但無明相動者。即無轉凡成聖之理。以無明相一向滅故。心體本來不作凡故。問。心體生滅者。即真心有盡。以生滅時無常住故。答。雖心體生滅而恆。心體常住。以不一不異故。無二而無一性。動靜非一而無異性。故如水。依相續門。即有流動。依生滅門。恆不動。以不常不斷故。問。此識境。界寬狹雲何。如此論中。但說五塵。楞伽雲。阿梨耶識分別現境。自身資生器世間等。一時而有。非是前後。瑜伽雲。此識由了別二種境故轉。一由了別內執受者。謂了別遍計所執自性妄執習氣。及諸色根根所依處。謂有色界。若無色界。唯有妄執習氣了別。二了別外無分別相器者。謂了別依止緣內執受阿梨耶識故。於一切時無有間斷器世間相。謂如燈炎。生時內執受職。外發光明。如是阿梨耶識。內緣執受。受境外緣。器世界境生起道理。應知亦爾。中邊雲。此識四種境界。謂塵根識及識所攝取既無。能緣本識亦不得生。若依中遍及楞伽。即習氣等非此識境。若依瑜伽。聲塵及七識等。非其所緣。若依此論。根及識等亦非此識所現境界。如是相違。雲何和會。答。此非相違。唯言緣此法。不言餘法。非境界故。問。雖無相違。有不問意。答。不同之意各有道理。如中邊論。欲明現起諸法皆是本識所現。離識之外。更無別法。是故唯說現行也。種子不顯者。與識無異故。如瑜伽等。為顯諸法無有離見自相續故。除心心法故。以外諸相續法。皆此識所了別。諸心心法離塵不立。其義自顯。故不別說。餘顯沒意。准此可知。不可偽執一隅謗通方說也。問。本識自相。若一向染緣所起不。若是染緣所起者。染法盡時。自相可滅。若不隨染滅者。即自然有。又若自相滅者。論同斷見。若不滅者。是同常見。答。一雲。梨耶心體是異熟法。但為業惑之辨生。是故業惑盡時。本識頓盡。然佛果位亦有福慧二行。所感大圓鏡智相應淨識。而於二處。心義是同。以是義故說心至佛果。一雲。心體舉體無明所起。是動靜合起。非言辨無。令有此心。因無明起為業。此動之心。本自為心。名自相義門。不由無明。而此動心亦有自類相生滅故。無自然通。而有不滅義。無明盡時。動相隨滅。心隨始覺。還歸本原也。有評雲。二師所說。皆有道理。皆依聖教。初師得瑜伽意。後師得起信意。不可如言取義。若如初說取義者。是法我執。即墮斷見。若如後師說取義。是人我執。即墮常見。當知二義皆不可說。雖不可說。而亦可說。以雖非然非不然故也。餘問答等及第七緣外境等義。如疏及別記並二障章等說也。   六染義。略有三門。一列名。二明治斷次第。三問答除疑。   初列名者。一執相應染。二不斷相應染。三分別智相應染。四現色不相應染。五能見心不相應染。六根本業不相應染。   第二治斷者。今此六染。相是意識及五種意。但前五意。依因緣生起次第義故。從細至粗說。今欲辨治斷次第故。從粗至細說也。初執相應染者。是六粗中。執取及計名字相。又意識所起見修煩惱。即四住地無明。彼雲計我我所種種妄執。乃至此議依見愛煩惱增長義故。又四相中。粗分別執著相也。但粗心外執。與境相應。污此其淨行。故名為染。若二乘者。至無學位。見修煩惱離故。若菩薩者。三賢位中究竟能離。此菩薩位得入空故。見修粗惑永不現行。然故留之惑猶有。故攝論雲。若不斷上心。則不異凡夫。若不留種子。則不異二乘。又二意留惑。所謂為利自他。此約終教說。若約始教。初地以上方說留惑。今此煩惱非直斷四住人執。亦分斷無明。故論雲。不了一法界義者。從信相應地。觀察覺斷也。今但為顯人我粗執故。不論彼也。又有義雲。此論約現行明治斷。不說種子也。信相應地者。十解以上信成就無退如。仁王經雲。伏忍聖胎三十八。十信十止十堅。心地論及無著論總名信行地也。論雲。信成就發心者。究竟不退也。第二不斷相應染者。五意中相續識。六粗中相續相。但法執相續生不斷。不斷即是相續名也。十解以上修唯識觀。尋慧方便。乃至初地證三無性。遍滿真如。法執分別。不得現行。得法空故。故論雲。修覺方便。漸漸能捨。得淨心地。究竟離故。第三分別智相應染者。五意中智識。六粗中智相。以勝能分別世出世染淨諸法。故名為智。是即法執修惑。七地以還。二智起時。即不現行。出觀緣俗。任運心時。亦得現行。然地分地分際。故雲漸。八地以已無出觀外緣境故。七地永滅故。論雲。依具戒地漸離。乃至無相方便地究竟離故。一地三聚戒具。故雲具戒。六地有相觀多。無相觀少。七地有相觀少。無相觀多。八地以去一向無相無功用故。此三種染行相猶粗。故雲相應。第四現色不相應染者。五意中現識。三細中境界相如明鏡現色像等。此根本無明。動令現境。論雲。依心自在地能離故。謂八地於三世間而得自在。色性隨心。生有障礙。以色不自在位。現識。不已。故此位中遣彼相。第五能見心不相應染者。五意中轉識。三細中能見相。又上雲。依於動心。成能見相。謂根本無明動令能見也。論雲。依心自在地能離故。第九地中善知眾生心行十種稠林。此於他得自在。又自得四無礙知有礙能緣永不得起。故雲心自在。具如華嚴經。第六根本業不相應染者。五意中業識。三細中業相。以無明力不覺心動故。論雲。依煩惱盡。得入如來地能離故。謂十地終心。金剛喻定。無垢地中。微細習氣。心念都盡故。上雲。得見心性。心則常住也。就實論之。八地中有微細現識現起。但此地中已得淨土。粗色不現。又九地中亦有微細能見。但於自他得自在故。見相轉細。故說離也。所以者。下雲依於業識。乃至菩薩究竟地所見者。名為報身。若離業識。則無見相。故知業識未盡之時。能見之相亦不相離也。此三種染及無明。是不相應之義也。   第三問答除疑者。此六種染。以何為因方起。答。初三種染。無明為因。境界為緣方起。後三種隨染。本覺為因。根本無明為緣方起。謂無明住地能染真如。成染心故。即上雲。破和合識者。滅無明故。滅相續者。斷染心故。今無明與染心。起雖前後。而斷滅並一時也。問。此六染中。幾是相應。幾不相應。答。初三是相應。後三及無明是不相應。何者。初三是依境起故。且粗顯故。心王心所皆相應。即下雲。境界滅故。相應心滅者。此義後三及無明依心體起。且極細之故。無王數別。故雲不相應。即下雲無明滅故不相應滅者。此意也。又依三等義。得相應名。一體等義。謂諸煩惱數各有一體無二故。二能知等義。三所知等義。具此三義。故雲相應。故論雲。相應義者。心念法異。依染淨差別而知相緣相同故。問。瑜伽說。諸心心法同一所緣。不同一行相一時俱有一一而轉。何故此中說知相同。答。二義俱有。不相違。何者。如我見是見性行。我愛是愛性行。如是差別。名不同行。而見愛等皆作我解。約此義邊。名知同也。又離心以外。無別煩惱。亦無能知所知。故雲相應。論雲。不相義。謂即心不覺。常無別異。不同知相緣相。此文意雲。此三種染。依無明起。不異無明。又此即於心之不覺故。真妄不相離。極微細故。雲不相應。於中不分王數。及無與外境相應之義。而有覺不覺義等也。問。多爾。何故瑜伽雲。阿賴耶識五數相應。答。今此論約煩惱別。名為相應。能見心染。無煩惱數。名不相應。雖微細遍行五數心與法通達。無相而取相故。是通法執。而無計慧數之見。是故無別法執也。問。以何得知阿賴耶識是法執也。答。深密經雲。八地以上一切煩惱皆不現行。唯有所知障為依止故。而此位中。餘七識惑皆不現行。唯有阿賴耶識現行。故知此識是所知障。若論種子。煩惱障種猶□未盡。故知彼說正約現行所知障也。問。此能依染心。彼所依無明。是等二法配二障不也。答。六種染心是煩惱障。根本無明是所知障。問。此意未審。願更明其旨。答。且有二義。一二乘通障十使煩惱。能使流轉障涅槃果。名煩惱障也。煩惱別障法執等惑。迷所知境。障菩提果。名所知障也。二一切動念取相等心。違如理知寂靜之性。名煩惱礙。根本無明。昏迷不覺。違如量智覺察之用。名為智礙。今此論中約後義故。說六種染心。名煩惱礙。無明住地名為智礙。又以相配之。無明應障理智。染心障於量智也。論雲染心義者。名煩惱礙。能障真如根本智故。無明義者。為智礙。能障世間自然業智故。此中真如根本智者。照寂妙慧。如理之智。即上雲智淨相也。染心喧動。違此寂靜。故名染心為煩惱礙。煩動惱動故。今此依本末相依義。以所起染心為煩惱礙。能起染心無明為智礙。不約人法二執以明二礙也。世間自然業智者。後得如量智。即上不思議業用也。無明昏迷。無明分別。違此智用故。名為智礙。從所障而得名也。問。施此無明動於心體。成於染心。即無明是細。可障理智。染心是粗。可障理智。答。以此染心能所差別。而亦子根本智能所平等。所以能障理智也。無明內迷真理。識外見塵。故於如量之境。不能隨順種種智。所以能障量智。廣如二障章說也。   佛身義。略有八門。一定常無常。二顯身形量。三所化共不共。四定權實。五相行多少。六所見不同。七佛身開合。八所化分齊。   第一常無常者。若依小乘。二種佛身皆是無常。若依始教。二義俱有。如金光明經雲。如是三身。有義是常。有義無常。謂化身恆轉法輪。方便不斷。故以為常。且涅槃經雲。若言如來身是無常。此人舌根何不墮落。非是本故。具足大用。不顯現故。說為無常。應身從無始來。相續不斷。一切諸佛不共之法能持故。眾生無量盡。用亦無盡。是故說常。非是本故。說為無常。法身非是得法。無有異相。是根本故。猶如虛空。是故說常。若依終教。修生功德是無常。又是常。已同真如。歸本體故。又法身是常。不變故。又無常。隨緣故。又常無常二融通無礙。即是佛身。若依頓教。相盡已不說功德差別常無常義。唯一實性身。若依圓教。略有三說。一約用。佛果通三世間等一切法。二約德。四義。一修生。二本有。三本有修生。四修生本有。三約體。此三門各通無常等四句也。   第二佛身形量者。若依小乘。羅漢身及佛丈六身。若依始教。佛地論雲。法身無邊。猶若虛空。自受用身不可說其色非色大小身量。如無見頂相。唯隨機現故。他受用身音好不空。如十地經雲。初地菩薩見百佛國。一國即是一大千界。一千界中有一千釋迦。是此由善根所見。百億釋迦。三乘所見。初地自見一百釋迦一盧捨那。如阿彌陀。亦此所見。乃至金剛菩薩色究竟天上。現大蓮華。周圍如十阿僧祇百千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量。此一微塵。即一大千界菩薩坐之。成等正覺。彼所見佛。極雖可知也。化身不定。如釋迦丈六彌勒千尺等也。若依終教。如起信論中。體相二大屬法身攝。此法身是隨緣作。三界六趣多眾生心。不失一神解生。又是凝然常。絕言慮故。約真如用大中。辨報化二身用。此用二種。一依事識。凡小所見。名應身。謂不知唯識。計有外塵。但覺六識。不解七八。是故不見報身細相。二依業識。謂十住以上諸菩薩能解唯識。見報身故。一一身。一一色。一一相。一一好。及所住世界。皆無分齊。無量無邊。如是依正二報。無障礙不思議。皆因十度行熏及本覺不思議熏。而所成就也。若依頓教。故佛身起言說皆妄念。絕言念故。又觸境即佛。不論時處。如華嚴雲。十方諸佛世界。一切眾生。普見天人尊清淨妙法身。是即恆見佛身。自不知之耳。若依圓教。周遍法界。十佛之身。一一相如。亦遍法界。業用亦爾。如是業用。普眼所見。餘小菩薩凡小所不能見。如舍利子等五百聲聞。不見佛身。及會莊嚴等。之是義也。如捨那品雲。佛通諸法界。普現一切眾生前。應受記機悉充滿。佛故處此菩提樹。一切佛剎微塵等。爾所佛坐一毛孔。皆有無量菩薩眾。各為佛說普賢行。又雲。或作日月遊虛空。或作井泉河池等。作如是三種世間。三種世間圓滿即佛。此上經文正此宗分齊。若說為機所現之身。如善財知識中。為海至比丘。而所現之佛。坐大海中大蓮華座。其佛身至有頂說普眼法門。假使有人。大海量墨。須彌聚筆。寫此法門一品乃至一句。不得少分。何況能盡等。又十地品中。為解脫月等菩薩。而金剛藏菩薩一毛孔中。示現一切大眾。及一佛身。其高等於百萬大千界。周圍等於十萬大千界。應可彼樹示現佛身。名曰一切智通王如來等。如是佛身。是隨機示現少分。非是全分。又解脫白言。菩薩神力佛力雲何。金剛藏言。如取四天下一塊土。餘土無量。作是言。若四天下土與一塊土。何土多也。又如四海水。與一渧水。我見汝問。亦復如是。諸佛神力不可測量也。   第三所化共不共者。若依小乘。迦葉舍利子等是常隨佛之弟子。故雲共。若依始教。自性身無分別他受用及化身不共。謂釋迦慈氏俱事底沙佛。彼佛觀所化者。能寂先就。慈氏後就。觀能化者。慈氏先成。釋迦後成。入火光定。令釋迦見。七日七夜。翹一足讚。令前成慈氏而成佛。故雲不共。若依終教。多是雲共。謂一一佛通十方界。教化眾生。福智平等。同求菩提。故雲共也。若依頓教。不可說能化所化起伏相。若依圓教。一佛一處。說華嚴時。一切世界七處九會。同說此法。無異無別。無障無礙。一切正報毛孔毛端。一切依報塵中。七處九會亦復如是等。諸會皆有普賢文殊等諸大菩薩。恆聞圓教。不可窮盡。故之共也。   第四定權實者。若依少乘。生身是假。四大所造成故。法身是實。具五分故。若依始教。於中四句。故最勝經雲。一佛。謂佛滅後以願力故。現龍鬼等身。非現佛身。二應。謂四善根中所見大千應身。不攝五趣。三俱有。謂為三賢及小乘之能化。為應身現同類苦等。故名化身。四俱非。謂是法身故。此四句中。前三是權。化現身故。後一是實。不變化故。於中他受用應身。攝自受用入法身也。又他受用變化。亦有父母。故鼓音王經雲。阿彌陀佛。父名月上。母名殊勝妙顏。子名月明。奉事弟子名無垢稱。魔王名無勝。調達名寂。無量壽經論雲。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彼土既報土。無實女。佛菩薩化為母等。化分段故。然非先在天處。下方成佛。故與樹下身全別。又他受用。亦滅度故。觀音授記經雲。阿彌陀佛壽命無量劫。當終極滅度後。觀音菩薩明相出時。七寶菩提樹下。成等正覺。名普光功德山王佛。國土名眾寶普集莊嚴。勝阿彌陀國百千億不可為比。佛滅已。大勢至成佛。名善住功德寶王佛。如是即身成佛。是亦他受用也。若依終教。以三大義。總攝佛身。謂體相二大自是法身。是故為實。以真如用大。攝報化二身。是亦有實有權。何者是實。報得故為實。論雲自然有不思議用。即與真如等遍一切處。乃至身有無量色。色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故為實也。隨機益物故。論雲。但隨眾生見聞得益。是故為權。問。若約此義。用從真起。何說轉識現。答。轉識即梨耶中轉相方起。現識現諸境界。此識即是真妄和合。若隨流生死。即妄有功能。妄雖有功。離真不立。若返流出纏。真有功能。真雖有功。離妄不顯。故約緣起和合識中。說其用也。問。若爾眾生自心之中。真如之用。何說佛執化。答。眾生真心。即諸佛體。故華嚴雲。若人欲求知。三世一切佛。應當如是觀。心造諸如來。又不增不減經雲。法身即眾生。眾生即法身。法身與眾生。義一名異也。既從法身。起報化用。何得是不眾生真心也。問。義若爾者。眾生心佛還自教化眾生。何佛悲願力。答。即此真心。是佛悲願。謂無緣大悲。及自體無礙願等。即生起大用也。問。眾生無始有心。何不早起化用。答。未厭求心故。問。先有本覺。何不早熏令起厭求。答。此無明厚薄不同。因緣互闕不等。問。若真心即佛者。何論中從十度因生。答。此約本覺隨緣義說。然其始覺。至心源時。平等一際。有何差別。若約始教。以佛悲願為增上緣。眾機感種子為因緣。故詫佛本覺質上自心變顯影像。故雲自識中現也。問。智處成道佛為實為權。若是權者。何楞伽雲。欲界及無色。佛不彼成佛。色界最上天離欲成菩提。若是實者。何論雲。示一切世間最高大身也。答。有二釋。一雲。以寄十王。顯別十地。今第十菩薩寄當此天王。即於彼天。示成菩提。故在彼天。一雲。今此論正文。彼經意。是故雲示。若論實受用之義。遍於法界。無處不在。而彼天中而成佛者。為諸菩薩所現色相。非實報身。唯在彼天。為顯此義。是故云爾。此二釋。依終教明微佛是權。若依始教。是實報身。故瑜伽第四雲。復有超過淨居大自在住處。有十地菩薩。由極熏修第十地故。得生其中。即華嚴雲。有妙淨土。出過三界。第十地菩薩當生其中。又十地論雲。現報利益。受佛位故。後報利益。摩醯首羅智處生故也。等覺菩薩將成佛時。往色究竟天上。坐大寶蓮華。成正覺故。已得此土。既成佛已。上便無邊。更無別處。此即明自受用上唯佛所知。非十地三乘境也。若依頓教。於佛身相。無權實別。唯一性身。若依圓教。權實融通。三種世間圓滿。即是佛身故也。第五相好多少者。若依小乘。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說是實報之德。若依始教。說八萬四千相為實。如離世間品說。此通始終。又佛地經中說二十一殊勝功德。此約終教也。頓教中不說相好差別。若依圓教。有十蓮華藏世界海微塵數相好。一一相好周遍法界。業用亦爾。所以說十者。顯無盡義故。如相海品。又觀佛三昧經中。約此三宗佛相好分三收。故彼經雲。略中略者。我今為此時會及淨飯王。略說相好。佛生人間。示同人事。同人相故。說三十二相。勝諸天故。說八十好。為諸菩薩說八萬四千諸妙相好。佛實相好。我初成道。摩伽國寂滅道場。為普賢賢首等諸大菩薩。於雜華經。已廣分別。解雲此中三十二相等。當略中之略。為人天二乘等。即當初也。八萬四千等。義當但略。為三乘菩薩等。當次也。佛實相好。如雜華經說者。義當廣說。即指華嚴相海品也。   第六所見不同者。見此釋迦。諸機各異。或見佛謂灰身。如五百婆羅門。或見佛謂三尺黑象腳身。如俱志羅長者。或見佛為樹神天神。如提謂長者。此三並三惡道習而見佛故。並人天位。或見羅漢聖人身。如陳如迦葉等五人。或亦凡亦聖。以是父母所生實報身。四大所成故同凡。具五分法身。諸漏盡故是聖。或非凡非聖。以是大乘三身攝故。不同凡小。或是化非法報。以具八相。在閻浮故。色頂別立彼實報故。如梵網經等說。此經約始教。或是報非法化。即此身具二十一種殊勝德。受用身故。如佛地經說。此得終教。或是法非報化。以色即如故。涅槃雲。吾今此身是法身。此約頓教。或非法非報化。以是十佛故。通三世間故。具足主伴故。此約圓教。是故釋迦身圓融無礙極難思也。   第七佛身開合者。若依小乘。立二種身。一生身。謂四大所成故。二法身。謂具五分故。若依大乘。或立二種佛。此有五種。一深密經中立二佛。一法身。二解脫身。即通二乘。二者世親般若論中亦二佛。一真佛。即法身。二非真佛。即餘二身。三者佛地論中立二佛。一生身。亦是世俗佛。即化身及他受用。二法身。亦是勝義佛。亦是報佛。此上三種約始教說也。四者本業經立二。一自性法身。二應化法身。五者寶性論雲。一寂靜法界身。二得彼因身。此上二種約終教說。或立三身。如金光明經中。以七復次。說三身差別等。此約始教。或立四佛。楞伽雲。一應化佛。二功德佛。三智慧佛。四如如佛。初一化身。次二受用。准福智分二。後一法身。又總為報身。或立十佛。此中四種。一者佛地論雲。一現等覺佛。乃至第十隨樂佛。二者法集經說十佛。一習氣佛。乃至第十形像佛。三者新華嚴第五十三雲。成正覺佛乃至第十隨樂佛。四者五十八離世間品雲。菩薩有十種見佛。謂彌安住世間成正覺佛無著見。願佛出生見。業報佛深住持佛隨順見。涅槃佛深信見。法界佛普至見。心佛安樂見。三昧佛無量無依見。本性佛明瞭見。隨樂化普受見。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常得見無上如來。此四種中。後二約一乘圓教。為顯無盡。說十佛等也。佛地論十佛。名雖異而義同也。法集經十佛。此與華嚴十佛。體相全異也。   第八所化分齊者。若依小乘。唯此娑婆雜穢土。是報佛土。於中此閻浮提報佛所依。餘百億等是化境分齊。若依始教。釋迦實報土在色究竟天。化身居百億世界。此恐小乘不信界外實土。故寄界內最勝處說。若約終教。釋迦土在三界外。故涅槃雲。西方去此三十二恆河沙佛土。有世界名無勝。是釋迦實報土也。為顯色頂之身不實故。或化境非俱百億。如智度論雲。以大千界為一數。至恆沙為一世界性。又數之至恆沙。為世界海。數之至無量恆沙。為世界種。數之至十方無量恆沙。為一佛所化分齊。若依圓教。如法華雲。我常在靈山。彼論釋為報土。若依頓教。涅槃雲。吾今此身即是法身。故法性土無分齊。若依別教。此有二種。一國土海當不可說。若寄言顯。如第二會。初光明覺品說。二世界海有三類。一蓮華藏世界海。具主伴。顯無盡。即十佛境。二三千界外。有十重世界海。一世界性。二世界海。三世界輪。四世界圓滿。五世界分別。六世界旋。七世界轉。八世界蓮華。九世界須彌。十方世界相。是即萬子以上輪王境界也。三無量雜類世界。皆遍法界。如一類須彌山世界數量邊畔。即盡虛空遍法界。又如一類樹形等世界。乃至一切眾形等。皆亦如是。悉遍法界。互不相礙此上三位並是盧捨那十身攝化之處。又本末圓融。相收無礙。隨一世界。即約粗有此三故。是故與三乘全異也。   大乘起信論內義略探記(終)   弘長元年(辛酉)十月九日於神尾山一 覺□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44 冊 No. 1850 大乘起信論裂網疏   No. 1850 [cf. No. 1667]   大乘起信論裂網疏卷第一   靈峰蕅益沙門智旭述   佛祖之道。以心傳心。菩薩造論通經。亦唯此一大事。故雲。十方諦求。更無餘乘。縱令曲為群機。循循善誘。從實施權。說種種道。譬如三草二木。受潤不同。而能潤之雨。原只一味。故雲。如食石蜜。中邊皆甜。又雲。粗言及細語。皆歸第一義。豈應封文失旨。橫執名相。剖判虛空也哉。且如彌勒世尊。跡居補處。本必難思。無著。天親。既是龍華輔弼。則與文殊普賢何異。至於馬鳴龍樹。並屬金口授記。傳佛心宗。其所著述。決定不當互相乖異。乃後世講師。輒妄判曰。天親識論。是立相始教。龍樹中論。是破相始教。馬鳴起信。是終教兼頓。並未是圓。嗚呼。其亦不思甚矣。夫天親宗瑜伽而立唯識。先以唯識破我法二執。次明識亦如幻。非真實有。故亦名為破色心論。今乃目之為立相教。可乎。龍樹依甚深般若。遍蕩四性情執以顯法性。故曰。欲具足一切佛法者。當學般若。又曰。若以無此空。一切無所作。以有空義故。一切皆得成。今乃目之為破相教。可乎。馬鳴以一心真如門。顯甚深般若隨智說。以一心生滅門。顯瑜伽八識隨情說。真如。即一真法界。統事理而泯絕事理者也。生滅。即全理所成之事。全事無性之理也。二門不離一心。則無一生滅而非全體真如。無一真如而不全具生滅。即事事無礙法界也。今乃謂其不同唯識中論。仍非圓極一乘。可乎。況經論中。並謂真如與一切法。如水與波。不一不異。誠證具在。何容偏執。蓋若言定一。則真如不生滅。應一切法亦不生滅。或一切法生滅。應真如亦生滅。固為不可。若言定異。則真如非即一切法之實性。應在一切法外。別有方隅。不常不遍。尤為不可。故起信謂真如受熏者。譬如觸波之時。即觸於水。所以破定異之執。初未嘗言真如隨熏轉變也。唯識謂真如不受熏者。譬如波動之時。濕性不動。所以破定一之執。初未嘗言別有凝然真如也(唯識論雲。不同餘宗。離色心等有實常法。名曰真如。又雲。真如即是唯識實性。明文彰灼若此。後人乃以凝然真如誣謗唯識。罪何如哉)。然則唯識所謂真故相無別。即起信一心真如門也。唯識所謂俗故相有別。即起信一心生滅門也。楞伽經雲。諸識有三種相。謂轉相。業相。真相。宗鏡釋雲。起心名轉。八俱起故。皆有生滅。故名轉相。動則是業。八識皆動。盡名業相。八之真性。盡名真相。由此觀之。起信唯識。皆宗楞伽明矣。宗本既同。則諸名義。自不相違。乃註疏家不能以義定名。漫爾依名定義。致令二論乖同水火。可不哀哉。此大乘起信論。藏有二本。一是梁真諦譯。一是唐實叉難陀譯。二譯對閱。唐本更為文顯義順。但舊既流通梁本。私心弗敢自專。敬以鬮決於佛。拈得宜解唐本。遂殫一隙微明。剖盡兩宗迷執。名之為裂網疏雲。癸巳十月十有八日下筆故敘。   釋此為二。初釋題。二釋文。今初。   大乘起信論(馬鳴菩薩造唐三藏法師實叉難陀譯) 題目五字。四別。一通。略而言之。三重能所。大乘起信。猶雲起大乘信。即是別題。論之一字。即是通題。言三重者。一。論為能起。大乘信為所起。二。信為能信。大乘為所信。三。大為能揀。乘為所揀也。釋此為三。初釋大乘。二釋起信。三釋論字。初釋大乘為二。初分釋。次合釋。分釋復二。初釋大。次釋乘。初釋大者。絕待無外。強名曰大。即是直指眾生現前介爾心性。法爾具足體大相大用大三種義故。謂只此現前介爾之心。隨緣不變。全體真如。名為體大。只此全妄即真體中。本具恆沙稱性功德。在凡不減。在聖不增。名為相大。只此心性體相。不變隨緣。出生十界染淨因果。達此緣生無性。便能翻染成淨。名為用大。言體。則體外別無相用。如濕外別無水波。故體絕待。言相。則相外別無體用。如水外別無濕波。故相絕待。言用。則用外別無體相。如波外別無濕水。故用絕待。如此三大。不一不異。不可思議。唯是一心。故言大也。次釋乘者。約喻為名。運載為義。即是直指眾生現前介爾心性。法爾運載至於佛地。自利利他。無休息故。名為乘也。心性體大。即是理乘。亙古亙今。恆不變故。心性相大。即是隨乘。不離不脫。恆相應故。心性用大。即是得乘。如輪王七寶。自在成就故。性具三大。總名理乘。無三體故。照性成修。修時三大。總名隨乘。順法性故。從因剋果。果時三大。總名得乘。極自在故。性修不二。因果不二。故目此現前介爾心性以為乘也。初分釋竟。次合釋者。雖復眾生現前介爾心性。即是不可思議大乘。而迷悟因緣染淨熏習。遂有十法界異。謂若迷此一心而起見思十惡。則運載眾生入三惡道。名為跛驢壞車。若知畏三塗苦。修行十善。及諸色無色定。則運載眾生到三善道。更能畏三界苦。修行出世戒定慧學。永脫苦輪。則運載眾生。入涅槃城。名為羊車。若知十二因緣。本自無性。體其本空。永息惑業苦輪。則亦運載眾生入涅槃城。雖乏大悲。猶作眾生增上福田。名為鹿車。若念自他同在苦輪。志願兼濟。具足大悲。發起弘誓。普能運載眾生。漸趣無上大涅槃城。名為牛車。若了達此現前介爾心性。即是不可思議大乘。深觀動心即不生滅。即得入於真如之門。始從名字。運至觀行。乃至究竟。自運功畢。運他不休。名為大白牛車。今言大乘。正指大白牛車。揀非門外三車故也。復次一切眾生。雖復迷此心性。舉體為壞驢車及三車等。然此心性。隨緣不變。未嘗不即究竟大乘。譬如真金。雖復用作種種穢器。及諸雜器。而金性不改。貴重如故。苟知穢器體即真金。即於穢器得真金用。是故光照阿鼻。不難十地頓超。放下屠刀。便是千佛一數。鸚鵡念佛而焚得舍利。白鴿聞經而轉身作祖。故直指此一切眾生迷妄心性為大乘也。前以大揀小。約對待說。亦即生滅門義。後即小成大。約絕待說。亦即真如門義。一切眾生現前介爾之心。法爾具此二門。不相離故。故名為大乘也。初釋大乘竟。二釋起信亦二。初分釋。次合釋。分釋復二。初釋起。次釋信。初釋起者。問。一切諸法。無生無起。雲何乃言起耶。答。法性無起。亦無不起。若但言起。即失真如門義。若但言不起。即失生滅門義。若言亦起亦不起。即互相違。若言非起非不起。即成戲論。當知四句皆不可說。若不墮情執。順四悉檀。則有因緣故。亦可得說。今言起者。乃非起非不起而論起耳。何者。一心絕待。本無能信所信之殊。而迷此一心。則起無量疑惑。如水成冰。翻此迷惑。遂起圓常正信。如冰還成水。迷悟雖分。一性不動。故非起。性無增減。迷悟宛然。故非不起。是則起即不起。不起而起。約此論起。妙在其中。蓋雖熾然起信。仍唯一心。仍無能信所信之異。無能無所。而能而所。能所皆即一心法界。如燈有照。還照於燈。故雲。自心起信。還信自心。是為無上性起法門。次釋信者。據唯識論。於諸善心所中。最為上首。謂於實德能深忍樂欲。心淨為性。對治不信。樂善為業。釋雲。然信差別。略有三種。一信實有。謂於諸法實事理中。深信忍故。二信有德。謂於二寶真淨德中。深信樂故。三信有能。謂於一切世出世善。深信有力。能得樂果。能成聖道。起希望故。由斯對治不信彼心。愛樂證修世出世善。(文)今論中雲。信有四種。一信根本。謂樂念真如法故。二信佛具無邊德。謂常樂禮敬供養。聞法修行。迴向一切智故。三信法有大利益。謂常樂修行諸波羅蜜故。四信正行僧。謂常供養諸菩薩眾。正修自利利他行故。(文)應知識論一信實有。即同今論一信根本。識論二信有德。三信有能。即合今論第二三四信也。又識論雲。此信心所。自性澄清。亦能淨餘心心所等。如水清珠。能清濁水。又諸染法。各有別相。唯有不信。自相渾濁。復能渾濁餘心心所。如極穢物。自穢穢他。信正翻彼。故淨為相。(文)良以如來藏性。不變隨緣。舉體而為一切心王心所。而此一切心王心所隨緣不變。一一無非全體如來藏性。故此信之一字。雖約俗諦分別。不過止是諸善心所之一。而實即是藏性全體。非是藏性少分。又雖一切諸染心所。皆亦並是藏性全體。由逆性故。多諸過咎。譬如金作穢器。不堪把玩。唯此信心。能順性故。多諸功德。譬如金作轉輪王冠。愈顯尊貴。所以一有信心。則一切善法。無不共相應也。初分釋竟。次合釋者。夫性起法門。雖復不可思議。而生滅因緣。則非一概。或信邪倒見。起惑造業。則於正法。名為不信。或於世間因果起信。則成人天十善色無色定。名有漏善。或於四諦十二因緣起信。則成二乘出世法門。名無漏善。或於六度四攝大菩提果無上涅槃起信。則成菩薩自利利他法門。名中道善。或於現前介爾心性不可思議絕待大乘起信。則成無上圓頓法門。名一乘善。今正起此一乘不思議信。故雲起信紹佛種也。復次教中每雲信解行證。今但言起信。不言起解行證者。信為法界。一切法趣信。離信無別解行證故。謂一切眾生。雖復不信自心大乘妙理。起惑造業。而信心之性。未曾稍減。如水成冰。濕性不改。是謂理即起信。若聞此論。能知現前介爾心性。即是大乘。是謂起名字信。若能唸唸觀此心性。知其念即無念。不起無明諸顛倒惑。是謂起觀行信。若任運消除粗染。淨於六根。是謂起相似信。若入正位。從淨心地。乃至菩薩究竟地。是謂起分證信。若超過菩薩地。微細分別。究竟永盡。心根本性。常住現前。是謂起究竟信。是故但雲起信也。二釋起信竟。   三釋論者。同辯徵析。剖斷開示。令得決定之謂。若藉語言文字。顯示實義。對治邪執。分別修行正道之相。勸令修習。是教決定。能起聞思修等觀行相似之信。若觀察推求色等五蘊。及一切法。皆不成就。知妄動心。即不生滅。是行決定。能起淨心地等分證之信。若得入於真如之門。永斷相應不相應染。以一念相應慧。頓拔無明根。是理決定。能起一切種智究竟之信。故名大乘起信論也。此論是佛滅後六百年中。西天第十二祖馬鳴大師菩薩所造。乃性相之總持。言略義廣。誠了義大乘。佛祖心印也。若作五重玄義。說者。法喻為名。一心真如為體。觀察一切妄念無相為宗。除疑去執。發起大乘淨信為用。大乘方等為教相也。初釋題竟。   釋文為三。初歸敬述意。二正說五分。三結施迴向。初中二。初偈頌。二長文。初又二。初歸憑三寶。二述造論意。今初。   歸命盡十方。普作大饒益。智無限自在。救護世間尊。及彼體相海。無我句義法。無邊德藏僧。勤求正覺者 造論弘法。必先歸憑三寶者。略有四義。一順古先聖賢儀式故。二令眾生增長福德善根故。三不同外道議論無宗本故。四顯示能歸所歸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故。文中歸命二字。即攝能歸之三業。盡十方以下。即示所歸之三寶也。歸命。猶言身命歸依。歸者。投向義。返還義。生死海中。唯三寶功德可作恃怙。故應投向。三寶體性。即眾生現前介爾心性。由無始來背覺合塵。甘自逃背。今背塵合覺。復本心源。故名返還也。命者。依於色心連持不斷之所假立。即是本識種上功能。名為不相應行。非有實法。但為一切眾生迷情之所寶重。故隨順世間語言。舉此總攝三業也。將此最重之命。投向住持三寶。則為增上勝緣。研此假立之命。返還一體三寶。則顯大乘正體。故首稱歸命也。盡十方者。總顯無窮無盡三寶境也。以眾生現前介爾心性。本自豎無初後。橫絕邊涯。十方虛空。並不出於介爾心之分際。究竟證此心性者。名之為佛。秖此心性。即名為法。詮此心性者。亦名為法。信解修證此心性者。名之為僧。所以三寶。同於心性。盡十方也。又復現前介爾之心。體大即法寶。相大即佛寶。用大即僧寶。又介爾心。圓具三大理性。總名法寶。覺此三大之智。名佛寶。理智不二。名僧寶。是為一體三寶。證此一體三寶。名十方佛。說此一體三寶。能詮所詮。皆名為十方法。修此一體三寶。名十方僧。是為大乘住持三寶。若無一體三寶。則無以建立住持三寶。若非住持三寶。則無以顯發一體三寶。如無一心真如。則無以為生滅所依。如無生滅門中熏習淨法。則無以顯一心真如。當知一體三寶。即真如門大乘體也。住持三寶。即生滅門大乘體相用也。二門不相離故。不得偏論歸也。普作大饒益三句。是別示佛寶。及彼體相海二句。是別示法寶。無邊德藏僧二句。是別示僧寶。皆約住持三寶示者。一體之外。無住持故。不歸住持三寶。相非歸一體故。普作大饒益者。徹證平等體性。能以同體法力熏眾生也。智無限自在者。圓滿四智菩提。照理量境悉無餘也。救護世間尊者。究竟大慈大悲救惡護善無與等也。法身冥益十界眾生。報身顯益地上菩薩。化身顯益三乘六凡。故雲普作大饒益。而三身益物。並依平等法性之力。束之以為法身佛寶。圓鏡智品。能顯法身。平等智品。能示報身。成事智品。能現化身。觀察智品。應機說法。故雲智無限自在。而四智心品。並是曠劫真修之所剋證。束之以為自受用身佛寶。法身平等救護一切世間。報身救護菩薩世間。化身救護三乘六凡世間。故雲救護世間尊。而慈悲與拔。並是果上任運不思議用。束之以為勝劣隨類三種化身佛寶。此三佛寶。即是一切眾生現前介爾心性本具之體。相用。但迷情日用不知。名理即佛。諸佛圓滿證得。名究竟眾生。眾生無上者佛是。故名為世尊也。及彼體相海者。彼。即指上佛寶。體相。謂真如之體。性德之相。既言體相。即攝於用。以是三法不相離故。此體相用。深廣莫測。名之為海。雖體相海。即是眾生現前心性。不單屬佛。而唯佛究竟證得。故舉此以顯所詮法寶也。及者。顯佛法本不二義。蓋佛是假名。法是實法。攬法成人。因人辨法。是故佛性法性。唯是一性。所謂智外無如。如外無智。雖辨住持三寶。亦非條然各別。不同愚法聲聞。偏指黃卷赤牘以為法寶。然黃卷赤牘。亦是如來藏舉體所成。亦即體相海矣。無我句義法者。指能詮法寶也。無我。即二無我。句。謂名句文身。舉句。即兼得名。名句所依。即是文身故也。義。謂句之所示。即指二無我觀。法。謂義之所顯。即指一心真如。佛所說法。句義乃多。今獨舉無我句義者。唯有此二空觀。能從心生滅門。即入真如門故。無我句。即教經。義。即行經。法。即理經。三經不即不離。以為能詮。並不出體相海。還即詮顯體相海也。無邊德藏僧者。稱性起修。性海無邊。故所修功德。亦復無邊。一一功德。並能含攝無邊功德。故名為藏具如後文所明隨順法性修行施等。一一皆成波羅蜜也。言勤求正覺者。顯菩薩僧所修功德。不向三有。不向二乘。唯正趣向無上菩提故也。問。何以不歸二乘僧耶。答。此有二義。一約對待義。二乘是所悲濟境故。二約開顯義。二乘所行。亦是菩薩道故。   二述造論意   為欲令眾生除疑去邪執起信紹佛種故我造此論 於一心真如生滅實理事中猶豫不了。名之為疑。於無我如來之藏妄計人我法我。名為邪執。疑除執去。則正信自起。起大乘信。則決定成佛。自度度他。燈燈無盡。故為紹佛種也。初偈頌竟。   二長文亦二。初重述意。二正立科。今初。   論曰。為欲發起大乘淨信。斷諸眾生疑暗邪執。令佛種性相續不斷。故造此論 問。偈中先言除疑去執。後言起信。今文先言發起淨信。後言斷諸疑執。何耶。答。若約自行。則除疑去執起信。如秤兩頭。低昂時等。無有先後。若約化他。則自先發起大乘淨信。乃能斷諸眾生疑暗邪執。令佛種性相續不斷也。故雖重述。無重繁過。   二正立科   有法能生大乘信根。是故應說 有法。即指下文所詮一切眾生心也。說此心真如相。即示大乘體。說此心生滅因緣相。能顯示大乘體相用。令諸眾生。生聞思修三慧。乃至究竟成佛。名為大乘信根。有此勝益。故應說也。   說有五分。一作因。二立義。三解釋。四修信。五利益 作因。梁雲因緣。所謂四悉檀因緣。諸佛菩薩。若無四悉因緣。不說法也。立義。謂依境顯諦。豎大乘之正法。解釋。謂種種開示。闡所立之實義。修信。梁雲修行信心。謂策進初機。令其依解起行。利益。梁雲勸修利益。謂結明此論功能。令人希慕信向也。此中一作因者。是總明四悉因緣。二立義者。為上根人。舉便知有。是約第一義說。三解釋者。為中根人。微細剖析。令其永斷疑執。隨文入證。是約對治義說。四修信者。為下根人。策進修習。令其依解起行。是約為人義說。五利益者。為未種善根人。稱歎功德。止息誹謗。令其歡喜嚮慕。是約世界義說。又就一人次第獲益言之。二立義者。令知摩訶衍義。即是一切眾生之心。不俟他求。得歡喜益。三解釋者。令於一心二門。解如實義。得生善益。四修信者。令其妙解不同說食數寶。得滅惡益。五利益者。令知同於諸佛菩薩所修所證。得入理益。此皆一往分別。實則分分皆具四悉檀也。又作因。是序分。立義等三。是正宗分。別益。是流通分。初歸敬述意竟。   二正說五分。即分為五。一作因(至)五利益。一作因二。初正明八因。二釋疑明意。今初。   此中作因有八。一總相。為令眾生離苦得樂。不為貪求利養等故 總相者。不唯此論總相。乃諸佛菩薩說法之總相也。為令眾生離分段變易因果之苦。得菩提涅槃究竟之樂。是益他義。不為貪求利養名譽。及恭敬等。是離過義。自離諸過。能益眾生。方可造論弘法。否則名為裨販如來矣。   二為顯如來根本實義。令諸眾生生正解故 通則一部論文。皆顯實義而生正解。別則偏指立義解釋二分言之。   三為令善根成熟眾生不退信心。於大乘法。有堪任故 通則一部論文。皆令於大乘法增其堪任。別則偏指解釋分中。第三分別修行正道相也。   四為令善根微少眾生。發起信心。至不退故 通則一部論文。皆能發起信心。令至不退。別則偏指四修信分。   五為令眾生消除業障。調伏自心。離三毒故 通則一部論文。皆可除障調心。遠離三毒。別則偏指修信分中。四精進門。   六為令眾生修正止觀。對治凡小過失心故 通則一部論文。皆是止觀法門。皆可對治凡小。別則偏指修信分中。五止觀門。   七為令眾生於大乘法。如理思惟。得生佛前。究竟不退大乘信故 通則一部論文。皆是念佛三昧。皆是往生正因。別則偏指修信分中。求生西方極樂法門。   八為顯信樂大乘利益。勸諸含識。令歸向故 此別指第五利益分也。初正明八因竟。   二釋疑明意二。初釋疑。二明意。初中二。初總釋。二別釋。今初。   此諸句義。大乘經中雖已具有。然由所化根欲不同。待悟緣別。是故造論 所化。謂未來眾生。根。謂昔所成種。有上中下。欲。謂現所欣樂。有廣中略。緣。謂一切經論。能與眾生悟道作增長緣。當知上中下三根。各有廣中略三種所欲不同。又與佛菩薩經論。各有有緣無緣差別。故應為有緣三根眾生。逗其喜略之欲。造此論也。   二別釋   此復雲何。謂如來在世。所化利根。佛色心勝。一音開演無邊義味。故不須論 此復雲何。總徵起也。先釋佛世。次釋滅後。所化利根者。統論佛世眾生。亦有種種三根不同。但對滅後。即皆稱利。以善根不深。不能親值佛故。佛色心勝者。色則相好莊嚴。心則六通十力。故雲勝也。一音開演無邊義味者。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譬如一雲所雨。三草二木各得生長也。色勝。即身輪不思議化。心勝。即意輪不思議化。一音開演。即口輪不思議化。所化既是利根。能化三輪又勝。故不須論而能開悟也。   佛涅槃後。或有能以自力。少見於經。而解多義。復有能以自力。廣見諸經。乃至解義 少見於經能解多義。名為義持。亦是法行種性。廣見諸經乃至解義。名為文持。亦是信行種性。此二種人。亦不須造論也。然據梁本。則廣聞取解在前。似兼文持故勝。據今本。則少見多解在前。似是法行故勝。剋實言之。義持文持。信行法行。各有利鈍。非可一向論也。   或有自無智力。因他廣論而得解義。亦有自無智力。怖於廣說。樂聞略論攝廣大義。而正修行 自無智力。故藉他論。而樂廣樂略。仍是信行法行二類種性不同。亦是文持義持二類熏習有別故也。初釋疑竟。   二明意   我今為彼最後人故。略攝如來最勝甚深無邊之義而造此論 示大乘體。故最勝。顯大乘相。故甚深。顯大乘用。故無邊也。一作因分竟。   二立義二。初標。二釋。今初。   雲何立義分。謂摩訶衍。略有二種。有法。及法 摩訶衍。此翻大乘。略如題目中釋。又七義故。名為大乘。一法大。謂方廣經典。二心大。謂四弘誓願。三解大。謂圓常信解。四淨大。謂淨心地。淨二分別。五莊嚴大。謂福德智慧。六時大。謂三阿僧祇。七具足大。謂無上菩提。前六。是大乘因。後一。是大乘果也。有法者。梁本雲法。猶因明所謂前陳有法。以為宗依。乃指因緣生法。以為所觀境也。法者。梁本雲義。猶因明所謂後陳宗體。指所顯理諦。以明大乘義也。   二釋二。初釋有法。二釋法。今初。   言有法者。謂一切眾生心。是心則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依此顯示摩訶衍義 統論因緣所生。皆是有法。皆悉即空假中。皆可顯示摩訶衍義。故曰。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但初機之人。若令觀於佛法。則疑太高。若令觀眾生法。則疑太廣。所以秖令觀心。又恐人謬謂眾生心外。別有真心。故但立一切眾生心以為所觀境也。夫舉佛法。則攝一切心法及眾生法。舉眾生法。則攝一切佛法及以心法。今舉眾生現前介爾心法。則攝一切眾生法及佛法。故雲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也。依此眾生現前介爾心法。顯示摩訶衍義。則一顯示。一切顯示隨舉一一眾生法。一一佛法。無不皆是摩訶衍義矣。故法華雲。七寶大車。其數無量也。   以此心真如相。即示大乘體故 即此現前介爾之心。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過去無始。未來無終。現在無際。非有相。非無相。非亦有亦無相。非非有非無相。非生死相。非涅槃相。非二邊相。非中道相。非可說相。非不可說相。非亦可說亦不可說相。非非可說非不可說相。不得已故。強名為真如相。即此真如。是大乘體。更無別體也。應立量雲。眾生心是有法。即大乘體宗。因雲。真如相故。同喻如迷悟所依之方。方非迷悟。   此心生滅因緣相。能顯示大乘體相用故 即此真如不變心體。舉體隨緣而有生滅。所謂隨於染淨緣。具造十法界。雖造十界。十界皆是假名無性。隨緣不變。當體即真。故能顯示大乘體也。由隨染緣。妄起無明。有見不見。似不清淨。非常非樂。非我非淨。非寂靜。是變異。不自在。具過恆沙虛妄雜染。今翻染成淨。無明不起。無見不見。心性無動。無有餘法而可更求。即於真如。立大智慧光明義。遍照法界義。真實了知義。本性清淨義。常樂我淨義。寂靜不變自在義。滿足過於恆沙清淨功德義。故能顯示大乘相也。由與眾生同在生死輪迴海中。方肯自憫憫他。發大誓願。修大福慧。證本法身。任運起於不思議業。盡未來際。利樂有情。故能顯示大乘用也。然則現前介爾心體。即大乘體。現前心中惑相。即大乘相。現前心中業用。即大乘用。而眾生迷染因緣。日用不知。由有迷染因緣。方立悟淨因緣。由有悟淨因緣。方顯體相用大。故雲此心生滅因緣相。能顯示大乘體相用也。譬如水結成冰。則濕體融相潤用。皆不可見。若知冰原是水。方便令泮。方能顯示濕體融相潤用耳。設不觀心生滅因緣。則不能顯體相用大。如守堅冰。無可受用。設離眾生現前之心。別求大乘。亦不能顯體相用大。如大凍時。若棄堅冰。別無有水。學大乘者。幸深思之。應立量雲。眾生心是有法。能顯示大乘體相用宗。因雲。生滅因緣相故。同喻如依方故迷。因迷故悟於方。初釋有法竟。   二釋法二。初釋大義。二釋乘義。今初。   所言法者。略有三種。一體大。謂一切法真如。在染在淨。性恆平等。無增無減。無別異故 前雲此心真如相。即示大乘體。今雲一切法真如者。以心真如。即一切法真如。無二真如故也。一切法。即染法淨法。略則五位百法。廣則百界千如也。隨拈一法。並是真如全體。非是少分。故雲性恆平等。悟時無得。迷時無失。又芥子毛端之真如非小。須彌寶剎之真如非大。故雲無增無減。一相無相。不可分離。故雲無別異也。夫既言一切法。又言在染在淨。是全約生滅因緣。而隨雲性恆平等。無增無減無別異故。則知生滅因緣。即是真如門矣。故下文雲展轉不相離也。若捨生滅因緣。何由體會真如。若執生滅因緣。又何由了達真如也哉。   二者相大。謂如來藏。本來具足無量無邊性功德故 此謂眾生現前介爾之心。即是如來藏也。夫真如不變隨緣。舉體而為眾生介爾之心。則介爾心。便是真如全體。今又名為如來藏者。是約生滅門中。隱名如來藏。顯名法身故也。然法身與如來藏。雖有二名。終無二體。故不唯顯名法身之時。具足無量無邊性功德相。即正在隱名如來藏時。本來具足無量無邊性功德也。   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出世間善因果故 只此眾生現前介爾之心。無法不具。無法不造。所謂隨於染淨緣。具造十法界。遍能出生十界因果。但約九界言之。則三塗等諸惡因果。雖亦此心之用。如以金作穢器。利刀割泥。無上寶珠而作彈丸。不名用大。人天有漏因果。雖亦此心之用。如以摩尼僅貿一衣一食。不名用大。二乘無漏因果。雖亦此心之用。如空守閻浮檀金。不生息利。不名用大。權乘菩薩五通因果。雖有自利利他之用。如以閻浮檀金而作商賈貿易。未能統御自在。亦不名用大。雖又希心極果。如以閻浮檀金作王寶冠。未能拔宅飛昇。亦不名用大。唯有佛乘種性。知此現前介爾之心。體即真如。具無邊德。便能觀察一切妄念無相。自愍愍他。發大誓願稱性修習。滅無始無明。證本法身。任運起於不思議業。種種自在作用差別。周遍法界。與真如等。譬如以閻浮金。煉作仙丹。便能拔宅飛昇。遊戲自在。故名用大也。問。果中用大。垂形九界。有時示現三塗。亦應生惡因果。如何但言善因果耶。答。為度眾生。示作惡因。本無迷染。即無漏善。為度眾生。示受惡果。亦無苦受。如三禪樂。是故但名善因果也。又所言能生一切善因果者。謂果中大用。遍與眾生作增上緣。令生世出世間諸善因果。非謂既成佛已。自生世出世間善因果也。以諸佛所有一切變現。皆是真如自在甚深之用。皆合涅槃清淨妙德。不可喚作實因果故。問。用大既約佛果。何名此心生滅因緣相耶。答。若無眾生心。則無大乘體相。若無大乘體相。何處有大乘用。問。既雲真如甚深用。何故不屬真如。乃屬生滅因緣。答。若非生滅因緣。則真如之名。尚自不立。何得辨用大耶。夫眾生現前介爾生滅之心。體即真如。相即如來藏。用即能生一切因果。而日用不知。是謂理即大乘。若能知此一心體大相大用大。是謂名字即大乘。若能觀察妄念無相。是謂觀行即大乘。若粗垢先落。六根清淨。是謂相似即大乘。此論名之為相似覺。若能親證此體相用。任運增進。是謂分證即大乘。此論名之為隨分覺。若至心根本性常住現前。是謂究竟即大乘。此論名之為究竟覺。六而常即。始終平等。即此心真如門也。即而常六。昇沈碩異。即此心生滅門也。故立一切眾生心為有法。顯示摩訶衍義。初釋大義竟。   二釋乘義   一切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薩皆乘於此。入佛地故 此更約能乘之人。以顯所乘之法。故曰。言大乘者。文殊普賢等一切大人之所乘也。夫一切眾生心。莫不具體相用三大。即此三大。便名為乘。而九界眾生。不能盡此心大乘之用。枉作壞驢羊鹿水牛諸乘。唯一切佛。已乘此大乘。到究竟地。一切菩薩。皆乘此大乘。乃入佛地。故必約眾生心以顯大乘義也。二立義分竟。   大乘起信論裂網疏卷第一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44 冊 No. 1850 大乘起信論裂網疏   大乘起信論裂網疏卷第二   靈峰蕅益沙門智旭述   三解釋分二。初立科。二正解。今初。   雲何解釋分。此有三種。所謂顯示實義故。對治邪執故。分別修行正道相故 顯示實義以除疑。對治邪執以去執。即是起信。分別修行正道相。即是紹佛種也。   二正解三。初顯示實義。二對治邪執。三分別修行正道相。初中三。初總標二門。次各釋二門。三結示不離。今初。   此中顯示實義者。依於一心。有二種門。所謂心真如門。心生滅門。此二種門。各攝一切法。以此展轉不相離故 一心。即指眾生現前介爾心也。言二種門者。非是前後左右名為二也。秖是隨緣不變。即此生滅心名真如門。不變隨緣。即此真如心名生滅門。正所謂是捨唯有一門。亦所謂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但迷之則生死始。則真如舉體而為生滅。悟之則輪迴息。則生滅當體便是真如。故約迷悟而明二種門也。又對迷說悟。即生滅門。迷悟平等。乃真如門。言此二門各攝一切法者。謂約真如門。則攝百界千如五位百法。一一無非真如。性恆平等。無增無減。無別異故。約生滅門。亦攝百界千如五位百法。一一無非生滅。以六凡諸法。是迷染因緣所成。四聖諸法。是悟淨因緣所成。世出世間。無有一法不從生滅因緣而顯示故。言以此展轉不相離者。謂離一心真如。則無生滅可得。如離於方。別無迷悟。亦如離於濕性。別無冰水。離一心生滅。亦無真如可得。如離迷悟。別無有方。亦如離於冰水。別無濕性也。問。何故依於一心。示二門耶。答。一切諸法。法爾有此二門。所以諸佛說法。常依二諦。心真如門。即真諦。心生滅門。即俗諦。雖雲二諦。唯是一法。所以二諦圓融。不可思議。故各攝一切法。展轉不相離也。又全性起逆順兩修。名生滅門。全逆順兩修不改一性。名真如門。又全理成事。名生滅門。全事即理。名真如門。又分別事理。名生滅門。泯絕事理。名真如門。又即權而實。名真如門。即實而權。名生滅門。又分別權實。名生滅門。權實不二。名真如門。又為實施權。依真如門說生滅門。開權顯實。指生滅門即真如門。又為實施權。開權顯實。皆生滅門。理則非權非實。名真如門。又隨智說。則生滅即真如門。隨情說。則真如即生滅門。隨情智說。則依於一心。有二種門也。問。既二門即是二諦。且七種二諦。如何相攝。答。若實有為俗。實有滅為真。俗即生滅門中執相應染所攝。真則與而言之。是生滅門中相似覺攝。奪而言之。秖是不斷相應染攝。以是分別法執所取境故。若幻有為俗。幻有即空為真。俗亦執相應染所攝。真乃真如門中空義少分所攝。若幻有為俗。幻有即空不空共為真。俗同前攝。真乃生滅門中本覺義攝。亦攝真如門中少分空義。若幻有為俗。幻有即空不空。一切法趣空不空為真。俗同前攝。真即真如門攝。若幻有幻有即空皆名為俗。不有不空為真。俗即生滅門中不覺義攝。亦攝相似覺義。真即生滅門中本覺義攝。若幻有幻有即空皆名為俗。不有不空一切法趣不有不空為真。俗同前攝。真即真如門攝。若幻有幻有即空不有不空皆名為俗。一切法趣有趣空趣不有不空為真。俗即心生滅門。真即心真如門。方是此論之本旨也。問。五種三諦。如何相攝。答。幻有為俗。同前執相應染所攝。即空不空為真。點此不空名中道者。空即真如門中空義少分。中即生滅門中本覺義耳。若一切法趣空不空。點此不空名中道者。空即真如門中空義。中即真如門中不空義也。若分幻有幻有即空之俗以為真俗兩諦。指不有不空之真名中諦者。俗是執相應染所攝。真是相似覺攝。中是本覺攝也。若一切法趣中者。俗與真仍同前攝。中乃真如門中不空義攝也。若圓妙三諦者。真即真如門中空義。俗即全攝生滅門中覺不覺義。中即真如門中不空義也。一心二門。展轉不相離故。所以一心三諦圓融不可思議。須知理中本具三諦。但以理融事。則無事而非理。故束三為二。事中亦具三諦。但以事顯理。則無理而非事。故束三為一也。   次各釋二門二。初釋心真如門。二釋心生滅門。初中二。初正釋此心真如相。二即示大乘體。初又二。初正詮法體。二明隨順悟入。初又二。初借言詮法。二顯法離言。今初。   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以心本性。不生不滅相。一切諸法。皆由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妄念。則無境界差別之相。是故諸法從本已來。性離語言。一切文字。不能顯說。離心攀緣。無有諸相。究竟平等。永無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說名真如故 心。即指眾生現前介爾之心。真。謂其性不妄。以非肉團。亦非緣影。非有內外中間過現未來分劑方隅等妄相故。如。謂其性不異。無生無滅。無垢無淨。無增無減。無別異故。蓋真如不變隨緣。舉體而為眾生現前介爾之心。此心隨緣不變。仍即真如法界全體。故雲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也。從來無二。強名為一。諸法本源。強名法界。絕待無外。強名曰大。一相無相。無差別相。強名總相。可軌可持。強名為法。無所不通。強名為門。譬如大海。舉體成漚。研此一漚。別無自體。唯攬大海濕性為體。只此一漚濕性。便是大海全體濕性。更非有二性。更非有別相故。又如日光。舉體入隙。研此隙光。別無自體。唯攬日輪光明為體。只此一隙明性。便是日輪全體明性。更非有二性。更非有別相故。以心本性下。釋成此義。謂以眾生現前介爾心之本性。前無始。故不生。後無終。故不滅。譬如虛空。非是暫有。非可暫無。而亦不同虛空對色所顯之相。故不得已。強名之為不生不滅相也。此中應有問曰。經中每言心生法生。心滅法滅。今現見一切諸法。種種生滅差別。豈非即是心之生滅。胡雲不生不滅相耶。故今釋曰。一切諸法。皆由妄念而有差別。譬如翳目。妄見空華。若離妄念。則無境界差別之相。譬如翳病既除。則無空華起滅相也。是故心之真如。即是諸法真如。諸法真如。即心真如。心既從本已來性離語言。一切文字不能顯說。離心攀緣。無有諸相。究竟平等。永無變異。不可破壞。所以諸法亦即從本已來。性離語言。乃至不可破壞也。是則一切諸佛。一切眾生。一切假實國土。究竟唯一淨心為體。一心之外。更無餘法。故不得已。說名為真如也。   二顯法離言   從本已來。不可言說。不可分別。一切言說。唯假非實。但隨妄念。無所有故。言真如者。此亦無相。但是一切言說中極。以言遣言。非其體性有少可遣。有少可立 此明心真如性。即是一切法真如性。言語道斷。故不可言說。心行處滅。故不可分別。且如世間諸物。尚且喚火不熱。喚水不濕。故亦不可言說。念火不燒。念水不浸。故亦不可分別。況復真如第一義諦。離過絕非。唯是自覺聖智之所冥證。如何而可言說及分別耶。以一切言說。唯是假名。非有實義。但隨妄念之所強立。畢竟無所有故。此中應有問曰。既雲不可言說。則真如二字。獨非言耶。既雲不可分別。則真如不生滅相。獨非相耶。故今釋曰。言真如者。此亦無相。但是一切言說中極。以言遣言而已。如唯識論雲。真如亦是假施設名。遮撥為無。故說為有。遮執為有。故說為空。勿謂虛幻。故說為實。理非妄倒。故名真如。不同餘宗離色心等有實常法。名曰真如。(文)即是言說中極。以言遣言之旨也。又恐迷者聞此遣言。謬計有法可遣。故雲。非其體性有少可遣。仍恐迷者聞說無遣。謬計有法可立。故雲非其體性有少可立。夫非少可遣。則非頑空。非少可立。則非幻有。由非幻有。故成真實空義。由非頑空。故成真實不空義也。梁本雲。此真如體。無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無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大佛頂經雲。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生滅去來。皆如來藏妙真如性。即是無可遣義。又雲。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即是無可立義。初正詮法體竟。   二明隨順悟入   問曰。若如是者。眾生雲何隨順悟入。答曰。若知雖說一切法。而無能說所說。雖念一切法。而無能念所念。爾時隨順。妄念都盡。名為悟入 真如即是一切法之實性。亦是一切說之實性。亦是一切念之實性。故原不在一切法一切說一切念外。但以不變隨緣。舉體而為能說所說能念所念。隨緣不變。舉凡能說所說能念所念。皆是真如性恆平等。無別異故。眾生不知。於真如平等法中。妄計能所說念以為實有。則是違逆真如。然終不出真如性外。亦可名為理即隨順。若即此妄念。聞大乘法。能知無性。是為名字隨順。若令此知唸唸相續以成思慧。是為觀行隨順。若令此知任運淳熟以成修慧。是為相似隨順。若由此知助發妙觀察智。觸證真如。是為妄念都盡。即是分證隨順。轉名為悟入也。問。妄念都盡。應是究竟位相。何名分證。答。真見道時。一切分別不現行故。所證真如無分劑故。亦得名都盡也。此後所有增進。並是無漏智品。名為真修。不同有漏聞思修慧。名為緣修。是故不復名妄念也。問。真修增進。固不名妄念矣。出觀之時。仍有微細無明妄念現行。那名都盡。答。出觀偶起微細妄念。即不名為隨順。所謂唯聖罔念作狂也。名字能知妄念無性。亦即名為隨順。所謂唯狂克念作聖也。以要言之。理即純逆。究竟純順。名字以上。等覺以下。皆悉逆順相雜。譬如初夜白月。至十四夜。明雖漸增。黑相未盡。但分證已得無漏。永不退轉。譬如哉生明月。光照大地。亦得名為妄念都盡也。初正釋此心真如相竟。   二即示大乘體二。初略標釋。二廣釋成。今初。   復次真如者。依言說建立。有二種別。一真實空。究竟遠離不實之相。顯實體故。二真實不空。本性具足無邊功德。有自體故 真如離言說相。仍依言說建立者。望下生滅門故。強於無名相體。借此假名說之。令人因假名指。得見實體月也。然真如尚非是一。安有二別。特以遍計本無。依他如幻。故名為真實空。圓成本具。復名真實不空。由空遍計依他。方顯圓成不空。譬如了蛇非有。達繩非實。方顯麻體不空。由見圓成不空。方信遍依非有。譬如見麻四微。則知蛇固本無。繩亦非實也。只此眾生現前介爾心性。本無實我實法。亦無五位百法百界千如差別幻相。故雲究竟遠離不實之相。由此顯示心性全妄即真。真常獨露。故雲顯實體也。既顯實體。則知此心本性。法爾具足無邊功德。所謂理具三千。事造三千。一切德相。一切業用。同真如體。無分別故。故得塵塵華藏。唸唸毘盧。互遍互融。亦無所在。以空與不空。唯是一心真如體故。此真如體。即是大乘體也。   二廣釋成三。初釋空義。二釋不空義。今初。   復次真實空者。從本已來。一切染法不相應故。離一切法差別相故。無有虛妄分別心故。應知真如。非有相。非無相。非(亦)有(亦)無相。非非有(非)無相。非一相。非異相。非(亦)一(亦)異相。非非一(非)異相。略說以一切眾生妄分別心所不能觸(證)故立為空。據實道理。妄念非有。空性亦空。以所遮是無。能遮亦無故 此申明真實空者。但表真如體上。本無染妄。故以空字遮其妄有。非指此空以為真如體也。現前介爾心性。從本已來。覓之了不可得。如何得與染法相應。如何得有差別法相。何處可容虛妄分別。是故有無四相。一異四相。無不皆空。乃至一切妄分別心。總不能觸證此心性也。然雖雲妄分別心所不能觸。只此妄分別心。便自覓之了不可得。乃至一切染法。本不可得。一切差別。本不可得。豈俟以空遣之。然後空耶。若遣妄存空。空仍是妄。今言空者。但遮妄念以明本空。非指此空為真如也。   二釋不空義   言真實不空者。由妄念空無故。即顯真心常恆不變。淨法圓滿。故名不空。亦無不空相。以非妄念心所行故。唯離念者之所證故 此申明真實不空者。但能了達妄念本空。即顯真心常恆不變。淨法圓滿。故以不空表之。不同妄念所計不空相也。若以妄念所計不空為真如相。則同餘宗所計離色心等有實常法名為真如。其謬甚矣。文中常恆。是常德。不變。是我德。淨法。是淨德。圓體。是樂德。四德不可思議。故唯離念者之所證也。初釋真如門竟。   二釋心生滅門二。初正釋此心生滅因緣相。二顯示大乘體相用。初中二。初明染淨生滅。二明染淨熏習。初中三。初正釋心生滅。二明生滅因緣。三辨生滅之相。初又三。初標名列義。二依義各釋。三總辨同異。今初。   心生滅門者。謂依如來藏。有生滅心轉。不生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阿賴耶識。此識有二種義。謂能攝一切法。能生一切法。復有二種義。一者覺義。二者不覺義 如來藏者。即是真如。真如不變隨緣。舉體而成生滅。今不言依真如有生滅心轉。乃言依如來藏有生滅心轉者。蓋以真如目此心之體。如指水之濕性。以如來藏目此心之相。如指濕性之水也。真如既不生滅。故如來藏亦不生滅。真如舉體隨緣。故依第八如來藏而有前七識生滅心轉。此前七識。並依第八識起。並攬真如為體。如依水起波。波亦以濕為體也。第八識與前七識。展轉相依。互為因果。如水與波。故名和合。能熏所熏相別。故非一。同以真如為體。故非異。由有能藏所藏執藏義故。所以復受阿賴耶名(阿賴耶此翻藏)由其體即真如。故能攝一切法。由其受熏持種。故能生一切法也。問。賴耶體即真如。賴耶能攝一切法者。真如舉體成賴耶。真如亦應生一切法。答。其理實然。但約不變隨緣。名如來藏。亦名賴耶。故可雲生一切法。若約隨緣不變。乃名真如。但可雲攝一切法。皆不生滅。不可雲生一切法也。問。真如既不得雲生一切法。賴耶亦不得雲攝一切法。答。賴耶全攬真如為體。非是真如少分。故能攝一切法也。攝一切法。即是理具三千。生一切法。即是事造三千。由有理具。方有事造。由有事造。方顯理具。若不攝一切法。安能生一切法。若非生一切法。安顯攝一切法。又真如與賴耶。不一不異。由不異故。並雲攝一切法。由不一故。真如不雲生一切法也。又真如不變隨緣。不唯舉體作如來藏阿賴耶識。亦即舉體作諸轉識及一切法。譬如濕性。不唯舉體作水。亦即舉體作波。是故一一轉識及一切法。隨緣不變。皆是真如全體。非是真如少分。當知一一轉識及一切法。據實道理。無不各各皆能攝一切法。生一切法。今但明賴耶能攝能生者。姑就生滅門中異相言之。若約同相。則並是真如全體。並具真如大用也。又前七轉識。相雖生滅。體即真如。本不生滅。如來藏體雖不生滅。既隨因緣。相亦生滅。今但以生滅心指七轉識。不生滅指如來藏者。姑就生滅門中非一之義言之。若約非異之義言者。七識生滅。即是藏識生滅。藏識不生滅。即是七識亦不生滅。故楞伽經雲。七識不流轉。不受苦樂。非涅槃因。即七識不生滅義。又雲。如來藏者。受苦樂。與因俱。若生若滅。即藏識生滅義也。言復有二種義者。謂此藏識中。無始已來。法爾本具無漏智德種子。能生無漏諸法。名為覺義。法爾本具有漏無明種子。能生有漏諸法。名不覺義也。問。下文釋覺義雲。謂心第一義性。即是一切如來平等法身。說為本覺。何得以無漏種子釋之。答。真如不變隨緣。舉體而為無漏有漏若種若現。故下文雲。如是無漏無明種種幻用。皆同真相。夫無明種現。尚同真相。況無漏種現。豈不即是第一義性。豈不即是一切如來平等法身耶。良由無漏種子。本自有之。故名本覺。四智心品。初起現行。故名始覺。佛果所成四智心品。即同無漏種子。全體真如。無增無減。平等平等。故雲始覺即本覺也。幸捨舊執而痛思之。   二依義各釋二。初釋覺義。二釋不覺義。初中三。初總立本始兩覺。二別辨本始兩覺。三總顯四種大義。今初。   言覺義者。謂心第一義性。離一切妄念相。離一切妄念相故。等虛空界。無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一切如來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說一切如來為本覺。以待始覺。立為本覺。然始覺時。即是本覺。無別覺起。立始覺者。謂依本覺有不覺。依不覺說有始覺 心者。即指眾生現前介爾心也。第一義性者。指無漏種子。無始成就。不改名性也。離一切妄念相者。謂此無漏種子。雖復依附本識。而非本識所能緣也。等虛空界無所不遍者。謂此無漏種子。性順真如。非有方隅形相可局也。法界一相者。謂此無漏種子。既順真如。即與真如法界同一不思議相也。即是一切如來平等法身者。謂智與真如。平等平等。只此如如及如如智。乃是一切如來之所同證。總名為法身也。依此法身說為本覺者。謂雖似新成。實是舊佛也。以待始覺立為本覺者。謂雖是舊佛。不妨新成也。然始覺時即是本覺。無別覺起者。謂種子舉體而為現行。現行不改無始種子。如水成冰。冰還成水。非別有新水也。應有問曰。既雲無別覺起。何得名為始覺。故今答曰。依本覺有不覺。如水成冰。依不覺說有始覺。如冰始泮而為水也。更依下文。以喻明之。如來藏即真如。譬如東西定方。非迷非悟。能為迷悟依也。既有此東西定方。即應有此知東知西之知。是定方中所具本覺義也。從來未曾知故。名之為迷。是定方中所具不覺義也。由不覺故。謂東為西。謂西為東。是定方中所起轉識妄想相也。定方或隨迷緣。或隨悟緣。決無不隨緣時。故有覺與不覺二義。名生滅門。迷亦此方。悟亦此方。決定不從緣變。名真如門。迷則迷此真如以成生滅。而對迷說悟。故悟亦須屬生滅門。所謂言妄顯諸真。妄真同二妄也。悟則悟此生滅即是真如。而真無迷悟。故迷亦並歸真如門。所謂一切眾生即涅槃相。不可覆滅。即菩提相。不可復得也。唯識亦明諸法種子。唯世俗有。非真勝義。即同依方故有迷悟兩法。又明真如即是識之實性。非離色心之外別有真如。即同依迷悟故而辨於方。除卻迷悟兩心之外。又豈別有方可得哉。嗚呼。馬鳴護法。決無二旨明矣。   二別辨始本兩覺二。初辨始覺義。二辨本覺義。初中三。初總標淺深。二詳示淺深。三明淺深無性。今初。   又以覺心源故。名究竟覺。不覺心源故。非究竟覺 剋論藏識所有覺義。即是五別境中慧心所耳。此慧心所。亦全攬真如為體。故能攝一切法。生一切法。如外道凡夫諸人我見。凡外二乘諸法我見。即是染慧。如一切世間所有聰明善巧。即無記慧。如一切世間所有正見。即有漏善慧。如三乘所有生空智品。即無漏慧。亦名為共般若。如大乘所有法空智品。亦無漏慧。復名不共般若。如諸佛所有四智心品。即不思議慧。亦名無上菩提。又加行無分別智。即是有漏聞思修慧。根本無分別智。即是實慧。後得無分別智。即是權慧。又因中照理名道慧。照事名道種慧。果上照理名一切智。照事名一切種智。又或照真名一切智。照俗名道種智。照中名一切種智。如此種種異名。種種開合。皆是一慧心所。皆是此中所謂覺義。或但取無漏。乃名覺耳。唯有諸佛四智菩提。方能覺盡心之本源。名究竟覺。降此皆非究竟覺也。   二詳示淺深   如凡夫人。前念不覺。起於煩惱。後念制伏。令不更生。此雖名覺。即是不覺 不覺。即是無明。無明。即根本煩惱中之癡心所也。此癡心所。亦全攬真如為體。故亦攝一切法。生一切法若與第七識相應之法我癡。名為根本無明。即下文所謂不如實知真法一故者也。此之現行。平等性智現在前時方伏。此之種子。直至將成佛時。金剛喻定方斷。斷此即名為佛。若與第七識相應之人我癡。名為恆行不共無明。須至三乘證無學時方斷。若與第六識相應之法我癡。則有二種。一是分別法癡。登初地時頓斷。一是俱生法癡。於十地中分分漸斷。至成佛時乃盡。若與第六識相應之人我癡。亦有二種。一是分別我癡。三乘初見道時頓斷。一是俱生我癡。三乘修道位中分分漸斷。證無學時方盡。若與前五識相應之俱生癡。隨第六識而為有無。乃至佛果。方始斷盡。是則由此癡故。有六凡法界。由轉此癡為無癡故。有四聖法界。豈非能攝一切法。能生一切法耶。今言凡夫人前念不覺者。且約第六識相應之或分別癡。或俱生癡言之。以第七識癡。必恆行不待言故。起於煩惱者。謂起前六識相應之貪瞋等惑也。後念制伏令不更生者。即是或以世間正見。或以有漏聞思二慧為對治也。此雖名覺者。以是善慧故也。即是不覺者。以其未是無漏故也。   如二乘人。及初業菩薩。覺有念無念。體相別異。以捨粗分別故。名相似覺 二乘人。通指有學無學言之。初業菩薩。於共十地中。即指八人見地已上言之。於三賢十聖中。即指初發心住已上言之。由其已斷分別我癡。已證生空所顯真如。故能覺於出觀之有念。入觀之無念。其體相有別異也。棄捨見思二惑。名為捨粗分別。但得生空無漏。未得法空無漏。故僅名相似覺也。   如法身菩薩。覺念無念。皆無有相。捨中品分別故。名隨分覺 頓斷分別法執。捨異生性障。證遍行真如。得中道佛性。故名法身菩薩。既證真如法身。則知真如之體。本非生死之有念。亦非涅槃之無念。但以不變隨緣。則真如舉體為念無念。隨緣不變。則念無念皆即真如。何有二相。從此漸斷俱生法執。故雲捨中品分別也。已得法空無漏。但未窮源。是故名隨分覺。猶所云分證即佛也。   若超過菩薩地。究竟道滿足。一念相應覺心初起。始名為覺。遠離覺相。微細分別。究竟永盡。心根本性。常住現前。是為如來名究竟覺 超過菩薩地者。等覺後心。入於金剛喻定也。法空無漏妙觀察智。名究竟道。從初證法身後。分分增進。至此滿足。令異熟識中有漏種子。捨無不盡。轉成菴摩羅識。即與大圓鏡智忽得相應。故雲一念相應覺心初起也。始名為覺者。釋成究竟始覺義也。遠離覺相者。釋成即是本覺無別覺起義也。微細分別究竟永盡者。無間道中。捨異熟識種也。心根本性常住現前者。解脫道中。證本具法身也。如者。本覺真如之性。來者。始覺合本之修。始本合一。故為如來。始本兩忘。故名究竟覺也。   是故經說。若有眾生。能觀一切妄念無相。則為證得如來智慧 夫真如佛性不變隨緣。舉體而為一切妄念。如水成冰。則一切妄念隨緣不變。全體即是真如佛性。如冰即攬水成相。豈別有自相哉。由諸凡夫。不達妄念無相。故雖能制煩惱。仍名不覺。由二乘人及初業菩薩。亦不達妄念無相。妄計有念無念體相別異。故雖證得生空無漏。僅可名相似覺。若以實理奪之。猶名不覺。直至證法身已。方能覺念無念皆無有相。方可名隨分覺。是故經說。若有眾生始從凡地。即能觀一切妄念無相。則為證得如來智慧也。須知一切眾生。雖復妄計妄念有相。而妄念實本無相。是謂理即證得如來智慧。故圓覺雲。一切眾生。皆證圓覺。若知妄念無相。便是名字證得。若能觀妄念無相。便是觀行證得。若觀至六根清淨。便是相似證得。若觀至法身相應。便是分真證得。若觀至究竟滿足。便是究竟證得。此則從始至終。皆以佛知佛見而為修行。不同三乘諸委曲相也。此中前四段文。是約權示漸。後一段文。是約實示頓。漸則如徵庸歷試。方登寶位。頓則如太子投胎。便成帝胤也。二詳示淺深竟。   三明淺深無性   又言心初起者。但隨俗說。求其初相。終不可得。心尚無有。何況有初 前雲一念相應覺心初起。已隨拂雲遠離覺相矣。猶恐迷者隨言取義。謂有始覺初相可得。不知心本無相。雲何有初。蓋心之一字。但是名言。真外無妄。故妄心無相。妄外無真。故真心無相。譬如演若歇狂。本頭如故。豈可於其頭上。別覓一初歇之相耶。   是故一切眾生。不名為覺。以無始來。恆有無明妄念相續。未曾離故 無明妄念。有即非有。由不覺故。非有似有。故相續而未離也。一翳在目。空華亂墜。不見己頭。狂怖妄出。然所治之無明。畢竟求不可得。則能治之始覺。又豈有初相可得哉。   若妄念息。即知心相生住異滅。皆悉無相。以於一心前後同時。皆不相應。無自性故 由迷一心。而有妄念。由有妄念。妄見心相生住異滅。但當推求現前一念心相。畢竟了不可得。則計有心相之妄念自息。妄念既息。則知心相尚不可得。雲何得有生住異滅之相。蓋若謂生住異滅果有相者。為生在前耶。住異滅在前耶。生在後耶。住異滅在後耶。抑生住異滅皆同時耶。若謂生在前者。為有心故生。為無心故生。若有心故生則有二心。若無心故生心則有始又所生心。果有何相。故生在前。不相應也。若住異滅在前者。必須有生。方得有住異滅。前既無生。雲何有住異滅。故住異滅在前。不相應也。若謂生在後者。前既無生。雲何後忽有生。又由滅故。方說有生。前既無生。則無可滅。前既無滅。後豈有生。故生在後。不相應也。若住異滅在後者。前必無滅。前既無滅。亦無有生。前既無生。雲何得有後住異滅。故住異滅在後。不相應也。若謂生住異滅皆同時者。生與滅違。住與異違。尤為不相應也。如此推責。則知生住異滅。但有名字。何嘗有自性耶。   如是知已。則知始覺不可得。以不異本覺故 本覺離一切妄念相。等虛空界無所不遍。法界一相。無生無住無異無滅。今推始覺。亦無生住異滅可得。則與本覺何異。是則約隨俗說。故有凡夫不覺。三乘相似覺。法身隨分覺。如來究竟覺之不同。而真如覺性。何曾有此淺深差別之可得哉。初辨始覺義竟。   二辨本覺義二。初標二相。次釋二相。今初。   復次本覺隨染分別。生二種差別相。一淨智相。二不思議用相 本覺既即平等法身。離一切妄念相。雲何得有二差別相。特以隨染分別。說有始覺。由始覺故。方顯本覺相用。故無生而說生也。   次釋二相二。初釋淨智相。二釋不思議用相。初中二。初示相。二釋成。今初。   淨智相者。謂依法熏習。如實修行。功德滿足。破和合識。滅轉識相。顯現法身清淨智故 淨智相。即四智相應心品也。依法熏習者。具如下文所明妄熏真熏體熏用熏也。如實修行者。隨順法性而修諸行也。功德滿足者。超過菩薩究竟地也。破和合識者。捨異熟名。轉成大圓鏡智相應心品。不復為所熏也。滅轉識相者。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相應心品。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相應心品。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相應心品。無增無減。不復為能熏也。顯現法身清淨智故者。所證真如為法身。能證菩提為清淨智。智與真如。平等平等。無能所也。   二釋成   一切心識相。即是無明相。與本覺非一非異。非是可壞。非不可壞 一切心識相者。通指八個心王。兼攝相應諸心所也。即是無明相者。由無始來曾未悟故。俗故相有別也。與本覺非一非異者。真如舉體而為本覺無明。本覺是無漏性。無明是有漏性。故非一。同攬真如為體。故非異也。非是可壞者。無明之性。即真如故。與本覺非異故。非不可壞者。無明之相。違真如故。與本覺非一故。   如海水與波。非一非異。波因風動。非水性動。若風止時。波動即滅。非水性滅 此舉喻以釋成也。海水。喻如來藏心。波喻前七轉識。風。喻無明心所。水之動相。即名為風。風原不在水外。喻心之不覺。即名無明。無明心所。恆與心王相應。不在心王外也。然水有可動之性。即喻無明種子。藏在第八識中。波有動轉之相。即喻無明現行。但與前七識相應也。藏識常住。轉識生滅。如水與波非一。藏識亦攬真如為體。轉識亦攬真如為體。如水與波非異。以其同一濕性故也。波因風動。則舉水體皆動。喻不唯七識生滅。即藏識亦生滅也。非水性動。則波之濕性。亦不曾動。喻不唯藏識性無生滅。即轉識亦性無生滅也。若風止時者。喻無明轉而為明也。波動即滅者。喻和合識與轉識相俱滅。不為所熏能熏也。非水性滅者。喻八識轉成四智相應心品。同於真如常住不滅也。   眾生亦爾。自性清淨心。因無明風動。起識波浪。如是三事。皆無形相。非一非異。然性淨心。是動識本。無明滅時。動識隨滅。智性不壞 此更以法合也。自性清淨心。即指現前介爾心性。體即真如。本來清淨。非成佛而始淨也。因無明風。動者。無始已來從未悟故。法爾有八種識第八識中。法爾有無明種子。如水含動性。前七識現行。法爾與無明相應。如波有動相也。起識波浪者。如海水舉體作波也。如是三事皆無形相者。譬如指波所依名水。指水所起名波。指波之動名風。水外別無波動形相。波外別無水動形相。動外別無波水形相。說有三事。故非一。同依濕性。故非異。眾生亦爾。藏識之外。別無轉識無明形相。轉識之外。別無藏識無明形相。無明之外。亦別無藏識轉識形相。說有第八。前七。心所。三事。故非一。同一真如淨心。故非異也。然性淨心。是動識本者。如水之濕性。是水波本也。無明滅時。動識隨滅者。合風滅時。波動隨滅。不唯前七能熏相滅。即第八受熏和合相亦滅也。智性不壞者。合前非水性滅。不唯大圓鏡智之性不壞。即平等性智妙觀成所作智之性。亦不壞也。初釋淨智相竟。   二釋不思議用相   不思議用相者。依於淨智。能起一切勝妙境界。常無斷絕。謂如來身。具足無量增上功德。隨眾生根。示現成就無量利益 依於淨智能起一切勝妙境界等者。唯識論雲。此四心品。雖皆遍能緣一切法。而用有異。謂大圓鏡智相應心品。純淨圓德現種依持。能現能生身土智影。無間無斷。窮未來際。平等性智相應心品。觀一切法自他有情。悉皆平等。大慈大悲恆共相應。隨諸有情所樂。示現受用身土影像差別。妙觀察智不共所依。無住涅槃之所建立。一味相續。窮未來際。妙觀察智相應心品。善觀諸法自相共相無礙而轉。攝觀無量總持之門。及所發生功德珍寶。於大眾會。能現無邊作用差別。皆得自在。雨大法雨。斷一切疑。令諸有情皆獲利樂。成所作智相應心品。為欲利樂諸有情故。普於十方。示現種種變化三業。成本願力所應作事。此四種性。雖皆本有。而要熏發。方得現行。因位漸增。佛果圓滿。不增不減。盡未來際。但從種生。不熏成種。勿前佛德。勝後佛故。(文)是知前淨智相。及從鏡智所起最極圓淨常遍色身。即是自受用身功德。此中依於淨智所起身土境界。隨眾生根。成就利益。即是他受用報勝劣等應種種功德。此二功德。皆由本覺隨染分別。流轉生死。然後翻染成淨。依法熏習。如實修行之所證得。故前文雲。生二種差別相。猶唯識名所生得也。雖所生得。然不名之為始覺相。仍名本覺相者。猶唯識雲。此四種性皆本有也。大佛頂經亦云。圓滿菩提。歸無所得。良以本具無漏種子。原是真如全體。原具真如相用。未曾稍減。今佛果無漏現行。亦秖是真如全體相用。未嘗稍增故也。二別辨本始兩覺竟。   三總顯四種大義   復次覺相有四種大義。清淨如虛空明鏡 前明阿賴耶識。有其覺義。又明依不覺說始覺。待始覺立本覺。而始本究竟不異。故今直明覺相四種大義也。本無垢染。故名清淨。本無形相方隅分劑可得。故如虛空。本來寂照。故如明鏡。蓋但言如虛空。則無以顯其照用。但言如明鏡。則無以顯其體相。故必合言如虛空明鏡。乃可稍譬於覺相也。   一真實空大義。如虛空明鏡。謂一切心境界相及覺相。皆不可得故 此即真如門中依言說建立之真實空也。謂阿賴耶中無始無漏種子。全攬真如為體真如非一切心。非一切心所現境界。亦非覺相。一切皆空。故此無漏種子。亦非一切心境界相及與覺相。譬如虛空。體非群相。譬如明鏡。本無纖塵也。   二真實不空大義。如虛空明鏡。謂一切法圓滿成就無能壞性。一切世間境界之相。皆於中現不出不入不滅不壞。常住一心。一切染法所不能染。知體具足無邊無漏功德。為因熏習一切眾生心故 此即真如門中依言說建立之真實不空也。謂阿賴耶中無始無漏種子。即全攬一切法圓滿成就無能壞性之真如為體。是故一切世間境界之相。皆於無漏種子中現。無漏種外。別無一切境界。故不出。一切境界之內。別無無漏種子。故不入。由不出。故不滅。境即真如。無可滅故。由不入。故不壞。真如即境。無可壞故。又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淨本然。周遍法界。故不出不入。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故不滅不壞。又隨緣不變。故不出不入。不變隨緣。故不滅不壞。又如虛空含育萬物。明鏡影現眾形。並不出不入。不滅不壞也。是故無漏種子。當體即是常住一心。雖此常住一心。舉體而為一切染法。如水成冰。然此一切染法。本無自性。雲何能染此無漏種。如冰不能改其本然之濕性也。只此無漏種子。便是菩提智體。本來具足無邊無漏功德。以其在纏。故名為因。因即種子之異名也。此無漏因。亦名佛性。佛性雄猛。無能沮壞。雖在一切眾生阿賴耶識心中。力能熏習。令妄念心厭生死苦。求涅槃樂也。此上二種大義。即大乘體。   三真實不空離障大義。如虛空明鏡。謂煩惱所知二障永斷。和合識滅。本性清淨。常安住故 此即本覺隨染分別所生淨智相也。雖由始覺所顯。不異在纏本覺。即是大乘相也離煩惱所知二障。即顯真如門中真實空義。本性清淨安住。即顯真如門中真實不空。為顯不空之相。故建立空。是故但名真實不空離障大義。此如無雲之大空。磨瑩之古鏡也。   四真實不空示現大義。如虛空明鏡。謂依離障法。隨所應化。現如來等種種色聲。令彼修行諸善根故 此即本覺隨染分別所生不思議用相也。隨所應化。即意輪觀機。現種種色。即身輪示化。現種種聲。即口輪說法。此如太空之含育萬物。明鏡之頓寫千容也。問。阿賴耶識中覺義。由其全攬真如為體。故得具此四種大義。其不覺義。亦全攬真如為體。亦得具此四種大義否。答。具。以不覺相不可得故。一切法皆不可得。即真實空大義。以不覺相既不可得。即一切法圓滿成就無能壞性。一切世間境界之相。皆於不覺中現。不出不入。不滅不壞。常住一心。一切染法所不能染。一切淨法所不能淨。不覺具足無邊無漏功德。為因熏習一切眾生心故。即真實不空大義。以達此不覺之性。即是真實不空體故。二障永斷。本性常住。即是離障大義。以此不覺之。性離二障故。隨所應化。現如來等種種色聲。令修善根。即示現大義也。問。既言真如舉體作一微塵。則隨拈一一微塵。亦各具此四種大義否。答。具以微塵相若無方分。則非微塵。以無形故。若有方分。則可分析。定非實有。推此微塵。既無相故。則一切法。亦皆無相。即真實空大義。微塵之相既不可得。即一切法圓滿成就無能壞性。一切世間境界之相。皆於微塵中現。不出不入。不滅不壞。乃至微塵。具足無邊無漏功德。為因熏習一切眾生心故。即真實不空大義。以達此一微塵性。即是真實不空體故。二障永斷。本性常住。即是離障大義。以此一微塵性。離二障故。隨所應化。現身說法。令修善根。所謂於一毛端。現寶王剎。坐微塵裡。轉大法輪。即示現大義也。華嚴經雲。一微塵中。具足大千經卷。如一微塵。一切微塵亦復如是。此之謂也。思之。初釋覺義竟。   大乘起信論裂網疏卷第二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44 冊 No. 1850 大乘起信論裂網疏   大乘起信論裂網疏卷第三   靈峰蕅益沙門智旭述   二釋不覺義二。初總明不覺依覺故無實。二別示不覺虛妄相。今初。   不覺義者。謂從無始來。不如實知真法一故。不覺心起而有妄念。然彼妄念。自無實相。不離(真如)本覺 此心前際決不可得。故雲從無始來。真如但有性德隨緣之能。未有修德照性之智。故雲不如實知。雖有八識。及諸心所。體及相見。四分差別。但如幻事體即真如。故雲真法一故。只此不如實。知便是無始已來從未悟故。名為根本不覺。亦名無始住地無明種子。此種雖在第八識中。不與第八現行相應。所以下文。名為不相應無明也。由此無明種子。令前七識心。非起似起。由八識心起現行故。便有遍行別境等諸心所法相應俱起。故雲有妄念也。然此心王心所若種若現。並是無始法爾成就。並攬真如全體為體。別無自體。故雲自無實相。不離本覺。此本覺字。即指真如。不指賴耶識中無漏種子。蓋真如雖遍為迷悟依。非覺非不覺。而不覺違於真如。故但得雲無實。覺則順於真如。真如本無不覺。故或有時。即呼本覺為真如。或復有時。即呼真如為本覺也。問。即謂妄念不離無漏種子。亦何不可。答。約真如門。理實無礙約生滅門。則無漏種。不生有漏現行故也。況無漏種。亦非真如之外。別有實法。但此真如理性。雖無始來從未曾悟。法爾有此應正了知之理。即目此法爾應正了知道理。名為無漏種子。今無明但是不了真如而起。非謂應正了知道理之上。反能生於不正了知也。   猶如迷人。依方故迷。迷無自相。不離於方 東西定方。以喻真如。如其定方而正了知。以喻覺義。迷東為西。以喻不覺妄念。方非迷悟。為迷悟依。悟方之時。方外別無悟相可得。以喻如外無智。迷方之時。方外別無迷相可得。以喻真如之外。別無妄念。是故妄念自無實相也。問。若言東西有定方者。何故大智度論破雲。若以日出處為東。則俱盧洲日。於此處沒。復名為西。勝神洲日。於此處午。復名為南。牛貨洲日。於此處成半夜。復名為北。今言定方。如何可通。答。大凡譬喻。皆就目前人所共知。以易例難。以淺況深而已。如滿月喻面。豈可求其眉鼻。雪山喻象。豈可責其尾牙。然即汝所引。益顯妙義。若就此洲。則東西有定。定方之外。無別知相。可喻如外無智。若約四洲。則東西無定。各隨眾生所知立名。所知之外。無別實方。可喻智外無如。若互奪則兩亡。故雲。都無所得。離二取相。若雙照則宛爾。故雲。唯有如如。及如如智也。問。譬如迷方。須人指示。眾生無始已來。從未曾悟。則最先一佛。仗誰指示。答。約真如門。尚無成佛與不成佛。何有先後。約生滅門。則譬如曠野迷方。無人可問。但當諦觀日影去來之相。便識東西。眾生亦爾。若能諦觀生老病死之相。便能覺悟。故紫柏大師雲。最先一佛。以苦諦為師也。   眾生亦爾。依於(真如)覺(性)故。而有不覺。妄念迷生。然彼不覺。自無實相。不離(真如)本覺。復待不覺。以說真覺。不覺既無。真覺亦遣 此以法合喻也。覺及本覺。即合方字。仍指真如言之。復待不覺以說真覺。謂猶迷方而說悟方。此真覺字。即指究竟始覺言之。始覺合本。無復本始之異。本覺即真。無復理智之分。故雲真覺亦遣也。初總明不覺依覺故無實竟。   二別示不覺虛妄相   復次依放逸故而有不覺。生三種相。不相捨離。一無明業相。以依不覺。心動為業。覺則不動。動則有苦。果不離因故。二能見相。以依心動。能見境界。不動則無見。三境界相。以依能見。妄境相現。離見則無境 釋此為二。一約無始無明釋。二約現前觀照釋。一約無始釋者。眾生無始已來。法爾有八種識。即法爾有諸心所與之相應。此心心所。並是真如不變隨緣所成。以真如從無始來盡未來際。決無不隨緣時。設不隨染淨緣造十法界。何以顯其不變之德但無始來。從未悟故。未有淨緣。秖隨染緣。名為放逸。此放逸者。即是八種大隨煩惱之一。於染淨品不能防修。縱蕩為性。增惡損善所依為業。故雲依放逸故而有不覺也。不覺。即六七兩識相應之俱住法癡。由其不能如實了知真法一故。遂使真故相無別之心王心所。幻成俗故相有別之各各四分。以內二分體。名為業相。以外二分用。名能見相及境界相。心王心所不起則已。起則法爾有此四分。同時俱起。不可分析別異。故雲不相捨離也。一無明業相者。果報心心所體。依無明不覺而動。動即名業也。蓋第八識體。純是異熟無記報法。第七雖名有覆無記。與前六識一分無記報法。及彼相應報得心所。皆名為異熟生。此報法體。皆名為心。以依無明不覺而動。名之為業。心即證自證分。業即自證分也。覺則契會真如。故不動。不覺而動。則當體便是果報苦法。由動為因。顯心苦果。故唯識論以第三自證分為能量。第四證自證分為量果。如鏡面鏡背。兩不相離。故雲果不離因也。二能見相。即心王心所現行起時。必有見分。能見於境。唯不動則無見耳。動即有見。非先動而後見也。三境界相。即心王心所現行起時。必有相分為所緣境。唯離見則無境耳。見即有境。非先見而後境也。夫唯不覺。故舉真如全體。而為心心所之各各三相。若能覺知三相無相。唯一真如。則一切心心所之業相。即真如體。一切能見。即真如相。一切境界。即真如用。故前文雲。若有眾生。能觀一切妄念無相。則為證得如來智慧也。二約現前觀照釋者。若觀一切妄念無相。則一念相應一念佛。唸唸相應唸唸佛。即名為不放逸。即名為覺。所謂具縛凡夫。能知如來祕密之藏。雖是肉眼。即名佛眼。並無三相六相。可以當情。苟一念放逸。失於觀照。便有不覺。便令三相及下六相。紛然頓現也。除卻現前一念無明所現九相。豈別有無始無明所生九相哉。   以有虛妄境界緣故。復生六種相 境界唯是自心心所相分。故名虛妄。所謂依他起性。如幻事也。以此為所緣緣及增上緣。復生六相。能生既是虛妄。則所生相。豈有實哉。然前三相。通於八識及諸心所。以心心所。定各有四分故。此下六相。則有局有通也。   一智相。謂緣境界。生愛非愛心 智相。即別境中之慧心所也。此相唯與前七相應。第七但緣第八見分。計為實我實法。生於愛心。愛即根本煩惱中之貪也。第六遍緣三界一切境界。遍起愛非愛心。愛即是貪。非愛即瞋。前五各緣現在一塵境界。各起愛非愛心。然此智相。亦全攬真如為體。與前覺義。毫無差別。若能了達智無智。相即為證得如來智慧矣。   二相續相。謂依於智。苦樂覺念相應不斷 相續有二義。一約心所。即受與念定。苦樂覺。是受。由念故不忘。由定故專注也。二約心王。即等無間意根。由智及念。助彼心王相續而起。假立前念已滅心王。名為意根。然第八第七。從無始來。法爾相續。不依於智。前六相續。並依智起。故雲相應不斷也。只此相續。實無體性。譬如一星之火。旋之成輪。火唸唸滅。不從此方轉至餘方。由其相似相續。妄睹為輪。心性亦爾唸唸寂滅。無相續義。迷情以為似常似一。名相續相。若能諦觀相續無相。即為證得如來智慧也。   三執著相謂依苦樂覺念相續。而生執著 執著。即別境中勝解心所。及貪瞋慢等任運諸煩惱也。大凡一剎那心。生已即滅。無執著義。由其前後相似相續。乃有執著功能。此相唯是第六識有。以七八兩識及前五識。唯緣現在一剎那境。無執著故。然如實觀之。能執著者。即第六識見分。所執著者即第六識相分。見分剎那不住。何能執著。相分亦復剎那不住。何可執著。若能了知執著無相。即為證得如來智慧也。   四執名等相。謂依執著分別名等諸安立相 此即四不定中尋伺心所。及根本中五見等煩惱也。亦唯在第六識。然能執者。亦即見分。剎那生滅。無能執義。所執者。即若名若義自性差別。名中無義。義中無名。名義自性。了不可得。名義差別。了不可得。隨心生滅。何可執著。若能了知執名等。相即是無相。即為證得如來智慧也。   五起業相。謂依執名等。起於種種諸差別業 能起業者。即第六識相應之思。所起之業。通前五識。言差別者。或起惡業。或起善業。或禪定業。即是三界諸有漏業。乃至出世無漏業。菩薩利他業。皆名起業相也。然此業性。即是身表語表及與無表。且身表者。既非形量。亦非動作。亦非動因。但是假名。非實有體。次語表者。一剎那聲。無詮表義。多念相續。似有詮表。便無實體。表業既無實性。無表又豈有實。若能了知業相無相。即為證得如來智慧也。   六業繫苦相。謂依業受苦。不得自在 既造三界有漏諸業。則為三界業之所繫。引業所招異熟總報。滿業所招增上別報。通名果報五蘊。樂是壞苦。苦是苦苦。不苦不樂是行苦。無常無我。所以皆不自在。乃至無漏及利他業。所感變易生死。亦名為苦。亦不自在也。然此果報五蘊。色無自性。受想行識亦無自性。既無自性。體即真如。既即真如。便具無邊德相業用。是則只此業繫苦相。便是不可思議大乘。若能觀此苦相無相。即為證得如來智慧也。奈何無明不覺。復依此身心而幻成業相等三相及與六相。輪迴是中自取流轉也哉。   是故當知一切染法。悉無有相。皆因無明而生起故 此正結明三相六相。皆無實也。依於覺故而有無明。無明已自無實相矣。況依無明所生染法。豈有實哉。言染相者。智等四相是染惑。五起業相。是染業。此二並是染因。業繫苦相。並苦果上所起三相。即是界內界外依正。為染果也。若因若果。皆因無明生起。譬如一翳在目。空華亂舞。翳病若除。華元非有。無明不起。則苦即法身。惑即般若。業即解脫。何一非大乘耶。二依義各釋竟。   三總辨同異二。初標二釋。今初。   復次覺與不覺。有二種相。一同相。二異相 前明阿賴耶識有二種義。所謂覺與不覺。今故約此辨同異也。真如不變隨緣。既舉體而為阿賴耶識。即舉體而為覺與不覺。覺與不覺隨緣不變。既舉體依於阿賴耶識。即舉體便是真如。今約隨緣不變。生滅即真如故。名為同相。約不變隨緣。真如即生滅故。名為異相。故上文雲。二門展轉不相離也。   二釋二。初釋同相。二釋異相。今初。   言同相者。如種種瓦器。皆同土相。如是無漏無明種種幻用。皆同真相 無漏。即指覺義。無明。即不覺義。種種幻用。雙指依無漏智所起不思議用。及依無明所起三相六相也。皆同真相者。並是真如下變隨緣所成。是故隨緣不變。一一無非全體真如。如土作瓦器。無一器而非全體是土也。   是故佛說一切眾生。無始已來。常入涅槃。菩提非可修相。非可生相。畢竟無得。無有色相而可得見。見色相者。當知皆是隨染幻用。非是智色不空之相。以智相不可得故。廣如彼說 此引經以證真如同相也。無始已來常入涅槃者。即唯識論所謂自性清淨涅槃。一切有情平等共有也。菩提非可修相非可生相者。即大佛頂經所謂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雲何於中有是非是也。無有色相而可得見者。即前文所謂亦無不空相。以非妄念心所行故。唯離念者之所證故也。見色相者以下。釋疑難也。難曰。若約同相。定無色相可見者。如何見有色相可見。亦見如來種種色相釋曰。當知皆約生滅門中。隨染幻用。見有差別色相。非謂真如門中智色不空之相。亦可見也。以智相同於真如。雖實不空。亦無不空相可得故。廣如彼契經中佛所說也。初釋同相竟。   二釋異相   言異相者。如種種瓦器。各各不同。此亦如是。無漏無明種種幻用。相差別故 不唯無漏覺相。與有漏無明。其相各別。即就無漏法中。四智菩提。三身。四土。乃至十力。無畏。十八不共法等。種種幻用。相各差別。又就有漏法中。心王。心所。相見自證。現行種子。及諸分段變易因果種種幻用。相各差別。然此幻用差別無性。常異而同。即此無性真如無差別故。遍攝一切差別之法皆入一法。即此一法所攝一切差別之法。隨拈一法。亦復還攝一切諸法。故得重重無盡。無盡重重。並由此同異二相而顯示也。初正釋心生滅竟。   二明生滅因緣二。初明迷染因緣。二明悟淨因緣初中二。初總明依心故轉。二別釋意及意識。今初。   復次生滅因緣者。謂諸眾生。依心。意意。識轉 生滅雖無自性。全體真如。而真如不變隨緣。舉體成生滅時。於生滅中。須論因緣。方免邪因及無因過。此則第八與前七識。互為因果。唯識理成也。眾生者。五蘊和合之假名也。心者。第八識也。意者。第七識也。意識者。第六識並前五識也。第八為根本依。第七方轉。第七為染淨依。第六方轉。第六為分別依。前五方轉。故雲依心意及意識轉也。   二別釋意及意識二。初釋意。二釋意識。今初。   此義雲何。以依阿賴耶識。有無明不覺起。能見。能現。能取境界。分別相續。說名為意 謂阿賴耶識中。法爾有第七識種子。及有根本無明種子。由無始來。第七與第八識恆俱轉故。第七識與恆行不共無明。定相應故。於一真如無相體上。令心心所。分體分用。分見分相。起諸取著。相似相續。皆以第七識為染污依故說此第七識名為意也。意者。依義。依第七識。方令第八受賴耶名及異熟名。方令前六成有漏義。故名染依。若第七識之人我執斷。則第八識捨賴耶名。第六生空智果恆得現前。前五不起諸有漏業。若第七識之法我執斷。則第八識捨異熟名。轉為大圓鏡智相應心品。自亦平等性智恆共相應。第六法空智果恆得現前。前五轉為成事智品。故又名淨依也。如釋摩訶衍論。引顯了契經雲。種種心識。雖有無量。唯末那轉。無有餘法。所以者何。是末那識。具足十一義。無所不作故。此之謂也。   此意復有五種異名。一名業識謂無明力。不覺心動 由第七識。恆與法癡相應。不如實知真法一故。令自與第八。無始恆轉。令前六識。依之得轉。心實無動。由不覺故。謂之為動。動即是現行轉。現行之體。即自證分。名為業相。是則一切心王心所業相皆依第七無明而起。名為依他起性。故直名此第七為業識也。若觀動心即不生滅。即得入真如門。   二名轉識。謂依動心。能見境相 由第七識恆行不共無明。不如實知真法一故。令諸心王心所。法爾各有能見境相。名為見分。故直名此第七為轉識也。若觀一切境界無是見者。則見無見相。即得入真如門。   三名現識。謂現一切諸境界相。猶如明鏡。現眾色像。現識亦爾。如其五境。對至即現。無有前後。不由功力 由第七識不共無明。不如實知真法一故。令心心所起現行時。法爾各有所現境界。名為相分。諸心心所之體。猶如明鏡。見分如光。相分如所現像。若非第七執藏之力。則第八何由幻現三界三類性境。若非第七為第六不共親依。則第六何由遍現一切假實諸法。若非第七為前五染淨共依。則前五何由如其五境。對至即現。無有前後。不由功力。故直名此第七為現識也。若觀一切境界無非見者。則境無境相。即得入真如門。   四名智識。謂分別染淨諸差別法 由第七識不共無明。不如實知真法一故。令心心所現行轉時。幻成見相二分。復由第七人我法我二見力故。自既妄執第八見分以為實我實法。成染分別。復為第六識之不共親依。為前五識之染淨依。令前六識。分別染淨諸差別法。故直名此第七為智識也。若觀分別及所分別皆無自性。則智無智相。即得入真如門。   五名相續識。謂恆作意相應不斷。任持過去善惡等業。令不失壞。成熟現未苦樂等報。使無違越。已曾經事。忽然憶念。未曾經事。妄生分別 由第七識不共無明。不如實知真法一故。於真常中。妄見生滅。又不能知剎那不住。當體寂滅。於生滅中。妄見相續。是故唸唸內執第八為自我法。令其受熏持種。招異熟果。唸唸為外六轉識依。令其憶念過去。分別未來。若非第七俱生法執為前六依。則第八識便不受前七熏。持有漏種以無能熏之前七。即無所熏之第八故。第六識亦不憶念過去。分別未來。以無所依之七八。即無能依之第六故。故直名此第七為相續識也。如釋論中。引法門契經雲。第七識有殊勝力故。或時造作持藏之用。或時造作分別之依。此之謂也。若觀心性剎那不住。當體寂滅。則相續無相續相。即得入真如門。   是故三界一切。皆以(八識)心為自性。離(八識)心則無六塵境界。何以故。一切諸法。以(第八)心為主。從(第七)妄念起。凡(八識)所分別。皆分別(八識)自心(所變相分)心不見心。無相可得。是故當知。一切世間境界之相。皆依眾生無明妄念而得建立。如鏡中像。無體可得。唯從虛妄分別心轉。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故 此承上文。止由第七不共無明。不如實知真法一故。內緣第八。起二我執。外為六依。令起妄念。故有世間一切依正等法。此一切法。皆是八種識心所變。即以八識心為自性。若離能變之八種識心。何有所變六塵境界可得。是則一切諸法。悉皆不離第八本識。故雲以心為主。皆從第七無明幻現。故雲從妄念起也。第八分別三類性境。還是第八所變相分。第七分別。虛妄我法。還是第七所變相分。第六分別一切諸法。還是第六所變相分。前五分別五塵性境。還是前五所變相分。故雲凡所分別皆分別自心也。譬如有人。大張其眼。求覓已眼。終不能見。心亦如是。故雲心不見心也。然眼不自見。猶有他人能見其眼。心不見心。必無他人能見其心。故雲無相可得也。問。若無他人能見心者。雲何說有他心智通。答。由起妄念。妄有緣影。遂令他心智者。托此為質。變相而緣。名了他心。其實緣影。即是所變相分之影。非是心體。亦非見分。心體及心見分。並無形相。決不可見。故如來雲。我以佛眼。猶不能見眾生之心。雲何癡人。說有心相可得也。問。第七緣第八之見分。執為實我實法。是名以心緣心。豈非心見心耶。答。第七設能見第八者。應名現量。何名非量。故知一切心心所之見分。皆無形相可得。決定不可見也。夫能變之心。尚自無相可見。則所變境界。又豈有實。是故當知。一切世間境界之相。皆依眾生無明妄念而得建立。謂依第七不共無明。不如實知真法一故。令心心所。轉成四分。則此世間一切境界。不過皆是自心心所相分。心心所體如鏡相分如鏡中像。像不離鏡。別無自體可得。唯從虛妄分別心轉。除卻諸心心所生滅之外。何嘗有法自生滅耶。初釋意竟。   二釋意識   言意識者。謂一切凡夫。依相續識。執我我所。種種妄取六塵境界。亦名分離識。亦名分別事識。以依見愛等熏而增長故 前六種識。總名了別境識。今舉第六。攝前五也。但言一切凡夫者。且約迷染因緣言也。依相續識者。以第七識為染淨依。第七恆與第八俱轉。無始不斷。故名相續識也。執我我所者。第七但有俱生我執。第六依之。遍起分別俱生我及我所執也。種種妄取六塵境界者。第六或與前五俱起。名為同時意識。則取現在色聲香味觸之境界。名為五塵。或唯自起。名為獨頭意識。則取過現未來一切境界。若於夢中。則取夢中所現境界。若入禪定。則取四禪四空所有境界。皆名為法塵也。亦名分離識者。眼識但緣自所變色。乃至身識但緣自所變觸。意識雖能遍緣。而不能知諸塵無性。唯是自心。故名分離識也。亦名分別事識者。六塵妄境。名之為事。不知無性之理。故名分別事識也。以依見愛等熏而增長故者。愛。即六識相應種種鈍使。見。即第六相應種種利使。現行熏成種子。種子復起現行。故增長也。初明迷染因緣竟。   二明悟淨因緣二。初總明悟有淺深。二詳釋淺深差別。今初。   無始無明熏所起識。非諸凡夫二乘智慧之所能知。解行地菩薩。始學觀察。法身菩薩能少分知。至究竟地。猶未知盡。唯有如來。能總明瞭 無始無明。即第七識俱生法癡。名為根本住地無明。由此無明。不如實知真法一故。所以眾生從無始來。真如不變隨緣。法爾有八種識。第七為能執。第八為所執。第八為所熏。前七為能熏。前七為能依。第八為所依。凡夫世智。固不能知。二乘真智。亦所不達。以如來為鈍根人。但說蘊處界法。破其我執。未曾明言七八二種識故。解行地菩薩。即信成就發心之後。便名為解行地。唯識所謂資糧加行二種位也。秉大乘教。修行修心滿十千劫。方得發心。入解行地。方於藏識境界。能學觀察。所謂尋思名。尋思義。尋思名義自性。尋思名義差別。皆是假有實無。唯識所現。故雲。大乘菩薩。恆觀意言為境也。法身菩薩能少分知者。謂通達位。真見道故。從此分分斷障。分分證真如也。至究竟地。猶末知盡者。謂十地滿足。猶有極微細所知愚也。唯有如來能總明瞭者。謂窮盡心識本源。通達心識性相。無餘惑也。此中談理唯實。明位兼權者。為收一切機故。若論一乘實教。則初心便觀如來藏性不變隨緣。能知八識之相差別建立。又觀如來藏性隨緣不變。能知八識之性唯一真如。則有名字證得如來智慧。乃至究竟證得如來智慧。具如前文所明也。   二詳釋淺深差別三。初總明義深。二別示次第。三結示二障。今初。   此義雲何。以其心性本來清淨。無明力故。染心相現。雖有染心。而常明潔。無有改變。復以本性無分別故。雖復遍生一切境界。而無變易 心性。通指八識心王及諸心所之性。即是真如不變性也。無明。即指第七識相應之微細法癡。不如實知真法一也。染心相現。通指八識心王及諸心所。皆有四分依他相起也。而常明潔無有改變者。心王心所各各四分。既皆全攬真如為體。真如隨緣不變。故常明潔。如金作諸器。諸器皆金也。復以本性無分別故等者。偏指心王心所所變相分。亦以心性為體。全體心性。曾無變易。決無心外之境界也。   以不覺一法界故。不相應無明分別起。生諸染心 不相應無明者。正指第八識中無明種子。不與第八識現行相應也。此明雖由無始已來無明力故。法爾有此八識及諸心所各各四分。乃至一切境界。然此諸法。原無改變。原無變易。仍是一真法界。若能唸唸觀察動心即不生滅。即得入真如門。即為證得如來智慧。特以偶爾失照。不覺一法界故。則第八識中無明種子。即與前七相應。而現行分別遂起。復生諸染心也。   如是之義。甚深難測。唯佛能知。非餘所了 謂第八識中無明種子。只須一念不覺。便起現行而生染心。此雖等覺菩薩。未轉異熟識為無垢識尚未能盡其源。唯佛位中。既與大圓鏡智相應。方能通達其性相之邊底也。初總明義深竟。   二別示次第二。初正釋悟淨次第。二轉釋相應不相應義。初中二。初明離染心次第。二明離不覺次第。今初。   此(不覺)所生染心。有六種別。一執相應染。聲聞。緣覺。及信相應地諸菩薩。能遠離 執相應染。謂我執相應之見思惑也。聲聞初果。緣覺有學。信成就發心菩薩。皆能頓斷見惑。漸斷思惑。故雲能遠離也。   二不斷相應染。信地菩薩勤修力。能少分離。至淨心地。永盡無餘 不斷相應染者。謂第六識相應之分別法執。二乘法中所不斷也。信地菩薩。即學唯心識觀。正伏此執。故至歡喜地中。永盡無餘。   三分別智相應染。從具戒地。乃至具慧地。能少分離。至無相行地。方得永盡 分別智相應染者。謂第六識相應之俱生法執。雖是任運所起。以其不如實知真法一故。仍名分別智也。二離垢地。名具戒。六現前地。名具慧。分分漸斷名少分離。七遠行地。名無相行。法空智果恆得現前。是故此染方得永盡。   四現色不相應染。此色自在地之所除滅 此由無始已來。妄執依正不同。所有習氣。熏在第八識中。雖不與現行轉識相應俱起。而此習氣種子力故。未能任運現相及土。名為現色不相應染。若入第八色自在地。則此習氣永除。故能依中現正。正中現依也。   五見心不相應染。此心自在地之所除滅 此由無始已來。妄執自心他心不同。所有習氣。熏在第八識中。雖不與現行轉識相應俱起。而此習氣種子力故。未能自他互作。名為見心不相應染。若入第九心自在地。則此習氣永除。故能自身入定他身起。他身入定自身起。一身入定多身起。多身入定一身起。乃至具足四辯。一音普答一切眾生各別諸問難也。   六根本業不相應染。此從菩薩究竟地。入如來地之所除滅 此由無始第七識之法見法愛法慢。妄執第八以為自內實法。所有習氣熏在第八識中。雖以第六法空智果恆現在前之力。不與第七現行相應俱起。而此習氣種子力故。未捨異熟識名。未證一切如來究竟平等不二法身。故須從菩薩究竟地。入於金剛喻定。除滅此種。乃入如來地也。初明離染心次第竟。   二明離不覺次第   不覺一法界者。始從信地觀察地。行至淨心地。能少分離。入如來地。方得永盡 不覺一法界者。即所謂無始無明住地根本惑也。恆與第七識相應。亦有時與第六識相應。皆所謂法癡也。由此無明。方生一切染心。前已明所生染心。離有次第。故今更明離此不覺之次第也。二乘不聞此不覺名。何況知斷。故不復論。大乘始從信地。即能觀察學斷。故亦名觀察地。雖復學斷。但能漸伏。猶未能離。良以有漏聞思修慧。未能破壞彼種子故。行至初歡喜地。離第六識分別法癡。自後漸離俱生法癡。直至入如來地。方得永盡第七識中俱生法癡。以是恆行不共無明。極微細故。直至金剛喻定現在前時。乃與根本業不相應染一時俱滅也。當知漸教菩薩。但知次第離染。故須至淨心地。方能少分離此無明。若頓教菩薩。從初即學觀察無明無性。不須別別除染。而能生之無明。既得分分伏離。則所生之染法。亦自分分除滅所以初發心便名為淨心地。不唯永斷第二不斷相應染。乃至亦能除彼第四第五二種不相應染。遂能示現八相成道。得色自在。得心自在也。問。前雲依不覺故。生三種相及六種相。此雲以不覺故。生六種染。染之與相。為同為異。又生相時。即生染否。除染時。即除相否。答。所言相者。是所遍計之形相。體即依他通惑業苦。所言染者。是能遍計之種現。從依他起。唯指於惑。染如捏目。相如亂華。但應除染。不須除相。又一一相。皆能起於六染。一一染。皆能成於九相。故決不可指何染即何相也。若約染除相必隨除。粗分別者。一執相應染。即界內見思。三乘離見惑時。即除界內執名等相。及起有漏業相。聖必不造後有業故。二乘思惑盡時。即除界內智及相續執取三相。二乘入涅槃時。即除界內業繫苦相。及依苦蘊所起業等三相菩薩有二。一者智增上。捨分段生。生方便土所除諸相。與二乘同。二者悲增上。扶習潤生。不除界內智相及相續相。但除界內之執著相。仍用故業種子受生。故亦不除業繫苦相。及與業等三相。但決不造新業。故無起有漏業相也。二不斷相應染。即界外見惑。盡此惑已。分證法身。唯除界外第四執名等相。三分別智相應染。即界外現行思惑。盡此惑已。證無相地。除界外執著。及起無漏有功用業之相。然不除無功用業相也。四現色不相應染。即相分戲論習氣。除此習已。得色自在。能現諸色。非除境界相也。五見心不相應染。即見分戲論習氣。除此習已。得心自在。能現諸心。非除能見相也。六根本業不相應染。即異熟無記果報習氣。除此習已。一切妄相無不除盡。證諸如來平等法身。無有彼此差別色相可得。故雲。一人成佛時。法界皆為一佛之依正。譬如一室千燈。光光各遍。不可分別。而無障礙。亦無雜也。又除染及不覺已。方能顯出真如相用。謂諸如來法報合身。恆自受用廣大法樂。即是究竟業相。本後二智照一切法。即究竟能見相。大圓鏡智相應淨識。變為無漏純淨佛土。周圓無際。眾寶莊嚴。自受用身。常依而住。如淨土量。身量亦爾。諸根相好。一一無邊。即究竟境界相。四智心品。無差而差。即究竟智相。盡未來際。不異不滅。即究竟相續相。大慈大悲。攝取眾生。恆無厭倦。即究竟執著相。於無名相法中。施設種種希有名句文身。令諸眾生得四悉益。即究竟執名等相。恆現三輪不思議化。即究竟起業相。同流九界。遊戲地獄。即究竟業繫苦相。又如來固能圓證究竟九相。發心已上。亦即分證九相。於修慧中。亦有相似九相。于思慧中。亦有觀行九相。於聞慧中。亦有名字九相。一切眾生。但有理即九相也。九相平等。無非法界。即真如體大。前之三相。即真如相大。後之六相。即真如用大。真如無分劑故。無分別故。於此諸相之中。隨拈一相。無不還具體相用三大義。可以意知。不可言盡。而皆不離眾生現前介爾之心。故依此心。顯示摩訶衍也。初正釋悟淨次第竟。   二轉釋相應不相應義。   相應義者。心分別異。染淨分別異。知相緣相同 心分別。謂前七心王之體。染淨分別。謂相應心所之體。心王心所。皆以虛妄分別為自性故。言各異者。各起現行。各有自體也。知相同者。能緣之見分。和合似一也。緣相同者。所緣之相分。質影相似也。   不相應義者。即心不覺。常無別異。知相緣相不同 即心不覺常無別異者。心。謂第八心王見分。不覺謂染心種子。即是第八所緣相分。相見皆依自證分起。故雲無別異也。知相不同者。第八現行見分。是能緣。故有知。染心種子不起現行。是不能緣。故無知也緣相不同者。第八見分。以三類性境為所緣。染心種子。則無所緣境也。二別示次第竟。   三結示二障   染心者。是煩惱障。能障真如根本智故 此總結六種染心。皆名煩惱障也。我執相應種種諸惑。皆名界內見思煩惱。能障我空真如。法執相應種種諸惑。但除法癡一種。皆名界外見思煩惱。能障法空真如。唯根本智。能證真如。既障真如。即障根本智也。   無明者。是所知障。能障世間業自在智故 唯取法癡一種。名曰無明。由此法癡。於世間業不得自在。名為障彼智也。   此義雲何。以依染心。執著無量能取所取虛妄境界。違一切法平等之性 此釋染心所以能障根本智也。一切法平等之性。即是真如本無能所。   一切法性。平等寂滅。無有生相。無明不覺。妄與覺違。是故於一切世間種種境界差別業用。皆悉不能如實而知 此釋無明所以能障自在智也。唯如實知。方得自在故。二明生滅因緣竟。   三辨生滅之相二。初正分別。二問答釋疑。今初。   復次分別心生滅相者。有二種別。一粗。謂相應心。二細。謂不相應心 與心相應而起。名相應心。即心心所現行。楞伽所謂相生住滅也不與心相應起。名不相應心。即心心所種子。楞伽所謂流注生住滅也。   粗中之粗。凡夫智境 粗中之粗。即第一執相應染也。本是二乘及信地菩薩之所遠離。今言凡夫智境者。信地名為內凡。與二乘人同其智斷。未入大乘聖位故。   粗中之細。及細中之粗。菩薩智境。細中之細。是佛智境(藏中失此八字准梁本補) 粗中之細。即不斷相應染。分別智相應染。細中之粗。即現色不相應染。見心不相應染。菩薩。謂淨心地已上。細中之細。即根本業不相應染。唯有佛智。乃能照其源也。   此(粗細)二種相。皆由無明熏習力起。然依因。依緣。因是不覺。緣是妄境。因滅則緣滅。緣滅故相應心滅。因滅故不相應心滅 無明。單指法癡。除此皆屬染心攝故。不覺。即無明法癡也。緣滅則不起現行。故相應心滅。因滅則無復種子。故不相應心滅。成如來也。問。既雲因滅則緣滅。則未成佛時。無明未滅。境必未滅。境既未滅。則相應心亦不應滅。如何至無相地。便滅相應染已盡耶。答。無明有二。一與第七識俱者。佛地方盡。二與第六識俱者。又分為二。一是分別。淨心地除。二是俱生。無相地除。無明分滅。則境亦分滅。境分滅故。相應心亦分滅也。又此所謂相應心滅者。但是染心現行滅耳。若無漏現行。則佛果四智。皆有二十一法相應。不更滅也。所謂不相應心滅者。但是有漏種子滅耳。若無漏種。則恆為菴摩羅識所持。盡未來際。永不滅也。初正分別竟。   二問答釋疑   問。若心滅者。雲何相續。若相續者。雲何言滅 此正欲顯染心種現可滅。淨心種現不滅。故設問以發起之也。   答。實然。今言滅者。但心相滅。非心體滅 心相。即指染相。心體。即指染淨所依非染非淨之本體也。染亦依體。以違體故。但名為相。淨亦有相。所謂真如相大。以順體故。直名為體也。   如水因風。而有動相。以風滅故。動相即滅。非水體滅。若水滅者。動相應斷。以無所依(之水則)無能依(之動)故。以水體不滅動相相續 水。喻心體。風。喻無明。動。喻心相也。   眾生亦爾。以無明力。令其心動。無明滅故。動相即滅。非心體滅。若心滅者。則眾生斷。以無所依。無能依故 無明令其心動。猶如因風起波。則八識及諸心所。皆動相也。無明滅故。染動相滅。非心體滅。如風息波滅。水體不滅。則四智相應心品。皆如水也。若心滅則眾生斷者。如來名為無上眾生。若無所依之四智心體。則無能依之假名如來故。   以心體不滅。心動相續 梁雲。以體不滅。心得相續。唯癡滅故。心相隨滅。非心智滅。(文)是知但滅染相。名為不動。而四智心品。即是真如相大。恆起真如用大。仍可名為心動相續矣。然由了達無動而動所以動無動相。不同世諦境界作用。非一切眾生心意識所能思量也。初明染淨生滅竟。   大乘起信論裂網疏卷第三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44 冊 No. 1850 大乘起信論裂網疏   大乘起信論裂網疏卷第四   靈峰蕅益沙門智旭述   二明染淨熏習四。初總標熏習義。二釋熏習染法。三釋熏習淨法。四結判斷與不斷。今初。   復次以四種法熏習力故。染淨法起。無有斷絕。一淨法。謂真如。二染因。謂無明。三妄心謂業識。四妄境。謂六塵 一淨法謂真如者。舉凡無漏種子現行。及心心所所依理性。並名真如。蓋理性固即真如。而無漏種現。順真如故。亦即名真如也。二染因謂無明者。唯指不共無明。謂恆行不共。即第七識相應之法癡。獨行不共。即第六識相應之迷理無明。或是分別。或是俱生。通為一切染法所依。故名為染因也。三妄心謂業識者。通指八識心體。及彼相應心所之體。依之能起見相二分。以有動轉。故名業也。四妄境謂六塵者。通指心心所之相分。總不出於六塵。即是所緣緣也。   熏習義者。如世衣服。非臭非香。隨以物熏。則有彼氣 衣服非臭非香。喻隨緣不變之性。本自非染非淨也。以臭物熏。則有臭氣。喻不變之性。隨於染緣。有染相也。以香物熏。則有香氣。喻不變之性。隨於淨緣。有淨用也。   真如淨法。性非是染。無明熏故。則有染相 性德真如。雖非染淨。以無染故。且名淨法。譬如未熏之衣。意指無覆無記識而言之。本是全體真如。故即名真如也。無明熏故有染相者。從所熏染種。起染法現行。具如前文所明三相六相等也。   無明染相。實無淨業。真如熏故。說有淨用 無明染相。通指無明所起心心所等。亦是真如舉體所成。性非染淨。特以既受染熏。譬如臭衣。故無淨業也。真如熏故者。是以修德無漏淨法而熏習之。如以香熏彼臭衣也。說有淨用者。譬如因除臭氣。方顯香之用也。夫有染相。必有染用。而染用流轉生死。過失深重。故不言之。夫有淨用。必有淨相。而淨相冥合淨體。非世所測。故不言之。初總標熏習義竟。   二釋熏習染法二。初正明熏義。二釋義差別。今初。   雲何熏習染法不斷。所謂依真如故。而起無明。為諸染因。然此無明。即熏真如。既熏習已。生妄念心。此妄念心。復熏無明。以熏習故。不覺真法。以不覺故。妄境相現。以妄念心熏習力故。生於種種差別執著。造種種業。受身心等眾苦果報 眾生無始已來。法爾有八種識。此八種識及諸心所。真故相無別。其體即一法界。亦名真如。真如為迷悟依。由無始來從未悟故。第七識起迷理無明不如實知真法本一。故雲依真如故而起無明。為諸染因也。若謂先有真如。方起無明。由有無明。方有阿賴耶識。由有阿賴耶識。方有前七轉識。則眾生有始。何異冥初生覺之外道耶。然此無明即熏真如者。謂一念無明現行。即熏於藏識中。成無明種。藏識體即真如。譬如動水之時。即動濕性。故雲熏真如耳。此約識與真如非異言之。然水雖動。濕性不改乃是隨緣不變之體依於此義。唯識復言不熏真如。是約識與真如非一言之。正可互顯妙理。無違妨也。既熏習已生妄念心者。依生滅門。俗故相有別。則有八識及諸心所。體用四分。種現差別不同。然此差別。悉皆無性。由無明故。不達無性。生第六識相應之差別法執。名為妄念心也。此妄念心復熏無明者。第八識中。既本有無明種子。令第七識。唸唸起於迷理無明現行。而此第六識之法執妄念現行。熏於第八本識。自成妄念種子。又能助彼無明種子勢力。故即名為熏無明也。以熏習故不覺真法者。從於法癡。更起我癡等也。以不覺故妄境相現者。由我癡故。乃現三界分段生死六塵境也。以妄念心熏習力故。生於種種差別執著者。即界內界外見思諸惑也。造種種業者。有漏善惡不動業。無漏偏真等業也。受身心等眾苦果報者。分段變易二種生死也。然雖惑業苦三。循環不息。究其根原。止由無明迷真法界。而無明無體。不離真如本覺之性。如人眠夢。夢中受於無量輪迴。俄然睡醒。空無所得。若無醒時之心。安有夢心。若非研此夢心。何處別覓醒時之心也哉。   二釋義差別   妄境熏義。有二種別。一增長分別熏。二增長執取熏 妄境本唯心現。由不了故。還熏於心。一增長分別熏。即助界內界外見惑。二增長執取熏。唯助界內思惑。若助界內見思。令諸凡夫不出生死。若助界外見惑。令二乘人速求涅槃。   妄心熏義。亦二種別。一增長根本業識熏。令阿羅漢辟支佛一切菩薩受生滅苦。二增長分別事識熏。令諸凡夫受業繫苦 界外見思。增長業識。受變易生死。名之為生滅苦。界內見思。增長事識。受分段生死。名之為業繫苦。   無明熏義。亦二種別。一根本熏。成就業識義。二見愛熏。成就分別事識義 法癡名根本熏。我癡名見愛熏也。二釋熏習染法竟。   三釋熏習淨法二。初正明熏義。二釋義差別今初。   雲何熏習淨法不斷。謂以真如熏於無明。以熏習因緣力故。令妄念心厭生死苦。求涅槃樂。以此妄心厭求因緣。復熏真如。以熏習故。則自信已身有真如法。本性清淨。知一切境界。唯心妄動。畢竟無有。以能如是如實知故。修遠離法。起於種種諸隨順行。無所分別。無所取著。經於無量阿僧祇劫。慣習力故。無明則滅。無明滅故。心相不起。心不起故。境界相滅。如是一切染因染緣。及以染果心相都滅。名得涅槃。成就種種自在業用 真如。指本識中無漏種子。及佛菩薩果中勝用。此二並順真如法性。故皆名真如也。種子內熏為因。諸佛菩薩外熏為緣。只此內因外緣。並不離於眾生現前介爾之心。以此心性。實無外故。以無始無漏種子。不離現前心性故。以十方諸佛菩薩。皆證眾生心性。不在眾生心性外故。言熏於無明者。一是諸佛菩薩外熏。熏第六識及前五識。令其見色。聞聲。嗅香。讀誦。身蒙光照。或手摩頭。或衣覆體。意識領受。以此現行熏成種子。二是無漏種子內熏。令其信受。不疑不謗也。令妄念心厭生死苦求涅槃樂者。即是起於有漏聞思修慧也。以此妄心厭求因緣復熏真如者。謂有漏聞思修慧。內則增長無漏種子勢力。外則感扣諸佛菩薩慈悲也。自信己身有真如法等者。信成就發心也。以能如是如實知故等者。解行發心也。無所分別等者。證發心也。無明滅故心相不起等者。證佛根本智也。成就種種差別業用者。證佛後得智也。   二釋義差別二。初釋妄熏義別。二釋真熏義別。今初。   妄心熏義有二種。一分別。事識熏。令一切凡夫二乘厭生死苦。隨已堪能。趣無上道。二意熏。令諸菩薩發心勇猛。速疾趣入無住涅槃 一分別事識熏者。謂或秉三乘共教。不知七八兩識。但以第六意識修生空觀。破見思惑而取涅槃。或秉大乘漸教。雖知七八兩識。但以見思重故。畏生死故。先依第六識修生空觀。次第乃修法空觀等。故雲隨已堪能。然此外凡內凡菩薩。固是趣向菩提。即彼二乘。亦必從權入實。故總雲趣無上道也。二意熏者謂或是漸教菩薩。入淨心地。轉第七識。令與平等性智相應。任運流入大涅槃海。或是頓教菩薩。從初便觀動心即不生滅。即得入真如門。所謂能觀一切妄念無相。則為證得如來智慧。雖此能觀之心。仍是第六意識。而即以根本無明為所觀境。故名為意熏也。   二釋真熏義別三。初標。二釋。三結判。今初。   真心熏義。亦二種別。一體熏。二用熏 只此心性真如之體。佛與眾生。平等無二。雖本無二而一一佛。一一眾生。乃至一一微塵。各全攬真如為體。非是真如少分。雖一一佛。一一眾生。乃至一一微塵。並是真如全體。然非有多真如。此乃不可思議一心法門。譬如千燈共照。互遍互含。無雜無障礙也。故約佛言。則一切眾生。並是佛心內之眾生。以佛心豎窮橫遍更無外故。約眾生言。則一切諸佛。並是眾生心內之佛。以眾生心豎窮橫遍。更無外故。約我只今現在介爾心言。則一切佛。一切眾生。並是我心內之佛生。以現前介爾之心。豎窮橫遍。更無外故。是謂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也。所以阿賴耶中本具無漏種子。即我心真如之體。內因欲發。名為體熏。諸佛菩薩果上慈悲大用。即我心真如之用。外緣資助。名為用熏也(凡內外字。皆隨情說。並不在心外也)。   二釋二。初釋體熏。二釋用熏。初中二。初正釋。二釋疑。今初。   體熏者。所謂真如從無始來。具足一切無量無漏。亦具難思勝境界用。常無間斷熏眾生心。以此力故。令諸眾生厭生死苦。求涅槃樂。自信己身有真實法。發心修行 真如者。體大也無量無漏者。相大也。勝境界用者。用大也。眾生之心。全攬真如體大為體。故本具此相大用大也。如人迷方。方仍不動。如水成冰。冰之濕性如故。則融相潤用亦復本具。即此名為阿賴耶中無漏種子。譬如冰中融潤之性。不離於冰。而與冰違。所以無漏道起。則捨賴耶及異熟名也。   二釋疑二。初疑問。二答釋。今初。   問。若一切眾生。同有真如。等皆熏習。雲何而有信不信者。從初發意乃至涅槃。前後不同。無量差別。如是一切。悉應齊等 問意有二。一者同有真如。則不應有信不信。二者等皆熏習。則應一時發意。一時修行。乃至一時涅槃。不應復有前後。尤不應有退與不退。三乘一乘。若漸若頓。無量差別也。   二答釋二。初直約無明煩惱厚薄釋。二更約因緣互相成辨釋。今初。   答。雖一切眾生。等有真如。然無始來。無明厚薄。自性差別。過恆河沙。我見愛等。纏縛煩惱。亦復如是。唯如來智之所能知。故令信等前後差別 無明厚。則信心難生。無明薄。則信心易發。煩惱厚。則難斷。煩惱薄。則易除。而無明煩惱。又各有界外界內之不同。故唯如來能盡知也。   二更約因緣互相成辨釋   又諸佛法。有因有緣。因緣具足。事乃成辨。如木中火性。是火正因若無人知。或雖有知而不施功。欲令出火。焚燒木者。無有是處。眾生亦爾。雖有真如體熏因力。若不遇佛諸菩薩等善知識緣。或雖遇緣。而不修勝行。不生智慧不斷煩惱。能得涅槃。無有是處 木中火性。譬賴耶中無漏種也若無人知。譬不遇善知識緣也。不施功譬不修勝行也。出火。譬生智慧也。燒木。譬斷煩惱。壞和合識也。法合可知。   又復雖有善知識緣。倘內無真實習因力。亦必不能厭生死苦。求涅槃樂 此如極濕之木。不能即鑽出火也。瑜伽依此。權立五性差別。以其無明煩惱尤厚。覆無漏種。雖有而竟似無故也。   要因緣具足。乃能如是。雲何具足。謂自相續中。有熏習力。諸佛菩薩。慈悲攝護乃能厭生死苦。信有涅槃。種諸善根。修習成熟。以是復值諸佛菩薩。示教利喜。令修勝行。乃至成佛。入於涅槃 自相續中。謂全攬真如以為阿賴耶識。此識無始展轉傳來。依之建立假名眾生。雖唸唸滅。即唸唸生。恆轉如流。故名自相續也。有熏習力者。一無始本住種性熏。二積劫聞所成種熏。此二皆名為內因也。諸佛菩薩慈悲攝護者。一平等緣攝護。二差別緣攝護。此二皆名為外緣也。須知必要差別攝護。及聞所成種熏。方能展轉增其勝因勝緣。以至成佛入大涅槃耳。初釋體熏竟。   二釋用熏二。初略標。二各釋。今初。   用熏者。即是眾生外緣之力。有無量義。略說二種。一差別緣。二平等緣 真如無二。亦無不二。以無二故。一切生佛。唯一真如。以無不二故。一一生。一一佛。各皆全體真如。以無二故。即無能熏所熏。以無不二故。得論能熏所熏。又設唯無二。固無能熏所熏。設唯無不二。亦無能熏所熏。以生與佛一向二故。生不能感。佛不能應。今由不二而二。乃得論用熏也。又由無二即無不二。所以有差別緣。由無不二即是無二。所以有平等緣。又由有差別緣。故佛不能度無緣者。有平等緣。故佛度生終不休息也。   二各釋二。初釋差別緣。二釋平等緣。今初。   差別緣者。謂諸眾生從初發心乃至成佛。蒙佛菩薩等諸善知識。隨所應化而為現身。或為父母。或為妻子。或為眷屬。或為僕使。或為知友。或作冤家。或復示現天等形。或以四攝。或以六度。乃至一切菩薩提行緣。以大悲柔軟心。廣大福智藏。熏所應化一切眾生。令其見聞。乃至憶念如來等形。增長善根。此緣有二。一近緣。速得菩提故。二遠緣。久遠方得故。此二差別。復各二種。一增行緣。二入道緣 從初發心乃至成佛。即是無漏種現體熏。內因為能感也。隨所應化而為現身。即是果上真如用熏。外緣為能應也。或為父母。乃至天王等形。令其見也。或以四攝乃至菩提行緣。令其見且聞也。或作冤家者。如提婆達多等。餘皆可知。四攝。謂佈施。愛語。利行。同事。六度。謂施。戒忍進禪慧。菩提行。謂四種三昧。三十七道品等。無量行門。大悲柔軟心者。同體大悲。視諸眾生。猶如自己。無粗獷也。廣大福智藏者。圓極修德。等真法性。恆作利益。無窮盡也。熏所應化令其見聞者。即是感應道交也。乃至憶念如來等形增長善根者。不唯見聞應化事法。能為增上勝緣。即如來及菩薩等所有形像。令人憶念瞻禮。並屬真如用熏。良以三身宛然。四德無減故也。速得菩提。名近緣。久遠方得。名遠緣。可見從初發心乃至成佛。並賴善知識緣也。從初發心。即賴此緣增行入道。乃至成佛。亦賴此緣增行入道。可見若欲增行入道。並賴善知識緣也。福德緣因。名增行緣。智慧了因。名入道緣。   二釋平等緣   平等緣者。謂一切諸佛及諸菩薩。以平等智慧。平等志願。普欲拔濟一切眾生。任運相續。常無斷絕。以此智願熏眾生故。令其憶念諸佛菩薩。或見或聞而作利益(令其)入淨三昧。隨所斷障。得無礙眼。於唸唸中。一切世界。平等現見無量諸佛及諸菩薩 平等智慧。即了達一切生佛唯一真如之智慧也。有此平等智慧。則必有平等志願。所謂無作四弘誓也。發僧那於始心。終大悲以赴難。所以任運無斷。熏眾生也。淨三昧。即是真如三昧。隨所斷障等者。如初地斷異生性障。能見百世界中諸佛菩薩。二地斷邪行障。能見千世界中諸佛菩薩。乃至地地轉增。具如華嚴十地品中所明也。二釋真熏義別中。初標。二釋竟。   三結判   此體用熏復有二別。一未相應二已相應。未相應者。謂凡夫二乘。初行菩薩。以依意意識熏。唯依信力修行。未得無分別心修行。未與真如體相應故。未得自在業修行。未與真如用相應故 凡夫。謂三乘外凡。二乘。謂有學無學。初行菩薩。謂內凡也。二乘不知有第七識。唯依第六修生空觀。名為依意識熏。菩薩已知有第七識。雖依第六修法空觀。即名依意及意識熏。然第七識。未能轉與平等性智相應。第六識。未能轉與法空無漏妙觀察智相應。雖得生空妙觀察智。未是大乘根本無分別智。以其未證法空所顯真如體故。既未證體。何能起後得無分別智。而成真如自在業用也哉。   已相應者。謂法身菩薩。得無分別心。與一切如來自體相應故。得自在業。與一切如來智用相應故。唯依法力。任運修行。熏習真如。滅無明故 法身菩薩。謂漸教初歡喜地。頓教初發心住也。所證真如。即是一切如來自體。無二體故。既已分證其體。即必分同其用。故華嚴雲。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清淨妙法身。湛然應一切也。此後並是無功用道。故雲任運修行等。三釋熏習淨法竟。   四結判斷與不斷   復次染熏習。從無始來不斷。成佛乃斷。淨熏習。盡於未來。畢竟無斷以真如法熏習故。妄心則滅。法身顯現。用熏習起故無有斷 染至成佛乃斷。所謂無明無始而有終也。淨則畢竟無斷。所謂始覺有始而無終也。染淨皆依真如本覺。所謂本覺無始而無終也。譬如依方故迷。迷與方皆無始。依迷有悟。悟與方皆無終。方外別無迷悟。迷悟之外亦別無方。以不變之方。必隨迷悟兩緣。故真如即生滅。以迷悟兩緣。終不能令方改。故生滅即真如。然迷則違方而舉足鹹非。悟則順方而去來如意。故須返迷歸悟也。問。唯識論雲。佛果更無能熏所熏。今雲用熏習起故無有斷。如何會通。答。今言妄心滅法身顯。即唯識佛無能熏所熏義也。唯識論言。所化有情為盡期故。窮未來際。四智心品無斷無盡。即今用熏習無斷義也。思之。初正釋生滅因緣相竟。   二顯示大乘體相用者。由前立義分雲。此心生滅因緣相。能顯示大乘體相用故。今釋此心生滅因緣相既畢。故須顯示此心大乘體相用也。文為二。初顯示體相。二顯示用。初中二。初正顯示。二釋疑。今初。   復次真如自體相者。一切凡夫。聲聞。緣覺。菩薩諸佛。無有增減。非前際生。非後際滅。常恆究竟 此先示大乘體也。一切凡夫。即六凡法界。並聲聞等。則成十法界也。一一凡夫。乃至一一諸佛。無不各具真如全體。而亦無二真如。在迷不減。在悟不增。前際無始。後際無終。故雲常恆究竟也。   從無始來。本性具足一切功德。謂大智慧光明義。遍照法界義。如實了知義。本性清淨義。常樂我淨義。寂靜不變自在義。如是等過恆沙義。非同非異不思議佛法。無有斷絕。依此義故。名如來藏。亦名法身 此示大乘自體相也。一切眾生心。既本具真如體。即本具真如相。非俟成佛而後有之。故名真如自體相也。非同非異者。約翻染差別。故非同。約唯一真如。故非異也。依真如體。本具如此真實德相。故約凡夫日用不知。但名為如來藏。約諸佛出障圓明。轉名為法身也。初正顯示竟。   二釋疑   問。上說真如離一切相。雲何今說具足一切諸功德相 上說真如離一切相。即指真如門中所說義也。   答。雖實具有一切功德。然無差別相。彼一切法。皆同一味。一真。離分別相。無二性故 同一味者。同無漏味也。同一真者。如如及如如智。即是一真法界也。離分別相者。非諸凡夫二乘權位菩薩所能測識也。無二性故者。唯是圓成實性所攝也。   以依業識等生滅相。而立彼一切差別之相。此雲何立。以一切法。本來唯心。實無分別。以不覺故。分別心起。見有境界。名為無明(然而)心性本淨。無明不起(是故)即於真如。立大智慧光明義(也)若心生見境。則有不見之相(然而)心性無見。則無不見(是故)即於真如。立遍照法界義(也)若心有動。則非真了知。非本性清淨。非常樂我淨。非寂靜。是變異。不自在。由是具起過於恆沙虛妄雜染(然而)以心性無動故(是故)即立真實了知義。乃至過於恆沙清淨功德相義(也)若心有起。見有餘境可分別求。則於內法有所不足(然而)以無邊功德。即一心自性。不見有餘法而可更求。是故滿足過於恆沙非異非一不可思議之法。無有斷絕(由其本具如此德相)故說真如名如來藏(由其證此本具德相)亦復名為如來法身 因該果海。名如來藏。亦可名為理即法身。果徹因源。名為法身。亦可名為究竟如來藏也。初顯示體相竟。   二顯示用三。初正明用即真如。二廣明隨機見別。三結示真如妙用。今初。   復次真如用者。謂一切諸佛在因地時。發大慈悲。修行諸度四攝等行。觀物同已。普皆救脫。盡未來際。不限劫數。如實了知自他平等。而亦不取眾生之相。以如是大方便智。滅無始無明。證本法身。任運起於不思議業。種種自在差別作用。周遍法界。與真如等。而亦無有用相可得。何以故。一切如來。唯是法身第一義諦。無有世諦境界作用 一切諸佛在因地時者。即與我等同為凡夫時也。由信自心有真如法。便能發大慈悲四弘誓願。修行六度四攝等行。普救眾生。盡一切劫。即是修行觀門如實了知自他平等。而亦不取眾生之相。即是修行止門。止觀二門。修必並運。後修信中。是約自行之功。故先明止。今文為顯化他之用。故先明觀也。又此中觀物同已。即般若中發廣大心。普皆救脫。即般若中發第一心。了知自他平等。即般若中發愛攝心。亦名常心。而亦不取眾生之相。即般若中不顛倒心。只此四心唸唸相應。名為大方便智。故能證體而起用也。然此自在差別作用。在凡夫人所見。則名世諦。以其有分別故。在聖人心中所見。即唯第一義諦。以其無分別故。故曰。所言二諦。其實是一。譬如醉人。妄見屋轉。謂有轉屋及不轉屋。其實醉人所見轉屋。即是醒人所見不轉之屋。無二屋也。   二廣明隨機見別二。初約所依識以判二身。二約機所見以判粗細。今初。   但隨眾生見聞等故。而有種種作用不同。此用有二。一依分別事識。謂凡夫二乘心所見者。是名化身。此人不知轉識影現。見從外來。取色分限。然佛化身。無有限量 應有問曰。如來既無世諦境界作用。雲何眾生見佛各各差別。乃至去來坐臥。示生涅槃等事。非世諦耶。故今釋曰。但隨眾生見聞等也。轉識影現者。八識現行轉時。於見分上。現佛身影為相分也。即彼凡夫二乘心之所見。並由共相識轉。所以現此影像。原不從心外來。但彼凡夫二乘。不知有藏識故。不知眾生心內諸佛所現之身。能與諸佛心內眾生而作本質。不知諸佛心內眾生所見佛身。即托眾生心內諸佛所現之身而自變為影像。故雲見從外來。取色分限也。然彼雖妄計外來。其實原不在外。彼雖妄取分限。其實化身原無限量。以此化身。即真如用。則便即報即法。非離真如體相。得有真如用故。所以應持不見其頂。目連不窮其聲。乃至合土。範金。刻木。畫紙。所有佛像。鹹悉三身宛然。四德無減。不可謬隨凡夫生盲。二乘眇目。謂非真佛。自墮曲見中也。   二依業識。謂諸菩薩從初發心。乃至菩薩究竟地。心所見者。名受用身。身有無量色。色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所住依果。亦具無量功德莊嚴。隨所應見。無量無邊。無際無斷。非於心外如是而見 即彼菩薩所見佛身。亦必由眼識見。意識觀察。但由知有藏識。全攬真如為體。本與如來非一非異。故隨所見。即知是托自心中佛之身以為本質。還於自心變影而緣。本質不在我心性外。影像不在能緣心外。故名依業識也。初發心。即頓教初發心住。以其分證真如。能見佛受用身。此受用身。稱法性故。所以有無量色。隨一一色。亦復稱法性故。所以有無量相。隨一一相。亦復稱法性故。所以有無量好。所住依果。即是實報無障礙土。亦復稱法性故。所以具無量功德莊嚴也。然此亦是托佛自受用身及土以為本質。自變相分為親所緣。是故名為他受用身及土。是故各隨菩薩心之份量。初地見百世界。二地見千世界等。種種不同。乃至菩薩究竟地。見之方盡。並名他受用身土也。譬如燈光。雖光光相入。而互為能照。互為所照。重重無盡。仍各無雜故也。思之思之。勿謂有本有影。便非具分唯識。非即事事無礙法界也。問。發心住前菩薩。所見雲何。答。若在漸教。即同凡夫二乘所見。若在頓教。能同初住所見。但未能任運恆見耳。   此諸功德。皆因波羅蜜等無漏行熏。及不思議熏之所成就。具無邊喜樂功德相故。亦名報身 一一功德。雖皆性具。仍須稱性起修。修德圓滿。方獲成就。雖雲成就。而於性德亦無所加。但對修因。故名報果。在佛分中。即自受用報身。與法身合。無二無別。菩薩仗之為本質境。變影而見。即名他受用報身也。初約所依識以判二身竟。   二約機所見以判粗細   又凡夫等所見。是其粗用。隨六趣異。種種差別。無有無邊功德樂相。名為化身。初行菩薩。見中品用。以深信真如。得少分見。知如來身。無去無來。無有斷絕。唯心影現。不離真如。然此菩薩。猶未能離微細分別。以未入法身位故。淨心菩薩。見微細用。如是轉勝。乃至菩薩究竟地中。見之方盡。此微細用。是受用身。以有業識。見受用身。若離業識。則無可見。一切如來。皆是法身。無有彼此差別色相互相見故 凡夫等者。等取二乘。及漸教外凡也。初行菩薩者。漸教內凡。及頓教內外凡也。淨心菩薩者。頓教初發心住。漸教初歡喜地也。粗用名化身者。劣應身也。中品用者。帶劣勝應身。亦名報化合身也。微細用者。他受用報身也。皆是法報所現之影。不離法報。佛豈有粗細哉。粗細並在機耳。又粗用者。大乘止觀名為清淨分別性。中用細用。皆名清淨依他性。若離業識。則證清淨真實性故。各各周遍法界。無雜無礙。更無彼此差別色相之可得也。二廣明隨機見別竟。   三結示真如妙用   問。若佛法身。無有種種差別色相。雲何能現種種諸色。答。以法身是色實體。故能現種種色。謂從本已來。色心無二。以色本性。即心自性。說名智身。以心本性。即色自性。說名法身。依於法身。一切如來所現色身。遍一切處。無有間斷。十方菩薩。隨所堪任。隨所願樂。見無量受用身。無量莊嚴土。各各差別。不相障礙。無有斷絕。此所現色身。一切眾生心意識不能思量。以是真如自在甚深用故 法身即是真如。真如即是一切法之實體。故即是色實體。既即是色實體。何難現種種色。況從本已來。色心無二。非俟成佛。方無二也。謂色即真如。故即非色非心。亦即能色能心。心即真如。故亦非心非色。亦即能心能色。是以色即是心。即可名為智身。則一切唯心。心即是色。即可名為法身。則一切唯色。依此非色非心而色而心之法身。是以如來所現色身。橫遍豎窮。名為自受用報。菩薩托之為本質境。各見差別。名為他受用報。雖復互遍。亦無所在。是以不相障礙。無有斷絕也。言隨所堪任者。即所謂初地見百。二地見千等。言隨所願樂者。即所謂若以自在願力。復過於此百倍千倍。乃至百千億那由他倍。不可數知等。此所現色身。並是真如自在甚深妙用。雖原不離眾生心意識性。由其無明不覺。妄想自縈。所以不能思量也。二各釋二門竟。   三結示不離二。初正示觀門。二喻顯不二。初中二。初標意。二明觀。今初。   復次為令眾生從心生滅門。入真如門故 眾生無始已來。從未悟故。真如舉體而成生滅。捨生滅心。何處更有真如可觀。故須即從心生滅門。觀其生滅本不生滅。乃能入真如門也。   二明觀   令觀色等皆不成就。雲何不成就 此總舉色等以為所觀境也。等者。等餘四蘊及無為法。   謂分析粗色。漸至微塵。復以方分。析此微塵。是故若粗若細一切諸色。唯是妄心分別影像。實無所有 此先觀色蘊不成就也。微塵設有方分。便可分析。決非實有。若無方分。便是非色。故知粗細諸色。皆是妄心所現相分。心外實無色也。問。析色是小乘觀。雲何大乘用之。答。小乘析色。但顯人空。大乘析色。即顯色法本空。故曰法無大小。大小在人。不龜手藥之喻。可深思也。   推求餘蘊。漸至剎那。求此剎那。相別非一 次觀受想行識四蘊不成就也。四運推求剎那心法。謂未生。欲生。生。生已。無暫時住。毫無實法。但有名字而已。   無為之法。亦復如是。離於法界。終不可得 次觀無為之法不成就也。色心唸唸生住異滅。名有為法。對此有為。假施設彼無為名字。有為尚不可得。無為止是十八界中法界所攝。乃第六識所緣影像。豈離色心之外。有實常法名無為哉。   如是十方一切諸法。應知悉然 有為無為既不成就。則十方世界。更有何法可成就耶。此則生滅無性。當體即是真如明矣。初正示觀門竟。   二喻顯不二   猶如迷人。謂東為西。方實不轉。眾生亦爾。無明迷故。謂心為動。而實不動。若知動心即不生滅。即得入於真如之門 只此現前介爾之心。性即真如。眾生於真如中妄見生滅。猶如迷人謂東為西。則真如之外無生滅也。迷人雖復謂東為西。而東仍自東。則迷人之所謂西。原即悟人之東。可譬生滅之外無真如也。謂心為動。合前謂東為西。是即真如而成生滅。心實不動。合前東仍自東。是離生滅更無真如。故苟能知動心即不生滅。譬如能知所謂之西。原即是東。即入真如門也。一心而分迷悟兩門。兩門究竟只此一心。但貴以知翻彼迷謂而已。迷者。即無明也。謂者。即妄想也。知者。即始覺也。本應如是了知。更無別知。故雲始覺即本覺也。初顯示實義竟。   大乘起信論裂網疏卷第四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44 冊 No. 1850 大乘起信論裂網疏   大乘起信論裂網疏卷第五   靈峰蕅益沙門智旭述   二對治邪執二。初總標二見。二別釋二見。今初。   對治邪執者。一切邪執。莫不皆依我見而起。若離我見。則無邪執。我見有二種。一人我見。二法我見 若達前所顯示一心二門實義。決不起於二種我見。以真如舉體而成生滅。則真如決非實人實法。以生滅當體即是真如。則生滅決非實人實法。故楞伽雲。當依無我如來之藏也。然佛所說法。若為對治凡夫。則專破人我執。若為對治二乘。則專破法我執。由對治人我執。方便建立蘊界處法。非實法也。二乘依此。遂起法執。由對治法我執。如實說為唯識所現。依八種識。假名為人。非實人也。凡夫依此。仍起人執。故雲。一切外道所有諸見。皆從佛法流出也。一切邪執。謂凡夫所有邊見。邪見及二取等。並依人我見生。二乘所執色。不相應。及無為等。並依法我見生。   二別釋二見二。初釋人我見。二釋法我見。初中二。初正除我見。二例破餘見。今初。   人我見者。依諸凡夫。說有五種 人我見。亦名我執。依我癡故。而起我見。依我見故。而起我愛我慢。依愛我故。而計我所。依計我我所故。順之則貪。違之則瞋。具起無量諸煩惱法。故人我見。唯依凡夫說有。若證小乘須陀洹果。則便永斷此邪執矣。況大乘乎。   一者如經中說。如來法身。究竟寂滅。猶如虛空。凡愚聞之。不解其義。則執如來性。同於虛空。常恆遍有 此即執有神我遍十方界。體常周遍。量同虛空之外道也。原是謬解法身之義。成此外道。然執有神我。便非寂滅法身。   為除彼執。明虛空相。唯是分別。實不可得。有見。有對。待於諸色。以心分別。說名虛空。色既唯是妄心分別。當知虛空亦無有體 彼執我同虛空。是常是有。今先明所同之空。非常非有。則能同之我。亦必非常非有也。有見者。以心分別。說名虛空。是所緣相。故非常也。有對者。待於諸色。於無色處。名之為空。是對待法。故非有也。又色尚唯是妄心分別。無有實體。虛空無色。又豈有實體哉。空既無體。則所計同空之我。亦無體矣。   一切境相。唯是妄心之所分別。若離妄心。即境界相滅。唯真如心。無所不遍。此是如來自性如虛空義。非謂如空是常是有 一切境相。即若色若空也。境界相滅。即空色俱無也。空色俱無。豈可妄謂如來同於虛空。是常是有。名之為人我乎。   二者如經中說。一切世法。皆畢竟空。乃至涅槃真如法。亦畢竟空。本性如是。離一切相。凡愚聞之。不解其義。即執涅槃真如法。唯空無物 此即計斷滅空之外道也。執此唯空無物境界以為涅槃真如。故滅色歸空。得四空定。謂我已證涅槃真如。由其人我見在。所以窮空不歸。便入輪轉。   為除彼執。明真如法身。自體不空。具足無量性功德故 若知真空不空非但空。則尚不取小乘空證。況取四空以為我所證乎。   三者如經中說。如來藏具足一切諸性功德。不增不減。凡愚聞已。不解其義。則執如來藏。有色心法自相差別 此即常見外道。計我為能有。計五蘊色心為我所有。不可除滅也。   為除此執。明以真如本無染法差別(雖依業識等差別相)立有無邊功德相(而皆同一味一真。離分別相)非是染相 若知真如非是染相。豈應攬此色心以為我所有乎。   四者如經中說。一切世間諸雜染法。皆依如來藏起。一切法不異真如。凡愚聞之。不解其義。則謂如來藏具有一切世間染法 此亦常見外道。計一切染法即我。不可覆滅也。乃至魔王卻留塵勞。恐其銷盡。亦是此見所攝。   為除此執。明如來藏。從本具有過恆沙數清淨功德。不異真如(若夫)過恆沙數煩惱染法。唯是妄有。本無自性。從無始來。未曾暫與如來藏相應。若如來藏。染法相應。而令證會息妄染者。無有是處 染法依無明有。譬如迷方謂東為西。此之迷謂。從來不與定方相應也。如來藏既本無染。則人我執。便是染法。不能證會如來藏明矣。   五者如經中說。依如來藏。有生死。得涅槃。凡愚聞之。不知其義。則謂依如來藏。生死有始。以見始故。復謂涅槃有其終盡 此別計如來藏為心外實法。如冥諦。勝性。虛空。大自在天等。而以有生死得涅槃者。名之為人我也。   為除此執。明如來藏。無有初際。無明依之。生死無始。若言三界外。更有眾生始起者。是外道經中說。非是佛教。以如來藏無有後際。證此永斷生死種子 如來藏無始無終。生死依之。無始有終。涅槃依之。有始無終。藏性如方。生死如迷。涅槃如覺。方外別無迷覺。則知人空。迷覺之外亦別無方。則知法空。又藏性如濕。生死如冰。涅槃如水。濕外別無冰水。何處有受生死證涅槃之人。冰水之外亦無濕性。何處有起生死成涅槃之法耶。初正除我見竟。   二例破餘見   依人我見。四種見生。是故於此安立彼四 彼四。謂邊見。邪見。戒取。見取也。由不了無我如來藏義。虛妄計有人我可得。然後依之計斷計常。名為邊見。依之撥無善惡因果。名為邪見。依之苦行以求解脫。名為戒取。依之求生梵天空處等。名為見取。是故除此人我見已。彼四種見。皆悉不能自安立也。初釋人我見竟。   二釋法我見二。初明起執之由。二明對治之法今初。   法我見者。以二乘鈍根。世尊但為說人無我。彼人便於五蘊生滅。畢竟執著。怖畏生死。妄取涅槃 凡夫妄計五蘊為我我所。流轉生死。由其往昔曾種二乘善根。佛逗彼機。為說五蘊生滅本無人我。原不曾說五蘊是實法也。彼自畢竟執著。不達五蘊本空。所以怖畏生死。妄取涅槃。違於大乘平等法門。豈如來說法之本意哉。   二明對治之法二。初正明。二釋疑。今初。   為除此執。明五蘊法。本性不生。不生故。亦無有滅。不滅故。本來涅槃。若究竟離分別執著。則知一切染法淨法皆相待立。是故當知。一切諸法。從本已來。非色非心。非智非識。非無非有。畢竟皆是不可說相 五蘊本性不生者。譬如目有赤眚。妄見燈光五色重疊。實無五色生也。物必有生。然後有滅。既本不生。更何可滅。故雲。一切眾生。即涅槃相。不可覆滅。所謂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即生滅是真如體也。若究竟離分別執著者。謂能觀一切妄念無相。則為證得如來智慧。從名字證得。乃至究竟證得也。則知一切染法淨法皆相待立者。染。謂無明妄念。淨。謂無漏真如。依真有妄。依妄顯真。所以覺與不覺。並屬生滅門攝。既相待立。便非實有。便知生滅即不生滅。入真如門。從名字知。乃至究竟知也。言一切諸法者。即是染法。淨法。色法。心法。智法。識法。無法。有法。以要言之。五位百法。百界千如種種法也。從本已來非色非心等者。以法法本來皆即真如。非俟成佛。方融為真如也。且如色即真如故。本即非色非心非智非識非無非有畢竟不可說相。心即真如故。本即非色非心非智非識非無非有畢竟不可說相。乃至有即真如故。本即非色非心非智非識非無非有畢竟不可說相。以要言之。於諸染淨法中隨拈一塵。皆是本即非色非心非智非識非無非有畢竟不可說相也。唯其一切俱非。便能一切俱即。便顯離即離非是即非即之真如矣。   二釋疑   而有言說示教之者。皆是如來善巧方便。假以言語引導眾生。令捨文字。入於真實。若隨言執義。增妄分別。不生實智。不得涅槃 疑曰。既雲皆是不可說相。雲何復說真如生滅門等諸言教耶。釋意可知。嗟乎。後世隨言執義。聞說真如受熏。便執真如定當受熏。聞說真如不受熏。便執真如定不受熏。甚至分河飲水。可謂增妄分別。不生實智甚矣。然豈馬鳴護法之正旨哉。二對治邪執竟。   三分別修行正道相者。若知生滅即是真如。則生佛平等。無修不修。若知真如舉體生滅。則迷悟天淵。正須於無修不修之中。熾然熏修。而此熏修。即是無修。非以不修為無修也。以不修即是逆修。非同修即無修之順修故。然利根者。聞此一心二門妙義。自能不生退屈。不懷上慢。如人飲水。冷煖自知。何勞更為分別。今為中下根人。未能隨文入證。歇即菩提。故為懸示從因至果正修行路也。文為二。初總標。二各釋。今初。   分別修行正道相者。謂一切如來得道正因。一切菩薩發心修習。令現前故。略說發心有三種相。一信成就發心。二解行發心。三證發心 一切如來得道正因。即所謂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莊嚴路也。因正。則果自正。故鬚髮心修習。令其現前。但略明三種發心因相。不必詳辨果相。以如來果相。前於顯示大乘體相用中。已略明故。   二各釋三。初釋信成就發心。二釋解行發心。三釋證發心。初中二。初徵起。二解釋。今初。   信成就發心者。依何位。修何行。得信成就。堪能發心。   二解釋二。初釋信成就。二釋發心。初又二。初正釋成就。二兼釋未成。今初。   當知是人。依不定聚。以法熏習善根力故。深信業果。行十善道。厭生死苦。求無上覺。值遇諸佛及諸菩薩。承事供養。修行諸行。經十千劫。信乃成就。從是已後。或以諸佛菩薩教力。或以大悲。或因正法將欲壞滅。以護法故而能發心。既發心已。入正定聚。畢竟不退。住佛種性。勝因相應 依不定聚者。明其所依位也。深信業果乃至修行諸行。明其所修行也。經十千劫已下。明其得信成就。堪能發心也。既發心已已下。明發心之利益也。言不定聚者。統論眾生。有三種類。一邪定聚。謂未種出世善根。不信出世正法。二正定聚。謂發心已上。永不退轉。三不定聚。謂已種出世善根。信出世法。然於三乘法中。未有決定趣向也。若小教中。證須陀洹。便名入正定聚。今大教中。不取此義也。以法熏習善根力者。即是本有新熏二種內因體熏。及差別平等二種外緣用熏也。深信業果者。總明善根所依也。行十善道者。世間善根力也。厭生死苦者。出世善根力也。求無上覺者。出世上上善根力也。此三善根。前不具後。後必具前。必須具三善根。方得信成就也。由三善根以為勝因。又值諸佛菩薩以為勝緣。承事供養。修行諸行。因緣具足。方是大乘初心所修行也。經十千劫者。意明從初信心。二念心。三精進心。四慧心。五定心。六不退心。七護法心。八迴向心。九戒心。十願心。具足修行十心成就。故雲十千劫也。束此從前所修諸行以為其因。復藉諸佛菩薩教力為緣。或藉大悲憫眾生苦為緣。或以護持正法久住為緣。乃能三心圓發也。入正定聚者。法身理相應也。畢竟不退者。不墮凡夫二乘地也。住佛種性者。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也。勝因相應者。不生不滅為本修因。即是一切如來得道正因也。   二兼釋未成   或有眾生。久遠已來。善根微少。煩惱深厚。覆其心故。雖值諸佛及諸菩薩。承事供養。唯種人天受生種子。或種二乘菩提種子。或有推求大菩提道。然根不定。或進或退 此明善根微少。煩惱深厚之人。雖遇勝緣。不能發大乘心也。善根自有三乘一乘之不同。煩惱又有界內界外之差別。一一善根。對彼一一煩惱。各作四句料簡。或善根多。煩惱薄。或善根多。煩惱厚。或善根少。煩惱薄。或善根少。煩惱厚。萬別千差。不可一概。皆是不定聚攝。   或有值佛及諸菩薩。供養承事。修行諸行。未得滿足十千大劫。中間遇緣而發於心。遇何等緣。所謂或見佛形相。或供養眾僧。或二乘所教。或見他發心。此等發心。皆悉未定。若遇惡緣。或時退墮二乘地故 值佛菩薩。修行諸行。可謂有因有緣矣。特以未滿十千大劫。十心未圓。故雖遇緣發心。未能即入正定聚也。若使十千劫滿。則見相供僧等緣。並可發心入正定聚。勿謂此緣非好緣也。但由積因力弱。故與大悲護法二種發心不同。故遇好緣。則能發心。設遇惡緣。或能退墮二乘地也。初釋信成就竟。   二釋發心三。初釋所發之心。二釋發心之行。三釋發心之益。初中二。初正釋。二釋疑。今初。   復次信成就發心。略說有三。一發正直心。如理正念真如法故。二發深重心。樂集一切諸善行故。三發大悲心。願拔一切眾生苦故 真如乃是一切行本。不念真如而集諸善。善無由集。縱有種種善行。並成有漏有為。不念真如而拔眾苦。苦無由拔。縱令緣念眾生。秖足起愛起見。故須首發正直心也。真如本具無邊功德。理須顯發。故順真如。發深重心。真如即是眾生心性。憫物迷此。故順真如。發大悲心也。正直心。即正因理心發。成法身德。深重心。即了因慧心發。成般若德。大悲心。即緣因善心發。成解脫德。三心圓發。不縱橫。不並別。不可思議。故曰。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所有慧身。不由他悟。清淨妙法身。湛然應一切也。   二釋疑   問。一切眾生。一切諸法。皆同一法界。無有二相。據理但應正念真如。何假復修一切善行。救一切眾生。答。不然。如摩尼寶。本性明潔。在礦穢中。假使有人。勤加憶念。而不作方便。不施功力。欲求清淨。終不可得。真如之法。亦復如是。體雖明潔。具足功德。而被無邊客塵所染。假使有人。勤加憶念。而不作方便。不修諸行。欲求清淨。終無得理。是故要當集一切善行。救一切眾生。離彼無邊客塵垢染。顯現真法 先引喻。後法合。文並易知。初釋所發之心竟。   二釋發心之行。   彼方便行。略有四種。一行根本方便。謂觀一切法。本性無生。離於妄見。不住生死。又觀一切法。因緣和合。業果不失。起於大悲。修諸善行。攝化眾生。不住涅槃。以真如離於生死涅槃相故。此行隨順(真如)以為根本。是名行根本方便 此即以所發正直心而為方便行也。不住生死是奢摩他觀。不住涅槃。是毘缽捨那觀。止觀一心中修。乃順真如法性。故名行根本方便。   二能止息方便。所謂慚愧及以悔過。此能止息一切惡法。令不增長。以真如(本)離一切過失相故。隨順真如。止息諸惡。是名能止息方便。三增長善根方便。謂於三寶所。起愛敬心。尊重供養。頂禮稱讚。隨喜勸請。正信增長。乃至志求無上菩提。為佛法僧威力所護。業障清淨。善根不退。以真如(本)離一切障。具一切功德故。隨順真如。修行善業。是名生長善根方便 此二即以所發深重心而為方便行也。欲長善根。先須息惡。故於一深重心。分此二種方便。皆為隨順真如性故。文並可知。   四大願平等方便。謂發誓願。盡未來際。平等救護一切眾生。令其安住無餘涅槃。以知一切法。本性無二故。彼此平等故。究竟寂滅故。隨順真如此三種相。發大誓願。是名大願平等方便 此即以所發大悲心而為方便行也。無餘涅槃者。小乘則指灰身泯智言之。今指二死永亡言之。知一切法本性無二。則於眾生不起上中下想。知一切法彼此平等。則於眾生不起怨親等想。知一切法究竟寂滅。則於眾生不起用小化想。皆亦隨順真如性故。此四方便。並是稱性起修。全修顯性。未發心前。由此方便而得發心。既發心後。由此方便而階極果。故名一切如來得道正因也。二釋發心之行竟。   三釋發心之益三。初約實明能。二約權簡過。三以實破權。今初。   菩薩如是發心之時。則得少分見佛法身。能隨願力。現八種事。謂從兜率天宮來下(一)入胎(二)住胎(三)出胎(四)出家(五)成佛(六)轉法輪(七)般涅槃(八) 即華嚴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之義也。分破無明。分證真如。故雲少分見佛法身。既見法身。便能八相成道。所謂清淨妙法身。湛然應一切也。八相開合出沒不同。並是隨機所見。不必約此以判佛之權實。以所證法身。非有權實數量可思議故。   二約權簡過   然猶未得名為法身。以其過去無量世來有漏之業未除斷故。或由惡業。受於微苦。願力所持。非久被繫 此約漸教所明初發心住。僅斷界內見惑。與小乘初果齊。所以或猶有微苦也。然初果便為生死海而作邊際。極遲不過七生。永出苦輪。況發心菩薩。菩提願力所持。豈久被業繫哉。問。玩文中然猶二字。即指八相成道之人。何得別作漸教釋之。答。發心名同。權實迥異。前明八相。意指入正定聚者。今明微苦。意指或時退墮二乘地者故也。   有經中說。信成就發心菩薩。或有退墮惡趣中者。此為初學心多懈怠。不入正位。以此語之。令增勇猛。非如實說 此明雖漸教中初發心住。已斷見惑。與初果齊。亦無退墮惡趣之事。不過權說以策初學耳。或復退墮二乘地中。則容有之也。問。有經中說。舍利弗往昔已曾證六住心。由婆羅門乞眼因緣。退失大心。仍復流轉五趣。此雲何通。答。復有經說。舍利弗等大弟子。並是法身深位大士。示作聲聞。引物歸化。則示墮正為警策初學。何足疑也。二約權簡過竟。   三以實破權   又此菩薩。一發心後。自利利他。修諸苦行。心無怯弱。尚不畏墮二乘之地。況於惡道。若聞無量阿僧祇劫。勤修種種難行苦行。方始得佛。不驚不怖。何況有起二乘之心。及墮惡趣。以決定信一切諸法。從本已來。性涅槃故 此正明頓教初發心人。即已住正定聚。畢竟不退也。蓋不唯初發心住。有此勝力。但得決定實信。知一切法本性涅槃。亦不同權教發心。或墮二乘矣。初釋信成就發心竟。   二釋解行發心者。夫論稱性圓修。則即信即解即行即證。故雲。初阿字中。即具一切諸字功德。縱分四十二位。譬如入海而論淺深。淺深皆海。豈有無解行證而可名信。豈令解行與證定居信後。特以實位難測。寄權易明。故次信而辨解行也。文為二。初明位。二明行。今初。   解行發心者。當知轉勝。初無數劫將欲滿故。於真如中得深解故。修一切行皆無著故 約圓融論。秖點信成就中四方便行而為六度。謂此中隨順法性。即行根本方便。此中離慳貪相。離五欲境等。即能止息方便。此中修行施戒等。即生長善根方便。此中六波羅蜜。必為度脫眾生。即大願平等方便也。今一往姑約漸次論之。故雲轉勝耳。初無數劫將欲滿者。資糧成就。將入加行位也。於真如中得深解者。二觀為方便道。得入中道第一義觀也。修一切行皆無著者。謂迴事向理。乃至迴因向果。不著三有。不著二乘也。   二明行   此菩薩知法性離慳貪相。是清淨施度。隨順修行檀那波羅蜜。知法性離五欲境。無破戒相。是清淨戒度。隨順修行屍羅波羅蜜。知法性無有苦惱。離瞋害相。是清淨忍度。隨順修行羼提波羅蜜。知法性離身心相。無有懈怠。是清淨進度。隨順修行毘梨耶波羅蜜。知法性無動無亂。是清淨禪度。隨順修行禪那波羅蜜。知法性離諸癡闇。是清淨慧度。隨順修行般若波羅蜜 知法性離慳貪等。是解。隨順修行檀那等。是行也。梵語檀那。此翻佈施。屍羅。此翻戒。羼提。此翻忍。毘利耶。此翻精進。禪那。此翻靜慮。亦翻思惟修。般若。此翻慧。亦翻智。修六度相。具如華嚴十迴向品所明。或是分真解行。或是相似解行。分真則唯約實。相似則雙約權實。當以圓融行布二義思之。二釋解行發心竟。   三釋證發心二。初明分證。二明滿證。初中二。初明所證。二明心相。初又二。初明證體。二明起用。今初。   證發心者。從淨心地。乃至菩薩究竟地。證何境界。所謂真如。以依轉識。說為境界。而實證中。無境界相。此菩薩以無分別智。證離言說真如法身故 淨心地者。約權即初歡喜地。約實即初發心住也。究竟地者。即十地後心。亦名等覺地也。以依轉識說為境界者。轉第六為妙觀察智。轉第七為平等性智。眾生所有第六第七。必有所緣境界。所以依之。假說所說為境界也。而實證中無境界相者。以真如無相可取。正智不取於相。挾帶真如體相為所緣緣。非是變帶真如相狀為所緣緣故也。此菩薩以無分別智者。明其有見分也。證離言說真如法身者。明其無相分也。正與護法唯識吻合。思之思之。間。若依實說。初發心住即名淨心地者。前發心中。但雲少分見佛法身。今雲證離言說真如法身。文旨碩異。雲何會通。答。前為兼明權實。故但雲少分見。今則權證同實故也。又約所證真如。則無分劑。若約能證之智。仍有分滿不同。雖有分滿。皆是無分別智。如初夜月。與望夜月。光相不異也。   二明起用   能於一念。遍往十方一切世界。供養諸佛。請轉法輪。唯為眾生而作利益。不求聽受美妙音詞。或為怯弱眾生故。示大精進。超無量劫。速成正覺。或為懈怠眾生故。經於無量阿僧祇劫。久修苦行。方始成佛。如是示現無數方便。皆為饒益一切眾生。而實菩薩種性諸根發心作證。皆悉同等。無超過法。決定皆經三無數劫。成正覺故。但隨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示所修行種種差別 未證法身已前。縱令下化眾生。皆是上求佛道。以自利利他種種方便皆為證會真如體故。已證法身之後。縱令上求佛道。皆為下化眾生。則如今文所明也。種性同等者。具足本有聞熏二種子也。諸根同等者。六處殊勝無差別也。發心同等者。同發三心也。作證同等者。同證真如也。未發心前。容有善根深淺。煩惱厚薄。諸根利鈍。方便勤惰之不同。既發心後。入同生性。無功用道。決無差別。但由眾生根欲性異。故示現有差別耳。言三無數劫者。時無實法。唯依妄想建立。且如俗傳。黃梁一夢。便同四十餘年。世上千年。山中不過七日。又如經中。仙人執善財手。便歷微塵數劫。讚佛五十小劫。大眾謂如半日。是知非約凡情所計年月日時。以談劫量也。良由無始無明。雖無實體。而返迷歸悟。似有階差。縱令演若歇狂。本頭如故。而喘息亦必久久方安。狂風頓息。大海安瀾。而微波亦必久久方定。太陽一出。昏霧頓收。而潤濕亦必漸漸方除。阿伽一服。萬病頓祛。而精力亦必漸漸方復。久客到家。行程頓息。而家庭事務。亦必次第料理。聖王登極。大業頓定。而政治禮樂。亦必次第敷陳。故於真如無時劫中。依生滅門而立三無數劫。謂初發心住。至十迴向。名初無數劫。初歡喜地。至七遠行地。名二無數劫。八不動地。至等覺位。名三無數劫。至於較量劫量。則或約所承事佛以明分劑。或約天衣拂石以明久遠。事非一概。又就三無數劫論行相者。或雲伏惑未斷。或雲斷正扶習。或雲次第除惑。或雲因該果海。皆是悉檀隨機利益。豈可定執。今雲皆悉同等。乃約因該果海者以論三祇。祛彼謂三僧祇一念能越之大慢魔見耳。須知十世古今。始終不離當念。故前文雲。若聞無量阿僧祇劫。勤修種種難行苦行。方始得佛。不驚不怖。以決定信一切諸法。從本已來。性涅槃故。豈執三祇為漸。一念為頓耶。言根欲性異者。過去所成名根。或有利。或有鈍。現在所欣名欲。或喜速。或喜遲。未來種子名性。或已熟。或未熟也。初明所證竟。   二明心相   此證發心中。有三種心。一真心。無有分別故。二方便心。任運利他故。三業識心。微細起滅故 真心者。六七二識相應之根本智也。無有分別者。唸唸證真也。方便心者。六七二識相應之後得智也。任運利他者。唸唸起用。令前五識同成化用也。業識心者。第八異熟識也。微細起滅者。無明種子猶未盡故。以智內熏。令其漸滅。智種分起。惑種分滅。正所謂不思議變易生死之相也。此中真心。即是前正直心。此方便心。即前深重大悲兩心。此業識心。即前三心之根本依。前明信成就發心。單約能發。故三心皆是妙觀察智之功。今明證中所有心相。義兼能所。故與前有開合詳略之不同也。初明分證竟。   二明滿證二。初依權示相。二依實釋疑。今初。   又此菩薩。福德智慧二種莊嚴悉圓滿已。於色究竟。得一切世間最尊勝身。以一念相應慧。頓拔無明根。具一切種智。任運而有不思議業。於十方無量世界普化眾生 福德智慧所依。即真如體。二種莊嚴圓滿。即真如相。體相圓顯。大用現前。故能示成正覺也。又智慧所證。即真如體。體遍法界。智慧圓滿。即真如相。相遍法界。福德圓滿。即真如用。用遍法界。體遍法界。則法身周遍法界。相遍法界。則報身周遍法界。用遍法界。則化身周遍法界。故曰。一人成佛時。法界皆為一佛之依正。雖無障礙。亦仍無雜。以真如性常同常別。不思議故。是則無明永盡。成種智時。無所不在。亦無所在。今言於色究竟得最勝身。何耶。蓋諸佛自受用身。冥同法性。等覺已下。所不能見。淨心地上菩薩。托此自受用身本質。變為他受用身影相。則見踞蓮華臺。諸佛圍繞。隨所堪任。隨所願樂。見各差別。皆無斷絕。乃至等覺。方能盡其份量。故前文雲見之方盡也。若未登淨心地。則華臺報佛。非彼境界。故於色究竟天。示成菩提。此即梵網經所明千華上佛。為接界內利根。令見界外佛故。至於博地凡夫。雖有具有一乘三乘若頓若漸無量種性。而未得四禪。未離欲繫。則色究竟身。亦非彼境。故又示從兜率。下閻浮提。坐菩提樹。成等正覺。此即梵網經所明千百億釋迦。為化界內鈍根。及雖利根。未離欲繫者故。然此色天大化。閻浮小化。並是真如用大。並即真如體相。所以華嚴經中。即此摩耶夫人所生之佛。便具十身相海。非可擬去化身。別尋法報也。當知初發心住。既能示現閻浮八相。亦必能示色究竟身。今究竟位。既能示現色究竟身。亦必示現閻浮八相。但前明發心位淺。姑寄閻浮。今明究竟位深。姑寄四禪耳。一念相應慧者。既指無始不覺。為藏識中無明種子。由藏識中無明種子未盡。所以不與別境中慧相應。今由曠劫無漏熏修。滅彼無始無明種子至都盡位。則第八淨識。忽與慧所相應。名為大圓鏡智。從此一相應後。永得相應。故曰頓拔無明根。具一切種智也。只此大圓鏡智。與前平等性智。妙觀察智。並與果後成所作智俗故相有別。不壞相故。說四說八。真故相無別。唯是如如智。此如如智。無法不知。無法不見。故名一切種智。亦名佛之知見。亦復名佛眼也。問。既雲無所不在。則初二三禪。亦可成佛。何必定在色究竟天。答。此有二義。一者華嚴明第十地菩薩。位寄四禪。即於此處示成佛故。二者將成佛時。所入金剛喻定。必依捨俱禪故。   二依實釋疑二。初釋一切種智疑。二釋任運利生疑。今初。   問。虛空無邊故。世界無邊。世界無邊故。眾生無邊。眾生無邊故。心行差別亦復無邊。如是境界。無有齊限。難知難解。若無明斷。永無心相。雲何能了一切種。成一切種智。答。一切妄境。從本已來。理實唯一心為性。一切眾生。執著妄境。不能得知一切諸法第一義性。諸佛如來。無有執著。則能現見諸法實性。而有大智。顯照一切染淨差別。以無量無邊善巧方便。隨其所應。利樂眾生。是故(唯其)妄念心滅(乃能)了一切種。成一切種智 現見諸法實性者。根本智證真也。顯照染淨差別者。後得智照俗也。了俗由證真。故說為後得。如眼除膜。見空見色。非果有先後也。餘並可知。   二釋任運利生疑   問。若諸佛有無邊方便。能於十方任運利益諸眾生者。何故眾生不常見佛。或睹神變。或聞說法。答。如來實有如是方便。但要待眾生其心清淨。乃為現身。如鏡有垢。色像不現。垢除則現。眾生亦爾。心未離垢。法身不現。離垢則現 文亦可知。問。但離心垢便見法身。何須念佛觀佛稱名禮拜等。答。佛是先證我心性者。念之。觀之。稱之。禮之。皆是除心垢之妙方便也。三解釋分竟。   大乘起信論裂網疏卷第五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44 冊 No. 1850 大乘起信論裂網疏   大乘起信論裂網疏卷第六   靈峰蕅益沙門智旭述   四修信分二。初正明修習信心。二更示勝異方便。初中二。初徵。二釋。今初。   雲何修習信分。此依未入正定眾生說。何者為信心。雲何而修習 前文分別修行正道相中。明發心已入正定聚。雖亦略示不定位中所修之行。然未詳明。故今特為初機更示之也。   二釋二。初釋信心。二釋修習。今初。   信有四種。一信根本。謂樂念真如法故。二信佛具足無邊功德。謂常樂頂禮恭敬供養。聽聞正法。如法修行。迴向一切智故。三信法有大利益。謂常樂修行諸波羅蜜故。四信正行僧。謂常供養諸菩薩眾。正修自利利他行故 信根本者。真如即是一切三寶根本。謂我現前介爾心性。離虛妄相。平等平等。即真如體大。名為法寶。雖復覓之了不可得。而性自神解。靈明不昧。即真如相大。名為佛寶。一切色心依正。十方虛空。千如百法。並此介爾心中所現之影。與能現心無是非是。不可分離剖析。即真如用大。名為僧寶。究竟說此一心三寶。名之為佛。所以具足無邊功德。必應頂禮恭敬供養。聽聞所說正法。如法修行。迴向一切智也。詮此一心三寶。名為教法。修此一心三寶。名為行法。證此一心三寶。名為果法。所以有大利益。必應依教起修。依修作證。常樂修行諸波羅蜜也。隨分證此一心三寶。名之為正行僧。故於他菩薩眾。必常供養。自亦正修二利之行。入於僧數中也。言供養菩薩眾者。此有二意。一約權漸初機。誡令遠二乘眾。恐染法執。墮其地故。二約圓頓初機。已知二乘定當作佛。總名為菩薩故。   二釋修習二。初總標。二別釋。今初。   修五門行。能成此信。所謂施門。戒門。忍門。精進門。止觀門 此即六波羅蜜。從初即是隨順真如之行。而作五門說者。若至信成就後。則一一皆到彼岸。無有不智之禪。無有不禪之智。故不妨說六。今為未入正定聚人。倘以止觀分二門。無由契會真如性故。所以合為一也。當知前四門是助行。止觀門是正行。正助合行。以成福德智慧二種莊嚴。顯發真如也。   二別釋五。初釋施門。(至)五釋止觀門。今初。   雲何修施門。謂若見眾生。來從乞求。以已資財。隨力施與。捨自慳著。令其歡喜。若見眾生。危難逼迫。方便救濟。令無怖畏。若有眾生。而來求法。以已所解。隨宜為說。修行如是三種施時。不為名聞。不求利養。亦不貪著世間果報。但念自他利益安樂。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隨力施與者。未入正定聚人。未可責以竭盡施等。但得捨自慳著以破惡。令他歡喜以生善。即名為財施也。方便救濟。即無畏施。以已所解。隨宜為說。即是法施。言已所解。則決非強不知以為知。言隨宜說。則決能隨順四悉檀意。若說法不當機。則所說為非量矣。不為名聞利養。是斷現在有漏。不著世間果報。是斷未來有漏。此二即是迴事向理。但念自他利益安樂。即是迴自向他。迴向阿耨菩提。即是迴因向果。隨修一一行時。皆悉具此三種迴向。方得成就波羅蜜義。故特首於施門示之。當知五門無不皆爾。   二釋戒門   雲何修戒門。所謂在家菩薩。當離殺生。偷盜。邪婬。妄言。兩舌。惡口。綺語。慳貪。瞋嫉。諂誑邪見。若出家者。為欲折伏諸煩惱故。應離憒鬧。常依寂靜。修習止足頭陀等行。乃至小罪。心生大怖。慚愧悔責。護持如來所制禁戒。不令見者有所譏嫌。能使眾生捨惡修善 在家戒品。十善收盡。離殺生。則慈護有情。蜎飛無損。離偷盜。則一針一草。不與不取。離邪婬。則於己妻妾。作知足想。離妄言。則所言誠實。一切不欺。離兩舌。則隱惡揚善。不傳彼此。離惡口。則永無粗獷。令他喜樂。離綺語。則言皆有義。不生放逸。離慳貪。則常思惠捨。無所希求。離瞋嫉。則不為損惱。隨喜他榮。離諂誑邪見。則忠良正直。深信因果。是以惡無不止。善無不行。生無不攝。即為三聚淨戒也。出家戒品。即是沙彌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戒等。併入大乘菩薩戒攝。若不護持佛所制戒。既非白衣。又非沙門。無所目也。既非小乘。又非大乘。無所歸也。常依寂靜者。謂住阿蘭若處也。止足頭陀等行者。頭陀。亦云杜多。此翻抖擻。有十二知足勝行。一者住阿蘭若處。二者常行乞食。三者次第乞食。四者受一食法。五者節量食。六者中後不飲果漿蜜漿等。七者著糞掃衣。八者但三衣。九者塚間住。十者樹下止。十一者露地坐。十二者但坐不臥。此十二行。名為端嚴微妙之行。西土初祖摩訶迦葉。終身行此勝行。佛於天人大眾之中讚雲。正法久住。全賴此人。所以分半座而令坐。付法眼以傳心也。乃至小罪心生大怖者。譬如渡海浮囊。設損一微塵許。亦有沈溺之患。故須慚愧責。補過遷善也。慚則尊重已靈。本與如來無二無別。如何肯使放逸為非。愧則念我瑕疵。佛菩薩等悉如悉見。如何覆藏而不改革。是以自悔自責。止惡行善。能令眾生不生譏嫌。即便使其捨惡修善。故知十戒及具戒等。一一皆是三聚淨戒。一一皆是摩訶衍也。   三釋忍門   雲何修忍門。所謂見惡不嫌。遭苦不動。常樂觀察甚深句義 見惡不嫌。生忍也。亦名耐怨害忍。遭苦不動。法忍也。亦名安受苦忍。常樂觀察甚深句義。第一義忍也。亦名諦察法忍。   四釋精進門二。初總明精進意。二別示精進法。今初。   雲何修精進門。所謂修諸善行。心不懈退。當念過去無數劫來。為求世間貪慾境界。虛受一切身心大苦。畢竟無有少分滋味。為令未來遠離此苦。應勤精進。不生懈怠。大悲利益一切眾生 修諸善行者。通則六度四攝。別則四種三昧。所謂常行三昧。如般舟等。常坐三昧。如一行等。半行半坐三昧。如法華等。非行非坐三昧。如覺意等也。心不懈退者。總明三種精進也。當念過去等者。被甲精進也。為令未來等者。攝善精進也。大悲利益等者。利樂精進也。   二別示精進法   其初學菩薩。雖修行信心。以先世來。多有重罪惡業障故。或為魔邪所惱。或為世務所纏。或為種種病緣之所逼迫。如是等事。為難非一。令其行人。廢修善品。是故宜應勇猛精進晝夜六時禮拜諸佛。供養。讚歎。懺悔。勸請。隨喜。迴向無上菩提。發大誓願。無有休息。令惡障消滅。善根增長 此即普賢十大願王。亦即占察經中地藏大士所示懺法。亦即法華方等諸三昧中十科行道法也。言十願者。一禮敬諸佛。二稱讚如來。三廣修供養。四懺悔業障。五隨喜功德。次第小異。並皆可知。六請轉法輪。七請佛住世。即今勸請所攝。八常隨佛學。九恆順眾生。即今發願所攝。十普皆迴向。即今迴向無上菩提也。言十科者。一嚴道場。二淨三業。乃至十坐禪等。諸三昧儀。開合不同。詳略有異。此未暇述。唯供養讚歎禮拜。必具有之。而懺悔已下五事。合為一科。總名五悔。謂懺悔能滅業障。勸請能滅魔障。隨喜滅嫉妒障。迴向能滅著二邊障。發願能滅多退忘障。故名五悔也。既雲六時行道。必須理事並資。方克有濟。慎勿師心苟簡。尤勿借此邀利邀名。庶令惡業障消。善根增長耳。問。若人已被魔邪所惱。世務所纏。病緣所逼。如何得修此勝行耶。答。此中文意。原是勸使及時精進。勿令魔邪世務病緣得其便耳。然設被魔邪所惱。若能依法精進。則魔事必除。設被世務所纏。即須撥遣世務。修此精進。設被病緣所遇。亦須不惜身命。修此精進。如慈雲大師。忍苦修行請觀音懺。不唯除病。兼獲勝辯。芳軌具存。誠可依用。又設大病伏枕。不能起坐。亦有覺意三昧。良可進修。或復即於臥時。運想修行此供養等。晝夜六時。存心不懈。如念佛直指所示涉事兼修之法。病中亦可准用。必能滅障。增長善根。又或依下文專念阿彌陀佛。亦得解脫也。四釋精進門竟。   五釋止觀門三。初總標。二各釋。三結益。今初。   雲何修止。觀門。謂息滅一切戲論境界。是止義。明見因果生滅之相。是觀義。初各別修。漸次增長。至於成就。任運雙行 息滅一切戲論境界者。謂息滅見思戲論。塵沙戲論。無明戲論。見思戲論息。則一切有境界滅。塵沙戲論息。則一切空境界滅。無明戲論息。則一切亦有亦空非有非空境界滅。隨順一心真如門也。明見因果生滅之相者。謂明見無明因生。則十界果生。無明因滅。則十界果滅。塵沙因生。則二乘果生。塵沙因滅。則二乘果滅。見思因生。則六凡果生。見思因滅。則六凡果滅。隨順一心生滅門也。一心二門。本不相離。一心止觀。亦無先後。但約初機之人。久隨生滅。未達真如。故須先修即觀之止。名為奢摩他觀。令觀生滅即是真如。對治生死涅槃執著。次修即止之觀。名為毘缽捨那。令觀真如舉體生滅。增長善根及與大悲。如此展轉互修。漸令增長。若至發心住中。真實止觀成就。自然任運雙行也。   二各釋三。初釋止。二釋觀。三釋雙行。初中三。初明修相。二明證相。三勸修。初又三。初方便。二正修。三揀成不成。今初。   其修止者。住寂靜處。結跏趺坐。端身正意 此文雖略。已含二十五前方便。住寂靜處。即是阿蘭若處。即攝具五緣也。結跏趺坐。必調五事。端身正意。即訶五欲棄五蓋行五法也。具加大小止觀。須者尋之。   二正修   不依氣息。不依形色。不依虛空。不依地水火風。乃至不依見聞覺知 此先揀所觀之境也。不依氣息者。謂一切氣息。來無所從。去無所至。當體不可得故。故不依此以修阿那般那三昧。以阿那般那不可得故。即是摩訶衍也。不依形色者。謂一切形色。分析乃至微塵。皆無所有。故不依此以修九想十想八背捨等諸定。以九想乃至八背捨皆不可得故。皆即摩訶衍也。不依虛空者。謂對色。名空色。尚非有雲何有空。故不依此以修空一切處三昧。以空三昧不可得故。即是摩訶衍也。不依地水火風者。謂推析地無堅性。水無濕性。火無熱性。風無動性。當體不可得故。故不依此以修勝處一切處等三昧。以勝處一切處等不可得故。即是摩訶衍也。乃至不依見聞覺知者。謂由色聲香味觸法境界。說有見聞覺知。今推所見所聞等並非實有。則能見能聞等安得有實。故不依此以修識一切處三昧。以識三昧不可得故。即是摩訶衍也。   一切分別想念皆除。亦遣除想 此次揀能觀之心也。前雲不依氣息乃至不依見聞覺知。即是一切分別想念皆除也。然所謂不依氣息等者。直是了達氣息乃至見聞覺知本不可得。除此分別氣息乃至覺知之想念耳。非謂果有氣息乃至覺知。而作意蠲除之也。若有蠲除之想。即是不達諸法本空。或墮外道無想定中。或墮二乘滅盡定中。非是大乘奢摩他觀。故雲亦遣除想。   以一切法不生不滅。皆無相故 此結明不依諸法。亦無除想之所以也。一切法者。即指氣息乃至見聞覺知也。氣息本來不生不滅。本來無相。故無可依。亦無可除。乃至見聞覺知本來不生不滅。本來無相。故無可依。亦無可除也。   前心依境。次捨於境 此結明不依氣息一段文義也。   後念依心。復捨於心 此結明一切分別一段文義也。   以心馳外境。攝住內心 此申明前一段文意也。   後復起心。不取心相 此申明後一段文意也。   以離真如。不可得故 此結成修止門者應觀一切妄念無相。體即真如。設離真如。則無氣息乃至見聞覺知可得。所以不依氣息。乃至見聞覺知。設離真如。亦無除想可得。所以亦遣除想也。原此奢摩他觀。初段即攝境歸心。明氣息形色等。唯是分別想念所見。本非實有。故無可依。次段即觀心無相。明此所除分別想念。亦本非有。故名為遣。是則所觀能觀。二皆無性。故前文雲。若知動心即不生滅。即得入於真如門也。此為上根直示觀不思議境界之法。若能於此悟入。則一法中自具十乘。以其能覺悟故。即菩提心。以其離沈掉故。即妙止觀。以其無法當情。即破法遍。以其了知能觀所觀皆即真如。即識通塞。以其順三脫門。即成道品。下雲。行住坐臥。一切時修。即成對治。漸次得入真如三昧。即知次位。究竟折伏一切煩惱。即能安忍。信心增長。速成不退。即離法愛也。二正修竟。   三揀成不成   行住坐臥。於一切時如是修行。恆不斷絕。漸次得入真如三昧。究竟折伏一切煩惱。信心增長。速成不退 此明依前所說而勤修之。必得成就也。   若心懷疑惑。誹謗不信。業障所纏。我慢。懈怠。如是等人。所不能入 一疑惑。二誹謗不信。三業障所纏。四我慢。五懈怠。有一於此。即不能入。可不戒哉。初明修相竟。   二明證相二。初正明證相。二辨析魔事。今初。   復次依此三昧證法界相。知一切如來法身。與一切眾生身。平等無二。皆是一相。是故說名一相三昧。若修習此三昧。能生無量三昧。以真如是一切三昧根本處故 法界相。即真如體。無相不相之實相也。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故名一相三昧。梁本名一行三昧。約所證名一相。約能證名一行。當知一行即一相也。文殊般若所示一行三昧。正與此同亦即大佛頂首楞嚴王三昧。亦即法華實相三昧。此是三昧中王。故能生無量三昧也。   二辨析魔事二。初示魔事相。二示對治法。初中三。初明致魔之由。二明魔事之相。三明魔亂之失。今初。   或有眾生。善根微少。為諸魔外道鬼神惑亂 不種善根。則此三昧名字不可得聞。況能修習。能修習此。當知是人必有善根。但善根深厚。則彼魔事無由得發。如日輪當空。必無魑魅。由善根微少乃致魔亂。所以前文勗令修行五悔也。   二明魔事之相二。初辨形聲。二辨起過。今初。   或現惡形以怖其心。或示美色以迷其意。或現天形。或菩薩形。乃至佛形。相好莊嚴 此先辨魔所現形也。若行人恐怖習重。多現惡形以怖之。若行人貪愛習重。多現美色以迷之。若行人智慧力弱。多現諸天菩薩佛形以誑之。皆所謂主人若迷。客得其便也。問。修三昧人。得見佛菩薩形。安知不是善根開發。感應道交。乃概名之為魔事耶。答。圓覺經雲。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良以行人修三昧時。所見境界。若與三昧相應。乃名善相。只此善相。仍不可作聖解。苟不與三昧相應。定屬魔事。今修根本真如三昧。既非念佛禮懺求感應時。更不可作感應道交妄解。坐受其惑也。   或說總持。或說諸度。或復演說諸解脫門。無怨無親。無因無果。一切諸法。畢竟空寂。本性涅槃 此隨辨假佛菩薩等所說魔聲也。正修三昧之人。不依氣息。不依形色。乃至亦遣除想。當知亦並不依總持。不依諸度。不依諸解脫門。乃至不依本性涅槃。才依本性涅槃。必將撥棄因果。妄計空劫已前。威音那畔。一段烏有先生境界。喚作真如三昧。豈所謂若知動心即不生滅。即得入於真如者耶。初辨形聲竟。   二辨起過   或復令知過去未來。及他心事。辯才演說。無滯無斷。使其貪著名譽利養 此下皆明見魔形。聞魔聲。所起一切過失相也。今先明似善根相。然此修行止者。唯為息滅無始無明。證無漏智。不應希求五通四辯。今未得無漏。先獲宿命他心及辯才等。則必墮在名利坑中。如提婆達修得五通。遂造三逆。可為殷鑒矣。   或數瞋數喜。或多悲多愛。或恆樂昏寐。或久不睡眠。或身嬰疹疾。或性不勤策。或卒起精進。即便休廢。或情多疑惑。不生信受。或捨本勝行。更修雜業。愛著世事。溺情從好 此明雜染不定諸魔相也。或改其所習。令以為奇。或順其所習令不能捨。廣如佛頂受想二陰中說。   或令證得外道諸定。一日。二日。乃至七日。住於定中。得好飲食。身心適悔。不饑不渴 此亦似善根相。實是邪定。非出世定也。   或復勸令受女等色。或令其飲食乍少乍多。或使其形容或好或醜 此亦雜染不定諸魔相也。二明魔事之相竟。   三明魔亂之失   若為諸見煩惱所亂。即便退失往昔善根 兩種似善根相。則為諸見所亂。必起煩惱。兩種不定雜染。則為煩惱所亂。亦起諸見。並彼往昔微小善根。亦退失矣。可不哀哉。初示魔事相竟。   二示對治法二。初治邪。二歸正。今初。   是故宜應審諦觀察。當作是念。此皆以我善根微薄。業障厚重。為魔鬼等之所迷惑。如是知已。念彼一切皆唯是心。如是思惟。剎那即滅 對治有三。二是方便。一是正修。二方便者。一是審諦觀察。覺知皆是魔事。不生一念迷亂心也。二是自念善根微薄。業障深重。反躬責己。悔過遷善也。一正修者。念彼一切皆唯是心。心外無法。不離一相三昧也。   二歸正   遠離諸相。入真三昧。心相既離。真相亦盡 遠離諸相者。以三對治滅魔事也。入真三昧者。依於尋思名義自性差別。發如實智也。心相既離者。得無分別智也。真相亦盡者。觸無所得也。具如唯識加行通達二位廣明。須者尋之。   從於定起。見諸煩惱皆不現行。以三昧力壞其種故。殊勝善品。隨順相續。一切障難。悉皆遠離。起大精進。恆無斷絕 此明善修止者。不唯遠離魔事。即能登發心住。入淨心地。圓具奢摩他毘缽捨那也。二明證相竟。   三勸修二。初正勸。二明益。今初。   若不修此三昧行者。無有得入如來種性。以餘三昧。皆是有相。與外道共。不得值遇佛菩薩故。是故菩薩於此三昧。當勤修習。令成就究竟 餘三昧者。指依氣息形色等諸三昧也。雖六妙門。十六特勝。九想。十想。背捨。勝處。一切處等。種種三昧。皆能發無漏慧。證三乘果。然必已發無漏。方不與外道共。若未發無漏。或亦隨禪受生。則與外道相去無幾。乃至九次第定。前八亦並與外道共。滅受想定。雖雲不共。仍依有頂遊觀無漏而入。未是全不共也。又雖得滅盡定。若未斷盡上地思惑。仍生五不還天。仍與外道同在捨念清淨地中。不得值遇諸佛菩薩。是故唯此真如三昧。乃能得入如來種性也。若得此三昧。則所生一切根本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有覺有觀等三三昧。乃至觀鍊熏修一切三昧。一一皆名不共三昧。以達其不可得故。皆是摩訶衍也。如客比丘。宿佛房中。佛入初禪乃至四禪。客皆隨入。佛乃更以異相而入初禪客便茫然不知佛入何定。當知佛前所入。是用共禪故客能知能入。佛後所入。是不共禪。故客不復知也。又法華三變淨土。佛亦仍用背捨勝處及一切處三種三昧。而其神用。遠非二乘所能測識。皆由不共三昧。融彼共相。令共三昧。皆成不共。故雲真如三昧。能生無量三昧也。   二明益   修此三昧。現身即得十種利益。一者常為十方諸佛菩薩之所護念。二者不為一切諸魔惡鬼之所惱亂。三者不為一切邪道所惑。四者令誹謗深法重罪業障。皆悉微薄。五者滅一切疑諸惡覺觀。六者於如來境界。信得增長。七者遠離憂悔。於生死中。勇猛不怯。八者遠離憍慢。柔和忍辱。常為一切世間所敬。九者設不住定。於一切時一切境中。煩惱種薄。終不現起。十者若住於定。不為一切音聲等緣之所動亂 真如乃是諸佛菩薩平等法身。故修真如三昧。即獲平等用熏之益。常為十方諸佛菩薩之所獲念。此即總相益也。二者能觀妄念無相。自伏愛種。故魔不能亂。三者能觀妄念無相。自伏見種。故邪不能惑。四者轉謗為信。能觀深法。故罪障漸薄。如湯消冰。五者以信除疑。如明破闇。故惡覺觀滅。六者了知如來境界。不離心之真如。故信得增長。七者信一切法本性涅槃。故遠離憂悔。勇猛不怯。八者知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定當作佛。故遠離憍慢。柔和忍辱。如常不輕菩薩。始雖被人打罵。終必為人敬信歸仰。九者以信解力伏煩惱種。故雖不住定。不起現行。十者知一切音聲等緣。皆唯心現。不取不捨。故不能動亂其正定也。初釋止竟。   二釋觀二。初明應修。二明修相。今初。   復次若唯修止。心則沈沒。或生懈怠。不樂眾善。遠離大悲。是故宜應兼修於觀。雲何修耶 善修止者。即止是觀。不沈不掉便入真如根本三昧。獲十利益。乃至入正定聚。不復退轉。何勞更明修觀法耶。今為不得意人。心必沈沒。或懈怠不樂眾善。而墮凡外。或遠離大悲。而墮二乘。故復示以應兼修觀也。   二明修相三。初四諦觀。二弘願觀。三起行觀。今初。   謂當觀世間一切諸法生滅不停。以無常故苦。苦故無我。應觀過去法如夢。現在法如電。未來法如雲。忽爾而起。應觀有身悉皆不淨。諸蟲穢污。煩惱和雜 此先明苦諦觀也。一生滅不停。是無常行。無常故苦。即是苦行。苦故無我。過去如夢了不可得。現在如電剎那不住。未來如雲忽起無所從來。即無我行。諸蟲穢污等。即不淨行。此四行觀。對治凡外一切見愛無不盡也。   觀諸凡愚所見諸法。於無物中。妄計為有 此即集諦觀也。妄計。即惑。惑。即集諦。此觀正治凡外貪著三有。兼治愚法聲聞妄生恐怖。   觀察一切從緣生法。皆如幻等。畢竟無實。觀第一義諦。非心所行。不可譬喻。不可言說 此即滅諦觀也。緣生如幻。則即事而真。真非事外。故非心所行。不可譬喻言說。正治凡外非滅計滅。兼治二乘捨有覓空。權位菩薩棄邊取中。   觀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皆因無明熏習力故。受於無量身心大苦。現在未來。亦復如是。無邊無限。難出難度。常在其中。不能覺察。甚為可愍 此即道諦觀也。若能覺察無明因果。便是出要度脫之道。愍物迷此。即為下文弘願觀本。正治凡外不知出要。兼治二乘不起大悲。初四諦觀竟。   二弘願觀   如是觀已。生決定智。起廣大悲。發大勇猛。立大誓願 此總明依四諦境。發四弘誓。上求佛道。名決定智。下化眾生。名廣大悲。弘能任重。名大勇猛。毅能道遠。名大誓願也。   願令我心離諸顛倒。斷諸分別 此即煩惱無盡誓願斷也。自未度脫。欲度他人。無有是處。故首明之。其實四弘在一心中。非有先後。   親近一切諸佛菩薩。頂禮供養。恭敬讚歎。聽聞正法。如說修行。盡未來際。無有休息 此即法門無量誓願學也。不離顛倒分別。則不能親諸佛菩薩。不勤供養聽法。則不能修無量度生法門。是故四弘宛轉相成。   以無量方便。拔濟一切苦海眾生 此即眾生無邊誓願度也。   令住涅槃第一義樂 此即佛道無上誓願成也。同一切眾生皆成佛道。非願獨成佛故。二弘願觀竟。   三起行觀   作是願已。於一切時。隨已堪能。修行自利利他之行。行住坐臥。常勤觀察。應作不應作。是名修觀 此即以行填願也。自他本自不二。由於顛倒分別。妄見有殊。今既隨順真如法性。依四諦觀而發四弘。故於一切時中。隨已堪能。或修自利之行。能為眾生作增長緣。即是利他。或修利他之行。能破自心顛倒煩惱。即是自利。乃至一行一住一坐一臥。苟可自利利他。則應作之。苟不可以自利利他。則不應作。設使自雖有益。能令人損。或雖有益他人。自墮名利。皆亦不應作也。發菩提心者。最宜勤加觀察。二釋觀竟。   三釋雙行   復次若唯修觀。則心不止息。多生疑惑。不隨順第一義諦。不出生無分別智。是故止觀應並修行 善修觀者。即觀是止。唸唸與菩提心相應。便契第一義諦不思議境。此觀便是無分別智。今為不得意人。散心緣四諦境。雖發弘願。不知四諦秖是一心。多生疑惑。故於本來無二法中。巧示雙行方便。   謂雖念一切法皆無自性。不生不滅。本來寂滅。自性涅槃。而亦即見因緣和合。善惡業報。不失不壞 此示即止而觀也。念一切法自性涅槃。一心真如門也。止也。即見因緣業報不失不壞。一心生滅門也。觀也。秖於不生不滅性中。妄有因緣生滅。則四諦皆唯一心明矣。以世間因果。即苦集。出世因果。即道滅。十界差別。皆是心生滅門。皆依真如門故。   雖念因緣善惡業報。而亦即見一切諸法無生無性。乃至涅槃 此示即觀而止也。既依真如而有生滅。則知生滅諸法。同一真如。別無自性矣。二各釋竟。   三結益   修行止者。對治凡夫。樂著生死。亦治二乘執著生死而生怖畏。修行觀者。對治凡夫不修善根。亦治二乘不起大悲狹小心過。是故止觀互相助成。不相捨離。若止觀不具。必不能得無上菩提 觀生滅即真如。名止。生死本空。何可樂著。生死無性。何須怖畏。觀真如即生滅。名觀。因果宛然。安得不勤修善。同體在迷。安得不普濟度。蓋一心二門。本不相離。故一心止觀。決不可偏修也。為成無上菩提。所以二行作一門說。初正示修習信心竟。   二更示勝異方便二。初泛明念佛除障。二的指求生極樂。今初。   復次初學菩薩。住此娑婆世界。或值寒熱。風雨不時饑饉等苦。或見不善可畏眾生。三毒所纏。邪見顛倒。棄背善道。習行惡法。菩薩在中。心生怯弱。恐不可值遇諸佛菩薩。恐不能成就清淨信心。生疑欲退者。應作是念。十方所有諸佛菩薩。皆得大神通無有障礙。能以種種善巧方便。救拔一切險厄眾生。作是念已。發大誓願。一心專念佛及菩薩。以生如是決定心故。於此命終。必得往生餘佛剎中。見佛菩薩。信心成就。永離惡趣 初學菩薩。已解一心真如生滅二門而修信行。但止觀力微。境緣粗惡。未入正定聚中。不能保其無退。故更示此勝異方便。令仗自心中之他佛。度脫佛心中之自身也。須知前止觀門。名念自佛三昧。今示念佛菩薩。即念他佛三昧。以念佛及菩薩。不生妄想分別。即是止行。了知諸佛菩薩。有大神通巧便。能救拔我及諸眾生。即是觀行。所以修止觀時。設見佛菩薩形。知是魔事。不生取著。今念佛菩薩時。設更別商止觀。大似騎牛覓牛矣。然正念佛菩薩時。或得見佛菩薩。即應了知唯心所現。萬勿取著。勿生喜動。勿向人說。如遠公生平三見聖相。不語一人。此為要訣。唯至臨終見佛菩薩。方是感應道交。定非魔事。不必致疑。以佛菩薩得大神通。決定護念有緣念佛眾生。不失時故。言發大誓願者。為度眾生求生淨土。非為自身獨出生死。有此菩提弘願。方是往生正因。不然。縱令念佛菩薩。與佛菩薩氣分不相契合。不能生淨土也。   二的指求生極樂   如經中說。若善男子。善女人。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以諸善根。迴向願生。決定得生。常見彼佛。信心增長。永不退轉。於彼聞法。觀佛法身。漸次修行。得入正位 十方諸佛。淨土無量。經論多指歸極樂者。略有四意。一者阿彌陀佛。與此土人最有緣故。乃至窮村僻塢。若男若女。若長若幼。若智若愚。無不知稱阿彌陀佛名者。二者法藏比丘願力勝故。諸佛果德雖實平等。因中願力任運攝生。無差別中有差別故。三者令人繫念得專心故。若不專歎。則眾生既欲生西。又欲生東。心無一定。淨業難成。所以十方諸佛。同出廣長舌相。讚此一門。令人專憶。四者阿彌陀佛。即法界藏身。極樂世界。即蓮華藏海。故見一佛。即為見無量佛。生一土。即為生無量土。念一佛。即是念一切佛。即為一切佛所護念。以法身不二故。生佛不二故。能念所念不二故。一念相應一念佛。唸唸相應唸唸佛。因該果徹。更無二故。餘如淨土經論廣明。不能備述也。四修信分竟。   五利益分四。初總勸聞思修。二別示聞思修功德。三誡誹謗護大罪。四結示大乘功能。今初。   雲何利益分。如是大乘祕密句義。今已略說。若有眾生。欲於如來甚深境界廣大法中。生淨信覺解心。入大乘道無有障礙(者)於此略論。當勤聽受。思惟修習。當知是人。決定速成一切種智 淨信覺。解心者。若約圓妙絕待言之。則信即解。解即信。如來名世間解。亦可名究竟信也。今約初機言之。有信無解。能長煩惱。有解無信。能長邪見。故並舉淨信覺解兩心。以為入大乘道之正轍也。聽受者。聞慧也。思惟者。思慧也。修習者。修慧也。三慧資無漏種。令起現行。故能速成一切種智。   二別示聞思修功德   若聞此法。不生驚怖。當知此人。定紹佛種。速得授記 此別示聞慧功德也。   假使有人。化三千大千世界眾生。令住十善道。不如於須臾頃。正思此法。過前功德無量無邊 此別示思慧功德也。一是世間善法。一世出世上上善法故。   若一日一夜如說修行。所生功德。無量無邊。不可稱說。假令十方一切諸佛。各於無量阿僧祇劫。說不能盡。以真如功德無邊際故。修行功德亦復無邊 此別示修慧功德也。修能顯性。所以功德與法性等。不可盡說也。二別示聞思修功德竟。   三誡誹謗獲大罪   若於此法生誹謗者。獲無量罪。依阿僧祇劫。受大苦惱。是故於此應決定信。勿生誹謗。自害害他。斷三寶種 由有自心一體三寶。方有世間一切三寶。若謗此法。即是斷三寶種。罪報之大。甚於五逆十惡也。   四結示大乘功德   一切諸佛。依此修行成無上智。一切菩薩。由此證得如來法身。過去菩薩。依此得成大乘淨信。現在今成。未來當成。是故欲成自利利他殊勝行者。當於此論勤加修學 此正所謂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也。三世菩薩。非此不成大乘淨信。故勸欲成二利行者。必當勤修學也。此四段文。即順四悉檀說。可准思之。二正說五分竟。   三結施迴向   我今已解釋甚深廣大義功德施群生令見真如法 初二句。結前所說。第三句。以此功德普施群生。第四句。迴向真如實際。同成究竟大菩提也。   跋   大乘起信論者。佛祖傳心之正印。法性法相之總持也。如來昔以大乘阿毘曇。付與彌勒。摩訶般若。付與文殊。般若破執有而顯妙有。毘曇破惡空而顯真空。一音所宣。曾無異旨。佛滅五百年後。異見滋生。馬鳴大士。應佛懸記。重興正法。始則示為計我外道。後乃廣顯二空妙宗。作無我大師子吼。破凡外二乘偏執。宗百洛又大乘經典。造此略論。申暢一心二門。即生滅而顯真如。收般若真空不空之妙旨。即真如而辨生滅。闡毘曇。幻有不有之玄詮。厥後龍樹依般若而造中論。還以空義成一切法。護法依毘曇而解唯識。還以幻有顯二種空。故知馬鳴。龍樹。護法。三大菩薩。同契佛心。曾無稍異。奈何以文解義。泥名相而昧旨歸。伐異黨同。豎門庭而堅鬥諍。謬談聖旨。錯解真乘。千百年來。竟同長夜。哀哉末葉。誠可痛心。旭以業障深纏。未登正位。夙因微善。遊刃圓宗。客歲盡散學人。志圖修證。今春偶遇戒子。邀入新安。頃從湯泉白嶽。還寓歙浦迴龍。竊為二三子商究楞伽。復以餘力。再解茲論。最喜此地枯寂。不異桃源。兼愛主人率真。絕無世態。食粟米飯。噉豆腐滓。僅十一日。草疏遂成。是役也。上藉諸佛菩薩馬鳴大師加被之力。所以略無疑滯。又賴允持循公法主外護。故無他緣所侵。至於性相關頭。種種問辯。則戒子堅密時公之啟予者多矣。是月二十有八日閣筆故跋。   大乘起信論裂網疏卷六(終)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44 冊 No. 1851 大乘義章   No. 1851   大乘義章卷第一(草書惑人傷失之甚傳者必真慎勿草書)   遠法師撰   義有五聚(一者教聚 二者義聚 三者染聚 四者淨聚 五者雜聚)。   教聚之中別有三門(一眾經教跡義 二三藏義 三十二部經義)。   眾經教跡義三門分別(一敘異說 二辨是非 三顯正義)   言異說者。異說非一。晉武都山隱士劉虯說言。如來一化所說。無出頓漸。華嚴等經。是其頓教。餘名為漸。漸中有其五時七階。言五時者。一佛初成道。為提謂等。說五戒十善人天教門。二佛成道已十二年中。宣說三乘差別教門。求聲聞者。為說四諦。求緣覺者。為說因緣。求大乘者。為說六度。及制戒律未說空理。三佛成道已三十年中。宣說大品空宗般若維摩思益。三乘同觀。未說一乘破三歸一。又未宣說眾生有佛性。四佛成道已四十年後。於八年中說法華經。辨明一乘破三歸一。未說眾生同有佛性但彰如來前過恆沙未來倍數。不明佛常。是不了教。五佛臨滅度。一日一夜。說大涅槃。明諸眾生悉有佛性法身常住。是其了義。此是五時。言七階者。第二時中。三乘之別。通餘說七(此是一說)又誕公雲。佛教有二。一頓二漸。頓教同前。但就漸中。不可彼五時為定。但知昔說悉是不了。雙林一唱是其了教(此是二說)又菩提流支。宣說如來一音。以報萬機大小並陳。不可以彼頓漸而別(此是三說)。   次辨其非。劉虯所云。佛教無出頓漸二門。是言不盡。如佛所說四阿含經五部戒律。當知非是頓漸所攝。所以而然。彼說被小不得言頓。說通始終。終時所說。不為入大。不得言漸。又設餘時所為。眾生聞小取證。竟不入大。雲何言漸。是故頓漸攝教不盡(此是一非)又復五時七階之言。亦是謬浪。若言初時為提謂等。說人天法。不論出道。何所依據人天教門。如來一化。隨諸眾生。有宜便說。豈局初時。又提謂經說。諸眾生吾我本淨。吾我本淨。是眾生空。又說諸法皆歸本無。諸法本無。即是法空。又復提謂。為眾懺悔五逆等罪。悟解四大五陰本淨。陰大本淨。亦是法空。二空即是出世直道。雲何名為人天教門。又說法時。提謂波利。聞法獲得不起法忍時。四天王得柔順忍三百賈人。得成信忍。三百龍王。得信忍根。阿須輪等。發菩提心。山神樹神水火神等。皆得十善。作菩薩道。二百賈人。得須陀洹。不起法忍者。是七地已上無生忍也。柔順忍者。四地已上所得忍也。信忍在於初二三地。信忍之根。當應在彼解行終心。菩提心者。解行之初。言得十善作菩薩者。當應在彼種性已上。亦可在彼賢首已去。須陀洹者。小乘初果。此皆成就出世正道。雲何名為人天教門。又普曜經明。佛與彼提謂波利二人授記當得作佛。號曰密成。明知。所說非人天教。又提謂等。聞法已去。不向鹿苑。憍陳如等。未豫斯會。雲何以此與後作漸。是大難解。第二階。雲如來於彼十二年中。唯說三乘差別教門。依何文證。經中但雲求聲聞者為說四諦。求緣覺者為說因緣。求大乘者為說六度。何曾說言在十二年。又若眾生。於餘時中樂聞是法。或在此時樂聞餘法。佛豈不說。判無斯理。然實別教。如來一化有宜便說。不得定言在十二年。雲何得知。如四阿含五部戒律。是小乘法。戒經說言。釋迦如來於十二年中。為無事僧略說戒經。從是已後。廣分別說。增一阿含。亦同此說。明知。戒律始終通制。又長阿含遊行經者。佛涅槃時。方始宣說。明知。經法始終通說。不止在於十二年中。又佛於彼五年之中。說十萬偈摩訶般若。明諸法空。七年之中。為諸菩薩。說般周經。亦說色心一切法空。雲何而言十二年中未明空理。以斯准驗。人言定謬。第三階。雲三十年中。宣說大品空宗般若維摩思益。未曾破三以歸一。又未宣說眾生有佛性。言義未了。是故彼法華為漸。然般若經。佛成道已五年便說。雲何定言在三十年。又大品經往生品中。諸比丘等。聞說般若讚歎檀度。遂脫三衣。以用佈施。龍樹釋言。佛制三衣。不畜得罪。何故不重屍波羅蜜。犯戒行施。以此在於十二年前佛未制戒。是故不犯以是證文。非局在於三十年中。維摩思益三十年者。依何文證故知。但是妄情安置時分且爾。若言般若說三同觀淺法華者。涅槃經中亦言。此經出聲聞故名聲聞藏。出辟支佛故名緣覺藏。出菩薩故名菩薩藏。又師子中說十二緣。下智觀故。聲聞菩提。中智觀故。緣覺菩提。上智觀故。菩薩菩提。上上智觀。阿耨菩提。彼經亦說三乘同觀。應淺法華。又勝鬘中說。摩訶衍。出生一切聲聞緣覺。世及出世間一切善法。彼經亦應淺於法華。彼既是深。大品同觀。何為獨淺。若言般若不破三乘淺法華者。大品經中舍利弗問。若都不退。空復不異。何故得有三乘差別。不唯一乘須菩提答。無二無三。若聞不怖。能得菩提。此與法華無二無三。其言何別。而言非是破三歸一。又龍樹雲。當知。般若於華手經法華經等無量經中。最以為大。雲何言淺。若言般若不說佛性淺於涅槃者。經說佛性。亦名般若波羅蜜。亦名第一義空。大品所說般若及空。即是佛性。雲何說言不明佛性。又大品中。宣說真如實際法性。龍樹釋言。法名涅槃。不戲論法。性名本分。猶如黃石金性白石銀性。一切眾生。有涅槃性。此與佛性有何差別。而言不說佛性。既齊淺深之言無宜暫施。又維摩經。以不思議解脫為宗。斯乃十解脫中。初解脫門。當知。此是頓教法輪。雲何言是不了義經。思益亦爾。第四階。雲四十年後宣說法華。破三歸一。未明佛性。又說如來前過恆沙未來倍數。猶是無常。是故與彼涅槃為漸。經中實說。佛成道已過四十年說法華經。然與大品前後難定。何故如是。龍樹菩薩釋大品經雲。須菩提聞說法華。舉手低頭。皆成佛道。是故今問退不退義。以此文證。前後不定。若言法華破三歸一深於大品。此如前破。若言法華未說佛性淺於涅槃。是義不然。如經說性即是一乘法華經中辨明一乘。豈為非性。又法華中不輕菩薩。若見四眾高聲唱言。汝當作佛。我不輕汝。以知眾生有佛性。故稱言皆作。但言皆作。即顯有性。若言如來前過恆沙未來倍數未明常者是義不然。當知。彼說踴出菩薩所見之應。前過恆沙未來倍數不論真身。若論真身。畢竟無盡。雲何得知。是應非真。經言我成佛已來。說法教化。踴出菩薩。復言我常在靈鷲山及餘住處天人所見。明知。是應。此應何故未來倍數。以其所化踴出菩薩。於未來世過倍數劫。皆悉作佛。不假佛化。如來爾時。息應歸真。故言倍數理實佛化畢竟無盡。問曰。若言前過恆沙是應非真。何故論中說為報佛。釋言。約化顯實。故爾化來多時明真久矣。彼既說應未來倍數。何得報。此疑真不了。又涅槃中。嘆涅槃經有大利益。如法華中八千聲聞。得授記□。成大果實。得益既齊。所明寧異。如龍樹實雲。法華經者。最為甚深。以說聲聞得作佛故。是故餘經。皆付阿難。唯法華經獨付菩薩。准驗斯文。不得言淺。第五階。雲如來垂終說大涅槃。獨為究竟了義之唱。然實涅槃垂終。所說未必垂終。偏是了義。如雙林前。宣說勝鬘楞伽法鼓如來藏經鴦掘摩羅寶女經等。皆是圓滿究竟了義。何獨涅槃偏是了義。如佛初年說寶女經及尼揵子。二年宣說廣博嚴淨。五年宣說摩訶般若。七年宣說般週三昧。九年宣說鴦掘摩羅及法鼓經。十年宣說如來藏經。如是等經。皆是圓滿究竟了義。何獨涅槃偏是了義。誕公所言頓漸之言。義同前破。然佛一化。隨諸眾生。應入大者。即便為說。隨所宣說。門別雖異。無不究竟。何獨涅槃偏是了義菩提流支言。佛一音以報萬機判無漸頓。是亦不然如來雖復一音報萬隨諸眾生。非無漸頓。自有眾生。藉淺階遠佛為漸說。或有眾生。一越解大。佛為頓說寧無頓漸。辨非如是。   次顯正義。於中兩門。一分聖教。二定宗別。聖教雖眾要唯有二。一是世間。二是出世。三有善法。名為世間。三乘出道。名出世間。就出世間中。復有二種。一聲聞藏。二菩薩藏。為聲聞說名聲聞藏。為菩薩說名菩薩藏。故地持雲。十二部經。唯方廣部。是菩薩藏。餘十一部。是聲聞藏。彼文復言。佛為聲聞菩薩行出苦道。說修多羅。結集經者。集為二藏。聲聞所行為聲聞藏。菩薩所行為菩薩藏。龍樹亦云。迦葉阿難。於王捨城。結集三藏。為聲聞藏。文殊阿難。於鐵圍山。集摩訶衍。為菩薩藏。聖教明證。義顯然矣。此二亦名大乘小乘半滿教也。聲聞藏。法狹劣名小。未窮名半。菩薩藏。法寬廣名大圓極名滿。教別如此。言定宗者。諸經部別。宗趣亦異。宗趣雖眾。要唯二種。一是所說。二是所表。言所說者。所謂行德。言所表者。同為表法但法難彰。寄德以顯。顯法之德門。別無量。故使諸經宗趣各異。如彼發菩提心經等。發心為宗。溫室經等。以施為宗。清淨毘尼優婆塞戒。如是等經。以戒為宗。華嚴法華無量義等。三昧為宗。般若經等。以慧為宗。維摩經等。解脫為宗。金光明等。法身為宗。方等如門。如是經等。陀羅尼為宗。勝鬘經等。一乘為宗。涅槃經等。以佛圓寂妙果為宗。如是等經。所明各異。然其所說。皆是大乘緣起行德究竟了義。階漸之言。不應輒論。教跡之義。略之云爾。   三藏義七門分別(釋名一 辨相二 開合廣略三 制立四 大小有無五 三藏次第六 料簡寬狹七)   第一釋名。言三藏者。謂修多羅毘尼毘曇。修多羅者。中國之言。此方釋者。翻譯非一。或名法本。或復翻為真說語言。或名契經。或翻名綖。人家所以翻為經本。蓋依仁王百論。故爾如仁王中。佛告大王。經本偈經乃至論義。一切皆如。以彼經中名修多羅為經本故。人即執此用為翻名。又百論中。名其經本為修妒路。或雲經本。人復執此定為翻名。蓋乃隨義以名經體。非正翻名。何者本義。本義有四。一理教相對。教為理本。故名為本。二就教中經論相對。經為論本。故名為本。三就經中自有本末。本自三義。一總為別本。二初為後本。三略為廣本。是義雲何。修多羅中。義別有三。一總修多羅絯攝十二。莫不皆成一修多羅。故涅槃雲。始從如是終至奉行。如是一切名修多羅。二別修多羅。就前總中。開分十一。餘不收者。還復攝在修多羅中。名之為別。三略修多羅。十二部中。初略標舉一切。通名為修多羅。後廣解釋。說為十二。如言色者。即是根本略修多羅部。謂十一種青黃等色。是其廣釋修多羅部。如喻經中。譬如長者有一大宅。即是喻說略修多羅。其宅朽等是其廣釋。譬喻經攝。如是一切。此三種中。總修多羅。望別十二。總為別本。故名為本。別修多羅。望彼祇夜重誦之偈。及望譬喻論議之經。初為後本。故名為本。望餘非本。略修多羅。望廣十二。略為廣本。目之為本。四就論中。自有本末。有二種。一略為廣本。如迦旃延所作之論。與毘婆沙廣論為本。二廣為略本。如毘婆沙。與阿毘曇及雜心論以為本等。本義如是。彼仁王中。所云本者。就經以說總為別本。故名為本。初為後本略為廣本。亦名為本。彼百論中。就論以說略為廣本。故名為本。此等乃是。隨義傍翻。非正翻名。人復所以翻為直說。依成實論故為此釋。彼文說言。修多羅者。直說語言。人即執此。以為翻名。蓋乃是其辨釋之辭。非正翻名。訶梨跋摩。作論解釋十二部經。對彼祇夜伽陀偈經。故指序言修多羅者直說語言。如似說言熱者是火。豈是翻名。何故偏對祇夜伽陀。以此二種一向別故。人復所以翻名契經。依彼增一阿含序故。便作此釋。彼言。契經是第一藏。毘尼第二。毘曇第三。明知。契經是修多羅。又依雜心業品之文。彼文說言。斷律儀者。如契經品。乃其所指。是修多羅品。人即執此以為翻名。斯乃隨義。以名其經。非是翻名。以其聖教稱當人情契合法相。從義立目。名之為契。此既方言。何用私情種種圖度。若正相翻名之為綖。何以得知。今此且以三門釋之。一準定方言。二以義解。三以文證。准方言者。外國之人。正名世人縫衣之綖。為修多羅。那得異翻。言義解者。諸法星蘿散周法界。所以次第顯理在世不墜不失。良以聖教貫穿故。爾貫法之能。如綖貫華。故名為綖。言文證者。如律中說。如種種華散置案上。風吹則落。何以故。無綖貫故。如是種種名種種性種種家出家。令佛法疾滅不久住。何以故。不以經教攝取法故。故目聖教以之為綖。佛法如華。所被眾生三業如案。造過非如風。由過滅法如華零落。若無言教記持彼法。法則隱滅。良以言教記持。在世人雖造過。法常不滅。以有此能故說如綖又雜心言。修多羅者。名曰結鬘。能貫諸法。貫法猶是綖之義也。言毘尼者。名別有四。一曰毘尼。二名木叉。三曰屍羅。四名為律。言毘尼者。是外國語。此翻名滅。外國說滅凡有三種。一者涅槃。二尼彌留陀。謂四諦中滅諦名也。三曰毘尼。此三何別。若通論之。體一名異。其猶眼目。外國之言。一法十名。此三即是十中數也。若別分之。非無差異。異相如何。涅槃彌留。當體立稱。是二何異。義釋有三第一義雲。所滅不同。如涅槃釋。諸經火滅名為滅度。此即是其彌留陀滅。離諸覺觀稱曰涅槃。第二釋雲。通局有異。涅槃之滅。偏據滿處。尼彌留陀滅義通因果。是故滅諦有滅皆收。第三釋雲。通別以分。隨事別滅。說為涅槃。通相三滅名尼留陀。約對品異名為事別盡止妙出四義。寬通名為通相。此二雖異。當體是滅。若論毘尼。體非是滅。有為行德。能有所滅。故名為滅。又能證得寂滅之果。故說為滅。何故戒行名曰毘尼。有其兩義。一者戒行能滅業非。故稱為滅。二能得彼究竟滅果。故說名滅。何故律教得名毘尼。亦有兩義。一能詮於毘尼之行。從其所詮故號毘尼。二能生於毘尼行德。從其所生故稱毘尼。言木叉者。此名解脫。解脫有二。一者無為二者有為。無為解脫直名木叉。有為解脫名毘木叉。是故相續解脫經言。涅槃解脫名為木叉。五分法身有為解脫。名毘木叉。何故戒行名為解脫。有其兩義。一者戒行。能免業非。故名解脫。二能得彼解脫之果。故名解脫。是以經言。戒是正順解脫之本。故名波羅提木叉也。何故律教名為解脫。釋有兩義。一能詮於解脫行德。故名解脫。二能生於解脫行德。故名解脫。言屍羅者。此名清涼。亦名為戒。三業炎非焚燒行人。事等如熱。戒能防息。故名清涼。清涼之名。正翻彼也。以能防禁故。名為戒。何故律教名之為戒。亦有兩義。一詮戒行。故說為戒。二能生戒。故說為戒。所言律者。是外國名優婆羅叉。此翻名律。解釋有二。一就教論。二就行辨。若當就教詮量名律。若當就行調伏名律。毘尼之教。詮此律行。故稱為律。又生律行。故復名律。阿毘曇者。名別有四。一名優婆提捨。二名阿毘曇。三名摩德勒伽。亦云摩多羅迦。此正一名。傳之音異。四名摩夷。優婆提捨。此正名論。論諸法故。阿毘曇者。此方正翻。名無比法。阿謂無也。毘謂比也。曇摩名法。解釋有二。一就教論。二據行辨。言就教者。三藏之中毘曇最。為分別中勝。故曰無比。言就行者。毘曇詮慧。慧行最勝故曰無比。毘曇之教。詮此勝行。故名無比。又能生彼無比之慧。故曰無比。摩德勒伽。此方正翻。名行境界。辨彰行儀。起行所依。名行境界。言摩夷者。此名行母。辨詮行法。能生行故。名為行母。與前境界。其義相似。此三之中。各有苞含蘊積名藏。三藏名義。略之粗爾。   第二門中。言體性者。三藏皆用教法為體。何者是教。音聲字句。與法相應。是其教也。聲是聲入。三聚法中色法所收。名字句等。諸論不同。依如毘曇。是其法入。三聚法中。非色非心不相應攝名字句等三種。何別長短屈曲高下之法。說之為字。攝字表法。說以為名。拘攣名字。共相屬著。以成文頌。說之為句。直說音聲。表法便足。何用字等。若直音聲。不與字法和合相忘。不成言語。與風鈴等音聲無別。要與字合方成言語。雖與字合得成言語。若當不與名法相應。不得以此表呼前法。良以與彼名法相應故曰表法。雖得表法。若當不與句法相應。名字分散不成文頌。良以與彼句法相應故。攝字等得成文頌偈句差別。依如成實不相應品。廣非前義。彼論不說聲外別有非色非心字等可得。彼說字等。是其聲性。即彼聲上表召之業。說為字等。理不相離。聲恆是實。字等恆假。其猶色與色業之別。當體是色。色上相續動作是業。色性恆實。業恆是假。以此類彼義在可知。不勞說其韻數多少。此三何別。即就聲上。音韻屈曲。說之為字。召法曰名。眾多名字。說以為句。大乘法中所立字等相同成字。故地持論雲。字者所謂惡阿等音。不說聲外別有非色非心字等。又大智論句義品雲。天竺語法。眾字成語。眾語成句。字句語等。增減為異。即聲為語。字等與語。增減為異。寧得異聲。三藏體性。略辨如是。   第三門中。廣略不定。或說為一。所謂一切三藏之法。通名內論。或分為二。謂經與論。一切本教。通說為經。隨順釋者。斯名為論。若隨人別亦分為二。謂聲聞藏及菩薩藏。或分為三。三有三門。一三藏分別。謂修多羅毘尼毘曇。二三乘分別。所謂一切三乘法也。三隨大小漸頓分別。所謂局教漸教頓教。一切小法。名為局教。大從小入名為漸教。大不從小名為頓教。或分為四。四有兩門。一修多羅毘尼毘曇及以雜藏。分為四種。三學別論。即以為三。三學雜說。名為雜藏。二隨人分四。所謂三乘凡夫法也。或分為五。謂修多羅毘尼毘曇雜藏及與菩薩藏也。前四小乘。後一大乘。或分為六。大乘三藏小乘亦三。或分為八。小乘之中有修多羅毘尼毘曇及與雜藏。大乘亦爾。或分十二。謂十二部。如地持說。大乘之中唯一方廣。小乘十一。大小通論。故有十二。大小隱顯。備如十二部經中釋。或分十八。小乘有九。大乘亦爾。小乘九者。十二部中。除彼授記無問自說及以方廣。大乘九者。十二部中。除彼因緣譬喻論義。大小各九。故有十八。有無所以。廣如十二部經中釋。或復分為二十四部。大乘十二。小乘亦爾。或復分為八萬四千。隨別廣論。數別難窮。開合之義。略辨如是。   第四門中。差別有三。一隨教本末。二約法辨異。三就行以分。言本末者。經律是本。論是其末。但就本中。經律兩分。末中亦二。所謂毘曇摩德勒伽。汎釋法相名阿毘曇。辨宣行儀名摩德勒伽。亦云摩夷。以生行故。本末如是。於中隨義分別有三。一化教所說。名修多羅。行教所說。名曰毘尼。汎宣理事因果是非。是化教也。辨彰行儀。是行教也。就彼末中釋修多羅。名阿毘曇。解毘尼者。名摩德勒伽。亦名摩夷。第二就彼化行兩教。集善義邊。名修多羅。化行兩教離惡義邊。名曰毘尼。釋此二中。所有化教。名阿毘曇。釋此二中。所有行教。名摩德勒伽。第三直取集善行教。為修多羅。離惡行教。名曰毘尼。於此二中。汎爾分別止作之義。為生物解。名曰毘曇辨其修相。為起行心。名摩德勒伽(此一門竟)。   言約法者。如彼相續解脫經說。三藏皆是如來本教。於中隨法分為三種。若言聞法歸依三寶。修習諸行。如是之義。名修多羅。分別一切戒行輕重。持犯得失。如是之義。名曰毘尼。分別一切情理虛實諸諦差別因緣法相五明處等無量義門。名阿毘曇(此二門竟)。   言就行者。行別有三。謂戒定慧。詮定之教。名修多羅。詮戒之教。名曰毘尼。詮慧之教。名阿毘曇。三藏之中。皆明三學。何故如是別配三行。毘婆沙中。釋有兩義。一以義分。隨彼一切聖教之中。詮定之義。斯皆攝之為修多羅。詮戒之義。以為毘尼。詮慧之義。判為毘曇。第二隱顯互相助成。修多羅中。雖明戒慧。助成定行。毘尼藏中。雖明定慧。助成戒行。毘曇藏中。雖明戒定。助成慧行。以隱顯相從故為此判。分相。雖然義猶難解。何故如是。以修多羅直彰法體令心正住。生定義強。故名詮定。阿毘曇者。廣開法義。令心照知。生智義強。故名詮慧。毘尼詮戒。義在可知。   第五門中。明其大小有無之義。通而為論。大小皆具。小乘三者。四阿含等。是修多羅。五部戒律。是其毘尼。毘婆沙等。是阿毘曇。大乘三者。華嚴等經。是修多羅。清淨毘尼等。是其毘尼。大智論等。是阿毘曇。若別論之。小乘具三。大乘不具。何以得知。如大智論龍樹釋雲。迦葉阿難。於王捨城。結集三藏。為聲聞藏。文殊阿難。於鐵圍山。集摩訶衍。為菩薩藏。又法華雲。不得親近三藏學者。名習小乘。為三藏學。准驗斯文。定知小乘備明三藏。大乘不論何故如是。此就如來本教故爾。如來所化。小乘眾生。鈍根難悟。聞說經律。不能廣解。是故如來。重以毘曇分別開示。方能悟入。故有三藏。如來所化。大乘眾生。利根易悟。聞說經律。即能深解。不假如來重以毘曇分別解釋。是故不具。以不具故。不說三藏。其猶大乘九部經中無論義經。與此相似。以義細推。如來本教。亦得具有。但無部別。所以不論。若通末代。並具不疑。末代之中。雖有眾生聽受大乘。不能悟入。是故菩薩。為之作論。解釋佛經。故有大乘阿毘曇也。大小有無。略辨如是。   第六次第略有四門。一起說次第。佛初成道第六七日。仙人鹿苑。為陳如等。轉四諦法。是故先明修多羅藏。若依大乘。第二七日。宣說華嚴修多羅也。依僧祇律。五年已後。廣制戒律。若依四分。十二年後。因須提那廣制戒律。故次第二明毘尼藏。如來後於毘捨離國。因於跋耆諸比丘等本末因緣。遂為比丘。說五怖畏。所謂殺生乃至飲酒。故次第三明毘曇藏。第二明其結集次第。經論不同。智度論中。明佛滅後摩訶迦葉。先令阿難誦修多羅。次優婆離誦出毘尼。後令阿難誦出毘曇。阿育王傳。次第復異。彼文之中。先令阿難誦修多羅。第二迦葉自誦毘曇。後優婆離誦出毘尼。五分律中。次第復別。先優婆離誦出毘尼。次令阿難誦修多羅。復令阿難誦出毘曇。本事應一。傳者不同。故有此異。第三明其化益次第。毘婆沙雲。為初入者。說修多羅。以其教化令生信故。為已入者。宣說毘尼。令其受持起修行。故已受持者。為說毘曇。令其依行生正智故。第四明其行修次第。先明毘尼。令其學戒。次修多羅。令其習定。後明毘曇。令修智慧。戒定智慧義次第故。   第七門中。寬狹義者。三藏相望。不辨寬狹。今以三中修多羅藏。對十二中修多羅部。辨其寬狹。十二部中修多羅部。義別有三。一總修多羅。二別修多羅。三略修多羅。備如前解。此三種中。總修多羅。一向是寬。統苞十二。該括三藏。略修多羅。其義次寬。十二部經。及三藏中。皆通有之。別修多羅。望三藏中修多羅藏。互有寬狹。三藏之中。修多羅藏。具攝十二。是故言寬。不攝毘尼阿毘曇藏。故名為狹。十二部中。修多羅部。不攝其餘之十一部。故名之為狹。該通三藏。是故名寬。雖不具足全攝三藏。三藏之中。通皆有故。良以是非差別雖分。今以四句相對辨之。一者是其修多羅藏。亦得名為修多羅部。謂初藏中修多羅部。二者是其修多羅藏。而不得名修多羅部。謂初藏中。餘十一部。三者非是修多羅藏。而得名為修多羅部。謂彼毘尼阿毘曇中。修多羅部。四者非是修多羅藏。而復非是修多羅部。謂彼毘尼阿毘曇中。餘十一部。三藏之義。略辨如是。   十二部經義五門分別(翻名解釋一 體相二 約時分別三 通別四 總別五)   第一釋名。所言經者。就喻名法。聖人言說。能貫諸法。如經持緯故名為經。經隨義別。故有十二。十二名者。謂修多羅祇夜伽陀乃至末後優婆提捨。修多羅者。是外國語。此翻名綖。聖人言說。能貫諸法。如誕貫華。故名為綖。與前經義。大況相似。第二祇夜。此翻名為重誦偈也。以偈重誦修多羅中所說法義。故名祇夜。第三名為和伽羅那。此名授記。行因得果。目之為記。聖說示人。故稱為授。第四伽陀。此翻名為不重頌偈。直以偈言顯示諸法。故名伽陀。第五名為憂陀那經。此翻名為無問自說。不由諮請。而自宣唱。故名無問自說經也。第六名為尼陀那經。此翻名為因緣經也。籍現事緣。而有所說。名因緣經。第七名為阿波陀那經。此名譬喻。如百喻等立喻顯法。名譬喻經。第八名為伊帝越多伽經。此名本事。宣說他人往古之事。故雲本事。第九名為周陀伽經。此名本生。陳已往報。稱曰本生。第十名為毘佛略經。此名方廣。理正曰方。義備名廣。教從旨因名方廣經。若依小乘。語正稱方。言多曰廣。第十一者名阿浮陀達摩。此翻名為未曾有經。青牛行缽。白狗聽法。諸天身量。大地動等。曠古希奇。名未曾有。說此希事。名未曾有經。第十二者名優婆提捨。此名論義。問答辨理。名論義經。名義如是。   第二門中。廣略不定。據體唯一。莫不皆是音聲言教。言教之體。如三藏中具廣分別。就相分二。所謂長行及以偈誦。制名有三。彼修多羅祇夜伽陀。就體制名。名彼教體。為修多羅祇夜伽陀。方廣一部。從理立名。理是方廣。從之名也。餘之八部。隨事立名。隨彼授記無問事等。以制名也。定名有四制定。何別而分兩門。制者所謂立名所依。定者所謂定其名相。定之雲何。十二部中初修多羅。從喻為名。以聖言說能貫法故。說之為綖。祇夜伽陀。當相為名。論義授記無問自說。此三部體事合。論是體也。義是事也。授是體也。記是事也。自說體也。無問事也。名中含此。是故說為體事合目。餘之六部。隨事受稱。大小隱顯。離為十二。大乘中。唯一方廣。小乘十一。合有十二。故地持雲。十二部經。唯方廣部。是菩薩藏。餘十一部。是聲開藏。涅槃亦言。十二部經。唯方廣部。菩薩所持。餘十一部。二乘所持。理應齊具。何故如是。蓋乃是其隱顯門也。大乘之中。雖有十二。同為顯其方廣之理故。從所詮同名方廣。小乘之中。亦具十二。但小乘中。方廣經者。直以語廣。名為方廣。非顯廣理。隱入餘中。故有十二。又復大小有無互彰。離為十八。小乘有九。大乘亦然。小乘九者。十二部中。除去授記無問自說及與方廣。小乘之中。不明行因作佛之義。故無授記。法淺易諮。故無無問自說經也。未顯廣理。故無方廣。大乘九者。除去因緣譬喻論義。大乘眾生。利根易悟。不作因緣譬喻論義。方始悟解。故無此三。但有餘九。若就大小具義論之。各具十二。合說通有二十四部。廣則無量。體相如是。   第三門中。約時別者。十二部。本生本事。唯說過去。授記一門。唯說未來。方廣一部。所說之理。不屬三世。理平等故。若從詮別。得通三世。自餘八部。所說一向。通於三世。   第四門中。言通別者。十二部中修多羅者。義別有三。一總修多羅。統包十二。二通修多羅。通遍在於十二部中。於十二部中。初略標舉一切。通名為修多羅。三別修多羅。就前總中。開分十一。餘不收者。還復攝在修多羅中。名之為別。別修多羅。望餘十一。有通有別。今先就彼別修多羅祇夜陀二部相望。並對餘部辨其通別。此相望。一向是別。無相通理。望餘九部。義有通別。通而論之。餘部之中。長行直說。斯皆是其修多羅攝。若別分之。唯取直說陰界諸入十二因緣四部等法。為修多羅。餘九部中。長行直說。悉皆攝入餘九部中。祇夜亦然。通而論之。餘九部中。有重誦偈。一切皆是祇夜所攝。若別分之。唯取重頌別修多羅所說法者。以為祇夜。餘九部中。重頌偈者。悉皆攝入餘九部中。伽陀亦爾。唯不重頌以為異耳。   次就授記本事本生三部相望。及對餘六明其通別。此三相望。一向是別。以其時異自他別故。若望餘六。義有通別。通而論之。授記之中。具餘六部。若別分之。授記之中。雖有因緣譬喻等事。悉成授記。無其餘義。向言通時授記之中具餘六部。雲何得具。籍現事緣。與人授記。即是因緣。以喻況彼未來所得。即是譬喻。無問自說。即是自陳。彰彼未來所證之理。即是方廣。說彼未來所有神變。名未曾有。問答辨宣未來三事。即是論義。具足如是。授記望餘。通別既然。本生望餘。通別亦爾。通而論之。本生之中。具餘六部。具相雲何。類前授記。義在可知。唯時別耳。若別分之。本生之中。雖有餘義。悉成本生。無其餘義。本事望餘。通別齊然。唯有自他。以為別耳。次就無問及與論義二部相對。及望餘四。辨其通別。無問論義二部相對。一向是別。無相通理。何故如是。論義經者。因問起答。無問經者。不由問起。是故不通望餘四部。義有通別通而為論。無問之中。得有因緣譬喻方廣及未曾有。論議之中。亦具此四。差別分之。無問之中。設有餘義。攝成無問。無其餘義。論義之中。別亦同爾。次就方廣及未曾有。二部相對。並望因緣譬喻二部辨其通別。方廣未有二部相望。一向是別。事理異故。望餘二部。義有通有別。通而論之。方廣未有二部之中。皆有因緣譬喻之義。籍現事緣。而說方廣。或說未有。即是因緣。借喻況彼方廣之理未曾有事。即是喻經。若別分之。方廣之中。雖有因緣譬喻之義。攝屬方廣。未曾有中。因緣譬喻。屬未曾有。自斯以外。所有因緣譬喻言說。顯示一切陰界入等諸法相者。判屬因緣譬喻經也。次就因緣譬喻。二部相對。以辨通別之義。此二相望。義有通別。而論之。於因緣中。亦有譬喻。故涅槃中。解因緣義。莫輕小惡以為無殃。水渧雖微。漸盈大器。水盈大器。即是譬喻。成因緣經。譬喻之中。亦有因緣。如因現在事相因緣而興喻況。是譬喻中因緣經也。若別分之。因緣之中。設有譬喻。攝屬因緣。譬喻之中。設有因緣。判屬譬喻。如佛制戒。因於比丘犯過因緣起說義強。假令立喻。判屬因緣。百喻經等。為使眾生因喻知法。縱因現事而說譬喻。喻顯法強。判屬喻經。通別如是。   第五門中。言總別者。小乘法中初修多羅。亦總亦別。統攝十二。莫不皆是一修多羅。是故名總。就中隨義開分十一。餘所不收。還復攝在修多羅中。是故名別。餘之十一。一向是別。大乘法中修多羅部。望餘十一。義同前釋。方廣望餘。亦總亦別。統攝十二為一方廣。是故名總。於中開出餘之十一。餘所不收。還復攝在方廣部中。是故名別。餘十一部。一向是別。問曰。若使修多羅中統攝餘別。令修多羅具餘別部。合為十二。就涅槃中開分四相。何不總別合為五相。如是類難法門非一釋言。齊類亦得無傷。但經論中。彰法不同。不可一類。雲何不同。不同有六。一唯總門。如說一乘一實諦等。統攝三乘。以為一乘。統收二諦。為一實諦。故名為總。如是一切。二唯別門。如陰界入十二因緣四真諦等。三總別通門。如六度等。如大品說六波羅蜜。一一為主。皆收餘五。故通名總。分相各異。故皆名別。總別之義。彼此齊有。是故名為總別通門。大乘行德。多皆同爾。四總別異門。如經中說。眾生佛性。不即六法。不異六法。言六法者。五陰及我。我唯是總。五陰唯別。又如三諦。一實唯總。二諦唯別。總別不通。故名異相。如是一切。五亦總亦別。及一向別門。如彼十力五眼六通三聚戒等。於十力之中。是處非處。亦總亦別。餘九唯別。五眼之中。佛眼一種。亦總亦別。餘四唯別。至佛之時。統收四眼。皆名佛眼。名之為總。分出餘四。唯取見實。為佛眼者。名之為別。六通之中。神通一種。亦總亦別。餘五唯別。三聚戒中。律儀戒者。亦總亦別。餘二唯別。是等門中。並有斯義。是故名為亦總亦別及一向別。如是一切。六非總別門。廢詮亡對。以論道理。理非總別。體非假集。是故非總。更無所成。是以非別。如上所說。涅槃四相。乃是第二一向別門。今此所論十二部經。乃是第五亦總亦別及一向別門。法門不同。有此差異。寧可一類。問曰。若使十二部中修多羅部亦總亦別。三藏之中修多羅藏。得如是不釋言。亦得一切聖教。統攝皆是一修多羅。就中開出十二部經。修多羅部。亦總亦別。還即就此總修多羅。分為三藏。是故得說修多羅藏。亦總亦別。餘二唯別。十二部經。辨之粗爾。   義法聚中此卷有六門(佛性義 假名義 入不二門義 二諦義 二無我義 如法性實際義)。   佛性義五門五別(釋名一 辨體二 料簡有無內外三世當現之義三 明因義四 就性所以五)   第一釋名。佛者是其中國之言。此翻名覺。返妄契真。悟實名覺。舉佛樹性。故明佛也。所言性者。釋有四義。一者種子因本之義。所言種者。眾生自實如來藏性。出生大覺與佛為本。稱之為種。種猶因也。故經說言。雲何名性。性者所謂阿耨菩提中道種子。大智論中。亦云性者。名本人分種。如黃石中所有金性白石銀性。一切眾生。有涅槃性。斯文顯矣。二體義名性。說體有四。一佛因自體。名為佛性。謂真識心。二佛果自體。名為佛性。所謂法身。第三通就佛因佛果。同一覺性。名為佛性。其猶世間麥因麥果同一麥性。如是一切當知。是性不異因果。因果恆別。性體不殊。此前三義。是能知性。局就眾生。不通非情。第四通說。諸法自體。故名為性。此性唯是諸佛所窮。就佛以明諸法體性。故雲佛性。此後一義。是所知性。通其內外。斯等皆是體義名性。三不改名性。不改有四。一因體不改。說之為性。非謂是因常不為果說為不改。此就因時。不可隨緣。返為非因。故稱不改。故經說言。若殺眾生。喪滅佛性。無有是處。又復說言。因不改者。得果之時。因名雖改。因體不亡。因體即是。如來藏性顯為法身。體無變易。非如有為得果因謝。就體以論。故名不改。二果體不改。說名為性。一得常然。不可壞故。第三通就因果自體不改名性。如麥因果麥性不改。以不改故。種麥得麥。不得餘物。如是一切。佛性亦爾。佛因佛果。性不改故。眾生究竟。必當為佛。不作餘法。經說佛性旨要。在斯第四。通說諸法體實不改名性。雖復緣別內外染淨。性實平等湛然一味故曰不改。此是第三不改名性。四性別名性。性別有四。一明因性別異於果。二明果性別異於因。第三通就因果體性別異非情故。經說言。為非佛性一切草木石等。說於佛性。四就一切諸法理。實別於情相虛妄之法。名之為性。故經說言。如來藏者。非我眾生。非命非人。又復經言。佛性雖住陰界入中。而實不同陰界入也。以此界別故。名為性。佛性名義。庶判如是。   第二次辨性之體狀。然佛性者。蓋乃法界門中一門也。門別雖異。妙旨虛融。義無不在。無不在故。無緣而非性。無緣而非性故。難以定論。是以經中。或說生死。以為佛性。或說涅槃。以為佛性。或說為因。或說為果。或復說為非因非果。或說為空。或說為有。或復說為非空非有。或說為一。或說為異。或復說為不一不異。或說為有。或說為無。或復說為非有非無。或說為內。或說為外。或復說為非內非外。或說為當。或說為現。或復說為非當非現。或說色心以為佛性。或復言非。或說一切善惡無記以為佛性。或復言非。如是一切無非佛性。雖復異論。莫不皆入一性門中。性義既然。執定是非。無不失旨。經說摸象喻失在此。斯等諸法。雲何名性。為性之義。備如初門。良以諸法無不性故。詮題異辨。廣略難定。或立為一。乃至眾多。所言一者。雖復緣別染淨之殊。性旨一味湛然若虛空。故雲一也。或分為二。二有四門。一約緣分二。緣有染淨。染謂生死。淨謂涅槃。生死涅槃。體皆是性故。涅槃中師子菩薩問於佛性。如來讚言。師子菩薩具二莊嚴。能問一二。佛具二嚴。能答一二。一謂涅槃。二謂生死。二體用分二。廢緣論性。性常一味。是其體也。隨緣辨性。性有淨穢。是其用也。三能所分二。一能知性。二所知性。能知性者。謂真識心。以此真心覺知性故。與無明合。便起妄知。遠離無明。便為正智。如似世人以有報心覺知性故。與昏氣合使起夢知。遠離昏氣使起正智。若無真心覺知性者。終無妄知。亦無正知。如草木等。無智性故。無有夢知。亦無悟知。此能知性。局在眾生。不通非情。故經說言。為非佛性說於佛性。非佛性者。所謂一切牆壁瓦石。又經說言。凡有心者悉是佛性。此等皆是能知性也。所知性者。謂如法性實際實相法界法經第一義空一實諦等。如經中說。第一義空。名為佛性。或言中道。名為佛性。如是等言當知。皆是所知性也。此所知性。該通內外。故經說言。佛性如空。遍一切處。四對果分二。一法佛性。二報佛性。法佛性者。本有法體。與彼法佛體無增減。唯有隱顯淨穢為異。如礦中金與出礦時體無多少。亦如凍水與消融時體無增減。報佛性者本無法體。唯於第八真識心中。有其方便可生之義。如礦中金有可造作器具之義。非有器具已在現中。如樹子中未有樹體唯有方便可生之義。若無生性。雖以無量百千方便。佛不可生。如燋種中樹不可生。如勝鬘說。如來藏中。具過恆沙一切佛法。如來藏經說。眾生中。具足如來一切種德。馬鳴論說。從本以來。具足一切性功德法。華嚴經說。一切眾生心微塵中。具無師智無礙智廣大智等。當知皆是法佛之性。如涅槃說。眾生身中。未有德體。如樹子中未有樹體。箜篌之中未有聲體。如是等言當知。皆是報佛之性。問曰。向言法佛之性本有法體。其相雲何。如妄想心。雖未對緣現起煩惱。體是一切過恆沙等諸煩惱性。真心如是。雖未從緣現成諸德。體是一切三昧智慧神通解脫陀羅尼等一切德性。是諸德性。同體緣集不離不即。不異不脫。二相如是。或分為三。三有四門。一約緣分三。如涅槃說。一不善五陰。二善五陰。三佛果五陰。不善陰者。佛性集成外凡五陰。陰即是性。如凍是水。故經說言。生死二法。是如來藏。言善陰者。佛性集成三乘聖人無漏五陰。陰即是性。言果陰者。佛性集成佛果五陰。陰即是性。如湯是水鐶釧是金。二約緣就實。以分三種。一者染性。二者淨性。三非染淨性。性在生死。名為染性。性在涅槃。名為淨性。此二約緣。就實論性。性外無緣。可隨變動以不變故。古今一味。是故名為非染淨性。三體相及用以分三。如馬鳴說。一者體大。謂真如性。二者相大。謂真如中。具過恆沙性功德法。三者用大。謂真心中。備起法界染淨之用。此三如後八識章中具廣分別。四對果論三。一者法佛性。二報佛性。三應佛性。法報兩性義。如前釋。應佛性者。應佛有二。一者法應以得現化法門力故。普門皆現。二者報應以本大悲大願力故。隨物異示。法應家性。本有法體。如來藏中。現像起法門。是其體也。報應家性。本無法體。唯有方便可生之義。或說為四。如涅槃說。一闡提人有。善根人無。二善根人有。闡提人無。三二人俱有。四二人俱無。是義雲何。佛性有四。一不善陰。二善五陰。三佛果陰。四是理性。四中前三。隨用以分。後一就實。不善陰者。凡夫五陰。真妄所集。唯真不生。單妄不成。真妄和合。方有陰生。攝陰從妄。唯妄心作。如夢中身昏夢心作。如波風作。攝陰從真。皆真心作。如夢中身皆報心作。如波水作。從真義邊。說為佛性。與勝鬘經生死二法是如來藏。其義相似。善五陰者。地上之身。通而論之。地前亦有。此陰真心緣治合成。攝陰從緣。緣治所造。如莊嚴具模樣所作。攝陰從真。真心所為。如莊嚴具真金所作。真作義邊。說為佛性。佛果陰者。是佛果德。與前善陰。大況相似。滿不滿異。言理性者。癈緣談實。實之處無緣。以無緣故。真體一味。非因非果。與涅槃中非因果性。其一也。四中初一闡提人有。善根人無。第二善陰。善根人有。闡提人無。第三果陰。二人俱無。第四理性。二人俱有。通而論之。三人俱有。佛亦有故。四種如是。經中或復說性為四。一是因性。二是果性。三是因果性。四非因果性。言因性者。所謂生死十二因緣。能與菩提作因緣。故名為佛性。是以經言。譬如胡菰能與熱病作因緣。故名為熱病。因緣亦爾。問曰。因緣是虛妄法。雲何能與菩提作因。然彼生死十二因緣起。由妄情託真如立。故經說言。十二因緣。皆依真實第一義心。就妄論之。雖是虛搆。據真緣攝。斯無不實。窮緣悟實。便成大覺。是故因緣能為佛因。故經說言。因者所謂十二因緣也。言果性者。謂大涅槃如來藏性。體雖淨從緣說染。染時為因。復隨對治。息染為淨。淨相始顯。說之為果。果德寂滅。名為涅槃。故經說言。果者所謂無上大般涅槃也。是因果者。所謂觀察十二緣智。未滿為因。滿足為果。此是方便有作行德。故經說言。是因是果。如十二緣所生之法。非因果者。如實法性。旨通染淨。而非因果。故經說言。非因非果。名為佛性。癈緣談實。就體指也。又如經中說性為五。如涅槃說。一者因性。二因因性。三者果性。四果果性。五非因果性。言因性者。謂十二緣。能與涅槃為本因故。問曰。因緣是生死法。雲何能與涅槃作因。釋言。因緣真妄集成。攝緣從妄。妄心所為。虛誑無法。不名佛性。攝緣從實。皆真心作。故地經言。十二因緣。皆真心作。由真作故。窮之得實。便名涅槃。故得為因。因故名性。義如前釋。言因因者。謂菩薩道。道起必由十二緣生。從因起因。故曰因因。然此通說。證教兩行。以為因因。非獨教行。言果性者。謂大菩提。言果果者。謂大涅槃。前言果者。方便菩提有作之果。此果者。性淨涅槃。無作果也。通而論之。性淨方便。俱是菩提。並是涅槃。為別兩門。異名互說。此之二果。雖復同時。隨義分之。得以菩提顯彼涅槃。菩提能顯義。說為因。涅槃所顯義。說為果。然彼菩提。返望前因。已受果名。涅槃是彼果家果。故雲果果。雲何因中因緣之理。單說為因。所生行德。名為因因。乃至果中方便菩提。單名為果。性淨之體。名為果果。以彼因中始終方便依理起行。是故理本。直名為因。行為因因。果據終極。攝德歸體。德名為果。體名果果。然彼果中。方便菩提。說名為果。性淨涅槃。別為果果。何故因中。證教兩行。通為因因。以果類因。因中教行。應名為因。證為因因。但彼因中。位分參差。義別前後。凡時生死。就本說因。聖道之中。證教雖殊。同依前起。但名因因。果無先後。故就同時。體德分二。隨義左右。隱顯言耳。非因果者。釋不異前。又准經中。乳酪等喻。分性為六。喻相如何。一雜血乳。二出血乳。三者是酪。四者生蘇。五者熟蘇。六者醍醐。以此況性差別有六四門分別。第一依彼迦葉品中。凡夫佛性。如雜血乳。須陀斯陀。斷小煩惱。所有佛性。如出血乳。那含之人佛性如酪。羅漢佛性。如似生蘇。緣覺菩薩性。如熟蘇。佛如醍醐。第二依彼如來性品說。凡夫佛性。如雜血乳。聲聞佛性。如出血乳。緣覺如酪。菩薩佛性。如生熟蘇。七地已還。如似生蘇。八地已上。如似熟蘇。佛如醍醐。第三通說。凡夫二乘。乃至大乘善趣之人所有佛性。如雜血乳。種性解行。如出血乳。初地如酪。二地已上乃至七地。如似生蘇。八地已上。如似熟蘇。佛如醍醐。第四門中。凡夫二乘。地前菩薩所有佛性。如雜血乳。初地佛性。如出血乳。二地已上佛性如酪。八地已上性。如生蘇。後身佛性。猶如熟蘇。佛如醍醐。此後兩門義有文無。或復隨義分性為七。如經中說。眾生佛性。不即六法。不異六法。不即六法。以之為一。不異六法。即以為六。通前說七。言六法者。所謂五陰及以我也。何者是我。五陰和合。假名集用。說名為我。真性緣起。集成此六。六即是性。故雲不異。性體平等。妙出名相。稱曰不即。又如經說。涅槃河中。有七眾生。不離性水。性隨人別。亦分七種。七眾生者。一是常沒。二是暫出還沒。三出已即住。四住已觀方。五觀方已行。六行已後住。七水陸俱行。然此所說差別有五。一常沒人。喻一闡提常沒三塗。暫出還沒。喻彼外凡乃至小乘燸頂之人。雖作善業。以不堅固還墮三惡。故名還沒。亦可取彼求有凡夫乃至念處以為還沒。燸頂已上。聖性成就。逕百千世。必得解脫。成為住人。出已即住。喻彼忍心世第一法。此人畢竟。永出三途。故說為住。亦可燸頂俱名住也。觀方喻於須陀洹人。觀察四諦。行喻斯陀。住喻那含。水陸俱行。喻阿羅漢緣覺菩薩乃至如來(是一門竟)。   第二常沒。喻外凡夫常沒三有。暫出還沒。喻五停心總別念處。聖性未成。還復退故。住喻燸等。聖性成就必得涅槃。故名為住。餘皆如前(此二門竟)。   第三常沒。喻外凡夫。暫出還沒。喻五停心總別念處。住者喻於四賢忍心。觀方喻於四沙門果。觀已行者。喻於緣覺觀四諦已趣入因緣。行已住者。喻於菩薩。捨離煩惱。故名為行。為化眾生。不捨三有。因之為住。水陸俱行。喻於如來(此三門竟)。   第四常沒。喻外凡夫暫出還沒。喻五停心總別念處。住喻燸等乃至大乘解行之人。言觀方者。喻於初地。觀已行者。喻二地上乃至七地。行已住者。喻八地上乃至十地。水陸俱行喻於如來(此四門竟)。   第五常沒。喻於一切凡夫二乘。常住凡夫二乘地故。暫出還沒。喻彼大乘善趣之人。分決定。容有退失故名還沒。住喻於彼種性解行。觀方已後同前第四。此等差別。隨義左右。莫不依性。性隨此等故有七種。又隨人別分性為八。當體為一。通前為八。如寶性論說性為十。一者體性.二者因性.三者果性.四者業性.五相應性.六行性.七時差別性.八返處性.九不變性.十無差別性。彼論偈言。體及因果業。相應及與行。時差別遍處。不變無差別。初體性者。論釋有三。一如來藏。染時之體。二法身。淨時之體。即前藏體顯名法身。此二唯就眾生以說三真如體。旨通染淨內外諸法。體融一味故說為如。隨義辨體。名乃無量。且隨隱顯理實論三。此三乃是諸法之體。故名體性。言自性者。性從緣起。集成行德。行德未圓。說之為因。因行雖眾。且論四種。一者信心二是般若三是三昧四是大悲。故彼論言。信心與般若三昧大悲等。以治四障。得四果故。且說四耳。言四部者。如彼論說。一闡提謗法。二外道著我。三聲聞畏苦。四緣覺捨心。捨諸眾生。對治此障。故說四因。信大乘故。斷除謗法。般若實照遠離著我。三昧空定。除滅畏苦。大悲隨物對治捨心。得四果者。謂得如來淨我樂常。以有此能故說四因。就因辨性。故名因性。是以經言。佛性者名大信心。名般若波羅蜜。名首楞嚴定。名大慈悲。斯文顯矣。言果性者。佛性之體。緣起成德。德滿名果。果德雖眾。且論四種。一淨二我三樂四常。故彼論雲。淨我樂常等。彼岸功德果。以翻四倒除滅四障對四因故。說果為四。翻四倒者。聲聞計佛無常無樂無我不淨。同凡夫法故。說如來淨我樂常。除四障者。一者緣相。謂無明地對除彼故。說果為淨。二者因相。謂無漏業。以有此業。能招變易不得自在。對治彼故。說佛真我。三者生相。謂意生身是苦法故。不得真樂。對治彼故。說果為樂。四者壞相。謂變易死。不得真常。對除彼故。說果為常。對四因者。信治謗法得其淨果。慧除妄我得佛真我。定除畏苦得佛真樂。以大悲心不捨有。故得佛真常。然此四果體相各二。淨中二者。一是因相。本來無染。二是勝相。離染清淨。