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783 金光明經玄義   No. 1783 [cf. Nos. 663, 1784]   金光明經玄義捲上   隋天台智者大師說   門人灌頂錄   此金光明甚深無量。太虛空界。尚不喻其高廣。況山斤海滴。寧得盡其邊崖。日輪赫奕。非嬰兒之所瞻仰。大舶樓櫓。豈新產者之所執持。諸佛行處過諸菩薩所行清淨。況二乘心口安可思說。凡夫徒欲言之。言則傷其實。徒欲不言。默則致其失。二俱不可。欲以言之言亦不可。欲以默之默亦不可。故大品中梵志雲。非內觀故得是菩提。非外觀故得是菩提。非亦內亦外觀故得是菩提。經言皆不可思說。又生生不可說。生不生不可說。不生生不可說。不生不生不可說。有因緣故亦可得說者。以金為名。名蓋眾寶之上。以法性為體。義則如來所游莊嚴。菩薩深妙功德以為宗。照曜諸天心生歡喜以為用。故文號經王。教攝眾典。故唯貴為名。唯極為體。唯深為宗。唯大為用。唯王為教。所以不二之體常為四。佛世尊之所護持。三世十方亦復如是。一切菩薩。遍他方以遙禮。樹神善女。親雨淚以稱揚。諸天覆之以天威。地祇潤之以地肥。大辯加之以辯道。功德益之以財寶。諸有悉乾枯。三塗除熱惱。舉要言之。一切世間未曾有事。悉皆出現。是以金龍尊王三世讚歎。地神發願以護說者。上聖既爾。豈況人乎。敢託斯義。輒欲興言。冀涓露入海禽鳥向山。實藉片緣同均鹹色。   將釋此經大分為二。初釋題。二釋文。   釋題為五。一釋名。二辨體。三明宗。四論用。五教相。   就此五章大分為二。初總釋。二別釋。   總釋又二。初生起。二簡別。   生起者。此娑婆國土音聲為佛事。或初從善知識所聞名。或從經卷中聞名。故名在初。以聞名故。次識法體。體顯次行。行即是宗。宗成則有力。力即是用。用能益物。益物故教他。聞名是自行之始。施教是化他之初。有始有終。其唯聖人乎。五章生起次第如此。   簡別者。簡是料簡也。問若略則唯一。若廣則無量。今此五章。進不是廣。退不成略。何故五耶。答非略非廣。非略故不一。非廣故不多。廣則令智退。略則義不周。我今處中說今義易明瞭。五章中當其義如此。別者分別也。前一章總三字共為名。次三章派三字以為別。後一章兼於總別。而明教相也。又顯體一章明理。餘四章明事。又前三章是因。後二章是果。又前四章是行。後一章是教。又前四章是自利行。後一章是利他行。又前四章是聖默然。後一章是聖說法。如此等種種分別料簡。今顯譬中當。分明包富。如囊中有寶不探示人。人無知者。此皆為分明中作譬也。囊中有寶為總三字作譬。探以示人為別三字作譬。囊中有寶為理一章作譬。探以示人為明事章作譬。其餘例皆可知也。   二別釋者。別釋五章也。今先解釋名章。若依四卷題但作三字。無帝王兩字。若依經文有經王之義。若說若不說俱亦無妨。今釋名為五。一通別。二翻譯。三譬喻。四附文釋。五當體釋。   言通別者。夫教有通別依教明行。行有通別從行顯理。理有通別。且置行理。但明教通別者。夫理無名字。名字名理。如虛空無丈尺。丈尺約虛空。天王般若雲。總持無文字。文字顯總持。若從能顯之文字。是名則通。若從能顯之所以。此名則別。雲何為通。如聖所說。一經一時一處一部一偈一句一言皆是文字。從此文字通稱為經。雲何為別。別則有四。一令世諦不亂。歡心悅耳。二逗化所宜。開發宿善。三對其業障。令惡滅罪除。四點示道理。霍然妙悟。悅宜對悟。各各所以。其致不同。稱之為別。譬如鹽梅相和成種種滋味。組織交橫成種種文繡。從別所以故有金光明三字。標今教異於諸教。從通文言故有經之一字。眾經通稱也。今經通別合標。故言金光明經。   二翻譯者。真諦三藏雲。具存外國音。應言修跋拏婆頗婆鬱多摩因陀羅遮閱那修多羅。修跋拏此言金。婆頗婆此言光。鬱多摩此言明。因陀羅此言帝。遮閱那此言王。修多羅此言經。外國又稱佛陀羅。此間所無。又略帝王兩字。但存三字者。漢人好略譯者省之。但翻為金光明經也。餘師翻不及此委悉也。   三譬喻者。舊經師。以三字譬三德。金譬法身。光譬般若。明譬解脫。若大師雲。數論但明真應二身。若以二釋三於論不便。若取經文。經文無一處明三德。若別作義解何義不通。而獨譬三德既違己論。又不會經非今所用。地人云。金質之上自有光明之能。譬於法性從體起用。自有般若解說之力。但作體用二義。不須分光明異也。若大師雲。地論幸明三佛。三佛釋題於義自便。而棄三身從體用者。則非論意。若取經文新舊兩本。並說三身不道體用。亦違己論復不會經。進退何之。今所不用。真諦三藏雲。三字譬三種三法。一譬三身。二譬三德。三譬三位。譬三身者。金體真實以譬法身。光用能照以譬應身。明能遍益以譬化身。次譬三德者。金有四義。一色無變。二體無染。三轉作無礙。四令人富。金以譬法身常淨我樂四德。光有二義。一能照了。二能除闇。以譬般若照境除惑。明有二義。一無闇。二廣遠。以譬解脫眾累永盡溥益有緣。次三位者。金性先有。如道前正因位光融體顯。如道中了因位。明無瑕垢。如道後緣因位。彼家料簡雲。法身是實二身不實。法身具四德。般若解脫各具二德。正因是本有。了因是現有。緣因是當有。大師謂三三之釋。三義不了。一因果不通。二乖圓別。三不稱法性。雲何因果不通。夫三身三德。本是果上圓滿之名。而今分置三德殘缺不足。何者。若法身是道前。為是果上之法身。為是性德之法身。若是果上之法身。不應在道前。若是性德之法身性德何獨有法身。亦應有性德之般若。性德之解脫(云云)。若言般若是道中。為是何等之般若。若是果上之般若。不應在道中。若是分得之般若。何意無分得之法身解脫(云云)。若解脫在道後。道後眾善溥會。何獨有解脫。以是觀之因果不通。乖圓別者。若作圓說。法身常樂我淨此自可知(云云)。般若與法身相冥。法身既具四德。般若寧無四德耶。解脫脫果縛故樂。脫因縛故淨。無因果縛故我。非因非果故常。圓說圓滿無有缺減。真諦若作別說。應依此經。經雲法身是常是實。實即我德也。應身智慧清淨即淨德也。化身三昧清淨即樂德也。三藏說法身獨具四德。二身各具二德。故皆乖圓別也。不稱法性者。且引一。經如淨名雲。眾生如彌勒如。一如無二如。此性德法身也。一切眾生即菩提相。不可復得。此性德般若也。一切眾生即涅槃相。不可覆滅。此性德解脫也。如此三義豈非本有道前之位。豈獨有金而無光明耶。又華嚴雲。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所有慧身不由他悟。清淨妙法身湛然應一切。妙法身是法身德。慧身是般若德。應一切即應身。是解脫德。此之三身地地轉增。如月漸滿。豈非道始因中之位。那得因中。祇有般若耶。道後具三德如上說。此事可知。當知道前圓性德。道中圓分德。道後圓究竟德。那忽分割一處唯一耶。豈非蹙靈鳳於鳩巢。迴神龍於兔窟。辱鱗羽之壯勢。非法性之圓談。天台師尋其經意義則不然。何者經言。法性無量甚深理無不統。文稱經王。何所不攝。豈止於三三九法耶。當知三字遍譬一切橫法門。乃稱法性無量之說。遍譬一切豎法門。乃稱法性甚深之旨。方合經王一切遍收。若長若廣教無不統。此義淵博不可以言想。且寄十種三法以為初門。復為三意。一標十數。二釋十相。三簡十法。言標十數者。謂三德三寶。三涅槃三身。三大乘三菩提。三般若三佛性。三識三道也。諸三法無量止取此十法。其意雲何。此之十法該括始終。今作逆順兩番生起。初從無住本立一切法。夫三德者。名祕密藏。祕密藏顯由於三寶。三寶由三涅槃。三涅槃由三身。三身由三大乘。三大乘由三菩提。三菩提由三般若。三般若由三佛性。三佛性由三識。三識由三道。此從法性立一切法也。若從無明為本立一切法者。一切眾生無不具於十二因緣。三道迷惑翻惑生解。即成三識。從識立因即成三佛性。從因起智即成三般若。從智起行即成三菩提。從行進趣即成三大乘。乘辦智德即成三身。身辦斷德即成三涅槃。涅槃辦恩德利物即成三寶。究竟寂滅入於三德。即成祕密藏也。是為逆順次第甚深無量義。復雲何無量義者。是一法門具九法門。三德尊重即是三寶。三德不生不滅即是三涅槃。三德具足諸法聚集名為三身。運載荷負即是三大乘。不可異趣名三菩提。覺了清淨名三般若。是如來種名三佛性。分別不謬是名三識。即事通理故名三道。是為一三法門具九三法門。亦具一切三法門。悉例可知。又皆具一切一法門。一切二法門一切三法門。四法門五法門。六法門七法門。八法門九法門。十法門。百法門千法門。萬法門億法門。一恆沙二恆沙。百千萬億恆沙法門。亦應可知。經雲一法門無量法門以為眷屬。一中解無量。是為法性橫廣無量之義也。甚深義者。寄三位顯之。如十法門共論者。三道三識是本有位。三德三寶是當有位。其餘是現有位。是名法性甚深。豎高之義亦成。又一法門具九法門。取其三道三識是本有位。取三德三寶是當有位。取其餘者為現有位。甚深義亦成。又一一法門具六即位。理即是本有位。究竟即是當有位。其餘即是現有位。甚深義亦成。是為法性豎高甚深之義也。當知金光明三字。遍譬一切橫法門。故言無量。遍譬一切豎法門。故言甚深。乃稱法性之文。方合經王之旨。次釋十種三法相者。十名如前已列。十相今當分別。若分別色相青黃同異者。應用肉眼。若分別法相深淺同異者。應用智眼。今時行者既無智眼。應用信解分別同異之相。初明三德相者。雲何三雲何德。法身般若解脫是為三。常樂我淨是為德。法者法名可軌。諸佛軌之而得成佛。故經言。諸佛所師所謂法也。身者聚也。一法具一切法無有缺減。故名為身。經言。我身即是一切眾生真善知識。當知身者聚也。般若者。覺了諸法集散非集非散。即是覺了三諦之法。解脫者。於諸法無染無住。名為解脫。是名為三。雲何為德。一一法皆具常樂我淨。名之為德。法身無二死為常。不受二邊為樂。具八自在為我。身業淨口業淨意業淨為淨。無以為類。疆寄世金以譬之。世金不變不染轉變富貴。譬法身四德也。般若任運具四德。如智冥如境故。大品雲。色淨故般若淨。例此即得色常色樂色我諸義皆成。又雲。色大故般若大。色無邊故般若無邊。此是法性廣大。般若亦廣大。例此應雲色深奧故般若亦深奧。此是法性豎高。般若亦豎高。當知般若亦具四德明矣。解脫亦具四德。夫解脫者。諸惡永盡。即無常無樂無我無淨。皆已盡也。亦是眾善溥會。即常樂我淨溥會也。大經雲。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如來即是法身。當知解脫同如來常樂我淨也。又大經雲。三點具足名大涅槃。點是文字。當知法身般若解脫皆文字也。故知三點悉備四德。故言具足。三因即是三智。三智德具四德。三德具足名祕密藏。具足之文必具四德也。當知四德具足即是其相。若得此一章意。餘九可解。不能默已更復略言。雲何三雲何寶。佛法僧是為三。可尊可重名為寶。至理可尊名為法寶。覺理之智可尊名佛寶。毘盧遮那遍一切處。即事而理。此和可尊名僧寶。此之三寶皆常樂我淨。常樂我淨故乃可尊可重。當知三德與三寶。無二無別。既以金光明喻三德。還以金光明譬三寶也。雲何三。雲何涅槃。性淨圓淨方便淨是為三。不生不滅名涅槃。諸法實相不可染不可淨。不染即不生。不淨即不滅。不生不滅名性淨涅槃。修因契理惑畢竟不生。智畢竟不滅。不生不滅名圓淨涅槃。寂而常照機感即生。此生非生。緣謝即滅此滅非滅。不生不滅名方便淨涅槃。當知此三涅槃。不生不滅即是常。常故名樂樂故名我我故名淨。涅槃既即常樂我淨。即是三德可尊可重故。即是三寶無二無別。既以金光明喻三德三寶。還以金光明喻三涅槃也。雲何三雲何身。法報應是為三。三種法聚故名身。所謂理法聚名法身。智法聚名報身。功德法聚名應身。然理無聚散義言聚散。始從初心顯出正理乃至究竟理聚方圓。始從初心終至究竟。顯理之智智聚方圓。始從初心終至究竟。功德之聚方圓。故以三法聚為三身。當知三身皆常樂我淨。即是三德。可尊可重即是三寶。不生不滅即是涅槃無二無別。既以金光明譬三德等。還以金光明譬三身也。雲何三大乘。運荷名乘。理性虛通任運荷諸法。故名理乘。隨乘者。智隨於境如蓋隨函。故名隨乘。得乘者。得果得機。得果故自解脫。得機故令他解脫。故名得乘。當知三乘皆常樂我淨。即與三德無二無別。既以金光明譬三德。還以金光明譬三大乘也。雲何三菩提。一真性菩提。亦名無上菩提。此菩提以理為道。二實智菩提。亦名清淨菩提。此菩提以智慧為道。三方便菩提。亦名究竟菩提。此菩提以善巧逗會為道。當知三菩提皆常樂我淨。與三德無二無別。既以金光明譬三德。還以金光明譬三菩提也。雲何三般若。般若名智慧。實相般若。非寂非照即一切種智。觀照般若。非照而照即一切智。方便般若。非寂而寂即道種智。當知三般若皆常樂我淨。與三德無二無別。既以金光明譬三德。還以金光明譬三般若也。雲何三佛性。佛名為覺性名不改。不改即是非常非無常。如土內金藏天魔外道所不能壞。名正因佛性。了因佛性者。覺智非常非無常。智與理相應。如人善知金藏。此智不可破壞名了因佛性。緣因佛性者。一切非常非無常。功德善根資助覺智。開顯正性。如耘除草穢掘出金藏。名緣因佛性。當知三佛性一一皆常樂我淨。與三德無二無別。既以金光明譬三德。還以金光明三字。譬三佛性也。雲何三識。識名為覺了。是智慧之異名爾。菴摩羅識是第九不動識。若分別之即是佛識。阿梨耶識即是第八無沒識。猶有隨眠煩惱與無明合。別而分之是菩薩識。大論雲。在菩薩心名為般若。即其義也。阿陀那識。是第七分別識。訶惡生死欣羨涅槃。別而分之是二乘識。於佛即是方便智。波浪是凡夫第六識無俟復言。當知三識一一皆常樂我淨。與三德無二無別。既以三德譬金光明。還以金光明譬三識也。雲何三道。過去無明現在。愛取三支是煩惱道。過去行現在有。二支是業道。現在識名色六入觸受。未來生老死。七支是苦道。道名能通。此三更互相通。從煩惱通業。從業通苦。從苦復通煩惱。故名三道。苦道者。謂識名色六入觸受。大經雲。無明與愛是二中間名為佛性。中間即是苦道。名為佛性者。名生死身為法身。如指冰為水爾。煩惱道者。謂無明愛取名此為般若者。如指薪為火爾。業道者。謂行有乃至五無間。皆解脫相者。如指縛為脫爾。當知三道體之即真常樂我淨。與三德無二無別。既以金光明譬三德。還以金光明譬三道也。若見此十法門。若同若異亦是一法門。作一切法門相。若同若異相相明瞭。即百法千法萬法。恆沙塵數亦如是。華嚴雲。一法門無量法門而為眷屬。首楞嚴和香丸。大品裹珠。法華一地所生。涅槃大海水浴。皆是其義。問若一法即是諸法者。唯說一法何用餘法耶。答佛為悅一切人。宜一切人。對一切人。悟一切人。若遍說之多有利益。一說尚令生種種解。遍讀諸異論。即知智者意。故種種說令得一切解。粗言及軟語。皆歸第一義。皆是示人無違諍法。即此義也。三料簡者。初料簡三德。若指太子相好體為法身。法身在前。樹王下時。明無漏慧三十四心為般若。般若在中。八十滅度燒身不受後身為解脫。解脫在後。異而且縱。法身時無般若。般若時無解脫。解脫時無般若法身。此即三法各異。斯乃阿含三藏數家所用。此之三意。悉不得稱常樂我淨也。若指空境為法身。法身是本有。照真之慧為般若。般若是今有。子果兩縛盡為解脫。解脫是當有。異而且縱。斯乃三乘通教中所說。前代探明大乘人所用。亦不得稱常樂我淨。若如真諦師明。法身具四德般若解脫各二。此乃橫而且異。乃別教一途所明。而真諦師偏用。當知法身可稱為德。般若解脫無德可稱。不會無量甚深之高廣。亦不得稱為經王。今所明三德如上說。一一皆具常樂我淨。論廣則無量。論高則甚深。若諸學人聞諸經之王。四佛所護。不解此意。如牛羊心眼不足論道也。料簡三寶者。若指樹王得道為佛寶。轉生滅四諦法輪為法寶。度陳如等五人。先得眼智明覺者為僧寶。由是三寶故到於今。即有相從三寶者。此乃阿含中所明階梯三寶。亦是數論宗用也。若指樹王得道為佛寶。所說無生四諦為法寶。二乘菩薩修真無漏斷結成聖理和為僧寶者此亦三乘通教中所說。探明大乘人所用。此兩種三寶。並無常樂我淨。若指華王世界坐蓮華臺成道為佛寶。所說恆沙佛法無量四諦為法寶。四十一賢聖為僧寶。此則異前。雖非階梯未是同體。亦非金光明所譬三寶也。料簡三涅槃者。若饑得食病得差。獄得出獼猴得酒。旃遮婆羅門飽食指腹。皆是世人暢情為涅槃爾若計非想定無想天為涅槃者。此是邪見妄謂為涅槃爾。若多貪慾人得不淨觀為涅槃者。斯乃四善根方便行人涅槃也。若三界煩惱盡。證有餘涅槃。焚身灰智入無餘涅槃。菩薩未得此涅槃。此即阿含中析法二乘之涅槃。若三乘人同盡子果兩縛。即是通教中共涅槃。若指中道如理為性淨涅槃。中道智為圓淨涅槃。同緣出世薪盡火滅。為方便淨涅槃。三種各別互不相關。是為別教涅槃。若言但有性淨方便淨兩涅槃。不明緣因涅槃。各別不融者還是別教。非今經所譬涅槃也。料簡三身者。若取樹王下佛為真身。神通變化猿猴鹿馬為應身。不明三身者。此小乘析法意爾。若取即事而真為真身。化用為應身。不明三身者。此體法中意爾。問若爾樹王下丈六。既非佛復非鹿馬。為是何身。答一往應同人像此屬應身。又一解。例如大乘心中智合中理為法身。今亦如是。體是人像即是真空。此屬真身。若依真諦師雲。法身真實二身不真實。此則三身體相各異。乃是別教中一途。非今所用。若言三身皆真實。至理是法身。契理之智是報身。起用是應身。應身是實佛所化皆實不虛。大經雲。不淨觀亦實亦虛非實。不淨作不淨想是為虛。能破貪心是為實。應身例爾。非本體故為虛。能利益故為實。今取實邊不取虛邊。故言三身皆實是今所用。若復圓論三身。皆實皆虛皆亦實亦虛皆非實非虛。當約三身並作四句。如別記(云云)。問三字譬三身。亦得譬一身二身四身無身不。答佛赴緣以三字名經。義家作三身解釋。若得意者。作四三二一無義。亦復何咎。下經中悉有其文。若作四身者。新本雲。釋迦牟尼能種種示現。此則開出應化。是為四身。若作三身者。即有三身份別品。專論其義。若作二身者。佛真法身猶若虛空。應物現形如水中月。若作一身者。新本雲。一切諸佛以真法為身。若作無身者。如來行處淨若虛空。而復游入善寂大城。虛空中則無一二之數。此是無身之文。問若爾。雲何以金光明。譬四身二身一身無身耶。答若以義名譬盈縮由義爾。若譬四身者。取光明之上有煜爚之焰。文雲金光晃曜。此是譬四身之文。若譬三身如即所用。若譬二身。金是正體光明只是功能。以此為譬。若譬一身但舉於金以為正譬。光明既是枝末非正所論。若譬無身者。至寶以無貪為金。揚震四知亦以無貪為金。今以世之至寶。譬出世之至理。彌會文義也。料簡三大乘者。若約因緣六度大乘者。此還是三人名別義同也。若約三人同用無生斷煩惱。三人同乘一乘。此則通教中乘也。若理隨得三乘。體相別異不同者。此則別教中乘也。三種並為得乘方便所攝也。正法華中明象乘。足三為四。羊鹿牛乘為得乘所攝。像乘即是理乘。如今之所明三乘也。華嚴中明四乘。三乘亦為得乘所攝。佛乘正是今之三乘義也。料簡三菩提者。如請觀音雲。修三種清淨三菩提心。此即緣三乘人心而修心也。乃是方便菩提所攝。若緣真如實理發菩提心者。或緣如來智慧說法發菩提心者。或緣如來神通變化。發菩提心者。亦非今所用。文殊問般若雲。無發是發菩提心。又若一發一切發。是發菩提心。又若非一非一切。而一而一切。是發菩提心。如此菩提心。即一而三並今所用。於一而論三。於三而論一爾(云云)料簡三般若者。問般若至忘至寂。雲何分別諸法耶。答一切智觀慧眼見。見法皆非法。道種智觀法眼見。見非法皆是法。一切種智觀佛眼見。見法非法非非法雙照法非法。若三智三眼一時圓觀。一切法寂滅相。種種行類相貌。皆知五眼具足成菩提。汝所問者乃是眇眼所見。偏觀所觀。與則是曲見。奪則墮尼犍也。料簡三佛性者。真諦師雲。正性在道前。了性在道中。緣性在道後。此一往別說推理不然。華嚴雲。一中具無量。大品雲。一心具萬行。淨名雲。舉足下足具於佛法矣。法華雲。一切智願猶在不失。涅槃雲。金剛寶藏具足無缺。但有深淺明昧之殊爾。料簡三識。若分別說者則屬三人。此乃別教意。非今所用。若依攝論如土染金之文。即是圓意。土即阿陀那。染即阿梨耶。金即菴摩羅。此即圓說也。問如經雲。依智不依識。既雲三識此那可依。答經言不依識者是生死識。今則不爾。今言依識者。是智之異名。名清淨識。又道前通名為識。道後轉依即是智慧未詳。料簡三道者。問界內可有十二輪轉三道迷惑。界外復雲何。答寶性論雲。生界外有四種障。謂緣相生壞。緣即無明。為行作緣即煩惱道也。相即結業。即業道也。生即名色等。是苦之初。壞即老死是苦之終。即苦道也。有此四障障於四德。緣障淨相障我。生障樂壞障常。四障破四德顯也。第四依經文立名者。上來舉譬多是義推。依文立名顯然可解。何者義推疏遠依文親近。以己情推度是故言疏。彼義例此。是故言遠。用佛口說是故言親。即此經文是故言近。豈可棄親近而從疏遠耶。始從序品終乎讚佛品。品之中若不說金光明名。即說金光明事。或一品說名不說事。或一品說事不說名。或一品名事兼明。或一品名事獨說。或一品重說名重說事。故知品品不空篇篇悉有。為此義故依文立名也。序品雲。是金光明諸經之王。創首標名彌為可用。次壽量品。四佛俱集王捨城。放大光明照王捨城。及此三千大千世界。發起其事懺悔品。信相夢見金鼓。其狀姝大其明溥照。過夜至旦向佛說之。讚歡品金龍尊王。奉貢金鼓發大誓願。願我當來夜則夢見晝如實說。空品雲。故此尊經略而說之。尊經即金光明也。四王品六番問答。問問之中重說其名。答答之內重明其事。又以手擎香鑪時。香煙變為香蓋。金光不但遍此大千。亦遍十方佛土(云云)。大辯功德已下。標名舉事其例甚多。若信相所夢。是現在金光明之事。龍尊發願。是過去金光明之事。香蓋遍滿是未來金光明之事。一部名事遍十八品。一處起煙十方光蓋。非但現在亙通三世。若名若事縱橫高廣。無量甚深為若此也。而不用此標名義推。譬喻無有一文。無而疆用有而不遵。明識者審之無俟多雲。又諸經例多如稻稈斧柯象步城經等說。其事指所說事仍即為名。又如說稻稈事斧柯事象步事等。即名為稻稈斧柯象步經事也。第五當體得名者。有師雲。真諦無名世諦有名。寄名名於無名。假俗而談真爾。成論雲。無名相中假名相說。今反此義。俗本無名隨真立名。何者如劫初廓然萬物無字。聖人仰則真法俯立俗號。如理能通依真以名道。如理尊貴依真以名寶。如理能該羅依真以名網。如理能超應依真以名響。華嚴中雲。耕田轉耒衣裳作井。皆聖人所為。大經雲。世諦但有名無實義。第一義諦有名有實義。以此而推。真諦有名更何所惑。龍樹四依菩薩。隨義理為立名字。義即第一義理即如理也。淨名雲。從無住本立一切法。經論鹹然豈可不信。今言法性之法。可尊可貴名法性為金。此法性寂而常照名為光。此法性大悲能多利益名為明。即是金光明之法門也。菩薩入此法門從法為名。即是金光明菩薩。佛究竟此法門。即有金焰光明如來。金百光明照藏如來等。若爾何故名釋迦。釋迦此有通別名。從通即名金光明。允同諸佛。從別即受釋迦之稱爾。故讚佛品雲。如來之身金色微妙。其明照曜曜即是光。此是讚佛法體。非讚世金也。當佛法性為金。非借世金也。三身品雲。與諸佛同體。與諸佛同意。與諸佛同事。同體者是同法性金也。同意者同法性光也。同事者同法性明也。故華嚴雲。一切諸如來。同共一法身。一身一智慧。力無畏亦然。一身即是同金。智慧即是同光。力無畏即是同明。於一法體三義具足。非假世金寄況佛法。故樹神雲。無量大悲宣說如是妙寶經典。當體並是妙寶。此寶具足光明。非借世金以譬法也。◎   金光明經玄義捲上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783 金光明經玄義   金光明經玄義卷下   隋天台智者大師說   門人灌頂錄   ◎問舊雲。此經從譬得名。雲何矯異而依文耶。答非今就文而害於譬。若苟執譬復害於文。義有二途應須兩存。故前雲義推疏遠依文親近。若鈍根人以譬擬法。若利根人即法作譬。下文雲。如深法性安住其中。即於是典金光明中。而得見我釋迦牟尼。又空品雲。為鈍根故起大悲心。鈍人守指守株。寧知兔月。利人懸解不須株指(云云)。次觀心釋名者。何故須是。上來所說專是聖人聖寶非己智分。如鸚鵡學語。似客作數錢。不能開發自身寶藏。今欲論道前凡夫地之珍寶。即聞而修故明觀心釋也。淨名曰。諸佛解脫當於眾生心行中求。釋論雲。有聞有智慧是所說應受。即此意也。問心有四陰。何以棄三觀一。答夫天下萬物唯人為貴。七尺形骸唯頭為貴。頭有七孔目為貴。目雖貴不如靈智為貴。當知四陰心為貴。貴故所以觀之。心貴故心即是金。夫螢火自照。燈燭珠火雖復照。他光不及遠。星月之光與暗共住。日光能照天下。不能照理。心智之光能發智照理。故心是光。若心癡暗體則憔悴。心有智光膚色充澤。故大品雲。般若大故色大。般若淨故色淨。亦能充益受想行等。心即明也。又知心無心名為光。知想無想知行無行名為明。又知四陰非四陰名為光。知色陰非色陰名為明。又知五陰非五陰名為光。知假人非假人名為明。又知正報非正報名為光。知依報非依報名為明。又知依正非依正名為光。知一切法無一切法名為明。得此意者。即觀心金光明也。上約十種三法論金光明。今觀心王即觀苦道。觀慧數即煩惱道。觀諸數是業道。心王是金。慧數是光餘數是明。如淨名曰。觀身實相觀佛亦然者。若頭等六分各各是身。此即多身。若別有一身則無是處。各各非身合時亦無。若頭等六分求身叵得。現在不住故不可得。過去因滅亦不可得。未來未至亦不可得。如是橫豎求身。畢竟不可得。即是無此無亦不可得。亦有亦無亦不可得。非有非無亦不可得。但有名字名之為身。如是名字不在內。非四陰中故。不在外非色陰中故。不在中間非色心合故。亦不常自有非離色心故。當知名無召物之功。物無應名之實。假實既空名物安在。如此觀身是觀實相。實相即是金。實相觀智即是光。緣身諸心心數。寂不行者。即是明也。觀身是假名。假名既如此。觀色受想行識亦如是。即為苦道觀也。次觀煩惱道者。煩惱與業皆是身因。今且取煩惱為身因而起觀也。淨名雲。不壞身因而隨一相者。應作四句分別。誰身因果俱壞。誰身因果俱不壞。誰壞果不壞因。誰壞因不壞果。雲何是身果。父母所生頭等六分是也。雲何身是因。貪恚癡身口意業等是也。今且置三業。觀貪恚癡等四果。以無常苦空觀智破貪恚癡。子縛斷名壞身因。不受後有名壞身果。凡俗之流。名衣好食長養五陰。縱心適性放逸貪恚癡。自惱惱他一身死壞。復受一身因果相續無有邊際。是名因果俱不壞。如犯王憲付旃陀羅。如怨對者自害其體身既爛壞。四陰亦盡。是為壞果。貪恚癡身因轉更熾盛。彌綸生死無得脫期。是為第三句也。餘三果亦以無常觀智。斷五下分因縛。五下分果身猶未盡。是名壞身因不壞身果。如此四句存壞不同。皆不隨一相。隨一相者。所謂修塵共觀。觀一念貪恚癡心。心為自起為對塵起。為根大乘起。為離根塵起。皆無此義。非自非他非共非無因。亦非前念滅故起。非生非非生非滅非非滅。如是橫豎求心叵得。心尚本無何所論壞。是名不壞身因。而隨一相隨一相者即是隨金。隨相智即是隨光。諸數寂滅即是隨明。既得不壞一句。而隨一相了壞身因。亦隨一相壞身果不壞身果。亦隨一相皆亦如是(云云)。次觀業道者。如淨名雲。舉足下足無非道場。具足一切佛法矣。觀舉足時為是業舉。為是業者舉。為業業者共舉。為離業業者舉。若業舉不關業者。業者舉不關於業。各既無舉合亦無舉。合既無舉離那得舉。舉足既無下足亦無。觀行既然。住坐臥言語執作亦復如是。是為觀業實相名為金。此觀智名為光。諸威儀中心數悉寂名為明。是為三道辯金光明。夫有心者即具法界法性金光明。能如此解了。但是名字金光明。常依此觀。唸唸不休心心相續。即是觀行金光明。若蒙籠如羅縠中視未得分明。閉目則見開眼則失。此是相似金光明。若了了分明閉目開目俱見者。是分證金光明。若妙覺果圓究竟明瞭。名究竟金光明也。次觀心明三識。論金光明者。諦觀一念心。即空即假即中。即是觀心識於三識。何者意識託緣發意。本無識緣何所發。又緣中為有識為無識。若有識緣即是識。何謂為緣。若無識那能發識。若意緣合發二俱無。故合不能發。離最不可。當知此識不在一處從眾緣生。從緣生法我說即是空。於此空中假作分別。是惡識是善識。是非惡非善識。種種推畫強謂是非識。若定空不可作假識。若定假不可作空。當知空非空假非假。非空非假雙亡二邊。正顯中道。一念識中三觀具足。識於三識。亦不得三識觀。故淨名雲。不觀色不觀色如。不觀色性。乃至不觀識不觀識如。不觀識性。雖不得識不得識如不得識性。雙照識識如識性宛然無濫。以照識性故是菴摩羅識。照識如故是阿梨耶識亦照亦滅故是阿陀那識。是名觀心中三識金光明。六即位如上說。次觀心明三佛性金光明者。觀一念心起。即空即假即中。是見三佛性。何者心從緣起。是故即空。強謂有心是故即假。不出法性是故即中。此釋已顯。更引經證之。淨名雲。何謂病本。所謂攀緣。何謂攀緣。謂緣三界。證其假也。何謂息攀緣。謂心無所得此證即空。我及眾生病。皆非真非有。此證即中。華嚴雲。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此證觀心即三佛性也。又般舟三昧經雲。我心如佛心如。佛心如我心如。不見我心為佛心。不見佛心為我心。而見阿彌陀佛。如琉璃中見像。如饑夢食如夢婬從事。如觀骨光等喻。皆是證即空即假即中之文。讀此經文宜須細意。若併作如讀是即空也。示如許多心紛紜。是即假也。見阿彌陀是即中也。又我心如佛心如者。以有我佛如等分別之異。所以是即假。從不見我心為佛心去。是即空也。而見阿彌陀是即中也。又以夢食喻之。夢食不飽譬即空。夢食百味譬即假。皆不出法性譬即中。餘譬類如此。又釋雲。我心佛心者是假名。假名分別我佛之異也。我心如佛心如凡聖俱空。不得我心不得佛心。豈有我心作佛心佛心作我心。亡假也。不得我心如不得佛心如。豈有我心如作佛心如。亡空也。是為雙亡空假正顯中道。而見阿彌陀者。雙照二諦也。常見佛餘者安不見耶。此又是證觀心即空即假即中之文。觀心即中是正因佛性。即空是了因佛性。即假是緣因佛性。是為觀心三佛性。是金光明六即位如前說。復次佛者覺智也。性者理極也。能以覺智照其理。極境智相稱合而言之。名為佛性。今觀五陰稱五陰實相。名正因佛性。觀假名稱假名實相。名了因佛性。觀諸心數稱心數實相。名緣因佛性。故經雲佛性者。不即六法不離六法。此之謂也。觀五陰實相故名金。觀假名實相故名光。觀心數實相故名明。六即位如前思得。此大好故附此後也。次觀心三般若金光明者。諦觀一念之心。即空即假即中。即是三般若。何者一念心一切心。一切心一心。非一非一切。一念心一切心者。從心生心雜雜沓沓。長風駛流不得為喻。日夜常生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六道輪迴十二鉤鎖。從闇入闇闇無邊際。皆心之過也。故言一念心一切心。是則凡夫所迷沒處。一切心一心者。若能知過生厭。皆自持出如小火燒大□□□□E□紐□□奷□逆□□□□□□恣慼敷S□稫西□□□□□□□□□祿□□□□□□□□□鷺□羇□禲□埤□Y槫□□餺□□□埤□粿□E□E□逆□秶□□□□□□□裀□褽榱□□□□□襦□□□□□設□□妧□□□□婛餺□□□□□□□禱□檢□□□□飯□露□□香□□□□□□稈□誇□褙□□□禘練餾行□婁□□□□□說檻計□誇□□□□露香□□□□逆□□□□衽□□□□□□□□椸□埤□□□s馜□菉□□□蓼□□□駢□婇□馘j□□□□□□□□□騏餾□□□馘p埤□樧□□夾□□□□□衽□□□□露騏餾□□□娀誇□□□祿□□□□□□□□□飥□楦□j□□槂□□□垓飯□□飼樏餾□□□楦□□□襼□D□□□□魯□埤□蓼□□□□餾□□□□枯□餾□□埤□□楅□□□□□□□□隆D切□□□□□□□馘露馱□□□□磻礹襆□□□礽□埤□□馻奏稀□□糖□□姜淚□礿稫樏餾□□□□觩□□襼□D□□□妲糖□埤□楈奏露□楈妙□□□楈娗姍奈楈婀禜□□□龍□□□□□枯□餾□□□□例恣慼慼慼潑纗s西□□□□□□□□埤□奭襾饋□埤□奎□□□□饅饃裀□Y□N穛餺□□□□□□□□□□騫樏餾□□□褓□□□襼□D□□□□F□埤□誇□靈□練□□□埤□□□□□餾□□□□□□馬□□□□□檢□□□□騏餾□□□□□□□立□□□□□□餾□□□□□□□立□飀□□姪訏餾□□□□□□禘立□j□□槫□餾□□□蓼□□□騏餾□□馘j□□□□□□□□□飣礹□□馘p埤□樧□□夾□□□□□□衽□□露飣礹裀□娀婛樧□□奿□□榜饛□□□□□□送□□□□□□妒□奿奿奷□□芊摯□□□埤□菕摯□□埤□扇□□奷□□□□榵□□□□□E□夼□□□□駛i計露□□橐j□□□□□□□□衽□□□□□□□□飥□□□恣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摯M□□□雷□E騫橁□□騫檢□□□騫榙□□縷□婁□□□□婚襛□□□□委玲□婚褸驁□□妶妧□□□□□□視□襼詁□□飼檢□□礹□□視□礹裀□□□稫檢□□□□□視□椹詁□□□檢□糖雜□□裀□魯襾s□姪觬□□□□□禳憧隉慼歎訄鞢憤楚牖裀□蓼□□□飣礹□□馘j□□□□□□□□□騺□□馘p埤□樧□□奿□□□□□衽□□□□露騺□□娀娏讀□□□□□□□□□XG□□□奿□□□□□□□□□□□□□裨□□□□飀□□□□□□□□□□Z□□□□□□s□□本□n□□□□□□□□□□□□□□□□□□□□□□□□□□□騺□□□□□概□□□詡裀□□□診□□□覂□□本□騖騺□□□復□檻雜□□□□□□□□□□覃□□埤□垓延診□槔□□□□□□祜□□□裡Xz□□□□□□□□荂慼慼慼熱u□恣慼敷S□稫診□□概□□□飀□□□祜□馜襂K□□□□□□□飯□□□覲見□□□□□□□□□□□礸□□□□娃□禸覈□□□□姏R樺□□□褚糕□□□祺樀□□J□□□糕誇糖襛□q駕□□觨X怴撓R樀埤□概駤□]□褓□□□□□□埤□□□□祐□□□□□□□□□□□□□□c□□□□□□□埤□秶□□□□稚□□□□□□□□稚□□□活慼慼慼撓X□□□殺糯□□□□稚□□□□□□□□稚□□□□□□□□稚□□禎櫚□□□□稚□□□禈□□□□□稚□□□□□□□□稚□□□□□□□□稚□西奿□□襼□□□稚□騺□□□□□□□槭馜騺□□□□稚□K□□□漰芋慼慼槨p飯□□□□□椸□稚□□□襦□□□□□s□p大□椸□逆□□稚□滶f□□□□翅p妀秕□隸姪裀□□□囊□□□□□□□□□飯□靈□□□□□飯□怒□□□□稀飯□驪騺□□縷□□□騺□□馘j□□□□□□□□□□妧□□馘p埤□樧□□禜□楯□埤□□□□覟□奐□□□覕奐□埤□僚誇□□□奸裀□□□□姪裀□□□囊媽□□□□禕妨□□蓼□禷覶妧□□大□奿□逆□糕□□□□□□□□□□禳妀□霸飀□□誇□□□□□□□□□送□□逆□□□□言埤□□樂□覶妧□□褻□□□□西□西□觀埤□□□□觀埤□□□□□□□□□□送□□稀埤□□餾醴覶妧□□縷□□□□妧□□馘j□□□□□□□□□餞橇□馘p埤□樧□□夾□□□□□□衽□□□□露餞檢□娀誇□□□□檢□□□□楒□□禎檢□騫椹□椸□□妘靈□檢□騫椹□□□□妘綠□檢□騫椸香□霸饒□妘弄禎檢□□榙□□□□□□椸□□□榙□□□□□□粳□駛□D□□□J楏殺□□□□□□□□□檢□□□□□□馬□□椸□□□□檢□飼椸□□□□檢□稫椸□□□禎檢□飯□□□□□□□檢□飯□□□□檢□飯□祐□禎檢□□□□楒□□□檢□□□□楒□□□檢□□示□楒□□禎檢□□□□□□□□□□□飀□□祐□□j□蓼□□□餞橇□馘j□□□□□□□□□餖穇□馘p埤□樧□□夾□□□□□□衽□□□□□誇□□□秩□□□耔□□□□□□□□□□□□□□□聾□□奐□□□逆□□禕誇□礸□祁逆□□□□□□□逆□禔□觀奪□□□□□聾□□奐□□□逆□□□誇□□□礸□□□□□稀□□□□□□□禳奪□□□□□聾□□姨□□□逆□樨□□□馱□□□□露□送□□樂□□□□□駔□j□榙□□□□□□檳誇□□□□E□□□□E□q□□□□□□□呂□□□□□□□□椸□埤□褽□飯□□□□□奐□□□□飯□□□□奐□□埤□飯□□□□奐□□□□□□楸□□□規□駼□□□姨□餖逆□□□矩靈□□□□□□□姨□□樗□□姪襐□□□褽□□□□榖□□秜D勵□□□□□檳媽□□槄檢□D鷺槄檢□□□□堅褽□槄檢□□□□D輦露馱□U埤□禭□切埤□□□□□□□聾膳□禘輦j□□□□□餖穇□馘j□□□□□□橖□駩□□□祅槙□□□□礽□q□奐裀□隉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數F□□□騧訊她□飀□□妖□□倫□□馜觔礪□□□□□□□芋熱u□芋敷n妳□□送□□□□□□□□香□□□□耔□□□□□□禭□椻檢□騺□送□□□□□□□□林馜裀□□□□□楦□□□□□□馭□□香□怒□□□禭□□椻矩驪騺□□□騺□□櫚□□□□□□□□□婀□□□埤□椻誇餺□□□□□□□妱□□□馜觶□涼□駂□□埤□妄練□□□□褒□□飯□楋娀□崙□□□□□□切□□妅□礪□□□稫褽零□□□娙□□□馳□□□檢□□妱□□□□□觔濾□鶴逆□□□□□觔礪□女□□□□I□露馯□騔芊撐驉慼慼慼慼潔珥說摩芋慼撬芊慼樟O□□□□□禖餾□□□□奪□埤□□□□檢□□訇□禘異E□□□□□□□遄潮坯j□□□□埤□□□禭□□□椻檢□□□騺□饜褽娙埤□□奇□□□□□□檻裀□鞢慼慼憔癒撢e要□□□□□□礸□□□龍□鷺□祖□□□□□餾露□□□計禱□□檢□□□□□□埤□飼椸□鷺□□□□□讀□□讀□妳□□□□埤□□□□□埤□□妘□禕埤□騺□□妧□□妧□I\□□□□秭囊埤□□諒□□均慼慼慼慼熱u□□均慼敵C礸駾飀□□□秎□□□□稻□嬌□□□□□祉粘鴃撮媕芊慼漿A□□□□□馭□駾□□□秎□□□□褥j□□□視□□倫□□妀逆□蔑X騖□□□姪裀□□輻□□媧□飀□□騁p埤□稃□□龍□□□□s糖□飀□□□□□委□□j□委□□□□□觜D□倫□□□□妙□祈□□粿□□□□度榙□□姾飀□褽□息□□□□騖騫襤餒□□□礸□□j□□□□□覲□椹j□□□□礸橖□□囹恣慼敵C祇□j□□塚□□□□□□□駛□飀□禭□駾礡慼E馳婖□□橁□□□□□□飀□粿□□□妘礪穠馥□□□□列□□飀□□□□□衽□□飀□□奾衽□穠飀□□□衽□□□□□□□婖□□送駾飀□□□婖□矩臨□□□□□禭□淚□榔□埤□□□送飀□覓□婖□□□□□飀□饌□□□□□□□婖□埤□驁□□□□□□騭覓□□褉□□餽□禔□□祛□□駢□□□□褙□□騏餾□□□枯□□□□□飣礹覓□□枯□□□□□騺□□□礽□□□逆□□妧□□□礽□□□逆□餞榔□□礽□餖逆□餖禔□□耘檢□蓼□□□婖□□□□□□埤□驁□露驚□□□驚□露騧□□□□□□□□□襐□飀□騭覓□I□□□□槭飀□餽□禔□妧□□駢□□□祓□餺□□飀□騏餾□□視駭駶□□飣礹覓□娏□□騺□□讀□□□妧□餞椸餖秭飀□榔□妧□□□駕橁□觶□□□聾□□娗□□櫬饌□間慼慼C第三攝位者。苦道有一切五陰。煩惱道有五住惑。業道有一切業乃至(云云)。三道是三障障覆六位。若即三種之非道。通達三種之佛道者。六位所顯則攝諸位也。乃至三德亦有六位。三德既備攝。六位寧不備收耶。其間則例自可知(云云)。所以作三番攝者。合帝慧王三義。攝法門合貴義。攝教合慧義。攝位合王義。又攝法門是橫攝。攝位是豎攝。攝教是橫豎雙攝。統攝之義既明。經王之義顯矣。次觀心明經王者。觀心即中是貴義。觀心即空是慧義。觀心即假是朝會義。是為觀心中經王也。觀心論位者。眾生本有理性金光明。心但有名。即名字金光明。唸唸修觀即觀行金光明。觀心淳厚即相似金光明。會入法流即分證金光明。盡邊到底即是究竟金光明。若不修觀徒聞何益。如遙羨寶山。足不涉路。安可得乎。為此義故。須觀心一番令聞慧具足也。次釋通名者。如法華玄義中說(云云)。   第二辨體為三。一釋名。二引證。三料簡。   釋名者。體是質質是主質。何為主質之體。法身法性是經體質。若依義者法身為體質。若依文者法性為體質。法身法性只是異名。更非兩體。欲令易解是故雙題爾。法性語通。今以佛所游入法性為體質也(文雲)。是時如來。游於無量甚深法性。過諸菩薩所行清淨。故知此體不與下地菩薩及二乘等共。非通法性也。但是佛所游入一切種智。以此為根本。無量功德共莊嚴之。種種眾行而歸趣之。言說問答共詮辨之。類眾星之環北辰。如萬流之宗東海。故以法身法性。為此經正體之主質也。故書家解。禮者體也。體有尊卑長幼。君父之體尊。臣子之體賤。當知體禮之釋。與經法性意同。如來所游佛所護持。故知此體是貴極之法也。復次體是底義。窮源極底。理盡淵府光揚實際。乃名為底。釋論雲。智度大海唯佛窮底。此與今經法性甚深意同。當知法性高深豎窮佛海。故以底義釋體也。復次體是達義。得此體意通達無壅。如風行空中自在無障礙。一切異名別說。皆與法性不相違背。釋論雲。般若是一法佛說種種名。隨諸眾生類為之立異字。又雲。若如法觀佛般若與涅槃。是三則相。其實無有異。此與今經法性無量意同。當知法性廣大無涯。橫收法界遍無所隔。故以達義釋體也。   二引證者。序品雲。如來遊於無量甚深法性。鬼神品雲。若入是經即入法性。如深法性。二文既雲深法性。即知簡異二乘菩薩所得法性也。空品雲。故此尊經略而說之。說於空即如也。讚佛品雲。知有非有本性空寂。當達此等。皆體之異名。悉會入法性。法是軌則性是不變。不變故常一。此常一法性諸佛軌則。故雲法性為此經體也。   二料簡者。問法性定是空。為非是空。答法性過諸菩薩所行清淨。淨於四句不應以空有求之。雖非四句。或時赴緣作四句說之。文雲。兩足世尊行處亦空。新本雲。是第三身是真實有。又雲。前二種身是假名有。又雲。非有非無。此有四句。四門意也。門乃有四悟理非數。佛示人無諍法。不應執此相競。舊本明空新本明有以體達義釋之。二文不乖即此意也。   第三明宗者。宗謂宗要也。說者或以果為宗。或以因為宗。或雙用因果為宗。今尋壽量品。雖明施食不殺之因。乃將因擬果。果是正意。三身份別品。雖復問因。佛答三身還是果為正意。今此意但用佛果為宗。何者法性常體甚深微妙。若欲顯之非果不克。當知果是顯體之樞要。如提綱目整。則以果為宗。意在此也。更附經重顯此義。文雲。釋迦如來所得壽命。釋迦是果。人壽量是果法。果人克果法冥乎法性。法性既非有非無。非常非無常。果人果法亦非常非無常。法性既能常能無常。果人果法亦能常能無常。四佛釋疑。舉山斤海滴地塵空界。無能算計。知其數量。明其能常八十滅度是能無常。此見八十滅度之無常。不能計校其常。尚不能知其常焉。能知其非常非無常。若不約果此義難明。既舉果冥理顯體義彰。以果為宗其義如是又說果義不同。或約無上菩提智德明果。或約大般涅槃斷德明果。若舉智德眾善溥會。任運知有斷德。若舉斷德諸惡永盡。任運知有智德。互舉一邊不可偏執也。今經舉壽量明果。壽量是果報。果報語總。總於智斷。智斷亦總果上三身果。上三身既與法性冥。法性非常非無常。三身亦非常非無常。法性既能常能無常。三身亦能常能無常。若能無常即化身壽命也。對無常而論常。能常即報身壽命也。報化與法性冥。法性既非常非無常。不可算數。報化亦非常非無常。不可算數。雲何見跡短。而言佛壽定短。此不識果能顯體之意。又如佛非鹿馬能現鹿馬。鹿馬定是佛耶。鹿馬是佛化所為。非佛身也。法性能長短。長短非法性也。若見此意。果能顯體常義亦成。非常非無常義亦成。無常義亦成。果為宗要義亦成。若不爾者。諸義皆不成。舊用山斤海滴之文是無常。謂虛空分界是虛空無為。復引捨身品中求常樂住處者。是三無為為常。無生死故為樂也。皆以小意曲解大乘。如此解者一切皆不成。非宗要也。   第四明用。用謂力用也。滅惡生善為經力用。滅惡故言力。生善故言用。滅惡故言功。生善故言德。此皆偏舉具論畢備也。夫一切種智是果上之德。果智由於無量功德之所莊嚴。滅除諸苦與無量樂。苦是惡業果。貪恚癡是惡因。惡因不除果不得謝。聖人意先令滅惡因。故懺悔品居先。樂是善果懺讚是因。懺罪讚聖惡滅善生。故讚歎品居後。亦是互舉爾。將此勝用莊嚴果智。智備體顯。體顯名金。果備名光。力成名明。益他曰教也。但懺品滅惡非不生善。讚品生善非不滅惡。互說一邊爾。空品雙導。懺不得空惡不除滅。讚不得空善不清淨。文雲。一切種智而為根本。即其義也。四王品已下。護經使宣通還是生善。攘災令去還是滅惡。攝此諸文。故言以滅惡生善為用也。   第五判教相者。舊明。此經非會三。非褒貶非無相。不列同聞眾。不在五時次第而明常住者。是偏方不定教。是義不然。若不列同聞非次第者。列同聞眾應是次第。鴦掘摩羅列同聞。與眾經不異。論褒貶與維摩意同。論家何故不預次第。若列眾不列眾皆非次第者。亦應列眾不列眾俱是次第(云云)。若言未應明常而明常。是偏方不定者。陀羅尼雲。王捨城波羅奈祇陀林三處與聲聞記。此亦是未應會三而會三。得為次第。未應明常而明常。何故不定耶。又法華般若淨名方等。鹹論常住得是次第。此經明常獨居不定何耶。又一師言。此經與法華同。是第四時。山斤海滴與塵沙義齊故。是義不然。新本雲。舍利繫縛色。如來常住身無有舍利事。何得山海而翳金光。塵沙而蔽寶所。真諦三藏雲。此經是法華之後涅槃之前。九十日說。引涅槃雲。佛告波旬。卻後三月吾當涅槃。信相聞斯故知八十應滅。是義亦不然。唱滅之旨非獨告魔定在三月。法華雲。如來不久當般涅槃。普賢觀亦云。當般涅槃。諸經唱滅非但一文。何必九十日耶。縱令三月。為屬第四時。為屬第五時。若屬第四時。法華已捨方便。此中何得更許三乘同懺。若屬第五時。何得復言在前三月。進退無據兩楹不攝(云云)。今既不同舊。若為判教。若安無相而時異。若入會三而未別案。下文雲。曾聞過去空閑之處。有一比丘。讀誦如是方等大乘。既言方等豈非文耶方等之教通於三乘。新本雲。欲生人天。欲得四果支佛。欲得佛。皆應懺悔滅除業障。安處方等其義無疑。而難者言。新本雲。法界無異乘。此害於通義。然方等滿字通別通圓。此旨非妨。難者以不列同聞為疑。胡本尚多。何必止四卷七軸。或其文未度爾。如此斟酌五味明義。則第三生酥攝。若四藏明義則雜藏攝。四教明義則通教攝。通教之中即得論帶別明圓也。   金光明經玄義卷下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784 金光明經玄義拾遺記   No. 1784 [cf. Nos. 663, 1783]   金光明經玄義拾遺記卷第一(並序)   宋四明沙門知禮述   問曰。昔者寶雲法師。嘗有撰集贊釋玄辯。近歲孤山闍梨。又以章記表明微旨。今復纂述其故何哉。答曰。寶雲。講次學徒隨錄義或闕如。未及補治不幸歸寂。孤山之製多事消文。復於中間毀除觀心。斯實不忍。今故秉筆拾先師遺餘之義。拾後人遺棄之文。使教行二塗不至壅蔽。但諭新學達者。無誚吾之煩辭也。時天聖元年歲次癸亥四月望日序。   題有六字。上四所釋。下二能釋。能釋乃通。由智者師解釋諸經皆立五義。故以所釋揀非他部。入文廣解經題四字故不預敘。能釋二字者。玄謂幽微難見也。義謂理趣深有所以也。其幽微義而有五重。蓋一經始終能詮之名。所召之體。即體之宗。宗成力用。此四言教通局相狀。大師搜抉如是五義。解釋一題。欲令學者預知經旨然後尋文。使於文文成智行故。斯是道場持因靜發。稱會佛心演茲奧。旨故不可以暗證者及尋文者同日而語也。幽微所以豈虛名哉。能說師號者。天台即棲真之處。智者是隋主所稱。大師乃群生模範。說者揀異他師握筆撰述也。若始終事跡具彰別傳。今略不書。二釋文二。初釋序文二。初總示法體。此者指定之辭也。金光明者。所示法體也。甚深無量明體德也。應知此經三字別題是法非譬。何以知然。經敘如來游於無量甚深法性諸佛行處。乃住此定而便唱雲。是金光明諸經之王。豈非直指所游法性名金光明。不雲法性如金光明。而下文所立譬喻一釋者。蓋以諸師解金光明為世物象。用譬如來所得深法。諸師雖乃用譬顯法。其實不知法相圓融。隨名局解。是故不能遍譬諸法。大師欲示金光明海。無法不備無法不融。故順諸師以金光明三字為譬。具足比況佛之所游。略則十種三法。廣則一切法門。一一互融皆不思議。此乃格他譬法不周。因此廣顯法性圓具。然雖順他以譬顯法。其如經題是法非譬。故後自立附文當體二種解釋。斥彼義推譬喻疏遠。依經就法方為親切。斯由大師深解法性可尊可貴。當體名金。寂而常照。當體名光。大悲益物。當體稱明。是知法性具金光明。真實名義究竟成就也。除法性外所有名言皆無實義。故金光明三種法門。舉一即三全三是一。非三非一而一而三。不縱不橫絕思絕議。是祕密藏佛所游處。又復應知。以金光明示法體者。即五章體蓋由此經。以金光明為名。以金光明為體。以金光明為宗。以金光明為用。以金光明而為教相。亦可三字別對五章以金為體。以光為宗。以明為用。總三為名。分別三名而為教相。法體既爾。體德合然。甚深是光之德。窮法性底故。無量是明之德達法性邊故此二不二是金之德。法性究竟尊貴義故。亦可三義皆甚深皆無量皆不二。五章之德莫不如是。二別明教意。上已總示五章法體。今乃別明起教之意。初敘說經意。即如來顯示五章。二敘宣通意。即是智者流行五章。初自為二。初據理絕言。蓋由至理但可妙證難以□名。二赴緣可說。此約大悲無說而說。說必利人。初又為二。初約我辨。上至極果下及庸凡。皆不能令妙理有說。更分三。初明果人不能盡喻。四佛說偈山斤海滴地塵空界。皆不能比釋尊壽命。此之四喻虛空最大。以山等三依空立故。虛空雖大而是妄心變起之境。迷真故生悟性則滅。與眼作對心緣所及。安能盡喻。不可思議金光明耶。故經雲。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寧將一漚類乎大海。空向莫喻。三那可論。問經雲空等莫比釋尊所得壽命。今何得雲不類大覺及金光明。答覺性若少金等三義則不名大。釋尊壽命義當於明。不具金光則非永壽。一法不少。三法不多。生佛無差體用不二。若不爾者。非方等義。四佛世尊喻不能及。彰理絕言也。二明因位未能窮源。上舉果佛證雖究竟而法本寂滅。故言喻莫彰。今辨因人未到性源。故擬議非及。此自為二。初約喻以智斷斥。日輪赫奕喻智德般若。嬰兒之眼喻空假觀慧。既違本智則非佛眼。故於智德赫日非所瞻仰。大舶樓櫓喻斷德解脫。新產之婦喻生法緣慈。既異無緣則無妙力。故於斷德樓櫓非所執持。此約圓果三智三脫。斥前三教菩薩悲智故也。若圓菩薩修既即性則能從始不乖二德。然雖解即。若因望果智有明昧。力分強弱。是故因人於果智斷。亦非瞻仰及以執持。須了智斷名為光明。二德不二即是法身復名為金。雖用二斥。乃顯未窮三法源也。二約法以因果定。偏圓菩薩皆能伏斷。隨其所行悉名清淨。今圓極果所行法性。超越一切故言過也。於金光明極證之人。尚不能喻。未窮源者寧可言耶。三明凡小全迷所以二。初小。偏圓菩薩發曠大心。有分證智。於金光明妙絕之理。猶尚不能騰象立言。況復二乘滅心自度如聾望啞。豈能思說諸佛行處。二凡。三乘賢聖雖小異大因不及果。而能修證三諦理智。尚莫言想金光明海。況凡外之徒本非其分。隨語生見故言則傷實。既執無言故默則致失。若具論於言乃有單複及具足句。具論於默。則於三重四句之外。各一無言並犢子部。我在第五不可說藏。此皆邪外發語默見也。若悠悠者。及學佛人惟理之心非語即默。於茲二處增見長非。雖非神我全當人執。故四教四門皆生語見。離四即起無言之見。故起信論明五人執。皆是執於如來藏起。今之所斥正在此人。故言與默皆雲不可。如是具論凡夫起見之語默。二乘偏證之思說。菩薩未極之智辯。皆不能詮至圓之性。上至果佛純淨心口究竟說證。亦不能喻者。蓋顯金光明本來祕密。離言說相離心緣相。俾乎行者辭喪慮忘。二引文證二。初大品。彼經及論明先尼梵志。本雖邪外道機已熟。詣佛請雲。令我此坐不起得眼。佛為開決證須陀洹。佛還詰其悟理之智。由內觀故得是智耶。答言。不也。外觀及以內外俱等得是智耶。皆答不也。此乃四句言想都絕方得預流。小智尚爾。況金光明乎。二大經。初文總泯一切思說。又生生下別忘四說。今家以此泯於四教言思之道。實因緣生成所生法。故名生生三藏教也。幻有之生即是不生。名生不生。通教也。不住不生立十界生。名不生生。別教也。圓教名為不生不生者。理本不生。事即理故。事亦不生。名不生不生。性本不生順修即性。修亦不生。故二不生。惑體空故不生。智用忘故不生。故二不生。無因可修故不生。無果可剋故不生。故二不生。自他感應諸相對法性皆不二。本寂滅故重言不生。四種皆雲不可說者。斯有二意。若當分者。四教之理但可智證。皆不可說。身子雲。解脫之中無有言說。三藏也。三人同以無言說道斷諸煩惱。通也。無言童子。非凡非聖非有非空。故不言者。別也。諸法寂滅不可言宜。圓也。若跨節者。圓妙之理都不可以四種言示。尚叵圓說。況三教耶。如此皆彰法金光明是祕密藏不可思議矣。二赴緣可說。金光明理雖離相寂滅。若忘情而證。以四悉檀無說而說。則令眾生獲益無量。文自為四。初明有緣須說。大經四種不可說後。即雲有因緣故亦可得說。豈非赴緣可作四說。言有因緣者。十因緣也。於十二中唯除未來生死二支。此是因緣所成果故。過去無明至現在有。此十皆是能成因緣。能成四教所得之果。何者。以無明支乃是過去愛取之心。以有此心故。佛菩薩示以四教種種名義。既愛且取乃依四教。起四行業即無明緣行也。此業能持稟教人識來說母胎。即行緣識。此識隨於四教業緣。成名色等四種之果。即是識緣名色。乃至觸緣受也。既四教業感今五果。故於受心還愛四教。即受緣愛。愛必取索四教之法。即愛緣取也。愛取若深則能勤修四教行有。即取緣有也。有必招果故。於現當成就賢聖之果。此乃眾生有十因緣故。於是諸聖說四教法。未種與種。復以四法令已種者熟。復以四法令已熟者脫。說有此益。是故對緣不可不說。二明此說可尊。通論赴緣則一期四教。今別對機示此經五義。而其五義一一尊崇。更分為二。初列經五義。以金為名等者。名有三字。一必具二。金最上故。光明亦然。法性為體。雖通一切。如來所游唯局果證。通之盛也。局之極也。特舉義者。三字所標。即是究竟第一義也。莊嚴菩薩等者。下文定宗專取於果。今雲菩薩者。剋果人也。既能莊嚴深妙功德。即果四德深妙之極也。語雖帶因意正在果。照耀諸天等者。諸天鬼神皆大菩薩。法性光明照必增道。是故大權心生法喜。顯經力用廣而復深。文號經王等者。此部多文稱金光明。諸經之王。王能統領故教攝眾典。然疏釋經王。以文理合而為中道。是經復是王。於九種經。而得自在。文是能詮理是所詮。文理合故能所互融。若教若理皆名中道。悉是經王。疏以經王敘體。即所詮是中道也。今以經王敘教。即能詮是中道也若非中道教莫詮中道理。慎勿僻解。以所名能稱中道教。二結示可尊。以金為名故貴。果理為體故極。究竟三身故宗深。無物不益故用大。文字即中故教稱王。是故五章一一高廣。三明尊故諸聖護持二。初極果護持。所詮妙中一切法趣名不二體。一切如來證此體故。依之住持常所護念。令諸眾生八倒不起。經表四智故舉四佛。其實此體無佛不護。故雲三世十方亦復如是。故下經雲。十方諸佛常念是經。二大權宗奉。一切菩薩等者。下讚佛品雲。爾時無量百千萬億諸菩薩眾。從此世界至金寶蓋山王如來國土。到彼國已。五體投地為佛作禮。向佛合掌。異口同音讚歎於佛。疏雲陳列。讚眾至彼國土。故雲遍他方以遙禮。樹神善女等者。亦此品文。菩提樹神讚偈中雲。我常修行最上大悲。哀泣雨淚欲見於佛。諸天覆之等者。四天王品散脂及鬼神品皆廣說。常以神力護說聽者。並其國王及以土境。堅牢地神品大辯天品。功德天品。各於品內廣明饒益行經之者。此諸菩薩及諸天神。多是古佛卻來。或乃分真垂應。遙禮稱揚如來功德。護持饒益說聽之人。皆為宗奉經王流通方等。若非法門至妙曷能裨贊惟勤。四明說故其益該博。諸有悉乾枯者。懺悔品雲。三有之中生死大海潦水波蕩。惱亂我心。其味苦毒最為粗澀。如來網明能令枯涸。諸有不出欲色無色三有故也。三塗除熱惱者。四王品雲。是經能令地獄畜生餓鬼諸河焦乾枯竭。舉要等者。壽量品雲。爾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眾生。以佛神力受天快樂。諸根不具即得具足。舉要言之。一切世界所有利益未曾有事。悉具出現。說經利益。不止能除三塗諸有報苦而已。應明二十五有十番。離苦十番得樂。能令究竟金光明顯。方是具論未曾有事出現之相。二敘宣通意。上之所明從本寂理。赴緣立說。皆敘如來說經之意。今是智者自敘智力。取義釋題依文顯義。通經之意也。自分四。初聖者讚護。己欲開談。先思上聖讚歎不已。護法忘疲。故希聖之心有自來矣。金龍三世讚歎者。信相菩薩過去為王。號金龍尊。廣說章句讚歎諸佛。願於當來值釋迦佛。今遂所願。乃於此會以偈讚佛。金龍尊王是過去讚。信相菩薩是現在讚。又有誓願未來無量阿僧祇劫。在在生處。夜夢金鼓晝如實說。即未來讚也。是彼一身三世讚歎。問金龍三世皆讚於佛。安得類宣金光明經。人法既殊若為通會。答攬金光明無上實法。而為果佛無上假人離法無人離人無法讚佛之語。乃是宣揚微妙心色。此之心色即金光明。如馬鳴大士歸依三寶。以救世大悲者為佛。以彼身體相為法。就佛歎者即是剋體讚金光明也。地神等者。其品堅牢白佛雲。隨是經典所流布處。敷師子座。令說法者坐其座上。廣宣此經。我當在中常作宿衛。隱蔽其形。於法座下頂戴其足。上聖重法所以尊人。二凡師軌則。二聖深證。尚歷劫稱揚屈身敬護。況外凡下位稟法勵行。豈不弘宣者耶。三託義興言。託上諸聖護法之義。興今五章通經之言。四稱法求益。涓露禽鳥喻通經之善入海向山喻此善順性實藉片緣即上所喻之善。同均鹹色。即今所冀之益。蓋言涓露微善願同性海一鹹味也。禽鳥片緣願均佛山一妙色也。山謂妙高四寶合成。東黃金。西白銀。南琉璃。北水精。鳥隨近處皆同其色。然一念隨喜尚功等虛空。五品流通豈善同涓露。特是大師以凡望聖謙己尊經。意誡後昆不自矜伐矣。二釋玄義二。初列章科判。初釋題即玄義。二釋文即文句。此卷標名但雲玄義。科文順此。是故不列釋題釋文二段科目。今列章科判。何妨對下文句為釋文。判今玄義為釋題。於釋題中先列五章。是其所釋。就此五章而作二釋。所謂總別。以茲二釋皆釋五章故。二依科解釋二。初總釋二。初生起。二揀別。若廣論總釋。如法華玄。總釋五章而作七番。一標章。令易憶持起念心故。二引證。據佛語起信心故。三生起。使不亂起定心故。四開合。五料簡。六會異。起慧心故。七觀心。即聞即修起精進心故。今文從略。但作兩番。唯起二心。生起起定。揀別起慧。定慧若立諸行皆成也。二中初生起。名居初者。是能詮故。而名是假必依實法。所謂聲也。由聲屈曲方成名句。推假由實。故論此土音聲佛事。然若從佛及善知識。名則因聲。若從經卷名雖因色。而其色經本集聲教。故從經卷亦云聞名。此從自行初稟名言也。體居次者。名是能詮如標月指。體是所詮如所標月。若失意者。執指為月。不唯迷月亦失於指。若得意者。忘名得體。不唯識體亦不昧名。今論得意。故去以聞名故。次識法體也。宗居三者。宗即是行。行能進趣從因至果。若不識體則不成行。此說猶通。若前三教。識真中理緣理修觀。亦得名為體顯次行。今明圓宗全性起修。若不識性以何為修。性是本覺修是始覺。本覺無念遍一切處。即以此覺而為始覺。故不思議境即是觀。此之觀行方是圓宗。故知體顯次行文寬義緊。須善解之。用居四者。以宗成故方有力用。言宗成者。顯體竟也。全體起宗宗還顯體。全鑑發光光還顯鑑。顯鑑既畢現像無遺。是故宗成能遍益物。教居後者。用能益物。益物之方在乎施教。故教當五聞名等者。然名之與教俱能詮理。以約自他而分兩章。自行始稟從名命章。化他初施從教命章。有始有終等者。即二始終。尋名得體宗成發用。自行始終也。施教益他。他亦尋名乃至發用。仍成始終。故知五章有二始終。文舉二始形出兩終矣。二揀別二。初料揀三。初問起。約極略極廣而為問端。引處中答也。二答通。若名數大廣既難憶持。修觀智者望涯而退。若章段大略顯義不周。習名教者不能生解。故立五章。豐約得中。則令行者義觀俱成。於第一義易得明瞭。三結示。二分別二。初正分別二。初約六種。即是總別理事因果教行自他說默六雙。料揀五章也。總別者。前一章即釋名也。總金光明三字為能詮名。次三者。即體宗用也。派三字為別者。以金別當於體。以光別當於宗。以明別當於用。故稱為別。後一章即教相也。兼於總別者。乃是分別總別四章教味相也。次理事者。體是四章所顯之理。四章是體所起之事。三因果。前三是因後二是果者。據下明宗定在於果。合雲。前二是因後三是果。恐文誤也。然體非因果。而是因果所顯之理。尋名得體。猶是因中信解顯理。未是宗成果顯之理。故分屬因。四教行。前四是行者。對後施教故前皆行。何者。名是行法體是行本。宗是行果。用是行德。五自他。復以五章皆名為行。而分前四屬自利行。用屬自利者。自在應用緣因顯故。猶屬自利。唯後設教屬於利他。皆名行者。以由二利悉為作故。六說默。以自四章既當自行。悉須忘言。故皆屬默。後一化他赴機設教。故當說也。並雲聖者。離語默見是聖人法故。二例餘義。六種之外。解行修證縛脫體用感應等種種義。皆可分別五章之相。避煩從略耳。二約喻顯二。初立喻。顯即示也。中當即五章也。分明包富即法喻之德也。包富如囊中有寶。分明如探以示人。故大論雲。解釋佛經。如囊中有寶繫口則人不知。應為解佛經囊釋其道理。今亦如是。用此一譬顯示六雙。故雲皆為分別作譬也。二合六種。總總於別別別於總。對譬可見。理具四章如囊有寶。全理立四如探示人。因具果德如囊有寶。從因顯果如探示人。行蘊於教如囊有寶。教詮於行如探示人。利他之法自必修之。如囊有寶。還將自修而利於他。如探示人。默然圓證。如囊有寶。如證而說。如探示人。不但六雙諸皆可譬。二別釋。上一一番皆通五章。故曰總釋。今則五章逐一解釋。於釋名時不言餘四。釋四皆然。故當別釋。大分為五。初釋名。名即一部所列名言。今就總示以題為名。此自為二。即通別二名。經之一字即是通名。通諸部故。金等三字即是別名。別題此經故。今家解釋諸經題目。但作通別二名分之。不雲經是能詮餘是所詮。稟山教者切在知之。初釋別名二。初定三五詳略無妨。以今四卷是曇無讖譯。但標金光明三字而為別名。無帝王兩字。若真諦所譯七卷之題。即於金光明下。更有帝王二字。此本題中雖無帝王之言。而於經文有經王之義。故釋題者。於其二字說與不說。二途無妨。又應大師頻宣此典。釋題之際。帝王之名存沒適時。故使玄文本有廣略。二約文義先後而釋二。初據文先釋三字二。初約教義釋。謂教詮義理。二約觀行釋。謂修觀成行。此乃今家教行俱明義觀兼舉。欲令稟者解行功成也。初二。初標列。五中前二兼通號。後三唯別名。三中初一順古立。後二唯今義。二中附文有理事當體獨在理。二正釋五。初通別二。初揀示通別四。初泛明三通別。斯蓋大師深解二名。不獨召於通別二教。亦乃召於通別二行及通別二理。故雲依教明行。行有通別。從行顯理。理有通別。故三通別皆二名召。是故諸部有但就理立二名者。即如來藏經等。藏乃別在妙俗之理。經即通理。有專就行立二名者。即楞嚴三昧經等。楞嚴既異偏小三昧。即是別行經即通行。有但以教立二名者。即遺教經等。遺教既異諸教乃是別教。經即通教或以教為別名。行理為通名。如維摩詰所說經等。說既是教所說經即行理也。或以理為別名。教為通名。如寶篋經等。實相如寶。此經如篋。教含理也。況諸部中以理為經。其類非少。此部乃雲。十方諸佛常念是經。華嚴雲。破一微塵出大經卷。法華雲。此法華經藏。深固幽遠無人能到。又雲。為諸佛護念。殖眾德本。入正定聚。發救一切眾生之心。成就四法乃得是經。疏雲。四句即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知見得經非妙理耶。以行為經。如小彌陀經雲。諸佛出廣長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唸經。既指功德為所護經。經非行耶。佛自問起。何名諸佛所護唸經。佛自釋雲。若善男女。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是人則為諸佛護念。得不退轉於阿耨菩提。以所護唸經為問。以能修行人為答。豈非以行為經。又大彌陀經中彼佛談行。皆雲說經。故知行理為經甚多所出。不可但以教名為經。通經既具教行理三。別名具三。顯然可見。二揀二用教。三通三別今家釋題。諸部已委故置其二。且就於教明通別相。只此一釋已能揀異諸家釋題。何者。蓋以諸師。獨以經字為能詮教。餘字是所詮理。豈知二名俱在於教。三明教功能。通別二教相須而立。能詮理故。問此雲理無名字名字名理。與當體章真諦有名俗諦無名。頓爾相違雲。何融會。答彼辨真俗此明理教。彼以圓教所詮為真。而以凡人所見為俗。真既本具究竟名義。故曰有名。俗無實義故曰無名。今之理教俱就圓論。理無名字者。乃彰本寂離名字相。名字名理者。非謂凡俗著相名字。乃是圓教稱實之名。由理具德能應諸名。故一一名無不名理。取喻虛空無長無短。而能應於長短之數。故一一丈及一一尺無非虛空。當體章雲真諦有名。既就圓談。非定有之有乃無名之名。故彼有名與今無名。其義一揆同。起信論雲。真如義。先明離言。次明依言。雖分二義只一真如。故荊溪雲。性本無名具足諸名。是知今文與當體章略無乖舛。又引般若。總持之義雖無文字。而雲總持。若不具足真實名義。豈稱總持。深見有無義不相反。四正明教通別。上已雖說教之功能。而未明示通別之體。今取文字為教通體。乃取所以為教別體。何者。詮善詮惡示偏示圓。皆用文字其教則通。所以者。能詮意趣也。文字隨於意趣而轉。意趣不同故教成別。應知全通為別。以用文字詮所以故。別不離通以其意趣用文字故。今之通別皆在於教。故二皆能顯也。二經題通別二。初遍示諸部二。初正用通別釋題二。初通。聖說該收一代聲教無非文字。從經至言皆雲一者。趣舉一也。即眾經中趣舉一經。乃至群言中趣舉一言。列則自廣之狹。數則前少後多。謂經少時多乃至句少言多。此等皆是聖說。說必文字。故知文字是教通體。文字通故通稱為經。二別二。初明別相。即能顯之所以也。聖說言句意趣雖多。四悉收之義無不盡。世界悉檀。使世諦不亂。如華嚴異於阿含。方等異於般若。令欣樂故。為人悉檀。便宜不同。令發善故。對治悉檀。破惡緣殊。令滅罪故。第一義悉檀。入理機別。令妙悟故。故說諸經名相有異。二結四悉。悅宜對悟配四可知。若說一經皆由四悉。此四彼四意既不同。是故諸經稱為斯別。二喻顯通別成教。鹽梅鹹酢。組織經緯。皆喻文字之通所以之別。滋味文繡皆喻諸經名相之異也。二的判此經二。初釋從別所以等者。別明今經四悉意也。有世界機。聞三身常。忻樂讚用。有為人機。宜聞讚歎三身生善。有對治機。堪修懺悔。破三障惡。有第一義機。合悟諸佛行處之理。從此別意故說此經。部雖四悉。皆從金光明法門獲益。故標三字以彰教別。從通文言等者。四悉所以雖異眾經。而一一悉皆須文字。文字之體乃通諸部。故標經字。以表教通。二結。二翻譯。今之題目雖是讖本。然真諦所翻金光明帝王經題名最委悉。故大師用之定其華梵。故前文中論題詳略。帝王二字若說不說。俱亦無妨也。三譬喻釋。若准第四附文釋中。明斥譬喻義。推疏遠非是佛語。驗知附文及當體釋。是今正意。若譬喻釋文相雖廣。蓋見古師雖用譬釋。譬法不周。翻屈此經所詮之義。因茲大師同他用譬。遍譬一切圓融法門。此之法門雖從譬顯。乃是預示當體釋中法金光明。諸異名耳。蓋由法性具無量德。有無量名。名金光明。亦名法身般若解脫。亦名法報應。亦名正緣了。乃至名苦惑業。一攝一切。一切入一。以約所譬說此義已。至當體中。但定三字非譬是法。法必遍融。則於一切無二無別。然若得知法金光明。是諸三法中一種名者。即曉此經立題之旨也。此自分二。初古師釋三。初數師二。初敘。舊經師者。即是舊來講此經人也。本弘數論兼講此經。以譬釋題對於三德。二破。章安記錄智者之義。故雲若大師雲。有時亦云天台師雲。或今師雲。先破違宗。既其本論但立二身。何故釋經而用三德。若開二身釋三德者。己宗則壞。故雲於論不便。次破乖經。若雲本論。雖但二身。為順經文須用三德者。經文何處明示三德。若雲。經雖無文。推義合有者。則何所不通。合具一切三。法豈獨三德耶。既違本論不會今經。故無取也。二地人二。初敘。地人者。本弘華嚴十地論。兼講此經也。此師釋題縮三為二。金質之上雖有光有明。若望金體同名為用。又定此用不從外來。故雲自有。譬般若解脫雖是二德。若望法身同名為用。此之二德不從修成。故言自有。此師秖以體用二義。釋今三字也。二破。論明三佛者。論釋舊經故有三佛。一毘盧遮那法身也。二盧捨那報身也。三釋迦牟尼應身也。正合此經法身應身化身之義。若用三佛。為此經題三字所譬。則於經論義不相違。故雲自便。那棄三身自立體用。特違己論。若雲。本論雖說三佛。為順此經須談體用者。此經新本。顯以三身而立品目。品內三身燦然可舉。若今舊本雖略此品。而三身名義經中甚多。如四王品雲。佛真法身猶若虛空。應物現形如水中月。既水月是應。豈空中無月。空月即報也。天辯巧故以二顯三。又如別序。如來游於無量甚深法性。釋迦如來應身也。游必妙智報身也。深廣法性法身也。又懺悔品。以桴擊鼓出大音聲。鼓即法身桴擊即報身。出聲即應身。故知三身名義不少。有何一處但言體用。進不會經。退違己論。故亦揀之。◎   金光明經玄義拾遺記卷第一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784 金光明經玄義拾遺記   金光明經玄義拾遺記卷第二   宋四明沙門知禮述   ◎三真諦親譯此經。名金光明帝王經。而自約譬釋茲題目。文分二。初敘三。初標列。諸師之中真諦稍勝。能以一譬。譬三法門。三法皆三。二釋三。初釋三身。彼經三身與法報應。二三名異其義是同。第二應(平聲)身。此是妙智與法相應。與報義同。第三化身應(去聲)機而化。與應義同。二釋三德。金有四義。以譬法身具足四德。一一法譬其相顯然。光明各二義。譬般若解脫各具二德。光雲除闇明雲無闇。義有何別。光能破闇故名為除。闇更不生故名為無。乃以除闇譬般若除惑。無闇譬解脫眾累永盡。此師雖昧三德互具。以譬對法不無所以。三釋三位。復用三字喻正緣了。乃以三性對於三位。文義亦顯。三料揀。揀三身者。法身是性故是實。二身修成故不實。揀三德者。法身是總體故具四德。二是別相故各二德。揀三位者。正因在性故本有。了因修證故現有。緣因在果故當有。二破。以真諦釋義出諸師。語與今濫。慮其後學不見其過。執非為是。復欲對彼不融之義。顯今圓妙之談。是故破斥。其文稍廣。文二。初總破。彼以三種三法解今題目。故雲三三。大師評之三義不了。一因果義。二別圓義。三法性義。既其不通有乖不稱。故雲不了。二別破三。初舉三失。二釋三失三。初因果不通。問真諦但以三因分對三位。何故破雲。分置三德殘缺不足。答一切三法秖一三法。以具眾德故有眾名。常樂我淨故名三德。可尊可重故名三寶。不生不滅故名三涅槃。諸法聚集故名三身。是如來種故名三因。即事通理故名三道。既其法門體本不別。故分置三因。即是分置三身三德。兩節注云云者。今準大經說圓三德互具之相。法身即雲。直法身非法身。法身必具般若解脫。般若即雲。直般若非般若。般若必具解脫法身。覈出解脫合注云云。例上故略。以直解脫非解脫解脫必具法身般若。彼既分置乃令三位各唯一德。則因不攝果。果不攝因。故雲不通。二乖圓別。先舉圓別四德之相。然後方斥乖違之失。圓四德者。法身乃是性中三德。法身常我。般若故淨。解脫故樂。此四在性但名法身。全性發修必成三智。智冥性德同性具四。從照了義但名般若。智合性故解脫應機。既全性起必成三脫。是故同性具於四德。從起用義但名解脫。般若契性同性具四。其相易知故不別示。解脫應機起成外用。同性具德其相難解。故今別示。果即二死脫此苦故。名為樂德。因即五住。脫此染故名為淨德。永無二縛性即自在。故名我德。惑因死果是生滅法。本來解脫非此因果。故名常德。雖是離縛說此四德。然縛本空。是故四德全同於性。別四德者。約三身說。法身具二。常即常德。實即我者。法身堅實。方有主宰及自在義。是真我德。應身智慧照破惑染。別當淨德。化身三昧即首楞嚴。普現色身拔苦與樂。故名樂德。別是教道。故以三身份對四德。今明圓別二四德者。由此二教多無異部。聞說三身具於四德。失意之者。分隔而解即當別教。其得意者。互具而解。名為圓教。知一一身皆即三身。故一一身皆具四德。若三身不融四德乃別。故善談別教。即共有四德。善談圓教即各具四德。融別即圓分圓即別。明二教已乃斥乖違。三藏所明。共四不成故乖別。各四不成故乖圓。三不稱法性。三法不改名之為性。一切三法皆二屬修。一在於性逆順二修皆在於性。一性全在迷悟二修。故使三法橫該十界依正色心。豎徹三位迷悟因果。是故經稱無量甚深之法性也。若其稱此法性而談。則於三位位位具三。一一該徹今具言此。即是破他也。此自為四。初引淨名破道前。據此三文驗知道前不獨一法。然須了知。菩提是智德。至果方證得。涅槃是斷德。至果盡滅惑。經既顯雲。不可復得不可覆滅。乃是性中已具果德。豈非道前具金光明。他雲。一金安稱法性。二引華嚴破道中。初發心者。發心住也。便成正覺者。能現八相也。此是圓教十住位中第一位也。住前圓修登住圓發。發於性三。即慧身等三身三德一切三法。且以一三以破真諦立道中位。但一了因。初住之後至於等覺。皆名道中。位位三法漸增如月。華嚴圓說乃稱法性無量甚深。證則俱證。驗彼分割實為不稱。三指前義破道後。具三如上說者。前破因果不通文雲。三身三德本是果上圓滿之名。而今分置三德殘缺不足。又雲。道後眾善溥會何得獨有解脫。彼義自壞故不別引經。四約圓總斥。據前引經位位圓具。豈各一耶三約喻斥。經談法性稱無量甚深。若金光明橫周豎亙。無德不備無位不通。其猶鳳之威靈龍之神異。真諦所釋。德既不備位又不通。如蹙縮於鳩巢。若槃迴於兔窟。豈不辱禹門之鱗鬣丹穴之羽儀。俱無壯勢耶。上三句皆喻。後一句法合。故雲非法性之圓談矣。二今師釋六。初舉今異古。通異諸師。是故都雲義則不然。二據經斥局。若論無量不少於事。以從法性故增勝說雲。理無不統也。中道經王豈與理異。今且從事故雲何所不攝。此如法界之橫三諦之豎。不分而分也。豈止三三九法者。別斥真諦也。三稱法釋題。經雲。無量意顯橫該。復雲。甚深意彰豎徹。今以三字遍譬橫豎一切法門。方稱經意不違王義。四捨廣從要。據金光明所譬法門長廣無際。何教名相而不統收。既淵且博慮其始心言想不及。故於一切取要談十。以為行者悟入初門。若入此門何法不見。五列章。六正釋三。初標十數二。初正標名數。二略示功能二。初約逆順生起顯十法。該括始終二。初徵。二釋三。初略顯示。捨於無量取十種者。蓋由此十該於逆順括於始終。而其兩番皆成次比。二正生起二。初約施教逆推理顯由事。二約立行順修即妄歸真。此二生起。初從法性無住本立一切教法。二從無明無住本立一切行法。問法性無住立於教法。依何文說。答此文當體章。明諸聖人依真立名。乃引淨名從無住本立一切法。既引此證依真立名。豈非法性無住故立一切教耶。然若具論從無住本立一切法。不出四重。如妙樂雲。理則性德緣了。事則修德三因。迷則三道流轉。悟則果中勝用。如是四重並由迷中實相而立(上皆彼文)今之初番是彼第四果中勝用。今之後番。是彼第二修德三因。問初番生起。始從祕藏終至三道合當迷故三道流轉。何以卻對果中勝用立教法耶。答今雲。祕密藏顯由三寶等。豈可迷理而由三寶及諸三法耶。故知須作依理起教釋之方允。況今逆順二種生起。與法華文句釋開示悟入。約位智門觀四義。生起逆順意同。故彼文句雲。見理由位。位立由智。智發由門。門通由觀。觀故則門通。門通故智成。智成故位立。位立故見理。記釋雲。此逆順生起者。初明所由於能。次明能顯於所。今文初番豈非所由於能。次番豈非能顯於所耶。得此意已方可消文。初文者。三德之理是佛極證。絕乎名相曰祕密藏。此藏得顯功由覺智與不覺理合。是故如來示現三寶。而其三寶立由斷德。故說三涅槃。涅槃得成。復由智德。故說三身。身由乘至。故說三大乘。乘由行通。故說三菩提。菩提由智照。故說三般若。般若由性發。故說三佛性。性種元由解了名義。故說三識。識解本由三障即理。故說三道。都由三德祕密法性。無堅住性。是故大聖以此法性無住為本。立九名相及一切教法。此番生起為後解釋十法立也。釋次文者。上辨大覺證三德藏以無住故。立諸教法極至三道。今辨眾生處於三道。由無住故成諸行法。極趣三德。三道復以無明為始。無明明故業苦皆轉。轉迷成解了別聖言。故成三識。解為乘種即名佛因。故成三佛性。種熏本覺故發智慧。名三般若。智能道行。行大直道。成三菩提。智行契性無不運荷。成三大乘。乘辨報智上冥下應。即成三身。身永離惑不生不滅。名三涅槃。斷德自在施恩利物。故現三寶。利物功成自他休息。同歸三德。此番生起為後十重觀心立也。三總結示。逆討教由順修觀行皆成倫敘也。二約無量甚深明十法皆悉高廣三。初徵起。二解釋二。初約遍攝明無量三。初明各具十法。三德法界既無邊量。有何法門而不包攝。且從其要具於九種。自體本是常樂我淨。故稱三德。能具所具即當十法。三德既爾。餘九互具可以意得。故不備陳。二明各具一切一具九三。既從要說。當知一一各具一切三法門耳。法性無礙能應諸數。故一法門能具一切一數法門。復具一切二數法門。乃至河沙名數法門無不能具。若解法性無量之義。於此不昧故雲可知。三引經證結。經即華嚴。趣舉一法為法門主。其餘一切皆為眷屬。一法既爾。彼彼皆然。方於一中能解無量。如是解釋方稱法性無量義矣。二約豎窮明甚深。上約無量。始從一法至河沙法。豈不豎高。但未約位義具屬橫。乃即豎之橫。今明甚深。一一法門皆約三位及以六即。即彼橫法各示豎深。文三。初約十法共論。三道三識是迷時法。故屬本有。三德三寶是。果後法故屬當有。若三佛法至三涅槃。始自微因終剋大果。皆是道中。故屬現有。若昧三法高廣之義。見今配對。謂為分割。須知十三秖是一三。蓋一法性無量甚深具十種德。立十種名。一三不獨。十三不分。若其三道在本有位。已攝九三。若言三德在當有位。亦攝九三。中八皆爾。又一等者。一法具九能所有十。亦以此十分對三位。此十既是一法中具。即當一法遍在三位。顯前分對故非隔截。三約各具六即。示一一法門者。十中一一一中具九。九中一一。一法乃至無量河沙。一一法門無不豎通六即之位。何者。蓋一一法體是法性無量甚深。博地全迷唯有理是。若蒙說示。於一一法名字知是深廣法性。五品位人觀行知是。六根淨位相似知是。四十一位分真知是唯妙覺位於一一法究竟知是深廣法性。故成豎義也。復以六即對乎三位。皆就橫廣而論豎深。故但結為甚深之義。三結歸。秖以三字遍譬橫豎。窮邊極底法性經王。文旨俱得。二釋十相四。初標。二結前生後。三勸須信解。取大經意。以人肉眼對佛智眼。而辨勝劣。常人肉眼但能分別色相同異。五品觀行雖是肉眼。名為佛眼。能見佛性祕密之藏。今之解釋十種三法。一一祕密。非三智佛眼何能分別淺深同異。淺深對偏。三教為淺唯圓。乃深同異明圓。十即是一為同。一即是十為異。同異俱時淺深宛爾。大師已得此之智眼。今為頒宣偏圓十法。而愍行人未開此眼。故勸深信生於圓解。依乎名字分別十門。四正釋十相二。初正解釋十。初三德四。初標名略示。三是法體。四是德相。二約圓廣釋二。初釋三。以軌釋法。深廣法性孰不軌之。但由九界雖軌而違。故於法身而成苦道。諸佛順軌能於苦道而成法身。以聚釋身者。一色一香無非中道。一切趣一一切皆然。名之為聚。一切眾生等者。良由佛身具一切法。一切眾生。各於一法真實識知。則真知佛。則真識佛。故佛是一切真善知識。華嚴亦云。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滅。若能如是解。常見盧捨那。釋般若中集即俗諦。假智照故諸法集成。散即真諦。空智照故諸法散壞。雙非即中諦。中智照故諸法絕待。三智一心名為般若。釋解脫中諸法不出真俗中三。既於此三不染不住。名三解脫。即三惑累永不相應。二釋德三。初明法身四德。一一法者。生佛依正至一鄰虛一剎那念。無不圓具微妙四德。約三業明淨德者。十界三業皆與六染本來遠離。名法身淨。法身四德妙而無類。強以世金四義為喻。二明般若四德。即體之智還冥於體。既其不二。豈智功德少於法身。是故般若亦具四德。大品經中果有此義。言色淨者。陰色即性故是法身。合具四德。為成蕩相且舉一淨。淨德不孤必具餘三。合雲。色常故般若常。樂我亦然。言諸義皆成者。即是體具清涼不變義。真實識知義。光明遍照義。乃至過河沙諸功德義。智既冥體是故般若皆成此義。故復引經色大色無邊。立廣大義。例明深奧立豎高義。般若皆具也。境但色者。色居陰初。是法界首故經先舉。既色具四德。受想行識界入諦緣六度道品至於種智。皆常樂我淨。是故般若常樂我淨。此乃般若具四德也。三明解脫四德。前破古文已別列四。故今約義總明合有而有二義。初約諸惡永盡。諸惡不過無常等四。既離四過合具四德。若其別論無常等執。但在二乘。若通論離無常等障。唯佛方盡。今就通說。次約眾善溥會。善法雖眾豈過四德。會集既溥德必無虧。是故解脫具足四德。三引證體圓。引三文者。初文之意。乃明解脫同於法身具足四德。次文通論三德意在法身。所照法身必三德故。經雖闕於般若之文。而盛說三因。因是智性。三因圓故。即是三智各具四德。言三點具足等者。哀歎品雲。何等名為祕密之藏。猶如伊字三點。若並則不成伊。縱亦不成。如摩醯首羅面上三目。乃得成伊。我亦如是。解脫之法亦非涅槃。如來之身亦非涅槃。摩訶般若亦非涅槃。三法各異亦非涅槃。是則三法離乎縱橫一異之相。方得名為大涅槃也。點是文字者。蓋天竺新伊三點。如此方草書下字。復有細畫圓連三點。故知點點皆是文字。以喻三法。法法互具皆大涅槃。三點悉備四德者。若迷三點皆是文字。安令三點悉備四德。以法身常我。般若是淨解脫是樂。既點點收二則點點成四。故知三點之法身方具四德。三點之般若。三點之解脫。方具四德。故雲悉備及具足也。所言三智各具四德者。智是般若。以收二故。二皆名智。乃成三智。是將三德而為三智。故令三智各具四德。三德若此安可思識。故得名為祕密之藏。四結前生後。良以三德與九法門無二無別。一章得解餘九應知。猶患聽徒未窮旨趣。故難緘默。更為宣通耳。二三寶二。初約圓釋義。以佛法僧皆具四德。是可尊重。故三名寶。此與三德其體不別。蓋具覺不覺和合及以可尊重義。是故依義立三寶名。今明三寶是一體義。而文略難見。觀音玄中其相稍委。今具寫之用顯此義。彼文雲。以實相慧覺了諸法非空非有。故名佛寶。所覺法性之理三諦具足。即是法寶。如此覺慧與理事和合。名僧寶。與事和即有前三教賢聖僧。與理和即有圓教四十二賢聖僧。今釋曰。佛必三智略語雙非。法寶乃雲三諦具足。此之三諦即差無差。性中理也。無差而差。性中事也。慧合無差三諦。即有圓教僧。慧合而差三諦。即有三教僧。今佛法二文與彼不異但小略耳。其僧寶相語異義同。須會其語。今雲毘盧遮那。即彼所和理也。遍一切處即彼所和事也。彼文理事雖各論和。其體不二。是故今雲即事而理。此之事理皆法寶也。能和覺慧是佛寶也。今文從略。但舉所和以顯能和。是故結雲。此和可尊。須知秖一三諦而分事理。圓融三諦名之為理。即融而隔。三教諦理名之為事。佛寶權智與法寶事和。應現三教賢聖僧寶。佛寶實智與法寶理和。應現圓教賢聖僧寶。彼雲。四十二賢聖為圓僧寶。故知應為妙覺亦名僧寶。以其法報屬於佛法二寶故也。故釋摩訶衍論雲。等覺已上有真僧寶。又華嚴中以統理大眾為僧寶者。豈非應佛。應佛對機統眾之極也。此之三寶。一人一念皆能具足。名為一體。實通六即。文從真證能無應說。故雲四十二也。二例餘對喻。三德三寶名異義故。聖以四悉廣佈不同。其實體性無二無別。故用三字復喻三寶。然此同異三昧智眼之所知見。非尋名者依教安布。當生信解。即聞而觀證悟在邇。三三涅槃二。初約圓釋義。涅槃之言。章安疏中有多翻譯。今取一翻不生不滅明三種相。義甚分明。三種別名。性則不改淨則本空。圓則智滿淨則惑盡。方便則赴機淨則無累。三種通名。名通義別隨文自見。性淨中諸法實相者。修善修惡遍收一切。名為諸法。修全是性相相皆實。故名實相。非謂諸法內有實相。亦非修虛其性本實。諸法當處既皆真實。故無法可染亦無法可淨。既無惑染豈有法生。既非智淨豈有法滅。是故名為不生不滅。圓淨者據性而論。雖無染淨。約修而說惑智宛然。惑本違理。智若契理惑永不生。智既順理若理全顯智永不滅。故惑盡智圓亦得名為不生不滅。方便淨者。智冥寂理即鑑群機。故雲寂而常照。照必垂應。機感即生心常寂滅。故此生非生。緣謝即滅應用常興。故此滅非滅。應機出沒非存非亡。是亦名為不生不滅。此三涅槃。約契理應機二種修義。對於本淨一性而說。當知一性。對修故合約性常開。全修在性故性具三。若全性三起契理修。乃成三智。若全性三起應機修。乃成三脫。既應機有三即方便淨。具三涅槃。既契理有三。即是圓淨具三涅槃。既一性具三。即是性淨具三涅槃。不爾。安能三點具足四德無減。豈三涅槃獨論離合。須知餘三亦復如是。二例餘對喻。三涅槃體與三德等無二無別。豈唯體一義亦相從。故以涅槃義成四德。復由具德故成寶義。今三涅槃體義。既同三德三寶。豈金光明不能比況三涅槃耶。四三身二。初約圓釋義。身有三義謂體依聚。欲令易解但取聚義。遍釋三身。聚何法耶。所謂一實二諦三德四信五眼六通七覺八正九禪十度百門千法。八萬四千法門。三昧總持諸波羅蜜。乃至過塵沙無量諸淨功德。如是等法性具則名理聚。法身也。智證則名智聚。報身也。行成則名功德聚。應身也。然理無等者。然智行屬修。修成則聚不成名散。理非成不故無聚散。今約顯覆義言聚散。理雖具法覆故不見。與散義同。例顯可知。此三皆言從初心者。雖通觀行今據顯出正理之文。合從初住終至妙覺。以垂應身非二凡故。此之三身。一念齊顯故不縱。三義相由故不橫。何謂相由。由行聚故資智。智聚故顯理。亦是理聚故發智。智聚故導行。行聚故證理。復須了知。智行在理理方名聚。行理在智智方名聚。理智在行行方名聚。開合之義在其中矣。二例餘對喻。五明三大乘二。初約圓釋義。大乘即大車。取運荷之義。運而不荷荷而不運。俱非乘義。無法不具故名荷。能趣極果故名運。此三皆爾故名大乘。初理性虛通者。一性虛故萬法具含。任運荷也。法法自然性通祕藏。任運運也。任運下少一運字。隨乘者。智照諸法終歸祕藏。而言隨境者。良由諸境性本趣極。智隨性故亦能趣極。是則理乘本運故隨乘能運。隨理荷法其義亦成。得乘者。體是眾行。隨乘導故莊嚴極理。故名得果。自既解脫能令他脫。故名得機。修性離合亦同前說。二例餘對喻。六三菩提二。初約圓釋義。菩提翻道。道曰能通。即前三乘各一運義也。若三別相。同於前後故不特釋。但舉異名兼而顯之。故雲真性亦名無上。真性體是第一義。故更無過上。二實智者。即惑成智。體染本空故名清淨。三方便者。智但自淨未滿大心。今用善巧逗機。則使己他會極。是故方便復名究竟。開合如前。二例餘對喻。七三般若二。初約圓釋義。通名般若。此翻智慧。別名有三。即實相觀照方便。此三般若體是圓常一大覺也。即此一覺有三種德。就非寂非照之德。名實相般若。就非照而照之德。名觀照般若。就非寂而寂之德。名方便般若。此乃寂覺照覺非寂照覺。三皆覺故名三般若。寂照之上皆言非者。以依雙遮起兩用故。然寂照等義。初學難曉。今略言之。照謂照明。明故了法。了法無相名一切智。畢竟空也。寂謂寂靜。靜故諦法。諦法緣生名道種智。難思假也。非明非靜。無緣之知名一切種智。絕待中也。然實相般若。他宗執實相無知名般若者。以所照境從能照智得名如此釋名非性宗義。二例餘對喻。上釋三德。以般若智照法身境。境智既合乃起解脫。若謂三智定是一德。作少分解。則迷經旨莫銷此文。若定多少則有二有別。應知般若具於法身及解脫。故方受三名。三德既是修二性一。般若豈不然乎。三德離九三智亦爾。是故三德與三般若及諸三法。皆同一體而立異名。悉是法界之全分也。故今三字亦喻三智。八三佛性二。初約圓釋義。通名佛性華梵兼陳。佛翻為覺。即三智融明。遍一切處無不明瞭。名大圓覺。性以不改為義。謂大覺性不增不減非變非遷。豈正獨然。緣了本具亦無變異。別名者。正因了因緣因。正謂中正。了謂照了。緣乃助緣。緣助於了。了顯於正。正起勝緣。亦是正發於了。了導於緣。緣嚴於正。正起勝緣。相由既然非橫義也。一心頓具非縱義也。此之妙因能剋妙果俱名因者。其義在茲。文釋三相皆雲雙非者。以其正因是中實故。故常無常苦樂垢淨我無我等八種之倒。本不相應。文且從略舉非常等也。全此正因發照了智。智豈邪倒。此了導緣眾行皆中也。以從勝說故舉雙非。中必雙照三諦義足。是則以即空假中正性。發即空假中了智。導即空假中助緣。嚴即空假中正體。起即空假中勝緣。如是方曰圓釋三因。文舉開掘金藏為喻。顯此三相。喻通別教須依即義釋今歸圓。天魔外道不能壞者。魔等當體自是三因。豈應佛性更壞佛性。二例餘對喻。九三識二。初約圓釋義。釋通名雲識。是覺了智慧異名。問三識之名在本有位。又阿梨耶體是無明。阿陀那性是染惑。何得雲識是智異名。答大聖悉檀。示諸眾生顯理名教。或存或廢義有多途。如大經令依智不依識及諸教中勸修觀智。斷諸煩惱。此以廢惡之名詮斷煩惱。而成理觀也。若楞伽經殺無明父害貪愛母。此以惡逆之名。詮斷煩惱而彰理觀也。若無行經貪慾即是道恚癡亦復然。如是三法中具一切佛法。今家釋雲。是大貪大嗔大癡三毒法門。即與三觀無二無別。此以惡毒之名。詮不斷惑而明理觀也。今以三識及下三道。為金光明所喻法者。同無行經用於惡名。詮不斷惑而顯妙理。良由圓教指惡當體即是法界。諸法趣惡。十二因緣非由造作。即是佛性。故陀那惑性賴耶無明。相相圓融。與祕密藏無二無別。是故得雲識是覺了智慧異名。然若不以不斷煩惱即惑成智消此文者。圓意永沈。釋別名中存三梵語。逐一釋義即是翻名。言第九等者。出梁攝論真諦所譯。故輔行雲。真諦雲。阿陀那七識。此雲執我識。此即惑性體是緣因。阿賴耶八識此名藏識。以能盛持智種不失。體是無沒無明。無明之性性是了因。菴摩羅九識名清淨識。即是正因。唐三藏不許此識。雲第九乃是第八異名。故新譯攝論不存第九。地論文中亦無第九。但以第八對於正因。第七對於了因。第六對於緣因。今真諦仍合六七為緣因。以第六中有事善惡亦是惑性。若分別者。為易解故。以一念中所具之法教道權說。分對諸位且立遠近。以第九識無染不動。故當於佛。第八屬菩薩者。以十地位。六七二識已轉成智。正以賴耶三分為境。雖是境界。而即用此便為觀智。如初心人亦用現前第六王數而為境觀。故引大論在菩薩心。名般若也。第七名阿陀那者。據真諦譯。若新經論。皆雲第七名為末那。今依古譯。言訶惡生死等者。以二乘人人執既忘。見思所熏第六事識轉成無漏。既塵沙未破。正住第七法執之中。不了生死法空。故有訶惡不了涅槃法空。故有欣羨。此識若於果佛位中。卻復用之而為權智。以二乘法接引小根。著蔽垢衣執除糞器。故知諸識破後自在。為機載用也。波浪等者。第六識也。楞嚴雲。陀那微細識習氣成暴流。而為波浪。乃當凡夫心心數法也。此約四人各對一識。若就漸斷分別四相。粗必含細。凡夫具四。二乘具三。已破第六故。菩薩具二。六七已轉故。佛唯有一。第八至果已轉故也。然其第六是意家之識。乃阿陀那之枝末。若說第七自己收之。故今不論。上明三識分三位者。乃屬教道。若稱實論。此三種識即是三德。何人不具何物暫虧。若識若色唯是一識。若識若色唯是一色。豈可有無增減而說。且約有情一念心。具一切染淨。佛究竟具寧容獨一。若不然者。豈為三字所譬之法。二例餘對喻。例三德者。問三德與三識無二無別者。三德修性有離有合。今明三識有離有合耶。答有。又問。不二門雲。順修對性有離有合。三識之中七八二識迷九而起。是逆修義。豈得對性辨乎離合。答離此逆修立順修者。則有惑可破有智能觀。能所既存此修名逆。何順之有。若即七八為順修者。既無所破亦無能觀。惑智既忘修性亦泯。而其三識一異同時。無逆順中強名為順。是故得雲識是覺了智慧異名。今文三識明此順修。此修對性辨離合者。九具八七名為性三。八具七九及七具八九。名為修二。各三之義是為離也。今合性三但明第九。各合修三但明七八。是為合也。離合既爾。故與三德及諸三法無二無別。乃以三字喻今三識。十三道三。初束十二支為三道二。初正束。此十二支教門不定。有通三世。有通二世。有在一世。有唯一念。時雖延促。皆論十二。今就三世束為三道。教門多故。其相顯故。二釋名。上束十二是釋三名。今明道義是釋通名。通名道者。謂業惑苦互相通故。故今世世相續無窮。然今文意。即以事通彰理不壅。二約圓釋即事而理。經指癡愛中間五果為佛性者。蓋於報法易顯正因。故以此五果雖有觸受。未生愛取。就此色心顯正因體。易成妙觀。如摩訶止觀初觀陰境。其意亦然。凡明觀法初多就易。易處觀成無難不曉。大師得意。故例惑業皆是佛性。即是緣了二因性也。舉三喻者。世間物象比於妙理。皆是分譬。須將法定方顯偏圓。如如來藏經九喻。止觀喻別餘文喻圓。今冰水等亦兼圓別。何者。若謂結佛界水為九界冰。融九界冰。歸佛界水。此猶屬別。若知十界互具如水。情執十界局限如冰。融情執冰成互具水。斯為圓理。薪火縛脫其例可知。故十二緣輪迴之法。謂實則三障確爾。情虛則三德圓融。於十二緣不損毫微。全為妙境。即惑業苦一一通徹法界邊底。是名三道。欲顯此三圓融義故。名從勝立。故雲法身般若解脫。但轉其名不改法體。其實秖是當體通徹耳。三約體達例德對喻。問前明三識。第九一性對八七二修。以明離合故類三德。今明三道三俱逆修。如何說於修二性一。此義不成則與諸三有二有別。豈是三字所譬之法。答即事而理事理無差。且如事中惑起於業。業感於苦苦還起惑。此三修惡即是性惡乃名性三。亦即因法轉名三識。三佛性。三般若。三菩提。三大乘。亦即果法轉名三身三涅槃。亦即果用轉名三寶。亦即祕藏轉名三德。故知節節但轉其名不改其法。故不二門雲。性指三障是故具三。修從性成成三法爾。其義既爾。安雲三道不具離合。以金光明譬於三道。其意略爾。二示融通三。初勸解法圓融。上極三德下至三道。不增不減無二無別。即異而同也。迷解智行因果自他。至同歸處名義不濫。即同而異也。終日同終日異。用十同異以為初門。從門入者。則於一切同異無礙。如風行空。能於一法解一切法。若同若異能於百法解一切法。千法萬法河沙塵數。各解一切。若同若異故雲亦如是。二引諸經圓證。一法門者。趣舉一法攝無量法。故雲眷屬。彼彼攝法亦復如是。此經雲。於一切法含受一切法。以此例之。一切諸法。皆譬眾香之丸隨色之珠。地具四微海容諸水。若同若異合法可知。三設問答顯益。問意者如前三德。尊重名三寶。不生不滅名三涅槃。乃至通達名三道。此於一法顯一切法。已自具足。何用更說三寶等九法及一切法。皆各能攝一切法耶。答意者。其實一法已具一切無所減少。但為人根宿熏差別。致令宜樂斷證託緣不同。有聞三德攝一切法得四益者。乃至有聞三道攝一切法得四益者。故須遍說能益多機。一說下明於遍說。令彼一人生一切解。圓頓根性聞說一法尚解一切。若聞諸法妙解愈明。能知佛意。佛是一切智人。故雲智者。粗言軟語者。大經雲。諸佛常軟語。為眾故說粗。粗言及軟語。皆歸第一義。然則粗軟之言該乎一切。今就十法論者。三道至粗。中八相望三德至軟。既約圓說。一一互融法法高廣。故令聞者入第一義及無違諍也。◎   金光明經玄義拾遺記卷第二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784 金光明經玄義拾遺記   金光明經玄義拾遺記卷第三   宋四明沙門知禮述   ◎三簡十法十。初簡三德三。初標。二正料簡二。初斥偏三。初三藏。太子五陰久修五分雖未無漏得名法身。在二德前。樹下真明方有般若。三十四心者。十六心破見十八心斷愛。若頓證羅漢及辟支佛。此之二人皆一時得三十四心。羅漢但斷正使。支佛分侵習氣。若樹王下用三十四。頓斷正習一時俱盡。是故此心獨在菩薩。解脫在後其相可見。此之三法。以漏無漏存亡不同。故異而且縱。此教經部名為阿含。釋論明文以摩訶衍對三藏為小。婆沙翻數此論廣說四階成佛。阿含唯經。婆沙唯論。三藏之名具經律論。此三所說。但有三義全無德義。何者。終歸灰斷故無常德。非大涅槃故無樂德。無八自在故無我德。不斷五染故無淨德。二通教。通詮體觀。法本不生非證後空。此為法身。是故本有。境雖本有。須依此境體破見思。正習盡處正是般若。故屬現有。果縛盡時方是解脫。故屬當有。此之三法。空境無知般若有照。如幻色心盡方名脫。故雲異而且縱。前代成論師。見乾慧等十地中二乘證果。謂是小教所明人法俱空。乃取此義釋所弘之論。意謂小教探明大乘。故妙玄雲。舊雲。成論探明大乘。又雲。成論師秖見共般若意不見不共意。即此義也。故知彼師。不知藏實是三藏空門與衍門永異。又不知衍門真諦含於但中及不但中。今就彼不知及鈍菩薩。故無四德。三別教。前破真諦乖圓別者。蓋違本經別分四德對於三身。故雲乖別。若以彼說四教收之。既談四德非前藏通德既不融非後圓教。雖收屬別。然非別教通方之說。故雲一途。問真諦立雲。般若解脫各具二德。今何斥雲無德可稱。答若就別論。二各具一。亦可名德。今以圓斥。隨有所闕德義不成。何者。若般若照境故常。破暗故淨。若無樂我。乃是有苦之常淨。不自在之常淨。豈成德耶。若解脫無暗故樂。廣遠故我。而無常淨。斯乃無常之樂我垢染之樂我。豈成德耶。既德有增減則法不高廣焉。稱經王無量甚深耶。二顯圓。具如前說。三勸生圓解。四德殘缺非經之王。縱橫可思非佛所護。有念心眼皆是牛羊。無緣知見方可論道。二簡三寶。相從者。從佛說法。從法有僧。從是三寶於今不絕。皆由歸佛稟法成僧。故曰相從。復名階梯者。蓋喻等級非相亂也。此明別體四果之僧。定不成佛。其猶下級不成上級。又樹王下迷真輕者。見如幻佛說無生法。三乘因地皆能斷結。有異三藏菩薩因中。全不斷惑。眾即空故名理和僧。雖異三藏。而其三乘共證之理既是偏空。亦無四德。若華王世界成盧捨那。雖通圓別。今就鈍根迷中重者不知即性。作修成解。是故佛寶從報彰名。法寶但名無量四諦。既非無作。故從多數受河沙名。稟法之僧雖純菩薩。且非發心便成正覺。故四十一位分於賢聖。此之三寶。佛是僧果。僧是佛因。法是因果。所修所證實僧成佛。佛現權僧。永異階梯高下不改。然從別相未是同體。言同體者。三寶一體。此體覺了名佛。此體不覺名法。此體和合名僧。迷悟因果其體不分。一人一念無不具足。故華嚴三歸以體解大道為佛。深入經藏為法。統理大眾為僧。三雖在果而是一體。三寶若此方與三德無二無別。是金光明所譬三寶也。三簡三涅槃。般涅槃那翻為安樂。故凡聖大小皆有涅槃。若世人適意亦是涅槃。若外道不知非想非非想定十種細想。及無想天第六心心數法。暫爾不行。故皆計為永寂涅槃。若染欲心伏名方便涅槃。若二乘菩薩論得未得。是三藏涅槃。若三乘同盡子果兩縛。是通教但空共小涅槃。簡不但空不共二乘。今就共論故無四德。若中道理智。及同緣示滅三種涅槃。此有得意及不得意。其得意者。一必收二三皆圓具。即成圓教大般涅槃。是今所喻。今就失意互不相關者。故屬別耳。若言等者。即地論師也。但以實相名為性淨。修因所成為方便淨。不明緣因薪盡火滅隨機涅槃。既但二種攝義不周。即非三德圓融涅槃。故非今經所喻之法。四簡三身二。初簡偏二初明藏通但二無三二。初三藏。樹王下佛為真身者。非即事而真。是證真之身故名真身。神變為應亦非無謀。全是作意。三藏之中唯明此二無法報應三身之說。證真現變皆從析法觀智所成。二通教二。初正明但二。此教雖雲即事而真。但即偏空非佛性真。真無實體非任運應。此教及藏但詮二諦。未明三諦。是故論身唯二無三。二徵釋真身。欲示即真先詢色相。若爾者。領前也。事即真空方是佛體。是則丈六非是真佛。又作人形復非鹿馬。究論丈六為是何身。答中二意。初意是應。次意是真。初雲應同人像者。以此丈六非愛業感。自己辦地誓扶餘習。潤神通生。與物結緣淨佛國土。群機既熟出現王宮。故知丈六是神通身。應同人像。然未盡理故雲一往。故又一下正示真身。剋分大小理在空中。今以即空為真身者。猶屬於小故例大乘。秖以中智所合之理便為法身。豈離色心別論中道。今但空真亦即人像全體是空。色心不生色心不滅為真身也。依身起變名為應身。是故此教唯有二身。二明別教雖三且異。若其互融那分虛實。驗其所立體相各別。三身不圓故今不用。二顯圓三。初明三身皆實三。初正明體實。理體既實理智豈虛。實理實智冥故起用。用豈不實。三既相即二乃非虛。二引經類顯。淨妙欲境作死壞觀。雖是假想能治貪心虛有實益。例乎應身非生現生。故非本體。益物不虛故名為實。三取意結成。二明四句俱融。圓說三身舉一即三。各有四句。何者。若別分之。報身真證故實。應身假說故虛。法身平等遮照皆雙。雙照故亦實亦虛。雙遮故非實非虛。三身互具四句皆融。當細揀之三明增減自在二。初約義立身二。初問意者。以金光明譬三身者。所譬之身可增減不。二答二。初明義立無咎。就題三喻。故立三身以為所喻。對喻雖爾。若其得意多少不拘。或增至四身。或減至一二。若蕩名數亦可說無。二明經意本通。若增若減悉在經文。釋迦牟尼是第三身。種種示現義當第四。開應出化是四身義。文中出字合在應下。佛真等文義雖具三。今就現文得名二身。諸佛雖有二三四身。以一真法收無不盡。故唯一身。善寂大城寂亦空也。既無諸數即無身義也。二以身用譬二。初問意者。譬有三字可顯三身。約何道理令譬增減對多少身。二答意者。譬雖三字義有盈縮。若四身之譬文義宛然。若為二者。乃合光明而為一用。對於金體以為二譬。顯於二身若為一者。取正捨旁從本除末。唯以一金對於一身。無身譬者。以無貪為金。此金無質為世至寶。可譬無身數量都忘。是出世間第一義寶。楊震等者。東觀漢記。楊震為東萊守。道經昌邑。昌邑令王密是震所舉秀才。夜懷金上震曰。無人知。震曰。天知地知我知子知。已有四知。何謂無人。遂不受。此蓋貴乎不貪。即以不貪為金也。故知世金有名無實。五簡三大乘。因緣六度者。三藏教中自立大乘。十二因緣是支佛乘。對聲聞為大。六度菩薩對二乘為大。此是三人各有所乘。即羊鹿牛。雖立大名。用別於小。而其同趣偏真之果。是故名別。其義同也。通教菩薩與二乘人同無生觀。同斷同證永殊三藏三因大異。故雲三乘同乘一乘。此一既共二乘所證。驗非中道也。別教詮中獨為菩薩說理隨得。而理乘但是所契之境。隨乘但是能契之智。得乘但是自他之行。三乘隔異互不相融。非圓乘義三種者。即藏通別。所說乘相都是圓教得乘之中得機之義。故雲得乘方便所攝也。若正法華說羊鹿牛三車之外。更有象車。即妙法華中三車之外大白牛車也。牛名同故一乘難顯。致使他宗於菩薩乘不分權實。今據正經象名不濫。乃彰圓教是一佛乘。若羊鹿牛秖是得乘得機所攝。彼之象乘是今所譬。圓教三乘但雲理乘者。欲顯隨得皆即理故。圓教智行是姓本具。修而無修。是故文中就理立稱。華嚴四乘者。彼部雖無小機稟教。何妨說於三乘粗淺顯圓佛乘。六簡三菩提請觀音等者。三菩提翻為正道。彼經論益通於三乘。是故發心有其三種。即聲聞緣覺菩薩也。三皆破惑故名清淨。皆離邪倒故名正道。既共二乘。非圓實智故。是方便菩提所攝。若緣真如佛智神通。發心為非依。文殊問經發心為是者。乃辨三心隔別圓融為是非也。何者。若緣真如理則發真性菩提心。若緣佛智則發實智菩提心。若緣神通則發方便菩提心。三既不融。是故為今化他方便菩提所攝。義不高廣非今所譬。若無發是發即理之智。是圓實智。一發一切發不思議假。是圓方便。非一非一切而一而一切。即邊之中。是圓真性。即一論三即三論一。此與三德無二無別。是今所譬。須知文殊問經三種圓發。非離真如佛智神通。但非三處各發一心。若於一處圓發三心。故名為是。如摩訶止觀發大心中雲。諸經明種種發菩提心。列於十種。謂推理發菩提心。睹佛相發心。睹神通聞說法。遊土視眾。見修行見法滅。見起過見受苦。於此十緣發菩提心。而於十處皆生四解。以圓對三而分是非。以此例彼。豈不然耶。是知緣於三處各發不融。正屬別教故為所簡。三一互具發者屬圓。故為今用。七簡三般若。初為世人不知般若是畢竟空三智具足。謂是忘寂不照諸法。故順世情以斷滅問。設生後答。俾乎學者識般若體是三智眼。然此眼智有次不次。故先列次顯後不次。其次第者。即是前空次假後中。各一眼一智。智則觀於三境分明。眼則見於三諦審實。分明故審實。審實故分明。因修止觀果發眼智。次第三種一一皆然。二眼二智偏空偏假。中眼中智雙遮空假。雙照空假。若三止三觀一心圓修者。必三智三眼一心圓證。觀一切法一相寂滅相。中智也。行類相貌皆知。二智也。三智既圓五眼斯具。以法眼攝肉天二眼。是故五眼與三智齊。般若若此能知。能見諸法邊底。那雲忘寂不別諸法。若於忘寂不生邪慢。則與汝是聲聞曲見。若以此心壞於因果生邪慢者。則須奪之。是尼犍子斷滅之見。尼犍此翻離繫。蓋此外道專守空見。或裸形自餓謂離繫縛也。八簡三佛性。先斥三性各在一位體不通融。非圓三性。次引諸經明三性圓具。華嚴既雲一具無量。豈緣了正有所虧耶。大品一心萬行乃至涅槃寶藏無缺。皆是三性圓足之文。理性名字觀行相似分真究竟。位位皆即三佛性也。淺深明昧宛然。一一即三無缺。九簡三識。若分三識。陀那屬聲聞。梨耶屬菩薩。菴摩屬佛。此乃教道分張次第斷相。若菴摩是本性。無明迷故生業轉現。名阿梨耶。復執見分起我見我愛我慢我癡。名阿陀那。此乃三識次第起相。皆是教道。非今所譬。若欲圓論。須依攝論金土及染三不相離。則於聲聞菩薩及佛三人心中。皆具三識。大師猶恐尋此喻者。作真妄二法相合而解。謂除土存金。至佛唯有菴摩羅識。故據大經依智不依識而為問端。為欲答出三識。乃是三智異名。則上喻陀那是方便般若。染喻梨耶是觀照般若。金喻菴摩是實相般若。至佛究竟三種淨識。豈但一耶。然若不知性具染惡。安令七八土之與染至果不滅。又道前等者。地前名道前。皆依煩惱及以生死。故八心王通名為識。佛果為道後。轉依四智菩提種子。是故八識轉名四智。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故雲。轉依即是智慧。注未詳者潛斥之意耳。以彼所明道後轉依。熏成種子轉成智慧。不言八識性是妙智。斯是唯識一途教道。非今所譬。然是菩薩所造之論。不欲顯言。故但注未詳。如諸文中破古多雲。此語難解。故知未詳不異難解。十簡三道。前解釋中雖雲三道與三德等無二無別。而未分別界內外相。雖於界內十二因緣明不思議。未明界外三障即理。示障既淺深理難彰。今的辨之令皆究竟。故設問曰。界外雲何。答中引寶性論。界外四障對十二緣。體狀宛爾。此之三道。不就隔生唯論當念。故起信論明不覺即心動。說名為業。動則有苦。果不離因。不覺即煩惱。動即是業。此動即苦。是故結雲。果不離因。斯是變易生死之相。界外三乘同有此障。今明即障全體是德。三障乃是三德異名。即金光明所喻法也。四附文釋二。初標二二釋三。初對前顯勝二。初總對上義辨。前作譬釋。蓋為古師不知三字從法得名。謂是譬喻。及其解釋何曾洞曉所譬法門。真諦最優尚乖圓別。因果不通不稱法性。況諸師邪。大師見昔譬法不周。是故同他用譬擬法。略譬十種三法。廣譬一切法門。橫豎該收無法不備。顯於法性無量甚深。若作譬釋合當如是。然而大師深知三字是法非譬。從茲自立附文當體二種解釋。其中附文含於二義。一直名理。二從事用。若當體釋唯從理立。今欲依文先貶譬釋多是義推。不及依文顯然可解。二別約四事辨。初之二句總舉四事。以己情下釋出四事。初三兩句約情智明親疏。住前觀智皆名為情。況人師推度。是故言疏。初住已上證理名智。況今極果三業隨智。故雲用佛口說。是故言親。二四兩句約彼此釋遠近。以彼凡世金光明義。例此出世三種法門。是故言遠。即此經文聖言詮召。理性事用不假他求。是如言近。豈可下結責四事。二正明附文二。初委明所附文相二。初通論諸品名事名是理名。事是事用。諸品之中或單或複名事分明。故非髣拂一文而已。二的示一部文相三。初正示諸文。別序文雲。是時如來游於無量甚深法性諸佛行處。過諸菩薩所行清淨。是金光明諸經之王。既在法性定中而便唱言。是金光明諸經之王。是之一字即指法之辭。不指法性。更指何物為金光明耶。故知三字。直名深廣法性不從譬喻。此文最顯。故雲創首標名彌為可用。壽量品放大光明。雖無金字。既是佛光佛身金色。此金身光明全從法性金光明起。即事用也。懺悔品中夢見金鼓其明普照。即光也。讚歎品王名金龍尊。奉貢金鼓讚佛。此等皆從金光明理。起於種種金光明事用也。若空品中言尊經者。金以可尊可重為義。光明既是即體之用。豈不尊耶。此乃名於金光明理為尊經也。四王品內六番問答。重重名事具載其文。又人王燒香供養經時。香蓋金光遍照十方諸佛國土。文雲。皆是此經威神力故。二明通三世。信相所夢既是佛世即現在。龍尊屬過去。可見香蓋遍滿。是佛滅後供養經時。屬於未來。由金光明法性深廣。故得事用三世遍通。三結遍一經。二結示無量甚深二。初正結示。手擎香爐一處起煙。十方佛剎皆有雲蓋。悉放金光。又金龍往劫發金光明願。信相現在感金光明相。人王未來作金光明佛事。若名若事。亙三世為縱。遍十方為橫。此等既是即理之事。故稱法性金光明理無量甚深也。二勸審思。理名事用重重標示。佛意令人解金光明理事不二。如何講者不附經文釋其題目。順情推喻棄親逐疏。故勸識者。審今依經立名之意也。三例同諸經二。初例指事立名。稻稈事者。佛見枯株稻稈。即說十二因緣生滅。因名稻稈經。像步事者。即無所希望經。一名象步經。諸經所說既即指其事。以立經名。此經盛說金光明事。何不即以此事立名。卻謂金是世寶體有光明。堪喻三德。豈非彰灼違佛旨耶。二例以經名事。又如諸經說稻稈等。便即名為稻稈經事。此經盛說金色光明。何得不名金光明經事耶。此乃以經名事。意令以事名經耳。現行即本象步經下等字誤。諸舊書本皆作事字。方是以經名事也。五當體釋二。初標。言當體者。當謂主當。體即法性。謂法性主體名金光明。此對譬喻以彼顯此。則三字名從他而立。非是法性自體之名。今據經文見三字名。直名法性。即前所引佛游法性。便即唱雲是金光明。經既不雲如金光明。驗非譬喻。大師深解經家之意。故立三字是當體名。又與經中諸文符契。問今當體釋亦是依經。全同附文那分二釋。答前斥譬釋但是義推無有一文。無而強用有而不遵。今當體釋若不依文則成自斥。故知此釋非不依經。得為兩釋者。蓋有兼獨。何者。以此部中重重舉名重重說事。既附文釋題。須名事雙附。事即事用。謂金色光明也。名即理名。直召法性也。如創首標名驗是召理。此乃前釋雙兼名事。雖復雙兼。而其理名未曾顯說。讓今當體委陳其相。是故兩釋雖通依經。而當體釋獨在理名。二釋二。初反常情立今正義二。初敘古寄俗名真。大師欲定經題三字是法性名。且為常情。執於真諦本無名字。一切名言皆是世諦。聖人談真。蓋寄世名名真無名。故引成論證真無名。此義若成則金光明名須從譬立。故今順理反此常情。二明今則真名俗二。初對他略立。他師本立真諦無名俗諦有名。今特翻雲。俗本無名隨真立名。即是寄於真名名俗無名也。問今之破立若真若俗有名無名。為是何教二諦相耶。答凡論二諦須辨三番。一隨情二諦。二隨智二諦。三隨情智二諦。即情智相對合明二諦。此之三番有總有別。所言別者。則於教教各明三番。隨情則凡位自論二諦。隨智則聖位自論二諦。隨情智則聖位二諦。以隨智故合為真諦。凡位二諦。以隨情故合為俗諦。此乃四教各論三番也。言總論者。以前三教及諸凡夫。是可思議法。故總束為隨情二諦。圓教始終是不思議法。故總束為隨智二諦。隨情二諦併名俗。隨智二諦併名真。故名隨情智二諦。今雲真諦有名者。即是圓教始終二諦。以不思議故但名真諦。此之真諦具一切德。本有一切真實名義。故雲真諦有名。言俗諦無名者。即前三教及諸凡夫所有二諦。以可思議故但名為俗。此俗虛假淺狹。故無真實名義。故雲俗諦無名。今之所論。乃是聖人仰則圓教隨智真名。俯立凡夫隨情俗號。二稱理委示二。初約義委示。若論大聖則真名俗有何時節。今舉劫初立名事顯。成劫之始尚似空劫。故雲廓然。萬物雖立皆未有名。諸大聖人所證真法。具足一切究竟名義。乃應生其中俯順凡情。見於萬物有淺近義。乃則真法深遠名義。立於世諦淺近之名。如世道路有少能通。乃則如理究竟之道。名於世間淺近之道。如世珍寶凡情所貴。乃則如理究竟可貴之寶。名於凡情可重之寶。網之與響皆悉如然。問如靈鷲山劫劫皆有。乃是聖人以昔名今驗知萬物。皆是以昔而名於今。今那忽雲則真名俗。答大聖常以五眼等照。四悉被機。若但緣過現不則真法。則聖唯有肉天二眼無餘三眼。但用世界無於三悉。其實不然。不以二相見諸佛土。鑑機即照理。照理即鑑機。何有一事不則真法而施為耶。故知不妨將昔名今。而若今若昔所有名字皆從真立。如此方名聖人立法。二引教誠證五。初引華嚴則真立俗。聖見出世真如理中。本具耕田作井真實義故。乃教眾生耕世間田。作世間井也。二引大經真具名實。諸佛菩薩雖則真法俯立俗號。但順眾生淺局之情。立名召物。能召之名雖法真立。而其所召無真實義。何者。如依真名道其實不能遍通諸法。故雲世諦有名無實。唯有如理究竟不壅。通達一切。故雲第一義諦有名有實。如依真名寶無可重義。且世七珍但於穢俗心生愛重。若廉潔之士視如糞土。況三乘人耶。唯有如理諸佛尊重。如依真名網。豈有該羅萬有之義。唯真如理遍該生佛。羅罩十方。如依真名響。豈能一時遍應眾緣。唯有如理。無思無作。十界機扣一時普應。故雲世諦有名無義。第一義諦有名有義也。三引大論隨理立名。若第一義理不具名義。如何隨之立乎名字。則真名俗其意昭然。四引淨名事由理造。所引經文大意明於從理造事。而所造事有修性迷悟。故妙樂明法性無住本立一切法。具有四重。謂理則性德緣了。事則修德三因。迷則三道流轉。悟則果中勝用。今明聖人仰則真法俯立俗號。蓋由證悟真如之理。理具諸法不守一性。故則此理立世俗名。故不可以三道流轉為所立法。正當第四果中勝用為所立法。五舉誠教勸物生信。二用今義立當體名。前破古立真諦無名。顯於今立真有名義。廣引經論證真有名。此義既成。乃知經題金光明字從當體立。是法非喻。故約當體釋三字題。文三。初明經從當體立名。題稱金者。可重為義。彰於法性妙絕難思。諸佛所師最尊最重。光者照了為義。彰於法性。當體覺照。偏一切處無不明瞭。明者應益為義。彰於法性。當體即是無緣慈悲。隨對即應拔苦與樂。當知法性金光明義義方究竟。如來入定遊歷法性。知此法性究竟可重。究竟照了。究竟能益。即依三義唱三字名。直以此名名於法性。固非寄託世金光明以為喻也。既知三字是法非譬。乃是一種三法之名。法性當體名金光明。法性當體名法身般若解脫。乃至法性當體名苦惑業。既十三法皆常樂我淨。此金光明一一皆具常樂我淨。彼諸三法不縱不橫。此金光明亦不縱不橫。則與一切微妙三法無二無別。前順諸師。用世金三義。譬於法性十種三法及一切法。今當體釋。以金光明直名法性。則前十種及一切法。並為金光明三種法門之眷屬也。二明人從所證立稱。經題三字。既是法性三種法門。故菩薩分證此三法門從法立名。佛乃究竟此三法門。從法立名。以此驗之。三字之名彌彰當體。三二問答料簡人法二。初覈人二。初以能仁立妨。二約通別為酬二。初明別稱允同諸佛。釋迦牟尼雖是別稱。此別具通。豈釋迦文不證三法。從通證故允同諸佛。從別因緣名為釋迦。二辨通名皆具三法三。初引一文明同具金之三義。無量菩薩唯讚釋迦。而所讚德允同諸佛。即金色明耀是佛法體。具金光明三種妙德。則與諸佛無二無別。非借世金有光明用。比類於佛。問前雲。法性具於可重照了應益三種義。故名金光明。故以此名還名法性。此中既雲金色明耀。乃是色法。豈是法性三種之義。前就義辨。今就色辨。雲何同是三種法門。答前之三義皆絕思議名第一義。今文讚色不縱不橫名微妙色。此色此義相去幾何。真善名色與第一義空。辭異體同。楞嚴經雲。性火真空。性空真火。起信論雲。智性即色性。色性即智性。又復應知。今讚色身金色明耀。是解脫德。解脫必具法身般若。須了二德不離色身。即色非色非色非非色。金色微妙。即非色非非色名中道色。法身也。耀是非色般若也。明是應色解脫也。不得此意。寧於色身。讚三法體允同諸佛耶。二引二文明同證性之三法。釋迦牟尼允同諸佛。則一切三法無不同等。且舉當經及華嚴經二處三法。示其同相。此二三若同則一切不異。體即法身同也。意既是智智能合體。即應身同也。事謂事用。即化身同也。共一法身。復言一身者。牒上法身與智俱一也。十力四無所畏。及六通三達。一切法門體通三德。若從所證即法身德。若從能證即般若德。若用化物即解脫德。今文既以一身一智示於二德。故力無畏的在化用。須屬解脫。此二三法對金光明者。乍似以法而對於喻。其實不然。以前引教定此三字是法非譬。故今以其三身三德。類金光明三種法門。彰於諸佛皆同證得。恐謂是譬。故文結示非假世金寄況佛法。三引文定此經題非從譬立。言妙寶者。名金為寶。皆以可重為義。並是當體得名。此法性寶具足光明。即是照了應益之義。非借世寶為譬喻也。◎二研法二。初設執譬問。以附文釋及當體釋。並據經說。雙附理名及事用故。得名附文。獨附理名乃稱當體。是故二釋皆依經文。故今設問。舊但從譬。何得矯異而依於文。矯強也。亦詐也。謂強依經文詐顯異義。二約雙存答二。初答雙存。今釋經題存於二意。一順佛語。故依文釋。二對古師。故作譬釋。言對古者。因見三師不善用譬。所譬不周乖違法性。故作譬釋。具顯法性深廣之義。而對形之。如此用譬雖無經據。存之有益。是故二途不偏廢一。汝專執譬則棄親逐疏。我今雙存則親疏俱得。二被二根。即釋伏疑。恐人疑雲依文二釋既甚親切。何須復存譬喻一釋。故以被根利鈍為答。存譬釋者。為鈍根人。以根鈍故不能直解。金光明字是法性名。欲被此根。乃以三字為世間金有光明用。三不相離。比擬一切圓融三法也。若依文二釋。為利根人。以根利故。能解性具一切名義。知其能譬世金光明本無名義。聖則真法而作其名。故雲。利人即法作譬。尚知即法作譬。豈須以譬擬法。故引當經二文為證。住法性故即金光明而得見佛。故知法性與金光明釋迦牟尼。名異體同。見則俱見。此證利人解於三字是法性名也。然經所被非純利根。故空品雲。為鈍根故起大悲心。佛說茲典。既被二根。故通經者釋三字題。亦須兩說。赴其利鈍。復貶從譬如守株指。褒依文者懸解兔月不守株指。二觀行釋。此文及前一番問答。並後重明帝王之義。在昔清敏二師雲。得舊本無此等文。乃謂後人添製耳。今原略本。直是往人不能深解境觀之說。故輒除削。以今驗昔昧者可知。復恐大師頻講此經。其觀行門有時不說。帝王之義進不亦然。故前文雲。或說不說俱亦無妨。記錄隨時或圓或缺。致有一處存乎略文。以其觀道對境用心。意趣難見。與夫教義或少不同。淺識之流既闇廣文。忽偶略本便生封滯。形於章句廢此觀心。予於早歲出釋難扶宗記。救茲正義。彼徒抗論因數窮邊。於是妄破之義皆為蕩盡。近有孤山圓師。既審所承能破義墮。經十餘載別搆四意重斥斯文。一謂詞鄙。二謂義疏。三謂理乖。四謂事誤。今慮後學遭其眩亂。故不獲已引而釋之。彼破詞鄙曰。吾觀其詞也。繁而寡要質而少文。苟留心翰墨者讀之。則知其言非向者之言。知其筆非向者之筆。則真偽可辨矣。豈待潛心佛學能斷其是非乎釋曰。詞之巧拙將何準憑。情若謂非。妍亦成醜。良由昧此觀心深義。翻將無礙之辯。以為輕鄙之談。又復此文委明觀行。曲示心要。故其詞尚實不尚華也。況諸部中文質相間其例甚多。不欲援據。苟執片言而害正義。斯蓋攻於細務而不明於大用也。若義疏等三。既其各有所破之處。待至其處一一對論。文為二。初標。對前教義即當解行兩門意也。前約譬顯十種三法。附文雙附理事二文。當體獨彰理性之號。雖皆深廣微妙圓融。然是約教談於佛法。生人信解。故大師雲。今時行人既無智眼。當以信解分別同異。如前生起十種三法。而有兩番。前番約教後番約觀。約教則為顯三德。次第生起九種教法終至三道。約觀則始翻三道。次第生於九種觀法。終會三德。故解釋十法及料簡十法既為生解。並順約教生起之次。金論觀法為成行故。所明十法乃順約觀生起之次。故知前位後番生起。意在今之十法成觀。又今觀解十種三法。不獨成行兼資深解。何者。以就觀門研心具法。故使十法圓融之義。轉更分明。是知大師為成智眼。故立觀釋。是故標雲觀心釋名也。又復應知前當體釋。定金光明三字之名非譬是法。今附十種三法之觀。皆研法性金光明也。是故十處皆標三字並非譬喻得此意已尋茲文者。方可略見觀心旨趣。◎   金光明經玄義拾遺記卷第三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784 金光明經玄義拾遺記   金光明經玄義拾遺記卷第四   宋四明沙門知禮述   ◎次釋中三。初設二問答示觀心所以二。初明解須行成故於心作觀二。初問起者。前已廣約譬喻附文當體。釋金光明。足顯法性深廣圓融。今何更立觀心釋耶。二釋出二。初正釋。此一段文須得心佛高下之意。方免疑情。妙玄雲。佛法太高。眾生法太廣。初心為難。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觀心則易。今從上來至不能開發自身寶藏。是論佛法太高也。從今欲下明觀心則易也。上來等者。即前譬等釋金光明。一一無非豎徹三位遍該諸法。說眾生皆如菩提涅槃本性具足。此顯法性無量甚深。而但是佛所游之法。佛是聖人金光明是聖寶。尚過菩薩所行清淨。豈是凡夫己之智分。若但言議上之名句。不能觀察己之心性。則於聖人聖寶。有何益乎。故引二喻。斥其多聞無觀智者。鸚鵡學語者。曲禮雲。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人而無禮不亦禽獸之心乎。今但借喻有聞無觀。徒學聖言不離凡夫之心耳。客作數錢者。華嚴雲。譬如貧窮人。日夜數他寶。自無半錢分。多聞亦如是。今欲等者。攝前佛法入心成觀。心是心性若陰若業若煩惱等。即凡夫心地。既三障當體是金光明。故雲珍寶。此乃立心為顯理境也。欲令行者即聞而修。開發自己金光明寶。免同學語數錢之類也。二引證。初引淨名。諸佛解脫者。三解脫也。與十種三法不多不少。此是佛法。若緣佛修。則增念慮理難可顯。故佛示要門令諸眾生觀己心行即空假中。則三解脫當處發現。此乃心佛無差觀心則易也。又引釋論。彼論九十三雲。有慧無多聞。亦不知實相。譬如大闇中。有目無所見。多聞無智慧。亦不見實相。譬如大明中。有燈而無照。無聞無智慧。譬如人身牛。故大論雲。如安息國邊地生人。雖生中國不可教化。根不具支不完不識義理。著邪見等。皆名人身牛也。有聞有智慧。是所說應受。如人有目日光照。見種種色。今亦如是。若聞上來種種釋金光明。不觀己心者。即多聞無慧句也。若但觀心不聞圓融說者。即有慧無聞句也。能攝上來無量甚深十種三法。觀於心性顯金光明者。即有聞有慧句也。有三觀目圓教日照。則見三諦種種之色。二明心為行要故。觀必研心二。初約簡數觀王問。若約三科論去就者。則棄界入但觀五陰。復於五陰簡四觀識。大師譚觀常論簡境。去丈就尺去尺就寸。義既可知。故今但約觀心為問。既雲觀心五陰除色四皆屬心。何故棄三而獨觀識。然設此問令知觀境唯在識陰也。孤山四意中第二義疏破此文雲。今家約行附法託事三種觀中。唯約行觀簡示陰境。其餘二種全不觀陰。但託事攝法明理觀耳。今附法觀。秖合直攝三法以歸三諦。而發棄三觀一之問者。蓋不知三種觀心規矩。驗是後人擅加也。釋曰。義例立附法觀雲。攝諸法相入一念心。以為圓觀。且一念心豈非陰耶。既觀於陰簡有何過。法華文句託靈鷲山觀於五陰。記雲。諸餘觀境不出五陰。今此山等約陰便。故以諸文中直雲境智。又雲。亦應於此明方便正修簡境及心。既諸觀境不出五陰。乃知託事及附法觀。無不觀陰也。直雲境智者。即諸文雲。觀於一念即空假中。一念是陰境三觀是智也。又令明於方便正修簡境及心。須棄思議取不思議方名簡心。不於三科而論去取。安名簡境。又王城觀雲。應如止觀十乘十境下去皆爾。記主意令講此觀時。人欲修者。須敘私記。簡陰境文。及十乘等而委示之。令山城觀行法備足。非廢託事便自講說止觀全部。他之致意直欲如斯。既雲下去皆爾。信諸託事及附法觀。皆須簡陰及示十乘也。彼文不簡尚令簡之。今有簡文那成非義。據此棄三觀一之問。雲義疏者。義實不疏。蓋汝解疏耳。又若直攝三法以歸三諦。不許簡陰便是觀心。則成偏觀清淨真如。何反宗之甚耶。是知彼人都昧一家三種觀法。如釋觀經十六觀雲。是一心三觀的非義例三種觀攝。且義例雲。夫三觀者。義唯三種。豈應妙觀更有異塗。況諸文觀心。皆一家樞要。儻解之錯謬。徒成斐然。既失其本餘皆枝詞矣。彼又於金[鏍-糸+廾]記中雲。若取止觀來消事法觀文。乃以止觀隨機面授。深違大師遺囑也。囑雲。止觀不須傳授私記時為人說。輔行釋雲。囑意正言隨機面授意多不周。非後代所堪。彼人曲解輔行之文。成於己見也。且輔行釋面授等意者。斯蓋隨逐大師修心之者。或觀道不進或內外障起。有所諮問。師乃隨機面授口訣。一時取益意多不周。若後代人心病既異。故非所堪。蓋不須用面授止觀而授後人。非謂不得。敘十卷中十境十乘消事法觀。以茲境觀載於私記。若其敘者。正以私記時為人說。雅合大師臨終遺囑。若全不許敘止觀。荊溪何故於山城觀。令辨方便正修簡境及心十境十乘耶。敘此令修山城觀不。又若謂此是開其解心。非謂令其修習者。何故妙玄明觀心文中。令即聞即修耶。釋籤雲。隨聞一句攝事成理。不待觀境方名修觀。何公背吾祖之教乎。故知今辨棄三觀一。正符荊溪於山城觀中指授意也。二約心淨法融答二。初約離性先觀內心。上定三字非譬是法。法性可貴名之為金。法性能照名之為光。法性能益名之為明。今用此義觀於識心。若心不具金光明義。那可於心觀於法性。此文為三。初約貴論金。欲顯心貴。先於萬物推人為貴。從劣至勝。見心不昧名為靈智。靈智雖貴而通四陰分於王數。問已棄三數。今獨推王而為最貴。識心既貴。故觀心王即法性金。二約照論光。光有勝劣。故先就劣比至心識。最得名光。是故觀心即法性光。三約益論明。即能充益色等四陰。益色陰者。良以色心性不二故。色隨心轉。大品佛現色像無邊。皆由般若性周遍故。色淨亦然。亦能等者。心王若正心數亦正。化轉塵勞心數眾生。故心能益。是以觀心即法性明。此約心有貴等三義。故觀於心。顯金光明法性三法。此文即是離性為三也。所觀之性既離為三。能照之智任運成三。所起之用亦合有三。文雖不言二修各三。以性顯之其義合爾。二約合修自融諸法。上示心境即金光明。義當修性三各具三。今明遍融但指光明。至後結文具言三字。驗知此是修二性一。文有離合乍覽難知。此自分二。初遍融諸法迭顯光明。此文豫示觀成理顯遍融諸法。以釋伏疑。疑雲。若唯觀識陰顯金光明。於一切法何能融淨。是故釋雲。若知心無心為光知想。行無想行為明等。意雲。識陰金光明顯。則一切法皆金光明。故以王數心色實假正依及一切法。從狹至廣。迭顯光明二修之德。對於一性以成三法。知心無心為光者。即以三智觀於識心。見金光明法性之體。則識心相寂故雲知心無心。其能知者實是三智。今但合為一觀照智。故唯名光。知想行無想行為明者。既以合一觀照之智。知此心王即實相。故無心王相為光。則任運有合一方便智。知心數實相無心數相為明。此以知王知數而為光明也。復以觀照之智知四陰心即實相。故無四陰相為光。則任運有方便之智。知色陰實相無色陰相為明。此以知心知色而為光明。又五陰實法對於假人。論於觀照方便二智。而為光明。又以正報對於依報。論於光明。又約依正對一切法。論於光明。義悉如是。言一切法者。即假人實法及以依報。各有相性體力作因緣果報本末究竟等法也。此由觀識金光明顯。故於諸法任運觀成。欲彰諸法一一是金。一一是光。一一是明。故歷諸法迭論二智。故義例雲。修觀次第必先內心。內心若淨。以此淨心遍歷諸法任運泯合。既雲任運知不加功。二約顯一性結成三法。上於諸法從狹至廣。約於二智迭示光明。而二智所顯無非一性。即當於金。是故結雲金光明也。而雲觀心者從本言之。二正附十法明觀心成行二。初舉上教義為所附之法。上約十種三法論金光明。有其二意。初則同他譬釋。以金光明喻十種三法。次則附文及以當體。釋金光明非譬是法。故十種三法當體名為金光明也。今之觀釋順上次意。故雲。上約上種三法論金光明。故以十種金光明義。為所附法。即攝此法入心成觀耳。二明今觀門為能顯之行。十初三道二。初示觀二。初釋二。初通約三道明圓正觀二。初兼通數祇於報障義立三道之境。言通數者。謂想欲觸慧念思脫憶定受。此十隨王能作一切善惡之事。故得名為通大地數。問前簡觀境棄三觀一。今那卻取慧及諸數為煩惱業耶。答今論觀法具有十種。後九皆從所顯之德。其體本融。可約一念識心為境而修三觀。顯其三法。唯此三道從所破障。立於觀境。是迷惑事體本不融。若於一識示其三境。境既叵分觀難成就。故特兼通數為三道境也。問若欲分明示三道境。何不遍取五陰為苦。三毒為煩惱。七支為業。何但王數對三道耶。答今秖於陰境示三道相。識親別苦報之總主。是故心王的屬苦道。慧分違順故起貪瞋。乃以慧數對煩惱道。諸數隨慧能造善惡。故以諸數對於業道。雖非業惑當體而是業惑親依。常與王俱。有三道義。可以正觀顯金光明。若現起煩惱動作之業。為下助道觀之所觀也。二約圓乘即障顯德。以明妙觀之功。此文雖略觀法可明。先須了知金等三字是法非譬。即於王數三道之境。體金光明三種法門。即體心王可尊可重。是法性金。體於慧數即寂而照。是法性光冥理智也。體於諸數能多利益。是法性明即體之用也。斯是光明二修。對金一性為三法也。圓論三法必非孤立。金無光明非圓正因。光無金明非圓了困。明無金光非圓緣因。但為前文數曾顯示。故此三道略對三字。是合三相也。應須了知。以離為合合體常離。言三不少言九不多。問此三道觀何故不用空假中耶。答心王是金三諦一境也。慧數為光三智一心也。餘數是明則有二意。在果則三脫應機。在因則三行資智也。此正觀文極簡略者。以此文中有助道觀。別於身等粗顯三道明觀廣故。故今正觀未暇備陳。從三識去。一一明於一心三觀。故今三道略對金等三法門耳。二別約三道以空助道。今於三法立觀釋者。意在行人即聞而修。然其初學見愛彌隆。於身於心起重惑業。若但令觀三障即德不破不顯。必生見慢更增生死。是故大師於三道境。略譚正觀廣說助道。就假實境委示二空。於惑業中廣推四性。令見思調伏業累不生。方於九科示妙三觀。粗心既息妙觀可修。製立有由不可雲謬。此於三道各論空觀。分三。初約假實觀苦道二。初約六分觀假人三。初舉經文總標觀法。彼為觀佛先推己身。以己實相與佛無二。故雲亦然。今文且取觀身之言。修於空觀。見思若息三法現前。則身與佛皆金光明。有何差別。二於現境窮逐假人。六分者。身首為二及四支為六。此六合處執成身見也。如是橫豎者。六分為橫三世名豎。觀智推求畢竟叵得。執有雖息傳入無中及雙亦雙非。此之三句皆依身起。悉是身見。推令無理故皆叵得。所召之身執雖似泯。而猶復存能召名字。若不推窮還生見惑。故以心色內外中間及常自有。以為四句。推能召名皆不可得。故引肇師名物俱空。證今所推身及名字。本來空寂。言假實既空者。非指假人及五陰實法也。秖指所召之身為實。能召之名為假。故下句雲。名物安在。三明治道助開圓理。觀身是實相是金等者。蓋此行者聞前教義。明三識三道三一圓融。與三德等無二無別。乃能信解分段之身。及見思惑當體全是性惡法門。但為執情故成重障。實類盲者身居寶藏為寶所傷。今修空觀助道功成。見執既虛。即於境觀皆見實相。身之實相是金法門。即此實相體能觀照。是光法門。緣身心數本亦實相。今不隨情名寂不行。皆悉轉為實相之行。是明法門。二就五陰觀實法二。初結上人空。上之觀法雖言六分及以五陰。但推身見意顯生空。故空品雲。是身虛偽。大師指此為生空境。故文句雲。攬陰成身計有我人眾生壽命。故約身假為生空境。故今結前觀身觀法是觀假名。若今諸部衍門空觀。人法雙觀。以色性如我性我性如色性故。唯此經空品明於圓空。即先觀生空次觀法空。此文順經先生次法。蓋由初心人執障道。故今對治先廣推檢。至觀實法例之而已。二例觀實法。例上人空名物叵得。此中亦合以所空陰為金。能空觀為光。緣法心數為明。悉應例上也。二約愛見觀煩惱道二。初簡示身因之境。上之假實是身果也。今推身因因有惑業。業屬業道。次文明觀。今觀身因且在煩惱。二正明體法之觀三。初舉經文約句簡判二。初直舉經文。簡於析觀故雲不壞。體觀通中名隨一相。二簡非經意二。初明雖有四句四。初標列句法。所言誰者。檢人之語。推四種人當於四句。二指示因果。三去取業惑。因雖兼業。今正論惑。業在後觀。故雲且置。四約人對句。即前誰字所檢人也。四果者。第四果也。有餘解脫能壞身因。無餘解脫能壞身果俱壞句也。凡俗之流俱不壞句也。王憲害者。怨對害者。自害體者。此之三人名壞身果。彌增煩惱名不壞身因。第三句也。餘三果人斷五下分者。初果斷三分。謂身見戒取及疑也。二果三果能斷二分。欲界貪瞋也。名壞身因。而此五分所感果身。猶存欲界名不壞身果。此以未壞且名不壞。壞在不久名第四句。二明不隨一相。前所名壞皆是析觀。其不壞句自指凡惡。是故四句俱非體法。本不生滅故皆不隨一實相也。二於惑境順經修觀二。初推本不生。此是大乘體法巧度。亦論橫豎。橫破因成豎破相續。破因成中非自等者。龍樹雲。法不自生待緣故。法不他生因本具故法不共生無二分故。法非無因生。有因緣生尚不可得。況無因耶。次破相續具足應雲非前念滅故起。非前念不滅故起。非前念亦滅亦不滅故起。非前念非滅非不滅故起。今雲非生等者。生即不滅而但非於雙非雙。亦唯闕第二句。如是橫豎等者。結示因成相續求心不得生相。既本不生今亦無滅。故名不壞也。二結隨一相。圓解之人修空助道。既了身因不生不滅。即能隨順中道實相。三明治道助開圓理二。初正明體法功成。本以圓心修空破障。正助合運即於煩惱隨一實相。所隨是金。能隨是光。諸數是明。三不縱橫名開圓理。二更明餘觀助道。壞身因者。析觀斷集也。壞身果者。前第一句也。不壞身果者。前第四句也。體法空觀既堪助圓。析法空觀亦能治惑。若以圓解合而修之。壞與不壞皆隨一相。三約動作觀業道三。初舉經文總標觀法。今就六作觀業道者。蓋一切善惡由茲辨故。舉足下足六中屬行。淨名指此而為道場。通於六即。今是觀行佛成道處。不觀舉足即空假中。安令此處是寂滅場。安能具足一切佛法。如此觀業見業本際。方稱經文道場之說。但為初學雖有茲解尚於六緣。計我我所。若唯正觀反增執情。故立助道。且令觀空對治此惑也。二於六作體本無為二。初約行緣明觀。業是身業。業者是心。以心為因。以身為緣。單因單緣或共或離。推於舉足不得舉相。下足亦然。如是觀時。我我所相寂然不起。一切業累自茲清淨。初心行者得無介意乎。二例餘作亦爾。以住坐臥足於行緣。即是四儀。復加言語及以執作。乃成六作。止觀稱為語默作作。今雲言語就顯示相其實默然亦能成業。文雖闕示義合俱觀。三明治道助開圓理。以解圓心推業四性。四性空處正觀現前。境觀諸數成金光明三法門矣。二結此乃總結前文正觀及以助道。皆顯法性金光明竟。二結位。若約教釋明六即者。多為顯於法性高深。若今明六即。正辨行人全性起修。觀之成不。入位淺深。仍示因果。皆金光明。故六皆名即。觀親疏故即須論六。就即論六免生上慢。就六論即免生退屈。不慢不退妙位可階。初理即位言有心者。大經雲。凡有心者悉當作佛。若其不具金光明性。佛何由作。言法界法性者。不異而異。法界橫論法性豎說。意雲。理具橫周豎。亙金光明也。既其未有信解等事。但有理性金光明德。故名理即。名字位聞金等名解了本具。觀行位修成圓觀塵緣不間。故得相續。相似位閉目則見開眼則失者。此位未入無功用道。三不退中念猶退故。故以開閉彰其得失。問觀行尚得唸唸不休心心相續。似位治生不違實相。那於金光開眼則失。答觀行相似雖俱圓觀。親疏不類得失懸殊。其觀行位三惑全在。於彼疏觀能安忍者則論相續。於無術者則有退失。若相似位見思已去。於親觀中而論得失。若能防護則速發真。名閉目則見。若起法愛則有頂墮。名開眼則失。不進為失非退失也。大判意根似解已立。故雲治生不違實相。細檢此位未破無明。若無住風息名開眼則失。分真位善入出住楞嚴三昧。故開閉皆見。究竟可知。孤山第三理乖有三。初破此也。彼雲。且金光明本喻三德。前文尚作當體釋之。而相似之文翻作眼見金像釋之。吾知其往者。竊取觀經六即。於茲謬說。彼明觀佛色身仍在觀行之位。故雲開目閉目周眸遍覽無非佛界。吁可怪也。任作金像用義。且彼疏文是大師親說。觀行位者閉目開目境界常現。何以今於相似證位。而雲開目則失。顛亂之說徒惑後學。釋曰。若其竊取觀經疏者。必不文相頓爾乖違。予今詳之。文違理順闇者罔知。何則今於三道直觀理性金光明也。若觀經疏託彼佛身顯三諦理。雖俱圓觀託境不同。彼想色身以為事境。即於此境修空假中。以為理觀。境觀雖於一念同修。而其事境是應物相。觀中先發。故觀行位閉目開目常得見佛。此顯三道金光明理登住方發。故相似位閉見開失。蓋以開閉用顯此位是似非真。良以此位尚須作意。登住方入無功用道。彼疏似位於妙三諦。豈不然乎。又復似位論開閉者。蓋約五眼非獨肉眼。既體上二惑任運先除。必二諦四眼此位先發。若策四即佛則稍同真見。亦速入真。名閉眼則見。若任四眼則起法愛。呼為頂墮。故雲開眼則失。若不然者。離愛一法為被誰耶。故輔行雲。三諦之乳真善妙色。五眼洞開方見諦境。是則相似猶屬於盲。障中無明未破故也。彼人全迷般舟觀法。佛身為境空等為觀。一念之內難易淺深。而卻妄斥此作眼見金像釋之。相似開失觀行俱見。謂之顛亂。若論不解事理淺深。則顛亂之責須歸己也。又見與不見妙旨難知。如法華四信弟子聞經信解。即能見佛常在靈山。文殊等覺不修三昧。不見妙音。此經樹神睹佛禮塔。為眾詢疑。及至讚佛哀泣雨淚請佛現身。此之經義忽有一本無如是文。他必謂之後人擅加耳。二觀三釋三。初標觀顯理。十種三法皆可當體名金光明。以十種三法無不具於貴等義故。是故今雲。觀心三識論金光明。二附法作觀三。初略示境觀。一念心境也。即空假中觀也。即是觀心識於三識者。三識本來是妙三觀。九界忘本。識隨妄轉不識本性。今順性修觀。觀無別體。即以本識識本識也。二廣陳觀相二。初明一心三觀三。初空。三識沈隱其相難知。而不暫離第六意識。此識緣外。故以意根對塵為緣。推於四性不在一處。即以四性而為眾緣。從此緣生生即無生。故雲我說即是空也。空無分別即阿梨耶識。二假。眾緣生故空無性相。眾緣生故善惡熾然。惡即四趣。善即人天。非善惡識通於四聖。此四俱非有漏善惡。於彼空中順緣起性種種觀察。言是非者。即藥病也。於空假立故謂之強。此觀立法即阿陀那識。此識名意。以其第六是意之識。名為意根。是故根立識亦立也。三中。心性不動本來中實。不可思議。而體具足空與不空二種功德。故體及德成圓三識。故雖觀空而不定空。雖觀於假而不定假。即現前識絕二邊相。能所叵得。此觀即是菴摩羅識。二明雙亡雙照二。初明即照而亡二初約義立。識於三識照三識也。亦不得三識觀忘三識也。二引經證。觀色等五即是觀俗。觀五皆如即是觀空觀五即性。是觀中也。今皆雲不觀者。即於此三無觀無得。名約三觀即照而亡。經明五陰。今但於識忘三觀也。二明即亡而照。雖於識心忘於能所。而三境觀了了分明。故雲不濫。而言雙照者。以識識如乃是二邊。識性是中。今頓觀三諦即中邊雙照。驗不得三是雙亡也。三結成附法。觀於意識即如即性。乃識三識。言亦照亦滅為阿陀那者。淨名經文。既以觀識而為假觀。是故今文順此識義。以結附法。何者。蓋第七識能生第六。故名亦照。常緣第八故名亦滅。故用雙亦而結此觀三結法判位。例上三道可以意知。然道識二三位雖在理聞名作觀成修中五。而此五位皆即性三。是故須約六即判位。三觀三佛性二。初標觀顯理。例三識觀義可知也。二附法作觀二。初約三觀所顯明佛性三。初直約義立。於一念心明妙三觀。例前三識其相已明。故不委示。二引經證成三。初引淨名病本明心即三諦。居士權病以示眾生三障實病。實病之本不出通別二種見思。此二見思皆緣三界。即分段變易二病之本。病必須藥相兼而示。即假觀也。空中可知。二引華嚴無差明心即佛性。初立三觀觀一念心顯三佛性。三觀即心其義雖立。如何於心明三佛性。故引此文三無差別。以驗我心即是佛性。他生他佛尚與心同。豈己佛性心不是耶。此證觀心顯三佛性。其義明矣。三引般舟念佛明佛即三諦二。初引法喻二文。如文。二釋皆成三諦四。初釋法文。作兩番銷文以顯空假。初於一文而示二觀。以諸句中如字為空。即以諸句我佛心異。便名為假。次以二文而示二觀。諸句之中雖有如字。以我佛如異故。當假觀。乃以不見我佛如異。方名空觀。兩番見佛皆是中觀。故知彼佛是我覺體。以具空假二種德故。故用二觀觀於二德。助發中觀佛即現前。問覺體是心。今見色相豈不相違。答須知。本覺具一切法離分齊相。色性即智智性即色。唯心唯色方曰見中。故見彌陀以為中觀。二釋喻文。於諸喻中但釋夢食。餘皆倣此。然不出法性似法非喻。斯蓋作夢及以成觀。皆法性力。今以作夢法性。而喻成觀法性。如釋籤雲。夢事宛然即假。求夢叵得即空。夢之心性即中。此之三法不前後不合散。故知今家如此釋喻。最能況顯一心三觀。三明亡照。初我心下立假也。次我心如下立空也。空假既立若不忘之。中觀不顯。故先以二不得句忘於假觀。次以二不得句忘於空觀。二觀既寂心絕所緣。即見彌陀中道之佛。任運雙照妙假妙空。四顯一心。經文既雲常得見佛。佛即中道大覺之體。豈有見體而不見用。用即空假。即見佛句仍是三觀一心之文。三結法判位。性德三因而為三諦。全性起修即以三因而為三觀。諦觀名別體不殊。是故三觀即三佛性。三性當體名金光明。六位皆即。二約六法境智明佛性二。初正釋二。初約境智明佛性。附法作觀非局一途。前明三觀觀一念心。顯乎佛性。則佛性二字俱是所顯。今明佛字既翻為覺。即能顯之智。性字既以不變為義。即所顯之理。此乃即就佛性二字。論於觀境。行者應知。此之一釋能顯前義。何者。前文雖立能觀三觀。實非別修體是覺智。今之佛字為能觀者。示前三觀元從性起。此覺之性即為所觀。能令修性其義一合。故後結雲。得此大好。性雲理極者。果佛之性為妙境故。此理至極。如以性德名無上也。二約六法明三因二。初對顯三因。今以佛字為能覺智。即以性字為所覺理。為覺何法而為理性。即指六法故也。即於此法覺智研之。今理性顯。六法者。所謂五陰及假人也。以此六法而為三境。問五陰中三即是心數。今那陰外別指諸數。答心王心數通於三性。下以無記王數及色為正因境。以假名人為了因境。以善惡數為緣因境。如託王捨立境觀義。以五陰為捨心王居之。荊溪雲。以善惡王居無記捨。今無記陰外。指善惡數於義何失。蓋由前釋境唯一心。而就能觀立空假中故得所顯具三佛性。今於實法立記無記。並其假人乃成三境。各顯實相即三佛性。以所顯能令一覺智成於三觀。境觀互映一三無礙。立義之巧無以加焉。問於無記陰顯乎實相。復名正因。其義可爾。假名諸數那名實相。於二實相那名緣了。答佛智究盡諸法實相。故假實國土諸法皆實。今修佛智豈觀此二不稱實相。假名實相對了因者。大論雲。眾生無上者佛是。佛翻為覺。豈非即達鄙俗假名而為無上。佛之假名。佛既是覺。今對了因有何乖舛。論又雲。法無上者涅槃是。涅槃斷德正屬緣因。數是陰法。若不體達善惡數法。寧顯緣因。大乘因果皆是實相。豈獨正因性為因果耶。二引證六法。雖善惡數別對緣因。而體不出五陰實法。五及假名而為六法。以此六法對三佛性不即不離。以不離故六法全是三種佛性。以不即故須觀六法破二種執。以不離故破無所破。以不即故無破而破。以不離故顯無所顯。以不即故無顯而顯。又不離故六不可遣。以不即故六不可立。不遣不立妙性存焉。二示意。文中先且結名辨位。從思得下方正示意。秖以二字示妙觀境。用此境觀體於六法。一一稱實見於三性。故雲大好。孤山第三意有三。二破此文也。乃雲。又解佛性雲。佛者覺智。性者理極。能以覺智照其理極。境智相稱合而言之。名為佛性。且佛性名出乎涅槃。能仁談之。章安疏之。荊溪論之。皆言因人有果人之性。故名佛性。儻大師於此反經別立。章安荊溪亦合指之以申其說。既其不爾。則後人謬立又何疑哉。釋曰。前譬釋中三佛性義。豈非因人具果人性。而不妨作性一修二相契釋之。又若執雲。但性中三是果人性者。便成緣了自外別修。安得名為全修在性全性起修。況復大師不雲因人具果人性。唯言佛名為覺性名不改。不改是正覺智是了。與今分對境智之釋。無少相違。那獨謂今反經別立。又金錍雲。因不名佛果不名性。彼以二字分對因果。蓋示因果二而不二。今以二字分對境智。欲彰境智二而不二。夫論觀法若其不用果覺為觀。則非圓行。若其不以即覺之性。為所照境則非妙境。非極理也。當知今立境智不二名為佛性。正與金錍因果不二佛性義同。其義既同。安得名為反經別立耶。既非引立何須指說耶。普門玄說性具三觀。既用此觀照性為境。今性具果覺豈得不用照性為境也。今附法觀秖附佛性二字之法。立觀立境。是故能所二即非二。不知此妙斥為謬譚。悲哉悲哉。彼人雖引因有果性。而不能信果覺為觀。觀於六法顯覺之性。徒聞因人有果人性。全不能用有何益耶。妙樂雲。果理在行方名等賜。又此觀意全同普門玄義所說。彼雲觀人空是了因種者。釋論雲。眾生無上者佛是。佛者覺也。始覺人空終覺法空。彼指果覺為了因不。即以果覺為觀智不。所覺人法是六法不。二空所顯是覺之性不。彼文亦是後人添耶。應知二字分對境智為妙無盡。何者。即以果佛為初心觀智。是如來行也。用即性之覺非別修緣了也。照即覺之性非心外境也。如此方名附佛性法修圓觀也。然茲妙趣彼尋名者。爭不怪之。◎   金光明經玄義拾遺記卷第四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784 金光明經玄義拾遺記   金光明經玄義拾遺記卷第五   宋四明沙門知禮述   ◎四觀三般若三。初標。二釋三。初約圓總舉。總舉一心空假中三。是三般若。何者下略示三相。以即一而多示假相。即多而一示空相。非一非多示中相。於一念心而論三相。不前不後亦不一時。二寄次別釋三。初假次空後中。初一心一切心別示假也。假在初者。假有二種。若在空後即建立假。若在空前即生死假。欲明凡夫從心生過。警於初學。有漏之心唸唸常造六道三障。令知其過動習空中。以求出離。故於三觀示假在前。日夜常生無量眾生者。謂一業成百千萬生受報不盡。一一果報皆有假名。如諸經律所明來報。那不自省輒謂無生。十二因緣喻如鉤鎖相續無際。故雲。一心一切心。此生死假即建立中所治之病。舉病顯藥假觀立也。二一切心一心別示空也。既知心有則生諸心。欲寂諸心當觀心空。須約四性檢一念心生滅叵得。一心既空一切安有。故舉小火小珠。喻一心空。燒薪澄海喻一切空。故雲。能觀心空。從心所生一切諸心無不即空。欲明空觀其相顯故。故寄二乘分齊而說。三雙亡二邊故。煩惱非一非一切。別示中也。現前一念若定空者。下能舒出一切有心。若定有者。何能卷歸一空心耶。不空不有無狀無名。強稱中道。復以識智示其邊中。經雲。不依識者非真實識。是虛妄識。凡小依之著有沈空二種之樂也。經雲。依智者非二乘一切智。及菩薩道種智。是一切種智也。故屬圓教。佛及菩薩達二邊中。故名求理。欲示中道觀相明故。故斥二觀。其實三諦一心圓照。三依圓對智二。初對智。言如是觀者即一心三觀者。示三觀相須寄次第。為明對破三種惑故。顯三諦故。若能一心修此三者。自成圓觀。何則頓破三惑則一空一切空也。頓顯三諦則一假一切假也。三皆妙故則一中一切中也。此三方是圓三般若。二明圓。據大論文。三種觀智實在一念。體是祕藏故。離前後及並別等。大經依智智體如是。初心依止即名佛行。三結。例如前說。五觀三菩提三。初標。二釋三。初約圓總舉。如三般若。二寄次別釋。以次第三顯圓頓意。亦同前三般若說。但今假觀列於空後。復明藥病是建立假。又前般若體是三智。但於一念略明修相。不須借義示於觀法。今菩提翻道是能通義。又菩提心體是四弘。大集經雲。未度者令度。未解者令解。未安者令安。未滅者令滅。四皆度生。令三觀中皆雲度心數之眾生。乃是借彼度他生義。成今三觀度已眾生。故知附法含託事義。文自為三。初破假入空。先舉生死為所破假。即一切心也。起非次第故交橫繚亂。乃舉四物喻繚亂相。如絲之亂如沙之多。如蠶自縛如蛾自然。此四喻於世間因果。是故總雲。為苦為惱。次若知下正明即空菩提心觀。若空觀相前三識中已曾略示。是故今文但雲知空。此菩提心度義通義。並約見思即空而說。二破空出假。先舉空過。經雲。空亂意等者。經即涅滅斥小之文。小乘詮空為寂滅之理。以有為妄亂。大乘詮中為寂滅性。乃以空有俱為亂意。雖離有亂仍被空亂。今修觀時心若著空。即指此心數為空亂意眾生。此空心數望彼見思。而得名智。今論假觀此智是亂。故雲智亂甚盲闇。小乘證空得三無為。謂擇滅無為非擇滅無為虛空無為。此處滅心。菩提善根不得生長。故斥為坑。是大乘怨鳥者。大論三十雲。譬如空澤有樹名奢摩黎。枝觚廣大眾鳥集宿。一鴿後至住一枝上。枝觚即時為之而折。澤神問言。鷳鷲皆能任持。何至小鳥便不自勝。樹神答雲。此鳥從我怨家樹來。食彼樹子來棲我上。或當放糞子墮地者。惡樹復生為害必大。是故懷憂。寧捨一枝所全者大。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於諸外道天魔等。無如是畏而畏二乘。二乘於菩薩邊亦如彼鳥。壞彼大乘心永滅佛乘心。今取此義明破空出假成菩提觀。次若真下正明假觀菩提心相。真即假故依空建立也。此菩提心度義通義。並就塵沙即假而說。凡論假觀不出三義。謂知病識藥應病授藥令得服行。今從分別下。以四分別明四悉檀。寄此四悉總明三義。可不不同即世界。時宜生善是為人。以藥治病即對治。逗機會理是第一義。此四明瞭即假觀成也。三破邊入中。先舉二觀未免生過。今為所捨。而以見思及塵沙惑。為浮沈病。空假乃為二病之藥。以病偏增故藥偏用。藥存成病著。若墮二邊增無明病。故須兩捨。次非空下。正明中道菩提心觀。此中度義通義皆約無明即中而說。心無能所。名不住法。此法方可住於中道。三依圓對法二。初明圓。說欲相顯須寄次第。觀就理融則無前後。前三般若已明其意。二對法。今三菩提就異名說。真性菩提三皆妙絕故。亦名無上。實智菩提三皆蕩相故。亦名清淨。方便菩提三皆自在逗會無遺故。亦名究竟。三在一心故三各三。以體融故發即俱發。是故當體名金光明。三結。如前。六觀三大乘三。初標。二釋三。初總立觀法。二約境明觀。附三大乘修圓三觀。必須境觀義符於乘。以乘是運義。三種大乘無法不運。性既具運故逆順修法爾而運今體逆修。唸唸四運。運運即性。性是三諦乃成三觀。順修妙運此文分三。初明四運為境觀一念者。趣舉一念也。心隨境遷起滅更運故一一念無不四運。從未至已終而復始。凡愚不覺為運所遷。故以閉目喻凡不覺。舟行喻於四運心疾。二明三運為觀。圓教行者知剎那心。性是祕藏。祕藏遍含未始暫缺。故無一運非空假中。得此意者四運愈遷三觀彌進。故止觀雲。薪多火盛風益求羅。所以大師常示眾雲。實心繫實境。實緣次第生。實實迭相注。自然入實理。實心繫實境者。三觀繫三諦也。實緣次第生者。四運迭遷也。四運是境。境為觀緣。如薪助火。實實迭相注者。三觀實心注三諦實境。此之實境還注實心。相注不已。自然從於觀行相似。得入初住實理之中。此乃以三觀運運於四運。亦是四運之運運三觀運。皆得名為以運運運。三明對失顯得若迷三諦但隨四運。則生死無窮。若觀四觀即是三諦。則涅槃在即。三以觀對乘二。初約法對。三乘為大車。三諦是道場。不動而運。無到而到。二約人歎。三乘即一乘等者。理乘為車體。故高廣無過。隨乘為白牛。故行疾如風。得乘為具度。故莊嚴絕比。雖三而一雖一而三。此微妙乘乃是觀行。觀音普賢大人所乘。故名為大。三結。如上。七觀三身三。初標。二釋三初立觀顯法。二約心明觀。於一念心修三身觀。必須境觀皆有身義。故先明一心能起十界。即顯一念具十界身。次於十界即起三觀。則彰十界無不三身。初文為三。初明十相今家妙解華嚴心造。乃有二義。一者理造造即是具。二者事造通於三世。造於十界。謂過造於現。過現造當。現造於現。皆由理具方有事造。故十界身一一皆是全性起修。雖全是性而因成感果無少差忒。如破戒心成。能造地獄種種苦具。宿豫嚴待。故十界身皆有假實及以依報。無有一物從外而起。二辨難易。良以眾生無始熏習。惡多善少。致令心念多緣惡身。未駕五乘先遊四趣。登難墜易。誰曰不然。修觀行人於十界心。常當循省。三結唯心。法譬可見。次文者。於此心境而修三觀。顯於三身。分三。初空。五受陰洞達空無所有者。語出淨名。受陰心也。五者五處生受。謂受有受無受亦有亦無受非有非無。及受不受。亦名五取陰。觀此一陰空無所有。則令十界皆不可得。翻地喻心。空草木頃盡一切身空。二假。若就一念觀十界空。已具三諦。今斥空者。欲顯假觀立法功。故復慮圓人退大取小。故寄二乘斥空灰寂。空心不能起十界應。乃彰假觀無身不現。言同六道者。必是文誤。此文自雲為現佛身及三乘故。三中二。初著二斥偏。斥意亦同假觀斥空。二亡三顯中。問正為明中中何須亡。答末陀摩經自注雲。末者莫義。陀摩者中義。莫著中道也。釋籤據此立中道義。故知亡中方是中觀也。文中初列十三不得亡於身假。亦不得身如下。亡於身空如是空義也。亦不得身性下。亡於身中性是中義也。空中各合具亡十三。略舉初後故雲乃至也。語遣情則三諦俱亡。論顯理則三諦俱照。八尺身性五胞相性。乃至修性及修者性。身十三法既皆雲性。具義善成。且舉人身以為語端。理合十身身身十三。一一皆性。則彰十界各具十法。一一即性。就此論忘故畢竟清淨。方顯十身皆即中道。三以觀對身。三結可解。八觀三涅槃三。初標。二釋。三種涅槃皆具四德。方名圓極。故今觀三。一一皆成常樂我淨。觀法既同乃就三境而辨三相。雖於一境顯一涅槃。須知一一無不具三。若不爾者。何能令三皆具四德。此義前文已曾委示。文分為三。初約報心觀性淨。報心無記本淨易彰。心性既寂豈唯寂染。淨亦本寂。是故本性不染不淨。若可染淨性則生滅。故雲。染故名生淨故名滅。以不生滅四德義成。既雲生滅不能毀故常。驗於不染不礙不受三句。皆須言生滅避繁故略。具四德故名性。離生滅故名淨。故名性淨涅槃。二約起心觀圓淨。妄念煩惱宜觀圓淨。圓淨是智須論破惑。用三正觀破三妄念。應三諦性。令三妄念不染故淨。不毀故常。不礙故我。不受故樂。四德顯故圓。三妄泯故淨淨故不生圓故不滅。故名圓淨涅槃。三約諸數觀方便淨。諸數造作是故託之。觀方便淨。諸數不行者。不隨妄念造生死業。而隨正觀作不思議業。乃是轉於八萬塵勞。為八萬三昧及總持等。諸數既轉故。不毀方便不染方便。不礙方便不受方便。令方便淨成四德也。四德益他故名方便。諸數不行故名為淨。淨故不生方便故不滅。此乃諸數當體成方便淨涅槃。三結。可知。九觀三寶三。初標。二釋三。初立觀顯法。二附法明觀二。初約諦智及和就名共論三寶。二約修性及和剋體各立三寶。二釋意者。蓋以三寶修性相對。有開有合。初則約開論合。故以九義立一三寶。次則約合論開。故就三名立三三寶。初文三。初依經立名。一體三寶。佛名曰覺。法名不覺。僧名和合。二約義釋相。此之三寶既與三德同出異名。三德互具一一論三。是故三寶三不孤立。不覺是性餘二是修。二修各三一性亦三。性中之三既未覺悟。同名不覺。雖未覺悟理本諦當。故名三諦是為法寶。全性起修成三諦智。既能覺悟故名佛寶。此三覺智與性三諦相應和合。故名僧寶。非三諦法無三智佛。非諦智和無三脫僧。三結歸寶義。此佛法僧諦智圓極。妙用廣大實可尊重。寶義成就。非專極果五即皆然。次文分三。初約性德三俱不覺。三諦在性未起修德覺了智故。是故三諦皆名不覺。而此三諦性是三德。中是法身故當法寶。真是般若故當佛寶。俗是解脫故當僧寶。若其不指迷中三諦為三寶者。何能彰於性攝二修。不以不覺便無佛僧。二約修德三俱是覺。三智在修俱能覺了。是故三寶皆立知名。蓋此三智亦是三德。知中之智體是法身。故當法寶。知空之智體是般若故當佛寶。知假之智體是解脫。故當僧寶。不指三智為三寶者。寧知覺智能攝理性及化用耶。三約相應三俱和合。三智在修故皆屬事。三諦在性故皆屬理。三諦三智既皆相應。是故約和明於三寶。以由此三亦是三德。故對三寶。中事理和體是法身。故當法寶。空事理和體是般若。故當佛寶。假事理和體是解脫。故當僧寶。雖是三德以就諦智相應義故。三俱解脫。若此三義非三寶者。那彰三脫合三諦智。且如今家於諦於智及以解脫。一一須三是何意趣。若讀今文觀心三寶開合二釋生驚疑者。當知未解一家教觀三三之意。徒說徒行契證無分。又事理和者。一念十界可分事理若此三智契九界三諦。名與事和。若其三智契佛界三諦。名與理和。事和則有三教三寶。理和則有圓教三寶。一念事理不分而分。其義宛爾。孤山第三意有三三。破此義雲。又雲中諦不覺名法。真諦不覺名佛。俗諦不覺名僧。夫佛陀梵語。覺者此言。託事成觀安得違義。豈佛陀翻不覺耶。此皆昏醉之譚。於理何益乎。釋曰。佛翻為覺人誰不知。前科立名。不覺名法寶覺名佛寶。和名僧寶。此之名義皎然如日。今重釋中次文佛寶三皆雲知。豈非覺義以翻於佛。今雲。真諦不覺名佛寶。俗諦不覺名僧寶者。蓋欲令人解於法寶。即具佛僧。此之三寶以法為主。是故三寶皆言不覺。以由真諦是性德般若。義當於佛。俗是解脫故得名僧。而皆未有覺不覺智。是故三寶通名不覺。彼人不曉法寶真諦是性般若。故妄破雲。不覺翻佛。次佛寶具三皆從知立。僧寶具三皆從和立。故思益雲。知覺名佛。知離名法。知無名僧。三皆雲知。乃於覺義開三寶也。覺義既然。理合不覺及以和義。各開三也。佛世機利不須遍說。如此方名一體三寶。乃與三德無二無別。若不然者。安可一念融妙而觀。如此等義若非四辯之親宣。孰臻三寶之極致。故知正言似反他莫信之。昏醉之誣諒招塗炭矣。十觀三德三。初標。二釋三。初直列三觀。二約觀明德二。初正觀德二。初約圓示觀二。初示觀。圓妙三。德體必互具。一一皆三。不縱不橫方名祕藏。大師示位雖居五品。能知如來甚深祕藏。即以祕藏為諦為觀。融一切境。今體一念性是三德。即以三德而為三觀。故明三觀一一融攝。三觀之首皆言即者。指一念心即三諦故。初雲即空非即偏空。乃觀一念即圓空也。此空能破三諦相著。故雲一空一切空也。言無假無中而不空者。非獨空觀於法破相。假中亦能於法破相。何者。以空破相即真破俗。以假破相即俗破真。以中破相雙遮二邊。此三頓破名畢竟空。空既破相有何積聚。然具三諦不縱不橫。即祕密藏。此藏具足常樂我淨。名般若德。次雲即假非即偏假。乃觀一念即妙假也。此假能立三諦之法。故雲一假一切假也。言無空無中而不假者。非獨假觀能立於法。空中二觀亦能立法。何者。以空立法即俗立真。以假立法。即真立俗。以中立法。雙照二諦。此三頓立名為妙假。既攝三諦不縱不橫。名祕密藏。此藏具足常樂我淨。名解脫德。次雲即中非即但中。蓋指一念即具德中。此中能妙三諦之法。故雲一中一切中也。言無空無假而不中者。非獨中觀於法絕待。空假亦能當處絕待。何者。以空中故真諦絕待。以假中故俗諦絕待。以中中故雙遮雙照俱絕對待。此三頓絕名為圓中。既攝三諦不縱不橫。名祕密藏。此藏具足常樂我淨。名法身德。此三德觀列諸句者。但在離於偏破偏立及別觀中。得此意者。能所既寂言慮都忘。故得名為不思議觀。如是方顯三德祕藏。二明圓。從一中至無所畏。皆華嚴文。所言一者。趣舉一法也。無量者。一切法也。若以三諦收一切法無有餘也。復於三諦隨以一諦名之為一。如是一三展轉生起。如示觀文說。有茲觀解。聞一不畏減於三德。聞三不畏增於一實。當知下復以一多而為四句。顯不思議。離縱橫等成祕藏觀。二寄佛明德二。初明德從觀立。佛體命力從三觀成。況復體等是空假中。不可分於能成所成。二明德受藏名。二歎心境二。初據經歎要。諸佛皆具真性實慧方便三種解脫。今但雲解脫。亦是一中解多之意。此之三脫與其三德無二無別。但佛法太高初心為難。心佛無差觀心則易。是故令於心行中求。蓋眾生心即空假中。中是真性。空是實慧。假是方便。高下雖殊其性不二。故使觀心得佛解脫。今觀十法其意皆然。二例三無差。他生他佛三德三脫。己心三德豈與觀殊。三結法歸題。題標三字。既是三德當體之名。故以三觀對於金等。義當三觀顯三德也。三結。例前。三對斥邪空顯觀心功德三。初敘彼邪空。今立觀法皆依佛言。佛令依經修觀契理。復教設像託似觀真。經詮佛心。像寫佛質。此二不敬觀何由成。今作理觀以為正修。恭敬事儀用為助道。世間愚者不知此意。妄執癡空。見今觀心。復敬經像謂乖平等。難今修觀三身不成。乃執佛經及以佛像。同餘紙木。我於經像不生敬心。於餘紙木不生慢心。自行化他三身義足。以此癡空。毀今正助合修之行。二以事對破。彼執癡空詞既虛誕。故但以三事驗其恚慢。三身不成。初破平等義不成。汝於廟敕既須敬畏。於佛經像何以輕慢。畏慢既起諸使熾然。平等不成法身安在。二破智慧不成。師學兩分憎愛俱立。既生憎愛驗是愚癡。愚癡非智報身則失。三破化他不成。癡空非智方便則縛。執凡愚見生憎上心。我慢相傳師徒必墮。三毒邪氣轉入他心。化益全無。應身何在。二明今觀德。邪空之輩妄毀觀心。以事驗之其過略爾。今立觀心。復敬經像有何功德。略論有二。所謂有方便慧。有慧方便。此二俱解為三身因。即顯癡空二種俱縛。非三身本。二功德者。於凡夫位修圓實慧。以敬經像方便資故令慧不縛。以不縛慧導恭敬善誡勸眾生。故復能令方便不縛。三身因者。有慧方便能成應身。有方便慧能成報身。所顯實相即是法身。豈同癡空立三身耶。二約義重明二字。真諦所譯七卷別名。金光明下復安帝王。今之讖經唯標三字。故前文雲。若依四卷題但作三字。無帝王兩字。若依經文有經王之義。若說不說俱亦無妨。大師釋題前雖據文且論三字。今復約義重明帝王。故翻譯章備舉真諦華梵二文而言。此師譯題最為委悉。乃是作今重釋張本也。釋中先約真諦解。真諦譯此經後。以統攝義釋帝王字。乃將三身份對三經。意雲。諸經各說一身。此經具有三身名義。故能統攝華嚴等經。是故得帝王之目。分割三身優劣大教。具如疏斥。必是赴機且作此釋耳。二明今師釋二。初明應具三義三。初標名略示。欲約教觀圓對三法。故示帝王必具慧義。即以神謀聖策。並帝是貴極。王是朝會。合成三義。謂帝慧王。二釋出三義。此義於他仍是譬喻。若據今師皆是當體。三引經證成。初取所游深廣法性。證貴極義。若從能游乃屬慧義。次聞者思惟。雖在於因。然其初心即用果智。此顯圓宗因果不二。甘露雖理從能開入。及能處食。皆是聖智雄略之義。諸佛菩薩。以朝會故佛得常住。菩薩莊嚴乃至諸河焦乾希有事現是利益義。孤山第四事誤。破此文也。而言事誤有四。其一雲。夫附法成觀。祇觀前文所譚法相。且此文唯釋識本三字之題。及以觀心反用真諦立題帝王二字。其二雲。厥或直用猶可從容。況復擅加慧字。其三雲。又加其帝王二字之聞。而雲帝慧王。如至尊之號可以文武聖神等字。於皇帝二字中間著邪。其四雲。又雲。慧者是神謀聖策。帝則貴極至尊。王則萬國朝會。此解釋者。出於經乎備於史乎。載於子乎見於集乎。苟四者不譚則是胸臆謬說。智者聖師豈其然乎。今釋其一者。大師重明帝王之義。甚非逕庭。先敘真諦局解次陳今之正義。今義又二。初明應具三義。次依三義解釋。釋中自有二意。初約教義釋二。約觀行釋。教觀顯然如指諸掌。是前文已用教觀。釋其讖譯三字題訖。今復用教觀。解真諦譯。帝王二字何曾但附讖譯三字之法。而約真諦二字明觀。若觀此破尚讀文不委。況觀道深致何勞擬議乎。釋其二者。今師解經要在顯義。以真諦所譯。文雖標二義合具三。如世帝王豈不具慧。故雲。今明帝王應具三義也。立此三義為能詮名。以召所詮十種三法。以三召三令理可識。至唐義淨重譯此經。名最勝王。果符大師所立三義。極尊釋帝與最義同。慧之聖神與勝義合。以新譯驗三義宛然。況約義加文顯有其例。如今文句釋經五戒。欲令義顯。乃於各各忿諍之下。加於人人不信之句。財物損耗之下。復加虧失禮度之文。何不破擅加二句。使令文句成訛說耶。釋其三者。今明帝王具慧義者。意用三名詮乎三法。以十三法唯有三寶。佛在於初。八種皆同三德次第。今欲準此。帝詮法身。慧詮般若。王詮解脫。順所詮故。故安慧字居二之間。大師宣揚多從義便。釋妙法則先法次妙。釋觀世則先世後觀。以今重明帝等三義。乃是法性當體之名。尚非譬喻。安得全同皇帝尊號。況復自雲帝王合具慧義。非謂令將經題添於慧字。那忽掩其義而責其字。深見人情也。釋其四者。若謂解釋帝等三義。非經史子集。即後人擅加者。且如懺摩梵語悔過華言。今經文句不分華梵。直以首釋於懺。伏釋於悔。及黑白等五義釋之。又以鑑義訓於梵音。此等出何經論典籍。何不責其文無所出。令皆成謬。豈非大師善巧說法。務在顯理以開人心。又既雲。智者聖師也。所說名教固非凡情俗學所能逮及。安得齊我之聞見斥聖之辯才。巫蠱之言誰當信受。二依三義解釋二初約教義釋二。初明十種三法皆具三義。問前以十種三法釋金光明。其義已顯。今那更將十種三法。釋帝慧王。且尊重名金。照了名光。應益名明與今貴義慧義及朝會義。道理無殊。何須用此重對十法。豈非繁艿。致令往者謂此等文是人謬撰。有何所以。須重釋耶。答粗心讀文謂為稠沓。精詳其義各有所歸。何者。前譬喻釋。以金光明為世物象。可以比況十種三法。至當體釋雖捨喻從法。但雲法性可重名金。寂照名光。應益名明。而且未示十種三法一一當體名金光明。觀心十法雖從當體。而非約教。是故今釋顯從教示。一一三法即貴義慧義及朝會義。皆是當體名帝慧王。雖帝慧王與金光明三義。稍同而前從譬喻今從當體。義勢天殊。縱使前後皆從當體。而前文自釋金等三義。今釋帝等何曾重述。又諸三法若也各具帝慧王義。則令人深信一一三法皆是經王。以即在題非遠取義故也。二明十種經王皆能攝法二。初標列。二釋相二。初正明攝三。三初攝法門。三道在迷故攝惑。識別名義故攝解。三菩提攝發心行者。填願行也。三大乘攝發趣位者。發真趣果位也。乘遊四方直至道場故。三德攝理者。果後祕藏究竟理也。前文既明彼彼三法無二無別。驗知一一悉皆互攝。前文既曾委論互義。故今但示各攝相耳二攝眾教二。初攝諸部。三道攝淨名者。不即三障顯三解脫。安得名為不可思議。三識攝楞伽地持等者。以此經論多用三識顯事理故。問經題本是佛世法門。豈可豫攝滅後論耶。答今以經題所召法門。即是諸論所詮之義。乃以所詮攝於能詮。故雲三識攝地持等。況諸菩薩。為顯大乘尊經妙義。故造諸論。諸論所說違此經耶。若其不違理應攝屬涅槃。明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悉當作佛故。大品等五時教者。仁王般若雲。大覺世尊前已為我等。說摩訶般若金剛般若天王問大品等般若。今日如來放大光明。斯作何事。至佛定起。無問自說仁王般若。仁王對前四種般若。即當第五。此五般若說各一時。故得名為五時教也。菩提願行多出方等諸部經故。理隨得三成一大乘。法華開會故。新譯華嚴合於理智。但名法身。並於垂應以為二身。舊經明義即一而三。故與此經三身相攝。涅槃三寶及以三德大經最顯故。問真諦雲。三德攝三涅槃正斷二乘斷見。般若正遣凡夫有著。華嚴正化始行菩薩。今經通為八位人。故稱王也文句破雲。作此偏說。無智之人於諸經起輕慢。此義不可。今那得用十種三法分對諸經。卻同真諦被破之義。答真諦所釋分割三德在於三經。是別異義故為所破。今以三法非縱橫義。攝於一經。攝彼彼經亦復如是。且如大品題稱般若。義至三故諸法融淨。維摩所說亦名解脫。以具三脫故不思議。須知今立十種三法。一一三法非縱非橫。而高而廣。豎徹極果遍收諸法故。以十三分對諸部。如前真諦分於三德。對道前等三種之位。大師廣斥。至今自立法性甚深。乃用十種三法之義。對本有等三種之位。故知他將一法以攝一經。類今三法而攝一經。山毫相絕。學者應審。若謂不殊太無眉目。二攝一切。上諸經論並是大乘。且舉世人共見聞者。故雲當道。絓猶豫也。但豫八萬四千法藏皆為所攝。須知八萬該乎一代。無一名義暫離十種三法經王。故文句雲。於九種經中而得自在。三攝六位二。初明十法本位。苦道有分段變易故。雲一切五陰。煩惱有通惑別惑。故雲五住。業有漏無漏等。故雲一切合。雲三識有一切心王心數。此二是本有位。三因至三涅槃。此六是現有位。三寶三德是當有位。此位前文已委說。故但舉三道餘皆例知。此說乃是十種三法本分之位也。文略九種本位攝法。故雲乃至及注云云。現行印本誤將並書云云。而為以字也。◎   金光明經玄義拾遺記卷第五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784 金光明經玄義拾遺記   金光明經玄義拾遺記卷第六   宋四明沙門知禮述   ◎二明十法攝位。謂下攝於上上攝於下。中攝上下。故一一三法皆攝六位。三障覆六位者。斯由三障從迷說。六即從解說耳。若即三障之非道。通達三障之佛道。即此佛道須論六位。此之六位攝一切位。理即攝博地位。名字攝一切學習位。觀行攝五品位。相似攝十信位。分真攝四十一位。究竟攝妙覺位。乃至三德等者。解於三障有六即位。解九三法各論六即。然性德中十種三法。皆須即障照之令顯。但約所顯而明十番六即之位。言三德既備攝等者。合例三道論於類攝。謂法身有三身及一切妙境。般若有三智及一切辯慧。解脫有三脫及一切神變。既就三德論於六位。須論六位皆即三德所攝之法。故雲六位寧不備收。其間八三各各備攝。及八六位位位備收。準例可解。二明攝三意。以三番攝法。合帝慧王者。前之三番即三十重論帝慧王。今乃攝褻法門十重。佛所師故。結歸於帝合貴極義。攝教十重鑑機說故。結歸於慧合雄略義。攝位十重皆趣果故。結歸於王合朝會義。又十種法門。一一高廣不論優劣。乃是橫攝。六位皆即自下升高。故當豎攝。教詮法門復論六位故。當橫豎雙攝之義。如斯統攝。題稱帝王諒無慚德。二約觀行釋二。初正釋二。初正約帝慧王明觀。以中空假觀一念心即帝慧王。義觀冥符能所體一。自己經王於茲可顯。二會同金光明示位。以帝慧王與金光明。皆是法性當體之名。欲令經王統攝義顯。是故重安帝王之目。今欲行者知此二名同詮法性。故持會同金等明位。五位文義如前可知。唯名字即語稍難解。心但有名者。金光明名也。初學之者於一念心但有此名。未有此觀故。雲即名字金光明也。二結意。意在觀心聞慧具足。夫如是則法性寶山不跬步而至矣。然此觀行諸說文旨尤邃。非造心山家壼奧者。莫可輕議也。予研精此義積有歲年。豈敢抑理順情是此非彼。奈何境觀之道宛而有歸。況諸部之相符。驗斯文之未喪。嗚呼。諸祖既往代有明賢。知我以觀心。罪我以觀心。願無得而隱也。二釋通名。法華解題廣釋通目。乃直以經翻脩多羅。雖有翻無翻各十五義。秖於經字義解無餘。學者須於彼文尋究。釋名畢。大章第二辨體。前章釋名總於三法含體宗用。利根之者。即達能詮忘情得體。自成宗用。其鈍根人。以名具三體混在內。心慮難遣妙體莫彰。故次釋名別譚體等。俾於法性絕念而游。即於此典金光明中。而得見我釋迦牟尼。文先分二。初標列。列於辨體三章門也。問本為忘名故別示體。今還釋名與前何異。又但釋名引證料簡。何意不立辨體章門答夫忘名者非謂默然。若善釋名其名自泯。無離文字說解脫相。文字性離即是解脫。今所釋者但釋體名。前章總三與此永異。又體本寂滅。寄名詮之。故但釋名即當辨體。總持無字字顯總持。斯之謂也。既釋體名。又引經論證成體義。復約說證料簡於體。辨體之旨曲盡其妙。那言不立辨體章門。解釋分三。初釋名二。初約字略示。前章釋名是賓是假。此章辨體是主是質。二就義廣釋二。初約二名總釋三。初標。標起二種為釋所依。二釋三。初一體二名。若依義者。即體宗用三章義也。法身為體。報身為宗。應身為用。今之所辨義當法身。若七卷經有三身品。此亦是文。今解四卷且名為義。若依文者創首即雲遊於法性。下文節節其文不少。須知一體立此二名。二簡通從別三。初約義簡。真中二理俱名法性。故身子雲。同入法性偏真法性也。就中而論有但不但。於不但中有分有滿。今取如來所游法性。乃是不但已滿中道。而為經體。二引文示。尚過菩薩分證圓中。豈是但中及空法性。三據文結。此經判教。應於通教簡取圓極。而為經體。不取二乘及鈍根菩薩所證法性。及被別接但中法性。三為四章主二。初法。佛以種智為能游入。是經之宗。深廣法性而為所游。及為智本。即是經體。若偏真法性體類太虛。非智之本。中道法性體是本覺。能為始覺種智之根。今經以果而為宗要。果智乃是究竟始覺。始本不二不二而二。體為宗本。若不然者。何名但是佛游入耶。功德眾行是經之用。所嚴所趣即是體也。滅惡為功。生善為德。功德乃是力用異名。以此力用莊嚴法身。懺悔讚歎空智導成。此乃以行而為力用。問宗取佛果用須佛力。功德屬佛為用可爾。行在眾生那為經用。答眾生之心非佛威力。豈能立行。故般舟見佛論其三力。一佛威力。二三昧力。三是行者本功德力。若非感應無一善生。故起信雲。所言用大者。謂能生一切世間及出世間善因果故。行是經用其義昭然。皆遍十界故雲無量及種種也。言說問答能詮辨邊。即是經名及教相也。其所詮辨豈非經體。名教二種俱是能詮。自行稟得故曰經名。為他詮辨乃曰教相。自他雖異俱詮法性。問名是經題。豈有問答詮辨等耶。答一經始終皆能詮名含幾問答。但以題目是經總名。故解題目稱為釋名。那謂經名不曾問答。二喻。眾星萬流以類四章。北辰東海可方體質。三結。可見。二就三義別釋。以金光明是能詮名。法性既是所詮之體。故今於體而立三義。應彼三名。以此望前前不分三。名為總釋今釋分三。初應金名以禮義釋二。初直明字訓。禮者釋名雲。體也。言得事之體也今明體有尊賤者。意在揀臣子而取君父也。二會同體義。今之經體既是究竟所證法身。正同君父體禮之義。揀非分證法身已還臣子之體也。二應光名以底義釋三。初約字訓立。謂此實體是諸法底。故其得體方曰窮源。淵府實際皆理趣之極也。二引文證成。三種般若圓融深廣。名智度海。實相般若為體為底。底通分證唯佛能窮。三以今義結。秖一法性當體貴極。當體甚深。當體無量。以底釋體合甚深義。言法性高深豎窮佛海者。對前論意互顯令深。論明法海深唯佛能窮底。今明佛海深此法能為底。人法互相顯體底義方成。三應明名以達義釋三。初約字訓立。體是達義者。顯法性體本具諸法。諸法當處是中道體。佛以此體達一切法。人識此體亦達一切。是故智者觀行得體。能達諸法自在無礙。一切異名不能壅塞。具如前文三字譬法。如從一法至河沙法。同異無妨。正是今文體達之義。例前體尊及體底義。皆是觀行所證法門。故章安敘止觀雲。大師說己心中所證法也。二引文證成。實相般若雖是一法。而體本具一切諸法。佛赴眾生種種異說。異是一異異豈異一。故得一者能達異說。佛等三名即一實相。觀一達三同異自在。三以今義結。秖一法性當體無量。故與達義釋體相符。二引證二。初具引四文。序品在初故示法性。體義備足。如來所游非三乘共故。無量甚深三諦圓妙故。鬼神品兩言法性。且雲二文語句相連共顯一義。文雲。若入此經即入法性。如深法性。即於此典金光明中。而得見我釋迦牟尼。今據深字簡非二乘及以分證。空品說空。不但空有。亦乃空空。既是中空無二邊異。故雲空即如也。讚佛品既讚果佛。知之一字即種智知。此知知下三諦之理。有即俗諦。非有即真諦。本性即中諦。空寂二字寂其三諦。對俗立真。對邊立中。知絕待故三皆空寂。不作此解非讚佛知。上之三文其義不異。今經之體理合如然。二結成一體。四品異名皆詮法性。故法是下解法性名。成經體義。法性常一能軌則佛。法常一故諸佛常一。故佛皆以法性為體。佛體即是此經體也。三料簡二。初問。略舉二句意必該四。以答中自他若泯若用皆論四故。二答二。初正答二。初明理非四句。當知等覺修離見禪。蓋欲淨於微細四句。今明妙覺所游法性。出於等覺四句之外。故雲過諸菩薩所行清淨。豈將三教及凡外四句而可求耶。二赴機須四說。第三是法身。前二是化身應身。此以性一簡於修二。故分真假。文列三句結雲四句四門者。既有雙非寧無雙示。即雙取前二為第三句。此皆圓教四門詮理。若論赴機。亦可說前三教四門。二結示。良以眾生於四種門有四悉機。是故大聖作空等說。若其悟入理尚非一。況定有四。四無四相故雲皆是無諍之法。新舊兩文空有不同。若得今師體達之意。百年尚一況二文耶。第三明宗。此亦名中三法之一。以由根鈍於總不了。故別示三。謂體宗用。今別明宗。即當果智顯體之宗也。先分為二。初標。二釋二。初約義略明三初示字義。宗義蓋多今取要義。欲明果智是常無常。眾德之要也。二定因果二。初泛舉他釋。二尋究二經。新舊兩本雖各舉因。並是就因疑問於果。故知經意以果為宗。三正明宗二。初的約果德。略示今意也。二釋出所以。萬行之因雖亦顯體。不及果德究竟相應。問若言為顯法性體故。偏取佛果為經宗者。法華豈不顯實相體。何故雙用因果為宗。答法華正開千如實體。是故因果皆能顯之。此經正詮如來所游法性之體。此體非常非無常。能常能無常乃是專論極位三身。非果為宗。此等眾義無由得立。故雲果是顯體樞要等也。二附經委釋二。初明今師正釋二。初正釋二。初據經文立義釋二。初約佛壽對法性明宗三。初明得果冥體。釋迦別號。如來通號。以別簡通顯今教主極果人也。壽量乃是果人所剋。難思之用不冥法性。寧剋此用。二稱體立能二初立義。法性中實離諸邊倒。故非有無及常無常。果人果法既與性冥。亦乃雙非雙非之性法爾雙照故也。二示文。問下文句釋壽量品題雲。山斤等無能算計。與阿彌陀同是有量中之無量。雖極長遠終是無常。今何以此明其能常。答雖是有量。以人天等莫知齊限。若非法性能常之用。那得現壽長遠若斯。是故四佛舉此長壽。顯佛常用。今八十滅度即無常用。此常無常即是法性雙照大用。三約釋疑明宗二。初約疑明失。信相但以八十滅度無常為疑。不知如來能現常壽。尚不能解即短之長。焉了妙證非長非短。此舉迷宗之失也。二約宗顯得。法性體用顯由極證。故雲。若不約果此義難明。今以佛果為顯體宗。則非常非無常。能常能無常。眾義皆立除信相疑。使群機悟。此乃解宗之得也。二約報化對法性明宗三。初明果有總別二。初明餘經別舉智斷。餘經說果或智或斷。如指左邊必具於右。指右亦然。智契理故眾善溥會。豈可契理而不斷惑。是故任運具於斷德。斷德調機。非智焉能諸惡永盡。是故任運具於智德。諸經互舉乃隨時之義也。二明此經總於二三。壽量乃是修道所得。故名果報。感果獲報智斷必全。既總智斷合具三身。何者。智是報身斷是應身。此二全以法身為體。故知今經明壽量果。能總二德及以三身。二明宗體融妙二。初約三身稱性故互攝。問法身如何更冥法性。答此文既雲果上三身與法性冥。此乃修三冥於性三。故雲法性非常非無常。能常能無常。豈非性三。修極三身與性冥故。故使三身各有三義。斯由性三互具成九。致令修三亦成九義。顯無別修故論二九。二無二體秖是一九。九秖是三。三非定三三秖是一。舉一不少言九非多。修性圓妙其義如是。二約二身即法故難思。上約離義修性各三。今就合義故以報化冥於法性。二既即性安可數知。乃即八十應化之身壽不可計。是故四偈皆雲釋尊。此意皆由果宗顯性。故使二身同法性壽。三託疑者彰失。信相若知果能顯體非常非無常。能常能無常。終不見短定謂之短。二約化事比況釋二。初立況。二結釋。所言長短非法性者。其實長短全是法性。良由迷者定執長短。不識法性。故於長短指非長短而為法性。若見法性必能長短。二顯得若見此意者。指今立果為宗意也。此意若立。諸義皆成。何者。修二性一而論三身。顯體之果正是報身。常義成也。所顯之體豈非法身。非常非無常義成也。法報既合應身赴機。無常義也。此等義立功由果證。果為宗要其義善成。果是顯體樞要。如提綱目整信不誣矣。問文句雲應佛能為常與無常。是則能常亦是應身。今文何故常屬於報。應唯無常。答報應乃是法身常與無常二種之用。法身是體性不偏屬。故法身雲非常非無常。報身屬常應屬無常。而文句雲。應身能常者。以能現長人天莫數。能彰法性常住之用。故雲常耳。若望報身。長短二應俱名無常。故與下釋義不相違。二簡古師非義二。初敘。二斥。古師此解略有二失。一不能分別大小法體。故將三藏三種無為。曲解方等四德之果。二不知今經果宗顯體。果人果壽冥乎法性。法性既非常非無常。果人果法亦非常非無常。法性既能常能無常。果人果法亦能常能無常。以果三身皆即性故。是故三身一一互具。古人迷此故齊海滴判為無常。既失修性俱融之義。雖立經宗全無要義也。四論用者果宗冥體。故有大用。其猶鑑鼓。以瑩以擊現像發聲。釋名總三。今別示一。釋此為三。初標示通名。以力。釋用名義成也。非堪能力無作為用。二義相顯以示通名。二正釋此典二。初示四名。先且總舉滅惡生善。宗既冥體。體之力用任運發生。能為群機滅惡生善。若偏對者。力能滅惡用能生善。以滅惡故力乃成功。以生善故用乃成德。故舉功德顯其力用。欲令易解故且偏言。若其盡理。力用功德一一皆能滅惡生善。二明經意二。初明果智成由功德。序品雲。一切種智而為根本。無量功德之所莊嚴。滅除諸苦與無量樂。今以此文明經力用。以果上智為眾行本者。此明初心了知本性具於果德。雖以無量修德莊嚴。修即性故嚴無所嚴。了苦即性無苦可滅。乃能除滅一切苦也。知樂即性無樂可與。乃能遍與究竟樂也。問今言功德嚴果智者。斯是行人修懺讚等。滅惡生善趣向菩提。何得以此為經力用。答佛得經體體發力用。力用者。何謂說懺讚及以空慧。行者修之成滅惡力及生善用。莊嚴本智而成佛智。豈經力用不修而成耶。如世妙藥不服無功。二示文旨力用銓次三。初明懺讚兩品二。初明二行成果三。初明二品先後。懺有三種謂作法取相無生。無生為生以二為助。是故能令貪瞋癡滅。此三煩惱有通有別。今了通別同居一念。頓照無生。兼事懺助無惡不滅。讚有三種。謂讚丈六尊特法性。今正讚尊特。上冥法性下現丈六。此三即一此一即三。不縱不橫不可思議。如此讚佛攝一切善。兼前懺悔為常樂因。據其品次先以懺先。用淨三業禮讚三身。若以讚佛善力資懺。令三障滅。以此為次。其義亦成。故雲亦是互舉耳。二明能成宗體。佛之果體為生心體。佛示懺讚二種勝用。眾生修之得成滅惡及生善用。此用莊嚴同佛果智。顯法性體。三明五義俱備。此文承上。即是行人智備體顯。體顯名金。性體既顯果智稱體。此智名光。嚴果之力自行功成能多利益。名之為明。利益之事無過設教也。金等三字別對體等。若總此三即是名也。感五既然應五亦爾。今示一五已含二五。二明二品互具。如說不修善根之罪。即懺中生善也。若讚能離染著之德。即讚中滅惡也。今且從強左右說耳。二明空品一文。此品圓譚即空假中蕩三惑著。名畢竟空。導成懺讚二種之用。若其不照三惑無生。縱懺不除惡之根本。暫息復起。故雲惡不除滅。若其不照三諦無得。縱讚不顯性淨功德。還成漏因。故雲善不清淨。今以空慧無生無得。是故懺讚能嚴果智。引序品文。中空之智為懺讚本也。然其利根於前二品修無生懺就尊特讚。豈乖空慧。鈍者猶昧故特說之。故此品雲。為鈍根者起大悲心。三明已下諸文。鬼神品雲。一切皆是大菩薩等。故知護經及禳災力。皆是分得金光明宗。顯金光明體。起金光明用也。故知諸天得經力用。還護於經。以至下文。正論治病救魚飼虎。皆是此經生善滅惡力用功德。故四王雲。我等聞經增益身力。心進勇銳具諸威德。又人王燒香供養經時。變成香蓋。金色遍照此界他方。皆是此經威神之力。三牒文結攝。其意可見。五判教相。若論生起則尋名得體。依體立宗宗成有用。用則設教。此乃製立五章次第。若究五義須明總別。名總三法。體宗用三別示三法。今之教相判前總別時味所攝。文二。初標。前之四章皆是聖人被下之言。悉稱為教。今以五味四藏四教明其相狀。使覽之者區以別矣。二釋二。初破他異解三。初破舊師判屬不定二。初敘。會三即法華。褒貶即方等。無相即般若。既非此三乃以不列同聞之眾。以驗不在五時次第。未至涅槃而忽譚常。是故判屬偏方不定之教。偏謂偏僻。方謂處所。指信相室為偏僻處。古人判教。所立五時與今有異。彼以華嚴別名為頓。乃立五時皆名為漸一有相教謂四阿含。二無相教謂諸般若。三褒貶教謂淨名經及諸方等。四萬善同歸教謂法華。五常住教謂涅槃。若偏方不定教非漸頓攝。二破二。初破非五時次第三。初舉彼義定。二引鴦掘並彼經通序非不列眾。鴦掘摩羅斥聲聞乘。明摩訶衍同於維摩。而成論師同與今經判。屬偏方不定之教。三竅成次第。論家既判鴦掘在不次。驗知不因不列同聞而為不次。若爾何妨今經不列同聞是次第耶。二破非偏方不定三。初舉彼義定。古判五時第五涅槃方譚常住。前之四時悉是無常。此經越次豫明常壽。稱偏方者。此先定之。二引方等破。陀羅尼者。即方等陀羅尼經也。乃以第四法華會三。例於第五涅槃譚常也。方等會三既居次第。今經譚常何故不定。此是方等後分經文。故得卻指三處法華授聲聞記。三引眾經破。古人判教。不了異名同詮一理。華嚴法界。方等實相。般若佛母。法華一乘。此等若與涅槃常身金剛不變。體不同者。豈以生滅無常之法。而為實相及一乘耶。又維摩雲。法身無為不墮諸數。法華雲。常在靈山。又雲。常住不滅。此等諸經既居次第。此經何故獨屬偏方。此乃正示今經譚常非不定教。傍顯諸經皆詮常住。二破一師判屬法華二。初敘。謂法華壽量喻以界塵。與今經齊。意謂二經未出數量。皆是無常。二破。此師不了二經譚常。但執數量。一不了此經者。帝王經中。因婆羅門欲生天故。求佛舍利。梨車王子廣譚佛身是常住體無舍利事。此於應色即示法身非長非短。以驗此品。全法起應能長能短。八十是短山斤是長。短表應身長表報智。古人不見新本所明。常住法身是所證金。報身常智是能證光。但齊應身山斤海滴能表之數。判屬無常。翳於所表法報金光也。二不了法華者。彼部所譚本跡二門。皆顯常身。何者。跡門中雲。世間相常住於道場知已。本門中雲。如來明見三界之相非如非異。此皆所證常住法身中道之體。乃以寶所髻珠而為譬喻。所證法身既其常住。能證報智所垂應用。豈可無常。經舉界塵。乃是過去本成劫數。若論未來。經文顯雲常住不滅。豈非此師以久遠成佛界塵劫數。翳於寶所所譬三身耶。三破真諦判在三月二。初敘。二破二。初奪破。唱滅之語通在諸經。豈可獨指於三月前告波旬時信相懷疑耶此文分三。初總奪。二引經。三結破。二縱破二。初縱而覈之。所以縱者。諸經唱滅其語猶通。若三月前。知齊八十。故須縱許在手三月。雖縱年月須覈部味。以凡判教有前後分。前分有次後分不定。如今空品在般若後。若陀羅尼在法華後。後雖不定須攝歸前。縱令此經在三月說。為屬法華。為屬涅槃。此順古人。以法華涅槃二經。分對第四第五二時故也。二驗其無據三乘同懺文出新經。三乘行人各求證果。同依此經修懺悔也。法華廢權尚捨別教。不共方便。豈存三乘同懺方便。退非法華也。此經既在三月前說。進非涅槃也。兩楹不攝規矩無從。二明今正判二。初以文義定二。初簡異餘時。若安無相而時異者。簡非般若也。說彼部時。處會雖多而同名般若。此既別立金光明稱。故與彼時所說異也。會三即法華。彼經廢權。同歸一乘純一醍醐。今存異趣則屬生酥。故雲味別。二定屬方等二初以文定二。初引方等文。二引三乘文。方等之名立有二意。若大經雲。從酪出生酥。譬修多羅出方等。此則的約第三時教。名為方等即被三乘四教機也。若普賢觀稱方等者。乃直名圓理。非第三時遍被群機教部之稱也。今初所引方等之文。恐人謂同普賢觀等從理立稱。故引三乘懺悔之文。以定此名的從教部。是故結雲。其義無疑。二約義定。初明方等部元不局。因今立雲。方等之教通於三乘。遂引新本無異乘文。難今所立通三不成。故雲害於通義。然方等下釋難。所云法界無異乘者。別教圓教俱以法界而為歸趣。是故自得名無異乘。方等滿字既通二教。有何妨礙二明列眾。文或未來。經初不列同聞之眾。他疑今師判屬第三方等不當。是故大師指彼天竺其文尚多。不止讖譯四卷之文及真諦七軸。至唐義淨重譯此經。名最勝王金光明經。果有列眾。以驗大師所指梵本宛爾冥符。又驗他師判屬偏方灼然為謬。二以教味判。對他研覈。復據文義故雲如此斟酌。乃以五味四藏四教。而判攝之。初五味者。涅槃經文既以生酥喻於方等。今經顯有方等之文。又有其義。是故須在第三味攝。次四藏者。謂聲聞藏菩薩藏雜藏佛藏。此乃以人而名法聚。聲聞名藏意彰純小。菩薩佛藏唯詮於大。雜藏兼捨若大若小。今經既許三乘同懺。則能蘊攝聲聞菩薩及以佛法。故屬雜藏也。後四教者。五味四藏名尚同他。四教判經唯今所用。此經體幻即顯中空。全非三藏析法拙度。三乘同懺復非別圓不共之法。正是通教三乘共稟不生滅法。利根菩薩知常達性。故名通教帶別明圓。問通教菩薩利者受接。乃於聖位方知不空。何故釋題及解經文。唯約始終俱圓而說。是則解釋與判教相。頓成胡越也。答通教機雜不獨受接。方知不空。蓋論通教須具三義。一因果俱通。二因通果不通。三通別通圓。初義者。是鈍菩薩但見於空。始終不知二教別理。故雲因果俱通也。次義者。見地已上深觀於空能見不空。以此菩薩初依通理得成真因。後依別理而趣佛果。故名因通果不通也。第三義者。即於乾慧及性地中。聞體法空。不但空於二十五有。亦乃空於涅槃之空。此人雖藉通教譚空開導其心。而了此空體是中道。乃以別圓內外凡觀。同於二乘歷乾慧等及後諸地。至第十地即成別圓初地初住八相之佛。此乃通教通別通圓義也。既在初地便知不空。是故不受被接之名。以是義故此經雖約三乘同懺判屬通教。不妨釋題及解經文。自明三法始終圓妙。正是通教第三義也。又復應知。此經既許三乘同懺。其懺悔處隨彼信解。或空不空或次不次。合具通教前之二義。大師特為成今行者圓解行故。捨劣從勝一向圓譚。見聞之徒當從此意。而思修之。   金光明經玄義拾遺記卷第六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785 金光明經文句   No. 1785 [cf. Nos. 663, 1786]   金光明經文句卷第一   隋天台智者大師說   門人灌頂錄   此四卷文。總有十八品。舊來分割盈縮不同。江北諸師以初品為序。壽量下訖捨身為正。讚佛為流通。正文又三。壽量下是正說。四王下大誓護經。除病下大悲接物。江南諸師以初品為序。壽量下為正。四王下十三品為流通。真諦三藏分新文二十二品。初品為序。壽量下至捨身十九品為正。後兩品為流通。真諦釋雲。壽量明師果。懺歎兩品明弟子因。授記是弟子果。除病是師因。四王下正論力用。前師果弟因既為正。後師弟因果何得為流通邪。今師謂。分文本是人情。人情鹹謂。序未辨道。流通歇末不得論師弟因果。是義不然。夫三段者不可杜斷隔絕。序本序於正通。序則有三義。正本正於序通。正亦三義。通本通於正序。通亦三義。上中下語皆善故。又眾生得道根性不定。何容序無滋味流通歇末邪。既不歇末說師弟因果亦應何妨。如序中說正亦應無妨。流通中有正意。彌是督勵宣行不乖經意。又法華中明。阿私仙是師因。持品授弟子果記。諸師鹹判是流通。此有其例。於義無妨。與奪由人不須苦執也。今從如是我聞入壽量。訖天龍集信相菩薩室為序段。從爾時四佛下。訖空品正說段。從四王品下訖經流通段。序者。序將有利益。正者正當機辨道。流通者。流名下注通名不壅。欲使正法之水從今以注當。聖教筌□不壅於來世。經曰。上中下語皆善。即此義也。疑者雲。序分何得入正品中。眾經例爾。如維摩無序品。序在正說中。大品正說在序品中。涅槃序分入正品中。眾經皆然。不以為疑。何獨或此。斯乃出經者意。為四佛斷疑孤然而起其文嶄絕。引序分安壽量中。今從義便不得齊品。分割也。序有三義。一次緒。二敘述。三發起。次緒者。居一部之初冠眾說之首。故言次緒。敘述者。敘於方將述於當益。故言敘述。發起者。發其信心起於教也。一段經文含此三義。故題為序品。品者梵語稱為跋渠。此為品也。品是類義。此中文句氣類相從。節之為跋渠。例如律中有篇聚。毘曇有犍度爾。從如是下是次緒。從是時如來下是敘述。從其室自然廣博嚴事下是發起。次緒之序舊雲五事。地人開佛是為六事。此經天龍集信相室。不聞前序不聞後夢。亦得是同聞亦得是非也。同聞眾少不次第(云云)。此之五六。亦名印定序。三世諸佛經初皆安如是故。亦名通序。與諸經同亦為通名作本故。亦名經後序。結集者所置故。亦名經前序。遺囑令安故亦名破邪序。對破外道阿漚故。亦名證信序。令聞者不疑故。天台師雲。總此六說都是四悉檀意也。諸佛諸經同是世界悉檀也。經前經後為利來世是為人悉檀也。對破外道是對治悉檀也。信順無疑是第一義悉檀也。舊解。如名不異。是曰無非。阿難所傳文句似瀉水分瓶與佛一種。故不異稱如。文下之理允當無謬。故無非曰是。略而言之。文如理是。肇師雲。如是者信順之辭也。信則所聞之理會。順則師資之道成。真諦三藏雲。如是者決定也。數決定理決定。佛說此經有若干文句。若多成增謗。若少成減謗。阿難傳之如瀉水不多不少。故數決定。佛說無相之理不有不無。若有墮增若無墮減。阿難傳之無增無減。故理決定。龍樹解。如是者信順之辭也。信者言是事如是。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此之四解各據一悉檀意。舊解語總不顯文詮何等理為如。何等理為文所詮為是。既不顯了。只是世界悉檀意。肇師據信順是為人。三藏文理決定為對治。龍樹信順如是為第一義(云云)。今作通別二釋。佛如法相而說。阿難如聞相而傳。故言如也。佛如法相而解。阿難如海量而受。故言是也(云云)。別釋者。外曰阿漚稱吉。文乖其理故非如。理異其文故非是。不可見阿漚在初而中後皆吉也。文如其理故言如。理如其文故言是。今謂。三藏經初雲如是。二諦各異故非如。理淺故非是。摩訶衍二諦相即故言如。理深故言是。今謂三人同聞而各解故非如。證入優劣故非是。唯菩薩所聞者為如。菩薩所到者為是。今謂。離邊明中之文則非如。出二諦之外有中道則非是。文字性離即是於如故言如。一切法即佛法名之為是。初破邪明正即三藏經如是。次破異明同即通教經如是。次破淺明深即別教經如是。次破離明中即圓教經如是。此經既是方等。通被根性不同。作種種說無咎。觀心解者。觀與境冥故為如。境即正觀故為是。經言。如此觀者即是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即其義也。我聞者。舊雲。阿難不師心。親承佛旨故曰我聞。真諦曰。我是器義。一散心名覆器。無聞慧故。二忘心名漏器。雖得而失。無思慧故。三倒心名穢器。非而謂是。無修慧故。阿難無三過。唯是善好器。親承有在故言我聞。釋論雲。耳根不壞聲在可聞處。作心諦聽。因緣和合故稱聞。阿難與聽眾述佛遺旨。親承不謬故言我聞。師釋我有四義。謂我我。我無我。無我我。我無我而不二真我。義配四根性人(云云)。聞亦四義。謂聞聞。聞不聞。不聞聞。不聞不聞。配四教法人(云云)。有四種阿難。謂歡喜阿難。賢阿難。典藏阿難。海阿難。為四種緣立四種名。歡喜阿難是我我用聞聞。親承丈六身佛持三藏法。故言我我聞聞。賢阿難是我無我用聞不聞。親承丈六尊特合身佛持通法。故言我無我聞不聞。典藏阿難是無我我用不聞聞。親承尊特身佛持別法。故言無我我不聞聞。海阿難是我無我而不二用不聞不聞。親承法身佛持圓法。故言我無我而不二用不聞不聞。此經通三乘說聽一音各解。故須分別(云云)。觀解者。若作攀上厭下觀。是為我我聞聞。若作析體兩種從假入空觀。皆是我無我聞不聞。若作從空出假觀。是無我我不聞聞。若作中道觀。是真我不聞不聞。一時者。肇師雲。法王啟運嘉會之時也。三藏雲。高時下時皆是若過若不及不堪聞法。唯有平時即是一時也。私謂。高時慢心不行。下時耽荒五欲。不耽不慢是平時也。師釋。眾生感法。佛慈赴教。機應之時也。亦是發真見諦之時也。亦是法眼明朗照世之時也。亦是佛眼照中之時也(云云)。而言一者。若前思後覺斯二非一。思覺妄斷豁悟之時。故言一時也。觀解者。從假入空與真一時。從空入假與機一時。中道正觀與法性一時(云云)。佛者。真諦雲。佛有三義。一切智異外道。慈悲異二乘。平等異小菩薩。餘人無此。釋論明佛是第九號。佛名為覺。覺世間出世間常無常數非數等。朗然大悟故名為佛。天台師雲。佛者。依一切智有丈六佛。依道種智有丈六尊特佛。依一切種智有法身佛。三佛不得一異。非一異而一異爾。觀解者。空觀覺知諸法一相。假觀覺知諸法種種相。中觀覺知諸法無一異相亦一異相(云云)。住者。佛是能住。王捨城是所住處。真諦明住法有八。一住大千界內。二住依止處。王城也。三住五分法身。壽命現在也。四住威儀利物。五天住住禪定。六梵住住四等慈悲。七聖住住三三昧。八大處住住第一義也。釋論四住攝八也。天住梵住攝其天住定住。聖住攝其五分命住。佛住攝其大處住。又有跡住王捨城。攝其界內依止威儀三住。天台師雲。丈六身佛住真諦也。丈六尊特合身佛。雙住真中也。尊特身佛雙住俗中也。法身佛住中道也。觀解。空觀住真。假觀住俗。第一義觀住中。王捨城者。釋論大出因緣。初立五山中七燒七造。王來居此。故言王捨。又雲。他捨被燒王捨不燒。後悉排雲是王捨。即得免燒。自是已來呼為王捨。觀解。五陰為捨心王居之。故言王捨。耆闍崛山者。釋論翻鷲頭。真諦雲。曲鳥山在王捨城東南。毘富羅山在西南。仙人山在西北。黑土山在東北。白土山在中央。中央三由旬平正即王城也。觀心山者。靈即神智是般若也。鷲即萬德是解脫也。山即不動是法身也。常為心王所觀。即是觀之住處也。令一切心數同入其中也。此經闕同聞眾者。謂時有五。處有四。耆山眾不聞信相室說。信相室眾不聞夢中說。夢中眾不聞夢覺已說。眾非一座故不列同聞。若爾阿難不應稱我聞。然雖不聞佛更為說。又其得佛覺三昧能自通達。得稱我聞也。從是時如來下是敘述序。敘下十七品故。亦名別序。簡異餘經亦為別名作本故言別也。別義為七。一從是時如來下一行半是入定別。二從是金光明下訖二十七行偈是敘述別。三從壽量品下是懷疑別。四從大士如是下是瑞應別。五從信相見佛下是騰疑念別。六從四佛告下是止疑別。七從欲色界天下是集眾別。生起者。佛常在定。而群機扣佛佛欲應之。故示軌儀。如來常寂猶尚樂定。入游法性出敘經王。信相聞深法。疑法既是常人壽那短。是故懷疑。菩薩福力疑能感應。應故四佛現。佛現即騰疑。騰疑故佛即止疑。當雨法雨故大眾雲集。七事異他經故言別也。已說七別竟。或時作三別。一從是時下名敘述序。二從壽量品下名現瑞序。三從時四如來下是眾集序(云云)。言敘述序者。敘後十七品。初五行敘壽量品為三。初兩行敘果德。次一行敘懷疑。次兩行敘斷疑。細作可尋。次一行半敘懺悔品破惡生善之意(云云)。次一行半敘讚歎品生善破惡(云云)。次六行敘空品破惡中破三障惡(云云)。從護世四王下是敘其品可解。大辯者是敘其品。尼連鬼母是敘功德天品。同是女天故。地神是敘其品。大梵三十三天是敘散脂品。散脂是將梵釋是主。敘主即得臣將也。緊那羅等是其領。敘其領得其管也。我今所說諸佛祕密者。是敘正論善集兩品。說世祕密可以治國。出世祕密可以詣道。故知敘兩品也。若得聞經去是敘鬼神品。鬼神品中純明聽法功德為八部所護(云云)。著淨衣服下兩行敘授記品 三大士十千天淨心殷重淨若虛空。故獲授記也。若得聽聞下敘除病流水等品。聞名服藥悉得病除。則是善得人身。復能修行佈施福業是善得人道。魚聞佛名善得天身天道。即此意也。正命是敘捨身品。虎餐血肉即得解脫。豈非正命也。若聞懺悔下一行敘讚佛品。佛有三世。諸菩薩多是先佛即過去佛也。又是未來佛也。為此菩薩所讚。即為佛所讚也。敘述之意止可彷彿。不得薳自分明(云云)。問誰作敘述。舊雲集經者。若爾是論非經。又乖經文。文雲。我今當說。或雲是信相。若爾信相已能玄敘。何事致疑。又非集經者那忽作序。師雲。是佛自作。難者言。若爾便是正經。那得稱序。此無所妨。菩薩尚能安禪合掌說千萬偈。況如來口密神力赴機。何所不為。文雲。我今當說懺悔等法。此是明證。大品中化佛說六波羅蜜。亦得稱序。此其例也。釋入定為三。初一句一字明能遊人。二三字兩句歎所游法。後兩句結也。是時者。真諦雲。有五種三時。一欲說正說說已。二破外道去來時立現在有說有聽時。三下種成熟解脫時。四正師正教正學時。五佛欲說眾欲聽不高不下平平時。今但論如來知機堪可得道時。若慧眼得道智與真冥時。若法眼得道智與俗冥時。若佛眼得道智與中冥時。佛欲履曆法性觀知眾生於何時得道故言是時也。如來者十號之初也。三藏解如來文多不載。今言。智照理與諸佛等故言如。慈悲與諸佛等故言來。諸佛應住祕密藏中。何故出世。只為慈悲故來。成論雲。乘如實道來成正覺。大經雲。從十一空來。就智論來。從六波羅蜜來。就行論來。釋論明。如法相解為如。如法相說為來。今明。如三諦法相解名如。如三諦法相說名來。故言如來也。游者游涉進入之義爾。夫法性者非入住出。故小般若雲。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何得言游邪。良以慈悲導物。學我而入故言游也。令眾生食甘露味。亦應言住。為眾生宣說亦應言出。故法華雲。善入出住百千三昧。即此義也。無量甚深者。將明游入簡顯其體高廣。體包法界故言無量。徹到三諦故言甚深。非是二乘下地菩薩之所逮及。故言無量甚深也。法性者。所游之法也。諸佛所軌名之為法。常樂我淨不遷不變。名之為性。非是二乘以盡無生智所照之理為法性也。二乘法性淺故非甚深。有限故非無量。今之如實智所照之理橫包法界豎徹三諦。故言無量甚深爾。又無量者。非別有一法名為無量。毘盧遮那遍一切處。一切諸法皆是佛法。皆佛法故即皆法性。佛皆游之故言無量。又非別有一法名為甚深。即事而真無非實相。一色一香莫非中道。皆中道故即是甚深。例如釋論解四無量心雲。緣東方眾生名廣。緣四方名大。緣四維上下名無量。準此而言。緣真諦法性名廣。緣俗諦法性名大。緣中道法性名無量。若緣中道。即是三智一心中緣三諦一諦。此境無量。唯佛無量智乃能緣之。如涵蓋相稱。非二乘下地測其涯底。諸佛行處者。正顯佛智無量甚深。佛智無量甚深故行處亦無量甚深。行處無量甚深故佛智亦無量甚深。舉函顯蓋。舉蓋顯函。正在此也。過諸菩薩所行清淨者。正簡也。菩薩居未及之地。智之所行未能深廣故。地持雲。菩薩得九種禪。初名自性禪。若入此禪即入實相法性清淨之境。二乘不聞其名。況有其行。若入第九清淨淨禪。一切通別惑累若正若習皆盡。故言清淨淨禪。自下地去皆有餘習。佛住十地頂。若入此禪過諸菩薩。淨名雲。心淨已度諸禪定。即此義也。亦是舉其高位簡法性甚深也。是金光明下敘述序。若敘正說流通十七品意。已如上說。今更論敘述五重玄義。初十二行半敘名體宗用。次十四行半即敘流通弘宣此典。即是敘教相也。就初一句敘名。次一句敘體。次三行敘宗。次九行敘用。護世下去敘教相也。解者或言。金光明一句猶是敘體。如礦石中金。金體乃非光非明。不妨約金論內外用。法性非宗非力。亦依法性起於宗力。當知此句正是敘體。今明理乃當然。分文則屬敘名也。經王上已說。今更述之。三藏雲。三德攝三。涅槃正斷二乘斷見。般若正遣凡夫有著。華嚴正化始行菩薩。今經通為八位人。故稱王也。此語難解。涅槃為菩薩說甚深微妙行處。豈止為二乘。般若雲。法身佛為法身菩薩說法。其聽法眾非生死人。豈止遣凡夫有著。華嚴說初地乃至說十地。豈止為始行菩薩。作此偏說。無智之人於諸經起輕慢。此義不可。今言經王者。若取文為經。即是三種俗諦。若取理為經。即是三種真諦。若取文理合為經。即是三種中道。若說餘諦。是經而非王。若說中道。是經復是王。於九種經中而得自在。但經王是一。隨緣設教名字不同。華嚴雲法身。方等為實相。般若稱佛母。法華為髻珠。涅槃名佛師。皆是法性異名。通為諸經作體。譬如諸性應運迭興。龍師鳥官隨時霸立。百代雖異而統王是一。法性亦爾。宜聞大品佛母為王。餘名廢息。宜聞法華寶所為王。餘名廢息。法性為金光明之王。亦復如是。若作此解。上不為佛經王之旨。下不增長眾生我慢。微妙者。他釋因微果妙。今不爾。因果俱微妙。因中性德深而難見名為微。不縱不橫名為妙。果中修德亦復如是。四方四佛護持者。四方者四門也。四佛者四門果上覺智也。釋迦覺智與四佛同。諸佛果智冥於法性。法性得顯名為法身。法身不動名之為持。法性常故諸佛亦常。法常佛常。壽命亦常。常故無量。信相推跡或本。四佛令其達本悟跡。名之為護。此一句種種義。法性四門法性四德即體義。果智顯體即宗義。護念信相斷疑復是用義。而敘宗為正意。觀心解者。四方是四諦。四佛是四諦智。東是方首。如集是苦因。又東甲乙是春生。生即集諦也。從東次南。亦猶生而有長。先春次夏故南方是苦諦也。長後秋收。又白帝屬金。金能決斷。西方即道諦也。從秋收至冬藏。眾事都息。北方如滅諦。苦集因果皆謝無用也。觀此四諦生眼智明覺。持理不失護倒不起。故名護持也。又觀四方是四德。觀東方常為破無常。觀無常為破常。觀非常非無常破常無常。乃至觀北方無我為破我亦如是。此觀持德不失護倒不起。故名護持也。觀東方集諦常非常非無常不動。故名阿□。觀南方苦諦樂無去無來法性實相。實相尊貴故名寶相。觀西方道諦畢竟清淨。法性壽命與虛空等。故名無量壽。觀北方滅諦永寂為我入祕密藏。祕密藏故名微妙聲(云云)。我今當說下九行偈是敘用。文為四。初三行明能破之勝法。次三行半明所破之惡罪。次一行半舉行法勸修。次一行結成。初三行明能破勝法者。謂境法法性也。行法懺悔讚歎也。導法一切種智也。故言懺悔等法。知非一種也。若相資為論。行資智。智顯理。理顯故能盡眾苦。苦盡故法身顯。智圓故報身顯。功德無上故應身顯。若圓論者。三法不縱不橫而修。三身亦不縱不橫而顯。雖圓別之殊。俱是能破之勝法也。觀舊文語略。新本具有三周說法之文。四佛說常果上根得益。婆羅門說法身無舍利中根得益。佛分別三身下根得益。今敘中雲。我今當說懺悔等法。即是敘下三周之法能破惡也。次從諸根不具下敘述空品。文為二。初三行半明所破之惡。次二行半明能破之方。初又為三。諸根不具下破報障。愁憂一句破煩惱障。惡星災異下破業障。餘經對緣雲報障難轉。因時可救果無如何。此經三障皆可轉。一往釋此三障由破五戒。破五戒是業障。受三塗人天等身是報障。煩惱為根本是煩惱障。今直就人道中明犯五戒報者。諸根外缺壽命內夭。此兩句是殺生報。昔損他身份今諸根殘毀。昔斷他命今壽損減。經雲。殺生因緣得二種果報。多病短命。即其事也。若貧窮困苦是外無依報。諸天捨離是內無福德。此兩句是犯盜戒。經雲。有同生同名天龍輔佐之。功德天發願利益之。盜人無此事也。又先富後貧者。必是龍棄天捨也。若親厚內鬥王法外加。此兩句是犯淫戒。經言。人護則人瞋法護則法壞。昔侵其人今骨肉鬥訟。昔毀他法今王法所加。即其事也。各各忿諍此應有兩句。或是翻者脫落。或是略爾。內則各各忿諍。外則人人不信。此一雙是犯妄語。昔不實欺他今常被欺忿。昔語無實今人無信者。外耗財物內虧禮度。此是飲酒報。昔慢財費日今多損耗。昔乖撙節今墮聾騃。經言。嫌恨猛風吹罪心火常令熾然。即其事也。問釋大乘經。何得以五戒對義。答開合五戒大有所關。提謂經雲。五戒者天地之大忌。上對五星下配五嶽中成五藏。犯之者違天觸地。自伐其身也。又對五常。不殺對仁。不盜對義。不淫對禮。不飲酒對智。不妄語對信。又對五經。不殺對尚書。不盜對春秋。不淫對禮。不妄語對詩。不飲酒對易。又對十善。殺盜淫是身三。妄語攝口四。飲酒攝意三。俗不能護口。略制一不妄語。釋論雲。說重者是妄語則已攝三。飲酒是邪命自活增益恚癡。出世以智慧為首。生死以三毒為根。若能禁酒是防止意地三毒。長養出世智慧也。是為開五戒出十善。十善是舊法輪王所用。亦名性罪性善。都是一切罪之根本。又五戒對五陰。不殺即色陰。不盜即受陰。不淫即想陰。不妄語即行陰。不飲酒即識陰。五陰開四念處。念處開三十七品。三十七品開三脫門。三脫門開涅槃。故雲色能發戒。受受禪定。想慧悟虛通。行發解脫。識即知見。當知五戒能成五分法身。辦二乘之法也。又五戒亦是大乘法門。提謂經雲。五戒是佩長生之符不死之印。即常德也。出入無亂往還無間。即淨德也。統御一身即我德也。以立道根。即樂德也。此是五戒對四德。束五戒為三業。即對三無失三不護三輪不思議化三密三軌三身三佛性三般若三涅槃三智三德等無量三法門。橫豎無邊際與虛空法界等。亦是無盡藏法門。亦是無量義三昧。舉要言之。即是一切佛法也。◎   ◎復次害命名事殺。不害命名事不殺。法門解者。析法名理殺。體法名理不殺。當知不殺之戒種種不同。論其果報亦復不同。若作意防護如馬著勒如牧牛執杖者。報在人道百二十年。唯得肉眼無有四眼。若任運性成如河注海者。報在六天。極長者九百二十六億七千萬歲。唯得天眼未得三眼。若加修客戒無常苦無我等慧者。報在變易。壽七百阿僧祇。唯得慧眼未得二眼。若加修常無常等慧。報在蓮華藏海受法性身。分得五眼分得常壽。比佛猶是諸根不具。壽命損減。況前諸根諸壽邪。若圓教人。持事不殺戒。又持理不殺戒。不壞於身而隨一相。不斷癡愛起於明脫。體陰界入無所毀傷。若子若果不生不滅。成就智慧居常寂光土。常壽湛然五眼具足。得根自在耳見眼聞。得命自在脩短自任。是則名為究竟持戒。諸根具足命不損減也。又圓教人何但持之是戒。唯殺唯慈。亦作事殺亦作理殺。如仙豫大王殺五百婆羅門。與其見佛之眼。與其十劫之壽。又作法門殺者。析蕩累著淨諸煩惱。如樹神折枝不受怨鳥。如劫火燒木灰炭雙亡。故央掘雲。我誓斷陰界入。不能持不殺戒。一切塵勞是如來種。斷此種盡乃名為佛。成就金剛微妙法身。湛然應一切。唯殺唯慈。垂形九道。隨其所宜示長短命。任其所見用缺具根而化度之。前諸戒行淺近隘塞。非是通途。圓戒宏遠徑異會同。故名究竟持不殺戒也。不殺之戒。人天已上極佛已還。曠大縱橫其義如是。雲何而謂是小乘數耶。復次不與取名事盜。與取名事不盜。法門解者。如佛言曰。他物莫取名法門不盜。菩提無與者而取菩提。是名法門盜。不盜之戒種種不同。若持戒作業求可意果。可意果者無常速朽悉是他物。臭如糞果害如毒食。有智之人所不應求。設使得之心不甘樂。雲何慇勤飲苦食毒而自毀傷。貧窮四姓即此三界洄澓困苦。豈過有流。三障障佛第一義天之所捨離。是名為盜非不盜也。又二乘之人以四諦智觀身受心法。厭惡生死欣求涅槃。涅槃心起為自為他為共為無因。介爾心生即取他物。即非時取證即不待說所因。焦種不生。見苦斷集修道造盡非求法也。謂有涅槃成涅槃見。若有著空者。諸佛所不度。身長三百由旬而無兩翅。墮三無為坑。受若死若死等苦。法華雲。飢餓羸瘦體生瘡癬。豈非貧窮困苦邪。淨名雲。不見佛不聞法不入眾數。豈非第一義天遠離邪。此猶名盜非不盜也。若別教菩薩次第行次第學次第道。從淺至深捨一取一。來已更復來。去已更復去。悉是辱於來去相。亦是不與而取。取已而捨。亦是貧窮。捨已更取。數數去取即是困苦。不即與第一義相應。即是遠離。此猶名盜非不盜也。圓人觀諸法實相。受亦不受。不受亦不受。亦受亦不受亦不受。非受非不受亦不受。不受亦不受不取是菩提。障諸願故。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不高故不取。不下故不捨。如是觀者。觀如來藏具足無缺。是如意珠。隨意出寶。即脩羅琴。任意出聲。即是大富。大富故無取。無取故即第一義。第一義故天不遠離也。是名究竟持不盜戒也。圓人復有盜法門。菩提無與者而取菩提。如海吞流不隔萬派。如地荷負擔四重擔。眾生悉度煩惱悉斷。法門悉知佛道悉成。此義可知不能多說。前諸戒行淺而且塞。非是通途。圓戒宏遠徑異會同。故名究竟持不盜戒也。復次男女身會名事淫。不會名事不淫。法門解者。若心染法是名為淫。不染法名為不淫。不淫之戒種種不同。若關禁七支。如猴著鎖。擎一油缽過諸大眾。割捨觸樂求於未來淨潔五欲。如市易法以銅錢博金錢。此乃增長欲事非不欲也。若為生天故持戒。如羝羊相觸。將前而更卻。帝釋共八十億那由他天女縱逸嬉戲。看東忘西欲猶不足。化為老脩羅納捨脂。使諸天亡身失首。又見仙人入定污弄其女。仙從定起。釋羞自化為羝羊。仙人咒之。千根著身無能卻者。後來懺謝變為千眼。是亦增欲非不欲也。若斷欲界粗弊之欲。染著色無色界禪定之樂。如冰魚蟄蟲墮長壽天。是為一難。貪著禪味名為大縛。是染欲法非不欲也。若憎惡生死如怨如蛇。愛翫涅槃如親如寶。棄之直去涉路不迴。諸有色聲不能染屈。如八方風不能動須彌。若聞菩薩勝妙功德。甄迦羅琴聲迦葉起舞不能自持。隨嵐風至破須彌如腐草。是染欲法非不染也。若菩薩惡生死如糞穢。惡涅槃如怨鳥。捨於二邊志存中道。起順道法愛生名頂墮。是菩薩旃陀羅。既無方便。此慧被縛不能勝怨。己所修治為無慧利。是染欲法非不欲也。圓人觀一心三諦。即空即假即中。即空何所染。即假何所淨。即中何所邊。即空即假何所中。即空故無我人十六知見依正等愛。即假故無空無相願等愛。即中故無佛菩提轉法輪度眾生等愛。三諦清淨名畢竟淨。是淨亦淨。經言。唯佛一人具淨戒。餘人皆名污戒者。圓人行於佛法。即究竟持不淫戒也。圓人又有染愛法門。如和須蜜多女。人見人女天見天女。見者得見諸佛三昧。執手者得到佛剎三昧。歍者極愛三昧。抱者冥如三昧。各各皆得法門。亦如魔界行不污戒菩薩。變為無量身。共無量天女從事。皆令發菩提心。如維摩詰。若入後宮。後宮中尊化正宮女。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道。斯乃非欲之欲。以欲止欲。如以屑出屑將聲止聲。前諸行淺塞。非是通途。圓戒宏遠徑異會同。是名究竟持不淫戒也。復次不見言見。見言不見。名事妄語。法門解者。未得謂得。未證謂證。名為妄語。妄語多種。諸欲求時苦。得時多怖畏。失時懷憂惱。諸欲無樂時。凡夫癡人於下苦中橫生樂想。豎我慢幢打自大鼓。謂色即是我。我即是色。色中有我。我中有色。執有與無鬥。執無與有鬥。依止斷常起六十二戲論。破慧眼不見於真實。增見長諸非。吾我毒甚盛。備口四過。略標妄語爾。三十三天黃葉生死謂是真金。非想自地具細煩惱。謬計涅槃。此非妄語。誰是妄語邪。二乘之人競執瓦礫歡喜持出。生滅度想生實未盡。寧得滅度。生安隱想。所作未辦。寧得安隱。淨名雲。佛為增上慢人。說離淫怒癡名為解脫。其實未得一切解脫。未得謂得。豈非妄語邪。佛為別教人以四門說實相。執於一有隔礙三門。乃至執非有非無而隔有無。夫實相者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雲何以字。字於無字。雲何以數數於無數。豈非妄語邪。圓人如實而觀如實而說。如實觀者。非內觀得是解脫。非外觀非內外觀。非離內外觀。亦不以無觀得是解脫。如實說者。一切實一切不實。一切亦實亦不實。一切非實非不實。如是皆名諸法實相。經言。諸佛皆實語佛語實不虛。能以一妙音遍滿三千界隨意之所至。隨諸眾生類各各皆得解。即是以佛道聲令一切聞也。圓人亦有妄語法門。無車說車誘戲童子。無樂說樂止彼啼兒。若有眾生。因虛妄說得利益者。佛亦妄說。經言。我是貪慾尸利。我是瞋恚尸利愚癡尸利。然實非也。我是天是人。實非天人。我是龍鬼。實非龍鬼。將虛以出虛。令有不虛爾。前諸行淺近隘塞圓行深遠。夷坦無礙經異會同。故能如此。是名究竟持不妄語戒也。復次若穀若草昏心眩亂者名事酒。法門解者。迷惑倒見名之為酒。倒見多種。夫酒為不善諸惡根本。能生三十六種之失。招於五百世中無手。慢刑失禮發出伏匿。眠臥糞穢搪突水火。過患如此。人猶尚之。晉世引滿稱藝能。魏朝清濁為賢聖。畢卓自署為酒徒。鄭泉自誓為酒壺。竹帛載之古今歌之。不應作而作。不應歌而歌。非醉酒是何。釋論雲。有一法師。為王說五戒罪福。王難雲。飲酒招狂飲者甚多。狂者何少邪。法師舉手指諸外道而已。更言餘事。外道侜張雲。王難甚深。是禿高座更不能答。王雲。法師答竟。狂亦不少。指汝等是。將護不彰爾。此即世人之醉也。又貪如海納流無有滿時。瞋如火益薪展轉彌熾。癡如膠黏結如冰足水。八萬塵勞煩惱其心。無暫停住。掣電蛇舌颺焰獼猴。五欲攪作無時不醉。大經雲。從昔已來常為聲色所醉。流轉生死。三界人天通有此醉也。若二乘之人雖斷九十八使四住煩惱。無明未吐。如半瘧人。大經引醉歸之人。世間無常樂而言我淨。如來實我淨而言無常樂。如彼醉人見日月轉。此二乘醉也。菩薩之人無明未盡不了了見。菩薩行故見不了了。如遠望大舶遙觀鵝雁。夜睹畫像遠視人杭。亦如醉人朦朧見道。如是等無量譬喻顯於菩薩未得明瞭。故迦葉雲。自此已前我等悉名邪見人也。此菩薩醉也。圓人行如來行。具煩惱性能知如來祕密之藏。雖有肉眼名為佛眼。所可見者更不復見。故文雲。入深法性。即於此典金光明中。而得見我釋迦牟尼。大經雲。了了見佛性猶如妙德等。是則五住正習一時無有餘。酒法既除。何所可醉。是為究竟持不飲酒戒也。圓人亦有飲酒法門。鴛掘雲。持真空瓶盛實相酒。變化五道宣揚哮吼。波斯匿醉轉更多恩。末利後飲。佛言持戒。入於酒肆自立其志。亦立他志。夫得其門者逆順俱當。失其柄者操刀傷手。前諸行淺近隘塞。圓行宏遠徑異會同。故能如此。是名究竟醉醒無二也。上觀四諦智名四佛。觀五佛雲何觀。觀五戒實相覺智清淨。即是觀心中見五佛也。次破煩惱障。指愁憂恐怖一句是也。上來諸事或約內身或約外報。是報障義便。此一句專明心為煩惱障便。◎   金光明經文句卷第一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785 金光明經文句   金光明經文句卷第二   隋天台智者大師說   門人灌頂錄   報障如上可解。煩惱與業雲何。數人云。數起而輕名煩惱。數起而重名為業。天台師雲。任運常有是煩惱。卒起決定心發動身口。必牽來報者是業。若爾惡星災異都不關心。雲何是業障。此乃外相表業將起。是業責報之相即得是業障也。若煩惱業轉報未必轉。若報轉業煩惱必轉。通論。見思煩惱皆有愁憂恐怖。別論。愁憂屬見煩惱。恐怖屬愛煩惱。今不具記(云云)。三破業障者。從惡星災異下是也。業將感報故其相前現。相名表發意在此也。惡星者。別有客星也。亦是五星二十八宿。一方有七。四七二十八也。違其度數失其分野。若熒惑亂行麻彗暴出。是客星也。災異者。風雨雪霜乖候等是也。眾邪者有三。人邪鬼邪法邪是也。蟲道者毒鬼也。又言三毒是蟲也。變怪者詭怪也。謂禽獸醜惡形聲等是也。惡夢者。心靈潛密業現其中。夢見不適意事是也。夫諸業表報不出五罪。若惡星表亡身失命者。殺生業相也。惡星表神棄困窮者。竊盜業相也。惡星表親離幽厄者。淫罪業相也。惡星表誣枉讒謗者。妄語業相也。惡星表喪失財產者。飲酒業相也。其餘災異怪禽惡夢等。隨其時節各有所表。細心推詳不出五罪之報。行者知解推之。何須折篾鑽龜問管公明邪。從當淨洗浴下二舉方法能空於惡也。前業相外彰報對不久。內無方法何以禳之。約其三業作三德之方。以事表理也。洗浴臭體擬作法身。緘脣攝耳擬聽般若。至心清淨擬作解脫。前令洗浴內身。後更勸淨外服。內外相成爾。前但令聽後誡令專聽。鄭重緘口爾。前令至心後示至心之境。成其方法爾。夫人身本於不淨。蓮華本於淤泥。譬如栴檀生於伊蘭。世間現見也。今近因三業規矩。遠成三德妙義。可不信哉。洗浴法身能禳報障。攝耳緘口能禳煩惱障。至心能禳業障(云云)。從是經威德下四結成也。能悉消除者明三障轉也。今其寂滅者三德成也。寂滅秖是涅槃。涅槃秖是三德。前三業方法既成。三障理數應轉。三障既其已轉。理數成於三德。報障轉成法身德。煩惱障轉成般若德。業障轉成解脫德。前寄事相將淺以表深。後明寂滅將深以結淺。經文繡密見之者寡(云云)。護世四王下敘流通中品。皆如上說。   釋壽量品   佛本無身無壽。亦無於量。隨順世間而論三身。亦隨順世間而論三壽量。法身者。師軌法性。還以法性為身。此身非色質亦非心智。非陰界入之所攝持。彊指法性為法身爾。法性壽者非報得命根亦無連持。彊指不遷不變名之為壽。此壽非長量亦非短量。無延無促。彊指法界同虛空量。此即非身之身無壽之壽不量之量也。報身者修行之所感也。法華雲。久修業所得。涅槃雲。大般涅槃修道得故。如如智照如如境。菩提智慧與法性相應相冥。相應者如涵蓋相應也。相冥者如水乳相冥也。法身非身非不身。智既應冥亦非身非不身。彊名此智為報身也。法壽非常非無常。智既應冥亦非常非無常。彊名常為壽也。法既非量非無量。智既應冥亦非量非無量。彊名無量為量也。應身者應同物身為身也。應同連持為壽也。應同長短為量也。智與體冥能起大用。如水銀和真金能塗諸色像。功德和法身處處應現往。能為身為非身。能為常壽為無常壽。能為無量能為有量。有量有二義。一為無量之量。二為有量。之量如七百阿僧祇及八十等。是有量之量。如山斤海滴。實有齊限。凡夫所不知。阿彌陀實有期限。人天莫數。此是有量之無量。應佛皆為兩量。逐物隨緣參差長短。然此三身三壽三量不可並別一異。則乖法體。即一而三即三而一。乃會玄文。故下文雲。如深法性。即於此典金光明中而得見我釋迦牟尼。即其義也。但信相偏疑應身之有量。四佛偏舉應佛之無量。斷其有量跡疑既除。深達報法。若從信相所疑。應言壽有量。若從四佛釋疑。應言壽無量。而今不道壽有量。不道壽無量。直言壽量者。意欲圓論三佛之壽量。故不偏題。取意為釋。若從義便。正是報身之壽量。何故取此。報身上冥下應。上冥法性即非量非無量。下應機緣能量能無量。量疑牽無量之答即達於圓。經家從其生圓解而題品。舉一而蔽諸。從此義故題為壽量品。又一時重解。壽量品亦作三重。一玄義。二引證。三還源。玄義者。壽者命也。謂報得命根連持不斷。名之為壽。延促期數名之為量。故言壽量也。此釋應佛因緣之壽量也。又壽者受也。境智和合共相盛受。謂無分別智盛受無分別境。無分別境盛受無分別智。如函大蓋大。故壽是受義也。量者相應也。境智相應故言量。此釋報佛之壽量也。又壽者久也。常不變易稱之為久。量者銓量也。常久之壽非多數非少數。非相應盡知。非相應不盡知。非可說非不可說。無以名之。彊以銓量說其長久。此釋法身之壽量也。初番為二。一有量量。如釋迦之壽方八十是也。二量無量。如彌陀之壽。實是有量。人天所不能測。故言量無量也。此量無量皆應佛所為也。第二番亦二義。佛以如如智稱如如境。境無分別智亦無分別。若境稱於智智有分別。境亦有分別。此知與不知皆報佛所明也。第三番亦二義。一者深寂不可說。二以慈悲方便亦可得說。此可說不可說皆法佛之法也。二引證者。方八十年證有量也。諸天世人八部之眾無能思算山斤海滴不可數知。此證量無量也。虛空分界不可齊限。證境無分別也。又唯除如來。證智可分別也。又下文去。智淵無邊法水具足。亦是證智也。壽不可計。此證不可說也。將欲宣暢釋迦如來所得壽命。此證慈悲可說也。又聞是四佛宣說如來壽命無量。證大悲可說也。新本明。婆羅門求佛舍利如粟大求六天報。即證有量也。王子說。金光明難思難解福報無邊。福報無邊是證量無量。難思難解即總證智境不可說等(云云)。三還源者。亦云復宗。釋此壽量。雖作三身六義。勿作異解。秖是經題金光明義爾。初番量無量者。秖是明義。以其明故大小長短延促數量悉現明中。還是明義爾。第二番智境涵蓋體解相應。色大故般若亦大。以法常故諸佛亦常。還是光義也。第三番可說不可說。常樂我淨說滿法界。法性無所益。都無一言。法性無所損。還是金義。夫解一則千從。迷一則萬惑。即此義也。既是兩時之聞兼而錄之(云云)。此品正說而序文未盡。分別如上。從王捨城下是第三疑念序。文為二。一出人。二明疑。出人為四。一出處。二明位。三出名。四歎德。處如文。菩薩者。菩名道。薩名心。自行此道復能化人。故言摩訶薩。依勝行立勝位也。信相者。信家之相在似道中。別判三十心。圓判鐵輪位。下文雲。見有一人似婆羅門。以枹擊鼓。鼓是法身擊是機動。似位機興知非真擊。又真似之位地地相隨無位不有。如普賢修普賢行滿位鄰尊極。此似則高。信相稱似道者。未敢判其高下也。難者言。若同普賢言似者。何故有疑。此亦非妨。菩薩為疑者作發起人爾。又佛地未了。疑無所嫌。法華中補處彌勒亦復懷疑。大集中有生疑菩薩。於菩提未了。菩提為我作名名為生疑。難者言。見諦已斷疑。十地雲何疑。答言。見諦斷通疑。十地有別疑也。觀解者。心王名王五陰名捨。觀此五陰空寂。空寂即涅槃。涅槃能防非禦敵呼之為城。初心後心常觀涅槃行道。故是住處也。歎德文為二。外供養佛內種善根。此菩薩植善既深。多值諸佛。作高位解釋亦應無媿色(云云)。供養有二義。一財供養可解。二法供養。佛說百千法門。隨而修學名法供養。觀心解者。一念覺了心名為佛。無量功德心資此覺心令轉明淨。名供養佛。如膏資火。如食益身。如禪發慧。皆供養義也。種善根者。法性名地。觀法性智名種子。常以觀觀名下種。久習不退名種久。五善根生名增長。增長由風動日照雨潤。漸增茂好。風譬佛身輪。日譬佛意輪。雨譬佛口輪。值佛三事能大利益。楞嚴般若若增法性轉顯。法性若顯定慧倍明。植種值佛二義相成。舉此一雙歎菩薩德也。從是信相下正明疑念序。又為二。初疑之由。次正生疑。由有遠近。遠由三月唱入涅槃。近由敘述。若有聞者則能思惟無上之義。又雲。由乎本誓擊動生疑。何因何緣者。通論三種皆名因。而此文既略。緣了相資共能顯正。正當於因。緣了當緣。正因常恆壽命無量。緣能顯理境常智亦常。此因此緣皆非八十之因緣。今方八十是何因何緣。是故生疑也。方八十者。世壽有三品。下方四十。中方八十。上方百二十。下方少天上方太老。中方不少不老表常。又十二因緣第八名愛支。八十滅者。表愛已盡。入有餘無餘涅槃。愛盡無縛表我涅槃表樂。又中方表中道。佛樂中道中道表淨。為此義故方八十年也。信相不作此解。是故生疑何因何緣也。從復更念言下。是正生疑。如佛所說者。此執教疑理。教詮止行二善。感壽則長。佛昔行因甚多。而今果壽極少。理教相違。不能不惑。若無此理教為虛設。若其必然長壽安在。是為執理而惑教也。有二因緣者。與前為異。前合止行同是緣了。今就止行自作因緣。十善中一一善皆具止行。不殺是止善。放生是行善。不盜是止善。施食是行善。今經舉不殺家之止善不盜家之行善。互舉一邊共明止行。若備論者。一一皆有止行。止之與行須明也。今就一一各有因緣。夫命是眾生之所共惜。奪而害之居然大苦。宥而放之則為快樂。慈心是因不畜殺具是緣。此是止善因緣也。夫食是依報。得之則命存。失之則壽殞。施心是因。施具是緣。此行善因緣也。不殺一條既爾。乃至不邪見亦復如是。總有止行二十善四十因緣。此等因緣俱感長壽。佛之止行二善累高於山。積厚於地。雲何今日八十而終。此約因果一途論止行二善。但作此解。於義未允。今當更說。人天之因以五戒十善名之為命。三乘行人以智慧為命。魔名殺者。若遮奪此事。即是斷人天命。若不遮奪名為止善。方便勸修名為行善。若破壞三藏法。名殺二乘人命。若不毀傷名為止善。方便勸修名為行善。若毀訾事檀乃至毀訾世智。名斷六度菩薩命。若不障礙名為止善。方便勸修名為行善。若修體法斷貪恚癡是二乘命。若障不令修名斷二乘命。若不障者名為止善。方便勸修名為行善。非撥體空則斷通教菩薩命。若不障者即是止善。方便勸修即是行善。若毀訾漸次是斷別教菩薩命。不作障礙即是止善。方便勸修即是行善。若誹謗圓融即斷圓教菩薩命亦斷佛命。若不留難即是止善。方便勸修即是行善。圓人非但不壞諸法而隨一相。即殺諸法而隨一相。如仙豫大王害五百之短命施十劫之長齡。如佛斷一切煩惱及習一切無有餘。此皆言逆而理順。非小行者所行。如上所論。一一法皆有止行二善。一一善皆有因緣。若得此意歷諸法門浩然若海。故大經雲。行檀波羅蜜得壽命長。菩薩行檀則施眾生無量壽命。乃至行般若得壽命長。菩薩行般若。則施眾生無量壽命。即其義也。而我世尊行無不圓果無不滿。雲何今日方八十年。次明施食者。百味甘漿等依報食也。身肉骨髓者正報食也。此皆事中施食爾。經言法食。法食者世間法味。出世間法味。出世間上上法味。菩薩能為一切眾生作大施主。令未發心者迴邪入正。已入正者增長萌芽。如陰陽養卉。如父母鞠子多積繒綿令墮地不痛。授以五戒十善。已持五戒者。說三界火猛多所燒害。讚歎三乘無繫解脫。已入證者。毀訾小乘敗種焦穀。讚歎菩薩所行之道。設飢國人大王之膳。煩惱為薪智慧為火。以是因緣成涅槃食。令諸弟子皆悉甘嗜。如是等一切法門悉名法食。一一法皆具止行二善。一一善具因具緣。此諸因緣感長壽果。而我世尊行無不圓果無不滿。雲何今日方八十年。觀心不殺者。無明為父貪愛為母。若斷此者即成逆害。但觀無明即是明愛即是淨。體達能所皆如虛空。是為止善。觀諸心數亦復如是。是名行善。能如是觀獲得金剛常住之壽也。己身骨髓血肉者。此彼相望此為己身。智慧推之非己身也。如王子飼虎屍毘貿鴿。皆捨父母遺體非捨己身。己身者法性實相是也。釋論雲。持戒為皮。禪定為血。智慧為骨。微妙善心為髓。為他說戒。戒能遮罪修福無相最上。非持非犯屍波羅蜜者。是施己皮也。說諸禪定神通變化。不起滅定現諸威儀者。是施己血也。說無著妙慧。非智非愚亡泯清淨。終日說終日無說。其所說法皆悉到於一切智地者。是施己骨也。檀忍等應是肉也。說甚深法性諸佛行處不一不二。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微妙中道者。是施己髓也。將此充足飢餓眾生。況餘飲食。餘飲食者即是人天二乘戒皮定血慧骨真諦之髓爾。法華雲。於餘深法中示教利喜者。即其義也。如來往昔隨他意說無量無邊。隨自意說亦無量無邊。皆是長壽因緣。雲何今日方八十歲也。從大士如是至心念佛思是義時。此一句結前開後。至心者徹到心源盡心實際。故言至心。觀心既然觀佛亦爾。故言念佛。念佛不殺施食與法性虛空等。如此之壽不應短也。是為結前開後者。由作此觀機動瑞興故言開後也。從其室自然下是第四現瑞序。瑞者密報。相者表發。密報四佛當臨此室為爾斷疑。表發增進常因感得常果也。問佛作此瑞信相福作。答信相無機佛亦不應。若無諸佛機無所扣。機應相須瑞以之興。問眾緣感瑞信相獨感。答通由眾緣。別在信相。若瑞在靈山可非其力。室中所見豈不由之。譬張家降瑞。寧得王家受福。雖然信相是發起之人無容獨善。法華雲。如為一人眾多亦然。就文為二。一現相由。二正現相。取結前開後之文為現瑞之由。從其室自然下為正現相也。正現相又二。一別現相。二總現相。從其室自然下是別現相。從舉要言之下是總現相。別相為十。表十地因成也。總相為一。表因成一果也。又別相表地地各各增益。總相表一地具諸地功德也。問此經常果為宗。何得作相表因。答此因是果家之因。因必成果不乖宗也。問前判信相是似位。後相則非其徵。若似同普賢前相亦非其兆。答一往雲十地。一地之中皆有諸地功德表報利益。前後皆霑也。經家不定判位。秖可從容不得剋斷也。別相有十者。一其室廣博。二其地寶嚴。三妙香氛氳。四高座湧出。五佛座華座。六放大光明。七雨諸天華。八作天妓樂。九皆受天樂。十根缺者具。此之十相表報十地功德。止可斐斖擬議。不得責其備悉。其室自然廣博表初歡喜者。此地初開過於凡聖。故以廣博表之。嚴淨琉璃間錯表離垢地者。此地對戒。戒是諸行基檀。諸行莊嚴於戒。故以間錯表之。香氣表明地者。其地對忍唯辱而忍增。如煙多則香盛。故以香表之。高座表炎地者。其地對精進。精進督出眾行。故以高座表之。佛坐其上表難勝者。其地對禪。禪有神通轉變大力。故以佛表之。光明表現前者。其地對般若。般若洞照故以光明表之。天華表遠行者。其地對方便。方便善巧觸處嚴淨。故以天華表之。作樂表不動者。其地對力。力能利安一切如妓悅物。故以作妓表之。受樂表善慧者。其地對願。願滿則心喜。故以受樂表之。根具表法雲者。其地對智。因中眾行故智慧為首。智導諸行隨階而圓。故以根具表之(云云)。復次十相表一一地中具諸功德。且約初地釋之。其室自然廣博嚴事者。此相表初地智也。室者以五陰為室。此陰非陰亦非非陰。不為陰非陰所作。亦不作陰非陰。故言自然。不得陰不得非陰。二邊虛豁。故言廣博。非直空無二十五有二種涅槃。亦有因中十力無畏種種功德而莊飾之。故言嚴事。嚴事即假智。廣博即空智。自然即中智。三智一心中具足。是故歡喜。天紺琉璃雜廁間錯以成其地者。此相表初地所照境。天紺琉璃瑩淨明徹。表真諦境。雜廁間錯種種莊嚴。表俗諦境。猶如如來所居淨土。至聖所居極尊之地。表中道第一義諦境。一地而三相三相而一地。表一諦而三諦三諦而一諦。有妙香氣過諸天香者。此相表初地慈悲功德。慈能與樂如香氛氳。悲能拔苦如香離臭。此慈悲豎高故言過諸天香。此慈悲橫闊故言遍滿。遍滿一切陰界入中。無不溥覆也。其室四面有四高座者。此相表初地四德。四德是祕密之藏。佛住其中。如高座可坐。為坐諸佛也。有四如來者。此相表初地覺四德智。智與德冥如佛坐座也。放大光明者。此相表初地自行化他。照此土表自行。照他土表化他也。雨諸天華者。此相表初地四辯。華雨於空。如辯詮於理也。作天妓樂者。此相表初地四攝。四攝攝物如樂樂他也。受天快樂者。此相表初地法喜。法喜澄神如受天樂。根缺具足者。此相表初地諸根互用。耳見眼聞。一根之中具足諸根之用也。初地功德佛辯所不能宣。略舉十相表其梗概爾。初地既然。一一地亦復如是。復次十相表初地自行化他功德。前五相表自行功德。後五相表化他功德。其室廣博表自行之般若。天紺琉璃表自行之法身。有妙香氣表自行之解脫。高座華衣表自行之因成。佛坐座上表獲記成佛也。後五相表化他功德者。放光表意輪益物也。雨華表口輪益物也。作樂表身輪益物也。又表能令眾生轉煩惱障而受法喜之樂。根具表能令眾生轉報障也。初地既然。後一一地亦復如是。從一切世間下是總現相也。別相文廣意略。總相文略意廣。此表十地因成一果究竟具足也。一切者該十法界也。世間者包三世間也。未曾有者因中所無也。悉具現者因圓理顯也。國土世間未曾有則實相滿。眾生世間未曾有則般若滿。五陰世間未曾有則解脫滿。舉要者。實相是要。實相既圓。何法不滿邪。◎從信相歡喜下是第五默念騰疑序。文為二。初見相歡喜。二默念陳疑。歡喜者。既因心疑睹瑞見佛。必知聞法。是故歡喜。從至心念佛下是默念求決也。夫疑情不可久處。是故騰疑。念釋迦如來無量功德相好光明神力說法。皆不生疑。唯壽命中心生疑惑。雲何佛壽中八十年。念此覆心故默騰求決也。而不發言者。四佛適現。威尊敬重不敢發言。疑既覆心不得不念。又前默念而感瑞。今承前默念以求決爾。從爾時四佛以正遍知下是第六止疑序。文為二。一正止疑。二釋止疑。疑蓋覆心聞法不解。故先止之。例如見諦先斷疑方進修道也。若信相實疑。宜須折止。若是起教因其訓人。從汝今不應下正止疑也。雲何不應。有三不應。一大用不應。八十者是佛大用。是故不應。二法性海深非言思所測。三以信能入以智能度。汝信智未具。豈度量所思。釋論雲。無量法欲量。是人為覆溺。故將不應而止之也。何以故下釋三不應之意。舉八眾皆不能量者。釋法性不應也。法身菩薩法性淨土故不在言。生身菩薩若在家。為天龍等所攝。若出家為四眾所攝。若法性身施權。亦為八眾所攝。若凡若聖悉不能思算也。唯除如來者。釋智度不應也。若如如來是則能知。既未如如來。那忽能知。舊用此語為智所知。知是無常可量之法。天台師雲。不爾。如來有無量常智。能知無量常法。豈可以常智所知判為無常邪。智性既冥大用可解。是釋三不應也。從時四如來下是第七集眾序。餘經或先集眾後現瑞。此經先現瑞後集眾。前後互出。爾時者將欲宣暢之時也。眾者欲色界諸天也。信相一人利益者少。有緣若集所益處多。是故集眾。眾有四種。一發起眾。信相樹神等是也。二當機眾。聞即得道者是也。三影響眾。從十方遠來者是也。四結緣眾。當座雖未得道。作後世因緣者是也。如流水為魚說法。遠作今日得悟因緣。即其事也。此經集天龍眾。與華嚴意同。亦集人眾而文略。新本中有無量百千婆羅門眾。懺悔品初信相及眷屬諸耆闍崛山。即是人眾也。相承雲。此經與冥道相關。正集天龍略不說人爾。總瑞中雲。一切世間未曾有事悉具出現。不見與二乘記。但明帝辨性。與般若方等意同。故判屬方等教攝。此中應論乘戒緩急四句。判出天龍生處。得道不得道。權實等事。如別記(云云)。齊此判屬序段者文雲。將欲宣暢大眾雲集。豈非序之明證邪。序分竟。從爾時四佛下三品半文是第二正說段。凡三說不同。一雲。壽量明常果為宗。常果契性性即是體。二義宛然不須多惑。下懺悔品滅惡。讚歎品生善。空品導成。即是經用也。二雲。壽量明宗。懺歎明用。空品明體。此乃以因中所用之性為果上所顯之體。於義不便。故不用之。三三藏雲。正說有兩段。壽量是果段。三身是因段。二文各有序。虛空藏問為因段序。直是發問於序義弱。師雲。三身成果上義非因義也。是故不用。初家所說好與今意同。新舊兩文凡三處明宗。初是四佛拂疑。明應化之壽非思算所知。跡既長遠本難窮極。上根人聞跡悟本也。若未悟者。王子明。蚊蚋腳可以作城樓。鼠登兔角梯食月除脩羅。明法身無舍利。如來真實身舍利無是處。中根人直無理本而悟跡也。若未悟者。釋迦論三身共說廣分別之。本跡俱解。是為三番明宗顯體。懺品別論滅惡通亦生善。歎品別論生善通亦滅惡。空品導成。俱是經用也。今之四卷止有一番明宗。文為四。初四佛說偈。二信相歡喜。三當機得道。四四佛還本。說偈又二。一經家敘。二四佛喻說。問四佛說偈為各為共。答經既無文不可定判。或宜聞共說異口同音。或宜聞別說。各引一喻。見亦如是。若見四佛同尊特身。一身一智慧者即是常身。弟子眾一故。若見四佛佛身不同。即是應化。弟子眾多故。分八偈為二意。初雲。前四偈立譬。次一偈合譬。次二偈斷疑。次一偈結釋。次雲。前四偈為譬本。後四偈合釋。兩途俱可用。舊雲。四偈止譬其壽長。更無別意。是義不然。諸佛之教上中下善。其言巧妙其義深遠。此中正是常宗斷疑。一經之要處何容無義。且作三意消文。一對四諦。二對四念處。三對四德。四諦理通因果。四念論因。四德論果。若論果壽宜對四德。果不孤起故念處明因。因果有本故對四諦也。上以四佛對四諦智。今以四佛所說對四諦理。舊讀四諦文雲。知苦如苦相。知集如集相。相是其事。齊事而知。於理不顯。今明。知苦如苦相。如是其理相是其事。即事而真事理雙達。餘三諦亦如是。如是釋者於四諦理義便也。又一解。知苦是知俗。如是知真。相是知中。中是實相。故今以相為中也。此則三諦具在一文。知苦既然下集道滅亦如是(云云)。明識四諦是脩長壽境。故約四諦對偈也。一切諸水者此對集諦。大經雲。有河洄澓沒眾生。即其義也。水體潤生如集能資長。鼓怒浩澣無處不有。集亦如是。沒溺凡聖亙界內外也。諸須彌山者此對苦諦。小般若以身為須彌。即其義也。山體結構磐峙水上。如苦報積聚為集作果繫縛界內外色心也。大地微塵者此對道諦。法華雲。其所說法皆悉到於一切智地。即其義也。地體能容載水陸兩途。如通別道到此彼岸。虛空分界者此對滅諦。法華雲。常寂滅相終歸於空。即其義也。空體盡淨。五翳所不能染。三光所不能淨。如滅諦滅無二十五有及滅化城涅槃也。四諦理遍一切處即法身。四諦智稱境而知即報身。從體起用同其長短即應身。信相但見應短不見應長。應尚不達。寧知報法。四佛舉四喻喻其應長。水滴山斤地塵空界尚無能思算得其邊表。況復智冥於法。淵哉玄哉。信無底際。曠矣大矣。豈有垠涯。舉應跡以釋報法。豁然明悟。斷疑之巧為若此也。釋此偈妙為若此也。行者思之思之。四偈對四念處者。念處之觀本在苦諦。唯應約須彌山偈而論。今則通對也。一切諸水對受念處。受能含納如海多容故也。須彌山對身念處。色相與質礙相類故也。大地對於想行念處。想取行行如地容載故也。空界對心念處。心但有名如空無相故也。若觀四念處是脩長壽因。若念處得道即是長壽果。故用念處對四偈也。若觀四枯念處。破凡夫之四倒。若觀四榮念處。破二乘之四倒。若觀中道念處則非榮非枯。於其中間而般涅槃。成五種解脫。謂色解脫乃至識解脫。脫五陰縛名五解脫。洞達五陰空無所有名五般若。冥五陰現名五法身。雖三分別。不一不異不縱不橫名祕密藏。號大涅槃。仁王呼為法性色法性受想行識。陰之法性即是法身。智冥法性即是報身。法報皆非常非無常。而能起用為常為無常。常用則長無常用則短。信相但見無常不能見常。於用未達。況解其本。四佛舉喻明其用常。跡常無邊非思算所得。況復體理寧可心知。信相迷除豁如雲卷。斷疑之巧為若此也。四偈對四德者。水潤生榮對常德。山能高出對我德。碎地為塵對淨德。空無苦受對樂德。四德成就是果上所剋。果與理冥。冥於非常非無常。能起常無常用。冥於非我非無我。起我無我用。冥於非淨非不淨。起淨不淨用。冥於非樂非不樂。起於樂無樂用。信相但見無常無樂不見常樂。於應尚迷。何能識本。四佛舉四德之用非思算所知。體本報法杳然慮外。信相聞說非但疑除惑斷。增信生解。故歡喜踴躍得之於懷(云云)。億百千萬下合譬偈也。舊解有二失。一僻取文。二偏執義。舊雲。四譬皆有齊畔可盡之物。百千是數法。數必有窮。據此為無常。今釋不爾。四佛引四譬者。乃是舉量以況無量。量物尚非思算所知。無量之法寧可圖度。億百千萬此舉數法以明無數法。既不能數數。那能知無數。縱令知數知無數。知量知無量者。秖是化用都不關體本。僻取之失非但自毀。又亦誣經。偏執義者。三身品雲。化身亦常。處處說法。是故為常。當知化身備有常無常義。舊人那忽一向無常(云云)。以是因緣下兩行斷疑偈也。若作因緣者。因親緣疏。命是正報。不殺為因。食是依報。施之為緣。以此因緣得壽命長。若作二緣者。不殺是不殺戒家止善。施食是不盜戒家行善。互舉止行俱是二緣。法性菩提心名之為因。止行福慧等併皆是緣。緣能顯性。會非常非無常。能常能無常。法食不殺等皆如上說。修因既長得果又長。顯體又長起用又長。破其短疑也。是故汝今下一偈結成也。爾時信相下聞偈斷疑生信也。聞壽命無量者。解跡中之能常其壽無量也。疑去者。解跡中之能短。其壽八十也。深心信解者。悟其本識非量非無量也。踴躍者登位也。歡喜者信生也。別教釋者。信相似位中疑惑去登歡喜地中信生也。圓教釋者。信相鐵輪位中疑惑去入住銅輪位中歡喜也。若作普賢似位釋者。下地中疑惑去。十地頂深信堅固。猶若金剛。鄰真接極而生歡喜也。從說是如來下是第三當機上根初悟之。從時四如來下第四息化也。佛本為緣興。緣已利益則攝化還本。故言忽然不現也。觀解者。諦境發智覺慧相應。深觀此慧亦不得慧。亦不見境。境智俱寂即是不境義也(云云)。   金光明經文句卷第二◎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785 金光明經文句   金光明經文句卷第三   隋天台智者大師說   門人灌頂錄   釋懺悔品   ◎諸大乘經多分散明懺悔。此經專以懺悔當品。今先釋名。懺者首也。悔者伏也。如世人得罪於王。伏款順從不敢違逆。不逆為伏順從為首。行人亦爾。伏三寶足下正順道理。不敢作非。故名懺悔。又懺名白法悔名黑法。黑法須悔而勿作。白法須企而尚之。取捨合論故言懺悔。又懺名修來悔名改往。往日所作惡不善法鄙而惡之。故名為悔。往日所棄一切善法今日已去誓願勤修故名為懺。棄往求來故名懺悔。又懺名披陳眾失發露過咎不敢隱諱。悔名斷相續心厭悔捨離。能作所作合棄故言懺悔。又懺者名慚悔者名愧。慚則慚天愧則愧人。人見其顯天見其冥。冥細顯粗。粗細皆惡故言懺悔。又人是賢人天是聖人。不逮賢聖之流。是故懺悔。又賢聖俱是人天。是第一義天。第一義天是理。賢聖是事。不逮事理俱皆懺悔。又慚三乘之聖天愧三乘之賢人。不逮此天人故名慚愧。慚愧名懺悔。又三乘賢聖皆是人。第一義理為天。約此人天慚愧故名懺悔。又三乘賢聖尚非菩薩之賢。況菩薩之聖。今慚愧三十心之賢十地之聖。故名慚愧懺悔。總此賢聖皆是人。第一義理名為天。約此人天論慚愧。故名懺悔。又三十心去自判聖人。十信是賢人。約此賢聖論慚愧懺悔。總此賢聖皆名人。第一義理名為天。約此人天論慚愧懺悔。合十番釋名也。次明懺悔處者。大經闍王偈雲。粗言及軟語皆歸第一義。是故我今日歸依於世尊。又梵行品雲。我昔與汝等不見四真諦。是故久流轉生死大苦海。若能見四諦。則得斷生死。生死既盡已。則不受諸有。法華雲。行處近處住忍辱地。亦不行不分別。又雲。寶處在近。汝可前進。即滅化城即至寶所。此經雲。我當為是作歸依處。歸依處者。即甚深無量法性也。法性秖是諦理。諦理秖是妙境。諸佛所師寂滅真如祕密之藏。十方眾聖安住其中。若得其本本立則道生。不得其處則平地顛墜。如盲人入棘林。動轉罣礙。為是義故須識懺悔處也。故普賢觀雲。端坐念實相。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我心自空罪福無主。是名大懺悔。是名莊嚴懺悔。是名無罪相懺悔。無罪相者。此約空為處也。莊嚴懺悔者。約俗諦為處也。大懺悔者。約中道為處也。若三種差別者。此是歷別論處爾。即一而三即三而一者。此圓妙懺悔也。諸大菩薩修學佛法而懺悔也。若識此法而懺悔者。最妙最上懺悔處也。大經雲。譬如有人在大海浴。當知是人已用一切諸河之水。大品雲。譬如負債人依投於王。債主反更供養。何敢就其覓物。書雲。如牆頭草非其莖葉能高能長所依得處也。行人若依法性為懺悔處者。高出一切諸處所也。行人若識此意。先當求覓法性道理為懺悔處也。次明懺悔法者。法為二種。一正法。二助法。正法者。即是觀法性之慧也。法性常故是觀亦常。法性樂我淨故觀慧亦爾。法性不可思議。至深至妙無上無等等者。觀慧亦爾。境智相冥無二之法。如如不異者。境如智智如境。故言如如不異也。經言。說智及智處。皆名為般若。說智及智處。皆名為實相。說如不說不說如說。說不說無二無別。以此觀慧歷一切法亦復如是。故雲毘盧遮那遍一切處。若行若住若明若闇皆得不離見佛世尊。六根所對無非佛法。耆婆攬草無非藥者。普能愈病。釋摩男所執。一切砂礫皆變為寶。阿那律空器悉滿甘露。若如是者。所觀之罪非復是罪。罪即實相。所觀之福福即非福。福即實相。純是實相。是名大懺悔也。助道懺悔者。若純用正懺亦不須助。若正道闇昧不明瞭者。修助以助之。所謂灰汁澡豆皂莢木患以助清水爾。略言勤用身口意而為助也。身謂旋禮。口謂讀誦。心謂策觀。而助開門。如順流順風助之以篙棹去則疾也。如是略論正助也。四明懺悔位者。若作一種解者謂。鄙濁凡夫應須懺悔。離垢清淨者何用懺悔。此不如是故新本業障滅品中說。人從父母稟身。十月懷抱三年鞠養。撫念惟惟始能升頭戴髮。教方教數始解作人。那忽違恩背義而行殺逆。天雖大不覆此人。地雖厚不載此人。此人命終直入地獄。如是逆罪應須懺悔滅除業障。佛為人天師。師嚴道尊。凡有所說若有違犯罪莫大焉。初篇後聚那可違負。爾則欺佛負心。復負三師七僧。此則佛海死屍華園爛肉。此四重人應須懺悔滅除業障。多瞋墮蛇虺。多欲墮鳩鴿。多癡墮蝨蟻。多慢墮飛鳥。多諂墮修羅。外慳墮餓鬼。餓鬼常飢渴。畜生相殘害。修羅多怖畏。是四惡道聞名尚不可。況復當之。應須懺悔滅除業障。人中八苦一苦尚不可忍。況八苦交橫。應當懺悔滅除業障。天上有五衰地獄等苦。色界天不得速入定。求不得苦。無色界天有四心苦。三界籠樊生死窟宅。應須懺悔滅除業障。若出家人雖欲修道為五煩惱所障。心不得停心。為四顛倒所惑。不得入四念處。亦須懺悔除滅業障。念處治彼四倒。二惡不勤斷二善不勤生。不得入如意足。煖法不發。亦須懺悔。五根不生。喜有退墮。根生未有力。雖有力未鄰真如。是四善根中應須懺悔滅除業障。苦忍明發雖不墮三途。欲界七生次第應受。一生尚苦。何況七生。雖斷欲界五下分六品。餘三品在。亦應懺悔。雖斷五下八品盡餘一品在。雖斷色盡餘無色分在。亦須懺悔。雖入有餘涅槃猶有果身在。身子風熱畢陵伽眼痛。欲棄有餘入無餘。亦須懺悔。雖斷三界正使盡習氣尚存。亦須懺悔。支佛亦爾。亦須懺悔。若乾慧地未得理水霑心。故言乾慧。性地未能見理。八人見地猶有愛惑。薄地神通未能還生欲界。離欲地猶有上界惑。已辦地不能除習。辟支佛地但作神通。不能達文字。菩薩地未窮至極。如是等位皆須懺悔滅除業障。十信但信未能稱理。十住但入偏理。十行但事未能入中。十迴向但修中未能證中。十地雖證中地地皆有障。未窮於學不得無學。應須懺悔滅除業障。又十信雖三智圓修。但是方便陀羅尼。十住已去乃至等覺已來。秖如十四日月。非十五日月。匡郭未圓光未頓足。闇未頓盡。應須懺悔滅除業障。齊此已來當知懺悔位長其義極廣。雲何而言止齊凡夫。是故五十校計經。齊至等覺皆令懺悔。即其義也。若人得聞如此懺悔功德不少。故文雲。非於一佛五佛十佛修諸功德聞是懺悔。乃於無量百千佛所修諸功德。聞是懺悔。語其華報。在在處處。常為國王輔相大臣之所恭敬。語其果報。常為十方諸佛互相恭敬。直聞此懺悔。尚得如此功德。況復如法修行。已聞懺悔義。此法從經出。此經從佛說。是故當報恩歸命禮諸佛(云云)。懺悔品依字訓釋。懺者鑑也。披陳發舒己之三業。不敢隱諱令他委鑑。顏恧而口蹙。心摧而意伏。身被鑑故而顏恧。口被鑑故而脣蹙。心被鑑故而意伏。故懺名鑑也。悔者廢也。內懷鄙恥悔造眾非。悔身故則三廢。悔口故則四廢。悔心故則十廢。故悔名廢也。又法門釋者。懺悔名慚愧。慚愧是白法。又自不作惡。不教他作惡。如是等種種說。懺悔有三。一作法。二取相。三無生。此三種通大小。小乘作法者。如毘尼中發露與學二十僧行摩那埵。或半月作法。或對首作法。或責心但令作法成就。不障僧事即清淨也。阿含中亦作相懺。犯欲人作毒蛇口想。此觀成時婬罪即滅。亦有觀空懺。秖是真空。大乘中亦有作法。或八百日。虛空藏塗廁是也。或九十日。般舟是也。或四十九日。大悲懺是也。或二十一日。法華是也。或七日。方等是也。灰湯澡豆淨身。辛酒禁口慚愧勤心。旋誦各有遍數等。皆作法懺攝也。取相懺者。如方等求十二夢王菩薩戒見華光摩頂虛空藏中唱聲印臂相起罪滅。雖不正明作法。兼得事用也。無生懺者。如普賢觀雲。端坐念實相。如日照霜露。觀空緣理無相最上。雖不正作事相。兼上兩懺也。作法懺成違無作罪滅。而性罪不除。如犯殺生。作法懺成違無作罪去。而償命猶在。即其義也。取相懺能滅性罪。性罪去違無作罪亦去。如伐樹枝葉萎。根本未去續生如故也。觀無生懺能滅無明。如覆大地。根枝葉等悉盡無餘。又作法滅違戒上罪。取相滅犯定上罪。無生滅犯慧上罪。又作法滅三惡道報障。取相滅人道報障。無生滅三界有漏報障。又作法滅三惡道業障。取相滅人道業障。無生滅三界有漏業障。又作法滅怖畏憂愁之煩惱。亦是破煩惱。取相滅四住之煩惱。無生滅無明之煩惱。又三種懺共除報障。取相除業障。無生除煩惱障。又作法懺如服薑桂。差病而已不能肥身。譬罪滅不能生善。取相懺如服五石。病差身充。不能得道。無生懺如服五芝。病除身飛昇仙得道。如是等種種分別行者須知。今文具有大乘三懺。著淨潔衣專聽是經。又七日七夜朝暮淨心等即作法也。於其坐處得見彌勒文殊普賢。即取相也。五陰舍宅觀悉空寂。本無有生亦無和合。即無生也。三意宛然。故能滅諸惡蕩五障。顯經力用也。從此品下明經力用。今品正明夜夢晝說懺悔斷惡拔苦。下品正明昔歎發誓生善與樂。旁正互舉。此品文為二。初夢中見聞。二覺已說見聞。夢又二。一夢見金鼓。二夢擊鼓聲。見鼓又三。一正見鼓。二見鼓光。三見光中佛。夢者是入如夢三昧也。又入觀如夢出觀如覺。入觀心靜能觀法性。法性即金鼓。金鼓體圓空鳴。圓即法身。空即般若。鳴即解脫。姝者勝義深義。大者廣義無量義。如上文遊於無量甚深法性意爾。姝大略敘鼓體。委論應言圓姝大空姝大鳴姝大。鼓體備三種。三種皆甚深無量。此即夢中所睹法身。觀一而見三佛也。從其明溥照下是第二見鼓光也。光是智慧。契此法性克成大果。智與體冥。體圓姝大光圓亦姝大。體空姝大光空亦姝大。體鳴既姝大光鳴亦姝大。何者。此身與諸佛同體同意故也。即此夢中所睹報身佛一佛而三也。從復於光中見十方佛下是第三見光中諸佛也。光從鼓出遍照十方。用從體起應周法界。與機緣同事也。琉璃座者所安之理也。佛坐其上智稱法性也。大眾圍繞者所應之機也。此即夢中所睹應佛即一而論三也。睹此三佛即是三身三德種種三法門從此設教名金光明也。從見有一人下是第二夢見擊鼓。文為三。一見擊鼓。二出大音聲。三聲所詮辯。鼓是法身擊是機智。婆羅門是淨行。似是鄰真。鄰真之人以似解之淨智和會法身。甘露相應滅苦生樂。鼓是法身。枹鼓合是報身。擊出是應身。聲所詮辯是法界大用起教利益眾生。從時信相菩薩下是第二覺已說見聞。文為四。一往佛所。二與緣俱。三伸敬。四述夢。夢者入法門為夜夢。出法門如過夜至旦。又三十心惑障未遣故如夢。登地斷惑如過夜至旦。觀解者。觀行位中所觀三身如夢。分真位中所觀三身如旦。出王捨城者表出因位也。往耆闍崛山者表向果地也。伸敬有三。頂禮是身敬。瞻仰是意敬。說夢是口敬。頂禮者。菩薩居因信首為貴。諸佛在果慈悲為賤。以貴敬賤也。從以其夢中下是第四述夢也。此下總有一百六十二行偈。分為二。初四行半總明夢。後一百五十七行半別明夢。總又為二。初三行半明見金鼓。後一行明見擊鼓。見鼓又三。初一行見鼓形狀。次一行見鼓光明。次一行半見光中諸佛。即長行中三身意入觀所觀之境也。次一行見擊鼓者。自睹其觀智之機扣擊法身之境也。出大音聲者。已如上說。自睹其境智合能多利益也。從是大金鼓下一百五十七行半偈別明夢事。文為二。初從是大金鼓下至悉能滅除有二十一行三句。明金鼓有滅惡生善之力。二從一切諸苦無依無歸下一百三十五行三句正明教詔懺悔之法。就能滅惡生善文為六。一有三行。滅世間因果之苦。二有三行。生出世間因果之樂。三有四行。能令眾生自行化他俱備。四有四行。能滅眾生報障。又發宿命通。五有四行。能令眾生得諸法門。先少得後多得(云云)。六有三行三句。能破眾生八難流轉。釋此六義皆從三塗。漸至人天二乘菩薩等。一一皆有破惡生善之力。從一切諸苦無依無歸下有一百三十五行三句。是第二明教詔懺悔之法。文為五。一從一切諸苦下有十九行一句。教自說過罪懺悔。二從我當供養下有三十五行。明供養諸佛自行化他修懺悔。三從諸佛世尊我所依止下有二十一行。明稱歎修懺悔。四從我以善業諸因緣故下有五十一行半。明發願修懺悔。五從若有敬禮稱歎十力下有九行。結成懺悔。生起五意者。但眾生邪倒障理不識法性。愚癡障解不識因果。惡業障行不識善法。聖人慈悲因大士之夢。示其懺悔示其道理。示其因果示其善行。故論自懺荷佛恩深故伸供養。供養不洩其誠故歌詠稱歎。供養是行須願指歸。行願既圓結成讚美也。自懺文為三。初一行一句明法身是依憑之所。次兩行請佛覆護。次十六行正明懺悔。夫法身具三德。即是一體三寶。法性是法寶。寂而常照是佛寶。遍一切處是僧寶。自凡夫二乘雖不知。亦不出法性。總而言之。一切菩薩何嘗不以此為歸依。依此則本立而道生也。內本雖立外無佛加不得成就。若蒙擁護斷惡生善。辦在斯須。如萌芽得雨扶疏豐鬱。是故請佛也。內外因緣既備正須懺悔也。正懺文為二。初三句總明懺悔。後十五行一句別明懺悔。總懺者總懺三障也。本者煩惱是二障本也。惡者報障也。不善者業障也。三障障三身三佛三寶。三障若轉諸三法門悉明。故總懺也。別懺者別懺三障也。文為三。初一行一句懺煩惱障。次一行懺報障。次十三行懺業障。諸十力前者。正懺煩惱障也。獨頭無明癡倒殊甚。不識法身佛也。法身佛遍一切處。癡闇不知。公於佛前造作眾罪。如牛羊不識天子。如鳥雀不識檠像。於前造過。愚癡不識法身亦復如是。父母恩者。方便是父智度是母。此二法門能生法身。而不識者。是不知報佛也。不解善法者。善法是助道之行。能資智顯理。而不解者是不識應佛。三佛皆不能知。豈非無明過患。此別懺煩惱障也。自恃種姓下別懺報障也。略言有三種。一以姓傲他。二以財忽物。三以壯年陵彼。雖報有此三不應自恣。若縱恣者此報成障事也。今更約法門解。出家人以慧為姓。定為財戒為年。染此三法自尊卑他者。是名染法非求法也。法華雲。汝年少壯我年衰邁者。凡人以五陰盛為壯。二乘通教以空出有為壯。別教菩薩以法眼過慧眼為壯。著此諸法者。悉是恃強陵弱成報障也。悉須懺悔。從心念不善下十三行別懺業障。文為十二。初一行懺由心口造惡業。亦是教他作惡也。從身口意是自作惡也。二一行懺內外因緣造惡業。三一行懺五欲因緣造惡業。四一行信受邪師造惡業。五一行隨順惡主造惡業。六一行愛心所使造惡業。七二行為衣食女色造惡業。八一行於佛世敬田造惡業。九一行於無佛世敬田造惡業。十兩句於正法造惡業。十一一行於恩田造惡業。十二一行半總一切處造惡業。造業因緣甚多。不可具列故總而懺之。若欲細釋從人道為始。二乘通別菩薩等行一一作之例應可解。故五十校計經雲。上至等覺皆須懺悔。即其義也。◎◎從我今供養下三十五行明供養諸佛。所以供養者。我本癡盲蒙示懺悔。此恩深重故興供養。文為二。初一行明財供養。後三十四行明法供養。法供養為二。初八行半明化他法供養。隨順如來慈悲法門。濟利含識。是為化他修法供養。後二十五行半明自行法供養。隨順如來智慧法門。修十地功德。是為自行修法供養。諸供養中法供養最為第一。財供法供事理自他皆悉具足也。化他法供養文為二。初四行化他令其修行。後四行半化他令修懺悔。初修行者。我自行十地為法供養。今復化人令法供養。譬如一燈然百千燈。瞑者皆明明終不盡。其意有四。初明化始以大悲拔苦。次勸真因十地之行。次勸真果菩提大覺。次勸精進督使速成。夫眾生等故性慾亦等。善巧度一眾多亦然。不計劬勞積行累德。功成大覺。即智德滿。盡一切苦即斷德滿。文自明顯不俟多釋。觀心者。調一念心。使真明發任運成真果。調一切心數亦復如是。弟子眾塵勞隨意之所轉。即此義也。次四行半化他令修懺者。我蒙佛教懺。還以懺教他。重重然無盡燈。化化不絕也。文為三意。初欲為說懺。次正為說懺。三說懺已。千劫者。假多以顯懺力大爾。譬如惡人造罪山積能拔於王難。尚分半國償。豈復問其前愆。說千劫造逆。雖復厚重能拔法性之王。從如來藏中顯成法身者。大覺朗然超升自在。寧復為五無間業之所縛邪。從我當安止下二十五行半自修法供養。文為二。初五行自修行。後二十行半自修懺。前自懺竟。今那復重。譬如金師。從初習學至於皓首。互燒互打器成方息。修行譬智燒。修懺譬斷打。智斷極乃止。重說無咎。前是自行門。今是法供養門為異也。自修行又為三。初一句標章。我當安止是也。次修因。十地是也。次成果菩提是也。珍寶者。十地因可貴。諸地即是珍寶也。腳足者。十地是果家之基本。故言腳足。又十度是十地之腳足。於餘功德非為不修。隨力隨分正以檀為初地之足。檀足若滿得入初地。乃至智度足滿得入十地。故十度為十地腳足也。果中有總明果滿別明果滿。在文可知。功德光明者。是果上二種莊嚴也。令眾生度海者。即果上轉法輪也。從諸佛世尊下二十行半明自修懺。文為二。初一行請佛。後十九行半明懺。文為五。初四行半懺報障。次一行半懺煩惱障。次六行懺業障。次兩行明迴向。次五行半懺善惡兩難。就報障文又二。初二行半出報障相。次二行請除滅。百劫者受報之時也。時中受身。身即是報。報有所作。作即是障。貧窮困苦是依報不圓。亦是報障也。愁熱驚懼者。由貧窮外偪故驚懼內焦皆報障也。所作眾惡者。即想行陰苦也。貧窮困苦者。即色陰苦也。愁熱驚懼心常怯劣者。即識陰苦也。暫無歡樂者。即受陰苦也。此皆報障意爾。次煩惱障文為二。初兩句出相。次一行乞清淨。次業障文為三。初二行豎論三世造業。次二行橫明現起十惡。次二行求懺過去業。今正受者名為報障。未受者繫屬行人。若修善道能為障礙。問過現須懺。未來未有。雲何言懺。答數家呼為未來有。論家呼為當有。大經雲。遮未來故名之為殺。現在唸唸滅何所可殺。秖遮斷未來名為殺爾。經論悉以未來為有。故須懺也。今更舉現事例之。如在家人晝度生方起無量惡念。事雖未有次第必更。忽然發心捨家修道。前所念事併與緣差。未來之業亦應如此。雖非現有時到必然。今若懺悔索然清淨。橫開現世三業為十惡可解。遠離者惡斷也。修行者善生也。十住者初心因位也。逮十力者後果滿也。次明迴向者。眾生頑故愛著於有不能升出。今懺此罪故雲迴向。他以若此國土及餘世界為隨喜之文。今意不爾。此土他方凡所作善。皆施眾生共向佛果。如聲入角則能遠聞。方便力大與虛空等。又結文雲。是迴向不得作隨喜。釋隨喜在下文也。釋八難者。此是善惡中論八難。非佛前佛後之八難。文為二。初四行指惡為難。次一行半指惡遮善為難。或指善遮道為難。初四句是報障難。諸有者二十五有。報得之身造作眾惡。豈非報障。生死險難有二解。若取其因即是業障。若取其果即是報障。種種淫慾即煩惱障。心輕躁者復是報障。輕躁是覺觀。覺觀屬報法。如羅漢斷煩惱盡。出觀猶有覺觀散心。當知輕躁是報障非煩惱也。更舉世人學問迴轉易轍不成業障皆由輕躁之過。豈非障邪近惡友難者。惡友能污染人三業。此屬業障。如移廄於屠邊。如孟母鄰於哭貨。朱赤墨黑。即其義也。三毒是煩惱障也。遇無難難下此有二義。一若不修善。障難不興。若欲修善。惡障即起。善非是障。惡來遮善。名善為難。此義易知。常人皆作此解也。二者諸善是難。善能障道。豈非難邪。此義今當說。遇無難難者。自謂無惡不肯修善。如二乘入空生滅度想生安隱想不復進求菩提。即其義也。修功德難者。多作有為求可意果。如一比丘專行福德不修禁戒。墮白象中。七寶絡身金盂承糞。又如妙莊嚴王本事等。豈非修功德難。值好時難者。如劫初時在鬱單越時一向受樂都不修道。豈非值好時難。值佛亦難者。如旃遮婆羅門女善星調達等。皆是值佛而難。例此應雲。聞法起謗值僧起破皆是難也。若讀作難易之難者。此是惡來遮善之義。使善難成也。若讀作障難之難者。此是善自是難。能障於道。又依經文雲。如是諸難今悉懺悔。當知經作障難之難義也。從諸佛世尊我所依止下二十一行偈是第三稱歎。若論次第。前財法供養是身意。身意未洩未備。今更口歎。若作法門者。前是供養法門。今是念佛三昧法門。文為三。初一行標章歎。次十九行正歎。三一行結歎。標諸佛者。橫則十方豎則三世。事即報應理即法身。言略而意廣。標章之巧妙也。我所依止者。依止法性一體三佛也。佛海者。四眼入佛眼。十智入如實智。皆失本名字但名佛眼佛智。如物投石蜜如流會海。無不甘鹹者。法性三佛攝一切法。故名佛海也。就正歎為二。初十六行寄言歎。後三行絕言歎。寄言又二。初一行略歎略況。次十五行廣歎廣況。略歎者。諸相好中略歎金色。釋論以即時鐵比即時金。即時金比海金。海金比龍金。龍金比閻浮洲金。閻浮洲金比四天王金。如是轉轉比第六天金。第六天金比佛身金色。第六天金如鐵。又佛金光徹照壁障無影。佛入城時放光照地。一女人低頭禮拜。金釵墮地。唯見晃晃。不知何者是地何者是釵。佛過後光歇方見金釵爾。然金色身是眾相所依處。唯舉金色。故知是總歎眾相好也。金有四義。堅不可毀譬常。得之者富譬樂。體無瑕穢譬淨。色妙晃曜譬我。諸德之中四德為總。猶如須彌者。須彌為四寶所成。況佛身具足四德。故知總況也。廣歎廣況文為二。初十二行半廣歎。次二行半廣況。廣歎又四。從其色無上下二行廣歎金色無上。無上者我德也。從善淨無垢下三行廣歎佛色無垢。無垢者淨德也。從功德巍巍下三行半廣歎佛色安住。安住者常德也。從三有之中下四行廣歎佛色能除苦毒。即樂德也。從如大海水下二行半廣況。文為二。初二行廣況。二半行合喻。佛功德海思所不能知言所不能盡。心行處滅言語道斷。即此義也。海水難知況常德也。地塵難知。況淨德也。山斤難知況我德也。空邊難知。況樂德也。諸佛亦爾下合喻也。從一切有心下三行絕言歎也。文為二。初一行半正絕言歎。二一行半牒譬帖合。一切有心不能得知。即是絕思。思既已絕口何所宣。即絕言也。更牒譬帖合。在文可見。從相好莊嚴下一行總結。相者結一切相。好者結一切好。莊嚴者一一相一一好中皆具眾德以為莊嚴也。從我以善業諸因緣故下有五十一行半偈。是第四發願行若無願。如牛無御。不能有所至。如畫無膠如壞未火如水中月。故以願持行。亦是懺悔退轉之罪也。文為二。初有四十七行半明發願。次四行約願隨喜。初願又二。初九行自發願。次三十八行半為他發願。自願又二。初四行願果滿。次五行願因圓。果滿願又四。初一行成佛道是願意輪滿。次一行說法是願口輪滿。次一行摧魔是願身輪滿。次一行住壽久益是願慈悲滿。因圓願又四。初一行具六度願有為功德圓。次一行願無為功德圓。次二行宿命念佛圓。次一行值佛圓。為他發願文為二。前八行半願作藥樹王身大悲拔苦。後三十行願作寶珠王身大慈與樂。拔苦又為四。初一行總拔眾苦。次一行拔根不具苦。次兩行拔病苦。次四行半拔王難苦。與樂又為三。初十六行半與世間果樂。次九行半與出世因樂。後四行結成。上文大悲拔苦根不具者令具。今大慈與樂。視聽聰明暢悅快樂。諸根語同與拔小異也。從願諸眾生常得供養下九行半與出世因樂。文為二。初三行半令修行外緣具。次六行令修行內因具。外緣又二。初二行值三寶。二一行半離八難。人緣不同。或值佛難不除。或難除不值佛。今願其亦除亦值。內因又二。一半行生尊貴家。二五行半多饒財寶。人因不同。或多財而卑賤。或尊貴而貧窮。因不具足。今令其亦貴亦富。女有五礙。願其無五礙苦。從若我現在下四行結成自他誓願也。前二行結自。後二行結他。從若此閻浮下四行約願隨喜。隨喜者慶他修善也。亦是懺悔疾妒之罪也。文為二。初二行隨喜於他。後二行隨喜於自。從若有敬禮下有九行偈。是第五結成。文為三。初二行結成斷惡。故言超六十劫罪。次四行半結成生善。故言國王大臣之所恭敬。次二行半結值佛多。雖不別說善知識佛。自兼之。   釋讚歎品   讚歎凡有四意。一從能讚人。二從生善。三從滅惡。四從所讚人。一從能讚人者。前品明信相思疑佛壽。四尊盡降其室。一心信解。夜夢金鼓出聲。旦向耆山說夢。今品佛述其昔為龍尊面讚法王。願我當來夜夢晝說。說斯人之本事故言讚歎品。二從生善得名者。夫善不孤運。生必託緣。緣中勝者無過於佛。龍尊讚佛能生妙善。從生善緣得名。故言讚歎品。三從滅惡得名者。罪之尤者無過毀佛。若翻滅斯罪應須讚歎。讚歎治於毀訾。從能治得名故言讚歎品。四從所讚人得名者。即是去來現在三世諸佛。諸佛極尊甚深。無量稱揚顯說。故名讚歎品。若欲分別。述得名為讚。褒喻名為歎。亦更互分別爾。釋論第三十雲。美其功德名為讚。讚之不足又稱揚之名為歎也。此品有恭敬是身業。尊重是意業。讚歎是口業。口業不發身意不暢。為暢身意音聲為佛事。故稱揚顯說。褒美如來真實功德。故言讚歎品也。結此四義。都是四悉檀因緣立此品名。故言讚歎品也。此品雖從四悉檀立名。正是生善之用。文為二。一長行。二偈頌。而對告地神者。主此大地。菩薩行行皆寄其上。壽命長久見去來今事。證義事強。如瑞應雲。積功累德誰為證。佛時指地。是知我。今說往昔金龍尊事。所以對告地神也。又對善女天者。男天陽表權。女天陰表實。實智能生眾善。善生故宜對善女。證往故宜對堅牢(云云)。今論生善之用。故對告善女。金龍尊者。此王往昔修金光明法門。依法性理故言金。能以智慧讚三世佛。辯如雲雨故言龍。能為眾生作大利益。為物所仰故言尊。從行得名故言金龍尊也。總有六十二行半偈文為三。一三十五行讚三世佛。二二十五行半發來世願。三二行結會二世事。就讚佛文為五。初一行半總讚。次二十三行別讚。次三行遍類讚。次五行半絕言讚。次二行迴向。總讚者。豎總三世橫總十方。世方是總是。微妙寂滅是總理。總理是總法身。總事是總報應二身。總讚三身。亦是總讚三德三寶等種種三法門。如是諸佛總皆清淨。清淨者。即是總讚之辭也。非但清淨亦常樂我(云云)。從色中上色下二十三行是歷相別讚。其文間出分為六意。初六行半讚七大相海。亦讚髮紺之好。次二行讚兩小相海。次兩句遍讚大相海。次十三行又讚四大相海。次兩句讚一小相海。次兩句讚手足柔軟。復是一大相海。所以然者。大相小相更相間填共嚴佛身。龍尊巧智如法相解。如法相讚故大相小相相間而讚爾。夫相好本莊嚴佛身。佛身多種。父母生身。尊特身。法性身。身既不同相好亦異。相體不同相用亦異。相用不同相業亦異。三身異者。如林微尼園舉手攀樹。化右脅生。天地大動阿夷甚驚。披□而相。相相炳明決定成佛。悲不能聲。此是生身佛相也。如釋論說。尊特身佛巍巍堂堂。譬如須彌映臨大海。所有大相小相亦巍巍堂堂。不同常身常光常相。此即尊特佛身相也。法性身佛者非是凡夫二乘下地之所能見。唯應度者亦令得見。此即無身之身無相之相。一切智為頭。第一義諦髻。八萬四千法門髮。大悲眼中道白毫。無漏鼻十八空舌。四十不共齒。四弘誓肩三三昧腰。如來藏腹。權實智手定慧足。如是等相莊嚴法性身佛也。種相業者。如釋論修百福德成於一相。三千二百福德。成三十二相。此即生身佛種相義也。若以空慧導諸相業。一一業悉與空相應。諸相應中空相應最為第一。此是尊特身佛種相義也。若以實相慧導成諸業。一一業無非實相法界。此是法性身佛種相義。三身三種相三種相業不得縱橫並別。若一異者則不清淨非微妙寂滅。以不縱橫並別。故是絕言。言歎所不及也。今經正讚尊特身相。上兼法性下攝生身。處中而明實讚者之巧(云云)。一一相皆明其用。如足下安平相。一切魔邪無能傾動者。一切有無無能動者。一切邊無能動者。如頂肉髻相。法不禮人亦不禮聖。亦不禮分中。別有所出(云云)。從去來諸佛下是第三遍類讚。諸佛法身平等一心一慧應化亦然。特舉一佛一相以為讚端。遍類諸佛亦復如是。文殊問般若雲。念一佛功德與十方諸佛等。即其義也。身口清淨者有二解。一雲。所讚者三業清淨。我今悉禮。二雲。能讚者清淨。以好華香是身淨。奉獻是意淨。歌詠是口淨(云云)。從設以百舌下是第四絕言讚。初三行半是絕言讚。次二行是絕心讚。而有三番者。或應擬三身絕言也。一人百頭頭有百口。口有百舌。住壽千劫讚生身佛相好功德不能得盡。一人千頭頭有千口。口有千舌。住壽萬劫讚尊特身佛相好功德不能得盡。大地及天毛滴其水。一切有心不能知法性身佛相好功德。是故絕言絕心歎。從我今下兩行總迴向也。從如是人王下二十五行半。是第二廣發來願。文為二。初一行佛述。後二十四行半是龍尊發願。文為五別。初五行夜夢晝說願。次兩行為他取淨土願。次兩行半同求記□願。次三行下化願。次十二行上求願。其間細釋可尋。問諸願皆剋。此中何不與記。答法伴未來。來在不久(云云)。從信相當知下兩行是第三結會古今。如文。◎   金光明經文句卷第三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785 金光明經文句   金光明經文句卷第四   隋天台智者大師說   門人灌頂錄◎   釋空品   夫空者應有四種。謂滅色入空。即色是空。滅邊入空。即邊是空。此經通諸乘懺悔。應須四種空。而今品但標空者。專是即邊而空也。何故爾。經雲。無量餘經已廣說空。是故此中略而解說也。又空者空有空無。空有者。空二十五之塊有。空無者。空二乘之灰無。兩邊清淨名之為空。直作此說。惑者迷名濫理。不能超悟。今作六句分別。空破非有非無。非有非無破空。空修非有非無。非有非無修空。空即非有非無。非有非無即空。空破非有非無者。所謂凡邪非有非無見。二乘偏住非有非無證。別教教道執非有非無門。悉為空品空所破也。凡邪之見多種。一單四見。二複四見。三具足四見。單四見可解。複四見者。謂有有有無。無有無無。亦有亦無有亦有亦無無。非有非無有非有非無無。此是複四見。具足四見者。於一句中具有四句。四四十六句。故名具足也。雖單複具足皆苦集浩然。雖計為非有非無。實是妄見。故為空品空所破也。二乘偏住非有非無證者。斷常見故言非有。斷斷見故言非無。有無二見滅無餘。三界見思永已盡。生滅度想生安隱想。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保此而已。不復進求三菩提。但二乘發真。斷常見斷斷見。其門不同。或從有門入如阿毘曇。或從無門入如成實論。或從亦有亦無門入如昆勒。或從非有非無門入如那陀迦旃延經。離斷離常名聖中道。四門俱斷斷常。名同中道。實是保偏取證。故為空品空所破也。別教教道執非有非無門者。佛為鈍根菩薩。方便權巧作四門說中道。如彼筏喻。不得意者四門成諍。故涅槃雲。真善妙有大般涅槃空。佛性亦色非色非色非非色。若各執一門。則於如來有諍訟心。不見中道。執此教門。猶為空品空所破也。新本雲。初地菩薩欲行有相道。斯即一門之意也。文中悉有四門之說。大經雲。自此之前我等悉名邪見人也。非有非無破空者。還是凡邪之空見。二乘之空證。教道之空門。墮在二邊。故為中道非有非無所破也。相修者。見空證空教道空。應修中道非有非無也。非有非無見。非有非無證。非有非無教門。應修中道空也。相即者。破二邊空即是中道非有非無。中道非有非無即是破二邊空無二無別。般若是一法。佛說種種名空即是非有非無而不以非有非無為名者為略說故故言空品也。此品來意者。懺品破惡。讚品生善。空品導成滅惡生善也。亦是導成用宗體等。故釋論雲。若以無此空一切無所作。導成上品故明空品也。又常果顯體。滅惡生善非不明空。利者已解。為鈍根故起大悲心。更明五陰生法本性空寂爾◎此品有四十五行偈。分為二。初四行半敘欲說空。次四十行半正說空。無量餘經者指廣而明略。亦是標略以顯廣。若指般若則此經非方等攝。若不指般若。諸經不廣明空義。此復雲何。答諸經前分結集人應作次第。而其後分皆攝入前例。且舉一以類諸。如阿含經雲。佛將涅槃。舍利弗不忍見佛滅。前佛而去。均頭頭擎衣缽來至佛所。此是窮後之事。而在十二年前阿含中集。當知阿含後分至涅槃也。又方等次第在法華前。而雲先於靈山已為聲聞授記。豈非方等至於涅槃。又大品次第在法華前。釋論雲。須菩提於法華中授記故。而諸菩薩為畢定為不畢定。當知般若亦至涅槃。以此推之。言次第者是前分也。互相指者是後分也。結集者。以後分明義。氣類若同向前集之。或者不知言乖次第實不乖也。此經屬方等後分。指般若為廣說。於義無妨。略而解說者。佛有略廣二門。應作四句分別。或名義俱廣。如十八空二十空二十四空是也。或名義俱略。如一獨空是也。或名廣義略。如法性實相實際如如法界等眾多名共名一義是也。或名略義廣。如生法二空之名而義大廣。迄從凡地至於極佛皆名眾生。釋論雲。眾生無上者佛是。從凡夫之五陰極至佛地。亦稱色解脫受想行識解脫。釋論雲。法無上者涅槃是。今言略說生法二空。下文雲。五陰舍宅觀悉空寂。善女當觀。何處有人及以眾生。即其義也。眾生根鈍者根緣不同。或廣說得悟名利根。或略說得悟名鈍根。此語似倒。身子一聞得悟。是略是利。目連再聞得悟。是廣是鈍。此經意不就得悟邊明利鈍。乃是聞持邊論利鈍。利人廣聞則能持。鈍人略聞方能持。今機但有得悟之機。無有廣持之機。故言不能廣知也。無量空義者。二乘真諦是有量空義。菩薩中道是無量空義。此經明法性實相。即是無量空義也。異妙方便者。即是悉檀方便。巧作上來辦果明因滅惡生善種種分別等是也。起大悲心者。一段眾生著有病重。故大悲亦重也。我今演說者。演名為廣。與略相違。上論生法二空是名略。今論生法二義故言演爾知眾生意者。知此一機樂略宜略對略悟略。故言知意也。敘欲說空意竟。從是身虛偽下四十行半偈。是第二正明於空。又為二。初從身偽下十九行半明生法二空境。二從善女當觀下。二十一行。明生法二空觀。無境觀不正。無觀境不顯。應引止觀中十番檢境智明不可思議。下文雲。不可思議智境。不可思議智照。新本雲。如如法如如智。即其義也。明空境又二。初從是身虛偽下十七行半明實法境。二從水火風種下二行明假想境。實法者。觀五陰無法。觀十六無人。空觀詣理故名實法。身雖未死虛假臭穢故名假想。亦名慧行行行。緣空直入名為慧行。帶事兼修名為行行。亦名正道助道。空觀順理名為正道。不淨破貪名為助道。小乘修正道斷結名慧解脫人。修助道斷結名俱解脫人。大品明菩薩發心與薩婆若相應者是修正道。遊戲神通淨佛國土者是修助道。法華名為大車儐從。即此意也。涅槃明正慧遠離。遠離十相住大涅槃。又諦觀白骨破二十五有成王三昧。眾經同論此二義。而互有廣略。今經略明正助意也。實法境又二。初從身偽下十行半約苦果論境。二從從諸因緣下七行偈約集因論境。觀此苦集而起道滅。若能見四諦則得斷生死。生有既盡已更不受諸有(云云)。苦境又三。從身偽下兩句明生空境。次從六入村落下九行偈明法空境。次從身空虛偽下一行結上生法二空境。是身虛偽為生空境者。攬陰成身。計有我人眾生壽命。身見得生。若體其生名虛偽則求身叵得。身見不起。餘知見亦寂。故約假生為生空之境。又檢此身原由。一念妄想託父母遺體。假名之始也。此赤白二渧色陰也。覺苦樂受陰也。想此苦樂想陰也。具三性行陰也。識於中住識陰也。又精血是地大。濕是水大。煖是火大。氣命是風大。四大圍空是空種。心依此住是識種。此實法之始也。觀此身與名依妄偽法。豈可為真。故言虛偽。空聚者。身名積聚。如水上泡圍空而起泡名亦起。起即有滅泡名亦滅。無明業力託父母體即陰泡起。陰泡起即身名起。陰泡滅則身名滅。故言空聚也。從六入村落下明法空境。何以知之。此文但細檢根塵不論人我。故知是法空境。文為三。初一行明六根。次三行明十二入。次五行明十八界。六入者六根也。能生於識名之為根。塵之所趣名之為入。亦為識之所入故名六入也。檢其元初但有三事。謂命燸識。如凝酥薄酪。七日一變。巧風所吹開張五胞。攬四大淨色。結成眼耳鼻舌身等。諸根若立則有生識之用。是為開色為五心但為一。識依根住故名為村。塵從此入故言結賊所止。眼見耳聞鼻嗅舌嘗身觸意緣各有所伺不得相濫。故言各不相知也。從眼根受色下明十二入。更開色為十。並一入少分。開心為二。成十二入也。塵入於根。根亦入塵。互相涉入通名為入。根生識強別名為根。塵污義強別名為塵。當一根塵互相涉入。故言各各自緣。他根不入此塵。此塵不入他根。故言不行他緣也。從心如幻化下明十八界。更開心為八色為十。界者隔別不濫名之為界。文為三。一心如幻化下明識遍諸根。假令眼耳不對於塵。心亦追緣預念故言馳騁。如人坐馳天下。以愚癡故不知根塵空險。故為賊害。如大經(云云)。二心常依止下明識常在根故言六根。識常在塵故言境界。若謂識不在根塵。那忽即對即覺。以即覺故故常在根塵。釋論雲。根不壞心欲聞復有聲。眾緣和合故得聞。即此義也。三心處六情下明識之於根乍出乍入。如鳥在網出入間關啄一捨一週而復始。無暫休息。識在根網亦復如是。或在於耳或在於眼。去還無定。雖復無定而得論常在(云云)。從身空虛偽下一行是第三結上生法二空境也。身空不可長養。結上生空境。長養是十六之一。長養既空十五亦空。即是結成生空境也。亦無正主者。結上法空境。遺教雲。此五根者心為其主。此明託胎之始。心在諸根之初。名之為主。其實不能控制諸根。根大相違心為受惱。身病時心亦隨病。寧得是主邪。或時更互論主。如地具四微。則鈍為水所制。水但三微為火所制。火但二微為風所制。風有一微為心所制。心無有微。故得為主。復為四大所惱主義不成。故言無正主也。無有諍訟者。若計有四大則有相違。如四蛇相陵四國相拒。可有諍訟。今觀四大空不能得空便。故言無有諍訟也。此是結上法空之意也。從諸因緣和合而有下七行偈約集因明境。即是集諦。文為三。初兩行明集起相。次三行半明集相吞噬。次一行半明集善惡境。前三是慧行。後一是行行。前三是正觀境。後一是助道觀境。前一從無明生。後一從無明滅。若直論生滅者。未異小乘。無明本不生而生不滅而滅。生滅不二而二爾。從諸因緣者。苦集通從因緣。欲明集義。須作集之因緣釋也。前三句假名起之因緣。後五句實法起之因緣。小乘破四大至鄰虛細塵。從細塵則有粗塵。用此為起假實之因緣。今明粗可析盡細塵亦盡。粗細俱盡。將何物作因緣。言因緣者。無明內惑為因。不了生法二空故染愛於外為緣。觸處染著故。無明潤愛集業得起。故言從諸因緣和合故起。以業起故則有一念託胎招於苦果。此一念託胎由無明愛。能生之心既是虛妄。所生之心亦是虛妄。討其本末能所都虛。故言無有堅實也。妄想故起五句明實法起之因緣。由妄想不了一念託胎五陰得起也。業力機關者。善惡業是機關主。色陰是機關具。受想行陰於中動作。去來進止以自娛樂。識陰依六入住。故言空聚。四大所造故言成立也。隨時增減共相殘害者。豎論增減者。如涅槃十時別異。從歌羅邏時名增。壯時名盛。老時名減。橫論增減者火增水減水增火減。風地亦爾。又唸唸生滅。生是增滅是減。又新諸根生故增。故諸根滅故減。又下文雲。隨其時節共相殘害。春風夏火秋地冬水增減(云云)。譬如四蛇初在篋時名生。四蛇力敵名壯。互相強弱名病。蛇鬥困暫息不動謂為調適。息已復鬥。蛇羸如老。蛇絕為死。如是增減此是果身。如此由乎集業。四分等如地嗔如火。欲如水癡如風。此四分互相違。瑞應雲。貪慾致老瞋恚致病愚癡致死。例雲。等分致生。集業相噬致令四大增損(云云)。同處一篋者。此明篋同性異。蛇有螫毒。四大有八萬四千煩惱為害義同。大經以假身為篋。身待四大如篋貯蛇。篋壞則蛇去。身滅則大亡。如鳥在籠(云云)。又用業力為篋。業持四大。業謝則大散。如鳥在籠處處求出。心鳥亦然。未曾一念繫在身篋。恆常外馳。此則唸唸求死。非安身道也。其性各異者。二上升是陽。二下沈是陰。何故相違。猶其性別。性別那能和合成身。諸方亦二者。四大對四方。風東火南地西水北。又對四時。風春火夏地秋水冬。東與南屬陽而上升。西與北屬陰而下沈。故言二上二下諸方亦二。若相對論者。東上西沈南升北降。若論四維者。東方帶兩維。一維陽上。一維陰下。餘三方亦如是。或言一根中具四大。二上二下(云云)。悉滅無餘者初見散滅。謂言風火向上地水向下。比至上推不得於風火。下檢不見於地水。故言悉滅無餘也。苦果升沈碩異。由於集業善惡天乖(云云)。心識二性躁動不停者。釋論雲。心意識一法異名。對數名為心。能生名為意。分別名為識。又言有異前起為心。次起為意。後了別為識。例如意識不得為一。二性者。心有善惡性異。意之與識亦有善惡性異。故言二性也。躁動者。心前起時亦與數俱。意識後起亦與數俱。故言躁動。又如四大壞時。善惡業爭牽不知從誰。故言躁動。但此業未謝心常覺觀。況復業牽。寧不躁動。有熟牽強牽。此世雖行善先世惡業熟。既與時合即受惡報。故言熟牽。強牽者。人雖行惡。臨終之時善心猛盛。即隨善上升。熟牽強牽彌顯躁動。亦是隨業所作而墮諸有(云云)。水火風種散滅壞時下二行明業謝棄苦器也。氣命儘是風去故言散。煖儘是火去故言滅。水盡則身爛。故言大小不淨盈流於外。地散滅是骨肉離解。故言如朽敗木。大小不淨者。身為大四支為小。足支為大手支為小。手為大指為小。如是轉轉作大小。皆悉臭穢不淨盈流。此名助道。若正觀降伏煩惱。煩惱不伏當修不淨助破欲心。釋論雲。三解脫是涅槃門。道品是開門法。不淨九想等是助開門法。不淨是破欲初門。若進修背捨及大不淨。己身他身一身多身。一國多國山林石壁。一切依正皆悉不淨。即雖未爾。想力若成怖畏心起。能大助道開發正慧。大經雲。不淨觀亦實亦虛。能破煩惱故名為實。淨言不淨是故為虛。此不淨觀亦具生法二空。大經雲。諦觀白骨。一一支節何者是我。八色流光亦復無我。我不可得即是生空。鍊骨人八色不見四大無有於實。即是法空。此就助道明於生法。終成正道爾。從善女當觀下二十一行。是第二明生法二空觀。文為二。初八行半明修因生法二空觀。次十二行半明果成起用。因中又二。初三行半約苦集明生法二空觀。次從無明體相下五行約十二因約明生法二空觀。約苦集又二。初從善女下一行半明眾生空。次從如是諸大下二行明法空。問四諦十二緣是二乘法。雲何是菩薩觀門。答四諦十二緣通是三乘觀境。譬如大道貴賤同遊。不可群小行之而判屬民庶。通意雲何。涅槃雲。我昔與汝等不見四真諦(云云)。又雲。凡夫有苦無諦。聲聞有苦有苦諦。菩薩解苦無苦而有真諦。諸佛如來有真有實。所以然者。二乘觀有量四諦。菩薩觀有量無量四諦。大經雲。十二因緣凡有四種。下智觀故得聲聞。中智觀故得支佛。上智觀故得菩薩。上上智觀故得佛菩提。復有別意。大品雲。十二因緣獨菩薩法。如佛昔為儒童。雖行眾行非波羅蜜。見然燈佛得無生法忍。一念相應習應苦空。乃至習應滅空。習應無明空乃至老死空。諸相應中空相應最為第一。以空導行皆名波羅蜜。以得無生法忍故佛即與記。當知菩薩豈不觀於四諦十二緣邪。二乘雖復同觀。觀法有異。聲聞觀諸果。總作一苦諦觀。觀諸煩惱及業。總作一集諦觀。又苦之與集總是現在。所以名總相觀也。緣覺觀苦為七。現在五未來二。觀集為五。過去二現在三。別觀三世別開苦集。故言緣覺別相觀也。雖復總別有殊。同是自調自度。同是析生法二空觀爾。與菩薩有異。菩薩為眾生修四等六度。觀四諦十二緣。作生法二空。今舉譬喻之。如握五指成拳。若一指一拳應有五拳。若一指無拳五何得有。我人亦爾。攬五陰成眾生。一陰有眾生。應有五眾生。一陰無眾生雖五亦無。即陰求眾生不得。離陰求眾生亦不得。雖求拳不得拳。不妨有皮骨之指存。雖求人不得人。不妨有五陰之法。在二乘人得生空時。未能知法空。更須析指皮肉骨髓分分推求亦不得指。地水火風窮逐鄰虛亦不得色。前念後念亦無想受。求指不得指。始知指無。求法不得法。方知法虛。既不得生法二空境。亦不得生法二空智。通菩薩觀亦然。是為菩薩二乘析生法二空相。如此但有自行為他之異(至雲)。若論別菩薩體空。與其永異。如見鏡拳懸體既空不勞尋檢。鏡拳既虛鏡指非實。鏡內拳指既是虛。鏡外拳指亦非實。眾生亦爾。但有名字名為眾生。此之名字本來自空。非檢後空。名既假名法亦非法。體名即體法。如大品雲。我性如色性。色性如我性。今世生法由無明行。五果既虛。二因寧實。下文雲。本性空寂無明故有。無明既寂。從無明生寧得不寂。雖不得生法二境。而能了了通達二境。不為境所染。雖不得生法二空智。而能了了通達二空智。不為智所淨。非染非淨雙亡二邊。正入中道第一義諦。而能雙照二諦。三諦朗然。非前非後一時大覺。與此甚深法性相應。金剛寶藏具足而得。是為菩薩體生法二空觀。諸小乘師雖說析空同外道義。何者析色極至鄰虛。或存塵不破。或破塵令盡。若存不破秖是常見。若破塵盡秖是斷見。斷常宛然非邪何謂。諸大乘師雖說體空同於小道。何者。單用體慧。不能一念空心遊戲神通淨佛國土具足解釋佛之知見。何能三智一心中得五眼具足而成菩提耶。似小乘壞法人無三明六通願智頂等。秖是慧解脫人而已。非小何謂。今經首軸窮深極廣。序品雲。遊於無量甚深法性。空品雲。求於如來真實法身。捨身品雲。求於寂滅無上涅槃。豈可用世人邪見。豈可用小乘之析。豈可用大乘師之體解此空義邪。善女當觀下一行半明生空觀。初一句對告勸發。次一句指上境。次四句正作觀。善女者。菩提樹神也。諸佛說法必有對揚。寄一以訓眾故告其人也。又時眾機緣宜在善女。若聞對告宿善發生。又男天表方便。女天表智度。欲說智度破於愚著。故告女天也。又佛在道樹得道。欲說此道故對告樹神也。此是表四悉檀。對告非無因緣也。當觀者。勸一人以例諸。一切菩薩必須修於智度。無有菩薩不由此者。故言當觀也。諸法者。指上四諦十二因緣若假若實二空境也。名目雖略攝法則遍故言諸法也。如是者。正明總觀也。如是有三義。謂如事如理。如非事非理。如事者。如助道假想不淨流濫也。如理者。如生法二空無法也。如非事非理者。如法性法身也。又事即如理如非事非理。非事非理亦即如理亦即如事。理即如事亦即如非事非理。三法不一異故言如是。三法亦一異故言諸法。何處有人者點出理觀也。何處者。若色處有人則不須四陰。若色處無人四處亦無人。五處都無人故言何處有人。又果處既無人。無明行因處亦無人。因果合亦無人。離因離果亦無人。故言何處有人也。人既無。眾生十六知見等皆無。故言及以眾生也。本性空寂者。點出非事非理觀也。本性無事亦復無空。空本空事。既其無事。空何所空。無事故事寂。無空故空寂。本性如此。非今始然。故言本性空寂也。無明故有者。點出事觀也。若其空而復空。那得此事。既有事即有空。既有空即有非事非理。此之三種悉由無明故有。以有無明癡故有行。有行即有生法。既有生法即有助事之觀。助來助正即有空理之觀。正助顯本即有非事非理之觀。是事不知名為無明。淨名雲。從癡有愛則我病生。病生故則有藥起。即此義也。若知無明本性空寂。尚無無明。那得事理非事非理。畢竟清淨故稱空慧也。但我見深重為學道大障。凡夫所作恆與我俱。我行我住。坐臥言語無離於我。我行施戒乃至我行智慧。若攬他遺體而計我者。此我疏鈍。若執法塵而計我者。此我密利。如執一法。謂我知我解於法起我。隨執一句是實。餘皆妄語。即是邊見。非道謂道即是戒取。非理謂理即是見取。不當謂當即是邪見。自是陵他即慢。撥之即瞋譽之即愛。破之即疑。不了即癡。十使煩惱以我為根本。不自覺知日夜增長。縱令世智辯聰如長爪鍱腹。難石石裂。難樹樹折。難水水竭。難火火滅。去道彌遠。假令隨禪梵世極至非想。我心常在將出復還。如此凡邪尚無暖法。那能破我。廣說此我即二十種身見。謂即陰計五。離陰計五。我中有五陰。陰中有五我。是為二十。若一陰是我餘陰無我。若併是我即有五我。是義不然。若離陰有我。既離於陰我是誰我。是義不然。若陰中有我。是則陰盛於我。如器盛果。如屋貯人。是義不然。若我中有陰則陰在我內。是義不然。是為破三十種身見。此約外境作如此說。而其內心猶計有我。復當反觀。即智有我離智有我。我中有智智中有我。是義皆不然。復破二十種身見。內外合數即四十種身見。是名生空。毘曇雲。我見是共等因。我見起時未動身口。因我見後生思惟時。方動身口。斷我見已悟眾生空。成論明。我見心即思惟能動身口。斷我見已即悟眾生空。亦悟法空。大乘明。我見即具諸法。可不具于思惟。悟眾生空即是悟實法空。破二十種身見。通上三句皆通用之。若即事而理。何處有人。即陰離陰。陰中無人人中無陰。二十種見破。故言何處有人。能觀之智智即是人。離智有人。人中有智智中有人。此計亦破故言何處有人。若作非事非理本性空寂觀者。本性空寂本無即陰離陰。陰人人陰既無。如此計破故言何處有人。能觀之智本性亦寂。故言何處有人。若作助道不淨觀時。若觀噁心取境。即是污穢五陰。若善心慚愧。即是方便隱沒五陰。是見皆依色。色即不淨。以不淨故無人無我。故言何處有人。能觀觀智亦復如是。故言何處有人。若得悟為論。破二十種身見。是得眾生空無復見惑。而作二十種觀者。除於實惑。實惑若除即入修道。即應言何處有法。若未悟為論者。雖作二十種觀。見惑未除。而於假名上伏愛。度入實法計我。故法華雲。眾生處處著。捨一取一。如屈步蠱須實法上更作二十種觀。使空慧分明處處作無咎。從如是諸大下兩行明實法觀。上生空得悟即解於法。為未悟故更說爾。文亦為三。初兩句即法而空。次一行一句即法本性非空非假。次一句即法而假。例如生空三意也。如是諸大者。標四大法也。一一不實者。正明空觀也。若四大各守其性者。地守堅性。不應動不應煖。水守濕性。不應冰不應波。火守熱性。不應貞不應焰。風守動性。不應持不應觸壁而止。一大既有三性。非都堅非都濕。非都熱非都動。失本性故。則是不實。不實故空。請觀音雲。地無堅性水性不住。火從緣生風性無礙。一一皆入如實之際。即其義也。上檢生空。故言何處有人。今檢法空。故言一一不實。不實者即空也。本自不生者。即法本性不生不滅。非空非假觀也。體其元不生。中無和合末亦不空。元無四大。四大何得而生。元既不生。中那和合。四大既不和合。寧得五陰和合。大陰既不和合。那得法空。本自不生不滅。非是觀智令其不生不滅。即事而理此之謂也。以是因緣者。觀解因緣也。觀與理冥。達即空即假即中。大經雲。亦有因緣。因滅無明即得熾然三菩提燈。即因緣義也。和合而有者。即法而假也。既本體不實。那得大陰。此由無明業因。託今世遺體果。故有四大五陰。即是迷惑因果和合而有。此法有故體有非有亦非有非非有。即空即假即非空非假。三觀明文在經。寧不信邪。更為鈍根人作實法惑相。或謂四大五陰是有是無是亦有亦無是非有非無。四執既生生名為有。是見依色。依色起我。我生五利為法恚怒復起五鈍。十使是集。方招來苦。來世不了展轉無窮。生死大海潦水波濤世世常為大陰所惑。惑此色法即色陰。憂喜是受陰。取相是想陰。起善惡是行陰。分別是識陰。陰心起故名為有法。非法空也。心不依色。亦復不依受想行識。寂然滅眾惡。無量眾罪除。如是尊妙人則能見般若。亦是甚深法性。金光明中而得見我釋迦牟尼。行人若能如此觀生法二空。則是懷璧向本。一世兩世能有所辦保不孤然矣。從無明體相下五行明十二因緣生法二空觀。文為二。初三行出境相。後二行出觀相。初又二。初二行明生空境。故文雲。名曰無明。釋論雲。誰老死。故知是生空境也。後一行出法空境。文雲。老死愁惱。釋論雲。是老死。故知是法空境也。然十二因緣經論不同。或三世或果報。或一念或十種。三世者。過去二因破神常之見。現在五果破神我之見。現在三因未來二果破神斷之見。常途所用。果報者。初託胎歌羅邏時為無明。一期始終論十二支也。一念者。華嚴雲。十二因緣在一念心中。大集雲。十二因緣一人一念悉皆具足。如眼見色。不了名無明。生愛惡名行。是中心意名識。色共識行名名色。六處生貪名六入。色與眼作對名觸。領納名受。於色纏綿名受想色相已名取。念色心起名有。心生名生心滅名死。乃至意思法亦復如是。一日一夜凡識幾許十二因緣輪網以自纏迴。今更說其因起之相。若觀名色由行。行由無明。於無明不了。或謂有謂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作四句取者皆是無明。是事實是行。是中心意名為識。識共色行名名色。一一如前說。又觀一念託胎是名色。五胞開張名六入。六入對塵名為觸。領納名為受。於此受中作四句分別。或有受無受亦有亦無受非有非無受。如眼受色。於色不了是無明。愛惡之心名為行。識共色行名名色。六處生貪名六入。餘如上說。乃至意思法不了是無明。愛惡是諸行。餘如上說。如此推十二因緣大樹枝條布濩遍覆三界。誰能識邪誰摧伐邪。今經既是略說。不論三世一念等。但舉生法為二觀之境。宜以譬顯。如捉火爐闇中舞之。圓輪相續團團不斷。火者實法也。輪者假名也。眾生長夜著於假名舞燼不息。迷於陰入薪火不息。十二因緣何由可盡。若知輪依於火。止手則無輪。火賴於薪。除薪則無火。輪火雙無生法二空也。生空境文例為三。無明體相兩句明本性不有不無。是中觀境。妄想因緣和合而有。此兩句是假觀。境無所有故兩句是空觀境。是故我說兩句結成爾。行識名色一行明法空境。例應有三。特是文略。得意可知。眾苦行業下明生法二空觀。文亦三意。眾苦行業不可思議一行明非空非有觀。本無有生亦無和合兩句明空觀。上句本無有生是生空。下句亦無和合是法空也。不善思惟兩句明假觀。前不善思惟致今名色。今不善思惟復有未來老死(云云)。雖名為生法二空觀。即空即假即中。其文炳然。明與義會何所疑哉。更為鈍人說空觀相。若假名自生不須實法。若由法生非假名生。若假實合生應有二假。若離假實則無是處。今之假名但有名字。名字不在內外兩中間。亦不常自有。以不可得故是名觀假名空。觀實法空者。若名色自生不應待業。若業能生羅漢有業。何故不生。若業果共生各有名共。各無寧共。若無因緣生則無是處。既不得生。亦不得不生。亦不得亦生亦不生。亦不得非生非不生。亦不得滅。亦不得不滅。亦不得亦滅亦不滅。亦不得非滅非不滅。無滅無生名為無生。無生故假名壞。假壞故則六十二見壞。見壞故實亦壞。既不然火是則無煙。日中舞燼是亦無輪。是略示空觀相。中觀假觀在別記(云云)。我斷一切諸見纏等下十二行半偈是第二果上生法二空用。明觀成證果。文為二。初三行半自行成。後九行化他成。自行文又二。初兩行智德滿。次一行半斷德滿。一切諸見者。六十二見八十八使等。故言一切。此是生空觀成也。以智慧刀者。譬智慧利用。上譬斷見下譬斷煩惱。纏者別明十纏。煩惱網者通明十使。網有羅籠之失。捨有覆闇之過。達陰空寂闇障不能蓋。裂網破壞羅□不能礙。此是法空觀成也。二乘所斷是通見纏。菩薩所斷是別見纏。淨名雲。結習未盡華即著身。未斷別見為華所著也。而言佛斷見纏者。若通若別究竟盡在於佛也。釋論雲。眾生無上者佛是。法無上者涅槃是。無上假實佛地所不惑。故言斷爾。經論不同。或言佛上上智斷下下惑。無明力大。佛智能斷。一念相應慧正習俱盡無有餘。或言有上士者名之為斷。無上士者名無所斷。斯乃隨國隨時隨人隨悟皆有利益(云云)。證無上道者。生法二空正道滿也。微妙功德者。生法二空助道滿也。開甘露門下一行半明斷德滿。甘露是諸天不死之神藥。食者命長身安力大體光。譬諸佛斷德住大涅槃真常樂我淨用。知是斷德滿也。然此義意復欲通對華嚴諸位。開甘露門對十住位。初開聖道遮二邊故。故言開也。示對十行歷別顯示也。入對十迴向迴事入理也。處對十地處法性室也。食味對妙覺自食斯味。兼以被人。下地非不化他。自行未圓化亦不廣。佛地果圓斷德已滿。慈悲力大能為眾生開於十住。示十行入十向處十地。食甘露味功用具足斷德化他。兩義皆成也。又通對般若四智。開對道慧。示對道種慧。入對一切智。處對一切種智。食味對佛住大涅槃。以大悲令眾生得此四智。於果地斷德義亦無妨(云云)。又對法華開示悟入佛之知見。良由佛德圓滿。能以大事因緣出現於世。開示眾生佛知見也。於斷德義亦顯。又涅槃雲。常樂我淨於果斷最便。如前釋(云云)。吹大法螺下九行明果地化他滿。文為二。初兩行轉法輪化他。次七行四弘誓願化他。說法又二。初一行說法。次一行神通。餘經前神通駭物開後說法。今經後神通成前說法爾。修因時生法二空之正慧。得果時智德滿。故能說法化他。修因時生法二空之助道。得果時斷德滿。故能神通化他。說法舉四譬者。聞法之益實自無量。略舉四譬別有所擬。吹□是改號。譬佛說小乘法改凡夫苦忍之凡性。入聖人之正性。說大乘法改凡聖之偏性。入中道之圓性。通教七地別教初地圓教初住皆是改號之位。從偏以入中也。擊大法鼓者。擊鼓誡進肅眾前驅。此譬佛說法督進深行。小乘位在修道。通教在八地。別教在十行。圓教在初住。此諸位以聞法力鹹進真修道也。然大法炬者。炬能自照亦能照他。譬佛說法令自他雙益。如千年闇室一燈能了。又如一燈然百千燈。聞法之力自他俱益亦復如是。通教八地別教十迴向圓教亦在初住。皆是道觀雙流自他俱益之位也。雨勝法雨者。雨能成熟農夫加功。扶疏益寡。時澤一降華果敷榮。喻如眾行雖復勤修發趣事弱。聞佛說法增道損生任運成熟。自然流入薩婆若海。如大恆中船不勞筋力疾有所到。此並在雙流位中。義如上說。若得此意。例華嚴之四位。般若之四智。法華之四知見。涅槃之四德。皆可解。此一法豎擬諸經之位。橫論一切諸位。一聞法音隨類各解(云云)。此中四譬皆言大者。說大法也。通途解釋明大非小位爾。我今摧伏下是神通化他也。怨結者。四住是二乘怨結。五住是菩薩怨結。魔為煩惱主。伐樹去根。化物須降主。若不降魔化道不暢。降魔之法須用神通。譬如勝怨。乃可為勇。非法王不壞。法王勝者。是時化道得立爾。豎法幢者。法幢三昧也。高出眾行為眾行之望。如兵望麾也。三德不縱不橫。故言微妙。從度諸眾生下七行是四弘誓願化他。雖復成果本願未休。故言四弘益物。亦名四諦益物。四弘是誓願之心。四諦是所緣之境也。度諸眾生是初弘誓。亦是未度苦諦令度苦諦也。從煩惱熾然一行是第二弘誓。亦是未斷集諦令斷集諦也。從我以甘露下一行是第四弘誓。亦是未證滅諦令證滅諦也。從於無量劫下四行是第三弘誓。亦是未安道諦令安道諦也。此中指檀為四諦。檀對於慳慳貪自蔽是集。集業招果是苦。檀能破慳是道。慳滅是滅諦。無量劫者積功高也。遵修諸行者攝法廣也。論雲。檀義攝於六(云云)。捨身命財與後際等。得不壞常住名波羅蜜。豎高橫廣故言遵條諸行也。   金光明經文句卷第四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785 金光明經文句   金光明經文句卷第五   隋天台智者大師說   門人灌頂錄   釋四天王品   四天王者。上升之元首。下界之初天。居半須彌。東黃金埵王名提頭賴吒。此翻持國。領乾闥婆富單那。南琉璃埵王名毘留勒叉。此翻增長。領鳩槃茶薜荔多。西白銀埵王名毘留博叉。此翻雜語。領毘捨闍毒龍。北水精埵王名毘沙門。此翻多聞。領夜叉羅剎。此四王聞經歡喜。各領五百眷屬。發誓護經。從此標章故稱四天王品。觀心釋者。東集南苦西道北滅。四諦理是四天。觀四諦智為四王。護四諦境名護國。護心數是護眾生。世者他也。為他說心敷名護他眾生。八部者。苦諦下有利鈍見思。法華指此為鬼神。乃至滅諦下亦有見思。是為八部也。若不照四諦理。見思二惑侵害心王毀損境界。心王亡境國敗。心數人民迸散。境智俱為鬼神所惱。能觀苦集控作見思。則國安民寧。能為他說四諦。是護他國土。遮彼見思使得安樂。是為觀心護世四天王也。此下十三品是流通段。佛慈季末。使邪惡不翳於正真。經王不壅於來代。有緣之者得正聞正聽。故曰流通。凡為七意。四天王至散脂。明天王發誓勸獎人王弘宣此經。正論善集明人王弘經天王祐助。亦是示住日弘經方軌。鬼神品明聽經功德天神地祇若河若海菩提薩埵鹹守衛之。授記品證聽經功德之不虛。除病流水引昔聽經之功德。證今護持之非謬。捨身品引昔行經不惜軀命。誡勸師弟勿吝法財。讚佛品明諸菩薩稱揚佛法能宣所宣利益深重(云云)。天王發誓又為五。四王以天力擁護請者。大辯品以辯充益說者。功德天品誓以資財潤請者說者。地神品誓以地味膏腴味請處說處。散脂品誓以威武摧外敵壤內難安於請說聽等也。又天王護其國。大辯護其師。功德護其眾。地神護其地。散脂禳其災。令經法大行也(云云)。四天王品者有六番問答。即為六段。第一白佛述有護國之能。第二白佛述其護國之事。第三白佛示其軌模。第四白佛要其法利。第五白佛雙述興衰。第六白佛說偈頌德。初番為二。一白佛二佛述成。白佛又二。一經家敘。二正白佛。敘敬如文。正白佛文為二。一歎經二述能護。諸天信法有力。是故歎經。欲得經弘述其能護。歎經為三。從是金光明下歎經體。從莊嚴菩薩下歎經宗。從此經能照下歎經用。正說乃多歎三則略攝於廣也。法性之理佛所護念。文詮此理故言經王。既言經王。知是歎體。約體修行。能令菩薩具二莊嚴成於極果。既言莊嚴。知是歎宗。世天淨天義天皆宗仰極地。施三業供養。恭敬是身。歡喜是意。讚歎是口。又下從地獄上至菩薩。無明未盡通有熱惱。此經能除如月清涼。知是歎用(云云)。從世尊是金光明下是第二述能護國。文為二。一內以法護國。二外以策護國。法護國又四。一護國之由。二以法護國。三以天黨護國。四以天眼護國。護國由者。由聞此經獲於四益。身益光明。力益勇猛。心益增進。德益尊嚴。理獲二益。謂法身慧命皆得增長。由國弘經致斯法潤。寧得不護。述所以者。此義正與觀心相應。以四諦智護四諦境。即是修行正法。以四諦智導諸心數。使諸心數不行。故名行般若波羅蜜。即是能說正法。內有如此護國所以。名護世王正治國土爾。帥黨護國者。此亦與觀心相應。心王帥心數黨。降伏見思利純諸使。如諸天王共眷屬遮諸惡鬼。如轉輪王與七寶千子有所至處四方歸德。四王共五百所臨之地。何惡不除邪。用天眼護國者。以報得天眼徹視。無幽不燭。防萌杜漸。何惡不除邪。二從若此國土有諸衰耗下是智策護國。令內外因緣和合。文為三。一若王國多災。種種艱難謂兵饑疾者。我以智策勸法師往。或威神勸往。或現形勸往。或降夢勸往。法師若往廣宣此經。如日出朝陽雰霧自歇。此勸外緣也。次王心無智照災承闇入。若有明慧變怪不生。師既秉法來儀。王須專心聽受。王若勤聽天亦勤護。所以加於可加護於可護。一人有慶賴及萬方。王身與國安隱無患。此內因也。若外雖有弘法人王內心不殷重。則不和合不能禳災也。二者王無惠施則寡於福祿。如不勤田倉廚少穀。勸王傾財供給四眾。四眾得安福資於王。舉國眷屬一切無患。此內外因緣和合。能致豐年流衍(云云)。三者王身無先王之德行臣民不從。口無先王之法言鄰國不詠今勸王三業。供養恭敬是身業。尊重是意業。讚歎是口業。夫高以下為基。辯以訥為師。屈尊敬卑功亦大矣。以天威力使鄰國遙崇。羽檄稱讚歌詠羨慕。三業顒顒。上之化下如風之靡草。鄰國既然。國人牛馬草葉無不低迴內向。此則能讚所讚因緣和合。頌聲溢於鄰國(云云)。經文分明尋之可見。次佛述成文為二。初合述歎經。二述其能護國。四王初歎經說既合理。佛述而成之。成其上體宗用三歎。故言佛合述。善哉善哉。其上總歎一教。佛述成其遍讚百千諸佛。諸佛從是法生。故舉多讚成於一也。從於諸佛所下述成其能護國。又為二。初述以法護國。二述以智眼護國。法護國有四。佛皆述成。上明護國之由由聞經得益。佛述今益良由先種。發心畢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前心難。是故敬禮初發心。此舉前以成後述後以顯前。從說於正法下述其以法護世。上雲能說能行所以名為護世。佛亦述成能說能行。得名護世(云云)。從汝等今日下超述其天眼護國。小不次第於義無失。上雲以淨天眼過於人眼。佛述長夜利益。夫天眼夜照不假日光。故言長夜也。從汝等四王及諸眷屬下追述其天黨護國。上直言護國。佛今加讚是護三世諸佛正法也。從汝等四王及餘天眾下述其智眼和合護國。上雲請法師入境禳惡。此功歸己能卻修羅之陣。汝勸王聽經供給四眾。佛述其內智外福。實是消伏諸苦能致安樂。如文(云云)。第二番白佛述護國之事。文為二。一白佛。二佛述成。白佛又二。一是經流布之處。其王自能頂受。又供給四眾者。我及眷屬誓當隱形令其顯益。二者惡鄰興兵侵斥善國。我當隱形起諸怖懅。種種難起。令其軍兵顯然退散。尚不擾邊。況能懷中(云云)。次佛述成文以為二。從爾時佛讚下至無鬥訟之事是述成初意。其上隱形護國欲使經弘。佛述隱形是護三寶。我是佛寶。修習菩提是法寶。諸王無鬥訟是僧寶。述其護一而能成三也。從四王當知此閻浮提下是述成後意。上以天威懅之天力退之。似若憎惡愛善。佛勸慈心平等向之。為惡者自懅。為善者自豫。非薄惡而厚善。成其懅退之意也。又勸諸國各守本業。住境自樂勿起貪企。諸王和則民無夭。法興盛則熏諸天。佛告帝釋。鬥諍因緣人天損減。善能慈和天下。非止供養於我。則是供養三世如來。非止安於一王。遍安諸王。非止安於一國。遍安一切。故以慈和述成第二意也(云云)。第三白佛示人王軌模。文為二。一出其願欲。二示其軌模。願欲有六。一欲安己身。二欲安妻子。三欲安宮殿。四欲王領殊勝。五欲攝諸福德。六欲國無憂苦。六願如文。從世尊如是人王下是第二示其軌模。雖不次第六數足。上欲安身。今示莫放逸。制心則身安也。上欲安宮殿。今示嚴法堂。旛蓋映於上香華麗於下。三寶受用則柏梁無災。上欲王領殊勝。今示洗沐香塗敦恭去慢。一身敬於此八紘休於彼。上欲攝取福聚。今示正念聽經。正念聽經能致無量功德。天神竭其力覆。地神竭其力載。鬼神竭其力護。臣民竭其力愛。上欲安妻子。今示和顏與語。勸其興福。內外修善感益事多。上欲得國無憂苦。今示應自喜慶自勵忘疲倍作利益。一人既悅則四海謐然。此之謂也。次佛述成文為二。先述成六方法。次述成六願欲。四王約六事。又所說少止在現世。佛約一事而所益多。超無量世。倍述成之。從佛告四王下秖弘經聽經。即是述成安身方法。上直示心不放逸。今加示羽儀出宮迎候步步值那由他佛。方法既倍體亦彌安。從復得超越爾許劫難者。述成安國方法。上止一世無憂苦。今則超爾許生死之難。從復於來世對受輪王者。述成安妻子方法。輪王有玉女千子悉無怨對。爾許劫中妻子常安也。從亦得如是現世自在之力者。述成上安於王領方法也。從常得最勝七寶宮殿者。述成上安於宮殿方法也。從在在生處訖具足無量福聚。述成其上攝福方法也。從汝等四王下述成其六種願欲。從四王下至不退轉。述成上願安身。從己為得值至畢三惡道苦。述成上安國。從我今已種輪王釋梵之因。述成上願安妻子。從已種無邊善根下述成上欲攝福聚。從後宮宮宅無諸凶衰。述成上願安宮殿。從國土無有他方怨刺。述成上王領第一。從汝等四王下更總結成六法六願。皆令具足者。若能屈己迎侯至心聽法。即是六願六法。又迴利施天。亦即能令六願六法成就滿足也。第四白佛要其人王施善。此由第三段末。文為二。一白佛。二佛述成。白佛又二。一人王運心。二天宮相現。人王心存至典。是故香作金光。迴施必得。是故天宮相現。香至天宮龍宮鬼神等宮。總至三法界爾。觀心解者。以智慧火然實相香。起戒定慧煙。實相是真法。故言金光。戒慧與理冥。故徹照無礙也(云云)。次佛述成文為二。先述香光非但至天宮等三法界。遍至百億諸宮。又至恆沙佛上。總而言之。遍至十法界也。從諸佛世尊聞是香氣下述成人王運善奉施諸天為諸佛所讚。先讚因成。次讚果滿。如文。第五白佛雙舉興衰。文為二。一白佛。二佛述成。白佛又為三。初從白佛至諸惡災患悉令消滅。是第一舉興勸。從若有人王心生捨離至善神遠離生如是等無量惡事。是第二舉衰勸。從世尊人王欲自護及王國土。是第三正勸。舉興勸為四。一人王弘經則四天隱形聽受。二非但四王聽受。釋梵八部皆集聽受。三以是人王為善法知識。四既得法利護國彌勤。皆如文。次舉衰勸亦四。一王不弘經天失甘露則威勢減少。二釋梵舊神並皆遠捨。三惡鬼亂行災毒競起。四展轉結成災。災何故起。惡鬼亂行。鬼何故行。天神捨離。天何故捨。不聞法食。何故無法食。王不弘經。如文。三正勸為六。一欲得現利故必定聽。二天欣法食故必定聽。三出過三論故定聽。三論者。四韋陀論說梵事。毘伽羅論說十善事。僧佉衛世師勒沙婆論。說學通事(云云)。四始終得益。成就菩提。故必定聽。五教主勝於釋梵。故必定聽。六諸法之本故必定聽。皆如文。次佛述成文為二。初番述成舉興勸。不弘則衰無可述成。又解雲。前番則兩述成而與安樂。是述成舉興勸滅其衰患。是述成舉衰勸。從若有人能於人天中作大佛事者。述成正勸(云云)。第六白佛文為三。一說偈歎。二佛以偈答。三歡喜發誓。偈歎有八行半。文為三。初一行歎三身。次五行半歎身相。次二行結歎。夫三身有通別。依文是別。空是法身。日是報身。月是應身。通意者。空是法身。日是報身。水日是應身。空是法身。月是報身。水月是應身。空是法身。日中空是報身。水中空是應身。月亦如是。依結歎文。空是法身。月是報身。水月是應身。空是法身。日是報身。焰是應身。化法是法身。化主是報身。化事是應身。雖復別說義則通融。故文雲。無有障礙。即通意也。歎身相文為五。初一行歎上兩相。謂目與齒。次一行半歎智斷兩德。謂智三昧。次兩行歎下兩相。謂平與網。次兩句絕言歎。謂不可思議。次兩句結歎。夫相好不獨在應身。報法亦通。莊嚴父母生身者應相好也。莊嚴尊恃身者報相好也。莊嚴法門者法身相好也。此中歎智斷。即法身相好也。文雲無有障礙者。非獨歎一身相也。偈初標佛月。今先結佛月為三身。次結三身通融。故言無有障礙。次結佛日故言如焰。次結佛化身即是四身義。故言如化。皆具三身四身。則是無障礙也。結竟即禮。禮於佛月。亦是禮佛日佛化也。品初歎經。歎體宗用。品後讚佛。辭異義同。佛真法身即是體。佛月清淨即是宗。應現水月即是用。天王天辯其妙若此也。問空譬法身。月譬報身。空為作月不作月。空若作月。月非空作。空不作月。月那依空。答空不作月。亦不作非月。月非月必依於空。法不作報。亦不作非報。報非報必依於法。又問法不作報非報。報非報必依於法者。亦應月不作影。亦不作非影。影非影必依於月者。月亦是法身耶。答智與法冥。法是法界智亦如法界(云云)。又並影不作動與不動。動不動必依於水。水亦是法界耶。答動不動譬機。一切諸法中悉有安樂性。譬法界亦是無妨。又淨度三昧雲。眾生亦度佛。若無機感佛不出世。亦不能得成三菩提。出世菩提皆由眾生。機為法界。此義成也。佛答二十四行半偈天王所以讚佛者。佛能說法故也。法王所以讚法者。法能成佛故也。般若雲。我初成道觀誰可敬可讚無過於法。法能成立一切凡聖。故佛讚法以答天王。文為三。初一行歎經體答其法身。次一行歎經宗答其報身。次二十二行半歎經用答其應身。悉如文。三四王歡喜發誓如文。   釋大辯品   辯有四種。小辯無量辯雙辯大辯。無漏法名小辯。恆沙法名無量辯。備二種名雙辯。雙非雙照名大辯。此天住智慧莊嚴法門自住大辯。以自在力為悅眾生故隨說一辯若二若三若四。故名大辯。為宜眾生故若授一辯若二若三若四。宜而立之故名大辯。為對眾生故或對一辯若二若三若四。對而治之故名大辯。為悟眾生故若悟一辯若二若三若四。一悟一切悟而開發之。故名大辯。對佛發願。以大辯加於說者。故稱大辯品。文為三。一從白佛下以大辯力加益法師。二從若有眾生於百千下以感應力加於化道。三從復令無量下以行力加於聽者。初加法師以樂說辯才。莊嚴次第是辭辯。大智是義辯。總持是法辯。若有眾生下加化道流布不絕。加其能化之道。無人無所化。無道無能化。因緣和合化道不絕也。從復令無量下是加聽眾兩益。聞經至不退轉是加因益。必定得菩提是加果益。文言雖略誓願甚深。為益大矣。   釋功德天品   此天住福德莊嚴法門攝一切法。而以功德為首。故言功德天。又能與說者所須無所乏少。故名功德天。又令說者晝夜思惟是經深義。故名功德天。又令聽者速成菩提。具此眾義故名功德天品。此是天王護經第三意。福資請說及以聽者。文為六。一從白佛下發誓四事資給法師。二從我已於過去下明福德之由。三從若有人能稱下勸示行法。文中有略示廣示(云云)。四從我於爾時如一念頃下誓臨影響。五從若能以已所作迴施我下要求同行。六從應當禮下別示歸敬。悉如文。   釋堅牢地神品   上諸天或住善權方便道。為眾生法父。此天住善實智度道。為眾生法母。一義也。譬如陰陽覆載草木。智度養育出生眾善。二義也。餘度各有所主未亡未泯。實智照了無相無名。三義也。餘度有等有上。智度無等無上是究竟度。四義也。智度法門常無改變。義曰堅牢常也。能荷樂也。能生淨也。名之為地。德力自在我也。稱之為神。從此等法門故名堅牢地神品。此品是天王護法第四意。翻湧地味資益請說聽等地也。文為三。一從白佛下誓湧地味利益行者。二從爾時佛告下如來述成。三從爾時地神下發誓弘經。初湧地味文為三。從初白佛下明己身利益。凡約八事展轉增長。由聞法故法味增長。法味增長故氣力增長。氣力增長故翻地味增長。地味增長故諸物增長。諸物增長故眾生五果增長。五果增長故修行增長。修行增長故供養增長。供養增長故弘通增長。悉如文。從何以故世尊下明眷屬利益。是經力增長。凡約五事展轉增長。以經力故我眷屬增長。眷屬增長故地味增長。地味增長故諸物增長。諸物增長故眾生快樂增長。快樂增長故依報皆具足。具足亦名增長。從世尊是諸眾生下名報恩增長。凡約六事展轉增長。以知我恩故專聽增長。專聽增長故功德增長。功德增長故教他增長。教他增長故地味增長。地味增長故受樂增長。受樂增長故信施增長。悉如文。二佛述成文為二。一約聞經展轉增長。從人世至天世。從天世至出世。日夜即受不可思議快樂。即出世樂也。地神所說止是今世增長。如來述成文雖略意極長遠。二述成供養增長。從人世至天世。從天世至出世。長遠之義準前可知(云云)。三發誓護經。文為三。一誓護說法者。二誓護化道不絕。三誓護聽法者。如文。◎◎   釋散脂鬼神品   具存梵音。應言散脂修摩。此翻為密。密有四義。謂名密行密智密理密(云云)。蓋北方天王大將。餘三方各有。東方名樂欲。南方名檀帝。西方名善現。各有五百眷屬。管領二十八部。孔雀王經雲。一方有四部。六方則二十四部。四維各一部。合為二十八部。又說者雲。一方有五部。謂地水火風空。四方有二十部。足四王所領八部。是為二十八部。巡遊世間賞善罰惡。皆為散脂所管。聞經歡喜發誓護於說者聽者。從能護人受名。故言散脂(云云)。文為四。一從白佛下發誓護持。二從何因緣下述有能護之德。三從散脂大將下誓以智力克益說者。四歸敬本師。初段有經家敘。正發誓。悉如文。述德又為三。初標次述後結。標如文。述又為三。初五句述智。次五句述境。次五句述正。三番稱世尊。知是三種意也。神既名密。述名顯德。應談密義。智若淺深階級次第不名為密。即一智一切智。一切智一智。非一非一切。而一而一切者。斯是智密。若得此意。五句一句。一句五句。非一非五。而一而五。唯數唯密。而若境可以智知可以口說者。境則非密。不可智知不可識識。不可以名名不可以言說。是名不可思議密境也。而約五數議密者。例前可知也。若對邪道明正道待邊說中。此正非正此中非中。皆非是密。即邪而正即邊而中。邪正中邊無二無別者。乃名為密。思益雲。若以心分別一切法者。一切法邪。若不以心分別一切法者。一切法正。即其義也。我行正道。若境若智從此得名。唯然世尊自當證知(云云)。又此三番一往是身口意密。前五句言知。知即意密。次五句言現見。現見屬眼。眼屬身。即身密。後五句明正解。由正解故言正分別。分別即口密。所以言不彰露者是密義也。如此述名密義已顯。賞味無已更復略說。世尊我知一切法下作三觀義解之。知一切法一切緣法兩句同是因緣所生法境。何者。能生為因是初句。所生為緣是第二句。能所合故諸法得起。中論雲。因緣所生法。即此義也。了一切法者。了達虛無也。中論雲。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是為從假入空觀也。知法分齊者。知空非空。用道種智分別假名凡聖之法無有差別。中論雲。亦名為假名。是為從空入假觀也。如法安住一切法如性者。以二觀為方便得入中道第一義諦。中論雲。亦名中道義。即是中道第一義諦觀也。含受一切法者。即是中道正觀。能雙照二諦。故言含受。若三觀一異縱橫並別者。則不名密觀。即一而三。即三而一。名為密。欲知智在說。說即口密也。世尊我現見下五句作三諦三解脫義釋之。現見不可思議智光者。光是實智。如日月光常明不息。此實智照不可思議真諦境。成圓淨解脫也。不可思議智炬智行智聚者。皆是權智。如人熱炬屈曲照物。乍興乍廢隨順機緣。或此或彼。行是因義聚是果義。從因以向果。果興而因廢。皆是權智照不可思議俗諦。成方便解脫也。不可思議智境者。是法如如智。此智與法如如冥。故言不可思議智境。此智照不可思議中道第一義諦。成性淨解脫也。若三諦三解脫一異縱橫並別者。非不可思議也。以不一異並別故。故名不可思議。不可思議故名密也。世尊我於諸法下五句作三身釋之。正解正觀正解能顯體。顯體名正觀。正觀是報身也。得正分別正解於緣者。分別機緣。不待時不過時。普應一切。即是應身也。正能覺了者。無覺無不覺名為覺。非了非不了名為了。究竟清淨之覺了即法身也。若此三身縱橫一異者。不名為正。非一非異不前不後。故名為正。正即密也。約正明法身。即是金義。約觀明般若。即是光義。約不思議解脫即是明義。三德是微密之藏。金光明是微密之教。從密教生密解。安住密理。行於密行。以密利他故我名密。唯然世尊自當證知。復次此十五句互相釋成。若正解正觀十五句皆正解正觀也。若不可思議智光十五句皆不可思議智光也。若我知者十五句皆知也(云云)。又作五種佛性釋者。正性緣性了性三名不異。又一家取果性境界性為五。又一家取果性果果性為五。若作果果性。即沒境界性。為緣因性所攝。若開境界性即沒果果性。為果性所攝。為開合不同終是五數。今以五知對五佛性。我知一切法者。知一切法中悉有安樂性。安樂性者。即正因佛性也。一切緣法者。無量功德低頭舉手之善。緣因佛性也。了一切法者。即是般若空慧。了因佛性也。知法分齊者。即世間出世間因果不濫。境界因佛性也。如法安住如性者。即是果性究竟安住如中也。含受一切法者。還是果性能雙照含受也。若作果果性者。取知法分齊為果性。克果智照分明為分齊也。安住如性含受為果果性(云云)。若然者下兩種五句亦應對五佛性。師雖不釋義例應爾。準須釋出其意消文令會爾。世尊以是義故下是結文也。從世尊散脂大將下是第三發誓。以智辯充益說者。文為二。先益能化次益所化。益能化為三。莊嚴言辭下益其口業。眾味精氣下益其身業。心進勇銳下益其意業。從以是之故下益其所化。此亦為三。以是之故廣說是經。此是未種者令種也。若有眾生下是已種令熟也。