此方便淨。我中二者。一離外道虛妄著我。二離聲聞倒見無我。樂中有二。一離諸苦。二除煩惱。常中二者。一離有為斷邊。二離無為常邊。斯等差別。同皆是果。就果辨性。故言果性。言業性者。業性有二。一者厭苦。二求涅槃。故彼論言。厭苦涅槃。欲願等諸業。依性起作。故名為業。業即是性。故名業性。是以經言。若無如來藏。不得種種厭苦樂求涅槃也。然上因性。在於善趣。今此業者。種性以前。大乘善趣忻厭心也。相應性者。明因及果。即性而起。與性相應。如莊嚴具與金相應。名相應性。因相應中。義別有三。一信大乘為法身因。二者定慧為佛智因。三悲心與彼如來大悲為因。此等皆悉與性相應。果相應中亦有三種。一者五通。二知漏盡。三漏盡無垢。此之三果。不離於性名果相應。就相應義以辨性。故名相應性。言行性者。行別有三。一妄見凡夫起顛倒見。二實見聖人離妄相心。三者如來無戲論習。三行雖殊。性體不二。其猶種殼牙莖等異。殼性無別。就行辨性。故雲行性。故彼論言。不見實者。說言凡夫。聖人及佛。能見眾生如來藏中真如無差別。時差別者。有三種時。一不淨時。位在凡夫。二淨時所謂菩薩。三善淨時。名為如來。故彼論言。有不淨有淨及以善淨等。如是次第。說眾生菩薩佛。就時差別。以分性故。名差別性。言遍處者。處別有三。一者凡夫。二者菩薩。三者如來。三處雖殊。性無不在。如器雖異空無不在。故名遍處。就遍處義以辨性。故名遍處性。故彼論言。如空遍一切而空無分別。自性無垢。心亦遍無分別。不變性者。就前三時明性不變。一凡夫時。性體不變。不變有三。一耶念。風不能吹變。二業結。水不能漬變。三病死。火不能燒變。二菩薩時。性體不變。不變有二。一生不變。二滅不變故。彼論言。菩薩佛性不生不滅。三就佛時性體不變。不變有四。一生不能生。二老不能老。三病不能病。四死不能死。是以如來。常恆清涼體真不變。就不變義以辨性。故名不變性。無差別者。明其眾義。體無差別。故彼論言。法身及如來。聖諦與涅槃。功德不相離。如光不離日。當知此等隨門異辨。而體不別。故經說言。佛即涅槃。涅槃即是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即是實諦。實諦即佛性。如是等也。就無差別義以辨性。故名無差別性。又隨人別。或時分性。為三十三。何者是乎。如涅槃說。如來佛性義別有七。一常二樂三我四淨五真六實七名為善。後身佛性義別有六。一常二淨三真四實五善六少見。我是佛義。不得同佛究竟自在。故不說我。樂涅槃義。分相涅槃唯在佛果。不得永安。故不說樂。理實通有九地佛性義。別有六。一常二淨三真四實五善六可見。六七八地佛性有五。一真二實三淨四善五者可見。然向九地。聞見之窮。十地眼見如來究竟。故說為常。八地已還。未得同彼。略隱常義理實有之。從初歡喜。乃至五地佛性有五。一真二實三淨四者可見五善不善。以其未得般若空。但能除粗惑微障未遣。名善不善。地前佛性。略無分別。此則初地乃至如來。二種五種。兩種六種。一種七種。都合有其二十九種。通彼凡夫聲聞緣覺大力菩薩四人佛性。則有三十三種佛性。隨緣廣分性。乃無量。故經說言。佛性者不名一法。不名百法。不名千法。當知一切善不善者。斯名佛性。   第三門中。差別有四(一明有無二明內外三就世論四辨當現)言有無者。義有兩門。一約緣以論。二就體分別。言約緣者。經說有四。一闡提人有。善根人無。二善根人有。闡提人無。三二人俱有。四二人俱無。義如上辨。今重論之。闡提有者。有不善性。佛性緣起。為不善故。不善之法。即是佛性。此不善性。闡提則有。善人無也。善根人有。闡提無者。謂善性也。佛性緣起。三乘無漏。名之為善。善即是性。故名善性。此性聖有闡提無也。二人有者。同有理性。二人無者。同無果性。言就體性辨有無者。佛性之體。亦得說有。亦得說無。亦得說為非有非無。所言有者。如來藏中。緣起法界恆沙佛法。說之為有。所言無者。解有兩義。一離相名無。如淨醍醐體雖是有。而無青黃赤白等相。亦如一切眾生心識體雖是有。無有大小長短等相。佛性亦爾。體雖是有。而無一相。無相之義。如後八識章中具辨。二無性名無。如來藏中。恆沙佛法。同一體性。互相緣集。無有一法別守自性。如說諸法以之為常。離諸法外。無別有一常性可得。諸法齊爾。故說為無。有無如是。非有無者。非謂有無兩法。並說為非有無。亦非無除捨有無二法為非有無。亦非有無合為一法為非有無。亦非有無二法之中。別立一法為非有無。當知說彼無法為有。有則非有。還即說此有法為無。無則非無。是故為名非有非無。故經說言。有無方便入非有非無。遣相論之。妙絕四句。何等為四。一者非有。二者非無。三者非有非無。第四非是非有非無。緣起諸法。皆無自性。以無性故。說無為有。無為有故。有即非有。無無性故。說有為無。有為無故。無即非無。還即說彼有無之法。為非有非無。無有非無。亦無自性。故經說言。乃至如離性也。還即說此非有非無。為有無故。有無之法。亦不可得。是即佛性。理絕形名。心言不及。無取無捨。正智所知。聖慧巧悟。妙在其中(此一門竟)。   言內外者。義別兩門。一隨相以分。二情理相對。言隨相者。眾生為內。山河大地非情物等。以之為外。若當說彼因果之性。局在眾生。得言是內。若說理性。性通內外。雖復約彼內外相辨。而體平等。非內非外。言情理者。即彼妄想陰界入等。以說性故。得言在內。而真平等。妙出情妄。名之為外。故經說言。斷脫異外有為法依持。建立者是如來藏。又經復言。性雖住在陰界入中。而實不同陰界入也。以不同故。名之為外。不同情取。亦得說為非內非外。故經說言。眾生佛性。非內非外(此二門竟)。   言就世者。論其性體。古今常湛。猶若虛空非三世攝。故經說言。佛性非是三世攝也。隨緣辨性。有是三世。有非三世。相狀如何。今先就佛辨其性相。如來佛性。據因以望。得說未來。對因辨果。得為現在。捨對論之。非三世攝。良以如來體窮真性悟法本如。非先有染後息為淨。德同法性。故非三世。又復所得。常不生滅。故非三世。故涅槃經迦葉品雲。如來佛性。非是過去現在未來。後身佛性。據前以望名為未來。就佛返望。名為過去。形前對後。說為現在。隨所得處。分離生滅。契合如理。亦得說為非三世攝。若非三世。何故經。言後身佛性現在未來。少分見故名為現在。具見在當名為未來。此亦不違非三世言。蓋乃對果說之為現。對因名果。說為未來。捨對論之。則非三世。九地菩薩下。至初地論其行。實與十地同。然經中。說九地以還聞見佛性未眼見故。一向是其三世所攝。種性解行所有佛性。窮實如言。分顯之處平等離相。亦非三世。但今為判地前皆凡。佛性一向三世所攝。下至闡提佛性同爾。隨相流轉。名三世攝。體非生滅(此三門竟)。   言當現者。若就凡說。因性在現。果性在當。若就佛論。果性在現。因性過去。語其理性。旨通當現。體非當現(此四門竟)。   第四門中。就性辨因。於中兩門。一緣正分別。二生了分別。言緣正者。親而感果。名為正因。疏而助發名為緣因。佛性望果。是何因攝。經說。正因其法佛性。還望法佛。以為正因。如礦中金與出礦金為正因矣。其報佛性。還望報佛。以為正因。如彼樹子不腐不壞有可生義。與樹作因。緣正因如是。若就菩提總為一果。佛性本體。起果義強。故說正因。諸度等行方便助發。說為緣因。若分果德。性淨方便二種差別是則緣正差互不定。若望性淨菩提涅槃。是則佛性同體。相起以為正因。諸度等行。名為緣因。若望方便菩提涅槃。諸度等行。同類生果。名為正因。佛性理資。說之為緣。緣正之義。粗咒如是(此一門竟)。   言生了者。望方便果。報佛之性。是其生因。真心體上從本已來。有可生義。生彼果故。故涅槃雲。佛性雖無。不同□角雖以無量方便。不可得生。佛性可生。以可生故。名為生因。問曰。何故□角之無。無而不可生。佛性之無。無而可生。釋言。□角於四無中。是畢竟無。故不可生。望性淨果。法佛之性。但是了因。非是生因。雲何得知非是生因。如涅槃說。涅槃因者。所謂佛性。佛性之性。不生涅槃。故非生因。是義雲何。性淨因果。體一無別。隨時分異。在染為因。出纏為果。據因以望。因外更無果體可生。據果以望。果外更無因體能生。故非生因。但是了因。是義雲何諸佛之性。是真識心體有。從本已來。有可顯了成果之義。故名了因。如瓶中燈有可了義破瓶則見。以有如是可了義故。涅槃說雲。佛性雖有不同虛空。虛空雖以無量方便。不可得見。佛性可見。可見猶是可了義矣。以可了故。名為了因。問曰。何故虛空之有。有而叵見。佛性之有。有而可見。釋言。虛空說無故有叵見。佛性之有。說有為有。故有可見。因義如是。若就果德。總以為一。是則佛性說為生因。同一體性。轉變相起。義說為生。不同有為因果。互與異體相辨。因謝果起。說為生也。諸度等行方便顯了。說為了因。是以經說。佛性如乳。方便之行。喻以醪□糖□□□□□□□拏□□□窗澎ㄐ慼撩x□|入□□□‥□□氶慼慼潦I湤繺崞吜該釧□□□□滎耤L□□□稨□鳺物魽L□□□□|該嶢□□|入□□雨謨□□稐|□□□n□|漥獵□□□|毦懩□□□□□□□□掠鋦ヾ慼撓唌慼嬈□□□□‥耩□□□□□鋩□□邥□□¥□□□□¥□□□□怴慼慼嬈□邥□鸛□ョ慼慝□□□□□□□|兩□□□|諍□擨稐□□□鋦□□熒□慦恢|慦烤鋦□□滎哄慼慝□□稐§□□□巢¥□□□踣□□□□巢¥□鋧□踣|慦烤□□迴嚏潑l哄慼慝入□□踣‥耩□□□□□□□□□c□詳湤騿慼潸r□|亡□慦恢□滎□□□‥□耤□□□磨□o§□戣工R|□□慦恢□□癒慼慼慼慼暱縑慼情慼U□¥□鋧□□¥騿慼慰D□□□譣¥匪ㄐ慼慝□□慦恢□□癒慼慼慼慼撲鞳慼慼澆物鮐全耩□□‥□□湤鵴虎M□颲窗潸r□□□□□□‥耬□□□§□□□□工□□鸛入□□□|諍□擨稐¥齱慼慼慼L□學□n□迨□□憛L耤□□□¥戣□□譣|邐縈湤騞窗慼ョL臩□□牣¥矷慼歎_|□V□□□□□翻□滎ヾ慼慝營□□羭烡□逤□湤鶠慼嬈□餩□□□□戣□ヤ營□□憰入□□□|諍□擨稐¥齱慼慼慼L□嫦□□迨□□獢慼慝□□湤鼨vヾ慼慼慼慼慼L耬□□□¥□□工□湤ヨD意迭慼憧呵q□巢|入□□□|諍□擨稐¥齱慼慼慼L□□垥□擳丑慼嶗□垥□聝D□諍□□|內擨□稐□□□□□□垥□韣‥耤□□□□□□□□湤鶠慼嬈□釦莤□|莤□鋦□‥□縈ヤ入□□□|諍□擨稐¥齱慼慼慝□□□□迨□□憛L楚撐崞吽情潸l□辣□   第五門中。辨明經論說性所以。經多說空。破諸法性。說諸法空。今此何故宣說佛性。然彼清淨法界門中。備一切義。諸法緣起。互相集成。就空論法。無法不空。據性辨法。無法非性。空之與性。各是一門。門別既殊。所為亦異。說空為破執有眾生。說性所為。經論不同。涅槃經雲。為令眾生不放逸故。宣說佛性。若不說性。總心自輕。謂己不能成大菩提。無心趣道。多起放逸。故說眾生悉有佛性定必當成。令捨放逸隨順趣向。寶性論中。所為有五。一為眾生於己自身生怯弱心。謂己無性自絕不求故。說佛性眾生同有當必得果。如礦石中有其金性消融必得。木有火性。攢之必生。乳有酪性。緣具便出。增其勇猛。求佛之心。此之一義。與涅槃同。二為輕慢餘眾生故。宣說佛性。彼當作佛。雲何可輕。是以經中。不輕菩薩。若見四眾。高聲唱言。汝當作佛。我不輕汝。以知眾生有佛性故。三為妄執我眾生故。宣說佛性。不同情取。故經說言。如來藏者。非我眾生。非命非人。四為執著虛妄法故。宣說佛性。不同所取。五為誹謗真如佛性。謂是則斷滅。故說佛性。是真是實常樂我常。亦可為於怖畏斷滅樂實眾生故說佛性。佛性之義。略辨如是。   假名義三門分別(釋名一 假名有無二 辨相三)   第一釋名。言假名者。釋有四義。一諸法無名。假與施名故曰假名。如貧賤人假稱富貴。如是等也。二假他得名。故號假名。如假諸陰得眾生名。假楝梁等得屋宅名。如是一切。又復大小長短等事。假他得名。大假小故。得其大名。小亦如是。長假短故。得其長名。短亦如是。如是一切故曰假名。三假之名稱曰假名。世俗諸法。各非定性。假他而有。名為假法。樹假之稱。故曰假名。四者諸法假名而有。故曰假名。是義雲何。廢名論法。法如幻化。非有非無。亦非非有。亦非非無。無一定相可以自別。以名呼法。法隨名轉。方有種種。諸法差別。假名故有。是故諸法說為假名。如一色法。同體具有苦無常等一切諸義。隨義分別。苦無常等諸法之外。無別有一色之自性。假施色名呼集彼法。彼法隨名集成一色。色相方立是故色法。假名而有。還即說此色無常等。以之為苦。隨義分別。色無常等諸法之外。無別有一苦之自性。假施苦名呼集彼法。彼法隨名集成一苦。是故苦法假名而有。乃至宣說色苦無常空無我等。為非有無。隨義分別。色等法外。無別有一非有非無自性可得。假施非有非無名字。呼集彼法。彼諸法義隨此名字。集成非有非無之法。亦假名有。色法既然。諸法同爾。假名有之。故號假名。名義如是。   第二次辨假法有無於中兩門。一總解釋。二別分別。總而論之。假法不定。雲何不定。尋名取法。集用異本。非無假法。得言有體。據實以分。假無自實得言無體問曰。假法若有體者。何故經言但名但用但假施設不說假體。釋言。經說但假施設。即是假體。假體非實。是故說言但假施設。總相如是。次別論之。假法有三。一體二用三者名字。於中義別乃有四種。一攝名用。從體說無。隨別以求。非直假體空無所有。名用亦無。如彼眾生。隨陰別求。生體叵得。既無生體。知復就何施名。起用設有所作。但是陰用。如是一切。是故就實體用及名。一切皆無。第二分名異於體用。就實以求。但無體用。非無假名。何故如是。隨別以分。假體不立。故無假體。用必依體。以無體故。用亦不有。故無假用。名依相生。不依體發。故得有名。如貧賤人雖復無其富貴體用。亦得假名說為富貴。如是一切。三分名用異於假體。就實以論。但無假體。非無名用。何故如是。體據自實隨別求假。假無自實。是以無體。用謂集用。諸法和合。相假成用。故有假用。如以一縷獨不制象眾多相假便有制能。如是一切。既有假用。依用立名。名亦非無。四攝體用以從其名。非直有名。亦有體用。依和合相而起名字。故有假名。用此假名。統攝別法。皆成一總。故有假體。依體施用。故有假用。是故三種俱皆是有。有無如是。   第三辨相開合不定。總唯一假。以一切法因緣集起相假成故。或分為二。二有兩門。一生法分別。二就因和法和分別。言生法者。假有二種。一眾生假名。二法假名。眾生假名。從內立稱。名不盡法。雲何不盡。假通內外。內是眾生。外非眾生。經中直言眾生假名。外法不論。所以不盡。亦可眾生內外通因。內外法中。總相集起。斯名眾生。眾生虛集。名眾生假。相狀如何。分別有三。一內外分別。攬內五陰。以成眾生。名之為內。攬外四大。成草木等。以之為外。二粗細分別。內中攬陰以成假人。名之為細。人成軍眾。以之為粗。從細立稱。是故偏言眾生假名。外中攬大成草木等。以之為細。草木集成叢林等事。以之為粗。三染淨分別。染謂凡夫。淨謂賢聖。生死法中。五陰成人。以之為凡。涅槃法中。五陰成人。以之為聖。法假名者。就通為目。法物事有。諸法通名法。體虛假名法假名。相狀如何。分別有三。一內外分別。內謂六根。外謂六塵。二粗細分別。因和為粗。法和為細。此如後釋。三染淨分別。染謂生死。淨謂涅槃。生死涅槃。經說不定。或有宣說生死假名。涅槃非假。生死不真。虛假而有故名為假樹假之稱。故曰假名。涅槃體真。非是假名。以非假故。涅槃之號。非是假名。良以生死是假名。故維摩經說。出離生死。名超假名。或有宣說涅槃假名。生死非假。涅槃無名。假為施名。故曰假名。是以經言。涅槃無名。強為立名。如恆羅婆夷。實不食油。假言食油。生死法體。是有為法。非是假立。故非假名。或有宣說生死涅槃二俱假名。生死涅槃。皆非定性。因緣假集。故說為假。樹假之稱。故曰假名。亦可生死涅槃之法假名而有。故曰假名。故地持言。色假名乃至涅槃一切假名。或有宣說生死涅槃俱非假名。廢名求法。法離名故。故地持言。一切諸法。離名自性。問曰前說生死涅槃二俱假名。今言皆非。有何所以。釋言。將名以呼諸法。法隨名轉故皆假名。廢名求法。法皆離言。是故一切皆非假名。今就第三故。說生死涅槃之法。為法假名(此一門竟)。   次就因和法和分別。言因和者。是因和合假。言法和者。是法和合假。是二雲何。於事分齊。攬別成總。以細成粗。名因和合假。攬別成總。如陰成人。以細成粗。如似細色成粗色等。於法分齊。無常苦空無我等義。同體相成。名法和假。成實論中。因和合空名為生空。法和合空說名法空。大乘法中。亦有此義。淺深為異(假如是)或分為三。如大品經三假品說。一者受假。二者法假。三者名假。於中略以三門分別。一釋其名。二辨體相。三觀入次第。先釋其名言受假者。總含多法。故名為受。受假多法聚集而成。故曰受假。言法假者。自體名法。法體虛集故雲法假。言名假者。顯法曰名。依法依想假以施設。故曰名假(此一門竟)。   次辨其相。受法二門相對分別。如龍樹說。假法是受實法是法。總相雖然。義猶難解。於中略以兩義分別。第一直就因和合中。隨義分別。一切受法。攬細成粗。攝別成總。皆名為受。隨別細分皆名為法。如人成眾。眾名為受。人一是法攬陰成人。人復是受陰復是法。如是一切。受法雖異。同籍緣成。假集義一。故通名假。二就因和法和分別。一切因和。攬別成總。斯名受假。一切法和苦無常等諸法相成皆是法假。受法如是。言名假者。論釋有二。一就通以釋。前受及法二種名字。通為名假。故論說言。用其名字。取前二法。是其名假第二唯取受假之名。以為名假。法假之名。判屬法假。故論釋言。於多名邊更有名生。說為名假。如五陰名邊有眾生名生。根莖枝葉華果名邊有樹名生。眾樹名邊有林名生。如是一切說名為假。體相如是(此二門竟)。   次辨觀入破遣次第。如論中說。先破名假。良以名字。依法依想。假以施設。浮虛易破。故先破之。次破受假。受依法成。虛集易分。故次破受。後破法假。法是根本微細難覺。難可分折。故後破之。破法雲何。汎解有八。一責情破。如說癡盲貪著於我。三界虛妄但妄心作。如是一切。二推智破。如說智者不得有無明法無性。如是一切。三推因破。如推陰因破眾生性。推其往因破現常性。如是一切。四推果破。如當果破現無因。如是一切。五推對破。如說有我則有我所。若無有我則無我所。又如經說。有縛有解。無縛無解。如是一切。名推對破。六推理破。如說諸法性自虛等。七推名破。如說乳時不得酪名。明無酪性。如是一切。八推實破。如人夜闇見繩為蛇。言但是繩見如來藏。以為生死。言但是藏本無生死。如是一切。以斯八種破壞諸法。名破法假。破法假已到法實相。法實相者。即是法空(三假如是)或分為四。始從因生乃至相續。於中略以五門分別。一釋其名。二辨其相。三約時類。彰假差別。四辨寬狹。五對三假。苦相收攝。第一釋名。名字是何。一因生假亦名緣生。二因成假亦名緣成。三相待假亦名相形。四相續假。言因生者。從因生果。別體相起。故曰因生。生假因起。名因生假。生託緣集。名緣生假。言因成者。法有總別。別為總因。總為別果。攬彼別因而成總果。果假因成。名因成假。又攬別緣而成總果。是故亦名緣成假也。相待假者。長短大小高下等事。相形分別。相待名別。名相待假。相續假者。有為遷流。籍前生後。前後兩邊。謂之為相攝對名續。所言假者。前後兩邊。互以相望相假成續。名相續假。亦可相續以成一法。一假續成。名相續假。名義如此(此一門竟)。   第二門中。辨其體相。就初假中。名別有二。一名因生。二名緣生。就此二中四門分別。一隨法異論正因生果。名因生假。如善惡業起苦樂等。緣因得報名緣生假。如從煩惱生苦樂等。二攝緣從因。一切諸法異體相起皆名因生。不簡親疏。故地持中。宣說十因生一切法。以一切法十因生故。皆名因生。三攝因從果。一切諸法果體相起。皆名緣生。不簡親疏。而說四緣生一切法。以一切法四緣生故。皆名緣生。四者因緣共顯諸法。一切諸法。別體相起。皆號因生。亦名緣生。是故經中。十二因緣通名因緣。因緣通故所生之法。齊號因生。同名緣生。問曰。向說正因起法名曰因生。緣因起法說為緣生。因緣既殊。何不分二。乃合為一。釋言。別立理亦無傷。但以此二別體起法。其義相似。故合為一。又如向說因生緣生亦有其義故為一矣。第二假中。名亦有二。一名因成。二因緣成。就此二中。辨義不同有四門。一隨法異論。就彼攬別成總法中。同類之法。以細成粗。名目因成。如以細色成粗色等。異類相成。名曰緣成。如以五陰成眾生等。同類親故。說作因成。異類疏故。說為緣成。二攝緣從因。一切諸法。但使攬別而成總者。斯名因成。對彼別體疏遠法故。說為因矣。三攝因從緣。一切諸法。攬別成者。斯名緣成。對彼過去親生因故。四因成緣成共顯諸法。一切諸法。攬別成者。齊名因成。同號緣成。問目。向說同類相成名因成假。異類相成名緣成假。因緣既殊。何不別分。乃合為一。釋言。別立理亦無傷。但以此二攬別成總。其義相似。故合為一。又如向說因成緣成亦有共顯諸法之義。故說為一。第三假中。諸法非一。其中長短大小高下。彼此往來貴賤好惡。如是一切皆是相待。如一丈物不對五尺。長相不生。長名不起。由對五尺。長相始分。長名得起。名相待假。如是一切。第四假中法亦非一。但令諸法從前起後。次第相接。皆名相續。問曰。此續為在於前。為在於後。既雲相續。寧容偏在。又問。此續雲何名假。釋有兩義。一據兩邊。迭相假籍。得成續義。故說為假。相狀雲何。如前念法。假後念故。前得成續。後念之法。假前念故。後得成續。相假成續名相續假。此是一義。第二義者。兩邊雖異。續成一法。一法假彼前後兩邊。相續而成。故名為假。問曰。若爾與彼前後緣成何別。釋雲。一體隨義分異。分取攬別成總義邊。說為緣成。分取前後相續義邊。說為相續。又更分別。亦有少異。異相如何。緣成則寬。相續則狹。如續緣成中。攬十二時。合成一日。十二時中。寅申相對卯酉相生時。雖隔絕不相接續。而得和合共成一日。故說為寬。相續假中。雖復宣說十二時分續成一日。於中寅申卯酉相對。時中隔絕。不得說為相續成目。唯相鄰者。得說為續。故名為狹。體相如是(此二門竟)。   第三門中。約就時類彰假差別。因生假中。差別有四。一者同類同時因生。如天上日生水中日。如面生像。如聲發響。如因香樹生孤遊香。如是一切色聲香等。當分相生。故名同類。一時相起。稱曰同時。二者同類異時因生。如麥生麥穀生穀等。三者異類同時因生。如從眼色生於眼識。如鐘生聲。如巖發響。如是一切。四者異類異時因生。如過去世業與煩惱生今苦樂。斯乃緣生。同名因生。緣成假中。亦有四種。一者同類同時緣成。如以細色成於粗色。眾多小聲成於大聲。如是一切。二者同類異時緣成。如十二時合成一日。如是一切。以時成時。故名同類。前後合成。稱曰異時。三者異類同時緣成。如大乘中五陰成人。毘曇亦爾。所謂四大。成諸根等。四者異類同時異時和合緣成。如成實中。五陰成人。陰與人別名為異類。色心並故稱曰同時。四心前後故雲異時。若依餘論。五陰成人。一向同時。斯乃因成通名緣成。相待假中。亦有四種。一者同類同時相待。如現在世人人相形天天相比。如是一切。二者同類異時相待。如以今人比劫初人。如是一切。三者異類同時相待。如現在世色心相形空有相待。如是一切。四者異類異時相待。如對過因宣說今果。如是一切。相續假中。亦有四種。一者同類同時相續。如現在世同類色物互相接續。以繩相接。如是一切。二者異類同時相續。如現在世異色物迭相接續。以梨接杜。如是一切。三者同類異時相續。如從前色生於後色。如是一切。四者異類異時相續。如從過因續生今果。如是一切。時類同異。略之云爾(此三門竟)。   第四門中。辨其寬狹。於中有二。一就有無辨其寬狹。二就常無常辨其寬狹。就有無者。四假之中。相待緣成及與相續。通於有無。因生一種局在於有。問曰。相待通於有無。義在可知。緣成假中。雲何通有無。此如經說。大涅槃中。總攝一切智斷功德。智斷功德。緣成涅槃。智是其有。斷是其無。是故緣成。得通有無。又地持說。二斷二智。以成菩提。此亦緣成。得通有無。問曰。相續雲何通有無。釋言。相生相續之義。局在於有。接對之續。義通有無。如涅槃法接續生死。就常無常辨寬狹者。四假皆通常與無常。雲何皆通。因生假中。句別有四。一者無常還生無常。謂世間中。從無常因生無常果。二者無常生常。謂從世間無常之善。生彼出世菩提常果。故涅槃中佛答闍提。汝法之中。從其常性生無常果。我佛法中。從無常因生於常果。竟有何過。此則無常生於常也。三常還生常。謂從佛性出生菩提。故經說言。復有生因。謂首楞嚴阿耨菩提。首楞嚴定。即是佛性。四常生無常。謂依真識發生妄識。依於常身起化生滅。緣成假中。句別有三。一者無常還成無常。謂世間中。攬五陰成人。人成眾等。二常還成常。謂出世中。常住五陰。成佛菩薩。三常無常和合緣成。謂以八識合成眾生。前七無常。後一是常。相待假中。句亦有三。一者無常還待無常。謂世間中。長短相形。大小相比。二常還待常。謂佛菩薩上下相形。如是一切。三無常待常。謂待生死。宣說涅槃。如是一切。相續假中。句別有四。一者常還續無常。謂世間中有為相續。二常續無常。謂彼出世常住果德。接對生死。三無常續常。如成實說。從於滅定起後心識。四常還續常。謂以常因續生常果。故地持雲。種性菩薩六入殊勝。展轉相續無始法爾。問曰。常法則無遷變。雲何說續。釋言。常法無遷變。故不就一法起盡說續。但說後起接於前德。故名為續。如二地中常德起時。接於初地。如是一切。又就一法隨緣轉變。得說續。如地持說。六入相續。即其事也。寬狹如是(此四門竟)。   次對三假共相收接。言三假者。如上所說受法名也。接相雲何。釋言。法中通具四假。如一色法從前起後。是因生假。過因所起。亦是因生。以細成粗。是緣成假。苦無常等諸法相成。亦是緣成。大小相形粗細相比。是相待假。前後相接。是相續假。受假之中。亦具四假。如說眾生。以之為受。眾生各從過因而生。是因生假。攬陰而成。是緣成假。尊卑相形貴賤相比。是相待假。起盡相接是相續假。如是一切。四中緣成。是其正義。餘三是傍。何故如是。夫言受者。緣成假中。接受多法。故名為受。是故受義。正當緣成。餘非受義。故說為傍。名假之中。亦具四假。依如成實。名是聲性。從於四大擊發而生。是因生假。依於餘論。名是非色非心之法。從於想生名因生假。故地持雲。建立施設地等假名。是名地想。故知。名字從想而生。依如成實。名是假聲。攬彼實聲和合而成。是緣成假。依如餘論。名是非色非心之法。然此有為。一念之頃具生住滅。以生住等四相合成。名緣成假。多少相形善惡相比。是相待假。前後相接是相續假。若依成實。此四種中。緣成相續。是其正義餘二是傍。何故如是。彼說名字是其假聲。攬彼實聲。前後續成。是故正當緣成相續。餘不正成。故說為傍。若依餘論。因生緣成及與相續。是其正義。相待是傍。何故如是。彼說名字是非色非心依想而生。又生住等四相合成。前後續成。故說因生緣成相續。以為正義。相待非是親成名。故說之為傍。問曰。成實亦說。名字依四大生。何故彼宗不說因生以為正義。釋言。有以。彼成實中。宣說四大和合生聲。是聲和合。方得成名。疏挾一重。是故因生不名正義。地持等中。宣說名字。親依想生。故說因生以為正義。不類譬斯。問曰。何故法假之中。四假皆正。名受二中。有正有傍。釋言。法通四俱是正。名受局故有正有傍。隨法異論。假乃無量。假名義。略辨粗爾。   入不二門義三門分別(釋名一。辨相二。約說分異三)   第一釋名。入不二門。如維摩說。言不二者。無異之謂。即是經中一實義也。一實之理。妙寂離相。如如平等。亡於彼此。故雲不二。問曰。諸法有一二三乃至眾多。翻彼說理。理應不一不二不三乃至不多。以何義故偏言不二。釋言。不一乃至不多。經有說處。故涅槃雲。除一法相。不可算數。華嚴亦云。眾多法中。無一法相。於一法中。亦無多相。但今且就一不二門而辨道理。餘略不論。良以二者彼此通謂。是故偏對而說不二。又復二者別法之始。今此為明理體無別。故偏對二而說不二。雖說不二。不一不三乃至不多。悉入其中。是義雲何。若立一相。以一對多。即是其二翻對彼二。故名不二。若立多相。以多對少。還即是二。翻對彼二。故名不二。又立多相。於多法中彼此相對。亦即是二。翻對彼二。故為不二。以是義故。遣多悉入不二。多少既然。遣染遣淨。遣縛遣解。遣有遣無。類亦同然。若立有相。以有對無。即是其二。翻對彼二。名為不二。若立無相。以無對有。還即是二。翻對彼二。名為不二。翻若當定立非有無相。以非有無對有對無即復是二。翻對彼二。名為不二。乃至建立不二門相。不二對二。還復是二。翻對彼二。名為不二。是故不二。有相皆遣有理悉收。故偏名之理體名法。又為心軌。亦名為法。此不二法。形對佛性空如等義。門別不同。故名為門。又能通人。趣入名門。捨相證會。名之為入。名義如是。   第二辨相。此不二門。是法界中一門義也。門別雖一。而妙旨虛融義無不在。無不在故。一切諸法。悉是不二。諸法皆是。豈有所局。但維摩中。且約三十三人所辨。以彰其異。所辨雖異。要攝唯二。一遣相門。二相雙遣名為不二。非有所留。二融相門。二法同體名為不二。非有所遣。遣相門中。曲復有三。一就妄情所取法中相對分二。翻除彼二故名為不二。如維摩說。我我所二。因有我故使有我所。若無有我則無我所。是為不二。如是等也。二情實相對以別其二。翻對此二名為不二。是義雲何。據情望實。情外有實。將實對情。說之為二。據實望情。情本不有情。既不有實。亦亡對故雲不二。如維摩說。實不實二。其實見者尚不見實。何況非實。如是等也。三唯就實。離相平等名為不二。是義雲何。就實論實。由來無異。異既不有一。亦亡對故曰不二。維摩默顯義。應當此遣相。如是融相門中。義別亦三。一就妄情所起法中。義別分二。二法同體名為不二。如經中說。無常即苦。苦即無常。是苦無常同體無別。名為不二。如是一切。二真妄兩別。名之為二。相依不離。名為不二。如維摩說。明無明二。無明性即是明。名為不二。如是一切。三就真中義別分二。二法同體。名為不二。於此門中。曲分有四。一直就真體。隨義分二。如來藏中。具過無量恆沙佛法。彼法同體。名為不二。又如經說。空即無相。無相即無願。名為不二。如是等也。二就真中體用分二。如依真心緣起集成生死涅槃。用不離體。體用虛融。名為不二。如經中說。佛性如來。無二無別。如是等也。三就真體所起法中。相別分二。如經中說。佛性之性與不善。俱名為無明。無明與善法。俱名之為明。如是等輩。彼二同依一佛性體。名為不二。故涅槃雲。明與無明生於二相。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相即是實性。如是等也。又如經說。一實諦中開分二諦。二即一實。亦當此門。四就真性所起法中。相別分二。如依佛性緣起集成一切行德。德別名二。於彼德中。門別相即名為不二。如維摩說。佛法眾三。佛即是法。法即是眾。名為不二。如是等也。不二雖眾。要不出此。言其入者。義別有四。一就信明入。於此不二。信順不違。故名為入。二就解說入。於此不二。解觀相應。名之為入。三就行論入。依定照見。明瞭現前。不見二相可以住中。名入不二。不見二相。即是止也。明瞭不二。是其觀也。四就證辨入亡情契實。名之為證。於得證時。不見如外有心能證。既無有心。寧復心外有如可證。不見能證。妄想不行。不見所證。虛偽不起。如不離心。妄想不行。心不離如。如心不異。是即真名入不二門。入不二義。辨之略爾。   次第三門。約說分異。如維摩中。義別三階。一維摩問諸菩薩等。以言遣相。明入不二。二諸菩薩。問文殊師利。以言遣言。明其不二。三文殊問彼維摩詰。以默遣言。而顯不二。此三皆是化益方便分齊。息相教入。之階降也。若論自覺相應境界。不可言彰。叵以默顯。何故如是。據實以求。法外本無音聲文字。何言能彰。法外亦無形相可得。誰用默顯。無言能彰證處亡語。非默能顯證處絕相。詮相悉無他所莫測是故名為自覺境界。對處無他。自亦亡對。問曰。維摩闡玄之極。亦使默外猶有自覺相應境界。何故不論。釋言。為化極於言默。言默之外。不復可陳。不可陳處。從來未辨。豈獨今哉。不二之義。辨之略爾。   二諦義兩門分別(釋名一 辨體二)   第一釋名。言二諦者。一是世諦。二第一義諦。然世諦者。亦名俗諦。亦名等諦。世名為時。事相諸法。生滅在時。就時辨法。故雲世諦。若爾無為非生滅法。應非世諦。釋言。有名不盡諸法。何等諦之中。該攝有為無為之法。有為是世。無為非世。從有立稱。故雲世諦。與前眾生假名相似。又雲世者。是其世人。一切事法。世人所知。故名世諦。故涅槃雲。世人所知。名為世諦。問曰。世法聖人亦知。何故偏言世人所知名為世諦。釋言。聖人雖知此法。隨世故知。是故猶名世人所知。又復聖人。就彼世人所知法中。知其虛假。虛假是其世法之實。故名世諦。若爾聖人。亦就凡夫生死法中。知其苦集。所知苦集。應名凡諦。然彼苦集。雖是凡法。聖人知故得名聖諦。世諦似彼。何緣偏就世間之人。說為世諦。釋言。互從皆得無傷。但經論中。為明苦集非聖不知故名聖諦。又知成聖。亦名聖諦。世法虛假。雖是聖知非精上。故非第一。非第一故。判入世中。言俗諦者。俗謂世俗。世俗所知。故名俗諦。言等諦者。等謂齊等。統攝之義。世法非一。不可別論。等舉諸法。故雲等諦。第一義者。亦名真諦。第一是其顯勝之目。所以名義。真者是其絕妄之稱。世與第一。審實不謬。故通名諦。真即可實。世法虛誑。雲何名諦。言虛誑者。對真辨義。然於世法。事實不無。故得稱諦。又復世諦實是虛誑。故名世諦。然彼世諦。若對第一。應名第二若對真諦。應名妄諦。第一義者。若對世諦。應名出世。若對俗諦。應名非俗。若對等諦。應名非等。立名不可一一返對。是故事法。且名世諦俗諦等諦。理法且名第一義諦乃至真諦。諦者猶是真實之義。何故二種並得稱諦。不得並說為真諦乎。釋言。今此諦門辨義。故通名諦。為分真俗。是故世諦不得名真。實若當就彼真實門中。以論諸法。是即理事俱名為真。故地持中。事實二性同名真實。今據諦門。二俱名諦。二諦名義。略之云爾。   第二門中。差別有二。一分宗別。二約宗辨諦。言分宗者。宗別有四。一立性宗亦名因緣。二破性宗亦曰假名。三破相宗亦名不真。四顯實宗亦曰真宗。此四乃是望義名法。經論無名。經論之中。雖無此名。實有此義。四中前二是其小乘。後二大乘。大小之中。各分淺深。故有四也。言立性者。小乘中淺。宣說諸法各有體性。雖說有性。皆從緣生。不同外道立自然性。此宗當彼阿毘曇也。言破性者。小乘中深。宣說諸法虛假無性。不同前宗立法自性。法雖無性。不無假相。此宗當彼成實論也。破相宗者。大乘中淺。明前宗中虛假之相。亦無所有。如人遠觀陽炎為水。近觀本無。不但無性。水相亦無。諸法像此。雖說無相。未顯法實。顯實宗者。大乘中深。宣說諸法妄想故有。妄想無體。起必託真。真者所謂如來藏性。恆沙佛法。同體緣集。不離不脫不斷不異。此之真性緣起。集成生死涅槃。真所集故。無不真實。辨此實性。故曰真宗。此四宗中別乃無量。且據斯義以別宗耳。前之兩宗。經同論別。後之二宗。經論不殊。隨義分之。前二宗中。言經同者。據佛本教。同顯在於四阿含中。無別部黨。言論別者。小乘眾生。情見未融。執定彼此言成諍論。故有毘曇成實之別。後二宗中。言經同者。據佛本教。隨就何經以義分之。不別部帙。是曰經同。言論同者。大乘之人情無異執。言無諍競故無異論。有人一向言無四宗。是所不應。四中前二不分自異。不待言論。後之兩宗。經中處處。且有斯義。何須致疑。如勝鬘中明如來藏。有其二種。一者空藏即是不真。二不空藏即是顯實。又如鴦掘摩羅經中。彼訶文殊不知真法妄取法空。所取妄空即是不真。其所不知真實法者。即是顯實。又涅槃中。見一切空即是不真。不見不空。不空之實即是真宗。經說非一。何得言無。又人立四別配部黨。言阿毘曇是因緣宗。成實論者是假名宗。大品法華。如是等經是不真宗。華嚴涅槃維摩勝鬘。如是等經是其真宗。前二可爾。後二不然。是等諸經。乃可門別淺深不異。若論破相。違之畢竟。若論其實。皆明法界緣起法門。語其行德。皆是真性緣起所成。但就所成行門不同故有此異。華嚴法華。三昧為宗。諸部般若。智慧為宗。涅槃經者。以佛果德涅槃為宗。維摩經者。以不思議解脫為宗。勝鬘經者。一乘為宗。如是諸經。宗歸各異門別。雖殊旨歸一等。勿得於中輒定淺深。眾經宗別。分之粗爾。   第二約宗辨諦相。門別有四。一約宗分法。二以深攝淺。隨義具論。三曆法分別。四辨即離。約宗分者。約宗之中。事理相對。事為世諦。理為真諦。陰界入等。彼此隔礙。是其事也。苦無常等十六聖諦。通相之法。是其理也。第二宗中。因緣假有以為世諦。無性之空以為真諦。第三宗中。一切諸法。異相之有以為世諦。無相之空以為真諦。此與前宗假名無性有何差別。前宗之中。觀因緣相。破法自性。此宗之中。觀諸法性。破因緣相。言法性者。妄想諸法。以無為性。故觀法性不取緣相。前宗破性。觀法假有。如土木城雖無定性。不無假城。此宗破相。觀法如似乾闥婆城。無城為城。即非城。城喻既然。幻化等譬類亦齊爾。第四宗中。義別有二。一依持義。二緣起義。若就依持以明二者。妄相之法以為能依。真為所依。能依之妄。說為世諦。所依之真。判為真諦。然彼破性破相宗中。有為世諦。無為真諦。今此宗中。妄有理無。以為世諦。相寂體有為真諦也。若就緣起以明二者。清淨法界。如來藏體緣起。造作生死涅槃。真性自體。說為真諦。緣起之用。判為世諦(此一門竟)。   第二門中。以深攝淺。隨義具論。初宗之中。隨義具論。凡有七種。一情理分別。二假實分別。三理事分別。四縛解分別。五有為無為分別。六空有分別。七行教分別。言情理者。妄情所立。我眾生等。以為世諦。無我之理。說為真諦。問曰。我等情取為有。於法本無。說何為諦。釋言。凡夫取陰為我。陰隨情取名為我人。說為世諦。非全無法。其真諦者。聖人知陰非我我所。陰從聖解說為無我。名為真諦。亦非無法。言假實者。人天男女舍宅軍眾。如是一切。有名無實名為世諦。陰界入等事相諸法。有名有實說為真諦。故雜心雲。若法分別時。捨名則說等。分別無所捨。是名第一義。言理事者。陰界入等事相差別說為世諦。十六聖行通相之理。以為真諦。十六聖行。後四諦中具廣分別。言縛解者。苦集縛法。說為世諦。滅道解法。名為真諦。言有為無為者。苦集及道三諦。有為判為世諦。滅諦無為寂止勝法。說為真諦。言空有者。十六行空與無我理中勝。故說為真諦。餘名世諦。言行教者。三藏言教。以為世諦。三十七品。說為真諦。故雜心雲。經律阿毘曇。是名俗正法。三十七覺品。是名第一義。初宗之中。具此七種。雖有七種。事理二諦正是宗歸。第二宗中。世諦有二。一有二無有。中隨義分為三種。一事相世諦。謂陰界等。於事分齊。真實不虛。故稱為諦。此同初宗世諦事也。二法相世諦。謂一切法苦無常等。法之實相。故稱為諦。此之一門。是初宗中真諦法也。三理相世諦。謂法虛假因緣集用。世法實爾。名為世諦。此之一門。不同前宗。所言無者。五陰之中。無彼凡夫橫計我人。世諦法中。實無此我。故名世諦。此空無我。毘曇宗中。一向說為第一義諦。成實論中。義有兩兼。若就五陰事法之中辨此無我。攝入世諦。若就性空第一義中。無彼妄情所立我人。即是真諦。今就初義說為世諦。真諦之中。義別有二。一因和合中無性之空。法和合中無性之空。以為真諦。二就性空第一義中。無彼凡夫所立我人。以為真諦。第三宗中。世諦亦二。一有二無。有中隨義分為四種。一者事相。謂陰界等此。同初宗世諦事也。二者法相。苦無常等。此同初宗真諦法也。三者假名集用之相。此門同前第二宗中理相世諦。四者妄想。所謂世法道理。悉是妄想之有。如陽炎水。此之一門。不同前宗。所言無者。隨義有二。一者陰上。無彼凡夫橫計我人。以為世諦。若就無相。第一義中。無彼凡夫橫法我人。即是真諦。今就五陰因緣法中。無彼我人。判入世諦。然此世諦。同前初宗真諦法也。二就五陰假名法中。無彼妄情所取自性。世諦法中。實無此性。故雲世諦。故地持雲。非有性者。世諦無性。此之無性。第二宗中。說為真諦。今入大乘破相宗中。義有兩兼。若就五陰因緣法中。無彼凡夫所取自性。判屬世諦。若就無相第一義中。無彼性者。即是真諦。今就初義說為世諦。真諦之中。義別有三。一者畢竟妄想空寂。以為真諦。二此空中。無彼凡夫橫計我人。以為真諦。三此空中。無彼凡夫取立自性。以為真諦。第四宗中。世諦有二。一有二無。有義不同。差別有六。一事相有。謂陰界等。此同初宗世諦事也。二法相有。苦無常等。此同初宗真諦法也。三假名有。此門同前第二宗中世諦理也。四妄想有。此門同前第三宗中世諦理也。五妄想有。辨明心外畢竟無法。但是惑心妄想所見。六真實有。謂如來藏緣起。集成生死涅槃。此後兩門。不同前宗。上來六種。世諦有也。所言無者。隨義有四。一者陰上無彼我人。此同初宗真諦理也。二者假名因緣法中。無性之無。同第二宗真諦理也。三妄想無。同第三宗真諦理也。故彼六地因緣觀中。逆觀因緣空寂之義。名世諦觀。四妄想無。不同前宗。此之四種世諦無也。真諦之中。義別有二。一有二無。有者所謂如來藏性恆沙佛法。無中有五。一者真實如來藏中恆沙佛法。同體緣集。無有一法別守自性。名之為無。二此真中。無彼凡夫橫計我人。故經說言。如來藏者。非我眾生。非命非人。三此真中。無彼凡夫取立自性。四此真中。無彼二乘取因緣相。五此真中。無彼妄想空如來藏。此五通就如來藏體第一義中。隨義分別。同是真諦(此二門竟)。   第三門中。曆法辨者。諸法雖眾。不出無有。有中隨義差別有六。無中有五。有中六者。一陰界等事相之有。二苦無常等法相之有。三者因緣假名之有。四者諸法妄想之有。五妄想之有。六真實有。此六之中。初事有者。四宗之中同為世諦。第二法相。初宗之中用為真諦。後三宗中說為世諦。第三假名。初宗未說。後三宗中說為世諦。第四妄想。初二宗中。未說此義。後二宗中說為世諦。第五妄想。前三宗中未說此義。第四宗中說為世諦。第六真有。前三宗中未說此義。第四宗中。分為二諦。體為真諦。用為世諦。無中五者。一者陰上。無彼凡夫橫計之無。二者假名因緣法中無性之無。三離妄想無。四離妄想無。五者真實寂滅之無。此五之中。第一無者。初宗之中說為真諦。後三宗中義有兩兼。就世辨者。判屬世諦。就真辨者。判屬真諦。第二無者。初宗未說。第二宗中說為真諦。後二宗中義有兩兼。就世辨者。判屬世諦。就真辨者。判為真諦。第三無者。前二宗中未說此義。第三宗中說為真諦。第四宗中義有兩兼。就世諦辨說為世諦。就真諦辨攝入真諦。第四無者。前三宗中一向未說。第四宗中義有兩兼。就世諦辨。判為世諦。就真諦辨。說為真諦。第五無者。前三宗中亦所未說。第四宗中。一向說之為真諦也(此三門竟)。   第四門中。明即離者。就初宗二諦相望。即離不定。三句分別。一者世諦即第一義。如說陰界十二入等。事相差別以為世諦。即此法中。所有諦理說為真諦。二者世諦。不即真諦。謂非數滅虛空無為。三者真諦。望彼世諦。不即不離。謂空無我。即就陰上明空無我。名為不離。然彼但無橫計我人。不空陰法。故名不即。第二宗中所說。二諦形對不定。對前宗中陰上無人。得說性空即於世諦。今說性空即陰無性。不同前宗陰上無人。若對後宗。得言不即。後宗之中。即指妄想虛誑之法。以之為空。故名為即。今此宗中。就假名因緣法中。說無定性。不空假名因緣之相。故曰不即。第三宗中所說二諦。一向相即。彼說諸法妄想虛誑。體是無法。其猶幻化。幻化之有。喻彼世諦。幻化之。無喻彼真諦。然彼幻有。無別體性。說無為有。無為有故。世諦即真。幻化之無。亦無別體。指有為無。有為無故。真諦即世。世諦即真。色即空也。真諦即世。空即色也。色即空故。有即非有。空即色故。無即非無。故地持雲。從有無方便。入非有非無。第四宗中。兩種二諦。一者依持。二者緣起。備如前辨。若就依持二諦相望。不即不離。依真起妄。即妄辨真。得說不離。真妄性別。得雲不即。故經說言。斷脫異外有為法依持建立者。名如來藏。若就緣起二諦相望。得言相即。即體起用。用即體故。二諦之義。厥趣如是。   二無我義四門分別(釋名一 辨相二 約宗分異三 就人辨定四)   二無我者。一人無我。二法無我。人無我者。經中亦名眾生無我。亦名生空。亦名人無我。亦名人空。亦名我空。眾法成生。故曰眾生。生但假有。無其自性。是故名為眾生無我。眾生性相。一切皆無。說之為空。寄用名人。無我與空。義同前釋。性實名我。陰中無我故曰我空。法無我者。亦名法空。自體名法。法無性實。名法無我。諸法性相。一切皆無。名為法空。此即二種。俱名為空。齊號無我。若別分之。空與無我。隱顯互彰。若依毘曇。陰非是我。名為無我。陰非我所。說之為空。成實法中。眾生空者。名之為空。法體空者。名為無我。故彼論中。觀生空者。名為空行。觀法空者。名無我行。問曰。何故眾生空者。說為空行。不名無我。釋言。眾生著我之中。有十六種。所謂我人眾生壽命養育知見。如是一切。若說空行。通攝十六我人等空。故名空行。若言無我。不攝餘空。為是不論。若依維摩。眾生空者。名為無我。法體空者名之為空。故彼經言。眾生是道場知無我。故一切法是道場。知法空。故空與無我眼目之異。左右名之皆得無傷。名義如是。   第二門中。生法二空。相對辨異。各有四門。一辨惑情。二對情彰理。三顯法實。四對實彰用。先就生空四門分別。言惑情者。計我心也。計我之心。開合不定。或總為一。謂五見中。我見心也。或分為二。二有兩門。一總別分二。總就眾生計有我人。名為總計。別計諸陰以為我人。名為別計。二即離分二。就陰計我。名之為即。計有常我遍一切處。名之為離。又就向前即陰計中。復有即離。指色為我。名之為即。餘為我所。名之為離。如是一切。或分為四。一者即陰。如優樓佉所計我也。指陰為我。陰滅我亡。二者離陰。如僧佉人所計我也。離陰有我。陰滅我存。若說離陰計我者。何故經言眾生計我終不離陰。彼起傍陰。故說不離。然不指陰以為我。故說為離也。三亦即亦離。如先尼計常我離陰。猶如虛空遍一切處。陰滅我存。作我即陰。陰滅我亡。四不即不離。如彼犢子道人所計。五陰和合更有我生。就陰辨我。故雲不離。而我非陰。故曰不即。然今世人。建立有體假名之我。大況似此。彼亦取其佛經之言。故為此計。如經中說。眾生佛性。不即六法。不異六法。言六法者。所謂五陰及與我也。彼依此言故說有我。然佛法中。所說我者。諸陰和合。假名集用。故名為我。彼立定實。所以是患。或隨陰別說之。為五人計不同。或有宣說色陰為我。或受或想或行或識。或說十六。如大品說。一我.二眾生.三壽者.四命者.五生者.六養育.七眾數.八人.九作者.十使作者.十一起者.十二使起者.十三受者.十四使受者.十五知者.十六見者。此義如後十六我中具廣分別。又隨陰別所立不同分為二十。如一色中。人計不同。差別有四。有人計雲。即色是我。此是一也。或有計雲。色非是我。色是我所。此是二也。說何為我。而雲色者是其我所。彼乃指其受等四陰。以之為我。未須分別我所起處。分別起處。在後六十五種我中。今此且可總相言耳。或有計雲。色者是其我之窟宅。我居其中。此是三也。或有計雲。我者是其色之窟宅。色住其中。此是四也。四中初一。是其我見。餘三是其我所見也。如色既然。受想行識。類亦齊爾。五陰各四。四五便有二十種計。此二十中。五是我見。十五是其我所見也。若具分別所起處者。便有六十五種計我。如一色中有其十三。即色是我。以之為一。色是我所。離分為四。有人計彼受陰為我。色陰是彼受我所有。如人有物。如是差別。乃至有人計識為我。說色以為識我所有。如是說色與彼受想行識之我以為所。故便分四種。通前為五。或有說色。與彼受想行識之我以為窟宅。復分為四。通前為九。或有宣說受想行識四陰之我為色窟宅。復分為四。通前十三。此十三中。初一我見。後之十二是我所見。如色十三。乃至行識類亦同然。五陰之上。各有十三。通合有其六十五種。六十五中。五是我見。即陰而計。六十我所。異陰計也。綺互相望。以為異陰。非全陰外。多人別計有六十五。非是一人。惑情如是(此一門竟)。   次對惑情。以辨道理。聖慧觀察。知但是陰無別我人。故地持雲。聲聞緣覺。見陰離陰。我不可見。諸行緣起。生滅和合陰與離陰。無我人性。即是理也(此二門竟)。   次辨其實。見陰生滅。即是實也。故維摩言。既除我相。當起法相。應作是念。但以眾法合成此身起。唯法起滅。唯法滅。生滅是其法之實相。故雲實也(此三門竟)。   所言用者。依前五陰假名集用。便有人天男女等別。此之假用有而非患。是故聖人。常隨世俗。說有我人眾生壽命。上來四門。辨其生空。次明法空。於中四門。先辨其情。於前生空分齊之中。所立法實及以假用。執相取定。望彼法空。悉名惑情。以此同是法著我故(此一門竟)。   次辨其理。菩薩正觀知前所取畢竟無法。不但無性。相亦不有。無法即是遣情之理(此二門竟)。   次辨其實。既空情情相。妄想心息。便見真實如來藏性自體法界祕密法門。是其實也(此三門竟)。   次辨其用。依前真實如來藏體。緣起集成生死涅槃。是其用也。如經中說。十二因緣。皆一心作。又雲。三界一心作。復言。法身輪轉五道。名曰眾生。此是真實起生死也。又如經中。如來藏性。顯成法身。如是等義。起涅槃也。無我體相。粗況如是。   第三門中。約宗分異。於中有二。一定其宗別。二約宗辨異。言宗別者。宗別有四。一立性宗。二破性宗。三破相宗。四顯實宗。此四如前二諦章中具廣分別(此一門竟)。   次約宗辨異。初宗之中。但明生空。不說法空。雖說生空。但說陰上無彼凡夫橫計我人。目之為空。未說眾生因緣虛假無性之空。第二宗中。具明二空。五陰及生。攬別成總。是因和合。因和合中。空無定性名眾生空。不同前宗陰上無人名眾生空。苦空無常等。集成諸法。名法和合。法和合中。空無定性。是其法空。問曰。五陰因和無性。雲何得名眾生空乎。釋言。五陰是我所法。從內作名。故曰生空。又復一切總因別起。通名眾生。彼生無性。故名生空。第三宗中。亦具二空異於前宗。言生空者。前宗直就因和合中虛假無性。名眾生空。不空假生。今此宗中。假生亦無。故名生空。如似空中無事見人。當知。彼人無人為人。人即非人。不待以陰離分破壞方為無人。如是一切。故維摩雲。菩薩觀生。如第五大第六陰等。言法空者。前宗之中。但說諸法苦無常等和合無性。故名法空。不說空無假名諸法。此宗所說。假法亦空故雲法空。如空中華。無華為華。華即非華。不待以彼苦無常等離分破壞方為無花。諸法如是。故維摩雲。如燋穀互須陀見等。不但無性。相亦非有。第四宗中。亦具二空。與前復異。於中且以兩門分別。一依持門。二緣起門。若論依持。妄想法空。名眾生空。所依真寂。名為法空。良以妄想眾生所起。故妄想空名眾生空。所依真實。是法自體。法體寂。故名為法空。若就真實緣起門。說真如體寂。名為法空。緣用寂滅。名眾生空。真體寂者。真實法界。恆沙佛法。同一體性。互相集成無別自性。故曰體寂。如說諸法以之為常。隨義分別。諸法之外。無別常體。我樂淨等一切諸門類。亦同爾。無有一法別守自性。是故諸法一切皆寂。此法體寂名法空也。緣用寂者。彼如來藏緣起。集成生死涅槃一切諸法。用相寂滅。名眾生空。良以作用緣集在人。是故用寂名眾生空。宗別如是。   第四門中。就人辨定。人謂聲聞緣覺菩薩。菩薩之人。具解二空。聲聞緣覺。經論不同。毘曇地持十地論等。說聲聞人但得生空。緣覺亦爾。成實論中。說聲聞等有得二空不簡利鈍。大智論中。說利根者具解二空。如先尼等鈍根之者。單解生空。是義雲何。釋言。此等各有所以。於中略以三門釋之。一明如來所說不同。二明聲聞根有利鈍所解各異。三正會其言。所說不同者。如來於彼立性宗中。唯說生空。後三宗中。具說二空。如上所辨。根利鈍者。聲聞人中。根有三品。謂下中上。此三品人。聞彼初宗立性之教。但解生空。以此教中未曾宣說法體空。故聞第二宗破性之教。鈍者但能悟解生空。中上二人。通解二空。聞第三宗。中下二人。但解生空。利人俱解。聞第四宗。三品之人。同解生空。不解法空。以彼但於眾生所起情相法中悟解空故。次會其言。阿毘曇者。據彼初宗。是故宣說一切聲聞但解生空。成實執彼第二宗中中上之人能解二空。過分說言。一切聲聞。莫問利鈍。同解二空。成實有此過分之失。大智論中。據第三宗。說彼鈍者但解生空利解法空。此乃中下。同名鈍根。十地地持據第四宗。是故宣說聲聞之人但解生空。妄想法中而得空故。亦可從彼初宗為言。無我之義。略判如是。   如法性實際義三門分別(釋名一 辨相二 大小有無三)   第一釋名。如法性實際義。出大品經。此三乃是理之別目。故龍樹言。如法性等。實相異名。所言如者。是其同義。法相雖殊。理實同等。故名為如。言法性者。自體名法。法之體性。故雲法性。言實際者。理體不虛。目之為實。實之畔齊。故稱為際。名義如是。   第二門中。辨其體相。於中有三。一通就二諦以別三門。二唯就真諦以別三門。三就觀入以別三門。就初門中。論釋有二。一通就諸法空有二義。以別三門。二通就諸法九義差別。以別三門。言就空有以別三者。世諦為有。真諦為空。如法性等。皆通此二。相狀如何。如論中說。如有二種。一各各相如。謂地堅相水濕相等。問曰。此等事相各異。雲何名如。良以諸法皆有自相。自相齊通。彼此相似。故名為如。又就地中有多種地。同皆是堅。堅義相似。故名為如。水等亦爾。亦可所說地等諸法如其體實。不如狂人顛倒所見。故名為如。二真實相。如論自釋言。於彼相中。求實叵得。即是空義。此之空義。諸法同等。故名為如。言法性者。論釋有二。一事法性。謂地堅性水濕性等。故論說言。用無著心分別諸法。各各自性。名事法性。二實法性。諸法實相名實法性。此二法性與地持同。言實際者。論言。法性即是其實。如亦是實。據後為言。證處名際。此就空有。以別三門。次就九義。以別三門。先辨九義。然後就之以別三門。何者九義。如論中說。一各各體。謂一切法各有自體。如彼眼根四大所造淨色為體。如是一切。二各各相。相謂相狀。一切諸法。各有相狀。故名為相。三各各力。力謂力用。一切諸法。各有力用。四各各因。謂一切法各有所因。五各各緣。謂一切法各有所緣。因緣何別。蓋乃親疏以別二門。親生曰因。疏發名緣。六各各果。謂一切法各自有果。七各各性。性謂三性。一切諸法無出善惡無記三性。故名為性。此非體性。若言體相前體中攝。八者諸法各有限礙。謂一切法各有分齊。如陰唯五不得為多。如是一切。又如色法。唯有十入及一少分。不得有餘。如是一切。名為限礙。九開通義。謂一切法義相開通。如似色義通於十入及一少分心通六識。如是一切。九義如是。如法性等。皆通此九。所言如者。論釋有三。一者下如。謂前九義。各各差別。既言差別。雲何名如。以一切法同有此九故。名為如。二者中如。謂前九義。皆是無常生滅之法。三者上如。謂前九義。皆非有非無非生非滅究竟清淨。言法性者。論自釋言。九法中性。名為法性。於中有三。謂下中上。義如前釋。所言異者。向前直取相似為如。今此明其法之體性。故雲法性。言實際者。論自釋言。九中證果。名為實際。於前所說如及法性。窮證名果。一義如是。又論復言。此九法中。有相名如。空名法性。於中得果名為實際(此一門竟)。   次就真諦以別三門。於中有四。一遣生死涅槃之相。以別三門。二遣三世差別之相。以別三門。三就空理總別之義。以別三門。四就實性有無之義。以別三門。言遣生死涅槃相者。如論中說。觀察生死涅槃皆空。名之為如。問曰。經說生死是其無常無樂無我不淨。涅槃是其常樂我淨。雲何言空。論言。為破顛倒心故。宣說生死苦無常等。不欲令人著無常等。以實相中無常苦等不可得故。又為破人顛倒心故。宣說涅槃常樂我淨。不欲令人著常樂等。亦以實中常樂淨等不可得故。良以諸法皆不可得。故故名為如。言法性者。入彼如中。捨離所觀染淨法相。不見生死涅槃可得。此不可得法性自爾。故言法性。故論說言。譬如小兒見水中月謂為實有。入水求之。求之不得便生愁憂。智者謂之水中無月。法性自爾。法性如是。故雲法性。言實際者。如與法性。是其理實。此之理實。聖所證處故。名為際。言遣三世差別相者。如論中說。觀三世法。不生不滅寂靜平等。名之為如。斯乃三世空同曰如。言法性者。如論中說。法名涅槃。不戲論法性名本分種。如黃石中金性白石中銀性。一切法中有涅槃性。故雲法性。言實際者。如向所說。法性名實。如亦是實。據後為言。入處名際。言就空理總別分者。隨詮辨空。空有差別。說之為如。故論說。空有差品名為如矣。問曰。差品雲何名如。以諸法中同有空義故名為如。言法性者。廢詮論理。理是一味。一味之理。是法體性。故雲法性。是以論言。總為一空名為法性。言實際者。論自釋言。如及法性。名之為實。證處名際。言就實性有無分者。如經中說。如來藏中。具過恆沙一切佛法。不離不脫不斷不異。是諸佛法。同一體性。互相集成。無有一法別守自性。雖無一性。而無不性。無有一性。即是如義。而無不性。即是法性。言實際者。彼如法性。即是其實。證處名際(此二門竟)。   次就觀門入以別三門。於中有二。一就觀入息染分別。二就觀入捨淨分別。言息染者。如論中說。何者是如。諸法實相常住不動。以有無明諸煩惱故。轉變邪曲。後息妄染。得於實相。如本不異。故名為如。言法性者。論言。實相體雖清淨。與煩惱合名為不淨。息除煩惱得本清淨。淨是一切諸法體性。故雲法性。言實際者。如與法性是其理實。菩薩知此廣大無邊微妙最勝。更不餘求。安住其中。住處名際。言捨淨者。如論中說。菩薩觀察實相法中無常無樂無我無淨。捨離凡夫常樂我淨。亦捨是觀。實相如本。故名為如。論自為喻。如水性冷從火變熱。是火滅已水冷如本。故名為如。諸法如是。實相平等。如水性冷。隨觀轉變。如水變熱。觀心息滅。實相如本。如火滅已水冷如本。故名為如。准驗斯文。妄想緣智決定滅盡。言法性者。實相常住不變不動。法性自爾。故雲法性。言實際者。若得證時。彼如法性。即是實際。體相如是。   第三次明大小有無。大乘具有。廣如上辨。小乘亦具。雲何得知。如龍樹說。雜阿含中。說十二緣是如法相法住法位。有佛無佛。性相常住。即是如義。又復如彼雜阿含中說。舍利弗善達法性。即是宣說法性之義。言實際者。龍樹釋言。小乘法中無其說處。雖無說處理實有之。雲何知有。論言。涅槃即是實際。小乘法中說涅槃故。即是宣說實際之義。但涅槃法有種種名。或名為止。或名為妙。或名為離。或名為出。或名實際。是故涅槃即是實際。問曰。雖知小乘法中具此三義。相別如何。龍樹釋言。聲聞法中。觀法生滅名之為如。滅離諸觀得法實相。名為法性。彼名涅槃為實相矣。即此法性。聖所證處。名為實際。如法性實際義。略辨如是。   大乘義章卷第一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44 冊 No. 1851 大乘義章   大乘義章卷第二   遠法師撰   義法聚中此卷有七門(三解脫門義亦名三空義 三有為義 三無為義 四空義 四優檀那義 四悉檀義 四真實義)。   三解脫門義八門分別(釋名一 辨性二 分別三 制定其名四 制立其數五 次第之義六 就地分別七 重空之義八)   第一釋名。三解脫門者。謂空無相及與無願。所言空者。就理彰名。理寂名空。言無相者。釋有兩義。一就理彰名。理絕眾相。故名無相。二就涅槃法相解釋。涅槃之法。捨離十相。故曰無相。言無願者。經中或復名為無作。亦名無起。釋有三義。一就理彰名。理中無有貪求願樂。故名無願。理中無有作用集起。是故亦名無作無起。二就生死法相以釋。生死之法。不可願求。故名無願。三就行以論。於生死中不生願求。故名無願。不作願求故名無作。不起願求。故曰無起。此三經論名解脫門。亦名三治。亦名三空。義或復說為三三昧門。三脫三昧經論同說。三治一門。如地論說。言三空者。如仁王說。言三脫者。對果名也。涅槃果德。絕縛名脫。空無相等。與脫為門。名解脫門。故龍樹言。行此三法。能得涅槃解脫果。故名解脫門。對治門者。對障名也。如地論說。三障對治。故名三治。言三空者。就理彰名。理如一味。隨詮以別。故有三種。三三昧者。就行名也。前三是數。後三胡語。言三昧者。此言正定。以心合法離於邪亂。故曰三昧。此等差別。故名為門。亦可通入趣入名門。名義如是。   第二辨性。三脫三治及與三空。以此法為體。三三昧者。以行為體。但就行中用慧為主。若論眷屬。是五陰性。心王是識。想數為想。受數為受。餘數為行。隨生無作。即是色陰。問曰。此三用慧為主。何故經中說為三昧。釋言。一切諸心心法。更相受名。如四念處。體實是慧而名為念。此亦如是。又龍樹言。此三智慧。若不住定則是狂慧。多墮邪疑。無所能為。以住定故能破煩惱。故從所依說為三昧。又三昧者。名為正定。一切禪定。若無此三退轉不定。不名三昧。由此三故。正定不退。就能為目。故名三昧。體性如是。   第三分相。隨法不同乃有三階。一三法相對。分別三門。二兩法相對。以別三門。三歷就一法。以別三門。言三法者。一是生死。二是涅槃。三第一義空。就彼生死說無願門。生死多過。不可願故。就彼涅槃說無相門。涅槃寂靜離十相。故就第一義宣說空門。次就二法以別三門。於中乃有三種差別。一生死涅槃二。法相對以說三門。生死虛無。名之為空。故涅槃雲。空者所謂一切生死。涅槃之法。離十相故。說為無相。遠離生死取捨願心。故名無願。故維摩雲。不願是菩提無貪著故。亦可生死體虛名空。相則鄙惡。不可願樂。名為無願。無相同前。二以生死對第一義。以說三門。就第一義。說空無相。就彼生死宣說無願。彼第一義體寂名空。妙離諸相故曰無相。生死叵樂。稱曰無願。三以涅槃對第一義。以說三門。就第一義說其空門。就彼涅槃。宣說無相及以無願。涅槃無相無願之義。不異前釋。次就一法以別三門。於中乃有三種差別。一唯就生死。二唯就涅槃。三唯就理。就生死中復有四種。一唯就外境以說三門。外境之中。有體相用。體空名空。相空之義。名為無相。用空之義。說為無作。無用可貪。亦云無願。二唯就心以別三門。內心有三。謂心想見。妄想之體。名之為心。依心起相。隨之分別。說以為想。依想執取。建立定性。說之為見。心體空故。名之為空。彼想空故。說為無想。彼見空故。說為無願。三境二心一。以說三門。經說生死。要唯三種。一名二相三者妄想。外境無體。但是名有。故說為名。事相差別說以為相。就其內心說為妄想。彼名體空。說為空門。事相無故。說為無相。妄想心寂。說為無願。四心二境一。以說三門。如地論說。障有三種。一者分別妄想之心。二者是相。謂依妄想起外境界。三者是願。依前諸相起取捨心。彼妄想空名曰空門。彼相空者。名無相門。取捨願空。說為無願。上來四門。合為第一。唯就生死以說三門。次就涅槃以說三門。涅槃之中。有體相用。性淨涅槃。以之為體。方便涅槃。以之為相。應作涅槃。以之為用。彼體寂者名曰空門。相寂之義。名為無相。作用寂者。名為無作。次就理法以說三門。如成實說。理體寂故。名之為空。是空理中。無諸相故說為無相。無願求心說為無願。又大智論亦同此說。故彼論言。摩訶衍中。三脫是一。以行因緣故說三門。觀諸法空說為空門。於此空中不取於相。是時空門。轉名無相。於無相中。更無所作。是時無相。轉名無作。以同體故。若人入空。終不起相。亦無所作。乃至入彼無作門中。亦知空義。不取於相。但隨人別觀入不同故立三門。   第四門中。且就生死涅槃空理。制定其名。餘類可知。言制名者。立名所依。言定名者。定其名相。先就三脫。制定其名。三解脫門。正用生死涅槃空理。以之為體。空解脫門制名定名。悉皆就體。無相門者。制名就體。說涅槃法。與彼解脫以為門。故若定其名。乃是體上遣相為目。無願門者。制名就體說生死法。與彼解脫以為門。故若定其名。乃是體上。從厭受稱。次就三治制定其名。義同三脫。正說生死涅槃及空為對治故。次就三空制定其名然三空者。以理為宗。於中空門制名定名。悉皆就體。無相門者。制名就詮。無相涅槃。是空詮故。若定其名乃是詮中遣相為目。無願門者。制名就詮。生死之法。是空詮故。若定其名。乃是詮中。從厭受稱。次就三三昧制定其名。然三三昧。行心為體。生死涅槃。第一義空。是其境界。言無願者。制名就體。彼三昧心。於生死中不生願樂。名曰無願。若定其名。乃是體上遣患為目。願求諸有。是其患故。無彼願求說為遣患。言無相者。制名就境。無相涅槃。是三昧境。就境立稱。故曰無相。若定其名。乃是境上遣相為目。言空門者。制名定名同皆就境。空理是其三昧境故。此等立名左右不同。各隨一義。   第五門中。制定其數。凡有五義。一隨法不同。如地持說。法有二種。一有二無。有為無為。名之為有。無我我所。名之為無。生死之法。名有為有。涅槃之法。名無為有。第一義空。名之為無。此三法也。於有為有。不願不隨。立無願門。於無為有。願樂攝受。立無相門。於此二中。非願非不願。於有不有見。以是見故建立空門。以見空故。不願涅槃。稱曰非願。不厭生死。名非不願。捨前二有。名不有見。二隨根不同。建立三門。根有三種。謂利鈍中。為鈍根者。說無願門。令怖畏故。為中根者。說無相門。令趣求故。為利根者。宣說空門。令證實故。三隨欲不同。如大智論說。欲有三種。一樂遠離。為說無願。二樂寂靜。為說無相。三者樂實。為說空門。四隨行不同。如涅槃說。行有三種。謂定慧捨。為起定行。宣說空門。令心住故。為起慧行。說無願門。令其觀察斷生死故。為起捨行。說無相門。令心依故。五對患不同。如大智論說。患有二種。一見二愛。為見行者。宣說空門。令其捨見。為愛行者。說無願門。令厭生死不願求。故見愛等者為說無相。宣說涅槃遠離色聲香味觸相。治彼愛行。離生住滅。治彼見行。離男女相。義有兩兼。三門治患差別非一。且論斯耳。   第六門中。明其次第。次第有三。一修入次第。先說無願令厭生死。次說無相令求涅槃。後說空門令其契證。二據終成本末次第。空是德本。菩薩先觀。故先明空。由見空故。不見生死可以貪求故。次第二宣說無願。由證空義不見生死。便與涅槃無相相應故。次第三宣說無相。三約所空體相用等。明其次第。先說空門。空諸法體。次說無相。空諸法相。後說無作。空諸法用。次第如是。   第七門中。就地分別。小乘法中。說之不定。有人宣說。三脫三昧。唯在四禪未來中間及三無色。以無漏故。復有說者言。三解脫一向無漏。備如向辨。三三昧者。通漏無漏。無漏三昧。如三解脫。有漏之者。在十一地。所謂欲界根本四禪未來中間及四空處。大乘法中。三脫三昧。通漏無漏。有漏之者。備如向說。在十一地。無漏之者。依於十地。所謂八禪未來中間。若復通論。亦依欲界。大乘宣說。欲界地中。有禪定故。攝地如是。   第八門中。義別有五(列名辨相一 漏無漏分別二 就人分別三 就界分別四 就地分別五)就初門中先列其名。名字是何。謂空空三昧。無相無相。無願無願。就初彰名。名重空三昧。亦得名為重無相重無願矣。相狀如何。依如毘曇。分彼四諦十六聖行。以為三門。苦下二行空與無我。判為空門。次有十行。說為無願。苦下有二。謂苦無常。集下有四。因集有緣。道下有四。道如跡乘。說此十種。為無願門。滅下四行。盡止妙出。為無相門。言重空者。羅漢先以無學等智。觀察空門。直名空定。然後以彼有漏等智。觀前空智亦空無我。名空空三昧。此觀智上空無我人。不空智體。重無願者。亦先以彼無學等智觀察苦等。直名無願。後觀此智亦是無常不可願求。擊彼聖道。名無願無願。問曰。何故不以苦擊。違聖道故。道非是苦。若觀為苦。即為顛倒。何故不以因集有緣擊彼聖道。論言因等相順聖道。不名為擊。何故不以道如跡乘擊彼聖道。釋言。若作道如等觀。是樂聖道。何名為擊。重無相者。先以無學等見之智。觀彼滅下盡止妙出。直名無相。後觀此智盡滅之處非數無為亦是寂止。擊彼聖道。名無相無相。何者智盡非數無為。雲何擊乎。觀滅之智。應起不起。是其智盡非數無為。欲擊彼智。先觀煩惱不起之處數滅無為是其寂止。是寂止故。可願可樂。以此寂止可願樂故。所滅煩惱。是可厭惡。後觀此智不起之處非數無為亦是寂止。可願可樂。與數滅同。以智盡處同彼數滅可願樂故。所滅之智。與彼煩惱。同可厭惡。擊之如是。問曰。何故不以妙出擊彼聖道。偏用止行。釋言。非數非妙出故。何故不以滅行擊之。以此濫同無常滅故。若依成實。諸法性空。名為空門。於此空中。無相可取。名無相門。空中無其悕求願樂。名無願門。聖人以智觀五陰空。名空三昧。復觀此智亦是空。故名為空空。觀陰空中。無相可取。名無相三昧。復觀此智亦空無相。名無相無相。觀陰空中。無悕求願。名無願三昧。復觀此智亦空無願。名無願無願。大乘法中。三門多種。備如上辨。於中細論。或同毘曇。或似成實。若說生死涅槃空理。以為三門。相同毘曇。若就空理。義分三門。則同成實。淺深為異。重空之觀。多同成實。何故修此重空三昧。論言。如人以杖燒屍死屍既盡杖亦須焚。智亦如是。前用斷結。結患既亡。智亦須捨。故須修之(此一門竟)。   次就有漏無漏分別。依如毘曇。重空三昧。一向有漏。以其所觀非諦理故。成實無漏。故彼論言。重空無相無願三昧。重空名勝。雲何有漏。大乘無漏。同成實說(此二門竟)。   次就人論。毘曇法中。重空三昧。唯是利根阿羅漢得。非是餘人。以彼學人有煩惱故。一向不得。鈍根羅漢。所得三昧不自在。故亦不能得。成實法中。一切羅漢及諸學人。皆悉得之。故成實言學人亦得。以證一切諸法滅故。大乘人中。種性已上一切皆得。若復通論。十信亦得(此三門竟)。   次就界論。界謂三界。依如毘曇。重空三昧。唯欲界起。非上二界。就欲界中。三天下人。能起此觀。由說起故。成實無文。理應遍通。大乘法中。菩薩自在。於三界中。隨身何處皆得修起(此四門竟)。   次就地論。依如毘曇。重空三昧。是有漏故。始從欲界乃至非想。一切地心。皆得修起。欲界唯緣未來禪中所有無漏。為重空觀。非想唯緣無所有處所有無漏。以相近故。成實法中。是無漏故。唯依初禪至無所有七依定中。而得修起。大乘所辨。一切地心。皆得修起。重空三昧。辨之粗爾。   三有為義兩門分別(釋名一 辨相二)   三有為者。所謂色心非色非心三聚法也。質礙名色。慮知曰心。不相應行違返前二。名非色心。此之三種。同名有為。為是集起造作之義。法有為作故名有為。是義雲何。釋有六種。一者將因對果。以釋一切因緣皆能集果。能有所為。故名有為。二者據果對因。以釋有為果報皆為因生。有此因為故名有為。三就法外生住滅等。對法以釋。色等法邊。皆有同時別體四相。用此四相相色等法。由生相故。色等法生。乃至由有第四滅相。色等法滅。此之四相。能有所為故名有為。四就色等對彼法外四相。以釋色等諸法皆有生等四相所為。故名有為。五就法體前後四相。解釋有為。前後四相遷變曰為。色等諸法。體有此為。故名有為。六就同時同體四相。解釋有為。色等諸法性如幻化。幻有稱生。幻無名滅。幻立雲住。幻變曰異。此四同體。互相緣集。稱之曰為。色等諸法體有此為。故名有為。名義如是。   第二門中。辨其體相。先辨色法。次顯心法。後明非色非心之法。就色法中。兩門分別。一辨體相。二明假實。色之體相論釋不同。毘曇宣說。十一種色。為色法聚。何者十一。五根為五。五塵為十。通無作色。為十一也。清淨四大所造。眼耳鼻舌及身。是其五根。為外四大所造。色聲香味觸等。是其五塵。身口業中。善惡無作。是無作色。大智論等。亦同此說。成實宣說十四種色。為色法聚。何者十四。五根為五。五塵為十。加以四大。通前十四。五根如上。所言異者。毘曇法中。五根之體。是實法色。為四大造。與大別體。如人造畫畫與人別。成實法中。五根之體是假名色。四大所成。根外無大。如陰成人。人外無陰。根亦如是。五陰如上。所言異者。毘曇法中。大所造塵。與四大異。成實法中。色香味觸。能成四大。不為大造。唯一聲塵。從四大生。有斯異也。四塵所成地水火風。是四大也。問曰。毘曇說無作色。成實法中。何故不論。宗別不同。所說各異。毘曇法中。說無作業是色法。故色中說之。成實說為非色心。故色中不論。又問。成實別說四大。毘曇法中何故不立。亦是宗別。所說各異。異相如何。毘曇宣說。堅濕煖動四種實觸。以為四大。此之四大。觸塵中收。故不別說。成實所辨地水火風。攬四塵成。能成五根。根因塵果。根塵不攝。故須別論(此一門竟)。   次辨假實。毘曇法中。十一種色。皆是實法。毘曇多以性相中求故無假色。成實法中。五塵是實。根大是假。攬塵成大。大成根故。若對理論。一切皆假。同是因緣假名法故。   次辨心法。於中略以五門分別。一明心與數體之一異。二開合辨相。三明寬狹。四辨通局。五相應不同。言一異者。成實法中。心與數法一體義分。不說心外別有諸數。如說識陰以之為心。餘則名數。說受為心。餘還名數。如是一切。毘曇法中。心與數別。六識是心。餘想受等。說為心數。大乘法中。據末是別。窮本是一。是義雲何。大乘法中。說識有三。一者真識。心與數一。二者妄識。是妄識中粗細六重。始從無明終至續識。此六重中。前之四重。心與數一。後之兩重。心與數別。以前四重心。與數一故。論中說為不相應染。後二別故。論中說為心相應染。馬鳴釋言。心與念異故曰相應。是義如後八識章中具廣分別。三者事識。一向同時。具有諸數。與毘曇同。心數一異。辨之粗爾(此一門竟)。   次辨開合。心法開合。廣略不定。或總為一。謂一心聚。或分為二。謂心與數。六識是心。想等是數。或分為四。謂受想行識。心王名識。想數名想。受數名受。餘數名行。或分為六。所謂六識。又依毘曇說。為四十七心數法。心王為一。數法之中。有四十六。何者是乎。通地有十。通彼心王。合為十一。通地十者。如彼論說。想欲觸慧念思解脫憶定及受。是說通地。於境取相名想。於緣欲受稱欲。令根塵識和合名觸。於緣決定名慧。記識不忘名念。於善惡等。思願造作名思。於緣作相。受彼相狀限量名解脫。若無解脫。常守一緣不能捨離。於緣發悟名憶。常緣不亂稱定。受違順中名受。此十遍與一切心俱。名通大地。善地有十。通前合為二十一也。何者是乎。如彼論說。諸根有慚愧信者猗不放逸不害精進捨。一切善心俱。言諸根者。所謂無貪無瞋善根以何義故。不說無癡。無癡是慧。與通地中慧數體同故。此不論。於他眾生及眾具等。離貪著心名無貪。於眾生數及非眾生。不懷瞋恚心名無瞋。於惡自厭名慚。於過羞他稱愧。於三寶等。淨心不疑名信。身心離惡稱猗。起善方便。離惡不作名不放逸。不逼迫他名為不害。斷惡集善。懃方便修名精進。內心平等。名之為捨。此十遍在一切善中。名善大地。不善地中。心法有二。謂無慚愧。通前合為二十三也。大煩惱中。具說有十。別唯有五。通前合為二十八也。何者是十。如彼論說。邪解.不正憶.不順智.失念.不信.懈怠.亂.無明.掉.放逸。是煩惱大地。顛倒解脫名邪解。邪受境界名不正憶。顛倒決定名不順智。邪記妄受名失念。於三寶等。邪疑不淨名不信。不斷惡修善。不勤方便名懈怠。境界所牽。散隨諸緣名為亂。於法不了名無明。躁動不息名為掉。離善方便名放逸。此十遍在諸煩惱中。名大煩惱地。問曰。睡亦遍諸煩惱。何故不名大煩惱地。論自釋言。睡順正受。能速發定。是故不說。別唯五者。所謂不信.懈怠.無明.掉.及放逸。此之五種。體別餘數。故今取之為四十七。餘五不別。故不說之。雲何不別。言邪解者。與通地中解脫數同。不正憶者。與通地中憶數體同。不順智者。與通地中慧數體同。言失念者。與通地中念數體同。亂與通地定數體同。問曰。邪解不正憶等。與通地中心數法同。何勞復說為煩惱地。以此生惑功力等故。問曰。通中受想觸欲。何故不說為煩惱地。以不等故。大地不顯。故不說之。雲何不等。想生見強。受及觸欲。生愛中強。故曰不等。又問。何故不說思數為煩惱地。思是一切眾行之主。故不偏說為煩惱地。又思亦是生愛中強。故不說之。問曰。若言受想觸等生惑不齊故不說為煩惱地者。慧生見強。何故說為煩惱地乎。釋言。見中更不論慧。是故不可說慧為強。慧不強故。說之為地。小煩惱地差別有十。通前合為三十八也。何者是乎。如彼論說。忿.恨.誑.慳.嫉.惱.諂.覆.憍.害。是說小地。如論釋言。於益不益應作不作非作返作。瞋相續生名為忿。樂事益他。苦不益他。益事應作。而故不作。不益他事。理不應作。而復故作。瞋氣續生說為忿。於可欲不可欲應作不作非作返作。忿相續生名為恨。樂事他欲。苦他不欲。可欲應作。而故不作。不可欲事。理不應作。而復故作。忿之殘結說為恨也。詐現承事名誑。吝惜財法稱慳。忌他名利伎能功德名嫉。怨會愛離思惟心熱名惱。覆藏自性曲順時宜稱諂。自陰過惡名覆。妨他自舉名高。欲逼迫他名害。此之十種。唯在意地。不通五識。局在修斷。不通見諦。別起不俱。故名小地。餘心數中。更有五數。通前合為四十三也。所謂覺觀睡眠及悔。粗思名覺。細思稱觀。一切煩惱。睡著境界名睡。身心昏昧。略緣境界名眠。追變名悔。十使之中。復有四數。通前合為四十七也。謂貪瞋慢疑。愛染名貪。忿怒曰瞋。淩他稱慢。猶預曰疑。五見是慧。與通地中慧數同故。廢而不論。癡使與彼大煩惱中無明數同。是以不說。此無明使。體雖與彼大煩惱中無明數同。義有左右。大煩惱中無明數者。遍通一切使纏垢中。無明使者。局在使門。不通纏垢。又大地中無明數者。唯是相應不通不共。通與一切煩惱俱故。無明使者。通攝相應及與不共。於中若有緣而不了。不與一切諸使俱者。是其不共。若非別緣。而與諸餘九使俱者。是其相應。毘曇如是。成實法中。心數不定。攝末從本。有三十七。隨末別論。則有無量。雲何從本有三十七。如彼論說。通數有十。思.觸.念.欲.喜.信.懃.覺.觀.憶.前.四後一。與毘曇同。餘五別異。所言思者。如思品說。愛分願求名思。不同毘曇愛為煩惱思為通數觸者論言。三和名觸。彼以心識依根觸塵故。名為觸。不說心外別有觸數。理實觸義遍通四心。今就行心說為觸矣。念者論言。作發名念。作意起後。名為作發。欲者論言。心有所須名欲。喜者論言。心樂名喜。欲中增上說為喜也。毘曇無此。信者論言。必定名信。此通三性。毘曇唯善。不善中者。即名不信。懃者論言。心行發動。名之為懃。此通三性。入善法中。返名精進。毘曇唯善。言覺觀者。論釋多種。一隨定以說。粗思名覺。細思名觀。二隨慧以說。未知事中比知名覺。現知稱觀。三就亂心以說。散心數起名覺。散心微少稱觀憶者論言。知先所更名憶。以此十種處遍三界體通三性故名通數。善數有十。通前二十。所謂定.慧.無貪.瞋.癡.慚.愧.猗.捨.及不放逸。定者義釋有通有別。通而論之。遍在三性。淨定是善。垢定不善。報定無記。別唯在善。論主就別說為善數。慧者義釋亦有通別。通而論之。亦在三性。正智是善。邪智是不善。汎知世事。是其無記。別而論之。無漏之慧。說為慧數。有漏善慧。說之以為無癡善根。顛倒之慧。說為邪見。餘不善慧及無記慧。說為覺觀。論主就別說無漏慧。為慧數也。無貪.無瞋.慚.愧.猗.捨.及不放逸。與毘曇同。無廢善者。毘曇法中。體是慧數。更不別分。成實分取有漏善慧為無癡故。所以別說。以何義故不說解脫。彼宗之中。說慧為脫。更無別法。是以不論。不善之中數有十四。通前合為三十四也。何者十四。十使煩惱相從為六。五見之心。合為邪見。即以為一。貪瞋癡慢及與疑使。復以為五。通前六也。十纏之中。別數有五。謂無慚.愧.掉.悔.及覆。通前十一。以何義故不說慳纏。是貪分故。以何義故不說忿嫉。是瞋分故。以何義故不說睡眠。無明分故。問雲。覆纏應是貪分。何故別論。釋言。覆者不偏屬貪。或有眾生怖畏打縛割截等事。覆藏己過。或為財利。是義不定。所以別說六垢之中有諂及誑。通前十三。何故不說惱恨害等。是瞋分故。何不說高。以慢分故。問曰。諂誑應是貪分。何故別論。諂義不定。或貪故諂。或畏故諂。誑亦不定。或貪故誑。或瞋故誑。或畏故誑。以不偏在所以別論。加其放逸。通前十四。不善如是。無記有三。謂識想受。彼宗之中行前三心。唯無記故。以此通前。為三十七。據要如是。隨別以論。心法無量。如一貪心。隨別眾多。所謂惡欲.多欲.無厭.慳.著.現相.擊切.以利求利.羅波那等。如是非一。害他求利名惡欲。廣求多利稱多欲。更無多利名無厭。所有一切。不與他共名慳。纏愛不捨名著。以貪利故現欲得相。名現相。讚彼毀此。而取其利名擊切。說餘所得。以招此利。名以利求利。心貪其利。口悅人意。名羅波那。瞋中隨別。亦有無量。所謂瞋.恨.憎.嫉.忿.恚.惱.害.迷.悷.專執.不忍.暴急.不悅.不調。如是非一。無明隨別。亦有眾多。所謂闇.鈍.囂.騃.迷.妄.愚.拙.睡.眠.單致利等。緣而不了名闇。悟解不速稱鈍。損而不覺名囂。無心分別曰騃。翻此謂彼名迷。得而還失稱妄。不辨是非曰愚。所作不巧名拙。心重欲眠重名睡。攝心離覺名眠。喜睡之病名單致利。隨此等別故有無量。此等別數。論中雖不一一具論。義實有之。大乘法中。心法亦多。而經論中不辨定數。難以輒言。開合如是(此二門竟)。   次辨寬狹。依如毘曇。約就四義。以辨寬狹。一善。二惡。三穢污無記。四白淨無記。戒定慧等。名之為善。殺盜婬等。說之為惡。欲界地中身邊兩見。及上二界一切煩惱名穢污。亦名隱沒。報生威儀工巧變化名曰白淨。就彼四十七心法中。心王及與十通大地。覺觀及眠。統通四十四。最以為寬。依如毘曇。悔通善惡白淨無記。不通穢污。次以為狹。以何義故不通穢污。彼論說悔唯在欲界。是欲界故。上界一切穢污中無。又欲界中。緣事而起。不緣理生。以彼事中得失可知。是以生悔。理幽難覺。故不生悔。良以悔心不緣理。故欲界身見邊見中無。是故悔數一向不通穢污無記。毘婆沙說。悔唯有二。謂善不善。不通無記。以揵利故。大煩惱中。不信.懈怠.無明.掉.放逸。小煩惱中。諂.誑.及高。餘數中睡。十使之中。貪慢及疑。此之十二。唯在不善穢污無記。次以為狹。於中不信.懈怠.無明.睡.掉.放逸。此之六種。若與欲界身邊二見。及上二界煩惱俱者。是其穢污。餘是不善。諂.誑.及高.貪.慢.及疑。此之六種。在欲界者。斯名不善。在上二界。齊是穢污。小煩惱中。忿.恨.慳.嫉.惱.覆.及害。不善地中。無慚無愧。十使中瞋。此之十種。唯在不善。最以為狹。成實法中。唯說善惡無記三性。於彼論中。十種通數。統通三性。若復通論。定慧兩數。亦通三性。無貪.瞋.癡.慚.愧.猗.捨.及不放逸。一向是善。識想及受。一向無記。餘皆不善。寬狹如是(此三門竟)。   次辨通局。於中約就三界以說。依如毘曇。無慚.無愧.瞋.忿.恨.害.惱.嫉.慳.覆.及與眠數。此之十一。唯在欲界。覺觀諂誑。上極初禪。高極三禪。餘通三界。若依成實。就前三十七心法中。諂之與誑。局在欲色。欲界可知。色界雲何。如梵天王。語諸梵眾言我令汝盡老死邊。即是其誑。手牽黑齒屏處求之。即是其諂。餘通三界。問曰。覺觀二禪滅之。雲何得通。依如彼論。粗重覺觀。二禪中滅。細通三界。故彼論言。覺觀之心。遍通三界。以是心之粗細相故。三界之心。皆有粗細。粗皆名覺。細皆名觀。攝末從本。分判如是。若隨別論。惡欲.多欲.現相.擊切.以利求利.慳著.羅波那.忿.恨.惱.害.睡.眠.單致利等。並在欲界。諂誑嫉妒。通欲色界。如彼梵王。語諸梵眾。汝但住此。汝等不須至瞿曇所。懼佛勝己。即是嫉妒。餘通三界(此四門竟)。   次辨心法相應不同。毘曇法中。同時相應。同時之中。多少不定。若善心法。在其欲界及初禪者。二十三法。同時相應。十通大地。十善大地。覺觀心王。在中間禪。二十二法。同時相應。唯除一覺。餘皆如上。二禪已上。二十一法。同時相應。除覺去觀。餘皆如上。煩惱法中。分為六分。瞋.忿.惱.害.恨.覆.慳.嫉。合為一分。此八一向是不善故。二十二法。同時相應。十通大地。即以為十。大煩惱中。不信.懈怠.無明.掉.放逸。通前十五。無慚無愧。通前十七。覺觀與睡並及心王。通前合為二十一法。彼瞋忿等。隨何現起。即以為一。通前合為二十二也。貪疑慢高。為第二分。就此分中。在欲界者。是不善故。亦有二十二法相應。十通大地。五煩惱地。無慚.無愧.覺.觀.睡.心.為二十一。貪疑慢等。隨何現起。即以為一。通前合為二十二也。若在初禪。是無記故。除無慚愧。有餘二十心法相應。中間除覺。有餘十九。二禪已上。更除觀數有餘十八。不共無明。為第三分。在欲界者。是不善故。二十一法。同時相應。十通大地。即以為十。大煩惱中。除一無明。有餘四種。不信.懈怠.掉.及放逸。通前十四。無二無明同時並。故除彼無明。加無慚.愧.覺.觀.睡.心。通前二十。不共無明。即以為一。通前合為二十一也。在初禪中。除無慚愧。有餘十九。中間除覺有餘十八。二禪已上。更除一觀。有餘十七。邪見戒取及與見取。為第四分。在欲界者。是不善。故二十一法。同時相應。十通地中。除一慧數有餘九種。邪見二取體是慧數。無有二慧同時起。故除彼慧數。大煩惱中。有其不信.懈怠.無明.掉.及放逸。通前十四。無慚.無愧.覺.觀.睡.心。通前二十。邪見等中。隨何現起。即以為一。通前合為二十一也。在初禪者。除無慚愧。有餘十九。中間除覺。有餘十八。二禪已上。更除一觀。有餘十七。身邊兩見。為第五分。此之二種。若在欲界及初禪中。有十九法。同時相應。十通大地中。除其慧數。有餘九種。身邊兩見。體亦是慧。兩慧不並。是以除之。大煩惱五。通前十四。覺觀睡心。通前十八。身邊兩見。隨何現起。即以為一。通前十九。以此二見是無記故。除無慚愧。中間除覺。有餘十八。二禪已上。更除一觀。有餘十七。諂誑二纏。為第六分。在欲界者。是不善故。二十二法同時相應。十通大地。五煩惱地。無慚.無愧.覺.觀.睡.心。通前合為二十一法。此諂與誑。隨何現起。即以為一。通前合為二十二也。在初禪中。除無慚愧。有餘二十。中間除覺。有餘十九。二禪已上。無有諂誑。不須論之。煩惱如是。白淨無記。總為一分。若在欲界及初禪者。有十三法。同時相應。十通大地。覺觀心王。中間除覺。有餘十二。二禪已上。更除一觀。有餘十一。問曰。其餘諸心心法。何故不說。釋言。有以無慚無愧。與彼一切不善法俱。如餘一切不善法說。不信.懈怠.相應.無明.睡.掉.放逸。遍與一切諸煩惱俱。如餘一切諸煩惱說。十通大地。覺觀睡悔。遍通一切三性法中。如餘一切三性法說。是以不論。毘曇如是。成實法中。前後相應。從彼了別違順中容三種識。復生三種想。了順之識。生於釋想了違之識。生不釋相。了中之識。生中容想。當分相生。故曰相應。從彼三想。生三種受。釋相生樂。不釋生苦。中容生捨。從彼三受發生行心。行中有三。一善二惡三是無記。若生善心。苦受生厭。厭離生死。樂受生欣。欣樂善法。捨生信進念定慧等。若生不善。苦受生瞋及瞋流類忿恨惱等一切煩惱。樂受生貪及貪流類一切煩惱。捨生餘結及彼流類一切煩惱。若生無記。苦受心後求苦對治。如寒求煖熱求涼等。樂受心後。求諸樂具。如種殖等。捨受心後。生餘漫散無記行心。此等前後。當分相應。故曰相應。大乘法中。義有兩兼。同時相望。同時相應。異時相望。前後相應。同時相應。粗同毘曇。細者不同。毘曇別體。此同體故。異時相應。與成實同。問曰。前言同時相應。雲何復得異時相應。釋言。心法體雖同時。隨義隱顯。非無先後差別之義。故得宣說前後相應。心法如是。   次辨非色非心之法。依如毘曇。宣說十四不相應行。以為非色非心法也。於中略以五門分別。一釋名辨相。二三性分別。三就有漏無漏分別。四就界分別。五明捨不同。就初門中。先釋其名。名字是何。一無想定。二無想報。三滅盡定。四眾生種類。五命根。六分夫性。七味。八名。九句。十生。十一住。十二異。十三滅。十四得。此之十四。體非質礙故名非色。又非情慮。稱曰非心。不同想等諸心數法與心相應。名不相應。有為集起。稱之為行。名字如是。次辨其相。無想定者。諸外道等。謂無想報。以為涅槃。為求彼報。修無想定。學滅心想。依第四禪。滅諸心法。心想滅已。得一有為非色心法。領補心處。名無想定。成實法中。不存此義。故彼論言。凡夫不能滅心心法。但心寂靜微細難覺。故雲無想。非謂全無。今依毘曇。宣說無想。無想報者。依前定因。生四禪中廣果天處。初生有心。中間無心。逕五百劫。是心滅時。得一有為非色心法。領補心處。名無想報。命欲終時。心想還生。以彼因時前後有心中間無心。是故得報。還與因同。前後有心。中間無心。報欲盡時。心想還生。心想生故。見未來世受生中陰。便謗涅槃。作如是念。我本謂呼寶有涅槃。懃苦求之。今見未來。還有生處。定知一切無有涅槃。以是謗故死入地獄。以是過故。佛諸弟子。都無求者。此無想報。成實論中。說為心法。但無粗想。滅盡定者。謂諸聖人。患心勞慮。暫滅心識。得一有為非色心法。領補心處。名滅盡定。若依成實。是無為法。非不相應。此義廣釋。如滅盡章。眾生種類者。有一有為非色心法。能使眾生類類相似。是故名為眾生種類。成實法中。不存此義。言命根者。眾生身中。有一非色非心命法。能持色心。令不斷絕。名為命根。若依成實。說過去業以為命根。不立非色非心命法。凡夫性者。有為法中。有一非色非心之法。未斷已來。凡諸眾生。悉令使凡。此之凡性。成實不立。所言味者。是字法也。有為法中。有一非色非心字法。與聲相應方成語言。說之為字。以此字法。攝聲成語。令人愛味。故名為味。若依雜心子注中釋。外國道字有其味音。故說為味。所言名者。有為法中。有一非色非心名法。能攝彼字。表詮諸法。說之為名。所言句者。有為法中。有一非色非心句法。拘攣名味。共相屬著。以成文誦。謂之為句。此名味等。成實法中。唯是聲性。色法所收法入所攝。不同毘曇。相狀如何。即彼音聲相續之中。屈曲高下長短之義。能成語言詮表之義。說為味等。雖是聲性。聲恆是實。味等是假。聲是聲入。味等法入。此雲何別。當體為味。對法成詮。說之為名。若當一字詮表義成。字即是名。若一不成名。字方成。是即一字。唯是其味。而非是名。多字和合。方是其名。若彼多字。共名一法。名即是句。若當一字即成名者。多名聚集。方乃成句。成實如是。所言生住異滅法者。非是諸法始起之生。經停之住。衰變之異。盡壞之滅。蓋乃一切有為法邊。別有非色非心相法。能生諸法。乃至能滅。此之四相。體雖同時。用在先後。生相用時。能生諸法。乃至第四滅相用時。能滅諸法。所相之法。初生次住終異後滅。是毘曇家。苦集之理。能相生等。是事非理。何故如是。有為之法。無常為理。前後四相。遷流運變。是無常義。故說為理。同時四相。體非先後無常之義。故名為事。若依成實。但說諸法初生次住終異後滅。不說法外別有非色非心四相。地持亦爾。所言得者。有為法邊。有一非色非心得法。能得諸法。故名為得。此是十四不相應行。毘婆沙中。更有二種。一聖人性。有一非色非心聖法。能令一切出世之人皆得為聖。二者不得。有一非色非心之法。令所斷法不屬行人。故名不得。若通此二。便有十六不相應行(此一門竟)。   次就善惡無記三性。分別其相。如雜心說。十四行中。二善五三。餘悉無記。言二善者。謂無想定及滅盡定。言五三者。四相及得。皆通三性。若在善中。即名善。在不善中即名不善。無記亦然。問曰。此五在三性中。即隨彼法。名為善惡無記法者。此之五種。亦在色心二種法中。何不隨法說為色心。而名非色非心法乎。釋言。三聚通於三性。故隨所在。即名善惡無記之法。三聚相望。不得相通。是故雖在色心法中。而非色心。餘之七種。一向無記(此二門竟)。   次就有漏無漏之義。分別其相。依如毘曇。此十四中。四相及得。通漏無漏。在有漏邊。即名有漏。在無漏邊。即名無漏。餘皆有漏。若依成實。滅盡定者。亦是無漏(此三門竟)。   次就三界辨其通局。彼無想定及無想報。唯在色界。滅盡定者。唯在無色非想地中。若依成實。滅盡無為。不屬三界。名味句。在欲色界。不通無色。自餘八法。並通三界(此四門竟)。   次明其捨。無想定者。有二種捨。一退時捨。二生上時捨。滅盡定者。唯退時捨。無上可生故。無生捨。無想報眾生種類命根。此等皆悉隨世斷。故命終時捨。凡夫性者。有二種捨。一者凡夫生上時捨。二者聖人見道時捨。凡夫之人。捨而還得。舍下凡性。得上凡故。聖人一捨。不復更得。有斯異也。問曰。凡性有二對治。一者斷治。二者捨治。此二何別。釋言。斷彼凡夫性上煩惱繫縛。是斷對治。捨彼凡性。是捨對治。問曰。此二何者在先。釋言。不定差別有三。一者一向先斷後捨。謂諸凡夫趣上地時。先斷自地所有煩惱。然後上生。斷煩惱時。自地之中。凡夫性上所有繫縛。一切皆斷。雖斷繫縛。凡性猶在後。生上時凡性方捨。是故名為先斷後捨。二者一向先捨後斷。謂次第人。乃至超越斯陀含人。入見道時捨彼凡性。故曰先捨。雖復捨之令不屬己。而彼凡性猶成。在於過去未來。為彼三界修惑緣縛。後起修道斷彼惑時。彼凡性上繫縛方斷。故名後斷。三者先斷後捨。及先捨後斷。所謂超越阿那含人。先在凡時。或斷欲界所有煩惱。或斷初禪至無所有。後入聖道。入見道時。捨彼三界一切凡性。次起修道。斷彼三界修道煩惱。望彼凡時斷煩惱處。先斷後捨。望彼凡時未斷結處。先捨後斷。名味句等。於義不定。若論體性。唸唸中捨。剎那斷故。若論一向不行名捨。生無色時。方名為捨。無色一向。不依名字起言說故。問曰。初禪已滅語言。何故無色方名不行。釋言。初禪滅語言者。定體之中滅於語言。而初禪地。威儀心中。猶發語言。是故不名一向不行。問曰。初禪威儀心中。猶發語言。可不名捨。二禪已上。不復發語。何不名捨。釋言。彼處猶借初禪威儀之心起言說。故不得名捨。問曰。有漏生上舍下。何處得有下地之心借之起說。釋言。借者。二禪已上威儀之心。與初禪同。是故名借。非從彼來名為借也。四相及得。通漏無漏。有漏有三。一善二惡三者無記。善有二捨。一者退捨。退起下地諸煩惱時。捨彼上善。二者生捨。生上地時。舍下善故。不善之者。唯一斷捨。無記有二。一者穢污。謂欲界中身邊二見。及上二界一切煩惱。與此相應四相及得。唯一斷捨。二者白淨。所謂報生威儀工巧及與變化。此諸法中四相及得。捨之不定。與報俱者。唯命終捨。以報無記隨世斷故。若與威儀工巧俱者。捨之不定。不善修者。唸唸中捨剎那斷故。善修習者三世得。故生上時捨。變化俱者。退禪時捨。失其本故。生上時捨。有漏生上必失下。故有漏如是。無漏俱者。有三種捨。一者退捨。謂得無漏後還退失。二轉根捨。謂轉鈍根為利根時。捨彼鈍者。三得果捨。得聖果時。捨因無漏。若通究竟入涅槃時捨。有四種。毘曇如是。成實法中。唯說善惡無作之業及假名人。為非色心不相應行。自餘有為。皆是色心二法所攝。三有為義。略之云爾。   三無為義十門分別(釋名一 辨相二 得之分齊三 多少不同四 三性分別五 漏無漏分別六 有無分別七 常無常分別八 約對四無共相收攝九 約對四諦共相收攝十)   第一釋名。三無為者。一虛空無為。二數滅無為。三非數滅無為。言虛空者。當體立目。虛之與空。無之別稱。虛無形質。空無有礙。故曰虛空。言數滅者。義釋有四。一以慧數斷障。得滅名為數滅。故經說為智緣滅也。毘婆沙中。亦同此說。故彼文言。數者是慧。滅是慧果。依於慧數而得滅。故名為數滅。問曰。共念能斷煩惱。獨慧不堪。以何義故偏言慧滅。若依成實。獨慧能滅。毘曇大乘。慧數為主。故偏言之。此義簡餘施戒等滅。二以無礙解脫數滅。名為數滅。簡餘伏滅。三約四諦及修道等種數別滅。名為數滅。如毘婆沙說。故彼文言。苦忍智等所得之滅。別餘集等。名為數滅。四以煩惱品別而滅。名為數滅。如欲界結九品別滅。如是一切。數滅如是。非數滅者。翻前可知。此等何故名曰無為。義釋有二。一對法外四相以釋。色心等法。為彼法外四相所為。虛空等三。不同彼故。名曰無為。二對法體四相以釋。色心等法。一切皆有初生次住終異後滅。前後集起。稱之曰為虛空等三無彼為。故名曰無為。名義如是。   第二門中。辨其體相。虛空無為。論釋不同。依如毘曇。虛空有二。一者有為。二者無為。除去色像方為虛空。是其有為。本來常空。是其無為。有為虛空。彼此不通。為眼所行。無為虛空。體是法入。無礙周遍。為意所行。二中但取無為虛空。以為三中虛空無為。有為空者。是六大中。空大所攝。何者六大。所謂地水火風空識。成實大乘。並皆破彼有為虛空。但說一種無為虛空。但此虛空。有體有相。體則周遍。相則隨色彼此別異。故地論言。因彼色故種種差別。雖約色像彼此別異。而不可見。故經說為不可見相。問曰。世人皆見虛空。雲何說為不可見乎。釋言。世人但見空中光明之色。想心於中知無異物。作虛空解。便謂見空而實不見。若空可見。即是色法。色則無常。涅槃廣破明空叵見(虛空如是)次辨數滅。於中曲有五門分別。一約對分別。二約有漏無漏分別。三約治分別。四約時分別。五約位分別。言約對者。對有三種。煩惱業苦。煩惱有二。一是染污五住性結。二不染污事中無知。染污盡虛。有是有非。永滅則是。伏滅則非。不染盡處。有是有非。為其無礙解脫滅者。是其數滅。如障通壅。不為無礙解脫滅者。則非數滅。如習五明所滅闇等。問曰。五明所滅之闇。為當一向定非數滅。亦有是者。大小不同。小乘法中。定非數滅。大乘法中。義有兩兼。直爾習學五明。滅者非是數滅。斷無明地。令彼滅者。是其數滅。何故如是。大乘宣說事中無知。依無明地以無漏慧。斷無明地。令彼無知永更不起。故是數滅。小乘不爾。故非數滅。又大乘中。隨無明地。無礙解脫二道滅故。是其數滅。小乘不爾。故非數滅。煩惱盡處。辨之粗爾。次論其業。依如毘曇。唯有煩惱相應業思。與彼煩惱相應斷者。是其數滅。自餘一切不善身口。及善無記。有是有非。斷其緣縛。名為數滅。不絕其體。故非數滅。問曰。有人斷煩惱。故令彼身口惡業不起。應是數滅。何故言非。釋言。毘曇性相中求。彼非親斷。故非數滅。問曰。若此非親斷故。非數滅者。入見道時。斷絕諸見。隨見所起貪瞋癡等。一切皆斷。應非數滅釋言。不類解有三義。一見與貪等。同是心法。同是煩惱。相生義親故。從根本判為數滅。身口二業。望彼不爾。故非數滅。二見與貪等。同是煩惱。互相緣縛。相縛義親故。從根本判為數滅。身口不爾。故非數滅。三見與貪等。同是煩惱。互相增長。相助義強故。從根本判為數滅。身口不爾。故非數滅。雲何相助。由見起於貪瞋等結。由貪瞋等令見牢強。故曰相助。是義雲何。見所起貪。貪著諸見。愛樂不捨。見所起瞋。防護諸見。聞毀則忿。見所起癡。不覺見過。堅住不捨。見所起慢。持見自高。不肯捨離。以如是義。令見牢強。違返聖諦。以違諦故。見諦滅之。故為數滅。身口不爾。故非數滅。問曰。若言染污思外一切業盡非數滅者。何故論言十七學思斷黑白業。釋言。彼雲。學思斷者。正斷煩惱相應業思。故是數滅。自餘一切。但斷業上所有緣縛。不斷業體。故非數滅。何者是其十七學思。如四業章具廣分別。問曰。論說身口二業皆修道斷。雲何今言非數滅乎。此如前釋。但斷業上所有緣縛。不斷業體。毘曇如是。成實大乘。伏結止業。皆非數滅。滅盡結業。悉是數滅。彼宗辨義。務在通故。諸業如是。次辨苦報。依毘婆沙。一切報盡。有是數滅。有非數滅。斷潤生惑。並斷報上緣縛之義。名為數滅。由斷因故。令報不起並餘一切緣。差不受悉非數滅。有人宣說。羅漢現報盡滅之處。是其數滅無餘涅槃。是義不然。雲何不然。羅漢現報酬因勢極。所以滅盡。不由道滅。雲何說此以為數滅無餘涅槃。又彼現報起已滅者。是四相中無常之滅。種類不續。是非數滅。是中用何以為涅槃。問曰。若此非涅槃者。更復用何以為究竟無餘涅槃。釋言。彼宗二種涅槃。體性是一。隨其體時別得二名字。言體一者。煩惱業思數滅無處。是其涅槃。言隨時別得二名者。彼向涅槃身智未盡。望後猶有餘身智在約後別前。名為有餘。身智盡竟。望後更無餘身智在彼前涅槃轉名無餘。非謂報盡更得涅槃。有人復言。報盡之處。非是涅槃。無學聖人。斷彼報上緣縛之義。是其報盡無餘涅槃。此義不然。斷緣縛者。乃是斷除煩惱。所攝何開報盡。是義雲何。斷煩惱時。具斷二縛。一斷相應縛。斷煩惱故。不後同時縛諸心法。二斷緣縛。斷煩惱故。不復緣中縛外境界。緣縛有二。一者緣縛苦集諦理。見道中斷。二者緣縛陰界入事。修道中斷。羅漢報身。是陰界入事相所攝。修道之中。但斷報上緣縛之義。不斷報體。雲何將此以為報盡無餘涅槃。又復聖人。斷緣縛時。身報未盡。是人後時。或經十年。或經百歲。酬因極竟。報身方盡。雲何將前緣縛無處。以為後時身盡涅槃。是大難解。又復煩惱。非直緣縛自己報身。亦縛他身及外境界山河地等。若斷緣縛自己報身。是其無餘涅槃攝者。斷他身縛。應是他人無餘涅槃。而彼非他無餘涅槃。此亦同彼。何得偏將緣縛自報盡滅之處。獨為無餘。以如是義定知。毘曇斷因報盡。皆非數滅。問曰。報盡非數滅者。何故論言一切果報皆修道斷。此斷報上緣縛之義及潤生惑。不斷報體。毘曇如是。成實法中。一切果報。但使無漏斷因報盡。皆是數滅。雲何得知。如成實說。見道斷者。謂示相慢及彼所起諸餘法也。修斷法者。不示相慢及彼所起諸餘法也。示相我慢。是見諦惑。取立我相。而自高舉。名示相慢。三塗業果。是彼所起諸餘法也。不示相慢。是修道惑。不能推求。名不示相。闇昧心中。恃我陵物。名為我慢。人天業果。是彼所起諸餘法也。此等皆為見修所斷。故彼斷處。是其數滅。是數滅故。於彼宗中。因盡名為有餘涅槃。果亡名為無餘涅槃。此義如後涅槃章中具廣辨釋。問曰。羅漢現報盡處。是數滅不。釋言。不定。以邊際智促報盡者。是其數滅。餘死則非。成實如是。大乘法中。義同成實。除因報盡。悉是數滅。又大乘說。煩惱業苦。皆是妄想。可斷滅故。約對如是(此一門竟)。   次約有漏無漏分別。依如毘曇。有漏盡處。有是有非。為其無礙解脫滅者。是其數滅。不為無礙解脫滅者。非是數滅。無漏盡處。定非數滅。故彼論言。一切聖道。非數滅處。以何義故。非道果攝。論自釋言。為餘事故。斷諸煩惱。不為非數。故非道果。何者餘事。所謂數滅。成實法中。有漏盡處。有是有非。為無漏智所斷滅者。是其數滅。餘非數滅。無漏盡處。有是有非。道力滅者。是其數滅。餘非數滅。以無漏儘是數滅。故成實宣說。斷滅空心為滅諦矣。又彼宣說。空心二滅。一滅定暫滅。二無餘永滅。故知無漏亦有數滅。大乘所說。義同成實。故楞伽雲。妄想爾炎慧彼滅我涅槃。亦云。斷除三十七品所行。方得稱為畢竟涅槃(此二門竟)。   次約治論。治有二種。一有漏等智。二無漏聖智。依如毘曇。等智所斷。有是有非。若依八禪攀上斷下。及修道時所斷之壅。是其數滅增上忍時能令見惑永更不生。是非數滅。如是一切。後當廣辨。無漏所斷。亦有是非。所斷一切煩惱業思。是其數滅。不退之人在修道中。無礙道時令所斷惑永更不生。是非數滅退轉之人。在修道中。至後轉根。到不動時。令先所斷修道煩惱永更不生。亦非數滅。如是一切。此義如彼毘婆沙說。問曰。無漏轉根之時。所斷一切障根無知。是數滅不。釋言。非是。問曰。毘曇宣說。學人轉根之時。用一無礙一解脫道。以結未盡求盡求利猛。求利猛故。無學轉根。用九無礙九解脫道。以其結盡求利世貰。故此等既用無礙解脫斷障無知。何故所斷不名數滅。釋言。數滅滅相違法。非相違者。雖捨不滅。彼轉根時所捨無知。是無漏法。與後所得利根無漏。同類相生。是自分因相資之功。在於利中。為是不滅。又復鈍慧照境之功。治障之能。利中兼有。非全別異。故非數滅。如證果時捨向無漏不名數滅。此亦如之。問曰。人說。微細無明在於根中。說之以為障根無知。斷此無知。應名數滅。何故非乎。釋言。若有微細無明。在於根中說為障者。轉根之時。應捨無明不捨無漏。轉根之時。唯捨無漏。不言更有無明可捨。明知。此中無別無明。但鈍無漏。不同利知。名曰無知。以鈍妨利。說之為障。體是無漏。是故離之不名數滅。非數滅故。毘婆沙雲。非數滅多。滅漏無漏數滅是狹。唯滅有漏。問曰。轉根既非數滅。何用無礙解脫道乎。釋言。轉時必觀諦理。始觀之心。與鈍得俱。於彼諦境。未得深明。未得決了。說為無礙。終時方得於境決了。說為解脫。與斷結同。故約斷結說為無礙。說為解脫。而其所無非是數滅。毘曇如是。成實法中。有漏智斷。皆非數滅。有漏唯伏。不能斷故。無漏智斷。方名斷滅。大乘法中。須有分別。若說世俗八禪等智以為有漏。彼但伏結。非是數滅。無漏永斷。方是數滅。故地持雲。若以世俗滅諸煩惱。彼非究竟。非解脫果。涅槃亦云。先以定動。後以智拔。若得涅槃不捨世間。證空隨有。名為有漏亦能永滅。依實慧起故能永滅。彼何所滅。著有之見迷空之闇。空觀滅之。著空之執迷有無明。有智能滅。約治如是(此三門竟)。   次約時論。時謂三世。約此三時以辨數滅。依如毘曇。煩惱業思有其二種。一是正體。二成就。得治有二種。一無礙道。二解脫道。無礙能斷。解脫得滅。亦名證滅。先論其斷。義則不定。若斷前因令不生後。名之為斷。唯斷過去。道邊無惑。故不斷現。當惑未起。未能生後。故不斷當。若遮惑果令其不起。名之為斷。唯斷未來。現有惑得。故不斷現。過去已起。故不斷過。若攝因果。名之為斷。通斷過未。正遮後果。令其不生。名斷未來。後不生故。過去煩惱因義。不生成。名斷過去。於現在道邊。無惑生後。亦不起前。故不斷現。若斷現得。令不生後。名之為斷。則斷現在。及遮未來。唯斷得能。不斷得體。若斷現得。令其所得過未煩惱不來屬己。名之為斷。通斷三世。斷義如是。若論得滅。在於解脫。義亦不定。約對以論。唯滅過未煩惱因果。不滅現在。現無惑得可以息滅。故不滅現。若望滅體。唯得現滅不得過未。是義雲何。過因後果正滅在今。隨而得之。故得現滅現所滅惑。過去未滅。故不得過。非當始滅。故不得當。若遮無惑果。令其不起。名之為滅。唯滅現未不滅過去。是義雲何。解脫現時煩惱不生。名滅現在。其所滅惑後不續生。名滅未來。過去煩惱。起之已竟。非道所裁。故不滅過。與涅槃中斷善相似。故彼文言。滅有二種。一現在滅。二障未來。具此二滅名斷善根。斷惑亦爾。若令諸惑因義不成。名之為滅。通滅三世。是義雲何。對治現前。令過去惑不能生後。名滅過因。現不起故。後惑不起。無惑生後。名滅現因。後惑不起。無惑生後。名滅來因。與涅槃中斷三世因名斷善根。其義相似。以通滅故。毘婆沙雲。數滅是多。通滅三世。非數滅少。唯滅未來。問曰。毘曇解脫無惑名得滅者。無礙道時。亦無煩惱。以何義故不名得滅。釋言。有以。無礙道時。於其自品所未斷惑。是未起無故不得滅。惑雖不行。其得在故。於其自品所斷煩惱。是不行無。非得斷無。故不得滅。若不退人。無礙道時。令所斷惑永更不生。是非數滅。非滅諦收。故不得滅。問曰。無礙令所斷惑永更不生。彼惑家得。何故不滅。無礙力微。不能滅故。問曰。無礙令所斷惑後更不生。非數滅者後更不生。便無所得。以何義故能得不滅。釋言。未來所得雖滅。過因仍在生後細惑。得隨彼因。故在不滅。煩惱斷滅。其義既然。業思同爾。毘曇如是。成實法中。但斷煩惱業苦之體。不說斷得。設言得者。彼名行人。成就彼法。名為得矣。斷滅煩惱。與毘曇同。斷業亦爾。生死苦報。或滅現在。令後不續。謂邊際智強抑令滅。或滅未來。由斷現因。令後不生。大乘法中。粗起結業。斷滅同前。若論同體自性無明。唯斷現在。令後不續。更無餘義。相狀如何。以同體智順真力故。能令即體自性無明更不生後。名之為斷。此性無明。滅在解脫。得之方法與上義同(此四門竟)。   次就位論。位別有五。一外凡位。小乘法中念處已前。二內凡位。小乘法中□驠□□□□礹觀誇□□式慼慼慼慼慼慼慼慼荂慼慼慼慼撐□□□□覛逆□饈□送飀□□妖稙埤□□奾稙埤□□媽□埤□延榖稙埤□樂襤□□□□荂慼慼慼慼慼慼慼毅炟部慼慼慼摩禲慼慼毅隉慼慼潦I□榃□□荂慼慼慼槨荂慼慼憔憿慼慼慼撥~訧□檢□椼紐⑹窗慼撐灠f□□露□檢□□覃□□□練□□□碌誇□檢□鍊□□□□F□□糖□□□□□禱□□驚□馱□埤□□誇□逆□□駛□埤□續鞳摯鞢慼撓堙慼慼憬窗毆飌鞢撐齱慼慼慼鞳歎ョ慼慼慼j□穚襾逆□□襼□□□□□□□□酋□逆□□□□逆□觀□□□□祇□□□□規□□逆□延櫚□埤□□□櫚□□□□□逆□祇□櫚□□□鞳歎ョ慼慼撮i埤□□榳誇□□饈□餺□□□□稙埤□□□□埤□□稙娀埤□視□祇□□G□□□祇□□□□窗慼閏□滵婦□|入簽a□‥□□□姣□□□□□|□□□□|詳亡迴駢□□帶□|入□□稐¥間撐巨荂C漸斷煩惱。見滅乃盡。明知。聞思未能永滅。見修二位斷得可知。彼宗之中。世俗八禪。無斷結故。外凡一向無斷無得。無學無斷。義在可知。若論成就。內凡見修及與無學。皆悉成就。外凡不成。大乘法中。善趣已前悉名外凡。於彼外凡善趣位中。隨分之中斷粗。五位亦得其滅。故華嚴經說。賢首中得海印等塵數三昧。八相成佛明。於其中有斷有滅。內凡見修。有斷有滅。無學得滅而無可斷(數滅如是)次辨非數。於中曲有五門分別。一約煩惱業苦分別。二約有漏無漏分別。三約內外分別。四約五趣分別。五約三世分別。初約煩惱業苦分別。煩惱之中。除其無礙解脫對治餘緣力故。令不生者。是非數滅。業則不定。毘曇法中。染污業思。與煩惱同。自餘一切。皆非數滅。成實大乘。一切諸業等。皆同煩惱。苦報之中。依如毘曇。皆非數滅。成實大乘。與煩惱同(此一門竟)。   次約有漏無漏分別。有漏法中。除其無礙解脫對治餘緣力故。令不生者。是非數滅。無漏不定。依如毘曇。一切無漏。應起不起皆非數滅。成實法中。若以道力令無漏滅。是其數滅。如入滅定餘緣力故令不生者。是非數滅。大乘法中。緣觀無漏。證實除捨。是其數滅。餘非數滅(此二門竟)。   次約內外而為分別。非數無為。通滅內外一切諸法。外草木等。應起不起。是外法滅。眾生內法。應起不起。是內法滅(此三門竟)。   次約五趣而為分別。毘婆沙說。一切凡夫。於五趣中。所有五識。得非數滅。是義雲何。隨身所在。餘一切處五塵境界所生五識。永不生故。此處五塵。餘處眾生。亦不得緣。故彼五識亦非數滅。問曰。意識何故不論。於一切處所有境界。彼此意識。得互相緣。非不生法。為是不說。於惡道分。已斷離者。得非數滅。何行能斷。論言。或有佈施持戒聞思修不淨觀安般念等。或有修慧修學□駭騃□□□□□續饇鞢慼慼撢魕^□□□□□嬌□言埤□V□□膳□□□□□□續饇鞢慼摯e□□□□言埤□婈□□埤□□□□□餳□離埤□鍊□□□礸粿□□檢□□椸□□□續饇鞢慼慼慼摯f□餺□□□□□□礹□□娀誇□□□□禳慼砥熱w□□□稙奾逆□□□稙埤□礸□礹□□□荂潑O□稜□飀□□□□埤□□粿□□□□□□□續颿瓷慼慼潯恣慼慼潘c□視逆□□□稀埤□□續饇鞢毅芊慼慼慼慼慼慼撬芊慼慼慼撲ㄐ慼憬吽慼C   次約時論時謂三世。非數無為。但滅未來一切諸法。不滅過現一切法也。未來法中有其二種。一者生法。現雖未起。當來必生。二不生法。緣差易奪畢竟不生。當生之法。今雖未生。後必當起。非畢竟滅。是故不得名非數滅。不生之法。畢竟不起。是非數滅。過去之法。當時滅壞。是四相中無常之滅。非非數滅。滅謝已竟。亦非非數。何故如是。起已謝往。是過去有。性成在過非無為。故非非數滅。現在之法。起已未滅。非無為故非非數滅。是故非數。不滅過現。體相如是。   次第三門。明得分齊。虛空外無。非所得法。今廢不論。數非數滅。多約內說。是人所得。今偏辨之。於中曲二。一約煩惱明得分齊。二約報說。就煩惱中。初先正辨得之分齊。後論二滅得之先後。分齊如何。依毘婆沙。三界見惑。增上忍時。得非數滅。以增上忍次第無間入見諦道。所有見惑。無重起。故以實細論。上上利根。不出觀者。□餓□□□□□續饇鞢慼慼慼慼慼憤鎊峞慼慼摯f□延椸□□□□婈□□□□□□□□□續饇鞢慼慼撓訄e膳□□□□□□□□□□□E□□□□□□□□□□祅榕覷埤□□馭□逆□□□□逆□□□□□□□□□逆□鍊□□□糕□姾囊誇□□□逆□□祜覕埤□鍊□□□□E□□□□□續饇鞢慼撳J奜襾驠覕覷埤□□□□鐘犖f□榃□□□□□逆□□奉□□□婠覕覷埤□□續饇鞢撩f妃□□□□□□□□□奅□逆□婠覕覷埤□鍊□□纂慼憐m□□□礽□□稀□覛□埤□祉□□□量□□□姅粿□□埤□鍊□□□□□□□□□禕覷埤□娀妘量□□□椸□□□□□□檢□□□□耔□騧□□□勵□□□榜餖粳□□祉□□□□□□□□□妯襩□騪□□□驁□□禕覷埤□褉□□□□耔□□□□□樀□□□□□□□□椿瓷慼慼慼瓷慼慼慼慼慼慼E□□□□□□□□□□□□糖□餾魯□□驁□□□□□□□E□□□□□□□□□□□閂銵慼慼潼H\履埤□襩□騪□□□褓□□□送□□埤□□褉□埤□餾□□□□□續饇鞢慼慼慼慼慼慼槨扎_□□褸□禕埤□□驁□□□□祅□逆□□禕覷埤□□□□□□禕覷埤□誇□□□□褉□埤□□□驁□□續饇鞢潠韝j□□□婀□奪□□□樵褉□□□褉□□鷗H□□□□驁□□□耔□餖□續饇鞢摯□奪□□□穠飀□□露□逆□覷大□□□□□□檢□襓□□□瓷潦_□□社□j□鍊□□□□□秅粿□□□妙□□□續饇鞢熱I□餺□□□□□□□駂□□□□□□□□駂□□埤□□礹□□褓□□□覬□□茵□離埤□□□□□□□□□□□□□礸□粿□□□□□□□□□埤□餾□□□□□續饇鞢憬_□□埤□□驁□□□□續饇鞢撓L延襤馱□□飀□□覷夼□□□□馭□逆□□□□□祅榕覷埤□□□□□□□□襾□□襩□送□□□娾襼□□榜驛粿□□襾□囂ョ慼潑覷埤□□□□裀□□隔粿□□E□□□□□續饇鞢慼慼慼慼慼潸轎覷埤□□瓷慼慼慼慼撕隉慼慼慼摯鞢撳H□□□□□續饇鞢慼熱}□□餖禕覷埤□□賂□埤□榜驛粿□□襾禕覷埤□□□囂ョ慼慼慼歎ョ敷Z□奪□□礿瓷慼慼潟慼慼潑覷埤□□□□香□□餖□囂ョ慼慼慼摯鞢撩]驛粿□□覷婝續饇鞢慼慼慼摯f□□□□裀□□□奪□饇□□埤□□驁□□□□續饇鞢慼潑覷埤□楯槴□□□襾□囂ョ慼潑覷埤□□□□埤□□□□□□襦□橫□□□□□□□□□□□礸□□□□□□霸□□□□裀□□□□□□□□□□□□續饇鞢摯□□埤□□禕覷埤□□椸□□□襓□□j□□□□□□□□□□□□霸□□□□裀□□□□□□□□□□□□續饇鞢慼潑覷埤□□□□□□祖□埤□□□□□□襼□埤□□□□奪□禕覷埤□祈□□□□□□□□□□霸□□□騭裀□□□□□□□□□□□續饇鞢慼慼慼慼慼慼潑覷埤□□□□□□□□□□□□霸□□□騭裀□□□□□□□□□□□續饇鞢慼潑覷埤□□□□□□祖□埤□□□□□□襼□埤□□□□奪□禕覷埤□□□□□□□診□□□□露□□□□□□□□續騤堙慼慼摯f□溺□□埤□榜驛粿□□□續饇鞢慼慼慼摯f□吟□妘□□□□□埤□□□粿□□□□都□耩性□。   次約報論。五道之報。亦有數滅非數滅義。成實大乘。斷因離果。名為數滅。餘緣不受名非數滅。毘曇法中。斷因離果。皆非數滅。斷潤生惑。及離緣縛。名為數滅。分齊如何。三塗之報。依如成實。□餓□□□□□露□逆□□續饇鞢憐n□稨□□椸□□□埤□□槙Z□檢□□□瓷慼慼慼慼窗慼敵炕撈z□JQ醋□‥□耙試□鰱s□□°□心已去。得非數滅。若鈍根者。忍心已上。得非數滅。涅槃經雲。三惡道報。住忍法時非數緣滅。從鈍言耳。此處定滅。故多言之。問曰。未來三惡道報。為當一時得非數滅。為當前後。此如前解。若修施戒聞思等善。排滅惡道。滅則先後。若修理觀而斷滅者。滅則一時。於忍心時。修習理觀。堅住不退。一切惡道。無重受義。故令未來無窮惡道頓非數滅。問曰。見惑於忍心中得非數滅。三惡道報。亦於忍中得非數滅。為同一時。為在先後。釋言。先後。是義雲何。忍中於彼上下四諦。各十六行。合有三十二重觀行。初重觀時。三惡道報。頓非數滅。無重受故。最後一重。增上忍時。見斷煩惱。頓非數滅。無重起故。問曰。三塗是見惑果。以何義故。果在先滅。惑在後滅。釋言。見惑有其二種。一受生煩惱。潤生三塗。二障道煩惱。染污心起。妨礙聖道。受生過粗。初入忍時。已能不起。故令惡道悉非數滅。障道惑中。細者難離。未至上忍。容使暫起。是故不名得非數滅。增上忍後。次第無間趣入聖道。無重起義。爾時方得非數滅矣。數滅雲何。依毘婆沙。苦忍已去得其數滅。此數滅者。斷彼閏生煩惱之得。令報不生。名為數滅又斷報上緣縛之義。亦名數滅。若斷潤生煩惱之得。名數滅者。四法忍心無礙正斷。四法智後得其數滅。若斷緣縛名數滅者。苦集諦下十一遍使。緣縛一切有漏之法。三塗苦報。為之緣縛。苦法忍集法忍。正斷彼得。令彼遍使不來屬己。未來無窮三惡道報。悉脫緣縛。苦集二種法智已後。正得數滅。惡道如是。次論人天。依毘婆沙。得聖之後。欲界人天。各七生分。應是須陀斯陀所受。除是已後。一切人天。未來生死。增上忍後。無重受義。悉非數滅。色無色界一切生處。各一生分。應是那含未來所受。除一生分。未來一切色無色生。增上忍後。無重受義。增上忍時。悉非數滅。欲界人天。各七生分。何處得滅。斷欲界結。有九方便九無礙道九解脫道。從須陀洹向斯陀時。莫問利鈍。有不出觀得斯陀者。於彼最初方便道時。前六生分得非數滅。以不出觀得斯陀果。於此六生無重受。故縱有退者。退果不死。亦無受義。若有出觀得斯陀者。未得已前。容有受身。是故乃至六方便來。一向未得非數緣滅。至第六品無礙道時。得前六生非數緣滅。此無礙後。定得斯陀。無重受。故從斯陀含向那含果。莫問利鈍。有不出觀得那含者。於彼第七方便道時。欲界人天第七生分。得非數滅。以不出觀得那含果。欲界生死。永不受故。縱使退果。不死亦不受之。若有出觀得那含者。未得已前。容使受身。要至第九無礙道時。方得非數。非數如是。數滅雲何。若斷潤惑名為數滅。欲界未來無窮生死。九無礙道。分分正斷。九解脫道。得其數滅。不止七生。若斷緣縛。名為數滅。至第九品無礙道時。正斷緣縛。至第九品解脫道後。欲界未來一切生死。得其數滅。不唯七生。問曰。何故第九無礙獨斷緣縛。前八雖斷未得出離。為是不說。此處出離故論說之。欲界如是。聖人身。在欲界地中。斷初禪結。初禪受身。何處得滅。斷初禪結。亦有九品方便無礙及解脫道。若不退人。以不出觀盡初禪結。於彼最初方便道時。得彼初禪二種生處。各一生分非數緣滅。何者是其初禪二處。梵眾一處。梵輔大梵。共為一處。聖人於此無重生義。是故宣說各一生分。二生已後。增上忍時。已非數滅。是故不論以不出觀斷彼結盡。更不退轉受彼生。故若數出觀盡彼結者。以出觀故。未盡之間。容捨欲身生於彼天。是故乃至九方便來。不得彼生非數緣滅。至彼第九無礙道時。方得彼生非數緣滅。此無礙後。無捨欲身生彼天故。若是退人。隨其出觀及不出觀。斷彼結盡。乃至第九無礙解脫。不得彼生非數緣滅。以退法人雖斷結盡。或容退起生彼天故。非數如是。數滅雲何。若斷潤惑名為數滅。彼九無礙。一一能斷初禪地中無窮生死。非止一二。九解脫後。得其數滅。非止滅於二處二生。若斷緣縛名為數滅。至彼第九無礙道時。正斷緣縛。從彼第九解脫已後。於初禪中無窮生死。盡得數滅。非止一二。前八無礙。雖斷緣縛。斷之未盡。未得出離。所以不說。以九品結共縛初禪一切生故。身在欲界。望初禪地得滅。既然。望二禪地至無所有。類皆同爾。同曰。退人於上所斷皆是不得非數滅者。何時得乎。謂信解脫轉為見到。爾時得之。若不轉根。至斷非想煩惱時得。問曰。聖人身。在欲地斷除欲過。縱有退者。於所斷處七生之分。得非數滅。以何義故。退法之人斷上結時。於彼生分。而不得於非數滅乎。釋言。欲結斷離之處。制立斯陀那含二果。果退暫爾。終不經生。故於彼生得非數滅。斷初禪結至無所有。無別得果。退得經生。非永不受。為是不得非數緣滅。問曰。聖人身。在欲界斷上生分。其義如是。身在初禪至無所有。斷上生分得滅如何。釋言。聖人生在上天。無退轉義。於彼上地。隨所斷處。所有生分。莫問退人及不退人。一切皆得非數緣滅。問曰。聖人身。在下地斷非想結。得滅雲何釋言。聖人斷非想結。亦有九品方便無礙及解脫道。莫問退人及不退者。有不起觀斷彼結盡。於其最初方便道時。彼一生分得非數滅。並得退人。於初禪地至無所有。所未曾得非數緣滅。亦悉得之。以不出觀得無學果。一切處生。更不受故。若有出觀斷結盡。以出觀故。未盡之間。容使受身。是故乃至九方便來。不得彼生非數緣滅。至彼第九無礙道時。方得彼生非數緣滅。並得退人。於初禪地至無所有。所未曾得非數緣滅。亦悉得之。此無礙後。定得羅漢。一切處生不重受。故非數如是。數滅雲何。若斷潤惑名為數滅。彼九無礙。分分能斷非想地中一切生分。非止一生。九解脫後。分分得彼非想地中一切生分數滅無為。非止其一。若斷緣縛。名為數滅。至第九品無礙道時。方斷非想地一切生上所有緣縛。第九解脫。得非想地一切生分數滅無為。非止一生。約報如是。是中亦應辨二無為得之先後。准上可知。分齊如是。   次第四門。明三無為多少不同。先論多少。虛空最多。無一切法。今此且就數非數滅。以辨多少。其義不定。有一種義。數滅是多。非數滅少。數滅通滅三世之法。故名為多。義如上辨。滅過去惑。不能為因。滅未來惑。不能為果。滅現在惑。不得因果。非數無為。唯滅未來不生之法。故名為少。有一種義。非數滅多。數滅是少。非數通滅漏無漏法。故名為多。數滅唯滅有漏之法。稱之為少。以斯驗求。無漏轉根。定非數滅。良以二滅互有多少。是故應作四句分別。如毘婆沙說。第一句者有法。唯為數滅所滅。而不為彼非數滅滅。謂過現在有漏之法。及未來世可生有漏。第二句者。有法。唯為非數滅滅。而不為彼數滅所滅。謂未來世無漏之法不生者是。第三句者有法。雙為二滅所滅。謂未來世有漏之法不生者是。第四句者有法。不為二滅所滅。謂過現在無漏之法。及未來世可生無漏。多少如是(此一門竟)。   次辨不同。依毘婆沙。以數非數二種之滅。對無常滅。而辨其異。異有十種。其一義者。約就有為無為辨異。數非數滅。是無為法。無常滅者。即法而辨。是有為法。依如毘婆闍婆提說。無常之滅。亦是無為。彼說法後無處為滅。故曰無為。評者不許。   第二約得解脫辨異。若法滅已得解脫得。是其數滅。若法滅已。而不得於解脫之得。是非數滅。若法散壞。亦不得於解脫之得。是無常滅。   第三約就縛脫辨異。若是解脫不繫相者。是其數滅。有是解脫非不繫相。是非數滅。未來染過。永更不生。通名解脫。有非解脫非不繫相。是無常滅。此言不盡。理實無常。通脫非脫。無漏無常。是其解脫。有漏無常。是非解脫。繫與不繫。類亦同爾。   第四門中。約時分異。三世法中而得滅者。是其數滅。未來法中而得滅者。是非數滅。現起法中而得滅者。是無常滅。   第五約就三性辨異。數滅是善。彼得亦善。非數無記。得亦無記。無常滅者。通其三性。得亦如是。就善法說。即名為善。就惡法說。即名不善。無記亦爾。   第六約繫不繫辨異。數滅不繫。無為法故。彼得是繫及與不繫。有為法故。得彼八禪等智所滅。名之為繫。得無漏滅。名為不繫。非數不繫。非數無為法故。得唯是繫。有漏法故。無常之滅。通繫不繫。得亦如之。就有漏說。名之為繫。就無漏說。名為不繫。   第七約就學等分異。數滅非學。亦非無學。數滅非心。是故非學。亦非無學。彼得是學。亦是無學。亦得名為非學非無學。得雖非心。從法說之。在因之得。從因說學。在果之得。從果得說無學。得彼等智數滅無為。名為非學非無學矣。非數緣滅。非學無學。得亦如是。無常之滅。是學無學及與非學非無學矣。得亦如是。就學因說。名之為學。就無學說。名為無學。就有漏說。名為非學非無學矣。   第八約就三斷分別。數滅不斷。無為法故。彼得不定。或修道斷。或是不斷。有漏等智數滅家得。是修道斷。斷其緣縛無漏聖智數滅家得。是其不斷。非數緣滅體是不斷。無為法故。彼得一向是修道斷。無常滅者。備具三種。見惑壞滅。是其見斷。修惑壞滅。是其修斷。無漏壞滅。是其不斷。得亦三種。准前可知。   第九約就道果分別。數滅無為是其道果。乃至等智數滅無為。為道印證。通為道果。彼得或道或是道果。或復非道亦非道果。無漏因中數滅家得。名之為道。果中之得。名為道果。有漏等智數滅家得。非道非果。非數緣滅非是道果。彼得非道亦非道果。無記法故。無常之滅。或是道或非道果。所謂向中無常滅也。與彼聖道為共有因。故通名道。或有是道亦是道果。果中無常。或有非道亦非道果。有漏無常。彼得亦爾。   第十門中。約諦辨異。數滅無為。是其滅諦。等智滅處。為道印證。通亦名滅。彼得是其苦集及道三諦所攝。有漏等智數滅家得。是苦集諦。聖滅家得。是其道諦。非數無為。非是滅諦。得苦集諦。無常之滅。是苦集道三諦所攝。得亦如是。多少不同。其義如是。   第五約就三性分別。性謂善惡無記法也。義別有五。一就體分別。數滅唯善。餘二無記。二對人分別。順益名善。違損稱惡。非損益者。說為無記。若從是義。數滅唯善。以順益故。虛空無為。一向無記。非損益故。非數無為。義合三性。三塗苦報非數滅者。有順益義。義說為善。未來樂果非數滅者。有違損義。義說為惡。餘非損益。義說無記。三對理分別。順理名善。違理名惡。非違順者。說為無記。若從是義。數滅唯善。以其離相順理成故。餘二無記也。非違順故。四對因分別。善因得者。名之為善。不善因得。名為不善。不為違順二種因得。名為無記。若從是義。數滅無為。一向是善。善因得故。虛空無為。一向無記。不為善惡二因得故。非數無為。義通三性。戒施等故。令惡不起。名之為善。邪見等故。令善不生。名之為惡。餘名無記。五對果分別。能生樂報。名之為善。生苦名惡。餘名無記。若從是義。三無為法。俱是無記。不作生因記得果故。   第六有漏無漏分別。釋有四義。一體是漏故。名為有漏。餘名無漏。若從是義。三無為法。悉是無漏。體非漏故。二斷漏得故。名為無漏。餘名有漏。若從是義。一切數滅。是其無漏。餘皆有漏。三為無漏智所證得。故名為無漏。餘皆有漏。若從是義。虛空非數。一向有漏。數滅不定。為無漏智斷障得者。一向無漏。為世俗智。斷障得中。有是有非。直爾等智。斷障得者。是其有漏。等智斷竟。為無漏智重印證者。判屬無漏。四為無漏智斷障得者。名為無漏。餘名有漏。據此以論。毘曇法中。數滅無為。有是有非。聖智斷得。是其無漏。等智斷得。是其有漏。非數滅中。有是有非。用無漏智。斷煩惱故。令餘業苦應起不起。是其無漏。餘非數滅。是其有漏虛空無為。一向有漏。成實大乘。數滅無為。一向無漏。餘二無為。一向有漏有漏。無漏具辨如是。   第七門中。有無分別。諸論不同。毘曇法中。三無為法。一向是有。何故如是。彼宗之中。無不生心。三無為法。為心所緣能生心。故明知。是有。問曰。若有何故經中說作無為。此言無者。無他有為。非無無為。以非無故。謗涅槃者。名為邪見。得大罪報。成實所說。三種無為。並是無法。如人無手。是中更復何所可有。又復經中說作無為。明知。是無。問曰。若無雲何生心。釋言。彼宗緣於無法。得生心故。不妨是無。如人夢中所見境界悉是無法。故知。緣無亦得生心。又問。若無謗涅槃者。何故得罪。釋言。煩惱其實盡滅。謗言不盡。違於滅義。是故得罪。非由謗有所以得罪。有無兩競。備如成實涅槃中說。大乘法中。義說不定。就事以論。得言是無。故經說言。虛空無故不生不滅。餘二類然。以是無故。經名無為。望理而辨。此三乃是待對之法。無有別體。得言是有。故地持言。有為無為。名之為有。無我我所。名之為無。又地經說。虛空界集。無為界集。涅槃界集。若令無法。知何所集。良以大乘非定有。故破有定執。故涅槃言。我諸弟子。不解我意。唱言。如來說三無為一向定有。非定無。故破無定執。故涅槃言。我諸弟子。不解我意。唱言。如來說三無為一向定無。以斯准驗。有無之義。難以偏定。有無如是。   第八以常無常分別。小乘法中。說三無為一向定常。大乘法中。義別有五。一隨相分別。三無為法。俱皆是常。不生滅故。二望本以釋。虛空本有。一向是常。餘之二種。滅事方有。義說無常。非是終盡名為無常。三望終以論。數滅是常。餘二無常。數滅無為。證理而成。一得永寂故名為常。餘二情有。得理則捨故曰無常。故大集雲。虛空情有。離心則無。是故無常。虛空既然。非數同爾。問曰。得理若捨虛空。諸佛菩薩。為何所依。釋言。捨空依於真如。離真如外更無所依。故華嚴雲。普賢菩薩。依於如如不依佛國。虛空亦是。佛國所攝。四攝法從情。三俱無常。以從妄心有起盡故。問曰。經說。虛空無為不生不滅。今雲何言從心起盡。釋言。有以。隨心現時不生滅。故名曰無為。以無為故不生不滅。以理論之。心外無空。但是心有。故得說空。隨心起盡。故馬鳴言。一切色法。本來是心。心外無色。亦無虛空。心外既無。寧不依心。以依心故。隨心起盡。虛空既爾。數非數滅理亦同然。雲何有起。如人夢中見虛空界見諸法滅見煩惱盡。悉是心起。無為同爾。皆妄心起故。地經中說。虛空界集。無為界集。涅槃界集。雲何有盡。如人夢中所見空等寤時悉捨。無為同爾。妄息皆捨。問曰。向言虛空非數情有法故。得理則捨。名為無常。數滅無為。證理而成。一得永寂。名之為常。今雲何言數滅無為亦隨心盡。釋有兩義。一簡妄異真。數滅之中。有妄有真。緣治斷得。名之為妄。證實捨妄。說以為真。前言常者。是真數滅。此言盡者。是妄數滅。故地經言。如人夢中見身墮河。施大方便欲出此河。忽然便寤即離一切勇猛據事。夢中墮河。喻在煩惱。夢中出河。喻得涅槃。寤喻實證。夢中出沒。寤時悉捨。明知。妄滅得實。皆捨。二情實相望。隨義分別。據情望實。情外有實。得實捨情。以為數滅。是故數滅。一得永常。證實返望。由來無情。知何所斷為今數滅。故說非常。故地論言。自性常寂。非先有染後時離也。第五攝法就實分別。於中有二。一就實性。三無為法。非常無常。據實本無。知復說何為常無常。二就實用。三無為法。亦常無常。用隨心現。名為無常。無時不現故說為常。是義雲何。如地經說。菩薩以十身作空。空作十身。或於自身一毛孔中。現虛空界。或復不現。是故得言虛空無常。菩薩常住虛空三昧。令一切法悉為空界。無時暫廢。故得言常。如龍樹說。菩薩或入滅盡三昧。令三世法悉皆滅盡。或時入彼不滅三昧。令三世法皆悉不滅。如夢所見。故得言非數無常。入滅三昧。無時不滅。是故得言非數是常。菩薩有時。現斷煩惱。有時現行。是故得言數滅無常。菩薩住彼寂靜三昧。畢竟永寂諸煩惱等。是故得言數滅是常。常無常義。具辨如是。   第九門中。約對四無。共相收攝。言四無者。如涅槃說。一已有無。二未有無。三者互無。四畢竟無。起已謝往現。今無法名已有無。當法未起。名未有無。牛中無馬。馬中無牛。如是一切。名為互無。如龜無毛兔無角等。如是一切。名畢竟無。四無如是。攝相雲何。於中略以兩門分別。一就四辨三。二就三辨四。就初門中。先就已有辨三無為。宗別不同。依如毘曇。已有之無。非三無為。何故如是。過去之法。當時滅壞。是四相中無常之滅。故非無為。謝往已竟往成在過。是過去有。復非無為。彼過去法。現無集用。是其有為虛空所攝。故非無為。問曰。毘曇說有現得得過去世煩惱染業。斷現得故。令過去世煩惱與業不屬行人。此之數滅。是已有無。雲何說言已有之無無為不攝。釋言。彼宗雖復宣說斷現得故令過去世煩惱染業不屬行人。而過去世煩惱與業。有體常在故非無為。問曰。毘曇說斷現得。如是現得。被斷滅已名為數滅。此之數滅。是已有無。今雲何言已有之無非三無為。釋言。彼說斷現得者。但令現得不能生後。不斷得體故。彼得體雖被斷已謝滅過去。而非數滅。成實法中。過去之法。當時滅壞。是無常滅。與毘曇同。謝滅已竟。今望全無。此之無處。是虛空攝。彼宗宣說過去未來二世無故。問曰。已無何故不名非數滅攝。釋雲。非數但滅未來未起法故。此雲何知。毘曇非數。但滅未起。成實不非。明知。共用。問曰。何故已有之無不名數滅。一切聖道。但遮未來。已起之法。不可斷故。問曰。現解斷過去因。遮未來果。名為斷滅。今雲何言但遮未來不斷過去。此如上釋。過因已滅。現無可斷。但遮未來令不起時。使彼過因牽義不成。名斷過因。理實現無過因可斷。大乘法中。與成實同。問曰。大乘斷同體惑。同體之惑。與智俱現。被斷謝往。即是數滅。如是數滅。是已有無。何說言與成實同已有之無皆非數滅。釋言。大乘斷同體者。但斷此惑生後之義。不斷惑體。故此自體無明盡處。亦非數滅。問曰。何故不斷惑體。惑體無常。自然滅壞。不假斷故(此已有竟)。   次就未有辨三無為。宗別不同。毘曇法中。分別有三。一者未來當起之法。現今未起。雖復未起。性有在當。此未來有。非無為攝。二者未來應起之法。以有現在見修二道。令彼永滅。是數滅攝。三者未來應起之法。餘緣力故。令其不起。是非數滅。成實法中。未有之無。三無為攝。一者當起而令未起。即此無法。是虛空攝。二者當起以道力故令其不起。是數滅攝。三者當起餘緣力故令其不起。是非數滅。大乘法中。未有之無。相同成實(此未有竟)。   次就互無辨三無為。宗別不同。毘曇法中。有為之上互無他法。從其說處。有為所攝。三無為上互無他法。亦從說處。三無為攝。成實法中。有為之上互無他法。是虛空攝。以彼有為不攝無故。三無為上互無他法。義則不定。若虛空中。互無他法。是虛空攝。數滅之上互無他法。義有兩兼。一望所滅諸煩惱等。以說互無。是數滅攝。正說彼無為數滅。故二望餘法以辨互無。是虛空攝。不無彼法為數滅故。非數滅上互無他法。義亦兩兼。一望所滅以辨互無。非數滅攝。正無彼法為非數滅故。二望餘法以辨互無。是虛空攝。不無彼法為非數滅故。問曰。何故有上無他非有為攝。空中無他。即虛空攝。釋言。有上辨互無者。附有說無。不用彼無以為有故。有法不攝。空中無他。正說此無為虛空。故虛空所攝問曰。何故空中無他令攝虛空。餘無為中。互無他法。或是數滅非數滅攝。或虛空攝。釋言。虛空是其寬故。空中無他。全虛空攝。餘無為中。除其所滅互無他法。亦虛空攝。餘二狹故。唯望所滅以說互無。是其數滅非數滅攝。大乘法中。若就有為虛空無為非數無為。以辨互無。與成實同。若就數滅以辨互無。粗同成實。窮實別異。所言異者。大乘法中。說一切法但是心有。如夢所見。心生法生。心滅法滅。得涅槃時。妄心息故。隨心所見。一切法滅。故數滅中。互無他法。皆是數滅。問曰。若使得涅槃時諸法皆滅。便無眾生。佛何所化。釋言。據凡以望諸佛。道佛化生。就佛論佛。無佛異生。無生異佛。無佛異生。則無能化。無生異佛。亦無所化。故經說言。平等法界。佛不度生。眾生分別說佛度生(此互無竟)。   次就畢竟辨三無為。宗別不同。若依毘曇。龜無毛等。就事說無。即彼事攝。彼宗緣無。不生心故。三無為中。畢竟無其生住異滅色心等法。還即是彼三無為攝。問曰。就彼三無為中。無生住等。應是互無。今雲何言是畢竟無。釋言。有義。若望其餘有為法中生住滅等。以說其無。是互無攝。若說虛空數非數滅體無生等。是畢竟無。如兔無於牛羊等角。是其互無。兔自無角。是畢竟無。若就諦理。宣說畢竟。無我人等。諦理所攝。成實所說。龜無毛等事上無事。是虛空攝。三無為法自體。畢竟無生住等。還即是彼三無為攝。一切法中。畢竟無性。第一義攝。第一義中。畢竟無於一切諸相。當知。亦是第一義攝。大乘法中。若就世事虛空非數。說畢竟無。與成實同。若就數滅說畢竟無。亦數滅攝。於中分別。粗同小乘。細則不同。不同雲何。小乘未能見一切法畢竟寂滅以成涅槃。故涅槃中。但無自體生住滅等。不能畢竟無一切相。大乘法中。見一切法畢竟寂滅以成涅槃。故涅槃中。畢竟無於一切世相。故涅槃雲。世法涅槃。終不相對。得涅槃時。涅槃之外。無有世法對涅槃。故數滅如是。一切法中。畢竟無性。畢竟無相。第一義攝。上來至此。歷就四無辨三無為(此一門竟)。   次就三無以辨四無。先就虛空以辨四無。宗別不同。毘曇法中。虛空無為。二無所攝。一者互無。二畢竟無。空中無餘色心等事。是其互無。空體畢竟無生住滅。是畢竟無。已有未有。此之二無。虛空不攝。備如前釋。成實大乘。所說虛空。皆具四無。義如上辨。次就數滅以辨四無。數滅之中。具攝三無。所謂未有互無畢竟。當來世中。染法不起。是未有無。無餘世事。是其互無。是數滅法自體畢竟無生住滅。是畢竟無。已起之法。道不能滅故已有無數滅不收非數無為亦具三無。與數滅同。但藉餘緣。不依見修二道對治。以為異耳。   第十約就四諦分別。苦集滅道。是其四諦。若依毘曇。數滅無為體性不定。或滅諦攝。或復不攝。差別有四。一者聖人聖智斷結。所得數滅。一向滅諦。二者聖人等智斷結。與彼無漏同。治修故。所得數滅。亦是滅諦。三者凡夫等智斷結。得其數滅。後入聖道。重為聖智。所印證故。亦是滅諦。雲何印證。有人先在外凡夫時。用世俗智斷欲界結。或盡六品。或盡九品。後入見道。至第十六道比智時。無漏得生。得彼凡時所得無為。名為印證。若在凡時。斷六品者。至道比智。不證第一須陀洹果。超證第二斯陀含果。先在凡時斷九品者。至道比智。不證須陀及斯陀果。超證第三阿那含果。何故唯說斷欲界結或六或九聖智所印。不說餘品。斷欲界結六品九品。應證果處故為聖印。餘非果處。是以不印。問曰。聖智為緣故印為當不緣。釋言。不緣。雲何得知。道比智心。緣上界道。而印欲界煩惱無處。故知不緣。此第三竟。四者凡時等智斷結。雖得數滅。不入聖道。不為聖智所印證故。非是滅諦。數滅無為。體性如是。若作境界。與苦集道三諦為境。證涅槃者。聞有涅槃則生苦惱。故為苦境。邪見等緣故為集境。聖智緣故。能為道境。虛空非數。體非四諦。若作境緣。唯與苦集二諦為境。非滅道境滅非緣智。故非滅境道諦不緣無記無為。故非道境。成實大乘數滅無為。一向是其滅諦正體。若作境界與毘曇同。虛空非數。體非四諦。能與苦集滅道諦為境。樂有之者。緣無致惱。故為苦境。緣起諸見貪瞋癡等故為集境緣之無性。破以入實。故為道境。三無為義之辨粗爾。   四空義兩門分別(辨相一 攝相二)   四空之義。出大品經。所言空者。理之別目。理絕眾相。故名為空。空隨義別。難以具陳。今據一門且論四種。四名是何。一法相空。二無法空。三自法空。四他法空。四中前二。遣法有無。後之兩種。破情顯理。成初二門。法相空者。破法有相。一切世諦有為無為。通名法相。此之法相。無法為法。法即非法。故名為空。其猶世間陽炎之水無水為水。水即無水。諸法像此。故龍樹言。一切法中。自相匹得。名法相空。問曰。世諦之無為空。應是第二無法相空。今雲何言是法相空。釋言。世諦之無為者。對彼理無亦是其有。是故此空名法相空。故地持雲。有為無為。名之為有。無我我所。名為無有。問曰。無為應名為無。雲何稱有。以此事無相有彼此。故名為有。無法空者。破法無相。諸法理空。名為無法。無法體狀。名無法相。此無法相。破有故立。無別自性。故名為空。是以經言。無為法相。不可得故。名無法相空。問曰。如來常以無生無住無滅。說無為法。今雲何言無法相空。龍樹釋言。對破生故。宣說無生。對破住故。宣說無住。對破滅故。宣說無滅。此等皆從生住滅邊。得其名字。無別自性故名為空。又說。因緣非無之法。以之為無。良以非無以為無故。無即非無。故名為空。自法空者。明前二空法性自寂。不由智慧強觀令空。名自法空。於中所空。有其二種。一世間性。謂地堅性水濕性等。二聖人性。謂如法性實際法等。此二法性。同皆是空。名自法空。世間性空。猶是向前。法相之空聖人性。空猶是向前。無法相空。既是前空。何勞重說。良以世人謂前二空由觀故空。非法自空。為破彼見故復說之。他法空者。或有眾生。謂如法性實際之外更有餘法。名之為他。今為破彼。明如等外更無他法。名他法空(此一門竟)。   次辨攝相。彼十八空。此四空中。何相所攝。經論無文。准義相攝。粗亦可知。相狀如何。法相空中。攝十一空。所謂內空.外空.內外空.大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始空.散空.諸法空.有法空。以此十一齊空世法。是故攝入法相空中。問曰。第六無為空者。應是第二無法相空。何故攝入法相空中。釋言。此空但空世諦無為之法。不是理無。是故攝入法相空中。無法相空。別攝三空。所謂空空。第一義空。及無法空。以此三種齊空理無。是故攝入無法空中。自法空中。唯攝性空。彼性空者。明其諸法體性自空不由觀力。故名性空。此義與彼自法空同。是故攝入自法空中。此前十五。分相別攝。餘三共攝。彼法相空。無法相空。共攝二空。所謂相空。無法有法空。相空之中。明其自相及同相空。自相空者。明色等空。判屬第一法相空中。同相空中。有其二種。一明世諦苦無常等同相空寂。是空攝入法相空中。二明真諦同相理空。是空攝入無法相空。就彼無法有法空中。有法空者。是法相空。無法空者。攝入第二無法相空。彼法相空。及他法空。共攝一種不可得空。若說有法自相叵得。判屬第一法相空中。若說真如法性等外。邪見所立微塵世性。皆不可得。攝入第四他法空中。攝相如是。問曰。此四與十八空。體性不殊。說十八空其義廣足。何勞更說此四空乎。論自釋言。聖人說法凡有四種。一先略後廣。為欲解義。二先廣後略。為易受持。三先略後略。為利根者。四先廣後廣。為鈍根者。此就一義。以分利鈍。利根之人。少言能解。故為略說。鈍根之人。多言方悟。故為廣說。若對多義。為利根者。先後俱廣。彼能受故。為鈍根者。先後俱略。不堪受故。彼大品經。為易受持故。先廣說十八空竟。復說四空。自餘廣略。類此可知。四空之義。辨之粗爾。   四優檀那義三門分別(釋名一 開合廣略二 隨別廣釋三)   第一釋名。四優檀那。出地持論。名者所謂一切行無常。一切行苦。諸法無我。涅槃寂滅。有為集起。目之為行。行流非恆。稱曰無常。逼惱名苦。行同前釋。自體名法。法無性實。故曰無我。何故前二雲一切行。後門之中說諸法乎。以苦無常止在有為。是故雲行。無我通於一切法。故說諸法也。涅槃無為。恬泊名滅。優檀那者。是中國語。此名為印。故大智論。明法無常無我涅槃。名三法印。成實亦爾。法相揩定。不易之義名印也。名義如是。   第二門中。廣略不定。或總諸法。以之為一。謂一法界。統攝一切善惡無記生死涅槃。悉入其中。故論說言。入於法界大總相觀。或分為二。謂生死涅槃。以此統收。無法不攝。依法辨人。人亦無出凡之與聖。凡聖之外。更無第三非聖非凡。或復分法。以之為三。謂三自性。一者緣起。二者妄想。三名為成。前二生死。後謂涅槃。彼生死中。無出心境。境無自性。從緣集生。故名緣起。內心不真。說為妄想。涅槃之法。體非虛敗。自性成實。故稱為成。或分為四。謂此四門。苦無常等四中。前三是生死法。後一涅槃。無常與苦。生死可爾。無我理通。雲何說之為生死乎。然我無我。隨法不定。經中或說生死有我涅槃無我。或說涅槃以為有我生死無我。或復宣說二俱有我。或說俱無。若就其情。生死有我。涅槃無我。生死之中。凡情妄計。故說有我。涅槃之中。聖智離取。故說無我。故地持雲。世間生處。皆由著我。若離著我。則無生處。若據其法。生死無我。涅槃有我。生死虛無。又不自在。故說無我。涅槃真實。具八自在。故說有我。是以經言。生死之法。無常與苦無我不淨。涅槃之法。常樂我淨。若據空理。二俱無我。皆是緣起無性法故。若論其實。二俱有我。如經中說。二十五有。有我不耶。佛言。有我。我者所謂如來藏義。如來藏者。所謂佛性。此是生死有我義也。佛性即是涅槃之實。此是涅槃有我義也。今據一門故。說無我為生死矣。亦可。四中初二生死。後一涅槃。無我則通。蓋是生死涅槃理也。如維摩經迦旃延中。分法為五。所謂無常苦空無我涅槃寂滅。就前無我。分出空門。即是五也。空與無我。有何差別而為兩門。此如前說。經論不同。阿毘曇中。陰無我體。名為無我。陰非我所。說之為空。成實論中。眾生空者。名之為空。法空之義。說為無我。如維摩中眾生空者名為無我。法體空者說之為空。今依後門分為兩種。故有五也。若依楞伽。亦分為五。所謂五法。一名.二相.三者妄想.四者正智.五者如如。五中前三是生死法。後二涅槃亦可。前三是生死法。次一涅槃。後一是其生死涅槃法之實性。此之五義。如後五法三性章中具廣分別。又如維摩方便品中。分法為六。所謂生死無常苦空無我不淨。佛身常住通前六也。佛身常住。即是涅槃不遷義矣。又如經中分法為八。生死有四。謂苦無常無我不淨。涅槃有四。常樂我淨。或分為十。生死有五。苦空無常無我不淨。涅槃有五。常樂我淨及以有也。或分十六。涅槃有八。一常二樂三我四淨五真六實七善八有。生死亦八。翻前可知。若欲廣分別乃至無量。今據一門。且論四耳。   第三門中。依上四門。次第廣辨。先釋無常。無常有三。一分段無常。二念無常。亦名少時。三者自性不成無常。於中略以三門分別。一釋其名。二辨其相。三就大小料簡通局有無之義。言分段者。六道因果。三世分異。名為分段。分段非恆。故曰無常。念無常者。念謂心念。心道峻速。信此念頃。顯法時分。故稱為念。如經中說一彈指頃屈申臂頃瞬息之頃。如是之言。寄其色相。顯法時分。或說一念一剎那等。寄心以顯。良以有為生滅難覺。故寄色心顯其時分。念義如是。有為唸唸遷流非恆。名念無常。所言自性不成實者。向前二種。前後遷變。破其常相。此性無常。破其常性。明前分段及與念法幻化虛立體性無自實。名性不成。以不成故。無其常性。故曰無常。名義如是。體相雲何。分段無常。體相可知。念無常者。有為之法。一念之頃。具有四相。初生次住終異後滅。前後遷變。故曰無常。然此四相。經論不同。如毘曇中。明有為法其性羸劣。不能自生自住自異自滅。要賴同時八相之法共相推變。方得初生乃至終滅。言八相者。如一念色。同時即有生住異滅四大相法及四隨相。此四隨相。亦名小相。彼大生邊。有一小生。彼大住邊。有一小住。彼大異邊。有一小異。彼大滅邊。有一小滅。故有八也。然此八相。就能為名。以能生他故。名為生乃至滅他。故稱為滅。非謂法起名之為生。乃至法謝說名為滅。若論體性。三聚法中。非色非心不相應攝。論其行數。一一之中。皆有初生次住終異後滅之義。然此八種。體性同時。用即不定。相狀之用。剋必同時。遷法之用。用在先後。大生用時。能生八法。所謂能生所相法體及餘七相。合為八也。此八有為。有可生義。是故大生堪能生之。無為之法。無可生義。是故大生。不能生也。即此大生。亦是有為。有可生義。是故為彼小生生之。小生唯能生於大生。不生餘法。如是次第。乃至大滅起用之時。能滅八法。所謂能滅所相法體及餘七相。通有八也。此八有為。有可滅義。大滅能滅。即是大滅。亦是有為。有可滅義。是故還為小滅。所滅。如色既然。一切有為。類皆如是。滅同為相遷。方有初生乃至終滅。毘曇如是。涅槃經中。亦同此說。故彼經言。有為之法有生性。故生能生之。虛空之法。無生性。故生不能生。又彼經言。生能生法。不能自生。不自生故。由生生生。生生不自生。復賴生故生。如成實論不相應品廣非此義。彼論宣說。法起名生。法停曰住。法遷稱異。法謝名滅。不說法外別有諸相共相推遷。地持之中。亦同此義。故彼文中。廣破法外別立相也。各是聖教。難定是非。念無常義。粗況如是。所言自性不成實者。明法同時同體四相共相破壞。無法自性故曰無常。是義雲何。世法虛幻。無一定性。以無性故。相有體無。相有名生。體無稱滅。相有名生。不同始起初出之生。體無名滅。不同終謝灰燼之滅。此生與滅當知。即是十二緣中逆順觀也。如經中說。無明生故乃至老死。是此生相。無明滅故乃至老死。是此滅相。此生與滅。幻炎像立義說為住。不同生後遷停之住。彼生滅等。雖復同體。性相乖異。故名為異。又異凡夫所取實有。亦名為異。不同住後衰變之異。四相如是。同一體性。隨義互分。以同體故。說住異滅。以之為生。住異滅外。無別生性。無生性故。生性不成。還即說此生住異滅法。以之為住。生等之外。無別住性。無住性故。住性不成。乃至說彼生住異法以為滅。故生等之外。無別滅性。滅無性故。滅性不成。進退推求。畢竟無有一性可得。故曰自性不成實也。故維摩言。不生不滅。是無常義。良在斯耳。彼經所說。即生即滅。無生無滅。是故名為不生不滅。非謂就彼一相空中說無生滅。又地持雲。不知真實無言說事。有生有滅。觀無言性。一切無常。此文亦顯性無常義。問曰。無常有粗有細。生滅是粗。不生不滅是其細者。苦中亦應有粗有細。得言逼惱是其粗苦。無逼無惱是細苦不。釋言。亦得逼惱粗苦義在可知。然此逼惱。守性不壞。非性無常。非無常故。不名性苦。非性苦故。義說為樂。以實觀之。逼無逼性。惱無惱性。自性無安。方名微細自性壞苦。亦名微細虛集行苦。體相如是。通局如何。三中前二大小通論。自性無常大有小無。何故如是。小乘眾生。未解法空。不能破壞諸法自性。故不說之。若使無常義別三門。小乘之中但有前二無第三者。苦中亦三。小乘之中。亦應有二不具三苦。釋言。法門各別不同。何可一類。如無我中義別有二。小乘眾生但解生空。豈可亦得類同三苦小乘齊得二無我乎。義無斯理。雖知不同。有何所以。若總分別得言。苦者對緣而生。其相粗故。小乘眾生。具能解知。故小乘中。具明三苦。然無常者。遷滅法體。法體之義。微細難識。小乘眾生。不能精究。故小乘中。不明第三自性無常。若別論之。三苦之義。具論有三。一對緣分別。第二約緣就體分別。三約三種無常分別。此義如後一切苦中具廣分別。初之兩門。相粗易知。小乘能解。後之一門。與無常同。小乘眾生。但解前二。自體虛集微細行苦。小乘不解。故小乘中。不明自體虛集行苦。是以經言。所說苦諦中智所知。分別是苦。有無量種。非諸聲聞緣覺所解。我於彼經。竟不說之。旨謂在此。無常之義。粗況如是(此一門竟)。   次辨苦義。苦義有三。所謂苦苦壞苦行苦。辨此三苦。略有四門。一對緣分別。第二約緣就體分別。三約三種無常分別。四諸過相顯。言對緣者。緣別內外。內謂自心。外者所謂刀杖等緣。外中復二。一違二順。違者所謂刀杖等事。一切苦具。順者所謂己身命財親戚之類苦。緣別如是。從彼違緣而生苦者。名為苦苦。刀杖等緣。能生內惱。從其所生。說名為苦。從苦生苦。故雲苦苦。從彼順緣。離壞生惱。名為壞苦。內心涉境。說名為行。緣行生厭。厭行生苦。故雲行苦。第二約緣就體別者。心性是苦。依彼苦上。加以事惱。苦上加苦。故雲苦苦。就斯以論。向前三苦。至此門中。通名苦苦。謂性苦上。加前苦苦壞苦行苦。通名事惱。有為之法。唸唸生滅。無常敗壞。故名壞苦。即此有為遷流名行。行性不安故。雲行苦。言約三種無常別者。就彼三世分段無常。宣說苦苦。心性是苦。於此苦上。加彼三世分段粗惱。名為苦苦。又以三世分段粗苦。顯法性苦。亦名苦苦。就念無常。宣說壞苦。即是向前第二門中行壞兩苦。至此門中。同為壞苦。就彼自性不成無常。宣說行苦。同體四相。共相集起。目之為行。虛集之行體無自性。行性無安故名行苦。所言諸過互相顯者。過有三種。謂苦無常及與無我。以苦顯苦。名為苦苦。此以事苦。顯有為法性是苦也。無常故苦。名為壞苦。無我故苦。名為行苦。以法無我因緣虛集故雲行也。苦義如是(此兩門竟)。   次辨無我。如論中說。無我有二。一人無我。二法無我。此義如前無我章中具廣分別(此三門竟)。   次辨涅槃。如論中說。涅槃有二。一者有餘。二者無餘。此義備如涅槃章說。涅槃義者。非直斷絕生死因果。對治無處。為涅槃義。蓋如經說。法本不然。今亦無滅。是寂滅義。此是涅槃實相義也。四優檀那厥趣如是。   四悉檀義四門分別(釋名辨相一 定別其相二 通局義三 相攝義四)   四悉檀義。出大智論。言悉檀者。是中國語。此方義翻。其名不一。如楞伽中子註釋言。或名為宗。或名為成。或雲理也。所言宗者。釋有兩義。一對法辨宗。法門無量。宗要在斯。故說為宗。二對教辨宗。教別雖眾。宗歸顯於世界等四。故名為宗。故彼論雲。四種悉檀。總攝一切十二部經八萬四千無量法藏。皆是真實。無相違背。准驗斯文。望教說宗。義無乖返。故稱為成。諸法理趣。故名為理。宗別不同。且分四種。一世界悉檀。二者各各為人悉檀。三對治悉檀。四第一義悉檀。言世界者。如論釋言。有法從於因緣而有。無別自性。譬如轅軸輻輞等事和合為車。五陰諸法和合為人。如是一切世界故有。為世界悉檀法也。雲何名為各各為人。如論釋言。佛觀人心差別不同。而為說法。於一事中。或聽不聽。如佛為彼斷見眾生不信後世善惡業果墮斷滅見。便說雜業雜受果報。為計我者。便說無業無受報者。如是等事。名為各各為人悉檀。雲何名為對治悉檀。如論釋言。佛隨眾生心病所宜。為說對治。或說不淨。或說慈悲。或說因緣分別界入安波念等。如是一切。名為對治。第一義者。如論釋言。諸法實相。過語言道。心行處滅遍無所依。不樂諸法。無初中後。不盡不壞。名第一義。四種悉檀。名相粗爾。   第二門中。定別其相。然彼四中。世及第一。當法分別。對治為人。隨化辨異。但就法中。有性有相。故分二種。世及第一。生死涅槃。因緣法相。名為世界。如實法性。說為第一。此別可知。對治為人。別相難識。是以釋者。種種不同。今以義分相亦可知。然彼一切二諦諸法。無不為人斯皆治病。但就一切為人法中。當其門別。隨物所宜。應病授與。治物心患。即名對治。即彼一切對治門中。異門相望。互返不同。彰其為人差別故爾。即名各各為人悉檀。如說諸陰無我人等對治我患。或時宣說假名之我。對治無患。此即是其對治所攝。何故二門互返不同。以其為人不同故爾。即是各各為人說也。又如經說。不淨觀門。治貪慾患。宣說三十三天果報常樂我淨。令物願求。捨離諸惡。治不善患。此即是其對治所攝。何故二門互返不同。良以為人不同故爾。即名各各為人悉檀。如是諸門。類此可知。勿得異釋。   第三門中辨其通局。世界悉檀。通其為人及與對治。而不通於第一義諦。即說世界差別法門。以為對治及為人。故世界悉檀。通彼二中。不說世界為第一義。是故世界不通第一。非謂處別說為不通。淺深異故名不通耳。第一義者。分得通彼各各為人及對治中。不通世界。良以宣說第一義諦治物心患。是故第一通於對治。即就第一彰其為人各各不同。或說為有。或說為無。或復說為非有非無。或說為我。或說無我。或復宣說非我無我。如是種種為人差別。是故第一。通彼各各為人悉檀。深淺別故。不通世界。對治為人二種相望。一向相通。無別法故。   第四門中。辨其相攝。就彼四中。攝末從本。要唯二諦。所謂世界第一義也。對治為人。判屬何中。若總分之。對治為人。判屬世諦。非第一義故。彼論雲。前三悉檀。所不通者。至第一義一切皆通。明知。第一非前三種。所言通者。論自釋言。離一切過。無變無勝義無隱滯。故名為通。又彼論言。除第一義諸餘悉檀。皆可破壞。明知。餘三非第一義。以實通論。二諦之中。皆具有彼對治為人。具有之相。備以上辨。理實既通。何故論中說第一義。不同前三。以世界中彰彼對治為人義顯故。第一中隱而不說。又復彼論說第一義異前三者。異彼世界及世界中對治為人。非謂異於第一義中對治為人。亦可就彼第一義中所有對治為人之義。約化辨異。攝入世界。據實論之。就第一義所明。對治各各為人。即是第一非世界也。悉檀之義。略舉綱網。   四真實義二門分別(釋名一 體相二)   真實義者。法絕情妄。名為真實。實深所以。目之為義。實義虛融。理無不在。隨法辨異。難以定算。今隨一宜彰二論四。所言二者。一實法性。二事法性。所言四者。一世間所知。二學人所知。三煩惱障淨智所行處法。四智障淨智所行處法。此二與四。並是義門。隨情施設。無不為物。今依文相。前之二種。據法以分。後之四種。隨情以別。就前二中。實法性者。是真諦也。事法性者。是世諦也。真諦之理。是法體性。名實法性。世諦差別。目之為事。諸法自體。名事法性。名義如是。   體相雲何。諸法分齊差別有四。一事二法三理四實。事者所謂地水火風色香味等。法者所謂苦無常等法之緣數。理者所謂諸法相空。實者所謂非有非無如實法性。此四同體。隨義異分。今就此四。攝為二種。於中隨義分之不定。若據凡聖所知以別。四中初一。是事法性。餘三為實。以初一門是凡所知故。說為事。後三聖知攝以為實。若就有相無相分別。前二有相。說為事性。後二無相。說為實性。若就本末以分二者。前三為事。後一為實。具辨如是。案如地持。就初分也。二相如是。四種雲何。即就前二種分別。離為四也。就前事性分為二種。謂世所知及學所知。就前實性亦分為二。謂煩惱淨所行處法。及智障淨所行處法。事有精粗。故別兩門。理有淺深。是以分二。亦可分事以為前三。實為第四。世所知者。地水火風色香味等一切種事。世俗通知。名世所知。學所知者。五明處等事中微細。藉學以通。名學所知。此前兩門。事相不虛。說為真實。非是就事彰理實也。煩惱障淨所行法者。謂四真諦。此義博深。世學不知。要離煩惱。清淨之智。方能照見。舉智別法。是故名為煩惱淨智所行處也。智障淨智所行法者。謂法無我。此理淵深。餘智不達。唯佛菩薩。離無明慧。方能證見。舉智別法。是故名為智障淨智所行處法。此之四義。廣如論釋。且依其門。略舉名況。   大乘義章卷第二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44 冊 No. 1851 大乘義章   大乘義章卷第三   遠法師撰   義法聚中此卷有八門(四諦義 四緣義 五果義 六因義 四空義 五法三自性義 六種相門義 八識義)。   四諦義九門分別(一釋名 二開合辨相 三染淨因果分別 四理事分別 五十六聖行分別 六有作無作有量無量相對分別 七同異分別 八虛實分別 九十諦分別)   第一釋名。苦集滅道。名四聖諦。逼惱名苦。聚積稱集。寂怕名滅。能通曰道。何故名聖。而復雲諦。如涅槃雲。聖者所謂諸佛菩薩。一切聖人。就聖辨諦。故雲聖諦。何故就聖而辨諦乎。良以諦實唯聖所知。非凡能覺。聖所知者方名諦。故就聖辨之。所言諦者。世人一向。以實釋之。此非一向。如涅槃中。諦實兩別故。彼經言。有苦有諦有實。直論苦事。名之為苦。就彼苦中。因緣有無法相不謬。故稱為諦。窮其本性。非有非無。說之為實。通相釋之。實故名諦。實相雲何。今以兩門分別釋之。一隨法深淺彰實不同。二隨教宗別明實有異。言隨法者。法之淺深。義別五重。一法相實。二虛假實。三空無實。四自體實。亦名性實。五緣用實。法相實者。苦集滅道當相實爾。故稱為實。如彼苦諦。凡夫為樂。聖觀實苦。故名為實。乃至道諦。凡夫迷謬。妄謂非道。聖慧觀之。知實是道。故稱為實。是以經雲。苦者實苦。不可令樂。集真是因。更無異因。苦若滅者。即是因滅。滅苦之道。實是真道。如是等法。返對情妄。故說為實。言假實者。苦集滅道。實是因緣虛假之法。故名為實。於中分別。乃有四種。一因和合假攬別成總。二法和合假。苦無常等諸法相成。三妄相虛假。如虛空華。非有為有。四妄想虛假。苦集滅道妄想假集。如夢所見。此之四種。同名假實。良以執定非真實。故因緣虛假名為實也。據此返望前門。所論乃是諦相。非是諦實。言空實者。苦集滅道。以理窮之。實是空寂。本無所有。故名為實。於中分別。乃有五種。一者陰上無人之空。二因和合中無性之空。三法和合中無性之空。四者妄相虛無之空。五者妄想虛無之空。此之五種。同名空實。據斯返望前門。所說因緣假有。是其諦相。非是諦實。言體實者。苦集滅道。窮其本性。實是真實如來藏性。是以經言。於聖諦處說如來藏。又涅槃中。宣說苦實乃至道實。即是佛性常樂我淨。諦實如此。故稱為實。於中分別。有其二種。一如實空。二如實不空。如實空中。有二種空。一無相空。謂非有相。非無相。非非有相。非非無相。非有無俱相。非一相。非異相。非非一相。非非異相。非一異俱相。非自相。非他相。非非自相。非非他相。非自他俱相。如是一切妄心分別。皆不相應。二無性空。恆沙佛法。同一體性。互相緣集無有一法別守自性。故名為空。如就諸法說之為有諸法外。無別有一有性可得。還即說此有等諸法。以之為無是諸法外。無別有一無性可得。還即說此有無等法。為非有非無。有無等外。無別有一非有非無自性可得。以此類知一切諸法。畢竟無性。故名為空。空義如是。言不空。如來藏中。從本已來具二種相。一如實心。所謂真實阿梨耶識神智性之。以阿梨耶神智性故。與無明合。便起妄智。遠離無明。便為正智。二如實法。於彼自性清淨心中備具一切恆沙佛法。如妄心中備具一切諸虛妄法。以真心中具諸法故。與妄想合。能熏妄心。起種種行。遠離妄想。便成法界廣大行德。此空不空。同是諦實據斯返望前門之中。遣相明空。乃是諦相非諦實也。緣用實者。苦集等相。究竟窮之。實是法界緣起集用。不染而染。起苦集用。不淨而淨。起滅道用。滅道有二。一隨妄集起。對治滅道。二捨妄顯真。真實滅道。諦實如此。故名為實。上來五種。隨分皆實。故稱為諦。言隨教者。教別既殊。明實亦異。毘曇法中。說實有二。一者有實。苦集滅道法相實爾。二者空實。陰上無人未空法體。成實法中。說實亦二。一者有實。苦集滅道實是因緣名用假有。二者空實。實無定相未空因緣。宜明苦中法相實爾。名之為實。未說虛假空寂等義。成實法中。辨明苦等。實是名用虛假之法。無有定性。故曰為實。據斯返望前宗所明。建立定性。非真實也。若就大乘破相教中辨實亦二。一者有實。苦集滅道實是妄相虛幻之有。二者空實。實無因緣假名之相。不但無性。相亦叵得。據斯返望前成實中未空幻化因緣法。故不名為實。若就大乘顯實教中辨實亦二。一空二有。於中分別。略有二門。一依持門。妄想所取苦集滅道於情為有。於理實無。名為空實。妄情所依如來藏性。相雖叵見。而實是有。名為有實。故經說為不空藏矣。二緣起門。如來藏性體。如一味名為空實。緣起苦集滅道之用。名為有實。如經中說。自性清淨。不染而染。十二因緣。皆一心作。生死二法是如來藏法界輪轉。名曰法身眾生。如是等言。是其真實緣起苦集。如來藏性。顯成法身菩提涅槃諸地行德。即是真實緣起滅道。諦實如此。稱之為實。宗別既然。隨宗皆實。故稱為諦四諦名義。略釋云爾。   第二門中。開合辨相。何者是苦苦之體相。開合不定。或總為一。謂攝諸苦為一苦諦。或分為二。所謂分段變易生死。六道之報。名為分段。三乘聖人微細生滅。說為變易。或分為三所謂苦苦壞苦行苦。辨此三苦。略有五門。一對緣分別。二約緣就體分別。三約三種無常分別。四諸過相顯。五對三受以辨通局。言對緣者緣別內外。內謂自心。外者所謂刀杖等緣。外中復二。一逆二順逆者所謂刀杖等事一切苦具。順者所謂己身命財親戚之類。緣別如此。從彼逆緣。逼而生惱。名為苦苦。刀杖等緣。能生內惱。說之為苦。從苦生苦。故曰苦苦。從彼順緣離壞生惱。名為壞苦。內心涉境。說名為行。緣行生厭。厭行生惱。故名行苦。第二對緣就體辨者。心性是苦。依彼苦上。加以事惱。苦上加苦。故雲苦苦。就斯以論。向前三苦。至此門中。通名苦苦。謂性苦上。加前苦苦壞苦行苦。斯名事惱。有為之法前後生滅。無常敗壞。名為壞苦。即此有為遷流名行。遷流不安。故名行苦。言約三種無常辨者。於彼分段無常分齊。宣說苦苦。於有為法性苦之上。加彼三世分段粗苦。苦上加苦。故名苦苦。又以三世分段粗苦。顯有為法體性是苦。亦名苦苦。就念無常。宣說壞苦。彼念無常遷流滅壞。故名壞苦。是即向前第二門中行壞兩苦。至此門中。同名壞苦。就彼自性不成無常。宣說行苦。同體四相。互相集起。故名為行。以此門中同體。四相共破壞行性。不成行性。無安故名行苦。言以諸過互相顯者。過有三種。謂苦無常及與無我。以苦顯苦。名為苦苦。謂以事惱顯有為法體性苦也。無常故苦。名為壞苦。無我故苦。名為行苦。以法無我因緣虛集故。稱為行。有為行故。體性是苦。言對三受辨通局者。受別有三。謂苦樂捨。違緣生惱。名為苦受。順緣生適。名為樂受。中容境界所生受心。捨前苦樂。故名捨受。三受如是。對之雲何。如經中說。苦受之中。即具三苦。心性是苦。於性苦上。加彼對緣所生事惱。即名苦苦。前後生滅。無常敗壞。名為壞苦。即此前後遷流集起。名曰行苦。亦可有為自性虛集。名為行苦。樂捨二受。各具二苦。所謂行壞。行壞之相。不異前釋。三苦如是。又如經中。分為八苦。所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盛陰苦。辨此八苦。略有三門。一釋其名。二辨其相。三對三苦。共相收攝。先釋其名。言生苦者。報分始起。謂之為生。生時有苦。就時立稱。故名生苦。衰變名老。老時有苦。就時為目。名為老苦。四大增損。謂之為病。病時有苦。就時彰名。稱曰病苦。陰壞名死。死時有苦。就時立目。名為死苦。亦可。此等當體為名。即指生老病死為苦。故雲生老病死苦也。愛別離者。所念分張名愛別離。愛別生惱。就緣立稱。名愛別離。怨憎會者。所惡強集名怨憎會。怨會生惱。就緣立稱。名怨憎會。求不得者。所悕不稱。名求不得。因彼生惱。就緣立稱。是故名為求不得苦。五盛陰者。五陰熾盛。名五盛陰。陰盛是苦。就體立稱。是故名為五盛陰苦。亦盛者。盛受之義。五陰之中。盛前七苦。是故名為五盛陰苦。若正應言五陰盛苦。名義如是。   次辨其相。何者生苦。如五王經說。始從識支乃至出胎。名之為生。涅槃經雲。生通始終。始終不同。經分為五。一者初出。所謂識支報始名初。初起名出。二者至終。謂名色支色心具足。對前說終。三者增長。謂前名色增為六入。四者出胎。五者種類。謂出胎後乃至老死。於中運運剎那新起。名之為生。何者老苦。如涅槃中。釋有兩義。一者終身老。所謂髮白形枯色變。是時名老。二者唸唸老。始從識支乃至老死。運運遷遷。名之為老。就唸唸中。經分為二。一者增長。謂從識支乃至盛年。唸唸遷變。二者滅壞。年衰已後唸唸老也。何者病苦。如涅槃中。釋有兩義。一者身病。所謂四大增損不調及餘客病。二者心病。所謂歡喜憂愁恐怖愚癡等也。何者死苦。如涅槃中說死有三。一放逸死。謂謗大乘方等經典。二破戒死。謂犯三世諸佛禁戒。三壞命死。所謂身盡。此壞命中經分為二。一命盡死。二外緣死。命盡死中。經說有三。一者命盡而福不盡。正報雖滅。依報猶存。二者福盡而命不盡。依報雖亡。正報猶在。此亦通名命盡死也。三福命俱盡。依正俱滅。外緣死中。經說有三。一者自害。二者他害。三者俱害。何者是其愛別離苦。所別有二。一內二外。內者自身。外者所謂親戚眷屬及餘資生。何者是其怨憎會苦。怨憎有二。一內二外。內者所謂三惡道報。外者所謂刀杖等緣。何者是其求不得苦。所求有二。一因二果。因中有二。一者惡法求離不得。二者善法求欲不得。果中亦二。一者苦事求離不得。二者樂事求欲不得。苦復有二。一內二外。三塗苦報求離不得。是名為內刀杖等苦。求離不得是名為外。樂事亦二。一內二外。人天樂果求欲不得。是名為內。資生眷屬求欲不得。是名為外。何者是其五盛陰苦。如涅槃說。通攝前七。以為第八五盛陰苦。八苦體相。粗辨如是。次對三苦。共相收攝。八中前七。別配三苦。後一是總。總攝三苦。就前七中。有通有別。即壞即苦即行即苦。義通前七。不待言論。緣而致惱。義有隱顯。生老病死。苦苦所收。若緣老時。失於莊色。病失強力。死失壽命。而致惱者。壞苦所攝。愛別離者。壞若所收。怨憎會中。義有兩兼。三塗苦報刀杖等。緣而強聚集。苦苦所收。涉求之行而強現前。行苦所攝。求不得中。義具三苦。於惡於苦。求離不得。苦苦所收。於善於樂。求合不得。壞苦所攝。涉求行心。求離不得。即是行苦。五盛陰中。一切斯具八苦。如是如地持中。隨別分為百一十苦。若廣分之。苦乃無量。苦諦如是。次辨集諦。開合非一。總唯一集。或分為二。二有三門。一就性分二。唯善與惡。無記無報。是以不論。二緣正分二。唯業煩惱。業為正集。故煩惱緣集。三粗細分二。所謂分段變易之因。或分為三。所謂三界生死之因。據斯統攝一切分段變易之因。悉在其中。或分為四。分段變易。各有緣正。合為四也。分段因中。有漏業因。四住為緣。變易因中。無涉業因。無明為緣。問曰。無涉雲何為因。緣照無漏。能生三乘生滅法身。故說因耳。或分段為五。所謂五道生死因也。或分為六。所謂六道生死之因。又分段中。三有之因。變易因中。三乘之因。亦得分六。或分為十。五道因中。各有緣正。故有十也。或分十二。六道因中。各有緣正。即為十二。又分段中。三有之因。各有緣正。變易之中。三乘之因。亦有緣正。以此通論。亦有十二。故經說言。又如取緣有漏業因而生三有。無漏業因無明為緣。生阿羅漢及辟支佛大力菩薩三種意生身等。若廣分別。集亦無量。集諦如是。次辨滅諦。開合非一。總唯一滅。或分為二。二有四門。一約所滅因果分二。生死因盡。是有餘滅。生死果喪。是無餘滅。二約所滅分段變易二種分二。分段死盡。是有餘滅。變易死盡。是無餘滅。三大小分二。二乘所得。是其小滅。佛菩薩所得。是其大滅。四性淨方便。分為二種。無始法性。本隱今顯。是性淨。滅斷障而得。是方便滅。或分為三。三有三門。一約所滅假實空心。以之為三。因和合中。取立定性。是迷假心。法和合中。取立定性。是迷實心。無漏之慧。是其空心。滅此三心。為三滅也。假實兩心。成實法中。聞慧伏滅。□駭餉□□□□榰覷埤□礹觀誇□□□□僚埤□紐哄慼慼撙說潠饇鞢憬絲均慼慼慼潑W誇□□奮□□埤□□覶妧□□□聆覷埤□礹觀誇□□紐哄慼慼慼潑E覷埤□量离詡□□□□□□□□□□姅粿□□檢□饈楈楈埤□飾□□楈埤□□糖□□□離夾□□楈槂□□□榮夾□□□□□□埤□槂□□j□□□□□□□□□埤□楈褓□j□奐襛□□□襾駶□□□□□妧□□□□□□□祈本□□□飥□□妧□□□禍□楈埤□觾駕□檢□□婛□j□延楦□□□□詁□檢□□□E□□□露□□□楈槂□□□□饛□□□□□□褓□□□□□□聾楛□□□□□□□□聾榞□□□□□□□褓□□□□榮娮□□□□□□□□□□飣祰賂褓□□□羇□□□□□□□□礹羇□□□□□榵□□□復□褓□□□}□□□聾楦□□□說模□逆□聾檇□□□楈槂□飀□馜餺□□□□砥U槂□□j□□飥□□餡秫□□禍□楈埤□□□□祈槂□□j□□□□禪□□□□□騭散送□□□椸□j□□□□椸飀□□□□\□□詁□□□□□椸飀□□糖□□□□□□□楈槂□□□□送驖□□□□□楛□□□砥錶u□□□□楛□□□餾□□□□荂慼慼撐□□驚□□楛□□□□g□□騖□□礽□□□楈槂□□□□砥m□鶴診□□秸香□□□F褸□□鞳歎ョ毅牷慼熱u□□□礹襐□□□□□覜餺□□□楈槂□□□□糖褸□□楛□□□楈槂□□□□□□□□楈槂□□□□□□□□楈槂□□□□糖褸□□□□□\□□詁□□□饈槂□膳□□□□□耔□□□□楦□□□   第三門中。分其染淨因果差別。四中前二。是其染法。後二淨法。舉染令厭。彰淨令欣。就前染中。先果後因。淨中亦爾。先果後因。故有四別。諸法之起。先因後果。何故諦中先果後因。觀門有二。一順二逆。尋因趣果。是其順觀。從果尋因。是其逆觀。今依逆觀故。先明果後彰因矣。良以果兼美惡顯著。欣厭義強。是以先明。因相微隱。欣厭義微。是以後說。   第四門中。理事分別。宗別不同。所說亦異。依如毘曇。六道果別。是其事苦。即此事上。有苦無常空無我等四義寬通。說為理苦。又復一切有漏諸法。莫問內外。但從前生後。不簡近遠粗細之別。悉是果義。於此果上。具苦無常空無我等四種道義。儘是理苦。六道因果。是其事集。即此事上因集有緣四義。齊通說為理集。又復一切有漏諸法。莫問內外。但前生後。不簡近遠粗細之殊。悉是因義。於此因中。因集有緣四義寬通。儘是理集。以理苦集通諸法故。聖人無有一道。有漏中具有二。具苦智處而無集智。具集智處而無苦智。隨過粗細盡亡之處。品別無為。是其事滅。即此事上盡止妙出四義。齊通說為理滅。戒定慧等三十七品道行差別。是其事道。即此事上道如跡乘四義。齊通說為理道。若依成實。生死因果。莫問粗細。一切皆是事苦事集。無漏因果。是事滅道。即此事上緣用虛假無性之空。是其理也。緣用虛假。是世諦理。無性之空。是真諦理。大乘法中。分段變易二種因果。是事苦集。此二盡處。數滅無為。及彼對治。是事滅道。即此事中平等實性緣起之相。是其理也。平等實性。是真諦理。緣起之相。是世諦理。理之淺深。備如初門。   第五十六聖行分別。四諦之中。各有四行。故有十六。苦中四者。謂苦無常空與無我。逼惱名苦。苦法遷流。說為無常。苦非我所。故名為空。苦非我體。名為無我。問曰。苦中唯有此四。更有餘義。義別眾多。如華嚴說。所謂果報.擔累.危脆.怨毒.惱害.障礙.繫縛.陰蓋.遮難.難苦事等。如是非一。今據一門且論此四。問曰。何故偏說此四。釋言。苦中義別眾多。既言且論。寧可具責。問曰。無常通苦集道。空與無我遍通四諦。以何義故偏攝苦中。釋言。法門有通有別。若就通門。無常空等。義通餘諦。今就別門。無常空等身邊兩見。對治法故。攝入苦中。是義雲何。身邊兩見。迷苦而生。無常治邊。空與無我。對治身見。是故隨對攝入苦中。何故身邊偏迷苦生。報法粗現相狀顯著。人多取此。以為神主。隨計斷常。是故身邊偏緣苦生。此義具釋如十使章。問曰。苦中具有四行。以何義故偏名苦諦。不名無常無我等諦。釋言。皆得不可並彰。且說苦耳。設立餘名。會歸一難。又隨義釋。非無所以。義釋有三。一苦粗易覺。人皆同識。就易以名。二苦過粗重。生厭義強。故偏名之。三苦義唯別不通餘諦。故偏名苦。餘無常等。無如是義。故經論中。多不說之。集中四者。謂因集有緣。能生曰因。聚果名集。能有來果。故評為有。緣此得報。故說為緣。問曰集中唯有此四。更有餘義。釋言。集中義別無量。所謂生造作起滅出由籍方便至到趣向次第開道。如是非一。今據一門且論此四。問曰。因果正相對法。前苦諦中。不說其果。今集諦中。何故說因。釋言。苦集各有多義。名皆不盡。隱顯互彰。何可具責。又復果義。粗顯易識。不假言論。故不說果。因細難覺。故須說之。又復苦中。若立果行。無由得顯人天樂果。是苦無常空無我等。為可厭法。故不說果。對苦說因。因即可厭。故說其因。又苦諦中。說苦無常。對治愛行。說空無我。對治見行。若說其果。無此治能。故不說果。約對治等。說因可厭。是以論之。問曰。集中具有四義。何故名中偏彰集諦不說因等。釋言。皆得不可並存。且以集名。又復集義。攝果義顯。故偏名矣。滅中四者。謂盡止妙出。亦名滅止妙離。盡滅有過故雲盡滅。寂止惱患故名為止。捨遠粗礙稱之為妙。出離纏縛。名出名離。問曰。滅中唯有此四。更有餘義。釋言。滅中義別眾多。所謂無為寂靜安隱解脫不動不燃不熾休息無惱清淨快樂無礙無相。如是非一。今據一門且論此四。問曰。四中以何義故偏名滅諦。釋言。皆得不可並立。且彰滅耳。又覆滅者。除遣義彰相顯易識故偏名之餘止妙等同世俗上妙出等故不名矣。道中四者。謂道如跡乘。亦名道正跡乘。能通名道。如法正行。名如名正。尋之趣向果。故稱為跡。依之達到。故說為乘。又復運通亦名為乘。問曰。道中唯有此四。更有餘義。釋言。道中義亦非一。所謂無漏無礙無障安隱解脫出離清淨對治方便能度至到。如是非一。今據一門且論此四。問曰。四中以何義故偏彰道名。釋言。皆得不可並立。且論道耳。又復道者。通到義彰。相顯易識。故偏名道。十六聖行。辨之粗爾。   第六門中。有作無作。有量無量。相對分別。小乘眾生所觀四諦。名為有作。亦名有量。大乘所觀名為無作。亦名無量。有作無作。約行分別。有量無量。當法分別。雲何就行分作無作。據小所觀。望後猶有無量諦觀可皆以修作。對後別前。故名有作。據大所觀。望後更無餘觀可作。故名無作。總相如是。然彼小中。隨義別分。有有作無作之義。因中所觀。名為有作。果中所觀。名為無作。大乘亦爾。因中所觀。名為有作。果中所觀。名為無作。量無量者。分別有三。一就寬狡明量無量。小乘所觀苦集二諦。止在分段因之與果。所觀滅道。唯是分段因果對治。法有局限。故名有量。大乘所觀苦集。統通分段變易二種因果。苦通分段變易之報。集通分段變易之因。滅盡分段變易之因果。道攝分段變易對治。法無局限。名為無量。二就深淺明量無量。小乘法中。依如毘曇。但明苦者。真實是苦。不可令樂。乃至道者。真實是道。未說餘義。成實法中。唯明苦等名用虛假無性之空。未窮法本。故名有量。大乘法中。若據說相。明其苦等幻化之有畢竟空寂。窮實論之。苦等體性。即是真實。如來藏性緣起法界。以窮深故。名為無量。三就粗細明量無量。小乘之中。總相粗觀。名為有量。大乘法中。別相細觀。說為無量。是以經言。所說苦諦中智所知。分別是苦。有無量種。非諸聲聞緣覺所知。我於彼經竟不說之。集滅道等類亦同然。此是粗細量無量也。   第七門中。明其四諦體之同異。於中四諦義差別有二。一者諦相二者諦實。今先就相辨其同異。於中滅道有其二種。一者緣修對治滅道。謂三乘人除結無為緣修之治。二者體證真實滅道。謂佛菩薩體證無為圓通實德。今先以彼對治滅道。望於苦集。辨其同異。於中滅諦。是無為法。望餘三諦。一向別體。苦集道諦。同異不定。若依毘曇。苦集有二。一粗二細。過業煩惱得今苦果。現業煩惱得當來報。是其粗也。此乃是其事苦事集。有為之法。唸唸生滅。就此者為。義分苦集。說之為細。以為理苦集也。就粗以論。若就事論。苦集及道。一向別體。若據細辨。苦集同體。道諦不同。相狀如何。一念有為。從前集起。義說為苦。即此有為。能生於後。義說為集。其猶世人望父為子望子為父。是故苦集。一向同體。道是無漏。不同前二。若依成實。唯說結業。以之為集。所受生死。名為苦諦。微細生滅。悉是苦攝。一種事相苦集。然彼所說集道別體。苦望集道。義別有三。一者苦諦與集同體。謂依報心造作集因。集體是苦。故雲同體。以彼宗中宣說報心體是苦故。二者苦諦與道同體。謂依報心修起聖道。道諦是苦。故雲同體。問曰。毘曇何不如是。釋言。毘曇明其報心不常續故。集道起時。無其報心。是故苦諦。不與集道二諦同體。彼成實中。說報常續。集道起時。恆有此報。是故苦諦得與集道二諦同體。三者不同。謂餘一切無記心中。苦報之心。不與集道二諦同也。大乘之中。所說不定。先就分段辨其同異。於中苦集略有二種。一就三世因果不同。以分苦集。若據斯義。苦集望道所辨同異。與成實同。第二就彼微細生滅。義分苦集。若據斯義。苦集二諦。一向同體。與毘曇同。即此苦集望於道諦。不同毘曇。雲何不因。分別有二。一者苦集與道同體。謂依報心起於聖道。報心即是苦集所攝。是以苦集與道同體。良以大乘亦說報心常相續故。二者苦集諦與道別體。謂餘一切有漏法中苦集諦也。分段如是。次就變易辨其同異。於中不定。若就凡時隨相粗分。單有集諦。隨義通論。得有苦集同體之理。無明住地。是其集諦。即此無明生滅之義。即說為苦。是故苦集同一體也。若據聖時三諦同體。一念無漏當分治結。即是道諦。即此道者。從前無漏變易業生。即名為苦。復能生後。即名為集。是故三諦同一體性。對治滅道。望於苦集同異如是。次就真實滅道二諦。辨其同異。此二相望。一向同體。萬德圓寂。即說為滅。虛通之義。即說為道。更無別體。是故宣說滅道同體。望彼苦集對治滅道。一向別體。真妄異故。諦相如是。次就諦實辨其同異。據實以論四諦同體。苦集二諦無別體。故用滅道性。以之為體。故涅槃中說。彼苦集二諦之實。即是佛性。即是涅槃。即是如來。常樂我淨一切佛法。寶性論中亦說。法身如來。聖諦及與涅槃四法無別。滅道二諦無別體。故還即說彼苦集實性。以之為體。是以經中說。十二緣以為佛性。見十二緣。名為見佛見法見僧。又說。五陰以為佛性一苦滅等。良以染淨無別體故。經中說言。凡夫未成佛菩提為煩惱。眾生成佛時煩惱為菩提。義在於此。其猶迷人所取之南。與彼悟時所解之北無有二性。同異之義。其相像此。   第八門中。辨其虛實。虛實之狀。難以一定。於中略以三門分別。一就諦相優劣分別。苦集是虛。滅道是實。苦集迷生。所以是虛。滅道解起。所以是實。苦集既虛。雲何稱諦。實是虛誑顛倒之法。是故雲諦。非同滅道二諦實也。二攝法從情。四俱是虛。皆是妄想分別法故。故維摩雲。見苦斷集。證滅修道。是即戲論。地經亦說。五地中分別四諦。名取染淨分別慢也。三癈情論法。四俱是實。經中設遣除情計不破其法。是以經言。但除其病而不除法。法雲何實。實有五重。如初門中具廣分別。究竟窮之。唯有二種。一者體實。窮諦本性。唯如來藏真實法界。亦名真如。亦名實際。亦名法性。亦名一實。亦名佛性。二緣用實。謂清淨心不染而染。緣起生死。苦集二門。不淨而淨。緣起涅槃。滅道二門。實相如是。   第九門中。十諦分別。言十諦者。如地經說。始從世諦乃至第十菩薩地成如來知諦。然彼四諦。統含法界恆沙佛法。隨義別論。皇繁難計。且從一數十門觀之。此十一一皆通四諦。就彼四中。直知苦集滅道法相。名為世諦。知其空寂無人無法。名第一義。知其苦等有二無二一實之相。名為相諦。知其緣起法界門別。名差別諦。就彼別中隨說不同。集成各異名說成諦。迷彼四諦。苦果事起。名為事諦。迷之造集。能生後苦。說為生諦。解彼四諦。能滅染累。名盡無生諦。解達苦等。名入道諦。窮其體實緣起法門。便成大乘如實行德。行分因果。是故名為菩薩地。成如來智諦。然此四諦。統攝淵廓。難以究窮。且隨詮況略示網緒。   四緣義四門分別(釋名一 辨相二 就法分別三 大小同異四)   第一釋名。所言緣者。由籍之義。緣別不同。故分為四。一者因緣。二次第緣。三者緣緣。四增上緣。言因緣者。親生之義。目之為因。用因為緣。故曰因緣。次第緣者。籍前心法。次第生後。所生之心。次前後起。故名為次。以後生故。說之為第。前心與後。次第為緣。名次第緣。言緣緣者。六塵境界。為心所緣。故名為緣。由彼所緣。與心作緣。故名緣緣。亦可疏助。名之為緣。以緣故名緣緣。增上緣者。起法功強。故曰增上。以此增上為法緣。故名增上緣。於中亦有非增上者。從勝受名。故曰增上。此一門竟。   次辨其相。四緣之義。諸論不同。成實論中。宣說三因。以為因緣。一者生因。所謂一切善惡等業。能生一切苦樂等報。故名生因。二者依因。所謂色心互相依立。故曰依因。其猶尼乾立拒舉瓶相假而立。彼亦如是。三者習因。如人習善增長善法習惡增長惡法。如是一切。後起增前。故名為習。用習作因。名為習因。用此三因。以為因緣。心法續起。為次第緣。六塵生識。以為緣緣。六根生識。為增上緣。故成實論雲。言緣緣者。所謂色等。增上緣者。所謂眼等。若依毘曇。就彼六因離合為四。何等為六。一所作因。二共有因。三自分因。四者遍因。五相應因。六者報因。所作因者。諸法起時。除其自體。萬法不障。令其得生。名所作因。如空生色。如是等也。共有因者。諸法起時。同時同性。共有之法。展轉為因。名共有因。自分因者。同類之法。籍前生後。名自分因。言遍因者。苦集諦下疑見無明。增上一切染污法。故名為遍因。於中差別乃有十一。苦下有七。所謂五見疑及無明。集下有四。邪見見取疑及無明。相應因者。止在心法。如心起時。同時即有諸心數法。與心相應。是相應法。展轉相助。能有所作。名相應因。前共有因。相扶體立。此相應因。相扶有用。言報因者。一切有漏善不善法。能生一切苦樂等報。名為報因。此義廣釋如六因章。於中自分遍因報因相應共有。此之五因合為因緣。所作因中離為三緣。以彼所作寬通故爾。就所作中。分取心法生後之義。為次第緣。總相如是。於中別論。乃有三門。一定別諸心。二就生死辨定諸心。三明諸心相生次第。言定別者。心別有十。一方便善心。所謂一切聞思修等相應之心。二生得善心。謂從過去修習所成。信進念等相應善心。三不善心。謂欲界中。除身邊見餘煩惱業相應之心。四穢污無記。亦名隱沒。謂欲界中身邊兩見。及上二界一切煩惱相應之心。五報生心。謂三界中報無記心。六威儀心。謂行住坐臥見聞等心。七工巧心。所謂一切營生之心。八變化心。謂依諸禪起化之心。九者學心。謂三乘人無漏因心。十無學心。謂三乘人無漏果心。此十心中。欲界有八。除學無學。成實法中。欲界地中。有電光定。得發無漏。若從是義。欲界亦有學無學心。毘曇不立。色界有八。除不善心及工巧心。一切上地。無有不善及工巧心。故成實法中。上界得起欲界不善。毘曇不立。無色界中下三空處。但有六心。除不善心威儀工巧及變化心。有餘六種。成實法中。無色亦起欲界不善。大乘宣說無色界中有形色故亦有威儀變化等心。毘曇不立。非想地中。但有方便生得穢污報生四心。彼無無漏。除學無學。餘如上說。心別如是。   次就生死辨定諸心。此十心中。二心得生。所謂不善及穢污心。一切受生依煩惱故。五心得死。謂生得善.不善.穢污.報生.威儀。此五心中。得命終也。不善命終。唯在欲界。威儀命終。通欲色界。生得穢污。遍通三界。報心不定。毘婆沙中。有二種說。一家宣說。三禪已還無捨受報。若從是義。三禪已還無有報心而命終者。命終必在捨受心。故一家宣說。三禪已還亦有報捨。若從是義。報心命終。遍通三界。於中下死。向上生者。必在生得報生威儀三心中死。若有下地不善穢污不上生故。若色界死向下生者。必在生得穢污報生威儀心死。一切上地無不善故。若無色死向下生者。必在生得穢污報生三心中死。彼無不善威儀心故。若欲界死欲界生者。五種心中。皆得命終。若色界死當地生者。四心命終。除不善心。三禪已還報心有無義。如上判。今且論有。若無色死當地生者。必在生得穢污報生三心命終。彼無不善威儀心故。問何故方便善心學無學心工巧變化心。不得命終。以命終時心微劣故。不得在此強心中死。生死如是。   次辨諸心相生次第。於中唯就鄰次相生。以明次第。次第有七。一同處法相生次第。謂同地法互相因起。二於上法修起次第。如依欲善起初禪等。三於下法防過次第。如依上地方便善心及穢污心起下地中生得善等。四於下法退轉次第。如依上善退生下結。五於上於下遊觀次第。如九地中漏無漏善互相因起。六於上於下受生次第。如彼生得報心等死染污生等。七於下於上體用次第。如從淨禪起變化心。化心次第起淨禪等。今就此義以明諸心相生次第。先論方便。欲界地中方便善心。於自地中能生一切。除欲界中四禪化心。於上能生方便善心學無學心。修起次第。從欲界地聞思慧等。起初禪地方便善心。遊觀次第。從欲界中聞思慧等。起初二禪方便善心學無學心。次第正受。起初禪地方便善心學無學心。超越正受。起二禪地方便善心學無學心。聲聞超越禪不過一。故餘一切地相望例然。若論菩薩。於一切地。隨所有心。皆悉能起。何故不生上地生得。一切生得。皆隨身報。身在下地。則無上地生得善故。何故不生上地不善。一切上地無不善故。何故不生上地隱沒。上地隱沒。愛著自地。要先起彼方便善竟。然後生愛。愛自所得。是故不從下地方便經起上地穢污之心。何故不生上地報心。身在下地無上報故。何故不生上地穢污。身在欲界。雖起初禪眼耳等識。彼所生所生識。必依上地眼耳等根。上地之根。必依上地淨禪而生。不依下地善心生故。何故不生上地工巧。一切上地無工巧故。何故不生上地化心。上地化心。是其上地淨禪果故。欲界如是。色界地中方便善心。於自地中。能生一切。除自地中上禪化心。於上地中。生方便善學無學心。於下欲界。生方便善心生得善心。不善穢污及變化心。遊觀次第。生方便善生得善心。欲界生得。是捷疾故。從上方便次第生之。餘一切地生得善心。皆不如是。退轉次第。生不善心及穢污心。起用次第。生下化心。何故不生欲界地中報生威儀工巧之心。彼微劣故。不從上善次第生之同界之中。望於下地。得生五心。遊觀次第。生下方便學無學心。退轉次第。生下穢污。起用次第。生下化心。色界如是。無色界中方便善心。於自地中。能生一切。望上不定。空處識處。能生上地方便善心學無學心。無所有處。望上唯生方便善心。非想地中。無無漏故。不生學心及無學心。非想望上更無所生。望於下地得生四心。遊觀次第。生下方便學無學心。退轉次第。生下隱沒四空定心。不起化故。不生化心。方便如是。次辨生得。欲界地中。生得善心。於自地中。能生一切。除變化心。於上地中。唯生穢污。謂欲界中生得命終上一切地染污生故。何故不生上地方便學無學心。非方便故。何故不生上地生得報生威儀。界地別故。何故不生上地化心。以變化心上禪果故。色界生得。於自地中。生方便善生得穢污報生威儀。除變化心學無學心。於上地中。唯生穢污。於下地中。得生不善及穢污心。無色生得。於自地中。生方便善生得善心穢污報生。於上地中。得生穢污。於下地中。得生不善及穢污心。次明不善。得不善心。於欲界中。能生一切。除變化心。於上不生。次明穢污。欲界穢污與不善同。色界穢污。於自地中。生方便善生得穢污報生威儀。除變化心學無學心。於上不生。於下欲界。生方便善生得不善及穢污心。為依下善防自地退故。起欲界方便善心生得善心。於上命終。下染受生。故起欲界不善穢污。同界望下生方便善及穢污心。問曰。何故色界穢污。得生欲界生得善心。同界下地不起生得。釋言。欲界生得善心強。利捷疾。能防上退。是故起之。上界生得。軟鈍不利。不能防上。所以不起。無色穢污。於自地中。生方便善生得穢污及報生心。於上不生。於下欲界。生不善心及穢污心。謂彼命終欲界生故。於下色界。生方便善及穢污心。為防上退。起下方便。上死下生故起染心。同界望下如望色界。有人說言。同界望下。但起生得及穢污心。論無此言。人之謬語。次辨報心。欲界報心。於自地中。除方便善及變化心。生餘一切。以微劣故。不生方便。非淨禪故。不生化心。於上地中。但生穢污。謂彼命終上地生故。色界報心。於自地中。能起生得穢污報生及威儀心。於上地中。但生穢污。於下能生不善穢污。謂彼命終下地生故。無色報心。於自地中。能起生得穢污報生。於上生染。於下但生不善穢污。問曰。不善尚能次第生方便善。報心雲何不能如是。論自釋言。報心羸劣故不生善。不善與善境界不異。以見過故。不善心後能生善心。又復不善是強盛心。故能生善。問曰。若言報心羸劣不生善者。方便善心何故生彼。論自釋言。善心息時。捨勤方便。故得生羸劣報心。次辨威儀。欲界威儀。同欲界報。色界威儀。同色界報。次辨工巧。與欲界中報威儀同。問曰。威儀及工巧心。何故不生方便善心。論言。此二自樂所作。是故不生方便善心。何故不起學無學心。非方便故。何故不起變化之心。非淨禪故。次辨化心。欲界化心。於自地中。唯生化心。於上地中。唯生方便。謂從化心入根本禪。色界化心。於自地中。唯生化心及方便善。同類相起。故生化心。從用歸本。故生方便。於上唯生方便善心。謂二禪化還入二禪。乃至四禪類亦同然。於下不生。次辨學心。色界學心。於自地中。生方便善學無學心。於上唯生方便善心及與學心。以何義故不生無學。上地無學。必依上地淨禪起故。於下欲界。生方便善生得善心。同界望下。生方便善及與學心。以何義故不起生得。如彼雜心子註釋言。欲界生得。強而捷利故。從學心次第生之。上界生得。弱而不利。故學心後。不得生之。以何義故不生無學。下地無學。必依下地淨禪生故。無色學心。與色界同。除望欲界。去欲界色遠。不生彼故。次辨無學。色界無學。於自地中。生方便善及無學心。以何義故不生學心。得無學時。捨學心故。退無學時煩惱心退。非學心退故。無學心不生學心。於上地中。生方便善及無學心。謂阿羅漢遊戲諸地。或從無漏起有漏心。或從有漏起無漏故。於下欲界。生方便善及生得善。亦以欲界生得強利故。得生之。同界下地。生方便善及無學心。上界生得。不強利故。所以不生。無色無學。於自地中。亦生方便及無學心。於上於下。類亦同然。次第如是。就所作中。分取六塵生識之義。以為緣緣。分取六根生識之義。及餘一切萬法不障。為增上緣。體相如是。此二門竟。   次就諸法辨定其緣。若生心法。具籍四緣。心法必有相應共有。如是等事。即是因緣。心籍前生。是次第緣。心籍塵生。是其緣緣。心依根起。是增上緣。若依毘曇。無想正受滅盡正受。從三緣生。彼宗宣說。無想滅盡。是有為法。同時共有生住滅等。互相扶助。是其因緣。籍前心起。是次第緣。萬法不障。是增上緣。以非心法故。無緣緣。自餘一切非心之法。悉二緣生。所謂因緣及增上緣。所有自分共有法等。是其因緣。萬法不障。是增上緣。不籍前心開導生故。無次第緣。以非心法不能緣境故。無緣緣。故雜心雲。心及諸心法。是從四緣生。二正受從三。謂餘說於二。若依地持。唯心心法。從四緣生。自餘一切非心之法。但二緣生。皆無次第緣緣之義。故彼論雲。次第緣緣。是心心數法。籍前開導故有次第。籍彼六塵緣攝受生故有緣緣。大智論中。亦同此釋。故彼文言。心心數法相續無間。名次第緣。心心數法。緣塵生故。名為緣緣。準驗斯文。次第緣緣。局生心法。不生非心。有人釋言。非心之法。亦籍緣緣。經論無文。直是人語。此言謬浪。無宜輒受。此三門竟。   次約大小辨其同異。同異之相。如大智論說。所言同者。四緣名義。與毘曇同。所言異者。小乘法中。隨相執言。菩薩了知猶如幻化如水中月。但無定性不無幻相。故彼文言。如水中月雖可眼見不可手捉。聖人破者。破可捉月。不破可見。四緣亦爾。相有體無。不可定取。故異二乘。四緣名義。略辨如是。   五果義十門分別(列名辨相一 對六因分別二 對十因分別三 對四緣分別四 對漏無漏分別五 三性分別六 三世分別七 諸地分別八 學等分別九 斷法分別十)   第一門中。列名辨相。五果之義。出地持論。毘曇論中。亦廣分別。酬因曰果。果別不同。一門說五。五名是何。一是報果。二是依果。三士夫果。毘曇論中。名功用果。四增上果。五解脫果。言報果者。善惡等業。得苦樂報。名報果。言依果者。依善生善。從惡生惡。如是一切同類之法。後依前生。故名依果。士夫果者。如地持說。卜占印算宰官理務。如是一切。各有果生。名士夫果。士夫是人。士夫所作。名士夫果。功用果者。如毘曇說。功力所得。名功用果。兩言雖異。其義不殊。增上果者。如地持說。二十二根。名為增上。各有果生。名增上果。如眼生識。如是一切。若依毘曇。一法生時。過去現在一切萬法。於此不障。皆名增上。生法望彼名增上果。此則通矣。不唯止在二十二根。解脫果者。依如毘曇。無漏聖道及與等智。滅諸煩惱。名解脫果。若依地持。無漏聖道。永斷煩惱。名解脫果。世俗等智。滅諸煩惱。彼不究竟。非解脫果(此一門竟)。   次對六因分別五果。言六因者。謂所作因。自分因。相應因。共有因。遍因。報因。所作因者。一切生時萬法不障。名所作因。自分因者。一切有為。同類相起。名自分因。相應因者。諸心心法。同在一時。相應造緣。互相依藉。而有作用。名相應因。共有因者。有為法中。同時之法。名為共有。共有之法。相依而立。名共有因。前相應因。止在心法。相依有用。此共有因。統通三聚。相因體立。有斯異也。言遍因者。苦集諦下見疑無明遍能增長一切有漏。名為遍因。言報因者。善惡等業。能生苦樂。故名報因。此義廣釋如六因章。問曰。何因能得何果。答曰。所作得增上果及解脫果。別對如是。通即亦得功用果也。以說三緣為所作故。義如下釋。自分遍因。能得依果。相應共有。得功用果。報因一種。能得報果(此二門竟)。   次對十因以明五果。此義如後十因章中具廣分別(此三門竟)。   次對四緣分別五果。言四緣者。如向所說。六因之中。自分遍因相應共有及與報因。此之五種。說為因緣。所作因者。說為三緣。謂次第緣緣緣增上緣。就四緣中。因緣一種。能得三果。所謂報果依果及功用果。於中報因。能得報果。自分遍因。能得依果。相應共有。得功用果。餘之三緣。能得三果。次第緣者。得功用果。緣緣一種。得增上果。增上緣者。得增上果及解脫果(此四門竟)。   次對有漏無漏之因以明五果。有漏有三。一善二惡三者無記。善有二種。一斷結善。所謂世俗無礙之道。二不斷結。所謂欲界一切善法。及八禪中解脫勝進一切善法。斷結善者。得果多少。論說不同。若依毘曇。能得五果。以此善法。能得善報。故有報果。同類相起故有依果。同時之。中相應共有。互相扶成。有功用果。不障萬法。有增上果。以斷結故。有解脫果。若依地持。但得四果。除解脫果。世俗斷結。非解脫故。不斷結者。能得四果。除解脫果。善法如是。不善法者。亦得四果。無記法者。能得三果。除解脫果及與報果。有餘三種。有漏如是。無漏法中。有其二種。一斷結無漏。所謂見修無礙之道。二不斷結。所謂一切解脫勝進無漏善法。斷結無漏。能得四果。除彼報果。以無漏法不得報故。不斷結者。能得三果。除解脫果及與報果(此五門竟)。   次就三性分別五果。若論善業。還用善法。以為四果。除其報果。善非報故。用不善法。以為二果。所謂功用果及增上果。從前善心。生後不善。次第緣起。名功用果。用前善心。以為意根。生不善識。增上緣起。名增上果。以不善法非是報故。無其報果。非是同類相生法故。無其依果。非解脫故。無解脫果。用無記法。以為三果。除其依果。非同類故。非解脫果。以無記法非解脫故。不善業者。還用不善。以為三果。除其報果及解脫果。用彼善法。以為二果。謂功用果增上果。從前不善。生後善法。次第緣起。名功用果。前不善心。以為意根。生後善心。以為意識。增上緣發名增上果。善非報故。無其報果。非同類故。無其依果。不善之法。不斷結故。無解脫果。用無記法。以為四果。除解脫果。問曰。不善望無記法。非是同類。何因緣故。得有依果。論自釋言。欲界地中身邊二見。雖是無記。望彼欲界不善煩惱染污類同。以同類故。從彼不善起此無記。得名依果。又苦集下見疑無明。是其遍因。此之遍因。增長一切染污之法。欲界地中身邊兩見。依此因生故名依果。無記之業。還用無記以為三果。所謂依果功用之果及增上果。無記之業非報因故。無其報果。無記非是解脫法故。無解脫果。用彼善法以為二果。謂功用果及增上果。從前無記。次生後善。次第緣起。名功用果。無記之心。以為意根。生後善心。以為意識。增上緣發名增上果。善非報故。無其報果。非同類故。無其依果。無記之法。不斷結故。無解脫果。用不善法。以為三果。除其報果及解脫果。問曰。何故得有依果。此義與前不善之業望無記法生依果義同。功用增上。類前可知(此六門竟)。   次就三世分別其相。過去之業。望三世法。得有四果。除解脫果。以解脫法不墮世故。現在之法。望現在法。得有二果。謂功用果及增上果。非前後故。無其報果及以依果。無解脫果。義同前釋。問曰。現在還望現在無前後。故無後報果及依果者。過望過去。雲何得有。釋言。過去還望過去。時中寬長故得有之。現在望現。時中短促。所以不有者。現望未來。還有四果。除解脫果。未來之業。望未來法。得有三果。所謂報果功用增上。無其依果及解脫果。無解脫果義在可知。以何義故。無其依果。未來未起。無前後故。若爾何故得有報果。釋言。有以報因生果異類相起。法雖在當。因果相分。故說有之。若論依果。同類相起。同類難分。要已起處。得說依果。未來世中。因之與果。同皆未起。難別前後。故無依果。若爾何故有功用果及增上果。功用增上。不得前後。而得有故(此七門竟)。   次就諸地分別五果。地謂九地。法從欲界乃至非想。得果雲何。如雜心說。自地自地四。或以他地二。若正思惟地。亦有解脫果。初言自地自地四者。自地之業。望自地法得有四果。除解脫果。所言或以他地二者。若有漏業。還望他地有漏之法。得有二果。謂功用果及增上果。自地心後起他地心。次第緣起。有功用果。自地之心。以為意根。生他地識。增上緣發。有增上果。若無漏業。望他地中無漏之法。得有依果。多少不定故說為或。問曰。何故有漏之法。望他地中。不說依果。無漏相望。說依果乎。釋言。有漏繫地別故。異地相望。類別名異。故非依果。無漏非是繫地法。故異地相望。得說依果。若正思惟地亦有解脫果者。謂八禪地。無礙之道。當知。又有其解脫果也(此八門竟)。   次就學等分別五果。法有三種。一者學法。二無學法。三者非學非無學法。學望學得有三果。所謂依果功用果增上果。同類相起故說依果。相應共有。及次第緣有功用果。前為意根。後為意識。增上緣起。有增上果。以無學法。亦為三果。與前相似。用彼非學非無學法。以為三果。謂解脫果功用果及增上果。無為解脫。非是學心無學心。故有解脫果。從學心後起有漏心。次第緣起。名功用果。用彼學心。以為意根。生有漏心。以為意識。增上緣起。名增上果。無學業者。用無學法。以為三果。所謂依果功用果增上果。用彼學法。以為一果。謂增上果。謂無學後退起學心。無學望彼不障礙故。有上果。問曰。何故無其依果。上法望下。非依因故。又問。何故無功用果。非是相應共有法故。又非次第相生法故。問曰。向言無學心後退起學心。雲何說言非是次第。釋言。雖復無學後退起學心。無學心中。終無退理。要在有漏。方有退義。故非次第。非次第故。無功用果。用彼非學非無學法。以為二果。謂功用果及增上果。無學心後起世俗心。次第緣起。有功用果。無學意根。生世俗心。以為意識。增上緣起。名增上果。若彼非學非無學業。還用非學非無學法。以為五果。用彼學法及無學法。亦有二果。謂功用果及增上果(此九門竟)。   次就斷法分別五果。法有三種。一是見斷。謂見諦惑。二是修斷。謂修道惑及與一切有漏業果。修道煩惱。正斷其體。自餘業果。但斷繫縛。不斷其體。三是無斷。謂無漏法業。見斷之業。用見斷法。以為三果。除彼報果及解脫果。用修斷法。以為四果。除解脫果。用無斷法。以為一果。謂增上果。見斷之業望彼等智斷結無為。不能障故。有增上果。修斷之業。用修斷法。以為四果。除解脫果。用見斷法。以為二果。謂功用果。次第起故。及增上果。為增上緣。起彼法故。用無斷法。以為三果。謂解脫果增上果。依世俗禪。滅煩惱故。得解脫果。依世俗禪。起無漏故。得功用果及增上果。無斷之業。用無斷法。以為四果。除其報果。用見斷法。以為一果。謂增上果。此果寬通。故得有之。用修斷法。以為二果。謂功用果及增上果。無漏心後起有漏心。次第緣生。故有功用果。無漏意根。生有漏識。增上緣發。故有增上果。五果之義。略辨如是。   六因義五門分別(辨相一 就時分別二 對果分別三 曆法分別四 大小同異五)   初辨其相。六因之義。出毘曇論。大智論中。亦廣分別。一所作因。二共有因。三自分因。四者遍因。五相應因。六者報因。故彼偈言。所作共自分一切相應報。從是六種因。轉生有為法。所作因者。諸法起時。除其自體。萬法不障。令其得生。名所作因。如空生色。如地生於草木等也。故彼偈言。相似不相似。各除其自性。一切是作因。生時不障故。共有因者。諸法起時。同時同性。共有之法。展轉為因。名共有因。如心心法集起之時。同時即有諸心數法生住滅等。說為共有。若是禪定無漏之心。同時即有定道無作。望彼心法。亦是共有。如是色法及非色心不相應法。集起之時。同時即有生住滅等。為共有也。自分因者。同類之法。藉前生後。名自分因。於中略以四義分別。一三性分別。所謂善惡無記性也。善法唯與善法為因。不與不善無記為因。不善無記。望彼善法。亦無因義。不善還與不善為因。若望無記。義須分別。無記有二。一者穢污。二者白淨。欲界地中身邊二見。及上界一切煩惱。名為穢污。報生威儀工巧變化。非煩惱故。名為白淨。不善與彼穢污無記。互得為因。同是染污煩惱法故。若望白淨。則無因義。無記法中。迭互相望。穢污還與穢污為因。白淨還與白淨為因。穢污白淨二種相望。則無因義。二品數分別。品者所謂上中下品。善中有二。一者生得。過去久習。生便得之。二者方便。現在修起。若論生得。上中下品。展轉為因。以彼先成非增習故。若論方便。下為勝因。勝非下因。同品相望。亦有因義。不善法中。上中下品。展轉為因。以彼性成非始習故。又從上地退生下時。下地煩惱。上中下品。一時頓得。隨何先起則為因也。無記法中。穢污無記。與不善同。白淨之中。四種相望。生得唯與報生威儀工巧變化四種為因。威儀唯與威儀工巧變化為因。工巧唯與工巧變化二種為因。變化唯與變化為因。三就時分別。時謂三世。過去世中。善惡等法。前起之者。與後為因。及與現在未來為因。現在世中。善惡等法。前起之者。與後為因。及望未來。為自分因。未來之法。還望未來。無自分因。以未起法無先後故。四就處分別。處謂九地。始從欲界乃至非想。若有漏法。當地為因。異地相望。則無因義。以有漏法異地相望因果斷故。若無漏法。異地相望。展轉為因。以無漏法不繫地故。雖復異地。展轉為因。下為勝因。勝非下因。言遍因者。苦集諦下疑見無明。能生一切染污法。故名為遍因。總相如是。於中略以四句分別。一定別其相。遍因不同。有十一種。苦下有七。所謂五見疑及無明。集下有四。邪見見取疑及無明。是十一也。然苦諦下。具有十使。五利五鈍。集下有七。謂貪瞋慢邪見見取疑及無明。何故但說苦下七使集四使為遍因乎。以此十一迷理之惑。通迷一切有漏之法。能增一切染污法故。說為遍因。貪瞋及慢。緣事煩惱。非是通迷一切有漏苦集之理。不能增長一切染污。以是義故。不名遍因。滅道諦下諸使煩惱。何故不名為遍因乎。然滅道下諸使煩惱。迷於滅道。不能迷縛一切煩惱。不能增長一切染污。以是義故。不名遍因。十一遍使。迷縛一切五行煩惱。一切煩惱。苦集諦攝。以是義故。唯就苦集說為遍因。修道四使。亦是事中縛事煩惱。不能增長一切染污。以是義故。不名遍因。二遍使遍因相對辨異。異有三種。一寬狹不同。十一遍使。唯是苦集二諦之下見疑無明。不通其餘心心數法生住滅等。是名為狹。遍因通攝苦集諦下見疑無明。及餘一切心心數法住滅等。是名為寬。二長短不同。十一遍使。統通三世。名之為長。遍因唯在過去現在。不通未來。是名為短。三就所生所使之法。通局不同。十一遍使。遍使一切有漏之法。是故名通。遍因唯生染污之法。自餘善法白淨無記。非彼所生。就染中從其生者。望之說因。不從生者。則非彼因。是故名局。遍使遍因。差別如是。三就時分別。時謂三世。此三世中。前為後因。後非前因。如過去世。前起煩惱。望後說因。及望現在未來為因。現在世中。前局後因。望未來世。亦得說因。未來還望未來之法。則無因義。未來未起。無前後故。四就處分別。處謂欲界乃至非想。此地地中。當地說因。不望他地。彼染污法。繫地別故。故彼偈言。苦集於自地。見疑及無明。是一切遍因。相應因者。止在心法。如心起時。即有一切諸心數法。與心相應。是相應法。展轉相助。有所為作。名相應因。於中心王。望數說因。心心相望。則無因義。一時中。無二心故。數望心王。亦得說因。但就數中異數相望。展轉為因。非同一數相望說因。言報因者。一切三界有漏善法及與不善。能生一切苦樂等報故。名報因。因相如是。   第二門中。就時分別。時謂三世。六因之中。所作最寬。故通三世及非三世。有為法中。所作因者。通於三世。無為法中。所作因者。非三世攝。自分遍因。唯在過現。不通未來。未來未起。無前後故。相應共有及以報因。通其三世。故彼論言。作因一切法。二因說二世。餘三說三世。若使未來無前後故不說自分及遍因者。是則未來無前後故。應無報因。釋言。報因異類牽果。彰因義顯故得說因。自分遍因。同類相起。因相微隱故不說也。   第三門中。對果分別。果別有五。一增上果。二者依果。三者報果。四功用果。五解脫果。增上果者。如彼眼識。為其眼根。增上緣生。故望眼根。為增上果。乃至意識。望意亦然。言依果者。從前生後。同類相起。名為依果。言報果者。善惡等業。得苦樂報。名為報果。功用果者。謂現在世有所成辨。名功用果。地持名此為士夫果。解脫果者。為雜心中。世諦淨智及無漏道。斷諸煩惱。所得無為。名解脫果。地持之中。明世俗智滅諸煩惱。彼非究竟非解脫果。唯取無漏斷結之處。為解脫也。此五果中所作因者。得增上果。自分遍因。同類相生。得彼依果。其報因者。得彼報果。相應共有。得功用果。所作因中對治道者。得解脫果。   第四門中曆法分別。法七種。一者報法。二者不善。三穢污無記。四威儀等白淨無記。五者一切有漏善法。六除初念無漏之道自餘一切無漏善法。七者初念無漏之法。此之七種。攝為四階。初之一門。即為一階。次有兩門。為第二階。次有三門。為第三階。末後一門。為第四階。初階之中。要分為二。一者心法。二非心法。彼心法者。從五因生。除其遍因。以彼報法非煩惱故。非心法。從四因生。除其遍因之義。類同前釋。除相應因。非心法故。第二階中。亦有心法及非心法。彼心法者。從五因生。除其報因。非報法故。非心法者。從四因生。除彼報因。非報法故。除相應因。非心法故。第三階中。亦有心法及非心法。彼心法者。從四因生。除其報因。非報法故。亦除遍因。非煩惱故。非心法者。從三因生。除彼報因。及除遍因。義同前釋。除相應因。非心法故。第四階中。亦有心法及非心法。彼心法者。從三因生。除其報因。以非報故。亦除遍因。非煩惱故。除自分因。以初無漏無自分故。非心法者。從二因生。謂所作因及共有因。無有一法從一因生。   第五門中。辨其同異。同異之義。如大智論說。所言同者。如彼中說。六因之義相同毘曇。更無差別。所言異者。小乘法中。隨相定執。不知此等幻化緣起。菩薩了知如幻如化如水中月明鏡中像等。畢竟無有一法別守自性。雖無定性因緣不無。此即是其同異之相。六因之義。略辨如是。   四空義兩門分別(辨相一 攝相二)   五法三自性義三門分別(一明五法 二明三性 三相對分別)   先辨五法。五法之義。出楞伽經。自體名法。一切諸法。各有體性。故雲自體。法相不同離分為五。一名。二相。三者妄想。後翻經中名為分別。四者正智。五者如如。後翻經中名為真如。名雖少異。其義大同。此五之中。前三生死。後二涅槃。名者所謂妄想施設諸法名字。宣說諸法流滅言教。故稱為名。是以經言。名謂瓶等。又復世間假名之法。窮實無體。但是名有。故曰名也。所言相者。就彼世間假名法中。事相差別。所謂色聲香味觸等。形色不同。故名為相。是以經言。眼色耳聲。如是一切處所形相色像等。現名為相也。言妄想者。即前立名取相之心。虛搆不真。名為妄想。故經說言。隨名取相。了別諸法名妄想也。言正智者。了法緣起無有自性。離妄分別契如真照。名為正智。言如如者。是前正智所契之理。諸法體同。故名為如。就一如中。體備法界恆沙佛法。隨法辨如。如義非一。彼此皆如。故。曰如如。如非虛妄。故復經中。亦名真如。然此如理旨通染淨。窮契在佛。是故通攝。以為涅槃。對實論之。五中前三。是生死法。次一涅槃。後一是理。名義如是。體相雲何。生死法中。義別七重。一者根本迷實妄想。二依妄想便有一切境界相生。如因昏夢便有一切夢境界起。三依是相復起心想。取為實有。為之施名。四依是心便有名生。五依名已復起心想。隨名取相。名為覺觀。六依覺觀起於言說。七依言說復起心想。隨言取法。就此七中第一第三第五第七。說為妄想。第二重者。說之為相。第四第六。說以為名。然此名相及與妄想。若隨情取。悉是狂惑顛倒所見。畢竟無法。若窮其本。皆是法界如來藏性。隨顛倒轉為此三事。故經說言。自性清淨。不染而染。義在於此。前三如是。後二雲何。然就第八真識之中。隨義分二。一體二用。論其體也。即是法界恆沙佛。同一體性。互相集成。一備一切。成一法。良以法界互相成故。無有一門別守自性。如說諸法以之為有。隨義別分。諸法之外。無別有法自性可得。有不可得。有法是如。還即說彼有等諸法。以之為空。隨義別分。諸法之外。無別空體自性可得。空不可得。空性亦如。乃至宣說一切諸法為非有無。隨義分別。有無等外。無別有一非有非無自性可得。是故亦如。諸門類爾。畢竟無有一法一義別守自性。皆無性故。說為如如。論其用也。恆沙佛法。集成心事。此之心事在染。與惑妄想應緣集成生死。說為前三。名相妄想在淨息染。契窮自體。便成法界差別行德。就此淨用。說為正智。五法如是(此一門竟)。   次明三性。三種自性。亦出楞伽。言自性者。諸法自體故為自性。此猶是其法之異名。然性得不同離分為三。一者妄想。二者緣起。後翻經中名為因緣。三者為成。後翻經中。名第一義。三中前二。是生死法。後一涅槃。言妄想者。所謂凡夫迷實之心。起諸法相。辨相施名。依名取相。所取不實。故曰妄想。故經說言。虛妄分別名字及相。名妄想也。心法非一。以何義故但雲妄想。不說妄受及餘心法。然心法中想者。正是取相之義。執取中強故偏說之。理實一切心心數法。皆是妄也。言因緣者。前妄想中。能取之心。及所取法。窮其體實。皆非自性。因緣之有。故曰因緣。法從緣起。故復經中說為緣起。所言成者。諸佛如來離妄真智。及智所證諸法如理體非虛敗。自性成實。故名為成。對前二種。此法勝出。故後經中名第一義(此二門竟)。   次以五法。對三自性辨其同異。此五及三。離合為異。體性同也。故經說言。彼三自性。攝入五中。即攝五法。為三自性。相狀如何。彼五法中名相妄想。入三性中。攝為妄想因緣自性。正智如如。合為成性。故經說言。名相妄想自性二相。正智如如則為成相。對之且然。義猶難解。准依經文。五中前三。通為妄想因緣自性。不別分別。雲何前三。通得名為妄想因緣。妄想還為妄想自性。義在易知。是以經言。從名生於虛妄分別。是妄想性分別。猶是妄想義也。彼名及相。尋名及相。尋名取之。雖非妄想。窮其根本。妄想所起。攝末從本。是故通名妄想自性。故經說言。彼名及相。是妄想性。雲何前三通得名為因緣自性。名相妄想。雖是情事。窮其體實。悉是幻化因緣之法。故曰因緣。通相如是。若別分之。亦得宣說。五中名相。即是三中因緣自性。以彼名相從於妄想因緣生故。名因緣也。五中妄想。即是三中妄想自性。五法三性。略辨如是。   六種相門義   六種相者。出華嚴經十地品也。諸法體狀。謂之為相。門別名門。此門所辨。異於餘門。故曰門別。如經中說。不二法門有盡解脫門等。若對行心。能通趣入。故曰門也。門別不同。故有六種。所謂總別同異成壞。此六乃是諸法體義。體義虛通。旨無不在。義雖遍在。事隔無之。是以論言。一切十句。皆有六相。除事。事謂陰界入等。陰界入等。彼此相望。事別隔礙。不具斯六。所以除之。若攝事相以從體義。陰界入等一一之中。皆具無量六相門也。今且就一色陰之中。辨其六相。餘類可知。如一色陰。同體具有恆沙佛法。謂苦無常不淨虛假空無我等一切佛法。是等諸法。義別體同。互相緣集。攝彼同體一切佛法。以成一色。色名為總。就此總中。開出無量恆沙佛法。色隨彼法。則有無量。所謂苦色.無常色.不淨色.名用色.空無我色.乃至真實緣起之色。如是無量差別之色。是名為別。就彼別中。苦無常等諸法之上。皆有色義。名之為同。色義雖同。然彼色苦。異色無常異。如是一切。各各不同。是名為異。就彼異中。義門雖殊。其體不別。體不別故。諸義雖眾。不得相離。不相離故。隨之辨色。得攝為一。是故名成。成猶略也。體雖不別。義門恆異。義門異故。一色隨之。得為多色。目之為壞。壞猶廣也。據實論之。說前四門。辨義應足。為約同異成前二門故有六也。色義如是。今更就彼色無常中。以辨六相。餘類可知。總攝諸義。以為無常。是名為總。就此總中。開出無量恆沙佛法。無常隨彼。則有無量。謂色無常.苦無常.不淨無常.空無常.無我無常。乃至真實緣起無常。有如是等無量差別。是名為別。就彼別中色苦等。上皆有無常。是名為異。無常雖同。而色苦等各各不同。是名為異。就此異中。義門雖殊。體性不別。性不別。故義門雖眾。不得相離。不相離故。隨諸義門。所辨無常。得攝為一。是名為成。體雖不別。義門恆異。義門異故。無常隨之得為眾多。是名為壞。如是色中無量諸義。及餘一切陰界入等。准此可知。六相之義。既通諸法。依法成行。行亦齊有。是故初地第四願中宣說。一切菩薩所行。皆有總別同異等也。隨行所說。廣如地論。此六乃是大乘之淵綱。圓通之妙門。若能善會斯趣。一異等執。逍然無跡。六相之義。略辨如是。   大乘義章卷第三(終)   大乘義章卷第三(末)   八識義十門分別(釋名一 辨相二 根塵有無三 大小有無四 真妄依持五 真妄勳習六 迷悟修捨七 迷悟分齊八 修捨分齊九 對治邪執十)   第一釋名。八識之義。出楞伽經。故彼經中。大慧白佛。世尊不立八種識耶。佛言。建立。所言識者。乃是神知之別名也。隨義分別。識乃無量。今據一門且論八種。八名是何。一者眼識。二者耳識。三者鼻識。四者舌識。五者身識。六者意識。七者阿陀那識。八阿梨耶識。八中前六。隨根受名。後之二種。就體立稱。根謂眼耳鼻舌身意。從斯別識。故有六種。體含真偽故。復分二。就前六中。對色名眼。乃至第六對法名意。依此生心。能有了別故。名眼識乃至意識。阿陀那者。此方正翻名為無解。體是無明癡闇心故。隨義傍翻。差別有八。一無明識。體是根本無明地故。二名業識。依無明心不覺妄念忽然動故。三名轉識。依前業識。心相漸粗。轉起外相分別取故。四名現識。所起妄境。應現自心。如明鏡中現色相故。五名智識。於前現識所現境中。分別染淨違順法故。此乃昏妄分別名智。非是明解脫為智也。六名相續識。妄境牽心。心隨境界。攀緣不斷。復能住持善惡業果。不斷絕故。七名妄識。總前六種非真實故。八名執識。執取我故。又執一切虛妄相故。阿梨耶者。此方正翻名為無沒。雖在生死。不失沒故。隨義傍翻。名別有八。一名藏識。如來之藏為此識故。是以經言。如來之藏名為藏識。以此識中涵含法界恆沙佛法故名為藏。又為空義所覆藏故。亦名為藏。二名聖識。出生大聖之所用故。三名第一義識。以殊勝故。故楞伽經。說之以為第一義心。四名淨識。亦名無垢識。體不染故。故經說為自性淨心。五名真識。體非妄故。六名真如識。論自釋言。心之體性無所破故。名之為真。無所立故說以為如。七名家識。亦名宅識。是虛妄法所依處故。八名本識。與虛妄心為根本故。名別如是。八中前六。有所了別可名為識。後之二種。雲何名識。釋有兩義。一義釋雲。後二雖非了別之因。而是了體。故名為識。第二義者。八識並有了別之義。故通名識。雲何了別。了別有三。一事相了別。謂前六識。二妄相了別。謂第七識。三者真實自體了別。謂第八識。了別既通。是故八種俱名為識。名義如是。   第二門中。辨其體相。於中廣略開合不定。或說為一。如彼色心非色非心。三聚法中。一切識。總名為心。或分為二。二有三門。一通別為二。二真妄為二。三體相分二。言通別者。曲有兩門。其一義者。前六事識。說以為別。七八為通。前六隨事取境各異。前後間起。故名為別。七八常有故說為通。問曰。前六何故間起。前六心境別體。難了作念。方知。作念各異。故六別起不得一時。又前六識。生藉四緣。因緣.次第.緣緣.增上。所依六根。為增上緣。所緣六塵。說為緣緣。前生心法。開導起後。名次第緣。自分相應共有法等。以為因緣。無有一時具足六種。次第緣義。為是六識不得並生。問曰。若言次第緣別故令六識前後生者。毘曇所說。無記心邊。有十二數。十通大地及與覺觀。善心起時。二十二數。十二同前。加十善地。從無記心時。十二同數。前有同類為次第緣。可令頓起。十善大地。前無同數為次第緣。何得並生。望不善品為難亦爾。五煩惱地睡無慚愧十使隨一。何由並生。釋言。前生心心數法。總相為緣。開導生後。非別相對故。後所起諸心心法。若多若少。皆同並生。問曰。心法非別相對。總藉前緣。後多心法一時生者。六識之心。何故不爾。藉前一識。為次第緣。令後多識一時並生。何為不得。釋言。不類心與數法。從來相扶。共造一緣。共辦一事。故得並生。六識相望。取境各別。成辦有異。故不並生。如想受等一一數法不得並起。六識心王。何容得並。問曰。楞伽宣說六塵一時俱現六識並用。雲何間起。釋言。彼說是妄識中集用六識。非事識收。事識不並。經論大同。問曰。何故妄中六識一時頓起。事識不爾。釋亦。妄中境從心現。心外無法。以心現故。一時並生。事識之中。心境別體。別體難了。故識不並。妄中六識。並用既然。真中六識。並用亦爾。問曰。事中取性。無明始終常有遍通六識。以何義故不名為通。釋言。彼乃事別法中各立定性。不取為一。故不名通。問曰。真妄二種識中所起六識。依根不同。取境各別。以何義故不說為別。釋言。彼六相似別異。推體唯是一心所為。心外無別。攝用從體。故說為通。一義如是。第二義者。事妄及真。三重識中。所有六識。悉名為別。三重識中。所有通義。皆名為通。事中通者。取性無明。妄中通者。妄執我相及無明地。義如後解。真中通者。真如心體。亦如後釋。通別如是(此一門竟)。   次就真妄開合為二。前六及七同名妄識。第八名真。妄中前六。迷於因緣虛假之法。妄取定性。故名為妄。第七妄識。心外無法。妄取有相故名為妄。第八真識。體如一味。妙出情妄。故說為真。又復隨緣種種。故異變體無失壞。故名為真。如一味藥流出異味而體無異。又以恆沙真法集成。內照自體恆法。故名為真。真妄如是(此二門竟)。   次就體相分以為二。如起信論說。一心真如門。是心體性。二心生滅門。是其心相。就真論體。論體常寂平等一味。名心真如。又如論釋。於此心中。無法可壞。故名為真。無法可存。故說為如。據妄攝真。真與妄合。緣集起盡名心生滅。心真如中。義別有二。一如實空。論自釋言。從本已來。不與一切染法相應。離一切法差別之相。謂非有相非無相。非非有相非非無相。非有無俱相。非一相亦非異相。非非一相非非異相。非一異俱相。亦非自相亦非他相。非非自相非非他相。非自他俱相。如是一切妄心分別。皆不相應。故名為空。言非有相。出於有句。言非無相。出於無句。言非非有非非無者。出非有無句。非有無俱者。出於亦有亦無之句。餘亦如是。二如實不空。論自釋言。謂離妄想。常恆不變。具過恆沙淨法滿足。雖復不空無相可取。離念境界。唯證相應真如如是。心生滅中。亦有兩門。一者本覺。生滅中真。二者不覺。生滅中妄。言本覺者。論自釋言。以對無明不覺心故。說之為覺。以對後際始覺心故。說為本覺。相狀如何。論自釋言。心體離念等虛空界。無所不遍。即是如來法身體。故名本覺。問曰。凡時未有智解。以何義故說之為覺。論自釋言。從本已來。有大智慧光明義。故遍照一切法界。義故名之為覺。是義雲何。真心是其智慧三昧神通解脫一切德性離染。即是一切德故。故論說言。從本已來。具足一切性功德法。說彼心中智慧之性。以為智慧光明之義。又此心中。具過恆沙一切佛法。如妄心中具足一切諸虛妄法。心於彼法同體照明。由來無障。名照一切境界之義。以有此義故。說為覺。華嚴經中亦同此說。故彼文言。一切眾生心微塵中。有如來智無師智無礙智廣大智等。言不覺者。謂無明地迷覆真如。出生無量諸虛妄法。故曰不覺。此覺不覺。緣集有為一切生死。名心生滅。體相如是。   或分為三。三有三門。一事妄及真離分為三。二真妄離合說以為三。三真妄和合本末為三。事妄及真離分三者。於中曲有六門分別。一分定其相。二辨定其名。三隨義分別。四明相起相攝之義。五明有修無修之義。六明有盡無盡之義。初分其相。根塵識等一切諸法。廢本談末。悉是實有。以廢本故。不得雲妄。不得言真。於此分中了別之心。名為事識。攝末從本。會事入虛。一切諸法。唯是妄想。自心所現。如夢中事皆睡心現。於此分中。能起之心及妄分別。說為妄識。是故經中說。一切法悉是妄想。更作一重攝末從本會虛入實。一切諸法。皆是佛性。真心所作。如夢中事皆報心作。於此分中。能起之心。變為諸相。說為真識。以一切法真所作故。涅槃宣說。一切諸法。悉是佛性。三識如是。從本起末。亦得分三。廢末談本。心性本淨。緣起集成無盡法界。是其真識。依本起末。認實為虛。非有見有。是其妄識。依本起末認虛為實。非實見實。是其事識。分相如是(此一門竟)。   次第二門。定其名義。言事識者。楞伽經中名為轉識。起信論中名為意識。或復說為分別意識。或名離識。復名為分別事識。言轉識者。隨六塵轉。不同妄識轉起外境故為轉識。言意識者。起信論中第八真識。名之為心。第七名意。前六事識。從彼意生。故名意識。意識分別六塵境界。故復名為分別意識。約對根塵離分六別。故名離識。分別六塵事相境界。故復名為分別事識。問曰。此識妄中最極。以何義故不名妄識。通亦名妄。但為分別。說之為事。以諸凡夫二乘人等倒惑轉深。認虛為實。故不名妄。於此分中。根塵及識。若因若果。一切皆實。以皆實故。經名四諦。故遺教雲。苦者實苦。乃至道者。真實是道。以真實故。二乘見之。名得聖果。闡提謗之。便成邪見。斷滅善根。墮阿鼻獄。事實如此。故不名妄。言妄識者。名義如前。何故此識偏名為妄。良以此識會實入虛。推事無事。唯心妄見。故說為妄。又此妄心。親迷真起。迷真妄取。故名為妄。言真識者。名義如上。良以此識會虛入實。實處無妄。故說為真(此二門竟)。   次第三門。從義分別。事妄及真。各有四重。事中四者。一是用相。謂六識心。了別六塵事相境界。於事分齊。六識正是神知之體。是故此六。亦名體相。二是我相。我有二種。一法著我。謂取性心。於根塵識。妄立定性。此之性我。起信論中。名執取相。又亦名為執相應染。二人著我。於陰界入計我我所。起信論中。名此以為計名字相。隨逐我人眾生等名。妄有建立我相如是。三者闇相。不知諸法虛假無性。又不能知陰界入等非我我所。四者理相。明前三重非有非無。因緣假有。稱曰非無。假法無性。故曰非有。又前三重。非我我所。名為非有。而有識等。故曰非無。非有真諦。非無世諦。四中初重。事中之事。中二是其事中之妄。後一是其事中之真。以非有無道理心故。妄中四者。一是用相。謂六識心。妄心變異。為根塵識。如夢所為。於此分中。妄起六識。於自心所起六根。了別自心所作六塵。故名為用。二者我相。我有二種。一法著我。無明變起阿陀那識。執彼妄心所作之法。以之為有。二人著我。於彼妄心所起法中。計我我所。如人夢中見身為我外為我所。三者闇相。謂無明地。不覺知心。不了真如。又不能知妄心所起虛誑無法。四者理相。即前三重曰非有非無。妄相無體說為非有。妄情集起稱曰非無。又心所起根塵識等。心外無法名為非有。妄心虛現故曰非無。非有真諦。非無世諦。四中初重。妄中之事。中間兩重。妄中之妄。末後一重。妄中之真。以非有無道理心故。真中四者。一是用相。謂六識心。真心變異為根塵識。如夢所現皆報心作。所作六識。依於真心所作六根。了別真心所作六塵。故名為用。問曰。此六與前妄中六識何別。釋言。六識真妄共起。攝六從妄。皆妄心為。如繩上蛇皆妄心造。攝六從真皆真心作。如繩上蛇皆是繩作。分取前義。為妄六識。分取後義。為真六識。二者我相。於此分中。我有二種。相狀如何。一法實我。如來藏性。是真是實。性不變異。稱之為我。又此真心為妄所依。與妄為體。故說為我。故涅槃雲。我者即是如來之藏。藏是佛性。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即是我義。二者假名集用之我。佛性緣起集成我人。如依報心集起夢身。故經說言。即此法界輪轉五道。名曰眾生。此即涅槃六法中我。五陰及我。是其六也。五陰離分即為五法。五陰和合。集成假人。為第六法。故涅槃雲。從凡夫我乃至佛我。我性不改。名為佛性。良以眾生真妄所集。亦如繩蛇。攝之從妄。悉是妄為。攝之從真。皆是真作。今就真作判為此門。我相如是。三無分別相。真心雖是神知之性。而非攀緣取捨之法。故無分別。又為癡覆。未同佛智照明顯了故。無分別故為妄。熏生無明地。隨妄流轉。四者理相。即前三重體非有無。如實空義。離一切相。離一切性。名為非有。如實不空。具過恆沙淨法門。故曰非無。又能緣起生一切法。名為非無。而體常寂稱曰非有。此四重中初重真用。中二真。後一真性。真如理故。辨相如是(此三門竟)。   次明相起相攝之義。言相起者。依彼真中集用六識。起妄六識。離真妄法不獨起故。依妄六識。起事六識。執妄為實。名為事故。如人夢中。謂根塵識。悉是實事。依於真我。起於妄我。以真熏妄起我執故。又闇性我起於妄執。如涅槃說。依於妄我。起於事我。情計轉深。謂根塵等有定性故。又依妄心所起陰等。顛倒計有我我所故。依於真中無分別義。起妄識中無明住地。若彼真心。同於佛智照明顯了。無明闇惑。無得生義。故楞伽雲。如來之藏。為彼無始惡習所熏。名為識藏生無明地。起信論中。亦同此說故。彼文言。真如熏習。生無明地。依於妄中無明住地。起事識中迷性無明。闇性同故。又依真中非有無理。起妄識中非有無義。本末同故。由其妄識性非有無。所起事識。還非有無。理相同故。起相如是。言相攝者。攝彼事中所有六識。即是妄中集用六識。根塵亦爾。妄心變異。為彼事故。攝妄六識。即是真中集用六識。真心變異。為彼妄故。攝彼事中所起我相。即是妄我。於妄法中。執為事故。攝彼妄我。即是真我。真心變異。為彼我故。故得真我。無妄可存。攝彼事中迷性無明。即是妄中無明闇相。無明住地。起彼闇故。攝彼妄中無明地體。即是真中無分別義。真心是彼無明性故。故維摩雲。明無明二。無明實性即是明。明亦叵取。離一切數。心如虛空。離數如空。即是真心無分別義。又攝事中非有無義。即是妄中非有非無。妄變事。事則妄故。又攝妄中非有非無。即是真中非有無義。真心變異。為彼妄法。真外無別妄想法故。故經宣說。一切虛妄唯一心作。所謂唯一真心所作。攝相如是(此四門竟)。   次明有修無修之義。事妄及真。三種心中。並皆有修。以三種中皆有六識。六識分中近友聞法思量修故。事妄二種。如起信論說。故彼文言。妄心熏習義有二種。一者分別意識熏習。謂凡夫二乘。厭離生死。隨力所堪。求無上道。二意熏習。謂諸菩薩發心勇猛。速趣涅槃。前是其事識中修。後則是其妄識中修。彼說妄識。以之為意生六識故。人言。妄識不受熏習。一向無修。其言謬矣。彼論宣說。真如熏妄。雲何說言妄不受熏。彼說。妄心熏習真如。何得宣說妄識無修真識有修。攝論廣辨。修相如何。彼說。真心與妄和合名阿梨耶。亦名本識。亦名藏識。本為緣熏。變生六識。六中意識。起聞思修。熏於本識。成聞思修善法種子。本熏無明。令其漸薄。無明薄故。起阿陀那執我亦薄。執我薄故。生起六識。起惑亦薄。如是展轉。有過斯盡。有德皆備。真修如是。問曰。事妄二熏。心中所有我相闇相理相。別有修不。釋言。無別。但彼我相。是修所破。破離我故。所有闇相。是修所滅。滅癡闇故。所有理相。是修所觀。亦是所證。觀非有無。破取著故。證非有無。成定慧故。問曰。真中我等雲何。釋言。真中所有假我。是修所轉。如涅槃說。轉不善五陰。為善五陰。轉善五陰。為果五陰。我亦如之。法實之我。是修所依。一切染淨。依之起故。亦是所息。妄盡之時。染用亦息。不復與彼為依止故。亦是所顯。顯彼我性。為大涅槃真實我故。其第三門無分別相。是修所依。依無分別。捨離一切分別相故。亦是所證。證成平等無緣德故。第四理相。是修所依。依非有無。捨離一切有無見故。又依非有。成就斷德。依法非無。成就智德。又依非有。成就慧行。依法非無。成就福行。又依非有。成就證行。依法非無。成就教行。亦是所證。證法非有。成一切智。證法非有。果體清淨。證法非無。果德圓備。又證法非有。果體寂滅。證法非無。果用無盡。修相如是(此五門竟)。   次論有盡無盡之義。隨相粗分。事妄二識。一向有盡。見實法故。真心無盡。妄息顯故。以實通論。事妄及真。皆悉有盡。有不盡義。事妄二心。體滅有盡。熏力在真故曰不盡。故起信論說。妄熏習有其二種。一意識熏。二者意熏習。如上辨。真心體常。研之唯明。所以不盡。妄滅之時。隨妄用息故。亦有盡。事妄及真三識如是。次第二門真妄離合。以說三種。於中兩門。一立相門。明立三性。二遣相門。明三無性。立相門中。五門分別。一定名引證。借喻顯示。二辨體相。三明一異。四明修有無。五明盡不盡。就初門中。先定其名。次引文證。後以喻顯。名字如何。一分別性。二依他性。三真實性。亦名為相。言分別者。就妄論妄。妄心虛搆。集起情相。隨而取捨。故曰分別。此楞伽經及地持論。說為妄想。所取不真。故名為妄。妄心取捨。故說為想。攝大乘論。亦說以為意言分別。覺觀心中。言有色等。名為意言。分別自心所起境界。故曰分別。分別之體故說為性。分別體狀因之為相。依他性者。約妄辨真。妄起託真真隨妄轉。故曰依他。性相同前。真實性者。就真論真。真體常寂。無妄可隨。故曰真實。性相如上。名字如是。次引文證。此三廣說。如攝大乘論。彼論依何建立此三。論說依經故。彼文言。一切經中。但說諸法虛妄不實空寂不有。是分別性。若說諸法如幻如夢如水中月等。是依他性。若說諸法是真是實本性清淨。是真實性。又地持經說。心行稠林。句別有九。一心離相六識心別。二心轉轉相生住滅等。三心無形相心性空寂。四無量相順行無量虛偽境界。此四即是分別中義。五自性不染心性本淨。此一即是真實中義。六心染不染隨起煩惱。七心縛解相真心隨使。八心幻起相。謂諸菩薩隨願受生。九心隨道生相。謂諸凡夫。隨業受生。此四是其依他性義。經說非一。略舉斯耳。文證如是。次以喻顯。分別如風。真實似水。依他如波。又依他性。如繩作蛇。蛇依情作。分別如情。真實如繩。又論宣說。依他如地。又亦如礦。分別如似礦中沙石。燒融則盡。真實如金。融燒則現。喻相眾多。且舉斯耳(此一門竟)。   次辨體相。分別性中。開合不定。或總為一。唯一分別。或分為二。一妄識分別。迷真起相。二事識分別。迷虛立實。亦得分四。一無明地。是妄識本。二妄想心。謂八妄想。是無明起。三取性心。是事識本。四見愛等。是取性起。復更有四。一妄識心。迷真起情。二虛偽相。依情起於外境界相。如從睡心起夢境界。三事識心。迷前妄境。不知心起。取為實有。四所取相。由前心取事相境界。作實相現來應己心。亦得分八。一妄想心。迷真起情。二依妄心起虛偽境。故地持雲。依八妄想。起妄緣事。此二一對。三不知前境虛妄無法。取之為有。為之施名。施名心生。四名心生已名字隨起。此第二對。五名字起已。隨此名字取所名法。即是覺觀。六依覺觀發起言說。言說隨生。此第三對。七言生已復起心想。取所說法。是則言語。以之為道。心以為行。八依此心行。一切違順苦樂等境。紛然應心。此第四對。於是生死互相熾燃。增長不絕。分別如是。依他性中。開合不定。總之為一。唯一依他。或分為二。謂真與妄。互以為他。互為能依。亦得分三。一是本識。如來之藏。為於無始惡習。所熏生無明地。與之和合。共為本識。二依此本識。起阿陀那執我之心。此心恆與粗起無明.我見.我愛.及與我慢四惑相應。何因生此。由於無始我習所熏故起此執。此所生體。然是本識。本識變異。為此執故。故論名為似我識矣。如夢中身體是睡心。三依本識生起六種根塵及識。何因生此。由於無始陰界入等名字所熏。及善惡等有分所熏。所以生之。論說如是。然此所生體是本識。本識變異為此事故。故論說為似根識似塵識似識識。如夢中事體是心故。三相如是。亦得分六。本識之中。有真有妄。分以為二。阿陀那識。真妄共起。亦得分二。六識亦爾。即是六也。隨別細分。亦可無量。世俗諸法。無非識故。依他如是。真實性中。開合不定。總唯一真。亦得分二。一有垢如。在染恆淨。二無垢如。除染始淨。論說如是。復有二種。一如實空。離性離相。二如實不空。具過無量恆沙淨法。並如上辨。亦得分三。一無垢如。本來常淨。無垢可處。二有垢如。在染不污。三離垢如。除障始淨。亦得分四。如攝論說。一者垢如。在染常淨。二無垢如。除染始淨。三是淨相。修生真德。四是淨教。謂十二部經。從其清淨法界流出。又雲。從淨法身流出故。名為淨。涅槃亦云。出於如來大智海中故得為真。亦得分五。謂五佛性。一者因性。是涅槃因。二因因性。是菩提因。三者果性。是菩提果。四果果性。是涅槃果。五非因果性。是理性矣。亦得說十。如寶性論說十佛性。廣則無量。故經說為過恆沙法。體相如是(此二門竟)。   次明三性一異之義。此三相望。不一不異。分末異本。得言不一。義如上辨。就妄說妄。是分別性。約妄論真。是依他性。就真說真。是真實性。以本攝末。得言不異。是義雲何。如來之藏。是真實性。是性為本。惡習所熏。生無明等。與之共俱。名為依他。真外更無別他可依。就彼依他變異分中。虛妄浪取說為分別。依他之外無別分別。又復緣攝一依他性。於中妄法即名分別。於中真法即名真實。故無別異。一異如是(此三門竟)。   次明有修無修之義。此三識中。皆悉有修。分別性中。修有二種。一事識中修。觀察五陰非我我所。並觀五陰虛假無性。諸法例爾。二妄識中修。觀一切法妄想心現心外無境。並觀妄心依他變為無別妄體。依他性中。修亦有二。一觀人空。二觀法空。於此二中。先起聞慧。聞二無我。熏於本識。本識被熏。成聞熏習。於本識中。有真有妄。真受淨熏。妄受染熏。真受熏已。轉熏無明。令無明薄。無明薄故。於無明中。無始積習。我見種子。隨而漸薄。此種薄已。起阿陀那我執漸輕。此執輕已。起於六識我見亦輕。此見輕已。起聞轉勝。以此轉聞。還熏本識。如是展轉。以末熏本。本還熏末。思修亦然。以末熏本。壞本識中我見種子。成就出世法身種子。以本熏末。遮斷起惑。增長淨行。乃至究竟。真實性中雲何有修。釋言。獨真即無修義。而言有者。一切所修。真妄共起。攝修從妄。悉是妄修。攝修從真。儘是真修。如前三性。真妄和合。名依他性。於依他中。分取妄邊。名分別性。分取真邊。名真實性。修亦如是。以有修故。妄盡之時。真獨成德。成德有二。一真識心妄盡稱本。成就證行。二從體起用。成就教行。此二皆用加行為因。作意修習。名為加行。證前加行。有其二種。一觀諸法本來唯真無妄可隨。能令妄心更不牽後後。不起前。遂成灰燼。真心獨顯。二觀心外無別如理如理之外亦無別心。如外無心。心不異如。心外無如。如不異心。心不異如。照而常寂。如不異心。寂而常照。由斯二觀。便成證行。教前加行。亦有二種。一觀真心體是一切功德法門能生諸行。二隨而修起種種善根。由斯二種。便成教行。修義如是(此四門竟)。   次門有盡無盡之義。分別之性。一向可盡。推窮無故。依他之性。亦盡無盡。妄盡之時。隨妄用息。名之為盡。於本識中。所成行種妄盡之時。轉依會本。名為無盡。真實之性。一向無盡。以常住故。若復通論。分別體盡。熏力在真。名為不盡。真性體寂。名之為盡。妙用難窮。名為無盡。立相如是。遣相雲何。論說有三。一無相性。論亦名為無分別性。觀察外境。唯從心現。心外無境。名無相性。觀察妄心。本識變為。本外無妄故。復名為無分別性。二無生性。就實推真。無妄隨起。名無生性。三無性性。論亦名為無無性矣。如來藏中過恆沙法。同體義分。攝別成總。諸法悉有。將別分總。諸法悉如。無有一法別守自性。名無性性。就真論真。真體常寂。無前二相可遣為無。名無無性。又真實有。非全無法。名無無性(第二門竟)。   次第三門。真妄和合本末分三。於中曲有四門分別。一定別其相。二辨一異。三明起修不起修別。四明有盡無盡之異。初定其相。如攝論說。一是本識。二阿陀那識。三生起六識。此三猶前依他性中之差別也。據妄攝真。真隨妄轉。共成眾生。於此共中。真識之心。為彼無始惡習所熏。生無明地。所生無明。不離真心。共為神本。名為本識。此亦名為阿梨耶識。故論說言。如來之藏。不生滅法。與生滅合。名阿梨耶。此阿梨耶。為彼無始我見所熏。成我種子。此種力故。起阿陀那執我之心。依此我相。起於我見我慢我愛。執何為我。依彼本識。變起陰身。不知此無。執之為我。又此本識。為無始來六識根塵名字熏故。成其種子。此種力故。變起六種生起之識及六根塵。如依睡心起於夢中根塵及識。定相粗爾(此一門竟)。   次辨一異。分末異本。得言是異。攝末從本。得言是一。以是一故。一切諸法。皆一心作。如夢中事皆睡心作。一異如是(此二門竟)。   次明起修不起修別。於此分中。六識之心。於善境界。見聞覺知。正起行修。阿梨耶識。是修所因。是修所熏。是修所轉。不起正修。以無念故。阿陀那識。是修所轉。轉離我執。不起正修。以不起念近友聞法思量修故(此三門竟)。   次明有盡無盡之義。於此分中。三識都盡。無明滅故。真無所從。不成本識故。本識盡故。論說言。四修滿時。本識都盡信心般若三昧大悲。是四修也。本識盡故。我執不生。故得宣說阿陀那盡。本識無故。六識不生。故六識盡。於此三中。所有之妄體滅故盡。所依之真。用息故盡。體還歸本。得言不盡。三識如是。   或分為四。四有四門。一開妄合真。以說四種。妄中分三。五識為二。妄識為三。故楞伽雲。心為採集業。意為廣採集。諸識識所識現等境說五。第七妄識。集起之本故。說為心。依此集起。一切妄境。隨而分別。名採集業。第六意識。遍司諸塵故。說為意。通司六塵。名廣採集。五識之心。隨境別了。名為諸識。現在五塵。名識所識。唯知現在五塵境別。不通過未。故雲現等境五也。妄分此三。此妄所依。即是真識。通別為四。二開真合妄。以說四種。真中分三。如起信論說。一者體大。謂真如法平等一味。不增不減。一切凡夫聲聞緣覺菩薩諸佛等無差別。無有前際後際之異。二者相大。論自釋言。如來之藏。從本已來。具無量性功德法。如妄心中具足一切諸煩惱法。三者用大。用有二種。一者染用。二者淨用。染用有二。一依持用。如來藏法。為妄所依。能持於妄。若無此真。妄則不立。故經說言。若無藏識。七法不住。不得種苦樂求涅槃。二緣起用。向雖在染。而不作染。今與妄合。緣集起染。如水隨風波浪集起。是以不增不減經言。即此法界。輪轉五道。名曰眾生。染用如是。淨用之中。亦有二種。一隨緣顯用。真識之體。本為妄陰。復息妄染。隨緣始淨。淨中差別。說為性淨無作因果。二隨緣作用。本在凡時。隨緣造作六道生死。後隨對治。集生方便有作因果。淨用如是。以真識中具斯三義妄識為一故。合有四。三真妄俱開。以說四種。真中分二。一阿摩羅識。此雲無垢。亦曰本淨。就真論真。真體常淨。故曰無垢。此猶是前心真如門。二阿梨耶識。此雲無沒。即前真心。隨妄流轉。體無失壞。故曰無沒。故起信論言。如來之藏。不生滅法。與生滅合。名為阿梨耶。妄中分二。謂妄與事。真妄各二故。合有四。四體相不同。離分四種。相狀如何。如上所說。心真如門。是其心體。即以為一。心生滅門。是其心相。於中分三。一是本識。真與癡合。二依本識起阿陀那執我之識。三依本識起於六種生起之識。以此通前。合說為四。四相如是。亦得分五。如上所辨。真性一。分別性二。依他性中義別三重。所謂本識。阿陀那識。及生起識。是其五也。亦得分六。於前五中。開分別性。以之為二。謂事與妄。即是六也。又如經說。始從眼識乃至意識。亦是六種。攝本從末。此六之外。更無餘識。故維摩中說。無我人如第七情畢竟無法。精猶識也。六根之外。無第七根。六塵之外。無第七塵。故六識外。無第七識。尚無第七。焉有餘識。問曰。經說。想受行等。於六識中何識所收。依如成實。前後別起。皆是通名意識所攝。依餘經論。此想受等。與六識俱。是法塵收。六識不攝。攝伴從主。六識所收。亦得謂七。謂七心界。於前六上。加意根界。是其七也。六識生後。名為意根。此亦攝本從末言耳。亦得說八。如楞伽辨。於中兩門。一事妄及真離分為八。事識有六。真妄各一。故有八種。二真妄和合共為八種。義如上辨。本識為一。真與癡合。阿陀那識。以為第二。真妄共起執我之心。生起六識。復以為六。通前為八。真妄共為不遍在妄。亦得說九。故楞伽經總品中雲。八九種識。如水中之波。其狀如何。分別有二。一真妄分別。以說九種。妄中分七。謂六事識變與妄識。真中分二。謂阿摩羅及阿梨耶。義如上辨。以此通前故合有九。二真妄離合。以說九種。獨真為一。所謂本淨阿摩羅識。真妄和合。共為八種。義如上辨。共為本識阿陀那識及起六識。通前九也。亦得分十。十有兩門。一開真離妄。以說十種。妄中分七。義如上解。真中分三。所謂體大相大用大。亦如上解。二真妄離合以說十種。離則說二。一真實性唯真無妄。二分別性唯妄無真。合則八種。謂依他性。於中本識說以為一。執識為二。生起六識。通前為八。三識離合。故有十種。亦得開分以為十一。真識為一。妄識有六。事識有四。故為十一。妄識六者。如起信論說。一無明心。二者業識。三者轉識。四者現識。五者智識。六相續識。亦曰不斷。此之六種。粗細分異。無明心者。所謂根本無明住地。故論說言。依阿梨耶說有無明。言業識者。依前無明便有妄念。不覺而起。說之為業。故論說言。以無明故。不覺心動。動名為業。言轉識者。依前業識。心慮漸粗。轉起外境。隨而取著。故名為轉。故論說言。依於動心。轉現外境。名為轉識。言現識者。依前轉識所起境界。還顯自心。名為現識。故論說言。現識能現一切境界。如明鏡中現眾色像。故雲現也。又如論說。