無量眾生下是已熟者令脫。悉如文。此消文大好。從南無寶華下是第四歸敬文也。佛說一切眾經初皆歸敬。而譯人略之。諸論初亦先歸敬。此文是說竟歸依三寶。在文可尋也。◎   金光明經文句卷第五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785 金光明經文句   金光明經文句卷第六   隋天台智者大師說   門人灌頂錄◎   釋正論品   正論者。正名為聖。聖有二種。一世聖。二出世聖。論名覈實。一覈事實。二覈理實。此品是先王舊法世世相傳。先王傳力尊相。力尊相傳於信相。信相又傳其子。其子又傳於後世。世世正聖世世善實。即是先王之法言。亦是世界悉檀立名名正論品。王行此法法律相應。陰陽以之調。日月以之順。百穀以之豐。萬民以之樂。社稷以之安。治化以之美。即是民用和睦上下無怨。亦是為人悉檀立名名正論品。王用此法外敵不敢謀。內姦不敢驚。妖星不敢現。惡虹不敢行。暴風不敢動。疾雨不敢零。是則禍亂不作災害不生。亦是對治悉檀立名名正論品。此之世善本金光明。從金光明出此正論。善用此正論。天宮天身以之光明。天力天威以之增長。天心為之倍樂。天之法味為之倍更深遠。即是先王之至德要道。亦是第一義悉檀立名名正論品也。此文是流通中第二意。明人王弘經感通冥聖。天王佐助善政興隆。文為二。一長行說事本。二偈頌說正論。長行中對告地神說昔尊相。如文。偈有八十二行。文為四。初二行半集眾。次三行半發問。次一行結問開答。後七十五行梵天答。即說正論也。集眾文為三。初一行是佛敘尊相欲為天子。說先王本法。次一行佛敘尊相誡聽。次半行明說論處所。次四王發四問。一問雲何呼人為天。二問非天所生而名天子。三問處王宮殿何故名天。四問以人法治世那得名天。次一行成前起後。可見(云云)。問既有四。答亦為四。一答天護其入胎。雖是人子而稱天子。三十三天各分己德。雖是於人而稱為天。雖處人宮殿用天律治世。雖是人主而稱為天。雖是人法治世。令眾生行善多生天上。以因中說果故稱為天。從汝今雖以下是梵答。文為二。初十行半略答。後六十四行半廣答。略中有四。初一行半許答。次因集業故一行略舉昔因今果答其問王義。次五行舉三義答其問天義。次三行舉三義重答問王義。答天舉三義者。未入胎入胎分德力加是也。以護胎故稱為天子。答第二問也。以分德故有其天德。故稱為天。答第一問也。神力所加修善遮惡。後必生天。因中說果故稱為天。答第三第四正法治世名為天問也。答半名為天三義竟。從半名人王已下答有三義故稱半為王。一名執樂者。樂由於王。王執此樂使天下和平。五日一風十日一雨。老者擊壤小騎竹馬。誰不歸德。故執樂者名王。二者遮惡為民除害。天不亢旱地不洪流。草不折傷民無疾癘者。誰不歸德。故遮惡名王。三父母者。誨示禍福導語善惡。制禮作樂而民知禁。誰不歸德。故父母名之為王。能為民下作父母。故諸天護之名為天子。以遮惡不起諸天分德名之為天。以執樂故因中說果復名為天。非但半名人王義成。半名為天三義亦顯。從若有惡事下三十九行三句廣明非法不得名天不得名王。六義俱失。三十三天各生瞋恨。是天不護。不護故非天子。是諸天王各相謂言。是天不分德。不分德故不得名天。捨遠善法增長惡法。則無天因。寧得因中說果歎人為天也。生大愁苦者。無執樂義。疾疫流遍無遮惡義。縱惡不顧善無父母義(云云)。從當正治罪下二十四行三句更廣說六義。當正治罪即父母義。諸天護持即天子義。以滅惡法即魁膾義。魁膾名典軍。遮制惡鬼。鬼畏典軍不敢亂行也。修習善法即執樂義。應各為說即示因果義。諸天即分德義。還以六義消文。皆可尋(云云)。此中應明觀義。自思之(云云)。問金光明是正論本。其意雲何。天者即法性金也。法性作依止故言天護。分德者即光也。報身與法性冥。即是分德也。神力所加者即明也(云云)。又父母者即金也。法性為父母故。遮惡即光也。執樂即明也。以此為本故能正論爾。如半名人王半名為天。為世間正論。半名出世間正論。本末相關。即此意也。   釋善集品   此轉輪王集眾善法如海導師。善海無涯六度則攝。六度又廣。二度略攝。謂檀與智。提如意殊捨四大地。滿中珍寶以用佈施。即集檀行也。合掌而立請寶冥尊者。宣揚顯說是金光明。即集智行也。檀智既然。餘法亦爾。從行得名故稱善集品也。此六度不同是世界悉檀集善也。修於五度是為人集善也。修於智度是對治集善也。皆波羅蜜是第一義集善也。從此四集得名故言善集品。此品是第二人王弘經。上明世間正見感動天地。此明出世正見感動賢聖(云云)。文為二。初對告地神。二以偈說。偈有六十四行半。分為二。初四行通明因地行檀。次六十行半別名善集施財施法。別為六。一六行半明事本。二十一行半明聖王請法。三十九行半明尊者宣揚。四十行半明輪王行施。五二行結會古今。六十行半引因果以證以勸。悉如文。就此品論金光明者。善集波羅蜜金也。集般若光也。集五度明也。就寶冥論者。在一窟中金也。面如滿月光也。讀誦如是經明也。就二人作者在窟中金也。許為王說光也。王提如意珠雨四天下珍寶明也。   釋鬼神品   鬼字訓歸。又雲畏也。報多怖畏如阿修羅(云云)。又雲威也。能令他畏其威也。神者能也。大力者能移山填海。小力者能隱顯變化。此品通列一切天龍江海日月諸神。上已天題品竟無容再出。雖通列諸道。而鬼神文多。從多故以之題品。此品是第三。一切天龍鬼神天靈地祇鹹皆發誓溥遍弘宣以勸流通。文為二。一長行二偈頌。長行中先舉事別次圓供養。事別者。佛從慈悲中起受供養者蓋應佛也。佛從如中起覺智智與如合者報佛也。一切法悉是諸佛行處者法佛也。作如此解者三佛歷別。若修事之供養。供養亦別也。圓供養者勸聽經。聽經是法之供養。諸供養中最為第一。第一供養者供養一切佛。能說文字是應佛。能詮是報佛。所詮是法佛。能敬文字即敬三佛。亦是敬三世佛。諸佛從此生。故供養文字即供養一切諸佛(云云)。又別時重聞更記之。長行舉四願欲而作一勸。若欲知佛行處。行處者即如如境法佛也。欲知者。知是如如智報佛也。能聽此經。此經即文字。文字即應佛也。能聽者隨順佛教即法供養。法供養即妙供養也。聽經能生覺智。覺智生故即是佛受供養也。聽經一事具諸願欲。秪圓一事具別諸事也。偈有一百二行半。分為六。一從若欲供養下十一行頌上長行秪能聽經即是舉圓妙以勸修。二從隨所至處下三行半舉聽經即能禳災以勸修。三從於說法處下六行舉聽經致靈瑞以勸修。四從威德相貌下五行半舉秪聽經有威力以勸修。五從大梵天王下四十九行半舉聽經能致天龍鬼神以勸修。六從於諸眾生下二十七行舉秪聽經能令國土安樂以勸修(云云)。蠱道者。四天上遣神名彌栗頭虔伽陀。漢言善品。主蠱毒也。摩醯首羅餘經翻為大自在。灌頂經翻為威靈帝。摩尼跋陀翻為威伏行。富那跋陀翻為集至成。金毘羅翻為威如王。賓頭盧伽翻為立不動。車缽羅婆翻為忍得脫。曇摩跋羅翻為學帝王。摩竭婆羅翻為除曲心。繡利蜜多翻為有功勳。勒那翅奢翻為調和平。劍摩捨帝翻為伏眾根。奢羅蜜帝翻為獨處快。醯摩跋陀翻應捨主。薩多琦梨翻大力天。波利羅□翻勇猛進。毘摩質多翻為高遠。睒摩利子翻英雄德。波訶梨子翻威武盛。佉羅騫馱翻吼如雷。鳩羅擅提翻戰無敵。脫因者脫業障也。脫果者脫報障也。度諸有者脫煩惱障也。   釋授記品   有四種授記。今是二種(云云)。授者與也。記者記成道事也。此中授三大士一萬諸天當來成佛事。故言授記。亦名授□。亦名授決。授劫國數量名為□。審實不虛名為決。從佛所與名為授。從其所得名為受。此中從佛所與故言授記。此是流通中第四意。舉昔行經之因。方成圓極之果。證弘護不虛以勸流通也。文為二。一與記。二疑記。與記為二。一與三大士記。二與十千天記。與三大士記又二。一同緣者集。二正與記。世界轉名淨幢者。應論四句。此中是其一也。十千記又二。一聞經生解。二正與記(云云)。從爾時道場下是第二疑記。又二。一疑問二佛答。疑者夫移山填海非一日之功。菩提極果積行方剋。忉利暫下無久聽之勞。不聞往昔有難思之行。行淺記深。是故疑惑。如餘菩薩者。六度菩薩引錐指地無非捨身命處。戒忍禪智滿三僧祇。若通教菩薩從假入空非止一世修行。從空入假動逾塵劫。若別教菩薩直行一行。動經無量阿僧祇劫。況復遍行眾行。量不可數尚不獲記。少時聞經而得斯決。時眾鹹疑。故樹神發問也。佛答為二。一舉現行。二舉遠緣。現行者。捨天宮樂故來聽經。聞三大士獲菩提記。我昔本誓與其法食。三事和合故與其記也。此意證成鬼神品初以妙供養供養三世諸佛。及欲得知諸佛行處。決定至心聽此妙典。雖有此旨未見其人。今此十千即其人也。聞記當果果必有因。因金光明生殷重心起功德身。心無垢累起般若身。猶如虛空。起於法身一心中聽三德圓成。復有無量功德。說不可盡。此不得記。記與誰乎。證聽功德意在於此。以隨相修指今現行。行隨實相而修也。有妙善根指於遠緣也。違緣實相而種善根也。從亦以過去下是舉遠緣答也。文為二。一略二廣。此中少文是略。除病流水兩品是廣答也。   釋除病品   廣答遠緣。由醫王救疾故言除病品。通取後流水品。文為五。一緣本。二遠緣。三近緣。四結緣。五會緣。從佛告樹神下明緣本。如文。從像法中下明遠緣。遠緣為六。一明父。二生子。三國人遇病。四其子請。五父為說。六知已遍治。子請為三。一見人過病。二思惟。三正問。問為四。初一偈問四大增損。二問飲食犯觸。三問治病醫方。四問病動時節。身火不滅者。食飽熱病慚息。食消熱復更生。故言身火不滅也。水過肺病者。水多則損肺。即是痰病也。父醫還答四問。初六行答四大增損。二一行半答飲食犯觸。三二行答病動時節。四八行半答治病方。就六行中分二。初一行是佛敘父醫欲答爾。次五行正答時節。時節有二。一俗法四時。謂春夏秋冬。冬為歲末春為歲始。而初言夏者。或可趣作此言。或可答問正是於夏。三三而說者。一時三月。謂孟仲季。四時即十二月也。若依佛說法。一歲三時。謂冬春夏。夏為歲末冬為歲始。何故爾。為破諸弟子著常。為開安居迦提月。故沒秋時爾。佛法三時亦是三三說也。若二二說足滿六時者。依俗法四時。時本二月土寄四季各十八日。本之二月只是陰陽二月。一時唯有陰陽二月。合成六時。正月二月是木王時。四月五月是火王時。七月八月是金王時。十月十一月是水王時。臘月三月是陽土寄王。六月九月是陰土寄王。欲論本月亦二二說。若論土寄王亦二二說。故言足滿六時也。若依佛法解二二說者。佛法有三時。時有四月。各有初分後分。後臘月十六日至二月十五日。此初分春時。從二月十六日至二月十五日。此二月春後分。從四月十六至六月十五日。此二月是夏時初分。從六月十六至八月十五。此是夏後分。從八月十六至十月十五。此二月是冬時初分。從十月十六至臘月十五。此二月是冬後分。故言若二二說足滿六時也。又雲。正月三月是陽月。二月四月是陰月。五月七月是陽月。六月八月是陰月。九月十一月是陽月。十月臘月是陰月。故言若二二說足滿六時。三三本攝依俗法者。正月是春分本月。攝後兩月悉屬春分。四月為夏本月。攝後兩月悉屬夏分。七月為秋本月。攝後兩月悉屬秋分。十月為冬本月。攝後兩月悉屬冬分。三三本攝也。又雲。正月二月正是春時木於中王。土寄三月攝屬春時。四月五月正是夏時火於中王。土寄六月攝屬夏時。七月八月正是秋時金於中王。土寄九月攝屬秋時。十月十一月正是冬時水於中王。土寄臘月攝屬冬時。土寄四季正時為本。各三月並攝於土。故言三三本攝主攝於客。客是土也。依佛法言三三本攝者。本時各三月。既廢秋時。以秋之三月各配入三時。時則四月。論本則三。論攝則一。故言三三本攝也。問四時各有三月。此是四三本攝。何謂三三本攝。答三為一數。以三而數故言三三為本爾。隨是時節消息者。時如上說。或四或三或二或攝等種種不同。隨時以意消息斟酌去取。若依佛法。無秋時。而言秋時發病。此雲何釋。從八月半已還隨俗名秋。而夏時攝。八月下半以去隨俗名秋。冬時攝。隨時消息者。二法之間而斟酌也。代謝增損者。春動肝病此可治。春動脾病此難治。夏動心病此可治。夏動肺病此難治。夏末冬初於秋分中動肺病此可治。若動肝病此難治。冬動腎病此可治。若動心病此則難治。論四時增損大略如此。問四時皆動病。何故去秋時。解此為二。一為破保常。秋時萬物結實。人計為常為樂。為破此著故去秋時。佛為弟子保常心多故也。二者為開後安居立迦提月。安居本名坐夏。八月半內已還若是秋時。便是坐秋。為此義故。故廢秋時爾。從有善醫師下一行半答犯觸。犯觸有六。一多坐。二多眠。此二多致痰。宜多行猗散之。三多行。四多猗。五多語生風病。宜多眠治之。六多淫生一切病。即等分病也。若火少痰多。若火多即熱壯。若風多吹火成熱病。若風多吹痰成冷病。三事若等無病。飲食得病者亦有六。一過量食。二少食不足而止。三過飢食。四逆時食。未飢強與也。五妨食。如食肉飲生乳使人癩。六不曾食而強食。如南人飲漿北人飲蜜。若菜和蜜令不結男。豬膏煎白鷺肉令人癩。若患熱而飲酒。食小麥生牛肉。令人失明吐血痢血。若病痰而食甜肥鹹酸。令人□□□□□□□□□□□□稀妘聾□□□稅□洞叫□□馱楅騆□□□□q□觝娀誇□□□□娵褙□□□□□□覘□觔蓮□□□褸□覘□□褙□□□襼□覘□覷妙□□□褸□覘阮□蓮□□□襼□覘阮□褙□□□訇□□覘阮□妙□□□襼□觭饈槔蓮□□□雜□□覘吝饈樵褙□□□□覭□覘吝饈榻妙□□□訇□□覘輪□蓮□□□褸馜覘輪□褙□□□訇□□覘輪□妙□□□聆□□□□□聯奮婢言埤□聯妯□□□□□橢襾祅奅穢襋夾□□□奸□娀埤□□□饡j□□練□礸□□□媽□埤□饈□□娀埤□妙□□□□誇□j□□量饋婢詢觝誇□j□□□饋姆□□誇□j□□□□誇□飫□夾□□□褸馜覘輪□禐□□□奮夾□□侔j觝娀誇□□□□□□妖飀□□□飀□□□□□□奉□娗婘□□□□□隉槽a妲□□□□□婀□娗娣□觝□列□嬈驆袢齱慾蟆鞢憐C覯□□□□□堙撮c馽□F□□□褸□祅埤□蛂撐z□□覷□□□□□□□□訊□□□例□祼婢褻□□□覲□□穢褸□穀□□粳□□夾□騃□□□□□饈□□□□□驙□襼□□□□□嬈饡煄慼慼慼慼慼樞鱁鞢慼慼潑C□□□娃□□□夾□□□慄□□埤□聯□□稅訃□覷□□妊□□□□禮觙□□埤□□零□□稈□夼□□禮規□□□娵礹□□□□□鐍鞳潦l□□妊□襼□□觖窗撮c飀□諢歎ョ慼慼慼慼慼撫覈鞳慼慼慼慼慼慼慼撐欓憿慼毅芊撞_露□□c□□送□溺□□奷□□□□□□□□□娼威慼慼j□□婇□□妖驙□□□。觀心者。三毒等分是內病也。數息不淨慈心因緣是法藥。宜聞法藥得悟者。信行人病差也。作觀研心得悟者。法行人病差也。眼是春時。舌是夏時。鼻是秋時。耳是冬時。身是四季。攝屬諸時。妙好五欲增貪病。粗惡五欲損貪病。妙好五欲損瞋病。粗惡五欲增瞋病。平平五欲增癡病。違順五欲損癡病。總三種五欲增覺觀病。偏動三種五欲損覺觀病。是為增損之相也。犯觸者。違情犯瞋順情犯貪。不違不順犯癡。總三犯覺觀。慢時即發瞋。求須時即發貪。僻解時即發癡。放逸時即發覺觀。慈心治瞋。不淨治貪。因緣治癡。數息治覺觀(云云)。◎◎   釋流水品   文雲。一能流水。二能與水。與水者與安樂水也。一世安樂。二出世安樂。世安樂者。如象負水濟彼枯魚是也。出世安樂者。如發誓言。於未來世當施法食與菩提記是也。流水者。流除苦惱水也。一果報苦惱。二業因苦惱。流除果報苦惱。如治諸病人救彼渴魚是也。流除業因苦惱者。授三歸說十二因緣。讚佛十號是也。請父求方欲成流水之義。從王借象欲成與水之義。既有二能。那單以流水題品。文中既彰與水之義。題品須安流水之名。不煩於文二義雙顯。出經者之巧為若此也。長者者。如法華疏中十種長者義也。字者持水之子故言子也。此文是斷疑中第三結緣之近由。近由又二。一弄引二正近由。弄引又二。一行恩布德。二國人稱美。並如文。近由又三。一明眷屬。二見魚之緣。三正救魚。如文。從未來之世當施法食下是第四正結緣。又為四。一發誓願。二思惟說法。三正說法。四魚改報生天酬恩供養。就魚報恩文為四。一魚改報生天。二天酬恩而下地。三王見光問瑞。四長者徵教而定答。如文。報恩有二義。一事二理。事者真珠四邊報水飲食因緣十號等四種澤也。理者準涅槃文雲。施食令他得命表常。令他得樂是故得涅槃。令他得悟是故成自在我。如法求財是故得淨。用四十千報常樂我淨之恩也。第五結會古今者。昔佛疑魚數樹神定判十千。今神疑行淺記深。佛為說妙因緣。今昔相關是故結會也。   釋捨身品   捨義甚多。財位壽命。獨以身當名耶。此從正要得名。受者須身餘則非要。施者正捨身餘旁捨爾。故言捨身品。文為四。一問二答三眾得益四結成。問者上聞大士治病救魚實為曠濟。小人小蟲得二世益。時眾願聞亡身殞命感深契極之事。行苦而果樂可得聞耶。是故請問。佛答為二。一敘緣起。二正明捨身。緣起為十。一地塔湧。二大眾生疑。三佛起禮。四樹神問禮。五佛答禮。六命阿難取。七阿難述骨狀。八命示大眾。九奉命取示。十佛勸眾禮。皆如文。從過去有王下是正捨身。文為二。一長行二偈頌。長行為四。一明本眷屬。二捨身方便。三正捨身。四捨後悲戀。就本眷屬為五。一明本眷屬。摩訶羅陀此翻大無罪。文殊問經雲。羅陀翻為中。摩訶波那羅或雲此翻大度(未詳)摩訶提婆此言大天。摩訶薩埵此翻大心。二遊行。三各述相。四見產虎。五各陳觀見。從作是念言我今捨身時已到矣下是捨身方便。方便為二。初述觀解。二起誓願。願行相扶。適產七日者。見虎子頭上有七點。知已七日。出山海經也。又雲。七日眼開。又七日不食必死。虎兒垂死知是七日。或雲。鬼神示悟。如樹神數魚。正捨身為二。一捨身。二感動天地。捨身後眷屬愁苦。先兩兄愁惱各說偈共向捨所。次父母愁苦。偈九十三行為三。初二行通明昔行。次別頌長行。三結會。初如文。我念宿命下別頌長行。四行頌上本眷屬。上有述相陳觀。今不頌。餘皆頌。從時勝大士下二行頌上捨身方便不頌發誓。從即上高山下頌上正捨身感動也。從是時二兄下頌上捨身後眷屬愁苦。從是時王子下頌上父母愁苦。從佛告樹神下第三結會。結會為三。一結會人。二結會塔。三結會誓願。說是經時下大眾所益也。樹神是名禮塔下第四是結問意。   釋讚佛品   此品從能所得名。能讚是三番菩薩。所讚是一佛世尊。能所合標故言讚佛品。私謂三番菩薩是能讚。一佛是所讚。一佛是能讚。三番是所讚。三番是當佛。一佛是現佛。通而為言。皆是能讚皆是佛。故言讚佛品。次第者。因前十七品故有今品。何者。序品敘大體。如來遊於無量甚深法性窮源極邊。壽量品極果冥深合廣能起大用。懺品勸菩薩。若欲修學當如懺品滅惡讚品生善空品導成。四王至散脂誓願流通。說請者之功德。正論至善集明說者之功德。鬼神至流水說聽者之功德。捨身明行者之功德。如是等利益出現世者。皆是如來大體大智大用金光明力。既善始令終。初中後竟。故諸菩薩等以讚讚佛稱揚教及教主。故言讚佛品。此文為二。一經家敘陳列讚眾。從此至彼金寶蓋剎施三業供養。投地是身。同聲是口。口身共暢意業也。二正說偈。合六十五行半。文為三。一二十行諸菩薩說。二十七行信相說。三二十八行半樹神說(云云)。私謂其文有四。前三是能讚。後一是所讚。所讚又是能讚。能讚又是所讚。故文雲。佛從三昧起。以微如音而讚歎言。善哉善哉樹神善女。汝於今日快說是言。豈非所讚讚能讚。其文既明不須惑也。又是印成三番菩薩讚教。從序品已來快說如來果地大體大智大用菩薩修因也。上文有佛禮舍利。即果身禮因身也。今文有佛讚大懺大讚能請能說能聽能行。皆是快說也。當知快說是果讚因菩薩也。即果口讚因口其義孱然。果意讚因意。任運例成也(云云)。問佛何處入定。此雲從三昧起。答初將說經。佛遊甚深法性。今說將竟故從三昧起。此經首尾皆在法性中說。其文甚明。若作入法性者。法性自在。四佛五佛同處各處。共見異見四來四去。一住一在隨人所睹。皆無障礙也。觀心者。諸菩薩三業讚佛。三業事可解。三觀心者。觀身不得身身空但有名字。名字無量。或捨身名檀。乃至身空名智慧。六度十度八萬塵沙法門。名字即空。說空不定空。假非定假。非空非有即顯中道。三觀宛然事理六法皆悉具足。若無觀慧事亦不成。例如三衣六物。若解其意三六俱成。若不解者。非但無六三亦不成。觀心亦爾。若得理觀六觀六成。若不得意。既無理觀事觀亦不成。無六亦無三此之謂也。此大好甚廣云云。   金光明經文句卷第六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786 金光明經文句記   No. 1786 [cf. Nos. 663, 1785]   金光明經文句記卷第一(上)   宋四明沙門釋知禮述   吾先師昔居寶雲嘗講斯典。其徒繁會競錄所聞。而竊形卷軸。況筆寄他手反羈乎曠遠之旨。至於援證經論辭多舛謬。予每一臨文不能無慨。近因講次憶其所領大義撰成記文。仍採孤山索隱中俗書故實。用為裨助。庶覽者不以事相之關情。但思理觀之為益。時天聖五祀臘月三日記。   釋題二。初正標題目。金等四字即所釋也。文句二字是能釋也。所釋經題委在玄義。能釋文句者文即經文。句謂章句亦句逗也。即以章句節其經文。令其詮旨各有分齊。故荊谿雲。以由釋題大義委悉。故至經文但粗分章段。題雲文句良由於此。然立此二字蓋謙辭耳。若觀釋經大義非少。又解諸經皆稱文句。乃是通稱。故以經題簡之令別。二能說師號。住處得名如常所辨。二入文二。初定三分二。初的指所傳。異於真諦所譯七軸二十二品。故指四卷十八品也。世有足囑累為十九品者謬也。以諸譯本皆無此品故。二正判三分二。初引諸師判二。初總舉不同。盈者進也。縮者退也。蓋言諸師分割三分進退不同也。二江北下正明。初判三。初江北師。以四王等各於佛前發願擁護說聽之者。故雲大誓護經。流水長者除病救魚。薩埵太子捨身飼虎等。為大悲接物。此師之意與下真諦新舊雖異大意是同。二江南師。與今分節三分似同。但昧壽量半品屬序耳。三真諦師二初判文。真諦三藏於梁世重譯此經。名金光明帝王經。更加四品。謂三身份別品。滅業障品。陀羅尼淨地品。依空滿願品。足讖本十八凡二十二品而出疏解釋。故雲新文等也。二真諦下明義。仍斥江南以授記除病悉在流通。故雲後師弟因果等也。合雲師因弟果現文似倒。二今師下示今師意二。初約理破諸師二。初總斥人情。正斥真諦義兼江北。以此二師判師弟因果。並在正宗。意謂序分全未辨說修證之道。至流通分道味已歇微末而已。故總斥雲是義不然。二夫三下別示經意二。初立意二。初明三分互通。杜塞也。三分共成一經感應豈得義理互不相兼。如初序分敘述發起。若不闕於下之二分。何名正通之序。正是序中所發所述。復是流通所宣流布。不爾何名一經正說。流通一段。若捨序正為通何法。是故三分各具三義。上中下語即七善中時節善也。妙經雲。初中後善。若其杜絕何名善耶。二又眾下眾機遍益經所被機益有遲速。不必皆在正宗悟入。故雲根性不定。何容序分全無法味。通中法味歇滅微末耶。既其不然。於流通中說流水因及信相果。復何所妨。彌益也。督率也。勵勸也。二又法下引經。師即釋迦也。達多品中明佛往劫以國王身事阿私仙求大乘法。故曰師因。持品授記波闍耶輸等成佛劫國即弟子果。古諸法師判法華經。自法師品後皆屬流通。而人共許。此與江南判今流通有師弟因果。其意齊也。故雲與義無妨。然不可定執故雲與奪由人。二今下據義分今部二。初分經二。初定三分文。今分三分大同江南。但序盈半品。故引三師但破真諦。二序者下示三分義二。初正示。將者當也。正宗流通在序分後。今序當有二分之益。故雲將有利益。正當機者當是對義。即正對機緣辨說常果懺讚之道也。筌魚笱也。□兔罝也。筌□喻言教。魚兔喻義理。欲使言教流至將來。正像末時常令群生取於義理。故雲不壅於來世也。二經曰下引經。二疑者下釋難二。初立難。既稱序分。合齊序品。安得復入正宗壽量半品餘耶。二眾經下釋通三。初引他部例。淨名經以佛國因果以為正宗。既無序品。諸師乃將佛國半品而為序分。若大品般若序品中雲。佛知眾會已集告舍利弗。菩薩欲以一切種智知一切法。當習行般若波羅蜜等。如此說者已是正宗。而文在序分。若涅槃經常壽為正。既無序品乃以壽命品中集眾為序。此約北本也。若南本者謝公治定。乃取壽命集眾之文。題為序品。此等三經或序入正。或正入序。諸師分解不以為疑。安得獨疑今判序分入壽量中耶。二斯乃下明此經意。斯乃出自集經者節品之意。蓋以若將壽量品題。於天龍集信相室後安者。則令四佛斷疑之文孤然而起。故雲嶄絕。嶄鋤銜切。嶄巖山貌。若文孤起則如山巖之險絕。不相連屬也。為此之故安壽量題於序段中也。三今從下約今意結。品雖屬正義當序分。豈順標題令義失耶。二序有下至釋經三分也。初釋序分二。初釋品題二。初釋序二。初標三義。經之序分義合有三。諸部之中或秖一二蓋闕略也。今經與法華等諸大部中皆具此三。二次緒下釋三義。緒謂繭之緒也。凡繭之抽絲先抽其緒。緒盡方見其絲。今以五事在初如絲之緒也。冠去聲呼。敘方將述當益。蓋言敘述當時有正宗流通之益。故此序述下一十七品也。發謂開發物機之信也。起謂興起聖應之教也。此序即以現瑞駭動物情。令信心顒顒教必深益。三品者下釋品二。初舉梵翻名。二品是下就名釋義二。初正釋。此中文句俱在經也。以能詮教皆用四法。謂聲名句文。此有二種。佛世滅後。若約佛世八音四辯梵音聲相。此一是實。名句文身但是聲上屈曲建立。此三是假聲屬色法。名句文身屬第三聚不相應行。毘曇十四成論十七瑜伽二十四種。此則大小二宗所立有異。名句文者。唯識雲。名詮自性句詮差別。文即是字為二所依。若約滅後諸聖結集。彼土貝葉此方黃卷。其中所載名句文者。皆依形顯色法建立也。今略舉此二具足應四。氣類相從者。如以四法同明發起等義。故節為序品。乃至同明讚佛之義。故節為讚品。今雖釋序而品義貫下。二引例。律論二藏文句氣類。鹹有篇聚犍度之節段。猶經之品類。篇聚者。謂五篇六聚。一波羅夷。二僧殘。三波逸提。四提捨尼。五突吉羅。此謂五篇也。於僧殘之下加偷蘭遮。即名六聚。若於吉羅更開惡說。復為七聚。毘曇者。具雲。阿毘曇。此雲無比法。即論藏也犍度。此雲法聚。亦以氣類相從之法。聚為一段也。如八犍度論。謂一業犍度明三業。二使犍度明百八煩惱。三智四定五根六大七見八雜。思之可見。二從如下釋經文二。初分三序。此雖分三。至下消文。但束為通別二序。二釋三序三。初釋次序二。初泛論名數二。初明數不同二。初正明數開合。地人者弘地論師也。六事者。一所聞法體。二能持人。三聞持和合。四說教主。五依止處。六聞持伴。或七則離於我聞。或五則合於佛處。二兼示眾是非。此經正談常壽之宗在信相室。故諸天龍及諸菩薩於此集聽。說竟四佛不現。理合其眾退散。靈山說序夢中金鼓。時處既異故皆不聞。約聽常壽得是同聞。不預夢等故非同聞。以說此經時處不定。故同聞眾不如諸經安布次比也。若義淨新譯最勝王經。列同聞眾不異諸經。大師懸知梵本將至故注云云。二此之下立名多種二。初列釋異名。凡有六名。皆上句標名。下句釋義。印定義者。以如是等文如世符印。見此冠首知是佛經。故大論雲。非但我法如是。三世佛經初亦然。為通名作本者。金口所談皆安如是故通名經。經後序者。結集時在說經後故。經前序者。以佛遺囑令安經首故。大論雲。佛將涅槃。阿難問佛。一切經首當作何語。佛答阿難。應雲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方某國與某大眾。破邪序者。以一切外經皆以阿漚二字冠首。阿之言無。漚之言有。以其所計此二為本。顯於部內不出有無。故立如是對破邪執不如不是。證信序者。大論雲。何以不直說般若而說住王捨城。答說時方人令人信故。二天台下結歸四悉。天台師者。章安對彼舊解故稱智者為天台師。四悉檀者悉是華音以遍為義。檀是梵語此翻為施。諸佛聖人常以歡喜生善破惡入理四種之益。遍施眾生。斯是感應之通相也。此之次序金口令安即是應也。即被滅後一切機緣即是感也。而其一序有六名義其意如何。今以四種悉檀收之。則一一名義皆有所歸也。故初二二名是世界益施眾生也。三四二名屬於為人。第五破邪是對治法。第六信理屬第一義。此四既未判於深淺。即當四教各具四也。二舊解下正釋經文二。初依經釋五義。二明闕同聞意。此依地論師六事分文故。若依五事現文唯四。就初為五。初釋法體二。初舊解二。初引諸師釋四。初舊解。二肇師。三真諦。四龍樹。其四文義皆悉可見。至判四悉方定深淺。二此之下以四悉判。今明聖法若多若少若總若別。無非感應。感應不出四種悉檀。前判次序六種名義。是總是多。今判六事一一感應。是別是少。故如是二字諸師異釋。今天台師用四悉檀而會釋之。各得如來感應一意。豈同世諍是一非諸。舊解二字雖對文理。不分大小其語通總。又無生善三益之相。但得授受不謬之益。故屬世界也。肇師雖有會理之言亦不簡真俗。但生信順資稟之善故屬為人。真諦文理亦未分別。而論決定離增減惡故成對治。龍樹信順雖同肇師。而言信者言是事如是。此則能彰三諦之義。是事即俗諦。如即真諦。是即中諦。此於一句巧示三諦當第一義也。注云云者令如向辯。二今作下今釋二。初約教。二觀心。此之二釋即教觀二意雙美而談。迥出諸宗功由此也。初文分二。初通。約說約傳明如。約解約受明是。此既通釋。貫下別釋必該四教。故知法相是四所詮。佛是宣說四教之主。阿難是四聞持之人。當分而言四皆海量。二別釋三。初迭明破立四。即是四教一一破前不如不是。方立本教如是之義。初破邪立正。破外道邪顯三藏正二。初破邪。阿漚稱吉者。百論明外道問內弟子雲。佛說何法。答雲。略說二種惡止善行。外曰。汝經有過初說惡故是不吉。我師經法初說吉故。如廣主經等初皆言吉。以初吉故中後亦吉。故曰阿漚稱吉也。文乖等者。以正破邪不如不是。經初標吉而部內所詮唯是邪見。此文乖理非如也。邪見則不吉豈稱阿漚。此理異文非是也。故百論破雲。是吉是不吉此是邪見氣也。二文如下立正。三藏教中文理相稱。以無常生滅之談稱無常生滅之理曰如。此理稱文曰是。二今謂下破異立同二。初破異。欲彰衍理先斥藏非。實有之俗而為能詮。不即真諦故非如也。所詮之真不含中理淺故非是。二摩下明同。通談幻有當體即空不異名如。即空之真能含中道。不同三藏析空定淺故理名是。通教必通別圓二教。故文標雲摩訶衍也。三今謂三下破淺明深二初破淺。欲明別理先斥通非。通教三乘同聞即空。而鈍菩薩同二乘解。利根聞空不但空有兼能空空。既此各解望別非如。空中兩證證空尤劣比中非是。二明深。別教不通二乘修學。雖復廣攝微塵之眾。唯菩薩根皆聞佛性次第修入。既無異解故得稱如。無不證中故稱為是。四今謂離下破離立中二。初破離。欲明圓理先斥別非。別雖談中中唯佛界。雖復變造九界因果九非性具。須緣中道次第斷盡方成佛界。佛與九異故不名如。初觀出俗次觀出真。至第三觀雙出二諦方證中道。中不即邊故非是義。二文字下明中。能詮文字性本忘離。與理不異故稱為如。唯空唯有唯色唯心。一一皆中無非佛法故名為是。文如理是義究竟成。二初破下結成四教。問前釋四教通真含中得名理深。今結四教別教乃雲破淺明深。豈可通教真中俱淺。答通理雖深。為攝二乘及鈍菩薩故兼淺理。今結別教獨菩薩法唯談深理。故以唯深破於兼淺。與前列釋義不相違。三此經下示部具四。二觀心。以圓三觀觀於陰等。修惡之心即是性惡。名惡法界無法不收。體是三德復名三諦。稱諦而照觀境不異故名為如。境即正觀者。境是本覺起為始覺。雖分新舊覺體不殊。故得名為境即正觀是義方成。若不爾者境照境等四句豈立。經言等者。若觀頑境偏小忘心假立真如等皆名邪觀。今茲正觀雖非約行。行人若欲攝事成理即聞而修。必須於所觀心簡於十境。陰境常有餘九待發。於能觀觀須識十乘。上根修一。中根至七。下根具七。若自未解摩訶止觀。當依師友一一咨詢。明識藥病方可修之。勿謂一句修行即足。下去觀解准此應知。二我聞下釋聞持二。初舊解三。初舊師。外人我見故多師心。阿難師佛故唱我聞。二真諦。我能受持佛所說法故是器義。簡三非器顯成三慧。雖未分於四教慧別。然釋我聞尤過舊解。三釋謂。彼明耳識從四緣生。一空二根三境四作意。今雲不壞是根。可聞處是境。諦聽是作意。唯闕空緣。下雲因緣和合義可兼之。即四緣和合方發耳識。不言耳聞稱我聞者。我是耳主故。新雲耳識九緣生。備於唯識也。二師釋下今釋二。初約教釋二。初我聞各釋二。初明四我。此我我等例於大經生生等四句而立。然我是假名攬陰而有。陰法既有生生等四。我隨實法豈不然乎。如釋生生雲大生生小生。此乃生滅生於生滅。攬生滅法成生滅我。故例生生成於我我。雖是空觀而非體空。是故三藏當於初句。又復應知假實生滅眾生本爾而不覺知。今稟此教稱本而觀。豈唯此教。下三皆爾。通教實法生即不生。故陰中我即無我也。故屬次句。別人知陰不生而生。是故觀於無我而我。蓋由此教元知真我。見慢盛故。初觀無我次破無我。建立於我後入真我。是故此教當第三句。圓人即達現前假實不生不生。攬常住陰而成真我。我既即中二諦皆趣。故雲我無我而不二真我義。是故此教當第四句。教本被機故四我義配四根性。令後說者如上分別故注云云。二明四聞。我是聞主聞是我用。主是假人用是實法。然若解生義則聞義自顯。但生是總論緣起。聞乃別從說聽不無少異。從聞因緣而有餘聞故曰聞聞。既從緣生終歸壞滅。此聞生滅也。聞無四性當處無聞故曰聞不聞。此聞無生也。真雖不聞俗中有聞故曰不聞聞。此聞無量也。二諦即中故雲不聞。中亦叵得復雲不聞。四十九年不說一字。何有中邊而可聞耶。此聞無作也。注意同前。二有四下我聞共釋三。初聞者四能。三藏教中阿難一身而有四德故受四名。典藏出阿含。餘三出正法念。今演小名對於四教義與名合。阿難梵語歡喜華言。佛成道夜生舉國歡喜。因以為名。從緣立名符生滅法。傳持三藏宜用此名。通教所說體事即理。異凡俗見宜用賢名。別教五談塵沙佛法。多所主領宜典藏名。圓教始終詮法界理。既深且廣宜用海名。二歡喜下能承四佛四。初三藏。此教析法空不含中。故見佛身唯是丈六。二賢阿下通教。觀既體法顯二種空謂但不但。鈍根菩薩同二乘人唯見但空。無中實故非色心本。故佛元由誓無殘習。幻出身智終歸灰滅。色有分齊故雲丈六。若利菩薩受別圓接解不但空。空是本覺中實之體。是妙色心佛位證得。所有身智稱體無邊。故名尊特尊崇奇特。亦名報身。秖一佛身由利鈍機見二種狀。故雲合身。通教佛身須作此辯。應了鈍根見佛縱高十里乃至百億。以依但空亦非尊特。有分齊故。若利人見丈六八尺。既依中道亦無分齊。是故下文金龍尊王偈讚三十二相。文句解雲正歎尊特。三典下別教。此教初心便聞但中。中雖不具九界依正。非無佛界妙色妙心。是故見佛唯無分齊尊特身也。此教始終不共二乘及住空菩薩修證故也。四海下圓教。此教所說世間相常。故一切法無非中道。雖與別人同見尊特。彼兼別修此皆性具。故龍女雲。微妙淨法身具相三十二。欲彰全性是故從勝特名法身。故此教人觀性德苦樂而興與拔。以即理毒害為所消伏。修德三因名性德行。報應二身即名法身。蓋欲以性而泯於修。苦則即拔無拔。毒則即消無消。行乃即修無修。佛乃即證無證。阿難傳此無作四諦即說無說。是故親承法身佛也。三此下部有四機。問上明四教今那但雲三乘說聽。答以三乘中聲聞緣覺須論藏通。若明菩薩須該四教。三乘總論四教別辨。聽既三乘說必四佛。既一音各解亦一身異見。前明合身其意在此。二觀下約觀心解。以上我聞各四句義。就於行者心觀辨之。攀上等者。是有漏禪六行觀也。攀上淨妙離厭下苦粗障。約於九地迭論上下。我我聞聞是三藏中生滅俗境。前約三乘知解生滅觀之入理。今就凡夫不知而修但成世禪。既是俗境知與不知法本生滅。故當生生句。今宗解之或從所化機。或約能觀觀。析體二觀俗異真同。前約俗異故將析法別對初句。今就真同故以析體共對次句。後之二觀不殊前對。又前約教我聞四句可對四人。今論修觀須就一人一念而照。故釋籤一心三觀於一念心見四四諦。尚具四趣豈闕世禪。故說必次第約人辨相故。修無前後唯成圓觀故。三一時下明和合二。初舊解二。初肇師。啟開也。運謂時運嘉善也。會合也。即是機應善合之時也。二三藏下真諦二。初敘彼立義。此解同肇以合釋一。而但就機論不高下合應之心也。若謂眾生心不高下中平之時。即是與佛合一時也。故雲平時即是一時。二私下章安釋成。言私謂者。大師滅後頂師記錄。此文句時自加此釋。事非公灼故言私也。蓋慮後人不解真諦高下之義。故為釋出。高謂慢心自恃陵他不能奉行佛之道法。故雲慢心不行。下謂耽戀五欲荒迷不捨何能受道。此之二心最為道障。欲令今人不耽不慢修於平時即感聖也。二師下今釋二。初約教二。初約因緣總釋。感應因緣合一之時也。不明感應與誰論一。未分三諦淺深之別。故當總釋。二亦下約諦智別釋二。初釋時。問諦智但在機感應該生佛。雙隻既不同如何論總別。答智即是機諦即是應。智諦合時名感應一。何者。佛以三諦而為其體。不以此體應於眾生。眾生無由智合於諦。如須菩提石室觀空。釋迦歎言得見我身。豈唯諦理諸善亦然。如雲若持五戒釋迦如來在汝家中。故知佛以三諦諸善而為體相。眾生修善見諦理時。即是感應合一時也。今明三諦即攝四教。如常所辨。二而言下釋一。即前諦智合一之相也。先簡不合。謂前思後知此乃覺觀虛妄之心。若智發者思覺俱寂豁爾開悟。方與諦一故言一時。四教諦智一相皆然。二觀解。前約教解是佛會開悟。今約觀心是滅後造修。前分四教今在一心。文同意異。四明教主二。初舊解二。初真諦。未破無明名小菩薩。若證法身份顯三義故不被異。三乘異外故但一義。菩薩雙異外道二乘。故得二義而未平等。佛盡能異是故三義具足究竟。二釋論。世尊當十故佛第九。此就合說。若調御丈夫開為二號則佛當第十。十號具足名世間尊。此是能覺。其所覺者。即世間等三雙法也。初雙約凡聖。世則六凡法。出世則四聖法。次雙約小大。無常則凡小法。常則大乘法。後雙約思議不思議。六凡三教是數皆可思議法。唯圓非數是不可思議法。此等法門於一心中朗然頓覺。故名為佛。二今釋二。初約教。佛既翻覺。而有三身即是三種覺智所成。若一切智成於三藏丈六佛。依道種智有二佛者。此智論於界內外故。界內道種成於通教但空丈六。以鈍菩薩為空出假故。界外道種成於通別但中尊特。以二菩薩為中出假故。一切種智成於圓教及通別教諸法趣中法身佛也。雖被四機秖是三佛。此之三佛不可定一無差即差故。不可定異差即無差故。須忘一異是祕密藏故。而論一異跨節當分故。二約觀。三觀所覺皆雲諸法者。一一覺於三諦也。故空覺三諦差別情忘名第一義空。故曰一相。假覺三諦皆能立法名如來藏。故曰種種相。中覺三諦遮照同時名第一義理。故曰無一異相亦一異相。前約教釋故以三智別示三身攝於四教。今既約觀須唯在圓。圓觀若成四教三身。不求自獲。塵去鑑淨像現隨形。令此分別故注云云。五住者下住處二。初雙標。佛能住人也。城山所住處也。人必有法以為能住。如世惡人必以惡法住於家捨。善人善法住捨亦然。今雲佛住王城耆山。豈得不以首楞嚴定為能住法耶。故普賢觀雲。釋迦牟尼名毘盧遮那。此佛住處名常寂光。牟尼是人寂光是法。此之人法自可分於能住所住。若望山城俱為能住。山望寂光為所住處。處隨法轉。其猶還丹點鐵成金。故摩竭提阿蘭若處名寂滅場。今之城山豈其不爾。故知不辨能住心法。但雲色身住於土石。則大小心境之談便成無用。是以雙標能住所住其有旨乎。二真諦下雙釋二。初明能住法二。初舊解二。初真諦。此師釋住不但色質住於城山。故明八種能住之法。一住大千顯能住化廣。二住依止顯今能住。三住五分顯於能住無漏五陰。五分者。謂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謂無學道共戒滅盡定無生慧有餘解脫照解脫智眼名為知見。謂自知是初果乃至四果也。是則前三並在於果方名法身。言壽命現在者。以入無餘則五分滅故。灰身則戒定有餘解脫滅滅智則慧及知見滅。故壽命現在五分得住。四住威儀行住坐臥皆有法則故能利物。五天住住禪定者。禪則四禪。定謂四空。是色無色二界天法故。六梵住住四等。眾生無量我心常等故。四禪加修慈悲喜捨生梵天王。故雲梵住。文無喜捨略也。七聖住住三三昧謂空無相無願。此三聖人所修故雲聖住。八大處住即常寂光言慮已絕。故雲第一義也。此之八義皆是如來能住法也。二釋論。大品雲。佛住王捨城。龍樹約四義釋能住法。謂天梵聖佛也。真諦八法不出此四。是故大師以四攝之。論中天梵與真諦師天梵二住名義全同。而言定者四等定也。此則以二攝於二也。聖住與真諦聖住名義全同。而更攝得五分壽命。此則以一攝二也。佛住與真諦大處住名異義同。以一攝一。此則論四已攝彼五也。而論復雲。於四住法中住聖住佛住法憐憫眾生故。王捨城住今雲跡住也。此義復攝真諦三住。以王城是依止處故。王城在大千界內故。四威儀不離王城故。問佛能住法是首楞嚴。論何須說聖梵天三。答如來自行實在楞嚴。為利他故住餘三法。心若不住梵天等法口豈能說四禪四等。是故妙樂明論四住雲。從廣之狹將勝攝劣故。天攝機寬佛攝最狹中二迭論。故雲從廣之狹。佛住既勝無善不攝。故聖等三是凡小善明所攝耳。二今釋二。初教。論明四住其義猶總。是故今家明四教佛住於三諦。復論兼獨住法明矣。三藏所詮析法觀拙。故成佛唯丈六身。但住真諦。通教所詮體法觀巧能證二空。故所成佛隨利鈍機一身兩見。丈六住真尊特住中。別教詮中修次第觀。故所成佛唯一尊特。以須別修緣了莊嚴。故使此佛雙住俗中。圓教詮中中具諸法。因中萬行不修而修。果上萬德成無所成。故即報應名為法身。唯住中道。前三教佛豈離法身。今就當分明四差別。是故四佛各以住法住於城山。二觀。於一心中圓修三觀住於三諦。以此住法住所居處。若唸唸不休即觀行佛行住坐臥。經雲。此處皆應起塔。即此意也。二王下明所住處二。初城二。初因緣釋。此文雖略意亦可見。若欲備知當尋彼論。二觀行釋。上諸觀解皆是附法。以如是等不借事義表觀法故。此之城山是託事觀也。如今王捨借覆蓋義表於五陰。託自在義表善惡王。故妙樂雲。以善惡王對無記捨。應知無記遍該八識。若善惡王唯第六識。以此第六通三性故。謂善性惡性無記性也。此無記性同餘四陰為所觀境。取善惡性為能觀觀。初心修觀莫不用此第六心也。以由此心能起忻厭。分別名義作善惡因故。所言善者。對惡得名非究竟善。以此王數本由見愛熏習所成。圓名字人全未能伏。縱起善念不離見愛。故十境心皆名魔障。不思議觀方曰善淨。若直以此心觀實相理。如用藕絲懸須彌也。徒增分別絕念無由。若體此心是性惡者。性惡融通無法不趣。自然攝得七八九識同為妙觀。故得名為境即是觀。能所既泯思議乃忘。圓妙之觀初心可修。故妙樂雲。忽都未聞性惡之名。安能信有性德之行。須聞性惡者。以知性惡故則修惡本虛。三觀十乘無惑可破無理可顯。修德功寂是無作行。故以性德召此行也。此意若昧徒說心王為能觀觀。終非圓觀。豈前三教非善惡王為能觀耶。又須了知非獨城山以陰為境。諸事法觀皆須觀陰。故妙樂雲。又諸觀境不出五陰。今此山等約陰便故。以諸文中直雲境智。記文既雲諸觀之境不出五陰。則知記事附法無不觀陰。言此山等約陰便者。蓋此山城表陰義便。故明言陰。諸文不便故直雲境智。雖為不便不言五陰。而所觀境無不是陰。故上句雲不出五陰。直雲境智。即諸文雲。觀一念心即空假中也。雖不雲陰且一念心非陰是何。有人據此執諸觀境不觀陰者。違文背義過莫大焉。又僻執雲。唯止觀中從行觀法得簡陰境。諸事法觀不得簡陰。斯是胸情自立規矩。諸文觀法既不出陰。簡有何妨。況妙樂中觀陰。須明方便正修簡境及心。簡境豈非去尺就寸。簡心豈非去其思議取不思議耶。安得固違執不簡陰。此人又執諸文託事附法觀心不可修習。唯止觀約行觀法方可修之。乃引義例諭邪師文為據。彼文雲。十二部觀寄事立名。雖有三觀之名十境十乘不列。一部名下唯施一句。豈此一句能伸觀門。今人謂事法觀心便可修習。不假止觀者。豈不全同往代邪師耶。今評義例驗此人說。全昧荊谿破立意也。何者。義例諭疑本為邪師錯。謂止觀十境十乘是漸圓觀。唯頂法師十二部經觀心之文為頓頓觀。修之即得。是故荊谿如上諭之。其意但是破彼邪師。將頂法師十二部下觀心一句。具足伸於頓頓觀門也。邪師既以止觀十境十乘。自是漸圓。終不肯用入十二部事觀中修。豈得同於正解之師。講至城山等觀之時。學者欲修即敘止觀方便正修揀境等文。成其法行。若然。豈是十境十乘一向不列耶。豈是獨將一句伸觀門耶。又何嘗雲事法觀心不假止觀便可修習。又不雲城山等觀是頓頓法。那斥全同往代邪師耶。又法華玄義示諸文觀心令即聞即修。釋籤雲。隨聞一句攝事成理。不待觀境方名修觀。先祖垂範昭然可鑑。如何固執事法觀門不可修習。此人又全不許得法之師敘於私記教人修觀。須自深諳止觀法門方可修於諸文觀心。若其然者。修觀行人則全不藉教授知識五緣之中。善知識緣全無用也。四緣寧闕善知識緣最不可捨。故大師雲。自能決了可得獨行。妨難未諳不宜捨也。經雲。隨順善師學得見河沙佛。又備諳止觀十乘等法是大法師。是大禪師。豈諸文中事法觀心皆須此人方得修耶。作此謬說障傳法者宣示觀門。障初心人依師進行所損彌大。學者知之。二耆下山二。初因緣釋。山峰之勢似鷲之頭。或雲靈鷲。此鳥有靈知人死時故。又多仙靈隱其中故。說文雲。鷲黑色多子。二觀行釋。若妙經疏先以三字對於五陰。次觀三字而為三德。達陰即理也。今此文略直以三字表示三德。雖不雲陰義當體陰而為三德。須知陰是見思報法。此乃修惡即是性惡而為三德。其善惡王若非性具。何能常住祕藏之處。心數塵勞若非性惡。何由能得同入其中。二此經下明闕同聞意二。初正釋。時五處四者。一耆山說序時。二室內說壽量時。三夢中見金鼓時。四夢覺詣耆山說時。五列眾至金寶蓋山王佛國讚釋迦時。故時有五也。以說序說夢俱在耆山故處但四。二若爾下釋疑問意者。四佛說壽在信相室。阿難在靈鷲何稱我聞。然雖下答也。報恩經中眾令阿難為佛侍者。阿難從佛而求四願。一不受故衣。二不受別請。三不同諸比丘須見即見。四所未聞經重為我說。佛皆許之。又其得佛覺三昧者。佛加覺力如佛故名佛覺。能自通達者不待重說也。然阿難佛成道夜生。年二十五方為侍者。已前之經准向兩義尚稱我聞。況近在信相室中耶。◎   金光明經文句記卷第一(上)   金光明經文句記卷第一(下)   宋四明沙門釋知禮述   ◎二從是下敘述序。亦名別序二。初列二名。雖是異名亦有長短。述齊序品別盡初分。以有別序異於眾經。故名別名名金光明。故知此序是別名本。二別義下釋二序二。初泛示二序文相二。初別相二。初明七別二。初示七經文。二生起下明七次第。初入定者。大覺頓圓照而常寂。今之入定蓋示軌儀令人樂定。次敘述者。既入妙定見法尊貴。即於此定敘述經王。言出敘者。實未示於出定之相。蓋寂不妨照故雲出耳。佛不出定即說此經。意本彰於寂中有照也。次懷疑者。既敘述法是佛所證。信相乃疑能證人壽那不稱法。瑞應等次文顯可知。二或時下明三別。大師有時作此分別。章安兼錄與前七別開合異耳。二言敘下述相二。初正示敘述。敘懷疑者。思惟深義必合疑於所證法常能證壽短。敘斷疑者。佛護本令斷疑生信也。敘懺悔品者。正為破惡旁為生善故。敘讚歎品者。正為生善旁為破惡故。敘空品者。此品導成生善滅惡。今文偏敘滅三障故。大梵釋天是散脂主。緊那羅等乃是散脂所領部從。經舉主敘其品也。敘正論善集者。正論治園善集聽經。此俱是祕藏流出。故以祕密敘二品也。敘授記者。彼由聞經心淨若空故得記□。今雲身意無垢穢故。敘捨身品者。餐太子身既得解脫。顯非邪食以活其命故。今正命一句敘之。敘讚佛品者。雖三番菩薩以偈讚佛。而此菩薩多是古佛。縱是實行亦是當佛。故今佛讚行人亦是當佛。故敘其品也。彷彿者。不分明貌也。薳音偉。遠也。如雲不得過自明分也。二問下兼示敘人二。初問起。二答示二。初敘舊斥非。舊有二師。一雲阿難。斥雲。是論非經者。以佛說名經。滅後三乘弟子所作悉名論也。經雲。我今當說懺悔等法。豈懺悔法阿難說耶。豈非乖文。夢中金鼓是佛法身。以智扣之故乃隨機說懺悔法。須知金鼓是佛真我故雲我說也。二雲信相斥雲。若是信相玄敘始末不應疑也。玄敘者。玄與懸同。二又非下重問的示二。初的示師意。二難下難起答通二。初難起。若是佛說即是正宗那得稱序。二此下答通二。初以因況果。不惟能詶是佛作序。兼顯如來定不妨說。以法華文驗佛敘述正在定中。豈千萬偈局在正宗以況果佛口密赴機。豈但正說不作序通。是故結雲何所不為。二文下引文證結二。初引當文證。二大下引大品例。彼經序中明佛出廣長舌相放無量光。是一一光化成寶華。華上皆有化佛說六波羅蜜。彼既稱序此豈正經。二釋入下的從別序消文七。初入定別二。初標科。欲顯能遊人與所遊法義皆明瞭。故節遊字入其初科。須知釋義不類讀文。二是下隨釋三。初能遊人三。初釋是時二。初舊解。二今下今釋。不用古人五種三時。但論佛鑑機得道時。又得道猶通。須約三智冥三諦時。方盡如來鑑機之相。佛欲等者。乃是化儀。非謂今日鑑照方知。二釋如來二。初略示。二三藏下解釋二。初指他廣解。二今言下今從要釋三。初約悲智釋二。初約義釋。法華文句三身各有如義來義。今以法報相冥釋如。乃以應身出世釋來。但使義成通別無在。佛若順智應如祕藏。祗為順悲故來三界。二成下引論證。能乘即智。如實道即理。來成即是慈悲垂應。二大下約智行釋。雖但雲來已具如義。以約福智來嚴法身。所嚴即如也。此是大經梵行品中解如來名。三釋論下約說證釋二。初引論。二今明下釋成。本有之法妙真俗中而為其相。智稱其解即法報冥故曰如也。稱此如說是應身被機故名來也。前約悲智其義猶總。今明解說三諦法相釋於如來義無不盡。三諦法相即三法身。法身圓也。稱此而解即三般若。報身圓也。稱此而說即三解脫。應身圓也。以今望前非無區別。三遊者下釋遊字。即是如來以究竟智遊入法性也。夫所證法性能證果智。義立能所體非相到。以始覺究竟即同本覺。唯真如智獨存也。故若然者。其誰能入復何所入。住出皆然。引小般若意亦如是。今言遊者。為引眾生學佛入理故示入相。為令眾生稱理而住故示住相。甘露乃是不死之藥喻常理也。為眾生說此甘露味亦應言出。不出而出。出敘經王也。法華地湧諸大菩薩。於深法性百千三昧。不入而入名為善入。出住亦然。菩薩尚爾果佛可知。二無量下明所遊法二。初明深廣法性二。初直約文釋二。初消無量甚深。將欲明示佛所遊入。先須簡顯其體高廣。乃以法界顯其廣。中道之法非界為界。此界無外故言無量。又以三諦顯其高然。真俗二諦雖俱究竟。而乃通於二乘及遍菩薩少分而證。若其中諦非圓實智莫能證入。今明三諦體非優劣。乃是三德祕密之藏。即法性底故雲徹到。方稱經文甚深之歎。深即高義。須知法界與圓三諦無二無別。今取二名顯無量甚深令易見耳。顯已次簡。若約二乘以圓簡偏。若約菩薩以深簡淺。降佛已還皆下地故。圓聖尚簡。況三教耶。二法下消法性二字。上明高廣是體之德。今明法性是德之體。釋二字義顯高廣體。所言法者。軌則為義。諸佛軌之萬德成就。故涅槃雲。諸佛所師所謂法也。然此法性三乘六道誰不軌則而成立耶。以迷性具無事用故。雖軌而違故成三障。其猶七眾誰不師佛。而有違順故分縛脫。今就極順用顯所師。故雲諸佛所軌名之為法。所言性者。不變為義。謂四德之體無遷易故。須知此四遍一切法。下至地獄依正因果。一一無非常樂我淨。世間相常斯之謂也。二非是下更取義釋三。初取實智所照釋。盡智者。斷惑已盡也。無生智者。惑不更生也。故俱捨釋此二智雲。謂無學位。若正自知我已知苦斷集證滅修道名盡智。若正自知我已知苦不復更知。後三例說名無生智。瑜伽論以惑盡名盡智。來報不生名無生智。而此二智俱照偏空。略簡二乘意該菩薩至等覺也。二乘法性非中道故淺。不具色心故有限。如實智者。釋論明十一智。前十與二乘共。唯如實智則不與共。謂一切法總相別相如實證知無有罣礙。此智所照橫包豎徹是今法性也。二又無下就即事而理釋。深廣法性是佛遊處。又過菩薩所行清淨。恐不達者謂今凡鄙依正色心因果之外。別有法性是佛所遊。故特遮之。非別有法名為無量及甚深也。然一切處言須收三土。諸法合當九界因果。若遮那佛法唯淨唯善。則三土九界染惡須斷。雲何得名皆是佛法。故當了知一切染惡無非性具。緣了佛性非專善淨。性染性惡全是緣了。若此等法皆佛性者。則三土九界修染體虛性德十界。是圓覺體無所不遍。方曰遮那遍一切處一切諸法皆是佛法。有何一念一塵一人非是如來所遊法性。故言無量。又須了知一切染惡當體幽邃。故雲甚深。實非別有甚深之法。是故名為即事而真色香中道。以色香等迷情謂是色之少分。解則無非法界全分。以唯色唯聲唯香唯味唯觸故也。色外更有微塵許法則不名唯亦非中道。中道祕妙思議罔窮稱為甚深也。三例如下引論等心類二。初引類。二準此下準釋三。初明中諦無量。論明四等謂慈悲喜捨從心名等。從境名無量。此眾生緣也。就其所緣方隅廣狹得三重名。謂廣大無量。今類彼說就真俗中而立三名。經示遊於無量法性。乃彰中道圓融之理。非但空之真及偏假之俗。二若緣下明中必融攝。佛或對機用於權智偏照二諦。既不攝中故非遊於無量法性。今用實智照中諦理中無不攝。故雲若緣中道即三智一心等。是以中諦稱為無量。三此下結境智相稱。如法華雲。唯佛究盡諸法實相。權實之理何有盡極。良由佛得無盡之智方能究盡。今亦如是。二乘下地智有限量。是故不測無涯之涯無底之底。二諸下釋諸佛行處二。初法。學者應知本覺為處始覺為佛。全本為始始方合本。若不爾者。如何各稱無量甚深。然初坐道場即已冥合。今為引物故示合相。乃雲遊於諸佛行處。二舉喻。舉行處函顯能遊蓋也。三過下結二。初直約文釋二。初據義略釋。二引文廣釋二。初地持。九種禪者。一自性。二一切。三難。四一切門。五善人。六一切行。七除煩惱。八此世他世。九清淨淨。文中略示初後二禪也。其第九禪即從十地轉入妙覺。故雲一切通別惑累若正若習皆盡。自十地已還悉有正習。論解華嚴不開等覺。十地即等覺也。言通別惑累正習皆盡者。通即四住別即無明。通惑正使圓七信盡。習氣至佛同別習盡。以今家於小乘習氣分別四四十六門故。若別惑者四十二品斷位如常。習氣具如淨名疏說。圓教始從初住終至法雲。圓斷諸見猶有習在。等覺入重玄門。千萬億劫重修凡事。見理分明習氣猶薄事等微煙。彼引地持離一切見清淨淨禪。故但明見習。若引優婆塞經十地斷愛習十地即等覺豈不入重玄耶。故知別惑斷正使外更入重玄斷於習氣。文甚分明。二淨名。佛復自性清淨之心超於一切修得禪定。故雲心淨已度諸禪定。亦是到於一切禪定彼岸故雲已度。二亦是下重取意釋。佛不自高依法故高。今明高位意欲簡顯法性高深矣。二是金下敘述別二。初明述義異前。然前敘諸品豈出五義。以十七品唯談三法總明別相及被物教。但為既從經品而敘名等不彰。故今明示序品經文備敘五義。使乎學者知此一經始末。唯詮名體宗用及教相耳。方知釋題搜盡經旨。二初十下約文述義二。初分文。二解者下述義二。初敘四義四。初一句敘名二。初他解屬體。礦石者。說文雲。礦銅鐵璞也。內外用者。光為內用自顯體故。明為外用鑑他物故。此師亦知光明二字屬於宗用金是正體。以其體用不相離故。雖標三字意在於體也。二今明下今定敘名。標三顯一非全乖理故雲當然。其如分文自有次句。的以中道而為經王。正是敘體。何須初句兼於宗用而敘體耶。學者應知敘名之句據上附文。釋三字名非從喻立。乃是直名深廣法性。以佛正遊此之法性便即唱雲。是金光明諸經之王。不名法性。是之一字為指何耶。智者深見經之微旨。故立附文及當體釋。證於附文。先引此句雲。創首標名彌為可信。既前附文特出此意。今釋敘名不更顯示。二經王下一句敘體二。初指上標今。上即玄文重明帝王。約攝法門攝教攝位。辨經王訖。今此更就中道明王。二三藏下對他辨正二。初明他解二。初敘。三藏意雲。經題三字喻於三德。乃以三德分對三經。涅槃明佛有體解脫。正斷二乘灰滅之見。般若談空正為凡夫遣於有著。華嚴頓說法身之理被十信三賢。故雲始行。上之三經各談一德各被一機。若金光明具顯三德。故能通被八位之機。解脫被二乘二位也。般若被凡夫通指人天為一位也。法身被菩薩信住行向地五位也。既無機不被即是經王統攝義也。二此下破二。初明違教旨。涅槃正談深妙三德合被圓機。豈唯二乘。般若具示三種般若。豈異三德。況雲聽眾非生死人寧止凡夫。華嚴三身亦即三德。具論十地豈但被於始行菩薩。此解不獨攝機有限。抑亦彰法性非圓。二作此下明損行人。真諦此解。有識之者知其不當。無智之人謂彼三經劣於此典。起謗得罪安可依之。二今言下明今釋三。初泛示諸部經王是非二。初約三諦定是非二。初示三諦。一代教部有取能詮文字為經。有取所詮義理為經。有取文理合為經。故一代經不出文理合與不合。若不合者。能詮之文但是俗諦不出三種。謂三藏實有俗。通教幻有俗。別教幻有幻有即空共俗。若所詮理但是真諦亦唯三種。謂三藏實有滅空真。通教幻有即空真。別教不有不空真。此六之內三種真諦體不具俗。但因三俗而得入真。俗終須滅合義不成。若文理合者不出三種。謂圓接通。圓接別。及正圓教。此三真俗其體是中。何者。圓教本自真俗互趣。若接通別所詮真理既諸法趣。局照俗文亦諸法趣。故此三種真俗不二。名文理合中道義成。以真即俗故真即非真俗即真故。俗即非俗。非真非俗言慮自忘強名中耳。問別教複俗幻有可是能詮之文。即空如何亦是文耶。答文謂文相能詮能顯之義也。義若在通教空以忘相為所詮理。今於別教二邊俱相乃為能顯顯於雙非。是故空有俱為文也。問藏等七種俱名真俗。如何後三得名中道。答豈聞真俗便無中耶。如圓當教及接通別。此三真俗既皆名為不可思議。寧非中道。如涅槃疏釋七二諦。於中三亦以中道為名。何獨責此。問若取其義。別教真諦不空不有何不名中。答離邊之中文理不合。初心不得思議頓忘。若望於圓但是複俗所詮真耳。故前文句釋經如是對圓別雲。破離明中。良以所詮不即能詮不名中道。文字性離無非佛法。方名圓教中道如是。問何故獨遺別接通耶。答今以真俗對於文理。其別接通已在六內。何者。若未受接乃當幻有詮於即空。若受接後自屬但中局照複俗。故據法體已在前六有何所遺。況復今文不顯標雲七種二諦。但明一代取文取理。取文理合有三俗經。有三真經。有三中經。如此明經收於一化罄無不盡。有人秖就金光明名立九種經。專據取字以為義本。謂若取著三字能詮之文。名三種俗諦。若取著三字所詮理體。名三種真諦。若取文理合謂不偏著二邊。為三種中道。如斯說者。豈唯師心解義。無乃固違文意。前二取字作取著釋。後一取字作不偏著解。是何言歟。大師為解諸經之王。故立九種收一代經。此經既說中道之王。故於九種而得自在名諸經王。何緣九種但在三字。乃是金光明自為金光明經之王也。既闕諸經全非統王。乖反至多且言此二。二若說下定是非。若諸部內有說前三能詮俗諦。有說前三所詮真諦。體不合者皆名餘諦。但得是經不名經王。以其不明真理具俗。是故俗諦不即真諦。俗真俱無統王之義故非王也。若諸部內有說三種具俗之真。全真之俗。二諦不二名為中道。此中道外更無少法。如此經雲。無量甚深法性。又雲。不思議智境。又雲。安住一切法如性。於一切法含受一切法。則所詮外更無能詮。能詮之外豈有所詮。文理既合中道斯圓。故得是經復是王也。乃於三俗三真三中九種經中而得自在。問三種中經體已是王。何故復雲於九自在。答上辨九種乃是通約三俗三真三中。示一代經有偏有圓也。今判諸部隨有一處說圓中道即是經王。能於通示九種自在。於三中經即是異名。其體既同故得自在。若餘六經乃是圓中所用方便。如王於臣豈不自在。二但經下就中道顯尊極三。初明諸部圓體為王。中道經王其體是一。隨物宜樂立乎異名。故向文雲。若說中道是經是王。何經說耶。即華嚴等四味之內。作法身等說經體也。然須簡別四味之內是王非王。如華嚴部有三種經。其正圓中及接別中是經是王。正別教中是經非王。是故法身須簡別中。三藏但空實有二諦是經非王。方等部內具九種經。正圓教中圓接別中圓接通中三是經王。故實相名通此三種。餘六是經不得是王。般若部內無三藏二有七種經。亦同方等三是經王。得名佛母。餘四非王。法華一圓是經是王。以開權故解髻與珠。涅槃九種皆知圓中無非經王。一切眾生悉當成佛。其誰不以正因為師。故諸大部中道經王有此盈縮。秖一法性立此異名作諸經體。二譬下約歷代人王為譬。諸姓者。謂三皇五帝之姓也。太昊伏羲氏風姓。炎帝神農氏姜姓。黃帝有熊氏公孫姓。此三皇也。少昊金天氏。顓頊高陽氏。帝嚳高辛氏。皆姬姓。帝堯陶唐氏伊祁姓。帝舜有虞氏姚姓。此五帝也。故雲諸姓也。應運迭興者。應天五行相生之運也。伏羲應木運。神農火運。黃帝土運。五帝依次推之。龍師者。伏羲初立有龍瑞故以龍紀官。故左傳曰。太昊氏以龍紀。故為龍師而為龍名。鳥官者。少昊始立有鳳瑞故以鳥紀官。故左傳曰。少昊摯之立也鳳適至。故為鳥師而鳥名。隨時霸立者。謂應運王天下也。百代雖異謂紀號不同也。統王是一皆天下主也。三法性下示隨部立名合譬。名雖興廢體非增減。是故法身乃至佛師。一一皆於九種經中而得自在。即前諭雲百代雖異而統王是一。二法性為下。的明此典經王體性。以文理合中道為體。斯蓋通辨。若例諸部經體別名。此經的以法性之王為經體也。以佛遊於深廣法性。便即唱雲。是金光明諸經之王。豈非的指所遊法性為金光明名下之體。此體自在是諸經王。問三種經王皆得為於大乘經體。此經之體的屬何王。答文詮法性雖在於圓。而許三乘依此懺悔。是故大師就圓釋體。判教屬通。義當圓教入通中道以為經王也。問淨名玄雲。若理內三種俗諦非此經體。三種真諦是法性實相得為經體。今雲。若取文理合為經即是三種中道。且文理既合則真俗俱中。是則俗諦得為經體。將非與彼義相違耶。答彼此宛順無相違也。良以經體未始離文而文不到。即事而真方為經體。以二諦判體則屬真。三諦判之體當中道。斯乃示於心路絕處。方為經體。若藏通別當教亦云體絕言想。而皆所詮不具能詮。安得能詮合於所詮。故六種經文理不合。望於圓教實無絕理。是故大師欲彰經體示絕想門。雲文理合是三中道為四味教所詮圓體。談理具文。文方即理。理亦即文。文既即理能詮自忘。理既即文所詮叵得。能所既絕中體斯彰。彼明理內三種真諦皆是圓中。故與今文明體不別。如妙玄中引地論金剛藏說。空有不二不異不盡四句顯體。辭異意同。釋籤問曰。空假如何得為經體。答雲。既是不思議空假。還指空假即中中為經體。中即空假亦指於中。彼之四句不出三諦。以圓融故三諦各三。是則四句句句三諦。所以得名辭異意同。句句具中故皆為體。究論空假得為體者。由具於中故雲還指空假即中中為經體。是故中諦雖具空假空假非體。故雲中即空假亦指於中。問何不但雲中是經體空假非體。於義已足。何故先明三諦各三皆得為體。復於三諦各揀空假。唯取於中而為經體。豈非繁重。答秖為單說圓義不成。作此融談方彰妙體。何者。蓋以空假是其修二即經宗用。中是一性即經體也。若但雲中是經體者。則宗用外別有於體體狹不周。故須三諦無非經體。若不於三各揀空假唯取中體。則不能顯體非智斷。如此辨體不即宗用不離宗用。思議泯淨妙體天然。中為經體圓妙既然。以例空假宗用亦妙。以空遍三諦此宗不狹。假遍三諦此用彌廣。仍須三諦各揀假中顯宗是智。亦須三諦各揀空中顯用是斷。各對二明不即不離。故皆稱為不思議也。若然。豈獨體是經王。宗用亦王。名總三王教辨四王。以一名一體一宗一用一教無非中道故也。故玄義雲。文號經王教攝眾典。教尚稱王名等可見。既法法皆中無非經體。復須簡顯名是能詮宗是自證。用是化他教能分別。唯有經體是所取也。收無不盡簡無所遺。與金剛藏四句皆體。釋籤於四唯取於中。其意泯合。三若作下特彰今釋契理益機。顯圓中道泯絕言思而為經王。上順如來敘體之旨。下赴眾生聞經之機。既論四味。諸大乘經文理合者皆是經王。豈有獨尊我經而慢他典。此望真諦萬萬相懸。三微妙下敘宗二。初釋微妙。如來既敘金光明名經王之體。此乃一經所詮祕藏。其有聞者。必思此義。故雲微妙。此之二字若因果互闕。則非始終常住三法。故對古非顯今正義。因該博地果極妙覺。位分六故深而難見。六皆即故不縱不橫。因即果故不縱。事即理故不橫。文解理性與果例雲亦復如是。若知六即義無不允。二四方下釋四佛護持二。初約教釋二。初正釋二。初釋四方四佛。佛唱此言意有所表。正敘經宗。宗是果智冥法性體。體雖是一而開四門。謂妙空妙有雙亦雙非。如地論明四句顯體以為四方。果智冥之以為四佛。敘宗之意顯然可觀。二釋下釋護持二。初約五佛體用釋持。今經宗在釋尊果智。欲彰此智冥四門理。是故特從四佛明之。良以佛智不分彼此。同冥法身不動之性。順性名持。法性是法體。諸佛是報智。壽命是應用。此三皆常故雲無量。二信下約信相疑除釋護。佛護法性為令眾生不起倒惑。信相但推八十短跡。惑於法報常住之本。四佛示本令悟八十即是常用。故名為護。二此一下揀示。指敘宗文名此一句。義雖種種不出於三。謂體宗用。正雖敘宗。宗必冥體。體必起用。是故此句不可獨釋。四德如後。二觀下約觀釋。上敘經宗義歸果佛。當機聞見惑破理明。今之行人若不於心明方明佛。徒聞此教有何益耶。故令觀心覺於四諦及以四德。既即我心免數他寶。此文分二。初約諦約德立圓觀二。初約四諦二。初總明境智。四門四諦俱通因果。門從理開就果為便。諦有苦集宜對初心。行者應知。借四方佛表四諦智。此乃託事兼附法相入心成觀。是故四諦即一念心。陰心是苦。現惑是集。即智是道。本寂是滅。如實知之名四諦智。二東下別示境智二。初觀境。四諦法相前果後因。今從修觀始因終果。故世出世集道居前苦滅在後。初心觀境欲易研尋。宜從近事。故順世俗甲乙五行四季等名。令四方義成使四諦可識。務在立觀不拘名教。二觀此下發智。既於一心即觀四諦。觀之不已。眼智發生任運持護。妙理不失倒惑不起。然須深察圓觀四諦皆稱無作。苦集逆修體是性惡。即逆是順道滅無功。故雲。陰入皆如無苦可捨。塵勞本清淨無集可除。邊邪皆中正無道可修。生死即涅槃無滅可證。見此炳然名發諦智。二又下約四德。上四諦觀雖觀一心。四教行人皆可修證。今就四德各明三觀。初心頓修的屬圓觀。東方對常常破無常塵沙淨也。無常破常見思亡也。雙非破二邊無明集寂也。說有前後修在一心。三方例此。二觀東下約諦約德示佛名。前明覺智但是通明。若於觀心不論別號。則觀於經未為極順。今於集諦達即真常名為阿□。此翻不動也。次於苦諦達即真樂。真樂尊重名為實相。次於道諦達畢竟淨。常住慧命名無量壽。次於滅諦達二我空。所顯真如是祕密藏。一音遍滿名微妙聲。四方四佛本是心性。即性為觀。觀符於性成四佛名。四我今下敘用二。初分文。二隨釋四。初能破勝法二。初依現文示二。初示三法體。能破勝法在境智行。如將破賊。須身力健次權謀深次兵器利。二依於身故喻於境。身須有謀故喻於智。謀要兵助故喻於行。此三若備三障必忘。二若相下釋三法相二。初別示二。初別教。行智理三次第資發修時縱也。法報應三果中齊顯證時橫也。良由此教本有法身為惑所覆。故須別作緣了之功。相資顯發。復由此教性具三法而不相收。致使功成三身橫顯。二若圓下圓教。圓詮諸法無非法界。以法界智導法界行。以法界行契法界境。法界無二一外無三。故離縱過。法界非一修性宛然。故離橫過。因中三法修之既然。果上三身顯時亦爾。二雖下總結。修雖漸頓俱能破於界內外障。是故皆名能破勝法。二觀下取新本示。舊文唯有彼於上根第一周法。新譯既廣更有二周。其第二周離車王子為婆羅門。說法身常無舍利事。為中根也。其第三周自有一品分別三身。為下根也。此之三周皆是勝法悉破三障。今敘能破既雲等法。理合該下三周之法也。二次從下所破惡罪二。初重科總判二。初科。此文正示所破惡罪。而言敘空品者。今舉所破罪彰能破用。諸能破中空用為要。故當敘也。問前句已明能破之法。今那復有能破之方。答前境智行是能治藥。今明三業專聞思修是服藥法。妙藥不服服不依方病何能愈。此二相成三障可破。二餘下判二。初明轉報異餘經。惡報已成今難可轉。亦有經雲。宿業不轉。況已受報耶。然是悉檀被機異說今明三障。若依經修無不寂滅。以法勝故。二一往下明三障由破戒。三障之由教門異說豈可備陳。今就一門由破五戒。五戒之義該深攝廣何法不窮。然不礙餘途故雲一往。問秖由煩惱起破戒業。豈由破戒成煩惱障。答由破戒業現多貪恚。如因謗經深著邪見婬欲熾盛。此等皆從業起煩惱。故知三障逆順相由。二今下依科廣釋三。初釋報障二。初直約人道釋二。初標示因果。二諸下驗果尋因五。初明殺生報三。初牒經示。內夭者。說文雲。夭折也。二昔下尋因驗。三經下引經證。舊華嚴經也。具雲。殺生之罪能令眾生墮三惡道。後生人道得二果報。一多病。二短命。十地論雲。殺得三果。一異熟果。謂三惡趣。二等流果。謂生人中多病短命。三增上果。謂感外物皆少光澤。不久住故 二若貧下明偷盜報三。初牒經示。二經下引經證。同生同名天者。晉譯華嚴三十七雲。如人從生有二種天常隨侍衛。一曰同生。二曰同名。天常見人人不見天。三又下以事驗。由破禁戒作諸不善。其二天龍必見棄捨。名譽利養因茲散失。三若親下明婬欲報三。初牒經示。親厚者。謂父母兄弟妻子六親也。地論雲。婬得三果。一異熟果。謂墮三惡。二等流果。謂於人中受二妻相競。及婦不貞良。三增上果。謂多塵坌。今雲鬥訟與論符合。二引經證。人護者。女人志弱故藉三護。幼小父母護。適人夫婚護。夫死子息護。法護。謂受五八等戒也。三昔下約理推。昔毀他法者。令他犯戒故。四各下妄語報二。初明經脫略。例上三報合有兩句。二內下約義足釋二。初足文示。足奇成偶故雲一雙。忿即怒也。二昔下約理推。五外下明飲酒報二。初例加文示。二昔下推示因果二。初正示。撙節亦禮度也。由醉故乖聾。騃五駭切癡也。二引證。經亦華嚴也。由飲酒故嫌恨彌增故得引證。二問下廣約五乘釋二。初約五戒違經問。以五戒名出小乘律。何以釋今經王法相。二。答下約五乘持戒答。一切行法大小俱通。隨人智解用之淺深。今釋五戒為五乘法。分二。初總答。以五戒名入一切法。或多少異但是開合。二提下別示二。初約義釋二。初以五戒配法體實淺深三。初明人天二。初引經。天地大忌者。忌亦禁也。戒也。五星。謂東木精歲星。南火精熒惑。西金精太白。北水精辰星。中土精鎮星。五嶽者。東嶽泰山屬兗州。南嶽衡山屬荊州。西嶽華山屬雍州。北嶽常山屬并州。中嶽嵩山屬豫州。五藏。謂肝心脾肺腎也。以星嶽藏俱配五行。但以五行對戒則三義自顯。不殺對木。木主生長殺則不生。不婬對火。火主照明邪婬私隱。不飲對土。土則鎮靜醉則傾搖。不盜對金。金為刑殺盜則遭刑。不妄對水。方圓任器以彰不妄。妄則反是。配五行則已配五星。嶽之與藏秖主五行。經雲五嶽。蓋譯者順此方潤色耳。違天等者。上對五星犯之則違天。下配五嶽犯之則觸地。中成五藏犯之則伐身。二又對下配法二。初別配二。初周孔教二。初五常。趙蕤長短經曰。仁者愛也。置刑除害兼愛無私。謂之仁也。義者宜也。明是非立可否謂之義。禮者履也。進退有度尊卑有分謂之禮。智者人之所知也。以定乎是非得失之情謂之智。信者人之所承也。發號施令以一人心謂之信。今以不殺對仁殺他是無兼愛也。不盜對義者。盜則非宜為也。不婬對禮者。邪婬則尊卑不分乖禮度也。不飲酒對智者。昏醉則不能定是非得失也。不妄對信者。妄語則人不信承也。若以五常對五行者。鄭康成注禮記中庸篇中雲。木神則仁。金神則義。火神則禮。水神則信。土神則智。向以五行對五戒。蓋取此義。故以不飲對土不妄對水。二對五經。不殺對尚書者。尚書斷自唐虞已下。則尊禪讓而鄙殺伐也。夫子以周室微弱號令不行。乃約魯史而修春秋以代賞罰。使亂臣賊子懼。故對不盜戒也。禮有五焉。周禮大宗伯之職曰。以吉禮事邦國之鬼神祇(事謂祀之祭之享之)以凶禮哀邦國之憂(哀謂救患及災)以賓禮親邦國(親謂使之親附)以軍禮同邦國(同謂威其不協及僣差者)以嘉禮親萬民(嘉善也。所以因人心所善而為制也)邪婬是不以禮交。所以用嘉禮以戒邪婬也。詩者。善則頌。惡則刺。非妄語也。易者。窮理盡性之書。潔淨精微之教。飲酒昏亂者。豈能窮其理盡其性乎。二又對十下輪王法三。初開五對十相。二俗下示合七為二意。俗不能護口者。以五戒制在家眾故。口分四過。俗護誠難故但制一。飲酒是邪命自活者。以酒資身不遵正戒。名為邪命。三是為下結法。從人立名。五戒雖是如來所制。既對十善。且從有漏判為舊法。故屬輪王。亦名性罪性善者。以十惡法性自是罪。十善之法性自是善。是故輪王順世俗性說此善惡以化眾生。二都下結示。世間之善不免輪迴。縱生人天復起惡業。善尚如此況不善耶。故雲都是一切罪根。二又五下辨二乘四。初對五陰為念處境。不殺則色質完具。不盜則苦受不生。不婬則邪想不起。不妄則遷流淳實。不飲則了別分明。此之善陰豈獨為境兼資念慧。故可於陰開四念處。色陰身念處。受陰受念處。想行二陰法念處。識陰心念處。二念下從念處具道品三脫。大論四念處中四種精進名正勤。四種定心名四如意足。五善根生名為根。根增長名為力。分別四種處道用名覺。四念處安隱道中行名正道。三十七品如平坦道。空無相無作如城三門。涅槃如城。三故雲下明轉陰為五分法身。禁防身口故雲色能發戒。禪是正受故雲受受禪定。假想了悟身空。故雲想慧悟虛。文中剩通字。諸文所引皆無。進趣無怠則至聖果。故雲行發解脫。自識已證名解脫知見也。此即轉五陰成五分法身也。四當下結五戒為二乘之法。三又五下明大乘三。初總標示。二提謂下正配法門三。初約經配四德。以大乘人了知五戒體是心性。若受若持一一順性。性具四德故五無非常樂我淨。此總對也。亦可以五別對四德。心與眾生性無生滅。是故順性持不殺戒。是佩長生不死符印。此常德也。心與眾生性無婬亂。故順本性持不婬戒。名出入無亂。心與眾生唸唸真實無虛妄間。是故順性持不妄語戒。名往還無間。此二對淨德也。心與眾生性非昏醉。故順本性持不飲酒戒。名統御一身。即我德也。心與眾生性即菩提離貪求苦。故順本性持不盜戒。名立道根。即樂德也。二束下約事對三業。不殺盜婬身業也。不妄語口業也。不飲酒意業也。持既順性故立戒因成佛三業。佛身口意隨智慧行無有過失。名三無失。以無失故不須防護。名三不護。身業現化名神通輪。口業說法名正教輪。意業鑑機名記心輪。三皆摧碾眾生惑業。下地不測故名三密。三三軌下約理對三法。五戒即理。一止一作皆與圓融三法相契。若欲別對其理亦成。不殺眾生順常住理。即真性軌。不婬則心淨。不飲則慧明。即觀照軌。不妄則生彼信從。不盜則全他資具。即資成軌。既即三軌則與一切三法相冥。故知五戒攝法無遺。二橫豎下舉廣結明。   金光明經文句記卷第一(下)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786 金光明經文句記   金光明經文句記卷第二(上)   宋四明沙門釋知禮述   二復次下明五戒事理復簡偏圓。上雖通六。五戒之義該攝淺深。若不委論事理偏圓。何能精識持犯之相。此自分五。初不殺戒二。初委示二。初總示事理持犯。欲令行者用理不殺持事不殺。方名初心持具足戒。今明體法須別空中體法即空。乃屬偏觀望圓是殺。須體諸法無非中道世相皆常。是今所論理不殺戒。欲顯此意故從人天辨至圓極。故雲因果種種不同。二若作下別明偏圓得失二。初偏二。初人天但事二。初人持戒功淺須加防護心。如牛馬若非轡勒則見奔逸。若無杖策則犯苗稼。喻不作意則於境成犯。報百二十年是上方壽。人道諸根但明肉眼。餘根可例。二若任下天持戒功成任運成性。心如河水自然注入淨戒海中。未論定共唯報六天。以人歲數較第六天當爾許歲。唯得肉天無慧法佛。餘根可知。若加下三乘加理二。初二乘義攝藏通。涅槃經以外道先出喻以舊醫。如來後現喻以客醫。佛所制戒名客戒也。事戒之外加修隨道及無著戒。此戒位極當教灰斷不說有報。今據大乘生方便土受變易壽。諸文不說此土壽限。但因移果易耳。今雲七百阿僧祇者。必取爾許劫數之後方入實報也。若在此土破塵沙惑亦得法眼。今論二乘初生之者但得慧眼。二若下菩薩二。初正示。義當別教次第修於三諦道共等。常即假觀。是智所讚及自在戒。無常即空慧。即是隨道及無著戒。前空次假今從語便空慧居次。言等慧者。即中慧也。乃是隨定及具足戒分。得此二當於初地。生實報土名華藏海。佛眼分顯四眼乃融。是故名為分得五眼。諸根亦然。壽是慧命。已屬意根。經雲。諸根復雲壽命。故須並說。二比下結況。此教比佛有於二意。若當教者以因比果分滿不同。二比圓教別教始終是菩薩法。望圓始終皆是佛法。故稱不具及損減也。二若下圓二。初示相二。初明得意持二。初略示。事持即不傷殺眾生身命。此同偏小輪王之戒。但不殺所以與之永異。次文所明理觀是也。二又持下廣明理持三。初約體明持。此理不殺若其不解性具九界。但雲體達諸法即理。全波是水。猶濫通別未顯圓修。故荊谿雲。若不談具乃屬別教。故須體達假合之身三惑癡愛。三科實法皆性本具性無差別。故名一相。性非暗縛稱為明脫。既即性具何可毀傷。癡愛是子假實是果。全體即性。性豈生滅。如斯妙觀即障是德。不待轉除方是持於理不殺戒。二成下稱性得報。初住已上至於妙覺。皆得名為成就智慧居常寂光。此乃分滿依正二報也。無生後報但現報。故名常壽湛然無損減也。五眼具足。諸根亦然。離不具也。若論外用六根互通。略舉眼耳根自在也。現十界壽或脩或短壽自在也。三是下結示因果二。又圓下明得意犯二。初總示二犯。此事理犯若其不解性具違用及殺法門。但以慈愍能現逆相而解釋。此豈前三教菩薩之行不能作耶。故普門疏明嗔法門為成就。故常念觀音。是知須得性殺之意。慈方無緣。故雲唯殺唯慈。名得意犯。二如仙下別示二相二。初引人明事殺。大經聖行品。佛說本生。曾為國王。名曰仙豫。愛念大乘。時世無佛。十二年事婆羅門為師。後遂勸彼發菩提心。而婆羅門不信謗法。王乃殺之。而王不墮獄以無殺罪故。至梵行品佛說慈心之果住一子地。迦葉難言。若菩薩住一子地。雲何佛昔為王斷婆羅門命耶。佛言。我以愛念故斷非噁心也。諸婆羅門命終生阿鼻獄。即有三念。一自知從人道來。二知是地獄。三自知謗法為王所殺。念是事已即信大乘。尋時命終生甘露鼓王世界。於彼壽命十劫。我於住昔乃與是十劫壽命。雲何名殺。然須明於得殺法門。令其愛念成無緣慈。方合疏文唯殺唯慈也。二又作下據經明理殺二。初正釋。前就不斷名持不殺。今明有斷故雲犯殺。圓教自論斷與不斷二義同時。既明六即。六故有斷。即故不斷。亦可秖就即之一字明於二義。障體即德。無障可論。斯為斷義。障既即德。障何嘗斷。斯不斷義。故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斷與不斷妙在其中。諸大乘經說圓頓觀有此兩門。今就有斷名為理殺。故雲析蕩累著。是業及諸煩惱以為所斷。樹神諭於修觀之人。劫火諭於能斷之智。故大論三十雲。譬如空澤大樹眾鳥集宿。一鴿後至住一枝上。其枝即折。澤神問其故。樹神答曰。此鳥從我怨家樹來。食彼尼俱類子。或當放糞子墮地者。惡樹復生為害必大。是故寧捨一枝所全者大。菩薩亦爾。於魔外惑業無如是畏。而畏二乘。二乘於菩薩邊亦如彼鳥。壞彼大乘心永滅佛乘心。今文但以怨鳥通累著等也。劫火等者。亦大論文。論第二雲。二乘雖破三毒氣分不盡。如草木薪火燒煙出炭灰不盡火力薄故。佛三毒永盡無餘。譬如劫火燒須彌山一切地都盡無煙無灰。今謂佛智即圓智也。斷陰入界生死即涅槃也。約即論斷名得意犯。理觀斷破名不持戒。此為誠證。下諸理犯其義皆成。一切塵勞是如來種。此是性種亦敵對種。惑非性染安名佛種。以知即性修染本虛。本虛名滅。即理殺也。二成下得報。事理二犯既順性德殺害法門。故殺法成就乃得法身。垂應九界示命長短現根缺具。此自在用真因分得極果究竟。二前下結勝。先且斥劣。人天近事藏通淺理別教次第是故隘塞。此等皆非修性不二通達之途。唯圓實戒一攝一切宏廣無邊。即事而中深遠莫測。凡小之徑必會逆順之異。能同十戒之中名畢竟戒。二不下結責。先結該收後責局小。二復次下明不盜戒二。初總明事理持。犯事盜可見。就理論盜。據阿含經。演小成大。人天取有。藏通取空。別取但中。皆他物也。非盜是何。淨名雲。無取是菩提捨攀緣故。二若下別明偏圓得失二。初偏三。初人天二。初斥事持成犯。人天妄樂為可意也。欲成理持乃斥事戒。故就所求果報而責有漏之樂。猶如糞中有菴羅果有智童子不應求食。樂雜見思如世美食。雜以毒藥食則害命。有觀智人所不應求。設得華報心不甘嗜而生歡樂。雲何凡夫為欲持戒。二貧下約經文明報。四姓者。毘捨首陀婆羅門剎利。人中雖謂二賤二貴。既乏聖財。四姓三界俱屬貧窮。洄轉水也。澓深水也。漏心持戒求可意果正為有流洄澓所困三有流轉。故曰有流。非四流中一有漏因果具足三障能障見佛天中天也。亦是障於第一義天。以障隔故義言捨離。此乃事持成於理犯。據經招報貧窮困苦諸天捨離也。二又二下二乘二。初斥理持成犯二。初約有求斥。智舉四諦。境唯在苦。於身等四觀苦等四。流厭生死苦忻涅槃樂。在小名持。於大名盜。為於涅槃生忻求心。介爾者微弱也。微有心生即墮四性。既有性過乃屬生死。無所得中而生得想成不與取。豈非盜耶。二即非下引諸經斥。煩惱為薪智慧為火成涅槃食。不非時證。此斥二乘匆匆取證是非時證。不待法華說於所因。於小涅槃思惟取證。大根不發如焦敗種。以見苦果故斷除集因。以修道品故造趣滅盡。則非大乘即惑成智無斷無修。即生成滅無苦無盡。故雲非求法也。中論雲。諸佛說空法。為度著有者。若有著空者。諸佛所不度。身長三百下引金翅鳥雛以為喻也。二乘但念空無相無願三種三昧。如身長三百。無中假二智如無兩翅。墮三無為坑如鳥墮地。若死等苦成羅漢果也。若死苦成辟支果也。苦等於死名死等苦而實未死也。或雲。二乘方便是死等苦聖位是死苦。又學人是死等苦無學是死苦。三無為者。一擇滅。二非擇滅。三虛空。通舉言三。二乘所證。蓋擇滅也。然此諭本出大品而大論釋之。謂金翅身長三百由旬。能從一須彌至一須彌。是鳥初出兩翅未成。意欲飛去墮閻浮提。受若死若死等苦。中道生悔我欲還天不能自舉。本諭菩薩墮二乘地。今借諭二乘耳。二法下引經明盜報。不得大乘法食為飢餓。無大力用為羸。無太功德為瘦有無善上起見思如瘡癬。不見三身一體之佛。不聞圓頓之法。不入三賢十聖眾數。三若下菩薩二。初斥次第成犯。行學道三對戒定慧。言次第者。此三皆隨空假中轉。三諦縱故從淺至深。是故逐一而論取捨。生死為來。空中為去。本淪生死已名為來。去已載來建立生死。故成兩來。破有出界已名為去。捨邊趣中名為更去。故成兩去。如此來去豈非屈辱。諦觀不殊離二取相。今既別修以觀緣諦。名不與取。二取已下據經明盜報。取捨既數即此名為貧窮困苦盜業之報。以別圓教詮變易報不就改生。念動是業。遷變是苦。故起信論雲。動即有苦果不離因。不能初心頓絕思議。故使義天雖近而遠即捨離也。二圓二。初示相二。初明得意持二。初讚理持相。唯有圓觀乃能究竟離不與取。絕取之觀謂五不受。即不受四邊及不受不受。此五不受若其不以妙理甄之。恐濫偏教。是故先雲圓人觀諸法實相。諸法不出佛及眾生依報正報。此乃逆順二修之法。全修即性一一無非中道實相。中實之相非待對相。圓人觀此故無四受。不獨境絕四句之待。亦絕境觀能所之待。故不受之觀亦不受也。既於初心即依中實修五不受。則唯屬圓也。五不受故名為不取。是大菩提。能障一切有緣之願。法法皆中。高外無下下外無高。何法可取何法可捨。二如是下約經明報。即以理富顯不貧窮。富故不取寧有困苦。以不取故思議即絕。第一義天不相違背。乃應經文諸天不離。二圓人下明得意犯。盜法門者。所謂性惡。佛所師故名之為法。智由茲入故名為門。圓人得門逆順自在。能作理盜亦作事盜。今文略事。例殺例淫合有其相。若理盜義文出鴦掘。彼經偈雲。不與者菩提。無有授與者。不與而自取。故我不與取。此意乃明究竟不取。是究竟取此取得名如海吞流。四重擔者。鴦掘經雲。譬如大地荷負重擔。一者大水。二者大山。三者草木。四者眾生。菩薩亦爾。正法住世餘八十年。為一切眾生說如來藏是名初擔。重於大山。惡人毀罵聞悉能忍。是第二擔。重於大水。無緣得為國王大臣說如來藏。唯為下劣堪忍演說。是第三擔。重於眾生窮守邊地惡處豐樂之處不得止住。是第四擔。重於草木。彼經四擔諭於四事。觀今文意似喻四弘。二前下結勝。淺而且塞者且兼也。三不淫戒二。初示事理持犯。示事理者。意在兼持。以事扶理以理導事。既居末代功在事持。乃是涅槃扶律之意。理持論於染不染者。心觀他境名為染法。既境為觀方名不染。言種種者。事隨理觀小大偏圓具如下辨。二若關下明偏圓得失二。初偏三。初人天二。初人持心未淳如猴著鎖。擎一油缽者。大經譬如大眾滿二十五里。王敕一臣擎一油缽經由中過勿令傾覆。若棄一滴當斷汝命。復遣一人拔刀隨之。臣受王敕盡心持行。雖見五欲心不貪著。彼經以二十五諭二十五有。拔刀諭無常。今文諭凡夫持戒。拔刀可諭三塗罪也。割捨現粗求未來細。如以賤易貴也。二若為下天二。初六欲。文舉帝釋意遍六天。二若斷下八地。以數息法攝五欲心。意生四禪受枝林樂。極至有頂如冰魚等。豈知長壽八難中一。攝在味禪非不染欲。二若憎下二乘二。初於小名持。知苦斷集如怨如蛇。修道證滅如親如寶。但自調故直去。無悲濟故不迴。四方四維謂八方風。諭於人天四違四順。謂利衰毀譽稱譏苦樂也。須彌諭二乘心也。二若聞下於大名犯。隨嵐此雲迅猛。壞劫中此風起時能破須彌。以界外二土五塵能動二乘也。大論中迦葉聞甄迦羅琴不能自安。即雲。八方風不能動須彌。隨嵐風至破如腐草。三界五欲我已斷竟。不能動心。此是菩薩淨妙五欲。吾於此事不能自安。三菩薩。此別菩薩望圓成犯。緣但中道而生順愛。若入十行退不取小不進求圓。如墮山頂故名頂墮。旃陀羅者。此雲嚴幟。乃是西土屠殺之輩。以惡業自嚴。行時搖鉿持竹以為標幟。故以為名。今斥但中解者。於圓菩薩。猶如人中屠膾惡類也。既無即中二觀方便。乃被教道中慧所縛。既與無明怨讎其住。何能勝之。別修之慧無無作利。望畢竟淨是染欲法。凡斥別教多是住行及十信人。以迴向位能圓修故。二圓二。初示相二。初明得意持二。初約義示三。初示能淨諦觀。一心者。見思心也。觀此染心即是淨性。性非淺狹極三諦源。全諦發觀即空假中。即空故不染於染。即假故不染於淨。即雙遮故不染二邊。即雙照故不染中道。三諦三觀秖一剎那。能所不殊中邊俱淨。二即空故下示所淨愛見上之諦觀俱為能淨。今明見愛方是所淨。須知所淨該於通別。佛菩提等是順道愛。深觀即中其愛自泯。三三下示三諦名淨。淨是空義。畢竟空者。須空三諦。以驗能空不少三觀。能空亦空故是淨亦淨。於通不塞也。二經下引經證二。初引經文。二圓下會經意經就位論持唯在果。今約圓觀初心即能頓持佛戒。以觀實相因果無殊。若不爾者。雲何能以如來莊嚴而自莊嚴。二圓下明得意犯二。初引諸經事。既得本性染愛法門。故能行於事染之行。亦能示於理染之觀。染觀可例取菩提義。故今略之。但依華嚴出事染相。行不污戒者。菩薩名也。先以欲鉤牽者。愛慾如鉤能牽於人。然後令彼達欲法界。名入佛道。二斯乃下明用犯意。指上三人久住性染無染法門能現修染。故得名為非欲之欲。而令眾生即欲悟性。故得名為以欲止欲。諭以屑者。字應作榍。又作楔同。說文雲。楔櫼也。櫼子林切。出前櫼者。必假後櫼。故雲以楔出楔也。將聲止聲者。大論第七雲。譬如執事比丘舉手唱言眾皆寂靜。是為以聲遮聲非求聲也。二前下結勝。四復次下明不妄語戒二。初示事理。問事中妄語重者。乃是未得聖法言知言見。今法門解於未證得謂已證得。與事何別。答蓋第四戒自知未得上人之法。誑他言得。故此妄語除增上慢。若理妄語內心實謂已得已證。此心增上而慢於他。是增上慢。故法華雲。比丘比丘尼自謂究竟。便不志求無上菩提。當知此是增上慢人。今未解圓理於人天三教各自謂實。名為妄語亦是上慢。二諸下明偏圓二。初偏三。初人天二。初人二。初妄語相二。初愛。下苦者。輕苦也。三塗苦重人間苦輕。凡夫不覺計之為樂。以苦為樂故曰橫生樂想也。猶如世人罪合當死。而以千罰放命。罰實是苦。以得全命罰罰之下皆生樂想。又如病者恐死加之針灸。針灸實苦。言除病故皆生樂想。八苦交煎妄謂為樂。事亦如是。二豎下見。廣如大經。凡夫外道慢心自高。諭之豎幢。口宣慢言。諭之打鼓。於五陰上各起四見。文中略示色陰。餘之四陰可以例作。次句應雲離色是我。今雲我即是色者。文之誤也。色中。有我即色大我小也。我中有色即我大色小也。起六十二者。五陰各起四見共成二十。歷三世成六十。而其所計不出斷常二見。故有六十二也。所說無實其猶諧謔。故雲戲論。由斯戲論不見真空故破慧眼。二備口下。結示口過。見是妄情須生轉計即兩舌也。宣邪惡理即惡口也。巧飾邪言即綺語也。諸見本邪。以邪為正而誑於人。故標妄語。其實備四。二三十下天。大經嬰兒行品雲。如彼嬰兒啼哭之時。父母即以楊樹黃葉而語之言。莫啼莫啼。我與汝金。嬰兒見已生真金想。便止不啼。然此楊葉實非金也。木牛木馬木男木女。嬰兒見已亦復生於男女等想。即止不啼。如來亦爾。眾生造惡為說三十三天常樂我淨端正自恣。於妙宮殿受五欲樂。眾生聞已心生貪樂。止不作惡勤作善業。三十三天實是生死無常樂我淨。為度眾生方便說有。章安釋雲。此合天上四德。楊葉諭妄。淨色鮮明故。楊樹諭妄。常體柔軟故。木牛木馬諭妄。樂可戲故。木男木女諭妄。我似人故。非想細煩惱者。彼有十種細心數法。一受。謂識受。二想謂識想三行。謂法行。四觸。謂意觸。五思。謂法思。六欲。謂欲入出定。七解脫。謂行法解。八念。謂念於三昧。九定。謂心如法住。十慧。謂慧根慧力。二二乘二。初出行相。競執瓦礫者。用大經春池失珠諭也。春池譬眾生塵欲耽湎之境。失珠譬圓解潛昏。信小乘教如入水。修觀如求珠。但見偏真謂為究竟。如得瓦礫便謂真珠。生滅度安隱之想。猶如歡喜持出也。生實未盡者。猶受變易故。所作未辦者。佛道未修故。離毒說脫乃一小脫。即毒明脫名一切脫大涅槃也。佛為上慢執著三毒便為解脫。是故說離。聲聞住此謂究竟脫。其實未得一切解脫。此以淨名對法華文出妄語相也。二未得下結成妄語。三佛下菩薩二。初示其行相。佛說四門意詮一實。別人根鈍各執一門彼此隔礙。二夫下結為妄語。諸法實相離言說相離心緣相。以法法體遍多少性融。豈可定以空有等言一二等數。此教言思既乖實理非妄是何。二圓二。初示相二。初明得意持二。初總標心口。圓人根利聞空有等皆知性具。性具四門豈有隔礙。一門具三。三門皆爾。稱性而觀。稱性而說。既皆稱性。性絕言思。故觀即無觀說即無說。是故觀說皆雲如實。二如下別釋心口二。初明心離諸相而觀。所非內外。或約自他或約根塵。或約心法或約法性對於無明。此等內外雙亦雙非皆成四相。妙觀得脫皆離此四。亦不以無四相觀而得解脫。性空非四相空非無。此之二空名濫通教。須就圓理揀彼遍空。圓理者何。謂諸四相不出本覺。全本為始即境是觀。豈更偏著四種之性及無四之相。非此二空下名解脫。二如實下口稱四實而說二。初約法示。實等四句亦乃不出本覺之性。以此覺性真空畢竟故名為實。具足緣起故名不實。二不相礙故成雙亦。二無二相故即雙非。覺性無偏四皆全分。實攝三句乃一實一切實。不實攝三。餘二亦爾。是故四句皆雲一切。其圓解者雖談一句一外無餘。何有一言不稱本覺真實之性。是故四句皆得名為如實說也。二經下引經證初心圓說與果無殊。故引法華本佛。作證。佛施權跡及開實本。皆稱真如。有何一句而非實耶。似位妙音髣拂同佛口密之相。開小成大能以佛聲如實而說。令諸眾生聞皆入實。二圓下明得意犯二。初約果人示。雖就果示意顯始行故雲圓人。妄語法門者。乃是性德權巧妙門也。稱妄語者。無而說有也。謂十界冥合本是一乘。無有三乘差別之相。佛為機故分別說三。令諸眾生各為究竟。自求趣證速出生死。如無三車說有三車。令諸樂著嬉戲之子爭出火宅。天無常樂說有常樂。如以黃葉止彼啼兒。此皆巧用妄語法門而為利益也。二經下引經證。諸法無行經中。文殊說不動相法門已。空中萬天子讚言。世尊。文殊名為無礙尸利不二尸利等。文殊語天子言。止止。天子。汝等勿取相分別。我不見諸法是上中下。我是貪慾尸利等。具如今疏。天子唯以性善法門而讚文殊。且別教但中豈非性善。須斷九界然後證得。斯乃於法見上中下。文殊欲顯圓頓之理。具足善惡無非法界。特以三毒而自立稱。然三毒等雖俱性具不異而異。是即實之權。皆是祕妙方便之法。故一一句望實言非成妄語義。雖是妄語而皆是性本具法門。今宗講者纔聞權假便謂非性。吾知其人未生圓解。二將下明犯意。同於前文以楔出楔也。二前下結勝。五復次下明不飲酒戒二。初示事理。二夫下明偏圓二。初偏三。初人天二。初人中事酒二。初據教明過。三十六失出沙彌戒經。大論唯三十五失。結為頌曰。  財虛招病諍(三)  裸露醜名彰(二)  無智得者失(二)  說匿廢事業(二)  醒愁身少力(二)  色壞慢父母(二)  沙門婆羅門(二)  及伯叔尊長(二)  不敬佛法僧(三)  黨惡遠賢善(二)  破戒無慚愧(二)  不守情縱色(二)  人憎親屬棄(二)  行惡捨善法(二)  智人所不信(一)  遠涅槃狂癡(二)  命終墮惡道(一)  若得人常騃(一)  酒失三十五  大論之所明   五百世無手者。梵網經雲。若佛子若自身手過酒器與人飲酒者。五百世無手。何況自飲。伏匿皆隱也。自說私隱故雲發出也。二過下斥人好尚。引滿者。晉左思蜀都賦雲。合樽促席。引滿相罰。樂飲今夕。一醉累月。注雲。酒將闌故合併其樽促近其席。引持也。持滿以相罰。酒厚樂極故醉累月。三國誌。魏尚書郎徐邈私飲至沈醉。時科禁酒。校尉趙達問以曹事。邈曰。中聖人。達白之太祖。太祖甚怒度遼將軍鮮於輔進曰。醉客謂酒。清者為聖人。濁者為賢人。邈性修慎偶醉言耳。竟免刑。晉畢卓為吏部郎。比捨釀酒熟卓醉後夜而甕下盜飲之。掌酒者縛之。明旦乃畢吏部也。自署為酒徒者。以酒徒自號也。如唐元結自號酒徒。皮日休自號醉士之類也。三國誌。吳太中大夫鄭泉字文淵。陳郡人。博學有奇志。性嗜酒。臨卒謂同類曰。必葬我於陶家側。庶百年後化成土。卒見取為酒壺。竹帛載之者。謂史志皆書其事也。古皆記言事於竹簡繒帛。以未有紙也。後代稱其故實。故謂史籍為竹帛也。古今歌之者。古今之人不斥其失。往往為歌詩以稱美之也。不應作而作者。引滿中聖。酒徒酒壺之事。皆耽湎荒恣其失大矣。尚書酒誥誡之甚明。而四賢反為之。是君子所不應作之事而作之也。不應歌而歌者。古今之賢當貶其失。而反作歌詩以美之也。若作若歌非酒之過失而是何耶。二釋下三界惑酒二。初別示二。初引論明見醉。釋論第八文也。王即南天竺王也。侜張。爾雅雲。侜張狂也。侜字張由切。二又下約諭明愛醉。二三下總結。二二乘二。初斷通從別以明能醉。九十八使者。見惑有八十八。思惑有十也。四住者。三界見合為見住地。三界思分為三住地。無明未吐者。以酒諭惑也。半瘧人者。四住已除無明尚在。半安半病其猶瘧疾。此亦大經中諭。二兼凡斥小以明所迷。引醉歸之者。謂佛引醉諭歸還二乘也。按哀歎品中。諸比丘說醉諭以諭凡夫流轉無常見常如醉。小乘修無常想故如醒。佛即引醉諭於二乘。謂於真常而見無常是醉義也。故雲。引醉歸之文。人合作文。世間下文辭從省。四倒四德各舉其二。影互相顯三菩薩二。初約教道觀中皆名不了三。初法。別教至極但破無明一十二品。故於佛性見不了了。又從初心不知五住即是法界不名佛法。是菩薩行。故於佛性見不了了。二如下諭。凡舉五事悉諭見性不得了了。舶者大船也。諭出大經。然彼十諭並諭於圓。以分揀極故雲見不了了。今諭別者有二意。一者別教極果秪齊圓教第二行。故見不了了。二者二教理同得意其德失意但中。今就失意故以諭別。如來藏經十諭亦爾。止觀在別十六觀疏而顯於圓。三如下合。二故下明自圓解外皆名邪見。未得圓中正見故也。二圓二。初示相二。初明示行相二。初得意持二。初稱性觀故得名醒悟此段文意乃將果德頓為始行。苟不了知第六識心是性惡者。何能初心修如來行即觀祕藏。肉眼即佛永不改觀。而見牟尼與妙德等。荊谿的示須聞性惡方修性行。不可欺也。二是下以圓伏故名除酒法。五住正習同居一念。即惑為觀觀外無境。如翻大地草木寧存。亦如日光不與暗共。有何酒法而不除耶。此人事戒輕重等持。與上理戒唸唸兼行。方名究竟。二圓下得意犯二。初明具大智故能理醉。何名大智。謂了性具九界因果。是故名為飲酒法門。真空實相如起信論。一真如性有二種德。一如實空與過河沙煩惱不相應故。二如實不空體具河沙功德無有所少故。護一切失故空如瓶。德用無礙故不空如酒。然河沙性德即十法界圓融法門。九界即佛成前持相。佛界即九成今犯相。故犯相雲。變化五道宣揚哮吼。其猶酗酒之用也。二波下明具大悲故能事醉。波斯匿此雲和悅。若飲酒後應死判生故曰多恩。末利即匿王正後也。王嘗嗔怒欲殺廚人。諸臣共議國中唯有此人。殺已無人知廚稱王意者。時末利後即辦好酒美肉。沐浴名香莊嚴身體。將諸妓女來至王所。王見後已嗔心乃息。後即遣人詐傳王敕勿殺廚人。匿王后以此事問佛。後持五戒月行六齋。一日之中犯酒妄二戒。八戒之中則犯其五。謂過中食服香花作倡妓高廣床飲酒妄語也。破戒之罪輕耶重耶。佛言如是犯者得大功德。何以故。為利益故。出未曾有經下卷。入於酒肆。即淨名居士。此上三人皆是高位。皆住性惡權巧法門。故於持犯得大自在。不可秪將慈念而解。若無性染慈豈無緣。二夫下結得斥失。若得性具善惡之門則逆順俱當。失茲要柄則持犯俱非。如把刃自害。得失之要不可不窮。二前下結勝。若善惡分岐豈醉醒不二。諸佛究盡寧有所偏。二上觀下觀心釋。圓論理戒豈不觀心。但為前文是約教釋正為開解。今撮五戒人一念心成於圓觀。正為立行即聞而修。修發之門說者應授。若不爾者。數寶何為。分二。初附上諦智問。上觀四諦各發覺智。乃言四佛。今明五戒亦可觀之成五佛不。問意如此。二觀五下據今戒體答。若觀五戒是實相者。所發覺智豈非五佛。然五實相是所觀境。五境發智名為五佛。實相無相尚叵言一。豈定五耶。由附五戒各見實。理故似分五。實理者何。所謂本覺。此之覺體是無緣慈故名不殺。無取故不盜。無染故不婬。真實故不妄。明瞭故不飲。今圓行人以妙三觀順性修慈。乃至三觀順性修智。說之如此修乃同時。故得名為觀五實相。觀之不已。本覺全體發成始覺。名為五佛。名字觀五觀行已去皆得稱發。二次下釋煩惱障。三初節示經文。二上下對上下辨二。初對上下定體二。初對上報論義便。報多約色。惑唯在心。故雲義便。二報下與下業論體別二。初問起。以十惡中貪嗔癡業名同煩惱。如何分別。二數下釋通二。初引數人釋。二俱數起但以輕重分於惑業。二今師釋二。初約心剋示。貪等決定發動身口招報名業。以異煩惱非決定故。二若下因示生疑二。初疑。若決定心發動身口名為業者。下惡星等自是外境。何名業障。二此下釋。星等乃是業之前相。表於責報故屬業障。今示作業體。下明宿業相。若論作起時豈非心色。二若下對上下論轉。二障在因是故易轉。報障已受是故難傳。難者若轉易者必去。三通下約文示相二。初通別。通論可見。若別論者。見惑執我愛但著事。此之二惑皆具三毒。執我三毒若其不遂則多愁憂。著事三毒既不執我。但恐不遂必無愁憂。二今下指廣。章安記錄不能廣陳見思之相。令後說者委而示之。故註云云。三三破下釋業障。二初節經。二釋義三。初定文是業。已作之業將感惡報。故有異相表發其事。驗知此句明於業障。二惡下略釋經文。別有客星者。以五星二十八宿常現則非惡星。亦是下約常星。失其行度躔次。亦名惡星。一方有七者。角亢氐房心尾箕東方蒼龍七宿。南斗牽牛須女虛危營室壁北方玄武七星。奎婁胃昴畢嘴參西方白虎七宿。東井鬼柳七星。張翼軫南方朱鳥七宿。凡四方之宿皆逆數。宿音秀。失其分野者。周官雲。天星皆有州國分野。角亢氐兗州。房心豫州。尾箕幽州。斗牽牛婺女楊州。虛危青州。營室。東壁并州。奎婁胃徐州。昴畢冀州。嘴觿參益州。東井與鬼。雍州柳七星張。三河翼軫荊州。榮惑火星也漢書音義雲。妖星曰孛星彗星長星。亦曰攙搶。釋名雲。星光稍稍似彗。言其孛孛然似掃彗也。又類散麻。故雲麻彗。左傳。凡人火白火。天水曰災。今但取風雨雪霜乖候者。皆名災。法邪謂外道經書。蠱道者。事釋乃是仙鬼毒害於人。蠱工戶切。聲類作弋者切。蠱物害人也。說文蠱腹中蠱也。楞嚴雲。貪恨為罪。是人罪畢遇蟲戒形名蠱毒鬼。理解乃是自心三毒名之為蠱。此蠱能害百千萬身。法身慧命永為所害。比夫毒鬼為害至微矣。醜惡形聲見聞為怪。不適意者適悅也。三夫下勸令正信二。初明相見表五罪二。初約現文表示。親離即親厚鬥訟。幽厄即王法所加。幽謂幽境。二其下例餘相亦然。二行下誡行者問邪師。禮記曰。龜謂之卜。蓍謂之筮。卜筮者所以決嫌疑定猶豫也。今雲折篾。篾謂竹篾。謂揲蓍取卦折竹篾為文也。管公明者槐人也。名輅字公明。善卜筮。所向皆驗。應知惡報由罪結罪由心。苟正於心罪報自蕩。不修內德卜筮何為。吳氏春秋雲。宋景公時熒惑在心。公召子韋問焉。子韋曰。禍當君。雖然可移於宰相。公曰。宰相所以與理國家。可移於民。公曰。民死寡人將誰言君。可移於歲。公曰。歲飢民餓死。為民後而殺其民。誰以我為君乎。子韋曰。君有至德之言三。天必祐君。熒惑必三徙捨。捨行七里。一里當一年。君延年二十一矣。熒惑果徙三捨。況能內觀法性達罪本空。均生佛於自心。起慈悲於法界。惡星之變何慮乎不滅耶。故於次文明其方法。二從下舉方法。若依初開章為四。此當第三能破方法。今依重科。◎   金光明經文句記卷第二(上)   金光明經文句記卷第二(下)   宋四明沙門釋知禮述   ◎從諸根不具下敘空品文為二。初三行半明所破之惡。即三障文也。次二行半明能破之方。即今文也。而釋一行半訖。復依初開章以後一行為四結成。然取義成分章從便分三。初節經立意。以順重科雲能空也。二前下據意釋經三。初立意。禳謝也。又除殃祭也。二洗下釋經二。初釋前三句。欲知智在說。故以聽經而為般若。又聽經發智慧故。心有染故用不自在。今既清淨能成解脫。二前令下釋後三句。至心之境即甚深行處。不念此處安名至心。三夫下勸信二。初約身陳類。今之三業表法之身。本是血肉不淨之物。次舉二喻。栴檀香木。伊蘭臭樹。大經明。闍王造逆。後既見佛罪除。乃自敘雲。我見世間從伊蘭子生伊蘭樹。不見伊蘭生栴檀樹。我今始見從伊蘭子生栴檀樹。伊蘭子者我身是也。栴檀樹者即是我心無根信也。二今下約行可期。三業雖近三德雖遠。修得規矩即近成遠。規圓矩方。孟子曰。大匠訓人必以規矩。三洗下行成破障。若於浴等無三德觀。如何能禳三障惡罪。四從是下結成。三初節示經文。二能下正釋經義。三寂下深明經意四。初據今文示法。寂滅華音。涅槃梵語。涅槃之名召三德體。故知寂滅是三德成。二前下約行成德顯。三業既修金光明行。成則契於三德之理。修在名字觀行相似。至分真位皆得。名為轉障成德。不爾。豈曰行方等經。三報下明轉障成德。四前寄下明經巧難知。五敘流通明教相。疏略指上。三明疑念序二。初釋壽量品題。二初正釋二。初約三佛難思以釋二。初佛本無三。不唯法佛無身壽量。報應亦乃不可說三。以一切法離於名字言說相故。二隨順下隨世俱立。眾生若有得益因緣。即須隨世立諸名相。非唯應佛立身壽量。法報亦乃可論此三。須知無三不減一法。雖立三三不增一法。良以有無皆法界故。故真無俗有真有俗無皆是悉檀。令於三身得四益也。此文分二。初列三身各三。二釋三佛三義二。初約義分別二。據理融即。分別且從修二性一令義易明。法是本覺。報是始覺。始本一合方有應用。一往似縱。說者應以次融即文非縱非橫。妙會此義。令其聞者識圓三身。文分三。初法身下法佛二。初別釋三。初身。始覺報智依本覺成。故以法性而為師軌。究論始本唯是一覺。故雲還以法性為身。是故馬鳴歸命三寶。即以佛身及體相等而為法寶。此身等者。非分段變易色質心智三科所攝。乃是常住五陰等法聚以為身。此法無相不可說示。為眾生故彊名法身。二法性下明壽。色心。和合乃有報得連持壽命。身既非陰豈有命根。為物彊指不遷為壽。三此壽下明量。量依身壽故同彊指。二此即下總釋。身壽量上言非無不者。若據次文義當雙非。以其法體離於二邊及超報應。彊於此理立身壽量三種名字。令物忘情也。二報身下明報佛二。初稱法有報二。初引經。此從順修稱理事說。修行所感釋報義也。法華文證智德之報。以彼經雲。慧光照無量。故涅槃文證斷德之報。以雲大般涅槃故。二如如下釋義。修行所感二種之報。乃是始覺與本覺合。即以始本而為境智。此二不異故名曰如。各二如者。智如如境境如如智故也。復以菩提名如如智為能應冥。法性名於如如之境為所應冥。以涵蓋合先喻應義。涵蓋雖合猶存際畔。復以水乳喻其相冥。此乃泯然而成一相。始覺本覺義二體一正同於此。二法身下明就報立三。即身壽量也。三中一一言法身者。報智所冥離法無報故初身。言非身者。非應佛有分齊身。非不身者。非報佛無分齊身。又非身則非有。非不身則非空。中道法身乃本覺體。始覺冥此能冥亦忘。為成觀故彊名報智。二壽。三量。稱本雙非為物彊指。義皆同身三應身下明應佛三。初明應物有三。初身。二壽。三量。皆如谷響大小隨聲。是故此三悉雲應同。二智與下明依二有應三。初法。不覺忘處始本一如。故雲智與體冥。覺體自在。故雲能起大用。二如水下喻真金上色。須水銀和方能塗(去聲)物。闕此一緣金無塗用。三功德下合報智功德以合水銀。法身合金。處處應現合塗色像。三能為下明應遍三土二。初雙明報應。二有量下單示應身。初義者上所說報但論冥法。即自受用也。金明垂應以他受用常住之應。對於生身無常之應。示二跡用。是故雙明身非身等。身即生身。有分齊相。故名為身。非身是報。無分齊相。故曰非身。小般若雲。佛說非身是名大身。大身者。乃他受用身也。無分齊身其壽則常故無量也。有分齊身壽則無常故有量也。此二應用乃依真中二理而住。機依事業二識而見。住理廣如序品疏文辨之。二識委在起信論明。論意要在事識見則取色分齊。故名應佛。業識見則離分齊相。故是報身。行者應知常身無量通應三土。無常有量但應同居。所以者何。蓋實報機分證論見他受用身。方便土人唯稟別圓。所見佛相雖小優降。然匪生身悉是報佛。若同居土具四教機。稟別圓者能睹報佛。故法華明常在靈山。華嚴說法盡未來際。及諸大乘即於應相見是法性尊特之身。故知常身遍應三土。若無常身唯應同居。逗藏通機及凡夫眾也。次義分二。初明有量二義。上之所說自受用外垂三土身。皆名為應。其他受用雖就對機名之為應。而是實因之所感剋復名為報。非是差別逗機之用。若論逐物隨緣參差長短身壽量者。須就同居無常用說。故今別示應身之相。但於有量開出兩量。而此兩量依於事識但空見故。唯屬無常。若依業識不空見者。即此無常全體是常。則常無常二用相即二鳥雙遊也。若上二土機息應轉。亦是無常。以非八相故且言常。七百等者。首楞嚴三昧經雲。堅首菩薩問佛壽幾何。佛令往東方過三萬二千佛土。於莊嚴國問照明莊嚴自在王佛。彼佛答雲。如釋迦壽我亦如是。汝欲知者。我壽七百阿僧祇劫。堅首迴此白佛。阿難雲。彼佛乃是釋迦異名。雖機勝見長。而七百猶可數。故亦是有量之量。若阿彌陀人天莫數。故是有量之無量也。二應佛下結應佛皆然。佛佛既皆三身圓證。應身彼物物壽長短。豈不隨順各示兩量。故彌陀現長亦能現短。釋迦現短亦能現長。故大論第三十六雲。當知釋迦文佛更有清淨國土。如阿彌陀佛國。阿彌陀佛亦有不嚴淨國。如釋迦文佛國。又三十八雲。此間閻浮惡故釋迦壽應短。餘處好故佛壽應長。故涅槃二十二雲。西方去此三十二河沙有無勝國。所有莊嚴如安樂世界。我於彼土出現於世。斯皆隨逐物機也。二然此下據理融即二。初約理融。上之三身三皆在性則並。二從修有則別。不分修性即一。三不互融則異。別異故縱。並一故橫。是則乖於所詮法體若能妙達秪一法性。而能成就一性二修。名即一而三也。修性而成而其三身一性本具。名即三而一也。此乃得雲全性成修全修在性。性無所移修常宛爾。方合能詮玄妙之文矣。二故下下引文證。經文具雲若入是經即入法性。如深法性即於是典金光明中。而得見我釋迦牟尼。此乃以理而為經也。金等三字即法報應三身異名。與一法性即一而三即三而一。若知此理即是三身。三不縱橫名為得見釋迦牟尼。故大經中明於三德不縱不橫。名大涅槃。我今安住如是三法。為眾生故言入涅槃。故知不達三身三一融妙。不名見佛。今解三佛既此融即。方會此典玄妙文也。二但信下明二字標題之巧二。初委明其意二。初從應佛融三釋二。初明因偏疑見圓體。偏疑八十是應有量。四佛舉喻明應無量。無量既破有量之疑。即達法報非量非無量。此因偏疑見於圓體。二若從下明從圓體不偏題二。初指偏題相。二而今下示圓論意。以不偏題故三壽量二字能詮。二取意下就報佛融三釋三。初明報佛體圓。上約品題壽量二字不偏有無。則收二應能顯法報。就文便也。若義便者。今經既以果德為宗。合以報身釋於品目。以報身上冥下應。則三身義任運成就。是故二字正在報身。二量疑下明因疑達圓。報身義顯。良由四佛以長壽應釋短壽疑。故使信相達於報智圓具三身。三經家下明從圓題品。題稱壽量正在報身。此從信相圓解所見。蔽猶當也。舉報身一當三身諸也。二從此下結示立題。二又一下明重解三。初示異解時。大師非止一迴講說。故於一時別立名義。章安既聞是故兼錄。二亦作下明異解相二。初標列章門。玄義者。文選雲。睿哲玄覽。注雲。玄通也。謂離文通示其義故曰玄義。引證者。義雖妙悟而與經曾。故引文證令人生信。還源者。品題是派經目為源。所約三身明於壽量。不離法性金光明源。攝還此源令義究竟。二玄義下依章解釋三。初玄義二。初直示三身壽量三。初應身三。初壽。二延促下量。三此釋下結。因緣者。感應更互而為因緣。二又壽下報身三。初壽。智外無境境外無智。名相盛受。既絕能所故無分別涵蓋絕待當體名大。二量者下釋量。境智俱遍名為相應。此之相應實無際畔。義言於量。三此釋下結。三又壽下法身三。初壽。法性不變無去來今。是真久義。約此久義釋法身壽。二量者下量。銓猶度也。常叉之壽實叵度量。彊以雙非而度量也。非多等者。出度量相。初非多少數。次非知不知。三非說不說。此顯法壽是不思議境。故大論雲。不思議者。不決定也。若離可說而謂法壽定不可說。是名決定非不思議。上二雙非其意亦爾。如此銓量是常久量。又多少數銓量法壽。非長短用。盡知不盡知銓量法壽。非分滿報。可說不可說銓量法壽體非說默。三此釋下結。二初番下更作三雙顯示。蓋前直以延促境智及雙非義。示三壽量。恐猶難解。故今各以二義銓量。欲令行人識三佛相。文分為三。初番應佛二義。第二番報佛二義。境無分別。非謂頑境全無覺知。乃指心體本來離念。名境無分別。此離念心全體覺悟。名智有分別。此之境智究竟相稱。智外無境境有分別。境外無智智無分別。是則境照於境智寂於智。以此二義顯報身相。第三番法佛二義。體本無相故不可說。依言顯德是故可說。二引證二。初引今文三。初引二文證應身二義。二引三文證報身二義。虛空喻通前取不壞喻無量應。今取無相證境無念。三引三文證法身二義。問前雲四喻皆喻應壽能為無量。今何引之證報證法。答非全法報為應身者。應必斷滅安能延促不曾休廢。今欲顯示三身融妙。故即以應而證法報。若昧此意諸大乘對機之身莫能深識。二引新本二。初別證應身二義彼憍陳。如婆羅門欲得如來舍利如芥粟許。此乃知佛九旬當滅。故願求之。可證應為八十有量也。王子下即栗毘王子答婆羅門也。雖即法報且從福報以證勝應。二總證法報四義。智即報身境即法身。具知不知說不說四。但略舉一以等餘三。四皆絕慮故可總用難思難解而證之也。令述此意故注云云。三還源三。初總明意。然法報應與金光明皆是法性當體之名。本無優劣。以此經正用金等顯於法性。故佛首唱而為經目。故金光明得為宗源。一切三法便成流派。金解壽量須約三身。恐作別解故示復宗。二初番下示還相三。初應還明。勝劣二應全是法性能多利益也。二第二下報還光。報必冥法。故於句句法報雙陳。此舉所冥智。全是法性。寂而常照也。三第三下法還金。說時常默默時常說。圓妙四德有何損益。全是法性可尊可重也。合論融即例前故略。三夫解下例一切。若解體金光明義豈止三身義歸三字。一切法相皆還此源。故竟千從不即萬惑。三既是下明兼錄意。二時之說俱彰妙理。後之學人隨何聞悟。欲示此意故注云云。二此品下正明疑念二。初序入正品指上說。二從王下還從序意。釋此文二。初節經文。二隨文釋二。初出人四。初出處。事釋如通序觀解見出名。二菩薩下明位。翻名道心。復能化人故道心大。此行雖該前之三教。今位在圓。三信相下出名。二初約教釋名三。初直就相似釋二。初約名釋。信通真似。既言信相信則非真。以其似信是其真證前相故也。別教三賢是似信位。初地已上方得真信。圓教登住便得真信。即以十信名為似信。言鐵輪者。本業瓔珞經。以六種輪譬六因位。鐵輪十信。銅輪十住。銀輪十行。金輪十向。琉璃輪十地。摩尼輪等覺。信斷見思得是鐵輪。二下文下以相驗。枹鼓杖也。或作桴。二又真下明似通上位二。初明位位有似。已證名真未證名似。普賢等覺望極名似。故立賢名。二信相下明高下難測。三難者下設難覈實二。初高位無疑難二。初難二。此亦下釋二。初約權實釋。為他發起是權示疑。未了佛地是實行疑。二法華下引二經證。法華本跡皆是彌勒懷疑起問。大集菩薩菩提未極。故雲未了。本性菩提熏心起疑。疑故求了。故雲菩提為我作名。二難者下斷見無疑難二。初難二答通疑障真。別疑障中。中道未極安得不疑。二觀解下就處辨觀。今出人名觀那就處。良由觀法皆從陰起。以王捨城約陰便故。故就處明。以善惡王觀無記捨。能所不二人法俱空。二空所顯即大涅槃。防五住非禦二死敵。城豈過此。名字初心觀陰涅槃。妙覺後心涅槃究竟。今意正辨初心住處。明後心者示此妙觀同果智也四歎德二。初科判二。初正科經。二重判位。植種也。愧慚也。云云者令準歎德判同普賢。二供養下隨釋二。初外供養佛二。初約財法釋。大經雲。諸供養中法供養最為第一。財供養則有窮盡。法供養者則無窮盡。二約觀行釋。無明一念全體覺了。此之覺心名之為佛。緣因資了是供佛義。三喻可見。二種善下內種善根。四初直明種善義。體本覺心名法性地。觀性始覺名為種子。下種種久其義可知。五善根者。於本法性生不動信進念定慧。五皆不動名為五根。此根生者相似位高故名增長。二增長下以。值佛釋成二。初舉三事譬。二風譬下以三輪合。身輪現通駭動其心。意輪鑑機智光照也。口輪演教法水潤也。三楞嚴下明三因增長。楞嚴是定緣因也。般若是慧了因也。法性是理正因也。二修一性照發互資。由修照性由性發修。此三增長轉似入真於真增道。並得名為倍明轉顯四植種下結二成德。三從是下正明疑念序二。初節經。二由有下隨釋二。初生疑之由三。初正出疑由。遠則由於九十日前告魔期滅也。此經乃是方等後分也。近則由在靈山聞佛定中唱序。既起思。惟故生疑念。雖有二由無本誓擊此疑不生。二何因下釋何因緣二。初約三性分因緣。通論三種即正緣了。名為三因。同在理性以修緣了各三為緣。今文略雲何因。何緣。須合性三但名為正以當於因。修中緣了合六為二。以對因故合二為緣以當於緣。就此因緣而生疑念。二正因下約因緣疑壽命。正因常久為所顯理。理境既常全境發智以為能顯。豈可無常。能顯兼福而智為正。故但雲智。此境此智俱感常壽。故疑八十是何因緣。三方八下釋方八十三。初通示世壽三。方二。下方下特示中方為表。應化之事皆依理現。是故外事悉內表理豈中方壽不表四德。佛意雖密。今智者師據後四佛約應顯常。故以所顯驗其能表。則知佛意。三信相下不知表意故疑。信相若達上之表意。即見三身是圓四德豈疑應跡定是短促。而反疑雲何因何緣耶。二正生疑二。初約理教互疑二。初執教疑理。二執理惑教。佛之所說是能詮教。長壽因果是所詮理。即道理也。互執成疑文義可見。二有二下約經文廣示二。初釋有二因緣二。初對前辦異。前即經雲。何因何緣也。前釋既以正性為因。乃以修中緣了為緣。今雲長壽有二因緣。既是佛修止行二善各具緣了。即是前文能顯之緣。今於前緣自作因緣。是故與前因緣異也。二十善下就今解釋二。初約十善略釋二。初正示因緣三。初於十善各論止行二。初標示。二不殺下釋相二。初約殺盜釋二。初約行相合具。二今經下明今經互舉。二若備下例八各論。止行二善有三差別。謂自他共。一自行者。如文雲。不殺是止放生是行。不盜是止施食是行。二化他止行。如文雲。若不遮奪名止。方便勸修名行。若備論十種止行者。不殺不盜如疏已明。其八種即不婬梵行。不妄言誠實語。不綺語質直語。不兩舌和合諍訟。不惡口常行軟語。不貪不淨觀。不嗔慈心觀。不癡因緣觀。皆自修止行也。自他共明者。自不作十惡名止。勸他不作十惡名行。二今就下於止行各論因緣二。初標。二夫命下釋二。初就不殺示四二。初止善因緣。因是善本緣是資助。為成慈心故除殺具。二夫食下行善因緣。準止可知。二不殺下例九善皆爾。三總有下結示止行因緣數。二此等下結成疑念。二此約下就五乘廣釋二。初結上起今。若其但說十善因果。斯乃淺近一塗之說。於方等經未為允愜。此結上也。今當更約世出世間漸頓止行。方是佛因。此起今也。二人天下明今廣示二。初明教義二。初不殺二。初明行相二。初示相二。初正示二。初總示五乘命殺。若但不殺報得命根。斯善甚淺。今辨五乘修因之命。義乃該深。梵雲魔羅。此雲殺者。以能害人世出世善故。斷下諸命皆是魔業也。二若遮下別明修者止行七。初人天。此事即戒善也二三藏二乘。三事度菩薩。以不能達三輪體空。故行六度皆名事也。四通教二乘。五通教菩薩。說法之過名非。廢令勿學曰撥。體空字下應雲六度。方異二乘。或脫或略。六別教菩薩。七圓教菩薩二。初順行。亦斷佛命者。此教初心即佛界故。二圓人下逆行二。初明二逆。了順逆修即逆順性。性非差別故名一相。故仙豫事殺果佛理殺。以即性故皆長壽因。仙豫緣如前釋五戒中。二此皆下明順理。前三教人皆小行者。以別初心行亦同小。故皆不能即逆而順。二如上下結廣。始從人天終至圓教。所有止行若無因緣善不成就。然且約不殺須歷餘九及一切法。皆須論於止行因緣。故雲若海。二故大下引證。不作上說。豈一一度能施眾生無量壽命邪。二而我下成疑念。二明施食二。初明行相二。初明事法權實二。二明事法食體二。初明事食輕重。依報食輕正報食重。二經言下明法食權實。經是此經。流水品雲。未來當施法食也。世間人天也。出世三教也。上上圓融也。二菩薩下明菩薩施相三。初總明。迴邪入正者。令正信因果也。萌始也。種子之始剖也。卉草之都名也。鞠養也。大論二十二雲。如國王子在高危處立。不可救護欲自投地。王乃使人敷厚繒褥。墮地不死。二授以下別示四。初授人天食。二已持下授三藏食。三已入下施通別食。四設飢下施圓教食。無大乘法食故名飢國。圓頓之法如王者之膳非眾人之食也。膳善也。謂美食也。煩惱下觀惑即智如薪助火。智因惑緣故能成於四德之食。令四十一位弟子皆悉分得甘嗜。三如是下結示。二一一法下結止行因緣。二此諸下成疑念。二示觀行。的明己心無明貪愛能生一切煩惱子孫。故名父母。若不能體二是性惡。則須斷破乃名教逆。若觀即性則不離癡愛全體明淨。能觀所觀皆不可得。既如虛空癡愛則寂故名止善。以即寂觀歷諸心數。皆令明淨復名行善。此乃觀心見一切法常。豈得不感三身常果。二己身下釋己身骨髓二。初明行根二。初簡事從法二。初所簡事身。事論己身人誰不解。故今簡之。智推九界皆非己身。況人報質。二己身下所取法身。所取既深。驗前所簡非獨人報。然若能解色心法界而捨事身。乃今所取也。今簡不能解法界捨名非己身。須知實相為己身者。且是總說。若依釋論。於實相身論戒定慧及妙善心。為皮血骨髓。雖分戒等一一皆是實相全分。二為他下就法明施二。初施實身五初施皮。為他宣說實相之戒。遮二邊罪修中道福。此戒無相持尚叵得。豈存於犯。體既雙忘名屍彼岸。如此說戒方名佈施法身之皮。血等例爾。二說諸下施血。諸禪定者。九種禪也。亦是有漏無漏一切禪定皆達實相。皆成無記化化神通。故於滅定現十界身。名諸威儀。例前合雲非定非亂。三說無下施骨。能照功忘故雲非智。全惑成智故曰非愚。此智起說無說可得。能說既妙。故使所說皆到智地。智地者。智即是地本覺智也。智所依地始覺智也。修性合一二義俱成。四檀忍下例應施肉。論但三學及所顯理。大師義加檀忍進三。成六度義。以消今經骨髓血肉。義方整足。說者應例前之三學明雙非相。五說甚下施髓。前說戒等既皆雙非。豈不斷於言思之道。然是談行今是說理。雖皆實相而須分別能契所契。六度乃是全濕之波。微妙善心是波中濕也。二將此下明施權身三。初結實標權。以圓法食充七方便飢餓眾生。圓頓之外所有法門皆悉名為餘飲食。以勝況劣也。二即是下正明施相。文略不語。三教菩薩別教六度可為餘食。髓是中道必在己身。是故餘髓但在真諦。三引法華正示教利喜者。大論五十九雲。示者。示人生死涅槃三乘六度教者。教言汝應捨惡行善。利者。未得善法味故心則退沒。為說法利引導令出。喜者。隨其所行而讚歎之。令其心喜。以此四事莊嚴說法。二如來下成疑念。隨他意語施權飲食。隨自施實。二從大下明現瑞序二。初結前開後二。初節經。二至心下釋意二。初結前二。初明至心。至猶極也。心佛同源。今慾念佛故須徹至己心實際。二觀心下明念佛。觀心既極。故能盡念佛不殺等種種功德。皆等虛空。以深觀故乃成疑念。二明開後。妙機關應瑞相乃興。二正明現瑞二。初敘意分文三。初敘意二。初正敘。為爾者。爾汝也。表發信相增分真因感究竟果。二問下料簡作者二。初問。二答。二揀感者二。初問。二答二。初簡通從別。二雖然下益本在他。信相既為發起之人。乃同諸佛而為。能應故知能感本在眾機。故應一人是應眾多也。二分文。三別相下判相二。初正判二。初約十因一果判。二又別下約十地一地判。二問下料簡二。初約經宗簡二。初問。二答。二約似位簡二。初問。前判似位有二種意。一約十信似於分真。二例普賢似於妙覺。若今瑞相定表十地。豈令十信便登法雲。豈使普賢倒入初地。二答。須知二往一一地中具諸地功德。十信發真獲十功德。等覺亦進後心十德。此則前後皆霑十益。故約橫豎從容而判。二別相下隨文釋相二。初節文示十相。二約表發釋相二。初牒示誡勸。斖尾音。斐斖者。文藐。意謂止可以經十段文彩。準擬評議倣似之耳。不可備具論其行相。故雲不可責其備悉。二其室下約相表德二。初豎表十地功德。十初此地初開者。大凡小聖無明所覆境界局狹。今破此惑故以廣博表之。二此對戒者。準於華嚴十度對地。則初地當檀。文略不言。既諸地互具則十度皆融。三唯辱而忍增者。不逢屈辱寧彰忍力。四督出眾行者。督率也。眾行諸度也。率諸行至於極果。故以高座表精進也。五六七八九皆可見。十隨階而圓者。行以智導故隨階位。諸行分圓其猶根具。注云云者。應明六度十度開合之相。然六通大小十唯在大。十度者。於禪中有願智力。故開願度。有禪通力開出力度。根本定禪守本禪度。般若有道種智開出方便度。有一切種智開出智度。一切智守本受般若名。二復次下橫表一地功德二。初總表一地功德二。初約初地三。初通示。二其下別表十。初室淨表智二。初明瞭陰功能。室能覆蓋故表五陰。欲彰智相須明瞭陰。於陰達中故雙非二邊。不為下釋自然。中智不被二邊所作。良由此智不作二邊。故本來覺性任運現前。不得下釋廣博。微有所得即當局狹。非直下釋嚴事。小智無常離過而已終歸灰滅。大覺本有過河沙德自然莊嚴。二嚴事即下明三智體相。其室表一心。自然廣博嚴事六字表三智。始行圓修今日頓發。二天紺下寶間表境二。初直表三諦。二一地下兼表融即。室中一地有此三相。可表妙境三一相即。行者應知。諦智名別其體不殊。欲彰修證彊立能所。三有妙下妙香表慈悲。一心境智普能與拔即名慈悲。境智高廣與拔稱之。故使慈悲豎高橫闊。三無差別。故能遍滿一切眾生三科之內。四其室下高座表四德。常我是法身。樂即解脫。淨即般若。三德互具故一一具四不可思議。名祕密藏。是佛究竟棲依之處故以座表。五有四下佛坐。表覺智。本有四德即是三諦以為所坐。修得四德即是三智以為能坐。故用佛表。六放大下放光表自他。以照此土光即能照他土。可表以自行而化諸眾生。七雨諸下雨華表四辯。解一切眾生語言陀羅尼。用法義辭及樂說辯。一多融談慈注無盡聞無不喜。以華表之。文字性離故雨於空。此辯方能詮示妙理。八作天下天樂表四攝。佈施愛語利行同事。此四攝物其猶雅樂悅樂於人。九受天下受樂表法喜。一心三智即寂而照無法不知。此曰澄神受義天樂。十根缺下根具表互具用。業轉現識已分破故。見聞覺知根根皆具。三初地下總歎。法性功德不可窮盡。此地能稱法性顯德。故使諸佛不能盡說。止十相者。經家略舉也。梗介者。介應作概。聲之誤也。雲梗概粗略也。二初地下例餘地。此去九地地地皆然。將橫入豎無豎不橫。二復次下別表一地自他二。初約初地二。初略示。自行功德即自行因果。化他功德即。化他能所。此與法華十妙意同。二其室下正表二。初前五表自行。若以此文配十妙者。法身境妙。般若智妙。解脫行妙。因成位妙成佛三法妙。此自行因果也。若境智行對理性等住前三即。此乃從彊約修別對。若論法體真位無缺。二後五表化他。意輪鑒機即感應妙。口輪說法妙身輪神通妙。又表下以受天樂根缺具足。既皆轉障可通對於眷屬利益二種妙也。此即化他能所。二初地下例餘地。二從一下總現相二。初迷意總表。言意略者。止在十義故。意廣者。以一切之言無所不該故。二一切下依文別表。該包也。十法界者。心佛眾生三人皆具。具雖不異迷悟且殊。佛已證悟心生在迷。全迷則曰理性十界。信說則曰名字十界。唸唸體達名觀行十。六根遍照名相似十。證十起應名非真十。今表極果乃究竟十。己心合佛十界體用。亦見眾生十界同佛。是今表果十界之義。不作此解徒雲一切該十法界。三世間者。假實依報也。攬實成假名字不同即眾生世間。所攬實法色心間隔即五陰世間。正報所依依報差別即國土世間。未曾有者。分證十本分垂十跡。雖得圓融若望極果明昧尤別。如華嚴說灌頂菩薩所得功德如一塊土。妙覺功德如四洲土。故因圓理顯。若自若他三十世間一一究竟清淨自在未曾有也。國土下以三世間配三德。且從義便也。國土等者。迷時假實既依國土。果上智斷全依法身。故於國土明實相滿。眾生等者。釋論雲。眾生無上者佛是。佛翻為覺。始覺人空終覺法空。故於眾生世間明般若滿。五陰等者。釋論雲。法無上者涅槃是。因滅是色獲得常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二執既盡五陰自在。故於五陰世間明解脫滿。以三對三須知其意。良以三德舉一即三。顯三世間一一圓遍互融互攝。新伊天目類之可知。實相是要者。實相無相極果俱是究竟忘相。故稱實相自他圓滿也。◎五從信下默念騰疑序二。初分文。二歡喜下隨釋二。初見相歡喜。二從至下默念陳疑三。初明騰疑意。積疑不騰恐成疑蓋。二念釋下正騰所疑。一切功德依壽得住。其壽既促眾德奚為。故皆不疑但念壽短。此覆不騰莫能決了。三而不下明默念意。威尊故默。求決故念。承前可見。六從爾下止疑序二。初分文。二疑蓋下隨釋二。初正止疑三。初止疑意。疑蓋覆心者。五蓋中疑能覆禪慧。須預止者何哉。若未解理心合致疑。既睹威尊是決疑地。儻堅執疑念則觀慧莫開。故須止之令諦心受法。例如等者。疑是見惑能障真諦。斷疑見道方進真修。信相騰疑或權或實。佛止則令自他獲益。二從汝下正止疑三。初大用不應。八十之壽是法界全體起應物大用。故不應以定短致疑。二法性不應。釋尊所證性海淵深。豈以長短心慮測度。三智度不應。真信真智二皆具足能知能證。汝今未具不應度量。此三不應是約三身而成止意。亦可前二約所思止。後一約能思止。三釋論下引證結。佛所有法皆悉無量。若以有量心慮量之。必當覆溺於疑惑海。是故四佛以三不應止其疑念。二何以下釋止疑三。初釋法性不應二。初明八眾攝菩薩。經列八眾雖已分明。但闕菩薩故約生法權實示之。法性土者。方便實報也。既不居此故不在言。二若凡下明皆不應測性。如來所遊深廣法性。尚過菩薩所行清淨。況復凡小而能思算。二唯除下釋智度不應二。初正釋降佛難測。唯佛與佛乃能究盡因智那知。二舊用下兼示佛所知法二。初古釋可知故無常。言此語者。唯除如來句也。壽量既為智之所知是可思法。驗是無常。二天台下明今釋常智知常。無量常智者。究竟無知方具足知。此知稱性。以全本智成佛智故。既知本性性豈無常。古師不解故以有知而為佛智。乃以所知是無常法。三智性下令比知大用。無知之智既冥法性。法性本用具足發現。現長現短皆名常壽。以全性故。經釋智性。略大用者。以可解故。七從時下集眾序二。初正釋經文二。初對他經前後。二時者下約今經解釋三。初正明此室眾二。初略釋時眾。二信相下明集眾意。即八十壽顯三身常。豈益信相一人而已。故以神力攝諸有緣。令聞圓常得四悉益。言益處多者。豈止一室。此眾聞後在處宣佈耳。二眾有下兼明一經眾。正明此室具四種眾。傍兼諸品皆有四眾。句三。初明此經具四眾。影響眾者。古往諸佛法身大士。隱其圓極助佛揚化。為伴奉主。如影隨質似響答聲。四眾名義具法華疏。二此經下明眾與諸經同。此中集天龍與華嚴何異。此品新本既雲無量婆羅門眾。又懺悔品信相出城。與無量無邊百千眾生俱往靈鷲。豈皆鬼神。驗知集眾與諸經同。三相承下止常情偏局解。豈以此品舊譯文略。便雲止集天龍眾耶。三總瑞下明經部法益二初異法華屬方等。一切世間合該十界。未曾有事悉具出現。合於十界皆顯三德。而且未授二乘佛記。驗知未可同法華部。但就通教對利根者。明三身常辨圓法性。與其二酥談圓不異。既其首題不標般若。部內二處稱方等名。故今判教屬於方等。而此部中得圓益者。自於十界妙證新伊。亦得稱為未曾有事。悉具出現。二此中下須乘戒顯眾益乘戒四句者。一乘戒俱急。二乘戒俱緩。三乘急戒緩。四乘緩戒急。先須了知乘戒體相。且戒論十種。唯取不缺不破不穿不雜。此之四戒雖分定散皆人天因。是今戒也。不取隨道無著智所讚自在隨定具足。以此六種雖名為戒體是三觀。自屬乘耳。乘論五乘不取人天。以其二種雖名為乘不動不出體是漏善事戒所攝。唯取三乘。以此三乘。該於四教。是入理智雖分深淺。皆動煩惱出生死故得名乘也。今以四戒而對三乘。論於緩急以成四句。乘戒俱急者。今之人天來聞法者是。其俱緩者。惡道苦縛莫預此會。乘急戒緩者。今諸龍鬼同集者是。乘緩戒急。著樂諸天嗜欲人等。不預此者皆是其類。復須了知。集今會者雖雲乘急。乘有權實。宿世修習藏通急者。今在室中睹於四佛佛身不同。但見應化。縱聞長壽須歸灰滅。滅已不生。若其宿修別圓急者。今睹四佛同尊特身一身一智。聞山斤等雖是應壽知即法報。三一難思名見常身。權實等者。此四緩急眾生之中。有實行者。有權示者。權能引實作種熟脫久近因緣。故雲等事。別記者。即法華淨名疏及止觀也。今依彼說故注云云。三齊此下判屬序段。◎   金光明經文句記卷第二(下)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786 金光明經文句記   金光明經文句記卷第三(上)   宋四明沙門知禮述   ◎二從爾時下大段正宗分二。初總示文義二。初示經文起盡。懺悔讚歎空品三品全。及此壽量半品。同是正說。二凡三下辨三章大義二。初敘他師二。初正明他義三。初敘初師。二二雲下敘次師二。初敘。二次乃下章安破。以今不雲師及天台。知是私破。空雖是中乃是因位用中破執。且非果上所顯中體。法雖不異用顯義殊。古既昧此故今不用。三三藏下敘真諦二。初敘。虛空等者。新經三身份別品雲。虛空藏菩薩白佛。雲何菩薩於諸如來甚深祕密如法修行。指此為敘也。二直是下章安破。諸經節節皆有發問。豈盡稱敘。故雲義弱。二師雲下今師去取。彼虛空藏雖約因問。佛答乃雲一切如來等有三身。豈非果義。故去三藏取初家。次師可知。二新舊下明今意三。初就新經明宗體三。初四佛說跡以顯本。拂八十之短疑。明海滴之長應。既聞應化能長能短。則達法報非滅非生。本跡既融思議乃絕。上根之者秖聞其跡亦悟本源。當第一周也。二若未下王子示本令悟跡。新經壽量品。四佛說壽益物事訖。有憍陳如婆羅門欲生天故。求佛舍利如芥粟許。犁車毘王子說偈答雲。假使蚊蚋腳。可以作城樓。如來寂靜身。無有舍利事。兔角為梯磴。從地得升天。邪思佛舍利。功德無是處。鼠登兔角梯。食月除修羅。依舍利盡惑。解脫無是處。中根直聞法身理本不生滅。乃悟報應能常無常。理事既融思議即絕。當第二周也。三若未下釋迦雙論令俱解。下根既鈍。偏談本跡不能懸解互融之意。是故釋迦具演三身。所謂法身應身化身。如依空有電依電有光。法身是理應身是智。智既應理即起化身。三身冥一一不定一。三身宛然。是故品題三身份別。法應是本化身是跡。一時俱說則生妙解思議乃絕。當第三周。此之三番皆說如來常宗顯體。意令聞者發智證理。二懺品下判三品俱明用。佛智之宗顯法性體。此即名為經宗經體。一切眾生以此宗體而為本心若能懺歎及修二空。故佛妙用全體而起。令此眾生滅惡生善。及發空用導成二用。故雲三品俱是經用。三今之下明此本略二番。以其二番皆顯三身。今此一番所顯不別。是故讖師順好略機不翻後二。二文為下分文解釋四。初文二。初分文。二解釋四。初四佛說偈二。初經家敘。二四佛說喻二。初料簡身說二。初問。二答二。初明說。本稱機宜共別無在。二見亦下明身。釋題判教此經屬通。此教明佛丈六尊特一身異見。故名合身。今此室中有三乘眾。三中菩薩利根之者能深觀空見不空理。不空理者。乃是生佛同一覺性。故雖見佛佛非外來。隨大隨小皆無邊際。故雲四佛同尊特身身智應用是一是常。豈唯諸佛無二無別。與其弟子亦復不異。故雲眾一。雖未開廢利人見同。若鈍菩薩及二乘人既但見空。乃睹四佛自外而來。取色分齊但是應化。佛尚各異弟子豈同。三乘差別故雲眾多。二分八下分文解義二。初敘二家分文。二舊雲下從初師釋義四。初四偈立譬二。初斥古二。初敘。二是義下斥。諸佛說法三時不謬。故上中下善。能詮有法故其言巧妙。所詮離情故其義深遠。若齊無意寧悟常宗。故知古師全迷經旨。二且作下今釋二。初開章敘意二。初開章。大師所解其義無窮。稱機釋文且示三意。二四諦下敘意二。初明三因果。四諦是理。因果通依。四念是行。修之在因。四德本有。證之在果。非此三義莫顯常宗。二若論下明三相由。討果由因因果由諦。欲成因果解諦居先。二上以下依章釋義三。初約四諦釋二。初用四諦釋偈二。初懸說諦義二。初明四諦義三。初對上明境智。上明能說人宜對於智。今明所說法合對於理。二舊讀下斥古唯齊事。言讀文者。大論第三解十號正遍知文也。故論問雲。雲何正遍知。答知苦如苦相等。舊讀此文雖以如字為不異解。而昧三藏以知事稱理為不異。摩訶衍中以知事即理為不異。致使解義唯齊於事全不顯理。又復此文解正遍知。正知於真遍知於俗。三今明下明今師正義二。初約二諦。二約三諦二。解意者。以苦等四是世出世因果之境。於此四境若其不了。即真即俗及空假中。則不名諦。仍了二諦以中為真。三論空假意在諦中。欲於迷悟十界因果。一一見中法法無作。方得名為世相常住。其理不爾。將何以拂信相之疑。二句皆初約苦諦釋。二例餘諦結。二明識下明對諦意。二一切下以諦釋文四。約因前果後以水山地空。對集苦道滅例皆分三。初牒示二引證。三釋結。苦諦中引小般若者。金剛般若也。對大品等稱之為小。以文為小理同大部。彼以須彌喻於佛身。今證苦者積聚義同。非集所感。然用佛報證生報者。彰苦無作陰入皆如。無苦可捨即生成滅故。盤峙盤迴。峙立也。或作磐字誤也。道諦中引法華智地者。以地喻地。既到智地道之中也。水陸兩途者。陸途但到海之此岸。可喻三乘通修道品。未度變易猶在此岸。水途能到海之彼岸。可喻一乘別修道品。能即二死到三德岸。滅諦中引法華者。以空喻空。此空畢竟故曰終歸。五翳者。煙雲塵霧修羅手也。三光者。日月星也。常住滅理本來不翳今亦非淨。問若以山喻佛身。道以地喻智地。滅以空喻妙空。此三既有即理之教。則可論於所證法身。若初集諦引證釋結。但論煩惱豈可亦得名法身耶。答無作四諦一一皆中。若非一切鹹趣煩惱。那名即中。以即中故苦名法身。道是智地。滅名妙空。故知直以煩惱釋集示於法身。其意最妙。行者知之。二明四諦釋疑二。初示理明疑斷二。初示理明相。上釋總瑞一切世間末曾有事悉具出現。以表十界假實依報皆顯三德。今明十界假實依報一一四諦諦諦三德。是理遍相名為法身。知此名報。起用名應應有長短。二信相下示斷疑相三。初所斷疑。二四佛下能斷法。四種之喻本曉應長。大師特以四諦解之。若非應壽全是法身。三身一體何以妙會疏之兩說。故先示雲。其言巧妙其義深遠。若定喻一身言豈巧耶。三若並別義豈深耶。三舉應下歎意巧。文喻應長意彰報法。信相得意疑暗豁明。二釋此下歎釋妙勸思。四佛巧喻斷信相疑。智者妙釋發行人解。今既得遇豈不審思。二四偈下約四念釋。念者即空假中三妙觀也。處者身受心法四妙境也。非此觀境三身不顯。豈曰談常。此釋分三。初以偈對法三。初捨別從通。身受心法但是五陰。故知四念本在苦諦。然念處觀修通四教。今唯約圓。謂觀身淨不淨非淨非不淨。乃至觀法我經我非我非無我。皆成三諦。二一切下從通對釋。想行念處者。秖是法念合此二陰。今欲配地故存陰名。想取行行者。想取相貌。行乃遷流。故雲行行。下行字平聲。三若觀下對偈所以。常壽因果非圓念處無由得成。故用對偈。二若觀下以法疑釋二。初明念處因果二。初修因相。四枯即空。四榮即假。雙非即中。說有次第修無前後。乃一心三觀也。故佛於其四枯四榮雙樹中間般涅槃者。正表於此。二成五下得果相三。初明三德融即相。即枯即榮即非枯榮一剎那修。剎那剎那圓念不息。歷於五品發似證真。至果位時三惑盡淨。百界五陰自在無礙。名五解脫。百界五陰清淨如空。名五般若。百界五陰究竟難思。名五法身。智冥五陰理是所冥故。稱之為理。體雖是一不分而分。般若能冥法身所冥。以相冥故起解脫用。雖三下明祕藏義。如常所說。二仁王下明五陰常住相。性名不改。即百界五陰八相莫遷十方周遍然非事底別有性陰。秖善惡陰穢污陰等。當體常住名法性陰。慎勿別求。三陰之下明三身體用相。法報雙非全體起用能常無常。常用則長等者。長則四喻短則八十。既皆應壽悉是無常。今以長短分常無常者。由山斤等能顯於常。若非體常。安令應用人天莫數。是故信相聞八十滅疑壽無常。聞四喻長悟常住體。故雲常用則長無常用則短。二信相下將果用釋疑三。初所破之疑。二四佛下能破之法。三信相下得解之相。此三興向四諦釋疑其意不別。然須深究。三四偈下約四德釋二。初以偈對德。碎地為塵尚無淨相。豈存於穢。故對淨德。喻於理淨淨於淨穢也。二四德下以德釋疑二。初顯德用。常等四德學者須揀。名同體別。一凡夫所著常樂我淨體是見思。二菩薩建立常樂我淨體是無明。三佛之所證常樂我淨體是中道。今四皆中。是故皆以雙非顯之。理須非於十二倒也。今此常等與其非常非無常等名異體同。四德雙非即法身也。四能冥智即報身也。法報既冥則能應物起常無常至淨不淨自在應用。二信相下除疑念三。初所破之疑。二四佛下能破之法。三信相下得解之相。若知四諦斷疑之意。此三可見。二億百下一偈合譬二。初標古解二失。二舊雲下明今意破古二。初破僻取文二。初出古解。古秖齊文不知四佛巧示之意。二示今意二。初示經深意。四喻有量百千是數誰不知之。須達舉量舉數況於無量無數。二汝既下斥古誣經。言有縱奪。縱知應化。奪迷報法。報法乃是應化體本。深文淺解自毀毀他。自既招愆令他謗教也。二破偏執義。義是所詮化身應身法身。此之三身皆具四句。謂常無常雙亦雙非。顯乎三一不可一異而思說之。古人迷此化定無常。或聞化身即法故常。猶謂法常化是無常。良由不了即字義故。故起信論雲。隨其所應常能住持不毀不失。此顯化身二義具足。三以是下二偈斷疑二。初牒因釋義二。初以事行消文二。初約因緣釋。因親緣疏。不殺存命為長壽因。此因親義也。施食助命為長壽緣。此緣疏義也。二若作下約二緣釋。不殺有二。不殺是止善。放生是行善。不盜有二。不盜是止善。施食是行善。是故十善各有止行悉名二緣。經於二善互舉止行。一一皆是長壽二緣。發菩提心方名為因。言法性者。無作四誓全法性起是長壽因。種種二緣既能資助真正道心。乃會法報非常非無常。能起應化常與無常。三身一體斯為妙常。二法食下明法門指上。若就法門明於施食及不殺等。如疑念序疏中具說。二修因下據果斷疑。以長釋短無常疑斷常住壽明經。是故大士。即指如來。如言無上士也。故義淨。新譯此句雲是故大覺尊。四是故汝今下一偈結成。二爾時下信相歡喜二。初據所聞釋信相解。言本跡者。體本用跡也。聞壽無量解跡用能常非長之長也。乃知跡用能短非短而短。定八十之疑自茲而去也。深心者。悟於報法高深之體也。此之本體妙絕於量及以無量。二踴躍下約入位釋歡喜。真信解發入歡喜位。別在初地圓在初住。並破無明名疑惑。去此皆內凡而釋似。位十地頂。者若不立等。覺即第十地破上品無明之。惑升於後。心此位名為眾伏。之頂金剛喻定。既為最後無明所動。故生歡喜及踴躍也。三從說下當機得道。上根初悟者。即用新經三周意也。陳如求舍利為中根。三身份別為下根。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翻無上正等覺。即一切眾生本來覺性。非登極果方名無上及此正等。此覺心發通於五即今是分真。四從時下四佛還本。二初因緣釋。此信相等一類機緣覺性合興。乃感四佛不現而現。現為發心。心既已發故不還而還也。二觀行釋。諦境者。三諦一境本覺也。覺慧者。三智一心始覺也。全本起始名之為發。始合於本名曰相應。善相應者。必雙忘也。不忘乃是通中起塞。為表俱寂故不現也。二釋懺悔品二。初釋題二初明懺悔義二。初正明大義四。初釋懺悔名三。初對他經。方等陀羅尼經明四眾懺法。普賢觀法經明六根懺法。大經闍王懺逆。請觀音經銷伏三障。諸經觀門皆能滅罪。何法非懺。然菩薩行為轉先業。作利他緣。乃論無生等三種懺法。聲聞自度縱明懺悔。多在作法求免三途。故今但對大乘諸經明散明專。二正釋名五。初約伏首釋。然懺悔二字乃雙舉二音。梵語懺摩蓽言悔過。以由悔過是首伏等五種之義。今既華梵二音並列。是故大師以首釋懺以伏釋悔。乃至慚愧對釋懺悔。欲令稟者即於二字修首伏行及慚愧等。斯是善巧說法之相。故不可以華梵詁訓而為責也。初約首伏釋。首音獸。自陳罪也。款誠也。二約黑白釋。企望也。尚猶尊尚也。三約棄求釋。鄙恥也。惡烏路切。嫌也。四約露斷釋。發露過現斷未來續。五約慚愧釋二。初總釋。直以慚愧釋於懺悔。未分五種人天之義。故名總釋。二慚則下別釋。乃分人天及以四教事理之別也。二初約人天釋。人是肉眼但見其顯。諸天則有報得天眼故見冥密。此人慚恥愧□j□□□□□□□□□□□□□□□碌□□□□糖霸□□糖襼□□□囊夾□□□□穠騩□□□飀□椼吝饛□褸□樀檢□□妓□□駴□□□□襛□□□□樦□□□□楉堙慼慼E駕□□馞□□□輻□檢□襛□□□榜餿坫c飀□□糖□榜□牷慼慼慼暴剒簿均慼慼熨w□□□□鷺□□□□檢□□礸□□□楉祛□檢□\□□□□譯□□□檢□□覅□□□餺□□□□檢□□騏騖饐□□視□□誇糖觚樁檢□□褸送□□檢□□褸送□□餺□□□□檢□□騁椽□□稦□□□□送□□□祡妲□褼龍□j□奪□□j□□□□□□檢□□□椸□□□□飀□□褸送□□餺□□□□檢□膳□□□□馳□□楞□□裀□奈□□檢□□□祈□樼□禕埤□奾祐□□□□□□□□檢□奅□礸□□□□飀□饐雜□□雜□裀□妅□礸□榖□□埤□□□奪□橦椼吝饛□□媽□□□□□□□□□間慼慼慼慼慼間暱P稙埤□□□□□□覷□□P礸□□□□□□逆□□□檻規□□檻裀□□□覘□□禭□娀埤□□□□奾耔□□□□□□褓□□□姶□姘隉慼慼憬蛞鶠慼慼慼慼樂ヾ慼摯f□□□飯]□埤□□餾□送驚□覷姜部慼j□□□□縷□□□□□奜□□誇□礿瓷憧說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歎ョ慼慼慼慼慼慼撰j□□□□崙標□□□□□□埤□媸□榭觬□□糖□□□飼樀埤□□□□褓□魯□檢□飯□禕□□□轢裀□□□□□餖礹□埤□飯□禕□□鞳熱u□□□粳玲□埤□□□榖逆□□礹□禖耔□□□□楏□禖□□礹□檢□□□妀□槬□□飀□□□履奐□□稙埤□□妳娏鷺□逆□□祐□□□□□□□□□橠褾□□標埤□□□苤慼撳楜□□□□勵□□□□□□奈楈埤□椸□□□□□楈埤□誇□p埤□奐□稙埤□標奜訿□□埤□穚□□稿□詁隉慼潮笫吽潑奪□□□□□禬□奐□□點楟j□□□說□□□□櫸□□□□□□□□□埤□□□麗□□□□埤□飯□□□褽鷺□□□□□□□賄D□□□□□訧□□□飀□□褸楰□□□□□□□□□訊埤□□玲□饅槾馳龍檢□□褾□娀誇□□□□□□□□訊媽□□□埤□□妳妀稫槐楦□□□□娗□□□□□□□□駭□埤□奈通妻度檟椽露□□□□□□□D綠□□□□□縷□□稙埤□□奾礸□□□訊埤□檻覜□□稃□練□□復□□□□□□□奅椸□□觀飯□逆□□□□□□椹□□□□祅□□□□□□□□□□埤□□□□K□□□□□妖□□騫□□覞褉詀□□飀□槔□□埤□□妙E□冤飌□餺□□□□馘間熱u□□姶□□飀□諾□埤□□□□□□□娜□祇□□埤□言奮□□□□檻言埤□□□□□□檻規□觕褓□奿埤□□□□夾□奿□□襼□裀□□□觛觛規□奿埤□妖□□楈□餞檻裀□檻襼□楈□首□埤□□隉慼慼撢e襼□□m□□埤□姽□□夾□□□□檻訓□□瓷慼憫f□□□□□禘驗d□禗埤□瓷慼慼慼潮□□□□□□埤□□□□□□□禜□本□□礸□□粿□□□□□□□□□□□鷺□□奾逆□□□□□□□□□□龍□驪□□□復□槫□□]□□□□□□□馘s飀□誇□]□□□騫楅槾□履埤□妖□騫榭祈娀□□□□□□□H□駾飀□槾飥□埤□□□騫楁礸□槄檢□□□□□送騫椿□□礸□槄檢□□□□□□□婦駟埤□送□雜□□□□姵夾砥慼慼慼慼慼o禳慼慼慼潠民飽敷Q□□夾□□騫襤礸□□□復飀□示□□□榳娛詺□□□娭褸□□□□□□□□□□□餖稗□□□馗□□□嬌□裀□□□龍檢□□奐□□□□□□□□送□□□飣秶□□間潯恣慼慼慼慼樁k□觤□□□姪□□槌□□逆□□□□□□□□□□□□榔□□信覷□□□□□稈□埤□□□□□□□□□楦□誇□□□□檻襐□□姎□□□訧□饐□□□□□□□□褉□□□□耔□□楦□橠□□□□□福□餾□裀□□□本□□□婁E□餾□□□□□□禳□□□□□□□□飯□□□□□□□駩□□□□□□□□□□□□□埤□櫬□□□□□□逆□妳胚□j□槂□□離率E□□西□□埤□誇□示□□□□□□□信褽□□□□□埤□□□□□覆□囊飀□□□□說騮□餘□□奅槄樀奿妖□□鋸D□□□□□q槄□始□□□魯□□□妀榵□檢□□樇□駂□□□□□□奐□□埤□夾□□娀□□□□□餖祐□□礹霸□□□馬□E□間慼摯鞢慼慼慼慼慼慼慼憫芋慼潟砥慼慼慼慼慼慼潯恣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樓砥慼憧腄播□□唔□夾□□□□誇□□□□□□□奪□□□姤□□□標誇□橫s□□□魯□□□黎□□埤□□□□□魯□娙□糖□□□□誇□□□婠觛贊檢□□□□□□倫西□□□妀礸□□□□□□L飽慼慼慼慼慼撓S□飽慼慼慼飽撐齱慼慼暴拑}延觀□檻襼□□□□樗綠奾礸□逆□楅禭□稀□□□埤□□□□□奿娀□□□□□□□楅禜□礸□祊量逆□□姵□□□示褥j□□□□□o□□□□□□□□□□□□□□裀□□列□□□不□□□楈榜□□□露□□□□□□j□□□襆□□□□埤□孌馭□□□□□□□□□□□□□□□□□□□□□□褓□□裀□橫□□妖騃□奐裀□□□□□娭飀□□□□□□夾□□□行□娙妘說檻裀□□□□□酋□□埤□□行□妙□槄□□□□□楯檻襢□槄□□□□□□襆奅構□□□□□□□□□□裀□駔□□□□褸□□□練□□□□□襆埤□D□□襢□□駙□□襼□□□D□穛□□□□□□□□□□□奢□□□信橫□裀□碌□□□餾□□□誇□□□□□□□□□奾示□□禰□□褙□□□褙□□禰□□稀妖驛□慼撢j□稀婦騪□譣駜O檢□□妖騪□譣餔j□□婦驛□慼數O檢□垓好□駢禭□□□□□□□□覷西□禳奪□□□□祿□醴裀□□楦騧□□□祿□□□□□□□禳埤□□□媽□碌□□□□礸駧□□妥□□□□檟樦□□□□□□姾餾□□□飽慼慼樟C□祿□□祿□姪裀□禭□西□□稫觀□□□奐裀□□奪□□□駤□□□□□□□姤□□覅唌慼撢@□□□□稙埤□□娏□□□緄□□□□榜□□褙□□埤□□奅祿□騧□□禖□□稙埤□樦□唌慼慼澆峞摯f□□□□祅□□□逆□□鷺□□奅□□□N褽□□□縷□□□□奻孌駜□禖□□□褾□樁□□□靈埤□縷□□逆□姘□□□□□□□□患□□稚□奅□□□□□□禍襾稦□□□□誇騺□□倫□祿□□送騧□□妖□□禍□□□椸餖礸騫檢□□姵□□□J□埤□□奩椸□奪□□飀□□娀楩楖□□□□□□□□駔祖□姈D稜□□糕婂□□□□橡類檢□□糖□賂姤□騧□□礸□逆□□□□□s送馳埤□□饉□□礸□□□□□大□□縗i□裀□□□祿□馭秷□□樧□奧□□□□□□□龍□□□瓷c□詫□□呂□□祖□□魯□□□□說檻裀□妳娏鷺□□□□□率裀□□禖□□飀□□膳□淚□□□□□楯檻裀□觛襮□椸□椸□逆□□拌□□榖□□逆□□送□耔□|檻裀□□□楯楯褓樇□裀□□□褚□□□驁□□馳誇飀□□D□餛□□□餺□□牷潘[□□□送□□禳慼慼慼慼慼慼慼毅倗慼慼慼慼摯e□□禳熱}□□□禘□□駛襮馨□□□□誇馘礽橫□□埤□□□稦□□騉□□玲□□□餿R埤□□□如類榙□埤□饃襼□□□馭□駛□□□j□楅覭□□飀□楅□餖□□□□□□□j□□□□□樂襐□p□□妖□□婃□□□埤□示□□□□□□□□□W驁□奪□□□□□餛□□□□□□□饖□飀□□□□□覷□□□□□□糖□□馜駔裀□□□□□□驁□埤□馜□馭□□□□□□□榃□檢□□W駩□□□□□□□□妁露□槐榃□□□□□□□姐橖□□稫楅□桌孌送馥□□槭樧□埤□椻奪□姭榖□□□□楊驖□□槭褓□□□□□□□□飾□□驖□□□□飥□椸□D□散□□□□□榰□□□□□橢裀□稜□□□□□駐檢□馣□稜□□]饖□□首□覷□騱褸□j□飥□露□□□□□間慼慼熱u□□橇□□□□□□褻檢□□□□妖埤□□妖□□□□□□□□□□□□□□R□□霸□□□□□□□□□i□□□□□□檢□□橤□□□□□□□旅□□□□□□□□祉祅□□糖□計禖饐□□□□□饐□□□□□檢□□椽□□□□□檢□□□□□□□□□□□□□□□椹□□驛椸□q饜□□□□□楏粳□□婠□奜□□□□奪□槽□□鷺□□□□□□□□□P□□□祛□□□□□□駾夾□□延褓□祉祈□□□逆□□□祧□□□□□□示□j□奪□□□□□□□□□□□□□泥覕餺□□□F□□□衽□饋□埤□□□□□□□□□□稀埤□□大□年□□□□□□□□□□□□□埤□□□觜j□□□□□E騶□□□□□□騺□□□□□□□□□奢冤龤慼潔牷慼慼撕隉慼慼慼慼慼慼潸禳潛d□□□稙□埤□竁隉慼哄慼撬^試□福□裀□□鶤□‥□□楫□c□意□□□|□□耬豨□□□□‥□□‥q□□¥茥□□□□嶨耦□□c□□嶩□□□‥艦怴潮`□莦約├□□□□苤□□□¥蝤□¥嫨□□§□g煦□□揚□□襩□□滎薄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L□□R檸c□芨□Σ‥□□筧纇‥勤苦□紂□犖□□□¥□說慰D恁慼慼熨r§□芨□|芨糯韣‥驤□§矧矩□□□□芣□□□□鏷□匣譥意□□穧□珵姣□蕁□窺纖韣□□□纖苦莥□萬□紇□¥蝤艨寶□¥蝨□□□¥蝤□□¥蝤□□說撩滿慼慼慼L□□□產¥□磥□顣|帶□□渽瀣§匭湤礡慼撓部L□□□□婦□□猾l癒慝物□約├¥□若驥腹慝□□□櫓k§□□□□ゲ¥□□□□¥□□□悛貊□董¥□□潤□□悢D□□□□□□□□¥粨□□□|□□□蕁□□愨□¥菕慼慼摹_|□□□□□¥□悅諢注□‥□□□□飽慼慼慼慼慼慼L□□□□瑹說慼慼慼慰D□□漦□□□滎□嚏慼慼樊挹魯□□懥磻□□□悅□□□□瑣¥□喻¥鏜騿潦﹛慼掖諢L臦□□滎□□|薦詳懨□蜀襦□□□□□穩Y□ヾL□鑒A鼨□‥擇□□□孥間L□□苦□笲□□¥□左□禳慼慼槨螢X□鯉□笲□□¥□鞏□□□|□芤若嫨□履□孥閏淥嫥□瑾□攔□韣□□□□纂慼撢獺慼標o□□隴r|莧鼥禳慼犛窉r‥瀦□藏□□粣¥□瀤芧藏□□ヾ禳嬈□艨□痋嬈□葷苤□□攔□髡巢|晃滎□□□|□匣朧□□|□匣靨サ□□屨□朧□‥□芤芥サ□□□□芤□芤苤□芥□□耬□□□□□若屨□耬□□苤楫ゴ屨□耬□|□耙蝦⑸rc□淦□苦莤□ヾ慼憮Y膨□□攔□p摨□產‥□□□芤犖該□芣¥□耙□苤藎□□芣c□艩□□耙臨攔□c□□芨□□齤苣§豦淨□□糧□邐□鐐§□□擰□□峞憫X|詳亡□□□□若膣c□楫ゴ□砅蝖慼摩窌d沷rc□淤□若□艦□□韣c□耙ゴ□□靨コ韣□□□耬譏□□□c□淨鯉苦□莤艦ョ熨r□靨ゴ菕撓杉峞憫X‥□□淤蘆□c□□苧□□□□□□芊慼慼慼憎漶憔灨u‥耤□辨□□眝彰l□級芊熨r‥□橦□淤蔥□□□□□龤葩□噣|器□□麧尥□琚慼掖薄撫部撓荂摯奶蛁D試□湨擁□S□噣□□□□陰伙C□橨□約┤韣|□□藎□懥□□□蕁□□□□□韣§□□□□□□□濾珵襣c□□□|薨□□□□□□□效□耤韣§□□□□灘□□鋤耨璣|入□□漘□楫□□若襦噣¥□□□□□□□□□厭堙慼慰^|□□□□□□□□□蜊陛撲蕾^|晃□□□□□麧□¥□□□紇□□鋤□|碥嶢□瀤□□□□|□□□譣¥□□滎□□□□□§□□□□黥□□□¥鍥□□□TV□□|詳入□□□□□□‥糧□溥□□□纂慼慝亡□硨□□□約├¥□鴃憮Y□噣|□韥蝨殷譥□□□麥□□譣|全□艦麤耙楚慼慼潺C耙□□~□シ□□□□コ苤韣¥□□□約ザ薛戣□□□詫□□|□□譨□艩□k□c□□蝥S□□薇腺D嶧□□□□耦狦舐k□徇□奧□|□□胤□□□□□□□狩□k□舐麥紇□|□嶡瑾□粵芣□艦□□湤騿瑩k□□□□瀧□湣□鶠慼撫部慼慼慼梢a□□□韣¥□□□□|□楫灤漦□□麥淣□□□鶧□□□纖韣□□□□苦楥□□若砥慼撬艘G□芨糯□萬□溣|晃□□巢□□□髡□¥□□艩□婦□□幀否學偩□□□□莿|晃□驉慰D襤□□□□□硥□□艦詳晃若□擨□唚¥□諦□□艦解車□□約┤□鯉□硨□‥□□臥□□□攬□¥迭慼潰魽慼璋蟨^‥□□磻邪□艨□□苨楫□□□□¥蝦莨□□^□□□嶢苦莨□□癒慝□□|□紈飧□□□塏ヾ撲℅{□□□□□嬣□□□□苤□□コ□‥墂碧□□□鋦薩□¥□膦□鋦芊樂m□□¥□粨□苣§吧亦□嬣□□□□□|□□鋨□□嶨□□□□□邪|□□殤□□┤□稐¥嶡□┤□襄均慼慼慼憤鉲P□□¥蝩狤□□騿慰D蝤I□蓩狤□¥蝩狦纖□¥蝦莦□□|□崥孥臣|摩韣□□□□苦莨□□□□狦┤□¥蝦莨□□□□莦迴□|□□□□□|□意□轟‥□□您磣¥□碥強奩墂□□□|亡□躪□□□縑憮R□□怩舐訌訃□□約┤苦莤□訐纖艣¥蝦莤□訌□□□¥蝥藥□大¥籐□譏□交□□□□□□□阤苧□□狤□¥蝦莥□楫蝤□□|Q□□□恁慼慼慼慼慝□□紇□E□韣§□□□□□□□耦□憨□□□‥□□□□醋□|□□憨珣|薤□襤□‥□襤□耦迤滎讀蛂慼熟鵅L譥奧□□滎禳慼慼潑l纂慼L□□□□□□耬□旅□犖亨僨憨□福帶兣□郤□□祧□□□□□憨珧□□□粨憨珥癒慼慼潺C憨珥E□‥□憨珨□劫紇□□W臥襤□□艦□□D□□□‥□孥□□□□□|□□□朣¥□□竇□□朗□□□□□朣§□鍥朦全臥嶡□祥□孥□韣|入□□朣¥□□□□|□□書┤縈腦穌|晃□□□朗韣¥□□□A‥□□□□□□齥□╮摩禳慼情潮w寶熒擦莧□□□□□□§□T奧□級□|蜀□□□□□‥□□襤□|邦秈z□□□稌c□齧□□□葧□□A¥□斤□□□|纊獥□韣‥□閏紈□□韣|□□□□|晃□□□斤耨□‥□□□□說慰u¥□陡□□□□約□‥□□懤滎□□□□紇磷碧□□┤□□□□□鸛兩□□譥齱撓褉禴r|全□□□¥□□諢慼ョ漿②]□□O□□迥□若p□□蘆莤□□□□艦孩□□□趑□蕭□□¥□詳廛滿慼慼憔禲慼慼p□□漥閏□蕭□左□□釦籣|全□□□薩□□鬣§□ヾ慼慼敷陛瑛C巢□艤□□苧□□‥耨瀧□□|琚撲A麤韣‥瀩□□飽慼殤C煍D□□□踧□□□□□詳孥□|葨撥□□□□□T|□瀨□營□樊釩餤□匡□紂¥□阤艦紇嶧□奧□□□莥□艣¥蝤□□□□p□□□□□‥□□牧磻□訐約□§□□諍□□□□磣|入鍧揤□§□□□O□漦腦□‥□略晨瀤滎□□阣□礡慼慼慼慼慼慼嬈□h□□□約┤櫓╱灨t□|湥□□漩□□□□|亡逢□□□□晨瀧姨□Τ邪□□□□□□□獵□≧□□□|□□□□逤□□□□□□□c□漥□陰判□學□U湥□揀‥□犖□鍥孥□□□譧□¥□□莦紇巨□□討□□□□¥縑摩牷慼慼敵立□□□薣¥□□趧□□□蝥幕蝖慼慼慝湥□□□□檤艦解¥薄慼慼慼慼潸l尤¥□□阞敁腹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潠]□軧□Σ□□耤耨□□□詳□□□□壕D釦營□□韣‥□□□□晨滈晥□晤□§鼥□軾滿慼慼摹遄慼慼L□嶧□□c□竇□警□□艦□□□□阣□□□艦解‥□竇□□嶢I□敺痑Y□□□酈縈籧□¥癒慼憧_¥□阤艦紂¥S耩□□□□藎□釩□□鍤□¥鍤□滎□□□□□¥獺慼撙C湥□□□□訐約□¥蝤□□¥□□□□‥集□珧擤□§復□□蠷滿慼撞說慼慝福祥□稐|□□犖掠□□耙腹慼摩猁蛂慼慼慼憧_¥□磷□崧殤楫□□□豨集□珥□¥□□□□擤□□□□‥窨□□□□□靨□祧□□‥謨蟧擤□|□□□澥羸媊斥恁撚恣潑l獺撢釋縑慼戮恣慼慼嫵艦□□□□滎鑑酷秺央戮恣慼慼嫵□艨□擨□滎薄慼潑l癒敵央嬈餥嶩□□祺□¥□□□□□擤滎獺慼慼慼慼慼慝詫□□‥謨蟦□□□□□艦觸縈村擁□湤□□集麤譧□|入□□□韣§□鯤苦莤芨□□□□掠艦孤韣|狨□苨□□□□□□狨□珵□湧□□臣|狤耬龤□□□□□□□耬龤□□□□耦狤耙□滎媞琿褟狨蜀□□□□噫□□□¥Φ□□□入□□□□□p□□□□痋慝湧□□k□擤□¥劫□彥□硥□□訃c□鍚蝖槭B豦約├|□滄擤□‥□□□蒨□犛噦約┤恨擁彧□¥彧□□□峞慼L擁□撥□□纂慼慰D□□若□擦莨□□□譨□□檤譧□□□檸□□□□菕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慝薨□□□□¥獺慼憧岸ㄐz□c□葷苤□□□□□葷□□□□哄慼慼慼p□‥耤□□□□□□韣□□□□□□□□□□□獵□¥□臥獵□□迴□襆嶩□葷□¥悅該□鋧□□碥Q獵□□□|□姥悅祩□□□□§□磧磧橋□麧□噫□□|□□□□入□□芣c□葷苦□□訐紇□村□□§□□詳□□□□墂晃□彌姻|毤酈□□耙□□□¥您揧□莨□□□□韣□□□□苦莤□譏□□□¥蝦□亥□□□¥蝦莦□□□¥蝥□媩□□狣‥耩□□□□□□□媩狤□訐紂|□□□□□蔦□□尥□鋧□|晃□□□漥□□□□□樦兣|晃□□□¥□譥蝧□□□狤艣¥蝤□□§□□□□|蔥洁潦縑慼慼慾滿慼慼慼慼L□u□□ヾ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L耦□□□□□□韣□蕁□蚑槻l牷潸v□竇詫□¥□□苨□□|欥□□鍷N□□□紂□□讓□□鋧□□館□謘慼慼慼慼慼慼p□§□□飽撬蝖慼慼敗飽慼慼慼慼慼憬u|詳全□□□□□□¥□□苦L□灤□□□|□□效□莤韣¥飽潑鞳慼慼慼慼慰D悅L□□□韣|碥□□□詹y□莣|亡□□莩□笲姥□|□□□□鋧□韣□□□□□□蔬R□楫□狣□□□販□亡□蒧□¥p□□□亡□蝖慼情慼潠]姦亡□奸□□□□詳□i□|壤□該i□|□□詳姥i□□楫翩撓渥\楫□狣c□□□□□□□肣□艦□□□□□□簾怴慼慼慼慼慼慼樂m□□□□肣|廛憒邐□入p□□□□□笲□□□□□耤情慼慼槨迭敵央敷搳慾滿慼慼慼慰D□螂渥\艦孩狣□荂慼憧_‥□□邐□□□婩狤韣□□翩標﹛槭慼慼樞籠D鍤珵□狩□□□阣§□□□□□□□襣□□□蜀oQ□珵趣□□鋤□舐□□□□□譧□莣c□□熒□□□p□c□復□n□□□狤□¥蝥□婦□狣|□句□□悅□□揀□□□□螢□□□ゲ‥□□□□|□□□□晃□□詣¥p□約營□胤□□|亡□□□|碨擰□□□譥□□入□p□§□□瀦螢□黥蝤□|奔餧□□□□□莣|內復□徇襆□□陽莤□訐紂□□踩繪插熟楚樞籠D屩餥□□|□鄖□□§趑ヾ慼職ョ撚q‥□□殮□□□□□‥□□□瀩□奧□□□□□滎職ョ潦H□|晃□艦紇屩餥□□¥p□粻孱□§□紇□□‥□□劖騿慼慼撒{□□□磣|孤蕁□□漦孱窺□□粻孩□□□□□詫□紇□□|全卡荂慼慼p□§□□粻□嶧驉憧_□□翩憮W莧□愣□□□灘□□□□‥□齧□□□□揩□鳧□□□□□□□□鯉□□韣‥摦□蔥濫□阤□□亡□□愣‥□□□□□愩□□□□□□□□¥濫□□□□□¥憤□悅諍若□□□¥□耩□泌□□□便□□□□□□□¥愩□復□艤□湦□§□□□蕁□□□迴霜r□艤□懤苦莧攬□艦纖□¥蝧產擦□艦懣□□否級□舉□¢□   金光明經文句記卷第三(上)   金光明經文句記卷第三(下)   宋四明沙門知禮述   ◎二從此下釋文二。初對判分文二。初對判。明經力用通指三品也。今品下乃以此品對讚歎品論於傍正耳。二此品下分文。二夢者下依文釋義二。初明夢中見聞二。初夢見金鼓三。初正見金鼓。二初釋夢。疏中前釋信相菩薩在其似位。或是鄰極之似。或是鄰極之似。於此位中夢見金鼓。豈是博地昏惑之夢。故以二義釋於夢字。初謂三昧名為如夢。由達性具修德無功因辦果事。如夢勤加。是故名為如夢三昧。次又入下乃以凡人有夢有覺。喻法性觀有入有出。此以說默而為出入。二釋皆示夢是觀智。初釋稍親。問夢是顛倒迷真之法。觀是覺智悟理之法。經文雲夢。疏中那以觀智釋之。迷解天殊。如何融會耶。答佛地迷盡凡夫未解皆不論觀。於迷能解得言觀智。故起信論雲。依業識故故說見佛。若離業識則無所見。今明似解照法性故。名為入觀。依業識故名之為夢。智解未極安得非夢。照法性夢豈非觀智。不得此意此文莫銷。二法性即下釋鼓二。初正釋二。初直表三德。能觀之智既以夢示夢必見相。故以金鼓表於所觀。即法性也。蓋由鼓體具圓空鳴可表三德。其狀姝大復彰三德無量甚深。二姝大下三皆深廣。以此三德一一皆是法性全體。趣舉一德皆能具二。得名三身三智三脫。若不爾者。那得三種皆無量甚深耶。二此下結示。即鼓之三德對光秖是所照法身。即此法身攝報攝應為上三德。故雲觀一而見三佛也。二從其下見鼓光。全所照理起能照智。故法性德皆成智德。鼓圓空鳴光豈不爾。鼓三姝大光亦合然。須知法性體是本覺智是始覺。秖是一覺由不覺故分本始殊。既成大果已離不覺。故始冥本稱法報合。豈始覺得異於本耶。所引新本同體同意同事者。既法報合故與諸佛無二無別。此即下此見鼓光正表報智。此智冥法法具三故故報亦三。亦是此報上能冥法下能垂應。故雲具三。三復於下見光中佛二。初約文表義。言光從等者。對上二身。此總表應故雲同事。應不孤立必具三身。琉璃下法。佛坐下報。大眾下應。二此即下結義歸圓二。初別結此三。以全法報為應身故。是故經文具表三佛。二睹此下通結上義。言三佛者。即鼓表法佛。光表報佛。明表應佛。既其三佛皆具三義。乃顯法法具三。略則十種三法。廣則一切皆三。此諸三法順譬釋。則世金光明所譬三法也。若就附文當體釋。皆是法金光明。以一一具三可貴可重義。寂而常照義。能多利益義故其義既爾。是故此經名金光明也。此所表義乃由大師得旋總持。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故釋題消文圓融若此。見聞之者當去情著而思修之。二從見有下夢見擊鼓二。初分文。二見有下釋義三。初見擊鼓。二出大音聲。三其聲下聲所詮辨。二初鼓是下明似智會法起用。上鼓表三光三佛三秖是一。三今對信相機智所觀合三為一。但名法身婆羅門表真似淨行。既是鄰真故經稱似。圓似能伏同體惑染故名淨智。以此淨智會本常理。乃以甘露相似相應。能以妙音遍三千界。滅苦生樂。故使經文復以擊鼓表似位三身。若不爾者。則信相本性與佛天殊。佛之應用非信相感也。行者應了釋迦信相同興此夢。故有懺法利益眾生耳。二鼓是下明枹鼓合成三身。二從時下覺已說見聞二。初分文。二時信相下隨釋四。初往佛所。二初釋夢且二。初約教釋。疏存二釋。初約入觀出觀。此乃就法橫釋。次約伏惑斷惑。此乃就位豎釋。入觀本期登地斷惑。故知二釋其意相須也。言三十心者。借別顯圓也。二觀解。言觀行位者。既對分真即五品十信俱名觀行。以未證真似受觀名。內外凡位無明眠法全未破故。故觀三身如夢所見。真位分破於理明瞭。故觀三身猶如已旦。出王捨等者。變易五陰因位未離如居王捨。今出此捨表至於果。既論觀法有入分真及極果分。故預表之。二往耆下釋出往。王城靈鷲雖俱是地。山為佛居故表果地。信相在城合表因地。今以出往表因趣果。二爾時下與緣俱。三伸敬。信首為貴者。佛法大海以信得入。信是因人。以上求故如首為貴。慈悲為賤者。拔苦與樂乃果人下化。故如足為賤。以貴敬賤者。以信扣慈也。經禮畢右繞表戀慕。四從以下述夢二。初分文。皆言行者。古以散說一十七字為行。偈頌二等。四五言則四句為行。七言偈則二句為行。所以古師分經悉以行數為準。邇世變亂製度增減字數。致損元規。豈但使古疏分經參差。亦令目錄紙數無準。寄語有識當依古製。二以其下釋義二。初總明夢二。初明見金鼓三。初見鼓形狀。二其光下見鼓光明。三又因下見光中佛。此三共是長行所表三身之意。鼓雖具三是所證故合為法身。光具鼓三全理是智。故合為報身。諸佛境智及以攝機。亦具三身對上名應。此合九三。乃如夢三昧所觀之境。三昧是觀。二見婆下明見擊鼓。上文所表合九之三雖是佛法。既與心法及眾生法無差別故。為信相心性之境。今於夢中見已似智會性法身。起應機用說懺悔偈。斯乃信相同於如來起經力用。二從是下別明夢二。初分文。二釋義二。初明金鼓有滅惡生善之力二。初別分經六。初滅世間因果苦。前二行滅果。諸有者。三有也。後一行滅因。諸惱三惑也。二斷眾下生出世間因果樂。前二行出世間果。斷眾怖者。離五怖。謂惡道怖惡名怖死怖不活怖大眾威德怖。得無所畏者有四。一一切智無所畏。二漏盡無所畏。三說障道無所畏。四說盡苦道無所畏。離二死此岸到三智彼岸。後一行出世間因。定謂楞嚴此定具慧。即觀不思議境等正道行也。助道即事度等對治行也。三是鼓下能令眾生自他俱備。前一行半自行備。後二行半化他備。害煩惱是破因。除苦是破果。下二句釋上。貪瞋癡釋上煩惱等之一字。等取諸苦悉令寂滅。是正釋上能害消除義也。四若有下能滅報障兼得宿命。以戒緩故處於地獄。以乘急故聞金鼓聲。不獨出獄兼知宿命。千萬億生善知此事。故正念諸佛復聞諸佛圓妙法音。五是金下能令眾生得諸法門。先少得者。且約一種遠惡修善之法也。後多得者。隨思隨願皆悉令成就也。六若有下能破眾生八難流轉。即經雲諸難也。八難者。三塗為三。人中有四。一盲聾瘖啞。二世智辯聰。三佛前佛後。四北州。天上一謂無想。或長壽天。二釋此下總示義。經示六文。該益雖遍語猶總略。備解或難。是故大師令講解者就此六文一一委明。從苦得樂漏得無漏。捨小入大自權至實。從因至果。節節皆論破惡生善。具辯應如二十五有。皆得果報因花。小草中草上草小樹大樹一實事方便實報十番利益。方盡金鼓所出妙音被物之相。具如妙玄及請觀音疏也。二從一下明教詔懺悔之法二。初分文二。初正分經文。二敘意生起。邪倒障理者。於苦果身起八顛倒障四德。此言報障也。下二可知。聖人下據上釋迦自作敘雲。我今當說懺悔等法。今雲聖人即本師也。令達三障即三德也。示其懺悔總示也。下三句別。示也。示道理報障即法身也。示因果煩惱即般若三觀為因三智為果也。示善行結業即解脫也。須願指歸者。以願導之令至究竟也。二自懺下釋義五。初教自說罪過懺悔二。初分文。二夫法下釋義三。初明法身是依憑。對修合故但名法身。而性常離故具三德。此三尊重複名三寶。法名不覺。佛名為覺。此寂照性本具諸法。故遍一切修德之處。以此和義名之為僧。凡小雖迷而全體即是。是故圓教初中後心一切菩薩無不以此為歸為本。此本若立則三智三行三身三脫一切道法任運而生。經言。我為等者。眾生性德全是果佛真如我也。二內本下請佛覆護。經兩足之尊者。大經明十號中兩釋。一約人天善趣兩足為貴於佛天人中尊。二約福慧俱備名為兩足。斯須猶頃刻也。扶疏盛也。豐鬱茂也。說文雲。扶疏枝葉四布也。二正明懺悔二。初分文。二釋義二。初總明懺悔二。別懺下別明懺悔二。初分文。二釋義三。初懺煩惱障二。初釋文三。初釋。不識諸佛十力者。一是處非處力。二業力。三定力。四根力。五欲力。六性力。七至處道力。八宿命力。九天眼力。十漏盡力。此十通名力者。即諸佛所得如實智用。通達一切了了分明。無能壞無能勝故名力也。大菩薩亦分得比力。但比佛小劣故沒不受名故。直名佛為十力也。此之十力法佛本具。報佛證之應佛用之。眾生色心依正因果舉體即是三佛十力。但以迷故全智為惑名煩惱障。而獨頭無明為煩惱種。蓋由觸處不了法身故。喻牛羊鳥雀之眼不識天子及以檠像。以不了故三細六粗熾然而起。言檠像者。累土木為佛像也。人知畏敬鳥雀不然。或引周禮正弓之檠者。非此中意。二釋及父母恩淨名雲。善權方便父智度菩薩母。一切諸導師無不由之生。以其不了獨頭相應全是二智。是故法身隱滅不生。三釋不解善法。助道眾善能辦應身既其不解。是故不修。二三佛下結示。舉不識解顯今識解是妙懺也。二自恃下懺報障三。初約事釋以姓。傲他者。以貴傲賤也。西土剎利婆羅門姓貴。毘捨首陀姓賤。餘二可解。此二善報。若縱恣者。為修道障。若不縱者。堪能助道。二今更約法釋二。初約三學。乃以事三表於三學。由慧得道故如姓貴。定能資慧故如財寶。戒能制犯故如盛年。染此下示為障相。大論雲。自法愛染故毀訾他人法。雖持禁戒人不脫地獄苦。非求法者。法過涅槃尚了如幻。豈染自法。以慢他人。不見己他方名求法也。二法華下約三教。三中且取盛年一種該於三教。窮子除糞至知庫藏。歷漸三昧。二邊心強皆名少壯。佛居道後究竟無為方名衰邁。凡人下欲明法壯更舉事壯。藏教二乘通教三乘。析體雖殊皆以空強者陵有弱。別雖三觀共緣無量。故恃法眼陵於慧眼。此等皆名盛年放逸。種姓財寶歷教亦然。三著此下結須懺。三學三教名報障者。此心成就由宿熏感望。後在因望前為果。故得名為於報起障。障故須懺。三從心下懺業障三。初節經示義。二初一下隨文略釋十二段。如疏列。亦是教他者。指口作惡業也。即自造四過。復教他人行一切惡。既隨癡心豈能反照。經心生忿恚者。求五欲則忿他不與。有五欲則忿他見侵。忿怒也。經雲。親近非聖謂外道也。外道自以為聖。故佛弟子指為非聖。慳吝財也。疾妒賢也。私詐曰姦曲媚曰諂由貧窮故。而行詐媚。言無佛世敬田者。以辟支佛出無佛世故。菩薩歷劫形服不拘故。無佛世隨機化物。恩田者。田有三種。三寶曰敬田。父母曰恩田。貧窮曰悲田。通名田者。皆堪種福故。經憍慢者。俱捨雲。慢對他心舉。憍由染自法。三造業下示解釋法。約今稟教且人為始。若所懺多屬四趣。通惑所造名有漏業。別惑所造名無漏業。大悲不思議等種種之業。故等覺來皆須懺也◎。二從我下明供養諸佛。二初立意分文。二依文釋義二。初明財供養。經我今等者。此乃即法以明財供。何者。以一大千界中自有千百億佛。況無量無邊大千諸佛。財若有限何能遍供。良由了達所奉之供體是法界。出世無盡一一周遍故一切剎一切佛前。皆有六塵妙供養事。不獨廣遍亦乃常存。盡未來時施作佛事。為彰次段修行法門。故此別名財供養矣。須知二供其體相即。為門不同故分為二。二法供養二。初分文立意。化他用慈是無緣慈不離三智。自行順智既是佛智豈離三慈。為令易解相對說耳。法供養第一者。能令佛壽常住不斷妙化無窮故也。又有法則二供俱成。無法則財供亦廢。是故法供得稱為最。二依文釋義二。初明化他法供養二。初化他令修行二。初分文。二釋義四。初我當下明化始以大悲拔苦。二我當安下勸真因十地之行。三已得下勸真果菩提大覺。四為一下勸精進督使成行。二夫眾下初教義。二觀行。一念心者。趣舉一念也。以妙三觀調妄即真名真明發。或至初住。或至六根。或成五品。皆得名為成真果也。故止觀義例道樹之喻。觀陰等境成不思議。名為生芽。初品已上皆名生果。彼修止觀生芽生果。與今觀心真明真果法喻相當。調一切等者。乃一心觀成歷彼彼心。無不成觀。與彼義例淨心遍歷任運泯合。其意亦同。二次四下化他令懺悔二。初立意分文。二依文釋義三。初欲說懺。二千釋下正為說。涉時既多造罪復重。若了逆罪即金光明。全所具理為能觀觀。由此顯出法性金等。名拔王難。障轉成德何罪能縛。故五無間皆解脫相。此乃名為正為說懺三我今下說懺已。二從我下明自行法供養二。初分文立意。前自下問。譬如下答。以譬帶法兼而答之。金師譬金鼓釋迦化主也。初習譬始發僧那時。皓首譬今果後示現。從始至今何嘗暫廢說行說懺。互燒譬即懺說行。互打譬即行說懺。智斷亦然。器成譬一番之機。自因得果。故未得果。須數燒打何嫌重說。今是下辨異。雖數燒打各有其門。二我當下依文釋義二。初自修行三。初標章。二珍寶下修因。腳足者。疏存二解。初以十地為果腳足。二以十度為十地腳足。言十度者。六外更加方便願力智也。於餘下釋出十度為地足意。華嚴十地品廣明其相。三果中下明成果。指經初句為總。餘三行三句為別。功德是福嚴。光明是智嚴。不離色光而論智光。以其色心不二究竟也。三行之中疏不釋者。今略列之。冀免檢尋法藏。須論八萬四千皆祕密。故名為甚深功德。乃是六度萬行所成就者。略言萬德廣則無量。一切種智即中道智。中必雙照今三圓極。禪謂達禪。達根本等皆法界故。定謂楞嚴。本性健相二是大乘事理二定。於一切法皆明靜故泛舉百千。根謂五根。力謂五力。即信進念定慧。此五能生一切善法。名之為根。力排五障。乃以疑怠邪亂癡遮此五故。名之為力。與上五根名同用別。覺謂七覺分。一擇法覺分。二精進。三喜。四除。五捨。六定。七念。此七能令定慧均平。通名覺分者。有到極果覺知之分也。道謂八正道。一正見。二正思惟。三正語。四正業。五正命。六正精進。七正念。八正定。八離偏邪通至涅槃。故名正道。根等道品修雖在因。證皆果德。陀羅尼者。翻為遮持。遮一切惡持一切善。數或五百八萬四千表破煩惱。且言其實數一切法能遮能持。十力如向記中已列。此乃自行始終之相。二從諸下自修懺二。初分文。二釋義二。初請佛。二後十下明懺二。初分文二。百劫下釋義五。初懺報障二。初出報障相。百劫受身身作眾惡。惡為因緣。即生憂苦。能生所生皆是報障。良由報得惡五陰故。故疏與經對於五陰。既知皆陰非報是何。須了五陰造作眾惡。方名報障。若作眾善豈名障耶。二十方下請惡除滅。願佛受懺即是除滅。若不助正資導成懺。佛雖有力何能除障。意可見故疏更不釋。二懺煩惱障二。初分文二。二釋義二。初出相。經業垢者業名動作。煩惱心動成於垢染。亦可煩惱從宿業生。故名業垢。二唯願下乞清淨。經大悲水者。同體之悲方稱為大。此悲為水洗無不淨。悲雖同體非緣不興。三懺為緣不洗而洗也。三懺業障二。初分文。二隨釋三。初豎論三世造業。二初對報示。現前色心名正受者。未成報者。有繫屬能。若修善禪諸無漏道。則來責報現諸業相。或密為障。不依大乘三種懺法此障不滅。二設問釋二。初設未有問。二明遮起答三。初引經論證。數家是婆沙論家是成實。遮未來者。斷相續心。若不遮斷(音短)未來必起。故新經淨除業障品懺罪文中。依三世菩薩皆雲。已作之罪願得除滅。未來之惡更不敢作。並遮未來也。二今更下引現事例。在家例造罪時。捨家例修懺時。若不遮斷必須更改未有之事。至於正有。三未來下據義結答。索然猶解散也。二橫明現起十惡。三遠離下求懺過去業。若十惡十善止就三塗人天解釋。豈安十住逮十力耶。得前五戒持犯之意。則今義可解。十住十力別圓二教皆可明之。持犯之意今義易明。故須因位至於後果。節節論於十惡十善。四明迴向。此懺愛著因果之罪。他以此國及餘世界是五乘人修善法處。約處明人故雲隨喜。今明我在此土他界所修之善。今悉攝取迴向眾生證無上道。聲喻諸善。角喻迴向。近遠可知。方便力大者。若善迴向成大方便。功等太虛。然若不了善即法界。不名迴向也。五釋八下懺善惡二難二。初揀示分文。次一行半疏釋正取善遮道義。二初四下釋二。隨文釋義二。初指惡為難。六初釋諸有險難。二十五有者。四趣並四洲六欲大梵天四禪無想報那含四空處。未絕漏業故同名有。釋報障義具於前疏。二釋生死險難。業為險難至非非想定。報為險難。至有頂天。鬱頭藍弗是其例也。下之業報險難可知。三釋婬欲難。四釋輕躁難二。初正示輕躁相。謂初心在緣名覺。細心分別名觀。亦尋伺心也。此之陰心故屬報法。二如羅下引聖凡例二。初聖。出觀者。出定也。就無學釋無惑業故。驗是報法也。二更舉下凡。迴轉易轍者。如學經未成復欲學律。學律未成復欲學論。此輕躁人終不成功業也。不成業障者。障應作者。字之誤也。五釋近惡友難。如移廄者。廄音救馬捨也。馬之所聚也。付法藏傳雲。親近賢善聽聞正法。如昔華氏國有一白象。氣力勇健若有罪人令象蹋殺。後時象廄為火所燒。移近精舍。有一比丘誦法句。偈曰。為善生天為惡入淵。白象聞之心便柔和。後付罪人不害嗅舐而已。王召智臣共謀此事。一臣白王。此象繫近精舍。必聞妙法。是故爾耳。今可繫近屠坊。彼睹殺害噁心當盛。王令繫象屠所象見殺戮。噁心猛盛殘害彌甚。鄰於哭貨者。謂墓學哭鄰市學貨。葵氏貨清經曰。貨化也。變化易之也。故字有化。又財也。史記曰。孟軻考母偏孤居近墓。軻乃常戲於墓。母曰。此非所居去居市傍。軻復戲為商賈。母又曰。不可居。又居學館之傍。乃為揖讓進退有禮。母曰。此真可以居。軻後遂為大儒。著書七篇。六釋三毒難。疏分科雲。善惡八難。善論四難。經疏可了。今之惡難經似列七。約何雲四。蓋就三障義有兼獨。一兼三獨。乃成四難。何者。六趣險難三有險難及輕躁難。此雖三難獨在報障。婬欲愚癡及三毒難獨屬煩惱。近惡友難獨屬業障。若生死險難疏有兩解。體兼業報。故三障惡義當四難。然須了知惡是性惡。是故此惡即無生觀。如此懺之頓消諸難。二遇無下指善為難。二初明善惡俱能為難二。初雙明二義。二遇無下依善釋文四。初釋遇無難難。二乘出宅到無畏處。無難相顯故舉為例。暫樂人天自謂無難。皆當此難。二釋修功德難。如一等者大論第八雲。迦葉佛時有兄弟二人出家求道。一人持戒誦經坐禪。一人廣求檀越修諸福業。至釋迦佛出世。一人生長者家。一人作大白象。力能破賊。長者子出家學道得六通羅漢。而以薄福乞食難得。他日持缽入城乞食。遍不能得。到白象廄見王供養象種種豐足。語此象言。我之與汝俱有罪過。像即感結三日不食。守像人怖求覓道人。見而問曰。汝作何術令王白象病而不食。答此像是我先身時弟。共於迦葉佛時出家學道。我但持戒誦經坐禪不行佈施。弟但廣求檀越作諸佈施。故飲食備具種種豐足。我但行道不修佈施。故今雖得道乞食不得。妙莊嚴王者。法華疏雲。昔佛末法有四比丘。於法華經極生殷重。如甘露未霑。於是結契入山修道。居山日久衣糧殫罄。一人云。君三人但以命奉道莫慮朝中。我捨身力誓給所須。三人功圓事辦。一人數涉人間偶逢王出。愛彼光榮。功德熏修報生人天常得為王。三人議雲。我免籠樊功由於王。王耽果報增長有為。方沈火坑宜早開化。一人云。此王著欲而復邪見。若非愛鉤無由可拔。一人為端正婦。二作聰明兒。兒婦之言必當從順。如宜設化果獲改邪。婦即妙音菩薩也。二子即藥王藥上也。王即花德也。三釋值好時難。如劫初閻浮人壽八萬歲。北洲壽定一千歲。俱以壽長受樂不樂修道。鬱單越此雲殊勝。勝餘三洲故。四釋值佛亦難。興起行經雲。多舌童女舞杅起腹。至我前曰。沙門何不自說家事。乃說他事。汝今自樂不知我苦耶。汝先共我通使我有娠。今當臨月。事須酥油養於小兒。盡常給我。天帝化作一鼠。入其衣崶褡忽然落地。是時地裂旃遮現身墮阿鼻獄。涅槃迦葉品。善星是佛菩薩時子。出家之後受持解說十二部經。壞欲界結獲得四禪。而親近惡友退失四禪。生惡邪見。言無佛無法無有涅槃。遙見佛來生惡邪心。入阿鼻獄。調達是佛堂弟而自造三逆。謂出佛身血破轉法輪僧殺阿羅漢。教阿闍世殺父成就害母加行。復以噁心十爪甲下藏於毒藥。欲嗚佛足刺足害佛。將往耆山。出城地裂生入泥犁。此等值佛而成大難。然上三句體是漏善。障修無漏故名為難。此句造逆似不類上。以值三寶最名為善。逆故成難。亦可例上於善障道。二若讀下明平去二聲讀文二。初明讀字通平。二又依下據經屬去。三從諸下明稱歎二。初立意分文。二種供養可對身意。既不興言是故未洩。三業不足是故未備。今加口業顯而復具。故成次第。前雖自他修行修懺。而能資益佛之壽命。名供養門。今雖稱歎佛之三身。而能成就行人觀法。名念佛門。法雖互具從增勝故。立二法門。二標諸下隨文釋義三。初標歎。報應二修全理之事也。法身一性全事之理也。十方三世佛佛三身。如此標章何所不攝。我依止者。既雲法性一體三佛。驗知他佛為心性佛。此依本覺起於始覺。亦是三諦發於三智。非此依止不成妙懺。故圓初心名修佛行。四眼入佛眼等。大論文也。十智與如實智總十一智。十智與二乘共。如實獨在佛。十智者。一法智。二比智。三他智。四世智。五苦智。六集智。七滅智。八道智。九盡智。十無生智。如物投等者。石蜜至甘。海水至鹹。物投水會皆失本味。體法即性無不妙也。此之佛海寧不歸敬。二就正下正歎二。初分文。二略歎下隨釋二。初寄言歡二。初略歎略況二。初釋略歎二。初金色相貌二。初以他金比色。閻浮金者。此是西域河名。近閻浮樹。其金出彼河中。此河因樹立稱。金由河得名。二又佛下以照物顯光。二然金下讚金色所以二。初明是眾相所依。二金有下明為四德之譬。二猶如下釋略況。二廣歎廣況二。初廣歎二。初分文。二從其下隨釋。言讚應色意彰法報。色相是表智證是堙C雖分表堸Z是異體。故新本中所明四德別屬三身。謂法具常我。應身具淨。化身具樂。分圓為別融別為圓。故圓三身身身四德。其得意者。了今應四即法報四。當以此意尋乎經疏。文四。初歎我德。二從善下歎淨德。三從功下歎常德。經巍巍者。高大貌也。玻琍此雲水王也。四從三下歎樂德。潦音老行水也。稽首者。說文雲。下首也首頭也。孔安國雲。稽首謂首至地。二從如下廣況二。初分丈。二佛功下隨釋二。初廣況。此之四句喻前四佛舉。大師釋之。或喻應身有量無量。或喻法報四諦四德。玄文序中顯金光明佛不能喻。良以三身三一自在。是故四喻或別在一。或總顯三。此文正同前對四德。海無增減故常。地體是淨。山形高出如我。虛空無礙故樂。二合喻。二從一下絕言歎二。初分文。二一切下隨釋二。初正絕言。二更牒下牒喻帖合。問疏釋寄言及以絕言皆離思說。同耶異耶。答四德祕密本離心緣。今之稱歎為令眾生入祕藏故。故寄言絕言皆彰離念。寄言用四喻於四德。喻既莫數顯德忘緣。絕言中四不可為喻。亦顯四德忘於緣慮。大師深達經文妙旨。故解二文皆絕思說也。三從相下總結。四從我下明發願二。初立意分文。如牛無御者。謂牧豎也。夫立願者。若多若少皆須不失四弘之意。而此四弘須依四諦。願不依諦名為狂願。今就圓論。依無作諦雖世出世二種因果。皆了即性。無苦可度。無集可斷。無道可修。無滅可證。如是則能遍度盡斷圓修妙證。比前三教願未免狂。銷今諸願。若失此意非圓行人。二隨文釋義二。初正明發願二。初自發願二。初願果滿四。初我以下願意輪滿。大覺圓明故屬意業。二講宣下願口輪滿。三摧伏下願身輪滿。陰死天子多約於身。煩惱屬意。今從多分。四住壽下願慈悲滿。非無緣慈住壽不爾。二願因圓二。初分文。二釋義四。初我當下願有為功德滿。六度成就此約真因破於六蔽。從斷正論。是智德故故名有為。二斷諸下願無為功德滿。此約真位垂形九道調伏眾生。任運不與惑苦相應。是斷德故故名無為。故海東法師雲。始覺斷障是實斷斷。本覺斷障是不斷斷。正與今家智覺二德。其義齊也。三我下願宿命念佛滿。憶宿命教。見過去佛。亦憶諸佛所說正法。四我因下願值佛滿。因過去善見未來佛。遠惡修善成智斷因。二為他發願二。初分文。二一切下釋義二。初願作藥王拔苦。二願作珠王與樂。此能拔能與是無緣慈悲。所拔所與須論十番。所謂果報修因聲聞支佛四教菩薩方便實報。今藥樹王拔此十種行人之苦。珠王合與十種人樂。當以此意銷與拔文。初自分四。初總拔眾苦。二若有下拔根缺苦。三十方下拔病苦。四若犯下拔王難苦。次與樂二。初分文。二上文下隨釋三。初與世間樂果。經鼓吹古今注雲。短簫也。經優缽羅此雲黛色。即青蓮華也。常於三時者。晝三時也。二從願下與出世樂因二。初分文。二人緣下隨釋二。初令修行外緣具二。初值三寶。二離八難。二令修行內因具二。初分文。二人因下隨釋二。初生尊貴。二饒財寶。五礙者。一不作梵王。二不作帝釋。三不作輪王。四不作魔王。五不得作佛。三從若下結成二。初分文。二釋經二。初結自。二結他。二從若此下約願隨喜二。初分文。二釋經二。初隨喜他。二隨喜自。五從若有下結成二。初分文。二釋經三。初結成斷惡。二諸善下結成生善。三非於下結值佛多。三釋讚歎品二。初釋題。二初約義通釋二。初示四悉意二。初列。二釋四。初世界。思疑佛壽者。即前經雲。作是思惟心生疑惑也。一心信解者。開悟也。即經雲。信相聞是四佛宣說壽命深心信解也。斯人者。相信也。本事者。今之所為皆由昔願。令眾歡喜故屬世界。二從下為人。三從滅下對治。罪之尤者。尤甚也。以德勝恩重毀之罪甚。口毀曰呰。亦訶也。四從所下第一義。言諸佛極尊甚深無量者。圓初住去分以法性為身體相。妙覺盡以深廣法性為身體相。故起信論雲。諸佛如來皆是法身智相之身。第一義諦離於施作。今稱讚此令人入理。二若欲下釋讚歎名二。初分字釋義。亦更互分別者。以述德為讚。褒喻為歎。但使敘述褓稱義成。對字無在。二引論證成。彼之稱揚可證褒喻也。二此品下結示別顯二。初約三業別顯。雖具三業口業為正。故是別顯。二結此下約四悉別顯。四義指向能讚人等也。此品下別顯也。於四悉中正在生善。對前懺品正滅惡故。二釋文二。初分文。二隨釋二。初長行二。初釋對告人二。初約對治釋。瑞應雲。佛告魔王。我積功累德今得作佛。魔雲。積功累德誰為證。佛時以手指地雲。是知我。是者謂指地神。干時地神湧現為證。二又對下約為人釋。半空已上皆是男天。半空已下皆是女天。是鬼神報稱為天者。有天然力用故褒之以天。召諸鬼神皆以天名不唯此也。實智乃是善法之本。今讚覺者生人實智。宜告善女。又別名堅牢宜證往事。稱理不懷云云之意也。二釋金龍尊。金光明法門所依法也。金龍尊能契行也。若法若行皆性一修二。故金為理能讚為龍。能益故尊。斯以證理起用二修對於一性。當體名為金龍尊也。二偈頌二。初分文。二隨釋三。初讚三世佛五。初總讚三。初約事理明總三世。十方心意識境名之為事。何有一事不從理現。經雲。寂滅是涅槃義。既稱微妙是大滅度。則彰三德非縱非橫名祕密藏。密藏圓遍無別世方。世方宛然無非三德。不以二相見諸佛土。斯之謂歟。以此總讚為妙何極。二總理下約三法明總。法身者。明性一也。報應者。明修二也。全修在性合三為法。名總法身。全性成修合三為報。合三為應。是故名為總報應也。一切三法莫不然耳。又法身總三土。以實報等皆寂光故。報身總二土。方便同居睹尊特故。應身總同居淨穢兩處。凡夫二乘見生身故。分別則三身三土勝劣不濫。融即則三身三土局偏相收。以此讚佛佛德無遺矣。三如是下約四德明總。經雲。諸佛清淨。剋果明德也。果中眾德更無不會。舉一淨德必常樂我。四德圓妙。舉一全牧。是故此四乃是三身之德。三身融故四德遍嚴。是故三身無非四德。總此為讚極佛體用也。今此點示故注云云。二從色下別讚二。初分文立義二。初分文。大相謂三十二相。小相謂八十種好。皆稱海者。若大若小悉無有邊故。皆是法界全體顯現。故一一相無非法海。據其總讚諸佛清淨微妙寂滅。以總顯別。一一相好皆祕密藏。大師見彼得意處故。故釋相好皆立海名。二所以下立義二。初明能讚智巧。二夫下明所讚德深二。初歷教分別。二據圓融即。此之二意學者應知。括經論之幽文。立教觀之深趣彰化跡之不濫。顯圓機之頓照。何者。以分別故從勝別示。以融即故觸境遍收。得後後者必得前前。得前前者不得後後。不知後故當分義成。能知前故跨節義顯。若能了知真中感應二識見佛。則今二意收揀無遺矣。二識者。起信論雲。佛用有二種。一依分別事識。凡夫二乘心所見者說名應身。以不知轉識現故見從外來。取色分齊不能盡知故。二者依於業識。謂諸菩薩從初發意乃至菩薩究竟地心所見者。名為報身。身有無量色。色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所住依果亦復無量。種種莊嚴隨所示現。即無有邊不可窮盡。離分齊相隨其所應。常能住持不毀不失。皆因諸波羅蜜無漏行熏及不思議熏之所成就。是受樂相說名報身(文畢)斯乃如來以法界用。隨順眾生事業二識。現報應身。應身是今生身。報身是今尊特及法性身。依事識者。但見應身不能睹報。以其粗淺不窮深故。依業識者。既睹報身亦能見應。以知真如起二用故。行者應知。真如之用現佛身相大有三品。一如華嚴談相好數有十蓮華藏世界微塵。二如觀無量壽佛經。明八萬四千相好光明。三如此經及法華般舟等。說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此三品相既是真如全體之用。若多若少皆無邊際。故悉稱海無非尊特。然有通局。以藏塵八萬局業識見。其三十二通事識見名生名應。若業識見即無有邊不可窮盡。離分齊相名為尊特。屬於報身。此如今經別所歎相在三十二。以金龍尊就佛四德微妙寂滅。而為總讚。以總顯別故三十二無非祕藏。故一一相離於分齊。如空無邊常住不毀。疏據此釋三身融即正讚尊特。若其不知龍尊總讚是依業識見應即報。豈三十二圓光一尋名尊特耶。言真中感應者。良以如來現應化身示住遍真。說於生滅及無生法。被藏通機。現尊特身住於中道。宣說無量及無作法被別圓機。故文句雲。丈六身佛住真諦。丈六尊特合身佛雙住真中。尊特身佛雙住俗中。法身佛住中道。疏有六處明應化尊特。皆約真中感應而辨。如法華歎佛。經文顯雲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法身具故嚴法身故。是尊特相。是故荊谿類同華嚴一一相好與虛空等。又雲。一一相皆法界海。一一好無非名海。疏釋今文大相小相皆稱為海。此大小相全異華嚴九十七名。一一皆與法界次第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名目無差。又懺悔品讚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豈龍尊昔讚與今金鼓所讚優劣。故知秖就中道感應稱為尊特。非是加添相好之數。方名尊特。故華嚴中業報眾生等十種之身。皆盧捨那。捨那非報報非尊特耶。失此意者勿議今宗也。父母生身丈六身也。三藏及通鈍根所感尊特。即是他受用報。通教利根及別所感法性是法身。圓人所感此乃如來法界大用。對三類機現三種身。故能嚴相亦分三種。三身力用優劣有殊。不唯示果身相不同。亦示行因三種差別。以今見佛皆是曩世結緣機也。如示跡因論四修相行六度等。或示事修。或即空修。或次第修。或圓頓修。示修不等致令眾機結緣有異。今日感見三身不同。二三身下別釋二。初釋三身相三。初釋生身相。林微尼此雲解脫處。舉手攀樹者。即摩耶夫人攀無憂樹。而太子自右脅而生也。阿夷亦阿私陀此雲無比。仙人名也。披開也。太子既生三日遂裹以白□。王召仙人相之。於是開□相其形也。相相炳明者。謂三十二相皆明顯也。決定成佛者。即仙人奏王之語。謂輪王雖有三十二相。相不明瞭。今觀太子相相炳明。決定作佛不為輪王也。悲不能聲者。即仙人自嗟年老不見太子成佛故泣也。無聲自出淚曰泣。今雲悲不能聲是泣也。此是生身也者。疏雖標雲父母生身須解其意。豈後二身全無父母。今特雲者。彰藏通佛住偏真也。以偏真理不具五陰故。使佛身從正習造。機緣若盡灰滅淪空永無示現。故以父母顯其有生。機盡歸空顯其有滅。通雖幻有亦須永無。依教分別相狀如是。二如釋下釋尊特相。巍巍高也。堂堂明也。言尊崇奇特者。此別圓機所見身也。常身常光者。即凡夫二乘所見身也。然高明身相應知兩意。有須現起。有不須現。皆是如來鑑機進不中道之力。於須現者即為現之。如梵網經雲。方坐蓮華臺。華嚴藏塵相。維摩所說身如須彌映於大海。觀無量壽相好八萬身量無邊。此等皆是現起尊特相也。有不須現者。但以力加。令於劣身見無分齊。作巍巍堂堂而解。以不可思議而觀。此如今經讚三十二為尊特法性之身。法華以三十二相莊嚴法身。相相皆與虛空等量。此等機緣悉以業識而見。以中智而觀。劣即無邊色即智性。故不須現起而稱尊特。若不爾者。龍尊所讚三十二相。疏雲融三正讚尊特。如何和會。學人於此當善了之。三釋法性相。此乃諸佛第一義諦智相之身。凡夫二乘尚不知名。豈能睹見。若論極證等覺罔窮。又復初地不知二地。是故樹神哀泣雨淚請佛現身即此身也。皆得名為非下地見。唯應度等者。斯是大乘第一義悉檀。機扣佛者。乃以此身應之令見。即前疏解一時之義。一切種智與中諦一時也。無身等者。非質礙身是微妙身。非差別相是智淨相。一切智是萬行首故以為頭。第一義諦諸法中最故以為髻。八萬塵勞轉為法門多數名髮。大悲為眼見苦即拔。中道白毫不偏無染。無漏為鼻嗅功德者。十八味舌遍嘗理空。不共為齒四十數齊。大論以十八不共法十力四無畏大慈大悲三念處等為四十。皆不與下地共故。四弘為肩荷負不息。三三昧止散如腰束衣。圓三三昧秪是三觀。空即空觀。無相即假觀。不得空相故。無願即中觀。於二邊不作願求故。如來藏腹捨三千故。權實智手遍拔眾生。定慧等足究踐理地。今第三身與餘處列不無少異。如觀無量壽佛經疏雲。色相身義當生身及他受用同為應身。次法門身。即今所列種種法門義當報身。乃自受用也。三實相身。即以法門所嚴之理為第三身。今則合彼理智二身為法性身。開彼應身為生身尊特。互有開合三身不虧。又復應知今法性身頭等法門。即是龍尊所讚之相心即色故名前二身。色即心故名為法門。但今歷教就分別門隨機所見。前不見後是故後後從勝立名。故使三身有優劣相。又復尊特及法性身皆業識見。以尊特相兼於別修。故就身相高廣而示。今法性佛即修明性。故隱色相從法門說。講者學者宜在精詳。二種相下釋三相業。此從如來淨佛土時。隨彼機緣示修不等。故分三種。初釋生身業。雖通通教今且在藏。以其通教是大乘門。利人能見後二佛故。今就三藏修行事度。為相好因。言修百福成一相者。論存多解今明一種。大千眾生遇緣當死。一一救之皆得壽命。是為一福。此福至百方成一相。此指伏惑事度所成。令彼眾生效此修之。今見生身。二若以空下釋尊特業。言空慧者。良以體法即空之慧三教共修。鈍根之者但能空有。利人知空非但空有。亦能空空。今分別門論尊特業。雖能雙空。且在別教但中之慧。導諸相業。諸業不出前之六度。以知中故非莊嚴莊嚴。乃能莊嚴第一義體。令彼眾生效此修種。今見尊特無分齊身。三若以實下釋法性業。實相者。中道理也。全中實理為能觀慧。名實相慧。實相即慧也。非別有慧。從其所照得實相名。導成諸業者。諸業豈離前之六度。以圓修故。一一即性故。無非實相。一攝一切故。無非法界。故散脂雲。安住一切法如性。於一切法含受一切法。如是修之絕三教之情。名不思議業。令彼眾生效此修之。今見法佛同虛空相。二三身下據圓融即三。初正融即。圓佛頓證三身三相。亦能頓示三種修相。若其圓機能於一念。修三相業。能於一身見三身三相。以了三身是祕藏。故生身必具尊特法性。尊特必具法性生身。法性必具生身尊特。見身既爾修業亦然。如是方祛縱橫一異之情想也。常樂我淨微妙寂滅此義方成。金龍尊王昔是圓人頓修頓見。故於一身讚三身相。欲彰三相是祕藏。故寄言讚後絕言讚之。欲令眾生圓見圓修故也。二今經下明巧讚。經之讚辭就三十二即示絕言。乃顯能嚴即非莊嚴。嚴第一體。尊特身相豈不然乎。亦可得雲非生非法而生而法。上兼法性下攝生身。其意在此。斯乃龍尊巧讚之意也。三一一下明妙用。三相三業。據圓雖即。被物成差。歷教分之即融而別。初安平相。生身則表魔邪不動。魔謂愛惑。邪是見惑。既往偏真此二莫動。若尊特佛雙住俗中。即無量四諦。故凡夫有二乘無。此二莫動。若法性佛唯住中道。邪外三教一切二邊。當處皆中何邊能動。最後肉髻兼無見頂。故以不禮而為所表。言法不禮者。謂法爾也。生身出離愛見一故。法爾不禮凡夫之人。尊特出離界內界外二種塵沙。法爾不禮藏通之聖。法性身佛究竟圓中。法爾不禮分證中道。初後既爾。中三十相。論用可知。然不禮凡聖兼因而說。非專果也。別有所出。及注云云者。指諸廣文解相好處也。◎   金光明經文句記卷第三(下)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786 金光明經文句記   金光明經文句記卷第四(上)   宋四明沙門知禮述   ◎二依經釋義六。初讚七大相海。三十二為大。八十種好為小。一一相好皆是法界。無邊無底故稱為海。謂初句是讚第十四金光微妙。故雲上色。次一句讚第十五身光。三一行讚二十八梵音深遠。四一行讚小相中第七十九髮色青珠。五一行讚二十二四十齒具足。六一行讚二十九眼。七一行讚二十七舌大薄覆面至髮際。八一行讚三十一眉間白毫相。此八段中一是小相七是大相。二眉細下讚兩小相海。初一行讚第三眉如月初。次一行讚第二鼻高好孔不現。脩揚者。脩長也。揚舉也。即是眉高而長也。面門口也。三兩句遍讚大相海者。既雲次第最上。即遍讚三十二也。四得味下又讚四大相海。初二句讚二十六咽中津液。得味中上味。二四句讚十三毛向上青色柔軟右旋。三脩臂下四句讚第九立手摩膝相。四圓光一尋下四句讚第十五身光面各一丈。此言一尋是約佛說也。手既摩膝即當面各一丈也。此既常光驗知諸相皆是常相。雲讚尊特者。故知不須身大相多。但是業識依中理見即名尊特學者應知。此丈六身若其量度即不得際。若不度之所見如故。如淨名室但是一丈。而能容受百千人天。又能容於三萬二千師子之座。皆高八萬四千由旬。其一丈量初無所改。良以三脫不思議力。使之然也。今即常身歎尊特相。義豈不然。微妙寂滅斯言得矣。經文除此四大相外。或歎放光拔苦與樂行業之因功德之果。悉如經文。但須皆作十番益解。其有二小相以文顯故。疏不指之即面貌如月。乃第四十一面淨如滿月也。身無垢穢。即十一身淨潔也。五臂□□□□奏研□□率□逆□□□□□□秺楜□□□ば葥綦臣¥□韣§□韣¥癒炎D學鋨□苤□便銡牷慼摹_¥□□□鋨□陛慼慼慼潭□楫□□□嫥□譏□¥工悅□匭□□c間撲蟒插撮□□□楫l葩□□耤潠繪鴃槽t□耤耨□c□l犖□|□抮楚慼情慼撓均慝□□鳧□□牧□莿□耤藎□□□□諍稐§□□□□□□□o|詳全儆獢慼摩狾琰□懥齴憛熨滿慼慼慼慰D意鍧揤□‥□擁□□□□鷚□耨□耦麥姣¥□該蹤□¥□□□耦兣‥□□□滎□□詳□□¥□□□□兣§不疥□耨□耦麥∠騿鶘該□鷓□□滎}□□□工□□韣|懦q叨謨□□¥句□□韣|□□□□□□fH□擦莥踥□艦解□耦懦t□謨□□□懦q叨□憛慼摯j□懦諢□謨□懤韣¥□恣憮R晴耨銦慰D蝥膦懣□□□□葩□狤□¥蝧晴耤□弤梊間慼憮屆慼慼慼慼熱I尤□艨□□□□藎□□襦□間鶔D□□牧北□□肱o□□□耨□□□□□囹□□□□窺□□□□□□□艨□□□□□諢慼慼撞卞鞢慼褎s邪‥□□芩□□□□蘆晃韣□□哄憮R鼤斨纂慼慰D蝥膦懧□□□矷撓抖s□¥□苦場ゲ¥□□□□□□苤播徫r□□□擩舐騿慰D蝤□□□□□□葩間潘荷恁慼慰D蝥□□靨□□□□葧嶢苧□□o□□□□葷□孥□犖□□□¥□□□穌§嶧便□□╮慼慼慼慼潑y嶢薨攔□艨□□楫□□若□□繇L□□□□y工□麩□鶠慼憛瑩殀獢熟間慰D□□瑩□銦慼澎均慼慼慼撚i樊□□¥□□□□□蕁□□□瑩□□韣¥□□□苤若□□□□葦□苤蘆□□|□鋤□□□莦□□□憤□□¥□懥□揀□楫炕憮R否□□薤□c舐麥コ□¥蝩狩□□¥蝦□狩□□¥蝧□□器□麧大|□耬□□§□□□鶘晃耤□噥□麤滎□‥□蕁嗉r□□解□|□窺□□蝧□□藥□□¥蝦□褥□□|□鰣奧□□□艨□噤韣□蔥鯊耨□□□□‥□菕敵d□鰤郤熒□|碨鮥簾□□湥奧麤韣¥□鰷詫□□□噤韣c□鎥□怴慼慼慼慝碨鮥黦□入□鰷詫麤韣|□⊥奧□□¥襦噤韣□噫□□□□滎□麥□□鄖麧□§□熒磻譥左漧麥□|詳亡□□□□⊥粣|湥□譧麤韣¥□□詫□□¥□噤韣□噫□工□□葷譣¥□□□麤□□啥ic□□□□□□□□□□□擤苧□□□□¥褦噥□□艤陰□紂¥□□艨珥X□襆□¥Φ螢鋧麥□□□訃|入□麥姤滎褽禍Z□□□□若暷L□□□¥蝧□亥□□□¥蝥□□大|□韌□□|□郩□□¥ゴ□□麥毧□□穌|詳晃譧麥□□□交□□晃若□懧大‥□□謨□□亨□□艦萬麥姣¥騿熟募陛慼慼潠c|毧□□□試□鋨□¥□□麧□|□麥姦韌齱慼撓琚L□□□榮|晃滎□□□訌麧□¥□□□□耤譧麥姣□□癌珥R奧亥□□□譥珜薄慼慼樊恁慰D硥□□□□□□□□□阨□□□□□T□譨瀧啥□□|□婩□□橋□穌§□□犖□膦漥襆□□□犖□韣□□□□苧□孥便□譧□□¥蝦莧□復□‥□□□麥諍噫□□麤□□¥嶡惱□□~□襦噣§□□□□麥漦□□|全□□□□賢□□□□□慦□⊥□譧□¥齱慼慼撓荂撬唌慼撫部嬈□□□□§麥□□□‥□□噫□□□□□§□玩□□晃□□□□□□□艩□孥北‥□□隅腹L□□□□□□□□§□□孥泌嘖捸慼慼潔憛憮W□□不□□¥蝥藥孥北c□□諍警□□譥□□□□□□□噫□□□□耬□‥□□□□鐠鑭□□|內鷓□邪¥□□□□詹p□尪¥鴃慼慼撲梭佶U麥便央慼憧_c□詳□□□□□□¥□噩□□ㄐ慼慼慼龤慼慝諍□□□□□□□¥□□□□□□□釤□□譥□□□櫫奧□□詣□□陰蝥楚慼慼鶘□珵婩□□□□□□□□尪§□艤耩□□□□噣¥□襩□□|詳內□□蕁耤□□□□麧□葩徇不□艣¥蝩舐□□磻□¥蝧麧□□□蝧奧大□□□鴄q藎□□□‥□□□□騤蚋y□‥□□□北¥硩□□□□諢攔□□□陞□□□□□□¥襦噩□□碥□噩□|□賢艨揣D□□□□戣□□□□□□尚晃□□韣□□硩□若□狤艣¥蝧□硩□□□□¥蝦□亨擰□□¥蝦□大‥□□□‥□□□韣‥□□耙復□□□□¥□□□詳□□□詫□□部糠□□詳□c□□詫□¥巨□鋨擁嶨舨□秣|亡漥便不□□□艤□□□殤苧吩□□□譏□數□□秧□□□□耬□囹□□愨□攔□□□孱□□毣|婧□悅巢□□□□苦□□□□□¥蝧亦□□□艤c□□詳□滎奧□譥簾諢雥愣□□內□苦莨□□□□□□□□陞□□□¥蝦□莨□□□¥蝦莨□□□□陞□□□□譥念‥□□淥蹤□漧□□|□糯□蚥粥謚□C¥理滎禲慝□□□□§□□□麥□譣□□畦葧□菕慼慼慼慼慼澆f鋤部泣§□Л□晃犖□□北□□亥□尤c迦R□□□□恣慼L鮦□怨瀦□|□□□□□□□l□□□急□|營令□□麩怨瀦□c□□銵憤獢慝□□□□馜悻D□□鮦漩□□瀦□|入□□□‥□滎鷓荂慼瑩n□□¥奩迦R□□□□譣‥□奧麩急□□□譣‥□大□□□□□□譣c□□□□c狨□莤□I□邇□叨□□□□□□|□□□□□慦□T飽慼慼慼梢a□□奔□簾□□擣¥□□□怤韣¥□怨瀦□□□□□¥□怤熒尨□嶡簾□□□滎□|□急□□□□□§麩急釤楫□宨難c□□急釦□□泌□□急釦□□□□c□H耨滈□□□□□艨珥□急□□奧辣□□□淤苦□產□□□¥蝧亦□□□□譣□噫□珵□□大□□□耩□淥踧□□噫□|□□□□□鍤□噣□□□□□□□噫□|□□囹□□S□噣□□□□□淥踤□揀¥謙部慼慰D嶡殮娩□晨鰣晥閏內□噫□|亡□□滎PК□q□|□□□□□□□絔r□□內□苧亨□□橋□□|毤郤□ゴ□□鋧□‥□貂□麥□□譥□|詫□麧□□□□□□□□襦噩□□怤艣¥蝧亨□怨工□□¥蝨艦□莥□□¥蝨艦□¥襤□□□□□□榮c□□□□□□□秣§□濱□¥□怦□□奧□°屼筏意在度川。若執門起諍如簷筏馳道。故筏喻經雲。法尚應捨何況非法。二不得下明失。失於融攝是一非三。二涅槃下示四門相。亦色非色雙亦門也。非色非非色雙非門也。二若各下明失故須破。此之執諍非即邊空無由可破。三新本下引證示失相。經談初地被於地前。悉有四門者。經雲。初地菩薩欲行有相道即有門於無相法多用功力。即空門。一意欲入涅槃。一意欲入生死。即兩亦門。微妙祕密之藏修行未足。即雙非門。大經下明今之得。顯前之失。前屬別門執諍邪見。非是外道邪見也。二非有下明中破空。二明相修句二。初明諸空修圓中。凡邪空見。二乘空證。別教空門既隨二邊若聞圓中皆須即邊而觀中道。二諸雙非修圓空。若邪小及別教門雖曰雙非。皆成取相。皆須修於三諦俱空名畢竟空。由諸雙非及諸空句。非究竟道是九界法。是故皆須修於圓教空中妙觀。歸祕密藏。三釋相即句。雖諸經論說空說中。名相多少中。若即邊空蕩三諦。此則圓教一體異名是相即義。不須相破及互修也。二初明圓教空中不二二。初直示不二。二引般若結。實相觀照文字三種般若。即三而一故是一法。即一而三立名何極。得此意者。一切異名無不相即。二而不下明今品略說名空文約義豐空無不盡。以被義持根利之者。故以略名而標品目。二此品下明來意二。初導成上品二。初正示二。初導二用。若其不了即邊是空。懺非無生破惡不盡。讚非稱性生善不深。善不深故豈成智德。惡不盡故豈成斷德。鈍根之者於前未悟。故於今品圓談空慧。導前懺歎令成二用。二亦是下成三章。懺歎是用如向說之。導成宗者。萬行之因。以無所得方證三身。非究竟空豈無所得。是故圓空導於萬行成果德宗。導成體者深廣法性遍一切法。二種我故生死浩然。今以二空導一切法。顯成經體。二故釋下引證。論明一切以體宗用攝無不盡。二又常下開悟鈍根。圓空具德一切清淨。故談常宗及顯悟體。懺歎二用。皆是究竟清淨之法。豈有一句暫離圓空。如雲一切眾生皆是般若。即此意也。利根聞上已解空義。今為鈍根未解之者。特論生法境觀皆空俾成上義。◎二釋文二。初分文。二隨釋二。初釋欲說空二。初釋八。初釋餘經廣說二。初總示相顯意二。若指下別明指前義二。初約部次相違問大經雲。從生酥出熟酥。譬從方等出摩訶般若。故知般若在方等後。此經既屬方等。豈得指般若為已說耶。二約後分至終。答二。初正答通二。初引教答通二。初總立意。以此經是方等後分故。信相聞佛入滅唯三月在。所以懷疑。故指般若名為已說。二且舉下引三經三。初引阿含二。初正引前佛而去者。七日前入滅也。均頭沙彌是身子弟子。二此下結示二。引方等。即方等陀羅尼經。先於靈山唯法華授聲聞佛記。二豈非下結示三引。大品二。初正引二。當知下結示二。以此下詳定結斥二。此經下示非妨二釋略而解說二。初示教門名義廣略二。初示二門。二應作下明四句二。初直示三句。十八空等者。空體唯一遍蕩諸境隨境立名。如火是一隨所燒物乃有異名。名下之義不得不異。是故因亡內法乃名內空。因亡外法乃名外空。亡十八境名十八空。二十空二十四空亦復如是。故名義俱廣立一空名。唯詮泯蕩故名義俱略。若法性等立名眾多。但詮本性之義耳。二委示第四三。初標示。二迄從下證釋。秖立二空是名略也。此名召義遍乎十界。從凡至佛皆有眾生及五陰故。問位至聲聞生法已空因。何釋論至佛猶有眾生及法。豈獨不無。又稱無上其義何耶。答小乘談空終歸灰斷。故入無餘生法永絕。大乘談空其體常住。又非獨一覺性常住。須知生法一切皆常。故生法未空則凡鄙微劣生法。若空則高勝廣大。是以極果生法無上。斯乃空之究竟也。故荊谿雲。三千果成咸稱常樂。三千闕何生法依報耶。二今言下明今品名略義廣三。釋眾生根鈍二。初定廣略利鈍二。初約聞持立。宜廣為利宜略為鈍。二此語下約義持翻。身子初遇阿鞞說偈詮三諦義。謂苦集滅令速證。故不言道諦。身子一聞即悟初果。及其轉為目連說之。再聞方悟。一說是略再說是廣。豈非義持略利廣鈍耶。二此經下示今機利鈍二。初明經意。自就不能廣持詮空名數。故曰鈍根二示今機。若論義持聞略能悟。乃稱根利。無見經雲。眾生根鈍便謂今機不能悟。於無量空義鮮於智慧。亦約聞持智也。此同起信論說尋於廣論文多為煩。但樂少文而攝多義者。故造此論。又末為諸佛甚深廣大義。我已隨順總持說此品。略說無量空義。同彼總持說深廣義也。四釋無量空義二。初約真中揀偏真斷滅不具色心。是有量空義。中道具足妙色妙心。出生不竭融攝無遺。是無量空義。二就此經示。既談法性性則不改。此乃常德實相者。中實之相。此品雲。求於如來真實法身。新本雲。法身是常是實。實是我德自在何窮。既具常我豈虧樂淨。四德彌彰無量空義也。五釋異妙方便。六釋起大悲心。七釋今我演說。八釋知眾生意皆可見耳。二正說空二。初分文立意二。初分文二。立意二。初直示無境等者。生法之境皆妙三諦故曰二空境生法之觀。皆妙三觀故曰二空觀。妙境發觀其觀方正。妙觀照境其境方顯。具明境觀令正令顯。二引證十番檢境智者境謂十境智。謂十乘。言十境者。一陰入境。二煩惱境。三病患境。四業相境。五魔事境。六禪定境。七諸見境。八增上慢境。九二乘境。十菩薩境。陰乃現前九則待發。若現若發。一一境界皆須修於十乘觀智。言十乘者。一觀不思議境。二依境發菩提心。三巧安止觀。四破法遍。五識通塞。六調道品。七對治助開。八知次位。九安忍。十無法愛。此十都為十種境絕于思議。是故五品得觀行絕。十信乃得相似論絕。四十一位分證論絕。妙覺乃能究論絕也。下文即是散脂自說名密之義。乃名境智俱不思議。新本言法即是境也。如者不異也。皆重言者。蓋以境智本來不異以情異故。今復不異故。東陽大士雲。一是本性如。二是滅結如。智不異境故曰如如法。境不異智故曰如如智。斯皆明於不思議意也。二明空下隨文釋義二。初明空境二。初分文立意二。初分文。二立意五。初直示二相。言實法者。對下假想淨為不淨。乃是事觀。今於五陰及以假人。皆直觀理故名實法。身雖下出假想義。二亦名下示二異名。行行者慧行之上加修事行故。名行行。助道者。以不淨想破事中貪。資於正觀破障理惑故名助道。三小乘下明大小皆修二。初明小三種解脫。不言無疑解脫。以俱脫人達內外典籍得無疑名。今論正助故。且明二。二明大薩婆若。大論翻一切智遊戲神通。以於三界得自在故。名遊戲。以修得通多於九想背捨等起。故以假想為助道也。法華大車具度白牛名為正道。儐從為助。涅槃正慧遠離十相。即色聲香味觸生住壞。男相女相能離深故。所離非輕。又諦下明助道也。想白骨等觀等事禪。即用三觀於事禪境破三惑障。顯出我性成王三昧。正助合修名為達禪見禪法界也。四眾經下明經論有廣略。五明今品二義即俱略也。二實法下隨釋二。初明實法境二。初分文。二隨釋二。初明苦果境三。初生空境二。初釋。是身虛偽。二初體妄計故虛。二初計攬陰有身攬陰成身者。五陰和合假名為身。如攬五指故有拳名。凡夫不了執此假名而為我等。廣有十六。一我。二眾生。三壽者。四命者。五生者。六養者。七眾數。八人。九作者。十使作者。十一起者。十二使起者。十三受者。十四使受者。十五知者。十六見者。今略雲五我者。於陰等法中若即若離計我我所之實人者。於陰中妄計我人。眾生者則於陰五眾妄計我生。壽者則陰等法中妄計我受一期報。壽命者則於陰等法中妄計我命根連持不斷。以執此故計有我身名身見得起。二若體下體本虛叵得。妄執有生生實不生。故生名虛偽。既本不生故見身寂滅。叵猶不可也。二又檢下檢原由了偽二。初正檢二。初檢假名。由一念妄想者。謂男託胎時見母為所取境。見父是所競境。於母起貪於父起瞋。父流謂是己有。乘茲妄念故得託胎。女人反是。委如大經。假名始者。男女之名由此妄想而為始也。二此赤下檢實法由二。初五陰赤白即遺體也。三性者。謂善惡無記也。二又精下六大五陰。六大是所依實法原由。若是二觀此下結示。身是幻質名是假名。既由妄想及從精血以驗所成身名虛偽。二釋猶如空聚。無明業力業即是行。乃無明緣行也。或初作業時。或託胎時。如向所明男女之識。於父母起貪瞋。以父母流謂是已有。乘茲妄念故得託胎。體即遺體謂赤白也。二從六下體法空境二。初立意分文。二初立意二。分文。二隨釋三。初釋六入四。初釋六入三。初釋二名。二檢其下檢三事。命煖識者。大集雲。歌羅邏時即有三事。出入息者名為壽命。不臭不爛名之為煖。即是業持火大故。地水等色不臭爛也。此中心意名之為識。即是剎那覺知心也。三法和合從生至長無增無減。七日一變者。謂在胎也。一七名雜穢狀如凝酥。二七名皰狀如瘡皰。三七日名凝結狀如就血。四七名凝厚漸堅硬故。五七名形位四支差別故。六七名毛髮爪齒位。七七名具根位五根圓滿故。今雲五皰即形位也。三結成下明六數五根。並前識是意根。則六根具足。二識依下釋村落。三塵從下釋。結賊所止由塵起結。能害慧命故雲結賊。四眼見下釋不相知伺候也。二從眼下釋十二入四。初約開辨數。開色為十者。五根五塵也。少分者。法入攝二種法。一者心法除心王。但取相應諸心數也。二者非心法即過去未來色法。及心不相應諸行及三無為法也。今雲少分。即非心法中過未色也。開心為二者。謂意入也。及法入也。然於法入亦秖少分。謂於法入二種中。但攝心法耳。今雲二者。且舉全數。二塵入下明通別名。三當一下釋各各自緣。四他根下釋不行他緣。三從心下釋十八界二。初辨數釋名二。隨文釋義三。初明識遍諸根。追緣過去預念未來。馳騁猶奔走也。如人下舉例也。端坐一室而心思天下。愛染塵緣名曰坐馳。自非妙空莫息馳想。以愚下釋六賊所害也。如大經者。德王品雲。譬如有王以四毒蛇盛之一篋。令人瞻養。若令一蛇生瞋恚。我當準法戮之。都市其人怖畏捨篋逃走。王時復遣五旃陀羅拔刀隨後。一人藏刀詐為親善。其人不信。投一聚落欲自隱匿。既入聚中不見人物。即便坐地聞空中聲雲。今夜當有六大賊來。其人恐怖復捨而去。路值一河其水漂急。即取草木為筏截流而去。既達彼岸安隱無患。菩薩亦爾。聞涅槃經觀身如篋四大如蛇。五旃陀羅即是五陰。詐親即貪愛。空聚即六入。六賊即外六塵。河即煩惱。筏即道品。到於常樂涅槃彼岸。二心常下明識常在。根塵即對即覺者。對塵便覺也。引釋論證即覺義。既雲心欲聞則知識在根。經隨行平聲。三心處下明識常去還。乍出乍入者。對塵故乍出不對即乍入。出入間關者。應法師雲。謂出入也。亦設置之貌。莊子雲。小智間間隔礙也。啄一捨一者。捨一網目復啄一網目。隔礙難出得論常在者。以塵對即覺故。三從身下結二境二。初標示。二身空下牒釋二。初釋初二句結生空境。長養即十六中養育見也。妄計我能養育於他。又是計我為父母養育。二亦無下釋後二句結法空境。二初超釋無主二。初別檢。心主必能制及得自在。既為他惱二義不成知心非主。二或時下互推主。四微色香味觸也。大論雲。地有色香味觸重故自無所作。水少香故動作勝地。火少香味故勢勝於水。風少色香味故動作勝火。心無等者。心望四大以不藉微勝故為主。若論被惱復不成主。二追釋無諍。因緣和合雖成諸法。本無思念有何諍訟。皆由情計故。四大如蛇六塵如賊。若觀本空則諸法寂爾。有誰諍訟。故以無諍結法空境。二從諸下明集因境二。初分文。對辨二。初分文。二前三下對辨二。初對假想辨。前三者。即此集境自立三科。謂集起相等。是慧行正觀之境。後一即假想是行行助道觀境。此九行經文既相連。又俱言四大似難分別故。以前三對於後一。而論正助以區別之。又前一者。即以集境三中。初一對後假想而論生滅。以前一雲從諸因緣和合而有。及雲地水火風合集成立。後一乃雲水火風種散滅壞時。豈非四大生滅相耶。而言生滅皆從種無明者。彰此生滅不離迷妄也。故前生雲。妄想故起至後滅雲散。滅壞時此乃死。支合雲憂悲苦惱。斯是無明之果。復是無明之因。故論雲。老死有果所謂無明。無明有因乃指老死。是故生滅皆從無明。二若直下對小乘辨。如上所論無明生滅。何教不然。若欲了知須論小衍。小明四大實從無明生實從無明滅。衍明四大而有。三教通教四大體本自空故。本不生滅。由無明故見有生滅。如幻之生如幻之滅。別教四大體是佛性。由無明故四大生滅。性無生滅相有生滅。圓教四大體亦佛性。而性本具九界四大故。九四大若生若滅皆是法界。是故性相俱不生滅。乃不思議論生滅也。故法華明世間相常其義既爾。則衍三教皆得明於本不生而生本不滅而滅。生滅不二而二。今非通別的就圓論。二從諸下隨文釋義三。初明集起相二。初通約生法釋三。初揀苦從集。苦是世間果集是世間因。此之因果皆因緣生。今之所辨雖然涉苦果。其意乃明集之因緣。二前三下分句對義。三小乘下破小因緣二。初敘小。俱捨雲。極微微金木兔羊牛隙塵等。小乘有門謂極微。始有十方分故不破鄰虛。以此為因緣也。二今明下斥非。細塵亦盡者。鄰虛亦破二塵既破。因緣不成。二言因下別約生法釋二。初假名因緣三。初釋。從諸因緣此中宜用起信論說。無明為因生三細。境界為緣生六粗方盡。疏意言三細者。業相轉相現相。即根本不覺。熏習真如生三種相。故雲無明內惑為因也。言六粗者。謂智相相續相。執取相計名字相。起業相業繫苦相。即枝末不。覺於外境界。起智相等生法二執。名為染愛。於外觸處染著。以二不覺熏二執心。成起業相。故雲。無明潤愛集業得起。忽都不辨。迷一法界為無明。內惑等者。豈能顯今中道空慧耶。二以業下釋。和合而有以業起者。即起業相也。則有下即業繫苦相也。此雲苦果即是攬陰成假名人也。三此一下釋。無有堅實由無明愛者。二不覺為因。即能生心也。一念託胎是不覺果。名所生心。計此因果名為本末。既皆不覺豈是真實。故雲都虛無堅實也。二妄想下實法因緣亦是妄想。一念託胎與前不異。但前成於假人今則成於實法。假實和合成一報身。修二空故破於二執故分二境。機關主者。如機關木偶假人轉動。主即弄機關人也。故以業因喻所弄木偶。以陰果喻之色。陰如木偶形質故雲機關具。三陰如木偶動作去來。識陰如看人故雲以自娛樂也。二隨時下明集相吞噬二。初因果對釋四。初釋。增減殘害豎約十時者。大經雲。一歌羅邏得異。二阿浮陀時異。三閉手時異。四皰時異。五初生時異。六嬰孩時異。七童子時異。八年少時異。九壯盛時異。十老死時異。又唸唸生滅雖在於心。須知四大亦隨增減。又新諸根謂生時故。諸根死時又飲食資益血肉為新目淚耳瞠等為故。二譬如下釋四蛇同篋二。初明四蛇二初約蛇報明四相。蛇有力敵羸絕等報。可譬身有生老病死增減四相。二如此下約蛇因明四分。四分煩惱皆有毒害即是蛇。因此因能感四大四相二。初別示四分感報二。初明生四大。二瑞應下明致四相。經出三相。疏以等分例致生相。二總結集業致苦。上釋四蛇雖言苦報。意明集因緣故。總結雲集業相噬。令大增損推功歸集。是經正意。二明同篋二。初約身為篋。螫知列切。又音釋音郝。謂行毒也。經舉四蛇以喻四大。意彰四分有毒害義。一分具足二萬一千。四分共具八萬四千。無量劫來法身慧命喪壞由此。大經所明身持四大大不起集蛇無毒義如鳥在籠者。次文再舉。疏粗釋之故注云云。二又用下約業為篋。宿業尚存故四大未散。重舉籠鳥以明業篋。須知今疏。舉業持大意顯集因。故雲心鳥。鳥喻四分外馳六塵。常求生死非安法身。若人唸唸思破戒事。乃求地獄永滅五分。宿人業謝泥犁長往。三釋其性各異二。初約一身釋。性別等者。雖雲四大和合成身。大性既異那可合成。此顯成中當處即壞。妄情不了於壞執成保著生集。四大對四方者。顯內四大有四方性。四方升降驗大相違。對時對維其意皆爾。良由內體與外時方其性本一。故依正色心感召義成。是故今經特以四大明乎集業也。二或言下約六根釋。以其六根俱是四大造色故也。四釋悉滅無餘。比至必利切。及也見人死滅四大分散。便謂息風煖氣已歸於上。骨肉血汗必歸於下。及至推尋都無去處。以本不來故。若有來去非今教境。二若果下結由集業。經舉四大升沈尤甚。正明集境善惡殊塗。以其四大不獨是惡亦通漏善也。三明集善惡境。三初釋心識。學斯宗者。要知境觀。若論觀者須明三識。謂第九菴摩羅是不動識。當正因佛性。可為中觀。第八阿刺耶是無記無明識。無明之性即了因佛性。可為空觀。第七阿陀那是分別識。是惑性故當緣因佛性。可為假觀。此之三識既與三德無二無別。是祕密藏。何法不收何處不遍。修圓觀者。必能了知一心一塵無非三識。即是所顯妙理復是能觀妙觀。若論境者唯尚近要。秖以第六見思之識。而為境界。知妙三識未始暫離一見一思。故即此心為妙三觀。顯妙三諦。雖唯一識未嘗不用三識為觀。未嘗不以三識為境。若謂今宗不明三識。但於第六顯三諦理。今之釋題及彼妙玄示其三識為妙三法。將何用耶。於一識心以何而為三諦三觀。故無通見難議圓宗。今明集境故引論文通小之說。但於第六辨心意識一法三能立三名字。對數名心者。對通大地等一切數故。名曰心王也。能生名意者。意是依義。依之能起一切因果。以具三性故也。分別名識者。以能了別所緣之境。故名識也。又言下雖秖一識。約三時異而立三名。不同前釋秖約一時有對數能生分別之義也。前是橫釋。此乃豎釋。初起極微。次起漸著。後起彌顯。豈非豎耶。二釋二性。夫性有二義。一真理不變名性。二隨緣染習名性。此言性異約染習性也。此之二性遍心意識一一皆二也。三釋躁動二。初正釋躁動二。初約王數釋。二又如下約業牽釋二。初明業牽二。明兩牽。二亦是下例釋隨業即當四句也。若了兩牽即知受報。二水火下明假想境二。初正釋相二。初釋散滅壞時。二釋大小不淨。能破欲情令正觀立。故名助道。◎   金光明經文句記卷第四(上)   金光明經文句記卷第四(下)   宋四明沙門知禮述   ◎二若正下明功能二。初明破欲助正二。初略示。二廣示三。初引釋論明助正。三解脫者。謂空無相無作。從三證果名解脫門。解脫涅槃二名一體。道品是開門法者。小乘則以十六行觀為三脫門。今品則以即空假中為三脫門。欲此門開。須以道品調試修之。如以念處四種修於即空假中正勤四種。乃至八正調試修之。亦復如是。小乘三脫七科調試其義亦然。俱以道品為開門法。九想者。一脹想。二壞想。三血塗漫。四膿爛。五青瘀。六噉。七散。八骨。九燒。若約小乘有二種人。一壞法人但求斷苦即至燒想。成慧解脫人。二不壞法人。來住骨想不進燒想。得有流光等功德具足。成俱解脫人。今明菩薩見禪實相。名修達禪永異於小。大小雖異俱以不淨助開三解脫。於助開中不淨九想破欲先鋒故名初門。二示進修明力大。初修不淨進入八背及大不淨。所言大者。但觀自他正報名小不淨。即九想觀。若兼觀依報名大不淨。所謂捨如丘墓。錢如死蛇。羹如屎汁。飯如白蟲。衣如臭皮。山如肉聚。池如膿河。園林如枯骨。江海如注穢。名大不淨。亦名大背捨。背謂背是淨潔五欲捨謂捨是著心。三引大經顯治欲得解觀對治力強速發無漏。二此不下明二空助正三。初據義總示。二引經別示八色流光者。謂地水火風青黃赤白八種色也。法界次第雲見地色如黃白淨潔之地。見水色如深淵澄清之水。見火色如無煙清淨之火。見風色如無塵迥淨之風。見青色如金精山。見黃色如薝蔔花。見赤色如春朝霞。見白色如珂貝雪。三此就下結成助正為治欲故。修於事禪而以二空正觀了達不淨境。是法界故於骨於光不見假人及以實法。此正助合而修之。方是大乘助開之法。二明生法二空觀二。初分文立義二。初分文。二立義三。初明諦緣本大二。初明通大四。初約專小問。今說圓空。那得卻用聲聞四諦支佛因緣。二約通大答。佛說諦緣通被大小二乘菩薩。通四教故。如世大道群小同遊不定屬小。三重問即通意雲何四字也。四涅槃下廣釋二。初明四諦通。我昔等者。佛與三乘昔在凡時。不見四種四諦真理。故又流轉分段生死。偈文未畢今具引之。故注云云。凡夫有苦無諦者。雖遭大苦不以為患。以不審諦知是苦。故聲聞有苦有苦諦。此當三藏不了無生。故雲有苦。能審知故名有苦諦。菩薩等者。通等三教俱達如幻。俱能解苦當處無苦。而有真諦者。章安疏雲。真是真實。故知即是次第不次第二種真實也。諸佛等者。佛果圓極究竟實也。是知四教智雖淺深皆依四諦。所以下更引勝鬘兩種四諦。釋成前意。二乘有量者。藏通不知如來藏故。所觀四諦終成有量。別圓菩薩了藏性故。所觀四諦皆無限量。而兼有量者。深必知淺故。別人次第觀量無量。圓人一念觀四四諦。二大經下明因緣通四智。皆觀十二因緣智淺深故。得菩提道四種高下。彼經四智意彰四教。故知因緣不局在小。二復有下明唯大二。初明獨菩薩法。二初引經。儒童者。儒仁也。謂仁賢童子也。習應者。謂修習與空相應也。四諦因緣各舉初後並略中間。故俱雲乃至諦緣。既是法忍菩薩相應之法。驗知理深二乘不及彼通衍三。今取圓教諦緣相應。成今空慧。二當知下結示。二明二乘見淺三。初明聲聞。若望因緣乃以七支總為一苦。仍以五支總為一集。又復苦集不分過未。總是現在。以根鈍故法相總略。二明支佛。開聲聞總成別相。現在五者。謂識名色六入觸受。未來二者。謂生老。死別相苦也。過去二者。謂無明行。現在三者。謂愛取有別相集也。又開三世不唯現在。故雲略果及略因由中可比三。是則三世皆有十二。以福資智故能別觀。三雖復下斥淺二。初正斥二乘。所修三學不為眾生不成佛法。是故名為自調自度。大論雲。二乘戒名自調。定名自度。慧名自淨。緣覺雖有少分慈悲不能廣益。故同名自。二與菩薩下對彰菩薩未分權實。但是菩薩俱異二乘。二今舉下明析體有殊二。初約共三乘明析觀。二約不共菩薩明體觀。諸文所明實有滅空為析。幻有即空名體。今明幻有即中為體。乃以實滅及以幻空俱名為析。以其未達諸法實體。體義不成。由謂諸法終歸無常。秖是析義。今明諸法一一常住。既見法實名為妙體。初義分二。初別釋二。初約二乘明觀二。初生空觀二。初舉譬推。二我人下就法檢。各推無故合之亦無。以聚虛空不成色故。即陰下更於即離檢令叵得。二雖求下法空觀二。初明法存。牒前譬顯人亡法存。二更須下用觀析二。初正明推法空。正檢法空先析色陰。次前念下析四陰。無想受略於行識。二既不下雙結二空。智雖空境智須自亡。是故境智俱雲不得。二通菩薩下以菩薩例結。前論析觀乃三藏法。以對今品體觀屬圓。故以通教鈍根菩薩不能體中。亦屬析觀。故雲通菩薩亦然。二是為下總結。言自行為他異者。以通教菩薩對兩二乘分別二行也。二約不共菩薩明體觀三。初總示異前。言別菩薩者。非是別教。乃是圓人異偏小故稱為別也。故雲永異。二如見下深明觀相四。初明妙空體法二。初立喻顯。然鏡像喻文乍濫通。須知圓意。通但六界而為鏡像。別圓十界而為鏡像。別雖十界九是修成。修成不實故如鏡像。圓知十界性德本具。以本具故奪修無功故如鏡像。不二門雲。幻因既滿鏡像果圓。如此解之。故雲懸體體秪是解。鏡內鏡外者。解因緣所成即鏡內拳指不實。亦解能成因緣。即鏡外拳指不實。二眾生下就法觀二。初生法雙空二。初明觀。若假若實皆本不生。空則俱空。二如大下引證。我是假人色是實法。二性俱空人法不異。是故名如。二今世下因果俱寂二。初明觀。五果既是因緣所生。可合鏡內拳指不實。二因既是能生因緣。可合鏡外拳指不實。二下文下引證。假實當體即空假中名本性空寂。無始強執謂假實生。名無明故有。既了因寂果那不寂。二雖不二下示妙三諦智。即空假中而為空觀。以即空故不得六界生法。以即假故不得二乘生法。以即中故不得菩薩佛生法。蕩十界惑是故境智俱名不得。而能審諦十界生法。故二境二智皆名了了通達。境是妙俗以無相故。故無所染智是妙空。以無緣故。故無所淨。非染非淨稱本離念。故雙亡二邊。正入中道任運雙照。三結三諦圓顯。三德三諦即念開明舉一即三。體非次第顯無前後。無覺而覺稱為大覺。四與此下與經體相應。佛示二空顯法性體。不照三諦豈稱法性無量甚深。故知今解與性相應。此性名為金剛寶藏。若偏照之德非具足。三是為下約人結示。故知今體非獨是體空。須體三諦方得名為別體。三諸小下斥諸師失意三。初正斥失二。初斥小乘師。毘曇有門說存鄰虛。成實空門說破鄰虛。若存若破皆為析滅見愛二惑。弘者失意冬生定計。起見起思故屬斷常。同彼外人全非正析。二斥大乘師。般若等經談一切法如幻即空。此空畢竟三諦宛然。諸師罔窮作但空解。不即假故不能遊戲神通。不即中故不能解釋佛之知見。非佛知故不得三智一心。非佛見故不能五眼具足。雖依大教理齊小乘。於小乘中同壞法人。進修燒想壞滅骨人。既其不修觀練熏修。無由成就三明六通。三明者。天眼宿命漏盡也。更加天耳他心身如意則成六通。願智頂禪。以超越禪最高上故。故名為頂。願欲知三世事隨願則知。故名願智頂也。二引經示。首即經初。軸即經末。如來法身謂果上法身智斷必具。令用二空當念求之。無上涅槃體具三德。皆與無量甚深法性無二無別。故首軸所詮窮深極廣。三豈可下結不用。世人邪見即是癡空外道斷見也。小乘之析雖是正教。以無般若方便故墮斷常中。大乘之體法雖圓備。諸師但作偏空之體。同彼小乘慧解脫觀。安能解此即邊之空耶。二善女下依義釋文二。初明修因二空觀二。初約苦集明二空觀二。初生空二。初分文。二釋義三。初對告勸發。二初釋善女二。初約四悉釋四。初世界。二又時下為人。三又男下對治。四又佛下第一義。二此是下結成因緣。二釋當觀。二諸法下指上境。二初釋諸法。名目雖略者。秖雲諸法則能攝上所說諸境。無不遍也。二釋如是二。初標列三義。正明總觀者。下二空觀歷諦緣境。別別明修空假中觀。此之三觀盡稱諦境。今一如是總示三觀。如是三觀如三諦是。有三義者。列於三法。即當三觀所如之義也。二如事下指釋三義二。初指釋。謂指經文中上下釋三法相。假想指上餘二指下。上下皆是不思議境。故皆指為所如之法。二又事下融即。初乃俗即真中。次乃中即真俗後乃真即俗中。以妙三德為三諦故。所以此三不一不異。如是之言是故得名為正明總觀也。以亦一異為諸法。既以不一不異為能觀觀。乃以亦一亦異為所觀境。境觀不二卷舒無妨。三何處下正作觀。二初通釋四句三。初約初二句明空觀二。初釋初句二。初就五陰觀。言點出者。已用如是總示三觀。今以四句明示三觀。故皆言點出。今檢無人義當理觀。二又果下就因果觀。二人既下例次句。二本性下約第三句明中觀。不以本性為能觀者。非中觀也。即一切法非理非事名為本性。非別有也。故法華雲。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般若讚雲。平等真法界佛不度眾生。以本無無明豈有眾生。本無空慧豈有於佛。既無生佛何度之有。非破非立雙非亦忘。名本空寂。三無明下約第四句明假觀二。初由迷俱立二。初正釋二。初直約事理釋。諸法雖即本性空寂。由具性染故起事染。由破事染故立空慧。欲忘染淨故立即中。此之藥病悉由無明。二以有下委就迷悟釋。生法是果成由惑業故。雲以有無明等也。既有下欲空生法須論三觀。助事觀者。助道事想觀也。即不淨流溢等。是所助正道即二空契理之觀。正助二修為顯一性。故立非事非理之觀也。是事下以今知三。驗其無明是事不知。三皆事者。以在修故。不二門雲。修雖具九也。二淨名下引證。以眾生實病生菩薩權病。示病意者。為明法藥也。二若知下由悟俱忘。若知無病用三藥為。此之泯忘空品意也。二但我下別釋初句二。初明所破人執二。初總示我相。五住之初三界之主。若破我者縱起結使不生四趣。故雲深重。小乘大乘俱實無我。我不復斷。四教賢聖入之無路。故雲大障。凡夫下明起我處。初遍六作。次遍六度。二若攬下別示利鈍二。初鈍。攬他遺體而起者。是俱生惑。與身俱生名俱生惑。如諸蠕動實不推理。而舉□□婬□□w□逆□奰磊□□委l稦□□□諾□奸□禈□□□診□□禕奐□琚慼慼慼牖窗潯恣慼慼|楈飀□禳奡娵稀埤□賂楈妃□□奰□裂囊媸□奡埤□□楈委□耘椹□□□□□餽□□魯□□□□□□□□□夾□□□□□□□□□榖禭□□□□K覡□□□□延本□鷺□□□□J率□□□□Z□□□飀□礸□娀埤□□□□□祰論樂□□襟礸□飯□淚□□□□□賂飀□□□□□□送□□□□□□露□楚慼潔牷慼慼慼慼慼慼慼播□□□□R穗□□逆□秈□□觥□□□□夾□□□褸□祉□□□□□□□秈□奿逆□餘禜□飀□磻橁□□訑稀□孌糖□□□□埤□□□□褓□□□□礽飣橁□□送□衋芊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潮晟憛撮酕u□禡稫槾飀□□□□埤□稫褓□□□□□驁}□z□□□□□□馜觓檳□□逆□□瓷摯鞢慼慼慼慼摯f□□□驠□奪□祇□□□鶠歎邿隉熱|□□□□□□E□□□□□□}魯□祇□□襐□□□□□□□□□□□□□□□麗□□□□饋□□□梗□降□覈□□□□禈□麗□□□□□□□□□□飥□□□□□□□□餺□□□□誇□□s□□□示□□□□Y□示□□□□□□D裡□□□□姤□□□□□□□裀□□□□□□□□□饋□□□驙□□妎襼□□麗□□樀埤□□□□□□□□饐詠□□□□□□姠□□□怴慼慼慼慼毅矷摯鞢慼慼慼慼敷弔邽S□□□□□□祐□楢□□H樺□□□□□椸□飽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撩]饛□□□□驒覈□□婠□櫧□□□□□□□祤椸□□□□□詡□□□□□□□□覛礸□□祰□□□誇飀□□覛逆□□□聾□饛□埤□□□□妥□□覜饛□□□□□飀□□驖□橙□□□□□□□□饋□奅饈檢□媽□□□雷□□□逆□□□D□□□說榳埤□如倫裡□□禳姩□□□□檢□□□□榔□□□□□媽□□□□礸□□□□□委靈奪□□□□□飣礹裀□□□□稫觀娀埤□衽□露□妳誇□逆□□福□□粳裡□□姩□□□□□□妘E騧□□□□□□□稫觀埤□視□騫樀□□□□□□委褸□□姠□□□□□□□□□飀□□□樧□□□□□□□□G□@榪□□□□□□襭襢□□□□l逆□騋□□□□□□□□□禗□□□j□□餛□□□逆□褽□□□驁□□□□□□□□□裡□□□□獎□□□□□飣飀□禖□褓□□妖餾綠□類榜□j□□□□□□□桌□榜□□□□覜□□□□□□□□□覕旅j□奪□□裀□□襼□□娙□餺□□□餾綠□駕褓□□□□□奾礸□□觀媽□□□□冤籉~觀姠□□□□楜□p□□□□驙□□□□□誇騧□□□奾逆□□□稀埤□祅奈□□□□□□□G□□□埤□□□□衽□□□□□G□□□□□□□□□□□□□芊憐~觀姠□□□□□驒襯榳奪□□□□拓訄鞢潟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撩]□□□□散□□□□祐□□濾□□□奅櫚□祺楅□榳埤□□姶□□□□覭娟□埤□□□□□秧□□□□首□祐□旅□□視□榳娵稦□□□□□□□□襯椸□覛□飽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敵R□□逆□裡□禘j□襺楅娙□□□□□□□娙□□□□瑢p□□□□□□穇□□騧□□□□□□□□□□賂榖逆□□□□礸□稫觀埤□訧□裡□□□榳埤□□馜□榕□□□□□□□露□視穇□送飀□□Z□娀□□□□□□□□□□□□□L飽慼慼慼慼暱Y□□□□□Y□□□□親□□□饋姭□埤□□奉禈□滶f□楉禈□□逆□□覛□□□切□□□□□□□□□□裀□□列饜□逆□□□雜礹□□□祜□□檢□姦G□□□□雷祀禱□□執離□□□□媽□□逆□□□媽□滶f□m夾□□□□V禈□□逆□□□奉禈□滶f□訃□□饉禈□□逆□襣□□禈□□逆□□姶□飀□□礸□切埤□□視□埤□□g□切埤□□□□□雷礸□□□槆□逆□瑱T□□埤□□□囊誇□□□楋埤□□□□□礿□□禕埤□楅大□椹□□□□□□糕姩□□□檢□□□□糕誇□□□檢□□楜□□橚□□□□□□□□□□訧□□□□□□Z□娀□□□□□□妳□□□□□□□砥D僚埤□奅□□□□□練□禘露□□□□□□稀埤□鴃撙飽撲W□□逆□奅□□□楦□樗□□穫□褽列□□率裀□媸□□□□□□委行□□覜□□□□規□□裀□□□□□埤□誇□概□□□□礸□□□履□□□□□□飽樟j□橖□□覜□楸褽□□褻□□□魯D僚埤□□□□僚娀檢□□□□□□褓榛□□□□□□□□□□倫□□□□□□□□穛榜□橁□粳□□□□□□禬□□□□□駂□□□□□□□□□騫檢□襤衽□裡□礸□□奾芊慼慼慼慼槽]飀□□狤砥慼慼j□□餾□裀□婝備z饛□□□□□覷□□j□垓媽□□襁祛□□□饒□褸□Z□娀□逆□□□□姐椹□□□□□誇□□稟礹□j□□□囊娀埤□□□□□□□□□送□騫椹□□□□□騧□□□□□駔□□□□□□裀□□糖□□□騧□□□□□馮姶□稈礸騧□裀□□□禗襆□□□□□襏露□□□□□□□□□□□□□逆□□□裡□□拓苤潑W埤□楈□驛榛飀□□□姌樿逆□□□禍□□□□裀□□□檻裀□□□漶憧隉慼慼慼慼潦I□□□□□□□□□祛□逆□□祤橁□□駩□□□□□練稦□□□檢□榜馭□逆□□□礸□□□粳麗□□□□□褓□□□駝j□□寧粳拏□楱□飀□□□□□觕本□□□□□□□□□□□□□□槄檢□饋□露□□□□淚□□□□裡□□□□饞□□□□曆□玲□□□□□餘祅祤□□□□□□□□襟礸□□麗□□埤□□□□□□□通檢□祽□褓□玲□□埤□禍□□□□□□□□□榵j□□□□□稦□□□□□□□□□□□櫚□稦□□如馱□□□堯□□□□□□□□□溢妣W莧□瀤艣¥蝦莤葷J該Q□□¥溢M鰥□萬□□□□莥□禳撓L□¥□顰□□□□瀦□□□鰥□G□□□□□‥□□□瀣□□□奔□¥溢M鰤□□獎稐□□X□苦莥呧□□□□ョ慼摯Q謨□臩□□莧韥□艨□§□□□襣‥□葷□□□艨瀨□‥卡鋧□□□艨□□苦莦□瀩□□齱慼L瀧□瀦□□□艨瀤耙□□瀣§□悅緧□¥□□莦□□鋧□¥意□□□□□艤薤譥□黥□□□□Й□□□莥□□□磧□□□□瀤□¥蝥膦懧□□□¥蝥膦懣|□□□□□膧□□□c□□擦懣¥蝦□碥□□□莣¥□□□□入□□□§□莨□|葥□韣‥□□□□‥舥□□□韣¥□苨□懤□耨□□□|碤葷□□□酈詫□□鰣痳r□□□糨f□滎纖□鰨鰣飾^§□□□□□葷□|入□狨□K憿歎_‥□f□□¥意古□□¥釧□耦董|內泌□葦□□□韣§擤□□□臨□柍□‥□韌□麧擨□熒辣|諢f□□¥釧□□鰣寨〕□□§擤葷□□臨□□□□□□苧□□□¥蝩□楚撚l□□□¥蝦虥藣□□艤薤苨磩狤艣¥蝤艤薣c□o□垥蹤□□m磷□兩□踤韣§□□□墾葨□□□吽慼敷`□□內□□韣|□洁撫螻b□|□峞禸漶撞h□§□耬守□¥□□□墾□淥踧□韣|□艤薧鷏噯i□邪|晃□踥□□□□□□□□鍥□□磥□□□¥S□□磥□□芊慼撓鴃慼慼慼慼L□懤□耦□舐傣□蔦□□莨□□耦□珵狣§□趨□耩I□舐傣c□□疥□耤薦□□□磣¥紇□□擣□□□噫□漧趑鑒s§□□□滿慼樅Z¥紇大□□□□‥窨□□粥k§驉潠鏜□艤耙□□¥蝦邐摦噣□□□□苦莨□□□¥蝦□舐□□¥蝥□□□狣¥孱鑭□□□§□□L兣|□□□□□□□□|亡鮨□瀤□□□□晦入□□□□鐠鐓N□□耦祧□□□耦□□□□工□□¥學□靨□帶帥□□□□□蕁工□□□磣□耤耦營□□□□ヾL□□您□□□□灃□□□□苦□楚摹_¥□殷鋨瀩□艤薨□|□說o□莧□□§□漧□ヾ情ЦS芥左□□|□□□□□莤蕁巢|詳晃□說慼慼熟磪屆撲A□|懤□¥蝩□說慼慰D哄撳T巨□□нm蝦兣□□鰥粥左兣‥□□□□□□晃蕁耤韣c□l珵□塏漧□莣□□瀧□莦□□□瀦薩溤□□‥□□□莥皜唌慼慰D釨□□麧□□□莣‥祤酈蕭煣|晃□□便q□□詫□莣§□莧□磨□熒□□□□□□¥意戣□□¥孥獎糨f□§□意□懧□交警莣□□闈f葩□飽鸛漦□祊唌慼慼慼恁播堙я|骨全瀨□□‥□□舨□□螢耙□□□□磣|薦□牷慼慰D□詫□莤葷□珵間L□□□□耙□營□□□悅□苦□□北c□□腹慼慼摩牷慰D嶡□□□h□巨泣|逤□J□□□□□¥嶧□□蹥□□□□|シ□□□‥耙□□□¥醋□□c□l□□□□§□□□□□□§□□艦□□□|□怴慼慼ゝD胦□□|懩□□□¥胦□工□□¥悖活撓@□□□□¥胦□□□□‥□漩□□鑭□胤韣□□□擤苧奧交□擨滈□□¥蝦莧擦□□□□□□□□□□□□□□莧□□麥□□□□□鰣滿慼情慼撲薄慝□□殷□□□□器瀣□□□□□□□ョ憮R亥□瀤□¥蝧亥□□¥蝧□漘□□□□‥□漥□□□□藎□艨□□愨左葨揀§□您□縵薩□|晃□犖□‥□K□□‥□□□□簾□□□韣‥□晃藎□鰣腹撲薄熟牶D□□鰥□‥耨□□□□繽韣□□□磻苧亨瀤□¥蝧□漘□□□□苦□□‥瀧□瀦□□□麥□譣□部□□□□□□瀤韣□□□麤苤K狦懤□¥蝥紇□□□¥蝧□麥□□¥蝥膦懣□□舐驉慼慼澗瞗犛秞塌d狤邪|內揧□懣□□□□苦□麥□□埮龤熟間慼L□□麥□譣□部糨f□□麥□譣□□耙秧□|俯獢撈_兣□□□□若紈瀧□□¥蝦□擦懧亨瀤□¥蝦□交□¥蝦□懣□□□□葩舐瓙籠D蝦莤譨瀣§□□□季|□芧□□§嶩□晦兣□滎□□□‥□□□□□□麥□¥悅詡□□□□譨瀣|□瀤蕁擰□□□□□□□□¥□□匭內□□§□踤□晃犖□□□□□苦莧□瀣□艤滎憤苦莥□瀣¥鍤滎憒□□□□l□□□□滎憒□□□□□艦□§攬說慼慰D□蘆□□韣|毤部□煥y□逢旅¥□滈□□□□□□苧吥□□□驉慰D□□□□□鶠敷偶荂撲薄熟牷鸀{嶕|亡莨臧擤□□□呣§□麥□麥□龤撒閏入□□□□鎧摦□□□□□北¥□啥痭陛慼慼慼慝詳內□□□□楫ヤ全瀧□□□□□艣¥□滈□襆嶩□犖o|詳全□逤□□□□|□郤□擤□□瀤韣□□□葷□□□□¥蝧鷓產□瀤□¥襦□□譣‥鯤□蝥嫖p□□簾□‥巨攔□□□□□□獸|詳入□諧鷯鳧□瀤蕁□□譣|□□狩□瀨殷艩□□艩□□瀨楫□□粣□□漥□捻艦囥t□¥□□□□□交□□‥□□狨□葨擁□□|內產□麤□□恨□¥蝦懤□¥蝧交□¥蝦間慼慼慰D蝦間慼L□□□若□漥簾□飽慼慼慼慼撫S若□□□楚慼潺C愣□□□□□c□□□□□□□嚐迴□鋤□碧□□□‥□□□□□□□O§奧交□麥嶨滈悅詣□□瀦□□蝦髦窗慼慼慼熱迭慼n季|飽慼慼慼梂l□□孱□§□狦奔□□□孥□□帤□□§□□□晃滎W□|亡□熒□¥□□□□¥意□婧□□螢耨鰹□□碤葷苧□窗L□□珵□意□□□|□耙m稐§□□□晃鶠慼慼嬈□詳□□c□□□□□□K□|□≧□□□漦□□□營□□¥嫥磻鋤芧□□滎壕D□詫□瀣§□□□□□|□□□□□滎□嚐湤郥癒撳恣慼慼慼慼慼慼戮怑W莨瀦螢□¥蝦莤□□O|□□螢□獵□□兣¥□□□□|漥□□葨□卡□□¥簾碧□□鎂l□□□碤葷苨艤□效大□熒□□濾滎□□§□噥濫簾□熒□|祤譨□效縲麥獐龤慝諍□□□濾熒□葨揀□□詫□苧吤□譨瀣□若襦□譥□‥耙□蘤□□□¥工悅□滈□譧□□‥□□牧北□□莤艨滈□□□□□□□犖□攔□□獸|入襦□麥□□□□|□□□P□□窩□|晃譥□襦□□粣□□葦淤苦莦е獺潔憛慼慰D蝥膦懣□□耙賢葩舐騿慰D蝦莨窨□螢□¥蝦莦麥吽慼慼播樅_□□□□瀦螢□¥蝧□□□□懤□¥蝦莤□□瀦萣□□□麤苦莦□□瀦萣¥襦莥□□□§祤央慼憚欲礡潯鞳慼摹W□¥□□□娞□珨□□□翻|□□菧柦□□□□□□楦□□¥□□□貣□艦孱□□□謖D□鐠鞏□蕁□活慼敵菧□鑭□□熒炕慼慼慼慼L□□蕁□□潦□嶢□□殥瞄Y□□□§婦□□□□韣c□攔□□□婦□□□襤□□□嶢邪§□髹韣□□□阤苧□□□狦淤□¥蝨□□□滵□熒□□¥蝦莤□陽淩□□襣§笲姤耙臧婦□□幀□□笲□□□□奔□麤譥□邪¥釧數□襣|□□贄荂敷r壨□□□□□□橤蕁□|全□□□§吧芊慼慼槭B□□|毤酈淩□□□淥襤韣□□□耤苦莤□□□襩□P□¥蝦□大c□□□橨□淥□揀‥□淦□□鶧□□□‥□散□□滎□□□c□□□□□□□‥□□攔□□□湧笲孩□□□菠□訌扢v邐營□¥□□酈淦□□□毣¥□□鶧□晃□‥□□□□鶧□□□□□□□|□芊慼慼慼慼憚熯□襤□□L亡營□¥晨溥□□□□□芣|晃□□芥□念□□□逤犖□韣□□擨□苦莤□□□淤犖淤□¥蝦莧擨□尨□□¥蝦莦□淣|麤□□嵨□□芤芣|□□□嵨□□芤芣□□□□□□□@□|入□苤苣|全□□□□‥溥蜇黎u滿潛縑嬈□□@□□入腹潛騿慝□@□兩□襩□□|晃芤蘆麥湨□滵□苤苤鋦□§□莥□□□|□□@□□□晨溣|全□□莣§□‥□橦邐□□氶摩牷慼慰D晨溥□伢N□□若□|□V□莦奔□□毣¥□□滎□c□□麧貂□□滎O□耙□□犛姨□§鶧□溤韣|□氶慼慼慼L鰷漩□襤韣□□薨耤苦莧□淦□芥□□§□溤韣|□□□□腦稦褉檦淥@□□|入□鋧□淣§□芥□□|該晨溤□□□□碥R□□邐淣□□毤郤苧□≦□□□|□淤犖淥□攔噦懣□□□□鋦稨舨菕慼慼慼慼慼慼敵鋦□□□□邪‥□□□巢¥□該□y□嶢薧匭韋迴□鐐c□鐓胖□□麥□淤犖淣‥□□木□|邥□□□□邧□□淤犖滵鶠L□□□□□□□□□c□□ョ撞J犖淣‥□□愨□|□□□耬騭□□淤犖淣‥□奧□□§□□□□□□□鶠梆屆慼犛砩l□耦□□□□□苣|莦□□□□□§□芧□□□□□麥□□芩□□□□鋨□臦□□□|入纂慼晥□ョ慼撬鴃憮U|莦淥吽慼慼潛蕨搵蝖慼慼慼慼慼慼慰D悅□□漥踦□葦穌□□□□若□狨□便□¥蝥□□□□□□¥蝦□□¥□□彌襤□n嶡□¥襤楫□□□纂慼慰^□□若□葩舐楂|□S□摦兩狤韣¥□□□□□鋦迴嚏慼癒憮Y□謨□□□‥□□□舐□□艦噣□□□□迭慼慼慼慝內□□□□□耙溺央樊菛珨N□¥□□姩擇尤□耙溺乩憛摩砢R□¥□□訐奸亥騣□耙溺札╮慼樊恁慰D□耙臦麥奧C□耙溺札╮憤樊恁慰D□耙臧訐□櫓鵅情慼慼犛牷慼澆物魽慼慼慼慼獺慼慼慰D□□□韣□楫□□□□□¥□□泌攔諍□□□¥□鋩擰□□□□北¥□□□獎臥獎櫓□o¥嶧攦l襣¥□□慦□□ヨD鍤□□肵蝖慼鶠慼慼慼氶撬鴃撢V|□□尤韣□□□□苦莥□□螢□¥蝥膦懧□□□¥蝥膦懣□□□擤苧□□□¥蝦莦麥蝖歎_¥鍧□□□□獦□胖□¥V□□□□J□□□|入鍤□擁TS□營鍣□□□□苦莥□□□□□麥□□□麥矷慼慼撲薄慼慼槳矷慰D□殷□□□c□□□□蟛S□ヾ慼慼慼標K狦懤□¥蝦莨□□□□□□¥蝦莨□□□¥蝧軋大□□□諨Y襩狤□¥蝥襦莨謘慼慰D蝧□噤□狤□¥蝩徇□便□¥蝦莥□瞣詳全□□¥□擤□¥□□復邦諍韣‥□纂慼慼慰D□姥儤芥獺熟烡逢□□苧噤耨□耬磣|該□□韣‥□□□□□蝦⑸r‥□□陽□□¥□□□萬□□阤韣|□硨□□□□噥孥□諢□¥襦噥□□□噥□□該姥□□□譧□□□□□□□c□噤胥□□□□蘋K□□§□詳始襪鋤□□□艤□□□□莣‥卡噫□□□韣□□中□苦莦醫□□□□‥□飼鋦□韣¥塏□□‥□□釩□‥□□釦□c□□□Ⅸ□□□□酤韣§□M韣§NΥ□韣□□□□□□□□蝦怴慼⑸rc□噤□□嫥□□¥□狦始韋諍胥□□□莣□□□奧嫥□|該□□□□¥襦噦犅耤□□¥□噦犅耤□□|湥□□□□□□□耙□□蝤□□|□□韣|蜀襦□□§□□□□¥□□嫥□¥襤□□□□□兣□□□□¥□□□蝥□□擇□□□□散胥□□□□¥瑾靨□□□□□□¥□□襤□荂慼憧_□艩舐□□c□噤苧□p□噥□□□韣|□耙嫥□滎np□□□□噥紇□□瀩□偨□¥□□□□□□□辣□□姤□譨滈□□紇□兣¥□□蝤□□□□□匣□□□性產□兣¥□哄慼慼樓n膧□|□滈□□紇□□韣§□諍苧吧交艤□c□□□□‥瀨□姨□|□鯉艦噤滎□□懥□□□□¥□狩□□|鶧控□□韣|邦礡慼熨r¥□□□Y□□韣□□□蹈/猁耤潰瞗慼慼潦-﹛潔隉標驉情慼慼潰儩S□□¥□□□攬□□□o□□諍□□□□□□□|入□□□|髡□耙臣‥□□□¥□□□噥硨□□□¥意□戰懦諍韣□□□□c□□湧□亡□□□y彌□□|髦□□□□□嶢譣□□□□葩□c徇□鶔D鍤艤□□¥S耤□□¥□□□韣|晃□□耙□韣c□□苨□r□□¥□□□□鶹怴慼慰D□漥□攬嶧驉慼慼慼慼慼憮W莧堊□□¥蝦莦□□□¥蝦莧婦□□□□□□□苦莥□□諍轟□□莧□纇c□級□□□¥□□顫艦觤韣‥□□□芊慼慼慼棳滿嚐□鋤艦觸內□□□鋦□¥塏□□□|鋦□□□¥□□□¥禤□□鞥□牧齣(□□邪¥塏□□¥□□鄖牣)□□□□邪¥翩慼L□□釩□‥□瑤酈□c□□□□□飼鄖□□楫若纖艦觩□¥嶩□□□熒豤犖髣‥□級□□‥□□□□‥□□□□§□蘧堊□□□悅詣□□哄憮W莥□□□□□□¥蝧欽懧產騭□龤慼慝碤I□□□□□□¥□□碥蹤□□□□¥□□□□□□察□□□□邐□□T臦□¥□□諍苧亨□□G‥□□□墂劫□¥□鄖□□□□§□磧□□□□□□§□□□□§□□□慦煩兣§婦□□淣§婦□□□鋡^|□怨□□¥□□縈麥兣□□□□萣¥□□縈□兣□熒辣‥□□□□□□□□□□葩□狦懥□¥蝤□□□□§擦□淤艦□¥□艦□□韣c□□□酋□□□淣□□□淩□□c□莤□□璥□篋□□艤□□□□§嶡膨□□□訌□□‥褉v□楚摩牷潛穮D□□禲慼慼慰D蝧□□莨□□熒□□□左漥□□□□□□□□□葷L□釤滎□滎紂□□□鋦□¥□磻□K□□□□□□寶苧奩舐擦懣□艨□□苦□□孥□¥□□□□墂□□□‥□□橨□□□□□孥□|詳邥□□□□□□□胦潧□□□|□苤□芣‥□□□□□驨□覜f溧□苣‥□□□□□驥胦溧□警□‥□□□□□□□□濫□胦溧□芣□□□潧□□□‥□橦□□□□熒便胦潣¥S薨□□全□□‥□□胦溧S薦□揧□逤鏧□¥釨□□稌□□□□纂慼L□橦潦邥荂慼慼慼L□□□□‥□犖邧□|薤犖牧□□□|詳村□橦□□|□□胦潦□□□□□□□□□□葥胦潣|葨□□晃□□□悢D悅詳□□粨□□_□□□□□□‥□櫫胦潦邥蹤□□□□□□潣¥□□□□□□□邪□□□□檥□‥□橦潦村□粻峨□□□耙閏□餤□□|該□檥□¥I胦溧大漥蝧檤部□□耤慼慼慼撲薄慼L□橦潦邧復□□□熒摦□‥□□□擰□莣¥鴃熟丳偕箝I溧癒潑l□|該□□□|晃□□齱憬t韣c□鋤□□□□□□c□□懦□|晃蔨□□¥孤鋩□亡□□鞷^¥□□□苤□□□唚§□□□□□|慦燒□X□‥□□丑慼撥炕慼慼慼潘鶠撥丑撥嘉敯縪m□□艨□嶨櫓□麥□譣|詳全□□楫忴物鮐□□踥□□珵踦ヾ撩楚慼鎂l□踤□¥悅諢□□□□n□□楫芊熨矰`□□□□楫芊慼慾`□髯□|□韋胚□|諍□□舠寣播╮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憧_|碨□W□□察騰‥□□□滎□□□□□□   金光明經文句記卷第四(下)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786 金光明經文句記   金光明經文句記卷第五(上)   宋四明沙門知禮述   大章流通二。初釋四天王品題二。初因緣釋二。初約處釋人二。初明處。二十八天皆上升之趣。此當其首。天分三界。於下界中此復在初。居半須彌者。處之所依。欲界六天。二天依山。忉利居頂。四王在半。梵語須彌此雲妙高。出水八萬四千由旬。四寶所成。二東黃下出人。持國者。護持國土故。乾闥婆此雲尋香行。天帝俗樂神也。富單那此雲臭。餓鬼中勝者。或雲主熱病鬼也。增長者。令自他善根增長故。鳩槃茶此雲甕形。頗似冬瓜。是厭魅鬼也。薜荔多此雲祖父鬼。餓鬼中最劣者。雜語者。能作種種語故。毘捨闍此雲噉精氣鬼噉人及五穀精氣故。亦云顛狂鬼也。毘沙門此雲多聞。福德之名聞四方故。夜叉此雲輕健。飛空健疾故。羅剎此雲可畏。亦名暴惡。二此四下明品來意。二觀行釋。三種觀法此當託事。以其境智一一皆借事義而立也。須知託事多兼法相。如王捨城而觀五陰。耆闍崛山而表三德。此之五三何殊四諦。然此正是託感應事明境觀也。分二。初示觀相。四諦四智乃至諦下各論見思。何教不說。今釋教義既專約圓。故所明觀不關三教。四天須表無作諦理。四王乃表無緣妙智。照事即理名護諦境。了縛為脫名護心數。為他說此名為護世。通別見思同體為障。名為鬼神。法花指此等者。不無少異。彼以鬼神但譬五利。乃將蟲鳥而譬五鈍。今則利鈍俱類鬼神。但取分同也。二若不下明利益。而且先明不觀有損。侵害心王妙智不發也。毀損境界諦理不彰也。心王至迸散。示迷三德而為三障。雖論三障迷由煩惱。故雲俱為鬼神所惱。能觀下正示觀之有益。無明即明為能觀智。此觀觀苦生死即涅槃也。此觀觀集煩惱即菩提也。控御等者不動諸見而修道品。不斷癡愛起諸明脫。如斯控御豈獨不被侵害。而能顯理備德。顯理故諦境國安。備德故心數民寧。以轉八萬塵勞成八萬定慧也。自行了達既其若此。令他修證豈不然乎。託護世天王之事。修觀獲益其相略爾。二釋十三品經文二。初立意分章二。初立意。季亦末也。翳障也。二凡為下分章三。初開流通七章。方軌者。方法軌範也。二天王下出天神五段。以地味膏腴請處說處者。膏腴土田良沃也。史記曰。東割膏腴之地。是也。腴下多味字。禳除也。又天王下且從增勝備論。一一皆有五能。三四天下示此品六番。二正釋經文七。初段分五。初又分六。初述護國之能二。初分文。二敘敬下釋義二。初四王白佛二。初經家敘先標。北方天王者。西土以北方為上也。偏袒者。西方之禮。弟子詣師必須偏袒。表有執役。二正白佛二。初分文立義。二法性下用義釋文二。初歎經三。初歎體。佛所護理無量甚深。橫攝法周豎收法盡。理若不爾豈名經王。問文詮此理故言經王。是則經文但是能詮王惟在理。釋題那雲文號經王教攝眾典。指文指理二處不同。如何和會。答若前三教文理不合。此則為妨。今乃從圓法皆不二。文外無理理外無文。釋題舉文。若其孤立豈得稱王。今疏指理不攝文者。翻屬前教。信文理合是經是王。其義祕妙不可情求。今經王歎體與序品不別。二約體下歎經宗。約體修行者。體是本覺起成始覺。方得名為約體修行。體具佛界因果二嚴。全體成修二嚴無作。名非莊嚴而為莊嚴。今以極果二嚴為宗。世天下經雲。諸天包此三也。然應有四。恐文脫誤。或可天王本是生天故疏不出。此四天名義出大經。德王品雲。一者世間天。如諸國王。二者生天。從四天王乃至非非想。三者淨天。謂四果支佛。四者義天。謂十住菩薩。以見一切法是空義故。大論明三種天。一假名天。即世天也。二生天。三清淨天。則兼三乘也。三又下下歎經用。上至菩薩者。經無菩薩之言。既雲能滅一切眾生苦惱。則通指九界方名一切。經文有四。初天趣。能與眾生快樂者。天趣眾生也。次是經下三惡趣。諸河三趣沈沒猶如大河。焦乾枯竭者。滅三惡苦也。有經於枯竭上加能令二字者。妄也。三能除怖畏去。是人趣。初言一切怖畏是總。次別明破三障惡。三災是報障。怨賊即刀兵也。並饑饉疫病名三災。惡星是業障。業來責報。故惡星現也。憂惱是煩惱障。四舉要下總指九界眾生也。二從世下述能護二。初分文。二護國下釋義二。初內以法護國四。初護國之由。二以法護國。即是述其護國所以。無法安能護持國土。而其所以有內有外。外即世法內即心法。若但行說世間之法。則令此經非方等教。天王全是凡夫心口。須知文文皆有世間出世間意。但以此句顯內義便。故雲正與觀心相應。如下散脂鬼神品中諸文。且順世法詮辨。及至自述得名之由。則全廢事解。故雲現見不思議智境不思議智光。乃至雲我能安住一切法如性。於一切法含受一切法。境智若是故名為密。方能外現鬼神大將。豈非有理密故乃有事密。今文經雖不顯。大師得意。乃以行說諦智之法。而為護世安民所以。心數不行等者。心心數法全體即是方便般若。心王邪故數行邪境。今王既正導令不行。不行而行。行深般若到於彼岸三天黨護國。意同向說。黨謂徒黨即八部也。黨輩也。帥黨者。帥音率。導引也。如轉輪王下是事釋。以輪王降四方喻天王遮惡鬼。七寶謂輪象馬女珠臣兵也。四天眼護國。以報得天眼者。非修得也。受天身則眼必徹障。幽暗也。燭照也。萌種子初剖也。杜塞也。謂以天眼徹照防將萌之禍根。塞漸起之惡源也。二從若下外以策護國二。初標科敘意二。初標科。二一若下敘意三。初勸說聽因緣和合二。初勸法師為外緣。日出朝陽者。爾雅雲。山東曰朝陽。山西曰夕陽。雰扶文切。不祥氣也。呂氏春秋曰。冬行夏令則氣霧冥冥。春秋元命包曰。霧陰陽之氣也。陰陽怒而為風亂而為霧。今以日出喻弘經。雰霧歇喻三災息也。二次王下勸王者修內因。秉法者。秉持也。一人謂王也。慶善也。王有善則萬方之民。恃賴之。即尚書曰。一人有慶兆民賴之也。故王受是典而致國安。經饑饉者。爾雅雲。五穀不熟曰饑。菜蔬不熟曰饉。國邑郡縣者。王制曰。凡四海之內九州方千里。州建百里之國三十。七十里之國六十。五十里之國百有二十。凡二百一十國。凡九州千七百七十三國。春秋左氏傳曰。凡邑有宗廟先君之主曰都。無曰邑。又曰。上大夫受縣。下大夫受郡。二勸供給四眾因緣。經優婆塞此雲近事男。優婆夷此雲近事女。以成就戒者。堪可親近承事出家二眾故也。流衍者。衍達也。三勸能讚所讚因緣。先王之德行者。先王道德之行。若行之於身。即可以儀軌風俗。法言者。是出自典誥聖人禮法之言。若宣之於口。即可以教人民。君既無此故邦民不從其令。鄰國不詠其德。今勸下即勸王重道尊師修功補過也。身意恭重謙以自牧。即道德之行也。讚歎在口。即典誥之法言也。夫高下明謙卑之意。王高而民下為國者以人為本基故。當勞謙以聚之。辯以訥為師者。訥者內照清淨。故外絕矜飾。即大辯若訥也。故能為俗中小辯之師。尋常治身理國尚當如此。況今請出世之法。祈人民之福。豈宜倨慢乎。儒禮以父事三老兄事五更。屈王之尊敬卑為師。儒釋一揆矣。羽檄者。文心彫龍雲。檄者皦也。宣露於外皦然明白也。或稱露布。蓋露板不封布諸視聽也。顏師古注漢書高紀曰。檄以木簡為書。長尺二寸。用徵召也。其有急事則加鳥羽插之。示速疾也。今雲羽檄稱歎者即告之以文辭。述具休明也。爾雅雲。顒顒昂昂君之德。靡偃也。論語曰。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草萊者。萊□草也。或作葉。或作菜。字之誤也。二用意銷文三。當以上意對經釋之。故雲可見。二如來述成二。初分文。二四王下釋義二。初合述歎經。四王所讚經體宗用。既合佛證三德妙理。故佛述成。諸佛從是法生者。體宗用三既是法性。豈有一佛不從此生。二從於下述能護國二。初分文。二法護下釋義二。初述以法護國四。初述護國由。發心畢竟者。昔種善根是發心。今日聞經得益是畢竟。二心比校昔種誠難。故佛述成歎其宿種。然此發心等語。即大經迦葉說偈讚佛。故佛初心但用彼語以成今意。護世下云云者。此與觀心相應義如前述也。三從汝下超述天眼護國。四從汝下追述天黨護國。二從汝下述以智眼護國。前雲策。今雲智眼。互見其文策即智謀。智能鑒照。名之為眼。言和合者。即前雲內因外緣。因緣和合然後禳惡。云云者。前白佛則三段別明。今則一番總述以包前別也。第二番白佛述護國之事二。初分文。二一是下釋義二。初白佛二。初工奉人法天除怨患。經天律治世者。師古治民則天行化。罰必當罪賞必當功。名天律也。二鄰國興兵天令懅退。斥逐也。經四兵象馬車步也。規往討罰者。規求也。或作親者字之誤也。討誅也。傳例曰。有鐘鼓曰伐。或作罰者。非罰。折辱也。出金贖罪也。軍者萬二千五百人曰軍。天子六軍。諸侯三軍。二佛述成二。初標科。二從爾下隨釋二。初述成初意。無鬥訟名僧者。無鬥訟即和合也。二述成後意。二。初正以等慈述其懅退豫安也。二又勸下兼勸諸國各守本業。貪企者企望也。佛告帝釋者。大經文也。經楚撻者。楚一名荊可以為杖。撻擊也。廣雅沃濕也。美也。亦柔也。壤土也。時不越序者。四時和也。心無貪吝者。無貪故不多求。無吝故能惠施。后妃婇女者。天子一後。三夫人。九嬪妃。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女。風俗通雲。婇女者。采擇其容色之女也。第三番白佛。示其軌模二。初分文。二釋義二。初白佛二。初出願。欲六文如疏列。二示軌模六。一一如疏對。上六願柏梁者。漢時殿名。天火曰災。漢方法以海中鴟魚尾安殿脊以禳之。災遂息。世昧其由謂之鴟吻。八紘八方也。休美也。自勵者。勵勉也。四海者。博物誌雲。天地四方皆海水相通。地在其中蓋無幾也。七戎六蠻九夷八狄。形類不同總而言之。謂之四海皆言近於海也。次佛下述成二。初分文立意。二佛告下用意釋文二。初別述二。初述成六方法六。初述成安身方法。羽儀者。漢書高紀曰。紀信乘王車黃屋左纛。注雲。以黃繒為蓋堙C纛毛羽幢也。在乘輿車衡左方上注之。蔡邕曰。氂牛尾為之如斗。或在騑頭或在衡。以纛是毛羽幢為天子儀仗。故曰羽儀。經躬出者。躬親也。二從復下述成安國方法。爾許生死之難者。劫數如值佛之數也。三述成安妻子方法。四述成安王領方法。五從常下述成宮殿方法。六從在下述成上攝福方法。二從汝下述成六願欲。六段如疏。經棘兵器也。與戟字同。刺殺也。二從汝下總述第四白佛要其法利二。初分文。由第三段末者。由前世尊述成雲。亦當迴此所得最勝功德之分。施與汝等及餘眷屬。四王因茲遂要法利。二釋義二。初白佛二。初人王運心。二人王下天宮相現二。初事釋。人王至金光者。心存即三智金光明也。至典即三諦金光明也。智諦合即起事用金光明也。以色心不二故。香隨智遍迴施下天王意雲。若以法利迴施我等。我等皆得。故以光照天宮為表。龍猶屬畜。對天並鬼成三法界。言法界者。今從解脫。所燒之香非法界者。何能周遍。三趣之體非法界者。豈能承受。二觀釋上之所說。雖談諦智猶是約教。示經力用。未論觀行。今之所論的就研心令觀詣理。故荊谿雲。本雖久遠。圓頓雖實。第一義雖理。望觀屬事。此乃託事觀心。借義成行。三智妙解如火能然。三諦融心如香離臭。起三學行如煙氤氳。真本覺照故曰金光。行冥真故無礙而照。但期觀行契金光明。功用自然相周沙界。唯務相現內觀不修。心緣五塵魔必得便。慎之慎之。次佛述二。初標科。二隨釋二。初述成香光普遍。經摩醯首羅此雲大自在。金剛密跡者。正法唸經雲。昔有國王夫人生千子。欲試當來成佛次第。故俱留孫探得第一籌。釋迦當第四籌。乃至樓至當千籌。第二夫人生二子。一願為梵王請千兄轉法輪。次願為密跡金剛神。護千兄教法。世傳樓至化身。非也乃法意王子耳。據經唯一人今狀於伽藍之門。而為二像者。夫應變無方多亦無咎。摩尼跋陀此雲威伏行。阿耨達此雲無熱惱。娑竭此雲鹹海。經百億非非想天者。夫百億即大千界也。但同一四禪及四無色。三禪統中千界。以大千言之。則有一千三禪也。二禪統小千界。則有百萬二禪。唯四洲至初禪。則有百億。今非想亦言百億。以下望上言之耳。又恐翻譯之訛也。以義淨重翻則無百億非想之言。二從諸下述成施善護讚二。初讚因。二讚果。經勤修下明修苦行。善能下壞外道。降魔怨是莊嚴道場也。覺了下成正覺。善男子下轉法輪。此並果上之事。如瑞應經廣明。第五白佛舉興衰二。初分文。二釋義二。初白佛三。初舉興勸四。初述弘經四天聽受。二大梵下明釋梵八部皆集。經釋提桓因者。具雲釋迦提婆因達羅。此雲能天帝。三世尊下明人王為善知識。四以甘下明得利護國彌勤。二次舉衰勸二。初分文。二隨釋四。初明天失法食。二明天神捨離。三明惡鬼興災。經流星者。星說曰。絕跡而去曰奔星。光跡相連曰流星。薄蝕者。案漢書天文志。作日月薄蝕。孟康注曰。日月無光曰薄。韋昭曰。氣往迫為薄。虧缺曰蝕。京房易傳雲。日月赤黃為薄。釋名雲。日月虧曰蝕。謂稍侵虧如蟲食草木葉也。虹者。爾雅雲。螮蝀虹也。爾雅音義雲。雙出鮮盛者為雄。雄曰虹。暗昧者為雌。雌曰蜺。蜺或霓。江東呼為絳俗呼為美人。釋名雲。虹攻也。謂純陽攻陰義也。四展轉成災。三正勸二。初分文。二隨釋六。初欲得現利。二天忻法食。三出過三論。四韋陀者。即外人典籍。摩蹬伽經雲。初人名梵天。造一韋陀。次有仙名。白淨變一為四。一名讚誦。二名祭祀。三名歌詠。四名禳災。次名弗沙。有二十五弟子。各一韋陀能廣分別。遂成二十五韋陀。次名鸚鵡。次名善道。及其弟子漸漸增廣。如是展轉有千二百六韋陀。今言四者。從其根本為名。皆明梵事出離欲染。故雲梵天。說出欲論也。毘伽羅論此名記論。婆尼尼造。明種種經書並諸雜語。又名字本。河西雲。世間文字之根本。典籍音聲之論。宣通四辯訶責世法。讚出家法。言辭清雅。義理深邃。雖是外論而無邪法。將不是善權大士所為也。僧佉此雲數論。諸法從數起故。劫初黃頭仙所造。衛世師此雲勝論。謂諸論中勝故。勝人所造故。成劫末鵂鶹外道造。勒沙婆。此雲苦行。未知出世時節。以人名名所造論。此三仙所說無漏盡通故。唯五通。四始終獲利。經如來正遍知說者。十號中二號也。五教主勝故。經以大悲力故等者。用無緣大悲普覆法界故。超梵王四等之心以難思苦行積劫利物故。超帝釋十善之因。六諸法本故。經一切眾生等者。世間謂五戒十善十二門禪等。出世間者。四教法門者三乘修證也。國事者。禮樂征伐治世育民之事也。造世論者。如上三論及下正論等也。皆因此經者。乃教行理三種經也。故新本雲。欲生人天欲得四果支佛。欲得佛。皆依此經。懺悔滅障方得成就。若探取化意。即是於一佛乘分別說三。但以此經部在方等教。猶屬通理。就人分未免異趣故。欲令等言隨其五乘。而得安樂也。二佛述二。初分文。二隨釋二。初舉興衰勸。二正勸第六說偈頌德二。初分文。二夫三下釋義三。初說偈歎三。初歎三身三。初依現文別對三身。空是法身者。經無空字。以其日月必依於空。又下文雲。佛真法身猶如虛空。是故疏以空日月三對於三身。空無明暗日月共依。別喻法身體本周遍。日能破暗別喻報身三惑盡淨。月能盈昃別喻應身隨機勝劣。此之別對為下圓融而作張本耳。二通意下取喻義通具三身二。初取喻顯圓。若以三喻別對三身。恐謂三身其體隔異。故今委取能喻之事。其義不局。每喻各自具於三義。如日一喻。上必依空下必現水。此之三義則。顯報智圓具三身。此則三般若論三身也。月喻亦爾。可顯應用圓具三身。此則三解脫論三身也。太虛空是日所依空。天日水日當體含空。此之三空則顯法體圓具三身。月亦如是者。月所依空天月水月其中含空。亦顯法體圓具三身。空遍日月兩說三身者。乃約雙照中道而示。此則三軌而論三身也。二依下以結文示。此結歎文。凡舉三喻謂月焰化。此三事義各合具三。如月一喻必上依空。必下現水。此乃應身圓具三身。文舉如焰焰必依日。日必依空。此乃報身圓具三身。文舉如化。化必有術名為化法。術必在人即是化主。其變化物名為化事。此乃法身圓具三身。三雖復下復取結文以通融別。經既顯雲無有障礙。若非以法而定於喻。一一圓融何稱此中無障礙說。當以此意融身相文。使一一相皆嚴三身。成密藏相。二歎身相二。初分科釋經二。初分科。二釋經五。初歎上二相。二歎智斷者。初二句總標。有喻有法。次四句是別歎。二句是智二句是斷淵海也。管子曰。水出於地而不流曰淵。三歎下二相。四絕言歎。五結歎二夫。相下總示身相三。初通嚴。三身相好不獨在應身。報法亦通等者。如今所列。目齒輪網例於上下。二十八相通能莊嚴三種身也。以身相是一隨見成三。莊嚴父母生身者。以藏通人但言偏空。所見佛相謂由正習。構造而成相非奇特。但能少勝輪王而已。以不知心現見從外來。取色分齊故名生身。此乃如來曲順凡小。示現此身故名為應。莊嚴尊特身者。以別教人能信中道妙色妙心隨緣變造。所見佛相知從心現無有分齊。或現大身十蓮華藏世界塵相。或現八萬四千相好。或時秖於丈六三十二相。令其機緣無分齊見。不同藏通分齊之身。故名尊特。此乃如來修道所得。故名為報。莊嚴法門者。以圓教人了大小身及多少相。皆性本具修德無功。相雖是色色即是心。故起信論雲。色性即智說名智身。智性即色說名法身。今從即智名法門故。以八萬四千陀羅尼為髮。乃至定慧為足。以即色故。故得名為法身相好。此乃相好隨解而轉。故使莊嚴三身相異。二此中下別示法門。此乃指經智淵無邊而為智德。百千三昧而為斷德。此之二德能收一切莊嚴法門也。學者若於色心分隔而解此義。則永不識法身相好也。三文下文示圓融。上來分別法報應相。欲令易解故須就機淺深優劣。須了前前不知後。後須了後後必見前。前良以前粗後妙故也。今四天王是大菩薩就圓稱歎。見三身相。與妙三德無二無別。應是解脫豈隔二德。報法準知。欲彰此義。是故特雲無有障礙。若知此意。方是深達金光明法門也。三偈初下結歎二。初直銷經文二。初銷文。結佛月為三身者。現文唯有空與水月合有天月。可喻三身。言佛化為四身者。法身妙色而為化法。報應二身照理鑑機而為化主。曲順機緣現九界身。而為化事。今以化事顯具上三故論四身。皆具三四者。趣舉一身即三即四。彼彼皆爾。方名無礙。二品初下結妙二。初明始末皆三。三章是法三身是人。攬法為人人不離法。故雲辭異其義是同。佛月清淨者。取偈初句成今三身。三歎天辯絕妙。初歎三章雲。金光明微妙經典。顯不縱橫。今結三身言無障礙。亦非縱橫。以初以後顯於中間。句句無非談祕密藏。大師歎妙其意在茲。二料簡機應。上明三身無有障礙。其義幽微。猶慮學人三相不泯情有分張。今明三身及以所被。無非法界。法界無外更何彼此。三初一問答。明法外無餘。言法不作報非報者。非報是應。難雲。三身秖一法界豈有能作作所作耶。而言依法者。此同體依依而復即全體之用。用還依體。二一問答。報即法界影是應身。非影是化身。以現九界非佛像故。法界下注云云者。更合明於應是法界三同祕藏。豈有一身非法界耶。三又並下一問答。明機外無應三身一體。人或信之。其所對機多謂他境。故今顯示令泯此疑二。初設並顯。動譬機生不能睹應。不動譬機熟則能睹應。水譬正因。安樂性者。即大涅槃既是三德。性必妙融寧非法界。故自他不二門雲。物機無量不出三千。能應雖多不出十界。物機應契身土無偏。同常寂光無非法界。若昧此意勿議今宗。二又淨下引文證。因感出世由生成佛。人皆共知四教悉爾。今從圓說始窮經意。良以自他性本不二。方有能感及有能資。因感出世者。即十界機感。十界應也以生地獄與佛地獄性不二故方能感見地獄之應乃至感佛亦復如是。今宗所論感應皆具十法界者。為顯不二。義若不然。豈惟眾生不能感佛。抑亦十處不成法界。宜深究之。宜深究之。由生成佛者。眾生能作成佛勝緣也若順若違並資佛行。而惡逆者其功最強。如無達多。佛豈成道然若惡法本非佛性。何能資助菩薩成佛。菩薩不觀生為法界。非同體悲非無作行。何能成就大菩提果。若其佛外有一眾生非佛法界。生外有佛法界不成。不作此解未超三藏。何況通別。二佛三偈答二。初立意分文二。初立意二。初正立法。能成佛者。諸佛軌法方成因果。以法常故諸佛得常。例樂我淨亦復如是。二般若下引證。法能成立。一切凡聖者。以法本具十法界故。隨染淨緣起成凡聖。凡夫雖迷而其迷中假實依正未始離性。須知染緣熏於性染。方成染法。淨緣熏淨人皆共知。性染性淨其體本融。全體而起。隨染緣則染淨俱染。隨淨緣則染淨俱淨。故不二門雲。三千在理同名無明。三千果成咸稱常樂。性之染淨是金光明經妙體。如來今說為作淨緣。是故稱歎以答天王。二分文。二用意釋文三。初歎經體。二十力下歎經宗。三以是下歎經用。私開為四。初三行通就眾生明生善滅惡。二閻浮下十二行半別約人王。明生善滅惡三。初三行半明願欲。二應當下三行半明立行。三譬如下五行半明獲益。三是金下二行半約上聖護念明生善滅惡。四若有下四行半約師弟說聽明生善滅惡。三四王歡喜發誓。經悲喜者。悲昔不聞喜今得聞。悲他不聞喜自得聞。涕淚橫流者。涕音體。涕即淚。橫謂交橫。古本皆作橫流。不須改為交字。大經亦爾。無讖所翻多雲橫流也。文選王粲登樓賦曰。悲舊鄉之擁隔兮。涕橫墜而未禁。怡解者。怡謂和悅。解謂舒散也。二大辯品二。初釋題二。初釋大辯二。初所住法門二。初具明四辯擬於四教。藏不明大但說無漏。故名小辯。通教出假說於界內。塵沙八門名無量辯。別教能說界內界外二種塵沙。故名雙辯。圓談十界法法皆中。二邊情泯法法互遍。真俗宛然三諦一諦。名為大辯。二此天下明所住法。最勝王雲。大辯才天女依高山頂。葺茅為室結草為衣。坐翹一足。空假中智一心中得。破根本惑莊嚴法身。心既融通說乃自在。即自住大辯也。二以自下。能用四悉圓辯深妙。能談粗淺隨機而授。無有罣礙方名大辯。是故疏以悅宜對悟。而論四悉令得四悅。乃至四悟。此則一悉明於四教。亦是四教各有四益。大辯才天力用如是。二對佛下明品意。二釋文二。初分文釋義二。初分文二。初加下釋義三。初加法師加圓四辯。自能該三。即前四四十六益也。樂說辯者。於一字中說一切字。於一語中說一切語。於一法中說一切法。隨可度者而有所益也。辭辯者。種種莊嚴言語善巧也。義辯者。知諸法義所歸趣處也。法辯者。智慧通達諸法名字也。二若有下加化道。前加四辯是能化之道。今加其人是所化之機。此二和合化道無窮也。三從復下加聽者。經技術也。二結示益深。第三功德天品二。初釋題二。初釋功德。於二嚴中此當福德。福能資智以嚴本理。智即三般若。福即三解脫。所顯所嚴即是三軌。若總若別。皆金光明一體異名也。應知大辯與功德天。鹹皆證入金光明法門。皆能遍攝一切法也。引物偏好名行不同。彼攝一切以智為首。此攝一切以福為首。能攝所攝對智不同。故當世界。所須不乏能生正念。即當為人。思惟深義能破偏淺。即當對治。能令速悟本性菩提。當第一義。二此是下明品意。二釋文二。初分文。二釋義六。初誓給四事。即經所列衣服飲食臥具醫藥也。及餘資產者。即四事之外。一切資具產生之物也。二明福德之由。述過去世值佛修證金光明法門故。能今日隨弘經處有求皆與。寶華等八字別號也。如來等通號也。無虛妄名如來。良福田名應供。知法界名正遍知。具三明名明行足。不還來名善逝。知眾生國土名世間解。無與等名無上士。調他心名調御丈夫。為眾生眼名天人師。知三聚名佛。具茲十號名世間尊。種諸善根者。以照金光明微妙之智。為諸善之根也。璧者玉所琢器也。周禮雲。以蒼璧禮天是也。珂貝螺屬也。三勸示行法二。初略勸示。二廣勸示。私開六初。示常所住處。經阿尼曼陀此雲有財。二示稱名供養。三明誦持神咒。四明歎咒勸持。灌頂章句者。以法性水灌十地頂。受法王職。今密談此法故名灌頂。必定是般若德。吉祥是解脫德。真實不虛是法身德。以此三德讚灌頂義。等行謂具行諸行。中善根謂行一行。八戒者。即在家人一日一夜也。於五戒上更加不著華香。不觀聽妓樂。不止高床。此八是戒。不過中食是齋。五勸迴向菩提。此乃奉供及誦密言邀請意也。若為自身受五欲樂。希望財寶即輪迴業。眾聖所訶。尊天寧護。令為己他成菩提故。其所剋獲非生死因。當依此文修今行法。六勸嚴處奉待。阿蘭若。此雲無諍。以其所居不與世諍。即離聚落五里處也。又有達摩阿蘭若。謂說諸法本來清淨。因名其處為法阿蘭若。即華嚴經初於阿蘭若法菩提場是也。今經所指該其二也。四誓臨影響。五要求同行。六別示歸敬。問大經中說。功德姊主黑暗妹隨。有智主人二俱不受。今令奉供與彼大違。兩經所談如何和會。答尊經設法取捨多塗。大權垂形表報非一。彼對黑闇。表生必死。四相相隨。此對大辯。表福資智二嚴互顯也。四相是過寧不雙驅。二嚴是功理合俱進。有智之福生死自亡。有福之智菩提可證。今為說聽金光明典。故藉天資所須之物。須知今用雙亡生死。弘經之心感功德天。所獲資財離我我所。姊尚不著。妹豈能來。此為弘經彼專修觀。用捨論益去留豈同。又如國王大臣官長。法華令離涅槃令近。故知設法各有異門。豈以彼經難今所說。第四堅牢地神品二。初解題二。初正解名二。初所表之智立四悉。淨名雲。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一切眾導師。無不由是生。上是天神。天是陽故如父。此既地神。地是陰故如母。一義也者。父母不同故屬世界。天陽上覆地陰下載。卉是草之總名。木是樹之都稱。智度下合喻。眾善合卉木也。各有下如檀破主慳。乃至禪主破散。五屬緣因。故未亡泯。智破生法方無名相。破惡中最故當對治。智度復本破立俱忘。故無等無上名第一義。此於智度立四悉檀。二智度法門下能召之名彰四德。堅牢即常德。地即樂淨。無苦受故荷持一切。離染著故出生無盡。神即我德。威德力用悉自在故。二此品下明品意。二釋文二。初分文。二隨釋三。初誓湧地味三。初明己身增長二。初生起八事。二隨事釋經。當依生起次第消之。經聚落者。落居也。人之聚居故名聚落。山澤者。下有水曰澤。宿衛謂止宿衛護。五果者。即經雲。壽命色力辯安也。此之五果由食而致。二從何下明眷屬增長二。初生起五事。二隨事釋經。五並如生起。經縱廣者。南北曰縱。東西曰廣。三從世下明報恩增長二。初生起六事。二隨事釋經亦如生起。二佛述成二。初標文。二隨釋二。初述成展轉增長。一約聞經下為成展轉義。故探取下科為出世也。日夜受樂在次文耳。二述成供養增長。經明供養是在人世也。是人下往天世也。日夜下至出世也。雖受天樂住樂法界故無所受。是故名為不可思議微妙快樂。三發誓護經二。初分文二釋義三。並如分文。   ◎第五散脂品二。初解題二。初釋名並領二。初翻梵名二。初翻名。二密有下示義。密名順世界。密行可為人。密智能對治。密理是第一義。皆約三法不縱不橫。非偏小凡下所知。是故名等。悉稱為密。注云云者。旨在於此。二蓋此下明屬領二。初明所屬二。初正明所屬。二餘三下兼明三將。二管領下明所領二。初出部數二。初就方維明數。六方者。四方天地也。四維者。四隅也。二又說下約五大明數。此五各有主執之神故。二巡遊下示功能。二聞經下明品來意。注云云者。雖三天王各有神將。散脂為首。故獨標名令釋此意也。二文為下釋文二。初分文。二隨釋四。初發誓護持二。初經家敘。二正發誓。二述有能護之德二。初分文。二釋義三。初標經。唯然上聲。禮對曰唯。野對曰阿。二述又下述二。初節句立意。二神既下總別釋義二。初總釋三。初據名標義。大權所為有本有跡。以智證真名之為本。隨情立俗名之為跡。雖分本跡但立一名。昔從密本垂於密跡。今從密跡顯乎密本。垂跡之際。此之密名。但詮世俗統領神眾有於密謀。今對世尊敘護經德。宜須顯本。此之密名。合詮理智。非是偏小賢聖所知。稱之為密。散脂本跡既於此彰。以驗四王諸天神等。皆是從本而垂跡化。是故今釋委論密義。豈獨能顯諸天本跡。亦乃能彰經體宗用。二智若下依名釋義二。初約境智釋二。初釋三。智即能觀之三智。境即所觀之三諦。正即顯境智之非邪。能所互融邪正不二。密名顯德其在茲乎。初初五句明智密二。初揀非淺深階級者。別雖三智前空次假後中。此可言思何所論密。二即一下顯密二。初約三智互融不出三也。初句即一智是三智。妙空智也。次句即三智是一智。妙假智也。後雙非三一雙照三一。即妙中智也。若指諸法為一切者。未必盡備。以空假中為一切者。更無遺餘矣。二若得下附文示融五句。即三智配釋如下。二次五句明境密二。初揀非智。知即可思口說即可議。那成密耶。二不可下示密二。初正示。境非智外。豈以偏小智之可知。識即是境。豈以六凡識之可識。此明絕思也。境離名字豈以諸法名字名之。境離言說豈以四句言說說之。此明絕議也。二而約下附文前三智雲。唯數唯密。今雖五句句句皆雲不可思議。即唯數唯密也。三後五句明正密二。初揀非。介爾對待皆非中正。乃粗顯法密義不成。二即邪下示密二。初直就理示邪正。中邊趣舉其一。收法畢盡。更欲與誰而論待對。欲令解了強言中正。二引思益證心通真妄。今以分別有無分之。言分別者。分於邪正別於中邊。乃令諸法不正其中。其失既然得可知矣。二我行下結。二又此下約三業釋二。初釋。言一往者。既智境。正外傍顯此義故也。散脂今就密名顯本。本密必三。謂身口意。若其不爾。何能示現神將三業。令眾不知。故未顯本。前非同證者皆不能測。此乃三密使之然也。二所以下結。雖在三業言且不彰。復是密義。如先陀婆非智臣莫曉。三如此下結前生後。二世尊下別釋。前以五句共明智密。乃至五句共為正密。但以智等彰其密名故當總釋。今於初五句分對三觀。乃至後五句分對三身。故當別釋。二初大師用三法釋二。初正別釋二。初約離釋義。二約合對題初三。初約五句別對三觀三。初牒文示義。作觀釋者。此出散脂本修之行也。二知一下依義釋句二。初二句示境。能生所生皆言一切法者。如十二支。皆是能生皆是所生。能生生所生所生資能生。能生名因。能資為緣。因緣不盡生法無窮。此等即是所觀境也。二了一下三句示三觀三。初一句空觀。了達虛無者。悉從因緣無性實故虛。離名相故無。畢竟叵得方名了法。二知法下次句明假觀。了無性相名曰知空。不礙緣起名為非空。以一切道起一切種。名道種智。此智分別十界假名。海印森羅而有差別而或作無字必誤也。◎   金光明經文句記卷第五(上)   金光明經文句記卷第五(下)   宋四明沙門知禮述   ◎三如法下後句明中觀。以二觀等者。出安住行相也。圓論三觀。若非一心觀體則縱。若其不以二為方便中為真實。觀體則橫。今論三觀不縱不橫。如此修之。即能安住十界之法。如於本性即修成性。功由一心三觀之力也。故荊谿雲。以正觀安故。世諦方成不思議也。此則雙遮中道也。雙照二諦故言含受。遮乃遮情。照則照性。邊情既泯二諦皆中。中既不偏。是故空假各含一切。經雲。於一切法含受一切法。不作雙照中道解之。經意莫顯也。三若三下結觀名密二。初揀非。二即一下示密。即一而三故不一。即三而一故不異。縱橫並別非之例知。欲知等者。兼用口密以結此文。二約次五句別對三脫。此明散脂自顯本地。已證解脫而兼三諦者。得脫由見諦也。三初牒文示義。二現見下依義釋句三。初一句示圓淨。實智照不思議真諦者。真諦體是性德般若。全性起修名為實智。諦非般若寧發實智。此諦離縛乃成分滿。圓淨解脫。當知理果終始一如。二三句示方便淨。隨機屈曲因果廢興。皆是權智照不思議俗諦。俗諦體是性德解脫全性起修名為權智。離縛乃成分滿方便淨解脫。理果不二準前可知。三後一句示性淨。前雲智光乃至智聚。四名但召能照之智。唯此智境雖亦標智體。是諦理義當所照。故疏引經法如如智。此智與法如如冥故。意彰境智如如不二。然而此說人皆知之。所解終成二物相合。蓋以不曉境智之體故也。欲知境體。須簡頑境及偏小妄心假立真如。此境安能與智不二。今依馬鳴立境體者。所謂本覺。其智體者。所謂始覺。故起信論雲。所言覺義者。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虛空界無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常住法身。依此法身說名本學(文畢)此覺是性。全性起修名為始覺。論雲。始覺者。即同本覺。既雲離念。豈有思議。既等虛空無所不遍。豈有一時一塵一心而非本覺乃始覺耶。是故得雲三世十方生佛依正為所觀境。三世一方生佛依正為能觀智。境智名別其體不殊。是故能所二而不二。境照於境。境照於智。智照於智。智照於境。此四句說。說即無說。無說而說。此四句照。照而無照。無照而照。不可思議智境斯之謂歟。此之智境須論六即。今是分真究竟二位。三若三下結脫名密二。初簡非。二以不下示密俱例前。三約後五句別對三身三。初牒文示義。二正解下依義釋句三。初二句示報。正解能顯體等者。此乃似解能顯真體。真體乃是性德般若。既得顯發即能觀。達根本無明故名正觀。而言報身者。在心名觀就身名報。四十二位皆得論之。二得正下二句示應。分別約法知藥病也。解緣約機知生熟也。非此解別則無應身。故應身對機未熟而出。乃名待時。已發後出乃名過時。啐啄同時是應機相。三一句示法無覺等者。此義須對報應簡之。秖一大覺而有寂照及非寂照三種之能。故名三身。覺即照覺能照理故。即是報身。無覺即寂覺能現形故。即是應身。今雲無覺無不覺者。即非照非寂覺。能雙亡雙用名究竟覺。即是法身。是故三身名為三佛。三種之了亦復如是。就身名覺就心名了。三義宛然。三若此下結身名密二。初簡非。二非一下示密可見。二約正下約合對題二。初合三德。對題上文約正明於三身。觀明三觀脫明三脫。三三皆可對金光明。此明離也。今合三身為一法身。但對金字合於三觀。為一般若。但對光字合於三脫。為一解脫。但對明字。諸經諸論以三德等。作修二性一說者。圓人解之。是合三義。此意至妙。學者應知。二三德下明五章皆密。三德是佛所證密藏。以被機故說金光明微密之教。散脂本因稟此密教而生密解。即聞密名也。住理乃是顯於密體也。行行乃是修於密宗也。利他乃是起於密用也。不言教者。同佛故也。二復次下明互通。雖作三身三脫三觀。三節解之而十五句。一一皆是金光明海體量高廣。故使名義展轉相釋。如涅槃中百句解脫。以一一句皆是三德微密藏。故大師釋句句具百成於萬句。今舉正解具十四句。能具成十五句。合雲由正解故正觀。由正解故得正分別。由正解故正解。於緣由正解故正能覺了。由正解故不思議智光。乃至由正解故。於一切法含受一切法。以正解一句為首既然。餘句為首例亦如是。乃成一百七十五句以體量一貫故名義相成。疏於三五皆舉頭句。例於四句皆十五句。注云云令此銷釋也。二又作下用五性釋所用。五種皆名佛者。是果德故皆稱。性者不改義故。若將此五對今三節五句義者。能顯散脂本證圓常。跡用周遍。護經德妙利人益深。此乃今家對釋意也。文二。初大師對初五句二。初示五性異同二。初明三種不異。正謂中正。緣謂助緣。了謂覺了。此三名義諸師立同故雲不異。二又一下明二性出沒二。初二家立異二。初明異相。果性者。緣了所剋智斷果也。境果者。緣了所轉境界。即陰等十種境也。果及果果者。果則別在智德。果果者。則在斷德。智德之上又加斷德。故重言果。此之二二皆稱性者。悉以常住不改為義。境界不改者。修惡即性惡故也。二若作下明開合。沒境界性為緣因所攝者。陰等十境乃是正觀近方便法。親發了因故可攝屬緣因也。沒果果性為果性所攝者。智斷雖殊俱名果故。二雖開下五數不虧。二今以下約五句對性二。初對初家。五性安樂性即正因佛性者。安樂乃是涅槃之義。具足三法。今就合說但名正因。世出世等者。六道是世間因果。三乘是出世因果。言因佛性者。境界之性但齊九界十如。是法望佛是因。以其佛界十如是法望九稱果。皆屬能觀不名境界。故起信論但以九相而為境界。是故業相名細中細為佛境界。又雲。依轉識故說名境界。而此證者無有境界可說。故知境界是九界法。若爾何名佛性。良以果人不獨成就佛界十法。亦能成就九界十法。是故千法眾生雖具體用不彰。唯佛究竟圓融自在。所以因法是果人性。二若作下對次家。五性境界既以合入緣因。遂取知法分齊之句。而為果性究盡實相。名智照分明。見無分齊之分齊也。如雲智度大海佛窮其底。豈非無底而為底耶。乃以安住諸法如性。一切皆能捨受一切。同名果果性。此則果後任運永水雙遮雙照也。二若然下章安例兩五句二。初例上合對。二師雖下準義須釋。五性秖是開於三法。三番五句既其番番對於三法。亦合番番對於五性。後之二番大師不釋。意雲可見。章安恐後學不知。故略指雲義例應爾。復令講者伸釋其意。故雲準須釋出等也。第二番中智光是了因性。智炬是境界性。知境不濫如炬照物。智行是緣因性。智聚是果性智境是正因性若依次師沒境界性者。則智炬是果果性。斷德對機不濫也。第三番中正解顯體。是了因性。正觀體顯既當報身。合是果性。正能分別是境界性。正解於圓是緣因性。正能覺了是正因性。若依次師沒境界性。則以正能分別為果果性。果後應機任運分明也。三世尊以是下結。三從世下發誓充益二。初分文示好。二依此消文二。初益能化經三。初世尊下益口業。二眾味下益身業。三心進下益意業。二以是下益所化經三。初未種令種。二若有下已種令熟。三無量下已熟令脫。問既得智聚又攝福聚。斯乃真似二種莊嚴。合居方便及實報土。經那但雲無量千劫人天受樂。答須知十益皆悉不離二十五有。此中乃是人天方便人天實報。故仁王般若雲。出三界外更有眾生界者。此是外道大有經說。須知四土若橫若豎。秖在三界一處而論。學者宜審。四從南下歸敬三寶。一切眾經初皆歸敬者。謂結集經者。皆有歸敬。在通敘前。此方好略譯人省之。亦有存者。如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初雲。歸命大智海毘盧遮那佛。注雲。外國本一切經首皆有此句。諸論下即造論者。歸敬也。如智度起信等。三寶者。佛法可知。功德大辯即菩薩理和僧也。南無此雲歸命。二正論善集明人王往日通經二。初正論品二。初解題二。初正釋題二初直釋二字。世聖者。謂輪王也。易曰。備物致用立功成器。以為天下利莫大乎聖人。管子曰。聖人若天然無私覆也。若地然無私載也。此皆言世間聖人。出世聖。謂三乘果人斷惑證理名聖也。覈者。說文雲。考事之實也。覈事實則世間正論可治國。覈理實則出世正論可以詣道。二此品下委明四悉。謂世間正論而有四益。皆引孝經結成其義。文為四。初世界。先王舊法。即世間事實。世世不同。即世界意也。二王行下為人。百穀者。楊泉物理論雲。梁者。黍稷之總名。稻者。粳糯之總名。菽者。眾豆之總名。三穀各二十為六十。蔬果之實助穀各二十凡為百穀。社稷者。孝經緯曰。社土地之主也。土地闊不可盡敬故。封土為社以報功也。稷五穀之長也。穀眾不可遍祭。故立稷神以祭之。禮記曰。厲山氏之子(厲或作列)柱及周棄為稷(厲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柱。能植百穀夏之衰也。周棄繼之故祀為稷神)。共工氏之子后土為社(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為社)民用和穆者。人民被服其教自相和睦。尊卑上下無相怨者。三對治。內姦謂亂臣賊子。孔安國曰。在內曰姦。在外曰宄。禍亂下禍者。謂善人逢殃。亂者謂臣下悖逆作起也。災者天反時風雨不節也。害者地反時水旱傷稼也。四第一義。本金光明者。即四王品雲。所作國事所造世論。皆因此經也。至德要道者。至謂窮理之極要。謂以一總眾謂茲正論是先王舊法。為德之極道之要也。前之三悉屬於世間。且就未辨。今此第四兼出世足。故雙明本末之義。令其聞者解悟兩種第一義故。鈍者但得世間要道。此從末也。利者乃悟出世要道。此從本也。增益天德亦須兩分。從末者益但生天若從本者益在義天。亦兼淨天。以金光明屬通教故。二此文下明來意。冥聖者。即諸天是冥聖也。故法華三昧雲。一切冥空。二釋文二。初分文。二隨釋二。初長行。經受灌頂位者。華嚴三十九雲。轉輪聖王所生太子。母是正後身相具足。其轉輪王。令此太子坐白象寶妙金之座。張大網幔建大法幢。然香散華奏諸音樂。取四大海水置金瓶內。王執此瓶灌太子頂。是時即名受王職位。墮在灌頂剎利之數。即能具足行十善道。亦得名轉輪聖王。二偈頌二。初分文。二隨釋四。初集眾三如分科。二次四下發問二。初分文。二釋義四如分文三結問開答。四梵天答二。初述意分文二。初述意。佛經釋天子義。此文最顯。若儒教則雲王者。父天母地。為天子之故。援神契曰。天覆地載。謂之天子。二分文。二隨文釋義二。初略答四。初許答。二答。王義經故稱人王者。謚法曰。德象天地稱帝。仁義所生稱王。白虎通曰。王者往也。天下所歸往也。三答天下答問天義二。初指出三義。未入等是一義。分德是一義。力加是一義。二以護下明答。三問三。初以護胎答第二問。未入護者。猶在中陰。已入護者。處在胎藏。此之二時多為鬼害。故假天護。二以分德答第一問。三以力加答三四問。前第三問處王宮殿。何故名天。四問以人法治世。那得名天。故今答中雖處人宮天力加故。自在如天。答第三問也。遮惡勸善令人生天。答第四問也。四從半下。重答問王義二。初正明人王三義三。初明執樂名王。王執此樂者。謂持禮樂以化民也。孝經曰。導之以禮樂。而民和睦。樂記曰。大樂必易大禮必簡。樂至則無怨禮至則不爭。揖讓而治天下者。禮樂之謂也。使天下去明樂之化成也。京房易候雲。太平之時十日一雨。凡歲三十六雨。此休徵時若之應。風土記曰。擊壤者以木作之。前廣後銳長尺三四寸。其形如履。臘節僮少以為戲也。逸士傳。帝堯之時。有老人擊壤於路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何力於我哉。豈非至聖之德。為而不宰玄功讚運。是以百姓日用不知。竹馬兒童所戲也。人王執樂治國故。得天下和平老幼俱樂其性也。二明遮惡名王。即經雲。羅剎魁膾等以能遮暴惡故。亦名羅剎魁膾也以亦名二字貫下。如羅剎中魁卒。故眾鬼不敢為非也。三明父母名王。即是王為民之父母也。誨示禍福等者。謂違仁義者致刑罰。是禍惡也。錄仁義而授爵祿。是福善也。制禮以檢其跡。作樂以和其心。故樂記曰。樂者為同禮者為異。同則相親異則相敬。民知禁者民知有禁令也。二能為下兼顯天子三義。因中說果者。以禮樂化民必生天上。故二從若下廣答二。初分文。釋義二。初廣明非法失於六義。二廣明正治得於六義。此六經文前後相參故。並前段皆不細分。講者當以六義得失對文銷之。其理自會。二此中下示觀明本二。初令思觀義自思之者。稟斯宗人合知三種修觀之法。故疏不示令其自思。今恐後學未能別之。不免略說。此於三種是託事觀。謂託世天明於諦境。託於人王明於妙觀。即此一念性是義天。依止此天能令此觀不起邊倒。名天護義中觀也。觀合義天同天之德。不分而分名天分德。空觀也。義天神力加妙觀故。能歷諸境皆得圓融。假觀也。又託人王修理觀者。全諦起觀中觀。雙照即父母義空觀。伏惑即魁膾義假觀。立法即執樂義。此諦此觀皆離縱橫。秖於一心具茲六義。二設問明本二。初設問。上四王品雲。閻浮提內諸國王等所作國事。所造世論皆因此經。豈非正論以金光明而為其本。欲令答示即末之本。故興此問。二天者下答示二。初正示方等所說。豈有一事不本於理。如向散脂翻為密者。常所稱呼。豈知召於祕妙三法。今於此典自敘密名十五句義。斯乃委彰世名之本。此之正論是梵王說梵王之本。諸經開為法身菩薩。法身菩薩隨所住處。是常寂光。以身例口。隨有所說無非祕藏。今之正論既金光明而為其本。豈可末事暫乖本理。水波金器本末同時。以金光明具世間法故。即世名而可示本。自此為二。初明末即於本二。初就天子三義示本。應先了知。此金光明是法非譬。以法報應是金光明異名故也。天者第一義天也。子者無上眾生本來人也。攬金光明妙三實法為此假人。此人依止第一義天。本離八倒是天護義。此人智光冥法身。金德與法同為分德義。此人應益名之為明。義天之力之所加也。二又父下約人王三義示本。此妙假人體是金故雙具權實。能與一切而作父母體。是光故照惑本空即遮惡義。體是明故能生眾善。既執樂義。二以此下明末從本立。如上所示本之六義。因果六位皆即此義。此義能作世出世間一切事本。今即此本而談正論。其圓教機聞治國事即達其本。乃能頓治四種之國。二如半下例結。經於一人而立人天兩種之稱。意顯此論通世出世也。釋善集品二。初解題二。初正解題二。初釋善集得名二。初據名廣集。六善海導師。謂海中船師。善法雖多不出此六。二附文別集檀智二。初明攝六檀。能攝六智能導五成就二嚴。故舉茲兩。二提如下示經文二。初正示經。經舉此二其相深廣。寶滿四洲盡奉三寶。興隆事廣合掌而立聽。金光明證悟理深。二檀智下例餘行。此王心大集善不輕檀智深廣。在文既然。驗餘所修皆非聊爾。二此六下用悉檀立品。總舉六度。名數不同是世界。五度望智且在事善。屬為人。智照五度破取相惡。屬對治達六法界絕乎思議皆到彼岸。名第一義。此王具集四悉檀善。故以其名立今品目。二此品下明來意。治國之論是世正見。聽金光明是出世間上上正見。夜睡夢中聞佛功德。是感動聖及見比丘名曰寶。冥是感動賢。縱入分真望佛名賢。二釋文二。初分文釋義二。初分文。二釋義二。初對告地神二。佛以偈說二。初通明因地行檀。二別明善集二施。謂四天下寶施財也。請說此經。令無量眾聞金光明施法也。此別為六。當如分文以義解釋。經治政之勢者。謂化之勢分極於海際廁雜也。填塞也。繒帛之總名也。曼陀羅此雲適意。曼殊沙此雲柔軟。舊小大白小大赤。不鼓鼓擊也。熙怡悅樂也。瑰美石次玉琦王名耳。璫釋名雲。穿耳施珠曰璫。應作珥璫。珥如志切。蒼頡雲。珠在耳也。二就此下指歸三法。言就此品論金光明者。就其所說論三法門。疏文秖雲論金光明。驗直就法立此三名。實不從譬。以前後文悉皆如是。講者學者知之知之。然以諸句對三字者。以此三是深廣法性當體之名。法性可尊可貴名金。法性寂而常照名光。法性能多利益名明。與諸三法無二無別。若指品內事理依正。即此三者乃令行人達乎所詮。不縱不橫絕思絕議。此典方得名為經王。是知對三深有所以。此自為三。初就善集論翻波羅蜜。名到彼岸。是所歸處故名金。般若翻智故名光。五度是行故名明。此就智行及果為三對金光明。二就寶冥論。窟是所依名金。滿月能照名光。讀誦是行名明。此約依正對於三法。三就二人論寶冥。依正與王雨寶對於三法。行者應知。秖一法性名金光明。豈可光明暫離於金。豈可金光暫離於明。今以三名分對依正自他人物。為令了依不離於正。自不離他人不離物。以金光明舉一即三全三是一。不縱不橫而高而廣。物物皆是金光明海。心心皆是三德祕藏。若不爾者。何名經王耶。第三鬼神品二。初釋題二。初正解題二。初正釋鬼神二。初釋。鬼歸者。屍子曰。人死曰歸。云云者。觀佛三昧經雲。修羅與天帝戰時。空中刀輪而下。修羅軍眾身支墮落。即便怖畏竄隱藕絲。若依俗釋者。鄭玄雲。聖人之精氣謂之神。賢智之精氣謂之鬼。禮記曰。明則有禮樂。幽則有鬼神。二釋神。二此品下對上題品。二此品下明來意。二釋文二。初分文。二釋義二。初長行二。初正釋義二。初列二釋二。初舉事。別佛從等者。果後慈悲熏法現像說法化人。此乃應身。被機之佛從本覺如。起始覺智合本真如。名報身佛。是始覺也。一切諸法元是諸佛所行之處。即法身佛。是本覺也。三佛歷別者。修二性一能起所起能顯所顯。條然異故。事供別者。四事供養資持應佛。萬行功德資成報佛。稱理之智顯發法佛。資成顯發皆供養義。三佛既異三供亦別。二圓供養前有理智。以歷別故貶之為事。今聽經事以融即故褒之為法。第一供養者。不思議供也。能聽所聽體不二故。秖於文字了具三身。能說是應解脫德也。能詮是報般若德也。所詮是法身德也。不解新伊但論能所。豈顯圓佛及圓供耶。文字若非祕密之藏。那生諸佛恭敬之心。非祕妙者。安能圓供三世佛耶。注云云者。令如向釋也。二又別下敘重聞二。初標示。謂四願一勸也。二若欲下釋出二。初出四種願。欲問經示行人。欲以妙具供三世佛。及知他佛甚深行處。大師何故。即以知字而為報佛。所知是法二必垂形。是則三身皆屬行者。因既濫果供養義乖。此解違經。如何取信。答前揀事別正卻此情。經雲。欲知豈非行者甚深行處。既是法身能知之心。寧非報佛文字之應現亦唯心。若生佛條然能所永異。斯出小教何預圓宗。今就圓宗解四願欲。若迷三世諸佛三身同在剎那。法界六塵頓彰。妙解是可思議正當違經。二聽經下明一事滿四。三世諸佛覺智為命。而與眾生同一心性。乏熏修故即不受供養。諸佛壽命不滅而滅。以隱為滅也。今以聽經為供養故。即是受供諸佛壽命。不生而生以顯為生也。行人應了。生佛無差聽經智生。即諸佛現。以諸如來同一智故。觀行相似分真之佛。與究竟佛無二無別。又了智生即三佛生。即一而三不縱不橫。此乃欲供欲知三世諸佛。秖聽經一事四願俱滿。三偈頌二。初分文。二蠱道下隨釋科節。並如分文。所列經若入是經者。一言於經即有三種。謂教行理。能了此三是妙三法。名入是經。若不然者。安得入經。即入法性。所入法性無量甚深。三義具足名金光明。稱此安住名之為如。即見釋迦三身妙體。須論觀行相似分真入經見佛。經若百由旬滿中盛火應從中過者。為法亡軀也。經文殊師利雲妙德。彌勒雲慈氏。經勇捍。說文雲。多力也。五舉能致天龍以勸修二。初翻現文疏。從摩醯去也。閻摩羅王或閻摩羅社。此雲雙王。閻摩雙也。羅社王也。兄及妹皆作地獄主。兄治男事妹治女事。故曰雙王。又苦樂並受亦名為雙。那羅延此雲鉤鎖力士。難陀此雲喜。跋難陀此雲賢喜。兄弟二龍風雨應時。能令人喜。賢謂性又賢善故。毘摩質多此雲淨心。正法唸經翻為響高。亦云穴居。正雲吠摩質咀利。此雲綺畫。又雲寶飾。帝釋婦公捨支之父。佉羅騫陀此雲廣脾。二脫因卻解初段脫因等者。初段文雲。能令一切眾生解脫。度無量苦諸有大海。既雲一切眾生解脫度諸有海。須於界內及以界外各脫三障。故以因果對於業報。諸有由惑故當煩惱。經優缽羅華下四句四色。蓮華優缽羅是青。波頭摩是赤。拘物頭是黃。芬陀利是白。◎   金光明經文句記卷第五(下)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786 金光明經文句記   金光明經文句記卷第六(上)   宋四明沙門知禮述   ◎釋授記品二。初解題二。初正解五初明。今是二種四種記者。首楞嚴三昧經。佛告堅意。記有四種。一者未發心記。或有流轉六道生於人間。好樂佛法過百千萬億劫當發心。過百千萬億阿僧祇劫行菩薩道。乃至供養佛化眾生。皆經若干劫當得菩提。二適發心與記者。是人久劫種諸善根。好樂大法有慈悲心。發心即住不退地故。故發心與記三密記者。有菩薩未得記而行六度功德滿足。天龍八部皆作是念。此菩薩幾時當得菩提劫國弟子眾數。如何佛斷此疑即與授記。舉眾皆知。此菩薩獨不知。四無生忍記者。於大眾中顯露與記也。今是二種者。即適發心記及無生記也。二授者下約訓釋二字。三此中下明所記之人。四亦名下釋記異名。五從佛下明授非受。二此是下來意。昔行經者。金龍尊王讚佛發願而為行。經十千枯魚聞法熏修而為行。經以為因方猶將也。今得記□將來作佛證驗。今日若親弘經。若為外護不久得記成佛下虛。二釋文二。初分文。二釋義二。初與記二。初與三大士記二。初同緣者。集過去同緣此經不說。或見彼經二正與記。世界轉名淨幢者。應論四句者。一名轉土不轉轉名淨幢是也。二土轉名不轉。如往古釋迦取土名娑婆。今釋迦亦名娑婆。三名土俱轉。如觀音補彌陀處。四名土俱不轉。如今銀光補金幢光照佛處。世界名字如本不異。此中是一者。恐誤合雲二也。二與十千天子記二。初分科。二釋義二。初聞經生解。或相似解或分真解。經無定判故須從容。經心無垢累等如下釋疑疏中明。二正與記。既雲於是世界而無別名。即是還名娑婆。此乃土轉名不轉。一句注云云者。令如向釋也。二疑記二。初分文。二釋義二。初疑問三。初行淺記深。二如餘下約權疑實。引錐指地者。謂無有容錐之地。不是捨身命之處也。從假入空非止一世者。菩薩性地經於三祇修六度故。直行等者。歷別漸次其相如是。三為眾發問。大權解頓自必無疑為他故問。二佛答二。初分文。二釋義二。初舉現行四。初明三事和合。二證聽經功德。順前三教上求下化。亦得名為修法供養。但以偏漸故經多劫。一聽此經頓達妙性。一攝一切名真法供。既生圓覺。即三世佛皆受供養。能知諸佛甚深行處。三身頓顯。今萬天子來此聽經。若不能滿四種願欲。安得受於成佛記□。驗知前品所說不虛。三聞記下明稱經悟人。無有成佛。不具三身。三身之果由於今日。聞金光明以為妙因。從法性明生慇重心。應身因也。從法性光起無垢心。報身因也。從法性金起虛空心。法身因也。此金光明與其三德無二無別。三德為本無量功德之所莊嚴。或似或真顯此三德。是故如來授與果記。聽經之益其相如是。四以隨下指今昔因緣。經皆因緣者一聞得記豈無因緣。此乃總標有妙善根。別標遠因緣。以隨相修別標現因緣。言因緣者。感應也。或內心外教而為因緣。何以故下釋出現因緣行。隨實相而修者。以十乘觀而為行也。不思議境名實相也。即境為觀此觀順境。名隨相修。非今宗意。此句莫銷。然此十觀修有三根。上根一觀。中根二至七。下根具用十。今萬天子一坐聞經。或但用一或在二三。是信行根。依言而修入似真位。有妙善根。下釋出遠因緣。善既雲妙。乃昔聞圓而為根種。故雲緣實相而種善根也。二從亦下舉遠緣。經誓願因緣者。流水品雲。未來之世當施法食也。乃以此文對下二品而為略廣五釋。除病流水二。初釋除病品二。初解題二。初來意即廣答遠緣四字是也。意通流水文在此中。二由醫下釋題方等。經王標除病目不止除於果報病苦。義合該收惡業煩惱十種之病。故下文雲。治諸眾生所有病苦。悉令除差。文意含攝十種行人。故上正論品疏雲。半名世論半名出世論。今豈不爾。又荊谿雲。上根即於境種而生於果。故文雲。直聞是言病即除愈。為中下根更須後法。是故文雲。至長者所為合眾藥。故知不獨除果報病。二釋文二。初通後品分文。二就二品釋義五。初緣本。二從像下遠緣二。初分文。二釋義六。初明父。二善女下生子。經受性聰敏。敏達也。孝經雲。參不敏何足以知之。三是時下國人遇病。四善女下其子請。三初見人遇病。二作是下思惟。經衰邁。說文衰減也。損也。廣雅邁歸往也。謂壯力已往也。禮記八十曰髦。注雲髦惛忘亦亂也。顫四支動也。掉振也。機杖者。坐則憑機行則執杖。三即至下正問四。初問四大增損。二問飲食犯觸。三問治病醫方。四問病動時節。五父為說二。初分文。釋經二。初分文。二隨釋四。初答四大增損二。初佛敘父醫欲答。二正答時節五。初釋時節二。初依俗法。謂孟仲季者。孟始也。仲中也。季末也。二依佛法一歲三時以四月為一時也。何故沒秋時耶。為破下凡有二。一為破常計。二為開迦提。以秋是收成物皆結實。易起保著故不言秋。為開安居者。為後安居人續結。令成為前安居人。開迦提月也。律中有三種安居。謂前中後也。四月十六日是前安居。十七以去至五月十五日。名中安居。五月十六是後安居。若四月十六日結者。至七月十五日夜分盡名夏竟。至明相出十六日後。至八月十五日以來。名迦提月。明瞭論雲。本言迦絺羅為存略故。但雲迦提。此翻功德衣。以前安居人坐夏有功。五利賞德。律中受此衣故。一畜長財。二離衣宿。三背請。四別眾食。五食前後至他家。西域記以迦提翻昴星以昴星直此月故。於昴星月中得受功德衣故。是知若不沒秋中後安居。不名坐夏。以後安居人至八月十五方解故。二釋若二二說三。初依俗法土寄四季者。三六九十二月也。各十八日者。四季共七十二日也。秖是陰陽二月者。皆以奇數為陽偶數為陰也。陽土陰土者。從冬至一陽生為陽遁故。十二月三月是陽土。從夏至一陰生為陰遁故。六月九月是陰土。若論下二陽土二陰土亦是二二故。加本月足滿六時。二依佛法皆起於十六日者。彼以十六日為朔也。三又雲下復依俗法。皆以奇偶之數分陰陽也。三釋三三本攝二。初正釋二。初依俗法二。初以孟為本。二又雲下約五行說。二依佛法三時三月以為其本。各攝一月故雲三三本攝。二釋妨既三為一數。是故俗法及以佛法。皆約三論。但以俗法本之與攝。秖在三中故名三三本攝。若佛法者。即以三三為能攝本。乃以三一為所攝月。亦得名為三三本攝。四釋隨時消息二。初依俗法。二依佛法。夏之後分冬之初分。隨俗名秋。隨此兩間消息斟酌。五釋代謝增損二。初通內外釋。春動肝病等者。肝藏屬木。木春王則可治。脾屬土。木剋土故脾難治。心藏屬火。火夏王則可治。肺屬金。火剋金故肺難治。肺屬金。金秋王則可治。金剋於木故肝難治。腎屬水。水冬王則可治。水剋於火故心難治。二約佛法料簡二。初問。二答意者。佛所製法非為養身。但為修心及以禁足分二。初約破常。答凡夫四倒常樂我淨顛倒之計。託緣而成故廢秋時。令諸弟子不保常樂。二約坐夏答既開後安居免於坐秋。則前安居人得立迦提月廢秋之意。為此二緣。二從有下答犯觸二。初正明犯觸。其中先論六事犯觸。多行倚者。倚立也。次若火下四大動病火少。痰多者火減故水增也。飲食下通明六種犯觸。過量等者。封君達雲。體欲常勞食慾常少。勞勿過極少勿至虛。常去肥濃節鹹酸。減思慮損喜怒。除馳逐慎房室。苦菜別示妨食。二略明六大。白虎通曰。府者。何謂也。謂大腸小腸胃膀胱三焦膽也。府者。為藏宮府也。胃者。脾之府也。膀胱者。肺之府也。三焦者。腎之府也。膽者。肝之府也。大腸小腸心之府也。疏中兩膀胱唯一藏。黃帝脈經雲。上焦自頭已下至心。中焦自心已下至臍。下焦自臍已下至足。廣雅雲。膀胱脬也脬字匹交切。腹中水府。三蒼雲。盛尿處曰脬。三從多下答病起。時節生與起時相不同者。微發為生動用為起。微著不同也。夏日等者。四病四時生起所以也。四從有下答治病方法二。初分文。二風病下隨釋三。初未病藥防。二飽食下正以藥治也。但舉病發者。以病顯藥。當用對病妙藥治也。三風疏下病退藥補。二此中下示銷文所出。良以真諦善閑世術兼有神通故銷此文全憑彼疏。六善女下知已遍治二。初分文。事釋二。初分文。二釋義二。初病輕聞說即差。二經善女下病重服藥方除。此品事醫意含法藥。除病不一非可卒陳。次示觀心略申其意。其文在即故注云云。二觀釋者。此品所詮是佛自敘宿命所作淨佛國因。文中雖說除果報病。意乃通結四教機緣。是故大師事解之後。示觀心法。明彼流水結緣之意。如觀音疏釋。於七難帖文。但在事中。火等至觀行釋方明三障四教。今豈不然。問既結四教生土之機。何故但約停心方便。而論觀心。答語似三藏停心之法。意則不然。何者。以四分名通界內外數息等四。四教行人無不修證。今之觀解約此而論。彌顯除病結緣之意分三。初明觀之藥病。三毒者。謂貪嗔癡偏起也。言等分者。謂三毒等起也。然貪嗔癡性本相反終非三心。一時並作。但是不定雜雜而生。故雲等分。一分乃有二萬一千四分。共成八萬四千塵勞之門。此則十界眾生心病對前果報身病。是外故。今四分名為內病。數息等四對前甜辛種種之藥皆是事治故。今四觀名為法藥。二宜聞下示行之根性。自有眾生聞說四觀四病得差。屬信行人。自有研心修此四觀四病方差。名法行人。信行則是學讀之人。法行則是坐禪人也。今明二人皆通四教三眼。是下明對病用藥二。初明四分起相。二明四觀治相。初四。初約五根對時。此就五行對於五藏。藏主五根根屬四時。眼耳鼻舌偏屬一時。身通四時。如常所說。二妙好下明五欲致病。以其五欲粗妙偏總對根不同。致令四分增損有異。須知五欲遍界內外。故使四分通別天殊。迦葉斷通故稱少欲。未斷別故聞琴起舞。請觀音雲。斷除三毒根成佛道無疑。既論三毒寧無等分。此四亦由實報五欲粗妙偏總對根而起也。三明三受犯觸。違情苦受。順情樂受。不違不順平平受。此三偏起也。總三起等分名覺觀。緣慮紛紜也。四慢時下明四分病因。五欲三受既從外境。蓋是四分助發之緣。今舉慢等內心惡習。乃是四分親發之因。慢心發嗔乃至放逸發於覺觀。並前犯觸通界內外。例五欲說。二慈心下明四觀治相。前說外緣及以內因起四分心。皆所觀境即是病相。今明四觀。正明能觀四種法藥。慈心治嗔者。嗔既通於界內界外。能治慈觀不獨觀於眾生作父母想與世間樂。觀一切法無性無相。能與眾生涅槃之樂。觀一切法無非法界。能與眾生究竟之樂。以此治於三種嗔心。是故釋論明三種慈也。不淨治貪者。不獨修於實想假想。破於凡夫依正之染。亦能破於二乘涅槃之染。亦破菩薩執於次第三諦之染。故起信論雲。始覺能破六種之染。因緣治癡者。不獨觀於三世無常因果。破於凡夫斷常之癡。亦能次第觀於三諦十二因緣。破於二乘有無之癡。又能一心觀於四種十二因緣。破於菩薩縱橫之癡。是故大經觀十二因緣具四種智也。數息治覺觀者。不獨數息觀於生滅。而破凡夫有者散亂。亦能數息修俗諦三昧。深入緣起破於二乘偏空亂意。又體數息息息皆中諸法趣息。破於菩薩二邊亂意。故請觀音於數息法得三乘道。住首楞嚴身。如琉璃毛孔見佛。然此四治或可四人各修一法。以其四法各含三觀人人自可依次不次而治三惑。或可四治秖對三觀。慈心即假觀。不淨即空觀。因緣即雙照中觀。數息雙遮中觀。此三自可約次不次次。復不定或可三人各一。或一人前後。若不次者。唯是一人一念而進。觀音疏中尚以三毒直對三觀而論次第及不次第。況慈等四非三觀耶。若其圓人四分偏總而發起者。即於一心融妙三觀。對病用之。即止觀中勝別意也。◎二流水品二。初解題二。初兼除病釋名二。初釋流水二。初引文標二名。二接經釋二義二。初釋二義二。初別釋二義二。初釋與水。二釋流水。初則大慈與樂次則大悲拔苦。初又二。初列二水二釋二水。今此一類世樂且在果報之益。出世唯明一實之益。若論此時結淨國緣。合遍人天及以四教。二釋流水二。初列二水。流除者。流去其水即是除義。二流除下釋二水。言業因者。於果報外九益皆能除於業因。今十號等乃以能除顯於所除。十二因緣經稱甚深驗。三歸十號皆是圓說讖。本雖無三歸之文。最勝經有真諦所譯。必亦有之授法之儀闕之不可。二請父下雙成二義。二既有下單示題二。初問。二文中下答。經文與題二名互顯。巧不過此也。二釋長者子。法華疏中具十種德。名長者。一姓貴。二位高。三大富。四威猛。五智深。六年耆。七行淨。八禮備。九上歎。十下歸。子者下亦如王子公子也。故經雲。持水大長者家中後生一子。名曰流水。二此文下取授記出意。二釋文三。初明第三結緣近由二。初分文。二釋義二。初弄引二。初行恩布德。二國人稱美。二善女下正近由三。初明眷屬。二時長者子將下見魚之緣。即禽獸馳奔也。三時長者子遂下正救魚。私開為二。初明因緣二。初因流水興悲。二時有下緣樹神示數。二善女下與水食二。初與水四。初取樹枝覆日恃依也。二作陰涼已下知水源決絕捕捉也。決棄其水。決音穴。廣雅雲穿也。說文雲。下流也。周易藩決不羸亦音穴也。三時長下就大王借象。廄馬捨也。釋名雲。廄聚也。馬之所聚也。二時長下施食二。初察魚飢惱。徬徉上扶方切。下以章切。廣雅徙倚也。又徘徊也。二善女天下取食施與。二從未下明第四結緣二。初分文。二釋義四。初發誓願。二復更下思惟說法。三作如下正說法。先稱十號次說因緣。十號在悟在果因緣。在迷在因。迷悟因果其名雖殊而體不異。以十號果是究盡三德。十二因緣是本來三德。三德不改因果寧殊。故普賢觀雲。大乘因者諸法實相。大乘果者亦諸法實相。諸法是修二實相是一性。此三圓融不縱不橫。全體為因全體為果。眾生雖迷十號無減。諸佛悟極十二不虧。以世間相皆常住。故今先唱果果理已顯。令其解生。初稱寶勝者乃是別名。名於一佛如來等十乃是通名。三世十方佛佛皆具。若以通從別合得名為寶勝如來寶勝佛寶勝世尊。此三既然。例此合雲寶勝應供寶勝正遍知乃至寶勝天人師也。此十通號大經大論出其名。天台慈恩出其義。相狀已顯。今傍諸釋更約三。三及一總結以銷十號。令知一一無非祕藏。此義若明則不辱於果人名字。初三既以如來為首。即法身中三也。如來是真如屬法身。應供利生是解脫。正遍知具一智是般若。以其法身必具二德故也。次三既以明行足為首。即解脫中三也。三明之行是解脫。善逝能趣極是般若。解三世間一一常住是法身。以其解脫必具二德故也。後三既以無上士調御丈夫為首。即般若中三也。見性名丈夫故當般若。天人師軌訓眾機是解脫。佛是復本大覺是法身。以其般若必具二德故也。此九即三此三即一。一無一相三九宛然三千世間九世剎那。一多延促究竟自在。故言世尊。十二因緣束為三道。無明愛取三支屬煩惱道。行有二支屬業道。識名色六入觸受及生老死屬苦道。此雖昏迷繫縛輪轉。而全體即是三因佛性。皆不可思議。隨人觀察顯發不同。故大經說下。中上智觀。此乃得三乘菩提。若上上智觀得佛菩提。以前三教智有思議。故觀十二止得三乘。唯有圓教不思議智體無明等。即是性染非佛天人修羅所造。一一常住當處圓融。方曰因中具於果性。又玄文中三道三識雖本有位。與果後三德無二無別。得此意已方可分別十二別名。無明謂不了六受即空假中。行謂依不了心動作業行。識謂業牽中陰識託母胎。名色謂二滴為色心但有名。六入謂名色增長成六入根。觸謂六根對外為塵所觸。受謂觸生三受苦樂平平。愛謂迷三受故於樂染著。取謂愛染纏綿四方求索。有謂由取造業須有來報。生謂有業既熟未來陰興。老死等謂生須變滅悲惱縈纏。此十二支或約三世。或約二世。或約一念。雖三不同。皆以十二而對三道。即事而理。一一究竟清淨自在。不縱不橫而高而廣。如是觀者得佛菩提。略三歸者。義已具也。蓋三寶三德體本不異。既稱南無寶勝。十號豈非歸命果上三德。復說甚深十二因緣。乃是心依因中三德。迷悟極際三德無差。一體義備。三皆具足。常樂我淨真是歸依三寶義究竟成。當知讖師意趣深妙。四魚生天報恩四。初魚報生天。凡初生天以自業力有三種念。一自知從其處死。二自知今此處生。三自知先作何業得來生天。既知曩事故下酬恩。二天酬恩下地經樓屋者。重屋曰樓。或作樓臺者誤也。釋此為二。初事因緣十號。且就能詮屬言教故。同於水食。名為事也。二理秖於四事而解四德。故成理益。以十千魚由戒緩故。受鱗介身。由乘急故。今遇大乘真善知識。故能於事深解妙理。受食得命即表真常。受水得樂表涅槃樂。於十二棘林解自在我。依十號法獲天報財。於世淨命解性淨德。此四法益因流水得故。持四萬真珠瓔珞報恩供養食等四事。既表理益。四萬珠瓔豈但事供。蓋表千界萬如。是法一一皆具常樂我淨。即四十千真珠瓔珞非嚴而嚴。嚴於法身。此乃財供而成法供若不爾者。豈得名為有妙善根得記緣耶。三時閻下王見光瑞。四長者據教定答。三明第五結會古今。經羅□羅此雲覆障。以六年在胎因立斯號。新雲羅怙羅。此雲障月。然本跡事不可審知。傍文思之。十千今昔必是所化餘皆能化。此之能化據華嚴等諸經所說。皆是劫海修其實因。熟其十千令今得脫。若取法華久成之意。皆是跡中接此等機令今得記。此宗講者內心合知。六釋捨身品二。初釋題二。初問捨多題少。二此從下答從要立題。受者須身。虎飢所逼正須身肉。壽命財位非彼所求。夫行門無量。根由宿熏。四種三昧逐人所尚。於隨自意善行六度。樂行檀者。於身命財無所吝惜。自行教他隨喜讚歎。皆在於施。若於善師及依實教。修檀行者體能施心及受施境。所施身等即空假中。事行理觀合一而修助道。正修相資而進。既稱本習故忻然而為。或因事卒行宿緣會故。或積年要誓令觀成故。或顯陳所願令物效故。或密遂其心息他謗故。悲重故。密慈重故。顯心若真實四悉俱成。心若詐欺二利皆失。然佛談本事令人效行。故疏雲。引昔捐軀誡今師弟。勿吝法財。問大論雲。捨身易捨心難。論欲行者捨執著心故以難歎。欲息事施故以易斥。何不依論遠離執心。今人為何好捨身命。答抑揚取捨皆遵佛教。悉赴人心。佛談正助不同。人樂理事不等。今品特示捨於身命。安得以論難易為譏。又復空說捨心而執己見。膠固自體一毛不拔。毀他捨命為非。既乖隨喜之心。寧逃嫉善之咎。願聞佛說隨力奉行。二釋文二。初分文。二釋義四。初問。小人即國病者。小蟲一萬枯魚。魚關未來法食之誓。獲成佛記例。病差者定於後世為解脫機。是故皆蒙二世之益。感深契極者以不二解導難行行。此感至深。捨身命財與後際等。此契唯極。眾聞獲益正當此時。是故樹神乘機發問。二答二。初分科。二釋義十段悉如科列。二就本下正明捨身二。初分文。二釋義二。初長行四。初明本眷屬二。初分科。二釋義五段如分科列。二從作下捨身方便二。初分科。二釋義二。初述觀解。二起誓願願行相扶者。行即觀解。非此觀解莫成其願。非乎誓願行則有退。疏適產七日至樹神數魚等者。此文追解前第四見產虎文也。疏可見。經從作是念言下述觀解。觀有二種。一助觀。二正觀。從初至甚可患厭是助道觀也。以三藏教假想。對治戀著依正之心。從是故我今下正觀也。至無諸塵累等。即空觀也。無量禪定至諸佛所讚。即假觀也。從證成如是至法樂。即中觀也。說乃前後修必一心。二從是王子下述誓願。先作方便。次作誓言下正起誓。六句不出四弘。初二依滅諦發成佛願。三四依道諦發悲智願。第五依苦諦發度生願。第六依集諦發斷惑願。此依界外滅諦為首。驗發圓心也。三正捨身二。初科。二釋。經六種震動者。謂動起湧三種是形。震吼擊三種是聲。今於形聲略言其二。故言震動。四捨身後悲戀二。初科。二釋如文。二偈頌二。初分文。二釋義三。初通明昔行。二我念下別頌長行二。初分文。二釋義五。初頌上本眷屬。二頌上捨身方便。三頌上正捨身。四頌上眷屬愁苦。五頌上父母愁苦私開二。初經。是時王子當舍下頌見相時愁憂二。初王妃憂惱二。初見相。二於是下述相六。初正述惡相。二是時下述已迷悶。三王聞下王臣憂惱。四爾時下國人驚愕。五爾時下王妃敘德。六我所下驗相失子。二爾時下大王求覓二。初慰諭其妃。二大王下求覓其子。二先所下頌知終後悲苦三。初使者迴白二。初前使慰王二。須臾下後使告實。二是時下大王悶絕。三復有下王迎二子三。初臣述失志。二是時下王並思惟。一亡二存對並思忖。亡者叵尋存者宜取。三爾時下迎子慰母。三從佛下結會二。初科。二釋三。初結會人。經輸頭檀或閱頭檀。此雲淨飯。摩耶此雲天後。調達亦提婆達多。此雲天授。父母從天乞子。天授與之。是佛堂弟。瞿夷此雲明女。悉達有三夫人。一瞿夷。二耶輸。三鹿野。各有二萬婇女。五比丘者。憍陳如。頞鞞跋提。十力迦葉。拘利太子。陳如十力迦葉。二是母親。餘三是父親。舍利弗此雲身子。母好身形故母名身。是彼之子故名身子。目犍連此雲胡豆姓也。上古有仙居山。常採菉豆而食因以命族。尊者是彼之後也。二經爾時下結會塔。具雲塔婆。義翻方墳。或雲聚相。謂累木石。及寶高以為相。茶毘後分雲。佛塔高十三層上有相輪。支佛塔十一層。羅漢四層。輪王塔無復層級。以未脫三界故。十二因緣經八種塔並有露盤。佛塔八重。菩薩七重。支佛六重。四果五重。三果四。二果三。初果二。輪王一。凡僧但蕉葉火珠而已。雖兩經異說。而凡僧並無層級。邇世所立雖無露盤。既出四簷猶濫初果。儻循蕉葉火珠之制。則免僣上聖識者宜效之。舍利此雲身骨。三經是時下結會誓願。三說是下大眾所益。四樹神下結問意。經怖懅其據切。廣雅雲。畏懼也。瘭必遙切。疽疾也。奄忽。忽謂倏忽也。鶵士虞切。鳥子也肝如輪切。目動也。抆武粉切。拭也。躄旁益切。倒也。慟哀過也。惙陟劣切。疲也。七讚佛品初解題。二初明讚之能所二。初大師約因人讚果釋。能讚是三番菩薩者。一是經初陳列之眾。二是信相發起之人。三是樹神善女。此雖眾兼道俗。形混人天。既發大心鹹名菩薩。所讚是一佛世尊者。即釋迦教主一佛也。斯欲異前讚品能讚是往世金龍一人。所讚是三世極果諸佛也。然准前釋題品目。具含四悉。今文略示。欲明其相者應雲。題標讚佛義含能所。即世界歡喜也。二能讚善生必托緣起。緣中最勝莫過讚佛。故三菩薩能讚。即為人生善也。三所讚為能讚。乃印成三菩薩說無虛謬。即破惡對治也。四如來讚樹神快說果地大體大智大用。即入理第一義也題含四義文理一如。今疏存略不無其以。蓋題讚佛實通能所以。所讚果佛反讚因人。生善破惡二俱不便。然或以所讚為能讚。生他善業破他事惡。斯何不可故知略也。二私謂下章安約因果互讚釋。言一佛是能讚者。經雲。善哉善哉。樹神善女。汝於今日快說是言。經雖獨讚樹神意兼前二。故雲三番是所讚。言三番是當佛等者。釋疑也。恐人疑雲。既讚兼能所。何以獨題讚佛。故釋雲。佛通現未皆是讚佛爾。◎   金光明經文句記卷第六(上)   金光明經文句記卷第六(下)   宋四明沙門知禮述   ◎二次第下明品之次第二。初明諸品所歸亦是今品之來意也。何者下釋諸品次第。序品敘大體等者。向疏釋經敘乎五章。今唯敘體者。蓋指極果所游所契。而高而廣。