此現識中。隨其五塵對至即現。無有前後。以一切時。任運而現。常在前故。就粗為言。且雲五塵一時俱現。理實六塵皆悉並現。言智識者。於前現識所了法中。分別染淨違順差別。名為知識。故論說言。依於境界起心。分別愛不愛等。名為智也。言相續識者。依前智識。心相轉粗境界牽心。心隨境界分別不斷。如海波浪故名相續。故論說言。依於智識。起苦樂覺。與此起念。相應不斷。名相續也。又復此心。能持三世善惡因果。令不失壞。故名相續。故論說言。此相續識。住持過去無量世等善惡之業。不令失壞。復能成就現在未來苦樂果報。令無差違。故名相續。又論說言。此相續識。不斷力故。能令過去已經之事。忽然而念。未來之事。不覺緣慮忽然念起。是故三界唯心所依。如夢所見。如鏡中像。無有自體。離心則無六識境界。以從心故。心生法生。心滅法滅。諸法生滅。皆隨於心。論說如是。然此六種。相則難分。宜以喻顯。譬如世人依於報心便起昏睡不覺之心。起於睡中微動之念。業識如是。如人睡中微動心。後心想漸粗。轉起外境。轉識如是。又如夢中境界成已還顯自心。色香味等一時俱現。現識如是。又如夢人於彼所現夢境界中。分別染淨違順等別。智識如是。又如夢中境界牽心。心隨境界分別不斷。續識如是。妄識之中。粗細不同。有此六階。有人釋言。第二業識。是其妄識。後之四重。是其六種分別事識。是義不然。依起信論。六識與此分齊全別。彼文宣說。第六相續不斷識後。別起六種分別事識故。彼文言。即此相續。依諸凡夫取著轉深。計我我所。種種妄執。隨事攀緣。分別六塵。名為意識。亦名離識。依見愛起。雲何關預以妄識中六階差別。通真為七。事識四者。如論中說。一執取相。論亦名為執相應染。所謂根本取性無明。二計名字相。所謂十使粗起煩惱。隨名計著我眾生等。集起諸結。是故說為計名字相。三起業相。謂依煩惱造種種業。四業繫苦相。依業受報。以此通前合為十一。若就事中開合六識。通前十三。若就真中。分體相用三大差別。通前十五。又隨義別。亦得分識以為十八。彼六識中事識有六。事識之本妄識有六。妄識所依真識有六。故有十八。若使妄真齊有六者。何故經中但說八識。良以事識差別義。顯隨根分六。妄真不顯。不隨根別故但言八。又隨義別。亦得分識以為六十。眼識有十。乃至意識類亦同。然眼識十者。就眼識中。事識有一。當相可知。妄識有六。如上所辨。始從無明乃至相續。真識有三。亦如上說。謂體相用。眼識之中。有此十重。乃至意識類亦同爾。故有六十。若復廣論。數別難窮。此等廣略。各據一門。體相如是。   第三料簡根塵有無。於中兩門。第一約就事妄及真三種識中。料簡有無。二約真妄共相三識。料簡有無。就初門中。曲更有二。第一料簡根塵有無。二明所依粗細不同。根塵有無。三門分別。一通別分別。六識別故。有根有塵。七八通故。不說根塵。何故如是。六識別故。彼此互起。以互起故。生必有依。依有強弱。強者為塵。故說有之。問曰。楞伽宣說。六識境界。俱至一時並用。雲何說言六識互起有根有塵。此如上辨。今更論之。楞伽所說境界俱至一時並用。准起信論。是妄識中第四現識。於此識中。境界俱至。諸識並用。不關事識。事中六識。無並用義。問曰。何故妄中六識一時並用。事識不爾。釋言。於彼妄識之中。說一切法皆是心作。心外無境。心所作法。與心無隔。易可辨了。故得並照。於事識中。心外有法。法非心造。非心作法。與心別體。難可辨了。故不並知。不並知故。前後間起。故立根塵。七八常有體。不互起則無依託。無依託故。不得說言強者為根弱者為塵。是以七八。不說根塵。此就凡時料簡有無。若就聖時。七識八識。緣起法身無量根塵。問曰。前六依根了塵。可名為識。後二常通。不說依根了別諸塵。雲何名識。釋言。後二雖無隨事了別之用。而是眾生神知之性。了別之體。故名為識。問曰。神知了別體。名之為識。體是識不。釋言。此二心識之體。體即是識。問曰。若使心識體故名為識者。根之與塵。亦應有體。以何義故。不說根塵。釋言。良以根雖有體得名為根。而非對塵生識之用。塵雖有體得名為塵。而非對根生識之用。識雖有體得名為識。而非依根了塵之用。以此識體不依根用。故不說根。不了塵用。故不說塵。問曰。向說根塵有體。何者是本。真妄二心所作根塵。能為事本。是其體也。通別如是。二真妄分別。前七妄識。有根有塵。第八真識。不說根塵。前六事識。根塵可知。第七妄識。無常法故。唸唸生滅。生有依託。故說有根。性是分別攀緣法故。說之為塵。真識常法體無起滅。以無起故。無所依託。故不說根。性非分別攀緣法。故不說有塵。三就通分別。八俱有根。亦通有塵。故楞伽雲。依境及根識故。有八識生。有相如何。前六可知。第七識中。有體有用。論其體也。無常流注。藉前生後。義說為根。性是無明。迷覆真法。真法即是所迷之塵。論其用也。還以眾生眼等為根。色等為塵。是義雲何。即前事識所依根塵。以理窮之。皆是妄想自心所現。其猶夢中所現根塵。此妄根塵。還為妄想六識所依。名七識中用根塵也。第八識中。有體有用。論其體也。就如來藏同體法中。義說根塵。彼如來藏。非宜是其心識之體。亦是根體故。經說言。眾生身中。有如來眼如來耳等。如來藏中恆沙佛法。為心所照。即名為塵。故馬鳴言。從本已來。遍照一切法界之義。論其用也。還以眾生眼等為根。色等為塵。是義雲何。即前事識所託根塵。窮實皆是真心所作。如人夢中根之與塵皆報心作。此真所作。還為真用六識所依。名真識中集用根塵。通有如是。問曰。八識通有根塵。何故經中但就事識說根說塵。以前事識體別互起。依託義顯。故約根塵以別六識。後二體通始終常有。依託義微。所以不說。有無如是。次明所依粗細不同。於中略以四句分別。一以粗依細。謂依真識起於妄識。依於妄識起六事識。復六識中。依於意識起於五識。此皆名為以粗依細。二以細依粗。謂依色根。生於五識心通細法。依於五識生於意識。此等名為以細依粗。三同類相依。謂意識中。得有多念相續之義。前後相望。同類說依。第七識體生滅相起。亦是同類。以說依也。四同體相依。第八識體。還依自體。如實法界。事妄及真三識根塵。有無如是(此一門竟)。   次就真妄共相三識料簡有無。言共三者。真與無明。共為本識。依本共起阿陀那識。依本共起六種生識。此三識中。六種起識。有根有塵。根有二種。一者實依。依本識生。二者似依。以依自心所作六根。如人夢中眼等六識。實依睡心。似依眼等。而實不依。所有塵者。唯是似塵。都無實事。如人夢中所見色等非有似有。阿陀那識。亦有根塵。根有二種。一者實依。依本識生。二者似依。同類相望。似前生後。如人夢中執我之心。實依睡心。同類相望。似後依前。所有塵者。唯是似塵。都無實事。如人睡時取夢中身。以之為我。無身可取。本識一種。無所依生。得說無根。而體生滅。藉前起後。亦得說根。本識無緣。不說有塵。因迷真法。亦得說塵。根塵有無。辨之粗爾。   次第四門。明其大小有無之義。小乘法中。但說六識。大乘法說八。彼小乘中。未說心性妄想之義。故無七識。未說心體性真實。故無八識。問曰。小乘亦說六識。體是取性闇惑之心。以何義故不名妄識。釋言。雖復闇惑名同。所迷有異。彼小乘中所說取性闇惑心者。心外法中。妄取自性。不知名用無性之義。大乘法中所說妄識。迷覆真性。於己自心所現法中。妄取為有。是故不同。又問。小乘中羅漢辟支空觀之解。與大乘中緣智何別。釋言。不同彼小乘中空觀解者。心外法中。解知名用無性空義。不知諸法自心所現妄想無法。大乘法中妄識智者。解知心外畢竟無法。不但無性。乃至亦無因緣之相。但是妄想闇惑心現如夢所現。有斯異也。又問小乘中亦說心體諸法集成。與大乘中真識何別。然彼所說。於小乘中。實是道理真實之心名。對大乘。彼乃宣說因緣虛法共相集成。故非真識。   第五明其依持之義。於中有二。一真妄相對以說依持。二就真妄共相識中。本末相對以說依持。前中有三。一真妄相對以辨依持。二唯就妄。三唯就真。真妄相對依持如何。前七妄識情有體無。起必詑真。名之為依。故勝鬘雲。生死二法。依如來藏。地持經亦云。十二因緣。皆依一心。第八真心。相隱性實。能為妄本。住持於妄。故說為持。故勝鬘雲。若無藏識。七法不住。不得種苦樂求涅槃。此是真妄依持義也。妄之依真。如波依水。真之持妄。如水持波。故楞伽雲。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風起洪波。鼓冥壑無有斷絕時藏。海常住。境界風所轉。種種諸識浪騰躍而轉生。無明大海。雖為風飄水性不移。性不移故。名為常住。性雖常住。而彼水相。隨風波轉。喻彼真識雖為妄想境界風動。真性不變。性雖不變。而彼真相隨妄境界。起於七識。如海波浪。楞伽經中。境界為風。起信論中。無明為風。何故如是。此等皆有飄動義故。若復論。無明妄心及與妄境。皆得為風。故起信論宣說。無明妄心妄境。皆為熏習。熏動真心。即是風義。但彼論中。就其根本說無明風。楞伽據末說境界風。皆得無傷。有人一向說彼海水。喻第七識不喻真識。此言大偏。如彼經中說。如來識以為藏識。第七妄心。名業相識。經自說言。藏識如巨海。業相猶波浪。雲何乃言水喻七識。彼文復雲。如來之藏。為彼無始虛偽惡習所熏。名為藏識。生無明住地。與七識俱。如海波浪。雲何海水不喻真識。良以世人迷覆真心。妄取空義以為真識。故為此論。真妄相對依持如是。問曰。真妄一故相依。異故相依。是義不定。若全一體。則無依持。若全別體。亦無依持。不一不異故說依持。故楞伽雲。非異非不異。心俱和合生。此說妄識與彼真心和合生矣。次就妄中以辨依持。第七妄識。諸虛偽本。說為能持。前六事識。依妄而起。說為能依。能持如水。能依如波。水在波生。水盡波滅。所況如是。故楞伽雲。如水大流盡波浪則不生。如是意識滅。種種識不生。彼名妄識。以為意識。六種事識為種種識。良以妄識為六本故。妄想意滅。令彼種種六識不生。妄中本末依持如是。次唯就真以辨依持。真有體用。本淨真心。說之為體。隨緣隱顯。說以為用。用必依體。名之為依。體能持用。說以為持。能持如水。能依如波。繩蛇等喻類亦同爾。真妄相對依持如是(此一門竟)。   次就真妄共相識中。本末相對以辨依持。真與癡合共為本識。依本共起阿陀那識。依本共起六種生識。於此分中。本識為本。餘二為末。末生依本。名之為依。本能持末。流注不斷。說之為持。能持如水。能依如波。問曰。末中阿陀那識共起六識。得有相依持義不。釋言。不得。於此分中。六識親從本識而起。本識變為。體是本識故。望本識說依說持。非阿陀那變為六識。六識體非阿陀那識。故望陀那不說依持。如人夢中見聞覺知從睡心生。不從夢中執我心起。若就緣由。說依說持。亦得無傷。是義雲何。由阿陀那執我心故。熏於本識。不見法如。不證涅槃。變起六識及六根塵。離之則無。故經說雲。以著我故。世間受身。離我則無行。從是義得說依持。依持如是(此二門竟)。   次第六門。明熏習義。於中有二。一就真妄別相識中以辨熏習。二就真妄共相識中以論熏習。前中曲為三。一定熏習法體。二總釋熏義。三廣顯熏相。熏習法者。起信論中。說有四種。一淨法熏習。所謂真如。二染因熏習。所謂無明。三妄心熏習。所謂業識。第七識中。始從業識乃至相續。通名業識。四妄境熏習。所謂妄想心所起偽境。此四猶是地持論中。如是如實凡愚不知起八妄想。生二種事。真如熏習。猶彼如實。無明猶彼凡愚不知。妄心猶彼起八妄想。妄境猶彼生三事中初虛偽事。問曰。事識及事根塵。以何義故不說熏習。以此條未熏習所起故不說之(此一門竟)。   次第二門。總顯熏習。如論中說。熏習義者。如衣無香熏之令有。心亦如是。真中無染。妄熏令有。妄中無淨。真熏使有。故彼妄中。得有方便對治行起。論釋如是(此二門竟)。   次廣辨釋熏習之相。先明起染。後明起淨。就起染中。義別有二。一就前四法明其熏習相生次第。二別明熏習所起不同。相生義者。如論中說。以依第一真如法故。便起第二無明染因。以有無明染法因故。熏習真如便起妄心。如人昏睡覆報心故便起夢心。以有妄心熏習無明。不了真如寂滅平等。不覺念起。便生妄境。如人夢心動發昏睡起夢境界。以有妄境。熏動妄心。便起念著。造種種業。受種種苦。念猶愛也。著猶見也。此事識中見愛煩惱造業受苦。皆依妄生。相生如是。次明熏習所起不同。如論中說。從末尋本。次第辨之。妄境熏習所起有二。一增長念。念猶愛也。二增長取。取猶見也。妄心熏習所起亦二。一者熏習起變易果。謂受聲聞緣覺變易菩薩細苦。二起分段果。謂受凡夫分段粗苦。由妄識中相續之力住持諸業。得彼果故。無明熏習所起亦二。一以無明迷覆真心。受妄熏習。成妄種子。於妄識。二以無明迷覆真心。受善惡熏。成事種子。生於事識。真如熏習所起亦二。一起無明。二起妄心。以彼真如無分別故。能起無明。覺知性故。為惑所覆。便生妄心。如人執心是知性故。昏睡所覆。便生夢知。起染如是。次明起淨。起淨有二。一明真熏妄。二妄熏真。真熏妄中。初明能熏。後明所熏。能熏有二。一真體熏習。二真用熏習。體熏習者。如論中說。從無始來。具無漏法及不思議作業之性。熏習妄心。能令眾生厭生死苦樂求涅槃。自信己身有真如法發心修行。法身本體。名無漏法。報佛本目。名作業性。是二亦如佛性義中具廣分別。由此二故。能熏妄矣。問曰。若使真能熏妄起善行者。一切眾生。悉有真如。何不等熏齊使發心起修所行。趣入涅槃。而諸眾生。有信不信優劣前後無量差別。論自釋言。真如本一。而諸眾生煩惱厚薄。差別不同。是故前後優劣不等。又佛法中有因有緣。是二具足。乃得成辦。如似木中雖有火性。人攢方出。若無人攢。不能自燒。眾生如是。雖有如性以無正因。若無善友諸佛菩薩起行之緣。真法不能自除煩惱自成涅槃。用熏習者。論自釋言。即是眾生外緣之力。謂佛菩薩。證如起用。攝化眾生。令修善法。於中有二。一差別緣。二平等緣。差別緣者。論自釋言。修行之者。依佛菩薩。從初發心乃至成佛。於其中間。若見若聞。諸佛菩薩。或為眷屬。或為師長。或為知友。或為給使。或為怨家。諸佛菩薩。於此眾生。慈悲方便。四攝攝取。令增善行。使入正道。名差別緣。此差別中。有近有遠。近者速疾。遠者久遠。此猶是其應身化也。平等緣者。論自釋言。諸佛菩薩。久發大願。誓度一切。以此善根熏習力故。自然常隨一切眾生。隨應見聞。而為示現。謂示如來平等法身。令諸眾生依三昧力平等見佛。此猶是其真身益也。能熏如是。言所熏者。如論中說。所熏有二。一未相應。謂熏凡夫聲聞緣覺及菩薩中初發心者。令於六識七識心中信順修行。未能捨妄與實相應。二已相應。謂熏習出世法身菩薩。令捨妄心。除滅無明。契證真如。與佛如來法身相應。無有分別。唯依法力。自然修行。趣佛智海。上來一門。明真熏妄集起淨法。下次明其妄心熏真發生淨法。於中有二。一是能熏。二是所熏。能熏之中。有總有別。總熏習者。論自釋言。以有妄心。厭離生死。求涅槃故。熏習真心。自信己性。唯是真如。如外無法。但是妄心顛倒所見。以知外境無所有故。種種方便。修習離染趣真之行。雖有所修。不取不念。久修力故。無明則滅。無明滅故。妄心不生。妄心不生故。妄境隨已。心相俱盡。名得涅槃。得涅槃故。自然成就不思議業用充法界總相如是。別熏習者。論釋有二。一事識熏。謂凡夫二乘人等。厭生死苦。趣向涅槃。此六識中。方便修行。熏發真也。二意熏習。謂諸菩薩。見虛妄法。無可貪取。知真如法寂靜安穩發心勇猛。趣大涅槃。此七識中。方便修行。熏發真也。良以妄識能生事識。生事識所依故名意。非事識中意根界也。能熏如是。所熏有二。一者熏生。熏生報佛方便功德。二者熏顯。熏顯法佛性淨功德。真妄別識熏習如是。問曰。真妄前後相熏。為在一時。釋言。相熏必在同時。是義雲何。染淨諸法。真妄共起。單真不生。唯妄不成。何故如是。唯真無妄。真性常湛。無為不變故無起作。唯妄無真妄體不立故亦無作。故勝鬘雲。若無藏識。七法不住。不得種苦。不得厭苦樂求涅槃。真妄相依。方能造作一切諸法。以共作故。攝法從情皆是妄為。攝法從本。皆真心作。如人夢中所為諸事。攝事從末。昏睡所為。攝事從本。報心所作。亦如世人見繩為蛇。攝蛇從情妄情所為。攝蛇從本皆是繩作。諸法像此。真雖能作。作必隨情。如繩作蛇。蛇由闇情。妄雖能作。作必託真。如情作蛇。蛇必依繩。真無由情。名妄熏真。妄作由真。名真熏妄。如此相熏義無先後。故說一時。真妄相熏。旨要在斯。無宜不記。   次就真妄共相識中。以辨熏習。共相識者。佛性真心與無明地。合為本識。名阿梨耶。依本變起阿陀那識執我之心。依本變起眼等六識及六根塵。義如上辨。今就此三明相熏習。如攝論說。於中曲有三門分別。一辨熏相。二明能熏所熏差別。三明受熏不受熏異。熏相如何。今此先明阿陀那識共阿梨耶相熏習義。彼阿陀那執我之心。熏於本識成我種子。本識受彼陀那熏已還能引彼心中我性。生阿陀那。如是相熏。往來無窮。是則陀那望於本識。互為因果。問曰。此我何由可盡。由六識中聞無我教修無我解。熏於本識成無我種。本中真心。受彼熏已。熏於本中無明令薄。無明薄故。令無明中我種轉薄。我種薄故。轉生陀那。執我亦薄。如是展轉乃至窮盡。次將六識對於本識。明相熏發。彼六識中。起染起淨。所起染過。熏於本識。彼本識中所有闇性。受性染熏。成染種子。種子成已。無明厚故。引生六識。於六識中。染過轉增。如是展轉積習無窮。於六識中所修善行。熏於本識。於本識中。佛性真心。名為解性。解性受彼淨法熏成淨種子。淨種成已。熏於無明。無明轉薄。無明薄故。變起六識。於六識中。起善轉勝。如是展轉乃至究竟。是則六識。望於本識。互為因果。論說如是(此一門竟)。   次明能熏所熏差別。論說能熏略有三種。一言說熏。論亦名為名字熏矣。名有二種。一者聲名。曰名言分別。二心語名。曰覺觀分別。以諸凡夫隨逐一切陰界入等諸法名字。分別取著。熏於本識。成陰界等諸法種子。二我見熏習。以阿陀那及六識中我見之心。熏於本識。成我種子。三有分熏習。善惡之業。是三有因。名為有分。以善惡業。熏於本識。成善惡種。名有分熏。能熏如是。言所熏者。是其所起。論名事用。粗分為四。細分十一。粗分四者。一名引生。本識為彼善惡等熏。成種子已。引彼種子生未來果。二者果報。本識為彼善惡等熏。變為一切苦樂等報。三者緣相。本識為彼我見熏故。起我我所自他之別。四者相貌。本識為彼言說熏故。起陰界入有為無為若內若外一切種事。又更分四。一似我識。於阿陀那及六識中。所取之我。非有似有。故曰似我。如夢中身。本識變為體。是本識名似我識。二似根識。眼等六根。非有似有。名為似根。本識變為體是本識名似根識。三似塵識。色等六塵。非有似有。名為似塵。本識變為體。是本識名似塵識。四似識識。彼阿陀那及六識心。非有似有。謂似凡夫所計之有。名為似識。本識變為體。是本識名似識識。粗分如是。細分十一。如論中說。一者身識。謂五根身。本識變為體。是本識。二身者識謂阿陀那執我之心。本識變為體。是本識。三受者識。論言。謂意。是意根界。遍司諸塵。領納稱受。本識變為體。是本識。四應受識。謂六塵境應為心受。故曰應受。本識變為體。是本識。五正受識。謂六識心。正納六塵。領納名受。本識變為體。是本識。六者世識。謂三世時。本識變為體。是本識。七者數識。謂百千等。識義如前。八者處識。謂國土處。識義如上。九言說識。一切言說。識如前解。此九是前言說熏起。十自他識。自他身別。本識變為體。是本識。名自他識。此一是前我見熏起。十一名為善道惡道生死之識。六道生死。本識變為體。是本識。此一是前有分熏起。細分無量。差別如是(此二門竟)。   次明三識受熏不同義。別有三。一者熏生。二者熏轉。三者熏成。言熏生者。三識皆是心生滅門。皆有相熏相生之義。問曰。本識若為熏生。如楞伽說。如來之藏。為彼無始惡習所熏。名為藏識。生無明地。共為本識。故名為生。何者惡習。分別有三。一本識中無明住地。前後相起。以前無明。熏於真心。生後無明。如人睡習時至則睡。二阿陀那識執我之心。熏於本識。成種子。此種污真不見法實。生於無明。三六識中所起煩惱。熏於本識。成染種子。此種污真。不見法實。生於無明。阿陀那識生相雲何。有人宣說。唯生我執。不得生起無我之解。何故如是。我執無處。不復是其阿陀那收。為是一切無我之解非阿陀那。道理不盡。其義雲何。凡夫本來。數聞說我。生於我想。熏於本識。成我種子。此種力故。生於執心。定計有我。此人後時。聞說無我。生無我解。熏於本識。成無我種。此種之力。生於執心。定計無我。何為不得。為是一切聲聞緣覺諸小菩薩。於一切時常計無我。此我無我。皆從熏生。執我之心。於大乘中名煩惱障。無我之執。於大乘中名為智障。六識之心生相雲何。由本識中染種子故。熏起六識。染過踰增。由本識中淨種子故。熏生六識。起淨轉勝。問曰。陀那望於六識。得有相熏相生義不。釋言。亦得。由阿陀那執我心故。熏於本識。成我種子。生起六識。見我轉增。由阿陀那執無我故。熏於本識。成無我種。此種力故。生起六識。於六識中。我見漸薄。無我解增。熏生如是。言熏轉者。三識不定。於中悉有熏之義。於本識中熏轉如何。解有二種。一由諸識修善起惡熏於本識。令本識中善惡二種遷轉不定。或增或減。二由修習真觀力故。熏滅無明。令真稱本常寂不動。觀法本來唯真無妄。是真觀矣。阿陀那識熏轉如何。分別有二。一六識中。聞說無我。起聞思修。熏於本識。成無我種。此種力故。熏阿陀那。我執漸微。無我解起。二六識中。聞說佛性常住。真我古今平等。如如一味。起聞思修。熏於本識。壞無明地。無明壞故。本識不成。本不成故。種子不立。種不立故。執識不生。執不生故。無我解滅。前離我執。經中名為滅煩惱障。後離無我名除智障。六識之中熏轉如何。分別有三。一六識中修善造惡。熏於本識。成善惡種。此種成已。熏生六識。善惡不定。惡種熏起。惡增善減。如斷善人。善種熏起。善增惡減。如生善人。二六識中修習空觀。觀生無我。觀法無我。熏於本識。成解種子。此種成已。壞本識中有見種子。有種壞故。所生六識。不起有見。有見息故。分段漸減。三六識中修習真觀。觀法本來純真無妄。能令妄法更不生。復熏於本識。壞無明地。無明壞故。本識不成。本不成故。六識種子。無處存立。種不立故。分段之中六識不生。六不生故。空觀亦滅。空觀滅故。變易轉盡。變易盡處。名得涅槃。熏轉如是。次辨熏成。熏習成種。名為成矣。於此門中。唯有本識。受熏成種。餘悉不受。何故如是。解有七義。一以本識緣起之本。能聚能散能受一切諸法。所熏聚積成種。名為能聚。散生諸法。說為能散。餘識不然。所以不受。二以本識為諸識原變起諸識故。於諸識中。與善造惡。悉是其功。攝一切歸本故。本識中受諸法熏。積集成種。餘不如是。所以不受。三本識中。具有明闇二種之法。真心是明。無明是闇。闇能受染。增長生死。明能受淨。趣向涅槃。故遍受熏。餘識不爾。所以不受。四本識中親含真體。牢固難壞。力能住持一切業果故。受一切染淨等熏。聚以成種。用之受果。餘不如是。為是不受。五本識微細潛通諸法。與一切法同生同滅。相伴義觀。故能遍受一切法熏。餘識不然。所以不受。六本識無緣於善惡等。無別記念。無別念故。彼此諸法。不相妨礙故。得通受一切法熏。聚積成種。餘識別念。彼此相礙。故不通受一切法熏。七本識是心神知之性。心於諸法。性能領記。領別能受。記則能持。故本識中。通受諸法。持令不失。餘非心法。不能如是。故不受熏。七中前六。簡別餘識。後一簡異非情之法。熏成如是。熏習義難兼況且然。   第七門中。明其迷悟修捨之義。五識之中。不別明其迷悟修捨。於中迷悟修捨之義。隨意說之。意識之中。有迷有悟。謬執我人。取法性相。以之為迷。解會空理。說之為悟。悟解不同。分為三種。一生空觀。觀察五陰無我人故。二法空觀。觀法虛假無自性故。三者如觀。觀察諸法非有無故。雲何觀法。知非有無之一切法。猶如幻化。幻化之有。無法為有。有則非有。幻化之無。有法為無。無則非無。然則說此幻有無。為非有無。亦無非有非無可得。還即說此非有非無為有無故。有無之相。亦不可得。進退推求。無法可取。境界既然。心想亦爾。是故心想自然息滅。此三皆是心外法中以求理故。通攝以為意識觀也。三中前二。是其增相。後一息相。息六識也。第七識中亦有迷悟。不知真實。妄取自心所起諸法。說之為迷。返妄趣實。謂之為悟。悟解不同。亦有三種。一者妄想依心之觀。觀察三界虛偽之相。唯從心起。如夢所見。心外畢竟。無法可得。二者妄想依真實觀。觀妄想心虛搆無自依真而立。如波依水迷依妄三者真實離妄想觀。觀一切法唯是真實。緣起集成。真外畢竟無有一法可起妄想。既無有法可起妄想。妄想之心。理亦無之。三中前二。是增相觀。後一捨相。捨七識也。第八識中亦有迷悟。隨妄成染。不證自實。名之為迷。離妄契本。說之為悟。悟解不同。互以相成。不離不脫不異。良以諸法同體緣集。亦有三種。一息相觀。生死涅槃。本是真識。隨妄所起。證實返望。由來無妄。妄想既無。焉有隨妄生死涅槃法相可得。故名息相。二實性觀。內照真實。如來藏性。唯是法界恆沙佛法。同體緣集。互以相成。不離不脫。不斷不異。良以諸法同體緣集互相成。故無有一法別守自性。雖無一性。而無不性。無有一性。即是如如一實之門。而無不性。即是真實常示淨等法界門也。體性常然。古今不變。三真用觀。觀察一切諸佛菩薩化用之門。是用門中。備含染淨三乘諸法。法既圓具。依之成德。德無不施。是以大聖。善入隨順世間故。能現一切煩惱等事。故經說言。八萬四千諸煩惱門。而諸眾生為之疲勞。諸佛以此而作佛事。煩惱既然。業苦亦爾。又地經中說。此等門煩惱等事。為發起殊勝之行。維摩說。為通達佛道。又復善入二乘法門。能現一切二乘之事。故經說言。示現聲聞辟支佛等。是菩薩行。又復善入一切菩薩作用門故。雖得涅槃。畢竟不捨菩薩所行。乃至善入諸佛如來作用門故。能以八相。示成正覺。充滿法界。而無窮盡。此是第三真用觀也。   第八明其迷悟分齊。六識分齊差別有五。一者迷處。在於外凡常沒之流。二習解處。亦在凡鄰於善趣。三正解處。亦在外凡善趣位中。四漸捨處。習種已上。五終盡處。初地已上。次初地已上。離六識故。經中說之。為出世間。又楞伽雲。初地菩薩。得二十五三昧。離二十五有。是三界身。遠離彼故。名捨六識。又大智論宣說。初地入菩薩家。捨離肉身。得法性身。此亦是其離六識義。若論殘習。十地乃盡。第七識中分齊有五。一者迷處。在於外凡。二習解處。亦在凡十信位中。三正解處。習種已上。四漸捨處。初地已上。五窮盡處。在佛地。是故如來究竟真實。第八識中分齊有四。一者迷處。在於外凡乃至十信。二習解處。習種已上。三正解處。初地已上。四窮滿處。在於佛地。問曰。六識盡在初地。初地已上。便無六識。雲何而得見聞覺知。釋曰。雖無事相六識。猶有七識緣照無漏所得法身。及彼真識緣起法身眼耳等識。是故用之。見聞覺知。問曰。若以緣照法身見聞覺知。與前六識有何差別。釋曰。前六是其事識。分別事相。心外取法。緣照法身。所見聞覺知外無法。一切悉是自心所起。如夢所見。於自心相。分別照知。有此異也。問曰。真實緣起法身見聞覺知。與彼七識緣照何別。釋言。七識緣照法身者。但於妄想緣起法中。分別緣照。又於真法分別緣照。不能離緣。真法身者。遠離妄想。心淨照明清淨法界。顯自心原。名為見聞。非分別知。   第九明其修捨分齊。先就事識辨修分齊。次就妄識。後就真識。事識有二。一者障相。二者治相。障相有二。一執取相。論中亦名執相應染。此是根本取性無明。二計名字相。隨眾生名。取立我人。對治相者。是意識中相應之慧。治前二障。名對治相。成實論中。說為空心。計名字者。小乘法中。見道時斷。大乘法中。十信時斷。執取相者。小乘法中。得無學時斷之畢竟。大乘法中。種性時盡。故彼大乘起信論言。執相應染。二乘解脫信地菩薩所斷除也。彼說種性為信地矣。對治相者。小乘法中。入無餘涅槃時滅。大乘法中。初地時盡(此一門竟)。   次就妄識以辨修捨。妄識之中。亦有二種。一者障相。二者治相。障相有六。如起信說。一心不相應無明住持。不相應者。簡異二乘。二乘所斷。是無明數與心別體。共心相應。無明地者。即指心體。以為無明。非是心外別立數法共心相應故。馬鳴言。即心不覺常無別異。不別與心同知同緣。名不相應。二依無明地。起於業識不相應染。愛著名染。不相應義。不異前釋。三依業識。起於轉識不相應染。不相應義。亦同前釋。四依轉識。起於現色不相應染。言現色者。猶是現識。能現自心所起色故。名現色染。不相應者。亦同前釋。五依現識。起於智識心相應染。言相應者。心相轉粗。染與心別。共心相應。故雲相應。故論說言。心與念異。同知同緣。故曰相應。念是貪數。六依智識。起不攝識相應之染。言不攝者。猶是續識。相應同前。馬鳴論中。攝此六種。以為二障。前之一種。名為智礙。猶是智障。後之五種。名煩惱礙。猶是煩惱障。障相如是。對治相者。猶是七識緣照之解。治前六種故名治相。次辨斷處。如彼大乘起信論說。前六障中。第六不斷相應染者。始從信地漸學斷除。淨心地時斷之畢竟。第五智識相應染者。從具戒地漸次斷除。乃至無相方便地時。斷之畢竟。具戒地者。謂第二地。無相方便。是第七地。第四現色不相應染。色自在地。斷之畢竟。色自在者。是第八地。能淨佛土。名色自在。第三轉識不相應染。心自在地。斷之畢竟。心自在者。是第九地。善知物心名心自在。第二業識不相應染。菩薩地盡。斷之畢竟。入如來地。第一根本無明住地。馬鳴論言。地前學斷。初地分除。佛地窮盡。故勝鬘雲。無明住地。佛菩提智之所斷也。障之分齊。斷之如是。對治相者。初地漸捨。至佛乃盡。若復通論。種性已上。亦分斷除(此二門竟)。   次就真識明修分齊。真識之中。約緣有三。一者染相。與彼煩惱闇惑相應。二雜染相。真心與彼緣治相應。三者淨相。離妄始顯。若論染相。種性已上。漸次息除。至佛乃窮。若復通論。十信已上。亦有捨義。第二雜相。初地漸捨。至佛乃盡。若復通論。種性已上。亦有捨義。故地持雲。種性菩薩。六入殊勝無始法爾。第三淨相。八地漸捨。至佛乃窮。故八地中。觀法無生無滅無出。知一切法畢竟平等。無有染相亦無淨相。若復通論。初地已上。亦捨淨相。故大品中宣說。初地得無生忍。證法本如。不見先染後息為淨。無取無捨。如如平等。修捨如是。   第十門中。對治邪執。顯示正義。先就事識。對治邪執。次就妄識。後就真識。就事識中。邪執有八。一執定一。有人宣說。六識之心。隨根雖別。體性是一。往來彼此。如一猿猴六窗俱現非有六猴。心識如是。六根中現。非有六心。對此邪執。說心非一。識無別體。緣知為義。六識之心所依根異所緣亦異。雲何定一。若定是一。常了一塵無有轉異。又復心法。無往來義。隨有知處。即彼處生。不得說言一而往來。又彼所引。猿猴為喻。證心一者。是義不然。凡夫愚人。謂猴定一六窗中現。然實猿猴唸唸生滅。此窗現者。不至彼窗心識如是。依眼生者。不至餘根。如是一切皆爾二執定異有人宣說。六識之心體性定異。對此邪執。說心不別於事分齊。相續一慮。非全別體。如一猿遊泆六窗非有六猴。若言六識各別有體。別體之法。不相干預。眼識還應從眼識生。乃至意識。還從意生。不得相起。現見五識從意識生。意識從於五識而生。明非別體。又若六識各別有體。有體之法。不相妨礙。不相妨故。六識之心。常應並有。若常並有。常應並用。不常並故。明非別體三執定常有人聞說三世之中業果不斷。謂心定常。生死往來常是一識用雖興廢。心體不變。對治此執。說識無常人中心異天中亦異。六道之心。各各別異。雲何是常。又如經說。苦相應異。樂相應異。不苦不樂相應亦異。如是一切。各各別異。雲何是常。但諸凡夫。不知心相。妄謂是常。猶如小兒見旋火輪謂不斷絕。若心常者。善應常善。惡應恆惡。無有變異。以變異故。定知無常。四執定斷。有人聞說心識無常。便謂定斷。對治此執。說心不斷。現世造業。後必得果。雲何定斷。譬如乳酪轉變雖異。置毒乳中酪則殺人。心亦如是。造惡於中。必受苦報。明非是斷。五執定有。如毘曇說。十八界等。各住己性。是有不空。設言空者。但空陰上橫計我人。不空法體。法不空故。心識定有。對此邪執。說識是空。空相雲何。識者正以別知為義。如一念識。則具四相。初生次住終異後滅。於此四中。何者是知為初相知。為中為後。若初相知。餘應不知。餘若不知。則不名識。若餘相知。初應不知。初若不知。初不名識。若言四相各別是知。便是四念各別知法。何關一念具足四相。若言四相別非是知。和合之中方有知者。非知共合。雲何有知。如百盲聚。豈有所見。又復四相都無合理。雲何無合理。生相現時。餘相未有。與誰共合。乃至第四滅現之時。餘相已謝。復與誰合進退推求。都無合義。雲何說言和合有知。知義既然。焉有定識。是故經中說。色乃至受想行識一切皆空。六執定無。有人聞說五陰空寂。便謂世諦因緣亦無。對治此執。說識非無。若無心識。雲何而得見聞覺知。現見六識。各具作用。明知不無。又若無識。則無善惡。若無善惡。亦無苦樂。則入邪見斷善根中。不宜受之經言。空者就真為論。於世諦中。不無心識。七執心識獨立無數。如我實說。對治此執。說有同時心心數法。故涅槃雲諸弟子不解我意。唱言。佛說定無心數。又涅槃說。十大地中心數之定。明非無數。又龍樹雲。譬如池水珠在則清象入便濁。水喻心王。珠象喻數。於彼喻中。不可說言水珠像一。心法如是。寧無別數。八執心外定有別數。如毘曇說。對治此執。明非定別。故涅槃雲。我諸弟子。不解我意。唱言。佛說定有心數。若使心外定有別數。無預心事。無心之時。何不別起。又若心外定有別數。識從意生諸數亦應別有所依。若別有依。是義不然。雲何不然。於彼宗中說。三性心相應各異。如欲界地。善心起時。二十二數相應共生。不善起時二十二數相應共生。無記時。有十二數相應共生。從無記心起善之時。十二同數。可有所依。自餘別數除意何依。若無依生是則心法無次第緣。經論不許。若無別依。依意生者。與識同依。明非心外道理。雲何即彼心體同時。具有受想行等諸義差別。不同成實前後建立。就一心體。隨義別分。不同毘曇異體建立。兩義兼通。故非諍論(此一門竟)。   次就妄識對治邪執。邪執有六。一執定無。有人聞說但有六識無第七情。便言一向無第七識。對治此執。說有七識。如楞伽中說八識義。勝鬘亦云。七法不住。若無妄識。說何為八。說何為七。又六識外無妄識者。聲聞緣覺入涅槃時。事識都滅。即應是佛。無別明妄識心故。入涅槃時。雖滅事識。癡妄猶在。所有癡妄識。何得言無。經中所言無七情者。事識之中。無第七情。非無妄識。二執定有。有人聞說有第七識。便謂七識別有體性。對此邪執。明妄無體。當知如來就心法中。分取虛妄分別之義。為第七識。何得於中別立體性。如似世人見繩為蛇。繩是實事。喻彼真識。蛇是妄情喻彼妄識。蛇依繩有。蛇無別體。妄依真立。雲何有體。迷夢等喻。類亦同然。又經中說。若無真識七法不住。若自有體雲何不住。又若妄識自有體性。便是實有。何得言妄。三執事識以為妄識。有人聞說真識名心。妄識名意。事名意識。便言。小乘七心界中意根界者。是第七識。對治此執。宣說妄識不同事識。七心界中意根界者。即是六識。生從義邊說為意根。更無別法。妄識與彼分齊條異。雲何言一。異相如何。如馬鳴說。妄識有六。始從無明乃至相續。廣如上辨。事識有四。從執取相乃至第四業繫苦相。亦如上辨。分齊各異。何得說言意根界者是第七識。又楞伽雲。第七妄識。唯佛如來住地菩薩所能覺知。餘皆不覺。雲何說言意根界者是第七識。又若妄識是七心界。聲聞緣覺。入涅槃時。滅七心界。妄識應滅。若滅妄識。即應是佛。入涅槃時。滅七心界。妄識猶在。未得同佛。明知全別。問曰。妄識若非意根。何故楞伽馬鳴論說為意乎。釋言。彼乃借名顯示。非即意根。如楞伽中說第七識以之為心。馬鳴論中宣說真識。以之為心。豈可名同便是一物。心名雖同。真妄兩別。意名雖一。何妨差別。四執粗為細。有人宣說。眼見色時。不知色空。即是七識迷惑之心。餘亦如是。若解色空。即是七識明解之心。餘亦如是。對治此執。須顯其異。言見色時不知空者。是六識中取性無明非第七識。此之取性。猶是向前事識之中初執取相。問曰。若此是六識中無明心者。與七識中無明何別。此如上辨。以於心外事相法中。執性迷空故非妄識。又於心外事相法中。解知無性。是事識中分別之解。非七識知。五執不滅。有人宣說。七識之心。未見理時。生滅無常。見理即常究竟不滅。對治此執。說妄終滅。七識妄心體。唯癡闇相。唯分別。得聖會如。捨其分別。見實明照。盡其癡闇。更有何在而言不滅。道理如是。須以文證。如楞伽說。滅七種識。名出佛身血。雲何不滅。又彼經言。妄想爾涅槃識。此滅我涅槃。明知妄滅。又唯識。諸佛如來所行之處。唯有藏識更無餘識。雲何不滅。又大智論解釋如義。彼雲。實相如水性冷。觀智如大水隨火熱。若火滅已。水冷如本。故名為如。如是實相。隨觀轉變。是觀滅已。實相如本。故名為如。明知妄解終竟滅盡。若觀不滅。水冷之時。火應不滅。有人說言。經中說滅。但滅智中無明闇障。不滅智體。是義不然。寶性論中。自有誠文。不但滅闇。亦滅智解。故彼論中說。有四障不得如來淨我樂常。一者緣相。謂無明地障佛真淨。斷離彼。故得佛真淨。二者因相。謂無漏業障佛真我。斷除彼。故得佛真我。三者生相。謂意生身障佛真樂。斷除彼。故得佛真樂。四者壞相。謂變易死障佛真常。斷除彼。故得佛真常。無明等外。別說無漏。以之為障。別說斷除。雲何而言不滅無漏。人言。智體不滅盡者。不滅之體。即是真心。非第七識。問曰。若使七識滅者。誰得菩提。誰證涅槃。釋言。心相雖滅盡。心性猶在。心性在者。即是真識。是故就之說得證。六執定滅。有人聞說妄心終滅。便言定滅無熏習義。何故如是。於真識中。具過恆沙淨法滿足。更無所少。何用妄熏。對治此執。說妄有熏。如起信論說妄熏真。雲何不熏。若言真中淨法滿足不假熏者。法佛之性本有。法體可言滿足。報佛之性。本來但有可生之義。未有法體。如子無樹。何得稱滿。報佛本無。假修方有。何為不熏。熏力在真。故非定滅。問曰。真妄其性各別。雲何相熏。此如上辨。一切所修。真妄共起。攝修從妄。悉是妄為。攝修從真。皆是真作。真雖能作。作必隨妄。妄雖能為。為必依真。由真妄作。名真熏妄。由妄真作。名妄熏真。妄識之中。對治如是(此二門竟)。   次就真識對治邪執。依如論中。邪執有二。一者凡夫人著我執。二者二乘法著我執。問曰。凡夫亦著諸法。何故偏名人著我執。釋言。細分亦著諸法。今對二乘。凡夫著我。及著我所。通名人執。諸法皆是我所攝故。就凡執中。隨義具論。略有二種。一者執有。二者執無。執有之中。別有四種。一執實同神。有人聞說藏識是我。謂同外道所取神我。對治此執說。如來藏非我。非眾生非命非人。二執真中具足真染。如馬鳴言。有人聞說生死二法是如來藏。便謂真中具有生死。對治此執說。如來藏自性清淨。從本已來。唯有清淨洹沙佛法。無有染污。若言真中實有生死。而使證會永離生死。無有是處。若言有修緣起作用隨世法門。非無此義。三執有淨相。如馬鳴言。有人聞說如來藏中備有一切諸功德法不增不減。即謂真中有色心等。自相差別。對治此執說。如來藏雖具諸法。依真如說無彼此相。無自他相。乃至亦無離自他相。翻對染故。說彼真中具一切法。又彼真中恆沙等法。同體緣集。無有差別。不得別取差別之相。四執始終。如馬鳴說。有人聞說依如來藏始起生死。又復聞說如來之藏起生死故。雖得涅槃還起生死。起生死故涅槃有終。對治此執說。如來藏無始無終。以無始故。依起生死生死無始。是以論言。若有宣說三界之外更有眾生初始起者。是外道說。非正佛法。以無終故。依成涅槃。涅槃無終。有執如是。言執無者。有人宣說。諸法空義以為真識。對治此執。說真不空。於此識中。具過恆沙一切佛法。雲何名空。故勝鬘中說。為不空如來藏矣。涅槃亦云。有如來藏。雖不可見。破煩惱已。定必得之。彼文復言。若有人說無我空寂為如來藏。當知。是人久在生死。長受諸苦。不得解脫。而楞伽中。言依無我說如來藏者。於此藏中。無妄所計。故名為空。非無真法。故唯識論言。為破外道著我我所故。說色等一切法空。非離言說如實境空。如實境者。諸佛如來所行之處。唯有藏識。更無餘識。對治凡夫邪執如是。次明對治二乘妄執。於中有二。一者執有。二乘之人。未得法空。見有生死涅槃之相。以此見故。深畏生死。趣求涅槃。迷覆真如。對治此執。說如實空離一切相。生死本寂涅槃亦如。二執定無。二乘之人。分見生空。利根之者。小見法空。便取此空。以為究竟。覆障真實。對治此執。說實不空具過恆沙一切佛法。八識如是。   大乘義章卷第三(之下)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44 冊 No. 1851 大乘義章   大乘義章卷第四   遠法師撰   義法聚中此卷五門(十七因義 十一空義 十二因緣義 十八空義 二十二根義)。   十因義七門分別(列名解相一 十因生法二 對二因分別三 對六因分別四 對緣分別五 對果分別六 對人辨異七)   第一門中先列十名。後辨其相。十因義。出地持論。能生曰因。因義不同。一門說十。十名是何。一隨說因。二以有因。三種殖因。四者生因。五者攝因。六者長因。七自種因。八共事因。九相違因。十不相違因。名字如是。隨說因者。是名不足。若具應言隨名隨想隨說因也。其義雲何。廢名息想。去其言說。以求諸法。諸法體同。猶如幻化。因緣虛集。非有非無。無一定相可以自別。賴名藉想。假於言說。設施彼法。法隨名等方有種種事相差別。事相所隨名相言說。是則法因。名隨說因。故論說言。彼一切法名名已。想想已。說此諸法名想言說。名隨說因。此因最寬。諸法差別。皆由名故。以有因者。諸法相望。迭相由藉。以有此故。得有彼法。名以有因。於中有二。一相順以有。如論中說。以有手故。有所作等。二相違以有。如論中說。以有飢渴。求飲食等。此因寬長。所生之果。亦寬亦長。遍一切處。無不有故。種植因者。如彼世間種植之事。人功水土種子和合。名為種植。以此種植與彼芽莖乃至果實以為因故。名種植因。此因亦寬。時分最促。所生極長。以此因中具攝種子人功水土故。名為寬。但取一運和合之時。說為種植。故攝為促。所生之果。始從芽莖乃至成就。故名為長。言生因者。直取種子。親能生芽。故名生因。是因狹促。所生亦促。以此生因局在種子。不通水土。故名為狹。芽生已前。說為生因。不通於後。故稱為促。所生之果。局在於芽。所以不長。斯乃且就外事為言。若據染法。至果長通後。當辨之。言攝因者。水土潤澤。攝生於芽故名攝因。是因狹促。所生亦促。偏取水土。不收種子。故名為狹。局在芽前。不通於後。故名為促。所生之果。局在於芽。故說為短。言長因者。芽莖已後。次第增長。是名長因。是因狹長。所生亦長。以是因中不攝水土故。名為狹。從芽已後。乃至成熟。皆是長因。故名為長。若就內法。因增向果。亦有長義。所生之果。亦統始終。故名為長。自種因者。還就種子。望後芽莖乃至成熟同類相起。簡別異類。故名自種。如麥生麥穀生穀芽。是因狹促。與生因同。所生是長。從芽至熟。皆是自種所生果。故共事因者。如論釋言。從以有因乃至自種。名共事因。此等和合。共成世間因種事。故名為共事。前隨說因。以何義故不名共事。以彼言說但可別法。不能生長故非共事。是因寬長。無不在故。果無別體。不可論之。相違因者。有為之法。有成有壞。相違之法。違害前事。令其滅壞障礙於生。名相違因。如彼論說。相違有六。此中唯取生相違法。為相違因。不相違者。相順之法。助成前事。名不相違。何者是乎。若別論之。牙生已後。所依水土。是不相違。通以論之。種殖已後。所依水土。皆名不違。此之十因。統通諸法。今且就彼因種之事。以顯其相。   第二明其十因生法。如論中說。十因具生染淨無記一切諸法。先明無記。就無記中。有內有外。外謂非情。內謂眾生。外中十因。釋不異前。內中有四。一是報生。二是威儀。三是工巧。四是變化。報生一門。從染因起。攝屬染法。餘之三種。論中不說。今宜辨之。能變化心。經論之中。或說為善。或名無記。今此且就無記。以說因相。如何名想。言說辨宣威儀工巧變化。名隨說因。以有所須及有所為。起此三事。名以有因。方便之心。對緣初起。能生於後。名種殖因。初心方便。能生於後。名為生因。外緣生攝因。次第漸增。名為長因。當分相起。名自種因。從以有因乃至自種。名共事因。與此相違。名相違因。順起不乖。名不相違因。無記如是(此一門竟)。   染法因者。如論中說。十二因緣。隨言分異。名隨說因。以有因者。釋有三義。一者通就十二因緣。相望以釋。以有前支。後支得生。名以有因。二就因果相對分別。以有過因。現果得生。以有今因。來報得起。名以有因。三就受生強者。以說三有受生。皆由於愛。故論說言。唯愛能令諸有相續。以有愛故。諸有支生。名以有因。論依後釋。故論言。顧念味著。諸有支生。名為以有。味猶愛也。種殖因者。釋有兩義。一業煩惱相對分別。業為正種。煩惱緣助。是二和合。名種殖因。二就內外相對分別。結業為種。惡友邪法六塵境界。以之為緣。因緣和合。能生於後。名為種殖。論依後釋故。論說言。無明等法現法種子。生餘生死。名種殖因。言攝因者。訓釋有二。一業煩惱相對分別。業為正種。煩惱緣助。煩惱之緣。潤彼業種。攝生後果。名為攝因。二就內外相對分別。業與煩惱。合為正種。惡友邪法六塵境界。以之為緣。攝無明行。令生後果。名為攝因。論依後釋故。論說言。於現在世。不近善友。不聞正法。習不正思。無明等生。名為攝因。惡友邪法。如似水土。習近聽受。不正思惟。如似人功。由是力故。令無明行生後果報。是故名為無明等。生此生。皆由惡友邪法不正思惟。是故名彼以為攝因。言生因果者。訓釋有二。一業煩惱相對分別。業為正因。煩惱為緣。業之正因能生後果。故名生因。二者內外相對分別。煩惱與業同為正因。惡友邪法。以之為緣。因能生果。故名生因。論依後釋言長因者。無明行等。漸漸增長。至未來世生死果報。是名長因。故論說言。無明至後有。增進相求。至餘生死。名為長因。准前世間種殖之事。應從生後增向老死以為長因。但今論家。因增向果。亦名為長。何故如是。後據內心。心有漸習趣果之義。增長義顯故說為長。彼前外種非是心法。無有漸習向果之義。增長不顯。故不名長。若互相從。皆得無傷。自種因者。六道種子。當分生果名自種因。故論說言。各各種子無明等生名為自種。六道因別故雲各各。彼彼因中。皆悉從於無明行等。生後果報。是故說為無明等生。共事因者。始從以有乃至自種。共成一種因緣之事。故雲共事。隨說因者。但能別法。不能生長故不說共。相違因者。無漏道品。能違染法。名相違因。不相違者。猶是向前以有等事相對故來。染因如是(此二門竟)。   次辨淨因。如論中說。始從種性乃至涅槃。隨說故別名隨說因。以有生死。樂求淨法。名以有因。種殖因者。種性地中所成善法。如似種子。善友正說。如似水土。解行之初。依先種子。對緣始習。能生於後。名種殖因。近善知識。聽受正法。堪能攝起出世道品。名為攝因。地前所修。能生出世無漏道品。以為生因。言長因者。若類世間種殖之事。初地已上。運運增長。趣順菩提。名為長因。若類染法。種性已去。乃至佛果漸次增長。皆名長因。三乘種子。當分生果。名自種因。從以有因乃至自種。名共事因。共成一種修道事。故染法違淨名相違因。淨緣順淨名不相違。故論說言。染法相違。是淨法因。淨法相違。是染法因。生法如是。   第三約對二因分別。言二因者。如地持說。一是生因。二方便因。親而起體名為生因。疏而助發名方便因。二因如是。今對十因辨明其相。如論中說。種子於芽。是名生因。餘名方便。然此非謂唯取十中第四生因以為生因。於十因中。但使種子能生芽。義皆屬生因。餘名方便。總相雖然。別猶難解。今宜辨之。就外無記。十因之中生因一種。唯是生因。隨說因攝因長因相違因不相違因。此之五因。唯是方便。隨說因者。以言別法不生法故。非是生因。攝據外緣故非生因。如地持說。芽莖已後。方名為長。故非生因。若就心法。不同此釋。相違因者。但能滅法。與彼滅法以為方便。不能生法。故非生因。不相違者。與攝因同。故非生因。自餘四因。義有兩兼。以有因中。通其緣正。以有種子。令芽得生。是其生因。以有水土。令芽得生。是方便因。種殖因中。亦通緣正。種子於芽。是其正因。水土於芽。是方便因。自種因中。種子於芽。以說自種。判屬生因。種子望彼莖葉等事。以為自種判屬方便。非親生故。共事因中。亦其二因。生及方便。相同以有乃至自種。總攝彼等。為共事因(此一門竟)。   今次就彼內無記因。攝以為二。生因一種。唯是生因。自分生故。隨說因攝因相違因不相違因。此之四種。是方便因。以有因中。具有二因。以有最初起無記心。能生於後。判屬生因。以有外境。能生於心。是方便因。種殖之中。亦具二因。相同以有。長因之中。具攝二因。最初種子次第增長。生初威儀工巧變化。是其生因。餘名方便。自種因中。亦具二因。以方便心。望初威儀工巧變化。以說自種。如是自種。即是生因。望後威儀工巧變化。以說自種。是方便因。非親生故。共事因中。亦具二因。同前以有乃至自種。總攝彼等。為共事故(此二門竟)。   次攝染因。以之為二。十因之中。生因自種。此之二因。唯是生因。問曰。向前無記法中自種因者。亦是生因。亦方便因。今此何故唯既生因。釋言。有以。無記法中。種子望芽。亦是自種。望餘莖等。唯是自種。而非生因。故兼兩義。今此染中結業。望生乃至老死。皆是自種悉是生因。是故自種唯是生因。何故如是。染法力強。一因堪能親生多果。故望生死俱是生因。無記力弱。一種不能親生多果。故望唯莖等。不名生因。若使染中通望老死為生因者。何故論言種子於芽是名生因。彼乃且就無記言耳。隨說攝因違不違因。此之四種。唯是方便。義同前釋。餘之四因。義有兩兼。於四因中。正因生果。齊是生因。緣因起報。悉是方便。如以有中。以有結業。生於後果。判屬生因。以有外緣。起於後報。判屬方便。種植因中。雲何具二。種植因者。內外和合。方名種殖。就種植中。分取結業生於後果。判屬生因。外緣生果。判屬方便。長因之中。雲何具二。如論中說。從無明行乃至老死。漸次增長。是名長因。就此生果增長之中。因增至果。判屬生因。因因自增果。果自長判屬方便。問曰。何故因增至果得非生因。因因自增果。果自長說為方便。釋言。有以。從因生果。因果位別。因滅果興生相顯現。故說生因。因還望因。果還望果。無如是義。故不名生。但名方便。若通說生。理亦無傷。共事因中。雲何具二。若更分別。不異以有乃至自種。總說彼等。為共事故。染法如是(此三門竟)。   次攝淨因。以之為二。十因之中生因一種。唯是生因。隨說攝因違不違因。唯是方便。隨說攝因及不相違。成之方便。相違因者。退之方便。自餘五因。義有兩兼。以有因中。通其內外。以有最初道品種子。生後道品。判屬生因。以有外緣。能生出道。判屬方便。種殖亦爾。內外和合。名為種殖。於中分取道品種子能生於後。判為生因。分取外緣能生於後。說為方便。長因之中。從道向道。漸次增長。是其生因。增長向滅。是方便因。問曰。何故染法之中。從因向果名為生因。淨法向果乃名方便。釋言。有以。染法之果所謂生死。生死有為。可生法故。長因向彼。是其生因。淨法之果。所謂涅槃。涅槃無為。非可生法。是故長因增長。向彼但名方便。問曰。向前染法之因。因因相起但名方便。何故淨中道。道增長說為生因。釋言。染粗從因向果。生相顯現。故名生因良以對彼粗顯生故。因因相起。生相不顯。不名生因。淨法是細道增向滅。一向非生。良以對彼非生法故。說道相起以為生因。自種因中以道望道宣說自種。是其生因。以道望滅。宣說自種。是方便因。共事因中。亦具二因。若更分別。不異以有乃至自種。總攝彼六為共事故二因如是。   第四門中約對六因。具相收攝六因之義。如阿毘曇大智論中亦具分別。六名是何。一所作因。謂法起時。諸法彼不障。名所作因。大智論中。名無障因。二共有因。諸法起時。共有之法。生住滅等共相助成。名共有因。三自分因。一切諸法。同類相生。名自分因。大智論中。名自種因。四者遍因。十一遍使增長一切染污之法。名之遍因。何者十一。苦下五見疑及無明。以為七。集下二見邪見見取疑及無明。即以為四。通前十一。五相應因。諸心心法相應造境。名相應因。前共有因。相依體立。此相應因。相依有用。六者報因。諸業煩惱。得苦樂報名為報因。此義廣釋如六因章。今對十因。共相取攝。於中先對外無記因。攝之為六。就此十中。除相違因餘九是其三因所攝。就餘九中。隨說攝因及不相違。此之三種是所作因。生因長因及自種因。此之三種是自分因。同類之法。自相起故。以有因中。具有三因。一所作因。以有水土。牙莖等生。名以有中所作因也。二共有因。謂外色中生等四相。與彼外色。相扶體立。名共有因。三自分因。以有前色生後色故。名自分因。種殖因中。具有二因。謂自分因及所作因。種子與彼水土。和合名為種殖。種望牙等。是自分因。水土潤澤。望彼牙等名所作因。共事因者。具有三種。謂所作因自分因共有因。若更分別。不異以有乃至自種。總攝彼六為共事故(此一門竟)。   次就內法無記十因。具相收攝。除相違因。自餘九因。四因所攝。謂所作因共有因自分因相應因。相狀如何。隨說攝因不相違因。此之三種是所作因。生因一種。是自分因。以有因中。具有四因。以有六根及外境界。起無記心。是所作因。以有同時諸心法等。互相助成。是共有因。以前起後。是自分因。諸心心法。相應造緣。是相應因。種殖因中。具攝二因。就種殖中分取。種子能生於後。是自分因。分取六根及外境界。是所作因。長因之中。亦具二因。同類相起。是自分因。心心相次是所作因。自種亦爾。共事因中。具有四因。同前以有乃至自種。總攝彼六為共事故。相違因者。望壞彼法為所作因。非報法故無其報因。非染法故無其遍因(此三門竟)。   次對染因明相收攝。還除相違。餘九是其六因所攝。隨說攝因及不相違。此之三種是所作因。生因自種。是其報因。以有因中。具有六因。以有根塵。生業煩惱。名所作因。心心法等。相扶體立。名共有因。業煩惱苦同類相起。以前生後。名自分因。以有遍使增長一切染污之法。即是遍因。有同時心心數法。相應造緣。名相應因。以業煩惱生彼當果。即是報因。種殖因中。具攝二因。所謂報因及所作因。謂業煩惱。對緣現起能生後果。名為種殖。是種殖中業與煩惱。生於當果。即是報因。外緣生果。是所作因。長因之中。具有三因。煩惱業苦當分增長。是自分因。煩惱增長。起身口業。是所作因。作業煩惱。增長生苦。是其報因。共事因者。具攝六因。若更分別。不異以有乃至自種。總攝彼等為共事故(此三門竟)。   次對淨因明相收攝。還除相違。餘九是其四因所攝。隨說攝因及不相違。是所作因。以有因中。具攝四因。謂所作因自分因共有因及相應因。依於善友正說法等。增長道品。是所作因。道品法中。以前生後。同類相起。是自分因。同時具有定道無作。是共有因。無漏心法相應造緣。是相應因。種殖因中。具有二因。謂所作因及自分因。種殖之中。最初道品。對緣現起。名為種殖。是種殖中。最初道品。同類生後。是自分因。異類相起。是所作因。善友等緣。能生於後。亦是所作。生因不定。小乘法中。淨法種子。必是有漏。以此種子生於出世無漏之道。異類相起是所作因。大乘法中。淨法種子。必是無漏。以此種子生於出道。同類相起。是自分因。就長因中。若有漏道。若無漏道。當分增長。是自分因。若從有漏增向無漏從道向滅。是所作因。自種因中。小乘種子。望於出道及望涅槃。以說自種。異類相望。是所作因。大乘種子。望於出道。以說自種。同類相望。是自分因。望於涅槃以說自種。是所作因。共事因中。備攝四因。謂所作因自分共有及相應因。若具分別。不異以有乃至自種總攝彼等。為共事故。非染法故。無其遍因。非報法故。無其報因。   第五約對四緣分別。如地持說。何者四緣。一者因緣。二次第緣。三者緣緣。四增上緣。六因之中。相應共有自分遍因及與報因。此之五種。是其因緣。所作因中。分作三緣。就所作中。六塵生心。是其緣緣。心法次第。藉前生後。是次第緣。自餘一切萬法不障。是增上緣。此義廣釋。如四緣章。今對十因共相收攝。於中先攝外無記因。以為四緣。就十因中。除相違因。餘之九因。二緣所攝。所謂因緣及增上緣。九中三因。一向是其增上緣攝。謂隨說攝因不相違因。三因一向因緣所攝。所謂生因長因及自種因。以六因中自分攝故。自餘三因。二緣所攝所謂以有因種植因共事因可八見以有因中。以有水土。令芽得生。是增上緣。以有種子。令芽生者。是其因緣。自分攝故。種殖因中。分取種子。望彼芽生。是其因緣。自分攝故。分取水土能生於芽。是增上緣。共事因中。亦具二緣。同前以有乃至自種。總攝彼等。為共事故。相違因者。望壞彼法為增上緣(此一門竟)。   次說內法無記十因。以為四緣。就此十中。除相違因。餘之九因。四緣所攝。隨說因者。是增上緣。以有因中。具攝四緣。就中分取相應共有及自分因。以為因緣。六根生心。是增上緣。六塵生心。是其緣緣。心法次第。以前生後。是次第緣。種植因中。具攝四緣。分取種子能生於後。是其因緣。自分攝故。六根生心。是增上緣。外緣生心。是其緣緣。從初種殖次生後心。是次第緣。生長自種。具攝二緣。同類相起。是其因緣。次第相起。是次第緣。攝因不違。各具二緣。所謂緣緣及增上緣。六根生心。是增上緣。六塵生心。是其緣緣。共事因者。具攝四緣。同前以有乃至自種。總攝彼等。為共事故。相違因者。望壞彼法。為增上緣(此二門竟)。   次攝染因以為四緣。就染因中。還除相違。攝餘九因。以入四緣。隨說因者。是增上緣。以有因者。四緣所攝。以有結業。能生後果。是其因緣。以有前心。生於後心。是次第緣。以有六塵。生於六識。是其緣緣。以有六根。生於六識。是增上緣。以有惡友倒說法等。增長結業。生於後果。亦是增上。種殖因者。四緣所攝。結業生果。是其因緣。心心相起。是次第緣。習近惡友。是增上緣。聽受邪法。是其緣緣。生因自種。二緣所攝。報因生果。是其因緣。心心相起。是次第緣。攝因及與不相違因。二緣所攝。習近惡友。是增上緣。聽受邪法。是緣緣。長因之中。具有三緣。所謂因緣次第增上。從無明行。增長生果。是其因緣。報因攝故。從因生因。從果生果。亦是因緣。自分攝故。從於無明乃至生死。心心相起。是次第緣。從於煩惱生於善業。是增上緣。共事因中。具攝四緣。若更分別。不異以有乃至自種。總攝彼等。為共事故。相違因者。望壞彼法為增上緣(此三門竟)。   次攝淨因。以為四緣。除相違因。餘之九因。四緣所攝。就此九中。隨說因者。是增上緣。以有因中。具攝四緣。以有前道。生於後道。是其因緣。自分攝故。以有同時心心數法。亦是因緣。相應攝故。以前生後。是次第緣。以有道法。緣之起道。是其緣緣。以有善友正說法等。攝生從道。是增上緣。種殖因中。具攝四緣。就種殖中。分取最初無漏道品。能生於後。是其因緣。自分攝故。境界生心。是其緣緣。六根生心。是增上緣。心心相起。是次第緣。生因長因及自種因。三緣所攝。同類相生。是其因緣。自分攝故。異類起者。是增上緣。就此道中。心心相起。是次第緣。攝因不相違因。二緣所攝。謂增上緣及與緣緣。近友生道。是增上緣。緣法起道。是其緣緣。共事因者。具攝四緣。同上以有乃至自種。總攝彼等。為共事故。相違因者。望壞彼法。為增上緣。四緣如是。問口論中攝彼十因。以為生因及方便因。攝彼二因。以為二緣。其生因者。說為因緣。方便因者。是增上緣。今雲何言十因之中具攝四緣。釋言。論家就無記因生外法者故為此判。若就內法。亦具四緣。故彼論言。次第緣緣緣是心法攝。四緣如是。   第六門中。對果分別。若對十因。還有十果。雲何十果。如向因中。隨分所作。即是十果相顯可知。又彼論中宣說五果。一者依果。二者報果。三士夫果。四增上果。五解脫果。言依果者。如論中說。習善增善。習惡增惡。如是一切同類相起。是名依果。言報果者。有漏之業。所生苦樂。是名報果。士夫果者。雜心之中。名功用果。士夫是人。士夫所作。一切諸事。各有成辨。名士夫果。二十二根。名為增上。各有果生。名增上果。斯乃且就內法為言。外法之中。增上緣起。當知。亦名增上果也。無漏道品。得解脫證。名解脫果。世俗斷結。非畢竟盡。非解脫果。五果如是。今對此果。明因所得。於中先就外無記因。以明得果。就十因中。除相違因。餘之九因。能得三果。所謂依果士夫果及增上果。隨說攝因不相違因。此之三因。得增上果。以有種殖能得三果。分取種子能生後者。得其依果。分取水土能生後者。得增上果。分取人功。能成外事。名士夫果。生因長因及自種因。能得依果。同類之法。迭相起故。共事因者。能生三果。同彼以有乃至自種。以接彼等為共事故。相違因者。望壞彼法為增上果。然此無記。非報因故。無其報果。若望業行。說為依報。如後染淨二因中說。非無漏故。非解脫果(此一門竟)。   次就內法無記十因。以明得果。除相違因。餘之九因。能得三果。所謂依果士夫果增上果。隨說攝因不相違因。得增上果。以有因者。能得三果。以有六根及外境界。起無記心。是增上果。以人能起。是士夫果。以前起後。是其依果。種殖因者。能得三果。相同以有。生因長因及自種因。能得依果。同類起故。共事因者。亦得三果。同前以有乃至自種。相違因者。望壞彼法。為增上果。然此無記非報因故。無其報。果非無漏故。無解脫果(此二門竟)。   次對染因以明五果。染因之中。亦除相違。餘之九因。能得四果。除解脫果。隨說因者。得增上果。以有因者。能生四果。無明得行等。以前起後。得其依果。以有結業。能生後果故。有報果。以有眾生。造諸業行。所作成辨。名士夫果。以有六根。生六識等。名增上果。種殖因者。能生三果分取結業能生後報。故得報果。分取外緣攝生後報。名增上果。由身造因。受於來報。是士夫果。又近惡友起業煩惱。終得來報。即是惡友士夫果也。然種殖因。望於當果。以說種殖。異類相生故無依果。生因自種。能生報果。攝因之中。有其二果。以彼外緣攝生後報。是增上果。就攝因中。由近惡友。攝起結業。能生後報。即是惡友士夫果也。長因之中。有其二果。從因增長至於生果。是其報果。因因漸增。果果自長。如是長因。能生依果。共事因者。能生四果。不異以有乃至自種。相違因者。望壞彼法。為增上果。非無漏故。無解脫果(此三門竟)。   次對淨因以明五果。就淨因中。除相違因。餘之九因。能生五果。隨說因者。得增上果。以有因者。能生五果。以前起後。能生依果。信等諸根。各有所生。是增上果。人能修起。是士夫果。能得涅槃。是解脫果。小乘法中。□駭饛□□□殺魯滶f□禘列□□□梗□□□□□□□□□礹觀誇□□□耔□□□種□□□□□□□□□荂慼摯鞢慼憧隉慼慼慼慼熬^□□拏□□j□□礸馞□□□K□逆□祅箋□□□□K□逆□禰E□□□魯觨秣f□祈榮奠□□礹規□□□種□□□□聾楠□□□□□示□□□□□埤□□吝駷□□禰E□□□□□ヶf□旅□□□□祛□祛□□□K□逆□□社□□□□駛□逆□禰E□□□□禶妧□□□□□□□種□□□□□祠□□□□h□埤□□祛□□□□祛□□□□□□埤□□示□□□□□□糖□□□j□□□□飀□□□□埤□詁□□埤□□□□□□□E□□□m□□埤□□楠□□□   第七門中。就人辨異。人別有三。一者凡夫。二聲聞緣覺。三是菩薩。人別既殊。所知亦異。凡夫於此但知其事。不達餘義。二乘於此。但知假名因緣而有無有定性。不窮其實。菩薩知此非有非無。幻化緣起。無有定相。十因之義。略辨如是。   十一空義   十一空義。出涅槃經。所言空者。顯理之目。理寂名空。空隨詮辨廣略不定。或總為一。如大品說。名為獨空。廢詮談理。不分多門。故名為獨。非法唯空說為獨矣。或分為二。我空法空。或分為三。空無相願。或分為四。四有兩門。一如維摩說。謂空無相無作無起。法無定性。名之為空。無因緣相。名為無相。無果可作。名為無作。故彼經言。唯行無作。而現受身。因無所起。名為無起。故彼經言。雖行無起。而起善行。二如大品說。謂有法空無法空自法空他法空。已如上釋。或說為五。如無量壽經說。空無相無願無作無起。是其五也。空與無相。義同前釋。無彼妄相願求之心。說為無願。無作無起。亦如上釋。或分為七。如大品說。此如上釋。或分為九。如雜心說。或分十一。如涅槃說。或分十四。如大品說。或說十八。如大品說。或復說為二十二空。或復說為二十五空。如涅槃說。廣則無量。今據一門。且論十一。所謂內空乃至大空。此十一中前十相空。精起法中破以明空。後一真空。真心體中性寂名空。此雲何知。前之十空。猶六地中十法平等。地持名為妄想。境界十法平等。故知。相空。其大空者。地經名為阿梨耶識觀。故知。真空。人復說言。前十境空。後一智空。此亦有以。於妄分齊。心外有法。破之顯無。故曰境空。於真分齊。心外無法。一切諸法。皆即心說。就之辨空。名為智空。復前十中初之八空。將無破有。第九一空。用有破無。第十空空。以非有無雙破有無。與地經中十平等同。前八空中初之七空。明無性空。破去眾生及法自性。後一明其無相之空。破遣眾生及法之相。前七空中初六。破遣眾生之性。後一性空破遣法性。前六空中初五。約就現在觀空。後一約就過去觀空。就前五中。初之三門。就事觀空。後二就法。言內空者。眾生五陰。是其內法。是內法中。無有我人眾生壽命常樂我淨故。名為空。未空法體。言外空者。非情之法。說以為外。是外法中。亦無我人眾生壽命常樂我淨故。名外空。此二別觀。內外空者。總觀向前內外諸法。無我人等。名內外空。何故前別而後總乎。釋有兩義。一隨觀難易。分為三種。始時觀內。未及其外。第二觀外。不及其內。故先別觀。第三觀熟方能合觀。故後總也。問曰。諸法總知則易。別知則難。故二乘人。但能總相。知於苦等不能別知。菩薩方能差別異知。方何。今此先別後總。釋言。有以。法有兩種。一是同相。二是別相。空無我等諸法。齊通名為同相。色受想等事相。各異名為別相。於此二中。若欲尋伺以知其別。總易別難。故先觀總。後觀其別。若欲尋別以知其同。別易總難。故先別觀。後為總觀。今依後門。先別後總。此之一義。隨觀難易故分三種。二對患不同故分三種。人別有三。一者著內情多。著外情少。故先觀內。二著外情多。著內情少。故須觀外。三內外俱著。故須總觀。此前三種。就事觀空。次後兩門。就法明空。法有二種。一者有為。二者無為。苦無常等生滅法數。是其有為。三無為等。是其無為。有為法中。無我人等。名有為空。無為法中。無我人等。名無為空。問曰。向前內外等中。離合為三。今此有為無為法中。何不如是。唯別無總。釋言。准量理亦無傷。但今為明內外二法同是有故。合觀則難。是故第三內外。總觀有為無為。有無位別。合觀則易。故無第三有無總也。此前五種。就現境界以明空義。無始空者。更無別義。但就過去觀前五空。名無始空。明此諸法非今始觀方無我人。無始已來常自空也。問曰。何故唯就過去說無始空。不就未來說無終空。准量應得。但今為明過去法者起患根本。無始已來所執著處故。須觀之。過現既空。類當可知。故略不論。又三世法。次第相生。過為現本。現為過末。現為當本。當為現末。現法易觀。故先就之。以觀空理。現由過生故。後就本觀無始空。以本類末。義在易知。故觀過現。類知未來。不假就當觀無終空。又問。若爾六通之中。亦應如是但知過現。何用天眼知未來乎。釋言。不類六通知事。三世事異故須別知。空義理同。可以類知。故不別論。此前六種。是眾生空。第七法空。言性空者。觀法虛假無有自性。名為性空。前七破性。下一破相。破遣眾生及諸法相。見因緣相亦無所有。是以經言。無所有者。如人無子。名之為空。非是子明無性空。又如貧人無物名空。亦非就物明無性空。如人無子。遣眾生相。如貧無物。破遣法相。此前八空。以無遣有。第一義空。以有遣無。名前八空。為第一義。彼第一義。亦皆空寂。是故名為第一義空。是以經言。雲何名為第一義空。是眼生時無所從來。及其滅時去無所至。推其實法。了不可得名第一義。雲何名為第一義空。有業有報。不得作者。故名為空。良以宣說因緣業報。為第一義故。因緣外無別有彼第一義諦。性不可得故名為空。此前九空。別遣有無。第十空空。存無雙遣。是以經言。是有是無。是名空空。是是非是。是名空空。是有是無。是名空空者。就詮彰理。是是非是。是名空空者。拂相顯寂。言是有者。牒前第九有遣無也。言是無者。牒前第八無遣有也。是名空空。就詮彰理。謂前所牒有無法性。即是第十空空義也。雖言有無。是其空空義。猶未顯故。後拂相以顯理寂。非是有無二相並立。說為空空。蓋乃有無二相。雙捨名空空也。義意如是。言是是者。牒前經中是有無二種是也。言非是者。遣前是有是無是也。理非有故。是有非是。理非無故。是無非是。兩是俱非。故號空空。相狀如何。因緣之法。有無同體。以同體故。無法為有。有法為無。無為有故。有則非有。有為無故。無則非無。是以有無皆非自性。非自性故說為空空。此前十門。是其相空。破遣情相。以明空理。第十一空。就實辨空。就彼真性緣起行德。說為空也。是以經言。波若波羅蜜。名為大空。波若之體。即是真實如來藏識。如來藏中。統含法界恆沙佛法。恆沙佛法同一體性。互相緣集。無有一法別守自性。故說為空。法界皆空。空寧不大。是以就實說為大空。地經之中。亦同此說。故彼文中。阿梨耶識。名為大空。前十相空即是。地經第六地中十法平等。雖不一一名數相對。其義大同。後一真空。即彼所顯無生法體。又彼六地所得十空三昧之中。生空法空第一義空即是。此中前十相空大空已後餘之七空即是。此中大空不攝。十一空義。略辨如是。   十二因緣義八門分別(釋名辨體一 開合廣略二 約時分別三 界地分別四 三性分別五 淺深分齊六 就人分別七 約智分別八)   第一釋名。並辨其體性。十二因緣者。謂從無明乃至老死。是其名也。言無明者。癡闇之心體無慧明故。曰無明。過去世中煩惱非一。以何義故偏說故明。釋有兩義。一彰通隱別。故說無明。過去世中一切煩惱。皆有闇惑迷理之義。就斯通義故說無明。二舉強攝弱故說無明。無明煩惱。迷於本際。集起生死。其力最強。從強以名。故說無明。但說無明。當知。一切餘結皆隨。譬如世間王來王去餘眾皆隨主得其名。此亦如是。釋名既然。體相雲何。於中差別乃有四種。一迷理無明。所謂迷於二諦之理。故經說言。不知諸諦第一義故。名為無明。如是等也。二發業無明。所謂三根三道煩惱。三根煩惱能發思業。三道煩惱發身口業。三覆業無明。謂造業已。重於前境起貪瞋等。覆助前業。令其增長。四潤生無明。亦名受生。謂受生時諸煩惱等。若依毘曇。九十八使一切煩惱。皆能潤生。斯則潤生。受生無別。若依成實。唯愛能潤。餘但遠助。若據斯義。潤生則狹。局唯在愛。受生則寬。通於餘結。地經亦然。故經言。愛水為潤。無明覆弊。我心溉灌。如是等也。所言行者。諸業集起。名之為行。集起有二。一就業體。緣中集起。名之為行。二就功能。集起後果。故名為行。名義如是。體相雲何。於中具以七門分別。一就性分別。行雖無量。要唯善惡。善惡二業。能得報故。無記無報。是故不說。二就具分別。所謂一切身口意業。三約果分別。如地經說。所謂罪福不動業也。三塗惡業。名之為罪。欲界地中人天善業。名之為福。上二界中八種定業。說為不動。四對報分別。所謂苦樂不苦不樂。三受之業。五就處分別。謂三界繫。六就時分別。所謂現報生報後報不定報業。七隨相分別。相別有四。一黑二白三黑白雜四不黑不白。四中前三。是其有漏分段之因。後一無漏變易之因。業行無量。且論斯耳。此等後業聚之中具廣分別。所言識者。分別之義。於中分別乃有三種。一種子心識。作行以後。受生已前所有心識。為業煩惱所熏發故。能生後果。說為識支。若復通論。無明行中所有心識。亦是識支。二求生心識。在於中陰。三受生心識。名為識支。謂受生時。最初一念染污之心。於彼父母精血等事。妄想起於華池等愛。非起婬愛。言名色者。心從詮目故號為名。身形質礙。稱之為色。良以心法。冥漠難彰。非詮不辨。故從詮目說以為名。故楞伽雲。以名宣說無色四陰。故說為名。色相形現。可以現見。當相名色。十二因緣。通而論之。皆是名色。良以此支色心始具。名色相分段。故偏名支。言六入者。生識之處。名之為入。入別不同。離分六種。所謂眼耳鼻舌身意。前色增長。今為五入。前名增長。今為意入。所言觸者。觸對塵境。目之為觸。若依成實。對後受支說想為觸。觸假之初故名為觸。若依毘曇。以心法中觸數為觸。此之觸數。依根就塵。能令根塵共相觸對。故名為觸。大乘法中亦同此說。然觸有五。一增語觸。謂意地觸能發法故。二有對觸。謂五識中相應之觸觸對現境。故名有對。三者明觸。謂無漏觸。四無明觸。謂諸煩惱相應之觸。五處中觸。所謂一切有漏之觸。故雜心雲。增語及有對明無明處中。五中前二。約根以分。後之三種。隨性以別。此之五種大小不同。小乘法中所說不定。若取報觸以為觸支。增語有對及與處中。是其觸支。餘二則非。以明無明非報法故。若說一切有漏之觸以為觸支。除其明觸餘四皆是。明觸無漏。是故不取。大乘法中所說不定。若說分段。與小乘同。若說變易十二緣者。五觸皆是觸支所攝。所言受者。領納名受。於中分別廣略不定。或總為二。或分為二。一是身受。二是心受。五識相應。名為身受。意識相應。名為心受。或說為三。所謂苦樂不苦不樂。或說五受。所謂苦樂憂喜及捨。或說六受。謂六根中所生受也。或說十八。謂六根中各分苦樂不苦不樂三種受故。或復宣說三十六受。前十八中染淨分故。或說百八。如龍樹說。前三十六三世分之。故有百八。所言愛者。染境名愛。現在世中煩惱非一。以何義故偏名為愛。未來生死。由愛牽起。愛力功強。故偏說之。雖但說愛。餘結皆隨。亦如世間王來王去餘眾皆隨。於中分別。略有二種。一愛己身。二愛所須。廣分有五。一於順情未得法中起欲得愛。二於順情已得法中起不失愛。三於違情未得法中起不得愛。四於違情已得法中起求捨愛。五於非違非順法中起處中愛。非極違情不生厭故。所言取者。前愛增上。取著境界故名為取。若具分別。取有四種。一是戒取。二是見取。三是欲取。四是我取。此之四種諸論不同。若依毘曇。一切三界戒取之心。說為戒取。一切三界身見邊見邪見見取。通名見取。欲界一切諸鈍煩惱。通名欲取。上二界中諸鈍煩惱。緣自身起。通名我取。若依成實。身見一使。名我語取。實無我體。但著我名。故雲我語。依此身見起於邊見。取著斷常。若見斷者。則著五欲。名為欲取。以無後世。貪現樂故。若見常者。有利有鈍。若鈍根者。則取持戒。望後世樂。名為戒取。若利根者。計神是常苦樂不變則無罪福。故起邪見。說為見取。若依毘曇。直說四取以為取支。則為具攝一切煩惱。若依成實。四取不攝諸鈍煩惱。是則取支通攝四取及餘一切諸鈍煩惱。所言有者。現在行業。能有當果。故名為有。此既是業。何不名業。乃名有乎。當果未有。由業有之故從功能說為有耳。論其體相。與行支同。所言生者。來報始起說名為生。生之體狀。與識支中受生識同。言老死者。衰變盡壞。名為老死。與前名色六入等同。此之十二。迭相因由。互相緣藉。故名因緣。如四諦中論因緣者。業能親生。說之為因。煩惱疏助。說之為緣。今此不然。莫問一切煩惱業苦。從前生後。斯名因緣。名義體相。辨之粗爾。   第二門中開合廣略。明因緣相。因緣之法。廣略不定。如涅槃經梵行品說。或說為一。謂十二因緣唯一有為。或說為二。謂十二緣唯因與果。過無明行。現愛取有。是其因分。現在識等。當來生死。是其果分。或說為三。於中乃有三門不同。一三世分別。無明與行。是說過去。識支不定。若取因中種子心識。以為識支。是屬過去。若取最初受生心識。以為識支。是屬現在。若說求生心識。為識。義則不定。望其過因。說為現在。望其現報。說為過去。名色六入乃至觸受。一向現在。愛取有三。義則不定。論其體性。起在於今。判屬現在。論其功力。能有當果。以因從果。判屬未來。地經之中。據斯說也。若如是者。過去之因。何不從果判為現在。釋言。有以。過因現果。起之已定。故隨世別。不相從說。未來未有。由因故有。是故攝因。從果為未。生死二支。定屬未來。此是第一三世分別。二三道分別。如地經說。無明愛取。是煩惱道。行有二支。是其業道。識與名色六入觸受生死。七分說為苦道。無明愛取。並是煩惱。以何義故。過說無明。現彰愛取。是義應齊。但今為分三世別異。隱顯互論。等分三世。非無所以。釋有兩義。一本末分別。無明是本。理在先彰。過去說之。愛取是末。理在後論。現在說之。二強弱分別。無明煩惱。迷其本際。建集生死。其力功強。過去說之。愛之與取。牽生未來。其力增上。現在說之。行有二支。同皆是業。何故過去彰其行名。現在說有。理亦應齊。為分三世差別異名。等分三世。非無所以。過去世中集起已定。當相名行。未來未有。由業有之。故就功能說為有耳。識等五果生死二報。同皆是苦。以何義故。現彰識等。未說生死。理亦應齊。為分世別。隱顯異名。等分三世。亦有所以。現報起竟。故就報體說為識等。未來未起。就過以名。令物生厭。故說生死。此是第二三道分別三苦分別。如地經說。無明行識乃至六入。名為行苦。觸受二支。名為苦苦。餘因緣分名為壞苦。三苦相通。何故如是。理實齊通。但今為明。觸受二支。現諸緣生。心性是苦。於彼苦上。加現事惱。苦上加苦。故雲苦苦。無明行等起今。義顯故說為行。行體是苦故名行苦。愛取有等。趣向未來。生老死等。敗壞之果。故名為壞。壞體是苦。故名壞苦。此隨粗細隱顯論之。非盡道理。此是增數三門分別。或說為四。如涅槃說。謂無明行生及老死。愛之與取。攝入無明。有攝在行。識等五果。攝入生死。故說四也。或分為五。如涅槃說。謂受愛取有及生也。識等五果。攝入受中。無明攝入愛取之中。行入有中。死入生中。故說五也。或說為六。如涅槃說。所謂三世因之與果。或說為七。如涅槃說。謂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及取也。餘略不論。或說為八。如涅槃說。謂識名色乃至於有。無明攝入愛取之中。行入有中。生死攝入識等支中。故但說八。或說為九。如城喻經說。除前三支宣說餘九。或說十一。如為薩遮尼乾子說。除生一法說餘十一。薩遮尼乾子弟共姊生。佛護其意。不說生支。或時具說十二因緣。廣如經辨。此之廣略。隨化故爾。   第三門中。就時分別。於中有六。一五世分別。二就三世分別。三就二世分別。四就一世前後分別。五就同時別體分別。六就同時同體分別。言五世者。如涅槃說。過去過去立其二支。如彼經說。煩惱因緣生於煩惱。是其一也。業生煩惱。是其二也。此明過去過去世中煩惱及業。生於其次過去世中無明支也。其次過去建立二支。如彼經說。煩惱生業。是其一也。謂過無明。生於行支。業生於苦。是其二也。謂從過行生現五果。現立四支。如彼經說。苦生煩惱。是其一也。從現五果。生於愛支煩惱。生煩惱是其二也。從愛生取。煩惱生有。是其三也。從取起有。有緣生苦。是其四也。從現有支。生未來苦。其次未來。建立三支。如彼經說。業緣生業。是其一也。謂未來世業業相生。如從意業發身口業。業生煩惱。是其二也。謂未來業。起於未來受生煩惱。煩惱生苦。是其三也。謂從未來受生煩惱。生於未來未來生支。未來未來。唯立一支。如彼經說。苦緣生苦。是其一也。從彼生支起老死等。唯彼三世十二因緣。生起老死。應是二支。但彼直就能生因緣。立十二支。不取所生。故從生支起於老死。唯名一支。五世如是(此一門竟)。   次就三世以分別者。因緣之法體通前後。今據三世隱顯論之。過去世中未造業前一切煩惱。判為無明。行支不定。若取因中種子心識以為識支。行支則短。當造業時。說為行支。造業已後。判屬識支。若取求生及受生心。以為識支。行支則長。造業已後未死已前。斯屬行支。識支不定。若說種子心識為識。在於過去造業已後未死已前。若說求生心識為識。在於中陰。所望不定。望過去因。說為現在。望現在果。說為過去。若說最初受生心識以為識支。定屬現在。行識二支。時分不定。若取因中種子心識以為識支。識支則長。行之則短。當造業時。說為行支。造業已後受生已前。判屬識支。若取最初受生心識。以為識支。行支則長。識支則短。造業已後受生已前。判屬行支。最初一念受生心識。判屬識支。故論說言。生有及死有。當知一剎那。名色支者。前後不定。若說種子及求生心。以為識支。於現在世。初生以後。悉是名色。若說初生以為識支。第二念後方是名色。向後長短。經有成判。入胎五分四根未具。名名色支。言五分者。毘婆沙雲。胎中五時名為五分。亦人一報攝為十時。胎外有五。胎內有五。如涅槃說。胎內五中。眼耳鼻舌四根未具。判屬名色。四根具已未出胎來。判屬六入。所言觸者經有成判。未別苦樂。是名為觸。出胎以後。匍匐已前。不能思量分別違順苦樂等事。是故名為未別苦樂。觸境方覺。故名為觸。所言愛者。如經中說。染習一愛。是名為愛。愛有二種。一者食愛。二是色愛。匍匐以後。未有色愛。但有食愛。名習一愛。自斯已來。判為愛支。具二愛已。未有思想追求境界。是時名愛。已有思想追求前境。未能造境身行欲事。是時名取。身行已後。乃至未來受生已前。判之為有。未來世中。最初一念受生心識。說為生支。名色已後。判為老死(此二門竟)。   次就二世分別十二。於中有二。一就過去望現說具。二就現在望後說具。何者過去望現說具。若就三世隱顯以論。過去唯有無明與行。現在唯有識等五果。就實通論。過去非直有無明行。當知。亦具愛取及有。現在非直有於識等。當知。亦有生及老死。過去世中。發業煩惱。說為無明。潤業煩惱。說為愛取。故地經雲。先際之因。謂無明愛。過去世中所發之業。名之為行。所潤之業。名之為有。現在世中當其報體。名為識等。就過以彰。即是生死。識即是生。名色已後。即是老死。何者現在望後說具。若就三世隱顯論之。現因唯有愛取及有。當知。當果唯有生與老死。據實通論。現因非直有愛取有。當知。亦具無明及行。未來非但有生老死。當知。亦具識等五果。現在世中發業煩惱。說為無明。潤業煩惱。說為愛取。故地經中先際之因。名無明愛。後際亦爾。現在世中所發之業。說之為行。所潤之業。說之為有。未來世中所有報體。說為識等。就過去說。為生老死(此三門竟)。   次就一世前後明具。現望過去。非但有彼識等五果。當知。亦有生死二報。具有之義。備如前辨。現望未來。非直有其愛取有因。當知。亦具無明及行。具有之義。亦如前辨(此四門竟)。   次就同時別體明具。如毘婆沙具廣分別。彼論名為剎那因緣。此奢摩達之所建立。相狀如何。彼文且就貪心起殺。明具十二。餘類可知。貪起殺時。貪相應愚。說為無明。彼相應思。即名為行。彼相應心。說之為識。起有作業。必依色心。說為名色。必依六根。說為六入。彼相應觸。說為觸支。彼相應受。說為受支。貪即名愛。貪相應纏。說之為取。何者是乎。與貪相應。有無慚愧睡及掉纏。通則俱是。於中分別。睡纏一種。於境睡著。不能堪忍。取執義顯。說之為取。身口作業。能有當果。說名為有。無作亦是。彼文不說彼前諸法。有生住滅。生為生支。變異名老。滅壞稱死。此雖同時。體性各異(此五門竟)。   次就同時同體之法明具十二。十二因緣。根本唯心故。經說言。十二因緣。唯一心作。唯心作者。謂依妄心。便有一切色境界起。如依夢心便有一切夢境界生。即彼心中闇惑之義。說為無明。集起之義。說之為行。了別之義。說以為識。心與色相。說為名色。是名色中隨別不同。離為六入。心觸前境。說為觸支。心能領納。即說為受。是心染境。即說為愛。心有取執。即名為取。能生後義。說之為有。相起名生。虛無名滅。滅名老死。此十二中。就餘十一說為無明。餘十一外。無別無明自性可得。乃至宣說前之十一。以為老死。前十一外。亦無老死自性可得。以十二緣同一體性。互相緣起。故十二緣。皆無自性。無自性故。悉皆空寂。時分如是。   第四約就界地分別。界謂三界。地謂九地。先約界論。毘婆沙中一論師說。欲界地中。具十二支。色界十一。除名色支。何故如是。色界六根一時頓生。生即六入。故無名色。無色有十。無名色支及六入支。何故如是。彼處無色。故無名色。彼無五根。故無六入。若就彼說。應當說言識緣於觸。評者言曰。於三界中悉具十二。欲界具有義在可知。於色界中。雖復六根一時頓生。初生六根。未能猛利。判為名色。後轉猛利。說為六入。故具十二。無色界中。無色有名。雖無五入。而有意入。故具十二。若就彼說。應當說言識緣於名名緣於意。一一細論。通局眾多。非可具辨。約界如是(此一門竟)。   次約地論。依毘婆沙。身在欲界。未離欲結。於欲界中。起愛起取。亦起於有。於未來世。有生老死。此人則是欲界地中。一愛取有一生老死。此人後時。斷離欲愛。初禪未離。於初禪地。起愛取有。未來當有初禪生死。此人現在。具欲初禪二愛取有二生老死。此人更斷初禪之愛。二禪未離。於二禪地。起愛取有。未來當受二禪生死。此人現具三愛取有三生老死。如是轉增。乃至斷離無所有愛。非想結在於非想地。起愛取有。未來當受非想生死。此人現具九地之中九愛取有九生老死。此人命終。生非想地。用前非想愛取二支。為過無明。用非想有。為過去行。用前未來非想生死。為現五果。此人爾時。於下八地愛取及有。非過去因。下八地中生老死報。非現在果。亦非未來。何故如是。論自釋言。因果成處。則可宣說過去現在及與未來。此人於下。因果不成。故不得名過現未來三世因緣。此人後時。退生識處。用本所起識處地中愛取二支。為過無明。用本有支。為過去行。用本所有識處地中未來生死。為現五果。望上望下。一切所有。悉非過去現在未來。義同前解。如是轉下。乃至退生欲界地中。用本欲界愛取二支。為過無明。用本有支。為過去行。用本欲界未來生死。為現五果。餘一切地所有因果。悉非過去現在未來。義同前釋。身在欲地。起因受果。其義既然。在上亦爾。界地分別。其狀如是。   第五門中。三性分別。望理以論。十二因緣。違理而生。斯是不善。隨相論之。於中亦有善惡無記三性差別。無明支者。依如毘曇。有其二種。一是不善。二穢污無記。欲界地中一切煩惱。除身見邊見。餘悉不善。以與無慚無愧俱故。欲界地中身邊二見。及上二界一切煩惱。皆是穢污。不與無慚無愧俱故。說為無記。若依成實。一切煩惱。斯是不善。大乘法中所說不定。若望果報。同毘曇說。故地持雲。起身見人。不謗所知。不因此見墮於惡道。若望於理。同成實說。行支有二。一善二惡。樂因名善。苦因名惡。識支有三。一種子之識與行支同。二求生心識。三受生心識。與無明同。此二必用煩惱心故。問曰。若使受生心識必由煩惱。雲何名報。然彼識支。雖是穢污。命根是報。又復所緣父母精血攬為體者。亦是報法。從此判為報無記耳。名色六入乃至觸受。一向無記。於中非無善惡之義。今對往因說為報。故斯名無記。愛取二支。同無明說。有同行說。生同識說。老死同前名色等說(此五門竟)。   第六明其淺深分齊。於中增數次第辨之。要攝唯二。一真二妄。十二因緣所起。真妄所集。唯真不生。單妄不成。真妄相依故。有因緣集起之義。據妄攝真。皆妄心作。就真攝妄。皆真心作。隨心粗細。分齊有三。一事相因緣。二妄想因緣。三真實因緣。一因緣法隨義分三。所言事者。六識分齊所起生死煩惱業苦。當知。即是事相因緣。言妄想者。則前事相。以理求之。唯是妄想虛搆集起。如夢所見。心外畢竟。無事可得。即是妄想因緣之義。言真實者。即前妄想因緣之體。窮其本性。唯是真識緣起所集。真外畢竟無妄可得。即是真實因緣之理。故地經雲。十二因緣皆一心作。皆心作者。謂真心作。又勝鬘雲。自性淨心不染而染。即是生死因緣集起。又如不增不減經說。即此法界。輪轉五道。名曰眾生。楞伽亦云。如來之藏。是其一切善不善因。能遍興造一切趣生。猶如伎兒變現諸趣。以斯驗求。生死因緣。皆是真作。如夢所見皆報心作。如波水作。如夜見繩以之為蛇蛇是繩作。如是一切。以真作故。因緣即真。故涅槃雲。十二因緣。名為佛性。見十二緣。名為見佛。亦名見法。亦名見僧。勝鬘亦云。生死二法。是如來藏。隨義淺深分齊有五。一事相因緣。如毘曇說。二虛假因緣。假有無性。如成實說。三妄想因緣。如陽炎水揵闥婆城。遠望似有。近觀本無。非但無性。相亦叵得。四妄想因緣。皆妄心作。如夢所見。心外無法。五是真實集用因緣。皆真心作。真外無法。五中初二。猶是三中事相因緣。中間兩種。猶前三中妄想因緣。後之一種。猶前三中真實因緣。分齊如是。   第七門中。就人分別。人謂凡夫二乘菩薩。今就此等以辨因緣。於中有三。一明所有。二明起滅。三明所解。言所有者。因緣有二。一是分段。二是變易。若論分段。凡夫具有善道惡道二種因緣。二乘人中。惡道因緣。盡在見諦。故須陀洹。名為觝債。觝三塗債善道因緣。終至無學。無學猶有生死殘果。大乘人中。惡道因緣。盡在初地。故經說言。初地菩薩。離惡道畏。問曰。經說。種性已上大力菩薩。為變易死。惡道因緣。是分段故。今雲何言初地始盡。釋言。惡道義別三階。一惡業為因。四住為緣。受惡趣報。在於外凡常沒位中。二惡業為因。四住正緣緣力微薄。悲願佐助。受惡趣身。在於外凡善趣位中。三惡業為因。悲願為緣。受惡趣生。在於種性解行位中。勝鬘以彼種性已上離前二種。名離分段。非無第三故。地持言。種性解行。或墮惡道。善道因緣。至佛乃盡。是故經中說。佛一人斷有頂種。問曰。經說。初地菩薩。得二十五三昧。破二十五有。今雲何言至佛乃盡。釋言。善道亦有三階。善業為因。四住為緣。受人天報。在種性前。二善業為因。四住正緣緣力微薄。悲願佐助。受人天身。在種性上。三善業為因。悲願為緣。四住殘氣。隨而佐助。受人天報。在初地上。經以初地離前二種故。說初地破二十五有。非無第三故。地持中宣說。解行轉惡趣報。入歡喜地。不言轉善。又大智論說。初地上猶有肉身。良在於此。彼初地上。雖復有之。但於應化人天身中。微有淺氣。無純受者。分段如是。變易因緣。凡夫但有一無明支。無明住地先成就故。二乘之人。有無明行。而未受報。彼何時受。不愚法者。此身滅已。淨土中生。即便受之。愚法之人。未來無餘涅槃之後心想生時。方乃受之。大乘人中。十住已上有無明行。種性已上受生死果。至佛乃盡。所有如是(此一門竟)。   次明起滅。先論分段。凡夫於彼分段因緣集起不滅。二乘求滅不能學起。大乘之人。亦滅亦起自斷故。滅化他故起。故經說言。亦不畢竟滅有為法。化眾生故。次論變易。凡夫於彼變易因緣。未起未滅。二乘學起而未能滅。問曰。二乘亦能滅智入般涅槃。雲何不滅。釋言。二乘雖暫滅智。後必還生。非是永盡。故不名滅。大乘之人。亦起亦滅。始學故起。終盡故滅(此二門竟)。   次約所解以辨因緣。凡夫於彼因緣法中。見有我人未流轉起十二緣。以有我故。所起因緣便有繫屬。名為我所。二乘解知無我無人。但諸因緣共相集起。以無我故。因緣之法。無所繫屬。故非我所。大乘之人。深解因緣非有非無。離於二邊。是義雲何分別有三。一就法相明非有無。十二緣法。從緣集生。本無自性。是故非有。從緣集故。不得言無。見法非有。是其逆觀。見法非無。是其順觀。二相實相對。明非有無。妄情所起十二緣法。名之為相。所依真諦。說以為實。故經說言。十二因緣。皆依一心。依情起相。名為非無。據實本寂。說為非有。見實非有。是真諦觀解相非無。是世諦觀。三就實中體用分別。真諦常寂。無緣可得。名為非有。即此真識。隨妄流轉。起十二緣。說為非無。又佛菩薩隨世起用。亦名非無。見法非有。是實性觀。知法非無。是實相觀。就人如是。   第八門中。約智分別。智門非一。今且約彼四十四智七十七智。辨因緣相。於中略以五門。分別。一先定三觀。二明七方便。第三約彼七方便義。辨明四十四智差別。第四約前三種觀義及七方便。辨明七十七智不同。五隨人辨異。言三觀者。若依毘曇。說陰界入。以為三觀。此觀在於念處位中。若依成實。說觀無常無我及苦。明之為三。四觀在於四現忍中(此一門竟)。   七方便者。先就色論。後類諸法。七名是何。一者觀色。二觀色集。三觀色滅。四觀色道。五觀色味。六觀過。七觀色出。言觀色者。觀色果報。苦諦觀也。觀色集者觀色因緣。集諦觀也。觀色滅者。觀色盡處數滅無為。滅諦觀也。觀色道者。觀色對治無漏之道。道諦觀也。觀色味者。觀察前色能生愛味。觀色過者。觀察前色能生苦過。觀色出者。觀色得滅出離生死。何故不說觀色生道。釋言。生道即是第八第一義觀。為是不論。色中既然。諸法同爾。此七能與第一義觀為方便故。名為方便。此之七種位。在何處。若依毘曇。前四方便。有四現忍及見道中。後三在於修道之中。依如成實。此七門在聞思地中(此二門竟)。   次辨四十四智差別。四十四智。如成實說。此猶是前七方便中初四門觀。就十二緣為此四觀故。有四十四智差別。十二因緣次第相生。因果相屬有十一對。就此十一。從末尋本。逆以推之。先就老死對生為四。一觀老死苦。二觀老死集。三觀老死滅。四觀老死道。次第逆推乃至行支。對前無明。亦有此四。所謂觀行苦行集行滅及行滅道。無明望前。更無集因。所以不說。何故逆觀。據果尋因。順諦觀故(此三門竟)。   次辨七十七智差別。七十七智。如成實說。論文但言。如經中說。現在世中生緣老死。不離生緣老死。過未亦然。是法住智。滅相觀者。是泥洹智。如是次第乃至無明。皆悉同然。不廣分別。為是論家種種異釋。窮其體相此智。猶是七方便中第二集觀。及無常等三觀所攝。以何義故。七方便中偏為集觀。十二緣法。因緣為宗。集是緣義。故偏為之。集觀之中有六十六。三觀之中有其十一。彼此合說有七十七。前六十六。觀因生果。住持不滅。名法住智。後之十一。觀苦無常空無我等。趣向涅槃。名泥洹智。故論說言。增長生死。名法住智。損減生死。名泥洹智。相狀如何。現在世中。十二因緣次第相生。因果相屬。有十一對。過未亦然。便有三十三對因緣。今先就彼三世之中生緣老死。辨其觀相。餘類可知。現在世中生緣老死。有二集觀。一生緣老死。二者不離生緣老死。此二何別。毘婆沙雲。初是正觀。後是審觀。何故須審。成實釋言。諸外道人。多迷因緣。或說冥性為眾生因。或說梵天以為因等。佛為破之。彰因作果是實不虛故。說不離現在世中生緣老死。既有此二。過未同然。即分為六。此六集觀在聞思地。四現忍中。總觀三世生緣老死。作三種觀。謂無常苦及空無我。三觀雖殊。同趣涅槃。總攝為一。名泥洹智。以此通前。合有七智。問曰。何故集觀之中。三世分六。泥洹智中。三世為一。釋言。集觀觀因生果。生果不同。世別分之。泥洹智者。破生死相。趣向寂滅。寂滅平等。三世合一。三世之中生緣老死。既有此七。次第逆推乃至無明緣行亦然。十一對中。皆有七智。是故合有七十七智。問曰。何不從無明行乃至老死。先從老死至無明行。因緣法中。有二次第。一順二逆。從始至終。是順次第。從終至始。是逆次第。觀法多途。不可一定。復此是聲聞觀法。聲聞鈍根。從末尋本。其觀易成。是故然矣。又問。因緣相生無窮。老死望後。何故不說緣生之義。老死望後。更無所生。是故不說。若爾何故地經之中宣說。老死與後作因。釋言。老死轉望未來。實有因義。菩薩能見故彼說之。七十七智聲聞觀法。老死為因。聲聞不見。故此不論。又復聲聞亦知老死緣生後義。今此且據一分為言。是故不說(此四門竟)。   約人辨。通而論之。四十七智七十七智。三乘同起。隨別論之。四十四智七十七智。並是聲聞觀行之法。依如論文。聲聞人中有利有鈍。四十四智。鈍人觀行。七十七智。利人觀行。何故如是。前四十四。觀果由因。為觀易成。鈍人能作故言為鈍。七十七智。觀因生果。為觀難熟。利人方堪故說為利菩薩於此因緣法中。觀門無邊。廣如地經。不可具辨。因緣之義。厥趣粗爾。   十八空義三門分別(辨相一 異同二 修入次第三)   第一辨相。十八空義。出大品經。法性虛寂。故名為空。此空乃是法界門中一門之義。門別雖異。妙旨虛融義無不在。無不在故。無法非空。是以經中或說色空。乃至宣說一切法空。良以諸法無不空。故隨詮辨異。廣略難定。是以經中或說一二乃至眾多。所言一者。癈詮論空。空如一味。一味之空。妙絕眾相。故名為一。故大品中說為獨空。獨者猶是不二之謂。經中或復說空為二。所謂生空及與法空。或說為三。謂空無相及與無作。問曰。空門可名為空。無相無作。雲何名空。龍樹釋言。此三種體一。隨行分異。行者觀空無相可取。是時空門。轉名無相。觀無相中。作起叵得。是時無相。轉名無作。名雖變改。其體不殊。是故此三俱皆是空。如一智慧。或名念處。或名正道。或名覺支。或名為力。或名無畏。或名無礙。此亦如是。經中或復說空為四。如大品說。一法相空。二無法空。三自法空。四他法空。此義如前四空章中具廣分別。或說為五。謂五陰空。或分為六。所謂五陰及眾生空。又如大品習應品中。說空為七。所謂性空.相空.諸法空.不可得空.無法空.有法空.無法有法空。此七猶是十八空中後之七也。以何義故偏說此七。論自釋言。廣有十八。略為七空。其猶道品。廣則具有三十七品。略唯七覺。此亦如是。以此七種。多利眾生。故偏說之。論其體相。與十八中後七相似。又如地經說空為十。所謂信空.性空.第一義空.第一空大空.合空.起空.如實不分別空.不捨空.得離.不離空。此如地論具廣分別。又六地說十平等。亦是十空。如涅槃中。說十一空。此之十一。如前章中具廣解釋。又如大品嘆淨品中。說十三空。所謂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第一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始空.散空.性空.相空。然猶是十八空中初十三空。若更解釋。不異於彼。問曰。何故十八空中。偏說此等。不論餘五。論自釋言。此十三空。破法周盡。故偏說之。餘有五空。總相說空。更無別法。是故不論。又如大品六度相攝品中。說十四空。前十三空上。更加一種一切法空。即是十四。此一切空。攝十八中後之五空。通名一切。問曰。何故說此十四不說十八。論自釋言。十四空中。一切法空。攝法周盡。設有餘空。皆入其中。是故但說此之十四。經中或復但說十八。所謂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第一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始空.散空.性空.自相空.諸法空.不可得空.無法空.有法空.無法有法空。名字如是。然此十八。隨詮差別。非是觀入淺深次第。言內空者。如論釋言。眼等六入。名之為內。是內法中。無我我所。及無眼等故名為空。言外空者。如論釋言。色等六入。名之為外。是外法中。無我我所。及無色等。故名為空。內外空者。總觀向前十二入法。無我我所。及無彼法。名內外空。又內外等。如念處說。何故前別而後總矣。此義如前十一空具廣分別。言空空者。如論釋言。以空破空。故言空空。破何等空。依如論辨。破前三空。故說空空。不如涅槃。有無雙遣為空空也。又釋。破餘十七空故。名為空空。有相之法。可須空破。空是理法。何須破乎。論自釋言。如人服藥為破諸病。是病破已藥亦應出。若藥不去。藥復是患。行者如是。先以空義對治煩惱。若復著空空復是患。故須破之。言大空者。如論釋言。聲聞法中。宣說法空。以為大空。摩訶衍中。說十方空。以為大空。破十方界。廣多無邊。名之為大。破彼大方。故名大空。問曰。外道宣說有方。佛法不爾。今此雲何。說有十方。破以為空。龍樹釋言。聲聞法中。雖不宣說三千界外。更有十方無邊世界。大乘法中。隨順世諦。三千界外。更有十方無邊世界。就真諦。破以為空。何者是乎。謂因四大和合之中。分別彼此。故說有方。第一義中四大本無。依何說方。是故名空。問曰。若使第一義中無彼方故名大空者。第一義空。應名大空。論自釋言。第一義諦。理實是大。初得名故。餘不名大。問曰。何故宣說大空破於諸方。論言。為破大邪見故。如諸外道。計有定方實而不空。故須說空破彼定見。又為除彼有無邊見故說方空。如修慈者。緣十方界。而修慈心。彼於十方。若謂有盡。墮有邊見。若謂無盡。墮無邊見。以是二見。即失慈心。故說方空。除彼二見。令慈不壞。問曰。何故涅槃經中。說波若空以為大空。十地經中。說真識空。以為大空。彼大品中。說十方空以為大空。釋言。涅槃十一空中。相實俱論。彼前十空。是其相空。後一大空。是其真空。真智體中。備含法界。法界皆如。故名大空。地經亦爾。初說生空法空第一義空。是其相空。梨耶識空。是其真空。梨耶識中。統含法界。法界皆如。故名為大。彼大品中十八空者。並是相空。非是真空。以非真故。不得就實說為大空。但破大方名為大空。良以十八非真空。故龍樹說為小智慧門。波若體寂是真空故。龍樹說為大智慧門。大智門者。即是涅槃所說大空。以十八空破相之理故名為小。真照波若。契實離相。故名大矣。雲何名為第一義空。如論釋言。諸法實相。是第一義。實相亦空。名第一義空。何者實相諸法之實。所謂空理。空是一切諸法之實。實之體狀故名實相。實相既是諸法之實。雲何可空。論自釋言。實不可著故說為空。以說諸法為實相故。諸法之外。無別實相自性可得。故曰空耳。又說涅槃為第一義。是涅槃空名第一義空。有為空者。陰界諸入十二緣等。因緣集起。故曰有為。所言空者。論釋有二。一有為中無我我所。及離常相故名為空。二者有為因緣法相。不可得故名之為空。就初門中離我我所。生空所攝。離常相者。亦是生空。亦是法空。故論釋言。若說我常。是常空者。則入生空。若說陰常是常空者。則入法空。第二門中。無因緣相。一向是其法空所收。不同涅槃就彼有為唯明生空。無為空者。得法實相。離生住滅。契證涅槃。名無為法。實相法中。亦無無為自相可得。名無為空。問曰。若說無為空者。與邪見人謗無涅槃有何差別。論自釋言。彼邪見人。不信涅槃。然後生心。謗無涅槃。無為空者。但破定取涅槃之相。故名為空。不同邪見。然此空者。破法體相。不同涅槃十一空中就無為法明無我人說為空也。畢竟空者。如論釋言。以有為空及無為空破。畢竟無有遺餘。名畢竟空。譬如羅漢永盡諸漏名畢竟淨。此空亦爾。無始空者。法起非今。名為無始。無始法空名無始空。何故不說有始空乎。論自釋言。有始大惑。說有始故。最初之身則無因緣。是故菩薩。先捨是過。觀法無始。觀無始時。有始已捨。是故不須說有始空。但於所觀無始法中。取相未捨故。今宣說無始法空。言散空者。如論釋言。散名別離。如似五陰和合為人。若分五陰。離張破散。人不可得。故名為空。如是一切。言性空者。如論釋言。一切諸法性。自空故名為性空。如世間水體無熱性。雖假大熱暫時為熱者停還冷。諸法必是。雖假眾緣和合似有。若離眾緣性不可得。故知。諸法體性是空。問曰。前說畢竟空者。即是性空。今此何故重說性空。論自釋言。今性空者。破諸法性。如彼水中無其熱性不無水相。畢竟空者。破諸法相。乃至因緣法相亦無。又性空者。菩薩所行。畢竟空者。是佛所行。自相空者。諸相有二。一者同相。亦名總相。二者別相。亦名異相。苦無常等。是其同相。色香味等。是其別相。此二皆空名自相空。性相何別而分二空。論言無別。但名異耳。又性據體。相是外狀。如似比丘受持禁戒是比丘性。剃髮染衣是比丘相。又如梵志自受己法。以之為性。頂有周羅。執三岐杖以之為相。亦如火大。熱以為性。赤色為相。如是一切性相別故。分為二空。問曰。直說相空便足。何須宣說自相空乎。為明諸法自體相空故說自耳。諸法空者。陰界入等名為諸法。是諸法中相別。種種一切皆空。名諸法空。問曰。若說諸法空者。是義不然。一切諸法。各有自相。雲何言空。答曰。諸法自相不定。故說為空。不可得空者。生死涅槃一切諸法。性相寂滅。求不可得。故名為空。於中有三。一者於彼陰界入中。求我叵得。名之為空。二者於彼諸因緣中。求法自性不可得。故名之為空。如五指中求拳叵得。三求法因緣亦不可得。名之為空。問曰。為小智故求法不得。為實無故求法不得。論自釋言。法實無故。求不可得。然此空者。與畢竟空及自相空。有何差別。而復說之。論言。有人聞說上空。心生怖畏。是故今說。因緣之中。求不可得故說為空。無法空者。如論釋言。諸法滅已名為無法。是無自性亦不可得。故名為空。有法空者。諸法但從因緣而有。有即非有。故名為空。無法有法空者。有人執取有無二法。求不可得故。說無法有法空也。此前二空。別破有無。今此總破。又前二空。破所取法。今此破於能取之情。又如論釋。有法空者。破法生住。無法空者。破法滅時。今此無法有法空者。前後通破。又如論釋。觀現在法及無為法。一切皆空名有法空。觀於過去未來法空。名無法空。以現無故。觀三世法及無為法。一切皆空。名為無法有法空也。若廣分別。數別無量。   第二門中。以十八空。對波若空。辨其同異。論自問言。波若之空與十八空。為同為異。若言異者。離十八空。更復用何為波若空。若言同者。雲何說言菩薩欲住十八空者當學波若。論自釋言。亦同亦異。所言異者。波若之空。見法實相。滅一切法差別之相。十八種觀。破諸法相。令諸法空故名為異。以此異故。欲住十八。當學波若。所言同者。論自釋言。十八是空。無所有相。波若亦空。無所有相。十八空中。離相不著。波若亦爾。故稱為同。以其同故。修學波若。則為修學十八空也。   第三明其修入次第。依如論中。所修有二。一小智慧門。謂十八空。二大智慧門。謂波若空。彼十八空。破相之空。隨詮局別名之為小。彼波若空。契實離相。名之為大。又緣觀心緣十八空。名之為小。滅觀波若。照諸法空。名之。於此二中。先學小門。後學大門。所學小門。即涅槃中前之十空。所入大門。即涅槃中後一大空。又學小門。即是世間因分行德。證入大門。即是出世果分行德。若通詮教。則有三種。一小智慧門。謂波若經。二中智慧門。謂十八空。三大智慧門。謂波若空。於此三中。先學小門。次學中門。後入大門。雲何學小。依波若經。受持讀誦。正念思惟。如說修行。雲何學中。依前修習小慧門故。得十八空。如入大海便得寶物。雲何學大。依前修習十八空觀破相力故。便入甚深波若真空。得此空故。心相寂滅。猶如虛空。畢竟平等。無緣無取。十八空義。略之云爾。   二十二根義七門分別(釋名辨體一 分相二 治斷差別三 得果不同四 就人分別五 得捨成就六 因起次第七)   第一釋名。辨其體性。能生曰根。根義不同。廣略難定。今據一門說二十二。名字是何。所謂眼耳鼻舌身意。即以為六。男根女根及以命根。通前說九。苦樂憂喜捨。通前十四。信進念定慧。通前十九。未知根知根及無知根。通前合有二十二也。初六根者。對色名眼。乃至第六對法名意。此之六種。能生六識。故名為根。男女根者。剛決為男。柔弱為女。身形小分。能別男女。從其所別。名男女根。根體即是身根小分。所生之識。即是身識少分。言命根者。若依成實。現在時中。色心相續。名之為命。過去之業。能生於命。與命作根。故曰命根。若依毘曇。別有非色非心命報。此之命報。能持色心。相續不斷。故名為根。地持論中。亦同此說。故彼文言。生理不壞。是其命根增上果也。言苦根者。五識地中逼惱名苦。能生瞋結故名為根。言樂根者。五識地中。適悅名樂。能生貪結故名為根。言憂根者。意識地中逼惱名憂。憂能生瞋故名為根。言喜根者。意識地中慶悅名喜。能生貪結。故名為根。言捨根者。六識地中中容受心。捨前四受。故名為捨。能生癡結。目之為根。若在淨中喜樂及捨。能生淨法。故名為根。言信根者。於境決定。名之為信。信能生道。故名信根。精進根者。練心於法。名之為精。精心上達。目之為進。根同前釋。言念根者。守境名念。根同前釋。言定根者。住緣不亂。名之為定。根同前釋。言慧根者。於法觀達。目之為慧。根同前釋。問曰。善法差別無量。以何義故偏說此五。以之為根。釋言。此五遍生諸善。其力功強。故偏說之。又是五種。大煩惱地之對治故。偏說為根。此義如後道品中釋。未知根者。毘曇名也。成實名為未知欲知。此見道中無漏慧也。毘曇何故說為未知。釋有三義。一義釋雲。在於見道十五心中。解脫之智。知諦未遍。故名未知。無道比智知上界道。故雲未也。第二義者。在於見道十五心中。未曾有知重知諦理。故名未知。問曰。若言未重知故名未知者。彼見道中一一諦下。皆有忍智。忍為初知。智為後知。雲何不重。論自釋言。忍非智故。所以無過。何故非智。忍雖觀諦與疑得。俱不能決了。是故非智。故論說言。諸忍非智。良以諸忍非是智。故不名重知。問曰。若使忍非智者。亦應非見。釋言。不類見者。是其推求之義。忍心推求。故得名見。智者是其決斷之義。忍不決斷故不名智。第三義者。智望忍心得名重知。重知未遍。故名未知。上界道諦。未重知故。毘曇如是。彼成實中。名為未知欲知根者。見道位中。未有容豫解脫智知故名未知。為欲簡去解脫道故。說為未矣。以解脫道修道攝故。言欲知者。去解脫中知之不遙。故名欲知。此言即是簡前之謂。見道已前。去解脫中知之玄隔。不得名欲。今為簡彼故說欲耳。此見道中無漏聖慧。能生於後。故名為根。言知根者。是修道中無漏慧也。准依毘曇。釋有三義。第一義者。修道門中。用解脫智。知諦周遍。故名為知。第二義者。修道門中。於彼諦理。有智重知。故名為知。第三義者。彼見道中智。望諸忍得名為重。重知未遍。故名未知。今修道中道比智。起重知周遍。故名為知。若依成實。釋有兩義。一義釋雲。修道門中。有解脫智知於諦理。故名為知。此之一義。名當初果。第二義者。以修道智重觀諦理。故名為知。此之一義。名當斯陀那含果也。此能生後。故名為根。無知根者。成實說為已知根也。若依毘曇。無學果中。觀諦已窮。不求更知。故曰無知。若依成實。先已知竟。故曰已知。無學果慧。能生後善同類相起。故名為根。問曰。信進念定慧根。及三無漏所生善法。於五果中。是何果乎。地持宣說。是增上果。二十二根。望其所生。皆悉名為增上緣故。此望何善說為增上。謂望下善。若望同類及與上善。能生名為自分因。故因緣所收。所生善法。名為依果。何者是其三無漏根所生下善。謂學等見無學等見。聖人順舊遊觀無漏。名等見矣。問曰。經說貪瞋癡等為不善根。無貪瞋等為三善根。二十二中。何故不說。釋言。略故所以不論。更無餘義。如六通中無法智通聖自在通。此亦如是。名義且爾。體狀雲何。初眼根者。依如毘曇。以彼四大造色為體。體異四大。若依成實攬大成眼。眼即四大。離大之外。無別造色以為眼體。耳鼻舌身。類亦同爾。意根體者。依如毘曇。心王為體。想受行等。皆非意根。法入收故。若依成實。無別心數。識想受行能生後義皆是意根。然成實中。行末之心生五識者。不名意根。以其所生非意識故。自斯以外。一切心識。悉是意根。若依毘曇。一切六識。迭互相生。皆是意根。男女二根與身根同。身根少分。為此二故。良以此二既變心識。其力功強。別人相顯故。就身中分出此二。命根體者。依如毘曇現在世中。別有非色非心命法。為命根體。若依成實。過去世中善惡之業。為命根體。五受根者。依如毘曇。心數法中受數為體。若依成實。受心為體。更無別數。信等五根。論說不同。若依毘曇。善大地中信數。為信根體。精進數為精進根體。通大地中念數為念根體。定數為定根體。慧數為慧根體。若依成實。用彼信心為信根體。乃至慧心為慧心慧根體。無別數法。後之三根。若依毘曇。是智慧性。論其眷屬。是五陰性。同時心王。即為識陰。同時受數。即為受陰。同時想數。即為想陰。自餘教法。以為行陰。道共無作。即為色陰。若依成實。慧心為體。更無餘法。體性如是。   第二門中。分別其相。於中有六。一漏無漏分別。二三性分別。三三聚分別。四三界分別。五據因分別。六就果分別。漏無漏者。男女二根憂根苦根。一向有漏。三無漏根。一向無漏。信等五根。及以意根通漏無漏。與三無漏相應之者。名為無漏。餘名有漏。眼等五根及與命根。大小不同。小乘法中。一向有漏。大乘不定。法身眼等。法身之命。是其無漏。餘皆有漏。喜樂及捨。諸論不同。毘曇大乘。與信等同通漏無漏。成實法中。喜唯有漏。何故如是。彼論釋言。喜者從於取假名生。著我故起。故唯有漏。樂捨二受。通漏無漏。不從分別取著生故。有漏業果。名為有漏。就無漏法。義說之者。名為無漏。此義如彼八禪義中具廣分別(此一門竟)。   次就三性分別諸根性者。所謂善惡無記。信等五根三無漏根。一向是善。男根女根。一向無記。意根一種。該通三性。眼等五根。大小不同。小乘法中。一向無記。大乘不定。法身眼等。體性是善。餘皆無記。命根一種。論說不同。若依毘曇。命是報法一向無記。若依成實。說過去業以為命根。唯善與惡不通無記。人天命根。是善非惡。三途命根。是惡非善。大乘不定。法身之命。體性是善。餘皆無記。五受根者。毘曇法中。憂通善惡。不通無記。論自釋言。方便生故。非報無記。非習學法。非是威儀工巧變化。餘通三性。成實法中。所說不定。受陰之中。一切五受悉是無記。行中義說該通三性。大乘法中。文無定判。隨義以推。五受之根。並通三性。憂慮世事非損益者。是無記憂。餘同毘曇(此二門竟)。   次就三聚分別諸根。言三聚者。所謂色心非色非心。眼等五根。男女二根。此七是色。意根五受信等五根及三無漏。此之十四。是其心法。命根一種。諸論不同。若依毘曇。是其非色非心之法。成實法中。是色是心及非色心。彼說過業。以為命根。於中通具身口意業。就三業中。通作無作。身口作業。說之為色。意地作業。說以為心。三業無作。是非色心(此三門竟)。   次就三界分別諸根。界者所謂欲色無色。於中兩門。一分三界非三界別。二就三界辨其通局。所言三界非三界者。二十二根中。男根女根憂根苦根。定三界法。三無漏根。定非三界。信等五根意樂捨根。此之八種。與三無漏相應之者。不屬三界。餘皆三界。眼等五根及與命根。大小不同。小乘法中。定屬三界。大乘不定。法身眼等法身之命。不屬三界。餘皆三界。喜根不定。成實法中。定屬三界。毘曇大乘有是有非。無漏相應。不屬三界。餘皆三界。次就一向在三界者辨其通局。男根女根。定屬欲界。憂根苦根。毘曇法中。定在欲界。成實大乘粗在欲界。論其細者。苦極四禪。憂至非想。故經說言。苦樂隨身至於四禪。憂喜隨心至有頂也。喜根樂根。毘曇法中。在欲色界。成實大乘粗同毘曇。論其細者。樂在欲色。喜至非想。眼等五根。小乘法中。在欲色界。大乘法中粗同小乘。細通三界。故涅槃雲。如非想天。亦色非色。彼有色故。亦有眼等。意命捨根信等五根。遍通三界(此四門竟)。   次就因義分別諸根。眼等五根男女二根。是報法故。一向非因。命根一種。論說不同。若依毘曇。與眼等同。一向非因。若依成實。說過去業。為命根故。一向是因。三無漏根。大小不同。小乘法中。一向非因。破生死故。大乘法中。有因非因。緣照無漏。能招變易。一向是因。真證無漏。不招生死。說為非因。信等五根。是有漏者。一向是因。是無漏者。同三無漏。意根一種。與因相應。說之為因。非因相應。說為非因。五受根者。論說不同。若依成實。受陰中者。一向非因。行中義說。有因非因。若依毘曇。與諸煩惱結業俱者。一向是因。餘皆非因(此五門竟)。   次就果報分別諸根。眼等五根男女二根。一向是報。信等五根及三無漏根。一向非報。意根一種。通報非根。命根一種。毘曇是報。成實非報。五受根者。成實是報。如彼論說。乃至一切無漏中受。亦皆是報。若依毘曇。除卻憂根。餘之四種。通報非報。報心俱者。說之為報。非報俱者。名為非報。憂根一種。一向非報。何故如是。憂根從於想分別生。是故非報。又復憂根。離欲時斷。報法不爾。是故非報。   第三明其治斷差別。義有三種。一者見斷。二者修斷。三者無斷。見道除者。名為見斷。修道除者。名為修斷。無漏不為二輪所除。名為無斷。約此三義。分別諸根。依如毘曇。眼等五根男女二根及與命根。此八是報。唯是修斷。問曰。報法不可斷除。雲何說斷。依如彼宗。不斷報體。但斷報上煩惱緣縛故名為斷。問曰。何故唯修道斷不通見斷。釋言。有以。緣此所起貪瞋癡等。皆是事惑緣。事之惑修道所除。是故此等唯修道斷。若依成實。此八種中命根是業。餘七是報。此業與報。亦見諦斷。亦修道斷。斷相雲何。彼成實中斷煩惱故。令彼業果畢竟不起。名之為斷。斷見惑故。令彼三途業果不生。名為見斷。斷修惑故。令彼人天業果不起。名為修斷。故成實言。見斷法者。謂示相我慢及彼所起諸餘法也。修斷法者。謂不示相慢及彼所起諸餘法也。示相我慢。是諦惑。推求而生。故曰示相。所起餘法。是其業果。不示相慢。是修道惑。非推求生。名不示相。所起餘者。是其業果。問曰。毘曇何不如是。釋言。宗異不可一類。彼毘曇中。斷煩惱因。令其業果畢竟不起。是非數滅。是故不說。故雜心雲。入見道時。第八生後一切果報。皆非數滅。大乘法中。眼等五根及與命根。亦見諦斷亦修道斷亦是無斷。法身眼等常住之命。是無斷也。男女二根。據實以論。唯見諦斷。入淨心時。得淨法身。捨離一切男女形故。隨相別分。女根一種。唯見諦斷。故地持言。菩薩於初阿僧祇時。已捨女身。男根一種。通見諦斷及修道斷。男報殊勝。在後捨故。意根一種。亦見諦斷。亦修道斷。亦是無斷。與見惑俱名為見斷。與修惑俱名為修斷。與無漏俱名為無斷。憂根一種。依如毘曇。亦見諦斷亦修道斷。與見惑俱。名為見斷。與修惑俱。名為修斷。苦根一種。毘曇法中。唯是修斷。若依成實。憂苦是報。斷除之法。與眼等同。喜樂捨根。依如毘曇。亦見諦斷。亦修道斷。亦是無斷。與意根同。若依成實。喜是有漏。唯見諦斷。及修道斷。不通無斷。斷除之相。與眼等同。樂捨二受。通漏無漏。有漏之者。亦見諦斷。亦修道斷。無漏之者。是其無斷。信等五根。依如毘曇。是修道斷。及與無斷。是有漏者。說為修道。但斷緣縛。不斷善體。是無漏者。說為無斷。若依成實。是有漏者。亦見諦斷。亦修道斷。是無漏者。說為無斷。三無漏根。小乘法中。一向無斷。大乘法中。緣照無漏。亦見諦斷。亦修道斷。真證無漏。一向無斷。治斷如是。   第四明其得果不同。言得果者。謂得出世四沙門果。如雜心說。九根得初果。或獲二沙門。說有十一根究竟第四果。所言九根得初果者。須陀洹果。其是初果。信等五根意根捨根未知知根。用此九根。得彼初果。於中信等。常相隨逐。是故有之。行必依心。故有意根。初果必依未來禪得。未來禪中。唯有捨根。更無餘受。是故有捨而無餘受。未知無礙知根解脫。故有九也。剋實同時唯有八根。若在因中。則無知根。若在果中。無未知根。因果通論故。說九根得初果也。所言或獲二沙門者。斯陀那含。是其二果。得此二果。或用九根。或用八根。多少不定。故言或也。何故不定。斯陀人中。有其次第超越之異。次第用八。超越用九。是故不定。雲何次第。有人先在外凡地時。於彼欲界九品惑中。全未斷除。設有斷除。未盡六品。是人後時入見諦道。至第十六道比智時。證須陀果。須陀果上。更起修道。斷彼欲界六品惑盡。證斯陀含。名為次第。雲何超越。有人先在外凡地時。依未來禪。斷除欲界九品惑中。或六或七乃至八品。後入見道。至第十六道比智時。不證初果。超證斯陀。故名超越。彼超越者。用上九根。得第二果。與初果同。彼次第者。但用八根得第二果。除未知根。此次第者。若用無漏斷結證果。所用八根。同是無漏。皆是向體。亦是果體。若用等智。斷結證果。信等五根意根捨根。此之七種。通漏無漏。現行之者。一向有漏。同治修中。所成就者。一向無漏。雲何同治。彼欲界結。未來禪中。世俗淨智。亦能斷治。無漏法智。亦能斷除。以同除故。修無漏時。亦成等智。修有漏時。亦成無漏。同治如是。彼有漏者。非是向體。亦非果體。彼無漏者。是其向體。亦是果體。第八知根。一向無漏。但可成就而不現行。然此知根。以無漏故。亦是向體。亦是果體。斯陀如是。那含人中。亦有次第超越之異。次第用八。超越用九。故雲或也。雲何次第。次第有二。有人先在外凡地時。於欲界結全未斷除。設令斷除。未盡六品。是人後時。入見諦道。至第十六道比智時。證須陀洹。須陀果上。更起修道。斷六品盡。證斯陀含。斯陀果上。更起修道。斷後三品。證那含果。此一次第。或復有人。先在外凡。用世俗智。斷除欲界九品惑中。或六或七乃至八品。是人後時。入見諦道。至第十六道比智時。證斯陀含果。斯陀含果上。更起修道。斷後餘結。證那含果。此二次第。雲何超越。有人先在外凡地中。修得初禪乃至非想。後入見道。至第十六道比智時。越前二果。證阿那含。以欲界結先斷盡故。彼超越者。用上九根。證那含果。此九根中。信等五根意根未知根及與知根。一向是定。餘一不定。或喜或樂或復是捨。依初二禪入見諦道。即有喜根。若依三禪。入見諦道。即有樂根。若依四禪。未來中間。入見諦道。則有捨根。超越如是。次第之人。但有八根。信等五根意根捨根及與知根。此次第人。若用無漏而斷結者。八俱無漏。皆是向體。亦是果體。若用等智。斷結證果。前之七根。通漏無漏。彼現行者。一向有漏。同治修中。所成就者。一向無漏。故彼有漏者。非是向體。亦非果體。彼無漏者。亦是向體。亦是果體。第八知根。一向無漏。以無漏故。亦是向體。亦是果體。然此知根。亦但成就而不現行。言十一根得四果者。羅漢之果。十一根得。信等五根。喜樂捨意知根無知根。此十一根。能得究竟羅漢果也。於中知根。是無礙道。無知根者是解脫道。問曰。諸受不得並起。雲何得具喜樂捨根。釋言。一往得羅漢者。不具三受。如是之人。但用九根。得第四果。喜樂捨中。隨何現起。餘二則無。若逕一退後重得者。具其十根。八根如上。喜樂捨中。有二無一。若逕二退後重得者。得具十一。於三受中。前後具之。謂先依於未來中間及第四禪捨根得果。後還退失。復依三禪樂根得果。後還退失。復依初禪二禪喜根。得羅漢果故有三受。問曰。羅漢曾逕二退。得具十一。彼那含果。何故不然。釋言。不類那含。人中有次第者。有超越者。彼次第者。一向用於未來禪定。斷結得果。未來禪中。唯有捨根。更無餘受。何故如是。欲界煩惱。唯未來禪所斷除故。如是之人。設令退起欲界煩惱。失那含果。後重得時。必還依於未來禪中捨根而得故。無餘受。彼超越者。或依初禪二禪喜根。入見諦道。證那含果。或有依於三禪樂根入見諦道證那含果。或復依於四禪捨根。入見諦道證那含果。隨所用者。終無退理。以見諦道唯是無漏。不可退故。以無退故。不得退已重用餘根。是故那含極多九根。不類羅漢。良在於此。毘曇如是。若依成實。三無漏根體唯是慧。若據斯義。是則初果三根所得。所謂慧根未知根知根。未知無礙。知根解脫。其次二果。三根所得。所謂慧根及以知根。第四果者。三根所得。所謂慧根知根知已根。知根無礙。知已解脫。若復隨義。具以論之。得說十根。得於初果。信等五根意樂捨根未知知根。其次二果九根所得。除未知根。餘皆如上。第四果者。十根所得。謂信等五根意樂捨根知及知已。於中知根是無礙道。知已解脫。問曰。何故義說樂捨不說喜乎。此如前釋。無漏之法已在身中。義說為樂。調停名捨。喜取假生。著我故起。是故無之。   第五門中。就人分別。外凡人中。極少之者。成就八根。謂無色界所有凡夫。具有命根意根捨根信等五根。又闡提人生阿鼻者。亦具八根。謂身意命及五受根。極多之者。具十九根。除三無漏。內凡夫人。具十八根。除三無漏。男女根中。有一無一。以二形者不能修起七方便故。見諦道中。具十九根。除去知根及無知根。男女根中。有一無一。以二形人無得聖故。須陀斯陀。此二果人。具十九根。除未知根及無知根。男女根中。有一無一。那含之人。具十八根。除未知根及無知根。男女根中。有一無一。併除憂根。以彼憂根唯局欲界不善地故。羅漢之人。亦具十八。除未知根及與知根。男女根中。有一無一。併除憂根。人別如是。   第六明其得捨成就。先明其得。次明其捨。後明成就。所言得者。先無今有。名之為得。於中且就報根以說。報通三界。欲界地中。有四種生。一胎二卵三濕四化。是四生中。胎卵濕生。生必以漸。以其諸根漸次成就故。化生必頓。以其諸根頓成就故。漸生之者。最初一念頓得二根。所謂身根及與命根。爾時亦得意根捨根。一切受生。皆依染心。染心非報。所以不說。捨根亦爾。非報法故。所以不論。縱使非報。說得何傷。釋言。有以。染污之法。先來常有非今始得。是故不說。若使今染與先染同非新得者。今所得報與昔報同。何故說得。釋言。不類。報法世斷剎那斷故。今所得者。即是新得。染污不爾。對治方斷。未有未斷。隨所起者。皆是本法。不名新得。問曰。何故受生之時。唯用染捨不用餘受。論自釋言。受生命終唯依捨故。頓生之者。最初一念。或得六根。或七或八。若無形者。頓得六根。謂眼等五根及與命根。以化生者眼等五根必具足故。若一形者。頓得七根。六根如前。男女根中有一無一。若二形者。頓得八根。六種如上。加男女根。欲界如是。色界生者。最初一念。最頓得六根。眼等五根及與命根。彼處無其男女形故。無色生者。最初一念。唯得命根。餘非新得。彼無色故(此一門竟)。   次辨其捨。先有今失。名之為捨。於中具以五門分別。一就時分別。捨時雖眾。今此且就命終以說。二就處分別。處謂三界。三就性分別。善惡無記三性。心中皆得命終捨彼諸根。不同受生唯在不善穢污無記。四漸頓分別。一切化生。皆頓命終。其猶燈滅。胎卵濕生。有漸有頓。任報自死。漸而不頓。橫緣而死。容有頓者。如斬首等。五明所捨多少不同。於中先就欲界以論。欲界地中。若無記心漸命終者。或捨四根或五或六。無形之人。頓捨四根。所謂身根意根命根捨根。問曰。何故五根之中。唯捨身根。不捨餘根。以其身根最後壞故。一形之人。頓捨五根。四根如上。男女根中。隨捨一根。二形之人。頓捨六根。四根如上。加男女根。若欲界死。生上界者。必捨五根。所謂身根意命捨根男女根中。隨捨何根。二形之人。不上生故。下餘門中。類此應知。頓命終者。所捨不定。或捨四五六七八九。乃至捨十。相狀如何。或有眾生。於色根中。但有二根。所謂身根。餘色根中。有一無餘。如是眾生。頓捨五根。謂身意命根。餘色根中。有者捨之。或有眾生。於色根中。但有四根。所謂身根。餘色根中。有三無餘。如是眾生。頓捨七根。謂身意命捨。餘色根中。有者捨之。或有眾生。於色根中。具足五根。所謂眼耳鼻舌及身。無男女形。如是眾生。頓捨八根。謂眼等五根意命捨根。一形之人。頓捨九根。八根如上。男女根中。隨捨何根。二形之人。頓捨十根。八根如上。加男女根。無記如是。若不善心而命終者。捨根多少。與前相似。若善心中而命終者。如上無記。一一門中。皆悉加於信等五根。問曰。捨惡與捨無記有何差別。釋言。有異。無記力劣。為尚有其世斷及剎那斷。言世斷者。隔世則滅。不得成就。剎那斷者。唸唸盡滅。不得成就。以其世斷剎那斷故。命終之時。即是斷捨。不善力強。對治方斷。非是世斷剎那斷故。命終之時。不現行故。名之為捨。非斷滅捨。問曰。捨善與捨不善無記何別。善望前二互有同異。若欲界死。生上二界。與無記同。即是斷捨。若欲界死。還生欲界。與不善同。但不行故。名之為捨。非令盡滅。欲界如是。色界之中。若無記心而命終者。頓捨八根。眼等五根意命捨根。若善心中而命終者。頓捨十三。八根如上。加信等根。色界如是。無色界中。若無記心而命終者。頓捨三根。謂意命捨。若善心中而命終者。頓捨八根。三根如上。加信等根(此二門竟)。   次辨成就。於諸根中。決定有者。說其成就。若不定者。則不說之。二十二中。意命捨根。此三遍通。趣有一種。必成餘二。餘則不定。雲何不定。若在無色。無眼等根。在四禪上。則無樂根。在三禪上。便無喜根。初禪已上。無男女根憂根苦根。斷善根者。即無信進念定慧根。凡夫則無三無漏根。若有身根。必成四根。所謂身根意命捨根。餘皆不定。若根缺者。則無眼耳鼻舌等根。若在色界及無形者。無男女根。在四禪上。則無苦樂憂喜四受。無信等根及三無漏。義如前解。若有眼根。必成五根。所謂眼身意命捨根。眼必依身。故成身根。餘三遍通。所以具有。餘皆不定。准前可知。耳鼻舌根。趣有一種。皆成五根。類眼可知。若有樂根。必成四根。所謂樂根意命捨根。餘皆不定。雲何不定。聖人生在無色界中。得成下地無漏樂根。於此樂邊。無眼等根。凡在三禪則無喜根。生初禪上。無男女根憂根苦根。斷善根人。無信等根。凡夫則無三無漏根。若有喜根。必成五根。所謂喜樂意命捨根。有喜之處。必定有樂。故有樂根。餘三通故。所以有之。餘皆不定。聖人生在無色界中。得成下地無漏喜根。於此喜邊。無眼等根。生初禪上。無男女根憂根苦根。若在欲界。斷善根者。無信等根。一切凡夫。無三無漏。是故不定。若有苦根。必成七根。所謂苦根喜樂捨根身意命根。餘皆不定。根缺之者。則無眼耳鼻舌等根。無形之者。無男女根。欲界地中那含羅漢。則無憂根。若有命根。唯成命根。餘則不定。若在無色。無七色根。若在欲色。入滅定者。則無意根及餘心法。若有身根。必成二根。身根命根。餘皆不定。若根缺者。則無眼耳鼻舌等根。若在色界及無形者。無男女根。若入滅定。則無意根及餘心法。若有眼必成三根。謂眼身命。眼必依身。故有身。命是報生。故有命根。餘皆不定。若根缺者。無耳鼻舌。若生色界及無形者。無男女根。入滅定者。則無意根及餘心法。耳鼻舌根。但使有一。皆成三根。類眼可知。若有意根。必具三根。謂意命捨。餘皆不定。無色界中無眼等根。凡夫之人。生四禪上。則無樂根。生三禪上。則無喜根。生初禪上。無男女根憂根苦根。欲界地中斷善根者。無信等根。三界凡夫。無三無漏。若有捨根。必成三根。與意根同。若有樂根。必成四根。所謂樂根意命捨根。樂必依心。故有意根。命是報主。故有命根。在下之時。必成上法。故有捨根。問曰。在下雲何必得成就上捨。釋有三義。一在下地。於上地中所未斷處。一切味定。皆悉成就。故得有之。二在下地。於上地中所修淨定。皆得成就。第三聖人身在下地。用上淨定及下無漏。斷上結時。同治修故。得成上地一切淨定及無漏定。是故有樂必成捨根。餘皆不定。雲何不定。聖人生在四空地中。爾時成就三禪地中無漏樂根。無漏生上不失下。故彼樂根邊。無眼等根。凡夫生在三禪以上。則無喜根。有漏生上。則失下故。凡夫在於初禪以上。無男女根憂根苦根。若在欲界。斷善根者。無信等根。一切凡夫。無三無漏。是故不定。若有喜根必成五根。謂喜樂捨意根。命根有意命捨。義同樂說。雲何有喜必成樂根。亦有三義。一在下地。於上地中所未斷處。一切味定。皆悉成就。故有樂根。二在下地。於上地中。所修淨定皆悉成就。故有樂根。第三聖人身在下地。用上淨定及下無漏。斷上結時。同治修故。得成上地世俗淨定及無漏定。故有樂根。以是之義。但有喜根。必成樂根。餘皆不定。雲何不定。聖人生在四空地中。爾時有喜無眼等根。生初禪上。無男女根憂根苦根。若在欲界斷善根者。無信等根。一切凡夫。無三無漏根。是故不定。若有苦根必成七根。所謂苦根喜樂捨根身意命根。餘皆不定。根缺之者。則無眼耳鼻舌等根。無形之者。無男女根。欲界地中那含羅漢。則無憂根。問曰。若那含羅漢無憂根者。亦應無苦。以何義故。得有苦根而無憂根。釋言。憂者著欲故生。是故那含羅漢之人。有苦無憂。已捨欲故。見五欲樂壞之時。不生憂惱。苦則不爾。不從著欲分別而生。是故那含羅漢之人。有苦無憂。斷善根者。無信等根。凡夫之人。無三無漏。是故不定。若有憂根。必成八根。謂五受根身意命根。餘皆不定。如苦中說。若有男根。必成八根。所謂男根身意命根苦樂喜捨。餘皆不定。根缺之者。無眼等根。丈夫一形。則無女根。那含羅漢及凡夫中得八禪者。則無憂根。斷善根者。無信等根。凡夫之人。無三無漏。若有女根。且成八根。但無男根。餘皆同前。若有信根。且成八根。謂信等五根意命捨根。餘皆不定。生無色者。無眼等根。凡夫之人。生四禪上。則無樂根。生三禪上。則無喜根。生初禪上。無男女根憂根苦根。一切凡夫。無三無漏精進念定乃至慧根。皆同信根。若有知根必成十一。所謂知根信等五根喜樂捨根意根命根。餘皆不定。雲何不定。生無色者。無眼等根。生初禪上。無男女根憂根苦根。在修道故。無未知根及無知根。問曰。前說斯陀那含九根所得。雲何今言必成十一。釋言。有以。前據現用。喜樂捨等。不得並用。故有九根。今論成就故有十一。有無知根。且成十一。同前知根。但除知根。加無知根。有未知根。必成十三。前十一上。更加身根及與苦根。入見諦道。必在欲界故有苦根。餘皆不定。若根缺者。則無眼耳鼻舌四根。男女二根。隨人不同。有無不定。若依初禪乃至四禪。入見諦道。則無憂根。故曰不定。   第七門中。明其次第。一切受身六根為體。故先說之。既有六根。便可分別男女相異。故次明其男女二根。諸根相攝。不絕不斷。故次說命。諸根對境能生覺心。故次五受。此前染法。染必有治。治謂淨法。一切淨法。因信等生。故明信等。由信等故。出生聖道。聖分三位。是故後說三無漏根。二十二根。略之云爾。   大乘義章卷第四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44 冊 No. 1851 大乘義章   大乘義章卷第五(本)   遠法師撰   染法聚第三此有六十門染法聚煩惱義中有三十門此卷有二十三門(二障義 三障義 三根三道三毒煩惱義 三使義 三漏義 四縛四流四〔枙〕之義 四取義 四身結義 五住地義 五蓋義 五下分結義 五上分結義 五慳義 五心[打-丁+裁]義 五心縛義 六垢義 七漏義 七使義 八慢義 八種惡覺義 八妄想義 八倒義 九結義)。   二障義兩門分別(釋名第一 體相第二)   第一釋名。所言障者。隨義不同。乃有多種。或名煩惱。或名為使。或名為結。或名為纏。或名為縛。或名為流。或名為枙。或名為取。或名為漏。或名為垢。或說為惑。或說為障。如是非一。勞亂之義。名曰煩惱。隨逐繫縛。稱之為使。結集生死。目之為結。結縛眾生。亦名為結。能纏行人。目之為纏。又能纏心。亦名為纏。羈繫行人。故目為縛。漂流行人。說之為流。能令眾生為苦所枙。故名為枙。取執境界。說以為取。流注不絕。其猶瘡漏。故名為漏。染污淨心。說以為垢。能惑所緣。故稱為惑。能礙聖道。說以為障。如是差別。無量無邊。今隨一義。且說為障。名字粗爾。   第二體中。差別有二。第一略明五住之相。第二就之以別二障。言五住者。如勝鬘經說。一見一處住地。二欲愛住地。三色愛住地。四有愛住地。五無明住地。名字如是。體狀如何。三界五見。名見一處。欲界所有一切煩惱。除無明見。名為欲愛。色界所有一切煩惱。除無明見。名為色愛。無色界中一切煩惱。除無明見。名為有愛。三界無明。名無明地。無明之中義。復有二。一者染污。二不染污。迷理無明。名為染污。事中無知。名不染污。此二合為無明住地。此義廣辨如五住章。言別障者。障別有三。一四住煩惱。為煩惱障。無明住地。以為智障。二五住性結。為煩惱障。事中無知。以為智障。三五住性結及事無知。同為煩惱。分別緣智。以為智障。   就初番中四門分別。一定障相。二釋障名。三明斷處。四對障辨脫。言定相者。雲何得知。四住煩惱。為煩惱障。無明住地。以為智障。以勝鬘經對地持論。驗之知矣。勝鬘經中說。二乘人但斷四住。不斷無明。地持論中說。二乘人煩惱障淨。非智障淨。煩惱淨者。猶勝鬘中所斷四住。非智障淨。猶彼不斷無明住地。定之粗爾。次釋其名。五住之結。通能勞亂。齊能障智。何故四住偏名煩惱。無明住地獨名智障。理實齊通。但今為分二障差別。隱顯異名。等就隱顯。各隨功強。以別兩名。四住煩惱現起之結。發業招生。勞亂義強。偏名煩惱。異心之惑。與解別體。疏而遠翳。障智微故。不名智障。無明闇惑。正違明解。親而近翳。障智義強。故名智障。任性無知。非是現起。不能發業招集苦報。勞亂微故。不名煩惱。名義如是。次明斷處。略為二階。第一大小相對分別。二就大乘世間出世間相對分別。大小對中義別三門。一隱顯互論。二乘之人。但除煩惱。菩薩之人。唯滅智障。二乘非不分除智障。所斷微小。隱細從粗。是故不說。菩薩非不除斷煩惱。所斷相微。隱粗從細。是故不說。二優劣相形。二乘解劣。但斷煩惱。菩薩治廣。二障雙除。故地持雲。聲聞緣覺煩惱障淨。非智障淨。菩薩種性。具足二淨。三據實通論。二乘之人。二障雙除菩薩亦爾(此一門竟)。   言就大乘世間出世間相對辨者。解行已前。名為世間。初地已上。名為出世。於中分別。乃有四門。一廢粗論細。地前菩薩。於彼二障一向未斷。初地已上。二障併除。故涅槃中宣說。地前具煩惱性。良在於此。二隱顯互論。地前世間。但斷煩惱。初地已上。唯除智障。地前非不分斷智障。所斷微小。隱細從粗。是故不說。初地已上。亦斷煩惱。隱粗從細。是以不論。三優劣相形。地前解劣。唯除煩惱。地上解勝。二障雙斷。四據實通論。世及出世二障雙除。相狀如何。煩惱障中。有其二種。一是子結。二是果縛。子結煩惱。地前所除。果縛煩惱。地上所斷。子結之中。復有二種。一者正使作意而生。二者餘習任性而起。正使煩惱。聲聞緣覺乃至習種。斷之周盡。習起之結。種性已上乃至初地。斷之畢竟。故地持雲。初阿僧祇。過解行住入歡喜地。斷增上中惡趣煩惱。不善正使。名為增上。習名為中。入歡喜時。習悉皆斷。果縛之中。亦有二種。一者正使作意現起。二是習氣任運而生。正使煩惱。所謂愛佛愛菩提等。始從初地次第斷除。至不動地斷之周盡。故地持雲。第二僧祇。過第七住入第八地。微細煩惱。皆悉斷滅。八地以上。除彼餘習。故地持雲。第三僧祇。斷除習氣。入最上住。智障之中。亦有二種。一者迷相。二者迷實。情所起法。名之為相。不能悟解知其本無。說以為迷。如來藏性。說以為實。不能窮達。說以為迷。迷相無明。地前所除。迷實無明。地上所斷。迷相無明。復有二種。一迷相立性。二迷性立相。言迷相者。妄法虛集。以之為相。不知虛集。建立定相。言迷性者。情所起法。無性為性。迷此性故。立因緣相。迷相無明。聲聞緣覺乃至習種。斷之窮盡。迷性無明。種性已上乃至初地皆悉斷除。迷實無明。亦有二種。一迷實相。二迷實性。實性空寂無為之法。是其實相。不能知是寂泊無為。故名迷相。如來藏中。恆沙佛法。真實善有。是其實性。不能窮證。說為迷性。此二無明。說斷不定。若依地經。初地以上乃至六地。除其迷相。是故證得。為柔順忍。七地已上。斷迷實性。是故證得無生忍體。若依涅槃。九地已還斷其迷相。是故說為聞見佛性。十地以上。斷迷實性。是故說為眼見佛性。以此驗求。煩惱障者。始終通斷。智障亦然。治斷粗爾。第四對障以別二脫。斷煩惱障。得心解脫。斷除智障。得慧解脫。是義雲何。分別有三。一隱顯互論斷煩惱障。諸佛菩薩世諦心脫。斷除智障。真諦慧脫。何故如是。煩惱染事故斷煩惱。世諦心脫。斷煩惱時。理實隨有一切德脫。就主為名。偏言心脫。無明障理。故斷無明。真諦慧脫。斷無明時。即理所成一切德脫。就主作名。偏言慧脫。第二對障寬狹分別。斷煩惱時。唯除事中染愛心。故世諦心脫。斷智障時。除無明地。及斷事中粗無明。故二諦慧脫。三隨義通論。斷煩惱障。二諦心脫。世諦心脫。義如前釋。真心脫者。以彼愛結微細習氣。與無明地。同一體性。縛真心故。斷煩惱時。真諦心脫。如涅槃說。斷除智障。二諦慧脫。備如前釋(此一門竟)。   第二番中。亦有四門。一定障相。二釋障名。三明斷處。四對障辨脫。言定相者。雲何得知。五住性結。為煩惱障。事中無知。以為智障。如涅槃經說。斷除一切貪瞋癡等。得心解脫。一切所知。無障礙故。得慧解脫。貪瞋癡者。即是五住性結煩惱。一切所知得無礙者。當知即是除事無知。又如地經。以佛無礙。為慧解脫。當知即是除事無知。遠離癡染。為心解脫。當知即是五住性結。為煩惱障。又雜心雲。如來斷除二種無知。一斷染污。二斷不染。染污無知。即是五住性結煩惱。不染無知。即是事中無明之心。准驗斯等。當知。以彼五住性結。為煩惱障。事中無知。以為智障。定之粗爾。次釋其名。何故五住性結煩惱。為煩惱障。事中無知。以為智障。五住性結。能起分段變易生死。勞亂行人。名煩惱障。事中闇惑。能障如來種智明解。是故說之以為智障。名義如是。次辨斷處。處別有三。一世出世相對分別。二以功用望無功用相對分別。三因果分別。就初對中義別有三。一隱顯互論。地前斷除五住性結。以彼捨相趣順如故。初地以上。斷除智障。以彼地上契合法界了達諸法無障礙故。故地經雲。於初地中。一切世間文誦咒術不可窮盡。二優劣相形。地前菩薩。唯除煩惱。初地以上。智行寬廣。二障雙除。三就實通論。地前地上。皆除二障。第二對中義亦有三。一隱顯互論。七地已前。唯除煩惱。八地已上。滅除智障。如八地中淨佛國土。斷除一切色中無知。九地之中。了物心行。滅除一切心行無知。第十地中。於諸法中。得勝自在。斷除一切法中無知。此等皆是除事無知。二優劣相形。七地已還。唯斷煩惱。八地已上。二障雙除。三就實通論。七地已還。雙除二障。八地已上。類亦同然。第三對中。義別亦三。一隱顯互論。金剛已還。斷煩惱障。如來地中。種智現起。了達一切差別諸法。斷除智障。以事無知難斷除故。至佛乃盡。二優劣相形。金剛已還。但斷除煩惱。如來果位。二障雙斷。三據實通論。種性已上乃至如來。二障雙遣。治處且爾。次對障辨脫。除煩惱障。得心解脫。滅除智障。得慧解脫。言心脫者。有其二種。一佛菩薩行世間心。二佛菩薩第一義心斷四住故。世諦心脫。除無明故。第一義諦心。得解脫。言慧脫者。謂照世間一切種智。得解脫也(此兩門竟)。   第三番中。亦有四門。一定障相。二釋障名。三明斷處。四對障辨脫。言定相者。雲何得知。五住性結及事無知。為煩惱障。分別之智。以為智障。如勝鬘中。五住及起。同名煩惱。明知五住及事無知。是煩惱障。言分別智為智障者。如寶性論說。有四種障。不得如來淨我樂常。一者緣相。謂無明地。以是障故。不得如來究竟真淨。二者因相。謂無漏業。以是障故。不得真我。三者生相。謂意生身。以是障故。不得真樂。四者壞相。謂變易死。以是障故。不得真常。彼既宣說。無漏業障不得真我。是故定知。分別緣智。是其智障。又如地論八六地中說。智障淨因事謂不分別空三昧。以不分別。為智障淨。明知。即用分別之智。以為智障。又楞伽雲。妄想爾炎慧彼滅我涅槃。滅爾炎慧方為涅槃。明知。所滅妄慧是障。又龍樹說。如彼覺觀。望下為善。望第二禪。即是罪過。乃至非想。望下為善。望出世道。即是罪過。如是慧觀。望世為善。望其實相。亦是罪過。既言罪過。何為非障。定之粗爾。次釋其名。五住性結及事無知。體是闇惑勞亂之法故名煩惱。分別之智。能礙真證無分別慧。故名智障。問曰。此智能顯真德。何故言障。釋言。此智能除闇惑。分能顯真。是故經中說為了因。多義妨真。故復名障。如藥治病。若藥不去藥復成患。此亦如是。雲何妨真。如維摩說。寂滅是菩提。滅諸相。故此智是相。所以是障。不觀是菩提。離諸緣故。此智是緣。所以是障。不行是菩提。無憶念故。此智憶念。所以是障。斷是菩提。斷諸見故。此智是見。所以是障。離是菩提。離妄想故。此智妄想。所以是障。障是菩提。障諸願故。此智是願。所以是障。菩提真明。此智性闇。所以是障。如世樂受性是行苦。如是等過。不可具陳。皆違真德。故說為障。名義如是。次辨斷處。斷處有二。一地前地上相對分別。二直就地上世出世間相對分別。就初對中。義復有三。一隱顯互論。解行已前。增相修故。斷煩惱障。初地已上。捨相修故。斷除智障。雲何增相。能斷煩惱。煩惱正以闇惑為患。從初以來。修習明解。緣智轉增。闇惑漸捨。至解行時。明解增上。惑障窮盡。說之為斷。雲何捨相能斷智障。智障正以分別為過。初地已上。窮證自實。緣修漸捨。分別過滅。名斷智障。二優劣相形。地前菩薩。唯斷煩惱。初地已上。對治深廣。二障雙除。三就實通論地前地上。並斷二障。煩惱通除。義在可知。雲何地前能滅智障。事識中解。以漸息滅。妄識中智。漸現前故。如地持雲。種性菩薩六入殊勝展轉相續。無始法爾。當知。即是真實行德。既得證實。寧不捨妄。故知。地前亦斷智障。此初對竟。次就地上世出世間相對分別。初二三地。名為世間。四地以上。名為出世。於中亦有三門分別。一隱顯互論。三地以還。世間之行。斷煩惱障。四地已上。出世真慧。斷除智障。雲何世間斷煩惱障。如地論說。初地斷除凡夫我障。凡夫我是見一處住地。第二地中。斷除能起犯戒煩惱。犯戒煩惱。即是欲愛色愛有愛三種住地。第三明地斷除闇相聞思修等諸法妄障。闇相即是無明住地。雲何出世間能斷智障。智障有三。一是智障。所謂分別空有之心。二是體障。所謂建立神智之體。相狀如何。謂彼緣智正觀諸法非有非無。捨前分別有無之礙。雖捨分別有無之礙。而猶見已以為能觀。如為所觀。見已能觀。心與如異。如為所觀。如與心別。由見已心與如別故。未能泯捨神智之礙。說為體障。三是治想。通而論之。向前二種。俱是治想。但此一門。治中究竟。偏與治名。然此治想。亦是緣智。對治破前神智之礙。實心合如。雖復合如。論其體性。猶是七識生滅之法。障於真證無生滅慧。故名為障。障別如此。治斷雲何。始從四地乃至七地。斷除智障。入第八地。斷除體障。八地已上。至如來地。斷除治想。雲何斷智。四五六地。觀空破有。捨離分別取有之智。故地論中廣明。四地觀察諸法不生不滅。捨離分別解法慢心。第五地中。觀察三世佛法平等。捨離分別身淨慢心。第六地中。觀法平等。捨離分別染淨慢心。此皆觀空。破取有心。第七地中。觀諸法如。捨前分別取空之心。離如是等。名斷智障。雲何八地。斷除體障。前七地中。雖觀法如。猶見已心以為能觀。如為所觀。以是見故。心與如異。不能廣大任運不動。入第八地。破此智礙。觀察如外由來無心心外無如。如外無心。無心異如。心外無如。無如異心。無心異如。不見能知。無如異心。不見所知。能所既亡泯同一相。便捨分別功用之意。捨功用故。行與如等。廣大不動。名入八地。此德成時。名斷體障。雲何八地至如來地。斷除治想。向前八地。斷除體障。治想猶存。故八地雲。此第八地。雖無障想。非無治想。然此治想。八地已上。漸次斷除。至佛乃盡。彼雲何。斷分別息故真相現前。覺法唯真本來無妄。以此見真無妄力故。能令妄治前不生後後不報前。於是滅盡。至極微細。不復可以觀解破遣。唯可修力任運捨之。八地已上。熏修力故。令彼治想運運自謝。真證行德運運自顯。至如來地妄盡究竟。真德窮滿。名除治想。此是第一隱顯互論。二優劣相形。初二三地。對治微劣。唯斷煩惱。四地已上。對治深廣。二障雙除。三就實通論。始從初地乃至佛地。當知唸唸二障並斷。緣智漸明。斷煩惱障。真德漸顯。滅除智障。治斷如是。次對障辨脫。就此門中。除斷煩惱。二脫俱生。息除智障。二脫俱顯。相狀如何。前修對治斷煩惱時。能治之道。必依真起。所依之真。恆隨妄轉。故以妄修薰發真心。令彼真中二脫德生。真德雖生。猶與七識緣智和合。為彼隱覆真德不顯。息除彼智。真德方顯。其猶臘印臘與泥合。令彼泥上文像隨生。泥文雖生。臘印覆之不得顯現。動去臘印其文方顯。彼亦如是。二障之義。難以淵窮。且隨大綱略標旨況。   三障義兩門分別(釋名一 斷處二)   言三障者。謂皮膚骨。論其體性。唯一無明。故地持中說為智障。粗細不同。分為此三。相狀如何。所障法身事等如髓。能障無明階降不同。如皮膚骨。粗品無明。浮淺如皮。故就喻名說為皮障。中品無明次深如膚。故從喻稱說為膚障。細品無明。窮深如骨。從喻立目說為骨障。亦可從於所障為名。所障法身階降有四。一皮二膚三骨四髓。地前菩薩法身如皮。初地已上乃至七地法身如膚。八地已上至第十地法身如骨。如來地中法身如髓。能障無明差別有三。謂粗中細。粗品無明有兩種義。說為皮障。一粗品無明與彼先成下品法身。一處在同。如似世人皮中之患故曰皮障。二粗品無明。障於未起下品法身故雲皮障。中品無明亦有兩義。說為膚障。一中品無明與彼先成中品法身。同在一處。如似世人膚中之患故名膚障。二中品無明。障於未起中品法身故稱膚障。細品無明。亦有兩義。說為骨障。一微細無明。與彼先成微細法身。同在一處。如似世人骨中之患故名骨障。二微細無明。障於未起微細法身故名骨障。法身之髓。精窮出累。故不說障。隨義細分。理亦有之。故地論中說如來地有微細障。名義如是。   次辨斷處。初皮障者。始從解行至歡喜地。斷之窮盡。故地持雲。初阿僧祇解行住過入歡喜地。皮障斷也。第二膚障。始從初地至第八地。斷之究竟。故地持雲。第二僧祇遠行住過入不動地。膚障斷也。第三骨障。始從八地至如來地。究竟窮盡。故地持雲。第三僧祇過畢竟住入如來地。骨障斷也。相續解脫。亦如此說三障之義。略辨如是。   三根三道三毒煩惱義四門分別(釋名一 廢立二 相對辨異三 料簡優劣四)   第一釋名。言三根者。謂貪瞋癡。染境名貪。忿怒曰瞋。闇惑名癡。此三乃是思前煩惱。發生思業。故名為根。言三道者。所謂貪瞋及與邪見。貪瞋同前。言邪見者。謬執乖理。目之為邪。邪心推求。說之為見。以何義故。前三根中。第三名癡。此三道中。說名邪見。成實釋言。癡中增上說名邪見。暢思煩惱。必是增上。故說邪見。此三乃是思後煩惱。通暢前思。故名為道。言三毒者。名同三根。以何義故。不同三道。乃同三根。三根之中。癡名是寬。故此同之。三道之中邪見義狹。故此不同。然此三毒。通攝三界一切煩惱。一切煩惱。能害眾生。其猶毒蛇。亦如毒龍。是故就喻說名為毒。名義如是。   第二門中。約對十使料簡廢立。問曰。三根十使之中具攝幾使。依如毘曇。唯攝三使。謂貪瞋癡。不攝餘七。何故如是。釋者相傳。以五義故。建立三根。一明貪等遍通六識。故說為根。以能具生一切惡故。不同慢等唯在意地。二通五行。謂迷四諦及障修道。以能具生一切惡業故。說為根。不同見疑局在見諦。三具使性。力強能生一切惡業。故說為根。不同纏垢慳嫉等也。四斷善根時。為方便。是故證之為不善根。不同一切無記煩惱。五能發業。不同過未性成之結。要現行者。能發業故。又此三種。多惱眾生。名偏說之為不善根。又此三種眾生多起。乃至蟻等亦常起之。是以偏說為不善根。若依成實。三不善根具攝十使。貪瞋二使。當相各一。餘之八使。總名為癡。何故如是。以依三受及三境故。言三受者。謂苦樂捨。依苦生瞋。依樂生貪。依捨生癡。言三境者。謂違順中。依違生瞋。依順生貪。依中生癡。餘之八使。同依捨受中容境起故通名癡。次辨三道。問曰。三道十使之中具攝幾使。若依毘曇。具攝五使。所謂貪瞋邪見戒取及與見取。五中前二。當相各一。後三合為邪見業道。以此五種是其增上。能暢思業發動身口。是故偏說為惡業道。以何義故不攝餘五。身邊二見。是無記故。不得說為不善業道。疑慢及癡。非增上故。不能暢思發動身口故不說之。問曰。毘曇說。邪見等迷理煩惱。不動身口。雲何說為不善業道。論自釋言。迷理煩惱。雖復不作剎那等起動身口業。而能遠作因等起。故說為業道。若依成實。具攝七使。為三業道。貪瞋二使。當相各一。五見之心。通名邪見。彼宗宣說。五見之心。同能發起不善業。故次辨三毒。問曰。三毒十使之中具攝幾使。當知。三毒最為寬通具攝十使。貪瞋各一。餘之八使。同名為癡。同依捨受中容境故。   第三門中。約就三界二輪煩惱。辨其三根三道三毒差別之相。先辨三根。若依毘曇。三不善根。唯在欲界。非上二界。上二界中。無不善故。就欲界中。通說見修二輪煩惱為不善根。同能發起不善思故。若依成實。三不善根亦在欲界。非上二界。上二界中。設起不善。繫屬欲界。是故偏說在於欲界。然成實中。在上二界。亦得寄起欲界不善。不同毘曇一向不起界地斷故。復欲界中見諦煩惱。一向定說為不善根。修惑不定。若望殺等根本業思。修道煩惱。非不善根。何故如是。凡夫之時修道煩惱。但可成就而不現行。不現行故。不能發起不善業思。及在聖時修道煩惱。雖復現行。聖人不起殺等業思。是故修惑非不善根。若望打縛。如是等思修惑。亦得為不善根。聖人亦起打縛等故。次明三道。依如毘曇。三道煩惱。亦在欲界。上二界中。無不善故。就欲界中。亦通二輪。於中貪瞋通於見修。邪見業道正在見惑。何故如是。修道惑中。無邪見故。若依成實。三道煩惱與成實中三根同也。但可優劣。上下為異。次明三毒。三毒煩惱。二輪齊等。通攝三界一切煩惱。斯名三毒。   第四門中。三門相對辨其優劣。煩惱有三。謂上中下。三道煩惱。唯在上品。不通中下。故雜心雲。於中增上說為業道。又成實雲。暢思煩惱。必是增上故說邪見。若論三根。通取中上。不通下品。微下煩惱。不發業故。三毒則寬。三品俱攝三根等義。略辨如是。   三使義三門分別(釋名辨體一 斷處二 約對三障辨同異三)   三使之義。出在相續解脫經中。煩惱之性。隨而繫縛。名之為使。使義不同。一門說三。一害伴使。二者羸使。三者細使。論其體性。乃是四住性成之結。粗細不同。分為此三。言害伴者。四住使中粗品之使。能生現起諸煩惱結。所生煩惱。與彼能生粗使為伴。初至五地斷除彼使。伴亦同已。名害伴使。故彼經言。不俱生惑。與彼俱生煩惱為伴。初至五地。修習抑止令其不行。名害伴也。不俱生者。猶是所生現起煩惱。對緣現生。不同使性與報俱起。名不俱生。言俱生者。猶是能生粗品之結。久習性成。與報俱起。名曰俱生。不俱煩惱。與俱生使相隨名伴。斷彼使地。伴亦隨傾。故說害伴。此舉害伴彰其所伴使之粗也。言羸使者。四住使中中品之使。微劣於前。不能發生現起煩惱。故名為羸。言細使者。四住使中下品之使。殘餘習氣。微下於前。故名為細。名義如是。   次辨斷處。如經中說。初至五地斷除害伴。六地七地。斷捨羸使。八地已上。斷除細使。以八地上所依智障無明薄少故。令四住習氣不行。斷處如是。   次辨同異。今此三使與皮膚骨三障何別。釋言。三使是煩惱障。彼三障者。是其智障。故彼相續解脫經中。就煩惱障。宣說三使。就智障中。宣說三過。三過猶是。地持論中皮膚骨等智障所攝。煩惱即是四住之惑。智障即是無明住地。三使之義。略辨如是。   三漏義   言三漏者。一切煩惱流注不絕。其猶瘡漏故名為漏。故經說為諸漏瘡疣。漏別不同。一門說三。三名是何。所謂欲漏有漏無明漏。如雜心雲。欲界地中一切煩惱。唯除無明說為欲漏。上二界中一切煩惱。唯除無明說為有漏。外道謂彼色無色界是其結盡無漏涅槃。對除彼見故。說為有三界無明。名無明漏。問曰。何故三界無明合為一漏。以彼無明迷理之心。理相平等。不可別分。故能迷心從之說一。又問。四流四縛等中。皆說其見。何故漏中不說見漏。雜心釋言。連注之義。是其漏義。見心捷疾。於連注義。不相順故。不說見漏。雖不別說。當知。攝在前二漏中。然此三漏。通攝二輪一切煩惱。三漏之義。略述如此。   四縛四流四枙義   言四縛者。所謂欲縛.有縛.無明縛.見縛。名雖有四。體性唯三。一見二愛三是無明。取執之心。說名為見。染境之情。說以為愛。癡闇之意。說為無明。問曰。一切疑慢等結。攝在何中。當知皆是愛分。所攝有何所謂。偏攝在愛。不在餘中。為分本末利鈍故爾。無明是本理別為一。餘皆是末。不得入中。復就末中見是利惑。理復須別。自餘鈍者。不得在中。為是義故。疑慢等結。不入癡見。攝在愛中。愛中既攝眾多煩惱。以何義故。偏名為愛。以愛重故。偏標其名。譬如世間王來王去主得其名。彼亦如是。就此三中。愛分為二。癡見各一。故有四種。故雜心雲。欲界地中一切煩惱。除無明見。說為欲縛。色無色界一切煩惱。除無明見。說為有縛。雲何名有。諸外道人謂。色無色畢竟無愛。為破彼見故。說為有。三界無明。名無明縛。三界諸見。說為見縛。何故分愛癡見合乎。此義廣釋如五住章。然此四種。繫縛眾生。故名為縛。漂流行人。故名為流。能令眾生為苦所枙。故名為枙。名義雖異。體性不殊。四中初一止在見諦。見道時斷。後三通於見修二輪。上下通除。四縛等義。略辨如是。   四取義   於境執著。名之為取。取別不同。離分四種。一名欲取。二名我取。成實論中。名我語取。三名戒取。四名見取。名字如是。於中辨釋諸論不同。若依毘曇。欲界一切諸鈍煩惱。緣五欲生。同名欲取。於中亦有取自身者。從多立名。故說欲取。上二界中諸鈍煩惱。縛自身起。同名我取。三界之中戒取之心。說為戒取。三界之中餘之四見。合為見取。問曰。何故餘之四見合為見取。獨一戒取為戒取乎。雜心釋言。以等擔故。雲何等擔。謂彼戒取熾燃。集業及違正道。與餘四見。功力齊等。故說等擔。雲何違道。如諸外道。取不食等。以為正道。佛諸弟子。取糞掃衣。持戒行等。以為正道。乖違八正。故名違道。良以功力等餘四見。故獨為一。若依成實。取身見者。名我語取。以無我實但取我名。故雲我語。非緣內報名我語也。依此我見。起於邊見。取著斷常。若斷見者。則取五欲。名為欲取。以無後世。貪現樂故。若常見者。有利有鈍。若利根者。說神是常苦樂不變。則無罪福故起邪見。說為見取。若鈍根者。則取持戒。望後世樂。說為戒取。成實如是。論宗不同。各隨一義。難定是非。問曰。何故流縛等中。皆說無明。四取之中。不說無明。雜心釋雲。執取之義。是捷疾行。彼無明心。非捷疾故。所以不說。四取之義。略之云爾。   四種身結義   四種身結。如成實說。於彼世間。自身他身繫著不捨。故名身結。結別不同。離分四種。一貪嫉身結。二瞋恚身結。三戒取身結。四取身結。此四猶是貪瞋癡也。初一是貪。次一是瞋。後二是癡。相狀如何。成實釋言。於他資財。生貪嫉心。名貪嫉結。他人不與。則生瞋怒。加刀杖等。名瞋恚結。此二是其在家之人。鬥諍根本。亦即名為隨順樂邊。若人持戒取。為清淨無漏聖道。又持烏雞鹿狗戒等。以為真淨。名戒取結。即謂所取以為真實餘皆妄語。名見取結。此二是其出家之人。鬥諍根本。亦即名為隨順苦邊。就此四中。初二鈍使。後二是利。四種身結。辨之粗爾。   五住地義八門分別(釋名一 辨體二 地起不同三 心相應不相應四 即心異心五 見修分別六 對果辨因七 治斷分齊八)   第一釋名。五住之義。如勝鬘說。一見一處住地。二欲愛住地。三色愛住地。四有愛住地。五無明住地。見者所謂五利煩惱。推求名見。入見道時。一處並斷。名見一處。本為末依。名之為住。本能生末。稱之為地。言欲愛者。欲界煩惱。除無明見。著外五欲。名為欲愛。欲界非不愛己色身。著欲情多故言欲愛。又為別上故雲欲愛。住地同前。言色愛者。色界煩惱。除無明見。捨外五欲。著己色身。名為色愛。色界非不可亦愛己心。著色情多故言色愛。又為別上故雲色愛。住地同前。言有愛者。無色界中所有煩惱。除無明見。捨離色貪。愛著己心。說為有愛。然此有愛。若當從彼所愛為名。應名心愛。若就背下以立其名。名無色愛。今就破患故名有愛。破何等患。外道多取四無色定。以為涅槃。滅離心愛。對破彼見。故說有愛。住地同前。言無明者。癡闇之心體。無慧明故曰無明。住地如上。此五皆能勞亂行人。故曰煩惱。名義如是。   第二門中。辨其體性體性唯三。一見二愛三是無明。五中初一。是其見惑。中三是愛。後一無明。煩惱無量。以何義故偏說此三。此三重故。所以偏說唯說此三。諸結皆隨。譬如世間王來王去餘眾皆隨。當知。一切諸煩惱中。除見無明。自餘諸結。悉入愛中。若使愛中備含諸結。以何義故。偏名為愛。受生三界。愛力增強。從強立稱。故偏名愛。問曰。成實說。除貪瞋自餘煩惱。皆癡使攝。今此何故攝入愛中。釋言。法門各異。不可一類。彼成實中。約別三受及三境界。以別三毒。貪依樂受。順境而生。瞋依苦受。違境而發。癡依捨受中容境起。除貪除瞋。自餘諸結。皆依捨受中容境起。故攝癡中。今此為分本末利鈍差別不同。是故諸結悉入愛中。相狀如何。此義如彼四縛章中具廣分別。無明是本。理別為一。餘皆是末。不得入中。復就末中。見是利使。理宜須別。自餘是鈍。不得入中。是以瞋慢疑等諸結。不入癡見。攝在愛中受分為三。癡見各一。故有五住。見通三界。何故為一。釋有兩義。一見是迷心。易可斷除。入見道時。一處頓盡。故從治處攝之為一。是故論中說。斷見惑猶如折石。二見迷理生。理通不別。故從所迷合之為一。何故分愛以為三種。釋有兩義。一愛性纏綿難可斷除。治處非一。故別為三。是故論中說。斷愛結如絕藕絲。二愛緣事生事。別內外色心之殊。故隨所緣分之三矣。三界無明。治非一處。何故為一。良以無明微細難斷。若從治處品別無量。不局在三。以是義故。不隨界別說為三耳。然復無明迷理闇惑。不緣事生。所迷之理平等一味。故從所迷說以為一。斯乃且就一門之中。離合如是。若入餘門。癡之與見。亦得分多。故彼九十八使門中。癡見之心。分為多矣。體性如是。   第三明其地起之別。四住之中。地起不同。汎釋有四。一性事分別。彼事識中取性煩惱。名之為性。說之為地。餘見愛等一切煩惱。隨境別起。說之為事。皆名為起。彼取性者。馬鳴論中名執取相。亦名執相應染。餘見愛等。馬鳴論中名計名字相。尋名計我。及生諸結。名計名字。二本末分別。於前事中十使是地。十纏六垢。是其所起。使纏垢等。有何差別。如毘曇說。根本增上。說之為使。依使所生津液之結。說為纏垢。雲何津液。如瓶盛酥蜜津液外出。津液結中急縛名纏。輕繫稱垢。三成起分別。一切煩惱久習性成。說之為地。成何處在。成在本識。對緣現生。說以為起。四前後分別。一切煩惱。前能生後。名之為地。後起依前。說之為起。就無明中。如勝鬘說。無明為地。恆沙為起。此義雲何。分別有二。一就癡中粗細分別。妄識之中。任性無知。是無明地。緣而不了。是恆沙惑。二癡妄分別。於妄識中癡闇之心。是無明地。妄想分別說為恆沙。如地持說。如是如實。凡愚不知。當知。即是無明地也。以是因緣。起八妄想。當知。即是恆沙惑也。又復如彼起信論說。妄識之中。義別六重。一無明地。所謂根本不覺知心。二是業識。依前無明不覺。妄念忽然而動。三是轉識。心想漸粗。轉起外境四是現識。妄心所起。虛浪之法應現自心。如明鏡中現眾色像。五是智識。於前妄心所現法中。分別違順染淨等別。六不斷識。亦名相續識。妄境牽心。心隨妄境相續不斷。猶如海浪。六中初一。是無明地。後五妄知。是恆沙惑。問曰。若此是恆沙者。二障之中。應智障收。何故論中。說初一種以為智礙。後之五種名煩惱礙。釋言。二障階降不定。五住相望。四住及起。同為煩惱。無明及起。齊為智障。故地持中。無明八妄同為智障。就無明中。隨義更論。所起恆沙。復為煩惱。無明住地。獨為智障。故為此說。問曰。於彼事識之中。取性無明。是何地收。妄識之中。所有愛見是何地攝。釋言。不定。略有二義。一隱顯互論。彼事識中取性無明。以本從末。攝為四住。彼妄識中所有愛見。以末從本。收為無明。二隨義通論。妄識之中所有愛見。皆四住收。事識之中所有無明。亦無明攝。地起如是。   第四門中。明其相應不相應義。於中有二。一對心識明其相應不相應義。二就惑體明其相應不相應義。言對心者。心有三種。一事識心。所謂六識。二妄識心。謂第七識。三真識心。謂第八識。彼事識中所有煩惱。有其相應不相應義。現起之者。與心相應。是義雲何。煩惱之數與心別體。共心同緣。故曰相應。如想受等。故馬鳴言。心與念異同知同緣。故號相應。性成之者。是不相應。即說心體。為煩惱性。不別有數與彼心王共相應。故彼妄識中一切煩惱。亦有相應不相應義。是義雲何。如馬鳴說。妄識之中義別六重。廣如上辨。此六種中。根本四重。名不相應染。末後兩重。名心相應染。相應之義釋不異前。不相應者。即妄心體性。是煩惱。非是心外別有煩惱共心相應。名不相應。故論說言。即心不覺常無別異。名不相應。問曰。何故粗者相應。釋言。粗者有時作意別想而起。故與心別共心相應。細者性成非別起。故與心一體。名不相應。一切煩惱。望彼真心。亦有相應不相應義。真妄和合。名為相應。真妄性別。名不相應。故地經言。心相應不相應相。論家釋言。不相應者。永可得脫(此一門竟)。   次就惑體明其相應不相應義。惑體有四。一無明地。二無明起。三四住地。四四住起。此四重中。無明住地。定不相應。故勝鬘言。心不相應無始無明。妄識之心體是無明。故不相應。無明所起。經說相應。故勝鬘雲。於此起煩惱。剎那相應。隨義細論。於中亦有不相應義。此雲何知。如馬鳴說。業轉現識。是不相應染。智識續識是相應染。此五皆是無明所起。故知亦有不相應義。若爾勝鬘何故一向說為相應。為別無明故偏言耳。四住地者。總相粗論。唯心相應。隨義分。亦有相應不相應義。現行之者。共心相應。性成之者。與心同體。名不相應。以有此義故。雜心中。一家說使定心相應。一家說使定不相應義。既兩兼不可偏取。四住所起一向相應。以彼粗起與心別故。故勝鬘雲。四住起者。剎那相應。   第五門中。辨其即心異心之義。此約解心明其即異。隨相別分四住之惑。一向異心。不與一切解心俱故。無明即心。細闇得與粗解俱故。問曰。若言四住之惑不與解俱名異心者。見解起時。修惑未斷。是時修惑。豈可不與見解俱乎。釋言。不俱解惑。兩心不並起故。若不並起。彼見諦解。應治修惑。釋言。非治心不並緣故。不並起。雖不並起。修道惑得與見解俱。故不名治。問曰。若言心不並緣修惑見解不起俱起者。無明與解。亦應如是。何緣得並。釋言。不類修道之惑。是起煩惱。故與起解不得俱生。無明是其任性無知。非作意起。故得與彼起解同體。分相如是。隨義通論。四住無明。皆有即心異心之義。彼四住中。有粗有細。粗者對緣作意現生。一向不與解心同體。細者與彼無明同體。任性成就。得與粗解同體之義。無明之中。亦有粗細。異相無明。說之為粗。自性無明。說以為細。於諸法中。迷而不了。相返明解。名為異相。妄識心體。性是無知。設於諸法緣照分明。猶是闇惑。名性無明。如人夢中雖有所了性是昏睡闇昧之心。亦如樂受性是行苦。此亦如是。此二無明。皆有即心異心之義。異相無明。望前品治。一向即心前治起時。後無明猶在心故。望自品治及上品治。一向異心。彼治起時。前品無明已斷滅故。自性無明。望前品治及自品治。一向即心。此治起時。自性無明。未斷滅故。望上品治。一向異心。後治起時。前念無明已斷滅故。問曰。若言自性無明與自品治得同體者。雲何能斷。釋言。此斷非是解生惑滅名斷。由同體智順真力故。令其即體自性無明更不牽後故。說為斷。此義如後斷結章中具廣分別。   第六門中。約對見修分別五住。於中分別凡有三種。一隱顯互論。初一住地。唯障見諦。後四住地。唯障修道。見道之中。非不亦斷後四住地。隱鈍從利故偏說見。修道之中。非不亦斷初見住地。隱利從鈍故。不說之。二難易分別。初一住地。偏障見諦。後四住地。通障見修。何故如是。見惑易除。入見道時。一處並斷。是故偏說。初見住地。障於見道。故地論言。諸見縛者。見道時斷。後四難斷。一處不制。始終方遣。故說後四轉障見修。三就實為論。五住煩惱並障見修。後四住地。通障可解。初見住地。雲何障修。釋言。見惑則是二種著我之心。無我之理不可頓見。諸地漸證。明知。我心不可頓遣。諸地漸斷。故地經中宣說。四地斷除身見。為護煩惱。第六地中。斷除二我。為離障勝。明知。見惑亦障修道。若言見惑通障修見。雲何得名一處住地。言一處者。蓋乃從前二門為言。就實通論。斯乃直名為見住地。不名一處。見修如是。   第七門中。約對生死以別其因。生死有二。一者分段。二者變易。三有生死。名為分段。三乘聖人生滅法身。名為變易。五住之中。前四住地。能與分段生死為因。故經說言。又如取緣有漏業因而生三有。取緣猶是四住地也。問曰。四住雲何作因。解有兩義。一依四住造業牽生故說為因。二由四住潤業受生故名為因。依如毘曇。一切煩惱。同皆能潤。若依成實。愛結能潤。餘惑佐助。地經亦爾。無明能與變易為因。故經說言。無明為緣。無漏業因。生阿羅漢辟支菩薩三種生身。問曰。無明雲何能與變易作因。解亦有二。一由無明起無漏業。生變易果。故說為因。二依無明起變易報。故說為因。問曰。無明雲何能起無漏之業。解有兩義。一前為後因。由前無明。修起後治。二同時因。無明即是七識心體。依此心體。起無漏業。如依睡心而起夢知。故勝鬘雲。無漏業生依無明地。又問。無明雲何能起變易之報。解亦有二。一前為後因。由前無明不了真如。令後生滅變易報起。二同時因。無明即是七識心體。此依心體起變易果。如依睡心起夢中身。故說為因。理實凡時無明住地亦起分段。依妄想心起生死故。如依睡心而起夢身。故涅槃雲。身與煩惱。一時而有。雖俱一時。要因煩惱。而得有身。終不因身而起煩惱。如燈因炷非炷因燈。此望無明以說同時。非望四住。亦起變易之果。愛佛煩惱。能得變易法身果故。微故不說。   第八明其治斷分齊。治斷之義。如二障中具廣分別。今略顯之。於中有二。一就大小相對分別。二直就大乘世出世間相對分別。就初對中。義別有三。一隱顯互論。小乘法中。唯斷四住。大乘法中。唯滅無明。故勝鬘雲。聲聞緣覺。斷除四住。不斷無明。無明住地。唯佛所斷。小乘法中。非不亦有分斷無明。所斷微少。隱細從粗。故不說斷。設有無明。四住所攝。大乘法中。非不亦有分斷四住。所斷相微。隱粗從細。是故不說。二優劣相形。小乘解劣。唯斷四住。大乘治廣。通滅五住。故地持雲。聲聞種性。煩惱障淨。非智障淨。菩薩種性。具足二淨。聲聞之人。煩惱障淨。當知。即是四住斷也。菩薩二淨。當知。即是五住斷也。三就實通論。小乘法中。分斷五住。大乘亦然。小乘法中。除愛除見。即是四住。所斷無明。即是第五無明氣分。此初對竟。第二直就大乘之中世出世間相對分別。解行已前。名為世間。初地已上。名為出世。於中分別。乃有四種。一癈粗論細。地前菩薩。五住煩惱。一向未斷。初地已上。五住之結。一切皆除。故涅槃雲。地前菩薩。具煩惱性。良在斯矣。然初地上理實唸唸齊斷五住。隨相別分。非無先後。先後如何。初地見道。斷初住地。二地已上乃至七地。除滅愛結。斷彼欲愛色愛有愛三種住地。八地已上。斷除無明。先後如是。二隱顯互論。地前世間。唯斷四住。初地已上。唯滅無明。地前非不分斷無明。所斷微少。隱細從粗。是故但說斷除四住。初地已上。非不亦有斷四住義。所斷相微。隱粗從細。是故但說斷除無明。雖無明文。義亦應爾。准彼證教。類之可知。三優劣相形。地前解劣。唯斷四住。地上解勝。五住皆斷。四就實通論。地前地上並斷五住。始從種性斷除五住。二障清淨。乃至佛地。皆亦如是。五住之義。難以具論。且隨粗相略之云爾。   五蓋義五門分別(釋名一 體性二 離合三 次第四 對行辨蓋五)   第一釋名。言五蓋者。一貪慾二瞋恚三睡眠四掉悔五疑。於外五欲。染愛名貪。忿怒曰瞋。言睡眠者。論釋不同。依如毘曇。一切煩惱。睡著境界。不能堪忍。名之為睡。身心昏昧。略緣境界。說之為眠。五識無用。名身昏昧。意識沈沒。名心昏昧。昏心少不知能廣緣一切境界。故曰略緣。若依成實。心重欲眠。說之為睡。攝心離覺。目之為眠。言掉悔者。躁動名掉。於所作事。追戀稱悔。於法猶豫。說以為疑。此五何故說之為蓋。論解有四。一是障義。二破壞義。三是墮義。四是臥義。言障義者。論自為喻。譬如小樹大樹所覆不生華果。眾生如是。欲界心樹。為煩惱覆。不能生於覺意之華及沙門果。故名為障。言破壞者。此五能破世及出世一切善法。故曰破壞。所言墮者。此五令人顛墮三塗墮落生死。故名為墮。所言臥者。此五令人轉迴三趣長寢生死。故名為臥。四中初障。正是蓋義。破等三種。傍論其過。問曰。蓋覆為異。通釋是一。其猶眼目。於中別分。義有左右。如毘婆沙。四句辨之。一蓋而非覆。所謂過去未來五蓋。是義雲何。蓋是障義。有處無道。斯名為障。過未煩惱成就之處。必無聖道。故得名蓋。論其覆者。現起煩惱。覆蔽人心。令不惺悟。故得名覆。過未煩惱。成而不行。現起心處。無此覆蔽。不妨念善樂求淨法。故不名覆。二者是覆不名為蓋。除五蓋外諸餘煩惱現行者。是謂欲界中見慢無明。及上二界一切煩惱。此等非蓋。在後別解。三亦蓋亦覆。五蓋煩惱現行者是。四非蓋非覆。謂欲界中見慢無明。及上二界一切煩惱。過未者是非五蓋收故不名蓋。不覆現心故不名覆。名義如是。   次第二門。辨其體相。於中曲有六門分別。一多少分別。二使纏分別。三六識分別。四三界分別。五三性分別。六約時分別。言多少者。毘婆沙雲。此之五蓋。名五體。七種別三十。名五如上。言體七者。貪瞋癡三睡眠掉悔合為七也。種三十者。貪慾嗔恚睡眠及掉見修通斷。約彼四諦。及望修道各別為五。此則別為二十五也。疑唯見斷。約諦分四。悔唯修斷。約修為一。通前合為三十種也。多少如是(此一門竟)。   次約使纏而為分別。使謂十使。五見及疑貪嗔癡慢。是其十也。纏謂十纏。無慚無愧睡悔慳嫉掉昏忿及覆。是其十也。義如後解。蓋體七中。貪嗔及疑。是使煩惱。餘四是纏。問曰。何故使纏之中偏說此七以為五蓋。餘者不論。毘婆沙中。一論師雲。此是世尊有餘之說。為受化者。故作此論。瞿沙釋雲。此五能障眾生聖道及道方便。為是偏說。又此五種。因果俱障。為是偏說。因時障者。此五煩惱。一一現時。則不得生有漏善心及不隱沒無記之心。何況聖道及道方便。果時障者。五蓋之果。生惡趣中。則障一切諸善功德。以此過重。是故偏說。又成實雲。此之五種。障定力強。為是偏說。貪嗔二種。染污故障。睡之與眠。昏沈故障。掉之與悔。動亂故障。疑心猶豫。敗善妨行。所以是障。問曰。使中五見煩惱何故非蓋。毘婆沙雲。蓋能滅慧。五見是慧。不可以慧還滅於慧。為是不說。又見妄執翻違聖慧。非事緣動。障定力微。為是不說。何故慢使不說為蓋。毘婆沙雲。所言蓋者。覆沒於心。慢令心高。覆沒不顯。為是不說。又復慢使。恃己所長。欺陵於物。有慢心者。不妨為勝。而求善法。行有此義。故不說蓋。何故癡使不說為蓋。毘婆沙雲。覆是蓋義。貪嗔等五。覆障用等。為是宣說。無明覆障勢用偏多。非五伴類故。於五中不說無明。又復無明最為深重。非五流類。為是不說。如謗法罪不入五逆。又復無明性少分別。障定義微。為是不說。又復無明。微細難覺。聖慧方遣。定中常行。非定所治。為是不說。問曰。纏中無慚無愧。以何義故。不說為是蓋。此過粗現。修戒所防。非定親斷。為是不說。又無慚無愧。是不善地中通有。非別所治。是以不說。慳之與嫉。何不說蓋。彼違利他。不防自善。所以不說。忿之與覆。何故非蓋。忿義從嗔。覆義從貪。故不別說(此二門竟)。   次約六識分別五蓋。依如成實。一切諸蓋。皆在意識。後行心中起。彼宗意識。義通三性。五蓋不善。故在意地。彼宗五識。一向無記。五蓋不善。故不在中。毘曇六識皆通三性。五蓋不善。六識俱有總相。雖然於中分別。有通有局。是義雲何。貪嗔睡掉遍通六識。眠悔及疑唯在意地。良以五識寤時所用取境分明。焉眠返有。為是無眠。五識一念。無思量性。不辨得失。為是無悔。不能分別若是若非。為是無疑(此三門竟)。   次約三界分別五蓋。通論五蓋。悉在欲界。於中細辨義。有通局。瞋眠及悔。唯在欲界。貪疑睡掉。遍通三界。此雖遍通。於中分取。在欲界者。說為五蓋。非上二界。何故如是。毘婆沙雲。以上二界無不善故。成實釋雲。以欲界者一向障定。上二界者非全障故(此四門竟)。   次約三性分別諸蓋。善惡無記。是三性也。通論五蓋。悉是不善。於中分別。義有通局。瞋唯不善。以與無慚無愧俱故。貪疑睡掉。依如成實。一向不善。若依毘曇。通惡無記在欲界者。名為不善。在上二界。說之為隱沒無記。義雖兩兼。今唯分取不善為蓋。眠悔二種。體通三性。今唯分取不善眠悔。以為五蓋。餘者不說。問曰。何故唯說不善以為五蓋。毘婆沙雲。對善法故說。何等是善法聚謂四念處。何等不善。所謂五蓋。就粗重過宣說五蓋。故唯不善(此五門竟)。   次約起時以辨多少寤時起貪。三蓋並生。謂貪睡掉眠中起貪。四蓋並生。於前三上。更加一眠。瞋疑及悔。類皆同爾。與貪相似。寤時起睡。二蓋並生謂睡與掉。眠中起睡。三蓋並生。於前二上更加一眠。體相如是。   次第三門。料簡離合。以何義故。貪瞋及疑。獨立為蓋。餘二合乎。解有三義。一約使纏強弱分別。貪瞋及疑。是其使性。覆障力強。故獨立蓋。餘是纏性。覆障力微。故合為蓋。二約生緣以辨離合。此生因緣。成實所云。毘婆沙中。說之為食。煩惱因緣。資生煩惱。故曰食矣。其狀如何。貪瞋及疑。生因緣別故別立蓋。何者別緣。毘婆沙雲。貪用淨想以之為食。謂色是淨便生食染。瞋用害想以之為食。以於眾生生怨害想故生瞋恚。疑用世法猶豫之想以之為食。以於世事猶豫不了故生疑心。睡之與眠。生因緣同故合立蓋。何者生緣。緣別有五。如成實說。一單致利。所謂好樂睡眠之病。毘婆沙中說為睡夢。二者愁憂心不善樂。毘婆沙中說為愁憤。三者頻申。毘婆沙中說為欠呿。四飲食不調。毘婆沙中名食不消。五心退沒所為癈息。毘婆沙中名為心悶。掉之與悔。生因緣同故合立蓋。何者生緣。緣別有四。一親黑覺。毘婆沙中名念親屬。二國立覺。毘婆沙中名念國土。三不死覺。毘婆沙中名念不死。四念所更喜樂之事。約緣如是。三約對治以辨離合。如毘婆沙說。貪嗔及疑。對治各別。故別立蓋。貪用不淨觀而為對治。嗔用慈觀而為對治。癡因緣觀而對治。睡之與眠。對治同故。合為一蓋。所謂智慧。掉之與悔。對治同故。合為一蓋。所謂禪定。離合如是。   次第四門。辨其次第。如成實說。一切凡夫。多起貪慾。故先明貪。以著欲故。他侵則忿。故次明嗔恚。經言。從愛生嗔嫉妒等也。是人貪嗔所勞亂故。則欲睡眠。故次明之。睡眠小息。貪嗔還成。嬈動其心故次明掉。以掉動故。不具前利於所修善。便生憂悔。故次明悔。以掉悔故。於出離法。不能正信。便作是念。為有解脫。為無解脫。故次疑。煩惱起。未必一定。蓋且言耳。次第如是。   次第五門。對行辨蓋。義有通別。三門顯之。其一義者。別約三學以辨五蓋。如毘婆沙及成實說。貪嗔二蓋。能發惡業。障戒義強。偏覆戒品。掉悔動亂。定障義強。偏覆定品。睡眠昏沈。障慧義強。偏覆慧品。疑心敗善妨於正行。通覆三品。其第二門。別約止觀以別五蓋。如彼深密解脫經說。掉悔動亂。障定義強。偏覆止行。睡眠及疑心無決了。障慧義強。偏覆觀行。貪嗔穢濁。通覆止觀。其第三門。通望諸行。以辨其蓋。此五煩惱。通障諸行。以障通故。毘婆沙雲。有此蓋者。尚不能生有漏善法。何況聖道及道方便。龍樹宣說。斷除五蓋。得初禪等。地論宣說。斷除五蓋。得四無量。五蓋如是。   大乘義章卷第五(本終)   大乘義章卷第五(末)   遠法師撰   五下分結義   五下分結者。一名貪慾。二名瞋恚。三名身見。四名戒取。五名為疑。欲界之愛貪外五欲。故名貪慾。亦可貪心悕欲前境。故名貪慾。違境忿怒。說名為瞋。於身見我。名曰身見。取戒為道。故名戒取。理實亦取施等為道。但彼世人多取戒故。偏說戒取。據實應名戒等取矣。故雜心雲。是中除等但雲戒取。於理猶豫。故名為疑。然此五種。依如成實。具四下結故名五下。一者界下。二者果下。三者人下。四所障下。言界下者。貪慾瞋恚。唯在欲界。非上二界稱曰界下。故成實言。貪慾瞋恚。不出欲界。言果下者。貪瞋戒取能得三塗下蔽之果。故名果下。故成實言。貪慾瞋恚。名生惡道。戒取亦然。如持牛戒。成則為牛。若持不成。則起邪見。謗無因果。生地獄中。烏雞狗戒類。亦如是。言人下者。所謂身見戒取及疑。唯凡夫起不在聖人。故名人下。故成實言。此之身見戒取及疑。不出凡夫。所障下者。即此身見戒取及疑。能障初果。名所障下。問曰。十使皆障初果。以何義故。偏說此三障初果乎。涅槃經雲。此三重故。所以偏說。譬如世間王來王去主得其名。彼亦如是。又十使中見及疑。此之六使唯障見諦。入見道時。名體俱盡。貪嗔癡慢。通障見修。以通障故。入見道時。雖分除斷。以不盡故。不與斷名。就前所斷六使之中。三使是本。餘皆是隨身見是本。邊見是隨。以依身見取斷常故。戒取是本。見取是隨。以依戒取起彼見取為勝故。疑復是本。邪見是隨。以從疑心起邪見故。但今就本。偏說身見戒取及疑能障初果。餘則皆隨。是故不論。以彼三本攝三隨故。不須別說邊邪二見及與見取為下結也。問曰。何故不說癡慢以為下結。無彼上來四種下故。成實如是。若依毘曇。正具二下。名為下結。一是界下。貪慾瞋恚唯在欲界。二是人下。所謂身見戒取及疑。唯凡夫起。論文正爾。其果下者。論雖不說。准依成實。理亦無傷。所障下者。一向不同。何故而然。成實法中。宣說身見戒取及疑定障初果。是故須立所障之下。毘曇法中。此之三結。所障不定。戒障初果。如次第人所斷者是。戒障二果。超越斯陀所斷者是。戒障三果。超越那含所斷者是。以是義故。無所障下。五下分結。略標如是。   五上分結義   五上分結者。如經中說。一是無明。二是憍慢。三是掉戲。四是色染。五無色染。癡闇之心。名曰無明。自舉陵物。稱曰憍慢。躁動之意。名為掉戲。色界貪愛。愛己色身。名為色染。無色界中貪愛煩惱。愛著己心。名無色染。然此五中。具三種上。名為上結。一者界上。二者人上。三所障上。言界上者。此之五種。同皆在於上二界。起故名界上。故成實言。有人謂。彼色無色界。為解脫故說為上結。言人上者。此之五種。斯皆是其學人所起。故名人上。故成實言。此五皆是學人行故。名為上結。所障上者。此之五種。通能障於無學上果。故名上結。若別分之。色無色染及彼掉戲。上界所起故名上結。問曰。掉戲欲界亦起。以何義故偏說上界以為結乎。成實釋言。上二界中。無粗煩惱。掉戲明瞭。故偏說之。無明憍慢。此之二種。學人所起。以人上故。名為上結。問曰。癡慢凡聖此通起。何故偏說學人起乎。釋言。理實凡聖通起。但今分取學人起者為上結也。若爾貪瞋亦凡聖通起。何不分取聖人所起以為上結。經中乃說。貪慾瞋恚。以為下結。齊類應然。但今貪瞋。繫屬下界。相狀分明。故從下界判為下結。已判下結。不宜復說聖人起者以為上結。若論障果。不異前釋。此之五種。通能障於無學上果。故名上結。問曰。下結能障下果。五上分結。能障上果。中間二果。誰為障乎。釋言。就彼五下結中。貪瞋二結。以下界起說為下結。若論障果。通能障彼中二果。五上分結。略之云爾。   五慳義   五慳之義。如成實說。堅著不捨。目之為慳。慳隨境別離分為五。一住處慳。二者家慳。三者施慳。四稱讚慳。五者法慳。住處慳者。有人於己住處生慳作如是念。我獨住此。不用餘人。令我自在。是慳過患。凡有五種。一於未來諸善比丘。不欲令來。二於已來諸善比丘。瞋恚不喜。三欲令去。四藏僧物不欲與之。五於僧施物生我所心。計為恩德。此是五過。是人於彼共有法中。當不能捨。何況自身所有諸餘。以是過故。於解脫中。終無有分。言家慳者。有人於彼往還俗家。生慳吝心。作如是念。我於此家。常獨出入。不用餘人。設有餘人。令我最勝。是慳過患。亦有五種。一者白衣。有不吉事。與之同憂。二者白衣。有利益事。與之同喜。三斷白衣所為勝福。四斷受者令不得施。五生其家為廁中鬼及諸惡處。言施慳者。有人於彼施物之中。生慳吝心。作如是念。令我於此獨得施物餘者不得。設令與之。勿使過我。是慳過患。亦有五種。一常乏資生。二令施者不得為福。三令受者不得財利。四毀呰善人。五心常憂惱。以此過故。是人未來生地獄中。設得為人。常在貧窮無有資財。稱讚慳者。有人於他稱讚之中。生慳吝心。作如是念。令獨讚我莫讚餘人莫使勝我。名稱讚慳。是慳過患。亦有五種。一聞讚餘人。心常擾動。二毀呰善人。三自高卑他。四常被惡名。五於未來百千世中。常無淨心。言法慳者。有人於法生慳吝心。便作是念。令我獨知十二部經莫使他知。設令他知勿使勝我。又自知義。祕而不說。是過差別。乃有七種。一所生常盲。二常為愚癡。三多怨中生不得自在。四退失聖胎。五諸佛怨賊。六善人遠離。七無惡不造。五慳之義。辨之略爾。   五心[打-丁+裁]義   五心[打-丁+裁]義者。如成實說。[打-丁+裁]謂[打-丁+裁]櫱。疑謗之罪。心中發生。如世毒種所生[打-丁+裁]櫱故曰心[打-丁+裁]。[打-丁+裁]別有五。一者疑佛。二者疑法。三者疑戒。四疑教化法。五讒刺善人。言疑佛者。有人於佛心不正信。作如是念。為佛大邪。為大師大。言疑法者。有人於法心不正信。作如是念。為佛所說經法是邪。為當外道所說是邪。言疑戒者。有人於戒心不正信。作如是念。為佛所說戒法是勝。為外道說牛戒等勝。疑教化者。有人於彼五度門等。心不正信。作如是念。此五度等。實能令人得於涅槃。為當不得。言讒刺者。有人於彼善比丘所。橫為讒刺。令人輕薄。五中初一。違於敬佛。中間三門。違於敬法。後之一門。違於敬僧。五心[打-丁+裁]之義。略之云爾。   五心縛義   五心縛者。如成實說。煩惱惡法。纏心不捨。故名心縛。心縛不同。略論五種。一貪己身。二貪外五欲。三樂與在家出家眾合。四於聖語心不喜樂。五於善法。得小為足。五縛如是。   六垢義七門分別(列名辨釋一 約對使纏彰其差別二 約對十使彰其依別三 就識分別四 就界分別五 就性分別六 約道分別七)   第一列名。辨釋其相。六垢之義。如毘曇說。所謂害恨誑高諂惱。於諸眾生。殘害之意。名之為害。嫌怨不捨。目之為恨。欺詐名誑。自舉曰高。邪曲稱諂。燋憂曰惱。此六皆能污穢淨心。名之為垢(此一門竟)。   次對使纏彰其差別。如雜心說。煩惱之中根本增上。說之為使。所生津液說為纏垢。故彼喻言。如瓶盛蘇津液流出。所盛之蘇。喻使煩惱。所出津液。喻於纏垢。就此所生津液結中。急縛之義。說以為纏。輕繫之義。說之為垢。如雜心中。註釋如是(此二門竟)。   次對十使彰其依別。如雜心說。害恨二垢。依嗔恚生。由瞋使故。欲殘害彼。亦以嗔故。結恨不捨。誑高二垢。貪慾生。由貪使故。欺誑前人。取其財利。又以貪故。得利自高。亦以貪故。愛著自身。便自高心。諂垢依於五見而生。非聰利人。不能諂故。惱垢依於見取而生。以見取人取小乃勝。求勝不得。便生惱故。故雜心言。害恨依瞋恚。誑高依貪慾。所謂五邪見諂依。由是生。說依見取果是惱。應當知(此三門竟)。   次就識分別。識謂六識。此之六垢。起在意地。不通五識。毘曇成實。例同此說(此四門竟)。   次就界分別。界謂三界。六垢之中。害恨及惱。是瞋恚性。唯在欲界。諂之與誑。上極初禪有其諂故。初禪梵王。誑諂梵眾。言我最勝。莫至佛所。又以諂故。黑齒比丘。往彼難詰。默然不對。執黑齒手。屏地求之。高至三禪。若依成實。上界雖起。繫屬欲界。彼宗煩惱。得寄起故(此五門竟)。   次就性分別。性謂三性。此六垢中。害恨及惱。一向不善。餘三不定。在欲界者。一向不善。在上界者。論宗不同。若依成實。亦是不善。依阿毘曇。上界所有。悉是無記(此六門竟)。   次約道分別。道謂見修。此之六種。是修道惑。修道所斷。緣事生故。不通見諦。六垢之義。略辨如是。   七漏義   七漏之義。涅槃經中具廣分別。如成實雲。七漏之義。如七漏經。當應於彼涅槃經矣。一切煩惱。流注不絕。其猶瘡漏。故名為漏。漏別不同。一門說七。七名是何。一是見漏。二是修漏。三名根漏。四名惡漏。五親近漏。六名受漏。七名念漏。言見漏者。蓋乃從於所障為名。見疑煩惱。能障見道。故名見漏。言修漏者。亦月從於所障為名。三漏煩惱。能障修道。故名修漏。言根漏者。如經中說。眼耳鼻等。能生曰根。依根生漏。故名根漏。言惡漏者。所謂一切惡象惡王惡國惡知識等。能損害人。說之為惡。惡能生漏。故名惡漏。親近漏者。衣服飲食房舍醫藥。於此四事。近而生漏。名親近漏。言受漏者。受意覺能生諸漏。故名受漏。三惡覺者。如涅槃說。欲瞋及惱。是三覺也。言念漏者。邪念名念。念能生漏。故名念漏。名義如是。七中前二。是其漏體。後五是其生漏因緣。體謂一切諸結煩惱。約道不同。故分二種。障見諦者。說為見漏。障修道者。說為修漏。就後五種漏因緣中。根惡親近。是其漏緣。受之與念。是其漏因。就彼緣中。有內有外。根漏是內。餘二是外。外有違順。惡漏是違。親近是順。此三同能遠助生漏。故說為緣。就彼因中。因受三覺而生漏故。說受為因。因於邪念而起漏故。說念為因。問曰。經說。受想觸欲同是漏因。今是何故不說為因。釋言。皆是直是聖教隱顯言耳。七漏之義。略辨如是。   七使義   七使義。如雜心說。隨逐繫縛。名之為使。使別不同。一門說七。七名是何。一貪慾使。二有愛使。三是嗔使。四是癡使。五是慢使。六是見使。七是疑使。然此七種。猶是十使。貪分為二。五見合一。故有七也。貪慾使者。欲界貪心。貪求五欲。名貪慾使。有愛使者。上二界中貪愛之心。名有愛使。外道謂彼色無色界以為涅槃。無有貪愛。為破彼見故說有耳。忿怒名瞋。愚闇曰癡。自舉名慢。邪求稱見。猶豫曰疑。此義廣釋如十使章。問曰。何故貪愛之心隨界分二。餘不如是。釋言。貪心染事而生。事別內外上下之殊。故隨所染上下分二。又復貪愛。受生上下。繫力增強。故分為二。餘不如是。故合為一。相狀如何。如彼瞋使。正在欲界。上界無瞋。故說為一。癡見及疑。迷理之惑。理同一味。故隨所迷通以為一。不隨界別分為二矣。慢使雖復緣事而生。自舉卑他。上下相同。無多異狀。故合為一。不同貪使欲界貪外上界貪內。又復慢使。於上下界。繫力微薄。是故不分。蓋乃且就總相而言。若入九十八使門中。亦隨界別分之為多。七使之義。辨之略爾。   八慢義   八慢之義。出涅槃經。成實論中。具廣解釋。自舉陵他。名之為慢。慢別不同。離分為八。一直名慢。二名大慢。三名慢慢。四不如慢。五名憍慢。亦名傲慢。六名我慢。七增上慢。八名邪慢。八中前五對人以分。後三就其所恃以別。就前五中。初之一慢。於下境界及等處生。次有一慢。唯等處生。後之三種。上境處生。初言慢者。於下自高。於等計等。此過輕故。直名為慢。此無所陵。何故名慢。成實釋言。是中有其執我相過故說為慢。言大慢者。於等自大。名為大慢。言慢慢者。於上境處。謂己勝彼。此過最重。名為慢慢。不如慢者。他實過己。玄絕非伴。謂己少劣。名不如慢。陵他多邊。故說慢矣。言傲慢者。有人於彼父母師長。不能恭敬。名為傲慢。此前五種。對人辨也。後三就其所恃以別。言我慢者。有人於陰橫計有我。執我自高。故名我慢。此諸慢中。執我心也。然此我慢。通於凡聖。在凡名為示相我慢。在學心中。名不示相。迷見諦故。說示相慢。不迷見諦。名不示相。增上慢者。實不得聖。而謂己得。名增上慢。以其聖法是增上故。言邪慢者。無德自高。恃惡陵人。名為邪慢。就此八中。我慢是通。餘者是別。八慢之義。辨之粗爾。   八種惡覺義   八惡覺之義。出地持論。邪心思想。名之為覺。覺違正理。故稱為惡。惡覺不同。離分有八。八名是何。一是欲覺。二是瞋覺。三名害覺。四親裡覺。五國土覺。六不死覺。七族姓覺。八輕侮覺。思量世間可貪之事。而起欲心。名為欲覺。思量世間怨憎之事。而起瞋心。名為瞋覺。亦名恚覺。念知打罵乃至奪命。名為害覺。亦名惱覺。追憶親戚。名親理覺。念世安危。名國土覺。謂身不死。為積眾具名不死覺。又積眾具。資身令活。亦名不死覺。思念氏族。若高若下。名族性覺。念陵他人。名輕侮覺。侮猶慢也。此八猶是修道四使。欲親國土。貪分攝。瞋害二覺。是瞋分攝。不死覺者。是癡分攝。族姓輕侮。是慢分攝。八覺如是。   八妄想義三門分別(釋名一 因起二 約對五住共相收攝三)   第一釋名。八妄想義。出地持論謬執不真。名之為妄。妄心取相。目之為想。心法非一。以何義故。偏言妄想。不說妄受及餘心法。分別取相。是其想義。故偏說之。雖復說想。餘亦皆隨妄想不同。分為八種。始從自性乃至俱相違。言自性者。取法自體名為自性。法實無性。妄謂有之。故雲妄想。言差別者。於自性處。取諸法相。相別彼此。故雲差別。攝受積聚者。於前自性差別法中。取其和合業用之相。此業用中。攝受多法。故雲攝受。此攝受中。積聚多法。故曰積聚。取此之心。名為攝受積聚妄想。我我所者。於彼攝受積聚法中。有內有外。於內法中。妄謂有人。名我妄想。於外法中。謂有我所。名我所妄想。念妄想者。於前所取我所法中。取違順中三種境別。取順境界。用為順情。可愛可念。名念妄想。言不念者。取違境界。以為違情。不可愛念。名為不念。非謂不緣說為不念。蓋乃對於貪心以名。不為貪心所愛念。故名為不念。若對瞋心。違境是其瞋心所念。亦名為念。言俱違者。中容境界返彼前二。名曰俱違。取有俱違名為妄想。名義如是。   第二門中差別有四(一明八妄生於三事 二單就八妄明相因起 三唯就三事明相因起 四八妄三事並對一切煩惱業苦明相因起)初言八妄生三事者。如論中說。言三事者。一虛偽事。謂心所起妄想境界。是境不真。故曰虛偽。二見我慢事。顛倒之心。於身計我。執我明白。名之為見。此我見中境上重結。不同八中我妄想也。執我陵物。名為我慢。三貪恚癡事。順境染愛。名之為貪。違境忿怒。說之為恚。中境不了。目之為癡。三事如是。雲何八妄生此三事。如論中說。初三妄想。生虛偽事。故論說言。自性差別攝受積聚。此三妄想。是虛偽處。虛偽緣事。由此而生。如依夢心夢境界生。次二妄想。生見慢事。謂依輕微我我所心。起重身見及我慢也。後三妄想。起貪恚癡。念妄生貪。不念生恚。俱違生癡(此一門竟)。   次就八妄明相因起。就此八中。略攝為三。廣分為五。所言三者。前三為一。次二為一。後三為一。前三是本。依此三妄。起我我所。依我我所。起於後三。所言五者。初三各一。次二為一。後三為一。就此五中。自性妄想。是其根本。依此起於差別妄想。謂於所取自性法中。取差別相。故論說言。於自性處。起差別妄想。依此差別。起於攝受積聚妄想。謂於所取差別法中。取其積聚和合用也。依此積聚和合之用。起我我所。依我我所。起念不念俱相違等。以我對所。便有違順中客境別。故起念等三種妄也(此二門竟)。   次就三事明相因起。如論中說。依虛偽事。起見慢事。良以迷於虛偽境界故起見慢。依見我慢生貪恚癡以見我故。順則生貪。違則生瞋。中境不了。便生無明。故從見慢生貪恚癡(此三門竟)。   次就八妄及三種事。並對一切煩惱業苦。明相因起。於中開合廣略非一。或說為二。或分為四。或離為七。或別為九。所言二者。如論中說。一是妄想。二妄想緣事。內心名想。境為緣事。從過妄想。起於現在妄想緣事。如無明行起現五果。不知現在妄想緣事。起於現在緣事妄想。如從五果生愛取等。不知現在緣事妄想。復起未來妄想緣事。如從愛等起後生死。緣事生已。亦復生彼緣事妄想。如是心境互相因起。一切生死流轉不息。二想如是。所言四者。一是根本迷理無明。二是八妄。三是三事。四是一切生死果報。依彼根本迷理無明。起八妄想。依八妄想。起彼三事。起義如前。依彼三事。起於一切生死果報。故論說言。如是如實凡愚不知起八妄想。生於三事。一切眾生器世間增。凡愚不知。即是第一迷理無明。起八妄想。即是第二。生三種事。即是第三。世間增者。即是第四。所言七者。根本無明以為第一。八妄想中。前三妄想。合為第二。次二妄想。合為第三。後三妄想。合為第四。貪恚癡等。以為第五。業為第六。苦為第七。此之七門。次第相生。於根本迷理無明。起自性等三種妄想。依自性等。起我我所。依我我所。起念不念俱相違等。依彼念等。起貪瞋癡。依貪瞋癡。起諸業行。依於業行。起生死苦。七相如是。所言九者。根本無明。以為第一。八妄想中。前三妄想。以為第二。三種事中。虛偽之事。以為第三。八妄想中。我我所想。以為第四。三種事中。見我慢事。以為第五。八妄想中。念不念等。以為第六。三種事中。貪恚癡事。以為第七。業行為八。生死為九。此之九種。次第相生。依初無明。起自性等三種妄想。依此三妄。起虛偽事。起義如前。依虛偽事。起我我所。依我我所。起見慢事。依見慢事。起念不念俱相違等。以見我故。對之便有違順等生。依於念等。起貪瞋癡。依貪瞋癡。起於業行。依業便受生死果報。因起如是。   第三門中。約對五住。共相收攝。言五住者。一見一處住地。二欲愛住地。三色愛住地。四有愛住地。五無明住地。此義廣釋。如五住章。此八通論。皆是無明。智障淨智。所遠離故。尋末取本。五住所攝。八中初三。是無明地。但無明中有地有起。任性無知。說之為地。作意分別。說以為起。此前三妄。作意起故。是起非地。故論說言。如是如實凡愚不知起八妄想。凡愚不知。是無明地。所起妄想。是無明起。次二妄想。是五住中見一處地。但就見中。有地有起。輕微之想。謂有我人及有我所。說之為地。重心窮徹。執定我人。說以為起。我及我所。此二妄想。輕微之見。非重計執。故說為地。所生見慢。是其起也。後三妄想。是欲愛色愛有愛三種住地。但就愛中。亦有地起。輕微之想。於外境界。取違中順三種境。別說之為地。依此生貪嗔癡等。說以為起。後三妄想乃是輕微取相之心。故說為地。所生貪等。是其起也。就無明中。隱細彰粗。見愛之中。彰細隱粗。義之左右。八妄想義。略之云爾。   八倒義九門分別(釋名辨相一 約教分定二 就人辨定三 倒起所因四 約對三倒辨其同異五 對二著我共相收攝六 約對十使共相收攝七 對境分別八 治斷差別九)   第一門中。釋名辨相。所言倒者。邪執翻境。名之為倒。倒隨境別。難以限算。今據一門。且論八種。八名是何。謂常樂我淨無常無樂無我無淨。是其名也。八中前四。迷於生死有為之法。名有為倒。若從所立。名無為倒。後四迷於涅槃無為。名無為倒。若從所立。名有為倒。前四如何。生死無常。妄謂是常。生死實苦。妄謂是樂。生死無我。妄謂有我。生死不淨。妄謂是淨。是名顛倒。問曰。生死實是無常苦無我等。眾生何故計為常樂我淨法乎。如論中說。有為相似相續覆故。不知無常。橫計為常。威儀故。不知實苦。妄計為樂。作業覆故。不知非我。妄取為我。薄皮覆故。不見不淨。謬執為淨。又問。經中說生死法具有五義。無常苦空無我不淨。今此何故唯說四種翻為四倒。此之離合。優檀那中已廣分別。若就生死無我法中。分二無我。則有五義。如成實說。眾生空者。名之為空。法體空者。說為無我。如維摩中。眾生空者。名為無我。法體空者。名之為空。故彼經言。眾生是道場。知無我故。一切法是道場。知諸法空故。由分此二故有五義。翻對此五。倒亦應然。今此合故。但雲四耳。又問。無我理通染淨。今此何故偏說生死為無我乎。然我無我通塞之義。優檀那中已具分別。今重顯之。我與無我義別相對凡有四種。第一直就解惑二情相對分別。生死有我。涅槃無我。以著我故。世間受生故說有我。是以經言。世間受生。皆以著我。若離著我。則無受生。斯文顯矣。二就法相虛實相對。生死無我。涅槃有我。生死之法虛誑不實。又不自在。故名無我。涅槃真實。具八自在故名有我。是以經言。生死無常無我樂淨。涅槃是常是我樂淨。三據如理以通諸法。生死涅槃。二俱無我。故經說言。凡夫我空乃至諸佛生死法空乃至涅槃。四就假用及以實性以貫諸法。生死涅槃二俱有我。生死我者。有其二種。一者世諦假名之我。所謂五陰和合為人故。經說言。眾生佛性不離六法。六者所謂五陰及我。故知假用有我不無。二實性之我。我謂佛性。故經說言。二十五有有我不邪。佛言。有我。我者所謂如來藏性。生死之中具斯兩義。故名有我。涅槃亦爾。諸法和合假名為佛。是其假我。佛性顯成法身之體。是其實我。我無我義。通局如是。今據第二故。說生死一向無我涅槃有我。以說生死為無我故。對之說倒。局在有為。無為四者涅槃實是常樂我淨。妄謂無之故名倒倒。問曰。涅槃實是常樂我淨之法。眾生何緣起此四倒。釋言。如來隨化世間示同有為。眾生不解。執應迷真。故起此倒。問曰。涅槃備含多義。以何義故偏說此四翻為四倒。釋言。涅槃雖含多義。今據一門論此四種。經論之中凡有五義。所以建立。如涅槃章具廣分別。一離四患。二翻四倒。三除四障。四斷四過。五酬四因。離四患者。生死無常無我樂淨。翻離彼故。宣說涅槃常樂我淨。翻四倒者。如前所說無為四倒。翻對彼故。說是四義。除四障者。如寶性論說。一者緣相。謂無明地。障佛真淨。翻對彼故。說佛真淨。二者因相。謂無漏業。障佛真我。翻對彼故。說佛真我。三者生相。謂意生身。以此意生苦陰身故。障佛真樂。翻對彼故。說佛真樂。四者壞相。謂變易死。障佛真常。翻對彼故。說佛真常。斷四過者。如寶性論說。一闡提謗法。斷離彼故。得佛真淨。二外道著我。斷離彼故。得佛真我。三聲聞畏苦。斷離彼故。得佛真樂。四辟支捨心。捨諸眾生。斷離彼故。得佛真常。酬四因者。如寶性論說。一者信心。除前謗法故。得淨果。二者般若。除前著我。得佛真我。三者三昧。除前畏苦。得佛真樂。四者大悲。常隨眾生。除前捨心。得佛真常。以斯五義故。就涅槃建立四德。翻對彼故。說為四倒。倒相如是。   第二門中。約教辨定。教別大小。所說亦異。於中分別。凡有三種。一隱顯互論。小乘法中。唯說常樂我淨四倒。為令眾生知有為法無常苦故。然彼小中。雖見如來苦無常等。乃是正見。不名顛倒。以佛示同有為法故。是以不說無為四倒。大乘法中。唯說無常無我苦等無為四倒。為令眾生知無為法常樂我淨。趣大涅槃故說斯倒。有為四倒。小中已說。故更不論。設使說之。與小乘同。以無異故。猶不名說。二簡大異小。小乘法中。唯說常等有為四倒。大乘法中。具說八倒。小乘不說無為四倒。義如前釋。大乘法中。欲使眾生知生死過故。須宣說有為四倒。為令眾生趣大涅槃常樂淨法故。須宣說無為四倒。三隨義具論。小乘法中。具說七倒。大乘法中。具說八倒。小乘七者。八倒之中。除無我倒。說餘七種。彼說。凡夫於有為中具起四倒。於小涅槃。起於三倒。常見無常。樂見為苦。淨見不淨。何因緣故常見無常。外道之人。取無想天。以為涅槃。彼報盡已。便謂一切涅槃無常。復何因緣樂見為苦。外道心念現見世人。或少一耳。或少一目。便以為苦。況復都盡。寧非大苦。故起苦倒。是以經言。凡夫寧受癡野干身。不求泥洹。以怖畏故。又復何因計為不淨。外道念言。現見世間。刀害死屍。刀是不淨。以道除結。道亦不淨。以不淨道所得涅槃。當知。涅槃亦是不淨。又有人說。欲界身即是泥洹。又見此身不淨穢惡。謂真泥洹亦是不淨。是故宣說涅槃不淨。何故不起無我倒乎。小乘之中。不說涅槃以為我故。不得翻彼說無我倒。問曰。若使小乘涅槃是常樂淨翻為倒者。何故經言。小乘涅槃唯有樂淨無有常我。釋言。有以。大乘法中。說小乘人雖入無餘未來心想當必更生。故說小乘涅槃無常。小乘法中。但說其滅隱生不說。故小乘人。取小涅槃以之為常。又大乘中。說小涅槃是不滿足。終須遷轉趣向大乘。故名無常。小乘教中。不雲更去。故說為常。問曰。未來心想生時。何因得生。以本所修無漏業因無明為緣。是故得生。此生即是變易生矣。又問。無餘滅去心想後還生者。有餘涅槃滅去煩惱後還生不。釋言。不生。何故而然。煩惱原由見理而滅。故永不生。所滅之智。本但息滅。非見理斷。由是更生。又問。若使大乘法中說小涅槃更須遷轉名無常者。須遷轉故。應非樂淨。釋言。齊類理亦應同。但以遷轉是無常義故。不名常。隨其所得寂滅離染故。雲樂淨。小乘如是。大乘法中。具說八倒。義如上辨。教別粗爾。   第三門中。就人辨定。人者所謂凡夫二乘。於中分別。為有三種。一隱顯互論。凡夫唯起常等四倒。不知生死無常等。故謂佛同己常樂我淨。是故不起無為四倒。二乘唯有無為四倒。有為四倒。先已捨離。所以不起。謂佛同己無常無樂無我不淨。是故起倒。二簡終異始。凡夫是始唯有常等有為四倒。無為四倒。凡夫未起。義如上辨。二乘之人。具起八倒。良以二乘於有為中。習倒未捨。是故猶起有為四倒。又二乘人。未得法空。未知諸法自性無常。故有常倒。未知諸法自性壞苦。故有樂倒。未知諸法虛集無我。故有我倒。不得究竟淨法體空。故有淨倒。故涅槃雲。汝諸比丘。於苦法事中。妄計為樂。乃至不淨妄計為淨。斯文顯矣。二乘之人。於無為法。正起四倒。理在易知。問曰。二乘於自涅槃猶不起倒說無常等。何故宣說如來涅槃為無常等起顛倒乎。釋言。有以。小乘法中。唯說數滅以為涅槃。故於涅槃不說無常不淨苦等。但說無我。於佛所得數滅涅槃。亦同此見。但二乘人。見己身智苦無常等。謂佛同然。故起四倒。三隨義具論。凡夫二乘。並起八倒。凡夫於彼有為法中。起四顛倒理在易知。何因起彼無為四倒。凡夫之人。亦聞如來同世有為苦無常等。故於無為起四顛倒。故涅槃中。宣說凡夫八倒邪曲。二乘具起。義如上辨。就人如是。   第四明其倒起所因。此之八倒。因何而生。緣何而起。因何生者。八倒因於三倒而生。如涅槃說。因三起八。後門之中。別當廣論。問曰。已知因三起八。直就八中得相起不。釋言。亦得。有為倒中我淨是本。依之集起常樂二倒。依我起常。由淨計樂。故地經言。我淨二倒名為噁心。非專念行。常樂二倒名為惡意。是專念行。根本集起。是其心義。因緣現起。是其意義。我淨是本。能集常樂。故名為心。久習性成。非作心起。名非專念。常樂是末。因緣現起故名為意。作意而發名專念行。皆是違理。故通名惡。無為四倒。翻對有為本末可知。無我不淨。還是根本。餘二是末。由計無我。便謂無常。以計不淨。便謂實苦。所因如是。所緣雲何。八倒皆緣聖教而生。教別今古。所生亦異。有為四倒。緣昔教生。無為四倒。依今教起。雲何有為緣昔教生。如涅槃說。過去諸佛。宣說涅槃常樂我淨。彼佛滅後。諸外道等。抄掠佛經。安置已曲。便得聞有常樂我淨四種名字。雖聞其名。不達其義。便於己身妄想建立。說有常等。又涅槃雲。如來過去為菩薩時。隨化現世。為諸眾生。宣說佛性常樂我淨。菩薩後時。遷化他土。眾生本昔。曾從菩薩。聞有常樂我淨名字。不解其義。便說己身常樂我淨。因是眾生迭相承習。乃至今日。猶說己身常樂我淨。如人夢中諂語刀刀。故經說言。一切凡夫所說我者。皆是佛說。若離佛說。世間無有我之名字。常樂亦然。雲何無為。依今教起。如經中說。如來為化諸眾生故。亦同有為。欲令眾生知有為過故。說己身無常苦等。令物同知。眾生聞已便謂如來實同有為無常苦等。無為四倒。因茲而起。倒起所因。略之云爾。   第五門中。約對三倒。辨其同異。先明三倒。後辨同異。言三倒者。謂心想見。釋此三義。諸宗不同。乃有四別。一依毘婆闍婆提說。心心數法。體雖同時。用別前後。故分三種。彼說雲何。先想次心後起見倒。初起微想。謂有常等。名為想倒。次重起心。緣前所想取為定有。名為心倒。後見成就。於所取中。執見分明。說為見倒。如大智論隨喜品中。亦同此說。故彼文言。先起想倒。次心後見。然彼文中。宣說小乘所斷三倒。不說大乘。大乘所斷。不同此說。二依達摩多羅所說。直就同時心心數法。義分三倒。心是心王。想是想數。見是慧數。此三之中。見是倒體。心想非倒。與見相應。為見所亂。通名為倒。見能濁亂一切心法。何故唯言亂心亂想。心是其主。故偏說心。想能取相。助見中強。故偏說想。又雜心雲。心之與想。世人多說。故偏說之。三准成實。約就四心。以為三種。彼宗之中。識想受行四心前後。就此四中。說前三心。以為三倒。識為心倒。想為想倒。受為見倒。良以受心覺境分明。故說為見。此心想見體非是倒。能生行中四顛倒見。以因從果。通名為倒。又此三中。皆有取性。故名顛倒。問曰。此宗六識之中。皆有四心。何識三心說為三倒。唯依前義。唯在意識。所成四倒。唯在意。故若依後義。一切皆是。四依大乘。就七識心。義分三倒。七識妄心。性是乖理。顛倒之法。名為心倒。依是心故。便有一切妄境界起。如依夢心便有一切夢境界。生於此心境。妄取分別。說為想倒。於所取法。違立定實。執見分明。說為見倒。故華嚴經十藏品中。先說心倒。次想後見。又於諸法。初起微想。計之為有。名為想倒。重起心緣。名為心倒。執見分明。名為見倒。又復說就前見倒之中。隨義分別。亦得說三。於諸法中。建立法體。名為心倒。此倒猶是自性妄想。次於所取自性法中。取差別想。謂此是色此非色等。名為想倒。此倒猶是差別妄想。後於自性差別法中。取其和合業用之相。名為見倒。猶是攝受積聚妄想。三倒如是。次辨同異。先對有為四倒之心。辨其同異。依如毘婆闍婆提說。有為四倒。即是三倒。想中具四。心見亦然。唯有始終。增微為異。如是說者。立十二倒。若依達摩多羅所說。有為四倒。即是見倒。心想非倒。與倒相應。相從名倒。依如成實。四倒三倒一向差別。三倒是因。在前三心。四倒是果。在於行中。大乘法中。四倒三倒亦一向別。三倒是因。四倒是果。三倒是其迷理之倒。故說為因。四倒是其迷法相倒。故名為果。有為如是。次辨無為。若依毘婆闍婆提於說。無為三倒。與心想見三倒體一。想中具三。心見亦然。若依達摩多羅所說。無為法中無常無樂不淨三倒。體是見倒。非心非想。依如成實。心想見等三倒是因。在前三心。無為法中三倒是果。在於行心。大乘法中。無為四倒與心想見。一向差別。心想見等。是迷理倒。無為四倒。迷法相倒。是故不同。問曰。向說。大乘法中心想見等是迷理倒。說之為因。八倒是其迷法相倒。說之為果。相狀如何。先以三倒迷於如理。取立生死涅槃法相。立相迷如。說為三倒。於彼所立生死法中。不如實知。妄計常等。有為四倒。因茲而生。復於所立涅槃法中。不如實知。橫計無常苦無我等。無為四倒。因茲而起。是故三倒親迷於理。說之為因。八倒迷於染淨法相。名之為果。三倒八倒同異如是。   第六約對二種著我共相收攝。何者二我。一眾生著我。於彼諸陰集用之中。謬計我人。二法著我。於陰法中。妄取定性。二我如是。今以此二約倒分別。先對有為四倒。以論。依名以定。二種著我。是四倒中我倒所攝。隨義通論。二種我中。各具四倒。若於五陰集用之中。建立我人。是眾生我。即計此我為常樂淨。此常樂等。雖非我見。相從判屬眾生著我。故龍樹言。若計神常。是眾生我。樂淨亦然。若於陰法建立定性。是法著我。即取此我為常樂淨。此常樂等。雖非我見。相從判屬法著我中。故龍樹言。若計法常。是法著我。樂淨亦然。問曰。如是法著我者。與彼三倒所取何別。通釋三倒亦是法我。於中別分。三倒之心。迷性立相。此法著我。迷相立性。相狀如何。情相諸法。以無為性。三倒之心。迷此無性。立因緣相。我倒之中法著我者。迷向所立因緣之相。立為定性。有斯別耳。有為粗爾。次辨無為。無為倒者。迷覆真法。橫計無我無常樂淨。此是邪見。非二我攝。   第七門中。約對十使分別諸倒。言十使者。一是身見。二是邊見。三是邪見。四是戒取。五是見取。六疑。七貪。八瞋。九癡。十名為慢。於身見我。名為身見。取斷立常。名為邊見。謗無因果一切諸法。名為邪見。非真對治。妄謂能淨。名為戒取。取劣為勝。名為見取。於道猶豫。稱之為疑。染境名貪。忿怒名瞋。愚闇曰癡。自高凌物。名之為慢。十使之中。前五是其利使。後五是鈍。此義廣釋。如十使章。今對此十分別諸倒。於中先對有為四倒分辨其相。經論不同。所明亦異。如彼毘婆闍婆提說。常等四倒。是十使中三使少分不盡三使。就我見中分取我見。以為我倒。我所見者。不說為倒。邊見之中。分取常見。以為常倒。不取斷見。就見取中。分取樂淨二種見取。為樂淨倒。自餘一切。取劣為勝。皆悉不取。以此重故。偏說為倒。我所見等輕故不說。又依達摩多羅所說。欲令四倒於十使中全攝二使及一小分。我倒之中。全攝我見。樂淨二倒。全攝見取。常倒如上。於邊見中。但攝一邊。雜心論主。存依後釋。成實亦然。問曰。何故唯說此等為四倒乎。雜心釋言。具三義故。說此為倒。一者使斷執取之義。二者妄置自有建立。三一向倒全違正道。言使斷者。簡別五鈍。言妄置者。簡別斷見。邪見無所立。故言一向倒。簡異戒取。以戒取人猶為果報持禁戒故。有為四倒。辨之粗爾。次辨無為。無為倒中。常見無常。我見無我。樂見無樂。淨見無淨。是邪見攝。常為生滅。樂見為苦。淨計為穢。此等皆是妄置之心。非是謗無。毘婆沙中名為邪智。非是邪見。若通攝之。亦是邪見。更無餘義。問曰。斷常二種。相對俱名邊見。無常見常。常見無常。此二亦對。以何義故。不俱名邊。而於常法。計為無常。是邪見乎。通釋應齊。但今為明一法異見是其邊見。異法異見不名邊見。一法異見名為之邊。對彼一法彰邊顯故。無常見常。常見無常。異法異見。不對一法。彰邊不顯。故不名邊。若如是者。無常見常。亦應非邊。何故偏說常見為邊。以彼常見對斷故。邊非對無常。攝使如是。   第八門中。約境辨倒。境別無量。今且約就四諦五陰二門分別。今先約境明有為倒。後辨無為倒。辨有為中。先約諦論。後對陰說。約諦如何。如毘曇說。唯迷苦諦見苦斷故。故雜心言。四倒不能遠尋至根。故不緣集。滅道妄言集。是苦本。故名為根。若尋至根。便知自身苦無常等。自然不起有為四倒。故不緣之。成實法中。淨倒一種。偏迷苦集。苦集二諦。是不淨故。常樂二倒。迷苦集道。此三皆是無常及苦故。迷此三計常計樂。悉名顛倒。我倒一種。通迷四諦。彼宗四諦。悉無我故。大乘亦爾。次對陰說。義有通別。別而論之。迷色計淨。迷受計樂。迷識計常。迷想迷行。而計於我。通而論之。迷於五陰。通起常樂我淨四倒。有為如是。次辨無為。於中先約四諦以論。後對陰論。小乘法中。無常苦倒。唯迷滅諦。不淨倒者。通迷滅道滅道二諦。皆是淨故。其迷道者。唯得名為不淨之倒。而不得名為無為倒。所迷道諦。非無為故。小乘不說無我為倒故癈不論。大乘法中。無為四倒。通迷滅道。真實滅道。皆是常樂我淨法故。言對陰者。小乘法中。無常無樂迷於滅故。不緣陰生。不淨倒中。迷滅諦者。不緣陰生。迷道諦者。緣五陰起。迷於無漏五陰法故。此緣陰者。亦不得稱為無為倒。所緣陰法。非無為故。大乘法中。無常等四。通緣如來五陰法起。於中通別。對前有為相顯可知。   第九明其治斷差別。有為四倒。毘曇法中。有伏有永。見道已前。一向伏斷。見道已上。一向永斷。就伏斷中。有通有別。別相念處。別伏四倒。觀色不淨。伏除淨倒。觀受是苦。伏除樂倒。觀心無常。伏除常倒。觀法無我。伏除我倒。總念已去乃至世間第一法來。總緣五陰。通伏四倒。就永斷中論說不同。如上建立十二倒家。見中四倒一向盡。在見諦道中。心想倒中常倒我倒。此亦盡在見諦道中。心想倒中樂淨倒。見修通斷。以見道中斷除樂淨二倒不盡。學人猶有習行欲事。如大智論隨喜品中。亦同此說。如彼達摩多羅所說。有為四倒。盡在見道。不至修中。若爾學人何故行欲。釋言。聖人雖無四倒。煩惱牽故猶行欲事。如人飢急吞食不淨。若依成實。大位以分。見道已前一向伏斷。見道之中。一向永斷。就實通論。四現忍中。亦分永斷。彼宗所說四現忍中。現見空故。大乘法中。大位以分。世間伏斷。初世永斷。就實通論。種性已上。分有永斷。究竟永盡在於初地。故地論言。諸見縛者。初地時斷。問曰。若使有為四倒盡在初地。何故地經。於四地中方說遠離身見我慢。彼四地中所遠離者。是三倒中我見心也。以三地中猶見假我。是有不無四地離之。亦可此據地相為言。三地已還。相同凡夫。是故不說。遠離著我。四地出世。方說離之。有為法中四倒如是。次辨無為。毘曇法中。四現忍心學觀四諦。伏除彼倒。見道永斷。成實論中。不說是倒理實有之。治斷如何。聞思地中。別緣四諦。漸次伏之。四現忍去。次第永斷。大乘法中。治斷處所。與有為同。十信位中。於大菩提真信成就。正能伏除。種性已上。隨分永斷。初地窮盡。八倒之義。略辨如是。   九結義   言九結者。煩惱闇惑。結縛行人。故名為結。又能縛心。亦名為結。亦能結集一切生死。故稱為結。結義如是。然此結義。隨別異論。難以限算。今據一門且論九種。九名是何。一名愛結。二名嗔結。三名癡結。四名慢結。五名疑結。六名見結。七名取結。八名慳結。九名嫉結。名字如是。九中前七。猶是十使五見之合之為二。餘五各故有七種。加以慳嫉。故合為九。相狀如何。言愛結者。於順境界。貪染名愛。此猶貪使。言嗔結者。於違境界。忿怒名嗔。此猶嗔使。言癡結者。於中境界。緣而不了。故名為癡。此猶癡使。總相雖同。寬狹有異。癡使則寬。癡結則狹。癡使之中。有二無明。一者不共。二者相應。言不共者。於理於事緣而不了。不與一切煩惱俱起故。名不共。言相應者。除前不共。自餘一切諸煩惱中。闍彰之心。名為相應爾。此唯取不共無明。以收癡結。何故如是。九結之中。要取作意獨立之者。以之為結。以獨立者力堅強故。故雜心雲。獨立煩惱。入九結中。言慢結者。方他自高。名之為慢。此猶慢使。言疑結者。於正道中。猶預不決。故名為疑。此猶疑使。言見結者。身邊邪見。此之三種顛倒推求故名為見。此即是其身見邊見邪見使也。言取結者。戒見二取。取執境界。故名取結。此猶戒取見取使也。問曰。何故身邊邪見合為見結。戒見二取合為取結。雜心釋言。以名等故。及事等故。言名等者。雜心釋言。身邊邪見。是其女名。戒見二取。是其男名。男女相對故雲名等。何故三見說之為女。女是內人。身邊邪見。親迷於理。義在於內。故從所迷就喻名女。何故二取說之為男。男是外人。戒見二取。隨他從起。不親迷理。義在於外。故就喻目說之為男。名義如是。言事等者。彼此名是十八使性故雲事等。何者十八。見結之中三界各六。故有十八。欲界六者。欲界邪見。通迷四諦。即以為四。身邊二見。屬迷苦諦。即以為二。通前說六。欲界既六。色無色界類亦同然。故有十八。取結之中。三界各六。亦有十八。欲界六者。欲界見取。通迷四諦。即以為四。戒取迷於苦道二諦。即以為二。通前說六。欲界既然。色無色界類亦同爾。故有十八。事等如是。具斯兩義。三見為一。二見為一。若依成實。則不如是。彼說。十使俱迷四諦。不可說為名等事等。但以二取過患重故。別為取結。雲何過重如彼成實九結品說。戒取之過。難可捨離。世間之人。多取為道。不見其過。如內道人取糞掃衣以為道等。諸外道人取彼行以為道等。又此戒取乖違八正。以有此故。雖有所行。空無所得。又能令人得二世苦。如持牛戒為雞戒等種種苦行。受現世苦。當墮惡道受後世苦。戒取如是。見取過者。執著一切虛妄之法。不得真實。當知。皆是見取之力。過狀如是。以有此過。說為取結。不由名等。言慳結者。於己身財。慳惜不捨。故名為慳。言嫉結者。忌他勝己故。名為嫉。此二猶是十纏之中慳嫉纏也。何故纏中唯說此二以為結乎。論自釋言。慳嫉獨立離於二。故八九結中。自力孤起。不與他合故。雲獨立。問曰。一切諸煩惱中。皆有無明及睡掉等。雲何言獨。釋言。有以。無明睡掉。一切處有。彼此昏通。言廢不論。除此已外。不與一切諸使共起。故雲獨立。此慳與嫉唯言不善。非善無記。故雲離二。何故唯取獨立為結。此如上釋。獨立煩惱。其力堅強。結縛牢固。故說為結。又前七結。並是獨立。今為同彼。唯取獨立。何故唯取離二煩惱以之為結。不善煩惱。其力強盛。結縛牢固。所以偏取。若如是者。前七結中身邊二見。唯是無記。上二界中一切煩惱。亦是無記。非不善性。何故名結。釋言。前七是其使性。使性堅強。假令無記亦能結縛。故說為結。餘非使性。勢力輕微。要不善者。方能結縛。不類前七。既在於此。間曰。睡掉何故非結。論自釋言。睡掉二纏諸結俱起。不名獨立。又通不善穢污無記。不名離二。為是不取。又問。眠纏何故非結。論自釋言。眠與一切諸使相應。故非獨立。眠通三性。故非離二。是以不取。無慚無愧。何故非結。論自釋言。無慚無愧。雖復離二。而不獨立。是故非結。此無慚愧。唯與欲界不善俱。故名為離二。何故悔纏不說為結。論自釋言。悔雖獨立。而不離二。所以非結。善不善中。皆有悔故。忿覆二纏。何故非結。論自釋言。忿覆雖獨立。而復離二。有人欲令是使性故。所以不說。忿是嗔性。覆是貪性。如是說者。但立八纏。地持論中。亦同此說。問曰。六垢何故非結。論自釋言。急縛煩惱。說之為纏。輕繫煩惱。說以為垢。急縛之中。稍微之者。猶尚不取。何況輕繫。是故不說。若依成實。則不如是。彼說雲何。慳嫉二纏。是弊煩惱。故說為結。更無異義。雲何是弊。彼論釋雲。以有慳故慳著身財。雖見貧苦。無心濟拔。以有嫉故。忌他得利。又覆沒貪嗔最多罪過。嗔墮惡道。多由貪嗔。以是過故。貪中出慳。瞋中分嫉。又慳與嫉。多慳天人。故偏說之。餘不如是。廢而不說。九結如是。問曰。頗有見相應法為愛結。繫非見結繫而得名為見使使不。雜心言。有。謂見道中集智已生。滅智未生。爾時於彼滅道諦下。戒見二取。相應心法及非心法生住滅等。為滅道下愛結所繫。以愛緣於有漏生故。而非見結。滅道諦下所有邪見。親緣理生。不緣有漏。是故不能結縛此法。苦集諦下十一遍使。已斷除故復不繫此。是故不名見結所繫。而為同時戒見二取。所使縛故名見使也。良以二取。九結之中非見結故。不名見結。十使之中。是見使名見使。九結辨之粗爾。   大乘義章卷第五(末)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44 冊 No. 1851 大乘義章   大乘義章卷第六   遠法師撰   染法聚煩惱義中此卷有七門(十使義 十纏義 十障義 十四難義 十六神我義 六十二見義 八萬四千煩惱義)。   十使義十門分別(釋名辨相一 三性分別二 利鈍見修分別三 相應不同四 約境隨界分別五 九十八使等分別六 緣縛不同七 成義差別八 發業潤生九 因起次第十)   第一門中。先總釋名。後辨其相。所言使者。如地論說。隨逐縛義。名之為使。蓋乃就喻以名煩惱。如世公使隨逐罪人得便繫縛。煩惱亦爾。久隨行人。繫縛三有。不令出離故名為使。毘曇成實亦同此說。故雜心雲。使之隨逐。如空行影水行隨。成實說言。使之隨逐。如母隨子。亦如瘧病鼠毒未發。如熱鐵黑相。如種中牙。如債未還。此等皆是隨逐義也。有人釋言。驅役名使。於義無爽。但非經論。名義如是。次辨其相。使義開合廣略不定。今就一門且論十種。所謂身見邊見邪見戒取見取貪瞋癡慢及疑。言身見者。亦名我見。五陰名身。身中見我取執分明。從其所迷故名身見。故雜心雲。於五陰中。審爾計著名身見也。以見我故。從其所立亦名我見。相狀如何。身見有二。一眾生著我。二法著我。於五陰中。建立我人。名眾生著我。於陰界入。取性執相。名法著我。此二如前無我章中具廣分別。言邊見者。斷常乖中。故名邊見。相狀如何。若依毘曇。唯於苦中計斷取常。名為邊見。若依成實。一切法中。取斷計常。皆名邊見。故彼成實邊見品雲。一切法常是名常見。一切法斷是名斷見。一切法有是名常見。一切法無是名斷見。身與神異。身滅神在。是名常見。身與神一。身滅神亡。是名斷見。地水火風苦樂壽命七分。是常是名常見。七分斷滅。是名斷見。死後更作。是名常見。死後不作。是名斷見。如是一切皆名邊見。問曰。無常橫計為常。說為邊見。常計無常。何故非邊見。此義如前八倒章中具廣分別。言邪見者。謬執乖正。故名邪見。相狀如何。如經中說。謗無因果一切諸法。是其相也。問曰。五見斯皆是邪。何故謗無偏名邪見。成實釋雲。此見重故。偏名為邪。言戒取者。於有漏法取為能淨。故雲戒取。相狀如何。戒取有二。一者獨頭。二者足上。不依諸見。直取苦行烏雞戒等。以為聖道。說為能淨。名為獨頭。依諸見起。名為足上。諸見是其戒取之本。戒取腳足。取此諸見。以為能淨。名足上也。問曰。戒取所取非一。或取苦行以為能淨。或取持戒。或取佈施。或取禮拜糞掃衣等。或取諸見。以為能淨。如是非一。何故經中但雲戒取不說施取苦行取等。雜心釋言。是中略故。且雲戒取。若具應言戒等取也。問曰。等略以何義故偏就戒名不就餘者。釋言。戒行取執者多。故偏言耳。取雲何。取多。諸內道人多取持戒。以之為道。諸外道人。多取烏雞鹿狗戒等。以之為道。是故名多。自餘一切苦行等事。唯外道取非佛弟子。是故名少。從多立稱。故名戒取。言見取者。取諸見等。以為第一。故雲見取。相狀如何。見取有二。一者獨頭。二者足上。言獨頭者。不依諸見。直取有漏下劣之法。以為第一。故名獨頭。如不淨中妄計為淨。苦計為樂。無想天報謂涅槃等。言足上者。依諸見起故名足上。諸見是其見取之本。見取腳足。依此足上取為第一。名足上也。問曰。見取所取非一。何故經中但雲見取不說餘者雜心釋言。是中略故但名見取。若具應言見等取也。又問。等略何故就見以彰取名不就餘者。以從多故。一切世人。多取己見以為第一。故偏說之。又取見者。心則堅強。執固難捨。故偏說見。所言貪者。於境染愛。名之為貪。貪相如何。於中廣略開合非一。或分為二。一愛己身。二愛所須。或分為三。前二如上。加愛妻色。或分為四。前三上。加愛親戚。或分為五。前四如上。加愛名稱。或分為六。前五如上。加愛豪貴勢力自在。或分為七。前六如上。加愛死滅。如論中說。無有愛等。或分為八。前七如上。加愛己見。或分為九。前八如上。加愛善法。如說愛佛愛菩提等。若廣分別。貪有無量。若依大乘。此等一切皆是貪使。若依小乘。善貪非使。又小乘中。依如毘曇。唯貪是使。慳等非使。若依成實。多欲惡欲慳著憍逸。如是一切皆是貪使。所言瞋者。違境忿怒。故名為瞋。依如毘曇。唯瞋是使。自餘忿恚惱恨嫉害。如是一切。斯不名使。若依成實。忿恚惱恨嫉妒殺害狠戾專執不忍不悅不調等事。悉是瞋使。大乘亦爾。言無明者。依如毘曇。癡闇之心體無慧明故曰無明。若依成實。邪心分別。無正慧明故曰無明。何故如是。毘曇闇惑為過。成實唯以取執為患。故說不同。大乘法中。癡闇取執。並是過患。兩義兼取。名義如是。體相雲何。宗別不同。所說亦異。有一論師。宣說無法。為無明使。彼人所說。無智慧處即是無明。更無別法。如人不語正名無語。是中更無不語法生。成實論中。非破此義。經說無明為生死因。若是無法。雲何為因。若依毘曇。有二分別。一對諸使以別無明。無明有二。一者不共。二者相應。言不共者。於彼諦理及以色聲香味觸等。緣而不了。不與一切諸使和合。名為不共。言相應者。除前不共。自餘一切諸煩惱中無智之心。與諸使合名為相應。二約境分別。無明有二。一者迷理。於四真諦。闇惑不了。二者迷事。於陰界入色香味等。不能正解。起諸業行。此等皆是無明使也。依如成實。無明亦二。一者取性。二者現起。言取性者。一切凡夫執性之心。此之取性。遍通一切善惡無記三性之心中。故彼成實無明品雲。一切凡夫未入空者。常有邪見。名為無明。彼文復言。貪中無瞋。瞋中無貪。無明不爾。一切處有。明知。是通。此之取性。是無明中根本正使。有人釋言。此取性者。是十使地。非無明使。彼人何故作如是說。言此微細不能驅役往來生死故不名使。此語不然。依何文證得知非使。如成實中解無明使。正說於此。雲何言非。若言此是十使地故非無明使。與十為地。何妨是其無明使乎。又若取性是十使地。不得說為無明使者。三苦之中即行即苦。是三苦體。亦應非是三苦之中行苦所攝。然彼雖是三苦之體。而得攝在行苦之中。此亦應然。若言取性不能驅役令非使者。三有受生。皆由取性。若離取性雖有諸業。不能牽果。是則取性驅役最強。何為非使。又復論中。隨逐解使。不以驅役解釋使義。驅役之言。自出人口。不關經論。何為用此辨定是非。然彼論中。隨逐解使。隨逐之中。無過取性。何為非使。以斯徵窮。取性是使。不得言非。言現起者。作意而生。止在不善。不通餘心。何者是乎。論文不定。人釋種種。有人釋言。貪瞋癡慢及諸見中。各有九品。分前八品。為無明使。第九一品。為餘九使。此言定非。十使之中。皆有九品。雲何說言。貪瞋等中無前八品。無明使中。無第九品。是大難解。又如論說。於欲界中貪瞋癡慢。各有九品。斷前六品。成斯陀含。斷後三微。成阿那含。若貪瞋等無前六品。竟何所斷。無明使中。無有後三。復何所除。以此推研。此言叵依。又人復言。簡去鈍使。直就五見。隨義以分。五見之中前之八品。見心未明。不得名見。但可說之為無明使。此同前破。又成實中。不以闇障為無明使。何須分取不了之心為無明使。又成實說。邪明之中。無正慧明。名為無明。若五見中前之八品。見未成故非見使者。前之八品。邪明未成。亦應不得說為無明。又成實言。邪見未成。說之為疑。今雲何言邪見未成說為無明。以此推窮。定知。不以見前八品為無明使。若爾用何以為無明。當知。無明就諸使上。隨義以分。無別心體。雲何義分。解釋有三。一就餘九使。隨義以分。餘九使中。有闇障義。斯是無明。故因緣中無明支者。過去煩惱。悉名無明。又論說言。一切煩惱。迷覆人心。皆令盲冥。盲冥猶是無明義也。二三毒分別。除貪除瞋。自餘一切。悉是無明。故論說言。除貪除瞋。餘之八使。從捨生故斯名癡也。三就邪見無正慧明。說為無明。此就五見。隨義以分。於五見中。邪心推求。斯名邪見。即此五見。無正慧明。儘是無明。故論說言。邪見之心。無正慧明。名無明也。若無別體。應無十使。釋言。義別故得有之。雖有三解。准依論文。後釋應是無明使體。成實如是。大乘法中。無明有二。一事中無知。不解世法。二性結無明。迷於理實。於中有三。謂粗中細。粗者與彼四住相應。如小乘說。中者所謂恆沙無明。細者所謂無明住地。此等皆是無明使也。問曰。何故小乘法中。不染無知非無明使。大乘是使。小乘法中。但為斷除染污煩惱得滅。便不用。不求如來一切種智。故不說使。大乘法中。求佛種智。不染無知。障佛種智。故說為使。言慢使者。陵物名慢。慢相雲何。如涅槃說。慢有八種。八名是何。一直名慢。二名大慢。三名慢慢。四不如慢。五名憍慢。亦名傲慢。六名我慢。七增上慢。八名邪慢。此義廣釋如八慢章。所言疑者。於境不決。猶預曰疑。疑有二種。一者疑事。如夜觀樹疑為是人為非人等。二者疑理。疑諸諦等。小乘法中。唯取疑理說為疑使。大乘通取皆須斷。故十使名相。辨之粗爾。   第二門中。三性分別。言三性者。所謂善惡無記法也。若依毘曇。欲界地中身邊兩見。一向無記不記。不因是見墮惡道。故地論中。亦同此說。餘之八使。一向不善。上二界中一切諸使。悉是無記。若依成實。三界上下一切十使。悉是不善。故彼成實雜問品雲。身邊二見是諸見本。雲何無記。問曰。十使若俱不善。善無記中取性無明是不善不。有人釋言。善無記中取性無明。是善無記。非是不善。此義不然。凡言不善。違理為義。此既違理。何為不得說為不善。若是不善。雲何得在善無記中。釋言。性惡在於相善及無記中。竟有何咎。若使性惡不得在於善無記中。生滅行苦。亦應不在樂捨受中。以此類彼。其義相似。問曰。若使善中取性是不善者。善與取性為一為異。若當是一。取性不善。善亦不善。善是善故。取性亦善。斷取性時。善亦應斷。若當是異。取性便非相善之體。取性有漏。善應無漏。釋言。不定善據其相取性據體。體相別故。不得定一。不定一故。善感樂受。性招行苦。善資出世。取性障道。得出世時。斷除取性。善資不亡。不定異故。善業受果。必依取性。取性是漏。善名有漏。善中取性。一異如是。無記亦然。問曰。上界所有十使若是不善。是不善為繫上界為繫下地。此義不定。上界所有善無記中取性無明。性雖不善非起不善。繫屬上界。若論現起。十使不善。繫屬欲界。彼成實中欲界不善。得寄起故。問曰。若爾上界起使繫屬欲界。是則上界應無煩惱。若無煩惱。應是無漏。應是出世。釋言。上界現起不善。唯屬欲界。與上界合。故非無漏。又彼善中有取性故。不名無漏。非無漏故。不名出世。大乘法中。義有兩兼。若望果報。同阿毘曇故。大品雲。上界十使。是其無記。對理而辨義同成實。一切十使皆是不善。   第三利鈍見修分別。先辨利鈍。依如毘曇。前五是利。推求性故。後五是鈍。非推求故。若依成實。總相兼分相同毘曇。以實細論。前五唯利。後五種中貪瞋慢疑一向是鈍。無明不定。若就五見以說無明。無明是利。彼說邪明為無明。故就餘說者。無明是鈍。大乘法中。俱有此相。若復通論。十使之中。俱有利鈍。數起名利。不數名鈍(此一門竟)。   次分見修。如毘曇中。苦忍已去十五心來。名為見道。須陀已上終至無學。名為修道。若依成實。總相觀諦。不得說言苦忍已去。但得說言無想位中名為見道。修道如前。大乘法中。初地見道二地已上。名為修道。見修如是。就十使中。五見及疑。唯障見諦。名為見惑。貪瞋慢癡。通障見修。障見諦者。判為見惑。障修道者。判為修惑。毘曇法中。依見所起貪瞋癡慢。能障見諦。緣事生者。能障修道。成實法中。貪瞋癡慢皆帶取性。取性重者。能障見諦。取性微者。能障修道。大乘所說一切煩惱。無不迷理。於中粗者。判為見惑。細為修惑。問曰。此二起在何處。若依毘曇。見道已前。二輪並起。須陀已上。單起修惑。成實法中。文無定判。准義以分。見道已前。單起見惑修惑成就而不現行。須陀已上。單起修惑。問曰。何故毘曇法中。見諦已前二輪並起。成實見前單起見惑。釋言。毘曇約境分惑。迷理生者。判為見惑。緣事生者。判為修惑。凡夫本來常具此二。是故並起。成實法中。一切十使。斯帶取性。因皆迷理。但約輕重以分二惑。凡夫所起一切煩惱。取性心重。入見道時。重取永亡。故凡所起悉名見惑。聖人煩惱取性輕薄。凡夫起惑不能如是。是故凡夫不起修惑。但可成就。問曰。修惑由來未起。雲何成就。釋言。見惑是修惑因。以有見因修果定起。故曰成就。問曰。成實破毘曇家離欲界欲初禪未現已得成就。彼文破曰。雲何未入已得成就。如人不識一字自言解書。是所不應。准彼類惑。不應未起已得成就。釋言。惑心與善心異。不得相類。惑則久習堅強難斷。雖復未起。剋必當生。故說成就。善法難生。雖有前因。未必當起故。未起者不名成就。不類在斯。大乘法中見修二惑。凡時並起。無明住地。先常行故。見諦已上。唯起修惑。見修如是。   第四明使相應不同。於中有二。一約六識以明諸使相應不同。依如毘曇。貪瞋二使及相應無明。皆通六識。不共無明及餘七使。唯在意地。若依成實。取性無明。遍通六識。自餘一切。唯在意地。大智論中。同毘曇說。二對五受以明諸使相應差別。言五受者。所謂苦樂憂喜及捨。五識地中逼惱名苦。適悅名樂。意識地中愁惱名憂。慶悅名喜。捨通六識。五受如是。相應雲何。依如毘曇。使與五受同時相應。彼說。欲界具有五受。就此地中。不共無明唯捨相應。疑使與彼憂捨相應。以疑惱故。與憂相應。息時在捨。故捨相應論言。欲界喜粗疑細。是故不與喜受相應。在意地故。不與苦樂二受相應。身邊兩見戒見二取。及與慢使喜捨相應。異見暢心高慢揆意。故喜相應。息與捨俱。故捨相應。非憂慼行。是故不與憂苦相應。在意地故。非樂相應。邪見一使。憂喜及捨三受相應。彼邪見人。聞有因果則生憂惱。故憂相應。聞無則喜故喜相應。息與捨合故捨想應。在意地故。不與苦樂二受相應。貪與喜樂捨受相應。以通六識染著行故。喜樂相應。息在捨故。與捨受相應。非違惱行。是故不與憂苦相應。瞋與憂苦捨受相應。對貪可知。相應無明。五受相應。以常遍故。彼說。初禪無憂無苦。有餘三受。彼眼耳身三識。身中猶有樂受。定內有喜。定外有捨。就此地中。不共無明。唯捨相應。五見疑慢喜捨相應。在意地故。問曰。欲界疑喜不俱。何故初禪疑喜相應。論言。是中無餘根性。故與相應。彼說定內無餘根性。不論定外。問曰。疑心不決。應惱。雲何得與喜受相應。釋言。此喜非解理喜。故得相應。雖與相應。但有喜體而無喜用。餘禪亦爾。貪使及與相應無明。喜樂及捨三受相應。彼無瞋使。所以不說。二禪地中。唯有喜捨。於此地中。不共無明。唯捨相應。自餘一切喜捨相應。三禪地中。唯有樂捨。於此地中。不共無明。唯捨相應。自餘一切。樂捨相應。四禪已上。唯有捨受。一切煩惱。皆捨相應。若依成實前後相應。不在同時。從前受心生後十使。相應不捨。故名相應。彼說。欲界乃至四禪。皆具五受。於中貪使。喜樂相應。瞋使與彼憂苦相應。自餘八使。捨受相應。取性無明。五受相應。空處已上。無有苦樂。有餘三受。於中貪使。唯喜相應。瞋使唯與憂受相應。自餘八使。唯捨相應。取性遍通。約識就受。辨之粗爾。   第五約境隨界分別。先對境論。境謂理事。理謂四諦。事謂一切陰界入等。依如毘曇。身邊二見。唯迷苦諦。果處起故。戒取次寬。迷苦及道。不迷集滅。何故如是。世間之人。多謂苦行能盡往業。故說迷苦。如須跋等。或復有人。取著諸見及施戒等。非真道法。以為真道。說為能淨。迷覆真道。故說迷道。是故論言。內迷之者。見苦則斷。外迷之者。見道方除。何者內外。而復說言迷內迷外。釋言。戒取緣有漏生。苦諦是其有漏法中之理。理性故說名為內。道諦是其有漏法外之理性故。說之為外。若人直謂現受苦果酬其往因而得脫者。名為內迷。良以受苦不能壞障得解脫。故取為能壞。取為能脫。故說為迷。若人取彼持戒等行。以為真道。說為能淨。迷覆真道。故說為外迷。彼內迷者。見苦之時。知苦不能壞障得脫。彼見方斷。外迷之者。見真道時。方知戒等非真道。故彼見方斷。是故說為道非道淨。世間無人取集能淨。故不迷集。戒取之人。為求滅果。終不取滅為能淨因。故不迷滅。又說。滅諦離過。清淨非顛倒見。故不迷滅。問曰。世人取苦能淨名迷苦者。彼戒取人。取戒取施取諸見等以為能淨。彼戒施等體。正是集。何故不得說為迷集。釋言。有義。外道即取苦為能淨。故名迷苦。戒施諸見體雖是集。外道之人。不謂是集取為能淨。轉之為道。方說能淨。是故但得說為迷道。不名迷集。何故如是。戒取之心。多傍教生。聖教之中。宣說懃苦能出生死。是故即取苦為能淨。佛經之中。不說集因是能淨。但說修道以為能淨。是故外道。不取為集說為能淨。轉之為道。方說能淨。不類在斯。問曰。外道雖取戒等以之為道。本不緣道。雲何得名迷道諦乎。執此乖彼。故說為迷。問曰。毘曇說。理苦集為苦集諦。不論其事。滅道亦然。而彼外道所取苦行為能淨者。乃是事。苦取持戒等。以之為道。乃迷事道。不迷於理。雲何得名迷苦道諦。釋言。有義。彼雖迷事。以事類理。故得說為迷苦道諦。雲何類乎。事苦既能治往業。理亦應然。故說迷理。道中亦爾。如佛所說。對治事道。非真道故。理亦應非。故說迷理。何者是其事苦事道。何者是其理苦理道。而言迷事類迷於理。從彼過去業煩惱因。得六趣報。名為事苦。有為之法。唸唸生滅。前能生後。義說為集。後從前起義說為苦。此是理苦。六道報別。名為事苦。一切有為有漏之法。但從前生莫問遠近。斯名為果。於此果上。苦無常等四義莫通說為理苦。就彼道中三十七品。戒定慧等。名為事道。即彼事中道如跡乘四義窴。通說為理道。理事如是。故說事類迷於理。戒取如是。邪見見取及與疑使。通迷四諦。邪見之心。謗無四諦。故名通迷。見邪取之心。於果五陰。取為第一。名為迷苦。於因五陰。取為第一。名為迷集。取梵天等無想天等。以為涅槃。名為迷滅。於彼戒取所立之道。取為第一。名為迷道。又復取彼四諦之下邪見等心。以為第一。從其所取。亦即名為迷四真諦。問曰。若使取四諦下諸見為勝。便從所取名迷四諦。戒取亦取四諦下見以為能淨。何故不言迷四諦乎。釋言。不類。彼見取者。即取諸見。以為第一。不轉為道方說第一。故隨所取名迷四諦。戒取不爾。轉之為道。方說能淨。故隨所立名迷道諦。問曰。論中宣說三見三隨轉。身見邊見隨疑有邪見隨戒取見取隨。雲何戒取唯迷苦道。見取通四。彼言隨者。小分言耳。於苦道下。得言見取隨戒取生。集滅諦下。但隨邪見。若論疑使。通疑四諦。自餘一切貪嗔癡慢。通迷四諦。及障修道。若依成實。十使煩惱。通迷四諦。故彼成實雜問品雲。一切諸結。見滅諦時斷。滅者是其四諦之理。故通迷諦。彼說如何。如彼身見。於果處起。即是迷苦。見我是常不從因緣生。即是迷集。言我不滅。即是迷滅。以計我常無道能除。即是迷道。邊見亦爾。戒取之中。謂苦能治。即是迷苦。不知邪行是苦因緣。即是迷集。妄取邪行以為能淨。即是迷道。以說邪行為正道故。無心斷除趣向滅諦。即是迷滅。餘使如上。邪見見取及與疑心。唯迷四諦。貪嗔癡慢。通迷見修。大乘亦爾(此一門竟)。   次就界論。界謂三界。依如毘曇。十使之中。瞋唯欲界。餘使皆通。何故如是。如雜心說。上界無其無慚無愧慳嫉憂苦六惱性。故又得禪定寂止養身。故無瞋恚。又慈悲成故無瞋恚。若依成實。十使皆通。故彼成實雜問品雲。上界亦有妒嫉等。故有其瞋恚。雲何知有。如彼梵王語諸梵眾。汝但住此之足。能令汝盡老死邊。莫詣瞿曇。即是嫉妒。嫉妒即是瞋使所收。餘通可知大乘法中。雖無文證。理亦應通。   第六門中。就前十使。辨明九十八使等義。於中有五。一分十使為九十八使。二就九十八使明十一遍。三就九十八使明九上緣。四就九十八明十八無漏緣使。五就九十八辨明百八諸煩惱義。初言分十為九十八者。依如毘曇。彼前十使界行種別為九十八。界謂三界。行謂五行。四諦修道名為五也。種謂十種。將彼十使。隨行分別。有三十六。苦下有十。集下有七。所謂邪見見取及疑貪瞋癡慢。滅下有七。與集相似。道下有八。謂前七上加一戒取。修道有四。貪瞋癡慢。此等增減。廣如上釋。此三十六。隨界分別為九十八。欲界地中具三十六。色界地中有三十一。謂五行下。各除一瞋。餘者具有。無色亦爾。有三十一。是故通合有九十八。毘曇如是。成實論中。但言十使為九十八。不列名字。然彼宗中。十使煩惱。俱迷四諦。並通三界。不知若為作九十八。人家相傳釋有兩種。一言十使在於九地。始從欲界乃至非想。即為九十。修道四使已起未起。離之為八。通前合有九十八使。何故修惑不隨地別。以非發業招生惑故。第二說者。十使煩惱迷於四諦。即為四十。通修道中四使煩惱有四十四。各有已起未起之別。為八十八。通本十使為九十八。既非經論。難輒依信。辨相如是(此一門竟)。   次就諸使明十一遍。如毘曇說。苦集諦下見疑無明。說為遍使。遍使不同離分十一。相狀如何。苦下有七。所謂五見疑及無明。此無明者。唯取不共及與疑等相應無明。不取貪等相應無明。集下有四。邪見見取疑及無明。無明差別義如前判。此之十一遍。能緣縛自地之中五行煩惱。故名遍使。問曰。何故唯說此等以為遍使。有二種義。一緣真起。簡苦集下貪瞋及慢。然十一遍。親緣諦生。苦集諦下貪瞋慢等諸見後起。不親緣諦。故不說遍。問曰。縱使不親緣諦。說遍何傷。釋言。有以。苦集理通。貪瞋慢等不親緣故。緣縛不遍。是故不論。二苦集性。簡滅道下諸使煩惱。問曰。何故簡滅道下諸煩惱乎。彼緣滅道。不能遍縛五行煩惱。非是遍使。所以簡之。若依成實。四諦之下一切十使。斯名為遍。問曰。遍使遍緣遍因有何差別。釋言。緣使二種相望。互有寬狹。緣則通於諸心心法。故名為寬。但緣外境不緣相應共有之法。故名為狹使則通緣一切外境。及縛相應共有之法。故名為寬。局在見疑無明煩惱。不通諸餘心心數法。故名為狹。若以緣使望彼遍因。互為寬狹。使之與緣。縛三世一切有漏。故名為寬。局在心法。不通非色非心之法。故名為狹。設論遍因。通攝一切諸心心法及生住等非心之法。故名為寬。於三世中。前望於後。名之為因。非同時因。後非前因。故名為狹。遍因如是(此二門竟)。   次就諸使上緣分別。依如毘曇。十一遍中。除身邊見諸餘九使。能緣上地。在欲界者。緣上八地。在初禪者。緣上七地。乃至在於無所有處。緣上一地。非想地中。無上地故。無上緣使。此等諸使。雖緣上地。而不繫縛。以其微細緣不及。一切上使。皆不下緣。是所厭故。問曰。身見及與邊見。何故除之。以於自地果處起故。若依成實。一切十使皆緣上生。亦緣下起。隨其所緣。亦緣亦縛。故彼成實雜問品雲。如人貪心。貪於上地。瞋恚之心。憎惡上地。亦以彼法。而自高舉。計彼有我。取為斷常。故知。緣上。彼文復言。色無色界。亦能緣於欲界境界。明知緣下。宗別不同。各隨一義(此三門竟)。   次就諸使明其十八無漏緣使。如毘曇說。九十八中。有十八使緣無漏生。名無漏緣。何者是乎。滅道諦下各有三種。邪見及疑不共無明。即以為六。三界各六。故有十八。問曰。何故唯說此等為無漏緣。釋有四義。一緣真起。親緣滅道。簡滅道下貪瞋慢等有漏緣使。二盡道。性盡者名滅。簡苦集下一切煩惱。三名不滿。簡道諦下戒取煩惱。戒取所迷不通四諦。故名不滿。四獨作頭。簡去見取。以見取使隨他生故。故雜心雲。貪緣不應責。非為不饒益。寂靜第一淨。彼非無漏緣。貪緣不應責者。貪於滅道。是功德法。非貪使故。不應呵責。非為不饒益者。滅道非是違損法。故不生瞋使。言寂靜者。以寂靜故。不生慢使。言第一者。滅道是其身第一法故。取為第一。而非見取。所言淨者。滅道淨故。取之為淨。而非戒取。是故唯說邪見無明及與疑使。為無漏緣。此等雖緣。而不繫縛。無漏微細。緣不得故。若依成實。十使煩惱。通緣滅道。一切皆是無漏緣使故。彼成實雜問品雲。有人貪滅憎惡泥洹以自高便生慢心。緣道亦爾。明知。貪等亦無漏緣。不獨邪見疑無明等(此四門竟)。   次辨百八煩惱之相。如毘曇說。於彼九十八使之上。加以十纏。即是百八諸煩惱也。   第七次明緣縛不同。於中有三。一明諸使相緣多小。二明諸使縛義不同。三明諸使縛境差別。言多小者。如欲界中苦下十使。一一皆為十四使緣。如彼身見。起已謝往。後起十使皆得緣之。以同品故。集下四使。邪見見取疑及無明。亦得緣之。以此遍使遍緣一切有漏法故。餘皆不緣。以非自品非遍緣故。身見既然。苦下餘九類。亦齊爾。上界除瞋十三使緣。集下七使。一一亦為十四使緣。如彼集下邪見煩惱。起已謝往。後起七使皆得緣之。以同品故。苦下七遍亦得緣之。以廣緣故。餘皆不緣。以非自品非遍緣故。邪見既然。餘六皆爾。上界除瞋十三使緣。滅下七使。一一皆為十五使緣。自品四使。謂貪瞋慢及與見取。以此自品有漏緣故。苦集諦下十一遍使。亦得緣之。以廣緣故。自品之中三無漏緣。緣滅諦生故不緣使。餘非自品。非遍使故。一切不緣。上界除瞋十四使緣。欲界道下八使煩惱。一一皆為十六使緣。自品五使。謂食瞋慢戒取見取。以此自品有漏緣故。並十一遍。以廣緣故。自品之中三無漏緣。緣道諦生故不緣使。餘非自品。非遍使故。一切不緣。上界除瞋十五使緣。欲界之中修道四使。一一皆為十五使緣。自品四使及十一遍。餘皆不緣。以非自品非遍使故。上界除瞋十四使緣(此一門竟)。   次明諸使縛義不同。縛有二種。一者緣縛。二相應縛。兩義分別。一對非使。以辨二縛。十使煩惱。緣外六塵。緣而繫縛名為緣縛。同時之中。縛想受等諸心數法。名相應縛。二諸使相望。以辨二縛。於中略以四句分別。一者緣縛而非相應縛。二者相應縛而非緣縛。三者緣縛亦相應縛。四非緣縛亦非相應縛。初言緣縛非相應者。就彼有漏緣使之中。除其自品相應無明。自餘一切。更互相望。得相緣故。名為緣縛。不同時故。非相應縛。有漏緣使。望無漏緣亦是緣縛。得緣彼故。非相應縛。不同時故。言相應縛非緣縛者。無漏緣中邪見及疑。望其自品相應無明。是相應縛。以同時故。非是緣縛。以無漏緣不緣使故。所言緣縛。亦相應者。就彼有漏緣使之中。除不共無明。自餘一切。望其自品相應無明。亦是緣縛。亦相應縛。如彼身見。前起已滅。後起之者。緣前身見相應無明。名為緣縛。後起身見相應無明。緣前身見亦是緣縛。問曰。後起相應無明不別緣法。雲何能得緣前身見。與後身見相應緣故。身見無明同時起者。名相應縛。諸使齊爾。不共無明。望相應無明。無相應義。是故除之無二無明一時並。故又不共無明望於餘使。亦無相應義。是故除之。無漏緣使。不緣有漏。是以不說。言非緣縛非相應者。無漏緣中不共無明。望相應無明及望餘使。非是緣縛。緣無漏故。非相應縛。不同時故。無漏緣中邪見及疑。除相應無明。望於餘使。亦非緣縛。緣無漏故。非相應縛。不同時故(此二門竟)。   次就諸使縛境差別。於中有三。一明諸使縛境總別。二約三世明縛不同。三隨六識明縛有異。言總別者。依如毘曇。貪瞋及慢。是自相使。餘之七種。是共相使。雲何自相。論自釋言。貪瞋及慢。別緣事生。不能總緣一切法起故名自相。如彼貪心。要於所見所聞境界。而起貪心。不能於彼不見不聞不思惟處而起貪心。貪心既爾。瞋慢亦然。雲何共相。見疑無明。總緣一切境界法起故雲共相。依如成實雜問品中。應非此義。彼說十使皆有總緣別緣之義。總皆名共。別皆名自。不得偏說。如以貪使或時總緣四天下起。雲何定別。又彼論中。引長瓜經證貪瞋等。是總煩惱。如我見人。聞一切有。皆生忍心。忍即是貪。聞一切無心皆不忍。不忍是瞋。執我自高則名為慢。又邪見人。聞一切無。心則貪喜。聞一切有心則瞋惱。恃此自高。即是其慢。雲何名別。見疑無明當知。亦有別緣之義。雲何定總。是故十使皆有總別。成實如是。理實十使皆有總別毘曇所說。從多言耳。次約三世明縛不同。如毘曇說。貪瞋慢使。若過去者。於彼三世有漏法中。唯縛彼使所緣境界所不緣者。則無縛義。所緣定故。若現在者。亦於三世有漏法中。唯縛彼使所緣境界所不緣者。使則不縛。所緣定故。在未來者。有生不生。若不生者。緣縛三世一切有漏。以未起故。三世有漏。一切皆有可縛之義。若論生者。隨緣別縛。譬如有人遙射體多人。若未放箭多人皆有可射之義。若已放竟隨所著者則名被射。餘不著者不名被射。貪等亦然。未起之者。通縛一切。當起之者。隨緣別縛。自餘七使。隨在過去現在未來。皆縛三世一切有漏。以彼見等共縛使故。此總相言。非是別相。差別之相。如後門說。若依成實。三世十使。一一皆縛三世有漏。次隨六識相縛有異。如論中說。五識之中貪瞋煩惱。若過去者。唯縛過去五塵境界。若現在者。唯縛現在。若未來者。則有二種。一者生法。二不生法。若生法者。隨緣別縛。若不生者。通縛三世色等五塵。若在意地。十使煩惱。於三世中。隨何世起。皆縛三世有漏諸法。若無漏法緣而不縛。總相如是。於中分別。貪瞋及慢。於三世法。別緣別縛。見疑無明。總緣總縛。若依成實。十使煩惱。唯在意地。一一皆能總縛三世。亦得別緣。縛不同。辨之粗爾。   第八明其成義差別。依婆蹉部。有三種成。一者人成。彼宗之中。說有人故。二者結成。煩惱定故。三者事成。境界定故。若依毘曇。有二種成。一者結成。煩惱定故。二者事成。境界定故。毘曇法中。不說有人故無人成。譬喻者。說唯有結成。人事不成。彼宗之中。不說有人故無人成。境界不定故無事成。如一境界。或時生貪。或時生瞋。或時生癡。或復生慢。或復生善。是故不定。以不定故。名為不成。依如毘曇。當分生時。即名事成。成義如是。   第九明其發業潤生差別之相。先明發業。後辨潤生。發業之中。宗別不同。依如毘曇。修道煩惱。親能發起身口二業。緣事起故。見諦煩惱。不能親發身口二業。迷理惑故。故雜心雲。修道煩惱。剎那等起。起身口業。見道煩惱。作因等起。起身口業。修道煩惱。雲何名為剎那等起。前念是其修道煩惱。後念即起身口二業。名剎那起。見諦煩惱。但能遠生。名因等起。不能親生。故非剎那。問曰。若使緣事煩惱動身口者。見諦所斷。貪瞋慢等。緣四諦下諸見而生。亦是緣事。何故不能親動身口。釋言。有以。彼四諦下貪瞋慢等。唯緣諸見。不緣色聲香味觸等。是故不即起身口業。但能遠起身口如是。意業雲何。彼宗之中思為意業。思是通數。皆與一切煩惱相應。二輪煩惱。皆能起之。若依成實。見諦煩惱。具能發起善惡二業。修道煩惱。一向不能起不善業。何故如是。在凡夫時。修道煩惱。但可成就。而不現行。是故不發。得聖之時。修道煩惱。雖復現行。以輕微故。不發惡業。善業雲何。釋者不同。有人釋言。三果聖人。但潤凡時有漏善業。人天受生。不造新業以之受生。此義不然。如成實說。三果聖人。一切地中所有煩惱。隨所斷處。則不造業。以此准驗。定知修惑未斷之處。得發善業。又復現見諸學人等。得聖道已。修起八禪。用之上生。雲何不造。以彼聖人造善生故。修道煩惱。得發善業(此一門竟)。   次辨十使潤生差別。若依毘曇。於三界中。一切十使皆能潤生。若依成實。唯愛能潤故。成實論雜問品雲。唯愛能令諸有相續。邪見等中。無如是事。地經論中。亦同此說。故彼文言。愛水為潤。若言受生。癡見亦能起。彼文言。無明覆弊。我心溉灌。   第十明其相生次第。於中兩門。一直就十使明相因起。二約地以論十使之中因起如何。無明為本。依無明故。便起疑使。依彼疑後或生邪見。或起我見。依於我見。便起斷常。說為邊見。由常見故。為我未來更求勝處。受持禁戒。故起戒取。於彼戒取所取法中。計為第一。便起見取。由見取故。順則生貪。違則生瞋。持此自高。便生慢使。一義如是。又更分別。無明為本。因之起疑。疑後決定便入二中。一入有中。便起身見。以身見故。說身死後或時如去或不如去。若說如去。則是常見。說不如去。即是斷見。若見常者。為神修善。持戒苦行。便起戒取。若見斷者。以無後世。貪現五欲。便生貪心。以貪心故。他侵生惱。便起瞋心。二入無中。起於邪見。以邪見故。取邪為正。便生見取。以見取故。恃己所見。欺陵他人。便起慢心。因起如是。一切且然。未必皆爾(此一門竟)。   次就地別以論因起。地謂欲界乃至非想。依如毘曇。同地之中。十使相望。皆得相生。若望他地。上得生下。下不生上。上地命終。得起下結。故言生下。要斷下結。得上禪定。得禪定已。方起上結。故不生上。十使之義。略雲如是。   十纏義門分別(釋名辨相一 對使垢料簡同異二 纏依差別三 見修分別四 六識分別五 就界分別六 就位分別七)   第一門中。先釋其名。後辨其相。所言纏者。煩惱纏心。名為纏。又縛行人。亦名為纏。以實通論。一切煩惱。無非是纏。今據一門。且論十種。十名是何。如雜心說。無慚與無愧睡悔慳嫉掉眠忿及與覆是。上煩惱纏。內無羞恥故。名無慚。外無赧懼說為無愧。眠之與睡。論釋不同。若依成實。心重欲眠。名之為睡。攝心離覺。說以為眠。若依毘曇。一切煩惱。睡著境界。不能堪忍。說之為睡。身心昏昧。略緣境界。目之為眠。五識名身。意識名心。是二昏昧。名為眠也。於作善事。追變名悔。於己身財。堅著名慳。於他勝事。妒忌名嫉。躁動名掉。憤惱曰忿。隱過名覆。名義如是。就此十中。無慚無愧。是不善地。慳嫉忿覆是小煩惱地。睡眠掉悔是別心數以此十種。有急縛義。故說為纏(此一門竟)。   次對使垢料簡同異。此之一義。廣釋如前六垢章中(此二門竟)。   次對十使明依不同。如毘曇說。無愧睡與眠。此三無明依掉。慳及無慚。是從貪慾生。覆纏二使。依悔。即因猶豫。忿嫉瞋恚。依明智之。所說論文如是。以癡覆心。不知羞恥。作惡無愧。又以癡故。煩惱起時。不自開曉。睡著境界。不能堪忍。說之為睡。復以癡故。昏障覆心無所覺知。說以為眠。是故此三同依無明。以有貪故。追求五欲。不能止息。說之為掉。以有貪故。慳惜己物。不能捨離。說以為慳。以有貪慾。於追求中。無有羞恥。說為無慚。是故此三同依貪慾。以有愚癡貪慾心故。作惡覆藏不知發露。說之為覆。故說覆纏二使依也。所謂依於貪慾無明。以有疑故。作善追變。說之為悔。故說悔心因於猶豫。以有瞋故。於他忿惱。說之為忿。忌他勝己。說之為嫉。故說忿嫉依於瞋恚。若依成實。覆慳二纏。是其貪使。忿嫉二纏。是其瞋使。餘悉非使(此三門竟)。   次就見修分別十纏。十纏之中。無慚無愧睡之與掉。此之四種。通障見修。餘之六種。唯障修道。若依成實。十纏煩惱通障見修(此四門竟)。   次就六識分別諸纏。若依毘曇。無慚無愧睡掉及悔。通於六識。餘五在意。若依成實。一切在意。五識中無從想生(此五門竟)。   次就三界辨其通局。依如毘曇。睡掉二纏。遍通三界。彼說。煩惱睡著境界。名為睡。故上界有之。自餘八纏。唯在欲界。成實論中。雖無文說。准義以求。上界但無睡眠及慳。得有餘七。彼宗上界。有不善故有無慚愧。彼有疑故亦得有悔。有瞋使故得有忿嫉。有貪使故得有覆纏。不善亂心。故得有掉(此六門竟)。   次就位辨。依如毘曇。凡夫乃至斯陀之人。具足十纏。那含之人。但有睡掉。無餘八種。羅漢全無。若依成實。斯陀已前。相同毘曇。那含之人。斷欲結故。無慳睡眠。有餘七種。羅漢全無。問曰。羅漢若無眠者。何故經中說羅漢眠。龍樹釋言。眠有二種。一有夢眠。神應渾濁種種異見。二無夢眠。靜息而已。彼阿羅漢已捨夢眠。有無夢眠。何故有此。論自釋言。四大之身。法須飲食眠息將養。是故有之。不為安穩著樂故眠。論復釋言。羅漢有二。一慧解脫。二俱解脫。俱解脫者。具得八禪。以得禪故。得色界地微妙四大來在身中。身則安樂。是故無眠。慧解脫者。不得上禪。不得禪故。不得上界勝妙四大來入身中。是故有眠。羅漢如是。佛復雲何。龍樹釋言。佛永無眠。為化眾生。示現有之。十纏之義。略辨如是。   十障義四門分別(釋名第一 立障所依第二 辨相第三 治斷處所第四)   第一釋名。十障之義。出十地論。名字是何。一凡夫我相障。二邪行於眾生身等障。三闇相於聞思修等諸法忘障。四解法慢障。五身淨我慢障。六微煩惱習障。七細相習障。八於無相有行障。九不能善利益眾生障。十於諸法中不得自在障。初言凡夫我相障者。此對初地無我真解。以我為障。我有二種。一自在名我。謂八自在。此就用也。二自實名我。此據體也。實有二種。一者理實。所謂佛性。是故經言。我者所謂如來之藏。二者情實。所謂凡夫妄情所立生法自性。論其理實。得之在聖。妄情所立。起之在凡。為別真我。就人以分。故舉凡夫。凡謂生死凡鄙之法。夫謂士夫。凡法成夫。故曰凡夫。此猶我人之別名也。執實名我。取我體狀。目之為相。礙聖名障。邪行於眾生身等障者。此對二地持戒淨行。說彼惡業。以為障也。惡業乖正。目之為邪。集起名行。行起在緣。集必依具。言於生者。即是緣也。言身等者。即是具也。舉身統攝口意二業。故名為等。礙彼戒行故名為障。闇相於聞等諸法忘者。此對三地聞法之解。說闇為障。心無慧明。故稱為闇。闇狀名相。此是障體。闇心迷境。境謂聞等三慧之法。於此法中。不能照了明記在心。故名為忘。解法慢者。此對四地出世真證。說三地中解心為障。此解當地雖能解法。取相而知。名解法慢。慢故是障。前三地中。以我邪行闇忌為障。今此何故說解為障。彼前三地。世間行故。以福捨罪。四地已上。出世行故。以智捨相。是故不類。身淨慢者。此對五地十平等心。以彼四地取淨為障。前四地中。得淨法身。取身淨相。名為我慢。慢故是障。微煩惱習者。此對六地十法平等說。五地中取染淨法分別。慢心以之為障。然慢有三。謂上中下。前解法慢以之為上。障於四地下忍之心。身淨為中。障於五地中忍之解。取染淨慢。慢中最下。障六地中上忍之智。六地所除。對前中上。故說為微。性是取慢惑障之法。就過說惱。據微煩惱。顯前中上。類亦同然。俱是煩惱。何故前二說為慢乎。為障出世。所除之障。隨道取執。為過輕微。不同前三性相俱違。故約所取以別其障。說為慢矣。就初障慢類後皆爾。然此微是其粗家殘氣。故名為習。細相習者。此對七地發起勝行。說六地中樂空為障。以六地中得法平等於空樂住。不能即空發起勝行。所以為障。取有為粗。著空為細。細狀名相。粗家殘氣目之為習。然其所取。雖別空有。執性同故。猶得說為粗家習也。言於無相有行障者。此對八地無功用行。說七地中功用為障。第八地中。報行純熟。捨離功用。名曰無相。望於無相。名功用修。以為有行。礙於無相。故目為障。不能善益眾生障者。此對九地無礙說法。以彼八地不能為障。前八地中。雖能淨土教化眾生。不堪無礙辨才益物。名為不能。以不能故。說之為障。言於諸法不自在者。此對十地自在之智。說九地中無智為障。前九地中。雖復無礙辨才說法。未能於佛所知深法照用無礙。名不自在。又復不能受佛如來雲雨說法。降注法雨滅惡生善。名不自在。以不自在故說為障。   第二明其立障所依。論主依何立此十障。斯乃依於相續解脫二十二愚。立此十障及第十一微細智障。二十二者。初地有二。乃至佛地各有二種。是故通合有二十二。初地二者。一眾生著我法著我愚。是利煩惱。二增上中惡趣起煩惱。煩惱有三。謂下中上。中上煩惱。能發惡業。受惡趣報。對果名因。名增上中惡趣煩惱。論主就初說為凡夫我相障也。第二地中二種愚者。一者微細犯戒行愚。是彼二地律儀戒障。二者種種業趣行愚。是彼二地攝善攝生二種行障。不知種種善惡業。故不能攝善。不能攝生。論主就初說為邪行身等障也。第三地中二種愚者。一聞持滿足愚。障彼三地聞法解心。二欲愛愚。障彼三地八禪定等。論主就初說為闇相於聞等障。四地二者。一法愛愚。愛三地中聞法解心。二正受愚。愛三地中禪定行等。論主就初說為第四解法慢障。五地二者。一背生死向涅槃愚。謂四地中取淨之慢。障彼五地十平等心。及障彼地大慈悲等利眾生行。二者一向背於涅槃向世間愚。障彼五地諦觀等行。論主就初說為第五身淨慢障。六地二者。一多行相愚。謂五地中。取染淨等分別慢相。障六地中十法平等。二不能觀察多行生愚。障六地中因緣行觀。論主就初說為第六微煩惱障。七地二者。一微細相行愚。謂六地中樂空之心。障七地中十方便慧發起勝行。二無相思惟方便行愚。障七地中修無功用。論主就初說為第七細相習障。八地二者。一者無相無開發愚。謂七地中功用行心。障八地中無功用行。二自在愚。障八地中淨佛國土三自在行及十自在。論主就初說為第八有行障也。九地二者。一不能於諸法及法名字總持自在愚。障九地中智成就行。二樂說法自在愚。障九地中說成就等。論主就後說為第九不能善益眾生障也。十地二者。一者大神通愚。謂障十地神通無上有上行等。二者微細祕密行愚。謂障十地七種智等。論主就後說為於法不自在障。十地望佛亦有二愚。一者一切爾炎微細正受愚。謂無明地。障彼如來一切智德。二障礙愚。謂事中無知。障彼如來一切種智。地論說言。第十地中有智障者。當知是彼障礙愚也。立障所依。辨之粗爾。   第三門中。言辨相者。開合不定。或雲一二乃至眾多。所言一者。一切煩惱總為一障。或分為二。所謂見修。十中初一是見諦惑。餘之九種是修道惑。就業煩惱。亦得分二。第二第八是其業障。餘是煩惱。或說為三。所謂見愛及與無明。初一是見。第二能起犯戒。煩惱即是其愛。後八無明。或說為六。世間有三。出世亦然。三地已還名為世間。四地已上名為出世。世中三者。一是解障。謂執我心障無我解。二是行障。所謂邪行障於戒行。三者是其智用之障。所謂闇相障彼三地明淨之知。出世三者。始從解法乃至細相。是其解障。分別有無。障彼非有非無之解。二者行障。謂於無相有行障也。障彼八地無功用行。餘之二種。是智用障。不能利生。不知法故。或說為十。始從我相乃至於法不得自在。或說二十。謂二十愚廣如上辨。若廣分別。數別難窮。障相如是。   第四明其除斷處所。於中有五。一序異說。二破邪執。三立正義。四難正義。第五釋通。言異說者。有人說言。此十障中障初地者。初地始心無礙正斷。乃至障彼第十地者。十地始心無礙正斷。何故得知涅槃經說。初依菩薩以為凡夫。具煩惱性故知。地前一向不斷。又仁王中宣說地前。以為伏忍。故知不斷。又如地論三地中說。諸見縛者。初地時斷。明知。初障初地始除。又小乘中。障見諦惑。苦忍已去無礙正斷。障修道惑。斯陀行後無礙正治。以小類大。其義相似。唯佛地障。十地終心無礙正斷。如來地中解脫證除。以佛無學累外淨故。此是一論。又復人言。障初地障。初地始心無礙正斷。乃至障彼佛地之障。佛智初起無礙正斷。故經說言。無明住地。佛菩提斷。此是兩論。異說如是(此一門竟)。   次破邪執。若言初障。初地始心無礙正斷。乃至第十。十地始心無礙斷者。是義不然。雲何不然。如地論中。對十一障。說十一地。遠離初障。宣說初地。乃至遠離第十一障。說如來地。又如相續解脫經中。對彼二十二種愚故。說十一淨。二十二愚。備如前列。對初二愚。說初地淨。乃至對彼最後二愚。說佛地淨。若言十地作無礙道正斷十障。彼如來地亦應如是。而如來地。望彼微障解脫證除非無礙者。十地亦爾。何勞致疑。若言佛地是無學故累外證除全異十地。十地望前。隨分成處。更不進習。亦是無學。與佛何別。又若佛地。是無學故。出處說地。菩薩學中。斷處說地。是則佛地。是無學故。出處解脫。菩薩在學。應當斷處說為解脫。因果雖殊。同以出處為解脫道。因果雖異。何為不得同就出處說為地乎。若言經說初依菩薩具煩惱性令使地前全不斷者。即涅槃中宣說。地前雖未階於初不動地。而能壞一切生死。是故名為不可思議。雲何不斷。又大涅槃解不到到。言不到者。謂大涅槃。所言到者。菩薩永斷貪慾瞋癡。是故能到。身口意淨。不犯四重五逆者。故能到不謗方等。不求闡提。是故能到。何處菩薩永斷貪等到大涅槃。種性已上。此雲何知。即彼文言。須陀洹人八萬劫到。乃至辟支十千劫到。此言到者。到前菩薩所到涅槃。然彼須陀八萬劫到。乃至辟支十千劫到。到種姓地。名到涅槃。故知菩薩永破貪等到涅槃者。種姓已上永斷貪等到於涅槃。雲何不斷。又華嚴中辨十住義雲。言菩薩最初發心便成正覺。見法實相具足慧身等諸如來。雲何不斷。又華嚴中宣說。地前有其永斷。何故不依彼文如何。華嚴經中辨十住義。十住位分在於習種。彼偈說言。第四生貴真佛子。從諸賢聖正法生。有無二邊悉不著。永離生死出三界。雲何不永。又地持中宣說。種性二障清淨雲何不斷。若言地前名為伏忍證不斷者。即仁王中說。至金剛悉名為伏。唯佛一人。方能永斷。應十地還悉不永斷。經雖說伏。前立義家地上名永。彼雖宣說地前為伏。何得於中全無永斷。又若宣說地前為伏。於中無永。仁王宣說初二三地。以為信忍。應當無證。彼名信忍。於中有證。彼雖說伏。何妨有永。又若宣說地前為伏。於中無永。地經宣說。三地已還悉是世間。但厭不斷。應三地還亦無永斷。彼說為厭。於中有永。地前名伏。何為無永。又若地前唯伏不永。則無無漏。若無無漏。大力菩薩用何受於變易生死。以此一驗。其理足定。若言地論說諸見縛初地時斷證非地前。經中亦說。無明住地唯佛所斷。乃至後身猶被覆障。十地已還。應無斷義。彼言佛斷。十地已還。實有斷除。地論雖說見縛在於初地時斷。地前菩薩。何為不斷。又地持雲。先解行住見如是法。如是縛斷。見縛猶是凡夫我障。彼論既說解行中斷。雲何說言初地已去無礙正除。又地持中說。煩惱障有三處過。一增上中惡趣煩惱過。過解行住入歡喜地。二微細煩惱過。過遠行住入不動地。三者微細習氣行過。過無礙住入第十地。彼增上中惡趣煩惱。猶是初地二種愚中第二種愚。與彼我相同障初地。惡趣煩惱初地出過。非始斷故。凡夫我相。亦應如是雲何說言初地始斷。若言初地斷處名過不以出處名為過者。是則第二微細煩惱。二地已上漸次斷除。八地時盡。應說二地以之為過不至八地。第三習氣。八地已去漸次斷除。十地窮盡。應說八地以之為過不至十地。然彼斷處不名為過。而至出處。方名過故。明知。第一惡趣煩惱。初地出過。非是始斷。又地持中說。解行住依世俗禪。修習一切菩提分法。發諸大願。斷惡趣報。入歡喜地。然彼所斷。猶是初地二種愚中第二惡趣煩惱之果。彼果既是解行中斷彼因。何為解行不除。又地持中說。解行住有五畏等初地之障。彼雲。解行行上忍時。斷此過相。入歡喜地。得歡喜故。是諸過相。悉無復有。若初地障解行不斷。雲何說言解行上忍斷此過相入歡喜地。若初地上方始漸斷。雲何說言得歡喜時諸過悉無。又地持雲。解行菩薩有軟中上方便展轉淨解脫。非無罪清淨。歡喜住中。出障解脫無罪清淨。若初地障解行不斷。雲何得名展轉清淨。若初地上方始斷者。雲何得名出障解脫無罪清淨不名無礙。又如七卷金光明經三身品說。地前菩薩。聞法思惟修行精進。破懶惰障。次破罪障。次破不尊重障。後破掉悔心障。破四障已。入歡喜地。依歡喜地。拔利益障。已入第二地。依第二地。破逼惱障。已入第三地。乃至最後。依第十地破於一切所知之障。拔除一切根本心障。入如來地。以斯准驗。定知。初障非是初地無礙正斷。若言小乘障見諦惑苦忍已去方始斷除令大亦同者。此如後釋。又若初地無礙之道十三住。分判屬初地。不在解行。彼小乘中須陀人。進斷欲界六品修惑。彼無礙道四果別分。應屬斯陀不屬初果。斯陀進斷欲界修惑七八九品。彼無礙道四果別分。應屬那含不屬斯陀。那含進斷上二界結。彼無礙道。應屬羅漢不屬那含。然彼進斷上結。無礙四果別分。悉屬下果。初地無礙何為不得判屬解行。乃令屬後。說初地斷。又若初地障初地斷者。彼無礙道。聞思修證四種心中何心所攝。若用證斷。便是證除。不名無礙。若用修斷。修為世間。為是出世。若是出世。地論宣說。聞思修等。但是智因。能生出世。而體不能滿出世間。雲何得判以為出世。又地論言。不現三界心心數法分別修智。名為世間修道之智。雲何出世既非出世。何得判之以屬初地。若是世間。便屬解行。何得宣說初地正斷。初障既非初地正斷。乃至最後微障亦然。此是一非。若言初地乃至佛地皆依無礙正斷諸障。是義不然。菩薩無礙。備如前破。若當佛地無礙斷者。便名佛智以為金剛。何故宣說十地終心為金剛乎。又大品雲。無礙道中名為菩薩。解脫道中。名之為佛。雲何說言佛為無礙正斷無明。經中說言。無明住地菩薩斷者。彼說證除。何關無礙(此二門竟)。   次立正義障有總別。所言總者。凡夫我障以為一品。乃至障佛微細智障。各為一品。所言別者。直就凡夫我相障中。品別百千。乃至第十品別例然。唯第十一微細智障品定為一。不別為多。以窮終故。障相如是。若對總障以明斷處。初地家障解行地滿所修諸行。為無礙道。正斷彼結。故地持雲。諸見結者。解行時斷。彼文復言。解行住中行下忍時。五怖畏等諸過之相。增中忍時。中上忍時。下行上忍時。斷此過相入歡喜地。又彼復言。解行住中有軟中上方便展轉淨解脫故知。解行無礙正斷。初地心起解脫證除故。地持雲。五怖畏等一切過相。得歡喜時。悉無復有。彼文復言。歡喜住出障解脫無罪清淨。解脫種種煩惱上纏故知。初地累外證除。凡夫我障斷處如是。乃至最後微細智障。十地終心無礙正斷。佛地證除。然彼最初無礙道者。義說不定。若當分因以別。其果判屬解行。若當攝因以從果者。得言此道與彼初地為方便。故判屬初地。諸地無礙類皆同爾。若對別障以明斷者。就彼凡夫我相障中。品別無量。彼初品者。解行終心無礙正斷。初地始心解脫證除。第二品者。即前證邊。復有緣照對治心起。為無礙道。斷除彼結。無礙謝已。第二念中真證心證心現為解脫道。證除彼結。第三品者。即彼第二證心起時。復有緣照對治心生。為無礙道。治第三品。彼心謝已。第四念中真證心起。解脫證除。如是次第乃至十地治斷齊然。是故十地名為漸淨。不同佛地頓得清淨。然第十一微智障者。局唯一品。金剛心起無礙正斷。種智初起解脫證除。更無異品。故地持雲。如來住者。頓得清淨。不如餘住。漸次清淨正義如是(此三門竟)。   次難正義。若言初障。解行終心無礙斷者。何故地前不名見道。不名出世。不名歡喜。又若地前無礙永斷。何故仁王宣說地前以為伏忍。又若地前無礙永斷。何故經說初依菩薩具煩惱名為凡夫不名為聖。又若解行斷初障者。何故地論說諸見縛初地時滅。又若初障解行終心無礙斷者。彼小乘中障見諦惑。亦應以彼世第一法為無礙道正斷彼結。然小乘中。障見諦惑。要苦忍等見道心斷。大乘亦爾。何得異解(此四門竟)。   次解邪難以通正義。何故地前正斷見惑。而不得名為見道者。大乘法中見有二種。一者解見。緣觀諦理而斷煩惱。二者證見。緣觀心滅真照現前。若通論之。解行終心。緣觀諦理斷除見惑。亦得名見。故地持中。說諸見縛解行時斷。但大乘中。滅觀真見方是出世。出世分中。宣說見道。故解行中。雖能緣見。不與其名。如七地中修無功用而不得名無功用。何故不名為出世者。良以對彼滅觀真德為出世故。地前緣見三界心心數法為體。故非出世。何故不名為歡喜者。正與惑對未得出離。心無安泰故不名喜。如未來禪雖斷欲結以未出故無其喜支。此亦同爾。已能永斷。何故仁王說為伏忍。釋言。地前具有三義。一有斷義。謂於四住增上及中並粗無明漸次斷除。趣入歡喜。故地持中。說種性地二障清淨。解行住中斷諸過相。入歡喜地。二有伏義。於細四住及中無明。但能遮伏未能永斷故。仁王中說為伏忍。三有未斷未伏之義。於彼四住微細習氣及善煩惱並細無明。未能斷伏故。彼相續解脫經說。地前菩薩。煩惱亦行。善法亦行。是故不名上波羅蜜。彼仁王中。為別五忍。對後彰劣故。就伏邊說為伏忍。不可執此定言不斷。若以仁王說為伏忍。即令於中全無斷者。仁王亦說金剛已還皆名為伏。唯佛一人方能永斷。十地已還。悉應不斷。彼說為伏於中有斷。地前亦爾。何勞致疑。又若仁王。宣說地前名為伏忍。即使於中全無永斷。仁王宣說初二三地名為信忍。豈可於中唯信無證。彼說信處於中有證。彼說伏處何為無斷。何故經說。初依菩薩具煩惱性名凡夫者。地前菩薩。雖斷五住。無一住中遍漏盡之處。名具煩惱性。非全無斷。如小乘中。貪瞋癡慢見諦道中雖分除義。由斷不盡不與斷名。此亦如是。又復地前雖除六道分段生死。殘氣猶在於六道中。無漏盡處故名凡夫。非無聖德。論言。見縛初地斷者。彼說證除不關無礙。如說無明佛菩提斷。豈是無礙。此亦同爾。若以小乘類同大乘。是所不應。小乘望大有三不同。相類。所言三者。一小乘中見道已前全無無漏。大乘有之。小乘無故不斷煩惱。大乘有故能為無礙。正斷初障。二小乘中唯有一種緣照無漏。更無真證。是故所有斷結無漏。判屬出世大乘之中有二無漏。一是緣觀斷結無漏體是世間。二是滅觀無結無漏體是出世。以彼世間有緣治故。能為無礙。正斷見惑。滅觀真德體是出世。故說初地解脫證除。三小乘中智解微淺。以微淺故。未見未斷名為世間。有見有斷即名出世。大乘智深。有見有斷判為世間。息見息斷無見為見無斷為斷。方為出世。以此三別。是故大小不得相類。望彼初地。說治既然。乃至望佛說治齊爾。十障之義。略辨如是。   十四難義   十四難義。出涅槃經。彼大品經佛母品中。亦具分別。所言難者。執邪徵正。目之為難。亦可邪執礙於聖道。能與出世為留難。故名之為難。難別不同宣說十四。就十四中。常無常見。有其四種。邊無邊見。亦有四種。如去不如去。復有四種。身神一異有其二種。是故合有十四難也。常無常中四種見者。一神及世間二俱是常。二神及世間二俱無常。三神及世間亦常無常。四神及世間非常非無常。今先就神分別其相。後就世間。所言神者。謂諸凡夫顛倒憶想。橫計我人。名之為神。言神常者。有諸外道。說神是常。於中有二。一鈍二利。鈍根之者。為是神故。修持所行。未來受報。又為苦行令神得脫。利根之者。說神定常苦樂不變則無罪福。多起邪見。言無常者。有諸外道。說神無常。計無常故。為今世樂。多起放逸。所言亦常無常者。有諸外道。說神有二。一細二粗。細者是常。身死神在。粗者無常。身死神滅。如仙尼說。所言非常非無常者。有人見彼常與無常二俱有過。雲何有過。若神是常。則無罪福苦樂等報。猶如虛空風雨不變。若神無常。便為苦樂之所變改。猶如牛皮風雨在中則便瀾壞。以是過故。說神非常亦非無常。雖復宣說非常無常。以我心故必說有神。就神如是。次就世間明常無常。言世間者論說有三。一眾生世間。二五陰世間。三國土世間。於此三中。隨人取別。亦有常等四種異見。言世常者。有人說。彼三種世間。自然而有。不從因起。名之為常。言無常者。有人宣說。一切世間終歸斷滅。更無後續。故曰無常。所言亦常亦無常者。有人說言。世間之中粗者。無常。微塵是常。是故名為亦常亦無常。所言非常非無常者。有人見彼常與無常二俱有過。是故宣說非常無常。此等四種。執定不捨。故名為邪。問曰。神者本來無法。於中妄取可名為邪。世間是有。設令取之。雲何名邪。論自釋言。但破世間定執常等。不破世間。如人見蛇妄謂瓔珞。有明眼者語。言是蛇非是瓔珞。佛亦如是。破彼常等。不破世間。現見世間。無常生滅。雲何定常。業報不失。雲何說言定是無常。前二既非。寧有第三亦常無常。有為生滅業果不失。寧得定說非常無常。以是義故。常等四種。皆悉是邪(此一門竟)。   邊無邊中四種見者。一神及世間二俱有邊。二神及世間二俱無邊。三神及世間亦有邊無邊。四神及世間非有邊非無邊。今先就神分別四種。後就世間神有邊者。有人宣說。眾生神我猶如微塵。或如芥子麻麥黍豆。或如棗等寸燈尺蛇蛛母中縷。或有說言。小人神小。大人神大。或雲。一等如是。一切名為有邊。神無邊者。有人說言。神遍虛空無處不有。身所至處能覺苦樂。若無身處則不能覺。覺雖不遍神實周普。言神有邊亦無邊者。有人說。神有粗有細。粗者作身。細者常身。作身有邊常身無邊。言非有邊非無邊者。有人見彼邊與無邊二俱有過。故說非邊非無邊也。雖復宣說非邊無邊。而不離神。就神如是。次就世間明邊無邊。於中先就眾生五陰明邊無邊。言有邊者。說有種種。有人以想分別思惟。眾生陰身。求其根本不得其始。便作是念。若無原始。亦無中後。無初中後便無世間。是故世間應當有始。以有始故。名為有邊。此是一論。復有宣說。八萬劫外冥性為始。始是其邊。此義雲何。如僧佉經說。迦毘羅仙。得世俗禪。發宿命通。能知宿命。見過去世八萬劫事。過是已前。不復能見。便作是念。八萬劫外。不應無法。應有冥性。冥性微細。五情不知。從彼冥性。初生覺心。涅槃經中。名之為大。所謂最初中陰心識。從彼覺心生於我心。涅槃經中。名之為慢。從此我心生二種法。一色二心。就色法中。初從我心生五微塵。所謂色聲香味及觸。從彼五塵生於五大。所謂地水火風及空。從聲一塵生於空大。聲觸二塵生於風大。色聲觸塵生於火大。色聲觸味生於水大。從於色聲香味觸塵生於地大。地大從於多塵生故。最能生成一切萬物。次從五大生於五根。從火生眼從空生耳。從地生鼻。從水生舌。從風生身。復更生於五作業根。一手二腳三口聲四男根五女根。復有一種心平等根。所謂完心。諸大合成。故雲平等。色法如是。就心法中有其三種。謂染粗黑。染者是貪。粗者是瞋。黑者是癡。如是次第從細生粗。後還從粗以至於細。如微塵中有其瓶盆諸器之性故。從微塵出彼瓶等。瓶等壞時還作微塵。世性如是。此性是常。從來有之。是故說之為眾生邊。此是二論。復有人言。自然之性。是世間邊。貧賤富貴。皆是自然不由往因。此是三論。復有人說。微塵是其世間之邊。微塵是常。不可破壞。不可燒斫。以微細故。但由罪福。故有離合。罪福業集塵合成身。罪福業盡塵還離散。是故微塵是世間邊。此是四論。復有人說。自在天王。是世間邊。由彼出生一切人民。故說為邊。此是前邊。此是五論。復有人說。一切眾生。受苦樂盡自然至邊。譬如山頂轉於縷丸縷盡自止。止處是邊。此是後邊。此是六論。言無邊者。有人宣說。眾生五陰廣多無量。故曰無邊。復有宣說。眾生五陰前無原始。後無盡時。故曰無邊。問曰。此說與佛法同。何過之有。以其定執眾生相故。言亦有邊亦無邊者。有人宣說。眾生五陰前後有邊十方無邊。或有宣說。十方有邊前後無邊。言非有邊非無邊者。有人見彼有邊無邊皆悉有過。故說非有邊非無邊也。雖復宣說非有非無。以其定執眾生五陰。所以是過。次就國土明邊無邊者。言有邊者。有人宣說。微塵是其世間之邊。微塵聚集世間便成。微塵散故世間便壞。是故微塵是世間邊。此是一論。復有人說。自在天王是世界主。造作天地一切萬物。萬物滅時天還攝取。如是天主。是世間邊。此是二論。復有人說。自然之性是世間邊。國土世界自然而有。言無邊者。有人宣說。國土世間前後十方皆悉無邊。言亦有邊亦無邊者。有人宣說。國土世間前後有邊十方無邊。十方有邊前後無邊。或有宣說。上下有邊八方無邊。或有宣說。八方有邊上下無邊。言非有邊非無邊者。有人見彼有邊無邊二俱有過。便著非有非無邊也。以其定執所以是過。上來廣辨邊無邊等四見差別(此二門竟)。   次辨如去不如去等。於中有四。一者如去。二不如去。三亦如去亦不如去。四非不如去。言如去者。如從前世來生此間。去向後世亦復如是。故雲如去。不如去者。有人說言。如從前世來生此間。死後斷滅不如前。去名不如去。言亦如去不如去者。有人說言。身之與神合以為人。如從前來。死後神去身不如去。言非如去非不如去者。有人見彼去與不去斯皆有過。故說非去及非不去。雖唯說不去及非不去。不能捨神(此三門竟)。   次辨身神一異之義。於中有二。一身與神一。二身與神異。所言一者。有人說言。身即是神。所以者何。分折此身。更別求神。不可得故。又受苦樂。皆是其身。是故得知身即是神。所言異者。有人說言。身與神異。身相粗現。神即微細。五情不得。散心凡夫不能得見。攝清淨禪定之人。乃能見之。故知。是異。若不異者。身死之時。神即隨滅。以其異故。身滅神在。十四難義。略之云爾。   十六神我義   十六神我。出大品經。神謂神主。我謂我人。神我不同。略說十六。名字是何。一名為我。二名眾生。三名壽者。四名命者。五名生者。六名養育。七名眾數。八名為人。九名作者。十使作者。十一起者。十二使起者。十三受者。十四使受者。十五知者。十六見者。此等皆是我之別名。初言我者。論自釋言。於五陰中。起我我所。故名為我。何者是我。何者我所。是義不定。若異五陰別計有我。則名五陰。以為我所。若取五陰。以為我人。於五陰中。隨取何陰。以之為我。即名為我。餘陰為所。言眾生者。計有我人依於五陰和合而生故名眾生。問曰。佛法亦說五陰集成眾生。與彼何異。釋言。佛法說生。假名無其體實。彼說有體。是故不同。所言壽者。計有我人命根成就住有分限故名壽者。所言命者。即如向說。我眾生壽等命根成就故名命者。所言生者。計有我人能起眾事如父母生子故名生者。言養育者。計有我人假藉衣食而得增長故名養育。言眾數者。從彼我人有陰界等眾法之數故名眾數。又取我人為陰界等諸法之數。如說諸陰以為我所。所言人者。諸有神主能行人法故名為人。所言作者。計有我人用手足等能作眾事故名作者。言使作者。計有我人能使役他名使作者。所言起者。計有我人能起罪福故名起者。言使起者。計有我人能使役他起罪福業。名使起者。所言受者。計有我人後身受報故名受者。言使受者。計有我人能令他人受苦樂果名使受者。所言見者。計有我人用眼見色故名見者。所言知者。計有我人用餘五情知餘五塵故名知者。問曰。神我局唯十六為更有乎。論自釋言。略說十六。廣則無量。十六神我。略之云爾。   六十二見義   六十二見。出長阿含梵動經中。彼經所說本劫本見有十八見。末劫末見有四十四。是故通合有六十二。言本劫者。過去時也。言本見者。於彼過去起常見也。言末劫者。未來時也。言末見者。於未來世。起斷見也。相狀如何。如彼經說。本劫見中常論有四。常無常論有四。邊無邊論有四。種種論有四。無因而有論有二。是故通合有十八見。常論四者。有人入定憶識過去二十劫事。便作是言。我入定意見過去世二十劫中成劫壞劫。其中眾生不增不減。常聚不散。故知是常。唯此為實。餘皆妄語。是為初見。或復有人。三昧定意憶識過去四十劫事。便作是言。我入定意見過去世四十劫中成劫壞劫。其中眾生。常聚不散。故知是常。唯此為實。餘皆妄語。是為二見。或復有人。三昧定意憶識過去八十劫事。便作是言。我以定意見過去世八十劫中成劫壞劫。其中眾生。常聚不散。故知是常。唯此為實。餘皆妄語。是為三見。或復有人。以捷疾智善能觀察。作是說言。我及世間皆悉是常。是為四見。問曰。此四攝常盡不。答言。不盡。今此且言見二十劫四十八十。以實論之。或有眾生。見於一切乃至八萬。今略不論(此一門竟)。   所言亦常亦無常者。如經中說。有諸沙門婆羅門等。起如是論。我及世間半常半無常。入四見中。齊見不過。何者四見。如此世界劫初成時。大梵已還空無眾生。彼光音天有一天子。光音天中福命將盡。生於初禪大梵天中。彼天生已。便於是處生愛著心。作是念言。願餘眾生。共我生此。時光音天有諸天子。福命將盡。生此天中。彼先生者。便作是念。我於此處。最尊最貴。為眾生父。自然而有。無造我者。我福是常。餘皆我作。我所化生。皆是無常。後生諸梵。亦生是心。是諸梵中。有命終者。來生人間。後修定意。憶識往事。便作是言。彼大梵王自然而有。無造作者。一向是常。後生諸梵。為他造作一向無常。是故世間亦常無常。此實餘虛。是為初見。第二見者。如向後生諸梵之中。或有戲笑放逸懈怠。以戲笑故身體疲極。便失定意。以失意故。命終下生。後修定意。憶識往事。便作是言。彼不戲者。常住彼天。永無遷變。彼是其常。我等戲故。致此無常。是故定知。我及世間亦常無常。是為二見。第三見者。如向後生諸梵眾中。或著相者。生欲染心。便失定意。以失意故。命終下生。後修定意。憶識往事。便作是念。彼梵眾中。不相著者。常住彼天。我等相著。致此無常。流轉生死。是故定知。我及世間。亦常無常。是為三見。第四見者。或有眾生。以捷疾智分別思量。我及世間亦常無常。此實餘虛。是為四見(此二門竟)。   邊無邊中四種見者。一有邊見。二無邊見。三亦有邊亦無邊見。四非有邊非無邊見。言有邊者。有人入定觀察世間。齊己所見生有邊想。便言。世間一向有邊。是為初見。言無邊者。有人入定觀察世間。生無邊想。便作是言。世間無邊。是為二見。言亦有邊亦無邊者。有人入定。觀察世間上下有邊四方無邊。四方有邊上下無邊。便言。世間亦有邊亦無邊。是為三見。言非有邊非無邊者。或復有人。以捷疾智觀察世間。為非有邊及無邊。便言。世間非邊無邊。此義如前十四難中具廣分別。是為四見(此三門竟)。   捷種種論中四種見者。有人念言。我於善惡業報之中。不知不見。若有聰明多智之人。來問我者。我不能答。羞愧於彼。以羞彼故。於其善惡業果之中。隨我意解。彼設問者當如是答。此事如是。此事是實。此事不實。此事是異。此事不異。此事非異非不異等。是為初論。或復有人。作如是見。我實不知。為有他世。為無他世。若有沙門婆羅門等。實有天眼及他心智能知遠事。彼來問我。我若答之。則為妄語。畏妄語故。即用彼人所知之者。以為歸依。彼設問者。取彼所見。當如是答。此事如是。此不如是。此事是異。此事不異。此事非異非不異等。是為二論。或復有人。作如是論。我實不知。何者是善。何者不善。我若宣說此法是善此法不善。則有所愛。若有所愛。則有所恚。若有愛恚。則有受生。畏受生故。用此非善非不善義。以為所歸。彼設問者。用此非善非惡答之。此事如是。此事是實。此事是異。此事不異。是為三論。此事異者。異於善惡。此不異者。與彼虛空相似不異。或復有人。愚癡闇鈍。一切法中。自無所知。他有問者。隨他言答。取他世人所立諸見。用以答之。此事如是。此不如是。此異不異。是為四論(此四門竟)。   無因見中二種見者。有人先生無想天中。後生人間。修習禪定。憶識往事。便言無因而有世間。是為初見。或復有人。以捷疾智分別觀察說言。世間無因而有。是為二見。上來十八。於本劫中起常見也(此本見竟)。   末劫末見四十四者。有想之論有十六見。無想論中有其八見。非有想非無想論亦有八見。斷滅論中有其七見。現在泥洹有其五見。是故通合有四十四。有想論中十六種者。以想對色。有其四句。對邊無邊。復有四句。對苦對樂亦有四句。多少相對復有四句。對色四者。我此終後有色有想。是為初見。無色有想是為二見。亦有色亦無色有想。是為三見。非有色非無色有想。是為四見。邊中四者。我此終後有邊有想。是為初見。無邊有想。是為二見。亦有邊亦無邊有想。是為三見。非有邊非無邊有想。是為四見。苦樂等中四種見者。我此終後有苦有想。是為初見。有樂有想。是為二見。有苦有樂有想。是為三見。非有苦非有樂有想。是為四見。多少四者。我此終後有其一想。是為初見。有若干想。是為二見。眾多非一。故名若干。有其小想。是為三見。緣境狹故。稱之為小。有無量想。是為四見。緣境寬故。說為無量(此一門竟)。   無想八者。對色有四。對邊無邊。復有四種。故有八也。對色四者。我此終後有色無想。是為初見。無色無想。是為二見。亦有色無色無想。是為三見。非有色非無色無想。是為四見。對邊四者。我此終後有邊無想。是為初見。無邊無想。是為二見。亦有邊亦無邊無想。是為三見。非有邊非無邊無想。是為四見。以無想故。不可說為苦樂等四。苦樂等四。在心法故。又無想。故不可說為一與若干小與無量(此二門竟)。   非有想非無想中八者。對色有四。對邊無邊。復有四種。故有八也。色中四者。我此終後有色非有想非無想。是為初見。無色非有想非無想。是為二見。亦有色亦無色非有想非無想。是為三見。非有色非無色非有想非無想。是為四見。邊中四者。我此終後。有邊非有想非無想。是為初見。無邊非有想非無想。是為二見。亦有邊亦無邊非有想非無想。是為三見。非有邊非無邊非有想非無想。是為四見。以其非有非無想故。不可說為苦樂等四。又以非想非無想故。不可說為一與若干小與無量。問曰。何故不說亦有亦無想乎。理實應有。若更說之。不異前二。所以不說。若說亦有不異初門。若說亦無不異第二。是故不論(此三門竟)。   斷滅七者。有人說言。我今此身四大六入。父母所生。乳餔所養。衣食所成。摩捫擁護。然是無常終歸斷滅。是為初見。復有人言。我今此身不得滅盡。至欲界天。斷滅無餘。是為二見。復有人言。欲界天身。不得滅盡。色界地身。諸根具足。彼報盡竟。斷滅無餘。是為三見。復有人言。色界地中。不得滅盡。空處報盡斷滅無餘。是為四見。復有人言。空處地中。不得滅盡。識處報盡。斷滅無餘。是為五見。復有人言。識處地中。不得斷滅。無處有盡斷滅無餘。是為六見。復有人言。無所有處不得滅盡。非想報盡斷滅無餘。是為七見(此四門竟)。   現在泥洹五種見者。有人說言。我今此身即是泥洹。所以者何。我於現在五欲。自恣受於快樂。是故此身即是泥洹。過是更無。是為初見。復有人言。此現在身。非是泥洹。更有泥洹。微妙第一。我獨知之。餘人不達。如我斷滅欲惡不善。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入初禪行。齊是名為現在泥洹。過是更無。是為二見。復有人言。更有泥洹。微妙第一。我獨知之。餘人不達。如我現在。滅離覺觀。內淨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入二禪行。齊是名為現在泥洹。過是更無。是為三見。復有人言。更有泥洹。微妙第一。唯我獨知。餘人不達。如我除喜行捨。憶念安慧受樂入三禪行。齊是名為現在泥洹。過是更無。是為四見。復有人言。更有泥洹。第一微妙。唯我獨知。餘人不達。如我現在斷苦斷樂。先滅憂喜。不苦不樂捨念清淨。入第四禪。齊是名為現在泥洹。過是更無。是為五見。問曰。何故不說四空以為泥洹。理亦應說。略不論之。六十二見。辨之粗爾。   八萬四千煩惱義   八萬四千諸煩惱者。經但有數。不列其名。何由可識。當應翻彼八萬四千諸度法門即為八萬四千煩惱。其猶六弊翻對六度即為六弊。此亦如是。所對八萬四千度門。後當別論。煩惱門竟。   大乘義章卷第六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44 冊 No. 1851 大乘義章   大乘義章卷第七   慧遠述   染法聚諸業義有十六門(身等三業 三性業 三受報業 三界繫業 三時報業 曲穢濁三業 黑白等四業 五逆業 六業 七不善律儀 八種語 九業 十不善業道 十四垢業 十六惡律儀 飲酒三十五失)。   身等三業五門分別(釋名辨性一 辨相二 開合廣略三 輕重四 上下五)   第一釋名。辨其體性。色形聚積。名之為身。起說之門。說之為口。伺緣名意。依斯起作。故名身業乃至意業。名字如是。體性雲何。身業有二。一者作業。二無作業。言作業者。論釋不同。依如毘曇。三聚法中。色法所收。十二入中。色入所攝。彼說身作。是礙性故。色聚所收。是實法色眼所行故。色入所攝。所謂高下正不正等。若依成實。三聚法中。色聚所收。十二入中。法入所攝。色義同前。以何義故。十二入中法入所攝。彼宗之中。實色非業。凡是業者。要是假色。相續之中。有損有益。方名為業。故成實言。餘處生時。能有損益。名之為業。相續之中。後起異前。名餘處生。大乘法中。實有作業。相續乃成。義有兩兼。不得偏取。作業如是。無作業者。依如毘曇。三聚法中色法所收。十二入中法入所攝。是礙性故。色法所收。此無作色。非眼所行。唯意識知。故法入攝。若依成實。三聚法中。是其非色非心所收。十二入中法入所攝。彼宗不說有無作色。良以無作不同形礙。故名非色。不同情慮。故曰非心。為意行故。法入所攝。大乘法中。義有兩兼。是身業故。得名為色。無色心相。名非色心。身業如是。口業亦二。一者作業。二無作業。言作業者。論釋不同。依如毘曇。三聚法中色法所收。十二入中聲入所攝。是礙性故。色法所收。是實法聲耳所行故。聲入所攝。彼宗不說有假名聲以為業矣。若依成實。三聚法中色法所收。十二入中法入所攝。是礙性故。色法所收。是假名聲意所行故。法入所攝。相續之中。方有損益。故名為假。無作業者。論釋亦異。依如毘曇。三聚法中色法所收。十二入中法入所攝。是色性故。色聚所收。是無作法意所行故。法入所攝。若依成實。三聚法中。非色心收。十二入中。法入所攝。不同形礙。故名非色。不同情慮。故曰非心。意所行故法入所攝。大乘法中。口業之相。類身可知。意業之中。諸論不同。依如毘曇。但有作業。無無作業。故彼論言。以三種故。意無無作。言三種者。謂善惡等三性法也。色法之中。三性並故。善身口邊有惡無作。惡身口邊有善無作。心法不爾。善惡不並。善心之中。無惡無作。噁心之中。無善無作。以是義故。但有作業。然彼作業。三聚法中心法所收。十二入中法入所攝。是心數中思數為體。故心法收。是意所行故法入攝。若依成實。意地具有作無作業。故彼論言。無有因緣令使意地無無作業。彼說作業與毘曇同。所言異者。不說心外別有思體。故彼論言。思若非意。更復說何以為意業。意行緣中說名為思。無作業者。三聚法中非色心收。十二入中法入所攝。不同形礙。復非情慮。說非色心。意所行故法入所攝。大乘法中有作無作。其中作業。思數為體。三聚法中心法所收。十二入中法入所攝。無作業者。是心業故。得言是心。非心相故。得言非心。十二入中法入所攝。意業如是(此一門竟)。   次辨其相。身業之中有其三種。善惡無記。善中有二。一止二作。離身三邪是名為止。禮拜等事是名為作。惡中亦二。一止二作。要期作心不禮拜等。是名為止。作身三惡殺盜邪婬。是名為作。無記亦二。一止二作。捨無記心所起身業。是名為止。起名為作。問曰。善惡止業之中。捨彼惡作。以為善止。捨彼善作。以為惡止。無記之中。何不捨彼善惡二作以之為止。乃捨無記作起之業。以為止乎。若無記中。還捨無記所作之業以為止者。善中之止。還應止彼善中之作不捨惡作。惡亦同爾。釋言。不類善惡二門。正相違返。正相違故。有二相翻。一總二別。總而論之。以善對惡。以惡對善。別而論之。善中之止。必翻惡作。惡中之止。必翻善作。無記望彼善惡二門非正相違。非正違故。唯總相翻。無別相翻。總相翻故。無記翻彼善惡二門。不別翻故。無記之止。不翻善惡二門之作。無記之作。不翻善惡二門之止。當分之中。止作相翻。口業亦三。善惡無記。善中有二。一止二作。離口四過。是名為止。讀誦讚歎如法之音。是名為作。不善亦二。一止二作。不讀誦等。是名為止。作口四過。是名為作。無記亦二。一止二作。捨無記心所起口業。是名為止。起名為作。意業亦三。善惡無記。善有二種。一止二作。止離一切不善業思。是名為止。起善業思。是名為作。惡中亦二。一止二作。要期之心。止離善思。名之為止。起惡業思。是名為作。無記亦二。一止二作。止離威儀工巧等心。名之為止。起此名作。問曰。殺生劫盜邪婬是身作者。口教他殺。仙人忿怒殺乾陀羅一國人民。是何業乎。論釋不同。若依毘曇。是身業攝。究竟成殺。要在身故。口教殺者。所教之人要身斷命。方始成業。仙人忿怒而殺人者。近住鬼神知仙意故。害彼國人。若依成實。口教殺者。則是口業。意瞋殺者。則是意業。故彼成實三邪品雲。口亦能教。意亦能為。但身多故。名為身業。餘業道中。互造例然。邪婬一種。唯是身作。以其成業要在身故。如涅槃說。此三業中意名正業。身口二種。名為期業。期謂期會。從其業思。期會集成。在於身口。故名期業。又彼經言。意直名業。身口二業。名為業果。以從業思成身口故(此二門竟)。   次明開合廣略之義。開合不定。或總為一。通名為業。或分為二。一者作業。二無作業。此如上辨。或說為三。於中有三。一就具分別。謂身口意三種之業。二隨義分別。一者作業。所謂身口二種作業。二無作業。所謂身口無作之業。三者非作非無作業。所謂意業。三就性分別。所謂善惡無記之業。或說為四。謂黑白等四種之業。或說為五。如雜心說。身業有二。作與無作。口業亦爾。則以為四。意唯有作。通前說五。若依成實。意地亦有作無作業。若從是義。說業為六。或分為九。身口意業各有三種。善惡無記。則為九也。又如成實九業品中。更說為九。何者是乎。彼說欲界有其三種。一是作業。二無作業。三者非作非無作業。此如上辨。色界亦爾。則以為六。無色有二。一無作業。二者非作非無作業。通前為八。及無漏業。通前為九。或分十三。如毘曇說。身口有五。一者善作。二不善作。三無記作。無作有二。通前為五。無作二者。一善無作。二惡無作。無記羸劣不發無作。身業既然。口業亦爾。則以為十。意地唯有三種作業。通前十三。若依成實。意地亦有善惡無作。據斯以論。業有十五。或復說為二十三業。善業有十。謂不殺等。不善亦十。謂殺盜等。通身口意三種無記。便是二十三種業也。廣以分之。數別難窮(此三門竟)。   次辨三業輕重之義。三業之中。何者最重。於中先以身口二業。對彼意業以辨輕重。後別論之。言以身口對意辨者。意業最重。一切身口。由意成故。又惡業中邪見最重。能斷善根。作一闡提。善業之中。三乘出道最為殊勝。世間之中。非想業勝。皆是心作。故知意重。次就三業別明輕重。身中最重。出佛身血。口中最重。所謂破僧謗方等經。意中最重。所謂邪見惡業。如是善業之中。菩提之業最以為重。此三種中。身輕口中意為最重(此四門竟)。   次辨上下得報不同。如龍樹說。不善有三。謂下中上。下生餓鬼。中生畜生。上生地獄。善中亦三。謂下中上。下生修羅。中生人中。上生天生。又更分別。惡有四品。謂下中上及與上上。下生修羅。中生餓鬼。上生畜生。上上之者生地獄中。善中亦四。下者生人。中者生天。上品之者。得二乘果。上上之者。得無上果。又涅槃中善分四品。下生鬱單。中生弗婆。上生瞿耶。上上之者。生閻浮提。蓋乃對道以分上下。彼鬱單越。不任受道。下善生之。中上二品。生處難解。若對道法。中品之善。應生瞿耶。上生弗婆。但彼經中中上兩品。約報分耳。南閻浮提。受道中勝。上善生之。若對果報。以分四品。下生閻浮。中生弗婆。上生瞿耶。上上之者。生鬱單越。三業之義。略辨如是。   三性業義三門分別(釋名辨體一 分相二 就人分別三)   第一門中釋名辨體。三性業者。所謂善惡及與無記。順名為善。違名為惡。此違與順。如下五品十善中釋。非違非順說為無記。解有兩義。一對果分別。中容之業。不能記得苦樂兩報。故名無記。二就說分別。中容之業。如來不記為善為惡。故名無記。名義如是。體性雲何。善有二種。一者生得宿習今成。二者方便對緣新起。不善唯一。不分生得方便之別。何故如是。一切惡法。皆由過去久習性成。不假現在。方便修起。為是不分。無記有四。所謂報生威儀工巧及與變化。苦樂兩報。名為報生。進止往來。是其威儀。營世生務。說為工巧。十四化等。名為變化(此一門竟)。   次辨其相。相別有五。一約世法以為三性。一切凡聖身口意中止作兩善。斯名為善。止作兩惡。齊名不善。報生威儀工巧變化。通名無記。二約出家道法分別。一切凡聖身口意中止作兩善。名之為善。止作兩惡。齊名不善。報生無記威儀工巧及與變化。義別有三。如律中說。順法所作。斯名為善。違法所作。通名不善。非違順者。說為無記。三對果分別。生樂名善。生苦不善。不能生者。說為無記。於此門中。凡夫學人身口意中止作兩善。名之為善。能生樂故。止作兩惡。齊名不善能生苦故。報生威儀工巧變化。說為無記。不能生故。無學聖人。一切所作。通名無記。不能記得未來果故。故地持中。羅漢所犯名為無記突吉羅罪。罪既無記。善等亦然。四對理分別。理謂空理。順理名善。違理不善。非違非順。說為無記。於此門中。凡夫所作善惡無記。悉名不善。取性心起。違空理故。三乘聖人順理之行。名之為善。三乘聖人隨事所作。說為無記。五對實分別。實謂不空如來藏性。於此實性。順名為善。違名不善。非違非順說為無記。於此門中。諸佛菩薩真證行德。名之為善。凡夫二乘一切所作。悉名不善。菩薩法中緣修無漏。亦善不善。相順名善。以性違故。說為不善。餘非情法。說為無記(此二門竟)。   次就人論。人謂凡夫聲聞緣覺菩薩及佛。凡夫二乘及與菩薩。具有三業。如來一人。大小不同。小乘法中。宣說如來有善無記無不善業。如雜心說。又如成實。佛報無記。餘德是善。大乘法中。宣說如來一向是善無惡無記。故地持雲。唯有如來。一切皆善。大智論中。亦同此說。故彼宣說十八不共一向是善。三性之業。略之云爾。   三受報業義三門分別(釋名一 辨相二 就處分別三)   第一釋名。言三受者。所謂苦樂不苦不樂。逼惱名苦。適悅名樂。中容之受。捨前二種。是故名為不苦不樂。亦名捨受。所言業者。善惡等因起作三受。故名為業。問曰。善惡能生五陰。以何義故。偏雲受業不說色業想等業乎。如成實論三受品說。受是實報。故雲受業。餘是名報。故闕不論。言受實者。苦樂等報。正酬過去善惡之因。故名實報。自餘色等。非是正對善惡二因。故不名實。但是相從說以為報。故曰名報。彼論復言。受是最勝。故雲受業。餘者不如。所以不說。所言勝者。酬因明顯生欣生厭。其力功強。故名為勝。餘不如是。故名不如。彼論復言。受於緣中相別可得。故雲受業。餘不如是。癈而不論。雲何受心緣中可得。如人說言火苦火樂。如是一切。以受緣中發生差別。酬報義顯。故名受業(此一門竟)。   次辨其相。問曰。何業能得苦受乃至何業能得捨受。釋言。惡業能得苦受。善業能得樂捨二受。惡業得苦。義在可知。善業之中。何者得樂。何者得捨。毘婆沙中兩師別論。一師釋雲。善有三品。謂下中上。四禪已上上妙之善。能得捨受。故彼論言。得不苦不樂。是說為上善。中下二善。皆得樂受。問曰。下地以何義故無捨受報。毘曇釋言。下地是粗。捨受是細。下地不寂。捨受寂靜。又復下地作善之時。但為受樂不為於捨。是故下地無捨受報。如此說者。三禪已還無有報心。而命終者。無報捨。故一師所立。三品善中。上下二善。能得捨受。中善得樂。如此說者。三禪已還。亦有報捨。有報捨故。三禪已還。報心之中。亦得命終。成實法中。同向後說。三品善中。上下二善。能得捨受。下者能得三禪已還捨受之報。上者能得四禪已上捨受之報。良以善法起不頓成。始微次著終則微妙離相寂靜。是故上下同得捨受。中得樂受。問曰。捨受既從善生酬遂善因應名為樂。以何義故說名為捨釋言有以。下善所得。通應名樂。以輕微故。覺心不了。故名為捨。上善所得實是勝樂。以寂靜故。捨粗覺心。故說為捨。問曰。所感上下二樂名為捨者。能感之善應名無記。釋言。不類。夫無記者。不能記得當來果報。方名無記。良以記法生果為義。但令生果。斯名為記。樂者是其覺知為義。上下二樂。覺心微少。故不名樂。說為捨矣。問曰。下善所得樂果。覺心微故便名捨者。下不善業所得微苦。覺心亦少。以何義故。不名為捨。釋言。不類。苦性粗重。違心義強。皆有覺知。故不名捨。樂性輕薄。起不違心。生覺義微故說為捨。問曰。苦樂並從業生。以何義故苦粗樂微。釋言。三界有為之法。體是無常生滅行苦。彼苦受者。用彼微細行苦為體。苦上生苦。苦增故粗。彼樂受者。亦用微細行苦為體。苦上生樂。浮薄故微。以苦粗故。輕重之苦。皆名苦受。以樂微故。粗為樂受。細為捨受(此二門竟)。   第三門中。就處論之。處謂三界五道差別。先就三界分別其相。苦受業者。依如毘曇。起在欲界。所得果報。亦在欲界。若依成實。苦受之業。起通三界。繫屬欲界。欲界正起。上界寄起所得果報。起通三界。繫屬欲界。欲界是其正受報處。上界是其寄受之處。問曰。上界雲何起苦。釋言。上界報欲盡時生憂惱心。憂惱即是苦受攝也。故彼論言。苦樂隨身至於四禪。憂喜隨心至於有頂。憂苦並是苦受攝故。樂受業者。依如毘曇。在欲色界三禪已還。所受之報。亦在欲色三禪已還。若依成實。樂受報業。三界遍起。繫屬在於三禪已還。三禪已還。是正起處。三禪已上。是寄起處。所得之報。亦通三界。繫屬在於三禪已還。三禪已還。是正受處。三禪已上。是寄受處。捨受業者。起通三界。受報不定。若依成實。三界受之。問曰。捨受既通三界。何故經中。說四禪上有捨受乎。成實釋言。四禪已上。更無餘受。故偏說捨。然實捨受。非不通下。若依毘曇。唯四禪上有捨受報。下地無之。下地設有受。是方便捨。三界如是。次就五道分別其相。苦受業者。五趣通起。受報亦然。下三趣中。受總報若。人天二趣。受別報苦。樂受業者。依如毘曇。五趣遍起。所得樂果。有總有別。總報之果。唯在人天。別報樂受。唯除地獄遍餘四趣。此雲何知。如雜心說。善業有四。一現報業。二生報業。三後報業。四不定報業。此四種中。地獄造三。除現報業。以地獄中無善報故。餘四趣中。具起四業。明知。餘趣通有善報。若依成實。實受之業。五趣通起。所得樂受。亦遍五道。故彼論言。善業大利。得人天報乃至涅槃。善業小利乃至三塗亦得少樂。捨受業者。依如毘曇。人天通起。報在色天。若依成實。捨受之業。五趣通起。受果亦然。三受報業。略述如是。   三界繫業義五門分別(釋名一 能繫二 所繫三 處分別四 治斷五)   第一釋名。三界繫者。所謂欲色無色繫業。欲謂欲界。染愛塵境。名之為欲。欲別上界。名為欲界。然欲界中。亦著己身。但欲五塵。下有上無。為別上界。就欲名矣。色謂色界。對下以名。應名無慾。以此界中著內色形。從其所著故名為色。色別上下稱曰色界。言無色者。謂無色界。從其所取。應名心界。以此界中絕其色報。背下彰名。故雲無色。以斯別下名無色界。言繫業者。釋有四義。一就業體以辨繫義。有漏之業體屬三界。是故名為三界繫業。二就得果以辨繫義。有漏之業受報之處。定在三界。是故名為三界繫業。三就業果相對辨繫。於三界中。業果相縛。是故名為三界繫業。故成實雲。始從地獄乃至他化。於中受報名欲界繫。始從梵世至色究竟。於中受報名色界繫。始從空處乃至非想。於中受報名無色繫。四對惑辨繫。為其當界煩惱緣縛。故名繫業。問曰。業果共相縛故名為繫者。以何義故不名繫果。偏雲繫業。釋言。就果說繫亦得。今據業門故名繫業。又業是本故偏說之。又問。煩惱亦能繫果。以何義故不說煩惱以之為繫。偏雲繫業。釋言。煩惱理亦是繫。今就業門故雲繫業。又業正種故偏說之。問曰。無記不定報業何界繫乎。成實釋言。是欲界繫。所以者何。能是欲界業果報故。又問。繫業繫法何別。釋言。繫業局在三業。不通餘法。若論繫法。通業煩惱及彼相應心心法。等皆名繫法。名義如是(此一門竟)。   次辨能繫。於中有四。一漏無漏相對分別。有漏是繫。無漏不定。小乘法中。一向不繫。大乘法中。無漏有二。一者真證。一向不繫。二者緣照。亦繫不繫。望分段果。不集不招。故名不繫。望變易果。因果相縛。亦名為繫。謂於變易世間之中。受果報故。二就善惡無記分別。若言業體定屬三界。又為當界煩惱縛故名繫業者。一切有漏善惡無記。斯名繫業。若言得果定屬三界。又在三界因果相縛。名為繫者。有漏善惡名為繫業。無記不繫。無果報故。就彼善惡二業之中。不善之業定繫欲界。善業有二。一定二亂。亂者所謂施戒等善。繫屬欲界。定者所謂八禪定業。八中四禪。繫屬色界。四空定業。繫屬無色。三就身口意業分別。身口二業繫屬欲色。意業一種。通繫三界。四就罪福不動分別。罪者所謂不善之業。福者所謂散善之業。言不動者。八禪定業。此三種中。罪福二業。繫屬欲界。不動業者。繫上二界(此二門竟)。   次辨所繫。於中有二。一對繫業。明其所繫。二對繫法。明其所繫。業所繫中分別有四。一就有漏無漏分別。依如毘曇。有漏報法從業所生。是業所繫。無漏不從有漏業生。非業所繫。若依成實。一切有漏皆從過去有漏業生。是業所繫。無漏之法。亦從過去施戒等生。但是業果而非業繫。何故如是。經中說有不繫受故。又無漏法起必藉因。生必託緣。過去所修施戒等善。以之為緣。方便無漏以之為因。因力大故。所以不繫。論釋如是。若言因果共相屬著名之為繫。理亦無傷。大乘法中。真證無漏。非業所繫。變易無漏。是業所繫。二三性分別。依如毘曇。無記法中報無記法。是其業果。為業所繫。餘非業繫。若依成實。有漏法中三性之法。皆從過去有漏業生。是業所繫。故彼論言。我說業報有其三種。善惡無記。言善報者。有人過去修善法故今報純善。不善報者。不能男等貪慾之報。毒蛇蠍等瞋恚之報。如是一切。無記之報。義在可知。是業報故。是業所繫。又彼論言。諸所生法皆業為本。若無業本雲何能生。故知。諸法皆業所繫。三內外分別。毘曇法中。眾生內報從業而生。是業所繫。外山河等一切境界。不從業生。非業所繫。問曰。一切山河大地乃是眾生依報之果。雲何說言非業所繫。又人作善便生好處。若人造惡便生惡處。雲何說言非業繫乎。毘曇釋言。外山河等。還用外法四大為因。不由業起故非業繫。言作善業生於好處作不善業生惡處者。業力如風。善業風故。吹諸眾生。好處受樂。惡業風故。吹諸眾生。惡處受苦。然所住處。不由業起。故非業繫。若依成實。一切內外皆是業果。並是所繫。問曰。外法非眾生數。先自有之。不由業有。雲何說言是業繫乎。又復外法同類相生。如豆生豆麥生麥等。何用於業而雲業果業所繫乎。成實釋言。外法雖復非眾生數。而是眾生共業果故。亦從業起。若言外法同類相生不由業者。是義不然。雲何不然。如彼眾生。雖從父母和合所生。亦假於業。外法亦爾。雖復同類。迭相因起。由業。何傷。又一切物。不盡從於同類因生。如劫初時。一切萬物無因而起。明知。由業。由業生故是業所繫。四三聚分別。言三聚者。所謂色心非色非心。依如毘曇。色法之中。唯報五根及彼扶根色香味觸。是其業果。業之所繫。自餘一切方便長養眼等五根及外五塵。皆非業果。非業所繫。心法之中。唯有報生心心數法。是其業果。業之所繫。自餘一切三性心法。皆非業果。非業所繫。非心法中。唯有命根無想天報眾生種類及彼相應生住滅等。是其報法業之所繫。餘皆非報。非業所繫。若依成實。有漏法中。一切色法。一切心法。及非色心。通是業果。是業所繫。上來四門。對業分別。次對繫法明其所繫。依如毘曇。欲界地中一切有漏。為欲界中煩惱緣縛。名欲界繫。色界地中一切有漏。為色界中煩惱緣縛。名色界繫。無色亦爾。成實論中不存此義(此三門竟)。   次就處所分別繫相。依如毘曇。欲界繫業。唯欲界起。受報之時。亦在欲界。色界繫業。起在欲色。受報之時。唯在色界。不通餘處。無色界業。三界通起。受報之時。必在無色。問曰。何故下界之中得起上業。身在上界不起下業。釋言。以其界地斷故。身生上界。下地法斷。是故在上不起下業。問曰。若既欲界繫業唯欲界受非餘處者。如經中說。洗僧之福。得生梵世。洗僧散善。是欲界業。雲何而得上界受乎。釋言。洗僧福德因緣導生禪定。故生梵世。非洗僧福親能生彼。經就遠緣故。說洗僧得生梵世。又問。禪定是上界業。唯上界受非下界者。經說。修慈正報梵世。後生欲界身心無惱。雲何而言非下界受。釋雲。慈體是上界業。唯上界受。經中所說。後生欲界身無惱者。彼修慈時。前後方便。身口柔軟不惱眾生。此之方便是欲界善故生欲界。身心無惱。若依成實。三界繫業當地亦起。在他界中亦得寄起。如在欲界修起八禪。則是下界寄起上業。又在上界起邪見等。則是寄起下界不善。又如初禪婆伽梵王語諸梵眾。汝但住此。我能令汝盡老死邊。汝等不須詣瞿曇所。亦是寄起欲界不善。又諸梵等。見佛禮拜發言讚歎。則是寄起欲界善業。問曰。上界邪見等心是無記法。雲何說言下界不善。成實釋言。經說。邪見是苦因緣。其猶苦報所有四大一切皆苦。邪見如是。雲何無記。是不善故。繫屬欲界。又成實中。三界之果。亦得寄受。如上二界。報欲盡時。心生憂惱。此之惱苦。繫屬欲界。上界寄受。又經中說。洗僧之福。得生梵世。亦是上界寄受欲果。又經中說。修慈因緣。正生梵世。後生欲界身心無惱。亦是欲界寄受上報。大乘法中。同成實說。一切諸業。皆得寄起。悉得寄受。乃至正報。亦是寄受。非直殘氣(此四門竟)。   次辨治斷。於中有二。一總明治斷。二隨位別論。所言總者。毘曇法中。不善思業。煩惱相應。正斷其體。以斷體故。此業盡處。名為數滅。自餘一切身口惡業。及諸善業。但斷業思繫縛之義。不斷業體。不斷業體。故不名數滅。成實法中。斷煩惱故。令業不起。名為斷業。然彼宗中。由斷煩惱。令業不起。悉是數滅。不同毘曇。有是有非。故彼論言。見斷法者。謂示相慢及彼所起諸餘法也。修斷法者。不示相慢及彼所起諸餘法也。示相我慢是見諦惑。所起法者。謂此所生業及苦果。不示相慢是修道惑。所起法者。謂此所生業及苦果。故知斷處則是數滅。大乘法中。亦斷業體。以知諸業妄想心起本無法故。總相如是。次約諸位別以論之。依如毘曇。三塗惡業。有是見斷。有是修斷。凡夫先來。依見諦惑。所起之業。見道時斷。凡夫先來。依修道惑。所起之者。欲界修道九無礙斷。此義如後四業章中具廣分別。欲界地中人天所受別報惡業。得那含時一切皆斷。人天善業。得那含時。永斷繫縛。生上地時。永更不行。上界善業。隨地各別九無礙道斷其繫縛。生上地時。入涅槃時。永更不行。若依成實。三塗惡業。一向在於見道中斷。問曰。毘曇三塗業中分為兩分。有是見斷。有是修斷。何故成實。三塗惡業唯見道斷。釋言。兩宗辨惑各異。毘曇法中。凡夫並起見諦修道二輪煩惱。迷理生者。是見諦惑。緣事生者。是修道惑。此二種惑。並發三塗不善意業。造業已竟。恆有能得法。得彼往業。繫屬行人。入見道時。見惑所起不善家。得一切皆斷。欲界修道九無礙時。修惑所起不善家。得一切皆斷。故分兩處。身口二業。唯修惑起。彼是世斷剎那斷故。無得得之。但為欲界業思。繫縛。斷業思時。彼縛亦斷。故名為斷。成實法中。凡夫之時唯起見惑。修惑成就而不現行。何故如是。彼宗之中。一切煩惱皆有取性。凡夫起惑取性則重。見道時斷。是故凡夫所起煩惱。悉名見惑。聖人起惑。取性輕微。凡夫起惑。不能如是。故凡夫時。不起修惑。良以彼宗凡時唯起見諦惑。故三塗惡業。悉見惑起。是故一切唯見道斷。欲界人天別報惡業。及與欲界一切善業。得那含時。一切不行。於中雖有禮拜等善。名用心起。是無漏善。非欲界業。上界善業。隨斷結處。一切不生。於中雖修禪定等業。名用心起。非是繫業。大乘法中。三塗惡業未起之者。至種姓時。畢竟不起。已起之者。有重有輕。重為定繫。輕為不定。所言定者。有三種定。一者時定。現生後時定受報故。二者報定。定得果故。三者處定。定於三塗受果報故。言不定者。亦有三種。一時不定。現生後時無定在故。二報不定。遇緣則受無緣不受。三處不定。於六道中。得受便受。無定所故。彼定業者。種姓時斷。不復用之。受惡果報。以種姓上生自在故。彼不定業。初地時斷。故地經中宣說。初地離惡道畏。又地持雲。解行菩薩。轉惡趣報入歡喜地。明知。初地惡業永盡。解行已還。以悲願力用之受生。故地持雲。種姓解行。或生惡道。又涅槃雲。地前菩薩。過去世中微塵等業。以願力故。一切悉受。問曰。論說種姓菩薩超過聲聞辟支佛上。聲聞法中入見道時。已於惡道畢竟不受。雲何種姓乃至解行猶受惡道。釋言。二乘於生死中一向厭離。不願不墮。故見道時。三惡道業畢竟不受。地前菩薩。悲願隨物。故於三塗受惡果報。若爾地上何故不受。以業盡故。欲界人天別報惡業。亦至初地畢竟永盡。惡業如是。人天善業未起之者。至初地時。見法空寂。捨離取著。不復更起。若復通論。種姓已上。見諸法如。不復起之。已起之者。亦有二種。一者定繫取性心起。二者不定隨順世諦。假名心起。彼定繫中。有正有習。不定亦然。定中正者。種姓時盡。不復用之受生三有。以種姓上於六道中生自在故。定中習者。種姓已上。以悲願力轉為不定。用之受生。至初地時。究竟窮盡。故初地上名出世間。故彼法花優婆提捨。宣說初地為離分段。又楞伽雲。初地菩薩。得二十五三昧。離二十五有。明知。初地三有報盡。不定之中所有正業。初地已上。猶用受身。彼初地上雖復內有法性之身。猶雜彼報。故大品中。宣說七地有其肉身。良在於此。至八地時。究竟窮盡。故涅槃雲。八地已上名阿那含。不復還來二十五有。又不更受臭身蟲身。不定之中。微細習氣。至佛乃窮。以十地還未窮盡故。不得名為斷有頂種。唯佛盡故。獨佛善斷有頂種也。三界繫業。略之云爾。   三時報業義五門分別(釋名辨相一 定其業體二 界趣分別三 因緣分別四 得果多少遲速分別五)   第一釋名辨其相。三報業者。所謂現生後報業也。受果於今。名之為現。次現報起。目之為生。過生方受。謂之為後。現起善惡。造作彼報。名三報業。名義如是。相狀如何。開合不定。或分為二。謂定不定。三時定受。名之為定。不定受者。名為不定。或分為三。以時統攝。無出現生後時業也。良以受報無出現生後報時故。定不定業得現報者。通名現業。生後亦然。或分為四。如經中說。前三種上。更加一種不定報業。則以為四。若現作業。現還受之。現若不受。於即不受名現報業。若現作業。次生應受生。若不受於即不受名生報業。若現作業生後應受。後若不受。於即不受名後報業。若現作業。於三時中。遇緣便受。不遇不受。名不定報。或離為八。向前四業。望果各有定與不定。故有八也。相狀如何。有業屬現還於現時定受果報。則以為一。有業屬現而於現在受果不定。遇緣便受不遇不受。則以為二。有業屬生而於生時定受果報。則以為三。有業屬生而於生時受報不定。緣會便受不遇不受。則以為四。有業屬後而於後時定受果報不可移轉。則以為五。有業屬後而於後時受報不定。緣會便受不會不受。則以為六。有業不定屬於三時。而於三時定得果報不可差脫。則以為七。有業不定屬於三時而於三時受報不定。緣會便受不會不受。則以為八。此八種中。義別有四。如經中說。一者時定而報不定。二者報定而時不定。三時報俱定。四時報俱不定。相狀如何。就彼三時定業之中。分為兩句。定得報者。以為一句。時報俱定。不定得者。復為一句。時定而報不定。就彼不定三時業中亦分兩句。定得報者。以為一句。報定而時不定。不定得者復為一句。時之與報。二俱不定(此一門竟)。   次辨業體。若對三報以定其業。此相易分。一切業中現所受者。說為現業。次生受者。說為生業。後中受者。說為後業。若就四業以定其相分別有二。一隨心分別。求現報者。說為現業。求生報者。說為生業。求後報者。說為後業。心無期為。而造業者。說為不定。二就業相隨義分別。如成實說。利而不重。是現報業。所謂於佛及諸賢聖父母等所。數起善惡。數起名利。起不慇至說為不重。以求上境數起善惡。故得現報。若於上境重心作業。此報廣大。非現能受。是故偏簡不重之者為現報業。問曰。若言利而不重得現報者。末利夫人一食施佛。便得現果。何待利乎。釋言。有以。利而不重得現報者。是現報業而得現果。就因為論。不據其緣。末利夫人一食施佛而得果者。約心以分。是現報業。求現報故。若就業相以分四業。此不定業。得現果報非現報業。以不利故。但可為緣助彼過去不定報業而受今果。不關緣事。重而不利。是生報業。謂五逆等於一境上。不過起於一逆兩逆。故曰不利。於上境界。起此違害。非極重心。不能成辨。故說為重。此報重故。不得現受。何故如是。以身小故。則無大苦。以命促故。便無久惱。是故現在不受重報。五逆之業。引報促故。不至後中。故生受之。亦利亦重。是後報業。所謂輪王菩薩業等。彼業難成。非數不就。是故須利。彼報難階。慇至方剋。是故須重。以難成故。後中受之。不利不重。是不定業。就此業中。現及不定。善惡通論。生報業中。偏說其惡。後報業中。偏彰其善。蓋隱顯耳(此二門竟)。   次就界趣分別其相。界謂三界。趣謂六趣。先就三界分別其業。於三界中。一一皆得具起四業。總相如是。若隨人地以別論之。則有無量。人謂凡聖。地謂九地。始從欲界乃至非想。凡夫於彼九地之中。隨身何處。但令自地煩惱未盡。於自地中。具起四業。若結盡者。在欲界中。退種姓人。於自地中。具起四業。以彼可退還生自地故有生業。餘三可知。若不退者。於自地中。但造三業。除生報義。起餘三種。以不退者次身必定生上地故。在上八地。自地結盡。莫問退性及不退性。於自地中。皆造三業。除生報業。自地結盡。次身必定生上地故。一切上界。皆無退故。不簡退者。自地如是。於上地中。結未盡處。具起三業。除現報業。身在下故。身在欲界。於上地中。結已盡處。退種姓人。亦起三業。除現報業。身在下故。退種姓人。容可退上生彼地故。得有生業。後及不定義在可知。若不退者。但造二業。除現生業。有餘二種。身在下故。除現報業。以不退者彼地結盡。次身必定生上地。故除生報業。若身在於初禪已上。至無所有。於上地中煩惱盡處。莫問退者及不退者。於上地中。皆起二業。所謂後報及不定報。身在下故。不造現業。天無退故。次身隨逐有結處生。故結盡處。不造生業。身在上地。於下地中。一切不起。下結斷故。毘曇如是。若依成實。凡夫身在一切地中。於其自地。結盡不盡。皆起四業。於上地中。所得禪處具起三業。除現報業。起餘三種。於下地中。亦起三種。除現報業。以彼宗中三界之業得寄起故。凡夫如是。次論聖人。若論聖人。身在欲界二禪三禪及第四禪。但令自地煩惱未盡。皆於自地具起四業。以此四地多生處故。身在初禪。於自地中。煩惱未盡。唯造三業。除其後報。何故如是。初禪之中天。雖有三處但有二。梵身一處。梵輔大梵。同在一處。聖人一處不重生故。無後報業。毘曇如是。若依花嚴大智論等。初禪有其四天三處。是則聖人在初禪中亦起四業。一切聖人身在四空。於自地中煩惱未盡。皆起二業。所謂現報不定報業。現報之業。隨身受之。故有現業。不定之業。現在得受。故有不定。無多處故。無其生報及後報業。一切學人。隨所在處。自地結盡。於自地中。但造二業。所謂現報不定報業。於自地中。不重生故。不造生業及後報業。問曰。凡夫退種姓者。於自地中。煩惱雖盡。猶起四業。聖人亦有退種姓者。何為不得具起四業。釋言。聖人雖有退者。終不經生。是故不得具起四業。自地如是。一切聖人。隨在何地。於上地中。所得之處。結未盡者。具起三種。除現報業。身在欲界。於上地中。結已盡處。退種姓人。亦起三種。除現報業。退種姓人。容可退上生彼地。故不退之者。於彼上地。結已盡處。但造一種。不定報業。身不在彼故無現業。更不生彼故無生報及後報業。一切聖人。身在初禪至無所有。於上地中結盡之處。但造一種不定報業。以生天者無退轉故。何故聖人生天無退。以色界上無退緣故。於下地中一向不造。學人如是。無學雲何。釋言。無學得造現報及不定業二種善業。雖無文證。准彼那含。造業可知。毘曇如是。成實法中人釋不同。有人說言。聖人一向不造新業用之受生。設令造者。但起現報不定報業。不作餘二。論文似爾。故彼成實三報品雲。無學聖人。不集諸業。學人亦然。雖有此言。其義難解。雲何難解。有人先在見道已前修得初禪。依此初禪入見諦道。乃至那含後更修得二禪三禪乃至非想。用之上生。則是聖人造業受生。雲何不造。以此難故。今更釋之。無學聖人。一向不造。學人不定。結盡之處。一向不造。與羅漢同。結未盡處。得有造義。問曰。聖人作業生者。何故論言一切聖人散壞諸業不集不積滅不然等。答曰。聖人結盡之處。不集不造。非有結處亦不造義。故彼成實三報品中問曰。若人離此地欲還能集起此地業不。論自釋言。有我心者。還復起之。無我心者。不復更起。無我心者。是其聖人。聖人於彼離欲之處。方始不起。明知。未離得有起義。問曰。聖人得造業者造何等業。於中略以三門分別。一辨惑相。二約惑辨業。三就地分別。言惑相者。一切聖人修道煩惱伏斷不同。乃有四種。一未伏未斷。未得上禪伏下煩惱名為未伏。未有聖慧斷下煩惱名為未斷。二已伏未斷。已得上禪伏下煩惱名為已伏。未有慧除名為未斷。三已伏少斷。已伏同前。言少斷者。如斯陀含。欲界修惑已斷六品。三微猶在名為少斷。一切地中同有此義。四已伏已斷。已伏同前。言已斷者。已有聖慧斷之畢竟。此之四義遍通諸地。惑相如是。次約諸惑有無之義。明其起業多少不同。當知。聖人於彼未伏未斷之處。具起四業。就所起中善具起四。不善唯二。謂現不定。聖雖造惡。但起意業不發身口。又意業中輕而不重。是故唯造現及不定。餘二全無。於彼已伏未斷之處及少斷處。但造善中現與不定。餘悉不起。於彼已伏已斷之處。一切不造。設令起之。是習非正。不能牽報。次就地論。依如彼宗。聖人身在欲界二禪三禪四禪。煩惱未盡得起四業。若已盡者。一向不造。若在初禪煩惱未盡。得造三業。除其後報。若已盡者。一向不造。於上地中。結未盡處。得造三業。除現報業。結已盡處。一向不造。於下地中。一向不為。成實如是。大乘法中。分段之業。種姓已上一向不為。若別分之。不善四業。種姓已上。一向不作。人天善業。初地已上。一向不為。地前菩薩。縱令受身。但以悲願受於本業。初地已上。得法性身。設有人天微細習身。乃是本業非是新作。種姓已上。不造業故。不須約就界地論之。種姓已前。位分未成相同凡說。以實論之。十信已上。亦能不起分段之業。聖人造業差別如是。問曰。頗有自地煩惱猶未窮盡而得造作上地業不。釋言。得有。謂欲界中煩惱未盡。修習成就未來禪定。此則是也。未來禪定與彼初禪。同招梵果。故名上業。問曰。此業四種業中得具幾業。此義不定。依如毘曇。凡夫修得則具三義。除現報業。聖人修得。則具二業。所謂生報不定報業。相狀雲何。或有凡夫。欲愛未盡。修得未來。得未來竟更斷殘結。得初禪定。是人命終。用此未來及初禪定。而生梵處。此則名為生報之業。復有凡夫欲愛未盡。修得未來。則於欲界經生已後。復斷殘結。用此未來及初禪定。生於梵處。此則是其名為後為後報之業。不定。凡夫如是。聖人何故但造二業。聖人之中。初二果人。欲愛未盡。得未來禪。是人後時斷欲愛。盡用此未來及初禪定。而生梵處。此則是其生報之業。不定可知。以何義故非後報業。聖人欲界。經生之者。終不上生。不同凡夫經生而往。故非後業。又未來禪禪中下品。設生梵處。唯得初天一身果報。不至二身。故非後報。若依阿育王傳。欲界地中經生聖人。亦得上生。依如彼說。聖人亦用未來禪定為三報業。與凡夫同。界別如是。次就趣論。依如毘曇。不善四業。五趣具起。善中四業。人天鬼畜四趣。具起。地獄之中。但有三種。除現報業。地獄之中。無善報故。雖有三種。成而不行。此義難解。如仙譽王殺婆羅門生地獄中。發生信心生甘露國。如慈童女在地獄中發生慈心捨地獄身。如涅槃說。魔王教彼地獄眾生。專念如來。於施隨喜。此等皆於地獄之中發生善心。雲何不行。釋言。論說善不行者。當應就彼方便為言。以地獄中無聞思修。名善不行。生得善根。非令不行。向前所舉。當應悉是生得善矣。若依成實。善惡四業五趣皆起。彼說三塗有善報故(此三門竟)。   次辨因緣。現報業中。若當一作而獲報者。但可名緣不得名因。斯乃現緣助於過去不定報業。得今果故。若當數作而得果者。得名為因。用其多作。方名因故。論中宣說。利而不重。是現報業。現業得果。是甚難故。多作之者。方得為因。若論生後不定報業。一作多作皆得為因。亦得為緣。經生業熟。得果易故。於中親生。說之為因。疏助他者。說之為緣(此四門竟)。   次明得果多少遲速問曰。幾業得一身報。雜心釋言。生後不定得一身果。現報業者。但得別報苦樂等受。不得一身。多少如是。言遲速者。問曰。頗有前念作業後念之中則得報不。論言。不得。業未熟故。要經多時方乃得報。三時報業。略辨如是。   曲穢濁業義   曲穢濁業。如毘曇說。彼論宣說。曲者從諂起。穢從瞋恚生。欲生謂為濁。世尊之所說。諂心不端。難出生死。難入涅槃。猶如曲木難出稠林故名為曲。從斯曲法所起三業。皆名為曲。以其因果相似法故。瞋恚之心。能穢自他。故名為穢。穢法所起身口意業。名之為穢。果似因故。貪心濁亂。猶如濁水。故名為濁。濁法所起身口意業。名之為濁。問曰。餘結亦能起業。何故不說。釋言。今據一門為論。餘結起業。皆入是中。所以不說。曲穢濁業。略之粗爾。   黑白四業義兩門分別(釋名一 辨相二)   第一釋名四業之義。眾經通說。名字是何。一黑黑業。二白白業。三黑白業。四不黑不白業。言黑黑者。是不善業。不善鄙穢。名之為黑。因果俱黑。名黑黑業。言白白者。是其善業。善法鮮淨。名之為白。因果俱白。名白白業。言黑白者。是其雜業。善惡交參。名黑白業。所言不黑不白業者。是無漏業。如涅槃雲。無漏寂靜離黑白相。是故名為不黑不白。問曰。無漏白中最勝。以何義故名為不白。成實釋言。一切世人重有漏善。故名彼善以之為白。無漏捨彼。故名不白。又得涅槃寂靜之果。離於白相。從其所得故雲不白。又無漏業。白中最勝。過於餘白。故雲不白。如轉輪王。體實是人。以殊勝故。世間鹹言轉輪聖王清淨過人。無漏亦爾。故雲不白。龍樹釋雲。是無漏業。與空無相無作相應。離分別相。是故名為不黑不白。又有漏業。黑白相待。無漏離待。故名不黑不白業也。名字如是(此一門竟)。   次辨其相。論釋不同。若依毘曇。色界善業名為白白。三塗所受一切惡業。名為黑黑。鬼畜之中別報善業。欲界人天一切所受善惡二業。名黑白業。亦名雜業。此前三種。對治無漏。是第四業。故雜心雲。色有中善業。是白有白報。黑白在欲中。俱黑說不淨。若有思能斷是諸業。無餘。當知。第四業。問曰。何故色界善業偏名為白。白相顯故。離無慚愧及瞋恚故。欲界善業。何故非白。雜不善故。無色善業。何故非白。彼實是白。白相不顯。是以不說。雲何不顯。造因之時。不具三業十善道相。受報之時。但有生陰而無中陰。又生陰中。但有四陰而無色陰。以如是等白相不具故不名白。何故三塗一切惡業皆為黑黑。以其因果一向黑故。故彼成實破毘曇雲。有人宣說。色界善業以為白白。三塗之業。以為黑黑。欲界人天所受之業。以為黑白。十七學思。為不黑白。是義不然。准彼以驗。故知毘曇三塗惡業以為黑黑。何故宣說。鬼畜之中別報善業以為雜業。彼作因時。與惡和雜。得報之時。與苦參受。故說為雜。問曰。何故別報善業偏在鬼畜不通地獄。地獄苦重能感之因唯不善故。鬼畜報輕能感之因得雜善故。此雲何知。如雜心中辨明現報生報後報不定報業。此四善業。地獄有三。除現報業。以地獄中無善果故。餘四趣中。具造四業。明知。鬼畜有善業果。以其得造現報善故。又如經說。阿修羅等受報如天。明有善業。問曰。若言鬼畜之中有善果者。何故成實破毘曇。雲有人宣說三塗之業為黑黑乎。彼舉惡業不妨有善。若有善者與成實同。成實論家竟何所破。釋言。同者成實不破。於中異者。成實破之成實宣說。地獄之中。初出炎火。則得寒冰觸身之樂。並豬犬等食糞之樂。如是一切皆是善果。毘曇說為不善之報。此乖成實。成實。破之。不破善果。何故人天一切善惡悉為雜業。以因雜惡果雜苦故。第四業者。如彼論說。有其十七無漏學思。為第四業。思是思數。此是業體。故偏說之。何者十七。如彼論說。說有十二思。斷於黑報業。四思能斷白。一思二俱離。是則通合有十七思。所言十二斷黑業者。見道之中。有其四思。修道之中。有八思。是故通合有其十二。見道四者。謂四法忍相應思也。此四正斷欲界地中三塗惡業。故雲斷黑。問曰。忍體亦斷惡法。以何義故偏說思乎。釋言。忍心非不斷惡。但思是業。今為辨業故偏說之。相從以論。忍等是其思業眷屬。亦得名思。問曰。法智相應之思。何故不說。釋言。法智累外證除。非正斷故。所以不論。又問。比忍相應之思。何故不說。釋言。比忍相應思者。但斷上界無記染思。不斷不善。所以不說。修道八者。欲界地中修道對治有九無礙九解脫道。九無礙中前八。無礙相應思也。此八正斷欲界黑業。故雲斷黑。問曰。毘曇說三塗業以為黑黑。見道中斷。是中何處更有黑業。而言修道八思斷黑。此如上釋。凡夫具依見修二惑發三塗業。見道煩惱。迷理生故。但發意業。修道煩惱。緣事起故。具發三業。見修煩惱。所發意業起已。謝往有得得之。入聖道時。斷彼業得令不屬己。名之為斷。見惑所起。見道中斷。修惑所起。欲界修道九無礙斷。第九一品在後別論。故說前八斷黑報業。修惑所起身口二業。以其世斷剎那斷故。無得得之。但為修惑緣縛彼業。修惑斷時。修業免縛。名之為斷。斷之品數。與斷修惑所發意業。其義相似。所言四思能斷白者。四禪地中修道煩惱相應染思。皆能繫縛自地善業。一一地中。各有九品無礙解脫。斷其繫縛。就彼四禪九無礙中。分取第九相應思業。以為四思。此四正斷四禪善上繫縛之義。名為斷白。不斷善體。問曰。四禪九無礙思皆能斷除善上繫縛。以何義故偏說第九能斷白乎。釋言。前八非不能斷。但彼四禪地地之中九品染思。共縛自地一切善法。前八重縛。雖復斷竟。第九一重繫縛。猶在令自地中一切善法皆不得脫。故不名斷。彼第九品無礙起時。斷彼微品染污業思。令自地中一切善法皆得解脫故。偏就之以說斷白。所言一思二俱離者。欲界修道九無礙中第九品邊相應業思。以之為一。此思正斷黑黑業中第九微品。並斷欲界一切雜業。名為俱離。故雜心雲。斷黑黑業及黑白業名俱離矣。於彼黑業及雜業中。不善意業斷其得體。自餘一切不善身口。及雜業中一切善法。但斷繫縛不斷得體。問曰。欲界前八無礙非但斷黑亦斷雜業。以何義故不名俱離。釋言。前八斷黑業時。雜中惡業。隨分亦斷。但雜善上繫縛未盡。是故不得說斷雜業。彼雜善業猶為自地微品黑業及雜惡業所繫縛故。問曰。若言雜善之上繫縛未盡不得名為斷雜業者。前八無礙斷黑未盡。亦應不得說斷黑業。釋言。惡業斷體名斷。以斷體故。隨分盡處得與斷名。善斷繫縛不斷其體。善斷縛故。欲界地中九品不善。共縛欲界一切善法。前八無礙。雖斷善上八重繫縛。第九一重繫縛。猶在。繫縛在故。一切善法未有脫處。故不說斷。問曰。若使惡斷體故隨分盡處得名斷者。前八無礙亦斷雜中八品惡業。以何義故不說斷雜。釋言。彼惡與欲界善合為雜業。雖斷雜惡。雜善未出故不說斷。其猶頭頂手足等事共成人身。雖斷手足不名殺人。此亦如是。問曰。若言前八思時雜善未出。雖斷雜惡不名斷者。黑業之中。雖斷意業。身口二業。未免緣縛。以何義故。得名斷黑。釋言。有以。彼黑業中意為正業。身口隨業。意為正故。前八思時。雖身口業未免緣縛。正業已除故說斷黑。如人斬頭或復截腰。手足雖在而名被殺。雜中雖斷不善意業。善中意業。被縛未出。善惡身口。亦未免縛。故不說斷。問曰。無色無漏業思。何故不說為無漏業。理亦通是。但非前三對治法故。所以不論。毘曇如是。成實法中四業。復異彼說。色界無色界業。一向是白。及欲界中純善之業。亦名為白。阿鼻之業。一向是黑。自餘地獄及鬼畜中純苦之業。亦名為黑。欲界人天。非純樂業。及下三趣非純苦業。通名為雜。一切無漏。通名不黑不白業也。就無漏中別而論之。唯取思心以為業體。故彼成實九業品雲。意思名業。通則俱是大智論中。地獄之業。鬼畜少分。是其黑業。論自釋言。是中眾生。大苦悶極故名為黑。一切天業。是其白業。論自釋言。三界諸天所受樂報。自在明瞭故名為白。人及修羅八部神等所受之業。名黑白雜。以此業中有善有惡受報之時苦樂雜故。一切無漏。能破不善及有漏善。並拔眾生善惡之果。名不黑不白。涅槃經中。三塗之業名之為黑。上二界業。說之為白。欲界地中人天之業。以之為雜。一切無漏。為不黑不白。四業如是。   五逆義七門分別(釋名辨相一 三業三毒分別二 輕重分別三 多少次第四 人處分別五 受報久近六 可盡不盡分別七)   第一門中。釋名辨相。言五逆者。謂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此之五種。經名為逆。亦名無間。何故此五偏名為逆。以其背恩違福田故。殺父殺母背恩故逆。餘三違於福田故逆。殺阿羅漢破和合僧。違僧福田。出佛身血違佛福田。問曰。三寶皆是福田。以何義故不說違法。釋言。謗法重於五逆。是故不入五逆罪中。其猶五逆不入四重。此五何故名無間業。釋有四義。一趣果無間故曰無間。故成實言。捨此身已次身即受。故名無間。二受苦無間。五逆之罪。生阿鼻獄。一劫之中苦苦相續無有樂間。因從果稱名無間業。三壽命無間。五逆之罪。生阿鼻獄。一劫之中壽命無絕。因從果因名為無間。四身形無間。五逆之罪。生阿鼻獄。阿鼻地獄。縱曠八萬四千由旬。一人入中。身亦遍滿。一切人入。身亦遍滿。不相障礙。因從果號名曰無間。名義如是。次辨其相。前之四種。相顯可知。破僧難識。今宜廣辨破僧之義。汎釋有二。一破羯磨僧。二破法輪僧。於中略以六句分別。一明破法。二明破人。三明破時。四明破處。五明破相。六明破性。言破法者。法有二種。一邪二正。邪為能破。正為所破。就正法中汎釋有三。一出家眾法。謂百一羯磨。出家之者。詳崇不乖。方得成僧。若不如是。不名為僧。是故名為出家眾法。二出家行法。所謂四依。一盡形壽樹下常坐。二盡形壽著糞掃衣。三盡形乞食。四盡形有病。服陳棄藥共行此法。方名出家。方名為僧。若不行此。不名為僧。是故名為出家行法。三隨行別法。所謂禮拜學問誦經坐禪念定。乃至修習無漏聖慧。如是一切隨人異習。非出家者。同崇之法。是故名為隨行別法。三中前二。是其僧法。出家之行。後之一種。道俗通行。不止出家。不名僧法。就僧法中。初者是其羯磨僧法。第二是其法輪僧法。是僧者。是其所破。非僧法者。非是所破。所破如是。何者能破。破羯磨中更無別法。破法輪僧用於五邪。一者乞食。二者糞掃衣。三樹下坐。四不食酥鹽。五不食魚肉。前三相似。後二妄語。以此五種翻違正法。故名為破。破法如是。次辨破人。於中有三。一明所破。二明能破。三就能所辨定多少。就所破中有其二種。一羯磨僧。出家之中。具戒比丘。四人已上。不簡凡聖。在一界內。於彼百一羯磨之法。同遵不乖。名羯磨僧。二法輪僧。出家之士。不簡凡聖。同行如來四依正法。和而不乖。名法輪僧。有人說言。四真諦者。是其法輪。會諦之人。名法輪僧。然彼四諦。乃是隨人別行法中法輪之義。非僧法中戒僧法輪。若當四諦是法輪者。調達破僧。應說五諦翻違四諦。以說五邪翻四依故。明知。四依是其法輪。若言聖人會諦之者是法輪僧。在家聖人。應名為僧。彼非僧故。明知。不以會諦之人為法輪僧。良以世人所取謬濫。今以四句辨之。令異辨相。雲何。一者法輪而非無漏。謂出家凡夫奉行四依。故名法輪。未證聖道。故非無漏。二者無漏而非法輪。謂在家聖人。內有聖解。故名無漏。不行四依。故非法輪。三者無漏亦是法輪。謂出家聖人。內有聖解。故曰無漏。奉行四依。故名法輪。四非無漏。亦非法輪。謂在家凡夫。內無聖解。故非無漏。不行四依。故非法輪。以此辨之相別可知。此二僧中。破羯磨僧。通破凡聖。凡僧乖聖。亦名破故。破法輪僧。在凡非聖。聖信成就。不可壞故。所破如是。次辨能破。破羯磨僧。見愛俱能破。法輪僧局在見行。以利根人方能破故。又破羯磨。通其淨行毀禁之人。除犯重者。皆能破之。破法輪僧。局在清淨。以毀禁人人不信故。不能破僧。故雜心雲。久清淨人乃能破僧。能破如是。次就能破所破之人辨定多少。破羯磨僧。於一界內極少八人得成破僧。彼此成眾。別作法故。破法輪僧。於一界內極少九人。方得成破。何故須九。正眾四人。是其所破。邪眾五人。是其能破。故須九也。邪眾之中。何故須五。調達一人自稱為佛。餘四為眾。故須五也。問曰。邪中有佛有眾故。須五者。正中亦有佛之與眾。何不說十乃說九乎。釋言。正中雖復有佛。佛非僧攝。是故不論。邪中調達雖自稱佛。體實是僧。故說為五。又正破時佛不在眾。若佛在眾。調達比丘。無有威德。不能破僧。故不論佛。問曰。破彼羯磨僧時。兩眾異處別作羯磨。故須彼此並皆成眾。破法輪者。但破行法不關眾事。何須彼此皆成眾乎。釋言。有以。破法輪者。必須羯磨和眾忍可邪法方行。故須彼此皆成眾矣。破人如是。次辨破時。於中有二。一明破時。二明破竟久近之時。正破時者。破羯磨僧。時節寬長。從佛在世乃至法末。皆得破之。破法輪僧。時節短促。唯佛在世不通末代。故雜心雲。不結界前後。牟尼般涅槃。瘜肉未出時。及無第一雙。於此六時中。則無破法輪。不結界一。破僧前二。破僧後三。牟尼涅槃四。瘜肉未出五。無第一雙六。此六時中。無破法輪。不結界者。破法輪時。必依羯磨。羯磨依界。故不結界。不得破僧。言前後者。彼破僧前及破僧後。此二時中。眾僧一味。不可破壞。故無破僧。已涅槃者。佛涅槃後。無正師故。亦無邪師。故無破僧。所言瘜肉未出時者。調達惡人。起於惡戒惡見之患。如瘡瘜肉。此未出時。亦無破僧。無第一雙。舍利目連。此之二人。弟子中標名第一雙。此未有時。則無破僧。何故如是。調達見佛有勝弟子。學佛別蓄勝弟子故。又此二人能和合僧。故有此雙。方起破僧。蓋乃是其佛力法力一切眾生善根之力故使然矣。問曰。世尊未出之時亦無破僧。何故不論。釋言。六時不破僧者。有僧時說。佛未出時。本未有僧知。後就何說為不破。是以不論。以此六時不破僧故。名為短促。問曰。破僧前後二時。一王捨城調達比丘。宣說五邪。行籌和眾。五百新學。受籌之時。二在伽耶邪正兩眾別作法時。此二時中。何時正破。釋言。二時俱有破義。王捨行籌。破行法時。伽耶布薩。破眾法時。是故二時皆名破僧。問曰。伽耶別作布薩。乃破眾法不關行儀。何故名為破法輪乎。彼作羯磨。忍邪必定故。亦名為破法輪矣。此正破時。破竟久近還復和合。如經中說。不經一宿。僧還和合。何因故和。由舍利弗及目連故。目連以通。令其調達眠而不覺。又現勝通。化彼新學五百比丘。令其生信。舍利辨說。令其生解還來歸正。故得和合。破時如是。次辨破處。如論中說。破羯磨僧。在三天下。除鬱單越。彼無僧故。破法輪僧。唯在閻浮不在餘方。何故如是。論自釋言。此有正道故有邪道。此有正師故有邪師。故在閻浮。又破羯磨。局在界內。所損之處。亦在界內。破法輪者。破處局在一界之內。所損遍滿三千世界。故律經言。三千世界一時之中應學。不學應誦。不誦應習禪定。不習禪定。乃至應入無漏聖道。不得入之。破處如是。次辨破相。破羯磨僧。要是大僧一界之內。下極八人分為兩眾。彼此各作如法羯磨。方名破僧。若一處作一處不作。此直名為別眾羯磨。不成破僧。又設二處並作羯磨。若當作其非法羯磨以法羯磨皆不成破。以其所作非僧法故。破法輪者。亦是出傢俱戒之人。在一界內。下極九人。正眾有四。邪眾有五。調達一人自稱大師。宣說五邪。四人忍可違背正眾。不得同崇四依之法。名破法輪。有人釋言。調達五人。化彼正眾。四人從邪方名破僧。故須九人。是義不然。化正從邪。破僧所損非是破僧。所言破者。本是一和。今分兩和方名破僧。與破羯磨大況相似。問曰。向前破羯磨中兩眾皆作如法羯磨。方名破僧。破法輪中。何不如是。一正一邪。乃名破乎。釋言。兩異不得相類。前破羯磨。情乖故破非是法乖。故無別法。破法輪者。法乖故破。故立邪法翻違正軌名為破矣。破相如是。次明破性。破僧何性。若論破罪。是其口業不善之性。若論所破。不和合性。不和性者。是四相中第四壞相。三性之中是不隱沒無記性也。破僧如是。此破僧中。破羯磨僧罪輕非逆。破法輪僧。罪重故逆。上來第一釋名辨相(此一門竟)。   次就三業三毒分別。言三業者。五逆之中。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是其身業。破僧之罪。是其口業。言三毒者。前之四種瞋心所起。破僧一種。貪嫉心發。以貪名聞。妒嫉心故破壞僧輪(此二門竟)。   次辨輕重。殺父最輕。殺母次重。殺阿羅漢罪復轉重。出佛身血轉轉彌重。破僧最重。故成實雲。破僧最重。何故如是。離三寶故。令僧離佛。亦礙法寶。又於佛所起深嫉心。違轉正法。復惱大眾。應入聖者。不得入聖。坐禪學問讀誦禮拜。如是等事。一切不得。所以最重(此三門竟)。   次辨多少次第之義。言多少者。一人極多得造幾逆。若論佛在得具造五。先作破僧後造餘四。若佛去世極多造三。謂殺父母及殺羅漢。問曰。前說。一人不過起於二三。今雲何言得具起五。釋言。義推得有具理。就人別論。無過二三。言次第者。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此四相望無其次第。隨何在先皆得起之。若以破僧對殺父母殺羅漢等。破僧在先。久清淨人。能破僧故。若先殺父殺母羅漢。人不信受。何能破僧。若以破僧對出佛血。次第不同。若依雜心。要先破僧。後出佛血。清淨之人。能破僧故。四分律中。先明出血。後明破僧。彼說雲何。提婆達多。先教世王殺害其父。自欲殺佛。望為新王新佛化世故。先害佛。以害佛故惡名流布。利養斷絕。五人相將家家乞食。因即起於破僧之心。遂便破僧。故知破僧定在其後。二說雲何。並是聖言。難定是非。若欲和會。律中所說。就最初者。出血無犯故得破僧。雜心所論。據彼後時所防者語。必先破僧後得出血。若先出血不得破僧(此四門竟)。   次就人處分別其相。言就人者。依如雜心。唯男與女。能成逆罪。唯男不能成其逆罪。就五逆中。破僧之罪。局唯男子不通男女。成實無文。准彼所明七惡律儀。不能男等得有成義。五逆應然。於中破僧。其唯男子餘通男女。不能男等亦能起之。言就處者。所謂三界五道處也。三界之中欲界能起。上界不能。五道之中人趣起之。就人趣中。破僧出血局在閻浮。餘通三天。除鬱單越(此五門竟)。   次明受報時節久近。五逆之罪。若有作者。阿鼻獄中一劫壽報。問曰。有人具造五逆。是人為當一劫之中具受五報。為當前後。如阿含中。同在一劫。火有厚薄。涅槃亦然。若依毘曇。具五逆者。五劫受報。不在一時。成實亦然。故彼論言。是罪重故久受重苦。於是中死還是中生。若此劫盡。生於他方阿鼻獄中。問曰。五逆是生報業。次身受者可是生業。後餘劫中所受之者。便是後業。雲何名為生報業乎。釋言。重罪報分相排。所以無過。若無初逆。不至後劫。是故猶名生報業矣(此六門竟)。   次明五逆可盡不盡。五逆之罪。是定報業。假修對治。但可令輕。不可令盡。故成實雲。五逆之罪。但可令滅。不可都盡。如王法中有重罪者。但赦令輕不可全放。故彼闍王殺父之愆。諸佛懺悔。如來但言阿闍世王重罪微薄。不言滅盡。五逆之業。略之云爾。   六業義   六業之義。如成實說。所謂地獄畜生餓鬼人天之業及不定業。是其六也。三塗業者。如經中說。十不善業。上生地獄。中生畜生。下生餓鬼。又身口意具起不善。生地獄中。具二重者。生畜生中。具二輕者。生餓鬼中。如彼成實六業品中。無量分別。不可具論。人天業者。散善下業。生於人中。散善上業。生於欲天。八禪定業。生色無色。不定業者。如論中說。微善下惡名不定業。微末之善。或三塗受。或在欲界人天中。受故曰不定。下惡亦然。問曰。三塗無善業果。雲何下善三塗中受。論釋不同。毘曇法中。地獄之中。全無善果。鬼畜分有。成實法中。下三惡皆有善果。六業如是。   七不善律儀義五門分別(釋名辨相一 開合廣略二 對治分別三 得捨成就四 形趣分別五)   第一門中。釋名辨相。不善律儀。無作惡也。惡法違損。稱曰不善。禁制之法。名之為律。律猶法也。惡行順法。稱之為儀。問曰。惡法何所禁乎。釋言。禁善通名禁矣。律儀不同。一門說七。謂殺盜婬妄語兩舌惡口綺語。相狀如何。如論中說。殺律儀者。屠牛屠羊屠犬獵師司獵魁膾守獄養豬養雞捕魚捕鳥咒龍等事。如是一切。是殺律儀。問曰。養豬養雞等事皆非是殺雲何名為殺生律儀。養皆為殺故入殺中。盜律儀者。謂常作賊以活命等。婬律儀者。如論中說。非道行婬及婬女等。妄語律儀。論言。所謂常習歌戲及俳兒等。兩舌律儀。謂喜讒謗讀誦。讒盡遘合國事。如是等也。惡口律儀。論言。獄卒及常惡口自活命等。綺語律儀。謂常合集不正言辭令人笑等(此一門竟)。   次辨開合。總之唯一。就具分二。前三身業。後四口業。相別有七義。如上辨。對因分別有二十一。謂前七種隨上中下三品心發。是故合有二十一種。約惑分別有六十三。前二十一隨貪瞋癡三煩惱起。是故通合有六十三。問曰。有人先依下心得惡律儀。後更以彼中上心起。更得以不。論釋不同。若依毘曇。一得已後終不重得。與善律儀其義相似。若依成實。隨何心起。唸唸更得。又問。有人貪心之中得惡律儀。是人後時更以瞋癡起於不善。重得以不。論亦不同。類前可知(此二門竟)。   次對境論。問曰。為望所殺所盜所婬等所而發律儀。為於一切眾生邊得。答曰。一切眾生邊得。若望別境。但得不善不名律儀。以其律儀類通故爾。由類通故。殺一眾生得二無作。一惡業無作。二律儀無作。望餘眾生。但得一種律儀無作。問曰。已知不善律儀。普於一切眾生邊得。為於現在眾生邊得。亦於過未眾生邊得。論釋不同。若依毘曇。唯於現在眾生邊得。過去未來不可殺故。若依成實。通於三世眾生邊得。三世皆得起噁心故(此三門竟)。   次明得捨成就之義。先明其得。依如毘曇有二種得。一者作得。二受事得。言作得者。有人生在屠殺兒家。未殺已來未得律儀。一殺已後得惡律儀。乃至盡壽。更無新得。言受事者。有人生在非屠殺家。作如是言。我當盡壽殺生自活。爾時即得不善律儀。乃至盡壽。更無新得。盜等皆然。若依成實。隨行惡時。唸唸皆得不善律儀。不局前二。問曰。七種具作具受方得律儀。不具亦得。毘婆沙說。具足乃得。若不具者不名律儀。毘曇成實不具亦得。故成實言。若具不具皆得律儀。雜心說言。不能言者。得身律儀。非口律儀。明知不具。次辨其捨。依如毘曇。有四時捨。一受善戒。二者命終。三得諸禪。四二形生。設有眾生。發深善心。作永斷意。若不受戒。皆不能捨成實法中。有三時捨。一受善戒。二者命終。三發深善心。要期不作。此三時中。捨惡律儀。得禪捨者。彼論不說。二形生者。論言不捨。故彼論言。不能男等亦得律儀。雲何二形能捨律儀。問曰。有人受八戒時。捨惡律儀。至明清旦。捨八戒已還復得彼惡律儀不。有人言得。復有人言。受八戒時捨惡律儀。得善律儀。至明旦已捨善律儀。亦更不得不善律儀。以無作事及受事故。捨義如是。次辨成就。問曰。幾時成就惡戒。依如成實。未捨已來現在時中唸唸成就。以惡律儀唸唸生故。過未不成。毘曇法中。最初一念現在成就。第二念後。若未當捨。唸唸之中現在成就。及成過去。非心法故不通未來(此四門竟)。   次就形趣分別其相。趣謂五趣。五趣之中。唯人成就。餘趣之中。但有業道無惡律儀。故成實言。但人成就。毘曇亦爾。問曰。成實宣說龍等得善律儀。何故不得惡律儀乎。以善律儀從師而受。以緣強故。所以得之。惡不如是。所以不得。趣別如是。形別如何。依如毘曇。男女二形。得惡律儀。餘皆不得。成實法中。不能男等亦皆得之。不善律儀。略之云爾。   八種語義   八種語者。所謂見聞覺知而說不見不聞不覺知說。相狀如何。今先明其見聞覺知四種心異。後明見等發語差別。見聞覺知分別有三。一隨根分別。如毘曇說。眼識隨生見。耳識隨生聞。鼻舌及身塵到方知合名為覺。意識名知。二約境分別。如成實說。六識之心。得現境界。名之為見。故論說言。見名現信不現境界藉教而知。說之為聞。故論說言。聞名信於賢聖之語。於彼不見不聞境界。依前見聞。譬度知者說以為知。故論說言。知者比知前三心。後重分別心名之為覺。雲何分別。先因見已後重思惟起於見想。或忘前見起不見想。此則是其見後覺也。聞知後覺類亦可知。然此覺心。非直從於見聞及知。三心後起。蓋亦從於不見不聞不知後生。如先不見。後忘不見生於見想。此則是其不見後覺不聞不知生覺例然。此是第二約境分別。三就四心隨義分別。識心名見。得現境故。想心名聞。境不現故。又復想心知於假名。故說為聞。受心名覺。覺違順故。行心名知。強分別故。四心如是。次明見等發語不同。要略唯八。廣則眾多。廣相如何。若依毘曇所說。見等發語不同有三十二。十六正語。十六邪語。是故通合有三十二。十六正語者。心境俱實有其八語。境虛心實。復有八語。故有十六。心境實者。有人實見亦生見想。他問見不。答言。實見。聞覺知等。亦復如是。即以為四。有實不見不見生不見想。他問見不。答言。不見。聞覺知等亦復如是。復以為四。通前即為八種實也。境虛心實八種語者。有實不見後忘不見便生見想。他問見不。答言實見。其境雖虛以心實故亦名實語。聞覺知等類亦同然。即以為四。有人實見後忘此見生不見想。他問見不。答言不見。雖不稱事。以心實故亦名實語。聞覺知等類亦同然。復以為四。通前為八。此前十六。是其正語。就邪語中。心境並虛。有其八語。境實心虛。復有八語。是故通合有十六語。境心並虛八種語者。有人實見還生見想。他問見不。答言不見。聞覺知等類亦同然。即以為四。有實不見生不見想。他問見不。答言。實見。聞覺知等亦復如是。復以為四。通前為八。境實心虛八種語者。有人實見後忘此見生不見想。他問見不。答言。實見。雖當前事。以心虛故亦名妄語。聞覺知等類亦同然。即以為四。有實不見後忘不見便生見想。他問見不。答言。不見。雖當前事。以心虛故亦名妄語。聞覺知等亦復如是。復以為四。通前為八。並上八種合為十六。彼成實論所明見等發語差別。人釋不同。有人釋言。見聞及知。此三是本。各別發語。覺者是前三種之後重分別心。無別所知。不別發語。若存此義。所發但有二十四語。見中有八。四正四邪。聞知亦然。是故通合有二十四。於中具辨與前不異。驗求成實覺亦發語。雲何得知。如彼成實八語品中。明見發語差別已竟。聞覺知等亦復如是。論中既以聞覺知等類同見心。明知覺心亦別發語。若存此義。所發亦有三十二語。與上相似。問曰。覺心雲何發語。有人先來曾起覺心。亦生覺想。他問覺不。答言。實覺。此是初句。有人先來不起覺心。生不覺想。他問覺不。答言。不覺。此是兩句。有人先來曾起覺心。後忘覺心生不覺想。他問覺不。答言。不覺。雖違前覺不違已想。猶名實語。此是三句。有人先來不起覺心。後忘不覺便生覺相。他問覺不。答言。實覺。以稱想故亦名實語。此四正語。後四邪語。翻上可知。八種語義。略辨如是。   九業義三門分別(列名辨釋一 三性分別二 就趣分別三)   第一門中。列名辨釋。九業之義。出成實論。名字是何。如彼論說。欲界繫業有其三種。一者作業。二無作業。三者非作非無作業。色界亦爾。即以為六。無色有二。一無作業。二者非作非無作業。通前為八。及無漏業。通前為九。言作業者。謂身口業。無作業者。所謂身口無作業也。無作差別。汎釋有九。一形俱無作。所謂五戒出家戒等二心俱無作。所謂禪戒無漏戒等。三要期無作。謂八戒等乃至一切善惡諸業。皆有要期。相狀如何。如似世人。起要期心。我齊某時。常為此業。隨所要期。分齊已來。無作常生。過期則止。故曰要期。四悕望無作。如有人言。我從今日常為此業。不作期限。自從悕心。未息已來。無作常生。心息便止。故曰悕望。五作俱無作。如人造作善惡業時。即有善惡無作隨生。六從用無作。如人造作橋樑等事。隨人受用。無作隨生。名為從用。七事在無作。如人造作塔廁等事。未壞已來常有善生。名為事在。八異緣無作。如人手書而成口業。如是一切。九助緣無作。如人教他自得罪福。此前九種。身口無作。依如成實。更有一種。心法無作。唯從心生。毘曇無之。此無作中。除卻心俱道共無作。餘者皆名無作業矣。所言非作非無作者。所謂意業。思是意業。不同向前身口作業故名非作。不同身口無作之業名非無作。無漏業者。所謂無漏身口意業。道共無作。是身口業。無漏思心。是其意業。問曰。無色以何義故無其作業。以無身口造作業故(此一門竟)。   次就三性分別其相。言三性者。所謂善惡無記業也。欲界作業通其三性。色界作業唯善無記。不通不善。若言寄起欲界惡業。得有不善。毘曇法中。悉無寄起。界地斷故。欲界無作。唯善與惡不通無記。無記羸劣。不能發生無作業。故色界無作其唯善業。若言寄起下界惡業。得有不善。無色無作與色界同。欲界非作非無作者。該通三性。色界非作非無作者。當界以論唯善無記。若言寄起欲界惡業。得有不善。無色非作非無作者。與色界同。無漏業者。局唯在善(此二門竟)。   次就趣論。趣謂五趣。若依毘曇成實法中。人天二趣。具起九業。餘之三趣。唯起欲界三種之業。自餘六業。皆悉不起。依雜阿含天品之中。有鬼神母。名富那婆藪。佛為說法得入聖道。案如彼文。鬼道亦得起無漏業。方等經中。亦同彼說。然彼既能起無漏業。明知亦能起上界業。以無漏法依禪生故。九業如是。   十不善業義七門分別(釋名一 辨體二 業起次第三 資料簡寬狹四 作無作五 三毒分別六 界趣分別七)   第一釋名。十不善業者。所謂殺生乃至邪見。多生相續名曰眾生。隔絕相續目之為殺。於他資財。非理侵奪。故名為盜。姦行違禮稱曰邪婬。此三身業。問曰。一切打縛等事。亦是身業。何故不說。以彼輕故。所以不論。又打縛等。是殺眷屬助成殺業。但舉正業助亦隨之。是故不論。又十業道。唯論根本。彼是方便。所以不說。言不當實故稱為妄。妄有所談。故名妄語。言乖彼此。謂之為兩。兩朋之言。依於舌起故曰兩舌。言辭粗鄙目之為惡。惡從口生故名惡口。前言兩舌。此言惡口。綺互言耳。邪言不正。其猶綺色。從喻立稱故名綺語。此四口業。順境染愛目之為貪。違境忿怒說以為瞋。迷正道理。邪心推求。故曰邪見。問曰。三根三毒之中皆說為癡。今此何故說為邪見成實釋言。夫邪見者。癡中增上。暢思煩惱。必是增上。故說邪見。此後三種。是意業道。然此十種起作名業。能通曰道。總相如是。於中別論。釋有三義。一對思以辨不善業。思能起殺等故名為業。殺等十種。通暢前思。名為業道。二對果以釋。殺等十種。能起來報。故名為業。通人至果。稱曰業道。三當相辨釋。殺等十種緣中集起。故名為業。若望業思。通思名道。若望後報。通人至果。故名為道。名義如是(此一門竟)。   次辨體性。先論身業之中有作無作。先辨作業。宗別不同。所說各異。毘曇法中。說方便色為身作業。此方便色。是其色入為眼所行。問曰。若此是色入者。於青黃等二十色中何色攝乎。所謂高下正不正等。若依成實。是假名色法入所收。是義雲何。於色塵上。相續之中能有損益。是身作業。有人宣說。成實法中。身業用彼思為正體。身為業具。是義不然。業前方便思為正主。身口為具。正論成業。是則身業假色為體。故成實論業相品雲。色法相續餘處生時。能有損益。名為身業。不言思是。明知不用思為正體。色法相續。後起異前。名餘處生。次辨無作。依如毘曇。亦是色性法入所收。若依成實。非色心性法入所攝。次論口業。於中亦有作無作別。先辨作業。依如毘曇。聲入為體。為耳所行。若依成實。是假名聲法入所收。於實聲上。前後相續能有損益。是口作業。次辨無作。與身業同。次論意業。依如毘曇。意但有作無無作業。以心法中三性不並。善時無惡。惡時無善。故無無作。故論說言。以三種故意無無作。就作業中。思為正主。餘心心法相從名業。若依成實。通作無作。思為作業。隨此作邊。無作法生名無作業。此無作業。亦非色心。業性如是(此二門竟)。   次明業起次第之義。於中有二。一明業起次第之相。二明業道通局之義。言次第者。業起次第乃有四重。第一先起三根煩惱。第二次起不善業思。第三次起三道煩惱。第四次起身口七業。如欲殺生。或先起貪。或起瞋癡。次起思心。思欲斷命。從此思後次起重貪。或重瞋癡。通暢前思。然後重起威儀之心。發動身手。隔斷彼命。如殺既然。盜等亦爾。次第如是。言通局者。業道相對四句辨之。一業而非道。所謂思心籌慮造作故名為業。前無所通。故不名道。二道而非業。所謂思後貪瞋邪見通暢思前。故名為道。而非作性。故不名業。三亦業亦道。謂身口七業。緣中起作。故稱為業。通暢前思。故名為道。四非業非道。所謂思前三根煩惱體非起作。不同思等。故不名業。前無所通。故不名道。然此四種。若望來果。俱得稱業。齊得名道。能作來果。故通名業。能通至果。故通名道。問曰。思前三根之中有思業不。若依毘曇。思是通數一切處有。故三根中亦有思業。但諸心法。隨時受名。故隱不論。若依成實。心起先後。三根之中。不得有思。問曰。思時有貪等不。若依毘曇。不善心邊常有煩惱。故思心邊亦有貪等。亦以心法隨時受名。所以不彰。若依成實。無別思數。愛分之願。說名為思。是思業外更無別體貪等可得。若就思心隨義說有。理亦無傷。問曰。思後三道之中有思業不。是義與前三根相似。問曰。正起身口業時。得有思心及三道不。若依毘曇。皆具有之。彰義隱顯。所以不說。依曇無德。爾時但有運動身口惡威儀心。是故一切不善業中。皆有非威儀突吉羅罪(此三門竟)。   次辨寬狹。於中以其十不善業對彼三邪七惡律儀。以明寬狹。此三門中。身口意等三種邪行。一向是寬。具四義故。何者四義。一具身口意。二通根本及與方便。三通輕重。四通作無作。具此四義。是故最寬。十不善業。望七律儀互有寬狹。十不善業。三寬一狹。言三寬者。一通三業。二通輕重。三通作無作。言一狹者。唯在根本不通方便。七惡律儀。三狹一寬。言三狹者。翻前可知。言一寬者。通其根本及與方便。言根本者。謂屠殺等。言方便者。謂蓄養等(此四門竟)。   次辨有作無作之義。於中先就根本業道明作無作。就彼身口七業之中。邪婬一種。一向具足作與無作。究竟成業。要在自身。是故有作。隨作即有無作罪生。故有無作。自餘業道。無作是定。作業不定。無作之業。若身自作。若教他作。皆悉隨生。故稱為定。若論作業。自作則有教他。則無。故曰不定。根本如是。次就方便明作無作。當知。一切前後方便。作業是定無作不定。雲何不定。重心作者則有無作。輕心作者則無無作。故曰不定。有作無作。略辨如是(此五門竟)。   次對三毒分別諸業。依如毘曇。一切業道。皆三毒起。成則不定。殺生惡口及瞋業道。瞋心所成。盜婬及貪。貪慾究竟。邪見業道。唯癡心成。餘三業道。具三事成。若依成實。邪婬一種。從三事起。唯貪慾成。自餘業道。皆三事起。具三事成。宗別各異。難以會通(此六門竟)。   次就界趣分別業道。界謂三界。依如毘曇。十不善業。繫屬欲界。唯欲界起。若依成實。繫屬欲界。起則不定。殺盜邪婬惡口兩舌。唯欲界起。妄言綺語欲色俱起。如梵天王。自言尊勝能令諸梵盡老死邊。即是妄語。此不應法。即是綺語。貪及邪見三界皆起。彼邪不善。得寄起故。趣謂五趣。如毘曇說。地獄五業道。鬱單越有四。餘方各有十。及餘惡趣天。地獄五者。地獄唯起惡口綺語貪瞋邪見五業道也。受罪之時。惡罵獄卒故有惡口。惡口違法。即是綺語。爾時忿怒即是瞋恚。貪及邪見成而不行。鬱單四者。唯有綺語貪瞋邪見。彼有欲詠故有綺語。貪瞋邪見成而不行。問曰。彼方有行欲事。何故不說有婬業道。釋言。彼方無有夫妻共相配匹。雖共行婬無相凌奪。不名邪婬。是故不名邪婬業道。問曰。鬱單有行欲事。欲因貪起。雲何說言貪心成就欲不現行。釋言。彼方起婬之貪。其實現行。但此貪心所起之婬。非十惡收。能起之貪。亦非不善業道所攝。故雖起此不名貪慾業道現行。如人夫妻共相纏愛。不名業道。彼亦如之。問曰。若彼起婬之貪非業道者。善惡無記三性之中。何性所收。若性是善。貪慾煩惱不應名善。若是無記。論說欲界一切煩惱除身邊見餘悉不善。不言貪慾是其無記。若性不善。便是十惡業道所攝。何得說言不名貪慾業道現行。夫妻相愛事亦同爾。釋言。此貪性是不善。性雖不善其過輕微。三毒所收。非業道攝。故雖現起不名貪慾業道現行。問曰。鬱單既有綺語。綺語必依貪瞋癡起。亦依彼成。何故不名貪等現行。釋言。彼方所有綺語。實依癡起但佛經中。宣說邪見。以為業業。不說癡心以為業道。是故彼癡雖復現行。但是癡毒。猶故不名邪見現行。無推求故。良以彼方邪見。不行故無斷善破僧事等。問曰。彼方有歌詠等。此不應法。即是妄語。何故不說有妄語乎。彼無誑心故非妄語。餘方十者。餘三天下各具十也。惡趣天者。謂餘鬼畜及與天趣皆具十也。若依成實。唯鬱單越與毘曇同。自餘三方三惡及天皆具十業。彼地獄中重處。雖少輕處具有十不善道。辨之略爾。   十四垢業義   十四垢業。出長阿含善生經中。何者十四。如彼中說。有四結業。即以為四。依於四處作諸惡行。復以為四。通前為八。六損財業通前十四。四結業者。謂殺盜婬及與妄語。問曰。何故不說兩舌惡口綺語。以在家者不能離故。所以不說。言四處者。所謂愛恚怖癡處也。此之四種。起業所依。故雲四處。六損財者。一是耽酒。二是博戲。三是放蕩。四迷妓樂。五惡友相得。六是懈惰。飲酒之過有其六失。一者失財。二者生病。三者鬥諍。四惡名流布。五瞋怒暴生。六智慧目損。博戲之過亦有六失。一財物耗減。二雖勝生怨。三智者所嘖。四人不敬信。五為人疏外。六生盜竊心。放蕩之過亦有六失。一不自護身。二不護財貨。三不護子孫。四常自驚懼。五諸苦惡法常自纏身。六喜生虛妄。迷於妓樂亦有六失。一者求歌。二者求舞。三求琴瑟。四波內早。五多羅槃。六首呵那。此後三門。胡語不翻。不知是何。惡友相得亦有六失。一方便欺誑。二好喜屏處。三誘他家人。四圖謀他物。五財利自向。六好發他過。懈惰之過亦有六失。一者富樂不肯作務。二者貧窮不肯懃修。三者寒時不肯懃修。四者熱時不肯懃修。五者時早不肯懃修。六者時晚不肯懃修。十四垢業。辨之粗爾。   十六惡律儀義   十六惡律儀。出涅槃經。無作之惡。常生相續。說為律儀。律儀不同。宣說十六。一為利養羊。肥已轉賣。二為利故。買買已屠殺。三為利養豬。肥已轉賣。四為利故。買買已屠殺。五為利養牛。肥已轉賣。六為利故。買買已屠殺。七為利養雞。肥已轉賣。八為利故。買買已屠殺。九者釣魚。十者捕鳥。十一獵師。十二劫盜。十三魁膾。十四兩舌專行破壞。十五獄卒。十六咒龍。毘曇論中。宣說十二。一者屠羊。二者養豬。三者養雞。四者捕魚。五者捕鳥。六者獵師。七者作賊。八者魁膾。九者守獄。十者咒龍。此與前同。十一者屠犬。十二者司獵。此二異前。言屠羊者。如毘曇說。以殺害心若賣若殺。悉名屠羊。攝十六中第一第二。言養豬者。亦以殺心。若賣若殺。悉名養豬。攝十六中第三第四。養雞亦爾。攝十六中第七第八。言捕魚者。殺魚自活。捕鳥獵師亦復如是。言作賊者。常行劫盜。言魁膾者。常主殺人以自存活。言守獄者。守獄自活。言咒龍者。謂咒龍蛇戲樂自活。言屠犬者。謂旃陀羅屠犬自活。言司獵者。所謂王家主獵者是然就屠羊者。雖不起心殺餘眾生。而於一切諸眾生所。得惡律儀。一切眾生。悉皆可有作羊理故。餘者皆爾。問曰。此等七律儀中幾律儀攝。釋言。若依涅槃所說。殺盜兩舌三律儀攝。以此三種損惱處多故偏說之。毘曇所說。唯殺盜攝。作賊是盜。餘皆是殺。十六律儀。辨之如是。   飲酒三十五失義   飲酒之過。有三十五失。出大智論。一者現世財物空竭。二眾病之門。三鬥諍之本。多致忿訟。四裸露無恥。五醜名惡聲人不恭敬。六覆沒智慧。七所應得物而不得之。已得之物而復散失。八私匿之事向他論說。九種種事業廢而不成。十憂愁之本。十一身力減少。十二形色損壞。十三不知敬父。十四不知敬母。十五不敬伯叔尊長。十六不敬沙門。十七不敬婆羅門。十八不知敬佛。十九不知敬法。二十不知敬僧。二十一惡人親附。二十二疏遠善人。二十三作破戒人。以其飲酒違戒法故。二十四心無慚愧。二十五不守根門。二十六縱色放逸。二十七人所憎惡不喜見之。二十八貴重親屬及諸知識。所共擯棄。二十九行不善法。由其飲酒多生罪故。三十棄捨善法。三十一明人智士所不信用。三十二遠離涅槃。三十三多種世世狂癡因緣。三十四身壞命終墮諸惡道。三十五若得為人。隨所生處常當愚騃。酒過如是。應當斷之。   大乘義章卷第七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44 冊 No. 1851 大乘義章   大乘義章卷第八   遠法師撰   染法聚苦報義有十四門(一二種生死義 二四生義 三四有義 四四識住義 五四食義 六五陰義 七六道義 八七識住義 九八難義 十九眾生居義 十一十二入義 十二十八界義 十三二十五有義 十四四十居止義)。   二種生死義六門分別(釋名一 辨相二 就位分別三 就界分別四 因緣分別五 治斷分別六)   第一釋名。二種生死。出勝鬘經。名字是何。一分段生死。二變易生死。言分段者。六道果報三世分異名為分段。分段之法。始起名生。終謝稱死。言變易者。汎釋有三。一者微細生滅無常唸唸遷異。前變後易名為變易。變易是死。名變易死。故地持中。生滅壞苦名變易苦。此通凡聖。二者緣照無漏所得法身神化無礙。能變能易。故名變易。變易是死。名變易死。此該大小。三者真證法身隱顯自在能變能易。故言變易。變易非死。但此法身。未出生滅。猶為無常死法。所隨變易身上。有其生死。名變易死。此唯在天。雖有三義。勝鬘所說。第二為宗下諸門中。聽此言耳。分段生死。勝鬘亦名有為生死。變易生死。勝鬘亦名無為生死。蓋乃從人以別名矣。凡夫多起有漏諸業。建集有果。名曰有為。有為眾生所受生死。名有為生死。無為生死翻前立稱。聖人不起有漏諸業受分段報。名曰無為。無為聖人所有生死。名無為生死。名義如是(此一門竟)。   次辨體相。分段生死開合不定。總之唯一。或分為二。一善二惡。人天名善。三塗名惡。或分為三。謂三界中所有生死。或分為四。所謂胎生卵生濕生及以化生。此如後釋。或分為五。謂五道中受生差別。或分為六。六道報中生死不同。於前五上。加阿修羅名為六道。隨類別分數。有無量。分段如是。變易之中。亦開合不定。總之唯一。或分為二。一事識中變易生死。二妄識中變易生死。於六識中。緣照無漏所受之報。名事識中變易生死。第七識中緣照無漏所得之果。名妄識中變易生死。彼事識中變易生死。因果在別。此世造業。餘世得報。如論中說。有妙淨土。出過三界。是阿羅漢當生彼中。如是等也。彼妄識中變易生死。有粗有細。地前名粗。地上名細。於中粗者。因果世別與前相似。微細之者。前念為因。後念果現。是中微細。不復可以世別論之。唸唸之中。細分異世亦得無傷。或分為三。謂三乘人變易生死。或分為四。如勝鬘說。一阿羅漢。二辟支佛。三大力菩薩。地前菩薩。二輪煩惱全未斷除。而不為彼煩惱所牽。又於三界受生自在。故名大力。問曰。地前大力菩薩。涅槃經中說為凡夫具煩惱性。勝鬘何故說為變易。釋言。涅槃對初地上出世聖人。名為凡夫。未斷地上二輪之惑。名具煩惱。若對聲聞辟支佛等。此是大聖二障清淨。何為不得說為變易。故涅槃中說。須陀洹八萬劫到。乃至辟支十千劫到。謂到性地阿耨菩提。此既大聖。變易何疑。四意生身。初地已上受生如意。名意生身。意有何義。生如意乎。意有三義。一能速疾。二能遍到。三能無礙。初地已上受身如是。或分為六。如勝鬘說。謂此三地及彼三種意生身等。此三地者。謂此地前羅漢辟支大力菩薩三乘地也。彼三種者。謂初地上三種生也。三種意生如楞伽說。一三昧意生身。謂從初地乃至五地。禪度增上故名三昧意生身也。二覺法自性性意生身。六七八地慧行成就。知法有性。知法無性。名為覺法自性性身。前自性者。是法有性。有法之中色。為礙性心為知性。如是一切名為自性。復言性者。是法無性。無是一切法之實性。故名為性。此有無性皆能善照。故名為覺。三種類俱生無作行意生身。謂九地上無功用行。任運轉起。名種類俱生無作行身。此三彼三。九地已上行報純熟。前七地中所修種類。至彼地中。報熟現前名種類俱生。法流水中任運上昇。捨離功用。此三彼三合以為六。別則無量。變易如是(此二門竟)。   次就位論。總相粗分。分段死者。是虛偽眾生。變易死者。謂阿羅漢辟支佛大力菩薩意生身等。小乘之中凡夫學人。大乘之中外凡善趣。皆於三界。妄愛受生。名為虛偽。小乘人中羅漢辟支。大乘人中種性已上。以無漏業正智受生。故非虛偽。虛偽所受。名分段死。非虛偽受。名變易死。問曰。小乘須陀已上。大乘人中十信以上。亦有五分法身功德。何故不名為變易死。乃名分段。釋言。是人於三界中。有漏結業受生未盡。故名分段。雖有無漏五分法身。是因法身未得果報。是故不得名變易死。粗分如是。於中細謂分段有二。一者惡道。二者善道。三塗名惡。人天名善。小乘法中。惡道分段。見道時盡。故須陀洹名為觝債。觝三塗債。著復通論。增上忍時。三惡道報。皆非數滅。善道分段。無學時盡。大乘人中。惡道分段盡處有三。一惡業為因。四住為緣。受惡道報。十信時盡。以修身或心慧等行轉惡業故。雲地持中說為善趣。又花嚴中宣說。賢首能現作佛。明知。亦能離惡趣報。二惡業為因。四住為緣。緣力微薄不能牽生。加少悲願受惡趣身。種性時盡。故勝鬘中說。種性上大力菩薩離分段死。三惡業為因。悲願為緣。四住殘氣隨逐佐助。受惡趣生。初地時盡。地前未斷。初地盡故。地經宣說。初地菩薩。離惡道畏。地持宣說。解行菩薩。轉惡趣報。入歡喜地。又彼隨助四住煩惱。初地盡故。地持宣說。增上及中惡趣煩惱。初地出過。以其地前未斷滅故。地持宣說。種性解行。或墮惡道。惡道既如是。善道分段亦有三階。一善業為因。四住為緣。受人天報。種性時盡。二善業為因。四住為緣。緣力微薄不能牽生。加少悲願。受人天身。初地時盡。地前未斷。初地盡故。楞伽宣說。初地菩薩。得二十五三昧。破二十五有。前未斷故法華論中宣說。地前猶有三界分段生死。故彼論言。所言入生乃至一生得菩提者。謂初地證智。所言八生至一生者。是其三界分段之生。三善業為因。悲願為緣。四住殘習隨逐佐助。受人天生。至佛乃盡。自前未斷。至佛盡故。經嘆。唯佛斷有頂種。十地已還。人天受生。未窮盡故。地持但雲。解行菩薩。轉惡趣報入歡喜地。不言轉善。又十地已還人天受生。煩惱未盡。故地持中唯說。初地過增上中惡趣煩惱。不言出過善趣煩惱。以斯文證。人天殘習明至十地。於中別分。人分段者。八地時盡。自前未斷。八地盡故。涅槃經中宣說。八地為阿那含。不受肉身。前未斷故。大品經中說。前七地猶是肉身。天分段者。至佛乃盡。自前未斷。至佛盡故。唯佛一人斷有頂種。前未斷故。八地以上唯名那含。非阿羅漢。問曰。地上遍生六道。何故偏說人天中生以為分段。釋言。地上惡業盡故。雖生惡道。但是應現。人天善業。未窮盡故。生人天中。與彼凡時微業相應名分段矣。次辨變易。變易之中。有因有果。小乘人中。見道以上變易因生。無學果後變易報起。何者是乎。如論中說。有妙淨土。出過三界。無煩惱者。是阿羅漢。當生彼中。如是等也。大乘人中分齊有四。一起因處十信已上。二得果處種性以上。故勝鬘中說。種性已上大力為變易死。問曰。法華優婆提捨說。解行前為分段死。勝鬘何故說為變易。釋言。菩薩種性已上有五種身。一法性身。謂性種性及解行中清淨。向等如地持說。六入殊勝無始法爾。如是等也。二實報身。謂習種性及解行中得前方便。如地持說。若從先來修善所得。如是等也。三者生滅變易法身。所謂緣照無漏業果。四分段身。謂無始來有漏業果。五應化身。隨物現生。此五種身。各有因緣。法性身者。佛性為因。謂度為緣。實報身者。六度為因。佛性為緣。更有餘義。如後二種種性中說。變易身者。無漏業因。無明為緣。分段身者。有漏業因。悲願為緣。應化身中。有其二種。一者法應依法身起。二者報應依報身現。此二種應因緣各別。論其法應。如來藏中化用三昧法門為因。悲願為緣。若論報應。悲願為因。化用三昧法門為緣。此五身中。初二非死。次二實死。後一應死。是故於彼種性已上。實報身中。有變易雜。應化身中。有分段雜。法花論中。據第四門說為分段。勝鬘經中。據第三門說為變易。各是一義。不相乖背。此是第二得果之處。三漸捨處。初地已上。四窮盡處。在如來地。位分如是(此三門竟)。   次就界論。界謂三界。於中略以二門分別。一隨相分別。分段生死是三界攝。三界有漏業之果故。變易生死非三界攝。出世無漏業之果故。故論說言。有妙淨土出過三界。是阿羅漢。當生彼中。明知。出世如是。一切。二就性通論。二種生死皆三界攝。此義雲何。如勝鬘經中說。世間有二。一無常壞。二無常病。無常壞者。是分段三界。無常病者。是變易三界。分段生死還是分段三界所收。變易生死。還是變易三界所攝。問曰。分段於三界中分齊可知。變易生死於三界中分齊何處。唯聖所知。亦可變易。依禪地說。依初禪地發無漏業。受變易報。繫屬初禪。如是一切(此四門竟)。   次辨因緣。親生名因疏助目緣。總相粗論。分段生死。有漏業因。四住為緣。故勝鬘雲。又如取緣有漏業因而生三有。取猶愛也。於受生時。或起婬愛。或復起於花池等愛。逐即受身故說為緣。受生三界。愛力增強。故偏說之。變易生死。無漏業因。無明為緣。故勝鬘雲。無漏業因。無明為緣。生阿羅漢辟支佛等。緣有二種。一前後緣。以前無明不見諸法本性平等故求後生。二同時為緣。無明住地。是七識體。變易業果。依是得立。故說為緣。如夢所作皆依睡心。總相如是。隨別細分。分段生死有善有惡。惡道分段義別三階。一凡夫所受惡業為因。四住為緣。二十信所受惡業為因。四住正緣。悲願隨助。三種性已上至初地受惡業為因。悲願正緣。四住隨助。若無惡業。苦果不生。是故用彼惡業為因。若無悲願則不往受。是故用彼悲願為緣。故涅槃雲。地前菩薩。過去所有微塵等業。以願力故。一切悉受。且說願力。當知。亦以悲力故受苦。善道分段亦有三階。一凡夫二乘乃至大乘十信所受善業為因。四住為緣。二者種性解行所受善業為因。四住正緣。悲願隨助。三地上所受善業為因。悲願正緣。四住隨助。變易有二。一事識中變易生死。二妄識中變易生死。事中變易義別三階。一是羅漢辟支所受。用事識中眾生空觀以為正因。無明為緣。二是種性解行所受。用事識中法空之觀以為正因。無明為緣。三地上所受。事識中非有非無息想之解以為正因。無明為緣。妄中變易亦有三階。一地前所受。用妄識中一切妄想依心之觀。以為正因。無明為緣。二地上所受。用妄識中一切妄想依真之觀。以為正因。無明為緣。三是八地以上所受。用妄識中唯真無妄息想之觀。以為正因。無明為緣。問曰。唯真無妄之觀。能令妄智更不牽後。雲何能與變易作因。釋言。此觀望後同類。雖不牽生。望後勝品。非不能生。故得為因。此等觀別。如前八識章中具辨。前分段死。因故緣新。由是因同緣有差異。此變易死。緣故因新。為是緣同因有差別。隨義細論。分段之因變易之緣。非無差別。異相難分。是以不說。理實無明亦扶分段。四住之習。亦佐變易。相隱微少。故癈不論(此五門竟)。   次辨斷處。分段之中。五道差別斷處不定。小乘法中。大位論之盡在無學。於中別分。三塗分段盡處有三。一不受處。依如成實。煖心已上一向不受。於彼宗中。煖心已上名為住分。不復退墮三塗中故。故彼成實引經證言。世上正見者。往來百千世。終不墮惡道。煖心已去名上正見。若依毘曇。忍心以上。方是住人。一向不受三塗之報。涅槃經中亦同此說。據此言之。忍心以上。方得名為世上正見。此是第一不受處也。二非數滅處。依如毘曇。增上忍時。三惡道報。皆非數滅。於此一生。定斷其因。不受報。故涅槃經中亦同此說。故涅槃言。增上忍時。三惡道報。當知。不從智緣而滅。三緣盡處。在見道中。潤惑永斷。業種燋故。人中分段。那含已去。不復更受。天分段者。羅漢辟支永更不受。大乘法中。大位分之。一切分段。盡在種性。故勝鬘雲。分段死者。是虛偽眾生。於中分別。分段現生死有其二種。一者定繫為業所牽。定繫時處。者所謂生後時。處謂六道。二不定繫得業自在。得生自在。不繫時處。不繫時故。現生後時隨意受之。不繫處故。六道之中。隨意受之。彼三塗中定繫之者。十信已上修習身戒心慧行故。漸次斷除。種性時盡。不定繫者。種性已上漸次斷除。初地時盡。地持據此宣說。初地離惡趣報。人天定者。種性已上漸次斷除。初地時盡。若復通論。十信已上漸次斷除。初地時盡。楞伽據此宣說。初地得二十五三昧。破二十五有。不定之者。初地以上漸次斷除。至佛乃盡。於中分別。人分段者。八地時盡。故八地上名阿那含。更不重受臭身肉身。天分段者。至佛乃盡。故佛一人斷有頂種。度生死流。然初地上。雖復說有人天分段。但有微習。謂於大悲應現身中。少有殘氣。無有能受分段報者。分段如是。次論變易。變易之中有因有果。盡處不定。小乘法中。變易之因盡有二處。一滅定暫滅。那含已上。二無餘永滅。無學果中。變易之果。小乘未滅。大乘法中。變易之因。種性暫滅。至佛乃盡。變易之果。初地漸滅。至佛乃盡。二種生死。大況粗爾。   四生義三段分別(辨相一 通局二 寬狹三)   言四生者。謂胎卵濕化。言胎生者。如今人等。稟託精氣而受報者名為胎生。言卵生者。如諸鳥等。依於卵殼而受形者名為卵生。言濕生者。如今夏日濕生蟲等。不假父母。依濕受形名為濕生。言化生者。如諸天等。無所依託。無而忽起。名曰化生。若無依託。雲何得生。如地論釋。依業故生。生相如是。   次就五趣辨其通局。四生之中化生一種。全攝二趣及三少分。全攝二者。諸天地獄。一向化生。三少分者。人鬼及畜少分有之。如劫初時。人鬼及畜一切化生。今時多無。故曰少分。胎生一種。人鬼及畜少分有之。餘趣全無。卵濕二生。唯在人畜。餘趣皆無。人中卵生。如毘捨兒。毘捨法母生其肉卵。卵中有其三十二兒。如是等類。是卵生人。人濕生者。如頂生王。過去有王。名曰善住。頂生肉胞。十月滿足中生一兒。因字頂生。如是等。此是濕生人。畜生道中卵濕可知。   次辨寬狹。如雜心問。為生攝趣。為趣攝生。論自釋言。四生攝趣。非趣攝生。何故如是。一切五趣。無出四生。故生攝趣。五道中陰。皆是化生。五趣不收。是故五趣不攝四生。四生之義。略辨如是。   四有義六門分別(辨相一 就時分別二 就處分別三 五陰六根有具不具四 染淨分別五 凡聖有無六)   第一辨相。四有之義。出阿含經。毘曇論中。具廣分別。生死果報。是有不無。故名為有。有別不同。一門說四。四名是何。一者生有。二者死有。三者本有。四者中有。報分始起名為生有。命報終謝名為死有。生後死前名為本有。對死及中故說為本。兩身之間。所受陰形名為中有。中有相隱。九句辨之。一定其有無。經論不同。毘曇法中。定有中陰。成實法中。一向定無。有無偏定。故成諍論。故涅槃雲。我諸弟子。不解我意。唱言。如來宣說中陰。一向定有。一向定無。大乘所說。有無不定。上善重惡趣報速疾則無中陰。如五逆等。餘業則有。異於偏定故無諍論。二定其生分。生有四種。胎卵濕化。一切中陰。同一化生。三辨其形類。中陰之形。拂緣生陰。趣天中陰。拂緣似天。乃至趣向地獄。中陰拂緣地獄。四明中陰形量大小。如論中說。生人中陰。如有知小兒。上天中陰。以漸轉大。如是中陰。隨所向處。小於生陰。准人可知。五辨其形色。如地持說。色有好惡。好色有二。一者極好。如明月光。二者微好。如波羅捺衣。惡色亦二。一者極惡。如夜黑闇。二者微惡。如黑羊毛光。然實中陰色萬差。地持且就粗影為言。六明中陰趣向差別。如論中說。地獄中陰。向地獄時。足上頭下。直趣地獄。至地獄中。受報之時。形如人立。諸天中陰。上趣天時。如箭射空。餘則倚行。七明中陰相見不同。有人宣說。一切中陰。皆得相見。復有人言。上得見下。下不見上。如此說者。地獄中陰。唯得見於地獄中陰。不見餘者。畜生中陰。能見畜生地獄中陰。不見餘者。乃至天陰。能見一切五趣中陰。八明中陰所食不同。欲界中陰。具足四食。其中段食。還食生陰所食香氣。上界中陰。則無段食。但有識觸意思食等。九明中陰衣服有無。諸天中陰。一向有衣。人中不定。如近佛地諸大菩薩轉輪聖王及白淨比丘尼等。福德殊勝。又具慚愧中陰有衣。餘者則無(此一門竟)。   次明四有時分久近。生有死有時分極短。唯止一念。故雜心雲。生有及死有。是各一剎那。本有中有時分。不定。本有極短至一念。長則或經億百千劫。中有長短。人說不同。有人宣說。極短一念。極長七日。如此說者。齊七日來必得生處。若七日來不得生處。前陰滅已更受中陰。有人復說。中陰極長壽七七日。七七日來必得生處。若不得處死而更生。復有人說。壽命不定。乃至父母未和合來。常在不滅。此諸說中。後說為善(此二門竟)。   次就三界五道之處分別四有。先就三界辨其通局。生死本有遍通三界。中有不定。小乘法中。欲色界有。無色則無。大乘法中。四空有色。以有色故。亦有中陰。故華嚴中。菩薩鼻根能聞無色宮殿之香。明知有色。次就趣論。當知四有遍通五趣(此三門竟)。   次辨根陰有具不具。陰謂五陰。根謂六根。先就五陰明具不具。生死本有。此三若在欲界之中定具五陰。色無色界大小不同。小乘說。彼色界地中無想天處。有色無心。四空地中。有心無色。不具五陰。餘色界天齊具五陰。大乘說。彼無想天處。猶有心想。四空有色。是則三界皆具五陰。故地論言。乃至有頂增長一切五陰苦聚。中有一種。定具五陰。終無缺減。次就六根明具不具。生有之中。唯有意根。所緣之色。未成己體。故無身根。以無身故。亦無眼耳鼻舌等根。死有不定。欲界眾生。漸命終者。唯有身根及與意根。最後滅壞。頓命終者。一念死時六根俱壞。色界眾生。無漸命終。是故死時。六根俱壞。無色眾生。大小不同。小乘說。彼唯有意根。最後滅壞。大乘說。彼猶有形色。與色界同。本有之中。諸根不定。欲界眾生。多具六根。乃至極小。具身及意。色無色界。大小不同。小乘說。彼色界地中。除無想處。其餘諸天。齊具六根。無想天中。無其意根。無色界中。單有意根。無餘五種。大乘說。彼色無色界。齊具六根。何故如是。大乘說。彼無想無色有色心故。中有一種。定具六根。無殘缺者。何故如是。中陰身中。受純業果。不受雜業報。故具六根。又中陰身形。色精微無有餘緣壞其根者。故具六根。又六根中。求受生處。是故中陰。定具六根。然此中陰六根猛利。淨過諸天。一切世界。應受生處。見聞無礙。以其求生自在力故(此四門竟)。   次辨四有染淨之義。生有一種。唯染無淨。受生必是煩惱心故。餘通染淨。故雜心雲。一染三有二。言一染者。是生有也。三有二者。本死及中通染淨也。此乃局論凡夫二乘。若通菩薩願力受生。是則四有皆通染淨(此五門竟)。   次就凡聖分別四有。凡聖雖異。齊具四有。凡夫可知。聖人之中。學具四有。無學唯三。略無生有。無學聖人。更不生故。四有如是。   四識住義四門分別(辨相一 漏無漏分別二 就地分別三 三世分別四)   四識住者。五陰之中色受想行為識所依故名識住。住義雲何。依如毘曇。心王之體。依於同時色受想行故名識住。問曰。彼宗心心數法同時相依。何故偏說識依餘住不說受等依餘住乎。釋言。住義理實齊通。但識是王故偏說之。又破外道識依神住故說識住。若依成實。心起前後。不說同時相依而住。但說心識緣餘四陰。緣而愛著。故名識住。問曰。彼宗貪在行心識中無貪。雲何經中說為識住。釋言。依彼貪有二種。一者起貪唯在行心。二者性貪遍在四心。性貪通故識中有之故得就識說為識住。何者性貪取性煩惱。執著境界故名性貪。問曰。性貪既通四心。以何義故偏說識住不說受住想行住等。釋言。住義理通四心。今以三義偏說識住。一以初類後。識心在初。但言識住。餘類可知。故不具論。二舉弱顯強。就四心中。識心取性最為微弱。乃至行心取性最強。就弱說住。增強可知。故闕不論。三為破外道說識依神故名識住。以彼外道多取心識依神我故。問曰。若言貪故住者。何故論言喜潤故住。釋言。理實貪著故住。貪心必由前喜而生。故說喜潤。又後貪中。猶有喜義。助成彼貪。故說喜潤。問曰。前說性貪故住。性貪常有。何假喜潤。釋言。識中所有性貪。是前行中重貪氣分。彼前行中增上重貪。由喜潤生。識中性貪。從本論之。故曰喜潤。問曰。色等望於何識說為識住。若依毘曇。通望六識說為識住。成實法中。人解不同。有人釋言。唯望意地行心說住。以彼行中貪愛強故。又人復言。通望六識行心說住。以前三心無貪愛故。此皆不然。經說識住不言行住。雲何說言望行心住。人復釋言。彼宗之中想受及行。是通名識。故雲識住。若言行心是通名識說識住者。論通非別。雲何得分四識住異。當知。成實亦望六識說為識住。何以得知。毘曇法中。通望六識說為識住。成實不非。明知。共用。又六識中性貪義等住著不殊。故通望之以說識住。問曰。若言通望六識說識住者。六識之心局緣一色不緣餘法。雲何得有四種識住。釋言。通望六識之心說四識住。非謂一一皆具四住。又問。五識局在一念。雲何名住。此言住者。住著名住著。不以經停說為住故。一念五識。亦得名住。問曰。何故唯說色受想行等陰以為識住。不還說識以為識住。若依毘曇。識是心王。兩王不並。故不說識以為識住。若依成實。識時少識。故不說識以為識住。雲何少識。六識之中唯有意識通具續念。自餘五識局在一念。不通相續。不如六想六受六行並通續念。故曰少識。少故不論。又復為分能住所住兩義差別故。不說識以為識住(此一門竟)。   次就有漏無漏分別。有漏四陰。望有漏識名為識住。無漏則非。何故如是。毘曇釋言。無漏之法。壞有漏識。故非識住。又無漏識。厭有漏法。亦非識住。又無漏識。於無漏法。亦不貪著。故非識住。有漏之識。於有漏法樂著不捨。故名識住。成實亦同(此二門竟)。   次就諸地分別識住。地謂九地。始從欲界乃至悲想。若依毘曇。要當地法望當地識說為識住。異地則非。粗細別故。若如是者。依下地身起上心時。下地之身。應非識住。論自釋言。住相成就。猶名識住。若依成實。莫問自地及與他地。但有緣著。斯名識住(此三門竟)。   次就三世分別住義。若依毘曇。於三世中。同時相依。斯名識住。異時則非。若依成實。於三世莫問同時及與異時。但令緣著。皆是識住。不簡前四識住義。略之云爾。   四食義兩門分別(辨相一 就起分別二)   言四食者。所謂段食觸食思食及與識食。此之四食。論釋不同。若依成實。羹飯等事名為段食。冷煖等名為觸食。或有眾生。以思活命。名為思食。雖有此言。不知何思。有人釋言。過去業思。是其命根。令命不斷。說為思食。若如是者。一切眾生所有壽命。皆由往思。不應言無。或當應以彼現在思想而活命者。說為思食。如思玄妙得不死等。有漏識心命報不壞名為識食。若依毘曇。欲界地中香味觸等。是其段食。心數法中有漏觸數。能知一切心心數法。令法今不散壞說為觸食。有漏思數起後不絕說為思食。有漏心識。是其心王。能令一切諸心數法住持不壞。說為識食。問曰。無漏何故非食。釋言。無漏壞相續相。是故非食(此一門竟)。   次就趣論。先論生陰。地獄之中。論釋不同。若依成實。但有識食。毘曇法中。具有四食。彼說。地獄吞熱鐵等能壞飢餓。即為段食。餘三心法常有可知。鬼畜兩趣齊具四食。人中不定。若有心者。皆具四食。滅心之者。論說不同。若依毘曇。段食餘勢令身不壞。更無餘食。故彼宗中入滅定者。遠至七日即須出定。若過七日。段食勢盡。起則身壞成實法中。滅心之者。現雖無心識得在故。猶名識食。以識食故。入滅定雖逕多時身亦不壞。天中不定。欲界諸天。與人相似。色界諸天。若依成實。唯有識食。毘曇法中。彼有心者。唯無段食。有餘三種。若滅心者。四食俱無。無色界天。與色界中有心者同。無色界中。無滅心故。生陰如是。次辨中陰。成實法中。一切中陰。唯有識食。毘曇不定。欲界中陰。具有四食。隨其所起。還食彼趣所食香氣。以為段食。餘三心法有之可知。色界中陰。唯無段食。有餘三種。彼說。中陰雖有三食。思食最增。以求生故。四食如是。   五陰義七門分別(釋名一 辨相二 先後次第三 三性分別四 漏無漏分別五 常無常分別六 三界有無七)   第一釋名。言五陰者。所謂色受想行識也。質礙名色。又復形現亦名為色。領納稱受。毘曇亦言覺知名受。取相名想。毘曇亦言順知名想起作名行。了別名識。毘曇亦云分別名識。此之五種。經名為陰。亦名為眾。聚積名陰。陰積多法。故復名眾。問曰。一色一受想等無多聚積。雲何名陰而復名眾。釋言。此等陰積之分故名為陰。多中之分故復名眾。如眾僧中請得一人名請眾僧。此亦如是(此一門竟)。   次辨體相。色陰之體。離合不定。總唯一色。或分為二。一內二外。眼等五根。是其內色。色等六塵。是其外色。或分為三。如毘曇說。一可見對。謂眼所行青黃等色。二不可見有對。謂耳鼻舌身所行之色。三不可見無對之色。意根所行無作之色。前二種色。為其對礙色根所對故名有對。後一無作。不為對礙色根所對故名無對。成實法中。宣說無作非色心故。唯有前二。略無第三。或分為六。所謂色聲香味觸法六塵色也。前五可知。法塵色者。若依毘曇。五根無作是法塵色。成實法中。過未五塵五根四大假名之色。是法塵色。或分為十。如涅槃說。故彼經中上下數處皆說十色。五根五塵。是其十也。彼經何故不說無作。彼說。無作但是色法非是色事。成身相微故陰不彰。或分十一。如毘曇說。五根五塵及無作色。是其十一。彼說。無作是身口業性。四大造故。色陰收。成實法中。色有十四。五根五塵及與四大。為十四也。有人說言。成實法中。聲不成人。非是色陰。此言不然。陰積義異。成人法異。何得說言不成人故令聲非陰。雲何陰異成人法異。陰通內外。成人唯內。陰通色聲。成人唯色。是其異也。雲何知聲是色陰。如彼成實色相品說。言色陰者。所謂四大及大所因色香味觸。亦因四大所成五根。是等相觸故有聲生。舉此以釋色陰體相。寧非色陰。又毘曇中說聲為陰。成實不非。明知。失用。問曰。毘曇說無作色以為色陰。成實法中何故不論。釋言。成實宣說。無作為非色心。行陰所收。色陰不攝。故此不論。問曰。成實根塵之外別說四大。以為色陰。毘曇法中何不如是。釋言。成實宣說。四大是假名色。攬四塵成。能成五根。根塵不收。故別說之。毘曇法中。宣說四大是實法色觸入所攝。故不別說。色陰如是。次明受陰。受陰體中。廣略不定。總唯一受。或分為二。一者身受。二者心受。如地持說。五識相應名為身受。意識相應名為心受。問曰。五識是心非身。何故與此相應之受名為身受。釋言。此從所依以名。五識依於五根之身而生意心。故所生受名為身受。意識依心。故所生受名為心受。又復苦樂亦得分二。惡果名苦。善果名樂。一切報受無出善惡二業果故。問曰。捨受何受中攝。釋言。樂攝。善業果故。或分為三。一苦二樂三不苦樂。亦名捨受。辨此三受。略有五門。一分三受。二定優劣。三明通局。四生過不同。五厭捨難易。就初門中差別有六。一當相分別。如彼成實受相品說。損惱身心名為苦受。增益身心名為樂受。非損非益名不苦樂。二對因分別。一切惡果。斯為苦。一切善果。說為樂捨。是義雲何。依如毘曇。三禪已還下善業果。名之為樂。四禪已上上善業果。說以為捨。是則彼宗。三禪已還無捨受報。若依成實。分善為二。一欲界散善。二上界定善。散善之中增上業果說為樂受。微下業果名為捨受。以此微樂難覺知故。問曰。苦中亦有微下不善業果。何不名捨。偏說下樂為捨受乎。釋言。苦果違害之法。性與情返。微有即覺。故入苦中。不得名捨。樂果順情。非切心法。微者難覺。故分為捨。又復一切苦樂二受。皆用微細行苦為體。於行苦上。宣說苦受。苦受必重。為心覺惱故不名捨。於行苦上。宣說樂受。樂受必微。於中上者。為心覺適當相名樂。輕微之者。非心能覺。博名為捨。定善之中。下善業果。名之為樂。四禪已上勝善業果。說之為捨。以彼寂靜難覺知故。三對緣分別。緣有三種。謂違順中。違緣逼惱名為苦受。順緣生適名為樂受。中境所生名為捨受。四對想分別。適想所起名為樂受。不適想生名為苦受。中容想發名為捨受。五對行分別。生瞋是苦。起貪是樂。生癡是捨。六就時分別。於中約對三緣辨之。若對違緣。相應時。苦離時生樂。久離則捨。若對順緣。初受生樂。中受則捨。久受便苦。或有順緣。相應時。樂離時生苦。久離則捨。若對中緣。初受時捨。久受生苦。離時生樂。或有中緣。初受時捨。久受樂著則生樂受離時生苦。以此六義分受為三。次明三受優劣不同。苦受最劣。樂捨二受。上中不定。若依毘曇。樂受定下。下善果故。捨受定上。上善果故。若依成實。在欲界地。捨受為中。樂受為上。在上二界。樂受為中。捨受為上。次明三受通局之義。依如毘曇。苦局欲界。樂通欲色。捨通三界。成實法中。粗同毘曇。以實細論。並通三界。故彼文言。苦樂隨身至於四禪。憂喜隨心至於有頂。次明三受生過不同於中有二。一明三受生過多少。苦生過少。局在欲界。生瞋恚故。樂生過中。在欲色界。能生不善穢污法故。捨過最多。遍通三界具生一切諸煩惱故。二明三受生過輕重。捨受最重。能起邪見。斷滅善根。作闡提故。又生無明能為一切生死本故。苦樂二受輕重不定。若論所為。樂重苦輕。為求樂受。多作罪故。若論所生。苦重樂輕。嗔恚大罪。從苦生故。三受生過不同如是。次明三受厭捨難易。於中有二。一明三受起厭難易。欲界地中所有三受。苦為易厭。人憎惡故。捨受次難。不煩惱故。樂受最難保愛深故。若論上界樂捨二受。樂為易厭。以其粗動易憎惡故。捨受難厭。以其寂靜難覺知故。二明三受捨之難易。苦受易捨。得初禪時。已遠離故。問曰。若言初禪離苦。何故經言二禪滅苦。釋言。初禪有眼耳身三種識在。此三識身苦根所依。所依未盡。是故不說初禪滅苦。理實苦受初禪滅盡。樂受次難。至四禪滅。捨受最難。涅槃時滅。三受如是。或分為五。所謂憂苦喜樂及捨。此之五種。隨處不定。若在欲界。五識地中逼惱名苦。適悅稱樂。意識地中慮惱名憂。慶悅名喜。六識地中中容受心。捨苦樂等。說之為捨。問曰。何故苦樂二受。流至意地返名憂喜。捨不如是。六識地中。通名為捨。釋言。苦樂從微想生。憂喜二受。從強想發。為是須分。六識中捨。同微想生。為是不分。欲界如是。若在初禪。眼耳及身三識。身中適悅名樂。意識地中慶悅名喜。四識身中中容受心。說以為捨。三中喜受。通定內外。餘二定外。初禪已上。無鼻舌識。亦無憂苦。為是不論。在二禪地。唯就意識。說喜說捨。在三禪中。唯就意地。說樂說捨。既在意地。何不名喜。乃說為樂。是樂性故。雖在意地。不得名喜。故雜心中。說之以為樂根意行。涅槃中說下名為喜。上名為樂。粗況似此。四禪已上。唯有意捨。更無餘義。五受如是。或分為六。所謂六根所生受也。或分十八。六根所生。各有苦樂不苦不樂。故有十八。又成實說。十八意行。亦是十八。謂五意識第六意識所生之受。各有憂喜不憂不喜故為十八。或復分為三十六受。如成實說。六根所生各有苦樂不苦不樂。並通染淨。是故合為三十六受。或分百八。如龍樹說。前三十六。三世分別故有百八。若廣分別。受乃無量。受陰如是。想陰體者。開合不定。總為一想。或分為三。一者適想。二不適想。三者非適非不適想。取順名適。取違不適。取中容者。名為非適非不適想。或分為六。所謂六識相應想也。或分十八。六想之中。各有三種。適不適等。為十八也。隨緣辨想。想亦無量。想陰如是。行陰體者。廣略不定。總唯一行。或分為二。一者心法。二非心法。心法之中。依如毘曇。汎爾具論。有四十六。行陰所攝。有四十四。四十六者。通地有十。想欲觸慧念思解脫憶定及受。善地有十。所謂無貪無瞋慚愧信倚不放逸不害精進及捨。通前二十。不善有二。謂無慚愧。以此通前為二十二。大煩惱中別數有五。不信懈怠無明悼放逸。以此通前為二十七。小煩惱中。有其十種。所謂忿恨誑慳嫉惱諂覆高害。以此通前為三十七。餘數有五。所謂覺觀睡眠及悔。以此通前為四十二。十使之中。別有四數。貪瞋慢疑。以此通前為四十六。此等如前三有為中具廣分別。言四十四行陰攝者。就前四十六心法中。除受除想。自餘一切皆行陰攝。問曰。何故諸心法中。偏分受想。別為兩陰不入行中。雜心釋言。受為愛根想為見本。以此二種輪轉生死。故分別之。又復論言。受修諸禪。想修無色。以此二種別地義強故。別立陰。成實法中。心法無量。除識想受自餘一切。皆行陰攝。心法如是。非心法中。依如毘曇。宣說十四不相應行為非色心。此亦如前三有為中具廣分別。成實法中。唯說無作以為色心不相應行。問曰。五陰通皆是行。以何義故。偏說此一以為行陰。雜心釋言。行陰之中。有為行多故偏名行。餘四陰中。攝行少故。更與異名。行陰如是。次辨識陰開合不定。總唯一識。或分為二。一者有漏二者無漏。或分為三。一善二惡三者無記。或分為四。一善二惡三隱沒無記。謂欲界地身邊兩見及上二界一切煩惱相應之心。四白淨無記。所謂報生威儀工巧變化之心。或分為六。所謂六識。始從眼識乃至意識。或分為七。謂七心界前六識上加以意根。是其七也。或分為九。一方便善心。二生得善心。三不善心。四陰沒無記。五報生心。六威儀心。七工巧心。八變化心。九無漏心。或分為十。一方便善心。所謂一切聞思修壽相應之心。二生得善心。過習所成信進念等相應之心。三不善心。謂欲界地除身邊見自餘一切不善結業相應之心。四隱沒無記。謂欲界中身邊見兩及上二界一切煩惱相應之心。五報生心。謂三界中報無記心。六威儀心。所謂一切行住坐臥見聞等心。七工巧心。所謂一切營生之心。八變化心。謂作是念。我當化作如是事業。如是之心。九者學心。謂三乘人因體無漏及學等見。三乘因中斷結無漏。是學心體。遊觀無漏。是學等見。十無學心。謂三乘人果體無漏及無學等見。三乘果中盡無生智。是無學體。遊觀無漏。是無學等見。或分十二。如雜心說。欲界有四。一者善心。二不善心。三隱沒無記。四白淨無記。色界有三。於前四中。除不善心。有餘三種。無色亦然。此十有漏。並學無學為十二也。或分二十。欲界有八。一方便善。二生得善。三不善心。四隱沒心。五報生心。六威儀心。七工巧心。八變化心。謂依上禪為欲界化色界有六。前八種中。除不善心及工巧心。一切上界。無有不善及工巧。故有餘六種。無色有四。前八種中。除不善心威儀工巧及變化心。有餘四種。並學無學為二十也。廣則無量。識陰如是(此二門竟)。   次明五陰次第之義。諸論不同。毘曇法中。五陰同時。隨義以論。有二次第。一順二逆。順次第者。先明色陰。次受次想次行後識。何故如是。論釋有三。一粗細次第。色陰最粗。相狀顯著。故先明色。受細於色。粗餘心法。如人所患首足等痛。覺惱增強。故次明受。想細於受。粗餘心法。取相分明。故次明想。行細想受。粗於心識。作用相顯。故次明行。識心最細。故在後說。二破患次第。如論中說。本際已來。男為女色。女為男色染著處故。先觀色陰。令人厭離。樂受貪故染著於色。故次觀受。想顛倒故。起樂受貪。故次觀想。以其貪愛煩惱行故。起顛倒想。故次觀行。以依心故。起煩惱行。故後觀識。三觀入次第。如論中說。二種色觀。入佛法中。為甘露門。一不淨觀。二安般念故。先觀色。以觀色故。便知受妄。故次觀受。知受妄已。想不顛倒故。次觀想。想不倒故。煩惱不行。故次觀行。煩惱不行。心則堪忍。故次觀識。上來三種。是順次第。逆次第者。翻前即是。如論中說。淨穢之生。以心為本。故先觀識。以觀識故。煩惱微薄。故次觀行。煩惱薄故。便起法想。想於一切苦無常等。故次明想。起法想故。貪受不生。故次觀受。貪受息故。能見色過。故次觀色此逆次第。毘曇如是。成實法中。陰起前後不得一時。次第如何。先明色陰。次識次想次受後行。何故如是。心識之起。必託六根。於中五識依五色根。意識一種。依於意根。從多為論。識依色生。故先明色。第二明識。於識所緣。分別取相。故次明想。於取想所。領納違順非違非順。故次明受。於所受法。起貪瞋等。故次明行。大乘法中。亦說五陰體性同時。隨用隱顯。非無先後。其中次第。多同毘曇(此三門竟)。   次就三性分別五陰。言三性者。所謂善惡無記性也。依如毘曇。陰別有九。相從為三。所言九者。一生得善陰。二方便善陰。三無漏善陰。四不善。五陰五穢污五陰。六報生五陰。七威儀五陰。八工巧五陰。生得善者。一切眾生。無始已來曾修善根。未起邪見斷滅已來。此善相續。生便得之名生得善。生得善根。起身口業。是其色陰。餘心法等。為餘四陰。方便善者。於現在世。近友聞法。思惟修習起諸善根。是方便善。於中所起身口二業。是其色陰。餘心法等。為餘四陰。問曰。方便與生得善。同是現起。有何差別。釋言。此二分齊難知。但由宿習。任性能起。是生得善。因他教化。聞法思惟。力勵起者。是方便善。無漏善者。遠離繫縛。合理相應。是無漏善。於中道共無漏律儀。是其色陰。餘心法等。為餘四陰。言不善者。一切無慚無愧俱者。是不善陰。於中所起身口惡業。是其色陰。餘四可知。問曰。善惡相對之法。善中得有生得方便。不善何故總說為一。不分二乎。釋言。齊類理亦應然。但今為明惡法本來九品性成。非是方便進習始具。是故隱其方便之名。既隱方便。生得亦癈。又復善法。難以頓成。須分上下令漸習故。說生得方便之異。惡法易斷。總相厭離。是以不分生得方便兩種之別。言穢污者。欲界地中身邊兩見。及上二界一切煩惱。能染污心。名為穢污。於中初禪穢污煩惱。能動身口。具五陰性。如彼梵王語諸梵眾。汝但住此。我能令汝盡老死邊。即是妄語。牛牽黑齒屏處求之。是身邪諂。此身與口。是其色陰。餘心法等。是餘四陰。欲界穢污。是迷理惑。不能親發身口二業。二禪已上。煩惱微細。不動身口。無色界中。無身口業。一向不發。故無色陰。但有餘四。言報生者。過因所生眼等諸根。是其色陰報。心法等為餘四陰。言威儀者。身口進止。是其色陰起。此心法為餘四陰。言工巧者。身營世務。口言分處。是其色陰。餘四可知。言變化者。依其通體。或化色身。或化口語。是其色陰。欲起化時。先作是念。我今當作如是色像如是語言。以此起化心心數法。為餘四陰。問曰。化心與身通體為一異。釋言。是異。異相如何。變化心者。是起化心。身通體者。是起化力。又復化心。是遠方便。身通體者。親能起化。又復化心。唯是無記。身通體者。或時是善。或復無記。何故如是。通體有二。一是修慧。二是生慧。依定修得。是其修慧。天龍鬼等。不假習性。能變現。是其生慧。是修慧者。體性唯善。與定相應。生慧無記。又復化心。或自地收。或他地攝。起自地化。即自地收。起他地化。則他地攝。論其通體。唯在自地。問曰。何不直依通體而起變化。別從化心而起化乎。雖有通體能起化事。若無化心終不起化。故須化心。問曰。若使要從化心而起化者。何須通體。若無通體。雖有化心。欲化前事。終不能現故。復須之。問曰。化色為當正從化心而現。為當正從通體而發。釋言。化色正依通體。遠依化心。化心不能親動身口。是故必依通體化也。九陰如是。相從三者。初三是善。次一不善。後五無記。毘曇如是。成實法中。唯一行陰。該通三性。餘皆無記。大乘所說。多同毘曇(此四門竟)。   次就有漏無漏分別。依如毘曇。就向九種五陰之中。第三無漏。餘八有漏。成實法中。義有兩兼。若斷漏故名為無漏。唯在行心。餘皆有漏。若不生漏名為無漏。無學五陰。一向無漏。凡夫五陰。一向有漏。學人不定。若斷結處。是其無漏。結未盡處。是其有漏。大乘法中真德五陰。一向無漏。分段因果。一向有漏。變易因果。隨相無漏。體性有漏。以相順理故名無漏。以性違故名為有漏(此五門竟)。   次辨五陰常無常義。小乘法中。一向無常。大乘法中。大位以分。生死五陰。一向無常。涅槃五陰。一向是常。故經說言。色是無常。因滅是色獲得常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隨義通論。生死五陰。有常無常。涅槃亦爾。生死陰中。有相有實。六識七識。是其陰相。如來之藏。一在滅諦。是其陰實。陰相無常。陰實是常。涅槃陰中有體有用。體則是常。如上所說。用則無常。故經說言。功德莊嚴有為有漏有礙非常。良以隨世有生滅故(此六門竟)。   次辨三界有無之義。小乘法中。四空無色。滅定涅槃一向無心。其無想定及無想報。兩論不同。毘曇無心。成實有之。故彼論言。凡夫不能滅心心法。但無粗心。故說無想。大乘法中。四空有色。故涅槃言。如非想天。亦色非色。我說非色。非想既有。下三類然。又大乘中。說無想定乃至小乘無餘涅槃悉皆有心。六識雖亡。七識心在。故說有心。以有心故。受想行識四陰不無。五陰之義。粗辨如是。   大乘義章卷第八(本終)   大乘義章卷第八(末)   六道義四門分別(釋名一 開合二 辨相三 明因四)   第一釋名。言六道者。所謂地獄畜生餓鬼人天脩羅。是其六也。言地獄者。如雜心釋。不可樂故名為地獄。地持中釋。增上可厭故名泥犁。泥犁胡語。此雲地獄。不樂可厭。其義一也。此之兩釋。皆對厭心以彰其過。非是當相解其名義。若正解之。言地獄者。就處名也。地下牢獄。是其生處。故雲地獄。言畜生者。如雜心釋。以傍行故名為畜生。此乃辨相。非解名義。若正解釋。言畜生者。從主畜養以為名也。一切世人。或為噉食。或為驅使。畜積此生。行從是義。故名畜生。言餓鬼者。如雜心釋。以從他求故名餓鬼。又常飢虛故名為餓。恐怯多畏故名為鬼。所言人者。如雜心釋。意寂靜故。名之為人。此就人德以釋人也。以人能思斷絕邪念。名意寂靜。若依涅槃。以多恩義故名為人。人中父子親戚相憐。名多恩義。所言天者。如雜心釋。有光明故。名之為天。此隨相釋。又雲天者。淨故名天。天報清淨。故名為淨。若依地持。所受自然故名為天。阿脩羅者。是外國語。此名劣天。又人相傳名不酒神。阿之言無。脩羅名酒。不知何義名不酒神。此之六種經名為趣。亦名為道。所言趣者。蓋乃對因以名果也。因能向果。果為因趣。故名為趣。所言道者。從因名也。善惡兩業。通人至果。名之為道。地獄等報。為道所詣。故名為道。故地持言。乘惡行往名為惡道。亦可道者。當相名也。六趣道別故名六道(此一門竟)。   次辨開合。開合不定。總之唯一分段生死。或分為二。一者惡趣。二者善趣。以此二門統攝斯盡。或分為三。所謂三界生死果也。或分為五。謂三惡道諸天及人。以何義故不說脩羅。依法唸經。脩羅有二。一鬼二畜。良以鬼畜兩趣攝故。更不別論。依伽陀經。脩羅有三。一畜二鬼三者是天。以鬼畜天三趣攝故。不別論之。或分為六。如上所說。脩羅雖復鬼畜等攝。種類眾多。故別分之。隨形異論。差別無量。開合如是(此二門竟)。   次辨其相。先辨地獄。地獄有二。一正地獄二邊地獄。正地獄者。在大海下。粗分有八。細有一百三十六所。粗分八者。一活地獄。二黑繩地獄。三眾合地獄。四叫喚地獄。五大叫喚地獄。六熱地獄。七大熱地獄。八阿鼻地獄。於此南方大海之下五百由旬。有閻羅界。閻羅是鬼。分判罪人。閻羅界下五百由旬。至活地獄。如龍樹說。此地獄中諸受罪者。各共鬥諍。噁心熾盛。手捉利刀。互相殘害。悶絕而死。宿業緣故。涼風來吹。獄卒咄之。罪人還活。應聲即活。行從是義名活地獄。多由殺生故生其中。此地獄下。有黑繩獄。一切苦具轉過於前。以黑鐵繩。拼諸罪人。悉令斷絕。故雲黑繩。此地獄中苦事眾多。黑繩事顯故偏名之。以其先世讒謗良善。妄言綺語兩舌惡罵。枉殺無辜。或為奸史。酷暴無道。故生其中。此黑繩下次有眾合。一切苦具轉重於前。於中獄卒。化作種種虎狼師子豬羊牛犬一切種形。殘害罪人。或復化作兩山。相合鐵輪鐵網一切苦具治諸罪人。以眾苦具同皆合會殘害罪人。故雲眾合。以其先世多殺眾生故生其中。此眾合下次有叫喚。一切苦具轉過於前。有大鐵城五百由旬。獄卒在中。或斫或剝。或刃或刺。或鞭。或打。或棒或杵。打碎其頭。或驅東西。如是非一。令諸罪人發聲叫喚故名叫喚獄。良以先世斗稱欺誑。非法斷事。受寄不還。侵陵下劣。惱諸貧苦。或破城邑。傷害剝切。離他眷屬。或復詐善誘誑殺之。令人叫喚故生其中。此叫喚下有大叫喚。一切苦具轉重於前。獄卒於中。或驅罪人。入熱鐵屋。令大叫喚。名大叫喚。以其先世熏殺一切穴居眾生。或復繫閉墜陷深坑令大叫喚故生其中。此叫喚下。有熱地獄。一切苦事。復轉過前。此地獄中有二銅鑊。一名難陀。二跋難陀。熱沸鹹水。湧波於中。獄卒羅剎。叉諸罪人投之於中。或投炭坑。或投沸灰。或以膿血。而自煎熬。名熱地獄。以其先世惱亂父母及諸師長一切沙門婆羅門等。令其心熱故生其中。此下次有大熱地獄。一切苦事轉重於前。以其先世活煮眾生。或復生爛。或以木貫。生而炙之。或燒山澤及諸聚落佛塔僧房。或推眾生令墜湯火故生其中。此下次有阿鼻地獄。如涅槃說。此獄縱廣八萬由旬。其中苦事過前七獄及餘別處。足二千倍。鐵網羅覆。上火徹下。下火徹上。交過通徹。一人入中。身亦遍滿。第二人入。身亦遍滿。壽命一劫。苦無暫廢。以其先世作五逆罪謗方等經。起大邪見謗無因果斷滅善根。故生其中。十不善業。皆生此等八大獄中。向來且隨粗相言耳。所言一百三十六者。前八地獄一一各有十六眷屬。八是寒冰。八是炎火。八寒冰者。如龍樹說。一安浮陀。此名多孔。應是陵山多諸孔穴故名多孔。亦可。此處凍諸罪人。令多穿穴故名多孔。二足浮陀。此名無孔。對前可知。此之二種。隨相名之。三阿羅邏。此患寒聲。四阿波波。亦患寒聲。五名□□。亦是寒聲。此之三種。從聲以名。六漚缽羅。此名青蓮。獄城相狀。似青蓮華故名青蓮。亦可。此處凍諸罪人。似青蓮色名漚缽羅。七缽頭摩。此名紅蓮。釋有兩義準前可知。八名摩訶缽頭摩。此名大紅蓮華。義亦同前此後三種。從色名也。八炎火者。一名炭坑。二名沸屎。三名燒林。四名劍樹。五名刀道。六名刺棘。七名鹹河。八名銅柱。前八大獄。東西南北各有二冰及二炎火。故有十六。八大地獄各有十六。即是一百二十八所。通八大獄便是一百三十六也。如法唸經。明此一百三十六所。名字各異業果亦異。不可具論。正處如是。邊地獄者。或鐵圍間。或餘山中。或大海堙C諸治罪處。名邊地獄(地獄如是)。   次辨畜生。如法唸經。說畜生中凡有三十四億種類。於中具有四生不同四食之異。業果差殊。備如彼經。不可具說(畜生如是)。   次辨餓鬼。如法念說。餓鬼之中處要有二。一在人中。二在鬼界。如彼經說。閣浮提下五由百旬。縱廣三萬六千由旬。是餓鬼界。類別不同。有三十六。一鑊身餓鬼。其形似鑊。無有頭頂眼耳鼻舌手足等相。住餓鬼界。初生之時。倍過人身。後漸增長。滿一由旬。猛火滿於鑊身之中。焚燒其身。飢渴熱惱。無能救者。人中十歲。當彼日夜。鑊身於彼壽五百歲。以其先世為貪財利受雇屠殺。又受他寄抵拒不還。故生其中。二針口餓鬼。身大如山。口如針孔。亦住鬼界。壽同鑊身。飢火燒身。燋燃無救。並受一切寒熱眾毒種種之苦。以其先世僱人屠殺。或有婦人夫令供養沙門淨行。誑言道無如是等比。故生其中。三食吐鬼。四食糞鬼。五無食鬼。六食氣鬼。七食法鬼。八食水鬼。九悕望鬼。十食唾鬼。十一食鬘鬼。十二食血鬼。十三食肉鬼。十四食香煙鬼。十五疾行鬼。十六伺便鬼。十七地下鬼。十八神通鬼。十九熾燃鬼。二十伺嬰兒便鬼。二十一欲色鬼。二十二住海渚鬼。二十三使執杖鬼。是閻羅王。二十四食小兒鬼。二十五食人精氣鬼。二十六羅剎鬼。二十七火爐燒食鬼。二十八住不淨巷陌鬼。二十九食風鬼。三十食火炭鬼。三十一食毒鬼。三十二曠野鬼。三十三住塚間食熱灰土鬼。三十四樹中住鬼。三十五住四交道鬼。三十六殺身餓鬼。鬼別無量。要攝如此。其中果報業因各異。備如經說(餓鬼如是)。   次辨脩羅。依伽陀羅。脩羅有三。一天二鬼三者畜生。法唸經中。唯說二種。鬼之與畜。鬼脩羅者。是其殺身餓鬼所攝。住在地上眾相山中。畜脩羅者。住在北方須彌山側海底地下。四重之別。入地二萬一千由旬。有其羅□阿脩羅住。地曠一萬三千由旬。城名光明。縱廣正等八千由旬。有千柱殿。寶房行列。城地山池一切樂具皆以寶嚴。於其城內。有四寶園。各百由旬。一一園中。有三千種如願之樹。樹皆真金。精靈虛妙。如雲如影。其園池內雜寶色鳥。遊集滿中。王住此城。城外別有十三住處。於一一處各有無量阿脩羅眾。羅□脩羅。是師子兒。形如須彌。能變自身。大小隨意人中五百歲。當彼日夜。羅□於彼壽五千歲。有四婇女。從憶念生。有其十二那由他婇女。以為眷屬。圍繞羅□。其王過去作婆羅門。於曠野處有一佛塔。高二十五里。於中畫作種種佛像。種種華果。樹林莊嚴。為火所燒。是婆羅門。救之得免。救已作念。我救此塔。有福以不。若有福者。願得大身。又外道中。多行佈施。故受斯報。餘阿脩羅。於過去世。見他殺生強逼令放。或為名利。或為王使。或習父祖不殺之法。非慈悲心。不持淨戒。不作諸善。故生其中。次下二萬一千由旬。是其勇健脩羅住處。王名勇健。民名摩□。此雲骨咽。地名月鬘。漸廣前地城名遊戲。縱廣正等八萬由旬。嚴好過前。其城住在四金山中。其山高廣五千由旬。王住此城。別更有城。名曰星鬘。民住其中。城外有園。縱廣一萬三千由旬。於中凡有七園差別。種種莊嚴。是諸脩羅。於中受樂。勇健脩羅。其形長大。如二須彌。若住自界。變身短小。勢力轉勝。人六百歲。當彼日夜。此地脩羅壽六千歲。其王過去劫奪他物。供養外道離欲之人。故受斯報。餘眾往昔供養外道不離欲者。及破戒人。故生其中。次下二萬一千由旬。有其華鬘脩羅住處。王名華鬘。民名遊戲。地名脩那。城名鋡毘羅。縱廣一萬三千由旬。莊嚴微妙。轉勝於前。華鬘脩羅。所受之形。如三須彌。若住自界。現微小身。勢力轉增。人七百歲。當彼日夜。此地脩羅。壽七千歲。其王過去。飲食施與破戒病人。故受斯報。餘眾前世因種種戲。聚物為食。用以施人。本無淨心。故生其中。次下二萬一千由旬。有缽訶婆毘摩質多脩羅住處。王名缽訶。亦名波羅訶。此本一名。人語音異。亦名毘摩質多。所領之民。名一切忍。地名不動。廣六萬由旬。城名鋡毘羅。縱廣一萬三千由旬。七寶宮殿。微妙如天。毘摩質多。其形長大。如四須彌。若住本界。現微小身。勢力過前三地脩羅。人八百歲。當彼日夜。此地脩羅。壽八千歲。其王前世無正見心。見持戒者來從乞求。久乃施之。施已語言。我今施汝。有何福德。我以癡故施汝飲食。邪見心施。故受斯報。餘脩羅眾。於前世時。自為身故。守掌果樹一切諸物。己所不用。然後惠人。故生其中。此諸脩羅。與天怨對。共天戰競。備如經說。不可具陳(脩羅如是)。   次辨人趣。人類無量。大約有四。謂四天下人報差別。四天下人。有八不同。一住處不同。須彌山南有一海渚。名閻浮提。縱廣二十八萬里。人住其上。東方有渚。名弗婆提。倍廣閻浮。人住其上。西方有渚。名瞿耶尼。倍廣弗婆。人住其上。北方有渚。名鬱單越。倍廣瞿耶。人住其上。二形相不同。南閻浮渚。其地尖邪。人面像之。弗婆提渚。地如半月。人面像之。瞿耶尼渚。地如滿月。人面像之。北鬱單越。其地正方。人面像之。三長短不同。閻浮提人。身長四肘。弗婆提人。身長八肘。瞿耶尼人。長十六肘。鬱單越人。三十二肘。四壽命不同。閻浮提人。壽命不定。下極十歲。上極八萬四千歲。弗婆提人。壽命二百五十歲。瞿耶尼人。壽五百歲。鬱單越人。定壽千歲。唯鬱單定。餘皆不定。五果報不同。南閻浮提人。壽十歲時。或飢饉劫。或疫病劫。或刀兵劫。三劫互起。東西二方。飢饉劫時。飲食不足。而無餓死。疫病劫時。四大不和。而不喪命。刀兵劫時。少增瞋恚。不相殺害。北鬱單越。全無變異。六優劣不同。若論受道。閻浮提上。弗婆次下。瞿耶漸劣。鬱單最下。若論果報。鬱單最上。瞿耶次下。弗婆漸劣。閻浮最下。七起業不同。東西南方具行十惡。鬱單越國。但有綺語貪瞋邪見。綺語業道成而現行。餘三業道成而不行。如十業章具廣分別。八趣果不同。北鬱單越。死皆生天。不向餘趣。以無惡故。餘三天下。所向不定(人趣如是)。   次辨天趣。天有欲色無色差別。欲天有六。一四天王天。須彌四面乾陀羅山。去地四萬二千由旬。縱廣亦然。上有四王。東有天王。名提頭賴吒。此名治國。領揵闥婆及毘捨闍二部鬼神。南有天王。名毘樓勒。此名增長。主領鳩槃茶薜荔多二部鬼神。西有天王。名毘樓博。此名雜語。主領龍富單那二部之神。北有天王。名毘沙門。此名多聞。主領夜又羅剎二部鬼神。此四天王所領天眾。種類有四。處別四十。種類四者。一鬘持天。餘處名為持華鬘天。二迦留足天。此名鳥足天。三名常恣意天。四名三箜篌天。初鬘持天。有十住處。一名白摩尼。二名峻崖。三名果命。四名功德行。五名常喜。六名行道。七名愛慾。八名愛境。九名意動。十名遊戲林。此十居在須彌四面龕窟中住。南方有二。東西亦然。北方有四。彼一一窟廣千由旬。多有諸山寶樹寶池無量莊嚴。人五十年。當彼日夜。彼天壽命五百歲也。此十天中業果各異。如法念說。迦留足天。有十住處。一行蓮華。二名勝蜂。三名妙聲。四名香樂。五名風行。六名鬘喜。七名普觀。八常歡喜。九名愛香。十名均頭。此十住處。皆繞須彌。業果差別如法念說。常恣意天。三箜篌天。各有十處。不可具論。初天如是。第二天者。名忉利天。此翻名為三十三天。在須彌頂。須彌山者。名善高山。亦名安明。去地八萬四千由旬。縱廣亦然。六萬諸山。以為眷屬。上有三十三處差別。中有帝城。名曰喜見。亦高八萬四千由旬。帝城四面。各有八處。臣民所居。是中天王。名釋提婆那民。此方翻名能為天主。釋者是能。提婆是天。那民是主。佛亦呼之為憍屍迦。蓋乃從其本姓為名。如龍樹說。過去世時。摩伽陀國有婆羅門。姓憍屍迦。名曰迦陀。有大福德。與其同友三十二人共修善業。命終皆生忉利天上。各在一處。本憍屍迦。今為天主。故從本姓名憍屍迦。三十二友。即為輔臣。居在四面。左輔右弼。前承後儀。並其天主合三十三。是故名為三十三天。如法唸經。具列名字廣以分別。此前兩天。是地居天。第三天者。名曰夜摩。此雲妙善。於中凡有三十六處差別不同。是中天主。名牟脩樓陀。第四天者。名兜率陀。此名妙足。如龍樹說。蓋乃從於天主為名。第五天者。名須涅蜜陀。此雲化樂。自化樂具已得受用。故雲化樂。第六天者。名婆捨跋提。此雲他化自在天也。他化樂具已得受用。故曰化他。此他化上。別有魔天。處近他化。亦他化攝。此六是其欲界天也。問曰。欲界日月星天何天所攝釋言。隨近四天王攝。隨別分之六天不收。何故如是。四天王天。是其地居。彼是空居。又六欲天。壽命短促。此壽一劫。是故不攝。欲天如是。色界天者。經論不同。若依雜心地持論等。有十八天。初二三禪。各有三天。第四禪中獨有九天。故合十八。若依華嚴。色界具有二十二天。初禪有四。一是梵天。二梵眾天。亦名梵身。此前兩天。小梵生處。三梵輔天貴梵生處。四大梵天。是中間禪梵王生處。與前梵輔同在一處。臣民之別。二禪有四。一是光天。二少光天。三無量光天。四光音天。三禪有四。一者淨天。二少淨天。三無量淨。四遍淨天。四禪有十。當分有四。一者福天。二福生天。三福愛天。四廣果天。依地持等。此四禪中。皆無初天。當應隨近攝屬第二。故不別論。此等差別。合有十二。第四禪中。隨其別脩更有六天。謂無想天及五淨居。無想天者。與前廣果同在一處。有諸外道。取此無想以為涅槃。修無想定。趣求斯報。是人命終。生廣果處。初後有心。中間無心。經五百劫。以此別得無心法故。別為一天。五淨居者。一無煩天。亦名無凡。二無熱天。三善見天。四善現天。五阿迦尼吒天。此名無小。阿那含人。以無漏道。熏第四禪。熏有五階。是故得此五天之報。何者五階。謂下中上上中上上。下得無煩。乃至上上得無小天。熏之雲何。那含先得第四禪竟。為熏禪故。於四禪中。先入百千無漏之心。次入百千有漏禪心。後入百千無漏之心。以漸略之。乃至先入二無漏心。次二有漏。後二無漏。是為熏禪方便道成。然後復入一無漏心。次一有漏。如是五遍合十五心。十是無漏。五是有漏。是為熏禪究竟成就。此五遍中。初品為下。乃至最後以為上上。以純熟故。如是熏修第四禪竟。次熏三禪。次二次初。熏法同前。然後生彼五淨居中。此五淨居。那含住處。是故亦名五那含天。以此通前為二十二。依大智論。五淨居上。別更有一菩薩淨居。名摩醯首羅。此方名為大自在天。是第十地菩薩住處。以此通前。色界合有二十三天。無色有四。一是空處。二是識處。三無所有處。四者非想非非想處。此等因行。如八禪中具廣分別。天趣如是(此三門竟)。   次辨其因。因有通別。通而論之。唯善與惡。善謂十善。惡謂十惡。十惡是其三塗通因。十善是其人天脩羅三趣通因。故龍樹言。惡有三品。謂下中上。下生餓鬼。中生畜生。上生地獄。地經之中亦同此說。善亦三品。下生脩羅。中善生人。上善生天。問曰。脩羅四惡趣攝。何故論言下善生中。釋言。脩羅雜業所招。是雜業中有善有惡。惡業得彼總報之果。故名惡趣。善業得彼別報樂受。是故名為下善生也。又復惡業得彼正報。故名惡趣。善得依果故說善生。問曰。諸餘鬼畜等中亦有樂受並為善生。何故偏言善生脩羅。釋言。脩羅樂受增上。如經中說。脩羅所受。其次如天。是故偏言善生脩羅。問曰。脩羅樂既次天。感樂之善應名為中。何故名下。釋言。彼樂施福所招。施福增上故樂如天。施福望戒。不及戒善。是故名下。問曰。施福能生勝樂。何故不能生善道身乃生惡趣。釋言。善趣必由戒得。彼非戒善。是故不能生善趣身。又脩羅中有鬼有畜。有是天者。鬼畜脩羅。樂不從善生。總報惡得。故名惡趣。天脩羅者。總報雖從善業而得。疑心劣故。不能會聖。是故名為下善生也。通因如是。若論別因。六道之中種類無量。業因皆異。如法唸經具廣分別。六道之義。辨之粗爾。   七識住義   七識住者。如經中說。何故說者。為破外道別計故也。有諸外道計識為我。擇善而居。佛為破之。故說識住非我住也。識住不同。離分為七。七名是何。欲界人天。以之為一。初禪為二。二禪為三。三禪為四。空處為五。識處為六。無所有處以為第七。此之七處。心識樂安。故名識住。問曰。何故不名受住想行住等偏雲識住。釋言。住義理亦應通。但識是主故偏說耳。問曰。欲界有三惡趣。何故不說。論言三惡有苦煎迫識不樂安。是以不論。又問。色界具有四禪。第四禪中寂樂過下。以何義故不名識住。論自釋言。第四禪中。有無想定。殘害心識。識不樂居。故非識住。又四禪中。有五淨居。趣入涅槃。亦殘心識。識不樂在。故非識住。問曰。無色有四空處。以何義故。不說非想以為識住。論言。非想有滅盡定。亦殘心識識不樂安。故非識住。七識住義。辨之粗爾。   八難義五門分別(釋名一 辨相二 五趣分別三 煩惱業報分別四 約對四輪明治差別五)   第一釋名。言八難者。一是地獄。二是畜生。三是餓鬼。四盲聾瘖啞五世智辯聰。六佛前佛後。七鬱單越國。八長壽天。初三後一。就趣彰名。於中初三。全攝三趣。是故直言地獄畜生餓鬼難也。第八一難。不盡天趣。長壽別之。是故名為長壽天難。盲聾瘖啞世智辯聰。當體立稱。正用盲聾世智辯聰以為難故。佛前佛後。就時彰目。鬱單一難。處別為號。此之八種。能礙聖道。故名為難(此一門竟)。   次辯其相。此之八種。有四義故。所以是難。一苦障故難。二樂障故難。三惡增故難。四善微故難。一切三塗盲聾瘖啞。苦障故難。長壽鬱單樂障故難。世智辯聰。惡增故難。以其邪見違正道故。佛前佛後。善微故難。所言地獄鬼畜難者。一切三塗。報障深重。無能會聖。是故為難。問曰。若使三塗是難無會聖者。是義不然。如方等說。有諸眾生。在地獄中。遇佛光明。尋光詣佛。聞法得道。如龍樹說。鬼畜兩趣。聞佛說法。有得道者。如長阿含天品中說。鬼子母神。聞法得道。如提謂經。諸龍鬼等。聞佛說法。亦皆得道。三塗之中。不妨會聖。雲何是難。釋言。三塗是障難處。不應得道。但有眾生久習勝因。遇墮三惡。今值如來及大菩薩不思議力。為品緣故。有得道者。如難陀等。煩惱障纏。不應得道。佛為緣故。得入聖道。此亦如是。無有自力及舍利等小因緣故能入聖道。故名為難。又三惡中。值聖得道。多是權人。為引餘生令起出心。示有所得。非是實凡。實凡不得。故名為難。所言盲聾瘖啞難者。盲不睹聖。聾不聞法。啞不諮受。不堪入聖。是故為難。問曰。一切盲聾瘖啞。悉皆是難。有非難者。釋言。生盲生聾生啞是八難收。餘者非難。問曰。一切盲聾瘖啞。皆無見聞。不堪諮受。何故偏說生盲聾啞以為難乎。釋言。若非生盲聾啞。容先見友聞法諮受後依階道。以非全障。是故非難。世智辨者。有人聰利妄執難迴。所以是難。所言佛前佛後難者。佛前佛後。無佛法時。不知出道。無心求聖。所以是難。問曰。辟支出無佛世。佛前佛後有何難乎。釋言。辟支久修純熟。自力能度。不假師教。其餘眾生。無如是者。故就餘人說之為難。鬱單越者。北鬱單越樂報殊勝。睹無苦事。其中眾生。慧力微弱。不知厭離觀過求出。是故為難。問曰。欲天樂勝鬱單。何故非難。釋言。六天樂報雖勝。而彼天中慧力增強。堪能厭離觀過求出。是以非難。又彼天中有佛所化鏡林鏡壁。諸天於中。見己來世所向惡趣。愁憂心深。失於天樂。如隔千世。無有遺餘。又報欲盡。五衰現時。愁憂無賴。此二時中。能厭三有。趣求出離。是以非難。鬱單越國。無如是事。所以是難。長壽天者。色無色界命報延長。下極半劫。名長壽天。彼天之中寂靜安隱。凡夫生彼。多謂涅槃。保著情深。又無佛法可依求出。所以是難。問曰。經說生般涅槃行無行等皆在長壽得涅槃果。雲何說言長壽是難。釋言。難者就凡以說。彼生般等。是那含人。生上得滅。是以無過(此二門竟)。   次就五趣分別八難。地獄鬼畜在下三趣。盲聾世智佛前佛後及鬱單越。人趣少分。但就人中。盲聾世智佛前佛後。除鬱單越。在餘三方。鬱單唯在鬱單越國。長壽一難。天趣少分。以欲界天非是難故(此三門竟)。   次就煩惱業報分別。地獄鬼畜盲聾瘖啞長壽鬱單。就報說難。於中地獄鬼畜盲聾。是其苦報。鬱單長壽是其樂報。世智辨聰。是煩惱分邪見攝故。佛前佛後。煩惱業報三分不收。但無佛法可依求出。是故為難(此四門竟)。   次就四輪以辨對治。何者四輪。如成實說。一住善處。謂生中國。二依善人。謂值佛世。三自發正願。謂具正見。四宿植善根。謂於現在諸根完具。此四唯在天人中有故。論名為天人四輪。所言輪者。就喻名也。能摧八難。出生聖道無漏法輪故。名為輪。四輪如是。治相雲何。如論中說。初住善處。能摧五難。謂三惡趣長壽鬱單。以在人天生住中國故。離斯五。依善人者。遠離佛前佛後難也。以值佛世故離斯難。自發正願。遠離世智辨聰難也。以正求故離彼邪難。宿植善者。遠離盲聾瘖啞難也。具諸根故。遠離彼難。八難如是。   九眾生居義   九眾生居如經中說。何故說者。為破外道總計故也。有諸外道。總計眾生以為神我。擇善而居。佛為破之。故說斯九是眾生居非我居也。何者是乎。欲界人天。以之為一。初禪為二。二禪為三。三禪為四。無想為五。空處為六。識處為七。無所有處。以之為八。非想為九。此之九處。眾生樂住名眾生居。問曰。向前七識住中。不說無想及非想處。今此何故通說為居。釋言。此處殘害心識。故非識住。不滅眾生。是故說為眾生居也。問曰。欲界三塗之中亦有眾生。何故不說為眾生居。釋言。眾生同厭三惡。非樂住處。是以不說。又問。色界第四禪中。除無想天餘有八天。眾生樂住。何故不說為眾生居。雜心釋言。彼四禪中。有五淨居。樂求涅槃。不欲久住。是故不說為眾生居。餘有福生福愛廣果。或求淨居。或求無色。或求涅槃。不欲久住。是故亦非眾生居也。九居之義。略辨如是。   十二入義六門分別(釋名一 出體二 辨相三 隨義分別四 對陰分別五 對界分別六)   第一釋名。十二入者。生識之處。名之為入。如八勝處名八除入。又復根塵迭相順入。亦名為入。入義不同。離分十二。所謂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此十二中。初六是內。後六是外。內名六根。外名六塵。雲何名眼。乃至名意。釋有兩義。一約對以論。對色名眼。乃至第六對法名意。二就能以釋。能見名眼。能聞曰耳。能嗅稱鼻。能嘗名舌。能覺稱身。能思曰意。雲何名色。乃至名法。解雲有二。一約對以釋。對眼名色。乃至第六對意名法。二當相解釋。質礙名色。通而論之。聲香味等。皆悉質礙。而彼色塵。質礙相顯。故偏名之。又復形顯亦名為色。響韻稱聲。芬馥名香。此名不足。於中亦有腥臊臭等。不可備舉。且存香稱。此則是其不盡語門。可嘗名味。可棠曰觸。自體名法。名字如是。   第二門中。辨其體性。眼等五根。淨色為體。依如毘曇。四大所造淨色為體。若依成實。四大所成假色為體。問曰。四大既無增減。雲何成根五種各別。釋言。四大所成法爾。如外四大雖無增減。而其所成粟麥豆等各各差別。又由業故成根差別。有業能生一種四大集成眼根能見於色。乃至有業生一四大集成身根能覺於觸。如施燈明得其眼根。施鍾鈴等得其耳根。如是一切。問曰。若使由業能見乃至能覺何用根乎。釋言。雖復有業為因。必藉根緣。如穀雖復由業而得必藉種子。此亦如是。次辨意入。以心為體。依如毘曇。一切六識能生後義悉是意根。齊名意入。自餘一切想受行等。以前生後。皆非意入。法入收故。問曰。若使一切六識能生後義悉是意根。所生六識通得名為意識以不。論自解釋。依有二種。一者共依。六識共依意根而生。二不共依。六識之心各別依根。望其共依。同名意識。望不共依。眼等五識。各別受名。不名意識。若依成實。義釋有三。一通相以論。一切四心。以前生後。悉是意根。同名意入。從前生義。齊名意識。法入所收。二簡別五識。除生五識。自餘一切識想受行。以前生後。悉是意入。據此一門。五識已前次第滅心。是法入收。非是意入。三對別名意識以明意入。識想受行四心之中。局唯分取行末之心生意識者以為意入。餘者皆是法入所攝。大乘所說。與毘曇同。內入如是。次辨外入。色等五塵以色為體。依如毘曇。四大所造色聲香等。以為五塵。成實法中。四大所因色香味觸以為四塵。四大相擊便有聲發。是則四塵是四大因。聲是大果。五塵如是。次辨法入。法入寬通。除前十一自餘一切有為無為。悉是法入。體性如是。   第三門中。次辨其相。眼入有二。一肉二天。肉有二種。一者報根。二者長養。人鬼畜等所有眼根。從過因生說為報根。藉現飲食醫藥等緣而得眼者。說為長養。天眼之中。亦有二種。一者報根。二者方便。始從欲天至色究竟。報得淨眼。是其報根。依於四禪修得天眼。是其方便。問曰。經中說有五眼。何故是中但說二種。釋言。慧眼法眼佛眼。體是慧性。非是色根。故此不論。眼入如是。次辨耳入。與眼根同。鼻舌身入。亦有二種。一肉二天。肉與前同。天中但有報生之根。無其方便。何故如是。欲界諸天。為欲嗅香嘗味覺觸。又為嚴身。故有報根。色界諸天。為嚴身故。亦有報根。然鼻舌身非神通性。塵到方覺。不能玄知。故不依禪方便修起。問曰。若有天鼻舌身。經論之中何故不說。釋言。經論實說上天有鼻舌身。但此三根非神通性。與人無別。故經論中。不說天鼻天舌通等。次辨意入。毘曇法中。六識生後。即為六意。成實法中。意有通別。行末之心。生意識者。以之為別。一切四心。生後為意。以之為通。別名之意義別有三。一五識後行末之心。生意識者。或為意入。二五意識後行末之心。生意識者。說為意入。三者第六獨頭識後行末之心。生意識者。說為意入。若有意入藉前五識開導生者。名五意識。不藉五識開導生者名為獨頭。別名如是。若論通者。要為四重。廣為十二。言四重者。識想受行。能生一切。通名意根。齊名意入。言十二者。五識已後一重四心。五意識後一重四心。獨頭識後一重四心。三重四心各能生後。斯名意根。齊名意入。故有十二。隨義別分意乃無量。次辨色入。總唯一色。或分為三。謂好惡中。或分為五。所謂青黃赤白黑色。或分二十。如毘曇說。所謂青黃赤白煙雲塵霧光影明闇方圓長短高下正不正等。成實法中無其定數。但彼論中。唯說青黃赤白黑等諸雜之色。以為色塵。自餘一切煙雲塵霧方圓長等。皆是假色。法入所收。非是色入。光影明闇。於彼宗中。隨其色相。青黃赤等諸色所攝。若復廣論。色乃無量。次辨聲入。總唯一聲。或分為三。一者因受。四大之聲。眾生身大能生受心名受四大。依斯發聲名為因受。二因不受。四大之聲。謂外四大所發之聲。三因俱聲。所謂擊鼓吹貝等聲。內外俱發名曰因俱。廣則無量。次辨香入。總唯一香。或分二種。如成實說。一成質香。即樹香等。二緣生香。依彼香質緣生香氣。離質而去。緣生不同。或時成地。如香熏衣令衣有香。或時成水。如香熏麻令油有香。或時成風。如風經過香樹而來風中有香。或復孤遊更無所成。此二香中。成質之香鼻根不聞。緣生香氣來至鼻根。鼻根所得。問曰。香氣來至鼻時。為當獨來為更有伴。外道宣說。十微相扶來至鼻根。言十微者。色等五塵地等五大。毘曇宣說。八微相扶來至鼻根。言八微者。前十微中除聲及空。成實論中廣破此義。若言香氣與彼色等俱來至鼻。前質應減亦可都盡。又如燒香質壞香盛。明知。不與色等俱來。唯與風大俱來至鼻。或復孤來。或分為三。如雜心說。謂好惡中。此好惡中。隨情分別。順情名好。違情名惡。非違非順說以為中。隨相別論。香乃無量。次辨味入。總唯一味。或分為三。謂好惡中。或分為六。謂辛苦甜酢鹹淡別。如涅槃中宣說。甜酥八味具足。彼文不數。不知是何。隨別以分。味亦無量。味辨觸入。總唯一觸。或分為三。謂好惡中。或分十一。如毘曇說。謂堅濕煖動輕重澀滑冷飢渴等。堅是地大。濕是水大。煖是火大。動是風大。此四能造。後七所造。後七雖復四大所造。於中亦有增微不同。如雜心說。火風增故輕。地水增故重。地風增故澀。水火增故滑。水風增故冷。風增故飢。火增故渴。以義推之。觸應十五。十一如前。更應有四。地火偏增應立強(劬仰反)觸。地增故飽。水增故滿。成實中有毘曇不說。四大齊等。應當立一調停之觸。論中不辨。以此通前。故應十五。成實法中觸無定數。以義推之。有三十九。一堅.二軟.三輕.四重.五強.六弱.七冷.八熱.九澀.十滑.十一強.十二濯。此之十二。是其外觸。十三猗樂。身離惱患自覺猗適故名猗樂。十四疲極.十五不疲極.十六病.十七老.十八身利.十九身鈍.二十身嬾.二十一身重.二十二迷.二十三悶.二十四瞪瞢.二十五疼.二十六痺.二十七頻申.二十八飢.二十九渴.三十者飽.三十一滿.三十二嗜樂。便其所喜故雲嗜樂。三十三不嗜。身所不便名不嗜樂。三十四者懵.三十五者欠呿.三十六者痛.三十七者癢.三十八者急如坐禪人所得急觸。三十九者緩。此後所列二十七種。是其內觸。此諸觸中。前三十四。是彼成實觸品中說。後之五種。隨義準置。此等皆是身之所覺。故通名觸。問曰。猗等是心數法。雲何說之為觸入乎。釋言。觸入皆是色法。寄心顯別。若復廣論。觸亦無量。次辨法入。總唯一法。或分為二。一者有為。二者無為。或分為六。有為有三。一色二心三非色非心。依如毘曇。善惡無作以為色法。想受行等。以為心法。自餘十四不相應行。為非色心。若依成實。過未五塵身口作業及四大等假名之色。以為色法。五識已前次第滅心。以為心法。若復通論。一切六識從前生義。悉是心法。假名眾生。善惡無作為非色心。無為亦三。謂虛空數滅及非數滅。此義如前三無為章具廣分別。相別如是。   第四門中。隨義分別。於中有六。一假實分別。二三世分別。三三界分別。四離合分別。五就因分別。六就報分別。初假實者。眼等五根。外道宣說。是定性有。毘曇法中。破彼定性。宣說眼等從因緣生。雖說從緣。而體是實非處非假。成實法中。一向是假。以攬諸大集成根故。第六意入毘曇是實。成實法中。亦實亦假。一念生後。名之為實。三相成念目之為假。色等五塵。毘曇法中。一向是實。成實法中。亦實亦假。五塵之法。止現一念。不通相續。名之為實。又復不攬餘塵餘大假以集成故名為實。所言假者。釋有兩義。一因和合。攬細成粗。鄰空之色。以之為細。多集可見。目之為粗。二法和合。苦無常等同體虛集。故名為假。大乘法中。亦實亦假。實義同前。假有五種。一因和合。二法和合。此二同前。三妄想虛假。色等諸法。誑想假有如虛空華。四妄想虛假。色等皆從妄心假集如夢所見。五者真實緣集之假。謂依真識緣集色等。故經中說。三界虛妄皆一心作。論自釋言。皆心作者。謂真心作。具斯五義。故名假矣。次辨法入。毘曇唯實。成實法中。隨相以論。有實有假。過未五塵三無為等。是其實法。自餘一切。我人眾生舍宅軍眾叢林草木四大等法。悉是假名。據理以論。一切諸法悉是假名。四假攝故。大乘亦爾(此一門竟)。   次就三世辨定諸入。依如毘曇。十二入法。並通三世。若依成實。六根五塵。局唯現在一剎那頃。不通過未。在過未者。法入攝故。法入一種。該通三世。以法寬故。大乘法中。文無定判。多同毘曇(此二門竟)。   次就三界分別諸入。香味二塵。小乘法中。唯在欲界。上界則無。上界無其段食性故。大乘法中。諸佛菩薩真實報果。不屬三界。餘則如前。眼等五根色聲觸塵。小乘法中。定在欲色。大乘法中。若佛菩薩真實報果。不屬三界。餘通三界。大乘宣說。無色界中。猶有色故。意入法入。若無漏者。不屬三界。餘通三界(此三門竟)。   次辨根塵離合之義。外道宣說。六根六塵。合而生知。根塵異處。雲何得合。彼說。眼根有其神光。去到前塵。故能見色。餘之四根。無光至塵。以神我力。感塵至根。是故合知。意根一種。神我將去。往到前境。故能知法。成實論中。廣破此義。眼光若去。應見中間粗細之物。又若光去。見火應燒。見水應濕。又若光去。遙睹遠色。應當遲見。見遠不遲。明知不去。又光若去。遙見遠色。不應生疑。又若光去。水精中物淵中魚石。眼悉見之。雲何得到。又若見色合而見者。現見以物置於眼中。自所不了。明知不合。若言由我令餘四塵來至根者。是中但陰。何處有我說為能感。若根無光。神我之力不能將去。塵亦無光。神我之力。焉能使來。又聲味等。不離質體。縱有神我。何能使彼離質而來。問曰。若聲不離質者。彼此隔絕。雲何可聞。釋言。世間見聞法爾。如色雖遠眼能見之。聲亦如是。何足可怪。若言神我將意去者。是中無我。誰將意去。又意若去。身中無心。應名死人。人不名死。明知不去又意若去。他方之物。不見聞處。具應知之。以不知故。明知不去。所破如是。正義雲何。成實法中。眼根一種。離而生知。鼻舌及身。合而生知。耳根一種。亦離亦合。耳鳴之聲。合而得聞。自餘外聲。離而得聞。意非色法。無到不到。非離非合。若依雜心。眼耳二根。離而生知。雖聞耳鳴。亦是離聞。鼻舌及身。與成實同。意根一種。亦離亦合。故彼偈言。二境不近受。遠近境界一。餘一向近受。二境不近者。所謂眼耳。遠近境一者。所謂意根。餘一向近者。謂鼻舌身(此四門竟)。   次就因義分別諸入。十二入中眼等五根香味觸塵是無記法。一向非因。色聲二塵論說不同。成實法中一向非因。彼說。五塵無罪福性。是故非因。毘曇法中。有因非因。身口業中善惡色聲。一向是因。餘者非因。意根法塵。通因非因。意根之中善惡俱者。說之為因。餘者非因。法塵之中。諸業煩惱及此相應共有之法。判之為因。餘者非因(此五門竟)。   次就報義分別諸入。眼等五根依如成實。一向是報。毘曇法中有報非報。過因生者。說之為報。長養之根及依禪定修習起者。說為非報。意入一種。通報非報。色等五塵。成實唯報。毘曇法中。聲入一種一向非報。何故如是。彼論宣說。色報無間。聲聲有間。是故非報。又復色報。酬因已定。不隨心轉。聲則不爾。大小隨心輕重任意。是故非報。問曰。若言聲非報者。經中宣說。施鐘鈴等得好音聲。雲何非報。論自釋言。由施鍾鈴得好四大。在於咽喉發聲微妙。從其所依故說為報。聲體非報。餘之四塵。通報非報。報根俱者。說之為報。餘者非報。問曰。外色香味觸等是其依果。雲何非報。論自釋言。善惡業風。吹諸眾生。往好惡處。而所往處。不由業生。是故非報。大乘法中。色等五塵。通報非報。從過因生。一向是報。變化所為及餘一切。現方便起皆悉非報。法入之中。通報非報。善惡等法。三無為等。說為非報。餘者是報。義別如是。   第五門中。對陰分別。陰謂五陰。分一色陰。以為十入及一少分。五根五塵。是其十入。言少分者。依如毘曇。法入之中善惡無作。是其色陰。若依成實。法入之中過未五塵及四大等假名之色。是其色陰。故言少分。餘四陰中依如毘曇。分取識陰。以為意入。想受及行。攝屬法入。若依成實。隨義通論。一切四心能生後義悉是意入。一切心識從前生義悉屬法入。若簡五識。五識已前次第滅心。是其法入。餘皆意入。皆是通名意根攝故。若當對彼別名意識。行末之心生意識者。是其意入。餘皆法入。   第六門中對界分別。此十二入對十八界。雲何分別。依如毘曇。五根六塵十八界中即為十一。意入之中分出六識。通前合為十八界義。若依成實。五根五塵十八界中即為十一。法入之中開分六識。通前合為十八界義。彼宗六識。法入攝故。十二入義。略辨如是。   十八界義十一門分別(釋名一 三聚分別二 內外分別三 三性分別四 就地分別五 有為無為分別六 有漏無漏分別七 學等分別八 三斷分別九 三對分別十 識緣不同十一)   第一釋名。眼等六根色等六塵及與六識。是其十八。能生曰根。能生識故。能坌名塵。坌污心故。然此色等。當法立名名六境界。而言塵者。偏對染心以彰名也。良以淨心。多緣理生。染依事起。故偏對染以名塵矣。能了曰識。了諸塵故。此之十八。經名為界。亦名為性。界別名界。性別名性。諸法性別故名為界(此一門竟)。   次就三聚分別諸界。言三聚者。所謂色心非色非心。十八界中。五根五塵一向是色。意根六識一向是心。法界之中。備含三聚。依如毘曇。善惡無作以為色法。想受行等以為心法。自餘十四不相應行及三無為。為非色心。成實法中。過未五塵四大等色。以為色法。五識已前次第滅心。是其心法。假名眾生善惡無作三無為等。為非色心。三聚如是。色中別以三門分別。一就四大分別諸色。依如成實。色香味觸是四大因。能成四大。不為大成。聲塵一種。是四大果。依四大生。不攬大成。眼等五根為四大成。法界中色。義則不定。若論過未五塵色法。同前五塵。不為大成。過未五根。同前五根。為四大成。餘外假色亦四大成。四大相望。得有相生。無相成理。毘曇法中。眼等五根色聲香味及法塵色。皆四大造。觸界不定。輕等七種。是四大造。堅濕煖動。四大之觸。非四大造。問曰。為當一種四大具造諸色為當別造。論者不同。有人宣說。一種四大具造諸色。有人復言。聚者同造。異者別造。雜心所存。四大別造。都無共理。二就對分別。色有三種。一可見有對。二不可見有對。三不可見無對。色界一種。可見有對。為眼所行名為可見。為其對礙色根所對故名有對。聲香味觸。是不可見有對。非眼所行名不可見。有對同前。眼等五根及無作色。是不可見無對。非眼所行。故不可見。為意所緣。不為對礙色根所對。故名無對。三約受分別。若有色法破壞逼迫能生覺心。名之為受。不生覺心。名為不受。如雜心說。眼等五根。若現在者。能生受心。名之為受。若在過未不生覺心。名為不受。色香味觸。在於現在。不離根者。名之為受。餘者不受。聲塵及與法塵中色。一向不受。不生覺故。色法如是。次辨心法。於中約就覺觀分別。依如毘曇。五識之中。定有覺觀。意根意識及與法界。義別三種。初禪已還。定有覺觀。中間禪地。無覺有觀。二禪已上。定無覺觀。問曰。五識何不如是。釋言。五識唯在欲界初禪中有。上地則無。是故五識唯在覺觀。若依成實。五識之中定無覺觀。以五識中無思惟故。意根意識及心法界粗同毘曇。細則不同。彼宗宣說。覺觀一心。遍通三界。以是心之粗細相故。就三界中。欲界地心。定有覺觀。色無色界。禪方便有。定體則無。以其寂故。心法如是。次辨非色非心之法。於中約就有無分別。若對空理。一切法界斯名為有。故地持雲。有為無為。名之為有。無我我所。名無所有。隨相分別。三無為法。是其非色非心無法。有則不定。毘曇法中宣說。十四不相應行。以為非色非心有法。成實宣說。假名眾生善惡無作。以為非色非心有法(此二門竟)。   次就內外分別諸界。於中若就三分論之。六根是內。六塵是外。六識為中。兩分論之。根塵如上。六識不定。毘曇法中。攝之為內。故彼論言。內界說十二。成實不爾。彼宗六識。法入所攝。是則六識攝之在外(此三門竟)。   次就三性分別諸界。善惡無記。是其三性。依如成實。五根五塵及與五識。一向無記。意根意識及與法界。該通三性。毘曇法中。眼等五根香味觸塵。一向無記。餘通三性。故彼論言。無記謂八種。餘則善不善。意根意識及與法界善惡可知。何者是其色聲五識善惡之義。依如彼宗。善心禮拜讚歎等事。是善色聲。噁心發動身口二業。是惡色聲。五識地中緣善境界而生五識。判之為善。若緣可貪可瞋等境而生五識。判為不善。問曰。何故毘曇法中宣說色聲該通三性。成實法中唯說無記。釋言。毘曇身口二業。是色聲性。故通三性。成實法中一切善惡。皆在假中。實中則無。然彼論中。五塵唯實不通假名。故無善惡。問曰。何故善之與惡唯在假中不通實法。釋言。彼宗相續之中。方有損益。一念無故。又問五識毘曇法中說通三性。何故成實說唯無記。釋言。毘曇不立假義。宣說善惡皆在實中。是故一念五識之中。得有善惡。成實善惡假中方有。五識唯實。故無善惡。又復毘曇。心法同時。五識心邊。有善惡數。以王從數。故說善惡。成實法中。心獨不並。五識心起直了五塵。更無餘義。故無善惡。問曰。若使成實法中五識無記無善惡者。五識之心應非妙行。釋言。彼宗五識心體。實非妙行。五識心後行中無過。方名妙行。大乘所說。凡夫二乘與毘曇同。諸佛菩薩實報境界。根識唯善。塵通三性(此四門竟)。   次就自地他地分別。言自地者。身在欲界。於自地中。根塵及識。一切具足。身在初禪。於自地中。六根具足。塵但有四。色聲觸法。彼無段食。故無香味。識亦有四。除鼻舌識。無香味故。身在二禪乃至四禪。於自地中。六根四塵與初禪同。識則不定。毘曇法中。但有意識。餘識皆無。若無餘識。雲何而得見色聞聲覺觸等事。彼論宣說。二禪已上借初禪識。故得見色聞聲覺觸。成實說彼與初禪同。當地具有眼耳身意四種識。故身在四空。義則不定。小乘法中。但有意根意識法界。大乘說彼根塵及識與四禪同。大乘說彼猶有色。故自地如是。言他地者。鼻舌身根及彼根識。唯當地起不通他地。眼耳意根及此根識。身在下地。於上地中。隨所有處。皆悉得起。六塵之中香味及觸。唯為自地根識所了。不通他地。無玄知故。色界聲界。小乘法中。四禪已還。隨身何處。於他地中。皆得見聞。不通無色。大乘所說。色界已還。與小乘同。無色界中。有同有異。說彼凡夫二乘之人。在無色界。於他地中所有色聲。皆不見聞。心微劣故。此同小乘。菩薩在彼。於他地中。一切色聲。皆得見聞。心自在故。根明利故。此異小乘。法界不定。依如毘曇。有漏法界。四禪已還。隨身何處。於他地中。皆得緣知。生住無色。則不如是。唯緣自地及上地法。不緣下地。故彼論言。無色不緣下地有漏。無漏法界。則不如是。於他地中。隨身何處。皆得緣知。不簡上下。若依成實。一切他地有漏無漏。於三界中。隨身何處。皆得緣知。然彼論中。說無色界。雖緣下地有漏之法。心不通暢。如燒筋羽。非是不緣。大乘法中。與成實同。問曰。有人身在欲界用初禪眼。見自地色及他地色。所生眼識何地所攝。釋言。所生初禪地攝。依眼生故。又問。有人身在欲界及初禪地用二禪眼。乃至用彼四禪地眼。見自地色及他地色。所生眼識何地所攝。依如毘曇。皆初禪攝。彼宗之中二禪已上。皆無眼識。借初禪識。了諸色故所言借者。二禪已上所有眼識與初禪識。粗細相似。是故言借。不從彼來說為借矣。有人身生二禪已上。用自地眼及他地眼。見自地色及他地色。所生眼識當知。亦是初禪所攝。類上可知。若依成實。一切眼識。隨眼處說。不借下識。大乘法中。文無定判。多同成實。無借識故。眼識既然。耳識同爾。若論身識。初禪已還。即當地說。二禪已上。所覺之觸。必在當地。所生之識。亦初禪攝(此五門竟)。   次就有為無為分別。小乘法中前之十七。一向有為。法界該通有為無為。色法心法非色心法。是其有為。虛空數滅及非數滅。是其無為。大乘法中。諸佛菩薩真實根識體則無為。用現有為。六塵之中。三無為法。一向無為。自餘一切。就佛菩薩實報說者。是其無為。餘者有為(此六門竟)。   次就有漏無漏分別。毘曇法中五根五塵及與五識。一向有漏。從漏生故。漏依住故。意根意識及與法界。通漏無漏。成實法中。若斷漏故。名為無漏。與毘曇同。若不生漏名無漏者。凡夫諸界。一向有漏無學諸界。一向無漏。學人不定。已斷結處。一切無漏。未斷結處。一切有漏。大乘法中。諸佛菩薩實報根識。體則無漏。明現有漏。六塵之中。通漏無漏。色等五塵。就佛菩薩實報說者。是其無漏。餘是有漏。法塵之中。數滅無為。一向無漏。餘如五塵(此七門竟)。   次就學等分別諸界。法有三種。一是學法。謂三乘人無漏之因。二無學法。謂三乘人無漏之果。三者非學及非無學。謂餘一切有漏諸法及三無為。學等如是。小乘法中。意根意識及與法界。義通三種。無漏之因。及學等見。說之為學。學人汎爾遊觀無漏不斷結者。名學等見。無漏極果及彼無學等見智者。說為無學。何者是其無漏極果。所謂盡智及無生智。何者是其無學等見。謂無學人遊觀無漏。自餘意根意識法界。說為非學及非無學。餘十五界。一向非學及非無學。大乘所辨。凡夫二乘十八界法與小乘同。諸佛菩薩十八界法。皆通三種。一切菩薩實報境界根塵及識。悉名為學。如地持說。種性菩薩六入殊勝。無始法爾。及從先來修善。所得如是。一切是學六根。依此生心。是學六識。實報所得淨土境界。及依三昧所現境界。是學六塵。一切如來實報境界根塵及識。是其無學。餘者非學及非無學(此八門竟)。   次就三斷分別諸界。言三斷者。一是見斷。二是修斷。三是無斷。見諦斷法名為見斷。修道斷法名為修斷。自餘無漏無為法等名為無斷。依如毘曇。五根五塵及與五識。此十五界唯修道斷。自餘三界。亦見諦斷。亦修道斷。亦是無斷。見惑俱者。說為見斷。修惑俱者。說為修斷。餘名無斷。若依成實。五根五塵及與五識。通見諦斷及修道斷。不通無斷。斷見惑故。令彼三塗五根五塵五識不生。判為見斷。斷修惑故。令彼人天五根五塵五識不起。判為修斷。故彼論言。見斷法者。謂示相我慢及彼所起諸餘法也。修斷法者。不示相慢及彼所起諸餘法也。見諦惑體。是示相慢。所起業報。是其餘法。修道惑體。不示相慢所起業果。是其餘法。彼成實中。斷因果喪。斯名數滅。是故見修二種惑果。從其根本說為見斷。及修道斷。意根意識及與法界。與毘曇同。大乘法中十八界法。皆通三種。初地所除一切生死十八界法。斯名見斷。二地已上一切所除十八界法。是其修斷。諸佛菩薩實報所成根識無斷。塵通三種(此九門竟)。   次就三對分別諸界。言三對者。如雜心說。一境界有對。二障礙有對。三緣有對。境界有對者。一切色根及心心法。能於外境囑對分了名境有對。於此門中。六根六識及心法界。是其有對。色等五塵及法界中非心之法。是其無對。以非情故。障有對者。色根色塵共相礙對。障隔不通名障有對。於此門中十界有對。所謂眼耳鼻舌身根色等五塵。餘七心界及心法界。一向無對。非是色色相對礙故。問曰。若使五根五塵是障礙者。眼等根處不應得有色香味等。若得有者便非障礙。論言。各住極微聚故猶名障礙。緣有對者。心心法等。對境能緣名緣有對。於此門中。七界少分。是其有對。謂七心界法界少分。餘者無對。以無緣故(此十門竟)。   次約諸識明緣不同。如雜心說。色界二識識。乃至觸亦然。諸餘十三界。一向意識緣。此乃宣說。色等五塵。當分為彼五識所緣。意識通緣一切法故。亦得緣之。自餘六根六識法塵。五識不了。唯意識緣。成實法中文無定判。人釋不同。有人釋言。與毘曇同。有人復言。六根六識及與法塵與毘曇同。唯意識緣。色等五塵。唯五識緣。意識不緣。若意識緣。盲應見色。聾應聞聲。不觸之物。應知堅軟。如是一切。以盲聾等不見聞故。明意不緣。大智論中。同此後釋。據實論之。意識通緣一切五塵。但不分了。何故得知。如人現在緣於十方一切色聲香味觸等。明知通緣。所以不了色香味等。非意正境。是故不了。若得通緣。龍樹何故宣說意識不知五塵。釋言。龍樹雲不知者。不如五識知之顯了。故言不知。非全不緣。十八界義。略之云爾。   二十五有義   二十五有。出涅槃經。從因有果故名為有。有別不同。為二十五。何者是乎。如經中說。欲界十四。所謂地獄畜生餓鬼及與修羅。即以為四。四天下人。復以為四。通前為八。欲界六天復以為六。通前十四。色界有七。通前合為二十一有。彼四禪地即以為四。中間梵王以為第五。無想天處以為第六。一切淨居合為第七。無色有四。謂四空處通前合為二十五也。問曰。何故四天下人分為四種。五淨居等合之為一。釋言。離合各隨所宜。今據一門且分如是。二十五有。辨之粗爾。   四十居止義   言居止者。三界眾生所居住處名為居止。止處不同。分為四十。於中欲界有二十處。八大地獄。即以為八。畜生餓鬼。復以為二。通前為十。四天下人並六欲天。復以為十。通前二十。色界地中有其十六。初禪有二。謂梵身天及梵輔天。初禪地中有大梵王。何故不說。與梵輔天同在一處。故不別論。二禪有三。謂少光天無量光天及光音天。通前為五。三禪有三。謂少淨天無量淨天及遍淨天。通前為八。四禪地中當分為三。所謂福愛福生廣果。通前十一。及五那含通前十六。無想與彼廣果一處。故不別說。以此十六。通前合為三十六處。無色四天。通前四十。若就色界。別分大梵及無想天。是則居止。有四十二。居止如是。   大乘義章卷第八(末終)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44 冊 No. 1851 大乘義章   大乘義章卷第九   遠法師撰   淨法聚第四。有一百三十一門。淨法聚因法中。有一百十三門。此卷有九門(一發菩提心義 二迴向義 三金剛三昧義 四斷結義 五滅盡定義 六一乘義 七二種莊嚴義 八二種種性義 九證教二行義)。   發菩提心義三門分別(釋名辨體一 因起次第二 就位分別三)   第一釋名辨其體相。發菩提心者。菩提胡語。此翻名道。果德圓通故曰菩提。於大菩提起意趣求名發菩提心。然此發心經亦名願。要大菩提令來屬己故名為願。名義如是。體相雲何。隨義不同。略有三種。一者相發。二息相發。三者真發。言相發者。行者深見生死之過涅槃福利棄捨生死。趣向涅槃。隨相厭求名相發心。言息相者。行者深悟諸法平等。知其生死本性寂滅涅槃亦如。生死寂故無相可厭。涅槃如故。無相可求。返背前相歸心正道故名為發。良以取相違背正道故名捨相以為發也。蓋乃廢外以歸其內故名為發。亦可離相平等之心。始起名發。故經說言滅諸發不發是發菩提心。言滅發者滅諸相發。言不發者不起相發。是發心者是無相發。無相心起名為發矣。言真發者。菩提真性由來己體。妄想覆心在而不覺謂之在外。向外推求。後息妄想。契窮自實。知菩提性由來己體。無異趣求。知菩提性是己體故。菩提即心無異求。故心即菩提。捨彼異求歸心自實故名發心。良以外求違背正道。是故捨彼歸心自實說為發心。此亦廢外以歸其內故名為發。亦可真證菩提。之心始起名發。體相如是(此一門竟)。   次明因起次第之義。先就相發以明因起。彼相發心因何而生。因大悲生。悲因何生。由依信慧。信慧因何。由聞正法。聞法因何。由近善友。是故菩薩先近善友。由近友故得聞正法。聞何等法。謂聞生死大苦涅槃至樂。因聞生信。信生死苦涅槃大樂。因聞生慧。知生死苦涅槃大樂。由信慧故便起慈悲。信知生死是大苦故。念眾生未出故起大悲。信知涅槃是至樂故念眾生未得。故起大慈。由慈悲故起菩提心。悲念眾生。於苦未出欲為濟拔。自我不出無由化他令出生死。是故發心願出生死。慈念眾生未得涅槃欲為授與。自我不得無由化他令得涅槃。是故發心願得涅槃。故因悲慈起菩提心。次就息相以明因起。息相發心是修慧攝。彼依何生。由思慧生。思因何生。由於聞慧。聞慧因何。由聞正法。聞法因何。由近善友。是故菩薩先近善友。由近友故得聞正法聞何等法。謂聞生死涅槃法空。如大品等。既聞是已便知生死本性寂滅涅槃亦如。成就聞慧。依聞起思。思惟生死涅槃法空。依思起修。觀諸法空。見法空故捨彼相求。安心如道。名息相發。息相如是。次明真發因起次第。真發即是證行所攝。彼由何生。由於修慧。修因何生。因思而發。思依何起。依於聞慧。聞由何生。由聞正法。聞法因何。由近善友。是故菩薩先近善友。由近友故得聞正法。聞何等法。聞知真實如來藏性是己自體。如勝鬘經楞伽經等。既聞是已便成聞慧。因聞起思。思量真實如來藏性是己自體。因思起修。觀察彼實。因彼捨妄便證自實。以證實故名真發心。因起如是(此二門竟)。   次就位論此三發心。隨義通論統於始終。約位以分非無差降。位要有三。廣開為六。言要三者如馬鳴論說。一信發心位。在種性。此即是前相發心也。二解發心位。在解行。此即是前息相發也。三者證發位。在地上。此猶是前真發心也。言廣六者。始從外凡終至法雲攝以為六。一者外凡隨想趣求名為想發。二十信位中真信已成。以信趣順名為信發。三習種位中真解成就。以解趣順名為解發。四性種位中真行成就。以行趣向名為行發。五解行位中如觀道立。觀心趣順名為觀發。亦名道發。六初地已上證行成就。證心趣順名為證發。發心之義略之云爾。   迴向義三門分別(釋名辨相一 修之所為二 約對餘行辨定因異辨寬狹三)   第一釋名辨其體相。言迴向者。迴己善法有所趣向。故名迴向。迴向不同。一門說三。一菩提迴向。二眾生迴向。三實際迴向。菩提迴向者。是其趣求一切智心。迴己所修一切善法趣求菩提一切種德。名菩提迴向。眾生迴向者。是其深念眾生之心。念眾生故迴己所修一切善法願以與他。名眾生迴向。問曰。佛法無有自作他人受報。他亦無他作自己受果。菩薩何須迴己善法施與他人。設令與之他人云何得此善利。釋言。佛法雖無自業他人受果。亦無他業自己受報。非無彼此互相助緣。以相助故得以己善迴施於彼。以迴向故於未來世常能不捨。利益眾生助令修善。故須迴向。又復迴向即是己家能化之因。迴向力故未來世中眾生見者敬順受法。即是己家能化之果。良以佛法自作自受故。須迴向以成己家能化之因。使未來世成就己家能化之果。堪能益物。三實際迴向。是厭有為求實之心。為滅有為趣求實際。以己善根迴求平等如實法性。名實際迴向(此一門竟)。   次明修習迴向所為。何故修習菩提迴向。所為有三。一者為去。二者為住。三為增廣善根。言為去者。一切凡夫心性樂有。若不迴向所修善法堅住三界不得出離。以迴向故令所修善出離諸有。故修迴向。言為住者。一切有為無常磨滅。若不迴向所修善根三有受報。受報已滅不得常住。以迴向故令所修善盡未來際常住不滅。故經中說。如海龍王注一滴雨欲令此雨經劫不滅。若經平地無由可得。降之大海經劫不盡。迴向如是。求菩提故令所修善常住不盡。言增廣者。為有修善局狹不多。為佛修善廣多無量。故修迴向。是義雲何。菩提果德廣大無邊。用一善根迴求彼。故於大菩提一一德邊皆有善生。一善迴向增廣既爾。一切善根迴向例然。是故經中宣說迴向以為大利。為是三義。故須修習菩提迴向。何以故修習眾生迴向。所為亦三。一者為去。二者為住。三為增廣善根。言為去者。一切眾生心樂自樂。若不修此眾生迴向。得樂便住不能隨物在苦攝化。以迴向故得樂不住。常能隨物化益眾生。言為住者。若不修此眾生迴向。得寂即滅不肯住世饒益眾生。以迴向故常在世間。饒益眾生。為增廣者。自善狹。小曠益善多。為令諸善隨物廣多。故須修習。是義雲何。如修一善用以迴施一切眾生。眾生無邊令此一善增廣無邊。一善迴向增廣既爾。一切善根增廣例然。為是三義。是故修習眾生迴向。何故修習實際迴向。所為亦三。一者為去。二者為住。三為增廣善根。言為去者。一切眾生心性取著。若不修此實際迴向。所修善根隨有繫著不能捨離。以迴向故令所修善捨相出離。故須修習。言為住者。情相之法性自浮危。依之起善磨滅不住。要與理合方得固安。故經說言。以法常故諸佛亦常。為令諸善合理常住。故須修習。為增廣者。隨相修善局狹不多。行與理冥方乃廣大。如理無邊。是故菩薩為令所修諸善如理廣大。是故修習。所為如是(此二門竟)。   次對餘行辨其同異寬狹之義。先辨同異。問曰。願心亦願菩提。願利眾生。願證實際。與三迴向有何差別。釋言。此二有同有異。所願修所向三義不殊。故說為同。所言異者真爾悕求。名之為願。挾善趣彼說為迴向。次辨寬狹。問曰。迴向遍迴眾善。精進之心通策諸行。何者為寬。釋言。此二雖並通遍。迴向恆寬。精進恆狹。何故如是。精進但策未生諸善。故名為狹。迴向通迴已起未起一切善法。故名為寬。問曰。隨此寬迴向邊有精進否。答言。亦有問。此精進與迴向俱。何為不寬。答曰。精進雖復與彼寬迴向俱。而彼迴向通迴三世一切善法。故得名寬。精進但策未生迴向。不策所迴向已起善法。故說為狹。問曰。若言精進之心但策未生不策已生一切善者。四正勤中已生善法方便令廣。雲何說言不策已生。釋言。彼說已生善法令增廣者。令已生善流類在於未來之者續起[甦-生+(恙-心+皿)]添。令前增廣。非謂策修已生善體。策斷已惡義亦同然。迴向之義隨行異論。廣別難窮。今據一門辨之且爾。   金剛三昧義五門分別(釋名一 體性二 開合辨相三 就位分別四 有惑無惑五)   第一釋名。金剛三昧出涅槃經。言金剛者借喻名德。世間金剛有十四義。一能破義。如經中說。譬如金剛所擬之處。無不破壞。謂壞一切沙礫瓦石及諸鬼毒。三昧如是。能破一切煩惱業苦及諸外道魔怨等事。二清淨義。如世金剛體無瑕穢。三昧如是。體性清淨無諸垢穢。三體堅義。如世金剛自體堅固非物能俎三昧如是。不為一切煩惱業苦外道魔怨所能阻壞。四最勝義。如經中說。譬如金剛諸寶中勝。金剛三昧亦復如是。諸三昧中最為殊勝。五難測義。如經中說。譬如金剛一切世人無能平價。金剛三昧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諸天世人無能平量。六難得義。如世金剛貧窮之人所不能得。金剛三昧亦復如是。世間眾生所不能得。七勢力義。如轉輪王金剛輪寶飛行自在有大勢力。三昧亦復如是。具不思議六神通力。故經中說。菩薩住是金剛三昧及身如佛。遍滿十方恆河沙剎。又一念頃能至十方恆河沙界。如是等也。八能照義。如世金剛光明清淨能有所照。金剛三昧亦復如是。能放智光照窮法界。故經說言。菩薩得是金剛定目一切皆見明瞭無障。九不定義。如經中說。譬如金剛若置日中色則不定。金剛三昧亦復如是。以此定力能於十方現種種身而無定相。十者主義。如轉輪王金剛輪寶為眾寶主。一切諸寶悉皆隨從。亦如輪王為諸一切小王隨從。金剛三昧亦復如是。為諸行主一切諸行悉皆隨從。十一能集義。如世金剛若有得者一切寶物自然聚集。金剛三昧亦復如是。若有得者一切種德自然而集。十二能益義。如世金剛能益貧人。金剛三昧亦復如是。能益眾生。十三莊嚴義。如世金剛能嚴身首。金剛三昧亦復如是。能嚴行者法身之首。十四無分別義。如世金剛雖具眾德而無分別。金剛三昧亦復如是。雖有所作而無分別。故經說言。菩薩住是金剛三昧雖見眾生無眾生想。雖見諸法而無法想。雖有所斷而無斷想。雖有所作而無作想。菩薩行德具是眾義如世金剛。是故就喻名曰金剛。言三昧者。是外國語此雲正定。心體寂靜離於邪亂。故曰三昧。名義如是(此一門竟)。   次辨體性。於中有二。一就心法分別。二就心體分別言心法者。所謂一切諸心數法。今此三昧諸心法中用慧為體。觀理斷結唯慧能故。是何等慧。小乘法中四諦之慧。緣覺法中十二緣慧。大乘法中了達法界如實慧也。體性如是。若論眷屬曠備法界一切種德。問曰。若此體是慧者何故經中說為三昧。釋有四義。一諸心數法更相受名。如四念處體實是慧。而名為念。此亦如是。二從伴稱。是金剛慧共定相隨。故從伴目說為三昧。良以散慧無所成辦。即定之慧堪有所能故。此金剛從伴名矣。三就能為名。是金剛慧能令諸行正定不動。故從功能名曰三昧四隨義受稱。是金剛慧體含多義。於中含有正定安固不動之義。故曰三昧。心法如是。次就心體言其體性。心別有三。一者事識。所謂六識緣事之心。二者妄識。亦名業識亦名現識。所謂第七虛妄之心。三者真識。所謂第八如來藏心。小乘金剛用彼分別事識為體。於事識中第六意識。分別觀解能斷四住。不為四住煩惱所壞。故曰金剛。大乘法中金剛有二。一緣治金剛。二者真證。緣治金剛妄識為體。於妄識中觀空之解。能除闇障不為闇惑之所破壞。故曰金剛。真證金剛真識為體。真識之心本性清淨。空義隱覆遂成垢染。息除妄染心淨照明。照明淨慧證法本如。不見一法可起妄想。不起妄故能除闇惑。不為惑障之所破壞。故名金剛。以是金剛體是真故。故經中說以為佛性智印三昧首楞嚴等。體性如是(此二門竟)。   次辨其相。先就毘曇開合辨相。毘曇法中義別兩門。一唯分取非想地中修道無礙。以為金剛。第二通取非想地中見修兩治。以為金剛。先就初義開合辨相。總之唯一修道無礙。或分為二。一者法智。二者比智。言法智者。謂欲界中滅道法智。此能治非想修惑。是故說之為金剛也。何故唯取滅道法智不取苦集。釋言。欲界滅道二境細於非想所受境界。觀細離粗。是故觀彼欲界滅道。能除非想修道之結。欲界苦集粗於非想。觀粗境界不能離細。是故不取苦集法智為金剛也。言比智者。所謂苦集滅道比智。此比智中分取非想對治無礙為金剛矣。或分十三。滅道法法智即以為二。苦集及道三比為三。通前令說五滅比有八。謂觀初禪乃至非想八地中滅合為八也。以此通前合為十三。問曰。道比何不分八。唯分滅比。釋言。上界八地之道是有為法。互相因起故合觀之為一道比。上八地滅是無為法。隨其所滅分別各異。不相因起故別觀之。或復開分為五十二。如雜心說。前十三智但觀諦理。一一智中皆四行觀。是故離分有五十二。何者四行。如前四諦章中廣釋。苦下有四。謂苦無常空與無我。乃至道下道如跡乘是其四也。或分八十。如雜心說。此之八十根本二十。何者是乎。即就向前十三智中開道比智。以之為八。謂觀上界八地道故。以此通餘合有二十。此二十智各四行觀。故有八十。一義如是。次就非想見修兩治開合辨相。總之唯一非想對治。或分為二。一非想地見道對治。二非想地修道對治。或分為三。一者比忍。二者法智。三者比智。初一對治非想見惑。後二對治非想修惑。或分十三。如雜心說。非想地中見惑對治有四比忍。修惑對治有九無礙。是故通合有十三也。或復開分為四十五。何者是乎。非想地中見道對治有四比忍。修道對治有四十一。通前合為四十五也。何者是其修道之中四十一乎。滅道法智即以為二。苦集及道三種比智通前為五。滅比智中有三十六。通前合為四十一也。何者是其滅比智中三十六種別觀上界八地之滅有其八智。謂觀初禪乃至非想對治之滅。二二合觀有其七智。三三合觀有其六智。四四合觀有其五智。五五合觀有其四智。六六合觀有其三智。七七合觀有其二智。八地合觀有其一智。從八至一通合有三十六也。或復分為一千四百九十二種金剛三昧。如雜心說。何者是乎。次前四十五金剛中。初四比忍各四行觀。即為十六。此之十六名數一定更不開分。後四十一修道對治各四行觀。即有一百六十四種。然此一百六十四種。一一皆治非想地中九品修惑。各分為九便有一千四百七十六數。通前見道十六比忍合有一千四百九十二也。問曰。何故見諦道中十六比忍不作九品。獨修道中各為九品。釋言。上界一切見惑通相斷治。以一品治治九品惑。是故不作九品別分。修惑隨別九品斷治。是故治道九品別分。此千四百九十二種從未來禪乃至四禪皆得具起。空處唯起四百六十八。何者是乎。於前四十五金剛中唯得起於十三種智。謂苦集道三種比智。滅比智中離合有十。別觀無色四地之滅。有其四智。二二合觀有其三智。三三合觀有其二智。四地合觀復有一智。是故滅智離合有十。通前三比合為十三。一一皆作四種行觀有五十二。一一皆治非想地中九品修惑為九無礙。便有四百六十八也。何故不起見道四忍。彼宗無色無見諦故。何故不起滅道法智。無色不緣下地有漏。故亦不緣下地對治。何故不緣四禪中滅為滅比智。亦以無色不緣下地有漏法。故不緣彼漏對治之滅。問曰。無色得緣下地無漏道不.釋言。有得。有不得義。下地道中治下地者無色。不緣治於自地及上地者無色緣之。空處如是。識無所有次第漸減。准之可知毘曇如是。次就成實開合辨相。成實法中文無定判隨義以論開合不定。總之唯一空觀無漏。或分為九。謂非想地九品無礙。隨別廣分品數無量。以無量心斷煩惱故。大乘法中開合不定。總之唯一。謂如實智。或分為二。一一切智。二一切種智。知一切空名一切智。知一切種事相差別名一切種。或分為三。如地持說。一清淨智。謂真諦慧。二一切智。謂世諦慧。三無礙智。於世諦中知之自在名無礙智。又更分三。一世諦智。二第一義智。三一實智。或分為四。一世諦智。知世事相。二第一義智。知諸法空。三一實智。知非有無。四法界智。謂知真實如來藏中法界門別。隨門異辨。曠別難窮。開合如是(此三門竟)。   次就位論金剛之義。有通有別。小乘法中通別有五。一簡聖異凡。見道已上無漏聖慧能破難壞通名金剛。二簡修異見。唯取修道對治無礙。以為金剛。餘者皆非。三簡上異下。如雜心說。唯非想地見修無礙是其金剛。餘者悉非。四簡勝異劣。如雜心說。唯非想地修道無礙以為金剛。餘者皆非。五簡終異始。唯非想地修道治中末後一治是其金剛。餘者皆非。以此窮終破障畢竟。故偏說之。大乘法中通別有五。一簡信異謗。十信已上信心成就。永離謗法同曰金剛。二簡住異退。習種已上解行成就。堅固難壞齊名金剛。三簡出世異於世間。初地已上證真無漏。能破惑妄不可破壞悉名金剛。四簡上異下。第十地中一切智能皆名金剛。故地經中十地菩薩。初入地時得離垢三昧。離垢三昧猶是金剛破障之義。五簡終異始。其唯最後窮終一念以為金剛。故地持雲。於最後身菩提樹下得眾相離垢障三昧。名金剛三昧所攝。以斯准驗局在窮終。位分如是(此四門竟)。   次明金剛有惑無惑。於中且就窮終以論。依如毘曇。金剛心中亦得有惑。亦得無惑。無漏心中煩惱不行。故言無惑。所斷惑得唯在心邊。故雲有惑。問曰。若言無漏心邊猶有惑得不應言斷。若當言斷不應有得。雲何說言所斷惑得猶在心邊。釋言。金剛是其心法。所斷惑得是非色心。良以非心得與心並。是故於彼金剛心邊得有惑得。是金剛心雖與得俱而今惑得更不牽後。故名為斷。所斷惑得是無常法。與金剛心同時謝往後更無續。以無續故不復得彼過未煩惱令來屬己。名得解脫。成實法中亦有亦無。彼宗金剛必在相續。實一念中無斷結。故於彼續中始起之時見理未明。細闇猶在得言有惑。終成之時見理分明。取執皆盡得言無惑。又復不同毘曇法中所斷惑得與治同處。故言無惑。問曰。終成若無惑者無學何別。釋言。金剛是增進智。力勵觀理。力勵無惑。無學智者是順舊智。容預觀理容預無惑。有斯異也。大乘法中人說不同。先序異說。次辨其非。後顯正義。言異說者。昔來相傳常有二論。一說定有。此雲何知金剛心者。是其學收。若全無惑應名無學。又經中說無明住地佛菩提斷。若金剛中全無惑者。佛何所斷。又人宣說。一向無惑。此雲何知金剛心者。治惑明解。解惑不並雲何有惑。又若有惑此惑須斷。應金剛後更立金剛。更不立故明知無惑。異說如此。次辨其非。先破定有。若定有惑是金剛心則不能斷。若不能斷不名金剛。不名無礙。得名金剛。得名無礙。定知能斷。以能斷故不得言有。若言能斷復言有者。燈能破闇。是燈之中應當有其所破之闇。彼不得有。此亦應然。又復若言金剛心中有無明地令佛斷者。應名佛智以為金剛。應名佛智為無礙道。而彼佛智不名金剛。非無礙故。不應說言金剛心中留殘無明令佛正斷。又若佛智無礙正斷便與經違。如大品說。無礙道中名為菩薩。解脫道中名之為佛。雲何言佛為無礙斷。又若佛智作無礙道正斷無明。小乘法中應用盡智為無礙道斷非想惑。彼既不然。此亦不爾。次破定無。若定無惑應名無學。非無學故不應全無。又若金剛一向無惑。所見之理應與佛齊。所成智能應與佛等。如地經說。十地菩薩遍滿一切界如稻麻葦。比如來智百千萬倍乃至算數畢竟不及。定知金剛惑障未盡。又復諸佛所以為常由惑盡故。證理窮故。若金剛心一向無惑見理應窮。惑盡理窮何為不常。辨非如是。次顯正義。金剛心中亦得有惑。亦得無惑。是義雲何。無明有二。一異相無明。於諸法中緣而不了。相返明解。故曰異相。二自性無明。即彼緣照對治金剛相。雖明照性是闇惑名性無明。是二難分。宜以喻顯。異相無明所緣不了如闇中視。自性無明如夢中見。雖有所了性是昏闇。惑相如是。金剛心中異相。無明一切盡故得言無惑。自性無明猶未盡故得言有惑。以無惑故於佛境界照見悉知與佛無別。是故經中說為等覺。問曰。若等雲何得分佛菩薩異。釋言。金剛力勵除闇。佛心容豫。又金剛心緣照無惑。佛心無緣。有斯異也。問曰。若言金剛無惑何故經說無明佛斷。釋言。彼說解脫證除。不關無礙。又以金剛猶有惑故學分所收。又金剛心中所有之惑體是妄識攀緣之心。緣心未息。情與法別不能融心如法廣大。是故十地德劣於佛。至佛捨之唯有真心。真心離緣無簡彼此。故能融心如法廣大。又真法中統含法界恆沙佛法。隨法論論心廣統法界。無一門中而無佛心。是故佛德廣大無量超踰十地。故地經雲。十地菩薩遍滿十方一切世界如稻麻葦。比佛功德畢竟不及。良在於此。又金剛中所有之惑體是無常生滅法。故未同佛德常住不動。問曰。有惑誰之所斷。釋言。金剛無礙正斷。種智心起解脫證除。問曰。金剛與惑同體。安能正斷。若能正斷不應同體。釋言。斷除異相無明。明起闇滅解生惑喪。兩不相應。不得同體。斷性無明解惑同體而得相斷。是義雲何。斷有二種。一以金剛觀察唯真無妄相。故能令自體更不牽後。斷其為因牽後之義。故名為斷。二以金剛緣真力故令後同類不起赴前。斷其為果酬因之義。故名為斷。問。為偏斷闇惑義邊。亦斷金剛能治之義。釋有通別。別而分之唯斷闇惑無知之義。闇體盡故明亦隨滅。如燈油盡明亦隨滅。通而語之解惑俱盡。良以金剛觀真大明故滅無明。觀真寂滅無分別故能息緣治。故經中說。不觀是菩提離諸緣故。菩提道中具一切義。隨其所觀各有所離。是故金剛解惑俱斷。問曰。解惑俱是無常。自然滅謝。何假金剛觀真斷乎。釋言。此雖無常自滅力能牽後相續不斷。故須金剛截令不續問曰。解惑二俱滅謝。誰作種智釋言。菩薩金剛心中非唯妄智亦有真德。妄雖滅盡真德猶存。真明獨曜說為種智。問曰。金剛義含真偽。為當真妄共斷煩惱。單妄除惑。釋有兩義。一簡因異果。單妄能除。緣治為因真為果故。以金剛中真德未顯故不說斷。二就義通論真妄共斷。妄智緣真。故能滅惑。真相漸顯故能除障。金剛心義粗述如是。   斷結義九門分別(釋名辨相一 治道差別二 緣境總別三 漸頓四 假實五 品數多少上下之義六 依禪地七 就位分別八 就識分別九)   就初門中。先釋其名後辨其相。言斷結者。煩惱闇惑結集生死。名之為結。又復煩惱結縛眾生。亦名為結。解生結盡目之為斷。宗別不同。說斷亦異。先依毘曇分別解釋。於中先明所斷之結。後明治斷。結有二種。一者現起。二成就得。對緣現行貪瞋癡等名為起惑。是惑起已謝入過去。種類當生。在於未來。於其中間有一非色非心惑得。在於心邊得彼過去未來之惑。擊屬行人名成就得。此得連持如繩繫物。是故世人說為得繩。惑相如是。次辨治斷。治道有四。一方便道。學觀未成。二無礙道。觀心始熟。三解脫道。順舊純熟。四勝進道。發修上進。四中初一遮伏現起。後三斷得。初無礙道正斷惑得。此言斷者。與得同時使不生後。故名為斷。非令惑得不與道俱名之為斷。彼無礙道與得同時謝往過去。解脫道起證彼惑得盡處無為。第三勝進遠令前得畢竟不起。持前無為使之不失。有漏無漏斷結齊爾。次就成實以辨治斷。於中亦先明所斷結。後明治斷。成實法中惑亦有二。一者現起。二成就得。現起煩惱與毘曇同。成就之得與毘曇異。成實不說別有非色非心得法。但說假人成就過未煩惱因果。名為成就亦名為得。惑相如是。次辨治斷。先修八禪伏其現起。如修初禪伏欲界結。修第二禪伏初禪結兼伏欲界。乃至修習非想地定。伏無所有兼伏下地。後修觀理斷其所得。總分粗爾。於中細論理觀之中有伏有永。是義雲何。聖道有三。一方便道。學觀諦理而未能見。二無礙道。觀而正見。見中增進三解脫道見中順舊。三中初一與前禪定同伏現起。後二永斷所得煩惱。無礙正斷。解脫證除。無礙增明。故能正斷。解脫順舊。故但證除。斷相雲何。煩惱之因起在過去。所生惑果成就當來道。起於中隔彼因果令過去者不能為因。使未來者不能為果。故名為斷。據實論之正遮後惑。令其不生名之為斷。但未來惑不起之時。令過去惑因義不成。義說斷因。非謂現有過因可斷。若說現有過去因力可斷除者。是則過去復有過去。雲何過去復有過去。過去煩惱起已謝往。是一過去生後之力流來至今。為道斷滅是二過去。此二過去成實已破。明知現無因力可斷。問曰。若現令無因力誰牽後惑未來得生。釋言。過去所起惑因當起之時招感已竟然後謝往。未來之惑遠由彼力所以得生。非現有力牽後令起。問曰。過去所起惑因一道能斷。多道共治。釋言。多道。何故如是。過去一惑能生未來多品惑果。多品果中有粗細中。聖道初起先斷未來多品之惑。粗惑斷時令過去惑生粗惑邊因義不成。粗因雖斷中細惑因義猶在後道起時。方能斷盡故藉多道。次就大乘以辨斷相。亦先明惑後辨治斷。惑有二種。一者四住。二者無明。諸愛及見是其四住。癡闇無知是其無明。四住之中有粗有細。粗者對緣作意現生。細者與彼無明同體任性成就。無明之中有粗有細。粗者是其異相無明。細者是其自性無明。於諸法中緣而不了。相返明解名為異相。七識心體性是癡闇。設於諸法緣照分明猶名闇惑。名性無明。如人夢中雖有所知性是昏睡。亦如樂受性是行苦。惑相如是。次辨治斷。斷四住中。粗起之者與成實同。微細之者要滅無明四住隨亡。其中治斷如無明說。斷無明中。異相無明治斷有二。一就地前出入觀心以明治斷。二就地上相續觀心以明治斷。地前如何先修禪定以為治因。後修無漏而為正治。正治有三。一方便道。隨於何法觀而未見。二無礙道。觀而始見。三解脫道。見而順舊。初方便道制伏無明令不障後。良以無明先成在心不可制伏令其不生。故但制伏令不障後無礙正斷。其猶世闇明生闇滅。解脫證除。地前如是。地上雲何。初地已上無漏觀解運運相續。唸唸之中無不斷障。於彼相續明解之中隨義分別。望其當分所除無明說為無礙。即此無礙望其前念所斷無明累外而生說為解脫。望其後念所滅無明。有能遮伏令不障後。使其後解相續得生即名方便。如是一切。斷此異相緣照無礙。緣照解脫。斷性無明用前總相緣觀之解以為治因。後修真觀以為正治治別有三。一方便道。觀真無妄而未能見。二無礙道。見真無妄而未捨妄。三解脫道。見真無妄而能捨妄。於此三中。初方便道漸覺體虛名為伏斷。第二無礙正能永斷。良以無礙正見唯真無妄想。故能令自體更不牽後後不起前。故能正斷。以斷自體性無明故治亦隨亡。如油盡故明亦隨滅。第三解脫累外證除。證法本如體無妄故。於此門中緣照無礙。真證解脫。治斷如是。   第二明其治道差別。於中有四。一就有漏無漏分別。二見修分別。三忍智分別。四法比分別。漏無漏者依如毘曇治道有二。一有漏道。謂世八禪攀上厭下六行斷結。何者六行。觀察下地為苦粗障。觀察上地為止妙出。合為六也。如觀欲界為粗苦障厭斷下結。觀初禪地為止妙出悕求上靜。以此六行斷欲界結。乃至觀察無所有處為苦粗障。觀非想地為止妙出。斷無所有結。非想一地無上可攀等智不斷。然此六行多人合說。人別論之。於下三中隨觀一行。於上亦然。不具觀六。二無漏道。所謂四諦十六行觀。以此理觀斷諸煩惱。何者十六。觀苦有四。謂苦無常空與無我。觀集有四。因集有緣。觀滅有四。滅止妙離。觀道有四。道如跡乘。此義如前四諦中釋。然此十六多人合說。人別論之一一諦下隨觀一行。成實法中有漏唯伏不能永斷。故彼論言。世俗道中無斷結故。見諦道中不得名為行三果者。論其永斷要在無漏。大乘法中斷除五住性結煩惱要是無漏。以此迷理見理斷故斷事無知或是無漏。習學五明斷事無知是其有漏。斷無明地令彼事中無知不生必是無漏(此一門竟)。   次就見修分別治道。依如毘曇三界煩惱攝為三分。始從欲界至無所有。見諦煩惱為第一分。非想地中見諦煩惱為第二分。三界修惑為第三分。此三界中非想見惑唯見解斷。三界修惑唯修道斷。無所有下見諦煩惱治斷不定。若凡夫斷用修道斷。世俗八禪修道攝故。若聖人斷用見解斷。問曰。凡夫既無見解。雲何能得斷見諦惑。釋言。凡夫雖無見解而用八禪。總厭下過不分見修。是故斷彼三空已還修道惑時見惑隨滅。問曰。凡夫斷三空下修道惑時見隨滅者。聖斷三界見惑之時修道煩惱何不隨去。而須別用修道解斷。釋言。凡夫斷惑無有分齊。總相厭離。是故通斷。雲何總厭。總觀下地一切有漏為苦等故。聖人斷惑必有分齊。見理之時雖除理迷染事猶在。故須別斷。成實法中一切見惑唯見道斷。一切修惑唯修道斷。大乘法中與成實同。不雜對治(此二門竟)。   次就忍智分別治道。慧心安法名之為忍。於境決斷。說之為智。依如毘曇斷見諦惑忍為無礙。智為解脫。斷修道惑智為無礙。智為解脫。何故見惑忍為無礙不得名智。釋言。見解安理名忍。所斷惑得猶與心俱。心俱得中有其疑得帶疑不決。故不名智。何故見惑智為解脫。疑得已捨心決了故。何故修惑智為無礙智為解脫。疑唯障見不障修道。修道治邊一向無疑。故皆名智。何故疑惑唯障見諦不障修道。釋言。疑是迷理煩惱。故唯障見。不迷事故不障修道。問曰。若言疑迷理故唯障見者。聖人修道亦觀諦理。何故不障。釋言。聖人見諦道中見理分明已捨疑得。修道門中雖重觀理緣無不了。是故不為疑結所障。問曰。若言疑不迷事不障修者。現見有人迷事生疑。如夜見機疑為是杌為是人等。雲何說言不緣事生。釋言。此疑是不染法不能障道。是故不論。問曰。聖人修道心邊一向無疑。無礙解脫俱名為智。義則可爾。凡夫所起八禪修道亦斷疑得得與心俱。何故無礙得名為智。釋言。凡夫所修八禪雖斷疑得緣事斷結。事粗易了緣之心決故得名智。緣何等事謂觀下地一切有漏為苦粗等。問曰。聖人觀下為苦得名緣理凡亦緣苦。何故名事。釋言。聖人觀彼唸唸微細行苦。行苦理通故得名理。凡夫但觀生老病死愛別離等八苦事惱。故名緣事。問曰。緣事安能斷彼迷理之疑。釋言。雖不觀理明白斷彼疑得。而觀下疑為苦粗等。故能厭斷。毘曇如是。成實法中一切治道通名為忍。通名為智。以心安法故通名忍。決斷無著故通名智。大乘法中忍智亦通。如說五忍。該始至終。二諦智等通初及後。隨義具分非無義異。始觀名忍。終成曰智(此三門竟)。   次就法比分別治道。言法智者亦名現智。如論中說。初知法故名為法智。知現法故亦名現智。言比智者正知之時亦知於法為別法智。從初為目故曰比智。要依現智比度知故。此二如後十智章中具廣分別。治斷如何。毘曇法中見道已前學觀未成。但伏未永斷。苦忍已上法比觀成方能永斷。欲界見惑法忍無礙法智解脫。何故不用比忍為治。境界別故。又復比忍依法智生。法智生時欲界見惑已斷滅。故不至比忍。上界見惑比忍無礙比智解脫。何故不用法忍為治。境界別故雖見下諦於上猶迷。是故不治。欲界修惑法智無礙法智解脫。何故不用比智為治。比智生時欲界修惑已斷滅故。上界修惑滅道法智及四比智以為無礙。亦即用此為解脫。何故不用苦集法智為上對治。偏用滅道二種法智。此義如前金剛心中已具解釋。欲界滅道細於上境。觀細捨粗。故能治之。欲界苦集粗於上境。設使觀之不除上惑。問曰。若言欲界滅道細於上境治上修惑。何故不治上界見惑。釋言。修惑緣事而生。觀細厭粗便能捨之。故觀欲界滅道二諦除上修惑。上界見惑親迷諦理。要見彼諦方能捨之。是故不能除上見惑。毘曇如是。成實法中若論伏惑比智亦能。若論永斷要唯理現智。以其現智見理明故。大乘法中斷迷理惑現智能斷。比智能伏。斷迷事惑現比俱斷。治道如是。   第三明其緣境總別。境謂四諦。毘曇法中觀諦有二。一總。二別。總念處中總觀四諦為空無我。名之為總。燸頂已上別觀四諦。目之為別。於中總觀但伏不斷。見不明故。別中始習伏而未斷。苦忍已上觀成能斷。成實法中亦有總別。燸頂忍中別而不總。世第一上總而不別。世第一法中總觀四諦名用虛假。無相已上總觀諦空。於中若對世俗八禪總別俱斷。故成實言。從燸等來漸斷煩惱見滅乃盡。謂無相中見理滅故。若就理觀隨義分之別觀但伏。總觀之中世第一法總觀未成但伏未永斷。無相已上總觀成就方能永斷。問曰。何故毘曇法中總伏別斷。成實法中別伏總斷。釋言。兩宗立患各異。毘曇法中闇為患本。故經說言。我昔與汝不見四諦。是故久流生死苦海。良以闇惑為患本故。總觀未明。但能伏惑。別觀分明。故能永斷。成實法中取為患本。別觀之時取相未泯。故但伏惑。總觀泯相。故能永斷。大乘法中亦有總別。入法平等總觀諦空。隨有差別別觀諦有。總別二觀俱斷煩惱。著有之患迷空之闇。總觀除之。著空之患迷事無知。別觀遣之。總別如是。   第四門中頓漸分別。毘曇法中斷見諦惑。聖諦是漸。品數是頓。四諦下惑次第除之。名之為漸。一一諦下九品之惑一治頓斷。名之為頓。良以見惑迷心易除。是故一治能破九品。故論說為折石方便。斷修道惑望於諦理非漸非頓。於惑品數得名為漸。隨緣一諦即能斷之。不具觀四。是故不可說為頓漸。始從欲界乃至非想一一地中。九品煩惱品品別斷故名為漸。良以修惑染事而生纏綿難捨。所以漸除。是故論中說斷修惑如絕藕絲。成實法中斷見諦惑望諦為頓。品數為漸。總觀四諦斷迷諦惑。故名為頓。隨其粗細品數別斷。故名為漸。斷修道惑總觀諦空。亦能斷除。此則是頓。別觀亦斷。非漸非頓。緣一諦故望惑品數唯漸不頓。大乘法中斷迷理惑望諦為頓。品數為漸。總觀法空斷彼迷惑。是故於諦名之為頓。粗細漸除。故於品數名之為漸。斷迷事惑於境為漸。品數亦漸。漸學諸法次第斷除。是故於境名之為漸。粗細漸斷。故於品數亦名為漸。頓漸如是。   第五門中明斷假實。毘曇法中實法有斷。假中不論。聖道唸唸能斷結。故實中有斷。彼宗之中無別假法。故假不斷。以實斷故。見道八忍各別一念斷見諦惑。修道之中九無礙道。各別一念斷修道惑。若依成實假中有斷。實中無斷。故彼成實假名品雲。諸斷得事皆是假名。良以一念見理不明故實不斷。相續乃明。故假有斷。大乘法中始修之時相續能斷。一念見理不明瞭故。終成之時一念能斷。相續乃盡。以其唸唸見理明故一念能斷。故彼地經七地中說。菩薩唸唸具足一切助菩提法。所俱之法皆能治障。