法性是佛地之所證。為今經之大體也。下壽量洎諸品功德皆不出大智大用。言窮源等者。妙覺中理之源已窮。邊際之事亦極。故種智泯照萬行休息。是唯一性更無異途。故曰經之大體也。壽量果地二智已圓。故冥深廣之體起長短之用。懺讚空導豈越大用。諸品功德無違應體。故下雲皆金光明之力也。如是下二示今文讚意。明由上一十七品之利益。故有下六十二行之歎辭也。善始令終者。序等三分既皆獲利。故三菩薩荷佛深恩而興讚歎。故有讚佛品也。令亦善也。三釋文二。初標科。二釋義二。初經家敘。疏文可見。經雲。從此至金寶蓋國者。欲張大其眾滿中菩薩。皆讚釋迦教主也。比見有人不曉斯旨。謂讚彼佛。經疏非闇。一何昧哉。或恐後學隨他所解。謬釋經文。今略引疏示之。原乎讚品之來者。蓋三番菩薩。並由上聞經得利故。讚佛及教。豈關他佛。況疏雲。一佛是能讚。若謂讚彼佛者。能讚一佛何指釋迦定起耶。經疏冷然故不繁引。二正說偈二。初分文別釋二。初分文即智者就題分偈。故合六十五行半文為三。即以如來定起三行經文。合在樹神段中。故雲二十八行半樹神說。分文可見。疏不委釋。故注云云。應雲六十五行半文為二。初六十二行半三番菩薩說。二後三行如來定起說。故下章安總釋。乃雲其文有四。即斯義也。具如下釋二釋義三。然此三番菩薩讚辭疏不分釋。達者必辭意俱明。恐新學者不曉。今粗科釋。初諸菩薩讚三。初寄言讚三。初讚能說教主自行功德三。初讚大小相海二。初如來下一行讚金色光一大相。經雲如來之身者。標起也。金色微妙等三句者。讚第十四金色光微妙一大相也。二身淨下二行半讚身清潔等三小相。經雲身淨者。即讚第十一身清潔一小相也。柔軟者。讚第十二身柔軟小相也。圓足無垢二句讚第二十身滿足小相。亦是讚容儀滿足。三其音下二行重讚梵音。一大相也。亦是兼讚言音深遠小相海也。梵聲者。譬佛音深遠故。師子吼聲者。譬佛音無畏也。大雷震聲者。譬佛音破迷也。雲六種聲者。諸文皆雲八音。一極好。二柔軟。三和適。四尊慧。五不女。六不誤。七深遠。八不竭。譯人增減不須和會。亦可先舉妙如梵聲者。即八音中深遠音也。師子吼大雷震即舉不女音也。以佛住首楞嚴定常有世雄之德。久離雌耎之心。故所出音聲能令一切聞者敬畏。天魔外道莫不歸伏也。上既已列二種聲。下但雲六種聲者。即舉迦陵頻伽孔雀等六種聲也。以迦陵頻伽翻極好聲也。二清淨下一行半讚尊特。上以大小相間而讚。蓋顯身相大小鹹遍。辭意雖含尊特未彰。故今復讚身相光明俱無限齊。經雲威德者。巍巍堂堂之相也。二智慧下二句讚智斷功德。上句讚智德。下句讚斷德。三世尊下總結尊特。大論雲。尊特身佛者。巍巍堂堂。譬如須彌映臨大海。所有大小相好亦巍巍堂堂。然如來自行具足三身功德。諸菩薩唯讚尊特者。上冥下應已攝三身。斯乃讚智之巧。學者思之。二為諸下六行半讚所說教法化他利益二。初敘說教因由。在文可見。新經雲。欲利益諸眾生故。常行法施。乃至令得大果證常樂故。二讚所說教法二。初如來下二句讚經宗體。體指序品如來所游深廣無界。超諸因理故稱第一深義。舉深該廣即甚深無量也。宗指壽量極果所得。過諸菩薩亦稱第一也。法報體一深義可知。二讚經力用三。初能令下二句讚上懺品滅惡。寂滅者。寂諸業行之惡。滅於果報之苦。二能與下二句讚上讚品生善。上是如來敘昔龍尊讚佛。意生今日當機之善。故能與無量快樂。三讚空品雙導二。初能演下一行讚能導空法妙。經雲甘露者。即長生不死之藥也。文詮中道妙空實相真諦。能過二死迷變可生四德常身。故斯理空即名甘露。仍由染體本淨空名妙法。從此而入復名法門。二能入下二行讚滅惡生善深。懺得斯空二死惡患之報即謝。三德涅槃之宅可入。言解脫者。有二意。若就解脫惑業之縛。即破惡也。若取無染自在之淨。即生善也。度三有等。破惡生善可知。三結讚人法者。功德智慧結上讚能說教主尊妙人也。慈悲精進。結上讚所說教法宏深也。法之宗用如是者。皆慈悲精進所致也。二絕言讚三。初如是無量下一行絕言讚。故不能稱計說喻。二諸天世人下二行絕心讚。故盡思度量。不能得知大海一滴少分也。三我今略讚下一行指廣結讚。可見。三若我功德下一行讚已迴向。迴向有三義。現文有二。理含其三在文可見。二信相說二。初經家敘。二正說偈二。初世尊下一行總讚相好功德。千數者。舉大數也。二別讚大小相海五。初別讚二種光相二。初色淨下。四行讚色具光相。色淨遠照下。即第十四金色光相。光明熾盛下。即第十五身光相。然二種光相若據生身。皆有齊限。如雲身光面各一丈。今雲如日千光。乃至悉能遠照無量佛土。故知信相昔為龍尊讚佛尊特。發願未來得值釋迦。今日讚佛。豈忘其本。是則大相小相皆寄尊特而讚也。二能滅下一行明光具與拔。昔為龍尊讚佛身放大光。滅盡三界一切諸苦。令諸眾生悉受快樂。今日讚佛。還讚光明滅苦與樂。在文可見。二諸根下一行總讚諸根相好。如大相中有身端直。皮膚薄細。舌大覆面。齒白。齊密。眼如金精。睫如牛王。小相中有鼻高好孔不現。耳輪輻相埵成。身清潔柔軟等諸根皆見者無有厭足。三又比讚一小相二。初髮紺下一行讚髮相。孔雀項蜂王等皆比髮有紺色。如八十好中有髮色青珠好等。二清淨下一行半具功德。清淨慈悲無量禪定。久皆莊嚴。故髮好柔軟。四復明相好功德二。初明相好具功德二。初相好下一行明嚴身克果之用。可見。二如來下二行明攝生感讚之功。若相若好隨大隨小。悉能調伏令心柔軟受諸快樂。故為諸佛所讚。二其光下二行明功德具光明。功德高廣猶如須彌顯出大海。五齒白下二行半又比讚齒毫二大相。三樹神說二。初經家敘。言道場菩提樹神者。即如來得道之場在此樹下。然樹本名畢缽羅。佛坐其下得菩提智果。立此為名。故今女天依此樹住亦以為名也。西域記雲。昔佛在世。高數百尺。屢經殘伐。猶高四五丈。莖幹黃白枝葉青翠冬夏不凋光鮮無變。每至如來涅槃之日。葉皆凋落。頃之復故。此在中印度摩竭陀國大城西南四百餘里。修苦行處不遠。有此樹也。二正說偈四初二句總讚。南無者。歸命之辭也。清淨者。佛性論有二種。一性淨本無惑染故。二相淨對治離障故。今總讚如來中邊智滿法報應圓。故謂無上正覺也。二別讚二。初廣讚能說教主三。初甚深下一行半就所覺顯明讚佛法身。甚深妙法者。法性高廣諸法融妙。圓智圓覺遍一切處。眾邪染障本自離故。如來隨順斯理覺了其性。一切魔外涅槃非法。禪戒非道。猶如大樹盤根厚地。唯佛金剛大智獨拔而出。成佛正覺者。所謂出纏大法身也。然準圓佛大智覺了本性非法非道。應離三乘七方便涅槃非法戒定非道。方曰遠離一切。法者。即所生果法也。道者。即能生因道也。苟未離無明相分。皆曰其非也。二知有下二行半就能覺智行讚佛報身三。初約法。知有下二句讚報智也。知者照也。有即俗非有即真。本性清淨即中。以一切種智知照三諦。則冥深契廣事理周極。名佛無上報智也。希有下二句讚佛助行功德。重言希有者。歎美之鄭重也。下皆例然。因中戒定萬行有排障敵惡之力名功。助發大智成佛大果名德法華雲。久修業所得即無上報。故謂如來功德也。二希有下一行約喻。即喻上報身智行也。大海喻智也。須彌喻行也。其智冥理窮實相底故。方之大海。釋論謂智度。大海佛窮其底。因中萬行積功累德。喻彼須彌如華嚴涅槃。皆雲析骨書經如彼妙高。三希有下二句總合。智行契理三法一如。故曰無邊行也。三希有下一行半。就垂世形益讚佛應身。優曇花者。具足雲優曇缽羅。此言瑞應。亦云靈瑞。輪王出世時感此華。泥洹經雲。閻浮提內有尊樹王。名優曇缽羅。有實無華。優曇缽樹有金華者。世乃有佛。故雲時一現耳。無量大悲者。垂應本也。以大悲故不住涅槃。二釋迦下一行半。略讚所說教法。如來將欲口輪說法。必須意業鑑機。如日照物無所不遍。為欲利益者。準金光明之力用。須明十種利益。方盡垂世說法之意也。三請佛出定二。初讚今所入定為請見由。三初善哉下二行就果佛讚所游定。諸根寂滅者。以了眼等性常具無減修。諸惑死生悉已寂滅。故常居寂定。而復游入者。將軫法輪表不妄說。又三世佛說必須入定。故首楞嚴經雲。雖知諸法常是定相。而示眾生諸禪差別。言善寂大城者。正讚所入定也。即向經初法性三昧。若入此定即能善了諸法。寂滅無非法性故。防生死之非禦涅槃之敵。即中道善寂而名大城也。亦名無垢清淨三昧等。既是佛之境界故。受無垢清淨之名。為諸佛行處也。二明三昧能空行相。此經雖則結歸方等。說在般若時後。懺讚善惡皆推空導。故空品謂無量餘經已廣說空。故此經中亦譚其空。為入理門也。佛游三昧亦從空入。聲聞之人雖從空入。猶為身果所纏。如來空智明見聲聞身果性相皆空。諸佛境界亦空。如是一切無量諸法者。指上自他依果國土淨穢。推性推相不見差品。一切眾生依正境界。推求性相皆同真淨。無復其異。然推乎性相者。即空觀遣情顯理之要門也。一家明觀諸處共論。其如講學之人亦多昧之。今家承用則依中論智論。準理準義開拓觀門。故於權教實教事觀理觀。悉已明之。學者須知。且如性相二空本是一空觀法。備遣情計故有兩番行相。是知若善修一空觀者。必遣二種執性。如法華止雲。知法常無性。荊谿謂應無性性無相性。諸文為辨性相。寄前後說。故以二諦分之。乃雲。四句推性不見性。是世諦破性。四句推名不見名。是真諦破相。相破即相空也。荊谿釋雲。若有性執世而非諦。破性執已世乃名諦。是以名為世諦破性。性執破已但有名字。名之為假。假即是相為空相。故觀理證真是名真諦破相。空非前後二諦同時。故知性執破已。雖名世諦。初軫其觀即須觀真。四句推性雖不執性。其如惑存轉計其名。既不見理但名世諦。仍觀法性真理破名字相。相執破已方證其真。故名真諦破相。或初觀真諦四句推性。便了陰界色心名字無四句相。即名真諦破性破相。豈待轉觀破相。方用真諦耶。若爾。推性何故雲不自他共等。推相自謂不內外中間等。句法既別顯理用觀自異。何謂祇一四句空觀破二種執耶。答向謂寄前後說。對所破執相。故推性則謂不自他等。推相乃言不內外等。考乎觀門豈有異途。故荊谿雲。內秖是因外秖是緣等。況止觀明性空觀畢。乃引中論諸法不自生等四句為證。洎明相空觀畢。亦引斯論諸法不自生等四句。以斯照之。應無別觀。又止觀但名一總空觀者。即二空觀也。問法華疏約真俗假實。明生法二空。荊谿釋雲。真諦即法空。俗諦即生空。俗假真實。乃引玄文世諦破性。真諦破假。假破即相空。性破即性空為證。若以性相二空秖一空觀。何引人法二空對顯二諦耶。以人空時亦未法空。故性相二空。若例人法空者。應二空須異。何謂性空未顯於理。相空無別觀耶。答小乘得人空時容有未得法空。如雲見惑若破得須陀洹果。名得生空。此則少顯真理。進破思惑方得法空。其理究顯。大乘人法境融。觀道不異。如大品雲。色性如我性我性如色性。四陰如我用觀亦然。縱有惑分粗細執破前後。用觀必無異時。而法華疏約人法空名二諦者。為對所破寄分真俗。故引世諦破性名性空。真諦破相名相空為證。其如用觀委明行相。須於我人生境破性破相。方得生空。復於陰界入法寄俗寄真。推此二空窮斯真理。名為法空。方是用觀行相委悉故止觀雲。於性相中求我人知見不可得。是生空。於性相中求陰界入不可得。是法空。而疏以俗諦對生空者。蓋此生空體是法執。故以俗諦顯此空相。故雲俗假。假即虛妄也。法執若破妄染究盡。方名真諦。故雲真實。實即究竟也。荊谿體斯疏意。復以玄文寄世諦顯性空等義。而為證也。故雲真俗不二二空俱時。問既雲二諦不二二空俱時。顯是一理一空。又何分二諦。及明二空耶。答其實所顯理是一。能觀觀亦一。為對所破執故。而分二空。顯空淺深故。而寄二諦。是故性相空中性空約理。理既未顯但名世諦明空。空猶未盡但名性空。仍於世法。又觀真諦破此執名之相。相若破已理顯。方名真諦。觀成方名相空。故寄二諦顯二空相。故知若曉性相二空。對所破而分真俗者。則寄二諦明人法二空。準理亦然。是則人空空未實故。乃寄俗顯。故雲俗諦即生空也。法空空既已淨而寄真顯。故雲真諦即法空也。矧又雖用生法互融之觀。而照真俗不二之境。其如眾生無始多於生境計我起執。不二之觀亦於生境。先當其用。故破人執時且名生空。既法執在復觀其法本無其執。離四句相方名法空。故大師謂始覺人空終覺法空。然此二諦顯二空相。通圓之教行相亦同。但通用其觀止照真理。故寄俗寄真顯性顯相。明斯二空唯在真理。而圓實之教體生體法推性推相。唯是中道法性。法性無生無性。名世諦破生破性。此生此性即法。法體本空名真諦破法破相。雖寄二諦。悉用中道而顯二空。通無此觀。學者思之。然委明二空推所執能。人執隨法執亡者。具如前疏空品記文。三狂愚下二句指。凡愚不了請現。上讚佛所遊三昧空智。遍了諸有差異。悉皆泯亡。唯真智獨存更無染異。樹神分曉悲愍凡迷狂亂愚癡。不了性相俱空。故請佛出定。二騰昔常願見正請出定四。初我常下五行。正敘昔願行請現。我常念佛者。念即觀照之異名也。心遊法界常照三身。敘昔觀力未充。欲求深證。故助之以誓願。跪之以合掌。加乎戀慕。哀泣雨淚修行大悲等。並助常念之觀也。言最上大悲者。即無緣悲也。正助合修故曰最上。問樹神在會明見如來入定說經。何故今方頻言欲見於佛耶。答今有二意。一者如來入定本為說經。說經既畢。要須出定。欲出其定須得其請。故佛出定能印三番所說皆實。既一期事畢。乃樹神致請慇勤。故敘昔常願見復加願行。欲使未來亦得見佛。故雲願使我身常得見佛。二者樹神久已分見如來真身。欲增念佛之觀。更求上證。故寄請佛出定。頻陳欲見。苟得如來酬請現身。即己心中真佛顯發更明。故下結雲。唯願慈悲為我現身。二約定具慈悲請現三。初世尊下二行。明慈悲能護迷暗。樹神自昧如來上位真身。故請佛加願。使我身常得見佛。復愍於他迷瞽所及。不見佛之真體故。敘世尊常護一切。是故渴仰欲見者。即引己及他請佛現身。二聲聞下一行半。約聖凡未發性明。即樹神擊請今佛出定也。佛雖在定明瞭性淨。猶如琉璃表堻q徹。照機起應皆不動於寂定。如來雖久已明瞭。其如眾生未發上定。故樹神頻請出現發悟斯機。乃舉六喻顯乎聲聞色體非性明體。所證真理闃寂無知。如空之虛無亦燈之煙焰。術之所幻聲之谷響。神通之化水中之月。皆非實性。不能即寂即現也。眾生之性虛妄現在。如夢所見都無實相。三就佛行處明見請現。正明佛所入定具慈愍照。故請如來出定。令我及眾得安樂故。三一切下一行半。愍凡聖不知請現。樹神以凡夫小聖共迷佛所遊境界。故請佛現身。即令明見唯心佛現。經五通神仙者。別舉人趣中有術成仙者。發得五通。雖有他心宿命。而不知佛所遊定。照理起應不離眾生心體。無漏二乘雖有三明六通。亦昧佛境唯心故曰亦不能知也。四我今下一行。指已信不疑請現。樹神述已於佛行處明瞭無滯。雖知本無隱現。上舉他眾共迷佛境實有動靜。故敦請出定雲。惟願慈悲為我現身。問今佛入定說法對告。起禮舍利。既有往來時會共見。樹神焉知如來在定未出。而致請慇勤耶。答樹神大權久與佛同事。昔為流水救魚。樹神現半身示數。長者既已成佛。樹神豈猶滯凡。故今一動一靜皆扶佛化。何不知之有。矧凡出定入定皆有其儀。佛雖起坐往來。其如未示出定之相。樹神敦請至勤。方現出相。其相者。必須先示微微動搖其身。次乃黈氣嚬呻徐緩而起。方知如來示出定相。故法華謂安詳而起。此經雲。出微妙音。故知定起皆有其相也。問新經自雲。爾時薄伽梵於日晡時。從三昧起。觀察大眾而說頌曰。金光明妙法最勝諸經王。今之讖本何故至三番讚畢。方雲從三昧起耶。苟譯者所見不同。其如集經者梵本編文。安次如何耶。答梵本不同豈須和會。其如學者無由曉經。今略試評之。在理或當冀無私隱。且夫此經古師謂是偏方之教。即一時赴機之說也。故天台結歸方等部攝。斯由機分大小應赴權實。赴權小者。令見佛從定起說法。應實大者。則知佛在定而告。亦如華嚴中。令見女子身中入正受。男子身中起出說等。當時應物既殊。故集經者或言定起方說。或雲說畢定起。然佛滅度後集經者。又匪一途。亦有窟內窟外所集。亦云。梵語有賒有切等。致譯經者。所睹梵本不同。如讖師曾遊五天必睹梵文正本。見雲佛在定而說必須信受敬譯。淨師本弘小典晚接梵文。或見雲佛從定起方說。正符所宗。故編譯無改。至列聲聞菩薩等眾。皆雲於日晡時從定而起。到佛會所。古師嘗推譯者。未為雅當信亦有之。然聖師所為必非徒然。凡流膚學莫盡考乎厥由也。求過得過。附贅之尤亦已甚矣。學者體而思之。問大師既依讖本釋經。何故雲入遊法性出敘經王耶。答如來常在法性上定。應機順物示入定相。雖心遊寂理口出其言。故謂出敘經王。蓋寂不阻照說無妨定。非謂身出其定也。四酬請起定二。初爾時下一行。明經家敘起定。爾時者。即當樹神請畢之時。佛示出定之相。乃雲以微妙音而讚歎言。即微細妙好之音。而悅豫四眾也。二善哉下二行。明佛定起能讚。佛讚樹神意合前二。以諸菩薩及妙幢。能讚佛所說教。皆是快言。如來序品已來明大體大宗大用。是金光明妙三法也。故雲快說是言。若眾生聞此三法。即能發解證悟。明瞭常住。故雲入甘露無生法門耳。二章安總釋二。初約義釋二。初約佛讚義二。初約定果讚因二。初正明讚因義二。初示義。私謂下總釋也。其文有四者。前大師分科止為三段。以如來定起三行之文。合為樹神段中。故註云云。今章安開釋方為盡理。文現可見。二引證。二示印成讚教。三番菩薩皆先讚佛次讚說教。即讚如來。從序品已來。是說一經大體大智大用菩薩修因也。何者序品明遊法性。佛指所遊是諸經王等。三番謂佛是說一經之大體也。壽量明佛常果。三番為佛是說一經之大智智即宗也。懺讚空品。謂佛是說一經之大用也。四王至捨身品。皆是說菩薩修因也。三番讚教。既稱佛所說。故如來定起印成。即讚樹神等快說是言也二讚通三業。章安因明今品果佛定起。能讚因人快說。復考經之上文。亦有果身禮舍利之義。舍利者。翻骨分也。即因身爾。上懺品佛讚大懺。讚品佛讚龍尊。是大讚。皆言大者。一懺一讚等法性大體。知罪福性空也。四王品能請。善集品能說。鬼神品等能聽。捨身品能行。皆是快說者。共能了金光明教。能詮所詮是體宗用三。即一切三法。故皆名快說也。信相龍尊四王等。並是因人。故謂因口所說。孱字(士限切)現也。身口非意不行。故雲任運例成也。二約出定義二。初據起問入。二答始末在定二。初明住法性定。問諸經先須入定定起方說今經何故一向在定。而有所說耶。答若論法性上定。豈有出入說默之異。既示其定蓋順物機。物機所宜適樂不同。諸經示同往佛皆先入定。履曆法緣對治散心。妄有所說。故須入定定起方說。此經首尾在定而能說者。意同向理。又示金光明無量甚深自在無礙。寂照融遍。故說畢定起印成三番快領如來所說法也。二彰法性圓融。言若作入法性者。顯理含容不阻出入。上唱法性無量甚深。一出一入有說有默。豈逾法性。故雲法性自在。言四佛者。即四方佛也。五佛者。並釋迦耳。同處各處等者。信相室與靈鷲山雖異。若了唯心者。見唯妙土則弟子眾一。故五佛同處共一身一智也。是則四無來去一無住在。其執權教者弟子眾異。謂妙幢所居共佛耆山。敻隔多里。故四佛五佛匪唯各處。亦見異身異智實來實去定住定在。雖此殊別無離法性。故雲隨人所睹皆無障礙也。二約觀釋二。初明事三業境。言觀心者。標明觀釋也。先明諸菩薩讚具三業。為妙觀境。然讚雖在口。身須恭謹。心仍尊重。三業齊運讚義方成。二明理三觀成二。初明於事觀理。言三觀心者。寄身等境示空假中能觀三觀心也。近有講人不知便謂。後人妄加心字。亦由向迷心為所觀。致有踳駮。斯之疏謬不可雲也。止如十六觀經本明佛觀。疏雲。心觀為宗。或不見斯意。乃妄有穿鑿。今之學者切宜思之。觀身不得身者。先明身觀。推檢四大本無實性。名身性空。但有名字即身相也。名字多種。且舉六度十度等。如身行佈施名檀。身離諸非名戒。身受所辱名忍。身勤前行名進。身能安靜名禪。身了體空名慧。身行其巧名方便。身立盟誓名願。身利及於他名力。身出生死名智。身乃至身行八萬塵沙法門。行者隨受名字。達名無名名身相空。推檢性相雖空。而色心諸法宛然。故空不定空。假不定假。非空非假皆真實妙性。名顯中道也。觀身既然口意例解。二明事得理成三。初明無觀俱失。身等為境能發其觀。觀成境現事理雙明豬揩金山。方之可解。二以衣物為例。三衣者。僧伽梨鬱多羅僧安陀會也。六物者。兼尼師壇缽多羅漉水囊也。是知六外無三。亦如四禪八定定外無禪。蓋衣名則局物名稍通。衣者遮覆之義也。缽多羅等且非遮覆。故通名物也。亦如無色四處受想慮亡。則無支林喜樂之名。故通受定名也。色界四處雖通靜慮。受想尚行則別受禪名。故知解之則事三理六俱明。昧之則三六四八俱暗。三得理俱成。境由觀顯。理觀若成身口意三。名妙色心。故亦名六觀亦名事理成也。無六亦無三者。牒上例中若不解之文也。可見。   維昔先稟法智大師。嘗講次撰記解釋經疏。方終一十七品會乃歸寂。其最後讚佛一品。經旨幽邈疏科尚簡。而鉤索深隱固亦難矣。予雖不敏。忝久親講授。遂纂集舊聞繫諸卷末。亦冀覽者豈貽續貂之譏雲。   金光明經文句記卷第六(下)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787 金光明經疏   No. 1787 [cf. No. 663]   金光明經疏   沙門吉藏撰   法身幽寂壽無長短。至人絕慮有感必通。大權方便任機應說。是以四佛現室宣常住之旨。菩薩感夢說懺悔之方。因兼二善總該萬行。果昇靈覺壽等虛空。所以十地遵修此理。四王歎護經德。依經講說障難消散。託法願求福樂隨心。故此經以正法中道為體。三點四德為宗。若具存天竺正音。應言佛陀槃遮修拔那婆羅婆修修多羅也。佛陀雲覺者。槃遮雲說。而略兩目。修拔那婆羅婆修者。此雲金光明。修多羅者此雲含五義。以經義代之。經者訓法訓常。亦經由也。故雲金光明經也。   金光明經者。乃是究竟大乘菩薩藏攝。是頓教所收。論其宗極表三種三法。一表三身佛果。二表涅槃三德。三表三種佛性。表三身者。金體真實譬法身佛。光用能照譬應身佛。明能遍益猶如化身。第二譬三德者。以金體四義譬法身四德。色無變如常。體無染如淨。轉作無礙如我。令人富貴如樂也。次光有二義。能照能除如般若。次明有兩義。無闇廣遠如解脫總無眾患。第三表三種佛性者。金體本有如道前正因。光用始有如道內了因。明是無闇如道後至果。以金等三義譬三種三法。故言金光明經也。與序品如常釋也。此三種三義具在七卷也。此四卷中大判有三段。第一序品即是序說分。第二從壽量品訖捨身品是正說分。第三讚佛一品是流通說也。所以有此三段者有二義。一就化主說。若無序說物不生信心。若無信心忽為說者眾生不受。然則如來有空說之過故有序說。既有信心如來不說則有失機之咎。故有正說。正說既顯。若無流通如來即有無大悲失。故有流通說也。第二約所化說者。眾生入道信心為初。故有序說。依信生解故有正說。依解起行故有流通也。   序說中有二。如是我聞是證信序也。一時以下是發起序。料簡二序如涅槃義疏中說也。發起序中有二。時等三句是通發起。是時如來下是別發起。為下正說諸品通是緣起故名為通。別為緣起故名為別。通發起中應有同聞。而不立者有三義。一者壽量品是四佛說。是信相室說。不與千二百等共聞。二者懺悔品是信相夢中見聞。亦非千二百等共聞。三者後讚佛品中他方大士。往他方讚佛。亦非千二百等共居。有此三義故不宜立同聞眾也。斯則說此經有四時三處。處三者。信相室崛山他土謂此三也。四時者。謂兩晝一夜及他方讚佛時也。崛山捨城如常釋也。別發起序與餘經序有異。直以三密冥加為序。三密者。身口意密也。欲說此經身在崛山表此經殊勝。即是身密也。意念法性及四佛護持。乃至懺悔等法即是意密。又將欲說此等深法即是口密也。以此三密冥加信相。故信相疑念感四方佛說壽量果。又因此三密信相感夢說懺悔等法。四天王等發願弘經乃至說捨身品故。雲三密為發起序也。就別起序中有二初十九行偈為正說作序。二我今所說下。有九行半偈為流通作序。就初有二。初八行偈為壽量下。經體四品作序。二諸根不具下十一行偈。為四天王品下經力用十二品作序。又就初有二。初五行偈為壽量品作序。二我今當說下有三行偈。為懺悔品下三品作序也。言是時者有三時。一如來欲說法時。二眾欲聽時。三大眾心無高下時。如來者有三如來。一者法身二應身三化身。法身如來者。道前無變異曰如。道後顯現曰來。應身如來者。乘如實道曰如。來成正覺曰來。化身如來者。化身化人不過時不待時曰如。八相趣果曰來。今言如來正是應身及以化身也。明應身照法身常樂等。以化身欲說故也。遊於無量者。法身之體無有彼此限量故言無量。應身智慧照力有遊故言遊也。甚深法性者。法是法身。性是自性。自性真實故言法性。此之法性深難得底。故言甚深。應身諸佛能窮行之。故言佛行處。過諸學地。故言過諸菩薩。無復境智之殊二障永盡。故言所行清淨。是金光明諸經之王者。此經名說法身常住。亦表三種三義。故立此名。過於小乘故言王也。若有聞者下。次歎經用。若有聞者生聞慧。則能思惟生思慧也。無上微妙甚深之義生修慧也。如是經典下明能說之人。言四方佛者顯諸佛道同故也。但言四者欲表四德。故不五不六。東方不動表常德也。南方寶相寶相是如意珠有自在力表我德也。西方無量壽是安樂國。表樂德也。北方微妙聲。聲無穢濁表淨德。從上法性經名經用能說如此等法。並是如來意念欲所遊之境也。我今當說下是第二序。於中有三。初半行表。次二行釋。後半行結。初雲懺悔舉懺悔品。等法即下二品。亦可懺悔舉五法中懺悔。等法者等取勸請隨喜迴向發願也。次釋中初一行明因行。謂生善滅惡。又次一行明果德。謂智慧功德。依此懺悔等法所生功德。餘法無加故言無上。亦令離苦滅惡故言壞盡。此即無行不備無過不盡也。一切種智亦以此懺悔等法以為根本。其餘功德亦是懺悔等法所莊嚴也。此即是功德智慧二種莊嚴也。滅除諸苦者。拔分段變易二種生死。此結離過。與無量樂者。與菩提涅槃二種樂也。此結德備。諸根不具下大段第二序經力用。於中有二。初六行前序正論訖捨身品。明弘經者得經力用也。第二護世四王下五行偈。追序四王訖散脂品明經力用大。此中欲示前弘經有德故天神守護。後正說中示由天護乃得弘經故。序正之中前後不同也。就初有二。初三行半明所滅惡。次兩行半明能滅行。又就初有二。初兩行一句明因現事生惡愁。次五句明因未現事生惱。凡世間惡事不過現與未現。故以此二攝一切也。初中以下一句通牽屬上八句。如言諸根不具故愁憂恐怖。諸天捨離故愁憂恐怖。乃至財物損耗故愁憂恐怖。如通牽屬也。就第二中惡星是天上怪。蟲道鬼神怪。惡夢是夢相怪也。若有如此等三障惡事者。淨心聽經即得消滅。言三障者不具損減困苦。捨離是報障也鬥訟忿諍乃至愁惱通是業煩惱障。所加損耗災怪惡夢是起業煩惱緣。若弘此經滅苦生樂。故離報障。滅惡生善即離業障。滅惑生解離煩惱障。第二序經力大可解。就流通序中有二。初八行半流通壽量品作序。後一行偈流通懺悔品下作序。問曰。此中佛自歎經。彼讚佛品唯歎佛德。若為作序。釋雲。經所以尊由說佛德。故此歎佛。就初有四。初一行半歎值得。次四行偈明弘經得果。次兩行偈明勸修行。次一行偈明結弘經人。八部所敬佛菩薩護持者言外護之果也。偈無量福聚者。言內心正報也。慈心供養者。言為眾生與樂心供養此經也。如淨名經中。為菩提起於慈心此中亦爾。凡供養三種。一利養供養二恭敬供養三修行供養。此中供養唯是恭敬及與修行供養也。人身者別於餘身。人道者別於餘道。正命者別於邪命。聞經供養。即福慧具足超於餘人故言善得。第二序因門可解。不明流通四王以下經力用序者。本由流通經體得經力用故不別明。   第二正說中有二。第一從壽量訖空品明常住因果。即是經體。第二從四天王品訖捨身品明歎經勸學。即經力用。第一中復有二。壽量品明三身常住。此即是果。第二懺悔品已去明修道。即是因行。   言壽量者以無量為量。真如實相以無相為相。實際以無際為際。就此品有三。第一信相疑念四佛降現降室現瑞故名降現。第二爾時信相下。明信相請問四佛為說。第三偈後長行明坐眾利益四佛不現。就第一中先明疑念。從思是義時下次明降現。言信相者。此是地前菩薩於理決定。故名為信。此人曾供養諸佛深殖善因。故能承佛三密冥加疑佛八十。問曰。此經是何時說疑佛八十。釋曰。未涅槃前九十日說。所以知然。從如來出世至於法華未有八十之語。說法華已後告於魔王唱言。卻後三月涅槃。此時眾生方知正八十年。以此可知於九十日說。而九十日中未知是何日說。方者將也。二月十五日入八十而未滿足曰將。復更念言下明念因疑果。不殺是長壽正因如生母也。施食是緣因如乳母也。就第二降現中先明四佛降室。放大光明下現瑞蒙益。何故變小室令廣博嚴淨。密顯短而即長。猶如此室穢而即淨也。餘又可尋。爾時信相下大段第二。於中先明信相陳疑請問。爾時四佛下明四佛為說。於中有三。第一試敕略表。時四如來下第二集會廣釋。是故大士下兩行第三雙結。第一中先試何以故下略表常住。就第二中先明集眾。爾時四佛下以偈廣釋。諸水須彌大地虛空雖復難知。並是有相之法。可以意知。可以言論。而三身佛果三而恆一。一而恆三。然則非一非三。體不可以智知。相不可以言論。無有數量算計也。又復法身本有無有生滅。報佛與之相應。亦無生滅。是故大經雲。諸佛所師所謂法也。以法常故諸佛亦常。又化身如來以二佛為體。以眾生為緣。體無盡故化身亦無盡也。故雲三身常住。如七卷經中明。應化二身是相續常者。以菩薩業識所影項背光明三十二相等合名報佛。同與樂因相應故。約體論之實是化身。故言唸唸相續常。若言與理相應之報是凝然常住。何故四佛不現者。為顯法身不異跡雖有四。歸處無異故。   懺悔以下三品明經體。第二辯修道門。果不自得要因修道。故次明之。即是因門中宗明緣因。若論正因在七卷經三身品中。此經略無。就此因門有二段。初二品明功德門。即是方便道。後一品明智慧門。即是般若道。何故明此二。一切因行不出功德智慧故以二門攝盡。依修二因得三身果。其義何耶。修功德故非二乘行。修智慧故非凡夫行。非凡夫行故不在生死。非二乘行故不住涅槃。即是得化應二身。不在生死故即法身究竟。故雲得三身果。又復修功德故離業障。修智慧故離煩惱障。故與理相應即得應身。離業障故隨物無礙即有化身。二障既離果報阿梨耶即滅不起。法身之體究竟顯現。是故欲得三身者。必修功德智慧也。對三點三性例此可尋。就功德門中二品即為二段。懺悔品是佛所說信相述之。讚歎品是信相昔說。佛今述之。何故明此二者。顯感應之道故也。信相夢中所見聞事。是如來應。是故信相向佛述之。今所述讚佛發願是信相感。是故佛今對信相述之。欲顯見聞不虛。是故明感應相符也。何故夢中見聞者。欲明菩薩之道覺夢無異。又顯如來佛事不在晝夜。又由信相願力故也。   言懺悔品者。外國雲懺摩毘。此雲厭離。亦云改悔。胡漢具存故雲懺悔。於此品中具明五法。懺悔在初故從初為目。就此品中有二。初長行是經家辭。後偈是信相自陳。就長行有二。初明信相夢中見聞。次從夢寤已下。明信相寤已往至佛所說。就初有二。一見如來應。二見有一人明見眾生感。即於其夜者。說壽量品竟之夜也。金鼓喻法身。姝之言妙。妙出生死名相之外。大者遍含萬德。故名為大。依此法身成應身。應身遍照故言如日光也。其明者此即是光。非是光中之明故猶應身。非是喻化身也。復於光中下明見化佛。即是光中之明。斯則明見法報二身但喻無法。身中有法無喻。而為說法者明其所聞。似婆羅門者。信相菩薩位在地前未得地上真解故言似也。信相機桴擊法身之鼓。令出化身音聲說懺悔等法故。言以桴擊鼓乃至說偈頌也。第二段文相可知也。偈中有二。初四行偈陳述所見。此見相可知。其鼓音中下次述所聞。於中有二。初半行偈總標。次百五十七行半偈別述。於中有四。初七十六行明離過行。第二諸佛世尊我所依止下七十二行半明攝善行。第三若有敬禮下六行半偈舉利勸修。第四非於一佛下兩行半歎經難聞。相生可見。就初有二例。初二十二行偈明歎教勝用。第二無依無歸下五十四偈。正明離過行體。就初有三。初十行偈明拔苦與樂用。第二從若有眾生處在地獄下八行偈。明滅惡生善德。第三從若有眾生墮大地獄下四行偈結。又就初有二。初兩行偈明拔三種苦。是鼓所出下八行偈。明與三種樂。三種苦者。一三世苦即是長苦。於三世中長受故。二者三途苦即是重苦。此苦粗重故。三者三界苦。貧窮是人中苦。及諸有苦者是天上苦。是三界苦中具含行壞二苦。此即是深苦也。第二與樂中初兩行偈。明與無畏樂。次諸佛聖人下五行偈。明與菩提樂。後一行偈明與寂滅樂者即是蘇息樂。是經能治總緣所逼一切怖畏。令得如佛無畏也。第二言菩提樂者即是覺智樂也。於中初一行先明諸佛所證。欲顯此經能令眾生如諸佛所證故。次四行偈正明與菩提樂。於中初兩行半明自利菩提。後一行半明利他菩提。如是眾生所得功德者。言如諸佛是。眾生所得功德者。言如諸佛是。眾生所得定及助道如海也。定者謂四空。助道者謂三十七品等也。超波羅蜜等諸行越舉助道故言及也。亦可定者證道者。謂教道超不住道故言及也。此一行明菩提因圓。因行既圓即菩提果滿。故言令得梵音勝果。梵音者有五德。一深如雷。二清徹遠聞。三諦了易解。四眾生愛敬。五聽者無厭。有此五德名為梵音。此是化身菩提。勝果者此是法報二身菩提也。直明化佛梵音體相即是自利。故以化身亦名自利菩提。三身既滿轉無上妙法。授與眾生住無量劫。為說正法究竟利益。故言轉無上輪乃至利益眾生。第三言寂滅樂者是無為樂也。文相可尋。就第二滅惡生善中有四。初兩行明生信。次兩行明生解。次兩行偈明生行。次兩行偈明令願滿。第一雲生信者。若眾生在獄受苦。聞此金鼓所出言教尚得生信禮佛。何況人天不蒙利益。故偏舉地獄人也。言生解者令知宿世善惡因果。亦令正念諸佛聞無上法分別邪正也。言生行者言令值諸佛修道之緣離於惡業也。令願滿者無不具足信解行願滿。既以具足不信等惡自然滅盡。故言滅惡生善。第三結中但結拔苦。其餘略不結之。初一行舉地獄重苦。次一行舉流轉長苦。次一行總舉三途重苦及三有中深苦。後一行偈舉鼓音總結滅苦也。從無依無歸下大段第二明離過行。離過行體不出五種。五種者何。所謂懺悔勸請隨喜迴向發願。菩薩何故行此五法者。欲反起惡根本心故。起罪根本亦有五種。一者無慚愧心。二者不樂佛法心。三者嫉妒心。四者三有取著心。五懈怠心也。菩薩懺悔以慚愧心為體。故對翻第一心。然慚愧有三人。一者慚愧師友見處不犯不見處則犯。此是下品人。二者慚愧佛與天憶時不犯不憶則犯。此是中品人。三者愧自身與諸佛同性。而諸佛已證已得。己性我獨未得。故愧自身不作諸惡。此是上品人。第二勸請。以樂佛求法心為體故對翻第二。第三隨喜。以四等中喜心為體故對翻第三。第四迴向。以菩提心為體故對翻第四。第五發願。以願樂利益自他心為體故對翻第五。故釋論雲。菩薩六時行五法也。就此段中有三。初十九行偈。約起惡因緣以明懺悔。第二我今供養下二十七行半。就造惡時節以明懺悔。第三若此國土下七行半偈。據作惡及受報果處以明懺悔。所有三障不出因緣時節處所。故以此三攝一切盡。就第一初一行偈明發願。即是滅罪內因。次兩行偈明勸請。即滅罪外緣。從我本所作下十六行偈。正明懺悔體。何故第一先發願者。菩薩修行必以菩提心為依止故。所修諸行異於二乘凡夫。故攝論雲。菩薩波羅蜜依止無等也。是故此中為諸眾生無依護者。起作歸處願也。次明勸請者。雖有滅罪內因。無外勝緣其罪難治。故須必請諸佛作悔化主也。如世間人對首請悔主也。因緣既具故。次明懺愧責。於中初一行偈總懺。從不識諸佛下別懺。於中初一行偈明內因不別愚癡。外緣勝思善業造作眾惡。次一行偈明內因憍慢放逸。外緣種性財年。次一行偈明內因三業。外緣不見其過。次一行明內因愚癡。外緣近惡友。次一行偈明內因瞋貪。外緣五欲。次一行偈明內因慳嫉姦諂。外緣非聖貧窮。次一行偈明內因怖畏。外繫屬他。次一行偈明內因三毒渴愛。外緣諸法。次一行偈明內因諸結。外緣衣食女色。次一行偈明總舉三業悔責。次兩行偈明內因三毒憍慢。外緣三寶三乘。次一行半偈明內因無智。外緣正法父母師長。次一行半偈總舉結懺。就第二時節懺悔中有三。初中四行半偈明發願為內因。第二諸佛世尊下七行偈明諸佛為外緣。第三過去諸惡下六行偈正懺悔。生起例上可見。就初有三。初一行偈明願上供諸佛。第二我當拔濟下八行半偈明願下化眾生。第三我當安止下五行偈明願得佛果。就第二願中有二。初四行願令離苦得樂。次四行半偈明願令滅惡生善。就初有三。初一行明令離苦。次兩行明令得樂。次一行結離苦。就第二滅惡中有三。初一行願為說悔法。次兩行教懺悔方法。次一行半結歎經力能滅障。就第三願得佛果中有二。初兩行略標願得佛果下化眾生。次三行廣釋。住十地者謂十種法界體。十種珍寶者謂十波羅蜜行。此波羅蜜涉十種法界名為腳足。亦可以十波羅蜜為因足。建立佛果故名腳足。甚深法藏者是佛所知甚深之理有無量德也。一切種智者願得智慧果。百千禪定下願功德果就。就大段第二勸請中有三。初一行標。次四行半釋。後一行半結。就釋中有二。初二行半明我有惡怖畏故請。次二行明佛有大悲能治故請。結請可解。就第三正悔過中三。初兩行就三世。次兩行就十惡。次兩行總舉結懺。大段第三就處明悔中有二。初二行明迴向。次五行半正悔。何故先明迴向者。源在世間六趣作惡受報。本由取著三有故發迴向之心對翻其根。就第二中有二。初三行總懺。次兩行半別懺。就初有兩。初一行半一舉六趣惡業以總懺。次一行半舉生死煩惱以總懺。就別懺中輕[跳-兆+參]難者。謂心無主當即是散亂煩惱。若配八難即是世智。近惡友難者即是惡緣。若配八難即是無相天等外道也。三有嶮難者謂起惡處所。若配八難即是北鬱單越。無求出世意故。三毒難者謂起惡內因。若配八難即是三途。多癡生畜生。多貪墮餓鬼。多瞋入地獄故地。無難難者謂惡報也。若配八難即是根不具足難。值好時難下明作惡時節。若配八難即是佛前佛後。上來至此是第一明離過行。其三段懺悔中雖具懺三障。若隱顯互論第一段以煩惱為宗。第二以業為宗。第三報障為宗。故以三障判文亦得。又五法中但有懺悔勸請發願迴向四法。隨喜略無。若隨義為言。於下化眾生願中兼攝故不別明也。諸佛世尊我所依止下。是大段第二明攝善行。於中有四。初二十偈明勸請。第二相好莊嚴下四十八偈半明發願。第三若此閻浮下兩行偈明隨喜。第四我今以此下兩行明迴向。但有四法懺悔略無。此中正明攝善行故。就第一文中無勸請正語。但有讚嘆之辭。而今作義體者。所以頂禮讚嘆。意在請住說法。故名勸請。文有二別。初十四行半偈正嘆佛德。第二如大海水下五行半偈明嘆。不能得下第一嘆文中不過應化二身。若嘆色文即是嘆化身。若嘆大智大悲等即是嘆應身。文相可尋。第二相好莊嚴中有五。初一行偈通為自他發願文雲令眾皆得者。言我與眾生共一眾故也。第二我以善業下九行偈別為自發願。第三一切世界下三十四行半偈。別為他發願文自有二。前十二行半偈明拔苦願。次眾生相視下二十二行偈明與樂願。第四從若我現在下兩行偈結為自發願。第五從若諸眾生下兩行偈結為他發願。隨喜迴向文相可知。明攝善行竟。從此已下六行半偈。是大段第三舉利勸修。於中有兩。初二行明修因離過。後四行半偈明修因得果。大段第四嘆經難聞文相可知。   讚嘆品 明功德門中。是第三信相昔說佛今述之。來意有二。第一證上懺悔品夢中見聞。由信相昔日讚嘆發願力有之。第二讚上夢中見聞非是妄相。此二顯感應符會也。此品中大意具述五法。但讚嘆在初故從初名品中有三。初長行舉能嘆之人。第二以六十行半偈正述信相昔日讚佛等事。第三末後兩行明結會古今。何故偏對地神述信相事者。此地神有緣故偏對之。偈中有三。初三十三偈明讚嘆。此即是勸請。第二我今以禮下兩行偈明迴向。第三如是人王下二十五行半偈明發願。若隨義攝之。隨喜在於迴向發願文中。懺悔攝在餘願文中。第一讚嘆中有三。初一行偈總嘆。第二諸佛清淨下二十六行半別廣嘆。第三設以百舌下五行半明嘆不可盡。就第二廣嘆中有二。初二十三行半偈明正嘆。次三行偈明三業供養。廣正嘆中舉其色聲髮齒目舌毫相眉細鼻高得味毛生。各以一行偈次第嘆之。從即於生時下。別舉生時放光利物身色面貌明燿威儀循臂圓光佛身淨妙佛光魏魏佛日普照等一一嘆之從本所修下別舉自來嘆臂手足色。三業供養嘆不能盡及以迴向文相可解。如是人王下第三明發願。於中初一行結前起後。後二十四行半正明發願。於中有十願即為十段。第一有兩偈。願夢見金鼓得聞懺悔之聲。今所讚嘆下第二有一偈。願得如來面貌清淨。諸佛功德下第三有兩偈。願夢見如來晝如實說。我當具足下第四有兩偈。願行六度先人後己。別有願得佛文句。此中願成道者。意先人後己也。奉貢金鼓下第五有兩偈半。願值釋迦得授記□。若有眾生下第六三偈。願為作眾生依止處。我未來下第七有兩偈半。願煩惱業海悉竭無餘。於中初偈誓行道。後一偈半正願。我功德海下第八有五偈半。願得如來眾德具足。當度眾生下第九有一偈。願拔眾生苦與眾生樂。來世多劫下第十有三偈。願得淨國土猶如諸佛。初一偈誓行道。後兩偈正願。諸願之初皆應誓行道。但文略無耳。信相當知下第三兩偈結會古今也。銀相等者。於下授記品即是銀相銀光也。   空品 明波若以導前功德。有四十五偈為三。初四行半偈序略說之意。第二從是身虛偽下二十八行偈正說空理。第三從我斷一切下十二行半。明觀空利益以勸修。就初有三。初一行表今略說。第二一行半釋略說意。第三二行明此說略令蒙眾生機。無量餘經者指波若等經中。廣明有無內外等法悉空寂故言廣說。今此經中但明有法與內法空故名略說。凡廣略之意亦不可定。若就理為言。廣為利根略為鈍根。若就教為論。廣為鈍根略為利根。又復莫問教之與理。廣為利根略為鈍根。鈍根之徒無總持力少智慧故。今此中略意在第三句耳。就第三中初一行知機。次一行說教。異妙方便者。明今此略說異昔廣說功稱物機故言異妙。種種因緣者。謂下文所說種種事也。若廣說無利略說有益故言起大悲也。如我所解者。言今此妙典如證而說。但知眾生樂略之意不能廣說耳。是身虛偽下。是第二正明空理。於中有二。初二十一行偈明人空。第二從如是諸大下七行偈明法空。就初有二。初十九行半別明五非常門。二從善女當觀下明結觀空。五非常門者。明眾生之身無我無常空苦不淨。此是俗諦觀也。身即如是。何處有人。本性空寂此即真諦觀也。五非常門即為五段。初四行半明無我門。身猶如空聚。結賊所止無有真主。即遣離我。一切諸根各住自性不能相知。各緣自境不能互緣無有自在。此是即遣我也。第二從心如幻化下五行偈明無常門。心識如幻。自生自滅馳騁分別六塵所害。又常依止六根及境。各在所伺在處則滅不能至於異處。如鳥投在細網即死。第三從身空虛偽下二行半明空。言身虛偽雖有衣食無可長養。亦無自我與他諍訟。亦無自性為身正主。但從因緣妄相緣起如機關木人也。第四從地水火風下四行偈明苦門。四大相違風火上昇地水二下。又復風火其性是陽向東向南。地水陰性向西與北故。言諸方亦二。第五從心識二性下三行半偈明不淨門。初一行半明種子不淨。心是梨耶識。是六七二識躁動。起業煩惱不淨種子。受六道身故言種子不淨。次一行偈外相不淨。次半行偈明究竟不淨。善女當觀下是第二段明真諦。文相可解。如是諸大下是大段第二明法空。於中初兩行偈明色法空。次五行偈明色心法空。性無和合者。言四大本是不生故也。無所有故假名。無明者尋無明之體。即是真如淨心。何處別有無明體相。故以假名名為無明。猶如波浪離水無別也。從我斷一切下。是大段第三舉益勸修。於中有二。初八行半偈舉果益以勸修。第二於無量劫下四行偈。舉因益以勸修。就初有二。初兩行偈明自利果。次六行半偈明利他果。我斷一切者。謂釋迦我佛果由觀空理斷見纏等裂諸煩惱。汝等亦應欲斷煩惱宜修空觀故名勸修。此是斷德下之勸意類此可尋。五陰舍宅下一行明智慧德果。第二明利他果中有二。初兩行半明轉法輪果。次四行偈明攝化眾生果。就初有二。初一行半就理明轉。次一行偈就教明轉。開甘露門等句就能化人說。一往略說名。開委悉分別為示。甘露譬涅槃果。如世間人食天甘露得生死果。涅槃亦爾。入甘露城下四句就所化人說。初一句明聞慧。聞慧未證名入城。思慧近證名處室。修慧證得名食味。同法華經中開示悟入。彼經開示即同此經開示。彼經雲入此經名入處。彼經雲悟即此經名食味。吹法螺者如世間人欲改年號必以吹螺。如來亦爾。欲改小乘名字章句。必說大乘教法。擊法鼓者如世鼓聲近遠皆聞齊心破敵。大乘教法亦爾。令一切聞進入勝境破煩惱敵。故名擊鼓。然法燈者如世燈照了萬物令一切見。佛亦如是。說大乘顯了諸法。令得一切智故名然燈。雨法雨者如世間雨令五穀增長。佛教亦爾。令善根增長。依法華論如此解也。我令摧伏下。是第二明利他果德。於中初一行明摧邪德。即是降天魔也。次三行偈明拔苦德。即是化六道也。於無量劫下。是大段第二舉因益以勸修。於中有二。初兩行偈明難行能行。於中半行明長時修。次半行明恭敬修。次半行明無間修。次半行明餘修。即是攝論中四修也。第二有兩偈明難捨能捨。初三句明內施。次一句明內外施。後一行偈明外施也。   四天王品 上來第一明經體竟。從此品已下十二品。是正說第二明經力用。備顯常住因果。力寧不大。故次明之。於中有二。初五品明經力大。勸物弘通。次正論品下七品。明能弘之人得此經力以成前意。就初五品有二。初一品明四王願弘此經。次四品明八部利益弘通之人。又四天王者。住須彌四埵名那乾訶羅山。去地四萬二千由旬。縱廣亦爾。上有四王。東方天王名提頭賴吒。此雲持國。領諸天眾並乾闥婆及毘捨闍二部鬼神。南方天王名毘留勒。此雲增長。主領諸天眾並鳩槃荼及避脅多二部鬼神。西方天王名毘留博叉。此雲雜語。領諸天眾及龍富單那二部鬼神。北方天王名毘沙門。此雲多聞。領諸天眾及夜叉羅剎二部鬼神。故名四天王品。品中有三。第一明四王願弘。如來述成經力大。故四王願弘之。願弘合理。故佛述之。第二說偈已去明四王歎佛如來嘆經。能說經故四王嘆佛。經能成人。故佛嘆經。第三偈後長行明四王歡喜供養發願。以聞經力大生歡喜心。供養佛發願故。就初有三。一出能弘人。第二白佛下嘆所弘法。第三是金光明下明法為人弘。就第三中有二。一嘆經德重。第二此經能照下嘆經多能。明由多能故德重。德重故多能也。就初有三。第一諸佛愛重。明此經顯性德之因。第二諸天禮敬。明經生修德之道。第三四王讚佛。明經成修德之果。就初先嘆法。如金光明。法身性因如金。波若性因如光。解脫因如明。譬三身佛性亦得也。次諸佛世尊下明人。人是諸佛應身。以法為師言護念。如大經雲。諸佛所師所謂法也。就第二中亦先嘆法。法能生菩薩行之道。故言莊嚴菩薩深妙功德。次明人。人能如說修行於道。故為諸天恭敬。能令下第三亦先嘆法。法成四德令諸天願樂。故言歡喜。次明人。人心歡喜故口讚歎。故言亦為所歎也。就第二嘆經多能中有三。初生智慧。照諸王宮令生智慧故。次與快樂後明滅苦。於中有二。初別明。舉要下總結。別中有七苦。所謂三途怖畏怨賊飢饉疾病惡星憂惱也。從世尊是金光明下。是大段第三法。為人弘有二。第一明四王聞經獲利。第二我等四王能說正法下發願弘通。發願弘通由獲利故也。心進勇銳者明智慧也。就第二中有五番。大為二別。初一番明四王自願擁護。佛即述成。四番勸他弘通如來述成。就初有二。初王願護。後如來述。就初復有二。第一四王自明有弘護德。第二若此國土下正發願。能說者能說十二部也。修行者六度。此兩句明出世德。為世法王下明世間德。以法治世遮諸惡鬼等。是世間德也。就第二正發願中有二。一願護國。第二如諸國王下願護人。就第二佛述中有二。第一讚。第二說於正法下正述。初中言四王過去供養諸佛者。此四王位登初地。三阿僧祇劫行行也。種諸善根者過世心也。如大集經說。初地作四天王。二地作忉利王。三地作炎摩王。四地作兜率。五地作化樂。六地作他化。七地初禪。八地二禪。九地三禪。十地四禪也。十迴金輪王王四天下。十行銀輪王王三天下。十解銅輪王王二天下。十信鐵輪王王一天下也。就第二正述中有二。第一述成有德。以是義故下述成願護。不述聞法得利。就第二述願護中。先述第二護人。第二汝等若能下還述第一護國。文相可解。就第二四番勸他弘通中有三。初一番正勸他弘經。次兩番示弘經方法。後一番明得失以結勸。菩薩不但自行復欲他化故。先勸他弘經弘經必有方法故。次示方法。既知方法不行則失。行則為得。故次明得失。就第一番中。初四王勸。後如來述。初四王勸中有二。初勸國王弘經。第二以是因緣下明四王擁護。於中有二。初四王聞法得利。得利之事如上。第二從是故我等下明人王被護。於中有三。初明護法。次亦當下護人。復他方下護國。護國有三。初表。次若有人王下釋。起諸怖懼下結。問曰。經與四王本是利他。雲何乃令彼國有苦。釋雲。經及四王無心總彼。但此土弘經則此土有德。彼王惡意違此有德。為惡自就耳。如人噁心違佛及父母也。文相可解。就第二佛述中有二。初二十行許。先述第二四王擁護。從若未來世下。第二追述第一國王弘經。就初有三。初述成第一護法。二從及諸人王下。述成第二護人。三從復能擁護下。述成第三護土。護土有三。初略述。二從四王當知下廣述。三從以是因緣下結。文相可解。就第二述成。第一人王弘經。第二從是王即為下天王得益。三從是諸人王下勸。人王下勸人王弘經成前第一。四從以是因緣下。勸天王護成前第二。文相可解。就大段第二有二番。即為二。第一番示弘經方法。第二番示用心方法。就初有二。一四王勸。二如來述。就初復有二。初舉果報。二從如是人王下明修因。於中有二。初明重法。二從於說法者下明敬人。文相可解。就第二佛述中。但述第一行因不述得果。述因中先述第二敬人。二從於說法師下述重法。文相可解。就第二番中有二。初四王勸後如來述。就初有二。一示聽法運心。二從世尊是諸人王下示供養運心。問曰。四王是初地已上。雲何乃就人王述善。釋雲。此是應跡令物傾仰生於勝福耳。文相可尋。就第二佛述中。但述供養運心不述聽法運心。述中有二。第一此土釋迦述人王供。第二從諸佛世尊聞是妙音下。明他方諸佛讚四眾弘經耳。就初有二。初明非唯照天宮亦遠至大千。第二從是諸人王手擎香爐下。明非但至大千。亦遍至十方佛土。就第二他方讚中有二。第一明聞見興神變。第二從異口同音下讚嘆。於中有二。一讚四眾弘經。第二從爾時十方下讚四眾得果。於中有二。第一讚當得。第二從汝已能坐下嘆已得。因中說果故名已得。十二種行者謂小乘法也。無上法鼓等者謂大乘法也。大段第三以一番明得失。於中有二。初四王結勸。二如來述。就初有二。先牒上人王弘經。二從我以敬念下牒上天聽受。同共一行者。言是弘經人王與四天王同行大乘。故名一行。無有相違名相應行。又是人王弘經利益四天。故名施主。從若有人王下第二正結勸。於中有三。初明不弘經者則有國敗之失。第二從若有人王欲得自護下。明弘經者則有土豐之得。第三從以是因緣故下正結勸修行。就初有四。第一明不弘經此。二從我等四王下明四王失利。三從我等四王下明諸天捨國。四從其國當有下明國敗亡。就第二明弘經為得中有四。第一明人王欲得土安。二從是人王等下明勸人王弘經。三從我等四王下明四王得益。從如諸梵天下明國安隱。於中有三。初明此經用勝彼三論。二從如是等無量功德下。明說此經人勝彼說論之人。三從若閻浮提下。明此經理過彼三論之理。言出欲論者。是四違陀經明梵天離欲等事。言帝釋善論者。謂伽羅論明十善等事。言神仙論者。謂伽世師彌論明五通仙藥等事。何故此法勝他三論者。此經以如來大悲廣為利益一切眾生。與樂拔苦故勝彼論也。大悲力過梵天。苦行力過帝釋者。此是互舉一邊。第二述中有二。初述護人王。二從若有人能下述護眾。文相可解。說偈已下大段第二讚嘆中有二。初四王讚佛。二如來歎經。就初有三。初二句標。次六行偈讚。三二行結。就第二中有兩。初四行半讚應化二身。後一行半歎法身。就初有二。初三行略。後一行半廣。略中有二。初一行半歎化身色光明面目齒白也。次一行半歎身功德智慧三昧也。廣中有二。初一行廣化身。次半行廣應身。歎法身中初半行歎法身中體。次一行歎法身用。就第二如來歎中有四。初五行偈歎經力大。二從閻浮提內下十二行半偈勸人王弘。三從是金光明下四行令天王護。四從若有得聞下三行結上三義。就初有二。初兩行嘆體。次三行嘆用。初中一行明法。次一行明人。就用中初一行與樂。次一行生善。後一行拔苦。就大段第二十二行半中有兩。初四行半勸弘通。二從是經能作下十八行明得益。就弘通中初二行半明弘者有利。後二行正勸。就二得益中有二。初二行半法說有三。初半行明生道善。次一行拔生死苦。後一行與因安樂。第二譬說三。初寶樹。第二冷水。後珍寶。文相可知。就第三天護中四。初一行諸天供養。次一行明四王護持。此二正法。次一行諸佛護念。次一行明鬼神擁護。此二正護人。就大段第四結上三義則為三。初一行結第一歎經力大。次一行結第二人王聽受。後一行結第三天王守護。偈後長行是大段第三明聞經歡樂散華供養願護弘經人也。言寂滅法者領上法身體也。   大辯品 此下四品是大段第二明人部利益弘通之人。即為四別。初一品與功德品益資財。地神品施飲食。散脂品益智慧。若無辯才資生衣服飲食智慧不能弘法。是故四神次第益之。此大辯神跡在天上。神本是九地菩薩具足四辯。故名大辯品。就文有二。一利益說人。二從當令是等下利益聽眾。就初有二。初正明利益說者。二從若有眾生下勸為他說。又就初有二。初益四辯。初三句是樂說辯。次兩句是辭辯。後一句合明法義二辯。二從若是經中下益總持力。第二勸為他說中。初出所化人有善根。二從是說法者下正勸為他說。大段第二益聽眾中有三。初益福慧。先與智慧後益福報。二從善辭下與四辯善解方便即辭辯也。善能辯暢諸論者是樂說辯。善知伎術者謂法義二辯。三從能出生死下明得佛果也。   功德天品 此神跡在樹神之王。隨所至處與他勝樂。故名功德。外國呼神亦名為天。此神本是初地。初地具足檀波羅蜜。故有財物自在行也。就品有二。初與說者所須。第二從我已過去下與聽眾財物。此品中亦與食飲。而與財物為正。就初有二。初正與所須乃至令得尋經。二從若有眾生下勸令弘經。於中初明所化者善根。是說法者下正勸令弘。是諸眾生下明所化利益。大段第二與聽者財物。於中有二。初明有與之德。第二若有人能下正明與所須。初中先明宿殖善根。是故我今下明今身得隨意報。故能以慈心隨所念方。以天眼隨所視方。以身通隨所至方。令眾生受樂七寶具足也。就大段第二正與所須中有三。初略明。二從於此北方下廣說。三從應當至心下結勸。就初有二。初明令其修因。修因者所謂稱金光明。為功德天供養諸佛。別以香華供養天神也。二從當知是人下明得果。得果者所謂財寶地味穀果滋茂出生諸物也。第二段亦二。初勸修因。二從從此日夜下明得果。就初有三。初示處所。二從若有欲得下正勸修因。三從作是誓願下明天來。第一可解。第二修因中有四。一修治內外。住處淨掃是外。著衣塗身是內。二從為我至心下明供養三寶。三從爾時當說下明讀誦咒。四從七日七夜下明修行發願。言灌頂章句者所謂神咒。神咒所詮凡有四種。一嘆諸佛功德。二說第一義諦。三明藥草。四唱鬼神名字。此中所明應是諸佛功德。明諸佛功德灌眾生信心之頂登法王位。從譬為名故言灌頂。依此咒力必得善果故言吉祥不虛。等行眾生者。欲行此法必須同行之人。及中善根者。言下根心薄誦不得咒力。上根德厚不依咒力。必須中根也。第四修行發願可解。第三明天來中初令興念。從自於所居下明淨舍宅以待。從我於爾時下明天神來。大段第二得果中。初明所須無乞。此是與樂也。從若能以已下明始終扶護。此除苦也。第二結勸可解。   堅牢地神品 此品是第三施飲食利益行人。神能持地使令不壞。因功受稱。此神亦是跡在地神。本是初地以上故有施飲食自在行也。就品有三。初明地神供養弘經之人。第二從我於爾時下明由供養故得弘經。三從是諸眾生各於住處下。明由弘故得勝果。就初有三。初表示處。二從世尊隨是經典下正明供養。三從我聞法已下明聞法得益。初二可解。就第三中有二。一明地神獲利。二從而此大地下明眾生得益。於中有三。初明誦出地肥增長百味資益身力顏貌妙特。此是財利。二從成就如是下明法利益。三從是故世間下結。先結財。從是諸眾生下結法利。文相可解。就大段第二明弘經中有三。初明地神請說此經。二從何以故下明說經利物。三是故世尊下勸人聽受。初二可解。就第三中初明教念。二從我當必定下明勸聽受。三從既聽受已下明自慶有五事。一慶聞法。二從已為攝取下慶攝功德。三從值遇下慶值諸佛。四從三惡下慶免惡趣。五從未來世下慶生人天。就大段第三明弘經得果中有三。初地神正明得果。二如來報述。三地神奉酬。就初有二。初明弘經。一喻者經中有明一譬喻也。一緣者經中所說一因願事二緣事。二從世尊下明得果。地豐物茂眾生受樂明報果。多饒財貨下明習果也。就第二佛述中有二。初明聽者得報。二從地神下明供養者得報。就第二奉酬中有三。初明地神供養說者。二從若有眾生下明眾生聽聞。三從是諸眾生下明眾生得果。先明受樂報。二從值遇下明得果。文相分明不須煩解。   散脂鬼神品 此是大段第四明與智慧。外國言散脂修摩。此雲密神。跡在鬼王。本是十地。故能以智慧氣力利益弘經者也。就品有三。初明能益弘經之人。二從以是之故下明說者得益故能弘經。三從南無下歸依眾聖。歸依眾聖力故有上兩能故也。就初有二。一明神力擁護滅惡。二從何因緣故下。正明以智慧氣力增益說者。就初有三。先明能護之人。二從是金光明下明所護之法。三從我當以此下正明守護之事。於中初護說者。次護聽眾。後守國土。文相可解。就大段第二中有二。初明能益之德。二從世尊散脂大將下正明益物有三。初表。二從我知下釋。三從以是故下結。就第二釋中有三。一明能知二諦之德。二從我現見下明有能知二智之德。三從我於諸法下雙結上二也。言其二諦各有事理。妄法差別是俗諦事。緣集虛假是俗諦理。真法恆沙是真諦事。恆沙即如是真諦理也。我知一切法者謂知俗諦事。一切緣法者謂俗諦理也。在初我知二字通貫下二句也。了一切法知法分齊者。此是重顯知法分齊明。故言了一切法顯初句也。知世諦法以虛假為分齊故。言法分齊顯後句也。一切法如性者謂真諦理。理無有二。故名為如。不改曰性。亦是性者體也。於一切法含受一切法者謂真諦事。於一一德中攝一切德。故言含受。在初如法安住四字通貫下二句。如理而證如事而知。無有功用動心。故言如法安住。就第二明知二智中。初四句明知智體。後一句明知智用。言智光者明實智。當法而照無有闇礙如日光也。言智炬者明方便智。隨緣照如炬明也。言智行者明下二智不行為行也。智聚者。言上二智眾德積聚故名為聚。明智體竟。言智境者。依上二智所變化境。如化身故名為境。故大經雲。諸佛境界悉皆無常也。此智體智用並是無名無相。無相故不可思。無名故不可議。故言不可思議。鬼王證知非是妄心境相。故言現見也。就第三結中正解者。知世諦事非邪。故曰正解。非是比量。故曰正觀。非總相知。故言正分別。此結上知世諦事也。正解於緣者結上知俗諦理也。正能覺了者。此總結知真諦事理及智體智用境也。就大段第二正明益物中有二。初明益事。所謂辯才身力勇銳智慧憶念等五事具足。二從心無下出益相。所謂無疲受樂歡喜等三事也。就大段第二明說者得益故能弘經中有四。初明說者有智能說。二從若有眾生下。明聽者有善堪受。三從說法之人下。明勸為物說成上第一。四從無量眾生下明聽者得利。所謂智慧功德受樂菩提離苦五種利也。大段第三歸依可解也。   正論品 此下七品。是大段第二明弘經之人得此經力。於中有兩。初三品出弘宣之人得因益。後四品明得果益。就初三品即為三段。初正論品明信相弘宣。次善集品明釋迦弘宣。後鬼神品明四眾弘宣。言正論者四王與梵天問答明治化正法。故名正論品。問曰。治國正法是世間論。雲何名為弘宣此經得因益耶。釋言。治化之德即是般若大悲平等之心。自非依經修行。何由能得不擇怨親平等治化也。就品有二。初明緣起。二從何等下正明正論緣起可解。就第二中初表起。從偈以去正是論說。於中有三。初兩行偈誡許。二從諸王和合下四行偈請問。三從護世四王下七十六行偈為釋。誡許者父王信相太子許說正論也。第二請問中有二。初二行明四王讚請。次兩行偈出四王請事。於中有二。初一行問。後一行偈結。就問中有三事。初二句問何故是人而名為天。次一句問何故是人而獨名王。後一句問何故人王而名天子。後一行總結。問雲。雖在人中以正法治世。故而名為天耶。此是結第一問。第二第三略不結也。就第二釋中有二。初兩行半許說。二從因集業故下七十三行半正答。於中有二。初六行略答問正論之體。第二從半名人王下六十七行半。廣答顯正論之相。就初有三。初一行答第二問。雲雖同是人而統領國土故名為王。二從處在胎中下三行半答第三問。於中初二行明在胎內為天所護故曰天子。次一行明胎外為天所養故名天子。後一行明長大之後天德分與故名天子。後半行結。為天神力所加故。得自在名為天也。三從遠離惡法下一行半追答第一問。於中有三。初半行明以天律滅惡故名為天。後半行明以天律生善故名令生天為天。後半行明以天律令生天上故名為天。半名人王下是大段第二廣答。於中有二。初三行廣治化人德。第二從若有惡事下六十四行半廣治化正論。就初有兩。初一行半依名辨德。次一行半釋疑顯德。半名人王者。言一邊名天一邊名人。故名為半。此二名人天一雙。亦名執樂者執世中禮樂。以化人安樂故名執樂。亦名羅剎者作惡之人於王生怖故名羅剎。此二名與樂生怖一雙也。言魁膾者。貨魚典宰曰膾。貨豬典宰曰魁。咒國主斷惡並非故言能遮諸惡。名父母者教修善法。故名父母。此是遮惡教善一雙。依名辨德竟。此下第二釋疑顯德有二。疑初。疑雲若人王如羅剎膾魁令人怖畏者。何故為天所護。釋雲。人王示現作惡有報故致鞭撻。令其怖畏而無噁心。為天所護故言示現果報諸天所護也。善惡諸業下釋第二疑。疑雲。若鞭撻等苦但令怖畏者。爾此現苦無因而得耶。釋雲。善惡業果現在未來故。鞭撻等苦是現受苦報。非是無因也。若有惡事下。是大段第二廣治化正法。於中有三。初三十五行明人王縱惡則禍生國敗。第二從若為諸天所護生者下二十一行半。明人王修善則福至土豐。第三從以是因緣下八行結勸捨惡從善。就初有四。初六行半明人民起惡。第二從暴風卒起下十二行半明國主起惡。第三從諸受寵祿下十三偈明諸臣起惡。第四從若有人王下三行偈。總結皆由王爾。就第一中初二行明作惡因。次三行明得苦果。後一行半結不應行。文相可知。就人王作惡中亦有三。初一行半表明得苦果。所謂風雨不調。星宿失度。果實不登三種果也。二從由王捨正下三行偈明作惡因。三從以天瞋故下八偈廣明惡果。於中初半行偈總明國敗。次七行半別明惡果。所謂疾病國敗眷屬分離。災怪惡賊餓飢死。正財物散失星宿失度等也。就第三大臣作惡中有三。初一行臣行非法。二從如是行惡下兩偈明人王許可。許可者所謂惡臣偏受王恭敬。良臣衰滅亦不領錄也。三從故使世間三災並起下十行明得苦報。於中初兩行開章門。後八行釋。初中復有二。初一行明得惡相。惡相者三異並起。三異者謂星宿失度暴風惡雨也。次一行明有惡果。惡果者所謂壞出世正法世間眾生正報及地肥依報也。就釋中有三。初半行舉惡因。二從故天降雹下六行半正明得果。得果者所謂雹餓疾死。穀果衰滅。多病滿國。甘果減苦味增也。次本所遊戲下廣釋可解。三從多有病苦下一行結也。從若有人王下是第四明皆由王爾。於中有三。初一行明令王民作惡。次二句明令得苦。後一行半正明皆由王爾也。從若為諸天下。是大段第二明人王修善即福至土豐。於中有三。初一行半明王不作惡則人民行善生天。二從行不善者下二行半。明人民作惡得苦。由王縱惡不治。三從起諸姦惡下十七行半。明國王治即得國豐樂。初二可解。就第三中有三。初五行半通誡惡勸善。二從不應行惡下四行。偏明作惡國敗。三從以善化國下八行。偏明行善土豐。次以是因緣下八行。是大段第三明結勸捨惡從善。文相分明不須煩解。   善集品 善集即是釋迦本身。寶冥即是阿□本身。品中正明善集王事。故以為名。就品有二。初長行表。後以偈釋。偈中有二。初五十一行半明因。第二從爾時為王說法比丘下十二行半明得果。就行因中。有二。初四行明佈施行。二從又過去世下四十七行半明智慧行。佈施行有四。初一行捨國城。次一行捨珍寶。次一行捨眷屬。次一行捨身命。就第三得智慧中有二。初十八行明求法因緣。第二從時寶冥尊下二十九行半正聽法。於中有四。初十一行明受請。二從是時寶冥下八行正為說經。三從是時大王下二行半明聞法歡喜。四從為欲供養下八行明報恩供養。就第三說法得果中有三。初兩偈結會古今。二從我於爾時下八行半明得果。三從所得功德下三行合結因果。   鬼神品 此品明四眾聽受則有勝善為鬼神所護。故從之受名。就品有三。第一從品初二十六偈勸眾聽受。第二從大梵王天下四十八行半明八部守護。第三從是經典者下二十七行半明具諸勝果。就初有二。初長行及二行偈正勸聽受。二從是妙經典下二十四行偈嘆經力大。就初有二。長行及偈。長行中初舉供養諸佛功德。次舉智。佛所行第一義處。後勸雲欲得如上功德智慧應聽是經。偈頌可知。就第二嘆經力中有二。初九行偈正嘆經力。二從隨所至處下十五行偈舉益勸聽。就初有兩。初二行嘆拔苦力。從是經甚深下七行嘆生福慧。初中一行嘆經力。一行明拔苦惱。第二亦兩。初兩行半明嘆經德。初中後善者明戒定慧是三也。亦可序正流通為三也。二從若入是經下四行半明生福慧。於中初兩行明生智慧。入法性者明證法身也。得見我者謂見應化二身也。次兩行半明生功德。就第二舉益勸聽中有二。初兩行正勸忍苦聽受。二從聽是經故下十三行明聽經有益。於中有三。初一行半明聽者滅惡相。二從於說法處下五行偈明說者得勝相。勝相者。言若下法坐而為大眾。於法座上猶見佛菩薩色像及餘形色等事。如前無異者。言本時無如此相。滅後亦無如前也。三從成就如是下六行半偈令得勝果。於中初四行半正明得勝果。勝果者。言內有諸佛所讚威德名稱。外破怨敵惡夢惡業。入陳勝他等事也。次從名聞流布下兩行偈結。就大段第二明八部守護中有四。四行半明供養。二從生不思議下五行半明恭敬。三從如是大悲下四行明讚嘆。四從如是眾生下三十四行半明擁護。文相可見。從是經典者下二十八行偈。是大段第三明具諸勝果。於中有二。初二十六行別明八事。八事者。初一行一句增色力。第二兩行除禍災。第三四行出地肥。第四兩行生快樂。第五三行生穀果草木。第六三行三句生好華。第七八行光明照益。第八兩行陰陽調適。後兩行偈是第二總結也。   授記品 前三品明得因益。自下四品大段第二明弘經之人得果。於中有二。初一品正明得果。後三品明舉緣修因成得果義。自前正論品等雖明得果之人未明記□故。今一品正明得記。得記必由勝因故。後三品廣示往因成得記義。授者與也。記者決也。與信相等決得佛果故名授記品。就品有四。初明受記眾集。第二從佛告下正明授記。初明信相記。次明二子記。後明諸天記。第三從爾時道場下。明樹神生疑有三。初略表。二從世尊下廣釋。三從世尊是天子下結請。第四從爾時佛告下如來釋疑。於中有三。初略表。二從何以故下釋。三從是故下結。因緣者。言天子內有修行善因。外有如來本願之緣。故名因緣。又復聞經生淨心善因。依聞大士授記之緣故得授記。以隨相修者謂六波羅蜜等行。言此天子已於過去隨緣相造修行也。   治病品 自此以下三品。是大段第二明舉往修因成得果義。即是廣明授記因緣以遣上疑。於中有兩。初二品正成授記品。傍顯壽量品。後捨身品正成壽量品。傍成授記品。初之二品正明十千天子作魚身。聞法之因故今日得記。故言正成授記。即顯釋迦曾作長者修慈悲行令得成佛。故言傍顯壽量。後一品正明釋迦曾作王子修大悲因。今得成佛故言正顯壽量。佛既修因得果。信相何由不然。故言傍成授記。於二品中此治病品明得記遠緣。流水品明得記近緣。近遠可尋。此品明釋迦昔日大悲治病故名治病品。就品有二。初誡許說。二從過去下明正說。正說有二。初述本生。二從是時國內下明本事。初有兩。一明本生時處。二從是王國中下正明本生。就大段第二明本事中有二。從初訖偈後長行一行半明慈悲體。二從時長者子下明慈悲用。就初有五。一明國人有病。二從善女天下明思惟欲救。三從時長者子明請問醫方。四從時父長者下明父為說。五從善女天下明聞說得解。初二可解。就第三中初以長行發起。次四行正問。正問有四事。初一行問病因緣。次一行問病飲食。次一行問病醫藥。次一行問時節。病因緣者是四大五藏五緣。四大不調五藏傷損。令諸根有病。如肝惡眼病。腎惡耳聾也。生病緣多坐多眠得水病。多行多倚多語生風病。又多坐生熱病。多婬生一切病則等分病也。又火少令痰飲多。若火多令熱多。若風多吹火增熱。水多痰增冷也。病飲食者有六。一過量食。二小量食。三過時食。大飢方食。四逆時食。未飢強與。五妨礙食。食肉竟飲生乳等。六不曾食而強食之。如南人飲漿。北人如飲乳。又蘇蜜等分服之即死。又苦菜和蜜食令不能男。並是妨礙食。又風病人食冷濕味令人度壽。若熱病飲酒。食小麥生牛肉等令人失眼咄血。若痰病食甜肥辛酢。令人□□□□□□□飀□稨□□□□娀埤□姻□□□埤□餒切□□切□駗□夾□□□縑慼慼播□夾□□□娗娀姍婛□饛□□□□□□驅□□饈檢□□□]□送饓□□□奏零□□練□埤□□秋樓礹□□□妁□□□j□□拏□榵O礹□□□誇□零□□□餓□□覕埤□延樗奓□□□□□□妙□□埤□□訇□□詢觔蓮□□□褸□詢觝娵褙□□□襼□詢覷妙□□□□褸□視□蓮□□□襼□視□褙□□□訇□□視□妙□□□□訇□□覷□蓮□□□褸馜覷□娵褙□□□訇□□覷□妻妙□□□□禮姬□□□□餺□□□□□綠□杻槭□□□□□□□杻槭□□□□餺□□□駩□□□□□□□駩□□零□夾□飀□送馜□□□□餺□□□□□□□□□饛□□□□堙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摯e馜覗埤□□碌□□□□襭輦奪□褻□誇馜襭□埤□□香□□j□□觀□□□□馜覂飽□奈檢□□觀□□□□馜覂飽□賂檢□□觀□□□□馜覂飽□□檢□□觀□□□□馜覂飽□□檢□□□□送馜裀□□□送□□□□□觀□□□□馜裀□奪□送馜□□□□列□□□□□□□□□□覭□輦妙□□視□□□□說□馜覓□□妙□□□□□覭□磻蓮□□□□□□□說□□覓□□蓮□□□□□覭□堙慼慼慼慼慼慼慼撒﹛慼撲V□□□□□□雜□□覭□牢□□□□□□□□說□覜覓□□□□□說□□□□□□□□□□□馜觫□□□□□□□送馜□□□□露□□□□□樂魯□□□□□□□□□誇□□送香□□□□□□□□□□蓼□□□□□□□□□饛□裀□□□□□□香□□□□□□□□覕埤□□□□饛□覗埤□□□送馜□□□□飯稈駧□□馜襼□□□馜□糯□□□露□□馜襼□□□□□□□奩糧□□□埤□□□□□餺□飀□□□□□襼□逆□□□□□□榭□□□觀□□埤□□□楟禍□□□□□□□□飽姬□艗□裀□飽□□□諾□□□雜□婂□妘堙慼敵R□□□□奮□□□□□□□□奪榜餺□□□□□□□□□□□□□□覗□□□□□□說□□□□□覗□□□□□覈□□□□□□□□□□覘列覦□□□□□□覘療□□□□□□□覘□□□□□□雜□□覘聆□□□□□□褸馜覘□□說□□□□襼□覘□□說□□□□□□j□□□□□□□聾□□□□□□□□□誇香□□饛□裀□□饈□□□□覈□□□□□□埤□w覜雜□□嬌□□雜□□埤□□□覘輦妙□□槏j□G□雜□□嬌□□雜□□埤□□□覘輦妙□□槏j□h□雜□□嬌□□雜□□埤□□□覘磻蓮□□槏j□R□雜□□嬌□□雜□□埤□□□覘磻蓮□□槏j□R□雜□□嬌□□雜□□埤□□□覘牢□□□槏j□Z□雜□□嬌□覜雜□□埤□□□覘牢□□□槏j□□□奪□□□□聾□□□□□□□□□餺□□□□□□□黺E□□埤□□□□□荍恣憬k埤□□□送□□□□□□□□□姻□凌□□□□□□□□□□□□□□□送□□□□□□駗妹益奕□□□□□□□□□□妙□□□□□□駩□□□□□□馲□娗奕□□□□駩□□□□□□姻□凌□□□□□□□□□□□馲□娗奕□□□誇驁晼慼慼槽a奕切埤□□□姤□□飫奉□娗婘□逆□□□妘倉息恣槽a妲□□□□□妘寣憫芋慼槽a娣□□□□奅驁]□□□埤□□龑}□稚□□埤□□齞式慼慼播埤□□□稨□□□□□埤□□□騫託妖送□鶠憐C飲□□□□□□□□□□□□□□□□□縑摯鞢慼慼慼毅怴慼潠縑慼慼慼摯e□□□稀埤□□聾□□□□稅□□洞褸騄h□馱檢□□□□駂□□□□□□□觝□屢娀埤□羚□□□□橢襾祅□夾□□□奸□娀埤□□□□□饡鶠敷爻窗慼憫芋慼慼撬b饈□□□埤□妙□□□□誇□j□□□姆□□誇□j□□□祋誇□飫□夾□□□妘奢p埤□□褸馜覘鷺□□□娵褙□夾□□□□□□觝□列□嬈駭□埤□列覯□□□□□□□嬈饡F□□蛂撐z□覷□□□□□椻□褸□埤□□例□穢□□□覲□□穢褸□祅夾□□粳□□禮礹□騃□□□□□饈□□□□□嬈騂嬈馲□襼□□□□□嬈□埤□□□□□□埤□□□覷□娃□□□夾□□□□□□□□□娀埤□□□□□訃□覷□妊□□埤□診□□□埤□□杻□□□□□禮襼□□□言□□□妊□觝埤□□□□□褻匊嬈□埤□訊□纂撮c騣□□□□□□□□□馲□□囊□□□夾□□饈橋婦糕匊嬈馲□裀□委□□□□娾□□□□□妘聆□□□□埤□□□□□□妙□埤□楉□要魯□□□□稀奭□□磻禮姬□□□□□送飀□□c□□□□□姍飯□裀□婇□埤□稗夾□裀□□饐觥□□□襏都□□   流水長者子品 此品第二明記近因。與前三異。一者前於同類人道生慈。此中異類畜生生慈。二者前治身病之慈。此除心病之慈。三者前明世間之慈。此明出世之慈。有此三異。是以此品名得記近因。此品有三。初歎除病之德。二明救魚之功。三結會古今。就初有兩。初明長者除病。二從以病除故下明眾生修福。恭敬讚歎以報恩。就大段第二中亦二。初明長者救魚。二從醉酒而臥下明十千魚報恩。就初有二。初明夫妻二子本生。二從是長者子下明本生事。於中有二。初明長者見魚樹神教救生慈悲心。即是明慈悲體。二從時此空池下明慈悲用。於中有二。初明財施。二從與魚食已下明法施。就大段第二報恩中有三。初明生天。二從爾時十千下明報恩。三從時閻浮提下明國王覺悟。文相可見。   捨身品 此品明釋迦苦行以成壽量之果。傍顯授記。就品有二。初問後答。答中有三。初現寶塔。二從爾時世尊欲為大眾下明寶塔緣。三從是名禮塔下小許文結酬上問。就初有二。初明現塔眾喜神問佛釋。二從爾時佛告下明現舍利讚嘆禮拜。就大段第二明緣起中有二。一從初訖偈說舍利因緣。二從偈後長行明寶塔因緣。就初有二。初長行後偈頌。就長行中有二。一經家標。二從阿難下明如來說。於中有二。初明本生。二從是三王子下明本事。於中有三。初明捨身因緣。二從爾時王子還至虎所下正明捨身。三從爾時第一王子下明眷屬悲苦。就初有三。一明遊山共議。二從時諸王子下明見虎共議。三從爾時第三王子下明思惟捨身。何由得知產來七日者有四義。一虎子額上有七點。二見眼始開。三虎饑臨死可知七日不食。四者鬼神語之如樹神導十千魚。但經不出耳。就第三明思惟捨身中有三。初思惟捨身時至。二從何以故下正思惟欲捨身。三從勇猛勘任下發遣二兄。就第二正欲捨中有二。一思惟捨身修涅槃因。二從復次若捨是身下思惟捨身求涅槃果。就初有二。一思此身有四非常。二從我於今日下思惟修因。初中先明苦。然復不免下明無常。是身不堅下明空無我。可惡如賊下明不淨。就第二明因中初明自行。於生死下明化他行。就第二求涅槃果中有二。一明思惟身患。二從是故我今下求涅槃果。初中一明苦無常。二從唯有下明空無我。三從是身不淨下明不淨。就第二求涅槃中有二。一明自證。二從證成如是下明化他。就初有兩。初明總求涅槃。二從永離下明別求三點。即為三。初求解脫。二從無下求般若。三從具足下法求身。就大段第二正捨身中有二。一明王子發願捨身現種種瑞。二從是虎爾時下明為虎所食。就大段第三眷屬悲苦中有三。初明二兄悲苦。二從小王子下明侍從悲苦。三從爾時王妃下明父母悲苦。就大段第二偈頌中有三。初二行總明捨身大意。二從我念宿命下正頌上長行。三從佛告樹神下五行半偈。明結會古今。文處分開不須煩論。   讚佛品 是大段第三明流通分。準七卷經有二品。初一品讚能說人德即是讚嘆流通。後一品明弘所說教法即是付屬流通。此四卷經唯讚嘆流通略無付屬。就品有二。初明他方菩薩讚他方佛。第二明此土大士歎此世佛。何故彼此各歎者。歎顯能說人德彼此無異故。就他方讚中初長行出能讚之人。後偈出所讚之事。於中兩。初十九行讚嘆。後一行迴向。就初有三。初七行讚色聲。二從智慧寂滅下七行歎福慧。三從如來世尊下五行合結。就初有三。初三行半歎色相好。次一行半歎音聲。六種清淨者。一大悲觀世音。二大慈濡雅音。三大梵清淨音。四大光普照音。五師子無畏音。六天人丈夫音。次二行結。於中一行結聲一行結色。第二歎福慧中有二。初一行半歎內德。二從為諸眾生下五行半歎外化德。內德中初半行歎智慧。次半行歎功德。後半行作譬。歎外化中初一行表。上半表拔苦。下半表與樂。後四行半廣釋。於中初一行半明拔苦與樂之體。後三行明拔苦與樂之事。就大段第三合結中。初二行明佛德無量。次二行明無人能知。後一行明歎不能盡。文相可見。就大段第二此間大士讚中有二。初信相讚。後樹神讚。就信相讚中有二。初十行半別讚。二從如來悉知下六行半總歎。就初有三。初八行歎色身。次一行半歎福慧。後一行結。就初有兩。初四行歎色身體。二從光明下歎色身用。第二嘆福慧可見。第三總結中。上結色身下半結福慧。大段第三總歎中。初兩行嘆福慧。次四行半歎色身。就初有二。一行外化一行內德。就後亦兩。初二行外化。次二行半內德。文相可見。第二樹神讚中初出能讚人。從南無下出所歎事。於中有二。初二十五行半樹神歎。後二行如來述。就初有三。初十九行半合歎應化二身。二從聲聞之身下五行別歎法身。三從我今不疑下一行結請。就初有兩。初十二行半正歎。二從我常念佛下七行明渴仰。就初有二。初四行半歎三身體。二從佛出於世下八行歎用。初中二。初二行半歎智慧。次二行歎功德。初中二。一行表歎。次一行半釋。非法者。言邪法也。非道者。言邪道也。知有者知世諦也。非有者知真諦也。本性清淨知一實諦也。第二嘆用中有兩。初一行總表出世希有。次七行明希有事。於中有兩。初二行歎外化德。二從善哉下五行歎內證德。於中有二。初二行明能證智。二從一切下三行明所證理。諸根寂滅者。言於諸根中煩惱不起是數滅無為。善寂大城者。言大涅槃即是德滅無為也。甚深三昧者謂禪定也。入諸佛所行處者謂智慧也。此禪定智慧即是菩提德也。就第二所證理中。初一行明聖道空。次一行明萬法空。後一行明眾生空。身皆空寂者。言二乘道空。行虛亦空者。言大乘之道是如來行處。此道空亦空也。性相亦空者。言真實依他離性者故空。分別無相故相亦空也。就大段第二明渴仰中有兩。初四行明彼渴仰願見。二從唯願下願佛慈悲攝受。初中初一行舉念佛善以願見。次一行舉禮拜善以願見。次一行舉修悲行以願見。次一行舉渴仰憂火以願見。就第二願佛攝受中。初一行願說法水令滅憂火。次一行偈願佛現身令我常見。次一行偈結請。大段第二別歎法身中有兩。初三行歎法身深智。二從如來行處下兩行明物不能知。就初有兩。初一行半明生死虛妄。二從如來下一行半明法身真實。淨如琉璃者。言法身之體離於萬相故名為淨。即是三無性理也。就大段第三結中。上半結法應二身。佛者謂應身也。所行處者是法身也。下半請現化身。   金光明經疏一卷   鋟金光明經疏跋   右金光明經疏一卷。隋嘉祥大師釋曇無讖譯四卷經文所著也。文簡義顯。科節尤精。大有裨於學者焉。頃有人攜來。謀入梓以廣其傳。嗚呼茲文也。雖夙傳於本邦。而隱晦甚久矣。而顯於今者。殆有數而然邪。惜魯魚寫脫差誤不少。遂訪尋原本。精為校讎。傍加國語。授諸印生。聊題其卷尾用識之歲月雲。    時   正德改元歲次辛卯初冬上澣     比叡山沙門(俊靜)敬筆於東谿本覺院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788 金光明最勝王經疏   No. 1788 [cf. No. 665]   金光明最勝王經疏卷第一   唐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   翻經沙門慧沼撰  諸有三德圓  群生正調御  所證演真教  深妙諸法門  隨學聖賢僧  淨信歸依者  我今讚斯典  弘法益自他  迴向大菩提  共生登妙覺  虔誠三業禮  唯願各加護   將釋此經先以五門分別。一敘經之起因。二彰經之宗體。三明經之時利。四辨經之得名。五依文科釋。第一經之起因復有其二。一通起因。二別起因。通謂通諸經。別謂局此教。初通因者。夫一切如來離諸分別。心證定海。智等如如。物我俱亡形聲雙寂。然因修宿願任感機緣。若圓鏡之現形。等虛巖之發響。故有應化垂跡振隨類音。教雖萬差起緣唯二。一由如來大悲所流。二由有情性慾所感。然諸教中隨舉不定。如無量義經。但舉由生性慾所感故彼經雲。法無量者。以諸眾生性慾無量。教其所說法亦復無量。法華經第一雲。我今亦復如是。知諸眾生有種種欲深心所著。隨其本性以種種因緣譬喻言辭。方便力故而為說法。此經夢見懺悔品雲。住壽不可思議劫。隨機說法利群生。天親攝論雲。且約由悲雲大悲所流十二部經。無性攝論即約機性雲自善根力識心所起。二十唯識合說。起因頌雲。展轉增上力二識成決定。釋雲。謂餘相續識差別故。令餘差別相續識生。此言相續者身。差別者教。此意由佛身識現名句義。令聞者識名句義生。此由生根熟為能感。如來大悲為能應。多據大悲。利他所以又有二緣。一為法久住。二為利有情故。法華經第一雲。種種因緣以無量喻照明佛法開悟眾生。照明佛法為令法久住。是大智。開悟眾生為利有情。是大悲。此經亦爾。懺悔品雲住壽不可思議劫隨機說法利群生大悲。如付屬品雲汝等誰能發心守護廣宣流布。能令正法久住世間大智也。或可。令法久住意利有情為大悲也。或可。利益群生令法久住為大智也。亦令聞者修於二利。令法久住修自利。為益有情修利他故。瑜伽論八十二雲。若具如是五分說法如五分樂。能令自他生大喜樂。又能引發自他利益。釋此五分如仁王般若疏中具明。又有三緣。一令生欲樂。二令修行。三令斷障。即明。眾生欲聞之法莫過三種。一願求勝果並利有情。二所修之行。三所除之障。如般若經善現所問。既雲諸有發趣菩薩乘者雲何住等。明知發趣所餘之乘亦有三種。人天乘中雖不斷種。亦能制伏三惡道障得生人天故各有三。此由機感。又有四緣。一未離苦者欲令離苦。未得樂者欲令得樂。未能發心斷惡修善者欲令斷惡修善。未成佛者願早成佛。此由悲願。故法華經第三雲。未度者令度。度是離苦義。未解者令解。解者斷惡修善義。未安者令安。安者令得樂義。未涅槃者令得涅槃。即未成佛願成佛義。即是如次依四弘願化生次第。法華第三雲。眾生常苦惱盲冥無導師。不識苦盡道不知求解脫。乃至雲。今佛得最上安穩無漏道。我等及天人為得最大利。此意常苦惱是苦諦。盲冥無導師是集諦。不識苦盡道道諦。不知求解脫滅諦。明先不解。今佛出世示悟使解。令知苦斷集證滅修道。又有五緣。如思益經第二雲。若人能於如來所說文字言說章句通達隨順。乃至雲。能知如來以何說法。以何隨宜說。以何方便說。以何法門說。以何大悲說。梵天若菩薩能知如來以是五力說。是菩薩能作佛事。以何說法即談法體。以何隨宜即隨機所應。以何方便即示教利喜。於無名言而方便說諸善巧等。以何法門謂於一法諸門辨說。以何大悲謂三十二種大悲。如言諸法無我。而諸眾生不能信解。如來於此而起大悲說令信解。廣如彼說。初四即為大智。第五即為大悲。又初四所起。第五能起。此即眾生為能感如來為能應。由雖迷愚不信不解。然有善根感佛為說。隨此經中所說之法。即為眾生不能信解。佛起大悲而為演說。如不能解如來壽命。如來悲愍而為說之。準知即是若干大悲。上之三門觀文分別屬。恐煩不舉。又有六緣。如無著般若論說。何故上座須菩提問釋有六因。為斷疑故。為起信故。為入深法故。為不退轉故。為生喜故。為正法久住故。故世尊答亦為斯六。彼論釋意。若有疑者得斷疑故。若已斷疑有樂福德而心未成就。諸菩薩等聞多福德。於般若經起信解故。已成就心者入甚深義故。已得不自輕賤者。由貪受持修行有多功德不復退轉故。已得順攝及淨心者於法自入。及見生喜故。能令未來大乘教法久住者故。此意即為於住修伏有疑之者請說除疑。雖得除疑心樂福德而根未熟。謂於此經持讀之者無多功德故。說校量持經福多令生信解。既生信解成就心者。而能入解甚深之義。既入深義知自堪能修行得果不自輕賤。貪多功德受持。修行不復退轉。既久不退。至抉擇位漸入見道名得順攝及淨心者。於法自悟。及見他入生歡喜故。由此能令法久住不滅。今者此經亦有六義。如如來壽量品妙幢菩薩雲。亦復思惟。釋迦如來無量功德。唯於壽命生疑惑心。雲何短促唯八十年。四佛為說。即有疑者令得斷疑。又下文雲。於百千大劫修行六度而無方便。不如聞此經所生福。又無染著陀羅尼品雲。若阿僧企耶三千大千世界。滿中七寶奉施諸佛。及以上妙衣服飲食種種供養經無數劫。若復有人。於此陀羅尼乃至一句能受持者。所生之福倍多於彼。此意即局心樂福德而根未熟。謂持此經無多功德故。說校量持經福多。令生信解受持讀誦。如空性品雲。時諸大眾聞佛說此甚深空性。有無量眾生悉能了達四大五蘊性俱空。六根六境妄生繫縛等。即能入解甚深之義。依空滿願品雲。有三千億菩薩於阿耨菩提得不退轉。即是已入深法。知自堪能修行得果不自輕賤。貪多功德受持不退。空性品雲。願捨輪迴正修出離。深心慶喜如法奉持。即名已得順攝。在四善根。何以得知。既雲願捨輪迴。明未登地。又雲正修出離深心慶喜。即求住唯識真勝義性名正修出離。多喜勤故深心慶喜。淨地陀羅尼品雲。說是法時三萬億菩薩摩訶薩得無生法忍。依空滿願品雲。無數國王臣人遠塵離垢得法眼淨。此即入淨地。由此自喜見入亦喜。故亦能令正法久住。如下諸品願流通者。皆此所攝。由此亦成轉法輪義。何者。自既聞法除疑得入。乃至得聖成其初轉。見他得入心生歡喜。復令正法久住流布。即是令他除疑入法乃至得聖。是故得名轉法輪也。又約八義。謂欲說大法等義準引解。略指少文。餘者準知。上通起因。別起因者。準智度論釋經起因。隨此經中所說之法即是起因。如說壽量。三身。差別。懺悔。淨地。各各多法皆別起因。然佛說法文義包含。一文義中各現無量。今且略明有其六義。一明菩提涅槃無漏之果。二明除去不善之因。三身令脫不善之報。四者令修菩提涅槃無漏之因。五者令修有漏善因。六者令得人天之樂。世出世中無漏果勝。諸佛出世為斯大事。故先明之。令欣樂故。次欲令求學教懺悔除不善因。不善因亡不善果滅。不爾不能求無上果。既悔除彼不善因果。次應修習無漏果因。然此因中有其緣正。有漏之行無漏助緣。有漏正因故。次第五明有漏因。有漏因得人天樂報故。次第六明有漏果。又復有情種性差別。為有大乘性明前二義。為決定小乘及無種性明後二門。又久修者能得前二。初修之者能得後二。不善因果通為二明。以有無性及近遠修皆能行故。又不善因若不先悔不可發心緣無上覺。此且略依六門陀羅尼經明起因故。壽量三身品明無漏果。懺悔滅障明除不善所有因果。淨地品已下明無漏因。四天王觀察品下。通明有漏無漏因果得無生忍。遠塵離垢得法眼淨等是無漏因果。望前為果。據後是因。持咒求福得財飲食。此等亦是有漏因果。引文可知。二明經之宗體者。初明經宗。後明經體。言經宗者傳真諦釋雲。此經示三身本有顯四德無生。開果果忘緣解如如真實。又有。說雲。此經菩提涅槃因果為宗。究暢本始二果備顯緣正兩因。二俱有過。初雲三身本有。據因可爾。說果即非。何者。豈報化身未修已得。如在因位名如來藏。非名法身故。四德無生據法身說。理即為正。約報化說非定無生。如涅槃經說。如來有八自在我等。據遍計說理亦無違。有說言暢本始二果明緣正兩因。理亦有失。何者。真如雖是本有。在因不得名果。報化必在修成。何名本始二果。又因雖有緣正。舊說多以真如為三身之正因。此不應理。如能顯中邊慧日論中廣辨。今辨經宗略有二解。一雲。唯以菩提因果為經正宗。何以故。但說壽量及三身差別。又此經第四卷。但問菩提心因佛答但說十度之行。又付囑品雲。汝等當知我於無量無數大劫勤修苦行獲甚深法。菩提正因已為汝說。故知但以菩提因果為經正宗。一雲。亦說涅槃因果為宗故。壽量品中以三復次各十義故名為涅槃。又辨如來十種行已雲。善男子如是當知。如來應正等覺說有如是無邊正行。汝等當知。是謂涅槃真實之相。又十方菩薩讚歎品雲。常為宣說第一義令證涅槃真寂靜。佛說甘露殊勝法能與甘露微妙義。引入甘露涅槃城令受甘露無為樂。問。若其涅槃亦經宗者。何故壽量品下重明三身。最淨地已下明菩提因。及付囑品世尊自雲菩提正因。何不重明涅槃因果。答。二因不別故合說之。但望其果因分生了。因體既同。故不別說。果不重說者。以法身體即是涅槃故。壽量品雲。如來法身體是真實名為涅槃。又雲。空性即是真法身故名為涅槃。問。若爾法身即涅槃者二義何別。答。言法身者據功德依義邊。言涅槃者取息苦等義。故二有別。又影略故不重說之。任意取捨。然雙取勝。何以故。說壽量三身。即以菩提為宗。既說涅槃。何故不取涅槃為宗。若雲經內但說獲甚深法菩提正因不言涅槃正因。故知但取菩提為宗者。若爾涅槃離菩提因別修何法為涅槃因。故菩提因亦涅槃因。又菩提果望於涅槃亦得名因。如瑜伽論九十五說轉法輪相。有五種相。一為得所得所緣相故。二為得所得之方便。方便者即三轉相皆名方便。方便即因。前為後因。既第三轉亦名方便。明知菩提望證涅槃亦得名因。故不別說。次明經體者。初出教體次辨聚集。出教體中總有五門。一攝相歸性體。二攝餘從識體。三攝假從實體。四性用別論體。五總攝諸法體。此五門中初辨五體。次明得失。初辨體中。前之四門如本法苑總聊簡義林廣說。五總攝諸法體者。據實亦是性用別論門。今更廣明。以未說故。瑜伽八十一雲。雲何為體。所謂契經略有二種。一文二義。文是所依。義是能依。如是二種總名一切所知境界。又雲。如是建立諸經文義體已故。得名為總攝諸法體。言文義者論雲。文有六種。一者名身。二者句身。三者文身。四者語。五者行相。六者機請。此中正文唯文身是。餘名文者。名句從所依。語從能依。行相約所顯並能說者。機請據能起。相從名文故。論雲。如是六種皆顯於文。由能顯義。是故名文。義有十種。一者地義謂九定地及十地等。二者相義謂諸法體相。三者作意義謂諸作意等。四者依處義謂事依處時依處數取趣依處。五過患義謂可呵法。六勝利義謂可讚法。七所治義謂雜染法。八能治義謂清淨法。九略義。十廣義。此中依所詮及所為並名為義。十俱所詮。依處之中補特伽羅亦是所為。為此有情說諸法故且取所詮。六文十義俱經體者有其三義。一剋性體。二所依體。三所為體。文為能詮義是所詮。就能詮中。名句二法體是能詮即剋性體。文及語二是所依體。故成唯識雲。名詮自性句詮差別。文即是字為二所依。語者是聲。由帶名句名之為語。故成唯識雲。語不異能詮故。從能依名能詮體。行相通二。謂剋性所依。但約所詮及能說者辨其行相。故行相體即聲名句文。故通二種。機請名文是文所為。或為請起文故說機請名為文者是所為體。所詮體中補特伽羅依處。通是剋性及於所為。亦為此補特伽羅說彼伽羅。說彼伽羅即是所詮。依處少分餘九並是剋性所詮。此言義者非唯道理。但所詮者並得名義。故總攝體有此三義。然三科法相出體性者。並是性用別論門收。此之五門偏據大乘。三科法相通三乘故略不具述。辨得失者如唯識義燈說。次辨聚集者廣如法苑總章義林及唯識義燈辨。三明時利復分為二。初明時後明利。時中復二。初明世尊起說經時。後明弟子翻譯年代。初佛說時復分為二。初辨時不同。二辨教時攝。辨時不同者。如法苑中總章義林及能斷般若疏並慧日論等廣明。上明世尊起說經時。二明教時攝者是第三時。何以知者。下文亦說十二行法輪。又滿願品雲。八千億天子國王臣民遠塵離垢得法眼淨。準瑜伽論得預流果。無間道遠塵解脫道離垢。故通為一切乘。後弟子翻譯年代者。此經述三身之祕賾談四德之玄樞。涉彼岸之龍輿。出炎莊之象駕。所以累祛三障。行備二因。護王國之堅城作降魔之劍甲。由此十方剎土頂戴流行。故斯振旦已經五譯。曇無讖三藏創傳於北涼。耶捨法師後周復翻于歸聖寺內。真諦重翻於建鄴。闍那更譯於隋朝。雖各依梵本並竭專誠。但為貝葉傳文時有脫漏。致令譯者增減不同。三藏義淨法師明悟秀出標奇於救蟻之年。風鑒挺生拔萃於進具之岸。四韋三藏皎越朝□。五篇七略明逾夕月。志懷舟濟情切紹隆。殉道忘疲何辭折骨。周遊西夏二十餘年。天藏龍宮備皆探賾。尋諸梵本考較無遺。振錫東歸奉敕翻譯。長安二年次在壬寅。受筆斯經精勤莫輟。至長安三載次在癸卯十月四日。修飾畢周寫成十卷三十一品。文圓理具華質得中。始得髻珠同開寶塔。凡聖欣慶上簡帝心。聲教所覃敕令抄寫。其間闕具義至方明。斯即弟子翻譯時代。二種不同並是辨時。第二辨利者。利謂利益。此經為利何等機性。於中分二。初辨機性不同。後明所利機性。辨不同者。諸教之中說機差別各各有異。如涅槃經但說一機。故彼經雲。凡有心者皆當作佛。此經一會多宜聞有。談有藏無言皆作佛。法華亦同。故雲若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等。若善戒經地持論等說有二機。一謂有性。二謂無性。故彼經雲。性種性者從無始來展轉相續。法爾所得六處殊勝此有性也。又雲。無種性人無種性故。雖復發心行菩薩道。終不能得無上菩提。此無性也。顯了說也。若法華經說有三機。序品雲。為求聲聞者說應四諦法。為求辟支佛者說應十二法。為諸菩薩說應六波羅蜜。亦隱無性。由於此會多對不定聲聞而說雲皆作佛。更有多類。如慈恩樞要法華經疏。及慧日論能斷般若疏述。明所利機性者。初明所利之機。後明得利多少。明所利機略有二解。一雲。唯備大乘根性。通定不定性有聲聞故。何故不備定性聲聞等耶。答。準法華經及大寶積經論雲。所以聲聞問者。為聲聞人所作事故此經初問。既是妙幢菩薩。又但問如來壽量廣說三身故知。但為菩薩根性。而下得利雲遠塵離垢等者。準大莊嚴論得入初地亦云得法眼淨。不唯聲聞故。一雲。既第三時教通備五乘。會列聲聞復有遠塵離垢。準瑜伽論得預流果文無定說故可通備。然正宗內但為菩薩。四天王品已下可通備餘。以皆令得人天果故。二解後勝。許是第三時法輪所攝故。後明得利多少者復分為二。初明得現利。次明得後利。現利即坐得益。後利即佛說之後得。現利有二。一得果利二得因利。果有兩種。一出世果二世間果。出世果者總有七類。五是大乘二是小乘。依空滿願品有一雲。爾時會中有五十億苾芻。行菩薩行欲退菩提心。聞如意寶光燿菩薩說是法時。皆得堅固不可思議滿足上願。更復發起菩提之心。即為授記。汝諸苾芻過三十阿僧祇劫當得作佛。劫名難勝光王。國名無垢光。同時作佛皆同一號名願莊嚴間飾王如來。授記品有四。初授妙幢菩薩記雲。汝於金光明世界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號金寶山王如來。二雲。時此如來法皆滅盡時彼長子名曰銀幢。即於此界當得作佛。名曰金幢光如來。三雲。時此如來所有教法悉皆滅盡。次子銀光當得作佛。號曰金光明如來。四雲。是時十千天子聞三大士得授記已。復聞如是最勝王經。心喜清淨無垢如空。爾時如來知是十千天子善根成熟即與授記。汝等當來於最勝因陀羅高幢世界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同一種性又同一名號。曰面目清淨優缽羅香山十號具足。如是次第十千諸佛出現於世。六淨地陀羅尼品雲。無量無邊苾芻苾芻尼得法眼淨此得初果。若據大乘得法眼淨是初地位。即因利攝。且依瑜伽說是小果。七依空滿願品雲。說是品時有八千億天子無數國王臣人。遠塵離垢得法眼淨。二世間果者。略舉十七類。如來壽量品中雲。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眾生。以佛威力受勝妙樂無有乏少。若身不具悉蒙具足。盲者能視。聾者得聞。啞者能言。愚者得智。若心亂者得本心。若無衣者得衣服。被惡賤者人所敬。有垢穢者身清潔。於此世間所有利益未曾有事悉皆顯現。此有九益。一得樂具。二具諸根。三得舌用。四得智慧。五不失心。六得衣服。七得敬仰。八身清淨。九得雜益。四天王護國品末雲。說是法時無量眾生皆得大智。聰叡辨才攝受無量功德之聚。離諸憂苦發喜樂心善明眾論。此中八益。如文可知。已上世界登出離道不復退轉速證菩提。此出世因利。二得因利中復二。初得出世因後得世間因。出世因利有十五類。一壽量品有二雲。爾時會中三萬二千天子皆發阿耨菩提之心。二又雲。說是如來壽量品時。無量無數無邊眾生皆發阿耨菩提之心。三懺悔品雲。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寶王大光照如來名號者。於菩薩地得不退轉。至大涅槃時會既聞明得此益。四品末雲。時諸大眾聞佛說已皆蒙勝益歡喜奉行。五淨地陀羅尼品雲。說是法時三萬億菩薩摩訶薩得無生法忍。六又雲。無量諸菩薩不退菩提心。七又雲。無量無邊苾芻苾芻尼得法眼淨。八又雲。無量眾生發菩薩心。九蓮華喻讚品雲。大眾聞是說皆發菩提心。願現在未來常依此懺悔。十重顯空性品雲。時諸大眾聞佛說此甚深空性。有無量眾生悉能了達四大五蘊體性俱空六根六境妄生繫縛。願捨輪迴正修出離。十一依空滿願品雲。說是法時有三千億菩薩。於阿耨菩提得不退轉。十二又雲。會中有五十億苾芻。行菩薩行欲退菩提。聞如意寶光燿菩薩說是法時。皆得堅固不可思議滿足上願。更復發菩提之心。十三四天王護國品雲。無量無邊眾生登出離道不復退轉速證菩提。具如前引。十四流水品雲。汝等皆應勤求出離勿為放逸。大眾聞已悉皆悟解。由大慈悲救護一切。勤修苦行方能證獲無上菩提。鹹發深心信受歡喜。十五捨身品雲。說是往昔因緣之時。無量阿僧企耶人天大眾皆大歡喜。歎未曾有悉發阿耨菩提之心。後明得現世因利者懺悔品雲。若有女人聞是佛名者。臨命終時得見彼佛來至其所。既見佛已究竟不復更受女身。既為眾說時諸女人聞此佛名亦現得因。於當來世不受女報。次明得後世利者。即鷲峰會說此經已。後依修學所得利者並是後利。略舉少分。一明聞經益。四天王護國品雲。若有眾生聞是金光明經者。即於阿耨菩提不復退轉。二明讀誦益。大辯才天女品雲。辯才天女白佛言。世尊若有法師說是金光明最勝王經者。我當益其智慧具足莊嚴言說之辯。若彼法師於此經中文字句義。所有忘失皆令憶持。能善聞悟復與陀羅尼總持無礙。三明受持益。無染著陀羅尼品雲。若有十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滿中七寶奉施諸佛。及以上妙衣服飲食種種供養經無量劫。若復有人。於此陀羅尼乃至一句能受持者所生之福倍多於彼。何以故。此無染著陀羅尼甚深法門是諸佛母故。此意由經能生諸佛故名佛母。四明流通益。三身品雲。若所在處講說是經。於其國土有四種益。一者國王軍眾強盛無諸怨敵。離於疾疫壽命延長。吉祥安樂正法興顯。二者中宮后妃王子諸臣和悅無諍。離於諂佞王所愛重。三者沙門婆羅門及諸國人。修行正法無病安樂無枉死者。於諸福田悉皆修立。四者於三時中四大調適。常為諸天增加守護。慈悲平等無傷害心。令諸眾生歸敬三寶修習阿耨菩提之行。又三身品明聞經益雲。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此金光明經聽聞信解。不墮地獄餓鬼傍生阿蘇羅道。常處人天不生下賤。恆得親近諸佛如來聽受正法。常生諸佛清淨國土。所以者何。由得聞此甚深法故。是善男女則為如來已知已記。當得不退阿耨菩提。於此甚深微妙之法一經耳者。當知是人不謗如來不毀正法不輕聖眾。一切眾生未種善根令得種故。已種善根令增長成就故。一切世界所有眾生皆勤修行六波羅蜜多。又懺悔品明流通益雲。若有四眾。隨在何處為人講說是金光明微妙經典。於其國土皆獲四種福利善根。一者國王無病離諸災厄。二者壽命延長無有障礙。三者無諸怨敵兵眾勇健。四者安穩豐樂正法流通。又雲。於其國中大臣輔相有四種益。一者更相親穆尊重愛念。二者常為人王心所愛重。亦為沙門婆羅門大國小國之所遵敬。三者輕財重法不求世利。嘉名普暨眾所欽仰。四者壽命延長安穩快樂。沙門婆羅門亦得四勝利。一四事無乏。二安心思惟。三依山林得安樂住。四隨願得滿。人民皆得豐樂無諸疾疫。商估往還多獲寶貨具足勝福。已外諸品說得利益雖無量種類不過此。利益既多。諸有聞者應如法學。四明經之得名者。復分為二。初汎論釋名。次釋此經目。初中有二。初汎論釋名。次辨釋意。此廣具如法華義決及唯識義燈。次釋經目者。初釋經都名。次別釋品目。釋經都名。初依古次述今。依古釋者。傳真諦雲。外國言修跋拏此曰金。婆頗婆此曰光。鬱多摩此言明。因陀羅此曰帝。邏閱那此曰王。故西土出本雲佛陀經金光明經帝王經也。此意佛陀經從所詮為名。金光明法喻合名。亦從功用號帝王經。但從喻稱言金光明者。此三字表經三種三為體。一三身。二三德。謂般若解脫法身。三三位。即道前道中道後。道前即住自性佛性。道中即引出佛性。道後即至得果佛性。準舊解亦即應得因加行因因滿因。如次配前三種佛性。初三身者。一金體本有真實以譬法身。二光明能照以譬應身。三明能遍益以喻化身。二譬三德者。一金譬法身有四義。一色無變如常。二體無染如淨。三轉作萬物無礙如我。四令人富貴如樂。次光有二義。一能照了二能除闇。如般若。次明有兩義。一無闇二廣遠。如解脫。總無眾患。三譬三位者。金是本有如道前正因。此意用如以為三佛。光是始有如道中了因。此意對緣起修功能始起。非體本有。故望果德名為了因。明是無闇如道後之果。三身中法身宜取真實義。二身不實也。以是功能始起名假。三德中法身宜取無染等四義。具四方是法身也。三位中法身宜明本有義。對緣與果是始有也。此意道後約修行明談如。本性不有三別故。剋取體取本有義。即道前如。此三次第前後者。有因緣修故得果。得果故有三德。三德圓故以三身化物。此意由有三位之中道前如故為正因。道中修滿至道後位具足三德。三德圓故方可三身化物。逆為次第。此三種之三三位為正體。故壽量一品明果在道後。三身一品明因在道前。懺悔已下明在道內也。此意經中正明三位為經正宗也。三帝王者有三義。一明法身攝華嚴。華嚴以法身為體。二明智慧貫波若。波若智慧為體。三明四德收涅槃。涅槃常等為正體也。此意由貫斯三故曰帝王經。有三種正。一正說十二部文。二正行文下所學之行。三正果四德之法也。正說出正行。正行出正果。一能顯二能行三能到故同曰經。今此言經正是初一。次述今者梵音舊訛。今者正雲蘇跋那婆婆娑鬱多摩囉闍蘇怛纜。蘇跋那(此雲金)婆婆娑(此雲光)言光明者遂言便也。鬱多摩(此雲最勝)囉闍(此雲王)蘇怛纜(此義雲綎索經)應言金光最勝王經。金王二字一向是喻。光明最勝並通法喻。今於此目略為五釋。一依教理行果四法解釋。二依三寶。三依菩提涅槃。四依法喻。五依人法。一依教等者。此能詮教如似光明。故無垢稱序品雲。演法寶光。瑜伽四十四雲。欲聽法時作五種想。第一作寶想。極難得故。二作眼想。得俱生慧目故。三作明想。已得廣慧於一切種等照義故。四作大果勝功德想。能得涅槃及三菩提。無上妙跡因性義故。五作無罪大適悅想。於現法中未得涅槃及三菩提。於法如實簡擇止觀。無罪大樂因性義故。取第三義以能顯理如似光明。雙舉光明者意顯二空。或復福智。或菩提涅槃各有因果。不爾光明隨舉於一。何假二耶。教中最勝如似於王。故付囑品雲。我親從佛聞無量眾經典。未曾聞如是深妙法中王。何等是勝。如經中說諸勝妙事。恐煩不引。披者應敘。故但取金及王為喻。且取金喻略舉四義。一性本有。二極難得。三為金輪。四寶中勝。一性本有者。喻此教法真如所流。攝相歸性故皆本有。又諸佛說無初際故。二極難得者。序品雲。我當說是經甚深佛行處。諸佛祕密教千萬劫難逢。付囑品雲。汝等當知。我於無量無數大劫勤修苦行。獲甚深法菩提正因。已為汝說。又如貧者終不能得。要有福因故。大辯天女品雲。此金光明最勝王經。為彼有情已於百千佛所種諸善根當受持者。於贍部洲廣行流布乃至而演說之。三為金輪者。如輪王出用金為輪。能降未伏能鎮已伏。此經亦爾。懺悔滅障及淨地品說斷諸障如降未伏。諸品中說聞已證得不過轉者如鎮已伏。其理極成。煩不引文。四寶中勝者。如七寶中金第一故。故但取金喻於此經法寶中勝亦復如是。取王喻者亦略舉四義。一能摧怨敵義。二能集諸寶義。三能遍化生義。四令位不絕義。且如輪王有此四義。一有千子及主兵臣故能降敵。喻於此經有懺悔法。及行十度滅除十障二十二無明等。二能集諸寶義故。諸論說集福德王定。此經滿願品雲。若王在世七寶不滅。王若過去世一切七寶自然而盡。是金光明微妙經典。若現在世大正法寶皆悉不滅。又如輪王既出於世七寶應現。此之經王既演說已。七聖財寶悉皆顯現。三能遍化生義者。如金輪王遍化四洲。此之經王遍化四生。壽量品雲。三千大千界所有眾生。以佛威力受勝妙樂無有乏少等故。四令位不絕義。如金輪王必定傳位使不斷絕。此經亦爾。能令佛種相續不絕故。授記品與妙幢菩薩及以二子而授記別。十千天人因聞此三得授記別。起慇淨心亦得授記故喻於王。二依理者。三身品雲。由三淨故名極清淨。一煩惱淨。二苦淨。三相淨。譬如真金鎔銷冶鍊。既燒打已無復塵垢。為顯金性本清淨故。金體清淨非謂無金。乃至雲。為顯佛性本清淨故。非謂無體此喻理也。真如本有自性清淨障隱不現。離障時顯。非始有淨。以真如理勝故。如王為依持故有餘功德。三依行者。三身品雲。如諸善男子白佛言。世尊何者為善。何者不善。何者正修得清淨行。諸佛如來及弟子眾。即便為說令其聞悟。彼既聞已正念憶持。發心修行即斷十一障。得入十一地。乃至舉喻。譬如真金鎔銷冶鍊。此喻修行。既燒打已無復塵垢。此喻得果。即所修行亦得喻金。亦如光明。故四天王護國品雲。我等四王藥叉眷屬擁護是經及說法師。以智光明而為助衛等。此即修行。能修行者亦得名為最王。如王王子位等。又人天八部所有諸王能行此經。亦王中勝名最勝王。故觀察品雲。當令彼王於諸王中最為第一等。斯即依行。四依果者如前舊釋。依於三身三德者。是此意欲顯教理行果四種皆勝俱得名經。由依勝教能顯勝理。依於勝理能起勝行。由勝行故能得勝果。故通依四以立經名。二依三寶釋經名者。此經或依佛寶立名。以明三身及壽量故。或依法寶立名。以通教理行果故。或依僧寶立名明十地行。能行假者是僧寶故。或通依三寶以立經名故。八卷經夢懺願雲。我當安止住於十地。十種珍寶以為腳足。成佛無上功德光明。能安住者僧。所住十地是法。所成者佛功德光明通於三種。三寶光明如何名勝。且佛光明如滅業障品雲。依妙靜慮從身毛孔放大光明。無量百千種種諸色諸佛剎土悉現光中。十方恆河沙校量辟喻所不能及。五濁惡世為光所照。是諸眾生作十惡業五無間罪。誹謗三寶不孝尊親。輕慢師長婆羅門眾應墮地獄餓鬼傍生。彼各蒙光至所住處。乃至雲。因光力故皆得安樂。端正殊妙色相具足。福智莊嚴得見諸佛。此中有十二種勝餘光明。一因勝。從妙靜慮。二能起發勝。佛身故。三自性勝。百千色。四能現勝。諸佛土。五校量勝。喻不及。六慈悲勝。照五濁。七滅惡勝。作十惡業至婆羅門眾。八拔苦勝。應墮地獄。乃至雲。至所住處。九與樂勝。因光力故皆得安樂。十莊嚴勝。端正殊妙色相具足。十一菩提資糧勝。福智莊嚴。十二親近勝。得見諸佛。法僧光勝引文可知。三依菩提涅槃釋經名者。壽量三身是菩提。有多復次說大涅槃是涅槃義。以金光明配菩提。三身配涅槃義。三事義同於古。引文可知。四依法喻釋經名者或是喻名。以金有光明寶中最勝。如人天王人天中最勝。最勝通二處。此經如彼故從喻名。或法喻名。金光明是喻。最勝王是法。故付屬品雲。我親從佛聞無量眾經典。未曾聞如是深妙法中王。或復光明通於法喻。以法光明光明中勝故。蓮華喻讚歎品雲。願我身光等諸佛。福德智慧亦復然。一切世界獨稱尊。威力自在無倫匹。五依人法釋經名者。或金光明是人。故授記品雲。其子銀光還於金光明世界當得作佛。號金光明。又釋。金光明是法名。以其國界名金光明故。又夢懺悔品雲。夢見金鼓放大光明。於此光中得見十方無量諸佛。又第三雲。放金色光遍十方界。是經威力。或通人法。由前二文影略說故。雖理事殊俱得名法。理亦得通人法喻名。正意法喻以為經名。依六釋者。此最勝王經或法光明即如金光明。或法最勝即如王名金光明最勝王。並持業釋。不欲別解金光明及最勝王。故非相違。不欲詮金光明。故非有財釋。金光明最勝王是所詮理。經者是能詮教。即是依主。若俱是教金光明即經是持業釋。俱理亦然。中間差別更有多門。恐煩不述。次別釋品名復分為四。一列品名。二明別得名。三明有無開合。四明次第。初列品名者。謂序品.壽量品.三身品.夢見懺悔品.滅業障品.淨地陀羅尼品.蓮華喻讚品.金勝陀羅尼品.重顯空性品.依空滿願品.四天王觀察人天品.四天王護國品.無染著陀羅尼品.如意寶珠品.大辯才天女品.大吉祥天女品.大吉祥天女增長財物品.堅牢地神品.僧慎爾耶藥叉大將品.王法正論品.善生王品.諸天藥叉護持品.授記品.除病品.長者子流水品.捨身品.十方菩薩讚歎品.妙幢菩薩讚歎品.菩提樹神讚歎品.大辯才天女讚歎品.付囑品。二明別得名者三十一品分為二類。一法為名有二十。二法為名有十一。初中復四。從事為名有三。謂序品.捨身品.付囑品。從法為名有十。謂壽量品.三身品.夢見懺悔品.滅業障品.淨地陀羅尼品.重顯空性品.依空滿願品.無染著陀羅尼品.授記品.除病品。從喻為名有一。如意寶珠品。從人為名有六。大辯才天女品.大吉祥天女品.堅牢地神品.僧慎爾耶藥叉大將品.善生王品.長者子流水品。二法名中復分為二。法喻為名有二。蓮華喻讚品.金勝陀羅尼品。人法為名有九。四天王觀察人天品.四天王護國品.大吉祥天女增長財物品.王法正論品.諸天藥叉護持品.十方菩薩讚歎品.妙幢菩薩讚歎品.菩提樹神讚歎品.大辯才天女讚歎品。三有無開合者。初明有無不同。西涼曇無讖所譯有十八品。闕十三品。五品開出猶闕八品。梁真諦譯者有二十二品。加三身品.淨障品.最淨地品.依空滿願品。除開出者猶少四品。隋闍那崛多出二十四品。加銀主陀羅尼品。即今無染陀羅尼品。及囑累品。除開出者仍少兩品。大唐中興三藏法師。勘諸梵本譯其脫略具獲諸品及其品名。更加金勝陀羅尼品.如意寶珠品。舊本所無。二開合有異者。舊本觀察人天品.護國品合名四天王品。大吉祥天女品.大吉祥天女增長財物品合為功德天女品。十方菩薩讚歎品.妙幢菩薩讚歎品.菩薩樹神讚歎品.大辯才天女讚歎品合名讚佛品。今各開之。據其人殊或事別故成三十一品。四明次第者。如來說法必有所由。若眾集緣和。機器符會。虔誠渴仰願樂欲聞。有此因由方可陳說。故有初序品。眾既集而渴仰。須應物以宣揚。眾意希樂無上果因。故假妙幢等而為開請。因斯為說菩提涅槃。故有壽量品起。雖總開說未差別知。故別說涅槃菩提。據總別異應別說涅槃三身。以涅槃文少雖更別說通入壽量。三身文廣因虛空藏請方為別說。有三身品起既知勝果不可虛成。必待修因方能剋會。將修勝行先須改責前非宿善能悔往愆。是故佛加妙幢令得夢悔其前非。故有夢見懺悔品。雖有夢中除過未為明瞭。故心滅障惡在勝因。是故因如來放光驚覺帝釋。因茲啟請願說懺洗之方。佛為廣陳。故次懺悔品起。既悔先非已應修正行。故師子相發扣幽機。如來大悲次第陳說。發心修行斷障證真神咒護持。故有淨陀羅尼品。此等勝業肇因妙幢。眾欲願知何能如是。故佛為說往昔因緣曰。其過去名金龍主。以蓮華喻讚歎諸佛。藉斯勝業故能發揚壽量創啟懺方。故有蓮華喻讚品。既由供讚諸佛為因故教持咒令恆見佛。故有金勝陀羅尼品。雖復廣明因果令願修行。未顯二空蕩其情執。又前諸品多據俗諦勸物起修。明其二空依勝義諦令除封著。前隨諸義雖略明之。今更廣陳令得開悟。故有重顯空性品。已前多明有行。恐滯住有而不證真。今者廣顯二空。復恐滯空而不修行。欲令依方便而起行。即諸行而觀空。依勝空而證真。即觀空而習有。雙泯空有都無所著。方成勝行能證菩提。故有依空滿願品。上明為於即席廣明菩提涅槃因果。果求因習真俗雙觀。能事既周現座得益。欲使法流後代有識修行。末代多有障緣恐難修習。若不加其衛護助以眾緣。即生有障而不能修。法無人修何由布世。故假四王之福力八部之加威。人天敬重始得流布。故有四天王觀察人天品。又經行之處利益良多。所至處方鹹應敬養。敬養令法增長廣。天神喜而加護。故有四天王護國品。然恐學者染著諸境退大菩提。故說神咒。能誦之者令無染著。生死輪迴求無上果而心不退。故無染著陀羅尼品起。雖令無退猶有難緣。恐怖諸橫來侵妨其修習。故說神咒除怖籉熊L怖修行。故有如意寶珠品。既不退離怖能自修行。菩薩為懷必須弘法濟物。弘法濟物必假身安具足四辨。故辯才天女說咒護助。兼教洗浴得辯身安。故有大辯才天女品。雖得身安具辯必藉四事。資緣若闕緣求事妨弘濟。次教小用功力多具資緣。故有大吉祥天女品。持經之者雖自豐四事不假外求。聞者亦須供養。行學貧乏心求不遂。勝福無因得生。故教福足之方令依得流聖教。故有大吉祥天女增長財物品。雖復財豐五穀恐非香美。欲令流經之處地味精芳故。有堅牢地神品。又復通經利物要假智慧。了俗達真常生善道。為教得此二因故有僧慎爾耶藥叉大將品。又復國王勢力能為損益。若不正理災變多生。眾長邪心難聞此教。須教王正理弘揚此經。故有王法正論品。雖說多行恐不依行。舉昔自因勸勉時會。故有善生王品。雖舉昔事以勸時會。恐不專心勤勵行學。復說修學之軌。舉前諸事更廣功能。重曉大會堅崇其意。故有諸天藥叉護持品。為顯經利廣大獲益殊多。聞者得證菩提記。益明其授記。若不授記眾疑不能決定行學。故說當記令仰修行。故有授記品。十千天子暫得聞經佛與授記。眾生疑惑。植何善本得菩提記。如何世尊令為說法。故說往因。有除病品及流水品。眾聞世尊過去療病濟魚施水。謂修少行即得菩提。佛為廣明。非但爾許更多無量。略舉一代苦行□□j□□饃診□□□秜q獢撕奾騁{模□饛□□禜□□□□□□奅褻楜□騖騮□□□膳□騏騖騮□楓□□楜□□榭□騏騖□□饜□]餺□饐□□□□飥□□騖駭送騮□楓□□□□□柍□褻□□□秜r饁□□糕襛□□□□□□□□□□逆□孌飣祿□□R榬□□□□□U婝鞳慼熱u□□□□□□□□□逆□□□概飀□□□秧□□姶□送膳□□□□□飼楈□槂□饈檢□□□□□梁賂本□□□□□□□□饓□□□□□椽□□□H榖飣旅□□楜切□活慼慼慼潑馘隉潤車□榭□餽□□□妗□椻楜□騖驂□榖首騪□□□□婝隉慼慼慼慼慼潤例藦吽s□□□□□f□□□□□□□□□椻襛□□襼□埤□□例□□□碌榖馭研□襜襛□量□j□□□□辰奘椽□□□□□□驅j□□□□樀埤□覭□饓□□□□埤□□便駩□覜□□□□□榖□□□□榖騏騖騮□□□檢□Иq□□□□□□□□□□□□□□□□□□□□□□□□p□肋□□□□□襓□□□□□□f□□逆□□□□□□□例□□□□□埤□□□粿妒□ ̄H□妧□□□□□□楰□□□□龍□□□輦 ̄H□□□□□□□□□s□奾騪□孌□妧□□□□妧□說椹□飀□□h□□□□□□□□妧□□□□檢□□婧□□騫□□飀□妘蓼□樀滿慼撫t□飼□□□孌□□□□□□橫□□魯□饋□□O埤□□□□楻□□楈姜說椹□囊埤□□□驖□餾□□□□□□禍□□妧□說椹□飀□□□□□□□J□□□龍□□□□送騺□□奷U埤□馬□z信□□□□□誇□R楷U誇□娭糖□□□埤□□詙□騺□U埤□□餿z裀□z覭□禖□□c□□□□□□□婚□□c□□□□□駥礿Z□□□□□□□逆□觟□秜量□□□G□□□逆□□驛駿□□□□裀□□□□馞□□□姶□□祿樂視□□□□駎□□鷺□饓□送□□□樧□□□□□□□□騙妖散□楮設逆□纂慼撢S香□□□□□褻檢□碌□□訏騖騁嚏慼毅蕅J□姬□□□□椸□馜餺襦□□騏餾□□裀□輦f□□□稨觕櫚□觙□□K□□z裀□□傭D□□□肋□□□☆W□□□本□禎□裀□□奾□□襤□奏騭息□□□□□□垓奱□□□檢□楂□飼榳奸□□□□□駎□□□□例□□□□鴃慼慼憫言_□輦晼潑[□□□□矩玲□□□□覘型晼慼慼慼熱琚慼慼慼慼潑J診□晼播楛□□奿□矩例□□□□□□馘型晼撥情慼慼暱閉癒慼慼撙幗~□□□R飲榭□□□□□楜覭□□□奾p□魯□□診□□玲□逆□□婇□□□□□矩晼毅牷慼慼撫丑慼慼慼撰A矩型晼慼慼潛d□□□□□□觜j□奜□□□□□□饓□榭□拏□□省□□□□□□□□□□□□襜□饓□□褽□□□□碌□奼省□□婦□□餖祜覭□□□診□饓□□[□□□騇□褻橝КL□□□□□裀□□□□□□□☆W□□□□□量衽□玲□逆□騖騮□□□飯□□□□□□□□駎□饓□□楰□□祽□飀□□□息□□玲□逆□襛□矩碌□□□夾□□□□□□□□詛矩K榞□□診□R□□□□□言□榕妵□□□□   序品第一   就序品中有七圓滿。一序圓滿。二三昧圓滿。三聽眾圓滿。四說因圓滿。五說時圓滿。六審機圓滿。七標說圓滿。序圓滿中有二種勝。謂城勝餘城山勝餘山。顯此法門及功德勝。如法華經論釋。三昧圓滿者。如經於最清淨甚深法界等故。佛地論第二雲。得佛無二住勝彼岸者。乃至釋雲。佛無二住即是法身真如為體。無差別相於中一切二相分別。皆不現行。緣彼勝定當住其中。故名為住。即無二住名勝彼岸。佛已窮到故名為得。此意即顯法身真如更無別體。但性相異。由能窮證名得法身。真理是究竟故名勝彼岸。以大智定常緣證之。故名為住。對機示相下雲。晡時從定而起。若此非定從何定起。願樂欲聞說因圓滿如經。與大苾芻等聽眾圓滿。於日晡時從定而起說時圓滿。如經。觀察大眾審機圓滿佛若說法必等心慈觀。視彼機性樂欲願聞。令其各謂獨為己說。說頌曰下標說。圓滿此七圓滿分為二序。初及第三名通序。亦名證信。餘別序。亦名發起。問。住定別序應在後明。何故眾前明之不次。答。以身心住俱名住故。又二義故合一處明。通序有五。如佛地論判。   經。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捨城鷲峰山頂。   贊曰。此即通序初之四文。第四說處復有二種。一色身住處。二法身住處。此王捨城等是色身住處。又共不共。王捨城等凡聖三乘之所共居。下明諸佛不共所居。共居已前廣如慈恩法華疏辨。問。何須說處。答。功德施菩薩般若論中雲。令知世尊所行之處令生敬重成勝福故。智論雲。說時方人令生信故。應合二義亦應為好。   經。於最清淨甚深法界諸佛之境如來所居。   贊曰。明佛法身住依止成就分。即三昧成就分。何故須現三昧分耶。答。如法華經論及無著菩薩般若論辨。離二障故名最清淨。不共二乘名甚深。諸法自性名法界。即此法界是諸佛境智所緣故。功德性邊即為佛土。法身所依名如來所居。故解深密經第五雲。如來所行謂一切種如來共有。不可思議無量功德眾所莊嚴清淨佛土。即功德義相邊名自性法身。以功德相即依真如。不離性故名之為住。或智內證雲如來居。又佛地論雲。佛無二住即是法身真如為體無差別相。又解。離障真如名最清淨等。即能證智常證如故名之為住。故佛地第二雲。於中一切二相分別皆不現行。緣彼勝定常住其中故名為住。住即居義。何故須明二種住處。答。欲顯三身非即離故。問。準下文說如來壽量在妙幢室。何故通序但雲鷲山。答。準文妙幢至釋迦所對佛重說。如來印可阿難得聞亦名佛說。故結集說但住王城。又彼淨土非三乘人皆悉同見。據共見者且說王城。又舊人解雲。四時三處。四時者。一謂四如來在妙幢室時。二世尊在鷲峰時。三妙幢亦至佛所時。四他方還土時。山峰妙幢室及他方故四時三處。今者解雲。但是一時一處。以妙幢聞四佛所說。共諸大眾往至佛所重更說之。十方菩薩俱讚此佛。非往他土讚彼如來。故一時處。若不如是在室夢見金鼓寤往佛說。即應五時四處。夢見鼓時不言室淨。說壽量時變室淨故。故為二處。夢時說時晨夕別故。彼既不別為時。明知在室四如來說。不得別為時處。或可。二時二處。妙幢室夢未對佛前。未得雲說。故非時處。以四如來在妙幢室說佛壽量故為時處。然前釋勝。以其阿難稱我聞故四佛說壽。阿難時在釋迦佛所。不得雲我聞故。若爾如金剛華經言。阿難比丘得法性覺性自在王三昧。以三昧力知所說經皆能憶持。又觀佛三昧經雲。阿難因聞佛說念佛。阿難見佛即憶過去九十億佛所說經藏。憶持不忘今亦何妨。佛力加被見佛聞經。並能記憶得雲我聞。答曰。不例。彼等經說皆昔曾聞蒙餘力加。即便能憶持之不忘。非未聞者。今妙幢室四如來說。阿難未聞故不能憶念。緣曾受境方言憶故。   經。與大苾芻眾九萬八千人。   贊曰。教所被機眾成就分五門分別。一來意。二權實。三多少。四有無。五解文。來意有五。如本法華經疏。又準大寶積經論。三因緣故列聲聞眾。一於大乘中有疑令除。二有不定助成正信。三除所作已辦之心。令除智障得上果報。五因緣故列菩薩眾。一為除疑。二為益此界諸有情故。三令知他方有無量佛。令生渴仰起親近心。四是釋迦本所化故。五顯示為法從餘方遠來。此諸菩薩已得佛位尚為法來。況於餘有。言權實者準佛地經論雲。釋迦牟尼說此經。時。地前大眾見變化身居此穢土為其說法。地上大眾見受用身居佛淨土為其說法。所聞雖同所見各別。準此經文既在穢土為地前眾。即聲聞是實。諸大菩薩應在淨土。既亦列在穢土之中。即是變化。不爾此等諸大菩薩八地已上受變易身。如何此界有情得見。又釋。說此經佛實通變化及他受用。由是菩薩若其實身恆居淨土佛所聞經。結集之者不可雙舉。但說三乘通所見土。或最清淨如來所居。即彰菩薩同能智證亦在彼土。即淨土攝。然諸聲聞準入大乘論。千二百人皆是變化。據攝大乘舍利弗等有其三種。一不定性。二者定性。三者變化。論雲。無量舍利弗與彼名同。故知有多類。又菩提資糧論雲。法華經所記舍利弗是佛菩薩之化作。皆是化也。法華第二雲。我昔曾於二萬億佛所亦教化汝。汝今悉忘即不定性。法華經論雲。為二聲聞。除決定性及增上慢。以根未熟故。今此經會或可通三。所餘諸眾權實難悉。三多少者。初眾成就總有十八。一聲聞眾。二菩薩眾。三離車毗眾。四諸天眾。五龍王眾。六藥叉四王眾。七揭路荼眾。八香象王眾。九犍闥婆眾。十阿蘇羅眾。十一緊那羅眾。十二莫呼洛伽眾。十三諸神眾。十四諸仙眾。十五人王眾。十六后妃眾。十七近事男眾。十八近事女眾。此初時眾。復有四眾。一下雲。妙幢菩薩與無量百千菩薩及無量億那庾多百千眾生。俱共往詣鷲峰山中。此聞壽量眾。滅業障品雲。時帝釋一切天眾及恆河女神。並諸大眾蒙希有光皆至佛所。此欲聞懺悔眾。授記品雲。欲與妙幢菩薩等記時有十千天子。從天下來欲得授記眾。十方菩薩讚歎品雲。說是經時於十方界有無量百千萬億菩薩眾。各從本土詣鷲峰山聞經讚歎眾。四有無者。一三乘眾中無獨覺眾。二四部眾中無苾芻尼眾。三二王之中無輪王眾。四六趣之中無地獄眾。五三界之中無上二界眾。然準下文。欲色界天人妙幢菩薩室復俱來會有色界眾。又第十末有苾芻尼眾。問。說仁王般若經有獨覺眾並無色天。說法華經有二種王。謂金輪粟散。說陀羅尼經有地獄趣。此會何無。答。或略不論。據實應得有。如苾芻尼序品不列。舊金光明總不列眾。豈可無耶。二雲。尼及色界初雖不列下文說有。獨覺輪王地獄無色上下文無。或時未熟或不能行故無餘也。依文釋者。初列十八眾後明威儀。初中復二。初別列六眾次總列餘。十二眾或可分二。初列聖眾後列凡眾。列聖眾中。初聲聞眾文分為四。一標類舉數。二歎其德。三列其名。四明詣佛。初標類舉數如本法華疏述。   經。皆是阿羅漢能善調伏如大象王諸漏已除無復煩惱。   贊曰。歎德準法華經論有十六句。歎羅漢德。今此經文次第雖別大意共同。準彼論釋為十六句。彼論牒經雲。皆是阿羅漢諸漏已盡無復煩惱。得真自在即此經雲得大自在。善得心解脫善得慧解脫。即此經雲心善解脫慧善解脫。心善調伏即此經雲能善調伏。亦如大龍王即此經雲如大象王。已作所作即此經雲住清淨戒。已辦所辦即此經雲所作已畢棄諸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善得正智心解脫。即此經雲證八解脫。至心自在即此經雲善巧方便智慧莊嚴。善巧方便亦智慧攝故第一究竟。已到彼岸即此經雲已到彼岸。論三番釋。第一上上起門。二總別相門。三攝取事門。上上起門者。今且依論指配其文。具釋如本法華疏解。或由上句故下句得起。或由下句上句得起。非唯一故名上上起。準論今當以第四句釋第一句。以第六第七句釋第二句如大象王。以第九第十句釋第三句。以第十二句釋第四句。以第四句釋第五句。   經。心善解脫慧善解脫所作已畢捨諸重擔逮得己利。   贊曰。準論心慧二種解脫文中。不以上下句義來解。所作已畢準論當句自釋。捨諸重擔準論今當通上下釋。以其第八第十三句釋。逮得己利準論今當以第九句釋第十句。   經。盡諸有結得大自在住清淨戒善巧方便智慧莊嚴證八解脫已到彼岸。   贊曰。盡諸有結準論今當以第十句釋。此第十一得大自在準論次第應第四句。今在第十二以第四五六七四句釋。第十二住清淨戒者準論應當已作所作。戒學圓滿道諦所收。即此淨戒是所應作。準論當句自釋。善巧方便智慧莊嚴合為一句。同因智故準論應當至心自在。論雲善過見道修道智故。當句自釋。證八解脫者準論今當以第四句釋。第十五句已到彼岸者準論今當第十五句釋。第十六準即有四句。為下向上釋。謂第一句以第四句釋。第二句為第六七釋。第三句為第九十釋。第四句為第十二句釋。有六句經為上向下釋。謂第五句為第四句釋。第十句為第九釋。第十一句為第十句釋。第十二句為第四五六七句釋。第十五句為第四句釋。第十六句為第十五句釋。三句當自解釋。謂所作已畢住清淨戒善巧方便智慧莊嚴二句不釋。謂心善解脫慧善解脫。一句通為上下句釋。謂捨諸重擔。頌曰下釋上有四。上釋下有六。三單二不釋。一通於上下。總別相門者。初阿羅漢是總應義。下十五句是別應義。由無學者成下十五差別應義名阿羅漢。然準論文次第不同。取彼論意依此次第釋十五應。一應不疾不遲。說法如法相應不疲倦故如經能善調伏。二應淨坐空閑處。飲食衣服一切資生不積不聚少欲知足故如經如大象王。即餘經說如大龍王。如善住龍王作象形故雲如大象王。三應受飲食臥具供養恭敬等故如經諸漏已除。四應將大眾教化一切故如經無復煩惱。五應降伏諸外道等故如經心善解脫。六應以智慧速觀察法故如經慧善解脫。七應行空聖行故如經所作已畢。八應行無相聖行如經捨諸重擔。九應行無願聖行如經逮得己利。十應降伏世間禪淨心故如經盡諸有結。十一應入聚落城邑等故如經得大自在。即是舊經第四得真自在。十二應一向行善行不著諸禪故如經住清淨戒。十三應證第一義功德故如經善巧方便智慧莊嚴。十四應起諸通勝功德故如經證八解脫。十五應如實知同生眾。得諸功德為利益一切諸眾生故如經已到彼岸。頌曰。中.靜.受.將.伏.以.空.相.願.降.入.向.證.起通.如實應.十五。攝取事門者。準法華論攝取十種功德。今為十一。以第二攝取諸功德中攝於三句。分之為二。一降伏世間。二降出世間。今既與彼次第不同故。開第二為兩功德成十一種。一攝取不違功德隨順如來教行故。如經能善調伏。二攝取勝功德。如經如大象王。三攝取功德如經諸漏已除無復煩惱。四攝取降伏出世間學人功德。如經心善解脫慧善解脫。五攝取滿足功德滿足學地故。如經所作已畢。六攝取過一切功德。一者過愛故。二者過求命供養恭敬故。三過上下界已過學地故如經捨諸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七攝取降伏世間功德。如經得大自在。八攝取所應作勝功德。所應作者依法供養恭敬尊重如來故。如經住清淨戒。九攝取應作利益眾生功德。如經善巧方便智慧莊嚴。十攝取上上功德。如經證八解脫。十一攝取上首功德。如經已到彼岸。此但略配經文。解文如本法華疏辨。頌曰。不違.勝.功德.降.滿.三種過.伏世.所應作.利益.上上首。   經。其名曰具壽阿若憍陳如具壽阿說侍多具壽婆涅波具壽摩訶那具壽婆帝利迦。   贊曰。後列名也。有二。初列無學。次簡別有學。列無學中有十一人。諸經列名前後不定。今此多依出家前後。如報恩經說。此即最初五苾芻也。先度因緣及釋陳如名如本法華疏。言具壽者具福慧二命。然舊翻者多雲慧命。今顯雙成故雲具壽。阿說侍多者阿說雲馬侍多雲勝。亦云阿說婆侍多。即舊所說馬勝苾芻。婆涅波者此雲氣息。摩訶那摩此雲大名。甘露飯王之第二子。王有二子。一雲阿泥律陀。二名摩訶那摩。婆帝梨迦此雲善賢。是白飯王第二子也。王有二子。一名難提迦。二名婆帝利迦。   經。大迦葉波優樓頻螺迦葉伽耶迦葉那提迦葉舍利子大目乾連。   贊曰。此之六人如本法華疏辨。   經。唯阿難陀住於學地。   贊曰。簡別有學。   經。如是等諸大聲聞。   贊曰。結歎也。以具前十六句功德故雲大聲聞。   經。各於晡時從定而起往詣佛所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退坐一面。   贊曰。第四詣佛。文分為四。一來時。二出定。三詣佛。四到儀。餘皆準此。   經。復有菩薩摩訶薩百千萬億人俱。   贊曰。明菩薩眾。文亦分四。此即標類舉數。亦如本法華疏大般若四百八十六廣說名摩訶薩。諸經論說數大小別。此應雲百分千萬億菩薩。○第二歎德有二十五句經文。分為二十二種德。一具大神通德。二名高他委德。三修因圓滿德。四現相利生德。五具辯說法德。六離諸障染德。七紹佛不斷德。八降伏魔怨德。九摧諸外道德。十繼佛宣揚德。十一嚴淨佛土德。十二他利不虛德。十三自利具忍德。十四常攝有情德。十五侍佛不滅德。十六弘誓無窮德。十七深殖善因德。十八了法無生德。十九緣境不共德。二十善巧化生德。二十一闡揚聖教德。二十二證法無疑德。   經。有大威德如大龍王。   贊曰。第一德具大神通名大威德。能除不信能生善根猶如大龍。能降雹除不信。能注雨生善芽。又有威力。準瑜伽三十七廣釋威力。或此威力即諸句之總。威力多種故。   經。名稱普聞眾所知識。   贊曰。第二德名稱普聞無量世界。鹹為一切眾生所識。   經。施戒清淨常樂奉持。   贊曰。第三德總攝六度。修因始圓。七最勝中無染最勝名為清淨。或三輪淨如解深密等。六度各有十種清淨。廣如彼明。修恆不捨名樂奉持。即長時意樂。七最勝六意樂。各舉於一以顯其餘。   經。忍行精勤經無量劫。   贊曰。七大性中精進大性。亦影攝餘。   經。超諸靜慮繫念現前開闡慧門善修方便。   贊曰。此諸菩薩八地已上唸唸倍前。及過二乘名超。恆在定故名繫念現前。敷揚法教名開闡慧門。故法華論雲。其智慧門名阿含甚深。抉擇會通名善修方便。又復善修方便願力等。或復具修十二善巧。此經文意。清淨奉持經無量劫並通諸度。六度略章如本無垢稱疏。   經。自在遊戲微妙神通。   贊曰。第四德準華嚴經。佛子有十種遊戲神通。謂一現捨天壽。二現受生。三現為童子。四現出家。五樂苦行。六向菩提樹。七現降魔。八現樂寂靜成無上覺。九轉法輪。十入涅槃。意示諸相為利眾生。廣如大般若最勝天王會釋。   經。逮得總持辯才無盡。   贊曰。第五德。逮謂及至。得四總持及四辯才皆悉無盡。不唯七中不斷盡一勝故無盡故。由利他不息故皆無盡。   經。斷諸煩惱累染皆亡。   贊曰。第六德。惑業苦三如次煩惱累染。或復惱累是種現。染即習氣並所知障。以煩惱俱同一名說。已正將斷故得雲皆。   經。不久當成一切種智。   贊曰。第七紹佛不斷德。此諸菩薩越前二劫。或處法雲皆補一生稱為不久。菩提在未。故曰當成。得薩般若雲一切種智。種謂種類。若空若有若理若事名一切種。於此鹹達名一切種智。依主釋也。一切種者於是境聲。   經。降魔軍眾而擊法鼓。   贊曰。第八降伏魔怨德。魔即四魔。軍即十軍。廣如法苑破魔章辨。魔軍從化勝敵先鳴。顯實開權為擊法鼓。   經。制諸外道令起淨心。   贊曰。第九摧諸外道德。具四無畏摧諸外道。令生正信雲起淨心。   經。轉妙法輪度人天眾。   贊曰。第十繼佛宣揚德。於資糧等五位轉其四位二不退法輪。如本法華疏辨。   經。十方佛土悉已莊嚴。   贊曰。第十一嚴淨佛土德。關閉一切諸惡趣門淨土之義。如本無垢稱疏。   經。六趣有情無不蒙益。   贊曰。十二利他不虛德。梵雲底利瞿尼多。此義譯為傍生。梵雲那麗多。義譯雲餓鬼。亦云閉戾多。梵雲末奴沙。義譯雲人。天趣.修羅。那落迦三趣之名及六趣義。如本法華疏。善知根性而於五道以現其身。善巧方便力現形說法。其見聞者無不蒙益。由能成就四種法故。能化眾生皆蒙利益故。思益第一雲。一常求利安眾生。二自捨己樂。三心和忍。四除憍慢。   經。成就大智具足不忍。   贊曰。第十三自利具忍德。成智自利。大忍具三。即由與彼七大相應故皆名大。或復大智即智大性。具解二空故。然瑜伽攝異門分雲。大智者經無量劫修名為大智。即七大性中時大性也。故知忍名為大亦同於智。又釋。如智度論第六言。大忍成就者。以等忍法忍此二增故名為大忍。具足即成就義。有多復次。或可。成就是得。謂得勝品名之為大忍。故彼論釋雲。此二忍增長名為大忍。又解。今言具足即具三忍。謂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諦察法忍。然準無盡意經。即由具足大忍能成就大智。彼經雲。修四忍具足智慧。一於求法時忍他惡罵。二不避寒熱風雨等。三隨和上阿闍梨行。四於求法時忍空無相。準此即應以下釋上大智所以。   經。住大慈悲心有大堅固力。   贊曰。常攝有情德。故法華經論雲。攝取眾生方便者如經以慈修身。既慈能無樂與樂。悲有苦能拔其苦。故能攝取眾生。俱言大者。異二乘故非佛不共德中大悲。彼唯佛成名不共。故有大堅固力者。常行不捨名為堅固故。思益經第一雲。菩薩有四法。堅固其心而不疲倦。一於眾生起大悲。二精進不懈。三信解生死如夢。四正思惟佛之智慧。此意由愍眾生精進不懈。見生死苦如夢不實。思求佛智故行慈悲其心堅固。   經。歷事諸佛不般涅槃。   贊曰。侍佛不滅德。於一切佛常修正行雲歷事諸佛。為度眾生無息時故。不求般涅槃故。辨中邊論雲。由利他不息。   經。發弘誓心盡未來際。   贊曰。弘誓無窮德。發四弘願能盡未來。   經。廣於佛所深種淨因。   贊曰。深殖善因德。即法華經等雲。於諸佛所殖眾德本。即於佛所修十供養名為淨因。所求菩提所修十供養二種俱因。或淨之因。或因即淨。   經。於三世法悟無生忍。   贊曰。了法無生德。悟三無生忍。依空脫門觀遍計性。悟本性無生忍。依無願脫門觀依他起。悟自然無生忍。依無相脫門觀圓成實。悟惑苦無生忍。問。遍計體無。圓成常住。今此經文雲三世法。如何得雲觀於三性得三種忍。答。於依他上觀二我無。即依他中亦有圓成。非即離故。故辨中邊頌曰。虛妄分別有。於此二都無。此中唯有空。此意有虛妄分別。於此之上二我皆無。此依他中唯有真空。故三世者但舉依他顯餘二性。   經。逾於二乘所行境界。   贊曰。緣境不共德。二乘緣境行相可得。菩薩不爾。故無性攝論第八雲。無分別智於真如境相似而行。此意真如無一切相。智稱於如亦無行相。又了二空。彼唯了一故逾二乘。   經。以大善巧化世間。   贊曰。善巧化生德。依六神通及十二種方便善巧。外六種中而化世間。或依大乘說蘊界等。諸善巧法以化世間。簡小乘故名大善巧。   經。於大師教能敷演。   贊曰。闡揚聖教德。以能依彼瑜伽八十一攝釋分中解釋之法。故雲於大師教能敷演。已得總持殊勝四辨故能敷演。住善慧地故。   經。祕密之法甚深空性皆已了知無復疑惑。   贊曰。了法無疑德。祕密即四祕密。即三空性名為甚深。如法華論釋。諸佛智慧有五甚深。智慧之性亦名智慧故。一義甚深。二體。三內證。四依止。五無上。非二乘境故名甚深。後智能了根本智知。事理疑盡故無復惑。   經。其名曰無障礙轉法輪菩薩常發心轉法輪菩薩常精進菩薩不休息菩薩。   贊曰。第三列名有五十三。德廣名高見聞獲益。不可具列。略舉爾許。於中立名或從本願或從德行。自他勝利以立其名。初二說法後二精勤說法修勤對。皆以能降二四種魔。故轉法輪無有障礙。得說不退轉故轉不退輪。故無障礙。弘法無息悲念有情故。常發心為物轉法。得樂說不退轉故。以得樂說無斷辨故。常發心轉自利恆勤故名常精進。利他常策故名不休息。或他利自利對。   經。慈氏菩薩妙吉祥菩薩觀自在菩薩。   贊曰。慈氏梵音梅呾麗曳。此雲慈氏。或雲那。即慈姓中生。或本性行慈。或雲曳尼即女聲中。以母懷慈。曼殊室利此雲妙吉祥。阿縛慮枳帝濕伐邏耶此雲觀自在。此三初即與樂拔苦。吉祥與樂。觀音拔苦。與樂拔苦對。   經。總持自在王菩薩大辯莊嚴王菩薩。   贊曰。於第九地能離二愚具足四辯。故總持自在。具足七辯常為大乘名大辯莊嚴。持法說法對。   經。妙高山王菩薩大海深王菩薩。   贊曰。智慧難仰如妙高山王。其定叵測猶如大海。智定自在俱譬如王。智高定邃對。   經。寶幢菩薩大寶幢菩薩地藏菩薩虛空藏菩薩。   贊曰。了有高勝如寶幢。了空高勝名大寶幢。了有了空對。大悲荷負遍地為藏。能以虛空而為寶藏。大悲大智對。   經。寶手自在菩薩金剛手菩薩歡喜力菩薩大法力菩薩。   贊曰。此有二對。手出珍寶能破貧窮。智手能壞自他二障名金剛手。濟貧破障對。歡喜意樂常行難屈雲歡喜力。大乘法施能摧伏他無明等障。或自依法除諸障故名大法力。難屈降他對。   經。大莊嚴光菩薩大金光莊嚴菩薩。   贊曰。以大智定光。而自莊嚴名大莊嚴光。以金光明最勝王經。而利於物名大金光莊嚴。簡自利他故名為大。自嚴嚴他對。   經。淨戒菩薩常定菩薩極清淨慧菩薩。   贊曰。此三三學因各得圓備。據實齊修從本願說。大福大智對。戒福慧智。定通二種。或從於智。能發智故。   經。堅固精進菩薩心如虛空菩薩不斷大願菩薩。   贊曰。以三練磨策勤無退名堅固精進。其心無礙如虛空。四弘不捨名不斷大願。不退常修對。如空通二。   經。施藥菩薩療諸煩惱病菩薩醫王菩薩。   贊曰。施藥療身病。療煩惱者除心疾。醫王具除。療身療心對。   經。歡喜高王菩薩得上授記菩薩。   贊曰。若見眾生含笑。先言令生歡喜。而得自在名高王。處灌頂位得上授記。他進自進對。   經。大雲淨光菩薩大雲持法菩薩大雲名稱喜樂菩薩大雲現無邊稱菩薩。   贊曰。大法智雲含眾德雨名大雲。餘皆準此。智能除垢闇名淨光。貪諸功德名持法。除闇持法對。美名遐布聞者皆喜樂。樂音五孝反名。遍十方雲現無邊稱。他樂遠聞對。   經。大雲師子吼菩薩大雲牛王吼菩薩大雲吉祥菩薩大雲寶德菩薩。   贊曰。所作決定名大師子吼。能摧怨敵名大雲牛王吼。上二能作能降對。能生大福利名吉祥。善法自嚴名寶德。他自獲益對。   經。大雲日藏菩薩大雲月藏菩薩大雲星光菩薩大雲火光菩薩。   贊曰。破不善闇如日。能令安樂如月。破惡證真對。種種明照如星。隨情成就如火光。能照能成對。   經。大雲電光菩薩大雲雷音菩薩。   贊曰。於生死夜能作照明。示於正道名電光。說法驚利如雷音。示道驚悟對。   經。大雲慧雨充遍菩薩大雲清淨雨王菩薩。   贊曰。法能生智名慧雨。法能除障名清淨雨。有威力故如雨。無不利故充遍。生善滅惡對。   經。大雲華樹王菩薩大雲青蓮華香菩薩大雲寶旃檀香清涼身菩薩。   贊曰。因行已圓將得覺果。名華樹王。能敷妙理開眾生眼功德遠聞名青蓮華香。得清淨法身具五分香名寶栴檀香。清涼身在法雲地得諸功德充滿法身。成因現果對。初二是因。以華得果故。後一為果。雲涼身故。   經。大雲除闇菩薩大雲破翳菩薩。   贊曰。能破癡闇名除闇。能破二執名破翳。破闇除執對。   經。如是等無量大菩薩眾。   贊曰。總結。   經。各於晡時從定而起往詣佛所。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退坐一面。   贊曰。詣佛文段有四。如前分別。   經。復有梨車毘童子五億八千。   贊曰。第三文段分為四。此標類舉數。舊雲。離車或雲離咕毘。今雲利車毘。有雲王種。有雲婆羅門姓。準維摩經無垢稱雲五百長者子。不言王種或是王種亦名長者。如祇域長者。   經。其名曰師子光童子師子慧童子法授童子。   贊曰。第二列名有二。初列後結。有決定智光有決定慧。能以正法授諸有情。如次配三。   經。因陀羅授童子大光童子大猛童子佛護童子法護童子僧護童子。   贊曰。從天帝乞。帝所授與名因陀羅授。能以智火破自他闇名火光。勇決修道名大猛。佛法僧念名佛護等。   經。金剛護童子虛空護童子虛空吼童子寶藏童子吉祥妙藏童子。   贊曰。如名準釋。   經。如是等人而為上首。   贊曰。結。   經。悉皆安住無上菩提於大乘中深信歡喜。   贊曰。歎德。至不退位雲安住菩提。又能為護法城住持正法雲安住菩提。證不壞信深生歡喜。   經。各於晡時往詣佛所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退坐一面。   贊曰。詣佛。   經。復有四萬二千天子。其名曰喜見天子.喜悅天子.日光天子.月髻天子.明慧天子.虛空淨慧天子.除煩惱天子.吉祥天子。如是等天子而為上首。皆發弘願護持大乘。紹隆正法能使不絕。各於晡時往詣佛所。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退坐一面。   贊曰。次列諸天文亦有四。如前。多是三十三天及四王天。以近先列。世俗立名不可具釋。歎德中有二。一發四弘願。二守護大乘。守護大乘即攝受正法。攝受正法堪能荷負四種重任。如勝鬘經說。故能紹隆正法。正法有三。謂正證正行正教。自能令他依正教起正行證正果。故使不絕。彌勒問論有五法。攝取妙法。一為報佛恩故。二為自身令妙法久住。三供養諸佛。四為欲利益眾生。五難得妙法故。準寶雨經第十成就十法能攝正法。一於末法無有能持。有能受大素呾纜者恭敬供養。二為他說法。三見能修學深生歡喜。四聽聞正法無有希望。五於法師起導師想。六能於正法起甘露想。七能於正法仙起藥想。八能於正法起良藥想。九能專求正法不顧身命。十希求正法起修行想。   經。復有二萬八千龍王蓮華龍王□槾娑騃□□祊□□□祐□□□靈□□□□□□□□□□□□□□□□□吝駕□□□□□榖□礹觀奸□□息□□□□□□□□祐□□□□□□□□□J□□□E饌□□□□□□   贊曰。文亦有四。如前。蓮華此依華池住。翳羅此雲樹。缽拏此雲葉。依此樹葉住。或食此葉即善住龍王。乃至如意依珠說名。歎德有三。一受持正法。二起深信心。三讚說守護。   經。復有三萬六千諸藥叉眾毘沙門天王而為上首其名曰菴婆藥叉持菴婆藥叉蓮華光藏藥叉蓮華面藥叉顰眉藥叉現大怖藥叉動地藥叉吞食藥叉是等藥叉悉皆愛樂如來正法深心護持不生疲懈各於晡時往詣佛所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退坐一面。   贊曰。列藥叉眾。文亦分四。藥叉此雲勇健。亦云捷疾。亦攝地行諸邏剎婆。邏剎婆此雲暴惡。歎德有三。一愛正法。二能護持。三不疲倦。   經。復有四萬九千揭路荼王香象勢力王而為上首。   贊曰。鳥王眾此雲妙翅。下隨舊譯亦云金翅。力勢如香象。或有勢力能怖香象。或可。鳥象類別。即香象王。   經。及餘健闥婆阿蘇羅緊那羅莫呼洛伽等山林河海一切神仙並諸大國所有王眾中宮后妃淨信男女人天大眾悉皆雲集。   贊曰。總舉餘眾。   經。鹹願擁護無上大乘讀誦受持書寫流布。   贊曰。歎德有四。一願擁護。二自誦持。三書寫。四流布。   經。各於晡時往詣佛所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退坐一面。   贊曰。詣佛。   經。如是等聲聞菩薩人天大眾龍神八部既雲集已各各至心合掌恭敬瞻仰尊容目未曾捨。   贊曰。總結有二。初結次儀軌。求法專誠故至心。表冥所說故合掌。崇仰曰恭恭深曰敬。睹相嚴形希成佛果。故瞻仰尊容。更無異盻雲不暫捨。   經。願樂欲聞殊勝妙法。   贊曰。說因成就。因眾欲聞佛方可說。   經。爾時薄伽梵於日晡時從定而起觀察大眾。   贊曰。發起序有二。此初時成就及說法所依威儀成就。即審機宜也。或名說儀圓滿。具包義故。   經。而說頌曰金光明妙法最勝諸經王甚深難得聞諸佛之境界我當為大眾宣說如是經。   贊曰。此標說成就。有二十四頌大分為三。初一行半總標深妙。許為眾宣。次二十行半別標所說。歎勝令習。後有二行總結勝益。讚人勸學此即初也。頌者舊曰偈梵雲伽他。訛故雲偈。頌歌美之義。即此諷誦。前未長行即作誦故。問。諷誦應頌二頌何別。答。應頌之頌是教。諷誦之誦是言。問雲。何諷誦是言應頌是教。答。瑜伽八十一雲。應頌者謂長行後宣伽陀。此意此伽陀直詮諸義。諷誦者論雲。謂以句說。此意以句說彼所說。一行半中初二句標能詮教。次二句標所詮義。後二句許當為說。以能詮彼菩提涅槃深因妙果故為最勝。是諸經王。標所詮中準大乘莊嚴經論雲。求法有四因緣。一為色。二為非色。三為神通。四為正法。為色者相好因故。為非色者滅煩惱病因故。為神通者自在因故。為正法者無盡因故。如梵天王問經說。菩薩求法具足四想。一者如妙寶。想難得義故。二如良藥。想除病義故。三如財物。想不散義故。四者如涅槃。想苦滅義故。由法是相好莊嚴因故如妙寶想。由法是滅煩惱病因故。如良藥想。由法是神通自在因故。如財物想。由法是正法無盡因故如涅槃想。今此經中甚深難得聞。標初三因。俱難得故。諸佛之境界標第四因。以大涅槃唯佛與佛乃能究盡。是佛所得雲是佛境界。此標下所說。世出世間因果皆盡如是者總指此經。   經。並四方四佛威神共加護東方阿□尊南方寶相佛西方無量壽北方天鼓音。   贊曰。下二十行半別標也。於中分四。初三行半標壽命下盡滿願品經之正宗。正所明法謂二因二果。二眾生身不具下有六行頌。標正宗之中舉能勸學。三護世四王眾下有五行頌。標觀察品已下乃至付囑流通分中正所修行。四若有聞是經下六頌。標諸品中讚勸持讀。初三行半中復分為七。一一行半標壽量品。二我復演妙法一句標三身品。三吉祥懺中勝等二句標懺悔品。四淨除諸惡業等二句標滅業障品。五常與無量樂標淨地品.蓮華喻讚品.金勝陀羅尼品.六一切智根本標重顯空性品。七諸功德莊嚴標依空滿願品。此即初也。釋迦四佛同說此經故雲並四方四佛。四佛因緣如觀佛三昧海經第七說。阿□佛等四佛言。我念曾昔空王佛所出家學道。時四比丘共為同學。佛涅槃後入塔觀像。見眉間相如佛無異願除我罪。如大山崩五體投地懺悔諸罪。依此因緣後八十億阿僧祇劫不墮惡道。常見諸佛於諸佛所受持甚深念佛三昧。得三昧已諸佛現前授我記別。東方有國名妙喜。彼佛名阿□。即第一比丘是。南方有國名歡喜。佛名寶相。即第二比丘是。西方有國名極樂。佛名無量壽。即第三比丘是。北方有國名蓮華莊嚴。佛名微妙音。即第四比丘是。問。何故四佛同說此經。答。為彰四德並釋迦。即顯佛果所有五法。謂四智真如。攝得菩提涅槃皆盡。   經。我復演妙法吉祥懺中勝能滅一切罪。淨除諸惡業。   贊曰。第二三四。復演妙法標三身無上菩提。故雲妙法。吉祥懺中勝。依願三身而行懺悔。懺悔中勝。能滅一切罪者。三世三業三界苦果及三煩惱。其能折伏除滅故。下經雲。金光明鼓出妙聲。遍至三千大千界能滅三途極重罪及以人天諸苦厄。言淨除諸惡業標下滅業障品。業及業因俱名惡業。故唯識論雲。業之眷屬亦立業名。或惡因所發業感惡果業亦名惡業。以可惡故三界俱是。或無種性者但除三途八難之業。   經。及消眾苦患常與無量樂一切智根本諸功德莊嚴。   贊曰。初句屬標滅業障品。前句諸惡業是因。此所感惡果通三界果。若約無性但三塗八難及八苦少分。不離生老死並五盛蘊苦。常與無量樂。標下淨地蓮華讚金勝三品。修六度行得十王果並佛位故。無性與人天樂。有性與佛位等。一切智根本標重顯空性品。以真如理是真空性名如來藏。與諸功德為依為持故。寶性論釋。無始時界。界是法因。即以真如為諸法因。因稱為本故為智本。以一切智證真如故偏言一切智本。據實了俗由證於真。亦為一切種智本。據證智說略其種智。或一切智非是二中一切智也。此是總言一切諸智。即十智四智等名一切智。如皆是本故雲一切智根本。諸功德莊嚴標依空滿願品。由依真理而以起修既證德本。故能圓滿一切功德真實莊嚴。如般若經。嚴土嚴身皆令觀理方始得圓。此經亦爾。   經。眾生身不具壽命將損減諸惡相現前天神皆捨離。   贊曰。下標正宗之中舉能勸學。於中分二。初三行半舉諸苦難。令生厭離。後兩行半顯經能除令忻修學。初復分二。初二行明惡果。後一行半明苦因。初中又二。初一行內身苦。後一行外緣苦。此即內身。身不具闕諸根。即生苦收。或病苦攝。壽命將滅業盡緣終。或枉橫捨壽。即死苦也。諸惡相現者鳥鳴百怪。頭上華委四大乖違色相衰變。即病老苦。如次生死老病苦。壽命未盡由修福業百神扶衛諸業盡。若現前不能修善善神捨離。   經。親友懷瞋恨眷屬悉分離彼此共乖違珍財皆散失。   贊曰。外緣苦。親友懷瞋恨怨憎會苦。眷屬悉分離愛別離苦。彼此共乖違下二句求不得苦。   經。惡星為變怪或被邪蠱侵若復多憂愁眾苦之所逼。   贊曰。明苦因初一行外苦因。後半行內苦因。   經。睡眠見惡夢因此生煩惱。   贊曰。內苦因。   經。是人當澡浴應著鮮潔衣於此妙經王甚深佛所讚專注心無亂讀誦聽受持。   贊曰。下明經力能除。令忻修學有三。初半修行儀。次一行正修行。後一行結經功力。正修行中初二句明所學法。後二句明正修行。於讀及誦若聽並受持。皆須專注心無散亂。即讀誦等生聞慧。受持生修慧。影顯思慧。或專注心不亂生思。餘是聞修。三慧具足。又澡浴著淨衣是戒學。專注是定學。讀誦等是慧學。令依此經修其三學。   經。由此經威力能離諸災橫及餘眾苦難無不皆除滅。   贊曰。結功德力。   經。護世四王眾及大臣眷屬無量諸藥叉一心皆擁衛。   贊曰。下標流通分有五行。標正所修行。此標觀察人天品.四天王護國品.無染著品.如意品。   經。大辯財天女尼連河水神訶利底母神堅牢地神眾。   贊曰。此一行標大辯財天女品.吉祥天女及增長財物品.堅牢地神品。訶利底此雲青色。是羅叉鬼母。有五百子。極護三寶並小男女。   經。梵王帝釋主龍王緊那羅及金翅鳥王阿穌羅天眾如是天神等並將其眷屬皆來護是人晝夜常不離。   贊曰。標僧慎爾耶藥叉大將品.王法正論品.善生王品.及諸天藥叉守護品。又解。正了知即訶利底母神中標。若王法正論善生王品皆在我當說是經頌中標。以同佛說故一處標。   經。我當說是經甚深佛行處諸佛祕密教千萬劫難逢。   贊曰。標授記品已下。甚深佛行處標授記品.療病品.長者子流水品.捨身品。無上菩提唯佛能了名佛所行處。療病等品是佛因行。諸佛祕密教等二句標已下諸品。諸佛所護要大乘根熟而方與之名祕。深妙難解名密。由此千萬劫難得聽聞。故今得聞讀歎並付囑。   經。若有聞是經能為他演說若心生隨喜或設於供養。   贊曰。下六行第四段標流通分諸品之中勸讚持讀。於中分三。初一行標勸持讀。次三行明得益。後二行教持軌。此即初也。辨中邊論有十法行頌。謂供養.書寫.施他.聽.披讀.受持.並開演.諷誦.及思.修。一謂供養。二書寫。三施他。四聽聞。五披讀。六受持。七開演。八諷誦。九思惟。十修習。初八聞慧。思惟思慧。修習修慧。此中聞是經是聽聞。演說即開演。供養即初行。略舉三行。聽聞供養自利。演說利他。故且舉三。實有十種。隨喜者於十法行各有四種。一自作十法行。二教他。三慶慰。四隨喜。此且舉易影彰於餘。   經。如是諸人等當於無量劫常為諸天人龍神所恭敬。   贊曰。第二明得益有三。初得衛護此初也。   經。此福聚無量數過於恆沙讀誦是經者當獲斯功德。   贊曰。第二成勝因。   經。亦為十方尊深行諸菩薩擁護持經者令離諸苦難。   贊曰。三聖所護。   經。供養是經者如前澡浴身飲食及香華恆起慈悲意若欲聽是經令心淨無垢常生歡喜念能長諸功德。   贊曰。教持經軌分二。初一行令利他。後一自利。   經。若以尊重心聽聞是經者若生於人趣遠離諸苦難彼人善根熟諸佛之所讚方得聞是經及以懺悔法。   贊曰。總結勸有二。初一行結得勝果勸。後一行結成勝因勸。得果有二。初生人趣有漏果。遠離諸苦難非但離諸難亦得涅槃果。或創標宗未說深果。但雲人趣得離八難。若說勝果恐初機人未能信故。   金光明最勝王經疏卷第一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788 金光明最勝王經疏   金光明最勝王經疏卷第二(本)   翻經沙門慧沼撰   如來壽量品第二   如來壽量品略以三門分別。一來意。二釋名。三解難。言來意者略且有五。一令生正解。二令得菩提。三令得涅槃。四令起妙行。五為機感。言生正解者。從此品已下至依空滿願品來九品明經正宗。初二品明果。次五品明行。後二品明境。又解。初二品總別明果令其欣樂。次夢懺悔品已下欲令修行。修行之本無過斷惡修善。懺悔滅障二品斷惡。已下修善。修善之中初淨修諸地。次蓮華喻讚除疑說因。金勝陀羅尼令見諸佛使行不退。重顯空性慾令行契於真。依空滿願證理行圓。今此一品即是總明菩提涅槃並別明涅槃。眾若不聞如來為說菩提涅槃則不能正解。既不正知何能求習菩提涅槃無上勝果。故此先果令生解悟。故下文雲。為欲利益此諸異生及眾外道。如是等類令生正解。二令得菩提者。諸佛出世本欲令生獲菩提果。果不虛得必藉行因。因託境生行方得立。若不先明其果不能令起忻心。忻心既生即願修行。既令修行次明其境。前既陳其由致眾各希渴聞經。世尊正為陳宗先說如來壽量。欲令聞者證得菩提。故次下雲。為欲利益此諸異生及眾外道如是等類。令生正解速得成就無上菩提。故序品後有此品生。三為得涅槃者。下雲。然彼如來欲令眾生見涅槃已生難遭想等。又攝大乘論雲。佛為見如來常不樂涅槃者故。現涅槃令樂圓寂。故序品後明如來壽量。四令起妙行者下文雲。於佛世尊所說經教。速當受持讀誦通利。為人解說不生謗毀。是故如來現斯短壽即令起行。故此品生。五為機感者。三萬二千天子聞說壽量皆發菩提心。為機感應聞聞即獲益。餘益準知。言釋名者。三身諸佛俱號如來。壽即是命。量謂限量。或謂量度。即量度貶量佛壽之限齊。即如來之壽量。或如來壽之量。皆依主釋。即任法性而凝然。隨願緣而相續。應物機而無斷。壽德難測。即依法性持功德相。決定凝湛是法身命根。如佛及土性相有異此亦應爾。或即功德相自凝然能持自體名為壽量。依鏡智種由大願種力令四智品決定相續盡眾生界。是報身壽。由大悲種力隨生感緣。現色蘊身決定分限。是他受變化二身壽。體許假立故思亦願收。不違唯識。由業所引。三解妨難者。問。佛有三身今明何身壽命。答。具明三身。故陳如領解雲。法身性常住。修行無差別諸佛體皆同。所說法亦爾法身也。諸佛無作者亦復本無生解雲。諸無作者非業煩惱作。亦復本無生不有煩惱生故。天親般若論明受樂報佛雲。遠離於諸漏及有為法故。遠離諸漏即此本無生。及有為法故即此無作者。或可。非有漏業作非煩惱生。又雲諸佛金剛體權現於化身即化身也。故通三佛。問。應化行法由二因感。見可生疑。自性非因生。自受用身非餘見境。不於彼疑何須說壽。答。自性雖非因生然由因證。自受雖非餘見說二欲令欣求。妙幢假化生疑。佛因具說三壽。問。何故釋迦現居此界不自說壽令他說耶。答。生宜聞故。彰四德故。除疑勝故。若唯自說他非決故。問。四佛說壽妙幢解生。何假釋迦重複陳說。答。菩提涅槃無上妙果。若不三說餘不能解。故四佛創談釋迦重說。陳如覆問喜見更彰。四佛即顯四德。三說即為三身。由此多因不唯一說。問。準文驗理但說菩提。如何今言亦明圓寂。答。準此經文下。聞壽量時眾得益。又妙幢雲。親於佛前及四如來並二大士諸天子所。聞說釋迦牟尼如來壽量事已復從坐起白言。世尊若實如是不般涅槃無舍利者。雲何經中說有涅槃及佛舍利。此既時眾得益。復雲說已。即明佛前聞壽已了。今更請問說有涅槃。佛復答雲。如是應知有其十法。能解如來應正等覺真實理趣說有究竟大般涅槃。又準天親菩薩法華經論釋。壽量品文初說壽量明菩提無上。說醫師喻明涅槃無上。今此經中初說壽長明菩提也。後說父母多財等喻明涅槃也。問。若爾何故二喻不同。答。彼據除惡故喻醫王。此喻生善故喻父母。又復醫王父母二雖不同。不滅示現令生慕仰義意相似。問。四佛如來妙幢室說。爾時慶喜在鷲峰山。如何結集雲我聞等。答。準下文雲。妙幢菩薩與無量大眾詣鷲峰山頂禮佛足。以如上事具白世尊。是故得雲我聞如是。問。文中既有總別不同。涅槃何故不如三身別品。答。以文少故。事相同故合為一品。   經。爾時王捨「大城有一菩薩摩訶薩」名曰妙幢。   贊曰。就此品中大文分二。初總說菩提涅槃。二爾時妙幢菩薩親於佛前已下別明涅槃。初文有五。一妙幢疑佛壽促。二他佛說命無窮。三釋迦自陳常安。四喜見重成不滅。五時眾領解獲益結成。初文有三。一舉念請人。二明所疑境。三述疑所因。初文又三。一明住處。二列其名。三略歎德。此初二文。勝智迥秀獨超群表。假喻立稱名曰妙幢。梵雲鴝嚧只囉。此雲妙雞頭雲幢彗星名幢舊雲信相。相者梵雲耶瑟致。今既雲鴝嚧只囉。雞頭故名妙幢。信性是淨。妙義相似。幢者高顯。故謬雲相。   經。已於過去「無量俱胝那庾多百千佛所承事供養植諸」善根。   贊曰。歎德。俱胝者準俱捨論十億為一俱胝。準華嚴經心王菩薩問僧祇品。萬萬為億。億億為一□□謗車□□諍□□c□□蛨□§□珨□詳帥□□□□□帶帤□□□□□|□□□□耨□§□□嶡□□¥□□珧M□□□□□□□□□§嶢□蕁□□□□耙□¥□麥□□□□□□□‥□□擤□□□□□|□帶□艣‥□□譥□□□藥□□□□□□悅□I□譥□帣□□□滎翣□□□檨f□j□□□j□¥憒□□□□|c□認韣□   經。是時妙「幢菩薩獨於靜處作是思惟以何因緣釋迦牟尼如來壽命短促唯」八十年。   贊曰。所疑境。   經。復作「是念如佛所說有二因緣得壽」命長。   贊曰。述疑所因有三。初牒所疑因。二假為徵釋。三成前疑意。此即初。   經。雲何「為二一者不害生命二者施他」飲食。   贊曰。假為徵釋。   經。然釋迦牟「尼如來曾於無量百千萬億無數大劫不害生命行十善道常以飲食惠施一切餓餓眾生乃至己身血肉骨髓亦持施與令得飽滿」況餘飲食。   贊曰。此成前疑意。準此經文及涅槃第三。長壽因緣萬行皆是。得三身故。但舉施食及不殺生此通。有情壽命因緣故偏舉問。恐生見佛壽八十年便疑。不殺及佈施食非感長壽。欲令依身長道接物便宜故也。   經。時彼菩薩「於世尊所」作是念時。   贊曰。第二他佛說壽無窮有六。一他佛現身。二妙幢喜問。三彼佛為答。四妙幢重問。五佛更為陳。六說已不現。此即第一他佛現身。文分為八。一應時節現。二變土淨方。三寶座莊嚴。四佛身垂降。五放光照境。六光現嘉祥。七光利群生。八略指總結。此即初也。以佛說法無罪故。所以應於菩薩念時現故。   經。以佛威力「其室忽然廣博嚴淨帝青琉璃種種眾寶雜彩閒飾如佛淨土有妙香氣過諸天香芬馥」充滿。   贊曰。變土淨方有四。一舉能變人。二明變土量。三所變土相。四明香薰。問。此何佛變。答。一解是釋迦變。如法華經。化佛欲集釋迦變故。一解是四佛變。亦如妙音將至此土預現華座等。二解此正。何以故。下放光現瑞令生愛樂皆四如來。故知淨土亦四佛變。言帝青琉璃者是天帝釋青琉璃寶。寶中勝故故偏舉之。有漏情局無漏心通。故廣博淨。由無分別智故有帝青。雖妙幢捨淨如佛土。具五分香釋文可知。   經。於其「四面各有上妙師子之座四寶所成以天寶衣而敷其上復於此座有妙蓮華種種珍寶以為嚴飾量等如來自然」顯現。   贊曰。三變寶座有四。一座體座四者表四生類皆得成佛故以四寶成。如師子王之所處故。言四寶者。一金。二銀。三吠琉璃。四頗胝迦。表四無畏故。以天寶衣等者二明敷設。表其淨命。復於此座等三莊嚴。表出生死得七覺華。珍寶為飾亦七聖財之所嚴故。四坐量寶座稱身故量等如來。不由妙幢之力故雲自然顯現。   經。於蓮華上「有四如來東方不動南方寶相西無量壽北天鼓音是四如來各於其座加趺」而坐。   