是故一念能有所斷。以障難窮相續乃盡。故地論說。非唯初斷亦非中後。前中後取方能斷盡。假實如是。   第六明其品數多少上下之義。先辨多少。毘曇法中斷見諦惑有八無礙。謂四法忍及四比忍。各別一念。若通解脫有十六心。斷修道惑有其八十一品無礙。品別一念。斷欲界惑有九無礙。乃至非想皆有九品。故有八十一品無礙。若通解脫便有一百六十二心。見修合說有其一百七十八品。成實法中斷見諦惑。總相一品。別則無量。不止八忍八解脫等。斷修道惑。地地之中總相粗分有九無礙九解脫道。細分無量。故彼成實斷過品雲。以無量心斷諸煩惱。非八非九。言非八者。不同毘曇唯用八忍斷見諦惑。言非九者。不同毘曇地地之中用九無礙斷修道惑。大乘法中亦無量心斷諸煩惱。不止八九。始從種性終至金剛。唸唸之中比皆斷結故。品數如是。次論上下。惑雖眾多要為三品。謂下中上。義釋不定。就過以分粗惑為上。以過重故。細惑為下。以過微故。兩楹之間說以為中。就力以分。粗惑力微。浮粗易遣。說以為下。細惑力強。難可制斷。說以為上。故勝鬘雲。無明住地其力最上。中同前釋。解亦有三。謂下中上。粗解名下。細解稱上。兩楹之間說以為中。以解對惑上下不定。對向初門三品之惑。得言下解對治上惑。中對治中惑。上品之解對治下惑。此之一義如地持說。故彼文雲。解行菩薩行下忍時諸過相增。中忍時中。上忍時下。若對後門三品之惑。得言下解還治下惑。中品治中。上解治上。諸佛勝解能治無明最大惑故。品數如是。   第七門中依禪分別。毘曇法中斷見諦惑依六地禪。未來中間根本四禪是六地也。次第之人依未來禪。超越之人六地禪中隨依何地。問曰。何故唯六地禪能斷見惑非四無色。釋言。前六心分粗強能緣下地有漏之法為苦集觀。並緣彼治為滅道觀。故斷見惑。無色心細不能緣下有漏之法為苦集觀。亦不緣彼對治滅道為滅道觀。是故不能斷見諦惑。斷修道惑所依不定。若以有漏等智斷結。用彼八禪方便之道治斷下結。不斷自地及上地結。以何義故不斷自地。有漏力微不能斷除自地繫縛。如人被縛不能自解。以何義故不斷上結。有漏於上唯生欣樂不能厭故。以何義故。不說未來。未來即是初禪方便。以何義故。不說中間。是其初禪眷屬不能斷除初禪地結。為是不論。若用無漏聖道斷結。依六地禪及三無色除彼欲界及非想地。無漏大王不居邊故。就彼所依九地禪中依未來禪所發無漏斷一切結。依餘八地所發無漏唯斷自地及上地結不斷下地。何故如是。無漏力大故斷自地。能厭上過故斷上地。無漏必依淨禪而生。淨禪起時下結已斷。是故無漏不斷下結。以是義故依未來禪所發無漏。能斷一切三界煩惱。依初禪地所發無漏。能斷初禪乃至非想結不斷欲界。乃至依彼無所有定所發無漏。能斷自地及非想結不斷下地。成實法中。斷二輪惑並依四禪及三無色。並依欲界電光三昧。雲何得知依於四禪及三無色。成實說為七依定故。雲何得知依於電光。成實說言離七依處更有欲界如電三昧為所依故。問曰。毘曇何故不說依於電光。毘曇所說欲界地中無此定故。又問。成實何故不依未來中間。釋言。成實一向不說離初禪地別有未來。是故不依。然彼論中亦說梵王能至中間。當應相從攝屬初禪。故不別論。以何義故不依非想。非想心微不發無漏斷煩惱故。問曰。成實宣說。非想無漏心後入滅盡定。雲何說言不發無漏。釋言。有以。先依下地發無漏觀。觀非想地苦無常等斷非想惑。然後用彼非想定心緣向所觀苦無常等。名為無漏。實無現觀斷結無漏。大乘法中。斷二輪惑多依四禪。以第四禪功力強故。是故如來成道之時依第四禪。理實通論依欲界定乃至非想皆能斷結。問曰。欲界亂地無定。雲何說言依欲界定。釋言。大乘欲界有定。故龍樹言。有欲界定。佛常依之。此與欲界電光何別。當應電光是彼定相。聲聞暫得名為電光。又問。非想不發無漏。雲何說言乃至非想。釋言。聲聞依非想定不發無漏。菩薩得發。故龍樹言。雲何菩薩非想處定。實相相應是為菩薩非想處定。實相俱故名為無漏。實相俱故能斷煩惱。依禪如是。   第八門中。就位分別。毘曇法中一切煩惱攝為四分。非想見惑以為一分。非想修惑為第二分。無所有下見諦之惑為第三分。無所有下修道之惑為第四分。於中初分唯見道斷。第二分者唯是那含金剛心斷。第三分者或凡夫斷。或是聖人見道中斷。第四分者或凡夫斷。或是聖人斯陀行去修道所斷。成實法中斷見諦惑位分不定。若論無相空慧所斷要在見道。若通離相見空所斷燸等已上皆斷見惑。故彼論言。從燸等來漸斷煩惱見滅乃盡。若通習觀想解所除從聞思上皆斷見惑。故彼論言。多聞因緣思惟因緣滅假名心。燸等見滅滅實法心。因和合中取立定相名假名心。法和合中取立定相名實法心。是二如前假名義中具廣分別。問曰。聞等。非見諦解。雲何能得斷見諦惑。彼是見道之方便。故所斷煩惱通名見惑。修道煩惱斯陀行去次第斷除。大乘法中。見諦煩惱斷處不定。若論真見解脫證斷要在初地。故地論言。諸見縛者先在初地見道時斷。若論緣見無礙所除解行終心亦能斷之。故地持言。先解行住諸見縛斷。若復通論十信已上皆斷見惑。彼是見道之方便故。修道煩惱斷處不定。大位以分二地已上漸次斷除。若復通論初地之中滿心已去亦皆能斷。故地持中初地滿心名修慧行。位分如是。   第九約就心識有三。一者事識。謂六識心。二者妄識。謂七識心。三者真識。此三廣釋如八識章。治斷如何。事識之中。隔絕因果名之為斷。不滅心體。妄識之中。始則解生闇滅名斷。終則妄心盡滅為斷。以知妄心本無法故。真識之中。融妄名名斷。不滅心體。良以真心絕妄成結窮之則實更無所除故不滅心。事識中斷如刀截繩。隔絕而已。妄識中斷如火燒繩。通體皆盡。真識中斷如解繩結。更無所除。斷結之義辨之云爾。   滅盡定義九門分別(釋名辨體一 出入之相二 時節分齊三 就界分別四 就地分別五 有漏無漏分別六 就人分別七 對第八解脫辨其同異八 釋文九)   第一門中。先釋其名後辨體性。名別不同。乃有四種。一名無心定。二名斷受定。三名滅受想定。四名滅盡定。通釋是一。於中別分非無差異。無心定者。偏對心王以彰其名。心識盡謝。故曰無心。離於有心分別散動名無心定。斷受定者。地持論中名斷受樂。此對受數以彰其名。五受皆亡。故曰斷受。離受散動名斷受定。良以諸苦皆在受中故斷此受名斷受樂。故地持言。隨所有受是真實苦。住定受滅名斷受樂。滅受想者。偏對受想二陰。彰名。想絕受亡名滅受想。滅盡定者。通對一切心心數法以彰名也。心及心法一切俱亡名曰滅盡。又復三界緣心都盡亦名滅盡。如初禪中。雖滅欲惡覺觀猶在。乃至非想雖滅下過自地心在。以是義故不名滅盡。至此定中一切斯亡。故曰滅盡。定如前釋。名字如是。體性雲何。論者不同所說各異。如彼佛陀提婆所說心法為體。彼人何故作如是說。入滅定者猶名眾生。若全無心不名眾生。是眾生故明知有心。體雖是心絕離粗想。故雲滅盡。毘曇所說非色心法為滅定體。是義雲何。彼論宣說。絕去心慮得一非色非心之法。在於身中須補心處。故說非色非心為體。問曰。是中滅去心慮。心得滅不。釋言。不滅。何故不滅。能滅所滅同地法故。如欲界善雖滅欲惡不滅彼得。此亦如是。問曰。若此能滅所滅同地法故不滅得者。斷善根時以欲界惡斷欲界善。何故斷得。釋言。闡提斷善根時具以方便無礙解脫三道斷善。極違善故通斷其得。滅定唯以方便滅心。故不捨得。毘曇如是。成實宣說。心識盡處數滅無為為滅定體。問曰。若說心識盡處為滅定體是滅定中便無心識。應非眾生。又若無心草木何別。成實釋言。心得在故猶名有心。以有心故亦名眾生。不同草木。何者心得入滅定者。成就過去未來世心。故名心得。不同毘曇別立非色非心得也。大乘法中。尋名取義。心識盡處為滅定體。以實具論滅盡定中亦得有心亦得無心。言無心者。聲聞滅定無六識心。菩薩滅定全無六識。分有妄識。諸佛滅定六七全無。言有心者。聲聞菩薩滅定之中猶有本識。真妄和合為本識故。佛滅定中猶有真心。若有心識雲何滅盡。滅粗心故。體性如是(此一門竟)。   次辨出入滅盡定相。先就毘曇以辨出入。入時雲何。依彼論中先得八禪極令純熟。次於八禪六種入定調練其心。故經說言。欲入滅定必先調心。何者六種。一者順入。從初禪入次第上昇乃至非想。二者逆入。從非想入次第下轉至初禪出。三逆順入。從初禪入至第二禪。卻入初禪次第上昇至第三禪。劫入二禪次第上昇至第四禪。如是卻入而復上昇乃至非想。四者順超。從初禪入超第二禪入第三禪。超第四禪入於空處。如是上超乃至非想。問曰。何故唯超一地。聲聞超禪不過一故。五者逆超。從非想定超無所有。入於識處。超於空處入第四禪。超第三禪入二禪中。超於初禪起欲界心。六逆順超。從初禪地超入三禪。卻入二禪超入四禪。卻入三禪超入空處。如是卻入而復上超乃至非想。然此六種皆就有漏根本定中轉次相入。不入無漏。不由方便。問曰。上入至非想地即得出定入散心不。釋言。不得。何故不得。若從彼出赴於欲界散亂之心便超八地。聲聞禪定無如是義。如人極上善心之後不起重惡。彼亦如是。問曰。若言至非想定不得即出起散心者。向前六中第三第六至非想定雲何得出。釋言。彼還次第下入至於初禪或至二禪。然後出定起欲界心。若爾便有八種調心。何得言六。彼逆入者同第二門。逆次第收故合說六。調心如。是如是六種調心已竟。次起要期作滅心意。又復要期其時當出。作是念已方入滅定。先入初禪根本定中滅欲界心。次入二禪滅初禪心。乃至轉入非想定中滅無所有心。非想心後以本要期心心數法忽然而滅。問曰。有人一世之中數入滅定。為當一一別須六種入定調心。為當一調能多入定。彼宗如來一調已後能多入定。聲聞之人隨別須調。入時如是。出時雲何。在滅定中隨時多少。至本要期欲出之時。以本要期欲出之力心心數法忽然而生。毘曇如是。次就成實以辨出入。成實法中趣入滅定有二次第。一種次第先得八禪。次修聖道斷欲界中修道煩惱。上至非想非想地結或盡不盡。斷此惑已次起要期作滅心意並起要期其時當出。生此要期後然後滅心。先入初禪根本定中滅欲界心。乃至轉入非想定中滅無所有心。非想心後以本願力一切心想忽然而滅。問曰。成實得八禪已別修無漏斷修道惑。然後滅心。毘曇法中何不如是。釋言。毘曇禪定斷結。得八禪時無所有下煩惱已盡。不須更修無漏斷結然後滅心。設修無漏但斷悲想一地煩惱。故異成實。此成實一種次第。第二次第先依電光修習聖道斷欲界中修道煩惱乃至非想。次修八禪得八禪。已次起要期作滅心意。並起要期其時當出。然後滅心從初禪入乃至滅定。問曰。毘曇亦得如是先斷修惑後得禪不。釋言。不同毘曇法中。依未來禪發無漏觀。斷除三界修道惑時即得八禪。同治修故。雖得八禪不能現前。更起方便修乃現前。問曰。向說毘曇法中欲入滅定先作六種入定調心。成實法中亦如是不。釋言。不須但得八禪則能滅心。何故如是。彼論宣說。得此禪已別用無漏斷諸煩惱。無漏調心是故不假。故彼成實六三昧品雲。得八禪已即能滅心。不假六種。問曰。欲入滅盡定時為作意滅為不作意。成實兩釋。一義釋雲。作意滅心是心方滅。若不作意更緣餘法。不名滅心。良以行者斷煩惱來恆常制心。以制心故欲滅即滅。故彼成實引經說言。欲入滅定必先調心。第二釋雲。不作滅意而心自滅。如人眠時不念而現。以常修故。入時如是。出同毘曇。問曰。出時前無意根。定後心識依何得生。釋言。定前最後之心為意根故後心得生。問曰。前心滅謝已久。何能生後。說為意根。成實釋言。因義成故。雖滅生後。如業雖滅能生後果。成實如是。次就大乘以辨出入。大乘法中義別有四。一據修始。與毘曇同。先得八禪。六種調心。要期方便後乃出入。二據修終。相同成實。直得八禪。要期方便即能出入。不假六種。入定調心。三據修純。始從欲界乃至非想。隨何地心欲入即入。欲出即出。不假先作要期方便。又復不須從初禪入乃至滅定次第滅心。四據德成。無時不入。以常寂故。無時不出。以常用故。故經說言。不起滅定而現威儀為宴坐也。問曰。菩薩何因緣故獨能常入復能常出。釋言。菩薩畢竟不取一切心相。故能常入。不取滅相。故能常出。又復菩薩善入法界差別法門。法界門中有其寂靜滅心法門。菩薩住之畢竟不捨。故常滅心復有分別不滅心門。菩薩住之無時暫捨。故常不滅。出入定相辨之粗爾(此二門竟)。   次辨滅定時節分齊。毘曇法中。欲界眾生所入滅定時雖能久而不久入。於中極遠不過七日。若過七日出定即死。何故如是。欲界眾生段食養身。段食之勢不過七日。故過七日出定即死。上界眾生離段食。故入滅定者能經多時。雖經多時不得過於彼報分齊。過出即死。成實法中。破毘曇家欲界眾生段食養身七日須出。彼說一切入滅定者。正受持身縱逕多劫出亦不死。於中或有出而死者。以本命根垂盡之時而入滅定。是故出時即便命終。不由在定多時故死。大乘法中。諸佛菩薩所入滅定時無限齊。問曰。經說。摩訶迦葉在雞足山待彌勒出。從山而起禮覲彌勒現十八變然後滅身。彼今在山為般涅槃為入滅定。釋有兩義。若依成實彼入滅定正受持身。故後能出禮佛現化。若依毘曇彼入涅槃。非是滅定。若是滅定出即身壞。何能詣佛禮事供養廣現神化。又復依如阿育王經宣說。迦葉欲涅槃時往辭世王。雲入涅槃。定知所入非是滅定。又復世尊付法藏中說。佛滅後迦葉持法經二十年。摩訶迦葉般涅槃後阿難持法復二十年。如是次第。故知彼今入般涅槃。問曰。若彼入涅槃者。後時何能詣佛禮覲廣現神變。釋言。彼是留化神力故能如是。如佛世尊般涅槃時摩訶摩耶來至佛所。佛為起坐。亦如舍利目揵連等化火燒身。此等皆是留化力也。時分如是(此三門竟)。   次就界論。界謂三界。於中別以三門分別。一明得處。二明入處。三明成處。言得處者。修得之所名為得處。小乘法中。最初修得要在欲地。非上二界。藉說起故。欲界地中有佛宣說滅心之法。故得修起。上二界中無佛宣說。故不修起。問曰。上界無佛說法得修諸禪。何為不得修起滅定。釋言。凡夫過去已來曾得諸禪。以是凡夫常所得法故上修起。凡夫本來不得滅定。以非凡夫常得法故上不修起。若退重修上界亦得。問曰。上界修得之時為得已得為得未得。釋言。斯乃得於未得非得已得。何故如是。彼非心法不得冥通三世成故。如人得戒唸唸之中皆得未得。彼亦如是。大乘法中。始同聲聞欲界修得。終則不爾。三界皆得。於一切處滅心法門常現前故。言入處者。隨身所在堪能入中名為入處。小乘法中。欲色兩界堪能現入。非無色界。何故如是。入滅定者斷絕心慮。欲色界中滅心色在命根猶存。故得現入。四空無色。復絕心慮命根不立。故不入矣。大乘法中。諸佛菩薩隨身何處皆能現入。問曰。無色滅心即死。雲何大乘一切處入。釋言。大乘說無色界猶有形。故雖滅心命根猶存。又大乘中說有真心常而不滅。無色界中入滅定時雖息心用心體猶存。故不命終。言成處者。隨身所在成就不失名為成處。修得已後於三界中隨身何處皆得成就。依如毘曇滅定是其非想法。故三界皆成。成實大乘宣說。滅定不繫法故三界皆成。處別如是(此四門竟)。   次就地論。地謂欲界乃至非想。就此諸地以明滅定。先明定體。次論入心。後辨出心。滅定之體宗別各異。毘曇法中宣說。滅定是非色非心有為法故繫屬非想。與非想定同招一果。成實說為無為法。故不屬三界。大乘法中。義則不定。若說六識七識心滅為滅定體。是無為故不屬三界。若說第八真心體寂為滅定體亦非三界。若說第七妄識心寂為滅定體繫屬三界。總相繫屬不別諸地。次論入心。聲聞滅定非想心入。餘心粗強難可滅故。菩薩法中始同聲聞。成則不同。雲何不同。始從欲界乃至非想一切地心皆能入故。次論出心。毘曇法中或非想出。或無所有出。次第正受非想心出。超越正受無所有出。聲聞超禪不過一故餘地不出。問曰。滅定非想地攝。從滅定起無所有心應是次第。以何義故說為超越。釋言。就地應非超越。論家約就九次第說。中間隔於非想定故。成實法中。雖無文證以義推之與毘曇同。毘曇所立彼不非故。大乘法中諸佛菩薩於禪自在。一切地心皆悉得出。地別如是(此五門竟)。   次就有漏無漏分別。先論定體。次辨入心。後明出心。滅定之體諸論不同。毘曇法中一向有漏。體是非想。有漏法故。成實法中一向無漏。體是數滅無為法故。大乘法中。總相論之體是無漏故。地持中說為聖住。於中分別亦有有漏無漏之義。若說六識七識心滅為滅定體一向無漏。若說第八真識體寂為滅定體亦是無漏。若說第七妄識心寂為滅定體。相似無漏性是有漏。次論入心。毘曇法中入心有漏。非想入故。成實入心一向無漏。問曰。滅定非想心入。成實論家無漏唯依四禪三空。欲界電光不依非想。雲何說言入心無漏。釋言。成實非想地中亦有無漏。有何無漏。謂有順舊遊觀無漏。何者是乎。先依下禪發無漏觀。觀非想地苦無常等。斷非想結。然後用彼非想地心。觀非想地苦無常等名非想地遊觀無漏。依此無漏入滅盡定。大乘法中有漏無漏皆悉得入。次明出心。毘曇法中。出定之心或是有漏。或是無漏。非想心出一向有漏。無所有處或漏無漏。無所有中具有有漏無漏心故。成實法中出唯無漏。雲何得知。如彼成實滅定品中。破毘曇雲。有人宣說。入心有漏。出心或漏或是無漏。是義雲何。答曰。非漏。以其行者欲入滅定先破一切有為行已然後入中故。入無漏。出緣泥洹。故出無漏。大乘法中。諸佛菩薩有漏無漏皆悉得出(此六門竟)。   次就人論。總相論之唯是三乘賢聖所得。別相論之小乘人唯有那含羅漢人得。就彼那含羅漢人中論說不同。毘婆沙中十人得之。謂非想地九品惑中。從斷一品乃至九品即為九人。非想地中具縛為一。令為十人。此十人中始從具縛乃至斷除八品惑來是阿那含。斷第九品是阿羅漢。成實法中無有非想具縛能得。要分斷除方乃得雲分斷幾品。論中不辨。有人釋言。於非想地九品惑中斷前八品唯一品在。患心勞慮故入滅定。或可如此。或斷一二三四品等亦能滅心。斷之未盡。是阿那含盡。是羅漢。大乘法中。種性已上一切皆得。若復通論十信已上亦漸得之(此七門竟)。   次對經中第八解脫以辨同異。毘曇法中正用滅定為第八解脫。成實法中滅定與彼第八解脫一向別體。第八解脫偏在果中。滅盡定者通因及果。故成實言。滅盡定者學人亦得。第八解脫唯無學得。又彼論言。滅盡定者滅心心法。第八解脫滅諸煩惱。彼論復言。滅盡定者滅想受等。第八解脫滅無明愛。故知全別。大乘所說與毘曇同。故大品經六度攝品中宣說。菩薩第八解脫滅定為體。涅槃亦爾(此八門竟)。   次釋其文。如經中說。過一切非想非非想處。想受滅身作證名滅盡定。言過非想非非想者。論釋不同。毘曇釋雲。過者名到。到非想地即能滅心。故名為過。非謂要斷非想煩惱超出名過。成實釋雲。超出名過。故彼論言。學人能見非想地中一切行空斷非想結。名之為過。但斷未盡。不能不生故名學人。非是始到說之為過。大乘法中文無定判唯義判之與毘曇同。菩薩雖未斷非想惑隨分亦得滅盡定故。想受滅者。依如毘曇理實通滅一切心法。但想及受二數強故偏說滅之。此雲何強。如論中說。煩惱法中受為愛根。想為見本。淨法之中受修諸禪。想修無色。故說為強。成實非此。若說想受二數強故偏言滅者。心王最強。何故經中不說心滅。又復想受皆依心王。何不說心。若欲釋通就主而言。應雲心滅。但彼滅定滅八禪心。八禪定中受修諸禪。想修無色故對想受以彰滅矣。成實所立滅盡定中滅一切心滅。一切法通名為受。受有二種。一者想受。二者慧受。有為緣心名為想受。無為緣心名為慧受。言滅想者。明有為緣想受滅也。隱受在想。故雲滅想。言滅受者。明無為緣慧受滅也。隱慧彰受。故說滅受。問曰。心滅通攝空有。何不就通說心滅乎。為彰空有二心滅。故餘經論中多同毘曇。身作證者。是中無心唯有色身。定與身合名身作證。故成實言。八解脫等皆是身證。何故獨說滅定身證。答曰。是中更無有心。唯有身故。滅定如是。   一乘義二門分別(釋名義一 辨體相二)   第一門中釋其名義。所言乘者對人名也。行能運人。為人所乘故名為乘。所言一者釋有四義。一簡別名一。二破別名一。三會別名一。四無別名一。言簡別者。據實以論唯一大乘隨化分三。簡別彼三。是故言一。言破別者。佛隨眾生假施三乘。眾生聞已執為定實。佛為破其所執假三。是故言一。故經說言。十方佛土唯一佛乘無二無三。又經亦言。唯此一實。餘二非真。言無二者。一大乘外無別聲聞緣覺二乘。言無三者。一大乘外無別聲聞緣覺二乘。並無隨化所施大乘。問曰。直說無三之時無二已竟。何須別說無二無三。釋言。聲聞緣覺乘者。是大乘家對。然大有二。一者實大。二者權大。聲聞緣覺非直是彼實大家對。當知亦是權大家對。言無二者。無實大家所對二也。言無三者。無權大家所對二乘並無權大。故言無三。何者實大。如華嚴等所說是也。彼說菩薩實修一切十三住中無漏真德。息除妄想證性成佛。故名為實。何者權大。如彼三乘別教之中所說是也。彼說。菩薩三阿僧祇但修有漏六波羅蜜。不習諸地無漏真德度三僧祇。次於百劫修相好業。於最後身修世八禪。厭離斷煩惱後觀四諦道樹成佛。言不稱實故名權大。破斯權大並破餘小。是故言一。言會別者。總唯一大。佛隨眾生分一為三。今還攝三以歸一大。因無異趣。果無別從。是故言一。故經說言。說大威儀以為木叉毘尼法等。木叉毘尼即大乘學。又經復言。聲聞緣覺乘即是大乘。法華亦云。汝等所行是菩薩道。良以根本無二法故。問曰。向前破三辨一。今復何故會三為一。釋言。對情破其別取。故說破三。廢情就法一外無三。是故會別。即是一也。問曰。乘者人之所行。三乘人別隨人說乘。乘應定別。雲何為一。釋言。此以理一故爾。故經中說三乘雖異同一佛性。其猶諸牛色雖種種乳色無別。三乘如是。佛性無別。性無別故。證之未圓唯一佛因。證之圓極唯一佛果。是故就實唯一大乘。故經說言。世若無佛非無二乘證二涅槃。一切世界唯一佛乘。更無餘故無別二乘得二涅槃。會別如是。言無別者。就實論乘由來無別。非有三別可會可破。猶如虛空平等無二。是故言一。問曰。一乘以行為體。行別千殊。雲何乘一。釋言。法門有其二種。一別相門。二共相門。若就別相乘有無量。今就共相。是故言一。其猶眾木共成一車。此亦如是。然此一乘經論之中亦名大乘。解有兩義。一隨人解釋。諸佛菩薩是其大人。大人所乘故曰大乘。二當法辨釋。備攝寬廣。是故名大。名義如是。問曰。乘義道義何別。總相釋之。能通名道。能運名乘。於中別分乃有三種。一就行法相對辨異。乘者是行。道者是法。行能運人。故說為乘。法為行履能通行心。故說為道。然就乘中非無有法。今對道法唯說為行。道亦有行。對彼乘行偏說為法。二就行中隨義分異。一切行德能通名道。能運名乘。又復諸行體通名道。用通名乘。雲何體通。行無障故。雲何用通。能運人故。三就法中隨義分異。能通名道。能運名乘。又復諸法體通名道。用通名乘。問曰。乘義門義何別。總相分之通入名門。能運名乘。於中分別亦有三種。一就行法相對辨異。門唯就法。通行人故。乘唯就行。能運人故。二就行中隨義分異。一切諸行門別名門。能運名乘。又復諸行通入名門。運通名乘。三就法中隨義分異。一切諸法門別名門。運通名乘。又復諸法通入名門。運通名乘。問曰。道義門義何別。釋言。體一隨義名異。通入名門。通到名道(此一門竟)。   次辨乘體。於中略以五門分別。一乘法分別。乘有二種。一者乘法。二者乘行。法有三種。一者教法。所謂三藏十二部經。二者理法。所謂佛性。於中分別二諦一實緣起法界是其理也。三者行法。六度等儀。言乘行者要唯三種。一聞。二思。三是行修。依教生聞。依理成思。依於行法集起行修。問曰。經說聞思修證。今此行中何不說證。攝入修故。二行斷分別。行德雖眾無出三種。一智。二福。三者是報。波若是智。五度是福。又復波若一向是智。施戒及忍一向是福。精進與禪亦福亦智。壽等八種是其報也。此三種中依智起福。依福起報。故地持言。若報報因及與報果皆依福起。福依智起。此三至果轉名波若解脫法身。智為波若。福為解脫。報為法身。行德如是。言斷德者。要唯三種。一煩惱斷。五住結亡。此前智慧所斷滅也。二者業斷。分段變易二種因亡。此前福德所遠離也。三者苦斷。分段變易二種報盡。此前淨報所出離也。此三種中斷煩惱故諸業不生。業不生故苦報不起。苦不起故得大涅槃。以斯行斷為一乘體。三自利利他二行分別。自行有二。一厭有為起離過行。二求佛智起集善行。利他亦二。一大悲方便。拔令出苦。二大慈方便。化令得樂。以斯兩行為一乘體。自行之乘至果便住。化他行乘畢竟無盡。所化眾生不可盡故。四證教分別。無始法性顯成今德。名為證行。依教修起方便行德。名為教行。此之兩行該始及終。五因果分別。因雖眾多無出滅道。果雖無量不出菩提涅槃之德。問曰。因行運人至果可名為乘。果德窮滿更無進趣。雲何名乘。釋有三義。一乘因至果。果仍因名故說為乘。二者至果。雖無去處非是果德不能運去。如劫盡火更無所燒非火不能。此亦如是。以其能運故說為乘。三至果中自行雖竟化他未息。乘大涅槃周旋齊度一切眾生。故得名乘。乘體隨別難以具論。略舉斯五行無不攝。一乘如是。   二種莊嚴義四門分別(釋名一 就位分別二 辨體三 就人分別四)   二種莊嚴者。一福德莊嚴。亦名功德。二智慧莊嚴。言福德者。善能資潤福利行人。故名為福。福利是其善行家德。如清冷等是水家德。言功德者。功謂功能善有資潤福利之功。故名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名為功德。言智慧者。照見名智。解了稱慧。此二各別。知世諦者名之為智。照第一義說以為慧通則義齊。此福與智經中或復名為莊嚴。或復說之為菩提具。或名助道。或稱律儀。言莊嚴者。如涅槃說。分別有四。一能嚴人。二能嚴心。第三嚴果。第四諸行共相莊嚴。故曰莊嚴。能為佛因亦名菩提具。資順菩提名助道法。言律儀者。如地持說。內調名律。行合真則。故曰律儀。亦可調法名之為律。行合戒律。故曰律儀。能嚴行人。故曰莊嚴。名義如是(此一門竟)。   次辨體性。於中別以三門分別。一就行分別。二體德分別。三體用分別。言就行者。行謂六度。攝此六種以為福智。相狀如何。經論不同。乃有四別。一依優婆塞經。施戒精進以為福分。忍禪波若以為智分。何故如是。施之與戒隨事修行資助行人。福利義顯故說為福。不能照見。故不名智。精進雖能遍策諸行而彼精進性是發動。隨事修行精進相顯。故從戒施攝之為福。餘三種中。波若正是照見之性。故說為智。即彼波若安法名忍。忍體是慧。故攝智中。如五忍等。然就忍中義別有三。一他不饒益忍。加損能受。二安苦忍。逢苦堪耐。三法思惟忍。於法能安。此三種中前二非慧。後一是慧。彼經偏說法思惟忍為忍度。故攝入智中。即彼波若住緣名定。定體是慧。故攝智中。然就定中義別有二。一者事定繫意住緣。二者理定慧心不動。彼經偏說理定為禪。是故禪度攝入智中。二依相續解脫及地持論。施戒及忍同為福分。波若智分。精進與禪亦福亦智。施戒及忍但能資潤。故說為福。體非慧性。不能照見。故不名智。波若慧性。故說為智。簡別前門。故不名福。精進與禪那體性是福。從其所生故。分二種福之與智。故地持說。依精進故修行施戒四無量等。是其福分。起聞思修是其智分。依禪修習四無量等是其福分。修陰界入巧便觀等是其智分。問曰。向說。依精進故修行施戒四無量等以為福分。何故依禪唯修無量以為福分。釋言。精進遍策諸行。是故通起施戒等善以為福分。施戒散善不依禪生。是故唯起四無量等以為福分。又問。精進起聞思修通為智分。何故依禪唯起修慧巧便之觀以為智分。正以精進遍策諸行。是故通起聞思修等以為智分。聞思二慧乃是禪因非是禪果。是故依禪唯起修慧以為智分。三依大品等經。前之五度是其福分。體非慧性照明法故。故彼經中說之為盲。波若是智體。是慧性照明法故。是故論中說之為眼。四依涅槃經。前之五度及事中波若同為福分。以其不能見實義故。照理波若說之為智。見實義故。故彼經言。福莊嚴者從檀波羅蜜乃至波若非般若波羅蜜。慧莊嚴者是波羅蜜。何者波若。非波若波羅蜜。何者波若是波羅蜜。彼說六度。各有二種。一者佈施乃至波若非波羅蜜。二者佈施乃至波若是波羅蜜。隨事修行不到實義。非是自性清淨度故非波羅蜜。合理成者是其自性清淨度故是波羅蜜。於中前五體非慧性一向為福。就波若中分取波若非波羅蜜助成前五亦判為福。分取波若是波羅蜜為智慧也。上來第一就行分別。次就體德以分福智。真心為體。從緣修生諸行為德。心體本淨從緣說染。後息妄染真心始淨。真心始淨內照法界。說之為智。從緣修生方便行德。資順義強。通說為福。體德如是。行體雖眾無出證教。無始法性顯成今德。是證行也。方便修生是教行也。教行修起資順義強。通說為福。證行體明照窮法界。說之為智。體德如是。次就體用開分二種。體謂證如涅槃之行。用謂隨緣世間之行。用隨世間同世福善。說之為福。體則合如照第一義。說之為智。隨世行中非無有智。隱而不彰。合如行中非無有福。隱而不說。故涅槃雲。福莊嚴者。有為有漏以有果報有礙非常。是凡夫法。慧莊嚴者。無為無漏無有果報。無礙常住。是賢聖法。是凡法者。諸佛菩薩常在世間同凡行也。以同凡故有為有漏有礙非常。是聖法者。諸佛菩薩捨離世間合如行也。以合如故無為無漏無礙常住。此二即是地經之中常與無常二種愛果。福德是彼無常愛果。智是常果。然此二種性不相離。故經中說。無常共常常共無常。二種莊嚴體性如是(此二門竟)。   次就位論。位別有二。一世間出世間相對分別。地前世間。地上出世。然福與智義有通別。通而論之並通世間及與出世。所言別者如法鼓經說。地前之行名為福德。地上所行說為智慧。良以地前在相修行隨事猶潤故說為福。於深法性未能證見。故不名智。初地已上於深法性證見分明。故名為智。簡別前門故不名福。二約眼見聞見分別。如涅槃說。初至九地聞見佛性未能眼見。因名為福。十地若佛同能眼見說之為智。位別如是(此三門竟)。   次就人論人。謂凡夫聲聞緣覺菩薩及佛。約就此人以辨福智。略有二門。一對理分別。凡夫所行隨事資潤。說之為福。未能見理故不名智。三乘所行見理而成。故通名智。簡別前門故不名福。二對實分別。實謂不空如來藏性。凡夫二乘於實未見。一切所行通名為福。諸佛菩薩見實性故。一切所行通名為智。凡夫二乘非無智慧。隱而不彰。諸佛菩薩非無福德。隱而不說。二種莊嚴略辨如是。   二種種性義三門分別(行位相對定其先後一 就分別二 就行分別三)   第一門中。約就行位辨定先後。二種性者。一習種性。二性種性。此二種性若據位分習種在前性種在後。若就行論性習同時。以同時故前後不定。依體起用先明性種後明習種。尋用取體先明習種後明性種。與彼證道教道相似。就位以論教道在前證道在後。世間之行為教道故。所以在前。地上之行為證道故。所以在後。據行論之證教同時。以同時故先後不定。依體取用。先證後教。尋用取體先教後證。先後如是。   第二門中。就位分別。為辨種性通對解行十地以論。於中義別有其四門。一釋其名。二約解以分。三就行顯別。四通解行以彰其異。名字如何。言種性者亦名十住。若言十住當分為名。解觀成就不退名住。若言習種對後立稱。依前觀解習後性種所成行德。修而未成。說之為習。望後佛果能生曰種。第二性種亦名十行。若言十行當分以名備具法界一切行性。故名為行。言性種者對前望後以立其名。前習種中所修行德至此位中成就不壞。故名為性。望後佛果能生曰種。解行之位名有四別。一名解行。二名發心。三名迴向。四名道種。言解行者。對出世道以立名也。於出世道解而行。故名為解行。言發心者。對果以名。於大菩提起意趣求故名發心。亦可發求出世之心故名發心。言迴向者。亦是對果以立其名。迴己善法趣向菩提。故名迴向。言道種者。當分望後以立其名。當分中之如觀道立故名為道。望後佛果能生曰種。十地之位亦有四名。一名十地。二名行方便。三名菩提分。四名聖種。言十地者。當分以名。行德成就住處名地。亦可望後能生名地。行方便者。當分以名。善起諸度名行方便。菩提分者。當分為名。出世之道名曰菩提。道行差別名菩提分。亦可此言對果以名。佛果之道名曰菩提。地上所行與彼為因名菩提分。言聖種者。當分望後以立其名。當分之中會正名聖。望後能生故說為種。名字如是(此一門竟)。   次就觀解以分其位。解別有四。一知教法。知諸教門若權若實。二知義法。知諸義門若通若別。三知理法。知相空寂。四知實法。知一切法皆從佛性真心所起體則是真。通則位位俱解此四。於中別分習種位中偏解教法。故華嚴雲。十住菩薩隨所聞法即自聞解。不由他悟。性種位中尋詮達旨。解知義法。解行位中破相歸寂解知理法。初地已上悟實窮本解知實法。解有此別。故分四位。又更分別習種位中。尋詮取法知世諦義。性種位中。捨詮求理知第一義。解行位中。破離有無趣入中道知一實義。初地已上悟實隨緣了知緣起無盡法界。解有此別。故分四位。第一解知生死涅槃染淨法相。第二解知無相空理。第三解知非有非無一實之義。第四解知如來藏中真實法界緣起之門。解別如是。理實通論一一位中皆具此四。隨別論之習種位中觀行初起。解知染淨差別法相。性種位中觀解轉勝。捨相趣寂解知無相第一義諦。解行位中觀解轉深。破相畢竟解知非有非無之法。初地已上觀解畢竟解知真實緣起法界。解有斯異。故分四位(此二門竟)。   次約諸行以別其位。行有二階。一者行種。二者行德。此二之中各有始終。就行種中習種始。習性種終成。行德之中解行始習。十地終成。行有此別。故分四位(此三門竟)。   次就解行以分四位。於中有二。一解行參論。二解行並說。言參論者。此四位中分為兩對。前二一對先解後行。後二一對先解後行。相狀如何。習種位中成就教解。故華嚴雲。十住菩薩隨所聞法即自開解不由他悟。性種位中隨起教行。故華嚴中說為十行。初對如是。第二對中初解行住修習理解。是故經中說為解行。解為行故。又地經中說彼解行為觀分明。觀猶解也。初地已上成就理行。故論名為行方便持。據此以論習種解行解觀成就。性種十地行德成也。言並說者。聞思修證四種之中。聞思是解。修證是行。習種位中依教生解成就聞慧。性種位中依義生解成就思慧。解行位中依教起行成就修慧。初地已上依理成行成就實證。解行相對分別如是。上來四門合為第二就位分別。   第三門中就行分別。然就行中義別有四。一釋其名。二辨體相。三明真妄作滅之義。四約時辨異。名字如何。性種性者從體為名。無始法性說之為性。此之法性本為妄隱。說之為染。隨修對治離染始顯。說以為淨。始顯淨德能為果本。目之為種。此乃顯性以成種故名為性種。種義不壞。故復名性。故論說言。性種性者無始法爾。習種性者從因為名。方便行德本無今有。從習而生。故名為習。習成行德能生真果。故名習種。性義同前。故論說言。若從先來修善所得名習種性。名義如是(此一門竟)。   次辨體相。此二種性同用真識以之為體真識之中義別有三。謂體相用。體謂平等如實法性。古今常湛非隱非顯非因非果。故經說言。非因非果名為佛性。此之謂也。語其相也。真實緣起集成心事。所謂一切恆沙佛法集成真實覺知之心。此心妄隱義說為染。出纏離垢義說為淨。淨中之始能為果本生後果。故說為性種。語其用也。真識在染與妄和合起作生死。在淨隨治集起行德。行德初立能生後果說為習種。體相粗爾(此二門竟)。   次辨真妄作滅之義。於中先明真妄兩心有作不作。後明真妄有滅不滅。問曰。真妄二心之中。何心能作習種行德。何心不作。釋言。唯真則無作義。單唯妄想亦無作理。真妄相依方有作義。是義雲何。若唯真實而無妄者真即平等。故無修作。若唯妄想而無真者。妄想之法化化自滅體既不立焉。有眾作。故經說言。若無藏識七法不住。不得厭苦樂求涅槃。由妄依真真隨妄轉。故有修作。問曰。妄心何緣能作。釋言。妄心有三因緣。所以能作。一以現在善友緣力所以能作。謂諸眾生於現在世由佛菩薩善友教化。故妄心中能修種性一切行德。二以過去善行因力所以能作。謂諸眾生由其過去曾習眾善薰發現心。故妄心中能修眾行。三以所緣真力故作。謂彼所依如來藏中。具足一切功德法性薰發妄心。故妄心中發生諸善。問曰。真心何緣能作。釋言。真心亦以三緣所以能作。一以現在善友緣力所以能作。謂諸眾生於現在世由佛菩薩善友教化。故真心中出生諸行。二以妄修薰力故作。謂諸眾生妄想心中修集眾善彼善薰心。故真心中起諸善法。三以自體薰力故作。是義雲何。真心之體是如來藏。如來藏中具足一切恆沙法性。彼法薰心故真心中發生諸善。若心體中不具一切恆沙法性雖加功力善不可生。作善如是。次辨真妄有滅不滅。真妄別論。妄想緣修一向盡滅。真修不滅。何故如是。妄想之法相有體無。窮之則盡。所以盡滅。故楞伽雲。妄想爾。涅槃智彼滅我涅槃。真實之法相隱性實。研之則明。明顯真性說為行德。所以不滅。隨義具論真妄皆有滅不滅義。是義雲何。妄法體虛終歸灰謝。所以盡滅。藉妄薰真。真實行德由妄薰起。故言不滅。妄盡之時真隨妄息。不復更起。故言真滅。真體常存。故雲不滅。作滅之義辨之粗爾(此三門竟)。   次第四門約時辨異。此二種性在外凡時但名佛性。不名行德。佛性有二。一法佛性。二報佛性。法佛性者是性種因。報佛性者是習種因。二性何別。法佛性者本有法體。與彼果時體無增減。唯有隱顯。淨穢為異。報佛性者本無法體。但有方便可生之義。此二如前佛性章中具廣分別。是二佛性依至性地名二種性。法佛之性轉名性種。報佛之性所生行德名為習種。是二種性至解行中名得方便及清淨向。彼習種性至解行中名得方便。彼性種性至解行中名清淨向。彼得方便及清淨向至初地上轉名二道。彼得方便轉名教道。彼清淨向轉名證道。教道至果轉名報佛方便菩提方便涅槃。證道至果轉名法佛性淨菩提性淨涅槃。此等雖復隨時變改其義不殊。二種種性辨之粗爾。   證教兩行義三門分別(釋名一 辨相二 料簡可說不可說義三)   第一釋名。證教兩行出地經論。所言證者乃是知得之別名也。實觀平等契如名證。所言教者義別有七。一方便行德。依教修起從其所依。故名教行。二差別之行。可以教辨行從詮目。故名教行。三知諸佛所說教法。從其所知故名教行。四說法智行。能起言說教被世間。故名教行。五平等證行。約言分異。異從教別。故名教行。六行能顯真義說為教。如因分行名為說大。七上德下被義名為教。如楞伽雲。法報說等。然此二行藉教以彰應通名教。行成合法應通名證。為別兩行隱顯異名。實觀平等證法義顯。故偏名證。方便行德詮題易及。故獨名教。此證與教集起名行。名義如是(此一門竟)。   次辨體相。義別有九。一修成相對以分證教。一切地前造修方便名為教行。以比始修依言起故。一切地中所成之德名為證行。以此成德證法性故。此二猶是地經之中。最初所行成就佛法地證。論釋言。最初所行是阿含。行成就佛法是證行。此之謂也。又此教者是彼說大因分之行。是中證者是彼義大果分之行。二就位分別。地前所修名為教行。世間之行依言起故。初地已上一切諸德同為證行。行熟捨言證法性故。此二猶是地經之中嘆眾二淨。彼說地前聞思修等為阿含淨。猶此教行。十地行德同為證淨。猶此證行。三真妄分別。一切妄修此名教行。一切真修齊為證行。故地論言。聞思修及報生識智。是則可說。以可說故名之為教。真智不爾。離文字故。以離文字故說為證。四直就妄修隨義分別。妄修有二。一隨事造修福德之行。二依理所成智慧之行。福依事易以言彰。故說為教。慧依理成照理分明。故言為證。問曰。妄修不能會真。雲何名證。釋言。妄修雖不體會緣中相應。故得名證。五就真中相實相對。因分之中得彼出世真證無相說為教行。彼相現於教行中故。尋相得實說為證行。此二猶是地經之中增上妙法光明法門。彼增上法是此證行。彼光明法是此教行。言光明者。論自釋言。此大乘法顯照一切餘法門故。謂顯世間修行心中。六就真中體德分別。無始法性顯成今德。是其體也。從緣修起方便之行。是其德也。體為證行始顯。淨智證自體德故為教行。方便行德本依言教修習生故。此二猶是地經之中金莊嚴具所況法是。金體清淨喻於證行。環玔等相喻於教行。七就真中體用分別。次前證教同說為體。依此體上教智外彰說以為用。體為證行。證法性故用為教行。正說法智照明世故。此二猶是地經之中摩尼珠光所況法是。珠體清淨喻於證行。光明外照喻於教行。故地論言。證智法明摩尼寶中放阿含光。八就真體約詮就實隨義分別。平等證體說為證行。即此證體約言分十說為教道。此二猶是地經之中虛空鳥跡虛空畫處所況法是。平等虛空喻於證行。故地論言。鳥跡住處名句字身住處菩薩地證智所攝。空中鳥跡風畫之處喻於教行。故論說言。非不於中有此言說十地差別。約言分十。故從詮目名為言說。九就真中自分勝進相對分別。自分所成一切行德若體若用斯為證行。自於此法已證得故。勝進分中上受佛教名為教行。此二猶是地經之中。嘆金剛藏證與阿含二力並是。彼中宣說。妙無垢智無量義辨演說美言真實相應同為證力。猶此證行。於佛教法念堅淨慧為阿含力。猶此教行。體相如是(此二門竟)。   次辨證教有可宣說不可說義。於中且就初對論之。餘類可知。然就初對修成門中義別有三。一就證教二行相對。以辨可說不可說義。二唯就證。三唯就教證教相對辨之雲何。教行可說。證行叵論。蓋乃就其修證時語始修之時未出名相。行外猶有名相可得。用之顯修。是故可說。得證之時證諸法如。證外更無名相可得。知復用何表影實證。是故證行一向不說。良以可說偏在教故。地經說言。但說一分。言一分者所謂因分。此名始修教道之行為因分也。以其修行不可說故。地經說言。十地如是。不可說聞。證教二行相對如是。次唯就證以辨可說不可說義。然證望教一向叵說。於中別論亦有可說不可說義。義相雲何。分別有五。第一可以總相玄標名為可說。故地經中宣說五偈顯示義大。又復經中說之為證。不可即相指以示人名不可說。故地經雲。言說不及。此義如彼空中所有鳥跡風畫等處。可以玄談名為可說。不可即相指以示人名不可說。第二可以拂相顯示名為可說。不可相論名不可說。何故如是。證離名相不可說聞。今還道證不可說聞。言當彼法名為說證。故金剛藏彰地難說名顯義大。若言證法可說可聞。言乖彼法則不名說。第三可以況詮顯示名為可說。故地經中用彼因分所修之行。況顯果分離相真德名喻相應。喻猶況也。不可直詮顯示彼法名不可說。第四可以自體真法互相顯示名為可說。於中或有因果相顯。故地經中舉彼佛法用顯地法。或復體用互相顯示。如地經說。彼經之中金莊嚴具所況之法以用顯體。摩尼光等所況之法以體顯用。或復行法互相顯示。故地經中用彼真智顯示地法。是等皆是自體真法互相顯班名為可說。不可用彼情相顯真名不可說。第五情實相望以說。據情望實情外有實。可以談論名為可說。就實望情實外無情。知復用何施名說實。故不可說。證中可說不可說義差別如是。次就教行以辨可說不可說義。教中隨義亦有可說不可說義。教行之中義含真偽。偽修可陳名為可說。真修難顯名不可說。故地經中彰彼因分觀修之德雲。言難說自心知也。證教兩行辨之云爾。   大乘義章卷第九(終)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44 冊 No. 1851 大乘義章   大乘義章卷第十   遠法師撰   淨法聚因法中。此卷有十二門(三歸義 三學義三聚戒義 三種律儀義 止觀捨義 三慧義 三種般若義 三智義 三量智義 同相三道義 別相三道義 三種住義)。   三歸義三門分別(釋名一 所歸二 能歸三)   第一釋名。言三歸者。歸投依伏。故曰歸依。歸投之相如子歸父。依伏之義如民依王如。性依勇。歸依不同隨境說三。所謂歸佛歸法歸僧。依佛為師。故曰歸佛。憑法為藥。故稱歸法。依僧為友。故名歸僧。問曰。何故偏歸此三。以此三種畢竟歸處能令眾生出離生死稱涅槃故。名義如是。   第二門中。別明所歸三寶境界。三寶義中三門分別。一釋其名。二辨體相。三明次第。先釋其名。所言佛者。外國正音名為佛陀。此雲覺者。覺行成人。故名覺者。又人有覺亦名覺者。覺有兩義。一覺察名覺。二覺悟名覺。言覺察者。對煩惱障。煩惱侵害事等如賊。唯聖覺知不為其害。其猶世人覺知有賊賊無能為。彼亦如是。故名為覺。言覺悟者對於智障。無明昏寢事等如睡。唯聖獨悟不為覆障。如睡得寤。故名為覺。所對無明有其二種。一迷理無明。對除彼故覺法實性。故名為覺。二迷事無明。對除彼故覺知一切善惡無記三聚之法。故名為覺。地持論中同此後義。所言法者。外國正音名為達摩。亦名曇無。本是一音傳之別耳。此翻名法。法義不同。汎釋有二。一自體名法。如成實說。所謂一切善惡無記三聚法等。二軌則名法。辨彰行儀。能為心軌故名為法。今三寶中所論法者。軌則名法。所言僧者。外國正音名曰僧伽。此方翻譯名和合眾。行德不乖。名之為和。和者非一。目之為眾。此之三種何故名寶。世間瓊瑤人之所珍。此之三種世所尊重如世珍奇。是故就喻說之為寶。寶性論中釋有六義。喻之如寶。一希有義。如世寶物貧窮之人所不能得。三寶如是。薄福眾生有千萬世不能值遇。故名為寶。二離垢義。如世真寶體無瑕穢。三寶如是。絕離諸漏。故名為寶。三勢力義。如世珍寶除貧去毒有大勢力。三寶如是。具不可思議六神通力。故說為寶。四莊嚴義。如世珍寶能嚴身首令身殊好。三寶如是。能嚴行人清淨法身。故說為寶。五最勝義。如世寶璧諸物中勝。三寶如是。一切世中最為殊勝。故名為寶。六不改義。如世真金燒打磨等不能變改。三寶如是。不為世間八法所改。故名為寶。名義如是(此二門竟)。   次辨體相。於中略以三義辨之。一明別相。二明一體。三明住持。初別相者。經中亦名階梯三寶。三寶寶相異。故稱別相。隨化階降佛上法中僧為最下。故曰階梯。此階梯。中先明佛寶。佛寶之中四門分別。一定其體性。二開合辨相。三明佛德。四論修成。體性如何。經論不同。所說各異。毘曇法中宣說。如來五陰之外無別假人。但就陰上假施人名。如貧賤人名字富貴。彼亦如是。以無人故不說假人以為佛寶。就五陰中唯取方便修成善陰以為佛寶。報無記者非是佛寶。以無記法非可重故。修成德中無漏功德是其佛寶。有漏則非。漏有有漏功德非可重故。是故彼宗諸佛如來相好之形種智之德斯非佛寶。相從說佛亦得無漏。成實法中唯說假人以為佛寶。五陰實德於彼宗中法寶所收。故非佛寶。何故彼宗唯說假人以為佛法。彼宗說有假名行人。為師匠益要在假中。故說假人以為佛寶。大乘法中佛寶門攝。假人實德悉是佛寶。體性如是。次開合辨相。開合不定。總唯一佛。或分為二。二有兩門。一生身法身。開分二種。父母所生相好之形是其生身。方便修起戒定慧等五分功德名為法身。二真應。分二或分為三。三有兩門。一法報與應開分三種。如地論說。二化應及真開分三種。如金光明三身品說。或分為四。四有兩門。一開真合應以論四種。是義雲何。如楞伽說。一應化佛。二功德佛。三智慧佛。四如如佛。四中初一猶上應身。中二報身。報隨福智故分二種。後一法身。二真應並開以論四種。是義雲何。真中有二。謂法與報。應中亦二。謂應與化。王宮所生示修成佛。名之為應依此應身起餘化佛。如涅槃說。釋迦如來化無量佛受諸大眾所奉供等。或分為十。如華嚴說。廣則無量。此等如後三佛章中具廣分別。辨相如是。次明佛德。佛德雖眾要唯二種。一菩提行德。二涅槃斷德。行德不同。一門說三。所謂般若解脫法身。依於般若而起解脫。依於解脫而成法身。此三同時。義別先後。涅槃斷德亦有三種。一煩惱斷。二者業斷。三苦報斷。先斷煩惱。斷煩惱故業結不生。業不生故苦報隨己。由前般若故斷煩惱。與前解脫故能離業。與前法身故能滅苦。佛德如是。次辨修成。大智論中明。迦旃延子所說修成略有四階。第一先於三阿僧祇劫修習有漏六波羅蜜。不習無漏。不斷諸結。以其不修無漏道故。則無習種性種解行乃至法雲聖位差別。第二度於三阿僧祇。次於百劫修相好業。是中亦未修習無漏斷諸結縛。第三分中於最後身修世八禪。以有漏道攀上厭下。斷除欲界至無所有一切煩惱。修習初禪斷欲界結。修第二禪斷初禪結。乃至修習非想地定斷無所有結。非想一地無上可攀。等智不除。第四分中修習諦觀。觀察四諦十六聖行斷非想地見修兩惑。有十六心斷除見惑。謂見道中八忍八智。有十八心斷除修惑。謂非想地九無礙道九解脫道。通合具有三十四心。前三十三心因中無漏。非佛寶體。第三十四果中無漏。是佛寶體。毘曇宗中在依此義。成實與前大同少異。所言同者。四分所修與前相似。所言異者。第三分中所修八禪但能伏結。不能永斷。第四分中所修聖道總觀諦空。通斷三界見修兩惑。不同前宗別觀諦有局斷非想。又復成實多心斷結。不局在於三十四心。大乘法中行修多階。略有十五。一於外凡善趣位中修習淨信。第二次於習種位中修習正解。第三次於性種位中修起諸行。第四次於解行位中修學如觀。第五次於歡喜地中發諸大願。第六次於離垢地中修習淨戒。第七次於明地之中修治淨定。第八次於炎地之中修道品觀。第九次於難勝地中修習諦觀。第十次於現前地中觀十二緣。第十一遠行地中修習一切菩提分法。第十二不動地中修淨佛土。第十三善慧地中修習一切說法智行。第十四法雲地中修習一切殊勝智行。第十五十地窮終起金剛定斷絕微障入佛境界。當知於此一一位中皆具修習法界行德。隨其說相且分如是。佛寶門竟。   次辨法寶。於中義別略有五種。一者教法。二者理法。三助道法。四涅槃法。五化用法。言教法者。所謂三藏十二部經。是義如前教法聚中具廣分別。言理法者。毘曇法中宣說。四諦十六聖行以為法寶。十六聖行如四諦章具廣分別。成實法中宣說。四諦名用假有為世諦理。無性之空為真諦理。大乘所論義別有三。一就相明理。二相實相對。三唯就實言。就相者就彼妄情所起法中以辨道理。離相之有為世諦理。無性之空無相之空為真諦理。所言相實相對辨者。以彼妄情所起之相對於真實如來藏情以辨道理。性相之法相有體無為世諦理。如來藏性相界體有為真諦理。此義如彼地經中說。觀十二緣法相有體無名世諦觀。觀察真心名第一義觀。言就實者。直就真實如來藏中作用法門為世諦理。寂滅如門為真諦理。理法如是。助道法者。所謂三十七道品法。毘曇法中釋有兩義。一者壞緣。二不壞緣。言壞緣者。不分三寶境界差別。故名壞緣。於此門中一切三乘無漏功德悉皆是其助道法寶。不壞緣者。三寶境界各別建立名不壞緣。於此門中唯取菩薩無漏功德及緣覺人因果無漏為助道法。自餘聲聞無漏功德判為僧寶。如來無漏判為佛寶。是故不說為助道法。問曰。助道道諦所收。前理法中已說道諦。何須更說助道法乎。釋言。道中有理有事。通者是理別者是事。戒定智慧三十七品行數差別。是其事道道。如跡乘四義寬通是其理道。前理法中所明道諦是其理道。今此所論助道法者。其事道。事理不同故復明之。成實法中宣說。假人為佛僧。故一切三乘無漏功德悉是助法。大乘亦說。一切三乘無漏功德為助道法。涅槃法者。毘曇唯說煩惱業思盡滅之處數滅無為為涅槃法。問曰。涅槃體是滅諦。前理法中已說滅竟。何勞更說涅槃法寶。釋言。滅中亦有理事。別名為事。通名為理。約對所除煩惱業等品數上下以論其滅。滅則階降優劣不等。名為事滅。盡止妙出四義寬通是其理滅。前理法中所論滅諦是其理滅。今涅槃法是其事滅。事理不同。故復須論。成實法中煩惱業苦盡無之處同為涅槃。大乘法中涅槃有二。一數滅無為為涅槃法。二以善有萬德圓寂為涅槃法。化用法者。如經中說。行於非道通達佛道。如是法也。法寶如是。   次辨僧寶。於中三門。一定體性。二明僧德。三開合辨相。體性如何。毘曇法中僧有二種。一應供僧。與盡諸佛下極至於凡夫沙彌。通皆是僧。是故檀越僧次請人不簡上下皆悉得於供僧之福。二三歸僧。唯局分處聲聞人中四果四向以為僧寶。凡夫比丘無德可歸。是以不取。緣覺出世無和合眾。不成僧故。所以不論。彼論之中住聖菩薩單一無侶。只不成僧。所以不說。佛是佛寶亦非僧故。所以不論。又聲聞中唯取五陰實法功德為僧寶體。不說假人以為僧寶。彼宗陰外無別人故。又實德中無漏功德是其僧寶。有漏則非。有漏功德不可量故。成實法中僧亦有二。一應供僧。與前相似。二三歸僧。大況同前。唯取聲聞不取餘眾。所言異者。聲聞人中四果四向假名行人為僧寶體。不取實德。受供生福唯假人故。大乘法中通而論之。三乘聖眾皆是僧寶。簡大異小唯取菩薩。於中以彼僧門統攝假人實德悉是僧寶。體性辨之粗爾。次辨僧德。德有二種。一行。二斷行。德雖眾要唯三種。一福。二智。三者淨報。施戒忍辱是其福分。般若智分。精進與禪亦福亦智。依精進故修施戒忍四無量等是其福分。起聞思修是其智分。依禪修習四無量等是其福分。修陰界入巧便觀等是其智分。菩薩成就八種勝報是其報也。此等具辨如地持論。行德如是。斷德亦三。所謂煩惱業苦斷也。由前智故能斷煩惱。由前福故能絕諸業。由前淨報能離諸苦。僧德如是。次辨其相。於中開合廣略不定。總唯一僧。或分為二。二有三門。一就位分二。如涅槃說。一假名僧在見道前。未有僧德。假與僧名名假名僧。二真實僧。位分在於見諦已上。內有實德名真實僧。二約境分二。謂事和僧及理和僧。隨有行同名事和僧。證理行同名理和僧。三隨法分二。謂羯磨僧及法輪僧。法別不同汎有三種。一出家眾法。所謂百一羯磨之事。出家比丘四人已上同崇此法名出家眾法。二出家行法。所謂四依。唯出家者所共行之名出家行法。何等為四。所謂比丘盡形乞食。著糞掃衣。於樹下坐。有病服陳棄藥。是為四依。問曰。比丘所受禁戒亦是出家同行之法。何故不名出家行法。偏名四依為出家行法。釋言。戒是比丘正體。故廢不論。四依乃是比丘所行。是以偏說。三道俗通法。所謂坐禪學問觀空斷結。如是一切道俗同行名為通法。三中前二是其僧法。約之辨僧。於彼出家眾法之中四人已上同一界內。許崇不乖名羯磨僧。於彼出家行法之中十方同遵和而不乖名法輪僧。有人說言。四諦之理是其法輪。會諦之解是法輪僧。然彼四諦乃是道俗通行法輪非是出家僧行法輪。若言四諦是僧法輪調達破僧說相似語。應說五諦。以何義故宣說五邪。以說五邪為相似故。明知不用四諦之理為僧法輪。又復若以會諦之解為法輪僧者。在家之中三果聖人皆會諦理。應名為僧。彼非僧故。明知不以會諦之解為法輪僧。以此推之。但令出家莫問凡聖同遵四依情無乖異。斯皆名為法輪僧也。法輪無漏同異難分。今此具以四句辨之。何等為四。一法輪僧而非無漏。謂出家凡夫。同遵四依故名法輪。未有聖德故非無漏。二是無漏非法輪僧。謂在家聖人。內具聖德故名無漏。不行四依故非法輪。三亦法輪亦是無漏。謂出家聖人。遵行四依故是法輪。內具聖德故是無漏。四非法輪亦非無漏。謂在家凡夫。不行四依故非法輪。不具聖德故非無漏。以此推之法輪無漏同異可知。不得唯將無漏聖人為法輪僧。上來三門分僧為二。或說為三。於中亦有三門差別。一就位分三。一假名僧位在外凡。未有僧德。假與僧名名假名僧。二清淨僧位在內凡。三真實僧位在於見道已上。內具真德名真實僧。二就行分三。如涅槃說。一破戒雜。身雖持戒慎過不犯與破戒者共同止住布薩說戒。二愚癡僧。身雖持戒見己弟子有所毀犯令悔除。見他有犯默而不舉。三清淨僧。身自持戒見他有犯能教誨除。三大小分三。所謂聲聞緣覺菩薩。故經說言。僧者謂三乘眾。或分為四。如大智論說。一啞羊僧。愚癡比丘不識善惡持犯輕重。隨所犯罪不知悔除。猶如啞羊至死無聲。名啞羊僧。二無羞僧。雖知善惡持犯輕重內無羞恥。故為毀犯。三有羞僧。識知善惡持犯輕重內懷羞恥。慎過不犯。四真實僧。內具聖德。或分為五。如律毘婆沙說。一群僧。與前四中啞羊相似。二無慚僧。與前四中無羞相似。三別眾僧。身雖不犯而不和布薩說戒。四清淨僧。與前四中有差相似。五者實僧。與前四中真實相似。若復廣分僧有無量。如毘曇中說十四賢聖。成實宣說二十七賢。大乘宣說四十一賢。謂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合為四十。加一等覺為四十一。若通十信有五十一。此等如後賢聖章中具廣分別。別相三寶辨之粗爾。   一體如何。於中分別略有三義。一就事論。就佛體上隨義分三。覺照義邊說為佛寶。即彼佛德有可軌義說為法寶。違諍過盡說為僧寶。此三義別德體不殊。故名一體。此之一義毘曇成實大乘法中齊具有之。不偏在大。二就破相空理以論三寶。事別體空不殊。故名一體。亦名同體。此義唯在大乘。成實毘曇中無彼宗不說法體空故。三就實論一。三寶雖別莫不皆用實性為體。於中辨一隨法不定。若就涅槃開出三寶三寶即於一大涅槃名為一體。故涅槃雲。我示三事即是涅槃。若就性以辨三寶。三寶即性名為一體。故涅槃雲。如是三歸即是我性。若就真諦以分三寶。三寶即真名為一體。故涅槃雲。若能觀三寶常住同真諦。我性佛性無二無別。若就常義以辨三寶。三寶即常名為一體。故經說言。我曾不說佛法聖僧有差別相。唯說常恆無有變易無差別耳。若就不二法門以辨三。三即不二名為一體。故經說言。佛即是法。法即是僧。此之三寶皆無為相。與虛空等。一切法亦爾。斯乃一切法界門中隨就何法辨一皆爾。一體三寶辨之既然。諸法一體類皆像此。此之一義局在大乘。小乘中無。一體三寶辨之略爾。   住持雲何。小乘法中泥龕木像為住持佛。綿素竹帛為住持法。凡夫比丘為住持僧。大乘法中住持有二。一化用住持。二實德住持。言化用者。諸佛如來大悲作用充遍法界。八相成道為住持佛。隨化所說一切言教流布益世為住持法。依法化成三乘諸眾為住持僧。又復諸佛雖得涅槃畢竟不捨菩薩所行。常能示為菩薩聲聞緣覺等事。此亦名為住持僧也。化用如是。實德雲何。諸佛如來法身常住為住持佛。法性常恆為住持法。諸佛如來僧行不滅為住持僧。住持三寶辨之粗爾(此二門竟)。   次明三寶次第之義。次第不同。略有三義。一起化次第。先明佛寶。次法後僧。佛為化本。故先明之。由佛起說。故次明法。依法化成三乘諸眾。故後明僧。二化益次第。亦先明佛次法後僧。先明佛寶化人生信。次明法寶變化人生解。後明僧寶。人起行化令供養起福行故。又欲令人學之行故。三修成次第。或先明法次僧後佛。或先明僧次法後佛。於中若以行儀為法先明法寶。依法集起僧寶行德故。次明僧。僧行成滿便得成佛故。後明佛。若就理性以為法寶則先明僧。僧行成就便證法性故。次明法。證法窮滿便得成佛故。後明佛。所歸如是。   第三門中別明能歸。於中有二。一明歸相。二辨歸意。歸相有三。一異相歸依。於彼外相佛法僧中歸心憑伏名異相歸依。二自德歸依。於己當來三寶功德起心歸趣名自德歸依。三自實歸依。如涅槃說。三歸真性是己自實。捨彼異求歸趣自實三寶真性名自實歸依。歸相如是(此一門竟)。   次辨歸意。異相歸依所為有三。一為離故歸。為離生死惡不善故。故涅槃雲。一切眾生怖畏生死惡獵師故求三歸依。勝鬘亦云。聲聞辟支以怖畏故依於如來。二為得故歸。為得樂果及善法故。三為益故歸。為依三寶利眾生故。自德歸依所為亦三。一為離故歸。為離生死惡不善故。二為得故歸。為得出世涅槃道故。三為益故歸。為求當果利眾生故。自實歸依所為亦三。一為離故歸。為離妄想虛偽法。故二為得故歸。為證自性如實法故。三為益故歸。為證自實化眾生故。三歸之義厥趣粗爾。   三學義五門分別(釋名定體一 辨相二 就位分別三 攝相四 對治五)   第一釋名。言三學者。一增戒學。二增定學。亦名增意亦名增心。三增慧學。防禁名戒。澄靜曰定。定神內靜故復名意亦名為心。觀達稱慧。於此三中進習稱學。學進名增。名義如此。問曰。是中何者學體。釋言。能學以心為體。若論所學用戒定慧三行為體。問曰。三學為局在因。為當通果。釋言。學心局唯在因。果德窮滿學心停息。是故經中說為無學。若論所學通因及果。問曰。果中名為無學。雲何學行得通於果。釋言。果中戒定慧等由學成故。亦名為學(此一門竟)。   次辨其相。戒學有三。一律儀戒。二攝善戒。三攝生戒。此義如後三聚戒中具廣分別。定學亦三。一有覺有觀。謂欲界定乃至初禪。問曰。欲界雲何有定。釋言。毘曇不說有定。大乘成實宣說有之。成實宣說如電三昧為欲界定。龍樹宣說欲界禪定佛常住之。不如電光暫現而已。二無覺有觀。謂中間禪。於初禪上二禪定下除覺觀在名為中間。三無覺無觀。謂三禪上乃至非想。此義如後八禪章中具廣分別。慧學有三。謂聞思修。此義如下三慧章中具廣分別(此二門竟)。   次就位論。三學之行遍通始終。隨位真分非無差異。異相如何。小乘法中義別有二。一義分別五停心觀。總別念處未得定水。修習戒品。燸等四心已得定水。修習定品。見諦已上修習慧品。第二義者始從內凡漸學戒行。至初果時戒行成就。以得聖戒不可壞故。斯陀行去漸學定品。至那含果定行成就。那含金剛漸學慧品。究竟盡智無生智時慧行成就。大乘法中亦有兩義。一義分別淨行賢首修習戒品。種性解行修習定品。初地已上同修慧品。第二義者始從世間漸學戒行。至離垢地戒行成就。故地持中無離垢地為增上戒住。三地方便漸學定品。住三地時定行成就。故地持中宣說三地為增上意住。相續解脫說為定淨。四地已上漸學慧品。至第十地慧行成就。故彼相續解脫經中說四地上以為慧淨。位分如是(此三門竟)。   次辨攝相。於中有四。第一約對五分法身共相收攝。二約六波羅蜜共相收攝。三對七淨共相收攝。四約八正共相收攝。五分身者。所謂戒身.定身.慧身.解脫身.解脫知見身.是其五也。此五種中戒身是戒。定身是定慧。及知見是其慧學。解脫一身諸論不同。若依成實體是慧學。彼宗解脫體是慧故。若依毘曇是解脫數。非是慧性。三學不收。相從為論攝入定慧。多與定慧相隨逐故。次約六度共相收攝。依如地持前之四度是其戒學。故彼論言。眾具.自性.眷屬.無盡.是其戒學。施為戒因。故名眾具。戒度正是戒學之體。故名自性。忍行助戒。名為眷屬。由精進故。持戒不斷。故名無盡。禪是定學。般若慧學。問曰。精進通策諸行。何故偏攝在於戒中。釋言。實通。今以三義偏攝在戒。一戒學在初。故攝戒中。二戒學中攝行度多。廣多之行由精進成故。入戒中。雲何廣多。戒中具有三聚法故。又復具攝施戒忍故。三以戒學散心修行未與法合。難成易敗。必須精進佐助方立。故攝戒中。若依相續解脫經中前三戒學。禪是定學。般若慧學。精進之行通策三學。問曰。何故五分身中慧分多身。六度之中戒分多度。釋言。諸行開合不同。各隨一義。或時開戒。如六度等。或復開定。自所未見道理應有。或復開慧。如五分身及七淨等。或時俱開如八正等。或復俱合如三學等。法門不同。寧可一類。約七淨共相收攝。何者七淨。一者戒淨。二者定淨。三者見淨。四度疑淨。五道非道淨。六者行淨。七行斷智淨。此義如後七淨章中具廣分別。於此七中初一戒學。第二定學。後五慧學。次約八正共相收攝。言八正者。所謂正語.正業.正命.正念.正定.正思惟.正見.正精進。於此八中正語正業正命是其戒學。正念正定是其定學。正思惟正見是其慧學。精進一種通策三學。問曰。戒中正語正業正命何別。釋有三義。一離嗔癡所起口業名為正語。離於嗔癡所起身業名為正業。離貪所起身口二業名為正命。第二義者。離貪嗔癡所起口業名為正語。離貪嗔癡所起身業名為正業。離四邪命名為正命。言四邪者。如龍樹說。一下口食。所謂種殖。合和湯藥。治生販賣而自活命。二仰口食。所謂占相日月星宿變現尊事以求活命。三方口食。所謂諂媚豪勢貴勝通致使命巧言求利以自活命。四維口食。所謂習學種種咒術卜算吉凶諸妓藝等以自養活。離如是等名為正命。第三義者。如龍樹說。以無漏慧離口四過名為正語。用此聖慧離身三惡名為正業。離五邪命名為正命。言五邪者。一為利養詐現奇特異人之相。二自說功德。二占相吉凶為人宣說。四者高聲現其威嚴令人畏敬以取其利。五自說己所得利養以動人心。五中前一是其身邪。後四口邪。離此五邪名為正命。問曰。定中正念正定有何差別。釋言。此二始終為異。求定方便守心住緣名為正念。終成不動說為正定。又問。慧中正思正見有何差別。釋言。此亦始終為異。始心分別名正思惟。終成而徹說為正見。攝相如是(此四門竟)。   次辨對治。於中有三。一約業煩惱使性辨治。戒防業非。定除起惑慧斷使性。二對五蓋辨治。如成實說。貪嗔二蓋能發惡業障於戒品。戒能治之。掉悔障定。定能治之。掉睡眠障慧。慧能治之。疑返障三品。三學返治。三對六弊以辨對治。慳貪破戒瞋恚懈怠能障於戒。戒能治之。亂意障定。定能治之。愚癡障慧。慧能治之。三學之義辨之略爾。   三聚戒七門分別(釋名一 論體二 辨相三 制立四 大小不同五 大小異六 總別七)   第一釋名。三聚戒者。謂律儀戒攝善法戒攝眾生戒。律儀戒者。亦一名離戒亦名正受戒。言律儀者。制惡之法說名為律。行依律戒故號律儀。又復內調亦名為律。外應真則目之為儀。防禁名戒。即此律儀離殺等過。故名離戒。正是所愛離過之行。是故亦名正受戒也。攝善戒者順益名善。要期納善故名曰攝。離不攝過名攝善戒。攝生戒者。論中亦名利眾生戒。眾多生死名曰眾生。要期攝化故名雲攝。離不攝過名攝眾生戒。以道益物。是故亦名利眾生戒也。此三積聚故雲三聚。名義如是。   第二門中辨其體。於中有五。一受持分別。二作無作分別。三止作分別。四自利利他二行分別。五色心等三聚分別。言受持者。戒行雖眾要唯受持。始心納法名之為受。順法防護說以為持。受則對法。要期而成。持則對緣。防護以成。此受與持以種分別。開之為四。所言四者受中有二。一從他正受。二善淨心受。持中亦二。一專精護持。二犯已能悔。故地持中說此四德為自性戒(此一門竟)。   次就有作無作分別。先就受行明作無作。後就持行明作無作。受行雲何。受中之作汎有二種。一因中作。求戒方便。禮師乞戒如是等也。二果中。所謂最後一剎那頃與法相應身等業。因中之作是作戒因非作戒體。果中之作是作戒體。作戒如是。次辨無作。准依毘曇。文中無作略有三分。一因時無作。謂前因中有作善邊無作隨生。二果時無作。謂彼最後一剎那項有作善邊無作隨生。是中即有二種無作。同時俱起。一作俱無作。二要期無作。隨彼作戒無作善生名為作俱。由前要期無作法生名為要期。問曰。此二同在一時。何故偏名一為作俱。釋言。作俱親從作生。故名作俱。要期無作由前方便要期力起。為是義故不名作俱。此是第二果時無作。三果後無作。於作戒後無作續生名為果後。此三時中。因時無作一向非是無作戒體。果時果後有是有非。作俱則非。要期則是。准依成實亦有三分。一者因時。二者果時。三者果後。因時果後與前相似。果時無作大況同前。所言異者。毘曇法中作俱要期二種並生。此宗果時唯有作俱要期未有。以未有故唯名作俱。此雲何知。如成實說。彼論問曰。齊何當名無作。論自釋言。第二念項名為無作。彼名作戒以為初念。故名無作為第二念。此三時中因及果時一向非是無作戒體。果後所發要期無作是無作戒。大乘戒中亦有三分。一者因時。二者果時。三者果後。因及果後與小乘同。果時無作文無定判。或同毘曇。或同成實。此三時中。因時無作非無作戒。果時不定。若說果時單有作俱非無作戒。若說果時二種並生是則分取要期無作為無作戒。作俱則非。果後亦爾。作俱則非。要期則是。受戒如是。次就持戒明作無作。義釋有四。一就行業明作無作。對緣防護名為作持。依作則有無作善生名無作持。二據行修始終分別。學戒之始作意防護名為作持。修心純熟任運離過。不假作意名無作持。如杖轉輪。與杖相應名為作轉。去杖自動名無作轉。此亦如是。三就行位明作無作。一切凡夫習戒未成。通名作持。一切賢聖戒行成就名無作持。故涅槃雲。戒不具者。是人但有作戒無無作戒。謂凡夫人但有方便始作之戒無其終成無作戒也。四約境界明作無作。從凡至佛隨事離過通名作持。證實捨過名無作。義辨之粗爾(此二門竟)。   次就止作二門分別。三聚別論律儀是止。止諸惡故。餘二是作。作諸善故。三聚通論一一之中皆有止作。律儀戒中防禁殺等名之為止。修習慈心安穩心等對治殺果。修施治盜修不淨觀對治邪行。如是一切名之為作。攝善戒中離其懈怠不攝善過名之為止。修行六度說之為作。攝生戒中離其獨善不化生過名之為止。修行四攝饒益眾生說之為作。良以三聚皆止惡故。經說三聚通為律儀。皆作善故經中說為善集諸善(此三門竟)。   次就自利利他分別。行門有二。一分相門。三聚戒中前二自利後一利他。二助成門。三俱自行三俱利他自修三聚為涅槃因。故通自利。修此三聚為得菩提利益眾生。故皆利他(此四門竟)。   次就色心非色心等三聚分別。依薩婆多作無作戒一切是色。以是身口色業性故。相狀如何。謂受戒時最後一念身口調善是其作色。此之作色為眼所行。眼見身口不作惡故。口之止業不可耳聞。以無聲故。於此作邊無作善生名無作色。以此無作是其色業從色法生防禁色過。故說為色。故雜心雲。以作色故無作亦色。其如樹動影亦隨動。此無作色為意所行。故論說言。為不可見無對色也。依曇無德作戒唯色。亦以身口色業性故。然此宗中是假名色為意所行。非眼識見。正義如是。有人說言。依曇無德作戒是其色心自性。若言作戒是色心性何所依據。又若作戒是色心性。聲聞應受十善道戒。何故唯受七律儀戒。聲聞唯受七律儀故明非心性。又若作戒是色心性。比丘二百五十戒中應有一戒獨防心過。無有一戒獨防心故明非心性。問曰。若言聲聞戒法不防心過。何故律言汝以何心。釋言。彼遮成身口心。非謂制戒獨防心過。以如是義當知作戒一向非心。無作戒者。於彼宗中非色非心。以非形礙所以非色。又非慮知所以非心。大乘法中作戒是其色心自性。以大乘中作戒是其三業性故。問曰。若言大乘法中作戒是其色心性者。有人於彼受戒之時最後一念心想異緣。是人云何得具作戒。釋言。是人心雖異緣由前方便要期力故身口意上離惡義成。說為作戒。故得具足。無作戒者。於大乘中是色心法非色心事。以無作戒三業自性從三業生防三業故。說為色心。是色心故。異曇無德。故涅槃雲。我諸弟子不解我意。唱言。如來說無作戒定非色心。彼無作戒雖復是其防色心法不是其色心之事。是故說為非色非心。非色心故異薩婆多。故涅槃雲。我諸弟子不解我意。唱言。如來說無作戒一向是色。是義雲何。薩婆多中說。無作戒性四大造。體是障礙故。欲色界有。無色則無。大乘法中說。無作戒真是製法。如結界處所有界法。是製法故不為大造。非大造故非定隔礙。不定礙故身生四空亦常成就。是以不同。以小乘中情見未融。或有聞說是色心法便即取之以為色事。或有聞說非色心事便即取為非色心法。故成諍論。大乘通取。所以非諍。體性如是。   第三開合以辨其相。先就律儀開合辨相。律儀戒中開合不定。總之唯一。謂三聚中一律儀戒。或分為二。如地持說。一在家戒。二出家戒。或分為三。一別解脫戒。二者禪戒。三無漏戒。別解脫者。戒是正順解脫之本。故名解脫。又免業□亦名解脫。此之解脫不與定道二種心俱。故稱為別。言禪戒者。經論亦名定共戒也。有人意謂。定心無過名為定戒。此事不然。蓋乃世俗禪定心邊戒法隨生名為禪戒。依阿毘曇。四根本禪未來中間六地禪邊戒法隨生以為禪戒。依成實論。八禪心邊及彼欲界電光定邊戒法隨生以為禪戒。無漏戒者。經論亦名道共戒也。有人意謂。道心無過即名道戒。此亦不然。蓋乃出世無漏道邊戒法隨生名無漏戒。毘曇法中依色界禪所起道邊戒法隨生說為道戒。成實大乘三界道邊戒法隨生悉名道戒。又成實中更說三種。與前少異。何等為三。一別解脫戒。二者禪戒。三者定戒。別解脫戒與前相似。欲界電光及色界定。此等心邊所生有漏及無漏戒通名禪戒。無色定邊所生有漏及無漏戒通名定戒。依如毘曇。戒是色故四空無之。成實無作非色心故。四空定邊亦得有戒。或分為四。一別解脫戒。二者禪戒。三者道戒。四斷律儀戒。別解脫戒義如上釋。餘三雲何。四根本禪及中間禪所生禪戒一切皆是禪戒所收。依未來禪所生禪戒有是有非。是非如何。未來淨禪唯治欲惡。彼治有二。一無礙道。二解脫道。解脫道邊所生禪戒是四種中禪戒所收。無礙道邊所生禪戒是斷律儀非禪戒攝。以此親斷欲界不善故與斷名。又依四禪及中間禪所生聖戒一切皆是道戒所收。依未來禪所生聖戒有是有非。是非如何。依未來禪所生聖道能治三界九地之中所業煩惱。隨其地別各有無礙解脫之道。於此九地解脫道邊所生聖戒一切皆是道戒所收。無礙道邊所生聖戒義則不定。依治初禪乃至非想無礙道邊所生聖戒是道戒收。對治欲界無礙道邊所生聖戒是斷律儀非道戒攝。以此親斷欲惡不善故與斷名。問曰。欲界有其不善。能治道邊可有戒生。上二界中無其不善。能治道邊雲何有戒。釋言。上界雖無不善而彼對治。於欲界惡有持對治遠分對治。故得有戒。或分為五。謂五支戒。如涅槃說。一是根本業清淨戒。謂離根本不善體。二前後眷屬餘清淨戒。謂離業道前後方便。三離諸惡覺覺清淨戒。謂離八種惡覺煩惱。八覺如前煩惱聚中具廣分別。四護持正唸唸清淨戒。謂修六念助成戒行。言六念者。念佛.法.僧.戒.施及天。五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戒。謂以戒行正向佛道。或分為六。所謂五戒.八戒.十戒.式叉摩那.比丘及尼合為六也。或分為七。謂七眾戒。言七眾者。在家有二。謂優婆塞優婆夷。出家有五。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合為七也。或分為十。謂十善戒。或復宣說二百五十五百戒等。廣則無量。律儀如是。次就攝善開合辨相。此亦不定。總唯一善。或分為二。唯福與智。或分為三。謂聞思修。或分為四。聞思修證。或分為五。如地經說。凡夫二乘菩薩及佛五品善法即為五也。或分為六。謂六波羅蜜。又地持中身口意善加聞思修亦為六也。或分為十。謂十善道。廣則無量。攝善如是。次就攝生開合辨相。總之唯一。或分為二。一離惡攝。二修善攝。或分為三。謂身口意攝取眾生。或分為四。謂四攝法攝化眾生。或分為五。五品善法饒益眾生。或分為六。如勝鬘說。六波羅蜜攝取眾生。或分為十。謂十善法饒益眾生。或分十一。如地持說。彼分四攝以為十一。何者是乎。佈施有四。一者財施。二者法施。三無畏施。四報恩施。愛語有一。通前為五。利行有四。一無德善人方便隨順。二有德善人稱揚讚悅。三易調惡人隨過治罰。四難調惡人神力降伏。以此通前合為九也。同事有二。一苦事中同。二樂事中同。以此通前合為十一。廣則無量。辨相如是。   第四門中制立三聚。於中略以五義制之。一起因不同故立三聚。言起因者。一厭有為心。起律儀戒。二求菩提心。起攝善戒。三念眾生心。起攝生戒。二依法不同故立三聚。所言法者。一離惡法依。成律儀。二集善法依。成攝善。三化生法依。成攝生。三離過不同故立三聚。言離過者。初律儀戒離殺等過。二攝善戒離不攝善過。三攝眾生戒離不攝生過。四功能不同故分三聚。言功能者。如地持說。初律儀戒能令心住。二攝善戒成就菩提。三攝眾生戒成就眾生。以此不同故分三聚。五品分不同故分三聚。律儀最下。以能離惡未修善故。攝善為次。依前離惡能修善故。地持論言。攝善法戒於律儀為上。攝生為勝。依前自善能利他故。故地論言。利益眾生戒於攝善為上。以此五義故立三聚。   第五明其大少不同。於中有五。一起因不同。二有無不同。三寬狹不同。四長短不同。五受捨不同。言起因者。菩薩戒法三種心起。一厭有為心。二求佛智心。三念眾生心。於中別分為厭有為故受律儀。為求佛智故受攝善。為念眾生故受攝生。通則三聚一一皆從三種心起。為厭有為必須離惡。故受律儀。為求佛智離惡方成。故受律儀。欲化眾生離惡方能。故受律儀。又厭有為非善不治。故須攝善。為求佛智非善不成。故須攝善。為念眾生非善不救。故須攝善。又厭有為獨善不去。故須攝生。為求佛智獨善不到。故須攝生。為念眾生必須要期。以法攝取。故受攝生。菩薩如是。聲聞唯從厭有為心而起律儀。是故不同(此一門竟)。   次辨有無不同之義。大乘法中猶具三聚。小乘法中單受律儀無餘二聚。以何義故無攝善戒。有人釋言。小乘之人意存息滅。故受律儀。無心起作。故無攝善。若爾小乘三學之中但應修戒不習定慧。彼存息滅三學俱修。雖存息滅三學俱修。雖存息滅何妨攝善。以有斯妨更為異釋。夫為制戒流類均齊。故制律儀。雲何均齊。莫問利鈍同皆遠離五篇諸過得聖果故。攝善不等。是故不制攝善法戒。雲何不等。彼小乘中作善無量。無有一人具修諸善方得聖果。故曰不等。如八禪等隨修一二亦得聖果。不要具修。問曰。何故離惡均齊集善不等。以惡易離善難成故。問。縱使攝善不等制攝善戒竟有何過。釋言。不得。若小乘中制攝善戒。有人不能具修善法便是犯戒。雲何得聖。又不齊等雲何名制。為是義故無攝善戒。問曰。若言小乘法中無攝善戒亦應小乘無有止犯作持之義。釋言。小乘雖不制於攝善法戒非全不修。故有止犯作持之義。雖有作持量分而為非制齊修。是故不名制攝善戒。又小乘中設有作持助止之作非攝善戒。問曰。若言小乘作善是助止法。三聚戒中無攝善者三學之中亦應不立定慧兩學。釋言。三學隨義分別。非製法故不得齊等。為是義故說有無過。以何義故無攝生戒。彼在獨度不兼他故。有無如是(此二門竟)。   次辨寬狹。小乘律儀但防身口。不遮心過。名之為狹。大乘律儀通防三業。目之為寬。雲何得知。小乘律儀但防身口。不遮心過。彼小乘中但說身口七善律儀以之為戒。不說十善以為戒故。故成實言。戒防身口定慧防心。雲何得知。大乘之戒通防三業。如地經中說十善道為律儀故。問曰。何故小乘法中單防身口。大乘法中通防三業。釋言。小乘一身求果。習道不久心過難裁。非戒能制要修定慧方除心過。故戒不防心。大乘法中多身求果。習道長久堪裁意非。故戒防心(此三門竟)。   次辨長短不同之義。小乘之戒止在一形不通異世。名之為短。菩薩戒法一受得已。若不退失菩提之心及不增上起煩惱犯盡未來際畢竟不失。名之為長。故地持雲。菩薩無有捨身失律儀戒。何故如是。聲聞為欲一形期果受戒之時自誓要。故言盡形壽。一形已來是彼要期分齊之限。故不失戒。一形已後不復是彼要期之眼。所以失戒。菩薩為欲多身求果受戒之時自誓要期盡未來際。盡未來際是彼要期分齊之限。故不失戒(此四門竟)。   次辨受捨不同之義。先就受戒以明不同。受中有二。一就初受以明不同。二就重受以明不同。初受雲何。小乘法中得戒有二。一者自得。二從他得。自得有三。一自然得。二上法得。三自誓得。言自然者。謂佛一人於最後身初出家時自然發得別解脫戒。不從師受故曰自然。言上法者。或有沙彌及與俗人。修道證得無學聖果。證得如是增上法時發得出傢俱足禁戒。從其所依名上法得。言自誓者。如大迦葉聞佛出世自誓要期。佛為我師我為弟子。於此言下得發具足名為自誓。從他得中差別有四。一者善來。有諸眾生上品利根。佛命善來於我法中快修梵行得盡苦源。即發具戒。二者三語。所以一切沙彌俗人及佛初出諸比丘等師教三遍歸依三寶即便得戒。三者八敬。如大愛道比丘尼等。諸比丘僧遙宣敬儀令其奉行。彼聞頂受即發具足。四羯磨。得僧數具足和合作法與受具戒。有五人十人二十人等。大乘法中亦有二種。一從他受。唯對一師不藉多人。因力強故。二善淨心受。無如法人可從受時於佛像前自受而得。此即是其自誓得也。問曰。大乘何故不說自然得戒。釋言。大乘說佛過去為菩薩時先已成就別解脫戒。非最後身初出家時方始得故。何故不說上法得戒。義同自然。佛先成就。非最後身證上法時方得戒故。何故不說善來得戒。大乘戒廣具緣三聚無盡之法。要期領納方始得戒。直稱善來攝戒不具。故闕不論。何故不說三語得戒。義同善來。何故不說八敬得戒。菩薩尊勝。不如尼眾常敬他故。何故不說羯磨得戒。菩薩受戒唯從一師不藉多人。不假和合作法與故亦可。菩薩從他受者。即是菩薩羯磨受矣。初受如是。次就重受以明不同。如地持說。小乘法中犯重禁已遇緣捨戒。後若重受終不得戒。邊罪難故。菩薩不爾。犯重禁已捨菩薩戒。後若重受還復得戒。何故如是。菩薩法中有二緣故。重受得戒。一多身求果微善亦去。所以得戒。故地持中若有善心搆牛乳頃亦得受戒。二菩提心是廣大意能滅重罪。是以得戒。小乘法中有二種義不得重受。一現世求果純善方得。若曾犯重障難深極為是不得。二小乘心劣不滅重罪。故不得戒。次就捨戒以明不同。聲聞法中別解脫戒有四種捨。一不用道捨。二命終捨。三斷善根捨。謂邪見人起大邪見斷善根時失律儀戒。四二形生捨。所謂男女二形生時失律儀戒。菩薩法中別解脫戒有二種捨。如地持說。一退菩提心壞本故捨。二增上煩惱犯波羅夷過重故捨。此同聲聞斷善根捨。何故菩薩無不用道捨。釋言。聲聞受形俱法。是故不用道失出家戒。菩薩通受七眾法。故不用道不捨。何故菩薩無命終捨。此如前釋。聲聞受戒要期一形。故命終捨。菩薩要期盡未來際。故不失戒。何故菩薩二形生時不失禁戒。釋言。聲聞別受七眾隨形法故。二形生時七眾不分。是以失戒。菩薩通受一切戒法。不隨形別故不失戒。何故菩薩退心失戒。聲聞不爾。釋言。菩薩行業微細受捨持犯多隨心本。是故退失菩提心時失菩薩戒。小乘法中行業浮粗受捨持犯多皆約相不隨心本。是故退心不失禁戒。問曰。若言小乘法中受者約相直爾退心不失戒者。斷善根時內心邪見何故失戒。釋言。邪見極違正法能滅善根。是故失戒。退出世心不壞世善。是故不類。何故菩薩增上煩惱犯波羅夷失菩薩戒。聲聞不爾。釋言。大乘多隨心制。故上煩惱犯波羅夷失菩薩戒。小乘法中約相而制不隨心。故輕重煩惱犯波羅夷齊不失戒。不同如是。   第六明其大小一異。大乘律儀與小乘戒為一為異。是義不定攝大接小得言是一。以是一故。小乘所受即大乘戒。故勝鬘說大乘威儀以為毘尼出家受具。地持亦云。菩薩律儀即七眾戒據小。望大小外有大。得言是異。以是異故。地持說言。聲聞波羅提木叉戒比菩薩戒。百千萬分不及其一。問曰。若言菩薩律儀即是小乘七眾戒者。有人在俗受得菩薩三聚戒竟。然後出家更須別受出家戒不。有人釋言。不須更受菩薩戒中。已通得故。此義不然。菩薩戒中雖復通攝七眾之法一形之中不可並持七眾之戒。隨形所在要須別受。如人雖復總求出道隨入何地別須起心方便趣求。此亦如是。   第七明其三聚總別。總別不定。離惡為宗。律儀一戒亦總亦別。餘者唯別統收三聚為一律儀。名之為總。故地持雲。一切三聚皆律儀攝。同離惡故。於中分出攝善攝生。餘二不收還復攝在律儀戒中。名之為別。若就攝善以之為宗。則攝善戒亦總亦別。餘二唯別。統收三聚莫不皆善。故名為總。於中別分餘二之外還復攝在攝善戒中。名之為別。若就化生以行為宗。是則攝生亦前總亦別。餘二唯別。菩薩修習三聚行德皆為利物故名攝生。以之為總。於中別分餘二之外還復攝在生戒中。名之為別。當知大乘一切行德總別相望類皆同。三聚戒義厥趣略爾。   三種律儀義八門分別(釋名一 辨相二 所防同異三 就界分別四 就趣分別五 就形分別六 就人分別七 得捨分別八)   第一釋名。無作之善說為律儀。所言律者。法之別稱。調惡之法名之為律。行依律戒故號律儀。又復因調亦名為律。外應真則故曰律儀。律儀不同。一門說三。三名是何。一別解脫律儀。二禪律儀。三無漏律儀。別解脫者。戒是正順解脫之本。故名解脫。又復戒體免絕業羇亦名解脫。不與定道二種心俱。故稱為別。禪律儀者。經中亦名定共戒也。上界靜心思惟終起名之為禪。依禪發得防惡之法名禪律儀。禪心不亂目之為定。戒與定合名定共戒。無漏律儀經中亦名道共戒也。聖慧離垢名為無漏。依此發得防惡之法名無漏律儀。亦可戒體離垢清淨名為無漏。此與道合。故復經中名道共戒。名義如是(此一門竟)。   次辨其相。別解脫中開合不定。總之唯一。或分為二。一在家戒。二出家戒。或分為三。一者五戒。二者八戒。三出家戒。或分為四。於前三上加菩薩戒。或分為五。所謂五戒八戒十戒具戒及菩薩戒。或分為六。謂五戒八戒十戒比丘戒尼戒及菩薩戒。或分為七。謂七支戒。又七眾所受亦得分七。言七眾者。在家有二。謂優婆塞及優婆夷。出家有五。比丘及尼式叉摩那沙彌及沙彌尼。或分為八。於前七上加菩薩戒。或分為十。謂十善戒。廣則無量。禪戒之中亦開合不定。總之為一。或分為二。一禪律儀。二斷律儀。依未來禪以世俗道斷欲界結。九無礙邊所生之戒名斷律儀餘禪定邊所生之戒名禪律儀。或分為三。一覺觀俱。謂未來禪及初禪地所生之戒。二無覺有觀俱。謂中間禪所生之戒。三無覺無觀俱。謂二禪上所生之戒。或分為四。謂四禪中所生之戒。或分為六。謂未來中間根本四禪所生之戒。若依成實禪戒有九。謂依八禪及欲界電光所生之戒。廣則無邊。無漏戒中亦開合不定。總之唯一。或分為二。一無漏律儀。二斷律儀。依未來禪發無漏道斷欲界結。九無礙邊所生之戒名斷律儀。餘無漏邊所生之戒名無漏律儀。又常無常亦得分二。被照無漏所生之戒名曰無常。諸佛菩薩真無漏邊所生之戒名之為常。或分為三。謂三乘人無漏聖戒。或分為四。諸佛菩薩聲聞緣覺無漏戒也。或分為六。謂三乘人因果之戒。或分為九。謂三乘人別有見修無學道戒。或分為十。謂十善戒。廣亦無量。辨相如是(此二門竟)。   次辨所防同異之義。於中有三。一遮性分別。依如毘曇別解脫戒防禁性惡及離遮罪。言性惡者。所謂身口七不善業。言遮罪者。所謂飲酒殺草木等。禪無漏戒。唯離性惡不防遮罪。以非所受威儀法故。若依成實三種律儀同防遮性。二者根本方便分別。殺盜等罪名為根本。養豬羊等名為方便。依如毘曇別解脫戒通防根本方便之惡。禪無漏戒唯防根本。成實法中三種律儀齊防根本方便之罪。三約時分別。時謂三世毘曇法中別解脫戒唯防現在不通過未。禪戒隨心寬通三世。三世俱防。現起之者防離現惡。過去未來性成就者。防過未惡。無漏戒中最初得者。唯防現在未來之惡。不通過去。彼現在者防離現惡。寬通成就。在未來者防未來惡。以本未有過去世中不成就故不防過去。經生聖人無漏律儀通防三世。現起之者防於現惡。過去未來性成就者防於過未。若依成實三禪律儀體皆現在不說寬通過未之義。體雖現在而能通防三世之惡。問曰。何故毘曇法中現在之戒唯防現惡。成實法中現在之戒通防三世。釋言。毘曇性相中求。故隨世別以論所防。成實立義務就寬通。故說現戒通防三世。通相雲何。現戒起時現惡不生名防現在。現惡滅故令過去惡因義不成名防過去。現惡滅故。更不作因牽生後惡名防未來。非謂過未有體可防。同異辨之粗爾(此三門竟)。   次就界論。界論三界。約就此處明三律儀通局之義。於中先明別解脫戒。別解脫中分別四門。一者身處。二者心處。三成就處。四戒體處。言身處者。就三界中明受戒身。故曰身處。小乘法中別解脫戒欲界身受非上二界何故如是。別解脫戒防禁現惡。上界無惡。是故不受。若爾上界亦應無彼禪無漏戒。釋言。上界定道律儀於欲界惡有持對治遠分對治。所以得有別解脫戒隨身在處防現遮過。是故不類。大乘法中別解脫戒粗同小乘。以理細論色界眾生亦應得受。何故如是。有色界天聞菩薩法發菩提心。自誓要期盡未來際永斷諸惡。無作隨生故得受之。如地經說。雖在色界光音天等亦得聞經。如是等也。問曰。小乘何故不爾。釋言。小乘受形俱法彼無形惡。所以不受。菩薩通受盡未來際一切戒法。故得受之。問曰。無色何故不受。釋言。有以。若是凡夫生無色界心志微細要期不成。故不發戒。若是菩薩生無色界先已成就別解脫戒。故不新發。言心處者。約就三界明受戒心。故曰心處。小乘法中受心不定。若就所求以別受心。為求人天而受戒者是欲界心。為求出道而受戒者是出世心。若就定散分別受心是欲界攝。散心受故大乘受心義亦不定。若就所求以別受心是出世攝。故地持雲。菩薩律儀從於第一真實心起。菩提之心名為真實。若就定散分別受心是欲界攝。散心受故。若復通論乃至色界聞思善心亦得受之。大乘色界具聞思故。言成處者。隨身所在成就。不失名為成處。小乘法中別解脫戒唯欲界成。此形俱法死時捨故。菩薩戒法三界成就。一受得已乃至菩提隨身所在常成就故。戒體處者。小乘法中戒體不定。對果論之或欲界攝。或出世攝。為求人天而受戒者是欲界攝。為求解脫而受戒者是出世攝。若就定散分別戒體唯欲界攝。以此欲界散善業故。大乘法中別解脫戒義亦不定。對果論之是出世攝。菩提因故。若就定散分別戒體是欲界攝。以是欲界散善業故。若復通論色界地中聞思善心而受得者是色界攝。別解脫戒辨之粗爾。次論禪戒。於中亦四。一明身處。二明心處。三成就處。四戒體處。言身處者。毘曇禪戒欲色身生。非無色界。戒是色法。色處生故。成實大乘三界身生。何故如是。成實宗中戒是非色非心法。故無色得生。大乘無色有色心。故無色得生。言心處者。毘曇禪戒一向唯從色界心起。非餘二界。彼宗欲界一向無禪。故無禪戒。戒是色法。是故不從無色心發。若依尊者瞿沙所說欲色心發。彼說欲界有禪定故。成實大乘三界心發。何故如是。若依成實欲界有其如電三昧。故發禪戒。戒是非色非心法故。無色心邊亦得發之。大乘宣說。欲界地中有無量定。說龍樹言。佛常住於欲界定中名無不定。聲聞暫得說為電光。彼定心邊得發禪戒。無色心邊義在可知。言成處者。毘曇禪戒欲色成就。非無色界。有漏之法在下成上生上之時必失下故。成實大乘三界皆成。彼說禪戒三界法故。又彼宗中有漏善法生上之時不失下故。戒體處者。毘曇禪戒唯色界攝。瞿沙所說欲色界攝。成實大乘皆三界攝。依三界地禪心生故。禪戒如是。次論道戒。於中亦四。一明身處。二明心處。三成就處。四戒體處。言身處者。毘曇道戒欲色身生。成實大乘三界身生。與禪戒同。言心處者。非三界攝。若隨禪本與禪戒同。言成處者。三界皆成。無漏生上不失下故。戒體處者。性出三界。若隨禪本如心處說。界別如是(此四門竟)。   次就趣論。趣謂五趣。約就此處明三律儀通趣局之義。於中先明別解脫戒。毘曇法中別解脫戒人天身生。人天成就。餘趣難身不生不成。成實法中出家之戒局在人道。在家之戒人天鬼畜四趣中生。四趣成就大乘戒法。人天鬼畜四趣中生五趣皆成。一受得已常成就故。次論禪戒及無漏戒。毘曇成實人天身生。人天成就。依長阿含天品之中鬼子母天亦得聖道。道必依禪。若從彼義人天及鬼三趣中生。三趣中成。大乘法中菩薩遍在五趣之中皆生皆成。此雲何知。如華嚴經。諸龍鬼等各於法門而得自在。提謂經中諸龍鬼等聞法悟道。方等經中地獄眾生遇佛光明尋諸佛所聞法悟道。故知五趣皆成。問曰。若言地獄鬼畜得聖道者。雲何名難。釋言。此等由佛強緣方能悟道。離佛不能故名為難。趣別如是(此五門竟)。   次就形論。形謂男女及無根等。毘曇法中別解脫戒唯在男女一形中生。餘者悕望不具足。故不發律儀。成則不爾。除二形人餘皆成就。若依成實出家之戒與毘曇同。在家之戒除二形人自餘一切皆生皆成。大乘之戒不簡二形。一切身中皆生皆成。所受通故。次論禪戒及無漏戒。小乘法中在欲界者男女身生。一切形中皆得成就。經論之中不曾說有二形人等捨此戒。故在上界者非男女身能生能成。菩薩之人一切形中皆生皆成。形別如是(此六門竟)。   次就人論。人有邪正。外道名邪內道名正。依如毘曇別解脫戒佛弟子受。非外道得。成實法中外道亦得。故彼論言外道亦以深心離惡。故受得戒。禪律儀者內外俱得。外道亦修八禪定故。無漏律儀唯佛弟子非外道得。彼住邪見無八正故。人別如是(此七門竟)。   次論得捨成就之義。先論其得。次明其捨。後辨成就。所言得者。先無今起名之為得。別解脫戒唯一受得更無餘義。受中差別如三聚中具廣分別。禪律儀者。依如毘曇有二種得。一者斷得。斷下過時得上禪戒。二者生得。從上退未生下地時得下禪戒。成實大乘唯有斷得。不說生得。彼說生上不說生得。彼說生上不失下故。退生下時不名新得。無漏律儀毘曇法中有三種得。一者斷得。斷下過時得士道戒。二轉根得。轉根之時捨鈍根戒得利根戒故。三者退得。證聖果時捨彼因中無漏之戒。後退果時還得本戒。成實大乘唯一斷得。餘皆不論。彼說轉根及得果時舊法增明非捨前法別有得故。得相如是。次論捨義。先有今失名之為捨。小乘法中別解脫戒有四種捨。一不用道捨。二命終捨。三斷善捨。四二形生捨。所謂男女二形生時失律儀戒。有人宣說。犯初眾罪亦失禁戒。是事不然。此但污戒。不名為捨。諸經論中皆同此說。菩薩律儀有二種捨。如地持說。一退菩提心。二增上煩惱犯波羅夷。不同所以三聚章中具廣分別。禪律儀戒有二種捨。一者退捨。退起下過失上禪戒。二生上時捨。有漏生上則失下故。成實大乘唯有退捨。彼說。生上不失下故無漏律儀。毘曇法中有三種捨。一者退捨。退聖道時失無漏戒。二轉根捨。轉根之時捨鈍根戒。三得果捨。得聖果時捨彼因中無漏之戒。成實法中三捨悉無。唯入無餘涅槃時捨。大乘法中緣治俱者證實時捨。真證俱者畢竟無捨。三種律儀辨之粗爾。   止觀捨義八門分別(釋名一 定體二 辨相三 制立四 修起次第五 約境分別六 就位分別七 就人分別八)   第一釋名。止觀捨者。經中亦名定慧及捨。此乃修中之差別也。修義不同。一門說三。止者外國名奢摩他。此翻名止。守心住緣離於散動。故名為止。止心不亂故復名定。觀者外國名毘婆捨那。此翻名觀。於法推求簡擇名觀。觀達稱慧。捨者外國名憂畢叉。此翻名捨。行心平等捨離偏習。故名為捨(此一門竟)。   次辨體性。唯依毘曇義釋有二。一就同時心法以論。止者正用定數為體。觀者或用觀數為體。或復用彼慧數為體。伺求之觀觀數為體。照法之觀慧數為體。捨者或用捨數為體。或用定慧二數為體。捨過之捨捨數為體。定慧平等捨離偏習。名之為捨。還即用彼定慧為體。二就前後修義分別。止者正用定行為體。定數為主。諸心心法相從住緣通名為止。觀者或用觀行為體。觀數為主。諸心心法相隨伺求通名為觀。或復用彼慧行為體。慧數為主。諸心心法相隨照境通名為觀。捨者或用捨行為體。捨數為主。諸心心法相隨捨過通名為捨。或用定慧二行為體。定慧兩數以為正主。諸心心法隨此定慧通名為捨。若依成實義釋亦二。一就同體同時法中隨義分別。一心體中住義名止。照義名觀。調停曰捨。不同毘曇諸數別體。二就前後修義分別。作意住緣名之為止。作止照境說名為觀。作意捨相方名為捨。通皆是心。無別主伴。大乘法中義別有三。一事識中修。二妄識中修。三真識中修。事識中修與毘曇同。心數別故。妄識中修粗同毘曇。細同成實。此雲何知。如馬鳴說。第七識中粗細六重。根本四重心數無別。故同成實。末後兩重心與數別。共心相應。故同毘曇。真識中修義別有三。一就同時同體法中隨義別分。寂義名止。照義稱觀。離相名捨。二就同時同體法中異門相攝。止義為門。諸行隨之通名為止。觀義為門。諸行隨之齊名為觀。捨義為門。諸德隨之俱名為捨。三約修義前後別分。始心住法離妄名止。正見名觀。終證捨相故說為捨。體性如是。以此類餘諸行齊然(此二門竟)。   次辨其相。於中兩門。一通就諸行開合辨相。二別就諸行開合辨相。初通就諸行開合辨者。此之三行開合不定。總之唯一。謂聞思修三行之中修行所收。或分為二。謂止與觀。如地持說。於一切法不起妄想名之為止。知第一義離言自性及知世諦無量處法說以為觀。或分為三。謂止觀捨。此三猶前止觀所攝。止觀別修分為前二。止觀雙修合為後一。故有三種。或分為四。如地持說。一者修止。二者修觀。三者修習止觀。四者樂住止觀。此四猶前止觀及捨三行所攝。捨中分二。初為修習終為樂住。更無別行。所言止者。於事於義繫心安住。遠離一切虛偽輕躁及諸憶想。是名為止。事謂世諦。義謂真諦離輕躁者。息除事中輕亂心也。離憶想者。遠離理外分別想也。所言觀者。於事於義憶念選擇。名之為觀。修止觀者。於前止觀常修頓修。樂止觀者。於前止觀以久修故不勤方便。熾然不動。隨義廣分修乃無量。通就諸行開合如是。次就諸行別相論之。先就止行開合辨相如涅槃說。總唯一定。或分無二。一者世間八禪事定。二者出世合理之靜。或分為三。謂上中下。下謂凡夫人禪事定。中謂二乘合理之靜。上者所謂諸佛菩薩離妄真定。或分為四。一者退分。二者住分。三勝進分。四決定分。此決定分涅槃名為能作大益。義如下解。或分為五。所謂凡夫聲聞緣覺菩薩及佛所得三昧。又涅槃中更分五種。一無食三昧。所謂初禪。彼離揣食故曰無食。二無過三昧。亦是初禪。彼離欲惡故名無過。三身意清淨一心三昧。謂第二禪。離六識中覺觀之過名身意淨。內淨一處故曰一心。四因果俱樂。謂第三禪。彼樂勝故。五常念三昧。謂四禪乃至生非想。彼免三災絕於四受。離出入息定心不動。故曰常念。或分為六。謂五停心及觀生滅。五停如下。或分為七。謂須陀洹所得三昧。斯陀那含羅漢辟支菩薩及佛所得三昧。或分為八。於前七上加凡所得。又八解脫八禪定等亦得分八。並如下釋。亦得分九。謂九次第定。根本八禪及滅盡定。轉相趣入名九次第。或分為十。謂一切入。亦如下釋。廣則無量。次就慧行開合辨相。總唯一慧。或分為二。一是世間世俗等智。二是出世。謂無漏智亦得分三。一者般若。此翻名慧。二毘婆捨那。此翻名觀。三者闍那。此翻名智。此三何異經中兩釋。一約人以分。言般若者。一切眾生。一切凡夫同有慧數。故名般若。毘婆捨那一切聖人。此名聲聞緣覺為聖。彼能觀察苦無常等。故名為觀。言闍那者。諸佛菩薩。彼知一切諸法差別。故名為智。二隨境別。言般若者。是別想觀。別知世諦。毘婆捨那是總相觀。總知真諦。言闍那者。是破相觀。破離有無知一實諦。亦得分四。謂四無礙四諦觀等。亦得分五。謂法住智.泥洹智.願智.無諍智.邊際智等。廣如下釋。又復五種無量之智亦是五種。亦如下釋。亦得分六。謂知生死無常苦空無我不淨涅槃寂滅。亦得分七。所謂知法.知義.知時.知足.知自知眾.知尊卑.亦如下釋。或分為八。知生死法無常與苦.無我.不淨。知涅槃法常.樂.我.淨。亦得分九。知前八種及第一義。亦得分十。所謂十智義。如下釋。又復十力亦是十也。或分十一。所謂十智及如實知。亦如下釋。廣則無量。捨中有二。一定慧雙修。離於偏習名之為捨義如前二。更無別行。二住空捨相。名之為捨。義則不定。總唯一捨。或分為二。一生空觀。於人平等。二法空觀。於法平等。或分為三。謂三空觀。或分為四。謂四空觀。有法空.無法空.自法空.他法空.是其四也。廣如上釋。或分為五。謂空.無相.無願.無作及無起觀。如無量壽經中所說。於空理中無相可取名為無相。無願樂心說為無願。無果可為名為無作。無因可起故曰無起。或分為七。謂七空觀。亦如上釋。或分十一。觀十一空。如涅槃說。或分十八。如大品說。廣則無量。辨相如是(此三門竟)。   次辨制立。以何義故立此三行不增不減。解有八義。一行性不同。定數是止。慧數是觀。捨數為捨。二行相不同。住緣是止。知法是觀。調停是捨。三功能不同。止能息亂。觀能斷惑。捨能違治。四修時不同。如涅槃說。心慢修止。煩惱增強戒律羸損諸根不調。於善疑悔則宜修觀。定慧不等則須修捨。又經宣說。定慧平等則宜修捨。五行門不同。如涅槃說。彼空三昧名之為止。以心住空離分別故。無願三昧說之為觀。慧觀生死能斷捨故。無相三昧說為捨行。證入涅槃捨眾相故。六根依境不同。多門如後。今此且依一相論之。依事修止。如世八禪。住事中故。依法修觀。觀察諸法苦無常等名為觀。故依理修捨。證空平等捨眾相故。七隨人不同。多門如後。今此且依一相辨之。如涅槃說。聲聞緣覺定多慧少。菩薩之人慧多定少。諸佛如來定慧平等。說之為捨。八所為不同。如涅槃說。為三義故。所以修止。一為離煩惱依禪伏結。二莊嚴大智依禪發慧。三為得自在依禪發通。為三義故。所以修觀。一為觀生死果報過故依慧滅苦。二為增善法依慧離業。三為破煩惱依慧除惑。為三義故。所以修捨。一為調定慧其令平等。二為證空捨離有相。三為得中道故離有無。制立如是(此四門竟)。   次明修起次第之義。於中次第略有四階。一制發捨。二止舉捨。三止觀捨。四定慧捨。此之四門通釋是一。於中別分前之兩階行修方便。後二修成得法相應。前方便中有始有終。得法亦爾。故有四階。制發捨者。方便之始對治昏覺。昏謂昏睡。覺謂八種惡覺煩惱。言八覺者。所謂欲覺.恚.害.親裡.國土.不死.族姓.輕。侮若有惡覺則便制之制心住於數息門等。昏則發之念身無常。三惡道苦。佛法欲滅。以此鞭心令去睡昏。昏覺俱離修心得中。是時名捨。止舉捨者。方便之終對治沈掉。沈謂沈沒。掉謂掉動。心志濁悶名之為沈。心數異緣說以為掉。掉則修止止心鼻端眉間足指。隨在何處。沈則修舉念身無常苦無我等。沈掉俱離修心得中。是時名捨。止觀捨者。得法之始所治有三。一對愛見以明修治。四住煩惱分為愛見。初一是見。後三是愛。於此門中修止治愛所謂世俗八禪方便。修觀治見所謂出世無漏方便。止觀雙修離於偏習。是時名捨。二對癡愛以明修治。五住煩惱分為癡愛。無明名癡。餘四名愛。於此門中修止治愛。修觀治癡。癡愛俱離。止觀雙修。是時名捨。三對癡妄以辨修治。直就無明住地之中有闇有妄。迷覆諸法名之為闇。妄有所取說以為妄。如地持說。如是如實凡愚不知是其闇也。起八妄想是其妄也。於此門中修止治妄。如地持中。佛為訕大迦旃延說。不依地等一切法想而修禪定。馬鳴論中亦同此說。離一切想名為修止。修觀對治癡闇之心。故地持雲。於一切法不起妄想名之為止。知離言性及知無量世諦方便名之為觀。雙修離於偏習是時名捨。定慧捨者。得法之終更無別治。於前止觀所除煩惱究竟盡處所成行德為定慧捨。修起如是(此五門竟)。   次約境界分別三行。於中義別略有三階。一三法相對以辨三行。二兩行相對以辨三行。三歷就一法以辨三行。初就三法相對之中別有二門。第一約就事法及理以分三行。事者所謂陰界入等。依之修止。如世八禪。法者所謂苦無常等。依之修觀。理者所謂第一義空。依之修捨。捨離眾相。二約三諦以分三行。言三諦者。一是世諦謂法有相。二第一義諦謂法無相。三一實諦謂法非有非無之相。此三門中起修不定。從事入理依世修止。如世八禪。故依真修觀觀諸法空。從寂起用依真修止。離分別故。依世修觀觀諸法故。依一實諦修習捨行捨有無故。故地持中隨事取者名平等觀。隨如取者名平等心。等猶止也。捨離有無名第一捨。上來約就三境辨行。故約二境。言二境者。一世諦法。二真諦法。通而論之於此二中不起妄想通名為止。照見二諦俱名為觀。故地持中不起妄想說名為止。了知二諦同名為觀。止觀雙修調停名捨。於中別分起行各異。若就觀入依世修止依真修觀。若論起用依真修止依世修觀。止觀雙修調停名捨。次就一法以辨三行。隨於何法何事之中攝止安住即名為止。照察名觀。止觀調停名之為捨。約境如是(此六門竟)。   次就位論。位別有五。一外凡位。二內凡位。三見道四修道位。五無學位。通而論之一一位中皆具三行。於中別分進退有三。一義分別外凡位中修世八禪。名之為止。內凡位中學觀諦理。名之為觀。見道已上證理平等同名為捨。第二義者內凡位中安心諦理而未能見。說之為止。故見諦前名為定淨。見道位中始見諦理。名之為觀。修道已去定慧調停說名為捨。第三義者見道已前同名為止。見修二道照理名觀。無學位中得涅槃果捨離十相。故名為捨。位別如是(此七門竟)。   次就人論。人有五種。一是凡夫。二是聲聞。三是緣覺。四是菩薩。五是如來。通而論之人人皆具止觀及捨。於中別分略有三義。一凡夫之人修世八禪。但有止行。聲聞緣覺觀察四諦十二緣等。有其觀行。菩薩及佛證法平等。有其捨行。二凡夫有止。義如前釋。菩薩二乘同觀法性。有其觀行。佛證涅槃。有其捨行。三除凡夫直論賢聖。聲聞之人住寂名止。菩薩了知差別法界。名之為觀。佛得涅槃。有其捨行。止觀捨義辨之粗爾。   三慧義五門分別(釋名一 辨體二 就位分別三 就界分別四 就人分別五)   第一釋名。言三慧者。經中或時名聞思修。或復說為聞思修慧。通釋是一。於中別分義有寬狹。若當直言聞思修者。其義則寬通一切。通一切中始受行法通說為聞。於所聞法分別簡擇通名為慧。依法正行通說為修。若當說為聞思修慧。其義則狹局在般若。不通餘行。就般若中受教名聞。生解名為聞慧。簡義名思。從思得解名為思慧。進習名修。從修得智名為修慧。名義如是(此一門竟)。   次辨體性。三慧皆用慧數為體。慧依法成。法有三種。一教。二義。三者行法。三藏言數是其教法。三諦之理是其義法。三乘行儀是其行法。於中別分依教起聞。依義入思。依行起修。通而論之依一一法皆具三慧。於教法中初受名聞。簡擇是非說以為思。成就聞持陀羅尼行說以為修。於義法中有其三種。一者世諦。二第一義諦。三一實諦。通而論之於此三諦初受名聞。簡擇名思。成就正智說以為修。隨相別分依於世諦成就聞慧。世法可為。言教及故依第一義成就思慧。理出言外。正智思量方能及故依一實諦成就修慧。一實精微正證修行方能見故。於行法中初受名聞。簡擇稱思。造行曰修。又復前三隨教修行通名為聞。捨言趣證說以為思。得證相應說之為修。又復證相初來現心義說為聞。蓋乃是其不聞聞矣。正得名思。得已上進說名為修。體性如是(此二門竟)。   次就位論。通則位位一切皆具。於中別分非無差異。異相如何。准依毘曇外凡位中初受師教說為聞慧。五停心觀總別念處想心觀行未得禪定修慧法故。判為思慧。暖等已上依定修行。判為修慧。又更分別五停心觀依教之始。判為聞慧。總別念處背教已遠觀心轉強。判為思慧。暖等已上依定修行。判為修慧。成實法中念處已前初受師教。隨聞得解。判為聞慧。念處位中堪能自心分別簡擇說為思慧。暖等已上現見空理說為修慧。問曰。成實三慧如是。此三慧中解知何法。有人釋言。聞慧地中以陰分生得眾生空。思慧地中別觀五陰壞苦無常成前生空。兼趣法空。暖等已上總觀五陰行苦無常得諸法空。蓋是人語不關經論。若當聞慧但解生空。法空寂聞竟在何處。若當思慧壞法以成眾生空者。法空寂思復在何處。若修慧地唯解法空。生空寂修復在何處。二空之理皆藉初聞。次思後修方能悟入。而言生空但有聞慧而無修慧。法空有修而無聞思。豈非謬浪。當知聞慧具聞二空。思慧地中具見二空。修慧地中具見二空。不得偏取。大乘法中位分不定。據始為言。習種位中依教悟解成就聞慧。故華嚴中宣說。十住隨所聞法即自開解。性種位中捨詮得義成就思慧。解行已上修習出道成就修慧。次勝以論。種性地中於出世道但可聞知。未能思量。同為聞慧。解行位中能觀出道判為思慧。初地以上正行漸增。判為修慧。次上以論。習種性種直爾成就出世種子。未能方便趣入出道。三慧俱無。解行位中能起方便趣入出道。於出世法能聞能思具聞思慧。故地持中說解行地具足聞慧思慧思惟。初地已上發起正行說為修慧。極上以論。一切地前成就教行同為聞慧。初地之中始觀人如判為思慧。二地已上證心轉增判為修慧。位別如是(此三門竟)。   次就界論。界謂欲色無色界等。雜心中說。聞慧局在欲色兩界不通無色。無色無形不能聽受。是故無聞。思慧局在欲界地中上界則無。何故如是。上界報靜。斂思量則與禪定修慧相應。故無思慧。問曰。上界若無思慧應無覺觀。釋言。上界所有覺觀修慧所攝。故得有定。修慧局在色無色界。不通欲地。一切禪定修慧攝故。上界有修。欲界無定。故無修慧。瞿沙所說聞思同前。修慧一種遍通三界。彼說欲界有禪定故。成實所立聞慧如上。思慧不定。隨教之思局在欲色。推義之思遍通三界。此雲何知。論解覺觀。粗思名覺。細思名觀。彼說覺觀三界皆有。明知遍通通修三界。彼說欲界有電光定。明修通下。大乘三慧並通三界。何故如是。菩薩雖在無色界中能來佛所聽受正法。又得聞持陀羅尼故。具受一切諸佛教法。是故聞通。菩薩常思。是故思通。大品宣說。欲界有定。是故修通。界別如是(此四門竟)。   次就人論。人謂聲聞緣覺菩薩。通而論之人人皆具。於中別分聲聞之人聞教悟道成就聞慧。是故當相說為聲聞。緣覺深思十二緣義成就思慧。是故當相說為緣覺。緣者是義。覺謂思也。菩薩善修俱利之道。成就修慧。是故當相說為菩薩。菩薩此翻名道眾生。以修自利利他道故。三慧如是。   三種般若義   三種般若出大智論。言般若者。是外國語此翻名慧。於法觀達目之為慧。慧義不同。一門說三。三名是何。一文字般若。二觀照般若。三實相般若。此三種中觀照一種是般若體。文字實相是般若法。法體合說故有三種。言文字者。所謂般若波羅蜜經此非般若。能詮般若故名般若。如涅槃經詮涅槃故說為涅槃。此亦如是。又此文字能生般若亦名般若。如食生命說食為命。言觀照者。慧心鑒達名為觀照。即此觀照體是般若名觀照般若。如眼是目名為眼目。於中具辨開合不定。總唯一智。或分為二。二有多門。一約境分二。謂世諦智。第一義智。世諦智者名一切種。於世法中種別智故。第一義智名一切智。以知一切諸法如故。二真妄分別。六七識中緣照分別是其妄智。第八識中體照之慧是其真智。是義雲何。如來藏中恆沙佛法集成心事。是心性淨而為客塵煩惱所染相似不淨。後息妄染淨相始顯。始顯淨識普照法界說為真智。三大小分二。方便觀解緣別彼此。不能滅想普照一切。名之為小。故龍樹雲。十八空觀名小智慧。滅觀般若絕其緣想而能普照一切法界。名之為大。故龍樹言。般若波羅蜜是大智慧。或分為三。三有多門。一觀入分三。謂聞思修。二約境分三。謂世諦智第一義智及一實諦智。三隨義分三。謂清淨智一切智無礙智。義如後釋。四隨人分三。一一切智二乘所得。二道種智菩薩所得。三一切種智如來所得。亦如後釋。五隨識分三。一事識中分別之智。二妄識中分別之智。三真識中分別智。或分為四。謂聞思修證。或分為五。一聞。二思。三修。四報生識智。變易聖人報無漏心生便見法名報生智。此四是妄。五是證智。謂真識中無分別慧。或分十一。所謂十智及如實智。此義如後十一智中具廣分別。廣則無量。問曰。此之觀照般若體性雲何。如龍樹辨。人說不同。凡有六種。第一家說唯有漏慧是般若體。何故如是。如小乘中佛道樹下方斷煩惱。自斯已前所修智慧皆名般若。故知有漏。第二家說。無漏聖慧是般若體。有漏則非。見理之心名般若故。如此說者小乘法中佛最後身所修無漏方便是般若。已前悉非。第三家說。從初發心至坐道樹所修智慧莫問有漏及與無漏悉是般若。至佛轉名薩波若智。如此說者般若在因不通於果。第四家說。菩薩所修一切智慧通名有漏通名無漏悉是般若。論自釋言。以觀涅槃行佛道故通名無漏。未斷結盡通名有漏。第五家說。菩薩慧中無漏無為不可睹見。無對常智是般若體。無常緣智一切悉非。第六家說。般若之體不可取得。非有非無非常非無常。非空非實非陰界入。非有非無無生無滅無取無捨。猶如火炎不可嘗觸觸則燒人。般若如是。不可取執。取皆破遣。向前所取一切悉非。問曰。此門與前第五有何差別。釋言。向前第五門者從緣方便修。生真智為般若體。此說無始佛性真心從緣修顯。得證通望從來體外畢竟無緣。緣既不有真亦亡對。絕對真心說為菩薩般若正體。餘者悉非。問曰。此六何者為是。論有兩判。一言皆是如諸比丘各說彼此中間之義。佛言。皆是。此亦如是。一言。第六所說者是。前五皆非般若正體。故說為非。觀照如是。言實相者。是前觀照所知境界。諸法體實名之為實。實之體狀目之為相。何者是乎。開合不定。總為一實。或分為二。如地持說。一事法性世諦實也。二實法性真諦實也。或分為三。如涅槃說。一者世諦。二第一義諦。三一實諦。或分為四。一者事實陰界入等。二者法實苦無常等。三者理實空無我義。四者性實佛性真法。又地持說四真實義亦是四實。一世間所知。二學所知。三煩惱障淨所行處法。四智障淨所行處法。如上廣辨。此諸法中通而論之皆是實相。於中別分唯第一義名實相耳。此之實相體非般若。能生般若故名般若。如色香等體非是欲。能生欲心說為五欲。問曰。聖智非直知實亦知虛妄。何故所知唯名實相。釋言。聖人如法而知。知實知虛皆稱前法。故通名實。又知實時達本無妄。故唯言實。問曰。觀照即是般若。此之三種俱名般若。何故不得通名觀照。釋言。亦得但彼論中為辨般若文字觀照實相別之。是故一種偏名觀照。若復就彼觀照門中以辨其義。亦得說為三種觀照。一文字觀照。二般若觀照。三實相觀照。義既均齊。不得偏取。三種般若辨之略爾。   三智義兩門分別(辨相一 就人分別二)   第一辨相。言三智者。一道種智。二一切智。三一切種智。此之三種出大智論。道種智者。於一切道種別而知名道種智。又知一切化眾生道名道種智。所知雲何。如彼論中增數廣辨。或說一道。所謂趣向涅槃之道。或分為二。二有多門。謂善與惡。世及出世。有漏無漏見之與修。有學無學無礙解脫向果得果。如是無量不可具辨。或分為三。三亦多門。謂三惡道及三善道人天涅槃三乘之道。戒定智慧見修無學止觀及捨。如是無量。或分為四。四有多門。所謂凡夫三乘之道。聲聞緣覺菩薩佛道。四念四懃四如意等。如是無量。或分為五。五亦多門。所謂五趣五度觀門。凡夫二乘菩薩佛道。如是無量。或六或七乃至八萬四千道法。知如是等道法差別名道種智。彼一切智與一切種智有何差別。通釋是一。於中別分凡有六種。一總別分別。總相知法名一切智。別相知法名一切種。如知苦諦是一切智。分別是苦有無量種名一切種。如是一切。二通別分別。知苦無常空無我等諸法通相名一切智。知五明等諸法別相名一切種智。三空有分別。知諸法空名一切智。知其種種世諦諸法名一切種。四廣略分別。略知諸法名一切智。廣知諸法名一切種智。如知分段因果對治名一切智。分段變易因果對治一分皆知名一切種智。亦如有人知一世界事名一切智。知於一切世界中事名一切種智。如是一切。五大小分別。小乘之智名一切智。大乘之智名一切種。問曰。向前道種智中知法已盡。何須別說一切智及一切種智。釋言。向前道種智者直知道法。自餘一切五明處等空無我等第一義法非彼所知。是以更明(此一門竟)。   次就人論。人謂聲聞菩薩及佛。約就此人辨義有四。一隨人別分。如論中說。聲聞之人有一切智。以能總相知諸法故。又復聲聞但能通相知於諸法不能別知。又復但能略知諸法不能廣知。是故說彼有一切智。菩薩之人有道種智。能知一切差別道法化眾生故。諸佛有其一切種智。以能別相廣知法故。二簡勝異劣。於此門中下不兼上。上得兼下。以是義故聲聞唯得有一分智無餘二種。菩薩之人有道種智兼一切智無一切種。諸佛如來具足三智。三簡大異小。佛菩薩大。聲聞是小。小中單直有一切智。大中不爾。佛與菩薩兼具三智。四就實通論聲聞之人小分具三菩薩漸勝。諸佛並極。三智如是。   三量智義三門分別(釋名義一 辨相二 就位分別三)   第一釋名。三量之義出於相續解脫經中。慧心取法各有分限。故名為量。量別不同。一門說三。一是現量。二是比量。三是教量。地持成實亦有此相。地持說言。現智比智及從師同聞。成實論言。見聞及比猶此三矣。言現量者。現知諸法名為現量。又知現法亦名為現。於中分別有其二種。一者知事。二者知理。言知事者。隨在何時何處法中不因比度。不藉他言而能知者同名現量。事相粗近隨在何時何處之中能現知故。言知理者毘曇法中就處分別。知欲界法名之為現。以何義故。知欲界法偏名為現。毘婆沙雲。得正決定必在欲界。要先見於欲界苦等後見上界。良以欲界法粗易見故先見之。先見分了。故偏名現。上界不爾。故知上界不名為現。又復行者於欲界苦有二現見。一離欲現見。以離欲道現照知故。二自身現見。欲界之苦身現覺故。於上界苦但有一種。離欲現見。身不在彼。不覺知故。如兩擔物。一則自擔。二使人擔。於自所擔有二現見。一知是物。二知輕重。知欲界苦其狀似此。於他所擔但有一種知物。現見不知輕重。上界如是。以知欲界其二現故偏名為現。上界唯一。故不名現。成實法中約時分別。彼現有二。一據修始。見諦已前現在時中觀假無性。名之為現。二據修成。見諦已上三世法中現見空理。同名為現。大乘通就時處分別。義釋有四。一據修始。唯於欲界現在法中見諸法如。名為現量。欲界現法易觀察故。二者修次。或於欲界見三世如。或於三界見現在如。同名現量。三者修成。於自分中現見三世一切法如。悉名現量。四據修息。到菩提時現見三世一切諸法。皆名現量。不簡自分他分之別。故地持言。諸佛如來於一切法現知見覺。現量如是。言比量者。譬度知法。名之為比。於中分別亦有二種。一者知事。二者知理。言知事者。隨在何時何處法中比度而知悉名比量。言知理者。毘曇法中約處分別。知上二界四諦之理名為比量。成實法中約時分別。見諦已前過未法中觀假無性名為比量。大乘通就時處分別。義釋有三。一據修始。以彼欲界現在法如比知他界他世法如名為比量。二據修次。或以欲界三世法如比上二界。或以三界現在法如比知過未名為比量。三據修成。以自分中所知三界三世法如。比他分中未所見處三界三世一切法如。名為比量。以何義故不說修息。到菩提時無復比故。然此比量經中亦名譬喻量也。通釋是一。於中分別同類相比名為比量。異類相比名譬喻量。言教量者。有法玄絕自力不知藉教以通名為教量。於中分別亦有二種。一者知事。二者知理。於世諦中藉教知者名為知事。二諦理中藉教知者名為知理。此之教量法中亦名信言量也。通釋是一。於中分別法鄰自分藉言入者名信言量。法大玄絕依教知者名為教量。有人就此份量為四。現量為一。比量為二。教量為三。信言為四。此亦無傷。但非經論。名義如是(此一門竟)。   次辨其相。現量可知。比量有三。一同類相比。相似之法以此比餘。如百論中。義別有三。一者如殘。如人海中取一滴水嘗之知鹹則知餘者一切皆鹹。亦如有人於一法中見苦無常空無我等知餘皆爾。如是一切。二者如本。如人先曾見火有煙後見餘煙必知有火。亦如有人曾見諸法無常故苦後見法苦必知無常。如是一切。三共相比知。如似人見從東至西人有行動類天上日從東至西當知亦動。亦如有人見色生滅色性無常後見其餘想受行等有生滅故性亦無常。如是一切。此三合為同類比也。二以劣比勝。如國無金用瑜比之。亦如經中以世虛空不生不滅比況佛性。如是一切。三以勝比劣。如國無瑜將金比之。亦如經中以大涅槃非有非無譬王殺罪。如是一切。此後兩門通釋。亦是共相比也。少分同故。比量如是。次辨教量。義別有三。一異時法。藉教以知。如過未法不現見故因說方知。二異處法。藉教以知。如他方事不現見故因說乃知。三者同時同處之法。藉教以知。如說身中如來性等。教量如是。此教量中所知不定。或深勝法藉教方知如彼佛性涅槃道等。或中間法藉教方知如苦集等。或粗淺法藉教方知如世間中難識事等(此二門竟)。   次就位別位。謂習種性種解行十地佛地。於此位中辨義有三。一開始合終。習種為一。性種為二。解行已上合為第三。同觀如故。於此門中或以三位共望一法以辨三量。所謂望於解行已上所觀之法。習種望彼是其教量。在彼玄絕。藉教知故。性種望彼是其比量。位分相鄰可比知故。解行已上望自所得是其現量。現證知故。或以一位別望三法以辨三量。習種還望自所證法是其現量。現證知故。望性種地所證之法是其比量。位分相鄰可比知故。望解行上所證之法是其教量。法玄絕故。向前門中教淺現深。於此門中現淺教深。或以三位別望三法。向前三位自望所得皆是現量。是則現量是通深淺。二開中間以合初後。如地持說。習種性種合之為一。種子同故。解行為二。初地已上合為第三。同證如故。於此門中亦得三位共望一法。望初地上所證之法。種性位中是其教量。解行比量地上現量。亦得一位別望三法。亦得三位別望三法。類上可知。三合始開終。種性解行合之為一。信地同故。十地為二。佛地為三。於此門中亦得三位共望一法。望佛所證地前名教。相去玄絕。信教知故。地上名比。以自所得上比佛故。佛地名現。現證性故亦得一位別望三法。地前還望地前之法是其現量。望地上法是其比量。望佛所得是其教量。以玄絕故亦得三位。別望三法皆是現量。同現見故。三量如是。   同相三道義兩門分別(釋名一 辨體二)   第一釋名。同相三道出地經論。名字是何。一是證道。二是助道。三不住道。言證道者。證是知得契會之義。心冥實性亡於分別契會平等。名之為證。言助道者。助是扶佐資順之義。諸度等行迭相扶佐資順菩提。故名助。言不住者。是離著之義。巧慧雙遊行無偏在。故曰不住。此三通論皆依法成。俱應名證。同能資果。並應名助。超凡異聖。齊名不住。為別三門。隱顯異名等別三門。隨顯受目。證據心體。心淨照明得法義顯。故偏名證。所證如中無果可資。故不名助。染淨相泯不住義隱。故不名不住。助是行修資順義強。故偏名助。見果可求證如義隱。故不名證。背有求出不。不住義微。故不名不住。不住巧慧離著義顯。故偏名不住。染淨俱遊證如義隱。故不名證。染淨雙隨不偏求出。非專向果。故不名助。此之三種諸地通有。名之為同。同行體狀目之為相。蓋是體相非標相也。同行虛通目之為通。問曰。此三名為同相。見修無功名為別相。此證助等有別相不。見修等中有同相不。釋言。亦有。何者是乎。如地經中三地已還名為世間。未能證法。所修諸行遠資出世判為助道。第四地中初入出世。內證法明判為證道。五地已上得出世間後能隨世名不住道。故地經中五地已上方始宣說不住道勝。此即是其證等別相。菩薩見解無地不有。行修亦然。無功用義亦該始終。故地論言。從初地來隨分所行捨功用故不名染行。此即是其見等同相。若爾俱齊。何故證等偏名同相。見修無功偏名別相。釋曰。此言隱顯故爾。等是隱顯何故證等偏名同相。此據成德。通有義顯。故偏名同。何故見等偏名別者。此據修相。從解起修修熟捨功。階別相顯。故偏名別。何故證等偏據成德。何故見等偏是修相。釋言。同相三道之中證行為首。助與不住依證而說。故是成德。別相三中見道為首。從見起修。修過前見。修心久純方成無功。無功過修。漸次相起故說為修。修相階漸。故名別相。成德同時。故名同相。名義如是(此一門竟)。   次辨體相。通說皆用真心為體。於中別分非無差異。異相如何。證道體者是真識心。是心體中具足一切恆沙佛法。所謂法界常樂我淨智慧三昧解脫等法。將心攝法無出一心。隨法分心心有法界微塵等別。心於彼法同體照明淨無闇障。性雖常淨而為妄染相似不淨。後修對治息除染累。本隱淨心顯成令德。始顯淨德如甘心性內照法界。故說為證。蓋乃自然無分別照非緣照也。助道體者。所謂有作六波羅蜜。是義雲何。向修對治顯證之時備修法界一切諸行。行熏真心故令心中真德集起說為助道。不住體者。略有三種。一就觀解以明不住。二據行修。三就果德。言觀解者。菩薩觀法非有非無。見非有故不著有邊。見非無故不著無邊。於有於無不偏住著。故名不住。言行修者。義別有三。一證相對助以明不住證行寂滅。助行起作。助而常證不偏住作。證而常助不偏住寂。寂作俱遊不偏住著故名不住。二偏就證以明不住。證實平等無法可住。故名不住。故地論中名如行道為不住道。三偏就助以明不住。於中有三。一自利利他二行分別。菩薩善修自利行故不住凡夫。修利他故不住二乘。故名不住。二就自行福智以明。福隨有生。智依無成。以修福故不住於無。以修智故不著於有。故名不住。三應就諸行以明不住。如一施中不見施者受者財物及與果報不著於有。常依三事而行佈施不住於無。故名不住。如施既然。諸行齊爾。此後三門合為助中不住之義。前就證助以明不住。次偏就證後偏就助。合為第二行修不住。第三門中言就果德明不住者。謂佛如來得大涅槃不捨世間。得涅槃故不住生死有為法中。不捨世故不住寂滅無為法中。故名不住。同相三道辨之粗爾。   別相三道義三門分別(釋名一 定位二 辨相三)   別相三道出地經論。亦得名為位別三道。名字是何。一見。二修。三無功用。初言見者。慧心推求明白名見。進習名修。修心久純任運上昇息於緣務名無功用。此之三種諸地不同。名之為別。別行體狀目之為相。即此三行虛通名道。此三分異。是故亦名位別三道。名字如是(此一門竟)。   次定位分。據實通論。一切位中皆具此三。隨相別分局在出世。出世有二。一初地已上名為出世。二隨地相四地已上方名出世。就初門中大位開分初地見道。故地論言。諸見縛者於初地中見道時斷。二地已上乃至七地是其修道。八地已上名無功用。以實細分見有二種。一者緣見。在解行終心。故地持言。諸見縛者解行時斷。二者證見。在初地始心。修道亦二。一者習修。在初地滿心。故地持中宣說初地以為淨心及初修慧行也。二者正修。在二地已上。無功用中亦有二種。一習無功用在七地中。故地經中宣說。七地修無功用。二成無功用。八地已上與無生忍。其義相似。始習無生在七地中。成就無生在八地上。初門如是。第二門中大位開分。第四地中初入出世名為見道。故仁王中名第四地為須陀洹。又地經雲。身見為首。我人眾生陰界諸入我慢所起出沒等事第四地中皆悉遠離。五地已上判為修道。八地已上名無功用。以實細分見有二種。一者習見在三地終心。觀一切法不生不滅因緣而有。二者成見在四地中。正見諸法不生不滅。修亦有二。一者習修在四地終心。方便行中發懃精進。二者正修在五地上。無功用中二種如上。然經論中地位開合進退非一。或開前合後。或開後合前。或開中間以合前後。今據一門且分此三。位別如是(此二門竟)。   次辨其相。見有二種。一者習見。謂解行中學觀如理。二者成見。謂初地中真觀現前。成中有二。一者自分。始入初地於自所證無我法中證照分明。二者勝進。謂初地中於二地上行修得失善觀分明如初地中發趣果等。修道亦二。一者習修。謂初地中發諸大願修行戒等。二者正修。謂二地上修行戒等。正中有二。一漸次修。二者頓修。言漸修者。謂二地上乃至六地五行勝進。言五行者。如地持說。二地修戒。三地習定。四五六地修習智慧。慧有三種。一道品相應慧。四地所修。二二諦相應慧。五地所習。三緣起相應慧。六地所學。以此通前合為五行。此五漸生名漸次修。言頓修者。謂第七地於唸唸中頓起一切菩提分法。無功用中亦有二種。一習無功用。在七地中。故論說言。七地修習無功用也。二者成熟。在八地上。成中亦二。一者自分。謂八地中報行成熟。二者勝進。謂八地上法流水中諸佛勸發自然趣向無上菩提。是勝進中諸行備起。今隨地相略分三種。一八地中淨土化生成就身業。二九地中辨才益物成就口業。三十地中得深智行成就意業。別相三道辨之粗爾。   三種住義兩門分別(釋名一 辨相二)   三種住義出持地論。大智論中亦具分別。依處名住。住義不同。一門說三。三名是何。一是聖住。二是梵住。三是天住。言聖住者。會正之解名之為聖。聖為人依。故名聖住。亦可聖者是其聖人。聖所依處名為聖住。言梵住者。淨行名梵。梵為人依。名為梵住。亦聖人離欲名梵。梵所居處名為梵住。言天住者。八禪天法。故名為天。天為人依。名為天住。亦可聖人是其淨天。天所居處名為天住。問曰。何故不說人住鬼畜住等。釋言。通說理亦無傷。以非勝故是中不論。名義如是(此一門竟)。   次辨其相。開合不定。總之為一。謂七無上中一住無上。或分為二。一是世間。二是出世。梵住天住是其世間。聖住一種是其出世。或分為三。三名如向。於中辨釋略有三義。一就果分別。如大智論說。欲界六天名為天住。色無色天名為梵住。以離欲故。涅槃聖法名為聖住。二就因分別。亦如大智論說。佈施持戒禮拜等善名為天住。能得欲界六天果故。四禪四空四無量等名為梵住。能得上界梵世界故。此色無色通名為梵。三三昧等名為聖住。三就行分別。如地持說。八禪地定名為天住。其所依故。四無量心名為梵住。以此四行於一切生離過淨故。彼三三昧滅盡正受名為聖住。唯是聖人所依止故。此後三住涅槃名為三行窟宅。猶是住處義也。或分為四。如大智論說。於前三上加一住合為四也。如彼論說。首楞嚴等無量三昧。及佛十力四無所畏不共法等。一切佛法通名佛住。或分十六。彼天住中有八禪定。即以為八。梵中有其四無量心。通前十二。聖住有四。謂三三昧滅盡正受。通前十六。如地持說。此十六中四無上住如來多住天住之中住第四禪。以下三禪慧多定少。上之四空定多慧少。定慧不均。用不稱心故不多住。唯第四禪定慧均等作用稱心。是以多住。是故如來最初成道及般涅槃。皆依四禪梵住之中多住。大悲如來常念有苦眾生。大悲能拔。是故多住。聖中多住空三昧門及滅盡正受。以空三昧離相中勝滅盡正受寂止極。是故多住。隨義廣分住乃無量。今據一門且論三種。三住如是。   大乘義章卷第十(終)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44 冊 No. 1851 大乘義章   大乘義章卷第十一   遠法師撰   淨法聚因法中。此卷有十九門(一暖等四心義 二人四依義 三法四依義 四聖種義 五四親近行義 六轉業四行義 七四修定義 八四不壞淨義 九四堅義 十四種道義 十一四種善法義 十二四種味義 十三四德處義 十四四種求知義 十五四陀羅尼義 十六四無量義 十七四無礙義 十八菩薩四無畏義 十九四攝義)。   一暖等四心。於中曲有六門分別(一釋其名 二定體性 三辨其相 四開合廣略 五長短分別 六就界分別)   第一釋名。暖頂及忍並世第一法是其名也。所言暖者。就喻為名。無漏如火。此諸善根學為理觀。得彼火相名之為暖。所言頂者。亦就喻名。如世山峰謂之為頂。此善為是在於暖上故名為頂。問曰。暖等四品善根一次第法頂非最極。何故名頂。釋言。善根有動不動。前二是動。以可退故。後二不動。不可退故。頂者是其動中之極。如世山峰分流之處。故名為頂。問曰。何不不動之極說名為頂。彼所受其第一名故。問曰。大小德位相並。如龍樹說。菩薩初地名之為頂。解行終心名為頂墮。將彼類小應苦忍去方名為頂。今何故說世間善根以為頂乎。釋言。頂義上下無局。一切所行隨分過前皆得名頂。以無局故。大小相類大乘世間亦有頂義。小乘出世亦有頂義。以俱有故。彼龍樹論且就出世不退之位說名為頂。小乘就彼世間善中退窮名頂。所言忍者。當相為名。慧心安法。故名為忍。通論四種俱皆是忍。但此是其不動之始安住義顯。故偏名忍。世第一者。顯勝之目於世間中此善最上故雲第一。然此四種毘婆沙中名別有四。一名達分。二名觀諦。三名修治。四名善根。如彼論釋。言達分者。出世聖慧觀徹諦理。名之為達。此四善根是彼性分。故名達分。言觀諦者。念處以前未觀諦理。此暖等上以無常等十六行法觀察四諦。故名觀諦。言修治者。為求聖道及聖道果修治身器。如世農夫為求子實修治淨田。故曰修治。言善根者。聖道是善。涅槃善果。暖等四種是彼初基。故名善根。又此四種調順名善。能生聖道。故名根。名義如是。第二門中辨其體性。於中有二。一心法分別。依如毘曇此四善根由慧名體。於所觀察四聖諦慧。若論眷屬則五陰性。此慧相應受數為受。想數為想。心王為識。餘數為行。定共之戒以為色陰。若依成實此四亦是智慧自性。前後眷屬唯行陰攝。若說遠緣亦五陰性。二就有漏無漏分別。依如毘曇一向有漏。但能伏結不永斷故。又是聖慧方便道故。成實法中此四善根現見空理。性是無漏。以雜相故。亦名有漏。體性如是。   第三辨相。於中有四。一約境不同。二觀心有別。三生解不等。四治障有異。言約境者。如毘婆沙說。觀察五陰苦無常等。名之為暖。觀三寶功德名之為頂。觀四真諦名之為忍。唯觀身苦名世第一法。理實此四同觀四諦。為分四別且為言耳(此一門竟)。   言觀別者。此之四種同觀四諦觀心差降。故有四別。是義雲何。依如毘曇苦集滅道界行分別有三十二。界謂三界。行者所謂苦無常等十六聖行。欲界地中有十六行。上界亦然。上下通說有三十二。於一一行正能觀察。說之為暖。觀之未明名暖方便。觀心分明名暖成就。暖法如是。於一一行心觀來去以漸略之至一心觀。名之為頂。一心觀前名為方便。一心觀後名為成就。此頂心中雖後漸略望於四諦及十六行猶名具觀。不名為略。然此成處各一心觀與後忍中初觀相似。如增上忍似第一法。問曰。善根漸多應好。何故須略。釋言。始觀多心重緣猶不明瞭。觀心後純少緣即見。是以減之。頂法如是。次辨忍法。於彼上下三十二行各一心觀。乃至於彼欲界苦下一行觀來說之為忍。就此忍中具有三十二番觀行。初第一番。於一一行各一心觀先觀欲界苦下四行。次觀上苦。後觀欲界集下四行。次上界集乃至觀道。類亦同然。各四行觀。次第二番。上界道下略去一行觀察餘者。次第三番。上界道下略去二行觀察餘者。如是漸去乃至最後唯觀欲界苦下一行。或苦無常或空無我。從初乃至唯觀欲界苦下二行名忍方便。唯觀一行名忍成就。向前頂中直略觀心。今此忍中心境俱略。問曰。諦法多觀應好。何故須略毘婆沙雲。譬如富人欲適他土財物廣多不能持去。故以財易錢猶嫌錢多轉以易金。猶患金多以金轉買多價寶珠持去地土。行者如是。欲從世間入出世道。先捨有漏多相續心起於上忍。唯緣一行易入聖道。是以略之。忍法如是。次辨第一。增上忍後重起一心緣欲界苦。唯緣一行名世第一法。以一心故更無方便成就之別。毘曇如是成實論中直雲。行者以無常行觀察五陰生泥洹智。下名為暖。中名為頂。上名為忍。上上名為世第一法。不明四種觀相差別。今且義釋。初暖法中先以無常觀察現在果報五陰智無定性。以此比知過未亦然。次觀現集亦但生滅無有自性。過未同爾。次觀現滅託待而立無有定性。過未亦然。後觀現道無常生滅無有自性。過未齊爾。第二頂中先觀苦諦因緣虛假無有自性。以此比知過未同然。集滅道觀類亦同爾。向前觀始以苦無常生滅法數分壞法體。今觀轉勝以其因緣虛假之理明法無性。第三忍中初先總觀三世諸法虛假無性。集滅道觀類亦同爾。向前觀始三世別觀。今觀轉勝三世總觀。世第一中總觀三世四諦虛假。以此總觀與無相中總見法空方便故。觀別如是(此二門竟)。   生解別者。如毘曇婆沙說。暖初緣諦能生下明。頂生中明。忍生上明。以此身中緣諦明故生世第一法(此三門竟)。   次明治障。如毘婆沙說。暖初緣諦能止上愚。頂止中愚忍止下愚。以止身中如是愚故生世第一法。顯相如是(此四門竟)。   第四明其開合廣略。此四善根總之唯一達分善根。或分為二。如毘婆娑說。一動善根。二者不動。前二是動。以可退故。又複雜起欲界善故。後二不動。不可退故。又不雜起欲界善故。或分為三。如毘婆娑說。謂下中上。暖名為下。頂名為中。忍及第一說以為上分。或分為四。暖名為下。頂名為中。忍名為上。世第一法名為上上。或分九種。如毘婆娑說。暖法有三。所謂下下.下中.下上。頂法有三。所謂中下.中中.中上。忍法有二。謂上下.上中。世第一法有其一種。所謂上上。又彼論中更有一說。暖法有二。所謂下下及與下中。頂法有三。所謂下上.中下.中中。忍法有三。所謂中上.上下.上中。世第一法有其一種。所謂上上。或分為十。前三各有上中下別。世第一中其唯一品通前十也。暖中三者。修彼四諦三十二行始觀未見。名之為下。昧見為中。明見為上。頂中三者。於彼諸行多心觀中初略一觀。名之為下。略二已後及至於彼三十二行各三心觀說之為中。各二心觀說以為上。忍中三者。初於三十二行之中各一心觀。名之為下。故毘婆娑雲。觀欲界苦行至上界道行三十二心是名下忍。於三十二行之中略一已後。乃至於彼欲界苦下。唯觀二行是名中忍。此中忍中極多有其三十一心。極少二心欲界苦下唯緣一行。是名上忍。故毘婆娑雲。復以一心觀欲界苦名上忍也。世第一中唯有一心。更無多品。或分十八。如瞿沙說。前二善根名之為動。就此動中品別有九。始從下下乃至上上。此九品中暖有三品。頂中有六。後二善根名為不動。此不動中亦有九品。始從下下乃至上上。此九品中忍有八品。世第一法唯一上上。前後合說。故有十八。隨義細分乃有無量。開合如是。   第五門中長短分別。如毘婆娑說。暖頂善根一向相續。忍法之中或是相續。或是一念。中下二忍多念相續。上品之忍局唯一念。世第一法局唯一念。若依成實。暖等四種並皆相續。一念之心不能具觀四真諦故。長短如是。   第六門中就界分別。界謂三界。論者不同所說各異。若依尊者達摩多羅。暖等善根唯色界攝。以色界中有遍緣智能觀上下四聖諦故。色界善中有動不動。動中下者說名為暖。上名為頂。不動中下說名為忍。上名第一。以何義故非欲界攝。故彼宗欲界一向無定。不得依之修習起故。以何義故非無色攝。無色界中無遍緣智。不能觀下四聖諦故。彼心微弱。是故不遍。尊者瞿沙說。此暖等是其欲界及色界攝。非無色界。彼說。欲界亦有六禪定。可依修起。故欲界攝。色界可知。欲界攝者名之為動。動中下者說名為暖。上名為頂。色界攝者名為不動。不動中下說名為忍。上名第一。以何義故非無色攝。此如前釋。僧祇部說。是三界攝。彼說。欲界有其禪定。依之修起故欲界攝。色界可知。無色上能具觀四諦。故無色攝。如是說者依無色定上入見道。成實論家同此後說。暖等四心略之云爾。   人四依義五門分別(釋名義一 開合辨相二 侍佛多少三 得義多少四 所化差別五)   人四依義出涅槃經。來世憑仗稱之為依。依義不同。一門說四。四名是何。有人出世具煩惱性是其第一。須陀斯陀是其第二。阿那含人是其第三。阿羅漢人是其第四。有人出世具煩惱者。所謂地前種性解行內凡人也。如來滅後現化在時名為出世。於初地上所斷二輪未能剪除名具煩惱。問曰。何知。此地前經自說言。是名凡夫非第八人。明在地前。何者第八。對之說非。依毘婆娑名須陀洹以為第八。對見道前七方便故。故彼論中問言。何者是第八人。所謂信堅及與法堅。鈍根之人入見諦道名為信堅。利根之人入見諦道名為法堅。問曰。地持說種性人二障清淨。何故涅槃說具煩惱。所望不同故說有異。地持約對聲聞緣覺。種性菩薩五住齊斷故名清淨。涅槃約對初地已上所斷二輪。地前未斷名具煩惱。問曰。是中為辨依德應說無惱。何故說具。為別後故。須陀洹者此翻有三。一名修習無漏。二名逆生死流。三名觝債。聖解漸進名修無漏。三途苦報違而不順名逆生死。拒而不受故雲觝債。位在何處。分別有三。一者守果在初地終心。二者攝因從於初地始心已去通名須陀。三者進向上盡二地通名須陀。斯陀含者此名住薄。能薄修惑名斯陀含。如小乘中偏於欲界九品修惑能薄六品。大乘法中通於三界一切修惑齊能薄之。如地經說。位在何處。分別有三。一者守果在第三地。故經中宣說。三地一切欲縛色無色縛及無明縛皆悉微薄。以能薄故名斯陀含。二者攝因二地已上通名斯陀。三者進向上盡七地通名斯陀。以那含果未成就故。何故須陀斯陀之人合為一依。釋有三義。一得義同故合之為一。如經中說。於一切義十六分中得十二分。十六分義後當更論。二功用同故合為一依。始從初地乃至七地所修諸行功用同故。三化用同故合為一依。始從初地乃至七地隨所化生作意攝取。不能自然無分別化。是故合之。問曰。若爾八地已上同無功用。何故不合。得義別故。又復地位開合不定。各據一宜。不可定責。經說。此人未得第二第三住處。於四果中須陀洹人未得第二斯陀住處。斯陀含人未得第三那含住處。阿那含者此名不還。小乘法中更不還未欲界受身。名阿那含。又於二十五有之中隨所過處不重受生名阿那含。大乘法中釋有兩義。一不重起愛拂煩惱故名不還。二不重受欲界地中分段殘報故曰不還。故經說言。更不重受肉身蟲身不淨之身名阿那含。設更受生但是應化。位在何處。分別有三。一者守果在第八地。以八地中愛佛心斷故名那含。又七地還欲界人天。分段殘習猶故未盡故。大品中宣說。七地猶有肉身。八地已上畢竟永離名阿那含。二者攝因七地已上同名那含。修習順忍向那含故。三者進向上盡九地同名那含。以阿羅漢果未成故判屬前矣。若分四依於此三中守果進向說為那含。攝因一種判屬斯陀。阿羅漢者此名不生。亦名無著。小乘法中於三界地不復受身。名為不生。大乘法中三界分段殘報皆盡。故曰無生。設使受之但是應化。具六妙行不染六塵。故雲無著。以實論之佛是羅漢。此第四依學中究竟高美同佛。是故說之為羅漢也。位在何處。分別有三。一者守果在第十地。故涅槃言。阿羅漢者住第十地。二者攝因九地已上同名羅漢。三者進向上盡金剛同名羅漢。若分四依於此三中守果進向是阿羅漢。攝因一種判屬那含。問曰。何故第二依中須陀洹因攝之從後為第二依。此後二依分因屬前。釋言。向前第二依中須陀洹因與須陀果同是出世。得義相似。是故從後為第二依。後二依中那含之因與前斯陀同是功用。得義相似。故判屬前。羅漢之因與前那含同非究竟。故判屬前。不類在斯。此四種人能益世間猶如如來等無差別。問曰。此人何時為依。釋言。依實無時不為。今隨化相在佛滅後弘通正法為依也(此一門竟)。   次第二門開合辨相。開合不定。總為一依。或分為二。一凡二聖。地前名凡。地上名聖。或分為三。就此三中或開前合後。種性為一。解行為二。地上為三。或開後合前。地前為一。初地見道以為第二。二地已上修道為三。又復地上功用無功用亦得分二。或離為四。就此四中或開前合後。習種為一。性種為二。解行為三。地上為四。或開後合前。地前為一。見道為二。修道為三。無功為四。又如向說。地前為一。須陀斯陀以為第二。那含第三。羅漢第四。此亦開後以合前也。或前後俱開。種性為一。解行為二。出世間中見道為三。修道為四。又出世中功用為三。無功為四。亦是俱開。或分為五。就此五中或合前開後。如五忍說。地前為一。初二三地信忍為二。四五六地順忍為三。七八九地無生為四。十地寂忍以為第五。或前後俱開。習種為一。性種為二。解行為三。初地見道以為第四。二地已上修道為五。又復地前種性為一。解行為二。見道為三。修道為四。無功為五。此五亦是前後俱開。或分為六。如地持說。種性為一。解行為二。淨心為三。二地已上乃至七地行跡為四。八地九地決定為五。十地畢竟以為第六。如涅槃中言為六住。謂諸菩薩者謂此六也。或分為七。如地持說。於前六中開決定地。以之為二即為七地。彼論八地名決定地。九地名為決定行地。或分為八。就前七中習種性種各別為一。即是八也。或分為九。地前為一。出世間中四五六地合為正見。餘各為一。通為九也。或分為十。就前九中種性解行分為二種。即是十也。或分十一。地前為一。十地為十。或分十二。地前種性解行為二。十地為十。或分十三。習種為一。性種為二。解行為三。十地為十。或分四十。所謂十住十行十迴向及與十地。若分等覺有四十一。廣則無量。此等開合各且是一宜。今據一門且分為四。開合如是(此二門竟)。   次第三門辨明四依侍佛多少。如涅槃說。第一依人於五恆河沙佛所發心。能持禁戒善解文義。能為他說。於惡世中不謗正法。故堪為依。第二依人於六恆河沙佛所發心。具修眾善能持正法善為他說。於惡世中不謗正法。第三依人於七恆河沙佛所發心。德行純熟能建正法廣為他說。能於十方周旋往返濟度眾生。於惡世中不謗正法。第四依人於八恆河沙佛所發心。斷諸煩惱捨於重擔逮得己利所作已辦。欲成佛道即能現成。隨人所樂悉能現化。得自在智廣為他說(此三門竟)。   次第四門辨明四依得義多少。如涅槃說。一切諸義統而攝之為十六分。如說一慈為十六分。如是等也。此十六中第一依人得八分義。第二依餘八分中復得人四分。通前十二。第三依人餘四分中復得兩分。通前十四。第四依人具得十六。據實論之第四依人餘二分中但得一分。通前十五。諸佛方得十六分義。以第四依位鄰佛境高美同佛故。說具得十六分也。又第四依於佛所得第十六分雖未窮證觀解相應。故說具得。問曰。四依初劣後勝。何故得義初多後少。釋言。粗義浮淺易知。故初得多。細義難精。故後得少。又復粗義隨詮相別少為多分。細義說實階降相微多為少分。分數雖少其義實廣。問曰。若言粗義易知初處得多。細義難精後得少者。何故經言初地菩薩得百三昧二地得千。乃至十地得十不可說百千萬億那由他佛世界微塵數三昧佛土廣數三昧。釋言。辨義汎有兩門。一就攝義從詮門中明得多少。二就捨詮實門中明得多少。從詮門中細分有四。一約一詮始終別論。初得多義。後時得少。從詮之義具顯文中。初得聞持成就之時依文具解。故初持得多。後設重思。委審而已無多異見。故後得少。故涅槃中初依菩薩得八分義。第二依人更得四分。乃至第四但得兩分。二約一詮以終攝始。初時得少後時得多。故涅槃中初依但得八分之義。乃至第四得十六分。三約多詮始終別論。初得少義。聞教少故。終得多義。聞教多故。故第十地能受諸佛雲雨說法依其所聞亦知多義。四約多詮以終攝始。初時得少後時得多義在可知。就其捨詮證實門中細分有二。一始終別論。初時得少。對教心多見理昧故。終時得多。以能捨詮見理明故。二以終攝始。初少後多義在可知。地經所說是其捨詮證實之義。故後得多。不同在斯(此四門竟)。   次第五門辨明四依所化差別。三乘之人是其所化。聲聞人中所化有二。一化令入小。除阿羅漢餘皆化之。彼阿羅漢得果滿足不假化故。二化令入大。一切皆化。乃至羅漢亦憑四依入大乘故。緣覺人中所化亦二。一化入中乘。除緣覺果餘皆化之。二化令入大。一切皆化。大乘人中所化有六。如涅槃說。一初發心在外凡地最初發意。第二已於熙連河沙佛所發心聞法初不謗。第三已於一恆河沙佛所發心。聞法愛樂不謗同前。第四已於二恆河沙佛所發心。聞法受持餘德如上。第五已於三恆河沙佛所發心。隨所聞法能為他說。餘德如前。第六已於四恆河沙佛所發心。能解深義十六分中已得一分。餘德如上。六中初一鄰入善趣。後五在於善趣位中。四依如是。   法四依義五門分別(釋名一 辨相二 次第三 對四無礙共相收攝四 約對人依辨明可依不可依義五)   第一釋名。法為行託名之為依。依別不同。一門說四。四名是何。一依法不依人。二法依義不依語。三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四依智不依識。言依法者法有兩義。一軌則名法。二自體名法。故論釋言。法名自體。憑法起行故名為依。不依人者宰用名人。不依有二。一自未見法不依邪偽乖法之人名不依人。非謂不依正見之人。二自已見法一切不依言。依義者義有四種。一所以名義。二義用名義。三義利名義。四德義名義。依同前釋。不依語者詮談曰語。不依有二。一求義之始不依顛倒乖義之語。非謂不依如法之言。二得義捨詮一切不依。依了經者顯法之詮名了義經。憑之趣實故名為依。不依不了經者。彰邪之言名不了義。棄而不從故曰不依。言依智者。解法決了名之為智。憑之取法故名為依。不依識者。闇心分別名之為識。捨而不從故曰不依。名義如是(此一門竟)。   次辨其相。依法不同差別有五。一教法名法。二者世諦自體名法。三者真諦自體名法。故涅槃言。法謂法性常恆不變。四因行自體名之為法。又復因中起行之軌亦名為法。所謂三十七道品等。五果德自體名之為法。故涅槃言。法者所謂大般涅槃。依義不同亦有五種。一對教法二諦名義。二諦並是教下所以故名為義。二對世諦法真諦名義。真諦是彼世法所以故名為義。三對真諦法世諦名義。世諦是彼真家義用故名為義。又復世諦顯真諦所以亦名為義。故地經中知世無常顯無我法名義無礙。四因行利人名之為義。故地持中名彼善法為義饒益。五果德名義。故地持中名得菩提以為得義。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者。分別有二。一就大小相對分別。或小乘名了大乘不了。小乘粗顯故名為了。大乘祕密故名不了。或大乘名了小乘不了。大乘顯實名之為了。小乘覆實名為不了。二約愚智相對分別。正智取法大小皆了。隨法淺深當分了故。愚心取法大小所說一切不了。淺深相望互相違故。此之一門如地持說。故彼論雲。於如來說除信清淨於此法律不可破壞名了義經。於如來說作不決定法律可壞名為不了。所言依智不依識者。分別有四。一解惑分別。聞思修等三慧解心名之為智。惑心分別說以為識。二就解心明昧分別。三慧之中修慧深明名之為智。聞思闇昧說以為識。此之一門如地持說。故彼論言。用修慧智不以聞思識諸法義。名為依智不依識也。三大小分別。大乘三慧知法實相悉名為智。小乘三慧不見法實齊名為識。此之一門如涅槃說。故彼經雲。若知如來即是法身。如是智慧所應依止。聲聞不知如來功德。如是之識不應依止。四真妄分別。就大乘中真證名智。見實義故。妄修三慧悉名為識。此之一門如地論說。故彼論中宣說。地實唯智境界。聞思修報生識智非彼境界。以不同故。體相如是(此二門竟)。   第三門中辨其次第。經論不同凡有五種。一觀入次第。如成實說。第一依法第二依於了義之經。第三依義。第四依智。此等據其聞思修等以辨觀入。四中初二是其教法依成聞慧。但就聞中初先簡去人以取其法。後就法中簡去不了取其了義。始終雖思同成聞慧。第三依義。是其理法依成思慧。依聞起思。故次明之。第四依智。是其行法依成修慧。上人智慧為下倣習。說為行法。依思起修。故後說之。第二依體起用次第。如涅槃說。第一依法。謂大涅槃。涅槃果體是故先明。第二依義。所謂法身解脫般若。此是果德。依體有德故。次辨之。第三依智。所謂如來一切種智。此是果用。依德起用。是故次說。第四依於了義之經。謂佛所說大乘經典依智起說。是故後論。第三據果尋因次第。如涅槃說。第一依義。所謂法身解脫般若。第二依法。所謂法性常恆不變。第三依智。所謂僧是常無為不變不畜八種不淨之物。第四依於了義之經。所謂一切大乘經典。就此四中前二是果。後二是因。就前果中義是果體是故先明。果依法成故次明法。就後因中智是因體。是故先明。因依法成故次明其了義之經。又義是果果是所求。是故先明。果依理成故次明法。此二一對。向前果德由因而起故次明智。向前理法藉教而顯故後明其了義之經。第四據深尋淺次第。如維摩說。第一依義。義是理法。第二依智。智是理行。第三依於了義之經。經是顯前理法之詮。第四依法。法是成前智行之軌。理是所詮故先明義。依義成慧故次明智。所求之義由詮故顯。故次第三明瞭義經。所成之智依法而起。故次第四明其依法。第五攝法起修次第。如地持說第一依義。義者是理。第二依法。法者是教。第三依於了義之經。正解取法名為了義。第四依智修慧達義名之為智。四中前二攝法次第。後之兩種起修次第。就攝法中義能成行。正是所求故先明義。義由教顯故次明法。後起修中隨義相別分初了義經依前教法起聞思解。解法無違名之為了。故論釋言。深信佛說名了義經。後依智者依前理義起修慧行。故論釋言。用修慧者智名為依智。通而論之了義經者依前法義起聞思解。言依智者依前法義起修慧行。次第如是(此三門竟)。   次第四門對四無礙共相收攝。隨相分之初依法者是法無礙。第二依義是無礙。第三依於了義經者是辭無礙。第四依智善達物心起說自在為樂說無礙。以實論之初依法者。是法無礙方便之道。第二依義是義無礙方便之道。第三依於了義經者。是辭無礙樂說無礙方便之道。第四依智是其四種無礙正體。故地持中第四依智名為修慧。就修慧中開四無礙。於法章句修慧不謬名法無礙。於諸法相修慧不謬名義無礙。於法名字修慧不謬名辭名無礙。隨順世俗種種名字修慧不謬名樂說無礙(此四門竟)。   第五門中約對人依辨明可依不可依義。人依有四。如上所說人法相從二俱可依。人即法故。依法之者亦必依人。故涅槃雲。如上四人應當依止。法即人故。依人之者亦必依法。人法別分互有可依不可依義。有肉眼者人為可依。法不可依。人能教誨樂道善惡故人可依。法相難辨。故法叵依。故涅槃雲。我為肉眼諸眾生等說人四依。終不為於有慧眼者。有慧眼者法為可依。人不可依。以有慧眼正見法故。法親成行故。法可依。人是疏遠不親成行。故人叵依。法四依義辨之略爾。   四聖種義兩門分別(辨相一 就人分別二)   第一辨相。四聖種者亦名四依。乞食等法能生聖道。與聖為種故名聖種。起行所憑故復名依。依別不同。一門說四。四名是何。一盡形乞食。二盡形壽著糞掃衣。三盡形壽樹下常坐。四有病服陳棄藥。為破比丘四種惡欲故說此四。一破比丘為食惡欲受乞食。二破比丘衣服惡欲受糞掃衣。三破比丘房舍臥具惡欲受樹下坐。四破比丘湯藥惡欲受陳棄藥。初乞食中三門分別。一明乞儀。二明所為。三明食法。言乞儀者有十三種。一住正形乞。不自妄禪得上人法而行乞食。二正威儀乞。執持應器進止安祥被服齊整而行乞食。如戒經說。三住正命乞。終不諂曲執持威儀不現異相。不禪己善而行乞食。如是一切。四住正見乞。不取乞食以為真道。著取乞食為真道者是戒取攝。五依法乞。非法飲食生罪過者終不乞求。六依時乞。要在中前不得餘時。故毘尼中迦留陀夷夜行乞食生世譏嫌。如來制之。七依處乞。若有學處僧先為作學家羯磨。又有惡人僧先為作覆缽羯磨。不得從乞。八依次乞。亦名等乞。不簡貧富次第等乞。除有命難梵行難處。又觀他人因己乞食而生罪過終不從乞。九離貪心乞。於所乞求不念美饎。及時早得。又於所乞受求以限不得過分。十離取著乞。如維摩說。於乞食時見色如盲。聞聲如響。臭香如風。於所食味心無分別。受觸如證。知法如幻。十一離瞋惱乞。如地持說。若得粗澀留難不時。或加打罵不生瞋惱。方於破所起憐愍心。十二不粗礦乞。軟言乞食終不粗礦。亦不強乞。十三離慢心乞。於乞食時若見貧賤不起輕想。又亦不時乞食生慢。故遺教雲。當自摩頭。已捨飾好著壞色衣。執持應器以乞自活。自見如是。若起憍慢當自滅之。增長憍慢尚非世俗白衣所宜。何況出家入道之人為解脫故自降其身而行乞也。此十三中初四一分住四正乞。次四一分住依義乞。後五一分捨煩惱乞。乞儀如是。次明所為。所為有二。一為自己資身行道。二為眾生令施得福。凡夫乞食但為自己設有為他少不足言。聲聞緣覺多為自己少為他人。菩薩人中有始行者多為自身少為他人。次行之者多為他人少為自身。上行之流唯為眾生。法身菩薩無所假故。佛亦如是。然佛為他有二十事。如轉女身經說。一為示現相好之身令物睹見發菩提心。二令眾生睹見佛身。盲者見色。聾者聞聲。啞者能言。如是一切。三乞食故現受諸天龍鬼神等所奉供養。令人睹見發菩提心。四捨尊位出家乞食息物慢高發菩提心。五令大德諸天人等見佛慈心愍物乞食學佛為之。六有眾生欲見如來以懈怠故不能往見佛。知其心現行乞食令彼睹見。七令眾生見佛聞法遠離愚癡漸增出世涅槃之因。八有眾生繫閉牢獄。或受楚毒。因見佛故即得解脫髮菩提心。故行乞食。九有女人欲供養佛。而為父母親戚所護不能奉獻。佛為受之故行乞食。十如來缽四王所奉佛持乞食。若有眾生欲少佈施少物即滿。欲多施者多物不滿。欲休乃滿令人睹見發菩提心。故行乞食。十一如來缽中所成之食施一切僧終無增減。令人睹見發菩提心。十二如來缽中成百千種食味。味味各別不相和雜猶如別器。令人睹見發菩提心。十三佛身一合之體。其內不空如實金剛。無生熟藏大小便利。雖現有食而無入者。令釋梵等睹見發心。十四有人施佛。若多若少若粗若妙福皆無盡乃至涅槃。佛為是故現行乞食。十五如來常定現行乞食。令人睹見發菩提心。十六如來若常不行乞食有人學之。便常飢餓羸疲無力不能修得過人智慧。故行乞食。十七如來善攝四聖種。故現行乞食。十八佛若不乞未來不信諸長者等見比丘乞便作是言。汝家世尊不行乞食。汝何故乞。為破是言故行乞食。十九有諸豪貴隨佛出家恥於乞食。故佛行乞食。令彼學之不生羞恥。二十如來為度根熟眾生處處隨逐。故行乞食。所為如是。次辨食法。隨所乞得於自所食三分留一。所餘著淨處施與眾生。隨所欲食上奉諸佛次獻賢聖下施眾生。然後食之。故維摩言。供養一切及眾賢聖然後可食。然於所食當壞貪想。如藥塗瘡飢世食子。不生味著復應生厭。為是食故多致苦惱。願得法身維此食過食已念道報施主恩。食法如是。糞掃衣者。外國法。死人之衣火燒鼠齧如是等衣棄之巷野。事同糞掃名糞掃衣。問曰。何故飲食須乞。衣受糞掃。釋言。飲食乞求易得無妨修道。故行乞食。衣乞難得懼妨修道。是以不乞。又外國法糞掃之衣求覓易得無妨修道。故受糞掃。食不如是。是以須乞。樹下坐者。樹能陰覆。事同半捨不須造作。省事修道是以依之。陳棄藥者。所謂大便除病易得無妨修道。故病服之。辨相如是(此一門竟)。   次就人論。此四乃是出家人中上行所依。在家積聚不行此法。出家人中義別有三。一簡小異大。此中唯是凡夫二乘之所依憑非佛菩薩。何故如是。凡夫二乘心行微劣依仗此四方能離過。諸佛菩薩知法如幻常處五欲而能不染不假如此。故轉女身經雲。如貧人病服苦澀等賤價之藥得差病苦。聲聞如是。行四聖種頭陀之法方能離過。如帝王病服上味藥仗藥適心所患得除。菩薩如是。雖在五欲以其種種巧方便行得無眾患不假四依。二簡因異果。此四唯是凡夫二乘菩薩所行。出家菩薩亦依此四離諸過故。故地經中宣說。菩薩修習少欲頭陀等也。以此四法名聖種故。局唯在因。諸佛如來聖果已滿不假此四。三就實通論從凡至佛皆行此四。故轉女身經雲。如來善攝四聖種矣。四聖種義略之云爾。   四親近行義   四親行者如涅槃說。蓋乃驗人簡友行也。附人撿練名親近行。近行不同略有四種。一者共住。二者久處。三者智慧。四者觀察。四中前二驗其身行。後二驗心。身心之中各有難知易覺之別。故有四種。故經說言。如奄羅果生熟難分。人亦如是。善惡難別。或善外相內無誠實。或內賢良外現粗鄙。或俱相禪。如是等人遠矚難明。近鑒易曉。故須親近驗之得失。驗法雲何。有人意欲訪德憑友。乍聞他人有善可依未可專信。直須共住撿其虛實。若易別者共住即知。若難識者加以久處乃知美惡。此前驗身。內心善惡難以自睹。須以智慧觀察驗之。心雖難曉准言度意事亦可知。唯依如來三藏教法驗言取意名為智慧。言扶行者此驗即足言乖行者加以觀察。不依聖教。直以道理測其得失名為觀察。四親之義略辨如是。   轉業四行義   轉業四行如涅槃說。何等為四。所謂修習身戒心慧。於中差別乃有八門。一一門中皆初辨過。後翻顯德。第一門中不攝五情名不修身。不能受持七支淨戒名不修戒。不善調心名不修心。不修聖行名不修慧。觀諦聖慧名為聖行。翻此名修身戒心慧第二門中。不能具足清淨戒體名不修身。受畜八種不淨之物名不修戒。不能修習止舉捨相名不修心。不修梵行名不修慧。四無量心名為梵行。不知修此名不修慧。又大無量用慧為體。故不修彼名不修慧。翻此名修身戒心慧。第三門中。不能觀身身相身數。不能觀色色相色數。非身色中生身色想貪著不捨名不修身。身根名身。長短大小好惡等根名為身相。眼耳鼻等名為身數。如想受等名為心數。色塵名色。方圓大小好惡等相名為色相。香味觸等名為色數。如是一切。受持下戒邊戒自戒名不修戒。受持聲聞凡夫之戒名為下戒。苦身求度名為邊戒。自為捨他名為自戒。若心散亂不守自境名不修心。自境界者謂四念處。他境界者謂五欲也。於惡業中不善護心名不修慧。翻此名修身戒心慧第四門中。不能觀身無常滅壞。愛著不捨名不修身。此名無檀。不具屍羅名不修戒。不具禪那名不修心。不具般若名不修慧。翻此名修身戒心慧。第五門中。著我我所謂身常恆名不修身。著我我所是其身見。謂身常恆是其邊見。作十惡業名不修戒。於十惡中不能修心名不修心。不能分別善惡等法名不修慧。翻此名修身戒心慧。第六門中。不斷我見名不修身。不斷戒取名不修戒。不斷貪瞋名不修心。不斷愚癡名不修慧。翻此名修身戒心慧。第七門中。不能觀身猶如怨賊常須將護。不護害人名不修身。不能觀戒是善梯撜根本道首名不修戒。不能觀心輕躁動轉難捉難調一切惡本名不修心。不觀智慧有大勢力名不修慧。翻此名修身戒心慧。第八門中。妄想分別一切身相名不修身。分別戒相名不修戒。分別心相名不修心。分別慧相名不修慧。翻此名修身戒心慧。於此諸行善修習者轉重令輕。不善修者轉輕令重。轉業之行略辨如是。   四修定義   四修定義如成實論四修定品具廣分別。四名是何。一現法樂。二為知見。三為慧分別。四為漏盡。現法樂者。依如毘曇初禪善法名現法樂。以初禪中創背欲樂故偏說為現法樂矣。成實法中二禪已上乃至非想名現法樂。以初禪中有其覺觀散動心故不說現樂。問曰。二禪亦有喜動。何故說之。論言。一禪先滅覺觀。攝心深故所以說矣。若依地持一切禪定通名現樂。問曰。亦有後世之樂。何故偏說現法樂乎成實釋言。以近故說現樂。在近易知見故偏說之。又為破現五欲樂故說現法樂。又佛不讚後身樂故偏說現樂。又復世人謂。出家者現無樂。故佛說現樂。問曰。四修皆是現樂。何故偏說初為現樂。為別四門就初言耳。為知見者。依如毘曇觀生死慧名為知見。成實法中修八除入十一切入等名之為知。五神通等說以為見。推求成故。慧分別者。依如毘曇得聞思修名慧分別。成實法中觀五陰空名慧分別。不通聞思。為漏盡者。有論師說。依第四禪九無礙道得羅漢果名為漏盡。以第四禪盡漏勝故。毘曇法中依六地禪及三無色得羅漢果名為漏盡。成實法中一切聖人破壞假名證泥洹果名為漏盡。四修定義辨之粗爾。   四不壞淨義兩門分別(辨相一 就處分別二)   第一辨相。依如成實四不壞淨亦得名為四不壞信。信心精純離於疑濁故名為淨。淨信堅固不可傾動稱曰不壞。是信不同一門說四。四名是何。一佛不壞淨。二法不壞淨。三僧不壞淨。四戒不壞淨。佛不壞者。於佛所得真實法中自證小分。仰類佛德知其殊勝名佛不壞淨。故成實言。自得真智於佛決定知佛一切眾生中尊名佛不壞淨。法不壞者。自證真法於法決定名法不壞。又得真智信此真智殊勝微妙亦名信法。故成實言。信此真智即名信法。僧不壞者。自得真智類餘聖眾。知於一切諸眾中勝名僧不壞。故成實言。信得真智者一切眾中最為第一名信僧也。戒不壞者。如成實釋。得聖所愛戒深心離惡。知因是戒能信三寶信戒大力名戒不壞。問曰三學常相隨逐。以何義故偏說信戒不說信定及與信慧。釋言。實通。就初為論偏言信戒。又復三學隱顯論之。見諦道中治三塗惡戒行成就。修道之中斷人天愛定行成就。無學道中永絕無明慧行成就。此三道中就始彰信。是故四中偏言信戒。以此四種皆是信故通名心淨。若依毘曇此四正得名不壞淨。不得說為四不壞信。何故如是。彼宗所立前三是信。後一是戒非是信故。唯依彼義信戒精純名之為淨。是二牢固稱曰不壞。於此二中開信合戒。故有四種。佛不壞者。自見道故於佛所得盡無生智深信決定名佛不壞淨。法不壞者。於四真諦證見決定名法不壞。就四諦中於苦集滅一切皆信名法不壞淨。道諦之中深佛及僧無漏功德。信餘菩薩及緣覺人無漏功德名法不壞淨。僧不壞者。僧不壞淨。戒不壞者。出世上人成就聖戒。名此聖戒為戒不壞淨。問曰。雲何知。毘曇中前三是信後一是戒。雜心釋言。前三心淨故知是信。第四一種名四大淨。明知是戒。彼宗戒法四大所造。是故戒淨名四大淨。大乘所說多同毘曇。又說四信為不壞淨。亦得無傷(此一門竟)。   次就處論。若說四諦義通上下。若當宣說四不壞淨局在出世。依如毘曇從苦法忍至滅比智其唯成就二不壞淨。謂法不壞及戒不壞。於苦集滅證信決定名法不壞。此忍智邊所成聖戒名戒不壞淨。從道法忍至道比智得具四種。彼宗佛僧是道諦攝故。見道時於佛及僧無漏功德深信決定即名信佛及與信僧。信餘菩薩緣覺無漏名為信法。此忍智邊所成聖戒名戒不壞淨。修道已上當知亦具。若依成實無相位中於理決定得名信法。餘三義有。良以是中心無異緣故隱不論。須陀果去方於佛等起心決定名為信佛乃至信戒。大乘初地始心已去一切皆具。以大乘中心普緣故。四不壞淨辨之粗爾。   四堅義   四堅之義如成實說。牢固不壞稱之為堅。堅別不同。一門說四。四名是何。一者說堅。二者定堅。三者見堅。四解脫堅。言說堅者。如論中釋。宣說有為無常苦空涅槃寂滅。此言決定不可破壞名為說堅。於此正知名聞慧滿。言定堅者。如論中釋。因說得定名為定堅。是定成就名思慧滿。言見堅者。論言。依定觀有為法無常苦等名為見堅。是見成就名修慧滿。解脫堅者。如論中釋。三慧得果名解脫堅。名見諦上無漏聖德為解脫也。此即是證。問曰。何故不說戒堅。道理應論。以初行故略而不辨。又此為明聞思修證一次第行故不說戒。四堅如是。   四種道義(雜心八 第二法聚品)   四種道義出阿含經。毘曇成實具廣分別。名字是何。一苦難行道。二苦易行道。三樂難行道。四樂易行道。此之四種論釋不同。依如毘曇人有利鈍。定有根本方便之別。以人依定故分四種。是義雲何。如彼中釋。利根之人所行名易。易成就故。鈍根之人所行名難。難成就故。定中四禪是其根本。根本具支。作用自在名為樂道。未來中間是其方便。方便定中支因不具。用不自在名為苦道。鈍人依於方便之定名苦難行。利人依於方便之定名苦易行。鈍人依於四根本禪名樂難行。利人依於四根本禪名樂易行。成實法中難易如上。苦樂約就定慧以說。彼宗之中定名為苦。於照用中不自在故。慧名為樂。於照用中得自在故。鈍人得定名苦難行。利人得定名苦易行。鈍人得慧名樂難行。利人得慧名樂易行。四道如是。   四種善法義(第二四法品)   四種善法者。一是退分。二是住分。三勝進分。成實論中名為增分。四決定分。成實論中名為達分。依如成實此四通攝一切善法。如彼論釋。離於禪定修施戒等名為退分。修習諸禪名為住分。見道已前起聞思修名為增分。見諦已上無漏聖道名為達分。毘曇法中此四唯就淨禪以說。釋有兩義。一義釋雲。下品淨定喜為下地煩惱所敗。以可退故名為退分。非是已退。中品淨定堅守自地。不為下地煩惱所退名為住分。上品淨定微能厭伏自地之過。起求上定名勝進分。上上淨定能學觀法苦無常等。出生聖道名決定分。第二義者。下品淨定喜為自地煩惱所陵名為退分。如彼欲界下品善心喜為欲界噁心所雜。彼亦如是。此退分禪雖為自地煩惱所雜而不失定。因地法故。中品淨定堅守善心。不為自地煩惱所雜名為住分。上品淨定能呵自地煩惱之過深心厭背名勝進分。上上淨定能生聖道名決定分。問曰。此四局在淨定。散善亦有。釋言。亦有。如欲界中下品散善多為欲界不善所雜即名退分。堅守善心不為惡雜即是住分。漸習散善令轉精純名勝進分。求出世心起聞思慧修諸善行。遠生聖道名決定分。四善如是。   四種味義(第二法聚品第一)   四種味者。如涅槃說。成實論中亦具分別。地持說為四無罪樂。神耳道法名之為味。以善適心名無罪樂。樂味名別其義不殊。名字是何。一出家味。二離欲味。三寂滅味。四者道味成實論中名正智味。信家非家出家學道解脫種種在家之難。受離欲戒得戒愛味名出家味。地持說此為出家樂。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得初禪行名離欲味。地持說此為遠離樂。二禪已上乃至滅定覺觀喜樂色想等滅名寂滅味。地持說此為寂滅樂。無漏聖道永斷煩惱名為道味。道是正智。故成實中名正智味。地持說此為菩提樂。四中初一是其戒學。中二定學。後一慧學。四味如是。   四德處義三門分別(辨相一 約對四家會名分別二 就位分別三)   第一辨相。四德處義如成實說。德成分齊名為德處。處別不同。一門說四。四名是何。一慧德處。二實德處。三捨德處。四寂滅德處。如論中釋聞法生慧名慧德處。依前慧故見真諦空名實德處。實猶諦也。此亦是慧。為別前門從境立稱。故名實處。見諦空故捨離煩惱名捨德處。前實德處亦捨煩惱。此捨德處亦見諦實。為別前門隱顯異名。捨煩惱故心得寂滅名寂滅德處。以離煩惱苦心滅故。論釋如是(此一門竟)。   次就四家會名分別。此四德處十地論中名為四家。聖所依處名之為家。家與德處眼目之異。名字是何。一般若家。猶前第一慧德處也。二者諦家。猶前第二實德處也。三捨煩惱家。猶前第三捨德處也。四苦清淨家。猶前第四寂滅德處。名雖變改其義不殊(此二門竟)。   次第三門就位分別。此四行實並通上下。於中分別非無差異。異相如何。初慧德處。在見道前。以見道前依於聞法起聞思修故。說慧亦即名為般若家也。實德處者。在見道中。以見道中初見諦理從境立稱。故名實處。亦名諦家。捨德處者。在修道中。重緣諦理正能斷除貪瞋等過名捨德處。亦即名為捨煩惱家。寂滅處者。在無學道。無學聖智永盡生死。故雲寂滅。亦即名為苦清淨家。大小齊然。四德處義略之云爾。   四種求知義兩門分別(辨相一 對妄顯治二)   第一辨相。四種求知出地持論。始觀推尋謂之為求。終成悟實名如實知。求知不同。一門說四。言四求者。如論中說。一隨名求。二隨事求。三自性施設求。四差別施設求。四中前二名事別觀。後二合觀。故彼論言。彼名與事若離相觀若合相觀。別為名事。合為自性差別施設。言名求者。菩薩隨彼名字分齊觀以求實。故曰名求。言事求者。隨色等事觀以求實。名隨事求。後二合中言施設者。依事施名依名施事。名事相施故曰施設。雲何依名。施設彼事。廢名求法法如幻化非有非無。無一定相可以自別。將名攝法法隨名轉。方有種種諸法相立。相立由名。故曰施設。又依名字造作諸事。如依瓶名造作瓶事依車乘名造車乘事。如是一切亦是依名施設事也。此施設中有體有相。體名自性。相名差別。於彼自性施設法中觀以求實名自性施設求。於差別施設法中觀以求實名差別施設求。四求如是。言四知者。如論中說。一隨名求如實知。二隨事求如實知。三隨自性施設求如實知。四隨差別施設求如實知。理實通論菩薩於彼一一門中皆悉具知一切種義。隨相分別第一門中但知世諦。知法名字隨世立故。第二門中知第一義。離名求事事體寂滅離言說故。第三門中知一實諦。知法體性非有無故。第四門中了知緣起差別法界。以知諸義同一體性互相成故。論言。隨名如實知者。隨前所求諸法名字。於中正知。知彼名為事故立為想為見為於流布。若不立名無有能知色等事者。是為隨名如實知矣。言隨事求如實知者。隨前所求色等諸事。於中正知彼事寂滅離言離言求事事常寂故。自性施設如實知者。隨前所求名事體性。於中正知。知此名事體非有無猶如幻化影響夢等。是義雲何。菩薩深知諸法如幻。幻化之有有非定有。非定有故無法為有。無為有故無外無別有性可得。幻化之無無非定無。非定無故說彼幻化有法為無。有為無故有外無別有性可得。還即說彼幻化有無為非有無。有無之外無別非有非無可得。還即說此非有非無以為有無。非有無外無別有無自性可得。進退推求無一別性名一實觀。此理淵極。故論說為甚深義處。差別施設如實知者。隨前所求差別之相。於中正知論義同一性互相集成種種差別。以知諸義同一體故。論中說之為不二觀。互相集成種種別故。論中說為有色無色有性無性可見不可見等無量差別。言有色者。世諦有色。言無色者。真諦無色。言有性者。真諦有性。言無性者。世諦無性。所言可見不可見者。若對色論世諦可見。真諦叵見。若對性論真諦可見世諦叵見。知如是等無量種法名隨差別如實知矣。辨相如是(此一門竟)。   次對八妄明其對治。八妄想義前煩惱中已廣分別。一自性妄想。取諸法體。二差別妄想。取有諸法差別之相。三者攝受積聚妄想。取有諸法和合業用。四我妄想。於前攝受積聚法中有內有外。彼內法中取立我人。五為我所妄想。於前積聚外法之中取為我所。六念妄想。於前所取我所法中取有順情可念之事。七不念妄想。於前所取我所法中取有違情不可念事。八俱相違妄想。於前所取我所法中取有中容非違順事。八妄如是。此八妄想四求四智能為對治。治有通別。通而論之八種妄想所取法中皆有名事。別求其名名隨名求。別成其事名隨事求。名事合觀說為後二。求其體性名自性求。求其相別名差別求。通治如是。隨相分別八妄想中偏對前二。前二妄中所取之法無出名事。名事別觀說為前二。名事合觀說為後二。自性施設觀彼自性妄想所取。差別施設觀彼差別妄想所取。此二是本。但破此二餘六皆隨。故無別治。經說破竹喻。況在斯。四求既然。四知同爾。四種求知略之然矣。   四陀羅尼七門分別(釋名一 修德二 約聞思修證四義分別三 約對三昧辨其同異四 就位分別五 大小有無六 明因七)   第一釋名。四陀羅尼出地持論。陀羅尼者。是中國語此翻名持。念法不失故名為持。持別不同。一門說四。四名是何。一法陀羅尼。二義陀羅尼。三咒術陀羅尼。四忍陀羅尼。教法名法。於佛教法聞持不忘名法陀羅尼。聞不忘故經中亦名聞陀羅尼。二諦名義。於諸法義總持不忘名義陀羅尼。菩薩依禪能起咒術為眾除患。第一神驗名咒術陀羅尼。菩薩依禪備起多用。隨用別論即有無量陀羅尼門。良以咒術傳益義多故偏論之。於法實相安住名忍。忍法不失名忍陀羅尼。忍行成時能入法界陀羅尼門成就法界陀羅尼德。如九地說。地持就本且說忍矣。名義如是(此一門竟)。   次辨修得。法陀羅尼得之雲何。釋有六種。一由先世業因緣得。故龍樹言。有人先世業因緣故受生不忘。先世何業得此聞持。或因願力或曾修習聞持之力所以得之。二因現在神咒力得故。龍樹言。或復有人因神咒力故得不忘。三因藥力。有人服藥便得不忘。如諸仙等。四因現在修習力得。如龍樹說。先於一門所知法中一心憶念令心增長。次復於餘相似法中繫心專念。復於一切所聞事中專心憶念皆使不忘。是為初學。初學成就三聞能持。心根轉利二聞能持。究竟成時一聞能持。成有優劣。下者於彼小法之中一聞能持。中者於彼次多法中一聞能持。上者能於廣多法中一聞能持。五因禪定得。如龍樹說。有人依禪得其不忘。解脫力故能於一切言說之中乃至一句亦不忘失。六因實慧深入法界陀羅尼門故能不忘。聞持如是。第二義持得亦有六。與聞持同。唯於義中修學為異。第三咒術得有三種。一以現在修習力故能為咒術。二依禪定能為咒術。三以實智深入法界咒術法門能為咒術。第四忍持得有二種。一由先世久習力得。謂諸菩薩久修力故生。便能於一切法中不取不捨。二由現在修習力得。修之雲何。如地持說。精懃不惰。託處寂靜身不遊行。口默少言不雜種食。常一坐食少睡多覺。思量如來所說之法知非有無。以其所知類通諸法皆悉善解。修得如是(此二門竟)。   次約聞思修證分別。四中初一是其聞慧。持教法故。第二義持是其思慧。第三咒術依禪而起。攝末從本是其修慧。一切禪定修慧攝故。第四忍持是其證行。證心住理說為忍故(此三門竟)。   次對三昧辨其同異。諸行同體互相集。成緣集相攝得言是同。隨相別分非無差異。異有五種。一心法分不同。三昧多用定數為體。陀羅尼門念數為主。又言是慧。二約心辨異。如龍樹說。一切三昧唯心相應。諸陀羅尼或心相應。或不相應作意念持名心相應。雖起瞋等不忘所持名不相應。相應據體言不相應。辨其勢力。如留化通心雖滅盡而有化用。三始終分異。如龍樹說。始修之時名為三昧。久習成就名陀羅尼。其猶習欲不改之時說名為性。此亦如是。四本末分異。如龍樹說。三昧是本。三昧與彼實相和合出生功德名陀羅尼。其猶瓦瓶為火燒已方堪持水。功德如是。從實相出方堪能持。五失不失異。如龍樹說。三昧轉身容有退失。陀羅尼者轉身不失。以是增上成就行故(此四門竟)。   次就位論如地持說。法義咒術度初僧祇入淨心地。所成就者必定不動最勝最妙。中間所得或因願力。或禪定力不定不住。忍陀羅尼起在解行。成在地上。若復通論種性已上亦能起之。住分如是(此五門竟)。   次明大小有無之義。通而論之小乘亦得。如阿難等聞持第一。於中別分唯在大乘。小乘中無。何故如是。如龍樹言。如小家無金不足為問。聲聞小人無大功德何足可怪。又彼論言。聲聞但求戒定慧等出離生死不求一切諸大功德。為是不修陀羅尼門。故彼論復言。聲聞之人唯求自度不欲持法授與眾生。為是不修諸陀羅尼。又聲聞人唯求早滅不欲久留住持佛法。為是不修陀羅尼矣。問曰。若言小乘無者經說阿難聞持第一。雲何言無。釋言。阿難於聲聞中說有聞持。若望菩薩少故名無。如河少水名為無水。如食少鹽名為無鹽。所得少故名之為無。如小乘中說摩訶拘絺羅四無礙第一。如涅槃經說聲聞人一向不得。此亦同彼。又阿難等雖現聲聞實是菩薩故有聞持。龍樹言無據實聲聞。所以無過。有無如是(此六門竟)。   次辨其因。如地持說。具四功德。乃能得之。一不習愛慾。二不嫉彼勝。三一切所求等施無悔。四者樂法樂菩薩藏及摩德勒伽。前二離過。後二攝善。就中等施無悔攝功德因。五度皆是攝功德因。就初雲施。樂法是其攝智慧因。聞思修等皆是慧因。就初以舉偏雲樂法。四陀羅尼略之云爾。   四無量義八門分別(釋名辨性一 開合制立二 次第三 三緣分別四 體用分別五 修得之義六 就處分別七 大小無量差別八)   第一門中先釋其名。後辨其性。四無量者化物心也。化心不同。一門說四。謂慈悲喜捨。愛憐名慈。惻愴曰悲。慶悅名喜。亡懷名捨。心無存著。故曰亡懷。經中名此以為無量。亦云四等。緣於無量諸眾生起故名無量。等緣一切故復名等。名義如是。體性雲何。於中略以四義分別。一就心體分別。二就心法分別。三就有漏無漏分別。四常無常分別。言心體者心有三種。一者事識謂六識心。二者妄識謂七識心。三者真識。凡夫二乘所修無量事識為體。就事識中意識為體。菩薩始修事識為體。次修轉深妄識為體。見生唯妄念為妄纏。起憐愍心究竟終成真識為體。真為體故無相無緣等虛空界(此一門竟)。   次就心法辨其體性。法謂一切想受行等諸心心法。依如毘曇慈悲二行是無瞋性。喜者是其喜受自性。捨者是其無貪善性。對治婬貪。故雜心言。捨治婬貪。此言婬者。父母親戚共相憐愛尋續不斷說之為婬。如世俗中多日連風名曰婬風。多時連雨說為婬雨。此亦如是。親情不斷說之為婬。不同世人姦逸名婬。以於親所偏愛不斷故捨治之。問曰。捨心通捨一切貪瞋癡等。何故偏說為無貪性。釋言。修時最後於親捨離貪著。故就終成就說為無貪。理實通捨貪瞋癡等。成實法中四無量心用慧為體。故彼論言。四無量心體性是慧。蓋乃從其根本為言。由慧分別四種生異而行四等。故名為慧。又慧分別怨親等別而行四等。故名為慧。大乘法中四無量心有大有小。真行是大。妄修是小。小同毘曇。故涅槃中說慈與悲同無瞋性。大無量心體皆是慧。故地論中說為大慈大悲智慧。雜心亦云。大悲是慧。由慧證實。法門之力自然能益一切眾生說為慈等。是故就本說為智慧。隨用論之與小相似。若言諸行同體相成。一一門中備具法界一切行德(此二門竟)。   次就有漏無漏分別。毘曇法中四無量心一向有漏。眾生緣故。成實法中義釋不定。若言觀空斷於漏故名為無漏。四無量心齊是有漏。非是觀空斷結心故。若言所行不生漏故名無漏者。四無量心通漏無漏。凡夫所行一向有漏取性心中修此行故。學人所起或漏無漏。未斷結處名為有漏。斷處無漏。無學所起一向無漏。名用心中起此行故。大乘法中隱顯互論。小無量心一向有漏。大無量心一向無漏。證真成故。隨義通論大小皆有漏無漏義。小無量中眾生緣者。是其有漏。法緣無緣是其無漏。大無量中眾生緣者。用隨世轉相似漏故名之為漏。與經中說功德莊嚴有為有漏其義相似。法緣無緣德體寂滅。說為無漏(此三門竟)。   次就有常無常分別。小無量心一向無常。大無量心一向是常。大中義分用隨世變名為無常。與經中說功德莊嚴有常非常其義相似。德體不變名之為常。故經中說慈即佛性常樂我淨。悲喜捨心類亦同爾。   第二明其開合制立。先辨開合後明制立。開合不定。總之為一。如地持說。一切無量名為大悲。成就此者名哀愍菩薩。如四無量俱能拔苦。故通名悲。蓋乃且據一門言耳。若以慈門統攝諸行亦皆成慈。喜捨亦爾。諸行同體互相成故。或分為二。二有兩門。一對治說二。慈之與悲對治見行。以見行者多瞋恚故。喜之與捨對治愛行。以愛行者多嫉妒故。二化益分二。如地持說。前三無量名樂想攝。後一捨行名安想攝。通即義齊。隱顯互彰。故為此判。等是隱顯。何故前三偏名樂想捨名安想。釋言。慈心能與物樂。悲喜佐助。故前三種通名樂想。雲何佐助。悲拔物苦遣其樂障。喜離嫉妒能與勝樂。故曰佐助。後一捨心去怨離親齊與善法令離危怖。故曰安想。又復前三是其有行。有行事益適情名樂。捨是空行。空理教授永絕危怖。故曰安想。或分為三。三如上辨。慈悲二行是無瞋性合為之一。喜以為二。捨以為三。或分為四。謂慈悲喜捨。無瞋中離重名慈。除輕曰悲。故分四矣。或分為五。如地持說。所謂五種淨心說法。一者慈心於怨不瞋。二者安心於惡欲善。三哀愍心於苦欲拔。四不自讚毀他。除嫉行喜。五不著名利。離貪行捨。五中初一是慈無量。次二是悲。次一是喜。後一是捨。地論之中亦同此說。或分為六。如地經說。一慈。二安。此如前釋。三憐愍心。於貧憶念。四者樂心。於苦欲益。五利潤心。於樂放逸欲令住善。六攝饒益心。於善懈退欲令堅住。此六猶是慈悲差別。慈樂二心是慈無量。餘皆是悲。或分為八。如地經說。一安隱心。二者樂心。三者慈心。此同前釋。四者悲心。於苦欲拔。五憐愍心。樂放逸者愍其當苦。六利潤心。外道眾生欲令住正。七守護心。同法眾生守令不退。八者我心。於大乘中已發願者視之如己。此八亦是慈悲差別。樂心慈心守護我心慈中差別。餘者皆是悲行差別。隨義廣分。數別難窮。今據一門且論四種。開合如是(此一門竟)。   次辨制立。以何義故說四無量不增不減。釋有七義。一體性不同。二功能有異。三緣境有別。四治患不等。五行時有殊。六得果有異。七相資義別。體性別者。愛念是慈。哀傷是悲。慶悅是喜。等心是捨。捨行不同。汎釋有七。一心平等。名之為捨。二捨怨親故名為捨。三捨一切貪瞋癡等。因之為捨。四捨放眾生故名為捨。五得空平等捨離眾相。稱之為捨。六自捨己樂施與眾生。名之為捨。如涅槃說。七化眾生捨離悕求故名為捨。如維摩說。故彼經雲。有所福祐無所悕望名為捨矣。今初門中心等曰捨(此一門竟)。   功能別者。慈能與樂。悲能拔苦。喜能慶物。捨能齊益怨親等故(此二門竟)。   對境別者。慈心多緣無樂眾生。悲心多緣有苦眾生。喜心多緣得樂眾生。捨緣究竟解脫眾生。以彼究竟得解脫故心即放捨。又捨多緣怨親及中三品眾生。捨此等故。以斯境別故分四種。故涅槃雲。器若有慈即不得有悲喜捨心。餘亦如是。故立四種(此三門竟)。   對患別者。如涅槃說。慈息貪慾。悲止瞋恚。經中亦云。悲止害覺喜除嫉妒。經中亦云。喜除不樂。以嫉妒故見他得利心不喜樂。故喜治之。捨除一切貪恚癡等。問曰。前說慈無瞋性。今雲何說慈息貪慾。釋言。不違。若貪五欲由惜資財便瞋眾生不能與樂。由息貪故於他不瞋能與其樂。是故慈心性雖不瞋能息貪慾(此四門竟)。   行時別者。如涅槃說。以行分別故應立四。何者行別。修慈之時不得修餘。餘時亦爾。是為行別。以是別故建立四種(此五門竟)。   得果別者。如經中說。修慈極遠生遍淨。處遍淨是其第三禪天。修悲極遠生於空處。修喜極遠生於識處。修捨極遠生無所有。此義難解。若依毘曇喜無量心在初二禪。修之極遠得二禪報。餘三無量遍在四禪。修之齊得四禪之果。成實大乘四無量心具依八禪。修之齊得八禪之報。如來何故說修慈心極生遍淨乃至修捨生無所有。毘曇釋雲。此非無量。是八禪定。世尊假作無量名說。何故假說。慈與物樂還得樂果。遍淨天中樂報最勝相順慈果。故說彼因為慈無量。悲拔物苦得無苦報。空處地中離色惱礙相順悲果。故說彼因為悲無量。喜心慶物得多喜報。識處地中捨外空緣。多識適意相順喜果。故說彼因為喜無量。捨心平等得寂靜報。無所有處捨緣多識。內心寂靜相順捨果。故佛說彼無所有因為捨無量。理實非是。成實釋雲。四無量心理實具得八禪無之果。佛隱顯說。故言修慈生遍淨等。何義隱顯。慈多與樂。故佛偏說生於遍淨。以遍淨中樂增上故。悲多拔苦。故佛偏說生於空處。以空處中離色惱故。善多慶物。故佛偏說生於識處。以識處中緣無邊識多適意故。捨心寂靜故佛偏說生無所有。以無所有捨多緣故。此雖隱顯然其所說實是無量。龍樹釋雲。佛不思議隨應眾生故如是說。以慈無量多與物樂求遍淨易。悲多拔苦求空處易。喜多慶物求識處易。捨亡怨親求無所有易。佛隨易故如是偏說。又復論言。慈願與樂多生遍淨。悲願除惱多生空處。喜願眾生一切法中心得自在多生識處。捨欲令人捨苦樂等多得生於無所有處。佛隨多故如是偏說。以斯果別故立四種(此六門竟)。   相資別者。四行相資相順難闕。故立四種。雲何相資。先就慈悲明相資助。慈欲與樂無悲拔苦與樂不成。由悲拔苦與樂方熟。故悲資慈。悲欲拔苦無慈與樂苦終不去。由慈與樂苦方可離。故慈資悲。次用慈悲共喜相資。慈欲與樂悲欲拔苦。無喜除嫉與拔不成。由善除嫉與拔方熟。故用喜心資成慈悲。喜欲慶物若無慈悲拔苦與樂即無所慶。由慈與樂悲拔物苦方隨慶喜。故用慈悲助成喜心。次以前三共捨相助。慈欲與樂悲欲拔苦喜欲慶物。若無捨心簡別怨親不能普利。由捨除礙方能齊與俱拔等慶。故用捨心資成前三。捨欲等利。若無前三與樂拔苦慶物隨喜知何所等。由前三故就之說等。故將前三資成捨行。又復前三是其有行。捨是空行。若無空捨有成愛見。故用捨心資成前三。若無有行空成涕沒。故以前三資成空捨。以此四行相資相順。故須齊立。故涅槃雲。伴侶相對故分四矣。制立如是。   第三門中明其次第。次第有二。一據修難易以辨次第。二化益始終以論次第。難易如何。慈緣佛樂玄欲與人。貰益易為。故先修之。悲拔今苦。交益難作。故在慈後次修悲心。悲苦易生。愛樂難發。故在悲後次修喜心。此雲何知。如人見其怨家受苦亦起悲心。故知悲易。睹觀得樂未必生喜。故知喜難。偏益易為。等利難作。故後修捨。又復前三其是有行。有行易生。故先修習。捨是空行。空行難發。故後為之。修入如是(此一門竟)。   次辨化益。如維摩說。謂以菩提起於慈心。以救眾生起大悲心。以持正法起於喜心。以攝智慧行於捨心。此對一人化益始終以論次第。始緣佛樂玄欲與人。故先修慈。所益眾生交在苦中。理須救拔故次行悲。所化眾生依教受法。雖未得脫去脫不遙。故隨生喜。彼人依法修成智慧心即放捨。不須愛故。譬如父母養子長大心即放捨。此亦如是。問曰。此捨捨益眾生。何成利他。釋有四義。一依龍樹釋。前三無量雖欲與樂拔苦慶物而未能得。故須修捨捨前三種所念眾生。自修善法攝大菩提饒益於彼。故名利他。二有眾生菩薩化之得少智慧未能究竟。菩薩捨之更修勝善攝大菩提究竟饒益。故名利他。三為究竟捨眾生故。慈懃與樂悲懃拔苦喜懃慶之。進策前三。故名利化。四捨前所化更益餘人。故名利他。次第如是。   第四門中明其三緣分別。言三緣者。一眾生緣。二是法緣。三是無緣。地經論中名眾生念法念無念。緣念一矣。辨此三緣略有三別。一依涅槃直就化益開分三種。於此門中緣諸眾生欲與其樂名眾生緣。緣諸眾生所須之物名為法緣。緣如來者名曰無緣。簡前二故。故彼經言。慈者多緣貧窮眾生。如來大師永離貧窮受第一樂。若緣眾生即不緣佛。法亦如是。是故緣佛名曰無緣。此明緣生欲與樂時不緣於佛。緣法欲與眾生之時亦不緣佛。前二緣中並不緣佛。簡別前二故曰無緣。非全不緣。既非不緣何義緣之。欲將佛樂與眾生。故若將佛樂欲與眾生便是法緣。何故言無。以佛是人非是法故。若佛是人即眾生緣。何義言無。為別所化諸眾生故。如慈既然。悲等亦爾。二依地論前二化益。後一觀入開分三種。於此門中緣生與樂名眾生緣。緣化生法名曰法緣。觀諸法空說為無緣。慈行如是。悲等亦然。三依涅槃地持論等初一化益。後二觀入離分三種。於此門中四義分別。一辨其相。二約人分定。三論通別。四明大小有具不具。言辨相者。緣諸眾生欲與其樂。如緣父母妻子眷屬名眾生緣。緣諸眾生但是五陰生滅法數無我無人名為法緣。問曰。法緣不見我人眾生等相。雲何行慈。釋有兩義。一由見無我。念諸眾生妄為我人之所纏縛深可哀愍。所以生慈。二念為生說如斯法。是即真利樂。故名行慈。觀五陰空名曰無緣。問曰。無緣雲何行慈。還有兩義。一由見法空。念諸眾生妄為虛法之所纏縛。所以生慈。二念為生說如斯法。故名行慈故維摩言。自念我當為眾生說如斯之法。是即名為真實慈也。第一義樂利眾生故。問曰。彼此皆無我人。誰起自念為眾生說。釋言。經說幻化不真。所以名無。不無幻人。故經說言。譬如幻士為幻人說。當建是意而為說法。故得自念為其說也。如慈既然。悲等同然(此一門竟)。   次約人分定。如地持說。眾生緣者。與外道共。外道亦依世俗淨禪修四無量。彼緣眾生欲與其樂。故眾生緣與彼共也。法緣無量與二乘共。二乘亦見五陰法數無我人故。無緣無量不與聲聞辟支佛共。二乘不能見法性相畢竟空故(此二門竟)。   次就慈等辨其通局。通而論之四無量中皆有三緣。緣諸眾生與樂拔苦。慶喜等益是眾生緣。但緣五陰而行四等是其法緣。知無陰法而行四等是其無緣。隨義分別前三無量是其有行。唯眾生緣故。後一空行。唯有法緣及與無緣。如此說者前三種中法緣無緣通攝為捨。捨有相故。捨中生緣攝屬前三。與樂中等攝屬慈門。拔苦中等攝屬悲門。慶物中等攝屬喜門。其猶六度。通即六中並含空有。別即前五唯是有行。後一空行。無量似此(此三門竟)。   次明大小有具不具。無量有二。一小。二大。六識七識分別緣修名之為小。第八識中無量等益名之為大。以分別心緣別彼此不能自然等益一切。故名為小。真心平等無簡彼此。自然等益故稱為大。大小相對義別有三。一簡凡異聖。小無量心凡夫所修唯眾生緣。大無量者賢聖所習破離人相及法相。故唯有法緣及與無緣。二簡小異大。凡夫二乘同名為小。菩薩及佛說之為大。小無量心小人所修唯有生緣及與法緣。大無量心大人所習唯有無緣。以佛菩薩見法空故。三就實通論。大小就量並具三緣。小無量中分別之心緣諸眾生欲為利益是眾生緣。觀察眾生但是五陰是其法緣。觀陰空寂名為無緣。此之無緣望前是大。對後真行猶名為小。故大智論十八空觀名小慧門。真證般若名大慧門。此亦同爾。大無量中無心分別。而能普益一切眾生名眾生緣。故涅槃中慈益眾生而言。我時實不往彼。慈善根力令諸眾生見如是事。此即是其大無量中眾生緣也。雖益眾生而無愛見。故涅槃雲。譬如母中行求水草。以愛念故若足不足忽然還歸。諸佛世尊不如是也。又佛菩薩取捨心亡而能遍照一切法界名為法緣。神知交絕而能常照一切法如名為無緣。三緣如是。   第五門中義別有二。一體用分別。二主伴分別。言體用者。初一慈行是其德體。後三德用。如維摩說。慈是體故一慈門中統含法界一切行德。故彼經言。行寂滅慈無所生故。行不熱慈無煩惱故。行等之慈等三世故。乃至修行六度慈等。良以真實如來藏中恆沙佛法同一體性互相成故。依之成德。德只如是。一一之中皆備一切。是以慈中得具法界一切行德。後三用故隨人化益。故彼經言。何謂為悲。菩薩功德皆與一切眾生共之。何謂為喜。有所饒益歡喜無悔。何謂為捨。有所福祐無所悕望。此等皆是對人用也。一相如是。理實四行齊得為體並得為用。互相依故(此一門竟)。   次論主伴。如龍樹言。慈為如王。餘三隨從如民隨王。慈心正是與樂之意。故說為主。無悲拔苦與樂不成故。悲隨慈無喜除嫉。與樂不勝故喜隨慈。無捨除礙。與樂不等故捨隨慈。蓋乃只據一門為論。理實四行皆得為主齊得為伴。互相隨故。   第六明其修得之相。於中先就眾生緣說。次就法緣。後就無緣。眾生緣慈得有二種。一離欲得。二是修得。離欲得者。眾生本來曾依諸禪修得無量。後還退失起下煩惱。後修禪定。離下欲時本所失者今還得之名離欲得。離欲雖得而不現前。要假方便。譬如有人財在他方。雖復屬己不得現用要須方便。方便如何。先以觀心分別眾生以為七品。親中分三。上中下別。怨中亦爾。通前為六。中人為一。合為七矣。良以中人無多階異故合為一。毘婆娑論及涅槃經同為此判。人言分境以為九品當應謬耳。彼涅槃等就怨親中分定所化。地持論中就苦樂等分定所化。彼苦樂等猶怨親中。損己名苦猶是其怨。益己名樂猶是其親。不損不益名不苦樂猶是中人。境別既然。次對起修。依如成實修慈悲喜。始緣上親終緣上怨。上親易益上怨之所難與利故。彼宗所說慈悲及喜究竟成時即名為捨。先別修習相狀如何。如修慈心品別有七。其第一品先緣上親欲與上樂。次緣中親欲與中樂。後緣下親欲與下樂。其第二品是緣中親齊同上親等與上樂。次緣下親欲與中樂。後緣中人欲與下樂。如是次第乃至第七。緣彼上怨齊同上親等與上樂。以心難調七品修習方能齊益。七中前六修慈方便。第七一品慈行成就。前六方便直名為慈。第七一品亦慈亦捨。與樂名慈。平等名捨。以慈對捨修之既然。悲喜對捨修之亦爾。唯有拔苦慶物為異。若依毘曇毘婆娑等修慈悲喜與成實同。然彼宗中至第七品唯名慈悲喜行成就。不名為捨。以此親想非是中容亡懷心故。以第七品非是捨故。別須修習。彼法雲何。於中亦有七品差別。其第一品先緣中人而修捨心。中品人所先無憎愛易行捨故。其第二品緣下品怨齊同中人。其第三品緣中品怨亦同中人。其第四品緣上品怨亦同中人。其第五品緣下品親齊同中人。乃至第七緣上品親齊同中人。此七品中前六方便。後一捨成。良以最後上親處成故說捨心為無貪性。問曰。何故先捨三怨卻捨三親。怨相易除親難捨故。問曰。慈等愛憐眾生能為利益可須修習。捨心亡懷不能深益。何用修乎。釋言。無捨彼慈悲喜雖復等益多先益親。後方及怨。為除是患故須修捨。又若無捨慈悲及喜益親心易。利怨心難。故須修捨。又若無捨彼慈悲喜便成愛見。故須修捨毘曇如是。大乘法中多同毘曇。故地持中慈悲喜外別修捨心眾生緣行修得如是。次辨法緣。隨義淺深略有七重。一觀眾生體是五陰事相之法無我無人。二觀眾生體是五陰生滅法故無我無人。三觀眾生體是五陰因緣假法如土禾城。但假因緣無我無人。四觀眾生體是五陰妄相之法如揵闥婆城。誑相似有無我無人。五觀眾生妄想有法如夢所見無我無人。六觀眾生體是真實集用五陰。如夜所見皆報心作如波水作。亦如有人見繩為蛇蛇是繩作。五陰如是無我無人。七觀眾生體是真實如來藏性緣起法界無我無人。如是觀察名修法緣。次辨無緣。於中有四。一觀五陰假有性無如土禾城緣假無性。二觀五陰妄相本無如揵闥波城遠觀似有近觀本無。非直無性亦無城相。三觀五陰情有理無如夢所見。但出妄心心外無法。四觀五陰真法所集。窮其本性體是真如。古今常湛不起不滅。如是觀察名修無緣。修得如是。   第七門中就處分別。於中有四。一所依處。二所緣處。三修起處。四成就處。所依處者。四無量心依禪定起。論說不同。毘婆娑中有一論師說。四無量唯依四禪中間禪起。餘皆不依。復有論師說。四無量依於四禪未來中間六地禪起。非四無色。就所依中初禪二禪無悲無量。悲與喜違。彼處有喜。是故無悲。未來中間三禪四禪無喜無量。彼處地法無喜受故。慈捨二行六地俱起。此前兩家雜心論中舉束對破。雜心所立亦說無量依六地禪。慈喜及捨與前所列第二家同。悲行有異。彼說悲行念眾生心。喜者是其慶眾生心。兩不相返故。初二禪亦得起悲。何故不說依無色定。彼宗無量緣欲界生。無色不緣下有漏故。是以不依。成實法中四無量心具依八禪。故彼論言。是無量心三界皆有。問曰。喜心在初二禪。三禪已上雲何得有。成實釋言。我不說喜是喜根性。但為利生心。得清不濁說名為喜。故上有之。問曰。雲何知依四空亦起無量。成釋言。經說修悲生於空處。喜生識處。修捨生於無所有處。明知通依。問曰。經中不說無量生於非想。非想應無。釋言。彼有微故不說。大乘所論凡夫二乘及小菩薩所修無量與毘曇同。佛大菩薩四無量心具依八禪。問曰。地論說慈心等欲色界中受正習果。非無色界。雲何說言諸佛菩薩具依八禪。釋言。彼依世間相說。所以無過。雲何得知。如無色定如經中說。修習悲心生於空處。乃至修捨生無所有。不說餘人。成實取此。非阿毘曇道理不應。所依如是(此一門竟)。   次辨緣處。無量緣於眾生而起。依如毘曇四無量心唯依欲界眾生而起。非上二界。以欲界中有苦須釋故偏緣之。上界無苦所以不說。成實法中通緣三界。故彼論言。有論師說。無量但緣欲界眾生。是事雲何。答曰。何為不緣餘者。佛說慈心普覆一切。豈獨欲界。又色無色諸眾生等亦有退沒墮惡道等。何為不緣。然成實中雖說無量通緣三界止一三千不論十方。諸佛菩薩無量寬廣盡眾生界。悉皆普緣(此二門竟)。   次明起處。隨身修起名為起處。依如毘曇身在欲界起四無量。非上二界。何故如是。雜心釋言。慈治瞋恚。悲止害覺。喜除嫉妒。捨除貪恚。此皆欲界煩惱對治故欲界起。又慈欲與苦眾生樂。餘三隨助。欲界有苦故欲界起。上界無苦是以不生。就欲界中三天下人能起無量。餘皆不修。何故偏在三天下修非鬱單越。由說起故。何故唯人非餘四趣。人多方便故能修起。天多著樂不肯修習。三塗難處不能修起。故非餘趣。成實三界皆得修起。彼問曰。有論師說。欲界現入。是事雲何。答曰。不然。一切生處皆能現入。彼復問言。若在上界亦得修起。即上界死還上界生。報應無盡。釋言。上界雖得修起亦有退失。故還生下。大乘亦說。三界俱起。菩薩所在常修習故(此三門竟)。   次辨成處。隨身不失名為成處。依如毘曇四無量心性是有漏。在下成上。生上失下。以是義故依於初禪未來中間所修無量但未退失。大梵已還隨身何處皆得成就。生上界失。依二禪者二禪已還一切處成。乃至依於四禪起者四禪已還一切處成。生上即失。成實法中有漏生上不失於下。上得寄起下地法故。以是義故依一切禪所修無量但未退失。於三界中隨身何處皆得成就。故彼成實無量品雲。於一切處有一切矣。大乘亦爾。菩薩所修隨身何處常成就故。   第八門中明無量心大小不同。略有十二。一心體不同。小無量心六識七識以之為體。大無量心真識為體。二心法不同。小無量中慈之與悲是無瞋性。喜是受性。捨貪性。大無量心是智慧性。故雜心雲。大悲是慧。一切無量皆大悲攝故。餘三種亦是慧性。以慧證入法界門中化益法門說為慈等。故名為慧。隨用義分與小相似。三漏無漏別。小無量心一向有漏妄為體故。大無量心一向無漏。真為體故。四常無常別。小無量心一向無常。妄為體故。大者是常。真為體故。五心緣不同。小無量心攀緣分別。大無量心心如虛空。無一分別而能普益一切眾生。六行緣不同。如涅槃說。無量有四。一緣而非自在。普緣一切名之為緣。不能自在與其利樂名非自在。二自在而非緣。如緣父母妻子眷屬與樂無礙名為自在。所益不廣稱曰非緣。三者非緣亦非自在。如聲聞等緣小境界。故名非緣。不能與樂名不自在。若緣小境即非無量。何故經言有無量心而非緣乎。釋言。此是無量中分亦名無量。如一比丘僧中分故亦名為僧。四亦緣亦自在。普緣一切名之為緣。與益無礙稱曰自在。四中前三是小無量。後一是大。七依法不同。小無量心依世法成。大無量心依真諦成。故涅槃雲。捨世諦慈得第一義慈。第一義慈即是佛性。故涅槃雲。慈即佛性菩提涅槃常樂淨等。八成德不同。小無量心一行一緣。大無量心德體圓通。一一門中曠備法界一切行德。如維摩說。九起行不同。小無量心出生小善。大無量心能生一切功德善根。故涅槃中說。慈能生一切諸行。地持亦爾。十功能不同。如雜心說。小無量心能緣不能度。大無量心能緣能度。又小無量能度小苦小惡眾生。大無量心能度大苦大惡眾生。十一位分不同。小無量心位在世間。大無量心位在出世。所謂無量初地已上。故涅槃雲。因世無量得出世無量。是故出世名大無量。十二在人不同。如雜心說。小無量心與二乘共。大無量心不與聲聞辟支佛共。四無量心辨之粗爾。   四無礙義七門分別(釋名一 辨相二 隨義具論三 相對辨四 大小有無五 大小不同六 對力無畏彰別本末七)   第一釋名。四無礙者起說智也。說智不同。一門說四。四名是何。一法無礙。二義無礙。三辭無礙。四樂說無礙。所言法者。汎釋有二。一軌則名法。二自體名法。知法無滯名法無礙。義無礙者。汎釋有四。一所以名義。二義用名義。三義利名義。四德義名義。知義無滯名義無礙。辨法之言目之為辭。於辭自在名辭無礙。語稱物情名為樂說。於樂自在名樂說無礙。此四經中亦名四辨。若別分之無礙是智。辨是口業。智於諸法知無滯礙。故名無礙。言辭辨了故稱為辨。通即心口俱名無礙。齊稱為辨。智於諸法知無滯礙。故名無礙。知法辨了故復名辨。口於諸法說無障礙名為無礙。言辭辨了故復稱辨。名義如是(此一門竟)。   次辨其相。此四種中隨相別分前二是智。後二是說。智中窮本唯一知法。就智法中上窮深故別分義。說中窮本其唯一辭。辭中善巧故復分樂。通而論之四俱是智。智之所照四俱是法。依智起言四俱是說。故地經言。四無礙智起言辭說。今先就法辨其四種。餘類可知。辨法不同略有四門。一教法為法。二諦為義。依此法義隨方言音辨宣之儀用之為辭。辭中差別能應物情名為樂說。二世諦為法。真諦為義。於世諦中色等諸法各有自體。故名為法。又復世諦顯真之軌亦名為法。真諦之理有深所以。故號為義。一切教法名之為辭。隨方言音辨宣之儀名為樂說。三真諦為法。世諦為義。真諦是其諸法自體故名為法。世諦是其顯真所以。故說為義。又復義用亦名為義。辭樂如上。四曆法分別一一法中皆具四種。如地經說。如一色中總相論色名之為法。色中差別目之為義。隨方說儀稱之為辭。辭中差別即名樂說。如是一切。上來所辨通皆是法。依法正知。悉皆是智。依此起言。四俱是說。辨相粗爾(此二門竟)。   次隨門別具義論之。法無礙中具有五種。一知教法名法無礙。故地經中知修多羅名法無礙。如是一切。二知世諦名法無礙。故地經中知色等法名法無礙。三知第一義名法無礙。故地經中知法無性名法無礙。如是一切。四知因行名法無礙。故地經中知菩薩行名法無礙。五知果德名法無礙。故地經中知佛法身名法無礙。如是一切。義無礙中具亦有五。一知教中解釋所以名義無礙。故地經中知解釋相名義無礙。二知世諦名義無礙。故地經中知法生滅名義無礙。三知第一義名義無礙。故地經中知如實境名義無礙。四知因行名義無礙。故地經中善知十地義差別相名義無礙。五知果德名義無礙。故地經中知佛色身時事相等名義無礙。辭無礙中具義有五。一知名無盡起說自在名辭無礙。雲何無盡。如華嚴經名號品說。四諦名字一世界中有四十億那由他別。一切世界差別例然。如來名字一世界中有百億萬。一切世界差別類爾。以此類餘諸法名字齊應無盡。二得解知一切眾生語言三昧。隨以何言起說自在名辭無礙。三得無礙法□聲相起說自在名辭無礙。四得聞持持一切教起說自在名辭無礙。五得義持持一切義起說自在名辭無礙。樂說無礙差別有五。一知義不同稱情樂說。二知教不同稱情樂說。三知諸法名字不同稱情樂說。四知方言不同稱情樂說。五以無礙法□圓音稱情樂說。具義如是(此三門竟)。   次就諸法相對辨異。法義相對略有十四。一就能詮所詮分異。知一切教名法無礙。知諸法義名義無礙。故地持雲。於法章句修慧不謬名法無礙。法相不謬名義無礙。二就能說所說分異。如地經說。知力無畏不共佛法大悲智行轉法輪德名法無礙。知所說法名義無礙。三就教中總別分異。如地經說。總知如來所轉法輪名法無礙。知佛所說八萬四千音聲差別名義無礙。四就教中本末分異。如地經說。知修多羅名法無礙。知解釋相名義無礙。五就二諦觀入分異。如地經說。知世諦中色等諸法名法無礙。知真諦中如實智境名義無礙。六就二諦淺深分異。亦得名為體用分異。真諦名體。世諦名用。如地經說。知法無性名法無礙。知法生滅名義無礙。七就諸法總別分異。如地經說。總知一切諸法自相名法無礙。知法差別名義無礙。八就諸法約時分異。如地經說。知現在法名法無礙。知過未法名義無礙。以過未法顯今所以。故說為義。九就諸法別智分異。如地經說。法智知法名法無礙。比智知法名義無礙。十就諸乘權實分異。如地經說。知實一乘名法無礙。知權說三名義無礙。涅槃經中知三乘別名法無礙。知實一乘名義無礙。十一通就諸乘淺深分異。知三乘人第一義智名法無礙。知三乘人世諦之智名義無礙。故地經說。知第一義無我慢相名法無礙。知世諦中無我慢相名義無礙。三乘上人證理之慧名第一義無我慢相。知陰界等名世諦中無我慢相。十二偏就大乘因中實相分異。知諸地實名法無礙。知諸地相名義無礙。故地經說。知菩薩行名法無礙。知說十地義差別相名義無礙。十三偏就大乘果中體德分異。知涅槃體名法無礙。知佛法身解脫般若三德差別名義無礙。故涅槃雲。法者所謂大般涅槃。義謂法身解脫般若。十四偏就大乘果中體用分異。如地經說。知佛法身名法無礙。知佛色身時事相等名義無礙。法義相對實有無量。且論斯耳。就辭樂相對分異略有七種。一同體義分。以言顯理名之為辭。辭中差別隨人所好即名樂說。地經論中多依此門。二總別分異。總說名辭。別說名樂。故地經言。次第不斷名為樂說。三多一分異。一名顯法名之為辭。多名顯法隨人異樂名為樂說。故地經言。於假名法以假名說。名之為辭。不壞前名異假名說名為樂說。四粗妙分異。於惡眾生粗言呵識唯得名辭。妙言說法令人愛好方名樂說。五所隨分異。如地經說。隨音異說名之為辭。隨心異說名為樂說。六自他分異。諸佛菩薩隨自意語名之為辭。隨他意語說之為樂。是二種語如涅槃說。七約法分異亦得名為約智分異。如地經說。依於世諦正見說法名之為辭。依第一義不倒說法名為樂說。此據教授觀入時語。亦得宣說真諦名辭說世稱樂。辭樂之異理亦無量。且說斯耳(此四門竟)。   次明大小有無之義。通而論之大小皆有。小乘法中唯是利根阿羅漢得。餘者皆無。大乘法中種性已上一切皆具。若復通論十信菩薩亦分得之。隱顯別論大有小無。故涅槃雲。聲聞緣覺無四無礙。問曰。經說。摩訶□□□□□□駬□□□□□□□魯褸□□□□饅駾飀□□□□楈埤□魯羇□祰□奐□□□□□□□□□□□□□楦□□□姶□□□□□F□□榜餖礸□□□餖示□□奅□稀□□馘神埤□誇□禕奮□□槄□□祅□禕□□馱□飀□□榍□楈埤□魯襼□□□奏樑逆□□□□槭驛稫觀埤□□□□飀□褽□騖餓□□樑逆□□槭驛礸□稫觀埤□□馱□飀□妶妧□□□□樑稀飯□□□飀□□樑礹□馱□飀□鍊□□□□□□祰□□褚饑□□婠□□□□露□逆□□□□□拏□□香□露□量逆□魯□□□礹□奰□□□餖稀誇□礸□□□□奰□婁□椸□逆□鍊□□□飾□奔磻礸□□切媽□□秭餺楦□露□□□□□□@褓槄□逆□櫚□□馘□□□□□□□祰勒觚□礹□□□□香□露□□□□□□馜飀□□□□□□□魯□□駾妼□□□□□□樂襤礹裀□鍊□□□馘露□量□穀□□j□□□吝餽誇□□□□□□□□馘露□□□奰魯□□□□□逆□□穚諢慼E□檢□榜散量逆□綠□糖□□□□□□□□稫觿□□□□□s香□飀□榜散量逆□□騖馜飀□言姚槄□□□榥g□□□□□□□□□飀□榜散量逆□綠□騖饈駾妼□飀□□□槄□□□□□□鞳慼騥E□唌慼慼熱u□榜散量逆□綠□騖騁□g□□□□糖□□□馘]飀□榜散量逆□綠□騖騁□g□□□□□飀□□姛□□□榜散量逆□輦露糖譯□榜糖□□□馱□裂飀□榜散量逆□□檟模□□□□□飀□穖□□□\露□j□□□褸樦□□性□。   次明大小不同之義。不同有六。一體性不同。二依地不同。三緣境不同。四緣心不同。五開化不同。六起說不同。體不同者。小乘無礙十智為體。言十智者。謂四諦智.法智.比智.盡智.無生智.等智及他心智。如龍樹說。辭法無礙唯等智性。以緣名故。樂說無礙具九智性。除一滅智。滅智緣無不緣眾生根欲性等隨樂說故。義無礙者。具十智性。十智所緣皆是義故。大乘法中莫不皆是一如實智。何者如實。如地持釋。謂清淨智一切智無礙智是如實智。何者是其依地不同。地謂九地。欲界八禪是其九也。如龍樹說。小乘法中義及樂說在於九地。九地所知皆是義故。義無礙智在於九地。依九地心緣諸眾生根欲性等為他說故。樂說無礙亦在九地。問曰。若言依四空定得緣眾生根欲性等起樂說者。依彼得起他心通不。釋言。不得。論說五通在於四禪不在餘定。故依四空雖緣眾生根欲性等起於樂說不能明見。故無他心通。法辭無礙緣名起故唯在欲界及初禪地。雜心所說在於欲界及四禪地。大乘法中諸佛菩薩起用自在。四無礙慧齊依九地。何者是其緣境不同。聲聞之人但緣小乘十二部經名法無礙。緣陰界入四真諦等名義無礙。雖知陰等總相粗知不能深細。說小乘法名辭無礙。說小乘法應小乘心名樂說無礙。諸佛菩薩知一切法名法無礙。知一切義名義無礙。說一切法名辭無礙。說一切法應一切心名樂說無礙。此等如前第三門中具廣分別。何者是其緣心不同。聲聞之人於法義等分別攀緣名為無礙。諸佛菩薩深證實性捨離妄想。無念無緣而能普照一切法界名為無礙。何者是其開化不同。如地經說。菩薩或以一音說法。令眾生解即得解了。言一音者。或隨方言。或隨法別。以論一也。或種種音說令一切大眾生解即解了。言種種者。或隨方言。或隨法異。彰種種也。或放光說令生解了即得解了。或以一切風鈴樹等宣說法音。令人解了即得解了。何者是其起說不同。不同有六。一音聲不同。諸佛菩薩有法□聲無心分別。自然普應諸眾生心而為說法。聲聞不能。二方言不同。諸佛菩薩得解眾語言三昧。能隨一切差別為說。聲聞不能三名字不同。諸佛菩薩知名無盡一一法中無量名說。聲聞不能。四現說不同。諸佛菩薩或以口言而現說法。或於自身諸毛孔中而現說法。或但放光而現說法。或依一切風鈴樹等而現說法。聲聞不能。五所說不同。如地經說。十方一一微塵之中。各有無量不可說界塵數法門。諸佛菩薩能具宣說。聲聞不能。六廣狹不同。諸佛菩薩身充法界一時等說。聞聲不能。此六合為起說不同。大小不同差別如是(此六門竟)。   次以無礙對力無畏彰其本末次第之義。德實同體無有前後。隨相起用非無本末次第之義。本末有二。一十力為本。依十力故起四無礙為眾說法。依力無畏破諸外道說四無畏。依十力故起一切智漏盡無畏。依四無礙能說法故起後二種。能說彰道及盡苦無畏。二十力為本。依十力故起四無畏。以有力故於他不怯。依四無畏起四無礙。以不畏故能為他說。故龍樹言。依十力故說四無所畏。以四無畏莊嚴十力。依四無畏說四無礙。以四無礙莊嚴無畏。四無礙義略辨粗爾。   菩薩四無畏義   菩薩無畏如大智論說。化心不怯名為無畏。無畏不同。一門說四。四名是何。一總持不忘說法無畏。二盡知法藥。及知眾生根欲性心說法無畏。三善能問答說法無畏。四能斷物疑說法無畏。言總持者。略有二種。一者聞持能持教法。二者義持能持眾義。以此二種不妄名義。故無所畏。言知法藥及根性者。藥有二種。一世間法。二出世法。世法有三。一欲界法。二色界法。三無色界法。出世亦三。一聲聞乘法。二緣覺乘法。三大乘法。所知根性准法可知。於此具了故無所畏。能問答者。一切異見皆能摧破。一切正法悉能諮請。名為能問。無量眾生一時問難。一一眾生為無量問。菩薩一時悉能酬對名為能答。以有此能故得無畏。能斷疑者。善解說義巧開物心名能斷疑。以有此能故得無畏。四中初一依陀羅尼說法無畏。後三依智說法無畏。菩薩無畏辨之略爾。   四攝義五門分別(釋名一 辨體二 約對六度共相收攝三 就位分別四 次第五)   第一釋名。言四攝者。化他行也。化行不同。一門說四。四名是何。一佈施攝。二愛語攝。三利行攝。四同利攝。言佈施者。以己財事分佈與他名之為布。輟己惠人目之為施。因其佈施緣物從道名佈施攝。問曰。此與檀度何別。釋言。體一隨心分異。異相如何。直爾與財說為檀度。因施授道名佈施攝。此地持中名隨攝方便。彼說愛語以為正攝。佈施順彼故名隨攝。愛語攝者。美辭可翫令他愛樂名為愛語。因其愛言緣物從道名愛語攝。此地持中名攝方便。以此愛語正授善法名攝方便。利行攝者。經中亦名利益攝也。勸物起修名為利行。以道潤彼故雲利益。因利緣物名利行攝。此地持中名度方便。勸修可行度離生死故名為度。同利攝者。名字不定。或名同事。或雲同行。或稱同利。通釋是一。於中別分同事最下。菩薩為化先同眾生苦樂等事名為同事。同行為次。菩薩為化亦與眾生同修諸善名為同行。同利最上。化物成德來同菩薩名為同利。因同緣物名同利攝。此地持中名隨順方便。巧隨眾生聞修所行故名隨順。名義如是(此一門竟)。   次辨體相。此四窮本莫不皆用巧慧為體。隨別論之非無差參相。如何。佈施攝中差別有四。一者財施。二者法施。三無畏施。四報恩施。菩薩思願與無貪俱起身口業。捨所施物濟慧貧乏名為財施。以法授與名為法施。濟拔厄難名無畏施。菩薩先曾受他恩慧。今還以其財法無畏酬報彼恩名報恩施。用此四種為佈施攝。愛語攝中論其語體離口四過。與眾生語是愛語體。故地持雲。可喜語真實語如法語義饒益語與眾生語是愛語性。言可喜者。不惡口也。言真實者。不妄語也。言如法者。不倚語也。義饒益者。不兩舌也。以此對人說法授益名與眾生語。若就所說要唯二種。如地持說。一隨世間語。所謂慰問咒願讚嘆。二正說法語。謂說一切德相應法。以此二種為愛語體。問曰。愛語所說之法與佈施中法施何別。釋言。相同隨心分異。為令眾生受法從道說為法施。為使眾生樂其法言而受化者判為愛語。利行攝中就行有二。一離惡攝。二集善攝。隨人有四。如地持說。一無德善人方便隨順。二有德善人稱揚讚嘆。三易調惡人呵責折伏令其改悔。四難調惡人神力降伏令其捨惡。此四人中對前二人集善攝取。對後二人離惡攝取。用此諸行為利行體。問曰。愛語說法授人利行亦爾。有何差別。釋言。直爾說法授與是愛語攝。依所說法勸之起修名利行攝。同利攝中道義別分同事有二。一苦事同。二樂事同。此二具廣如地持論。同行有二。一集善行同。二離惡行同。同利有二一自分德同。二勝進行同。故地持言。此義此善若等若勝。授與眾生悉與己同是名同利。用此諸行為同利體。問曰。利行勸人起行。同行之中亦勸起行。有何差別。釋言。直爾勸他起修名利行攝。自作勸他名為同行。體相如是(此二門竟)。   次對六度共相收攝。經論不同。地持論中就初檀度說佈施攝。就中四種說同利攝。以己所行勸他修故。般若之中具足四攝。以慧方便起諸行故。依阿差未經佈施攝中具一切諸度無極。以佈施中具有財法無畏施故。財施攝檀。無畏施中攝戒攝忍。以此不害不惱他故。法施攝餘精進禪慧。佈施攝中具此三義。故攝諸度。愛語攝中攝戒攝忍。良以愛語離口四過戒分所收。故攝戒度。以愛語故不毀不罵。故攝忍度。利行攝中攝精進度。以彼利行懃化眾生故攝精進。同利攝中攝禪攝慧。所成定慧與人同故。又更別分佈施攝檀。如地持說。餘三如向阿差末經說(此三門竟)。   次就位論。理實四攝遍通諸位。隨義且分非無差異。異相如何。經經說不同。如地經中。菩薩初地佈施愛語二攝增上。第二地中愛語增上。第三地中利行增上。第四地中同利增上。五地已上四攝齊等。何故初地佈施愛語二攝增上。釋言。初地檀行利他。彼能財施故施增上。彼修法施故愛語增上。何故二地愛語增上。彼地持戒離口四過。是愛語攝故。二地中愛語增上。何故三地利行增上。彼於眾生修習十種救度之行。故三地中利行增上。何故四地同利增上。彼四地中不捨眾生修行道品。故四地中同利增上。依阿差末經佈施在放初地之中。愛語在於二地已上。利行在於八地已去。同利在於第十地中。故彼經言。佈施攝者。名初發心。愛語攝者名已修行。利行攝者名不退轉。同利攝者名一生補處。初地之中菩提心起名初發心。彼地檀勝故。佈施攝在彼地中。二地已上所起修道名已修行。初修持戒離口四過說為愛語。故愛語攝在彼地中。八地已上法流水中趣佛無間名不退轉。第八地中淨土化生。第九地中辨才益物說為利行。故利行攝在彼地中。第十地中去財不遙名一生補處。彼地所得上同如來名為同利。又十地中與一切生同善根藏亦名同利。故同利攝在彼地中。位別如是(此四門竟)。   次明因起次第之義。德實同時。隨人別化亦無次第。今且約就修入起用化益一人以論次第。於中略以三門分別。一修入次第。施除外慳。其行易為故先行施。愛語攝者離口四過。戒分所攝行故。次難作故佈施後明修愛語。利行攝者。是集善行離惡易成集善難就。故愛語後明修利行。因前利行成就功德與他上地諸菩薩同。故利行後明其同利。故地持雲。有菩薩同利。如是同利不示他。己所成德與他上地諸菩薩同。名有同利。不須顯示己德化彼名不示他。二起用次第。先明同事。菩薩尊高眾生卑下。彼我殊淳無由攝化。菩薩為化□德從彼現與彼同。名為同事。故先明之。故地持言。有菩薩不同利示同利。菩薩實德不與彼同名不同利。現化同彼名示同利。於此門中先後不定。何故如是。所化之人有貧有惡。若對貧人先行佈施濟其貧苦。次行愛語授之以法。後明利行勸物起修。若對惡人先行愛語化令捨惡。次行佈施隨順資養。後以利行勸令起修。地持論中多從後義以論次第。三攝益次第。此就一人以論攝受益。其中次第與初門同。先以佈施攝取其身。次以愛語攝取其心令生信解。次以利行化之起行。因其利行化彼成德與菩薩同。故次第四明其同利。故地持言。有菩薩同利示同利。菩薩為他先與彼人同修所行名有同利。彼所化者。同修成德示同菩薩名示同利。四攝之義辨之粗爾。   大乘義章卷第十一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44 冊 No. 1851 大乘義章   大乘義章卷第十二   遠法師撰   淨法聚因法中。此卷有三十一門(五願義 五戒義 五品十善義 五停心義 五聖支定義 五聖智三昧義 五智義 五忍義 五種菩提義 五種方便義 五種善法義 五行義 五生義 五無量義 五德舉罪義 五種教誡義 六波羅蜜義 六念義 六種決定義 六妙行義 六種善法義 六和敬義 六修定義 六三昧義 六攝義 七善律儀義 七淨義 七財義 七種大乘義 七地義 七戒齊義)。   五願義   五願之義出地持論。求義名願。願別不同。一門說五。五名是何。一發心願。二者生願。三境界願。四平等願。五者大願。五中初一是自利願後四利他。發心願者。菩薩自為發菩提心求大菩提名發心願。後利他中言生願者。求利他身。為眾生故願未來世隨善趣生以道益物。名為生願。問曰。何故不願惡趣。釋言。願心有其二種。一為拔苦願生惡道。二為授善願生善趣。善趣眾生堪受道故。境界願者。求利他智。願未來世成就五種無量之智。正知五種無量境界名境界願。五無量者。一眾生境無量。二世界無量。三法界無量。四調伏界無量。五調伏界方便界無量。此義如後五無量中具廣分別。平等願者。求利他行。願未來世一切菩薩四攝之行平等成就名平等願。言大願者。正求利他。願未來世於眾生以四攝法平等饒益。名為大願。故論釋言。大願者即平等願。用前等行廣利人故。五願如是。   五戒義五門分別(列名解釋科簡癈立一 遮性分別二 得有分別具三 就時分別四 約就人趣形報分別五)   言五戒者。所謂不殺不盜不邪婬不妄不飲酒是其五戒也。此五能防故名為戒。前三防身。次一防口。後之一種通防身口。護前四故。問曰。身中打縛等事並是不善。何不說離。釋言。打縛是殺眷屬。但言離殺則已具攝。故不別論。又此過輕世人難持。故不說離。問曰。離殺離盜之中不言離邪。離婬之中偏言離邪邪。釋言。殺盜唯邪無正。有皆須離。是故不須以邪別之。婬則不爾。有正有邪。自妻為正。侵他為邪。為簡正婬故說不邪。問曰。何故餘戒法中有婬皆離。五戒之中偏離邪婬。釋言。五戒被在家者。在家之人自妻難斷故偏離邪。又成實言。若婬自妻不墮地獄。是故簡之偏言離邪。問曰。八戒亦被在家。以何義故有婬皆離。不說離邪。釋言。八戒是在家人持出家法。故似出家者有婬皆離。又復八戒時短易持有婬皆離。五戒盡形時久難持。故偏離邪。以難持故。乃至在家初果聖人亦不能離。問曰。口過乃有四種。以何義故偏離妄語不離餘三。龍樹釋言。妄語重故偏說離之。又復妄語故作心起。餘則不定。或有故作。或不故作。又復妄語攝餘口過。兩舌等罪不應法故皆名妄語。若說離妄餘者皆隨故不別論。又兩舌等在家難持故不說離。故雜心言。出家之人尚不能離。況在家者。問曰。飲酒不惱眾生。何故須離。論言。飲酒是放逸門多生罪過。是故須離。問曰。一切歌舞等事何不說離。以過微故又。在家者難常持故。所以不說(此一門竟)。   次辨遮性。五中前四遠離性罪。後之一戒防禁遮惡。前離性罪是其戒體。後離遮惡是助戒法。又前戒體是其所護。後一助法是其能護。所護如果。能護之者如似園牆論說如是(此二門竟)。   次辨得戒。有分有具。有人說言。五戒之法具受乃得。有人宣說。不具亦得。若依毘曇具受乃得。分受不得。門曰。若言具受得者是義不然。如經中說。優婆塞義差別有五。一者一分。二者小分。三者多分。四者具足。五者斷婬。若具受得雲何得有一分等異。毘曇釋言。此據持中宣說一分小多分等。不關受事。於五戒中具受得竟。若於一戒名為一分。若持二戒名為小分。若持三四名為多分。若具持者名為具足。若於自妻亦不婬者名為斷婬。若依成實分受亦得。量其分齊或受一二乃至具足。故彼論言。隨受多小皆得。據極說五。以分得故經中宣說一分多分乃至斷婬。大智論中同成實說(此三門竟)。   次辨時分。於中有二。一約要期以辨時分。二約法辨時。言約要期辨時分者。要期有三。一者要期盡一日夜。所謂八戒。二者要期盡於一形。所謂五戒出家戒。等三者要期盡未來際。謂菩薩戒。言約法者如毘曇說。有佛法時受戒則得。無時不得。以戒必依佛法受故。若先受得佛法雖滅成就不失。成實法中乃至法滅人十歲時受戒亦得。問曰。爾時既無佛法。依何受得。釋言。爾時雖無人授但自要期。結誓斷惡亦能得之(此四門竟)。   次就人趣形報分別。趣謂五趣。依如毘曇五戒唯在人天中受。不在餘趣。成實法中人天鬼畜一切皆得。趣別如是。言就人者。依如毘曇佛弟子等得受此戒。外道不得。成實法中外道亦得。阿含經中宣說。外道得受八戒。當知五戒亦應得受。涅槃經說。供養外道持戒之者得無量報。明亦得受。人別如是。言就形者。依如毘曇男女得受。餘皆不得。依如成實律儀品中黃門無根不能男等皆得之。不局男女。五戒之義略辨如是。   五品十善義四門分別(一釋名 二開合辨相 三約就人位辨其通局 四所治同異)   第一釋名。五品十善出地經論。順義名善。順有三種。一順益上昇名之為善。若從是義下極三有人天善法齊名為善。二順理名善。謂無漏行。若從是義下極二乘所修善法皆名為善。同順理故。三體順名善。謂真識中所成行德。相狀如何。法界真性是己自體。體性緣起集成行德。行不異性。還即本體。即如不乖稱曰體順。若從是義唯佛菩薩體證真行是其善也。良以所對惡有三故善分此三。言三惡者。一違損名惡。若從是義唯三塗因及人天中別報苦業是其惡也。翻對此故宣說初善。二違理名惡。取性心中所造諸業皆違法理同名為惡。若從是義上極凡夫有漏善業猶名為惡。翻對此故說第二善。三體違名惡。一切妄心所起諸業違背真體同名為惡。若從是義上至三乘緣照無漏齊名為惡。妄心起故。翻對此故說第三善。名義如是(此一門竟)。   次第二門開合不定。總唯一善。簡凡異聖。分之為二。聖別大小。通凡說三。小中開分聲聞緣覺。二種善異。通餘說四。大中離其佛與菩薩。兩種善別。通餘說五。凡中別分人天善異通餘說六。廣則無量。今據一門且論五種。開合如是(此二門竟)。   次約人位辨其通局。人有五階。所謂凡夫聲聞緣覺菩薩及佛。通局如何。善有二種。一者善法。二者善行。此二何別。別有四種。第一義者。法通理事。行唯在事。第二義者。法通有情及與非情。行唯在有情。第三義者。法通善惡及與無記。行唯是善。第四義者。法通自他行唯局別。法雲何通。他人所行得為己法己之所行得為他法。行雲何別。己行不得說為他行。他行不得說為己行。有斯差異故分兩門。今先就法辨其通局。義別有四。一隨人別分。凡夫善法唯就凡說。乃至佛善唯就佛說。無相通理。二簡勝異劣。於此門中下不兼上。上得兼下。以是義故凡夫最劣。唯有凡善無餘四種。聲聞次勝。其有聲聞凡夫善法無餘三種。緣覺轉勝。具有緣覺聲聞凡夫三種善法無餘二種。菩薩具四。無其佛善。如來具足一切善法。三簡大異小。凡夫二乘是其小故下不兼上上得兼下。備如向辨。菩薩及佛是其大故並皆具足一切善法。精粗為異。以並具故。二地菩薩攝五十善為善攝善戒。四就實通論。凡夫二乘菩薩及佛一切皆具五品善法。此就真實如來藏中十善法門以論具矣。凡夫心中即具法界一切善法。今雖未現法實常有。二乘亦然。菩薩小見。至佛圓見。良以法界無增減故一切皆具。法之通局辨之粗爾。次就善行以論通局。於中有三。一隨人別分。二簡勝異劣。三簡大異小。與前法中初三相似。行唯在事不同法。故闕無第四凡聖皆具。通局如是(此三門竟)。   次明所治同異之義。五品十善所治之障義有同異。所言同者。莫不皆離十不善業。所治既同。何緣得分五品善別。釋言。離之有遠有近。故得分為五品善別。凡夫十善離之最近。乃至佛善去之最遠。所言異者。凡夫十善正離業道。餘之四種離業根本。五住煩惱是業根本。聲聞緣覺同治四住。聲聞解劣見法粗昧。所治不精。緣覺智勝見理深明。所斷精盡。菩薩及佛同滅無明。菩薩智淺離之未窮。佛智圓極斷之畢竟。有此差別故分五品。五品十善辨之略爾。   五停心義四門分別(一釋名辨相 二治患不同 三三善分別 四就地分別)   就初門中先釋其名。後辨其相。名字是何。一不淨觀。二慈悲觀。三因緣觀。四界分別觀。五安那般那觀。此五經中名五度門。亦曰停心。言度門者。度是出離至到之義。修此五觀能出貪等五種煩惱到涅槃處。故名為度。又斷煩惱度離生死亦名為度。通人趣入。因之為門。言停心者。停是息止安住之義。息離貪等制意住於不淨等法。故曰停心。名字如是。相狀雲何。不淨觀中略有二種。一厭他身觀他不淨。二厭自身觀自不淨。觀他身中有其九相。一者死相。二者脹相。三青瘀相。四膿爛相。五者壞相。六者血塗相。七蟲敢相。八骨鎖相。九離壞相。大智論中加一燒相少一死相。此義如後九相章中具廣分別。觀自身中有五不淨。如大智論說。一種子不淨。是身過去結業為種。現以父母精血為種。二住處不淨。在母胎中生藏之下熟藏之上兩界之間安置己體。三自相不淨。是身具有九孔常流。眼出眵淚。耳出結□□□□□□□□□□□□□祰菉□□□□}□□□□□□裀□□□禜送膳□□□□□覈□□□褙□橫□□□j□□□□驅□□□□□□j□□飀□□裀□□□□□□□□裀□□□□□□□j□□餓□□□□□□□□□□□□穭□□□□暴□□□□□□□□j□□□j□□□□□□□□□□□□□馱逆□□□□□□□□□□□□□□學□□□□胥侶□□□嫨濣□□□靨□□楫□□鰣□楫□耬咬鰣□楫□□□□楫□艱晇。三十四腦。三十五膜。三十六精。於此門中要唯二種。一皮等觀。二除去皮肉為白骨觀。骨觀有三。如毘曇說。一者始業觀察自身。從頭至足除去皮肉作其骨相。二已習行觀彼骨鎖。以漸寬廣周滿大地。又觀彼骨展轉相對大風飄搏變為雪聚。修此骨相極令純熟不作心想任運現前。三思惟已度於彼骨鎖。以漸略之還至自身。於其所緣清淨寂靜唯觀一色。此是第四自體不淨。五終竟不淨。此身死已埋則成土。蟲噉成糞。火燒成灰。究竟推求無一淨相。名終竟不淨。慈悲觀者。普緣眾生作其與樂拔苦之想名慈悲觀。於中廣有七品修習。如前四無量章中具廣分別。因緣觀者。於彼生死十二因緣分別觀察。是觀不同。略有二種。一順。二逆。逆順不同略有兩門。一前後分別。從前向後次第觀察名為順觀。從後向前次第推之名為逆觀。二空有分別。有觀名順。順法相故空觀名逆。逆諸法故。五度門中因緣觀者。就初門說。界分別者。依如毘曇為六界觀名界分別。言六界者。一地。二水。三火。四風。五空。六識。如論中釋。地為水界潤故不相離。水為地界持不流散。火成熟故不淤壞。風動飄故得增長。以空界故食等出入。識界合故有所造作。此六差別無我人故。若依涅槃經觀十八界名界分別。十八界義如上廣釋。於此分別知無我人。數息觀者。觀自氣息繫心數之無令妄失名數息觀。於中分別略有四種。一者增數。以一為二。二者減數。以二為一。三者亂數。出作入想入作出想。四者等數。以一為一。心散亂者。為前三數。心不亂者。為後一數。數之至幾極不過十。於彼十中不滿心忘還從一起。若心不亂至十便迴。何故唯十不增不減。論自釋言。畏心散故不得過十。懼心聚故不得減十。出入息中數何為十。是義不定。內氣增者偏數出息。內氣小者偏數入息。氣息調者入出俱數。如雜心說。入五出五合為十也。出入息中先數何者。如論中說。先數入息後數出息。良以生時入息在前故先數入。命終之時出息在後故後數出。相狀粗爾(此一門竟)。   次明五度治患不同。如經中說。多貪眾生教觀不淨。貪有五種。對治各異。何者五貪。一者色貪。男女相愛。以不淨觀而為對治。二親戚貪。亦名婬貪。眷屬相憐名親戚貪。親情相愛尋續不斷名為婬貪。如多日雨名為婬雨。多日之風名曰婬風。此亦如是。不同世人姦逸名婬。此之婬貪捨無量心而為對治。故雜心雲。捨無量心對治婬貪。三者財貪。吝惜身財。檀度為治。四名聞貪。求善稱譽。身空為治。五善法貪。愛著善法。法空為治。今此偏說色貪對治為初度門。以此過重受生根本故偏說之。色貪有二。一愛自身。觀五不淨而為對治。二愛他身。九相為治。愛他身中有四種欲。一威儀欲。二形色慾。三處所欲。四細觸欲。威儀欲者。死相為治。第二形色青淤膿爛血塗為治。處所欲者脹壞蟲食分散為治。細觸欲者骨鎖為治。問曰。九相能治貪慾。與彼十相對治何別。釋言。九相但能遮伏。十相能滅。九相能伏如似縛賊。十相能滅如似殺。賊差別如是。十相之義後當別論。多瞋眾生教慈悲觀。慈悲二心治有通別。通則俱治一切瞋恚。則則各異。如涅槃中六門別之。第一義者。瞋有二種。一能奪命。二能鞭撻。斷命之瞋粗而易捨。修慈悲能治。鞭撻之忿輕而難離。修悲方治。第二義者瞋有二種。一瞋眾生。二瞋非眾生。嗔眾生者。應生所起性容輕薄。易除易遣。修慈能治。瞋非眾生者。不應生處起性必深厚。難離難捨。修悲方離。嗔非生者。於眾生處灼然亦嗔。故曰深厚。第三義者。嗔有二種。一有因緣。二無因緣。有緣生嗔應生處起性容浮薄。易除易捨。修慈能治。無緣生者性必深厚。難除難斷。修悲方治。無緣生者有緣亦嗔。故曰深厚。第四義者。嗔有二種。一緣過去久因緣生。二緣現在近因緣生。緣於過去久緣生者。去境玄遠瞋容輕薄。易除易捨。修慈能治。緣現生者。近境逼心忿惱必深。難裁難忍。修悲方治。第五義者。嗔有二種。一嗔聖人。二嗔凡夫。憎聖人者。可敬處起。易除易捨。修慈能治。嗔凡夫者。可憎處起。難忍難捨。修悲方治。第六義者。嗔有三品。上中及下。上嗔易息。修慈能治。中嗔次難。修悲方治。下嗔難斷。修慧方離。慈悲不治。愚癡多者教觀因緣。癡有四種。一迷世事。五明為治。二迷世俗因果之法。十二緣觀而為對治。三迷二諦有無之理。以二諦觀而為對治。四迷真實如來藏性。實證為治。今說第二為因緣觀。問曰。經說。聲聞鈍根教觀四諦。緣覺利根教觀因緣。今雲何言愚癡眾生教觀因緣。龍樹釋言。此愚癡者不如牛羊全無所知。蓋乃外道邪見。利根迷正因果。故說為癡。以利根故能觀因緣。然因緣中治患非一。今據一門且言治癡。著我多者教分別界。依如毘曇六界分別明無我人涅槃經中十八界觀明無我人。是身唯有六根六塵及識故。所治之我或一二三乃至六十五種差別。無我章中已廣分別。思覺多者教令數息。覺有八種。所謂欲覺.嗔.惱.親裡.國土.不死.族姓.輕侮。此義如前八覺章中具廣分別。問曰。有人諸患等分以何為治。成實法中十六特勝能為對治。依如觀佛三昧經中觀佛三昧能為對治。毘曇法中義亦同此。以佛相好非是三毒境界故爾。問曰。何故諸煩惱中偏說對治貪嗔癡我及與覺觀以為度門不說餘結。以此凡夫多所起故。又貪嗔癡是三毒根。我為一切諸見根本。覺觀妨道故偏治此。以為度門。餘不如是。所以不說。又餘煩惱皆是觀收故唯說五(此二門竟)。   次就三善分別五度。言三善者。所謂無貪無嗔無癡三善根也。五度觀中。不淨觀門是無貪性。慈悲觀門是無嗔性。餘三觀門是無癡性。若論眷屬即五陰性。定共無作是即色陰。受數為受。想數為想。心王為識。餘為行陰(此三門竟)。   次就地論。地謂欲界未來中間及八禪地。約此諸地分別五度。初不淨觀是其欲界未來中間初禪二禪五地所攝。依欲界地聞思慧心作。即欲界攝。依未來等彼慧心作。即彼禪攝。問曰。何故三禪以上不起此觀。釋言。欲界有二種欲。一者身欲。二者心欲。五識地中有其身欲。意識地中有其心欲。故從欲界至禪中間修不淨觀對治彼欲。初禪地中亦有二欲。眼耳及身三識地中有其身欲。意識地中有其心欲。故依二禪修不淨觀對治彼欲。二禪以上單有心欲。無有身欲。故三禪上不修此觀。又三禪中樂樂於自樂。四禪以上其心寂靜。不樂觀此不淨之事。故三禪上不為此觀。設令修習小故不論。慈悲觀者。依如毘曇欲界四禪未來中間七地所攝。成實法中一切地攝。大乘法中粗同毘曇。細同成實。因緣界入二種度門一切地攝。安般念者。五地所攝。所謂欲界未來中間及彼二禪三禪地家方便道攝。雖五地攝多用欲界聞思慧心作。問曰。初禪二禪三禪根本定中以何義故不為此觀。釋言。數息為求禪定。彼根本定定心已成。是故不為。又問。何故四禪以上不為此觀。彼地已離出入息故。五停心義大況粗爾。   五聖支定義   如成實說。定能生聖。與聖作因名聖支定。聖支不同一門說五。五名是何。一是喜定。二是樂定三是清淨心定。四明相定。五觀相定。初禪二禪名為喜定。三禪名樂。第四禪中免三災絕四受滅出入息名清淨心定。此三猶是世俗四禪。依此三種發生理解名明名觀。始觀五陰苦無常等名之為明。破壞五陰觀五陰空說以為觀。問曰。何故世俗定中唯說四禪以為聖支。生聖強故。又問。此五位在何處。釋言。前三位在外凡。後之二種聞思已去。其中辨義進退不定。一義釋雲。聞思位中習解方便名之為明。修慧位中現見二空說以為觀。第二釋雲。四現忍心同名為明。無相已去齊稱為觀。以小類大大亦應有。大中前三亦在外凡。明在種性。觀在解行。亦可明在種性解行觀在地上。五聖支定略辨如是。   五聖智三昧義   五聖智三昧如成實論五聖智品說。名字是何。一聖清淨三昧。二非凡所近智者所讚三昧。三寂滅妙離三昧。四現樂後樂三昧。五者一心出入三昧。聖清淨者。行者在於見諦道時所修禪定。時若起煩惱則以智慧除彼煩惱令定清淨名聖清淨。非凡所近智所讚者。行者能破世俗假名。入無相位所得聖定名非凡近智所讚也。寂滅離者。論自釋言。薄諸煩惱令貪等滅名為寂滅。此斯陀含所得之定。妙盡欲界微細煩惱名為妙離。此阿那含所得之定。現樂後樂者。於現在世證煩惱斷名為現樂。未來世中得泥洹果名為後樂。此上二界一切煩惱對治定也。一心出入者。論自釋言。行者常行無相心故名為一心出入三昧。此一在於無學位中。准小類大。大亦具有解行已。前名聖清淨。歡喜地中名非凡近智者所讚。二地已上至第八地名寂滅妙離。九地十地名現樂後樂。佛地名為一心出入。問曰。何故說此五種。成實釋言。佛明定中非但繫心亦有聖智。是故說之。五聖智三昧相別粗爾。   五智義六門分別(一辨相 二定體 三漏無漏分別 四就位分別 五就人分別 六就處分別)   言五智者。一法住智。二泥洹智。三無諍智。四者願智。五邊際智。法住泥洹從境為名。相狀如何。汎釋有六。一就有為無為分別。知苦集道有為之法法相存立名法住智。觀察滅諦無為之法名泥洹智。泥洹胡語。與彼涅槃原是一名。傳之音異。二望生死增損分別。觀集生苦增長生死名法住智。觀道趣滅減損生死名泥洹智。又觀諸法無常苦空趣向涅槃是亦名為泥洹智矣。故論說言。增長生死名法住智。減損生死名泥洹智。三空有分別。知世諦有名法住智。了真諦空名泥洹智。四望有法增損分別。觀察有法從因緣集名法住智。觀法無常苦無我等趣入空理名泥洹智。五事理分別。了知真實如來藏中法性常住名法住智。故經宣說。真諦之法以為法界法住。知其事滅無為之法名泥洹智。六直就真諦隨義分別。知第一義法性常住名法住智。知一苦滅名泥洹智。此六種中隨宗別分。初之兩門是毘曇法。中間兩門是成實法。後之兩門是大乘法。以深攝淺初之兩門是毘曇法。前之四門是成實法。六門是俱大乘之法。初二如是。無諍智者。就能為名。得此智時不與物競名無諍智。此義雲何。聖人常恐違眾生心令起煩惱。凡所為作類察物情知其心欲。能以巧慧善順隨之名無諍智。言願智者。從方便為名。聖人修得捷疾智。故於一切法隨願欲知即能知之。名為願智。邊際智者。從境為名。身報窮處名為邊際。聖人修得自在智故於此邊際修促隨心名邊際智。問曰。此智所延之報誰為集因。釋言。所延之因不異。直以邊際住持力故令此身報相續不壞。報不壞故酬因無盡。如似仙藥延命不死。以不死故酬因不斷。此亦如是。問曰。所延由邊際智。邊際望彼說集可得。釋言。不得。失言集者能生為義。修但能治不能生果。故非是集因。譬如好器盛水不漏。非謂是水即從器生。彼亦如是(此一門竟)。   次辨體性。此五皆用慧數為體。於中別分法住泥洹。小乘法中一切智為智體。小乘之人總能知一切法故。大乘法中或一切智或一切種。是義雲何。大乘法中知世諦者名一切種。知真諦者名一切智。於彼法住泥洹智中差別非一。為是不定。若就世諦知有為法名為法住。知無為法名為泥洹。是則二種莫不皆用種智為體。問曰。何故二乘知此名一切智。如來知此名一切種。釋言。二乘但能總相知一切法。故名一切智。如來於中種別知。故名一切種。故龍樹雲。聲聞緣覺有一切智。諸佛如來有一切種。若就真諦知理常住名法住智。知理寂滅名泥洹智。二種皆用一切智為體。若知世法名法住智。知真諦空名泥洹智。是則法住種智為體。泥洹智者一切智為體。若說了知真諦常住為法住智。了知世諦事滅無為為泥洹智。是則法住一切智為體。泥洹智者種智為體。第三無諍巧智為體。善巧隨順眾生心故。第四願智無礙智為體。知法種捷疾無障礙故。第五邊際自在智為體。修促知心得自在故(此二門竟)。   次就有漏無漏分別。法住泥洹毘曇法中通漏無漏。等智觀者是其有漏。聖智觀者是其無漏。成實法中泥洹無漏。法住不定。在見道前說為有漏。在見道上義有兩兼。一切聖人名用心起不生漏。故名為無漏。非是現觀空斷漏行。故名為有漏。大乘法中義別有二。一約境分別。於此二中知世諦者是其有漏。知真諦者是其無漏。二就心分別。心中有三。一等智觀。二俱有漏。二者緣照無漏智觀亦漏無漏。緣修治障名為無漏。性是妄想分別心法名為有漏。三真智觀一向無漏。後之三智毘曇法中一向有漏。等智攝故。成實法中亦漏無漏。無學聖人名用心起不生漏。故名為無漏。非是觀空斷漏行。故名為有漏。大乘法中義別有二。一約境分別。此三知於世諦法故一向有漏。二約心分別。心有真妄。分相論之妄心所起一向有漏。性是妄想煩惱法故。真心所起一向無漏。體非妄想煩惱法故。隨義通論妄心所起亦漏無漏。與成實同。名用心起故名無漏。非是觀空斷漏行故名為有漏。真心所起亦漏無漏。體出妄想名為無漏。作用隨世名為有漏。有漏無漏辨之粗爾(此三門竟)。   次就位論。位分有五。一者外凡。二者內凡。三者見道。四者修道。五無學道。小乘法中法住泥洹初位中無。後四位有之。後之三智第五位中有。前四無之。以是增上勝功德故。大乘法中除邊際智餘之四種初位。中無。後四有之。邊際一智位分不定。將小類大。局在地上。學窮處論在第十地。後身菩薩於生死邊得自在故。以實通論種性已上皆悉得之。生死之中粗細無量。隨在何邊際皆自在故(此四門竟)。   次就人論。人謂凡夫聲聞緣覺菩薩如來。凡夫之人五智皆無。緣覺人中但有法住及泥洹智無餘三種。以後三智依教修起。緣覺出世無教可依。是故無之。聲聞菩薩如來齊具。聲聞之中法住泥洹一切皆有。後之三智增上利根羅漢有之。餘者皆無。以此增上勝功德故。以利根者得願智故。能於三千大千世界神變自在。乃至無色諸眾生心亦能知之(此五門竟)。   次就處論。處中有三。一者身處。二者心處。三者境處。言身處者。法住泥洹三界身中皆得修起。餘之三種聲聞人中唯在欲界。三天下人能得修起。除鬱單越。依說起故。故論說為三方依矣。菩薩不爾。於一切處皆得修起。言心處者。法住泥洹從欲界心乃至非想皆得修起。問曰。欲界何心修起。依如毘曇欲界地中聞慧思慧二種心起。成實大乘欲界地中三慧心起。彼說欲界有禪定故。後之三智小乘法中依第四禪。勝功德故諸佛菩薩粗同小乘。以實通論一切地心皆得修起。心自在故。言境處者。法住泥洹及與願智用三界法以為境界。無諍智者。唯欲界中未生惱心以為境界。彼觀欲界未生惱心護令不起瞋恚。唯在欲界地中。故論說言。緣於欲界未生惱矣。邊際智者。小乘法中唯以欲界身報為境。邊際唯在欲界修故。諸佛菩薩以一切處身報為境。一切身中皆自在故。五智如是。   五忍義兩門分別(一釋名義 二就位分別)   五忍之義出仁王經。慧心安法名之為忍。忍行不同。一門說五。五名是何。一者伏忍。二信忍。三順忍。四無生忍。五寂滅忍。言伏忍者。就能為名。始習觀解能伏煩惱。故名伏忍。言信忍者。從伴立稱。忍體是慧。與信相隨故從伴說稱為信忍。是義雲何。信有兩種。一者證信。從前伏後觀心轉深分證法性。於所證法證信清淨。故名信忍。二者玄信以己所得仰類上法。信解不疑故曰信忍。言順忍者。就能為名。依前信已更修勝慧趣順無生。以能上順故名順忍。無生忍者。從境為名。理寂不起稱曰無生。慧安此理名無生忍。亦得名為遣相為目。得此忍時捨離生相。故曰無生。寂滅忍者。從境為名。一切法界常寂不動名為寂滅。慧安此法名寂滅忍。亦得名為當相為目。捨緣分別心體寂滅名寂滅忍。問曰。寂滅無生無我及空平等有何差別。通釋是一。是故諸地齊得此義。於中別分非無差異。異相如何。觀法虛假遣其定性是無我義。此理最淺。破相入如名空平等。此理次深。證實離相由來不起名為無生。此理轉深。法界皆寂名為寂滅。不同無生唯實無相。此理最勝。以不同故諸地之中亦得差異。異如後論。名義如是(此一門竟)。   次就位論。第一伏忍通則遍在一切地前。於諸地前始觀未斷。斯名為伏。別則唯在種性解行。以此世間未入聖位不能永斷故偏名伏。問曰。地持宣說。種性二障清淨似永不伏。彼文復說。解行菩薩有其種種煩惱上纏。涅槃亦云。地前菩薩具煩惱性名為凡夫。似如具在非伏非永。仁王說伏。似非永非具在。其義雲何。釋言。煩惱粗細非一。於中粗者種性地時已伏已斷。地持據此說為二淨。中品之者地前始伏未能永斷。仁王據此說為伏忍。微細之者地前菩薩未伏未斷。地持所說解行菩薩有其種種煩惱上纏據此為言。涅槃所云具煩惱性義有兩兼。若望中品伏而未斷亦名為具。若望細品未伏未斷亦得名具。若復細論煩惱無量。或有煩惱。十信中伏。種性時斷。或有煩惱。種性時伏。解行中斷。或有煩惱。解行中伏。初地時斷。或有煩惱。初地時伏。二地中斷。如是次第乃至佛地。若復細論。從初發心乃至佛地唸唸之中前伏後斷。以有此義聖說沈浮種種不同。今據一義且說地前以為伏耳。是伏有三。謂下中上。下在習種。中在性種。上在解行。第二信忍通亦遍在。如道品中所說之信。別唯在於初二三地。如仁王說。信中下品在於初地。中在二地。上在三地。問曰。論說證信兩地。信在地前。故論說言。願善決定已入初地。非信地攝。今說信忍。何故在於初二三地。釋言。信者是其始相世間中說。世與出世相對有二。一地前地上相對分別。地前世間說為信地。地上出世判為證地。二就地上隨相以分。初二三地是其世間說為信忍。四地已上是出世故更與異名。名為順忍無生忍等。問曰。若言信是始相世間說者。四不壞信應在世間。何故就彼出世說乎。釋言。不壞是其證信故就出世證處論之。不同玄信。在出世故。或對地前初地出世名不壞淨。故地持雲。初地菩薩得不壞淨生歡喜心。或復對彼三地已還世間之行四地出世名不壞淨。故地持雲四地菩薩不壞淨首。如修多羅。第三順忍通亦遍在。別唯在於四五六地。如彼仁王及地經說。以此三地破相趣寂順入無生。故說為順。順有三品。下在四地。為道品觀。中在五地。為四諦觀。上在六地。十法平等及因緣觀。無生忍者。通亦遍在。別則不定。如龍樹說。初地已上亦得無生。若依仁王及與地經無生在於七八九地。下在七地。始習無生。中在八地。成就無生。上在九地。無生忍滿。問曰。前來以何義故不名無生。至此方論。釋有四義。一就行以論。前六地中差別修道諸行漸起。初地起願。二地起戒。三地起定。四地修起道品之慧。五地修起諦相應慧。六地修習緣起之慧。以此諸行分分新生故非無生。七地已上唸唸頓起。一切佛法無有別行新起之者。故名無生。二據修以解。初至六地功用修道修心未熟。故名為生。第七地中修無功用。八地已上成無功用。修心純熟故曰無生。三約有無二法以解。前六地中有無二行前後互起不能雙修。以互起故名之為生。七地已上寂用雙修無有間起。故名無生。四就一相如理以釋。初地已上觀法虛假破遣定性。名得無我。四地已上破相入如。未能證實自體無相。故非無生。七地已上證實離相知法本寂。由來不起故名無生。寂滅忍者。通亦遍在。別唯在於十地已上。於中唯有上下二品。如仁王說。下在十地。上在如來。故經說言。下忍行中名為菩薩。上忍中行名之為佛。問曰。此忍九地已前何故不得。以彼趣求一相寂滅無分別法。未能了達法界皆寂。故不得此。問曰。何故三持之中地前分多。地上為一。此五忍中地前為一。地上分多。釋言。地位開合不定。或有開前合後。如彼三持三決定等。或開後合前。如五忍等。或前後俱開。如五方便及六地等。或前後俱合。如彼證信二種地等。門別各異寧可一類。五忍之義大況粗爾。   五種菩提義   五菩提義如大品經無生品說。彼經直雲五種菩提。不列名字。論有二釋。一以聲聞緣覺大乘三種菩提及與順忍無生法忍合說為五。第二直就大乘之中隨義分五。五名是何。一發心菩提。二伏心菩提。三明心菩提。四出到菩提。五無上菩提。言發心者。論雲。在於無量生死發菩提心求大菩提。因中說果。是故名為發心菩提。言伏心者。論言。菩薩斷諸煩惱降伏其心。行諸波羅蜜名伏心菩提。明心菩提者。論言。菩薩觀三世法本來總別得法實相畢竟清淨。所謂般若波羅蜜相。名明心菩提。言出到者。論言。菩薩於般若中得方便力不著般若。滅一切煩惱得無生忍。出離三界到薩波若名出到菩提。言無上者。論言。道場斷煩惱習得阿耨菩提名為無上。問曰。此五位分何處。文無定判。義釋有三。一義分別。發心菩提在種性前善趣位中。以此在於無量生死求菩提故。伏心在於種性解行。以此位中伏忍攝故。明心菩提者。在於初地乃至六地。以此諸地得無我智破諸法故。出到在於七地已上乃至十地。以七地上出離情相到無生忍故名出到。又七地上得方便智不著有無。能出三界到菩提。故名為出到。如彼論說。得方便力不著般若。猶七地上十方便慧於空不著。得無生忍猶七地上無生法忍。無上菩提在於佛果。第二義者。發心菩提在於地前。以此發心求出道故。伏心在於初二三地。以此三地修世間行伏煩惱故。明在四地五地六地。以此三地同修慧明順無生故。後二如上。第三義者。發心菩提還在地前。伏心在於初地已上乃至五地。論言。伏心斷諸煩惱行諸波羅蜜。此五地中修施戒忍精進及禪五度行故。明菩提者在第六地。論言。明者謂般若相。般若在於第六地故。後二同前。此五種中前四是因。後一是果。問曰。前四通皆是因。何故論文偏言發心因中說果。釋言。望彼無上菩提前四皆是因中說果。隨分論之伏心已上分證菩提。是故不名因中說果。初發心者一向未證。是故名為因中說果。