贊曰。四如來垂降華坐喻法身。四佛表四德。何故四方各現一佛表四德耶。答如經中說。四方喻於生住異滅。此有為相。四德翻彼不生住異滅故四方現。問。四威儀中皆得說法。何故要現結加趺坐。答。隨彼機宜所樂現故。準瑜伽論第三十說五因緣故。一由身攝歛速發輕安。二由宴坐能經久住。三由此宴坐是不共法。四由此宴坐形相端嚴。五由此宴坐佛及弟子共所許故。準智度論為降魔故。彼論雲。見畫結跏坐魔王自驚怖。何況入道人。端坐不傾動。無著般若論雲。唯寂靜坐者能覺說諸法故。此住定儀坐相順故。為示能覺諸法能說諸法。要由得定得定由坐。   經。放大光明「周遍照曜王捨大城及此三千大千世界乃至十方恆河沙等」諸佛國土。   贊曰。五放光照境。準伽耶山頂經論。放光有七義。一令生淨信。知是勝人。二者破闇愚癡屏蕩。具如本法華疏述。光有三節。一王捨。二大千。三十方欲顯三身故現三等。又明得見三身前後。故初見化次見應後睹法。舉恆河沙有其五意。亦如法華疏。大千界境數量不定。檢瑜伽鈔。   經。雨諸天華奏諸天樂。   贊曰。六光現嘉祥。雨華五義如法華疏。奏樂表得聞法嘉樂。   經。爾時於此「瞻部洲中及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眾生以佛威力受勝妙樂無」有乏少。   贊曰。七光利群生有二。初得樂後離苦。此初也。問。光燿此界此界睹光得益亦至十方。十方何不蒙益。答。準應俱益。但略不論。   經。若身不具「皆蒙具足盲者能視聾者得聞啞者能言愚者得智若心亂者得本心若無衣者得衣服被惡賤者人所敬有垢穢者」身清潔。   贊曰。離苦。雖離苦時翻彼得樂且說離苦。此離九苦。準文可知。準瑜伽論諸佛如來俱生威力能令有情見得是益。若身不具謂闕手足。黃門二形等。此等惡果報因可知。然智度論第八及業報差別等。皆悉廣說。   經。於此「世間所有利益未曾有事悉皆」顯現。   贊曰。略指總結。   經。爾時「妙幢菩薩見四如來及希有事歡喜踴躍合掌一心瞻仰諸佛殊勝」之相。   贊曰。第二妙幢喜問。於中有二。初睹佛情欣。二請除疑惑。此初也。現淨坐華放光益物並希有事。觀四如來大人之相雲殊勝相。   經。亦復「思惟釋迦牟尼如來無量功德唯於壽命生疑惑心雲何如來功德無量壽命短促」唯八十年。   贊曰。請除疑惑有二。初心疑後言請。相好等同諸佛。情不生疑。壽命異彌陀等。故言唯於壽命生疑。   經。爾時四佛「告妙幢菩薩言善男子汝今不應思忖如來壽命長短何以故善男子我等不見諸天世間梵魔沙門婆羅門等人及非人有能算知佛之壽量知其」齊限。   贊曰。第三彼佛為答有三。初略舉難思。次集眾為釋。後結成因果勸勿生疑頌後三頌。是此初也。有二。初餘不能測。後唯佛能知。初中有三。一止非。二卻結。三為釋。   經。唯除無上正遍知者。   贊曰。唯佛能知。   經。時四「如來欲說釋迦牟尼佛所有壽量以佛威力欲色界天諸龍鬼神健闥婆阿蘇羅揭路茶緊那羅莫呼洛伽及無量百千億那庾多菩薩摩訶薩悉來集會入妙幢菩薩淨」妙室中。   贊曰。集眾為釋。初集眾後為辨。此集眾。前雖列有八部之眾然有來不來。今因佛放光威力加召始能俱集。問。餘經放光。眾睹即集。何故此眾蒙光不來。答熟。有先後雖蒙光明初未能來。因佛更加方始能赴。或佛威力即是光召。   經。爾時四佛「於大眾中欲顯釋迦牟尼如來所有壽量」而說頌曰。   贊曰。為釋有二。初結集敘。後佛為說。此初也。   經。一切「諸海水可知其滴數無有能數知釋迦之壽量析諸妙高山如芥可知數無有能數知釋迦之壽量一切大地土可知其塵數無有能算知釋迦之壽量假使量虛空可得盡邊際無有能數知釋」迦之壽量。   贊曰。為說也。分二。初四行過喻分。第五一行過算分。喻四行中相傳兩釋。一雲。四行如次顯淨我樂常四德。如次能除不信.著我.畏苦.捨心四障。一雲。約佛四身以顯壽量。謂化.應亦應亦化.非應非化。如次為喻化身此沒彼現故以水喻。化依應現如水出山。故以山為喻。俱句自受用如地為山水二依。第四喻法。以無形相故。   經。若人「住億劫盡力常算數亦復不能知世尊」之壽量。   贊曰。過算分故。   經。不害「眾生命及施於飲食由斯二種因得壽命長遠是故大覺尊壽命難知數如劫無邊際壽量」亦如是。   贊曰。結成因果勸勿生疑。此二頌結成二因感長壽果。   經。妙幢「汝當知不應起疑惑最勝壽無量莫能」知數者。   贊曰。勸勿生疑。   經。爾時妙幢「菩薩聞四如來說釋迦牟尼佛壽量無限白言世尊雲何如來示現如是」短促壽量。   贊曰。第四妙幢重請。佛實壽長我已略解。有何所以現斯短促。前但答長未釋促壽所以。故今重問。準瑜伽八十一雲。釋難者。若自若他難皆應釋。當知此難略由五相。一者為未了義得顯了故。如言此文有何義耶。二者語相違故。言何故先所說異。三者道理相違故。如有顯示與四道理相違之義。四者不決定顯示故。如言何故於一種義種種異門差別顯示。五者究竟非理現見故。如言內我有何體性。有何色相而言常恆等。於此五難隨次應釋。謂於不了義難方便顯了。於語相違難顯示意趣隨順會通。如是於不決定顯示難。於究竟非現見難。當知亦爾。於道理相違難。或以黑教而決判。此意不了依小乘說名為黑教。或依道理。或為增果。或為增因。此意或隨轉或方便。為斷惡修善。所有因果說有乖返理實不違。然難雖有五。準瑜伽釋於一一難各有五意。一者為不解。二為疑惑。三為試驗。四為輕觸。五為利樂。今五難中是語相違難。釋迦說短四佛說長。有此相違故舉為難。五意之中是為利益意故問。   經。時四世尊「告妙幢菩薩言善男子彼釋迦牟尼佛於五濁世」出現之時。   贊曰。第五彼佛廣陳。文分為三。一標。二釋。三成。善男子是諸如來下是就初標中有三。一標現短壽時。二標現促所以。三結標短壽。此標時也。五濁之義如法華疏辨。亦即總標五濁。   經。人壽百年「稟性下劣善根微薄」復無信解。   贊曰。標現促所以。所以有二。一為滅惡即捨生死。二為生善即令得菩提。此為滅惡。亦別釋五濁。濁有五種。此中舉四。一命濁。謂人壽百年。二有情濁。有情濁中有三。一喜意不弘。謂稟性下劣。二宿無福慧。謂善根微薄。三多有迷愚。謂無信解。   經。此諸「眾生多有我見人見眾生壽者養育邪見我我所見」斷常見等。   贊曰。此見濁也。諸經論中所說我見有多不同。如成唯識義燈廣說。今但依文略解。言我見者瑜伽八十三總有八種。此但舉五。一我見論雲。依五取蘊我我所見現前行故。今者此文既別說我我所見。即總別異。瑜伽據總。此通總別。此言我見即無我我所。人見即有情見。謂諸賢聖如實了知唯有此法更無餘故。又復有愛著故。眾生見即數取趣見。謂能數數往取諸趣無厭足故。此三依羅什譯雲我人眾生壽者見。即瑜伽雲命者。謂即壽和合現存活故名為命者。依天親菩薩般若論。雲我眾生命者。解雲。見五蘊差別一一陰是我。如是妄取是名我見。此意總計三世五蘊差別為我見。身相續不斷是名眾生。此計五蘊從前際來相續不斷故名眾生。一報命根不斷住故。是命者。此計現在現有命故。命根斷已後生六道。是名壽者。此見未來生壽更起故。此依五蘊總別異故。養育者即養育現在。能作士夫用故。又能增長後有業故。邪見者即五見中邪見。我我所見謂依五蘊起十五見等。斷常見者即是邊見。斷謂七斷滅。常謂四遍常等。復言等者等取見惑取見及隨煩惱。略無劫濁。以其外境非所化故。非惡體故略不舉之。   經。為欲利「益此諸異生及諸外道如是等類令生正解速得成就無」上菩提。   贊曰。欲令生善得菩提故。異生外道即所為人。簡諸入地大菩薩眾。初地已上更見長故。非不現滅。   經。是故釋「迦牟尼如來示現如是短促」壽命。   贊曰。結標短壽。   經。善男「子然彼如來欲命眾生見涅槃已生難遭想」憂苦等想。   贊曰。下第二為釋。文分為三。一法說。二喻合。三結說。初法說中復分為五。一解釋。二假徵。三為通。四卻詰。五解難。此釋有三。一令於佛起希慕心。二令於法生修習意。三者曲結。此即初。故法華經雲。若我久住眾生不能生難遭想起渴仰心等。意與此同。然現涅槃準大般若最勝天王會有一因。為諸有情樂聞圓寂故現涅槃。法華論雲。為對除於大乘不集善根起增上慢。為對治此說醫師喻。示現如來般涅槃量。無性攝論有六因故。如來化身不究竟住。具如彼辨。依華嚴經雲。究竟佛事已有十種義。示現大涅槃。一明一切行悉無常故。二明一切有為非安穩故。三明涅槃趣最安穩故。四明涅槃遠離一切諸怖畏故。五以諸人天樂著色身。明色身無常是磨滅法。令彼求淨法身故。此當攝論第二義也。六明無常力強不可轉故。七明有為法不自在故。八明三界法悉如壞器無堅牢故。九明般涅槃最為真實不可壞故。十明般涅槃遠離生死非起滅故。以此十義示現涅槃。今此經文總有六義。一令生正解故。二速得成就無上菩提故。三令見滅已於諸佛所起難遭想故。四令於佛教速修行故。即前標文及此釋文具有此四。亦是為令種諸善根起修信解斷除邪見。五者為留骨身舍利令生供養獲諸福故。即下陳如請佛舍利。乃至經末佛答妙幢雲。或時見有般涅槃者。是權方便。及留舍利令諸有情恭敬供養。若供養者於未來世遠離八難。逢事諸佛遇善知識。不失善心福報無邊。六為令有情得證圓寂。即末下雲。速當出離不為生死之所纏縛。此準攝大乘。亦為樂常不希圓寂者示涅槃故。   經。於佛世尊「所說經教速當受持讀誦通利為人解說」不生謗毀。   贊曰。二令於法起修習意有十法行。此略舉四。一受持。二披讀。三諷誦。四解說。初三自利行。後一利他行。影顯餘行。於十法行各各有四。謂自作等。今言不謗毀者即生隨喜。於佛所說生隨喜心。顯於持人亦生隨喜而不謗毀。且舉易行。   經。是故如來現斯短壽。   贊曰。曲結。   經。何以故。   贊曰。假徵也。何以故見佛涅槃。生難遭想起持法等心。   經。彼諸「眾生若見如來不般涅槃不生恭敬難遭」之想。   贊曰。三為通。此生難遭想。   經。如來所說「甚深經典亦不受持讀誦通利為人」宣說。   贊曰。此通起持法心。   經。所以者何。   贊曰。四卻詰。若見如來不般涅槃。不起難遭及持法之意。所以者何謂也。   經。以常見佛不尊重故。   贊曰。釋難。若見佛滅恐更不逢生難遭想。既見久住便謂常在。不生希有難見之想欲供養心故不尊重於佛。既不尊重於所說法亦不謂為希得聞。故不修行。   經。善男子「譬如有人見其父母多有財產珍寶豐盈便於財物不生希有」難遭之想。   贊曰。二喻合有二。初久住不欣喻。後見滅受敬喻。初中有二。初喻後合。初喻中有三。初喻。次徵。後釋解。有人喻異生外道。父母喻佛。以能生長福智身故多有財產等者。喻佛久住法財豐盈故。不能生難遭之想。準文但於法不能生難遭之想。實影顯佛。故下合中即偏合佛。釋中通二。   經。所以者何。   贊曰。徵。   經。於父財物生常想故。   贊曰。釋也。應雲於父生常想故。於父財物生常想故。二義合明。或由前喻但喻於財不生難遭想故。今亦但徵釋於財。   經。善男子「彼諸眾生亦復如是若見如來不入涅槃不生希有難遭之想所以者何由」常見故。   贊曰。合也。文亦有三。初合。次徵。後釋。三文別故。   經。善男子「譬如有人父母貧窮資財」乏少。   贊曰。見滅愛敬喻文二。如前。喻文有五。初佛為示滅喻。二敬佛難遭喻。三愛法求學喻。四徵。五釋。此初也。   經。然彼「貧人或詣王家或大臣捨見其倉庫種種珍財悉皆盈滿生希有心難遭」之想。   贊曰。無是救護故起愛求。此即敬佛難逢喻。言然彼貧人者喻異生外道。其心下劣善根薄少。或詣王家者。喻其覺悟方於世尊起難逢見想故如國王。或大臣者如大菩薩。壽命亦長為生現促因亦覺悟。   經。時彼「貧人為欲求財廣設方便策勤」無怠。   贊曰。愛法求學喻。   經。所以「者何為捨貧窮受」安樂故。   贊曰。徵釋可知。   經。善男子「彼諸眾生亦復如是若見如來入於涅槃生難遭想乃至憂」苦等想。   贊曰。合也。此合佛為示滅喻。   經。復作是「念於無量劫諸佛如來出現於世如烏曇跋華時乃一現彼諸眾生發希有心起難遭想若遇如來心生」敬信。   贊曰。合敬佛難逢喻。文有其三。謂法喻合。   經。聞說正法「生實語想所有經典悉皆受持不生」譭謗。   贊曰。合愛法求學喻。   經。善男子「以是因緣彼佛世尊不久住世速」入涅槃。   贊曰。結喻也。   經。善男子「是諸如來以如是等善巧方便」成就眾生。   贊曰。總成也。   經。爾時「四佛說是語已忽然」不現。   贊曰。第六說已不現。已上總是他佛說命無窮。   經。爾時「妙幢菩薩摩訶薩與無量百千菩薩及無量億那庾多百千眾生俱共往詣鷲峰山中釋迦牟尼如來正遍知所頂禮佛足在」一面立。   贊曰。釋迦自陳常安。文段有四。一妙幢來至。二啟白所聞。三四佛請陳。四釋迦為說。此初也。   經。時妙幢「菩薩以如上事」具白世尊。   贊曰。啟白所聞。   經。時四如來「亦詣鷲峰至釋迦牟尼佛所各隨本方就座」而坐。   贊曰。四佛請陳。文分為三。初四佛俱來。次遣使陳請。後使者傳命。此即初也。問。四佛將往妙幢其室忽然變座。詣山不言變座。四佛如何以安。答。此中應是釋迦變座。文略不言。問。何故至妙幢室四佛自變。來詣靈山即釋迦變。答。下人不測上來。所以四佛自變。釋迦能知佛至故變座安。   經。告侍者「菩薩言善男子汝今可詣釋迦牟尼佛所為我致問少病少惱起居輕利安樂」行不。   贊曰。二遣使陳請有三。初通問。次陳請。後隨喜。初也。   經。復作是言「善哉善哉釋迦牟尼如來今可演說金光明經甚深法要為欲饒益一切眾生除去饑饉令得安樂」我當隨喜。   贊曰。陳請隨喜也。   經。時彼「侍者各詣釋迦牟尼佛所頂禮雙足卻住一面俱白佛言彼天人師致問無量少病少惱起居輕利安樂行不復作是言善哉善哉釋迦牟尼如來今可演說金光明經甚深法要為欲利益一切眾生除去饑饉」令得安樂。   贊曰。使者傳命。   經。爾時「釋迦牟尼如來應正等覺告彼侍者諸菩薩言善哉善哉彼四如來乃能為諸眾生饒益安樂勸請於我」宣揚正法。   贊曰。釋迦為說。文分為二。初贊。後陳。此讚也。   經。爾時「世尊而說頌曰我常在鷲山宣說此經寶成就眾生故示現般」涅槃。   贊曰。後陳也。分文為三。上二句顯法報常。以報顯法。靈山報法土中無約處而顯。下二句顯化滅。   經。凡夫「起邪見不信我所說為成就彼故示現」般涅槃。   贊曰。後一行重成化滅。所為眾生簡大菩薩。   經。時大會中「有婆羅門姓憍陳如名曰法師授記與無量百千婆羅門眾」供養佛已。   贊曰。第四喜見重成不滅。文分為八。一陳如寄跡求願。二如來方便默然。三佛加喜見令徵。四陳如答請舍利。五喜見別示修福。六陳如更復固求。七喜見答不可得。八陳如領知常住。此中問答人及所說法。與大方等無相大雲經第四說同。彼能請人名善德。能答之者名一切眾生樂見。並說宿緣來生見會今古名字。故彼經雲。爾時善德請願。世尊不答。時眾中有梨車子。名曰一切眾生樂見。語善德雲。如來默然已不相許。我今當答隨疑致問。問言。若能供養如來舍利如芥子許福報應得忉利天主。梨車為說如來曾偈有十二行。少此瞻部樹能生多羅果及法合兩行餘言。毛作僧伽梨。冬日能消冰鼠緣兔角梯在上而食月。假使蠅能飲鐘石淳好酒迷荒而耽醉。假使棘刺葉周遍覆三千。假使小舟船能載須彌山渡於大海水。爾時眾中有天女。名曰淨光。問世尊雲。如是二賢從何處來。唯願演說。佛言。過去無量阿僧祇劫。爾時有佛號同性燈。其地廣博縱廣六萬八千由旬。有七萬八千大城。爾時大城名曰寶聚。即是今之王捨城也。時同性燈佛說大雲經。時彼城中有王名大精進龍王。王有夫人名曰護法。有一大臣名法林樹大臣。白佛。如來舍利為可得不。世尊不答。爾時大王為正法故與共大臣論講舍利。佛有弟子名摩訶男。心生歡喜。世尊讚歎。王聞讚已歡喜發願。願於當來釋迦正法滅時。於中出家為正法故不惜身命。大臣亦願。釋迦法中作大國王持如來法。夫人亦願。釋迦法中能伏邪見。時摩訶男願。如為彼佛作大弟子。佛告天女。如是四人今於我世為法重任。不但今日方於未來復當護持我之正法。天女爾時大臣今善德婆羅門是。是婆羅門我滅度後百二十年。王閻浮提字阿叔迦住婆梨弗羅城中。姓無耶氏。得轉輪王所有福德二分之一。時王夫人即汝天女是。汝得暫聞今得值我。捨是天形即以女身當王國土。得轉輪王所王領處四分之一。教化所屬受持五戒。護正法摧外道。爾時王者今一切眾生喜見梨車子是。深達正法能開妙義護法無損。時摩訶男即今大雲密藏菩薩是。得我真身二分之一。知恩報恩護持正法深義無滯。初文分三。一陳如詣佛供養。二聞佛入滅悲哀。三者舉佛功德為求願之所以。此初文有四。一標時處。二明姓名。三明同類。四陳供養。言法師授記者法師是佛。與其授記彰德位勝。故立此名。在第十迴向於此位中得法師授記。故此住靈山既是化佛。對機能請故在地前。又解。是入十地故真諦本雲。佛身如是如如來說如是之義。我已聞知為請如來廣開分別真實之義。故求舍利開方便門。既雲我已聞知。明是已悟。但為利樂故居斯請供養者。大莊嚴論發十大願一切供養一切諸佛。供養有三。一一切佛無餘。二供養無餘。三恭敬無餘。供養有三。一利供養謂衣服等。二敬供養謂香華。三修行供養謂修信戒等。又瑜伽菩薩地有十供養。此三攝盡。敬供養無餘亦三。一給侍恭敬。二迎送恭敬。三修行恭敬。此言供養即具前三義。一佛即一切佛故。   經。聞世尊「說入般涅槃涕淚」交流。   贊曰。聞佛入滅悲哀。此即聞前示現般涅槃亦示相。謂佛欲般涅槃故現流淚。如涅槃經第一卷說悲苦等相。鼻所流為涕。目所出為淚。兩相雜落為交流。   經。前禮「佛足白言世尊若實如來於諸眾生有大慈悲憐愍利益令得安樂猶如父母」餘無等者。   贊曰。三舉佛功德為求願所以。於中分三。初歸誠敬禮。次陳佛有能為請願由。後正求心願。前禮佛足即歸誠敬禮。若實如來下陳佛有能為請法由。中有二。一明世尊慈憐利益。二明世尊三德俱備所以陳請。初文有二。一法二喻。由大慈故憐之與樂。由大悲故愍拔其苦。準瑜伽四十七。哀愍依處明有五種。一有苦有情。二惡行有情。三放逸有情。四邪行有情。五煩惱隨眠有情。八難等有苦。不律儀為惡行。耽染境界為放逸。依諸妄見惡說法中出家等為邪行。煩惱可知。言大慈悲者無性攝論第九雲。此言大者福智資糧圓滿證故令脫三苦。為行相故。二界有情為所緣故。於諸有情心平等故。決定無有勝此者故。由此令得利益安樂。利益安樂即世出世果。福之與智隨其所應配之無爽。或利即十利。樂謂五樂。又憐愍有七種。一無畏。二如理。三無倦。四無求。五無染。六廣大。七平等。不為畏彼而憐愍。依正法教為如理。恆起饒益為無倦。不待彼求而為憐愍名無求。無愛染心亦不希報為無染。為利有情寧棄身命。不以惡加名廣大。於有情界無有分限名平等憐愍。猶如父母者喻。莊嚴論第十二。菩薩有七似饒益。一似母。二似父。三似善友。四似同侶。五似健奴。六似闍梨。七似和上。譬如慈母於子作五饒益業。一懷胎。二出生。三長養。四防害。五教語。菩薩饒益眾生五業亦爾。一等心向眾生。二生之於聖地。三長養諸善根。四防護諸惡作。五教習以多聞。譬如慈父於子作五饒益。一下種子。二教工巧。三為娉室。四付善友。五為絕債不令後償。菩薩五業亦爾。一令起信以為聖體種子。二令學增上戒定以為工巧。三令得解脫喜樂以為娉室。法喜為妻也。四勸請諸佛以為善友。五為遮諸障以為絕債。由此等義故餘無有能與等者。   經。能與世間「作歸依處」如淨滿月。   贊曰。此明三德備。此即斷德。如涅槃經月愛三昧能作清涼。又復屍羅此雲清涼。清涼即涅槃。由戒能為清涼涅槃因故名為清涼。故以月喻涅槃斷德。故經頌雲。法歸分別聖歸涅槃。十地論雲。如眾蜂依蜜。故與世間作歸依處。即是涅槃。涅槃即斷德。   經。以大「智慧能為照明」如日初出。   贊曰。顯智德。智能破闇如初日出。   經。普觀「眾生愛無偏黨如羅」怙羅。   贊曰。顯恩德也。   經。惟願世尊施我一願。   贊曰。求佛心願。佛有慈悲。復具三德能滿我願。故今求願。   經。爾時「世尊默然」而止。   贊曰。方便默然。默然有五意。一為除譏恐得稱讚即與他願。二為宜聞。三避相違。前言入涅槃。今復雲常不入涅槃。與前相違。四顯佛德高。弟子尚能答問。況如來也。五他除疑。勝他說為證故。   經。佛威力「故於此眾中有梨車毘童子名一切眾生」喜見。   贊曰。三佛加喜見徵問。文中分五。初舉處。二明族類。三列其名。四喜見問知願。五喜見等能。此初三也。   經。語婆羅「門憍陳如言大婆羅門汝今從佛欲乞何願我」能與汝。   贊曰。後二也。   經。婆羅門「言童子我欲供養無上世尊今從如來求請舍利」如芥子許。   贊曰。四陳如答求舍利。冀欲顯常希求舍利。初文分為三。初陳如答願。次假設外徵。後答願所以。初也。   經。何以故「我曾聞說若善男子善女人得佛舍利如芥子許恭敬供養是人當生三十三天而為」帝釋。   贊曰。後二文也。假近粗事慾望喜見。為顯常因當得常果。如菩薩處胎經無上依密跡力士西域傳等。皆說舍利多少供養及功德等。   經。是時「童子語婆羅門曰若欲願生三十三天受勝報者應當至心聽是金光明」最勝王經。   贊曰。喜見別示福門。即為顯常因。長行答詮。頌中答理。長行有其三。一令聽此經。二明其所以。三者結略。此即初也。   經。於諸經「中最為殊勝難解難入聲聞獨覺」所不能知。   贊曰。明其所以有二。初示二乘不知。二能為勝因。此不能知以聽此經能為報法生了二因。如天親菩薩等般若論說。於法為了因。亦為餘生因。報是法餘。有為始起故為生因。此能詮顯理行果故。依詮起行能證法身。故為二因。   經。此經「能生無量無邊福德果報乃至成辦」無上菩提。   贊曰。能為勝因能生果報者為十王因。成辦菩提為三身因。真勝果報意令彼求。   經。我今為汝略說其事。   贊曰。結略。   經。婆羅門言「善哉童子此金光明甚深最上難解難入聲聞獨覺」尚不能知。   贊曰。陳如方便更復固求。分文為三。初歎經深妙勝者不知。次我等智微不能依習。後殷求舍利此初也。明菩提涅槃二空理故甚深。除二障盡故無上。凡夫比智難解現智難入。二乘定姓不能趣悟。故不能知。   經。何況「我等邊鄙之人智慧微淺而能」解了。   贊曰。我等智微不能依習。   經。是故「我今求佛舍利如芥子許持還本處置寶函中恭敬供養命終之後得為帝釋常」受安樂。   贊曰。後慇求舍利分二。初述意所求。後徵。雲何不為我乞。此述意所求望。答常住真無舍利。   經。雲何「汝今不能為我從明行足求斯一願作是」語已。   贊曰。此徵雲何不為我乞佛身舍利。令我供養得常樂果。   經。爾時「童子即為婆羅門而說頌曰恆河駛流水」可生白蓮華。   贊曰。喜見答不可得。此文大意。或約因緣唯識無相真如四種觀門雲無舍利。或約三無性觀雲無舍利。或依三性雲無舍利。或總約三身明無。或但約法應知無。意為除八倒及以四障。明菩提涅槃具有四德。故三身壽皆無分限。以陳如假以執佛從於有漏因生。猶如世報死留身骨應是無常。今答雲無。據前道理令餘悟解。知佛常住是真安樂。稱理而修是此中本意。有十四頌分之為四。初三行明離有漏之三相故無舍利。次三行明具涅槃之三德故無舍利。次四行明四人有障。不得真實故無舍利。後四行明真實身具足四德故無舍利。此初也。半行明法身無生相。恆河喻真理故。涅槃經及寶性論皆以河水喻於真如。駛流者喻如。自性無有垢染。自性解脫自性智慧非同有為。能生諸法故無舍利。猶如駛流不生蓮華。或自受用身大悲般若信定所成。猶如駛流盡未來際剎那相續故無舍利。不同有漏惑業所成生滅彼生可留身骨。此約依他無自然生要假眾緣。此無漏身非有漏因故不得有血肉等身。白蓮華者梵雲奔荼利迦。故新舊經皆雲優缽羅華.□□驠□□v橠□騏□r□□騏□□□□□□□□□□□樈□□□軋驦□□□□□□□盦□□□熒□兣c□艦□耙o懨耤臐L攔□牧□驩盦健□滎纂慼情慼慼慼慼慼慼I‥臦L□□內□滎詣□   經。黃鳥「作白形黑烏變」為赤。   贊曰。明無變異相故無舍利。黃鳥者舊本雲□□□□□□□埤□馘玲□□□v□埤□訧□□□□觿□□練馜馭□好□□□□□□好□□□□□□□□□駕□□榮娀□□□□樂□□諒□□祖□□□□□駕□埤□□□□□□□樂□埤□□□奠□□□□□□□□□飀□   經。假使「贍部樹可生多羅果朅樹羅枝中能出菴」羅葉。   贊曰。明法身等無滅相故無舍利。贍部樹者此洲北臨大海多有此樹。樹子極大。亦復堪食。樹下海內多有好金。舊雲閻浮檀金者訛。瑜伽論雲。無熱池側有大贍部樹。此洲因樹而以立名。多羅樹者傳雲。形大葉狹長。即貝多羅葉。西國書此樹葉。朅樹羅者此亦無翻。舊雲佉受羅樹子。如漢菰。內有小子。子大如蒜。食之甘美。傳西國說。摩揭提國著子。餘處不多著子。菴羅(傳雲此雲甘子子小)如是異類雖有生滅。尚無此類果等滅已而生彼等。雲何無為法得有前滅而留舍利。若據自性法身。般若論雲。三相異體故離彼是如來。   經。斯等希「有物或容可轉變世尊之舍利畢竟」不可得。   贊曰。法合。彼等有為設可轉變故雲或容容彼不定。如來法身必無生滅留骨舍利。若報化身義準可知。   經。假使用龜毛「織成上妙服寒時可披著」方求佛舍利。   贊曰。此下三行明具三德故無舍利。初一行明般若真實離虛妄故。龜毛本無喻實性。般若無有骨分。織成妙服喻因舍利而修勝行。寒時可披著喻望當得常果。若妄計心謂佛真身實有骨等。有漏身份如毛。執我能依修得實果如衣。是遍計妄。妄等即無。故自性般若據實無舍利。或可。計用血肉筋骨集成法身。如以龜毛集成衣服用以禦寒。此事既無。故無舍利。離前生相。   經。假使蚊「蚋足可使成樓觀堅固不搖動方求」佛舍利。   贊曰。喻法身真實微細之法。不可轉異成有為粗血肉舍利。離前異相。   經。假使水「蛭蟲口中生白齒長大利如鋒方求佛」舍利。   贊曰。喻解脫自性不可得有有漏血肉繫縛之法。如蛭生齒而為縛礙。既不有生故定無滅。離前滅相。或復初喻地前真如。非客塵染故不生故經雲不生不滅。十地真如雖分澄淨。非轉染成故不異故經雲不增不減。非隨功德生增。非隨煩惱滅減。後喻道後解脫之身。已離縛故故無舍利。又解。前三行喻生無自性性。次三行喻相無自性性。後八行喻勝義無自性性。如次即於依他遍計圓成三性令修觀行。   經。假使持「兔角用成於梯磴可升上天宮方求佛」舍利。   贊曰。下四行明四人有障不得四德。此意即明法身是常樂等。今此中以兔喻法身。常作無常想如依兔求角。為梯天宮者喻涅槃常德。以無常想梯悕得入涅槃宮。無有是處。由此故知無有舍利。準此即明。欲求法身舍利畢竟不得。此初即除緣覺捨心。由此世尊作無常想故。欲捨心入大涅槃必定不得。故知法身必無無常。為無常觀如依於兔求角作梯望昇天宮。必定不得。故二乘雲得者是方便說。如勝鬘經雲。去涅槃界近言得涅槃。實不得也。今使觀常修大悲故。除捨心障能為常因證佛常德。又依法身觀有無常骨肉舍利。望求供養為法身因。亦必不得。如依於兔求角成梯磴以昇天。故不可得。上約倒觀障自不得法身常德。此約邪觀求佛舍利不得。既無舍利。依何修行能為常因。   經。鼠緣「此梯上除去阿蘇羅能障空中月方求佛」舍利。   贊曰。除聲聞畏苦障。聲聞之人觀佛法身有漏苦想。如似於鼠。依法身樂德上無如兔角為梯。計此苦想能除諸障。能降諸魔得大涅槃。如鼠緣兔角上天。除怨必定不得。或鼠喻聲聞。兔角梯喻於樂德作真苦想。實無苦故計為有苦。有苦故即有無常。謂有骨肉舍利故今求之。即用此因希得樂德。如緣兔角梯除阿修羅不令障月。月喻涅槃既不稱實。明定不得。令修大定為能證得大樂德因。   經。若蠅「飲酒醉周行村邑中廣造於舍宅方求佛」舍利。   贊曰。除外道著我障。由除世尊於餘有漏觀有我樂以顛倒故。如蠅飲醉當處便臥。不能飛歷村邑造於窟宅。因中十地法如城擇滅如村邑。涅槃樂德如舍宅故智度論引。有一外道為舍利子說一頌雲。我飲粳米酒竊持一瓶來。山地諸草木視之如金色。此喻外道於有漏法作不空有相有願。今據無為。不得雲造作舍宅。但雲造詣。或依了因假喻造捨者。今除妄執倒故修於般若智慧明覺。能得如來涅槃大我。或如外道。雖計我常然有捨身受身之義。故謂世尊常我之身有其舍利。既是顛倒。故無舍利。   經。若使驢「脣色赤如頻婆果善作於歌舞方求佛」舍利。   贊曰。除闡提不信障。由癡不信法身四德。以愚闇故喻驢脣黑。以不信故不得如來涅槃大淨。如驢黑脣不可令赤如頻波果。闡提不信不可得於法身之上謂有舍利故。令修信能為淨德因證得大淨。此之四德各據增障增因而說。準修行位此逆次第。據四德次故先說捨心等。善作於歌舞者歌喻說法。即利他。行舞喻自利行。準此經文似總喻第四。據真諦本即善作下通結前四。故彼經雲。凡夫及二無能說及能行自他無是處故總不能說如來四德及修四因。然此文意或暫不能說及修行。或據定性二乘及無性闡提外道。然可得雲為不定姓及有種姓以令除障。修四德因證四德故。或可。定姓不愚法者亦得。為說令知故少化他故。或可。此文但喻結第四影前三人。   經。烏與「鵂鶹鳥同共一處遊彼此相順從方求佛」舍利。   贊曰。明真實法身具足四德故無舍利。亦分為四。此初明常實德不與無常虛妄同處故無舍利。又無常觀不得常德。設若得者可求舍利。既不可得故不可求。   經。假使「波羅葉可成於傘蓋能遮於大雨方求佛」舍利。   贊曰。明大樂德。若謂為苦如波羅葉。波羅葉傳雲各分三道。不可為蓋而遮大雨。大雨喻變易苦。聲聞謂苦故不能破變易四魔大雨之苦。二乘作無常及苦觀不能得常樂。   經。假使「大船舶盛滿諸財寶能令陸地行方求佛」舍利。   贊曰。明大我德。以法身我如大船舶。具恆沙德如滿財寶。令陸地行喻外道我見。外道我見心不能見真我。真我如舟。不於外道我見陸地心行。   經。假使「鷦鷯鳥以嘴銜香山隨處任遊行方求佛」舍利。   贊曰。明大淨德。外道不信涅槃淨德。妄計餘淨能得涅槃之真淨德。如鷦鷯鳥不能銜香山遊。香山喻大涅槃淨德。鳥喻外道。不信佛說依自見行謂得真淨。決定不得。既真法身不無常苦無我不淨。明知舍利決不可得故。求舍利依供養故。為安樂因。成本願者必不可得故。應觀佛離三相成三德。除四障修四因。定得願滿。   經。爾時「法師授記婆羅門聞此頌已亦以伽他答一切眾生喜見」童子曰。   贊曰。第八陳如領解常住。文有二別。初經家標。後正領解。初也。   經。善哉「大童子此眾中吉祥善巧方便心得佛」無上記。   贊曰。正陳領解。七頌分三。初二行歎德將陳。次四行正明所解。後一行結佛身常。初文分三。初一行歎喜見德。次半行標佛所成。次半行告聽將說。此即歎喜見。初通讚次別讚。通讚讚前說法及讚內德。以前所說依無染智說佛四德。今生除障修因當證故讚善哉。讚內德者即下所歎諸功德是。有六勝德。一相應勝德。二生位勝德。三發願勝。四善巧勝。五方便勝。六攝受勝。言大童子由與七大性相應故。如無著菩薩般若論雲。此菩薩與七大性相應故名為大。此義同彼。言童子顯生位勝。以登初地生如來家名為童子。即真佛子義。此復有四。一種子勝。信大法為種子。二生母勝。以般若為生母。三胎藏勝。以禪定為胎藏。四乳母勝。以大悲長養為乳母。眾中吉祥即大願勝。謂發十大願或四弘願。言善巧者即善巧勝。得進上地方便故。言方便心者即方便勝。依二利生。一知自近菩提。二知利他方便故言得佛記者攝受勝。蒙諸如來攝受記分故。   經。如來「大威德能救護世間仁可至心聽我今」次第說。   贊曰。上二句歎佛智悲。大威德是智德。具諸神通等。能救護是悲德。利益世間故。我今次第說者陳當所說。當所說者即佛三身。無性攝論彼果智分雲。應知法身略有五相。一轉依相。二白法所成相。三無二為相。四常住相。五不可思議為相。此之五義我當次說。   經。諸佛「境難思世間無與等法身性常住修行」無差別。   贊曰。下四行正明所解。初二行解常住。後二行解無舍利。初解常住即是彼果智分。彼果智分略有五相。諸佛境難思是不可思議相。世間無與等是轉依相。法身性常住是常住相。修行無差別是白法所成相。諸佛體皆同一行是無二為相。此意以如是諸法本為迷悟依故先明不思議相。既知本已。次辨轉依相。既轉依已即得法身。次辨法身常住相身由因證。次辨白法所成相。既白法所成不知同異。次辨無二為相。彼論以能依所依為次。故次第別言。諸佛境界難思議即彼第五相。彼論雲。謂真如清淨自內證故。非諸尋思所行境故。諸尋思者唯應信解。不應思議雲難思議。世間無與等者即彼第一轉依為相。謂轉滅一切障雜染分依他起性故。轉得解脫一切障於法自在轉現前清淨分依他起性故。此意轉依既滿世間無等。法身性常住者即彼第四常住為相。彼論雲。謂真如清淨相故。本願所引故。所應作事無竟期故。無性釋雲。此顯真如性常無變。顯成佛果說為法身。性若變易即非真如。是故常住本願引故。作事無竟期故顯餘應化佛。修行無差別者即彼第二白法所成為相。謂六波羅蜜多圓滿得十自在故。此十自在義至下當釋。   經。諸佛體皆同「所說法亦爾諸佛無作者」亦復本無生。   贊曰。即彼第三無二為相。有三無二。一有無無二。二為無為無二。三一切佛無二。此言同者即無二義。諸佛體皆同即是總句。亦是有無無二。諸佛無二之別句謂有無無二為相。由一切法無所有故釋意於法身上遍計無故非有相。以空所顯自性故非無相。諸佛無作者下顯為無為無二。亦復本無生者顯應化身。有為無為無二相故。論雲。由業煩惱非所為故名無作者。既非煩惱作亦非惑業生。故雲無生。亦顯自性法身體自本有非新生作。所說法亦爾者因釋說法亦復無差。諸佛如來同事業故。又解。此文釋前能救護世間。若非說法何能救護。故此經下。多雲此經流佈於世間中有多利益。   經。世尊「金剛體權現於化身是故佛舍利無如芥子許佛非血肉身」雲何有舍利。   贊曰。下二行解無舍利。初一行半領解。後半行解示有。此初也。有三義故無有舍利。一堅固難壞。以金剛體難破壞故二是權化身。諸化生者尚無餘骸。佛權現身。故無舍利如芥子許。三非血肉身何得有舍利。問。若言權現雲何調達出身血耶。答。準大方等無相大雲經第四。善德為問世尊答雲。如來身血實無有出。提婆達多亦不能出。若言樹影有出血者無有是處。如來之身亦復如是。若言出血。當知即是善權方便不可思議。   經。方便「留身骨為益諸」眾生。   贊曰。解示。以神通智力善巧方便。現留舍利利益眾生。   經。法身「是正覺法界即如來此是佛真身亦說」如是法。   贊曰。第三結佛身常。功德所依及以積聚名為法身。通三身故覺性覺相俱名正覺。是諸法因是諸法依故名法界。此是真身者有二義。一對舍利三身俱真。二望所變應化非真。身既如是。佛說亦然。以顯證說二皆同故。   經。爾時「會中三萬二千天子聞說如來壽命長遠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歡喜踴躍」得未曾有。   贊曰。時眾領解獲益。分文為二。初長行聞法獲益。次偈頌陳其領解。初文有四。一舉獲益數。三萬二千天子。二陳所聞。聞說如來壽量。三得勝益。謂發菩提心。四心歡喜發菩提心。經論所說廣略不同。今略七門分別。一發心因緣。二發心分位。三發心儀軌。四發心勝劣。五發心差別。六發心勝利。七發心譬喻。言因緣者復有三種。一由四因。二由四緣。三由四力。具如瑜伽三十五說。發心分位者。大莊嚴論第二及顯揚第二俱雲。一世俗發心。二勝義發心。依瑜伽七十二有十發心。謂世俗受發心。得法性發心。不決定發心。決定發心。不清淨發心。清淨發心。羸劣發心。強盛發心。未成果發心。已成果發心。此中五對。一地前地上對。二退與不退對。三有染無染對。四被蔽不蔽對。五因果位別對。退與不退約四位明。謂信不退等。染不染對約住不退前。住不退前有為隨他。或被他逼或怖或誑或求世利。而以發心名染。與此相違名不染。暖頂位前貪等蔽伏名劣。在忍第一位不為彼蔽名勝。十地名未成果。佛地名已成果。言儀軌者瑜伽但雲。發如是心說如是言。願我決定當證無上正等菩提。不說儀軌但辨行相故。依顯揚論第二雲。謂如是一隨智者前。恭敬而住。起增上意發誓願言。長老憶念。或言聖者憶念。或雲鄔波柁耶。我如是名從今日始發阿耨菩提心。為欲饒益諸有情故。從今日以往願我所修六波羅蜜一切萬行。皆為證得無上菩提故。我今與諸菩薩摩訶薩和合出家。願世尊證知。我是菩薩。第二第三亦復如是。此說世俗發心儀軌。不見出世發心儀軌。四發心勝劣者莊嚴論雲。第一義發心有三種勝。一教授勝。親近正遍知故。二隨修勝。善集福智故。三得果勝。生無分別智故。復有六勝。一生位。二願。三勇猛。四淨依。五餘巧。六餘出。生勝有四。一種子勝。信大法為種子故。二生母勝。般若為生母故。三胎藏勝。大禪定樂為胎藏故。四乳母勝。大悲長養為乳母故。願即十大願等。皆廣如彼明。五發心差別者。準金剛般若經說有三種。謂雲何住(即欲願)雲何修行(即為願故修行)雲何降伏其心(即為修行故斷障)故彼經雲。應當發起如是之心。瑜伽三十五說有五種。一自性。二行相。三所緣。四功德。五最勝。即以正願為自性。於菩提涅槃定自希求。及求能作有情義利故。希求為行相以大菩提及諸有情為所緣境。最初發心能攝一切菩提分法殊勝善根。為上首等功德相應最初正願。於餘希求世出世間妙善正願最為第一。大莊嚴論第二雲。菩薩發心以何為根本乃至以何為究竟。總有十一。以大悲為根本。以利物為依止。以大乘法為所信。以種智為所緣。為求彼故以勝欲為所乘。欲無上乘故以大護為所住。住菩薩戒故以受為障難。起異乘心故以增善為功德。以福智為自性。以習度為出離。以地滿為究竟。由地地勤方便與彼彼相應故。準文殊問菩提心經有十種發。一身發。二口發。三意發。令三業清淨故。四內發。以不虛分別一切眾生故。五外發。於一切生平等行故。六智發。以具足佛智清淨故。七清淨國土發。以示一切諸佛國土莊嚴故。八教化眾生發。以知一切煩惱病藥故。此識對除法。九者實發。以成就定聚故。此隨根說法。十無為智滿足心發。以不著三界故。依發菩提心論有四發心。一思惟諸佛發菩提心。二觀身過患。三慈愍眾生。四求最勝果。四各有五。皆廣如彼二論所明。勝利譬喻此之二門。廣如大莊嚴經論及發菩提心經論所明。今此發心四緣之中是第一緣。見聞佛菩薩神通功德故。四因之中是初二因。具種性故。佛菩薩善友攝故。四力之中可具四力。由自種子功能勢力故。宿習大乘故。由聞他說力故。親近善友故。歡喜踴躍者準文殊所問經論雲。三種義故歡喜奉行。一說者清淨。以於諸法得自在故。二所說清淨。以如實知清淨法體故。又與初中後等十種淨勝相應故。三依所說法得果清淨。以得妙境界故。此意依教證理得果故。   經。異口「同音而說頌曰佛不般涅槃正法亦不滅為利眾生故示現有滅盡世尊不思議妙體無異相為利眾生故」現種種莊嚴。   贊曰。申陳解。一行領常住。一行領現諸相。   經。爾時妙幢「菩薩親於佛前及四如來並二大士諸天子所聞說釋迦牟尼如來壽量」事已。   贊曰。自下大段第二別明涅槃。文分為三。一陳疑啟請。二佛為解釋。三領悟得益。初文有二。初結前所聞。後正疑請。此初也。   經。復從「座起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若實如是諸佛如來不般涅槃無」舍利者。   贊曰。正請有五。一請法儀。二牒所聞。三舉違難。四結疑意。五請為決。此初二。   經。雲何「經中說有涅槃及佛舍利令諸人天恭敬供養過去諸佛現有身骨流佈於世人天供養得福」無邊。   贊曰。舉違難有三意。一雲何名涅槃。二雲何不入。三既不入雲何復言留身舍利。此舉二違。一違教。二違世間。世間即過去諸佛現有舍利是。   經。今復「言無致生疑惑惟願世尊哀愍我等廣為」分別。   贊曰。結疑請決二段文也。   經。爾時「佛告妙幢菩薩及諸大眾汝等當知雲般涅槃有舍利者是密意說如是之義當」一心聽。   贊曰。佛為解釋。文分為三。初牒疑情敕聽。二正為解釋。三如是妙行汝等勤修下結勸令學。此初也。言有舍利是密意說者。雜集論第十二說。祕密有四。一令入。二相。三對治。四轉變。對治有八。一輕佛障。二輕法障。三懈怠障。四於少善根生喜足障。五貪行障。六慢行障。七惡行障。八不定性障。今此為除輕佛懈怠二種障故說般涅槃。留身舍利名為密意。一心聽者敕聽。耹音囑耳。掃滌攝持生三慧故。   經。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如是應知有其十法能解如來應正等覺真實理趣說有究竟大般」涅槃。   贊曰。正為解釋有三。初解涅槃體。次明其相。即顯不入。後釋言入涅槃及留舍利所以。此初也。問。何故前明涅槃體。後明涅槃相。答。明體即顯依三事等說有涅槃不同。二乘身智滅處名為涅槃。明相即彰有大悲智不同。二乘入於永滅故行希有。明體三番釋。初一約三事四涅槃當體等釋。次依展轉證得釋。後約因圓能證釋。涅槃之義略以五門分別。一列釋名。二者出體。三辨得人。四辨得時。五問答。初列釋名者初列次釋。列中初總後別。總者泥洹經等名為泥洹。有稱泥曰。皆梵語訛。正雲波利抳縛南。唐言圓寂亦云波利涅婆南。又亦云滅度亦云清淨亦云彼岸。涅槃經中亦云無生無出無作無為歸依窟宅解脫轉依等多名。列別名者。有唯依不共。攝論斷果分中但說無住。涅槃經及此中說大涅槃。有依小大能證人別者。涅槃經中說有二種。一小二大。二乘所得名小涅槃。大乘所得名大涅槃。有依總別相對。十地論中說有二種。一名同相二名別相。別相即餘三涅槃。有約三乘同斷煩惱因果說二。勝鬘經中但說二種。謂有餘依及無餘依。復有依由證不證別但說二種。即梁攝論雲。一自性淨。四中初一。二方便淨。四中後三。有依共不共說有三。即此經三種。謂有無餘及無住處。有依證不證三乘通別盡理說四。即梁攝論.成唯識論等。一自性清淨。二有餘依。三無餘依。四無住處。釋名者正雲波利抳縛南。或涅波南。正翻雲圓寂。圓謂圓滿。諸功德滿所證理圓能所證圓。寂謂寂靜。自體澄湛離染囂動。亦通能所證。然從增勝功德稱圓。果位滿故理體稱寂。本凝然故。由圓眾德方證理寂故名圓寂。若俱圓寂即亦圓亦寂名為圓寂。是持業釋。若由圓能證圓之寂名圓寂即依主釋。又若功德能圓能寂。若所依如所圓所寂。俱並釋持業。若依唯識。唯真如理為涅槃體。或圓之寂或所圓所寂。若依涅槃經。三事說名大涅槃。即智如解脫俱圓寂並得持業。以彼經中說如伊字不一不異故。通假實性相之法俱名圓寂並持業名。解脫是假義般若是相。法身是性。若依義三名為三事。即般若依主餘皆持業。然名涅槃是持業釋。言滅度者度即是到。二義解之。一謂真如本來清淨。性是彼岸名為到也。故維摩經雲。一切眾生即涅槃相。不復更滅。二謂滅是所到度是能到。即度之滅依主釋也。又能滅能度所滅所度。度者到也。故通能所。能滅能度即涅槃相。所滅所度即涅槃性。同大涅槃三事而成。涅槃經雲。無因緣故名無生。以無為故名無出。無造業故名無作。餘名準知。釋別名者。不由慧擇。本體無染名自性清淨涅槃。同前自性清淨即涅槃持業釋也。餘謂苦諦是集之餘。有謂不無。依謂所依。有二所依。一現身猶是餘行苦依。二名有餘依明涅槃猶有餘苦之所依故。即有餘苦之所依。涅槃俱依主釋。苦集俱盡名為無餘。無餘苦依。無者非也。非有苦依。四智亦是名無餘依。即無餘苦之所依。涅槃亦俱依主釋。因詮顯故。又解。有餘無餘能證故舉彼顯此。正取所依名為涅槃。謂有餘苦所依即涅槃。無餘苦所依即涅槃。並持業釋。依二乘者無餘依不能詮。若大乘四智是無苦依。亦能證也。可得依主此釋為正。由悲不住涅槃。由智不住生死。以其能證如所通達俱不住故謂無住。所依即涅槃。或從真如處生死而無滯。在涅槃而無著。涅槃是相真如是性。猶如自性法身與其真如相性別故。即相屬性。無住之涅槃依主釋。又即此相亦俱無住亦得雲無住即涅槃。然唯識論說四涅槃並如為體。即攝義歸性並持業釋。第二出體者。先敘古次陳今。敘古者蜀地基法師雲。曇無讖法師及河西道朗法師等。蓋涅槃者常樂我淨為宗義之林。開究竟玄致為涅槃之本。此釋得義非正明體。真諦三藏雲。涅槃有四。三是道果一非道果。為成菩薩般若大悲涅槃而為道果故。從初地已上無分別智為涅槃體。亦有雲。悲智為體此但是相。此為能證非正。涅槃經雲。涅槃了因之所得非生因得故。若智為涅槃即應生因得故。鄴城河朔諸師。或說涅槃具四種體。一者理滅謂真如法界。二者事滅謂離三障數滅之滅。三者德滅謂功德寂滅。四者應滅謂在雙林示同眾生無常之滅。初三可爾。成唯識雲皆如為體。即是理滅。又雲中二擇滅攝即數滅之滅。然古人意。擇滅是事識之所變即非涅槃。大般涅槃古人多以如是般若性說如為般若。與理無別不勞別說。若約三事名大涅槃。般若即德滅。然不說所以違了因得。說非究竟。今正出體有其四門。一性相別論體。二性相合論體。三攝假從實體。四假實合論體。性相別論體者。成唯識論雲四涅槃皆以真如為體。有為德非。又體義分。自性無住即真如體。中二皆擇滅。又斷智障許得擇滅。即無住處亦擇滅收。雖是其假對依他相俱得名性。俱了因得體義俱常。故三事大般皆取義三。並如為體。二性相合論體即般若解脫及以真如並涅槃體。即涅槃經三事名大般。言如伊字亦如三目。若唯說如唯一非異故。雜集論雲。滅諦相者謂真如聖道煩惱不生。若滅依若能滅若滅性是滅諦相。相謂體相能滅所滅滅依俱名滅諦。能滅即般若滅性即解脫擇滅滅依即真如。然彼論復雲。謂真如境上有漏不生名為滅諦者即剋性說。前據相從相性合說。三攝假從實體者即唯識論雲。此依真如離障施設故。體即是清淨法界故。四涅槃皆如為體。四假實合論體者即唯識論說。四涅槃中初後即真如。據實體中二擇滅攝。擇滅是假或無住處說是擇滅。即三假一實並涅槃體。又準成唯識第二卷說無為有二。一依識變。二依真如。四種涅槃亦既許後三是無為攝。亦通識變。又六無為俱許識變。自性清淨體即真如。應同擇等亦許識變。又解。深密經雲。諸識所緣唯識所現故可通許識變。涅槃以非真故非了因得。故諸。   經。論不說涅槃亦是滅變。然有無餘雖俱擇滅望義有別。分為二種。而有五對。一煩惱因果對。煩惱因盡名有餘。煩惱果盡名無餘。二小大對。小乘所得名有餘。大乘所得名無餘。勝鬘經阿羅漢人斷有餘集證有餘滅。三二死對。分段滅名有餘。變易滅名無餘。即前小大對。四滿不滿對。菩薩所得名有餘。如來所得名無餘。勝鬘經雲。後身菩薩無明所覆。斷有餘集證有餘滅名小分涅槃。小分即有餘也。五三身相對。此經所言應化二身名有餘。法身名無餘。諸經論中多說初對為二涅槃。所餘門義如本法華及唯識疏辨。今此文中多約無住名大涅槃。攝論辨彼果斷亦爾。準法集經第一。無所發菩薩答奮迅慧菩薩有十法。知如來常十法知如來實。十法知如來涅槃。有三復次。正與此同但少廣。亦有二復次。十法知如來行。初番文略。第二番文大同此經。但文稍廣。三復次明涅槃中。第一復次文稍廣。唯第四行彼雲不息此雲休息。三藏覆撿亦云是不知。餘者皆同。又有十法知空十法知譬喻相等。然四復次文各有四。一標二徵三釋四結。標中初對機次開後簡。言菩薩者對機。為二乘者說假涅槃。為大乘者說大涅槃故。十法即開章說有究竟大般涅槃。簡異小乘所得涅槃稱為大般。文言十法者應雲十義名涅槃。能如是知即能解如來所記涅槃。此中大意涅槃性相俱名涅槃。如似菩提菩提斷俱名菩提。涅槃經中三事俱涅槃。若成唯識等。四涅槃俱真如理。四智心品名菩提者是性相別論門。十法即為十段。諸復次皆準知。   經。雲何為十。   贊曰。徵也。   經。一者「諸佛如來究竟斷盡諸煩惱障所知障故名為涅槃。二者諸佛如來善能解了有情無性及法無性故名為涅槃。三者能轉身依及法依故名為涅槃。四者於諸有情任運休息化因緣故名為涅槃。五者證得真實無差別相平等法身故名為涅槃。六者了知生死及以涅槃無二性故名為涅槃。七者於一切法了其根本證清淨故名為涅槃。八者於一切法無生無滅善修行故名為涅槃。九者真如法界實際平等得正智故名為涅槃。十者於諸法性及涅槃性得無差別故名為涅槃」是謂十法說有涅槃。   贊曰。初三約三事解。究竟斷盡煩惱所知即解脫。解了有情及法無性即般若。能轉身依及法依故是法身。三事非一異名大般涅槃。身即第八流轉還滅依。法即真如即迷悟依。由此藏識持諸障種。彰法身勝故轉第八與如合明。次三約四涅槃。第四示現無餘化事休息。即八相身示入無餘。準法集經雲化生無休息。即有餘涅槃。第五即無餘。雲證得故。或第四亦同法集經說。第五或是辨中邊雲。二實相真實自性清淨涅槃無差別相。相即唯識論雲。相真如理。在凡夫等不能證得。諸佛證故。第六無住涅槃。了知生死反以涅槃無二性。性即真如性無別故二亦不別。由此不住生死涅槃。第七已下四義依於三性總別而明。雲於一切法了其根本證清淨故是總故。辨中邊雲。此中雲何根本真實。謂三自性後得能證遍計依他清淨。本智能證圓成清淨。第八依遍計顯雲一切法無生無滅。解深密經雲。於一切法無生無滅等。以顯了相轉正法輪。依遍計說了達彼無能正修行。第九取能證如等無漏正智。依依他起性淨分說涅槃相。故名為涅槃。染非能證故非涅槃。第十於其二性得無差別者意取所得。得是證得無差別理證圓成實性。是謂等者結有涅槃。   經。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如是應知復有十法能解如來應正等覺真實理趣說有究竟」大般涅槃。   贊曰。第二復次依展轉釋。文段如前。   經。雲何為十。   贊曰。徵也。   經。一者「一切煩惱以樂欲為本從樂欲生。諸佛世尊斷樂欲故名為涅槃。二者以諸如來斷諸樂欲不取一法以不取故無去無來無所取故名為涅槃。三者以無去來及無所取是則法身不生不滅無生滅故名為涅槃。四者此無生滅非言所宣言語斷故名為涅槃。五者無有我人唯法生滅得轉依故名為涅槃。六者煩惱隨惑皆是客塵法性是主無來無去佛了知故名為涅槃。七者真如是實餘皆虛妄實性體者即是真如真如性者即是如來名為涅槃。八者實際之性無有戲論唯獨如來證實際法戲論永斷名為涅槃。九者無生是實生是虛妄愚癡之人漂溺生死如來體實無有虛妄名為涅槃。十者不實之法是從緣生真實之法不從緣起如來法身體是真實名為涅槃。善男子是謂十法說有」涅槃。   贊曰。釋。一切煩惱樂欲為本者如涅槃經。染淨等法皆欲為本。如入善法欲為根本。起諸染法亦同淨說。應撿彼文。以佛能斷證所顯理名為涅槃。言不取法者即由無慾於一切境不生愛著。既不愛著故更不生故。不往彼趣生去。不還此趣生來。所取即五蘊。前約因亡此約果滅。所顯之理名為涅槃。三依有漏滅盡所顯真如是功德依名為法身。故勝鬘經雲。在纏名如來藏出纏名法身。無去來約無有為相說。無所取據色蘊等體說。此無所顯正是涅槃。四約涅槃體離言詮性名為涅槃。五離言詮者即是轉依二無我理。無我人者無有生執。唯法生滅者即悟法無我。所以者何。無著般若論釋雲。若法執隨即有我執。故由悟此理論得轉依名為涅槃。此粗重轉依。六由二執惑塵是客。有生滅去來故。真如是主。以體常住無生滅去來故。今佛了知證得轉依此心轉依。七者惑顛倒生稱虛妄。如非倒生故稱實。實常不倒稱真如。真如體性即是法身如來。亦心轉依。但轉釋異耳。八真如法身即是實際。離倒妄顯故無戲論。佛證實際故戲論斷名為涅槃。即道轉依。九由佛永斷妄戲論故得此無生。無生是實。愚夫未斷生虛妄故漂溺生死。如來無此名為涅槃。即廣大轉。十者有為不實是從緣生。法身實體不從緣生。故名涅槃。歸圓成實是一切法所歸趣故。   經。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如是應知復有十法能解如來應正等覺真實理趣說有究竟大般涅槃。雲何為十。一者如來善知施及施果無我我所此施及果不正分別永除滅故名為涅槃。二者如來善知戒及戒果無我我所此戒及果不正分別永除滅故名為涅槃。三者如來善知忍及忍果無我我所此忍及果不正分別永除滅故名為涅槃。四者如來善知勤及勤果無我我所此勤及果不正分別永除滅故名為涅槃。五者如來善知定及定果無我我所此定及果不正分別永除滅故名為涅槃。六者如來善知慧及慧果無我我所此慧及果不正分別永除滅故名為涅槃。七者諸佛如來善能了知一切有情非有情一切諸法皆無性不正分別永除滅故名為涅槃。八者若自愛者便起追求由追求故受眾苦惱諸佛如來除自愛故永絕追求無追求故名為涅槃。九者有為之法皆有數量無為法者數量皆除佛離有為證無為法無數量故名為涅槃。十者如來了知有情及法體性皆空離空非有空性即是真法身故名為涅槃。善男子是謂十法說有」涅槃。   贊曰。第三復次文四如前。依因圓能證釋。即修十度因滿能證大般涅槃。初六即前六度。修行施等為七最勝所攝成度。今此經中且舉巧便一箇最勝。三輪清淨趣涅槃勝以顯於餘。若修不圓不證涅槃。故施即見有能施施物所施果。即見有果謂希報恩及等流異熟士用離繫之果。此我法執名不正分別。見能所施謂我執。見有施物即我所。此等永除所顯之理。或即六度涅槃之相並名涅槃。餘準此釋。第七由拔濟方便知諸有情及一切法皆無實故三輪清淨。故無分別無染拔濟。八若見自身為求菩提。是愛未亡起追求者即是染願。不亡相故受諸苦惱。既三輪空無自身愛。無染追求即正願滿。九由思擇力知有為法有其數量。以有生滅形段數量故。無為不爾。即稱於如無能所思擇。故雲證無為法無數量故。十由能了知有情空成熟有情智了知法空成熟佛法智。俱亡相故皆空離空非有空性。此所證理即是法身名為涅槃。   經。復次「善男子豈唯如來不般涅槃是為希有復有十種希有之法是如來行雲何」為十。   贊曰。明涅槃相答不涅槃。文亦分四。一標二徵三釋四結。初標不入涅槃。次復有十種下標不入所以。徵文可知。   經。一者「生死過失涅槃寂靜由於生死及以涅槃證平等故不處流轉不住涅槃於諸有情不生厭背」是如來行。   贊曰。下釋。第一不住二邊行有三。初明證生死涅槃平等。次不處流轉下明不住二邊。後於諸有情下明不捨有情。若二乘人見生死過失見涅槃寂靜。便有厭捨入於涅槃。   經。二者「佛於眾生不作是念此諸愚夫行顛倒見為諸煩惱之所纏迫我今開悟令得」解脫。   贊曰。恆度有情行。初觀空後觀有。即空方便發起有行。此初也。同般若經而無有情得滅度者。   經。然由「往昔慈善根力於彼有情隨其根性意樂勝解不起分別任運濟度示教利喜盡未來際無有窮儘是」如來行。   贊曰。觀有。由昔利他願力滿故。如變化人現種種事業。如如意珠出種種物。隨根勝劣智力。性種種界智力。意樂遍趣行智力。或意樂勝解總是勝解智力。而無分別。示教利喜者如顯揚論十二瑜伽八十一說。有五。一令離欲即是呵欲一切過失。二示即示現四種道理。三教謂教誡令學。四利即見退勸勵利益。五喜即見進而生慶喜。盡未來等是常度也。   經。三者「佛無是念我今演說十二分教利益」有情。   贊曰。不見所說行。初勸空也。   經。然由「往昔慈善根力於彼有情廣說乃至盡未來際無有窮儘是」如來行。   贊曰。觀有。猶如天鼓出種種聲。雲廣說乃至者應雲於彼有情隨其根性意樂勝解不起分別任運濟拔示教利喜盡未來際。   經。四者「佛無是念我今往彼城邑聚落王及大臣婆羅門剎帝利薜捨戍達羅等捨從其乞」食。   贊曰。不念乞食行。初觀空行。   經。然由「往昔身語意行慣習力故任運詣彼為利益事而行乞食是」如來行。   贊曰。觀有。瑜伽八十六由十因緣如來乞食。一者為顯杜多功德故。二者為顯引彼一分令入乞食故。三者為欲以因事行攝彼一分故。四者為與未來眾生作大明等故。五為欲引彼粗弊勝解諸外道故。六者為彼承聲教起謗故。現妙色寂靜威儀。令其驚歎心生迴向故。七者為彼處中眾生。以其少功而樹多福故。八者為令壞信放逸深生恥愧。雖用小功獲大福等故。九為彼盲聾等眾生種種災患皆令靜息故。即是入城見者獲益。如瑜伽威力品明。十為令無量無邊廣大威德諸天龍等。隨從如來至所入家。深生羨仰勤加儐衛不為惱故。   經。五者「如來之身無有飢渴亦無便利羸憊之相雖行乞取而無所食亦」無分別。   贊曰。不念資身行。文二如前。此空行也憊(敗音虛)。   經。然為「任運利益有情示有食相是」如來行。   贊曰。觀有也。攝大乘論食有四種。此示現依止住食。   經。六者「佛無是念此諸眾生有上中下隨彼機性而為」說法。   贊曰。不念說法行。前不見所說。此不念所度。文二如前。此觀空也。   經。然佛「世尊無有分別隨其器量善應機緣為彼說法是」如來行。   贊曰。觀有。   經。七者「佛無是念此類有情不恭敬我常於我所出訶罵言不能與彼共為言論彼類有情恭敬於我常於我所共相讚歎我當與彼共為」言說。   贊曰。不念善惡行。文二如前。此觀空也。   經。然「而如來起慈悲心平等無二是」如來行。   贊曰。觀有。此三念處。   經。八者諸佛如來無有愛憎憍慢貪惜及諸煩惱然而如來常樂寂靜讚歎少欲離諸諠鬧是如來行。   八無染杜多行。   經。九者如來無有一法不知不善通達於一切處境智現前無有分別然而如來見彼有情所作事業隨彼意轉方便誘引令得出離是如來行。   九任運利益行。無一法不知智所緣。無一法不通達智所了境。任運頓能知達然隨意轉。根性意樂熟有前後。方便引誘令出生死。   經。十者如來若見一分有情得富盛時不生歡喜見其衰損不起憂慼然而如來見彼有情修習正行無礙大慈自然救攝若見有情修習邪行無礙大悲自然救攝是如來行。   十與樂拔苦行。引文皆有二。準前可知。   經。善男子「如是當知如來應正等覺說有如是無邊正行汝等當知是謂涅槃真實」之相。   贊曰。結也。   經。或時見「有般涅槃者是權方便及」留舍利。   贊曰。此釋示滅留舍利疑。初牒示滅及留舍利。後釋所以。初也。不言或時佛現涅槃及留舍利而言見者。欲顯佛常實無舍利。但眾生心自所感現。如起遠質以臨臺睇影顏而俯己。乘駛舟而東還矚凝沼已西流。   經。令諸「有情恭敬供養皆是如來慈善」根力。   贊曰。釋所以。初所為後得益也。   經。若供「養者於未來世遠離八難逢值諸佛遇善知識不失善心福報無邊速當出離不為生死之所」纏縛。   贊曰。得益。得益有七。一離八難。二逢事佛。三遇善友。四不失善心。五獲世福報。六證涅槃。七得解脫。   經。如是「妙行汝等勤修勿為」放逸。   贊曰。結勸修學。   經。爾時「妙幢菩薩聞佛親說不般涅槃及甚深行合掌恭敬白言我今始知如來大師不般涅槃及留舍利普益眾生身心踴悅歎」未曾有。   贊曰。第三段領悟得益。初領悟也。   經。說是「如來壽量品時無量無數無邊眾生皆發無等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贊曰。得益也。   經。時四「如來忽然不現妙幢菩薩禮佛足已從座而起還其」本處。   贊曰。品第四大段聞已散席。但言四佛不現妙幢還室。不論餘眾者有二解。一舉其上首影顯於餘故。二舊本雲是本會中唯釋迦在。一唯四如來及妙幢還餘者猶在。何以故。說未周故下說三身不更集眾。如何得雲虛空藏在大眾中從座而起。問。雲何妙幢菩薩獨還。說未了故。答。為欲發起懺悔行故。若不歸家寢睡如何夢見金鼓。問。何不直請要待夢耶。蓋行之難故夢為先兆。又機緣爾故。◎   金光明最勝王經疏卷第二(本)   金光明最勝王經疏卷第二(〔末〕)   唐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   分別三身品第三   ◎三身品三門分別。一辨來意。二釋品名。三彰妨難。來意有三。一前壽量品總說菩提涅槃二果未能別知。壽量品內已為別說涅槃斷果。未為分別菩提智果。今為分別三身不同令差別解障治有別修因而證故。虛空藏白世尊言。雲何菩薩於諸如來甚深祕密如法修行。甚深祕密即三身果。如法修行即障治因故此品來。第二來意前品明其圓寂必因斷障而證。斷所斷已必智慧圓故。無性攝論彼果智分雲由斷所斷獲得無垢無罣礙智故斷殊勝無間次說果智殊勝。故前品後有此品生。第三來意為機宜聞慈悲為說令獲利樂。此品末雲。諸佛如來四威儀中無非智攝。一切諸法無有不為慈悲所攝。無有不為利益安樂諸眾生者。即是為除八難等苦。故下文雲。聽聞信解不墮地獄.餓鬼.傍生.阿修羅道。此離四惡道難。常處天人離邊地難。不生下賤離生盲聾難。恆得親近諸佛如來(離佛前佛後難)聽受正法(離世智辨聰難)常生諸佛清淨國土(離長壽諸天難)乃至國土四種利益等皆為利安。故此品來。二釋名者。分謂分段。別謂殊別。即為分段殊別三身。或分謂分析。別謂記別。三者是數身謂依義體及積聚。如成唯識論第十解。又真實義。梁攝論雲。身者名實。不破壞名實。或相續名身。梁論雲。三世諸佛相續不異。隨其所應自性法身通體依實三義名身。應化通五。異遍計故亦得名實。又非肉血之所成故亦名為實。若望自性法身而說不得名實。若但言三身即帶數釋。既言分別三身。即分別是能分別。三身是所分別。應雲三身之分別名三身份別品。是依主釋。今順此方雲分別三身品。此品廣明諸佛三身故名分別三身品。三彰妨難者。一問。此之三身為俱本有為俱新起。答。據因俱本有。談果並新成。以自性身非生滅故總雲新成。自性法身體即真如。在纏名藏未名法身。恆沙萬德相未現故非功德法之所依。出纏之位即名法身。恆沙萬德相已現顯。說功德依名為法身。故勝鬘經雲。在纏名如來藏出纏名法身。成唯識論雲。在大牟尼名法身故。既雲在大牟尼名為法身。明非本稱。故是新得。應化二身因雖本有果即新生。其理極成。不煩引證。二問。此之三身為同一體義用分三為因體別。答。因體各別。自性法身即應得因得。應得因體即真如是。應化二身即加行因圓滿因得。發心名加行。修足名圓滿。即六度是。三問。若三因別體亦有別。雲何下文雲雖有三數而無三體。答。約性相說。真如是性餘者是相。非有一法出真如界別有體性雲無三體。非不離如體性不別。又約攝相歸性如體即一。若相用別論三體不同。如成唯識.大莊嚴論.攝大乘等皆具明之。問曰。若三體別。下說金礦譬喻不成。答不相違。以真如理與本無漏種合喻金礦。得淨金者合喻果德。隨意迴轉作諸嚴具。喻性相功德皆依如理。根力覺支依四智起故。下別更金水空三喻於法身體是先有。夢渡水喻方始別喻四智心品。故下經雲。非謂無心忘想既滅是覺清淨。非謂無覺。金水及空本有無變故喻自性。夢非真覺。夢覺知虛真覺方起。故知體別。古今諸德說三身體。差別不同義至下當辨。   經。爾時「虛空藏菩薩摩訶薩在大眾中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頂禮」佛足。   贊曰。就此品中大分為四。一菩薩啟請。二如來為答。三善男子如是知見下結勸修行。四爾時虛空藏已下領解持學。初中復二。初供養後申請。供養有二。一內供養即請法之儀。二外供養即表成當果。即初文也。此內供養為請法儀。大莊嚴論第一明。第一義發心有六勝中。第二願勝即十大願。第一願供養恭敬一切諸佛。於中有三。一一切佛無餘。二供養無餘。供養無餘有三。一利供養謂衣服等。二敬供養謂香華等。三行供養謂修信戒等。三恭敬無餘亦有三。一給侍恭敬。二迎送恭敬。三修行恭敬。今此即是修行恭敬。於中復二。初明請人次明供養。問。何故此菩薩得名虛空藏。答。准諸菩薩功能福智地地相似皆應同。然隨願增立名各別。今此菩薩立名有二。一從事二從理。從事立者如大集經第十五。亦說。虛空藏菩薩得如來神通力故。於虛空中隨眾生所須。若法若財盡能施與皆令歡喜。以此方便智故名虛空藏。又虛空藏品說。過去有輪王名師子迅。出家未久得五神通。承佛所教為迴父王邪心欲使入正見入定現通。如是等相使三千世界六變振動。於虛空中雨種種妙物。皆從虛空繽紛而下滿三千界。爾時地神乃至迦尼吒天。歡喜踴躍唱如是言。此大菩薩名虛空藏。時佛印可名虛空藏。從理立名者虛空藏菩薩經雲。虛空藏語阿難言。我身即是虛空。以虛空證知一切。為虛空印所印。此從理名。即是理身。十地所證十種法身如勝天王般若說。又法苑中三身義林具引。亦如華嚴經。普賢身相猶如虛空。依於如如不依佛土。問。此菩薩位在何地。答。准大集經說是第十地。從坐起等各有所表。思準可知。   經。以上「微妙金寶之華寶幢旛蓋而為」供養。   贊曰。外供養即三供養中是敬供養。以上微妙金寶表修行久。如下練金喻是。雲寶之華者表猶在因當可得果。寶幢者表菩提智高出二乘等故。寶蓋者表四無量覆蔭群生。亦表聞此經能為勝因得勝果故。   經。白佛「言世尊雲何菩薩摩訶薩於諸如來甚深祕密如法」修行。   贊曰。申請也。甚深祕密是問果。如法修行者是問因。難可窮證名為甚深。或二乘不知名甚深也。地前菩薩不能解了名祕密。准法華經論甚深有五。一義二體三內證四依止五無上。又祕密者即四祕密中相及令入。三性是相三身令入。   經。佛言「善男子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   贊曰。第二大段如來為答。文分為四。初敕聽許說。次答其果。次復次善男子若善男子下答修行問。後復次善男子是法身下。總結前因果告人令知。此初也。言諦聽諦聽善思念之者。功德施菩薩金剛般若論解雲。諦聽者心專一境。善者於如理義生信無疑。思念者敬持不忘。真諦釋雲。諦聽者即生聞慧。聞慧離散亂過。如作器。善思者生思慧。思慧尊重。離放逸故。如完器。念之者生修慧。修慧能攝念離顛倒故。如淨器。   經。善男子「一切如來」有三種身。   贊曰。下答所問果。分文為四。一標其數。二隨數徵。三依徵列。四隨列解。此即標也。   經。雲何為三。   贊曰。徵也。   經。一者「化身二者應身」三者法身。   贊曰。依徵列也。初列三身名。後顯攝勸知。此列三名。   經。如是「三身具足攝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正了知速」出生死。   贊曰。顯攝勸知。如是者指上所列三身。具足攝受者顯攝佛身。為無為德。自他利等無不皆盡。攝謂總包。受謂容納。謂此三身總包容納佛身功德無不皆盡。何者此之三身即是阿耨菩提故。言阿者稱無。耨多羅者雲上。三者是正。藐者是等。三復雲正。菩提是覺。准此應言無上正等正覺。此攝五法真如四智。如即斷德涅槃。四智即是智德。依此化生。即是恩德。攝菩提盡故。無著菩薩般若論雲。阿耨多羅顯示菩提菩提斷。解脫相故。三藐三菩提別顯示菩提道。以人平等故。以菩提分法故。此意解脫相即離垢真如。菩提道者四智心品。以人平等故以人無我其理平等。由有菩提分法故名為佛。於無上覺中能正覺異凡夫。能等覺異二乘。復雲。正覺異菩薩。以一覺字貫通四處。初無上覺即真如理。覺性名覺。故經說雲。菩提菩提斷俱名為菩提。初名無上者般若經雲。無有少法可得故名阿耨等。論釋雲。無微塵許法可得。此意二乘但除煩惱不斷所知。菩薩雙斷二障。種智無有少染故雲無上三菩提等。言無上者即由勝彼凡夫二乘及菩薩故覺稱無上。般若經雲。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故名阿耨菩提。此意由佛佛高齊證無我等故雲無上。若有勝劣不雲無上。若辨中邊論無上乘品雲。總由三無上說為無上乘。謂正行。所緣。及修證。無上。此意即諸行遍修。諸境遍達。諸果遍證。故名無上。廣如彼論。般若經雲。修一切善法即得菩提行無上。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即境無上。修證無上即菩提涅槃等。彼論雲。九佛地修證無二障故十示現菩提。修證無休息故。今此亦爾雲。若正了知速出生死者勸眾令解。此三身義略以五門分別。一釋名。二出體。三開合廢立。四因起果相。五諸門分別。第一釋名有二。初列名後釋名。列名者經論不同三各多名。且化身佛略有五名。一名化身。梁攝論雲。由佛本願自在力故。似彼眾生變異顯現名變化身。二目父母生身。智度論雲。佛有二身。一法性生身。二父母生身。三名隨世間身。明佛悲願示同世間入住出胎名隨世間。故智度論雲。佛有二身。一隨世間身。二法性生身。四但名生身亦望父母所生。涅槃經雲。佛有二種。一者法身二者生身。五名假名身。梁攝論雲。假名身者即是化身。示現此身份別。所作非真實名假名身。此等諸名隨義應知。第二應身略有六名。一目應身。恆沙德成與理相應名曰應身。梁攝論雲。若離法身應身不成。或起菩薩機如應說法。故名應身。或應昔因故。二名受用身。受用淨土大乘法樂。唯識論分自他受用。自受用者恆自受用廣大法樂。他受用者令彼受用大乘法樂。三名報身。以果酬因名為報身。十地論中名報身佛。般若論中雲受樂報佛。四名智慧佛。楞伽經說。五名功德佛。亦楞伽說。六名法性生身。智度論雲。佛有二種。一法性生身。二父母生身。既雲法性生。明非自性法身。以恆沙功德與法性相應。依法性起名法性生。第三法身略有五名。一名法身。無垢真如功德所依名為法身。故攝大乘雲。此身與功德法相應故名法身。成唯識論雲。即此自性亦名法身。大功德法所依止故。此經亦爾。二名自性身。梁攝大乘雲。若佛出世若不出世皆自然。得名自性身。成唯識雲。謂諸如來真淨法界受用變化平等所依名自性身。三名真實身。梁攝大乘雲。身有二種。一真實身。二假名身。寶性論中名實佛。此經亦言法身是實。四名如如佛。楞伽經雲如如佛也。五但名法佛。真如自體名之為佛。如為佛體故名法佛。上已列名。釋名者總名如前品之中解。別釋名者且依此經言化身者現種種身。是名化身。以能導引無而忽有。目之為化。化即是身。持業釋也。或別簡總是化之身。即依主釋。以身通故或名變化身。變謂轉換本形。化即無而忽有。亦變亦化。變與化異。是相違釋。變化即身是持業釋。今略變字。或化用勝故名化身。准此應為應凡夫二乘應名應身。為簡報身但雲化身。不同報身為應菩薩得名為應。准十地論及般若經論。報身名報佛。化法應俱名佛。以諸經多先標雲佛若干身故。列名中多無佛字。不爾若但雲三身者名通餘人。亦名身故又准十號。三身皆得彼名。多名佛者且舉一故。故此亦云一切如來皆有三身。言應身者。准此經文二義名應。一契應真理能起此身故。經雲。如實相應如如如如智本願力故。是身得現。既言如實相應如如等智本願力故是身得現故。由契應真理方起名為應身。梁論雲。若離法身應身不成。應知此二由能依所依故得相應。又為應赴菩薩根性。而現此身名為應身。故此經雲。為諸菩薩得通達故說於真諦。乃至雲是名應身。赴機名應。但他受用非自受用。前義通二。言法身者依成唯識論雲。大功德法所依止故。佛地論雲。力無畏等諸功德法所依止故。功德能依身是所依。即真如體為功德法之所依故名為法身。依主釋也。無性攝大乘論亦同此釋。又真如是功德法體。體即是身。故法即是身。無性釋雲。法性即身。故名法身是持業釋。今此經文具通二義。此經下雲。雲何菩薩了知法身。為除諸煩惱等障。為具諸功德法故唯有如如如如智。是名法身。為除諸煩惱等障名法身。即所顯報。是持業釋。具諸功德法名法即就能依。是依主釋。餘如法苑三身義林辨。又依此經三門分別。初列名顯勝。二出三身體。三諸門分別。初門竟。   經。雲何菩薩了知化身。   贊曰。出三身體。即分三段。此化身體。初假為問。二佛為答。三者雙結。此即初也。言菩薩者對所備機。定性二乘不能忻求故問菩薩。雖三乘俱得名菩薩然非皆問意。問大乘菩薩雲何了知。欲令忻樂修行求故。即是二問。一雲何菩薩。二雲何了知。   經。善男子「如來昔在修行地中為一切眾生」修種種法。   贊曰。此佛為答又二。一因二果。此因也。文分為五。一呼請問人。二自標德號。三明行位。四明修意。五正修習。昔在修行地中者明行位。即七地中除種性地。未修行故所以言中亦簡持義。為一切眾生者四明修意。即同般若經。雲何住心。以所有眾生鹹欲滅度。是廣大第一。常其心不顛倒四種益心修種種法。即所修行及所斷障之因。文殊所問經論雲。菩薩初觀何法故行菩薩行。即所為。依何法故行菩薩行。即修斷。文殊答言。諸菩薩行大悲為本為諸眾生。即此初也。雖亦自利菩薩大悲利他為先。理實亦有自利。或即以利他還為己利。故彼經論雲。又問。大悲以何為本。答。以直心為本。此意令離怖為他。又問。直心以何為本。答。以於一切眾生平等心為本。此意怨親有情之所等心悲愍故。又問。一切於平等心以何為本。答。以無異離(異行)為本。此意令離能所度心。又問。無異離異以何為本。答。以深淨心為本。此意雖攝他同己。令離染愛及全空心。又問。深淨心以何為本。答。以阿耨菩提心為本。此意自利。自疾不救不可利他故也。或為求菩提故即三種心名菩提心。又問。菩提心以何為本。答。以六波羅密為本。此意即由具六種性以為根本。或由修行六度為本。彼經問答同此經意。為一切眾生即慈愍眾生。發菩提心經慈愍眾生復有五事。一見諸眾生為無明所縛。二者見諸眾生不信因果造作惡業。三見諸眾生捨離正理。四見諸眾生造極重惡。五者見諸眾生不修正法。五各有四。廣如彼明。修種種法即後十度及所斷障。   經。如是修習至修行滿。   贊曰。得果也。初牒所修因滿。次舉所得果圓。後總結身名。此初也。   經。修行力故得大自在。   贊曰。明所得果圓有二。初明得果圓。後明能利物。得果分二。初得果後了境。此得果也。十大自在者。一列名二出體三辨因四廢立。列名者無性攝論第九雲。一壽命自在。二心自在。三眾具自在。四業自在。五生自在。六勝解自在。七願自在。八力自在。九智自在。十法自在。出體者命即命根。如前壽量品明。十地經雲。不可說不可說劫命住持故。然薩遮尼乾子經第七及法集經第三雲。得上甘露名命自在者。甘露即涅槃。涅槃即法身壽也。或由識此無住甘露故。應化身所現之命隨心延促命亦無盡。心自在者准十地經。心即智定能所引故。同雜集論出諸法體通智定故。彼經雲。得心自在無量僧祇三昧入智故。或說此定能引智故。非必取智心自在。准法集經雲。一切諸法皆心現起名心自在。即通八識故。彼能知一切是一心名心自在。攝所歸王故。又攝論雲。於中自在運轉其心名自在。此所運轉即通八識。能運是定或亦通智。或心自在運轉即通王所。眾具即四塵為體。衣食資什名眾具。論雲。於飲食等諸資生具。隨意所樂能積集故。業即是思。唯造善業故。生自在者生通五蘊。隨所生處如其所欲能受生故。勝解自在薩遮尼乾子經名如意自在。即勝解數為體。無性雲。謂於地等發起勝解令成金等故。願即解欲信為體。薩遮尼乾子經雲。信自在故或後得智為願自在體。神力自在即六神通是。薩遮尼乾子經名願自在。即現神通變現諸物令隨願成故。故彼經雲。即生心時現前成一切諸事名願自在故。無性雲。謂隨意樂引發種種最勝神通。智自在者緣音聲智。詞無礙解為體故。無性雲。謂隨所有種種言音智境現故。法自在者法無礙解為體故。無性雲。謂隨意樂宣說契經應頌等故。或十自在皆智為體。俱智用故。由於六度成此勝智故。三辨因者。准無性論。由法施.無畏施財施.圓滿。如其所應得此果故。准即如次能與壽心眾具自在為其因也。若薩遮尼經雲。遠離殺生無嗔害心。是命自在因。攝論據法身命。薩遮據應化命。又離殺等亦法施故。慈悲是心自在因。此意雲。由慈悲故能無畏施。戒為業生自在因。薩遮經雲。以菩提心攝諸善根。是生自在因。忍為勝解自在因。薩遮經以供養佈施是勝解因。此意安受苦忍能解脫施故。攝論意謂昔因時樂修忍故。隨諸有情心所樂轉故。今獲得於地金等隨勝解轉。精進即是願自在因。此意由勤成滿所願。薩遮經雲。常說三寶教化眾生。是信自在因。既雲常說。亦勤也。令他生信無有謗法。無畏靜慮即力自在因。薩遮經雲。稱生所求應時施與。是願自在因。般若是智法二自在因。無性雲。由昔因時樂修慧故。隨其類音為說法故。令證得殊勝般若。妙達言音巧說正法。若薩遮經常行法施不為利養名聞恭敬。是智自在因。常為眾生說諸如來及諸眾生真如平等。法身自體非飲食身。是法自在因。意同攝論。廢立者法集經第三。薩遮經第六皆雲。對除十怖畏故。准此即是為得對治十怖畏故求十自在。薩遮尼經雲。大王當知得命自在故對治一切生死怖畏。得心自在故對治一切煩惱怖畏。得物自在故對治一切貧窮怖畏。得業自在故對治一切惡道怖畏。法集經中除惡行畏。彼據除因。此約除果。法集經中除惡道畏。彼據果說。此對縛說。不得生自在。為生所縛故。得生自在故對治一切縛怖畏。得如意自在故對治一切追求怖畏。得信自在故對治一切謗法怖畏。得願自在故對治一切心念縛怖畏。得智自在故對治一切疑刺怖畏。得法自在故對治一切大眾怖畏。又解。言法自在者是說法自在。既雲隨眾生意乃至雲說法相應現種種身。故知現身為生說法令得利故。即法華經雲唯為一大事故。說法自在有十四種。一說法自在。二清淨。三樂說。四智。五生。六三昧。七住持。八眷屬。九見。十聞。十一鼻。十二舌。十三身。十四心。法集經第七雲。雲何說法自在。於一切言語不著故。此不葉所說法。雲何清淨自在。於一切處不染故。非但所說法於一切皆不著故。雲何樂說自在。謂依一法字句不休息。於百千萬劫說不可盡故。無斷盡辨。雲何智自在。於一一法字句能說。為百千萬法門故豐義味辨。雲何生自在。隨所隨所利益眾生之處。於彼彼處生故隨處現身故。重言隨所者明非一故。餘准此應知。雲何三昧自在。於唸唸中若欲入三昧即能入三昧故。雲何住自在。隨所隨所住持加故。所謂若獐鹿若鳥獸若草木若石壁。能說諸佛妙法故。即住持於彼令能說法故。雲何眷屬自在。謂無量眷屬不可壞眷屬故。雲何見自在。謂見妙色故。雲何聞自在。謂聞妙聲故。雲何鼻自在。聞一切香唯是妙法香故。雲何舌自在。謂食法味不食食味故。雲何身自在。謂成就法身。非食食身故。雲何心自在。乃至蚊虻蟻子知行知心故。見下六根有勝用故。此中初二於所說不染。次二能說。次一現身。次一八定。次一加備於餘。次一隨受化者。次六顯根。前生是總相假身。此六是別相實身。此經下隨眾生意隨眾生行即心自在隨眾生界以小分界通二義。令取境故雲小分。即隨所利益眾生之處現種種身。即隨彼處而為現身。並處相應不待時相應三昧自在攝。行相應即心自在攝。攝大乘第九雲。復次法身由幾自在而得自在。略由五種。一由佛土自身相好無邊音聲無見頂相自在。由轉色蘊依故。二由無罣無量廣大樂住自在。由轉受蘊依故。三由辨說一切名身句身文身自在。由轉想蘊依故。四由現化變易引攝大眾引攝自法自在。由轉行蘊依故。五由圓鏡平等觀察成所作智自在。由轉識蘊依故。廣釋如彼。   經。自在力故隨眾生意「隨眾生行隨眾生界」悉皆了別。   贊曰。了境知意知心體。或勝解。知眾生行知差別行。或業或眾生遍趣。行眾生界即種種性。皆能了知。   經。不待時「不過時處相應時相應行相應說法相應」現種種身。   贊曰。化物也。不待時者。眾生根熟謂即應時現身說法不擇時節。不過時者謂不過此應化時也。處相應等者如來說法離四非故。處相應者離非處。時相應者離非時。行相應者離非機。說法相應者離非法。謂應於此處此時此等機性。應以此法必相應故。現種種身者即八相等。若佛現在並涅槃後所現之身。非雲以弟子種種意故現種種相。此四句中應雲現在並涅槃後。以願自在隨緣利益。是名化故總名種種身。   經。是名化身(是名化身者雙結)。   經。善男子「雲何菩薩」了知應身。   贊曰。明應佛中大文亦三。此問起。   經。謂諸如來「為諸菩薩得通達故」說於真諦。   贊曰。下答。答中應有修因。以化身中明修因故此略不論。是影顯故。是通句故應別取彼文。今但明果。果中分二。初說法後現身。此說法也。說法中有二。一利生二利法。初中有三。一說真諦境。二明涅槃果。三明所行因。以先說境令其通達通真達俗。次示其果令彼欣求。後令除障修因剋證。此即說境。境謂諸如來明能說人。諸菩薩明所備。得通達故明說意。說於真諦明所詮。為令菩薩起根本智通起後得智。達言真諦者據最勝說。理實亦為說於俗諦。真俗相依而建立故。或復此約人法二。別對菩薩智名真。對我法等名真。   經。為令解了「生死涅槃」是一味故。   贊曰。明果也。果分二種。有為與無為。無為是本故偏說之。無為果四。即四涅槃。自性清淨不由斷證故不說之。或即是真諦所攝。有餘無餘通三乘故。非最勝故亦略不說。唯無住處獨大乘得。益物勝故果中偏說。義如前辨。   經。為除身見「眾生怖畏」歡喜故。   贊曰。明除障修因。以為無始我見縛故不能解了。設得解了於生死生怖。於涅槃生喜不能廣利。又由我執是諸障本故。然此我見雖通六七二識意除第七。以障無住勝故。又染本故。故成唯識論解平等智雲。妙觀察智不共所依無住涅槃之所建立。一味相續窮未來際。   經。為無邊「佛法而作」本故。   贊曰。此利法也。利生意者使法久住故雲作本。   經。如實相應「如如如如智本願力故」是身得現。   贊曰。下現身有二。初現身後明莊嚴。此現身也。言如實者即真如也。相應者能證所證俱無二取名為相應。相應相似義。此是總句。如如如如智是別句。二空真性重名如如。達二空智名如如智。本願力故者明現身所由。智境兩如都無分別。因何現身。由本願力故。成唯識雲。由昔所修利他。無漏純淨佛土因緣成就等。土既由昔。現身品然。問。此應身二受用身是何身攝。答。他受用。何以得知。答。略四證明。一此文雲。如如如如智本願力故。是身得現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故。若自受用功德相好皆悉無邊故。二下雲。二身假名不實唸唸生滅。不定住故數數出現。自受用身非數數出現故。三下雲。第二佛身弟子一意故現一相。自受用身非對弟子故。四下雲應身非化身者是地前身故。問。若他受用雲何下雲應身者。從無始來相續不斷。一切諸佛不共之法能攝持故。眾生無盡用亦無盡。他受用身既現滅度。如何得言無始相續不共之法能攝持故。答。言相續者約多分說。不同化身多百千劫始一現故。又化身文中亦云恆轉法輪。豈常不滅。問。若爾自受用豈不三攝耶。答。非三不攝。是法身故。問。何以得知。答。至法身中當廣引說。   經。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項背」圓光。   贊曰。明莊嚴也。問。若他受用相好應多。雲何但說三十二等。答。他受用身有其二種。一四善根位所見之身。二地上菩薩所見之身。今此但說四善根位所見之身。問。餘處多說為地前現名為化身。何名受用。答雲。為地前現名化身者。說三乘人同見之身。非四善根菩薩所見。若非地前何故下雲應身非化身者是地前身。問。何以得知四善根位所見佛身非三乘同見。答。准梵網菩薩戒經雲。我今盧捨那方坐蓮華臺。周匝千華上復現千釋迦。一華百億國。一國一釋迦。各坐菩提樹。一時成佛道。既雲千華上復現千釋迦。一華百億國一國一釋迦。若非四善根位菩薩所見。更有何身雲千釋迦。問。此盧捨那是何地見。答。有說。初地菩薩所見之身。今釋。此是二地菩薩所見之身。一說戒波羅蜜故。二雲千百億國。若初地菩薩見百億非見千故。問。准十地瑜伽雲。若作意時見無邊國。何不得言千百億國。若爾何故雲初地菩薩得十百門。若雲據作意應無量國。何但千百億。況復二地菩薩得千百門。今言千百億。正與相當。何煩異解。   經。是名應身。   贊曰。結也。   經。善男子「雲何菩薩摩訶薩」了知法身。   贊曰。明法身也。文三如前。此初問也。   經。為除諸「煩惱等障為具諸」善法故。   贊曰。正釋有二。初明所為。後明得身。初也。應說修因。文略不說。如前已解。此法身有二。一自性法身。二功德法身。今包合二。為除煩惱等障明為得自性法身。為具善法故明為得功德法身。即淨法界四智心品總名法身。能證所證合名法身。假佛實佛二類有異分出應化。不爾就總應化亦名法身。故成唯識雲。如是法身有三相別。   經。唯有如如如如智是名法身。   贊曰。明得法身。如如即自性法身。如如智即四智品。雖事智品不緣真如。離能所取故。由如如智起故總名如如智。故次雲是故法如如如如智攝一切佛法。若唯是如非攝一切故。又解。化身如前。應身者通攝自他二受用身。法身唯是自性真如。言如如智者如實相般若。又大莊嚴論及真諦三藏說有四覺。一應覺即真如。二正覺即智慧。三覺分即菩提因。四令覺即能詮教。諸法體邊名如如。智性邊名如如智故。故下文雲。應身從無始來相續不斷。一切諸佛不共之法體攝持故。眾生無盡用亦無盡。是故說常等。明亦通是自受用身。下雲法身者非是行法。無有異相。是根本故。猶如虛空。是故說常。既雲非行法。明非四智。四智生滅是行法故。又解。二義俱通。准攝大乘別解三身及常無常門。即如彼解。准上下文及攝大乘等。約通而說即如前解。今此經中通二義解。若四句等中即自他受用別門而明不今四句。應非化身是地前身。化身亦應謂住有餘涅槃之身。若自受用非名化故。故自受用同名法身。故此下雲。是故法身慧清淨故滅清淨故是二清淨。是故法身具足清淨。若智理二合名法身。即性相合論門。若唯取如名法身者即性相別論門。若自受用是應身攝即是假實自他受用二合論門。若應唯是他受用身即假實別論門。故知諸說義不相違。   經。前二種「身是假名有此第三身是真實有為前二身」而作根本。   贊曰。已下諸門分別有九門。第一假實分別門。第二二利分別門。三有餘無餘等分別門。四治障廢立門。五三體同別門。六一多分別門。七能所相依門。八常無常門。九四句分別門。就此假實文分為五。一標二釋三徵四解五結。此初二文。為前二身而作根本。依前解三身法身並攝智。即辨變化身及他受用。是假名佛是變化起。以如為本。從智變起故與前二而作根本。若依法身唯攝如如如如。是本不從他起故得名實。應依法起。化依應起。故前二身俱是假有。   經。何以故。   贊曰。徵也。何所以故法是二依。   經。離法如如「離無分別智一切諸佛」無有別法。   贊曰。解也。初返解後順成。初也。   經。一切諸佛「智慧具足一切煩惱究竟滅盡得」清淨佛地。   贊曰。順成也。勝鬘經在纏名如來藏。出纏名法身故。今此雲智慧具足。即如如智一切盡滅即法如如。故具二種。   經。是故「法如如如如智攝一切」佛法。   贊曰。結成。可知如來淨妙法身又即真如。是悟迷依。故為二本。   經。復次「善男子一切諸佛利益自他」至於究竟。   贊曰。第二二利分別門。於中有二。初辨二利。後善男子雲何法如如下釋情疑。初中復二。初法後喻。法中有三。初標次釋後結。此標也。言利益自他至究竟者自利至佛雲究竟。有三乘性令得果地究竟。無性之人同無窮盡。不入涅槃而為利益亦云究竟。   經。自利益者「是法如如利益他者」是如如智。   贊曰。釋也。初釋二利。後釋所以。此初也。如如凝寂多自利。如智起用多利他。梁攝論雲。若以法身為應身佛。無利益眾生義。若以應身為法佛。無現世安樂義。問。諸說二利有三不同。一雜集論雲。自他二利所依止。唯識亦然。自性法身正唯自利亦兼利他。通於二利。自受用變化是所依止故。自受用身是自利。他受用變化是利他。為他現故。二無上依及寶性論。法身是自利應化是利他。三者此經何故如是。答。雜集唯識。自性法身通二利據盡理論。無上依等據自性法身正用。而說雲是自利。應化利他據他受用名為應佛故俱利他。此經如如同無上依。如如智利他據平等性及成事智起他受用變他二佛身故雲是利他。雜集應身是自利者。據自受用名應身說。成唯識論據彼應身通二受用故成二利。各據一義。俱不相違。利益他者是如如智何不言應化耶。答。有二解。一雲。舉能變體是二智故。利他體故。所起之身唯是色故。利他用故所以不論。唯識論等說他用變化名利他。據用而說所變。大品般若雲。化佛無心雲何分別破壞諸法破壞開演之義。或此二身是彼智果說彼智名。實是應化。不爾下喻小不相似。二雲。此據四智亦是法身。真如內寂說是自利。智有外用說是利他。不說應化義同前說。   經。能於自他利益之事而得自在成就種種無邊用故。   贊曰。釋所以也。由此三身於自他利各得自在。俱成種種無邊用故。故成唯識雲。如是三身雖皆具足無邊功德而各有異。言而得自在自在有三。如雜集第十二雲。依止自在修亦有三種。一身自在即自性身及受用身。二行自在即變化身。三說自在謂能說六度等。既緣此求此依此而求此。故知佛身有三自在。成就無邊二利用故。   經。是故「分別一切佛法有無量無邊」種種差別。   贊曰。結也。一切佛法即三佛是。大品經雲。出三界故無量。越十方故無邊。義用眾多雲種種差別。   經。善男子「譬如依止妄想思惟說種種煩惱說種種業用」種種果報。   贊曰。下依喻顯有二。初二喻喻二利。後一顯莊嚴。初復分二。初一喻合顯利他用。後一喻合顯自利用。此初喻也。妄想思惟喻如如智任運能起利他之思。如法華經等雲。於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言妄想者喻實不思假起思故。說種種煩惱喻化身為二乘說種種煩惱。種種業者喻起應身為菩薩說種種業。種種果報者喻令他人既聞法已得世出世果。或此喻說斷三障故成就三身。說種種煩惱令得應身。說種種業令得化身。說種種報令得法身。故下文雲。惑障清淨能現應身。業障清淨能現化身。智障清淨能現法身。果報即是智障所攝。雖佛地論二障各有所發之業並所得果合說果報。是習氣依。要果報無習氣方盡。又解。准下合文。說種種煩惱喻說大乘。大乘為本有餘業故。如似有惑有業果故。業果如次喻獨覺聲聞。上能化下。如緣覺乘化聲聞故。果報喻說聲聞乘也。然獨覺乘將得果時不假言教。發心之初解修行位中必假言教。所以法華經中俱雲從佛聞法故。初解喻現身。次解喻令得身。後解喻為化說法。既判為喻利他。此解盡理。汎明利用即通三釋。又解。喻二利用是總。並喻利他即別故通三解。然合文中但合利他說法。餘者略而不合。   經。如是「依法如如依如如智說種種佛法說種種獨覺法說種種」聲聞法。   贊曰。法合也。三乘之人根性慾樂等各各不同。方便位中種性行解趣入各異。所以雲種種佛法。   經。依法如如「依如如智一切佛法自在成就是為第一」不可思議。   贊曰。下喻合。顯自利之用分三。初法次喻後合。此初也。問。喻利他中何不先舉法次喻後合耶。答。承前法說近故。又復略故。今此遠故廣故。所以先法次喻後合。問。前自利中但雲自利者是法如如。何故此喻自利之用並如如智。答。前據凝寂。法如如自利增但說如如。今明兼利。如如智亦是。又復前據如如智為他現說法用故利他。此據斷障內證如如。即是自利。故不相違。有解結前。義亦無違。   經。譬如「畫空作莊嚴具」是難思議。   贊曰。下喻莊嚴舉喻。畫空作莊嚴具如空無相。嚴具亦無相故是難思。如喻空如如智喻畫。或如如上諸功德義如嚴空俱是無相。是難思議。   經。如是依法如如「依如如智成就佛法」亦難思議。   贊曰。舉法合也。如是依如如及依如如智成就法身佛法。或如如是性如如智是功德義。功德義正是法身。依如方有故二合明。若真諦三藏解。前畫空喻並前舉法並是外疑。疑雲。如如及智俱無分別。雲何得應化說利。如畫虛空成莊嚴具。極為難解難信。義亦無違。   經。善男子「雲何法如如如如智二無分別而得自在事業」成就。   贊曰。下釋情疑有二。初牒疑後喻釋。此牒疑也。疑有二人。一出世人疑。二世間人疑。又是學人及不學人二人俱疑。   經。善男子「譬如如來入於涅槃願自在故種種事業」皆得成就。   贊曰。下喻釋有四喻。初二喻為出世人。後二為世間人。為出世人初舉佛滅喻。無有分別而能利他。後舉劣況勝喻。初文有二。初喻後合。此舉喻也。舉二乘人意解涅槃。謂佛入滅身智無故同如如無相。信有滅後化事得成。如涅槃後重起金棺為現雙足。舍利變化種種事業而皆得現故舉為喻。   經。法如如「如如智自在事成」亦復如是。   贊曰。法合可知。   經。復次「菩薩摩訶薩入無心定依前願力從禪定起」作眾事業。   贊曰。第二舉劣況勝喻。文亦有二。所謂喻合。初也。菩薩滅定既六識不行而無分別。亦有種種變化事業。問。何故不舉二乘劣喻。答。二乘入滅定不能起事業故。無垢稱第二。無垢呵舍利弗雲。夫宴坐者不起滅定而現諸威儀。是為宴坐等。滅盡定義廣如餘辨。滅定喻如如。前願喻本願。作事業喻應化業用。   經。如是二法「無有分別自在」事成。   贊曰。合也。滅定及所起事二俱無分別。化他事業得自在成。又解。如入滅定雖無分別。應化二事而得成。又解。合前法。如如智無有分別。自在事成。准前難意此釋為勝。以前疑云云何法如如如如智二無分別事業成就故。今合之。   經。善男子「譬如日月無有分別亦如水鏡無有分別光明亦無分別三種和合」得有影生。   贊曰。下除世間不學人疑。亦有二喻。初舉有體喻。雖無分別而有影生。後舉無體喻。雖無分別亦有影生。前二亦然。入涅槃已舉無體。入滅定起舉有體。今有體中初喻後合。此喻也。真諦三藏雲。日月喻如如。水鏡喻本願慈悲。光明喻如如智。影喻應化身。今又釋雲。准下合文。既雲以願自在眾生有感現應化身。以水現影喻法如如等相應定願力。以鏡影生喻眾生機。日月喻法如如。光明喻如如智。准攝大乘。水喻眾生有三摩地潤滑性故現月等影。即水鏡二俱喻生機。即日月喻法如如如如智。光喻本願。雖無分別然由本願及眾生感力故有應化。然准經雲亦如水鏡無有分別。即前釋勝。准下合文雲以願自在力眾生有感。即後釋勝。任意取捨。   經。如是法如如「如如智亦無分別以願自在故眾生有感現應化身如日月影和合」出現。   贊曰。合也。   經。復次「善男子譬如無量無邊水鏡依於光故空影得現」種種異相。   贊曰。舉空無體喻。初舉喻明。後逐難釋。水鏡喻有情機。依於光者喻本願力。空者喻法如如如如智。影現者應化身由本願力光合於空法如如等。應化得現所為利他種種事業。或雲。空影現者如無雲翳空。依水鏡處得現其影。言空影者是世俗所見空青天。青天現影在水鏡中也。空無有青。所見青者如法如如及如如智上現於應化。或但喻機緣感便現。非如如理現應化身。此約唯識及安慧師無見相解。   經。空者即是無相。   贊曰。逐難釋也。以空無形色故喻法身。   經。善男子「如是受化諸弟子等」是法身影。   贊曰。合也。初明所見身。後明有身所以。合成無異。若准真諦所翻之經應雲如是受化之眾是能感機。諸弟子等即是菩薩亦能現於應化二身。現於應化二身是法身影。如前初舉佛般涅槃喻。後舉菩薩滅定喻。又解。此文如是。受化諸弟子等是能感機。是法身影者此文言略。應雲諸弟子等所見應化是法身影。本疑如來法身無分別雲何能起應化二身。不疑弟子能起。然法如如等雖無分別。以願力故令弟子心上見有。即應化事業而生。   經。以願力故「於二種身現種種相於法身地」無有異相。   贊曰。明應化身有之所以合成無異。無異即合法身無分別相。言於二種身者是應化二身。或佛所現菩薩所現名二種身。雖現異相於法身地無有差別分別異相。   經。善男子「依此二身一切諸佛說」有餘涅槃。   贊曰。第三有餘無餘分別門明三涅槃。即為三段。此初明有餘涅槃。四涅槃中除自性清淨涅槃。不由斷證一切同有故不約此明。有餘涅槃應雲有餘依所顯之涅槃無餘依所顯之涅槃。今略依字。准瑜伽五十。有餘依地有三施設。一地施設。二寂靜施設。三依施設。地即約十七地。寂靜有四。依施設有八種依。一施設依。二攝受依。三住持依。四流轉依。即四識住。五障礙依謂天魔。六苦惱依。一切欲界。七適悅依謂依靜慮。八後邊依。依謂所依。初施設依我法是施設世間。聖教假所施設。此依取蘊即取蘊為所依。餘義准知。問。言有餘依涅槃有幾餘依。答。准瑜伽五十雲。當言與一種依一向相應。謂後邊依。論意有餘即後邊依。後邊依者謂阿羅漢相續諸蘊。雲此後邊依與六攝受事不共相應。與流轉依與障礙依一向全不相應。所餘非相應非不相應。以攝受依中有七攝受。一謂自己父母。二妻子。三奴婢。四作使。五僮僕。六朋友。七眷屬。謂阿羅漢果於父母所猶攝受故。如如來身手扶父棺。昇忉利天報母恩等。以依佛身有能攝受故餘不攝受。以得還滅除流轉故。能降魔故無此二依。施設依住持依等非一向依於取蘊。聖教亦施設預流等。我名相應。無執心取我有情等名不相應。餘准此知。有後邊等依名有餘依。餘依所得涅槃名有餘依涅槃。雲涅槃者是圓寂義。以寂有多皆能具故名為圓寂。寂靜有四。一苦寂靜。二煩惱寂靜。三不損惱有情寂靜。不造作諸惡行修習諸善。四捨寂靜。謂住六恆捨。具此四寂名為圓寂。然應化身約示現說後邊依等。非佛實有後邊之蘊。若佛應身亦現生滅。由此即證。所說應身非自受用。自受用身無後邊故。又若四智亦應身收。依何法身得無餘依令應化不同二乘。但是現有似苦依身。或無漏依在名為有餘。如成唯識說。雖無實依而現似有。或苦依盡說無餘依。非苦依在說有餘依故。依二身所得涅槃名有餘依。   經。依此法身「說無餘涅槃何以故一切餘法」究竟盡故。   贊曰。下明無餘依有三。初標次徵後釋。雲依此法身說無餘者有二解。一雲。依如如法身無一切依名無餘依涅槃。若爾涅槃法身何別。答。功德所依義邊名法身。諸依寂靜義邊名涅槃。又解。四智心品是如如智。即自受用亦名法身。依此自受不現託生。雙林唱滅無一切依名無餘依。依此所顯名無餘依涅槃。問。無餘涅槃由幾寂滅名為涅槃。答。由二寂滅。瑜伽五十雲。一由寂滅寂滅故。二由無損惱寂滅故。寂靜寂滅者。謂先於有餘依地獲得觸證四種寂靜。今無餘依涅槃界中亦有寂勝四種寂靜。此意以重得寂靜故。言由寂靜寂滅故。一數教寂靜。二一切依寂靜。三依依苦寂靜。四依依生疑慮寂靜。言數教寂靜者數謂智慧。因數起教教生於數名為數教。無餘依中名言絕故名數教寂靜。一切依寂靜者如前八依無餘。並寂名一切依寂靜。依依苦寂靜者。由前八依所生眾苦亦得永滅名依依苦寂靜。如依彼依生此苦依名為依依。四依依生疑慮寂靜者。謂依八苦生疑慮無餘皆寂名依依生疑慮寂靜。問。有餘依涅槃有幾有餘今言無餘依。答有七。一因果餘。惑因已盡苦果未亡有餘苦依。成唯識雲。無餘依涅槃謂即真如。出生死苦煩惱既盡餘依亦滅。二不善業餘。無學之人不善業盡餘善無記業在。三苦諦餘。四集諦餘。五滅諦餘。六道諦餘。故勝鬘經雲。有餘生不盡當有生有。餘梵行不成故事不純。事不究竟故當有所作。不度彼故當有所斷。如次苦滅道集即無作四諦。望不定姓有餘不了當可修斷等。非望定姓。七假實餘。應化假故。   經。依此三身「一切諸佛說」無住處涅槃。   贊曰。下明無住處涅槃。文分為五。一標二釋三問四解五結。此標也。   經。為二身故「不住涅槃離於法身」無有別佛。   贊曰。釋也。何故三身名無住處。以為二身故不住以大悲故為物現身不住涅槃。亦應雲不住生死。前明無餘。已說不住生死。又以佛離漏餘謂涅槃。故今偏明不住涅槃。不謂住生死。所以亦言離於法身無有別佛者。以其法身從應化說。性相合雲無別佛。彼二不住故法身亦名不住。是故三身總名無住。又解。法身涅槃同體義別。若離法身有別體佛來住涅槃可言住涅槃。既離法身無別佛。即同體故。自不住自故不住涅槃。前釋為勝。雲離法身無別佛故。不雲離涅槃無別佛故。   經。何故二身不住涅槃。   贊曰。問也。二身無漏即離生死。何故不住涅槃。   經。二身假名「不實唸唸生滅不定住故數數出現」以不定故。   贊曰。解應化身不住所以。初順解次返成。一假名非實。二唸唸生滅。三數數出現。出現者為眾生故或時現入滅。或時受生故數數出現。以不定故者明不住涅槃。   經。法身不爾「是故二身」不住涅槃。   贊曰。返成也。   經。法身不二是故不住涅槃。   贊曰。明法身不住涅槃所以。法身與應現不二故亦不住。   經。故依三身說無住涅槃。   贊曰。結也。   經。善男子「一切凡夫為三相故有縛有障遠離三身」不至三身。   贊曰。第四治障廢立門有二。初約境。次約心。此約境也。文分為二。初明有障不得三身。後明斷得。初文分四。一標二徵三列四釋。此標也。三相即三性是所應知境相故。攝大乘論說。此三性名所應知勝相。有縛據現有障約種。又有縛即相縛或相應所緣。此約於三性。不了故有縛有障。障即三障等。由此遠離不至三身。   經。何者為三。   贊曰。徵也。   經。一者遍計所執相「二者依他起相三者」成就相。   贊曰。列三相。三相即三性。如餘廣辨。今略釋名辨體。言遍計所執相者。遍謂周遍計謂計度。於一切境遍計度故名為遍計。遍計即能遍計所遍計俱名遍計。所執者遍計所執性。或相即是性。亦即境相。依他眾緣而得起故名依他起。相義如前。圓滿成就名成就相。所執我法是遍計性。心心所色不相應是依他起。真如為成就體。若漏無漏門無漏五蘊亦圓成實。有漏性者亦依他。   經。如是諸相「不能解故不能滅故」不能淨故。   贊曰。釋也。遍計無相不可說斷。但雲不能解故。染依他有雲不滅故。如稱不淨。能淨即智。所淨即如。經意如體不垢不淨。今者未能解遍計滅染依他淨圓成實。   經。是故諸佛具足三身。   經是故下結。有縛有障。不得至三身。   經。如是三相「能解能滅能淨故是故諸佛」具足三身。   贊曰。後明斷得分三。初牒能障。次辨能斷。後結。如是三相牒也。能解滅淨辨能斷。由悟遍計性言能解。修無分別智故能滅。染依他智能斷障故能淨。由悟遍計所執相得化身。由有所執我相當情不達境空故。不能得現變化身。修淨依他起智斷染故得應身。由智生時能斷障漏故。能淨證圓成實性顯得法身。故至三身。   經。善男子「諸凡夫人未能除遣此三心故遠離三身」不能得至。   贊曰。明障治中此約心明。文分為二。初辨障。依諸伏道下辨斷。初文分三。一標二徵三列。此標也。凡言心者有四義。一真實名心如般若多心。即真如理亦名為心故。勝鬘經雲自性清淨心。彼名乾栗心。二緣慮心即通八識。彼名質多。三積集義名心。亦通八識。通能所積集故。四積聚最勝義名心。即唯第八。今者此問即緣慮積集二義名心。三心為能障。若能除斷得至三身。若未除斷遠離三身不能得至。不能得應化身。不能至法身。   經。何者為三。   贊曰。隨標徵也。   經。一者「起事心二者依根本心三者」根本心。   贊曰。隨徵列釋。此即列也。言三心者依真諦三藏釋雲。一起事心是六識皮。二依根本心是第七肉。三根本心是阿梨耶識骨。慈恩唯識法師雲。起事心者謂見修煩惱相應之心。由此煩惱起造諸業。感異熟果事名起事心。生死本故障隨類身。起事所依之心依主釋。或由心與煩惱相應同一事業亦名起事。即持業釋。或起事相應之心。然正起事是煩惱。從相應心王立名。是鄰近釋。然初解勝。善不善業相應之心名依根本心。業是起生所依本故依根本相應之心。亦准前釋根本心者。三有苦果相應之心名根本心。生死根本自體性故。此總別異熟果通七識。唯除第七。若是有果起酬因名為苦果。通等流異熟即通八識。若真異熟名為苦果。是生死本。即唯第八。此中意識諸有漏果故涅槃經雲。捨無常色獲得常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又解。煩惱障並所發業名起事心。所知障並所發業名依根本。是煩惱所依本故。根本心即二障所得果。勝唯第八。諸業所依有能持種故名根本。劣通七識。若約等流果通八識。   經。依諸伏道「起事心盡依法斷道依根本心盡依最勝道」根本心盡。   贊曰。下辨斷有三。初明斷障。次明得身。後結。初也。依諸伏道起事心盡者。謂在地前三十心位。仁王般若名伏忍故在四善根。分別二障能伏不行名依伏道。起事亡盡故入見道不造新業。感生死果顯得隨類化身。又解。通於十地金剛喻定已前雖伏煩惱。未斷種故名諸伏道。究竟伏位在金剛喻定無間位中。方永令彼現行不起故。解深密經雲。八地已去唯有所依所知障在。至佛果位得隨類身。此解為勝。依法斷道根本心盡者。謂修聖道次便斷諸業。所以初地離惡趣雜染愚。二地之中離誤犯三業愚。或通在十地斷所知障名法斷道。始從初地至金剛定已前名法斷道。依法空觀方能斷故。所知斷故能得應身。依最勝道根本心滅者。正捨名斷在解脫道。若將捨名斷在金剛定。此中二說如成唯識第十卷明。由斷苦果一切習氣皆永捨故能顯法身。   經。起事心滅故「得現化身依根本心滅故得顯應身根本心滅故」得至法身。   贊曰。明得身也。前之二身是始起故名之為得。法身本有雲得至法身。准前可知。問。此之三身各何時得。答。准大莊嚴論.成唯識等並在金剛已後。佛地方起故。彼論雲。三變化身謂諸如來由成事智變現無量隨類化身。佛地論雲成所作智起三業化依不正義。初地已上即得此智。正義唯在佛地得起。以在十地依有漏根發無漏識。明昧異故故不得起應身。既由平等鏡智所起之身合名應身。故佛地起。非於十地有鏡智。法身亦爾。以出纏位名法身故。成唯識雲。在大牟尼名法身故。此約圓滿得。若據分得及相似得。位有前後。在十信位分得化身。許彼菩薩八相成故初地已去得應法身。勝天王般若說有十法身。十地之中各得一故。上位菩薩化下位故分得二身。   經。是故一切如來具足三身。   贊曰。結也。   金光明最勝王經疏卷第二末(終)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788 金光明最勝王經疏   金光明最勝王經疏卷第三(本)(三身品末)   翻經沙門慧沼撰   經。善男子一切諸佛於第一身與諸佛同事於第二身與諸佛同意於第三身與諸佛同體。   贊曰。第五同異分別門。分文為三。三佛別故化身化二乘及地前凡夫。多起六通成其化事。故諸論等雲。轉五識得成事智。多以八相現諸事業故名同事。應身為化地上菩薩令受法樂。意樂同故故雲同意。又同有化菩薩之意。法身如如所依之體諸佛無異故雲同體。故無性攝論第九雲。諸佛法身當言有異當言無異。依止意樂作業無別故當言無異。無量依身現等覺故當言有異。如說法身受用身亦爾。意樂及業無差別故當言無異。不由依止無差別故。無量依止差別轉故。應知化身如受用說。即法身由三無別。受用變化但意樂作業。此門意令知心化同異。逆配此三。彼文雖通今此經中各據增勝別配三身。理亦無失。以其五識於因位時事業各別。第七意識恆執有我令自他差。今在果位證平等理。故五識所起化身同事。第七所起他受用同意。   經。善男子是初佛身隨眾生意有多種故現種種相是故說多。   贊曰。第六一多分別門。文亦分三。前門談體。此門說用。以諸異生異趣異見雲意有多。隨意有多故現化身有種種相。或說八相。或隨諸類而以現形。設若二乘已得聖者亦是一分異生。所知障在故雲隨所化眾生意。   經。第二佛身弟子一意故現一相是故說一。   贊曰。應身所化地上菩薩得弟子名。證平等理故名一意。現一相者但現佛相。無六趣別。所現佛身非無大小勝劣差別。十地位別見有勝劣故。   經。第三佛身過一切種相非執相境界是故說名不一不二。   贊曰。以真如妙體超過一切種相。謂非去來非青黃赤白等一切種相。非執相境界故者非彼執心所緣之境故。唯識雲。圓成實於彼常遠離前性。是故說名不一不二。一二相形。真中絕待故故非一二。故此意令知現身同異。   經。善男子是第一身依於應身得顯現故是第二身依於法身得顯現故是法身者是真實有無依處故。   贊曰。第七有依非依門。文亦分三。此意令知本末差別。謂變化身從應身起。應依如起。復他受用從他起化。華嚴經說。是摩菟摩化。謂從他起化。法身本有。不依他起故是真實。若自受用亦名法身。非從他變故無依處。又遍法界。亦無別方所依之處。或可。此門約性相別。自受用身亦應身攝。如為依持始從彼起。緣生非實故大莊嚴論第三雲。平等謂自性身一切諸佛等無別故。受用身謂食身。此身與平等食由依起故。應知受用身復是化身因。又雲。食身以自利為相。化身以利他為相。故通二說。論雲。言食身者於大眾中作法食故。   經。善男子如是三身以有義故而說於常以有義故說於無常。   贊曰。第八常無常門。文分為二。初總標次別解。此總標也。以有義故而說於常通於三身。說無常者不遍法身。下雲。非行法故。是根本故但說為常。或可。如如智合名法身。四智無常故總標雲或說無常。下約如如但雲是常非是行法。或約非煩惱為之行法雲非行法。   經。化身者恆轉法輪處處隨緣方便相續不斷絕故是故說常。   贊曰。下別釋也。三身為三。初明化中初辨常後無常。此辨常也。化身八相但舉一相。謂轉法輪。或此望生。令得利益為轉法輪。所現諸相皆名轉法輪。鹹令所化有情益故。隨生住處及隨應化處各各有多名為處處隨緣。隨所化緣方便。隨能化方便。十二種方便等相續不斷。是故說常即相續常。如常受樂常施食等。   經。非是本故具足大用不顯現故說為無常。   贊曰。明無常也。非諸法本如自性身。具足大用不顯現者所成功德非頓現起。隨利生緣方始起故。如薩婆多雲。世尊有受用法。逮初成佛時一時起得。用不頓起此亦如是。或約現涅槃雲用不顯現。是應身用故。   經。應身者從無始來相續不斷。   贊曰。下明應身。初明常後明無常。此初常也。初牒身名。次顯應體。應身依法起。法是應本性故從本性稱無始。故攝大乘雲。所依常故應化亦常。故今所依無始應身亦無始。若爾化身亦應無始。答。應說不說互相影顯故。若自受用剎那相續。若他受用此處滅餘處復續。   經。一切諸佛不共之法能攝持故。   贊曰。明法身用力無畏等不共之法。應身能攝為依持故。   經。眾生無盡用亦無儘是故說常。   贊曰。明常也。眾生界無盡故現命無盡。由此說常。此約緣常有隨緣應說常。無性攝論雲。佛受用身及變化身既是無常。雲何經說如來身常。此問。此二所依法身常故。又於等流身及變化身以恆受用。無休廢故不永絕故。無性釋雲。謂此二身雖是無常然依法身常。法身常故亦說為常。言身常者或體是常。或依常身故名身常。是異門常。非自性常。乃至雲猶如世間言常受樂。雖非受樂常無間斷。而得說言此常受樂。佛受用身當知亦爾。準大莊嚴論第三雲。一切諸佛悉同常住。由自性常故一切諸佛自性身常住。由無間常故一切諸佛食身常住。由相續常故一切諸佛化身常住。此中食身攝自他受用說。為自利即自受。為他說法名為食身。即他受用。而攝論等同。   經。非是本故以具足用不顯現故說為無常。   贊曰。辨無常也。不顯現言具如前解。   經。法身者非是行法無有異相。   贊曰。辨法身常。初辨常後釋難。初中初標無異相。次正釋常。初也。唯就如如名為法身。雲非行法無生滅異相。又釋如。下雲法身者二無所顯。二無者非有非無四種二相。又非行法者非煩惱有為有漏行法能證。無分別智亦法身故。   經。是根本故猶如虛空是故說常。   贊曰。正辨常住。如如是諸法之真性雲是根本。無形相故如虛空所以名常。是故說常總結。   經。善男子離無分別智更無勝智離法如如無勝境界。   贊曰。釋伏難。分文為三。初釋難。次展轉解。後總結成。此初也。外伏難有二。初何故不以餘智餘法名為法身。以無分別智及法如如合名法身。答。意離無分別智更無勝智過此。離法如如亦更無勝境過此。是故合二名為法身。又雲。若爾能所緣者別。如何合名法身。次展轉釋。   經。是法如如是慧如如是二種如如如如不一不異。   贊曰。展轉釋也。智如二種不一不異。何以故。如是智境智是有為故不一。然智託境生。如是智性。故不異如。若異智不是彼性。如破勝論。地性應非他性。以異地故。如水火等故此亦然。故成唯識第八雲。故此與依他非異非不異。如無常等性。   經。是故法身慧清淨故滅清淨故是二清淨。   贊曰。結成。初成後結。成雲。由有能證淨故得慧清淨。由有所證淨故得滅清淨。是故法身是二清淨。此中先取二清淨。卻取是故法身是二清淨。合名法身。   經。是故法身具足清淨。   贊曰。結也。言具足者是圓滿義。以智境勝更無淨勝過此。是故法身具足清淨。   經。復次善男子分別三身有四種異。   贊曰。第九四句分別門有二。一標總數。二別解釋。此初也。   經。有化身非應身有應身非化身有化身亦應身有非化身亦非應身。   贊曰。開四句。   經。何者化身非應身。   贊曰。別解釋四句即為四段。初句有三。一徵二釋三結。此徵也。   經。謂諸如來般涅槃後以願自在故隨緣利益。   贊曰。解四句。解初句也。謂諸如來通一切佛。般涅槃後謂八相中現涅槃相後。以願自在。宿大悲願自在之力。隨機感緣或留影像。或餘類身不作佛形。現形不定而為利益。是化非應。據實證得涅槃之後。所起成道八相化身亦是此句。然為簡他受用平等智起。唯色相佛住有餘依亦應化身。故說現種種相。入滅已後所留影等。及遺形骨為化非應。故舊經雲。以願自在故遺身。不爾中二句應說言般涅槃後。但是證得無上果後之所起故。   經。是名化身。   贊曰。結。   經。何者應身非化身是地前身。   贊曰。此下略解第二句也。此是地前所見之身。謂作佛形逗於地前。四善根位菩薩所見名應。不作餘形故非化。即梵網經周匝千華臺一國一釋迦。一臺有千葉。千百億釋迦即是千箇三千大千世界。一大千界有一大化身。由此經言。三千大千一佛化境。若二乘等所見一佛但化一四天下。非大千故。據地上見他受用身亦名應身非化。今略不論。   經。何者化身亦應身謂住有餘涅槃之身。   贊曰。釋第三句。謂為二乘所現之身作人天類故是化。現成正覺故名應。於王宮身現成佛故名住有餘涅槃之身。初地至七地受分段身。菩薩所見他受用身亦此句攝。義亦無違。準此即攝佛欲盡。除八地已上所見他受用。彼不名化故。   經。何者非化身非應身謂是法身。   贊曰。釋第四句。初直解。後釋難。此初也。即自受用及自性法身合名法身。然佛三身諸說不定。如佛地論及成唯識說佛四身區分無雜。餘即通說。如攝大乘論。自受自性合名自性法身。他受用身名為應身。說有人天菩薩聲聞間雜見故。若自受用等覺菩薩尚不能知。況有餘眾生。設他受用為地上現亦無聲聞等。說有之者如佛地論。有其三釋。第三釋正。謂二乘人迴心向大以彼名說。楞伽亦爾。又攝大乘四善根位所見佛身亦他受用攝。問。何以得知自受用身亦自性法身攝。答。彼論第九雲。應知法身幾德相應。謂最清淨四無量解脫勝處等。彼論第十又雲。諸佛法界即是法身。應知恆時能作五業等。又彼論若受用身菩薩聲聞及諸天等。種種眾會間雜可見故。明非自受。問。若爾彼論復雲。受用非自性身。以色身可見故。豈自受用無色身耶。答。他受用身但唯有色名為有色。不爾應雲以五蘊故非自性身。何但言色。唯彼三身義同此經。又解。彼論自他受用合名受用。自性法身唯真如理雲諸佛法界即是法身。說具功德者彼自釋雲。謂佛法身成實勝義真如所顯。此即意說法身自性功德相應。說身差別相應無失。準此意同勝鬘所說出纏名法身。與恆沙性功德相應。非相功德。六因明受用非自性身。且約他受用。非謂自受非受用攝。準此即與大莊嚴論.法華經論.般若經論說三身同。與此經別。故各相從。且法華經論說。化身者即此亦應亦化。同應身。亦可。自他受用俱名應身。說壽量無邊是應身故。法身唯如。彼經雲非實非虛等。然上諸文並約多分。於中或有於他受用身處說自受用。自受用處說他受用。或法身處說應化身。或於應化身處說法身。由是性相同處而說。文有相雜。準此應知。   經。善男子是法身者二無所有所顯現故。   贊曰。假釋難也。難意既雲非應非化是法身者。如何前雲於第一身與諸佛同事。於第二身與諸佛同意。於第三身與諸佛同體。又雲。是第一身依於應身得顯現故。是第二身依於法身得顯現故。法身既非應化二身。此如何成。如世間人身身各別。事業意體各各不等故。又如前說。日月水鏡因光現影。亦不得成。今為釋之。文分為四。初標次徵三釋後成。此即標也。標意法身即是遠離無二。復由如智如如而證方能顯得。故能為依起諸事業。前言別者相用別論門。言如日月因光水鏡現影等者相性合論門。若說自性法顯應者即攝相歸性門。故無性攝論雲。諸佛法界即法身。應知恆時能作五業。一救濟災橫業。令見佛者盲者得眼。聾者得耳。狂者得念。如是等。論自問雲。如說法身非六根境。雲何今說盲得眼等能見法身為法身業。答。見法身者。由昔大願引發勢力。成滿法身次第發起變化身用。由此能令盲得眼等。由昔資糧引發勢力。證得法身任運起用。如機關輪。以末歸本。言見法身實唯見化。故下結成雲。是故當知境界清淨智慧清淨不可分別無有中間。為滅道本故於此法身能顯如來種種事業。言二無所有者真諦三藏雲。如下五種二無所有。所顯現故者出過五種二境之外曰顯現。於五種二是無所有也。標中通二。一境二無所有。二智二無所有。由如境勝超此五二無。由無分別智順證此五二無境故法身顯現。略不明其餘方便行大悲願等。然此二無即生法空。境即法空智即生空。因二空顯之。   經。何者名為二無所有。   贊曰。徵也。   經。於此法身相及相處二皆是無。   贊曰。釋也。分二。初境無二。後明智無二。此境無二。初總後別。此總也。相即人我相處即法我。由彼人我依法我起故名相處。故成唯識論雲。如要迷杌等方謂人等。故人我體無。但妄想見。如目有醫見毛輪相。故諸經論名相無性。由法如如遠離二無雲二皆無。故成唯識論雲。圓成實於彼常遠離前性。   經。非有非無非一非異非數非非數非明非暗。   贊曰。別顯二無。非有非無者離有無四句。一有。二無。三亦有亦無。四非有非無。但舉第四顯離前三。非一非異者復離此一異四。初一。二異。三亦一亦異。四非一非異。亦舉第四顯離前三。非數非非數者超分別情數名非數。是無分別境雲非非數。又超過數量故非數。是法攝故非非數。雲非明非闇者即諸經不垢不淨。始離染時非今始淨雲非明。設在染時非染雲非闇。由此勝妙心言略絕。準攝大乘無三種二。初無有無二相。非有相者以一切法遍計所執皆無有故亦非無相。以空所顯自性有故。有為無為無二相者。以業煩惱非所為故非有為相。於能示現似有為法得自在故非無為相。異性一性無二相者。以佛身體是其一故非異相。無量依止各差別證得故非一相。俱一無故名無二相。   經。如是如如智不見相及相處不見非有非無不見非一非異不見非數非非數不見非明非暗。   贊曰。明如如智。即無分別智如境而證故不見此總別五無。圓修道滿。   經。是故當知境界清淨智慧清淨不可分別無有中間。   贊曰。下結成也。此成境智二種平等故合為法身。境智二種非一非異不可分別。無有中間彼此差別故合名法身。   經。為滅道本故於此法身能顯如來種種事業。   贊曰。此結成法身為應化依能起種種利益事業。境清淨故為滅諦本。智清淨故為道諦本。故者所以。由法如如如如智為滅道本故。應化依此起種種事業。如攝大乘略明五業。故雲種種。言五業者。一救濟災患為業。能令盲者得眼等故。二救濟惡趣為業。拔不善處置善處故。三救濟非方便為業。令諸外道捨非方便求解脫行置於如來聖教中故。四救濟薩迦耶為業。授彼能超三界道故。無性釋雲。謂於其中偽身見轉。即是三界有漏諸法。於彼說授出離法故。五救濟二乘為業。拯拔欲趣餘乘菩薩及不定種姓諸聲聞等。安處令修大乘行故。問。令得二乘豈非業耶。答。此即是前第三四業。   經。善男子是身因緣境界處所果依於本難思議故。   贊曰。第三大段答因。即顯依因得果。答修行問。此中且辨得果次第。未說修行次第。此意令修因者須知次第。因次第者由依果次第故。辨中邊論第三雲。器說為異熟。力是彼增上。愛樂增長淨如次即五果。論釋雲。器謂隨順善法。異熟謂得勝身以為道器。力謂由彼器增上力令諸善法成上品性。此意由依勝身與昔善力合今善法成增上品。愛樂謂先世數修善力。今世於善法深生愛樂。增長謂現世數修善力。令所修善根速得圓滿。淨謂斷障得永離繫。此五如次即是五果。一異熟(即前器)二增上果。即善法成上品由善異熟增上力故善法成上品。是增上果。三等流果。即由先世數修善力。令今世於善法深生愛樂。是前等流果。四士用果。由現數修能令善根速得圓滿。是士用果。此依法士用說。五離繫果。由前斷障得永離繫。是離繫果。今者此段意明此義。彼論次文辨果差別。有其十種。一後後果。謂因種姓得發心果。如是等果展轉。應知此意說前前為因。後後為果。以後後位因前得故。故後後位即是前果。此總說也。二最初果。謂最初證出世間法即初地。三數習果。謂從此後諸有學位(即十地位)四究竟果。謂無學法(即佛地)五隨順果。謂因漸次應知即是後後果攝。六障滅果。謂能斷道。即最初果能滅障故說為障滅(此意舉初以顯後智亦爾)七離繫果。謂即數習及究竟果。學無學位如次遠離煩惱繫故。八殊勝果。謂神通等殊勝功德。九有上果。謂菩薩地超出餘乘未成佛故。十無上果。謂如來地。此上更無餘勝法故。此中後六是前四果差別義說。大文分三。初總標二別釋三勸修。此初標也。有五義。一身者即器異熟果。二因緣即依其器先所修善。是其因緣即增上果。由善身器為增上力令善增故。三境界即舉等流果所緣之境。即彼諸善菩提涅槃並是其境。緣此勝法起愛樂故。四處所者即士用果。由數修善菩提速圓是所求處。大乘意樂大菩提故。五果依於本是離繫果。果依本者此離繫果不離法如如。難思議故者總歎難思。非二乘等境。   經。若了此義是身即是大乘是如來性是如來藏。   贊曰。下釋也。初釋器異熟果。二依於此身下釋因緣。即增上果。三不退地心已下明士用果。四善男子如是法身已下明離繫果。其境界者總此諸法差別十者。是此五果差別之義。此即初也。若了此義者初總勸信也。是身即是大乘。為增上力得大乘果故名大乘。是如來性者。即依此身所修諸善漸漸增長為如來性。又未現起諸無漏種及真如體為如來性。事性理性俱名佛性。是如來藏即異熟果識。楞伽經中說。阿梨耶識者名空如來藏。具足熏習無漏法故名不空如來藏。有漏第八虛妄故名空。識中無漏諸種子體雲不空如來藏。離虛妄故。言具足者即具足有有漏無漏二種子故。   經。依於此身得發初心修行地心而得顯現。   贊曰。下釋因緣。即增上果。由異熟果身增上力故。便得發初心修行地心。   經。不退地心亦皆得現一生補處心金剛之心。   贊曰。明士用果。士用果中有差別。果中八果。一後後果。二最初果。三數習果。四究竟果。五障滅果。六有上果。七無上果。八殊勝果。此不退地是最初果。得於初地證不退故總為數習果及有上果。後後果通佛地。   經。如來之心而悉顯現無量無邊如來妙法皆悉顯現。   贊曰。四究竟果及第七無上果。於中初總後別。此總也。   經。依此法身不可思議摩訶三昧而得顯現依此法身得現一切大智。   贊曰。明別究竟果及無上果。於中復三。一得定智。二現應化。三顯四德。此得定智也。亦是得障滅果。得定智故。   經。是故二身依於三昧依於智慧而得顯現。   贊曰。現應化。   經。如此法身依於自體說常說我依大三昧故說於樂依於大智故說清淨。   贊曰。三顯四德。初別明。後總結。此別明也。自體如如故說為常。常故說我。由三昧故得大樂。簡因及二乘名大三昧。由智斷障故得淨德。問。寶性論及攝大乘等說信為淨德因。此何說智。答。彼除不信之渾濁故。及別因故信為淨德因。此約斷染。及通故智為淨德因。又常我約體。樂淨者以因及體互相影說。   經。是故如來常住自在安樂清淨。   贊曰。總結。自在則我德。   經。依大三昧一切禪定首楞嚴等一切念處大法念等大慈大悲。   贊曰。下明殊勝果。分文為三。初法次喻後合。法中有二。初明定品殊勝功德。後明智品殊勝功德。依定發慧。故先明定品。定品分三。初標次列後結。或初辨所依。次辨能依。後結。大三昧者性得三昧也。唯雖多有八。一禪。二定。三念處。四大慈悲。五陀羅尼。六六神通。七八自在。八一切法平等攝受。此初四也。禪即四靜慮。定謂四無色定。故薩遮尼經雲。何如來禪定。答。有次第定。及首楞嚴等。或即大乘光定集福德王定賢守定健行定。傳言。首楞嚴者即健行定。正音蘇楞伽摩。此雲健行舉其上首。定實無邊。所以言等。總別略標。禪定是總。首楞嚴是別。一切念處謂三念處四念處及六念等。言大法念者即六念中念法也。以法是佛師故先說法念。或此即壞緣法念住。薩遮尼第七雲。法念處者謂觀內法外法內外法作二種想。謂常無常。常以佛眼見一切至坐道場未曾中失。此據果說。乃至雲。不以肉眼.天眼.慧眼觀。何以故。三眼無相貌故以法眼觀。此通因說。舉一等餘。大慈大悲者即四無量。以與樂拔苦勝故舉明。薩遮尼經第六有三十二種大悲觀。思益經第二有三十六種大悲。皆廣如彼說。   經。一切陀羅尼一切神通一切自在一切法平等攝受。   贊曰。第五總持德。一切神通者六通德。如薩遮尼第七雲。天眼通者功德智慧所成。悉見十方所有形色。乃至亦見菩薩聲聞五道眾生所修行業悉無餘等。乃至餘五悉廣如彼。一切自在者即十自在等。已如上說。又薩遮尼第七雲。得四如意成四自在。一者命自在。二者身自在。三法自在。四神力自在。命如前釋。身自在者隨心作身隨心作色亦現威儀。為眾生故。若欲與諸一切眾生同其身相。悉皆能作是名身自在。法即知出世世法得無礙辯。隨眾生意說令住正信。是名法自在。神力自在者廣現神通等是。一切法平等攝受者得法平等眾生平等故。能攝受一切有情。瑜伽四十六由五種相普於有情其心平等。一者菩薩最初發心願大菩提。如是亦為利益一切諸有情故起平等心。二於諸有情住哀愍俱平等之心。三於諸有情深心發起一子愛俱平等之心。四知一有情所有法性即是一切有情法性。以法性平等俱行之心。於諸有情住平等心。五如於一有情行利益行。於一切有情行利益行亦復如是。以利心俱於諸有情住平等心。大莊嚴第七五平等。法華論及攝大乘各三平等。或可。一切法平等者。但諸定品一切功德法平等攝受。或此攝受屬下結文雲。攝受如是佛法悉皆出現。由此平等故能平等攝受。   經。如是佛法悉皆出現。   贊曰。結也。   經。依此大智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辯。   贊曰。下明智品殊勝功德。文三如定。此即總標及別明也。大智即一切智為其根本。十力等即一切種智。或大智即真如智性故。十力等三廣如餘辨。   經。一百八十不共之法一切希有不可思議法悉皆顯現。   贊曰。一百八十不共之法者依無上依經雲。佛告阿難。有百八十不共之法。此是如來殊勝功德。一三十二相。二八十種好。此二廣如餘經論辨。今但略明三十二相。大般若經三百八十一說。一世尊足下具有安平相。二世尊足下有千輻輪文相。三手足柔軟相。四手定指間有鞔網相。五手足諸指圓滿纖長。六足跟廣長與趺相稱。七足趺充滿與跟相稱(伽無此相)八世尊雙□□□靈娀椻駒硫□□□革□炤□□鳧□□□¥□□□□晬D□耦ぱ□□耦び□¥□□□び□□芩□¥□艨□□□□¥□□□□□鰹¥□□□櫓亡□¥□孱□□□□¥□□□強入念¥□瑾蜀□活慼慼慼慼慰D□皰蜀□□□□□□□□□□蜀□□□豥□珧□□□□耤蜀□□熥鶨□芥□□□□恁慼慼慼潛齙秤牷慼慼慼熟楚慼慼慼慼敷i籥晼慼慼慼慼撬I@齣□□□□踥薄慼慼慼慼撈G繭□愩巨憩□□□□□□胦□□□□□□胖□□□□□□□畝□□崤葷□□□□□□□畝□@齧□□擩□□□□楫□□悅□□□意蝥□□楫□耬□擦□□剩□漧Z□□楫□□□□橦□□意□□§□臧□□擁□□尪§□□擰□□嫦□□□□□□滎ヨ□¥卡□□□□□□□□@齣c卡□□耩□熧□□¥□□□注渽臨矧□□¥□□陷奩□¥□□皰□□□□奧豥□珧□§□□悅□□|□□薤荂慼潑l□|全□□襣□I鍥藨□□□§□□窈氶樞歕U臠臂密。毛生靡潤滑。皮金七眉滿。體儀修廣高。師子光具齒。牙味舌音睫。晴輪毫相蓋。四十九雲。所化有情於其種種惡業現行深生喜樂。如是種種現行惡業是所對治。感相隨好種種善業是能對治。又雲。如是一切三十二種大丈夫相無有差別。當知皆用淨戒為因而能感得。何以故。若諸菩薩毀犯淨戒。尚不能得下賤人身。何況能感大丈夫相。大般若又雲。如是善現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能以財法二種佈施攝諸有情。是為甚奇希有之法。又由行五修。一發心。二長時。三無間。四殷重。五無餘之所感得。依寶女經第四。修因並相少有差別。無上依經第二明所修因。與瑜伽四十九同。說相少別。由翻者耳。又說修行四正業得三十二相。一者決定無雜瑜伽論名決定修作。二者諦觀微密伽名委悉修作。三者常修無間伽名恆常修作。四者不顛倒心伽名無罪修作。第一業得足下平相。第二業得九。一足下輪文。二足踝滿。三手足十指網密。四皮細軟。五七處滿。六兩肩平兩腋滿。七臂□□□□□□□逆□□□□檢□□馥□示□□□秺橕逆□□□□逆□騺□露□□□□□□□□□□□□□裀□□□□糯觛裀□科□□□□□羚襩□駬□□矩E膳□□觭饛□□驁}□z□□□□矩E膳□□□□□r□□□□□□□襆□□觜□□□祛□餾□奏□□駂□□□延訏騖□t□□□列□z□□□□□□□□□□□□□活慼潑餾□□襋□令□□□□□逆□奜謊褸□□□率襆□饋□姪裀□奜襦□桌檳姛襆□□規□□□□□□□槫□□膳□□□礸襤□裀□□□□□□□□□飼觛覘列騉□奊□□□□□覜粿□ョ撢b□埤□榜送□礸□□□姚□祐□□礸襤□裀□匿□□□礸襤□裀□稈□姶□駙R□□□□□□大□楅□□襆□□□E□秈□驕逆□□□□祜□氦ひ陛慼敵亥r泥□□□攬入晬D□鋨泥□□悅□□穌□□□□□否籩□熒□¥孥綸蝤□□□□□□□□惱飽璃悢D嫨□□□炤N□□恁敷漶慼璋譇瞴慼撰婀悢D□□□□□□惱址悢D□耨□□□徇惱飽璃悢D□□□t□□□柛好妙。十三骨節交結猶若龍盤。十四膝輪妙善堅固圓滿。十五隱處姣好圓滿清淨。十六身皮潤滑塵垢不著。十七身容敦肅常不怯弱。十八身支堅固稠密相著。十九身支安定敦重不掉。二十身相猶如仙王嚴淨。二十一身光周匝恆自照耀。二十二腹形方正無欠柔軟。二十三臍深右旋圓淨光澤。二十四臍厚不窊不凸妙好。二十五皮膚遠離疥癬點贅。二十六手掌充滿足下安平。二十七手文深長直潤不斷。二十八脣色光潤如頻婆果。二十九面門不長不短大小如量。三十舌相軟薄廣長赤色。三十一發聲威振明朗清徹。三十二音韻美妙如深谷響。三十三鼻高修直其孔不現。三十四世尊諸齒方整鮮白。三十五諸牙圓白光潔峰利。三十六世尊眼淨青白分明。三十七眼相修廣如青蓮華。三十八眼睫齊整稠密不白。三十九眉長不白緻而細軟。四十雙眉綺靡修次紺色。四十一雙眉高顯潤如初月。四十二耳厚廣大輪埵成就。四十三兩耳綺麗齊平離過。四十四容儀見者無生染愛。四十五額廣圓滿形相殊妙。四十六身份上半如師子王。四十七首髮脩長紺青稠密。四十八首髮香潔潤澤旋轉。四十九首髮齊整不亂不雜。五十首髮堅固不斷不落。五十一首髮光滑塵垢不著。五十二身份堅固逾那邏延。五十三世尊身體長大端直。五十四世尊諸竅清淨圓好。五十五身支勢力殊勝無等。五十六世尊身相樂睹無厭。五十七面圓脩廣如秋滿月。五十八顏貌舒泰含笑先言。五十九面貌光澤遠離頻蹙。六十身支清淨無垢無臭。六十一諸毛孔中常出妙香。六十二面門常出勝妙之香。六十三首相圓妙猶如天蓋。六十四身色紺青如孔雀項。六十五法音隨眾應理無差。六十六世尊頂相無能見者。六十七手足指約分明嚴好。六十八行足去地四指文現。六十九自持非他身無傾動。七十威德遠振見喜怖安。七十一聲不高下出和悅言。七十二隨類言音隨意樂說。七十三一音演說隨類得解。七十四說鹹依次必有因緣。七十五平觀有情讚毀等現。七十六所為先觀威儀善淨。七十七世尊相好無能觀盡。七十八世尊頂骨堅實圓滿。七十九顏容常少好巡舊處。八十手足胸臆喜旋德相。瑜伽四十九雲。謂兩手足具二十指。及以節爪皆悉殊好即為二十。兩手兩足表堣K處並皆殊勝即為八種。兩踝膝股六處殊好即為六種。兩臂肘腕即為六種。腰縫各一兩核為二。陰藏為一。兩臀為二。臗臚臍三即為三好。兩脅腋乳為六隨好。腹胸項脊各一隨好。除□□□□□□襆□□□□□觀□□襆□□髡□□稐¥綸□□□c□□□□□耩□□¥婩□□□¥婧□□□¥婧□□□c□□□□□c□皓□稐‥璩□綸□□□□□c□□□稐c□□□□□鍥嫥□奧□□□|鋨□□□嫣‥蝨楊□灺□¥鶨啦營□□‥堯諦□鰨瀣‥癆星獦□□‥□勤鳧□季‥幨□□□□°釤已下六十。鬘顎脣頤六。頰目眉鼻八。額鬢角耳五。頭髮殊妙一。無上依經又有六十八法。足成一百八十。言六十八者即如大乘所說。佛十八不共法。一無有誤失。二無卒暴音。三無妄失念。四無不定心。五無種種相。六無不擇捨。七者欲無退。八精進無退。九念無退。十定無退。十一智慧無退。十二勝解無退。十三一切身業智為前導隨智而轉。十四語業智為前導隨智而轉。十五一切意業智為前導隨智而轉。十六知過去世無著無礙。十七知未來世無著無礙。十八知現在世無著無礙。如本師無垢稱經疏辨。並如俱捨說。十力四無畏大悲三念處復為十八。又有經雲獨得法者如彼經說。如來獨得如意自在捷疾神通。一也。如來獨得無有邊際變化神通。二也。如來獨得無量無盡神通處。三也。如來獨得心自在法。四也。自在無邊知化他心通。五也。自在無礙天耳神通。六也。知無色界眾生種子。七也。通達聖眾般涅槃後。八也。智慧明瞭無有不定答。九也。大波羅蜜善能答問。十也。分別說法無有過失。十一也。開化眾生無有空過。十二也。如來獨得第一導首。十三也。如來獨得不可害滅。十四也。如來獨得金剛三昧。十五也。一切諸法非色非心心不相應如來了知。十六也。無礙解脫。十七也。三不染法。十八也。斷滅習氣。十九也。一切種智。二十也。如來獨得金剛聚身。二十一也。未曾作意一切事成。二十二也。一切諸相與處相應明淨具足。二十三也。所授記別無有不定。二十四也。於勝負心佛不聽許不得見佛。二十五也。轉一切種勝妙法輪。二十六也。荷負眾生能捨重擔。二十七也。入般涅槃後更起心。二十八也。如來獨得修因圓滿無餘。二十九也。如來獨得至果圓滿無餘。三十也。如來獨得利益他事圓滿無餘。三十一也。如來獨得辨才無盡。三十二也。如來獨得說一切法悉能如理。三十三也。解雲。此中雖有三十三數。般若唯取果有三十二。以修因滿非果德故。是故唯有百八十法。一切希有不可思議法悉皆顯現者第三結也。謂諸功德勝過一切名希有。超諸情計名不思議。然準瑜伽三十六。無上菩提有五希奇。一於諸有情非有因緣而生親愛。二唯為饒益諸有情故。常處生死忍無量苦。三於多煩惱難伏有情。善能解了調伏方便。四於極難解真實義理能隨悟入。五具不思議大威神力。此等希有不可思議皆依大智而得顯現。   經。譬如依如意寶珠無量無邊種種珍寶悉皆得現。   贊曰。舉喻。準觀佛三昧海經。如意寶珠是金翅鳥王心。輪王出世以為珠寶。若無輪王入海。海龍王為鎮海珠。大智度論雲。是佛舍利劫末之時。變成如意寶珠利益眾生。依珠能出一切所須。此大智定亦復如是。   經。如是依大三昧寶依大智慧寶能出種種無量無邊諸佛妙法。   贊曰。法合可知。   經。善男子如是法身三昧智慧。   贊曰。下明離繫果。初標次釋後成。此標也。法身三昧智慧由定智為能證法身所證故得解脫。即三事涅槃或體或義。而下言雖有三數而無三體。或據義說。或法身定慧及與解脫非定一異。故無三體。非謂唯法身。   經。過一切相不著於相不可分別非常非斷是名中道。   贊曰。下釋。過一切相自體勝故離十相。謂六塵男女生滅。不著於相離諸執故。不可分別非心言故。非常非斷離二邊故。此中有四。一離諸相。二不執著。三非心言境。四離二邊。由斯四義故名中道境契於正智。正智名中道。中道之境亦名中道。   經。雖有分別體無分別雖有三數而無三體不增不減。   贊曰。重釋成。雖有分別體無分別釋前無分別。雖有法身三昧智慧三數差別而非分別心緣。非語境故雲體無分別。雖有三數而無三體釋過一切相。雖有法身三昧智慧三數而無條然別體。不增不減釋非常非斷。不增故非常。不減故非斷。   經。猶如夢幻亦無所執亦無能執。   贊曰。釋前不著相。三昧智慧無能執。法身無所執。猶如夢幻者喻非夢不分別。意取夢所見境。   經。法體如如是解脫處過死生境越生死暗。   贊曰。成前中道。法體如如法身。是解脫生死之處即是解脫。過死生境出有漏果離苦諦。越生死闇離苦諦因。斷集諦故是中道。   經。一切眾生不能修行所不能至一切諸佛菩薩之所住處。   贊曰。此即勸修也。明不修不得。返顯修者即得。初法後喻。此法也。明眾生不修不得此大涅槃諸佛菩薩常所住處。問。此明得果次第。未辨修行次第。何故勸修。答。果起依修欲生下修行次第。所以明也。故下喻意合明因果也。   經。善男子譬如有人願欲得金處處求覓遂得金礦。   贊曰。下喻明。前明五果。喻亦有五。譬如有人即譬前依於此身異熟果。願欲得金喻得發初心增上果。處處求覓遂得金礦喻等流果。喻前修行地心中資糧位。依憑教力起信心知自身中有佛性。法身理事兩性俱得如金礦。為障所覆如得金礦。   經。既得礦已即便碎之擇取精者。   贊曰。喻修行地心中加行位心漸次學除所取能取。住唯識觀等如擇精者。   經。爐中銷鍊得清淨金。   贊曰。為燒練喻不退地心一生補處心金剛心。得淨金喻如來地心士用果。   經。隨意迴轉作諸鐶釧種種嚴具雖有諸用金性不改。   贊曰。望得涅槃為離繫果。得常樂我淨如作鐶釧等。然不失真如性。若望菩提總士用果。諸鐶釧等即定智生一切功德。能不失定慧性並如金不改。上來大段科解相貌看行相漸深求遠意。亦應允當。若依古釋即譬喻下屬下修行。初喻次法。準舊可知。修行文下自有譬喻。故不依古。   經。復次善男子若善男子善女人求勝解脫修行世善。   贊曰。第三大段答因中有二。初辨果。次此下修證次第。準諸文例應先修因後方得果。今此乘前明三身。後即先明得果次第。雖知得果次第然若不修行如何得果。故今次明修證次第。又如瑜伽三十八雲。已說菩薩所應學處。如是應學我今當說。此意前菩提品明二斷二智。菩提最勝是所應學。意令生忻如是應學。即令忻求起修妙行故。今此下明修行次第。將欲趣果由四種力。一因力。二善友力。三作意力。四資糧力。此四是因資糧已滿便成正覺。此一是果。今此文中分之為二。初法說後喻說。法說之中如前分五。此即第一先明因力。求勝解脫是所學處無上菩提大般涅槃超過二乘名勝解脫。修世善者謂善法欲。遠加行因。隱彼種姓寄現行緣以為因力。準瑜伽三十八。於其八種勝解依處。具足成就淨信為先決定喜樂。一者於三寶功德勝解依處。二者於佛菩薩威力。三者於真實義。四者於因。五者於果。六者於應得義。七者於應得方便。八者於善言善語善說求勝解脫。即決定喜樂故。唯識論第六雲。於實德能深忍樂欲。心淨為性。忍即信因。樂欲謂果。心淨信體。此雲求者即忍樂欲為善本故。欲為勤依因修世善。   經。得見如來及弟子眾得親近已。   贊曰。善友力文分為四。初得親近。二請求勝法。三彼聞思惟。四正為解說。此初也。此中應說善友之相善友作業親近善友。初二如瑜伽四十四廣辨。親近善友者彼雲。由四種相方得圓滿親近善友。一於善友有病無病。隨時供侍恆常發起愛敬淨信。二於善友隨時敬問禮拜奉迎合掌。慇勤修和敬業而為供養。三於善友如法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藥.資身什物隨時供養。四於善友若正依止。於正法義若合若離隨自在轉。無有傾動。如實顯發作奉敬心。隨時往詣恭敬承事請問聽受。   經。白佛言世尊何者為善何者不善何者正修得清淨行。   贊曰。請求勝法。瑜伽三十八雲。彼諸菩薩求正法時當何所求。雲何而求。何義故求。初問求何法。次問求軌儀。後問求法所為。何所求者當於五明處求。求法軌儀者。謂諸菩薩於善說法當應安住猛利愛重求聞正法。為欲聽聞一善說法。假使路由猛焰熾然火熱鐵地。無餘方便可得聽聞是善說法。即便發起猛利愛重歡喜而入。何況欲聞多善言義。過於自身及諸資具所有愛重百千萬分。於善說法常樂聽聞無有勞倦亦無厭足。淨信深厚其性柔和。心直見直愛敬德故愛敬法故。往法師所無詰難心。有敬重心無高慢心專為求善。非顯己德為欲安立自他善根。不為利養恭敬因緣。無雜染心遠離貢高。遠離輕慢遠離怯弱應時而聽。殷重而聽恭敬而聽。不為損害不為隨順不求過失。求悟解心專一趣心聆音屬耳掃滌攝持。聽聞正法於所聞法作四種相。一妙寶想以難得故。二良藥想除病義故。三如財物想不散義故。四如涅槃想滅苦義故。由法是相好莊嚴因故作妙寶想。由法是滅煩惱因故作良藥想。由法是神通因故作如財物想。由法是正無盡因故作涅槃想。次明求聞法意。求內明時為正修行法隨法行。為廣開示利悟於他。求因明時為欲如實了知外道所造因論是惡言說。為欲降伏他諸異論於真實教未淨信者令其淨信。已淨信者倍令增廣。求聲明時為令信樂典語眾生於菩薩身深生敬信。為欲悟入詁訓言音。求醫明時為息眾生種種疾病。為欲饒益一切大眾。求工巧明時為少功力多集珍財。為欲利益諸眾生故。為發眾生甚希奇想。為以巧智平等分佈饒益攝受無量眾生。雲何而說為何義說。正所應求即是所說。為此義求為此義說。此意為自他利求還令眾生行自他利故說。今言何者善不善者問所求法。何者正修即問聽法等儀則。又問何者得清淨行即所為求。   經。諸佛如來及弟子眾見彼問時如是思惟。   贊曰。善友為思。   經。是善男子善女人欲求清淨欲聽正法即便為說令其開悟。   贊曰。正為解說。即善友作業。未解令悟。已解令廣知為開。   經。彼既聞已正念憶持。   贊曰。第三作意力起如理作意為正念持不捨。   經。發心修行得精進力除嬾惰障滅一切罪。   贊曰。第四資糧力。即三大劫所修萬行為菩提資糧。五位之初名資糧者別得總名。如色處等。以創發心求菩提故與資糧名。餘得別名。有勝別行故。此資糧力中分二。初地前後地上。此初也。地前有四。一發心修行。二得增上力。三者除障。四者滅罪。發心修行十住位。所以十住之初名發心住。創發無上菩提心故。已前雖發未入僧祇。此入僧祇初故得發名。發心多種。善法欲位種姓發心十住位中。勝解行發心入初地已名證得發心。今此勝解發心得精進力。忍第一位以得五力信為勤依。非正伏惑。勤能伏惑故此說之。除懶惰障者舉精進行正相違障。據實分別一切二障此位俱伏。此除苦因。滅一切罪者苦果。至增上忍及世第一位。一切惡趣八難苦果皆得不生。多說見道離此二者據斷種說。此據伏位及決定得故。成唯識論雲。雖見道生亦斷惡趣諸業果等。而今且說能起煩惱。是根本故。又雲。二惡趣雜染愚即是惡趣諸業果等。   經。於諸學處離不尊重息掉悔心入於初地。   贊曰。明入地上。十地為十文各有二。初除障後得地。由於初地得四證淨故。於學處離不尊重。學處即戒。或一切應修名為學處。體不離三寶及以淨戒得證淨故。離不尊重心。永斷分別故。息掉悔心即異生性障雖異生性障具攝一切分別二障。然由掉悔障定增故此令修定。因定發智。合此定智故成於法身。故偏說除。理實通餘體。又將斷正斷俱得斷名。將斷位長在前。正斷位促正入地心。此多依初而說斷障。故先言息掉悔心後說入初地。餘皆準知。   經。依初地心除利有情障得入二地。   贊曰。由第二地持戒波羅蜜。持戒波羅蜜中有三差別。饒益有情菩薩行勝。初地滿心將入二地修戒力增。將欲能斷正現行故能饒益生。說除利生障。即邪行障。伏此障已得入二地。   經。於此地中除不逼惱障入於三地。   贊曰。即闇鈍障。唯識等中約障總持聞思勝慧名闇鈍。此約障忍名逼惱。或彼約障本是愚癡故名闇鈍障。此據其末即瞋恚等名逼惱障。或由三忍。以貪樂等具不能忍苦。即貪逼惱。見他怨害而不能忍。即瞋逼惱。聞於二諦不能印忍。即愚癡逼惱。入三地時得此三忍。故除逼惱障。   經。於此地中除心軟淨障入於四地。   贊曰。心淨謂菩提分法。軟謂微細煩惱現行障。即軟煩惱是此淨障。或此煩惱依心王故從主為名。名心軟淨障。   經。於此地中除善方便障入於五地。   贊曰。此地所修無差別道。即無分別智能證無差別如故得真俗無別。生死涅槃無別故後得智修大悲。般若不住生死涅槃名為方便。涅槃方便體根本即無分別智。起用即悲智。能障此者即下乘般涅槃障。涅槃非障。厭於生死樂彼涅槃心者是障。障此方便。今除此障得入五地。   經。於此地中除見真俗障入於六地。   贊曰。所言真俗如常辨。各有四種。諸論之中約通相故。且說五地作四諦觀。然能真俗二合而觀除真俗相違障。不爾不能真俗合觀。由作四諦觀故。然未能除染淨二相。以染淨相依真俗生。今從根本名真俗障。據實即是粗相現行障。此染淨相望生滅相染淨為粗。由所知障現行執此粗相而起名粗相現行障。五地將除入六正斷。或據方便由入五地除真俗相違障。能合觀二故。入六地前後互影故此別說。   經。於此地中除見行相障入於七地。   贊曰。見行相障者即細相現行障。執生滅相。由六地中作緣生觀。雖除染淨相見有生滅相。障無相道不見生滅。妙無相道即不見生滅。今此見行相正即是障。入七地除。或六地中作緣生觀。見生死流轉不見有無為。今七地中除斯二相長時能作無相觀故。故唯識論雲。執有生者猶取流轉細生相故。執有滅者尚取還滅細滅相故。般若心經等亦云。無無明亦無無明盡。盡者即滅。滅即無為。不見滅相即妙無相道。舉不見滅影不見生。名細相現行障。形前粗相說此名細見行相障。即據所執而說。行相即是生滅行相。見行相之障。   經。於此地中除不見滅相障入於八地。   贊曰。滅相即無相。由七地中多取滅相。純於無相作意勤求未能任運空中起有勝行。障無功用無相妙觀。不見滅相者是無相觀。入八地非但不見滅相。亦不見相土二相。故於此二亦得自在。故八地中斷二種愚。一於無相作功用愚。二於相自在愚。今且舉初影除於後。   經。於此地中除不見生相障入於九地。   贊曰。不見生相者對前滅相。應是諸法生相。由入八地樂觀寂滅故不見有緣生之相。約總相說。然第八地於利他中猶不欲行。即不別見有眾生。捨益眾生行故。第八地論雲。諸佛七勸方出無相觀故。第八地能伏此不見眾生障得入九地。又釋。由不見眾生異於身有彼生即我故。不見身外有別眾生。以此故能常益。今八地初見身外有別眾生故。障此不見眾生相故名為障。即不見眾生之障名不見眾生障。故辨中邊論雲。為常益有情故觀畢竟空。成唯識亦云。九於利他中不欲行障故。入九地能畢竟斷。   經。於此地中除六通障入於十地。   贊曰。即於諸法未自在障。於法自在即六神通及大法智。由有此障障彼自在。且舉六神通影大法智雲。又釋。於諸學處離不尊重。息掉悔心是牒前修因。入於初地明所得果。即後後果由善根位離不尊重三寶正法故。除懶墮障滅一切罪。又復能離自在障故息掉悔心。即天親般若論雲。於內心修行執我為菩薩。此即障於心違於不住道。不住道者即是初地執我能修違初地道。無著菩薩般若論雲。除喜動障。由謂我能修斯勝行多生喜動。喜動即掉舉。以此為障障入初地。由除此障得入初地即離不尊重等。皆是地前非入初地。已下十障皆應準知。於初地中行三施故能利有情。故除相違障得入二地。二地持戒除逼惱有情障已得入三地。三地修定除心軟淨障。心即心學。除諸定障離硬強心名為心軟淨得入四地。入四地中修菩提分觀名善方便故。除此障已得入五地。入五地中能令真俗互相隨順而不相違。故除見真俗障得入六地。入六地中作緣生觀。除見四諦染淨行相障得入七地。入七地時多作無相觀。除見緣生生滅相障得入八地。入八地中任運能觀無相之理除增減相。淨法生時真如不增。煩惱滅時真如不減。生者增也。舉其不增影彰不減。得入九地。入九地中應說不欲行利有情障。就滿位說能伏除彼六神通障。應說入第十地能除六通障。以第十一障是第十地滿位能除故。說十地除所知障。隱第九障所以不論。此解順文。前解順理。兼準舊經後解為勝。何以故。舊經地地皆言斷已能入。明非是伏。或可。伏盡名為斷已。由此二釋任情取捨。   經。於此地中除所知障除根本心入如來地。   贊曰。下明果位。初明除障得滿佛地。後顯佛地具三清淨。此即初也。除所知障無間道斷二障微細種及習氣。就勝障菩提雲除所知障除根本心。即種習所依。除染第七種。恆染俱故。無間道斷餘七有漏善及無記及相應心所名根本心。第八通二依。六識唯習依。此斷有二說。如唯識第十明。   經。如來地者由三淨故名極清淨雲何為三一者煩惱淨二者苦淨三者相淨。   贊曰。顯三清淨。文段分三。謂標徵列。煩惱淨二障及業。苦淨即二死。相淨即習氣。由斯三淨更無過上名極清淨。   經。譬如真金鎔銷治鍊既燒打已無復塵垢。   贊曰。喻顯。喻顯有四喻。初三喻法如如法身本淨。後一喻如如智現行始淨。法身本淨有其三種。即前三淨。三喻如次。然初二喻共一法合。以惑業二因果相從故一法合。又三淨者即法身般若解脫三義。法身本常如金。般若鑑照如水。解脫無礙如空。皆據性得一如義說。初喻分二。初喻今淨。後成本有。此初也。譬如真金喻道前如。鎔銷練治喻道中。既燒已喻道後。   經。為顯金性本清淨故金體清淨非謂無金。   贊曰。喻成本有。猶此等文舊人或雲。三身現常或復當常。鎔銷練治為顯金性本淨故。六度行於法為了因。除垢染故得金體淨。非謂無金。   經。譬如濁水澄渟清淨無復滓穢。   贊曰。分段如前。義可準知。   經。為顯水性本清淨故非謂無水。   贊曰。喻成本有。   經。如是法身與煩惱雜苦集除已無復餘習為顯佛性本清淨故非謂無體。   贊曰。合準喻知。   經。譬如虛空煙雲塵霧之所障蔽若除屏已是空界淨非謂無空。   贊曰。空相似染道前。若屏除道中。除已是空界淨道後。與勝鬘經說喻相似。   經。如是法身一切眾苦悉皆盡故說為清淨非謂無體。   贊曰。法合文相可知。   經。譬如有人於睡夢中見大河水漂泛其身。   贊曰。上喻法如如。在纏名如來藏。出纏名法身。亦即顯涅槃性皆本淨。至果顯淨名所顯得。顯由智證次辨智性。亦無始有。在因位時名不空如來藏。至染盡位者大菩提四智心品。是所生得。所生據現非種。始生種本有故故下文雲。是覺清淨非謂無覺。即善戒經雲。姓種姓者從無始來法爾所得六處殊勝。此六處言意說六處中意處含持種子。此性種姓無始法爾。是性所得故依修行得至大果。文分為三。初喻次合後結。喻中有五。一能修行者喻。二現處無明喻。三厭怖生死喻。四修行望出喻。五得果知妄喻。此中有三。譬如有人能修行者喻。於睡夢中現處無明喻。在無明闇如夜睡夢。此生死因故。唯識論引經雲。故契經說。諸異生類恆處長夜無明所盲。惛醉纏心曾無醒覺。見大河水漂汎其身厭怖生死喻。見其苦果如河漂汎。或喻四流漂生五趣。見謂知覺心生厭怖。   經。運手動足截流而渡得至彼岸。   贊曰。修行悕出喻。運手喻修妙行。動足喻捨三障。生死不續喻截流。金剛位滿言而渡。在無間道菩提在未來。因圓能至雲得至彼岸。   經。由彼身心不懈退故從夢覺已不見有水彼此岸別。   贊曰。得果知妄喻。由謂因由。由三大劫三業重修。舉身心二影顯語業。勤行不懈遂致作佛。故者決定。所以決定由精進不懈退故。從夢覺已在解脫道不見生死水之此岸。不見涅槃果之彼岸。以如如如如智俱無二相俱平等故。彼岸五種。一境。二教。三理。四行。五果。此五窮達名到彼岸。   經。非謂無心生死妄想既滅盡已是覺清淨非謂無覺。   贊曰。法合。但合大意。非必段別合也。非謂本來無無漏心。但由妄想無明重障障不令生故。成唯識第五引經雲。真義心當生。常能為障礙。等勤修三學妄想滅已至妙覺位是覺清淨。非謂本來無覺自性。前雲非謂無心。心積集義。通因果名。後雲非謂無覺。覺覺了義。唯據果稱。各據一義。   經。如是法界一切妄想不復生故說為清淨非是諸佛無其實體。   贊曰。結也。如是法界。法界通理事故寶性論解阿毘達磨經無始時來界。即依如理解。攝大乘成唯識。即說本識名無始界。寶性論中據迷悟依說。攝大乘等據流轉依說。各依一義。故法界言通於二種。今此說界既結第四。即唯有為無漏第八。若通結四即通理事。一切有漏妄想不生。四智俱起說為清淨。非是諸佛本無此實。無漏之體望有漏俱名實。   經。復次善男子是法身者惑障清淨能現應身業障清淨能現化身智障清淨能現法身。   贊曰。第四大段結前因果告示令知。復分三。初牒前因果勸令信解。次善男子以是義故下重更廣明。後是故諸佛下結成勝妙。此初也。於中復二。初牒因果。後勸令信解。初中復三。初牒出體門。即離障得身。次牒身相依起門。後牒依因得果。得果中初得果次不異。此牒出體門。初總標告。諸功德法所成之身總名法身。次下別明斷障得身。斷煩惱等障具足法身。令心不決名之為惑。惑體即障。根本煩惱及隨煩惱二所得果為煩惱障體。業謂造作。謂有漏三業。業體即障。智謂無漏本後二智。智體非障猶所知障礙智不生名為智障。智之障名智障。此從所障智以為名。若名所知障。所知非障。覆所知境礙智不生。所知之障名所知障。由惑障淨智慧得生為應身。由業障淨神通自在得化身。由所知障淨所覆理顯得現法身。   經。譬如依空出電依電出光如是依法身故能現應身依應身故能現化身。   贊曰。此牒依起身門。初喻後法。空體遍常又性本淨故喻法身。應化無常故喻電光。依起可知。   經。由性淨故能現法身智慧清淨能現應身三昧清淨能現化身。   贊曰。牒依因得果門。此得果。   經。此三清淨是法如如不異如如一味如如解脫如如究竟如如。   贊曰。牒得果門中雖有三數而無三體。初攝用歸性。次結不異。此初也。此三清淨不離如如。故是法如如。如體不別不異如如。一無漏故一味如如。離縛故解脫如如。證實際滿故究竟如如。   經。是故諸佛體無有異。   贊曰。結不異也。由前五如如故諸佛體不異。意顯如同。修之皆得故雲諸佛體無有異。   經。善男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說於如來是我大師若作如是決定信者此人即應深心解了如來之身無有別異。   贊曰。勸令信解。令信解意為修之方便。言善男子呼虛空藏菩薩。若有已下一切男女但能說佛是我師者。決定信者。此人即應能深解了如來無別。或雲。如來是我大師。能決定信應如所說深心解了。或勸地前。應決定信如來無異。地上菩薩深心解了如來無別。   經。善男子以是義故於諸境界不正思惟悉皆除斷即知彼法無有二相亦無分別聖所修行。   贊曰。下重更廣明有二。初廣前因果無異。第二如是見者下廣前信解。就初分五。初於境起勝行。次如如於彼不能斷障。三如如一切下得因圓。四如如法界下得果滿。五一切諸障下結不異。此即初也。以是義故標舉之詞。於諸境界所知境。由於此境不正思惟故見異相不能修行。能正思惟即知無二境。無邪分別。智無二相便能起修。是聖所修行。   經。如如於彼無有二相正修行故如是如是一切諸障悉皆除滅。   贊曰。能斷障能於彼彼見無二相。故雲如如於彼。所斷障多復雲如是如是。連環而起故卻牒前。   經。如如一切障滅如是如是法如如如如智得最清淨。   贊曰。得因圓在金剛定無間道位。牒十障滅雲如如一切障滅。所證如如及所得智十地位別。復雲如是如是。   經。如如法界正智清淨如是如是一切自在具足攝受皆得成就。   贊曰。得果滿在解脫道。一切自在即三身。一切功德不離三身故。雲具足攝受皆得成就。   經。一切諸障悉皆除滅一切諸障得清淨故是名真如正智真實之相。   贊曰。結無異也。以一切障滅得一切障淨故證清淨如如。即此清淨是名真如正智真實之相。真實之相即不二相。   經。如是見者是名聖見是則名為真實見佛何以故如實得見法真如故。   贊曰。廣前信解。分文為三。初令如證知。二是故諸佛下明同諸佛。三然諸如來下結成見實。此初也。初令如證知。次徵所以。後正解釋。聖者正也。見者解也。能如所證而知之者即是正解。或以凡夫能如證信解同聖者之證見。故真見佛。徵釋可知。   經。是故諸佛悉能普見一切如來。   贊曰。明同諸佛。文分為三。初佛能普知。次二乘不了。三凡夫不測。此即初也。以見如如理圓不二故見一切諸佛如來。   經。何以故聲聞獨覺已出三界求真實境不能知見。   贊曰。二乘不了。初徵後釋。何以故。唯佛普知。定性二乘聖者雖出三界無種智故。設求真實境不能以本智知。不能以後得見。或不能現量知。不能比量見。   經。如是聖人所不知見一切凡夫皆生疑惑顛倒分別不能得度。   贊曰。凡夫不測。初法次喻後合。此法也。無姓愚夫不能得測。或復疑無。或顛倒執。此計為我故。   經。如兔浮海必不能過所以者何力微劣故。   贊曰。喻。初標次徵後釋。以無大姓唯有有漏。智力微劣故。所不能度故。解深密經雲。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護法菩薩等釋。凡謂無性愚謂趣寂。又此或據凡夫二乘根未熟位不能解了。根熟能知。或如法華經中所說。三乘不知據未圓滿知。唯佛圓滿知。言彼不知。將成汝能依言而解甚為希有。   經。凡夫之人亦復如是不能通達法如如故。   贊曰。法合也。無本智故不能通。無後得智故不能達。   經。然諸如來無分別心於一切法得大自在具足清淨深智慧故是自境界不共他故。   贊曰。結成見實。由佛無分別不見二相證法如如故。達諸法實空相故於一切法得大自在。得智如如故具足深智慧。由此唯是佛境界。不共餘人同。金剛般若經。如來說般若波羅蜜多即非般若波羅蜜多。是名波羅蜜多。天親菩薩釋雲。說波羅蜜唯獨佛彼岸。非波羅蜜非彼餘人之彼岸故。名波羅蜜者結是佛彼岸。此亦如是。   經。是故諸佛如來於無量無邊阿僧祇劫不惜身命難行苦行方得此身最上無比不可思議過言說境是妙寂靜離諸怖畏。   贊曰。結成勝妙。於無量至苦行是行因。不惜身命。由四因緣。一為求法。如雪山童子。二為報恩。如法護王子等。三為救貧。如金色師子等。四為救命。如薩埵王子等。方得此身顯得果。最上無比等是歎勝果。究竟故無上。無倫匹故無比。超情計故不思議。越語詮故過言說境。大涅槃故是妙寂靜。生死息故離五怖畏。謂不活畏.死畏.惡道畏.惡名畏.大眾畏。   經。善男子如是知見法真如者無生老死壽命無限無有睡眠亦無飢渴心常在定無有散動。   贊曰。下品第三大段結勸修行。文分為三一結前信解令依行。二然諸如來下結前得果令求證。三若善男子下成前二義。初中有三。初舉信解益。次不信有損。三說利勸行。此初也。但能一念如是。知見法真如當得菩提永無生老死等。為遠因故必當得故。故法華經藥王品雲。聞此經者不老不死。不久取草坐於道場。若如來德前。已說竟後文復說。故此說者是信解者當所得果。或再三重舉如來之德令生信解。得金剛身故無生老死。離五蓋故無睡眠。破魔軍故無飢渴。餘文可知。雖然前解結好。   經。若於如來起諍論心是則不能見於如來。   贊曰。不信有損。起諍論心不能信解是即當來不能見證三身如來。亦不能依教比見如來。   經。諸佛所說皆能利益。   贊曰。說利勸行。初標後釋。此標也。   經。有聽聞者無不解脫諸惡禽獸惡人惡鬼不相逢值由聞法故果報無盡。   贊曰。釋得益。初得涅槃。次離損害。後報無盡。般若論雲。於法為了因亦為餘生因。聽經故得解脫者是了因。果報無盡者謂得菩提是生因。辨中邊論行此法行者獲福聚無量。勝故無盡故由利他不息。聽聞大乘果報勝故超二乘。大悲利他以不息故無盡。由此諸惡皆不相逢。   經。然諸如來無無記事一切境界無慾知心。   贊曰。結前得果令求證。於中分二。初結所得意令生欣。後明聞得益勸人修學。結所得果中有無量種。但結前所得中十八不共法及大慈悲自利利他功德影顯餘故。初結十八不共後結慈悲。初中有五。一無無記事者無不明記無妄失念。下有四威儀中無非智攝。即智為前故。二一切境界無慾知心。即欲無減。或一切境皆任運知。不假尋求方能解了。   經。生死涅槃無有異想如來所記無不決定。   贊曰。三即無種種想。四及復三世智無滯礙故。所說法無不決定。並一切種妙智能知蘊等諸法門故所說決定。或四無畏或復語業智為前導故說決定。   經。諸佛如來四威儀中無非智攝。   贊曰。五身業智為前導故無非智攝。   經。一切諸法無有不為慈悲所攝無有不為利益安樂諸眾生者。   贊曰。結前所得大慈大悲利他功德。利益拔苦。安樂與樂。大悲故拔苦利益。大慈故與樂安樂。又佛本願只欲利他修大慈悲。求無上果故所施為無非是為。慈悲攝者又舉不共者自利勝。舉慈悲者利他勝。故略結兩門。   經。善男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此金光明經聽聞信解。   贊曰。此明聞得益勸人修學。文分為四。一明聞得益。二徵三釋四成。初中初聞經信解。後明得益。聽聞聞慧。信即思慧。解即修慧。或舉最劣。但因聞慧能信能解。或但信解非是證解尚獲斯福。何況勝行。   經。不墮地獄餓鬼傍生阿蘇羅道常處人天不生下賤恆得親近諸佛如來聽受正法常生諸佛清淨國土。   贊曰。得益離於八難。初離三惡道即為三。阿蘇羅若依小乘鬼畜趣攝。若依大乘是天趣攝。即邊地攝。生人天者翻前惡趣及邊地。不生下賤即除諸根不具生盲生聾。恆得近佛者離佛前後難。聽聞正法者離世智辨聰難。常生佛國離長壽諸天難。依成實論四輪摧八難。一住善處謂中國。除五難謂三惡趣長壽天邊地難。二依善人謂遇佛除生佛前後。三發正願謂正見。除邪見世智辨聰。四宿植善根除諸根不具。今聞此經但能信解具推八難。故威力勝。能除障。故非但除障亦疾得菩提。下釋成中辨。   經。所以者何。   贊曰。徵也。聞經能信解能除八難之所以者何謂也。   經。由得聞此甚深法故。   贊曰。釋也。由受持大乘集十功德。一成就一切善根種子。二臨命終得一切喜樂。三於一切處得隨意生。四於一切生處得自性念生智。五所生之處常得值佛。六恆在佛邊聞大乘法。七成就增上信根。八成就增上慧根。九得遠離惑智二障。十速得成就無上菩提。由此所以故遠離八難。   經。是善男子善女人則為如來已知已記當得不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贊曰。成前所以。能聞此經生信解者。則為如來已知名身已見色身。明此人功德唯佛知見。餘不能知見。言知即得何假言見。言見亦得何須雲知。答。準天親般若經論雲。佛非見果知以願智現見。但言知者謂佛見果比知其因故今言見。見者願智。舉心能了。若爾但見何須言知。謂但見色今亦能知四蘊身故。非作但佛知見。即為佛記憶。又復當得不退菩提。雖未即得當能證得。隨其何位當證四不退。謂信住證行四種不退。信不退十信第六心。住不退十住第七心。證不退初地。行不退入八地。   經。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甚深微妙之法一經耳者當知是人不謗如來不毀正法不輕聖眾。   贊曰。重更廣成前二勝益。欲令聽受修行此經。有三勝益。一不謗三寶。二增長善根。三令行六度故。此初一也。由知佛常住不謗如來言究竟滅。知說決定故不謗法。知能得成故不謗僧。又由聞信能為不壞信因故。不謗毀輕賤三寶。   經。一切眾生未種善根令得種故已種善根令增長成熟故。   贊曰。增長善根。此未發心求菩提者令發心求即令種善根。已發心求令增勝解行位初僧祇。令長第二僧祇。令成就第三僧祇。然上二類但言聞經者得六波羅蜜令他人行。此互影顯。自他俱然。   經。一切世界所有眾生皆勸修行六波羅蜜多。   贊曰。後能令行六度。此意明自聞信能成此三。既聽聞已後化他作斯之三事。又能信解破四種障。初不謗佛等除闡提不信障。令種善根除外道著我障。皆行六度除聲聞畏苦緣覺捨心。既有多益故應修行行自他利。   經。爾時虛空藏菩薩梵釋四王諸天眾等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合掌恭敬頂禮佛足。   贊曰。品第四大段領解持學。文分為四。一虔恭領解。二世尊我等下發願持學。三世尊讚印。四勸廣流通。初中初虔恭後領解。此虔恭也。既聞勝法表進菩提。故從座起顯當作佛。現吉祥兆偏袒右肩。心符教理故合掌。心尊重故恭敬。敬逾深故頂禮佛足。   經。白佛言世尊若所在處講說如是金光明王微妙經典於其國土有四種利益。   贊曰。領解也。有四。一標二徵三釋四結。此標也。啟悟所知白佛。呼尊號故雲世尊。指所悟解故雲若說如是金光經典。標利益數故雲有四種益。   經。何者為四。   贊曰。徵也。   經。一者國王軍眾強盛無諸怨敵離於疾病壽命延長吉祥安樂正法興顯。   贊曰。釋也。隨所標四即為四段。此初也。國王大臣利益有四。準懺悔品文。於其國土獲四種善利。一者王無病患離諸災厄。即此離於疾病。二者壽命長遠無有障礙。即此壽命延長。三無諸怨敵兵眾勇健。即此軍眾強盛無諸怨敵。四者安穩豐樂正法流通。即此吉祥安樂正法興顯。依懺悔品文開之成八。此文有六如文可知。   經。二者中宮妃後王子諸臣和悅無諍離於諂佞王所愛重。   贊曰。第二臣作利益有三。一和悅無諍。下雲更相親穆尊重愛念。一更相言貫尊重及愛念。二離於諂佞由輕財重法不求世利故無諂佞。由此嘉名普暨眾所欽仰。三王所愛重。準下亦為沙門婆羅門大國小國之所尊敬。今舉勝者略不言餘。既王愛重一切尊敬。故亦得壽命延長安穩快樂。   經。三者沙門婆羅門及諸國人修行正法無病安樂無枉死者於諸福田悉皆修立。   贊曰。國人利益有四。一修行正法。謂能孝養父母奉事師長修行十善尊敬三寶。二無病不逢七難。七難者藥師經說。他國侵逼難。自界叛逆難。非時風雨難。遇時不雨難。人眾疾疫難。星宿變怪難。日月薄蝕難。由王軍眾強盛無外逼難。臣佐和悅復無諂佞無自叛難。吉祥安樂興顯正法無非時風雨等難。三無枉死者不逢九橫。九橫者如藥師經。一橫遭病患致亡。二橫被王法誅戮。三橫為非人所損。四橫為火所焚燒。五橫為水之所溺。六橫為惡獸所噉。七橫墜山崖。八橫為毒藥等殺。九橫為飢渴所困。今此金光明經行於國內。人無九橫故無枉死。雲橫者非無宿因而受惡果。約今生論。雖不造惡而逢此緣。名之為橫。聞經悉除。國王流通正法臣佐輕財重法。妃後和悅無復諂佞。人人修行正行故致斯福。四修植福田。   經。四者於三時中四大調適常為諸天增加守護慈悲平等無傷害心令諸眾生歸敬三寶皆願修習菩提之行。   贊曰。總為諸天之所加護。不但加護國王臣人。亦加護持經之者。不爾下文不應雲我等亦常為弘經故隨敬如是持經之人。所在住處為作利益。準文應雲四者常為諸天增加守護。於三時中四大調適。慈悲平等無傷害心等。以文言便後說守護。或由經力四大調適。故天增護但屬於後。諸天復令諸眾生等歸敬三寶修菩提行。準舊經文。令諸眾生誠心歸仰歸仰三尊。其文少闕。文但言天。天謂諸菩薩一切如來尊重名天。故為欲色諸天及諸賢聖常所守護。   經。是為四種利益之事。   贊曰。結也。   經。世尊我等亦常為弘經故隨逐如是持經之人所在住處為作利益。   贊曰。第二發願持學。隨逐是人有二意。一為聞經。二為守護。   經。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   贊曰。第三世尊讚印能行利益。故讚善哉。述其經利。順正理故即雲如是。   經。汝等應當勤心流布此妙經王則令正法久住於世。   贊曰。第四勸廣流通。   金光明最勝王經疏卷第三(本)   金光明最勝王經疏卷第三(末)(盡滅業障品)   夢見懺悔品第四   夢見懺悔品三門分別。一來意。二釋名。三釋難。來意有四。一上之二品明所得果。次下五品明所修行。分之為四。初二品明地前行。次一品明十地行。次一品因為釋疑令起願行。次明護法行。以陀羅尼護其行法。令不退故地前行中。初一方便行後一正起行。將希勝果必先修行。修行有二。一者斷惡二者修善。惡若未除難修妙行。故六門陀羅尼經雲。我之所有眾魔之業。若未先悔終不發心緣無上覺。故所有罪先須悔滅。又如四正勤。初二斷惡後二修善。是故將修妙行先教懺悔。然懺悔心難以頓發故。託夢金鼓說法警之。故下文雲。此之勝業汝過去供佛及由諸佛威力加護。為欲滅業障之先非故此品生。雖此品中及滅障品亦有生善謂發願等。以從正所明名為離惡行。又各從初名為懺悔滅業障品。非無修善。二者所修勝行莫過三學。謂戒定慧。由戒能為離惡道因。由定能為出欲界因。由慧能為離三界因。又復由戒能為定足。定為慧足由戒為本方得定慧故。遺教經雲。當知此戒諸善功德安穩住處。能生諸定禪及滅苦智慧。此懺悔者是戒學攝修學之始。是故先明有此品生。三者佛有三身謂法應化。如次即斷智慧德。謂由戒滅惡為斷德因。定能起化為恩德因。慧能決斷為智德因。法身斷德為根本故先明其因。故此品生。四為機宜。一為妙幢宿善根力詣佛陳彰。二為時會宜先聞說夢懺悔法方能覺悟故此品來。依真諦釋有八因緣。二釋名者。梵雲颯拏達利捨拏阿缽底提捨那。颯拏此雲夢。達利捨拏此雲見。阿缽底此雲罪。提捨那此雲說。人有所犯須向他說。罪即得除故雲說罪。而言懺悔者順古人翻。非為正說。若雲懺悔梵音雲懺摩。義當此雲容恕或愧謝。或雲懺摩。略此雲知厭離。亦義雲改悔。言懺悔者音訛略也。正應雲夢見說罪品。夢之見罪之說。夢者是總見者是別。以別屬總雲夢之見雲夢見說罪品。釋難者。問。妙幢聞說未了。何故中間還家因夢聞說懺除始復詣佛陳耶。答。鼓元因夢見睹。善緣逼使還家。若當身在眾中不睡。夢如何起。問。妙幢身當在座何不直示悔方。要待歸寢夢中方現金鼓教懺。答。時眾宜聞說夢方始發其懺端。復為妙幢宿緣聞已慇心懺悔。問。宿緣並佛威力現鼓出懺悔音。何不現鼓眾中妙幢夜獨夢見。答。眾會機別。宜展轉聞。復為妙幢願緣說已餘方領解。問。妙幢夢中聞說懺悔即成自懺罪不。答。此由宿願因夢驚覺寤方能懺。非夢聞說即是懺悔。故下蓮華喻讚品雲。願我當於未來世生。在無量無邊劫夢中常見大金鼓得聞顯說懺悔音。乃至雲。夜夢常聞金鼓音。晝則隨應而懺悔。既雲願聞悔音晝則隨懺。明為先聞非即正懺。不爾夢成懺悔事者。何須更說滅業障品。若雲令餘發心懺悔。豈可夢懺罪併除耶。此品之中大文分四。一妙幢夢聞懺悔得益。二詣佛陳說覺悟於餘。三世尊讚印示其所以。四大眾聞說皆願奉行。   經。爾時妙幢菩薩親於佛前聞妙法已歡喜踴躍一心思惟還至本處。   贊曰。第一妙幢夢聞懺悔得益分二。初聞法心歡思惟而去。次夜夢金鼓說懺悔音。初即經家敘。後彼得夢。初也。聞壽無量疑斷心歡一心思惟。大悲世尊權巧方便。我等亦當如是期願行自他利。   經。於夜夢中見大金鼓光明晃曜猶如日輪。   贊曰。夢鼓說懺於中有四。一夢見金鼓。二因睹三寶。三聞鼓說法。四聞已念持。此初也。   經。於此光中得見十方無量諸佛於寶樹下坐琉璃座無量百千大眾圍繞而為說法。   贊曰。因睹三寶。   經。見一婆羅門桴擊金鼓出大音聲聲中演說微妙伽他明懺悔法。   贊曰。聞鼓說法。   經。妙幢聞已皆悉憶持繫念而住。   贊曰。聞已念持。   經。至天曉已與無量百千大眾圍繞持諸供具出王捨城詣鷲峰山。   贊曰。詣佛陳說。初詣佛後陳說。此詣佛也。初詣時。二徒眾。三持供具。四至處。五睹佛。六見儀。七供養。八右繞九退住。此初四。   經。至世尊所禮佛足已布設香華右繞三匝退坐一面。   贊曰。後五段也。   經。合掌恭敬瞻仰尊顏。   贊曰。此正陳說。初請陳後正說。初中復二。初請儀後請說。此初也。   經。白佛言世尊我於夢中見婆羅門以手執桴擊妙金鼓出大音聲聲中演說微妙伽他明懺悔法我皆憶持。   贊曰。請說有二。初陳夢所見聞。後請許宣說。此初也。   經。唯願世尊降大慈悲聽我所說。   贊曰。請許宣說。   經。即於佛前而說頌曰我於昨夜中夢見大金鼓其形極姝妙周遍有金光猶如盛日輪光明皆普曜充滿十方界鹹見於諸佛在於寶樹下各處琉璃座無量百千眾恭敬而圍繞。   贊曰。正說。初經家序。後正陳說。總有一百五十六行。於中初四行五字成句。四句為一頌即成四頌。次有二十二行。七字成句合十一頌。次有三十八頌。五字成句。次九十二行。七字為句合有四十六頌。若準西方為頌之法皆四句成一頌。論句則有五種。一者處中句。二初句。三後句。四短句。五長句。若八字成梵雲案多制多此名處中句。不長不短。如是四句成於一頌名室盧迦頌。有三十二字。若六字以上成名為初句。若二十字以上成名為後句。若減六字成名短句。過二十六字以上成名長句頌。準可知。今此經中依勘梵本。或有十七字為一句。或有十五字乃至呼三字為一句。今若長句處勒為七言頌。若短句處勒為五言。故總有九十九頌。分之為二。初四頌略標聞見。後九十五頌廣陳所聞。初中分三。初一句夢時。次二行三句標所見。後一頌標所聞。所見中六句見鼓。三句見佛。二句睹僧。六句見鼓。中初半行見鼓形。一行見鼓光。夢見金鼓者表將聞佛說懺悔音。以可寶重故。見形妙者表是大士梵音聲故。周遍有光者。表能詮教性能顯理周故。猶如盛日輪者。表能詮教用能除一切不善闇故。光明皆普耀等者。表一味音怨親等濟故。餘見佛及大眾者即佛僧寶。聞鼓說法即是法寶。表因聞教得睹三寶。當亦自成。   經。有一婆羅門以杖擊金鼓於其鼓聲內說此妙伽他。   贊曰。標聞法也。有二。初半見能擊鼓人。次半頌聞鼓說法。有一婆羅門表能感教機。以杖擊者表聞教者。以善根杖感擊世尊能詮教鼓。或婆羅門表當見佛。故俱捨論雲。所說沙門性亦名婆羅門亦名為梵輪。真梵所轉故。準知世尊亦名真婆羅門。真淨行故。以大悲杖擊後得智鼓流教法聲。聲上假立伽陀等故。此即諷誦伽陀頌也。   經。金光明鼓出妙聲遍至三千大千界。   贊曰。下廣陳所聞有九十五頌。大分為二。初十一頌總標勝利。次八十四頌。別明勝利。初總標中復分為三。初半頌標鼓勝音。次七頌半標別勝利。後三頌標下勝因。此初也。   經。能滅三塗極重罪及以人中諸苦厄由此金鼓聲威力永滅一切煩惱障斷除怖畏令安隱譬如自在牟尼尊。   贊曰。初標別勝利中下。有三復次說懺願等。然初二復次影略互明。第三復次懺等俱廣。今此標中初四頌半。合標初二略明懺等勝利。次三頌標下第三廣明懺等勝利。初段分二。初兩頌半標離苦。次兩頌標得樂。初離苦中一頌半離苦一頌讚佛。此離苦。中初半頌離苦果。次一頌離苦因。上中惡業招三塗報雲極重罪。下品惡業招人中苦。即愛別離老病死等。離苦因中三句離因一句舉喻。喻有兩義。一喻眾生得滅苦因如牟尼尊。二喻金鼓亦如牟尼能說聖法滅眾生苦。   經。佛於生死大海中積行修成一切智能令眾生覺品具究竟鹹歸功德海。   贊曰。讚佛有二。初半頌讚自利德。後半頌讚利他德。覺品具者能令眾生修大菩提。相應眷屬一切功德皆悉滿足。即大菩提。究竟鹹歸功德海即大涅槃也。或覺品具是能令修因滿。歸功德海是能令得果滿。   經。由此金鼓出妙聲普令聞者獲梵響證得無上菩提果常轉清淨妙法輪。   贊曰。明得樂也。初一頌得自利樂。後一頌得利他樂。此得自利樂有三。一令得梵音。二證菩提。三得涅槃。準瑜伽論九十五。以轉法輪有自他轉。自轉之中有五種相。第一為得所得之境。第二為得之方便。第三為得所得。第四對他相續。令他於自所證深生信解。第五令他於他所證深生信解。此常轉妙法輪即第三為得所得。大涅槃果。前有菩提後有隨機說法故。此轉法輪即涅槃也。其法輪義如本法華經疏明。   經。住壽不可思議劫隨機說法利群生能斷煩惱眾苦流貪瞋癡等皆除滅。   贊曰。得利他樂。一為眾生住壽。二為說法。三斷煩惱。眾苦流即惑業苦三。此斷所緣縛。所緣縛盡能緣貪等皆亦隨滅。即斷能緣縛。既離諸縛。故得安樂。   經。若有眾生處惡趣大火猛焰周遍身若得聞是妙鼓音即能離苦歸依佛。   贊曰。下三行頌標下廣懺悔等有二。初一頌標有罪聞法解懺離苦。後兩頌因聞鼓聲得於安樂。此初也。問。此是妙幢自夢金鼓餘人不聞。如何得言有處惡趣大火遍身聞妙鼓音離苦歸佛。答。此前後說他得益等皆是妙幢菩薩夢見。實非餘人得聞鼓音。此意即表若眾生類得聞佛說得如是益。   經。皆得成就宿命智能憶過去百千生悉皆正念牟尼尊得聞如來甚深教由聞金鼓勝妙音常得親近於諸佛悉能捨離諸惡業純修清淨諸善品。   贊曰。標得樂分六。初半頌得宿命智。次一句得正念。次一句聞法。次兩句近佛。次一句離惡。次一句修善。   經。一切天人有情類殷重至誠祈願者得聞金鼓妙音聲能令所求皆滿足。   贊曰。下三頌標下令餘種勝因有三。初一頌標願遂心。次一頌標得離苦。次一頌標得安樂。此初也。   經。眾生墮在無間獄猛火炎熾苦焚身無有救護處輪迴聞者能令苦除滅。   贊曰。標得離苦。且據重說離無間苦。或可。初半頌離無間苦。後半頌通離諸處及諸趣之苦。   經。人天餓鬼傍生中所有現受諸苦難得聞金鼓發妙響皆蒙離苦得解脫。   贊曰。標得樂也。初半頌牒所離苦。後半頌辨所得樂。   經。現在十方界常住兩足尊願以大悲心哀愍憶念我眾生無歸依亦無有救護為如是等類能作大歸依。   贊曰。下八十四頌別明勝利。分之為四。初二十五頌第一復次明懺願等。次唯願十方佛下十三頌第二復次明懺願等。次七言下四十三頌第三復次明懺願等。次若有男子及女人下四頌說勝勸修。然三復次懺願等中。初復次中多懺煩惱障。第二復次多懺業障。第三復次多懺報障。其中略廣有此不同。懺悔正雲說罪。應以善悔及所起善語業為性。若兼能起亦有意業。若申禮敬亦有身業。具足應以善悔及所起三業為性。初復次中有三。初二頌請求加護述正歸依。次十四頌明懺悔。後九頌明發願。初中分四。初二句舉所歸投。次二句請垂悲念。次二句申無救護。次二句請作歸依。有情之中有無足多足四足二足。人天二足於餘為勝。佛於二足更復為尊。哀其有苦愍彼無樂。體即慈悲。願記不捨名為憶念。投起名歸恃怙名依。拔苦為救與樂為護。   經。我先所作罪極重諸惡業今對十力前至心皆懺悔。   贊曰。下十四頌明懺悔分三。初一頌標。次十二頌辨。後一頌結。此初標也。罪者毀責過失之名。極重惡業亦毀責過失語。設輕小罪亦名極重作罪惡業。通論三業悉懺雲皆。   經。我不信諸佛亦不敬尊親不務修眾善常造諸惡業。   贊曰。下別辨為十二。初一頌明懺不信無慚等所造惡業。不敬即不崇賢不務修善。即不重善。由此造惡。   經。或自恃尊高種姓及財位盛年行放逸常造諸惡業。   贊曰。第二頌懺由憍慢等造惡罪業。一恃德尊高。二恃種姓貴勝。三恃多財。四恃官位。五恃盛年及長壽無病。自舉陵他即因慢起惡恃此醉傲。即由憍造惡復行放逸不能防修。故造惡業。   經。心恆起邪念口陳於惡言不見於過罪常造諸惡業。   贊曰。第三頌懺心口二業所造惡業。   經。恆作愚夫行無明暗覆心隨順不善友常造諸惡業。   贊曰。第四頌懺由癡造惡業。   經。或因諸戲樂或復懷憂惱為貪瞋所纏故我造諸惡。   贊曰。第五頌懺因貪瞋故造惡業。戲樂即貪憂惱即瞋。貪嗔即種子。纏即現行。或八纏等舉二攝餘。   經。親近不善人及由慳嫉意貧窮行諂誑故我造諸惡。   贊曰。第六懺由近惡友及小隨惑畜積不捨鄙吝稱慳不耐他榮妒忌稱嫉為罔□他曲順彼意稱諂心懷異謀矯現有德稱誑。   經。雖不樂眾過由有怖畏故及不得自在故我造諸惡。   贊曰。第七懺由怖畏故造惡業。意雖不樂造過。或怖命財難等故造惡業。或處卑賤被他驅逼不得自在故造惡業。   經。或為躁動心或因瞋恚恨及以飢渴惱故我造諸惡。   贊曰。第八懺由大隨惑等故造惡業。為飢渴欲所逼惱故造諸惡業。   經。由飲食衣服及貪愛女人煩惱火所燒故我造諸惡。   贊曰。第九懺由貪故造諸惡業。   經。於佛法僧眾不生恭敬心作如是眾罪我今悉懺悔於獨覺菩薩亦無恭敬心作如是眾罪我今悉懺悔。   贊曰。第十懺由不敬三寶故造諸惡。   經。無知謗正法不孝於父母作如是眾罪我今悉懺悔。   贊曰。第十一懺由五逆所造惡業。依大乘經所說五逆。非三乘通說。言五逆者。準薩遮尼乾子經。一不得破塔壞寺焚燒經像及用盜三寶財物。二謗三乘法言非聖教。障礙留難隱弊覆藏。三於一切出家人所若有戒無戒持戒破戒打罵訶嘖。說過禁閉還俗驅使責調斷命。四不得殺父害母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殺阿羅漢。五不得謗無因果長夜常行十不善業。今此謗法即第二逆。不孝父母即第四逆。   經。由愚癡憍慢及以貪瞋力作如是眾罪我今悉懺悔。   贊曰。第十二懺由三不善根故造惡業。言憍慢者。由癡不善根起故兼舉之。又依初科。此之一頌結前所造皆悉懺悔。   經。我於十方界供養無數佛當願拔眾生令離諸苦難願一切有情皆令住十地福智圓滿已成佛導群迷。   贊曰。下九頌發願。願以後智或欲勝解為願自性。既禮敬陳彰亦及所起三業為體。然後智欲願願自性。身語願所起。意業願相應及所起故俱名願。不爾何收。於中分四。此初二頌利生。一頌願令離苦。一頌願令得樂。   經。我為諸眾生苦行百千劫以大智慧力皆令出苦海我為諸含識演說甚深經最勝金光明能除諸惡業。   贊曰。次二頌願起行。一頌願為生修福智。一頌願為生說正法。   經。若人百千劫造諸極重罪暫時能發露眾惡盡消除依此金光明作如是懺悔由斯能速盡一切諸苦業勝定百千種不思議總持根力覺道支修習常無倦。   贊曰。次三頌願他修行。初二頌願勸他滅惡。後一頌願勸他修善。   經。我當至十地具足珍寶處圓滿佛功德濟度生死流。我於諸佛海甚深功德藏妙智難思議皆令得具足。   贊曰。次二頌願自果滿。初頌願因滿利生。後頌願果圓自具。令言雖通自他今意取令自具。前已願生令住十地。福智圓滿已成佛導群迷竟。   經。唯願十方佛觀察護念我皆以大悲心哀受我懺悔。   贊曰。下有十三頌。第二復次多懺業障。文分為四。初十頌明懺悔。次一頌明隨喜。次一頌明發願。後一頌迴向懺悔。中分三。此初一頌請護述依。   經。我於多劫中所造諸惡業由斯生苦惱哀愍願消除。   贊曰。次八頌正明懺悔。復分為四。此初一頌總標懺願。   經。我造諸惡業常生憂怖心於四威儀中曾無歡樂想。   贊曰。次一頌述己憂深。   經。諸佛具大悲能除眾生怖願受我懺悔令得離憂苦。   贊曰。乞願許悔。   經。我有煩惱障及以諸報業願以大悲水洗濯令清淨。   贊曰。次下五頌願懺令除。復分為四。此初一頌願懺滅三障。佛以大悲滅三障火。復除罪垢故喻如水。   經。我先作諸罪及現造惡業至心皆發露鹹願得蠲除。未來諸惡業防護令不起設令有違者終不敢覆藏。   贊曰。次二頌願懺三世罪。蠲亦除也。過現已造。懺之願除。未來未造。願懺防令不起。   經。身三語四種意業復有三繫縛諸有情無始恆相續由斯三種行造作十惡業如是眾多罪我今皆懺悔。   贊曰。次二頌願懺三業罪。即同十住毘婆沙第四所明懺悔。雲三三合九種從三煩惱起。合九種者即前三業及三世並三報業。謂順生現後受業。合之為九。今者加三障除三報業。此經據總。彼論約受有別。故俱成九各不相違。此九皆從貪瞋癡起雲從三煩惱起。又彼論問三順受中有定不定雲何懺悔除耶。彼論答雲。亦非皆滅。若定報者願得今身償故。此亦據報定時不定說。若時報俱定彼即不論。彼約中容懺悔者說。若能增上懺罪皆除故。涅槃經雲。若入我法即不決定。又瑜伽論雲。依未解脫者建立定報。此意約未種解脫分者。依之立定報業。若種解脫分者則總不定。不爾有情如何三生修即入聖。非皆唯有三生定報故。十業道義如別章。   經。我造諸惡業苦報當自受今於諸佛前至誠皆懺悔。   贊曰。次一頌屬自結懺。   經。於此贍部洲及他方世界所有諸善業今我皆隨喜。   贊曰。第二復次中第二隨喜。隨者順也。喜者慶悅故。隨即以信欲勝解三法為體。故成唯識雲。若印順者體即勝解。若樂順者體即是欲。忍既信因欲即信果。故信及因果為其隨體。喜即喜受。或此喜者非必喜受。但心心所總聚假立。慶悅名喜。或即不嫉故喜無量。以不嫉為體。此釋為正。因隨生喜即隨之喜。或亦隨亦喜名為隨喜。   經。願離十惡業修行十善道安住十地中常見十方佛。   贊曰。第三發願。   經。我以身語意所修福智業願以此善根速成無上慧。   贊曰。迴向。以後智為體。又解。二頌俱是發願。初因後果。   我今親對十力前發露眾多苦難事。   贊曰。下四十二頌是第三復次。廣明懺願。多懺報障。文分為五。初四頌悔過。次十一頌歎佛功德。次二十五頌發願。次一頌隨喜。次一頌迴向。初懺悔中文復分三。此初半頌歸誠總標。   經。凡愚迷惑三有難恆造極重惡業難我所積集欲邪難常起貪愛流轉難於此世間耽著難一切愚夫煩惱難狂心散動顛倒難及以親近惡友難於生死中貪染難瞋癡暗鈍造罪難生八無暇惡處難未曾積集功德難。   贊曰。此次三頌別悔諸難。三頌十二句一句為一難。一凡夫不了苦果難。二長時恆造惡業難。三由計我所積集難。四由貪流轉三界難。五於世樂果耽著難。六由依凡身起惑難。七邪心散動起倒難。八由惡友所攝難。九不了生死染著難。十由因三毒造罪難。十一生於無暇惡報難。十二無始未殖善因難。此意由惡業故生無暇。由不修善故起過。故今悉懺。   經。我今皆於最勝前懺悔無邊罪惡業。   贊曰。此後半頌結悔悔諸過。   經。我今歸依諸善逝我禮德海無上尊如大金山照十方唯願慈悲哀攝受。   贊曰。下十一頌歎佛功德。文分為三。初一頌總標歸禮讚。次五頌隨分見德讚。後五頌顯德無窮讚。此初也。   經。身色金光淨無垢目如清淨紺琉璃吉祥威德名稱尊大悲慧日除眾闇。   贊曰。隨分見德讚。讚十三種德。此中有四。初一句讚體金光德。次一句讚目紺淨德。次一句讚威勢名聞德。次一句讚悲智破闇德。   經。佛日光明常普遍善淨無垢離諸塵牟尼月照極清涼能除眾生煩惱熱。   贊曰。此有二德。初半頌讚遍智離染德。次半頌讚令證涅槃德。牟尼能以涅槃清涼除眾生煩惱之熱故。   經。三十二相遍莊嚴八十隨好皆圓滿福德難思無與等如日流光照世間。   贊曰。此有三德。初一句讚三十二相德。次一句讚八十隨好德。次半頌讚成就有情德。如大莊嚴論雲。譬如盛日。四攝相應發心亦如是。如日熟穀成就眾生故。若增一阿含經雲。日出有四事。一者日出時眾瞑悉除。二農夫作務。三百鳥悉鳴。四嬰兒啼哭。佛告諸比丘。若日出時眾瞑除者。喻佛出世除去癡闇靡不明照人民之類。普共田作者。譬檀越施主隨時供給衣服.飲食.床席.臥具.病緣醫藥。百鳥鳴者。譬如高德諸法師等能為四眾說微妙法。嬰兒啼者。此喻弊魔見佛出世心大愁惱。   經。色如琉璃淨無垢猶如滿月處虛空妙玻璃網映金軀種種光明以嚴飾。   贊曰。此有二德。初半頌讚隨感應現德。如涅槃經月喻品說見半滿等。次半頌讚焰網莊嚴德。妙頗璃白紅色。如法華經雲。如淨琉璃中內現真金像等。   經。於生死苦暴流內老病憂愁水所漂如是苦海難堪忍佛日舒光令永竭。   贊曰。此一頌讚斷他生死德。言暴流者即四暴流。一欲暴流。即欲界修惑。二有。即上二界修惑。三見。即三界見道煩惱。四無明暴流即三界見修無明。準此前三皆除無明。然諸論中說惑為暴流據因。此說生死苦為暴流即談果也。或可。因果合名生死。老病憂愁漂溺有情如暴流。深廣難度如苦海。瑜伽論第七十雲。五法相似生死大海得大海名。一處所無邊相似故。二甚深相似故。三難度相似故。四不可食相似故。此意大海俱苦皆不可食。生死亦爾。皆不可樂。五大寶所依相似故(此意一切眾寶皆依於海於生死中方得三乘功德故也)五義之中今取前四雲難堪忍。佛慧日光爍令涸竭。   經。我今稽首一切智三千世界希有尊光明晃耀紫金身種種妙好皆嚴飾。   贊曰。下五頌顯德無窮讚。分二。此初一頌歸禮總讚。   經。如大海水量難知。大地微塵不可數。如妙高山叵稱量。亦如虛空無有際。諸佛功德亦如是。一切有情不能知。於無量劫諦思惟。無有能知德海岸。盡此大地諸山嶽。析如微塵能算知。毛端渧海尚可量。佛之功德無能數。一切有情皆共讚。世尊名稱諸功德。清淨相好妙莊嚴。不可稱量知分齊。   贊曰。下四頌陳德別讚。四頌為四。此初一頌讚德過喻分。次一頌讚過情計分。次一頌讚德過算分。次一頌讚德過說分。大同金剛般若經論過於四分。又初一頌或即如次讚佛常樂我淨四德。或通讚德。有其四種。一德深如海。二德眾如塵。三德高如山。四德廣如空。若寶雲經第四雲。菩薩復有十法。譬如大海。何等為十。一是大寶藏。二深廣難度。三廣大無邊。四次第漸深。五不與煩惱同處而宿。六寂滅一相。七眾流競注皆悉容受。八潮不失時。九能為他人作歸依處。十而無竭盡雲何是大寶藏。亦如大海。眾寶出中人取不減。菩薩亦爾。無邊眾生信心修行。功德寶藏亦復不減。譬如大海深廣難度。菩薩亦爾。智度大海天魔外道無能度者如海無邊。菩薩亦爾。功德智慧廣大無邊如海漸深。菩薩亦爾。成一切種智以漸轉深。譬如大海不宿死屍。菩薩法海一切結漏煩惱死屍及惡知識亦不同宿。譬如大海眾流注中皆同一味。菩薩亦爾。一切功德至種智海亦同一味。譬如大海能容眾流然不增減。菩薩亦爾。聽受一切佛法亦為眾說而無增減。譬如大海潮不失時。菩薩亦爾。於所成就眾生亦潮不過限。譬如大海一切大身依止窟宅。菩薩亦爾。為一切大心眾生作依止窟宅。譬如大海無有窮盡。菩薩亦爾。為一切眾生隨應說法無有窮盡。準此文意即是說佛。雲何知然。言種智一味結漏死屍皆不容宿故。菩薩留惑至惑盡故。未成一切種智故。雲菩薩者就因為名。或通因果有此十義。故讚如海。今此經中且約第三一義如海。餘略不言。若準大莊嚴論雲。譬如大海。忍波羅蜜相應發心亦復如是。諸來違逆心不動故。譬如大地。最初發心亦復如是。一切佛法能生持故。譬如山王。禪波羅蜜相應發心亦復如是。物無能動。以不亂故。彼有喻六度四攝四無量等。此略喻第三第四。如空即十地經無盡句中第三虛空界盡。以影餘故。   經。我之所有眾善業願得速成無上尊。   贊曰。下二十五頌發願。分二。初五頌自他利願。後二十頌唯利他願。初中復二。初三頌求果願。後二頌求因願。初果願中有二。此半頌求果自利願。   經。廣說正法利群生悉令解脫於眾苦降伏大力魔軍眾當轉無上正法輪久住劫數難思議充足眾生甘露味猶如過去諸最勝六波羅蜜皆圓滿滅諸貪慾及瞋癡降伏煩惱除眾苦。   贊曰。此二頌半求果利他願。於中初半頌願令得擇滅。次半頌願令降天魔。次半頌願令得涅槃。次半頌願令修六度。次半頌願令除六障。如文句知。   經。願我常得宿命智能憶過去百千生亦常憶念牟尼尊得聞諸佛甚深法願我以斯諸善業奉事無邊最勝尊遠離一切不善因恆得修行真妙法。   贊曰。下二頌求因願略有四願。初半頌求宿命智願。次半頌求六念願。六念者。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此且舉二。次半頌求善友願。次半頌求離惡修善願。   經。一切世界諸眾生悉皆離苦得安樂所有諸根不具足令彼身相皆圓滿。   贊曰。下二十頌明唯利他有二。初十六頌願他得世果。次四頌願他得出世果。初中有二。初十四頌願得現在果。後二頌令得未來果。現果分二。初七頌願令離苦。後七頌願令得樂。初中有三。此初一頌總標拔苦。   經。若有眾生遭病苦身形羸瘦無所依鹹令病苦得消除諸根色力皆充滿。   贊曰。次下五頌半別明離苦有五。此即第一一頌拔諸疾病苦。   經。若犯王法當刑戮眾苦逼迫生憂惱彼受如斯極苦時無有歸依能救護。   贊曰。下三頌第二拔刑罰苦有二。初一頌標有苦無救。   經。若受鞭杖枷鎖繫種種苦具切其身無量百千憂惱時逼迫身心無暫樂皆令得免於繫縛及以鞭杖苦楚事將臨刑者得命全眾苦皆令永除盡。   贊曰。下二頌願為斷除。於中初一頌半令離枷鎖鞭杖苦。次半頌令離殘害斷命苦。   經。若有眾生飢渴逼令得種種殊勝味盲者得視聾者聞跛者能行啞能語。   贊曰。此中有二。第三令離飢渴苦。第四令離不具諸根苦。   經。貧窮眾生獲寶藏倉庫盈溢無所乏皆令得受上妙樂無一眾生受苦惱。   贊曰。下初半頌第五令離貧窮苦。後半頌第三結令離苦。   經。一切人天皆樂見容儀溫雅甚端嚴悉皆現受無量樂受用豐饒福德具。   贊曰。下七頌願令他得樂。有十二。此中有二。初半頌令得人天敬愛樂。次半頌令得豐諸珍玩樂。   經。隨彼眾生念妓樂承妙音聲皆現前念水即現清涼池金色蓮華泛其上。   贊曰。此有二樂。初半頌令得伎樂隨念樂。次半頌令得池沼隨心樂。   經。隨彼眾生心所念飲食衣服及床敷金銀珍寶妙琉璃瓔珞莊嚴皆具足。   贊曰。此有二樂。初半頌令得四事隨念樂。次半頌令得七寶珠瓔嚴具樂。   經。勿令眾生聞惡響亦復不見有相違所受容貌悉端嚴各各慈心相愛樂。   贊曰。此有二樂。初半頌令得美名和穆樂。次半頌令得端嚴慈愛樂。   經。世間資生諸樂具隨心念時皆滿足所得珍財無吝惜分佈施與諸眾生。   贊曰。此有二樂。初半頌令得資什隨心樂。次半頌令得無貪樂施樂。   經。燒香末香及塗香眾妙雜華非一色每日三時從樹墮隨心受用生歡喜普願眾生鹹供養十方一切最勝尊三乘清淨妙法門菩薩獨覺聲聞眾。   贊曰。此有二樂。初一頌令得香華隨意樂。次一頌令得供養三寶樂。   經。常願勿處於卑賤不墮無暇八難中生在有暇人中尊恆得親承十方佛願得常生富貴家財寶倉庫皆盈滿顏貌名稱無與等壽命延長。   經。劫數。   贊曰。下二頌願他得未來果有五。初半頌令得不生八難樂。次半頌令得常遇世尊樂。次半頌令得常生富貴樂。次一句令得形妙名聞樂。次一句令得壽命延長樂。   經。悉願女人變為男勇健聰明多智慧一切常行菩薩道勤修六度到彼岸。   贊曰。下四頌令得他出世果有六。此中有二。初半頌令得男身聰慧樂。次半頌令得常行覺品樂。   經。常見十方無量佛寶王樹下而安處處妙琉璃師子座恆得親承轉法輪。   贊曰。此有二樂。初半頌令得見佛出現樂。次半頌令得親承演說法樂。   經。若於過去及現在輪迴三有造諸業能招可厭不善趣願得消滅永無餘一切眾生於有海生死□網堅牢縛願以智劍為斷除離苦速證菩提處。   贊曰。此有二樂。初一頌令他得除自苦樂。次一頌令他得除生死樂。   經。眾生於此贍部內或於他方世界中所作種種勝福因我今皆悉生隨喜。   贊曰。此一頌是第三廣懺願中第四隨喜。   以此隨喜福德事及身語意造眾善願此勝業常增長速證無上大菩提。   贊曰。此一頌第五四回向即十度中第七方便。方便有二。一回向方便。二拔濟方便。此回向也。後智為體。上句雖有願言下句意明方便。不爾與前發願何別。前已發願言我之所有眾善業。願得速成無上尊等竟。故此回向。   經。所有禮讚佛功德深心清淨無瑕穢回向發願福無邊當超惡趣六十劫。   贊曰。下四頌大段第二別明勝中。第四明勝勸修有五。此初一頌明修前業能越惡趣。   經。若有男子及女人婆羅門等諸勝族合掌一心讚歎佛生生常憶宿世事。   贊曰。此一頌明修前業能得宿命。   經。諸根清淨身圓滿殊勝功德皆成就願於未來所生處常得人天共瞻仰。   贊曰。此初半頌明修前業得勝身福滿。次半頌得天人敬仰。   經。非於一佛十佛所修諸善根今得聞百千佛所種善根方得聞斯懺悔法。   贊曰。明得聞此法即供養多佛。此意明。但得聽聞尚曾供養多佛。況能聞已而修行。此同般若及法華經。勸進修習故。   經。爾時世尊聞此說已讚妙幢菩薩言善哉善哉。   贊曰。下品第三大段世尊讚印。即文分為三。此初讚也。   經。善男子如汝所夢金鼓出聲讚歎如來真實功德並懺悔法若有聞者獲福甚多廣利有情滅除罪障。   贊曰。次印也。前之頌中妙幢說聞此法滅罪得福。恐人不信。故佛為印。   經。汝今應知此之勝業皆是過去讚歎發願宿習因緣及由諸佛威力加護此之因緣當為汝說。   贊曰。後許說夢因。即下蓮華喻讚品是。   經。時諸大眾聞是法已鹹皆歡喜信受奉行。   贊曰。第四大段大眾喜行。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三       唐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   滅業障品第五   滅業障品三門分別。一來意。二釋名。三解難。言來意者有三。一明滅惡之中前品夢聞悔過以為警覺。今者正示悔法滅除。故前品後有此品生。第二來意者。妙幢久種善根因夢自能悔過。餘眾不能自悟。佛教方解懺除。故更放光召其有緣。因請佛為廣辨。故前品後有此品生。三者欲求勝果必殖妙因。障難既存何能起行。欲起妙行先令滅障。妙幢但陳其夢。未自懺除欲自發露。故請佛說悔滅之法。故前品後有此品生。釋品名者真諦雲。業障滅品此西國音。此經雲滅業障依此方語。梵雲羯磨(此雲業)阿跋囉拏(此雲障)毘那奢(此雲滅)業謂造作障謂障礙。由作不善能礙聖道。業即是障持業釋也。滅通能所。若能滅名滅即懺悔等。曰由此懺等能滅業障。即業障之滅依主釋。或所滅名滅。滅者除也。由懺等四令業障滅。業障即滅持業釋也。或滅業障總屬於能。即於能滅說所滅法。由懺悔等四能滅業障名滅業障品。如理門論雲於其能破立所破聲。解難者。問。障有多種且惑業苦總名為障。今何但言滅業障耶。答。有二解。一雲惑業苦三總得名業。如言煩惱障即大隨惑。二所發業並及於果總名煩惱障。準彼相從業因業果總名為業。問。若爾何故不雲滅惑苦障。答。隨舉於一皆有難故。或可。業礙聖道勝惑名故。所以業有定業。惑中不說有定惑故。苦由業生。故但從勝名滅業障。一雲雖惑業苦俱得障名。業障增強但偏懺業。以業招生親於惑故。下請雲曾所造作業障罪者雲何懺悔。不問惑苦故。又若有極重不善之業必招難身。無暇入聖故。經但雲滅業障品。前釋為究。下文具懺惑業苦故。問。惑業苦三攝盡二障。未知所知障今亦懺不。答。既趣佛果二障俱懺。故說雲修菩提行所有業障悉皆懺悔。問。三性之業為總懺不。答。三性俱懺。由於二障發三性業。故招人天業亦皆懺故。問。今此與前兩品何別。答。傳雲真諦有八解不同。一初夜中妙幢夢見。後大眾晝日修行。二雲初是略釋。後是廣釋。三初是懺悔。後一罪滅。四雲初是暫伏。後是永除。五初明經能滅罪。後明弘經者罪滅。六初明法身示現。後明化身為說。七初妙幢獨聞。後大眾共感。八初品由妙幢願。後品由大眾機。此八釋中第二七八三釋為正。餘者不正。今釋不同。如來意辨。   經。爾時世尊住正分別入於甚深微妙靜慮。   贊曰。此品之內大文分四。一放光集眾。二天帝啟請。三如來為說。四得益喜行。下雲時諸大眾聞佛說已鹹蒙勝益歡喜奉持。是初。文分三。初入定放光。次光明利益。後尋光詣佛。初又分三。一入定。二放光。三照境。此初也。諸後得智緣俗名為分別。得稱境而知故名住正。或正謂根本。分別即後得。了俗由證真故名為後得。住謂依止即後得智依本智起。靜謂寂靜。慮謂審慮。靜簡散心慮簡無心。上界定皆具足諸支。雖通名靜慮世尊所起多第四定。以最勝故。入者證也。後智了機及能被法二乘不知名為甚深。超三界故名為微妙。審了機法應物示證。所以雲入。又解。住正分別示起加行。為利生故名正分別。入即能入。靜慮所入。超過二乘名甚深。勝於菩薩名微妙。據實放光是神境通。通依靜慮。故先言入。   經。從身毛孔放大光明無量百千種種諸色。   贊曰。二放光也有三。初出處從身毛孔。次所出放大光明。後光體無量諸色。   經。諸佛剎土悉現光中十方恆河沙校量譬喻所不能及。   贊曰。三照境也有二。初照境分齊諸佛剎土悉現光中。二殊勝校喻不及。   經。五濁惡世為光所照。   贊曰。第二明光利益有四。一總明時處。時即五濁時處即穢國。   經。是諸眾生作十惡業五無間罪誹謗三寶不孝尊親輕慢師長婆羅門眾應墮地獄餓鬼傍生。   贊曰。二明所照境即光所照。正佛意為斷業惑苦。各據重明雲照五濁十惡五逆及三惡趣。十惡五濁及五逆業。廣如餘辨。言無間者俱捨十七雲。約異熟果決定。更無餘業餘生能為間隔故。此唯因無間隔義。乃至雲。彼有無間得無間名。與無間法合故名無間。   經。彼各蒙光至所住處。   贊曰。三明光能照。   經。是諸有情見斯光已因光力故皆得安樂端正姝妙色相具足福智莊嚴得見諸佛。   贊曰。四正明光益。於中復四。一得安樂。二得端嚴。三得福智。四得見佛。問。睹光安樂已離前障。何更為說懺悔益。宜睹光而罪滅。即得見光。宜聞法而罪除即為說法。或睹暫滅懺令永除。又光為現世。法通未來。   經。是時帝釋一切天眾及恆河女神並諸大眾蒙光希有皆至佛所右繞三匝退坐一面。   贊曰。尋光詣佛。   經。爾時天帝釋承佛威力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而白佛言世尊。   贊曰。帝釋啟請有四。一請法儀。二所請主。三所為機。四所請法。此初二。初中三。一能請人。二所承力。三正軌則。   經。雲何善男子善女人願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修行大乘攝受一切邪倒有情曾所造作業障罪者雲何懺悔當得除滅。   贊曰。此後二也。所為機中有二。初能行法人。次所利攝者。此中修行亦自所習。但菩薩為懷利他為先故但舉為他。理實亦自行。請法可知。   經。佛告天帝釋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修行欲為無量無邊眾生令得清淨解脫安樂哀愍世間福利一切。   贊曰。第三如來為說有六。一答所請法。二若有淨信下讚勝勸行。三爾時天帝下依勸修學。四我念往昔已下引己為證。五若有苾芻下明行法利益。六爾時釋梵下釋梵述成。答所請中初讚後答。讚中初總讚後別讚。別讚中初讚自利。謂汝今修行是。二讚利他。欲為無量等是。讚利他中初讚利他後釋所以。雲為無量眾生者瑜伽四十六有五無量。一有情界無量。二世界無量。三法界無量。四調伏界。五調伏方便界。有情界即所利生。世界即所可化處。法界即三性法等。謂由此法成染淨故所調伏界即種姓差別。由此種姓有堪能故。調伏方便界即能成就有情之法。無量即眾生界。無邊即世界。或俱通二。令得安樂等是所調伏界。並所除障即法界無量。汝今修行即調伏方便界。故無垢稱經雲。應以是法而化有情即修是法。安樂道菩提涅槃。故唯識第十雲。此二自性皆無逼惱。及能安樂故二轉依俱名安樂。具離二障名清淨解脫。哀愍即大悲拔苦。福利即大慈與樂。   經。若有眾生由業障故造諸罪者。   贊曰。正答有二。初略明。但令滅惡。後善男子有四業障下。廣明亦令生善。初中復二。初正明懺悔法。後若人成就四法下明能行之人。或初明暫除。後明永滅。就懺悔中復分為五。一明應懺之人。二應當策勵下明懺悔方軌。三我從無始下正明懺悔。四以是因緣下結勸修行。五何以故一切諸法從因緣生下釋其所以。此即初也。由業障故者宿業種。造諸罪者更起現。此由宿因作業決定。不爾菩薩及諸如來一切時觀見應起業制令不作。何故得造。由決定故。不爾佛等何故待作後方教懺。若爾一切業皆定作。應無不定。答。雖定造業感果不定。所以經論又約感果分定不定者即假者造業之人。又解。由業障故即善惡業。造諸罪者即感果。業是能造果是所造。又解。通前二義故。   經。應當策勵晝夜六時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一心專念口自說言。   贊曰。正明方軌有四。一令作意。即是加行並審決思。即應當策勵是。二明時節。晝夜六時。明動發思正起三業。此身意語。偏袒等是身業。一心專念是意業。口自陳說是語業。   經。歸命頂禮現在十方一切諸佛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   贊曰。所對懺者。於中分二。初虔恭禮讚。次彼諸世尊已下投誠請證。此初也。文分為二。初現世後如是等下過未。初中復二。初禮次讚。此禮也。盡壽投誠故雲歸命。表敬之極故雲頂禮。讚中初讚自利得菩提。後讚利他轉法輪等。此即初也。   經。轉妙法輪持照法輪雨大法雨擊大法鼓吹大法螺建大法幢秉大法炬。   贊曰。此讚利他。初明說法。次明利他。說中八句。初三句標。次五句釋。此中二釋初轉法輪在見道。照法輪在修。持在無學。義通三乘。見諦道中俱觀四諦上下轉等獨得轉名。修道離障重觀妙理獨得照名。無學能攝有無為德獨得持名。雨大法雨勝解行位。擊大法鼓在見修位。吹法螺下在無學位。又釋。初三準解深密經是三時教。此中持應在後。以文言便持在照前。下五句中第一即轉法輪。準法華經論雲。已斷疑者令成就智身故即是令得二乘果。擊大法鼓者即照法輪。法華經論雲。已成就智身者示二種密境界故。說二乘者是趣大方便。彼不能知雲密境界。三無性等亦密意故。今此但有示二乘密境界。無不絕大法鼓故。次吹大法螺等三是持法輪。初是說法。次得智。後觀理。即是令得菩提涅槃。法華經中據圓滿能故。於法幢後方說吹螺。此約能為他說教令得二果故。於法幢前說吹螺。如妙光菩薩持妙法華經化八王子皆成佛道。信解品中迦葉等雲我等今者真是聲聞。以佛道聲令一切聞。   經。為欲利益安樂諸眾生故常行法施誘進群迷令得大果證常樂故。   贊曰。利他。令他得世果名利益。得出世果名安樂。以教授機名為法施。未發心令發心名誘。已發心令成就名進。已成就者令得解脫名令得大果。證常樂故。涅槃自性常。菩提三種常。四智所依常。故俱名常。樂如前釋。   經。如是等諸佛世尊以身語意稽首歸誠至心禮敬。   贊曰。過未諸佛。   經。彼諸世尊以真實慧以真實眼真實證明真實平等悉知悉見一切眾生善惡之業。   贊曰。投誠請證。以佛一具二智雲真實慧。二圓五眼故雲真實眼。三能真實證具前二義故。四平等心證平等理故。依三念住故。五能知見此意。由佛具二智故悉知眾生。圓五眼故悉見眾生。故今投誠請佛為證。即無著般若經論雲見智淨具足住。見即五眼智即二智。由肉天眼見一切眾生色蘊色身。由法眼故見一切眾生四蘊名身。即見身語業是肉天眼。見意業是法眼。總見佛眼。瑜伽八十二雲。成就明眼具三眼故。三即肉天慧。慧中本後分為法慧。體是一故。在果名佛眼。體即三眼。故不雲五。由佛具智故。知者知寂靜不寂靜。即知住念住非念住壞緣法念。通根本智。及具五眼能悉知見身語心行善不善業。依三念住怨親等視故請為證。又真實證明有其二義。一述佛明證。二請為證明。若但為證應在後明。由通二義故中間說。亦同十住毘婆沙。雲十方一切佛所知無不盡。我今悉於前發露諸黑惡等。   經。我從無始生死以來隨惡流轉共諸眾生造業障罪。   贊曰。正明懺悔文復分三。初總標次別懺後順同。此初也。隨惡者隨惡友隨惑業。流轉者受生死果。種子為流現果為轉。惑隨惡惑業集諦。流隨惡果苦諦。轉依於苦諦復共眾生起於集諦造於諸業。   經。為貪瞋癡之所纏縛未識佛時未識法時未識僧時未識善惡。   贊曰。次別懺也。又分為三。初舉造業因。次所造業後所成果亦即如次懺惑業苦。此即懺惑起業因也。由斯三毒之所纏縛不自在故。起諸惡本名不善根。同十住毘婆沙三三合九種從三煩惱起。合九種者即身等三業有現生後及三界業故雲三三。皆貪等起雲從三起。無明勝本偏雲未識三寶善惡。   經。由身語意造無間罪。   贊曰。懺業障於中分三。初舉業障。次證佛證。後正懺悔。初中有三。謂總別結。如次三文。別中初五逆業。見有勝已已下餘業。此初文也。依薩遮尼乾子經等有大乘五逆。   經。噁心出佛身血誹謗正法破和合僧殺阿羅漢殺害父母。   贊曰。此之五逆三乘通說。總大乘不共逆中當第四逆。誹謗正法亦是破僧。謗佛八正為非正道。說五法為正道。故雲誹謗正法。言五法者大乘未見其文。準一切有部。大毘婆沙一百一十六雲。何五法。一盡壽著糞掃衣。二盡壽乞食。三盡壽唯一座食。四盡壽常居迥處。五盡壽不食一切魚肉味鹽蘇乳等。正理律攝說五有別。具如彼明。或誹謗正法是大乘第二逆。在此破僧前明者。以謗佛正法同故在此而說。非屬破僧。   經。身三語四意三種行造十惡業自作教他見作隨喜於諸善人橫生譭謗斗秤欺誑以偽為真不淨飲食施與一切於六道中所有父母更相惱害。   贊曰。第五逆也。謂長夜常行十不善業。初總舉明。後略別明。於諸善人下略別明。生譭謗者語不善業。斗稱欺誑以偽為真是盜業。不淨飲食施諸眾生是貪不善業。惜好施惡故更相惱害嗔不善業。   經。或盜窣堵波物四方僧物現前僧物自在而有。   贊曰。是第一逆。用盜三寶財物。   經。世尊法律不樂奉行師長教示不相隨順見行聲聞獨覺大乘行者喜生罵辱令諸行人心生悔惱。   贊曰。是第二逆。初違教。即隱蔽覆藏。見行聲聞等下毀人。並含第三逆。   經。見有勝已便懷嫉妒法施財施常生慳惜無明所覆邪見惑心。   贊曰。明懺餘業。初舉起業因。嫉慳即隨惑十纏。無明邪見即本惑。各據勝說。   經。不修善因令惡增長於諸佛所而起誹謗法說非法非法說法如是眾罪。   贊曰。即所起業新薰不善令增。本有不善業等令長。次於佛法起不善業。   經。佛以真實慧真實眼真實證明真實平等悉知悉見。   贊曰。二請佛證知。   經。我今歸命對諸佛前皆悉發露不敢覆藏未作之罪更不復作已作之罪今皆懺悔。   贊曰。三正陳懺悔。   經。所作業障應墮惡道地獄傍生餓鬼之中阿蘇羅眾及八難處願我此生所有業障皆得消滅所有惡報未來不受。   贊曰。懺報障。   經。亦如過去諸大菩薩修菩提行所有業障悉已懺悔我之業障今亦懺悔皆悉發露不敢覆藏已作之罪願得除滅未來之惡更不敢造。   贊曰。懺中後順同也。三世為三此同過去。初舉他。我之業障下自作。   經。亦如未來諸大菩薩修菩提行所有業障悉皆懺悔。我之業障今亦懺悔。鹹悉發露不敢覆藏。所作之罪願得除滅。未來之惡更不敢造。亦如現在十方世界諸大菩薩修菩提行所有業障悉亦懺悔。我之業障今亦懺悔。皆悉發露不敢覆藏。已作之罪願得除滅。未來之惡更不敢造。   贊曰。餘二準同。   經。善男子以是因緣若有造罪一剎那中不得覆藏何況一日一夜乃至多時。   贊曰。第四結勸修行。於中分二。初舉罪勸悔。二若有願生下舉益勸修。初中復二。以是因緣結前。因緣者是所以。由惡業感惡果。既有此損所以又如菩薩。欲修菩提必須懺悔。故是因緣。若有造罪下正勸。勸文有三謂法喻合。法中有三。初令不暫停。次令還出淨懷於愧信。後勸應如前悔。剎那多種。經一生滅之剎那時尚不應停。而況多時。如毒箭中不可暫忍。   經。若有犯罪欲求清淨心懷愧恥信於未來必有惡報生大恐怖應如是懺。   贊曰。後二文由愧拒惡。由信因果有善惡報。故生大怖。   經。如人被火燒頭燒衣救令速滅火若未滅心不得安若人犯罪亦復如是即應懺悔令速除滅。   贊曰。喻合可知。   經。若有願生富樂之家多饒財寶復欲發意修習大乘亦應懺悔滅除業障。   贊曰。下舉益勸修有三。初舉有漏益勸修。後舉無漏益勸修。有漏之中初舉欲界後舉色界。欲界中初人次天。人中四姓初舉吠捨戍陀二勸。次舉淨行剎帝利勸。此初二。   經。欲生豪貴婆羅門種剎帝利家及轉輪王七寶具足亦應懺悔滅除業障。   贊曰。後二也。   經。善男子若有欲生四天王眾三十三天夜摩天睹史多天樂變化天他化自在天亦應懺悔滅除業障。   贊曰。舉欲天勸。   經。若欲生梵眾梵輔大梵天少光無量光極光淨天少淨無量淨遍淨天無雲福生廣果無煩無熱善現天善見色究竟天亦應懺悔滅除業障。   贊曰。舉色天勸。如瑜伽.雜集.智度.長阿含.起世.正法念.正理.婆沙.樓炭經等。廣說如彼。且正理雲。大梵所有所化所領故名梵眾。於大梵前行列侍衛。故名梵輔。廣善所生。故名為梵。此梵即大故名大梵。由彼獲得中間靜慮故。最初生故。最後沒故。威德等勝故名為大。於自地內光明最小故名小光。光明轉勝量難測故名無量光。淨光遍照自地處。故名極光淨。意地樂受說名為淨。於自地中唯此淨最小。故名小淨。此淨轉增量難測故名無量淨。此淨周普。故名遍淨。離雲居故名無雲。福轉勝故名福生。有色異生其福最勝。故言廣果。離欲諸聖以聖道水灌煩惱垢。故名為淨。淨身所止故名淨居。又此天中純聖所止故名淨居。煩謂繁雜或謂繁廣。無繁雜中此最初故令下生煩惱名熱。此初遠離得無熱名。彼天形色端正妙好過下二天。故名善現。形色轉勝眾所樂觀。故名善見。彼天形色最為勝妙。餘不及故名色空竟。或此已到眾苦所依身最後邊名色究竟。   若欲求預流果一來果不還果阿羅漢果亦應懺悔滅除業障若欲願求三明六通聲聞獨覺自在菩提至究竟地。   贊曰。舉無漏果勸有三。初通說聲聞。次明俱脫到於彼岸。小中二果然獨覺中部行獨一雖兩種別並得俱脫。三明六通如餘處辨。   經。求一切智智淨智不思議智不動智三藐三菩提正遍智者亦應懺悔滅除業障。   贊曰。舉大果勸。初四智。智性名智。三藐已下智相名智。一切智根本智能證也。重言智者智性所證也。意明智性是根本故。即此智性離二障故名淨智。非餘所知名不思議。離生滅名不動。即當阿耨多羅也。三藐等如常所釋。如無著菩薩般若經論釋。具智斷德是無上菩提。或復總別配四智品。一切智智總。準大莊嚴論第三說。智淨是觀察轉五識得。能於大眾說法斷疑。雨大法雨能令他淨故名淨智。又總一切諸陀羅尼門諸三昧門。於所識境恆無障礙。此自無染故亦名淨。不思議者是成事智轉第六得。於一切世界作種種變化事無量無邊不可思議。不動智者是圓鏡智轉第八得。故彼論雲。四智鏡不動三智之所依。釋雲。彼鏡智以不動為相。恆為餘三智之所依。不動者是相續一類唯捨受義。三藐等者是平等智轉第七得。故彼論雲。眾生平等智修淨證菩提。釋雲。若修習此智最極清淨即得無上菩提。以無究竟故。由眾生無盡故無究竟。無究竟故不住涅槃。此意由眾生故究竟不得入於涅槃。復言正遍智者唐梵俱說。   經。何以故。   贊曰。下釋懺悔滅障所以。即是釋難。文復分二。初釋難。後若有善男子下結成懺悔能滅諸惡。初中有三。一依因緣門釋。第二何以故下依無相門釋。三善男子一切諸法下依真如門釋。此依因緣門。初徵後釋。此徵也。徵意雲。善惡各別前後生滅。何所以故懺悔能滅。又徵意雲。惡現在時懺心未起。起懺心時已生者謝無。未生者住未來復無。現在時復不俱。明闇不並。又現在者纔生即滅。從何所以而說懺滅。   經。善男子一切諸法從因緣生。   贊曰。初釋難後引證。此釋難。雖前後生滅一切諸法。而由因緣力故生。亦由因緣力故滅。此但舉因緣生。必定有因緣滅故影略言不說滅也。雖滅不待因據見生說。若未來應生。落謝應能感果。由懺因緣令彼不起亦名為滅。即待因滅也。   經。如來所說異相生異相滅因緣異故。   贊曰。此引證。一切如來皆同此說。故雲如來所說。相謂體相。異法體出生異法體滅壞。猶如明生而闇法滅。有能生因緣有能滅因緣。因緣是所以義所以有異。故懺法生不善法滅。   經。如是過去諸法皆已滅盡所有業障無復遺餘。   贊曰。釋第二徵有三。初牒前所徵過去已滅。次辨今懺善心得生。後辨懺心所滅之障。此初也。如是過去諸法皆已滅盡者牒前已滅。現行之法雲所有業障。彼所薰種可有當生。無復遺餘。令彼當生無復遺餘。不約現行已滅說斷。   經。是諸行法未得現生而今得生。   贊曰。次辨今懺善心得生。此因緣法昔不緣合未得現生。而今現緣合懺善心得生。   經。未來業障更不復起。   令未來應生業障更不復起。復者重也。未來未生應生之現更不生。現已薰業種應招未來果之業障。更不復能招後果起。有一業感多生。已感者已滅未滅應感更不復起。曾未招者彼所招果是餘已生果。惡之類是餘能招惡業之類雲更不復起。即有漏心懺伏斷。無漏心懺除斷。三門說懺。皆通漏無漏故。   經。何以故。   贊曰。第二依無相門釋。初假徵後正釋。此假徵也。徵意雲。俱生滅法。何以故異法因緣有生法生。異法因緣有滅法滅。   經。善男子一切法空。   贊曰。正釋。初釋後引證。此釋。一切所有生滅法相。皆悉空故即相無自性。   經。如來所說無有我人眾生壽者亦無生滅亦無行法。   贊曰。此引證也。一切如來說我壽者悉皆是無故。彼所起善惡之業亦無生滅。或我壽等即解深密等說。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滅自性涅槃等。是所滅之障既無生滅能滅之行法亦無生滅。是一切法故。又普賢觀經雲。以此五蘊空無自性。乃至雲。如此相心從妄想起。如空中風無依止處。如是法相不生不沒。何者是罪無住無壞無觀心無法不住法中。如是相者名大懺悔等。   經。善男子一切諸法皆依於本亦不可說。   贊曰。第三依真如門說懺除所以。初釋次徵後通。此釋也。一切法本體即真如。勝鬘經雲。為依為持為建立故。維摩經雲。從無住本立一切法故。以本真如無生無滅不可言說故一切法皆歸於本。無生無滅亦不可說。亦彼生滅皆同無故。前無相門說無生滅。影知真如門亦無生無滅。故略不說。於真如門明不可說。影無相門亦不可說。此為除彼能所詮相遍計性故攝妄皆盡。   經。何以故。   贊曰。徵也。何所以故如無生滅亦不可說。   經。過一切相故。   贊曰。通也。由真如理出過生滅相。過者離也。出離生滅相出離言說境。故無量義經雲。無相不相故名無相。攝論亦云。無二相等故。普賢觀經雲。以此身心如空中風住無相理歸命如如一切三寶。行此懺悔者身心清淨不住法中。猶如流水。唸唸之中見十方佛等。   經。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如是入於微妙真理生信敬心是名無眾生而有於本。   贊曰。結成懺悔。初結懺悔後結成真說。此初也。結真懺悔有二。一結無漏。即如是入於微妙真理是。入者證也。以無分別入真如理。破二障斷二結有漏即生信敬心。雖未能證而但信解無相真如。依勝解力亦能除惡。我我所無依圓性有故雲名無眾生而有於本。真妄對明不言依他有。據實不無。此初門依欲。第三依真。無相通二。不說依於初世俗觀者。以虛妄執不能除障故。   經。以是義故說於懺悔滅除業障。   贊曰。結成真說。教與機行理相應故。義謂義利。由三相應有義利故說於懺悔。   經。善男子若人成就四法能除業障永得清淨。   贊曰。上明懺悔法下明能行之人。於中有三。初標次釋後攝。此標也。   經。雲何為四一者不起邪心正念成就二者於甚深理不生誹謗三者於初行菩薩起一切智心四者於諸眾生起慈無量是謂為四。   贊曰。次釋有三。謂徵釋結。文段可知。此意應同妙法華經普賢所問。雲何能得是法華經。佛答成就四法。此中第一即彼入正定聚深信三乘名正念成就。不歸外道名不起邪心。第二即佛所護念。能於深理不生誹謗。是根熟故佛所護念。第三殖眾德本能於初行菩薩起一切智心即種殖善本。第四即彼發救一切眾生之心。起慈無量能與他樂。亦起於悲能拔他苦。且據初說雲慈無量。據具因說成就四法能除業障。若分成就亦分能懺。   經。爾時世尊而說頌曰專心護三業不誹謗深法作一切智想慈心淨業障。   贊曰。頌攝。能於三業正念成就隨根成就名護三業。問。何頌攝。答。行法持法有差別故。長行令行頌攝令持。   經。善男子有四業障難可滅除。   贊曰。上略陳懺悔滅惡。已下廣明四行辨生善。於中分二。初明所除障後明能除行。物中復三。初總標次別徵後別解。此初也。   經。雲何為四一者於菩薩律儀犯極重惡二者於大乘經心生誹謗三者於自善根不能增長四者貪著三有無出離心。   贊曰。後二文也。徵者可知。同瑜伽論第七十九說。彼雲復次菩薩略有四種增上品障。若不淨除終不堪能入菩薩地及地漸次。何等為四。一者於諸菩薩毘奈耶中起染污犯。二者譭謗大乘相應妙法。三者不積集善根。四者有染愛心。言起染污犯者。起上品纏染污心犯四他勝處雲上品故。非諸染心犯皆此攝故。此經雲。於菩薩律儀犯極重惡。若通染心犯皆此攝何名極重。二者謗法據謗三乘皆是重障。亦是大乘五逆攝故。今言大乘約自所學。若生誹謗不依行故。三自不久集福慧資糧。設先小修不能數起雲於自善根不能增長。瑜伽但約先不曾修雲未集善根。此經約曾不能數起。或據上品雲未曾修。非下劣善亦不修習。四貪著三界無求出離涅槃之心。涅槃名出離三界故。瑜伽雲有者即三有。   經。復有四種對治業障雲何為四一者於十方世界一切如來至心親近說一切罪二者為一切眾生勸請諸佛說深妙法三者隨喜一切眾生所有功德四者所有一切功德善根悉皆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贊曰。下明能除行。文段分二。初佛總標。後天帝別請。初中復三。謂標徵釋。文顯可知。此之四行於一切位皆悉通行。亦如瑜伽七十九明。   經。爾時天帝釋白佛言世尊世間所有男子女人於大乘行有能行者有不行者雲何能得隨喜一切眾生功德善根。   贊曰。天帝別請有二。初天帝請後佛為說。此請也。第一說一切罪即懺悔。是前已偏明故今不問。餘三未說故今請之。初問有三意。一問一切眾生有不修善。雲何隨喜一切眾生。二問隨喜之法。三問得幾所福。佛標說中先明勸請次辨隨喜。雲何天帝先問隨喜後請勸請。答。機樂欲故勸請難故。逐易先問。佛據福勝所以先標。   經。佛言善男子若有眾生雖於大乘未能修習然於晝夜六時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一心專念作隨喜時得福無量。   贊曰。下佛答有四。一答初問並教儀則。二正教隨喜。三明隨喜得福多少。四即勸修。此即初也。儀則可知。設有未修當可能修故能隨喜。又得福多。   經。應作是言十方世界一切眾生現在修行施戒心慧我今皆悉深生隨喜由作如是隨喜福故必當獲得尊重殊勝無上無等最妙之果如是過去未來一切眾生所有善根皆悉隨喜。   贊曰。答第二問意隨喜之法文段分四。一隨喜凡夫福。二隨喜菩薩福。三隨喜如來福。四隨喜三乘福。此初也。初隨喜現在後隨喜過未。謂世間修三福業事。戒施修俱福雲三福業。過未可知。或戒定慧學。施者無貪即戒學跡。貪障出家故偏明之。略不說無瞋。   經。又於現在初行菩薩發菩提心所有功德過百大劫行菩薩行有大功德獲無生忍至不退轉一生補處如是一切功德之蘊皆悉至心隨喜讚歎過去未來一切菩薩所有功德隨喜讚歎亦復如是。   贊曰。隨喜菩薩。初隨喜現在後隨喜過未。初中七位。一初發心位。二勝解行位即過大劫等。三增上意樂位即獲無生忍。四行正行地。五決定地。六決定行位即至不退轉。二地至九地。七至究竟位即第十地因究竟也。略無種姓及如來地。種姓即前隨行。如來地在後明故。然於善中各有四種。自作教他慶慰隨喜。此中舉二影顯餘二。讚歎即慶慰。或可。於懺悔等各別有四。於隨喜中自作教他亦二攝故更不別說。過未可知。   經。復於現在十方世界一切諸佛應正遍知證妙菩提為度無邊諸眾生故轉無上法輪行無礙法施擊法鼓吹法螺建法幢雨法雨哀愍勸化一切眾生鹹令信受皆蒙法施悉得充足無盡安樂。   贊曰。隨喜如來。隨喜如來中初隨喜自利。即證菩提。二隨喜利他。即為度已下是利他中初說法。次未信令信已信令入即皆蒙法施。已入令熟即悉得充足。已熟解脫即無盡安樂。應有隨喜過未諸佛。在後總於三乘中說故此不明。   經。又復所有菩薩聲聞獨覺功德積集善根若有眾生未具如是諸功德者悉令具足我皆隨喜。   贊曰。隨喜三乘有二。初隨喜向後隨喜果。此隨喜向也。   經。如是過去未來諸佛菩薩聲聞獨覺所有功德亦皆至心隨喜讚歎。   下隨喜果。同十住毘婆沙雲。所有佈施福持戒修禪行。行即是慧。習行三乘人向。具足三乘者果。一切凡夫福或無性乘或見道前。然是無性乘好。以有習行三乘者故。諸見道前是習行攝故。   經。善男子如是隨喜。當得無量功德之聚。如恆河沙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眾生皆斷煩惱成阿羅漢。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盡其形壽常以上妙衣服飲食臥具醫藥而為供養。如是功德不及如前隨喜功德千分之一。何以故。供養功德有數有量不攝一切諸功德故。隨喜功德無量無數能攝三世一切功德。   贊曰。答第三問福多少。文中有四。一舉福無邊。二校量勝劣。三徵所以四為釋成。文顯可知。   經。是故若人欲求增長勝善根者應修如是隨喜功德若有女人願轉女身為男子者亦應修集隨喜功德必得隨心現成男子。   贊曰。第四勸修。文亦可知。   經。爾時天帝釋白佛言世尊已知隨喜功德勸請功德唯願為說欲令未來一切菩薩當轉法輪現在菩薩正修行故。   贊曰。第二問勸請有五。一天帝為問。二如來為答。三明福多少。四引已為證。五勸修行。此初問也。有二。初結前次請後。請中初申請後請意。   經。佛告帝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願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應當修行聲聞獨覺大乘之道。   下如來為答分三。初令修行。次教儀軌。後正教勸請。令修行中。初舉所求果。後令起行。修二乘道者令生遍智。有法不知智非無上故。又為成就彼二乘故。亦應說學人天之法。即是三乘方便所修故不別說。   經。是人當於晝夜六時如前威儀。   下次教儀軌。   經。一心專念作如是言我今歸依十方一切諸佛世尊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未轉無上法輪欲捨報身入涅槃者我皆至誠頂禮勸請轉大法輪雨大法雨然大法燈照明理趣施無礙法莫般涅槃久住於世。   下正教勸請有二。初教勸請次教迴向。問。下自別說迴向之法。何故請中先明迴向。答。下是總明。此是別說。影於懺悔隨喜之善。皆應迴向。初中有二。初請後請意。請中有二。初歸誠請時。次正申請。請中二。初請說法後請久住。三業俱請。若初成道未轉法輪請轉法輪。若欲捨報身請久住也。   經。度脫安樂一切眾生如前所說乃至無盡安樂。   下請意。此指例前。雲鹹令信受皆蒙法施悉得充足無盡安樂。故雲乃至無盡安樂。   經。我今以此勸請功德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過去未來現在諸大菩薩勸請功德回向菩提我亦如是勸請功德回向無上正等菩提。   下迴向。   經。善男子假使有人以三千大千世界滿中七寶供養如來若復有人勸請如來轉大法輪所得功德其福勝彼何以故彼是財施此是法施。   下明福多少。校量顯之有二。初舉小校量。後舉多顯勝。初中有四。一舉施福。二正校量。三徵所以。四且略釋。文段可知。如般若經論判校量所以。   經。善男子且置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佈施。若人以滿恆河沙數大千世界七寶供養一切諸佛。勸請功德亦勝於彼。由其法施有五勝利。雲何為五。一者法施兼利自他。財施不爾。二者法施能令眾生出於三界。財施之福不出欲界。三者法施能淨法身。財施但唯增長於色。四者法施無窮。財施有盡。五者法施能斷無明。財施唯伏貪愛。是故善男子勸請功德無量無邊難可譬喻。   下廣校量有三。初舉施。次校量。後釋所以。釋所以中有四。一標二徵三釋四結。文顯可知。釋法施勝財施為劣。大同瑜伽論第七十。彼雲。由五因緣於諸財施法施為勝。一者財施於他身中發起惡行。法施決定起諸善行即此第一。二者財施於他身中發起煩惱。法施能令對治煩惱即此第二。三者財施於他身中無間引發有罪安樂。法施能令無間引發無罪安樂即此第三。四者財施若佛現在若不現在易可獲得。法施若無諸佛現在難可獲得。此經所無。五者財施施而有盡。法施施而無盡。即此第四。此經第五彼論所無。   經。如我昔行菩薩道時。勸請諸佛轉大法輪。由彼善根是故今日一切帝釋諸梵王等勸請於我轉大法輪。善男子。請轉法輪為欲度脫安樂諸眾生故。我於往昔為菩提行。勸請如來久住於世莫般涅槃。依此善根我得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辨大慈大悲證得無數不共之法。我當入於無餘涅槃。我之正法久住於世。   下引證有三。一初別明請說請住果。二我法身者下合明二請果。三此等皆由下結。初別明果中。初請說法。果我於往昔下後說請住果。請住果中有四。初智德次恩德次不共德。佛所成德非二乘有。菩薩不圓皆雲不共。後法不滅。文顯可知。   經。我法身者清淨無比種種妙相無量智慧無量自在無量功德難可思議。一切眾生皆蒙利益。百千萬劫說不能盡。法身攝藏一切諸法。一切諸法不攝法身。法身常住不墮常見。雖復斷滅亦非斷見。能破眾生種種異見。能生眾生種種真見。能解一切眾生之縛。無縛可解能植眾生諸善根本。未成熟者令成熟。已成熟者令解脫。無作無動遠離憒鬧寂靜無為自在安樂過於三世。能現三世出於聲聞獨覺之境。諸大菩薩之所修行。一切如來體無有異。   下合明二因果分二。初明佛自成就德。能破眾生下明令他成就德。自成就德中有二。一總說三身。二別說三身。初一句總。謂我法身者清淨無比。諸功德法依聚體義合名法身。離二障故名為清淨。已下別說三身。種種妙相等。報身智德超情計境故。一切眾生下應化恩德超言說境故。法身攝藏下法身斷德。以真如理體遍常故攝諸法。餘法翻此故不攝。如雖常非常見。雖斷非斷見者境真實故。能緣非邊。或滅性名滅。證此滅性常非常見。能令染斷非斷見。諸邊見者非常見常非斷見斷。所以名邊。不稱中道無漏智故。能破眾生下令他成就德中。一令他捨邪歸正德。二令他離縛斷障德。三能殖下令他成就應身德。四令他圓證法身德。令解脫已下是以解脫為後邊故。就法身德中為五。一具四德。二超三世。三越二乘。四菩薩境。五佛同證。非惑業作雲無作。非今始生雲無動。此常德煩惱皆盡雲遠離闠鬧。寂靜無為顯法身自體淨德。具大我德雲自在。非逼惱故雲安樂。是大樂德。即令他修大悲大信大智大定如次能證。餘句可知。   經。此等皆由勸請功德善根力故。   下結。   經。如是法身我今已得是故若有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於諸經中一句一頌為人解說功德善根尚無限量何況勸請如來轉大法輪久住於世莫般涅槃。   下第五勸修行有二。初指前我所得。是故下次正勸行。勸行中有三。初舉應行之人。次舉小福。何況下後況勝福。而不行耶。文段可知。   經。時天帝釋復白佛言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為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修三乘道所有善根雲何回向一切智智。   下第三明迴向。文分為二。初天帝請後如來答。此初也。   經。佛告天帝。善男子。若有眾生欲求菩提修三乘道。所有善根願回向者。當於晝夜六時慇重至心作如是說。我從無始生死以來。於三寶所修行成就所有善根。乃至施與傍生一摶之食。或以善言和解諍訟。或受三歸及諸學處。或復懺悔勸請隨喜所有善根。我今作意悉皆攝取回施一切眾生無悔吝心。是解脫分善根所攝。   贊曰。如來答中有三。一舉修行人。二當於晝夜下儀軌。三作如是說下正教迴向。於中復三。初令運心持所修善。次我令作意下令其迴向。於中復二。初迴施眾生。次迴向菩提。   經。如佛世尊之所知見不可稱量無礙清淨如是所有功德善根悉以迴施一切眾生不住相心不捨相心我亦如是功德善根悉以迴施一切眾生。   下後正教迴向中。第三教作心想成前迴向。於中復二。初如佛修。次又如過去下如菩薩修。如佛修中有三。初迴施次願。皆獲得下發願。後共諸眾生下迴向。初迴施中初舉佛所行。次我亦如是下同佛作想不住相心。如天親般若經論雲。自身及報恩果報斯不著。防求於異事護存已不施。若著自身及財。護惜財物為存活故不能行施。若求果報及報恩便捨菩提別求異事。是故不住相。不捨相心者不住空見而不修斷。都無所住應修其心。   經。願皆獲得如意之手撝空出寶滿眾生願富樂無盡智慧無窮妙法辨才悉皆無滯。   贊曰。次發願。願中初願成福。後智慧無盡下願得智。   經。共諸眾生同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一切智因此善根更復出生無量善法亦皆回向無上菩提。   下如佛修中第三迴向有二。初迴過去已修善趣菩提。次因此善根下迴現及未來生趣向菩提。   經。又如過去諸大菩薩修行之時功德善根悉皆迴向一切種智現在未來亦復如是然我所有功德善根亦皆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贊曰。教作心想。成前迴向中第二如菩薩修。亦分為三。初指三世菩薩所修。次然我所有下同修。同修中有二。此初同迴向。   經。是諸善根願共一切眾生俱成正覺如餘諸佛坐於道場菩提樹下不可思議無礙清淨住於無盡法藏陀羅尼首楞嚴定破魔波旬無量兵眾應見覺知應可通達如是一切一剎那中悉皆照了於後夜中獲甘露法證甘露義。   贊曰。後同發願。於中後四。初總願成正覺。二如餘諸佛下別願所成德。三我及眾生下願同佛證。四猶如無量壽下指同諸佛。願所成中初別指後願證得。別願所成中略舉八德。一現坐道樹下。此通說應化。二不可思議無礙清淨此總句。通於上下。坐道場及菩提樹俱不可思無礙清淨。所住總持等亦不可思議。離障故無礙除習故清淨。三住於無盡法藏陀羅尼。謂一切功德藏陀羅尼。即四總持。一法二義三能得菩薩無生忍。四明咒。四首楞嚴定是梵語。此雲健行定。大般若四百一十四約自性雲。能攝一切等持境能辨無邊行。為一切等持導首等。成唯識論約能行之人云。大健有情之所行故名健行定。五破四魔十軍。軍者雜藏經雲。欲。憂愁。飢渴。愛。睡眠。怖畏。疑毒。及名利。自高輕蔑彼。汝等軍如是。一切無能破。我智箭定力摧壞瓶投水。六能了法。應見謂見色法。應知謂知非色法。應覺通了於二。上是俗諦。應可通達通達真諦。一剎那中悉皆照了者。真俗雙行故。又解。具五眼故應見。具本智故覺。具後智故知。具六通故通達。七獲甘露法菩提。八證甘露義涅槃。   經。我及眾生願皆同證如是妙覺。   下願同佛證。   經。猶如無量壽佛勝光佛妙光佛阿□佛功德善光佛師子光明佛日光明佛網光明佛寶相佛寶焰佛焰明佛焰盛光明佛吉祥上王佛微妙聲佛妙莊嚴佛法幢佛上勝身佛可愛色身佛光明遍照佛梵淨王佛上性佛。   下指同諸佛。於中復二。初例四方後總例。此初。西方舉三佛。東方舉五佛。南方亦舉五佛。北方舉八佛。   經。如是等如來應正遍知過去未來及以現在示現應化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轉無上法輪為度眾生我亦如是廣說如上。   下結例。   經。善男子若有淨信男子女人於此金光明最勝王經滅業障品受持讀誦憶念不忘為他廣說得無量無邊大功德聚。   下品中第三大段如來為答有六。此即第二讚勝勸行。初舉持經福廣校量。意遣修行。文段分四。一明持經福多。二譬如三千已下舉喻校量顯勝。三是故善男子下廣成福勝。四是故當知下總結令知。此初也。   經。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眾生一時皆得成就人身。得人身已成獨覺道。若有男子女人盡其形壽恭敬尊重四事供養。一一獨覺各施七寶如須彌山。此諸獨覺入涅槃後。皆以珍寶起塔供養。其塔高廣十二踰繕那。以諸華香寶幢旛蓋常為供養。善男子。於意雲何。是人所獲功德寧為多不。天帝釋言。甚多世尊。善男子。若復有人於此金光明微妙經典眾經之王滅業障品。受持讀誦憶念不忘。為他廣說。所獲功德於前所說供養功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校量譬喻所不能及。何以故。是善男子善女人住正行中。勸請十方一切諸佛轉無上法輪皆為諸佛歡喜讚歎。善男子。如我所說。一切施中法施為勝。   下第二舉喻校量有五。一舉福田。二若有善男子下修供養。三善男子下問多少。四天帝下彼答得福多。五善男子下校量顯勝。顯勝中有三。一明福勝。二假徵。三為釋。釋中有二。初修正行。佛讚故勝。二善男子下由法施過財故勝。   經。是故善男子於三寶所設諸供養不可為比。勸受三歸持一切戒無有毀犯三業不空不可為比。一切世界一切眾生隨力隨能隨所願樂於三乘中勸發菩提心不可為比。於三世中一切世界所有眾生皆得無礙速令成就無量功德不可為比。三世剎土一切眾生令無障礙得三菩提不可為比。三世剎土一切眾生勸令速出四惡道苦不可為比。三世剎土一切眾生勸令除滅極重惡業不可為比。一切苦惱勸令解脫不可為比。一切怖畏苦惱逼切皆令得解不可為比。三世佛前一切眾生所有功德勸令隨喜發菩提願不可為比。勸除惡行罵辱之業一切功德皆願成就所在生中勸請供養尊重讚歎一切三寶勸請眾生淨修福行成滿菩提不可為比。是故當知勸請一切世界三世三寶。勸請滿足六波羅蜜。勸請轉於無上法輪。勸請住世經無量劫演說無量甚深妙法。功德甚深無能比者。   下廣成福勝有十一不可比。是故下總結並可知。言不可比者。由此經能令行此等勝行故不可比。非此等行不可為比亦能令得無上菩提。豈不可比。   經。爾時天帝釋及恆河女神無量梵王四大天眾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頂禮白佛言。世尊。我等皆得聞是金光明最勝王經。今悉受持讀誦通利。為他廣說。依此法住。何以故。世尊。我等欲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隨順此義種種勝相如法行故。爾時。梵王及天帝釋等於說法處皆以種種曼陀羅華而散佛上。   下第三大段依勸修行有五。一願修行。二爾時梵王已下諸天供養。三三千大千下現諸瑞應。四時天帝釋下諸天解悟。五佛言如是下佛為印可。初中初舉行法之者。二從坐而起下請行儀則。三白佛言下正願修行。願修行中有三。初願修次徵後釋。諸天供養文相可知。   經。三千大千世界地皆大動一切天鼓及諸音樂不鼓自鳴放金色光遍滿世界出妙音聲。   下明現諸瑞應。準文釋意。其義可知。   經。時天帝釋白佛言世尊此等皆是金光明經威神之力慈悲普救種種利益種種增長菩薩善根滅諸業障佛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說。   下諸天解悟。佛印可知。   經。何以故。善男子。我念往昔過無量百千阿僧祇劫。有佛名寶王大光照如來應正遍知出現於世。住世六百八十億劫。爾時寶王大光照如來為欲度脫人天釋梵沙門婆羅門一切眾生令安樂故。當出現時。初會說法度百千億億萬眾。皆得阿羅漢果。諸漏已盡。三明六通。自在無礙。於第二會復度九十千億億萬眾。皆得阿羅漢果。諸漏已盡。三明六通。自在無礙。於第三會復度九十八千億億萬眾。皆得阿羅漢果。圓滿如上。   贊曰。下第四大段引己為證。明聞經福多。初徵次引。引中有六。初明所逢佛。二陳己得益三彼佛現證。四佛指處方。五說聞名得益六結成福勝。明所逢佛中有四。一時節。二有佛名下名號。三住世六百下住。四爾時寶王下說法利即三會益。文相可知。   經。善男子。我於爾時作女人身。名福寶光明。於第三會親近世尊。受持讀誦是金光明經。為他廣說。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時彼世尊為我授記。此福寶光明女於未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如來應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捨女身後從是以來越四惡道生人天中受上妙樂。八十四百千生作轉輪王。至於今日得成正覺。名稱普聞。遍滿世界。   下陳己得益有五。一說自身名。二於第三下聞經修學。三時彼佛下得授佛記。四捨女身後下獲勝福報。五至於今日下得成菩提。   經。時會大眾忽然皆見寶王大光照如來轉無上法輪說微妙法。   下彼佛現證。   經。善男子去此索訶世界東方過百千恆河沙數佛土有世界名寶莊嚴其寶王大光照如來今現在彼未般涅槃說微妙法廣化群生汝等見者即是彼佛。   下佛指處方。問。往受女身即猶地前。何得三祇彼佛不滅。答。化應現相出沒隨機。報法常存。故言現在。   經。善男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寶王大光照如來名號者於菩薩地得不退轉至大涅槃若有女人聞是佛名者臨命終時得見彼佛來至其所既見佛已究竟不復更受女身善男子是金光明微妙經典種種利益種種增長菩薩善根滅諸業障。   下第五聞名得益有二。一得至涅槃。二不受女報。六善男子下結勝可知。   經。善男子。若有苾芻苾芻尼鄔波索迦鄔波斯迦。隨在何處為人講說是金光明微妙經典。於其國土皆獲四種福利善根。雲何為四。一者國王無病離諸災厄。二者壽命長遠無有障礙。三者無諸怨敵兵眾勇健。四者安隱豐樂正法流通。何以故。如是人王常為釋梵四王藥叉之眾共守護故。   下大段第五明行經利益有四。一國王益。二臣佐益。三沙門婆羅門益。四人庶益。國王益中有三。一明人王得益。二問梵釋護不。三世尊重勸。初中有二。初標後釋。標中有二。一所行法人。後明國王益。王益有五。一標得益。二徵問。三釋。四又徵。五如是人王下明護。   經。爾時世尊告天眾曰善男子是事實不。   下第二問梵釋護不有三。一佛問令護。二諸天答護。三佛讚印。初也。   經。是時無量釋梵四王及藥叉眾俱時同聲答世尊言。如是如是。若有國土講宣讀誦此妙經王。是諸國王我等四王常來擁護。行住共俱。其王若有一切災障及諸怨敵。我等四王皆使消殄憂愁疾疫亦令除差。增益壽命。感應禎祥。所願遂心。恆生歡喜。我等亦能令其國中所有軍兵悉皆勇健。   下諸天答護中有四。初標答護。二若有國土下明得護所以。三是諸國王下明所護之王。四我等四王下明能護者有三。一為侍衛。二其王下為除惡。三增益壽下加善。加善有四。一增壽。二現瑞。三令勸。四兵勇。   經。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汝所說汝當修行。   下佛讚印。   經。何以故是諸國王如法行時一切人民隨王修習如法行者汝等皆蒙色力勝利宮殿光明眷屬強盛時。釋梵等白佛言如是世尊。   贊曰。世尊重勸。初假徵令護所由。次佛為說應護所以。起世經.長阿含經等皆雲。人若修善增天勢力。又如下王法正論廣明。後梵釋領解文段可知。   經。佛言若有講誦此妙經典流通之處於其國中大臣輔相有四種益雲何為四一者更相親穆尊重愛念二者常為人王心所愛重亦為沙門婆羅門大國小國之所遵敬三者輕財重法不求世利嘉名普暨眾所欽仰四者壽命延長安隱快樂是名四益。   下明臣佐益有四。一標二徵三釋四結。臣佐敬順方得是益。文顯可知。   經。若有國土宣說是經沙門婆羅門得四種勝利雲何為四一者衣服飲食臥具醫藥無所乏少二者皆得安心思惟讀誦三者依於山林得安樂住四者隨心所願皆得滿足是名四種勝利。   下明沙門等益。國安人富臣人信敬。故得如是。文亦四段。如前可知。   經。若有國土宣說是經一切人民皆得豐樂無諸疾疫商估往還多獲寶貨具足勝福是名種種功德利益。   下明人庶得益。初標所由。次明得益。後是名下結。   經。爾時梵釋四天王及諸大眾白佛言世尊如是經典甚深之義若現在者當知如來三十七種助菩提法住世未滅若是經典滅盡之時正法亦滅。   下第六梵釋述成有二。初梵釋陳彰。後如來印勸。初陳彰有二。初明此經在世行證二種正法不滅。二若是經典下。此經若無行證二種正法亦滅。意欲令人久流勝教。   經。佛言如是如是善男子是故汝等於此金光明經一句一頌一品一部皆當一心正讀誦正聞持正思惟正修習為諸眾生廣宣流布長夜安樂福利無邊。   下如來印勸。初印。善男子下勸。勸中有二。初明所流經。次皆當下令起法行。復二。初自利行。後為諸眾生下令利他行。   經。時諸大眾聞佛說已鹹蒙勝益歡喜受持。   下品中第四大段時會得益。   金光明最勝王經疏卷第三(末)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788 金光明最勝王經疏   金光明最勝王經疏卷第四(本)(釋依空滿願品竟)   唐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   翻經沙門慧沼撰   淨地陀羅尼品第六   最淨地陀羅尼品三門分別。一來意。二釋名。三解妨。言來意者。將求菩提必須修行。修行有二。即斷惡修善。前懺悔等已明斷惡。次明修善。修善之中發心修行。發心即發菩提心。謂要依止大菩提心行諸善行方能得果。所修行者即是十度。由斯十度能得諸地能破慳等十度障等。得五分法身成二勝果。故須明此發心修行。故前品後有此品生。釋名者成唯識論雲。總攝有為無為功德以為自性。與所修行為勝依持。令得生長故名為地。地持.攝論.瑜伽.莊嚴釋皆大同。淨謂清淨離二障故。然大乘同性及證契大乘經說。其三乘各有十地。菩薩十地能除二障。極淨名最即最淨之地。依主釋也。淨攝能依。地是所依。總為別所依。或十地體即為無為功德為體。即此功德體離二障名為最淨。最淨即地名最淨地。持業釋也。陀羅尼名如前已釋。由此淨地得此陀羅尼。在此陀羅尼能淨此地。俱依主釋。不通相違。以陀羅尼令離五障得名淨地故。若取十度等但名最淨地。若取陀羅尼名最淨地陀羅尼。解妨者。問。辨中邊論及攝論等皆說。依十地行十行斷十障證十如。此中何故不辨十如。答。略廣異故。問。諸餘經論說其十度。初六各三後四各二。何故此經十波羅蜜皆有五種。答。一一行中各有多門。諸聖教中影略而說。故不一準。   經。爾時師子相無礙光焰菩薩與無量億眾。   贊曰。此品之內大文分四。一無礙光請二如來為答。三大梵讚揚。四時眾獲益。初請分三。初能請人。次請法軌。後正陳請。此初人也。能得菩薩四無畏故名師子相。離障名無礙。得智自在能照真俗名為光焰。此從喻及法為名。   經。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頂禮佛足以種種華香寶幢旛蓋而供養已。   贊曰。請軌初由虔敬後陳供養。供養有多。如前已說。此起敬供養表問菩提心因如華。表成五分法身如香。表出二乘大智如幢。表四陀羅尼如幡。表此覆生如蓋。故以華等供養。   經。白佛言世尊以幾因緣得菩提心。   贊曰。正陳請。初問菩提心因。次問菩提心體。初也。   經。何者是菩提心。   贊曰。問體。初標問。次別問。後結。此標問也。應雲何者是菩提何名菩提心。初菩提是真理心是二智六度。   經。世尊即於菩提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過去心不可得。   下別問。初依法空問。次依生空問。初中有三。初即菩提問。次離菩提問。後結所以。若即菩提菩提離三世故三世心皆不可得。   經。離於菩提菩提心亦不可得。   下問離菩提之心。無有一法能離真如故。離如心亦不可得。   經。菩提者不可言說心亦無色無相無有事業非可造作。   下結所以。真理語言道斷心行處滅。故不可說。心無色相猶如於幻。無實事業不可造作。此意同於文殊所問發菩提心經論。菩提不可身得。不可心得。身假心幻故廣如彼釋。此但問心。   經。眾生亦不可得亦不可知。   下約生空問。眾生謂我。我體是無。但假和合猶如幻事。無實可得可知。   經。世尊雲何諸法甚深之義而可得知。   下第三結問雲。何諸菩提及心法俱不可取說。而有菩提發心能得。此甚深義何可得知。   經。佛言善男子如是如是菩提微妙事業造作皆不可得若離菩提菩提心亦不可得菩提者不可說心亦不可說無色相無事業一切眾生亦不可得。   贊曰。下答有二。初答第二問。後善男子譬如寶須彌下答第一問。答後問中初印答後釋答。印答中初印次徵後釋。此初也。   經。何以故菩提及心同真如故能證所證皆平等故。   下徵及釋也。徵者可知。釋中初釋不可得不可說之所以。以菩提義及菩提心同依真如無能說得。離計執故。   經。非無諸法而可了知。   後釋發心得於菩提甚深之義。但除其病。不無法故。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如是知者乃得名為通達諸法善說菩提及菩提心。   贊曰。下釋答有二。初標次釋。此標也。初菩提釋菩提體。所證。菩提心能證。   經。菩提心者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心亦如是眾生亦如是於中二相實不可得。   下釋。初不可取說。後以不可得故下釋甚深義何可得知。初中有三。初釋次徵後通。此釋。初三世明真如菩提體。次心亦如是能證。前言心是第一義心。後言心是緣心。眾生亦如是明人空。於中二相實不可得。合說二我俱不可得。同文殊問菩提心經依遍計故。   經。何以故。   次徵也。   經。以一切法皆無生故。   下第三通也。初總次別此總。以一切法皆無生故空。掌珍論雲。無為無有實。不起似空華。無為無有實是宗。不起故因。起者生。似空華者喻。以本不生故體非有。解深密經依三無性說一切法無生無滅本來寂靜。   經。菩提不可得菩提名亦不可得。   下別通有三。初約菩提。文殊問發菩提心經雲。菩提者但有名字。世俗故說。論釋雲。示現可證法。但有名用虛妄分別。其體無實故。此意所證但名字假設故雲世俗。若如名取即虛妄分別。其體無實。能詮名假所詮亦爾。上約法明。   經。眾生眾生名不可得聲聞聲聞名不可得獨覺獨覺名不可得菩薩菩薩名不可得佛佛名不可得。   雙約二執明。眾生不可得生執無。眾生名不可得法執無。天親般若論雲。假名及陰事如來離彼相。諸佛無彼二。以見實法故。此意假名名無實。法空假。陰事生空假。通二處。   經。行非行不可得行非行名不可得。   又約法辨有是能證。行謂所修行善法。非行謂所斷不應修法。能所詮空故此中正明菩提心行法能斷之行。非行者是此所斷故。所以對明。   經。以不可得故於一切寂靜法中而得安住此依一切功德善根而得生起。   贊曰。釋甚深義令正修行菩提之心。以不可得故者。令知所證菩提及能證並能證者皆名言施設皆是假立無實可得。能如是知名於一切寂靜法中住。依此假緣世俗道理一切功德善根而得菩提生起。即稱正理名為菩提故。文殊問發菩提心經雲。彼處無人證無所用證亦無法可證。如是通達是即名為得阿耨菩提。此意無人證則無修行者。無所用證則能證行。無法可證即所證菩提。廣如彼論。若準舊經錯雲。依一切功德善根而得發出。是名初發菩提心。結屬後文。餘因皆不雲依餘名發心。故應除是名二字。文勢即別。此新翻正。   善男子譬如寶須彌山王饒益一切此菩提心利眾生故是名第一佈施波羅蜜因。   贊曰。答第一問。分文為四。一發心。二修行。三證地。四得護即得陀羅尼而為衛護。此初發心。發十度心。文即為十。發心自相難可了知故以喻明。最初發心行於施度。喻如寶山往者皆益。故文中有三。初喻次法合後結。餘皆準此。或有無法合者。由此發心超出生死求大菩提。復出二乘行利他心。遇者皆益而無有極。故以妙高山王為喻。此山出於大海高於餘山。珍寶無盡山能饒益。此菩提心利眾生故合彼饒益。然大莊嚴論舉喻有別。彼第二論雲。譬如大藏。檀波羅蜜相應發心亦如是。以財周給亦無盡故。彼取苞含用無盡義。此中應辨發菩提心。略如前說。又莊嚴論雲。此菩提心以何為根何所依止等有十一問。以大悲為根。以利物為依止。以大乘法為所信。以種智為所緣。為求彼故。以勝欲為所乘。願無上乘故。以大護為所住。住菩薩戒故。以受障為礙難。起異乘心故。以增益為功德。以福智為自性。以習諸度為出離。以地滿為究竟。由地地勤方便與彼彼相應故。準此答文知十一問。此利眾生即第二義。依此得修故以利物為依。   經。善男子譬如大地持眾物故是名第二持戒波羅蜜因。   譬如大地能持眾物。故以戒為本。能生功德故喻於地。故遺教經雲。當知此戒諸善功德安隱住處。能生諸禪定及滅苦智慧。故喻於地。大莊嚴論喻如寶篋。此意由戒能出功德如篋出物。如彼論雲。功德法寶從彼生故。又寶篋與寶為依。依篋藏護不令失故。如依於戒餘功德在。若破戒已如斷人頭。諸根等捨。既破戒已功德滅故。持眾物故法合。或但是喻。是名下結。略無法合。   經。譬如師子有大威力獨步無畏離驚恐故是名第三忍辱波羅蜜因。   譬如師子喻。師子有其三德。一有大威力。二獨步無畏。三離驚恐。如次喻。譬如師子獨步無畏。發心修三種忍故。莊嚴論中。喻如大海諸來違逆心不動故。遺教經雲。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故得無畏。是名下結。略無法合。   經。譬如風輪那羅延力勇壯速疾心不退故是名第四勤策波羅蜜因。   譬如風輪等有二譬。一風輪喻被甲精進。喻如風輪攝持世界。那羅延者此雲力勝。喻利樂攝善二種精進。喻攝善精進中復有無下無退無足。由勇壯故不自卑屈無下。作事速疾無足。由力多故作事無退。如次喻無下無足無退三種精進故。喻攝善精進故。唯識論雲。即經所說有勢有勤有勇。堅猛不捨善軛。初一是被甲。餘四是攝善。或可。速疾喻利精進。以大悲為本。修勤利生速疾而化。或可總相。不必別配。莊嚴論中喻如金剛勇猛堅牢不可壞故。準此有二。一勇猛喻神。二金剛喻杵。所行精進如彼金剛杵堅牢不壞。能行之人如執金剛神勇猛不退。或但喻神。金剛之身不可壞故。   經。譬如七寶樓觀有四階道清涼之風來吹四門受安穩樂靜慮法藏求滿足故是名第五靜慮波羅蜜因。   下譬定。初喻次法合後結。喻有四。一樓觀喻。四禪八定具七最勝如七寶嚴。又諸禪定七聖財助伴七支戒為因故喻七寶樓觀。樓則是觀。又陜而修曲曰樓。觀謂之闕。闕宮門雙闕。二四道喻發心。修定等諸行有四種大。如莊嚴論。菩薩發心有四種大。一勇猛大。謂弘誓精進甚深難作長時隨順故。二方便大。謂被弘誓鉀以恆時方便勤精進故。三利益大。謂一切時作自他利故。四出離大。謂為求無上菩提故。故依此四可往菩提。譬如四道。或無作四諦大般若經名為衢路故。三清涼之風喻能除煩惱炎熱故。四來吹四門。四門喻常樂我淨四觀。準餘處明定為樂德因。此約通說。佛具起修四因。當能證得雲受安穩樂。靜慮法藏求滿足故者但總法合。是名下結。故喻吹門。莊嚴論中喻如山王不動不亂總喻自性。此通喻差別。   經。譬於日輪光耀熾盛。   下喻發心修般若度因。文亦有三。喻合結。喻有二種。一日輪喻智自性。二光耀熾盛喻作用有二。一能照明。二能破闇。即證真斷惑。理通利物。有勝勢力故。此自得已亦令他得。通自他能。   經。此心速能破滅生死無明闇故是名第六智慧波羅蜜因。   法合。此心此求般若心名為因故或是所求。因是所以。由彼般若等有此能故。故發心求所以名因。智與心俱。或緣慮故通說名心。能破生死除苦諦。能滅無明闇滅集諦。能滅是道諦所證是滅諦。大莊嚴論。智喻如藥。惑智二障病此智能破故。覆理不明二障喻闇。故智喻日體破闇故。能令衰損不起二智。二障喻病故智喻藥。是名下結。   經。譬如商主能令一切心願滿足此心能度生死險道獲功德寶故是名第七方便勝智波羅蜜因。   下喻發修方便善巧心因。文亦有三。一猶如商主多巧方便。有二功能。一能知道路。二引至寶所令求願滿。二此心能度下法合。由迴向方便拔濟方便度生死道獲大菩提功德珍寶。不同二乘趣於寂滅。釋通自他及因等言皆準前知。結文可知。   經。譬如淨月圓滿無翳此心能於一切境界清淨具足故是名第八願波羅蜜因。   下喻發修願心。文亦分三。由求菩提願利樂他願。具此大願如月圓滿。除自他障故雲無翳。此心能於下合願求。二利要於真俗境離障俱了方得滿足。故雲一切境界清淨具足。結文可知。   經。譬如轉輪聖王主兵寶臣隨意自在此心善能莊嚴淨佛國土無量功德廣利群生故是名第九力波羅蜜因。   喻發修力心。文三如前。喻中一輪王喻。二主兵臣寶喻。王總喻發大菩提心。臣別喻於發行力心。有二種力。一思擇力。二修習力。如主兵臣所須四兵。隨自意自在如思擇力。亦隨王意自在如修習力。四兵二用。一廓境土。二安眾生。此心下法合。由力波羅蜜一能嚴土。二廣利生。無量功德通此二處。無量功德莊嚴土。無量功德以廣利生。結文可知。   經。譬如虛空及轉輪聖王此心能於一切境界無有障礙於一切處皆得自在至灌頂位故是名第十智波羅蜜因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十種菩提心因。   下喻發修智心。文三如前。喻有二種。一虛空喻。二輪王喻。智有二種。一成就有情智如虛空容受平等無擇。二成就佛法智如轉輪王受灌頂位。又此二智俱通二種。一淨如虛空含容一切所有功德。二如轉輪王能紹佛位廣利有情。此心下法合。一切境無礙合虛空。皆得自在至灌頂位合轉輪王。結文可知。   經。如是十因汝當修學。   下總結勸修。問。此發心因位在何處。答。發心有多位。準大莊嚴論有二。一世俗二勝義。世俗在地前勝義在地上。又雲。菩薩發心依諸地有四種差別。一信行發心謂信行地。二淨依發心謂前七地。三報得發心謂後三地。四無障發心謂如來地。此約三祇及究竟位各增處說。據實四十二位各各發心。文殊所問菩提心經又說四種。彼雲。有四種心能成就因能成就果。何等為四。一者初發心。二者行發心。三者不退發心。四者一生補處發心。論釋雲。初二發心並在地前。初過聲聞次過辟支佛。第三發心過不定地。已入初地得證智故。第四發心以善□法王子地故即第十地。瑜伽七十二又有十種發心。一世俗發心在地前。二得法性發心。謂入地菩薩及得二乘果迴心之者。三不決定發心謂非菩薩種性。設菩薩性有退還法。四決定發心與彼相違。五不清淨發心謂被他逼求活命等而發心者。六清淨發心者與上相違。七羸劣發心者謂發心已被貪等纏所蔽伏捨正行邪。八強盛發心與上相違。九未成就果發心謂因位。十已成就果發心者謂在佛位。此中所說十發心中不決定不清淨及羸劣各少分三中容有能為因故。由此但可總相而釋通前所說三類發心。或且據一相別配無妨。然不如通。真諦三藏十發心因喻法各五義釋。以下十度各有五行相故雖有此理然無正文人。釋為五義。□難準下十度中各各五行。真諦以彼瑜伽論中六度□九門中五門配之。一自性。二一切。三難行。四善士。五清淨。隨應配五。道理亦難。諸經論說各各差別。雜集唯識等初六各三。後四各二。大莊嚴論六各六門。寶雲經中十各十門。何故但配瑜伽九門中五門耶。故知十度行相差別有無量門。諸經論中隨影互明。各不相違。然隨行相依釋亦得。以九門義攝一切故。廣且依唯識攝大乘等差別而明。   經。善男子依五種法菩薩摩訶薩成就佈施波羅蜜雲何為五一者信根二者慈悲三者無求欲心四者攝受一切眾生五者願求一切智智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成就佈施波羅蜜。   今此下明是佛答中。第二修行既發心已次應隨修。於中分二。初修行二釋名。修行十度即為十段。段段之中各分為四。一標二徵三釋四結。文段易知下更不科。但牒文釋。一者信根者菩提既以信為根本。又發菩提心經論施有五種。一信心施是故最初□信為根而行佈施。二慈悲者既為菩薩意在利生。次信慈悲。與樂拔苦而行佈施。三無求欲者既求菩提行於佈施不希三有及報恩等。故無求欲心。四攝受一切生者為利生故平等攝受一切眾生。五者願求一切智智者迴願自他求佛菩提。又信根即菩提心體。七最勝中依止最勝即攝慈悲。無求欲心清淨勝。攝受一切意樂勝。願求種智迴向勝。以施在初略最勝攝。影顯餘九亦最勝攝方名度故。   經。善男子復依五法菩薩摩訶薩成就持戒波羅蜜雲何為五一者三業清淨二者不為一切眾生作煩惱因緣三者閉諸惡道開善趣門四者過於聲聞獨覺之地五者一切功德皆悉滿足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成就持戒波羅蜜。   戒中有三。謂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一者三業清淨此即三聚戒之自性。二者不為一切作煩惱因。隨護他支。然十地論菩薩受戒意為斷除眾生四流。即斷惑因。三者閉惡道趣。開善趣者十地論雲。菩薩受戒為除眾生諸惡道苦。四者過聲聞等最為甚深。不共二乘故。求大菩提。不約小果故。五者功德滿者由戒為依生定慧故。故遺教經雲。依因此戒能生諸禪定及滅苦智慧。又第一攝律儀戒。第二第三饒益有情戒。第四第五攝善法戒。   經。善男子復依五法菩薩摩訶薩成就忍辱波羅蜜雲何為五一者能伏貪瞋煩惱二者不惜身命不求安樂止息之想三者思惟往業遭苦能忍四者發慈悲心成就眾生諸善根故五者為得甚深無生法忍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成就忍辱波羅蜜。   忍即有三。一耐怨害忍。二安受苦忍。三諦察法忍。言能伏貪瞋煩惱是耐怨害忍。由不惜身命等是安受苦忍。以精進為體。能行苦行不求安息。三思往昔被他害等。思自往業忍彼不瞋。復由慈悲而為攝受故忍不瞋。此二即是耐怨害忍因。因有五種。一唯法想。二有苦想。三無常想。四親屬想。五攝受想。此且舉二五。為甚深法者諦察法忍。以慧為性。   經。善男子復依五法菩薩摩訶薩成就勤策波羅蜜。雲何為五。一者與諸煩惱不樂共住二者福德未具不受安樂三者於諸難行苦行之事不生厭心四者以大慈悲攝受利益方便成熟一切眾生五者願求不退轉地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成就勤策波羅蜜。   精進中。一與諸煩惱不樂共住者精進有三。一被鉀二攝善三利樂有情。此即第一被鉀精進。最初發心起猛利樂欲翻諸煩惱如被鉀。二福德未具不受安樂者。攝善之中有其四種。加行無下無退無足。此無退精進。於未得中能進求故不息受樂。三於諸難行不生厭心。無足精進。四者與慈悲俱攝受利益眾生方便成就一切故是利樂有情精進。五願求不退地者是攝善中無下精進。不自輕蔑能求上位故。   經。善男子復依五法菩薩摩訶薩成就靜慮波羅蜜雲何為五一者於諸善法攝令不散故二者常願解脫不著二邊故三者願得神通成就眾生諸善根故四者為淨法界蠲除心垢故五者為斷眾生煩惱根本故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成就靜慮波羅蜜。   靜慮之中亦有三。一安住靜慮。二引發靜慮。三辦事靜慮。此中第一是安住於諸善品。攝令不散。住定輕安等故名安住。引發神通諸功德等名引發。能辦自他利益之事名辦事故第二常願解脫。解脫即八解脫。於空有邊能不住者引解脫故。第三願得神通即六神通。由現神通令諸眾生捨邪歸正集諸善根。此二即引發靜慮。四為淨法界除心垢者心通二種。能緣慮心並第一義心。為淨法界即第一義心。依定能除二心垢故此為自利。五為斷眾生煩惱根本此即利他。此後二種是辦事靜慮。能辦自他利益事故。非唯緣事名辦事。事謂事業業用。然諸處說變大地為金等。為辦事者且約外利事說。   經。善男子。復依五法菩薩摩訶薩成就智慧波羅蜜。雲何為五。一者常於一切諸佛菩薩及明智者供養親近不生厭背。二者諸佛如來說甚深法心常樂聞無有厭足。三者真俗勝智樂善分別。四者見修煩惱鹹速斷除。五者世間技術五明之法皆悉通達。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成就智慧波羅蜜。   智亦有三。謂加行智根本智後得智。五中初二加行智。於善友所修十供養。及願常隨名為親近一切諸佛菩薩善友。皆願求養親近無向背心。如前供養說。二常樂聞法心無厭足。應說諸佛本求法緣。上二俱是加行智攝。第三第五是後得智。真俗二境樂能了知。第四為斷見修煩惱。是根本智。世間伎術即六十四能。五明之法謂內明.因明.聲明.醫方明.工巧明。廣如瑜伽三十八說。問。內明處者為唯佛教名內明處耶。答。外道亦有。但明內身因果名內明處。   經。善男子。復依五法菩薩摩訶薩成就方便波羅蜜。雲何為五。一者於一切眾生意樂煩惱心行差別悉皆通達。二者無量諸法對治之門心皆曉了。三者大慈悲定出入自在。四者於諸波羅蜜多皆願修行成熟滿足。五者一切佛法皆願了達攝受無遺。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成就方便勝智波羅蜜。善男子。復依五法菩薩摩訶薩成就願波羅蜜。雲何為五。一者於一切法從本以來不生不滅非有非無心得安住。二者觀一切法最妙理趣離垢清淨心得安住。三者過一切相心本真如無作無行不異不動心得安住。四者為欲利益諸眾生事於俗諦中心得安住。五者於奢摩他毘缽捨那同時運行心得安住。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成就願波羅蜜。善男子。復依五法菩薩摩訶薩成就力波羅蜜。雲何為五。一者以正智力能了一切眾生心行善惡。二者能令一切眾生入於甚深微妙之法。三者一切眾生輪迴生死隨其緣業如實了知。四者於諸眾生三種根性以正智力能分別知。五者於諸眾生如理為說令種善根成熟度脫。皆是智力故。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成就力波羅蜜。善男子。復依五法菩薩摩訶薩成就智波羅蜜。雲何為五。一者能於諸法分別善惡。二者於黑白法遠離攝受。三者能於生死涅槃不厭不喜。四者具福智行至究竟處。五者受勝灌頂能得諸佛不共法等及一切智智。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成就智波羅蜜。   方便度等四瑜伽四十九說。如前所說。十二行相方便善巧當知說名方便善巧。如前所說。五種大願名願。所有十力加行名力。於一切法如實安立清淨妙智名智。問。此第十與六何殊。答。即彼中雲。能取勝義無分別轉清淨妙慧名慧。能取世俗有分別轉清淨妙智名智。名二差別。十二方便善巧者四十五說。方便善巧當知略說有十二種。依內修證一切佛法有六。依外成就一切有情亦有六種。依內六者一於有情悲心顧戀。二於諸行如實遍知。三於菩提深心欣樂。四顧戀有情不捨生死。五遍知諸行輪迴不染。六欣樂佛智熾然精進名依內修六種善巧。此意自利依外有情修六善巧者。一令修少善感無量乃至微善令修迴向。二令小功力獲大菩提能令捨邪修隨喜等。三憎背聖教令除恚惱。四處中住者令其趣入。五趣入者令其成就。六已成就者令得解脫。已成後六善巧之中後之四種。復修六種方便善巧。一隨順會通。即為會釋諸教相違。二共立要契。令先斷惡修善方便利益等。三異分意樂。見不善等現違背意乖先許等。非染心爾令改修故。四逼迫所生居尊勝位逼令修善。五施恩報恩謂於有恩他欲來報。但令修善為惠報恩。六究竟清淨。謂現八相究竟利生等。廣如彼釋。願行不同有說一願。即初發心願度有情共求佛果。發菩提心論雲。以此願引生十大願。如唯識論等說有二願。一求菩提願。二利樂他願。諸處通說有四弘願。即未度令度等。瑜伽四十五說有五大願。一發心願。二受生。三所行。四正願。五大願。於無上覺初發心求名發心願。次為利生願生善趣名受生願。願修善法名所行願。願當攝受一切功德名為正願。說此正願生於大願。大願即是十種大願。一願樂以一切上妙供具供養諸佛。二願攝護諸佛正法。三願從知足至入涅槃常隨侍從。四願行一切菩薩正行。五願普成就一切有情。六願往一切諸佛世界。七願能普淨一切佛土。八願同菩薩意樂加行趣入大乘。九願一切無倒利生皆不唐捐。十願速成無上菩提。發菩提心經論.大莊嚴論各說十。大同少別。寶雲經十多分有別。力智亦爾。諸說多少各有不同。煩不具引。且依攝論及唯識論總相而釋。第三依徵列中五。即五段顯不指科。方便五中初三拔濟方便。後二迴向方便。意樂煩惱心行差別者為拔濟生須識意樂及煩惱心貪嗔癡行八萬四千諸塵勞門所有差別。此所對治諸對治門心皆曉了者。次為對除須識除法。八萬四千諸功德門即是能治。大慈悲定出入自在者既識除法。應往諸趣而行化利。依大慈悲出入諸定皆使自在現大神通故。諸波羅蜜皆願修行者迴向菩提故。方便修諸波羅蜜一切佛法願了攝受者菩提涅槃智斷恩等願皆證得了達攝受。是能證義。列願五中初三求菩提願。後二利樂他願。初三即觀三身。願住第一觀一切法。雖是總觀亦觀一切八相之法不生滅等。離執安住者雖名觀住即是欲願。如般若問應雲何住。觀一切法等通能所觀。報佛之智觀一切法。俗諦最妙理趣真諦離垢清淨。即離二障能觀之智於二諦中心得安住。得者證也。即報身四智。今雲。菩薩於佛能觀垢淨智亦願樂住。過一切相等者欲得法身。雲心得安住體即欲樂。觀於法身過一切相是心之本。心本即真如。無作者非煩惱作。無行者如離三世故。不異者無有前後別異之相。不動者不遷滅。觀彼法身離此四相故。願樂住雲心得安住。為欲利益等者言於俗中者。即是機性能詮教等。為利他事故須了教詮及生機性。此即俗諦。於中願樂心得安住。於奢摩他等欲為利生要依止觀了知如幻離諸過等。故須俱行。奢摩他此雲止。毘缽捨那此雲觀。起於願樂雲心得安住。力五種者瑜伽雲。力即十力此中第一則業異熟智力及遍趣行智力。善惡即善不善業故心行即遍趣。正智者離增上慢行故。智能遍實了一切業及彼意趣趣向故。能令入於深妙法者是漏盡智力。知漏盡不盡證得無為故。能令入深妙之法。眾生輪迴是生死生智力。若知過去輪迴亦通宿住智力。隨善惡如實了知輪迴生死。三種根性正分別知者。根即根勝劣智力。性則種種性智力。五如理為說成就度脫者通處非處智力靜慮等智力勝解智力。能修此等即修習力。能了此等思擇力。五智中初三成熟有情。後一成就佛法。一能為眾生分別善惡。二能令眾生遠離黑法攝受白法。三為利有情於生死不厭於涅槃不喜。四其福智行至大涅槃究竟處故。五於第十地受勝灌頂得佛菩提。諸不共法本後二智。此中十度地前地上各隨分修。十地各一約增勝說。十波羅蜜多以五門分別。一釋名。二出體。三廢立。四釋相。五諸門。第一釋名者初釋總名後釋別名。梵雲始迦波羅蜜多。始迦十。波羅彼岸也。蜜多離也到也。總雲十離到彼岸。十者數也。彼岸有五。一所知二教三理四行五果。由此十行能知一切空有境盡。能解一切五明教盡。能達一切真俗理盡。能修一切福慧行盡。能證菩提果盡名到彼岸。菩提斷俱名菩提。菩提涅槃並名菩提故。於五中有小不盡不名到彼岸。離者遠離。由此十行能離生死五蘊之法。能到所知五種彼岸名十波羅蜜多。依大般若作如此釋帶數釋也。若無性釋論於諸世間聲聞獨覺施等善根最為殊勝能到彼岸。是故通稱波羅蜜多。若據自能所到釋。攝論簡他。以二乘等非於此五皆修證故大莊嚴論四義釋。解深密經伽七十八以五義釋。雜集論第十一以十二義釋。此經有十七義。如次文說。釋別名者攝論雲。又能破裂慳吝貧窮及能引得廣大財位福德資糧。故名為施。又能息滅惡戒惡趣及能取得善趣等持故名為戒。大莊嚴論能令清涼故名為戒。攝論約所治。莊嚴據得果。亦不相違。餘釋不同皆準此知。又能滅盡忿怒怨讎。及能善住自他安穩。故名為忍。又能遠離所有懈怠惡不善法。及能出生無量善法令其增長。故名精進。又能消除所有散動及能引得內心安住。故名靜慮。又能除遣一切見趣諸邪惡慧及能真實品別知法。故名為慧。釋雲。謂於因時能破慳吝亦能引廣福德資糧。及於果時能裂貧窮得大財位。故名為施。餘釋別名其文易了。然但釋六不釋後四。準文殊問經論下為治十障立十波羅。後四雲。七者治煩惱心生助道法故。八對治顛倒道集實諦助道。生不顛倒道故。九者對治不自在心法。時非時得自在故。十者對治有我相。觀諸法無我故。此意因時對治煩惱心故生助道心。果時得助道法。即諸道品四智相應諸助道法。餘亦準知。出體如餘。辨廢立者前六廣如攝大乘第七莊嚴論第七成唯識論第九。後四解深密經第四雲。與前六種為助伴故。於前三種所攝有情安置善品故說方便與三為伴。於現法中煩惱多故。於內心住無堪能等。復彼攝受乃至雲。由此願故煩惱微薄能修精進。故我說願為進助伴。由此力故於內心住有所堪能故。說力為靜慮助伴。由此智能引出世慧故我說智與慧為伴。此意為助成滿前六故修後四。若準文殊問經發菩提心經。為治十障立於十度。前六即慳等。後四障者七煩惱心障。八顛倒道障。九不自在心法障。十有我相障。治此後四障立後四種度。若無性攝論後四一一皆通前六。彼雲。一方便善巧。謂以前六所集善根共諸有情迴求無上正等菩提故。二願波羅蜜多。謂發種種微妙大願引攝當來波羅蜜多殊勝緣故。三力波羅。謂由思擇修習二力令前六種無間現行故。四智波羅。謂由前六成立妙智受用法樂成就有情故。諸波羅蜜各有多義。隨各舉一皆不相違。   經。善男子何者是波羅蜜義。   下辨修行中第二釋名。於中分二。初徵問後解釋。此徵也。   經。所謂修習勝利是波羅蜜義。滿足無量大甚深智是波羅蜜義。行非行法心不執著是波羅蜜義。生死過失涅槃功德正覺正觀是波羅蜜義。愚人智人皆悉攝受是波羅蜜義。能現種種珍妙法寶是波羅蜜義。無礙解脫智慧滿足是波羅蜜義。法界眾生界正分別知是波羅蜜義。施等及智能令至不退轉是波羅蜜義。無生法忍能令滿足是波羅蜜義。一切眾生功德善根能令成熟是波羅蜜義。能於菩提成佛十力四所畏不共法等皆悉成就是波羅蜜義。生死涅槃了無二相是波羅蜜義。濟度一切是波羅蜜義。一切外道來相詰難善能解釋令其降伏是波羅蜜義。能轉十二妙行法輪是波羅蜜義。無所著無所見無患累是波羅蜜義。   解釋有十七義即為十七段。文段易知不別牒科。但依次釋。言勝利者瑜伽三十五總說發心有二勝利。初發心已即是眾生尊重福田。一切眾生皆應供養。亦作一切眾生父母。二發心已即能攝受無惱害福。由此菩薩成就如是無惱害福得倍輪王所守護。寢寤得安非人不嬈。轉受餘生無病長壽常益有情無勞損等。若攝大乘別說勝利。論雲。如是六種所得勝利雲何可見。謂諸菩薩流轉生死。富貴攝故。大生攝故。大朋大屬之所攝故。廣大事業加行成就之所攝故無諸惱害。性薄塵垢之所攝故。善知一切工巧明處之所攝故。勝生無罪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常能現作一切有情一切義利是名勝利。釋雲。富貴攝故是施勝利善趣攝故名大生。戒勝利。朋謂親族屬謂奴婢等。是忍勝利。廣大事業加行成就是進勝利。廣大事業謂輪王等。於中策勵名為加行。所作皆辦故名成就。無所罣礙無諸惱害。性薄塵垢之所攝故是靜慮勝利。善知一切工巧明處是慧勝利。此上是六別別勝利。無罪乃至坐菩提座常能現作一切有情一切義利是六通利。不同世間勝生有罪。又無邊無間乃至菩提非如世間唯自利益。常能現作有情義利故如勝生能。餘五亦爾。佛智無量能了二空名大。餘不能測名為甚深。此十能滿名到彼岸。是波羅蜜義。善法名行不善名非行。此即是因。俱不執著即不執著是波羅蜜義。生死有漏果涅槃無漏果。生死過失涅槃功德。於生死過失正覺。於涅槃功德正觀。或是正覺觀俱通二處。是彼岸義。愚人樂生死智人樂涅槃。平等利益悲心不損名攝受。能得說示七聖財寶為智人。能得說示施戒忍勤定智方便為世間。法為智人財為愚人。現者說示或通為二說令學故。此是所示。或可。珍寶即依勝定現七寶等施諸眾生。無礙四無礙。解脫八解脫。由八解脫能引神通等得四無礙等。智慧滿足此能為說。是波羅蜜義。法界眾生界即五無量之二種也。影顯於餘能正了知。施等即前五度及智即後五度。皆能修習至不退轉即第十地至行彼岸。無生法忍三無生忍。如前已釋。初地創得。八地相續得。能令滿足者得至佛地。上二自利滿。一切眾生功德善根能令成就者是利他彼岸。十力降天魔無畏降外道不共法降二乘。此三勝故例餘功德亦皆成滿。是菩提波羅蜜智德也。生死涅槃了無二相如所通達真如無別。彼岸斷德也。不如二乘以法執心見有二相。濟度一切是恩德。由具無畏外道諸難釋令降伏。能破邪彼岸。能轉十二妙行法輪是顯正彼岸。十二妙行者四諦三轉。且依苦諦見道示相修道勸修無學作證。生無漏慧名為法眼。各於去來今斷彼愚故一剎那智義分斷三。即如次名智明覺也。計餘三諦各有十二。應成四十八種行相。以相似故總名十二妙行法輪。廣此法輪如法華疏。能於一切無著無染著。無所見無滯礙。無患累捨無常色獲得常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即是永捨二種生死之患累也。   經。善男子。初地菩薩是相先現。三千大千世界無量無邊種種寶藏無不盈滿菩薩悉見。善男子。二地菩薩是相先現。三千大千世界地平如掌無量無邊種種妙色清淨珍寶莊嚴之具菩薩悉見。善男子。三地菩薩是相先現。自身勇健甲仗莊嚴一切怨賊皆能摧伏菩薩悉見。善男子。四地菩薩是相先現。四方風輪種種妙華悉皆散灑充布地上菩薩悉見。善男子。五地菩薩是相先現。有妙寶女眾寶瓔珞周遍嚴身首冠名華以為其飾菩薩悉見。善男子。六地菩薩是相先現。七寶華池有四階道金砂遍佈清淨無穢八功德水皆悉盈滿嗢缽羅華拘物頭華芬陀利華隨處莊嚴於華池所遊戲快樂清涼無比菩薩悉見。善男子。七地菩薩是相先現。於菩薩前有諸眾生應墮地獄以菩薩力便得不墮無有損傷亦無恐怖菩薩悉見。善男子。八地菩薩是相先現。於身兩邊有師子王以為衛護一切眾獸悉皆怖畏菩薩悉見。善男子。九地菩薩是相先現轉輪聖王無量億眾圍繞供養頂上白蓋無量眾寶之所莊嚴菩薩悉見。善男子。十地菩薩是相先現。如來之身金色晃耀無量淨光悉皆圓滿有無量億梵王圍繞恭敬供養轉於無上微妙法輪菩薩悉見。   已下答中第三大段證地。由前發心久修勝行得至證地故。於中分五。一得地相。二釋地名。三明地障礙。四地所修行。五明地修習。此得地相。謂初證時所得之相。若無性攝論第七於十地中通得四相。論雲。得此諸地雲何可見。此問由四種相。一得勝解謂得諸地深信解故。二得正行謂得諸地相應十種正法行故。三得通達謂於初地達法界時遍能通達一切地故。四得成滿謂修諸地到究竟故。釋雲。深信解者於地教決定印可真實如是。十種正行者即十法行。謂供養。書寫。施他。聽。披讀。受。持及開演。諷誦。及思修。得通達者謂於初地達法界時。遍能通達一切地者若於初地正通達時速能通達後一切地。此種類故如有頌言。如竹破初節餘節速能破。得初地。真智諸地疾當成。到究竟者謂地地中果分成滿或最後滿。果分成滿望前為果在因名分。或最後滿者即成佛果。果究竟故。或第十地因究竟故稱最後滿。若準大莊嚴論第十三雲。入地菩薩地地皆有十相。何者為十。一明信。二無劣。三無怯。四無待。五通達。六平等。七離偏。八離著。九知方便。十聖眾生。明信者於自地得明。於諸法中除無知故於他地得信。於後諸地願樂故。無劣者聞深妙法不驚怖故。無怯者難行行極勇猛故。無待者起自地行不待教故。通達者他地方便皆能起故。平等者普於眾生同自心故。離偏者耳聞毀譽無高下故。離著者得輪王等位無愛染故。知方便者知諸法不可得為佛上方便故。聖眾生者諸佛徒眾恆在生故。此等十相地地皆具。亦有得度相。廣如彼明。彼二文約內證相。諸地之通相。此經約外得。諸地之別相。由行十度外得此相。十地現相即為十段。分別可知。問。此等相在何處。答。各各將入自地時得。雲先現故。又解。各各初入地時得。而雲先現者更有多相。此等先現故不可在地前。雲初地等菩薩是相先現故。表於初地能行一切施度。外遍大千現種種寶藏。能遂所求故無不盈滿。菩薩皆見者自上菩薩得見此相。非下得見。餘皆準知。於第二地表證平等理具持淨戒淨十業道故現妙色淨寶嚴具。於第三地表行三忍有勇健相。被甲降怨。於第四地表行四正勤七淨九淨妙華散地。七淨者戒淨.心淨.見淨.度疑淨.道非道智見淨.行智見淨.行斷智見淨也。九淨者加無緣寂滅淨淨國土淨。於第五地表行禪定離諸硬強有寶女現。禪定能生解脫遍處等瓔珞嚴身。行七覺分故首冠名華。於第六地文義有八。一表行智度。智有七種。法智.類智.世俗智.神通智.相智.十力前行智.四道理中正道理智。故現七寶華從起故寶華依池。二即法類智依觀四諦悟緣起理。有四階道。或依智分加行無間解脫勝進為四階道。三證如理起金砂遍佈。四離粗相障清淨無穢。五得八解脫或八道支或八種智現八功德水。一淨。二輕。三冷。四耎。五甘。六不臭。七飲不損喉。八飲不傷腸六四智因現四色華。青黃赤白。七遊法苑樂。八證無為涼。於第七地表行善巧拔濟眾生。於菩薩前應墮惡趣。能令當不墮現不受惡報。故無有損傷。離現當怖。如首楞嚴經。菩薩性是首楞嚴三昧。能息諸苦拔三毒箭等。於第八地表行二願或無相智任運現前得相土二自在故。於身兩邊師子衛護。能令一切煩惱不現行故一切獸怖。於第九地表行力度如彼輪王有大勢力。四辨利生故無量億眾圍繞供養。以四無量蔭生如蓋。離染故自行七聖財或眾生緣慈等眾寶莊嚴。於第十地表灌頂位將成正覺。於菩薩身有如來相現。一現身。二現光。三現眾梵。四現轉法輪。此於自身不由作意有佛身相等。若準菩薩求夢經。於其地地各夢諸相。八地已上菩薩無睡如何有夢。此約所見觀如夢幻。今此亦爾。雖不作意如夢自身現佛事等。非約外見。初地已上剎那恆得見諸佛故。或此外睹如來相現。剎那所見彼佛為現。此約自見。   經。善男子雲何初地名為歡喜。   贊曰。第二釋地名。成唯識第九。攝論第九。大莊嚴十三。解深密經。瑜伽。抉擇等皆廣釋名。大意皆同。復少差別。廣略互顯。繁不具引。十地不同分為十段。初地分三謂徵釋結。餘九各二但有釋結。準此初徵應言雲何初地等名為歡喜等。略其等字。   經。謂初證得出世之心。昔所未得而今始得。於大事用如其所願悉皆成就。生極喜樂。是故最初名為歡喜。諸微細垢犯戒過失皆得清淨。是故二地名為無垢。無量智慧三昧光明不可傾動。無能摧伏。聞持陀羅尼以為根本。是故三地名為明地。以智慧火燒諸煩惱。增長光明修行覺品。是故四地名為焰地。修行方便勝智自在極難得故見修煩惱難伏能伏是故五地名為難勝。行法相續了了顯現無相思惟皆悉現前。是故六地名為現前。無漏無間無相思惟解脫三昧遠修行故是地清淨無有障礙。是故七地名為遠行。無相思惟修得自在諸煩惱行不能令動。是故八地名為不動。說一切法種種差別皆得自在無患無累增長智慧自在無礙。是故九地名為善慧。法身如虛空。智慧如大雲。皆能遍滿覆一切故。是故第十名為法雲。   贊曰。釋有二義。一自利。二利他。得出世心即二空智與心相應名出世心。是鄰近釋。昔未得今始得釋初得言。此自利。於大事用如願成就者謂利他用。故大莊嚴論雲。一見真如謂見自利。昔曾未見今時始見。去菩提近故。二見利物謂見利他。一一剎那能成就百眾生故此能成就百類有情。準知菩薩以利眾生為大事用。如十地經論.瑜伽四十七.唯識等皆說。初地得十百門。一淨信出家。一剎那頃證百三摩地。二以淨天眼於諸佛國見百如來。三於彼變化住持皆能解了。以神通力動百世界。四身亦能往放光令見。五化為百類。六成就百類所化有情。七若欲留命能住百劫。八於前後際能知百劫。九於蘊界等百法明門能正思擇。十化百身。身皆能現百菩薩眷屬。或總十百為大事用。生極喜樂釋歡喜言。通前二處。結文可知。餘九文顯。亦不牒科。皆準初知。於二地中離於二垢。一諸微結垢起異乘心。二諸犯戒垢誤犯三業故大莊嚴論雲。於二地中出二種垢。一出犯戒垢。即此犯戒過失。二出起異乘心垢。即諸微細垢。離二垢故名離垢。此雲皆得清淨。即離垢義。言無量智慧謂聞思修三慧無量。從定所發自明明他。大莊嚴論雲。由能以法自明明他故名明他名三昧光明。不為外道邪魔摧伏名不傾動。又除障故名不傾動。即彼三慧以定總持之所發故。即定總持名為根本故。唯識論第九雲。成就勝定本法總持能發無邊妙慧光故。前已說慧是三昧光明。故下但雲總持為本。結文可知。第四地中修菩提分。智慧之火焰能燒微細煩惱現行等障薪故。莊嚴論雲。於四地中以菩提分慧為焰自性。以惑智二障為薪自性。更增勝智光明覺品。即是菩提分法轉更增勝。第五地中真俗二智行相互違合令相應。俱時而起名修行方便勝智自在。復能除彼害伴隨眠遠隨現行名為難伏。雖分別見等見道已除俱生身見四地已斷。至此地中復除害伴。此不與我見俱。別起貪瞋等亦通見修斷。就總盡說雲見修煩惱難伏能伏。非分別惑此地方伏。此道智障以煩惱名說。據害伴俱所知障品伏不起說。非諸俱生此皆能伏。羸劣睡眠六七地伏。又依六說。非第七俱。第七俱者八地已去猶現行故。故解深密雲。八地已上唯有所依所知障在。第六一向恆在觀中不可起惑。又斷所知能依惑障。亦畢竟伏。唯識論等據二身見說見修惑四地除。此經據貪等故說五地伏見修惑。各依一義互不相違。問。準諸處說初地已上一切煩惱能伏頓盡由故意生。雲何我見等四地能伏害伴隨眠五地能伏。答。若據能伏初地即能猶故意起。今依永伏故意不能令起。此由斷彼所依所知故與差別。此中二難。一能合二智難。二能伏煩惱難。此地俱得故名難勝。又大莊嚴論有二難退。一勤化眾生心無惱難。二生不從化心無惱難。此意二難退者退謂捨。極難捨退。此地菩薩能退二難。於難得勝故名難勝。此意即能退難退義。同難伏能伏。彼論約利他難得勝。此經據自利難得勝。各據一義各不相違。或可。此中修行方便極難得故。即彼二難勝智自在極難得故。即餘所合真俗二智。一極難得故通於二處即皆攝盡。第六地中恆觀十二因緣道理相續不斷名行法相續。智常正觀名為了了。此為加行復能引起無分別智名無相思惟。思惟即正智皆悉現前故。成唯識論雲。住緣起智引無分別最勝般若恆觀在前。依大莊嚴雲。於六地中依波若力能不住生死涅槃。二法恆現前。亦此無相思惟中攝無生死涅槃二種相故。問。準餘處文於五地中已無涅槃生死二相證得無住。何故大莊嚴論說在六地。答。餘約暫能說在五地。此約多續說在六地。唯識論等雲。於六地中無相觀多有相觀少。第七地中於無相理長時相續。能以真智觀無細生滅二。無相思惟即無分別智。此中應雲於無相理無漏無間思惟。簡第六地有相間故。以經多時方至此地故。解深密經雲。能遠證入無間無缺無相作意。解脫謂八解脫。三昧謂三三昧即無相思惟無相解脫三昧。俱遠修行至功用後邊故。唯識論雲。至無相住功用後邊出過世間二乘道故。初三地修相同世間行施戒修。四五六地修於道品。四諦緣起相同二乘。以出離彼故名遠修行。離細相現行障故名清淨無障。第八地中於無相觀任運起故名無相思惟。修得自在純無漏觀無煩惱動雲諸煩惱行不能令動。即二不動。一相用不動相即有無相。用即功用。二煩惱不動故。唯識雲。無分別智任運現前。相用煩惱不能動故。大莊嚴論但不為相及功用動無不為煩惱動。彼略說故第九地中任運能得。四無礙智說一切法。總通四辨俱得名說。以種種名言差別說。以種種義差別說。以種種音聲差別說。以種種辨才差別說。由任運故皆得自在。離二愚障故雲無患累。復能令自他一智慧二自在三四辯皆得增長。故名善慧。又四辯才能說除疑名為善慧。於第十地所得法身如大虛空。以大智慧如雲遍空即智充滿法身。又猶如雲。法即如雲。能覆一切故。復說妙法如雲下雨。即法之雲。法通法身及所說法。依大莊嚴論雲。由三昧門及陀羅尼門攝一切聞熏因遍阿梨耶識中。譬如浮雲遍滿虛空。能以此聞熏習雲於一一剎那於一一相一一好一一毛孔雨無量無邊法雨。充足一切可化眾生。由能如雲雨法雨故名法雲地。此即阿賴耶識如空。無漏聞熏習如雲。此意阿梨耶能廣含藏如空。種能生現如雲下雨。以定總持所有熏習攝餘熏習。起現行時復能說法。唯前言由三昧門及陀羅尼門攝一切聞熏習因故。以定及總持攝聞熏習。準下雲以此聞熏習雲即說彼二所有熏習。不爾如何前雲遍阿梨耶識中。若瑜伽論.解深密等亦以。粗重如空遍於一切。此智如雲遍能隱覆如空粗重故。成唯識論雲。大法智雲含諸德水蔽如空粗重充滿法身故。空有三義。一法身如空以遍淨故。二阿梨如空以遍含一切種故。三粗重如空遍一切故。雲有三。一聞熏習如雲。二智慧如雲。三慈悲如雲。即十地經雲。自從願力起大慈悲雲。據自利及抉擇增說智慧雲。據利他覆蔭即說慈悲。此二據現行說。若據當能雨功德法二種子如雲。同無著般若論。未來如雲故皆不相違。問。此之十地即十三住中十住。住地二名有何差別。答。準大莊嚴論一釋無別故。彼論雲。十一住者即十一地。住者名地。既住者名地。明知無差。一解。地住名別。彼論自問雲。何名地。偈言為集諸善根樂住故說住。數數數無畏復以地為名。準釋初二句釋住名。後二句釋地名。雲諸菩薩為成就種種善根。於一切時樂住一切地。是故諸地說名為住。步彌耶名為地。步者數數義。彌者實數義。耶者無畏義。欲進上地數數斷障礙數數得功德。是數數義。地以十數為量。一一地中知斷爾所障礙知得爾所功德。知此不虛是實數義。上地是無畏處。諸菩薩畏於自地中退失自他利功德進求上地。是名無畏義。以三義故名地。   經。善男子執著有相我法無明怖畏生死惡趣無明此二無明障於初地。   贊曰。此第三明地障。因明十一地障。前問菩提。通佛果故。今亦明佛地之障。此十一障即十一段此初。即異生性障。文分為三。一牒請機。二出障體。三辨所障。餘十障文各有二。除所告機。有相我法即二執之境。相謂相狀。能執之心當情相狀即同唯識論。雲起自心相。或即體相。執著即能執之心。此執著我法皆悉有體。設執法無還執有無相。是故經雲不應住法亦不住非法。非法者是無法也。若執我無亦是法執。二執是慧俱無明。強名為無明。是鄰近釋。怖畏生死惡趣無明者此惡趣言非唯三惡道通八難故。但分別所起不善業及所感果並所知障所發業果亦是此攝。毀責之名總雲惡趣。由是此經雲生死惡趣非唯三途。言怖畏者即此惡趣是所怖畏名為怖畏。此無明發無明品故名為無明。又唯識論雲。或說彼利鈍障品俱起二愚。二執無明意說利品。惡趣無明意說鈍品。俱起無明名惡趣者亦毀責名。或見等迷理不發惡業。鈍品迷事故發惡業。從果為名名惡趣雜染愚。愚是本故並依主釋。問。唯識論雲。一執著我法愚。即是此中異生性障。且異生性障不相應假。依種分位非即種體。雲何二執即異生性。答言。異生性雖實通依。與現本識同地能生分別二障種子上立。從能依法以立障名。或即異生性從所依執種名執著我法愚。體不即愚。愚品名愚。如前所引。問。初地能斷分別二執。彼唯識論等何不即以二執自體立於障名。或從能所依以立障名耶。答。異生性滅即二執斷。又異生名簡異於聖。得聖斷彼顯故立名。問。入於初地既斷二障。雲何攝論雲十無明是不染污分別我執是染污故。答。世親攝論彼中解雲。雖斷二障二乘亦能斷煩惱障。是共德故意約不共所知障說名不染污。又解。彼說不染約修道斷離十障外說十無明顯立十地。成唯識論天親攝論俱有二解。二十二愚所明體性與瑜伽七十八等同。又準餘文皆於初地說斷二愚及彼粗重。此略不言粗重。成唯識論有其二釋。論雲。彼粗重言顯彼二種或二所起無堪任性。無堪任性者瑜伽五十八雲。謂第八識中不安穩性等。唯識論雲。如入二定說斷苦根。所斷善根雖非現種而名粗重。此亦應爾。愚及粗重餘之十種皆準此知。解異生性及其粗重廣如成唯識義燈所說。   經。微細學處護犯無明發起種種業行無明此二無明障於二地。   即邪行障是所知障。俱生一分能令菩薩誤犯三業。初地已上性戒成就必不故犯性。誤有所犯初地未斷。入二地斷。發起種種業行無明是彼誤犯所起三業。唯識論雲。所知障中俱生一分及彼所起誤犯三業。彼障二地極淨屍羅。入二地時便能永斷。由斯二地說斷二愚及彼粗重。一微細誤犯愚。即此中俱生一分。二種種業趣愚。即彼所起誤犯三業。能起三業不但無明。所起三業亦非是愚。愚相應愚所起愚品類總名愚。成唯識又雲。或唯起業不了業愚。此意但取能起能迷迷三業之愚。亦並依主釋。問。成唯識論第八雲。所知障不能發業雲何復雲能發三業。答。約不能發招趣生異熟果業雲不發業。若不能招所有三業此所知障非不能發故。佛地論出二體俱雲謂所發業並所得果。果是等流增上二果故不相違。   經。未得令得愛著無明能障殊勝總持無明此二無明障於三地。   即闇鈍障。未得今得即是無漏勝定。通色無色及勝修慧。二地中無。入三地時能斷彼障。體即欲界貪俱所知障雲未得今得。能障殊勝總持。總持有四。謂法義.咒.得菩薩忍。入三地時能斷彼障。總持念慧為性。今說。初二由入三地能斷定障。得勝定發勝修慧。斷總持障得勝總持。發得聞思二種勝慧故。成唯識雲。由斯三地說斷二愚及彼粗重。一欲貪愚。即障勝定及修慧者。二圓滿聞持陀羅尼愚。即障總持聞思慧者。此由欲貪性為散亂。此所知障與欲貪俱名為欲貪故障勝定及於修慧。若障總持及聞思慧是別所知。非即所障。義分為二。又聞思與聞持相近故偏說之。非不障修慧各從增說。   經。味著等至喜悅無明微妙淨法愛樂無明此二無明障於四地。   即微細煩惱現行障。等至即勝定。味著是愛喜悅是受。即領受下劣定障修勝定故為勝障。餘多說貪。此經兼受即正障體。貪緣此受所領受定故俱名障。或此喜悅即是定愛。微妙淨法是菩提。法愛即樂也。體即是貪。此二無明是彼二貪相應無明故。成唯識論雲。一等至愛愚。即是此中定愛俱者。二法愛愚。即是此中法愛俱者。亦依主釋。此之二障四地能斷。由於四地作菩提分法觀故。故唯識論雲。菩提分法特違彼故。此中言定亦兼於慧。言菩提分法亦有教法及餘勝法並勝智慧。於第三地雖證勝定及勝教等。猶生愛著未能得作菩提分觀。故入四地中作菩提分觀。特違於彼故入四地能斷彼二。廣如成唯識論。問。如何特違。答。由四地中修菩提分法。初作四念住觀一切法皆無我故。故特違彼我執故除微細煩惱現行障。此障即是俱生身見。定法愛等諸相應惑及隨煩惱復作壞緣法念處觀故。特違彼定法愛等。又前三地創得勝定及勝教法故有愛著。此四地中更得勝法故能除彼。又能證得無攝受如能特違彼。問。餘處初無明等皆即障名。何故等至愛不即障名耶。答。應知此中十障無明更互影顯。如初障等但說我法等。據實通餘惑。然四地等障顯不但一法。即總雲微細煩惱等。據別勝障即應雲我見及二愛。約通故總說。二十二無明多約別說故。此定愛等不即十障名。影餘應爾。   經。欲背生死無明希趣涅槃無明此二無明障於五地。   即欲背生死愚。希趣涅槃者即欣涅槃愚。不能了生死涅槃真體無別故故有欣厭。此即於下乘般涅槃障又作勝菩提分觀。未能證得無差別如為五地障。前後說障皆準此知。由於五地作四諦觀真俗二智合令雙行。由能證得無差別如能證之智名無差別道。故成唯識論雲。彼障五地。無差別道入五地時便能永斷故能除彼。   經。觀行流轉無明粗相現前無明此二無明障於六地。   觀行流轉即緣苦集無明粗相現前。即觀滅道淨相。此即粗相現行障。以五地中觀四諦故。雖亦作無相多時作有相觀障於六地多無相觀。故入六地能斷此障。   經。微細諸相現行無明作意欣樂無相無明此二無明障於七地。   即細相現行障。微細諸相即細生相。作意欣樂無相即觀細滅相。由於六地作緣起觀見有生滅。彼障七地妙無相道。未能即空起有勝行。故入七地除。   經。於無相觀功用無明執相自在無明此二無明障於八地。   即無相中作加行障。於第七地雖能長時作無相觀。能加功用方得。長時有加行愚。由愚未斷故起加行。無相觀中不得自在。執相者即於七地雖現相土有執相種。於現相土亦不自在。不自在言通於無相。又有四自在謂相土智業。於八地中得相土二。九地得智十地得業。相即隨欲現金銀等類。類寬也。土即隨欲現。或大小土狹於相故。今言相即得攝土。故入八地能斷彼障。問。入八地已無相自在。何故耽寂不欲利生。答。言自在者約無功用任運能起自利而說。不約利他故不相違。   經。於所說義及名句文此二無量未得善巧無明於詞辯才不隨意無明此二無明障於九地。   即利他中不欲行障。所說義義無礙解。及名句文法無礙解。於此二中未得自在雲未得善巧。於詞者諸方音聲。故成唯識論雲。法緣名等詞緣於聲。故詞是聲。辯才者即七辯才。於現音聲及七辯才不自在故名不隨意。由第八地於利他中不欲行故。未能除此四無礙愚。故入九地即能永斷。   經。於大神通未得自在變現無明微細祕密未能悟解事業無明此二無明障於十地。   則於諸法中不得自在障。五種神通過於二乘及前菩薩。又能廣利得自在故名大神通。變謂轉換現謂化現。無而忽有。微細祕密有大法智雲及所含藏。細者妙也。即是微妙。由離障故極難得故。難解稱祕密。未能悟解則無明。事業者利生事業於第九地無明障此。故入第十即能永斷。   經。於一切境微細所知障礙無明極細煩惱粗重無明此二無明障於佛地。   即第十一障空有理事名一切境。妙觀察智觀如羅穀。此即由有細所知障通現及種。通七識俱所熏成種。亦由第七現行法執不得分明。極細煩惱粗重者則細煩惱種子。亦通第七識。煩惱現行入八地。時畢已不起。若其種子第十地未斷故障佛地。在金剛定無間道除。非同於餘入地方斷。此經約二十二無明辨障差別。亦即攝十一障總即名障別即名愚。此攝十一障二十二愚。諸教不同煩不具述。   經。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初地中行施波羅蜜於第二地行戒波羅蜜於第三地行忍波羅蜜於第四地行勤波羅蜜於第五地行定波羅蜜於第六地行慧波羅蜜於第七地行方便勝智波羅蜜於第八地行願波羅蜜於第九地行力波羅蜜於第十地行智波羅蜜。   贊曰。第四地所修法。文段可知。問。菩薩地前尚行六度。及十地論等雲。第二劫一行中行一切行。於第三劫一切行中行一切行。即皆具修。何故此文地各行一。答。據實如是。言於十地各行一者約增而說。無性攝論雲。一一地中具修十種。不應定說此地修此。由增勝言無此過失。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最初發心攝受能生妙寶三摩地。第二發心攝受能生可愛樂三摩地。第三發心攝受能生難動三摩地。第四發心攝受能生不退轉三摩地。第五發心攝受能生寶華三摩地。第六發心攝受能生日圓光燄三摩地。第七發心攝受能生一切願如意成就三摩地。第八發心攝受能生現前證住三摩地。第九發心攝受能生智藏三摩地。第十發心攝受能生勇進三摩地。   贊曰。第五明修行。此意十地各行一度如何修習。謂要定慧兩法雙修故。無性攝論雲。於地地中修奢摩他毘缽捨那。由五相修。如彼廣辨。然諸處說修多少差別。各各不同不能具引。何故但說止觀二門而為修耶。答。無性釋雲。謂能對治諸散動故得能對治諸顛倒慧。於地地中修行此二。然今此經但說止品。以定能引無相正智是智足故。然約十地別別修定。與彼諸文互相影顯。文段分三。初舉能修之人。次明所修定。後即總結。由定起施名妙寶等持。三者是等。摩地雲持。平等持心令住於境。舊音訛故名為三昧。定能起戒名可愛樂等持。由持戒者眾所樂見。或從無漏道共戒說定能起忍者難動等持。定發精進名不退等持。由定能為功德勝因名寶華等持。定能發智名曰圓光焰等持。定能發生方便善巧名一切願如意成就。定能發智任運能證無相妙理名現前證。定發四辨名為智藏。定發神通廣大事業名為勇進。   經。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十種發心。   贊曰。總結。   經。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此初地得陀羅尼名依功德力爾時世尊即說咒曰。   怛姪他 晡□襄吽慼憔蝖慼摯T訊訊j□叢□祈駑□□數楩樖餃妝聵猩耶跋旃達囉 調怛底 多跋達洛叉漫 憚荼缽唎訶□ 矩嚕莎(引)訶(引)   善男子此陀羅尼是過一恆河沙數諸佛所說為護初地菩薩故若有誦持此陀羅尼咒者得脫一切怖畏所謂虎狼師子惡獸之類一切惡鬼人非人等怨賊災橫及諸苦惱解脫五障不忘念初地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第二地得陀羅尼名善安樂住。   怛姪他 嗢圌(入聲下同)裡質裡質裡 嗢圌羅圌羅(引) 喃繕睹繕睹 嗢圌裡虎嚕虎嚕 莎訶   善男子此陀羅尼是過二恆河沙數諸佛所說為護二地菩薩故若有誦持此陀羅尼咒者脫諸怖畏惡獸惡鬼人非人等怨賊災橫及諸苦惱解脫五障不忘念二地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第三地得陀羅尼名難勝力。   怛姪他 憚宅枳般宅枳 羯喇□ 高喇□ 雞由哩憚□裡 莎訶   善男子此陀羅尼是過三恆河沙數諸佛所說為護三地菩薩故若有誦持此陀羅尼咒者脫諸怖畏惡獸惡鬼人非人等怨賊災橫及諸苦惱解脫五障不忘念三地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第四地得陀羅尼名大利益。   怛姪他 室唎室唎 陀弭爾陀弭爾 陀哩陀哩爾 室利室唎爾 毘捨羅波始波始娜 □□□□□碧   善男子此陀羅尼是過四恆河沙數諸佛所說為護四地菩薩故若有誦持此陀羅尼咒者脫諸怖畏惡獸惡鬼人非人等怨賊災橫及諸苦惱解脫五障不忘念四地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第五地得陀羅尼名種種功德莊嚴。   怛姪他 訶哩訶哩爾 遮哩遮哩爾羯喇摩(引)   爾僧羯喇摩(引) 爾三婆山爾瞻跋爾悉耽婆爾謨漢爾 碎閻步陛莎訶   善男子此陀羅尼是過五恆沙數諸佛所說為護五地菩薩摩訶薩故若有誦持此陀羅尼咒者脫諸怖畏惡獸惡鬼人非人等怨賊災橫及諸苦惱解脫五障不忘念五地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第六地得陀羅尼名圓滿智。   怛姪他 毘徙哩毘徙哩 摩哩爾迦裡迦裡 毘度漢底 嚕嚕嚕嚕 主嚕主嚕 杜嚕婆杜嚕婆 捨捨設者婆哩灑 莎(入)悉底薩婆薩埵喃 悉甸睹 曼怛囉缽陀爾莎訶   善男子此陀羅尼是過六恆河沙數諸佛所說為護六地菩薩摩訶薩故若有誦持此陀羅尼咒者脫諸怖畏惡獸惡鬼人非人等怨賊災橫及諸苦惱解脫五障不忘念六地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第七地得陀羅尼名法勝行。   怛姪他 勺訶(上) 勺訶(引)嚕 勺訶勺訶勺訶嚕 鞞陸枳鞞陸枳 阿蜜栗多唬漢爾 勃裡山爾 鞞嚕敕枳婆嚕伐底 鞞提呬枳 頻陀鞞哩爾 阿蜜哩底枳 薄虎主愈 薄虎主愈莎訶   善男子此陀羅尼是過七恆河沙數諸佛所說為護七地菩薩故若有誦持此陀羅尼咒者脫諸怖畏惡獸惡鬼人非人等怨賊災橫及諸苦惱解脫五障不忘念七地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第八地得陀羅尼名無盡藏。   怛姪他 室唎室唎室唎爾 蜜底蜜底 羯哩羯哩 醯嚕醯嚕 主嚕主嚕 畔陀弭莎訶   善男子此陀羅尼是過八恆河沙數諸佛所說為護八地菩薩故若有誦持此陀羅尼咒者脫諸怖畏惡獸惡鬼人非人等怨賊災橫及諸苦惱解脫五障不忘念八地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第九地得陀羅尼名無量門。   怛姪他 訶哩旃茶哩枳 俱藍婆喇體 睹剌死 拔吒拔吒死 室唎室唎 迦室哩迦 必室唎莎悉底 薩婆薩埵喃莎訶   善男子此陀羅尼是過九恆河沙數諸佛所說為護九地菩薩故若有誦持此陀羅尼咒者脫諸怖畏惡獸惡鬼人非人等怨賊災橫及諸苦惱解脫五障不忘念九地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第十地得陀羅尼名破金剛山。   怛姪他 悉提(去) 蘇悉提(去)謨折爾木察爾 毘木底菴末麗 毘末麗涅末麗 忙揭麗 呬□若 揭鞞 曷喇怛娜揭鞞 三曼多跋姪麗 薩婆頞他娑憚爾 摩捺斯莫訶摩捺斯 頞步底 頞窒步底 阿喇誓毘喇誓 頞主底菴蜜栗底 阿喇誓 毘喇誓 跋□謎 跋囉甜 麼莎 麗晡喇爾晡喇娜 曼奴喇剃莎訶   善男子此陀羅尼灌頂吉祥句是過十恆河沙數諸佛所說為護十地菩薩故若有誦持此陀羅尼咒者脫諸怖畏惡獸惡鬼人非人等怨賊災橫一切毒害皆悉除滅解脫五障不忘念十地。   贊曰。答第一問中有四。此即第四得護有二。初得護後領讚。此初也。十地不同即為十段。一一段中各分為四。一標能護名。二正說神咒。三歎法勝。多佛說故。四明護益。四總持中是咒總持。由行施得名為功德。餘名準行例此可知。歎勝中有二。初歎次所護地。護益有二。一無難。二不退。若有誦持此下是無五難。初標次列後結。五難者一惡獸。二惡鬼。三怨賊。四水火等災橫。五三七苦等。及結文段可知。不忘者第二能令不退。餘九準知。第二總持名善安樂住。由持戒故得名善安樂住。由行忍故得名難勝力。由行精進善成辦故得名大利益。由修定力引諸功德得名種種功德莊嚴。由行智故得名圓滿智。由行方便善巧故得名法勝行。由行十無盡願故得名無盡藏。由得四辯廣利生故得名無量門。由智能破如金剛障故得總持名破金剛山。餘九如次。配釋所得總持之名。餘文同故更不科釋。   經。爾時師子相無礙光燄菩薩聞佛說此不可思議陀羅尼已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頂禮佛足。   贊曰。得護中第二領讚。文分為三。初領所說法。次頂禮虔恭即歡讚儀。後申言讚歎。此初二文。表能修行故。從坐起作吉祥兆故袒右肩。表能證位故膝著地。智冥所說故合掌。既聞妙法知說者勝故加恭敬。表敬之極以頂禮足。   經。以頌讚佛敬禮無譬喻甚深無相法。   贊曰。後申言讚歎。總有十頌分之為二。初半頌讚所聞法。餘九頌半讚佛。此初也。法為佛師故先讚法。佛能起說是教之主故。次讚佛。起慇淨心策殊勝業。虔誠頂拜名為敬禮。梵男聲呼雲伴談。女聲呼雲伴底。此雲敬禮訛雲和南。法體殊勝非喻所喻雲無譬喻。唯佛究了稱甚深。如法華經論。甚深有五。一義甚深真如義用。二體甚深即如自性。三內證甚深唯無分別智方能契證。四依止甚深與恆沙德為所依故。五無上甚深即無餘無住。無相者無空有相等二相。或無生滅等十相。   經。眾生失正知唯佛能濟度。   贊曰。下讚佛。初半頌總後九頌別。此總。佛三德中恩利生勝故偏標舉。以影智斷。正知謂正智。凡無正智廣造邪業沈輪生死。佛具二智唯獨能濟。雖菩薩等亦能度生。由依佛故推功歸佛。   經。如來明慧眼不見一法相復以正法眼普照不思議不生於一法亦不滅一法。   贊曰。下別讚佛。初二頌讚報身智德。次二頌讚法身斷德。餘五頌讚化身恩德。初中初讚因德。次讚果德。讚因中初半頌讚慧眼。次一頌歎法眼。慧眼照空第一義諦。掌珍論引經雲。曼殊室利慧眼無所觀不觀有為無為。所以者何。非慧眼境故。法眼照有遍於真俗。非不見真如而能了諸法無著。般若論釋意亦爾。故先讚慧眼。無分別故不見一法相。非無諸法。緣於教法及眾根性名為法眼。無不解了名為普照。非餘所測名不思議。稱境而知不妄見增生一法。亦不妄見減滅一法。處中而知依他生滅。遍計真如並無生滅。今不見彼後二生滅。非無生滅之依他性。   經。由斯平等見得至無上處。   贊曰。明果也。由謂因由。因修二眼得圓滿故能平等見。得者無間道。至者解脫道。或翻於上。得者證義。斷惑證滅心故。無上處者即大菩提。不說肉天眼。無記法故。但是業果及定果故所以不說。在佛身中名為佛眼。今此讚因故略佛眼。   經。不壞於生死亦不住涅槃不著於二邊是故證圓寂。   贊曰。下二行讚斷德。初一行無住涅槃。後一行讚無餘。亦大涅槃正是法身。壞者斷也。不同二乘永斷生死滅邊亦不樂住涅槃為有邊。即空有俱不著。離於此二邊。是故能證無住涅槃。涅槃梵語不正。正應雲波利昵縛喃。此雲圓寂。名如前釋。此通因位未名最清淨。   經。於淨不淨品世尊知一味由不分別故獲得最清淨。   贊曰。無餘大涅槃。即正明法身。淨不淨性體即真如名為一味。由無分別智證斯一味。正涅槃因故能獲得極清淨最無上法身。無餘圓寂名最清淨。出過因位唯佛得故。無住通因。雖是清淨障未盡故未最清淨。   經。世尊無邊身不說於一字令諸弟子眾法雨皆充滿。   贊曰。下恩德分四。一行現身說法德。一行觀生常利德。二行應機差別德。後一行總結無差別。初也。他受變化隨機感現。其形無量雲無邊。或現大身。量難測故名無邊身。離遍計故真理無故不獨說一字。故雲不說於一字。然由因緣識變之力令眾聞法皆得充滿。如末尼珠隨求雨寶。亦如天鼓應念出聲故。   經。佛觀眾生相一切種皆無然於苦惱者常興於救護。   贊曰。觀生常利德。平等觀生怨親利鈍好醜自他。依法界等此一切種相皆無故。大悲不捨即空觀有。故於苦等常與救護。   經。苦樂常無常有我無我等不一亦不異不生亦不滅如是眾多義隨說有差別。   贊曰。應機差別德。初一頌半應機別。次一句喻顯。後一句佛知。初也。苦樂常無常我無我一異生滅舉此五對。於是眾多真理雖無隨機說別。   經。譬如空谷響唯佛能了知。   贊曰。舉喻。及佛能了。譬如虛谷本無音聲隨響緣別出種種聲。餘不能了唯佛能知。   經。法界無分別是故無異乘為度眾生故分別說有三。   贊曰。總結無差。雖初差別終至一乘於真法界亦無三乘之差別相。文顯可知。   經。爾時大自在梵天王亦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頂禮佛足。   贊曰。品中第三大段大梵讚揚。於中有二。初梵王讚勸。後如來印誠。初讚歎也。於中文三。初讚儀次正讚後勸持。此初也。大自在梵王者第四靜慮王。即第十地菩薩。十地經雲。現報利益受佛位故。後報利益摩醯首羅智處生故。   經。而白佛言世尊此金光明最勝王經希有難量初中後善文義究竟皆能成就一切佛法。   贊曰。正讚瑜伽八十三說有十句。此初別說五句。後皆能成下總說餘五句。或皆能成就下但第十句。梵行之相影攝中間。八十三雲。言初善者謂於聞持生歡喜故。中善者謂修行時無有艱苦。遠離二邊依中道行故。後善者謂極究竟離諸垢故。及一切究竟離欲為後邊故。此意謂。修行時是有學位。後善中謂極究竟等是最後無間道位。及一切究竟等是最後解脫道。離垢因果究竟故。言文義究竟故。文究竟謂其文巧。即善縎綴名身等故。其義究竟者即其釋妙也。謂能引發利益安樂故。六無雜七圓滿八清淨九鮮白十梵行之相。總是一切皆成中攝。   經。若受持者是人則為報諸佛恩。   贊曰。勸持也。如法華經第二敘佛恩深無能得報。囑累品雲唯受持經即為報恩。此亦如是。   經。佛言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說。   贊曰。第二如來印誠有二。初印後誠。初也。   經。善男子若得聽聞是經典者皆不退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贊曰。誠也。有二。初能聽聞者不退菩提。後聽受者滅障勝進。初中有五。一標。二徵。三順釋。四重徵。五反顯。此即標也。   經。何以故。   徵也可知。   經。善男子是能成熟不退地菩薩殊勝善根是第一法印是眾經王故應聽聞受持讀誦。   贊曰。順釋有二。初釋後勸。有三所以。能聽聞者不退菩提。一是能就不退善根。即是未熟能熟。二是第一法印即是先熟印令不退。三是諸經王故。應下勸。   經。何以故。   重徵也。   經。善男子若一切眾生未種善根未成熟善根未親近諸佛者不能聽聞是微妙法。   贊曰。反顯也。三義反顯。一未種善根。二種而未熟。三未親近諸佛。此之三人不能聽聞。故知能聽聞者具前三緣。所以聞經得至不退。   經。若善男子善女人能聽受者一切罪障皆悉除滅得最清淨。   贊曰。滅障勝進有三。一滅三障。二近善友。三得勝法。此初也。一滅罪。二得淨。得淨即是罪滅福生。或先破戒還令清淨。   經。常得見佛不離諸佛及善知識勝行之人。   贊曰。近善友。勝行之人即諸菩薩。   經。恆聞妙法住不退地。   贊曰。得勝法有四。初得聞勝法。二得至勝位。三得勝總持。四得法勝用。此初二也。   經。獲得如是勝陀羅尼門。   贊曰。得勝總持法。初總標後別示。初也。四陀羅尼中。是能得不退陀羅尼證法性故無盡。得不退故無減。   經。所謂無盡無減海印出妙功德陀羅尼無盡無減通達眾生意行言語陀羅尼無盡無減。   贊曰。別示此十總持。或通十地一一皆得。或隨十地如次得一。如前三摩地。初地行施能得。應時如大海潮終不失時。證平等如而為印故。依陀羅尼出生佈施勝妙功德。復能發生後後勝德無盡無減。或證理所得。或十無盡句所攝故無盡無減。下皆準釋。於第二地除不了業愚得此總持故能通達自他三業。意行言三如次即意身語三業。或意行即八萬四千心行。此識機言語。即約解一切眾生語言。   經。日圓無垢相光陀羅尼無盡無減滿月相光陀羅尼無盡無減。   由第三地由離闇鈍愚獲此總持。能發殊勝妙定三明故。如日圓。自離障雲無垢。破他闇雲相光。四地能離微細障。故精進殊勝由如月輪初微至圓滿。能除已生未生之我見執能生未生。能長已生一切善法故。如月光能作清涼能開長蓮華。   經。能伏諸惑演功德流陀羅尼無盡無減破金剛山陀羅尼無盡無減。   由於五地得諦相應增上慧故。能伏害伴貪等煩惱總名降伏諸惑。修定勝故得勝靜慮演功德流。流謂八解脫。故華嚴經雲。八解脫法流淨妙水。或得勝定能演說定一切功德。由第六地習於般若。能破愚癡障日之金剛大山。   經。說不可說義因緣藏陀羅尼無盡無減通達實語法則音聲陀羅尼無盡無減。   由七地中多住無相。以方便善巧說不可說無相之義亦不壞假名因緣法藏。由第八地得無相功用智。以大願力能通達實語為生法則。音聲即語。   經。虛空無垢心行印陀羅尼無盡無減無邊佛身皆能顯現陀羅尼無盡無減。   由第九地得四辨自在如空除利他障故無垢。所說法義能為眾生心行勝印。勝印印已決得勝益。由第十地得大智雲充滿法界。盡無邊界生所願身皆能顯現。皆因總持得。皆從所得立總持名。即從果為名。依主釋也。   經。善男子如是等無盡無減諸陀羅尼門得成就故。   贊曰。得勝用。前得法體。此依起用。初標後顯。此標也。   經。是菩薩摩訶薩能於十方一切佛土化作佛身演說無上種種正法於法真如不動不住不來不去。   贊曰。此顯勝用有三。一現身說法。二能益有情。三攝法歸真令修正觀。此初也。雖現身說諸法不壞真諦故。於法真如不動故。無垢稱經雲。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諦而不動。即不住著。雖復現身離喧亂流轉之苦故於法真如不動。亦不住著涅槃寂滅。如凡夫二乘雖現成佛去示歸涅槃來。用常寂故不來不去。又眾生善根熟故見佛來。生厭離故見佛去。談佛常住不來不去。亦如澄空璧月洞映無涯。任水澄波輝華有極。此即水澄而月影現。水波濁而月沈。談其月也何有來去。或自性身無行住坐臥。不動即不坐臥。來去是行攝。應化有之。故般若論雲。諸佛無來去。應化有來去。準攝境中即約應化為徵。答即從如為答。故通好。或現身說法俱無三世定相。不動是總。不住是現生。即滅故。不去即滅不至過去故。不來未來無故。準說法中亦云不動等。此釋為好。   經。善能成熟一切眾生善根亦不見一眾生可成熟者。   贊曰。二能益有情。據俗諦善巧成就眾生。就勝義諦亦不見生可成就者。又攝他同己。觀外眾生為空為常益故。故金剛般若經雲。雖度如是無量眾生而無眾得滅度者。   經。雖說種種諸法於言詞中不動不住不去不來能於生滅證無生滅。   贊曰。三攝法歸真令修正觀。於中分三。初標次徵後釋。此標也。初雖說種種等者前現身說法。後能於生滅證無生滅者標由證真。   經。以何因緣說諸行法無有去來。   徵因緣所以。有何所以能如是耶。   經。由一切法體無異故。   贊曰。釋也。以一切法皆歸於如真如為體。體無異故不見能依身語說實生滅等相。   經。說是法時三萬億菩薩摩訶薩得無生法忍無量諸菩薩不退菩提心無量無邊苾芻苾芻尼得法眼淨無量眾生發菩薩心。   贊曰。品中第四大段聞法獲益。於中有四。一時會得益。二世尊讚誨。三大眾奉行。四如來更敕。此初也。文有四益。一得無生忍。創得在初地。長時得在八地。圓滿得在佛地。二得不退即十住第七不退大菩提心。三定性二乘證預流果。無漏慧生緣四諦法得法眼淨。四有大乘種性凡夫通三乘不定性發菩提心。   經。爾時世尊而說頌曰勝法能逆生死流甚深微妙難得見。   贊曰。讚誨。初兩句讚。次兩句誨。讚中初句讚法上勝能破生死。次句讚法微妙難可得見。   經。有情盲冥貪慾覆由不見故受眾苦。   贊曰。誨也。無明障上句造惡中心。下句受苦果無明障聖眼翳瞙智心盲。冥者闇也。不見真理故雲冥。又為貪慾之所覆心不知出離但造惡業。所以造惡由不見真理故惡業既作。故受眾苦。   經。爾時大眾俱從座起頂禮佛足。   贊曰。大眾奉行。初儀軌。   經。而白佛言世尊若所在處講宣讀誦此金光明最勝王經我等大眾皆悉往彼為作聽眾。   贊曰。第二明奉行。奉行中有五。一為作聽眾。二利益法師。三利益聽眾。四利益國土。五尊重說處。初也。   經。是說法師令得利益安樂無障身意泰然我等皆當盡心供養。   贊曰。利益法師。一令安樂。二四事供養。   經。亦令聽眾安穩快樂所住國土無諸怨賊恐怖厄難饑饉之苦人民熾盛。   贊曰。利益聽眾及國土。   經。此說法處道場之地一切諸天人非人等一切眾生不應履踐及以污穢何以故說法之處即是制底當以香華繒綵旛蓋而為供養我等常為守護令離衰損。   贊曰。尊重說處有三。初標次徵後釋。釋中有二。初釋不應踐污所以。次應修供養。修供養中初勸他供養。後自作守護。   經。佛告大眾善男子汝等應當精勤修習此妙經典是則正法久住於世。   贊曰。如來更敕。前之四眾願聽護持願自身受持演說。今敕亦令自勤修習使法久住。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五       唐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   蓮華喻讚品第七   蓮華喻讚品三門分別。一來意。二釋名。三解妨。言來意者妙幢默念。世尊導師久植勝因。何壽命短促。四方四佛忽現室內陳壽無邊。豈凡心測。因聞壽長遠願得菩提。說果令求。求須起行。所以夜夢金鼓示懺悔方。今即勝行感夢起階非無因緣。眾疑未知所以佛為說。於過去有王名金龍主。以蓮華喻讚十方佛。由此勝因感斯嘉夢。欲令時會得除疑惑同殖妙因。故前品後有斯品起。釋名者蓮華是喻。讚歎是法。蓮華者通名芙蕖亦名芙蓉。華名菡萏。其實名蓮。蓮謂房也應即蓮臺。蓮中子曰菂。菂中曰薏。此意華即喻因蓮即喻果。喻在因中。前後相望雙含因果。又蓮華出於泥水不為泥水所污。喻修行雖在染位必能出離惑泥。敷榮起乎水中亦不為泥水所污。喻勝因果俱能離染。此蓮華喻通能所讚。讚歎喻似蓮華。非染污心讚故。讚體是智讚用是言。以淨心起言亦似蓮華。然今意取讚佛妙德如似蓮華。故此品雲。常以蓮華喻讚稱歎十方佛。又頌雲。讚佛功德喻蓮華。以由用也。常用蓮華喻而讚歎佛。或此讚詞名蓮華喻。用此蓮華喻讚歎讚歎諸佛。故言常以蓮華喻讚。此品明彼故以為名。解妨者何不於前夢懺品後即說此品今方說耶。答。時會機宜欲樂爾故。又夢懺悔為滅罪之先徵。悟即應求罪滅進修勝行。現因正學故即先陳。往事證誠故在後說。   經。爾時佛告菩提樹神善女天汝今應知妙幢夜夢見妙金鼓出大音聲讚佛功德並懺悔法此之因緣我為汝等廣說其事應當諦聽善思念之。   贊曰。品文分四。一舉事欲陳誡眾令聽。二正為廣說令知宿緣。三妙幢汝當知下結會今古許為授記。四眾聞發心願當修學。末一頌是樹神名堅牢亦名地神。樹名畢缽羅。佛於彼成道名菩提樹。此即初也。   經。過去有王名金龍主常以蓮華喻讚稱歎十方三世諸佛。   贊曰。廣說有二。初標後說。此標也。   經。即為大眾說其讚曰過去未來現在佛安住十方世界中我今至誠稽首禮一心讚歎諸最勝。   贊曰。說也。有三十五頌。大分為三。初二十頌讚歎。次一頌迴向。後十四頌發願。讚歎有二。初十五頌讚佛色身。後所有過去下五頌讚佛名身。讚色身中初一頌虔誠標讚。次十三頌隨德別讚。後有一頌結無邊讚。此初也。初一句陳所應讚。一句所讚住處一句三業申禮。至者[學*殳]也專也。誠者實也。稽者至也。首者頭也。以首至地故雲稽首。禮者敬也。今通三業。不唯首禮舉顯身業以彰心語。專注於境名為一心。非一剎那等。一句標讚。是談美名讚。