雲何得知伏心已上分證菩提。釋言。有驗。如法華論釋法華經。所言八生乃至一生得菩提者。謂初地證智。故知地上亦證菩提。又涅槃說。須陀洹人八萬劫到。乃至辟支十千劫到。謂到性地阿耨菩提。明種性上亦證菩提。以同證故論家不名因中說果。五種菩提辨之粗爾。   五種方便義   五種方便如地持說。巧修上順名為方便。方便不同。一門說五。五名是何。一隨護方便。二無罪方便。三思惟方便。四淨心方便。五決定方便。五中前二是種性位。次一在於解行位。次一在於初地已上乃至七地。後一在於八九十地。言隨護者。種性地中集善行也。行有福智。智慧之行隨法防護。福德之行隨人防護。謂修福時自護護他。故曰隨護。言無罪者。種性位中離過行也。行修離過故曰無罪。言思惟者。論自釋言。謂解行地。以解行中思量出道故曰思惟。言淨心者。論自釋言。謂解行地以解行中思量出道故曰思惟。言淨心者。論自釋言。從淨心地至具行地。此出世間證心清淨。故曰淨心。言決定者。謂決定地決定行地及畢竟地。決定地者是第八地。決定行者是第九地。畢竟地者是第十地。此三在於法流水中決定趣向無上菩提。故曰決定。五種方便略之云爾。   五種善法義   五種善法者。謂信戒施多聞智慧。始於三寶得清淨心名之為信。依信起行行初離過。故次明戒。既離惡已次修善行。善有福智。福行易為。故次明施。既修福已次宜起智。智由聞法。故次明聞。依聞起慧。故次第五明其智慧。五善如是。   五行義三門分別(一釋名 二辨體 三就位分別)   五行之義出涅槃經。名字是何。一是聖行。二是梵行。三是天行。四是病行。五嬰兒行。言聖行者。就人為名。如經中釋。諸佛菩薩是其聖人。聖人之行名為聖行。又此亦得當相為名。會正名聖。此行會正故名聖行。問曰。五行皆聖人行。何故獨此偏名聖行。釋言。諸行名有通別。通則一切皆是聖行。於中別分初一名聖。餘者隨義更與異名。良以此行正聖人自行之體故偏名聖。言梵行者。當相為名。梵名為淨。利他之行能為一切不善對治離過清淨。故名為梵。亦可此行從果為名。初禪已上離欲果報。名之為梵。四無量等能生梵果。故名梵行。又復涅槃亦名梵果。此行能得說為梵行。言天行者。當相為名。一切禪定名為天住。天住之行名為天行。亦可此行從果立稱。初禪已上淨天果報名之為天。禪為彼因名為天行。又禪能得大般涅槃第一義天亦名天行。言病行者。從所治為名。罪業是病。治病之行故名病行。嬰兒行者。有二種。一者自利。二者利他。若論自利從喻為名。行離分別如彼嬰兒無所辨了名嬰兒行。若論利他從所化為名。如經中說。凡夫二乘始行菩薩如似嬰兒。化此嬰兒名嬰兒行。名義如是(此一門竟)。   次辨體相。聖行體者。經說有三。一戒。二定。三者智慧。此三如上三學章中具廣分別。梵行體者。依經有二。一七善法化他之德。二四無量化他之心。何者七善。如經中說。一者知法。二者知義。三者知時。四者知足。五者知自。六者知眾。七知尊卑。七中前五是自利行。後二利他。自利二行具足方堪益物。是以明之。言知法者。知佛所說十二部經。言知義者。知經所說一切法義。言知時者。知起行時。知如是時任修寂靜。如是時中任修精進。如是時中任修捨心。如是時中任修施戒。如是一切。言知足者。是節量行。知於飲食湯藥眾具受求以限。故曰知足。言自知者。於前所修自行功德有成就者如實知之。故曰自知。故經說言。菩薩自知我有如是信戒施等。言知眾者。善知剎利婆羅門等種種眾別。如應教化。知尊卑者。知彼所化行有優劣。量宜勸道。七善如是。四無量心如上廣辨。有人更說。知見覺等以為梵行。案經以求四無量慧。知見覺心及六念等亦是第四捨中所收。不應別分。天行體者。謂八禪定。此義如後八禪章中具廣分別。此前三行猶地持中三住所攝。初聖行者。是彼聖住。第二梵行是彼梵住。第三天行是彼天住。前三攝善。後二離過。懺治前法名為病行。不起後過名嬰兒行。又化嬰兒令不起過亦得名為嬰兒行矣。體相如是(此二門竟)。   次就位論。此五通則遍在諸地。隨相別分修在地前。成在地上。此雲何知。如經中說。定行成時住堪忍地。慧行成時住不動地。慈行成時住於極愛一子之地。捨行成時住空平等地。所成皆在初地已上。明知修處在於地前。五行如是。   五生義   五生之義出地持論。受報隨物故名為生。生別不同。一門說五。五名是何。一息苦生。二隨類生。三者勝生。四增上生。五者最後生。此五通論皆遍諸地。隨相別分前三地前。後二地上。息苦生者。菩薩願力自在力故受生三界。隨所生處能除物惱。名息苦生。所息之苦略有二種。一息現苦。謂三劫時及於餘時能息物苦。二息當苦。邪見眾生奉事天神。及諸惡行教令遠離不受當苦。隨類生者。菩薩願力自在力故與物同生。教令離惡化之住善。名隨類生。言勝生者。菩薩自以功德善業於人天中受八勝生。言八報者。如地持說。謂壽具足色具足等。增上生者。初地已上十王等報名增上生。最後生者。菩薩學窮受生剎利波羅門家。得阿耨菩提作一切佛事。名最後生。問曰。此五二種生中為是分段。為是變易。釋言。此五在地前者亦是應化。亦是分段。願力自在力故隨物現受。故是應化。隨所生處即與有漏結業相應。故是分段。所受是其六道身故非是變易故。在地上者惡道之身唯是應化。惡業盡故非是分段。善道之身亦是應化。應化如前。亦是分段。地上菩薩有漏殘氣未盡。隨所生處與之相應故。是所受亦是六道身。故非是變易。此義如前二生死中具廣分別。五生如是。   五無量義五門分別(一釋名 二辨相 三次第 四約對十盡共相收攝 五對二十無量共相收攝)   五無量者。是化他智。名字是何。一眾生界無量。二世界無量。三法界無量。四調伏界無量。五調伏方便界無量。善知所化眾生差別名眾生無量。善知眾生住處不同名世界無量。知諸眾生心心所起善惡等法用之教化名法界無量。知諸眾生根性差別名調伏無量。然此非直知調伏心。亦知不調。以調為主。故偏言耳。知度生法名調伏方便。度生法中行修善巧名為方便。用此授人調令起行名調伏方便。又復令他起行善巧亦名方便。問曰。如彼四無量心名為無量。今此五種亦名無量。無量之言為當在境。為就心說。釋言。不偏癈心論境。四境五境俱是無量。約境論心。四無量心五無量智皆是無量。名義如是(此一門竟)。   次辨其相。如地持說。六十一種眾生名眾生無量。何者是其六十一種。文無定判。有人釋言。調伏界中就人不同有五十五。加以六道為六十一。或可如此。要略如是。若隨心別形類不同。地處差異。難以限算。故地持言。隨意地身則有無量。十方世界國土不同有無量種。如娑婆等。名世界無量。無善惡無記三性之法。一一分別各有無邊。名法界無量。調伏界者如地持說。從一至十有五十五。廣亦無邊。調伏方便如地持論成就品說。二十七種方便一一各有九品分別。為無量種(此二門竟)。   次明五種次第之義。如地持說。菩薩方便為化眾生。是故先說眾生無量。所化眾生住處可得。是故次說第二無量。用何法化。是故次說第三無量。依何心化。是故次說第四無量。化住何法。是故次說第五無量(此三門竟)。   次對十盡共相收攝。十盡之義如地經說。一眾生界盡。二世界盡。三虛空盡。四法界盡。五佛出世界盡。六涅槃界盡。七如來智界盡。八心緣界盡。九佛境界智入界盡。十世間轉法轉智轉界盡。此十皆悉該攝窮極。故名為盡。眾生無量攝眾生盡。世界無量攝世界盡虛空界盡。法界無量攝法界盡。調伏無量攝心緣界盡。調伏方便攝佛出世界涅槃界如來智界佛境界智入界盡。五種無量共攝第十世轉法轉智轉界盡。以彼總收(此四門竟)。   次對地經二十種無量共相收攝。何者二十。如彼經說。一無量眾生界。二佛無量化業。三無量世界。四佛無量淨土。五無量法界。六佛無量智。七無量劫。八佛無量通達三世界事。九無量隨信化。十無量根。十一無量隨根說。十二無量心行。十三佛無量心行。十四佛無量說對治。十五無量聲聞乘法。十六佛無量說聲聞乘。十七無量辟支佛乘法。十八佛無量知辟支佛乘。十九無量大乘法。二十佛無量種說大乘。此二十中初二一對是眾生無量。次二一對是世界無量。次四兩對是法界無量。次六三對是調伏無量。後六三對是其調伏方便無量。五無量義辨之粗爾。   五德舉罪義   五德舉罪如律中說。地持論中亦具明之。五名是何。一者慈心不以瞋恚。謂見他人有所毀犯以慈愍心舉罪令識。不以瞋恚故揚其過。二者柔軟不以粗礦。謂舉罪時軟言求聽。然後舉之不得粗礦令其瞋忿。三者利益不以損減。謂舉罪時屏處私語令其覺。令捨過住善終不彰揚使致衰惱。四者真實不以虛妄。謂舉罪時要具三根。見聞疑等。然後舉罪終不虛妄。五者知時不以非時。謂舉罪時先觀自己。有其勢力多善伴黨堪任治罰則宜舉之。無時便止。又觀前人。若無勢力惡黨相用是時宜舉。有時便止。如是一切名為以時不以非時。此五是其舉罪行德。故名五德。五德如是。   五種教誡義   五種教誡出地持論。教謂教示。誡謂誡約。教誡不同。一門說五。五名是何。一者名制。制斷惡法。二者名聽。聽修善法。此二是本。後三隨之。三者名舉。於前制聽有缺減者如法舉之。此言舉者是其彰舉。標過令識。不同賓舉。四名折伏。於前制聽數數毀犯折伏與念令其改悔。五名歡喜。於前制聽有實德者稱揚讚說令其歡喜。五種教誡略之云爾。   六波羅蜜義十門分別(一翻名解釋 二論體 三開合辨相 四通就諸行同相分別 五別就諸行異相分別 六修之所為辨論是非 七六度相攝 八資導為因 九就位分異並辨優劣不同 十因起次第)   第一釋名。六波羅蜜者。謂檀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初言檀者。是外國語。此名佈施。以己財事分佈與他。名之為布。輟己惠人。目之為施。言屍羅者。此方正翻名曰清涼。三業炎非焚燒行人。事等如熱。戒能防息。故號清涼。復言戒者。隨義傍翻以能防焚故復稱戒。言羼提者。此名忍辱。他人加毀名之為辱。於辱能安目之為忍。毘離耶者。此名精進。練心於法故說為精。精心務達故稱為進。言禪那者。此名思惟修。亦名功德叢林。上界靜法審觀方成名思惟修。能生諸德故復說為功德叢林。言般若者。此方名慧。於法觀達故稱為慧。此六何故名波羅蜜。波羅蜜者是外國語。此翻名度亦名到彼岸。所言度者如地持說。度有三種。一者時度。此之六度行依從種性上度三僧祇方始成滿。故彼優婆塞經說言。前二僧祇所行檀等非波羅蜜。第三僧祇所修行者是波羅蜜。彼亦就其時度為言。二者果度。此六能得大菩提果。三者自性清淨度。修此六種能捨有相到法實性。具斯三義故名為度。到彼岸者波羅者岸蜜者是到。釋有兩義。第一能捨生死此岸到於究竟涅槃彼岸。與前度中果度相似。第二能捨生死涅槃有相此岸到於平等無相彼岸。與前度中自性清淨度其義相似。具斯兩義名到彼岸。   第二門中辨其體性。於中約就色心等法以論其性。隨義進退略有五種。一就根本。六度皆以心法為體。離心之外更無行德。二據攝修方便為論。六度皆以色心為體。如佈施中。身口捨財是其色性。思願捨財是心自性。第二戒中身口離過是其色性。內心清淨是心自性。忍中身口意不罵不報是色自性。內心安忍是心自性。就精進中身口造修是其色性。內心策懃是心自性。就禪定中身口安靜是其色性。內心不亂是心自性。就般若中身口求法是其色性。內心照明是心自性。第三約境以論行體。前之四種隨事造修該通色心。後二是其證法之行。局唯在心。住境見法唯心能故。第四就其行相以分。前三是其化眾生力。化藉三業該通色心。後三是其護煩惱力。局唯在心。伏惑斷結唯心能故。此之二力後當更辨。第五就其業性分別。佈施持戒三業自性該通色心。施中思願是其意業。身口捨財是身口業。戒中心淨是其意業。身口清淨是身口業。故此二種該通色心。後四心法意業自性。局唯在心。體性如是。   第三門中開合辨相。開合不定。約之唯一。統攝諸行唯一助道。或分為二。二有兩門。一約行分二。謂自利利他之道。如彼相續解脫經說。前三是其化眾生力。化力即是利他行也。後三是其護煩惱力。護惱即是自利行也。化眾生中先以佈施攝取眾生。次以持戒不惱不怖。後以忍辱於彼惱害逼迫恐怖堪忍攝取。護煩惱中先以精進粗伏煩惱修習善法。不為煩惱之所傾動。次以禪定正伏煩惱。令其不起。後以智慧永斷煩惱。二就德分二。德有二種。一是福德。二是智慧。辨此二種經論不同。乃有四別。第一依彼優婆塞經施戒精進判為福分。以彼事中方便所作故說為福。忍禪般若判為慧分。般若正是慧之正體。慧心安法說之為忍。如五忍等。蓋乃是其法思惟解忍。不取安苦他不益忍。專心住理不動名定。非是事中住心之定。以此忍定同即慧故說為慧分斥取小分非盡言耳。第二依彼相續解脫及地持論前三是福。般若是智精進與禪亦福亦智。依精進故修施戒忍四無量等名為福分。起聞思修陰巧便等名為智分。又依禪定修四無量名為福分。修陰界入巧便觀名為智分。然此就其功能以分判為福智。論其體性性是福德。第三就彼大品等經前五為福。非慧性故般若是智。是慧性故。四依涅槃經前五及與事中般若同為福分。理觀般若說為智分。故彼經言。福莊嚴者。謂檀波羅蜜乃至般若。非般若波羅蜜。慧莊嚴者。是般若波羅蜜。依彼經中六度之行各有二種。一者隨事修行不到實性。非是自性清淨度故非波羅蜜。二依理修行到法實性。是其自性清淨度故是波羅蜜。前五莫問依事依理。同名為福。就般若中隨事修者。不見實性亦判為福。依理成者。見實性故說為智分。或分為三。所謂三學。前四戒學。次一定學。後一慧學。故地持雲。眾具自性眷屬無儘是名戒學。禪為定學。般若慧學。言眾具者。是其佈施。施為戒因。故曰眾具。言自性者。是其戒度。戒度正是戒學自體。故言自性。言眷屬者。忍波羅蜜。堪忍諸緣助成戒行。故雲眷屬。言無盡者。以精進故持戒不息。故曰無盡。精進通策。以何義故偏說為戒。釋有三義。一三學中戒學在初。就初以言。故攝戒中。二戒學中備具三聚攝行寬廣難可成立。必須精進佐助方成。故攝戒中。三者戒學隨事修行。難成易敗。必須精進佐助方立。故攝戒中。或分為四。如彼相續解脫經說。前三戒學。禪為定學。般若慧學。精進通策別為一門。故有四種。或說為五。謂哀愍愛語勇猛惠施說深法義。如地持說。哀愍攝禪哀愍是悲。悲亦是禪。故攝禪定。愛語攝戒及與智慧。良以愛語離口四過戒分所收。是故攝戒。依慧起說。是故攝慧。勇猛攝於忍進及慧。由勇猛故苦緣不動。故攝忍辱。由勇猛故策修善法。故攝精進。由勇猛故能入深義。故攝般若。惠施攝檀。說深法義攝禪。攝慧依禪起說。是故攝禪依智起說。是故攝慧。或分為六。所謂檀等六波羅蜜。或復說十。謂十波羅蜜。就前六中開出方便願力智等四波羅蜜。故合有十。是故經中說後四種為前六伴。然經論中說伴不同。若依相續解脫經中別說其伴。彼說方便別伴前三。願伴精進。力伴禪定。智伴般若。何故方便偏伴前三。以前三種化眾生力化物須巧。故為方便別伴前三。何故以願別伴精進。精進勝求須願佐助。故偏伴之。伴有二種。一者前伴。如彼經說。以現在世多煩惱故。不能精進懃修善法。願未來世煩惱微薄懃修善法。故為前伴。二者後伴。依精進故能起願心。上上勝求故為後伴。何故以力別伴禪定。定多力用。故力伴之。伴有二種。一者前伴。如彼經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內正思惟。轉劣悕望得勝悕望。名之為力以是力故能修禪定。故為前伴。二者後伴。依禪定故起神通力。故為後伴。又復禪定發生如來十力種性。名之為力。此力亦是禪定後伴。何故以智別伴般若。知見性同相伴義親。故偏伴之。伴有二種。一者前伴。由世諦智開引出生第一義慧。故為前伴。二者後伴。依真諦智起世智用。故為後伴。若依地經及地持論通伴前六。彼說巧智以為方便。以方便故能修施等無量善法。求增進智名之為願。以是願故令其施等上上勝進。堅固之智不為魔動。名之為力。以是力故令彼施等不可破壞。於法開覺。名之為智。以是智故於施等法差別。示現攝化眾生。故後四種通伴前六。或復分為八萬四千諸度法門。如賢劫經說。彼說。如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十力無畏一切功德令有三百五十種門。一一門中皆以六度行修為因。便有二千一百度門。用此對四大及六衰十種之患便有二萬一千度門。言四大者。地水火風自身之患。言六衰者。謂外色聲香味觸法六塵之患。此六大賊衰耗善法。故名為衰。以此二萬一千度門化四眾生。故有八萬四千度門。四眾生者。一是多嗔。二是多貪。三是多癡。四是三毒等分。此等廣略各隨一宜。今據一門且論六種。   第四門中通就諸行同相分別。諸行相似說名同相。廣略不定。於中增數次第辨之。或說為二。二有兩門。一有作無作相對分二。檀等諸行方便修成名為有作。無始法性顯成今德名為無作。是義雲何。真識之心體是一切功德法性。本為妄陰名為佛性。不名行德。後息妄想彼心顯了。說為檀等。故曰無作。又經中說。真如法中離一切著。名之為檀。無一切惡即名為戒。無有瞋惱即名為忍。無有懈隋名為精進。遠離動亂說為禪定。永無闇障即名般若。此等一體隨義以分此義。昔隱今時始顯說為無作六波羅蜜。此波羅蜜諸聖同體無有差別。以真如法無別體故。二世間出世間相對分二。隨事修行名為世間。合理而成名為出世。又復地前名為世間。地上名出。或說為三。如彼相續解脫經說。一是因相。所謂大悲。悲能起行故說為因。二者果相。謂攝眾生得未來報。三能作。大義施等諸行能得菩提。或說為四。四有三門。一攝修方便以分四種。如彼相續解脫經說。一大悲方便。能趣起施等。二思惟方便。起施等法。三常方便。於施等法無間修習。四頓方便。於施等法具足修習。二據修論四。如地持說。一決定修。於施等法堅心修學不為緣動。二專心修。於施等法專意修學不雜餘相。三者常修。恆作不息。四無罪修。修時離過。三就能說四。如相續解脫及地持說。一者對治。能治六弊。二成菩提。具修施等法能得菩提。三能攝自他。修行施等能令自他離過恐怖得勝安樂。四得未來果。修行施等於未來世生善趣中受勝福報。或說為五。五有三門。一攝修方便。以論五種。如彼相續解脫經說。一者先當多修信解。如地持說。於八解處起淨信心。二起於聞慧。聞菩薩藏以為方便。三護菩提心。心為行本。是故須護。四近善知識。行依支成。是故須近。五精懃修學。無間善業。五中前四起修方便。後一心修施等善法。二離過說五。亦如相續解脫經說。一者無礙。修行施等能除六弊。二者無願。修行施等不願名利。三者無過。於施等法遠離雜染無方便過。四無妄想。不隨言說分別取著。五迴向菩提。不以施等求餘果報。唯求佛智。三就能說五。亦如相續解脫經說。一增上樂因能得菩提。二攝取自他。三得未來報。四遠離煩惱。五不往惡趣。或說為六。如攝論說。一廣大意。為一切生死無量無邊阿僧祇劫修行六度不生足相。二長時意。無量無邊阿僧祇劫修行六度不患其長。三隨喜意。見諸眾生得淨涅槃菩薩隨喜過彼得者。四恩德意。不見自己於生有恩。唯見眾生於己有恩。由彼受化令我得成諸度行故。五大志意。用己所行一切善根迴向施與一切眾生。六善好意。用前所施眾生善根代生迴向無上菩提。或說為七。如彼相續解脫經說。一行施等不求他知。二於諸法不著諸見。三於大菩提不生疑惑若是若非。四不自讚毀他五不高慢及不放逸。六不以少劣生知足想。七不起惱嫉。或復論九。如地持說。一者自性明其行體。二者一切彰其行相。三名為難。起修殊勝難為能為。四一切門攝行寬廣諸行同入。五者善人起行純善。六一切行起行具足。七者除惱辨行功能。修行施等能除煩惱。八者此世他世安樂。彰行利益。修施行等能令自他得於今世後世樂果。九者清淨行修離過。此等具釋如地持論。若復廣分義別無量。   第五門中別就諸行異相略分別有四種。一修心不同。二行相不同。三治障不同。四得報不同。修心不同者。如彼七卷金光明說。一一各有五心修習。初依五法成就檀度。一具信根。二起慈悲。三心無異求。四以佈施等攝眾生。五求一切智。次有五法成就戒度。一淨三業。二不為眾生作煩惱因緣。三斷惡道開諸善門。四過聲聞辟支佛地。五一切功德皆願滿足。次有五法成就忍辱。一降伏貪瞋。二不惜身命。三思惟往業用自開解。四為成就眾生善根發慈悲心。五為得甚深無生法忍。次有五法成就精進。一者不為煩惱共住。二福德未具不得安穩。三一切難行不生厭心。四為利眾生成就大慈。五願不退地。次有五行成就禪定。一於善法攝持不散。二解脫生死。三願得神通成就眾生。四者慈心洗浣法界。為淨心故。五為斷眾生一切煩惱。次有五法成就般若。一於佛菩薩供養無厭。為求法故。二於深法樂聞無厭。三成就勝智。四能斷煩惱。五善達五明(此一門竟)。   次明成行不同之義。如相續解脫及地持說。彼說六度。皆有三種。施中三者。一是財施。二是法施。三無畏施。戒中三者。一律儀戒。二攝善戒。三攝眾生戒。此義如上三聚章中具廣分別。忍中三者。一他不饒益忍。堪忍他惱。二安苦忍。能自忍苦。三法思惟解忍。住法不動。精進三者。一弘誓精進。發生大願。二攝善精進。自修善行。三攝眾生精進。以善化他。禪中三者。一現法樂住內心寂淨。二出生功德。謂依禪定發生神通四無量等。三利益眾生。謂依禪定四攝益物。慧中三者。一隨覺分別第一義慧。二善達五明及三聚法世諦之慧。三利眾生慧。巧以四攝饒益眾生(此二門竟)。   次明治障不同之義。修施治慳。戒治毀禁。忍治瞋恚。精進之心能治懈怠。禪治粗念。慧治愚癡。前五伏斷。後一永斷。理實智慧通治諸過。分相亦然。亦可諸過為慧治邊通名愚癡(此三門竟)。   次論果報不同之義。依如相續解脫中六度之行各得一果。以佈施故得於大樂。以持戒故生善趣中。以忍辱故無有怨對。以精進故隨所修善不為緣壞。以禪定故多致喜樂為梵等眾生之主。以智慧故多所堪能。不為一切生死所害。若依地持佈施之行外得大財。內得色力壽命安樂無礙辨才五事之報。餘之五度各得一果。以持戒故生善趣中壽等奇特。以忍辱故得善方便。忍他侵逼不惱眾生。以精進故得其俱生一切方便堅固堪能。以禪定故隨所生處少諸塵穢。知義得通。以智慧故於未來世智慧增廣。異相如是。   第六門中明修所為並論是非。所為有三。一為求菩提。二為念眾生。三為求實際。為求菩提是其大心。為念眾生是其廣心。為求實際是其深心。其深心故捨離有為不同凡夫。大心廣心不同二乘。為求菩提護彼小心。為念眾生護彼狹心。通則六度皆為此三。如地持經說。菩薩為求一切智故修行六度。如是等比名為菩提。如維摩說。以施攝慳。戒攝毀禁。忍攝瞋恚。精進攝怠。禪攝粗念。慧攝愚癡。勝鬘經中為成眾生修行六度。如是等比名為眾生。如大品說。為見實相修行六度。涅槃經說。為見佛性修行六度。如是等比名為實際。於中別分前之二門為攝眾生。中間兩門為求實際。後之兩門為求菩提。此等差別如維摩說。故彼經言。以攝慳貪起檀波羅蜜。以化犯戒起屍羅波羅蜜。以無我法起羼提波羅蜜。以離身心相起毘梨耶波羅蜜。以菩提相起禪波羅蜜。以一切智起般若波羅蜜。以攝慳貪起檀波羅蜜者。自行佈施兼勸他施。以化犯戒起屍羅者。自持淨戒兼勸他持。何故此二偏為眾生。以此粗易可修起眾生能作。故偏為之。以無我法起羼提者。無我是其眾生空義。依之成忍。又為彼故修行忍辱。以離身心起毘梨耶者。離身心相是其法空依成精進。又為彼故修起精進。何故此二偏依二空。以此二行修時有苦在有難成依空易就故偏依之。又此二種依空防退易入實際。故偏為之。以菩提相起禪那者。菩提是佛功德之行。禪能生之。故為菩提修起禪定。以一切智起般若者。彼一切智是佛慧行。般若能生。故為彼智修起般若。何故此二偏為菩提一切智乎。於諸度中禪定最能出生廣德。於大菩提能生力強。故偏為之修起禪定。般若正是一切智因。生智親強。故偏為之修起般若。蓋乃是其隱顯門耳。所為如是。是非如何。經說。此六有波羅蜜非波羅蜜。其義雲何。分別有三。一約時度以論是非。如優婆塞經說。前二阿僧祇所行非波羅蜜。非時度故。第三阿僧祇所行是波羅蜜。是時度故。二約果度分別。如涅槃說。四心中修能致究竟大涅槃果。是波羅蜜。是果度故。不具此四非波羅蜜。不能究竟致大涅槃。非果度故。何者四修。如地持說。一決定修。修心堅固不為緣動。二專心修。修意精純不雜餘想。三者常能修。恆化不息。四無罪修。不離煩惱無方便道。如涅槃經。初功德中具有此相。第三約就自性清淨度以論是非。隨事修行不能到於諸法實性。非是自性清淨度故非波羅蜜。依實所成破捨情相到法實性。是其自性清淨度。故是波羅蜜。是非如是。   第七明其六度相攝。菩薩行巧一一度中皆攝一切。一切成一。雲何一一皆攝一切。釋有兩種。一攝同義。二攝異義。言攝同者。於六度中所有捨義皆攝為檀。故彼金剛般若論雲。檀義攝於六。資生無畏法。此中一二三名為修行住。言資生者。是其財施。言無畏者是無畏施。所言法者。是其法施。所言一者。謂初檀度是資生施。所言二者。謂戒與忍是無畏施。所言三者。謂後三度是其法施。於六度中有難過義悉攝為戒。有安忍義通攝為忍。有策懃義攝為精進。有不亂義通攝為禪。有離著義攝為般若。言攝異者。如大品說。一一度中皆攝諸度。雲何檀中攝餘五度。修行施時身口意淨不犯佛戒而行佈施名為攝戒。於彼受者瞋恚打罵堪忍饒益名為攝忍。於諸眾生常施不倦名攝精進。施心不亂名攝禪定。分別善修名攝般若。又於施中不取不著亦名般若。雲何戒中攝餘五度。修行戒時離殺盜等。普施一切眾生安樂名攝佈施。以堪忍力不為諸過名攝忍辱。持戒不息名攝精進。一心持戒離過寂靜名攝禪定。分別善修名攝般若。又復戒中不取不著亦名般若。雲何忍中攝餘五度。修行忍時不怖眾生。施彼安樂名攝佈施。又忍貪苦以財惠人亦名攝施。以安忍故離殺縛等名為攝戒。堪忍不息名攝精進。忍心不亂名攝禪定。分別善修名攝般若。又於忍中不取不著亦名般若。雲何精進攝餘五度。以精進故懃修善法。饒益眾生名攝佈施。懃斷諸惡名攝持戒。以勇猛力堪忍諸苦名攝忍辱。堅住精進名攝禪定。分別善修名攝般若。又於精進遠離取著亦名般若。雲何禪中攝餘五度。依禪捨著。慈悲益物名攝佈施。依禪離過名攝持戒。定心住緣安忍不動名攝忍辱。又依禪定發慈悲心。堪忍眾生打罵寢欺隨順攝取亦名為忍。於深禪定求無休息名攝精進。分別善修名攝般若。又復禪不味不著亦名攝般若。雲何般若攝餘五度。修行慧時能以正義惠施眾生名攝佈施。以智慧心觀過不為名攝持戒。於諸法中思惟不動名攝忍辱。又以智慧堪忍他惱亦名攝忍辱。觀法不倦名攝精進。於諸法中不起妄想亦名攝禪定。又依智慧分別善修一切三昧亦名攝禪。攝相如是。   第八門中明其資導為因之義。先辨資導。福能資助。慧能導達。資導不同。略有五種。一資導相生唯望未起。已生之福資未起智令其得生。已起之智導未生福令其得起。二資導相成義在同時。同時之福資同時智令其明淨。同時之智導同時福。令其堅固不可破壞。三資導捨相亦在同時。同時之福資同時智於空不著。同時之智導同時福於有不染。四資導得果其義寬通。以寬通故一福起時能資已生未生智慧令近菩提。一智現時能導已生未生之福智悉令近果。良以諸行共牽一果故彼福智一一現時資導一切。五隨行前後以說資導。福行先生。智慧後起。以先生福資未生智令其得生。以後生智導先起福令出生死趣向涅槃。資導如是(此一門竟)。   次明六度為因之義。於中別以三門辨釋。一明六度淺深分齊。二明果得差別不同。三以六度對果明因。言分齊者。義別有三。一緣修六度。於彼六識七識心中緣觀修習。二者真實有作六度。依前緣修動發真心令真心中諸行集起。此即地經第八地中世出世間有作淨勝。前五功德名為世間。後一智慧名為出世。此從緣生故曰有作。三者真實無作六度。真心自體本是一切功德法性。如妄想心雖不對緣現起煩惱。體是一切諸煩惱性。真心如是。雖不對緣現起諸德。體是一切諸功德性。故馬鳴言。從本已來具足無量性功德法。是功德性本為妄隱相似不淨。後息妄染本隱之性顯成今德。名為無作六波羅蜜。此即地經第八地中世出世間無作淨勝。分齊如是。次分果德。果德有二。一性淨果。本隱今顯。二方便果。本無今有。果德如是。次以六度對果明因。於中有二。一緣正分別。望性淨果無作六度以為正因。餘二為緣。望方便果有作六度以為正因。餘二為緣。二生了分別。望性淨果生了不定。若言辨無令有名生。則性淨果唯了因了非生因生。如涅槃說。非本無故。就了因中緣修有作二種六度異相顯了。故名了因。無作六度自體顯了而為果德。故曰了因。若說正起以為生因。傍助為了則性淨果具足二因。無作六度以為生因。餘二為了。望方便果生了不定。若言了於本有名了。則方便果唯生因生非了因了。非本有故。就生因中有作六度為正因生。餘二六度為緣因生。若說正起以為生因。傍助為了則方便果具足二因。如涅槃說。有作六度是彼正因。餘二六度是彼了因緣。修六度是了可解。無作六度雲何名了。由見彼法成菩提智如色生識。故名了因。體性顯了成彼果故。   第九門中就位分異並辨優劣。言分異者。六度隨位異有二種。一者別異。如地經說。菩薩初地檀度增上。乃至六地般若增上。二者通異。如彼相續解脫經說。彼說六度義別有三。一者直名為波羅蜜。二上波羅蜜。三大波羅蜜。地前菩薩煩惱亦行。善法亦起。不能起勝。是故直得名波羅蜜。初地已上乃至七地煩惱不行。善法獨起。隨分平等離染清淨名上波羅蜜。八地已上微細使性畢竟永滅。善行深廣名大波羅蜜。隱顯如是。通則義齊(此一門竟)。   次辨優劣。釋有二。一攝善分別。二治患分別。攝善之中義別有四。一約位分別。檀在初地。乃至般若在第六地。且在初地。最以為劣。戒在二地。次以為勝。如是漸增乃至般若在第六地。最以為上。此之一義如地經說。二就能分別。精進般若通能策導一切諸行。說以為勝。餘不如是。說以為劣。此之一義如地持說。彼論言。六度之中精進般若勝餘波羅蜜。如四攝中愛語為勝四無量中大悲為勝。如是一切。三主伴分別。慧為行主。說之為勝。餘五伴助說以為劣。此之一義如大品說。地論亦云。智眷屬者。所謂檀等。四就說行相成分別。六俱是勝。六俱是劣。何故如是。六度之行互相助成。檀行為主餘五助成。檀行主故說以為勝。餘五助故說之為劣。乃至般若類亦同然。此之一義如大品經六度相攝品說。攝善義中有此四異。治患義中亦有四種。一對業煩惱辨其優劣。戒治業非。餘治煩惱。業兼易防能治之行說之為劣。煩惱是本。深細難遣能治之道通以為勝。若爾何故戒在施上。釋言。上能起犯戒煩惱。難治於慳故能治戒在於總上。非是破戒細於慳故戒在施上。故信戒等五種善中戒初施後。六念亦爾。二對使非使辨其優劣。六中忍慧對治使惑。忍治瞋使。慧治癡使。餘治非使。施治慳垢。是故非使戒防業非。故亦非使。精進與禪治煩惱地。故亦非使。使強難斷。忍慧能除。說之為勝。非使易遣餘四治之。說以為劣。問曰。何故忍慧二行偏治使性。釋言。六中前三是其化眾生力。後三是其護煩惱力。化生力中忍勝餘劣。護煩惱中慧勝餘劣。今就勝處明除使惑。餘廢不論。三伏永分別。前五伏斷說之為劣。般若永斷說以為勝。四隨過互論六度皆有勝劣之義。望慳貪病佈施為勝。餘者為劣。對破戒病持戒為勝。乃至對治愚癡之病般若最勝。餘者為劣。是故六度皆有勝劣。   第十明其因起次第。如地持說。始不顧賊捨離出家。故先明施。既出家已受菩薩戒。精持不犯。故次明戒。以護戒故忍力清淨不怖眾生。故次明忍。以忍力故能安苦緣。懃修無間善法方便。故次明精進。以其精進不放逸。故善一其心。故次明禪。心善一故得實知見。故次明慧。問曰。精進通策諸行為諸行本。何不初說乃為第四。釋言。精進雖策諸行隨義別分。或屬前三。或屬後二。故置第四。雲何屬前。如地持說。前四戒學。精進是其戒行所依。故在第四。雲何屬後。如龍樹說。施戒及忍世人能行不假精進。故不在初。雲何不假。論言。如人所有客主法應供養。或為種種因緣行施。乃至畜生亦知施食。是故佈施不假精進。又復世人見為惡者王法治罪順過不為。或畏惡名。或思世間種種苦惱。避罪不作。或有性善不樂為惡。不由精進。又如世人於打罵等或以畏故不敢返報。或復力小不堪加報。或性和忍而不返報。不假精進。又前三中雖有精進小故不說。禪智微細世間眾生不能自起。要假精進。故禪智前宣說精進。何故如是。禪定是其上地勝法。懃習方現。般若是其照理深行。專修乃成。故假精進。又禪智中得勝境界懃心轉增。譬如世人掘水見濕。攢火見煙求心踰猛。彼亦如是。僧故偏說。又復前三依事修行。後之二種依義而成。捨事入義。非懃不能故在第四。問曰。但有前三福行。所願皆得。何假精進方得禪智。龍樹釋言。佛道深難。雖有前三不能成辦。要假精進方得禪智及諸佛法。故地持雲。世尊種種稱嘆精進為菩提因。六度之義辨之粗爾。   六念義五門分別(一釋名義 二開合辨相 三隨別廣釋 四次第 五念之所為)   第一釋名。六念之義出涅槃經。守境名念。念別不同。一門說六。六名是何。一者念佛。二者念法。三者念僧。四者念戒。五者念施。六者念天。六中初三念其所學。中間二種念己所行。後之一種念己所成涅槃之果。言念佛者。覺故名佛。念有四義。一緣如來有大功德是諸眾生無上大師。名為念佛。二緣佛德念己當同。名為念佛。三緣佛德欲與眾生。名為念佛。四離妄想與彼如來實德相應。名為念佛。言念法者。軌則名法。念有四義。一緣法寶有大功德是諸眾生無上妙藥。名為念法。二緣法寶念己當證。名為念法。三念法寶欲授眾生。名為念法。四離妄想與法相應。名為念法。言念僧者。和故名僧。念有四義。一緣僧寶有大功德是諸眾生良厚福田。名為念僧。二緣僧德念己當行。名為念僧。三緣僧行欲與眾生。名為念僧。四離妄想與彼真實僧行相應。名為念僧。言念戒者。防禁名戒。念有四義。一緣戒行有大勢力能除眾生惡不善法。名為念戒。二念己所受精懃護持。名為念戒。三念己戒善勸人同習名為念戒。四離妄想得戒實性清淨無染。名為念戒。言念施者。惠捨名施。念有四義。一念施行有大功德能破眾生慳貪重病。名為念施。二念己所行專精修習。名為念施。三念以施善攝取眾生。名為念施。四離妄想得施實性無所繫著。名為念施。問曰。行有六度之別。今此何故偏念戒施。釋言。略故。以此行始故偏舉之。又問。於彼六度之中先施後戒。今此何故先戒後施釋言。行者二種次第。一粗細次第。施粗易為。是故先修。戒細難作。是以後習。二止作次第。要先止惡。然後作善。如似染衣要先除垢後受染色。戒是止行。是故先明。施是作行。是以後說。彼六度中依粗細門故先明施。此六念中依止作門故先明戒。言念天者。己家當來所成涅槃寂淨名天。有淨光明所受自然亦名為天。念有四義。一緣當來力無畏等一切種德有大福利。名為念天。二緣當果起必成意。名為念天。三緣當果欲與眾生。名為念天。四離妄想與彼菩薩境界相應。名為念天。名義如是(此一門竟)。   第二門中開合辨相。開合不定。據要唯三。所謂念佛念法念僧。故雜心雲。為開眾生佛法僧念故說斯偈。所謂說於敬三寶偈。或分為六。如上所辨。或離為八。如大智論說。於前六上更加二種。一念出入息。繫意住於數息法門。二者念死。常修死相。或分為十。如大智論摩訶衍品說。於前八上更加二種。一者念滅。念彼涅槃無為寂靜起意趣求。二者念身。自念己身無常苦空無我不淨修行厭離。或分十一。如經說。一者念佛。二者念法。三者念僧。四念菩薩。五念菩薩行。六念波羅蜜。七念十地。八念不壞力。九念無畏。十念不共法。十一念一切種一切智智。此之十一猶是六念。念佛念法與六念中初二念同。念僧菩薩是六念中念僧所收。念菩薩行念波羅蜜十地者。是六念中念戒念施二念所攝。六中略故單念戒施。是中廣故通念一切。後念力等是六念中念天所攝。廣則無量。今據一門且論六種。開合如是(此二門竟)。   次廣辨釋。初念佛者。如涅槃說。念佛十種名稱功德。所謂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此十如後十號章中具廣分別。佛德無量。今據一門且論斯十。以此名稱生念義強故偏念之。言念法者。依大智論法有二種。一念教法。所謂三藏十二部經。二念義法。所謂無常無我涅槃三種法印。亦得分三。一念教法。謂三藏等。二念理法。所謂二諦一實諦等。三念行法。謂三學等起行之儀。言念僧者。念三乘眾及三乘人所成行德。言念戒者。就性分二。如龍樹說。一念有漏戒。二念無漏戒。問曰。直念無漏便足。何用念彼有漏戒乎。龍樹釋言。因有漏戒得無漏戒。故通念之。如人雖從賊中而來還能破賊王亦賞之。彼亦如是。就行分三。一念律儀。二念攝善。三念攝生。隨義分八。如龍樹說。一清淨戒。二不缺。三不破戒。四不穿戒。五不雜戒。六自在戒。七不著戒。八智者所讚戒。清淨戒者。如論釋言。無諸瑕穢名清淨戒。此句通明五篇清淨。不缺戒者。除離初篇二篇重惡名不缺戒。不破戒者。離後三篇名不破戒。又論釋言。遠離身惡名不缺戒。遠離口過名不破戒。不穿者。論言。善心向於涅槃不令煩惱惡覺入中名不穿戒。不雜戒者。正為涅槃不為世報名不雜戒。自在戒者。論言。隨戒不隨外緣。不為愛結之所傷礙名自在戒。言不著戒者。論言。於戒不取戒相。不生愛著名不著戒。智所讚者。持戒清淨常為賢聖之所稱讚。名為智者所讚戒也。言念施者。念行財法無畏施等。言念天者。依如涅槃天有三種。一者生天。謂四天王乃至非想。二者淨天。所謂一切三乘賢聖。三第一義天。謂佛果德。是三種中菩薩但念第一義天。以是究竟所求果故。依大智論天有四種。一假號天亦云名字天。如世人王名為天王亦云天子。二者生天。謂四天王乃至非想。三者淨天。謂諸賢聖。四生淨天。謂三界中受生聖人。是四種中念彼生天及生淨天。以此未來上勝果故。問曰。佛弟子眾應念三寶。以何義故念彼生天。以此自己善業果故。問曰。生天是凡夫法。何故念之。有人不堪入涅槃。故念彼生天。起行趣求(此三門竟)。   第四門中明其次第。佛是究竟所學果德。故先念之。佛由法成。故次念法。法由人行方能到果。故次念僧。依前三寶發起修行先離十惡。故次念戒。以戒破惡便能生善。故次行施。依戒依施能得涅槃第一義天。故次念天。又依龍樹佛是化主說法之人。故先念佛。依佛說法故次念法。僧隨佛語能解能行故次念僧。僧由戒成故次念戒。以戒破惡便能行施故次念施。以戒施故得二果報。所謂生天及生淨天。中品行者得其生天。增上行者得生淨天。故後念天。次第如是(此四門竟)。   第五明其念之所為。所為有四。一者為除現在怖畏。如龍樹說。或有惡魔來怖行者。佛即教人修習六念。或有怖畏念佛即滅。如諸天眾與脩羅鬥心生怖畏。若有憶念帝釋寶幢怖畏即滅。或有怖畏念法即滅。如天畏時憶念帝釋左面天王伊那捨天寶幢即滅。又念右面天王婆樓那天寶幢亦滅。或有怖畏。念己所修施戒善根及天果報亦得除滅。二為出離生死因果故修六念。三為求佛一切種德故修六念。四為化度一切眾生故修六念。六念之義辨之粗爾。   六種決定義   六種決定出地經論。斯乃出世菩提之心。即實不退名為決定。此之決定是十地體故。地經中創始開宗標言。菩薩願善決定無雜不可見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覆護一切眾生界。能入三世諸佛智地。雖言願善統納眾德無不在中。眾德之狀難以具論。今據一門且說六種。六名是何。一觀相善決定。二真實善決定。三勝善決定。四因善決定。五大善決定。六不怯弱善決定。六中前五自分功德。後一勝進。故地持中第六名為增長勝分究竟菩提。就自分中初四自利。後一利他。就自利中前二行體。次一行德。後一行能為因之義。體中初一明其觀解破相入如。後一彰其契實離相。言觀相者。論自釋言。謂真如觀一味之相。言一味者從喻為名。如似大海雖復浩廓鹹同一味。諸法雖廣如性一味。觀此如理更無異緣名一味相。言真實者。論自釋言。非世境界。以行契真不為世智之所照見。名非世境。言勝善者。行德深廣如於法界。故名為勝。言因善者。願善之行能為常果無常果因。故雲因善。言常果者。謂大涅槃。無常果者。謂佛菩薩大悲作用。隨世生滅故曰無常。此二猶是涅槃經中二種莊嚴。常者猶彼智慧莊嚴。故彼經言。智慧莊嚴無礙常住。無常是彼功德莊嚴。故彼經言。功德莊嚴有礙非常。又涅槃雲。諸佛如來無常共常常共無常。是此常果常共無常。是此所說無常愛果。願善望彼同能出生。故名為因。言大善者。上來自利。此一利他。利他行廣等眾生界。故名為大。故經說言。覆護一切眾生界矣。不怯弱者。諸佛智德菩薩分證於深能入心無憚退。故雲不怯。故經說言。能入三世諸佛智地。六種決定釋之云爾。   六妙行義   六妙行者。無學聖人離過行也。經亦名為六妙法矣。通釋一切起作名行。行之自體說以為法。此行與法遠離一切不善粗過。故稱為妙。隨相別分妙行妙法非無差異。異相如何。行陰無過名為妙行。餘陰離染說為妙法。是義雲何。依如毘曇識想受行起在一時。眼識起時即具四陰。眼識識陰。同時受數說為受陰。同時想數說為想陰餘思欲等說為行陰。乃至意識起時亦爾。彼六行中離過無罪名六妙行。餘之三陰離過無染名六妙法。大乘亦爾。若依成實識想受行起在先後。眼識之後具有四心。初識次想受後行。乃至意識之後亦爾。彼六識後行中無過名六妙行。彼六識中識想及受性雖無記不生行中煩惱漏過。亦不從於煩惱漏生名六妙法。六妙行義辨之略爾。   六種善法義   六種善法如大智論說。名字是何。謂善五陰及數滅無為是其六也。善五陰中有其四種。一生得善陰。宿習今成。二方便善陰。現在修起。三無漏善陰。謂三乘人緣修法身。四常住五陰。謂佛菩薩真實法身。故涅槃雲。捨無常色獲得常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此等如前五陰章中具廣分別。數滅無為略有三種。一煩惱滅。謂滅五住一切煩惱。二者業滅。謂滅有漏無漏之業。三者苦滅。謂滅分段變易之果。是等如前三無為中具廣辨釋。此等皆依大乘分別。六善如是。   六和敬義   六和敬者。同止安樂不惱行也。起行不乖名之為和。以行和故情相親重。目之為敬。和敬不同。一門說六。六名是何。一身業同。二口業同。三意業同。四者同戒。五者同施。六者同見。六中前三就身彰同。後之三種就行說同。身業同者。略有二種。一離過同。同離殺盜邪婬等事。二作善同。同為一切禮拜等善。口業同者。亦有二種。一離過同。同皆遠離妄語兩舌惡口綺語。二作善同。同為讚誦讚詠等善。意業同者。亦有二種。一離過同。同離一切煩惱業思。二作善同。同修信進念定慧等一切善法。言同戒者。略有二種。一受戒同。二持戒同。又更分二。一作戒同。二無作戒同。亦得分三。一律儀戒同。二攝善戒同。三攝眾生戒同。言同施者。略有二種。一內施同。自捨己身奉給尊事。二外施同。捨餘資生。亦得分三。一財施同。二法施同。三無畏施同。言同見者。見謂見解。略有二種。一世諦中見解無別。二真諦中見解無別。問曰。前三行無不收。以何義故復說後三。釋言。前三是其能作。後三所作。故復說之。又前三中攝行難盡。未知前三所作是何。故復明之。問曰。所作行別無量。何故偏說戒施及見。以其略故。於六度中戒施在初。慧見在後。就初就後以彰其同。中間可知。故略不論。六和敬義辨之略爾。   六修定義七門分別(一辨相 二行義差別 三就位分別 四就地分別 五就界分別 六約智分別 七依受分別)   第一辨相。六修定者。一數。二隨。三止。四觀。五名為還。毘婆娑中名之為轉。六名為淨。初言數者。為制覺觀繫念數息。名之為數。數中有四。一增。二減。三亂。四等。如五度中具廣分別。此數即是止家方便。所言隨者。心無異行住隨氣息。為長為短。為近為遠。為遍身中為在一處。去至何處。齊何而還心隨覺知。名之為隨。此隨即觀家方便。所言止者。於己身份眉間鼻端齊輪足指隨心所宜繫念令住。故名為止。所言觀者。始觀氣息於己身中為損為益。為冷為煖。審悉觀察。然此氣息即是風大。毘婆娑雲。為風大故等觀四大。觀四大已次觀四大所造之色。所謂色聲香味等。色依何法能有造作。謂依心法。故次觀察受想行識。觀察是等名之為觀。所言還者。止行能也。止行成故於欲惡法若起思覺則能制之。令心還住出離覺中。名之為還。故雜心雲。欲覺少行。出覺多行。毘婆娑中何故名此以之為轉。轉離惡覺住善覺故。又善覺中轉下起上亦名為轉。所言淨者。觀之能也。觀行成故能滅諸惡。故名為淨。六相如是(此一門竟)。   次明止等行義差別。如毘婆娑說。數有二事。一數出入息。二能捨惡覺。隨亦有二。一隨出入息。二能離惡覺。止亦有二。一能住心在於鼻端眉間足指。二不捨三昧。觀亦有二。一觀出入息。損益等事如上所辨。二能善取心心數相。轉亦有二。一能知五陰。二能入聖道。淨亦有二。一能斷結。二能於諦知見清淨。行別如是(此二門竟)。   次就位論。隨義通論位位皆有。於中別分數隨止觀在五停心。還在念處至世第一法。故毘婆娑雲。轉出入息起身念處。如是次第乃至轉忍起世第一法。名為轉矣。淨者在於見道已上。故毘婆娑雲。淨者所謂苦法忍等(此三門竟)。   次就地論。地謂欲界乃至非想。依毘婆娑此六欲界未來中間。二禪三禪方便道攝。於中別分數隨二行在於欲界未來中間二禪三禪方便道攝。止觀還淨在一切地方便道攝。諸地皆有止觀還淨四種義故(此四門竟)。   次就界論。界謂三界。依毘婆娑此六初起在於欲界。後依色界亦得隨起(此五門竟)。   次約智論。智謂十智。此六唯一等智所攝。世間修故。若當就位分淨在於見道已上。是則淨中具十智性(此六門竟)。   次約受論。受謂苦樂憂喜及捨。此六唯一捨根相應。非是根本禪地攝故。若就諸禪義說止觀及與還淨或喜相應。或樂相應。或捨相應。在初二禪喜受相應。在三禪中樂受相應。自餘一切捨受相應。六種如是。   六三昧義   六三昧義如成實義。名字是何。一一相修為一相。二一相修為種種相。三一相修為於一相及種種相。四種種相修為種種相。五種種相修為於一相。六種種相修為種種相及一相。相狀如何。論釋不同。有論師說。修第四禪名一相修。修五聖支定名種種相修。五聖支定廣如上辨。言一相修為一相者。修第四禪為得羅漢果。言一相修為種種者。修第四禪為得五通。言一相修為於一相及種種者。修第四禪為得羅漢及五禪通。種種相修為種種者。修五聖支為得五通。種種相修為一相者。修五聖支為得羅漢。種種相修為種種相及一相者。修五聖支為得五通及羅漢果。此之一義成實不立。故彼非言。五聖支中前三猶是世俗四禪。得羅漢時於四禪中隨依一禪。雲何說言修五聖支得羅漢果名為一相。又復明觀二聖支中親依觀支得羅漢果不依明支。故知不以修五聖支為得一相。成實所立定守一緣名一相修。慧心見法種種差別名種種修。言一相修為一相者。論言。依定還生神定。如從初禪生二禪等。言一相修為種種者。依定生慧。言一相修為於一相及種種者。依定生定及生智慧。言種種修為種種者。依慧生慧。如聞生思如思生修。言種種修為一相者。依慧生定。言種種修為種種相及一相者。依慧能生一切定慧。問曰。是中定慧相生為是有漏。為是無漏。論無定判。義釋有三。一就通以論。能生所生一切定慧悉通有漏及與無漏。二就定慧隱顯互論。定唯有漏慧唯無漏。三就能生所生定慧隱顯互論。能生定慧隱一向有漏所生定慧一向無漏。六三昧義辨之云爾。   六攝義   六攝之義出地持論。錄物從道目之為攝。攝處不同。一門說六。六名是何。一者頓攝。二增上攝。三者取攝。四者久攝。五不久攝。六者後攝。六中前三化事分別。三中初一所化中頓。第二一門能化身上第三一門化具圓備。後之三種隨根分別。初一下根。次一中根。後一上根。故有六種。言頓攝者。於一切生作父母想。隨己力能以一切種安樂饒益。是名頓攝。增上攝者。菩薩居尊攝取眾生名增上攝。依論有三。一者為王善攝人民。二為家主巧益親屬。三者為父於子等益。情無偏黨。言取攝者。能以財法攝取眾生。言久攝者。軟根眾生久化乃熟。不久攝者。中根眾生易化近淨。言後攝者。上根眾生於現世中堪任清淨。化益之窮故名後攝。問曰。此六於四攝中何相所收。釋言。四攝通於六中。不別相對。六攝如是。   七善律儀義四門分別(一辨相 二開合廣略 三對境分別 四支因具不具)   無作之善說為律儀。律儀不同。一門說七。所謂不殺不盜不婬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言不殺者。論說有三。一者因離。二果行離。三對治離。因離有二。一者共因。謂貪嗔癡。諸業皆悉用此為因。故名為共。二者不共因。謂離殺心畜刀枝等。此唯殺因故曰不共。問曰。若言遠離殺心是因離者。何故論中說為果離。釋言。殺心所望不定。若望貪等是其果行。若望正殺是其因行。今據後門說為因離。言果離者。正離殺業。對治離者。所謂慈心安隱心等。慈能與樂。安能授善。以此二種能治殺業故名對治。言不盜者。亦有三種。一者因離。二果行離。三對治離。因離有二。一離共因。謂貪嗔癡。二離不共因。所謂盜心及無資生。故地經中資生滿足名為因離。言滿足者。常修少欲知足之心無所須欲。故雲滿足。果行離者。正離盜業。對治離者。所謂佈施。言不婬者。亦有三種。一者因離。二對治離。三果行離。因離有二。一離共因。謂貪瞋癡。問曰。論中宣說。邪婬唯貪心成。今雲何言離貪瞋癡為因離乎。釋言。終成其唯在貪。遠則從於貪瞋癡起。是故離之通名為因離。二離不共因。所謂婬心及無妻色。故地經中自足妻色名為因離。雲何自足。於現在世梵行有餘。心無求欲名足妻色。以自足故心無悕欲。故離婬因。果行離者。正離婬業。對治離者。常修梵行。不淨觀等。不妄語者。論釋有二。一對治離。所謂實語對治誑心。二果行離。正離妄語。據實具論亦有三種。一者因離。二果行離。三對治離。因離有二。一離共因。謂貪瞋癡。二離不共因。謂誑他心。果行離者。正離妄語。對治離者。常修實語。問曰。是中實具三離。何故論中但雲二乎。釋言。為彰口言易發不藉遠因。是故不說離貪瞋癡以為因離。離誑他心雖是因離能治誑心。對治中說故不別論。故地論雲。對治誑心即是因離。不兩舌者。亦有三種。一者因離。二對治離。三果行離。因離有二。一離共因。謂貪瞋癡。二離不共因。離破壞心。果行離者。正離兩舌。對治離者。修和合語。不惡口者。亦有三種。一者因離。二果行離。三對治離。因離有二。一離共因。謂貪瞋癡。二離不共因。謂侵惱心。果行離者。正離惡言。對治離者。常修濡語。不綺語者。亦有三種。一者因離。二果行離。三對治離。因離有。一離共因。謂貪瞋癡。二離不共因。謂綺語心。果行離者。正離綺語。對治離者。恆修正語(此一門竟)。   次辨開合廣略之義。開合不定。總之唯一善律儀攝。或分為二。一者身業。二者口業。前三身業。後四口業。或離為七。備如向辨。或復分之為二十一。此七律儀各從上中下品心起。是故通說有二十一。或復開分為六十三。前二十一各從無貪無瞋無癡三善根起。是故通說有六十三。問曰。三善常相隨逐未曾相離。雲何別分為六十三。釋言。三善體雖同時隨用強弱非無先後。如不淨觀是無貪性慈悲觀等還無瞋性因緣觀等是無癡性。三善既有別起之義。所生律儀何為不別。是故得分六十三種。若隨凡聖禪地不同境界差別則有無量(此二門竟)。   次對境論。此七律儀普於一切眾生處起。若不如是所受律儀便有增減。問曰。律儀為於現在眾生處起。為於三世眾生處起。論釋不同。若依成實普於三世眾生處起。緣之皆得起善心故。若依毘曇唯於現在眾生處起。良以過去未來眾生不可殺盜乃至綺語。為是緣之不發律儀。問曰。若於現在眾生得律儀者現在眾生死滅之時應失律儀。釋言。不失。唸唸常於現在眾生得律儀故。問曰。於彼非眾生所得律儀不。釋言。亦得。故成實言。非眾生所得善律儀。問曰。直緣非眾生數得善律儀不。釋言。不得。故成實言。要因眾生得善律儀。何故如是。於眾生所遠離性罪。於非眾生所遠離遮罪。離性為本。是故要於眾生所得。直緣草等不發律儀(此三門竟)。   次明支因有具不具。支謂七支。始從不殺乃至不綺。因者所謂上中下心。問曰。七支要具乃得。不具亦得。釋言。不定。大比丘戒要具乃得。沙彌俗人不具亦得。是故五戒八戒十戒皆不具七。問曰。於彼上中下品三種因中具用發戒。不具亦得。釋言。不定。或有具用上中下心受在家戒沙彌十戒大比丘戒。名為具因。或有偏用上品之心受三種戒。或中或下名為不具。以此支因有具不具故。雜心中四句分別。何者是四。一一切因非一切支。謂以上中下品之心受其五戒八戒十戒。依具三因名一切因。所受唯離殺盜邪婬妄語過。故非一切支。二一切支非一切因。有人直以上品之心受具足戒。或中或下所受之戒具足七支。故名一切支。不具三心名非一切因。三一切因亦一切支。具以上中下品之心受在家戒沙彌十戒大比丘戒。四非一切因非一切支。謂以下心受在家戒及沙彌戒。中上亦爾。七善律儀略之云爾。   七淨義兩門分別(一辨相 二就位分別)   行德無垢。名之為淨。淨義不同。一門說七。七名是何。一者戒淨。二者定淨亦名心淨。三者見淨。四度疑淨。五道非道淨。此前五淨大小名同。後二名別。依如小乘六名行淨。七名行斷智淨。若依大乘六名行斷。七名思量菩提分法上上淨矣。此後二名如地經說。言戒淨者。行修之始持戒離過。故雲戒淨。由戒淨故能生淨定說名定淨。以定淨故發生實慧。生已能除身見名為見淨。能斷疑惑名度疑淨。能離戒取知無漏慧是其真道戒等非道名道非道淨。後二種中若依小乘重緣諦理進習所行名為行淨。行窮盡障名行斷知淨。若依大乘隨道除障名為行斷。依此行斷趣入佛境名思菩提上上淨矣。七中初一是其戒學。次一定學。後五慧學(此一門竟)。   次就位論。行實齊通。隨相隱顯非無階異。異相如何。依如小乘初二在於見道已前。次三在於見道之中。次一修道。後一無學。何故見前明戒明定。外凡粗過非戒不防。故先明戒。出世聖道非定不生。故次明定。何故次三偏在見道。以見道中斷除三結成就三淨故偏在中。何者三結。所謂身見戒取及疑。斷身見故得其見淨。斷疑心故得度疑淨。斷戒取故得道非道淨。問曰。聖人入見道時十使俱斷。雲何說言但斷三結。如涅槃釋。此三重故。所以偏說。如世人言王來王去。重故偏論。又十使中五見及疑唯障見諦。入見道時斷之究竟。貪瞋癡慢通障見修。入見道時斷之不盡。五見及疑見中盡。故與其斷名。貪瞋癡慢見不盡。故不與斷稱。就彼所斷五見疑中三使是本。三使是隨。身見是本。邊見為隨。戒取是本。見取為隨。疑心是本。邪見為隨。說除三本三隨亦爾。故經論中偏說見道斷除三結。何故行淨偏在修道。以此位中重緣諦理趣修行故。何故行斷偏在無學。以無學道離障盡故。大乘法中初五同前。後二在於修道位中。就修道中有通有別。通而論之一切地中。有除障義悉名行斷。有上求義皆號思量。於中別分始從二地乃至七地修道斷障名為行斷。八地已上法流水中。趣入佛境說為思量上上淨矣。七淨如是。   七財義   言七財者。善能資具。故名為財。財別不同。一門說七。七名是何。一信。二戒。三施。四聞。五慧。六慚。七愧。此義如後十藏章中具廣分別。七財如是。   七種大乘義   七種大乘出地持論。運通名乘。乘中莫加。謂之為大。大乘不同。一門說七。七名是何。一者法大。二者心大。三者解大。四淨心大。五眾具大。六者時大。七者得大。七中前六就因說大。後之一種就果論大。因中初一是其因法。後五因行。言法大者。所謂大乘十二部經方廣之藏。過餘契經故雲法大。問曰。法中說通理教。何故是中偏說教法。釋言。實通。攝旨從詮故不別論。言心大者。謂發無上菩提之心。超出餘願故曰心大。言解大者。謂解菩薩方廣之藏。勝過餘解稱曰解大。此心與解在於地前。淨心大者。在初地中。過解行住入歡喜地。證心解染名淨心大。眾具大者。在於二地乃至七地。修習功德智慧眾具趣向菩提名眾具大。言時大者。八地已上乃至十地度三僧祇。滿足眾行名為時大。言得大者。謂如來地得菩提果無與等者。況復過上。故為得大。七種大乘略辨如是。   七地義三門分別(一釋名 二定體 三辨相)   第一釋名。七地之義出地持論。能生曰地。地位開合廣略難定。今據一門且論七種。一種性地。二解行地。三淨心地。四行跡地。五決定地。六決定行地。七畢竟地。種性地者。習種性種同名種性。行本達立能生因果。故名為種。種義不壞。目之為性。以性別地名種性地。解行地者。依前種性起修方便趣入出世。於出世道解而行故名為解行。以解別地名解行地。淨心地者。在初地中。過解行住入歡喜地證心離垢。名為淨心。又於菩提淨信悕望亦名淨心。以斯別地名淨心地。行跡地者。二地已上乃至七地起於修道名為行跡。以行別地名行跡地。決定地者。第八地中在法流水決定趣向無上菩提名決定地。決定行者。第九地中依前決定上上增進名決定行地。畢竟地者。謂第十地及如來地。第十地中因行窮滿。如來地中果德圓極。以是義故同名畢竟。蓋乃且據一門為論。若入餘門因果別矣。名義如是(此一門竟)。   次定其體。諸地皆用行德為體。行門開合廣略不定。總唯一行。或分為二。一是證行。二阿含行。廣如上辨。又就福智亦得分二。或離為三。謂證助不住亦如上辨。又戒定慧亦得分三。或開為四。聞思修證。或說為六。謂六波羅蜜。或分為十。謂十波羅蜜。又覆信等亦得分十。或復離為三十七品。廣則無量。體性如是(此二門竟)。   次辨其相。地位開合廣略不定。要攝唯二。一是信地。二是證地。地前菩薩於出世道信順趣向名為信地。初地已上證實相應名為證地。或分為三。如地持說。一種性持在種性地。二發心持在解行地。三行方便持在初地上。或離為四。一方便道在於地前。二者見道在於初地。三者修道在二地上。四無學道在於佛地。或開為五。於前四中開方便道以為種性解行之別。故有五種。或分為六。如地持說。一種性地。二解行地。三淨心地。四行跡地。五決定地。謂八地九地。六畢竟地。謂第十地。涅槃經中言為六住諸菩薩者。據此為言。或復說七。廣如上辨。於前六中開決定地以為決定及決定行。故有七種。亦得分八。於前七中分種性地以為習種性種之別。故有八矣。亦得分九。於前八中分畢竟地以為畢竟及如來地。故有九種。或分十三。如地持論住品中說。彼十地上加種性住解行住及如來住。故有十三。亦得開分以為十四。前十三中開種性住以為習種性種之別。故有十四。經中或說四十二賢聖。廣則無量。是等廣略各隨一宜。今且論七。七地如是。   八戒齊義七門分別(一釋名定數 二辨相 三具得因緣 四界趣分別 五形報分別 六對境分別 七受持之義)   八戒齊者。所謂不殺.不盜.不婬.不妄語.不飲酒.不歌舞唱伎.不著香薰衣.不上高廣床.不過中食.是其名也。此等防禁故名為戒。潔清曰齊。問曰。於彼五戒之中言不邪婬。今此何故直言不婬。釋言。五戒是在家人持在家戒。唯制邪婬不防自妻。以是義故但言不邪婬。論八戒是在家人得持出家戒。非但制邪自妻亦防。故說不婬。問曰。是中所離有九以何義故但言八戒。釋言。有以。若依毘曇不著薰衣不上高床。此二同是莊嚴處起。合之為一。故說為八。若依成實及大智論前八是戒。後一是齊。戒齊合說。是故名為八戒齊矣(此一門竟)。   次辨其相。於中有五。一體具分別不過中食是齊亦齊支。餘是齊支而非是齊。如八聖道正見是道亦是道支。餘是道支而非是道。此亦如是。以不殺等防惡禁罪助成齊法。助齊法中差別不同。故名齊支。非斷食法。故不名齊。不過中食是斷食法故名為齊。別前七種故名齊支。二遮性分別。前之四種遠離性惡。不飲酒等遠離遮罪。問曰。性惡乃有七種。始從殺生乃至綺語。何不具離但離前四。以綺語等難可防護在家之人不能離故。故論說言。出家之者尚不能離。何況在家。又綺語等不應法故通名妄語。但離妄語餘者皆隨。故不別論。又前四種重故偏明。餘者輕故。所以不說。問曰。遮罪差別無量。何不說離偏言遠離飲酒等乎。亦以餘過在家之人難防護故。又飲酒等生過處重故偏說離。餘過輕故。所以不論。三道福分別。如成實說。離前五過是福因緣。離後三罪是道因緣。以在家者未能得道。是故但說道因緣矣。通則齊等。四就具分別。具謂三業。不殺.不盜.不婬.不飲酒.不著薰衣.不上高床.不過中食。是其身業。不妄語者。是其口業。不歌舞者。通身口業。五所防分別。依如毘曇初四戒支遠離性惡。不飲酒者。是不放逸支離放逸因緣。餘是持支離餘遮過。成實法中亦分為三。名字不異。彼說。初四遠離實惡。不飲酒者。離諸惡門。餘者遠離放逸因緣(此二門竟)。   次明得戒因緣差別。依如毘曇有八因緣。故彼偈言。謂優波婆素.受.時.他.二說.具足.一日夜.離嚴飾威儀。優波婆素.是一因緣。明此八戒是優婆塞受非出家者。以出家人堪能受持盡形戒故。所言受者。是二因緣。明此八戒要受乃得不同禪戒無漏戒等。所言時者。是三因緣。明此八戒清旦時受不得餘時。欲使具足一日夜。故成實法中隨在何時皆得受之。所言他者。是四因緣。明此八戒要從他受自誓不得。成實異此。故彼.論言。若無人.時心念口言亦得受之。言二說者。是五因緣。明此八戒二說方得。戒師前教受者後隨。戒師前問受者後答。是為二說。成實異此。故彼論言。自不解故須師教授。若自解者何假師教。以是義故不須二說。言具足者。是六因緣。明此八戒具受乃得分受不得。成實法中不具亦得。故彼論言。隨力堪能多小不定。一日夜者。是七因緣。明此八戒時分唯在一日一夜不增不減。成實不同。故彼論言。若說八戒定一日夜。是事不然。隨時多少。或可半日乃至一月。竟有何咎。離嚴威儀是八因緣。明此八戒要離種種嚴身之具方便受持。以在家者隨分修學出家戒故。論雖不同。受者宜依毘曇受之。多與諸經所說同故(此三門竟)。   次就界趣分別其相。界謂三界。欲界得受。非上二界。趣謂五趣。依如毘曇。三天下人得受八戒。以覺知心捷疾力故。不通餘趣及鬱單越。若依成實。人天鬼畜皆得受之。故彼論言。如天帝多受八戒龍等亦受。不局在人(此四門竟)。   次就形報分別其相。依如毘曇。男女得受。餘形不得。成實法中黃門二形不能男等亦得受之。非局男女(此五門竟)。   次對界辨其通局。當知八戒普於一切眾生邊得。不得別緣。問曰。為於現在一切眾生邊得。為於三世眾生邊得。論釋不同。若依毘曇。唯於現在眾生邊得。成實法中普於三世眾生邊得。過未眾生雖不可殺不可盜等。緣之亦得起善惡故(此六門竟)。   次明受持八戒之儀。欲受戒者應先起其厭生死心求涅槃意。然後受之。以此所受出世戒故。受法雲何。於六齊日清旦之時。詣戒師所。先禮三寶。次禮戒師。在戒師前。長跪合掌。先懺諸罪。然後受戒。戒師教之。三歸三寶。三稱歸竟。與受五戒。沙彌戒同。然後題上所列法。問其能不。言一不殺生是優婆塞戒。若女人受。應言是優婆夷戒。從今時至明清旦。一日一夜受。如諸佛能持不。受者應答言能。如是乃至不過中食。問答同爾。一遍便足。竟已禮去。護持之法與出家戒同。嚴身之具悉宜去之。男女不得同室而宿。八戒如是。   大乘義章卷第十二(終)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44 冊 No. 1851 大乘義章   大乘義章卷第十三   遠法師撰   淨法聚因法中此卷有九門(八禪定義 八解脫義 八勝處義 八行觀義 八大人覺義 八法攝摩訶衍義 九次第定義 九想觀義 九斷知義)。   八禪定義四門分別(一通解八禪 二別釋八禪 三明定具 四明定難)   通中別以八門分別(釋名辨性一 定別諸地並辨味淨無漏等別二 支因有無三 所滅不同四 得捨成就五 入緣不同六 四緣分別七 大小不同八)。   第一釋名。辨其體性。先辨其名。名別不同。略有七種。一名為禪。二名為定。三名三昧。四名正受。五名三摩提。六名奢摩他。七名解脫。亦名背捨。禪者。是其中國之言。此翻名為思惟修習。亦云功德叢林。思惟修者。從因立稱。於定境界審意籌慮名曰思惟。思心漸進說為修習。從剋定名思惟修寂。亦可此言當體為名。禪定之心正取所緣名曰思惟。思心增進說為修習。功德叢林者。從果為名。智慧神通四無量等是其功德。眾德積聚說為叢林。定能生之。因從果目。是故說為功德叢林。所言定者。當體為名。心住一緣離於散動故名為定。言三昧者。是外國語。此名正定。定如前釋離於邪亂故說為正言正受者。正同前釋。納法稱受。三摩提者。是外國語。三摩三昧本是一名。傳之音異。此名正定。定用現前名三摩□□□□糕樀埤□□楜□j□□□□□□□□立□□F□□□□□□□埤□姘□□□□□□言埤□□□□贏隉慼歎ョ憧翁F□餺□□□□□□詛□祿□□□□裀□鍊□□□□□□□□□□□□□□驀□埤□□□椹□□□秦□□楅禭□□□□□奈檢□□椸□飀□□□覛逆□□□□□□□□□埤□□□□裀□□□□□姛□□□□□□逆□□□規□襐□饉餾□□好□樨□□觸□□□覭□礸饉餾□□覭□□□□延襮□□夾□□檢□□□□□□□□□□□□□□奐□□□□□□秦□□覯i襉□□饉餾□□□□□□□延襮□□夾□□檢□□□□□□□□□□□□□□□□□勵□□□馘逆□□牷憤楚敵D餾□□覭□□□□延吟□□覛□楈埤□□□□□□□□□□□□□規□襐□□馘逆□耘檻霸饐□□□埤□姛□□□□□□逆□神□□□□□□埤□□□勵□□饉餾□□D立□□覯V□埤□□□□奐□□□□□誇□□埤□訃□□襤鞢慼慼歎ョ慼摩部慼慼慼撳H玲□綠立□□□糕檢□□福□都□耩性□。   次辨體性。宗別不同。所說各異。若依毘曇。此八禪定定數為體。餘心心法與定相應。是定眷屬。故通名定。若依成實。唯心為體不說心外別有定數。故彼論言。若由定數令心住者。定數亦應由他故住。然彼定數自能住緣。不從他住。心亦如是。自能住緣。何從定數。故知彼論唯心為體。大乘法中心有粗細。隨心辨定差別不等。雲何不等心有三種。一者事識。二者妄識。三者真識。事識中定定數為體。與毘曇同。故龍樹雲。譬如池水象入則濁。明珠置中水得澄淨。心亦如是。煩惱入中。心則渾濁。定數在中。心則澄清。涅槃亦云。十大地中心數之定數。明同毘曇。真識中定唯心為體。更無別數。故維摩雲。若離一切數。心如虛空。妄識中定義有兩兼。粗則用彼定數為體。細則唯用心識為體。此雲何知。如馬鳴說。第七識中義別六種。從無明地至相續識。此六重中。根本四重心外無數。於中辨定。指心為體。後之兩重心與數異。就中辨定。定數為體。體性如是。   第二門中義別有三。一辨禪地相。二明味淨無漏等別。三就禪地明味淨等通局之義。禪地雲何。宗別不同。所辨各異。依如毘曇。攝末從本。禪地有八。所謂四禪四無色定。分末異本。禪地有十門。所謂八禪未來中間。八禪可知。未來禪者。是初禪家方便之定。從欲界地向初禪時。修九無礙九解脫道。斷欲界結。然後證得初禪定體。彼九無礙九解脫道未來至彼根本定體。故名未來。以其未至根本定故。論中亦名未至禪矣。中間禪者。從初禪地向二禪時。除覺觀在名中間禪。問曰。是中除覺之時。用何為治。釋言。是中用彼二禪方便內淨。以為治耳。故地論雲。內淨對治滅覺觀禪也。問曰。是中有初禪觀。復有禪二禪方便內淨。正用何者為中間禪釋言。正用初禪殘觀為中間體。與初禪定同在一處受果報故。問曰。若用初禪殘觀為中間禪。不以二禪方便內淨為中間者。是則初禪方便覺觀斷欲界結。應當用彼欲界殘結為未來禪。不以初禪方便覺觀為未來禪。釋言。不類。欲界殘結非定法故。不得說之為未來禪。初禪殘觀是禪法故。說為中間。問曰。未來及中間禪。八禪地中何地攝乎。釋言。此二是初禪家眷屬定故。攝屬初禪。問曰。何故初禪地中獨分此二。餘不如是。釋言。初禪創背下過多用功力。故立未來以為息處。餘不如是。故廢不立。又復初禪向二禪時。有覺有觀。二種過患除覺觀在。故立中間。餘禪相向單有一過。除之盡處即是後地。故無中間。若依成實。攝末從本。禪地有九。所謂八禪。及欲界中如電三昧。故成實雲。如須屍摩經說。欲界更有如電三昧。分末異本。禪地有十。於初禪中分出中間。通餘十也。故成實雲。初禪梵王能至中間。如電三昧毘曇不論。未來禪者成實不說。見別故爾大乘法中攝末從本。禪地有九。與成實同。所言異者。成實唯說欲界地中有電光定。無餘三昧。大乘宣說欲界地中有無量定。故龍樹雲。佛常住於欲界定中名無不定此與電光有何差別。釋言。聲聞暫得彼相說為電光。更無別法分末異本。禪有十一。所謂八禪未來中間及欲界定。禪地如是(此一門竟)。   次辨味淨無漏等別依如毘曇。禪有三種。一者淨定。二無漏定。三者味定依世俗道斷除下結。而得上靜名曰淨定。即理定靜名無漏定。言味定者。義釋有三。一通相具論。上二界中一切煩惱有著境義。悉名為味。定地法故。說之為定。二簡強異弱。諸煩惱中愛著境強。偏說為味。定義同前。又愛著境相似禪定。故說為定。三簡體異伴。上二界中。一切煩惱相應定數是味定體。故雜心雲。味則愛相應(此二門竟)。   次就禪地明味淨等通局之義。於中且就未來中間八禪地說。淨禪寬通遍一切地。無漏禪者。依如毘曇。前九地有。非想地無。故雜心雲。無漏大王不居邊地。欲界非想名為邊地。以非想地心志微劣故無無漏。若依成實。非想雖無增觀無漏。非無順舊遊觀無漏。故彼論說。入滅定三昧。必從非想無漏心入。餘同毘曇。若依大乘。無漏遍在一切地中。雲何得知非想亦有。如龍樹說。雲何菩薩非想處定。與實相俱是為菩薩非想處定。與實相俱。明是無漏。若論味定。八禪地中一向定有。未中間有無不定。是義雲何。味有二種。一正愛。二受生愛。得彼八禪根本定已。於中生著名正受愛。求上界生名受生愛。八禪地中具此兩愛。未來中間無正受愛但有受生連瑣之愛故雲不定。何故此處無正受愛。未來求彼初禪地中根本未得。中間求彼二禪地中根本未得。無可貪著故無此愛。   第三門中義別有二。一明諸地支因有無。二明味淨無漏禪等支因有無。諸地有無相狀如何四根本禪一向有支經論大同。未來中間一向不具未來但有覺觀捨根。更無餘支。中間但有觀及捨根。亦無餘支故雲不具。何故未來更無餘支。以彼未來未出欲惡故無喜樂。未得初禪根本定故無其一心。問曰。一心是其禪體。彼既名禪。何故無體。釋言。應有。微故不說。何故中間無其餘支。以中間禪求上未得故無喜樂。未得二禪根本定故無其一心。理亦應有。微故不說。彼四空定經論不同。若依瓔珞。齊有五支。所謂想護止觀一心。依舍利弗阿毘曇中。同具四支。與四禪同。自餘經論並皆不說。當應俱有。名同四禪。更無別異。所以不論(此一門竟)。   次辨味淨無漏禪等支因有無。淨禪有。味禪非具功德法故。一向定無。無漏禪者經論不同。毘曇大乘與淨禪同。成實少異。異相如何。無漏初禪有樂一心。無覺觀喜。一心定體。故有一心。無漏之法在身名樂故有樂支。以何義故無其覺觀。無漏必依禪定之中根本定生。所依淨禪至一心時。已捨覺觀所生無漏焉得有之。故無覺觀。何故無喜如彼成實二禪品說。喜必從於取假名生。著我故起。聖人離之故不生喜。問曰。若無無漏喜者。七覺支中應無喜支。又若聖人不生喜者。何故經言佛見眾生修善則喜。又若無喜亦應無其無漏猗樂。彼論釋言。何故得有喜覺支者。覺支有二。一是有漏。二是無漏。有漏有喜。無漏則無。但無漏支從有漏生。仍本因故應名喜支。言佛喜者。論自釋言。佛常行捨。無憂無喜。隨化眾生樂言有喜。雲何得有無漏猗者。論自說言。得無漏時。離粗重過。身心調適。故得有猗。何故得有無漏樂者。論言。不說無漏智外別更有樂。但無漏法初來在身義說為樂。故得有之。問曰。為當一切聖人皆悉無喜。為獨無學。論言。學人入觀則無。出觀則有。無學聖人入出常無。第二禪中有樂內淨及與一心。無其喜支。以彼內淨即二禪體故有內淨。餘同前釋。第三禪中略無安慧。餘皆具足。以彼安慧攝入念中故不別論。故彼論言。三禪後分中無安慧支。何者後分。無漏從其有漏禪生。故名無漏。以為後分。為彰聖慧與正念俱故攝念中。第四禪中四支具足。此乃論者立意不同。難以消息。支因緣有無辨之粗爾。   第四門中所滅不同。所滅有二。一滅染障。八禪皆滅十使煩惱。如得初禪滅欲界地十使煩惱。得二禪時滅初禪地九使煩惱。乃至修得非想定時滅。無所有九使煩惱。以初禪上無瞋恚故。但滅九使。亦為樂障。通斷其得。二滅亂障如經中說。初禪滅語言。二禪滅覺觀。三禪滅喜。四禪滅樂。空處滅於色想。識處滅於空想。無所有處滅於識想。非想非非想處滅無所有想。此滅亂障但令不行。名之為滅。不捨其得。善法得上不捨下故。問曰。覺觀是言說因。覺觀之心初禪未盡。雲何已得滅於語言。論釋不同。若依毘曇。覺觀有二。一者成禪。背欲求靜。二者壞禪。背靜起說。初禪中但有成禪覺觀之心。無壞禪者。故滅語言。若依成實。得彼初禪根本定時。已離覺觀。覺觀無故言語不生。名之為滅。若爾初禪亦滅覺觀。何故但雲滅語言乎。釋言。初禪根本定中。雖無覺觀。前後有之。故不名滅。若爾前後亦有語言。何故說滅。釋言。覺觀能與初禪作方便。故不得言滅。語言唯障非方便。故說語言滅問曰。初禪若滅語言。得初禪人云何起說。釋言。入定雖滅語言。出時用彼欲界地中威儀心說。或用初禪威儀心說。故得起言。問曰。語言能障初禪。得初禪竟。以欲界心起語言時。失初禪不。釋言。不失。問曰。語言與欲界結同障初禪。得初禪人以欲界心起言說時。不失禪者。起欲界結亦應不失。釋言。染障與亂障異。下染正與上地淨違故。起欲染退失初禪。語言直是妨修故障。非是正違。故雖起言。不失初禪。諸地染亂例皆同爾。問曰。初禪猶有威儀覺觀心。故可得起言。二禪已上無此覺觀。依何起說。論釋不同。若依毘曇。借初禪地威儀心說。此言借者。上威儀心流類似於初禪心故。名之為借。不從彼來。問曰。上禪唯得借下威儀之心。不得借下善。何故而然。良以威儀是浮漫心。非力厲生。上地所起流類同下。故說為借。善生力厲。隨地各別。上地所起不與下同。故不名借。若依成實。上地皆用欲界心說。上得寄起欲界心故。   第五門中差別有三。一明得義。二明捨義。三明成就。所言得者。先無今起說之為得。諸論不同。毘曇淨定有二種得。一是斷得。斷欲界結得於初禪。如是次第乃至斷於無所有結得非想定。二是生得。生二禪時捨於初禪。有漏生上必失下。故後還退下生初禪中得本所失名為生得。乃至非想生下類然。成實大乘但有斷得無其生得。彼宗有漏雖生上地。不失下故。雲何知彼有漏生上而不失下。彼說。上界亦得寄起下地法故。無漏禪者。依如毘曇。有二種得。一是斷得。斷下煩惱得上無漏。二者退得。退有二種。一退果得。證聖果時。捨向無漏。後退果時。得本所失。名退果得。二退根得。轉根之時。得利捨鈍。後退根時。得本所失。名退根得。成實大乘但有斷得無其退得。彼宗無漏無退轉故。又彼宗中。得果之時因滿為果。不捨前因。轉根之時轉鈍為利。不捨前體。故無退得。若論味禪。但有退得。有人修得第二禪時。捨初禪中味禪煩惱。後退二禪得本所失。名為退得。乃至非想退得同爾。問曰。非想三界中極。何處退來亦有退得。依如毘曇。退羅漢果得彼味定。故有退得。成實非想無此退得。問曰。淨禪以何義故無其退得。釋言。淨定修得上時不失下。故退上之時下非新得。問曰。無漏以何義故無其生得。無漏生上不失下。故無其生得。又復聖人隨所生處無退下義。故無生得。問曰。味禪何故無其生斷二得。釋言。味禪身在下地。於上地中所未斷處。一切成就。不得斷結方始得。故無其斷得。彼從上地退生下時。要先退起下地味定。然後受生。退時已得。非生始得。故無生得(此一門竟)。   次明捨義。所言捨者。先成今失。名之為捨。論釋不同。毘曇淨定有二種捨。一是退捨。先得禪已。後還退失。二是生捨。生上地時。失於下法。有漏生上必失下故。成實大乘唯一退捨。無漏禪者。依如毘曇。有三種捨。一是退捨。先得還失。二得果捨。得四果時捨向無漏。三轉根捨。轉根之時得利捨鈍。若通無餘涅槃時捨則有四種。成實唯一涅槃時捨。餘三皆無。大乘法中。緣照無漏入證時捨。真則無捨。味定唯有斷滅時捨。問曰。淨禪何故無其得果轉根及斷捨乎。釋言。此非向果法故。得果不捨。有漏之法於同地中設令重習。唯可純熟無捨得義。是故無其轉根時捨。非煩惱故無斷時捨。問曰。何故無漏轉根有得有捨。淨禪不爾。解有兩義。一無漏法轉根之時。具以無礙解脫之道。斷障轉根。階別皆定。故轉根時有得有捨。有漏不以無礙解脫斷障轉根。數習便利。久廢還鈍階別不定。故無得捨。一義如是。二無漏力大。於自地法能得捨。有漏力微。於自地中同類之法不能裁斷全令別異。故無得捨。非煩惱故無斷時捨。問曰。無漏何故無其生斷二捨。釋言。無漏是不繫法。雖生上地。不失下故。無生時捨。非煩惱故無其斷捨。問曰。味定何故無其退失得果轉根捨乎。釋言。退起下地結時。不失上味。故無退捨。凡夫上生必先得定。得定之時已舍下味。非生始失。故無生捨。餘義如前淨禪中釋(此二門竟)。   次辨成就。隨身不失名為成就。諸論不同。毘曇法中。一切淨定。身在下地。於上地中隨所得處皆悉成就。身在上地則不成下。以是義故。身在欲界及初禪中。得成八禪。身在二禪。成上七地。乃至身在非想地中。唯得成就非想處定。下悉不成。成實大乘一切淨定下得成上。上亦成下。無漏定者。一修得已後於三界中隨身何處皆悉成就。若論味定。毘曇法中身在下地。於上地中所未斷處。皆悉成就。斷則不成。若身在上。於下地中一切不成。成實大乘聖人生上與毘曇同。於下地中一切不成。斷結生故。凡夫生上猶成下味。伏結生故。   第六門中義別有四。一入定不同。二定緣有異。三明入所為。四辨定入人。入定不同者。依如毘曇。有二十四種。相狀如何。有漏定中次第及超有其八種。無漏亦然。有漏無漏間復有八。是故通有二十四種。有漏八者。次第有四。超越亦然。次第四者。一是順入。從初禪入。次第上昇。乃至非想。二是逆入。從非想入。次第下轉。至初禪出。三逆順入。從初禪入。至第二禪。卻入初禪。次第上昇。至第三禪。卻入二禪。次第上昇。至第四禪。如是卻入而復上昇。乃至非想。類亦同然。四順逆入。從非想入。至無所有。卻入非想。次第下轉。至其識處。如是卻入。而後下轉。至初禪出。超中四者。一是順超。從初禪地超入三禪。如是漸超乃至非想。問曰。何故唯超一地。聲聞超禪不過一故。二是逆超。先入非想。超入識處。如是下超至初禪出。三逆順超。謂從初禪。超入三禪。卻入二禪。超入四禪。卻入三禪。超入空處。如是卻入。而復上超。乃至非想。四順逆超。作法同前。向下為異。有漏既然。無漏亦爾。間中八者。次第有四。超越亦然。次第四者。一順間入。先入有漏初禪。次入無漏二禪。如是翻迭乃至非想。二逆間入。作法同前。向下為異。三逆順間入。從有漏初禪入無漏二禪。卻入無漏初禪。次入有漏二禪。復入無漏三禪。卻入無漏二禪。次入有漏三禪。復入無漏四禪。卻入無漏三禪。次入有漏四禪。復入無漏空處。如是卻入而復上昇乃至非想。四順逆間入。作法同前。向下為異。超中四者。一順間超。從有漏初禪超入無漏三禪。超無漏四禪入有漏空處。如是間超乃至非想。二逆間超。作法同前。向下為異。三逆順間超。從有漏初禪卻入無漏二禪。超入有漏四禪卻入有漏三禪。入無漏空處。如是卻入而復上超乃至非想。四順逆間超。作法同前。向下為異。聲聞如是。諸佛菩薩或超一二乃至眾多。是則入定具四無量(此一門竟)。   次明諸禪緣境差別。於中亦有二十四種。相狀如何。依如成實。八禪同以欲界乃至非想地法以為境界。毘曇法中四禪同前。四無色定唯緣自地及上地法以為境界。不緣下地。故雜心雲。無色不緣下有漏種。今此且就初禪一地論二十四。餘類可知。作法如何。略有二門。一就能緣分別。二就所緣分別。言能緣者。能緣之心有其有漏無漏之別。有漏初禪緣九地法。有其八句。無漏初禪緣九地法。亦有八句。有漏無漏間緣亦八。是故合有二十四種。有漏八者。次第有四。超緣亦四。次第四者。一順次第。謂以初禪緣欲界法上至非想。二逆次第。始緣非想下至欲界。三逆順次第。先緣欲界。次緣初禪。卻緣欲界。次第上緣。至第二禪。卻緣初禪。次第上緣。至第三禪。如是卻緣而復上緣乃至非想。四順逆次第。先緣非想。至無所有。卻緣非想。次第下緣至其識處。卻緣無所有。次第下緣至其空處。如是卻緣而復下緣乃至欲界。超中四者。一是順超。先緣欲界。超緣二禪。如是上超乃至非想。二是逆超。作法同前。向下為異。三逆順超。先緣欲界。超緣二禪。卻緣初禪。超緣三禪。如是卻緣而復上超乃至非想。四順逆超。作法同前。向下為異。有漏如是。無漏八者。類上可知。有漏無漏間為八者。次第有四。超越亦四。次第四者。一順次第。先以初禪有漏之心緣欲界法。次以無漏緣初禪法。復以有漏緣二禪法。如是翻迭乃至非想。二逆次第。作法同前。向下為異。三逆順次第。先以有漏緣欲界法。次以無漏緣初禪法。卻以無漏緣欲界法。次以有漏緣初禪法。復以無漏緣二禪法。卻以無漏緣初禪法。次以有漏緣二禪法復以無漏緣四禪法。如是卻緣而復上緣乃至非想。四順逆次第。作法同前。向下為異。超中四者。一是順超。先以有漏緣欲界法。次以無漏緣二禪法。復以有漏緣四禪法。如是翻迭超至非想。二是逆超。作法同前。向下為異。三逆順超。先以有漏緣欲界法。次以無漏超緣二禪。卻以無漏緣於初禪。次以有漏緣三禪。卻以有漏緣第二禪。復以無漏超緣四禪。如是卻緣而復上超乃至非想。四順逆超。作法同前。向下為異。上來直就能緣之心有漏無漏相對分別為二十四。次就所緣有漏無漏為二十四。依如毘曇。欲界非想一向有漏。餘通有漏及與無漏。用初禪心緣彼有漏。有其八句。緣彼無漏亦有八句。有漏無漏間緣亦八。其中作法與前相似。唯就所緣境界之中。明其有漏無漏為異。初禪既然。餘禪類爾(此二門竟)。   次第三門明入所為。依如毘曇。所為有三。一為入滅定先調其心。二遊戲正受自試心力。三欲般涅槃。以此薰身。令人尊重遺身舍利。是三種中。若入滅定及般涅槃。但於有漏諸禪定中。順逆次第及與超越。若遊戲正受則具為之。若依成實。入滅盡定唯順次第。不順超越。餘同毘曇(此三門竟)。   次辨入人。依如毘曇。佛及利根阿羅漢人。堪能如是二十四種遊戲諸禪。鈍者不能。那含人得滅盡定者。於有漏禪能六種入。所謂順入。逆入。逆順逆入。順超。逆超。逆順超。餘者不能堪。大乘法中文雖不說。諸佛菩薩一切皆能。   第七門中四緣分別。於中有二。一明四緣。二就四緣分別八禪。言四緣者。一是因緣。二次第緣。三是緣緣。四增上緣。如雜心中。離合六因以為四緣。言六因者。一所作因。諸法起時萬法不障。二自分因。一切諸法同類相起。三相應因。心法起時同時心法相扶有用。四共有因。諸法起時同時之法相扶體立。五者遍因。苦下五見疑及無明。集下二見邪見見取疑及無明。此之十一遍迷有漏增長諸結。名為遍因。六者報因。善惡等業得苦樂報。六中後五說為因緣。初一所作說為三緣。心法相生名次第緣。六塵生心名為緣緣。六根生心。及與一切諸法起時。萬法不障名增上緣。四緣如是(此一門竟)。   次就四緣分別諸禪。先論淨定。淨望淨定。三句分別。一具緣多少。此具四緣。自分相生。是其因緣。比次相起。是次第緣。淨定為境還生淨定。是其緣緣。前為意根生後定心。是增上緣。二就地分別。因緣一種唯在當地。若望他地則無因義。淨定有漏繫地別故無自分因。異地相望。非是相應共有法故。無相應因及共有因。餘三寬通。望於自地及望他地。皆得有之。次第望他。大小不同。小乘法中。近生一地。遠生二地。次第正受近生一地。如從初禪生於二禪。從第二禪生於初禪。如是一切。超越正受遠生二地。如從初禪生第三禪。如是一切。聲聞超禪不過一。故不生多地。大乘法中。近生一地。遠生一切。次第正受近生一地。超越正受遠生一切。如從初禪生非想定。從非想定生初禪等。以佛菩薩禪自在故。緣緣望他諸論不同。若依毘曇。色界地中一切淨定。上下相望皆為緣緣。以色界定能廣緣故。無色界中。上地望下得為緣緣。非下望上。無色不緣下有漏故。故雜心雲。無色不緣下有漏種。若依成實。無色亦能緣下有漏。雖復緣之。心不通暢。如燒筋草。是則彼宗色無色界一切淨定上下相望皆為緣緣。增上望他親疏不同。意根增上名之為親。萬法不障說以為疏。於中親者。異地相望與次第同。疏者。八禪迭互相望皆為增上。以不障故。三品數分別。因緣一種望等及勝是其因緣。望下則非。非自分故。餘三寬通不簡上下(此一門竟)。   淨望無漏亦三句說。一具緣多少。除其因緣有餘三種。淨生無漏非自分故無其因緣。餘三義寬故得有之。二就地分別。自地他地皆得為緣。與前門中後三緣同。三品數分別。淨與無漏異類相生。不可分其上中下別。但知通與一切所生為三緣異(此兩門竟)。   淨望味定亦三句說。一具緣多少。示除因緣有餘三種。從淨生染非自分故無其因緣。餘三寬故所以得有。二就地分別。望自地味得具三緣。望下亦然。謂退轉時生下味。故有次第緣及增上緣。他界緣使緣上而起。故有緣緣。望上地味無次第緣緣緣之義。但增上緣。何故望上無次第緣。上地味定愛著自地。心從上地有漏心生。故下淨定不得與上為次第緣。何故望上無其緣緣。一切煩惱緣於自地及上地生。不緣下故。何故望上有增上緣。雖無意根親生增上。萬法不障。增上緣寬故得有之。三品數分別。於為緣處不分上中下品差別(此淨定竟)。   次辨無漏。無漏還望無漏之定三句分別。一具緣多少。具足四緣。自分相生是其因緣。比次相生是次第緣。道諦為境是其緣緣。前為意根生後無漏是增上緣。二就地分別。無漏非是繫地法故。望於自地望上望下皆具四緣。於中因緣望於他地通而不局。雲何不局。於八禪中有無漏處迭互相望皆為因緣。於中亦有非因緣者。復當辨之。次第增上望於他地。與淨禪中望他地淨。其義相似。緣緣望他諸論不同。若依毘曇。一切無漏望色界中無漏定心。悉為緣緣。彼廣緣故。望無色界無漏之心。有是有非。是非如何。無色無漏唯緣自地及上地中對治無漏以為境界。彼所緣者是其緣緣。彼不緣者則非緣緣。何故不緣下地對治。無色心微不能緣下有漏法故。亦不緣下有漏對治。成實大乘一切無漏皆普緣故。迭互相望悉為緣緣。三品數分別。因緣一種望等及勝是其因緣。望下則非。望下非是自分因故。若爾。何故得與下地無漏之心為因緣乎。釋言。無漏不約禪地以分上下。乃約治斷以分勝劣。或有下地無漏之心能治上過。即名為上。故得望彼說為因緣。餘之三緣其義寬通不簡上下(此一門竟)。   無漏望淨亦三句說。一具緣多少。除其因緣有餘三種。異類相生非自分故。除其因緣。餘三義寬故得有之。二就地分別。自地他地皆得為緣。三品數分別。於為緣處不分上中下品差別(此兩門竟)。   無漏望味亦三句說。一具緣多少。唯有緣緣及增上緣。無餘二種。無漏緣使緣無漏起故有緣緣。於味不障故有增上。非自分故無其因緣。非親生故無次第緣。二就地分別。望自地味及他地味說向二緣。緣他上地下地無漏。皆得生結。故有緣緣。增上緣寬故得有之。三品數分別。於為緣處不分上中下品差別(此無漏竟)。   次明味定。味望味定亦三句說。一具緣多少。此具四緣。准上淨等。同類可知。二就地分別。望於自地具足四緣。上望下地除其因緣有餘三種。煩惱繫地。異地相望非自分故除其因緣。退轉之時上味生下。故有次第及增上緣。然此上味於下地中一切味定。悉有次第增上緣義。不簡近遠。謂上地之中。染污心起。下一切地染心生。故上緣之使緣上而起。故有緣緣。下望上地一切皆無。有下味時。上地之味但可成就。不現生故。三品數分別。一切煩惱上中下品迭互相望皆為四緣。問曰。何故淨無漏中。望等及勝說其因緣。不望下品。此味定中。通望下品說因緣乎。釋言。善法本無今有。方便習生。習生之法從微至著。故下勝因。非勝下因。從勝生下。是退次第。非生次第。是以非因。一切煩惱久習性成互相熏發。故上望下亦得為因。又從上退起下結時。九品煩惱一切頓得。隨可先起即以為因。故上望下得有因義(此一門竟)。   味望淨定亦三句說。一具緣多少。除其因緣有餘三種。二就地分別。於自地中具足三緣。望下亦爾。上味心後起下淨定。防自地退。故望下淨有其次第增上緣義。依下淨定學觀上味為苦集觀。故上地味為下緣緣。望上淨定得有緣緣增上緣義。是義雲何。他人上淨緣我下味生厭噁心。故有緣緣。我味不障他人上淨。故有增上。三品數分別。於為緣處不分上中下品差別(此兩門竟)。   味望無漏亦三句說。一具緣多少。唯有緣緣。增上緣義非自分。故無其因緣。非親起故無次第緣。二就地分別。望同地者。有其緣緣及增上緣。望下亦爾。上地味定為苦集境故有緣緣。上不障下故有增上。望上無漏與下無漏亦具前二。我味與他上地無漏為苦集境。故有緣緣。我味不障他上無漏。故有增上。三品數分別。於為緣處不分上中下品差別。緣別如是。   第八門中。大小不同略有十三。一體性不同。小乘禪定事識為體。大亦始習事識為體。次除事識妄識為體。終除妄識真識為體。二常無常異。小乘所得一向無常。大乘法中始修無常。終成是常。真為體故。三漏無漏別。小乘初禪至無所有通漏無漏。非想一地唯是有漏。成實設有但有順舊遊觀無漏。大乘八禪皆通有漏及與無漏。故龍樹言。雲何菩薩非想處定。與實相俱是名菩薩非想處定。四滅障不同。小乘禪定但能滅除四住粗亂。大乘禪定能滅一切。五深淺不同。小乘定淺。可為緣動。故龍樹說。大樹緊那羅王鼓琉璃琴。迦葉起舞。阿難歌吟。以定淺故。如諸菩薩禪定深靜。乃至天雷不能發動。六緣心不同。小乘禪定有想有緣。大乘始習有想有緣。終成離緣。故地持雲。如佛先為迦旃延說。比丘不依一切修禪。雲何不依。若地地除。乃至一切一切想除。七緣境不同。凡夫禪定事相為境。二乘禪定苦無常等法相為境。諸佛菩薩實性為境。八出入不同。小乘所得有出有入。大乘法中始有出入。成則不爾。於一切時無不定故。九超越不同。小乘超禪不過一地。諸佛菩薩於一切地隨其多少皆悉能超。十受生不同。二乘得禪不能迴來欲界受生。菩薩悉能於禪定中離繫縛故。十一起行不同。小乘修禪但為自樂。大乘俱利。十二生德不同。小乘禪定但能出生少分功德。菩薩禪定出生一切。故地持雲。菩薩禪定出生功德。聲聞辟支不知其名。況復能起。十三得果不同。二乘禪定但得小果。菩薩所修得大菩提。不同如是。   上來第一通解八禪。自下第二別解八禪之中。先解四禪。後解四空。解四禪中。別有六門。一辨定所釋。二開合辨相。三支因同異先後體具多少廢立。四約對道品彰其通別。五修成之相。六隨文釋義。   先定所釋。禪有三種。一味二淨三是無漏。味是煩惱。非功德法。今廢不論。無漏禪果。今亦不釋。且解淨禪。淨有四分。一者退分。二者住分。三勝進分。四決定分。言退分者。釋有兩義。一下品淨定鄰下煩惱。喜為下地煩惱所敗。故名退分。此可退故名之為退。非是已退。二為自地煩惱所雜故名退分。謂從淨定入味煩惱。從味煩惱還入淨定。如欲界中微劣善心還為欲界惡法所雜。此亦如是。雖復為彼煩惱所雜。不名失定。同地法故。言住分者。釋有兩義。一堅守自地。不為下地煩惱所敗。故名為住。簡上初退。二堅守淨心。不為自地煩惱所雜。故名為住。簡上後退。勝進分者。厭自地過趣順上禪。決定分者。學觀諸法苦無常等。趣順聖道。而未得聖。   第二門中。開合辨相開合不定。總唯一禪。謂三學中唯一定學。六度之中唯一禪度。或分為二。一是遠離。二是寂滅。如地持說。初禪遠離欲惡不善名為遠離。二禪已上息覺觀等名為寂滅。或分為三。三有兩門。一約受分三。初禪二禪名喜俱禪。三禪樂俱。四禪捨俱。二就覺觀有無分三。初禪名為有覺有觀。中間名為無覺有觀。二禪已上無覺無觀。或分為四。所謂四禪六義不同。故分為四。一滅障不同。初禪遠離欲惡不善。二禪地中滅除覺觀。三禪滅喜。四禪滅樂。二滅受不同。如經中說。初禪滅憂。二禪滅苦。三禪滅喜。四禪滅樂。問曰。初禪憂苦並滅。今雲何言初禪滅憂二禪滅苦。若依毘曇。初禪地中有眼耳身三識身在。此三識身苦根所依。故不說滅。若爾。意識憂根所依初禪有意。應不滅憂。釋言。憂根其過粗重。定在欲界。是故宣說初禪滅憂。雲何粗重。憂從欲界貪慾心起。貪著欲界五欲境界。見彼散壞方生憂故。苦不如是。故不說滅。又後憂根退定方生。苦則不爾。出定便起。為是不類。成實所論。不由初禪有三識身欲故不滅苦。但彼初禪近欲界地不定之心。不定心中能生苦受。故不滅苦。若近欲界。亦應生憂。何故說滅。釋言。憂從貪喜心起。退定方生。若不著欲。終不生憂。苦不如是。故有苦受而滅憂根。三別地法異。初禪覺觀異於餘禪。二禪內淨。三禪安慧。四禪地中不苦不樂。皆各別異。所以須分四。定心粗細。故分四禪。如經中說。初禪定心如密和□。心性散動。以法攝持。故能住緣。二禪定心如山頂泉。水從中出。不從外來。三禪定心如池中華。內外盈溢。四禪定心如密室燈。怡然不動。五受果不同故分四禪。初禪能得梵眾梵輔大梵天果。二禪能得少光無量光光音之果。三禪能得少淨無量淨遍淨之果。四禪能得福愛福生乃至阿迦尼吒天果。第六住處寬狹不同故分四禪。如毘婆沙說。彼有二論。一家說言。初禪住處如一四天下。二禪住處如一千界。三禪住處如二千界。四禪住處如三千界。復有一說。初禪住處如一千界。二禪住處如二千界。三禪住處如三千界。四禪住處無量無邊。以斯不同故分為四。若隨法別。亦得分五。所謂覺.觀.內淨.安慧.不苦不樂。地別不同亦得分六。謂未來中間根本四禪。心數不同亦得分九。初禪五支即為五數。覺是覺數。觀是觀數。喜是受數。樂是猗數。一心定數。第二禪中加一內淨。通前為六。此內淨支依阿毘曇。是其信數。信下覺觀動亂多過。信二禪法寂靜安穩大智論中亦說為信。喜樂一心與初禪同。第三禪中更加捨念安慧三數。通前為九。捨者。是其善大地中捨數。念與安慧是通地中念慧兩數。樂與前喜同是受數。一心與前一心支同。故不別論。第四禪中捨念清淨與三禪中捨念支同。不苦不樂與前喜同。一心支者同前一心。為是不說。行名不同離分為十。初禪五支即以為五。內淨為六。捨念安慧通前為九。三禪中樂心數分別與前喜同。行名分別與前樂同。不苦不樂通前說十。此不苦樂心數分別與前喜支同。是受數故不別論。行名分別異前喜樂。是以別說。第四禪中捨念一心名不異上。故不別說。行義不同離分十一。如毘婆沙說。就前十中。分樂作二。故有十一。何故分者。初二禪樂是其猗樂。三禪中樂是其受樂。所以分之。若依地論。滅障等別則有十六。初禪有四。一者滅障。謂滅欲惡。二者對治。所謂覺觀。三者利益。所謂喜樂。四者彼二依止三昧。所謂一心。初禪既然。餘三類爾。故有十六。支別不同分為十八。就前行名十種之中。覺.觀內淨安慧不苦不樂。當分守一。即以為五。喜及捨念各分為二。通前十一。喜分二者。所謂初禪二禪喜。捨念分者。所謂三禪四禪捨念。樂分為三。通前十四。初二三禪並皆有樂。故分三種。一心分四。故有十八。四禪地中各有一心。故分四種。以實具論。心法不同有二十三。謂十通大地。想欲觸慧念思解脫憶定及受。十善大地。所謂無貪無瞋慚愧信猗不放逸不害精進捨。加覺觀心王為二十三。地別具論。有八十六。初禪地中有二十三。後三禪中各二十一。除其覺觀。開合如是。   第三門中義別有四。一支因同異。二支因先後。三定體具。四明支因多少廢立。言同異者。依如毘曇。初禪五支體性各異。乃至四禪支別亦然。若依成實。始終通論。皆即於心心外無數。隨其行相非無同異。如初禪中。覺觀體同前後為異。彼說。粗心初思名覺。細心後思說之為觀。而體是一。初二禪中喜樂體同。故彼論言。彼喜初來在身名樂。後時名喜。彼說。初禪二禪中樂亦是受樂。故與喜一。二禪內淨與一心同。故彼論言。內淨支者。即二禪體。三禪安慧與念體同。故彼論言。三禪安慧與念同。故後分禪中不立安慧。無漏三禪望有漏禪說為後分。又三禪中捨與樂同。故彼論言。我不說捨外別更有樂。即捨說樂。第四禪中四支各別。大乘法中心識有三。一是事識。二是妄識。三是真識。彼事識中心與數異。於中說禪。支因各別。妄識之中義別六重。如馬鳴說。根本四重心數無別。於中說禪。支因體同。末後兩重心與數異。於中說禪。支因各別。真識之中心數無別。於中說禪。支因體一(此一門竟)。   言先後者。依如毘曇。初禪五支體性同時。用有先後。乃至四禪類亦同然。若依成實。初禪五支定在先後。不得一時。彼說心數不同時故。不同時故。前四滅已方得一心。問曰。若言前四滅已方得一心。是則初禪非五支成。又經中說。初禪地中有五支俱。雲何先後。又一心時若無覺觀。與二禪何別。彼成實論二禪品中釋通此義。向言初禪非五成者。我不說五支儘是初禪。但近初禪有覺觀等。故說五支成其初禪。經言初禪五支俱者。雖小相違。亦名為俱。如言弟子與師俱。雖小前後。亦名俱矣。言與二禪有何別者。初禪近亂。定未深靜。出入皆有覺觀之心。二禪不爾。出入皆無。是故不同。問曰。初禪近覺觀故說為支者。亦近五欲。何故不說五欲為支。論言。五欲背故不名為近。又復五欲不住為因故不說近。問曰。若言至一心時已無喜樂。喜樂雲何得至二禪。釋言。彼宗心法不並。故一心邊無其喜樂。非斷無故。至二禪支。初禪既然。餘禪類爾。彼論偏執用相先後。故違一時。大乘所說與毘曇同。故龍樹言。譬如晝日眾星不現。非無眾星。心法如是。隨時受名。非無諸數(此二門竟)。   言體具者。如毘曇說。就彼初禪五支之中。一心支者。是禪是支。言是禪者。是禪體也。言是支者。是支別也。餘四是支而非是禪。是其支別非禪體也。問曰。此五望何說支。釋言。總望初禪之位故說為支。一切經論悉同此說。唯瓔珞經說。有第六默然之心。以為禪體。五支為因。何故不同。當應彼經凡聖通說故為此論。前五是其世俗禪心說之為因。第六是其聖默然心說為定體。成實雲何。論無定判。人釋左右。有人釋言。與瓔珞同。亦用第六默然為體。以一心等名為支。因故是因非體。若依瓔珞。凡聖通論。理亦無傷。若當直就世俗禪中。言用第六默然為體。是義不然。雲何知非。如彼論中解三昧義。言心住一緣名三昧相。解一心支。言離覺觀喜一緣中住。是名為禪。與解三昧其義相似。若一心外別立第六默然為體。則三昧外亦應別立三昧之體。而三昧中住一緣外不可更立三昧之體。禪中亦爾。住一緣外何為更立默然為體。若言經中說一心等為禪支故更立體者。是則經中說七覺支。應七覺外別立覺體。又復經中說八道分。應八道外別立道體。彼既別無。此亦應然。何得更立。問曰。若用一心為體。何故名支。釋言。此望初禪總位說支。何妨。如望見位八正名分。望修道位七覺名支。此亦同彼。於中別分。前四是支。後一是體。亦如八正正見是體。餘者是因。問曰。若爾則同毘曇。雲何得別。釋言。成實但非毘曇五支同時。不非一心以為禪體明知共用。初禪五支體具既然。餘禪類爾(此三門竟)。   次明支因多少廢立。初禪三禪齊立五支。二禪四禪同立四支。何故如是。釋有兩義。一對障辨釋。初禪二禪同治外亂。三禪四禪齊治內亂。外亂有二。一欲惡不善。二初禪中三識之身。初禪對治外亂之初。多用功力故立五支。二禪對治外亂之終。用功微少故立四支。內亂有二。一喜二樂。三禪對治內亂中初。多用功力故立五支。四禪對治內亂中終。故立四支。二地法應爾。如初禪中。正得立五。不得有餘。彼背欲惡。要須覺觀以為對治故有覺觀。慶有所離故有喜樂。一心定體理必須立。何故無其內淨支者。彼治覺觀。此有覺觀。故無內淨。又此地中有三識身。如熱濁泥面像不現。故無內淨。何故無彼捨念安慧。彼與喜違。此地有喜。故無捨等。又雜心雲。初二禪中猗樂粗動與捨相違。故無捨支。何故不立不苦不樂。彼是受數。初禪喜支亦是受數。兩受不並故闕不立。第二禪中正得立四。不得有餘。是義雲何。彼治覺觀及初禪地三識身。故須立內淨。慶有所得。故立喜樂。一心定體。理須立之。何故不立。覺觀為支。以此內淨能治彼故。何故不立捨念安慧。此如前釋。與喜違故。何故不立不苦不樂。亦如前釋。與此喜受不得並故。第三禪中正得立五。不得有餘。為治喜過故。立捨念安慧三支。樂是利益。無宜不立。一心定體。理以須存。何故不立覺觀為支。前已捨故。何故不立內淨為支。內淨是其覺觀對治。覺觀久無不復須之。如人病差不復須藥。何故不立不苦不樂。彼是受數與此樂受不得並故。第四禪中正得有四。不得有餘。為除樂過故。立捨念不苦不樂。是此利益。理然須立。一心定體。義無不在。何故無其覺觀內淨。義同前釋。何故無喜。前已捨故。何故不立安慧支者。若依毘曇。第四禪中不苦不樂順無明。品安慧性是明。是二相違。為是不立。又三禪中為防二過。一他地喜。二自地樂。故立安慧。此地但除他地樂過。為是不立。若依成實。四禪安慧攝入念中。故不別立。故彼論說。三禪後分尚無安慧。況此四禪。何故無樂。與此捨受不得並故。   第四門中。約對道品辨其通別。禪中行體有其十一。所謂覺觀喜猗一心內淨捨念安慧受樂及不苦不樂。道品之中行體有十。謂信進念定慧思戒猗喜捨。彼此相望。理實齊通。於中隱顯非無通別。通別有三。一是禪支而非道品。謂觀與樂及不苦不樂。何故無觀。以彼道中慧遍始終。假觀義微。所以不說。何故無樂。樂性者緣於道不順。為是不論。若爾道中應不立喜。喜忻悅行。治憂重過。發道義強。所以立之。何故無其不苦不樂。以不苦不樂順無明品。相與道違。為是不說。二是道品而非禪支。謂戒精進何故無戒。禪者名為思惟修習。戒非心法。無思惟義。為是不說。又復道中八正名輪。須戒為轂。禪不如是。故廢不論。何故禪中不說精進。精進發動。於定不順。故隱不說。若爾禪中不應立覺。釋言。覺者於境審思能制粗過。發定功強。是以立之。三亦禪亦道。謂餘法也。於中喜捨及與念慧彼此名同。餘者名異。道中思者。禪中名覺。思是覺義。道中猗者。禪名為樂。猗息粗苦故說為樂。道中信者。禪名內淨。信離疑濁故名內淨。道中定者。禪名一心。定無異緣故曰一心。歷禪別說。義在可知。   第五門中明修成相。如龍樹說。趣向初禪。遠離五法。斷除五法。修習五法。成就五法。入初禪地。遠五法者。謂離色聲香味觸等五欲法也。斷五法者。謂斷貪慾瞋恚睡眠掉悔疑等五蓋法也。修五法者。所謂慾念精進功慧及與一心。悕求上靜。名之為欲。念下地中苦粗及障。念上地中止妙及出。故名為念。懃習定心。名為精進。分別下過知上勝益。名為巧慧。守意一緣。稱曰一且心。成五法者。所謂覺觀喜樂一心。廣如後釋。趣向二禪斷除二法。所謂覺觀。修習五法。謂慾念等。成就四法。所謂內淨喜樂一心。亦如後解。趣向三禪斷除一喜。修習五法。謂慾念等。成就五法。謂捨念安慧樂及一心。趣向四禪斷除一樂。修習五法。謂慾念等。求定要因故通修之。成就四法。所謂捨念清淨不苦不樂一心。   第六門中依文釋義。經言。初禪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入初禪行。難欲惡不善是滅障也。釋有四義。一離欲界惡不善法名離欲惡。二依大智論。遠離五欲名為離欲。此猶是前遠離五法。斷除五蓋名離惡不善。此猶是前斷除五法。三依毘曇遠離五欲名為離欲。斷除十惡名為離惡。除滅五蓋名離不善。四依成實。斷貪慾心名為離欲。離殺盜等十不善業名離不善。有覺有觀是其對治。粗思名覺。細思名觀。譬如振鈴。粗聲喻覺。細聲喻觀。問曰。毘曇說心心數法起在同時。今何故言粗聲喻覺細聲喻觀。龍樹釋言。諸心心法體雖同時。隨時受名。譬如晝日眾星不現。非無眾星。心法如是。故得說言粗聲喻覺細聲喻觀。離生喜樂是其利益。慶離欲惡。所以生喜。此亦慶得慶離心多故偏說之。以離惡故身心猗適。目之為樂。入初禪行是初禪體。此猶經中一心支也。經言。二禪滅覺觀。內清淨心一處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入二禪行。滅覺觀者是滅障也。覺觀於前雖是對治。望後能障。故須滅之。內淨一處是其對治。內淨治體離前覺觀及初禪地三識之身。於二禪法證信清淨。故曰內淨。心一處者。是對治相。釋有兩義。一據修以釋。內者淨常續。離餘間隔。故言一處。故地論言。修無漏不斷名心一處。彼說菩薩所修內淨。故言無漏。若就餘人。直爾內淨相續不斷名心一處。二約境以釋。心緣一境故言一處。故地論言。行一境界名心一處。何者一境。如彼舍利毘曇中釋。欲界地中心行六處。所謂六塵。初禪已離鼻舌二識心行四處。二禪已上復離眼耳及身識。故名心一處。所謂行於一法塵境。無覺無觀是其治能。謂內淨心能無覺無觀。定生喜樂是其利益。慶得生喜名定生喜。此亦慶離慶得心多。故偏言之。樂同前釋。入二禪行是其禪體一心支也。經言。三禪離喜。捨憶念安慧身受樂。諸賢聖能說能捨。念受樂入三禪行。離喜滅障。喜於前地雖是利益。望後妨亂。故須滅之。二禪粗故。但滅前治。此禪轉細故。滅前益。捨念安慧是其對治。捨前喜過故名為捨。簡異受捨故言行捨。念前喜過故名為念。念與憶俱故言憶念。知前喜過故名為慧。隨定之慧故言安慧。身受樂等是其利益。納法生適故名受樂。此樂在意快遍身心。簡前心喜。故說身受。此樂深重。唯諸賢聖能說其過。堪能捨離。餘多不能。故說賢聖能說能捨。舉此為顯樂之深也。念受樂等是其禪體。念自地中受樂之過。趣入一心。名念受樂入三禪行。經言。四禪斷苦斷樂。先滅憂喜。不苦不樂捨念清淨。入四禪行。斷苦斷樂先滅憂喜是滅障也。前二禪中。所滅之苦此地亦無。故言斷苦。三禪之樂此地親除。故言斷樂。問曰。苦者是二禪斷。非此親滅。何故說之。成實釋言。為彰此禪是不動禪苦樂雙絕。所以舉之。亦可即名三禪中樂。以之為苦。斷彼樂時即名斷苦。是故說言斷苦斷樂。問曰。彼樂何故名苦。龍樹釋言。望粗心者。說彼為樂。望細心者。即為大苦。如人指手打木等事。寤者為樂。樂睡眠者用為大苦。此亦如是。憂受先在初禪中滅。喜受先在三禪中滅。故言先滅。若爾苦者亦前地滅。何不說先。釋言。應齊。但憂與喜並前地滅故彰先滅。苦雖先滅。對苦之樂此地始離。若當說言先滅苦樂。謂樂亦先。是以不彰。問曰。憂喜既前地滅。何故此說。成實亦言。為彰此禪是不動禪免絕四受。所以說之。不苦不樂是其利益。問曰。餘禪皆先彰治。何故此禪先明利益。乘前便故。對前苦樂彰其不苦不樂義便。故先說之。此益是其中容之受。捨前苦樂。是故名為不苦不樂。若爾此受亦捨憂喜。何故不名不憂不喜。釋有三義。一苦樂在前。故先對之名不苦樂。二對苦之樂此地親斷。是故說為不苦不樂。憂喜並非此地親斷。故不對之。三簡通異別。五受分別。憂喜在於苦樂之外。三受分別。憂之與喜通名苦樂。苦樂通故。今此對之名不苦樂。捨念清淨是其對治。捨前樂過念前樂過。故言捨念。前地治喜。今復治樂。治過畢竟故言清淨。入四禪行是四禪體也。   解四空中別有三門。一辨其相。二明空識一切入空識二解脫空識二種定空識一切處差別相。三隨文釋義。第一辨相。空處定者。行者深見四禪地中色相惱礙。故須修之。修法雲何。略有四種。一方便道。二無礙道。三解脫道。四是定體。方便道者。有其二種。一遠方便。將修空定。先學住心。得住心已學作空想。始緣門戶井穴中空。還來住心。住已復觀。如是往返令心見空了了分明。以漸廣之。還來住心。住心已復廣。如是展轉見一切界。唯是一空更無色相。二近方便。亦依住心學觀下法為苦粗障。觀察上法為上妙出。還來住心。住已復觀。如是往返極令淳熟。此二皆是想心觀行未實見法。故名方便。無礙道者。由前方便勳修力故。入住心中。發生智慧如實見下。或苦或粗或障。三中趣一。不須具三。以此正斷四禪之結。故名無礙。解脫道者。無礙心後即見上地。或止或妙或出。三中趣一。不須具三。此累外起。故名解脫。如是九遍下緣為無礙。九遍上緣為脫解。言定體者。前三皆是空處方便。於彼第九解脫道邊得空處法名為定體。爾時雖得。而未現前。更作方便。歛心趣入方現在前。識處定者。患前空定外緣之苦。故須修之。修亦有四。一方便道。二無礙道。三解脫道。四是定體。方便道中亦有遠近。遠方便者。先得住心。依此住心捨外空緣緣內心識。還入住心。住已復緣。如是往返令於心識照見分明。以漸廣之。緣無邊識皆令明瞭。何者無邊。如成實說。空無邊故識亦無邊。此乃用前空處定中無邊空識為境界矣。餘如前釋。無所有定者。患前識處廣緣之苦。故復修之。修亦有四。名字同前。方便道中亦有遠近。遠方便者。先得住心。依彼住心唯緣一識。還入住心。住已復緣。如是往返極令明瞭。故復捨之。修非想定亦有四種。名字同前。方便道中亦有遠近。遠方便者。先住其心。次依住心。捨前所緣。作無想觀。還入住心。住已復觀。如是往返極令純熟。近方便者。依彼住心。觀無所有。為苦粗障。觀非想地作止妙出。如是往返極令純熟。餘如前釋。第二門中明其空識一切入等差別之相。十一切入中。空識一切入唯取空識二方便道。能廣緣故。餘皆不取。八解脫中。空識解脫唯取空識二解脫道及彼定體。餘皆不取。何故如是。彼方便道未離下過故非解脫。無礙雖斷下地之過。未能出累。亦非解脫。又雜心雲。無礙下緣。故非背捨。非背捨故不名解脫。問曰。為當一切空識二解脫道及彼定體悉是解脫。亦有非者。釋有通別。通則皆是。於中別分。聖得者是。凡得者非。故龍樹雲。空處乃至非想解脫如四空定。所言異者。聖人得者名為解脫。凡夫得者不名解脫。有退轉故。解脫如是。八禪定中空識二定義有通別。通而論之。無礙解脫及彼定體悉名為定。如未來禪亦名為禪。方便道者未得上法。所以不取。別則唯取空識定體。以之為定。方便無礙及解脫道是定方便非正定體。所以不取。若論空識二一切處。一切皆是。故成實雲。若定不定。若垢若淨。若因若果。有漏無漏皆是空識一切處矣。   第三門中隨文辨釋。空處定者。經言。過一切色想。滅一切有對想。不念別異想。不分別色等境界。知無邊虛空。即入無邊虛空行。過色乃至不念別異是其滅障。滅緣色想。問曰。何故不滅色體唯滅色想。釋言。心患可以修斷。故滅色想。色體難離。要生空處方能捨之。故此不論。問曰。何故不言滅受及餘心法。偏言滅想。釋言。想者取相為義。取彼色相。專是想過故言滅想。雖言滅想。餘心心法通亦隨宜。又四禪中多滅諸受。四空定中多滅諸想。故偏說之。想所緣色離合不定。總唯一色。或分為二。一可見色。謂眼所行。二不可見色。謂耳鼻等所行之色。或分為三。一可見有對。謂眼所行。二不可見有對色。謂耳鼻舌身所行之色。此等皆是有對。有礙色根所對。故言有對。三不可見無對。謂意所行。無作之色不為對礙色根所對。故言無對。或分為六。謂六塵色。眼所行者色體名色。餘根所行色數名色。或分十一。謂五根五塵及無作色。細分無量。今據一門且論三種。對之以明滅三種想。過色想者。可見有對色想滅也。故地論言。所謂眼識和合想滅。滅有對者不可見有對色想滅也。故地論言。謂耳鼻舌身識和合想滅。不念別異想者。不可見無對色想滅也。故地論雲。所謂意識和合想滅。良以意識緣一切法。於中別分緣色邊滅。故言別異。初句言過。第二言滅。第三不念綺互言耳。問曰鼻舌二識之身初禪中滅。眼耳身等三識之身二禪中滅。何故至此方雲眼識乃至身識和合想滅。釋言。對治有其四種。一壞對治。謂方便道及無礙道觀察下法苦無常等。可破可壞。二斷對治。謂無礙道正斷下過。三持對治。解脫為首。及後一切無礙解脫持前無為。使之不失。四遠分對治。解脫為首。及後一切無礙解脫遠能令前所斷諸過更不重起。今空處定望彼五識相應之想。有持對治遠分對治。故說過滅。此義一切諸論大同。唯成實中獨為異釋彼。言過色想者。過彼色香味觸之想。滅有對者。還滅色香味觸之想。以彼對礙故須滅之。道言不念別異想者。緣聲想滅。聲從眾緣擊發而生。故曰別異。彼宗不立無作色。故為此解釋。考論經意。當如前解。不分別色等是其對治。知無邊虛空是其利益。入無邊空行是其定體。識處定者。經言。過無邊虛空想。見外念粗分別過患。知無邊識處安穩。入無邊識處行。過無邊空想。是其滅障。論言。行者深厭色故以空為治。色患既除。空治亦捨。如人度河並捨船筏。亦如出賊捨之遠去。故滅空想。見外念粗過是其對治。知識處安隱是其利益。入無邊識行是其定體。無所有定者。經言。過無邊識想。見粗念分別過患。知無所有安隱。即入無處有處行。過無邊識是其滅障。空無邊故。緣空之識亦復無邊。識無邊故。苦亦無邊。故須滅之。見粗分別過是其對治。知無所有安穩是其利益。入無所有是其定體。非想定者。經言。過無所有想。見無所有念分別過患。知非想非非想安穩。即入非想非非想處行。過無所有想是其滅障。見念分別過是其對治。前無所有雖捨多想。猶有少想。見彼少想。如癰如瘡如毒如箭。故復捨之緣於非想。復見一向非想為過。謂為愚癡。緣非非想。亦可但嫉有想之過。緣於非想。聖人以理說為有想。名非非想。知非想安穩是其利益。入非想行是其定體。上來第二別解八禪。   第三門中明其定具。生定之因名為定具。具中開合廣略不定。或說為四。謂道品中四如意足。彼皆定因故名定具。後當廣釋。或復論五如上廣解。謂慾念精進巧慧一心。或說為七。如地持說。一持淨戒。二守根門。三食知量。四滅睡眠。五近善人。六知過不犯。七有犯能悔。彼說此七為善方便。當知亦是定之具也。或分十一。如成實說。一持淨戒。二得善知識。三守根門。四飲食知量。五滅睡眠。六具善覺。七具善信解。八具行者分。九具解脫處。十者無障。十一不著。初持戒者。離殺盜等七不善業。若復通論。離十不善。定由戒生。故須持戒。第二得知識者。能以定法授人之者名善知識。定由師發生。故須知識。故經說言。善知識者。於得道中具足因緣。第三守根門者。眼等是根。念慧心堅守六根。不令塵賊於中壞善。定由守成。故須守之。法無量。何故唯用念慧守乎。念能牽境。慧能分別。故用守之。第四食知量者。行者不為色力婬欲美味故食。但為濟身行道故食。若食過多。增長煩惱妨修定意。故須節量。節至幾許。於己所食三分之二能少益善。第五滅睡眠者。行者自念。大事未辦。事藉懃成。若樂睡眠。世事難成。何況出道。故滅睡眠。滅法雲何。念身無常三惡道苦佛法欲滅睡眠無利。以此鞭心而除遣之。第六具善覺者。離八惡覺。所謂欲覺瞋惱親裡國土不死族姓輕侮。修習八種大人之覺。謂少欲知足遠離精進念定智慧及不戲論。第七具善信者。信生死法鄙惡可厭。泥洹可欣。第八具行者分者。論釋有五。一者信心。信受師語能隨順行。二者不諂。於善知識直言不曲。故論說言。諂曲難救。質直易度。如世病人實說病狀則易可治。三者少病身力具足能修禪定。四者精進求定不恩。譬如攢火不息疾得。五者智慧能厭有為。令前四行得聖道果。此五名為具行者分。第九具解脫處者。論釋有五。一佛比丘等為其說法。令達語義歡喜猗樂攝心漏盡。二首善誦經。三為他說法。四獨居思量。五善取定相。謂止舉捨。五中初三是其聞慧。次一思慧。後一修慧。第十無障者。謂無煩惱業報。已具四善輪故能無之。五言四輪者。一生中國。二依善人。三自發正願。四宿殖善根。生於中國。宿殖善根。能離報障。依止善人。能離業障。自發正願。離煩惱障。第十一不著者。離取著心。故在世無礙直向涅槃。如水在恆河。離八因緣直趣大海。離八緣者。一不著此岸。二不著彼岸。三不沒中流。四不出陸地。五不為人取。六不為非人取。七不入洄澓。八不腐爛。行者亦爾。於內六入不計我人。名不著此岸。於外六入不計我所。名不著彼岸。離貪瞋癡。名不沒中流。不起慢高。名不出陸地。不近四眾。名不為人取。不持戒求天。名不為非人取。不退戒還家。名不入洄澓。不犯重禁。名不腐爛。定具如是。   第四門中明其定難。妨定名難。難有輕重。輕難無量。略論十五。一多言定難。宜默少言。二多事定難。宜止不為。故地持雲。不多遊行。三多覺定難。宜止一緣。四顛倒定難。謂多貪人修慈悲觀。多瞋修習不淨觀等。宜正修習。五不等定難。緩急不停。宜善調之。六者不能善取定相定難。謂不善修止舉捨心。宜善修之。七不適定難。或因內外一切諸觸。令身不適。或因貪憂。念令心不適當自消息。八不樂定難。或得好師好法處。心不愛樂。當自呵嘖。離是因緣。更依何法得生禪定。又念。自身性是苦法。知復何處有樂可稱。九愁憂定難。求定不得便生憂惱。當自開解。禪定勝法大功德者。久修乃得。我薄福人。雲何始習已得禪定。又禪定者。於得道中則為過半。若易修得。道非勝法。十怖畏定難。於禪定中。見可畏事。心生怖畏。當念。虛誑妄心自作。定法有此。不應生畏。十一異相定難。於禪定中。或見佛像及女色等。當念。心作心外無法。十二憎厭定難。於禪定中。見不淨相。憎厭過多不能飲食。或欲自殺。當更改觀念數息等。如律中說。十三歡喜定難。於禪定中。見光明等。心生歡喜。當念。此是禪定粗相非勝上法。不應生喜。又設得禪。是世俗法。無常易失。何足可喜。十四慢高定難。於禪定中。隨所得法而自高舉。當念。此是凡俗粗法。無常易失。未足可恃。又觀此法得者是誰。而自高舉。十五疑惑定難。得法不識。不知好惡取捨之宜。當問明師。輕難如是。重難之中別亦無量。成實略舉十種三法以為定難。第一三者。謂無慚愧及與放逸。若人造惡。內無羞恥名為無慚。外無恥懼稱曰無愧。無慚愧故失善隨惡名為放逸。第二三者。謂不恭敬。難與語。習惡友。此由前生。由放逸故不受師誨名不恭敬。違反師言名難與語。遠善師長親附惡人名習惡友。第三三者。謂其不信邪戒懈怠。此由前生。由習惡友受邪教故不信因果名為不信。以其不信正因果故。受持烏雞鹿狗戒等。名為邪戒。受邪戒故謂善無利。不肯懃修。故生懈怠。此成實中為第四門。然今依彼相生次第。迴為第三。第四三者。謂不喜善人。惡聞正法。好出他過。此由前生。由懈怠故不喜善人。不喜善人故謂無真實行者。無實行故惡聞正法。惡聞法故謂行正法皆如邪法無所利益。故好出他過。此成實中是第三門。今此依於相生次第。迴為第四。第五三者。謂調戲。不守諸根。破戒。此由前生。由出他過心則浮動。故生調戲。以調戲故不攝諸根。不攝根故便起破戒。第六三者。謂妄憶。不行安慧。亂心。此由前生。由破戒故妄生憶念。妄生憶故不行安慧。無安慧故心則散亂。第七三者。謂邪念邪行沒心。此由前生。以心亂故便生邪念。以邪念故便行邪道。行邪道故迷沒善法。第八三者。謂身見戒取疑。此由前生。心沒善故便起身見戒取及疑。第九三者。謂貪嗔癡。由前身見戒取及疑故起此三。第十三者。謂生老死。由貪瞋癡故生此三。以此十種前生後故。斷前後滅。問曰。此等何人斷滅。成實釋言。斷前四種是在家人淨。斷離第五出家人淨。斷除第六念處清淨。斷除第七暖等清淨。斷除第八無相位中達分善淨。除滅第九是前三種沙門果淨。除離第十無學果淨。八禪之義辨之粗爾。   八解脫義六門分別(釋名辨相一 論體二 就位分別三 就處分別四 得捨成就五 約對餘門辨定優劣六)   初釋名辨相。八解脫者。經中亦名八背捨也。如龍樹釋。背淨五欲捨離著心故名背捨。又背下過亦名背捨。免絕羈縛稱曰解脫。解脫不同一門說八。八名是何。一內有色相觀外色。二內無色相觀外色。三淨色解脫。四空處解脫。五識處解脫。六無所有處解脫。七非想解脫。八滅盡解脫。八中初三從色境為名。中四解脫論者不同。若依毘曇。就體處彰名。彼論宣說四空處定為解脫故。龍樹亦爾。若依成實。就境處彰名。觀四空處得解脫故。第八解脫當體為名。說滅盡法為解脫故。名字如是。相狀如何。宗別不同所說各異。依大智論。內有色相觀外色者。自身名內。他身名外。於內外色未滅未壞。以不淨想觀內外色悉皆不淨。是初解脫。問曰。是中內外色皆未滅壞。何故偏說之內色為有。釋言。外色初三觀中一向未壞有。通前三故。就初中不偏說有。內色不爾。初有後無。為別後無故說初有。又問曰。是中於內外色皆觀不淨。何故名中偏言觀外。釋言。此是隱顯彰名。內中彰有隱其觀義。外中說觀隱其有義。互舉一邊。理實齊通。又不淨觀為厭自身。觀內易知。故隱不論。又此觀者先取他身死屍等相用方己體。從初方便故言觀外。內無色相觀外色者。預取己身未來死相蟲食火燒滅壞等相。以方現在作滅壞想。故曰內無。又於現在分離破壞。乃至微塵亦無所有。亦名內無。觀外不淨名觀外色。問曰。何故不觀外無。釋言。自身無常危脆。無想易成。故說內無。外大地等安固難壞。難觀為無。故不說之。又復自身狹少易盡故觀內無。色寬多難可滅盡。要至空處方能滅之。故此觀中不觀外無。問曰若言外色寬廣難觀無者。何故得觀外色不淨。釋言。不淨是其有觀。有順前境。為觀易成。故得觀外以為不淨。無觀難就。是以不得觀外為無。問曰。何故初門之中通觀內外以為不淨。此唯觀外。論言。前者觀心未細。難攝一處。故觀內外。此心轉細易攝一處。故唯觀外。又前門中內色未無故觀內外。今此門中內色已無故偏觀外。問曰。內無誰觀外色。論曰。此是假想之觀。非是實無。故得觀外。此前二門是不淨觀。淨解脫者。除去皮肉唯觀白骨。又觀骨光作其青黃赤白等想。名淨解脫。觀法雲何。先取金銀諸寶等光用方骨相。後得見之。問曰。凡夫於不淨中取淨名倒。此亦觀於不淨為淨。何故非倒。論言。女色實是不淨。凡夫見淨於中染著。所以是倒。此淨觀者唯觀白骨。骨望皮肉少有淨相。所以非倒。又此觀中捨其骨相唯觀骨光。骨光清淨。所以非倒。又此觀時先取金銀諸寶色光以方骨色。所取寶色實是清淨。所以非倒。又雖觀淨。不生染著。是以非倒。此涅槃中名身證解脫。觀察淨身證得解脫。名身證解脫。此三色觀。空處乃至非想解脫如四空定。所言異者龍樹釋言。彼四空定凡聖俱得。此四解脫唯聖人得。以其解脫更不迴故。滅盡解脫者。於彼宗中滅定為體。故大品經六度相攝品雲。菩薩滅定為第八解脫。涅槃經中亦同此說。滅定體相廣如前釋。問無想定以何義故不名解脫。論言。此是邪見人入出。則還退入邪見中。故非解脫。毘曇法中。初三後一與龍樹同。四空解脫文相少異。異相如何。大智論中。四空解脫與四空定通局分異。定通凡聖。解脫唯聖。毘曇法中。寬狹分異。定義寬通。無礙解脫俱名為定。解脫義狹。不通無礙及命終心。故雜心除四空處九無礙道及命終心。其餘善法盡說背捨。無礙下緣。故非背捨。命終心者。向受生處。亦非背捨。問曰。文異。其義雲何。釋言。義齊。語之隱顯。龍樹多依阿毘曇義為所論故。亦可毘曇除九無礙及命終心為解脫者。龍樹共同。龍樹所說八解唯聖。毘曇不同。此義雲何。如雜心釋言除九無礙及命終心其餘善法盡說背捨。若凡所得非背捨者。不名盡說。成實所論與前全別。彼論初三觀察色空名為解脫。不以親察淨不淨等名為解脫。故成實論八解脫品雲。有人說言。初二不淨。第三解脫為淨觀者。是義不然。所以者何。無有淨觀及不淨觀得解脫故。又復外道亦能觀察淨與不淨。明非解脫。但以空觀名為解脫。問曰。曰外道亦作空觀。雲何不名解脫。論言。外道但信解觀非真實觀。要實見空方名解脫。然彼文中。初三解脫文相極隱。相傳釋言。內有色相觀外色者。自身名內。他身名外。於此內外五塵之色。未見其空。但見內外四大五根假名色空。是初解脫。而名字中互舉一邊。有通內外。內中偏彰。觀通內外。外中偏說。與前所辨內有色相觀外不淨。其義相似。內無色相觀外色者。觀察內外五塵色空。是第二解脫。而名字中。內上雲無。外上說觀。言綺互耳。此二觀察欲界色空。淨解脫者。觀察色界淨色為空。此三門中亦見心空。為別後故偏言觀色。次四解脫與前亦異。前者正用四空定體為四解脫。今此所論。聖人先得四空定。已隨依何禪發無漏觀。觀已所得四無色定。為苦無常空無我等。於中離縛名為解脫。故彼論言。聖人因得四無色定。能觀彼陰苦無常等。名解脫矣。第八解脫與前亦異。前說滅定為第八解脫。成實法中滅定全非。故成實言。行者證得泥洹之時。諸煩惱滅。一切事訖。名第八解脫。不說一切心心數滅為第八解脫。明知不同。又言。學人但得滅定不得第八解脫。電光羅漢得第八解脫不得滅定。明知不同。彼論復言。滅盡解脫滅無明等。滅盡定者滅想受等。明知不同。通而論之。無學所得二種涅槃及滅盡定是第八解脫。如此解脫大乘亦有。   第二門中辨其體性五義分別。一假實分別。有人說言。八解脫唯用假人為體。良以煩惱繫縛假人故。人得脫即為脫體。復有說者。唯實為體。此皆大偏。論解脫人。假者為體。說解脫德。實法為體。故經中說為慧脫心脫。義既兩兼。何得偏取。二就有為無為分別。毘曇法中八俱有為。前七是其有為心法。第八有為非色法。成實法中。前七有為。第八無為。彼說數滅為第八故。大乘法中隨事解脫始同毘曇。終皆無為。觀空解脫始同成實。究竟終成一切無為。不生滅故。三就有漏無漏分別。毘曇法中。初三後二一向有漏。前三事觀故是有漏。非想邊地聖不居中故是有漏。滅定繫屬非想法故亦是有漏。中間三種通漏無漏。成實法中一切無漏。故彼論言。是空性故一切無漏。大乘法中。前之七種始學有漏。終成無漏。第八一種一向無漏。故地持中說滅盡定以為聖住。四心非心相對分別。前七心法第八非心。五三善分別。無貪瞋癡是其三善。毘曇法中初三是其無貪善。問曰。初三若無貪性。何故經中說為觀色。觀是慧性。雲何無貪。釋言。此乃相近說之。無貪善根與慧相隨方能離貪。故從強伴說之為觀。雖說為觀。無貪為主。壞貪慾故。問曰。初二是不淨觀。壞貪可爾。第三淨觀雲何壞貪。釋言。是中雖作淨觀。為壞貪慾故名無貪。問曰。不淨壞貪是得。何須淨觀。論言。行者為欲自試。若見不淨不生貪慾。未足為奇。見淨不貪。方乃為奇。故為此觀。又復行者若不觀淨。就之除貪。復見淨色。或容起貪。為防是過故。先觀淨就之調心。問曰。不淨能破貪慾。復須淨觀助破貪者。親想治瞋。何故不作怨想助之。釋言。淨想非一向過。如觀佛身寶色等相。不生欲染。故作淨想。助破貪慾。怨想唯過。故不為之。又貪難斷。故須淨觀。助而破之。瞋恚易除。故唯親想獨能破遣。次四解脫是無癡性慧為體故。故雜心雲。如勝色想體性是慧。第八非心三善不收。成實法中。前七慧性以空觀故。第八無為。三善不攝。大乘法中隨事解脫與毘曇同。觀空解脫與成實同。體性如是。   第三門中就位分別。毘曇八解脫釋有二。一簡聖異凡。八解唯是那含羅漢二人所得。那含人中極多成八。少則不定。羅漢人中極多成八。極少成七。除滅盡定。以滅盡定俱解脫人方始得故。問曰。八中初三解脫貪慾對治。那含羅漢已出貪慾。何故修乎。釋言。此三是防過行。非斷過行。聖人畏退起下煩惱。故修此三不為斷欲。問曰。雲何知此三種非斷過行。論言。初二依於初禪二禪修起。第三依於四禪修起。貪慾對治必在未來。故知此三非斷過行。問曰。須陀斯陀之人何故不得。釋言。初三依四禪起。後五在於四空地中。須陀斯陀不得八禪。為是不得。問曰。凡夫亦得八禪。何故不得。以其所得有退轉故。不名解脫。準大智論。此義決定。二凡聖通論。前三解脫及四空處有漏解脫或凡夫得。或是那含羅漢人得。若凡夫時修得八禪則凡夫得。若得聖已方修八禪則是那含羅漢人得。彼阿那含初成名得。阿羅漢人有故名得。空處識處無所有處無漏解脫及滅盡解脫唯是那含羅漢人得。問曰。此等須陀斯陀何故不得。以其不得八禪定故。毘曇如是。成實八解唯在賢聖不通凡夫。就賢聖中。唯在修道及無學道。不通見諦。於彼修道及無學中。觀空之行通名解脫。不簡無礙解脫之別。就中初二修起在於斯陀含行至那含向。欲界地中煩惱治故成在那含。次四修成在羅漢行。上二界中煩惱治故。非想解脫始修在於羅漢行中。成在無學。滅盡解脫唯在無學。大乘法中。種性以上一切具足。若復通論。善趣位中亦分得之。位別如是。   第四門中就處分別。於中有三。一依禪處。二處身處。三境界處。依禪處者。毘曇法中。初二解脫依於初禪二禪修起。何故如是。論言。欲界有二種欲。一者身欲。謂五識中貪染之心。二者心欲。謂意識中貪染之心。故依初禪修不淨觀對治彼欲。初禪地中亦有二欲。一者身欲。謂眼耳身三識身中貪染之心。二者心欲。謂意識中貪染之心。故依二禪修不淨觀對治彼欲。二禪已上無有身欲故。三禪上不復修之。又三禪中樂自地樂。不肯觀彼不淨之事。第四禪中心性寂靜。不喜觀彼不淨之事。故不為之。彼中設有少。故不說。第三解脫依第四禪。何故如是。觀不淨法以之為淨。難可成就。第四禪中慧力增強方堪為之。餘禪慧劣。所以不起。又前二種觀欲界色以為不淨。不淨實觀近則易成。遠之難就。故偏在於初禪二禪。第三解脫觀欲界色。以之為淨。淨是假觀。遠則易成。近之難就。故偏在於第四禪中。下設有之。微故不說。次四解脫當地。可知滅盡解脫繫屬非想。成實八解通依四禪及三無色。如依初禪。觀欲界色內外空寂為初二解脫。觀色界空為第三解脫。觀已所得無色定空為四空解脫。依彼初禪斷滅一切生死因果為第八解脫。如依初禪。至無所有類亦同然。依電光定但得前三及後滅盡。不得中四。何故如是。論言。聖人得四空定。然後觀之無常苦空。名為解脫。電光羅漢不得彼定。無所可觀。為是不得。非想心劣不發增觀斷結無漏。為是不依。大乘法中觀空解脫具依八禪。大乘非想有無漏故。隨事解脫始同毘曇。行修純熟。初三解脫具依四禪。次四當地。滅盡解脫依一切地皆得現入(此一門竟)。   依身處者。依如毘曇。初三解脫唯在欲界。三天下人堪任修起。非餘處身。以是欲界貪慾治故。不在上界。問曰。初禪猶有身心兩種之欲。何故上界不修此治。釋言。初禪雖有二欲。然此正治貪婬之患。上界已離。為是不修。欲界六天雖有貪慾。著樂情深不能修起。鬱單越人著欲雖薄。慧力微劣。為是不修。餘趣障難。又無禪定。是以不起。次四解脫三界身中皆得修起。其有漏者從下修起。然後上生。其無漏者下及當地皆得修起。滅盡解脫欲界修起。非上二界。問曰。何故無色等得上修起。滅盡不爾。論言。禪定三種力起。一者因力。由過所修為自分因故。現能起。二者業力。以今修習生上業故。迭相資發在上能起。三方便力。謂火災等怖令修起。由是三力故上修起。滅定唯從說力而生。欲界有佛說滅定法。故得修起。上無說者。故不修起。若依成實。初二解脫唯欲界身而得修起。名欲界身。以為內故。第三欲色皆得修起。後五解脫三界皆起。大乘法中。始同二乘。究竟終成於一切處皆起一切(此二門竟)。   次論境處。依如毘曇。初三解脫觀欲界法以為境界。空處識處無所有處。有漏解脫唯緣自地及上地法以為境界。彼解脫道唯緣自地。勝進道者得緣上地。問曰。何故不緣下法。非背捨故。又緣下者是無礙道。非解脫故。此三處中無漏解脫所緣苦集。唯自及上。不緣下地。無色不緣下有漏故。滅諦亦爾。良以不緣下有漏故。亦不緣彼對治之滅。道諦之中。自地及上一切皆緣下。則不定。若依下禪發無漏道治下過者。一切不緣。亦以不緣下有漏故。不緣彼治。能治自地及上過者。通得緣之。非想解脫唯緣自地有漏為境。滅盡無緣不須論之。成實法中初二解脫境在欲界。第三解脫境在色界。四空解脫境在四空。滅盡無境。大乘法中觀空解脫與成實同。隨事解脫與毘曇同。   第五門中明其得捨成就之義。先明其得。先無今有名之為得。毘曇八解脫義釋有二。一簡聖異凡。八解脫唯是聖人功德。於中前三及四空處有漏解脫唯離欲得。離下欲時得上法故。下三空處無漏解脫有二種得。一離欲得。離下欲時得上法故。二者退得。所謂退根退聖果時得於本法。第八解脫唯方便得。得八禪已方便修習然後得之。問曰。何故前七解脫有離欲得。滅盡不爾唯方便得。釋言。前七是離欲法正違下欲。是故離彼下地欲時。便無所待。即便得之。滅盡解脫是滅心法。雖離下欲。上心未已。為是不得。二凡聖通論。凡夫所得通名解脫。於中前三及四空處有漏解脫有二種得。一離欲得。義同前釋。二者生得。凡夫從上退生下時得於下法。良以有漏生上失下故。下生時還復得之。餘如前釋。成實無文。准義論之。前七解脫唯離欲得。所謂永斷下地欲時得彼解脫。第八不定。於中所有有餘涅槃唯離欲得。無餘涅槃或離欲得或方便得。當報不起是離欲得。所謂遠離非想欲時即便得之。現報盡滅是方便得。用邊際智通滅報得故。羅漢滅定亦方便得。大乘法中隨事解脫與毘曇同。觀空解脫與成實同(此一門竟)。   次明捨義。先有今失名之為捨。毘曇前三及下三空處有漏解脫有二種捨。一者退捨。所謂退起下地欲時失上解脫。二者生捨。生上地時失於下法。下三空處無漏解脫有三種捨。一者退捨。彼宗無漏有退失故。二轉根捨。轉鈍無漏無利根時失鈍根故。三得果捨。證無學時捨學道故第七第八唯一退捨。成實前七唯入無餘涅槃時捨。第八無捨。大乘法中緣修解脫真證時捨。真實解脫畢竟無捨(此二門竟)。   次明成就。隨所有處名為成就。毘曇法中前二解脫二禪已還隨身何處一切成就。生上不成有漏。生上則失下故。第三解脫四禪已還一切處成。生上不成。下三空處有漏解脫自地及下一切皆成。生上不成。彼三空處無漏解脫及後二種一切處成。然彼宗中前七解脫隨所成處皆得現入。第八解脫在欲色界成而得入。無色雖成而不得入。彼無形色。若覆滅心。命則盡故。成實大乘一切解脫一切處成。   第六門中辨其優劣。於中約對八勝處及十一切入以辨優劣。八勝及與十一切入後當具論。毘曇唯就初三解脫望八勝等以辨優劣。初三解脫總相觀故。最以為下。八勝次廣說以為中。十一切入最廣觀故。說以為上成實不爾。彼論宣說。十一切入假想觀故。最以為下。八勝處者初是有漏後是無漏。說以為中。八解脫者唯是無漏。說以為上。於中下者在於外凡。中者在於內凡已去。上者在於修道已上。八解脫義釋之粗爾。   八勝處義四門分別(釋名辨相一 論體二 就人分別三 就處分別四)   第一釋名辨相。八勝處者。經中亦名八除入也。為此觀行。能息貪慾勝煩惱處。故雲勝處。入者亦是處之別稱。除煩惱處故名除入。勝處不同。一門說八。八名是何。一內有色相外觀色少。大智論中名外觀色若好若醜勝知勝見。二內有色相外觀色多。三內無色相外觀色少。四內無色相外觀色多。五青。六黃。七赤。八白。八中初二是八解中第一解脫。己身名內。於己身份未滅未壞名內有色。於外色中始觀一身以為不淨。名外觀少。何故不多。龍樹釋言。學觀之始畏心難攝不敢多觀譬如鹿遊未調不可遠放。若好醜者。論言。於彼外色之中善果名好。惡果名醜。又外色中生婬之處名之為好。生瞋之處說之為醜。又彼三十六物之中骨相名好。皮肉等相說以為醜。又外色中忘見淨想名之為好。還見不淨說之為醜。於好於醜不生貪瞋。但觀四大因緣和合名勝知勝見。第二內有色相外觀多者。內有同前。觀心轉熟能為廣觀。周滿大地悉見不淨。名外觀多。次二勝處是八解中第二解脫。於己身份作其死想蟲食火燒盡滅之想。名為內無。多少同前。青黃赤白是八解中第三解脫。於外色中除去皮肉作其骨想。後觀此骨作其青黃赤白等想。為四勝處。觀法雲何。欲為青觀。先得四禪。次於外色取少青相。還入定中復觀彼青。如是往返極令純熟。名青勝處。黃等亦然。問曰。此四與十一切入中青黃赤白四一切入有何差別。龍樹釋言。一切入廣普緣一切悉為青等。勝處少緣。有斯異耳(此一門竟)。   次辨體性。於中有三。一就有為無為分別。此觀有為。二就有漏無漏分別。毘曇法中一向有漏。成實法中通漏無漏。故彼成實八勝品雲。始觀有漏。終成無漏。大乘亦爾。三心法分別。毘曇法中是無貪性。貪慾治故。成實法中是智慧性。大乘法中直觀事者與毘曇同。兼見空者與成實同(此二門竟)。   次就人論。毘曇法中或是外道凡夫修起。或是那含羅漢修起。成實釋言。佛弟子起。不通外道。佛弟子中內凡修起。以初有漏後無漏故。大乘法中十信已去皆能修起(此三門竟)。   次就處論。處中有四。一依禪處。毘曇前四依於初禪二禪修起。後四依於第四禪起。彼成實論八勝品雲。依欲界電光及色界定皆得修起。二境界處。三修起處。四成就處。此等具辨。與八解中初三解脫其義相似。八勝如是。   八行觀義兩門分別(釋名辨相一 就位分別二)   第一釋名辨相。八行觀者。如地持說。於八境界涉求名行。照察稱觀。理實通觀一切諸法。今此且就一色論之。餘類可知。名字是何。一者觀色。二觀色集。三觀色滅。亦名色離。四觀色道。五觀色味。六觀色過。亦名色患。七觀色出。八觀色第一義。如地持說。八中前七觀察色義。所謂觀察世諦之義。後一觀察色第一義。就前七中。初四正觀色之體義。後三觀察色之所生。就前四中。初觀色者。觀色體性苦無常等。此即是其苦諦觀也。觀色集者。觀察色因因業煩惱。此即是其集諦觀也。觀色滅者。觀色盡處數滅無為故名色滅。滅離色相故亦名色離。此即是其滅諦觀也。觀色道者。觀察彼色對治之道。此即是其道諦觀也。次三觀中觀色味者。觀色生集。緣色生愛味著境界故名色味。觀色過者。觀色生苦。所生苦報是過患法故名色過。亦名色患。觀色出者。經亦名離。出之與離滅之異稱故。彼滅諦四行之中。或有說為盡止妙出。或復說為滅止妙離。故知出離滅之別稱。此觀色法能生於滅。滅是無法。雲何可生。觀色得滅。義說為生。與涅槃中涅槃修得不名不生。其義相似。何故不說觀色生道。道者是後第一義觀。非全不說。第八觀色第一義者。觀色無我。無我有二。一眾生無我色中無人。二法無我色性空寂。八中前七是觀方便。後一正觀觀色既然。受想行等類亦同爾(此一門竟)。   次就位論。文無定判。准義推之。粗亦可知。毘曇法中。初四方便暖等已上漸學觀察。苦忍已去正見分明。次三方便斯陀行去漸次觀察無學究竟。第八門中人無我觀二處通者。成實法中。前七事觀。在思慧地。後一理觀。暖等已上漸學修習。無相已去正見分明。大乘法中實通上下。隨相別分。前七方便在於地前。後一正觀在於地上。八行觀義略辨如是。   八大人覺義   八大人覺者。佛是大人。諸佛大人覺知此法為涅槃因。名大人覺。所覺不同。一門說八。八名是何。一是少欲。二是知足。三樂寂靜。四懃精進。五守正念。六修禪定。七修智慧。八不戲論。於彼未得五欲法中不廣追求。名為少欲。已得法中受取以限。稱曰知足。離諸憒鬧獨處空閑。名樂寂靜。於諸善法懃修無間故雲精進。守法不失名為正念。住法不亂名曰禪定。起聞思修說為智慧。證離分別名不戲論。一一廣辨如遺教經。就此八中。前七方便。後一正證。八大人覺略之云爾。   八法攝摩訶衍義   八法攝摩訶衍出地持論。摩訶衍者是外國語。此名大乘。大乘行廣。八法統收。斯集其中故名為攝。八名是何。一名為信。二名聞思。三名思慧。四名淨心。五初修慧行。六修慧廣。七修慧果成。八畢竟出離。菩薩種性解行位中。於八解處淨信成就故名為信。何者八勝。謂三寶功德。諸佛菩薩神通之力。種種因果。真實之義。得義。得方便。種種因果是世諦法。真實義者是第一義。言得義者。無上菩提。得方便者。謂諸菩薩所修學道。於此八處菩薩皆信。言聞慧者。解行之初欲求出道。於出世法具足聽聞。言思慧者。解行之終於所聞法具足思量。故地持雲。菩薩解行聞慧思慧思惟。言淨心者。初地之始見無我理證心清淨。故雲淨心。初修慧行者。初地滿心起十大願修行信等。此即是其修道所收修道之始。故名為初。修慧廣者。二地已上乃至七地修道漸增。名修慧廣。修慧果成者。八地已上報行純熟。名修慧果成。畢竟出離者。謂如來地。如來永離一切諸障名畢竟出。八法攝摩訶衍辨之略爾。   九次第定義   九次第定者。所謂八禪及滅盡正受。如龍樹說。此九唯取根本定體不通方便。根本定時轉相入故。八禪滅定廣如上釋。然此亦名九次第滅。入初禪中滅欲界心。入二禪中滅初禪心。乃至入彼滅盡定時滅非想心。九次第定名字如是。   九想觀義八門分別(辨相一 定體二 所緣三 治患不同四 約對十想辨其同異五 約對諸禪辨定先後六 約對道品辨定本末七 修起所為八)   第一辨相。九想雲何。第一死想行者。為欲破婬欲賊。先觀死想。見人死時言語辭別出息不返忽然便死。念我當然所愛亦爾。用呵煩惱。第二脹想。見屍膀脹如韋囊中風異於本形。念我當然所愛亦爾。用呵貪慾。三青淤想。見彼死屍風吹日曝色變青淤壞本形色。念我當然所愛亦爾。四膿爛想。見彼死屍青淤已後不久膿爛臭弊可惡。念我當然所愛亦爾。五者壞想。觀彼死屍風日轉大破壞在地膿血流出。念已當然所愛亦爾。六血塗想。死屍壞已血肉塗漫。念已當然所愛亦爾。七蟲食想。觀彼死屍不燒不埋棄之曠野為諸蟲狩之所食噉。見己身自方亦類所愛亦爾。八骨鎖想彼肉既盡唯見骨鎖共相連柱。九分散想。殘筋既斷骨鎖分離名分散想。大智論中少一死想加一燒想。見彼殘骨為火所燒終成灰燼。忖己當然所愛亦爾。問曰。彼論何故除死。彼以初死形色未變。猶取淨相。為是不說(此一門竟)。   次辨體性。論曰。此九是想自性。以取相故。若據終成。是無貪性。貪慾治故(此二門竟)。   次辨所緣。此九唯緣欲界地中不淨之色。以為境界。為破欲界貪慾心故(此三門竟)。   次明九想治患不同。九想能治貪慾之病。貪有二種。一愛自身。五種不淨而為對治。如前五度章中具廣分別。二愛他身。九想為治。愛他身中經論不同。依涅槃經。說有四欲。一威儀欲。愛其進止語言等事。二形色慾。愛其青黃赤白等事。三處所欲。或著眼耳。或愛鼻口。或貪腰身。如是一切。四細觸欲。愛其細滑柔濡等觸。此四種欲九想別治。初威儀欲死想為治。形色慾者青淤濃爛血塗為治。處所欲者脹壞蟲食分散為治。細觸欲者骨鎖為治。依大智論。染有七種。一著威儀。愛其進止。二著語言。愛其音聲言語戲笑。此二猶前威儀欲也。三著形色。猶前四中形色慾也。四著形容。愛其身形。猶前四中處所欲也。五著細滑柔濡等觸。猶前四中細觸欲也。六通著前五。七著人相。謂男愛女之女愛男等。七中初二死相為治。著形色者青淤膿爛血塗為治。著形容者脹壞蟲食分散為治。著細觸者骨瑣及與燒相為治。後之二種九相通治。此九破貪。瞋等諸結皆亦微薄(此四門竟)。   次對十想辨其同異。十想如後十想章中具廣分別。九想望彼。有同有異。所言異者。如龍樹說。九想初學。十想終。初學為因。終成為果。又復九想遮未得定人婬欲之心。十想能滅。九想能遮如似縛賊。十想能滅如似斬賊。所言同者。同治貪慾為涅槃因。於中相攝論者不同。有人釋言。彼十想中不淨想者具攝九想。有人復言。十中不淨食厭世間不可樂想。具攝九想。復有人言。彼九想觀通攝十想。觀彼死相分分變異即無常想。若著此法。無常壞時則生苦惱。即是苦想。無常苦故不得自在。即無我想。觀彼死想。九想觀身無一淨相。以不淨故。食雖在口。腦涎流下合而成味。咽之入腹即成不淨。無可貪著。即厭食想。以是九想厭離世間。即是世間不可樂想。九想觀身無常敗壞即是死想。知此九想能斷煩惱。即名斷想。用此九想遮諸煩惱。即名離想。以九想觀令陰不生。即是盡想。亦名滅想。同異如是(此五門竟)。   次對諸禪辨定先後。如論中說。九想是其諸禪方便。先修九想折伏煩惱。然後入禪。問曰。經中多先說禪後說九想。今雲何言九想是其趣禪方便龍樹釋言。先讚諸禪令人愛樂。所樂禪定由九想成。故先行之(此六門竟)。   次對道品辨其本末。如龍樹說。九想之觀開身念處。身念開導後三念處。以四念處開餘道品。以三十七品開涅槃門(此七門竟)。   次明所為。如論中說。小乘之人為入涅槃故修九想。菩薩為憐一切眾生集諸佛法而度脫之故修九想。九想之義厥趣粗爾。   九斷智義五門分別(釋名辨相一 約道分別二 就處分別三 得捨成就四 建立所以五)   初釋名辨相。九斷智義如雜心說。煩惱盡處名之為斷。斷是智果。果仍因名。故號斷智。故雜心雲。雖智是智。斷是智果。故說斷智。其猶業果亦名為業。問曰。彼斷雲何智果。釋有兩義。一望無礙道由智斷障。得彼斷故名為智果。若爾見諦煩惱盡處由忍斷得。應名斷忍。以何義故亦名斷智。釋言。忍者是智眷屬。通名為智。通名智故。忍家之果亦名斷智。二望解脫道。為智證得故曰智果。問曰。彼智為緣而證。為當不緣。釋言。不緣。如集法智。當起之時緣欲界集。不緣彼斷而能證之。故智不緣。如是一切。名義且爾。體相雲何。斷智有九。欲界地中苦集諦下煩惱盡處立一斷智。滅道諦下煩惱盡處各別立一。通前說三。上界亦然。通前說六。三界修道煩惱盡處各別為一。通前說九。問曰。何故上二界中見惑盡處不隨界別。修惑盡處逐界分乎。論自釋言。上界見惑對治同故。不隨界別。修治別故。隨界分之。是義雲何。見惑易除。苦比忍心一念現時。上二界中迷苦煩惱一時頓斷。餘忍亦爾。故曰同治。修惑難遣。界界各別斷。故雲別治。   第二門中約道分別。具有四義。一約見修二道分別。二依法比。三約忍智。四就有漏無漏分別。言見修者。望無礙道。前六是其見道斷智。見道無礙斷障得故。後三是其修道斷智。修道無礙斷障得故。望解脫道。前五是其見道斷智。見諦道中解脫證故。次三是其修道斷智。修道門中解脫證故。後一是其無學斷智。無學果中解脫證故(此一門竟)。   次依法比二門分別。初三斷智唯是法忍法智之果。望無礙道。是法忍果。望解脫道。是法智果。次三比忍比智之果。望無礙道。是比忍果。望解脫道。是比智果。次一唯是法智之果。欲界修惑法智斷故。後二斷智或法智果。或比智果。若以欲界滅道法智斷上修惑。是法智果。用四比智斷上修惑。是比智果。是則具論。法智有其六斷智果。見三修三。比智有其五斷智果。見三修二(此二門竟)。   次約忍智二門分別。望無礙道。前六忍果忍為無礙。斷障得故。後三智果智為無礙。斷障得故。故雜心雲。三斷是智果。餘則是忍果。望解脫道。俱是智果。同皆為智所證知故(此三門竟)。   次就有漏無漏分別。等智有漏。理觀無漏。無漏具有九斷智果。無漏能斷一切結故。有漏唯有二斷智果。所謂聖人以世俗智斷欲界色界修道惑故。故雜心雲。世俗道果二。聖智果有九矣。約道如是。   第三門中就處分別。於中有四。一三界處。二禪地處。三道位處。四集斷處。三界處者。欲界有四。見斷三修斷一。上界有五。見斷三修二(此一門竟)。   次就禪地分別。斷智依未來禪具九斷智。未來能斷一切結故。四根本禪及與中間論者不同。依瞿沙說。具八斷智。除欲界中五下結盡。餘皆具足。以欲界中修道煩惱未來禪斷。非四根本及中間故。依法勝說。具五斷智。謂上二界見三修二。彼說。欲界一切結盡唯依未來。不依四禪及中間故。所以不論。如此說者。依四根本及中間禪入聖道者。但斷上界見修煩惱。不斷欲結。欲結先除。依彼空處方便之道。得具色界修惑盡處一種斷智。第四禪中修道煩惱彼能斷故。依四空中下三空處。得具無色煩惱盡處一種斷智。用彼無漏能斷無色修道惑故。非想全無無漏故(此二門竟)。   次辨位處。始從外凡乃至見道五心已來。一向未有斷智之果。彼集法智集比忍時成一斷智。集比智滅法忍來具二斷智。滅法智滅比忍來具三斷智。滅比智道法忍來具四斷智。道法智道比忍來具五斷智。須陀洹果具六斷智。斯陀含果其義不定。若超越人入見諦道向斯陀含。與須陀洹向中相似。若次第人向斯陀含具六斷智。與須陀洹果中相似斯陀含果亦具六斷。同須陀果。阿那含義亦不定。若超越人入見諦道。向阿那含與須陀洹向中相似。若次第人向阿那含與須陀洹果中相似。阿那含果成一斷智。謂五下結盡處斷智。問曰。那含但斷欲界貪慾瞋恚二種下結。自餘身見戒取及疑三種下結先已斷除。今雲何言成五下結盡處斷智。釋言。身見戒取疑等雖先斷除。此處集故合為一斷。羅漢向中色愛未盡唯成就一。與那含同。色愛盡者得成就二。羅漢果中唯成就一。所謂三界一切結盡。應成就九。此處集斷故但雲一耳(此三門竟)。   次明集處。捨前別得總為一得。名集斷智。集處有二。謂那含果及羅漢果。問曰。餘處何故不集。唯此二處。論言。得果及度界處方集斷智。那含羅漢是得果處及度界處。故集斷智。何故此二得果度界。彼阿那含五下結盡。阿羅漢人五上結盡。故此二處得果度界。五上下結前煩惱中具廣分別。須陀斯陀是得果處而非度界。色愛盡處是其度界而非得果。餘非得果亦非度界。為是不集。處別如是。   第四明其得捨成就。先明其得先無今成。謂之為得。所得不定。或有得一。或二或六。言得一者。凡有九處。於彼觀諦十六心中。第六第八第十第十二第十四第十六心。一一起時各得一斷。即是六處。次第那含果心現時。得一斷智。通前七處。羅漢向中色愛盡者得一斷智。通前八處。羅漢果起得一斷智。通前九處。言得二者。謂羅漢人退無色結。得下結盡及色愛盡二種斷智。言得六者。那含羅漢退起欲界修道惑時。得見諦中六種斷智(此一門竟)。   次明其捨先成今失。名之為捨。捨中不定。或有捨一。或二或五。或復捨六。言捨一者。凡有三處。一退羅漢果。捨一斷智。二色愛盡阿那含人退起彼結。捨一斷智。三色愛未盡阿那含人退起欲結。捨一斷智。言捨二者。具有兩處。一得羅漢時。捨五下結盡及色愛盡二種斷智。二色愛盡阿那含人退起欲結。捨二斷智。言捨五者。超越那含得果之時。頓捨向中五種斷智。言捨六者。次第那含得果之時。捨前所成六種斷智(此二門竟)。   次明成就。所得不失。名為成就。多少不定。或有成一。或二或三或四或五。或復成六。言成一者。凡有三處。一集法智時。二那含果時。三羅漢果時。皆成就一。言成二者。有其兩處。一集比智時。二色愛盡阿羅漢向皆成就二。言成三者。滅法智時。言成四者。滅比智時。言成五者。道法智時言成六者。道比智時。第五明其建立所以。如論中說。見道斷智四因緣立。一雙因滅。二俱繫離。三得無漏解脫得。四缺第一有。雙因滅者。苦集諦下見疑無明。彼此相望互為遍因。故名雙因。兩因俱斷。名雙因滅。俱繫離者。苦集諦下遍使煩惱。互相緣縛。名為俱繫。彼此齊斷。名俱繫離。言得無漏解脫得者。解脫道起證得無漏。名得無漏解脫。缺第一有者。所斷之結上徹非想名缺第一有。苦法忍時四義俱無。故不立斷智。苦法智苦比忍時。雖得無漏解脫得。餘緣不具。故亦不立。集下煩惱未斷除故。雙因未滅。俱繫未離。上二界中迷苦惑在。是故未名缺第一有。問曰。苦比忍心斷上二界迷苦煩惱。何故不名缺第一有。釋言。所斷煩惱之時猶與忍俱。故未名缺。苦比智集法忍時雖得無漏解脫得及缺第一有。雙因未滅。俱繫未離。故亦不與斷智之名。集法智時四義具足方名斷智。雲何具足。迷苦煩惱先已斷除。迷集今盡。故雙因滅。俱繫亦離。彼苦法智苦比智集法智時已證無為。名得無漏解脫得。苦比智時缺第一有。故名為具。集比智滅道法智滅道比智皆亦如是四因緣具齊立斷智。問曰。何故一切忍邊不說斷智。不得無漏解脫得故。修道斷智五因緣立。謂前四上加一界永斷。彼欲界中九品修惑展轉相縛乃至非想。地地皆爾。彼欲界中從斷一品至八品來。雖得無漏解脫及曾缺第一有。餘義不具。故一不立斷智。以有第九微品惑故。雙因未滅。俱繫未離。界未永斷。九品斷時五義方具。乃立斷智。初禪地中從斷一品至八品來。亦具二緣。謂得無漏解脫得及缺第一有。餘三不具。不立斷智。九品斷時四因緣具。界未永斷。亦不與名。二禪三禪義亦同爾。第四禪中八品斷來與前相似。九品斷時五義備足。方立斷智。四空地中類前可解。以修道中具五因緣立斷智故。凡夫之時雖以等智斷諸煩惱。不得無漏解脫得。亦未具缺第一有。故非斷智。若在凡時。曾斷煩惱。後入聖道。為無漏智所印證者。得名斷智。雲何印證。謂凡夫時斷欲界中六品煩惱。後入見道。道比智時印先無為。即為斯陀解脫之果。若在凡時。斷欲界中九品惑盡。後入見道。道比智時印先無為。為阿那含解脫之果。故名印證。於欲界中餘品盡處及上二界煩惱盡處則不印證。以非得果休息處故。問曰。印時為緣。而印為當不緣。釋言。不緣。修道比智緣上界道。而證欲界煩惱盡處。是以不緣。九斷智義大況粗然。   大乘義章卷第十三(終)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44 冊 No. 1851 大乘義章   大乘義章卷第十四   遠法師撰   淨法聚因法中此卷有二十一門(十想義 十一切入義 十聖處義 十種慰喻義 十願義 十種供養義 十無盡藏義 信等十行義 十明義 十忍義 十無生忍義 十住義 十行義 十迴向義 十地義 十功德義 見性十法義 涅槃十因義 菩薩十力義 菩薩十無畏義 三乘共十地義)。   十想義五門分別(釋名辨相一 體性二 就處分別三 就人分別四 約受分別五)   初釋名辨相。觀心於法取相名想。想別不同一門說十。十名是何。一無常想。二苦想。三無我想。四厭食想。五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六死想。七不淨想。八斷想。九離想。十滅想。亦名盡想。無常想者。觀有為法遷流非恆。故曰無常。無常有三。一分段無常。六道果報三世分異。於中有二。一者有餘身死名在。二者無餘身死名滅。二念無常。有為唸唸四相遷變。三者自性不成實無常。有為之法因緣虛集。無有定性。生即無生。滅即無滅。如龍樹說。見身盡滅。即是第一分段無常。新新生滅。是念無常。生時無來。滅時無去。是其自性不成實無常。以此三觀能滅煩惱。問曰。有人由見無常更增煩惱。懼盛年不久。深起染著。今雲何言無常之想能滅煩惱。龍樹釋言。如是見者名少分見。不名具足。若具見者則破煩惱。雲何具足。如佛昔告舍利弗言。當具修習無常之想。無常故空。得空之時無常亦無。生住滅等不可得故。見生住滅不可得時名為究竟自性無常。性既無常。何樂可貪。問曰。若言得空之時無常亦無。何故佛說無常之義為苦諦實。論言。佛為邪見之人謂世間常。故說無常為苦諦實。不為無常是實故說。言苦想者。觀有為法無常故苦。苦有三種。所謂苦苦壞苦行苦。是義如前四諦章中具廣分別。問曰。若言法皆是苦者。雲何得有苦樂及捨三受差別。如涅槃說凡夫苦中妄生樂想。理實是苦。問曰。若法無常故苦。聖道無常體是苦不。龍樹釋言。無常故苦。為於有漏五受陰說。不為聖道。所以然者。道能破苦與空無我實義相應。故雖無常而非是苦。問曰。聖人五陰無常。五陰壞時聖人苦不。龍樹釋言。有著心者法壞則苦。聖人無著故雖無常而不生苦。問曰。若言聖無苦者。如經中說舍利弗患風病苦。畢陵伽婆蹉患眼病苦。羅婆那比丘患痔病苦。雲何言無。論言。聖人但無心苦。非無身苦。問曰。聖人若無心苦何故滅智而取滅度。釋言。無者但無追變敗壞之苦。非無苦苦厭行之苦。無我想者。有為之法無常苦故不得自在。故無有我。又一切法皆無定性。故無有我。無我有二。一眾生無我。二法無我。此義如前無我章中具廣分別。問曰。現見有所為作。雲何無我。論言。但是五陰和合因緣起作。實無有我。問曰。無常苦與無我為一為異。體若是一不應說三。體若是異佛不應說無常即苦苦即無我。論言。事一隨義分三。五義分之。一隨觀分三。為無常行。所觀察者說為無常。苦行觀者說之為苦。無我行觀名為無我。二所為分三。修無常想為不入三界。修習苦想為知三界過。修無我想為捨三界。三治見說三。修無常想對治常見。修習苦想對治樂見。修無我想對治我見。四除障說三。修無常想斷除愛心。修習苦想斷除慢高。修無我想斷除諸見。五本末分三。論說。五陰是其無常。無常是苦。苦是無我。以此諸義故分三種。厭食想者。觀所食物多從不淨因緣而生。如肉從於精血而生。乳酪之屬從於血生。餘食多為蟲鼠垢污。種種污穢至其口中。胸涎流下與唾和合。入腹成糞。無可貪樂。又觀所食多功力得。為求是食受種種苦。故應厭離。復應觀察食貪罪過。生地獄中吞鐵飲銅。生餓鬼中受飢渴苦。生畜生中食諸糞穢。如是一切無量諸苦多由食生。故應生厭。一切世間不可樂者。觀諸世間皆無常苦。無可貪樂。此世間中有其二種。一眾生世間。二器世間。眾生世間有五種事。不可貪樂。一具八苦故不可樂。二具無量煩惱結使故不可樂。三具諸惡業故不可樂。四難具好事故不可樂。或有行善而身苦惱。或身安樂而行不是。或好施而貧。或有富而慳。或柔濡而貪。或少欲而多瞋。如是一切難可具備。五難稱可故不可樂。或見卑下而謂諂曲。或見端直而謂慢高。或見親附而謂貪求。或見疏遠而謂憎嫌。如是一切眾生世間有是五事不可貪樂。器世間中亦有多種不可貪樂。或熱或寒或水或旱或厄或嶮或增不善或多恐怖。如是一切故不可樂。問曰。前說無常苦等即是叵樂。何須別說一切世間不可樂乎。論言。觀行有總有別。前無常苦是其總觀。此是別觀。又復前說無常苦等為呵法過。此不可樂觀眾生過。又前有漏此是無漏。又前見道。此是修道。故復說之。言死想者。觀察是身。不久摩滅。當為無量狐狼野干之所食噉。不淨想者。觀察是身五種不淨。一種子不淨。是身過去業煩惱等以為種子。現以父母精血為種。二住處不淨。在母腹中生藏之下熟藏之上安置己身。三自體不淨。三十六物集成己體。四自相不淨。九孔常流。五終竟不淨。是身死已埋則成土。燒則為灰。蟲食成糞。竟無一淨。斷離滅想釋有通別。所言通者如成實說。斷一切行。名之為斷。離一切行。說之為離。滅一切行。目之為滅。此等同體隨義分三。龍樹亦言。緣涅槃法斷諸結使。名之為斷。離諸結使。說之為離。滅諸結使。名之為滅。同體義分如苦無常無我法等同體義分。所言別者如成實中。五義辨之。一懃斷已生未生之惡。名之為斷。斷惡業也。令其欲盡更不重生說之為離。離煩惱也。以斷因故五陰不生。名之為滅。二斷無明漏。名之為斷。離欲漏有漏。說之為離。滅此二果。稱之為滅。三斷無明得慧解脫。名之為斷。除離貪愛得心解脫。名之為離。斷除離貪愛得心解脫。名之為離。得俱解脫滅盡癡愛。說以為滅。四以聖道斷諸煩惱。名之為斷。得有餘涅槃。說以為離。得無餘涅槃。稱之為滅。五得盡智。名之為斷。得無生智。說以為離。身智俱亡。說以為滅。依大智論三義辨異。一斷三毒。名之為斷。斷三塗因。離愛名離。離人天因。苦盡名滅。滅五趣果。二修四現忍遠離煩惱。名之為離。修無漏道斷諸煩惱。說之為斷。入涅槃時滅盡諸苦。說名為滅。三得有餘涅槃斷諸煩惱。名之為斷。得無餘涅槃滅盡諸苦。說之為滅。此二方便說名為離(此一門竟)。   次辨體性。於中有二。一就心法分別。如論中說。此十是其智慧自性。問曰。若此是智慧性何故名想。釋有三義。一心心法更相受名。如四念處。體實是慧而名為念。此亦如是。體實是慧而名為想。二從伴為名。慧與想俱故名為想。故論釋言。與觀無常慧相應之想名無常想。餘亦如是。第三義者隨時受名。行有三時。初習善法受法不失。名之為念。修行之次轉相轉心。說之為想。言轉相者轉昔凡時所取定相。言轉心者轉先凡時定計之心。行修終成。於諸法中決定無疑。名為智慧。二就有漏無漏分別。論自釋言。初三後三通漏無漏。初學有漏終成無漏。中間四種一向有漏(此二門竟)。   次就處論。處別有二。一禪地處。初三後三。若有漏者在十一地。謂欲界地八禪未來中間。若無漏者諸宗不同。毘曇法中唯在九地。根本四禪未來中間及三無色。成實法中在七依處及欲界電光。大乘法中在十一地。與有漏同。大乘欲界及非想地有無漏故。中間四種是有漏故。在十一地。二境界處。厭食不淨唯緣欲界。餘通三界。三道位處。如龍樹說。初三見道。次四修道。後三無學。處別如是(此三門竟)。   次就人論。如龍樹說。凡聖通起(此四門竟)。   次約五受分別十想。如龍樹說。初三後三若無漏者喜樂及捨三根相應。在初二禪喜根相應。在第三禪樂根相應。在餘禪中捨根相應。自餘一切四根相應。除一切苦根。十想如是。   十一切入義四門分別(一釋名辨相 二體性 三就處分別 四約對餘門辨定優劣)   初釋名辨相。一切入者。經中亦名一切處也。入者猶是處之別稱。定心自在。能令所緣相無不在。名一切處。處別不同一門說十。十名是何。一青二黃三赤四白五地六水七火八風九空十識。若依涅槃去火一切。加無所有令以為十。行者初先繫意。安靜於己身份取少青相。極令明瞭如明鏡中見諸色像。以漸廣之。周滿世界。同為一青。名青一切處。黃赤白等類亦同然。此青黃等。由四大造故次觀之。始於自身觀少地相。極令明瞭。以漸廣之。周滿世界。悉為一地。名一切處。水火風等類亦同然。患色多過。次捨色相緣無邊虛空。先緣咽喉鼻口等空。極令明瞭。以漸廣之。見一切界。同為一空。名空一切處。患彼空觀外緣之惱。次捨空相緣無邊識。始觀一識。極令明瞭。所謂觀於緣一空識。以漸廣之。緣無邊識。皆令明瞭。名識一切處。問曰。心識雲何無邊。論言。以其空無邊故。緣空之識亦復無邊。問曰。何故不觀受等。成實釋言。取於地等其唯心識。故偏觀識。又識是主。故偏觀識。問曰。何故偏說空識。為一切處。不說非想及無所有。為一切處。雜心釋言。行者先入前三解脫。不能勝進。次入八勝。雖入勝處不能無邊。故入青等四一切處。此青黃等何所依止。依四大造。故觀地等四一切處。雲何於此而得勝進。所謂覺知知無邊空。此知依何。謂。依心識。識復何依。便無所依。故上不立。龍樹釋言。虛空廣多。佛說虛空無量無邊。故說虛空。為一切處。向前九種一切觀中。皆有心識。心識能緣一切諸法。一切法中皆見有識。故說心識。為一切處。無所有中。略去多識。唯緣一識。一識不廣。是故不說為一切處。非想地中。心志微細。而復精純。難得取相。難可令廣。故亦不說為一切處。又復空處方便道中。能緣下地無邊之色。就之觀空。識處方便能緣下地無邊色空。就之觀識。故此二地名一切處。上不如是。為是不立。涅槃何故除火一切。立無所有。為一切處。如增集論釋。彼為事火婆羅門。故作如是說。若當宣說火一切處。增彼耶見。是以去之。無所有處。雖無多識非無少識。為成十數。故通說之。為一切處(此一門竟)。   次辨體性。於中有二。一心法分別。隨相別分。前之八種是無貪性。貪慾治故。後二想性。通則十種皆想自性。假想觀故。成實亦云。十皆慧性。以觀法故。二就有漏無漏分別。此十有漏。意解觀故(此二門竟)。   次就處論。處中有三。一禪地處。十中前八依第四禪。空處識處皆當地說。彼前八種依第四禪解脫道起。為防過故。後二是其空處識處方便道攝。方便道中能廣緣故。二境界處。依阿毘曇及大智論。前八欲界淨色為境。為防欲界貪慾過故。成實前八欲色界中色法為境。故彼成實一切入品雲。若緣欲界色界之色復有何咎。後二皆緣當地之法。問曰。所緣為虛為實。論言。初實後則虛假。意解見故。問曰。所見與彼神通所作何別。釋言。神通所作色像能令他見。此但自見。又通所作得實受用。此但意解不得實用。有斯異耳。三人位處。凡夫聖人皆得修起(此二門竟)。   次對餘門辨定優劣。於中以初八一切處對八勝處及八解中初三解脫辨定優劣。依如成實一切處下。一向有漏。起在外凡。八勝為中。初學有漏。終成無漏。起在內凡。解脫最上。一向無漏。起在修道。若依毘曇前三解脫總相觀。故說為最下。八勝次廣。說以為中。一切八入者最為廣觀。說為上。大智論中亦同此說。故彼文言。下品之行名為背捨。中品行名為勝處。上品之行名一切處。是義雲何。始修背捨。五欲事中不須喜樂。未盡漏故。中間生結。愛著淨色。復懃精進斷此著心。知此淨色從心想生。譬如幻師見於幻事不生著心。是時背捨轉名勝處。然此雖勝未能寬廣。是時行者。還取淨相。以漸廣之。周遍虛空。悉見青黃赤白等相。及見地水火風等相。是時勝處。轉名一切處。十一切處。辨之略爾。   十聖處義   十聖處義如成實說。生聖之處名為聖處。又聖依處亦名聖處。聖處不同一門說十。十名是何。一斷五法。二成六法。三守一法。四依四法。五捨偽諦。六捨諸求。七不濁思惟。八離身行。九善得心解脫。十善得慧解脫。斷五法者。斷五上分結。得阿羅漢。五上結義如前廣釋。成六法者。成六妙行。廣如前解。守一法者。繫念觀身無常苦等。依四法者。依四聖種。盡形乞食。乃至有病服陳棄藥。捨偽諦者。能達實相。斷一切見。證得初果。捨諸求者。如彼論說。求有三種。一者欲求。求欲界法。二者有求。求上二界。三梵行求。求於學道。捨此三求。得無學果。名捨諸求。不濁思惟者。滅欲界中修道煩惱。得前三果。離身行者。除欲界結。獲得四禪。心解脫者。謂得盡智。慧解脫者。得無生智。十中前二從阿那含。得阿羅漢。次四聖處。從外凡夫次第增進得阿羅漢。後四聖處。從須陀果終得羅漢。十聖處義略之云爾。   十種慰喻義   十種慰喻出中阿含舍利弗教化病經。彼有長者。名須達多。身遇重病。遂便遣使問訊世尊。並請舍利弗。願垂一顧。舍利遂往。須達遙見。即欲下床。舍利止之。別坐一床。慰喻之曰。長者莫怖莫怖。所以者何。愚癡凡夫成就不信。身壞命終墮於惡道。生地獄中。長者今日無有不信。唯有上信。因上信故。或滅苦痛。生極快樂。或得斯陀。或得那含。長者先得須陀洹果。為是不說。此初慰喻。具足善戒以為第二。多聞第三。惠施第四。善慧第五。正見第六。正志第七。正解第八。正脫第九。正智第十。一一之中。慰喻之法與初相似。十中前五。是世間善。後五出世。就出世中正見正志是無礙道。慧名正見。正思惟者名為正志。正解正脫是解脫道。慧名正解。餘心心法名為正脫。學等見者名為正智。學人重觀四諦之理。名學等見。十種慰喻。釋之粗爾。   十願義五門分別(一釋名義 二據修分別 三就行分別 四行位分別 五因果分別)   第一釋名十願之義出十地經。隨求義名之為願。願別不同一門說十。十名是何。一供養佛願。亦名攝功德願。二護正法願。亦名攝智慧願。三攝法上首願。四增長眾生心行願。五知眾生願。亦名化眾生願。六知世界願。七淨佛土願。八同心同行願。九三業不空願。十成菩提願。第一願以一切樂具供養一切佛。名供養願。以此功德攝勝功德。是故亦名攝功德願。問曰。五度皆是功德。何故是中偏願供養。以攝功德。釋言。初地檀度為宗。供養是其檀度所收。故偏論之。理實齊具。又問。諸處多供養三實。今此何故偏願供佛。釋言。道理願供三寶。就初就勝略言供佛。又佛是其所求之果。示所趣求偏言供佛。第二願於諸佛教法行法證法攝持不失。名護法願。以此護法增長智慧。是故亦名攝智慧願。第三願於一切諸佛八相成時盡往供養。攝法為首。名攝法上首願。第四願以一切菩薩所修諸行教化一切。令其受行心得增長。名增長眾生心行願。第五願知一切所化眾生差別。名知眾生願。隨其所知化。令生信入三乘道。是故亦名化眾生願。第六願知眾生所居一切世界淨穢差別。名知世界願。第七願求諸佛淨土攝取眾生。名淨佛土願。第八願與一切菩薩同心同行。名同心同行願。言同心者智慧心同。言同行者功德行同。第九常願身口意中益物不空。名三業不空願。第十願成無上菩提。以菩提道利益眾生。名成菩提願。名義如此(此一門竟)。   次據修義分別十願。修不頓成。必藉以漸。初七修始。次二修熟。後一修成究竟得果(此二門竟)。   次就行論。行謂自利利他之道。十中初二是自行。始自行無出功德智慧。次五是其外化行願。約化中初一為物求法。第二依法化增善心。第三知其所化眾生。第四知其所化住處。第五自求清淨佛土。攝取眾生。後之三願自他不定。隨相別分。第八一願自利行成。第九一願利他行成。第十自利利他得。果菩提自體是自利果。菩提作業是利他果。通論後三皆是自利。並是利他故。地論釋言。此後三種顯示自身並利他。故地論釋言。此後三種得如實教。若復通論十俱自利。十俱利他。故地論中解釋大願有二種勝。一常懃行無量行。故即是自利。二與一切眾生同行。言同行者十盡示現。即是利他(此三門竟)。   次就行位分別十願。十中前七就行分別。行如上辨。後之三種就位分別。位在何處。如地論說。第八願者得地校量勝。第九願者得菩薩地盡校量勝。第十願者得一切地盡校量勝。始從初地乃至九地。行修漸增。名地校量勝。十地學窮名為地盡校量。佛地窮滿名為一切地盡校量。此等皆就所願言耳(此四門竟)。   次就因果分別所願。前九求因。後一願果。亦可前七以為一分。初六為因。後一為果。後三一分前二為因。後一為果。前果依報。後是正果。十願如是。   十種供養義兩門分別(一明供養 二明供心)   十種供養出地持論。十名是何。一身供養。二支提供養。三現前供養。四不現前供養。五自作供養。六他作供養。七財物供養。八勝供養。九無染供養。十至處道供養。十中初二所供差別。於佛色身而設供養。名身供養。供佛靈廟。名支提供養。依僧祇律有舍利者名為塔婆。無舍利者說為支提。地持論中通名支提。次二約就時處分別。門別雖二。隨事分三。一現前供養。面對佛身及與支提而設供養。二不現前供養。於不現前佛及支提廣設供養。三共現前不現前供養現前供養佛及支提。並供不現佛及支提。現前供養得大大功德。不現供養得大大功德。境界寬廣故。共現前不現前者得最大大功德。次二就其供人分別。門別雖二隨事分三。一自作供養。自身供養佛及支提。二他作供養。有小財物不依懈怠教化施作。三自他供養。彼此同為。自作供養得大功德。教化供養得大大功德。自他供養得最大大功德。次二一對心事分別。以己財事而為供養。名財物供養。財有三種。一資具供養。謂衣食等。二敬具供養。謂香華等。三嚴具供養。謂餘一切寶莊嚴等。以殊勝心為前供養。名勝供養。勝心有三。一專精解心。善解施設種種供養。二純淨信心。信佛德重理合供養。三迴向心。求佛心中而設供養。後二一對就行分別。供行離過名無染供養。無染有二。如地持說。一心無染。離一切過。二財物無染。離非法過。供行順果名至處道供養。佛果是其所至之處。供養之行能至彼處。名至處道。此至處道供養。維摩經中名法供養。地論之中名行供養。於中有三。一財物供養。為至處道。二隨喜供養。為至處道。三修行供養。為至處道。於佛供養既有此十。於法僧類亦同然。供養法十者。一供養法。供佛所說理教行法。二供養經卷。餘八如上。供僧十者。一供養僧。謂供一切三乘聖眾。二支提供養。供三乘眾形像塔廟。又供聖僧及凡夫僧。亦得分二。餘八同前(此一門竟)。   次明供心。供心有六。如地持說。一福田無上心。生福中勝。二恩德無上心。一切善樂依三寶出。三生一切眾生最勝心。四如優曇缽華難遇心。五三千世界獨一心。六一切世間出世間具足依義心。此明如來具足世間出世間法。能與眾生為依止處。名具依義。以此六心少物供養。能獲無量無邊功德。何況多。供養之義略辨如是。   十無盡藏義   十藏之義出華嚴經無盡藏品。德廣難窮。名為無盡。無盡之德苞含曰藏。藏別不同一門說十。十名是何。一信二戒三漸四愧五多聞六惠施七慧八念九聞持十辨。於法決定名之為信。信何等法。如彼經說。信一切法空無相願。及聞種種差別法門。聞不可思議。皆能生信。防禁曰戒。戒有十種。一饒益戒。饒益眾生。二不受戒。不受一切外道邪法。三無著戒。不著三有。四安住戒。安住淨法。五不諍戒。常令他喜。不與物諍。六不惱害戒。不學咒術諸藥草等惱害眾生。七不雜戒。不雜異見。八離邪命戒。菩薩不作持淨戒相。欲使他知亦非無實。詐現德相。專為正法心無異求。九離輕慢戒。不自慢高輕賤他人。十清淨戒。捨離十惡。具斯十種。名為戒藏。於過自羞。名之為漸。過有多種。廣如經說。作過羞他。稱之為愧。亦有多種。備如經說。於一切法具足聞知。名多聞藏。所聞如經。惠捨名施。施有十種。一者施法。菩薩施儀所畜諸物。悉為眾生不自為己。二最後難施法。菩薩有物自用則樂施他。即死寧自身死施與眾生。名最後難施。三內施法。菩薩所受上妙之身他求施與四外施法。有求王位及外財物菩薩施與。五內外施法。身及外財並皆施與。六一切施法。若他所求國城妻子頭目支節一切諸物悉皆盡施。七過去施法。聞過去法心無取著。但為化生隨順說法。八未來施法。聞未來法心無取著。九現在施法聞現在法心無取著。十究竟施法。見有眾生來求身份。則自觀察當必摩滅。畢竟無有一念貪惜。而施與彼。名究竟施。具斯十種名為施藏。於一切法悉如實知。名為慧藏。於過去世一切諸法悉能念知。名為念藏。於佛所說一切教法悉能憶持不失一句。名聞持藏。得深廣智說一切法。無礙自在不違一切諸佛所說。名為辨藏。十無盡義。釋之略爾。   信等十行義九門分別(一釋名 二辨相 三對治 四因起次第 五修行分別 六所成分別 七約對六度共相收攝 八離合廢立 九淺深分齊)   第一釋名。信等十行如地經說。名字是何。一信二悲三慈四捨五不疲倦六知經書。亦名知經論。七知世智八慚愧九堅固力。亦名不動力。亦名勇猛力。亦名勇健力。十供養諸佛。如說修行決定名信。惻愴稱悲。愛憐曰慈。惠施名捨。策修不惰。名不疲倦。善達五明。名知經書。亦名知經論。善解時宜。名知世智。於過羞恥。稱曰慚愧。所修善根不為緣壞。名堅固力。不隨緣變。稱曰不動。於緣不退。名勇猛力。心不怯弱。名勇健力。行修上順。名供養佛。順教奉修。名如說行。此等十種造緣。集起故通名行(此一門竟)。   次辨其相。依如地經。信有二種。一者信因。二者信果。地持論中說信有八。一者信佛。二者信法。三者信僧。四信諸佛菩薩神通之力。五信真實義。六信種種因果。七信得義。義謂菩提。八信得方便。謂信菩薩所修學道。悲有三種。一眾生緣悲。緣苦眾生欲為濟拔。依如地經。觀諸眾生十二因緣生死流轉。而起悲心。依地持論。緣諸眾生百一十苦。而修悲心。二法緣悲。觀諸眾生俱是五陰因緣法數無我無人。而起悲心。觀無我人云何起悲。釋有兩義。一念眾生妄為我人之所繫縛。受生死苦。深可哀愍故起悲心。二為眾生說如斯法。是則真實拔眾生苦。故名為悲。三無緣悲。觀諸眾生五陰法數畢竟空寂。而起悲心。觀法空寂。雲何起悲。還有兩義。一念眾生妄為有法之所纏縛。受生死苦。故起悲心。二念為眾生說如斯法。是則真實拔眾生苦。故名為悲。慈亦有三。一眾生緣慈。緣諸眾生欲與其樂。二法緣慈。緣諸眾生但是五陰因緣法數無我無人。而起慈心。三無緣慈。觀一切法畢竟空寂。而起慈心。法緣無緣雲何起慈。釋與悲同。捨有二種。一者內施。謂捨一切頭目支節手足耳鼻。二者外施。施餘資生。不倦有二。一世間行中精懃不倦。二出世行中精懃不倦。廣則無量。智論有四。如地持說。一於五明處成就聞慧。二成思慧。三成修慧。四成證行。知世智中有其二種。如地持說。一如世間知。二如世間轉。如世間知是其解也。如世間轉是其行也。知世知中有其二種。一知世間事。謂知眾生及器世間。二知世間義及第一義。謂於世間八行觀察。何者八行。廣如上說。謂觀世間苦世間集世間滅世間道世間味世間過世間出世間第一義。此八行中前七觀察世間之義。後一觀察世第一義。如世轉中亦有二種。一隨自所宜。二隨他所宜。量宜攝他。慚愧有四。如地持說。一所不應作而故為之。心生慚愧。二所應作不隨建立。心生慚愧。三所不應作作已覆藏。而生慚愧。四所應作作已反悔。而生慚愧。勇猛力中有其二種。一不退力自分不失。二不轉力勝進能入。供養有二。如地論說。一利養供養。財物奉施。二行供養。行修上順亦得分三。如地經說。一利養供養。謂衣食等。二敬供養。謂香華等。三行供養。所謂修行信戒施等。或說十種。如地持論(此二門竟)。   次明對治。如地持說。放逸懈怠不受菩薩戒。違佛菩提。以信對治。問曰。信心應治不信。何緣乃治放逸懈怠不受戒等乎。釋言。以其內心不信故為放逸。不受禁戒。舉此為彰內心不信。於諸眾生有殺害想。違於大悲。大悲以對治。於諸眾生有瞋恚心。違於大慈。以慈對治。顧身命財。違於惠施。以捨對治。於諸眾生多求眾具。違於不倦。不倦對治。問曰。不倦應治懈怠。何緣對治多求眾具。釋言。以求世間事故。妨修出道故。以不倦對治求眾具。無方便智違於知論。以知論對治。不善隨順違隨順他。以隨順對治。於修善法放逸懈怠違於慚愧。以慚愧對治。於生死苦其心怯弱違於勇猛。勇猛對治。於佛疑惑違於供養。以供養對治。對治如是(此三門竟)。   次明因起次第之義。如地持說。聞菩薩藏。信有菩提。故先明信。信菩提故。念諸眾生在生死苦。不得彼法。故起悲心。悲眾生故。欲度脫之。故起慈心。以悲慈故修行慧施。故次明捨。為法施故。修行正義。心無厭惰。故次不倦。以不倦故能知聖教。故次知論。知經論故善解時宜。故知世間。知世間故久在世間。喜生深過。故起慚愧。以慚愧故不隨煩惱。得勇健力。勇健力故能修善法。多獲財利供養如來。次第如是(此四門竟)。   次據行修分別十行。行謂自利利他之道。如地論說。初一信心是自利行。信諸佛法求必得故。悲慈利他。以能安穩與樂心故。捨者以財攝利他行。不疲倦者自攝法行。知經知世者。以法攝他行。後之三種攝護前七。通利自他。慚愧勇猛護前七種。問曰。慚愧雲何護前。以慚愧故令前七種離障清淨。故名為護。問曰。信心能治不信。乃至知世能治不知。何須慚愧。而言慚愧護前七種。令其離障。釋言。對治有遠有近。信治不信。乃至知世對治不知。是近對治。以慚愧故令前離障。是遠對治。治相雲何。以慚愧故修起信心。遠離不信。以慚愧故起悲慈心。遠離瞋恚。乃至以有慚愧心故學知世間。遠離不知。如六度中。以精進故修施治慳。乃至以有精進心故修慧離癡。此亦如是。問曰。勇猛雲何護前。以勇猛故令前七種善法不壞。故名為護。第十供養。如說修行攝前七種。問曰。供養雲何攝前。釋有兩義。一攝之令生菩薩為修行供養故起前七種。二攝令得果。二種供養得二種身。令前七種同得二身。何者二身。如地論說。一利養供養。得上妙身。此亦名為功德色身。二行供養。得調柔心。此亦名為智慧法身。問曰。修行雲何攝前。釋言。菩薩如說行故起前七種。若復通論十俱自利。修此自求菩提果故。十俱利他。修此求佛。利眾生故(此五門竟)。   次就所成分別十行。如地論說。初之三種深心成就。後之七種修行成就。地持論中說為二淨。前三心淨。後七名為行方便淨。善法建立名為成就。出障無染故雲清淨。通則十種俱皆是心。並是其行。但今分相。前三是其行方便心。說為心成。後七是其造緣正行。故名行成行方便淨。所成如是(此六門竟)。   次約六度共相收攝。初一信心起行方便。六度不收。餘九是其六度所攝。悲慈二門是禪度攝故。彼十二門禪之中。八禪及與四無量心通名為禪。捨是檀度。不疲倦者是精進度。知經知世是其慧度。慚愧戒度。堅固力中義有兩兼。處苦不動。是其忍度。於諸善法勇猛不退。是精進度。第十門中如說修行通攝六度。供養諸佛義有兩兼。財物供養是其檀度。行供養者通攝六度(此七門竟)。   次辨離合廢立之義。先釋離合。問曰。悲慈心數法中一無瞋性。何故分二。慚之與愧心數法中是別心數。何故合乎。釋言。悲慈心法雖一四義不同。故分二種。一功能不同。悲能拔苦。慈能與樂。二治患不同。悲止害覺。慈息貪慾。又悲能除微細之瞋。慈遣粗重。三境界不同。悲心多緣苦眾生起。慈緣無樂眾生而起。四得報不同。悲得空處。慈生遍淨。慚之與愧心法雖別四義同。故合之為一。一功能同。同令諸行出障清淨。二治過同。同離殺盜邪婬等過。三境界同。同於離過集善行中生慚愧心。四果報同。所得果報無異處故。離合如是。次辨廢立。問曰。經說四無量心。為利他行。今此何故偏說悲慈不論喜捨。釋言。法門有其二種。一具義門。有行皆說。二隱顯門。有立有廢。今據隱顯偏立悲慈。廢其喜捨。良以悲慈正是拔苦與樂行。故所以偏立。喜捨助行不能正益。故廢不論(此八門竟)。   次明十行淺深分齊。分齊有三。一緣修十行。謂於六識七識心中修行信等。二是真實有作十行。謂於六識七識心中修習諸行。勳發真心。令真心中諸德集起。三者真實無作十行。真識之心體是一切功德之性。煩惱覆故於己無用。後修對治斷煩惱時。本隱真心顯成今德。說為信等。德從緣顯。不從緣生。故名無作。三中初一義等如火。次一如似金莊嚴具。後一如金。故地論言。信等善法猶如真金。攝德從體。後之二種通說如金。如真金故說為地體。十行如是。   十明義   十明之義出華嚴經。知法顯了故名為明。明義不同一門說十。十名是何。一他心智明。一切眾生心心數法悉如實知。二天眼智明。一切色像明瞭無礙。三宿命智明。於過去世他及自身八種事六種同行皆如實知。四入未來際無礙智明。一切眾生未來世中生死流轉若出若沒皆如實知。五天耳智明。於十方界一切音聲。若聞不聞隨意自在。六安住無畏神力智明。具足無量不可思議大神通力。於十方界若來若去自在無礙。七分別一切音聲智明。一切眾生語言差別皆如實知。八出生無量色身智明。種種色像悉能現化。九知一切法真實智明。於一切法悉如實知。十入一切法滅定智明。入一切法寂滅正受。而不捨於一切所行。此十猶是六通所攝。初一是其他心智通。第二第四是天眼通。第三是其宿命智通。第五第七是天耳通。第六第八是其身通。後二是其漏盡智通。若分第九為法智通。此十便是七通所攝。十明如是。   十忍義   十忍之義出華嚴經。慧心安法。名之為忍。忍行不同。一門說十。十名是何。一隨順音聲忍。二順忍。三無生忍。四如幻忍。五如炎忍。六如夢忍。七如嚮忍。八如電忍。九如化忍。十如空忍。隨聲忍者。聞說一切真實之法不驚不怖。信解受持。愛樂順入。修習安忍。名隨聲忍。言順忍者。隨一切法。若深若淺若理若事若真若忘如實觀察。不違諸法。故名順忍。無生忍者。觀一切法無生無滅平等寂靜。名無生忍。如幻忍者。觀一切法皆悉如幻。一備一切一切成一。因緣虛集無有定性。名如幻忍。如炎忍者。菩薩覺悟一切世間如熱時炎。誑相虛集無有真實。無定方處。名如炎忍。如夢忍者。菩薩解知一切世間如夢所見。非有非無。不壞不著。名如夢忍。如嚮忍者。菩薩善覺究竟彼岸。知一切法皆悉如嚮。分別眾聲如呼聲嚮。不從內出。不從外出。不從內外出。但從緣起。而能巧便種種說法。名如嚮忍。如電忍者。如世電光照眾色像。而無分別。菩薩如是照一切法。而無分別。名如電忍。如化忍者。如世化法非有非無。菩薩如是知一切法非有非無。不取不捨。名如化忍。如空忍者。如世虛空寂無所有。菩薩如是知一切法空無所有。又如虛空體性清淨。菩薩如是知一切法體性清淨。又如虛空無有差別。菩薩如是知一切法等無差別。又如虛空不生不滅。菩薩如是知一切法不生不滅。又如虛空無所分別。菩薩如是心無分別。又如虛空無所不容。菩薩如是於一切法無不攝受。又如虛空廣大無邊。菩薩如是身口及意廣大無邊。又如虛空不生不死。菩薩如是不生不死。有如是等無量種義。如世虛空。名如空忍。十中初一尋詮悟解。後之九種依義以成。十忍之義廣釋如經。但隨名字略舉宗況。   十無生忍義三門分別(一釋名 二辨相 三就位分別)   十無生忍如地經說。言無生忍者。汎釋有三。一就法分別。二就因分別。三就果分別。法中有二。一妄想法互相集起。名之為生。生體虛無故曰無生。此即經中空如來藏。二真實法用起名生。體寂無生。此即不空如來藏也。因中有四。一據修分別。六地已還次第修道。地地之中諸行新起。名之為生。七地已上諸行頓修無新起者。故曰無生。二約空有二行分別。六地已前空有間起。名之為生。七地已上寂用雙行無間起者。稱曰無生。三就修行始終分別。七地已還行修未熟。名之為生。如果未熟說為生果。八地已上行報純熟。故名無生。四隨義分別。教行集起。名之為生。證行寂滅。名為無生。果中有三。一體用分別。化用集起。名之為生。德體常寂故號無生。二體德分別。有作行德本無今有。方便修起。名之為生。性淨之體本隱今顯。不從緣造。故號無生。三智斷分別。智德集起。名之為生。斷德寂滅。說為無生。今此所論就法言耳。法中亦有無成無出及無滅等。今據一門且說無生。又此十中無生在初。從始為名。故名無生。心安此理。名無生忍(此一門竟)。   次辨其相。無生一味隨詮分十。十名是何。一者無生。二者無成。大本之中說為無起。三名無相。四名無出。大本之中名為無成。五名無失。六名無盡。七名無行。八非有有性。九初中後本等。十真如無分別入一切智智。如地論說。十中前七名事無生。第八名為自性無性。第九名為數差別無生。第十名為作業無生。四中初二破相入如。破遣染淨差別事相以入無生。名事無生。破遣一切諸法體性以入無生。名性無生。後之二種契實離相。離彼因中三世分異。名數差別無生。捨其果中佛智作業。名作業無生。事無生中初無生者。遣初地相。於事分齊初地淨起。名之為生。就理恆如故曰無生。言無成者遣其二地至七地相。若有初地淨法始生。則有二地乃至七地行修漸成。彼生既無。寧有此成。故曰無成。以無行修漸次相起故。大本中說為無起。言無相者遣八地上無功用相。若有生成則可從彼得八地上無功用相。生成既無焉有此相。故曰無相。言無出者遣佛地相。若有前相則可從彼得後際果。名之為出。彼相既無焉有後出。故言無出。以無究竟所成之果故。大本中亦名無成。言無失者遣外凡相。據事外凡有其染過。名之為失。理實本無故曰無失。言無盡者遣內凡地斷煩惱相。若有染失則可斷盡。染失本無寧有所盡。故曰無盡。言無行者遣內外凡地對治行相。若有所盡則有能盡對治之行。所盡既無寧有治行。故曰無行。問曰於事既有生成乃至盡行。何故於理得無所有。釋言。如人夢中所作。於其寤者觀之本無。此亦如是故。得就理說為無失。性無生中非有有性者遣法體性。於世諦中一切諸法各有體性。如色礙性心知性等。據理此性本無所有。是故名為非有有性。此非有性論中說之為法無我。我猶性矣。數差別中初中後等遣其因中時差別相。以實從緣因中則有三世分異。名數差別。七地已前名為過去。於八地中起觀之處說為現在。九地十地名為未來。廢緣論實三世無及。名初中後一切時等。業無生中真如無分別入一切智者。實從緣起成佛果德。名一切智。此智能解一切諸法。說之為入。廢緣論實如性平等無有分別。佛智可得。故言真如無分別入一切智。謂真如中無有分別一切智矣。體相如是(此二門竟)。   次就位論。此無生忍位在何處。義釋有三。一約五忍分別。五忍如上。此無生忍在於七地八地九地。七地始得。八地清淨。九地滿足。二簡勝異劣。六地已前一切未得。七地已上一切得之。問曰。無生與空無我同。是道理空與無我前地已得。何故無生要七地上方乃得乎。釋言。通論體一名異。得無先後。隨義分別。觀因緣相。破遣定性。名為無我。初地中得遣因緣相入法平等。名之為空。謂。前四五六地中。得證法本如無相可起。方名無生。故七地上始能證會。三就實通辨。初地已上皆得無生。故釋論中說。初地上得無生忍。初地菩薩亦能見法不生滅。故若復通論。種性已上亦分得之。十無生忍略辨如是。   十住義四門分別(一釋名 二辨相 三定位 四起說因緣)   第一釋名。十住之義出華嚴經。行成不退名之為住。又復自德相應處所亦名為住。通則諸位位莫不是住。故地持中說十三住。別則習種初入住分。離退之首偏名為住。故地持雲。善趣之人數退數進。種性菩薩決定堅固無有退轉。住義不同。一門說十。十名是何。一初發心住。二治地住。三修行住。四生貴住。五方便具足住。六正心住。七不退住。八童真住。九法王子住。十灌頂住。住分之始於大菩提起意趣求名初發心住。善修自利利他之道淨治住處名治地住。修護煩惱離小乘行。名修行住。聖法中生種性尊貴。名生貴住。具足善巧度眾生行。名方便具足住。得決定智。於佛法中雖聞邪說正見不動。名正心住。雖聞異說正願不動。名不退住。所行真實離過清淨。如世童子心無慾染。名童真住。亦可。菩薩行業清淨。如世童子真淨無染。名童真住。於佛法王所行住處出生正智。堪住究竟無上菩提。名法王子住。行修上順佛智現前。名灌頂住。亦可。菩薩學一切智能受佛記。名灌頂住。名字如是(此一門竟)。   次辨其相。住有二分。一是修分。二是成分。於諸住前方便造修。名為修分。德成證實廣大不動。名為成分。故經說言。菩薩種性甚深廣大。與法界虛空等。成則證實。分非可言。造修在緣。可以言顯。故地持雲。種性粗相我已略說。諸餘實義唯佛世尊能決定知。修分不同略有二種。一者同相。二者別相。於佛所說一切法中解觀成就。名為同相。故經於彼十住之中皆雲。菩薩隨所聞法即自開解。不由他悟。一一住中所修各異。名為別相。發心住中相別有三。一發心相。緣佛法僧及緣眾生起菩提心。二所成相。因前發心得十力分。從處非處乃至漏盡。三所學相。學十種法令菩提心轉勝堅固成無上道。如經廣說。治地住中相別有二。一利他行。於諸眾生發十種心。如經廣說。二自利行。學十種法始從多聞乃至安住。亦如經說。修行住中相別有二。一護煩惱行。於一切法十種觀察。謂苦無常空無我等。二護小乘行。於眾生界法界世界十種分別。生貴住中相別有二。一聖法中出生具足行。如彼經說。聖教中生修十種法。一信佛不壞。二究竟於法。三寂然定意。四分別眾生。五分別佛剎。六分別世界。七分別諸業。八分別果報。九分別生死。十分別涅槃。十中初一是同敬智。第二一句是自住處畢竟智。第三一句是真如智。後七是其分別所說智。二上求佛法無有厭足學十種法。謂於三世諸佛法中能解能修。堪能具足。即以為九。等觀諸佛以為第十。方便具足住中相別有二。一化眾生行。廣有十種。謂救眾生饒益安樂一切生等。如經廣說。二知眾生行。修學十種知眾生法。備如經說。正心住中相別有二。一決定信。雖聞異說於佛法中正信不動。二決定智。學十種智觀一切法無相無性不可修等。不退住中相別有二。一不退願。雖聞異說於佛法中求心不退。廣有十種。備如經說。二不退智。具有十種知一切法。亦如經說。童真住中相別有二。一得勝行。於十種法心得安住。謂身行淨口行淨意行。淨隨物受生知眾生等。二淨佛國土。於一切佛剎皆悉能知能動。能持能觀。能詣能遍至等。法王子住中相別有二。一化眾生行。善解十種化眾生法。二求菩提行。於法王處學十種智。權頂住中相別有三。一度眾生堪能修行。成十種智能度眾生。二得甚深所入境界。一切眾生乃至第九法王子菩薩不能測量。三所知廣學十種智知一切法。十住位中曠備法界一切行德。略舉斯耳。體相如是(此二門竟)。   次定其位。位在何處。有人釋言。菩薩十住即是十地。所行與彼十地同故。問曰。若此是十地者。何故經言是菩薩種性甚深廣大與法界虛空等。經言種性明非十地。今正論之在於習種。良以習種離退之始故說為住。問曰。若爾何故所行與十地同。釋言。地法上下同依。依之生信。說為賢首。依之生解。說為十住。依之起行。說為十行。依之以起如實正觀。說為解行。依之證得。說為十地。故地經言。譬如一切書字數說皆初章攝初章為本。十地如是。是一切佛之根本也。行是能得一切佛法。以是所學雖是地法行在習種(此三門竟)。   次明起說因緣之相。六句分別。一明說時。經雖不論准依地經應在第二七日宣說。二明說處。在忉利天妙勝殿上。三明說人。法慧菩薩之所宣說。四明說人所入三昧。法慧菩薩承佛神力入菩薩無量方便三昧。五明加人。十方各千佛世界外。各有千佛世界塵數諸佛。同名法慧。相與加被。六明證人。十方各萬佛世界外。有十佛世界塵數菩薩。同名法慧。雲集作證。十住之義辨之云爾。   十行義六門分別(一釋名 二辨體 三修起所為 四起行所依 五定位 六起說因緣)   一門說十。十名是何。一歡喜行。二饒益行。三無恚恨行。四無盡行。五離癡亂行。六善現行。七無著行。八尊重行。九善法行。十真實行。喜心行施亦令他喜。名歡喜行。以持淨戒饒益自他。名饒益行。修忍離瞋。名無恚恨行。懃修精進廣攝善法。名無盡行。常修定意遠離愚癡虛妄分別。名離癡亂行。知法實相般若現前。名善現行。以無著心起諸所行。名無著行。成就種種殊勝善根。名尊重行。成就種種化他善法。名善法行。成就第一誠實之語。如說能行如行能說。名真實行。名義如是(此一門竟)。   次辨行體。行有二分。一者修分。隨緣進習。二者成分。證實平等廣大不動。故經說言。是菩薩行業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成分即實難以言論。修分在緣。易以言曉。今依修分次第辨釋。歡喜行者佈施為體。故經說言。行歡喜時為大施主。悉捨所有等施眾生。但行施時生喜有二。一生自喜。故經說言。施已無悔。不以煩重而生憂惱。倍復歡喜我得善利。二生他喜。故經說言。修歡喜時一切眾生歡喜愛敬。饒益行者以戒為體。故經說言。持戒清淨於色聲等心無染著。設有諸魔將諸天女及餘樂具不起惡念。但持戒時所益有二。一者自益。故經說言。我持淨戒離一切纏憂悲苦惱成就菩提。二者益他。故經說言。一切眾生未度者度未解者解。如是一切無恚恨者以忍為體。故經說言。常修忍辱。設有無量無數眾生一一各以無數舌無數手毀辱菩薩不生瞋惱。無盡行者精進為體。故經說言。懃修精進最勝第一大精進等。離癡亂者以定為體。故彼經言。第一正念未曾散亂。於一切行一切法中皆無癡亂。善現行者智慧為體。於中分別略有二種。一順空行。成就寂靜身口意業。知一切法皆無所有。故經說言。知一切眾生無性為性。一切諸法無為為性。一切佛剎無相為相。究竟三世皆悉無性。如是一切。二隨有行。故彼經言。亦復不捨菩提之心。不捨教化一切眾生。增長悲慈。如是一切。無著行者。大方便慧發起勝行。以之為體。故彼經說。以無著心起諸所行。無著心者是方便智。於有不染。於空不住。故能起行。所起諸行即是發起殊勝行也。尊重行者。以一切種成就善根為體。故經說言。菩薩成就尊重善根不壞善根最勝善根不可思議無盡無退無比寂靜乃至一切佛法善根。於中分別略有二種。一報行成。先修今熟。二發起勝。曠集眾行趣向菩提。善法行者。以一切種化眾生行為體。故經說言。為人天等一切眾生作清涼池。具一切種陀羅尼門無礙辨才種種音聲種種身等。真實行者。以所修習諸佛如來一切種德為體。故經說言。學三世諸佛真實語。入三世諸佛性。與三世諸佛善根等具佛十力四無畏等。如是一切。體相如是(此二門竟)。   次辨所為。所為有四。一為厭有為故修諸行。二為求菩提滿足佛德故修諸行。三為益眾生欲於現在及未來世救度眾生故修諸行。四為求實際為證法如故修諸行。故彼經言。欲知清淨平等法故修行精進。理實諸行皆具此四。但經文中有說不說。隱顯故爾。四中前三為求世法。後一求理。所為如是(此三門竟)。   次明所依。所依有二。一依世諦修習諸行。二依真諦。如歡喜中依於施者受者財物修行佈施。是依世諦。不見施者受者財物若業若果。如是一切名依真諦。歡喜既然。諸行類爾(此四門竟)。   次定其位。位在何處。有人釋言。在初地上。所行即是十地法。故問曰。若此是十地者何故。經言。欲令菩薩種性清淨願種不轉行種不斷。以偈頌乎。經中說雲種性清淨。明非十地。今正論之位在性種。以性種中行種建立故名十行。問曰。經中直雲欲令種性清淨。雲何得知。偏在性種。釋言。文中雖無此判准說因緣。過前十住劣後迴向及與十地。明在性種。問曰。若此是性種者何故所行與十地同。釋言。此義前十住中已廣分別。十地之法上下同依故。此所學雖是地法不妨成行。在於性種。位分如是(此五門竟)。   次明起說因緣之相。六句辨之。一明說時。文雖不辨准依地經當應亦在第二七日。二明說處。在炎摩天宮寶莊嚴殿。三明說人。功德林菩薩之所宣說。四明說人所入三昧。說此法時承佛威神入菩薩善伏三昧。五明加人。十方各過萬佛世界塵數界外。各有萬佛世界塵數諸佛。同名功德林。相與加被。六明證人。十方各過十萬佛剎塵數界外。各有十萬佛剎塵數菩薩。同名功德林。雲集作證。十行如是。   十迴向義四門分別(一釋名義 二辨相 三定從 四起說因緣)   十迴向義出華嚴經。迴已善法有所趣向。故名迴向。迴向不同。一門說十。十名是何。一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迴向。二不壞迴向。三等一切佛迴向。四至一切處迴向。五無盡功德藏迴向。六隨順一切堅固善根迴向。七等心隨順一切眾生迴向。八如相迴向。九無縛無著解脫迴向。十法界無量迴向。救護眾生離眾生相者。就所迴以名。菩薩修行六波羅蜜攝取眾生。令離一切煩惱業苦安住菩提。名救眾生。等救濟不簡怨親善惡等別。名離眾生相。迴此善根有所趣向。名救眾生離眾生相迴向。不壞迴向者亦就所迴以名。如經中說。於佛菩薩及一切法得不壞信。名為不壞。迴此善根有所趣向。名不壞迴向。等一切佛迴向者就所學為名。經言。菩薩學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所作迴向。名等一切佛迴向。於此門中上願諸佛具一切佛十種快樂。謂不思議三昧解脫大悲樂。廣如經說。次願菩薩滿一切行究竟佛德。下願眾生出離一切煩惱業苦。具菩薩行備佛功德。至一切處迴向者。就其所成行益為名。如經中說。菩薩所修一切善根用以迴向。以迴向力令此善根至一切處。譬如實際無所不至。名至一切處迴向。謂至一切佛法僧處無盡供養。至一切行處具足修習。至一切果處具足成滿。至一切佛剎處具足莊嚴。至一切眾生處具足攝化。至一切法處具足解知。如是等也。無盡功德藏迴向者。就所迴向為名。如經中說。迴己所修無盡功德有所趣向。名無盡功德藏迴向。亦得從於所求所成以立其名。求佛菩薩無盡功德能成無盡功德善根。名無盡功德藏迴向。隨順一切堅固善根迴向者。從所成彰名。迴己所修施等善根有所趣向。為佛守護能成一切堅固善根。名隨順一切堅固善根迴向。故經說言。住此迴向為無量佛之所守護。得堅固法堅固善根堅固願。等心隨順一切眾生迴向者。就所益彰名。菩薩增長一切善根迴。以等益一切眾生。名等心隨順一切眾生迴向。如相迴向者。就所依彰名。菩薩所成種種善根同證一切。故曰如相。故經中說。種種善根一觀不二。迴此善根有所趣向。名如相迴向。又復菩薩迴向之心依於種種真如門起。是故亦名如相迴向。亦可。此就譬況為名。隨一切法以辨真如。如義無邊。如經廣說。所謂性如相如法如行如境界安立如量如充滿如久住如等。迴向善根同彼如相。於一切法差別異求名如相迴向。故經說言。如性如善根亦爾。迴向求知一切法性。如相如善根亦爾。迴向求知一切法相。如是等也。無縛無著解脫迴向者。就迴向心以立名也。於一切法心無取執。名無縛無著。於法自在稱曰解脫。菩薩不輕一切善法。以無縛無著解脫之心迴向彼善法。求普賢行能具普賢一切種德。名無縛無著解脫迴向。法界無量迴向者。就所求彰名。菩薩修習無盡善根。迴之願求法界差別無量功德。名為法界無量迴向。名義如是(此一門竟)。   次辨其相。此十迴向大別有三。一迴向眾生所修善根。迴向施眾生。願令出離一切煩惱業苦。具菩薩行滿足佛德。二迴向菩提所修善根。求一切智。三迴向實際所修善法。願證實際於一切法不取不捨。迴向雖眾要不出此。體相如是(此二門竟)。   次定其位。隨義通論迴向之心無處不有。今此所辨在於解行。過前種性劣於十地。以此測尋明在解行。以解行中鄰於出道故修迴向。隨順趣入。位別如是(此三門竟)。   次明起說因緣之相。六句辨之。一明說時。文中不辨。准依地經當應亦在第二七日。二明說處。在兜率天一切寶莊嚴殿。三明說人。金剛幢菩薩之所宣說。四明說人所入三昧。入菩薩明智三昧。五明加人。十方各過百萬佛剎塵數界外。各有百萬佛剎塵數諸佛。同名金剛幢。相與加被。六明證人。十方各過百萬佛剎塵數界外。各有百萬佛剎塵數菩薩。同名金剛幢。雲集作證。迴向義廣難以具論。今隨宗要辨之略爾。   十地義四門分別(一釋名 二辨體 三論位 四起說因緣)   第一釋名。所言地者論釋不同。依毘婆娑住處解地。故彼論言。十階住處名為十地。若依地持兩義辨釋。一持義解地。故彼論首標舉地法。以持釋之。二能生釋地。彼論言。自受行故名之為住。攝受眾生。因之為地。若依地論四義辨釋。一生二成三住四持。故彼論言。生成佛智住持名地。生之與成望於佛果。始起名生。終滿曰成。亦可。望佛為因名生。為緣稱成。地之一法雲何為因。而復稱緣。據今因時果全未有。辨無令有。故名為因。據彼當果果是可有。可有之法地能令現。目之為緣。亦可。地有證教之別。果有性淨方便之異。望性淨果證道為因。教道為緣。望方便果教道為因。證道為緣。故得就地說因說緣。所言住者當分為言。德成之處名之為住。所言持者通望因果。如似初地望二地說持。乃至望佛諸地望後次第例然。良以地中備含多義故。致釋者種種別異。地法不同。一門說十。十名是何。一歡喜地二離垢地三名明地四名炎地五難勝地六現前地七遠行地八不動地九善慧地十法雲地。歡喜地者經中亦名淨心地也。成就無上自利利他行。初證聖處多生歡喜。故名歡喜。住此地時於真如中證心清淨。名淨心地。又於三寶得清淨信。亦名淨心。然此初地對前凡位應名聖地。對彼凡夫取我之障應名無我地。對前位應名證地。對後修道應名見地。如是多義不可並陳。且就利益名為歡喜。離垢地者起信論中名具戒地。地持名增上戒地。離能起誤心犯戒煩惱垢等。清淨戒具足名離垢地。具淨戒故名具戒地。戒行殊勝名增上戒。言明地者釋有三義。一得他上地證光明相。故名明地。地持論言。彼四地上無生行慧。此名光明。因彼光明故名明地。二此地中得禪方便決定慧明。故名明地。故地持言。三昧照明名為明地。二隨聞思修照法顯現。故名明地。故地持雲。法照明故名為明地。言炎地者釋有兩義。一就證體釋。如地論說。不忘煩惱薪智火能燒。故名炎地。前三地中分別之解名為不忘。此為四地智火。所焚義說為薪。四地證智對前惑薪義說為火。捨前分別故曰能燒。此之治能如世火炎焚燒諸物。故名炎地。二就用解釋。如地論說。證智法明摩尼寶中放阿含光。故名炎地。此明菩薩依證智體所起阿含教知作用如殊光炎名為炎矣。難勝地者論釋不同。若依地持得決定智難可勝過。故名難勝。若依地論得出世智方便善巧能度難度。名難勝地。得出世智方便善巧釋其難也。能度難度解其勝也。度名為到。到出世難勝前三地。到彼方便善巧之難勝第四地。以彼不能隨世間故。現前地者般若波羅蜜有間大智現前名現前地。遠行地者起信論中名方便具足地。地持名為有行有開發無相住。善修無相行功用究竟。能過世間二乘出世間道名遠行地。修道畢竟行方便具足。功用未捨名有行有開。有功用行故名有行。有功用修共相開發名為有開。寂用雙行離間隔相故名無相。不動地者起信論中名色自在地。地持論中名決定地。亦名無行無開發無相住。報行純熟無相無間名不動地。於此地中修淨土行。色中自在名色自在。法流水中決定上昇名決定地。捨離功用名無行無開。離其間隔及功用相故名無相。善慧地者起信論中名心自在地。地持名為決定行地。亦名無礙住。無礙力說法成就利他行。慧用善巧名善慧地。於此地中善知物心名心自在。依前決定上上進求名決定行。具足此無礙辨才名無礙住。法雲地者地持論中名究竟地。亦名最上住。菩薩得大法身具足自在名法雲地。學中窮滿名究竟地。菩薩中極名最上住。名義如是(此一門竟)。   次辨體相。十地是位。位無別體。攬行以成。成位之行開合不定。或總為一。所謂菩薩願善決定海納眾行。備苞萬德諸德相攝。皆得為一。以願行主故偏論之。或分為二。所謂菩薩證教兩行備如前解。或離為三。謂同相三道。一證二助三是不住。亦如上釋。又戒定慧亦得分三。或別為四。謂。聞思修證。餐教名聞。求義曰思。進行名修。得實雲證。或說為五。謂。聞思修報生識智及與證行。又五方便亦得分五。如地論說。一觀方便諸地觀解。二得方便諸地得證。三增上方便依證所成一切行德。四不退方便前三堅固。五盡至方便前三滿足。或分為六。謂。六決定如前六種決定章中具廣分別。又六波羅蜜亦得分六。或說為八。如彼相續解脫經說。一方便淨。趣地方便。二者心淨。初入地心。三悲心淨。正住地中起行方便四波羅蜜淨。於諸地中所修諸度。五見佛淨。於地果中多見諸佛。六成熟眾生淨。見諸佛時起四攝法成熟眾生。七者生淨。謂。十王等。八者力淨。謂。攝根中神力十事及願智果。或說為十。謂。信等十行故。地持雲。信等十法淨一切地。又十波羅蜜亦得分十。並如前釋。或復分為三十七品。亦得離為八萬四千諸度法門。廣則無量。此等開合各據一門。廣無量異盈狹無減小。地體如是(此二門竟)。   次辨地位。開合不定。或說為一。如彼證信二地分別。初地已上同名證地。或分為二。謂。見與修。初地名見。二地已上同名為修。又復功用及無功用亦得分二。七地已還名為功用。八地已上名無功用。或分為三。所謂見修及無功用。廣如上釋。或離為四。四中乃有四門不同。一約解分別。如仁王說。初二三地名為信忍。四五六地名為順忍。七八九地名無生忍。十地名為寂滅忍矣。二據修分別。如地持說。初至五地名無相修。六地七地無相修淨。八地九地無相修果。亦名為廣。十地名為無相修果成。三就所淨以分四種。如彼相續解脫經說。一者願淨。謂。初地中起十大願。二者戒淨。第二地中淨戒成就。三者定淨。第三地中禪定增上。四增上慧及上上出生淨。謂。四地上所起行德。四五六地名增上慧。餘名上上出生淨矣。四就位相以別四種。如地持說。一淨心地。局在歡喜。二行跡地。謂。從二地乃至七地。此起修道故曰行跡。三決定地。謂。八地上。四究竟地。謂。第十地。或分為五。如地持說。就前末後四種之中分決定地以為二種。第八一地名決定地。第九一地名決定行。通餘說五。或說為八。如地持說。四五六地同名正見。餘各為一。故得為八。或說為十。始從歡喜乃至法雲。隨行細分亦可無量。今據一門且論十種。此十難分。故經與論十門階別。其十是何。一者趣他方便不同。如地持說。菩薩先於解行地中依世俗禪。修習一切菩提分法。廣興大願轉惡趣報入歡喜地。餘地方便如地持說。修十真心入離垢地。修習十種深念之心入第三地。起十思量入第四地。修十平等深淨之心入第五地。修十平等法入第六地。十方便慧發起勝行入第七地。總前諸地以為方便。及修十種無生忍行入第八地。修十自利利他之行入第九地。總修方便以滿地分入第十地。二初住有異。歡喜地中菩提心生以為初住。第二地中律儀戒淨以為初住。第三地中修護煩惱護小乘心方便攝行以為初住。第四地中十種法智教化成就以為初住。第五地中成就十種順如道行以為初住。第六地中大悲為首。大悲增上大悲滿足。觀世生滅以為初住。第七地中修無量種無功用行以為初住。第八地中無生忍淨及得勝行以為初住。第九地中得智成就以為初住。第十地中三昧滿足以為初住。三正住有殊。歡喜地中修信精進迴向善根以為正住。第二地中攝善根戒淨及攝眾生方便之行以為正住。第三地中修世八禪以為正住。第四地中道品行觀以為正住。第五地中修不住道以為正住。第六地中廣觀因緣以為正住。第七地中二行無間以為正住。第八地中修淨佛土及十自在以為正住。第九地中善知十一稠林之行以為正住。第十地中受佛智識職以為正住。四地果有別。歡喜地中起十大願修行十行以為地滿。第二地中攝生戒成以為地滿。第三地中得四無量五神通等以為地滿。第四中離煩惱業起增上欲。報恩精進本心界滿以為地滿。第五地中攝德起修。化生隨世以為地滿。第六地中對治滅障修行三昧。不壞自在以為地滿。第七地中業淨三昧過地勝行以為地滿。第八地中大勝之行以為地滿。第九地中智成口成法師自在以為地滿。第十地中智慧解脫三昧總持神通行等以為地滿。廣如經說。五據修以分。初地修願。二地修戒。三地習定。四地修習道品之慧。五地修行諦相應慧。六地修習緣起之慧。第七地中修無量種及無功用。第八地中修淨佛土。第九地修習說法智行。第十地修習微細智行。六就行以別。行謂檀等十波羅蜜。初地起檀。二地起戒。乃至十地智波羅蜜。廣如經說。七就報顯異。初地多作閻浮提王。二地多作轉輪聖王。乃至十地多作摩醯首羅天王。八寄數彰別。初地得百三昧知百佛神力等。乃至十地得十不可說百千佛國土微塵三昧等。九就喻論差。喻別有六。謂。胎藏練金山河海珠。胎藏一喻論家為況。後之五喻經家為譬。十對障以分。障有十種。始從凡夫我相障乃至第十於諸法中不得自在障。廣如上釋。翻對此障故說十地。位別如是(此三門竟)。   次明起說因緣之相。七句辨之。一明說時。佛成道已第二七日即便宣說。二明說處。在他化天自在王宮摩尼藏殿。三明說人。是金剛藏菩薩宣說。四明請主。謂解脫月。五明說人所入三昧。入大智慧光明三昧。亦名大乘光明三昧。六明加人。十方各過十億佛土微塵數世界有十億佛土微塵數佛。同名金剛藏相與加被。七明證人。十方各過十億佛土微塵數界有十億佛土塵數菩薩。同名金剛藏雲集作證。十地之相辨之粗爾。   十功德義三門分別(一釋名 二辨相 三約對五行定其位分)   初釋其名。十功德義出涅槃經。功謂功能。能破生死能得涅槃能度眾生。名之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故雲功德。如清冷等是水之德。此德淵深妙過情取。體寂無為諸相不及。故經說言。不與聲聞辟支佛共。不可思議聞者驚怖。非內非外非難非易。非相非非相。非是世法無有相貌世間所無。然德體雖寂而義充法界。法界體德難以定論。今據一門且說十種。其十是何。一入智功德。二起通功德。三大無量功德。四十利益成就功德。五者五事報果功德。六心自在功德。七修習對治功德。八對治成就功德。九修習正道功德。十正道成就功德。此乃釋者隨義以名。經中不辨。十中前六自分功德。後四勝進觀解。趣實名為入智。妙用隨緣稱曰起通。化心深廣名大無量。行德建立名利益成。勝報圓具名報果成。具金剛定所為無礙名心自在。善修四種之離過道名修對治。解脫德立名對治成。起修上順名習正道。道品德備名正道成。名義如是(此一門竟)。   次辨其相。初功德中差別有五。一所不聞者而能得聞。二者聞已能為利益。三者能斷疑惑之心。四者慧心正直不曲。五者能知如來密藏。五中初一是其聞慧。次二思慧。次一修慧。後一證智。初言不聞而能聞者。聖道佛性菩提涅槃三寶性相。諸餘凡夫二乘法中所未曾聞。今因此經悉得聞之。是名不聞而能得聞。就思慧中初門成益。後門遣疑。所言聞已能為益者。聞此經已書寫讀誦。為他廣說思惟其義能見一切諸法義理。自知得近無上菩提。具法具義二種無礙。於一切說得無所畏名為利益。斷疑心者。以思義故於諸法中種種疑惑悉得永斷。慧心正道直者。凡夫二乘虛妄分別斯名邪曲。菩薩依於大涅槃經修行聖行。見法實相邪曲永斷。故雲正直。能知如來深密藏者。菩提涅槃佛性業果是其密藏。依於此經窮證相應故曰能知。第二德中差別有五。一昔所不得而今得之。二昔所不到而今到之。三昔所不聞而今聞之。四昔所不見而今見之。五昔所不知而今知之。五中初二是其身通。次一天耳。次一天眼。後一他心及與宿命。昔所不得而今得者。是身通中轉變神通。此通不與外道聲聞辟支等共。名昔不得而今得之。雲何不共。略有六種。一緣心不同用。雖百變都無分別。餘人不爾。二心不隨身異於餘人。菩薩雖復變身為小心亦不小。化身為大心亦不大。餘人不爾。三多少不同。菩薩一心一時能作五趣之身。餘人不堪。四所入不同。菩薩能以廣大之身入一塵中。餘人不能。五應現不同。菩薩一身能令眾生種種異見。餘人不堪。六虛實不同。菩薩變化一切種物皆得實用。餘人不能。昔所不到而今到者。是身通中飛行神通。菩薩神通一念能至恆河沙剎而無去心。餘人不爾。昔所不聞而今聞者。十方諸聲近遠粗細一時悉聞而無分別。昔所不見而今見者。於十方界一切色像近遠粗細一時悉見都無見想。昔時不知而今知者。於中有二。一他心通。能知十方諸眾生心。二宿命通。從今現在及過去世他及自身八種事六種同行一切悉知。第三德者。所謂菩薩無緣大悲心如虛空無所分別。而能普益一切眾生。第四德中差別有十。一根深難拔。二於自身生決定想。三不觀福田及非福田。四修佛淨土。五滅除有餘。六斷除業緣。七修清淨身。八了知諸緣。九離怨敵。十除二邊。十中前二起行根本。後之八種所起行德。起行本中根深難拔明能立始。其體是何。謂菩薩不放逸根。般若離過名不放逸。能與無上菩提為本。故說為根。又與一切諸行為本。亦名為根。解窮實相目之為深。能增信戒施聞智慧忍進念定一切善法。不為惡敗名為難拔。於自身中生定想者明能趣終。自念己身於未來世必為無上菩提法器。心亦如是終無異求。名於自身生決定想。就後八中前五是其攝功德行。後三是其攝智慧行。攝功德中初二是其淨佛土行。後三是其起法身行。淨土行中不觀福田及非福田者明能等施。此即是其捨穢土行。以修等施故離凡夫障礙穢土。修淨土者明能持戒。此即是其嚴淨土行。以修十善離十惡故。得佛之時具眾生來生其國。法身行中前二是其捨穢身行。後一是其嚴法身行。捨穢身中滅有餘者離殘苦也。斷業緣者除殘業因煩惱緣也。此等通時俱名有餘。故涅槃中說餘有三。一煩惱餘報。二者餘業。三者餘有煩惱。餘報就凡夫說。一切凡夫貪瞋癡慢增上力故墮於地獄。從地獄出於畜生中受種種身。乃至人中受惡果報犯四禁罪。言餘業者就學人說。須陀洹人受七有業。斯陀含人於欲界中受二有業。阿那含人受於色有無色有業。言餘有者就無學說。羅漢辟支無業無結。而有結業二家果在。更須轉滅故。經說言。無業無結而轉二果。此三種餘菩薩皆捨。問曰。何處菩薩能捨。謂。初地上。地前雖捨而未能盡。捨初二種猶是向前斷除業緣。捨後一種猶是向前滅除餘有。修淨身者修行十善遠離十惡。得諸相好名修淨身。於十善中一一各以五心修習。謂。下中上上中上上則為五十。始修五十終成五十合為百福。以此百福成於一相。如是具修三十二相。為破世間事八十神修八十好。下修智中初一攝治。後二離障。了知緣者知因緣法空無所有。不取因相不取生相。不取滅相不取一異。無有等相名了因緣。離怨對者有八種魔。是菩薩怨。菩薩離之。言八魔者一煩惱魔貪瞋癡等。二者陰魔。謂五陰身。三者死魔。謂身滅壞。四者天魔。第六天子無常無樂無我不淨。此四倒心復為四魔。通前說八。魔羅胡語。此雲殺者。此八害善故名殺者。又復四地已還菩薩觀諸煩惱悉是己怨。常修遠離。五住已上得不住道。隨世化益不以一切煩惱為怨。隨而受身化眾生故。唯用誹謗方等經者以為大怨畏而離之。經說如是。離二邊者生死有果是其一邊。愛煩惱因復為一邊。菩薩皆離。第五德中差別有五。一諸根完具六根不缺。二不生邊地常處中國際化隨物。三諸天愛念。四為一切人天大眾恭敬供養。五得宿命智。初二是報中二是福。後一是智。第六德者謂金剛定。如前金剛三昧章中具廣分別。第七德中差別有四。一近善知識。二專心聽法。三繫念思惟。四如法修行。以此四種對治諸過。故經說言。譬如病人至良醫所醫為說藥。至心善受隨教合藥服之病癒。病人喻於起行菩薩。至醫喻於近善知識。受教喻於專心聽法。合藥喻思。服喻修行。病癒身。樂喻得涅槃。第八德中具有八門。一斷五事。二離五事。三成六事。四修五事。五守一事。六近四事。七信順一實。八心善解脫慧善解。脫斷五事者所謂五陰。陰義如前五陰章中具廣解釋分別。菩薩推求知無所有。故能斷之。離五事者所謂五見。身邊邪見戒見二取是其五也。此義如前十使中釋。菩薩離之。成六事者謂六念心。念佛法僧戒施及天是其六也。亦如前釋。修五事者一是知定。所謂初禪。彼有覺觀故名為知。二者寂定。謂第二禪。彼滅覺觀故雲寂定。三身心樂定。謂第三禪。彼樂殊勝故雲快樂。四無樂定。謂從四禪乃至非想彼絕四受故雲無樂。此四事定。五首楞嚴是其理定。首楞嚴者此名一切事竟。嚴者此雲堅固。守一事者謂菩提之心。亦如前釋。近四事者謂四無量。亦如上解。信一實者謂一大乘隨化說三。實唯一大故雲一實。心慧脫者滅貪嗔癡心得解脫。於一切法知無礙故。慧得解脫。滅貪嗔癡即是五住性結亡也。所得名為真諦心慧。於一切法知無礙者。即是事中無知盡也。所得名為世諦慧脫。第九德別差別有五。一者信心二者直心三者戒心四者近善友五者多聞。故經說言。修大涅槃初發五事。以初發故判為勝進。信者謂信三寶二諦施有果報及善方便究竟一乘。此等猶是地持論中信八解處。三寶為三。言二諦者地持論中名真實義。施有報者地持名為種種因果。善方便者地持論中名得方便。究竟一乘地持論中名為得義。彼菩提因名得方便。菩提之果名為得義。此中略無諸佛菩薩神通之力。言直心者於自所犯發露悔除。無藏過意故名直心。又以實心覆眾生過讚其善事。所謂佛性令其發心亦名直心。戒者菩薩堅持禁戒。正向菩提心無異求。不受外道烏雞戒等。近善友者諸佛菩薩是其善友常親近之。言多聞者凡有六種。一為涅槃受持讀誦十二部經書寫供養名具多聞。二除十一部唯持方廣名具多聞。三除十二部但持涅槃名具多聞。四除涅槃具足全體。其唯受持一四句偈名為多聞。五除一四句偈但持如來常住不變名為多聞。六除是事若知如來常不說法亦名多聞。雲何不說經。自釋言。諸法無性。雖說諸法常無所說。第十德者所謂菩薩三十七品。是義如後道品章中具廣辨釋(此二門竟)。   次對五行定其位分。言五行者一是聖行。二是梵行。三是天行。四是病行。五嬰兒行。此義如前五行章中已廣解釋。通而論之五行十德皆遍始終。是諸菩薩常所修故隨相別分。五行地前。十德地上。雲何得知。五行地前。如涅槃中說。初地上不動之地堪忍無畏極愛之地空平等地為五行果。明是地前。雲何得知。十德地上。如經中說。菩薩十德不可思議非是世法。世間所無。明非地前。十德如是。   見性十法義   見性十法如涅槃說。一者少欲。二者知足。三者寂靜。四者精進。五者正念。六者正定。七者正慧。八者解脫。九讚嘆解脫。十以大涅槃教化眾生。此十名中備含多義。如來自以五番釋之。於中義雜難以別名。第一番中少欲知足相對辨釋。經中先對不善之法辨明菩薩少欲知足。後對善法明其菩薩多欲不足。就不善中四義辨異。其一義者少有所求名為少欲。若有乏少但念善法。心無愁惱說為知足。第二義者不從他求。亦不自取名為少欲。得少之時心不悔恨說為知足。第三義者未得法中能破三欲名為少欲。得而不著說為知足。言三欲者。一是惡欲。欲為一切大眾上首。令一切僧隨逐於己。令我所說四眾信受一切天人尊敬讚嘆供養於我。二是大欲。欲令世人鹹皆謂已得須陀洹乃至羅漢。得住初地乃至佛果。得禪解脫一切功德。三是欲欲。願生剎利婆羅門家。願生天上乃至梵天。第四義者不求他敬名為少欲。所得之物不為積聚說為知足。上來對惡辨明菩薩少欲知足。今次對善明其多欲不知足義。四句辨之。一少欲不知足。謂須陀洹求小涅槃故。學心未止名不知足。且論須陀洹。斯陀那含類亦同然。二者知足而非少欲。謂辟支佛於自所得生究竟想故名知足。辟支化人但現神通不知說法。求說心多故非少欲。三亦少欲亦是知足。謂阿羅漢更無所求名為少欲。自謂究竟故曰知足。四不少欲亦不知足。所謂菩薩求大菩提無量善法故非少欲。於自所得不生足想名不知足。然此二行有善不善。凡夫所行名為不善。求他知故。聖人行者名之為善。所行不欲令他知故。言寂靜者泛論有四。一者身靜而心不靜。謂有比丘在空閑處。而心積聚貪瞋癡等。二者心靜而身不靜。謂有比丘親近四眾心無煩惱。三者身心俱不寂靜。謂餘凡夫。四者身心二俱寂靜。謂佛菩薩。身寂靜故離殺盜婬。心寂靜故離貪瞋癡。又復菩薩三業無過亦名寂靜。三業策懃離過。修善名為精進。具六念心故雲正念。得勝三昧名為正定。觀諸法空說為正慧。斷諸煩惱名為解脫。為諸眾生稱美解脫常恆不變名讚解脫。斷煩惱故得大涅槃。不捨大願力故教化眾生(此一門竟)。   第二番中修習四依。破四惡欲名為少欲。四惡欲者。一為衣惡欲。著糞掃衣而對治之。二為食惡欲。乞食治之。三臥具惡欲。樹下治之。四為有惡欲。為有造業身心寂靜而對治之。住四聖種說為知足。住四種樂名為寂靜。言四樂者。一出寂樂。謂持戒樂。二寂靜樂。地持論中名遠離樂。所謂初禪離欲惡不善故名寂靜。三永滅樂。地持論中名寂靜滅樂。二禪已上覺觀止息故雲永滅。四畢竟樂。地持論中名菩提樂。出世聖道一得不退故雲畢竟。具四正懃名為精進。具四念處名為正念。得四禪故名為正定。具四聖諦名為正慧。永斷煩惱名為解脫。呵煩惱過顯解脫勝名嘆解脫。第十如前(此兩門竟)。   第三番中離世間事名為少欲。既出家已不生悔心是名知足。近空閑處說為寂靜。念已未得沙門道果。妄令他人謂己已得。生慚愧心疾疾懃修名為精進。近大涅槃說為正念。隨順天行名為正定。菩薩八禪是其天行。正見正知說為正慧。正知見故能破煩惱名為解脫。十住菩薩為眾生故稱美涅槃名嘆解脫。第十如上(此三門竟)。   第四番中行十二頭陀名為少欲。行是事時不生悔心說為知足。修空三昧名為寂靜。得四果已於大菩提心不休息名為精進。思惟如來常恆不變說為正念。修八解脫名為正定。得四無礙是名正慧。遠離七漏稱曰解脫。七漏如前煩惱聚中具廣分別。嘆美涅槃名讚解脫。第十如前(此四門竟)。   第五番中破壞諂曲名為少欲。學如來行稱曰知足。近涅槃門及五種樂說為寂靜。言五樂者如地持論說。一者同樂二者受樂三苦對治樂四斷受樂五無罪樂。亦可。四禪及首楞嚴名五樂矣。堅持禁戒名為精進。有慚愧者說為正念。不見心想名為正定。不求諸法因緣性相名為正慧。斷諸煩惱說為解脫。為他稱美名嘆解脫。第十如上。如是十法雖見佛性而不明瞭。未同佛故。十法如是。   涅槃十因義   涅槃十因如涅槃說。一信二戒三近善友四者寂靜五者精進六正念具足七者濡語八者護法九者佈施十者正慧。信者菩薩信佛法僧常恆不變。一切眾生悉有佛性。戒者菩薩堅持禁戒不為一切。唯為最上第一義故。近善友者若有能說信戒施聞智慧等法令人行者常親近之。言寂靜者深觀法界身心不動。言精進者常觀四諦投頭火燃終不放逸捨。正念具者具六念心。念佛法僧戒施及天。言濡語者離口四過與眾生語。言護法者常自樂法。受持讀誦書寫供養。思惟其義為他廣說。見人護法種種供養。施者菩薩於同法者隨其所須一切給與。慧者觀察如來常住無有變易。一切眾生悉有佛性。觀一切法若空若有若常若無常。如是二諦種種差別。以此十種能見涅槃。十因如是。   菩薩十力義   菩薩十力出大智論。行心堅固魔法不壞名之為力。力義不同。一門說十。十名是何。一發心堅固力。求一切智不退轉故。二大慈力。常能不捨諸眾生故。三大悲力。不求利養化眾生故。四精進力。能信出生諸佛法故。五禪定力。雖起智慧威儀之行不失壞故。具智慧力。遠離二邊隨十二緣。斷諸邪見滅戲論故。七不厭力。常受生死教化眾生。集諸善行無疲厭故。八無生忍力。觀法實相知無我故。九解脫力。入三解脫門。及知二乘得解脫故。十無礙智力。於法自在知眾生心所趣向故。又華嚴中更說十力。與前十種有同有異。十名是何。一直心力。一切世界無染著故。二深心力。不壞一切諸佛法故。三方便力。究竟一切菩薩行故。四智慧力。知眾生心故。五者願力。令一切眾生願滿足故。六者行力。盡未來際不斷絕故。七者乘力。出生普現一切乘故。八神通力。於一毛道示現一切清淨世界一切如來出興世故。九菩提力。覺悟菩提與一切眾生心念等故。十轉法輪力。於一句法分別演說。隨順一切眾生悕望及諸根故。此十種中初直心力是前十中具智慧力及無生忍力。第二深心是前十中精進之力。第三方便第六行力是前十中不疲厭力。第四慧力第十轉法輪力是前十中無礙智力。第五願力是前十中初發心力。第七乘力是前十中解脫之力。以知三乘解脫法故。後十種中神通力菩提力前十不論。前十種中慈悲定力後十不說。又首楞嚴中更說十力。一菩提心力。堅守不失。二於不思議佛法得深信力。深信不疑。三於多聞得不妄力。堅持不失。四往來生死得無疲力。常能處之。五於眾生得大悲力。常能攝化。六於佈施得堅捨力。恆施不休。七於持戒得不壞力。堅持不犯。八於忍辱得堅受力。常能忍受。九魔不能壞得智慧力。不為魔動。十於諸深法得信樂力。樂求無厭。此之十種與大智論所說十力有同有異。初菩提心力是彼第一發心之力。第二深信是彼第四精進之力。能信出生諸佛之法。第四無疲是彼第七無厭力也。第五於生得大慈者。是彼第二大慈之力。及第三門大悲之力。第九於魔得智慧力。是彼第六具智慧力。及第十門無礙智力。第十深法得信樂者。是彼第八無生忍力。及第九門解脫之力。此中多聞佈施持戒忍辱之力彼中不論。彼中定力此處不說。十力如是。   菩薩十無畏義兩門分別(一辨相 二對四無畏辨其同異)   此十無畏出華嚴經。名字是何。一悉能聞持問答無畏。二除滅眾生疑惑無畏。三見一切空離邪見無畏。四得佛威儀無畏。五三業清淨離過無畏。六諸天善神一切諸佛護念無畏。七悉能受持一切佛法無畏。八示現受生不為生死惑亂無畏。九安住大乘悉能示現諸乘無畏。十隨化眾生普為應現不斷菩薩願行無畏(此一門竟)。   次對菩薩四種無畏辨其同異。四無畏義如前廣說。一者總持說法無畏。二知法藥及知眾生根欲性心說法無畏。三善能問答說法無畏。四能斷物疑說法無畏。十中第一即是四中第一第三。十中第二即是四中第四無畏。十中第三第七第九即是四中第二無畏。知法藥故餘者不同。無畏如是。   三乘共地義三門分別(一釋名辨相 二約小論大 三辨明菩薩行之通別)   三乘共地如大品經燈炷品說。一切賢聖住處名地。地別不同。一門說十。說三乘地共為此十。名共十地。為別菩薩獨法十地故雲共矣。十名是何。一乾慧地。二者性地。三八人地。四者見地。五者薄地。六離欲地。七已作地。八辟支佛地。九菩薩地。十者佛地。於此十中得名有二。乘別分三。因果為六。地別說十。得名二者前之七種據法彰名。後之三種就人立稱。互從皆得直。以立名不同故爾。乘別三者初七小乘。次一中乘。後二大乘。因果六者初七是其小乘因果。次一是其中乘因果。後二是其大乘因果。地別十者名如上列。言乾慧者謂聲聞中五停心觀總別念處。於此位中勤修精進持戒之行。或觀不淨或修慈悲。或觀因緣或分別界。或為數息或復修習念佛三昧。於四念處總別觀察。總別之相後道品中具廣分別。此等皆是假總觀行。雖有智慧未得定水故雲乾慧。又此事觀未得理水亦名乾慧。未觀四諦十六行故。言性地者論言。從暖至世第一法。依禪修習四真諦觀成聖人性故雲性地。依何等禪。謂四根本未來中間。八人地者論言。苦忍至道比忍具修八忍名八人地。言見地者論自釋言。初得聖果。謂。須陀洹道比智心見理周盡故雲見地。問曰。何故見修無學三道之中。須陀洹向名為見道。此十地中須陀洹果名為見地。釋言。見義有其二種。一推求名見。多在諸忍。二明白名見。多在諸智。須陀向中推求義足故。三道中名為見道。須陀洹果中明白方具說為見地。各據一義不相乖背。言薄地者論自釋言。或須陀洹或斯陀含。能薄欲結故名薄地。言須陀者欲界九品修道惑中。從斷一品乃至第六無礙道來。是其進向須陀洹果。故名須陀。斯陀含者從斷六品乃至第九無礙道來。通名斯陀。斷第六品守果斯陀。斷第七品乃至第九無礙道來進向斯陀。離欲地者謂阿那含。從斷欲界第九品結乃至那含金剛三昧通名那含。離欲界欲名離欲。地此人亦能斷上煩惱。從始為言且雲離欲。已作地者謂羅漢果。成就盡智無生智故名為已作。言盡智者現盡諸漏。無生智者保更不起。辟支地者緣覺人中。從因至果通名辟支。辟支胡語。此方翻譯名因緣覺。藉現事緣而得覺悟。不假他教名因緣覺。又於十二因緣法中而得覺悟亦名緣覺。菩薩地者從初發心乃至法雲菩薩胡語。此方翻譯名道眾生。具修自利利他之道名道眾生。又復此人解會中道。從其所會名道眾生。言佛地者金剛心後種智德備。覺窮法性名為佛地。問曰。何故小乘分七中乘為一。大乘說二。釋言。此等互從皆得。但今且據離合法門故為此說。以聲聞人行粗易別故分為七。緣覺之人一入無漏至果乃出。異相難分故合為一。大乘法中果德高出。特異眾聖。理須別樹。故分為二。蓋乃且據一門說言耳。若入餘門或分大乘而合中小。如地經說。聲聞法行緣覺法行菩薩法行如來法行。或分小乘而合中大。如涅槃經。彼恆河中七人是也。彼分小乘以之為五。始從住人乃至第七。水陸俱行。辟支菩薩及與如來同皆說為水陸俱行。如此離合經中大多。不可具論(此一門竟)。   次第二門約小論大。如龍樹說。聲聞乾慧於菩薩中名初發心。種性已前善趣之人始求菩提名初發心。聲聞性地於菩薩中名柔順忍。種性解行隨順出道名柔順忍。聲聞八人於菩薩中名無生忍。入菩薩位此名初地。始入地心為無生忍。不同仁王地經論等七地已上方名無生。聲聞見地於菩薩中名阿毘跋致。此乃初地正住已後。乃至地滿安住不退名阿毘跋致。聲聞薄地於菩薩中。過阿毘跋斷諸煩惱餘氣亦薄。此從二地乃至七地。修道剪障名斷煩惱。聲聞離欲於菩薩中。離欲因緣得五神通。此從八地乃至十地愛佛心斷名為離欲。淨佛國土神變自在。知眾生心如應說法名得五通。聲聞已作於大乘中名為佛地。斯乃論主因解小中七地差別。乘以類顯大乘位分。非前七中已含大乘。若前七中已含大乘。何須在後更說菩薩及與佛地。人惑在斯最須識知(此二門竟)。   次明菩薩行之通則。別則菩薩唯行第九。是故第九名菩薩地。通則十地菩薩皆行。故大品雲。菩薩應當具行十地。始從乾慧乃至佛地。問曰。菩薩行後二地義則可知。以何義故行前八地。釋有兩義。一就自行以論。自所行中粗近之者相同二乘。故曰通行。二就外化以釋。為化眾生故現行之。故天女雲。以聲聞法化眾生故我為聲聞。以因緣法化眾生故我為辟支。法華亦云。知眾生樂小而畏大智。是故菩薩作聲聞緣覺。龍樹亦云。文殊過去七十億反作辟支佛教化眾生。且言過去作辟支佛。理實過去亦作聲聞。三乘共地辨之略爾。   大乘義章卷第十四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44 冊 No. 1851 大乘義章   大乘義章卷第十五   遠法師撰   淨法聚因法中此卷有九門(十智義 十一智義 十一淨義 十二頭陀義 十二巧方便義 十三住義 十四離垢業義 離隱六方離四惡友攝四善友義 十四化心義)。   十智義八門分別(釋名辨相一 體性二 同異相攝三 辨境四 就處分別五 諸智相緣六 諸根相應七 辨境修智八)   第一門中先釋其名。後辨其相。所言智者論釋不同。依如毘曇決斷名智。異諸忍故。成實法中無著名智。異想識故。大乘俱有。智別不同。一門說十。十名是何。一是苦智。二是集智。三是滅智。四是道智。五是法智。六是比智。七是盡智。八無生智。九是等智。十他心智。就此十中初五後一從境為名。等智一種約境立稱。比智從其方便為目。盡無生智就能彰號。逼惱名苦。聚積稱集。寂泊名滅。虛通曰道。照斯之解名為苦智乃至道智。言法智者亦名現智。軌則名法。又如論釋。自體名法。初知法故名為法智。以知現法故名現智。言比智者准前度後。目之為比。因比得智故雲比智。又復即此比度之解亦名比智。言盡智者無學聖慧能盡諸漏故名盡智。無生智者若依成實無學聖慧能令當苦永更不生名無生智。大乘亦爾。毘曇法中亦有此義。但不就此說無生智。於彼宗中利根羅漢隨所斷結保更不生名無生智。言等智者世俗之慧等知諸法故名等智。他心智者非已之慮稱曰他心。照斯之解名他心智。理實亦知他想受等。心是主故偏雲他心。又想受等通名心故(此一門竟)。   次辨其相。先論苦集滅道四智。宗別不同。所說各異。若依毘曇知有漏果。苦與無常空與無我。四義冥通名為苦智。知有漏因因集有緣四義冥通名為集智。知無漏果盡止妙出四義冥通名為滅智。知無漏因道如跡乘四義冥通名為道智。若依成實了知四諦用名虛假無性之空名為苦智乃至道智。大乘法中有止有觀。若入止門於四真諦不收一相。故地持雲。不於身等妄想觀苦若妄觀集。亦不於斷起滅妄想。不於得因起道妄想。亦復不取一切非性。若入觀門種種悉知。於中所說開合不定。如就苦中或總為一或分為二。如地持說。如離言性及知無量處方便法。知離言性猶是真諦。故涅槃雲。菩薩之人解苦無苦而有真諦。無量方便猶是世諦。故涅槃雲。分別是苦有無量相。是名上智。或分為三。如涅槃說。所謂知苦知諦知實。了知三苦及八苦相名為知苦。知彼苦法因緣有無名為知諦。知苦實性名知苦實。此實即是如來之藏。故勝鬘雲。於聖諦處說如來藏。亦是法身。故涅槃雲。不知如來祕藏法身。是名為苦不名聖諦。若知如來常住法身名苦聖諦。此名苦實以為諦矣。亦是如來虛空佛性。故涅槃雲。如來非苦非諦是實。虛空佛性亦復如是。凡佛同體。據佛望之從本已來清淨無染。不須更滅。是故苦實即是如來。據凡望之現為惑染。與後顯時淨德為本。是故此實名為佛性。就體離相故復名空。菩薩於此皆如實知。或分為五。一知苦事。苦者實苦。不可令樂。二知虛假。假有四重。一因和合假。攬別成總。二法和合假。苦無常等同體相成。三妄相虛假。如幻如化。四妄相虛假。如夢所見。但從心現心外無法。此是第二。三知苦空。空有五種。一知苦法。非我我所。故名為空。二因和合中無性名空。三法和合中無性名空。四妄相法無相名空。如陽炎水近見全無。五妄想法無實名空。如夢所見於寤全無。此是第三。四知苦實。謂如來藏。於中有二。一如實空從本已來離一切相離一切性。二如實不空從本已來具足無量過恆沙法。此義如前四諦章中具廣分別。此是第四。五知苦用。知如來藏不染而染緣起生死。或分為十。如地經說。始從世諦乃至第十如來智諦廣則無量。菩薩於此悉如實知名為苦智。知苦既然。餘諦類爾。法智比智宗別不同。所說亦異。毘曇法中時通處別。並知三世苦集滅道。故曰時通。處分上下名為處別。法智唯知欲界之法。比智唯知上二界法。問曰。何故知欲界法偏名法智。知上界法偏名比智。毘婆沙雲。初入聖道必在欲界。於欲界苦有二現見。一知苦現見。二知輕重現見。具此二現故名現智。於上界苦但有一種知苦現見。不知輕重。故不名現。說之為比。故彼立喻如二擔物。一則自持。二令他持。於自持者有二現知。一知是物。二知輕重。於他持者但知是物不知輕重。知欲界苦如自持物。故名現智。知上界苦如他持物。少一現知故不名現。但得稱比。知苦既然。集等亦爾。若依成實義別有二。第一約就時處分別法比二智。處通時別。並通三界名為處通。法智唯知現在之法。比智唯知過未之法。說為時別。何故法智唯知現在。現有法體易現知故。何故比智偏知過未。過未之法現無其體。難可現見。要依現在比度知故。二約法分別。時處俱通。於現法中隨觀一法虛假無性。比類三世一切諸法虛假無性悉名為比。現見三世一切法空同名為現。前門之中先現後比。此後門中先比後現。如牧像人先觀象跡後見象身。觀跡如比見身如現。大乘法中義別三階。一據修治法智一種時處俱別。唯知現在同處法故。比智一種時處俱通。於一切時一切處法比度知故。故彼相續解脫經言。現前得相知現在世苦無常等。依現得相比知餘處及他世事中苦無常等。現前得相猶是現智。依現得相猶是比智。良以始修現智難成故。唯知於現在世中同處法矣。二據修次法智一種時處不定。於一切時一切處法在前知者即名為現。以此類餘三界三世一切諸法悉名為比。以修轉勝於一切時一切處法能現知故。三據修成唯一現智通知三世一切處法。更無比知故。地持雲。十方諸佛於一切生一切諸法現知見覺。問曰。至佛若無比智佛智應少。釋言。比度方能知法。此智微劣。少復何患。又佛雖不假比知法而知諸法彼此相似。如此比智諸佛最多。故知不少。問曰。法比不異前四。何勞別說。釋言。辨義有二種門。一攝相門。舉前四種即攝法比。不須更立。二分義門。前之四種約境別智。法之與比約時約處約修別智。與前義異故須別說。成實約時毘曇約處大乘約修。於一切法先觀名現。後知稱比。所言盡智無生智者。依如毘曇用前六智以之為體。若以苦智斷非想結。彼惑盡已即說彼智為盡無生。集滅道智類亦同然。若觀欲界滅道二諦斷非想惑。即用滅道法智為體。若觀上界苦集滅道斷非想惑。即用四比以之為體。此前諸智至無學果。在鈍根人唯名盡智。此人不能保已當結永更不生非無生智。利根人得初名盡智後名無生。若出觀後重更入中則名無學等見之智非盡無生。於十智中前六收故。若依成實用彼四諦現智為體。現觀諦空盡諸結故。於彼宗中比智但伏不能永斷。是故不說為盡無生。彼盡無生同體義別。無學聖智能盡有因即名盡智。令苦不生即名無生。大乘法中亦用四諦現智為體。現見諦實盡諸結故。比伏不永。與成實同。同體義分亦似成實。問曰。盡智及無生智不異前六何須別說。為分果德異前因故。如前四眼至佛果德名為佛眼。此亦如是。言等智者成實法中名名字智。在聖非凡。聖人以其名用之解知於世俗假名之法。名名字智。毘曇法中不簡凡聖。以有漏慧等知諸法。名為等智。大乘法中義有通別。通如毘曇說。故涅槃雲。一切眾生有三等智。別則知法幻有名等。此知何等。解脫有通有別。通則能知二諦諸法。問曰。等智雲何能知第一義諦。雖不能證非不能解故得知之。別則唯知世俗等諦。問曰。等智二諦俱緣。雲何說言唯知等諦。釋言。等智於世俗法緣而能了故說為知。於第一義緣而不了故不名知。他心智者依如成實。聖人以其名用之解了知他心名他心智。凡夫之人雖知他心是他心通。非他心智以取著故。毘曇法中不簡凡聖。但知他心悉皆名為他心智也。大乘法中通如毘曇別如成實。問曰。此智唯知他心亦知所緣。論說不同。毘曇法中唯知他心不知所緣。若知所緣不得名為他心智矣。成實法中通知所緣。故成實雲。通知何咎。若知所緣何故偏名他心智乎。依彼解釋知有兼正。正知他心兼知所緣。從正立稱名他心智。大乘法中文無定判。多同成實。   第二門中辨其體性。於中有五。第一有漏無漏分別。二三性分別。三見智慧忍四義分別。四學無學非學非無學三義分別。五見斷修斷無斷分別。漏無漏者初四諦智義釋不定。雲何不定。四諦之智汎有兩門。一者獨法但令觀諦莫問淺深。有漏無漏一切通皆名四諦智。於此門中通漏無漏。二者共法約對餘解。共為十智。或復說為十一智等。於此門中分取無漏為四諦智。其有漏者判屬等智四智不收。法智比智義亦兩門。一者獨法。一切觀行通為法比。於此門中法比兩智通漏無漏。二者共法。約對餘解共為十智。於此門中分取無漏為法比智。其有漏者判屬等智。盡無生智一向無漏。等智一種毘曇有漏。成實法中名用無漏。非是觀空斷結無漏。大乘法中通漏無漏。知事有漏。知法幻有是其無漏。他心智者成實法中與等智同名用無漏。毘曇法中通漏無漏。知他眾生有漏之心。是其有漏。等智攝故知他眾生無漏心者名為無漏。是其道智法智比智三智攝故。問曰。若此前九智攝何勞別說。解有三義。一勝故別立。以離欲人之所得故。如盡無生。二通故別立。前九有漏無漏隔別。此智含通。三要故別立。了知他心化人要故(此一門竟)。   次就三性分別十智。成實法中十智唯善。毘曇法中前八唯善。等智一種義通三性。他心一種修得是善。報得無記(此二門竟)。   次就見智慧忍分別。推求名見。決斷稱智。觀緣名慧。安法曰忍。先就見與非見分別。依如毘曇他心智者一向是見。推求性故。盡無生智一向非見。息求心故。餘之七智通見非見。彼四諦智法智比智盡無生攝一向非見餘悉是見。等智之中一切意地善相應慧皆悉是見。以推求故。五邪見慧亦皆是見。以其捷疾推求性故。意地鈍使相應之慧一切非見。不捷疾故。如彼貪使相應之慧。二使覆故所以非見。謂貪及與相應無明。瞋慢癡等類亦同爾。獨頭無明相應之慧。雖無二使一無明使極深覆故所以非見。一切五識相應之慧悉皆非見。非推求故。不隱沒慧亦皆非見。不捷疾故。若依成實一切十智皆通名見。以照境故。次就智與非智分別。依如毘曇無漏慧中八忍非智。與疑得俱不決斷故。餘皆是智。有漏慧中一切五識相應之慧皆名為智。以決斷故。意識地中善相應慧亦皆是智。染污法中五見是智。邪決斷故。餘皆非智。不決斷故。成實法中一切意地無漏聖慧及隨名用照有之慧悉皆是智。以離著故。一切凡夫取性之解悉皆非智。以取著故。大乘法中一切無漏通皆是智。有漏法中有決斷者亦皆名智。不決者非。次就忍與非忍分別。毘曇法中八忍是忍。餘者悉非。成實法中一切十智通皆名忍。心安理故。大乘亦爾。如五忍等。次就慧與非慧分別。一切十智通皆是慧。是通數故(此三門竟)。   次就學等三義分別。依如毘曇初四諦智法智比智。此六通於學與無學。盡無生智一向無學。等智一向非學非無學。非向果故不名為學。非得果故不名無學。他心一智備含三義。阿那含人無漏地心說之為學。以是學人等見攝故。學人無礙解脫心後遊觀無漏名學等見。阿羅漢人無漏他心名為無學。是其無學等見攝故。阿羅漢人盡無生後遊觀無漏名無學等見。有漏他心非學無學。成實法中初四諦智法智比智說之為學。盡無生智名為無學。等智他心名為非學非無學矣。若依大乘因中十智通名為學。菩薩修學一切智故。果中十智斯名無學。以成滿故。於彼等智及他心中有無記者說為非學非無學矣(此四門竟)。   次就見斷修斷無斷三義分別。見諦所除名為見斷。修道所離名為修斷。二道不遣名為無斷。依如毘曇前之八智一向無斷。等智一種備有兩義。五邪見等是其見斷。自餘一切有漏等智悉是修斷。於中若有染污之者斷其體性。不染污者斷其繫縛。他心一智義亦兩兼。有漏他心是其修斷。斷繫縛故。無漏他心是其無斷。若依成實十智皆是無漏法故斯名無斷。以無斷故得滅盡定。及得無餘涅槃之時方始滅之。大乘法中備有三義。若是妄想緣心為體通其見斷及與修斷。真心為體一切無斷。   第三門中明其同異相攝之義。先論其異。初四諦智及與等智。此五相望一向別體無相通理。苦等四智境界別故不得相通。等智望前漏無漏別亦不相通。法智比智二種相望。亦一向別不得相通。依如毘曇。上下別故不得相通。法智緣下比智緣上。若依成實。隨時別故不得相通。法智緣現比智緣過未。盡無生智及他心智依如毘曇。此三相望。亦一向別。不得相通。彼宗所說現盡諸過名為盡智。保已當過永更不生名無生智。兩義全別故不相通。此二是其息求之心。他心智者是推求性故不得通。異相如是(此一門竟)。   次辨其同。法智比智與四諦智同體義分。依如毘曇前四諦智在欲界者名為法智。在上二界名為比智。若依成實知現在者亦為法智。知過未者亦為比智。盡無生智與前六智同體義分。彼前六智至無學果名盡無生。依如成實盡無生智同體義分。無學聖慧能盡惑因名為盡智。能令當果永更不起名無生智。大乘亦爾。他心智者與彼道智法智比智及與等智同體義分。其有漏者與彼等智同體義分。其無漏者與彼道智法智比智同體義分。知法智品無漏他心即名法名智。知比智品無漏他心即名比智。知前二品通名道智。問曰。知彼無漏他心即名道智法智比智。知彼有漏他心之者何故不名苦集智乎。釋言。有漏他心智者知有漏事。苦集二智知有漏理。事淺理深。是故雖知有漏他心非苦集智。無漏他心知彼道如跡乘等理淺深粗同。是故知彼無漏他心即名道智。問曰。何故有漏他心粗於苦集。無漏他心不粗於道。釋言。有漏他心之者緣事而生。是故粗於苦集之理。無漏他心緣理而起。是故與彼道如等理粗細相似。問曰。無漏他心智者為當知他無漏心事。為當知於道如等理。釋言。方便觀於道如跡乘等理。究竟終成知他心事。問曰。論說雖十六行但是除誾而非無漏。知他心事既非無漏。雲何得與道智同體。釋言。從始說為道智。先觀道理後就道上測知他心。剋論終成近道似道名為道智。非正道體。問曰。若使無漏他心理觀後起。從始方便得名道智。有漏他心何故不然。釋言。無漏他心智者必從無漏道觀後起。故從方便得名道智。有漏他心不必要從苦集觀起。為是不同。何故而然。無漏法中道如等理從暖等來常學觀察。久觀純熟凝心即見。無漏他心那含果。後方始學觀。始觀難成。故先觀道就上測心。有漏法中苦集之理暖等已上方始學觀。有漏他心本來數見。不假苦集二智開導。方始能見故。不從初為苦集智。同義如是(此二門竟)。   次辨相攝。如大智論說。苦集智攝彼法智比智及盡智無生四智少分。觀欲界苦攝彼法智。觀上界苦攝彼比智。觀上界苦而盡漏者即攝總盡智及無生智。故言少分。集智亦爾。滅智亦攝法智比智及盡無生四智少分。攝法比智與前相似。觀三界滅斷上界結證漏盡者。即攝盡智及無生智。道智攝彼法智比智盡無生智他心少分。攝法攝比攝盡無生與滅智同。觀他心中無漏心者。亦道智收故攝他心。法智比智攝四諦智盡無生智他心少分。准前可知。盡無生智攝四諦智及與法智比智少分。觀彼欲界滅道二諦斷上界結。而得漏盡即攝法智。觀上四諦斷結證盡即攝比智。此等即攝四諦智也。他心智中攝彼道智法智比智等智少分。知無漏心即攝道智法智比智。知有漏心即攝等智。等智即攝他心少分。相攝如是。   第四門中辨其境界。後約智論。境別有二。一事二理陰界入等名之為事。理則不定。依如毘曇十六聖行名之為理。十六聖行廣如上辨。苦下有四。謂苦無常空與無我。集下有四。因集有緣。滅下有四。滅止妙出。道下有四。道如跡乘。若依成實說一切法因緣假有無性之空方名為理。大乘法中因緣有無名二諦理。非有非無如來藏性為一實理。境別如是(此一門竟)。   次約智論。依如毘曇以有漏慧知彼苦下四行之理名為苦智。知彼集下四行之理名為集智。知彼滅下四行之理名為滅智。知彼道下四行之理名為道智。以無漏慧知彼四諦十六行理名法比智。以無漏慧知彼四諦十四行理名盡無生。除空無我。何故如是。盡無生智是息求心近於等智。不能深察空無我理。所以除之。以有漏慧知於他人有漏心事。及無漏慧知於他人無漏心事名他心智。以有漏慧知一切法若理若事名為等智。暖等四心及餘等智緣諦理者名為知理。餘名知事。若依成實以無漏慧了知四諦名用假有無性之空。名四諦智法智比智。以無漏慧現見諦空名盡無生。不緣有義。聖人以其名用之解知他人心名他心智。以名用智知一切事。及緣諦理名名字智。若諸凡夫取性之心緣一切法但名想識。非十智收。若依大乘聖人以其無漏聖慧知於諦理。名四諦智法智比智盡無生智。以無漏慧知他心事名他心智。以世俗智緣一切法幻化之有名為等智。   第五門中就處分別。處謂欲界乃至非想。分別有四。一所依處。二所緣處。三明起處。四成就處。所依處者智依定生。依如毘曇初四諦智及與比智並盡無生依九地禪。未來中間根本四禪及四空中下三空。處無漏大王不居邊地。為是不依。欲界非想是其邊地。法智唯依未來中間根本四禪。無色心微不能緣下為法智觀。所以不依。欲界如前。等智遍在一切地心。他心局在根本四禪。餘悉不依。故雜心雲。五通在四禪根本非餘地。離欲之人方知他心。是故不依欲界未來。眷屬之定支因不具。無力起通故除中間。夫修他心要先觀色後測其心。無色不緣他人色故亦不知心。為是不依四無色定。若依成實前之八智並依四禪及三無色。並依時界如電三昧。於彼四禪法比智中遊觀無漏亦依非想。故彼論說。從非想地無漏心後入滅盡定。未來中間彼論不說。等及他心與毘曇同。大乘法中前之八智依欲界定乃至非想。諸佛菩薩一切地心皆與如理實相合故。等智如前。他心一智始修之時與聲聞同唯在四禪。究竟終成在一切地。諸佛菩薩在一切地皆能了達眾生心故(此一門竟)。   所緣處者依如毘曇初四諦智及與等智通緣三界。法智一種唯緣欲界。比智一種緣上二界。盡無生智義則不定。若以滅道法智為體緣於欲界對治之法。若用比智而為體者緣上二界四真諦法。他心一智隨人不定。得願智者能知三界心心數法。不得願智者於四禪中隨於何地起他心智。唯緣自地及下地心。不知上地以地度故。若依成實十智皆緣三界之法。大乘法中初四諦智盡無生智等及他心通知三界。法比二智始如毘曇。久修純熟通知三界一切處法。於三界中在先觀者即名法智。以前類後通名比智(此二門竟)。   次明起處。隨身修生名為起處。依如毘曇初四諦智比智等智盡無生智一切地起。他心智者欲色修起。法智唯在欲界修起。成實法中前之九智一切地起。他心一智應同毘曇。大乘法中前之九智與成實同。他心一智始同毘曇。究竟終成一切地起。諸佛菩薩隨身何處皆知一切眾生心故(此三門竟)。   次論成處。所得不失名為成處。依如毘曇前之六智隨所修得俱不退失一切處成。無漏生上不失下故。退則不成。盡無生智隨身成就。更不生故無他地成。等智之中差別有四。一不善等智。唯欲界成。上界無故。二善等智。在下成上上不成下。若有生上則失下故。三穢污等智。於一切地未斷處成。斷處不成。四不隱沒無記等智。隨身成就。生上生下悉皆不成。他心智中無漏他心但使修得而不退失。一切處成。有漏他心四禪已還隨身何處在下成上。上不成下。如依初禪所發他心。大梵已還一切處成。依第二禪所發他心光音已下一切處成。餘類可知。成實大乘於一切處成就一切。彼說生上不失下故。   第六明其諸智相緣。苦集二智各緣二智。緣於等智及他心中有漏之智。以此二智苦集性故。滅智一種於十智中一切不緣。緣無為故。道智法智及與比智各緣九智。彼緣道故除卻等智。有漏法故。法智緣九除卻比智。比智緣九除卻法智。界處別故。盡無生智他心等智此之四種各緣十智。毘曇如是。若依成實苦集滅智與前相似。道智緣八。除等他心。彼非道故。法智比智盡無生智及他心智齊緣十智。緣智如是。   第七門中明根相應。同時共緣。是相應義。於中約就二十二根明智相應。二十二根如上廣辨。眼等六根通男女根並及命根以之為九。加五受根及信進念定慧根合為十九。加三無漏為二十二。根別如是。次約智論。依如毘曇初四諦智法智此智十一根相應。所謂意根喜樂捨根信進念定及三無漏根。在初二禪喜根相應。在第三禪樂根相應。若依未來及中間禪。並及四禪已上根攝者捨根相應。在一切地皆與意根信進念定五根相應。在見道中未知相應。在修道中知根相應。在無學果無知相應。此三位中慧數與餘心法相應。智體是慧。是故不說慧根相應。以是意地無漏法故不得與彼憂根相應。餘非心法不能同緣。是故不與眼等五根男根女根命根相應。盡無生智九根相應。前十一中除未知根及與知根。在無學故他心智中是無漏者十根相應。前十一中除未知根。見道位中不能了達他人心故。雲何得與無知相應。彼他心智雖不與彼盡與無生二智相應。得與無學等見傍邊心法相應。是故亦名無知相應。是有漏者八根相應。前十一中除三無漏與餘相應。等智一種十根相應。所謂意根信進念定及五受根。成實法中諸心心法前後別生不說相應。大乘所說多同毘曇。所言異者無漏他心通在見道。菩薩在見亦能了達他人心故。   第八門中明修智義。依如毘曇要唯有二。廣分有十。所言二者於中兩門。一就行修得修分二。現在修起名為行修。依現所起。種類增明。在於未來現成彼法名為得修。相狀如何。如苦諦下具苦無常空無我等四種聖行。現觀一行名為行修。未來苦下四行增明亦為得修。若依成實但立行修。破彼得修故。彼成實九智品雲。未來未起雲何有得。若未來業已有得者一切未來未起之法皆應有得。以何障故有得不得。此是初門。二就得修習修分二。先曾修得中間退失後還得者名為得修。如人先得初禪定竟後起欲結退失彼定。後斷欲結至彼第九解脫道。時先所失者今還得之。雖未現入而得屬已說為得修。如是一切於現在世方便修起名為習修。成實論中但立習修。破彼得修故。彼成實九智品雲。若不現入雲何名得。如人自言。我善知書而不成一字。彼亦如是。何有此義。二修不同。有此兩門。次廣論十。於中略以三門分別。一列十修。二明所修心智差別。三廣明修。言十修者如毘曇說。一自分修。如見道中。現觀苦諦未來還於苦行增明。不及餘諦名自分修。餘亦如是。二增觀修。如見道中。於彼苦集滅比智邊兼修等智名增觀修。是義雲何。如人依於未來禪上地入見諦道。至彼苦集滅比智時。能令欲界及未來禪等智增明。不修上智。乃至四禪皆亦如是。唯修自地及下等智而不修上。何故唯此三比智邊得修等智。凡夫本來曾依等智厭下苦集。欣求上滅而不能得。後入見道三比智時。斷上二界迷諦惑盡適彼所作。故能令彼等智增明。何故於彼道比智邊不修等智。凡夫本來不修聖道。故道起時不修等智。三離欲修。如離欲結。至第九品解脫道時。初禪地中有漏功德悉皆得之。如是一切。四同治修。人以義同。論中無名。其義雲何。如欲界中修道煩惱。未來禪中漏無漏德同能治斷名為同治。修相雲何。彼無漏中有四法智及與等智。此五種中趣起一種斷彼欲結餘者悉得。以無障故。欲結如是。初禪修七。   二禪地家方便等智及彼初禪未來中間無漏功德齊能治斷名為同治。彼無漏中滅道法智及四比智並上等智。此七種中趣起一種斷初禪結餘者悉得名同治修。問曰。初禪未來中間無漏功德離欲結時應先得竟。今雲何言斷初禪結方始得乎。釋言。一切下地無漏能斷上地修道惑者。斷下結時悉皆未得。斷上結時方始得之。故為此說。欲界初禪同治既然。餘地類爾。五依本修。修四法智令上比智而得增明名依本修。良以法智是比智本故修法智比智增明。六乘上修。修上功德令下增明名乘上修。見修不同。所修亦異。異相如何。見道之中約所依禪及望下地以辨修義。不望斷處。如前所說。依未來禪入見諦道。斷除三界一切見惑唯修未來欲界等智不修上地。乃至四禪類亦同爾。修道之中約斷辨修。不約所依。如依未來發無漏慧。斷除欲界及初禪惑。初禪已下功德增明。斷二禪惑二禪已下功德增明。乃至斷除非想修惑三界功德齊得增明。如依未來約斷修下。乃至依彼無所有處修斷例爾。良以見惑迷理煩惱雖復斷除不得上禪。為是不得斷處辨修。修道煩惱隨地繫縛。若斷下結則得上禪。是故約其斷處辨修。此是一異。又見道中乘上通修欲界等智。修道之中乘上但修八禪等智不修欲界。何故如是。欲界之心亦能厭離苦集之過。欣求息滅修順於見道。是故見解通修彼智。欲界等智於彼修惑無同治義。為是不修。七轉根修。信解脫人求於見到。時解脫人求於不時。名為轉根。學人轉根修一無礙一解脫道。即能斷除障根無知。轉鈍作利。無學修習九無礙道九解脫道方能轉根。何故如是。良以學人結患未盡求利心猛故。一無礙一解脫道便能轉根。無學結盡求利心賒。故九無礙九解脫道方能轉根。八熏禪修。熏法如何。聖人先得第四禪。已先熏第四。先入百千無漏心中。次入百千有漏心中。復入百千無漏心中。兩邊無漏中間有漏名為熏禪。以漸略之乃至最後二無漏心。後二無漏名為熏禪方便道成。各別一心名熏禪成。成中初二亦為無礙。後一解脫。次熏三禪乃至初禪。作法同前。九修通修。依於四禪根本之定修習五通名修通修。如後六通章中具辨。修習身通他心宿命。各一無礙一解脫道皆在定中。修天眼耳各一無礙在於定中。通體定外。十大明雲除發彰修。羅漢證得無學果時。一切功德悉得明淨。此十種中自分增觀唯在見道。離欲同治及與依本唯在修道。大明發彰偏在無學。乘上一種通於見修。轉根熏禪及與修通通修無學。毘曇如是。若依成實一切功德唯現起者名之為修。餘不名修。故不論十。大乘法中次應分有。文中不說(此一門竟)。   次明所修心智差別。依如毘曇十智離分有其二百九心心差別。大例有四。一斷結心見道修道無礙解脫通有一百七十八心。斷見諦惑有十六心。八忍八智。斷修道惑有其一百六十二心。斷欲界惑乃至非想。九地之中各有九品無礙解脫。通前見解合為一百七十八心。二轉根心有其二十。學人轉根有其二心。謂一無礙一解脫道。無學轉根有十八心。謂九無礙九解脫道。三熏禪心有其三種。初一無漏。次一有漏。後一無漏。前二無礙。後一解脫。四修通心。於中有八。謂五無礙及三解脫。除卻天眼天耳通體。以此二種是無記故不就論修。此等合說有二百九心。成實大乘以無量心斷諸煩惱。不可定數(此二門竟)。   次約前義明修多少。於中有四。一就斷結一百七十八心之中明修多少。於中約就外凡內凡見修無學明修多少。外凡位中但修一智。或復修二。是義雲何。凡夫修習八禪等智。斷欲界結至無所有。一一地中各九無礙及九解脫。一切無礙及欲界地八解脫道唯修等智。餘一切地解脫之道皆修二智。所謂等智及他心智。初禪對治至第三禪。此三地中第九解脫望其自地他心之智有其得修。望下地心有乘上修。自餘解脫唯望下地他心之智有乘上修。無有自地得修之義。內凡位中七方便人唯修等智。道理其唯暖等四心名為內凡。今此對彼常沒外凡七方便人同名內凡。見道位中十五心來。前後通說具修七智。除盡無生非無學故。除他心智未離欲故。同時修二。苦比智邊兼修等智。集滅比智修相亦然。道比智時或修六智。或復修七。言修六者次第之人。必依未來入見諦道一時修六。謂四諦智法智比智。現修道比得修餘智。問曰。餘智在於向中。雲何道比得修餘智。依如毘曇得須陀時捨前別得。更起總得得前諸智通為果體。成實不爾。故彼成實九智品雲。無漏一得乃至涅槃終不中捨。故得果時更無總得。言修七者超越之人。依四本禪入見諦者。彼欲界結先斷除故。至第十六道比智時具修七智。修前六種及他心智。次就九地修惑對治無礙解脫一百六十二心之中明修多少。欲結對治九品無礙八解脫來但修七智。謂四諦智法智比智及與等智。依同治修修四諦智法智等智。就依本修修於比智。第九解脫修習八智。修前七種及他心智。初禪對治至無所有。無礙道邊齊修七智。除盡無生及他心智。以在學故除盡無生。不容豫故不修他心。彼一切地解脫道邊齊修八智除盡無生。問曰。何故欲界治中唯第九品解脫道邊得修他心。餘地一切解脫道邊齊修他心。釋言。他心唯依四禪根本處起。欲界第九解脫道時得根本禪。亦得他心。前八解脫道未得本禪。為是不修。初二三禪對治道中。前八解脫望下地心有乘上修。第九解脫望其自地他心之智有其得修。望下地心有乘上修。四禪對治至無所有。一切解脫於其自地雖無得修望下地心有乘上修。為是不類。非想對治九無礙道各修六智。謂四諦智法智比智。雲何能得修於法智。滅道法智能斷彼結。同治修故。以何義故不修等智。等智不能斷非想結。無同治故。前八解脫修於七智。除盡無生及與等智。第九解脫是其大明發彰修故。修一切地十智功德。上來第一就斷結心明修多少。二就轉根二十種心明修多少。若是學人依未來禪而轉根者。無礙解脫同修六智。除他心智。他心在於根本禪故。亦除等智。似見道故除盡無生。非無學故。學人依於四根本禪而轉根者。彼無礙道亦修六智。與前相似。解脫修七。加他心智。轉根要依六地禪故不依無色。是故不說。若無學人依未來禪而轉根者。但修七智除他心智。他心在於根本禪。故亦除等智。似見道故除盡無生智。以未得故。無學依於四根本禪及中間禪而轉根者。九無礙道但修七智。除他心智。不容豫故亦除等智。非第一有之對治故除無生智。以未得故八解脫道修習八智。修前七種及他心智。乘上修故第九解脫具修十智。以發彰修一切功德皆明淨故。三就熏禪三種心中明修多少。學人熏禪二無礙道但修七智除他心智。不容豫故除盡無生。非無學故解脫修八。加他心智。無學熏禪無礙修九除他心智。解脫修十。若鈍根者除無生智。四就修通八種心中明修多少。修五神通各一無礙。他心無礙具修七智除他心智。未成就故除盡無生。彼非見性。不能推求他人心故。餘四無礙但修等智。身通他心及與宿命。此三解脫與定相應。今就說修他心解脫共修八智除盡無生。餘二解脫但修等智。若欲依論具廣分別。於彼雜心一一偈中三門求之。第一須明十修之中具足幾修。第二須明十智之中具修幾智。三明二百九心之中具修幾心。毘曇如是。成實法中不說同時共相修義。不須辨釋故。彼成實九智品中廣非是義。十智如是。   十一智義兩門分別(辨相一 大小通局二)   第一辨相。十一智義出大智論。名字是何。所謂十智及如實智。前十如上。如實智者汎釋有二。一者獨法二者共法。緣攝諸智為一如實名為獨法。約對餘智說為十一名為共法。獨法如實知法寬通。知一切法悉名如實。不唯知於如實理故名如實智。若此不唯知如實理。雲何得名如實智乎。如地持釋。離增上慢智名如實智。是義雲何。增上慢者於一切法不知謂知。故非如實。諸佛菩薩於一切法實知言知。故曰如實。於中分別略有三種。如地持說。謂清淨智一切智無礙智名離慢智。清淨智者是佛菩薩第一義智。諸佛菩薩證實離染故曰清淨。一切智者是佛菩薩世諦之智。於一切世一切處一切事一切種法差別異知名一切智。一切時等如地持釋。無礙智者亦是世智。於一切智所知法中知之。自在不假方便。發心即知名無礙智。於共法中如實智者知境不定。名義亦異。於中兩門。一大小相對說十一智。小乘智解說為前十。大乘智解通名如實。此如實智猶是向前獨法如實。對小為異。二就大乘義分十一。於此門中如實智狹。諸佛菩薩知如實理名如實智。知餘世諦判屬前十。體相如是(此一門竟)。   次約大小辨其通局。分別有二。一隱顯互論。如龍樹說。前之十種是其聲聞緣覺之智。後一如實是大乘智。諸佛菩薩雖知苦等通亦是其如實智收。二簡勝異劣。諸佛菩薩智解寬廣具十一智。聲聞緣覺智解狹故但有十智。無如實智。不能知於如實理故。十一智義略辨如是。   十一淨義   十一種淨出地持論。名字是何。一種性淨。性習兩種一切佛法種子在身離粗煩惱名種性淨。二解行淨。謂。解行地修習淨忍斷除諸過。趣入出道名解行淨。心三淨心淨。謂。歡喜地得不壞淨信三寶。於大菩提淨心趣求名淨心淨。四者戒淨。謂。離垢地性戒具足微過悉離故曰戒淨。五者意淨。菩薩明地得世諦禪厭伏煩惱。定心淨故名為意淨。六正見淨。四五六地觀菩提分。如實知諦覺諸緣起。滅除邪惑名正見淨。七一切方便行滿足淨。謂。遠行地修習一切十方便慧。發起勝行增上滿足。治捨前地樂無作障名為方便行滿足淨。八者真實智神通淨。謂。第八地成就巧慧具五神通。作用無盡故曰真實智神通淨。九正義無盡說無礙淨。謂。第九地得智成就知義無盡。四無礙辨起說自在名義無盡說無礙淨。十隨一切種所知淨。謂。第十地成就如來七種智大。於一切種所知法中知見無礙。名一切種所知智淨。十一一切煩惱智障習使淨。謂。如來地障習永亡。果德出離名煩惱障智障習使淨。十一淨義略辨如是。   十二頭陀義兩門分別(釋名辨相一 對四聖種辨其同異二)   第一釋名並辨其相。頭陀胡語。此方正翻名為抖擻。此離著行。從喻名之。如衣抖擻能去塵垢。修習此行能捨貪著。故曰抖擻。頭陀之行具有十六。經論隱顯故說十二。言十六者衣中有四。食中有六。處中有六。是十六也。衣中四者。一糞掃衣。二者毳衣。三者納衣。四者三衣。糞掃衣者。所謂火燒牛嚼鼠齧死人衣等。外國之人如此等衣棄之巷野。事同糞掃名糞掃衣。行者取之浣染縫治用以供身。問曰。何故唯受此衣人有三品。謂。下中上。下品之人治生估販種種邪命而得衣服。中品之人遠離前過。受僧中衣檀越施衣。上行之人不受僧衣檀越施衣受糞掃衣。何故不受僧中之衣。若受此衣僧法須同。斷理僧事分處作使。斷事儐人亂心發道。為是不受僧中之衣。何故不受檀越施衣。為衣追求多墮邪命。又若受彼檀越施衣則生親著難得出離。又若受彼檀越施衣。得處偏親於不得處便為疏礙。妨於等化。又若受彼檀越施衣。數得生慢不得嫌怨。言彼無智不識福田應施不施。或自鄙恥而生憂惱。又若受彼檀越施衣。數往廢道不去致恨。又復由受檀越施衣憎嫉好人。讒謗良善不欲使住。見是多過。是故不受檀越施衣。何故唯受糞掃之衣。省事增道。離過無罪。故唯受之。言毳衣者如涅槃說。鳥狩細毛名之為毳。行者若無糞衣可得求此為衣。言納衣者朽故破弊縫納供身。不著好衣。何故須然。若求好衣生惱致罪。費功廢道。為是不著。又復好衣未得道人生貪著處。又在曠野多致賊難。或至奪命。有是多過故受納衣。言三衣者。謂。五條衣七條大衣。上行之流唯受此三不畜餘衣。何故而然。白衣求樂畜種種衣。外道共行裸形無恥。佛住中道捨離二邊故畜三衣。又求多衣費功廢道。少不濟事故畜三衣。然此三衣供身事足。若營作務大小行來著五條衣。為諸善事著七條衣。化攝俗人令其敬信。須著大衣。又在屏處著五條衣。入眾之時著七條衣。若入王宮聚落之所須著大衣。又復調和溫暖之時著五條衣。寒冷之時加七條衣。寒苦嚴切加以大衣。故往一時正冬入夜天寒裂竹。如來於彼初夜分時著五條衣。夜久轉寒加七條衣。於夜後分天寒轉盛加以大衣。佛便作念。未來世中不忍寒苦諸善男子以此三衣足得充身。以此多義故畜三衣。食中六者。一是乞食。二次第乞。三者不作餘食法食。四一座食。五一揣食亦名節量。六不中後飲漿。言乞食者人有三品。謂。下中上。下品之流雖復出家邪命自活。耕田種植治生方轉作諸工巧。種種邪命而自存活。中品之人捨離前過受僧中食檀越請食。上品之人不受僧食檀越請食唯行乞食。何故不受僧中之食。過同前衣是故不受。檀越請食過亦同前。以何義故專行乞食。所為有二。一者為自省事修道。二者為他福利世人。次第乞者通亦是其乞食中收。為彰乞時離於偏過。是以別論。凡愚貪味棄貧從富。小乘悲狹捨富從貧。上行之類離貪去狹等慈眾生。不簡貧富次第等乞。所言不作餘食法者如律中說。有人雖復次第乞食於所求處數得正食。作餘食法數數食之。行者作念。此餘食法世尊雖間開聽病者。我今無病不應受之。是故不作餘食法食。通而攝之此亦是其一座食收。故經論中多不別說。律中別者彼一座食。不於中前食餘小食。餘小食者此門遠離數數正食。有此不同。是故別說。一座食者有人雖不數數正食。而於中前數食其餘餅果粥等。行者作念。愚夫貪身為增煩惱受數數食。我今為道不為養身。為破煩惱不為增結。故受一食。又復思念。為求一食已多妨道。況求多食。故唯一食。又觀飲食多苦中生。若受多食惱亂彌多。故受一食。又觀飲食信心所施。一食叵消。況復多食。一揣食者經中亦名節量食也。一受便止名一揣食。節儉少食名節量食。何故次辨。有人雖復受一食法。於一食中恣意飲噉腹滿氣脹。睡眠消息半日不減妨修道法。故須節量。又復多食增長煩惱難可折伏。故須節量。又彌多食增長睡眠難消致病令身不安。故須節量。節至幾許。隨已所堪三分留一施諸鳥獸。餘便自食。能少益善。不中後飲漿者。有人雖復節量飲食而猶貪味。於其中後飲種種漿石蜜漿等。為求是漿多致邪命。費功廢道。是故不飲。又觀此心難可放縱。如馬無勒左右噉草。不能疾疾隨御者意。加以轡勒。方能速進隨人意去。故須裁斷。處中六者第一須在阿蘭若處。二在塚間。三在樹下。四在露地。五是常座。六是隨坐。阿蘭若者此翻名為空閑處也。何處是乎。如雜心說。一弓四肘去村。五百弓名一拘盧捨。一拘盧半名阿蘭若處。計有三里許。頭陀行者極近在此。能遠益善。何故在此。行者作念。我本在家父母親屬共相纏縛。為是捨之。今出家已若還師徒同學知識共相結著與俗無異。是故須捨在蘭若處。又在聚落男女參雜多增欲染。不宜住中。是故須在阿蘭若處。又近聚落音聲憒鬧妨修定意。是故須在阿蘭若處。言塚間者塚間多有死屍爛壞膀脹臭穢。睹之易入不淨觀門。故在塚間。又復塚間死屍破壞蟲食火燒分離散滅。睹之易入無常觀門。故在塚間。又復塚間骸骨分散。睹之易入空無我觀。故在塚間。言樹下者。前在塚間觀察死屍得道事辨。故捨塚間來至樹下。又前塚間取死屍相。然彼多有哭泣等聲妨修正觀。故來樹下繫念思察。又樹蔭覆事同半捨。安身修道。故在樹下。又佛賢聖得道證果多皆依樹。故在樹下。露地坐者樹下蔭濕久居致患。故至露地。又復樹下著樹心生。或復分別此好彼惡。為除是患故須捨樹來至露地。明瞭顯現所為無礙。故在露地。又復露地月光明照心想明淨易入空定。故在露地。言常坐者四威儀中。行立太苦臥則太樂。坐離二邊堪能長久。故須常坐。又復行立心則掉動難可攝持。臥則昏沈多入睡眠離沈掉。故須常坐。又求道者大事未辨諸煩惱賊常伺人便。不宜安臥。故須常坐。又復坐中多有成辨。食易消化氣息調和。故須常坐。言隨坐者隨有草地得處便坐。故曰隨坐。隨別細分有此十六。經論就此隱顯離合宣說十二。相狀如何。依四分律衣中立二。食中立四。處中立六。合為十二。衣中二者。一者納衣。二著三衣。餘皆不論。食中四者。第一乞食。第二不作餘食法食。三一坐食。四一揣食。次第乞者乞食中收。中後不飲漿者一坐中攝。故不別論。處中說六備如上辨。依涅槃經衣中立三。食中立三。處中立六。合為十二。衣中三者。一著糞衣。二著毳衣。三畜三衣。餘皆不論。食中三者。所謂乞食一坐一揣。餘皆不說。次第亦是乞食中收。不作餘食及中後不飲漿一坐中攝。故不別論。處中六者備如上辨。依大智論亦說十二。與前復異。依彼論中就衣立二。一著納衣。二著三衣。與四分同。食中立五。一者乞食。二次第乞。三一坐食。四節量食。五中後不飲漿。不作餘食法攝入一坐食。更不別立。處中說五。除卻隨坐。餘經論中更應有異。自所未見。皆是聖說。趣行皆得(此一門竟)。   次須約對四聖種法辨其同異。四聖種者。一糞掃衣。二是乞食。三樹下坐第。四有病服陳棄藥。廣如上辨。聖種頭陀兩門相對同異有三。一是聖種亦是頭陀。謂糞掃衣乞食樹下坐。此能生聖名為聖種。住此能破衣食等欲。故名頭陀。此糞掃衣即攝納衣及與毳衣。此乞食中攝次第乞。其樹下坐攝蘭若處。二是聖種而非頭陀。謂陳棄藥。彼陳棄藥病者所須。病者不能頭陀苦行。是故不說為頭陀法。三是頭陀而非聖種。謂畜三衣一坐食一揣食不非時飲漿塚間露地常坐隨坐。何故此等不名聖種。夫聖種者一切出家通行之法。諸出家者悉皆受行。頭陀唯是精上苦行。精上苦行上人所修。唯畜三衣一坐食等是苦行法。上人所行中下不堪。是故說之以為頭陀不名聖種。頭陀之義略之云爾。   十二巧方便義   十二巧便如地持說。行修善巧故曰方便。隨別汎論方便有四。一進趣方便。如見道前七方便等。二權巧方便。如二智中方便智等。實無三乘。權巧為之。三施造方便。如說方便波羅蜜等。凡所為作善巧修習故曰方便。四集成方便。諸法同體巧相集成。一備一切一切成一。故曰方便。故地經中說六相門以為方便。又彼論言。此法巧成名方便矣。今此所論是其第三施造方便非餘三種。就施造中別有三種。一教道方便。於世所行巧能修習。二證道方便。能捨情相證入實際。故彼地經第八地中。宜說證道以為善集慧方便矣。三不住方便。於中曲三。一空有相對以明方便。在有不染。常能入空。入空不證。常能隨有。如七地說有此善巧。故曰方便。二染淨相對不捨世間而常涅槃。得大涅槃不捨世間。故曰方便。三自他相對不捨自利而常利他不捨利他而常自利行無偏著。故曰方便。今此所論是其初門教道方便。教道行中廣略不定。今據一門且說十二。名字是何。如彼論說。起內佛法有六方便。外成眾生有六方便。起內六者。一悲心顧念一切眾生。此即是其念眾生心。悲念眾生雲何得名內起佛法。由化眾生自成佛法。故念眾生而得名為內起佛法。二猶諸行如實了知。此即是其厭有為心。謂知生死有為諸行無常苦空無我等過而生厭離。三無上菩提之智。此即是求一切智心。此三行本。後三依前以顯方便。四依念眾生捨離生死。依念眾生應在生死。何故捨離。此是菩薩方便故爾。雲何方便依念眾生欲為濟拔。自我不出生死之苦無由能度。故依願念疾捨生死。此依初心而說方便。五依諸行如實了知。以無染心輪轉生死。於有為行如實了知應捨生死。何故輪轉。亦以菩薩方便故爾。雲何方便。由知生死虛妄無實故。能無染常處其中。此依第二而說方便。六依求佛智熾然精進。佛由勤成故起精進。此依第三而說方便。外成眾生六方便者。一以少善根得無量果。所謂菩薩教下眾生。以少財物施下福田。用此少善迴求菩提一切種德。以迴向故令彼少善得無量果。如施既然。餘行皆爾。二少方便生無量善。於中有二。一教眾生捨邪歸正。二教眾生捨小歸大。此二之中各有多門。備如論說。不可具列。此前二種化他行。中起行善巧。三壞法眾生除其暴虐。此他生信。四處中眾生令入佛法。此法此他生解。五已入眾生令其成就。此他起行。六已熟眾生令得解脫。此化得果。此後四種化他行中攝人善巧。就後四中別有六種巧方便行。能令眾生懷法除害乃至解脫。一隨順方便。善隨眾生辨釋法義令其悟入。二立要方便。眾生有求要令修善。三報恩方便。菩薩先習曾施恩眾生。彼來求報。菩薩不受。勸令修善。四異相方便。若諸眾生無所須欲。菩薩欲攝先共為友。勸令修善。彼人不從。菩薩示現瞋責等相。令修善法。五逼迫方便。菩薩為王或為尊主。於已所攝人民眷屬逼令修善。六清淨方便。八相成道說法度人。十二方便略辨如是。   十三住義七門分別(列名辨相一 漸頓二 約約修分別三 約行分別四 八法攝住五 修成分齊六 治斷分齊七)   第一列名並辨其相。十三住義出地持論。行成之處名之為住。又成不退亦名為住。住義開合廣略不定。今據一門且論十三。名字是何。一種性住。所謂習種及與性種。佛建立堅固不壞。名種性住。二解行住。謂解行地。於出世道正觀修行趣入不退。名解行住。三歡喜住。謂淨心地。出世真證菩提心生。堅住不退自慶所得。名歡喜住。四增上戒住。謂離垢地。淨戒具足微過不犯。名增上戒住。五增上意住。所謂明地。定心殊勝名增上意住。六菩提分法相應慧住。所謂炎地。觀察三十七道品法名菩提分相應慧住。七諦相應增上慧住。謂難勝地。善觀四諦相相名諦相應增上慧住。八緣起相應增上慧住。謂現前地。善能觀察十二緣法故曰緣起相應慧住。九有行有開發無相住。謂遠行地。有功用行共相開發名有開發。寂用俱行離於有無間隔之相名無相住。十無行無開發無相住。謂不動地。報行純熟無功用行共相起發名無行無開。遠離間隔功用之相名無相住。其第十一名無礙住。謂善慧地。能以四十無礙辨才說法利他名無礙住。其第十二名最上住。謂法雲地。學行窮滿故曰最上。其第十三名如來住。果德窮滿出離清淨名如來住(此一門竟)。   次就頓漸分別諸住。如地持說。前菩薩住漸次清淨。後如來住頓得清淨。教行頓成名為頓得。證行頓顯名為清淨。何故而然。彼菩薩地一一位中所治障品品別無數。多時漸斷方乃窮盡。為是漸淨。障佛之障局唯一品。金剛心中一無礙道斷之畢竟。種智起時一切頓淨更無多品。故不漸淨。是為菩薩如來地別(此二門竟)。   次約修辨。如地持說。種性解行名無相修方便。漸學破相趣入出世。彼歡喜住乃至緣起相應慧住。得無相修正能破相證入無為。二無相住無相住無相修淨。得無生忍知一切法本不起故。無礙至佛無相修果。依前離相成諸德故(此三門竟)。   次就行論。如地持說。種性解行修習小行。有斷行不定所得有退。起行局狹故名為小。不能常行說為有斷。行心不堅故名不定。逢緣退失名有退轉。歡喜乃至緣起慧住修習廣行。不斷決定所得不退。此諸住中各於一行備一切行。故名為廣。恆作不住。名為不斷。行心牢固稱曰決定。緣不能敗名不退轉。有行有開乃至最上修無量行。不斷決定所得不退。此諸住中各能於彼一切行中備具一切名無量行。餘不斷等備如前釋。彼如來住成就無量不斷決定不退之果(此四門竟)。   次以八法攝十三住。如地持說。言八法者。一信二聞三思四者淨心五初修慧行六修慧廣七修慧果成八畢竟出離。雲何攝住。種性解行修習信心。於解行中成就聞慧思慧思惟。初入歡喜名為淨心。歡喜地滿名修慧行。離垢已上名修慧廣。不動已上名修慧果成。佛地名為畢竟出離(此五門竟)。   第六明其修成分齊。如地持說。種性至佛要經三大阿僧祇劫。減即不成。初阿僧祇種性及與解行住過得歡喜地。第二僧祇歡喜乃至有開發過得無開住。第三阿僧祇無開及與無礙住過得最上住。阿僧祇者是外國語。此名無數。如華嚴中大數有其一百二十。此第一數。然劫有三。一者日月歲數無量名阿僧祇劫。二中劫無量名阿僧祇劫。如賢劫等。此劫大小如龍樹說。四十里城滿中芥子。木概令平。百年去一。其芥子盡劫猶不盡。四十里石。天衣三銖百年一拂。其石皆盡劫猶不盡。三大劫無量名阿僧祇。如雜心說。彼賢劫等六十四劫名為大劫。何故定言六十四乎。劫有三種。謂水火風。如是彼三劫中火多水次風為最少。七火一水七水一風。如是凡經七七火劫一七水劫。於彼最後水劫之後更經七火方有一風。為是合有六十四劫。亦可。如彼賢劫之流。數至僧祇名一大劫。若論中劫始從種性至初地。時已過無量阿僧祇劫。不得言一。語其大劫唯一僧祇不得過多。餘亦如是(此六門竟)。   次明諸住斷障分齊。如地持說。障別有二。一煩惱障。所謂四住。二者智障。所謂無明。彼煩惱障有三處過。從初乃至歡喜住。時增上及中惡趣煩惱一切出過。煩惱障中中上二品能發惡業受惡道身。是故名為惡趣煩惱。種性已上漸次斷除歡喜時盡。歡喜乃至無開發住下品煩惱皆悉出過。無開乃至最上住時煩惱習氣一切出過。入如來住智障亦三。一者皮障粗品無明。障彼菩薩粗品法身。如似世人皮中之患故曰皮障。二者膚障中品無明。障彼菩薩中品法身。如似世人膚中之患故名膚障。三者骨障微細無明。障彼菩薩微細法身。如似世人骨中之病故曰骨障。初至歡喜斷盡皮障。歡喜乃至無開發住斷盡膚障。無開乃至如來住時斷盡骨障。問曰。何故煩惱障中微細習氣十地出過。智障之中微細之者佛地始過。釋言。四住浮粗易離。是故先過。無明難盡。是故後過。又問。何故煩惱障中三品之外別須斷習智障不爾。釋言。煩惱性是起惑。是故宣說細者為習。無明性是微細之惑。細者是地故不名習。若說粗家殘餘名習。亦得無傷。故地持中說佛煩惱智障習斷。十三住義辨之略爾。   離十四垢業義   離十四垢業如長阿含善生經說。名字是何。離四結業不於四處作諸惡行。離六損財法。是為十四。離四業者離殺盜婬及與妄語。是其四也。身口業道具有七種。以何義故偏防此四。以此四中貪通重罪故偏說之。又此十四者在家業行。在家之人能防此四。餘口業道不能防禁。故不說離。故論說言。出家之人尚不能離。何況在家。又綺語等不應法故皆妄語攝。故不別論。不於四處作惡行者。愛處恚處癡處怖處不依此處而起惡行。離六損財者。一不耽酒。二不博戲。三不放蕩。四不迷伎樂。五不惡友相同。六不懈惰。說彼耽酒有六種失。是故須離。一者失財。二者生病。三意鬥諍。四惡名流布。五瞋怒暴生。六智慧目損。博戲之失亦有六種。故應捨離。一財物耗盡。二雖勝生怨。三智者所嘖。四人不敬信。五為人疏外。六喜生智盜竊。放蕩之失亦有六種。是故須離。一不自護身。二不護資財。三不護子孫。四常自驚懼。五諸苦惡法常自纏身。六喜生虛妄。迷於伎樂亦有六失。故須捨離。一者求歌。二者求舞。三求琴瑟。四波內卑。五多羅槃。六首呵那。此後三種經中不翻。不知是何。惡友相得亦有六種。是故須離。一方便生欺。二好喜屏處。三誘他家人。四圖謀他物。五財利自向。六好發他過。懈惰之失亦有六種。故應捨離。一者富樂不肯作務。二者貧窮不肯懃修。三者寒時不肯懃修。四者熱時不肯懃修。五者時早不肯懃修。六者時晚不肯懃修。是為遠離十四垢業。地持所說義當此(矣)。   離隱六方離四惡友攝四善友義   此義亦出長阿含中善生經矣。先明遠離隱覆六方。羅悅城中有長者子。名曰善生。父祖相承恆於清且沐浴香湯禮事六方。令彼方神來護家業。所作諧偶值佛出世。詣佛請問。賢聖法中有是法不。佛時答曰。賢聖法中亦有六方。但不同汝。即為說偈。父母為東方。師長為南方。妻子為西方。親族為北方。僕使為下方。沙門為上方。諸有長者子禮敬於諸方。敬順不失時死皆得生天。惠施及燸語利人多所益。如彼經說。敬東方中。子於父母五事敬順。一者供奉使無違失。二凡有所為先白父母。三父母所為敬順不違。四父母止令不敢違背。五不斷父母所作正業。子於父母如此敬事則令彼方安穩無憂。父母於子五事敬視。一者制子不聽為惡。二者指授示其善惡。三者慈愛入骨徹髓。四者為子求善婚娶。五者隨時供給所須。敬南方中。弟子於師五事敬順。一給侍所黨。二禮敬供養。三尊重戴仰。四師有教敕隨順無違。五從師聞法善持不忘。師長亦以五種之事敬視弟子。一順法調御。二誨其未聞。三隨其所聞令善解義。四示其善友。五盡以所知誨授不吝。敬西方中。夫之敬妻亦有五事。一相待以禮。二威嚴不越。三衣食隨時。四莊嚴以時。五委付家內。妻以五事恭敬於夫。一者先起。二者後坐。三者和言。四者敬順。五者先意承問所在。敬北方中。人須五事尊敬親族。一者給施。二者善言。三者利益。四者同利。五不欺詐。親族亦須以其五事親敬於人。一者為護放逸。二為護失財。三為護恐怖。四屏相教誡。五常相稱歎。事下方中。主於僕使五事將順。一隨能而使。二飲食隨時。三賜勞隨時。四病與醫藥。五從其求暇。僕使亦以五事事主。一須早起。二為事周容。三不與不取。四作務以次。五稱揚主名。事上方中。檀越須以五種之事供奉沙門婆羅門等。一身行慈。二口行慈。三意行慈。四以時施。五問不遮止。其諸沙門婆羅門等須以六事教授檀越。一者防護不令為惡。二指授善處。三教懷善心。四未聞者使聞。五已聞者令解。六開示正路。如是敬事能令諸方安穩無憂(此一門竟)。   次明遠離四種惡友。如彼經說。有四怨。如親應當覺知。一畏伏友畏而伏從。實無誠心。此據其意。二美言友言順心乖。此據其口。三敬順友形詐親附。內無實心。此據其身。四者惡友惡事相伴。畏伏有四。一先與後奪。畏時則與不畏還奪。二與少望多求取無厭。三畏故強親。四為求離苦詐親附。美言有四。一善惡斯從。二有難捨離。三外有善來蜜而止之。四見有危事便相誹謗。敬順有四。一者先誑。二者後誑。三者現誑。四見有小過便加杖之。惡友有四。一飲酒時為友。二博戲時為友。三婬逸時為友。四歌舞時為友。此皆須離(此二門竟)。   下次明其攝四善友。如彼經說。四親應當親之。一止非友惡事相止。此據其口。二慈愍友苦事相憐。此據其意。三利人友益事與人。四同事友好事相助。此二據身。止非有四。一見人有惡則能遮止。二示人正直。謂教正理。三慈心愍念善言誨誘。四示人正路教修出道。慈愍有四。一見利代喜。二見惡代憂。三稱譽人德。四見人說惡便能抑制。利益有四。一者護人不令放逸。二者護人使不失財。三者護人使不恐怖。四者屏相教誡。同事有四。一者為彼不惜身命。二者為彼不惜財寶。三者為彼濟其恐怖。四屏相誡。約離隱方等略辨如是。   十四化心義六門分別(釋名辨相一 就處分別二 三性分別三 得捨成就四 化事差別五 大小不同六)   第一門中釋名辨相。無而忽起名之為化。起化之意名為化心。化心不同。宣說十四。或說二十。小乘法中宣說十四。大乘法中宣說二十。言十四者。初禪有二。一者初禪化。二者初禪為欲界化。二禪有三。一者二禪為二禪化。二者二禪為初禪化。三者二禪為欲界化。三禪有四。當地有一。下地有三。四禪有五。當地有一。下地有四。良以小乘於上地度不能現化故唯十四。言二十者。菩薩依於四禪發通。一一皆能為五地化。所謂欲界乃至四禪故有二十。良以菩薩神通自在故能如是。名數既然相狀如何。有人依禪修得通竟。欲起化事先作是念。我當化作如是事。從此心後入於定中自然現化。名為化心。名相如是(此一門竟)。   次就處論。處別有二。一所依處。唯四禪不在餘地。何故而然。欲界無定。故不起化。設有起化但是生慧。四空地中心志微劣。又不緣色為是不起。色界地中餘眷屬定支因不具無多力用。所以不起。是故但依四根本禪。故論說雲。五通在四禪。根本非餘定。就四禪中依如小乘初禪有二。二禪有三。三禪有四。四禪有五。備如前列。大乘法中各具五化。亦如上說。二化現處。依如小乘。欲界初禪並皆有四。所謂有彼四禪地化。二禪有三。當地有一。上地化心有其二種。三禪有二。當地有一。上地有一。四禪唯一當地之化。上能化下。故下轉多。下不化上。故上漸少。若依大乘五地之中各各備有四禪之化。問曰。欲界二禪化心與彼初禪初禪化心何者為勝。若依小乘互有勝劣。欲界地中二禪之化去遠故勝。能到二禪初初禪地中初禪之化處上故勝。若依大乘初禪地中初禪之化一向是勝。以處上故。去則與彼欲界地中二禪之化近遠相似。同能往至一切地故。初禪二禪相望既然。餘地相望義皆同爾。問曰。上禪起下化心。為屬下地為屬上禪。釋言。屬下。若爾依於上地眼根見下色時。所生眼識應屬下地。釋言。不類。雲何不類。解有兩義。其一義者。依於上禪起下化心。即與下地起作之心粗細相似。故屬下地。上地眼根見下色時。所生之識不與下同。故不屬下。第二義者。六通之中唯有身通能變能化。化有二能。一者能起異時作用。化主雖滅留化如故。如佛滅後餘留影像住羅剎崛。母從天來起坐說法。諸羅漢等身雖滅度餘留化火焚燒己身。二異處作用。依上發通。起下化心。餘通之中悉無變化。不能起彼異地作用。上眼見色時。所生之識不屬下地。耳識亦爾(此二門竟)。   次就三性分別化心。化有二種。一生慧化。如似魔王作化佛像。如是一切。二修慧化。依禪發通依通起化。生慧之化是報無記。修慧之化論說不同。若依毘曇通體是善。化心無記。成實法中非破毘曇利他心起。雲何無記。當知化心一向是善。大乘法中義有兩兼。若論世俗等智起化與毘曇同。故地持中說為無記化化禪。異如實智記一向是善(此三門竟)。   次明得捨成就之義。先論其得。先無今有名之為得。得有二種。一離欲得。凡夫二乘斷欲界結得初禪時。頓得初禪二種化心。一當地化二下地化。如是次第乃至斷彼三禪結時。頓得四禪五種化心。當地中一下地中四。菩薩之人斷彼欲結得初禪時。頓得初禪五種化心。當地中一他地中四。乃至四禪類亦同爾。二者生得。有漏之法生上失下。退生之時還得本法名為生得。凡夫之人從無色退生四禪時。頓得四禪五種化心。當地中一下地中四。生三禪時。頓得三禪四種化心。乃至生彼初禪之時。頓得初禪二種化心。聲聞緣覺無退生義。為是不論。菩薩生上不失下法。故無生得。何但生上不失下法。乃至得彼大涅槃果不捨世事。故經說言。不捨世間得大涅槃。不斷煩惱而入涅槃。惱尚不斷況餘功德。次論捨義。先有今失名之為捨。捨有二種。一者退捨。聲聞凡夫從彼初禪退起欲界煩惱之時。並失初禪化心。乃至退起三禪結時。頓失四禪五種化心。菩薩退時地地失五。二者生捨。聲聞凡夫生上地時失下化心。名之為捨。生二禪時頓失初禪二種化心。乃至生彼四空地時頓失四禪五種化心。次論成就。有而不失名為成就。依如毘曇有漏之法。在下成上上不成下。以是義故凡夫二乘身在欲界及初禪地。各成四禪化心。在二禪中成上二禪三種化心。下皆不成。身在三禪成上三禪二種化心。在第四禪唯成四禪一種化心。菩薩之人身在欲界乃至非想皆成一切。以不失故(此四門竟)。   次明化心所作之事。如地持說。要略唯三。一者化身。所謂化現眾生色像。二化境界。化為外事色香味等。三者化聲。化身之中約形分四。約處論八為事亦八。約形四者如地持說。一似自身。化主為人。化人似己。天龍等形類皆同爾。二者不似自身。天為人。止亦化為人。不似自身。等亦然。三化似他身。他人是人。化人似彼。天等亦然。四者不似他人。是人還化作人而不似彼。天等亦然。約處八者如雜心說。一化作自身住於自地。二化作他身住於自地。三化作自身往至他地。四化作他身往至他地。是義雲何。化主身在初禪之中化作初禪自身他身。即住初禪以為初二。化作初禪自身他身。往下欲界以為後二。身在初禪為化既然。乃至身在四禪亦爾。此初四竟。五者化作他地自身即住他地。六者化作他地他身即住他地。七者化作他地自身往至自地。八者化作他地他身往至自地。是義雲何。化主身在欲界之中依彼初禪而起化心。即名初禪以為自地。名欲界處以為地他。以是義故。化作欲界自身他身住於欲界名住地他。以為前二。持此二化往至初禪名至自地。以為後二。欲界初禪相望既然。諸地相望類皆同爾。為事八者如龍樹說。一能作小。二能作大。三能作輕。四能自在大為小等。五能作為有力之主。六能遠到。七能動地。八隨意所欲盡皆能得化身如是。次明化境。於中有二。一者化作自地之中一切境界。二者化作他地之中一切境界。次明化聲。化聲之中要略唯二。一內二外。作眾生聲名之為內。作餘一切草木聲名之為外。內中約人分之為四。一者化作自相似聲。二者不似。三者化作他眾生聲。四者不似隨相有七。如地持說。一妙音具足。二廣音具足。三從自起。四從他起。五無所從起。六說正法。七隨事教嘖。一一廣辨如地持論。作外聲中事別無量。不可具論(此五門竟)。   次明大小不同之義。不同有六。一緣心不同。小乘法中攀緣心化。凡所化現作意而起。大乘法中始修作意終成不作。無心分別。慈善根力令諸眾生自然見故。二多少不同。聲聞之人一心一化不能無量。菩薩一心能為法界一切色像及一切聲。三寬狹不同。聲聞但能一世界化。菩薩不爾。一切世界悉能現化。四所至不同。聲聞現化於一佛國不至他界。菩薩現化至無量界。如彼維摩遣化菩薩至香積等。第五有心無心不同。聲聞緣覺雖化為人於中無心。佛及菩薩為化有心。故涅槃雲。化無量人各令有心。良以佛心遍一切處故化有之。六虛實不同。聲聞緣覺雖復化作衣服等事不得實用。諸佛菩薩所為化事即得實用。如地持說。化心如是。   大乘義章卷第十五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44 冊 No. 1851 大乘義章   大乘義章卷第十六(本)   遠法師撰   淨法聚因法中此卷有四門(十六特勝義 菩薩十八不共法義 二十種法師德義 三十七道品義)。   十六特勝七門分別(一釋名辨相 二約對四念分別 三所求成差別 四就位分別 五約禪分別 六就人分別 七隨義分別)   就初門中先釋其名後辨其相。十六特勝如成實說。毘婆娑中亦廣分別。言特勝者。此觀勝於不淨觀法故名特勝。勝相如何。釋有八種。一破患勝。不淨觀門但破貪慾。此觀能破一切煩惱。何故而然。一切煩惱因惡覺生。念出入息除滅惡覺。惡覺斷故煩惱不起。故破一切。二斷結勝。彼不淨觀但能伏結。十六特勝亦伏亦永斷。三寬廣勝。彼不淨觀但觀色法以為不淨。特勝通觀色心等法。四微細勝。彼不淨觀但觀骨等。特勝微細能觀無常斷離滅等。五堅固勝。彼不淨觀緣他身起。得而易失。十六特勝緣自身起。得而難失。六調停勝。如成實說。彼不淨觀未得離欲。已自厭惡。如彼婆求河邊比丘。由觀不淨服毒墜高求刀自殺。如藥過增反更為患。特勝不爾。能破貪慾而不生厭。七所生勝。如毘婆娑說。彼不淨觀增眾生想。以其觀察男女等骨為不淨故。十六特勝增長法想。以空三昧之根本故。八所異勝。如毘婆沙說。彼不淨觀與外道共。十六特勝不共外道。具斯八義故名特勝。名義如是。特勝不同離分十六。名字是何。念出入息。若長若短息遍身。除身行。以為初四。覺喜覺樂。覺心行。除心行。念出入息復以為四。通前為八。覺心令心喜令心攝令心解脫。念出入息復以為四。通前十二。觀察無常斷離滅等。念出入息復以為四。通前十六。名字如是。相狀如何。言息短者。如人上山擔重疲極氣息則短。行者亦爾。在粗心中氣息則短。何者粗心。所謂躁疾散亂心也。言息長者。如人定止氣息則細。細時則長。行者如是。心細息細。細則長矣。息遍身者。行者信解己身浮虛。見諸毛孔風行出入名息遍身。除身行者。行者繫念住息境界。得境界力心則安靜。心安靜故粗息則滅。名除身行。問曰。氣息長短有無為當由身。為當由心。釋言。俱由。如人初始處胎之時。及在四空則無氣息。明知。由身。在第四禪及滅盡定便無氣息。明知。由心。問曰。氣息不由念生。如人雖復心念餘事息常出入。雲何說言由心生乎。釋言。是息雖不由於作念而生。但以眾緣和合故起。有心則有。無心則無。心粗息短。心細息長。故說由心。又問。此息為由地有。為由心有。釋言。俱由。故論釋言。由地由心。三禪已還是有息地。雲何俱由。有人身在出入息地而無三禪已還之心則無氣息。故知。由心。雖復有心而身不在出入息地。爾時亦無。故知。由地。要身在於出入息地。並復有其出入息心。爾時方有。故知。俱由。問曰。出息從何處生至何處滅。入息復從何處而生至何處滅。釋言。出息從齊輪生至外便滅。入息從於身外而生入身便滅。隨心粗細近遠不定。問曰。於彼出入息中何者最先何者最後。依如成實眾生生時出息最先。眾生死時入息最後。出第四禪與生時同。入第四禪與死時同。毘曇所說生及死時與成實同。出入四禪與彼正翻。相狀如何。如毘曇說。出初入定。入初出定。入第四禪出息最後。出第四禪入息最先。故與彼翻。此初分竟。第二四中言覺喜者。由前四行心得定住。從此定法心生大喜。本雖有喜心不能如是。故名覺喜。言覺樂者。由前心喜身得調適。身調適故便得猗息。猗息故樂。如人疲苦得息安樂。故名覺樂。故經說言。以心喜故身得猗息。以身猗故則得受樂。覺心行者。論言。從喜生於貪心名為心行。見受有此生貪之過名覺心行。除心行者。行者以見從喜生貪。除受去貪心則安穩。名除心行。此四遠從念出入息方便發生。是故名為念出入息。此兩分竟。第三四中言覺心者。以除心行見心寂靜故名覺心。令心喜者。是心或時還復沈沒。榮發令喜名令心喜。令心攝者。若心還掉攝之令住名令心攝。令心脫者。若離沈掉心則調停捨離二邊。名令心脫。此亦遠從念出入息方便發生。是故亦名念出入息。此三分竟。第四四中無常行者。由心寂定見法生滅名無常行。所言斷者。用無常行斷諸煩惱故名斷行。所言離者。於有為法悉生厭離。故名離行。所言滅者。以心厭離得一切滅故名滅行。有人復說。觀五陰無常名無常行。觀察五陰空與無我名為斷行。觀五陰苦生於厭離。名為離行。觀陰不生是寂滅法。故名滅行。有人復說。觀身無常名無常行。斷除無明名為斷行。遠離愛結名為離行。證得涅槃寂靜之法名為涅槃行。有人復說。觀心心法無常生滅名無常行。斷除愛法名為斷行。離餘煩惱名為離行。通滅一切諸煩惱結名為滅行。復有人說。觀法無常名無常行。斷過去煩惱名為斷行。離未來煩惱名為離行。滅現在煩惱名為滅行。此五義中初之一義如成實釋。後之四義如毘婆沙。此亦遠從念出入息方便發生。是故亦名念出入息。此四分竟。相別如是(此一門竟)。   次約四念以別十六。於中初四正念氣息。名身念觀。次觀四受念。次四心念。後四法念。問曰。此之十六持勝乃是安那般那觀行。安那般那五停心攝。世尊何故說為四念。毘婆娑雲。以此四念之方便故名為四念。又復四念義通始終。故名四念。此亦名為四種身憶。問曰。憶者緣於過去。所念氣息在於現在。雲何名憶。成實釋言。此實是其破假名智以憶名說。諸心心法更為名故(此二門竟)。   次明所成。修此十六。能成五行。如成實說。所謂聖行梵行天行學行無學行。觀彼氣息唸唸生滅。是故無常。無常故空。空即聖行。又如論釋。氣息名風。風行虛中。虛相復能開導壞相。壞相即空。空即聖行。能生淨天。故名天行。為到寂滅故名梵行。為得學果故名學行。為得無學行為無學行(此三門竟)。   次就位論。總相論之。此之十六名為安那般那觀行。安那般那五停心攝故。成實中辨此名為出入息品。毘婆娑中亦說此為出入息觀。理實行者觀一一法。皆能到於無學聖果故觀氣息。從始至終不唯局在五停心位。是義雲何。通相論之。從凡乃至無學之果。分分皆得具為此觀。於中別分。初四始起在五停心。成在四念。次八在於念處位中。後四在於暖等已上乃至無學。位別如是(此四門竟)。   次約禪論。如毘婆娑說。息短初禪。息長二禪。遍身三禪。除身四禪。餘亦如是。論文直爾。不廣分別。准義具論。初四如上。第二四中覺喜在於初禪二禪。覺樂三禪。覺心除心在第四禪。第三四中令心喜者在初二禪。令心攝者在第三禪。令心定及令心脫在第四禪。初得名定。成滿名脫。亦可。有漏名之為定。無漏名脫。第四四種皆遍諸禪。約禮如是(此五門竟)。   次就人論。如毘婆娑說。何人能具。謂佛如來。餘皆不具。有人復說。羅漢辟支及佛能具。餘皆不具(此六門竟)。   次隨義分別。於中且以九義分別。一十智分別攝終從始唯等智性。故毘婆娑雲唯一等智。始終別論初十二門唯等智性。無常行者具六智性。所謂等智及與苦智法比二智盡無生智。在見道前名為等智。見道已去名為苦智。觀欲無常名為法智。觀上無常名為比智。在無學果名盡無生。斷離及滅義則不定。若言能斷能離能滅則七智性。所謂等智苦集二智法智比智盡無生智。世俗斷結是其等智。無漏斷結是苦集智。所緣氣息苦集性故。緣欲界斷名為法智。緣上界斷名為比智。在無學果名盡無生。若言緣斷緣離緣滅則六智性。所謂等智及與滅智法智比智盡無生智。在見道前名為等智。見道已去名為滅智。餘四可解。二約根分別。如毘婆沙說。唯意相應。三三世分別。如毘婆沙說。體三世攝。緣於三世。四三性分別。如毘婆沙說。體性唯善。所緣氣息唯是無記。五三界分別。如毘婆沙說。是其欲界色界所攝。所緣氣息亦息是欲界色界所收。六就學無學及與非學非無學等三義分別。攝終從始體性唯是非學無學。所緣亦然。氣息非是學無學。故此義如彼毘婆沙說。始終別論。初之十二體性及緣備如前判。後之四種通學無學及與非學非無學攝。等智能斷非學非無學。無漏能斷名學無學。七就見斷修斷無斷三義分別。攝終從始唯是修斷。所緣氣息亦是修斷。此義如彼毘婆沙說。始終別論。初之十二備如前判。後四通其見斷修斷及與無斷。所緣如上。唯是修斷。八就名緣義緣分別。如毘婆沙說。唯是義緣。非是名緣。所緣氣息非名字故。九自他分別。如毘婆沙說。此觀通緣自他氣息。非唯自緣。十六持勝辨之粗爾。   菩薩十八不共法義   菩薩十八不共法義出奮迅王菩薩問經。菩薩行德超出二乘。不與彼同故曰不共。隨別細分不共無量。今據一門且論十八。名字是何。六度為六。身口意業所作殊勝復以為三。通前為九。不因他故自然能知一切世間五明處等。通前為十。以大悲心常為眾生廣治諸病。後授涅槃不為利養為第十一。不願世間釋焚諸王而常具受為第十二。於好國土放逸之處能教眾生修習亦念為第十三。種種惡人於菩薩所不能加害。若見菩薩心則清淨為第十四。有諸眾生不信三寶。若見菩薩則生信心為第十五。天龍鬼神人非人等。若見菩薩即生師相禮事供養為第十六。於一切處為尊為導。化諸眾生斷惡修善。生天解脫為第十七。隨所修習菩提分法具足神通魔不得便為第十八。此之十八始起菩薩成滿在佛。今就起處以彰其名。名為菩薩不共法矣。不共法辨之略爾。   二十種法師德義   法師之德出地經論地持論中。亦具辨之。以法逆世名為法師。師德不同。且說二十。名字是何。地論地持各有差別。然今且依地論列之。一名時說。二名正意。三名頓說。四名相續。五名為漸。六名為次。七句義漸次。八名為樂。九名為喜。十名為勸。十一具德。十二不毀。十三不亂。十四如法。十五隨眾。十六慈心。十七安心。十八哀愍安樂心。十九不自讚毀他。二十不著名利。此二十中前之十五名隨順說。外順說義。後之五種名清淨說。內心無過。前十五中三門辨之。一以地論對彼地持辨其同異。二隨義分判。三依名解釋。同異如何。此十五中四門是同。十一門異。異相如何。地持四門地論為八。彼初時說地論分二。時與正意。彼地持中第六一門名為歡喜。地論分二。漸之與次。彼地持中第八一門名之為喜。地論分二。樂之與喜。彼地持中第九一門名之為勸。地論分二。勸與具德。地經論中有其三門。地持為七。地經論中第三一門名為頓說。地持分二。名一切說不為法慳。地經論中第四一門名相續說。地持分二。名無間說不作師倦。地經論中第十三門一名為不亂說。地持分三。名不亂說文字具足不除隱說。餘四相似。就此四中句義漸次。地持論中名之為欲不毀。如法及與隨眾名義皆同。本應悉同。當是翻者不同故爾。同義且然。次隨義分。此之十五以義相從攝以為七。初有兩門。合為第一。隨他所宜。於中時說隨物心宜。欲受為說。無慾則止。正意一種隨他形宜。恭肅為說。慢高則止。次有兩門。合為第二。隨自所宜。於中頓說明己無慳。相續一種明己無惰。次有三門。合為第三。隨法所宜。於中漸說明順教法。次順義法。句義漸次雙順教義。亦可。此句順於行法。次有三門。合為第四。重複明其隨他所宜。與前何別。而復更來。向前初分隨他現在聽法心宜及與形宜。此門隨他根性所宜。大根授大小根授小。如是一切。次有一門。以為第五。重複明其隨自所宜。與前何別。前第二分明己說心無慳無惰。此明說德。有智便說。無智則止。次有三門。合為第六。重複明其隨法所宜。與前何別。前第三分隨法次第。此順法體。於中不毀言順出道。不亂順理。亦順教法。如法順於四諦法相。末後一門以為第七。說能順眾。義別如是。   次釋名義。言時說者。觀諸眾生有心樂聞。無憂惱等障難之時。為之宣說故名時說。言正意者。菩薩正意觀諸眾生住於恭敬求法威儀然後為說。如戒經中自立他坐不應說等。名為正意。此二地持合名時說。言頓說者。為一切眾說一切法心無慳吝。名為頓說。為一切眾於人頓也。說一切法於法頓也。心無慳吝內心頓也。地持論中別分無慳以為一門。不為法慳。言相續者。說無德息。捨諸法中嫉妒之意名相續說。說無德息明說相續。捨嫉妒意明心相續。地持論中分無嫉意別為一門。不作師倦。漸者依教次第說也。故論釋言。依字句味次第說矣。次者依義次第說也。說苦至集說滅至道。如是一切。故論釋言。如字句次第義亦如是。此漸與次地持論中合為一門。名曰歡喜。次第宣說易可記持。故令物喜。句義漸次者。論家釋言。說同義法不說異義。此相如何。於向前教及與義中。淺則俱淺。深則俱深。不離宣說名說同義。如苦諦中宣說有作。集滅道中亦說有作。苦諦之中宣說無作。集滅道中亦說無作。如是一切。名說同義。亦可。此就行法之中明其次第。或一處。如是一切。名說同義。此地持中名之為欲。辨宣行法令人樂行故名為欲。示者論言示所應示。小根眾生應示小法。大根眾生應示大法。如是一切。名示應示。此約教法。喜者論言喜所應喜。隨根不同。為之辨義。令其心喜應喜。此約義法。此示與喜地持論中合為一門。直名為喜。彼中具釋。乃有四句。一示應示。二授應授。三照應照。四喜應喜。示授約教。總舉稱示。樂正與為授。照喜約義總舉令知。名之為照。稱機別教令其歡喜故名為喜。此四皆悉稱物根宜故並雲應。勸者論言。怯弱眾生勸令勇猛故名為勸。此義地持隱而不彰。言具德者論言。依於現智比智阿含所證。而為人說名為具德。言現智者現量智也。言比智者比量智也。此知法相。言阿含者教量智也。此知教法。此三如前三量章中具廣分別。證是證智。此知理法。具此方說故名具德。地持論中說此為勸。言不毀者地論釋言。順善道說。地持釋言。順向善趣此名出道。以為善趣。凡所言論隨順出道名向善趣。言不亂者論自釋言。不動不雜正入非稠林行故曰不亂。言不動者離於淺過。淺近之言差失法理故為動。言不雜者離於深過。不雜除隱故名不雜。言正入者顯前不動。言正順理故雲正入。非稠林者顯前不雜。佛法雖深開示令淺小兒亦解。離深隱覆名非稠林。地持論中分此為三。一名不亂。亦名為應。言順理法與理相應。二文字具足。亦名善說。言順教法。三不除隱。亦名不雜。言順化儀不雜除隱。言如法者順四真諦。凡所言論應四真諦。令人依之除苦斷集證滅修道。言隨眾者論言。隨順四眾八部而為說法。於比丘中說比丘法。於尼眾中為說尼法。如是一切。此前十五名隨順說。就後五種清淨說中。依四無量為人說法名清淨說。初一是慈。次二是悲。次一是喜。後一是捨。於怨眾生慈心說者。怨所多嗔故須慈說。於惡眾生安心說者。惡行眾生有其危怖。授善令安名安心說。苦樂放逸貧乞眾生住哀愍心安樂說者。違緣逼惱名苦眾生。得樂自縱名樂放逸。順緣不足名貧眾生。於此三人共起二心。於苦及貧憐其現苦。於樂放逸愍其當苦。是故通起哀愍心說。於苦眾生欲令得其苦對治樂。放逸樂者欲令離罪得無過樂。於貧乞者欲令得其眾具之樂。是故通起安樂心說。不以嫉纏自讚毀他。喜心說也。不著名利捨心說也。若依地持先捨後喜。此五是清淨心說。法師之德辨之粗爾。   大乘義章卷第十六(本終)   大乘義章卷第十六(末)   遠法師撰   三十七道品義三門分別(一通釋 二別解 三約對九法分別)   就通釋中曲有六門。一釋名義。二行門分別。三行體分別。四止觀分別。五八正分別。六大小不同。先釋其名。言道品者經中亦名為菩提分。亦名覺支。道者外國名曰末伽。此翻名道。菩提胡語。此亦名道。外國名多故於一道立種種名。或名菩提或曰末伽。此方名少同名為道。如外國人於一滅中立種種名。或名涅槃或名毘尼。或復說之為彌留陀。此通名滅。道亦如之。雲何名道。通義名道。解有四義。一對人釋。通人至果。名之為道。如世行處名為道也。二對障釋。能除壅障行時無礙。名之為通。通故名道。如似世間無壅障處說為道矣。第三約就行義辨釋。戒定慧等行數各別。道如跡乘四義寬通。通故名道。第四約就行體分別。於真德中諸行同體虛融無礙。名之為通。通故名道。菩提末伽兩道何別。通釋是一而立異名。其猶眼目。別則顯法。非無差異。異有三種。一因果分別。因中之道名為末伽。果中之道說為菩提。二通局分別。末伽之道通因及果。故四諦中末伽之道說通因果。菩提之道局唯在果。三事理分別。通理之道說為末伽。事別之道說為菩提。其義雲何。戒定慧等三十七品各各別異。名為事道。道如跡乘四義齊通說為理道。又復道品名為事道。空無我等諸法實性名為理道。所言覺者。覺知一切諸煩惱過故名為覺。又能覺知一切法義亦名為覺。所言品者經亦名分。亦名為支。亦名為具。亦云助道法。品謂品別。道行差異故名為品。分者分別。道行分異故名為分。與品義同。亦可。分者因之別稱。如藥多分共成一治。此亦如是。所言支者名兼胡漢。胡語名支。此翻名因。如辟支迦此名因緣。漢語名枝。是其枝別。別義如前。所言具者。是其因義。如米麵等名為食具。彼念處等成道之具故名為具。言助法者。是其緣義。資助果德故名為助。又復諸行共相資助。亦名為助。問曰。為當正名菩提道之與覺為品為分為支為具。為當與彼菩提道覺作因義故名品分等。是義不定。若名果德以為菩提為道為覺。彼念處等三十七法能為彼因名道分等。若名因行以為菩提為道為覺。彼念處等道中差別集成道等名道分等。名義如是。   第二次就行門分別。行門有七。一是念處。二是正懃。三如意足。四是五根。五是五力。六七覺分。七八正道。故毘曇雲。處方便一意軟鈍及利根見道思惟道佛說三十七。處是四念。方便正懃。一意是其四如意足。守心一境故名一意。軟鈍五根。利根五力。見道八正。修道七覺。就此七中三門分別。一就行約人。隨位分別。二就一人修入分別。三約位分別就行約人隨位別者。初之三門就行分別。次二約人。後二隨位。行中三者道品正用智慧為體。念處是慧。故先明之。慧由懃策方能除斷。如火得風方能焚燒。故明正懃。懃過心動不能見法。如水風增令火疾滅。須以定攝。如意是定。故明如意。行別如是。言約人者。人有利鈍。前三道品。在鈍人心名為五根。在利人心說為五力。譬如世間利刀割物疾疾能過。利人如是。故名為力。人別如是。言隨位者位別見修。前三道品。在見諦道名為八正。在修道中說為七覺。問曰。聖位見前修後。何故名中先彰七覺後論八正。此說次第非行次第。何故說時不依行次。論有成釋。蓋依增數法門故爾。前念處等四四為門。增四至五。故根與力五五為門。增五至七。故次七覺。增七至八。故後宣說八正道分(此一門竟)。   次就一人修入分別。行者將欲修習正道先從師所聽受正法。既聞法已繫念在心。是故初先明其念處。欲依此法求如實利非懃不得。故次第二明其正勤。以精進故得法心住。故次第三修如意足。以心住故能生出道。故次第四明其五根。是根增長能遮煩惱。說之為力。故次第五明其五力。如樹小時但可有根未有所堪。至其長大力能障水根力如是。根力具足欲入出道先以七覺調練其心。若心掉動以猗定捨三行攝之。若心沈沒須以擇法精進及喜三法策之。念則俱調。故次第六明七覺支。以心調故能入正道。故次第七明其八正。於此門中七覺在前。八正在後。然此門中見修二道同名八正。不局在見(此二門竟)。   次約位論。行實齊通。隨義且分。開合不定。或分為二。世及出世。見道已前名為世間。見道已上名為出世。七中初五在於世間。後二出世。或離為三。一方便道。在見道前。二見三修。七中初五在於方便。八正在見。七覺在修。或分為四。外凡內凡見道修道是其四也。念處已前名為外凡。未覺理故燸等四心名為內凡。學觀諦理成就出世聖人性。故見修可知。七中初門在於外凡。念處所攝。次四內凡。八正見道。七覺修道。或分為七。如毘曇說。念處位中名為四念。在燸心中名為正懃。初得理相。懃心求故。在頂心中名如意足。於所觀法心轉寂故。在忍心中名為五根。心住不退。決定能生出世道。故世第一法名為五力。深伏煩惱親生出世無漏道故。八正見道。七覺修道。將小類大。大亦應然。但無說處。行門如是。   第三就其行體分別。於中有三。一定其行體。二辨開合。三明其廢立。行體有十。所謂信進念定及慧。即以為五。彼八正中正思及戒通前為七。彼七覺中猗喜及捨通前為十。十中九種心法為體。戒之一門依如毘曇色法為體。若依成實作戒是色。無作是非色非心。心法之中若依成實。信進念思此四通數。餘五別數。別中猗捨及與定慧唯善故別。喜唯有漏。不通無漏故名為別。若依毘曇信進猗捨。此四是其善。大地中心數之法念定慧喜。此四是其通。大地中心數之法喜是受數。餘三可知。正思覺數五大地外別心數也。通善不善大小煩惱是五地也。思是覺數。何故名思。思量覺義。故名為思。問曰。何故諸心法中唯說此九以為道品。餘通大地餘善大地及與觀數不說為道。釋言。法門隨化隱顯。不可具責。今且隨相粗釋所以。通中想數以何義故不說為道。釋言。想者取相為義。於彼假想事觀之中功力增強。於正道中想用義微為是不說。何故而然。諸是慧用。微隱之處多須想力。慧用強處假想必少。道中慧強故不說想。通中欲數以何義故不說為道。如來宣說三十七品欲為根本簡末異本故不說欲。通中觸數以何義故不說為道。如來宣說三十七品。明觸為因簡果異因故不說觸。又觸專能和會心境令相觸對。於諸行心齊能和合無簡彼此。三十七品品別為義。於諸行門有偏強者說為道品。齊者不論。觸用齊等品別不顯。故道品中不說其觸。通中思數以何義故不說為道。思是行主。起作為義。於諸行門齊能起作。無處偏強。亦於道中品別不顯。故隱不說。通中解脫以何義故不說為道。夫解脫者於境界中受取限量。於境數捨不能久住。道於境界久住。唯善。解脫不順。所以不立。又復解脫相顯在果。道品在因。故隱解脫。通中憶數以何義故不說為道。於緣發悟是其憶義。於已更事憶多發悟。未經事中發悟則少。道品多於未知法中觀察求知。憶於是中力用微少故隱不說。善大地中無貪無瞋慚愧不害。此五何故不說為道。此於世事離過行中功力增強。於理觀中力用微少。為是不說。善大地中不放逸數。以何義故不說為道。不放逸根是其一切善法根本。簡本異未。為是不說。又不放逸於道品中齊能攝護。無偏強處。所以不說。問曰。前說三十七品欲為根本。今復宣說不放逸法以為根本。有何差別。如涅槃說。欲是生因。其猶生母。諸善皆由樂欲生故。不放逸者是其了因。亦名養因。其猶養母。護攝之心是不放逸。護諸善故。問曰。不放通護諸善不說道者。精進通策。何故說道。釋言。精進於道義中有偏強處。品別可得。故說為道。別心數中觀數何故不說為道。觀用似覺。從初以舉。故隱後觀。又復觀數推求似慧。道中慧強故隱彼觀。行體如是(此一門竟)。   次論開合。就行論之開六合四。就位而辨開四合六。雲何就行開六合四。彼前十種行體之中思猗喜捨四種不分。名之為合。餘六種中信分為二。信根信力或分為三。謂八正中正語正業及與正命。念分為四。念根念力念覺正念。定慧精進各分為八。是故使有三十七品。慧分八者。彼四念處通皆是慧即以為四。五根之中有其慧根。五力之中有其慧力。七覺支中擇法覺支。八正道中有其正見。斯皆是慧合為八也。精進八者。彼四正勤通是精進。即以為四。五根之中有精進根。五力之中有精進力。七覺支中精進覺支。八正道中有正精進。通前為八。定中八者。四如意足通皆是定。即以為四。五根之中有其定根。五力之中有其定力。七覺支中有定覺支。八正道中有其正定。即以為四。通前為八。就行如是。雲何就位開四合六。信唯在於見道已前。正思及戒唯在見道。猗喜及捨唯在修道。名之為合。念進定慧該通始終。目之為開。開合如是(此二門竟)。   次論廢立。行實無量。隨化一門說三十七。故涅槃雲。三十七品是涅槃因。不得名為大涅槃因。無量無邊阿僧祇道方得名為大涅槃因。行實齊通。義不待言。隨化廢立。須釋所以。今先就彼念處正勤及四如意以論廢立。行實無量。以何義故偏說此三為行體乎。此三要故。此有何要。三十七品用慧為主。念處是慧故明念處。慧須制發。不制狂亂。不發沈濁。精進能發故明正懃。定能制攝故明如意。餘不如是。故隱不彰。次就根力料簡廢立。行數無量。何故偏說信等五種為根為力餘不如是。釋言。根義聚說不定。或說一種。謂不放逸如涅槃說。不放逸故能令諸行牢固不壞增長出生。為顯不放獨有此能故偏說根。餘不如是。廢而不立。又顯餘行皆不放逸之所出生故不說根。又涅槃說。三十七品欲為根本。此亦是其一種根矣。以有樂欲便能攝修一切諸行。為彰樂欲獨有此能故偏說根。餘不如是故廢不立。又顯餘善皆欲出生故不名根。或說三種。所謂況無貪無瞋無癡三善根也。以此能治貪慾瞋癡三不善根。故偏說之。餘不如是故廢而不存。又此三種能生身口七支善業故說為根。餘不如是故廢不立。又彰餘善皆三所生故不說根。或說五種。所謂信進念定慧根。蓋乃偏望出道故爾。此五能生出道力強。故偏說根。雲何偏強。出世聖道慧為正體。慧根正能出生彼體。故立慧根。慧由定攝。精進策發方生出道。是故須立定進為根。定由念成。進由信起。是故須立信念為根。又復出道要唯止觀。定能生止。慧能起觀。故立定慧二法為根。定由念助方能生止。慧由進助方能起觀。故復須立念進為根。出世聖道從來未得人多疑惑。非信不求。以有信故起向四根趣入聖道。故復須立信心為根。又此信等能治五種大煩惱地故偏說根。何故五地。所謂不信懈怠無明掉及放逸是五地也。信治不信。精進治怠。慧治無明。禪定治掉。念治放逸。問曰。定心能治於亂。念治失念。今以何故說定治掉念治放逸。釋言。對治義有兼正。如慈無量正治瞋恚兼治貪慾。悲正治瞋兼止害覺。此亦如是。定正除亂兼捨掉過。以得定者必能遠離掉戲過故。念心雖復正治失念兼除放逸。住正念者必定不起放逸過故。問曰。不放正除放逸。何不說根。乃就兼治說念為根。釋言。不放其力最大獨。令諸善牢固增長。如來說之以為一根。故此不立。良以信等有前多義故立為根。餘不如是廢而不存。又彰餘善皆五所生故不說根。或復宣說一切善法悉名為根。如涅槃說。所謂信根戒施聞根慧忍精進念定根等。望果皆生故通名根。此等開合隨一義。今據一門且說為五。力同根釋。次就八正料簡廢立。何故偏說正見等八以為正道。餘皆不立。如雜心釋。聖說八正以之為輪。輪必有轂。轂者是戒。謂正語正業正命。故說此三以為正道。以戒行本眾行所依故說為□。依□有輻。輻者是慧。慧是正見。故復宣說正見為道。良以智慧向外取緣與輻相似故說為輻。輻須輞攝。輞者是定故須宣說正定為道。定能攝慧。與輞相似故說為輞。思助慧強。念助定強。故復宣說思念為道。既有輪體復有轉者。精進能轉故復宣說精進為道。又復此等入聖之初翻對八邪。故說此八以為正道。餘無此義故廢不立。言八邪者。所謂邪思惟等。問曰。何故不說信心以為正道。信實遍通。但此為彰信是始相樹別世間。八聖道者已證聖位非信地收。故不說信以為正道。問曰。若使信是始相八中不彰。何故經說初果之人四不壞信。釋言。道品多行相對。是隱顯門。為別出道見前說信。四不壞信是獨行門。不列餘義。見道已上信心實勝故得說之。何故不說猗喜及捨以為正道。雜心釋言。見道速疾。彼行不速。於見不順。為是不立。若爾定心住境不速。何故說之以為正道。釋言。見道雖復速疾入法中速疾入法中速非是捨。是捨法捨外入法正由定力。為是須立。猗喜捨等無如是能。故不存之。次就七覺料簡廢立。何故偏說念覺等七以為覺支。餘者不立。釋言。七覺在於修道。修中之要唯止與觀。是義相資能達彼岸。定者是止。擇法是觀。故說此二以為覺支。猗捨二種助止力強。精進及喜助觀力強。故復須立念能俱調故立念覺。又復此等能治七使。故偏說之以為覺支。此如增一阿含經說。何者七使。一貪慾使。謂。欲界地貪愛煩惱。二有愛使。謂。上二界貪愛煩惱。彼經名為欲世間使。三者瞋使。四者癡使。五者慢使。六者疑使。七者見使。三界五見雲何對治。念治貪慾。守心正念離貪慾故。喜覺對治欲世間使。慶入聖道。離世間故。擇法治瞋。以修智慧破離我人除瞋恚故。捨覺治癡。捨猶除也。證法平等捨癡冥故。猗覺治慢。以心猗息離慢高故。定覺治疑。於法正住離猶豫故。精進治見。懃求正慧斷諸見故。以有此能說為覺支。餘不如是故廢不立。何故不說信為覺支。此同前釋。信是始相樹別世間。故此不立。何故不說思為覺支。修道容豫。思性躁疾。於修不順。為是不立。若爾精進性亦躁疾。何故得說以為覺支。釋言。修道雖復容豫必須常續。常行不息。是精進能故。說精進以為覺支。又復精進有多功力能辦諸事。入粗能粗入細。能細入遲能遲入疾能疾故此立之。何故不說正語正業及與正命以為覺支。雜心釋言。覺者是心。戒非心法。故不立覺。行實齊通。且隨隱顯廢立如是。第四門中止觀分別。行德雖眾要唯止觀。故涅槃雲。欲求須陀乃至欲求無上菩提當修止觀。故知止觀統攝諸行。於中分別有其兩義。其一義者。四念觀體。正懃助成。如意為止。根力之中信念與定是其止行。慧進是觀。七覺支中猗定念捨判之為止。擇法進喜說以為觀。八正道中正語正業正命正念正定。此五為止。正見正思及正精進。此三是觀。問曰。信心通生諸行。何故於彼根力之中偏判屬止。以信安法離猶預故。生定強故。又信行始趣入定近故。彼解脫道論之中攝信為定。問曰。論說。七覺支中念能俱調。今以何故偏攝屬止。以念守境生定強故。問曰。論說八正道中精進通策。今以何故偏判屬觀。以進策發生觀強故。是中為欲二門攝法。不可以彼通義徵責。第二義者。如彼成實止觀品說。四念處中前三為止。法念為觀。正懃為觀。如意為止。根力之中前四為止。後一為觀。七覺支中猗定及捨說以為止。擇法進喜說之為觀。念則俱調。八正道中正語正業正命正念及與正定。此五為止。正見正思及正精進。此三名觀。問曰。四念同能觀境。何故前三偏說為止。後一為觀。釋言。前三觀身受心事相之法。事中安心相順八禪。故判為止。後法念中通知理事。知理唯慧故說為觀。問曰。四懃判之為觀。根力等中所有精進以何義故攝之為止。釋言。所對不同故爾。彼四正懃對四如意禪定行。故四懃策發說之為觀。彼根力中為簡後慧故攝在止。問曰。何故偏簡後慧判之為止。不簡後定說為觀乎。釋言。於彼五根之中慧根為主。餘四伴助。精進與定伴助行同。故攝在止。又彼宗中四根是其見諦。以前慧根出世。精進與定世間行同。故判為止。問曰。若使五根之中。用慧為主餘行伴助。即令精進攝屬止者。七覺八道亦應如是。何故精進攝之屬觀。釋言。互從理亦應齊。但彼七覺八正之行同在出世。隨相以分。精進發懃相不順止。故攝在觀。問曰。根力八正等中念皆屬止。以何義故七覺之中用念俱調。釋言。修始定未深成要須念心。堅守境界方能得定。故根力中攝念屬止。七覺行終定心已成。假念義微故用俱調。問曰。若言七覺定成假念義微。故說念心為俱調者。七覺觀成假進義微。何故不用精進通策。釋言。精進實能通策。但經中說三十七品用念為主。故用俱調。精進非主。隱通彰別。故攝為觀。   第五門中八正分別如涅槃說。道雖無量要唯八正。故知。八正通攝諸行。於中略以二門分別。其一義者。攝彼四念慧根慧力擇法正見以為正見。攝四正懃精進根力精進覺支及正精進為正精進。攝四如意定根定力定覺正定及與猗捨以為正定。念根念力念覺正念以為正念。正思正語正業正命即名可知。信根信力制屬何義。義分不定。或屬正定。於禪信順能修入故。或屬正見。於法決定生正智故。喜覺如何。義亦不定。離亂生喜判屬正定。證法生喜判屬正見。一義如是。第二義者。如彼解脫道論中說。四念及與念根念力念覺正念判為正念。彼四正懃四如意中。欲及精進精進根力精進覺支及正精進。此等通說為正精進。四如意中分取心定定根定力定覺正定信猗喜捨。此等一切通為正定。四如意中分取慧定慧根慧力擇法正見。此等一切通為正見。餘四如上。問曰。四念軀性是慧。何故彼論說之為念。釋言。於彼一一門中備含多義。趣舉皆得故。涅槃中說四念處以之為定。雜心雲慧。解脫道論說之為念。皆得無傷。問曰。經論多說如意以之為定。彼論何故說為精進及定慧乎。彼論就精進等。餘經論中就其所生偏名為定。言之左右。信及喜等偏判為定。且從一義。問曰。於彼道品行中備有七門。何故偏用八正攝道餘不如是。以餘門中不說戒故。   第六明其大小不同。不同眾多。今此略以十一種門以辨其異。一依地不同。二體性不同。三常無常異。四漏無漏別。五緣心不同。六淺深不同。七粗細不同。八修起不同。九行利不同。亦得名為所為不同。十治障不同。其第十一得果不同。言依地者地別十一。欲界八禪未來中間。成實說十除卻未來。依如毘曇初禪一地具三十七。餘悉不具。依未來禪及第二禪具三十六。未來除喜。是故但有餘三十六。何故無喜。未出欲惡未得根本喜不生故。二禪地中無正思惟是故亦有三十六支。何故無思。正思是覺局在初禪。故彼無之。依中間禪三禪四禪具三十五。除喜正思。餘者具有空處識處無所有處具三十二。無喜正思正語正業及與正命。是故但有餘三十二。無喜正思義在可知。正語正業及與正命。此三是戒。於彼宗中戒是色法。四空無色。為是除之。問曰。若使四空無色須除戒者。彼處無色。依何得有身念處觀。釋言。彼地雖無有色聖人生上。不失下地無漏之戒。依之起觀。故有身念。若爾何不即用彼戒為空處等正語正業正命法乎。釋言。不得。能觀之智是無色心。故無色界得有身念。所觀之戒是下地法。是故不名無色界中正語業等。問曰。八正在於見道。毘曇法中依無色定不入見道。彼無色處雲何得有正念正定正見正進。而言空識無所有處得具三十二道品乎。釋言。八正約位別配在於見道。理實一切聖人通修。今所論者修中八正故得有之問曰。若使修道門中得有八正說為正念正定等者。與七覺中念定精進擇法覺支有何差別而得分為三十七。釋言。同體義分異。初為正念正定正見及正精進。後為覺支。故得具有。非想欲界具二十二。謂。四念處四正懃四如意足五根五力。是二十二。彼非想地雖無無漏。得起有漏念處正懃如意根力。是故得具二十二道。彼地無色。雲何得有身念處觀。義同前釋。聖人生彼。不失下地無漏淨戒。依之起觀。是故得有。欲界所起亦是有漏。問曰。毘曇欲界無定。雲何得起道品觀乎。釋言。欲界雖無禪定而用思慧分別觀察起身念等。故得有之。問曰。欲界既無禪定。雲何得有四如意足定根定力。釋言。此亦思慧住法名為如意。無別定體。欲界善心相應定數名定根力。無別禪定。毘曇如是。若依尊者瞿沙所說。欲界有定。彼應具起三十六道品。除喜有餘。與未來同。餘似毘曇。若依成實欲界有其如電三昧。彼說電光色界四禪並四空中下三無色。皆悉得入見修兩道。齊應具起三十七品。通說有漏具三十七。唯論無漏除喜有餘。何故無漏偏除喜乎。彼論釋言。喜心由於取假名生。著我故起。聖人已斷。為是除之。故彼論言。覺支有二。一者有漏。二者無漏。有漏有喜。無漏則無。問曰。喜心在初二禪。餘禪無喜。雲何得有喜覺支乎。彼論宣說。憂喜隨心至於有頂。所以得有。問曰。若喜得至有頂。何故經中偏說初禪二禪有喜。彼隱顯門非盡道理。如說安慧在於三禪。豈彼獨有。喜亦如之。問曰。若喜實通上下。經就何義偏於初禪二禪地中建立喜支餘禪不立。以初二禪喜心多故。創捨欲惡初得勝靜。多生喜悅。為是偏說。又初二禪定內有喜。定外亦有。故初二禪說有喜支。三禪已上定外有喜。定內則無。故三禪上不立喜支。以三禪上定外有喜故。得說彼有喜覺支。問曰。正思是其覺數。覺至初禪雲何得有正思。成實宣說。覺觀二數遍通三界。以是心之粗細相故。經中偏說初禪有者。蓋亦是其隱顯門說。以彼初禪創背欲惡。多須其力為是偏說。非上不有。以上有故得有正思。又彼宗中正思是慧。慧義遍通故上有思。正語正業及與正命。此三色業依無色定雲何得起。彼宗宣說。戒非色心故上得起。問曰。無色無身無口雲何得有正語正業。釋言。無色適無身口二種作業。止業無妨。以得定道二無作故。畢竟不起身口惡業。故得說有。中間禪者成實亦說。故彼文言。初禪梵王能至中間。攝屬初禪更不別說。非想如何彼說。非想雖無增觀斷結無漏非無順舊遊觀無漏。故彼宣說。於非想地無漏心後入滅盡定。於中粗分但有七覺。修道攝故。隨義細分具三十七。理亦無傷。大乘法中始同毘曇。究竟終成始從欲界乃至非想一切具起三十七品。問曰。欲界亂地無定。雲何得起三十七品。釋言。大品說欲界中亦有禪定。故龍樹雲。三昧有四。一欲界繫。二色界繫。三無色界繫。四者不繫。明知欲界亦有禪定。又龍樹雲。佛常住於欲界定中。名無不定。以有定故依之修起。問曰。欲定性是有漏。雲何能起無漏道品。釋言。上界世俗淨定雖是有漏能生無漏。此亦如是。何足可怪。又欲界定亦通無漏。故龍樹雲。十八不共悉是無漏。佛常在於欲界定中。名不共法。明通無漏。通無漏故得起道品。問曰。非想無其無漏。雲何能起無漏道品。釋言。大乘說非想地亦有無漏。故龍樹言。雲何菩薩非想處定與實相俱。是名菩薩非想處定。與實相俱。明是無漏。有無漏故得起道品。問曰。正思體是覺數。覺在初禪。上雲何有。釋同成實。又復於理審觀名思。義無偏局。故上有之。又問。喜支在初二禪。雲何上有。釋同成實。又經宣說。修喜無量生於識處。明上亦有。又證聖處慶悅名喜。遍通一切。何得約彼世俗淨禪喜相局別。又問。正語正業正命體是色業。依無色定雲何得起。大乘宣說四空有色。故得修起。依地不同辨之略爾(此一門竟)。   次就體性以顯不同。三十七品心為體性。心有三重。一者事識。謂六識心。於此分中心外有法。法外有心。心於外境分別觀察為道品觀。二者妄識。謂七識心。於此分中心外無法。一切諸法皆從妄想自心所現。如夢所睹。於已自心所現法中推求觀察為道品觀。三者真識。謂。八識心。於此分中心外無法。法外無心。心與法界同體義分。以同體故將心攝法。一切皆是一心中法。隨法分心廣備法界微塵數心。心於彼法從來無障。而為妄染說為隱覆。令息妄染內照實性名道品觀。彼小乘中但有初門事識之觀。說為道品。大乘法中初為事觀。次破情相為妄識觀。後息妄想為真識觀。體性如是(此二門竟)。   次第三門就常無常以論不同。小乘所修始終無常生滅心識以為體故。大乘不爾。始修無常。終成是常。成處真心以為體故(此三門竟)。   次就有漏無漏之義以釋不同。小乘道品通漏無漏。前二十二在見道前。名為有漏。七覺八道在見道上。名為無漏。菩薩所修初始有漏。究竟所成一切無漏。故涅槃中宣說。三十七菩提分為淨梵行。迦葉白佛。有漏善法亦復能為無漏法因。何故不得名淨梵行。佛言。有漏性是顛倒故非梵行。三十七品性是無漏故是梵行。以斯准驗明知。終成一切無漏(此四門竟)。   次就緣心以顯不同。道有二種。一者緣治。二者實證。分別之智觀境破結名為緣治。滅觀真心王情息慮契如不動名為實證。小乘法中唯有緣治全無實證。大乘不爾。始修緣治趣道方便。終成實證以為正道(此五門竟)。   次就淺深以彰不同。聲聞所行教說不同。毘曇所論道行極淺。唯觀四諦十六聖行。成實所辨唯觀四諦名用虛假無性之空。菩薩所修於一切法不取有相。不取無相。不取有無非有無相。於離言說平等真義如實證知。故地持言。雲何大乘三十七品。菩薩於身不起妄相。亦復不取一切非性。於離言說第一實義如實了知。如身念處如是餘念及餘道品皆亦如是。是名大乘三十七品。不起妄相明離有也。不取非性不著無也。此明離相離言說義。是真法性如實知也。龍樹所說亦與此同(此六門竟)。   次就粗細以顯不同。聲聞所修於身念處但能粗知五根五塵無作色等不能微細。菩薩於身知如法界微塵色別。二乘不及。故涅槃雲。所說色陰中智所知。分別是色無量無邊。非諸聲聞緣覺所知。我於彼經竟不說之。地持亦云。菩薩於身能為無量處方便觀。如身念處餘念餘道亦復如是。聲聞總觀名之為粗。菩薩別知說以為細(此七門竟)。   次就起修以論不同。小乘法中義別有二。一隨行不同作意別學三十七品皆悉別起。一向前後不得一時。二就同時心心法等隨義以分。彼四念處取境別故一向前後不得一時。餘得同時。以是義故初禪地中三十四品一時俱起。彼四念中趣一現起通餘合為三十四品。餘三念處前後別起。未來二禪三十三品一時俱起。於前初禪三十四中未來除喜。二禪除覺。餘悉相似。彼中間禪三禪四禪三十二品一時俱起。於前初禪三十四中除喜及覺。餘悉相似。空處識處無所有處二十九品一時俱起。於前初禪三十四中除喜除覺及三種戒。餘悉相似。欲界非想十九道品一時俱起。四懃如意五根五力念處之中趣起一種。是十九也。小乘如是。大乘法中亦有二種。一者修始三十七品作意別起。二者修熟三十七品同時頓起。故地經雲。菩薩唸唸具足一切助菩提法。唸唸具起明非先後(此八門竟)。   次明大小所為不同。亦得名為行利不同。小乘所修偏為自利心無廣兼。名之為小。菩薩所修兼利自他以兼利。故目之為大。故地經說。不捨眾生修行道品。名護小乘(此九門竟)。   次明大小治障不同。聲聞所修唯斷四住不能窮盡。菩薩所行五住通斷兼息緣治。以深廣故(此十門竟)。   次明大小得果不同。小乘所修唯得聲聞辟支佛果。菩薩所行能得佛果。又復小乘所修道品得方便果。不得性淨。大乘所行具得性淨方便之果。故涅槃雲。三十七品能為煩惱作不生生因。亦為涅槃而作了因。方便菩提斷障離染。能令煩惱畢竟不生。是道能起。是故為彼而作生因。性淨涅槃道能顯之。是故為彼而作了因。大小不同辨之略爾。上來通解道品義竟。   第二門中別解道品。先解念處。良以四念破四顛倒開實相門故先辨之。又復道品用慧為主。念處是慧。是故先辨。於中略以七門分別。一釋名義二分總別。三明三種念處不同。四就有漏無漏分別。五論次第。六顯觀相。七釋其文。名字是何。身受心法是其四也。色形聚積名之為身。領納稱受。能緣曰心。自體名法。守境名念。身等四種生念之處名為念處(此一門竟)。   次論總別。理實通就一切諸法皆悉得為總別念處。今且就五陰及與三無為法說總說別。別分五陰及無為法為四念觀。名之為別。總緣五陰及無為法為法念觀。目之為總。別相如何。色陰為身。受陰為受。識陰為心。想行及與三無為等合以為法。陰既有五。依觀足得。何勞為四釋言。陰法開合不定。總之唯一是有為法。或分為二。唯名與色。四陰曰名。色陰名色。或分為三。所謂三修。如涅槃說。謂。身戒心。說色陰中五根為身。防禁名修。身口二業說以為戒。四陰曰心。又說煩惱業苦等別。亦是三也。或說為四。四念四食四識住等。如涅槃說。雲何分陰以為四食。色陰之中宣說段食。識為識食。行陰之中說思說觸。想受不論。除識餘陰為識所依。名四識住。或分為五。即五陰是。或分為六。五陰及與不相應行。或說十二。十二謂入十二因緣。或說十八。謂。十八界。或復宣說二十二根。如是非一。今據一門且分四種。依之起觀為破四倒。故說四耳。常樂我淨是四倒也。凡夫多於色中計淨。受中計樂。心中計常。於想行等一切法中建立有我。為破是見觀色不淨破除淨倒。觀受是苦破除樂倒。觀心無常破除常倒。觀法無我破除我倒。別相如是。總相雲何。汎釋有六。一總觀五陰及無為法為苦無常空無我等。二總觀五陰及無為法以為四諦十六聖行。三總觀五陰及無為法名用虛假無性空寂。四總觀五陰及無為法妄想虛假無相空寂。五總觀五陰及無為法虛妄妄想悉於心現畢竟無法。六總觀五陰及無為法真法集起本性常寂。就初門中觀苦無常局在五陰。觀空無我通無為法。今且約就五陰辨之。此觀難成漸習乃成就於中觀別有二十門。於五陰中二二合觀有其十門。色受合觀以為初門。色想合觀為第二門。色行合觀為第三門。色識合觀為第四門。除去色陰。受想合觀為第五門。受行合觀為第六門。受識合觀為第七門。除色除受。想行合觀為第八門。想識合觀為第九門。除色受想。行識合觀為第十門。三三合觀有其六門。色受及想合觀為一。色想行合以為第二。色行識合以為第三。除去色陰受想行合以為第四。受行識合以為第五。除色除受想行識合以為第六。以此通前合為十六。四四合觀有其三門。色受想行合觀為一。色想行識合觀為二。除去色陰。受想行識合觀為三。通前十九。此十九門名總方便。五陰合觀復以為一。通前二十。此後一門名總念成。此之一番正當毘曇總念處觀。第二門者總觀五陰及數滅法以為四諦十六聖行。觀彼生死有漏果陰以為苦諦。於中別觀為苦無常空與無我。即為四行。觀彼生死因行五陰以為集諦。於中別觀因集有緣復為四行。通前為八。觀無漏五陰以為道諦。於中別觀道如跡乘復為四行。通前十二。觀彼數滅無為之法以為滅諦。於中別觀滅止妙出復為四行。通前十六。此門當彼毘曇法中暖頂已上一切觀行。彼通名為法念觀故。第三門者總觀五陰及無為法名用假有名為世諦。無性空寂以為真諦。成實法中偏論此義。第四門者總觀五陰及無為法妄相之有。猶如幻化乾闥婆城熱時炎等。名為世諦。無相空寂以為真諦。此言空者不但無性。乃至因緣相亦不有。如陽炎水遙望似有近觀全無。不但無性乃至亦無水有可得。諸法像此。第五門者。總觀五陰及無為法心外無法。皆從妄想自心所現。如夢所見皆是心作。名為世諦。窮體本無名為真諦。第六門者。觀彼五陰及無為法皆是真實如來藏性緣起集成。名為世諦。窮其本性唯是真如。從本已來常寂不動名為真諦。此後三門大乘中說。小乘不論。此六皆是總相法念之差別耳(此二門竟)。   次論三種念處差別。言三種者。一自性念處。二共相念處。三緣念處。釋有兩門。一辨其相。二明斷障不斷障別。就辨相中先論自性。毘曇法中說。四念處慧為自性。若性是慧何故經中說之為念。與念相隨從伴以呼故說為念。故從伴由與念俱。慧心於法正取不謬。故說為念。又諸心法更相為名。如勝色想體實是慧。而名為想。此亦如是。體雖是慧而名為念。若依成實始是念性。終是慧性。始是念性故彼成實論無心數品雲。如一念處得五種名。所謂念處念根念力念覺正念。終是慧故成實說言。從念生慧觀於身等名為念處。大乘法中眾德同體難以偏定。從強說慧理亦無傷。言共念者。解有三義。一約境說共。觀身為境。於中所生一切心法及隨生戒通名身念。餘亦如是。二就行體異義論共。一身念中即具四念。隨生之戒說為身念。受數為受。心王為心。慧等諸數說之為法。此四念行聚在一處。故名為共。餘亦如是。故雜心雲。如世尊說。善法積聚名共念處。三從生說共。若慧觀身與慧相隨俱生善法同名身念。餘亦如是。慧是有漏。與慧相隨俱生善法悉名有漏。無漏亦爾。如是一切。此與慧同故名為共。故龍樹雲。因緣生道若漏無漏同名念處。緣念處者。解有兩義。一散心。普緣一切境界名緣念處。二所緣境能生念心名緣念處。與經中說知及智處同名波若其義相似。亦如五塵生欲名欲。於此門中身念所緣開合不定。總唯一色。或分為二。謂漏無漏。又記無記報非報等亦得分二。或說為三。一可見有對。謂眼所行色為眼。照矚名為可見。為彼對礙色根所對故名有對。二不可見有對。謂耳鼻舌身所行之色。眼根不睹。名不可見。有對同前。三不可見無對。謂意所行善惡無作及五根色。不為目睹。名不可見。不為對礙色根所對。名無對色。或說為四。謂四大色。故涅槃雲。色者四大。四大能造一切種色。攝末從本說為四大。又如佛陀提婆所立。四大之外無別造色。故說四種。或說為六。謂六塵色。善惡無作及五根色通名法塵。餘五可知。或說十種。如涅槃說。五根五塵是其十也。彼以無作成身相微隱而不說。或說十一。如毘曇說。五根五塵及法塵中善惡無作。若依成實宣說十四。五根五塵及與四大。彼說。四大是四塵果。復是五根及聲塵因。根塵不收故別說大。彼宗無作是非色心故陰不彰。毘曇法中四大是觸故不別說。細分無量。此等說為身念所緣。受念所緣開合不定。總唯一受。或分為二。謂身與心。五識相應從色根生名為身受。意識相應從意根生名為心受。或說為三。謂。苦樂捨。納違生惱名為苦受。納順生適名為樂受。中容境界捨苦樂邊名為捨受。或說為五。所謂。苦樂憂喜及捨。若在欲界五識地中逼惱名苦。適悅稱樂。意識地中慮惱名憂。悅暢曰喜。六識地中中容受心說之為捨。若在初禪眼耳及身三識身中適悅名樂。意悅名喜。捨通四識。若在二禪喜捨在意。更無餘義。若在三禪樂捨在意。更無餘義。在四禪上唯有意捨。更無餘義。或說為六。謂六識中相應受也。或分十八。於前六中各有苦樂不苦不樂。或復說為三十六受。前十八中各有染淨。或為百八。如龍樹說。前三十六三世別說。細分無量。此等說為受念所緣。開合不定。總唯一心。或分為二。謂漏無漏。又記無記報非報等亦得分二。或說為三。善惡無記。又學無學非學無學亦得分三。或說為四。有漏分三。善惡無記。無漏為一。亦得說五。有漏分三。無漏為二。學與無學。或說為六。謂六識心。或分為九。欲界有三。善惡無記。色界有二。善與無記。無色亦然。通前為七。無漏分二。學與無學。通前為九。或說十二。欲界有四。謂善不善隱沒無記不隱沒無記。色界有三。除前不善。無色亦然。通前說十。無漏分二。學與無學通前十二。或說二十。欲界有八。生得善一。方便善二。不善為三。隱沒無記以為第四。身邊兩見名為隱沒。不隱無記別有四種。報生威儀工巧變化。通前為八。色界有六。除前不善及工巧心。餘悉有之。無色四。除色界中威儀變化。有餘四種。但上二界一切煩惱皆名隱沒。不同欲界。此前十八是有漏心。無漏分二。學與無學。通前二十。細分無量。此等說為心念所緣。法念所緣要唯有三。一有為法。二無為法。三者理法。有為有二。一是心法。謂想行等。二非色心法。所謂十四不相應等。無為有三。虛空數滅及非數滅。理者所謂空無相等。細分無量。此等說為法念所緣。相別如是。次論斷障差別。毘曇法中共念能斷。餘二不斷。良以共念多法相扶於治法所以能斷。自性念處單獨無力。故不能斷。問曰。彼宗無慧獨行。何須宣說慧獨不斷。釋言。智慧實不獨行。但為破彼無心數者。故說慧性獨不能斷。緣心普散而不專一。見境不明。所以不斷。又復緣念論境非行。所以不斷。問曰。見前七方便心齊不斷結。共相念處雲何能斷。釋言。見前共念不斷。見道已上共相法念有能斷義。就此言耳。成實法中不說同時有共念義。唯慧獨斷。前後相資亦得共斷。大乘法中文無定判。以義推之。三種皆斷。良以菩薩心安實相隨所覺照皆除障故。三種念處辨之粗爾(此三門竟)。   次就有漏無漏分別。念處有二。一者獨法。一切觀行通攝為一四念觀門故名獨法。二者共法。約對餘行共為三十七道品門名為共法。若就獨法四念處中攝行寬廣通漏無漏。若就共門小乘法中四念有漏。其無漏者判屬餘門。大乘法中通漏無漏。始學有漏。成則無漏。大乘見前有無漏故。故地持言。雲何大乘三十七品。菩薩於身不起妄想。亦復不取一切非性非非性。餘念亦爾。是大乘三十七品。故知無漏。念處位中有此兩義。獨法共法餘門悉爾。應當知(此四門竟)。   次論四念次第之義。以何義故初說身念乃至法念。解有二義。一粗細次第。色粗易觀。是故先說。受細前色粗於後二。如人所患手。足等痛受心先覺。是故次辨。心體雖復細於想行但想及行與無為法合為法念。法念最細。心粗於彼。故次明心。後說其法。二觀求次第。凡夫本來男為女色女為男色而生煩惱。故先觀身。又色是其入法初門。故先觀身。見身不淨便作是念。雲何眾生樂著此色由樂受貪。故次觀受。復更推求誰受是樂。所謂心識。故次觀心。復更求誰使是心。所謂我也。故後觀法。次第如是(此五門竟)。   次辨觀相。其修行者既出家已先持淨戒。於寂靜定於內外色觀察不淨。為厭自身觀自身色為五不淨。一種子不淨。是身過去業與煩惱而為種子。現在父母精血為種。名種不淨。二住處不淨。在母腹中生藏之下熟藏之上安置己體。三自體不淨。三十六物集成己體。四自相不淨。九孔常流。兩眼兩耳兩鼻及口大小便道是九孔也。眼出眵淚耳出結聹。鼻中出洟口出涎吐。大小便道流出屎尿。五畢竟不淨。此身死已蟲食成糞。火燒為灰。埋之成土。究竟推求都無淨相。是故名為畢竟不淨。若心散亂念身無常三惡道苦佛法欲滅。以此鞭心還令安住不淨觀中。為厭他身須觀外色以為九想。所謂死相膀脹青淤膿爛破壞血塗蟲食骨瑣分離是九想也。大智論中少一死想。加一燒想合以為九。此義如前九想章中具廣分別。身念如是。身雖不淨若少有樂事亦可樂。故次觀受。見唯是苦。是義雲何。受有三種。所謂苦樂不苦不樂。苦受之中即具三苦。所謂苦苦壞苦行苦。樂捨二受各具二苦。所謂行苦壞苦。如涅槃說。此義廣釋如四諦章。受雖如是若少有常事亦為可樂。故次觀心。見其心相生滅流注。如旋火輪分分各異。心相如是。無常有三。一分段無常。六道心別。二念無常。於剎那間四相遷流。三者自性不成實無常。有為虛集無一常性。此義如前優陀那章具廣分別。心念如是。心雖無常若有神我自在作用事猶可樂。故次觀法。見唯無我。無我有二。一眾生無我。二法無我。是義如前無我章中具廣分別(此六門竟)。   次依經辨釋。身念處中初觀內身。次觀外身。後二合觀。何者是內而復雲外。若就十二入中分別。一切眾生六根為內。六塵為外。今四念中自身名內。他身為外。何故初別而後總乎。釋有二義。一破患不同。有人著內情多著外情少。如人為身棄捨父母妻子財物。著內多故須教觀內。或復有人著外情多著內情少。如人為財亡身沒命。著外多故須教觀外。有人俱著故須合觀。二隨觀。次第行者本來於自身中。取有淨相。故先觀內。內求不得謂外有之。故復觀外。向前觀內不及其外。觀外之時復不及內。是故第三內外合觀。就觀內中。經文說言。觀內身循身觀。精懃一心除世貪憂。觀內身者樹別所觀。循身觀者顯其觀相。循猶順也。   其身相審悉觀察名循身觀。精懃一心明其觀儀。行者今欲破壞身相。非懃不辦。故須精懃。故龍樹雲。離別常人易。離別知識難。離別知識易。離別親戚難。離別親戚易。離別己身難。行者今欲離己身必須精懃。懃由專意故曰一心。除世貪憂彰雜所離。何故偏說除世貪憂。龍樹釋言。行者此中多生貪憂。故偏說除。雲何多生始棄五欲。念本所愛故多生貪。未得道法故多生憂。是故偏言除世貪憂。又復貪者凡夫起貪難捨。受生力強三毒之初。故煩惱中偏說除貪。憂根一向貪慾者起。障定最重。禪中先離。故五受中偏說除憂。若說除貪餘結隨亡。若說除憂餘受隨遣。譬如破竹初節為難。若破初節餘節皆隨。貪憂亦爾。下明觀外及觀內外。類亦同然。就受念中亦初觀內次外後合。十二入中受唯是外法。入收故。今四念中自受為內他受為外。又復意識相應為內。五識相應名之為外。亦得定受說之為內。散受為外。於此內外初別後總。就心念中亦初觀內次外後總。十二入中心唯是內意根攝故。今四念中自心為內。他心為外。又復意識名之為內。五識名外。亦得定心說以為內。散心為外。就法念中亦初觀內。次外後總。內謂心法。外者所謂非色非心不相應行及三無為。於中觀相悉同初門。   次辨四懃。五門分別。一釋其名。二定體性。三分別行。四論先後。五廣辨相。名字如何。言正懃者。策修不惰。名之為懃。懃心不邪。說以為正。問曰。何故念處及根力等。皆不言正此獨論之。龍樹釋言。精進發動喜入邪中。為防彼過故偏論正。以此正懃多發動故。如諸外道。多皆策懃而隨邪倒。翻離彼過說為正矣(此一門竟)。   次定體性。此四正懃皆用精進心數為體。體雖是一。隨能分四。故論說言。如一念燈備具四能。亦能燋炷亦能盡油。亦能熱器亦能破闇。正懃亦爾。備具四能故得分四。問曰。彼燈一念四能。正懃不爾。前後分四。雲何似喻。釋言。立喻法不一種。或取少分或取多分或復全取。今所立喻少分非全。不可齊責。又精進中亦有一念具四能義。如一念道現起之時。令已生惑為因不成名斷已生。當來惑果遮令不起名斷未生。即此道行從來未起。今始修起名修未生。添助前善令其增廣名修已生。行就斯義說如燈矣。問曰。懃數局唯在善。亦通餘義。論者不同。毘曇法中懃唯在善。善大地中精進數故。成實法中懃通三性。今論善懃。簡別餘二說為正矣。問曰。念處論說有三。自性共緣。正懃如何。大智論中宣說。正懃有其二種。自性及共。言自性者論自釋言。為求道故起於四種精進心數。名為自性。共者論言。精進為首因緣生道。若漏無漏若色非色。如是一切悉為正懃是名為共。亦應有緣。文略不說。所策之行即為緣也。(此二門竟)。   次分別行。精進之數通策諸行。隨行異論門別難計。今據一門且分為四。四中前二明懃斷惡。後二修善。惡止。善行。義之次第。惡有已未。善有曾當。故分四種。問曰。已惡起已謝往現今無體。當何所斷。解有三義。一已生惡雖謝過去當本起時有其為因生後之義。現修對治絕其為因生後之義。名斷已生。二已生惡雖謝過去現在心邊有得得之。斷其現得令其過惡不來屬已。名斷已生。三已起惡雖滅過去種類續生。現修對治絕其種類名斷已生。問曰。若斷已生種類便得名為斷已生者。類在未來何故不名斷未生乎。釋言。細求可斷種類實是未生。但此是其已生種類為別一向全未起者說斷已生。問曰。已善起之已竟。雲何可修。釋有三義。一已生善當本起時有其為因生後之義。現修善法令過去善為因義成名修已生。二現起得得過去善令不失壞名修已生。如見道中十五心邊皆有得生得於前善。如是一切。三已生善雖起已竟而其種類次第後續。於彼種類未起之者策修令起添助前善名修已生。問曰。彼類其實未起。何故說之修已生乎。此同前釋。為別一向全未起者故助前善名修已生(此三門竟)。   次論先後。前離惡中或有先說斷已生惡。或有先說斷未生惡。是義雲何。解有五種。一約起惑次第分別先斷已生。已生粗故後斷未生。未生細故如初地障粗而先起。是故先斷。二地之障細而後起。是故後除。如是一切。二四住無明相對分別。無明先成名為已生。四住煩惱從緣後起名為未生。若從是義先斷未生後除已生。未生四住浮粗易遣。是故先斷。已生無明微細難離。是故後除。三約煩惱成起分別。一切煩惱皆有成起。過去煩惱曾起謝往。熏於本識無明地中聚積成種名為成就。即前煩惱種類續生名為現起。現起望前名為未生。若從是義亦得宣說先斷未生後除已生。是義雲何。道起之時先修方便遮伏現起。令未生者不得現行名斷未生。後斷本來所成種子名斷已生。四約煩惱及得分別。於此門中亦得宣說先斷未生後斷已生。是義雲何。聖道初起先斷心邊煩惱之得。令後不續名斷未生。以得斷故令過煩惱不來屬已。名斷已生。五約煩惱因果分別。過去煩惱生後名因。未來煩惱起前稱果。因名已生果名未生。就此門中已生未生斷在一時。是義雲何。惑因過去惑果未來。道起於中隔絕因果。因義不成名斷已生。果義不成名斷未生。一道兩能故曰一時。前二如是。後二種中先起未生後增已生更無異說。何故如是。為明善法先無今有方便習生以先無故先修未生。未生起已更修後善添助前善名修已生。若就善中久修者說亦有先修已生之義。是義雲何。行有二分。一者溫故二者知新。此二種中要先溫故然後知新。其溫故者名修已生。其知新者名修未生。又善有二。一者自分二者勝進。自分已生先修令熟。勝進未生後修趣入。故知。善中亦有先修已生之義(此四門竟)。   次廣辨相。離惡行中差別有三。一悔過行。唯悔已生。二防過行。唯防未生。三斷過行。通斷已未。是義雲何。於已作惡起意追變名悔過行。於中分別有其三種。如地持說。過去所犯如法悔除。是名過去不放逸行。現在所犯即如法悔。是名現在不放逸行。未來所犯當如法悔。是名未來不放逸行。此於三世已起惡中生心追悔。非悔未生。雖悔已生能令彼過後更不續。隨義細分亦遮未生。悔過如是。於未起惡謹意防護令不現起名防過行。於中分別有其二種。如地持說。一現修對治令過不生。名為已作不放逸行。二當修對治令過不起。名為當作不放逸行。防過如是。斷惑因果令不攝續名斷過行。又斷諸惑令不屬已亦名斷過。於中分別乃有三階。有一種行。唯斷現惑不通過未。是義雲何。謂斷同體自性無明。緣觀之智觀法唯真無妄想故。能令同體自性無明更不牽後。名之為斷。更無餘義。設有餘義非同體治。今廢不論。有一種行。唯斷過未不通現在。是義雲何。謂。斷異相粗起煩惱。惑起過去說之為因。當生為果。道起於中隔絕因果。絕其往因名斷過去。息除後果名斷未來。道邊無惑。故不斷現。有一種行。通斷三世一切諸過。是義雲何。過有惑果。現有惑得。連持屬人。現修對治斷彼惑得令不牽後名斷現在。令惑因果不來屬已名斷過未。離惡如是。修善門中兩門分別。一約心分別。二約修分別。心有三種。一隨喜心。唯慶已生。二願求心。唯求未生。三迴向心。通迴已未。一切善法而有所向。問曰。若喜唯慶已生何故經中有念當得生歡喜乎。彼可是喜。不名隨喜。隨喜之心要慶已生。約心如是。言約修者修有二種。一者溫故。唯溫已生。二者知新。唯增未生。復有二種。一者自分。修習已生。二者勝進。修習未生。復有二種。一者得修。得於已生。已生之善種類過去。或在未來。有得得之名得已生。得已生故於彼見諦十五心中唯復得前。非前得後。二者習修。唯習未生於未生善修習令生故。四懃如是。   次辨如意。兩門分別。一總釋名。二辨體相。名字如何。經中或說為如意足。或復說之為如意分。如意足者欲等四種求定稱心。故曰如意。趣定自在其猶腳足名如意足。言如意分者。分是因義欲等定因。定從因稱名如意分。名字如是。體相雲何。此四如意定行為主。定隨因別。故分四種。始從欲定乃至慧定。言欲定者。怖求上靜名之為欲。因欲得定。故名欲定。亦可。定心從欲而得。果從因稱故曰欲定。精進定者。懃厭下過懃求上靜名曰精進。從進得定名精進定亦可。定心從精進得。名精進定。言念定者。地經之中名為心定。於定境界守心安住。名之為念。念能得定。故曰念定。亦可。定心因念而得。名為念定。守意住緣。故復名念。言慧定者。地經之中名思惟定。觀察下過知上勝益。名之為慧得定名為慧定。亦可。定心因慧而得。故名慧定。而此慧心思惟分別而求上靜。是故亦名思惟定矣。大智論中說求初禪須修五法。慾念精進巧慧一心。今如意中略無一心。隱顯故爾。問曰。念處具有三種。自性共緣。如意雲何。大智論中說有二種。自性及共。言自性者解有二種。一就所生定行行辨性。定數為主。定從因別。故說欲等。二就定因以辨其性。如龍樹說。欲心為主。從之得定。乃至思惟以之為主。從之得定。名為自性。共者論言。四如意定因緣生道。若漏無漏共生善陰悉名如意。是名為共。准前亦應有緣如意。文略不說。   次解五根。四門分別。一釋其名。二辨其相。三論次第。四約位分別。名字如何。所謂信根乃至慧根。於境決定名之為信。練心於法名之為精。精心務達說以為進。守境名念。住緣曰定。觀達稱慧。此之五種宿習今成。能生曰根。名字如是(此一門竟)。   次辨其相。信根之中開合不定。總唯一種。或分為二。信因信果。如地經說。信菩薩行。是信因也。信諸佛法。是信果也。大乘既然。小乘亦爾。或分為三。謂。信三寶。或分為四。如成實說。四不壞信。信佛法及與僧戒。是其四也。或分為五。謂。信三寶。信因信果。或分為六。信佛法僧。信因信果信第一義。或分為八。如地持說。信佛法僧諸佛菩薩神通之力。即以為四。信種種因信種種果。通前為五。信真實義。通前為六。信其得義信得方便。通前為八。無上菩提是得義也。菩薩學道是得方便。廣則無量。精進根中義亦不定。總之唯一。或分為二。謂身與心。二種精進。或說為三。如地持說。一弘誓精進。二攝善法。三利眾生。如彼廣說。或說四種。如前四懃。或說五六七八九十。並如地持。念根之中義亦不定。總之唯一。或分為二。一者聞持。謂持教法。二者義持。能持義法。或分為三。謂。念三寶真實功德。或分為四。念佛法僧念第一義。或分為六。謂。六念心念佛法僧戒施及天。是其六也。或分為八。如龍樹說。於前六上更加二種。念出入息及與念死。是其八也。或分為十。如龍樹說。前八種上更加念身及與念滅。是其十也。念求出世寂滅之樂名為念滅。或分十一。如地經說。念佛法僧念菩薩。念菩薩行念波羅蜜。念十地念不壞力。念無畏念不共法。乃至不離念一切智。是其十一。前之四種念其所學。次有三種念已所行。後之四種念已所成。廣則無量。定根之中義亦不定。總之唯一。或分為二。世及出世。世俗淨定名為世間。無漏出世亦得分三。一有覺有觀。謂初禪等。二無覺有觀。謂中間禪。三無覺無觀。謂二禪上一切三昧。或分四種。所謂退住勝進決定是其四也。此義如前八禪章中具廣分別。或說五六七八九十。如地持論禪品中說。廣則無量。慧根之中義亦不定。總之唯一。或分為二。一世諦緣。二第一義緣。又漏無漏世出世等。皆得分二。亦得分三。謂。聞思修。又涅槃中宣說。般若毘婆捨那及與闍那亦是三種。般若是慧。毘婆是觀。闍那是智。般若別相知於世諦。毘婆總相知第一義。闍那破相破離有無知一實體。三有多門。且舉斯耳。或說四種。聞思修證。或說五六七八九十。如地持論。細分無量。體相如是(此二門竟)。   次論次第。五實同時。今隨修相且論次第。信為行首。故先明信。因信造修故次精進。以精進故於法不忘。故次明念。以有念故住法不動。故次明定。以心靜故慧得照明。故後明慧。次第如是。此五經中慧為正主。餘四伴從。問曰。道品用慧為主。念處是慧。列之在前。五根之中用慧為主。何不先列彰之於後。釋言。辨法有二次第。一說次第。先主後伴。二修次第。先劣後勝。道品行中先列念處。是說次第。今五根中後說慧根。是修次第。又慧有多能。一能開始。故道品中先明念處。二能趣終。故五根中列之於後更有異義。後當辨釋(此二門竟)。   次約位分。理實此五遍通始終。隨相且分如雜心說。在初業地名為信根。見道已前名初業地。於出世道能信順故。在於見地名精進根。於見道中起行速故。在於薄地名為念根。斯陀含人守心住緣薄煩惱故。在離欲地名為定根。阿那含人得八禪故。在無學地名為慧根。阿羅漢人得究竟故。將小類大其義亦同。五根如是。五力如根。   次解七覺。四門分別。一釋其名。二定體具。三分止觀。四明次第。名字如何。經中說之為七覺分亦名覺支。無漏聖慧名之為覺。念等七種覺中差別名分名支。亦可無學聖智名覺。念等七種能為彼因名分名支。問曰。三十七道品法通是覺分齊是覺支。何故此七偏名覺支。七覺修道鄰於無學。以此近果為因相顯。故偏對覺說支說分。名義如是(此一門竟)。   次定體具。三義分別。一對果分別。名果為覺。此之七種但是覺支。而不名覺。與果作因。故名覺支。非是果體故不名覺。二就七行相對分別。擇法一種是覺非支。體是智慧。故得名覺。非慧因故不名覺支。餘六是支而不名覺。與覺作因。故得名支。非是慧體。故不名覺。三約修位而為分別。此之七種成總修位。別為總因俱得稱支。就此門中擇法一種是覺亦覺支。體是智慧故得名覺。成總修位故名覺支。餘非智慧故不名覺。成總修位故得稱支。論中所辨當此一門(此二門竟)。   次分止觀。定覺是止。猗捨助成。擇法是觀。精進及喜二法助成。念則俱調。問曰。於八正道中精進通策。何故此中念則俱調。釋言。互從理亦應齊。但諸行門義意各異。八正見道。見道速疾。精進之心於速力強。故用通策。七覺修道。修道容裕。止觀須等。念能俱調。是故用之通調止觀(此三門竟)。   次論次第。如成實說。學人失念則起煩惱。繫念善處方能離過。故先明念。繫念先來所修正見明則名擇法。故次明之。懃擇不捨則名精進。是以次辨。以精進故煩惱減少心則歡喜。故次明喜。以心喜故身得猗樂。故次明猗。身猗樂故心得寂定。故次明定。此定即是金剛三昧。以得此定不沒不發其心平等。故次明捨。又以此定得無學果斷憂。離喜名之為捨。故後論之。問曰。向說慧能開始。故道品中先說念處。復能趣終。根力等中慧為最後。今七覺中擇法是慧。何故不然置之第二。釋言。智慧備有多義。有能開始。義如前解。復能趣終。亦如上釋。智為行主。主須導引。故先明念。主須隨從。故後宣說精進喜等。又復智慧由因故生。故先明念。復能生他。故後宣說精進喜等。七覺如是。   次解八正。四門分別。一總釋名。二定體具。三分三學。四三慧分別。名字如何。言八正者。始從正見乃至正定。此之八種通故名道離邪曰正。問曰。向前七覺等行皆不名正。此獨雲之。龍樹釋言。行道入法懼入邪中。故須論正。又此八道入聖之始與翻邪之初。辨正義顯。故偏雲正。名義如是(此一門竟)。   次定體具。三義分別。第一總約見位分別。此之八種成總見位別為總因。通得名分。於此門中正見一種亦是道亦道分。正見道體故得名道。成總見位故名道分。餘之七種直名道分而不名道。非正道體故不名道。成總見位故名道分。二就八行相對分別。正見一種直可名道不名道分。正見道體故名為道。簡體異具故不名分。餘之七種直名道分而不名道。義如前解。三望果分別。菩提名道。此之八種與道作因。通名道分(此二門竟)。   次分三學。於此門中先分三學。後論次第。八中正語正業正命是其戒學。正念正定是其定學。正見正思是其慧學。問曰。戒中三種何別。別有三種。一離瞋癡所起口業名為正語。遠離瞋癡所起身業名為正業。離貪所起身口二業名為正命。二離三毒所起口業名為正語。遠離三毒所起身業名為正業。離四邪命名為正命。是義雲何。如龍樹說。一離下口食。謂不種殖合和諸藥治生販賣以求活命。二離仰口食。謂不佔相日月星宿吉凶等事而求活命。三離方口食。謂不諂媚豪勢貴勝通致使命。巧言多求而自活命。四離四維口食。謂不習學種種咒術卜算吉凶畫師泥作諸伎藝等而自養活。離此四種名為正命。三如龍樹說。以無漏慧離口四過名為正語。離身三邪名為正業。離五邪命名為正命。言五邪者。一為利養詐現奇特異人之相。此一身邪。二自說功德以求他利。三占相吉凶為人宣說。四者高聲其威嚴令人敬畏以取其利。五自說己所得利養以動人心。此即是其因利求利。此後四種是其口邪。就定學中正定為主。正念助之。就慧學中正見為主。正思助之。精進通策。問曰。地持開分六度以為三學。精進屬戒。今此何故通策三學。釋言。互從理互應齊。但地持中為以三義統攝六度。精進入戒。若以四義統攝六度精進亦別。故彼相續解脫經中。說前三度以為戒學。禪為定學。波若慧學。精進通策。三學如是。次第雲何。如成實說。出家求道先須受戒。是故先明正語正業及與正命。由戒心住故次明其正念正定。由定發慧。慧有粗細。粗者聞慧。說為正思。細者修慧說為正見。又復粗者在於世間。未能見理。說為正思。細者出世。能見於理。說為正見。精進遍通此行次第不依八正說之次第(此三門竟)。   次就三慧分別八正。如成實說。正見聞慧。正思思慧。餘六是修修。中先須持戒離過。以持戒故得三道分。正語正業及與正命。次修善法。修善須懃先明精進。由進攝心次明正念。以念法故便得正定。良以八正義有多途種種異辨。皆得無傷。非可一定。上來第二別解道品。   第三約對九法分別。如涅槃說。若於三十七道品法知根知因知攝知增知主知導知勝知實及知畢竟名淨梵行。此九乃是攝道之法。其義雲何。釋有四門。一就同時心法分別。二就出世純熟行中隨義分別。三就大乘從始至終次第分別。四從小入大次第分別。言就同時心法別者。九中前八是道品行。後一是其道品行果。前八猶是十通地中八種心數。十通大地名如上列。除想及憶餘八是也。八中根本是其欲數。欲能起行。故說為根。因是觸數。觸能和合發生道行。故名為因。攝是受數。受能納法。故名為攝。增是思數。思能起作令道增長。故說為增。主是念數。一切諸行皆隨念轉。是故說念以之為主。導是定數。定能導引出世聖慧。故說為導。勝是慧數。諸行中上。故名為勝。實者是其解脫之數。能令諸行脫離虛妄。故名為實。問曰。心法乃有眾多。以何義故偏論此八餘者不舉。釋言。今為九門辨義。若舉多數行則無量。後三門中亦復可以九義分別。為是不彰。且論此八。從斯八種獲得涅槃名為畢竟(此一門竟)。   次就出世成就行中隨義分別。前八行修。後一行果。就前八中道起依欲。樂欲是其眾行根本。故名為根。問曰。經說。一切善法皆不放逸以為根本。今乃說欲。其義雲何。經自釋言。欲是生因。不放了因。今說生因故論欲耳。問曰。經說。三十七品佛為根本。今乃說欲。義復雲何。經言。眾生初知道法佛為根本。若自證得欲為根本。今論出世自所證行。是故宣說欲為根耳。依欲起修。修必託緣。觸對前緣而生行心。故名為因。於此分中汎說諸行。因前起後悉名為觸。非唯觸數。行別不同略有九對。如經具辨。一因信近友。名之為觸。二因近友得聞正法。名之為觸。三因聞法身口意淨。名之為觸。四因業淨獲得正命。是名為觸。五因正命得淨根戒。名之為觸。六因淨根戒樂寂靜處。名之為觸。七因樂靜能善思惟。八因思惟得如法住。九因如法住得三十七品。能壞無量諸惡煩惱。是名為觸。由觸生受。攝因受攝法。故名為攝。又受因緣生諸煩惱。三十七品能破壞之。故名為攝。由煩惱受攝起道。故因思善惟懃修習道破諸煩惱。故名善思以之為增。三十七品破諸煩惱要賴專念。是故名念以之為主。譬如四兵隨主將意。道品如是。皆隨念主以入定故。能善分別一切法相。是故名定以之為導。三十七品分別法相智為最勝。是故名慧以之為勝。又慧力故煩惱消滅。如世間中四兵壞怨。或二或一勇健者能。道品如是。智慧力故能破煩惱。故名為勝。雖因修習三十七品獲得四禪神通安樂不得名實。若壞煩惱證解脫時乃名為實。三十七品發心修道。雖得世樂及出生樂四沙門果及以解脫不名畢竟。若能斷除三十七品所作之事名大涅槃。如是涅槃方名畢竟(此二門竟)。   次就大乘從始至終次第分別。於法初起善愛念心即是欲也。欲名為根。因善愛念親近善友。名之為觸。觸名為因。因近善友聽受正法。名為根取。因近善友能善思惟。故名為增。因是四法能生長道。謂念定智是則名為主導勝也。因是三法得二解脫斷除愛。故得心解脫。斷無明故得慧解脫。是名為實。如是八法究竟得果名為涅槃。是故涅槃名為畢竟(此三門竟)。   次就從小趣大分別。發心出家名之為欲。欲名為根。白四羯磨。名之為觸。觸名為因。受二種戒。名之為受。受名為攝。言二戒者。一是波羅提木叉戒。遮防性罪。二淨根戒。遠離遮過。修習四禪。名之為增。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名之為念。念名為主。以此位中守心離過故名為念。得那含名之為導。親能導起無學果故得羅漢果。名之為勝。勝前果故得辟支果。名之為實。真是麒麟獨一行故得大菩提。名為畢竟。道中極故。道品如是。   大乘義章卷十六(末終)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44 冊 No. 1851 大乘義章   大乘義章卷第十七(本)   遠法師撰   淨法聚因中   賢聖義二門分別(一釋名 二辨相)   第一釋名。言賢聖者和善曰賢。會正名聖。正謂理也。理無偏那故說為正。證理捨凡說為聖矣。此賢與聖同異有三。一同體名異。其猶眼目。以同體故莫問始終。皆名為賢。並得稱聖。問曰。若言始終皆聖。如小乘中見道已前七方便人未有聖德。經論名凡。以何義故得名為聖。釋言。此等雖復未有真聖之德修學聖道似聖名聖。故論說言。因緣聖人名為凡夫。說為聖人。二賢聖體別。別有五種。一就離過成善分別。離惡名賢。如受五戒防禁五惡便名賢者。具善稱聖。故涅槃雲。具七聖財名為聖人。謂。信慚愧戒施聞慧。又雲。具足聖定戒慧故名聖人第二約就三業分別。身口意調善名之為賢。內心真正說以為聖。三就自利利他分別。愛憐眾生化行純善名之為賢。自行真正說以為聖。故涅槃中宣說自利以為聖行。四約境分別。事中調善名之為賢。證理捨凡說以為聖。故涅槃雲得聖法故名為聖人。何者聖法。常觀諸法性空寂故。五約位分別。見道已前調心離惡名之為賢。見諦已上會正名聖。故仁王中地前並名為三賢。地上菩薩說為十聖。此是第二賢聖分別。三通局分別。賢通聖局。以賢通故從始至終皆名為賢。故經說言。賢者舍利弗賢者須菩提等。以聖局故見道已前名為凡夫。見諦已上方得名聖。名義如是。   次辨其相。賢聖眾多。要攝唯四。所謂聲聞緣覺菩薩及與諸佛。佛後別論。今就因門且辨前三。先解聲聞曲有五門。一釋其名。二定其相。三對大分別。四對緣覺中乘分別。五當相分別初釋其名。聲聞名義汎解有三。一就得道因緣以釋。如來所說言教名聲。餐聲悟解故曰聲聞。故地論言。從他聞聲而通達故名聲聞矣。二就所觀法門以釋。如地論說。我眾生等但有名故說之為聲。於聲悟解故曰聲聞。三就化他記說以釋。如法華說。以佛道聲令一切聞故曰聲聞。三中前二是小聲聞後一菩薩。隨義以名。名義如是(此一門竟)。   次定其相。如地論說。聲聞之人有五種相。一者因集。過去所修狹劣善根以之為因。今依起行故曰因集。故地論言。修小善根但依自益名因集矣。修小善根是其劣也。但依自益是其狹也。二者畏苦。深厭三界樂求疾滅。三捨眾生。無大悲心。四者依心。依師教授不能自悟。五者是觀。但能觀察眾生無我成聲聞乘。五中前三對大明小。後二對中以彰其小。問曰。成實宣說聲聞見二無我。彼以何故但言觀察眾生無我。此義隱顯如前無我章中具釋(此二門竟)。   次對大分別。如法華論。宣說聲聞有其四種。一種性聲聞。是人本來常習小法小性成就。於最後身值佛出世樂欲小法。佛依為說證得小果。從本立稱名種性聲聞。二退菩提心聲聞。是人過去曾習大法。流轉生死忘失本念。於最後身值佛出世樂欲小法。佛依現欲為說小法證得小果。本學大乘今退住小名退菩提心聲聞。三增上慢聲聞。於小法中未得謂得未證謂證。此實凡夫。四應化聲聞。謂諸菩薩隨化示小。四中前二是實聲聞。後二非實。於前二中種性聲聞於佛一化決定住小不能入大。是故此人望後亦名決定聲聞。未來無餘涅槃之後心想生時方能向大。退心聲聞初雖住小以本習故終能入大。故法華雲。除先修習學小乘者。我今亦令入是法法中。對大如是(此三門竟)。   次對緣覺中乘分別。經說聲聞緣覺之別略有二種。一約所觀法門以別。觀察四諦而得道者悉名聲聞。觀十二緣而得道者皆稱緣覺。若從是義聲聞人中乃至七生須陀洹人。於最後身出無佛世藉現事緣而得道者亦名聲聞。此聲聞中細分有二。一聲聞聲聞。是人本來求聲聞道。樂觀四諦成聲聞性。於最後身值佛為說四真諦法而得悟道。本聲聞性今復聲聞而得道。故說之以為聲聞聲聞。二緣覺聲聞。是人本來求聲聞道。觀察四諦道悟初果。以鈍根故於現在世不得涅槃。天上人中七返受生。於最後身不值佛世藉現事緣而得悟道。以藉事緣而得覺故說為緣覺。本聲聞性觀察四諦而得道故說為聲聞。是故名為緣覺聲聞。此是第一約對所觀法門以別。二約得道因緣以別。從佛聲聞而得道者悉名聲聞。藉現事緣而得道者皆稱緣覺。若從是義聲聞人中。從佛聞說十二緣法而得道者亦名聲聞。此聲聞中細分有二。一聲聞聲聞。義如前解。二緣覺聲聞。是人本來求緣覺道。常樂觀察十二緣法成緣覺性。於最後身值佛為說十二緣法而得悟道。本緣覺性今復聲聞而得道。故說之以為緣覺聲聞。如迦葉等則其人也。對中如是(此四門竟)。   次第五門當相分別。於中有二。一通相以論。二隨別解釋。通相論中開合不定。增數辨之。或總為一。謂。三乘中一聲聞乘。或分為二。謂。賢與聖。見諦道前調心離過名之為賢。見道已上證理成德說以為聖。或分為三。三有三門。一約三慧以說三種。謂。聞思修。五停心觀親依教起說為聞慧。總別念處去教已遠。繫意思察身受心法判為思慧。以此欲界想心觀行未依定起故不名修。暖頂已上依於禪定修慧而起判之為修。二約外凡內凡及聖以別三種。五停心觀總別念處判為外凡。□駭饛□□□□祇□□□□□□□□□檢□飥□□□□駴□餾省規□詁□□槂□飀□□□□□E□餾縷□餾□□□□□□□□奿娙姅秭饛□□露□餾□□□□□□□楰□□□□詁□□茶妼□□□□鈴□□□詁□□鍊□□秭餺榱□□椻□姾囊誇□□詁□□□□□□□□矩省裀□□□奈樂□褸□裀□襭褸□□誇□□裀□鍊□□z□槾駛褼□秭饛□□覆露□裀□吟□□□□□言埤□恣慼慼部慼慼慼樁t囊誇餡穖□□□□敦f□□□□z褸榜驀□□□褸□□夾□飯詖□□□礿z覈□□秭餺□祐□裀□雷□窗慼癒慼慰D□譥□□‥□譫f芥□腹慼慼慼撬蝖慝湥□□□§嗩¥ヾ慼慼慼撚╳枙l□□□□噫□□H艦姩尤□L□J□□巨□□□□□□|該釧嗧□□癒慼慼慼熟荂慼慼敷U逢□獨瀦湥癒慼嬈□□□齱撒N尥□滎癒慼嬈□徇悅詣c□□□鋤□□□□□滎ヾ慼慼慼慼慼慼慼潤苤慼慼慼憤薄慰X□等並依禪定修起。故得名修。學雲何狹。學唯望理。□駭首□柍□裀□□列□覜□□誇□□裀□鍊□□□□牷毅炰翩憐C□檢□□□□p奅禜饅駾飀□□o□飀□□□禳□o□□逆□□寣熱u□□□禳□寣慼摯f□□□□楷□秦□□□□□□□椻□□裀□H□裀□□□椿祅□□□餖祐□□j□言奔輦□姿□□首□□禳□姿□□逆□□樁橁□□□□莆□視騭飀□□□橁□□□□裀□□□禳奭觾餖魽慼憫砥毅盻唔□誇□□業裀□□露□j□楈槂□□□□饅驖□□□□□□□□□□餾□□□□荂慼慼撐□聾楛□□□□□□□E□餾□□□□餾□□□□□荂澆嵅恣摯鞢憤蹟牷慼慼慼撕}榎□□I□□□□□□□□堅橇□o牷慼慼荂慼慼毅嗀[埤□夾□□楅□□褽□□□□□□好□樨□□□奪□□嬪□橁□□□吟□□槬□□□詙□□□□□□□□□吟□□夾□覛程□□□□□□□□□□□□□□□□妖稦□榃□膳□□□□□□□□□□□□□□飀□□□□□□□禬□□□隔粿□饛□奿□□□□飀□□□榳奿□□□□奿□□饛□妙□□□□□□□榳妙□□□□妙□□礸□□□饛□□□□□□飀□□榯□□□□□□□饛□□□□□□□□□□榯□□□□□□□□□□□□□□□□詙□□□□□□□□□□□□□詙□□□□□□檢□□露□□□□□□□□鍊□□秭餺樧□□椻□姾囊誇□□□□□□業訧□□□□□□□露□檢□□□□□□□□□□□□□□□荂慼慼慼撩i榖礿瓷慼樊拹晼潰`□覛禳誇□□□荂慼慼潑W誇□耔□□□□茶餺襼□楈□□j□□□垓埤□□橫□□□□奪□□嬪□橁□□□吟□□□□嬪□□襐□詙□飀□O埤□詙□錄腹慼澗z覛礸□□□荂慼慼毅芊j□O埤□□信楈□□□□姐槴□襴□詙□□樦□腹慼毅Lj□□妘都□驒□腹慼慼潯恣j□□□□飀□□I□飀□□詙□□首稦□□稫□□□□稫矩I□奾祐□□妘都□□褙□椸□□□□□□詠詙□□□礹褸□駕楈□□□□□椸□□□□□□□□□O埤□詙□□□□□□橠詙□馘聾□馞□□□□□胚□□□□□□□檢□妘茶囊奾驒□腹慼樊腹憬菰芊慼慼慼慼荂慼撐詙□首□礹褸□駕楈□□□□□□□□□□□□□勵□□插慼慼O埤□詙□錄腹慼慼暱鹵哺╮Lj□囹恣j□□□信楂□□j□□□□j□□□信橇□□j□□礿瓷憤楚慼j□□詙□□□□榃□騣夾□□□|□□□i□立□□□□□□□楂□□□本□□模□□□餖禰j□羇□□□馘腹摯鞢慼ヵ鸙n奾祐□j□妘錄藺窗慼荂慼慼慼慼撫鶠飽慼慼慼槨瓷憤楚Lj□婝L藺窗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槭O□□□餺□□□□詙□馞□首稦□□□□□□□祐□j□茶送□檢□婠詙□□首稦□□縷□□埤□□妼□□首礿瓷熬T□荂慼慼慼慼j□詙□□□奮w□□□茶妼□□□□襜□□鍊□□□□□詙□馞□首稦□□□樦□腹潘a送□□□茶妼□□首礿瓷慼慼槭O□露□□誇□□□□□妼□□□□褸□□□j□姾駴□□椿Lj□茶餺□埤□囹恣j□□□信橇□□j□□□□j□□□診□□oj□□□□j□□茶妼□樧□□□□□牷慼憤楚Lj□婝L鰓k□□□裀□□茶妼□□西□□□蓿E□椻□j□奾祐□j□妘錄齟寣慼慼慼慼慼憐銵s□□□稫襾禰j□□□禘I□□O□□鍊□□□□詙□馞□椿L倦n妼□□矩龍□□鞳撙飽慼慼熬T□□□□□□婠詙□馞□椿Ln飥□□裀□□茶妼□矩龍□□橝鞳歎ョ慼慼撕a□□□□裀□□椸馘粘牷潯恣潮笸衎滿慼憤楚慼歎ョ慼戮遄摯鞢歎晼慼慼慼憮滿慼慼慼慼撚|□□□j□詙□□□□□Lj□□魯褸□妼□□□□□□裀□□稱□□□茶妼□□鞳歎ョ慼撓鵅慼慼慼慼撥情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歎晼慼慼慼慼慼摩癵L□□覭□□□□送驖□□□□□□□□□奅檻裀□馘U槫□□□飥□埤□詙□□妘磻楜□j□□□送飀□□□□□□□鞳慼慼慼暱滿慼慼滕蛂慼慼慼慼撳Io□□□鞳撙\□詙□飀□□觾□□□□□榵□□槔玲□□驀□玲□褸□禕埤□驚觾□□□□□□埤□禋□驀□□□□祰□□媸□□埤□□□□奪□楜□j□□□餺□□□□□□□□□娖□□□□□□□□□□□瓷慼慼樞驉慼歎ョ撕隉槽\□□□觾□□□□□□檢□□□□j□□□□□□□□□□□襏稚□□□□□□□□□□□媸□□檢□□□□□餑□□□□□□□奪□楜□j□□□□□□□□□□□□□□□□餾槔□□媸□□□□茶妼□奪□楜□j□楜□E□□饐□詀□□□茶□檢□□□餾□□□率离□□□□□□□騾茶妼□□□馭□□□□□□□觾送駿□□□□□逆□□祛□□□□駕□誇□餛□□□□咽□□□□駕□□□餛□稚□□□□□□□楯□□□□奐□□□□□詙□□□□□□□茶妼□□□妧□□□□□□J椿鞳慼慼慼潑R玲□□□□埤□□誇□礿□□詙□□樖□粿□□□誇□穀□練□□□□□穛□概馱□□□□誇□穀□□□□□榜馱□礸□魯□飀□□誇□礿□□妼□□□□□橚□諒□□□□奈□□縷□詙□□□□□□省穠妼□□饈□□檢□□奈□□縷□詙□□□□□□省穠妼□□榜□□埤□槾餺□埤□奇□威楅□鞳慼慼慼憬`□□縷□詙□□□□□s□□粿□□□姬□□神練□□□粿□騖□□□□□□□姬□饁縷□□□□□離唌慼慼撓哤u□□姬□□縷□妼□□□鞳播o□□□□□粿□妘錠^□□□□覞□□糖□□□□□奈□□L鞳慼慼澆唌慼慼芋潦_□□□□粿□R楛□□□□□□□□□覞□□矩憐□□□姬□馞□R椸□□□□□□□{楈檻□□□聾觛□□U樇□□矩憐□□□姬□□□R椸□□□鍊□□□□□□露□□橀□礹裀□□□□奅婚□飼橖□樂□魯裀□奅婀□□礸□榜飀□□妧□□□褓□□o□□綠豬□□□□茶囊埤□□飥□□□□□□□奮□檻裀□詙□送飀□□奮覞□□□□覛逆□溺□□□□妙□□□詙□飀□夾□□槄□吟□□樈□□□□詙□飀□言如駝j□□□馞□禁神□埤□□□□□□□□餾累□□□□□□詙□□姵□□□□□□矷毅峞歎晼慼慼摯□□□詙□□□□禬□□饅□□餺□□□□榜□□□□□奧□□□楱□詙□□□□□□□□□]觀□詙□□奅椸□模□□□埤□□□□妱飽毅坱u□□奮覞□□□□寣撚}□□糖□□□□□□□□□□□□□練□□□□言如駝j□□□馞□禁神□埤□□□□□□詙□□□□禬□□□□瓷慼敵C□□□□□□□□□□□□姵□□□□□□矷毅峞慼慼慼慼摯□□□□□□□□禬□□□送馱□餺□□□□□□□□□奧□□□□□□□□□□妧□□□□G□□□□□□□餉□□□□□□□賂楮覞□□穀□□□□□□□椻誇□模□□□埤□□□□蹶峞慼慼慼慼敷S□檢□□□□奪榜送□j□□奮覞□□□□寣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潰`□禁神□埤□□□□□□□□□□□禬□□□□餖`□送馱□餺□□□□□□□□□姵□□□□□□矷毅峞慼慼慼慼摯□□□□□□□□祈□□□□瓷慼槨瓷慼慼瓷慼慼慼慼慼潮釓飽標T□騧□□□□□□□□□□□□□□□□賂楮覞□□穀□□□□□□□椻誇□模□□□埤□□□□輝R□□□□□露□檢□茶妼□□饅褓□j□□奮覞□□瓷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摩癵L□□言如駝j□□□□設馞□□埤□□□□□□□□□□□祈□□□瓷慼慼慼標T□驙□□□□□□□□□橤訧□□□□妼□□姵□□□□□□矷毅峞樟L□□妼□□□□□□□□□□□□□□□□賂楮覞□□□妼□□□□□蹶峞慼慼慼慼敷S□檢□鍊□□□奈□□□□□□矷撙飽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潔F□碌妎襱□□□□□迭慼慼潰`□□馞□年裀□誇□迭慼撙憛慼慼撓堙播\□□楱□□□□□□□□□□□□□□□□□□□□□秋櫚□□裀□奾V□□□□□□禜□□□譫堙迭慼暱P餖迭憧_h□□U夾□飀□誇□迭慼慼慼Fj□□□□□奾迭慼慼慼慼播煄慼慼慼熱u□□□□□□驂□飀□妼□□□□駔茶飀□奐□□j□□□□□奾V□□□蠀晼鞳摩飀□□禳慼播煄慼熱u□□唌慼慼慼慼熱u□□n妼□□魯□飀□婠襱□□□襾饛□□□□量祇□□□□□□□□□誇□迭慼慼慼慼慼熱琚慼慼播□列□E□□j□□奢插慼慼慼慼暴恁播煄慼慼慼慼慼憬e露□□□□□□神委露□旅□□奐□插慼憫茫芋歎ョ慼撓堙播\□□□□□□奈檢□奱□□□□□迭慼撙憛慼迭慼樊H□J□奈□□□□迭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憎陛慼憬n□迭慼撙憛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憎陛慼慼慼迭慼滕晼潰`□□□□□□□□埤□□□□□□□□□□□□□□□□槦□辰□□□□□□□□□□瓷慼敵芊摯鞢慼慼摩部撳H□□□□騧□□飽□□□E□□檢□□□□駑□□□餉楏□□□聾襐□□□奷楏□□□□□□□□榥□□□禖餾行禠馜□□□□□□□如餖迭慼慼慼熨饈榞□□□□奉□餾年襱□□□□檻襦□□□□□驖□槫□□□□榞□□櫬馜馱□□□□□□奮□□□□□□襩□飣□饈槫□□□聾稫檢□□□□奪□饈椹□□□□□□奈楛□□□□賂榞□姴□□□□□娀□檢□□□□委量秸粿□□奰□榞□□□奾租埤□□□□□荂摩禲播Z□]□□誇□□□□□□□□O埤□□U槫□□□□□□□□□姷□□□□□□□□□□□□N杻j□□□□飀□奈□囊姅粿□娖□□□□祊□□誇□□□□□□□□□琚熱u□婈□囊姅粿□□□□□□壘□□□□□□□s□□□奊□□奈槫□□□□□□駕□□□屏C□奇□□□□□□奈槫□□□□鍊□□□□□奿婠□□□□□饅駾飀□□妖稦□□□□壘□□□□奇□□□稦□□奇□□檢□觥誇饡禪楘囊奇□□□禬□□□□瓷慼憬_□□□奰□□奈槬□□□□□嬌□□驠□□□□□楅駾飀□□□□□□穛□練礹□□□□□□奇□□□□□殘磎n奇□□□□□□瓷K□□奇□□□奰□□奈槬□馞□□□□□奾驠□□□□榜饅駾飀□□禬□□□□□□□參飥□□□秭騫詺□粿□□□q□□□□奇□□□□□殘磎n奇□□礸□□□□茵□□□奇□□□聾楛□□槫魯□□□奾駴□□槬□□□□□□□奾驠□□□□榜饅駾飀□□礸□□□秅粿□□□q□□□□奇□□□觥委玲□槫龍□裀□楘囊奇□□□□□奿奮□□□奰□榞□□□□□□□誇□榞□□鍊□□□妖稦□榃□□□饇□礿纂慼慼慼敵C駾飀□□□榃□祿□□埤□槌柛觟□□礸□切□□□□□□□□□□誇□□□瓷慼慼慼慼槽a姳裀□□□觺□□□□□□婠覕□□□□□□□□奊□□□□□榃□□露饡禰E□楠□□廓榃姌□□□露□□□□□i□□椸□□□瓷慼慼慼潸坌癒慼慼撚}□□□勵□□□□□要□□□□神奰□□□□□鍊□□馘錄瓷慼慼慼慼憫砥慼慼慼瓷慼撓檺[□□□□□j□□送駾飀□□□□□□□□逆□□壘□穛□賂榖逆□婠褸□□□□□粿□□□□樵礹□□綠壘□娖□□□礸□鷺□□□□□□□□□□□練□□□婠褸□□□□□□□□糖□□□□□奰□□□□□馱□□秭餑□□□埤□馬□□粿□□□□逆□□□□□□□礽呂逆□□餘□□□□姷□□□□□□□饑□觭飀□妘鷺□□□□□逆□婠褸□□□□□粿□□h□秷□□}□□麗□檢□□糖□□□□率□誇□□□□□鍊□□馘憐□□□□□□妖□□□□□□□餒賂榞□□□□駛□椸□□j□□□□□□ョ慼慼慼播□□□□異徉姛□餒□□□□奾[□旅奰□□奾□妖祈椸□□□□詺□□逆□□□餒□□妖祉□□□椸□□□□□詁□□妖□□駉□□□□□姈E□□粿□駴□驛□詛□□饈□□□□□□□□□□驤觾飀□□□椹□□□□駉□□□□□□槫□□□□□□□□□吟□槫□□□□視稦□□觥誇驀□□□□裀□姬□□□□□□□□□瓷慼慼慼慼慼慼慼憚禳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歎ョ潘嚏慼憬`槬□□□□□□□□饅椸□□□□□餖T□□□裀□奰□□奈槬□馞□□□□粿□禘烈□□□襼□埤□□□□奇□□□□□襼□裀□奰□□奈槬□□□□□駾駉□□駴□□□槫□□□□□襩□騪□□茵嬪□□槫□□□□□□□□祅楰賂槫□□□□□□□觛□□□馞□□茵□馵□□□銦慼慼慼慼慼撙憛慼慼憫秤籈炕慼戮V□□□□禜馱□R□□□□□妒□□□□□□□婖□褓□□□□□M□□□榕奐觀□□□□駾駉□□□□□賂槫□□□□楦□橫□□□覿委累□衽委賂槫□□□□□□□觕□□□□婛□}□槫□□□□□弁訃D匿□□馞□□□□槔匿□□□□□□□駉□□□□□□槫□□□□楦□橫□□□□騶□槫□□□□□□□槫□□□□□弁□□□□□馞□□□□驁□槬□□□□楏□□□□□飾□槫□□馞□□□□驁□□□□□□槫□□□□□楢續諢慼毅蚾鞢毅逤_□□□□□□□□□□□□□奿娙埤□□□餓□□□槐□□□□檢□□□□□糖□□奐□□□□□奅祇□□秭饛□□□訧□槐□稿褓□禕奐□□逆□□□□覕姨□□□□□嬪□□□□□荂慼慼慼撐□□楈槂□□□□妧□□樑饓□□□□□□□送□D□□妧□□□送□G□□□岑恁慼慼慼慼慼慼慼撢恁慼毅芊撬芊慼慼敷丑慼熬恁慼慼慼慼慼撚|奈楅□j□□□□□□□穠□□□□□□□□□□□槬□□□□□□□□□□□詙□馞□□□□飀□□□□□□□□□□□□□□□□□□□妼□□□□□□□茶妼□□□□□□□□奈□□□□□□□□□□□□□□□奐□□□□榜□□□□□□娭詀□稫詁j□覲□□□□□□□□□礽婁j□娙奷□□粿□□逆□穠□□□□椸□□□□□覛□□□□□覃□騵逆□□妧□□□楛□□□棇禳奏□□□□□樵衽□□□詁m□□□奿□□槬□□□□□□□□□□□□□奮覭□□□□□□□□瓷慼憤楚慼慼慼樟K妧□□□勵□妙□檳埤□□露粿□□□橝續饇鞢慼慼潑埤□觶□□□□椸□□□姵□□瓷慼慼慼慼慼潔蛂慼慼慼慼憫芋慼撕j祿□□□□□□□□露□瓷慼摩均慼慼慼慼慼慼慼歎晼慼慼慼慼熱u□□□榕埤□鍊□□秭駑□□□檢□□姾囊誇□□□飀□縷□□□□詙□□□□糖j□□□□秭騧□□□□誇□祐□□□□□□□□□槍□祛□□奩縷□□□□□□□□□怒□□□□□餺□馱□□娀奪□□□□□□騃□奘楅祤隔粿□□□□□腹潦D槐□□秅粿□□□□□餾□□□□□□□耘□□隔粿□□騃□□樦□□□□□□□□□□□□□□檢□□□q稟裀□□□□□□□姾囊妖□□□□□□□□□□□樧□□□荂慼慼滕_□□□□□□□□□□□奐□□□□□姾囊婂□□□□□□□□□□□饅□□□□□□□□□□□稚□奐□□□□□□□禬□□□饜□□□□□□奐□□□□首耔□淋□□□覕奐□□□□□□□□□□□□□□奐□□□□□□□埤□□降□□□□□□□□□妒□□□糯□□□□□□□□□□□□奐□□□□□□□□□□□□□□□□□□□□□桌□奐□□□□□□□□□廓榞□嬌□□□□□觜D露□□□誇□□桌□□□姾妼□□□□□□□□橖□□襖□□檢□□茶妼□□□粿□□□妧□□□奐□□□□□□□楈槂□□□□橁□□吟□椸飀□□砥j□飥□□□□□□□□覞□楛□□□詙□糖□□妼□□楦□□裀□褾□祓□糖□□□□祈椸□□□棍憿慼慼慼慼慼慼暴眒[埤□□□砥慼歐捸慼慼慼魽憤楚慼j□□妀祜□□秭饛□□□訧□槐□稿褓□禕奐□祜□□饅□□□□□椽□□礿R□□□□□□□□嬪□□□詙□馞□□楑觛□□□□□□□娖□□□□□□□視禬□□□□□□□□□□□□□□□□奇□□]□□□□□□茶妼□□□□飥□□糖襜□□禍□□□□楈槂□□□□□□□□h□□□□□□□□□榵□□□□□□□□□□椹□馱□□□□□□□□槂□□□□□綠埤□□詙□□□妼□□□詙□馞□□妼□□□□□□奅□□楈埤□□襮□檻裀□□□□龍□賂楈埤□飾□駂□□□楈埤□□□□□□□楈埤□□娶□□娶□埤□□□R橀□□□飀□檻襦□埤□□□覛□G□□□□□□□□詙□□□□□□□□詙□□□夾□□□U□□□□褽□□□詙□□□□褽□□樈□□□□詙□□□□□□槸□□□埤□□露□□□□□糕夾□□□□□□□□夾□□□□詙□□□□禬□□□□瓷慼潯栽O□餺□□□□□□□□□□□□□□□□□□□□□□□□□□□□禬□□□□□□荂潦_□□送馱□餺□□□□□□□□□□□□□□□□□□□□□□□□□□□□祈□□□瓷慼慼慼瓷慼慼慼慼慼慼潮釓飽標T□騧□□□妼□□□□瓷慼慼慼慼慼慼樟L□□□□大□都□耩性□。   次就有漏無漏分別。須陀洹向論者不同。若依毘曇世第一前一向有漏。苦忍等心一向無漏。若依成實聞思位中。想心觀行緣事破我。相似無漏性是有漏。暖等四心觀見諦空漸斷諸結。雖能如是猶為有心之所間隔。判之以為雜相無漏。無相位中一向無漏。須陀洹果定是無漏。斯陀含向斯陀含果阿那含向阿那含果阿羅漢向依如成實一向無漏。唯無漏道能斷結故。若依毘曇性是無漏。隨義兼論通漏無漏。是義雲何。斯陀向等有隨。聖智斷結名之為正。等智斷結說以為隨。正是無漏。隨是有漏。問曰。一切悉具二種有不具者。釋言。齊具。問曰。有人純用聖道而斷煩惱雲何有隨。有人純用等智斷結雲何有正。依同修互相成故。雲何相成。用無漏道斷下煩惱。即成上地有漏功德。若用等智斷下煩惱。亦成上地無漏功德。所以齊具。阿羅漢果一向無漏。問曰。斯陀那含果中依如毘曇並說等智以為隨果。說此隨果以為有漏。阿羅漢果何以故不然偏名無漏。釋言。等智以為隨果。於非想結全無治能故無隨果。無隨果故純名無漏。有漏無漏分別如是(此二門竟)。   次就有為無為分別。戒定慧等是其有為。數滅功德是其無為。此二若就滅道分別有為功德悉名為向。無為功德盡判為果。若就四向四果分別。向中具有有為無為。果中亦然。問曰。向中既具二種。有為無為何者正向何者非正。解有兩義。一同類分別。有為無為二種之向別望有為無為二果各有正義。其相雲何。有為之向望有為果同類相生故得名正。又到果時得彼因中有為功德。共成一果故亦名正。向中無為望無為果同類相成名之為正。又至果時得彼因中無為功德。共成一果故亦名正。二強弱分別。因中有同為趣果。力強判為正向。無為無力判為隨向。是義雲何。因中有為修習之力能生果中有為功德。故名為正。復能斷結趣向果中無為功德。故望彼德亦得名正。無為功德在向名隨。無前二能故不名正。問曰。果中有為無為二種德中何者正果。解亦兩義。一同類相望俱是正果。果中有為正從向中有為行生名為正果。果中無為正攝因中無為德成故亦名正。第二約對求心分別。無為正果。有為隨果。何故而然。聖人源為涅槃修道。無為正是賢聖所求。故是正果。有為所厭故非正果。良以有為是所厭離非正果故。煩惱盡已並道亦捨。無為所欣。是正果故。畢竟求證。有為無為分別如是(此三門竟)。   次就禪地以辨其相。依如成實攝末從本禪地有九。所謂八禪及欲界中如電三昧。分末異本禪地有十。於初禪中別分中間通餘說十。若依毘曇攝末從本禪地有八。所謂八禪。彼宗不說欲界有定故但有八。分末異本禪地有十。於初禪中別分未來及與中間通餘說十。禪地如是。依如成實四向四果並依初禪至無所有。以此七處無漏所依是故名為七依定矣。並依欲界如電三昧除非想地。問曰。毘曇宣說空識無所有處不發見解。成實何故宣說初果及與初向同依無色。宗別不同立義各異。依如毘曇無色不緣下有漏種為苦集觀。亦不緣下有漏對治為滅道觀。是故無色不發見解。成實得緣故依無色亦發見解。又問。非想何故不依。無無漏故。問曰。成實宣說。非想無漏心後入滅盡定。雲何說言非想地中無無漏乎。釋言。非想但有順舊遊觀無漏。無其增觀斷結無漏。為是不依何者順舊遊觀無漏。先用下定發無漏慧。觀非想地苦無常等。然後用彼非想地心緣前所觀苦無常等。名為順舊遊觀無漏。以此心微推求力薄。是故不發增觀無漏。若依毘曇須陀斯陀二果及向在未來禪不通餘地。良以此等欲結未盡。未得餘禪。所以不依。阿那含向或六地攝。根本四禪未來中間。其次第人必依未來。彼次第人欲結未盡。未得餘禪。為是不依。超越之人或依未來乃至四禪。依未來禪入見諦道則未來攝。乃至依於四禪入見則四禪攝。彼宗四空不入見道。為是不依。阿那含果亦六地攝。與前相似。其次第人亦未來攝。何故而然。彼次第人用未來禪所發無漏為無礙道。斷欲界結盡。已還用彼禪所發無漏為解脫道。故未來攝。不用餘禪所發無漏斷欲界結。是故此果不在餘種。超越之人或未來攝。乃至四禪義同前解。阿羅漢向或九地攝。根本四禪未來中間及三無色。或十地攝。加非想地。無漏正向則九地攝。若通有漏隨向說之則十地攝。雲何無漏九地攝乎。無漏有二。一者行修緣中現起。二者得修成就而已。若論行修於九地中有無不定。或具一二三四五六乃至九種。是義雲何。有人純用未來禪中所發無漏。斷初禪結乃至非想則一地攝。或用初禪或用中間義亦同爾。或復有人用未來禪及初禪地所發無漏。斷上界結趣向羅漢則二地攝。或用未來初禪中間所發無漏。斷上界結則三地攝。或用前三加用二禪所發無漏。斷上界結則四地攝。或用前四加用三禪則五地攝。加用四禪則六地攝。加用空處則七地攝。加用識處則八禪攝。加無所有則九地攝。此諸地中所有無漏用下斷上。非上斷下。行修如是。若論得修一切悉具九地無漏。雲何悉具。解有四義。一無漏相望依下成上。阿那含人用下無漏斷下結時。即得上地無漏功德。如用初禪未來中間所發無漏。斷初禪結則得二禪無漏功德。如是一切。二無漏相望依上得下。有人凡時或得初禪乃至非想後得聖。已隨用何地所發無漏斷上結。時則得下地無漏功德。三就有漏望於無漏依下成上。如用二禪方便等智斷初禪結則得二禪無漏功德。如是一切。四就有漏望於無漏依上得下。如用二禪方便等智。斷初禪結則得初禪無漏功德。同治修故。雲何同治。初禪無漏亦能對治初禪煩惱乃至非想一切煩惱。二禪地家方便等智亦能對治初禪煩惱。名為同治。乃至非想方便等智亦能對治無所有結。名為同治。以同治故用彼二禪方便等智。斷彼初禪煩惱之時。即得初禪無漏功德。雖復得之少分不多。但得對治初禪結邊一分無漏。餘悉不得。故曰小分。得之雲何。彼無礙道正斷之時。應斷此結無漏之得心邊發生。乃至用彼非想地家方便等智。斷無所有煩惱之時。亦得初禪無漏功德。雖復得之亦少不多。但得應斷無所有結一分無漏。餘悉不得。故曰不多。以彼諸地方便等智望初禪地無漏功德得之既然。望餘地中無漏功德應同治者得之齊然。不同治者一切不得。阿羅漢向攝地如是。阿羅漢果亦九地攝。根本四禪未來中間及三無色。九地無漏皆能對治非想地結得阿羅漢。故於中若據行修分別或未來攝。乃至或是無所有攝。用未來禪斷結證果即未來攝。餘地亦爾。若據得修皆九地攝。得羅漢時總得九地一切無漏為彼果故。禪地如是(此四門竟)。   次辨超越不超越義。宗別不同所說各異。成實法中一切賢聖悉無超越。彼宗凡夫無斷結。故毘曇法中四向無超。四果之中須陀羅漢亦無超越。唯斯陀果及那含果有超不超。彼宗凡夫有斷結故說有超義。相狀如何。有人凡時全未斷結。入見諦道至第十六道比智時。但得名為須陀洹果。或復有人先於凡時斷欲界結從一二品至五品盡。後入見道至第十六道比智時。亦是次第須陀果攝。而不得名斯陀含向。以於向中無超證故。或復有人先斷欲結至六品盡。復入見道至第十六道比智時。不作須陀亦不作彼斯陀含向。超證第二斯陀含果。斯陀含人所斷煩惱悉已無故。或復有人先斷欲結至八品盡。後入見道至第十六道比智時。亦超越斯陀果攝。而不得名阿那含向。以於向中無超越證故。或復有人先斷欲結至九品盡。後入見道至第十六道比智時。不作須陀超證第三阿那含果。阿那含人所斷煩惱悉已無故。或復有人先斷初禪至無所有一切煩惱盡。後入見道至第十六道比智時。亦是超越那含果收。而不得名阿羅漢向。以於向中無超證故。問曰。何故果中有超向中無超。釋言。超證必在道比。彼第十六道比智心是其止息證果之處。先斷欲結六品及與九品盡處。亦是止息證果之處。是義相順故得超證。餘品盡處於此止息證處不順。故無超證。為是一切向中無超。問曰。道比與彼六品九品盡處果義相順得超證者。前十五心與向相順。何故不得超證彼向。釋言。於前十五心時非想一地見惑未盡。次第所斷猶未窮盡。安能超證。是故超證偏在道比不在餘心。良以於前十五心中無超證故。一切向中悉無超越。問曰。凡時先斷六品九品惑盡。爾時何不即名斯陀及阿那含。要須來至道比智時方得其名。釋言。斯陀及阿那含必無見惑。凡時雖斷六品及九品惑盡見惑猶。故不得名斯陀含及阿那含。道比智時見惑始盡。故於此處方得其名。問曰。何故初果無超。於初果前無所得故。又凡不能斷非想地見惑周盡。所以無超。阿羅漢果何故無超。凡夫不能斷非想地修惑周盡。為是無超(此五門竟)。   次明有退無退之義。須陀向中有退無退。是義雲何。五停心觀總別念處一向可退。暖頂二心亦退不退。是義雲何。依如毘曇暖心已上無有斷善作闡提義。名為不退。容起餘過墮三惡道。目之為退。若依涅槃永更不起四重五逆。及斷善根作一闡提。名為不退。遇惡知識容起十惡沒三惡道。名之為退。若依成實亦更不起四重五逆及斷善根。又亦不起兼重十惡墮三惡道。名為不退。故成實中說暖頂等為上正見。往來百千世不墮惡道。容起煩惱造作輕業人天輪轉。名之為退。忍世第一及見道心一向不退。須陀洹果亦無退理。斯陀向果那含向果及羅漢向。依如成實於此位中所有聖德一切不退。設有退者但退禪定。若依毘曇於此位中所有聖德亦退。不退是義雲何。分別有四。一約根分別。鈍根有退。利根不退。不動法人定不退故。二約修分別。散慢有退。專修不退。三約行分別。雜用等智而斷結者容使有退。純用無漏而斷結者牢固不退。四約趣分別。人中有退。人中多有退因緣故。在天不退。故論說言。諸天不退。阿羅漢果依如成實一向不退。設有退者但退禪定。若依毘曇亦退不退。是義雲何。分別有六。第一約就煩惱分別。煩惱有二。一受生煩惱。於受生時妄起貪等。二障道煩惱。對緣現起貪瞋癡等妨礙聖道。彼阿羅漢障道煩惱容使暫起。名之為退。受生煩惱畢竟不起。名為不退。二約煩惱因緣分別。因緣有二。一內二外。不斷使性及邪思惟而起煩惱。名之為內。五塵生結。目之為外。彼阿羅漢已斷內因。無有內因而起煩惱名為不退。容有外緣而起煩惱。名之為退。謂觀增上可貪境界暫生欲染。尋還斷除故經生。三約根分別。鈍根有退。利根不退。是義雲何。彼阿羅漢有六種性。退思護住昇進不動。義如後釋。彼退法人一向可退。不動法人一向不退。思護住進義則不定。若退法人增進為者容使可退。若不退人增進為者唯住唯增無有退義。四約修分別。專修不退。散漫有退。故涅槃中說退有五。一樂多事。二樂說世事。三樂睡眠。四樂近在家。五樂多遊行。以是五事令比丘退。五約行分別。鈍用無漏斷結成者一向無退。雜用等智斷結成者容使可退。是義雲何。此人用其世俗等智攀上。厭下斷欲界結至無所有。非想一地等智不治。用無漏斷。由本不牢。為是有退。是故舊人沙井為喻。其猶沙井上雖塼疊不免陷壞。此亦如是。第六約就界趣分別。界謂三界。欲界有退。上界即無故。雜心雲。若說退者必退。乃至必昇進者必定昇進。當知。此說欲界羅漢。非上二界。欲界有其退轉因緣。上界無故。趣謂五趣。人中羅漢則有退轉。天中無退。人中多有退因緣故。故論說言。諸天不退。四向四果辨之粗爾。或分十三。如毘曇說。見諦道前七方便人則以為七。見諦道中分為二種。所謂信行及與法行。鈍根之人入見諦道名為信行。信聖人語而起行故。利根之人入見諦道名為法行。自心見法而起行故。通前為九。修道位中有其二種。謂信解脫及與見到。鈍根之人在於修道名信解脫。信聖人語得解脫故。利根之人在於修道名為見到。自心見法得解脫故。通前十一。無學位中亦修二種。謂時解脫不時解脫。鈍根之人至無學果名時解脫。以鈍根者待時託處得解脫故。利根至果名不時解脫。以利根者不得待處得解脫故。通前十三。以見道上離分六人故。雜心雲。事則說有六。或分十四。如毘曇說。見諦道前說七方便。見諦道中信行法行。修道位中有信解脫及與見到。通前十一。阿那含中得滅定者名為身證通前十二。無學位中說慧解脫及俱解脫。通前十四。不得滅定名慧解脫。得滅定者名俱解脫。亦得開分以為十五。見諦道前七方便人則以為七。見諦已去四向四果復分為八。通前十五。亦得開分為二十三。前七方便則以為七。就後四向四果之中分別利鈍則有十六。通前合為二十三矣。或復開分為二十七。此有兩門。一則如彼成實論說。見諦道前分為二人。一者信行。二者法行。鈍根之人名為信行。信順他語而起行故。利名法行。息心見法而起行故。大集經中見前分二。亦與此同。前二種人入見諦道名無相行。空觀相續無相間故。通前為三。須陀洹果以為第四。斯陀含行以為第五。斯陀含果以為第六。阿那含行以為第七。那含果中離分十一。通前十八。由其通攝阿羅漢向合為那含。故有十一。名字是何。一名現般。是人現世於凡身中修得那含。則於此身修得羅漢故名現般。二名轉世。聖人身上經生已後修得那含。則於現世修得羅漢是亦通為現般所收。三者中般。是人現世修得那含不得羅漢。捨欲界身向上界去。兩界中間受身得般。四者生般。於初禪上隨何處生最初受身。未盡壽命修道得般。五者行般。與前生般同在一身。精懃行道壽盡得般。名為行般。六無行般。亦與生般同在一身。不懃行道壽盡得般。名無行般。七者樂定。於上界中初身不般。展轉上生至廣果天。不得涅槃生無色界。八者樂慧。亦於上界展轉上生至廣果生。不得涅槃生五淨居。九信解脫。於前人中有鈍根者。名為信解。十名見到。於前人中有利根者。說為見到。十一身證。於前人中得滅定者。廣如後釋。阿羅漢中差別有九。通前合為二十七人。一是退相。此人最鈍。以鈍根故得定必退。二是守相。根少勝前。深自防守容能不退。三者死相。根轉勝前。深厭諸有不能得定。得已恐失。求欲自害。名為死相。四者住相。所得三昧不退不進。五可進相。所得三昧轉勝增益。六不壞相。所得三昧種種因緣不能破壞。七不退相。此人最勝所得功德盡無退矣。八慧解脫。於前人中不得滅定名慧解脫。九俱解脫。得滅盡定。此等一一廣如後釋。成實如是。更有一種二十七人。如中阿含福田品說。彼經偏就見諦已上說二十七。不通見前。相狀如何。彼有居士。名給孤獨。請問如來。於世間中有幾福田人。佛答有二。一是學人。二無學人。見諦已上至阿那含名為學人。阿羅漢果名無學人學有十八。無學有九。是故通合有二十七。學人十八經列不次。名字是何。一是信行。二是法行。三信解脫。四是見到。五是身證。六是家家。七一種子。八向須陀。九得須陀。十向斯陀。其第十一得斯陀含。其第十二向阿那含。其第十三得阿那含。十四中般。十五生般。十六行般。十七無行般。十八上流。至色究竟正有此名。更無異釋。准依毘曇信行法行在於見道十五心中。鈍名信行。利名法行。信脫見到准依毘曇在於修道須陀果後。鈍名信脫。利名見到。此四統攝一切學人。以含通故。餘十四人於中別分。於前信行法行人中開出三人。一則開出須陀洹向次第之人。入見諦道十五心中名須陀向。二則開出斯陀含向。超越斯陀入見諦道十五心中名斯陀向。三則開出阿那含向。超越那含入見諦道十五心中名那含向。於前信脫見到人中隨別開出十三種人。一則開出須陀洹果。第二開出斯陀含向。謂。次第人向斯陀含未至果。前於現在中修行者是。第三開出家家之人。謂。次第人向斯陀含未至果。前分斷煩惱逕生者是。第四開出斯陀含果。於中細分有異其二種。一者超證斯陀含果。二次第證斯陀含果。通合為一斯陀果矣。第五開出阿那含向。謂。次第人向阿那含未至果。前於現世中修行者是。第六開出一種子人。謂。次第人向阿那含分斷煩惱逕生者是。第七開出阿那含果。於中細分亦有二種。一者超證阿那含果。二次第證阿那含果。今合為一阿那含果。第八開出中般之人。第九開出生般之人。第十開出行般之人。十一開出無行般人。十二開出上流般人。此上流中有勝有劣。勝者色界得般涅槃。劣者生於無色界中。方始得般。彼舉勝者。是故說言。至色究竟彼向福田。在色界者有色有形得受供為世福田。為是偏舉。十三開出身證之人。那含果後得滅定者。此之十三皆是信脫見到中列。學人如是。無學九者。經列不次。一名思法。二昇進法。三不動法。四者退法。五不退法。六者護法。經自釋言。護則不退。不護則退。七者住法。八慧解脫。九俱解脫。經文如是。更無異釋。九中前七就根以別。後二約法。前之七種猶如毘曇中六種羅漢。六羅漢者退思護住昇進不動。彼阿含經分不動人以為二種。故有七也。九中退法是毘曇中初退法人。九中思法是彼第二思法之人。九中護法是彼第三護法之人。九中住法是彼第四住法之人。九中昇進是彼第五必昇進人。九中不動及與不退是毘曇中不動法人。彼毘曇中不動有二。一本來不動。二至果中進為不動。九中不動當毘曇中因來不動。九中不退當毘曇中至果不動。後二慧脫及俱解脫約法以別。前七人中不得滅定名慧解脫。得滅定者名俱解脫。此等至後更當廣釋。此二十七通見道前七方便人有三十四。廣則無量。開合如是。上來第一通相分別。次第二門隨別解釋。五停心觀如前五章中具釋。總別念處如前道品章中具釋。暖等四門如前暖等四種善中具廣分別。今先別釋須陀洹向。於中曲有六門分別。一約境分別。第二品數多少分別。三依無礙解脫分別。四約修分別。五定是非。六轉根分別。言約境者。依曇無德一時見諦。依薩婆多前後見諦。言一時者案依彼宗。先於見前暖頂忍中別緣諦空總令純熟。次於世間第一法中總緣四諦名用虛假以之為詮。後入無相總見四諦一切法空。唸唸增明都無間絕。成實法中存依此義。言前後者依薩婆多別緣四諦見有得道。行者先於總別念中總緣四諦為空無我。而於四諦未得明瞭。至於暖等四心之中別緣四諦而為方便。苦忍已上隨別照見。見苦異集。見滅異道。名前後見。諸部毘曇存依此義。問曰。二中何者為是。並為佛。不可偏依。但隨人別二說有異。其鈍根者未能破相見諸法空。多依先後漸次見諦。其利根者能破有相證諸法空。並依一時。又復二宗立患各異。依曇無德取為患本。雖別見諦取執未已。要總見空取患方盡。為是觀諦先別後總。依薩婆多癡為患本。雖總觀諦闇相未遣。別觀分明闇相乃盡。故依彼宗先總後別(此一門竟)。   次明品數多少之義。依如毘曇見道位中唯十五心。通須陀果有十六心。八忍八智是十六也。觀欲界苦初忍後智。有其二心。觀上界苦初忍後智。亦有二心。餘諦例爾。若依成實見道位中有無量心。故彼文言。以無量心斷諸煩惱。非八非九。言非八者說見道中有無量心相續斷惑。破阿毘曇定說八忍。言非九者說修道中有無量心。破阿毘曇於一一地定九無礙。何故毘曇定說八忍。彼宗觀有。有相局別。見易明故。何故成實說無量心彼宗觀空。空無分限見難了故(此二門竟)。   次就無礙解脫分別。依如毘曇見道位中具以無礙解脫二道而斷見惑。八忍無礙。七智解脫。應有八智。後一判為須陀洹果。故但說七。若依成實無相位中單有無礙而無解脫。何故而然。彼宗所說無礙解脫同是空觀。於中增進說為無礙。順舊之智判為解脫。順舊解脫判屬須陀。故無中純有無礙(此三門竟)。   次第四門約修分別。於中有二。一約境界明修多少。二約行心明修多少。言約境者如毘曇說。於彼見道十五心中現觀一諦。未來還於一諦增明。現觀一行未來傍於一諦之下四行增明。隨所觀察皆明瞭故。以一諦下四行義親故悉增明。問曰。於前四現忍中現觀一諦未來傍於四諦增明。現觀一行未來傍於十六增明。至第十六道比智時義亦如是。今此見道十五心中何故不爾。未來唯於一諦增明。唯於同諦四行增明。釋言。四現及後道比是開豫道。心志寬容故修寬多。此十五心是速疾道。心志峻狹故修狹少。約境如是。次約行心明修多少。修有二種。一者行修。緣中現起。二者得修。於所修習得令屬己。若據行修苦法忍時唯得修習苦法忍心。乃至最後道比忍時唯得修習道比忍心。若據得修同時相得。或後得前。非前得後。後非得前故。初苦法忍十五得得。乃至最後道比智心唯一得得。相狀如何。苦法忍心現起之時。有一非色非心得法。與忍俱起得於現在苦法忍心。並得種類在未來者令來屬己成就一失。問曰。彼忍由得得之在己不失。彼得由何在己不失。釋言。彼得復由小得得故不失。小得由何。還由大得得故不失。其猶二生互相生矣。雖有二得今總合故說為一得。餘亦如是。問曰。向說以後得前非前得後。今雲何言通得種類在未來者。釋言。前說不得後者。苦忍時得不得後時苦法智等。非謂不得現起法家未來種類。未來之類望今未起猶名已起。已起類故苦法智時二得俱生。一得苦智。一得向前苦法忍心。如是漸增。乃至最後道比忍時。有十五得與之俱生。一得道比。餘十四得得前十四。問曰。後得唯得向前所得法體。亦得前得。義釋不定。一義釋之。唯得前法。前得隨法亦成不失。一義釋之。通得前得。若爾展轉有無窮過。論自釋言。無窮何失。修義如是(此四門竟)。   次定是非。問曰。見中用何為道。義別四階。其一義者慧為道體。餘者悉非。離慧不能忍智法故。第二義者慧及一切心心數法並及道戒通為正道。八正用此而為體故。諸得四相道中隨義不名正道。第三義者心法與戒並及四相同時俱起是共有因。相扶義親通說為道。諸得望彼起戒異時非共有因。相扶義疏不說為道。第四義者心法與戒諸得四相皆有彼此相成之義。通說為道。問曰。若依前之三義諸得非道亦應非果。又復果者是得證義。諸得順果。故名為果。見道在向。何故論中說得為果。釋言。論中說得為果。同後一義。得不順向故不名道。得前世間第一法得亦同此釋不名第一。問曰。若依末後一義得名道者。論中宣說。得彼世間第一法得不名第一。今雲何言得道之得亦名為道。釋言。論說得第一得非第一者。同前三種非道之義。又世第一位分短促止在一念。得彼之得前後多念於彼不順。為是彼得不名第一。見道寬長得復多念。於彼相順故得名道。是非如是(此五門竟)。   次就轉根而為分別。問曰。見中心道峻速。得轉根不有。言。不得。於一一行無多緣故。問曰。若言定不得者。依如毘曇信法二人同在見道。論中宣說。信行是其法行之因。雲何不轉。又復釋言。劣望於勝理有因義。其實不轉。若依成實同一空觀實難轉根。若依毘曇差別觀諦容有轉義。是義雲何。凡轉根者於境多觀亦能轉根。於境力勵明淨心觀亦能轉根。其四諦法初則易知後轉難了。行者於前四現忍中學觀諦時有五種別。有一種人於四真諦未能觀察。非苦力勵。是人入見但為信行。其第二人四現忍中於前三諦未熟觀察。用道為難力勵觀察。是人入見於前三諦見不極明。名為信行。於後道諦照見明瞭轉為法行。其第三人四現忍中於前二諦未能觀察。於滅於道用之為難力勵觀察。是人入見於苦於集見不極明。名為信行。於滅於道照見明瞭轉為於法行。其第四人四現忍中於初苦諦未能觀察。於後三諦用之為難力勵觀察。是人入見於初苦諦見不極明。判為信行。於後三諦照見明瞭轉為法行。其第五人四現忍中於四真諦並皆力勵。是人入見於四真諦並極明瞭入見諦道。唯名法行。五種人中初後二人不名轉根。中三名轉。須陀洹向釋之粗爾。次別解釋須陀洹果。斯陀含向通亦是其須陀洹攝一處合論。於中曲有六門分別。一定其體。二明得捨。三明須陀斷結多少。四明須陀受身多少。五明家家。六分利鈍。言定體者須陀洹果聖德為體。聖德不同汎論有三。一是果體。依如毘曇行修分別唯第十六道比智心是其果體。得修分別通攝見諦十六聖心悉為果體。若依成實說無相後順舊空觀而為果體。二學等見。須陀果後遊觀無漏重緣諦理而不增進。三勝果道。須陀果後更起勝解進斷欲結。或一二品乃至六品。此行緣於何諦進斷煩惱。於四諦中趣緣一諦。問曰。何故前斷見惑四諦俱緣。此斷修惑唯緣一諦。釋言。前斷迷諦煩惱。凡於四諦通皆迷惑。故須通觀。此斷緣事貪瞋癡等非捨通迷。故於四諦趣緣一種能斷果後。問曰。此行既緣諦理。雲何能斷緣事煩惱。若依毘曇觀細捨粗。是故能斷。若依成實一切煩惱皆取性起。觀空破性。為是能斷。問曰。此行所觀諦理為深於前能斷修惑。為與前同能斷修惑。若便更深深有何相。若當不深安能異斷。一釋。此行觀理更深故能異斷。但此深相階別難分。唯聖自覺叵以言別。其猶地地九品煩惱難可言別。亦如地地生得善根九品難分。雖不可別非無階降。此亦如是。又釋。此行觀理同前亦能異斷。何故如是。理雖同前數觀心地。數觀心明。故能異斷。如似一藥少服減病。多能盡病。非多盡病便有異藥。亦如一食少敢減飢。多食盡飢。非多盡飢令食不一。此亦如是。須陀聖德雖復無量要唯此三。辨體如此(此一門竟)。   次約前後論得論捨。先論捨義。問曰。須陀得果之時為捨前向為當不捨。若依毘曇證果之時定捨前向。捨有二種。一約行修。不行名捨。道比智時前十五心不現行故。二約得修。得斷名捨。因得斷已果得生故。若依成實亦捨。以實細分因心謝已果心現前。名之為捨。相續論之因滿為果。非捨前得。名為不捨。問曰。須陀修增進道。向斯陀時捨前果不。釋言。不捨。何故如是。證果心深所以不捨。又復須陀雖起勝行唯依前果而自息止。為是不捨。次論得義。問曰。須陀證初果時。為得前向合為後果。為當不得。此如前釋。依如毘曇修有二種。一是行修。二是得修。若據行修果中唯有道比智心無前十五。若據得修得於前向合為後果。是義雲何。證初果時捨前向中十五別得。一總得生得道比智。並得向中十五無漏合為須陀。問曰。為當直得向中所得功德合為後果。亦得向中能得之得為後果乎。義解不定。一義釋之。唯得所得無漏功德合為後果。不得能得。何故如是。所得法體體有彼此通成之義。故復得之。能得之得非正法體。彼此局別。無有彼此通成之義。為是不得。又復所得心法為主。心法寬通一起之者必有種類成在未來。未來有其可起義故。後復得之合以為果。得非心法。無有寬通在未來義。故後不得合成其果。以有此別。是故論中說。捨前得更起果得。得於前法合為果矣。又更解釋。正得前法兼得前得。合為後果理亦無傷。故論中問曰。若得有得有無窮過。論自釋言。無窮何苦。問曰。若使果得起時通得前得。何名為斷何名為捨。雖復得之非彼種類。故得名捨。毘曇如是。若依成實唯立行修無得修修義。是故不說得於前向合為後果。問曰。須陀起於勝行向斯陀時。有得前果成後向不。釋言。不得起後向時前果不捨。故無異得。得捨如是(此二門竟)。   次論須陀斷結多少。經說。須陀唯斷三結。所謂身見戒取及疑。問曰。經說。須陀洹人所斷煩惱猶如縱廣四十里池。其餘在者如一渧。雲何復言唯斷三結。釋言。須陀所斷實多。以四義故偏說此三。一以此三是諸惑本舉此攝餘。故偏說三。雲何惑本。迷諦十使須陀悉斷。就十使中五見及疑唯障見諦。須陀斷盡偏與斷名。貪瞋癡慢通障見修。障見諦者須陀斷盡。障修道者須陀未除。由斷未盡不與斷名。就彼所斷六使之中三本三隨。身見是本。邊見隨。戒取是本。見取隨。疑心是本邪見隨。經中就本說除三使未亦隨故但說三。二以此三重故偏說。如涅槃釋。譬如世間王來王去。雖多臣流以王重故世人偏說。此三如是重故偏說。此雲何重。彼經釋言。一切眾生常所起故。又難覺故。如病常發為重病。又難識知名為重病。此三爾。眾生恆起不覺為過故曰重矣。三以此三能為一切戒定慧等三學大怨所以偏說。雲何為怨。隨相粗對取障戒。名為戒怨。疑蓋障定。名為定怨。身見障慧。名為慧怨。依毘婆娑則不如是。彼說。身見能為戒怨。計神是常苦樂不返不畏業果。縱情作罪。妨修淨戒故為戒怨。戒取定怨。取戒為道妨修勝靜故為定怨。疑為慧怨。於境猶預不能決了。坊於正智故為慧怨。四隨化說三。如涅槃釋。或有眾生聞說須陀斷無量結退心不求。故但說三。所斷如是(此三門竟)。   大乘義章卷第十七(本終)   大乘義章卷第十七(末)   遠法師撰   次明須陀受生多少。於中曲有四門分別。一明須陀受身多少。二明潤惑品數多少。三明煩惱潤生多少。四明斷惑損生多少。初言受生身多少者。須陀有四。其第一人現修進得阿羅漢果。則於現身入般涅槃。其第二人現修進得阿那含果上界受身。或受一生或二三四乃至極多。或受十五或受十六。言十五者。有樂定人四禪遍生有十一身。初禪二處。上三禪地各有三處。合為十一。加四空處故有十五。言十六者。有樂慧人四禪遍生有十一身。加五淨居故有十六。此等差別廣如後釋。其第三人現身修得斯陀含果欲界受身。於人天中多受二生少受一生。其第四人於現在世唯證初果欲界受身。或受一生或二三四乃至極多。受七生往來十四生。死此之十四於人天中往來受之。不得類併。何故如是。以其覺苦厭離心故。此須陀洹曾以觀苦覺苦心盛。人中受生則覺人苦求生天中。天中受生復覺天過求生人中。為是不併。問曰。於彼十四生中何處先生。是義不定。人中得道舍人身已先住天中。天中得道捨天身已先生人中。故雜心雲。人中超昇人間滿七。天亦如是。問曰。何故極唯七返不增不減。業力持故不減七返。道力制故不過七返。又復業力勢極如此。如七藥樹七步毒蛇七日之藥七世事等。問曰。此人過七返已唯得涅槃有生上者。經論不同。依如毘曇及成實論。一切聖人欲界地中曾經生者。厭苦情深悉不上生。欲界身中定得涅槃。依阿育王傳經所說有上生者。彼經宣說。有一經生病須陀洹優波麴多化生五淨。明得上生。化之因緣備如經說。須陀差別義有四階。此四人中初一名為現般須陀。中二名為現進須陀。後一名為受生須陀。次第二門約就欲界受生須陀明其潤生煩惱品數。潤生煩惱粗分為三。細分為九。中分為五。粗分三者。謂。上中下。此義不定。就過論之粗惑過重說之為上。細惑過微說以為下。非粗非細說名為中。若據功力粗惑浮淺。障道力微說以為下。細惑根深。障道力強說之為上。中惑異前說名為中。故經宜說。無明住地其力最上。今此且依初義分之。粗惑為上。細名為下。兩楹說中。細分九者。粗中三品。所謂上上上中上下。中惑亦三。所謂中上中中中下。細惑亦三。所謂下上下中下下。中分分五者。謂為下中上上中上上於中。初二名為上上。次二上中。次二名上。次二名中。後一名下。此五與彼五階熏禪五階分善其義相似。問曰。分九便足何勞說五。今為約此明潤多少故須辨之。次第三門明其煩惱潤生多少。於中曲有三門分別。一明諸惑有潤不潤。二明用惑潤生不同。三明諸惑潤生多少。初言諸惑潤不潤者。有人宣說九品惑中有乘斷者不能潤生。不乘斷者用之潤生。此義不然。乘斷已竟可不潤生。未斷之時何為不潤。當知。一切齊能潤生。但潤有二。一者現起親潤受生。二者成就冥助資潤。其乘斷者未斷之時得有冥助資潤之義。亦有現起親潤之義。雲何得有。義如後釋(此一門竟)。   次明用惑潤生不同。於彼九品修惑之中何者現起親潤受生。何者成就資潤受生。隨次論之所有惑中最上粗品緣中現起親潤受生。餘悉成就資潤受生。據實論之惑起無序。發業潤生例非一准。惑上中下不可一定。是義雲何。於受生時有人鈍根。或睹勝緣起增上結。則用此結親潤受生。中下資助。有人中根。或對中緣起中品結。即用此結親潤受生。上下煩惱成而隨助。有人利根。或逢弱緣起下品結。則用此結親潤受生。上中隨助。上結生者受身必多。中結次少。下結最少。為是須陀九品煩惱雖全未斷不妨受生多少不定。以是義故九品惑中。應乘斷者亦得現起潤業受生資助已竟(此二門竟)。   次明諸惑潤生多少。經論之中文無定判。然今且可准義論之。九品惑中最初二品。五品分別同是上上。品類同故齊潤三生。於中初品獨潤三生。餘結資助潤十四生。於中後品獨潤三生。餘結資助潤十一生。此雲何知。彼第三品第四品結各潤二生。此初二品粗於彼結。故潤三生。與彼相鄰不得過三。又餘品結二品。二品潤生齊等。以後類前最初二品同潤三生。問曰。此二同潤三生。有何差別。初品粗強受生速疾。後品惑微受生遲遲。如人見物貪強疾取貪微後取。又初品粗受報粗劣。後品惑微受報精勝。又復初品粗強有力。定潤三生。後品劣薄。或潤二生。或潤三生。而非決定言同潤。三就極為語。其次兩品五品分別同是上中。品類同故齊潤二生。於中初品獨潤二生。餘品資助共潤八生。後品之結獨潤二生。餘品資助共潤六生。此雲何知。前初二品各潤三生。此二細彼。故二不多。又第五品及第六品各潤一生。此二粗彼。故二不少。又復於彼十四生中前之六生。是第一品第二品惑之所潤。故斷第一第二品結。損卻六生餘八生在。論言。若斷三四品惑餘二生三生是名家家。言三生者人三天三即是六生。言二生者人二天二即是四生。餘八生中斷第三品潤生之結受餘六生。名為家家。明知。第三獨潤二生。斷第四品潤生之結受餘四生。名為家家。明知。第四獨潤二生。有何差別。別如前釋。彼第五品第六品結。五品分別同是上品。類同故齊潤一生。於中前品獨潤一生。餘品資助共潤四生。後品之結獨潤一生。餘品資助共潤三生。道理應然。但此一品有乘斷義。若彼乘斷不用潤生。若未乘斷容將潤生。問曰。雲何得知。此二各潤一生。以前二品各潤二生。此品細彼。潤一不多。第七第八共潤一生。此品粗彼。潤一不減。又論宣說。斷第四品潤生之惑餘受四生。名為家家。及斷第五第六品竟成斯陀含。唯二生在。明知。此二各潤一生。問曰。此二各潤一生。有何差異。異如上釋。彼第七品第八品惑。五品分別同是中品。品類同故共潤一生。餘品資助共潤二生。此雲何知。次前二品各潤一生。此品細彼。故合潤一。又復斯陀餘二生中若斷第七第八品結唯減一生。一生猶在。明知。此二共潤一生。問曰。此二共潤一生。有何差別。釋言。前粗潤生力強。後品微細潤生力薄。佐助而已。問曰。此二共潤一生。斷第七品彼第八品雲何潤生。釋言。第八無有獨潤半生之理。若斷第七彼第八品與第九品共潤一生。故毘婆沙說。斷第七品受於一生。斷第八品亦受一生。彼第九品五品分別是其下品獨潤一生。問曰。何故七品八品共潤一生。此品轉細獨潤一生。以此垂終繫縛牢固。度此已後更無生處。力競堅縛故獨潤一。問曰。毘曇說。須陀洹依未來禪而入聖道。所依未來應治煩惱。雲何得有九品具結而用潤生。釋言。未必是未來禪皆能治結。若先修得未來禪已。作六行觀則能斷結。若不作者諸結全在。是故須陀雖依未來而入聖道。不妨得有具結潤生。問曰。成實宣說。須陀必依初禪至無所有七依處定而入聖道。得彼定時伏斷欲結。得須陀已用何潤生欲界受身。有人釋言。用彼過去曾起煩惱潤生受身。此義不然。過去雖有現在不行。於境不愛。雲何受身。有人復言。彼宗聖人不退聖道得退禪定。以退定故得起欲界煩惱潤生。若爾須陀不退定者應當上生。須陀上生經論不許。明知。下生不由退定。今正解釋。欲界惑中粗細無量。能伏之定從凡至佛階別無數。須陀所依事定粗淺。但伏粗品細惑猶行。細惑之中義分九品。用之潤生。此是第三潤生多少。次第四門明其斷惑損生多少。於中曲有兩門分別。一明斷不同。二約斷明損。斷有二種。一階別異斷。二者乘斷。隨惑粗細漸息漸斷名別異斷。因斷前品後品乘除名為乘斷。九品惑中第六一品決定乘斷。何故如是。此品惑盡便證第二斯陀含果。悕果情猛故。斷第五必乘第六。此品乘斷諸論大同。第九一品論者不同。毘婆沙中一論師說。亦是乘斷。故彼文言。若斷第八則第九品不能遮礙。何故此品復須乘斷。義同前釋。此品惑盡證那含果。悕果心猛。為是乘斷。若依毘曇定非乘斷。以此垂終極作障礙所以不乘。如守還人未至邊處遮抑則緩。若至邊處遮礙則急。是故義言。若度此已我於何處而受生也。故難乘斷。自餘七品階別漸斷悉無乘義。有人說言。第二第八亦是乘斷。何故如是。果心之後蘇息有力。故斷第一必乘第二。斷第七品必乘第八。此義不然。若第二品有乘斷者經論應說。全無說處。明知。不乘。又第八品論說不乘。准後類前。明知。第二非是乘斷。毘婆沙說。若斷第七彼第八品與第九品共潤一生。明知。第八品非乘斷。問曰。前說。有乘斷者為當一觀相續斷盡名為乘斷。為當一世決定斷盡名為乘斷。釋言。一世決定斷盡名為乘斷。非是一觀相續斷盡名為乘斷。但於現世無間斷盡亦名乘斷。簡別斷盡亦名乘斷。一世不盡。用之受身。經生乃斷不名乘斷。斷義如是。次約斷明損。斷第一品十四生中損其三生。斷第二品復損三生。但有八生斷第三品損其二生。餘有六生。人三天三。斷第四品復損二生。餘有四生。人二天二。故論說言。若斷三四品餘二生三生是說名家家斷第五品乘斷第六。復損二生。餘有二在。斷七斷八復損一生。餘有一在。斷第九品復去一生一切皆盡。須陀受身多少如是(此二門竟)。   次明家家。於中曲有四門分別。一總解釋家家之義。二明說意。三明建立家家所以。四對餘果料簡有無。初總解釋家家義者。論自釋言。從家至家故曰家家。此明須陀厭舊生處異家受身故名家家。雲何異家。此人或時人中生已舍人生天。復捨天身還生人中。厭本生處異家受生。天中亦爾。離本生處異處受生。故曰異處。問曰。若此異處受身名家家者。何故論言在於人中或在一處。或二或三在於天中。或在一天或二或三。釋言。人中或一家者或一張家。或一王家名為一家。如是一切。不妨於中家門各別。天亦如是。於六天中或一天處。不妨於中住處各異。故得名為從家至家為家家矣。初門如是。次明宣說家家之意。為彰其勝故論說言。須陀勝者名為家家。雲何顯勝。須陀洹中結有厚薄。其結厚者不厭舊處容使重生。不名家家。故用初品及第二品第三品結所受之身非家家攝。薄者不爾。不肯重生。簡薄異厚故說家家。說意如是。次明建立家家之義。依如論中三義建立。一斷煩惱。二成無漏根。三者受生。言斷煩惱簡異具薄須陀洹人。成無漏根簡異退者。亦簡凡夫。言受生者簡異現般須陀等。故論說言。若斷三四品成就彼對治。餘二生三生是說名家家。斷三四品是初義也。九品惑或斷三品。或斷四品。問曰。何故要斷此惑方名家家。九品惑中初三粗重。於舊生處憎厭情微容使重生。非家家義。為是要斷方成家家。問曰。若言前三惑粗於舊生家有重生者。於人天中應併受生。何故從人必生於天。從天必人釋言。當本現生之時。實覺其苦厭人求天。厭天求人。為是不併。粗結覆心。久遠還愛。故得重生。問曰。於彼九品惑中斷三用四。斷四用五。並稱家家。何故不說斷五用六斷六用於七八品等為家家乎。釋言。斷五必乘第六。不用受生故非家家。七八品等於人於天無二受身。故非家家。成就彼治第二義也。謂成三品結四品法家對治無漏。凡夫亦能斷除三品四品之結而非家家。故須說此餘二生三生。是其第三受生義也。餘二生者人二天二合為四生。餘三生者人三天三合為六生。九品惑中斷前三品用第四品受其六生。斷第四品用第五品受其四生。現般須陀具前兩義以不受生。不成家家故須說此。此第三門明其建立家家義竟。次對餘果料簡有無。問曰。何故初果之中偏說家家餘果不說。釋言。初果於人天中往來多生。有其從家至家之義。所以偏說。餘無此義。為是不論。問曰。那含於上界中亦受多身。何故不說。彼一一處無量生義。故非家家(此四門竟)。   次就須陀分其利鈍。開合不定。或分為二。唯利與鈍。如涅槃說。彼文約就現般須陀及受生者以別利鈍。現般為利。受生人中二生至多通以為鈍。一生不論。何故不論。一生人中含通利鈍難以偏定為是不說。雲何含通。有人現在應得涅槃。餘緣障難。或乏資緣。或病無力妨礙修道。由是不得。經生乃得。此則是利。有人現在懃修不得。經生乃得。此則是鈍。有斯不定故彼不說。或分為三。謂利鈍中。如上所列四種人中。總相粗分現般為利。中間兩人現進為中。經生須陀說以為鈍。以次細論現進人中亦有鈍者。於現身中雖得那含上界多生方得涅槃。經生人中亦有利者。雖於現在不得餘果。欲界受生而於次身疾得涅槃。或分為六。退思護住勝進不動義如後釋。隨別細分亦可無量。須陀如是。次別解釋斯陀含義。阿那含向通名斯陀。一處合論。於中曲有四門分別。一定其體。二辨其相。三分利鈍。第四明其斷結多少。言定體者。斯陀之果聖德為體。聖德不同。亦有三種。一是果體。依如毘曇行修分別。唯取欲界九品治中第六一品解脫道心而為果體。得修分別通攝須陀果德無漏。並攝斯陀向中無漏。合為果體。是義雲何。果心現時捨前諸得。別有一種非色非心果得現生。得第六品解脫道心。並得向前一切無漏。合成一種斯陀含果。若依成實唯立行修不說得修。是故但說第六一品解脫道心以為果體。餘皆謝往現無法體。不說為果。細分如是。相續論之因滿成果。二學等見義。同前解。三勝果道。更修勝解進斷七八九品煩惱。有三無礙二解脫道。名為勝果。(此一門竟)。   次辨其相。是斯陀含分別有三。一者現般現身修得阿羅漢果入般涅槃。二者現進。現身修得阿那含果上界受身。三者經生。現無異得欲界受身。此三離分亦得說五。現般有二。一直現般。於凡身上修得斯陀。即於現身得般涅槃。二者轉世。或於須陀果上經生。或於斯陀行中經生。復得斯陀。即於現身入般涅槃。現進為一。通前為三。經生之中有其二種。一者守果。名一往來。二者進向。名一種子。此一種子亦三因緣而建立之。謂。斷煩惱成就對治無漏之根。及上受生。三中少一非一種子。論釋如是。以此通前合說為五。辨相如是(此二門竟)。   次分別利鈍。開合不定。要攝唯二。謂。利與鈍。現般為利。餘者為鈍。亦可。經生以之為鈍。餘者名利。或分為三。謂。利鈍中。現般為利。現進為中。經生為鈍。粗判如是。以實具論現般人中亦有利鈍。直爾現般說之為利。轉世現般說以為鈍。現進人中亦有利鈍。進到那含中般是利。上生是鈍。經生人中亦有利鈍。一種為利。二生是鈍。或分為六。退思護住勝進不動義如後判(此三門竟)。   次明斯陀斷結多少。經說。斯陀斯除三結薄貪恚癡。斷三結者義如上辨。所謂身見戒取及疑。前斷此無故通說。又復此三亦有斯陀親斷之義。如後釋。所言薄者。於貪瞋癡正是所斷。薄至幾許。欲界九品修惑之中。守果斯陀除六三在。名之為薄。進向斯陀斷七除八。或斷九品未證解脫。從前為論斯稱薄矣。斷結如是。於中有義同須陀者。類上可知。不勞更解。斯陀如是。次別解釋阿那含義。阿羅漢向通名那含。一處合論。於中亦有四門分別。一定其體。二辨其相。三分利鈍。四斷欲結多少。言定體者。阿那含果聖德為體。聖德有三。一是果體。依如毘曇行修分別唯取欲界九品治中末後解脫一念無漏。是其果體。得修分別通攝向前一切無漏。合為果體。是義雲何。證那含時前得悉捨。一總得生得彼欲界九品治中末後解脫。並得前來一切無漏。合為一果。若依成實唯立行修無得修義。是故唯說欲界治中末後解脫以為果體。二學等見。義同前釋。三勝果道。更修勝行。進斷初禪至非想結。唯除非想末後解脫。名為勝果。此三通說為那含果。定體如是(此一門竟)。   次辨其相。那含人中開合不定。增數說之。要攝唯三。一者現般。現身修得阿羅漢果入般涅槃。二者中般。依如成實從欲上生兩界中間受身得般。故名中般。彼論不立中陰義故。依餘經論從欲上生中陰身中得般涅槃。名為中般。三受身般。上界受身然後得般。或分為四。一者現般。二者中般。三色界般。色界身中修得涅槃。四無色般。無色界中修得涅槃。或分為六。如涅槃說。一者現般。二者中般。三者生般。四者行般。五者無行般。六上流般。初現般者有三因緣。所以現般。一以利根見煩惱過速疾斷除。所以現般。二得聖道已曾欲界生厭苦情深。畏上界生懃修對治。是故現般。第三有人得未來禪。依之斷結。餘禪雖得而不現前。於上二界無有作業亦無生業。為是現般。其中般者有二因緣。一以利根中陰身中聖道現前。見煩惱過能疾斷除。所以中般。故涅槃雲。以利根故於中涅槃。二約業分別。業有二種。一者作業。二受生業。從煩惱起名為作業。若煩惱行為愛所潤能生後果。名受生業。此人修得世俗八禪有其作業。於禪不愛無受生業。為是中般。故涅槃雲。欲色眾生有二種業。一者作業。二受生業。中涅槃者唯有作業。是故於中而般涅槃。問曰。此人既是利根。何不現般至中方般。如涅槃釋。此人雖利四大羸劣不堪修道。或雖有力資緣不足。為是不得現世涅槃。問曰。中般唯極利根。亦有差降。如涅槃釋。有上中下。若有上根軟煩惱者。未離欲界得般涅槃。若有中根中煩惱者。始離欲界未至色界得般涅槃。若有下根上煩惱者。至色界邊方得涅槃。問曰。何故捨欲界身中有涅槃上界無之。依如涅槃四義辨釋。一約性解釋。欲界眾生其性勇健能得向果。為是欲界中有涅槃。上界不爾故無中般。二約煩惱因緣以釋。欲界煩惱有二因緣。一內二外。不斷結使及邪思惟而起煩惱。名之為內。六塵生結。目之為外。此二可厭。故從欲界中有涅槃。上界唯有內因生結無外可厭。故無中般。三約二愛而為辨釋。愛有二種。一者欲愛。著外五欲資生之具。二者色愛。愛著妻色。欲界地中有此可厭故有中般。上界無此故無中般。四約諸粗煩惱辨釋。欲界有其慳貪瞋妒無慚愧等諸粗煩惱可以厭患。故有中般。上界無此故無中般。問曰。經說。中般那含有四種心。何者是乎。如涅槃說。一者非學非無學心。謂受生心。二者學心。起上對治。三無學心。證羅漢果。四者非學非無學心。謂命終心。問曰。此人何心命終。論自說言。羅漢報心及威儀心隨順滅心趣向涅槃。此四心中二是涅槃。二非涅槃。二涅槃者後二心也。第三無學是證有餘涅槃之心。第四非學非無學者是入無餘涅槃心也。中般如是。次解生般行般無行般。此三種人有其作業及受生業上界受身。色界地中隨在何天最初生處隨義分三。不局初禪。此三何異。經論不同。及有三別。若依毘曇生般最勝。行般為次。無行最劣。是義雲何。論自釋言。精懃方便修速進道。是其生般。有懃方便無速進道。是其行般。無懃方便無速進道。是無行般。懃修聖道名懃方便。以利根故所修速成。疾斷餘結名速進道。此人何故名為生般。論自釋言。此人初生起有行道。以懃方便疾斷餘結。初生得般。故雲生般。修習無漏十六聖行名有行道。初生得般有餘涅槃。盡壽方般無餘涅槃。有言。初生即般無餘。是義不然。論言。無有捨壽行故。其第二人懃修習道名懃方便。以鈍根故所修難成。斷結不疾名無速道。此人何故名為行般。論自釋言。起有行道斷結得般名為行般。又復依於有為緣定斷結得名般亦名行般。此人亦修十六聖行名有行道。又復此人以利根故觀前三諦有為之法。亦能斷結名有為緣。以無速道斷結不疾。盡壽方般。其第三人不能精懃修習聖道名不懃求。亦復不能疾斷餘結名無速道。此人何故名無行般。論自釋言。起無行道斷結得般名無行般。又復依於無為緣定斷結得般亦名無行。此人鈍根多用有漏等智斷結。不修無漏十六聖行名無行道。設修無漏斷非想結。以鈍根故觀察滅諦無為勝法。方能斷結名無為緣。以無速道疾斷結故盡壽方般。若依成實生般為勝。無行為次。行般為劣。其第二人自知定當得於涅槃。不懃行道。盡壽得般名無行般。其第三人以鈍根故精勤行道。盡壽得般名為行般。若依涅槃生般最劣。行般最勝。無行為中。是義雲何。其生般者涅槃經中名受身般。此人精懃盡壽得般名受身般。為是最劣。此與成實行般人同。問曰。若此盡壽得般。以何義故名受身般。佛自釋言。是人受身然後乃斷三界煩惱名受身般。非初受身即得般故名受身般。有人懃修三昧力故不盡壽命斷結得般。若為是最勝此與成實生般人同。有人自知定得涅槃懈怠不修。亦以有為三昧力故盡壽得般名無行般。是故為中。此與成實無行人同。次解上流。此人轉鈍。於上界中初身不般。二身已後方得般者名為上流。流有二種。一煩惱流。二者道流。斷下煩惱上結漸起名煩惱流。道行漸增名為道流。隨此二流次第上昇故曰上流。於中分別略有四種。一不定般。未至廣果。於中或受二三身等而得涅槃。二一切處。次第受身。上至廣果方得涅槃。三者樂慧。生五淨居。四者樂定。生無色界。此後二人行因各別。一樂論議二樂寂靜。樂論義者生五淨居。樂寂靜者生無色界。又復五階。修熏禪者生五淨居。不以五階修熏禪者生無色界。何者是其五階熏禪。謂。下中上上中上上。雲何熏禪。用無漏禪熏於有漏。令有漏定精勝清淨。熏法如何。行者修得四禪定已初熏第四。初入眾多無漏心中。次入眾多有漏心中。後入眾多無漏心中。如是往返漸次略之。乃至最後二無漏心二有漏心。後二無漏名為熏禪方便道成。次復入於一無漏心一有漏心。後一無漏名熏禪成。於此成中五返往來。初返名下。第二名中。第三名上。第四上中。第五上上。熏四禪已次熏三禪。次熏二禪後熏初禪。熏法悉同。修熏禪已若不退者經生五淨。名為生般。不名上流。若有退者下生天中。隨身多少後還斷結。修得四禪還重熏之。熏法似前。於彼成中一返熏者生小廣天。亦名無煩。亦名無凡。二返熏者生無熱天。三返熏者生善可見天。亦名善現。四返熏者生善見天。五返熏者生無少天。外國名為阿迦尼吒。是色究竟。問曰。此五直隨業別。潤惑亦異。釋言。業別潤惑不殊。此等同一繫縛地故。如欲界中六天受生惑同業別。問曰。於此五淨居處得有生般上流人不。一義釋之。但有生般無其上流。何故如是。五階熏中逐勝受生。不先生下後上生故。又解。亦得本在下天。下品熏禪生下天中。生彼天已更修勝熏生上天中。故得上流。若能如是五階熏禪則厭呵嘖無色界定。不生無色。若欲入於無色界者則不能修五階熏禪。六種如是。或分為七。如涅槃說。六種如上。加無色般。此無色般與前六中樂定何異而須別論。前樂定者從色界去。此無色般從欲界去。與前不同故別說之。亦得說八。七種如前。加上行般。此上行般是無色中上流般也。生彼一生即得般者。名無色般。二三四身方得般者名上行般。此有三階。如涅槃說。一有精進及自在定受於二身。二有精進無自在定。有自在定而無精進受於三身。三無精進及自在定。兩事俱無則受四身。聖於四空無重生義。是故極多唯受四身。或分十一。如成實說。一是現般。二是轉世。三是中般。四生。五行。六無行般。七者樂定。八者樂慧。九信解脫。十者見到。十一身證。現般轉世前合為一。於中別分依凡身上修得那含。即於現身修得涅槃說為現般。聖人身上欲界經生後得那含。即於現身得涅槃者說為轉世。轉前聖身得那含故有斯不同。故分兩別。此轉世人有四處來。一須陀果上經生而來。二斯陀行中經生而來。三斯陀果上經生而來。四那含行中經生而來。初二如是。中般生得般行無行般悉如前釋。樂定樂慧此二是前上流人中隨別開分。沒上流名彰此二矣。義如上釋。問曰。前說上流人中有其四種。謂。不定般及一切處樂定樂慧。成實何故偏彰後二。此不盡語就勝論故。以後二人因別果殊所以偏舉。雖分此二收攝上流故猶不盡。若不盡者彼不定般及一切處十一人中收何所。統攝信脫見到所收以此二根通攝一切故。此前八種隨身隨行隨義以分。現中及生隨身份異。行無行般隨行分異。樂定樂慧隨行隨身以分其異。轉世一種隨義分異。前八人中有鈍根者。名信解脫。以信他語得解脫故。有利根者。名為見到。自心見法到解脫故。得滅定者說為身證。得滅定者心滅自在定與身合。故曰身證。十一如是。若隨根地種性處所離欲等別則有無量。如雜心說。辨相如是(此二門竟)。   次分別利鈍開合辨定。要分唯二。謂利與鈍。鈍名信脫。利名見到。此二遍通。隨相粗分前六種中現般中般是其利根。餘是鈍根。或分為三。謂。利鈍中此亦名為上中下根。隨別粗分前六種中現般是利。中般為中。餘悉名鈍。以實具論現般人中有利鈍中。直爾現般說之為利。轉世現般有鈍有中。多身轉世說之為鈍。少名為中。中般人中有利鈍中。如涅槃經及成實說。未離欲界而得般者。名之為利。始離欲界未至色界而得般者。說之為中。至色界邊方得般者。說以為鈍。生及般行般及無行般有利鈍中。俱說不定。依如毘曇生般為利。行般為中。無行為鈍。故彼說言。依於利根及軟煩惱建立生般。依於中根及中煩惱建立行般。依於軟根及上煩惱立無行般。若依成實生般最利。與前相似。無行為中。行般為鈍。若依涅槃行般最利。無行為中。生般為鈍。悉如上辨。上流般中當知亦有利鈍中別。如成實說。一身為利。二三身中。一切處鈍。又更分別。不定為利。一切處中。樂定樂慧齊名為鈍。若復細論一一皆有利鈍中別。或復開分為六種性。退思護住勝進不動。所得善根可退名退。非是已退加以思願方能不退名思法人。畏煩惱退常自防護而得不退名護法人。所得善根不退不進名住法人。所得善根必能上進名必勝進。所得善根牢固不退名為不動。於中或有根本不動。或有增進始得不動。依如毘曇從現般人乃至上流齊具此六。利鈍如是(此三門竟)。   次明那含斷結多少。如經中說。斷五下結及無慚愧慳嫉等過成阿那含。何者五結。所謂身見戒取及疑貪慾瞋恚。前之三種先斷此無。故通說之。又復前三亦有那含親斷之義。故通說之。義如後釋。後二一向那含親斷。此五結中前之三種依如成實具足二下。名為下結。一眾生下唯凡夫起。二障下果亦名下結。唯障初果。若依毘曇唯眾生下名為下結。義同前解。非障下果名為下結。此之三種通障須陀斯陀那含三種果故。後二是其欲界煩惱。以界下故名為下結。守果那含唯斷此五。進向那含通斷上結。唯非想地末後解脫而未剋證。那含如是。次別解釋阿羅漢義。於中曲有三門分別。一定其體。二辨其相。三明斷結多少之義。言定體者。阿羅漢果聖德為體。羅漢果中聖德有二。一是果體。依如毘曇行修分別。唯非想地九品治中末後解脫。是其果體。就此體中分為盡智及無生智。鈍根所得直名盡智。利根所得名為盡智及無生智。何故如是。彼鈍根者。得此智時能盡諸惑。故名盡智。不能保已當結不生。以是義故非無生智。利根所得現盡諸惑。復名盡智。復能保已當結不生名無生智。問曰。盡智及無生智為在一念為當相續。彼宗所立各別一念。無相續義。故論說言。尚無二念。況多相續。問曰。若此名一念者雲何得分四智差別。釋言。一念義別說四。非前後四。是義雲何。一念盡集因名我生盡。道行成滿名梵行立。證滅窮極名所作辦。永捨當苦名不受後。無生智中義別亦爾。行修如是。得修分別通攝向前一切無漏。合成一種阿羅漢果。是義雲何。證羅漢時因中一切諸無漏得一時頓捨。別有一種果得新生。得彼非想末後解脫。並得向前一切無漏。合成一種阿羅漢果。若依成實唯說行修不立得修。是故唯說非想解脫為羅漢果。於此果中莫問利鈍。悉具盡智及無生智。彼宗所立無學聖慧。盡生死因名為盡智。能令後果永更不受名無生智。非想解脫具此兩能。是故一切齊具二智。二智同體隨義以分。多念相續不止一念。果體如是。二無學等見。盡無生後遊觀無漏。定體如是(此一門竟)。   次辨其相開合不定。總之唯一。或分為二。一慧解脫。二俱解脫。不得滅定名慧解脫。得滅定者名俱解脫。又分二種。一時解脫。二不時解脫。其鈍智根者假時託處方得解脫。名時解脫。其利根者不假時處而得解脫。名不時解脫。或分六種。如毘曇說。一退二思三護四住五必昇進六名不動。言退法者。本在學地無常方便。無頓方便所得可退。名退法人。言思法者。亦無常頓二種方便。堪能思願令行不退。名思法人。言護法者。有常方便無頓方便。常自防護令行不退。名護法人。言住法者。有頓方便無常方便。所得善根不進不退。故名為住。必昇進者。有常方便及頓方便。而是頓根以二方便堪得不動。名必昇進。不動法者。有常方便有頓方便。而是利根所得堅固故名不動。於中有二。一本來不動。二至果中進為不動。此六種中若說退者必定退轉。乃至必進必定上進。欲界羅漢非上二界。彼上二界唯有住法及不動法。若說退者可退名退。不必定退。乃至進者可進名進。設令退者此人進作思護住等後遠退失。住本種性不令退失。如上說者三界羅漢悉具六種。六中前五是時解脫。後一不時。或分為九。如成實說。一是退相。二是守相。三者死相。四可進相。五者住相。六不壞相。七不退相。八慧解脫。九俱解脫。論自釋言。以信等根故有差別。最鈍根者名為退相。此當毘曇退法人也。但毘曇中退失聖道。成實法中退失三昧。故無漏智慧不能現前。問曰。若退聖慧不現雲何得成阿羅漢果。釋言。雖退時復還得。得已發慧。故成羅漢。言守相者。根少勝前。雲何勝前。前退法人雖自防護而必退失。此守相人不護則退。護則不退。不退三昧。此當毘曇護法人也。言死相者。根轉勝前。深厭諸有不能得定。不得定故無漏智慧難得現前。設得恐失故求欲自害。故名死相。如瞿坻等。此當毘曇思法人也。此三住於退分三昧。言住相者。所得三昧不進不退。此當毘曇住法人也。此人住於住分三昧。可進相者。所得三昧轉深增益名可進相。此當毘曇必昇進也。此人住於增分三昧。不壞相者。所得三昧種種因緣不能敗壞名不壞相。此人慧利善取三昧入住起相。故不可壞。不退相者。此人最勝所得功德盡無退失。名不退相。此後二人住達分定。當毘曇中不動人也。於前人中不得滅定名慧解脫。得滅定者名俱解脫。九種如是。細分無量。辨相如是(此二門竟)。   次明羅漢斷結多少。經中宣說。斷五上結成阿羅漢。何者五結。所謂。色染及無色染無明憍慢及與掉戲。色界貪愛名為色染。無色貪愛名無色染。此二於彼十使門中同一貪使。無明癡使。憍慢慢使。此前使性。言掉戲者。是其掉纏。此五是其上界煩惱。故名上結。又復那含上人所起亦名上結。問曰。此與四流四扼煩惱何別。釋言。此五通亦是其流扼所攝。然流與扼凡聖通起。此五唯是聖人所起。以是那含所起結故。此五盡處說羅漢果。故說羅漢斷五上結。問曰。何故十使之中。偏說羅漢斷貪癡慢不說餘者。五見及疑見道中斷。故此不論。瞋在欲界。那含時盡。故此不說。問曰。何故十纏之中。偏說斷掉不說餘者。依如毘曇十纏之中。八在欲界。那含時盡故此不說。睡掉二纏通上二界。睡即餘結。一切煩惱睡著境界。名之為睡。隨餘結說故不別論。又復睡眠順於正受故不說之。若依成實睡在欲界。故不說睡。掉不同前。所以偏舉。問曰。羅漢斷除掉纏說為上結。阿那含人斷無慚愧慳嫉忿覆悔眠等纏。以何義故不名下結。釋言。齊類應名下結。但阿那含斷過眾多。簡本異末故就使中說五下結。纏垢別論。阿羅漢人斷過狹少。故通使纏說五上結。問曰。前說。阿那含人斷五下結。五下結中身見戒取及與疑結須陀斷盡。攝前從後通為那含所斷五結。今說羅漢。何為不得攝前從後合斷十結。但雲斷五。釋言。於彼五下結中初之三種分相論之須陀所斷。以實細論亦有那含親斷之義。故得攝之合為那含所斷五結。無有羅漢親斷之義。是故不得攝之從後。宣說羅漢斷除十結。是義雲何。五下結中初之三結三處親斷。一次第人親斷三結成須陀洹。第二超越斯陀含人親斷三結成斯陀含。是人凡時斷除欲結至六品盡。後入見道斷除三結。至第十六道比智時即成斯陀。故經宣說。斯陀含人斷除三結薄貪恚癡。第三超越阿那含人親斷三結成阿那含。是人凡時斷除欲結至九品盡。後入見道斷除三結。至第十六道比智時即成那含。以有此義是故經中說阿那含斷五下結。無有斷除五下結盡即成羅漢。是故不說阿羅漢人斷十結矣。羅漢如是。聲聞賢聖略之云爾。次論緣覺。於中曲有三門分別。一釋名義。二對小分別。三對大分別。初釋名義。言緣覺者外國正音名辟支佛。此翻辟支名曰因緣。佛名為覺。緣覺名義解有兩種。一約所觀法門以釋。緣者是其十二緣法。始從無明乃至老死觀斯悟解。從緣得覺故號緣覺。二就得道因緣以釋。如辟支佛得道因緣經中廣說。如拂迦沙。思風動樹而得悟道。如是等皆藉現事緣而得覺悟。故曰緣覺。名義如是(此一門竟)。   次對小分別。於中有二。一對小辨相。二明同異。言辨相者。經說聲聞緣覺之別有其兩門。一約所觀法門以別。觀察四諦而得道者悉名聲聞。觀十二緣而得道者齊稱緣覺。若從是義於今現在值佛為說十二緣法而得道者亦緣覺收。故經說言。為教聲聞說四真諦。為教緣覺說十二緣。此緣覺中細分有二。一緣覺緣覺。是人本來求緣覺道。常樂觀察十二緣法成緣覺性。於最後身不值佛世。藉現事緣而得悟道。本緣覺性今藉事緣而得覺故。說之以為緣覺緣覺。二聲聞緣覺。是人本來求緣覺道。亦樂觀察十二緣法成緣覺性。於最後身值佛為說十二緣法而得悟解。從佛聲聞而得覺故。說之以為聲聞緣覺。摩訶迦葉即其人也。經中所云為諸緣覺說十二緣正當斯耳。此亦名為緣覺聲聞。故上聲聞人中辨之。此前一門約法以別。二約得道因緣以別。從他聞聲而得道者悉字聲聞。是故摩訶迦葉之流。雖復觀察十二緣法而得悟道。以從佛聞得悟解故。經中說為聲聞眾矣。藉現事緣而得道者齊號緣覺。若從是義乃至七生須陀洹人於最後身不值佛世。藉現事緣而得道者亦緣覺攝。此緣覺中細分亦二。一緣覺緣覺。義如上解。二聲聞緣覺。是人本來求聲聞道。觀察四諦道悟初果。以根鈍故於現在世不得涅槃。天上人中七返受生。於最後身不值佛世。藉現事緣而得緣覺故說為緣覺。是故名為聲聞緣覺。此亦名為緣覺聲聞。故上聲聞人中辨之。是中應作四句分別。一是聲聞而非緣覺。所謂聲聞聲聞人。是義如上解。二是緣覺而非聲聞。所謂緣覺緣覺人。是亦如上釋。三是聲聞亦是緣覺。所謂七生須陀洹人。於最後身不值佛世獨悟者是。四者緣覺亦是聲聞。謂最後身值佛為說十二緣法悟解者是。辨相如是。次論同異。前四人中先就初果。二以辨同異。先論同義。同有五種。一見理同。見生空故。地持雲。聲聞緣覺見陰離陰我不可得。陰與離陰無我人性。二斷障同。同斷四住不受分段。如勝鬘說。三修行同。同修三十七道品法故。地持雲。道同聲聞。四得果同。同得盡智無生智果故。地持雲。於最後身無師自悟得羅漢果說為緣覺。五證滅同。同證有餘無餘涅槃。此五細論非不少異。大況粗論一切聲聞緣覺人等皆悉同矣。次論異義異有六種。一者根異。聲聞鈍根緣覺利根。問曰。緣覺見理與聲聞同。雲何利根。釋言。見理雖同聲聞明淨速疾故得稱利。又斷煩惱雖同聲聞精進速疾。又不退轉故亦名利。二所依異。聲聞依師緣覺不依。三藉緣異。聲聞藉於教法為緣而得悟道。緣覺藉於事相現緣而得悟解。四所觀異。聲聞觀察四真諦法。緣覺觀察十二因緣法。問曰。勝鬘宣說。聲聞緣覺之人初觀聖諦。彼文復言。聲聞緣覺當得世尊為彼宣說四依。言四依者。謂。四聖諦。是則緣覺亦觀四諦。雲何說言緣覺偏觀十二緣乎。釋言。緣覺雖觀因緣亦別因緣作四諦觀。是故經中說之觀諦。是義雲何。彼暖頂前別觀三世十二因緣事作別念觀。觀十二緣苦無常等作總念觀。暖頂已上就十二緣作其四十四智之觀。名為觀名為觀諦。何者是其四十四智。十二因緣因果相屬有十二對。先就後對為四諦觀。謂。老死苦老死集老死滅老死道。初則苦觀。第二集觀。第三滅觀。第四道觀。如是逆推乃至初對各為四觀。是故通合有四十四。是故緣覺得名觀諦。問曰。經說。十二因緣下智觀故。聲聞菩提中智觀故。緣覺菩提乃至上上阿耨菩提。是則聲聞亦觀因緣。今雲何言聲聞偏觀四真諦乎。釋言。聲聞雖觀四諦四中苦集。正是生死十二緣法。是故亦名觀十二緣。通相如如是。於中分別聲聞正觀四諦法門。緣覺正觀十二緣門。此第四異。五向果異。聲聞人中四向四果。緣覺人中一向一果。何故如是。聲聞鈍根。不能一觀相續究竟。數出劬息。故判多果。以果多故趣向亦別。緣覺利根。一入聖觀相續無間乃至究竟。無中息處故無多果。無多果故不立多向。但於相續一觀之中。不滿之處判為一向。滿足之處說為一果。故地經中說十聖性。聲聞多分八。緣覺立二。六通用異。如地持說。聲聞之人二千國土為通境界。緣覺之人三千國土為通境界。又復如彼大智論說。小聲聞中不作意者。一千國土為通境界。其作意者二千國土為通境界。大聲聞中不作意者。二千國土為通境界。其作意者三千國土為通境界。緣覺人中有大有小。小緣覺人不作意者。二千國土為通境界。其作意者三千國土為通境界。大緣覺者莫問作意及不作意。皆以三千大千國土為通境界。此等名為通用異也。又復如彼成實論說。聲聞欲知須陀初心至第十六心方始得知。緣覺之人欲知初心至第六心即便知之。此亦是其通用別矣。問曰。何故欲知初心至第六心方始知乎。緣覺作意欲知須陀苦法忍心凝心觀察。彼忍已謝入苦法智尋後觀之。彼智已謝緣上界苦入苦比忍及苦比智。緣覺即於欲界有漏法中伺之。彼捨上苦緣欲界集。忍時未知至集法智方始知之。是故說知第六心矣。初之二人同異如是。次將第三約對前二以辨同異。彼須陀中七返受生。於最後身不值佛世獨覺之者。望前聲聞聲聞之人九同二異。言九同者。一見理同。二斷障同。三修行同。四得果同。五證滅同。六根性同。七觀法同。八向果同。九通用同。悉如上辨。言二異者。一依止異。於最後身不依師故。二藉緣異。不藉言教而得果故。望前緣覺緣覺之人七同四異。言七同者。一見理同。二斷障同。三修行同。四得果同。五證滅同。准前可知。六依止同。於最後身不依師教故。七藉緣同。同藉事緣而得道故。言四異者。一者根異。此人鈍根。二觀法異。此覺四諦。三向果異。此人具足四向四果。四通用異。此人通劣。次將第四望初二人以辨同異。於最後身值佛為說十二緣法而得覺者。望前聲聞聲聞之人七同四異。言七同者。一見理同。二斷障同。三修行同。四得果同。五證滅同。悉如上辨。六依止同。依師得度。七藉緣同。同藉言教。言四異者。一根性異。此人利根。二覺法異。此覺因緣。三向果異。此無四果四向之別。四通用異。此人通勝。望前緣覺緣覺之人九同二異。言九同者。一見理同。二斷障同。三修行同。四得果同。五證滅同。六根性同。七觀法同。八向果同。一向一果。九通用同。悉如上辨。言二異者。一依止異。此人依師。二藉緣異。此藉言教。對小如是(此二門竟)。   次對大分別。於中有二。一對大辨相。二明同異。言辨相者。緣覺有二。一種性緣覺。是人本來習緣覺道成緣覺性。於最後身觀因緣法證緣覺果。二退轉緣覺。是人過去曾習大乘。後退住中亦得分三。前二如上。更加一種應化緣覺。謂。佛菩薩應現為之故。天女雲。以因緣法化眾生故我為辟支。法華亦云。知眾樂小而畏大智。是故菩薩作聲聞緣覺。如是等也。相別如是。次對大乘辨其同異。言其同者。彼辟支佛一入聖道永更不退。與菩薩同。不如聲聞得聖而退。何故緣覺一向不退。以利根故純用無漏而斷漏結故。良以不退同菩薩故。涅槃經中說辟支佛與諸菩薩合為熟蘇。所言異者。略有十種。一者因異。彼辟支佛過去所修狹劣善根以為本。不廣化生故名為狹不求佛智說以為劣。不知菩薩因行廣大。二者根異。緣覺鈍根。菩薩利根。緣覺所解狹淺不速。故名為鈍。菩薩所解深廣峻疾。故名為利。三者心異。緣覺畏苦疾求取滅。菩薩不畏常樂處世。四所解異。緣覺但觀十二緣法悟解生空。菩薩普觀一切諸法具解二空。五起行異。緣覺但修自利之道。菩薩俱利。又復菩薩修行六度。緣覺不修。六斷障異。緣覺但能斷煩惱障。菩薩之人二障雙除。二障之義廣如上辨。七得果異。緣覺正得緣覺。菩薩能善有大般涅槃。小大涅槃義如後釋。八起化異。如涅槃說。緣覺化人但現神通。終日默然無所宣說。菩薩不爾。能現能說。何故緣覺不能說法。緣覺出世無九部經。無可宣說。又復緣覺無悲方便故不能說。以無悲故不起心說。無四無量礙方便智故不堪說。九通用異。如後六通義中廣說。十體義異。緣覺所有身智功德悉無常苦無我不淨。菩薩真德常樂我淨。又復緣覺所得涅槃唯有樂淨而無我常。菩薩涅槃常樂我淨。此之十種亦異聲聞。然今且就緣覺說之。緣覺如是。次解菩薩於中曲有三門分別。一釋名義。二對小分別。三當相分別。初釋名義。菩薩之名是外國語。外國正名菩提薩埵。此方傳者菩下去提。薩下略埵。故言菩薩。菩提此翻名之為道。薩埵此翻名為眾生。良以此人內心求道備有道行。以道成人名道眾生。問曰。聲聞緣覺人等斯皆求道。並有道行同以道成。以何義故不名菩薩。偏獨此人名菩薩乎。釋言。賢聖名有通局。通則義齊。故涅槃雲。乃至須陀亦名菩薩。亦得稱佛。求索盡智無生智道故名菩薩。正覺共道不共道故說之為佛。但經為欲分別賢聖。是故偏名大乘眾生為菩薩矣。等分賢聖。何故偏名此為菩薩。辨有三義。一就願心望果解釋。唯此眾生求大菩提餘悉不求。是故獨此名道眾生。故地論言。一上決定願大菩提偏言菩薩。此據願心望果釋矣。二據解心望理解釋。凡夫住有。二乘著無。有無乖中不會中道。唯有菩薩妙捨有無契會中道。是故獨此名道眾生。三就行解釋。入佛法中有三種門。一教二義三者是行。教淺義深行為最勝。聲聞鈍根從教為名。聲者是教。餐聲悟解名聲聞矣。緣覺次勝。從義立稱。說為緣覺。緣者是義。於緣得覺。故名緣覺。菩薩最上就行彰名。以能成就自利利他俱利之道故稱菩薩。故地持雲。聲聞緣覺但能自度。菩薩不爾。自度度他是名道勝。以道勝故名道眾生。名義如是(此一門竟)。   次對小分別。菩薩有二。一是漸入。二是頓悟。言漸入者先小後大。問曰。此人何時入大。釋言。小中有二種人。一愚法人。二不愚法人。執小迷大名愚法人。知小解大名不愚法人。本來習小小性成就。於最後身值佛欲小。佛依為說證得小果。得已樂著不能入大。未來無餘涅槃之後。心想生時方能向大。劫數長久不可勝計。不愚法者於過去世曾發大心。流轉生死忘失本念暫欲小法。佛依為說證得小果。得小果已自知有餘發心向大。於現在世即能入之。問曰。此等既入大乘。於大乘中位分何處。經無定判。唯義推之應在善趣。於大乘中初發心後未至種性悉名善趣。二乘入大在此位中。雲何得知非善趣前。涅槃經中說善趣前名為常沒。常沒三塗常沒三有。此非常沒。故知非前。雲何得知非善趣後種性位攝。地持宣說。種性菩薩六入殊勝無始法爾。此人未能現本法性以成六入。故知非是種性已上。又說種性成就真實白淨之法。此人未成。又說種性六度性成。此人未得。又說種性一切佛法種子在身。此人未具又說種性二障清淨。此人但能煩惱障淨。種性菩薩堪為物依。此人未能。又說種性隨所聞法而自開解不由他悟。此人由他。是故得知。非種姓上唯在善趣。問曰。此等既在善趣。二種死中受何生死。釋曰。須陀至阿那含。受分段死。羅漢辟支受變易死。如勝鬘說。問曰。勝鬘說。種性上大力菩薩受變易死。羅漢辟支受變易死。與大力同。何故不判種性已上。釋言。此人所受變易雖同大力多義不同。故非種性。問曰。二乘發心求大即名菩薩。如此菩薩在善趣中受變易身。勝鬘經中何故偏說種性已上大力菩薩受變易死不說善趣受變易乎。釋言。說大有二種門。一分相門。分大異異小。唯種性上大力菩薩受變易身。自斯已前悉名分段。聲聞緣覺雖發大心未有大行。仍本名說不名菩薩受變易矣。二攝相門。攝小成大。於彼聲聞緣覺人中發大心者悉名菩薩。若從是義善趣位中亦受變易。非唯種姓已上方受。勝鬘所說大力已上受變易死分相言耳。對彼聲聞緣覺人故。問曰。二乘發心向大既在善趣。於善趣中為初為中為在畢竟。釋言。此人不同極凡。初發心者亦不得名善趣中上。雲何得知。如涅槃說。須陀洹人八萬劫到。斯陀含人六萬劫到。阿那含人四萬劫到。阿羅漢人二萬劫到。辟支佛人十千劫到。經言到者到於阿耨三菩提心。應當名彼種姓地心。以為所到菩提心矣。去種姓地爾許。劫數。明知。非是善趣中上。問曰。一切須陀洹人至辟支佛向種性地。悉八萬劫至十千劫有不到者。釋言。現在不愚法者則發大心修學大乘。爾許劫數容至種性。若愚法人取小滅者不可稱計。微塵數劫在涅槃中。度是已後心想還生。心想生已發心向大。向大之後阿羅漢人更二萬劫修學大乘方至種性。辟支佛人更十千劫修學大乘方至種性。以是義故非一切人悉八萬劫。問曰。須陀天上人中七返受生至羅漢果。七返受生不過一劫。何緣向大。爾許差降。或容聖者且作階降。又更解釋。若須陀等進斷殘結至羅漢果。然後向大所受不多。更不斷結則向大者有此差降。所有殘結能障法界一切行德。一切諸行悉難成故漸入如是。言頓悟者不從小入一生學大。問曰。此人不從小入。修何等行能治罪障得入大乘。如涅槃說。所謂修習身戒心慧。以修此故能轉罪障趣入大乘。身戒心慧釋有八番。廣如上辨。問曰。此人發何等心名入大乘。發三種心。一厭有為心。聞說生死無常大苦深心厭離。二求無為心。聞說涅槃常樂我淨深心願求。三念眾生心。緣諸眾生有苦無樂決意濟拔。問曰。此人修何等行名學大乘。修三種行。一離有為行。修習實觀破離生死。二趣無為行。修行六度趣大涅槃。三度眾生行。修行四攝等益一切。問曰。漸頓二種之人俱在善趣。何者為勝。釋言。不定。從小入者厭有行勝。以本習故餘二不如。以本學小廣大之心難成就故。其頓悟者求佛化生二種行勝。專意求佛度眾生故。厭有不如。常願在有教化眾生不專厭故。是故此人在善趣中。受分段生未受變易。問曰。此等在善趣中互有勝劣。何處可等。謂。種性上。諸行齊成方能為佛決定種故。對小如是(此二門竟)。   次就大乘當相分別。於中初先通相分別。後別論之。通中開合增數辨之。或總為一。謂。三乘中一菩薩眾。或分為二。二有兩門。一定不定。二門分別。如地持說。善趣菩薩數退數進名為不定。種性已上堅固勝進名為決定。二世出世相對分別。解行已前名為世間。初地已上名為出世。又復地前名為信地。初地已上名為證地。又仁王中。地前名賢地上名聖。或分為三。所謂外凡內凡及聖。善趣位中名為外凡。種性已上名為內凡。地上名聖。於中曲以八門分別。一釋名義。第二約就解心分別。第三約就解法分別。第四約就解緣分別。五約行分別。六約惑分別。七約業分別。八約報分別先釋名義。言外凡者善趣之人向外求理。未能息相內緣真性。故名為外。六道分段凡身未捨。故名為凡。如小乘中念處已前依事趣觀相同外道。名為外凡。此亦如是。向外求理。相同聲聞。未能息相內求真實。故名外矣。言內凡者。種性已上漸息緣故內求真性。故名為內。六道分段雖分斷離未有盡處凡夫身未盡。故亦名凡。故涅槃中說為凡矣。所言聖者初地已上。息妄契真會正名聖。名義如是(此初門竟)。   次約解心以別三位。心有三種。一事識心。所謂六識。二妄識心。謂第七識。三真識心。謂第八識。外凡位中但依事識修習觀解。未有餘義。內凡位中事識漸滅。妄識事中慧以漸現前。初地已上妄識中慧以漸息滅。真識中慧以漸現前(此二門竟)。   次約解法以別三位。外凡位中事識未亡。心外見法。心外法中推求觀察。見苦無常空無我等未解餘義。內凡位中息外歸內。見一切法唯從心起心外無法。以見心外無別法故事識漸滅。見一切法唯心起故七識之解以漸現前。此解現時見一切法但從妄想自心所現。如夢所睹皆從心起畢竟無法。初地已上息妄顯真。見一切法唯是真實如來藏性緣起集成真外無法。雖有所見而無分別。無分別故妄智漸息真德漸現。解法如是(此三門竟)。   次約解緣分別三位。所解之法有證有教。外凡位中於佛教法假他開道能方悟解。不能自知。是故判為四依弟子。於深證法但能信順。內凡位中於佛教法能自開解。不假他教。故華嚴中說十住等。隨所聞法即自開解。不由他悟不由他人能自解故堪為初依。於深證法獨須他教。故地持中宣說教授初業菩薩。地經論中說。為一切信行菩薩說不思議法。初地已上於諸教法能自宣說。於深證法自能證知不假他教。故地持雲。有佛無佛堪能次第斷煩惱障及智慧障(此四門竟)。   次約行論。行謂六度。外凡位中修行有相六波羅蜜。雖少觀空微故不說。內凡位中修學破相六波羅蜜。觀空破慳以起檀行。乃至觀空破離癡見而起慧行。故地持雲。解行名為無相修方便。初地已上成就真實六波羅蜜。亦名無相六波羅蜜。證法本寂無慳無著名檀波羅蜜。自性清淨無諸罪垢名屍波羅蜜。體無違惱名忍波羅蜜。具堪諸法無所缺少名精進波羅蜜。寂靜不動名禪波羅蜜。永無闇障名般若波羅蜜。故地持中宣說。初地為無相修。二地已上無相修廣。八地已上無相果成。行別如是(此五門竟)。   次約惑論。惑謂五住。於中進退曲有四義。其一義者。外凡位中始修無漏斷四住地。種性已上觀解成就斷四住地性成之結。是其地也。初地已上實慧深明斷無明地。第二義者。善趣修習事識無漏斷四住地。種姓已上修習七識緣觀無漏斷無明地。初地已上修真無漏斷無明地。問曰。善趣所斷四住為伏為永。釋言。善趣初伏後永。此雲何知。經中宣說。種性已上大力菩薩受變易身。變易必用無漏為因。無漏業因種性前起。明知。永斷。第三義者。五住煩惱有粗中細。其粗品者善趣漸斷種性時盡。以此粗品種性盡故地持宣說。種性菩薩二障清淨。又地持說。種性菩薩離粗煩惱。義當此門。其中品者種性已上隨分漸斷。初地時盡。以此中品初地盡故。地持宣說。初地菩薩出障解脫無罪清淨。其細品者地上漸斷至佛乃盡。以此細品地前未斷故。涅槃說。初依菩薩具煩惱性。第四義者善趣位中修事無漏斷四住地。種性已上事治漸息。修起七識緣照無漏斷無明地。初地已上緣照漸息真德現前。約惑如是(此六門竟)。   次約諸業以別三位。業有二種。漏與無漏。分假之因名為有漏。變易之因名為無漏。有漏業中有善有惡。人天之因名之為善。三塗之因說以為惡。惡有五階。一是闡提。起大邪見斷善根業。二謗正法。三五逆罪。四犯重禁。五者十惡。若通一切威儀之罪惡有六階。業相如是。今約四業以別三位。於中進退略有兩義。一偏對惡業以別三位。善趣位中修習淨信離闡提業。種性已上解行成立。永離謗法四重五逆三種惡業。初地已上行德純善離十惡業。乃離一切威儀之惡。第二通對善惡分別。善惡二業有繫不繫。善趣修習身戒心慧。轉重令輕。斷離三塗定繫之業。種性已上悲願力成。往來自在斷離人天定繫之業。初地已上德行純淨永離人天不定繫業。亦可。八地已上離之。第三通對漏無漏業而為分別。善趣修習身戒心慧斷三塗業。種性已上修無漏道漸斷人天分段之業。初地已上真德漸現斷變易業。約業如是(此七門竟)。   次約報論。報謂分段變易之果。分段果中有善有惡。於中曲有兩義分別。一偏約分段生死分別。分段有二。一惡道分段。謂三惡趣。二善道分段。所謂人天。惡道分段有正有習。惡業為因四住為緣生三惡趣名之為正。惡業為因悲願為緣生三惡趣說以為習。惡道中正善趣已前常沒所受。善趣漸斷種性時盡。惡道中習種性已上漸次斷除初地時盡。初地盡此離惡道畏。善道分段亦有正習。善業為因四住為緣受人天身名之為正。善業為因悲願為緣受人天身說以為習。善道中正外凡所受。種性漸斷初地時盡。初地盡此名出三界。又經宣說。初地菩薩得二十五三昧破二十五有。亦當此門。善道中習地上漸斷八地上盡。七地已還斷未盡。故大智論中名為肉身。八地已上斷之盡。故彼名法身。二通約分段變易分別。隨相粗分善趣位中受分段身。從小入者善趣位中亦受變易。小故不說。種性已上分段漸捨受變易報。初地已上變易漸捨得法身報。三位如是。或分為四。地持宣說。種性發心及行方便是其三種。加以善趣即為四也。又依大品說五菩提。菩提中四在菩薩。亦得分四。五菩提者。一發心菩提。在於善趣。論自釋言。在於無量生死海中發菩提心。是故名為發心菩提。二伏心菩提。在於種性解行位中修習伏忍。故名伏心。三明菩提。謂。初地上乃至六地波若慧明名明菩提。四出到菩提。謂。七地上出離眾相到無生忍。故名出到。五無上菩提。謂。如來地。餘不能加。故曰無上。廣如上說。或分為五。善趣為一。解習淨信故。瓔珞中名為十信。習種為二。修習淨解。故華嚴雲。隨所聞法即自開解。不由他悟。性種為三。修起正行故。華嚴中名為十行。解行為四。亦名道種。修習如觀。十地為五。亦名聖種。成就實證。或分為六。前四如上。初地已上離分見修。故有六種。或分為七。如地持說。善趣為一。種性已上六住為六。合為七也。言六住者。一種性住。所謂習種。二解行住。三淨心住。所謂。初地。四行跡住。二地已上。五決定住。八地已上。六畢竟住。謂第十地。義如上釋。或分為八。八有兩門。一開前合後以說八種。一初發心行。創背生死初發道心。二有相行。依前發心修起有相六波羅蜜。修此行時見人修善則便歡喜。見人造罪即便嫌惡。三無相行。學觀空理於生死中不見可厭。於涅槃中不見可求。修此行時見人造罪心不悒慼。見人修善亦不欣務。四方便行。雖觀空理而常隨有情集諸行。此四在善趣位中。習種為五。性種為六。解行為七。初地已上聖種為八。開後合前以說八種。善趣為一。種性已上七地為七。通前八也。言七地者如地持說。一種性地。二解行地。三淨心地。四行跡地。五決定地。謂第八地。六決定行。謂。第九地。依前決定上上趣求名決定行。七畢竟地。謂。第十地。此義如前七地章中具廣分別。或開為九。次前八中離分種性以之為二。即是九也。或說為十。如涅槃說。一初發心善趣中始。二熙連河沙佛所發菩提心。能於惡世不謗正法。熙連河者於彼恆河四眷屬中一種河也。於此河中一沙一佛爾許佛所發菩提心。方能惡世不謗正法。三一恆河沙佛所發心。於惡世中愛樂正法不謗同前。其恆河者是此江河故。舊翻經多名江河。於此河中一沙一佛爾許佛所發心。方能惡世愛樂大乘。聞此不謗。第四人者二恆河沙佛所發心。能於惡世愛樂大乘。讀誦受持未能解說。第五人者於三恆河佛所發心。於惡世中愛樂大乘。讀誦受持少為他說未解深義。第六人者四恆佛所發菩提心。於惡世中愛樂大乘。受持讀誦為他演說。十六分中解一分義。解何等義。如涅槃說。謂。解佛性如來常住。雲何十六。大涅槃中隨義淺深如來分判為十六分。此第六人始得一分。此前六人同在善趣。齊是四依弟子所攝。第七人者名為凡夫具煩惱性。五恆佛所發菩提心。於惡世中能說大乘。十六分中解八分義。此在種性解行位中。第八人者名須陀洹及斯陀含。六洹佛所發菩提心。於惡世中能說大乘。十六分中得十二分義。位在初地乃至七地。第九人者名阿那含。七恆佛所發菩提心。於惡世中能說大乘。十六分中得十四分義。此在第八第九地中。第十人者名阿羅漢。八恆佛所種諸善根。於惡世中受持讀誦書寫解說大乘經典。十六分義悉皆具解。位在十地。此等得義深淺之相。如四依章具廣分別。或分十一。地前為一。通名信地。地上為十。或分十二。一是外凡。二是內凡。備如上判。地上分十。合為十二。或分十三。善趣為一。種性為二。解行為三。十地為十。合為十三。或分十四。善趣為一。習種為二。性種為三。道種為四。十地為十。合為十四。或分十五。前十四中分第十地。以之為二。所謂。法雲及與等覺。十地窮終現與佛齊。故名等覺。未是證同。或復開分為四十一。善趣為一。十住十行及十迴向並其十地為四十一。言十住者如華嚴說。一發心住。於大菩提起意趣求。二治地住。善修自利利他之道。三修行住。修護煩惱護小乘行。四生貴住。聖法中生種性尊貴。五方便住。具足善巧度眾生行。六正心住。得決定智。於佛法中雖聞異說正見不動。七不退住。雖聞異說正願不動。八童真住。行業清淨如世童子真淨無染。九法王子住。於佛法王所行住處出生正智。堪能究竟無上菩提。十灌頂住。行修上順佛智現前。此十習種如瓔珞說。言十行者如華嚴說。一歡喜行。喜心行施。亦令他喜。二饒益行。修治淨戒饒益自他。三無恚恨行。修忍離瞋。四無盡行。懃修精進攝善無盡。五離癡亂行。常修定慧離妄分別。六善現行。觀法實相般若現前。七無著行。以無著心修起所行。八尊重行。成就種種殊勝善根。九善法行。成就種種化他善法。十真實行。成就第一真實之語。如說能行如行能說。此十性種如瓔珞說。十迴向者如華嚴說。一者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迴向。菩薩修行六波羅蜜攝取眾生。令離一切煩惱業苦安住菩提名救眾生。等心救濟不聞怨親善惡等別名離眾生相。迴向此善根有所趣向名救眾生離眾生相迴向。二不壞迴向。於佛菩薩及一切法得不壞信名為不壞。迴向此善根有所趣向名不壞迴向。三等一切佛迴向。經言。菩薩學於過去未來現在一切諸佛所作迴向名等一切迴向。四至一切處迴向。菩薩所修一切善根用以迴向。以迴向力令此善根至一切處。譬如實際無所不至名至一切處。至何等處。所謂。至於佛法僧處無盡供養。至一切行處具足修習。至一切果處具足成滿。至一切佛剎處具足莊嚴。至一切眾生處具足攝化。至一切法處具足解知。如是等也。五無盡功德藏迴向。迴己所修無盡功德有所趣向。名無盡功德藏迴向。又復願求諸佛菩薩無盡功德。能成無盡功德善根。亦名無盡功德藏迴向。六隨順一切堅固善根迴向。迴己所修施等善根有所趣向。為佛守護能成一切堅固善根堅固願等。名隨順一切堅固善根迴向。七等心隨順一切眾生迴向。菩薩增長一切善根迴以等益一切眾生。名等心隨順眾生迴向。八如相迴向。菩薩所成種種善根同證一如。迴此善根有所趣向。名如相迴向。又復菩薩迴向之心依於種種真如門起。是故亦名如相迴向。九無縛無著解脫迴向。於一切法心無執著名無縛無著。於法自在稱曰解脫。菩薩不輕一切善根。以無縛無著解脫之心迴彼善法。求普賢行能具普賢一切種德。名無縛無著解脫迴向。十法界無量迴向。菩薩彼習無盡善根迴之。願求法界差別無量功德。名為法界無量迴向。此十道種如瓔珞說。言十地者。一歡喜地。成就無上自利利他。初證聖處多生歡喜。故名歡喜地。二離垢地。離能起誤心犯戒煩惱垢等清淨戒具。名離垢地。三名明地。隨聞思修照法顯現。故名明地。四明炎地。虛妄煩惱薪智火能燒。故名炎地。五名難勝地。得出世智方便善巧能度難度。名難勝地。六現前地。波若有聞大智現前名現前地。七遠行地。善修無相行功用究竟。能過世間二乘出世間道名遠行地。八不動地。報行純熟無相無間故曰不動地。九善慧地。無礙力說成利他行故名善慧地。十法雲地。得大法身具足自在故名法雲地。或復開分為四十二。第十地中別分等覺。通前合為四十二矣。隨別細分亦可無量。通釋如是。次第二門隨別解釋。先解善趣。依瓔珞經善趣位中。修十種心名為十信。一修信心。二精進心。三修念心。四修定心。五修慧心。六修成心。七修捨心。八修護心。九迴向心。十修願心。言信心者。於入解處淨信在前。一心決定樂欲成就名修信心。言精進者。聞菩薩藏精懃修習無間善業名為精進。言念心者。常修六唸唸佛法僧戒施及天。廣釋如上。言修定者於事於義繫心安住。遠離一切虛偽輕躁憶想分別。言修慧者。謂。聞思修聞菩薩藏思量觀察。知一切法無我無人自性空寂。言修戒者。受持菩薩清淨律儀身口意淨。不犯諸過有犯悔際。言修捨者。不惜身財所得能捨。言修護者防護己心不起煩惱。又更分別有五種護。如地持說。一者默護。得俱生智能疾受法化度眾生。二者念護。念持於法。三者智護。得堅固智觀察法義。以默念智離於退分修勝進分。四息心護。守諸根門。五他護。隨順他心修如是行。名之為護。言迴向者。所修善根迴向菩提。不願諸有迴施眾生。不專為己迴求實際不著名相。言修願者。隨時修習種種淨願。如華嚴經淨行品說。如是等也。此之十種在於信位。助成信行故。瓔珞經名為十信。自餘十住十行十迴向及與十地悉如上釋。三乘賢聖辨之略爾。   大乘義章卷第十七(末終)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44 冊 No. 1851 大乘義章   大乘義章卷第十八   遠法師撰   淨法聚果法中有十八門。此卷有二門(大般涅槃義 無上菩提義)。   涅槃義五門分別(釋名一 滅之分齊二 定體三 開合辨相四 雜義分別五)   第一釋名。涅槃是其天竺人語。依彼具言名為摩訶般涅槃那。摩訶名大。大義有六。一者常義。故涅槃雲。所言大者名之為常。譬如有人壽命無量名大丈夫。二者廣義。故涅槃雲。所言大者其性廣博。猶如虛空無所不至。涅槃如是。故名為廣。三者多義。能別非一。故涅槃雲。譬如大藏多諸珍異。涅槃如是。多有種種妙法珍寶。故名為大。四者深義。淵奧難測。故涅槃雲。大者名為不可思議。一切世間聲聞緣覺不能測量涅槃之義。故名為大。五者高義。位分高出餘人不至。故涅槃雲。譬如大山一切世人不能得上。故名為大。涅槃如是。凡夫二乘及諸菩薩不能窮到。故名為大。六者勝義。如世間中勝上之人名為大人。涅槃如是。諸法中勝。故名為大。大義如是。何者是大。大有三種。一者體大。性淨涅槃體窮真性義充法界。二者相大。方便涅槃過無不盡德無不備。三者用大。應化涅槃妙用曠博化現無盡。故涅槃雲。大般涅槃能建大義。義猶用也。所言般者此翻名入。入義有三。一就實論入。息妄歸真。從因趣果。二真應相對。息化歸真。故名為入。三唯就應現。捨有為過趣入無為。故名入。言涅槃者人釋種種。有人釋言。涅槃之名非胡非漢直是佛語。若論佛語一切皆是。豈獨涅槃。故涅槃雲。種種異論文章咒術皆是佛說。雖是佛說不離方言。若離方言佛則無說。涅槃之體非名字。故非音聲。故有人復言。涅槃胡語名總萬德。此方更無一名能翻。故存胡本說為涅槃。涅槃之體實備萬德。涅槃一名非盡萬德。若使涅槃名盡萬德。是則宣說萬德之時。不應隨德更立名字。欲說常義更立常名以名彼義如是一切。明知。涅槃名不盡德。又設涅槃名。總萬德此方還以萬德總名翻彼涅槃。何為不得而言叵翻。又涅槃雲。隨其類音普告眾生。今日如來將欲涅槃隨類異告。雲何叵翻若正相翻名之為滅。隨義傍翻名別種種。或言不生。或曰不出。或謂無作。或謂無起。或名無為。或字無相。或言不燃。或曰不識。或稱寂滅。或雲安穩。或名解脫。或字彼岸。如是種種悉如經說。雲何得知是滅非總。今此且以四義驗之。一准昔以求。如來昔於餘契經中。每常宣說煩惱滅無身亡智喪以為涅槃。今日涅槃名不異昔。何忽是總。二據終以驗。如來垂滅大音普告。今日如來將欲涅槃。時諸眾生聞佛涅槃鹹皆悲惱詣佛請住。若使涅槃名含萬德是則宜唱萬德示人。眾生應喜。何故悲惱詣佛請住。聞佛涅槃悲惱請住。明知。涅槃是滅非總。三準定方言。外國之人見人死滅鹹皆稱言。某甲涅槃。世人死滅何德可總亦稱涅槃。世人死滅名涅槃。故明知。涅槃是滅非總。四取文為證。如涅槃中。佛嘆純陀。善哉善哉。能知如來示同眾生方便涅槃。世間眾生何曾有彼萬德涅槃。如來示同此說如來同世盡滅。名同涅槃。明知。涅槃是滅非總。又法華說。日月燈佛說法華竟。於後夜分入於涅槃。下文重頌佛此夜滅度如薪盡火滅。長行之中雲言涅槃。偈言滅度。明知。涅槃是滅非總。問曰。若使涅槃是滅何故經言諸結火滅名為滅度。離覺觀故稱曰涅槃。釋言。外國滅有多名。略有三別。一者涅槃。翻名為滅。二彌留陀。此亦名滅。三者毘尼。此亦名滅。其猶外國菩提末伽此通名道。外國說滅有多名。故諸結火滅名彌留陀。離諸覺觀名曰涅槃。涅槃經中彌留陀滅翻為漢言。涅槃之滅仍存胡語。似若是別若具翻之此方名少。彼彌留陀此翻名滅。彼中涅槃此亦名滅。是故得言外國涅槃此翻名滅。滅煩惱故滅生死故名之為滅。離眾相故大寂靜故亦名為滅。那者名息。究竟解脫永蘇息故。息何等事。息煩惱故息生死故。又息一切所行事故。涅槃雲。雖得禪定智慧解脫不名畢竟。若能斷除三十七品所行之事方得名為畢竟涅槃。以息如是三十七品所行事故亦名為息。名義如是。   次第二門彰滅分齊。分齊有四。一是事滅。斷生死因滅生死果。名為涅槃。二者能滅。諸佛涅槃圓備萬德。雖具眾德妙寂離相。稱之為滅。又復離性亦說為滅。言離相者如下文說。譬如一切眾生心識體雖是有而無一相。亦如醍醐體雖是有而無青黃赤白等相。涅槃亦爾。體雖實有而無一相。故稱為滅。無何等相。謂。無他相及無自相。無他相者。如經中說。離於十相名為涅槃。謂。離色聲香味觸相生住滅相男相女相。經中復說。離十三相名為涅槃。離前十相及離苦樂不苦樂相。又經復言。大涅槃中無有日月星辰諸宿寒熱風雨生老病死二十五有及諸憂苦。此等皆是無他相也。無自相者。大涅槃中雖有色身而無色相。雖有覺知而無知相。雖有一切無一切相。備如經說。言離性者。諸德同體緣起相成。無有一法別守自性。如就諸德宣說常義。離諸德外無別常性。我樂淨等類亦同爾。又就常等宣說法身。離常等外無別身性。餘亦如是。故經說言。又性別異故成涅槃。由非別異名無別性。故成涅槃。問曰。涅槃體既是有。說有稱當。何勞說之。門解義。故就障滅。此是第二德寂之滅。三者應滅。應滅有二。一現斷有因盡生死果。名之為滅。二息化歸真。用息稱滅。四者理滅。如經中說。一苦滅諦。一切眾生即涅槃相。如是等也。理滅有二。一者相虛妄。情所起一切諸法相有體無。名之為滅。此即經中空如來藏。二者真空。真如來藏離相離性。名之為滅。言離相者如馬鳴說。謂。非有相非無相。非非有相非非無相。非有無俱相。非異相。非非一相非非異相。非一異俱相。非自相非他相。非非自相非非他相。非自他俱相。如是一切妄心分別悉不相應。唯證境界。言離性者。如來藏中具過一切恆沙佛法。是諸佛法同一體性緣起相成不離不斷不脫不異。以同體故無有一法別守自性。雖無一性而無不性。無有一性法如也。而無不性法界別也。今說如是。以之為滅。滅如是。此四相望亦有本末。理滅為本。由見理中相空之滅成前事滅。悟理捨情離生死故。由證理中真空之滅成前德滅。如彼真法離性相故。依德起用故有應滅。此四種中分相言之。說前三種以為涅槃。攝相論之。四滅俱是涅槃為門。統攝諸義成涅槃故。分齊如是。   次第三門定其體性。涅槃體中德別無量。要唯有三。一是色法。二是心法。三非色心法。言色法者如涅槃說。滅無常色獲得常色。離苦色獲得樂色。乃至滅於不寂靜色獲得真實寂靜之色。故知。涅槃用色為體。又涅槃雲言不空者。謂。有善色。常樂我淨。又涅槃中說大涅槃以為解脫。迦葉白佛。如是解脫為色為非色。佛言。二乘解脫非色。諸佛如來解脫是色。以斯驗求明知。涅槃體性是色。又如六卷泥洹之中。純陀嘆佛。妙色湛默常安隱。不隨時節劫數遷。大聖曠劫行慈悲獲得金剛不壞身。故知。是色。又勝鬘中嘆佛色身世無與等。又嘆如來妙色無盡。明知是色。色相雲何。佛有三身。一是應身。二是報身。三是法身。此三身中皆悉有色。應身色者現化隨物。或時似天或復似人。如是一切隨其所現同世色像。是故亦名共世間身。報身色者於彼應身一一相處各有無量塵數相好。如華嚴經相海品說。雖具眾相而不可見。如梵天王頂上寶珠有而叵見。雖不可見而實有之。名字不同作業各異。如華嚴說。法身色者如來藏中。色性法門顯成佛體。體雖是色而無色相。如似比丘無作戒法。亦如陰陽五行等法雖無色相而是色性。諸佛證得成就法界。諸根相好即法身故。又此法中出生法界無盡色。故名像色法。有人說言。涅槃無色唯一靈智。設言色者是應非真。何故非色。色性質礙。為是無之。若色質礙全佛無者。心是攀緣慮知之法。佛亦應無。佛無緣心而有無緣覺知之心。色亦應爾。佛無礙色。而有無礙自在之色。何為不得。人復為難。礙故名色。佛身無礙。雲何名色。此應返質。緣義為心。佛智無緣。何得名心。人復釋言。無緣而照故得名心。此應類之。無礙是身。無礙是形。何為非色。又雖無礙而有光明諸根相好。何得非色。又若無礙即全無色。若言有色即令礙者。此應並報。如來無緣即應是癡。即應無知。佛若有知即是攀緣。可如是不。此既不可。彼亦同然。何勞致疑。又若說言色皆是應都無真實者。此應並難。真處亡情。有覺有知。應悉是應。應化之知從真知生真中立知。應化之色從真色起。真中存色。竟有何妨。又經宣說。滅無常色獲得常色。雲何是應。經復宣說。真實善色常樂我淨。雲何是應。又經嘆佛。妙色湛然常安穩。不隨時節劫數遷。大聖曠劫行慈悲故得金剛不壞身。雲何名應。又地經中說。佛相好為實報身。雲何是應。又若相好悉是應者。經中宣說相好之業。應是應修非是實修。修得是實果寧不真。人復釋言。滅無常色獲常色等。此實是心。心法顯現義說為色。此應反難。若心顯現義說為色。實無色者。色法不顯。義說為心。實應無心。又若心現義說色者。他亦應言色光照明義說為心。佛實無心色光照明。不得名心。心法顯現何得名色。以斯驗求佛真有色。不得言無色。義如是。次論心義。經中宣說。滅無常識獲得常識。受想行等亦復如是。明知。涅槃以心為體。又說彼若成大涅槃。明知。涅槃用心為體。心相雲何。如前八識章中具辯。今略論之心有三種。一是事識。謂。六識心。向外取緣。二是妄識。謂。七識心。內迷真性妄取自心所起境界。如人昏夢迷覆實事。妄取自心所起境界。三是真識。謂。八識心。如來藏中過恆沙法緣起集成覺知心事。以此真心覺知性故。與無明合便起妄知。息去無明便為正知。如人報心與昏睡合便起夢知。息去昏睡便為寤知。始覺真心說之以為一切種德。今此就其涅槃門說故。說此心以為涅槃。妄事兩心。情有體無。未窮似有。研之即盡。不成涅槃故。楞伽雲。妄想爾炎慧。彼滅我涅槃。又彼經言。滅七種識唯有藏識。唯藏識故真識之心得成涅槃。非六非七。有異論。如前八識章中廣破。問曰。真心是知非滅。雲何得說為涅槃乎。釋言。此心體是知性。而無分別。無分別故照而常寂。是知性故寂而恆照。以恆照故能滅癡闇。以常寂故能滅妄想。癡妄既除不復隨緣集起生死。以不起故無為體寂。故名涅槃。心法如是。次明非色非心之義。如經中說。菩提不可身得心得。涅槃亦爾。故非色心。相狀如何。分別有二。一數滅無為。斷離一切色心等相名非色心。如涅槃說。滅無常色名為非色。滅於無常受想行識名曰非心。如是一切。又如涅槃梵行品說。入於無色大般涅槃名為非色。又無諸大陰界入等。亦是非色意滅識亡心亦寂等。名為非心。又滅妄想爾炎慧等。亦是非心。二真法體如。色即無色。心即無心。名非色心。如經中說。大般涅槃實非有色。隨世說有。又經中說。菩提涅槃一切皆空。又地經說。自體本空智自空等。皆是真空非色心義。彼雲何空。義如上解離相離性。言離相者。佛雖有色而無色相。如無作戒雖復是色而無形相。佛雖有心而亦無心相。如鏡照物無分別相。言離性者。大涅槃中諸德同體緣起相成。無有一德別守自性。故名為空。以是空故色無色性。名為非色。心無心性。稱曰非心。問曰。若此皆無自性即是自性不成無常。與生死法有何差別。釋言。緣起無性空義。生死涅槃其理齊等。是故經中說生死空乃至涅槃生死無我乃至涅槃。所言異者。生死之法一向無常。以其性相俱無常故生滅流轉名相無常。虛集無性名性無常。涅槃之體亦常無常而非一向。故涅槃經初德中說。涅槃非常亦非無常。是義雲何。大涅槃中萬德同體。分相論之各守自相無為不動。故非無常。攝相言之互以相成相成不壞。亦非無常。非無常故經說為常。將別分總總相不立。以不立故無空性常。無性常故名為無常。涅槃體性其理定爾。有人宣說。一苦滅諦。顯成涅槃。苦滅唯空。顯此空理以成涅槃。是故涅槃一向唯空無色無心。此外道空不應受持。若說苦滅唯是空者。佛自對破。如涅槃經四諦章說。修苦滅者。逆於一切諸外道等。若說空法為苦滅諦。諸外道等悉皆修空。應有真諦。又若宣說無我空寂為如來藏。當知。此人久在生死。長受長諸苦不得解脫。若有說言有如來藏。雖不可見破煩惱已定必得之。若發是心一念因緣於諸法中悉得自在。以斯驗求明知。苦滅不唯是空。如勝鬘說。一苦滅諦是如來藏。如來藏具過一切恆沙佛法。名不空藏。何得唯空。若言涅槃一向空者。經說涅槃常樂我淨真實善有。那得言空。又經說言空者。所謂一切生死。言不空者。謂。大涅槃。又經說言殺空得實。殺無常已得常涅槃。雲何是空。又涅槃經第七德中。七法相異空與涅槃義門各別。何得唯空。又若空者無想天喻無想實有。竟何所況。又經宣說。大般涅槃能建大義種種示現。若唯空者依何起義。又經宣說。汝不應言滅是法性。若法性者實無滅也。何得唯空。有人復言。如來藏性色心為體。都無空義。復言空者。無相名空。藏性既爾。顯成涅槃。涅槃唯有一向不空。說言空者空無萬相。不空涅槃。此亦是其外道之有。不應受之。若說藏性實不空者。是義不然。如楞伽說。依法無我說如來藏。雲何不空。又復如彼起信論說。有人聞說如來藏中具一切法。便說色心各別有體。對治此執說。一切法依真如說。如者是其空之別稱。依之宣說一切佛法。雲何不空。又如經說。如來藏中具過恆沙一切佛法。不離不斷不脫不異。既言不離明無別性。法無別性何為不空。又同體法必互相成。相成之法則有總別。攝別成總諸法可有。將別分總總相不立。何為不空。若別分總。總義不空五陰分生。生應不空。藏性如是。若言涅槃實有不空是義不然。如經中說。涅槃非有。隨世說有。涅槃非有。雲何不空。又地經說。自體本空名為性淨。同相涅槃雲何不空。又經中說。菩提涅槃一切皆空。雲何實有。又若涅槃實有不空取著涅槃正見非邪。佛何故破說空無我。又若涅槃實常非空。常見者不應是患。若言涅槃空無妄情心取之相故名為空。而涅槃體定不空者。此應並反經說涅槃非有非無。是則有者能有他故名之為有。體應非有。人即救言我言無者。己無他相何得有他。此應更徵。經中宣說。依如來藏故有生死。依大涅槃能建大義起種種化。即是有他。若言無者己無他故不得有他。是則有者已有他故不得無他。此是一難。又若無者一向無他。而體非無是則有者一向有他。而體非有。有雖有他不妨體有。是則無者雖復無他何妨體無。偏有偏無佛法大患。理須廣破。體性如是。   次第四門開合辨相。其涅槃者乃是諸佛圓寂妙果。體窮真性。義充法界。體窮真性故妙絕於名相。義充法界故德備於塵算。塵算之德難以定論。是以經中或雲。一二乃至眾多。言其一者統而攝之。一大涅槃體含眾義備苞萬物。或說為二。二有三門。一者有餘無餘相對說二。二性淨方便相對說二。三真應不同相對說二。就初對中先釋其名後辨其相。名字如何。有餘無餘義釋有二。一約對分別。煩惱盡處名為涅槃。約對身智以立二名。無學聖人煩惱盡竟。望後猶有餘身智在。約後別前。名前以為有餘涅槃。身智盡竟望後更無餘身智在。望後名前。說前以為無餘涅槃。毘曇法中所說有餘無餘涅槃正當此義。是第一約對分別。二就涅槃相望分別。於此門中涅槃有二。具約生死因果以說。生死因儘是一涅槃。生死果亡是一涅槃。據彼生死因盡之處。望後更有生死果亡一涅槃在。約後別前。名為有餘。生死之果盡滅已竟。望後更無餘涅槃在。說為無餘。約對生死因果既然。約對分段變易亦爾。名字如是。次辨其相。曲有三門。一就大小相對分別。二就小分別。三就大分別。言就大小相對分者。小乘涅槃名曰有餘。大乘涅槃說為無餘。此之一義如勝鬘說。故彼文言。生死二種。有為無為。涅槃亦二種。有餘及無餘。分段生死名曰有為。變易生死名曰無為。此二如前二生死中具廣分別。有為生死盡無之處所得涅槃名曰有餘。望後更有餘生死故。又亦更有餘涅槃故。無為生死盡無之處所得涅槃名曰無餘。望後更無餘生死故。又亦無其餘涅槃故。次第二門就小分別。宗別不同。所說各異。有人說言。毘曇法中煩惱盡滅名有餘涅槃。現報身上遠離緣縛。說之以為無餘涅槃。是義不然。己家煩惱通縛內外一切境界。無學聖人初得果時是縛已斷。爾時不名無餘涅槃。現在身智謝滅之後。方始宣說無餘涅槃。何由而言身離緣縛名曰無餘。若此非者何者是乎。毘曇法中涅槃體一。約對不同得二名字。言體一者。於此宗中煩惱業思。以道力故應起不起數滅無為。是涅槃體。此體是一。約對身智得二名字。身智未盡說前涅槃以為有餘。望後更有餘身智故。身智盡竟向前涅槃轉名無餘。望後更無餘身智故。問曰身智盡無之處。以何義故不名涅槃。彼宗身智起已謝往是無常滅故非涅槃。由斷因故後果不起。是非數滅故非涅槃。若依成實涅槃體二。生死因儘是一涅槃。生死果儘是一涅槃。故有二種。問曰。何故毘曇法中生死果盡不名涅槃成實名是。釋言。毘曇性相中求。為道親斷名為數滅。不親斷者則非數滅。身口二業及生死果非道親斷。故非數滅。故不名涅槃。成實法中解義務寬。由斷煩惱業果不起從其根本亦是數滅。故說涅槃。此雲何知。如成實說。見斷法者。示相我慢及彼所起諸餘法也。修斷法者。不示相慢及彼所起諸餘法也。覺斷煩惱名示相慢。示猶見也。執見我人眾生定相名為示相。執我陵物稱之為慢。依此所起業及苦果名為所起諸餘法也。由斷見惑令此不起。通名見斷。修斷煩惱名不示相慢。修道所斷是鈍煩惱。不執我人眾生定相名不示相。闇昧心中恃我陵物目之為慢。依此所起業及苦果名為所起諸餘法也。由斷修惑令此不起。通名修斷。業及苦果見修斷故名為數滅。是數滅故。生死果盡得名涅槃。二種如是。此二涅槃得之不定。或在同時。或在前後。若斷現因令其當果畢竟不生名曰無餘。此無餘滅與有餘滅得在一時。以一時中具兩義故能盡之。智亦有二種。盡生死因名為盡智。斷生死果令後不起名無生智。若無學人以邊際智促報取滅名曰無餘。此無餘滅與有餘滅得在前後。報盡方說無餘滅故。然無餘滅得雖不定或前或後彰名唯後。何故而然。現報未滅障其未報不生不顯。故不與名。問曰。若使現報未盡不得宣說無餘滅者。亦應不得說無生智。智中既得說無生智。滅中何為偏獨不得。釋言。滅中身智盡後無餘義顯。故前隱之。智則不爾。身智滅後不得說智。故前說之。小乘如是。次就大論。分別有四。一約生死因果分別。分段變易二種因盡名曰有餘。二種果亡稱曰無餘。故地持雲。一切起因斷。諸餘畢竟滅名般涅槃。起因斷者是其有餘。諸餘滅者諸餘果亡。是其無餘。二約分段變易分別。分段因果盡無之處。滅不究竟說為有餘。變易因果盡無之處。滅中窮極說為無餘。三分段因果及與變易因盡之處。目曰有餘。變易果盡名曰無餘。第四偏約變易宣說。變易因盡名曰有餘。變易果亡說為無餘。分段因果盡無之處判之為小。大中不論。有餘無餘二種涅槃相別粗爾。次就性淨方便論二。於中略以三門分別。一釋其名。二辨其相。三定其因。名字如何。方便涅槃各別有四。一方便淨。二方便寂。三方便壞。四不同相。釋此四名各有兩義。一對因論果。二對體彰用。何故而然。方便涅槃有其二種。一從因修得名方便淨。二從體起用名方便淨。為是釋名各有兩義。方便淨者從其初義。教行功德本無今有。從因方便斷障得淨。名方便淨。若從後義作用善巧稱曰方便。作用中淨名方便淨。方便寂者。若就初義從因方便斷障得寂。名方便寂。若就後義作用善巧故曰方便。作用中寂名方便寂。方便壞者。若就初義從因方便壞障得滅。名方便壞。若從後義作用善巧名曰方便。用相不同名方便壞。不同相者。從其初義方便涅槃斷染得淨。染淨別體名不同相。若從後義作用差別名不同相。方便如是。性淨涅槃名義有三。一名性淨。二名性寂。三名同相。釋此三名義各有二。一對因顯果。二對用彰體。何故如是。性淨涅槃有其二種。一本隱法性顯成今德名為性淨。二涅槃體淨說為性淨。於此門中莫問修生修顯功德。對用論體齊稱性淨。良以性淨有斯兩義。是故依之釋名各二。言性淨者從初義。無始法性名之為性。是性本為妄想隱覆。相以不淨故。勝鬘雲。自性淨心不染而染。後息妄染彼性始淨。始淨法性說為涅槃。是故名為性淨涅槃。若據後義涅槃法體名之為性。涅槃體淨名為性淨。言性寂者。從其初義無始法性從緣飄動如海波浪。名性不寂。後除妄染法性始寂。始寂法性說為涅槃。是故名為性寂涅槃。若就後義涅槃體寂非是用寂。故雲性寂。言同相者。從其初義無始法性體通染淨。稱曰同相。諸佛證會說為涅槃。是故名為同相涅槃。又此法性體如一味亦名同相。諸佛證之說為涅槃。是故亦名同相涅槃。又本法性體雖一味隨緣流變受種種形。如一味藥隨其流處有種種味說為不同。息相稱本無有差別名曰同相。說此同相而為涅槃。是故復名同相涅槃。若據後義涅槃體同故曰同相。體雲何同。如地論說。一切法如。說自體空名曰同矣。是義雲何恆沙佛法莫不皆是一心中法。恆沙法如寧異心如。故得宣說一切法如為體空矣。名義如是。次辨其相。隨義進退分別有五。一就方便修生德中隨義分二。二相雲何。修生德中有二種作。一者緣修對治。熏發真心諸功德生。其猶臘印印泥文生。二者體作。真隨行緣集成諸德。如金隨緣作莊嚴具。緣作義邊名方便淨。體作義邊說為性淨。二修生修顯相對說二。次前二種修生之德悉名方便。無始法性顯成今德。說為性淨。如地持說。六入殊勝無始法爾名性種性。以此性淨若從先來修善所得名習種性。以此方便此二別分。修生功德直名菩提。修顯功德直名涅槃。如涅槃說。故彼經中菩提從生因所生。涅槃必由了因所顯。無有生義。攝相通論俱是菩提。以圓通故如彼金剛般若中說。良以二種俱菩提故。須以性淨方便名別。修生菩提說為方便。修顯菩提名為性淨。又此二種俱名涅槃。以寂滅故。良以二種俱涅槃故。亦須性淨方便名別。修生涅槃說為方便。修顯涅槃名為性淨。三約修證以分二別。次前二種約修以論。方便修生方便修顯悉名方便。證實亡緣說為性淨。是義雲何。諸佛如來證實返望從來無隱。亦無今顯。淨非緣飾故名性淨。此一對如地經說。故彼經中淨相解脫。遠離諸趣名方便淨。自體本空自性常寂。非先有染後時離者。說為性淨。又此與彼涅槃經中。緣離辨所故光明其義相似。彼雲。是光即是涅槃。涅槃常住不論因緣。雲何如來問其因緣即是性淨。亦有因緣因滅無明獲得熾然三菩提燈。故有是光。即是方便。又復如彼涅槃經說。捨慈得慈不從因緣。其義相似。捨世諦慈得第一義慈。即是方便第一義慈。不從因緣即是性淨。問曰。方便從緣修得名果。可知。性淨涅槃證實緣。不從緣現是果以不。釋言。不定。亦果非果。是義雲何。體雖非果至佛乃覺。為佛窮證故得曰果。以是果故地經宣說。滅佛行定者即是性淨涅槃。為佛所行寧得非果。又是諸佛微智體相何得非果。得時離緣無因可酬。得言非果。以非果故經中嘆佛。獲得無因無果報法。又經亦言。涅槃之體非因非果。涅槃既然諸德齊爾。四體用分二。向前所說一切涅槃體名性淨。用稱方便。用相善巧。故名方便。德體常寂。故雲性淨。五理事分二。向前所說一切涅槃行德善巧悉名方便。理體常寂。說為性淨。此即經中一苦滅諦。問曰。此理與前所辨第三對中性淨何別。釋言。體一。隨義以分。向前所辨性淨涅槃。攝法從人為佛所窮為行所證。證已方便無隱無顯無因無果。今言理者常法以論。凡佛一如染淨不易非隱非顯非因非果有斯異也。涅槃所說五種性中非因果性義當此門。良以就實以論其實實外無緣。緣即不有。知。復約何說染說淨說因說果故非染淨非因非果。體相如是。次定其因。先約對以辨其因。向前初對偏說方便修生功德義分二種。生起義邊名方便淨。體起義邊說為性淨。今即就彼緣修六度及與佛性以辨其因。辨因有三。一緣正分別。二生了分別。三生作分別。緣正如何。望彼佛性體作義邊佛性正因。以佛性中有可生義。有可依義能生彼德。故為正因。諸度等行說之為緣。與涅槃中佛性正因。發心為緣得菩提果。其義相似。此修生德分相論之即是菩提。故與彼同。望彼緣力動作義邊諸度正因。佛性為緣。與涅槃中六度生因。佛性了因。得菩提果其義相似。生即是正。了即是緣。次論生了。望彼佛性體作義邊佛性生因諸度為了。良以佛性是生因故。涅槃宣說。佛性雖無不同兔角。兔角雖以無量方便不可得生。佛性可生。以可生故說為生因。諸度了因。與涅槃中復有了因。六波羅蜜阿耨菩提其義相似。若望緣力動作義邊。諸度生因佛性了因。與涅槃中復有生因。六波羅蜜阿耨菩提。復有了因佛性菩提其義相似。佛性為境。由見佛性成就佛德。故說為了。次論生作。生因作因通釋一切。隨相且分非無差異。異相如何。一義分別緣力起者名為作因。作因名字如涅槃說。佛性生德說為生因。以佛性中有可生義從緣生故。二得宣說緣生德名為生因。佛性成德名為作因。如金作器。初對如是。次對第二修生修顯二種涅槃以定其因。於中有二。一緣正分別。二生了分別。緣正如何。隱顯粗判望性淨果。佛性正因。諸度為緣。望方便果諸度正因。佛性為緣。以實細論望二涅槃。同說佛性以為正因。但佛性中有二種義。一法佛性。本有法體。如礦中金。二報佛性。本法體上有其隨緣可生之義而無法體。如礦中金有造作莊嚴具義。未有嚴具已在金中。彼法佛性望性淨果說為正因。彼報佛性望方便果說為正因。諸度不定。雲何不定。六度有三。一緣修六度。謂。於六識七識心中修諸所行。二者真實有作六度。藉前緣修熏發真心。令其心中諸功德起。三者真實無作六度。真心本是諸功德性。□緣顯了。說為真實無作六度。望方便果真實有作六波羅蜜亦是正因。餘二為緣。望性淨果真實無作六波羅蜜是其正因。餘二為緣。次論生了。佛性望彼方便之果是其生因。望性淨果是其了因。佛性體上有可生義生方便果。故名生因故涅槃雲。佛性雖無不同兔角。何以故。兔角叵生佛性可生故名生因。佛性本來有其可顯可了之義。終得顯了成性淨果。故望彼果得名了因。故涅槃雲。佛性雖有不同虛空。何以故。虛空雖以無量方便不可得見。佛性可見。以有可見可了義故名為了因。又涅槃雲。涅槃因者所謂佛性。佛性之性不生涅槃。故名了因。六度不定。雲何不定。六度三種如前已辨。望方便果真實有作六波羅蜜亦是生因。如乳生酪酪出生蘇。乃至醍醐展轉相生。悉名生因。餘二名了。非正生故。望性淨果一切名了。無作六度終可圓顯成性淨果。可顯可了故名了因。餘二是其異相顯了故名了因。何故不說生作二因。望方便果有生有作。已如上辨。望性淨果無生無作。故更不論。次望第三約修就證二種涅槃以定其因。望方便果說緣說正說生說了。備如上辨。彼性淨果證實亡緣。故不可約之說緣說正說生說了。但知平等非因果性。佛本在緣未證之時義說為因。說後證時以之為果。及後證時達本無緣。以無緣故本亦非因。今亦非果。次望第四體用相對一種涅槃以定其因。於此門中涅槃體淨名為性淨。涅槃用淨名方便淨。對性淨體說因如上。方便淨者當知。即是應化涅槃。應有二種。一者法應。二者報應。如涅槃說。大般涅槃能建大義現種種化。是其法應。大悲願力種種化現名為報應。今對此二以定其因。分別有二。一緣正分別。二生了分別。緣正如何。法家之應如來藏中緣起法門。以之為正。如華嚴中善財童子所求種種法門。是本大悲願力以之為緣。彼法雖有可起用義。若無悲願畢竟不生。譬如火珠雖能出火要須見日。亦如水珠雖能出水要須見月。是以經言。異法有故異法出生。報家之應大悲願力以為正因。三昧法門以之為緣。若無彼法悲願之力不能獨生。譬如人面雖能生像要須依鏡。亦如音聲雖能發響要須依谷。緣正如是。生了如何。親起名生。疏發稱了。准前緣正義在可知。次望第五理事相對二種涅槃以定其因。於此門中事為方便。猶如前辨。性淨是理。非因非果不可說因。性淨方便二種涅槃辨之粗爾。次論真應二種涅槃。從緣修生從緣修顯二種涅槃體皆是真。應化涅槃義有通局。通而論之俱從涅槃所起作用。若凡若聖若善若惡若垢若淨。如是一切皆悉名為應化涅槃。如涅槃說。大般涅槃能建大義種種示現。如是等也。分相論之化具一切。於中分別有是涅槃有非涅槃。應斷煩惱。應滅生死。趣入無為名應涅槃。自餘一切隨相別名。應為凡者名為應凡。應為聖者名為應聖。應為聲聞名應聲聞。應現緣覺名應緣覺。如是一切。二相如是。次增說三。三有兩門。一體相用離分三種。二行德不同宣說三種。體相用者。性淨涅槃以之為體。法性為本。一切種德依法性故。方便涅槃說以為相。對治垢染淨相顯故。故地論中方便涅槃說之以為淨相解脫。應化涅槃名之為用。故涅槃雲。大般涅槃能建大義。義猶用也。廣辨如前。行德不同宣說三者。如經中說。法身解脫摩訶般若是其三也。於中分別略有六門。一制立三數。二釋名辨相。三明此三體之同異。四明此三有成涅槃不成涅槃。五將此三約對涅槃辨定總別。六明性淨方便涅槃有具不具。言制立者。涅槃體中行德無數。以何義故偏說此三。釋有兩義。一對障不同故立三種。二對因有別故立三種。言對障者。生死法中有其三種。一者煩惱是生死緣。二者業行是生死因。三者苦報是生死果。此三種中煩惱為本。依煩惱故起於業作。依業受苦。翻對此三故說三事。翻對煩惱宣說波若。波若慧明能除煩惱闇惑法。故翻對業因宣說解脫。業能羈縛。解脫無果能斷絕。故翻對苦報宣說法身。法身清淨離苦報。故對障如是。對因別者。因有三種。一福二智三者苦報。如地持說。六度之中前三是福。波若是智。精進與禪亦福亦智。義如上解。八種淨報名之為報。何等八報。一壽具足長壽久住。二色具足顏容端正。三種性具足生於上族。四自在具足。謂得大財大眷屬等。五信言具足。發言人用。六大力具足。德力珍勝有大名稱大智慧等為人所敬。七人具足。成丈夫法。八力具足。身力強健有所堪能。報相如是。因中之智至果滿足名為般若。因中之福至果滿足說為解脫。因中之報至果滿足名為法身。制立如是(此一門竟)。   次第二門釋名辨相。言法身者。解有兩義。一顯本法性以成其身。名為法身。二以一切諸功德法而成身。故名為法身。相狀如何。開合不定。總之唯一。謂一法身。或分為二。謂。真與應。或說為三。法報與應。如地論說。又如七卷金光明中。亦分三種。化身應身及與真身。法報兩佛名為真身。為化眾生示現佛形名為應身。示現種種六道之形說為化身。若准涅槃法報二佛是其真身。王宮現生道樹現成是其應身。依應起化受大眾供是其化身。或復分四。如楞伽說。一應化佛。猶前應身。二功德佛。三智慧佛。此之二種猶前報身。四如如佛。猶前法身。或分為五。謂戒定慧解脫解脫智見。或離為十。如地經說。所謂願身乃至智身。又華嚴中宣說十佛。亦是十也。何等為十。謂。無著佛乃至第十如意佛等。廣則無量。法等如後三佛章中具廣分別。法身如是。言解脫者。自體無累名為解脫。又免羈縛亦曰解脫。相狀如何。開合不定。總之唯一。謂。三事中一解脫門。或分為二。二有兩門。一有為無為相對分二。一切斷德名曰無為。一切行德同名有為。二心慧分二。於此門中兩義分別。一淺深分別。斷除四住世諦心淨名心解脫。於世諦中一切德脫用心為體。故偏說心斷絕無明真諦慧明名慧解脫。於真諦中一切德脫用慧為主。故偏說慧。如經中說。斷癡慧明斷愛心脫。義當此門。二體用分別。斷離五住性結煩惱真心體淨名心解脫。如涅槃說。故彼文言。永斷一切貪恚癡等名心解脫。又彼文言。是心本性雖與貪慾瞋癡等覆而不與彼貪等和合。諸佛菩薩永斷貪等名心解脫。故知。就體斷事無知慧用自在名慧解脫。如涅槃說。於彼文中就慧解脫開出五通。明知。就用亦得分三。有為脫中有心有慧通無為脫。是其三也。或分為五。如涅槃說。謂。色解脫及與受想行識解脫。是其五也。遠離生死繫縛五陰得佛自在無礙五陰名為解脫。亦得說六。於此五上加無為法亦得說八。謂。八解脫。義如上辨。或說為百。如涅槃中百句解脫。廣則無量。如華嚴說。言般若者此翻名慧。智能鑒照故名為慧。相狀如何。開合不定。總之唯一。一如實慧。或分為二。可謂。實智及方便智。義如上釋。又一切智及一切種亦得分二。知一切如名一切智。知一切事名一切種。亦得說三。如地持說。謂。清淨智一切智無礙智是其三也。義如上解。或分為四。謂。我生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辨不受後有。義如後解。又四無礙。亦得分四。義如上釋。亦得說五。謂。五智印。知一切法無常苦空無我寂滅。又如成實所說。五智亦是五也。名字是何。一法住智。知世諦法因緣不壞。二泥洹智。知第一義法性常寂。三者願智。隨願自在欲知即知。四無諍智。善隨人心不與他競。五邊際智。於已最後所受報身修隨心。義如上辨。亦得說六。謂。知諸法無常苦空無我不淨涅槃寂滅。亦得說七。謂。所謂知法知義知足知時知自。涅槃經中亦名知我。又能知眾及知尊卑。通前七也。此之七種始起在因成滿在佛。又涅槃中說佛如來具足八智。謂。知生死無常與苦無我不淨。知涅槃法常樂我淨。是其八也。故彼經言。諸佛如來知一切法無常與苦無我不淨。知非一切常樂我淨。以是義故見性了了。亦得說九。知前八種及第一義。亦得說十。所謂十力。廣則無量。般若如是(此二門竟)。   次辨同異。通而論之此三同體。其猶虛空無礙不動。以同體故諸德聚積悉名法身。又德自體亦名法身。諸德無累。咸稱解脫。諸德明淨齊名般若。同一真心覺知性故。又慧為主。餘德慧伴。攝伴從主。通名般若。故地經中就甚微智開出同相及不同相二種解脫。以同體故得成涅槃。故涅槃雲。又非別異。故成祕藏。勝鬘亦云。一味等味隨義別分此三異體。異中慧數名為般若。法身解脫進退不定。若說諸佛相好之色以為法身。自餘諸德悉名解脫。若當宣說解脫之數而為解脫。自餘諸德同名法身。以此別故涅槃宣說。有法名義俱異。其猶十號及三寶等。同異如是(此三門竟)。   次明三事有成涅槃不成涅槃。於中初先大小相對明成不成。後偏就大明成不成。大小相對者。大乘三事得成涅槃。小乘不成。何故如是。釋有五義。一有無分別。小乘三事體是有法。小乘涅槃體是無法。有無別體故不相成。大乘三事體是有法。大乘涅槃亦是有法。有義相扶故得相成。二常無常相對分別。小乘事體是無常。小乘涅槃體是其常。常無常異故不相成。大乘三事體性是常。大乘涅槃體亦是常。常義相順故得相成。此前兩門義有文無。第三同體異體分別。小乘三事體性各別。所以不成。體雲何別。小乘法中宣說慧數以為般若。解脫之數名為解脫。自餘諸德名為法身。此等心法體性各別。以體別故守性不寂。性不寂故不成涅槃。大乘三事同體義分。其猶虛空無礙不動。以同體故緣起相成。無有一法別守自性。無別性故德體寂滅。以體寂故得成涅槃。故涅槃雲。又非別異故成涅槃。四並不並相對分別。小乘三事心心數法同時別體。別體並故不成涅槃。大乘三事同時同體同一真心。隨義以分。以同體故不名為並。以不並故得成涅槃。故涅槃雲。如世伊字三點。若並則不得成不並乃成。涅槃如是。五縱不縱相對分別。小乘三事性雖同時用有先後。名之為縱。別體而縱不成涅槃。大乘三事同體同時用無先後。所以非縱。以非縱故得成涅槃。故涅槃雲。如世伊字三點。若縱則不得成非縱乃成。涅槃如是。此後三義涅槃如是。此後三義涅槃具辨。大小相對辨之略爾。次就大乘明成不成。別有四義。一真妄分別。直就大中。緣修三事體妄不真不成涅槃。真德三事乃成涅槃。於此門中但令是真莫問性淨方便應化悉成涅槃。二真應分別。直就向前真德之中。有真有應。應化三事相同小乘。無常遷變不成涅槃。以不成故終須息滅。真德三事方成涅槃。以真成故終須入中。故經說言。我今安住如是三法名入涅槃。三性淨方便相對分別。如涅槃說。方便三事悉是菩提。性淨三事悉名涅槃。方便三事是菩提故不成涅槃。故涅槃雲。如來之身亦非涅槃。解脫之法亦非涅槃。摩訶般若亦非涅槃。性淨三事是涅槃故得成涅槃。四就性淨三事之中。總別則不成。總收則成。如世伊字三點。別分則不成伊。三點合聚乃得成伊。此亦如是。別分事隔。所以不成。總攝圓具。所以得成。成不成義辨之云爾(此四門竟)。   次將攝三事約對涅槃分定總別。有人定說。涅槃定總。三事定別。此則不然。論總皆總。論別斯別。以皆總故涅槃為門統攝三事皆成涅槃。法身為門統收涅槃解脫般若皆成法身。良以涅槃成法身故。華嚴經中宣說。十身涅槃入中名為法身。又彼經中宣說。十佛涅槃入中名涅槃佛。解脫般若成法身義在可知。解脫為門涅槃法身及與般若皆成解脫。如涅槃中百句解脫有德皆收。般若為門統攝諸德皆成般若。故地經中說佛微智。於中開出二種涅槃及一切德。總相如是。隨別分之莫不是別。以是別故涅槃宣說。名義俱異。其猶十及三寶等。言名異者。涅槃法身解脫般若四種各別。言義異者。涅槃寂滅義。法身是體義。又亦聚積義。解脫無累義。般若鑒照義。故雲義異。又復分相。斷德是涅槃。色報是法身。智慧是般若。餘德是解脫。是故皆別。問曰。前總今何故別。辨義有二。一分相門。諸德皆別。二攝相門。諸德相成一切皆總。攝相有二。一攝同義。一切德上有寂滅義。收為涅槃。有其體義。有積聚義。攝為法身。有絕縛義。有無累義。說為解脫。有照鑑義。有覺知義。故為般若。二攝別義。具攝三事以成涅槃。是義雲何。若無法身苦報不盡。何成涅槃。若無解脫業結不除。何成涅槃。若無般若闇惑不滅不成涅槃。故具一切方成涅槃。具攝一切以成法身。是義雲何。若無涅槃生死不滅。何名法身。若無解脫結縛不盡不成法身。若無般若闇惑不除不成法身。要具一切方成法身。故攝諸義以成法身。具攝諸義共成解脫。是義雲何。若無涅槃生死不滅不成解脫。若無法身苦報不盡不成解脫。若無般若闇惑不除不成解脫。故具一切方成解脫。又攝諸義共成般若。是義雲何。若無涅槃諸過不滅。何成般若。若無法身垢障為體。何成般若。若無解脫纏縛不離不成般若。故具一切方成般若。涅槃三事總別既然。自餘行德總別例爾(此五門竟)。   次明性淨方便涅槃有具不具。分別有三。一性淨涅槃明具三事方便不論。何故而然。性淨涅槃顯本真心。以之為體。真心體是諸功德性。故具三事。方便涅槃體是斷結數滅無為數滅法。故無三事。二方便涅槃明三事。性淨不辨。如地經說。何故如是。方便涅槃治斷而得。對治生死煩惱業苦。三事相分故說三事。性淨涅槃體如一味三相不顯。故不說三。三就實通論。性淨方便齊具三事。是義雲何。法身有二。一法性身。本隱今顯。如勝鬘說。如來之藏顯為法身。維摩經說。觀身實相。觀佛亦然。如是等也。二實報身。方便修生。其法性身性淨所收。實報身者方便所攝。般若亦二。一性照般若。亦名證智。是義雲何。真識之心本性清淨。而為妄染之所覆蔽。相似不淨。後息妄染彼心始顯。始顯真心如其本性內明法界。說之以為性照般若。由稱本性故名證智。二觀照般若。亦名教智。是義雲何。緣觀對治熏發真心。令真心中智德隨生。所生智德明照諸法。說之以為觀照般若。即此觀照藉教修起。故名教智。又此智粗可以言論。又能起說。亦名教智。性照般若性淨所收。觀照般若方便所攝。解脫亦二。一自性解脫。亦得名為性淨解脫。直說之心本性雖淨而妄隱說為繫縛。後除妄染彼性出累名性解脫。又得脫已返望惑染。從來不有今非始淨。故亦名為自性解脫。二方便解脫。亦得名為淨相解脫。教行功德本無今有方便修生。修生之德絕離染縛。說之以為方便解脫。自性解脫性淨所收。方便解脫方便所攝。故二涅槃齊具三事。次增說四。四有兩門。一就體分四。二就義辨四。就體分者。方便涅槃有其二種。一是斷德。除一切煩惱業苦無為寂滅。二是行德。具足法身解脫般若一切種德。性淨涅槃亦有二種。一是斷德。證法本寂無相可起。故經說言。諸佛如來不生煩惱名大涅槃。又經說言。於十三相不取相貌。是名為寂滅真事。如此真諦名為斷德。十三相者。如涅槃經聖行中說。所謂色聲香味觸相生住滅相男相女相苦樂及與不苦樂相。二是行德。真識之心從緣始顯。始顯真心說之以為一切種德。名為行德。體別如是。隨義四者。謂。常樂我淨之德。辨此四義略有五門。一明建立。二釋名辨相。三明同異。四論通局。五明大小有具不具。言建立者。大涅槃中義別塵算。今以何故偏說此四。蓋乃且據一門言。於中略以五義建立。一對除四患。二翻四倒。三治四障。四斷四過。五酬四因。除四患者。生死法中有無常苦無我不淨四種大患。斷除彼故宣說涅槃常樂我淨。翻四倒者。聲聞之由觀生死是無常苦無我不淨。謂佛亦爾。遂起四倒。翻對彼故宣說涅槃常樂我淨。治四障者。如寶性論說。障有四種。一者緣相。謂。無明地障佛真淨。對除彼故說佛真淨。二者因相。謂。無漏業障真我。對除彼故說佛真我。三者生相。謂。意生身。以是意生苦陰身故障佛真樂。除彼障故說佛真樂。四者壞相。謂。變易死障佛真常。對除彼故說佛真常。此等皆就變易因果而說其障。理實通障。隨相且分。斷四過者如寶性說。一闡提謗法障佛真淨。對治彼故說佛真淨。二外道著我障佛真我。對除彼故說佛真我。三聲聞畏苦障佛真樂。對除彼說佛真樂。四辟支捨心捨諸眾生疾求取滅障佛真常。對除彼故說佛真常。翻四因者如寶性論說。因有四種。信心般若三昧大悲。以修信心對除向前闡提謗法得佛真淨。以修般若破除向前外道著我得佛真我。以修三昧甚深空定破除聲聞畏苦之心得佛真樂。以修大悲常隨眾生對治向前辟支捨心得佛真常。因別無量。且據斯分。建立如是(此一門竟)。   次第二門釋名辨相。所言常者。體恆不變目之為常。又復隨緣化用不絕亦名為常。如涅槃說。假使烏與鴟同共一樹棲猶如親兄弟爾乃永涅槃。如來視一切猶如羅□羅常為眾生尊。雲何永涅槃。如是等義是其用常。相狀如何。常義有二。一者無為。二者不變。如涅槃說。無為不生。不變無滅。又復無為明離分段。言不變者明離變易。隨義別分開合不定。總之一常。或分為二。二有三門。一法報分二。常體有二。一法。二報。如涅槃說。法常名常。報常稱住。無始法性顯成今德名為法常。方便修生有作行德。依真不壞名為報常。如經中說。諸佛所修所謂法也。以法常故諸佛亦常。即其義矣。二始終分二。謂。常與恆。不生名常。不滅目恆。又經中說。佛是常無為不變。以不生故名曰無為。由不生故名曰不滅。故說為不變。三約對分二。一離分段生老死等。名之為常。二離變易生住滅等。曰之為常。或分為三。三有三門。一就德辨三。所謂涅槃常身常命常財。如勝鬘說。捨無常身得不思議常住之身。名為常身。捨無常命得不思議智慧之命。名為常命。捨無常財得不思議功德之財。名為常財。經中說此為三堅法。堅猶常矣。二隨想分三。如涅槃說。一無別異想。三歸同體故不離不脫。故名為常。變異無常。如汝父母各各別異即是無常。二無無常想。離細生滅。三無變異想離粗分段。第三約對三種無常以別三種。三無常者。一分段無常。六道報異。翻對彼故說佛真常無生老死。二念無常。唸唸生滅。翻對彼故說佛真常無生住滅。三者自性不成實無常。有為虛集無有性實。翻對彼故說佛真常無有虛妄。亦得分四。謂。無生老病死等過。又無生住異滅等過。亦得分四。亦得說五。謂。常是陰。廣則無量。問曰。向說涅槃斷德方便修得本無今有。雲何名常。又經中說。從因得法悉是無常。涅槃之果從因而得。雲何是常。又經中說。以因莊嚴悉是無常。涅槃如是。縱於無量道品諸行莊嚴而得雲何稱常。又經中說。可見之法悉是無常。涅槃如是。從緣修見。雲何名常。又經中說。有名可說悉是無常。涅槃有名雲何名常。今對釋之。先就性淨釋去前難後就方便。性淨如何。涅槃斷德本無今有名無常者。佛自釋言。大般涅槃本自有之。非適今也。而諸眾生斷煩惱已然後證得。得離始今。體本自有。故名為常。言從因得名無常者。佛自釋言。涅槃唯從了因所顯。非生因生非作因作。故得名常。又復不從五因所成。故名為常。言五因者。如涅槃說。一是生因。如眾煩惱生苦樂等。二是和合因。如善法與善心和合。如是一切。毘曇說此為共有因及相應因。相扶體立名共有因。相扶有用名相應因。三者住因。如因大地諸物得住。如是一切。四增長因。如因飲食眾生增長。因於父母子得增長。因善知識行得增長。如是一切。五者遠因。如因見藥鬼毒不害。依憑國王盜賊不侵。如是一切。涅槃不假如是五因。故得名常。言假莊嚴名無常者。佛自釋言。涅槃之體非因非果非去來今。常住無為。諸眾生假於莊嚴往見涅槃非大涅槃。假於莊嚴方始成立。故得名常。言可修見名無常者。所謂眾生無明覆心不見涅槃。後除闇障始見涅槃。非見始有。如人治眼始見日月。非始有故。故得名常。言有名字名常者。佛自釋言。涅槃無名。強為立名。故得稱常。涅槃無名。何故強立。為求知故。性淨如是。若論方便斷離生死無常法故。以常法性而為體故。以是常義。次解樂義。涅槃之體寂滅永安。稱之為樂。又用自在所為稱心亦名為樂。樂隨義別一門說四。如涅槃說。一斷受樂。二寂靜樂。亦名寂滅。三覺知樂。四不壞樂。亦名常樂。言斷受者。五受斷已稱曰斷受。良以諸苦皆集受中。是故斷受得名為樂。如地持中。說滅盡定為斷受樂。今說涅槃以為斷受。滅盡暫滅此永斷故。問曰。經說。滅無常色獲得常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滅離苦色獲得樂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則涅槃具有受樂。雲何名斷。釋言。經說斷受樂者。斷離凡夫分別之受取相之受顛倒之受。非無證法平等正受。故有受陰。亦有受樂。餘陰亦爾。寂靜樂者。滅煩惱故。不造業故。息生死故。名為寂靜。又息一切所行事故亦名寂靜。不寂則苦靜名為樂。由滅諸過故復名為寂滅樂矣。覺知樂者。照達諸法名為覺知。愚闇則苦。覺知名樂。不壞樂者。德體牢固不為緣惱。稱曰不壞。破壞則苦。是故不壞得名為樂。以不壞故亦名常樂。此四樂中分相論之。寂滅一種是涅槃樂。斷受一種是滅定樂。覺知一種是其智慧菩提之樂。不壞是常。今據攝相通說以為涅槃樂矣。次解我義。我有二種。一者就體自實名我。如涅槃經哀嘆中說。是真是實是主是依。常不變者是名為我。二者就因。自在名我。如涅槃經初功德說。自在有八。一多少自在。聚集一身以為多身。身數多少身之大小。猶如微塵充滿十方無量世界。如來之身實非微塵。以自在故現微塵身。二充滿自在。亦得名為大小自在。亦一塵身滿於三千大千世界。佛身無邊。實不滿於大千世界。以自在故滿大千界。三輕舉自在。以滿三千大千之身輕舉飛空。過無量界而無障礙。如來之身實無輕重。以自在故能為輕重。四自自在。亦得名為所作自在。於中有三。一如來心安住不動。化無量身各令有心。二造一事而令眾生各各異辨。三住一界能令他一切悉見。具此三種名為自在。五根自在。如來一根見色聞聲嗅香別味覺觸知法。六知法自在。得一切法而無得想。七說自在。如來演說一偈之義。逕無量劫義不盡。謂。戒定等雖有所說不生說想。八遍滿自在。如來之身遍一切處猶如虛空。不可得見。具斯八種名之為我。次解脫義。體無垢染稱之為淨。又復隨化處緣不污。亦名為淨。淨義不同一門說四。四有兩門。一則如彼涅槃經說。四名是何。一是果淨。永斷二十五有之果。二是業淨。亦名因淨。謂。離凡夫一切諸業。此二斷德。三者身淨。遠離生滅常住不變。四者心淨。絕離諸漏。此二行德。一義如是。次門四者如地持說。一者身淨。煩惱習身捨離無餘。得最上身生滅自在名為身淨。煩惱習身捨離無餘。得最上身身體淨也。生滅自在身用淨也。二境界淨。種種現化及所言說。一切境界自在無礙名境界淨。種種現化是身境界。及所言說是口境界。又復種種現化境者是事境界。及所言說一切境者是法境界。於中自在名境界淨。三者心淨。煩惱悉離善根成就。煩惱悉離四住永亡。善根成就功德備也。功德依心就主以彰。故名心淨。四者智淨。捨離一切無明穢污。一切所知無礙自在。捨離一切無明穢污離無明地真諦智淨。一切所知無礙自在除事無知真諦智淨。具此四種名之為淨(此二門竟)。   次明同異。據實。此四遍通諸德。名之為同。於諸德中不改名常。安寂稱樂。自實名我。又用自在亦名為我。離垢淨。同義如是所異者。隱顯論之。四德各別。稱之為異。如涅槃經哀嘆章說。我是佛義。常法身義。樂涅槃義。淨是法義。四中初我就人分別。餘三就法。何故而然。佛者是人。自在作用在人相顯。故偏就佛宣說我義。又佛出障自在相顯。故就說我。又復我者人之別稱。故就佛說。法身佛體體無變動。明常義顯。故就法身宣說常義。又復顯於無始法性以成身。故明常義顯。故說為常。涅槃安寂永滅眾苦。明樂義顯。故就說樂。淨是法寶。法為妙宗。能治垢染。彰淨義顯。故偏就法宣說淨義。常樂我淨四義既然。所對無常苦無我等四義亦爾。通則一切有為之法悉無常苦無我不淨。隨相別分四種各異。如涅槃經哀嘆章說。言無我者。生死凡夫。生死凡夫驅馳六道。往來受身不得自在。無我相顯。故偏就之宣說無我。言無常者。聲聞緣覺。聲聞緣覺不久盡滅。無常相顯。故偏就之宣說無常。又復二乘所得之法不窮不竟終須遷轉。故名無常。苦是外道。外道邪見多修苦行。未來受苦。因果俱苦。苦相顯故。故偏就之宣說苦義。言不淨者。所謂一切有為之法。有為之法染污心起能生染惑。不淨義顯。故偏就之宣說不淨。若約五陰隱顯論之。生死法中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翻對此四。佛果陰中亦應分別。佛身名淨。佛受是樂。佛心是常。佛法稱我。此亦是其一種別矣。同異如是(此三門竟)。   次論通局。於中約就因果以辨。菩薩十地名之為因。佛名為果。依向同義常樂我淨遍通諸德。以遍通故因果齊具。依前異義常樂我淨隨法各別。以各別故因果不等。有通有局是義雲何。淨者是其法寶之義。法義齊通上下同依。為是淨義統遍始終。故涅槃經宣說。地上二種五種。兩種六種。一種七種。佛性之中悉皆有淨。常者是其法身之義。顯法成身名為法身。據實通論。初地以上莫不皆悉顯法成身。故皆名常。隨相別分。十地以上眼見佛性顯法成身。明常義顯。故十地上宣說常義。九地菩薩雖未眼見。聞見中極照實明瞭。無始法性現在觀心說之為身。亦名為常。八地已還聞見不了法未現心。未說為身。故不名常。故涅槃經說。九地上二種六種。一種七種。佛性之中皆悉有常。餘皆不論。我是佛義。局唯在佛。以佛出障得自在故。樂者是其涅槃之義。通相論之。菩薩地中分斷煩惱。分得涅槃。斯皆有樂。分相言之。菩薩地中雖斷煩惱不名涅槃。諸佛如來不生煩惱。方名涅槃。如涅槃說。良以涅槃偏在佛故。樂唯在佛。故涅槃經宣說。如來七種性中有我有樂因中悉無。問曰。若使淨通始終常義在於九地已上。我樂二種唯在佛者。何故經言十住菩薩不見佛性斷煩惱。故所得涅槃但有樂淨而無我常。釋言。樂者是涅槃義。彼文通相說菩薩地有斷煩惱得涅槃義。故說有樂。常者是其法身之義。彼文宣說。十住菩薩不見佛性而斷煩惱。故無法身。無法身故不說有常。問曰。何故前說十住見性有常。此文復言不見無常。釋言。十住形前見性。故說有常。望後不見。故說無常。如此隱顯不可具責。問曰。於彼五六七種佛性之中。常樂我淨隱顯可爾。餘義雲何。釋言。於彼七種性中。常樂我淨已如上辨。真實及善亦有通局。分相論之。真實二種是實諦義。實諦理通故。彼五六七種性中。一切皆有善者。是其聖道之義。五地已還慧觀未明。破相不極。治慢未盡。名善不善。六地已去彼若增上觀空畢竟。治慢窮盡。故唯名善。以有如是隱顯義故如來佛性宣說七種。常樂我淨真實及善。後身說六。常淨真實善及少見。九地說六。常淨真實善及可見。八地至六宣說五種。真實淨善及與可見。五地至初宣說五種。真實可見淨善不善。於此門中言可見者。簡真異妄。妄情所計我眾生等出自倒情。窮之則盡。所以叵見。佛性真有研之則明。所以可見。又欲簡彼虛空之有故名可見。故經說言。佛性雖有不同虛空。虛空雖以無量方便不可得見。佛性可見。是中正為明常樂等通局之義餘乘論之。通局如是(此四門竟)。   次就大小明具不具。大乘涅槃備具四義。已如上釋。小乘涅槃四義不定。據小說小。小乘涅槃有常樂淨唯無有我。何故如是。涅槃無為四相不遷。故說為常。又復所斷永滅不起。故亦名常。寂滅永安。故次名樂。絕離垢染故得稱淨。小乘涅槃以空為體。未證有性故不名我。彼涅槃中身智俱亡用不自在。故不名我。問曰。涅槃初德中說。聲聞之人說。佛涅槃但有常淨而無我樂。名煩惱習。彼聲聞人自見涅槃具常樂。何故說佛涅槃。釋曰。聲聞自見涅槃有寂滅樂。類佛亦然。據斯以論。不言如來涅槃無樂。但彼自見涅槃之中身智永亡無覺智樂。謂佛亦無。故說無樂。據小說小。其義如是。據大說小義則不定。或時全奪。四義悉無。故涅槃經初德中言。聲聞所得無常無樂無我無淨。是故不得名大涅槃。諸佛涅槃常樂我淨故得名大。於此門中聲聞所得少故稱無。如河水少名之無水。又得非真故亦名無。如得物名為非物。如來或復隨別奪之。宣說二乘所得涅槃但有樂淨而無我常。如涅槃經第七德說。聲聞緣覺以得無漏八聖道故。故有樂淨。又滅惑因故說有淨。離分段苦故言有樂。彼小涅槃體不真實用不自在故不名我。所滅身智當復更生。故不名常。問曰。身智滅之已竟。何緣復生。釋言。彼生即變易果。由本所修無漏業因。無明為緣可以更生。無明緣者。入涅槃時妄識心在。妄七識心是無明地。以此妄心不斷絕故依之報起。如依睡心夢中身生。問曰。聲聞所得涅槃滅去身智復更生者。所滅煩惱後亦應起。釋言。不類。煩惱源由見理故滅。二乘無餘涅槃之後。心想生時亦必見理。是故本昔所斷煩惱不得更生。所未斷者後得現起。身智源非見理斷滅。但是息滅非治滅故後得更起。又復二乘所得涅槃體不究竟。終須遷轉趣向大乘。故不名常。若後遷轉不名常者亦應不得名樂名淨。何故說之有樂淨乎。理亦應齊。齊義如上。但樂與淨非恆定義。故於得處隨分說之。常是定義。始終不遷方便名常。彼終向大而非永定。故不名常。大小相對明具不具。辨之略爾。四義如是。次增說五。常樂我淨及與有也。翻對生死無常苦空無我不淨故說此五。翻空說有。餘義可知。空與無我有何差別而須別翻。准依維摩眾生空者名為無我。法體空者直名為空。故彼經言。眾生是道場知無我。故一切法是道場知諸法空。故今對此二。故就涅槃說我說有。對生死中眾生無我說佛真人以之為我。我者是其人之別稱。故就說之。對生死中法體空故。說涅槃法以此為有。又生死法體虛不實名之為空。用不自在名為無我。翻對此二故涅槃中說我說有。體實不空名之為有。用能自在故說為我。次增說六種。於前五上更加一善。或分為八。如涅槃說。一名為盡。盡猶滅也。盡滅諸過故名為盡。二名善性。離惡稱善。又能順益亦名為善。三名為實。離虛偽境。四名為真。捨去妄情又離四倒。名之為實。出心想見三倒妄說以為真。五常六樂七我八淨義如上解。問曰。如來涅槃如是。二乘涅槃竟復雲何。涅槃經中說具六相。一者解脫。離諸苦故。二名善性。能順益故。三名不實。四名不真。佛自釋言。未得菩提故名不實。以不實故名為不真。五名為樂。六名為淨。佛自釋言。以修無漏八聖道故。名樂名淨亦得說八。六種如上。更加無常及與無我通前八也。佛自釋言。當得菩提故名無常。無我之義備如上解。問曰。賢聖涅槃如是。凡夫涅槃其義雲何。涅槃經中說具八相。何者是其凡夫涅槃。經言。眾生依世俗道斷煩惱者是涅槃。言八相者。一名解脫。離煩惱故。二名善性。違背諸惡能順益故。三名不實。四名不真。佛自釋言。以無常故不真不實。五名無常。六名無樂。七名無我。八名無淨。佛自釋言。所斷煩惱以還起。故無常無樂無我無淨。亦得說九。前八種上更加一有。亦得說十。謂。離十相。言十相者。所謂色聲香味觸相.生住滅相.男相女相.通前說十。十中前五是五塵相。次三法塵。此八法相。後二人相。涅槃絕此。故說為十。亦得開分以為十三。離前十相加離苦樂不苦不樂。故有十三。如涅槃經聖行中說。隨別細分亦可無量。故經說言。於一名法說無量名。於一義中說無量義。辨相如是。   第五門中雜義分別。於中有七(一有無分別 二通局分別 三大小分別 四約位分別 五就時分別 六生死涅槃體之一異 七諸佛涅槃體之一異)。   第一明其有無之義。於中約就性淨方便應化涅槃辨有無相。性淨涅槃明有明無。所言有者真識之心體。是一切功德之性。起信論中說為一切性功德法。勝鬘說為過恆沙法。彼心妄隱名為佛性。亦名法性。妄息體顯說之以為一切稱德。名之為有。所言無者離相離性。言離相者證實返望由來無妄。以無妄染可除滅故。亦無對治淨相可生。染淨雙泯故名無對。染相既無。淨相亦無。染淨雙泯名為離相。言離性者已如上釋。大涅槃中法界同體乃無一法別守自性。次就方便明有明無。所言有者具足福智二種莊嚴。名之為有。又具法身解脫般若。亦名為有。滅煩惱苦斷德無為稱之為無。次就應化明有明無。應化涅槃有通有局。通而論之依大涅槃所起。義用莫問違順染淨等用。一切悉名應化涅槃。此涅槃中通有通無。現斷煩惱現滅身智。名之為無。餘悉是有。若分相說依大涅槃所起。義中具一切用。於中分取現斷煩惱現亡身智為應涅槃。餘者隨義更作異名。若從是義應化涅槃唯無非有。有無如是(此一門竟)。   次明通局。於中約就凡夫二乘菩薩及佛五人辨之。於此人中通局有四。一極通論之。此五種人齊有涅槃。如涅槃說。諸凡夫人依世俗道六行斷結。名凡涅槃。又如經說。得少飯食名涅槃等。此二是其凡夫涅槃。修八聖道斷滅四住所得涅槃。名為聲聞緣覺涅槃。修治斷除無明地等說之以為菩薩涅槃。證法本寂由來不生今亦不滅。是佛涅槃。二簡聖異凡。聖有凡無。如地經說。三乘之中定有涅槃。名為正定。外凡定無。名為邪定。三乘內凡形前名有。望後稱無。名為不定。三簡大異小。大有小無。大乘法中實有涅槃。小乘法中權有實無。故勝鬘雲。阿羅漢辟支佛等得涅槃者是佛方便。明知。實無。又彼經說。阿羅漢等去涅槃遠。明知。實無。又涅槃說。世若無佛非無二乘得二涅槃。一切世間唯一佛乘更無二乘別得涅槃。故知。實無。經說。菩薩住大涅槃諸佛亦爾。明知。大有四。簡果異因。唯佛一人獨得涅槃。餘者悉無。如涅槃說。故彼第七功德中言。菩薩之人雖斷煩惱不名涅槃。諸佛如來不生煩惱乃名涅槃。是故涅槃獨唯在佛。問曰。何故斷煩惱者不名涅槃。不生煩惱方名涅槃。佛自釋言。涅是不義。槃是生義。諸佛如來不生煩惱。稱當涅槃不生之義。故佛有之。菩薩雖復斷除煩惱不當涅槃不生之義。為是言無。問曰。何故菩薩斷結不名不生。諸佛斷結偏名不生。解有三義。一約惑論。菩薩之人雖分斷結斷之不盡。心中殘結客使更起。故非不生佛斷已盡更無可起。故言不生。二就心解。菩薩之人雖斷煩惱七識心在。心性生滅故非不生。佛斷煩惱妄心亦盡。真心常寂故名不生。三約理釋。菩薩見有煩惱可斷。非本不起故非不生。諸佛窮實達妄本空。無惑可起亦無可斷。故曰不生。故經說言。法本不然。今亦不滅。是寂滅義。具此三義故佛獨有餘者無之。問曰。不生偏在如來。是涅槃唯應在佛。何故前說菩薩亦有。釋言。解義有通有局。通而論之涅槃名滅。菩薩斷結即是滅義。故說通有。局則無者。涅槃名寂滅義。不生不斷方是寂滅。故佛獨有。有起有斷紛動不寂。故說局無。問曰。通則涅槃名滅。得通菩薩二乘之人。亦滅煩惱通之應齊。何故前者簡大異小不通二乘。釋言。滅中義有通有局。通則一切有所滅者悉名涅槃。故前通說二乘有之。局則斷惑。辨息緣治。得實不動。方名涅槃。故說大有。二乘之人雖少斷結未滅緣治。不得法實故說無之。問曰。就通有可滅者悉名涅槃。得通二乘凡夫之人。亦滅煩惱通之應好。何故前者簡聖異凡不通凡夫。釋言。此義亦有通局。前則一切有所滅者悉名涅槃。故前通說凡夫亦有局。則永滅方名涅槃。故說聖有。凡夫暫滅非永滅度。故說無之。通局如是(此二門竟)。   次辨大小還約凡夫二乘菩薩及佛辨之。於此人中分別有三。一簡聖異凡。凡夫涅槃名之為小。賢聖涅槃悉名為大。聖是大人。大人所得故名為大。又復就彼一大涅槃分為三乘。以本收末故悉名大。故經說言。摩訶衍者出生一切聲聞緣覺。又經說言。汝等所行是菩薩道。如是等也。二簡大異小。凡夫二乘所得名小。諸佛菩薩涅槃是大。是以經中宣說。菩薩住大涅槃。二乘所得乘捨悲願。不能廣益一切眾生。故名為小。又未證之未得緣起三昧法門建立大義。故名為小。諸佛菩薩可得涅槃不捨悲願廣益一切。故名為大。故地論言。不捨大悲以大願力大涅槃示現。又佛菩薩證法實性。以此緣起法門之力能建大義無所不為。故得名大。三簡果異因。唯佛涅槃名之為大。餘悉名小。如涅槃經第七德中具廣解釋。彼言。菩薩不見佛性斷煩惱故。所得涅槃但有樂淨而無我常。故不名大。諸佛見性而斷煩惱。所得涅槃常樂我淨。故名為大。菩薩隨分亦少見性。於佛所見猶未明瞭。故言不見。有斷煩惱。故名為淨。分得涅槃故說為樂。常者是其法身之義。由不見性不顯成身故不名常。我是佛義。彼未是佛。無八自在故不名我。以是故小。佛不同此。所以是大。大小如是(此三門竟)。   次就位論。小乘法中位別有三。一是凡位。在見道前。有其等智斷結涅槃。二是聖位。見道已上。有其無漏斷結涅槃而未滿足。三無學位。有其無漏斷結涅槃究竟成滿。大乘法中位別有五。一是外凡常沒之位。得有等智斷結涅槃。如涅槃說。凡夫涅槃八事是者。二是外凡善趣之位。得有事識緣觀無漏斷結涅槃。以此位中修習事識無漏業因斷煩惱故。種性已上用之受於變易之果。三種性已上內凡之位。得有妄識緣治無漏斷結涅槃。觀法心起捨外緣故。四初地上真聖之位。漸息緣治真證漸現。得有真證法性涅槃而未滿足。五是佛位。達妄本無淨非治顯。法性涅槃圓滿具足。約始分終說彼第五。至及得時前無四階。此非第五(此四門竟)。   次約時說。偏論大乘時別眾多。粗約為三。一是凡時種性已前。亦可地前。二是聖時種性已上。亦可地上。三是佛時在於後際。若論佛時具三涅槃。性淨方便及與應化備如上解。在於聖時具有三種涅槃之分。而未滿足。若在凡時方便應化二種涅槃非有非無。從本已來有可生義。名為非無。以未修得故曰非有。如子樹中非有非無。此亦如是。善趣位中非不亦有斷結涅槃。今此粗判少故不說。性淨涅槃有無不定。解有三義。第一約緣就實分別。約緣論實於此時中。實為妄隱未名涅槃。但可名為涅槃之性及與佛性。故經說言。涅槃因者所謂佛性。又經宣說。涅槃名為了因之果。故此無之。就實論實實外無緣。誰來覆我。無緣可對。約誰名因。無緣可對。待誰稱果。是則涅槃非因非果從來常爾。故經說言。大般涅槃本自有之。非適今也。二約凡佛二人分別。就凡聖實實為惑隱。未得顯不名涅槃。但可名因俱得名性。若以佛眼觀眾生體本來無染。即是涅槃。故經說言。佛知眾生畢竟寂滅取涅槃相。不復更滅更何所待不名涅槃。三就一人始終分別。始在凡時未見法性。性為妄隱。未名涅槃。後成佛時返望生死由來不有。由誰覆真。真本常淨不侍緣飾。是故本來常是涅槃。如人迷解始見正方。及至見時由來常正。約時如是(此五門竟)。   次論生死涅槃一異。一異如何。分別有三。一就緣說緣。斷生死體得涅槃性。生死涅槃體性全別。如經中說。本有今無本無今有。三世有法無有是處。正當此門。又經中說。涅槃互無亦當此門。二約緣論實。轉生死體即是涅槃。非全別體。良以迷時迷涅槃性為生死故。是故解時解生死體即是涅槃。如人迷時正方為邪。及至解時邪方即正。亦如夜闇見繩為蛇。及後明時蛇即是繩。故經說言。凡夫未成佛菩提為煩惱。聖若成佛時煩惱即菩提。菩提既然涅槃亦爾。三就實論實生死之體即是涅槃。不得還轉。如蛇是繩。豈待至明。生死涅槃一異如是。不得偏取(此六門竟)。   次明諸佛涅槃一異。涅槃若一。一人得時餘亦應得。又若定一。一人得已餘應無分。涅槃若別。別則不同。便有彼此多少增減邊畔可數。即是無常。其義雲何。如涅槃中。解佛性義不一不異。涅槃亦爾。不一不異。此修此得彼修彼得。故非定一。所得無別。故非定異。譬如一經學者便解不學不解。故經不一。及其所解體不殊。得言不異。此亦如是。又復約緣以論其實。緣別彼實從異。故非定一。就實論實實外無人。知。復從誰說彼說此。為是不異。涅槃義深難以測窮。且尋詮況粗述云爾。   無上菩提義七門分別(釋名一 定體二 辨相三 得不得四 約位通局五 約時分別六 菩提涅槃一異七)   第一釋名。菩提胡語。此翻名道。果德圓通名之為道。道義有五。一對障分別。障累斯盡德體無壅。名之為通。通故名道。二就體分別。證實返望從來無染。自體清淨無壅自在。名之為通。通故名道。故經說言。諸佛聖道自性常寂。非先有染後時離矣。三就德分別。菩提道中諸德同體緣起相成一成一切。一切成一。虛融無礙。名之為通。通故名道。四就義分別。戒定慧等行數各異。道如跡乘四義寬通。通故名道。五約人分別。能通行人至涅槃處。因之為通。通故名道。故地論言。道者是因。修行此道能到聖處。名為聖道。問曰。經說第一義諦亦名為道。亦名菩提亦名涅槃。道與菩提義應各別。今以何故宣說菩提翻名道乎。釋言。外國說道名多。亦名菩提亦曰末伽。如四諦中所有道諦名末伽矣。此方名少。是故翻之悉名為道。與彼外國涅槃毘尼此悉名滅。其義相似。經中宣說第一義諦名為道者。是末伽道。名菩提者。是菩提道。良以二種俱名道。故得翻菩提而為道矣。問曰。菩提與彼末伽有何差別。通釋是一。共猶眼目。名別而已。於中別分非無差異。異如向前道品中說。今更論之異有四種。一因果分別。一切因道名為末伽。一切果道說為菩提。故地持論雲。得方便者一切菩薩所修學道。言得義者無上菩提。二通局分別。末伽之道通因及果。是故道諦有道皆收。菩提之道偏在果中。良以菩提偏在果故。證成佛道名得菩提。三通別分別。戒定慧三事別之道。名曰菩提。即此事上道如跡乘諸義運通說為末伽。末伽通故。見道諦者通斷一切迷道煩惱。菩提別故。雖復觀之不能通斷迷道之結。此亦名為事理分別。四行法分別。一切道法悉名末伽。四諦論法。非彰行故。一切道行名為菩提。就人論德。非辨法故。菩提如是。言無上者嘆勝之辭。菩提有三。一聲聞所得。二緣覺所得。三佛所得。如來所得超過前二。前二不如故曰無上。問曰。菩提名為無上。體即是。無明住地名曰無明而體非明。其義何也。釋言。說有說無有其二種。一對他說無。二就體說無。無上菩提對他說無。我外更無上於我者。名為無上。非是就體故是上。言無明者就體說無。體非慧明。名曰無明。故體是闇。不類在斯。問曰。經說。諸佛菩薩所行之道不上不下。故名中道。今以何故宣說菩提體是上乎。釋言。所對不同故爾。涅槃宣說。不上不下名中道者。彼中宣說。倒惑之心下有三塗可以趣向。名為下道。上有菩提可以趣向。名為上道。佛所行道不可退下趣向三塗。又不退下為凡所得。故不名下。上無所向。故不名上。不上不下故說為中。今言上者。對下二乘所得菩提。佛德殊勝故名上矣。名義如是(此一門竟)。   次定其體。德體無邊。今此略以三門辨之。一約色心非色心等三門分別。二主伴分別。三就性淨方便分別。初言色心非色心者。如上涅槃章中廣辨。今略顯之。菩提體中亦有色義。亦有心義。亦有非色非心之義。所言色者。佛具三身。法報與應。是三身中皆有色義。法身色者。如來藏中具過恆沙眼耳等法。故彼如來藏經說言。眾生身中有如來眼耳等。如模中像。此等說為色性法門。故涅槃雲。佛性亦色。色者眼見。彼色顯了說為諸佛法身之色。如地持說。性種者六入殊勝無始法爾。即其義也。此法身色但是色法而無色相。猶如比丘無作戒法色而無相。報身色者。如來曠修相好之業得相好果。於彼應身一一相處。各有無量無邊相海。如華嚴說。雖有是相而不可見。如梵天王頂上寶珠有而叵見。應身色者。隨物所現種種色像。色法如是。所言心者。分別亦三。一法二報三者是應。所言法者。真識之心體是知性。如昏睡人覺知之性。以知性故經說為心為識為智。彼心顯了說為諸佛一切種德。然此但是心性法門而無心相。如雞在□無分別相。言報心者。如來曠修淨業因緣勳發真心。令真心中智慧三昧陀羅尼等無量德生。雖具此德而無分別。言應心者隨化世間種種異智。心法如是。所言非色非心法者。分別有二。一數滅無為。二法性空理。於此二中皆無色心。隨義細分亦有三種。法報與應。所言法者。菩提真體不可色取不可心取。名非色心。故維摩雲。菩提不可身得心得。是義雲何。菩提真體離色心相。是故不可身得心得。又菩提體空寂無為離色心性。是故不可身得心得。言離相者。如涅槃說。如眾生心雖復是有而無大小青黃赤白長短等相。道與菩提涅槃亦爾。體雖是有而無一相。以無相故不可相取。是故不可身得心得。又經說言。寂滅是菩提。滅諸相故。不觀是菩提。離諸緣故。不行是菩提。無憶念故。斷是菩提。捨諸見故。離是菩提。離妄想故。障是菩提。障諸願故。不入是菩提。無貪著故。以是義故不可心得。經復說言。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故。不合是菩提。離煩惱習故。無處是菩提。無形色故。假名是菩提。名字空故。如化是菩提。無取捨故。以是義故不可身得。言離性者。菩提體中諸德同體緣起相成。攝別成總諸德皆有。將別分總一切悉無。無故離性矣。法體如是。所言報者。斷離一切煩惱業苦。證寂無為名非色心。所言應者。隨化分齊示有所斷。現證無為名非色心。初門如是。次第二門主伴分別。正體為主。現助名伴。主伴不定。義別有六。第一約就心法分別。真識之心正是道體。說以為主。慧等諸數隨心之德悉名為伴。二約修分別。念為正主。餘悉為伴。故涅槃雲。三十七品以念為主。律經亦云。能以念為主諸流得解脫。故知。念心為諸行主。自餘諸行隨念迴轉。譬如四兵隨主將意。故說為伴。三就所造行業分別。思為正主。餘皆為伴。思心正是造作之性。故說為主。餘行皆是思所造作。隨思而起故名為伴。四就起因趣果分別。菩提之心以為正主。以此菩提之心種故。自餘一切助菩提法隨心趣果齊名為伴。五就行德強弱分別。慧行最強為道正體名之為主。除障入法。有大力故餘行助慧。悉名為伴。故地論言。智眷屬者所謂檀等。六就諸行相成分別。一切諸行迭互為主迭互為伴。檀門辨義為正主餘行為伴。戒門辨義。戒為正主。餘行為伴。如是一切。主伴不同有斯六種。今此所謂菩提行德多說慧行以為正主餘為伴矣(此二門竟)。   次第三門性淨方便。二門分別。如彼金剛般若說。彼說。生因所得菩提名方便淨。了因所顯說為性淨。此二名義悉如向前涅槃中釋。今略辨之。方便菩提。集從緣發。成由體起。攝德從緣皆從緣生。如莊嚴具工匠所為。攝德從體皆是佛性真心所作。如莊嚴具真金所作。緣雖能作。作必依體。體雖能為為必藉緣。此二通論斯皆名為生因所生。於中別分外緣起邊名作因作。如世工匠作莊嚴具。作因名字如涅槃說。佛性起邊名生因生。以佛性中有可生義為生因故。涅槃雲。佛性雖無不同兔角。雖以無量方便不可得生。佛性可生。以可生故名為生因。亦得宣說。外緣起邊為生因生。故涅槃雲。復有生因。六波羅蜜阿耨菩提。佛性起邊名作因作。故地經雲。譬如真金作莊嚴具。佛性真心作諸功德。性淨菩提性出自古從緣始起。於中分別有其二種。一約緣論實從緣始顯。二據實亡緣無隱無顯從緣顯。中義別有二。一是緣顯。二是體顯。攝德就體皆是體顯。緣雖有顯必依性體。若性體中無可顯義。雖修諸行竟無所顯。性雖可顯顯必藉緣。若無眾緣畢竟不顯。如闇室中及並七寶。若無燈照無由自顯。此二通論皆悉名為了因所了。外緣是其異相顯了名為了因。如燈照物。佛性是其自體可了名為了因。如瓶中燈有可見義破瓶則見。故涅槃雲。佛性雖有不同虛空。虛空雖以無量方便不可得見。佛性可見。以可見故名為了因。斯乃佛性從本以來有可了義名為了因。非是已了。於中別分外緣了邊名了因顯。佛性顯邊名性因現。約緣如是。據實亡緣無隱顯中義別亦二。一廢人論法。法性本寂從來無緣。實外無緣。知。復約何說隱說顯說因說果。此則是其法性菩提理門可收。不關行德。二攝法從人則前法性至佛乃證。證已返望從來無緣。本無緣故本則非染。今非新淨同前法性。非隱非顯非因非果。故經說言。順是菩提。順於法故。住是菩提。住便法性故。至是菩提。至實際故。義在於此。此之一門攝法從人名為行德。雖名行德不異法性。如地經說。知聖道自性常寂。非先有染後時離。故須言定滅是佛所行。正當此門。性淨方便妙玄在斯。宜審思之。體性如是(此二門竟)。   次第三門廣辨其相。於中先就性淨論之。後就方便。性淨菩提相別有二。一是空相。二是有相。言空相者。如彼金剛般若經說。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菩提。以無眾生無人無壽名得平等阿耨菩提。如是等比是其空義。無法可得等無高下是其法空。法空有二。一妄情所取。諸佛果德於理本無。故名為空。二菩提真性妙寂離相。故名為空。以彼佛果性相俱空。是故無有少法可得。又此空中無有三乘果德差別。故曰平等無有高下。此空即是菩提體中如實空義。故名菩提。無生無人及無壽等名菩提者是眾生空。分別有二。一妄情所取。我眾生等能得菩提於理本無。故名為空。二菩提真性緣起集成。我眾生等於真常寂。故名為空。若存我人眾生等相彼此別異。不名平等。存我乖道非得菩提。以無我人眾生等故。無有凡佛彼此別異。名得平等。無人異道。無道異人。人道無隔。名得菩提空義如是。言不空者如涅槃說第一義諦亦名菩提。亦名為道。亦名涅槃。如是等法亦有亦空。如其無者雲何能斷一切煩惱。以其有故菩薩皆悉了了知見。故知。是有彼雲何有。如來藏中具過恆沙一切佛法。彼法顯了說為菩提一切種德。故名為有。有無如是。若欲廣辨如維摩說。寂滅菩提滅諸相故。不觀菩提離諸緣故。不行菩提無憶念故。如是等也。要而論之妙寂離相圓備眾義。是菩提相。性淨如是。次論方便。於中略以三門分別。一行斷分別。二真應分別。三隨義分。言行斷者。煩惱業苦盡無之處名之為斷。此即是無法身般若解脫等法。說以為行此即是有。分相論之斷是滅諦。非是菩提。行德是道。方是菩提。攝相言之行斷二門俱是菩提。故地持言。二斷二智是名菩提。二斷是斷。二智是行。義如後解。此二皆從行修方便斷障而得名方便淨。行斷如是。次就真應二門分別。自得相應名之為真。現化隨物說以為應。真則方便修習而得名方便淨。應亦同然。又應用斷名方便淨。然應菩提義有通別。通則依於真實菩提所起化用悉皆名為應化菩提。菩提用故。別則八相現成佛道。是應菩提。自餘獼猴鹿馬等化隨相別名。不名菩提。何者八相。如經中說。一昇兜率。二退來入胎。三住胎中。四者出生。五者出家。六成佛道。七轉法輪。八般涅槃。此等一一廣辨如經。八中第六現成佛道正是應化菩提之體。前五方便。後二作用。真應如是。次第三門隨義分別。義別六門。如地持說。一自性義二無上義。三名稱功德。四隨念功德。五堪能義。六最勝義。六中前二是其自德。後四化德。就自德中初一自性。正是德體。後一無上。顯德殊勝就化德中初三德體。後一最勝。彰德殊勝。今依此門次第辨釋。初自性者辨明菩提行德體性。故曰自性。於中分別略有三門。一解脫畢竟。二般若圓備。三法身窮滿。涅槃經中說此三義成大涅槃。地持說此為菩提性。彼論宣說。二斷二智是解脫也。二斷即是無為解脫。故論結之名大解脫。何者二斷。一煩惱障斷。斷離五住性結煩惱。二智障斷。斷事無知。二智即是有為解脫。何者二智。一煩惱障斷。一切煩惱不相續智。二智障斷。一切所知無障礙智。彼論說清淨之智及一切智無礙智等即是般若。諸佛如來證如之慧能滅煩惱清淨明達是清淨智。了知世諦一切種法是一切智。於一切智所知法中知之自在。不假方便發心即知名無礙智。此三如後三智章中具廣分別。彼說。如來有百四十不共佛法及佛願智無諍之智四無礙辨。是名菩提。即是如來法身滿也。言百四十不共法者。所謂如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為百一十二。四一切種淨通前合為百一十六。十力及與四無所畏通前合為一百三十。加三念處及三不護通前合為百三十六。大悲七。不忘法八。斷除諸習九。一切種妙智十。此合通為百四十也。此佛獨有不通二乘。名不共法如後廣釋。如來願智及無諍智如前五智章中具解。四無礙辨亦如上釋。自性如是。言無上者。佛德殊勝超過二乘。故曰無上。分別有七。一身無上。相好殊妙。此即就前百四十中。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說無上也。二道無上。自度度他。多所過度哀愍世間利安天人。此即就前大悲等行說無上也。三正無上。四正成就。所謂正戒正見威儀及與正命。言正戒者遠離性罪。言正見者遠離邪謗。正威儀者離飲酒等一切逆過。言正命者離餘一切邪命自活。此即就前三種不護及斷習等說無上也。四智無上。謂。四無礙。此即就前四無礙辨說無上也。五神力無上。成就六通。此即就前清淨智一切智無礙智及十力等說無上也。此等諸智是通體故。六斷無上。煩惱障斷及知障斷。此就前斷說無上也。七住無上。住有三種。所謂聖住天住梵住。空無相願滅盡正受是其聖住。四無量心是名梵住。四禪四無色定是名天住。如上廣解。此亦就前一切種智說無上也。無上如是。上來自德。下明化德。於中初三化德之體。後一顯勝。前三中初一明其名稱功德美響外彰令人歸敬。第二明其隨念功德隨念起化。第三堪能獨廣益。名稱德者。所謂如來十號曰德。始從如來乃至第十名婆伽婆亦曰世尊。如後廣釋。隨念德者。隨諸眾生心念不同。於一切時及一切處而為示現。堪能義者。一三千界獨一如來能為廣益。第二佛出更無所為。最勝義者。勝有二種。一者德勝。一切如來化相差別。實德平等。故彼文言。一切如來唯除四事有增減相。非餘功德。言四事者。一是壽命。命有修促。二者名稱。名有遠近。三者種姓。氏族高下。四者色身。形有大小。唯此增減。自餘十力四無畏等皆悉等也。等故勝矣。二者身勝。諸根相好皆悉增上。不以女身得成佛道。何故如是。如來先於初阿僧祇已捨女身。況佛樹下。先捨今無。是故不以女身成佛。又復女人性多煩惱成就惡智。不以煩惱惡智成佛。為是無之。一一廣釋如地持論。今略言耳(此三門竟)。   次第四門辨其有得無得之義。方便菩提修起在緣。一向有得。斷除生死得菩提故。性淨菩提亦得不得。約相論實因滅無明獲得熾燃三菩提燈。名之為得。證實返望從來無緣。智復從何修證菩提。故即無得。無得之義分別有五。一菩提體外無別我人能得菩提。為是無得。故維摩言。實無得者亦無退者。良以有人則非菩提無人方是。故無得者。二菩提體外無別有法能得菩提。是故無得。故維摩言。菩提不可身得心得。良以有身則非菩提無身方是。故叵身得。良以有心則非菩提無心方是。故叵心得。三菩提體如妙寂離相無可取捨。是故無得。故彼金剛般若經乃至無小法可得。是名菩提。故不可得。四菩提體常性出自古不從緣生。為是無得。故涅槃雲。智慧性常不從因緣。世尊何故可問其因緣。以無緣故無其能得。常非修起。故無所得。五菩提無有住處可求。是故無得。故天女雲。菩提無處故無得在。問曰。菩提在於後際。雲何無處。釋言。據凡以望菩提生死在此。菩提在彼。若據菩提實性以論無凡在此。約誰說彼。故無住處。問曰。地經說一切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雲何無處。義同前解。約相論實言一切處得於菩提。就實以望無處可在。故言無處。以無處故不可得矣。得無得義辨之略爾(此四門竟)。   次第五門通局分別。約位辨之。性淨菩提有通有局。分別有三。一就實通論。體通染淨。因中亦有。故經說言。一切眾生即菩提相。二約人論實。菩提真性窮證在佛。就佛返望由來常是。本無妄染能覆障故。故經說言。凡夫未成佛菩提為煩惱。聖若成佛時煩惱是菩提。與經中說佛知眾生即涅槃相不復更滅其義相似。三約相辨實。在因之時但名佛性未名菩提。至果顯了方名菩提。菩提是其了因果故。方便菩提凡時全無。設言有者但於佛性真心體上有可生義。未有法體。故經說言。本有今無。本無今有三世有法無有是處。言本有者。本在凡時但有生死有為之法。言今無者。當今現在有生死時無其世出菩提行德。言本無者。本在凡時未有出世菩提行德。言今有者。本現無菩提德時但有生死。三世有法無是處者。生死之法三世恆有無是處故。凡有聖無。菩提行德三世恆有無是處故。聖有凡無。經釋如是。有人說言。方便菩提凡時亦有。是義不然。若使凡時已有菩提本有今無本無今有。如此之偈意何所顯。三世有法無有是處。何得先有。又經中說。方便菩提是生因果本無今有。何得言生。先有今顯是了因果。何得言生。又涅槃中廣舉乳酪及與樹子相生因果而為譬況。若使凡時已有菩提。乳應有酪。樹子之中應先有樹。乳中之酪子中之樹。佛已廣破。所況同爾。何勞強立。又涅槃說。若言身中全無佛性犯波羅夷。若說身中先有菩提犯波羅夷。此罪可畏。何用言有。又涅槃言。若說先有常樂我淨不集不生。煩惱覆障不能得見。破煩惱已然後見之。是則名為謗佛法僧。謗罪非輕。強立何益。又涅槃中辨四種性。或有佛性。闡提人有善根人無。或有佛性。善根人有闡提人無。或有佛性。二人俱有。或有佛性。二人俱無。如是等四句之義。汝等雲何一向作解。經文如是。若言性淨方便菩提二俱本有。雲何得言闡提人無。雲何得言二人俱無。復釋言。不顯故無非全無體。若言無者不顯名無。二人有者應當是顯。二人之有非顯名有知。無者非隱名無。又復方便菩提之果即是報佛。酬因名報。本來恆有有前無因。酬誰名報。以斯驗求本有大過。無宜更立。問曰。經說。眾生身中具足如來眼耳等根及諸佛法。今雲何言方便菩提凡時全無。釋言。經說具一切法。是法佛性。不論方便。凡聖相對通局如是。若唯就聖通局有五。一極通論之。三乘賢聖悉得菩提。故地持雲。聲聞得於聲聞菩提。緣覺得於緣覺菩提。菩薩得於無上菩提。如是等也。二簡大異小。菩提在大不通小乘。故大品中說五菩提。偏在大乘。五菩提義如上廣釋。今略列之。一發心菩提。在於無量生死海中發菩提心。位在善趣。二伏心菩提。在於種性伏忍位中。三明心菩提。在初地上。般若轉增故說為明。四出到菩提。在七地上。出離有無到無生忍。五無上菩提。在於佛地。以此五種純在大乘明不通小。三簡作異退。菩提局在種性已上。故華嚴中說習種中雲。初發心便成正覺。又涅槃中說。須陀洹八萬劫到。乃至辟支十千劫到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乃到於種性已上名到菩提。以種性上事識之中。緣觀時息八識真心薄障中現。依之成德。故種性上名得菩提。前未同此。所以不說。四簡聖異凡。菩提局在初地已上。不通地前。故法華中宣說。菩薩聞說壽量或有八生乃至一生得大菩提。論言。八生乃至一生得菩提者。初地證智。明知。菩提局在地上。以初地上七識心中。緣觀漸息真智漸現名得菩提。地前未同。所以不說。五簡果異因。菩提在佛。不通餘人。故地持雲。得方便者一切菩薩所修學道。言得義者無上菩提。明知。菩提偏在佛果。通局如是(此五門竟)。   次第六門約時分別。時謂三世。約此三時以辨菩提。菩提不定。有是三世非三世義。言三世者有其二種。一體變三世。謂。佛應身隨化遷變。二約對惑障得有前後。非三世者解亦有二。一體非生滅。故非三世。翻向初門。二證實離緣妙亡形待。故非三世。翻向後門。故經說言。如來佛性則非過去未來現在。又經亦言。我觀如來前際不來後際不去今則不住。如是等也。良以菩提有斯不定故。經說言。世俗文字說有三世。非謂菩提有去來今。是義雲何。汎解有四。一就真應相對分別。應化有時。故三世攝。真德常住。猶如虛空無去來今。二就真中性淨方便相對分別。方便菩提從緣修生。生有前後故三世攝。性淨菩提雖從修觀。性出自古。不從緣生非去來今。第三直就性淨之中。約修就證而為分別。性淨菩提藉緣修顯。修別前後淨非一時。故有三世。得證返望從來無隱今非彰顯。非因非果以是義故非去來今。此之一義與涅槃中。捨世諦慈得第一義慈。第一義慈不從因緣其言相似。第四直就性淨之體。約緣就實而為分別。據緣望實緣外有實。緣外之實息緣方會。會之前後。故有三世。就實論實實外無緣。緣本不有。誰來覆我。故本無隱今現無隱。豈有今顯。實性常寂不隨緣變。以是義故無去來今。具此多義。是故菩提亦是三世。約時如是(此六門竟)。   次第七門約對涅槃辨其一異。一異不定。何故如是。法門有二。一分相門。二攝相門。分相言之菩提涅槃兩門各異。攝相為論菩提涅槃兩體是一。於中略以二門分別。一約行斷二德分別。二約性淨方便分別。行斷門中分相言之。一切行德悉名菩提。行是道故。一切斷德齊稱涅槃。斷是滅故。若據攝相一切行斷皆是菩提並是涅槃。皆是菩提如地持說。故彼文言。二斷二智是名菩提。問曰。菩提此翻名道。行德是道。可名菩提。斷德非道。以何義故亦名菩提。釋有三義。一斷是道果。果從因稱。故曰菩提。如命食果。說命為食。二以斷義是菩提家離過之德。攝德從體。故曰菩提。如諸心法是慧眷屬通名為慧。如是一切。三以斷德體無擁障。即是道義。以是道故說為菩提。行斷二德俱為涅槃。如涅槃說。彼文宣說。滅諸煩惱名為涅槃。是其斷也。宣說三事成大涅槃。是其行也。問曰。涅槃此翻名滅。斷德是滅可名涅槃。行德非滅。以何義故得名涅槃。解亦有三。一以行德是其滅因。因從果稱。故曰涅槃。如食命因說食為命。亦如地持所說因樂。因雖非樂是樂因。故亦名為樂。此亦同爾。二以諸行是涅槃家對治行德涅槃眷屬。攝德從體。故名涅槃。三以諸行皆有離過寂滅之義故曰涅槃。行斷如是。次就性淨方便分別。分相言之性淨之果悉為涅槃。性淨體寂無為相故。方便之果悉為菩提。行修方便能通行人菩提涅槃故。此之一義如涅槃說。故彼宣說。菩提之德生因所生。涅槃之德生因所顯。良以方便獨為菩提言無所濫。不須更以方便樹別。性淨之德獨為涅槃言亦無濫。是故不須性淨樹別。故涅槃中一切菩提雖是方便不名方便。一切涅槃雖是性淨不名性淨。攝相言之性淨方便俱名菩提。並稱涅槃。俱名菩提。如彼金剛般若中說。故彼文中本性今顯論寂名為性淨菩提。修生功德論現名為方便菩提。良以二種皆菩提故。須以性淨方便別之。問曰。方便修生功德通人至果。有其道義可名菩提。性淨之德無如是義。有何所以亦名菩提。解有三義。一是道家所了之果。果從因稱故名為道。以是道故名曰菩提。二道家之體。攝體從德故曰菩提。三性淨之德體通無壅。即是道義故曰菩提。性淨方便俱是涅槃如地論說。涅槃經中亦有此相。彼經之中性淨之果名之為常。方便報果說之為性。佛自說言。若能修此常住二字為滅相者。我於其人為般涅槃。為滅相者。依外國語為涅槃相。常住二字修為滅相即是猶為涅槃相矣。故知。二種並是涅槃。良以二種俱涅槃故。須以性淨方便別之。問曰。性淨法性體寂可名涅槃。方便功德道諦所收。修起不寂。以何義故得名涅槃。解有三義。一是性淨涅槃之因。因從果稱故名涅槃。二涅槃家德。攝德從體故名涅槃。三修起功德亦有離相寂滅之義故名涅槃。以其通故性淨菩提體即是其性淨涅槃故。第一義諦亦名菩提亦名涅槃。方便菩提體即是其方便涅槃故。修報常得為滅相。菩提涅槃一異如是。菩提之德體。深義廣難以測窮。且隨詮況辨之。略爾。   大乘義章卷之十八(終)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44 冊 No. 1851 大乘義章   大乘義章卷第十九   遠法師撰   淨法聚果法中此卷有九門(淨土義 三佛義 三智義 三不護義 三念處義 四一切種淨義 二智義 四智義 四無畏義)。   淨土義六門分別(釋名一 辨相二 明因三 約身明土四 凡聖有無五 質之同異六)   第一釋名。言淨土者。經中或時名佛剎。或稱佛界。或雲佛國。或雲佛土。或復說為淨剎淨界淨國淨土。剎者是其天竺人語。此方無翻。蓋乃處處之別名也。約佛辨處。故雲佛剎。佛世界者。世謂世間國土境界。盛眾生處名器世間。界是界別。佛所居處。異於餘人故名界別。又佛隨化住處各異。亦名界別。約佛辨界。名佛世界。言佛國者。攝人之所。目之為國。約佛辨國。故名佛國。言佛土者。安身之處。號之為土。約佛辨土。名為佛土。若論其國。王領者有。不王者無。土即不爾。有身皆有。剎之與界其義則通。此無雜穢。故悉名淨。剎性海蓮花須彌。諸如是等。寬狹別稱。問曰。國土眾生共俱。何故偏名佛國土乎。今明佛土不說餘故。又佛是主故。名佛土。名義如是(此一門竟)。   次辨其相。為明佛土兼辨餘義。分別有三。一事淨土。二相淨土。三真淨土。事淨之中三門分別。一總辨相。二別顯之。三約諦以定。總相雲何。言事淨者。是凡夫人所居土也。凡夫以其有漏淨業得淨境界。眾寶莊嚴飾事相嚴麗名為事淨。然此事淨。修因之時。情有局別。受報之時土有分限疆畔各異。又此修時。取相執定。受報之時。國土莊嚴諸相各定。總相如是。次別顯之。事淨有二。一是凡夫求有淨業所得之土。如上諸天所居等。是由從求有善業得故。受用之時。還生三有煩惱結業。不生出道有生者。別由善友教化之力。所以能起。非是所受境界之力。二是凡夫求出善根所得淨土。如安樂國眾香界等。由從出世善業得故。受用之時。能生出道。如眾香飯。其有食者。滅惑生道。如是等也。問曰。此土諸天境界為當純是求有業生。為當有出世善得。理亦兼有。故涅槃中。佛說我義。無量鳥狩聞說發心生於天中。明知。亦有出善往生少故不論。別相如是。次約四諦辨定其相。前兩門中初門之因。唯是集諦。分段因故。初門之果。體唯苦諦。分段果故。後門之因。有其兩能。一正感佛果。二傍招淨土。正感佛邊。一向非集。能生佛德。不集生死諸有果故。傍招土邊。亦集非集。形於向前初門之因。得言非集。求出善根。是其相似道諦攝故。當分實論。體性是集。能招有為生滅果故。後門之果。形前非苦。是其相似出世果故。故論宣說。無量壽國不屬三界。彼無貪慾故非欲界。以在地故不名色界。有形色故非無色界。以是相似道家之果。攝之屬道。故不名苦。似佛淨土。菩提道攝。當分實論。體是苦諦。生滅果故。有漏報身所依處故。事淨如是。次辨相淨。於中亦以三門分別。一總辨相。二別顯之。三約諦辨定。總相雲何。言相淨者。聲聞緣覺及諸菩薩所居土也。如龍樹說。有妙淨土。出過三界。是阿羅漢當生彼中。如是等。是此諸賢聖。修習緣觀對治無漏所得境界。妙相莊嚴離垢清淨。土雖清淨。妄想心起。如夢所睹。虛偽不真。相中離垢故名相淨。然此相淨。修因之時。情無局別。受報之時。土無方限。又此修時心無定執。所得境界。隨心迴轉。猶如幻化。無有定方。總相如是。次別顯之。別有兩門。一約行分別。二約心分別。言約行者。行別有二。一是聲聞緣覺之人。自利善根所得之土。虛寂無形。如無色界所安止處。問曰。無色雲何有處。釋曰。四空但無粗色。非無細色。故得有處。故經宣說。菩薩鼻根聞於無色宮殿之香。如龍樹說。有妙淨土。出過三界。羅漢生中。聞法花經。即其事也。由從自行善根生故。受用之時。但生自行厭離善根。不能自然起慈悲願利他之行。設有起者。由佛菩薩教化之力。非是所受境界之力。二諸菩薩化他善根所得之土。不捨眾生。隨物受之。如維摩室。由從化他善根生故。受用之時。自然能起利他善行。約行如是。言約心者。心別有二。一事識中緣觀無漏能得淨土。二妄識中緣觀無漏能得淨土。事識無漏。有其二種。一增相觀所得淨土。相續住持證實方捨。二息相觀所得淨土。暫現如幻。妄識無漏。亦有二種。一增相觀所得淨土。相續住持證實方捨。二息相觀所得淨土。暫現即滅。別相如是。次第三門。約諦以定。相淨之因。形前非集。道諦攝故。當分是集。變易因故。相淨之果。形前非苦。道果攝故。如佛淨土菩提道攝。當分實論體性是苦。變易果故相淨如是。次明真淨四門辨之。一總辨相。二別顯之。三約諦決定。四隨義廣辨。總相雲何。言真淨者。初地以上乃至諸佛所在土也。諸佛菩薩實證善根所得之土。實性緣起。妙淨離染。常不變故。故曰真淨。然此真淨因無緣念。土無緣念土無相狀。如梵天王頂上寶珠體雖是有。向無青黃赤白等相。亦如比丘無作戒法體雖是色而無一相。有而無相土之妙也。又此真土因無定執。土無定所。因無分別。土無彼此自他之異。總相如是。次別顯之。於中曲有三門分別。一對妄分別。真行有二。一離妄真。保諸菩薩所成真行。為妄所離。所得真土。還與妄合。如空在霧。於此門中。土隨位別階降不等。隨諸地位分分漸增。妄土漸滅真土漸現。如霧漸消虛空轉現。二純淨真。謂佛如來所在之土。純真無雜。如淨虛空。土雖清淨應與染合。二約行分別。行要唯二。一智二悲。智依空成。以智攝行。行皆離相。所得之土。還同彼因。妙寂離相。猶若虛空。悲隨有生。以悲攝行。行皆為物。所得之土。還同彼因。隨物所現。猶如淨珠。無色不現。故地經雲。雖知諸佛國土如空。而觀無量莊嚴土行。三約法分別。於彼真實如來藏中。法門有二。一寂滅門。依之得土。還同彼法寂滅離相。二是緣起作用法門。依之起土。無所不現。如如意珠隨心所求無所不現。別相如是。次約諦論。於此門中。淨土之因。或道或滅。行因體起是道諦收。法門力起是滅諦攝。果亦如之。或菩提收道果攝故。或涅槃收滅果攝故。似佛法身。約諦如是。次第四門隨義廣辨。於中開合廣略不定。或總為一。唯一佛土。或分為二。唯真與應自所詫。名之為真。隨他異現。說以為應。其真土者。即是平等法門之土。妙寂離相。圓備眾義。形無定所。無處不在。其猶陰陽五行之法。此喻似法。持宜審記。土既如是。諸相莊嚴。寧可別取。雖無別狀。不得言無土。雖妙寂與是緣起作用之性。萬物依生。化應所託。其猶陰陽五行等法能造世間一切色像。真土如是。其應土者。隨情現示有局別。染淨軀分形殊。善惡諸相莊嚴事別各異。應土如是。或分為三。一法性土。二實報土。三圓應土。法性土者。土之本性。諸義同體。虛融無礙。猶如帝網。亦如虛空無礙不動無所有等。同體義分。地經所說真實義相。即其義也。一切世界本性恆爾。而諸眾生妄想覆心。自累成隔。無礙法中。見為定礙。有處定有。無處定無。染處定染。淨處定淨。地處定地。水處定水。如是一切。後息妄想。彼土實性。顯成我用。名法性土。實報土者。菩薩顯前法性土時。曠修法界無盡行業。以此淨業勳發之力。於彼無邊淨法界處。無量殊異莊嚴事起名實報土。此實報土。義別三種。同後報身。一依法說。還同法性。諸相莊嚴。融同無礙如海十相。一一充遍。圓應土者。前二真土。猶如淨珠。能隨眾生。種種異現。用無缺少。名圓應土。或分為七。如地經說。一同體淨。二自在淨。三莊嚴淨。四受用淨。五住處眾生淨。六者因淨。七者果淨。七中前四明土體相。第五一種。寄人顯勝。後之兩門。舉因顯果。就前四中。初之兩門。明其土體。第三一門。辨其土相。後一土用。初二體中。前一明其土體無別。後一彰其土體清淨。同體淨者。事相隔礙名為不淨。同體處融名為淨矣。雲何同體。分別有三。一本末分別。法性之土。是其根本。報應為末。一切報應。法性為體。故名同體。二真應分別。一切應土。用真為體。故名同體。三就應中諸土相望。同體無別。故名同體。如此娑婆土田世界異種眾生。於此土上種種異見。如螺髻王見寶莊嚴。如是等也。所見異土。同用娑婆土地為體。如是一切。故名同體。故經說言。一切佛土即一佛土。一即一切。三義如前。自在淨者。泛論淨義。有二種。一是相淨。諸寶莊飾清淨嚴麗。如安樂界眾香國等。二自在淨。猶如淨珠。美惡斯現。所現無礙。故曰自在。由土體淨故。能如是無礙自在。舉用顯體。名自在淨。今此所論義當後門。故經說言。一切國土平等清淨。淨相之土。彼穢此淨。不名平等。自在淨者。染淨圓通。法界齊等。故曰平等。此二土體。莊嚴淨者。是其土相。泛論有三。一人莊嚴。勝善眾生。居住其中。土名淨矣。下五住處眾生淨者。即其義也。二法莊嚴。具諸佛法。其土名淨。故地論言。人及諸法莊嚴。三事莊嚴。五欲殊妙。此三種中。地經偏說一事莊嚴。為莊嚴淨。土中有三。一神通莊嚴。一切境界變現無礙。二光明莊嚴。常有光明滅除闇冥。三相莊嚴。眾寶莊飾。故經說雲。神通莊嚴光相具足。受用淨者。是其土用。淨土境界。受用之時。能滅煩惱出生道。此前四種。明土體相。第五住處眾生淨者。寄人顯勝。無量功德智慧眾生。悉滿其中。故土勝矣。又以善人居住其中故土清淨。後兩門中。初因淨者。舉因顯果。因有二種。一淨土行業。所謂佈施持戒。行業如維摩說。二淨土德業。所謂淨土三昧法門。得此門同故。一切境界。隨心迴轉。如金剛藏所入佛國體性三昧。如是等也。住中之中。偏據後門故。彼又言。入佛土妙平等境界。名為因淨。諸佛淨土法門。名為上妙平等境界。菩薩證入。能有異現。說為因淨。言果淨者。對因明果。泛論有二。一相淨果。菩薩曠修淨土行。得妙淨土。諸相莊嚴能淨無穢。二自在淨果。依前淨土三昧德業。種種異現。地經所說義。當後門故。彼經中隨諸眾生心之所樂。與為示現名為果淨。隨別廣論。亦可無量。辨相如是。   次第三門。辨定其因。且約三土以定其因。先約法報二土辨因。應後別說。法報二土因相雲何。分相論之。無始法性。是法土因。諸度等行。是報土因。攝相言之。二土並用無始法性諸度為因。於中義分有緣有正。緣正相對曲有兩門。一別相說。法性之土。無始法性以為正因。諸度行以為緣因。實報之土。諸度等行以為正因。以親生故。法性為緣。二通相說。二土並用無始法性以為正因。雖俱法性以為正因。與別名因。法土之因。本有法體與後顯時。體無增減。隱顯為異。報土因者。本無法體。但於向前法土因上。從本已來。有其緣起可生之義。遇緣便生。如礦中金有可造作莊嚴具義。遇緣便作。非先有法以在其中。二土齊用諸度業行。以為緣因。雖俱諸度以為緣因。於中細分。其義亦異。異相如何。諸度等行。有能生義。說之以為報土之緣。如地水等能生諸物。諸度等行有能了義。說之以為法性土之緣。前二如是。次論應土。應土之因有無不定。攝用從體。更無別因。譬如世人因形有影影無別物。業見土異。非我為故。分用異體。亦說有因。以是果故。因二種。一同類因。還以應行而為應因。諸佛如來。得土已久。現修諸行。莊嚴國。如彌陀佛國現修四十八弘誓願及諸所行。莊嚴西方世界。如是等也。二異類因。實行真法為應土因。然就應中義別有二。一是法應淨土三昧法門力故。現種種剎。二是報應。以本大悲願力因緣。現種種土。義別如是。此二別分。法應之土。如來藏中淨土法門。以之為因。報應之土。大悲願力。以之為因。悲願為主。統攝諸行。皆為因矣。分相如是。攝相言之。二應並用淨土法門悲願為因。於義別分。有緣有正。緣正不定。若論法應。淨土法門。以為正因。大悲願等以為緣因。若無悲願。彼法不能獨生應土。譬如火珠雖能出火要因見日。亦如水珠雖能出水要須見月。故經說言。異法有故異法出生。異法無故異法滅壞。報應之土。大悲願等以為正因。淨土法門以為正緣因。若無彼法。雖有悲願應土不生。譬如音聲雖能發響必依□谷。面能生像必依水鏡。問曰。應土從實悲願法門力起。何不名真。乃說為應。釋言。大悲願力行等。正得真土。增上緣力兼生應土。由非正起故不名真。緣力兼生。令人見聞。故說為應。辨因如是。   次第四門。約身明土。於中由有三門分別。一明身土相依本末。二明身土相依廣狹。三明身土相依總別。言本末者。隨相言之。身報依土。窮實論之。國土依身。故花嚴雲。寶花雲香諸莊嚴具。皆從如來法身中出。又彼亦言。三世劫數及諸佛剎。於一佛身一切悉現。此即是其土依身也。佛土既然。凡土亦爾。隨相論之。身報依土。窮實亦是國土依身。故經雲。宣說三界虛妄唯一心作。本末如是。次明廣狹。其義不定。分別有四。一土寬身狹。如常所見。良以身是自己別報。所以局狹。土是共果。彼此同依。所以寬廣。二身寬土狹。如經中說。或有佛土。在佛菩薩毛孔中住。或在菩薩衣文中住。或在菩薩天冠中住。如是等也。三身土俱寬。據實以論。身如虛空。土亦如之。四身土俱狹。隨化眾生。或現小身。或居方便土。廣狹如是。次明身土相依總別。總相論之。三身一身三土。以一佛身依一佛土。隨義別分。用彼三身別依三土。法性之身。依法性土。實報之身。依實報土。應化之身。還依應土。問曰。法身與法性土有何差別。與說相依。釋言。身土性雖無別。隨相分異。故得相依。身之實性名法性身。土之實性名法性等。此亦同體義別相依。如海十相同體相依。問曰。應身還依應土。能依應身初時現凡。後則現聖。所依之土。何不如是初穢後淨。始終恆定。釋言。為化差別不等。或土隨身。如彌陀佛未成佛前國土鄙穢。成佛後國界嚴淨。彼佛現居。不定境故。如是一切。或身隨土。如此釋迦雖久成佛。而於過去無量世中。身居穢國。示為凡俗不取正覺。如是一切。或身異土。如今釋迦身居穢國而現成佛。土現為報。報定難改。故始終恆穢。如佛色身。現為報故。始終恆定。智行功德。方便非報。所以後轉故。初現凡後轉為聖。身土相對分別粗爾。   次第五門。明其凡聖有無之義。昔來諸家所說各異。如生公說。佛無色身亦無淨土。但為化物。應現住於眾生土中。如是說者。眾生有土。諸佛則無。什公所異。諸佛有土。眾生全無。但佛隨化現土不同。故維摩雲。為化眾生故。現此土為不淨耳。又人復說。佛與眾生各別有土。各別住於自業果故。此等所說。義有兼通。不可偏定。是義雲何。分別有三。一攝實從相。眾生有土。諸佛無土。隨化現居眾生處故。故經說言。普賢菩薩。依於如如不依佛國。普賢既爾。諸佛亦然。生公所立義當此門。二攝相從實。諸佛有土。眾生無土。於一佛土。隨其業行種種異見。如佛一身眾生異見故。經說言。佛土清淨如摩尼珠。隨諸眾生種種異現。維摩亦云。我此國土常淨。若此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眾惡不淨土耳。什公所云。義當於此。經說既然。生公所立。佛無色身。全無淨土。義不然。佛無色身。如前涅槃章中廣破。身既非無。土寧不有。又經中說。菩薩修習一切種行。為淨土因。經說有因。雲何無果。人亦救言。非全無界。但應非真。若使土果唯應非真。如維摩說。一切種行。為淨土因。應是應修。修因既實。果寧不真。若自不解。唯應訪諸。何宜輒謗。謗佛果德。其罪至重。勿後更言。此是第二攝相從實。三分相異實。眾生與佛。各別有土。是義雲何以業攝果。果隨業別。故凡與佛各異有土。如恆河水。餓鬼見火。如來見水。餓鬼火業自見於火。佛以水業自見於水。各自見自業果執非見他事。佛土亦爾。螺髻心淨見土清淨。舍利心垢見土不淨。如是一切。凡聖有無辨之略爾。   次第六門。明其所見質之同異。於中有二。一就處分別。二就事分別。言就處者。分別有四。一同處異見。如一世界隨業不同。種種異見。如恆河中。世人見水。餓鬼見火。或見虛坑。如是一切。二異處同見。如娑婆界。百億天下處所雖別所見相似。三同處同見。同業眾生。於一處中共見一事。如恆河無量眾生同知見水。如是一切。四異處異見。如娑婆界及安樂土。所見各別。如是一切。就處如是。次就事論。於一處中。隨義分四。一者是其一質異見。如此娑婆一土地事。眾生於中種種異見。或見為水。或復見火。或見諸寶。或見虛空。如是一切。二者是其異質同見。於一處中。隨人所見種種異土。一段眾生見之唯一土田世界。如是一切。三一質一見。同類眾生共見一事。質體無別。四異質異見。如此娑婆異種眾生各別見。如經中說。眾生見劫盡大火所燒時。我此土安穩天人常充滿。如是一切。良以諸法。諸佛隨心所現。無定性故。見有種種淨土之義。雖以具攝。且隨其要略辨如是。   三佛義七門分別(釋名義一 辨相二 約時分別三 明因四 常無常分別五 說不說分別六 次第分別七)   第一釋名。三佛之義。出地經論。金剛般若亦具分別。名字是何。一法身佛。二報身佛。三應身佛。法身佛者。就體彰名。法者所謂無始法性。此法是其眾生體實。妄想覆纏。於己無用。後息妄想彼法顯了。便為佛體。顯法成身。名為法身。如勝鬘說。隱如來藏顯成法身。法身體有覺照之義。名法身佛。問雲。人說法身體是第一義空。空非心智。雲何覺照。釋言。法身離相為空。而體實有。所謂有於過恆沙法。此法皆依真心說之。真心體是神知之性。能有覺照故得名覺。是義雲何。是以體中。從本已來。具過無量恆沙佛法。如妄心中具足一切諸虛妄。心於彼法同體照明。由來無障。故論說言。從本已來。有大智慧光明義故。自性清淨識知義故。遍照一切法界義故。名為本覺。性雖照明。而為無明闇障所覆。相似不覺。後除闇障。彼心顯了始顯真心。如其本性。內照法界故得名佛。問曰。真心有覺照義。名佛可爾。所覺法性。非覺照義。雲何得名法身佛乎。釋言。分相言之。能覺真心說為法佛。所覺法性。是其真諦法寶門收。不名為佛。攝相言之。通亦名佛。是義雲何。解有四義。一所覺法性是佛體。故通名為佛。如如來藏是眾生體。說為眾生。故經說言。即此法身。輪轉五道名曰眾生。二所覺法性。雖非佛智。而是佛身故得名佛。如佛色身雖無覺照而得名佛。如是一切。三所覺法性。雖非佛智。而是佛性故得名佛。如似五陰成眾生法名曰眾生。四所覺法法是佛境界。為佛覺照能生佛智。從其所生故得名佛。故地論言。智行處者。自證知故。自證知者。依彼生故。與大智論說智智處同名般若。其義相似。具此四義故通名佛。法佛如是。報身佛者。酬因為報。有作行德。本無今有。方便修生修生之德。酬因名報。報德之體。名之為身。又德聚積亦名為身。報身覺照。名之為佛。問曰。報佛亦能覺照。與前法佛覺照何異。釋言。體一隨義以分。真心之體。本隱今顯說為法佛。此真心體。為緣熏發諸功德生。方名報佛。法佛如金。報佛如作金莊嚴具。問曰。法佛自能覺照。何用報佛。釋言。無報法則不顯。但使顯法必有報生。故立報佛。又復法佛。心性照明。為非事用故須報佛。如金雖淨不中衣食。故須用之作莊嚴具。彼亦如是。又復法報照境。有其別異之義。故須別分。義如後釋。報佛如是。應身佛者。感化為應感化之中。從喻名之。是義雲何。如似世間有人呼喚則有響應。此亦如是。眾生機感。義如呼喚。如來示化事。問響應故名為應。應德之體。名之為身。又此應德聚積名身。應身應覺照目之為佛。問曰。應覺與真何別。自知。是真隨化現知說以為應。問曰。三佛俱能覺照。所覺之法為同為異。釋言不定。分別有三。一隨相分別。法佛唯知無始法性。名知理法。報佛能知行修對治。名知行法。應佛了知三乘化教。名知教法。又復法佛唯知理法。報佛了知自行之法。自行門中。通知一切自行為主。是故名知自行之法。應佛了知化他行法。化他門中。亦知一切化他為主。是故名知化他行法。二寬狹分別。法佛唯知無始法性。於此分齊。理外更無異法可知。是故法佛唯知理法。報佛所知境界漸廣。通知一切理行二法。知理所證。知行能證。應佛所知境界最廣。通知一切理行二法。知理行法。通知一切。化眾生故。知理知行。以為所詮。知教能詮。又復法佛唯知理法。報佛知理及自行法。知理所證。自行能證。應佛知理。亦知自行及化他法。通緣一切。化眾生故。了知理法。化他所入。知其自行。起化所畏作知其利他。化他之用。三就實通論。法佛通知理教行法。知如來藏無始法性。是其理法。覺已真心。顯了成德。名知行法。知已所證妙音法門。能為無盡言說之本。能生法螺無盡言音。名知教法。故楞伽中宣說。法佛亦能說法。如涅槃說。大般涅槃。能建大義起種種化。金剛三昧起種種說。即其事也。報佛亦知理教行法。知理所證。知行能證。知教所依。應佛通知義如上解。問曰。三佛通知理法。所知之理為同為異。通釋義齊。隨相分別。法佛知理無隱無顯。證實返望從來無緣。誰能覆我。故本非隱。本既非隱。豈有今顯。故維摩雲。我觀如來。前際不來。後際不去。今則不住。報佛知。知理從緣始顯。於事分齊情外有理。情外之理。本為情覆。故說有隱。去情理現故說有顯。應佛知理緣起作用。知如來藏緣起集成生死涅槃一切種法故。教眾生一切緣中息以求真。所覺如是。然此三佛。隨相別分。名義各別。通而論之。俱名法身。齊得名報並得雲應。是義雲何。三佛莫不依法以成是故通得名為法身。又三皆以功德法成故名法身。良以三佛皆法身故。於彼涅槃三事之中。三佛皆悉法身所攝。望因以論。三俱名報。是義雲何。報者是其果之別稱。三佛望因。並得稱果。是果酬因故通名報。約化以論。三俱名應。應隨物情顯示此三。令諸眾生同見聞故。但經論中。為別三佛。隱顯異名。故初名法。第二名報。第三名應。等別三佛。何故初者偏名為法。乃至第三偏名為應。此等各隨義便以彰。法佛是體顯本法成。證法義顯故偏名法。報佛是相本無今有。方便修生酬因義顯故偏名報。應佛是用化用隨物。應成義顯故偏名應。名義如是。   第二門中。辨其體相。佛德無量。難以定論。今此隨義增數辨之。總唯一佛。謂三寶中一佛寶也。或分為二。二有兩門。一生身法身份之為二。王宮所生相好之形。名為生身。戒定慧等五品功德。說為法身。二真應不同。開分為二。自德名真。隨化所現說以為應。真則是其法門之身。應則是其共世間身。是二如前涅槃章中具廣分別。今略辨之法門身者。如世陰陽五行等法。亦如一切眾生體識。心雖是有而無一相。雖無一相而實有之。共世身者。隨化所現同世色像。或時似天。或復似人。如是一切。雖現眾相。而無一實。雖無一實。無所不為。如涅槃說。如來非天非不天非人非不人。如是等比是其義也。又復平等法門之身。形無所在。無所不在。無所在故。菩提無處。以無處故。德滿法界。故花嚴雲。無一塵處而無佛身。以德滿故。諸根相好皆遍法界。如海十相。亦如虛空。無礙不動。一一充遍。於是義中。用眼為門。眼遍法界。諸根相好及佛剎土一切眾生。莫不皆悉一眼中現。如是一切。共世身者。形有所在。以所在故。化別彼此。諸根相好。各有分限。或分為三。三有兩門。一開真合應。以說三種。二開應合真。以說三種。開真合應以說三者。如上所列。真中分二。法之與報。應以為一。故說三種。於此門中四義分別。一分其相別。二約色心非色心等三義分別。第三約就五陰分別。第四約就六根分別。言分相者。此之三佛義通大小。大小既殊。所說亦異。小乘法中宣說。如來事識為體。於事識中。戒定慧等五品功德。說為法身。王宮所生相好之形。名為報身。如來獼猴鹿馬等。化說為應身。若就大乘破相門中宣說。如來七識為體。於中宣說破相空理。以為法佛。法實非佛。是佛體性。是佛境界。能生佛智。相從名佛。七識緣智照空之解。說為報佛。空智為主。諸德悉是。丈六等化。名為應佛。此之一門。隨人且說論無文。經雖不說。准依小乘。隨化推立理亦無傷。若據大乘顯實門中宣說。如來真識為體。據佛以論。真識之外。更無餘識可為佛。故唯識論言。諸佛如來所行之處。唯有藏識更無餘識。無餘識故。三佛皆用真識為體。真識之心。本隱今顯。說為法身。即此真心。為緣熏發。諸功德生。說為報佛。地經宣說莊嚴具譬。正顯此義。如來藏中真實緣起法門之力。起種種化。說為應佛。如涅槃說。大般涅槃。能建大義。種種現化。即其義也。分相如是(此一門竟)。   次就色心非色心等三義分別。法佛體中備具三義。法身色根相好光明。是其色法。此義雲何。如涅槃說。佛性是色可以眼。見彼色顯了為法身色。又涅槃說。念法之義。非色斷色。而亦是色。非陰斷陰。而亦是陰。非入斷入。而亦是入。非界斷界。而亦是界。諸佛菩薩所遊行處。常恆不變。此等顯了為法身色。又涅槃說。光明者即是涅槃常住。不從因緣。雲何問其因緣。如是一切。亦有因緣。因滅無明。獲得熾然三菩提燈。以是因緣有是因緣。有是光明。如此光明當知。亦是法身色也。諸根相好類亦同爾。真識之心。從緣顯了。說為智慧三昧行等。是其心法。真如之空。絕離一切心等相。是其非色非心之法。以非色故。維摩說言。不觀色。不觀色如。不觀色性。不取色有。名不觀色。不取色無。名不觀如。不取色法非有無義。名不觀性。又涅槃雲。入於無色大般涅槃當知。亦是非色義也。以非心故。維摩說言。不觀受想行識。不觀受想行識如。不觀受想行識性。義同前解。又地經說。自體本空智自空故當知。亦是非心義也。有人宣說。法體之體唯一空理。都非色心。如涅槃說。教空得實。雲何唯空。又如經說。如來之藏是真識心。復言。佛性體性是色。彼法顯了說為法身。雲何說言都無色心。有人復言。法佛之體。唯色與心。一向非空。設言空者。但無他相。而體實有。如地經說。自體本空雲何非空。又論釋言。自體空者智自空故。雲何說言唯無他相。又楞伽雲。如來藏中過恆沙法。一切皆依法無我說。彼法顯了說為法身。雲何不空。又復如彼起信論說。有人問言。如來藏中具一切法。便謂色心各有自體。對破此執。說一切法依真如說。真如猶是空之別稱。彼法顯了說為法身。雲何不空。法佛如是。報佛之體具三義。相好之身是其色法。彼相如何。分別有三。一依法說。如來報身諸根相好光明音聲。與彼平等法門身同妙寂。雖相虛融無礙。還似陰陽五行之法。如涅槃說。月愛光明。是光無限。非冷非熱。非青非黃。非赤非白。無有邊際。其光既然。諸根相好及佛音聲一切同爾。此色微妙唯佛獨見。故涅槃經。明金剛身。妙絕眾相圓備諸義。唯有如來乃知是義。餘人不及。二約應辨。如花嚴說。於佛應身。一一相處。各有無量百千相海。名字不同。作用各異。雜有是相。而不可見。如梵天王頂上寶珠有而叵見。此之相好。地上菩薩。漸能見之。三隨應說。應化所現。諸根相好。光明音聲。體即是報。以從過去淨業生故。此即是佛福德莊嚴。故涅槃雲。福莊嚴者。有為有漏有礙非常。是凡人法。即其義也。此報粗相。地前亦見。問曰。何故有此三異。由因別故。因別如何。修有三種。一隨事修得第三報。良以修時隨有可見。是故得報。隨有可見。又本修時。隨有益物。二捨相修破有入空。得第二報。良以修時所有諸行。依空以成無相可見。得報還爾。無相可見。又復修時。依空成德。廣多無盡。得報還爾。廣多無盡。三依實修。息妄契真。得第一報。良以修時無念無緣。得報還爾。無相離緣。又復修時行合法界虛融無礙。得報還爾。身滿法界虛融無礙。又復修時常而不動。得報還爾。常而不動。報身隨因有此三別。報土亦然。宜復深記。色法如是。智慧三昧解脫行等。是其心法。數滅涅槃。是其非色非心之法。問曰。數滅是涅槃門。雲何名佛。釋言。分相涅槃非佛。攝相言之。涅槃是佛。故花嚴中說。涅槃佛永滅度故。應佛體中亦具三義。所觀色形。是其色法。應化修成智慧行等。是其心法。五陰所成假名行人。名非色心。又如毘曇。隨化命根亦非色心(此二門竟)。   次第三門。五陰分別。色受想行識。是其五也。法佛體中。備具五陰。如涅槃說。色是佛性。乃至受想行識是性。彼性顯了說為法身五陰法也。又涅槃說。色是無常。因滅是色。獲得涅槃常住之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乃至色者。是不寂靜。因滅是色。獲得涅槃寂靜之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此等亦是法身五陰。雖說有色。但離色法。猶如比丘無作戒法不可事取。餘亦如是。問曰。經說入於無色大般涅槃。雲何宣說法身有色。釋言。經說入於無色大般涅槃者。無於凡下虛偽之色。非無真色。故涅槃雲。真解脫者。亦空不空。言其空者。謂無生死二十五有。言不空者。謂有善色常樂我淨。又彼經說。二乘解脫名為非色。諸佛解脫。名之為色。故知。諸佛法身有色。問曰。經說大般涅槃。但有寂樂而無受樂。雲何宣說法身有受。此前釋。無其凡下分別之受。非無平等納法之受。故說有之。是義雲何。受有二種。一納受法相應納法在心。二受境界違順等事。名之為受。謂苦樂等。樂受之心受於境順。苦受之心。受於境違。捨受之心。受於境界不違不順。諸佛如來。但有初門。而無第二。第二故名無受樂。有初門故名有受陰。問曰。諸佛分別想滅。雲何有想。釋言。諸佛妄想心滅。非無明淨了法之想。明達一切諸法相故。行之與識類前可解。法佛如是。報應二佛。具足五陰義在可知(此三門竟)。   次就六根分別三佛。眼耳鼻舌身意是六。法佛體中。備具六根。如地持說。性種性者。六入殊勝展轉相續無始法爾。名性種性。彼六至果。即名法身眼耳等根。又如經說。眾生身中。具如來眼如來耳等。如模中像。彼性顯了說為如來眼耳等根。雖說有之。不可相取。當知。悉是法門義異。彼有何用。以是緣起眼法門故。出生者盡報應眼根。如依陰陽五行之法出生造作一切世事。如眼既然。餘根亦爾。報佛六根。粗同法身。有而無相。無相而有。應佛六根義在可知。上來一門。開真合應。以說三種。開應合真而說三者。如彼七卷金光明說。彼中有一三身之品。專論此義。名字是何。一真身佛。二應身佛。三化身佛。前法與報合為真身。名為合身。前應身中。開分二種。應之與化。名為開應。相狀如何。於中分別。曲有四門。一分其相。二明立所以。三約諸佛以辨三身。第四約就涅槃辨之。言分相者。此之三佛義釋有二。一准依涅槃。法報兩佛名為真身。王宮所生道樹現成。說為應身。依此應身。出生無量無邊化佛。名為化身。故涅槃中。如來欲令眾生望滿足。於其身上一一毛孔。化無量佛。受大眾供。即是化身。釋迦自受純陀之供。即是應身。偈中所說。如來常住。即是真身。二依金光明。法報兩佛是其真身。隨化眾生。示現佛身。相好具足。威光殊勝。悉名應身。此即向前應化兩佛。入此門中同名應身。佛隨眾生現種種形。或人或天或龍或鬼。如是一切。同世色像。不為佛形。名為化身。此三身中真身為本。依真起應。依應起化。如依煩惱而起業行依業受報。分相如是(此二門竟)。   次第二門。明立所以。今此且依金光明經所辨論之。以四種義故立三身。一起因不同。二治障有異。三所淨差別。四隨化有殊。起因不同立三身者。如彼經說。如來昔在修行地中。願為眾生修種種行。彼行滿足。得至究竟自在之地。能隨眾生多種。辨了現種種形。故立化身。彼經復說。佛昔在因。願為眾生演說真諦通達生死涅槃一味。趣求佛身。又為眾生怖畏如來無邊佛法。求佛一種相好之形。而利益之。彼行滿足。能為眾生示現佛身。演說真諦。而度脫之。故立應身。又佛因中自修諸行。斷諸煩惱。具一切善。息除妄想。趣求實際。彼行滿足。得如實果。故立真身。其真身者。謂如如法及如如智。其如如法。即是法身。如如智者。即是報身。此是第一起因不同故立三身。治障異者。如彼經說。一切凡夫三相所縛不得三身。翻對彼相故立三身。言三相者。一分別相。所謂煩惱妄分別心。障佛真身。斷除彼故得佛真身。二依他起相。所謂諸業依煩惱起。以此罪業。障佛如來相好之果。斷除彼故得佛應身。三成就相。謂依前業成就苦報。以此苦報定礙之形。障佛如來無障礙化。斷除彼故得佛化身。又經復言。一切凡夫有三種心。不得三身。翻對彼故建立三身。言三心者。一起事心。所謂四住所起煩惱。此惑粗強能起業事。名起事心。障佛化身。菩薩修習伏結之道。伏除此心。故得化身。二依本心。謂四住地依無明起。名依本心。障佛應身。菩薩修習斷結之道。斷除此心。故得應身。三根本心。謂無明地。與彼四住煩惱為本。故名本心。障佛真身。菩薩修習勝拔之道。滅此本心。故得真身。此是第二治障不同故立三身。所淨別者。如彼經說。如如法性極清淨故。攝受法身。此名真心。為法身矣。如如智慧極清淨故。攝受應身。依真起用。故說智淨攝受應身。以三昧門極清淨故。攝受化身。依定起用。故三昧淨攝受化身。此是第三所淨不同故立三身。隨化不同立三身者。如彼經說。佛隨眾生多種意故示現化身。此為凡夫。佛隨弟子一種意故示現應身。此為聲聞。聲聞弟子同求見佛名為一意。佛隨此意唯現佛身。說之為應。隨諸菩薩破相心故。顯示真身。以佛真身遮一切相。非執相境。不同應身。其唯一相。不同化身現種種相。菩薩不取一異等相。故為顯之。此是第四隨化不同。故立三身。上來四門。合為第二明其建立三身所以(此二門竟)。   次約諸佛以辨三身。如彼經說。其化身者與佛同事。同諸如來變化之事。其應身者與佛同。意同諸佛如來顯揚佛法化益之意。其真身者與佛同體。一切諸佛。以如如法如如之智而為體故(此三門竟)。   次約涅槃以辨三身。如彼經說。涅槃有二。一是有餘。隨化現滅。二是無餘。實證體寂。依前二身宣說有餘。依後真身宣說無餘涅槃經。又經宣說。依前二身。常隨世間不住無餘。依後真身。常寂離相不住有餘。三身如是。或增說四。四有三門。一開真合應以說四種。二開應合真。三真應俱開。開真合應以說四者。如楞伽說。一應化佛。二功德佛。三智慧佛。四如如佛。故彼經言。雲何應化佛。雲何功德佛。雲何智慧佛。雲何如如佛。四中初一是佛應身。後三真身。以應為一。真分為三。是故名為開真合應。就真三中。功德智慧是佛報身。報德雖多。要唯福智。福名功德。智名智慧。如如一種。是佛法身。勝鬘經中。亦有此相。彼雲。如來妙色身等。是佛應身。復言如來色無盡者。是功德身。智慧亦然是智慧身。一切法常是法性身。此是第一開真合應以說四種。開應合真而說四者。如彼七卷金光明說。一化身非應。如來為物。等示現一切龍鬼等。不為佛身。名化非應。又經說言。佛涅槃後。以願力故。遺身益物。此亦是其化身非應。二應身非化。經自釋言。謂地前身地前菩薩所見佛身。乃從三昧法門中現。非是人天六道所攝。以是義故。名應非化。三亦應亦化。謂諸聲聞所見佛身。彼見如來相好之形隨道成佛。故名為應。見佛在於人中受生相同人類故名為化。四非應非化。謂佛真身。此四身中。前三是應。後一是真。由應為三故名開應。由真為一故名合真。復有四種。開應合真。亦得說四。一真身佛。謂法與報。二應身佛。王宮所生道樹現成。三化身佛。依於應身示現無量無邊化佛。四化身非佛。謂示一切龍鬼等形。攝末從本。是佛所為通亦是佛。是亦第二開應合真以說四種。真應俱開而說四者。真中分二。法之與報。義如上解。應中分二。應之與化。亦如上釋。又就應中更得分二。一是法應。謂從三昧法門力現。如涅槃說。大般涅槃。能建大義。金剛三昧種種悉為。如是一切。是其法應。二是報應。以本大悲大願力故。能隨眾生種種異現。此從如來報身而起名為報應。一真之中義分法報。一應之中。義別兩應。故合有四。或分為五。謂如來五陰之身。又戒定慧解脫知見五品功德。亦得說五。義如後釋。或分為六。前法佛中義別為二。一體顯佛。二緣顯佛。攝德從本。名為體顯。攝德從緣。名為緣顯。言體顯者。如來藏性。從本已來。有何從緣顯了之義。遇緣便顯。言緣顯者。曠修諸行。斷除垢染。淨於法界。體雖顯了。必藉於緣。緣雖能顯。必顯於體。此二體一隨義分二。前報佛中。義別亦二。一體作佛。二緣作佛。攝德從本。說為體作。如莊嚴具是金所作。攝德從緣。是其緣作。如莊嚴具工匠所作。體雖能作。作必藉緣。緣雖能作。作必依體。此二體一隨義分二。前應佛中義別亦二。一法應佛。二報應佛。義如上辨。攝用從本。應從法起。三昧法門之所起。故攝用從末。是從報起。大悲願力之所起故。法雖能起。必藉悲願。悲願等行。雖復能起。必依於法。此二體一隨義分二。故合說六。亦得說七。向前六種。實從緣別。廢緣論實。無隱無顯。復以為一。通前說七。亦得分八。就前第七無隱顯中。義別有二。一就實通論。從本已來。實外無緣。緣既不有。知復約何說隱說顯。以無隱故本則非因。以無顯故今則非果。此則本來自性常淨無為法身。二息緣證實。無隱無顯。至佛返望。從本無緣。以無緣故。本則非隱。今非始顯。本時非隱。不可名因。今非始顯。不可名果。故涅槃中。讚嘆如來獲得無因無果報法。此之一門。從因修得。乃至得時無因可從。故涅槃雲。因世諦慈得第一義慈。第一義慈。不從因緣。餘德悉爾。無隱顯中義別此二。故合成八。或得分十。如花嚴說。彼有兩文。大同小異。一處說言。一正覺佛。二者願佛。三業報佛。四住持佛。五者化佛。六法界佛。七者心佛。八三昧佛。九者性佛。十如意佛。此直列名。更無解釋。一處復言。一無著佛。安住世間。成正覺故。此猶是前正覺佛也。二者願佛。願出生故。此即是前第二願佛。三業報佛。言成就故。諸行皆成。且就一信。此即是前業報佛也。四住持佛。隨順世間不斷絕。故此即是前住持佛也。五涅槃佛。永滅度故。此一與前化佛小異。統而會之不捨大悲。大願力化。方得名為大涅槃義故。前化佛是。顯涅槃。六法界佛。於一切處。無不至故。此與前同。七者心佛。善安住故。此亦同前。八三昧佛。成就無量恆沙功德。無所著故。此亦同前。九者性佛。善決定故。此亦同前。十如意佛。以普覆故亦同前。隨別廣分。亦可無量。今據一門且說三種。辨相如是。   次第三門。約時分別。時別有三。一是凡時。善趣已前。二是聖時。種性已上。亦此地前通名凡時。初地已上名為聖時。三是果時。在於後際。約此三時以辨三佛。就初釋中。先敘異說。次辨過非。後顯正義。異說如何。有人宣說。三佛之體悉是本有。何故如是。三佛皆悉就實而辨。據實佛論。本來無因。因本不有。如何待對。而令三佛偏在果時。設言在果。乃是世俗凡情所見。非正道理。又如經說。如來藏中具一切法。明知。三佛悉是本有。此是一論。有人復言。報應兩佛。生因所生。偏在果時。法佛之體。非生因生。一向本有。此是兩論。有人復言。三佛是果。偏在果時。因中設有。但可名性。不得名佛。此是三論。異說如是。次辨過非。初言三佛皆悉本有。是義不然。若言就實本來無因。欲令三佛悉本有者。本來無因。酬何名報。今若就實。本來無因。亦無眾生。隨何名應。此言文壞。何待多難。若言經說如來之藏具一切法令三本有。此言亦非。如勝鬘說。過恆沙法。隱時名藏。顯為法身。是則就彼法身法中。說具一切。何開報應。若使三佛皆悉本有。是則三佛皆了因顯。非生因生。如彼金剛般若中說。受持經功德於實名了因。亦為餘生因。彼論自解。於實了因望於法佛。為餘生因。望於報應。望於報應。既言生因。雲何本有。又涅槃雲。若說菩提是本有者。犯波羅夷。謗佛法僧。菩提猶是報應兩佛。雲何本有。又涅槃中。廣就乳酪樹子等譬。破其本有。若便報應二佛本有。彼何所破。又涅槃雲。本有今無。本無今有。三世有法。無有是處。若使報應二佛本有。雲何得言本有今無本無今有三世有法無有是處。便有是處。雲何而言無有是處。此之偈義。彼經具解。不得異釋。又涅槃中說四種性。或有佛性。闡提人有善根人無。謂闡提人有不善性。或有佛性。善根人有闡提人無。謂善根人有善根性。或有佛性。二人俱有。俱有理性。或有佛性。二人俱無。無某果性。若使報應二佛本有。雲何得說二人俱無。二人俱無。經說難非。三佛本有。何須更立。報應本有。佛法大過。宜速捨離。無宜強立。此是一非。第二家說。法佛一種。一向本有。是亦不然。如勝鬘說。過恆沙法。隱時名藏。顯為法身。是則法身彰名在顯。那得本有。又法佛因。即是佛性。涅槃經言。眾生佛性。不名為佛。雲何而言法佛本有。此是兩非。第三家說。三佛在果。因中定無。是亦不然。若言法佛一向本無。如維摩說。一切眾生即菩提相即涅槃相。涅槃亦云。大般涅槃。本自有之。非適今也。菩提涅槃。法佛別稱。菩提涅槃。既得本有。法佛雲何一向本無。又如經說。眾生身中。具如來智如來眼等。何所乏少不名法佛。若言報應一向本無。是亦不然。如涅槃說。若有人問。是果子中有樹無耶。應正答言。亦有亦無。從子生樹故得名有。即未有樹故得言無。乳酪等譬。類亦同然。所說如是。若有人問。眾生身中有佛無邪。應正答言。亦有亦無。從此生彼。故得言有。即未有佛故得名無。有無合說名為中道。雲何而言一向定無。此是三非。辨非如是。次顯正義。三佛之義。在果圓備。聖時分有。凡時不定。若論法佛。亦有無。是義雲何。分別有三。第一約緣就實分別。約緣論實。實為緣隱而後顯時。淨德為本。但名佛性不得名佛。故經說言。眾生佛性不名為佛。就實論實。實外無緣。無緣覆真。更何所待。而不名佛。故經說言。一切眾生即菩提相即涅槃相。佛亦如之。二約一人始終分別。據始論之。實為情隱。在隱未了。不得名佛。至佛返望從來無情。由來是佛。故經說言。凡夫成佛前菩提為煩惱性。聖若成佛時。煩惱是菩提。又經亦言。佛知眾生即菩提相不復更滅。不更滅故。本是涅槃。佛亦如之。三約凡佛二人分別。凡佛相異。真體不殊。莫不皆以如來藏性佛之為體。據凡論體。體為惑隱。而後顯時。淨德為本。故但名性。不得名佛。就佛以望。凡夫之體。由來常淨本來是佛。故涅槃雲。有苦有諦有實乃至有道有諦有實。是實諦者。即是如來虛空佛性。約法論真。真名實諦。據凡論之。實為情隱說為佛性。就佛而辨。實本常淨。故苦等實即是如來。據實論實。實體離相。即名虛空。其義既然。定有定無理然須捨。報應兩佛有無不定。真義體上。從本已來。有可從緣出生之義。名之為有。如有乳酪說言有蘇。有胡麻者說言有油。即未有體。說之為無。義既如是。若言定有。是則執著。若言定無。即是妄語。有無合說得名中道。約時如是。   次第四門。辨定其因。先就法報而辨其因。後就應說。法報因中。兩同分別。一生了分別。二緣正分別。生了如何。辨無令有。名之為生。已有令現。說之為了。相粗分。報佛一向生因所生。以本無故。法佛一向了因所顯。以本有故。於中細論。報佛具足二種因顯。一生因生。二了因顯。親起之者。名為生因。疏助之者。說為了因。故涅槃中。方便之果說為菩提。彼菩提果。有生有了故。彼文言。復有生因。六波羅蜜阿耨菩提。復有了因佛性菩提。彼文復言。復有了因。謂八聖道阿耨菩提。以斯准驗。故知。報佛有生有了。法佛唯從了因所得。非生因生。以本有故。此等因相。至彼緣正門中具辨。緣正如何。親起名正。疏助為緣。法佛既從了因所得。了因有二。一正因了。二緣因了。正了有二。一就凡時宣說佛性。以為正了。此佛性體。從本已來。有可從緣顯了之義。名為了因。故涅槃雲。佛性雖有不同虛空。虛空雖以無量方便。不可得見。佛性可見。佛可見故。遇緣便見。可見猶是可了義矣。二就聖時真實無作六波羅蜜以為正了。彼前佛性。漸顯成行說為六度。此之六度。亦有可了圓顯之義。說為了因。緣了有二。一緣修六度。能顯真體說為緣了。如火練金。二真實有作六波羅蜜。能顯真體說為緣了。如莊嚴具顯金清淨。此之二緣。都在聖時。凡時未有。報佛既從生因所生。生因有二。一正因生。二緣因生。正因有二。一就凡時宣說佛性。以為正因。此佛性者。是報佛性非法佛性。何者是其報佛性乎。八識心體是法佛性。彼心體上。從本已來。有可從緣生報佛義。名報佛性。更無別體故涅槃雲。佛性雖無不同兔角。兔角雖以無量方便。不可得生。佛性可生。以可生故。遇緣便生。若無如是可生之義。雖以無量百千方便。報佛叵生。以可生義。名為生因。二就聖時。真實有作六波羅蜜。以為正因。彼前佛性可生義故。遇緣熏發。便有無量諸功德生。所生功德。說為有作六波羅蜜。此六亦能出生報佛。故名正因。譬如乳酪乃至熟蘇前後雖異。望於醍醐悉名生因。此亦如是。緣因有二。一於六識七識心等。緣修六度能熏真心出生報佛。名為緣因。二法佛之性及與無作六波羅蜜。是亦能成報佛功德。故名緣因。譬如見色發生眼識色於眼識名為緣因。此亦如是。望於報佛。緣生既然。此緣望報。亦得名了義在可知。法報兩佛因相如是。次辨應佛。應因不定。攝用從體。更無別因。修得真體。自然起用。何須別因。隨義別分。亦得說因。因有二種。一同類因。應修諸行而為應因。如釋迦佛成來大久示於三大阿僧祇劫修諸所行成應佛果。名為應因。二異類因。實修諸行而為應因。但就應中有其二種。一者法應從法佛起。二者報應從報佛生。已如上辨。此之二應緣正各別。若論法應。如來藏中緣起法門。以為正因。大悲願力。以之為緣。譬如鏡水雖能生像要藉於面。□谷發響要藉於聲。火珠出火要藉於日。水珠生水要藉於月。所況如是。三昧法門。雖能現應。要須悲願。故經說言。異法有故異法出生。異法無故異法滅壞。若論報大悲願力以為正因。三昧法門以為緣因。大悲願力。雖能生應。要須依法。譬如形質能生影像必依鏡水。聲能發響要依□谷。日能生火要依火珠。如是一切。應因如是。應皆新起非是本有。故不說了。新起法中。隨義且分。正則是生。緣即是了。亦得無傷。因相如是。   次第五門。明其三佛常無常義。於中進退四門分別。一對理以論。三佛在果悉是無常。不如理法非因非果一向是常。雲何三佛悉是無常。三佛悉是道諦所收。勝鬘經說。苦集及道三諦無常。故知。三佛悉名無常。其義雲何。無常有二。一者有始。二者有終。若論應佛。有始有終。故曰無常。法報兩佛。雖非有終。而是有始。故名無常。果時說故。二簡本異末。法佛是常。應報無常。何故如是。法佛雖復從緣始顯。性出自古。體非緣生。故名為常。報應兩佛。本無今有。方便修生。故名無常。三簡真異應。法報是常。以不遷故。應佛無常。現同世間。有起滅故。四對生死妄法而辨。三以俱是常。生死妄法。悟要則捨。一向無常。三佛真法證實以成。一向是常。問曰。法報是常可爾。應佛生滅雲何名常。釋言。據凡以取其應。有始生應。有終滅應。得言無常。就佛辨應。化德常然。無時不為。故得名常。現生之用。無時不生。現老之用。無時不老。如是一切。是故三佛悉得名常。常無常義。進退如是。不得偏定。   次第六門。明其佛說不說義。分別有三。一隨相以論。應佛有說。法報無說。應佛隨化吐宣言教。故得有說。真德離言。是故法報二佛不說。二推化歸本。法報有說。應非說。諸佛如來一切言說。皆從三昧法門力起。是法佛說。皆從法螺圓音而起。是報是報佛說。常寂之聲。恆有恆無圓通無礙。是法螺音。應佛乃是。眾生所見。非佛如來起說之本。故不名說。故彼金剛般若論言。應化非真佛。亦非說法者。三通相而辨。三俱說法。此義如彼楞伽經說。問曰。應佛說何等法。謂說三乘化教之法。於教道中。通說一切。以教為主。名說教法。報佛如來說何等法。謂說行法。彼雲何說。謂諸菩薩行修成就入佛境界。諸佛報身。相現其心。名之為說。又於法螺圓音之中。隨人異聞一切種法。亦名為說。法身如來說何等法。謂說證法。彼雲何說。謂諸菩薩證入佛法。諸佛法身相現其心。故名為說。又以一切三昧法力。令人異聞一切種法。亦名為說。如谷發響無有窮盡。問曰。三佛俱能說法。以何義故不悉名應。釋言。望彼諸佛如來寂滅平等無言說義。有說隨物俱得名應。但於說中。隨相分別。應佛如來。隱真隨物。故名為應。法報雖說。顯班真德。令他趣入。非隱真德曲隨於物。故不名應。說不說義。其相如是。   次第七門。明其次第。次第有二。一觀入次第。如地論說。應佛粗現。隨化易睹。先明應身。尋應有本。次明報身。尋報有本。後明法身。二本末次第。法身是本。先明法身。依法成德。次明報身。依德起用。後明應身。三佛淵深難以情測。且依詮咒粗述若此。   三智義兩門分別(辨相一 攝相二)   第一辨相。三智之義。出地持論。故彼文言。有三種智。名為菩提。名字是何。一清淨智。二一切智。三無礙智。清淨智者。是佛如來第一義智。觀第一義。斷離五住性結煩惱。離障無染名清淨智。其一切智及無礙智。是佛如來世諦智也。於世諦中。了知四種一切法相。名一切智。何等為四。謂一切時一切界一切事及一切種。是其四也。一切時者。過去未來三世時也。於此三世。窮遶無餘。名一切智。一切界者。所謂世界及眾生界。於此二界。窮知無餘。名一切智。一切事者。所謂有為及無為事。色法心法非色心法。是其有為。義如上解。虛空數滅及非數滅。是其無為。亦如上釋。於此二事。知之窮盡名一切智。一切種者。所謂因果。有為法中。有因有果。善惡是因。苦樂是果。無為法中。有因有果。聖道是因。涅槃是果。於此因果種別法中。了知窮極名一切智。餘經論中。第一義智名一切智。世諦之智。名一切種。今此宣說第一義智。為清淨智。世諦之智。名一切智。名之左右皆得無傷。無礙智者。於前四種一切法中。發心即知。不假方便。不同餘人思量乃知。名無礙智。辨相如是(此一門竟)。   次第二門。約對餘智。共相收攝。於中有四。第一約對三種般若。共相收攝。第二約對大品三智。共相收攝。第三約對涅槃三智。共相收攝。第四約四無礙慧。共相收攝。初門約對三種般若。共相攝者。三種般若。如龍樹說。一觀照般若證空實慧。通則了達二諦之智。斯皆是也。二文字般若。謂般若經。此非般若。能詮般若。能生般若。故名般若。三實相般若。謂真諦空。通則二諦法相皆是。簡情取法。故雲實相。此非般若。是般若境能生般若。故名般若。前三種智。入此三種般若之中。是其第一觀照所攝。非餘二種。彼非智故。次對大品三種之智。共相收攝。言三智者。一一切智。謂諸聲聞緣覺之人。了知一切陰界入等。名一切智。二道種智。謂諸菩薩了知種別化眾生道。名道種智。三薩般若智。此翻名為一切種智。諸佛如來。覺知一切二諦諸法。名薩婆若。向前三智。入此二中。薩婆若攝。非餘二種。彼二在因不在果故。次約涅槃三種之智。共相收攝。言三智者。一名波若。此翻名慧。二毘婆捨那。此翻名觀。三者闍那。此翻名智。彼經具以兩門分別。一約人分別。其般若者。一切眾生。一切眾生同有慧數故名波若。毘婆捨那聲聞緣覺。彼觀四諦十二緣等故。就二乘說毘婆捨。其闍那者。諸佛菩薩。彼能了達一切法界故名闍那。若據此門。向前三智入此三中。闍那所攝。非餘二種。波若毘婆不在佛故。二約法分別。其波若者是別相。觀了知世諦。毘婆捨那是總相。觀知第一義。其闍那者。是彼相觀。觀察一實。破離二諦有無相故。若據此門。向前三智與此三種。共相收攝。此毘婆捨及與闍那。是前三中清淨智攝。同能觀理離染障故。前一切智及無礙智。是此三中波若所攝。以能了知別相法故。次約四辨共相收攝。法義辭樂。是四辨也。義如上釋。此之四辨。在佛之者。與前三智共相收攝。在因則非。就彼果中。即名以求四無礙慧。是前三中無礙智攝。隨義細獲。四無礙智有其多種。如地經說。若就世諦明四無礙。此四無礙。是一切智無礙智攝。以其同知世諦法故。若就真諦法性之理名法無礙。則法無礙。是前三中清淨智攝。餘之三種。是一切智無礙智收。若說了知第一義諦為義無礙。則義無礙。是清淨智。餘之三種。是一切智無礙智攝。三智如是。   三不護義   三不護義。如經中說。如來三業。純淨離過。不須防護。名三不護。諸阿羅漢三業雖淨。常須防護方能離過。如來異彼。是故宣說三不護矣。問曰。如來何因緣故身口意業不須防護。久修淨戒性成就故。常住深定未曾出故。三業恆隨智慧行故。住大涅槃永寂滅故。是故三業不須防護。三不護義。辨之略爾。   三念處義   三念處義。如經中說。一切眾生。是佛如來生念境界。故雲念處。念處不同。隨境分三。一是正眾。二是邪眾。三非正非邪。如來自知己法最勝。然於所受者不生喜心。是初念處。於不受者不生瞋心。第二念處。於彼非受及非不受中容人所。不生癡捨。常得淨心。第三念處。於邪正等。既得分三。於怨親中三種人所。亦得分三。於怨不嗔。是初念處。於親不愛。第二念處。中容人所不生癡心。第三念處。問曰。如來何因緣故得三念處。久於眾生修習平等大捨心故。深觀眾生無我人故。了知諸法性空寂故。故於三眾得平等心。三念處義。略之云爾。   四一切種淨義   四一切種淨。如地持說。佛德離垢。名之為淨。淨隨義別。一門說四。四名是何。一者身淨。二者境界淨。三者心淨。四者智淨。此四窮本唯身與心。初二是身。後二是心。但就身中境體不同。開分為二。心中隨其福智不同。復分為二。故合為四。言身淨者。煩惱習身永滅無餘。得最上身生滅自在。故名身淨。煩惱習身永滅無餘。得最上身真身淨也。生滅自在應身淨也。又得上身是身體淨。生滅自在是身用淨。境界淨者。種種現化及所言說。無礙自在名境界淨。種種現化是身境界。及所言說是口境界。又復種種現化境界是事境界。及所言說是理境界。於此境界。作用自在。緣中無障。名境界淨。言心淨者。明佛福德莊嚴淨也。一切福德。以心為主。就主以彰。故雲心淨。故彼文言。煩惱悉離善根成就。名為心淨。煩惱悉離斷德淨也。善根成就行德淨也。言智淨者。明佛智慧莊嚴淨也。故彼文言。捨離一切無明穢污。一切所知無礙自在。名為智淨。捨離一切無明穢污除無明地。真諦智淨。一切所知無礙自在。斷事無知。世諦智淨。四淨如是。   二智義   其二智者。一是實智。二方便智。言實智者。汎解有二。一於諸法如實了知。名為實智。非是不知妄稱知故。故地持雲。離增上慢智名為如實智。此如實智與彼慢心妄智相對。不對方便。於此門中。佛一切智悉名實智。不簡方便。二知實法名為實智。於中分別曲有五義。一對妄明實。知如來藏真實之法名為實智。知於妄想情所起法名為實智。如知苦諦名為苦智。如是一切。於此門中。實智與彼妄智相對。不對方便。二對假明實。知第一義真諦之法名為實智。知於世諦假名之法名為假智。於此門中。實智與彼假智相對。不對方便。三對相明實。知一實諦實性之法名為實智。知於一諦有無法相名為相智。知於世諦假名之法名為假智。於此門中。實智與彼相智相對。亦得說言與第一義世智相對。不對方便。四對教明實。證實法性名為實智。尋言始學名為教智。於此門中。實智與彼教智相對。不對方便。若名教智以為方便。亦得無傷。五對權明實。知於一乘真實之法名為實智。了知三乘權化之法名方便智。於此門中。實智與彼方便智對。今論實智。據後言耳。方便智者。汎解有四。一進趣方便。如見道前七方便等。進趣向果。與果為由故曰方便。此一方便與果相對。不對實智。若名果德以之為實。義亦無傷。二施造方便。如十波羅蜜中方便波羅蜜。於所修行善巧為之。故曰方便。此方便中曲有三種。一教行方便事中善巧。如地持說。十二巧便是其事也。二證行方便。觀空不著。如地經說。十方便慧是其義也。三不住方便。於世出世善巧雙遊。如地論說。於世出世方便不染。善巧住故是其義也。此三皆是施造方便。此一方便與無方便愚拙相對。不對實智。三集成方便。諸法同體。巧相集成。故曰方便。雲何巧成。一真心中曠備法界恆沙佛法。是諸佛法。以同體故。用慧為門。餘法助成。用定為門。餘義助成。如是一切。以同體法巧相集成故曰方便。故地論言。此法善巧成。是故名方便。又地經中說。一切行總相別相同相異相成相壞相。而為方便。此亦是其集成方便。此一方便與彼一切陰界入等事法相對。不對實智。故地論中辨六相門說言除事。事者所謂陰界入等。四權巧方便實無此事。權巧施之故曰方便。於中分別曲有三種。一是身巧。謂佛獼猴鹿馬等化。二是口巧。實無三乘。隨化說之。三是意巧。謂方便慧。起前身口二種巧化。如法花經。尋念過去佛所行方便力。我今所得道。亦應說三乘。如是等也。今說意巧為方便智。此方便智。得與向前實智相對。二智如是。   四智義三門分別(約境辨定一 體相分別二 約對盡智無生智分別三)   第一門中。約對四諦境界辨定。言四智者。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辨。不受後有。是其四也。此四猶是四諦之智。四諦智中有其二種。一者汎爾觀境之智。所觀諦境。不簡自他。二無學聖人內證之智。自證已寂。苦集已盡。自覺已寂。滅道已滿。今此所論義當後門。於四智中。何者是其知苦之智。乃至何者知道之智。經論不同。乃有三別。第一依彼毘婆沙論。我生已盡。是斷集智。集因能起未來苦果。名之為生。無學斷竟。名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是修道智。梵名為淨。無漏聖道。能除垢染。出障清淨故名梵行。無學聖人道行成滿名為已立。所作已辨。是證滅智。斷障證滅。是其所作。無學聖人。證滅功成。名所作已辨。不受後有是斷苦智。後世苦報名為後有。無學聖人。於此後報不復更受。名不受後有。問曰。經說四諦法門。先明苦集。後彰滅道。今明四智。何不依彼。乃先明其斷集修道。然後方明證滅除苦。釋言。法門說有種種。不可一定。經說四諦。依欣厭門。先染後淨。又欣厭中。依逆觀門。先果後因。其四智者。依順觀門。先因後果。以是義故。先明集道。後論滅苦。就前因中。要先除障。然後善成。以是義故。先明斷集。後彰修道。就後果中。先滅現過。然後不受未來苦果。以是義故。先明證滅。後明斷苦。此是一異。第二依彼勝鬘經文。我生已盡。是斷苦智故。彼文雲。二種死中分段死故。說我生盡。苦報集起名之為生。無學斷竟名我生盡。梵行已立。是證滅智故。彼文言。得有餘果證梵行已立。梵名涅槃。無學聖人。證梵行成名梵行立。所作已辨。是修道智。修道斷障。是其所作。無學聖人修人修道事建名所作辦。不受後有。是斷集智。故彼文言。所斷煩惱更不受後。名不受後有。集因能有後世之果。名為後有。無學斷竟。更不生後。名不受後。問曰。經說四諦法門。先染後淨。染淨之中。先果後因。彼說四智。何不依彼。乃先明其除苦證滅。後方宣說修道斷集。此亦聖說不同故爾。四諦法門已如上辨。勝鬘所說四智之義。依逆觀門。先果後因。以是義故。在先明其除苦證滅。後方明其修道斷集。就前果中。要先除障。然後得滅。以是義故。先明除苦。後明證滅。就後因中。要先修治。然後剪障。以是義故。先明修道。後彰斷集。此是兩異。第三依彼涅槃經文。一一智中。各有兩義。我生盡中。明其斷集。亦彰滅苦。彼文說言。永斷三世生因緣故。是故唱言我生已盡。是斷集也。更不復受五陰身故。是故唱言我生已盡。是滅苦也。若欲同彼毘婆沙說。舉果顯因。若欲同彼勝鬘所說。舉因顯果。梵行立中滅道雙明。彼文說言。所修梵行已畢竟。是故唱言梵行已立。明道圓也。捨學道亦名已立。彰滅極也。若欲同彼毘婆沙說。舉果顯因。若欲同彼勝鬘所說。舉因顯果。所作辦中滅道並說。彼文說言。如本所求。今日已得。是故唱言所作已辦。是滅極也。修道得果。亦名已辦。是道圓也。若欲同彼毘婆沙說。舉因顯果。若欲同彼勝鬘所說。舉果顯因。不受後中明其斷集。亦彰滅苦。彼文說言。獲得盡智無生智故。是故唱言不受後有。獲得盡智。是斷集也。獲無生智。是滅苦也。若欲同彼毘婆沙說。舉因顯果。若欲同彼勝鬘所說。舉果顯因。此是三異。約諦不同。有此三別(此一門竟)。   次第二門。辨其體相。先就小說。後就大論。小乘法中。羅漢辟支佛所得四智。有體有相。無學聖慧。是其體也。盡無生智。是無學慧。正說此慧為四智體。後出觀已。世俗心中。自緣向前所得聖慧。生其四智究竟之想。是四智相。彼四智體具足四義。而無四緣。彼四智相具足四緣。而無四義。雲何彼體具足四義。而無四緣。無學聖慧一念現前。能斷無始生死因果。說之以為我生已盡不受後有。此智現時。即是道圓證滅已極。說之以為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是故此體具足四義。雖具此義。無心分別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是故此體不具四緣。以此聖慧。正觀諦理。無異緣故。雲何彼相具足四緣而無四義。無學聖人。出彼理觀。世俗心中。自緣向前所得聖慧。生其四智究竟之想。我向得此聖慧之時。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故有四緣。雖作此緣。世俗之心。不能令其我生已盡。乃至不能令不受後。以是義故。不具四義。小乘如是。大乘法中。如來四智亦有體相。證如實慧。是其體也。世諦心中。緣已所得生究竟相。是其相也。此體與相粗同小乘。但小乘中。體相前後。入觀名體。出觀是相。大乘法中。體相同時。佛於二諦雙觀現前無出入。故就同時中。真諦之智說以為體。世觀名相。於彼體中。亦具四義。而無四緣。於彼相中。亦具四緣。而無四義。雲何體中具足四義而無四緣。彼如實慧。一念現時。能絕無窮生死因果。說之以為我生已盡不受後有。得此慧時。道行已圓證滅已極。說之以為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以是義故。得具四義。雖具此義。證如之心。正與理混。無心分別我生已盡梵行立等。以是義故。而無四緣。雲何彼相具足四緣而無四義。諸佛如來。於世諦中。自緣已寂所得聖慧。生其四智究竟之想。我生已盡至不受後故有四緣。然此世心。不能令其我生已盡至不受後故無四義。體相如是(此二門竟)。   次第三門。約對盡智及無生智而為分別。於中先辨盡無生智。後約四智而為分別。盡無生智經論不同。依如毘曇。現斷一切生死因果悉名盡智。此之盡智。利鈍俱得一切無學。無不現在。有所斷故。無生智者。於前所斷生死因果。決定自能永更不起。名無生智。此無生智。唯利人得鈍人不得。彼說。鈍人有退轉義。隨其所斷。容便更起。以是義故。無無生智。利人不退。隨其所斷。永更不起。以是義故。有無生智。其義如是。體相雲何。鈍根之人。無學心起多念相續悉名盡智。利根之人。無學心起初念名盡。第二念後即名無生。然盡智正緣諦理能有所盡。故名盡智。非緣其盡。無生亦爾。正緣諦理。能令所斷後更不起。故名無生。非緣無生。問曰。此二緣於何諦。毘婆沙中說有種種。一家說雲。唯緣苦諦。何故而然。初入聖時。先緣苦諦。故後出時。還緣於苦。如人服藥初入之者最後出之。一家宣說。攝於集諦。何故如是。初入聖時。先緣於果。後出聖時。須緣其因。故緣集諦。一家宣說。苦集不定。一家宣說。四諦不定。毘曇如是。若依成實。一切無學都無退理。不可約就利鈍別之。但知斷除生死之因。名為盡智。斷生死果。永更不受。名無生智。大乘亦爾。佛無退故。盡無生智相別粗爾。次約四智而分別之。若依成實宣說。四中我生已盡以為盡智。不受後有為無生智。大乘亦爾。亦可大中說我生盡為無生智。勝鬘說為斷苦智。故說不受後以為盡智。勝鬘說為斷集智故。若依毘曇。盡智之中別具四智。無生亦爾。若齊是四。雲何得分盡無生別。如龍樹說。宣示自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是其盡智。利根之人。於前所得起決定意。我生已盡永更不生。梵行已立不須更修。所作已辦永更不作。不受後有永更不受。生起如是等決定之意名無生智。四智如是。   四無畏義七門分別(釋名一 定其體性辨其境具二 智斷分別三 自利利他分別四 寄對顯德五 約對十力辨其同異六 大小所說不同七)   第一釋名。智心不怯名為無畏。無畏不同。隨義分四。名字是何。一一切智無畏。二漏盡無畏。第三能說障道無畏。第四能說盡苦道無畏。普照諸法名一切智。緣己有智。於他不怯名一切智無畏。結愚斯已稱曰漏盡。照己有盡。於他不怯名漏盡無畏。堪陳過礙名能說障道。緣己有能。於他不怯名為解脫盡苦道無畏。此後二種。自緣己能。於他無畏。非緣弟子智之與斷。名義如是(此一門竟)。   次第二門定其體性。並辨其境具。體性有二。一是智體。二是心體。內照自己具四功德。實有非虛。是其智也。外於難辭情安不怯。是其心也。如論中說。智光普照名為無畏。即是其智。勇猛不怯。名為無畏。即是其心。問曰。無畏用智為體。智是慧數用心為體。心是何數。准毘曇。心數法中。更不別立一無畏數。以義推之。凡是有畏苦受所收。一切無畏。應樂受攝。若依建立多心數家。畏及無畏悉是別數。體性如是。體既有二。約對此體。以論境具。境具不定。相狀如何。若說智慧以之為體。約對此體辨義有四。一者是體。二者是用。三者是境。四者是緣。體者是其內照之智。內照自己有智有盡並具二能。用者是其不怯心也。由前知體。知己有德。便於外難起於勇猛不怯之用。境者自家四種德是。己智與斷並及二能為智所照。故名為境。緣者外道四難辭是。寄對彼難而顯佛德。彼四是其顯德之緣。故名為緣。若說勇猛不怯之心。以之為體。約對此體辨義亦四。一者是體。二者是用。三者是境。四者是具。體者是其不怯心也。此心正是無畏之義。故名為體。用者是其內照智也。由照自知有德不虛。於他不怯。故名為用。境者外道四難辭也。無畏之心。正緣彼難而不怯懼。故名彼難。以之為境。具者自己四種德也。持己四德。於他不怯。故名己德以之為具(此二門竟)。   次第三門智斷分別。通相粗分。第二是斷餘三是智。隨別細分。前二自德後二利他。前自德中。初智後斷。利他中。即名以求。能說障道。說障示人。令人斷除。使他得斷。能說盡道。說道示人。令他修學。使其得智。依大智論。則不如是。彼說如何。能說障道令他識障。除佛得道。得道是智。能說盡道。令他識知盡苦之道修以盡苦。盡苦是斷。智斷如是(此三門竟)。   次第四門。自利利他二行分別。隨相別分。初二自利後二利他。故地持雲。彼初二種是自安道。後之二種是安他道。通而論之。俱是自利。自心安穩無所畏故。通是利他。如地持說。就利他中。初一切智。偏化菩薩。以諸菩薩求一切智故偏化之。故地持雲。一切智無畏。為化大乘諸菩薩故。漏盡無畏偏化二乘。以二乘人多求寂滅故偏化之。故地持雲。漏盡無畏。為化聲聞緣覺人故。餘二無畏通化大小。大小乘人。通求離障。故說障道令其斷除。通求出道。故說盡道令其修學。故地持雲。佛為聲聞菩薩行出苦道說修多羅。結集經者。集為二藏。以說一切聲聞所行為聲聞藏。宣說一切菩薩所行為菩薩藏。自利利他分別如是(此四門竟)。   次第五門。寄對顯德。通而論之。佛一切德。皆勝一切。隨相別分。彼四無畏。多對外道。十力對魔。十八不共。對於二乘。此義如彼地論中說。何故無畏偏對外道。外道邪智。難佛無德。彼四無畏。彰己有德翻彼邪難。故四無畏偏對外道。何故十力偏對諸魔。魔生垢弊。壞人善根。十力堅固。不為魔壞。故偏對之。故地持雲。於一切魔。捨離得勝。名之為力。何故十八不共之法偏對二乘。二乘小德。上濫如來。故說不共。簡別二乘。故偏對之。問曰。前說外道邪智難佛無德佛四無畏而翻對之。外道何因難佛無德。如來雲何而為釋。通釋言。外道執跡為難。如來顯實而為釋通。外道何因難佛如來無一切智。如來有時言。跡之中似不具足一切種智。故彼難之。是義雲何。如來或時。有諸弟子。從遠方來。佛便問之。彼方何以住止安樂道路清泰四大安穩。佛經中說。若人至其城邑聚落問其名字。我說。是人非一切智。佛為前問。似若無智。外道執此。所以為難。佛對報之。我隨世間。安慰之義共相慰問。弟子遠來。不可默住。所以問之。非是不知。世間亦有知而故問。而非無智。佛亦如是。報此難時。於他不懼。是故宣說一切智無畏。外道何因難佛如來諸漏不盡。如來有時言。跡之中似漏不盡。所以難之。是義雲何。如來或時愛語羅雲。似有貪使。呵罵調達。似有瞋使。或時自歎人華人像。似有慢使。復教弟子。善持我法。如持油缽。似有見使。外道執此。故難如來諸漏不盡。佛對釋之。我無煩惱。隨化故爾。或有眾生。軟言受法。以是義故。愛語羅雲。非是有貪。或有眾生。粗言從律。以是義故。呵罵調達。非謂有嗔。欲令眾生起念佛心。是故自歎人花人像。非是有慢。又佛如來德多嘆少。所以非慢。隨世流布。說持我法如持油缽。非謂有見。世間亦有無煩惱人言似煩惱。佛亦如是。釋此難時。於他不怯。是故宣說漏盡無畏。外道何因難佛如來不能說障。現見如來諸聖弟子。猶有煩惱明。佛如來不善說障令其斷除。又佛如來。雖說貪等能遮聖道。須陀洹等。常行貪慾而得聖道。明知。如來說障道法。不能障道。不障道故。佛說不能。外道執此。所以為難。佛對釋之。我能說障。令人斷除。但諸弟子力未堪斷。非我不能。又我說障實能障道。故論說言。若欲在心道法不與。要先除欲然後得道。但諸煩惱所障各異。彼須陀等所行煩惱。障於修道。不遮見解。不遮見故。不妨得道。障修道故。我說障法實能障道。實障道故。我說是能。釋此難時。於他不怯。故立能說障道無畏。外道何因難佛不能說盡苦道。現見如來諸聖弟子。須陀洹等。雖得聖果。猶有人天生死之苦。明知。如來說盡苦道不能盡苦。不盡苦故佛說不能。外道執此。所以為難。佛對釋之。我說聖道實能盡苦。但諸弟子修之少故。諸苦不盡。非道不能。譬如蘇藥性能破熱。服之少故熱病不除。非蘇不能。所說如是。以道實能盡諸苦故。我說是能。釋此難時。於他不怯。故立能說盡苦道無畏。寄對如是(此五門竟)。   次第二門約對十力辨其同異。言十力者。一處非處力。二自業智力。三者定力。四者根力。五者欲力。六者性力。七至處力。八宿命力。九天眼力。十漏盡力。義如後釋。無畏聖力有同有異。同相如何。如毘曇說。初則如初力。第二如第十。餘二如二七。是名無畏安。論文雖然。更須分別。初無畏中。有境有體。佛一切智。是其境也。內照自己有一切智。是其體也。此境與體。莫不皆是初力體收。處非處力攝智廣故。第二無畏有境有體。佛漏盡德是其境也。照盡之智是其體也。境則第十力境所收。同以漏盡而為境。故體則第十力體所攝。同皆以其照盡之智而為體。故此境與體雖復相似。寬狹不等。無畏體性唯自知盡。其義則狹。彼第十力。汎爾觀境。其義則寬。彼雲何寬。如地持說。第十力者。自知漏盡知他漏盡。知漏盡方便已起未起。亦知漏盡增上慢心有起不起故名為寬。第三無畏有境有體。能說障道是其境也。照己有能是其體也。體則是其初力所收。以處非處攝智廣故。境界是其第二力攝。彼第二力。知業煩惱。第二能說障道無畏。知業煩惱是障道法。其義大同。故彼力攝。毘曇就境。是故宣說第三無畏如第二力。第四無畏有境有體。能說盡道是其境也。照己有能是其體也。體亦是其初力所收。以初力中攝智廣故。境界是其第七力攝。彼第七力。知其處道。第四能說盡道無畏。亦知於道。其義大同。故彼力攝。毘曇就境故。說第四如第七力。毘曇如是。若依成實。初無畏者即前九力。前九皆是一切智故。第二無畏即第十力。義如上釋。後二無畏。論全不說。若欲辨之。與毘曇同。同相如是。所言異者。如彼毘曇及成實說。智體是力。智光普照名為無畏。具緣已處。智之與斷並及二能。故雲普照。又論說言。安住是力勇猛不怯是其無畏。十力寔同魔。不能壞故名安住。以安住故。名之為力。於外障難。勇猛不怯。說為無畏。向前宣說。智光普照名為無畏。即是智慧為無畏體。今言。不怯名為無畏。即是安穩不怯之心。為無畏體。論復說言。因名為力。果名無畏。以從力心生無畏故。約對十力。同異如是(此六門竟)。   次第七門。明其大小所說不同。不同有五。一心體不同。小乘宣說如來無畏事識為體。大乘宣說如來無畏真心為體。至佛更無餘心識故。二心緣不同。小乘宣說事識之心為無畏故。攀緣分別。緣彼外難。而生無畏。大乘宣說真識之心為無畏故。心如虛空無所分別。無分別德。難以顯彰故。對外道四種難辭。而以顯之。如寄丈尺而顯虛空之高下矣。三智行不同。小乘宣說如來無畏十智為體。十智如上。初中所照一切智者。具十智性。能照之慧。唯等智性。以通緣故。就第二中。所照之盡。是無為法。十智不收。能照之慧。唯第十力應六智性。所謂滅智法智比智盡無生智及與等智。今為答難多等智性。就第三中。能說障道。唯第二力應八智性。除滅道智。今據起說多等智性。能照之慧。唯等智性。就第四中。能說盡道。唯第七力。應十智性。今據起說多等智性。能照之慧。亦等智性。小乘如是。大乘說佛無畏之德是如實智。如龍樹說。彼清淨智。一切智。無礙智是。如實智義如上辨。初無畏中一切智者。以清淨智一切智無礙智三智為體。能照之慧。是一切智無礙智攝。就第二中。所照漏盡。三智不收。能照之慧。是一切智無礙智攝。就後二中。能說障道能說盡苦。是一切智無礙智攝。能照亦爾。此是第三智行不同。四照境不同。如小乘法中說。佛無畏。但照前境不照自體。分別之心。不能及照自己體故。大乘不爾。能照前境亦照自體。如涅槃說。菩薩眼根。尚能自見。何況佛智而不自照。五得處不同。小乘法中。說佛無畏唯在道樹成佛時得。大乘不爾。圓滿在佛。種性已上。隨分脫得。故花嚴中宣說。十住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具足慧身。等諸如來。無畏既爾。餘德悉爾。四無畏義。厥趣粗爾。   大乘義章卷第十九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44 冊 No. 1851 大乘義章   大乘義章卷第二十(本)   遠法師撰   淨法聚果法中此卷有七門(五分法身義 五眼義 六通義 十力義 十號義 十八不共法義 百四十不共法義)。   五分法身義四門分別(一釋名 二辨相 三三學分別 四三聚分別)   第一釋名。五分法身諸經多說。名字是何。謂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是其五也。此之五種義通因果。經中多就無學說之。無學之中統通大小。今論佛德。所言戒者。據行方便防禁名戒。防禁諸過永令不起。就實以論。法身體淨無過可起。故名為戒。所言定者。據行方便息亂住緣。目之為定。就實而辨。真心體寂自性不動。故名為定。所言慧者。據行方便觀達名慧。就實以論。真心體明自性無闇。目之為慧。言解脫者。據行方便免縛名脫。就實而辨。自體無累故曰解脫。解脫知見者。據行方便知己出累。名解脫知見。就實以論證窮自實知本無染。名解脫知見。問曰。知見慧之別稱。舉一便足。何勞並說。龍樹釋言。知之與見亦有別義。或有是見而非是知。如彼小乘八忍之心。推求名見而未決了。故不名知。或有是知而不名見。如彼小乘盡無生智。於境決了故得名知。無學息求故不名見。今說異彼。知而是見。是故宣說解脫知見。於己所得觀求名見。覺了曰知。又龍樹雲。為牢其義。知見並說。此之五種分別名分。又分是因。此之五種成身之因。故名為分。法名自體。此之五種無學自體。故名為法。又法是其軌則之義。此之五種成身之軌。故名為法。身者是體。此五佛體。故名為身。又德聚積亦名為身。名義如是(此初門竟)。   次辨其相。戒有三種。一別解脫戒。如遺教說。戒是正順解脫之本。故名解脫。又復隨分免絕業羇亦名解脫。散心受得不與定道二種心俱。故名為別。二者禪戒。亦名定共。禪定心邊別有無作離惡法生。故名禪戒。此與定俱。有定則有。失定則捨。故名定共。三者道戒。亦名道共。聖道心邊別有無作離過法生。故曰道戒。此與道俱。故名道共。此義如前三律儀中具廣分別。於此三中。分果異因。偏取佛果俱生道戒以為戒身。攝因成果。一切皆是。次辨定身。定有二種。一者事定。謂世八禪。事中安心息除事亂。故名事定。二者理定。三三昧等。理中安心息除性亂。故名理定。取性違理。名為性亂。又住實際。除滅一切妄想分別。亦名理定。相之心名妄分別。此二定中。簡果異因。唯取佛果相應理定為佛定身。攝因成果。一切皆是。次辨慧身。慧有二種。一者世智。了知世法。二第一義智。知第一義。此之二種並通因果。簡果異因。果中之智是佛慧身。攝因成果。一切皆是。次論解脫。解脫有二。一有為解脫。無為聖道免絕羈縛。二無為解脫。滅諦涅槃滅離眾縛。此二解脫並通因果。簡果異因。果中解脫是佛如來解脫之身。因中則非。攝因成果。一切皆是。又就有為無為之中。分相言之。有為解脫是解脫身。無為則非。何故而然。解脫身者。是慧中差別。故有為是。無為非慧。所以不取。又復身者。是聚積義。有為功德有積聚義。故名為身。無為之法無積聚義。故不成身。攝相言之。一切皆是。問曰。無為無積聚義。雲何成身。釋言。身者是其體義。無為解脫亦是如來功德法體。故得名佛。故華嚴中說佛十身。始從願身乃至智身。十中第九是其法身。論自釋之。言法身者。謂無漏界。無漏界者。所謂涅槃。故無為法亦得成身。與華嚴中涅槃佛同。就有為中復有二種。一心解脫。斷除四住。功德心淨。二慧解脫。除滅無明。一切智淨。此二通名解脫身矣。次辨知見。知見有二。一自知解脫。於己所得覺了分明。二知他解脫。知三乘人一切所得。此二通名知見身也。辨相如是(此二門竟)。   次約三學而為分別。戒定智慧是三學也。前五身中。初一是戒。次一是定。後三是慧。問曰。何故慧行之中獨分為三。戒定各一。人亦釋言。慧有多能。故獨分三。戒定不爾。故各為一。一相且然。未可專定。雲何不定。經中或時分戒為多。定慧各一。如六度門。前四戒學。第五是定。第六是慧。以戒行始。多法佐助方乃能成。故分為多。餘不如是。故獨為一。或時分定。戒慧各一。如彼四種無罪樂門。戒行為一。名出家樂。定分為二。謂遠離樂及寂滅樂。初禪遠離欲惡不善名遠離樂。二禪已上覺觀止息名寂滅樂。慧行為一。名菩提樂。禪定息苦樂相增強。故分為多。戒慧不爾。故獨為一。或時分慧。戒定各。如七淨門。慧中分五。所謂見淨。度疑淨。道非道淨。行淨。行斷智淨。戒行為一。名為戒淨。定行為一。名為心淨。除障離過慧有多能。故分為五。戒定不爾。故獨為一。或戒定慧三行俱分。如八正門。戒分為三。正語正業及與正命。定分為二。正念正定。慧分為二。正見正思惟。良以諸行各有異相。所以並分。今說五身。偏分慧行。戒定各一。義當向前七淨之門。良以法門離合非一。故不專定(此三門竟)。   次約三聚分別五身。色法心法是其三也。依如毘曇。五分法身要唯色心。初戒是色。餘四是心。何故心中偏分為多。人多釋言。心有多用。故分為多。色法不爾。所以為一。蓋亦是其一相言之。未可專定。此義雲何。經中或時廣色略心。如十二入。或時廣心而略其色。如五陰門。或時色心二事俱廣。如十八界。或時色心二事俱略。如名色門。今說五身義當五陰。以此多門離合非一。故不專定。若依成實。初戒身中。作戒是色。無作是其非色非心。後四是心。如此說者。初一戒身非情為體。後四是情。問曰。何故非情法中獨立為一。情法為四。人多釋言。良以心法成人中強。故分為四。此非專定。經中或時分戒為多。如六度門。或分心為多如七淨門。或戒與心並分為多。如八正門。寧可一定。依如大乘。戒通三業。說十善道以為戒故。於中作戒是色是心。身口作業名之為色。意地作業說以為心。無作是其色心之法。非色心事。色心止業從色心生。名色名心。非是形礙。復非慮知。以是義故非色心事。此義如前三聚戒中礙復非慮知以是義故非色心事如前三聚戒中具廣分別。戒身如是。餘四心法。若說無為解脫為身。解脫身亦非色心。五身如是。   五眼義八門分別(一釋名 二辨相 三修成次第 四約境分別 五就人分別 六所見分齊 七明因 八約對上十眼共相收攝)   第一釋名。五眼之義諸經多說。照矚名眼。眼別不同。一門說五。五名是何。一是肉眼。二是天眼。三是慧眼。四是法眼。五是佛眼。五中肉眼及與慧眼就體彰名。用肉為眼名為肉眼。用慧為眼名為慧眼。故雲就體。法眼一種從境立稱。以能見法名為法眼。故雲從境。天眼佛眼得名不定。雲何不定。天眼得名凡有三種。一從人立稱。人從義目。諸佛菩薩名為淨天。生在人中。報得眼根徹見三千大千世界。從彼淨天以立其名。故名天眼。二就趣彰名。始從四王上至非想。通是天趣。生彼天中。報得眼根能遠照矚。故名天眼。三從因受目。如地持說。一切禪定於三住中名為天住。依此天住修得淨眼。從因以彰。故名天眼。良以天眼有斯三別。是故得名各別不同。宜審起知。佛眼得名凡有二種。一從人立稱。人從義目。諸佛如來有能覺達。故名為佛。佛人之眼故名佛眼。二當體立稱。佛名為覺。悟實之智號之為覺。說此覺智以為眼。故名為佛眼。良以佛眼有其二種。是故得名各異不同。何等為二。一總相佛眼。因中四眼流至佛果總名佛眼。故龍樹雲。譬如四河流至大海。通名大海。如是四眼流至佛果通名佛眼。如此佛眼就人彰名。二別相佛眼。照見真實如來藏性名為佛眼。如此佛眼當體立稱。佛眼之中有斯兩種。亦須深記。五眼得名有斯左右。次須釋之。言肉眼者。形膚曰肉。淨肉之眼能有照矚。故名肉眼。言天眼者。解釋不定。就趣以論。所受自然。目之為天。如地持釋。天趣之眼故名天眼。若就人解。諸佛菩薩淨故稱天。淨天之眼故曰天眼。若依禪釋。一切禪定離欲清淨故名為天。依天得眼故曰天眼。言慧眼者。觀達名慧。慧能照矚故名慧眼。言法眼者。軌則名法。又成實雲。法名自體。善惡等事各有自體。故名為法。照法之眼故名法眼。言佛眼者。就總以釋。佛名覺者。覺人之眼故名佛眼。就別而解。佛是覺智。是此覺智能有照矚故名佛眼。名義如是。   次第二門辨其體相。此五眼中。肉眼一種色法為體。天眼一種亦色亦心。後三心法智慧為體。肉眼中有其二種。一者是報。二者長養。宿業所得是名為報。或以飲食醫藥等力得勝眼根名為長養。天眼有二。一照現色像。色根為體。二照見未來。智慧為體。色中有二。一者方便。二者是報。言方便者。依禪修得。是義雲何。如毘曇說。依於上禪修習天眼。得其上地清淨四大。與下肉眼同在一處。用之遠見名為天眼。若依成實。禪定之力轉下肉眼令堪遠見。即名天眼。更無異生。大乘所說與毘曇同。得上四大所造眼根。與下肉眼同在一處。用之遠見。方便如是。所言報者。報有二種。一佛菩薩宿世行業因緣力故。隨所生處報得天眼能見遠色。二諸天等生在天中。報得淨眼能見遠色。就天報中復有二種。一散善業果。謂欲界天。二定善業果。謂色界天。若復通論。無色亦有。大乘宣說無色界中亦有色故。彼天眼中慧為體者。小法中唯有方便。大乘法中有其二種。一者方便。依禪修得。二者是報。諸佛菩薩亦修力故報得淨智生。便能見未來世事。慧眼有二。一是方便。二是報生。言方便者。現在時中近友聞法思惟修習見諸法空。言報生者。地論名為報生識智。以本修故。隨所生處自然照見一切法空。不待修習。法眼之中亦有二種。一者方便。二者報生。與慧眼同。唯有所見境界別異。佛眼之中亦有二種。一者方便。學觀實性。二者報成。以本修習任性成就。以報成故經論之中說為報佛。體相如是。   次第三門明其修成次第之義。行者為欲長養己身。先修肉眼。雖有肉眼。但能見粗。不能見細。但能見近。不能見遠。但能見明。不能見闇。但能見前。不能見後。但見障內。不見障外。有如是等眾多障礙故修天眼。以天眼故一切悉見。此前二眼次第是定。後之三眼次第不定。於中具論。次第有二。義別有八。次第二者。苦依觀入。先法次慧後明佛眼。若論從寂起用次第。先慧次法後明佛眼。義別八者。前門之中義別有四。後門亦爾。前門四者。其第一門修前天眼但見色事。未能照見一切法相。故修法眼。法眼雖見一切法相。未能照見破相空理。次修慧眼。慧眼雖見破相空理。而未窮盡。以不盡故。次修佛眼。以佛眼故。破相畢竟。見空窮極。於此門中佛眼慧眼同見空理。盡不盡異。如龍樹說。菩薩波若至佛轉名薩婆若智。義當於此。其第二門修前天眼但見色事。而不能見一切法相。次修法眼。法眼雖見一切法相。而未能見破相空理。以不見故。次修慧眼。慧眼雖見破相空理。而未能見如實真空。以不見故。須修佛眼。以佛眼故。見如實空。如龍樹說。菩薩修學生空法空。漸漸修得不可得空。不可得空是真空也。如來藏性從本以來。不起不滅。自性常寂。不待破法然後為空。故名為真。其第三門修前天眼但見色事。法眼了見一切法相。慧眼了見破相空理。及見真空。故彼無量壽經說言。慧眼見實。此言見者。如涅槃說。無法可見。故名見空。慧眼雖見一切空理。而不能見佛性真有。以不見故。次修佛眼。故了達法界如實真有。此前三門約對別相佛眼以論。其第四門約對總相佛眼以說。前修天眼照見色事。法眼了見一切法相。及見真實如來藏中善有之法。而不窮盡。慧眼照見破相空理亦見真實如來藏中如實空義。而不窮極。以前四眼所見不窮。次修佛眼。以佛眼故。於前四眼所不盡處。一切悉見。於此門中。向前四眼究竟成滿便名佛眼。觀入次第四義如是。起用次第四義如何。其第一門用前天眼見於色事。而未能見破相空理。次修慧眼。慧眼見空。而未能見一切眾生根欲性心及一切種化眾生法。次修法眼。法眼雖見一切眾生根欲性心及化生法。而不窮盡。以不盡故。次修佛眼。以佛眼故。見之窮極。於此門中。佛眼與前法眼同見。盡不盡異。如龍樹說。菩薩法眼至佛之時。轉名佛眼。義當此門。其第二門用前天眼見於色事。次修慧眼見破相空。次修法眼見諸眾生根欲性心及化生法。而未能見如來藏中法界真有。次修佛眼。以佛眼故。於真有法。一切悉見。於此門中。佛眼與前法眼見別。其第三門用前天眼見於色事。次修慧眼見破相空。次修法眼照見眾生根欲性心及化生法。並見真實如來藏中法界真有。雖見此法。而未能見非有非無如實真空。次修佛眼。以佛眼故。了達法性如實真空。此前三門約對別相佛眼分別。其第四門約對總相佛眼以論。前修天眼見於色事。次修慧眼見破相空。及見佛性如實真空。而不窮盡。次修法眼見法相有及見真有。而不究竟。以前四眼不究竟故。須修佛眼。以佛眼故。於前四眼不窮盡處。一切窮極。此則向前四眼滿足便名佛眼。更無異法。修成次第其相如是。   次第四門約境分別。境別四重。一事二法三理四實。陰界入等差別之事。是其事也。苦無常等通相之法。是其法也。破相空義。是其理也。如來藏中一切種義自性常爾。是其實也。此之四重五眼所見。是義雲何。今先約就別相五眼而為分別。然後約就總別五眼而為分別。別相五眼分別雲何。肉眼天眼唯見事中一色粗事。餘悉不見。如涅槃說。菩薩天眼非直見色。亦見彼色生滅之相。若從是義。亦分見法。少故不論。法眼見於陰界入等一切種事。及見於法。慧眼見於破相空理。佛眼見實。別相如是。總別五眼見境雲何。前之四眼是其別故別見四境。後一佛眼是其總故總見四境。就前別中。肉眼天眼見一色粗。而不窮盡。法眼見於陰界入等事相之法。及見一切苦無常等生滅法數。並見真實如來藏中善有之法。亦不窮盡。慧眼見於破相空理。亦見真實如來藏中自體真空。而不究竟。佛眼見前四重之法。悉皆窮盡。故龍樹雲。當知佛眼無所不見。無所不聞。無所不知。以其總故。問曰。佛眼正可言見。雲何言聞。龍樹釋雲。從於耳識而生智慧故說為聞。又復諸根佛眼眷屬故說為聞。   次第五門就人分別。人謂凡夫聲聞緣覺菩薩及佛。約就此人分別五眼。於中三門。一隨相分。肉眼天眼見於事相。是凡夫法。判屬凡夫。假使聖有。性屬凡夫。法眼慧眼配人不定。若就觀入次第以論。法眼見於苦無常等生滅法數。判屬二乘。故二乘人入見道時。名法眼淨。慧眼見於平等空理。判屬菩薩。若依從寂起用次第。慧眼見於陰界入等空無我人。判屬二乘。法眼見於一切眾生根欲性心。及見一切化眾生法。判屬菩薩。佛眼在佛。義在可知。二簡勝異劣。上得兼下。下不及上。於此門中。凡夫唯有肉眼天眼。無餘三種。聲聞緣覺具義不定。若依向前觀入之門。彼有法眼肉眼天眼。無餘二種。若依向前起用之門。彼具慧眼肉眼天眼。無餘二種。菩薩之人具前四種。未得佛眼。諸佛如來具足五眼。故經說言。具足五眼成菩提矣。三簡大異小。凡夫二乘是其小也。諸佛菩薩是其大也。就彼小中。下不及上。上得兼下。義如前解。就彼大中。諸佛菩薩齊具五眼。滿不滿異。約人如是。   次第六門明其五眼所見分齊。先論肉眼。如龍樹說。凡夫肉眼極遠不能見百由旬。如轉輪王。自斯已還近遠不定。問曰。日月去此四萬二千由旬。世人同見。雲何不能滿百由旬。論自釋言。日月有光反照自體。故人見之。非是眼力。又人雖見。不能稱實。故不名見。雲何不稱。日月方圓五百由旬。見如扇許。故雲不稱。聲聞緣覺肉眼同凡。菩薩肉眼遠近不定。如大品說。近則見於一百由旬。遠極三千大千世界。問曰。近處有何定准而言近見一百由旬。龍樹釋言。為別凡夫轉輪王等故言見百。其實不定。問曰。遠處以何義故不能多見。而言極遠見三千界。論釋有三。一義釋言。三千界外虛空之中有大風輪。與肉眼違。以此障故。不能遠見。第二釋言。若無天眼。強修勝福應能遠見。以有天眼。更不修習殊異勝福。故不遠見。第三釋言。菩薩肉眼亦能遠見。但佛不說。後釋應善。何以得知。如經中說。阿彌陀國報得肉眼徹見無數三千界事。明知不局一三千界。大品說言見三千界。據此言耳。問曰。肉眼不能見於障外之色。雲何能見三千界事。論釋有二。一義釋言。雖見三千。障處不見。無障處見。第二釋雲。菩薩雖復生在人中。以彼宿世淨業因緣。報得天眼與彼肉眼同在一處。以此天眼開導力故。令彼肉眼得見障外所有之色。問曰。若使天眼導故肉眼得見障外色者。闇中之色天眼開導能得見不。釋言。不得。故論說言。夜闇之時天眼獨用肉眼不見。何故如是。釋言。於彼障外色處有空有明。生識緣具故。得天眼開導令見。闇中之色在於闇中。色處無明。生識緣闕。天眼雖導而不能見。此是一理。又障外色不在障中。彼處顯了牽心義強。故天眼導即便能見。闇中之色在於闇中。無牽心義。故設導之亦不能見。菩薩如是。如來肉眼所見幾何。論釋有二。一雲。如來與菩薩同見三千界。第二釋言。佛法難思。所有肉眼亦能遠見。雖能遠見。佛多不用。不以為實。此義如佛聖自在通中宣說。佛於好色不生貪等樂。於彼惡色。不生厭惡。於此二色或時行捨。以是義故。雖得肉眼勝過餘人。而不愛樂。以不愛故不數用之。論釋如是。問曰若使如來肉眼能見遠色。以何義故不名天眼而名肉眼。釋言。此從肉眼因得故名肉眼。又為天眼開導能見。非獨自力。故名肉眼。肉眼如是。次論天眼所見分齊。如龍樹說。凡夫之人修得天眼極遠能見一四天下。凡夫之人報得天眼所見分齊經論不辨。今宜准其住處論之。如經中說。初禪住處如千四天下。二禪住處如二千四天下。三禪住處如三千四天下。四禪住處寬廣無量。雖雲無量不定多少。准前階降。應如四千四天下許。亦可不啻所見應爾。文無成判。未可專定。聲聞人中有大有小。其小聲聞見小千界。與彼初禪梵王相似。所言異者。如龍樹說。梵王身在千世界邊。向內能見。向外不見。聲聞不爾。隨身所在。向內向外恆見千界。其大聲聞見中千界。除阿那律。以阿那律專修力故見三千界。是故說為天眼第一。緣覺人中有大有小。小者能見中千世界。大者能見大千世界。菩薩天眼有其二種。一者修起。二者報得。其修起者。隨人大小所見不定。論其極者。見一切界。故地持雲。菩薩以其一切世界為通境界。其報得者。大品宣說。極遠能見一三千界。如來天眼亦有二種。一者修得。見一切界。二者報得。與菩薩同見三千界。亦可能見無量世界。准前肉眼。其義應爾。後之三眼不復可以方所論之。唯得約法淺深分別。先論慧眼。聲聞緣覺所得慧眼唯見生空。如地持亦然。設得法空。少不足言。菩薩慧眼具見二空。而不窮盡。如來慧眼見空畢竟。次論法眼。聲聞緣覺所得法眼但能見於陰界諸入及四真諦十二緣等。雖見此法。總相粗觀不能微細。菩薩法眼了達眾生根欲性心及一切法。於一切法。若總若別粗細悉知。而不窮盡。如來法眼了知眾生根欲性心及一切法。悉皆窮極。次論佛眼。二乘全無。菩薩人中進退不定。一義分別。地前菩薩聞見佛性。以聞見故名大聲聞。地上菩薩眼見佛性。以眼見故說之為證。若依涅槃。九地已還聞見佛性。十地眼見而未明瞭。但見自身所有佛性。不見眾生。故名不了。又於自身十分見一。故名不了。如來佛眼見性窮極。五眼所見分齊如是。   次第七門辨定其因。五眼之因有通有別。通而論之。一切諸行悉共得之。故大品雲。菩薩修學波若波羅蜜淨於五眼。波若既然。餘行皆爾。何故不言生於五眼乃雲淨乎。龍樹自釋。菩薩之人先有肉眼。亦有四眼分。結使覆故不得淨。如鏡性明。垢故不見。若除其垢。照明如本。如彼天眼慧眼法眼及以佛眼。非是新起。故不名生。本有今顯故但言淨。以斯准驗。佛德本有。義在不虛。蓋一相言。於中分別。亦有生義。通相如是。若別論之。佈施燈明淨物因緣得於肉眼。持戒禪定因緣力故得於天眼。持戒因緣得於欲界有報天眼。禪定因緣得色界上一切天眼。修習無量淨慧因緣得餘三眼。又論宣說。修習無量功德智慧得餘三眼。   次第八門約對十眼共相收攝。十眼如彼華嚴中說。一是肉眼。見一切色。二是天眼。見諸眾生死此生彼。三是慧眼。見一切眾生諸根差別。四是法眼。見一切法真實之相。謂見諸法第一義相。五是佛眼。見佛十力。六是智眼。分別了知一切種法。七是明眼。謂見一切諸佛光明。八出生死眼。見涅槃法。九無礙眼。見一切法無有障礙。十是普眼。謂見法界平等法門。十中初一是前肉眼。亦兼天眼。見細遠色是天眼故。第二天眼是前天眼。第三慧眼第五佛眼第六智眼第七明眼第八出生死眼第九無礙眼。此之六種是前法眼。第四法眼是前慧眼。見真諦故。第十普眼是前佛眼。佛眼普見平等真法故名普眼。五眼之義辨之略爾。   六通義九門分別(一釋名 二論體 三修得之義 四大小不同 五三性分別 六三業分別 七通明示現等分別 八修起次第 九依經辨相)   第一釋名。作用無壅。名之為通。通別不同一門說六。名字是何。一名身通。二名天眼。三名天耳。四他心智。五宿命智。六漏盡通。是其名也。於中解釋曲有三門。一定其名。二釋其義。第三料簡眼等諸根有其立通不立通義。定之如何。六中天耳他心宿命。此之三通名義是定。天耳一通就根彰名。他心宿命從境立稱。知於他心名他心通。知於宿命名宿命通。漏盡一通其名是定。其義不定。經論之中唯名漏盡。故名是定。及論其義。別有二種。一無學聖智能盡諸漏名漏盡通。此之一通就能彰名。能盡漏故。亦得名為遣患立稱。二知漏盡名漏盡通。此之一義從境立目。身通天眼。此之二種名之與義並皆不定。身通之中。或名身通。或名神通。或曰神足。是名不定。尋名解義。其義各異。是義不定。異相如何。其身通者。或從所依以彰其名。或復從境。依於自己假名色身運變自在名為身通。此則從其所依彰名。於外色身轉變自在名為身通。此則從其境界立稱。其神通者。就能彰名。所為神異目之為神。作用無壅謂之為通。故曰就能。其神足者。從能就喻以立其名。神者從能。義如前解。足者就喻。遊涉往來事同腳足故名為足。天眼通中。或復說為生死智通。是名不定。尋名解義。其義各異。是義不定。異相如何。天眼通者就根彰名。生死智通從境立稱。以是義故。身通天眼名之與義並皆不定。定之粗爾。次須解釋。其身通者。色形聚積故名為身。於此身中作用無壅故名身通。其神通者。窮潛難測故名為神。又復神異亦名為神。通義如前。言神足者。神同前釋。所為自在遊涉如足故雲神足。天眼通者。一切禪定名為天住。依禪得眼故名天眼。照矚無壅名天眼通。生死智通者。未來起盡說為生死。於此生死照見無壅名生死智通。然此天眼與生死智說有離合。如彼增一阿含之中。別分為二。以別分故。彼經之中建立七通。此有何別。照現色像名為天眼。因現所見尋知未來死此生彼。名生死智。以有此別故分為二。又如華嚴十明之中。亦分為二。照現色像。說之以為天眼智明。能知未來死此生彼。說之以為盡知未來際劫智明。其餘經論多合為一。所以然者。由其天眼照現色像。尋知未來死此生彼。有此相由故合為一。天耳通者。天同前釋。依禪得耳故名天耳。聽聞無壅名天耳通。他心通者。非己之慮名曰他心。於此他心。照知無壅名他心通。問曰。此通非直知他心。亦知想等。何故偏名他心通乎。以心是主故名他心。又復想等諸心數法通名為心。故名他心。宿命通者。事謝於往。目之為宿。往法相續。名之為命。於此宿命。照知無壅名宿命通。問曰。此通非直知命。亦知過去八種事六種同行。以何義故偏名宿命。不言宿世名性等乎。以命報主故偏言之。又命最後。據後以彰故雲宿命。漏盡通者。結患斯已稱曰漏盡。於此漏盡。照知無壅名漏盡通。又無學智能盡諸漏。是故亦名漏盡智通。名義且然。次須料簡眼等六根有其立通不立通義。於六根中。三根立通。謂眼耳意。天眼通者。依眼根說。天耳通者。依耳根說。自餘四通依意根說。三根不立。謂鼻舌身。何故而然。若唯就佛。諸佛如來六根互用齊得立通。但六通義該及餘人。今宜通約餘人釋之。六根之中。眼耳二根離中生知。有能遠見遠聞之義。故得立通。意根一種離合俱知。最得自在。故立多通。鼻舌身根合中生知。塵來至根方始覺知。無遠通義。故不說通。問曰。六中有其身通。雲何說言身根之中不立通乎。釋言。身通於彼假名色身之中運變自在名為身通。非於身根覺知自在名為身通。是以說言身根不立人問。若使鼻舌身根塵合方知不立通者。華嚴經說。菩薩鼻根聞於無色宮殿之香。又如十住斷結經中說有鼻通。過於眼耳。雲何說言鼻不立通。釋言。六通三乘共法。二乘之人鼻舌身根無有通義。為是不立。若於大乘不共法中。諸佛菩薩六根互用。一一根中具一切用。說通無過。又佛菩薩法身自在用無障礙。一切諸根悉皆是通。不得取彼將難六通。名義如是。   次第二門辨其體性。於中曲有五門分別。一約色心非色心等三聚分別。第二約就六識分別。第三約就十一智義而為分別。第四約就十明分別。第五約就慧心二種解脫分別。初約色心非色心等而分別者。有人釋言。眼耳二通色法為體。清淨色根為通體故。餘之四通心法為體。慧為體故。此義不然。須有分別。天眼天耳體實是色。不以眼耳而為通體。當知通體悉是智慧心法為體。何以得知。依如毘曇。將其十智分別六通。六通悉是十智所收。明知非色。又成實中辨六通義創始標言六通智品。若使四通體性是智二通非者。彼應標言四通智品。何故乃雲六通智品。又華嚴中開分六通以為十明。十明是智。何得說言二通是色。又地論雲。四通名智。天眼名見。四通智者。身通天耳他心宿命。彼論既說天耳為智。明知天耳通體非色。天耳既爾。天眼亦然。但彼論中以眼照矚就用名見。論體是智。故經名為生死智通。約就色等分別如是(此一門竟)。   次第二門約就六識分別六通。論者不同。若依毘曇。眼耳二通以其眼耳二識相應慧數為體。以此二通定外用故。餘之四通意識相應慧數為體。良定用故。彼宗之中諸心心法同時而有。故說相應慧數為體。若依成實。六通皆以第六意識彼行心中慧為體性。彼宗五識全無智慧。故不宣說五識中慧以之為體。又彼宗中諸心心法前後別起。故不宣說相應之慧而為通體。大乘法中宣說凡夫二乘神通。多同毘曇。亦說心法同時有故。說佛菩薩所得神通悉以意識相應之慧。以之為體。以如實慧為通體故(此二門竟)。   次第三門約十一智而為分別。十一智者。所謂十智及如實智。是十一也。何者十智。苦智集智滅智道智即以為四。法智比智通前為六。前四諦智在欲界名為法智。在上二界說為比智。盡智無生智通前為八。向前六智在無學果說為盡智無生智矣。此前八智一向無漏。第九等智一向有漏。第十他心通漏無漏。十智如是。此義如前十智章中具廣分別。如實智者。諸佛菩薩離增上慢。於一切法悉知。如實知。非是不知妄稱知。故名如實智。若論其體。如地持說。謂清淨智一切智無礙智是。此如向前三智章中具廣辨釋。今約此智分別六通。小乘六通十智所收。大乘六通如實智攝。小乘六通十智所收。其相雲何。如毘曇說。身通天眼天耳宿命。此之四通一等智性。唯有漏故。他心一通具五智性。若知他人有漏之心則等智性。若知他人無漏之心則是道智法比智性。知於欲界無漏他心則法智性。知於上界無漏他心則比智性。知上知下通道知性。知於有漏及與無漏通皆是其他心之智。是故他心具五智性。問曰。知於無漏他心。以何義故則得名為道智性乎。無漏他心體性是道。故知此心得名道智。若爾所知有漏他心體是苦集。能知之智何故不名苦集智乎。釋言。應齊。但彼所知無漏他心體性微細。與彼道諦淺深相似。知彼心者則能知道。故知彼心則道智性。有漏他心事相浮粗。苦集之理其義微細。夫智粗者不及其細。是故知於有漏他心不得名為苦集之智。此釋粗似細窮猶非。更須微窮。問曰。知他無漏心者為當知他無漏心事。為當知他無漏心上道如跡乘四義通理。釋言。正論知他心事。若當知理。理相互通不分自他。雲何得名他心智乎。問曰。若此知他心事不緣理者。論文自判。雖於十六行除闇非無漏。雲何得名為道智乎。釋言。此義實難不易。須有消息。正論此通知他心時非是無漏。亦非道智。而彼論中名無漏者。近於無漏似無漏故名為無漏。又近無漏。始末通說故名無漏。又復說之為道智。亦以近道似於道觀名具道智。又復近道。始末通說名具道智。是義雲何。凡欲知他無漏心時要先觀其道如跡乘通相之理。然後就上測知他心。是故始終通相說之名為道智。名為無漏。簡始論終此非無漏。亦非道智。問曰。何故欲知他人無漏心事要先觀理。然後就上測知他心。不得望直知他心事。釋言。道如跡乘之理從暖等來數觀純熟。擬心則見無漏他心本來未知。那含已上方始學觀。凡欲知難必須從易。是故欲知無漏他心必先觀理。理觀是彼決定近因。故通說之。雲具道智。問曰。若知無漏他心必先觀理。從近方便名道智者。知有漏心亦應如是。何以不得從近方便名苦集智。釋言。不類。彼無漏中理觀在前。知心在後。先易後難。故先觀理然後知心。彼有漏中凡夫本來數知他心。本數知時未觀苦集。是故不從苦集觀入。不從入故不得說之具苦集智。又復他人有漏之心本來數知。知之則易。苦集之理本來未見暖等已來方始學觀。知之則難。易知之者不藉難知而為方便。苦集之觀非彼近因。不得通說為苦集智。意見且然。縱有異釋都謂是難。他心如是。漏盡通中攝智不定。或六或八或具十智。若知漏盡名漏盡智則六智性。所謂滅智法智比智盡無生智及與等智。知欲界滅名為法智。知上界滅名為比智。知上知下通名滅智。無學觀滅名盡無生。有漏心緣則是等智。除苦集道及他心智。彼非盡故。若彼聖人無學聖慧能盡諸漏名漏盡智則八智性。除彼等智及他心智等智不能究竟盡結。故除等智無學息求不推他心故。除他心餘八皆能究竟盡結。故具八智。問曰。法智雲何能得究竟盡結說具法智。釋言。欲界滅道法智能斷上結得無學故。若當宣說漏盡人得名漏盡通則十智性。小乘如是。大乘法中如實智攝。其相雲何。彼初五通皆一切智無礙智收。漏盡通中知於漏盡名漏盡通。亦一切智無礙智攝。若證盡漏名漏盡通清淨智收。約就諸智分別如是(此三門竟)。   次第四門約對十明分別六通。十明如彼花嚴經說。彼說六通以為十明。故須約之分別六通。相狀如何。他心通者。彼說。為一他心智明。宿命通者。彼說。為一宿命智明。餘之四通各分為二。身通為二。一名安住無畏神力智明。轉變自在於十方界往來無礙。二名種種色身智明。能現種種諸身差別。天眼分二。一天眼智明。於現色像照矚分明。二盡未來際劫智明。了達未來死此生彼。天耳分二。一天耳智明。能聞遠聲。二無量種種音聲智明。解了一切眾生語言音聲差別。漏盡分二。一如實智明。證法實性能盡諸漏。二滅定智明。了知三乘滅盡之法。約對十明分別如是(此四門竟)。   次第五門約對二脫分別六通。言二脫者。一慧解脫。二心解脫。經說二脫有其兩種。其一義者。斷除愛結定心自在名心解脫。斷絕無明智慧無礙名慧解脫。故經說言。斷癡慧明。除愛心脫。維摩宣說。永滅癡愛起於明脫。亦當此門。於此門中六通悉是慧解脫收。智慧故。心脫乃是六通所依。六通之因非正通體。第二義者。如涅槃說。斷除一切性結煩惱真心出障名心解脫。彼文說言。貪慾嗔癡永斷滅。滅故名心解脫。故知斷除性結煩惱為心解脫。又彼文言。是心本性不共貪慾嗔癡和合。譬如日月雖為煙雲塵霧等覆。而不與彼五翳和合。以不合故諸佛菩薩永破貪慾名心解脫。故知真心出煩惱障名心脫。斷事無知於一切法照見無礙名慧解脫。故彼文言。於一切法所知無礙名慧解脫。於此門中六通是其二脫所攝。攝相雲何。前之五通慧解脫收。故涅槃雲。因慧解脫昔所不聞而今得聞。昔所不見而今得見。昔所不到而今得到。亦應說言。昔所不知而今得知。文略不辨。不聞得聞是天耳通。不見得見是天眼通。不到得到是其身通。不知得知是其他心宿命二通。漏盡通中義有兩兼。一自證漏盡名漏盡通心解脫收。二知他漏盡名漏盡通慧解脫攝。體性如是。   次第三門明其六通修得之義。得有二種。一離欲得。二方便得。斷離下欲得上禪時即得依禪所有神通名離欲得。從修方便而有所得名方便得。依如毘曇彼六通中漏盡一通唯離欲得。天眼天耳唯方便得。餘之三通亦離欲得亦方便得。何故漏盡唯離欲得。結盡之處無漏聖德。即是通故。此乃宣說。自證漏盡為漏盡通唯離欲得。若知他人漏盡不盡為漏盡通以他心通應須方便。今從一義。故略不說。何故天眼天耳二通唯方便得。毘曇宣說。眼耳二通體是無記。定外作用不與定俱。斷離下欲得上定時不得此通。以是義故非離欲得。得定之後別修方便方始得之。以是義故唯方便得。何故餘三亦離欲得亦方便得。彼性是善與定心俱。斷離下欲得上定時即便得之。故離欲得。離下欲時雖復得之。但可成就而不現前。不得現用更作方便乃得現用。故方便得。如財異處雖復屬己不得現用。方便往取始得現用。彼亦如是。若依成實漏盡一通唯離欲得。與毘曇同。餘之五通唯方便得。何故如是。彼宗宣說。一切功德修得之後成就不失方名為得。無有未修未現之法豫名為得。以是義故身通等五離下欲時未名為得。修後乃得。故方便得。若依大乘諸佛菩薩自證漏盡名漏盡通。唯離欲得。知他漏盡及餘五通亦離欲得亦方便得。何故如是。大乘六通用如實慧以之為體。彼體即定。斷離煩惱內證寂滅如實定時即得彼定通。故離欲得。初修之時假想方便熏發真心中作用隨生。故方便得。雲何得知大乘六通皆與定俱。如維摩說。諸佛如來常在三昧悉見佛國。不以二相。天眼既然。餘通亦爾。故皆即定。以即定故悉離欲得。問曰。漏盡離欲得者。離何地欲得漏盡通。釋言。分別有三。一簡終異始。離非想欲得漏盡通。離下地欲非漏盡故。二據終攝始。斷離非想一地欲已。下諸地中對治無漏悉皆增明通攝以為漏盡智通。三隨分通論。於諸地中隨分離欲所得無漏皆漏盡通。故地持中宣說菩薩有漏盡通。問曰。漏盡離欲得者。為離下欲得上功德。為離上欲得下功德。為當離於自地之欲得自地德。釋言。兼有是義。雲何。如斷欲結得初禪地無漏功德。如是一切名斷下欲得上功德。如斷二禪至非想結得初禪地勝分無漏。如是一切名斷上欲得下功德。何者初禪勝分無漏。依如毘曇初禪無漏能斷初禪至非想結。成實大乘初禪無漏能斷三界一切煩惱。於此治中能斷二禪至非想惑名為初禪勝分無漏。此之無漏要斷上結方始得之。已前不得。斷初禪結還得初禪無漏功德。名為斷除自地煩惱得自地德。如是一切。問曰。一切離欲得者。為當得於先所得法。為當得於先所未得。若唯得於先所得法無漏功德本來未得。離欲之時不應得之。若通得於先所未得。是則凡夫離欲之時應得無漏。聲聞緣覺離欲之時應得初禪一切功德。若具得之應同諸佛。餘地亦爾。釋言。離欲所得不定。或有但得先所得法。凡夫本來曾得諸禪乃得依禪所生功德。有時退起下地煩惱失上功德。後斷下結還得本昔所失之法。不得無漏。良以凡夫於無漏法無有趣向之方便故。或有通得先所未得。聖人斷離下地結時通得上地無漏功德。先有趣向之方便。故雖復得之各有分限。不得過量。為是小聖不得同佛。是義雲何。今且約就初禪釋之。餘類可知。初禪地中無漏功德品殊無量。於中具有聲聞緣覺菩薩佛德。隨其分限未離欲前作方便者。離欲已後則便得之。無方便者。離欲不得。為是聲聞離欲之時但得聲聞無漏功德。不得餘人無漏功德。如是一切。又初禪德障有三種。一下地障。欲界煩惱障初禪德。二自地障。初禪煩惱障初禪德。三上地障。二禪已上一切煩惱障初禪功德。就下障中粗細無量。聲聞斷粗得初禪中粗品功德。緣覺之人所斷漸細所得漸勝。乃至諸佛斷之方盡所得窮極。自地障中品亦無量。聲聞斷粗得初禪中粗品功德。緣覺轉細所得漸勝。至佛乃窮。所得方極。上地障中品亦無量。隨分斷除。所得各別。初禪既然。餘禪亦爾。以是義故離欲雖得先所未得不即同佛。問曰。若言初禪煩惱還能障於初禪功德。二禪已上至非想結亦能障於初禪德者。菩薩十地初地中障還能障於初地德不。二地乃至佛地之障亦能障於初地德不。釋有同異。異而論之八禪是其生得之處。初禪地中所生無漏能斷三界一切煩惱。所斷煩惱望其能斷齊有障義。餘禪亦爾。十地斷障分齊別處。初地之解不能斷二地處障乃至佛地障。以不斷故。二地家障乃至佛障不障初地。餘地亦爾。如見道解與修道解不雜對治。又問。十地是斷德得處可斷下過得上地德。八禪既非斷得之處。離下過時不應得於上禪功德。釋言。淨禪是斷得處與十地同。故離下欲得上禪德。淨望無漏是生得處。故依下禪所發無漏能斷自地及上地中一切煩惱。斷彼結時得下地中無漏功德。設用餘禪斷上煩惱亦得下地無漏功德。同治修故不同十地位位別斷。異義如是。同而論之十地位法一一位中。粗細塵算障亦無量。且論初地。餘類可知。於初地中粗品之障淨心時斷得初地中粗品功德。其微細者二地時斷。得初地中漸勝功德。初地家障至佛。乃至所得功德至佛乃窮。以初地障諸地共斷故諸地中所斷之障同障初地。餘地亦爾。華嚴宣說。菩薩一地普攝一切諸地功德。義當此門。此望法位與禪地同。問曰。前說。漏盡智通是離欲得。離相雲何。如前斷結章中具辨。不可更論。問曰。毘曇說身通等亦離欲得。所離之欲與障通壅為一為異。釋言不同。彼所離欲染污煩惱。障通之壅不染無知。又所離欲斷離之時得禪。得通障通之壅斷唯得通。又所離欲偏望身通他心宿命。障通之壅遍障五通。又復彼欲斷除得通名離欲得。障通之壅斷除得通名方便得。為是全別問曰。此壅五住惑中何住所攝釋有兩義。一分粗異細。是四住家眷屬煩惱非無明地。無明住地二乘不斷。障通之壅凡夫二乘能斷故。二攝末從本。是無明中不染無知。若是無明凡夫二乘安能斷除。隨學暫遮。不能永離猶不名斷。又問此壅於彼三界九地之中繫屬何地。釋言。此壅不同染惑。定屬諸地。而是諸地壅隔之心在於欲界至第四禪。在此地中有壅障故。又隨此地有粗細故。問曰。向說身通等五皆方便得。方便雲何。五通依於心根根禪而修習之。故雜心雲。五通在四禪根本非餘定。且約初禪明修通相。餘類可知。修習身通有三種通。一方便道。先入初禪根本定心。此即是止。後作飛行往來之想或為大小轉變之想。此即是觀。還入定中復作飛行往來等想。如是多返。此是身通方便道矣。二無礙道。由前方便熏發之力入定發慧。一無礙道斷障通壅。三解脫道。無礙道後一解脫道證除彼障。從是已後欲有所為如前心想即能為之。身通如是。修他心通亦三種道。一方便道。亦先入定。次觀他心測其心想。如是多返名方便道。二無礙道。由前方便熏發之力入定發慧。一無礙道斷障通壅三解脫道。無礙道後一解脫道證除彼障。後時欲知他人之心即能知之。修宿命通亦三種道。一方便道。先入定中。次起心想。尋憶過去所更之事。從近至遠。次第尋之。還入定中。如是多返。二無礙道。三解脫道。共前相似。修天眼通依如毘曇但有二道。一方便道。先入定心。次取日月燈明等相。作遠見想還入定中。如是多返極令純熟。二無礙道。由前方便熏發之力入定發慧。一無礙道斷障通壅。後時出定欲見即見。彼說天眼是無記。故定中不得有解脫道。若依成實及與大乘天眼是善與定心俱。如是修者有解脫道。與前身通他心等同。修天耳通依如毘曇亦有二道。一方便道。先入定心。次取諸聲作遠聞想。還入定中。如是多返極令純熟。二無礙道。由前方便熏發之力入定發慧。一無礙道斷障通壅。後時出定欲聞即聞。無解脫道與天眼同。成實大乘亦有解脫。似前天眼。問曰。諸通有離欲得及方便得。此二所得有寬狹不。義釋有三。一義分別離欲得狹。方便得寬。其離欲者。但得先來曾所得法。先所未得勝妙神通皆由現在方便修起。第二義者。離欲得寬。方便得狹。其離欲者。無始已來曾所得法。一切皆得。其方便者。於現在世能入者得。不能入處則不得之。第三義者。離欲方便所得齊等。佛大菩薩隨其離欲所得之者皆能現入。修得如是。   次第四門明其大小不同之義。不同有五。一體性不同。六通皆用智慧為體。小乘六通用事識中慧數為體。大乘法中始修之時用事識中慧數為體。心外有法。於中自在說名為通。次修用彼妄識中慧以之為體。見一切法但從心起心外無法。自心法中無礙自在。究竟終成用真識中實慧為體。見法唯真於其自體真實法中無礙自在。二緣心不同。小乘六通凡所為作攀緣分別不能無緣。大乘法中始修有緣。次修息緣不能無緣。究竟終成平等無緣如日普照而無分別。一切所作法力而為都不作心。三常無常不同。小乘六通無常生滅。大乘六通始則無常。究竟真常。物見興廢體恆不變。四依定不同。小乘六通但依事定。事中住心是事定也。大乘六通始依事定。次依理定。破相住空是理定也。究竟終成依於真實自體寂定。真心性寂是體定也。住是定中其心不動。三昧法力自然現用。又小乘中前之五通唯依四禪根本定起。漏盡一通依於四禪未來中間及三無色。大乘法中始修同小。究竟終成依一切禪悉能起之。又聲聞人隨依何定。所發神通入餘定中不能起用。諸佛菩薩則不如是。隨依何定所發神通入餘定中悉能起用。如龍樹辨。作用不同。六通別說身通之中不同有十。一上下不同。聲聞緣覺依於初禪。所發神通但至初禪。不能至上。以地度故餘定亦爾。但至自地不能得過。諸佛菩薩則不如是。依於初禪所發神通至一切地。餘定亦爾。二寬狹不同。如地持說。聲聞之人二千國土為通境界。緣覺之人三千國土為通境界。又龍樹雲。小聲聞中不作意者一千國土為通境界。若作意者二千國土為通境界。大聲聞中不作意者二千國土為通境界。若作意者三千國土為通境界。緣覺人中有大有小。其小緣覺不作意者二千國土為通境界。若作意者三千國土為通境界。其大緣覺莫問作意及不作意。皆以三千大千國土為通境界。此等名狹。諸佛菩薩一切世界一切眾生界為通境界。故名為寬。三多小不同。聲聞緣覺一心一作不能眾多。諸佛菩薩一時化現十方世界一切色像。一時能現五趣之身。四大小不同。聲聞緣覺化現大身不能入小。化現小身不能容大。諸佛菩薩化現大身滿三千界。能以大身入一塵中。化現小身猶如微塵。能以小身容受一切。又佛菩薩於世色物大能入小。小能容大。二乘不能。五遲速不同。聲聞緣覺欲至遠處多時乃到。以其不得如意通故。諸佛菩薩一念能至十方世界。以其所得如意通故。六虛實不同。聲聞緣覺凡所化現一切境界相似而已不得實用。諸佛菩薩凡所化現皆得實用。如地持說。七所作不同。諸佛菩薩化無量人。各令有心。隨作一事令人異辨。二乘不能。八所現不同。諸佛菩薩但現一身令人異見。但出一聲令人異聞。安住一土十方俱現。二乘不能。九根用不同。如涅槃說諸佛菩薩六根互用。二乘不能。十自在不同。如涅槃說。諸佛菩薩凡所為作身心自在不相隨逐。其身現大心亦不大。其身現小心亦不小。其身現喜心亦不喜。其身現憂心亦不憂。如是一切。二乘不能。身通如是。天耳通中不同有六。一上下不同。聲聞緣覺依於初禪所得天耳。但聞初禪已下音聲。上則不聞。餘禪亦爾。不過自地。諸佛菩薩隨依何禪所得天耳聞一切聲。二寬狹不同。准前可知。三頓別不同。聲聞緣覺於諸音聲別別聽聞不能一時。諸佛菩薩一時頓聞。四粗細不同。如地持說。乃至耳語極微細聲諸佛菩薩一切悉聞。二乘不能。五遲速不同。諸佛菩薩於諸音聲發心則聞。二乘不能。多作方便乃得聞知。六虛實不同。諸佛菩薩於諸音聲所聞不謬。二乘不爾。容有錯謬。天耳如是。他心通中不同有七。一上下不同。依如毘曇有三種度不知其心。一者人度。下人不知上人之心。二者根度。鈍人不知利人之心。三者地度。在下禪地不知上地禪定人心。成實法中唯說人度及與根度不說地度。成實所說濫同大乘。大乘所說諸佛菩薩依下發通。亦能知於上地人心。二寬狹不同。聲聞緣覺極唯知於一三千界眾生之心。諸佛菩薩能知一切。三頓別不同。諸佛菩薩頓能了知一切眾生心心數法。二乘不能。四粗細不同。聲聞緣覺但知凡夫小聖粗心不能及細。諸佛菩薩所知微細。乃至佛心亦能知之。五遲速不同。諸佛菩薩於一切心欲知即知。二乘不能。多作方便方乃知之。六虛實不同。諸佛菩薩所知不謬。二乘不爾。所知容謬。七時分不同。聲聞緣覺但知現在眾生之心。諸佛菩薩能知三世眾生之心。他心如是。天眼通中不同有十。一上下不同。聲聞緣覺隨依何禪所得天眼齊見自地不能及上。諸佛菩薩一切悉見。二寬狹不同。三頓別不同。准前可知。四粗細不同。諸佛菩薩所見微細乃至鄰空微塵色等一切悉見。二乘不能。五遲速不同。六虛實不同。與前相似。七時分不同。聲聞緣覺極遠能見未來世中八萬劫事。諸佛菩薩窮見後際。八自他不同。如涅槃說。聲聞緣覺但見外色不見自眼。諸佛菩薩能見自眼。九見法不同。如涅槃說。諸佛菩薩所有天眼能見諸色唸唸生滅。及見自他不淨骨人。二乘不能。十知根不同。如涅槃說。諸佛菩薩見人形色即知其根利鈍大小。二乘不能。天眼不同差別如是。宿命通中不同有八。一上下不同。聲聞緣覺隨依何禪所得宿命唯知自地及下眾生宿命之事不能知上。諸佛菩薩一切悉知。二寬狹不同。三頓別不同。准前可知。四粗細不同。諸佛菩薩於過去事鉅細悉知。二乘不能。五逆遲速不同。諸佛菩薩於過去事發心即知。二乘不能。六虛實不同。諸佛菩薩所知不謬。不同二乘。七時分不同。二乘極遠能知過去八萬劫事。諸佛菩薩所知無極。問曰。經說。迦毘羅仙能知過去八萬劫事。未來亦然。聲聞緣覺既是聖人。所知應遠。何故同彼。釋言。此用世俗智知。世俗齊中利根數習所知則遠。鈍根少習所知即近。不簡凡聖人。八自在不同。如地持說。諸佛菩薩自知宿命知他宿命。能令他人知已宿命。能令他人自知宿命。能令他人知他宿命。乃至令彼其餘眾生展轉相知。二乘不能。宿命不同差別如是。漏盡通中有其種。一知他漏盡名漏盡通。二自證漏盡名漏盡通。知他漏盡不同有七。一上下不同。聲聞緣覺但知自地及下漏盡。不能知上。諸佛菩薩一切悉知。二寬狹不同。聲聞緣覺於一世界知他漏盡。諸佛菩薩盡知一切。三頓別不同。聲聞緣覺別緣別知。諸佛菩薩一時頓知。四粗細不同。聲聞緣覺所知粗淺。諸佛菩薩所知深細。五遲速不同。諸佛菩薩不假方便。發心即知。二乘不能。六虛實不同。聲聞緣覺所知虛謬。諸佛菩薩所知真實。七時分不同。聲聞緣覺知現眾生漏盡不盡不知過未。諸佛菩薩一切悉知。知他漏盡不同如是。自證漏盡不同有三。一證法不同。聲聞緣覺證法粗淺。但得人空。諸佛菩薩所證淵深。窮解二空。並證甚深如來藏性。二除障不同。聲聞緣覺但斷四住。諸佛菩薩五住斯滅。三取捨不同。聲聞緣覺得寂取證。諸佛菩薩得滅不住。得大涅槃不捨世間。不捨世間而常涅槃。大小不同差別如是。   次第五門三性分別。善惡無記是三性也。六通之中漏盡一通體性唯善。其餘五通汎論有四。一是報通如上諸天報得五通。如是一切。二者藥通。如諸仙等以藥力故飛行自在。三者咒通。如波羅捺有婆羅門以咒持身飛上帝宮。變身為釋與捨支夫共行欲事。如是等比是其咒通。四者修通。依禪修得。四中前三是其無記。後一不定。依如毘曇他心宿命一向是善。天眼天耳一向無記。身通一種體性是善。所起化心是其無記。他心宿命意識相應慧數為體。與禪定俱。故性是善。天眼天耳眼耳二識相應慧數以通為體。不與定俱。故性無記。身通之體亦是意識相應慧數與定心俱。故性是善。所起化心定前作意欲為諸事。然其所起或自地心。或他地心。不與定俱。故性無記。若依成實五通皆用意識地中慧行為體。悉為利益眾生心起。故性皆善。乃至化心亦為利益眾生心起。故性亦善。大乘宣說世俗五通。多同毘曇。故地持中宣說無記化化禪矣。諸佛菩薩所成五通實慧為體。乃至所起種種變化皆不離定。悉是三昧法門力起。體性皆善。三性如是。   次第六門三業分別。身口意業是三業也。窮其體性六通皆用智慧為體。慧在內心皆意業性。隨相論之三業所攝如地論說。初一身通。身業清淨。天耳他心口業清淨。宿命天眼意業清淨。漏盡一通彼論不辨。身通一種變化在形。是故說為身業清淨。天耳他心依之起說。是故說為口業清淨。雲何起說。以有天耳從佛菩薩聽受正法。及聞眾生種種言音。依之起說。以他心通知物心欲。隨之起說。以此二通起說中強。故論說為口業清淨。宿命天眼了知過去未來之事。過去未來隔世難知。非意不了。是故說為意業清淨。漏盡通中自證漏盡內心離染亦意業淨。知他漏盡名漏盡者。此乃知他眾生心中惑盡不盡。依之起說。似他心通亦口業清淨。三業如是。   次第七門通明示現三種分別。如雜心說。六皆是通。以無壅故。明與示現義有隱顯。四句辨之。一者示現而非是明。所謂身通及與他心。此之二通化益眾生。生信顯了。故名示現。不能除離三種愚。故不名為明。三愚如後。二者是明而非示現。所謂天眼及宿命通宿命除其先際之愚。天眼除其後際之愚。故說為明。化物生信不極顯了。故非示現。雲何不顯。宿命知其過去世事。說過去事化益眾生。隔世難知。人多不信。故非示現。天眼知其未來世事。說未來事化益眾生。隔世難知。人亦不信。故非示現。第三亦明亦是示現。謂漏盡通。了達真諦證成漏盡。除真諦愚故名為明。知他漏盡。說彼眾生心中煩惱有盡不盡而勸化之。彼則生信。生信顯了故名示現。第四非明亦非示現。謂天耳通。不能除前三種愚。故不得名明。將此化他生信不顯。故非示現。雲何不顯。天耳雖能聞於遠聲以此語他。他人不聞多不信受。故曰不顯。又設導彼所化之人屏遠之言。而欲化之前人便謂從他傳聞非是自力。故多不信。明與示現隱顯如是。通而論之悉皆是明。故華嚴中開分六通以為十明。亦悉示現。諸佛菩薩顯示此德化眾生故。問曰。宿命天眼漏盡經說為通。復說為明。又雲三達。有何差別。通釋義齊。於中別分非無差異。異相如何。如龍樹說。直知過去八種事等名宿命通。於中過去知業知果。因緣道理名宿命明。知未來世死此生彼名天眼通。知業知果因緣道理名天眼明。直知漏盡名漏盡通。知更不生名漏盡明。又知從道得滅不同亦名為明。於如是等知之窮盡說為三達。盡有四重。一知事。盡無事不知。二知因果法相義。盡無義不知。三知真諦空理同。盡窮相皆空。四知性。盡知如是法悉從本性如來藏起相即是實。窮達此名為三達。論通共凡唯除漏盡。明共二乘。達唯如來。通明示現分別如是。   次第八門明修六通次第之義。理實六通無定次第。今且言之次第有三。一修成次第。據佛論之佛將成道。魔王波旬恐佛道成故來惱亂。如來於時須以神力而降伏之。以是義故先修身通。魔既被降。隱形空中。如來於時不知所在。須以天眼知其所在。故次第二修起天眼。眼雖見形不解其言。須以天耳聽其所說。故次第三修起天耳。耳雖聞言不測其心。不知內心為怯為勇。故次第四修他心通。以此通故知其內心惶怖不安。雖知現心不知過去福德多少。福若勝我或能障礙妨我道成。為知往福次修宿命通。見魔過去作一無遮大會因緣今受此報。吾於過去無量億劫為諸眾生捨身手足頭目髓腦受種種苦我福勝彼。既知勝彼不懼彼障。便能斷結證成漏盡。故次第六明漏盡通。又龍樹說。佛於初夜得一通一明。言一通者得一身通。言一明者得宿命明。於中夜時得一通一明。言一通者得天耳通。言一明者得天眼明。於後夜時得一通一明。言一通者得他心通。言一明者得漏盡明。以何義故先得其通後得其明。論自釋言。從六通中求三明。持用功力重故先得通後得其明。問曰。何故如是次第。論自釋言。初夜魔來欲行惱亂。為降伏之先起身通。既降魔已即自思念。我於一身何因緣能得如是大力。便求宿因見己過去多修福善得如是力。故起宿命。中夜魔去寂漠無聲。佛便慈念一切眾生。欲聞其言故求耳。以得天耳聞於十方五道眾生苦樂等音欲見其形。故求天眼。於後夜時欲知物心隨為教化。故求他心。知諸眾生皆欲離苦而求其樂。自我不得漏盡之樂無能與之。故求漏盡。此亦是其修成次第。一義如是。二明修成次第。亦約佛說。如律中辨。佛初夜時得宿命明。無明。盡明生。闇盡光生。於中夜時得天眼明。無明盡明生。闇盡光生。於後夜時得漏盡明。無明盡明生。闇盡光生。此三是其修成次第。得漏盡已欲化眾生。不知何等眾生須化。須以天耳聽諸眾生苦樂等音。次起天耳。雖知眾生苦樂差別彼此隔別難往攝化。次起身通。雖到其所不知所欲。無宜授法。次起他心。此後三種起化次第。第三直明起化次第。亦約佛說。欲化人不知所在先用天眼。既見所在須往攝化。次用身通。既到其所不解其言。次用天耳。雖解其言不識其根。次用宿命。觀其過去根性大小雖識往根不知現欲。次用他心。雖知其心不知心中煩惱有無。次用漏盡。觀其心中煩惱有無。為說對治。令證漏盡。次第如是。   次第九門依經辨相。如地持說。身通有二。一變。二化。改換舊質名之為變。無事不現說以為化。是變多種要為十六。一者震動。謂能震動一世界。二者熾然身上出火。身下出水。如是等也。三者充滿身放光明充滿世界。四者示現。為一切沙門眾等。五轉作異分。變地為水。水為火等。六者來去充行往來無礙自在。七者大小。變小為大。變大為小。八色像入身。令一切界一切眾生悉入己身。九所往相似。隨其所至現同彼眾生。音聲語言悉與彼同。十者隱顯。現出還沒如是等也。十一自在。能令眾生若來若去若住若臥一切隨心。十二障他神通。除上及等悉能障弊。十三與辨無辨眾生能與辨才。十四與念失念眾生能與正念。十五與樂無樂眾生能與其樂。十六放光身能出光普照一切。變義如是。化亦無量。要攝有三。一者化身。化為一切眾生形類。二者化語。化為種種音聲語言。三化境界。化為一切飲食等事。就化身中略有五種。一化似自身。二不相似。三似他身。四不相似。五自身他身相似不相似一切化現化。語有七。一妙音說法其聲微妙。二廣音說法所出音聲一切普聞。三從自身起化作語言似從身起。四從他身起化作語言似從他起。五無所從起。六說正法。七隨事教責化語。如是化境界中作事無量。身通如是。天眼有二。一者見於現在色像。二見未來死此生彼。天耳通中一切六趣眾生音聲。聖非聖聲粗聲細聲辨不辨聲化非化聲遠聲近聲一切悉聞。他心通中一切眾生心心數法悉如實知。問曰。此通為直知心。亦知所緣。依如毘曇唯知他心不知所緣。若知所緣則前人作意攀緣我心。我緣彼心便有自心變照之過。故唯知心不知所緣。若依成實正知他心兼知所緣。大乘亦爾。設心自緣竟有何咎。宿命通中差別有六。一自知宿命。知己過去八種事等。何者八事。一如是名。二如是性。三如是生。四如是飲食。五如是苦樂。六如是長壽。七如是久住。八如是壽限。知己過去如是八事。名為自知。二者知他。知他眾生六種同行。何者六行。一如是名。二如是性。三如是生。四如是飲食。五如是善惡。六如是壽命。知他此事名為知他。三令他眾生知己宿命。四令他眾生自知宿命。五令他眾生知他宿命。六令餘眾生展轉相知。漏盡通中有其二種。一無學聖智能盡諸漏名漏盡通。二知漏盡名漏盡通。知漏盡中義別有四。如地持說。一自知漏盡。二知他漏盡。三漏盡方便已起未起悉如實知。聖道是其漏盡方便。四漏盡增上慢有起不起悉如實知。未得謂得。名增上慢。六通之義辨之略爾。   大乘義章卷第二十(本)   大乘義章卷第二十(末)   遠法師撰   十號義   其十號者。是佛如來名稱功德。名有通別。釋迦彌勒阿□佛等是其別也。如來等十是其通也。應相須分故立別名。實德須顯故立通稱。實德無量。依德施名名亦無邊。今據一數且論十種。所謂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此十經中說之為號。或雲名稱。通釋義齊。隨相分別。顯體為名。標德雲稱。名稱外彰。號令天下。說之為號。十中前五是自利德。後五利他。就自利中分為兩對。初二一對。前明道圓。後彰滅極。後三一對。前二因圓。後一果極。初如來者。外國名為多陀阿伽度。亦云多陀阿伽馱也。此雲如來。斯乃就德以立其名。德中不定。解有兩義。一約佛解。如涅槃釋。如三世佛所說不變。故名為如。佛如而來故名如來。若從此釋。就義立名。二約理釋。如者如理。來者是德。故龍樹雲。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故曰如來。涅槃宣說。乘六波羅蜜十一空來。故曰如來。當知。此亦約理釋矣。若從是義。如來之名境德合目。又就此等分為異釋。道言乘如來成正覺名如來者。就其證道解如來義。非不如說名如來者。就其教道解釋如來。乘六波羅蜜十一空來名如來者。就不住道以解如來。分相且然。究尋此等共成一義。佛依理成故。說乘如來成正覺。乘如猶行。行謂六度。故復宣說。乘六波羅蜜十一空來。十一空義。如上廣辨。此猶如也。內證難彰。寄言以顯。是以復言非不如說。第二應供外國名為阿羅呵也。此雲應供。此亦就德以立其名。德中不定。解有四義。一對障解。如涅槃說。一切惡法佛應斷故名之為應。二對法解。寂滅涅槃如來應證故名為應。三對人解。一切眾生如來應化故名為應。故涅槃雲。應名為樂。諸佛過去為菩薩時。於無量劫。為眾生故受諸苦惱。終無不樂而常樂之。故名為應。此前三義。直就內德以立其名。四對供解。於中有二。一將佛對人。解釋應供。如來諸過悉已斷盡。福田清淨。應受物供故名應供。此之一義。對供顯德。二將人對佛。解釋應供。如涅槃釋。一切人天。以種種香花等事而供養佛。故名應供。此之一義。舉緣顯德。此初對竟。第二對中。前二因圓後一果極。復前二中。正遍知者。明其解圓。明行足者。彰其行圓。正遍知者。經亦名為等正覺也。此亦就德以立其名。然就德中境體合目正者是理。理無漏助故名為正。此舉境也。於理窮解。故曰遍知。稱理而知故等覺。等猶遍也。覺猶知也。此舉德體。如涅槃中。更有多義。不可具論。明行足者。此亦就德以立其名。佛德眾多隨德釋名。義亦非一。略有五種。一唯就因解明行足。明是證行證法顯了無闇曰明。行是教行六波羅蜜戒定慧等修起名行。是二圓備。稱之為足。二唯就果解明行足。如涅槃說。明謂解脫。以離無明之闇縛故。行謂菩提。道行滿故。足謂涅槃果窮極故。三據果尋因解明行足。如涅槃說。明者所謂阿耨菩提。此舉果也。行謂戒慧。此腳足故。雲何足。此出其因。四從因趣果。解明行足。如涅槃說。明者所謂不放逸心。離癡濁故說為明。行者所謂六波羅蜜。足者所謂阿耨菩提。果極名足。五隨義汎論。明謂三明。如龍樹說。宿命天眼及與漏盡。是其三明。如涅槃說。一菩薩明。二諸佛明。三無明明。是其三明。菩薩明者。所謂波若波羅蜜也。諸佛明者。所謂佛眼。無明明者。謂十一空。彼非智慧照明之性。故曰無明。是智境界能生智明故復名明。所言行者。如龍樹說。戒定慧等。名之為行。涅槃宣說。為眾生故修諸善業。說之為行。足者如彼地持中釋。止觀具足。故名為足。涅槃宣說。明見佛性。所見窮極故名為足。問曰。此解明行足中因果備有。何故前言遍知明行彰其因圓。此從初義具為判矣。又經論中多就因解。從多言耳。言善逝者。此從德義以立其名。善者名好。逝者名去。如來好去。故名善逝。問曰。如來果德窮極。更何處去而言好去。釋言。此果從因而去。據因望果故說為去。又佛如來雖無去處。非不能去故名善逝。如劫盡火雖無所燒非不能燒。彼亦如是。於中分別略有三種。一修教行趣果以釋。如涅槃說。善者所謂初發道心。逝者由心得大涅槃。二修證行趣果以釋。如涅槃說。善者所謂見於佛性。逝者因見得大涅槃。三唯就果解釋善逝。如涅槃說。善者即是如來之心。佛心柔濡無有慢高。故名為善。逝者名高。阿耨菩提位分高出。故名為逝。前五自德。後五化德。於中前四德能化物。後之一種為世欽敬。就前四中。初一明其化他之智。解了世間。第二明其化他之能。能調物心。第三明其化他之德。師德具足。第四明其化他之行。覺行窮滿。世間解者。就德施名。然就德中境體合目。世間境也。解是體也。依如花嚴。世間有三。一眾生世間。二器世間。國土住處。三智正世間。二諦諸法。於此悉解。名世間解。依涅槃經。世間有五。一眾生世間。如來能知名世間解。二五陰世間。如來能知名世間解。此二眾生之差別也。三國土世間。如來能知名世間解。四五欲世間。如來能知於中不著。名世間解。五八法世間。如來能知不為傾動。名世間解。此三器世之差別也。通彼智覺。世間之解義別有六。無上士調御丈夫。共成一號。就人立稱。名無上士。嘆其勝也。調御丈夫。彰其能也。士者是其人之別稱。人中最勝。餘不能加。名無上士。分別有七。如地持說。一身無上。具相好身。二道無上。具足自利利他道。三正無上。具足四正。所謂正見正戒正威儀及與正命。四智無上。具四無礙。五神力無上。具六神通。六斷無上。煩惱障斷及知障斷。七住無上。具足三住。所謂聖住梵住天住。空無相願滅盡正受是其聖住。四無量心是其梵住。八禪地定是其天住。具此七種名無上士。涅槃經中但有五種。無道無上神力無上。調御丈夫者。佛是丈夫。能調丈夫。是故號佛調御丈夫。天人師者。就人立稱。為師匠益。在於人故能教眾生。斷惡修善。故名為師。如來實是六道之師。天之與人能入聖道。受益最多。是故偏名天人師矣。佛者就德以立其名。佛是覺知。就斯立稱。覺有兩義。一覺察名覺。如人覺賊。二覺悟名覺。如人睡寤。覺察之覺對煩惱障。煩惱侵害事等如賊。唯聖覺知不為其害。故名為覺。故涅槃雲。如人覺賊賊無能為。佛亦如是。能覺無量諸煩惱已。令諸煩惱無所能為故名為佛。覺悟之覺對其智障。無明昏寢事等如睡。聖慧一起朗然大悟。如睡得寤。故名為覺。既能自覺。復能覺他覺行窮滿。故名為佛。道言自覺簡異凡夫。雲言覺他。明異二乘。覺行窮滿。彰異菩薩。是故獨此偏名佛矣。言世尊者。佛備眾德為世欽重。故號世尊。經中或復隱其世尊。彰婆伽婆。婆伽胡語。義翻有七。如涅槃說。一婆伽名破。婆名煩惱。能破煩惱名婆伽婆。二能成就諸善法故名婆伽婆。三能善解諸法義。故名婆伽婆。四有大功德無能勝人。故名婆伽婆。五有大名聞遍十方故名婆伽婆。六能種種大惠施故名婆伽婆。七於無量阿僧祇劫。吐女根故名婆伽婆。諸惡煩惱是女根本。如來盡捨故名為吐。十號如是。   十力義八門分別(釋名一 定體二 辨相三 分齊差別四 作業不同五 次第義六 教化教授分別七 大小所說不同八)   第一釋名。言十力者。一是如來是處非處智力。二自業智力。三是定力。四是諸根利鈍智力。五是欲力。六是性力。七至處道力。八宿命智力。九天眼智力。十漏盡智力佛乘邊隨化二乘故說此十。故鴦掘魔羅雲。說佛十種力。是則聲聞乘。斯非摩訶衍。大乘無量力。故佛不思議。初言如來是處非處智力者。如地持釋。苦樂等報依差別因。名為是處。差別因相違故曰非處。照此之解。名之為智。力有兩義。如地持說。一自行於一切魔捨離得勝。故名為力。二就利他堪能一切種利益眾生。故名為力。理實此力知一切法是非之義。以諸外道多迷因果。佛為化之。是故多就因果以釋。自業智力者。造作名業。能作果故。為簡外道所說無因顛倒因等業故。說為自明。善是其樂家自業。不善是其苦家自業。照此之解名業智力。問曰。此力非直知業。亦知煩惱及四法受。以何義故偏名業力。釋言。經有不盡法門。即此是也。良以業是煩惱家果苦樂家因。據中而舉。故偏言之。尋果知因。故舉其業。即知煩惱。尋因知果。故舉其業。亦知四受。何者四受。有法現苦而後受樂。有法現樂而後受苦。有法現苦後亦受苦。有法現樂後亦受樂。此等名為四法受也。言定力者。心住不亂。名之為定。於定自在名為定力。又能知定亦名定力。此之定力。非直知定。亦知不定。以定為主故名定力。如漏盡通非直知盡亦不盡以盡為主名漏盡通。此亦如是。言根力者。信進念等宿習今成能生於後。故名為根。知根大小利鈍等別名為根力。此力非直知於善根。亦知不善無記根等。知為授法。經多說善。言欲力者。經中或復名悕望力。或名解力。言解力者。就始為名。先生信解後起悕欲。是故就始名為解力。自前信解後起悕欲。是故就後名為欲力悕望力矣。此力非直知於善欲。亦知不善無記欲等。知為授法。經多說善。言性力者。地持論中名界智力。或復名為使智力也。言性言界通知善惡。若言使力偏知不善。習欲不改名之為性。界是界別。三乘性別故復名界。照此之解名為性力及界智力。智慧性成。隨人不捨。又能繫縛。其猶公使。故名為使。照此之解名使智力。為欲依此而授對治故說知使。至處道力者。苦樂等報為所至處。善惡等因名至處道。照此之解名至處道力。問曰。初力已知業果。何須此力。成實釋言。初力總知此力別知。知如是因受如是果。知如是果酬如是因。又復初力知是知非。此力知因能生果義。亦復知果從因生義。有是不同故須別說。宿命力者。事謝於往。名之為宿。往法相續。目之為命。照此之解名宿命力。問曰。此力非直知命。亦知過去八種事六種因行。何故偏名宿命力乎。此如向前六通中釋。命是報主故偏說命。又復八中命分為多。故偏說命。又命最後據後說命。天眼力者。經中亦名生死知力。未來起盡名為生死。照此之解名生死智力。一切禪定名為天住。依禪得眼名為天眼。依於天眼。照見自在名天眼力。漏盡力者。結患斯已。稱曰漏盡。照此之解名漏盡力。此非直知於漏盡。亦知不盡及漏盡方便已起未起。並知漏盡增上慢心有起不起。以盡為主。故偏言之。名義如是。   第二定體。於中曲有五門分別。一總定體。第二約就五眼分別。第三約就七通分別。第四約就十一智分別。第五約就四念分別。初總定體。人說不同。如地持辨。有人宣說。信等五根為力體性。有人宣說。智慧為體。地持所存智慧為體。故彼文言。經說處非處智力。不說處非處信等力。如是一切。明知。十力用智為體。非是信等。總定如是(此一門竟)。   次第二門五眼分別。其五眼者。如上所辨。一是肉眼。二是天眼。三是慧眼。四是法眼。五是佛眼。五中肉眼色法為體。天眼一種義有兩兼。一色法為體。照現色像。二智慧為體。言知未來生死之事。餘之三種。唯智為體。五眼如是。十力是其四眼白自性除其肉眼。就十力中。初處非處知境寬廣。通知一切諸法是非。具四眼性。第七至處道力亦爾。了知未來所至之處。即天眼故。知五度門為至處道。即是法眼。知空無我為至處道。即是慧眼。了知佛性如來之藏為至處道即是佛眼。業刀之中。具二眼性。見性造作身口等業。即天眼性。見起煩惱及意思等。即法眼性。定根欲性宿命漏盡。此之六力。是法眼性。天眼力者。即天眼性。五眼如是(此二門竟)。   次第三門七通分別。前六通上加法智通。是七通也。於諸法相了知無礙。是法智通。十力之中宿命力者。即宿命通。天眼力者。即天眼通。漏盡力者。即漏盡通。定根欲性此之四力是他心通以知心故。處非處力業力及與至處道力。此之三種是法相智通。粗判如是。於中細論。處非處中即具四通。知其過去因果是非即宿命通。知其未來因果是非即天眼通。知其漏儘是非之義即漏盡通。知一切法是非之義即法智通。業力之中。具有三通。知過去世業果差別即宿命通。知未來世造業得果即天眼通。了知一切因果道理即法智通。至處道中具有四通。知過去世所行之道即宿命通。知未來世所至之處即天眼通。知所至處漏盡之果即漏盡通。了知二智諦用強盛。說之為力。身通但能轉變現事。不能於法窮知無礙。智力不強故不名力。天耳但能聽聞現聲。不能於法窮知無礙。智力不強故不名力。若爾天眼照矚現色。何故名力。若論天眼。直了現色。實不名力。以其天眼見諸眾生盡未來際死此生彼。見一眾生盡未來際死此生彼。尚用為難。何況一切。以此難知而能知故。說之為力。耳無此能所以不類(此三門竟)。   次第四門。約十一智而為分別十一智義。如上具辨。苦智等十及如實智。是十一也。小乘法中。說佛十力。十智所收。大乘法中。說佛十力。如實知攝。相狀如何。先論小乘。如毘曇說。初力寬通具十智性。知一切法是非義故。第二業力具八智性。除滅道智。滅諦非業。故除滅智。無漏聖道。破壞生死不集後果。非業所收。故除道智。問曰。業力知其業果分段粗事不能及理。何緣得具苦集智乎。苦集兩智義既難備。何緣得具法智比智盡無生智。釋有三義。其一義者。如來業力。非直知業。亦知業果。所知業果。通事通理。所知六道差別因果。是事門收。能知之解。是等智攝。於彼因上。知其因集有緣之義。是通相理即是理集。於彼果上知苦無常空無我等。是通相理。即是理苦。知此通相因之與果。亦業力收。故得具於苦集智等。第二義者。如來業力非直知於世別因果。亦知唸唸相生因果。於彼六道因果之上。知其唸唸相生因果。是苦集理。故能觀智得說以為苦集智等。第三義者。十力辨義。知法窮極。達事窮理。本末俱知方名為力。若不窮本。雖知非力。故業力中知其業相。亦知業性。知其業相。即是等智知其業性苦集之理。即苦集智法比智等。故具八智。定根欲性。此之四力。各九智性。除其滅智。所知有漏。即是等智及苦集智。所知無漏即是道智法比智等。此等通說為他心智。滅非心法。故除滅智。問曰。此等知其心事。何緣得具苦集智等。此如前釋。達事窮理方名為力。故得具之。至處道中具十智性。所知寬故。宿命天眼一等智性。所知世別非通理故。問曰。前說知事及理方名為力。此既是力。何不知理。釋言。聖力實能知理。但以此二世別局法。乖於道理。理必寬通。別則非理。是故不具苦集智等。漏盡力中攝智不定。若知漏盡名漏盡力。則六智性。除苦集道及他心智。彼非盡故。若證漏盡名漏盡力。則八智性。除其等智及他心智。等智有漏不能盡結。所以除之。無學息求無推他心故除他心。若漏盡人得名漏盡力。則十智性。以漏盡人具十智故。小乘如是。大乘法中。如實智攝。其義雲何。如地持釋。離增上慢智名如實智。非是不知妄稱知。故名為如實。何者是乎。彼文自辨。謂清淨智一切智無礙智。是清淨智者。是其證理第一義智。一切無礙是世諦智。知法寬廣名一切智。知法自在名無礙智。如前三智章中具釋。彼十力中初力。是其三智所攝。業定根欲及與性力。是一切智無礙智收。至處道力。亦三智攝。宿命天眼。亦一切智無礙智收。漏盡智力亦三智攝。自證漏儘是清淨智。知他漏儘是一切智無礙智收(此四門竟)。   次第五門。約四念處分別十力。四念處觀體性是慧故約辨之。身受心法。是四念也。義如上解。依毘婆沙。欲力及與宿命智力唯法念處。餘通四念其言有餘。更須分別。初力寬通具四念處。義在可知。第二業力亦具四念。知善不善二種五陰能為業因。是因四念。知苦樂陰是其業果。是果四念。第三定力。即名以求唯一法念。定是行陰法念攝故。隨義通論。具四念處。知定共戒。亦定力收。即身念處。又知依定起變化等。亦定力收。當知。亦是身念處攝。知諸禪中喜樂等受。亦定力收。即受念處。知於定心是心念處。知定數等是法念處。根力之中。知信等根名為根力。唯法念處。若論通知二十二根名為根力。則具四念。知眼等根是身念處。知五受根是受念處。所知意根是心念處。知信等根是法念處。第五欲力。即名以求唯法念處。欲是行陰法念攝故。毘婆沙說。據此意耳。若依大乘。通知所欲。則具四念。知欲色等。即身念處。知欲諸受即受念處知彼樂欲相應之心。即心念處。知欲及知所欲之法即法念處。性力之中。知欲不改名為性力。唯法念處。汎知一切諸法性別名為性力。則具四念。至處道中所知法廣。亦具四念。知不淨等是身念處。知所至處苦樂等報是受念處。著我多者。教分別界。界中有心即心念處。知慈悲等是法念處。宿命智力。即名以求唯一法念。命是法故。毘婆沙說。據此為言。理實於中亦具四念。具相雲何。是宿命力。知過去世八種之事六種同行。彼八事中。知如是色如是飲食。即身念處。如是苦樂是受念處。知其名字及壽命等。是法念處。知彼過去受報心別。即心念處。又宿命力。知其過去一生二生至無數生。知生陰身即具四念。天眼亦爾。見生未來所受陰身具四念處。漏盡力中。知於漏盡名漏盡力。唯法念處。若證漏盡名漏盡力。則具四念。觀一切法斷煩惱故。體性如是。   次第三門。分別其相。於中曲有三門分別。一總別分別。二寬狹分別。三長短分別。言總別者。初之一力亦總亦別。餘之九力一而是別。統攝九皆是非收故初是總。於中別分。餘之九力。餘九不攝。復初力在故初是別。如十二部經中修多羅部亦總亦別餘者唯別。與此相似。彼攝諸部莫不皆成一修多羅。故初是總。隨義別分。餘十一部。餘部不收。還復在於修多羅中。說之為別。又亦如彼三聚之戒。初律儀戒亦總亦別餘二唯別。統攝三聚皆律儀收。故初是總。別分餘二。餘所不攝。復在律儀。故初是別。此亦如是(此一門竟)。   次第二門寬狹分別。於中初約因果分別。次約有為無為分別。後約理事二門分別。初約因果而分別者。知因及果名之為寬。因果別知說以為狹。就十力中。處非處力至處道力。名體俱寬。名中通彰因之與果。故名是寬。理實此力因果俱知。故體是寬。業力宿命生死智力及漏盡力。此之四種。名狹體寬。業力之中。唯舉業因故名是狹。理實此力知業煩惱及四法受。故體是寬。其宿命力生死智力及漏盡力。名唯彰果。故名是狹。理實此力通知因果。故體是寬。宿命力中。知過去世如是名等。是其果也。六同行中知善知惡。是其因也。天眼力中。見生造作身口等行。是知因也。身壞命終生地獄等。是知果也。漏盡力中。自知漏盡。知他漏盡。是知果也。知漏盡方便已起未起。是知因也。是故此曰名狹體寬。定根欲性。名體俱狹。名唯舉因。故名是狹。力亦知因。故體是狹。理實此四亦通知果。經多說因從多判耳(此一門竟)。   次第二門。約就有為無為之法。以辨寬狹通知為寬。別知為狹。色心及與非色非心。是有為也。虛空數滅及非數滅。是無為也。就十力中。處非處力至處道力。名體俱寬。初力通約生死涅槃一切因果。以知是非。第七通約生死涅槃二種至處。以論其道。名中具此。故名是寬。力實知此。故體是寬。漏盡一力。名狹體寬。名中唯彰知於漏盡無為之法。故名是狹。理實此力非直知盡。亦知漏盡方便之道已起未起。及知漏盡增上慢心有起未起。通知有為及知無為。故體是寬。餘之七力。名體俱狹。名彰有為故名是狹。力知有為故體是狹(此二門竟)。   次第三門。約就理事。而事辨寬狹。真諦名理。世諦名事。通知名寬。別知名狹。就十力中。初處非處及至處道。名體俱寬。初力之中。通就一切說是說非。故名是寬。力實通知理事是非。故體是寬。至處道中五度門等為至處道。是其事也。如地持說。空無我理為至處道。是其理也。名中彰此。故名是寬。力實知此。故體是寬。漏盡一力。名狹體寬。名彰知盡。故名是狹。理實此力知儘是事。證盡知理。若不知理。漏終不盡。體具斯義。故體是寬。餘之七力。名體俱狹。名唯彰事。故名是狹。體唯知事。故體是狹。寬狹如是(此二門竟)。   次第三門長短分別。約時辨之。時謂三世。十力之中宿命一力。前長後短。前知無窮。名為前長。不知後世。故名後短。天眼一力。前短後長。不知過去。名為前短。能知現在及未來世。說為後長。餘八所知統通三世。前後俱長。辨相如是。   次第四門。彰其十力分齊差別。如地持說。知善得樂。知惡得苦。非顛倒受。名處非處力。知善惡業得果不失不作不受。是其業力。乃至知彼禪解脫等此業非彼。亦是業力。知禪解脫三昧正受。三種示現。教授眾生。是其定力。身業現通。口言說法。意地與念。名三示現。乃至知彼諸根相應禪定之心。亦名定力。故地持雲。乃至知彼淨等俱生相應之心。名禪解脫三昧智力淨是信也。等取精進念定慧根。故雲淨等。與此相應俱生定心名為淨等俱生心矣。知如是義。屬前定力。正知眾生軟中上根是名根力。乃至知彼諸根方便生於悕望。尋前知後。亦名根力。正知眾生種種悕望名為欲力。乃至知欲成種種性知世種子各別不同。尋前知後。亦名欲力。正知眾生心性各異。知世種子各別不同。名為性力。乃至知性起道至果各別不同。尋前知後。亦名性力。故地持雲。乃至知涅槃法及順界道跡。亦名種種界智力。知涅槃法是依前性所至之處。順界道跡亦是依前性所起之道。界猶性也。隨順小性起於小道。隨順大性起於大道。名順界道跡。知如是義名為界力。亦名性力。知一切道種種煩惱種種清淨各有所至。名至處力。乃至知其過去宿命一切趣因。亦名至處道智力。正知過去八種事六種同行名宿命力。八種事者。前六通中。已列其名。今更辨之。論說不同。依如地持。一如是名知其過去名字不同。二如是性知其過去氏族有異。謂張王等。三如是生知其過去生處有別。謂貴賤等。四如是飲食所食不等。五如是苦樂受報有殊。六如是長壽命極天算。七如是久住命至長年。八如是壽限中年夭喪。若依地論。加如是色。謂好醜等。命中為二。命極天算名為久住。餘之二種合為壽命。當分別知。說為此八。彼此共同名為同行。何者是乎。一如是名。二如是姓。三如是生。四如是飲食。五如是善惡。六如是壽命。正知此等名宿命力。乃至知其過去生死。亦名生死智力。知未來生死是生死智力。乃至知其未來世中未得究竟漏盡自我所有生死。亦名生死智力。知其究竟漏盡自我得涅槃法名漏盡力。分齊如是。   次第五門。彰其十力作業不同。如地持說。處非處力真實因果。如實了知。伏因果諍論沙門婆羅門。沙門婆羅門。是求理人。故偏舉之。彼人或說行善得苦行惡得樂。翻違正說名為諍論。初力正知因果是非。故能伏之。自業智力自所作業。此業受報。如實了知。伏施福諍論沙門婆羅門。有人宣說。佈施有福。有言無福。名施福諍論。第二業力。知施有福。故能伏之。理伏一切。佈施行初且約言耳。第三定力有二種業。一依禪定三種示現。教授眾生。正化之業。二能伏對治相違諍論沙門婆羅門。伏邪之業。有人宣說。聖道能治。有人宣說。苦行能治。名為對治相違諍論。依於定力。如法正教。故能伏之。第四根力。知諸眾生上中下根。而為說法。第五欲力。知諸眾生軟中上根教修淨解。離不淨解。第六性力。知諸眾生心性各異。為說對治。教授利益。第七至處道力。以五度門教授眾生。如聲聞地。又授菩薩空無我義。如地持說。宿命智力。觀察宿命。知現由彼。伏斷常論沙門婆羅門。生死智力。說諸眾生所往生處。伏斷滅論沙門婆羅門。漏盡智力。善知漏盡。伏疑惑解脫沙門婆羅門。作業如是。   次第六門明其次第。如地持說。佛得阿耨三菩提時。頓得十力。後隨化用次第現前。於中有三。一依世諦智起化。次第先以是處非處智力。觀察世諦因果部分。次以業力觀欲界業。而為說法。令離惡業修行善業。次以定力觀上二界禪定之業。教諸眾生。依世俗道。斷離諸欲。後以根力至漏盡力。教諸眾生。依出世道。永斷諸欲。於此分中。先以根力觀察眾生諸根利鈍。次以欲力觀其悕望。次以性力觀其使性。次以至處道力。隨患不同。以五度門而為教授。攝令住心。次用宿命生死智力教諸眾生。令離斷常安住中道。有諸眾生。為止所縛。不斷煩惱。起增上慢。故後用其漏盡智力教授眾生。令斷煩惱究竟漏盡(此一門竟)。   次依第一義智起化。次第於此門中。先以是處非處智力觀第一義。次以業力觀在家人造種種業。令修淨業。次以定力觀出家人。令修定行。後以根力至漏盡力。令諸眾生於苦解脫以道度之。其中次第與初門同(此二門竟)。   三依緣起法界之智起化。次第何者。是緣起法界法相之有。是其世諦。法相之空是第一義。有無俱離。如來藏中過恆沙法。緣起相成名緣起法界。於中先以處非處力。觀緣起法界。次以業力。觀世眾生作如是業受如是果。次以定力。為苦眾生三種示現。而教授之。令生信解。後以根力至漏盡力。以道度脫。令出眾苦。於中次第與初門同。次第次如是。   次第七門。教化教授二門分別。如地持說。初之二力。是教化力。後之八力是教授力。汎宣因果。教示眾生。令生信解。名教化力。辨彰行儀。指心曲授。令起行修。名教授力。前二力中。初處非處。教化眾生。令其遠離顛倒因果。第二業力。教化眾生。令其遠離無因無果。後八力中初之四力。知物心器。後四授法。就前四中。初心求者知心求。何者是心。所謂禪定。何故名心。以定住緣。息其外用。息用從體故名心為心。心有趣法故名為求。餘求亦爾。何故明心。如龍樹說。散心中慧。不堪入法。如綵無膠不住塗物。要依定心方堪入法。故須明心。以何義故先明定心。經說不定。依如花嚴。一處之文。性力之後方始說定。一處經文。至處後說。諸經多在根力前說。釋有兩義。一就自釋。諸佛如來自住禪定方起化用。故先明定。二就所化眾生以釋。眾生五根。以慧為主。慧前說定。義之次第故先明心。二根求者。知根求。何者是根。所謂信進念定慧等。何故名根。此如前解。先習令成。能生於後。故名為根。何故明根。欲授道法無根不入。故須明根。以何義故次明其根。解有兩義。一對前釋。五根之中。以慧為主。定後說慧。義之次第故次明根。二對後解。根是先成。欲是現生。先成在前故次明根。三悕望求者知悕望求。何者悕望。謂樂欲心。何故名悕。欲心求法故名為悕。何故明悕。欲授道法無慾不取。故須明悕。以何義故次明悕望。解有兩義。一對前釋。根是先成。欲是現生。根後說欲。義之次第故次明悕。二對後解。於法始求。名之為欲。習欲不改。方始成性。性前說欲。義之次第故次明悕。四使求者知使求。何者是使。謂煩惱性。何故名使。性成煩惱。隨人繫縛故名為使。何故明使。欲隨其患授對治故。何故次辨。解有兩義。一對前釋。習欲不改。方成使性故。於欲後明其知使。二對後解。要先知病。然後授藥。是故於彼至處道前。明知使性。上來四力。知物心器。下四授法。於中初一。授以事法。令諸眾生事中安心。宿命天眼。授以理法。令其事趣入中道。後一漏盡。授以果法。令其究竟。初中隨人使患不同。以五度門而教授之。多貪眾生。教觀不淨。多瞋眾生教修慈悲。問曰。貪嗔欲界煩惱正與定違。得禪定者。必無此過。向前定力。知他定心。有定心者。已離貪嗔。今何以言多貪眾生教觀不淨。多嗔眾生教修慈悲。釋言。凡夫雖得禪定。但伏粗起。性使猶在。故此教之。又前定力。以定為主。名為定力。於中亦知無定心者有定心者。雖無貪嗔。有者有之。故此教觀不淨門等。愚癡多者教觀因緣。問曰。聲聞以鈍根故教觀四諦。不教因緣。緣覺利根教觀因緣。今何以言愚癡多者教觀因緣。釋言。愚癡有其二種。一闇鈍無知。如牛羊等無所識別。名曰愚癡。二機性聰利妄有建立。迷正因緣果名曰愚癡。今言愚癡教觀因緣義當後門。雖名愚癡性實聰利。故教因緣。教觀過去無明行等。令知往因離無因見。教觀未來生老死等。令知後果離無果見。教觀現在名色等。因果俱知。問曰。向前處非處力及與業力已教因果。今教因緣令知因果。與前何別。釋言。向前處非處等。雖教因果。隨語生信。離粗邪見。心未見法性使還生。今於此中。教觀因緣。令自見法。使除使性。著我多者。教分別界。依如毘曇。教六界觀。名分別界。四大空識是六界也。涅槃云爾。又涅槃說十八界觀名分別界。覺觀多者。教令數息。此等如前五度章中具廣分別。從事入理。次以宿命天眼教之。其宿命力。教觀過去。令知現法從過因生體性非常。其天眼力。教觀未來。令知現法生後不絕體性非斷。非常非斷名為中道。問曰。向前至處道中。愚癡眾生教觀因緣。觀因緣時已知過因。何須更以宿命智力教觀過因。觀因緣時亦知後果。何須復以天眼智力教觀當果。釋言。宿命天眼所教不異因緣。但心入法必有階漸。前教因緣直知過去未因果之事。未能將事以測其理。今於是中將事驗理。淺深不等。故須重教。所教眾生心。雖入理為止所縛。未究竟處生究竟想。是故多起四種慢心。一不作作增上慢。二不得得增上慢。三不觸觸增上慢。四不證證增上慢。是故須以漏盡智力教除四慢終證漏盡。四慢何別。行有二門。一教二證。事中所行。依教修起名為教行。合理之契如名證。此二種行。各有始終。教行之始。造緣修起。名之為作。於此未作。自謂已作。名不作作增上慢。教行終成。名之為得。於此未得。自謂已得。名不得得增上慢。證行之始。法來現心為心覺知。名之為觸。於此未觸。自謂已觸。名不觸觸增上慢。證行之終。泯情會法。目之為證。於此未證。自謂已證。名不證證增上慢。破除初慢。令其實作。破除第二。令其實得。破除第三。令其實觸。破除第四。令其實證。實德成就。名證漏盡。如地持說。此八教授三處所攝。初五為一。未住心者。令繫念緣中。次二為一。已住心者。說得自義。正方便道漏盡涅槃。義利自己名為自義。合理正觀。與彼為因。趣向彼義名為自義。正方便道後一為一。未究竟者終令究竟。教化教授。辨之略爾。   次第八門。明其大小所說不同。不同有七。一體性不同。小乘所說妄心為體。彼說事識為力體故。大乘所說真心為體。八識真心為力體故。二智行不同。小乘法中。說佛十力十智為體。大乘法中。說佛十力用如實智以之為體。三心緣不同。小乘法中。說佛十力於法攀緣分別而知。大乘法中。說佛十力於法無緣而能普知。如鏡照物都無緣念。諸德齊爾。何故而然。小乘所說。心外有法。法外有心。心法別體。以別體故。向外取境。智於緣中。攀緣覺了。名之為力。故有緣念。大乘所說。心外無法。法外無心。心法同體。以同體故。不須向外攀緣取法。一切諸緣悉智中現名為力。如世萬像鏡中而現故無緣念。四知法不同。小乘法中。說佛十力但能了知陰界諸入十二因緣四真諦等。不論餘義。大乘法中。說佛十力窮知一切乃至甚深如來藏性悉能了知。五多少不同。小乘法中。宣說十力。不多不少。大乘法中。隨化眾生。說佛十力。理實佛力無量無邊。故彼鴦掘魔羅經言。說佛十種力。是則聲聞乘。斯非摩訶衍。大乘無量力故佛不思議。問曰。佛力實有無量。以何義故隨化眾生但說十種。龍樹釋言。以此十種度生具足。雲何具足。初之二種教化力足後之八種教授力足。如前具辨。六常無常異。小乘法中。說佛十力體性無常終歸磨滅趣入無餘。大乘法中。說佛十力用有興癈體真常住無為不變。七得度不同。小乘法中。說佛十力菩提樹下成佛時得。大乘法中。說佛十力種性已上隨分得之至佛乃滿。故地持中宣說。菩薩成就如來十力種性名力種性。問曰。於彼三藏教中宣說十力是佛功德餘人未得。何以說之。龍樹釋言。為增聲聞菩薩信故。又欲令彼生願求故。復欲使彼起於念佛三昧心故。並欲令彼外道伏故。如是非一。問曰。於此十力之中何者最勝。人說種種。如龍樹辨。或有說言。初力最勝。攝十力故。或有說言。漏盡力勝。至涅槃故。有言。十力各於自事為最殊勝。知處非處。初力為勝。乃至漏盡第十力勝。如是一切。有言。十力皆以無礙解脫為本。並皆增上無有優劣。十力如是。   十八不共法義六門分別(列名辨相一 辨定是非二 體性三 就處分別四 三業分別五 四緣分別六)   就初門中先總釋名。次別後解。十八不共。如大品說。如來功德不與他同。名不共法。通而論之。一切功德。悉名不共。故地持中說百四十不共之法。今據一門且論十八。名字是何。三分數之。初六一分。一身無失。二口無失。三意無失。亦名念無失。四無異想。五無不定心。六無不知已捨。次六一分。欲無減。二精進無減。三念無減。四智慧無減。五解脫無減。六解脫知見無減。後六一分。一身業隨慧行。二口業隨慧行。三意業隨慧行。四知過去無礙。五知現在無礙。六知未來無礙。以此通前合為十八。初身口意無失者。如來三業。離過純淨。故無過失。何因緣故得此無失。有四種義。一無習離過諸惡盡故。二常守念慧對治堅故。三修戒定慧對治具故。四住第一義對治染故得此無失。無異想者。佛住等心。於諸眾生。常行捨心。無怨親想。名無異想。何緣能爾。佛無量劫。於諸眾生常修平等一子想。故見無我人。離怨親故。見法空寂。無彼此故。見諸眾生同一佛性法身故。無不定心者。佛常一心無有散動。名無不定。問曰。定者從未來禪乃至滅定。若佛常定。雲何能得為人說法具四威儀。龍樹釋雲。欲界有定。佛出諸禪入欲界定。故能起說現四威儀。又佛住於實相定中。妄想永滅。故無不定。三昧法力。無所不為。故能起說。現四威儀。無不知已捨者。分別有二。一自行門。二化他門。自行門中分別有二。第一約對三受分別。如龍樹說。餘人鈍根多覺苦樂。知樂生貪。知苦生瞋。心生厭離。於不苦樂。不能覺知。行於捨心。為癡使使。佛於三受鹹皆覺知。知已厭離。無有不知偏行捨心為癡使使故。佛無有不知已捨第二約就止舉捨等三門分別。如來善修七覺分故。心沈則舉。心掉則止。離於二邊方始行捨。非是不知望直行捨。化他門中分別亦二。一就四無量化心分別。如來善知無樂眾生。慈悲應與之。有苦眾生。悲應拔之。得法眾生。喜應慶之。知其究竟得解脫者。方始行捨。非是不知望直行捨。二約身口化行分別。如來有時身口息化。入於禪定。一月二月。餘人生疑。如來出世。為化眾生。豈可不知我等須化而捨入定。佛言。我知種種因緣。故入禪定。非是不知。而捨入定。知何因緣須捨入定釋有三種。一世人常見心生厭倦。不增渴仰。欲令渴仰故捨入定。二欲令人依說修行故捨入定。三欲以法付囑弟子令其宣說故捨入定。具此多義故。佛無有不知已捨。欲無減者。佛德雖滿。而於諸法常欲不息。名欲無減。問曰。經說佛斷一切善法中欲。雲何而言佛欲無減。論言。佛斷善法欲者。欲有二種。一未得欲。二者已得求增長欲。佛德滿故斷此二欲。今不共中欲無減者。佛德雖滿。以久習故樂欲無減。又知善法有大利故。樂欲不減。如轉輪王所有馬寶。雖到至處去心不止至死不已。又亦如彼劫盡之火雖無所燒火熱不息。又如來白善雖滿所化未盡。故欲無減。問曰。所化眾生未盡。如來何故捨入涅槃。論言。眾生有其二種。一現度佛已度竟。二者後度佛當度之。由今未度故入涅槃。精進無減者。龍樹釋言。如欲中說。欲與精進其義相似。問曰。若欲與精進同。今不共中何須別說。解有三異。一始終異欲為初行。是欲增長說為精進。樂欲之始。如渴須水。精進之終。如集灌綆方便求水。二滿外異欲在內心。精進在外。造修在緣名為外矣。三通局異欲唯在意。精進之行。遍通三業。有是不同。故須別說。念無減者。於三世法。持念不共。名念無減。問曰。向前意無失者。經中亦名為念無失。與此何別。論自釋言。前念無失離於錯誤。今念無減。離於減少。又念無失。於彼威儀所作事中。無錯無失。念無減者。於諸禪定神通憶念去來現在一切法中。通達無減。問曰。聲聞亦有四念牢固不失。何故偏說念無減失為佛不共。龍樹釋言。二乘之人。雖有四念牢固不失。而猶減失不能盡達三世之事。故於過去極遠能知八萬劫事已外不知。未來亦然。佛則盡知。又於見道十六心中。聲聞不能唸唸具。知佛於此等生住滅時。唸唸悉知。故說不共。慧無減者。諸佛如來得一切智。於一切法善分別知。故慧無減。問曰。何緣得此無減。論自釋言。以久習故。又從多佛廣受持故。復以無量功德助故智慧無減。解脫無減者。佛具心慧二種解脫。亦具有為無為解脫。又具法界無量無邊諸解脫門。名解脫無減。解脫知見無減者。佛於一切諸佛解脫中。知見了了。無有闇障。名為解脫知見無減。問曰。直爾說知。便是何勞說見。龍樹釋言。為明如來於所知事深知牢固。故說知見。如兩重繩縛物則牢。此亦如是。又復如彼小乘法中。但說其知。攝慧不盡。但說其見攝亦不盡。故須並說。雲何不盡。說慧有三。一知而非見。如彼五識相應之慧及盡無生智。以五識中慧心微劣。不能推求。所以非見。盡無生智。是息求心。亦無推求。為是非見。二見而非知。謂五邪見及見道中八忍之慧。五見推求故得名見。顛倒推求不知法理。故不名知。八忍推求故得名見。與疑得俱於法不決。故不名知。三亦見亦知餘一切慧以有此別。偏舉不盡。故須並說。又如從人聞法思量。可名為知。自身得證。方名為見。又復耳聞得名為知。自睹無疑。方名為見。故須並說。問曰。二乘於解脫中亦知亦見。何故偏說解脫知見為佛不共。釋言。二乘於解脫中。雖知雖見。知見不盡。故有減少。佛於解脫。知見窮盡無所減少。故名不共。問曰。佛德無量無邊。何故但說欲精進等六事無減。龍樹釋言。佛於自利利他德中有四種事。能有成辨。一者樂欲能為一切善法根本。二者精進能作諸善。三者念心守護根門。四者智慧觀察得失有惡斯斷。以此四事得二果報。報所謂解脫及解脫知見。故但說六。身口意業隨慧行者。諸佛如來先用智慧觀察得失。然後造作身口意業。故無過失。諸羅漢等身口意業。不隨慧故多有過失。如憍梵婆提。食已吐竟而更食之。摩頭槃比丘。至檀越家跳上棟閣。上樹上壁。諸如是等身業失也。畢陵伽婆蹉。罵恆水神等口業失也。舍利習瞋難陀習貪。諸如是等意業失也。佛悉無之。問曰。如來亦罵調達。雲何悉無。釋言。此等為化故爾。不名過失。問曰。前說三業無失其義已足。何須復說三業隨慧。論言。前說三業無失。未明何因得此無失故。今明其隨智慧行故得無失。知三世無礙者。佛於三世一切事中知無礙也。問曰。過去已滅今無未來未有現在無住。雲何言佛通三世事。釋言。過去雖復已滅。非不曾有。未來當有現在假有。故佛知之。問曰。前說智慧無減無所不知。何須復說知三世乎。釋言。前說慧無減者。於諸法相通達無減。此說於彼三世事中了知無礙。故復說之。辨相如是。   次第二門。辨定是非。十八不共有三種說。一說如前。二迦栴延尼子所說。如來十力四無所畏即為十四。大悲十五加三念處合為十八。此之一說。龍樹非之。由作此說。是故名為迦栴延子說。若釋子說則不如是。佛德如海。無量無邊。雲何還說如來十力四無畏等為不共法。又論說言。羅漢辟支及諸菩薩。亦能知於是處非處乃至漏盡。雲何宣說十力功德為不共法。問曰。若言十力功德餘人分齊非不共者。身無失等二乘之人亦有少分。雲何說之為不共法。論自釋言。我不宣說身無失等為不共法。我說身等常無過失為不共法。是故聲聞緣覺無之。三大智論中更有一說。一者如來具一切智。所知寬廣。二具無量功德。三具大悲心。四智慧自在。所知無礙。五禪定自在。六變化自在。七能授又無量記□。八所記不虛。九言無失。十慧無減。所知不退。十一常行捨心。十二知時非時。謂知眾生應受化時。及知眾生未可化時。十三念無失。十四無煩惱習。十五無能如法出其過失。十六無能見其頂者。十七足下柔濡。眾生遇者即得受樂。十八得神通力。轉眾生心令易化度。是為十八。此之一說。龍樹亦非言。此是非三藏中說。斯乃聲聞諸論師等。撰錄經中讚佛之言為此十八。其言無失及念無失智慧無減常行捨心。此於大乘不共法中取以為論。無見頂相足下柔濡。是佛相好。若說此等為不共法。不共眾多。何止十八。此三說中。初說為是。後二為非。是非如是。   次第三門辨其體性。於中曲有四門分別。一善惡無記三性分別。如龍樹說。十八不共體性唯善。二就有漏無漏分別。如龍樹說。十八不共體唯無漏。三就功德智慧分別。論說不定。從主為言。十八不共體唯智慧。故龍樹雲。大乘中說十八不共。一切皆以智慧為義。智慧為主。故說為慧。隨相別分。十八不共功德智慧二門所攝。故龍樹雲。宣說如來智慧功德為不共法。不說自然相好等報為不共法。於十八中。無知己於智慧無減知見無減。了達三世。此六是慧。餘是功德。亦可。前六及解脫中智慧解脫體性。是慧。餘是功德。四約如來五陰分別。就十八中。身口無失及與身口隨智慧行。此四色陰。無異想者。是其想陰。無不定心應是行陰。而論文中說為識陰。良以定中息用從體故說為識。非正論定。餘是行陰。略無受陰。體性如是。   次第四門。就處分別。論有兩說。一說十八在第四禪。佛成道時在第四禪得菩提故。第二家說身口無失。身口隨慧。在欲色界五地所攝。欲界四禪是五地也。餘不共法。遍通三界九地所攝。欲界八禪是九地也。就處如是。   次第五門三業分別。身業無失身隨慧行是其身業。口業無失口隨慧行是其口業。餘不共法悉是意業。三業如是。   次第六門四緣分別。如論中說。身口無失及與身口隨智慧行是色法故。唯二緣生。所謂因緣及增上緣。非心法故。不從緣緣次第緣生。餘之十四心法功德。具四緣生。從其過去善業熏起是因緣生。心法相起次第緣生。緣境而起是緣緣生。萬法不障增上緣生。十八不共。略之云爾。   百四十不共法義三門分別(辨相一 作業二 對十八不共共相收攝三)   第一辨相。百四十不共法。出地持論。如來功德。不與下同名不共法。分別有二。一對凡夫二乘人等。有無不同名為不共。二對菩薩滿不滿異。亦名不共。隨德廣論。不共無量。今據一門說百四十。其名是何。所謂如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合為一百一十二法。四一切種淨合為一百一十六法。十力通前。百二十六。加四無畏為百三十。大悲為一。不忘法二。加三念處及三不護。通前為八。斷除諸習九。一切種妙智十。通前一百四十不共為百四十不共法也。名數如是。今隨門別次第釋之。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色形功德一處辨之。福狀外彰名之為相。又表內德亦名為相。姿媚可愛。愜悅人情。說之為好。辨此相好。略有三門。一明其果。二辨其因。三明修所為。就明果中曲有五門。一正辨列。二定多少。三論真應。四明得處。五辨定優劣。初正辨列。何者是其三十二相。如涅槃經及地持說。一足下安平如奩底相。二足下千輻輪。三纖長指。四蹄足跟。五手足網縵如白鵝王。六手足柔軟。七□□□□□□□櫓硫□□□□褸□j□□□□□騆□□□□復□□□□□□□□復□□襾□飀□□□□□□□□□送□□□□□□□□□□□□□□□送□□□□橇□檢□褽□□驁□□□□□□□v□□率□□□□□□□□□騶□騂□□誇□妻□□□□□□□□□□□□□謙ぱ□□□□□□□□□耨□柛直。二十二四十齒。二十三齒齊密。二十四齒白淨。二十五頰車方如師子。二十六次第得上味。二十七頂肉髻及無見頂共成一相。二十八廣長舌。二十九梵音聲。三十目紺色。三十一眼上下瞬如牛王。三十二眉間白毫。三十二相名字如是。何者是其八十種好。如地持說。手足二十指悉皆妙好。即為二十。兩手兩足表堣K處平滿。通前合為二十八種好。兩跟兩膝兩髀兩肩兩肘兩腕兩股兩臀藏相兩圓兩膊兩脅兩腋兩乳腰背心齊及與咽腸。悉皆妙好。為三十二。通前合為六十種好。此咽已下六十好也。上下牙齒悉皆妙好。即以為二。兩脣兩齗兩頰兩鬢兩眼兩耳兩眉鼻兩孔額兩角。悉皆妙好。復為十。通前合為二十種好。此咽已上二十好也。是為八十。相好如是(此一門竟)。   次第二門辨定多少。問曰。相好為止有此為更有乎。如花嚴經相海品說。於前三十二相之處。一一各有無量無邊阿僧祇等相好功德。是諸相好名字各別。於十方界。功德作業利益亦異。雖有是相。微妙難見。如梵天王頂上寶珠名因陀羅。一切諸天都無見者。又亦如彼如意珠王。是珠具有無量勢力。珠形可見。是珠力用不可得見。佛相如是。化身粗相。可以目睹。實德妙相。一切人天無能見者。唯大菩薩。知見少分。佛乃窮了。但為化度聲聞凡夫故。但現說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問曰。經說如來胸中有一金剛萬字之相。名曰無比。何故向前三十二中不列其名。此乃眾多相海所攝。故於三十二中不列。多少如是(此二門竟)。   次第三門辨定真應。問曰。向說相好功德為真為應。分別有二。一對離相微妙之身所可示現。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王宮現生悉名為應。以是應故終歸盡滅。二就所現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隨義分別亦真亦應。自業所起名之為真。故地論中。名此相好為實報身。即此相好。隨諸眾生精粗異現。或生或滅即名為應。良以真應不相離故。現生之身而常不生。現滅之身而亦不滅生滅既然。大小精粗義亦同爾。真應如是(此三門竟)。   次第四門。明其得處。對因不同得處亦異。若對地前所修善業。淨心地已去相好報生。若對地上所修之因。隨諸地中次第報生。此之兩義。如地持說。得處如是(此四門竟)。   次第五門。辨定優劣。如地持說。降佛已還一切眾生福德積聚。等於如來一毛之相。一切毛相福德積聚。等彼如來一隨形好。一切隨形福德積聚。增至百倍。乃得一相。除白毫相肉髻相梵音聲相。除此三相。得餘相矣。餘一切相功德積聚。增至千倍得白毫相。白毫相功德增至百千倍。乃得肉髻無見頂相。白毫相功德增至億百千倍。乃得如來法□音相。是故如來隨意發聲。清淨梵音。乃至十方無量世界。如是如來無量無邊功德積聚不可思議。上來一門明相好果。次第二門明相好因。經明相因。好因不論。明相因中。四門分別。一正辨因。二就位分別。三明此因具無量能生相好。四明大小所說不同。正辨因中。義別三門。一者別因。二者失因。三者通因。言別因者。三十二相得因各異。如地持說。持戒忍辱惠施。故得足下安平。如涅槃說。持戒不動。施心不移。安住實語。得足下平。供養父母和上師長。苦惱眾生為作救護。故得足下千輻輪相。不客眾生。無劫盜想。於所尊重。先語問訊合掌恭敬。以愛念財而為供養。破諸憍慢。得纖長指。即上得三相。業得□□□□□□□□□□□檇D□□奾酋□□□埤□□□□□□稚□□□饁□□囊埤□酋□□□率裀□衛矷慼熱~□□□□簦ぴ抨□|慦燒擨□¥□說慼慼慼慼潮B¥ヾ璃稙C。自受正法。廣為人說。為法走使。得踝骨不現相。次第修行三業清淨。瞻病施藥。離諸我慢。修習知足。得手摩膝。見分離者。以法和合。修習慚愧。施人衣服。得馬藏相。淨修三業。亦教人修。飲食知量。病者施藥。攝受難業。集聚難財。四大增損能令調順。得身圓滿相。即上得□□□□□□稚□□□□□衛矷摯鞢慼潑荂慼慼撕}觀奾d□□飀□□□□□□□K□□□□□切埤□獎□□□□糕□姾飀□礸□□□□□□誇□□□□陸□g□□□逆□□□□逆□□祗□□□稚□□□□飾□□裀□□□礸□□□□□□□□v□□□□□□D菉□□禜□□礸□妻□□□禜□礸□祖□埤□□□衋芊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摯f□□□□□□糕獎□埤□礸□□□□□□□□秺橕息逆□□梱□謙ぱ□□□□□柛直三相。遠離兩舌。壞者和合。得四十齒齒齊密二相。修欲界慈。思惟法義。得齒白淨。隨眾生等歡喜施與。得頰車方。施勝法味。壞諸味者。為淨其味。得次第得上味。受持五戒。轉以授人。常行悲心。迴向大法。得肉髻無見頂相及廣長舌二相。常修實語愛語時語如法語。方便說法。得梵音聲。普於眾生等行慈心。猶如父母。得目紺色眼上下瞬二相。見實德者。稱揚讚彼。得眉間白毫相。別因如是。次明共因。眾多相好共一因生名為共因。於中兩門如地持說。第一約就四修分別。於諸善法決定修者。得足下安平相。專心修者。得足下千輻輪□□叫□□□□□□□□露□妻識□覷輻□謙ぱ□□柛直廣長舌九相。常修者。得纖長指□□簦ぴ注矧□鋦□楊□□□□□琚慼慼情慼慼慼慰Dヾ慼慼慼慼慼慼摯P稦孥□襣|逢□□□§□□□閒D鏡r□陛慼撬ョ慼慼慼慝□□□那¥迍]□踢相。歡喜光明而為供養。善心音聲而為讚嘆。得圓光一尋身金色齒白淨眉間白毫四相。聞譽不喜。覆藏功德。得馬藏相。所修善根。迴向菩提。得身毛上靡四十齒次第得上味肉髻四相。勤修精進。得上身如師子頰車方二相。安眾生心。如視一子。得齒齊密眼紺[月*妾]眼上下瞬三相。修善無厭。獲得餘相。共因如是。次論通因。一切諸相因行無別。名為通因。於此門中。差別有三。第一總說戒行為因。如地持說。三十二相無差別因。皆是持戒。若不持戒。尚不能得下賤人身。況大人相。第二宣說百福為因。如涅槃說。三十二相一一皆為百福嚴之。其百福者。五品心中。修行十善。謂下中上上中上上即為五十。始修五十。終成五十。是為百福。此百猶是戒行差別。三就一切諸行說因。理實通論。一切諸行一一皆得相好之果。無有差別。因體如是(此一門竟)。   次第二門。就位分別。理實通論。始從發心終盡法雲。一一地中。無不具修相好之因。隨相具分。善趣地中。方始修習。種性已上種子成就。解行地中。方便生果。初地已上。得果現前。就位如是(此二門竟)。   次第三門。明相好因具三無量能生相好。如地持說。一劫無量。亦得名為時無量也。種性已上。三阿僧祇大劫修行。故生相好。二心無量。安樂饒益一切眾生。故生相好。三行無量。一切善業。無不備修。故生相好(此三門竟)。   次第四門。明其大小所說不同有十一門。一就界分別。大乘人說。相好之因。唯欲界修非上二界。龍樹宣說。欲色界修。非無色界。理亦通之。一切善業皆悉能生相好因故。二就趣分別。小乘人說。人中修習。龍樹宣說。通於五趣。如彼娑伽龍王等輩。皆是菩薩同修佛因。三就處分別。小乘中說。閻浮提修不在餘方。龍樹宣說。三天下修除鬱單越。理亦通之。菩薩遍在一切處。修皆悉能為相好因故。四就身份別。小乘中說。男女身修。龍樹通不能男等。亦能修習。五就具分別。小乘中說。唯在意修不通身口。此之一義。龍樹不破理通三業。一切禮拜讚嘆等善。皆悉能為相好因故。六就識分別。小乘宣說。意識中修。龍樹說通。七多小分別。小乘中說。彼一一相一思為因。多思助成。龍樹宣說。於一一相。以無量思而以為因。八就時分別。小乘中說。佛出時修。餘時不修。龍樹宣說。一切時修。九約位分別。小乘中說。菩薩度於三阿僧祇劫。別於百劫修相好業。極少九十一劫修習。如釋迦佛。龍樹宣說。從初發心至佛恆修。十約境分別。小乘中說。緣佛身修。龍樹說通。第十一門次第分別。小乘法中。有人宣說。先修足下安平之相。要先足立後能起餘。或有人說。先修如來紺青眼相。以此眼相。慈視眾生故先修之。龍樹破此。明修非次。上來第二明相好因。次第三門。明修所為。理實齊通。隨義且分。修習諸相。為淨身器攝受阿耨菩提淨法。如欲請王先嚴舍宅。欲盛妙食先嚴寶器。此亦如是。如涅槃說。此為自利。修習諸好。為攝眾生令生愛敬樂受所說。又涅槃說。世間眾生事八十神佛為攝取。是故修習八十種好。其八十神。如涅槃經十德中說。相好如是。四一切種淨者。所謂身淨心淨境界淨智淨。義如上解。其十力者。從處非處乃至漏盡。義如上釋。今更依經略辨其相。經說初力有其九句。一者如來樹人別德。如地持釋。言語所說不乖於如故名如來。二是處非處舉其力境。淨不淨果依差別因故名是處。差別因違名為非處。三如實智出其力體。如地持釋。離增上慢智非是不知妄稱智故。四者是力辨力名義。如地持釋。於一切魔捨離得勝名之為力。自行力也。堪能一切利益眾生名之為力。化他力也。五者成就簡果異因。如地持釋。修習攝受隨欲自在。故名成就。修習攝受力體成也。隨欲自在力用成也。六者勝妙彰其果圓。無上涅槃名為勝妙。七者安穩顯其因熟。得八聖道。遠離一切惱亂恐怖故名安穩。八能轉梵輪。九能師子吼。此二力用化益善人。除惱得寂名轉梵輪。摧伏邪眾令捨異見名師子吼。九中前七。是自安道。後二安他。第二業力。經有七句。一知三世業。二知身口意三種之業。三知四法受。有法現苦後樂。有法現樂後苦。有法現苦後苦。有法現樂後樂。如論廣辨是四法受。四知眾生數為造業人。五知眾生及非眾生造業境界。六知業因。七知業果。定力有二。一明如來於定自在種種現化。二知眾生定心有無。隨力教修。知他眾生軟中上根名為根力。知他眾生軟中上欲名為欲力。知他眾生三乘性別及煩惱性種種不同。是名性力。知諸度門教授眾生。及知眾生種種異見各有所至名至處道。知過去世八種事六種同行名宿命力。八種事六種同行。如前具辨。天眼力者。如來天眼扶淨過人。見諸眾生好色惡色。又見眾生身口意等善不善行身壞命終。或生善道或墮惡趣。漏盡力者。如來自漏悉已斷盡。具一切德。亦知眾生有盡不盡。隨宜教授。十力如是。四無畏者。謂一切智乃至能說盡苦之道。義如上解。三念處者。如來長念我法最勝。然於受者及不受者。不起惱心。眾有三種。一者正眾。二者邪眾。三非正非邪。於此三眾。以正念心。而無增減。名三念處。三不護者。佛過永盡身口意業不須防護。名三不護。言大悲者。四無量心總名大悲。不忘法者。如來於彼身口意等。所可作事常念不忘。名不忘法。斷諸習者。如來動止觀瞻言說離於一切煩惱所起相似餘習。名斷諸習。一切種妙智者。佛知三法。一義饒益是其善法。二非義饒益是不善法。三非義非非義是無記法。不同前二故雲非義非非義也。於此三中。知惡無記名一切種智。知於善法名為妙智。此二合說為一切種智矣。百四十法相別如是。   次第二門明其作業。此不共法。於十方界利益眾生。有十種業。一欲令眾生信心清淨受丈夫身起諸相好。二一切所作無礙自在起四一切種淨。三為益眾生斷一切疑起佛十力。四為開如來一切知見答一切問。伏諸邪論建立正義起四無畏。五如來智慧調伏眾生。隨諸眾生。於正法中。若住不住。不起惱心。起三念處。六一切所作無有過失。起三不護。七常以佛眼觀察世間。起大悲心。八於眾生一切所作皆已作故起不忘法。九如來所行隨順於如無有餘過。起斷諸習。十不善無記一切遠離於諸善法分別顯示。故起一切種妙智。作業如是。   次第三門。對彼十八不共之法共相收攝。十八不共。如上廣辨。彼十八中三業無失三業隨慧。百四十中三不護收。無異想者。於諸眾生。住平等心無怨親想。百四十中三念處攝。無不定心。百四十中定力所收。無不知已捨。百四十中不忘法攝。智慧無減知見無減。了達三世。百四十中一切種妙智攝。解脫無減。百四十中斷諸習攝。彼十八中慾念精進三種無減。百四十中略而不論。百四十中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四一切種淨十力四無畏大悲。於彼十八不共法中隱而不彰。佛德無量隱顯互舉。不可具責。一百四十不共佛法。辨之略爾。   大乘義章卷第二十(末終)   右二十六軸所仇校之原本者。古寫三本校合之善本也。曾延享二年歡喜庵。得東都增上寺山內洞譽團海藏本。而令義鏡沙彌模寫矣。近天明之初。明善寺補天。將仁和寺及與東大寺兩本更參校是非。較量同異。法顯所藏者是也。(景)寬政九年丁巳春。起毫未盡三軸。應二三子需。講無量壽觀經。序分講了。復續於先筆。又夏六月。於下總西念寺講正信偈。秋於自坊續講定善十三觀。今年戊午春。朝讀散善九品。夕講淨土和讚及毘婆沙易行品。以故不得一事校仇。同年臘月上旬第九日。謄寫之功畢。愧多於三豕點讀之謬矣。冀後見者。善揀擇為是正焉。      東都前光圓寺五乘院釋寶景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