觸事諭揚名歎。   經。無上清淨牟尼尊身光照耀如金色。   贊曰。下隨德別讚。讚中相好雜讚。以好隨相故雜讚歎。讚有十六。十一讚相五讚好。此初。半頌讚相中十四身皮金色。大般若三百八十一雲。佛為善現說三十二相八十隨好。下皆準知。雲十四世尊身皮皆真金色。光潔晃耀如妙金臺。眾寶莊嚴眾所樂。或是讚身之常光明。   經。一切聲中最為上如大梵響震雷音。   贊曰。第二讚二十七梵音聲相。如經世尊梵音詞韻和雅。隨眾多少無不等聞。其聲供震猶如天鼓。發言婉約如頻迦音。   經。髮彩喻若黑蜂王宛轉旋文紺青色。   贊曰。第三讚髮好也。如經世尊首髮脩長紺青稠密不白。   經。齒白齊密如珂雪平正顯現有光明。   贊曰。第四讚齒相也。如經二十三世尊齒相四十。齊平淨密根深。白逾珂雪。   經。目淨無垢妙端嚴猶如廣大青蓮葉舌相廣長極柔軟譬如紅蓮出水中。   贊曰。第五讚目相如經。二十九世尊眼睛紺青鮮白紅環間飾皎潔分明。第六舌相如經。二十六世尊舌相□淨廣長能覆面輪至髮耳際。   經。眉間常有白毫光右旋宛轉玻璃色眉細纖長類初月其色光耀比蜂王。   贊曰。第七讚第三十一眉相。第八讚三十九眉好。   經。鼻高脩直如金鋌淨妙光潤相無虧一切世間殊妙香聞時悉知其所在。   贊曰。第九讚鼻隨好。此初半讚色好。次半讚根用好。   經。世尊最勝身金色一一毛端相不殊紺青柔軟右旋文微妙光彩難為喻。   贊曰。第十合讚第十一世尊毛孔各一毛生相。第十二世尊毛髮端皆上靡相。   經。初誕身有妙光明普照一切十方界能滅三有眾生苦令彼悉蒙安穩樂地獄傍生鬼道中阿蘇羅天及人趣令彼除滅於眾苦常受自然安穩樂身色光明常普照譬如鎔金妙無比。   贊曰。下二頌半第十一重讚身光相。前略後廣。於中分三。初半頌身光照境。次一頌半讚身光益。光益中初半總次一頌別。後半頌顯光無比。   經。面貌圓明如滿月脣色赤好喻頻婆行步威儀類師子身光朗耀同初日。   贊曰。十二一句讚三十世尊面輪相。其猶滿月眉相潔皎如天帝弓。眉面分二。亦含面之三好。十三一句讚佛脣色好。十四半頌讚佛第七好行步直進如象王。第八行步威肅如師子。第九行步安平如牛王。第十行步儀雅如鵝王。總行步攝。   經。臂肘纖長立過膝狀等垂下娑羅枝。   贊曰。十五讚佛第九臂相。   經。圓光一尋照無邊赫奕猶如百千日悉能遍至諸佛剎隨緣所在覺群迷。   贊曰。下三頌十六讚佛二十二世尊常光面各一尋相。於中分三。初一頌光照隨緣。次一頌滅諸生苦。後一頌能與其樂。初也。大般若雲。如來身光任運能照三千世界。作意能照無邊世界。為愍有情攝光常照面各一尋。即卷舒隨緣皆為利物。   經。淨光明網無倫比流輝遍滿百千界普照十方無障礙一切冥暗悉皆除。   贊曰。除生苦也。如帝釋網之化眾生。世尊身光亦復如是。   經。善逝慈光能與樂妙色映徹等金山流光悉至百千土眾生遇者皆出離。   贊曰。與樂。佛慈悲起稱善逝慈光。與樂又二。初世間樂。皆出離者出世樂。出離即涅槃故。   經。佛身成就無量福一切功德共莊嚴超過三界獨稱尊世間殊勝無與等。   贊曰。下一頌結無邊讚。相好是福分故雲無量福。是無漏故超三界。極圓滿故無與等。   經。所有過去一切佛數同大地諸微塵未來現在十方尊亦如大地微塵眾。   贊曰。下五頌讚名身。上色身亦得雲化身。此名身亦得雲應身。於中分三。初一頌陳佛無邊。次一頌歸依供養。後三頌發音讚歎。初也。   經。我以至誠身語意稽首歸依三世佛讚歎無邊功德海種種香華皆供養。   贊曰。歸依供養也。   經。設我口中有千舌經無量劫讚如來世尊功德不思議最勝甚深難可說假令我舌有百千讚歎一佛一功德於中少分尚難知況諸佛德無邊際假使大地及諸天乃至有頂為海水可以毛端滴知數佛一功德甚難量。   贊曰。發言讚歎。初一頌總讚如來出心言路。次設讚一佛一德無窮。後一頌讚德甚深超過數量。   經。我以至誠身語意禮讚諸佛德無邊所有勝福果難思回施眾生速成佛。   贊曰。第二迴向。   經。彼王讚歎如來已倍復深心發弘願。   贊曰。下發願有十四頌分二。初半頌總標。後十三頌半別題。初也。   經。願我當於未來世。生在無量無數劫。夢中常見大金鼓。得聞顯說懺悔音。讚佛功德喻蓮華。願證無生成正覺。諸佛出世時一現。於百千劫甚難逢。夜夢常聞妙鼓音。晝則隨應而懺悔。我當圓滿修六度。拔濟眾生出苦海。然後得成無上覺。佛土清淨不思議。以妙金鼓奉如來。並讚諸佛實功德。因斯當見釋迦佛。記我當紹人中尊。金龍金光是我子。過去曾為善知識。世世願生於我家。共受無上菩提記。若有眾生無救護。長夜輪迴受眾苦。我於來世作歸依。令彼當得安穩樂。三有眾苦願除滅。悉得隨心安樂處。於未來世修菩提。皆如過去成佛者。願此金光懺悔福。永竭苦海罪消除。業障煩惱悉皆亡。令我速招清淨果。福智大海量無邊。清淨離垢深無底。願我獲斯功德海。速成無上大菩提。以此金光懺悔力。當獲福德淨光明。既得清淨妙光明。常以智光照一切。願我身光等諸佛。福德智慧亦復然。一切世界獨稱尊。威力自在無倫匹。有漏苦海願超越。無為樂海願常遊。現在福海願恆盈。當來智海願圓滿。願我剎土超三界。殊勝功德量無邊。諸有緣者悉同生。皆得速成清淨智。   贊曰。金鼓說懺悔音。計此應合在後。以奉金鼓方發願故由文便故在前明之。別顯有八。一頌第一願夢。二次一頌願讚佛德。喻如鄔曇缽蓮華。三次半頌願行懺悔。四次一頌願修諸善有四。一行六度。二濟眾生。三願成佛。四願淨土。五一頌願當得記。六次一頌願子亦同。七次二頌願當利他。利他中初一頌半令得世間樂。後半頌令得出世樂。據勝令得大果。或可。三有眾生下半令得三乘。雲隨心故後令迴心向大。八次六頌願自得益。自得益中有六。初一頌願懺悔滅障得涅槃。中苦海即報障。業業障煩惱即惑障。次一頌願得法身智成大覺得報身。次一頌願得身智光照他起化身。次一頌願身智光等諸佛。次一頌願超苦海樂圓滿。於中有二。半頌離苦得樂。半頌福圓智滿。福圓即因行智滿即果。如無著般若論雲。欲福相法身智相法身因果位別。次一頌願得淨土俱成佛。文顯可知。   經。妙幢汝當知國王金龍主曾發如是願彼即是汝身往時有二子金龍及金光即銀相銀光當受我所記。   贊曰。第三大段結會今古。許當與記。一頌結會一頌許記。   經。大眾聞是說皆發菩提心願現在未來常依此懺悔。   下第四大段眾聞發心願依修學。   金光明最勝王經疏卷第四(本)   金光明最勝王經疏卷第四(末)   金勝陀羅尼品第八   金勝陀羅尼品三門分別。一來意。二釋名。三解妨。言來意者上明夢聞金鼓說懺悔音滅除業障修淨地行。皆□親近供養諸佛發勝祈願。善根所成此等既由佛得。□□教常見佛。廣行難學略行易遵。故授總持令依修□常得見佛修行供養。故前品後有此品生。二釋名者梵雲呬囉(此雲金)跋底(此雲勝)陀羅尼(此雲總持)金者是喻。陀羅尼是法。勝通法喻。金中之勝如贍部金。此總持勝亦復如是。取金為喻。義同於前三身品說。解妨者問經雲。持此總持者具大福德。已多佛所殖善持戒決定能入甚深法門。既雲已多佛所殖善持戒。此即自能恆睹諸佛。何假佛教總持之法。答。更令增進故教神咒。   經。爾時世尊復於眾中告善住菩薩摩訶薩善男子有陀羅尼名曰金勝。   贊曰。品文分五。初標咒勸持。讚人令學。二教持神咒前之方便。三正說神咒。四廣讚功能。五教行方軌。初段有三。一對機標咒之名。二勸人持學所以。三是故下美人令具修學。此初也。   經。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求親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恭敬供養者應當受持此陀羅尼。   贊曰。勸人持學所以有三。初述願持。次徵所以。後為解釋。此初也。   經。何以故此陀羅尼乃是過現未來諸佛之母。   贊曰。後二文也。能生諸佛名為佛母。   經。是故當知持此陀羅尼者具大福德已於過去無量佛所植諸善本今得受持於戒清淨不毀不缺無有障礙決定能入甚深法門。   贊曰。美人令其修學有八。初標持人。二有大福。三逢諸佛。四殖善根。五具屍羅。六無障礙。七入正定聚。八入甚深法則決定能入住正定位。長取決定能入甚深法門即為第八。或但為七。合第七八為能證不退。   經。世尊即為說持咒法先稱諸佛及菩薩名至心禮敬然後誦咒。   贊曰。教持神咒前之方便。初標後教。初也。   經。南謨十方一切諸佛。南謨諸大菩薩摩訶薩。南謨聲聞緣覺一切賢聖。南謨釋迦牟尼佛。南謨東方不動佛。南謨南方寶幢佛。南謨西方阿彌陀佛。南謨北方天鼓音王佛。南謨上方廣眾德佛。南謨下方明德佛。南謨寶藏佛。南謨普光佛。南謨普明佛。南謨香積王佛。南謨蓮華勝佛。南謨平等見佛。南謨寶髻佛。南謨寶上佛。南謨寶光佛。南謨無垢光明佛。南謨辨才莊嚴思惟佛。南謨淨月光稱相王佛。南謨華嚴光佛。南謨光明王佛。南謨善光無垢稱王佛。南謨觀察無畏自在佛。南謨無畏名稱佛。南謨最勝王佛。南謨寶相佛。南謨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南謨地藏菩薩摩訶薩。南謨虛空藏菩薩摩訶薩。南謨妙吉祥菩薩摩訶薩。南謨金剛手菩薩摩訶薩。南謨普賢菩薩摩訶薩。南謨無盡意菩薩摩訶薩。南謨大勢至菩薩摩訶薩。南謨慈氏菩薩摩訶薩。南謨善思菩薩摩訶薩。   贊曰。教也。初教總體後教別禮。初也。別禮可知。   經。陀羅尼曰。   南謨曷喇怛娜怛喇夜也 怛姪他 君睇君睇 矩折麗矩折麗 壹窒哩蜜窒哩 莎訶   贊曰。正說神咒。   經。佛告善住菩薩此陀羅尼是三世佛母。   贊曰。下廣讚功能有二。初明咒是佛母。後明持者獲益。初也。   經。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持此咒者能生無量無邊福德之聚。   贊曰。獲益中初總標後別示。此總也。   經。即是供養恭敬尊重讚歎無數諸佛如是諸佛皆與此人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贊曰。別示獲益有六。一即供養佛是法供養故。二得佛授記。三得世福果。四所願遂心。五常近善友。六佛菩薩等守護。文段可知。故不別指。   經。善住若有人能持此咒者。隨其所欲衣食財寶多聞聰慧無病長壽獲福甚多。隨所願求無不遂意。善住持是咒者乃至未證無上菩提。常與金城山菩薩。慈氏菩薩。大海菩薩。觀自在菩薩。妙吉祥菩薩。大冰伽羅菩薩等而共居止。為諸菩薩之所攝護。善住當知持此咒時作如是法。   贊曰。五教行方軌。文分為三。一總標。二別示。三結勸勿忘。初也。   經。先應誦持滿一萬八遍為前方便。次於暗室莊嚴道場。黑月一日清淨洗浴。著鮮潔衣燒香散華種種供養並諸飲食。入道場中先當稱禮如前所說諸佛菩薩。至心慇重悔先罪已。右膝著地可誦前咒滿一千八遍。端坐思惟念其所願。日未出時於道場中食淨黑食日唯一食至十五日方出道場。能令此人福德威力不可思議。隨所願求無不圓滿。若不遂意。重入道場。   贊曰。別示於中有八。一持咒方便。二處所。三莊嚴。四時節。五結淨。六供養。七入道場下正行。正行中有九。一歸禮。二懺悔。三虔恭。四誦數。五起願。六食處時節。七所應食染令黑亦得。八知量。九期限。八能令下願遂有二。初福多之者二七願遂。二若不遂意下惡業重者更重邀期還如前作。此分二品。準餘修行多分三品。或約根性利鈍。或障有三品。或三品修。如求普賢或一七二三七日。或復經生業輕重別。此亦如是文段準科。   經。既稱心已常持莫忘。   結勸勿忘。   經重顯空性品第九   重顯空性品三門分別。一來意。二釋名。三解妨。言來意前壽量等明大乘果。夢懺等下明大乘行。大乘行託境生。前諸品中雖略明空未廣正辨。今為明境故此品來。又前諸品雖略明空多說有行。恐其滯有二執難除。三輪不圓六度難滿。故今廣明我法二空。重令除其二執三輪既得清淨六度能到彼岸。故此品生。釋名者空性有三。一者空即是性即遍計所執我法二種。二者空之性即真如。是空之真性因空所顯故雲空性。非體性空。三者依他亦名空性。名無生性故。又雲。虛妄分別有。於此二都無。此即依他。但空二執不空依圓故。今乘此品明我法空為其方便正意令觀真如空性。非不了真如而能了諸行故。若雲舜若空即是性。雲舜若多即空之性。故解深密等雲相無自性性生無自性性勝義無自性性。故三無性俱得雲性。空者無也。顯者明也。重者復也。前雖略明猶未能解。餘經雖廣亦未能知。今復顯之故雲重顯空性品。解妨者。問既雲明空性品。何故復雲求證菩提真實處常以甘露施群生等。菩提有情俱不空故。答。我法實皆空無法。有情覺依他圓成實有故說得菩提。若不先觀空無由能證實。為對遣妄執故雲空性品。   經。爾時世尊說此咒已為欲利益菩薩摩訶薩人天大眾令得悟解甚深真實第一義故重明空性。   贊曰。品文分三。一初結集敘說所因。二佛為重陳空義。三時眾獲益慶躍奉行。此初也。初結前文即說咒已。二所利器即利菩薩。三標所悟即第一義。雲真實者簡諸小乘所說第一義諦。彼非實故。四顯慈悲即重明空性。   經。而說頌曰我已於餘甚深經廣說真空微妙法今復於此經王內略說空法不思議。   贊曰。佛為重陳空義有三十三頌分二。初三頌總標說意。次三十頌別為說空。初中復三。初一頌指廣顯略。次一頌明其所為。後一頌明起說因。此初也。於餘甚深。深密楞伽般若等經廣說。此經王內略說空法者總略即為人法別。總即十八空。十八空中但明八種。謂內空.外空.內外空.畢竟空.無際空.無散空.自性空.一切法空。影顯餘故。   經。於諸廣大甚深法有情無智不能解故我於斯重敷演令於空法得開悟。   贊曰。明所為。令於空得開悟者。於諸深法即所迷境二空真理或菩提涅槃。有情無智即能迷人。所為之生有四種人。無智不解。一執我法人。二怖空之人。三懈怠不修。四疑惑不學故十八空論雲。明此十八空理能除四種過失。一除戲論。二除怖畏。三除懈怠。四除疑惑。一除戲論者有二。一除世間外道我執。二除出世行者法執。此二者有不能悟解二空之理。二除怖畏者眾生聞人法空怖不修道。此即著空。佛為說有事有用。若人能修則能得道及得道果乃至三身一切功德。三除懈怠者。若定言淨不勞修道。若定不淨則永無除滅。今明。如如非淨不淨。但有惑時名為不淨。除惑已去名得清淨。故應修道方可解脫。四除疑惑者。既聞如如非有非無則心猶豫。為其分判。人法二我決定非有。人法二無理決定非無。故除疑惑令得開悟。   經。大悲哀愍有情故以善方便勝因緣我今於此大眾中演說令彼明空義。   贊曰。明起說因。以善方便為作勝因緣。明者解也。令彼解空義。   經。當知此身如空聚六賊依止不相知六塵諸賊別依根各不相知亦如是。   贊曰。下三十頌別明空。分之為六。初十二頌明初三空為除有情我法二執。第二有半頌明畢竟空。三一切諸法下有四頌半明無際空。四我斷一切下一頌明無散空。五我開甘露下一頌明自性空。六自餘文明一切法空。問。準十八空論等空有十八。何故但明八耶。答。準彼十八空論。初六明空自體。次十明空之用。第十七空屬體第十八空屬用。體中內空為破能受我。外空為破所受法。內外空通破二故別明之。大空是器世間非有情故。空空即能觀如。無漏智與如合名空空。真實空即真如理能所證法凡夫未得。又此大空.真實空.法空攝空空。即人空攝。故不別說。十用之中有為無為明其因果。但在自利故不明之。若畢竟空為常益有情。無際空成前常益。無散空為常益故不住涅槃。自性空開悟有情令得涅槃。相空為成諸相好。劣故不明。一切法空令成力無畏等。有法空.無法空通出十四空體除增減執。此畢竟等五於利他勝。餘非勝要故略不說。廣此諸空如法苑中空義林說。又解。初三頌科解如前。次十七頌正為說空。後我斷一切煩惱下明說空所因。且依第一且依第一別解中初文分二。初一頌總標初三空。後十一頌別明三空。此初。此身如空聚標內外空。即造根四大及細意識為六識依。及為五色根依名內空。亦為外境故名外空。即扶根塵名之為外。非離身外。六賊依止不相知標內空。六塵諸賊等標外空。下各廣釋。此所依身猶聚沫等雲如空聚。又有漏虛偽無功德故名為空聚。然六根境皆能為緣損壞善品故並名賊。故雲六塵諸賊別依根。   經。眼根常觀於色處耳根聽聲不斷絕鼻根恆嗅於香境舌根鎮嘗於美味身根受於輕軟觸意根了法不知厭此等六根隨事起各於自境生分別。   贊曰。下別明空。初三頌半明內空。次一頌半就能所緣以明外空。後六頌明內外空。就內空中初兩頌就所依根以明內空。次識如幻下一頌半就能依識以明內空。此即初也。此六根體及所緣境釋其根名廣如法苑補闕蘊處界義林廣明。十八空論雲。凡夫二乘諸內六入能受六塵果報故名受者。為破此執唯有六根。無能受法名受者空。此意根境識三和合能受。非根獨能。破外道執受者我故。破二乘執能受法我。又破離識但說為空。隨事起者隨能造大並能依識等事起照自境生妄識分別。   經。識如幻化非真實依止根處妄貪求如人奔走空聚中六識依根亦如是心遍馳求隨處轉託根緣境了諸事。   贊曰。就能依識以明內空。論雲。以無境故識不得生是名內空。識如幻事從顛倒生。妄想取境如走空聚。諸境皆貪名遍馳求。託根緣境。根境既空故識非有。   經。常愛色聲香味觸於法尋思無暫停隨緣遍行於六根如鳥飛空無障礙藉此諸根作依處方能了別於外境。   贊曰。明外空也。舉能緣識明境是空。遍行六根者或一意識義。又約一意處現起之識雲遍行六根。識遍緣境如鳥無礙。既藉根處方變緣境。根識是空外境非有。對小乘人亦破離識令除法執。對外道人破其我所亦破我執。故說為空。故彼論雲。若諸眾生有所受用。但是六塵內無人故無能受者。外無法故無所受者。人法俱空唯識無境是名外空。問。何故根境識三相對而明。答。以識依受者受者無故識亦無。根藉識取境。識無根不有。境因心變。境離心無。皆約執明故根境識相對而明。故論雲。六入無識即無有人。識無根塵則無有法。兩義相須。故知皆空。   經。此身無知無作者體不堅固託緣成皆從虛妄分別生譬如機關由業轉。   贊曰。下明第三內外空。即造根及扶塵之四大是根境依。復總合觀故雲內外空。故彼論雲。內外空者謂身四大為內外法之所依止。內依者謂內六根。外依者謂外六塵根。及非根亦皆是空名內外空。辨中邊同。於中分三。初一頌總明無我。次三頌別明四大互乖無常有苦。後二頌明身無淨樂等故空。初也。無知者無作者。下一者字貫通無知。身如聚沫故不堅固。四大合成故託眾緣。皆從顛倒虛妄所生總無我故。如機關木人。但由業風所轉。   經。地水火風共成身隨彼因緣招異果同在一處相違害如四毒蛇居一篋此四大蛇性各異雖居一處有昇沈或上或下遍於身斯等終歸於滅法。   贊曰。別明四大互乖無常有苦。初兩頌總明相乖故無常。後一頌顯性各別故有苦。初復有二。初一頌總明相違。次一頌明相違所以。   經。於此四種毒蛇中地水二蛇多沈下風火二蛇性輕舉由此乖違眾病生。   贊曰。顯性各別故有苦。   經。心識依止於此身造作種種善惡業當往人天三惡趣隨其業力受身形遭諸疾病身死後大小便利悉盈流膿爛蟲蛆不可樂棄在屍林如朽木。   贊曰。明無淨樂等故空分二。初一頌不淨業故招五趣果。不同無漏白淨之業招清淨果。後一頌明不淨相無淨樂故空。如解脫道論於不淨有十想。一膀脹想。二青瘀。三爛壞。四棄擲。五鳥獸食噉。六身肉分張。七斬斫離散。八赤血塗染。九蟲臭。十骨想。此經不具。頌中略示。   經。汝等當觀法如是雲何執有我眾生。   贊曰。上來明觀空體即人法空。此下明觀空作用有五空。此即畢竟空。文勢亦得結前無我。據別即令觀畢竟空。菩薩發心為常益物。故次令觀畢竟空也。故彼論雲。菩薩修空為欲畢竟利益眾生。盡生死際誓不斷絕等。然彼論文以所觀生無令觀能願之心畢竟空。不爾執著不成大悲。眾生攬法以成。法既體空。眾生寧有。故觀生空。   經。一切諸法盡無常悉從無明緣力起彼諸大種鹹虛妄本非實有體無生故說大種性皆空知此浮虛非實有。   贊曰。明無際空。為成畢竟利有情故觀無際空。故辨中邊雲。生死長遠無初後際。觀此空故名無際空。不觀為空便速厭捨。為不厭捨此生死故觀此無際。十八空論雲。妄想無法故曰無前。分別無相故稱無後。無前無後是故名空。此意無明妄想生故雲無前。生老死等相未來無故稱無後。又除遍計無常無作。二緣生故所以名空。文段分三。初一頌半總明體空。次兩頌別明緣生。後一頌明輪迴不息即是無終。初也。諸法無常觀無常緣生。無明力起觀無作緣生即是無常。無明為緣餘支得起。彼羯剌藍等諸位大種顛倒緣生名為虛妄。不同勝數諸外道等說體皆實。雲本非實有體皆從緣起。無自然生故雲無生。故說大種性皆空者結前大種虛妄。由此虛妄觀若浮漚。非實故空。   經。無明自性本是無藉眾緣力和合有於一切時失正慧故我說彼為無明。   贊曰。別明十二。此初無明也。非神我等起。非自性等因生雲本無。但眾緣有明緣生義。無正慧明妄失正慧說為無明。   經。行識為緣有名色六處及觸受隨生愛取有緣生老死憂悲苦惱恆隨逐。   贊曰。明所餘支。文相可知。   經。眾苦惡業常纏迫生死輪迴無息時本來非有體是空由不如理生分別。   贊曰。明輪迴不息。顯無終也。眾苦者明。從生老後起惑業。惑纏苦迫因業更復。生死輪迴虛妄緣生。無有實體皆心所變。識外體空。由不如理虛妄生思惟倒分別。非他所造。   經。我斷一切諸煩惱常以正智現前行了五蘊宅悉皆空求證菩提真實處。   贊曰。明無散空。辨中邊雲。為所修善至無餘依般涅槃位亦無散捨。而觀空故名無散空。此意不同二乘無大悲。故所修諸善至無餘位即皆散捨。身灰致滅故。十八空論雲。是故如來雖入涅槃不捨本願。隨物機緣恆現應化。導利含生常隨不捨。如月影像不離水鏡。不同二乘入滅永斷慈悲薄少不能化他等。如月影不離水。如物像不離鏡。但有水鏡緣別像必隨現。我斷煩惱明得涅槃。常正智現前即所起應化是智影故名為正智。又即四智獲常五蘊能了皆為空。故不捨生死。求真實處故不捨涅槃。菩提菩提斷俱名為菩提。非虛妄故名真實處。亦即三身不即離。義思準可解。   經。我開甘露大城門示現甘露微妙器既得甘露真實味常以甘露施群生。   贊曰。明本性空。辨中邊雲。諸聖種姓自體本有。非習所成說名本性。菩薩為此速得清淨。而觀空故名本性空。此說行性名聖種性。即本性住種姓。十八空論雲。佛性者一切諸法自性法體。性有二義。一者無始。二者無因。下成生死法爾本有。譬如無始生死相續。有心無心自體無因。此意情非情皆法爾有。若心有因為當本有。此問。心因為無始有為新始生。若本有因即是自然(此意若雲心因是本有者即法爾有)即是自然亦應許心是自然法(此成現心但是法爾同因無始)昔未有因(此意難雲若言先未有因牒識雲)應無眾生後時有因方有眾生(此難意則無因時未有眾生後時有因方有眾生若許爾者)如土石等。若有因時應成眾生(此意石土等先無眾生因後不可有因令成眾生故知自然一作有心一作無心)佛性亦爾自然無因(此意明行性法爾先有不是明行後時有因方有)虛妄尚有自然之義何況真實而不法爾。故由無始佛性為因。所以六入欲求解脫。若無佛性解脫之果不得成就。此意同彼善戒經.地持論等六處殊勝等。我開大城即涅槃門。即能詮之教。微妙器者即行佛性能得受證涅槃甘露。既得甘露等明他聞得。得即證也。常以施生明他能施。或此釋前我開城之所以。我既自證故施群生故說境行性。分別無相依他無生名本性空。問。觀此空有何利益。答。十八空論雲。令諸眾生離五過失生五功德。離五失者一除下劣心。若人不信實有佛性是應可得。是故不能發菩提心常守下劣。由信有性令其發心能除下劣。二除高慢心。若不能解佛性平等。謂我有性故能發心。他無佛法不能發心。故生高慢。若體此理無有彼此。高心即滅。此悟行性之理無有彼此。三除妄想執。若識生死妄想非真。即不見能罵所罵等。由不見能所能除妄想。唯見眾生皆有佛性功德圓滿。以是義故即生慈悲成大菩薩。四除我見一切諸法本自性空。若有若無二皆平等。由作此解捨我見執。五除怖畏心。能令眾生信受甚深有相無相。何以故。若解佛性則能信受相無相法。是故不謗空不空義。生五功德至下當知。   經。我擊最勝大法鼓我吹最勝大法螺我然最勝大明燈我降最勝大法雨降伏煩惱諸怨結建立無上大法幢。   贊曰。下三頌明一切法空。辨中邊雲。為令力無畏等一切佛法皆得清淨而觀此空。故名一切法空。十八空論意同。文廣。顯得三身離不離義。化得應身決定不離法身。若法身望應身有離。法身是本應身為末。末不離本本可離末故。彼論問。何以法身不離應身有何過失。答曰。若爾一人得佛餘應同得。以一切人不同得故知法身不即應身。於中分二。初明所得功德。後由是我於下明為求此功德修行方成。初中復二。一頌半明得一切功德體。後一頌半明一切功德利用。此初也。擊大法鼓開權。吹大法螺說教。然大法燈照涅槃理。降大法雨成就智身。降諸怨結者破惡。即餘經雲。欲說大法建大法幢得菩提智。   經。於生死海濟群迷我當關閉三惡趣煩惱熾火燒眾生無有救護無依止清涼甘露充足彼身心熱惱普皆除。   贊曰。下明功德利用。由諸眾生不識苦諦不斷集諦不證滅諦不修道諦故受諸苦。今此初句是總關閉惡趣令捨苦諦。煩惱燒生至無依止令斷集諦。甘露充足彼令證滅諦。身心熱並皆除此能除者令修道諦。令諸眾生知苦斷集證滅修道。即四弘願功德。有二。謂自他利。此中多說利他功德。益物勝故。   經。由是我於無量劫恭敬供養諸如來。   贊曰。下明我為求此一切功德修行方成。即顯觀空勝獲五利勸人修學。五勝利者十八空論雲。一除下劣心生正勤事。二除高慢心生恭教心。三除虛妄想生慈悲行。四除我見心生般若觀。五除怖畏心樂受正法。下八頌中分之為四。初由是我於無量劫即明初生正勤經無量劫行正勤事並第五樂受正法經無量劫。次恭敬供養諸如來一句明除高慢生恭敬心。生恭敬心故復能修行十供養。   經。堅持禁戒趣菩提求證法身安樂處施他眼耳及手足妻子僮僕心無吝財寶七珍莊嚴具隨來求者鹹供給忍等諸度皆遍修十地圓滿成正覺。   贊曰。此兩頌明除妄想行慈悲行。除他破戒垢故持戒。戒為諸善之根本故所以先明。為除他貪故行佈施。為除他瞋及懈怠故行忍等諸度。此諸度各多差別。一一遍修得圓滿已方成正覺。   經。故我得稱一切智無有眾生度量者。   贊曰。下五頌半明第四除我見生般若觀分二。初半頌明般若餘不能量。後五頌校量難知。初也。故者所以。我觀空修諸行滿。故得稱一切智。故者亦由。由我觀空餘如前解。   經。假使三千大千界盡此土地生長物所有叢林諸樹木稻麻竹葦及枝條此等諸物皆伐取並悉細末作微塵隨處積集量難知乃至充滿虛空界。   贊曰。校量難知。初二頌舉一三千塵數。次一頌舉十方塵數。後兩頌正校量不知。初也。   經。一切十方諸剎土所有三千大千界地土皆悉末為塵此微塵量不可數。   贊曰。舉十方也。此微塵量不可數。即通結前一三千界。   經。假使一切眾生智以此智慧與一人如是智者量無邊容可知彼微塵數。   贊曰。正校量也。初知塵數。   經。牟尼世尊一念智令彼智人共度量於多俱胝劫數中不能算知其少分。   贊曰。不能知佛智也。一念之智多劫不知。況長時也。   經。時諸大眾聞佛說此甚深空性有無量眾生悉能了達四大五蘊體性俱空六根六境妄生繫縛願捨輪迴正修出離深心慶喜如說奉持。   贊曰。品第三段時眾獲益慶躍奉行。分五。初指所聞法。二顯得悟數。三悉能了下明所得悟。四願舍下明願修行願捨生死。出離者涅槃。五深心下明慶益奉持流通不絕。   依空滿願品第十   依空滿願品三門分別。一來意。二釋名。三解妨。言來意者前品明空。是所觀境。未說修行今正明依二空起行。行無所著方契正修。修稱於真方能得果。故前品後有此品生。釋名者。依者能依即所修行亦通所依。所依即於聲境第七攝。空者是境即行所觀。滿願者果隨願得滿。即所修行稱空境修。離有無執當得果滿名依空滿願。此品廣明。故以為名。三解妨者。問。若前品明境為令生解未說修行。如何聞說解空發願。答。前正明境。隨聞分修。故有得益。此正明修故天女請雲。唯願為說於甚深理修行之法。又前聞空生無分別智行利。後令起修二智二利。又前利根聞說得益此為鈍根。問。前之三品不請而說。何故此品待請方說。答。令法久住顯佛大悲不請而說。令生渴仰機宜所欲因請方說。故不一準。又前為現會修此為後時學。又前品久修者隨聞能修。此品通為近遠二修。   經。爾時如意寶光耀天女於大眾中聞說深法歡喜踴躍。   贊曰。大文分六。一天女請問。二佛告善女天下世尊為答習學之方。三爾時世尊作是語已下。天女領悟奉持修學。四說是品時下明時眾聞經得益多少。五梵王是金光明下。校量顯勝令其受行。六爾時大梵天王下諸天聞敕願護流通。初中分三。初天女陳請。次世尊垂許。後正申請。初中有五。一出請人。二明請處。三述請因。四陳請相。五申啟請。此有三也。觀空稱念名如意。因發妙慧雲寶光。破二障闇稱為耀。離染自在號為天。生長地善故曰女。上解請主名。亦表觀空能生勝慧破自他障生長地善故。此天請菩薩悲願具大神通。應物現形皆令獲益。是故菩薩化為女形。問。此菩薩位居何地。答。準真諦三藏雲八地已上。又令證無生忍故此或六地。準前得地相第六地相能令界淨。現七寶蓮華池遍世界故下發願已界淨生華。應第六地。於大眾中請處。聞說深法等請因。身悅曰歡心悅名喜。踴躍者跣足□也。   經。從座而起偏袒右肩膝著地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唯願為說於甚深理修行之法。   贊曰。初陳請相。白佛言下申啟請。啟請有二。初長行後頌請。   經。而說頌言我問照世界兩足最勝尊菩薩正行法唯願慈聽許。   贊曰。頌請。世間有二。有情及器。身光智光俱照二世間。如瑜伽八十三雲。能知有情八萬百千心行差別。能知東方無邊世界若幹成壞等。此智光照。法華經雲。放眉間光照諸世界見六道等。又雲。我以相嚴身光明照世間。此身光照。於諸有足兩足為勝。人天二趣是二足。人天二足梵釋人王各為調御。佛能調彼名最勝。沙門婆羅門人中調御。佛亦調彼名最尊。故雲最勝尊。故瑜伽八十二雲。兩足中尊諸調御中最勝最上沙門眾中最為殊妙。菩薩正行法是所請法。簡二乘等雲菩薩。簡邪行故名正行。邪行無量。略總而言諸帶二執行名為邪。今問離執稱正理行。   經。佛言善女天若有疑惑者隨汝意所問吾當分別說。   贊曰。次世尊垂許。   經。是時天女請世尊曰雲何諸菩薩行菩提正行離生死涅槃饒益自他故。   贊曰。後正申請。請有二。一問菩提之正行。二問無住涅槃之正行。此覺寂因俱能饒益於自他故。又復菩薩意求菩提利樂有情窮未來際。於涅槃中求無住處異於凡夫及二乘。故一正行言通上菩提及下涅槃。或無住涅槃亦名菩提。菩提斷亦名菩提故偏問之。故下答雲。依於法界行菩提法答菩提正行。修平等行答無住涅槃因。生死涅槃俱平等無欣厭故。若不行此二行即不證二果。故下雲。若如是者凡夫之人應見真諦得於無上安樂涅槃。乃至雲。即執著未得解脫煩惱繫縛即不證阿耨菩提。此俱返顯。又解。行菩提正行所謂悲智。由智故得如此如是智性智相。合斷智德名為法身離生死。由悲故得應化身。即是恩德為生說法離涅槃。修智故益自。修悲故益他。此釋順前三身品無住涅槃。又行有四。謂信般若。大定。大悲。四行能除不信著我畏苦捨心四種重障。即能為佛淨我樂常四德之因。初二煩惱障後二所知障。由信及智離生死。由悲離涅槃。定為二因。彰二俱勝故偏問之。菩提涅槃各有四德。四障能礙故。   經。佛告善女天依於法界行菩提法修平等行。   贊曰。世尊為說習學之方。於中分三。初標宗略釋。次善女天雲何五蘊下法喻廣明。後善女天若善男子下結勸修學。初中復五。一標。二徵。三釋。四結。五通。此初標也。依於法界舉前空性所觀之境。辨中邊雲。即此中說所知空性。由無變義說為真如。真性常如無轉變故。乃至雲。由聖法因義說為法界。以一切聖法緣此生故。此中界言即是因義。問。準攝大乘及成唯識論即以第八為一切法因。阿毘達磨經雲。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何故中邊說真如理為諸法因。答。約流轉還滅依即說第八識是一切法因。持彼種故。若約迷悟依即說真如性故。勝鬘經雲。如來藏為依為持為建立。寶性論中即依此義說真如理。為無始時來界等。問。既迷悟依通生染淨。雲何中邊論雲聖法因義說為法界。答。不說唯言故無有失。又復染法不由證如始得生。若諸聖法因根本智之所引生。無分別智必證如起。是故偏說為聖法因。此增上緣因。非親因緣。今此雲依是所緣因。於是境聲。緣勝義諦行菩提法。以法界性非生死涅槃。離二相故。故亦非非生死涅槃。不離二故。如是見於諸佛菩提亦非生死涅槃。菩提即三身。三身非生死涅槃。作如是觀修菩提法即是修平等行。故十八空論雲。化身非生死涅槃。何以故。生死皆是妄想顛倒不過苦集故。化身不爾。依法應生(法者法身應者應身)體非顛倒。復能除眾生顛倒故非生死。非涅槃者有始終故非生死故非顛倒。非涅槃故非真實。又雲。法身與彼應身亦不即不離故。十八空論問雲。若法身不離應身有何過失。答曰。若爾一人得佛餘應同得。以一切人不同得故知法身有不即應身義。此意法身一切眾生平等共有。體是其一。與應身一故一得應身應一切得。體無別故。既不如是明知法身有不即應身義。論雲。又亦不離應身。何以故。法身無異常不離三世諸佛功德故。若能如此體解法應離不離義。即除決定離不離執。依不離道理而修諸行故。能證得應身之果。化身亦爾。此意法身與應化身不即不離。應化與法身亦不即不離。亦如真如。作如是觀而修菩提名平等行。知果既然修行亦爾。不即生死涅槃成無住道。即七大性中方便大性。   經。雲何依於法界行菩提法修平等行。   贊曰。徵也。真如是常。菩提行等無常。常無常生死涅槃有體無體體相各異。雲何依法界行菩提法修平等。此意約彼執情執一向異而假徵之。   經。謂於五蘊能現法界法界即是五蘊五蘊不可說非五蘊亦不可說。   贊曰。第三釋。此約不離不即答。初雲。謂於五蘊能現法界。法界即是五蘊。此不離義。謂於者指斥標舉發端之義。即於五蘊能現法界。法界即現五蘊。此有二。一雲。依遍計所執相無自性及所顯空性故說五蘊能現法界。法界即是五蘊故。般若心經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空性即如故。解深密經及瑜伽論雲。於第二時唯為發趣修大乘者。於一切法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以隱密相轉正法輪。十八空論亦云。故知分別無相依他無生名真實性。真實體無。無體故無相。無相故無生。無生故無滅。無滅故寂靜。寂靜故名自性涅槃。辨中邊論亦云。無二謂無所取能取。有無謂有二取之無性。此意所能取無。即所取五蘊及能取心俱遍計故體無。無之性體即是如故。雲五蘊能現法界。法界是五蘊性亦名五蘊。故雲法界即五蘊真如。由此道理遍計所執五蘊體無亦不可說。二無之性體非積聚名非五蘊。性離言故亦不可說。此除遍計。以證真而修行說二雲依他中唯有圓成圓成中唯有依他。雲五蘊能現法界法界即是五蘊。約不離義雲是五蘊。故中邊論雲。即虛妄分別中有空性故。及空性中有虛妄分別故是即契中道。空性即法界。雖雲不離不可言一異。若此法界與五蘊一亦不可說。若此法性非五蘊者此意說異。亦不可說。俱是遍計無自性故不可說故。中邊雲。若異應成法性異法。便違聖說。如苦等性。若一應非淨智境。亦非共相。此即顯空如與虛妄分別。依此離一異相。雲不可說。或復二性俱非言境名不可說。故成唯識論雲。真謂自性假智及詮俱非境故。既非言說又非決定一向一異。故非生死涅槃別。所以雲平等。雖別言五蘊意約三身令求修行。即五修中依止自在修也。然約不一異釋順中邊十八空論。依此經文即通二解。然依重詰為通釋文即不一異為勝。前徵後詰。依影顯說。即通說勝。   經。何以故。   贊曰。詰也。何所以故法界亦五蘊不可說。非五蘊亦不可說。   經。若法界是五蘊即是斷見若離五蘊即是常見。   贊曰。通也。有三。初釋不得言一異。次出不得所由。後結。此初。若法界即五蘊約遍計說。彼是無故即是斷見。若離五蘊別見法性即是常見。又法界即五蘊約依他說。二乘得無餘時法界同斷。即是斷見。或隨有為真如有滅故說為斷。若離五蘊別見法性即是常見。以法性體與彼遍計依他二性非定一異。言定一異俱是遍計。不離斷常。問。真如非常見為常者名為常見。真如是常見之為常。稱境而知何名常見。答。言常無常此隨言詮。是分別見。談其法體非常無常。如言執常。故是常見。又復正違無分別智。此意欲令離分別執亡相方修。若執為常違此正智。以其法性離有無一異常斷相故。不障後得智離執觀如以為常也。此中即離應可立量雲。法界應有斷。斷者滅義。因雲。即五蘊故猶如五蘊。又若離五蘊即是常見者。即難依他應是常名為常見。以蘊非蘊中隨一攝故。猶如法界。然此不為破他故不立量。復違教過。以教不許五蘊常故。但可顯雲應是常見。然觀經文但明法界與五蘊體非定一異。若定一異法界體應是斷是常。   經。離於二相不著二邊不可見過所見無名無相。   贊曰。出不得言一異之所以。離於二相離常無常有無生滅此等二相故。不著二邊遠離增減。我法二不有離增。空性如不無離減。不可見非五識境。過所見超於意識虛計度境。無名離能詮。無相離所詮。   經。是則名為說於法界。   贊曰。結也。由離二相等故不可說與蘊一異。是則名為說法界體法界體既離此等相修行時如法界相。   經。善女天雲何五蘊能現法界如是五蘊不從因緣生。   贊曰。次下法喻廣明。意就法界離於八不。故依五蘊能現法界。初且舉不生明。次例不滅等。文分為四。初法。次善女天譬如鼓聲下喻說。三若不可生下例餘七不。四故知五蘊非有非無下總結成。初法說中分三。初假徵起前。二標宗。三釋所以。此初二也。標宗意說五蘊不生破遍計執。依遍計無即能現法界。故五蘊與法界不一異等。   經。何以故。   贊曰。下釋所以。初假設外徵。何所以故不從因生。此假作執因中有果論及去來實有論徵。執有果論者意說。因中已有果竟。但從緣生或從緣顯。若如穀種。因中先無其果而後生穀亦應生豆等。彼此本無從因生故。若爾即應從於一因生一切果。是故因中定已有果。但緣生顯。何所以故不從因緣生。若去來實有論徵意。三世法有。然未來世有生能生應生之法。若無生生不至現在。何所以故雲不從因緣生。   經。若從因緣生者為已生故生為未生故生。   贊曰。正釋。初總牒。二為已生故生下開徵。三若已生生者下別非。四無名無相已下結成五蘊能現法界。此初二也。此開徵意雲。為諸法生已更待生等因為能生。為諸法未生待生等因為能生。   經。若已生生者何用因緣。   贊曰。別非。此非初已生。若法未生可待因生果既生已。何用生等為因緣生。故十二門論頌雲。此生若未生雲何能自生。若生已自生已生何用生。初二句破未生生。後兩句破已生生。此破去來實有。論釋雲。若謂生已而生。生已即是生。何須更生。生已更無生。作已更無作。此意生已更無生者直責。作已更無作舉喻例破。如所作事了而更不作。既體生已何更生生。此難破大生及小生。例所生法爾。又解。亦破所生法。又頌雲。先有即不生。先無亦不生。有無亦不生誰當有生者。此破因中有果論。初句破先有果但用因生。第二三句設破先無及俱有無用因生。第四句結不用因生。故所生亦無。此意本無今有。有即名生。果既因中先有即應名生。此既已生何用因生。故釋雲。若果因中先有而生是則無窮。   經。若未生生者不可得生。   贊曰。此非未生生。初立宗。何故下舉因。十二門論雲。若未生而生未生名未有。雲何能自生。此意因緣未生即體是無。無自不能生何能生他。此破去來實有論。彼論復雲。復次若因中無果而果生諸因相即不成。何以故。諸因若無法何能作何能成。若無作無成雲何名為因。此意言因必須對果。果既無體對誰名能作能成。既無能作能成何得名因。   經。何以故。   贊曰。將欲舉因。先假徵之。   經。未生諸法即是非有。   贊曰。舉因也。   經。無名無相非校量譬喻之所能及。   贊曰。結成五蘊能現法界。以非有即法空。非校量譬喻之所能及者。無比量能立令生。   經。非是因緣之所生故。   贊曰。結也。雙結前二。若已生法亦非是因緣生。若未生生者亦非是因緣之所生。故既非因緣生。即無名無相譬所不及。此即法界故。法界與遍計及依他性俱不一異言無名無相。亦應雲不生不滅。乃至自性涅槃但顯略爾。此中比量若已生法應不待因生。體已生故。如過去等。若未生法應立宗雲。諸未生法應不可得生宗。以非有故因。無名無相故亦得是因。諸非有者皆不可得生。如兔角等。諸無名相者皆不可得生。如真如等。又十二門論雲。若不生法生一切不生法皆應生。一切凡夫未生阿耨菩提皆應生。又不壞法阿羅漢煩惱不生而生。此說不退法羅漢應起煩惱。又雲。兔馬等角不生而生。是事不然。是故不應說不生而生。顯揚論第九.瑜伽論第六。及廣百論第四等皆悉有破。恐煩不引。此上破妄。即依遍計五蘊即現法界。未說依他下喻及合方顯依他能現法界。   經。善女天譬如鼓聲依木依皮及桴手等故得出聲。   贊曰。第二喻說。文中有二。初喻依他假有。次顯遍計是無。此初也。有二。初明依他有。次顯能現法界。此依他假有也。因緣如幻。但假合生。   經。如是鼓聲過去亦空未來亦空現在亦空。   贊曰。顯五蘊能現法性。既是緣生非定實有。過去已滅未來未生現在不住。故皆是空。空即法界。故無著菩薩般若論中。說夢電雲喻三世法。名修出離。出離即涅槃。以無生滅故。瑜伽第六三世各有十二相故不可說有。廣如彼說。   經。何以故是鼓音聲不從木生不從皮生乃桴手生不於三世生是則不生。   贊曰。次顯遍計是無。初徵次辨後結。中論雲。諸法不自生。自無作用故。亦不從他生他無作用故。亦不從共生共無作用故。非不從二生。雖無作用緣而有功德緣可得。此破執有實作用。今此亦爾。聲不從木生等無作用故。不從皮桴手生亦爾。不於三世生者。過去生已滅未來無不生。現世自已生故非三世生。是則不生此結也。此意既不生即顯法界。文如前引。   經。若不可生則不可滅若不可滅無所從來若無所從來亦無所去若無所去則非常非斷若非常非斷則不一不異。   贊曰。三例餘不滅等七不明。顯法界有二。初例後釋難。遍計所執體性是無。如石女兒。先自現不生如何有過滅。亦不從未來因來。既是無來何有謝過去。既不從未來來亦無謝過去。說誰為常斷。既無常斷說誰與諸法為一異。故不一異等約遍計無。與法界不一異。不異故遍計即能現法界。不一故法界即離斷常等。或不一故遍計所執即離斷常等。約依他聲與木皮等亦復如是。聲與皮等一應當聞四聲。應聞木皮桴手。以體一故。如聲若與皮等異應不從起。但假和合不可言一異。餘亦準知。聲依木等起不得說一異。蘊依法界生。與彼不一異。既是不異故依五蘊即現法界。以不一故法界無生滅等。   經。何以故。   贊曰。下第二釋難。但釋不一異有二。一釋不一難。二釋不異難。初釋不一難中有四。初段徵。二卻詰。三出過。四結成不一。此初也。   經。此若是一則不異法界。   贊曰。卻詰是一。   經。若如是者凡夫之人應見真諦得於無上安樂涅槃。   贊曰。出過。若法界與五蘊一。如是者即凡夫見五蘊時應見真諦。以五蘊即是真如故。若許爾者凡夫應得無上安樂。無上安樂即大涅槃。此亦同阿毘達磨經。境離識有凡夫自應成無倒智。以見實故。既不成智。明離識無。   經。既不如是故知不一。   贊曰。結成不一。既不如是成聖得安樂涅槃。故知法界與五蘊不一。同十八空論難應與如一。   經。若言異者。   贊曰。下釋不異難。亦有四。初牒徵。二詰責。三出過。四結成。此初也。此難不一異。同解深密第一.瑜伽論七十五。恐煩不引。   經。一切諸佛菩薩行相即是執著未得解脫煩惱繫縛。   贊曰。二詰責有三。一應是執著。二應未證涅槃。三應未離縛。以如前說不離斷常見故。是執著等。   經。即不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贊曰。出過。以有前三過諸佛現應不證。菩薩當應不證。以有執有煩惱故。   經。何以故一切聖人於行非行同真實性是故不異。   贊曰。下結成不異。初假徵。何所以故不得法界與五蘊異。成雲。一切聖人於行即五蘊。非行即法界見。同真實性離一異相。是故不異者結。   經。故知五蘊非有非無不從因緣生非無因緣生。   贊曰。下例結成有二。初結成非生。次是聖所知下結成前無名無相等。此結非生以例餘不滅等。成無名相即總成前八不俱無名相等。又結非生中亦結成前。初略標宗中遠離二相雲非有非無。或此結前已生未生雲非有非無。或此非有無通結八不。以非有無故。所以非生滅等。五蘊真性不從因緣生。或遍計所執自性五蘊不從因緣生。依他五蘊非無因緣生。故知八不或約真如或就遍計。非依他起。設依依他說其八不。亦約遍計說。   經。是聖所知非餘境故亦非言說之所能及無名無相無因無緣亦無譬喻始終寂靜本來自空。   贊曰。結成前無名相等。是聖所知非餘境成前非校量之所能及。亦非言說等成前無名無相。無因無緣成前非是因緣之所生故。亦非譬喻成前非譬喻之所能及。始終寂靜等結成五蘊能現法界。準此文言。始終寂靜等前亦合有。以顯略故。或始終寂靜本來自空成前喻中如是鼓聲三世俱空。前釋為勝。喻及結成顯法說故。即解深密經雲。說一切法本來寂靜自性涅槃之義。   經。是故五蘊能現法界。   下結。   經。善女天若善男子善女人欲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異真異俗難可思量於凡聖境體非一異不捨於俗不離於真依於法界行菩提行。   贊曰。佛教習學之方中第三結勸修學。非住涅槃故異真。非住生死故異俗。或四智菩提及菩提斷。非即真如故異真。非即生死故異俗。前依無住修後依稱理修。此深行相難以分別尋伺之可思量。凡夫所見五蘊不離真如。聖者所見真如不離五蘊雲不異。蘊如性別雲不一。或聖見五蘊如幻。凡見為實雲不一。同緣五蘊雲不異。或凡見蘊如為一為異。聖見蘊如非一非異。俱因緣見解別雲非一異。此中雲凡。二乘亦是猶有一分異生性故。由二乘人見五蘊與法界異故。一向厭生死而求涅槃。凡夫見異故一向怖涅槃而住生死。菩薩見於五蘊法界體非一異。故不捨俗不離於真。由得此平等法界理不怖生死不樂涅槃。為此能修大悲大智二利妙行問行菩提行也。準無著菩薩般若經論解攝取無住涅槃。雲如所通達故。此意說如是所通達。如現在生死非生死迫。如在涅槃非涅槃拘。如是諸法之真體性故能依修行。亦復如是住生死非苦迫。住涅槃非樂拘。故不住生死涅槃。不同二乘及以凡夫不證如故各住一邊。準此由如非住於二。如如而證名無住涅槃。何故此間即說五蘊與如體非一異依此而修名不住行耶。答。彼此不違。此中明如與蘊不一即不住生死。非苦拘義。若如與蘊一即住生死而為苦拘。由如不異即不住涅槃。非涅槃拘義。故亦相似。   經。爾時世尊作是語已時善女天踴躍歡喜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一心頂禮而白佛言世尊如上所說菩提正行我今當學。   贊曰。第三天女領悟奉依修學。文分為六。一天女喜悟修行。二梵王請問修相。三梵王讚悟深法。四世尊印述勝益。五梵王領悟慶喜。六世尊與天授記成梵慶喜。初也。有五。一結所說。二明喜悟。三致虔敬。四領所聞。五依修學。文段可知。   經。是時索訶世界主大梵天王於大眾中問如意寶光耀善女天曰此菩提行難可修行汝今雲何於菩提行而得自在。   贊曰。梵王請問修相有四。一問如何觀解自在。二問如何修菩提行。二問依何而起修說。四問得益多少。初中一問二答。此初問也。文有二。一能請人。索訶此雲堪忍界。即生死於中多怨難。菩薩能忍。梵王者或雲初靜慮王。或是第四靜慮王。大千主故。二所請主。正申問。此菩提行離四句絕八非。非語詮斷思慮。非真非俗。二乘不知凡夫不測難可解知。汝今雲何於菩提行智觀自在。   經。爾時善女天答梵王曰大梵王如佛所說實是甚深一切異生不解其義是聖境界微妙難知。   贊曰。下答有四。初印難知。二請明證。三得祥瑞。四轉女身。此初也。   經。若使我今依於此法得安樂住是實語者。   贊曰。請明證。初明如實解。次立誓願。此明實解。於此深理得自在智。非諸煩惱相用所動名為安樂。依此正觀名住。   經。願令一切五濁惡世無量無數無邊眾生皆得金色三十二相非男非女坐寶蓮華受無量樂雨天妙華諸天音樂不鼓自鳴一切供養皆悉具足。   贊曰。立誓願。表解凡聖不一異故願成金色等。或表同順真當得成佛請現金色等。表解無男女相故請現非男女。或表雖當成佛非男女現男女身故願現非男非女。表出生死淤泥表解非染淨願現坐蓮華。表因此解必當證得菩提涅槃二安樂願受無量樂。表能行因亦能教他行因故願雨華。表能任運為他說法願不鼓自鳴。表智證境為法行供故願一切供養皆悉具足。   經。時善女天說是語已一切五濁惡世所有眾生皆悉金色具大人相非男非女坐寶蓮華受無量樂猶如他化自在天宮無諸惡道寶樹行列七寶蓮華遍滿世界又雨七寶上妙天華作天妓樂。   贊曰。得祥瑞。以解稱真所願當遂。故願所現皆得隨心具七支戒。願得寶樹行列修七聖財。能出生死得七寶蓮華。雖出生死而不捨利生故遍法界。或稱真理無限而修。故華遍法界。   經。如意寶光耀善女天即轉女身作梵天身。   贊曰。轉女身。此自證成無定異相。故女成男。   經。時大梵王問如意寶光耀菩薩言仁者如何行菩提行。   贊曰。問如何證菩提行。此問行行之時作何行解。初問後答。此問也。   經。答言梵王若水中月行菩提行我亦行菩提行若夢中行菩提行我亦行菩提行若陽焰行菩提行我亦行菩提行若谷響行菩提行我亦行菩提行。   贊曰。答也。行相難知舉喻以顯。此有四喻。一水月喻。喻無外境而定心所行境得成。如水為緣雖水中無月有月影起。我今亦爾。從定願心現諸境界。雖無實身等為利眾生而似身境生。月影既不行我身亦不行。此除遍計性。謂定所取境離心實有故舉水月喻。雖無月境而似月生。二夢境喻。喻無心外愛憎之境而有愛憎境增生。如雖受彼三界六道愛非愛身行菩提行如夢所見。愛非愛身行菩提行不取為真。三陽焰喻。能取心心所迷亂故緣所取境。雖非是實而有似境生。非真實有。菩薩以無分別智於三輪境應如是知。無有真實。四谷響喻。所起語業化眾生時如谷響聲。谷實無聲但自出聲似彼谷響。故知菩薩為他說法觀如谷聲。由他緣現但似谷聲。說法利生實非出聲為他說法。如是行菩提行如無性攝大乘第四說。如經所說。於依他起自性說幻等喻。於依他起自性為除他虛妄疑故。雲何無義而有實取諸三摩地所行境轉。為除此疑說水月喻。雲何無義有愛非愛受用差別性。為除此疑說所夢喻。雲何無義心心法轉。為除此疑說陽炎喻。雲何無義種種戲論言說而轉。為除此疑說谷響喻。如次配四。彼論更有四喻。此經文無。不須具引。大莊嚴論第四八喻大意相似。何故無餘。略故無也。又釋。此中除有無相執。似幻不無故。辨中邊論頌雲。於不動無倒謂知義非有非無如幻等。有無不動故。釋雲。前說諸義離有離無。此如幻等非有無故。謂如幻作諸象馬等。彼非實有象馬等性。亦非全無。亂識似彼諸象馬等而顯現故。如是諸義無如現似所取能取定實有性。亦非全無。亂識似彼所取能取而顯現故。此中意說。如水中月非實月性故。非有而有似現故不無。我行菩提行亦如是。因緣和合假故非有。然有假和合相故不無。五蘊不有故能現法界。不無故。法界即五蘊。即前所說得安樂住者不動不為有無動故。但總相喻離有無相不別配蘊。又依見覺知聞如次喻四所取境界性離有無。準下問答約見聞辨故。   經。時大梵王聞此說已白菩薩言仁依何義而說此語。   贊曰。第三問依何道理如是而說。前問問修此問問說。或前問答自行修說但且說修。此後問答為他說修起說但且問說。前後互影二利各具。於中有四。一問二答三難四通。此問依何道理能離有無而起修說。或問。既如水月等非實有者依何修說。   經。答言梵王無有一法是實相者但由因緣而得成故。   贊曰。答也。依因緣道理。由假因緣故離有無。如因淨水有月影生故不無。非如所現真實之月故不有。餘準此知。如水月等無有一法是實有相者。但依假因緣故得修說。   經。梵王言若如是者諸凡夫人皆悉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贊曰。三設難也。若由因緣假合之法能修說者。諸凡夫人皆因假成。悉應得菩提。此意若有實能修之者可有得不得既皆假有。凡亦應得。如維摩詰以真如門令一切皆得記。此以因緣門難應皆作佛。   經。答言仁以何意而作是說。   贊曰。為通有三。初總非。次通釋。後梵王是諸聖人下結成。或分為二。初總非。次通釋。釋中有四。法喻合結。今且依初科。此初也。   經。愚癡人異智慧人異菩提異非菩提異解脫異非解脫異。   贊曰。為通有三。初法。次喻。後梵王愚癡異生下合法中有二。初凡夫執有無異。故不成佛。次聖者知不異故得菩提。此初。即執愚智等或定一異。此雖言異亦應有一。有無生滅等不了實無因緣心有。不稱境知不得作佛。菩薩翻此。故作佛。或依俗諦即有愚智能行異。菩提非菩提即善不善因異。解脫非解脫果異。   經。梵王如是諸法平等無異於此法異真如不異無有中間而可執著無增無減。   贊曰。聖者了知有無愚智等皆非定異。以於此中法界真如等法平等故皆不定異。無有中間者。諸法非定異非定一非亦一亦異。不言非一影第二句說。第三句名無中間不說第四句。但是遮三更無別法。此一異等皆不可執。如水月無實離增執。如似有月離減執。由稱境知故得作佛。此或第一義即不異。然準下喻據愚智解別。   經。梵王譬如幻師及幻弟子善解幻術於四衢道取諸沙土草木葉等聚在一處作諸幻術使人睹見象眾馬眾車兵等眾七寶之聚種種倉庫。   贊曰。舉喻也。有三。初緣生幻境喻。次愚人執實喻。後智者知幻喻。此初也。於中有六。一幻主。二幻資。三幻處。四幻緣。五起幻。六幻相。譬如幻師喻八識心王幻主。及弟子者喻心所幻資。善解幻術能了別境總別等相能變起用。於四衢道喻四諦幻處。取諸草等即是名色幻緣。聚在一處或隨起依苦集等處。作諸幻術者此起幻因緣業力起種種事業不同。使人睹象馬等者幻相。初喻四生內處。七寶之聚喻外境。又釋。幻師喻第八識。幻弟子喻餘七轉識。依第八起故。故經論雲識如幻事。衢道喻四識住。故八十六雲。有取之識依四識住發起種種自體隨轉。相似法故沙土草木喻種子識。隨在一處者喻隨於一識住及四識住。作諸幻術者喻四緣力能起五蘊。又釋。幻師是佛弟子菩薩僧等。四衢道者在四生處。解幻術巧方便智。取諸沙土等隨彼機緣所樂之法。隨在一處隨所受根熟生處見象等為現身。七寶等為說法。準下合意此釋為好。餘同前解。   經。若有眾生愚癡無智不能思惟不知幻本。   贊曰。下愚人執實喻有三。初不知幻本喻。次初見執實喻。後終亦不思喻。初也。言幻本者幻人幻緣皆名為本。喻無智故不知五蘊從緣假生。   經。若見若聞作是思惟我所見聞象馬等眾此是實有餘皆虛妄。   贊曰。次初見執實喻。不知假。隨所見聞分別妄執將為實有。言空無我等皆虛妄無。不離有無增減之執。   經。於後更不審察思惟。   贊曰。後終亦不思喻。亦不審觀思量惟忖名義皆假虛妄緣生。   經。有智之人則不如是了於幻本。   贊曰。後智者了達喻。文有其二。初自能了知喻。後隨為他說喻。初文亦有二。初了知幻本喻。了從緣生非定有空。   經。若見若聞作如是念如我所見象馬等眾非是真實。   贊曰。次初不執實喻。喻見諦理無漏智人初知實無離於有執。後審思所以假有實無。初也。知無象馬等實用除增益執。   經。唯有幻事惑人眼目妄謂象等及諸倉庫有名無實如我見聞不執為實。   贊曰。審思所以假有實無。幻象馬等但惑愚人眼耳。聞象等名見象等形執妄謂實。實但假名。無如自性如我我所。隨所見聞不執為實。離有無執。   經。後時思惟知其虛妄。   贊曰。後思不實喻。思實無離增執。了為無為非如名言有實自體。   經。是故智者了一切法皆無實體但隨世俗如見如聞表宣其事思惟諦理則不如是復由假說顯實義故。   贊曰。隨為他說喻。又但隨世俗所見所聞假說名言表宣其事。表宣是能詮。其事是所詮。世俗有二。一執情世俗。二諸聖智者假設世俗。此喻聖智者隨俗言說。有二。一隨世俗言說明俗。二隨世俗言說明真。且隨世俗雲如見聞表宣其事思惟諦理即不如是。諦謂實也。思惟實理無如所說。復但隨俗方便假起言說。為彰第一真實義。故無分別智證入諦理即不如是。心言絕故。此了俗有真諦中無。   經。梵王愚癡異生未得出世聖慧之眼未知一切諸法真如不可說故。   贊曰。下合喻。初合愚人不了喻有二。初合不了幻本喻。後合初見執實喻。言愚癡異生者為簡大乘見道已前。雖是異生能分作唯識觀等了知幻等。亦是未得出世本後二空慧眼。故今簡卻二乘。雖得生空慧眼了人我無。然未能得出世法空慧眼故不了法我無。不知一切法之真如性離諸相不可說。故不了幻本。據全無者說愚癡異生。或可。有分異生性故即此愚癡異生所攝故。成唯識論雲。凡謂無性愚謂趣寂。   經。是諸凡愚若見若聞行非行法如是思惟便生執著謂以為實。   贊曰。合初見執實喻。初合執有。後合不了無。初也。若見若聞行謂有為。非行謂無為。便生執實合初遇境時。如是思惟便生執實合後不能審察。   經。於第一義不能了知諸法真如是不可說。   贊曰。合不了無。由其無智不了第一義。不證如故不知諸法性不可說。如言執實不知實無。   經。是諸聖人若見若聞行非行法隨其力能不生執著以為實有。   贊曰。合智者了達喻。初合自了達喻。後合為他假說喻。初中亦三。初合不執實有喻。次合了知幻本喻。後合後思假有喻。初也。若見若聞說為無為隨勝解力能。初地已上隨位證智力能不生執實。   經。了知一切無實行法無實非行法但妄思量。   贊曰。合了知幻本喻。知從幻者業煩惱緣或二乘者法執之情。妄思度起無如名言有實有為行法。無如名言有實無為非行法。   經。行非行相唯有名字無有實體。   贊曰。合後思假有喻。唯有世俗名言說之為有。無有如彼所說實體真實是有。   經。是諸聖人隨世俗說為欲令他知真實義。   贊曰。合為他假說喻。隨世俗名言說為無為。為欲令他知為無為真實之義。或欲令證真第一義。非不見如。能了行故。   經。如是梵王是諸聖人以聖智見了法真如不可說故行非行法亦復如是。   贊曰。第三段結成有二。初結知真實無。後結隨俗說有。初也。聖人以無分別智了一切法本真如性皆離言故不可言說。知彼所說為無為法亦但名言無有實體。非無離言行非行法。但除其病不除法故。   經。令他證知故說種種世俗名言。   贊曰。結隨俗說有。亦是寄詮以顯諸法。意令他證為無為法捨凡成聖。隨於世俗說蘊處界等種種世俗名言。此意結成喻言無有一法是實相者但由因緣而得成立。上來多隨自識起幻凡夫解別。若依第三解譬喻者準義可知。準此結文第三解勝。又本問。如何修行依何而說。因此設難。法喻合結應只為彼。故第三解勝。   經。時大梵王問如意寶光耀菩薩言有幾眾生能解如是甚深正法。   贊曰。第四問得益多少。於中有四。一問。二答。三難。四通。初問也。此意梵王雖解眾樂能知。依眾執情實生為問。寄除執實令生知幻。而能起修。   經。答言梵王有眾幻人心心數法能解如是甚深正法。   贊曰。二答也。有者簡持義。一切眾生有能知依他起性心心數法如幻人等。則能解此甚深之法。若無大性不能如是。此意能知遍計是無。如幻非實人若似人相似心心數依他幻有。即悟唯識證圓成性。此依漸入三性道理。初了遍計次悟依他後證圓實。如有頌言。於繩起蛇覺見繩了義無。證見彼分時知如蛇智亂。或可。寄執實眾生問。此答。實生如眾幻人無有實人說此解者。欲顯能聞法人尚自非有如何得解法。如無垢稱經舍利子問天女雲。汝於此沒當生何處。答雲。如來所化當所生處。我當生彼。舍利子言。如來所化無沒無生。雲何答得言當所生處。天女雲。諸法有情應知亦爾。無沒無生雲何問我當生何所。   經。梵王曰此幻化人體是非有此之心數從何而生。   贊曰。三難也。依俗執情幻定非有。能證心心法從何事生。非石女兒有心能證。此依執無難。寄除無見。   經。答曰若知法界不有不無如是眾生能解深義。   贊曰。為通。若定執有無則不能悟知真如法界。雙離有無行平等行。此等能悟從緣生。故如幻有無實性故說是無。不如言說定實有無。如是眾生能解深義。此即令除有無一異常斷等執行菩提行。   經。爾時梵王白佛言世尊是如意寶光耀菩薩不可思議通達如是甚深之義。   贊曰。第三梵王讚悟深法。   經。佛言如是如是梵王如汝所言此如意寶光耀已教汝等發心修學無生忍法。   贊曰。第四世尊印述勝益。言如是者印梵王言。已教汝等者述得勝益。即慶讚也。   經。是時大梵天王與諸梵眾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合掌恭敬頂禮如意寶光耀菩薩足。   贊曰。第五梵王領悟歡喜有二。初知是勝人改容虔敬。後慶自所聞。初也。   經。作如是言希有希有我等今日幸遇大士得聞正法。   贊曰。慶自所聞。一讚成勝德。二讚能利他。故重言希有。又得遇故聞法故重言希有。   經。爾時世尊告梵王言是如意寶光耀於未來世當得作佛號寶焰吉祥藏如來應正遍知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贊曰。第六世尊與天授記成梵慶喜。號寶焰者以聞金光明經故。又悟諸法陽炎故。吉祥者於一切時能與眾生作吉祥者。藏者包含義。吉祥無量具足功德。無有盡時雲吉祥藏。文相可知。   經。說是品時有三千億菩薩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   贊曰。第四大段明時眾聞經得益多少有三。初明十地得不退益。次明十迴得見道益。後明十住得不退益。初也。不退有四。此行不退。入第八地相用煩惱不能動故。   經。八千億天子無量無數國王臣民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贊曰。得見道益。天通欲色。顯揚論雲極戚非惡趣。極忻非上二者。據彼頓悟者說。不障色界迴心入見。又約二乘說。非據大乘。瑜伽八十三釋遠塵離垢雲。又復塵者所謂我慢及所斷一切煩惱。垢謂上品所有粗重。法者謂於自相共相所住法中。法眼者謂如實現證。唯有法慧。言得法者謂隨證得沙門果故。此隨得言顯得不定。一超次不定。二通三乘。有不得果。故說隨言。遠塵是真見無間道說斷見所斷煩惱故。離垢相見解脫道說離粗重。若以種子名粗重者即俱在無間。現種別說。若據習氣亦通相見。說得果故。大莊嚴論第七文雖少別意同瑜伽。若雜集論言。諸法忍能遠塵諸法智能離垢者據隨轉門。真見道中不別觀諦故。或通三乘隨。放法說。亦不相違。   經。爾時會中有五十億苾芻行菩薩行欲退菩提心。   贊曰。後明十住得不退益有二。初得因益不退進修。後得果益因滿授記。前文有四。一先欲退心。二由聞住意。三復得勝進。四迴向菩提。初也。有五。一所益處。二所益數。三所益人。四所修行。五先欲退。欲退有二種。一已得退。二未得退。初在地前後在前七地。已得有二。一得勝解。二得證法。得勝解有二。一信二行。初信退在十信之中第五心前後。行退在第六住已前。信不退不退起邪見。行不退不退向二乘。然仁王般若雲。十千劫中行菩薩道。隨風東西或進或退者。據信及行通相而說。劫有大小不同。淨行優婆塞戒經經六十劫行。舍利退大者據大劫說。   經。聞如意寶光耀菩薩說是法時皆得堅固不可思議滿足上願。   贊曰。由聞住意大菩提果名不可思議。由住不退必定得故。滿足上願。上願即求大菩提願。通自他利。   經。更復發起菩提之心各自脫衣供養菩薩重發無上勝進之心作如是願願令我等功德善根悉皆不退。   贊曰。後得勝進有四。一重願求菩提。二修供養。三復願修勝行。四如是願下願得不復退。   經。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贊曰。四迴向也。上得因益。   經。梵王是諸苾芻依此功德如說修行過九十大劫當得解悟出離生死。   贊曰。後得果益有二。初得至初地。後爾時世尊下得極當記。初也。依聞此經及重發心修行功德。更復如說修行過九十大劫。當得無漏二空解悟出分段生死名離生死。依此功德更如說行至迴向位。故言過九十大劫。以十迴向中修行之時各經十劫。如淨行優婆塞戒經說。   經。爾時世尊即為授記汝諸苾芻過三十阿僧祇劫當得作佛劫名難勝光王國名無垢光。   贊曰。授當果記有六。一時節過三十僧祇者。依梁攝論。十地各三祇過十地數三十祇。二劫名三國名。   經。同時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同一號名願莊嚴間飾王十號具足。   贊曰。四成佛時。雲同時。五所得果謂無上菩提。六佛名號。問。無處無容同時同處有二如來如何。五十億同時得作佛。答。約化佛土說二不俱。亦約現相不得同時。據他用土及應合作則說同時。又或國劫名字雖同。據方器界各別得同時作佛。   經。梵王是金光明微妙經典若正聞持有大威力。   贊曰。第五大段校量。明勝勸令受行。文分為三。初標勝。次校量。後勸學。初也。   經。假使有人於百千大劫行六波羅蜜無有方便。   贊曰。次校量。初校量勝。次勸持學。就初又三。一舉劣度。二明持經。三正校量。初也。雖行六度無二方便。謂拔濟迴向。此經令修發願迴向。又此經明無住方便故。問。若不迴向何得名度。非七最勝所攝受故各據餘攝受說。或相似六度。   經。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書寫如是金光明經半月半月專心讀誦是功德聚於前功德百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贊曰。餘二文。法行有十。且舉書寫讀誦三行據處中說。供養施他劣。思惟修習等勝。故略不舉。   經。梵王是故我今令汝修學憶念受持為他廣說。   贊曰。第二勸學有三。初勸。   經。何以故。   贊曰。徵。   經。我於往昔行菩薩道時猶如勇士入於戰陣不惜身命流通如是微妙經王受持讀誦為他解說。   贊曰。釋也。有三。初法次喻後合。初法也。行三精進。加行攝善利樂。依四法行流通此經。猶如勇士故。遺教經雲。譬如著鎧入陣則無所畏。   經。梵王譬如轉輪聖王若王在世七寶不滅王若命終所有七寶自然滅盡。   贊曰。喻七寶喻七聖財或喻七覺分。如大莊嚴論第十雲。念似輪寶降未伏國。未伏境界念能伏故。擇似象寶。諸國勍敵象能降故。分別勝怨擇能破故。進似馬寶。大地闊邊馬速窮故。真如極際進速覺故。喜似珠寶。珠光燭幽。王歡極故。法明破闇。心喜滿故。倚似女寶。王受快樂。女摩觸故。智脫障慳。倚息惡故。定似藏臣。王有所須從臣出故。智有所用從定生故。捨似兵臣。棄弱取強隨王無倦。菩薩修行棄惡取善。隨無分別智無功用故。此經如王。功德如寶。   經。梵王是金光明微妙經王若現在世無上法寶悉皆不滅若無是經隨處隱沒。   贊曰。合也。無上法寶即七寶財。或七覺分或一切功德即是經義。如綖貫華如經持緯。能詮勝教顯生功德故。經無亦無法。   經。是故應當於此經王專心聽聞受持讀誦為他解說勸令書寫行精進波羅蜜不惜身命不憚疲勞功德中勝我諸弟子應當如是精勤修學。   下勸學有三。初於經起法行。二明得勝功德。三我諸弟子下結勸令行。行精進波羅蜜者。即令行法行起精進也。   經。爾時大梵天王與無量梵眾帝釋四王及諸藥叉俱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   贊曰。第六大段天等聞敕願護流通。分之為四。初請護法儀。二次正願守護。三佛讚記。四天等喜受。此初也。   經。而白佛言世尊我等皆願守護流通是金光明微妙經典。   贊曰。願守護又有其四。一護正法。二護法師。三護國土。四護供養者。   經。及說法師若有諸難我當除遣令具眾善色力充足辨才無礙身意泰然。   贊曰。護法師。護法師有五。一除惡。二得善。三身安。四具辨。五心泰。   經。時會聽者皆受安樂。   贊曰。護聽眾。   經。所在國土若有饑饉怨賊非人為惱害者我等天眾皆為擁護使其人民安隱豐樂無諸枉橫皆是我等天眾之力。   贊曰。護國土有四。一除飢饉。二除怨賊。三除非人。四結守護。我等天眾下是。   經。若有供養是經典者我等亦當恭敬供養如佛不異。   贊曰。護供養者。   經。爾時佛告大梵天王及諸梵眾乃至四王諸藥叉等善哉善哉汝等得聞甚深妙法。   贊曰。下佛讚記。一讚聞法。二讚護法。三讚獲福。四與授記。初也。   經。復能於此微妙經王發心擁護及持經者當獲無邊殊勝之福速成無上正等菩提。   贊曰。讚護法等三。   經。時梵王等聞佛語已歡喜頂受。   下第四天等喜受。   金光明最勝王經疏卷第四(末)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788 金光明最勝王經疏   金光明最勝王經疏卷第五(本)(王法正論品竟)   翻經沙門慧沼撰   四天王觀察人天品第十一   四天王觀察人天品三門分別。一來意。二釋名。三解妨。言來意者。上來九品明經正宗利益時會。自下二十一品並是流通利益末葉。正宗之內有果行境三。今流通中亦有三種。初十六品學行流通。十女菩薩等四讚歎品讚歎流通。付屬一品付授流通。初學行中分五。初觀察品勸修行。二四天王無染著如意三品明守護。三大辯才吉祥女增長財堅牢地神正了知五品增福智。四王法正論善生王諸天藥叉護持品正明持學。五授記等四品成前勸意。諸佛說法令生得樂。三身壽量是樂果。懺悔滅障等是樂因。二是所行法學行意者明能學人。既由勝法成其勝人。又由人故能弘正法故。次讚歎人及於法。說讚既周付授傳習。然正宗已明樂果及樂因竟。今此一品觀察人天令除障惱常得安樂故。勸應可弘於此經。故此品起。釋名者。觀謂慧照察謂察視。人天是所觀。四天王是能觀。此則人法帶數為名。此品廣明彼事。故雲四天王觀察人天品。解妨者。問。經雲觀察擁護此贍部洲我等諸王名護世者。能行之者通於三洲及欲色天。何故但唯觀勸此洲。答。就佛所住且言觀此。實通於餘。又餘三洲及欲色天苦事既微厭慧不猛。惡趣雖苦無勝慧心。創能發心必須厭深慧猛。是故偏說觀贍部洲。問。四天護境各有封疆。何故四王俱言護此。答。據世俗境各護一洲。敬法尊人同護於此。又所住境雖各一方。攝諸龍鬼通為護四。據護勝法偏言觀此。問。此與後品俱四天王二品何別。答。此品四王讚勸行經發願護持。後品世尊讚美令廣願護。故二品別。   經。爾時多聞天王持國天王增長天王廣目天王俱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禮佛足已。   贊曰。此品之文大分為四。一四王讚經尊勝。二世尊我等四王下四王述自修行。三又復於此下四王勸人弘經。四大眾聞已下時會依教修學。初文有四。一四王虔敬。二讚法為尊。三彰經力能。四請佛恆說。此初也。初列四名。持國.增長.廣目.多聞如次東南西北典領。大都妙高第四層級。時復亦住持雙山頂。今此先列多聞王者。以其深信有勝名故。持國王領健達縛畢捨遮。增長王領鳩畔荼薜荔多。廣目王領一切諸龍及布呾那。多聞王領一切藥叉及羅剎婆。後虔敬。   經。白言世尊是金光明最勝王經一切諸佛常念觀察一切菩薩之所恭敬一切天龍常所供養及諸天眾常生歡喜一切護世稱揚讚歎聲聞獨覺皆共受持。   贊曰。讚法為尊。一切佛所護念即是佛所護念。一切大乘根品熟者為說此經。一切菩薩下顯聖敬重。   經。悉能明照諸天宮殿能與一切眾生殊勝安樂止息地獄餓鬼傍生諸趣苦惱一切怖畏悉能除殄所有怨敵尋即退散饑饉惡時皆令豐稔疾疫病苦皆令蠲愈一切災變百千苦惱鹹悉消滅。   下彰經力能。初與人天樂。止息下息除六苦。一止息四惡趣苦。二止息五怖畏苦。三止息刀兵苦。四止息飢饉苦。五止息疫病苦。六止息災變苦。   經。世尊是金光明最勝王經能為如是安穩利樂饒益我等。   下請佛恆說。初牒前勝能。為請說由。安穩是總。利樂是與樂。饒益是息苦。   經。惟願世尊於大眾中廣為宣說我等四王並諸眷屬聞此甘露無上法味氣力充實增益威光精進勇猛神通倍勝。   下正請恆宣說。初請說。我等四王下明利益。   經。世尊。我等四王修行正法常說正法以法化世。我等令彼天龍藥叉健闥婆阿蘇羅揭路荼俱槃荼緊那羅莫呼羅伽及諸人王常以王法而化於世。遮去諸惡所有鬼神吸人精氣無慈悲者悉令遠去。世尊。我等四王與二十八部藥叉大將並與無量百千藥叉以淨天眼過於世人觀察擁護此贍部洲。世尊。以此因緣我等諸王名護世者。   下述自修行有四。一王自正化能自弘經。二我等令彼下諸臣佐隨同修正行。三遮去下法王能除惡。四世尊下明王得名。意明由弘正法以化眾生名行不虛故名護世。二十八部者如孔雀王經說。四方各四四維各一上下各四成二十八部。以淨天眼者非是修生。此是報得。能過於人故。   經。又復於此洲中若有國王被他怨賊常來侵擾及多饑饉疾疫流行無量百千災厄之事。   贊曰。第三勸人弘經有三。初睹世間難生。二勸人弘經對遣。三令人王保國敬重修行。初睹難生也。   經。世尊我等四王於此金光明最勝王經恭敬供養若有苾芻法師受持讀誦我等四王共往覺悟勸請其人時彼法師由我神通覺悟力故往彼國界廣宣流布是金光明微妙經典由經力故令彼無量百千衰惱災厄之事悉皆除遣。   下弘經對遣有四。一指能除法。二若有下勸人流行。三時彼法師下正弘此經。四由經力故下除難安樂。   經。世尊若諸人王於其國內有持是經苾芻法師至彼國時當知此經亦至其國。   下令人王保國敬重修行有二。一德人至國。二令王敬重。人能弘道。人至法隨。非道弘人。人無法滅。法既弘益。故應敬重持人。初也。   經。世尊時彼國王應往法師處聽其所說聞已歡喜於彼法師恭敬供養深心擁護令無憂惱演說此經利益一切世尊以是緣故我等四王皆共一心護是人王及國人民令離災患常得安穩。   下令王敬重有三。初勸往聽除災。次勸供給得樂。後勸敬重他附。初文有五。一令尊法往聽。二令聞已慶喜。三於彼法師下令敬養衛護。四演說此經下令演法利人。五以是緣故下四王為除災難。   經。世尊若有苾芻苾芻尼鄔波索迦鄔波斯迦持是經者時彼人王隨其所須供給供養令無乏少我等四王令彼國王及以國人悉皆安穩遠離災患。   下勸供給得樂有三。初明行法人。次時彼人王下令供給。後我等四王下明王臣得樂。   經。世尊若有受持讀誦是經典者人王於此供養恭敬尊重讚歎我等當令彼王於諸王中恭敬尊重最為第一諸餘國王共所稱歎。   下勸敬重他附有四。初舉所敬者。二人王於此下勸應敬讚。三我等當令彼下明其敬讚。四我當令彼下明敬者得尊他附。   經。大眾聞已歎喜受持。   下第四時會依學。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六       唐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   四天王護國品第十二   四天王護國品三門分別。一來意。二釋名。三解妨。言來意者。前品讚經勝妙勸他弘持。此下三品明經可尊行者得護。初一天護後二咒護。又前品四王勸他。此品願自守護。前品令他行二利。此品明自行二利。前品自意勸持。此品佛勸廣護。故前品後有此品生。釋名者。自在光潔神用名天。眾天所歸為君統攝稱為王也。天之王故依士釋。方城不同統領分四。復帶數名。護謂防禦攝養防禦為彼除災攝養增其福慧。四天為能護。國者是所護。能所合稱。此廣明彼名四天王護國品。解妨者。問。此品守護亦通人王並餘神眾。何故但雲四王護國。答。人王行法護國因彼四王。餘神是四王臣故但說四王護國。問。行法四王守護則是護人。何名護國。答。人為國本。如說有情名為佛土。故雖護人則名護國。問。三乘聖眾釋梵諸天見行法人鹹應衛護。何故但說四王護國。答。理應皆有。且說宜聞人。復四王標名。護世為顯名行相符。故標四王不說餘護。問。天人敬重四眾弘經亦護正法。何故唯言四王護國。答。護法意為益物。法住能令國安。為彰利他大悲偏言護國。非法。   經。爾時世尊聞四天王恭敬供養金光明經及能擁護諸持經者讚言善哉善哉。   贊曰。就此品中大分為六。初世尊讚歎令修。二四王奉教願護。三時四天王下四王荷恩歎佛。四佛更勸護結成。五聞是頌下四王慶喜護持。六大眾聞經得益。初段分二。初讚成後勸護。讚中初總讚後別讚。此總也。一讚護法。二讚護人。又一讚勸他。二讚自護。又一讚宿世善因。二讚今護人法。故重言善哉。   經。汝等四王已於過去無量百千萬億佛所恭敬供養尊重讚歎植諸善根修行正法常說正法以法化世。   贊曰。別讚。初讚福業。次修行正法等讚智業。後汝等長夜下讚悲業。此初二也。於諸佛所修於三業。供養恭敬身業。尊重意業。讚歎語業。依仁王般若經。以一僧祇供養諸佛得至初地為四天王。   經。汝等長夜於諸眾生常思利益起大慈心願與安樂以是因緣能令汝等現受勝報。   贊曰。行悲業。初讚。以是因緣下結。   經。若有人王恭敬供養此金光明最勝經典。汝等應當勤加守護。令得安穩。汝諸四王及餘眷屬無量無數百千藥叉護是經者。即是護持去來現在諸佛正法。汝等四王及餘天眾並諸藥叉與阿蘇羅共鬥戰時常得勝利。汝等若能護持是經由經力故。能除眾苦怨賊饑饉及諸疾疫。是故汝等若見四眾受持讀誦此經王者。亦應勤心共加守護。為除衰惱施與安樂。   贊曰。勸護有三。初勸護人王。汝諸四王下勸護正法。是故汝等下勸護四眾持經之人。勸護法中初護法汝等四王及餘天眾下明護法益。護法益中初降自勝怨。汝等若能下除他三難。一怨賊。二飢饉。三疫病。護四眾文可知。   經。爾時四天王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此金光明最勝經王於未來世若有國土城邑聚落山林曠野隨所至處流布之時。   贊曰。第二四王奉教願護有二。初願以身護法。後爾時世尊復若四天王下願以咒護。願身護中有二。初願身護人。後爾時四天王下願身護法。法藉人以弘宣。故先護人。人由法以成德。次須護法。護人之中雖亦護法。意明護人故讚護法。或可。初願雙護人法。後重校量重勸護法。法是佛師故更重勸。且依初釋。護人分四。一四王願護。二爾時佛告下世尊讚成。三爾時四天王下教人王弘法之儀。四爾時四天王下明人王依法修行得護。初願護有二。初標願守護。後世尊若彼國王下正願守護。標中一願護之儀。二明所護法。三明所護法時。四明護法處。五明所護人。六明擁護相。此初四也。   經。若彼國王於此經典至心聽受稱歎供養並復供給受持是經四部之眾深心擁護令離衰惱。   下明所護人。初明所護人。於此經典下明護所以。   經。以是因緣我護彼王及諸人眾皆令安穩遠離憂苦增益壽命威德具足。   下明擁護相。   經。世尊若彼國王見於四眾受持經者恭敬守護猶如父母一切所須悉皆供給。   贊曰。正願守護有三。一所護之人。二見於四眾下明得護所以。三我等四王下廣明護相。得護因中有二。初明王得遇勝緣。二恭敬下明正修勝行。   經。我等四王常為守護令諸有情無不尊敬是故我等並與無量藥叉諸神隨此經王所流布處潛身擁護令無留難。   贊曰。廣明護相。初護法後護人。此護法。令他敬法必須自尊。自若不行何以勸物。是故我等潛護斯經。   經。亦當護念聽是經人諸國王等除其衰患悉令安穩他方怨賊皆使退散。   贊曰。後護人有二。初標守護。若有人王下重成護人。初也。   經。若有人王聽是經時鄰國怨敵興如是念當具四兵壞彼國土。   贊曰。重成護人有四。一鄰敵心念興兵。二經威彼自潰。三此王命師討罰。四神助令彼歸降。初也。   經。世尊以是經王威神力故是時鄰敵更有異怨而來侵擾於其境界多諸災變疫病流行。   下是第二彼潰有二緣。一他寇來侵。有鐘鼓日侵。二自境災疫。   經。時王見已即嚴四兵發向彼國欲為討伐。   下第三命師討罰。討者除也誅也。伐者征也敗也。欲敗去之。今經作罰。說文罪之小者曰罰。廣雅罰折伏也。今既興兵應為伐字。或彼但興念未集兵戈。此王興師欲折伏之。故為罰也。   經。我等爾時當與眷屬無量無邊藥叉諸神各自隱形為作護助令彼怨敵自然降伏尚不敢來至其國界豈復得有兵戈相伐。   下第四神助令彼歸降有二。初興念則降。二尚不敢來下永無相討。   經。爾時佛告四天王善哉善哉汝等四王乃能擁護如是經典。   贊曰。就護人中第二世尊讚成有三。初讚天護法。二讚法難聞。三明弘。   經。利益。   初也。   經。我於過去百千俱胝那庾多劫修諸苦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證一切智今說是法。   下讚法難聞。多劫修行方得成佛。成佛已久今說是經。故難聞也。   經。若有人王受持是經恭敬供養者為消衰患令其安穩亦復擁護城邑聚落乃至怨賊悉令退散亦令一切贍部洲內所有諸王永無衰惱鬥諍之事。   贊曰。弘經利益有二。初明現弘經益。二大王若求來下明未來弘益。初中但說人王自聽。後文並勸供養持者。現在佛自弘經不假他力。未來餘人持讀須王加護。師資別故此明現益。初王得益。後人得益。王得益中初明王行行。後為消衰患下明得益。得益中初總後別。總中有二。初舉一。後亦令下例餘。初中有四。一除衰。二得益。三得護。四無怨。   經。四王當知此贍部洲八萬四千城邑聚落八萬四千諸人王等各於其國受諸快樂皆得自在所有財寶豐足受用不相侵奪隨彼宿因而受其報不起惡念貪求他國鹹生少欲利樂之心無有鬥戰擊縛等苦。   下別得益有十。一得益境。二得益果。三受安樂。四豐珍財。五無相奪。六任宿業。七無現貪。八皆少欲。九無怨敵。十無諸苦。約得益中初總後別。此總也。   經。其土人民自然受樂上下和穆猶如水乳情相愛重歡喜遊戲慈悲謙讓增長善根。   下國人益。初行行。   經。以是因緣此贍部洲安穩豐樂人民熾盛大地沃壤寒暑調和時不乖序日月星宿常度無虧風雨隨時離諸災橫資產財寶皆悉豐盈心無慳鄙常行惠施具十善業若人命終多生天上增益天眾。   下明益。初現得益有十一。一無兵戈故安穩。二足五穀故豐樂。三人物慇繁。四土地爽愷。五四時順序。六七耀依度。七風雨隨時。八無諸災橫。九資琉律盈。十無貪樂施。十一常行十善。若人命終下死後益。   經。大王。若未來世有諸人王聽受是經恭敬供養並受持經。四部之眾尊重稱讚復欲安樂饒益汝等及諸眷屬無量百千諸藥叉眾。是故彼王常當聽受是妙經。王由得聞此正法之水甘露上味增益汝等身心勢力精進勇猛福德威光悉令充滿。是諸人王若能至心聽受是經則為廣大希有供養。供養於我釋迦牟尼應正等覺。若供養我則是供養過去未來現在百千俱胝那庾多佛。若能供養三世諸佛則得無量不可思議功德之聚。   贊曰。明未來益有二。初行勝行。後由得聞此下成勝因。勝因有二。初益天勢力。後為供養佛。供養佛中初明正行供養。能供養下明得大福聚勸成弘經。   經。以是因緣汝等應當擁護彼王后妃眷屬令無衰惱及宮宅神常受安樂功德難思是諸國土所有人民亦受種種五欲之樂一切惡事皆令消殄。   下明弘經得益有二。初四王衛護眷屬。二是諸國土下國福人安。   經。爾時四天王白佛言世尊於未來世若有人王樂聽如是金光明經為欲擁護自身后妃王子乃至內宮諸婇女等城邑宮殿皆得第一不可思議最上歡喜寂靜安樂於現世中王位尊高自在昌盛常得增長復欲攝受無量無邊難思福聚於自國土令無怨敵及諸憂惱災厄事者。   贊曰。教人王弘法之儀有四。一標王願心。二世尊如是下教其軌則。三世尊時彼香煙下依行感瑞。四時彼諸佛聞此妙香下明諸佛讚揚。此標王願心。   經。世尊如是人王不應放逸令心散亂當生恭敬至誠殷重聽受如是最勝經王。   下教其軌則有三。初天教聽軌。次佛教令迎。後天教為我。初天教聽軌中。初總教後別示。此總也。   經。欲聽之時先當莊嚴最上宮室。王所愛重顯敞之處。香水灑地散眾名華。安置師子殊勝法座。以諸珍寶而為校飾。張施種種寶蓋幢旛。燒無價香奏諸音樂。其王爾時當淨澡浴。以香塗身著新淨衣及諸瓔珞。坐小卑座不生高舉。捨自在位離諸憍慢。端心正念聽是經王。於法師所起大師想。復於宮內后妃王子婇女眷屬生慈愍心。喜悅相視和顏軟語。於自身心大喜充遍。   下別示。別示中一示所嚴處。二香水下示嚴處軌。三其王爾時下示嚴王身。四不生高舉下示嚴王心。五作如是念下示王安穩想。示嚴心中一令除掉舉。二令捨憍慢。三端心聽法。四恭敬法師。五等起慈心。六喜悅相視。七和顏軟語。八身心遍喜。   經。作如是念我今獲得難思殊勝廣大利益於此經王盛興供養既敷設已見法師至當起虔敬渴仰之心。   下示王安想。初於法起想。既敷設已下於法師起想。此聽法軌則如瑜伽論三十八說。菩薩如是於善說法深生敬重。常樂聽聞諸善說法無有勞倦。亦無厭足。淨信深厚其性柔和。心直見直愛敬德故愛敬法故。往法師所無詰難心有敬重心。無高慢心。專為求善非顯己德。為欲安立自他善根。不為利養恭敬因緣。菩薩具足如是功德往法師所。無雜染心無散亂心聽聞正法。雲何無染心。謂聽法時其心遠離貢高輕慢怯弱雜染。由六相故離貢高染。謂聽法時應時而聽。慇重而聽。恭敬而聽不為損害。不為隨順不求過失。由其四相離輕慢染。於聽法時恭敬正法。恭敬說法補特伽羅。不輕正法不輕說者。於聽法時不自輕蔑。由此一相離怯弱染。雲何無散亂心。謂由五相。一者求悟解心。二專一趣心。三聽者屬耳。四掃滌其心。五攝一切心聽聞正法。說法軌則略如法華經第四法師品。有三種。一入如來室。二著如來衣。三坐如來座。如來室者一切眾生中大慈悲心是。如來衣者柔和忍辱心是。如來座者一切法空是。說法之心欲與生樂拔眾生苦故起慈悲。慈悲說法他害不瞋。遭苦能受深理能印方能相續。睹三事空無染無著方能實益。   經。爾時佛告四天王不應如是不迎法師時彼人王應著純淨鮮潔之衣種種瓔珞以為嚴飾自持白蓋及以香華備整軍儀盛陳音樂步出城闕迎彼法師運想虔恭為吉祥事。   贊曰。下佛教令迎有二。初誡不應不迎。時彼人王下示正軌。正軌中有五。初明迎軌則。二四王以何因緣下釋迎所以。三於說法師下明迎心想。四後宮眷屬下明得利益。五四王當知下結成勸意。此初也。   經。四王以何因緣令彼人王親作如是恭敬供養。   下第二釋迎所以有三。初徵。次由彼人王下釋。後四王當知下結迎遠近。此初也。   經。由彼人王舉足下足步步即是恭敬供養承事尊重百千萬億那庾多諸佛世尊復得超越如是劫數生死之苦復於來世如是劫數當受輪王殊勝尊位。   贊曰。釋迎所以有二。此總釋有三。一成勝因。二越諸苦。三得勝報。   經。隨其步步亦於現世福德增長自在為王感應難思眾所欽重。當於無量百千億劫人天受用七寶宮殿所在生處常得為王。增益壽命言詞辯了。人天信受無所畏懼。有大名稱鹹共瞻仰。天上人中受勝妙樂。獲大力勢有大威德。身相奇妙端嚴無比。值天人師遇善知識。成就具足無量福聚。   贊曰。別釋初現益。次當於無量下後益。後益有十三。一得勝處。二受勝報。三得辨才。四他信受。五離怖畏。六得名聞。七得敬奉。八受勝樂。九成大力。十有威嚴。十一得相好。十二遇善友。十三具福德。   經。四王當知彼諸人王見如是等種種無量功德利益故應自往奉迎法師若一踰繕那乃至百千踰繕那。   下結迎遠近。   經。於說法師應生佛想。   贊曰。第三明迎心想。初得見益。   經。還至城已作如是念。今日釋迦牟尼如來應正等覺入我宮中受我供養為我說法我聞法已即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復退轉。即是值遇百千萬億那庾多諸佛世尊。我於今日即是種種廣大殊勝上妙樂具供養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我於今日即是永拔琰摩王界地獄餓鬼傍生之苦。便為已種無量百千萬億轉輪聖王釋梵天主善根種子。當令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出生死苦得涅槃樂。積集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福德之聚。   還宮生想有七。一得見本師想。二我聞法已下得大菩提想。三即是值遇下得見諸佛想。四我於今日下供養諸佛想。五我於今日下永離惡趣想。得越惡趣琰魔王界。即三惡分判彼趣正鬼趣攝。瑜伽論雲。生那落迦作靜息王者化王界生。不爾何故生最下化獄。又違二十唯識。不許同彼受苦故。長阿含十九約他相故說王受苦想。六便為已種下得諸王位想。七當令無量下令他得利想。   經。後宮眷屬及諸人民皆蒙安穩國土清泰無諸災厄毒害惡人他方怨敵不來侵擾遠離憂患。   下第四明得利益。   經。四王當知時彼人王應作如是尊重正法亦於受持是妙經典苾芻苾芻尼鄔波索迦鄔波斯迦供養恭敬尊重讚歎所獲善根先以勝福施與汝等及諸眷屬。   下結成誡勸 初結誡勸。後結得益。結勸中初結敬法師。次結敬四眾。後令迴施。   經。彼之人王有大福德善業因緣於現世中得大自在增益威光吉祥妙相皆悉莊嚴一切怨敵能以正法而摧伏之。   下結得益。可知。   經。爾時四天王白佛言。世尊。若有人王能作如是恭敬正法聽此經王並於四眾持經之人恭敬供養尊重讚歎。時彼人王欲為我等生歡喜故當在一邊近於法座。香水灑地散眾名華安置處所設四王座。我與彼王共聽正法。其王所有自利善根亦以福分施及我等。世尊。時彼人王請說法者昇座之時便為我等燒眾名香供養是經。   下後天教為我有二。初牒彼所行。時彼人王下次教為我軌則。軌則中有六。一示嚴處所。二令淨莊嚴。三令敷四座。四我與同聽。五令彼福施。六令供養。   經。世尊時彼香煙於一念頃上昇虛空即至我等諸天宮殿於虛空中變成香蓋。   下明依行感瑞有二。初四天述感應。後佛告四天王下佛述感應。天述中初總後別。總中有二。初香煙至處。二香煙祥瑞。   經。我等天眾聞彼妙香。香有金光照曜我等所居宮殿。乃至梵宮及以帝釋大辯才天大吉祥天堅牢地神正了知大將二十八部諸藥叉神。大自在天金剛密主寶賢大將。訶利底母五百眷屬。無熱惱池龍王大海龍王所居之處。世尊。如是等眾於自宮殿。見彼香煙一剎那頃變成香蓋聞香芬馥睹色光明遍至一切諸天神宮。   下別明。約香所依煙說有金色光。不爾香塵鼻根所得。如何言見。   經。佛告四天王。是香光明非但至此宮殿變成香蓋放大光明。由彼人王手執香爐燒眾名香供養經時。其香煙氣於一念頃遍至三千大千世界。百億日月。百億妙高山王。百億四洲。於此三千大千世界。一切天龍藥叉健闥婆阿蘇羅揭路茶緊那羅莫呼洛伽宮殿之所。於虛空中充滿而住。種種香煙變成雲蓋。其蓋金色普照天宮。如是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種種香雲香蓋。皆是金光明最勝王經威神之力。   下佛述感應有二。一香煙遍至大千是諸人王下明香周十方界。初中有四。一非局情。二由彼人王下明香周遍。三種種香煙下明祥瑞。四如是三千下結歸經力。   經。是諸人王手持香罏供養經時種種香氣非但遍此三千大千世界於一念頃亦遍十方無量無邊恆河沙等百千萬億諸佛國土於諸佛上虛空之中變成香蓋金色普照亦復如是。   下明周十方界有二。初至處於諸佛上下後祥瑞。   經。時彼諸佛聞此妙香睹斯雲蓋及以金色於十方界恆河沙等諸佛世尊現神變已彼諸世尊悉共觀察異口同音讚法師曰善哉善哉汝大丈夫能廣流布如是甚深微妙經典則為成就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福德之聚。   贊曰。教弘經軌中。第四諸佛讚揚有二。初讚現成勝因。爾時十方下讚未來果。讚因果者欲令人王依教行故。初讚因中初讚法師因。後讚聽者因。此法師者通其說法者。亦通供養者。十種法行皆名法師。由王能為供養廣流此經。法師正能流通此法。然準文勢合但讚王。舉見瑞應而讚歎故。或復瑞應由經威力。故讚法師通二處好。有三。初睹瑞。次彼諸佛下讚流通經。後則為成就下讚成因。文顯可知。   經。若有聽聞如是經者所獲功德其量甚多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他敷演如說修行何以故善男子若有眾生聞此金光明最勝王經者即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復退轉。   下讚聽者有三。初舉劣況勝。次徵所以。後正為釋。   經。爾時十方有百千俱胝那庾多無量無數恆河沙等諸佛剎土彼諸剎土一切如來異口同音於法座上讚彼法師言善哉善哉。   下讚未來果有二。初諸佛同總讚。   經。善男子汝於來世以精勤力當修無量百千苦行具足資糧超諸聖眾出過三界為最勝尊。   下別讚。別讚中初讚因益。   經。當坐菩提樹王之下。殊勝莊嚴。能救三千大千世界有緣眾生。善能摧伏可畏形儀諸魔軍眾。覺了諸法最勝清淨。甚深無上正等菩提。善男子。汝當坐於金剛之座。轉於無上諸佛所讚十二妙行甚深法輪。能擊無上最大法鼓。能吹無上極妙法螺。能建無上殊勝法幢。能然無上極明法炬。能降無上甘露法雨。能斷無量煩惱怨結。   下讚果。讚果中有四。一坐道樹。二善能摧伏下降天魔。三覺了諸法下得菩提。四善男子下轉法輪。轉法輪有八。初一法輪體。中六法輪義。能令無量下法輪用。輪義中六。一開權。二法螺立教。三法幢得菩提智。四法炬得涅槃理。五法雨能生善。六斷煩惱能破惡。   經。能令無量百千萬億那庾多有情度於無涯可畏大海解脫生死無際輪迴值遇無量百千萬億那庾多佛。   贊曰。法輪用有三。渡大海離苦諦。脫生死斷集諦。由惑繫縛輪迴生死。故斷集諦雲解脫也。業非縛義。非生死本故不雲業。或亦攝業。同集諦故。值遇佛下得善友。   經。爾時四天王復白佛言。世尊。是金光明最勝王經能於未來現在成就如是無量功德。是故人王若得聞是微妙經典。即是已於百千萬億無量佛所種諸善根。於彼人王我當護念。復見無量福德利故。我等四王及餘眷屬無量百千萬億諸神。於自宮殿見是種種香煙雲蓋神變之時。我當隱蔽不現其身。為聽法故。當至是王清淨嚴飾所止宮殿講法之處。如是乃至梵宮帝釋大辯才天。大吉祥天。堅牢地神正了知大將二十八部諸藥叉神。大自在天。金剛密主寶賢大將訶利底母五百眷屬。無熱惱池龍王大海龍王無量百千萬億那庾多諸天藥叉。如是等眾。為聽法故。皆不現身。至彼人王殊勝宮殿莊嚴高座說法之所。世尊。我等四王及餘眷屬藥叉諸神。皆當一心共彼人王為善知識。因是無上大法施主以甘露味充足於我。是故我等擁護是王。除其衰患。令得安穩。及其宮殿城邑國土諸惡災變悉令消滅。   下願護中第四人王修行得益前佛說行經益。此下人王依修得益有三。初讚法。二是故人王下讚人。三於彼人王下守護。初出守護所因。我等四王下正明守護有四。一明守護時。二我當隱蔽下天等來降王宮。三世尊我等下諸天共結善友。四是故我等下正明守護。第二段中初四天王來。後如是乃至下明梵釋等至。餘段可知。   經。爾時四天王俱共合掌白佛言。世尊。若有人王於其國土雖有此經未嘗流布。心生捨離不樂聽聞。亦不供養尊重讚歎。見四部眾持經之人亦復不能尊重供養。遂令我等及餘眷屬無量諸天不得聞此甚深妙法。背甘露味失正法流。無有威光及以勢力。增長惡趣損減人天。墜生死河乖涅槃路。   贊曰。第二明令人王護法。於中有三。一不護有損。二世尊若有人王下明弘護得益。三世尊如大梵天下校量明勝勸令弘經。初中有二。初棄法不弘。有二。初棄法。次棄人。後遂令我等下明由斯有損。復二。初天損後人損。天損中有五。初失法利。二失威光。三增惡趣。四感人天。五失正路。如文可知。   經。世尊。我等四王並諸眷屬及藥叉等見如斯事。捨其國土無擁護心。非但我等捨棄是王。亦有無量守護國土諸大善神悉皆捨去。既捨離已其國當有種種災禍。喪失國位。一切人眾皆無善心。唯有繫縛殺害瞋諍互相讒諂枉及無辜疾疫流行。彗星數出。兩日並現。薄蝕無恆。黑白二虹表不祥相。星流地動。井內發聲。暴雨惡風不依時節。常遭饑饉苗實不成。多有他方怨賊侵掠。國內人民受諸苦惱。土地無有可樂之處。   下人損有二。初天神捨離。二既捨離已下國土衰損。於中有三。初標次辨。世尊我等四王下結。辨中有四。一失國位。二一切人眾下人行惡。三疾疫生。四彗星下惡相現。有十一。一彗星橫數流。二兩日並現。三日月薄蝕。四虹表不祥。五星流失常。六大地振動。七井出異聲。八風雨乖度。九苗稼不實。十他方賊侵。十一自國不樂。   經。世尊我等四王及與無量百千天神並護國土諸舊善神遠離去時生如是等無量百千災怪惡事。   結。   經。世尊若有人王欲護國土常受快樂。欲令眾生鹹蒙安穩。欲得摧伏一切外敵。於自國境永得昌盛。欲令正教流布世間。苦惱惡法皆除滅者。世尊。是諸國王必當聽受是妙經王。亦應恭敬供養讀誦。受持經者。我等及餘無量天眾以是聽法善根威力得服無上甘露法味。增益我等所有眷屬並餘天神皆得勝利。何以故。以是人王至心聽受是經典故。   贊曰。下明弘護得益有三。初王起善願。二世尊是諸國王下教使弘經。三我等及餘下四王蒙益有三。初標。何以故者反徵。以是人王下後釋。標中雲以是聽法等。由人王聽法。我等已下明我四天王等得益。   經。世尊。如大梵天於諸有情常為宣說世出世論。帝釋復說種種諸論。五通神仙亦說諸論。世尊。梵天帝釋五通仙人雖有百千俱胝那庾多無量諸論。然佛世尊慈悲哀愍為人天眾說金光明微妙經典。比前所說勝彼百千俱胝那庾多倍不可為喻。何以故。由此能令諸贍部洲所有王等正法化世。能與眾生安樂之事。為護自身及諸眷屬令無苦惱。又無他方怨賊侵害。所有諸惡悉皆遠去。亦令國土災厄屏除。化以正法無有諍訟。是故人王各於國土當然法炬。明照無邊。增益天眾並諸眷屬。   下第三校量明勝勸令弘經。有三。初校量明勝。次四王領益後勸弘經。初中有四。初舉劣。二世尊梵天下明勝。三何以故下釋所以。四是故下結應持經。   經。世尊我等四王無量天神藥叉之眾。贍部洲內所有天神。以是因緣得服無上甘露法味。獲大威德勢力光明無不具足。一切眾生皆得安穩。復於來世無量百千不可思議那庾多劫常受快樂。復得值遇無量諸佛種諸善根。然後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是無量無邊勝利。皆是如來應正等覺以大慈悲過諸梵眾。以大智慧逾於帝釋。修諸苦行勝五通仙。百千萬億那庾多倍不可稱計。為諸眾生演說如是微妙經典。   下領益有二。初天得益。次令贍部洲下明人得益。天得益中初得益。後皆是如來下讚。   經。令贍部洲一切國主及諸人眾明瞭世間所有法式治國化人勸導之事由此經王流通力故普得安樂此等福利皆是釋迦大師於此經典廣為流通慈悲力故。   下結人益。於中但明得因益。不言其果。以前明故。一得因益。二結由經。   經。世尊以是因緣諸人王等皆應受持供養恭敬尊重讚歎此妙經王何以故如是等不可思議殊勝功德利益一切是故名曰最勝經王。   下後勸弘經有三。標徵釋別。   經。爾時世尊復告四天王汝等四王及餘眷屬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諸天大眾見彼人王若能至心聽是經典供養恭敬尊重讚歎者應當擁護除其衰患能令汝等亦受安樂。   贊曰。大段第二四王奉教願護。中有二。初身護後法護。上明身護。此下明法護。前明身護護弘法人。及護國土。此但護於弘法之者。又身護除諸衰禍災疫一切不安。此除貧苦。令得財故佛讚雲。汝能破裂一切眾生貧窮苦網令得福樂。得福樂已即能弘經。故次雲。亦令此經廣行於世。於中有三。初世尊重勸。次四王法護。後時多聞天王說此咒下世尊讚歎。此初。有二。初勸護人王。後勸護四眾。此護人王。文中有四。初敕四王眾。二所護之者。三正令擁護。四能令汝等下明令護所以。   經。若四部眾能廣流布是經王者於人天中廣作佛事普能利益無量眾生如是之人汝等四王常當擁護如是四眾勿使他緣共相侵擾令彼身心寂靜安樂於此經王廣宣流布令不斷絕利益有情盡未來際。   下勸護四眾文中有四。一所護者。二於人天中下歎功能。三如是之人下正令擁護。四於此經已下明令護意。   經。爾時多聞天王從座而起白佛言世尊我有如意寶珠陀羅尼法若有眾生樂受持者功德無量我常擁護令彼眾生離苦得樂能成福智二種資糧。   贊曰。第二四王法護分四。初標咒功能。次欲受持下二持咒方軌。三時有薜室囉下明得咒益。四假使日月下立誓守護。初文有三。初說咒人。次標咒名。後若有眾生下說咒能。   經。欲受持者先當誦此護身之咒即說咒曰。   南謨薜室囉末拏也莫訶曷羅闍也(但是也上之字皆須引聲)怛姪他囉囉囉囉 矩怒矩怒 區怒區怒 寠怒寠怒 颯縛颯縛 羯囉羯囉 莫訶毘羯喇麼 莫訶毘羯喇麼 莫訶曷囉社曷□□覛簠誥(橦□自稱己名)薩婆薩埵難者 莎訶(此之二字皆長引聲)   世尊誦此咒者當以白線咒之七遍一遍一結繫之肘後其事必成應取諸香所謂安息栴檀龍腦蘇合多揭羅薰陸皆須等分和合一處手執香罏燒香供養清淨澡浴著鮮潔衣於一靜室可誦神咒。   下明持咒方軌。方軌有三。初教護身。次教請護。後正教本咒。初教護身有三。初標咒名。次正說。後世尊誦。此咒下教誦軌。薜室羅末拏也(此雲多聞)莫訶(此雲大)曷羅闍也(此雲王)餘文可知。言多揭羅者此雲零凌香。   經。請我薜室羅末拏天王即說咒曰。   南謨薜室囉末拏(引)也 南謨檀那馱也 檀泥說囉(引)也 阿揭撦 阿缽唎弭多 檀泥說囉 缽囉麼 迦留尼迦 薩婆薩埵呬哆振哆 麼麼(己名)檀那 末奴缽喇拽撦碎閻摩揭撦 莎訶   此咒誦滿一七遍已。   下教請護。初標請。次說咒。後此咒誦滿一七遍下結誦法。   經。次誦本咒欲誦咒時先當稱名敬禮三寶及薜室羅末拏大王能施財物令諸眾生所求願滿悉能成就與其安樂如是禮已次誦薜室囉末拏王如意末尼寶心神咒能施眾生隨意安樂爾時多聞天王即於佛前說如意末尼寶心咒曰。   南謨曷喇怛娜 怛喇夜(引)也 南謨薜室囉末拏(引)也 莫訶囉闍(引)也 怛姪他四弭四弭 蘇母蘇母 栴荼栴荼 折囉折囉 薩囉薩囉 羯囉羯囉 枳哩枳哩 矩嚕矩嚕 母嚕母嚕 主嚕主嚕 娑大也頞貪 我名某甲 暱店頞他 達達睹莎訶 南謨薜室囉末拏也 莎訶 檀那馱也 莎訶 曼奴喇他缽唎脯喇迦(引)也 莎訶   受持咒持先誦千遍然後於淨室中瞿摩塗地作小壇場隨時飲食一心供養常然妙香令煙不絕誦前心咒晝夜繫心唯自耳聞勿令他解。   下第三正教本咒有四。初標示。二先當下令歸禮發願。三令誦本咒。如是禮已次誦薜室羅下是。四爾時多聞天王下正說咒。曷喇怛那此雲寶。怛喇夜也雲三。即禮三寶。後雲檀那雲財。馱也雲施。曼奴雲意。喇他缽吒雲我。晡喇迦也雲滿。總意雲。財施滿我意。受持咒時下明持咒法。   經。時有薜室囉末拏王子名禪膩師。現童子形來至其所。問言。何故須喚我父。即可報言。我為供養三寶事須財物。願當施與。時禪膩師聞是語已即還父所。白其父言。今有善人發至誠心供養三寶少乏財物。為斯請召。其父報曰。汝可速去。日日與彼一百迦利沙波拏(此是根本梵音唯見目齒而隨方不定。或是貝齒。或是金銀銅鐵等錢。然摩揭陀現今通用一迦利沙波拏有一千六百貝齒總數可以準知。若準物直隨處不定。若人持咒得成就者。獲物之時自知其數。有本雲每日與一百陳那羅即金錢也。乃至盡形日日常得。西方求者多有神驗除不志心也)其持咒者見是相已知事得成當須獨處淨室燒香而臥可於床邊置一香篋每至天曉觀其篋中獲所求物每得物時當日即須供養三寶香華飲食兼施貧乏皆令罄盡不得停留於諸有情起慈悲念勿生瞋誑諂害之心若起瞋者即失神驗常可護心勿令瞋恚。   下明得咒益有二。初見多聞子益。後見多聞王益。見子益中有五。一王子來問。二即可報下持咒者答。三時禪膩師下子還白父。四其父報曰下父令子與。五其持咒者下行者得益。有九。一見驗。二當須獨處下得財。三得護。四延壽。五離難。六得寶藏。七得神通。八得遂願。九解異語。得財中初受財之儀。二每得物時下得已供養。三於諸有情下起慈悲。四勿生下令離惡。   經。又持此咒者。於每日中憶我多聞天王及男女眷屬。稱揚讚歎恆以十善共相資助。令彼天等福力增明眾善普臻證菩提處。彼諸天眾見是事已皆大歡喜共來擁衛。持咒之人又持咒者。壽命長遠經無量歲。永離三塗常無災厄。亦令護得如意寶珠。及以伏藏神通自在。所願皆成。若求官榮無不稱意。亦解一切禽獸之語。   下明得護中有四。初令念讚。二恆以十善下令修善資。三令彼天等下令天善資。亦令得樂。四彼諸天眾下得守。餘文段顯。   經。世尊若持咒時欲得見我自身現者。可於月八日或十五日於白□上畫佛形像。當用木膠雜彩莊飾其畫像。人為受八戒。於佛左邊作吉祥天女像。於佛右邊作我多聞天像。並畫男女眷屬之類安置坐處鹹令如法。布列華彩燒眾名香然燈續明。晝夜無歇。上妙飲食種種珍奇發殷重心隨時供養。   贊曰。下見多聞王益有五。初標欲求見。二教求見儀。三令誦神咒。四王為現身。五遂其所願。教求見儀中。一時節二畫佛。三畫法。四者持戒。五畫侍者身。六布列下令修供養。   經。受持神咒不得輕心請召我時應誦此咒。   南謨室唎健那(引)也 勃陀(引)也 南無薜室囉末拏也 藥叉囉闍(引下同)也 莫訶囉闍 阿地囉闍也 南麼室唎耶□□□□艗□□□□□□□□檢□□餘□飀□□□□埤□□馜□飀□□祐□□祐□□□□□□□□□飼挴芊慼潠踽E□□□□□屆潑a煽ョ慼慼h□□□引) 薩婆薩埵呬哆迦(引)摩 薜室囉末拏 室唎夜提鼻跋□襩樥□也 翳呬翳呬 麼毘藍婆 瞿□拏瞿□拏 襪(麻八切)喇娑襪喇娑 達馱呬麼麼 阿目迦那末寫(自稱己名)達哩設那迦末寫 達哩設南 麼麼末那 缽喇曷羅大也 莎訶   下令誦咒。初教誦軌。次正說咒。   經。世尊我若見此誦咒之人復見如是盛興供養即生慈愛歡喜之心我即變身作小兒形或作老人苾芻之像手持如意末尼寶珠並時金囊入道場內身現恭敬口稱佛名。   下王為現身有五。初見其求軌。二內起歡心。三所現之形。四至求請所。五禮敬三寶。配文可知。   經。語持咒者曰隨汝所求皆令如願或隱林藪或造寶珠或欲眾人愛寵或求金銀等物慾持諸咒皆令有驗或欲神通壽命長遠及勝妙樂無不稱心我今且說如是之事若更求餘皆隨所願悉得成就寶藏無盡功德無窮。   下遂其所願有三。初總標。次或隱林藪下別。後我今且說下結略。   經。假使日月墜墮於地或可大地有時移轉我此實語終不虛然常得安穩隨心快樂。   下立誓守護。文段有三。初總立誓願。次別明獲益。後我說實語下結不虛妄。   經。世尊。若有人能受持讀誦是經王者。誦此咒時不假疲勞法速成就。世尊。我今為彼貧窮困厄苦惱眾生說此神咒。令獲大利皆得富樂自在無患。乃至盡形我當擁護。隨逐是人。為除災厄。亦復令此持金光明最勝王經流通之者。及持咒人。於百步內光明照燭。我之所有千藥叉神亦常侍衛。隨欲驅使無不遂心。我說實語無有虛誑。唯佛證知。   下別明獲益中有五。初明行法易成。二世尊我今下舉咒利益。三乃至盡形下明身守護。四亦復令此下益其光明。五我之所有下眷屬侍衛。結不虛妄文相可知。   經。時多聞天王說此咒已佛言善哉大王汝能破裂一切眾生貧窮若網令得富樂說是神咒復令此經廣行於世。   贊曰。就護法中第三大段世尊讚歎。讚歎有二。初讚利生。復令此經。下讚利法。   經。時四天王俱從座起。偏袒一肩頂禮雙足。右膝著地。合掌恭敬。以妙伽他讚佛功德。佛面猶如淨滿月。亦如千日放光明。目淨修廣若青蓮。齒白齊密猶珂雪。佛德無邊如大海。無限妙寶積其中。智慧德水鎮恆盈。百千勝定鹹充滿。足下輪相皆嚴飾。轂輞千輻悉齊平。手足縵網遍莊嚴。猶如鵝王相具足。佛身光耀等金山。清淨殊特無倫匹。亦如妙高功德滿。故我稽首佛山王。相好如空不可測。逾於千月放光明。皆如焰幻不思議。故我稽首心無著。   贊曰。品大段中第三四王荷恩。歎佛有二。初長行歎佛儀軌。後正頌。讚前說咒但說多聞。今讚歎即通四王。欲令專心祈請易成故。咒但一說。聞法得益通故所以四王俱讚。又佛能說經故唯讚佛。不讚餘也。總有五頌。初四頌別讚相好。後一頌總讚申禮。別中有二。初讚後一句禮讚中有七。半頌讚面相。一句眼相一句齒相。一頌定慧大海是總。十力無畏等為妙寶。智慧為本。如水定依於智。據在佛果智為主故。如大法智雲含眾德水等。半頌輪相半頌鞔網相。三句身光相。一句申禮。經相好下總讚有二。初三句讚。後一句禮。三句中初一句總。後兩句光。又解。初一頌化身。次一頌報身。次兩頌合讚報化。後一頌法身。法身中一句體。兩句起報化用。後一句申禮。   經。爾時四天王讚歎佛已。世尊亦以伽他而答之曰。此金光明最勝經。無上十力之所說。汝等四王常擁衛。應生勇猛不退心。此妙經寶極甚深。能與一切有情樂。由彼有情安樂故。常得流通贍部洲。於此大千世界中。所有一切有情類。餓鬼傍生及地獄。如是苦趣悉皆除。住此南洲諸國王。及餘一切有情類。由經威力常歡喜。皆蒙擁護得安寧。亦使此中諸有情。除眾病苦無賊盜。賴此國土弘經故。安穩豐樂無違惱。   下品大段第四佛更勸讚結成。文分為二。初結集家敘結前生後。後佛正說。有十五頌分之為四。初五頌讚經。次五頌勸人護。次二頌勸天護。次三頌結。初中有三。初半頌讚經勝。次半頌敕令護。後四頌明經用。於中初二頌總明大千。後二頌別明贍部。總明中初半頌能與樂。次半頌生善。即弘經故。後一頌拔苦。別明此洲中初一頌得樂。次半頌離苦。後半頌結。   經。若人聽受此經王欲求尊貴及財利國土豐樂無違諍隨心所願悉皆從能令他方賊退散於自國界常安穩由此最勝經王力離諸苦惱無憂怖。   下勸人護。通王及人。此中勤護令聽受等皆是能讚經能。意令弘護。於中分二。初二頌法說。後三頌喻。合法中初一頌聽受得樂。有三。一得樂。一無違。一隨心。後一頌離苦。一離怨賊侵敗苦。故得國安。二離諸災疫苦。則離苦惱等。   經。如寶樹王在宅內能生一切諸樂具最勝經王亦復然能與人王勝功德譬如澄潔清冷水能除飢渴諸熱惱最勝經王亦復然令樂福者心滿足如人室有妙寶篋隨所受用悉從心最勝經王亦復然福德隨心無所乏。   下喻合中但喻合得樂。於中三。初寶樹合得樂。次冷水合無違。後寶篋合隨心。   經。汝等天主及天眾應當供養此經王若能依教奉持經智慧威神皆具足現在十方一切佛鹹共護念此經王見有讀誦及受持稱歎善哉甚希有。   下勸天護。亦通臣主分二。初一頌增福智。後一頌佛所護。   經。若有人能聽此經身心踴躍生歡喜常有百千藥叉眾隨所住處護斯人於此世界諸天眾其數無量不思議悉共聽受此經王歡喜護持無退轉若人聽受此經王威德勇猛常自在增益一切人天眾令離衰惱益光明。   下三行結。初一頌人聽得護。次一頌天得不退。非但聽受等不退。亦令諸天威德無退。後一頌合結。王得色力福智故。威德勇猛常得自在。天得增益故離大小五衰惱相常益光明。   經。爾時四天王聞是頌已歡喜踴躍白佛言。世尊。我從昔來未曾得聞如是甚深微妙之音。心生悲喜涕淚交流。舉身戰動。證不思議希有之事。以天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而散佛上。作是殊勝供養佛已。白佛言。世尊。我等四王各有五百藥叉眷屬常當處處擁護是經及說法師。以智光明而為助衛。若於此經所有句義忘失之處。我皆令彼憶念不忘。並與陀羅尼殊勝法門令得具足。復欲令此最勝經王所在之處為諸眾生廣宣流布。不速隱沒。   贊曰。品大段第五四王慶喜護持有四。初聞頌心歡。即心歡身躍。二白佛下發言陳白有三。一聞未曾聞。二身心歡喜。準仁王經。初地菩薩為四天王。得證不退故聞深法悲喜流淚舉身戰動。三者得未曾得即證不思議事。三以天曼陀羅下散華供養。四作是殊勝下請願護持有二。初身護。後以智光明下智護有三。一令憶念。二與總持。三令弘法流通不絕。   經。爾時世尊於大眾中說是法時無量眾生皆得大智聰叡辯才攝受無量福德之聚離諸憂惱發喜樂心善明眾論登出離道不復退轉速證菩提。   下品大段第六大眾聞經得益。有九。一得智。二得辨。三得福。四離苦。五得樂。六得五明。七得涅槃路。八得不退轉。九速證菩提。文顯可知。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七       唐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   無染著陀羅尼品第十三   無染著陀羅尼品三門分別。一來意。二釋名。三解難。言來意者。四天王觀察人天品下十六品。初明學行流通有五。初觀察品勸修行。二四天王護國品下三品明守護。三大辨才下五品明為增弘經行人福智。四王法正論下三品明正持學。五授記等四品成前勸修守護等意。就四王護國等三品明守護中有三。一令守護供養。二令離染不退。三令離障如意。上已明守護供養。此明令離染不退。若有染著即有退屈。以執著故。如無著菩薩般若論解離不忍苦障中雲。不住一切法發阿耨菩提等。為對治不忍流轉苦眾生相違苦匱乏受用苦等。今此亦爾。故下文雲。若諸菩薩能安住者。於無上菩提不復退轉。成就正願得無所依自性辨才獲希有事。安住聖道故說此咒護令離染不退修行。有此品生。二釋名者。梵雲仳[跳-兆+東]□□飀□□□□□逆□□□□□婝F□□□襼□奾芊憤褪[□□□□□□□駔□□□□□□□□□崎禕奪□□□逆□□奰□姾飥□訾裀□騧□□埤□□□□□饛□□□□□礽婧□奰□□□□糖□□騖餖耔□勵□□奰□埤□□□□□□□□□娏騖騃□椏騖餓□□奰□□□訏騖饋□□□□□□□□□□香□□□□□□H樁w□□□□□禳姾飀□□□□飥□□□□□□稨□□□□觀嬌□礹□□椸□□檢□列騫觀婛□□□秭飀□□□□□□奰□婝鼴F埤□□□□□馳委鷺槄□馳妻姭飀□垓妘魯□□矩痢^□□□□騖饜□□□□娏騖饑□□奰□□□訏騖駍□福□吝饁□□裀□□□□□粿姁□□襑□□埤□□□□如□槥逆□□□E□X臐慼慼慼慼潯恣慼慼毅芊慼慼潑M□□□□□襼□□□□□姥^□□□楏□□□□□耔□□埤□□□梅□□□□□□□□J□妅逆□^□□□□□葉□□祿□□□□復餡逆□□姈p檢□□□□礸□□□餾□□□□□□□葉□□餾□□□祇□□□□□蓮□□餾□覆□□□□□□勵埤□餾□□□□□□□□□□奐□□□□□□□□□概送□埤□妙□堅樧□□□□□姦□□褙□私□埤□□□□□祜訏騖餓□□□□埤□魯□□□□□□□□□□□□□□□□奰□□垓姑□□□□□□□□□□祿□□□□逆□□觾騪□□襑□□□□□福□吝饁□□覕埤□□^□秭□妓□□□□□Лp□□□□稅□□褓□□禜送□j□□□逆□□□逆□□q說慼潑埤□餿降f□□□□□禕埤□□□垓埤□□□福□吝饁□□□□□^□概駥稀埤□□祰□妊□□妅稃□□襑□□林□□□□□祿□□□埤□□咽□□勵□□□□妅祊□□□祿□□埤□□□椏騖馱□勵□□奰□□□□□□□□□□□奿妅□□□□椽□□□奿妅□□□□□□□j□□姘□□□□穠飀□□□穠駝時挔埤□楑□拏□□□□□□□祛□h□□□□□□□□□襤□□覷□□□□祿□□□復餡稀奪□h□□□□訏騖饋□□□□□□□□□□餡逆□訊姩□□□□□□□□□□□□□□□椏騖餓□襑□□娃□□□□□□累姾送□H樁j□□詀□□檳大□飼襑□□婃□□駾駭飀□□□□□□□□□□妘拏□□□□餡逆□福餡禕姍訊姩□□□□□□飀□錄部憤窗部慼慼慼慼慼慼樑第E餓□襑□□姭飀□量祿□□□襼□埤□□□切妘糖□部慼慼慼慼慼慼慼播□□□q說慼潑埤□垓姾婧□□□a率禳慼慼暴帡f□□□妅祛□□□□姚褓□□□□埤□□□□□□□□□羇□□姾馘笠□□^□祿□賂埤□姥^□□祿□□椿□馳姾囊埤□□□奪□□禘笠□□□□□娏騖饜□□延訏騖饅祛□量禖駍□□□幬蛝堙慼慼慼慼熱}□□□□稿□□□□□□埤□□□□□□□□楋□□□□駭首□□□□□□□姪□勵□□□□□□□□□□□□□□□□□逆□□□梅□□□□禭□□妘飼訏騖送□□□禷襋□令□□騖馳婧□奰□驙□奰□□婁\□□□襤祊□□姪襋□令□□□禱□□□□□□稀□□□□□□姾飀□□□奰□檳奪褥j□榭□□量祿□□□襜□□逆□□奜□逆□□樀□□□姴□□□□□□礽□□□j□□□□槶□飀□□□饜□稿說慼潘嚏慼播□□□□□□祛□□奰□□姴□□駐□礿□□□□□□o□礿□□□□□□□□礿□□□□□□□□□□□□糯□奜□逆□□□□j□   經。爾時世尊告具壽舍利子今有法門名無染著陀羅尼是諸菩薩所修行法過去菩薩之所受持是菩薩母說是語已。   贊曰。大文分六。一佛標名宗。二問答名體。三請佛陳說。四讚仰為宣。五顯勝勸修。六聞教喜學。此即初也。有七。一明教主。二所逗機。三標咒名。四指應學。五舉曾勸。六明學意。以是菩薩母故。過去菩薩皆悉已學故。今菩薩所應修行。七結前標。文段可悉。   經。具壽舍利子白佛言世尊陀羅尼者是何句義世尊陀羅尼者非方處非非方處作是語已。   下問答名體。初問後答。問中有二。一問名義是何句義。是意雲何名無著等。復因何義。句是能詮之名非名句中名。已下問體。以諸法體即是真如。非有非空等不可言說。如何可說此陀羅尼。非方處者離有。非非方處者離空。準下佛答有其七句。此略舉初句為問。以影於餘。或舍利分悟世尊具悟故說有多少。   經。佛告舍利子善哉善哉舍利子汝於大乘已能發趣信解大乘尊重大乘。   下答有二。初讚後答。此讚也。有二。言善哉者讚問。汝於大乘下讚德有三。初讚捨小。已能發趣故。次讚悟大。信解大乘故。以信得解。非智證入。故法華經雲。汝舍利弗尚於此經以信得入。況餘聲聞。趣大以後經二萬劫始到十信初心故。故涅槃經雲。阿羅漢人二萬劫到。所言到者到阿耨心故未證悟。若約七地過種姓地。得在勝解行地。若約五位未住資糧位。但在善法欲。十信方得在資糧故後讚堅固。尊重大乘故。   經。如汝所言陀羅尼者非方處非非方處非法非非法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非事非非事非緣非非緣非行非非行無有法生亦無法滅。   下答有二。初答體。即是諸佛下答名義。初中有二。初述成。後然為下答說所以。初述成也。非方處等如前已解。第二非法等離詮非詮。非法非所詮。非非法非是不離非詮之法。是智證故。第三離三世以常故。非三世應有非非過去等。非離世法故。以影略故。第七句經亦同此解。第四事理對。是理非事。又雲非非事者不離事法故。第五為無為對。非有為緣生非非有為。了因顯故。或不離緣生法故。第六常無常對。行者遷流。真如非行非非行。同前釋。第七相非相對。以真如理離生滅等十相故。諸法體生後無名滅。如既不生故無法滅。舉此例餘。第七離生滅相。此約三性中歸圓成實解。一切諸法所歸趣故。若約遍計及勝義勝義七句總遮。若約二諦相形總通遮表。如初非方處。據勝義遮方處表非方處非非方處。約俗諦中以總持體所持之法是依聲故。總持自性是念慧故。念慧非方。以依方處故。餘準可知。然據經意約真勝義心言路絕。總取遮表不依依他及遍計。或通依三性。俱得無失。   經。然為利益諸菩薩故作如是說於此陀羅尼功用正道理趣勢力安立。   下答說所以。然據勝義。非方處非非方處等忘言絕相。然今為利益諸菩薩故。於方便道理依俗諦中作如是說。依何說法耶。謂於此陀羅尼即指所說法體。依四種義安立施設。名之為說。下言安立者施設別名。依此四義而安立故。言四種義者。一功用即依總持有能得果之功用說。二正道即此功用體。離二邊證正理故名為正道。即念慧等。三理趣則是真如及所持法義等是念智等境總名理趣。四勢力由此法義能念慧等滅惡生善證理得果故名勢力。即法威力。欲明能詮契順諸法故。或即總持念慧法二。有能攝持生善滅惡之勢力也。   經。即是諸佛功德諸佛禁戒諸佛所學諸佛祕意諸佛生處故名無染著陀羅尼最妙法門作是語已。   下答問句義。初答義。故名無染著下答句。句即名也。前功用等四義在佛。即俱名功德等。或能為因。依此能得佛不共法等名功德。能令離過名禁戒。為佛師故名所學。法身妙理深難測故名祕意。成報化佛故名生處。由能詮教詮此義故名無染著法門等。或即念慧名為法門。與所持法為門。即法之門。或依此總持能出生功德等。妙法即妙法之門。或此妙法通能所出。即通依主持業兩釋。   經。舍利子白佛言世尊唯願善逝為我說此陀羅尼法若諸菩薩能安住者於無上菩提不復退轉成就正願得無所依自性辯才獲希有事安住聖道皆由得此陀羅尼故。   下第三請佛陳說有二。初請說。若諸菩薩下第二請意。請意有二。初能學人。二能安住者下明修教得利益有六。一得不退。隨信住等四種不退。二得正願。謂十大願。發菩提心論雲。一者願。我先世及以今身所種善根。施與一切悉共迴向無上菩提。令我此願唸唸增長生生不忘為陀羅尼之所守護。二願。我迴向大菩提已。以此善根於一切生處常得供養一切諸佛。恆常不生無佛國土。三願。我得生諸佛國已。常得親近隨侍左右。如影隨形無剎那頃遠離諸佛。四者願。我得近佛已隨我所應為我說法。即得成就菩薩五通。五願。得通已即達世諦。假名流布了第一義得正法智。六願。我得正法智已以無厭心為生說法。示教利喜皆令開解。七願。我開解諸眾生已。以佛神力遍至十方無餘世界。供養諸佛聽受正法廣攝眾生。八願。諸佛所聽正法已。即能隨轉清淨法輪。十方世界一切眾生。聽我法者聞我名者。即得捨離一切煩惱發菩提心。九願。我能令一切眾生發菩提心已。常隨將護除無利益。與無量樂捨身命財。攝受眾生荷負正法。十者願。我能荷負正法已。雖行正法心無所行。如諸菩薩行於正法而無所行亦無不行。為化眾生不捨正願。與菩薩地願大意同。三得無所依即無住涅槃。四自性辨才即四無礙辨。不由師悟故名自性。或非有因緣為他利起此四辨故名自性。五獲希有事。準菩薩地四十六雲。菩薩修習無上菩提有五希奇。一於有情非有因緣而生親愛。二唯為饒益諸有情故。常處生死忍無量苦。三於多煩惱難伏有情。善能解了調伏方便。四於極難解真實義理能隨悟入。五具不思議大威神力。六安住聖道住極喜地。得二空智名安住聖道。或可為五。得無所依自性辨才合之為一。不由他緣雲無所依。性能利他雲自性。或初得住不退。二於初地得正願。三於五地得無差別道雲得無所依。四於第九地得四自性辨才。五於第十地獲希有事。如十地經。於第十地有希奇事。三昧現前時有大寶華王。周圓如十阿僧祇。一切眾寶間錯莊嚴。是時菩薩其身殊妙稱可華座等故。六於佛地安住聖道。安住以無進求故名安住。皆由得此等者結。   經。佛告舍利子善哉善哉如是如是如汝所說。   下第四讚印為宣有三。初讚印。次更歎。後正宣。此初可知。   經。若有菩薩得此陀羅尼者應知是人與佛無異若有供養尊重承事供給此菩薩者應知即是供養於佛。   下更歎有三。初歎能證得。次若有供養者下歎能供養者。以證得者如佛所得。必當得故。理平等故。應取下文以是因緣獲無上果釋與佛無異及即是供養佛。   經。舍利子若有餘人聞此陀羅尼受持讀誦生信解者亦應如是恭敬供養與佛無異以是因緣獲無上果。   下歎能學及供養者。釋文準知。   經。爾時世尊即為演說陀羅尼曰。   怛姪他 珊陀喇爾 嗢多喇爾 蘇三缽囉底瑟恥哆 蘇那麼 蘇缽喇底瑟恥哆鼻逝也跋羅 薩底也缽喇底慎若 蘇阿嚧訶 慎若那末底 嗢波彈爾 阿伐那末爾 阿毘師彈爾 阿鞞毘耶訶羅 輸婆伐底 蘇尼室唎多(引) 薄虎郡社(引) 阿毘婆馱 莎訶   下正宣。   經。佛告舍利子此無染著陀羅尼句若有菩薩能善安住能正受持者當知是人若於一劫若百劫若千劫若百千劫所發正願無有窮盡身亦不被刀杖毒藥水火猛獸之所損害何以故舍利子此無染著陀羅尼是過去諸佛母未來諸佛母現在諸佛母。   下第五顯勝勸修有二。初讚法功能。後校量勝劣。初中有七。一告所被機。二此咒染著下指所讚法。三若菩薩下明能學人。四能善安住下明依修學。能善安住以此咒為所依。能正受持依起法行。正受聞慧。正持思修慧。五當知是人下得益有二。一攝內能令發願無有窮盡。得不退故。二身亦不被。又防外非惡所侵。六何以故徵所因。七舍利子下解所以。   經。舍利子若復有人以十阿僧企耶三千大千世界滿中七寶奉施諸佛及以上妙衣服飲食種種供養經無數劫若復有人於此陀羅尼乃至一句能受持者所生之福倍多於彼何以故舍利子此無染著陀羅尼甚深法門是諸佛母故。   下校量勝劣。於中分四。一舉施福。二正校量。三徵勝由。四答所以。文準可知。   經。時具壽舍利子及諸大眾聞是法已皆大歡喜鹹願受持。   下第六大段聞教喜學。   如意寶珠品第十四   如意寶珠品三門分別。一來意者。就流通中有其三種。第一學行流通有五。於中第二守護流通。於中復三。第一令守護供養。第二守護令離染不退。第三此咒守護令離災難所求如意。如文具彰故此品生。二釋名者。梵雲震多此雲如意。本音但名意。心思量義。如者義加。末尼者此雲寶珠。此是喻。陀羅尼者是法。如珠能令離諸災難所求遂心。此咒亦爾。從喻為名。應雲如意寶珠陀羅尼品。故下雲如意寶珠神咒。以文略故。又釋。即此總持名為如意寶珠。法從喻名。故雲有陀羅尼名如意寶珠。此名非六釋。三釋難者。問。執金剛主所說神咒名曰無勝。餘說亦別。雲何但雲如意寶珠品。答有二解。一雲。品名從初不可具辨。二雲。初二得其總名。餘者從其別稱。據實總得名如意珠。問。四持之內是何總持。答。是咒陀羅尼。問。四天王品中四王所說亦名如意寶。初中此何別。答。同名義別。如文可知。   經。爾時世尊於大眾中告阿難陀曰汝等當知有陀羅尼名如意寶珠遠離一切災厄亦能遮止諸惡雷電。   贊曰。品文分四。一佛說。二眾說。三佛印。四奉行。佛說有三。一標示許說。二大眾樂聞。三佛正為說。初中有四。一標咒名。二示功用。三告同說。四許為陳。此初二也。   經。過去如來應正等覺所共宣說。   下第三告同說。   經。我於今時於此經中亦為汝等大眾宣說能於人天為大利益哀愍世間擁護一切令得安樂。   下第四許為陳有二。初許陳。二能於下明利益。   經。時諸大眾及阿難陀聞佛語已各各至誠瞻仰世尊聽受神咒。   下大眾樂聞。   經。佛言汝等諦聽於此東方有光明電王名阿揭多南方有光明電王名設羝嚕西方有光明電王名主多光北方有光明電王名蘇多末尼。   下佛正為說有四。一說電王名。二聞得益。三正說咒。四誦咒法。此說電名。雲相擊出聲名雷。故俱捨論雲。如雲聲。是出光名電。即主電神名王故。準起世經雲。東方無厚閉電共於西方墮光明電相觸相著相揩相打。以如是故於虛空雲際之中出生光明名曰閉電。東方閉電名無厚。南曰順流。西曰墮光明。北曰百千樹電光。從其主神以立名也。與此經名別者。或神有多或翻譯別。阿揭多者此雲來。蘇多(此雲如)末尼(如前)。   經。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得聞如是電王名字及知方處者此人即便遠離一切怖畏之事及諸災橫悉皆消殄若於住處書此四方電王名者於所住處無雷電怖亦無災厄及諸障惱非時枉死悉皆遠離。   下明得益有二。初聞名益。二若於住處下明書名益。問。聞電王名已離恐怖何假說咒方離怖耶。答。由持咒力能令彼王守護離怖。又復初神護離怖。後咒護離怖。然咒護勝經品得名。   經。爾時世尊即說咒曰。   怛姪他 爾弭爾 弭爾弭 尼民達哩 窒哩盧迦盧羯爾 窒哩輸拿波爾 曷□□□簠誥&葦憿╮慼熟鶦砢R□□邐□□□□□□□部□鞢慼晼慼慼(趍   下說咒及誦咒法。   經。爾時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我今亦於佛前略說如意寶珠神咒於諸人天為大利益哀愍世間擁護一切令得安樂有大威力所求如願即說咒曰。   怛姪他 喝帝毘喝帝爾喝帝 缽喇窒體雞 缽喇底(丁裡切)蜜窒麗 戍提目羝毘末麗 缽喇婆莎(蘇活切)麗 安荼(入聲)麗般荼麗稅(平聲)帝 槃荼囉婆死爾 曷麗羯荼(引)麗劫畢麗 冰揭羅惡綺 達地目企 曷□□□簠誥&葦憿╮慼熟鶦砢R□□邐□□□部□鞢慼晼慼慼慼漿暌鴃慼撫S□蹤□□瀨窺□□櫫□□□劑鋦□□□(趍   下眾說咒有六。初觀音說。文有三。初請說。次正說。後誦咒法。初請中有三。一請儀。二請說。三述益。梵雲阿縛盧枳帝濕筏邏耶。阿縛盧枳帝此雲觀。餘雲自在。以天眼耳及他心通恆觀世間。隨皆能救雲觀自在。雲觀世音從一說也。其名不具非正翻也。配文可知。   經。爾時執金剛祕密主菩薩即從座起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我今亦說陀羅尼咒名曰無勝於諸人天為大利益哀愍世間擁護一切有大威力所求如願即說咒曰。   怛姪他 母爾母爾 母尼麗末底末底 蘇末底莫訶末底 訶訶訶磨婆以那悉底帝(引)波跋 跋折拿波爾 惡蚶(火捨切)姪□荼(上)莎訶   世尊我此神咒名曰無勝擁護若有男女一心受持書寫讀誦憶念不忘我於晝夜常護是人於一切恐怖乃至枉死悉皆遠離。   下第二文亦有三。初請說。次正說。後誦持益。配文可知。言執金剛祕密主者有雲。觀音異形稱為祕密。常執金剛杵守護三寶。依自並所持為名。依密跡金剛力士經說。此執金剛及梵王各是賢劫千佛之一佛也。廣如彼說。   經。爾時索訶世界主梵天王即從座起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我亦有陀羅尼微妙法門於諸人天為大利益哀愍世間擁護一切有大威力所求如願即說咒曰。   怛姪他 醯裡弭裡地裡莎訶 跋囉蚶魔布麗 跋囉蚶麼末尼跋囉蚶麼揭鞞 補澀跛僧悉怛麗莎訶   世尊我此神咒名曰梵治悉能擁護持是咒者令離憂惱及諸罪業乃至枉死悉皆遠離。   下第三說。文段同前。   經。爾時帝釋天主即從座起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我亦有陀羅尼名跋折羅扇爾是大明咒能除一切恐怖厄難乃至枉死悉皆遠離拔苦與樂利益人天即說咒曰。   怛姪他 毘爾婆唎爾 畔柁磨彈滯 磨膩爾□□爾瞿哩 揵陀哩栴荼哩 摩登蓍(上)十羯死 薩羅跋喇鞞(去)呬娜末住答磨嗢多喇爾 莫呼刺爾達刺爾計斫羯囉婆枳 捨伐哩奢伐哩 莎訶   下第四說。文亦同前。言帝釋天主者。帝即是主。釋者是能。此雲能帝。是總言也。後雲天主者能作天主。   經。爾時多聞天王持國天王增長天王廣目天王俱從座起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我今亦有神咒名施一切眾生無畏於諸苦惱常為擁護令得安樂增益壽命無諸患苦乃至枉死悉皆遠離即說咒曰。   怛姪他 補澀閉 蘇補澀閉 度麼缽喇訶麗 阿離耶缽喇設悉帝 扇帝涅目帝忙揭例窣睹帝 悉哆鼻帝 莎訶   下第五說。文段有二。略無誦益。初段中初列名。次請儀後述益。指文可知。   經。爾時復有諸大龍王。所謂末那斯龍王。電光龍王。無熱池龍王。電舌龍王。妙光龍王。俱從座起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我亦有如意寶珠陀羅尼能遮惡電除諸恐怖。能於人天為大利益。哀愍世間擁護一切有大威力所求如願。乃至枉死悉皆遠離。一切毒藥皆令止息。一切造作蠱道咒術不吉祥事悉令除滅。   下第六說。文三如前。初段有五。此初列名。俱從座起下。二請儀。三述益。   經。我今以此神咒奉獻世尊唯願哀愍慈悲納受。   下四請納。   經。當令我等離此龍趣永捨慳貪何以故由此慳貪於生死中受諸苦惱我等願斷慳貪種子即說咒曰。   怛姪他 阿折麗 阿末麗阿蜜□帝 惡叉裔阿幣裔 奔尼缽唎耶法帝 薩婆波跛 缽喇苫摩尼裔 莎訶 阿離裔般豆蘇波尼裔 莎訶   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口中說此陀羅尼明咒或書經卷受持讀誦恭敬供養者終無雷電霹靂及諸恐怖苦惱憂患乃至枉死皆悉遠離所有毒藥蠱魅厭禱害人虎狼師子毒蛇之類乃至蚊虻悉不為害。   下五發願。於中有四。初標。二徵。三釋。四我等願斷下結。餘文可知。   經。爾時世尊普告大眾善哉善哉此等神咒皆有大力能隨眾生心所求事悉令圓滿為大利益除不至心汝等勿疑。   下佛印。   經。時諸大眾聞佛語已歡喜信受。   下品第四段奉行。   大辯才天女品第十五之一   大辨才天女品三門分別。來意釋名解難。言來意者。流通分中有三。初修行流通。於中復雲。此下五品則是第三令增福智。增福智中有四。一增辨才。二增衣服。三增飲食。四增智慧。何故如是。欲流通法以利於他必藉辨才為生說故。雖有妙辨若無衣服相不端嚴。如闕飲食四大虛惙。又恐不能忍匱乏苦退行二利。設復能行恐有怖求染心而說。故增飲食。令離斯緣雖有資緣。若無智慧不能了達世俗勝義。倒說法故故增智慧。然二利行他利為先。說法利生必資四辨。故先明辨。有此品生。釋名者梵雲摩訶(此雲大)薩羅悉知婆底(此雲辨才)提婆仳(此雲天女)初散釋大義略四。如大莊嚴論雲。復有四大。一勝出大。於三有五趣中而勝出故。二寂靜大。隨向無住處涅槃故。三功德大。福智二聚增長故。四者利物大。常依大悲不捨眾生故。辨才即四辨才即捷智。才即藝能。有捷智藝能故雲辨才。即此辨才為四種大之所攝故名為大辨。神用自在光潔名天。亦即第一義天。天有大辨才。大辨才天即女故雲大辨才天女。真諦三藏雲。此第九地菩薩具四辨才。復能施他故立此號。三解難者。問。四辨才中為是何耶。答。具足有四。何以得知。下雲具足莊嚴言說之辨詞無礙辨。於此經中文字句義即法義二辨。經體有二。一能詮文。二所詮義。俱名經也。能善開悟即樂說無礙辨故。總結雲復與陀羅尼總持無礙。陀羅尼即四能持。無礙即所持四無礙辨。問。四無礙解與四無礙辨有何差別。答。了四無滯名解。說四無滯名辨。辨依解起。解藉辨彰。體是慧故。諸經論中或互相從但合說四。持四不忘名四總持。即兼念慧。問。今此天女具辨總持。何不名大總持天女。答。總持是因。所持四法是果。從果勝號不依因名。又解。辨為利他。持自利勝故從他勝名大辨才。故下陳如請雲。唯願智慧辨才天以妙言詞施一切。下教請中亦云。敬禮辨才天令我詞無礙等。據實祈求能施一切。   經。爾時大辯才天女於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白佛言世尊。   贊曰。就此品文大分為三。一標益辦才。二世尊我當下示求方軌。三爾時佛告下世尊讚勸。就初段中復分為二。初請說之儀。後益修行者。此即初也。   經。若有法師說是金光明最勝王經者。   下第二有二。初益持說之人。後又此金光明下益聞學之者。此初。復有二。一應益人。   經。我當益其智慧具足莊嚴言說之辯。   下二所益法有三。一總標。二具足下別舉。三總持無礙者結。別中初與詞無礙辨。二若彼法師下與餘辨才及陀羅尼。此即總標及別詞無礙辨也。此九地上得四辨才。十八變中施他辨才故也。雲具足莊嚴即八語具等。   經。若彼法師於此經中文字句義所有忘失皆令憶持能善開悟復與陀羅尼總持無礙。   下第二與餘辨才等。於文字句即法。文即是字體用合明。此能詮依。體非能詮。句是能詮詮於諸義。略名不說。皆令憶持即法義持。文義是所持。能憶持者即總持也。因果合說。能善開悟即樂說辨。復與陀羅者即咒及忍二總持也。總持無礙者結也。   經。又此金光明最勝王經為彼有情已於百千佛所種諸善根當受持者於贍部洲廣行流布不速隱沒。   下第二益聞學之者。於中分二。一明為應修行者法久流行。二復令下明能令學者得大利益。初文有二。初明所為。次法久流行此同般若能生一念淨信之心當知已曾供養多佛。   經。復令無量有情聞是經典皆得不可思議捷利辯才無盡大慧善解眾論及諸技術。   下學得益有三。初現得辨才。次當證佛果。後現增壽等。得辨中初得捷利辨才。即樂說及詞辨。以一剎那能現諸聲名為捷利。樂說辨中復有七種。一迅辨。懸河連冷不遲□榕埤□□稿裀□□□□□□祐□埤□□騾裀□香□□埤□□□鴃歎ョ慼慼撩_埤□□□□□裀□□□□□埤□□□饑□裀□□駐榕埤□□□□騾裀□□□襤鞢憔餈砥慼慼歎ョ慼慼慼慼慼慼撙I衽□□裀□□□蝦媬砥樁t騾裀□□□□妘□□□夾□□駔討□□□□□□□   經。能出生死速趣無上正等菩提。   下當證佛果。   經。於現世中增益壽命資身之具悉令圓滿。   下後增現壽等。   經。世尊我當為彼持經法師及餘有情於此經典樂聽聞者說其咒藥洗浴之法。   贊曰。下示求方軌有二。初示持經及求辨方便。二爾時法師授記下正求辨才。初段有四。初總標示法。二別教其方。三天女勸行。四世尊讚敕。初復有四。初標舉行人。二標所示法。三標法功能。四標勸修學。此即初二。   經。彼人所有惡星災變與初生時星屬相違疫病之苦鬥諍戰陣惡夢鬼神蠱毒厭魅咒術起屍如是諸惡為障難者悉令除滅諸有智者應作如是洗浴之法。   下標法功能。言星屬者凡人生日屬二十八宿。於中或有星度相違。雖人不解行斯洗法障難亦除。雲咒術起屍者西方咒術能起死屍遊行處處。或半全用損害於人。依斯洗法此等皆除。餘文可解。此即總教說聽二人及求辨者皆應依此洗浴之法。   經。當取香藥三十二味所謂昌蒲(坡者).牛黃(瞿盧折娜).苜蓿香(塞畢力迦).麝香(莫訶婆伽).雄黃(末□眵羅).合昏樹(尸利灑).白及(因達羅喝悉哆).芎藭(闍莫迦).苟杞根(苫弭).松脂(室利薛瑟得迦).桂皮(咄者).香附子(目窣哆).沈香(惡揭嚕).栴檀(栴檀娜).零婆香(多揭羅).丁子(索瞿者).鬱金(荼矩麼).婆律膏(揭羅娑).葦香(□剌柁).竹黃(□□麗□□□□□□蘇泣迷羅).甘松(弭苫哆).藿香(缽怛羅).茅根香(嗢屍羅).叱[口*旨](薩洛計).艾納(世黎也).安息香(寠具拿).芥子(薩利殺跛).馬芹(葉婆爾).龍華鬚(那加雞薩羅).白膠(薩折羅婆).青木(矩瑟他)皆等分。   下別教其方文分為四。一教洗法。二如是浴已下教令發願。三復說頌曰下明依得益。四次誦護身下教其護身。洗法有八。一標列洗方。二示□篩日。三教咒香藥。四教作壇場。五教作香湯。六教其結界。七正教洗法。八示洗竟法。此初也。初標次列。婆律膏者是龍腦香脂。葦香者葦內有此香。竹黃者竹內所出。細豆蔻者中有粗細故。茅根香者似兜婁婆香。叱脂(此雲)龍華鬚(此雲)。   經。以布灑星日一處擣篩取其香末。   下第二示□篩日。二十八宿中南方星名。即舊經雲於鬼星日。   經。當以此咒咒一百八遍咒曰。   怛姪他 蘇訖栗帝 訖栗帝訖栗計 劫摩怛裡 繕怒羯□滯 郝羯喇滯 因達囉闍利膩 鑠羯□滯 缽設姪麗 阿伐底羯細 計娜矩睹矩睹 腳迦鼻麗 劫鼻麗劫鼻麗 劫毘羅末底(丁裡切)屍羅末底刪底度囉末底裡 波伐矩畔稚麗 室麗室麗 薩底悉體羝 莎訶   下第三教化香藥。   經。若樂如法洗浴時。應作壇場方八肘。可於寂靜定穩處。念所求事不離心。應塗牛糞作其壇。於上普散諸華彩。當以淨潔金銀器。盛滿美味並乳蜜。於彼壇場四門所。四人守護法如常。令四童子好嚴身。各於一角持瓶水。於此常燒安息香。五音之樂聲不絕。旛蓋莊嚴懸繒綵。安在壇場之四邊。復於場內置明鏡。利刀兼箭各四枚。於壇中心埋大盆。應以漏版安其上。   下第四教作壇場。於中有八。一初半頌示壇量。二可於寂靜下半頌示壇處所。三應塗下半頌示塗壇法。四次半頌教供養。五次半頌教守護。六次一頌半教莊嚴。七次半頌教避惡。八次半頌作洗處。   經。用前香抹以和湯亦復安在於壇內。   下第五教作浴湯。   經。既作如斯佈置已然後誦咒結其壇結界咒曰。   怛姪他 頞喇計 娜也泥(去) 呬麗 弭麗祇麗企企麗 莎訶   下第六教其結界。初半頌結前生後。次正示結咒。   經。如是結界已方入於壇內咒水三七遍散灑於四方次可咒香湯滿一百八遍四邊安幔障然後洗浴身咒水咒湯咒曰。   怛姪他(一) 索揭智(二) 毘揭智(三) 毘揭荼伐底(四) 莎訶(五)   已下第七正教洗法有二。初結前。次方入下作法有四。一咒水作淨。二咒洗浴湯。三教蔽形醜。四卻示其咒。   經。若洗浴訖其洗浴湯及壇場中供養飲食棄河池內餘皆收攝。   下第八示洗竟法。   經。如是浴已方著淨衣既出壇場入淨室內咒師教其發弘誓願永斷眾惡常修諸善於諸有情與大悲心以是因緣當獲無量隨心福報。   已下別教其方中。第二令發願有五。一結前。二方著淨衣發願儀軌。三既出下發願處所。四咒師教具下依師教。此據初學。五永斷下發願。發願有三。初願修自利。次於諸下願行利他。後以是因緣下修行得果。   經。復說頌曰若有病苦諸眾生種種方藥治不差若依如是洗浴法並復讀誦斯經典常於日夜念不散專想慇懃生信心所有患苦盡消除解脫貧窮足財寶四方星辰及日月威神擁護得延年吉祥安穩福德增災變厄難皆除遣。   下第三明依修得益。總有三頌分三。初半頌標眾生有苦。次一頌明依法學。後一頌半明學得益。益有八。一離病。二除貧。三豐財。四得護。五延壽。六吉安。七福增。八難盡。如文可知。   經。次誦護身咒三七遍咒曰。   恆姪他 三謎 毘三謎 莎訶 索揭滯毘揭滯 莎訶 毘揭荼(亭耶切) 伐底 莎訶 娑揭囉 三步多也 莎訶 塞建陀 摩多也 莎訶 尼拿建他也 莎訶 阿缽囉市哆 毘□□椹□□瑰芊慼潟部撬芊撰縑慼慼慼瑰芊樟恣j□□□糖□□瑰芊敵z訖□□□□□□騚榑餞□□瑰芊敵z訖饛驅□臦以臩底莫訶提鼻裔 莎訶 悉甸都漫(此雲成就我某甲) 曼怛囉缽柁 莎訶 怛喇都仳姪哆 跋囉蚶摩奴末睹 莎訶   下第四教其護身有二。初標教護身。後正說護咒。   經。爾時大辯才天女說洗浴法壇場咒已。前禮佛足白佛言。世尊。若有苾芻苾芻尼鄔波索迦鄔波斯迦。受持讀誦書寫流布是妙經王。如說行者。若在城邑聚落曠野山林僧尼住處。我為是人將諸眷屬作天妓樂來詣其所。而為擁護。除諸病苦流星變怪疫疾鬥諍王法所拘惡夢惡神為障礙者蠱道厭術悉皆除殄。饒益是等持經之人苾芻等眾及諸聽者。皆令速渡生死大海不退菩提。   下示方便中。第三天女勸行有三。初結前示法。次前禮佛足下陳勸學人有三。初白儀。次啟白。若有苾芻下所陳行人。後若在城邑下明令得益。得益有三。初供養守護。次除諸病苦下為除災殃。後饒益是等下令得勝益。   爾時世尊聞是說已讚辯才天女言善哉善哉天女汝能安樂利益無量無邊有情說此神咒及以香水壇場法式果報難思汝當擁護最勝經王勿令隱沒常得流通爾時大辯才天女禮佛足已還復本座。   下示方便中。第四世尊讚敕有四。初總相讚。二天女汝能下別指讚有三。初讚示法益。次說此神咒下讚別示方。後果報難思讚當得果。三汝當擁護下敕護法。四經爾時下蒙讚復座。   經。爾時法師授記憍陳如婆羅門承佛威力於大眾前讚請辯才天女曰。   贊曰。示求方軌中。第二正求辨才。文分為四。一陳如讚請求法。二爾時辨才下天女依請教示。三爾時憍陳下陳如聞法喜讚。四第八卷初陳如教請如被。初中有二。此標請。   經。聰明勇進辨才天人天供養悉應受名聞世間遍充滿能與一切眾生願。   下正明讚請。三頌分二。初兩頌讚。後一頌請。讚中分三。初一頌讚內德。次半頌讚住處。後半頌讚威儀。此讚內德有四。一句讚智勤德。一句讚福田德。一句讚遠聞德。一句讚滿願德。   經。依高山頂勝住處葺茅為室在中居恆結軟草以為衣在處常翹於一足。   下讚處及儀。表能出生死雲住高山。據實隨處而現。離憍慢故恆居茅室。表和忍故軟草為服。恆勤利物故常翹一足。   經。諸天大眾皆來集鹹同一心伸讚請唯願智慧辯才天以妙言辭施一切。   下申請有二。半頌申同讚請。半頌願惠所求。準下讚求中。不唯詞無礙。就說法利生詞無礙勝故偏陳請。   經。爾時辯才天女即便受請為說咒曰。   怛姪他 慕麗只麗 阿伐帝 阿伐吒伐底 馨遇隸名具隸 名具羅伐底 鴦具師末唎只三末底 毘三末底 毘三末底惡近(入)唎莫近唎 怛囉只 怛囉者伐底 質質哩室裡蜜裡 末難地曇(去聲)末唎只八囉拏畢唎裔 盧迦逝瑟跇(丑世切) 盧迦失麗瑟耶 盧迦畢唎裔 悉馱跋唎帝 毘麼目企(輕利切)輸只折唎 阿缽唎底喝帝 阿缽唎底喝哆勃地 南母只南母只 莫訶提鼻 缽唎底近(入)唎昏(火恨切)拏 南摩塞迦囉 我某甲勃地達哩奢呬 勃地阿缽喇底喝哆 婆(上)跋睹 市婆謎毘輸姪睹 捨悉怛囉輸路迦 曼怛囉畢礙迦 迦婢耶地數 怛姪他 莫訶缽喇婆鼻 呬裡蜜裡呬蜜裡 毘折喇睹謎勃地 我某甲勃地輸提 薄伽伐點提毘焰 薩羅酸(蘇活切)點(丁焰切) 羯囉滯雞由麗 雞由羅末底 呬裡蜜裡呬裡蜜裡 阿婆訶耶弭 莫訶提鼻 勃陀薩帝娜 達摩薩帝[女*耶] 僧伽薩帝娜 因達囉薩帝娜 跋嘍拏薩帝娜 裔盧雞薩底婆地娜 羝釤(引)薩帝娜 薩底伐者泥娜 阿婆訶耶弭 莫訶提鼻 呬裡蜜裡呬裡蜜裡 毘折喇睹 我某甲勃地 南謨薄伽伐底(丁利切)莫訶提鼻薩囉酸底 悉甸睹 曼怛囉缽陀彌 莎訶   爾時辯才天女說是咒已告婆羅門言善哉大士能為眾生求妙辯才及諸珍寶神通智慧廣利一切速證菩提。   下天女示法有三。一說咒。二爾時辨才下讚請。問。前請唯求辨才。何故天讚通有餘法。答。有二解。一解如前釋願惠所求中辨。一雲。雖但求辨因辨得餘因果通讚。取前釋好。   經。如是應知受持法式即說頌曰先可誦此陀羅尼令使純熟無謬失。   下三教修習法有二。初標舉。二即說頌下教習。總有十九頌半。大分為八。初半頌教先誦咒。   經。歸敬三寶諸天眾請求加護願隨心禮敬諸佛及法寶菩薩獨覺聲聞眾次禮梵王並帝釋及護世者四天王一切常修梵行人悉可至誠慇重敬。   下第二次有兩頌。歸教求護分三。初半頌標。次一頌一句所歸。後一句結。   經。可於寂靜蘭若處大聲誦前咒讚法應在佛像天龍前隨其所有修供養。   下第三一頌略示作法。於中有四。一句作法處。一句教誦咒讚。讚即前讚請。一句示坐處。一句教供養。   經。於彼一切眾生類發起慈悲哀愍心。   下第四半頌起慈悲。   經。世尊妙相紫金身繫想正念心無亂世尊護念說教法隨彼根機令習定於其句義善思惟復依空性而修習應在世尊形像前一心正念而安坐即得妙智三摩地並獲最勝陀羅尼。   下第五有六頌半。令託境安心修本所求。於中有二。初二頌半求佛總持。次四頌求佛四辨。是佛果故。求總持中有四。初半頌觀佛。二一頌總持。初半頌法及咒忍。次半頌義。三半頌行法處及修法。四半頌得果。以其智定眾德本故。若得總持必成智定。   經。如來金口演說法妙響調伏諸人天舌相隨緣現希有廣長能覆三千界。   下四頌求辨才也。中復有三。初一頌辨所求辯及辯具。次兩頌令求此二。後一頌所求果遂。此初也。說法即法義二辨。妙響即詞。調伏即樂故。舌相即辨具。   經。如是諸佛妙音聲至誠憶念心無畏諸佛皆由發弘願得此舌相不思議宣說諸法皆非有譬如虛空無所著諸佛音聲及舌相繫念思量願圓滿。   下令求此二。初半頌求詞無礙辨。半頌求具。半頌求餘三辨。半頌結由願得。   經。若見供養辯才天或見弟子隨師教授此祕法令修學尊重隨心皆得成。   下後一頌果遂。辨才見有師弟修行。則授法令修必得果遂。   經。若人欲得最上智應當一心持此法增長福智諸功德必定成就勿生疑若求財者得多財求名稱者獲名稱求出離者得解脫必定成就勿生疑無量無邊諸功德隨其內心之所願若能如是依行者必得成就勿生疑。   下第六三頌別示所求有三。初一頌求智及福。次一頌求世出世。後一頌例求一切。   經。當於淨處著淨衣應作壇場隨大小以四淨瓶盛美味香華供養可隨時懸諸繒綵並旛蓋塗香抹香遍嚴飾供養佛及辯才天求見天身皆遂願。   下第七兩頌廣作法。   經。應三七日誦前咒。可對大辯天佛前。若其不見此天神。應更用心經九日。於後夜中猶不見。更求清淨勝妙處。如法應畫辯才天。供養誦持心無捨。晝夜不生於懈怠。自利利他無窮盡。所獲果報施群生。於所求願皆成就。若不遂意經三月。六月九月或一年。慇懃求請心不移。天眼他心皆悉得。   下第八教求時限有三品別。初一頌上品求。次兩頌中品求。後一頌下品求。或由根有上中下。或由障輕重。或由宿智多少。   經。爾時憍陳如婆羅門聞是說已歡喜踴躍歎未曾有告諸大眾作如是言汝等人天一切大眾如是當知皆一心聽我今更欲依世諦法讚彼勝妙辯才天女。   下第三陳如聞法喜讚。大分為四。初標欲讚。二即說頌下正讚。三若欲祈請下結勸修。四爾時佛告下世尊讚成。初中有三。初聞法心歡。次告大眾下告眾令聽。後我今下陳欲讚歎。勝義絕言故雲依俗。   經。即說頌曰敬禮天女那羅延於世界中得自在我今讚歎彼尊者皆如往昔仙人說。   下正讚有二。初頌讚。後咒讚。初有二十二頌。大分為三。初一頌標讚。次二十頌正讚。後一頌歸禮。初也。   經。吉祥成就心安穩聰明慚愧有名聞為母能生於世間勇猛常行大精進。   下正讚分二。初三頌總讚內外德。後十七頌別讚內外。初文有三。初一頌內。次一頌半外。後半頌總結。此初也。有四。一句心安吉祥德。一句聰慧名聞德。一句長養有情德。一句常勤無倦德。   經。於軍陣處戰恆勝長養調伏心慈忍現為閻羅之長姊常著青色野蠶衣好醜容儀皆具有眼目能令見者怖。   下讚外德有三。初半頌戰勝降怨德。半頌隨類受生德。半頌具諸形相德。   經。無量勝行超世間歸信之人鹹攝受。   下總結也。   經。或在山巖深險處。或居坎窟及河邊。或在大樹諸叢林。天女多依此中住。假使山林野人輩。亦常供養於天女。以孔雀羽作幢旗。於一切時常護世。師子虎狼恆圍繞。牛羊雞等亦相依。振大鈴鐸出音聲。頻陀山眾皆聞響。或執三戟頭圓髻。左右恆持日月旗。黑月九日十一日。於此時中當供養。或現婆蘇大天妹。見有鬥戰心常愍。   下別讚內外有二。初四頌半讚外德。後十二頌半讚內。初中有三。初一頌半住處供養。次兩頌羽儀翼從。後一頌乘便明供養時。及辨形不定。   經。觀察一切有情中天女最勝無過者。   下讚內德有二。初十頌半讚大智尊勝德。後二頌讚大悲救苦德。初中有三。初半標勝。次九頌別讚。後一頌結勝。此初也。   經。權現牧牛歡喜女與天戰時常得勝能久安住於世間亦為和忍及暴惡大婆羅門四明法幻化咒等悉皆通。   下別讚有十一。一降怨勝。二能久住下住世勝。三大婆下解了勝。四明法即四薜陀論。舊雲韋陀或毘伽羅論。皆訛謬也。一頡力薜陀此雲壽明。釋命長短事。二耶樹薜陀此雲祠祀明。釋祀祠之事。三婆摩薜陀此雲平明。平是非事。四阿達薜陀此雲術明。釋伎術事。此經雲幻化咒等皆通達者則第四明也。   經。於天仙中得自在能為種子及大地。   下四仙中勝。能為種等釋勝所以。   經。諸天女等集會時如大海潮必來應。   下五盟信勝。   經。於諸龍神藥叉眾或為上首能調伏。   下六調伏勝。   經。於諸女中最梵行出言猶如世間主於王位處如蓮華若在河津喻橋筏。   下七梵行勝有三。初言無諂妄如世主。二不染世法如蓮華。三常行濟物如橋筏。   經。面貌猶如盛滿月具足多聞作依處辯才勝出若高峰念者皆與為洲渚。   下八為依勝有三。初端嚴。次多聞。後辨才。具德為依常如洲渚。   經。阿蘇羅等諸天眾鹹共稱讚其功德乃至千眼帝釋主以慇重心而觀察。   下九稱讚勝。   經。眾生若有希求事悉能令彼速得成亦令聰辯具聞持持大地中為第一於此十方世界中如大燈明常普照乃至神鬼諸禽獸鹹皆遂彼所求心。   下十遂求勝有三。謂初半頌標。一頌釋。半頌結。   經。於諸女中若山峰同昔仙人久住世如少女天常離欲實語猶如大世王普見世間差別類乃至欲界諸天宮唯有天女獨稱尊不見有情能勝者。   下十一德尊勝有二。初頌別明勝。後頌總結指勝。   經。若於戰陣恐怖處或見墮在火坑中河津險難賊盜時悉能令彼除怖畏或被王法所枷縛或為怨讎行殺害若能專注心不移決定解脫諸憂苦。   下二頌讚內德中。第二讚大悲救苦德有二。初別陳。後半頌結例。   經。於善惡人皆擁護慈悲愍念常現前是故我以至誠心稽首歸依大天女。   下總結歸禮。   經。爾時婆羅門復以咒讚。讚天女曰。敬禮敬禮世間尊。於諸母中最為勝。三種世間鹹供養。面貌容儀人樂觀。種種妙德以嚴身。目如修廣青蓮葉。福智光明名稱滿。譬如無價末尼珠。我今讚歎最勝者。悉能成辦所求心。真實功德妙吉祥。譬如蓮華極清淨。身色端嚴皆樂見。眾相希有不思議。能放無垢智光明。於諸念中為最勝。猶如師子獸中上。常以八臂自莊嚴。各持弓箭刀槊斧。長杵鐵輪並羅索。端正樂觀如滿月。言詞無滯出和音。若有眾生心願求。善士隨念令圓滿。帝釋諸天鹹供養。皆共稱讚可歸依。眾德能生不思議。一切時中起恭敬。莎訶(此上咒。頌是咒亦是讚。若持咒時必須誦之)。   下重以咒讚。文相可知。   經。若欲祈請辯才天依此咒讚言詞句晨朝清淨至誠誦於所求事悉隨心。   下喜讚中第三結勸修學。   經。爾時佛告婆羅門善哉善哉汝能如是利益眾生施與安樂讚彼天女請求加護獲福無邊(此品咒法有略有廣。或開或合前後不同。梵本既多。但依一譯。後勘者知之)。   下第四世尊讚成。   金光明最勝王經疏卷第五(本尾)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八)疏(卷第五末)   唐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   大辨才天女品第十五之二   經。第八卷大辨才品餘。   經。爾時憍陳如婆羅門說上讚歎及咒讚法讚辨才天女已。   下第四陳如教請加被。前請求辨才之法。此請求時加被令得。大分為四。初結前生後。二南謨下正教請被。三爾時辨才下天女讚勸修行。四陳如歡喜頂受。初中有二。此初結前。   經。告諸大眾仁等若欲請辨才天女哀愍加護於現世中得無礙辨聰明大智巧妙言辭博綜奇才論議文飾隨意成就無疑滯者。   下生後有三。初告眾。次仁等下標舉所求。後應當下生啟請。標所求法中初總舉四辨及智。聰謂能領。明謂能悟。智謂能決。巧妙下別舉四辨。巧妙詞無礙。博綜法義無礙。論議文飾樂說無礙。   經。應當如是至誠殷重而請召言。   下生下。如文。   經。南無佛陀也南謨達摩也南謨僧伽也南謨諸菩薩眾獨覺聲聞一切賢聖。   下正教請被有二。初請佛加被令得。後敬禮諸佛妙辨才下請辨才天等加被令得。初復有三。初歸敬三寶。次讚佛語等為請所由。後敬禮敬禮下。正請世尊加被令得。此初也。   經。過去現在十方諸佛悉皆已習真實之語能隨順說當機實語無虛誑語已於無量俱胝大劫常說實語有實語者悉皆隨喜。   下讚佛語等為請所由。初讚實語。次讚語具。後讚利益。讚語有三。初讚因。次已於下讚果。後有實語者下讚隨喜。明世尊等有喜無量不嫉生得。故請加被。   經。以不妄語故出廣長舌能覆於面覆贍部洲及四天下能覆一千二千三千世界普覆十方世界圓滿周遍不可思議。   下讚語具。初以不妄語故讚因。出廣長舌以下讚果。此意佛說令求定。得不妄故我今請。   經。能除一切煩惱炎熱。   下讚利益。以能益故所以請加願得佛所得。禮三寶故求語具故重言敬禮。準下諸所有辨皆願求得。以佛勝故是根本故先偏請求。   經。敬禮敬禮一切諸佛如是舌相願我某甲皆得成就微妙辨才至心歸命敬禮諸佛妙辨才諸大菩薩妙辨才獨覺聖者妙辨才四向四果妙辨才四聖諦語妙辨才正行正見妙辨才。   下請辨天等加被令得。於中有二。初禮所求辨。後敬禮無欺下請加令得。初禮所求辨中。初敬禮二字舉能敬。次世尊下二十二類辨才是所禮求。後所有勝業下即請彼能成之者資我令得。六頌中初一頌半聖者辨才。餘天及神仙辨才。聖中初一頌能成之人。次半頌明辨所說。略舉三類影一切法。正行有六種。一最勝正行。二作意。三隨法。四離二邊。五差別。六無差別。正行依行六度各有六正行。如辨中邊論第三明。正見有十一。則於苦諦觀為如病如癰如箭如障。無常苦空無我為八見。觀集為結見。觀滅為離繫見。觀道為能離繫見。加上十一。   經。梵眾諸仙妙辨才。大天烏摩妙辨才。塞建陀天妙辨才。摩那斯王妙辨才。聰明夜天妙辨才。四大天王妙辨才。善住天子妙辨才。金剛密主妙辨才。吠率怒天妙辨才。毘摩天女妙辨才。侍數天神妙辨才。室唎天女妙辨才。室則末多妙辨才。醯哩言辭妙辨才。諸母大母妙辨才。訶哩底母妙辨才。諸藥叉神妙辨才。十方諸王妙辨才。   下所餘。梵眾即仙以離欲故。或梵天與仙各別。初解為正。大天烏摩者此是欲界大自在天女名烏摩。烏摩此雲止。以女欲嫁其父大天止而不許故雲大天止。塞建陀者此雲蘊。西方呼腸及肩等名為蘊。謂積物故。摩那斯此雲慈心。吠率怒此雲多手。那羅延天之別名。毘者此雲種種。摩此雲業。此則舊雲毘首羯摩天也。侍數天者。室利天此雲吉祥。室利末多此雲吉祥慧。醯哩(此無可翻)。訶裡底者此雲青色。   經。所有勝業資助我令行無窮妙辨才。   下請加令得。   經。敬禮無欺誑敬禮解脫者敬禮離欲人敬禮捨纏蓋敬禮心清淨敬禮光明者敬禮真實語敬禮無塵習敬禮住勝義敬禮大眾主。   下二十五頌請加令得。大分為七。初十二頌歸禮菩薩請加令得。次一頌半請聲聞加。次二頌半請色界天加。次二頌請欲天加。次五頌請八部加。次一頌請餘人天加。次一頌請法界有情加。初中分三。初七頌請加令得菩薩辨。次三頌請加令得如來辨。次二頌請加令得佛及聲聞等辨。初中復二。初二頌半總禮讚一切菩薩請加。次四頌半別禮天女請加。此初總也。讚禮十德。一離慢無誑德。二證真擇滅德。異二乘故。三不染五塵德。四能離纏蓋德。五無漏恆行德。六破愚生智德。七說必契境德。八離諸習氣德。九任運證真德。十將導有情德。十句經文如次配釋。   經。敬禮辨才天令我辭無礙願我所求事皆悉速成就無病常安隱壽命得延長善解諸明咒勤修菩提道廣饒益群生求心願早遂我說真實語我說無誑語天女妙辨才令我得成就惟願天女來令我語無滯速入身口內聰明足辨才。   下別請天女。分文為五。一請詞無礙。二次一頌請無病延年。為利有情不貪世命。三次一頌請解明咒勤習菩提。四次一頌明己實求請加令得。五次一頌請求天女入身加被。   經。願令我舌根當得如來辨由彼語威力調伏諸眾生我所出語時隨事皆成就聞者生恭敬所作不唐捐若我求辨才事不成就者天女之實語皆悉成虛妄。   下請如來辨。文分為三。初二句請。次一頌半明求辨意。次一頌反成天語不虛我求必就。   經。有作無間罪佛語令調伏及以阿羅漢所有報恩語舍利子目連世尊眾第一斯等真實語願我皆成就。   下請加令得佛及聲聞等辨。初半頌請佛辨。一頌半請餘辨佛。調無間語。羅漢報恩語。互相影舉一切諸語。言斯等者或等餘羅漢。或等如前二十二辨。   經。我今皆召請佛之聲聞眾皆願速來至成就我求心所求真實語皆願無虛誑。   下此請聲聞加。   經。上從色究竟及以淨居天大梵及梵輔一切梵王眾乃至遍三千索訶世界主並及諸眷屬我今皆請召惟願降慈悲哀憐同攝受。   下請色界天加。   經。他化自在天及以樂變化睹史多天眾慈氏當成佛夜摩諸天眾及三十三天四天王眾天一切諸天眾。   下請欲界天加。   經。地水火風神依妙高山住七海山神眾所有諸眷屬滿財及五頂日月諸星辰如是諸天眾令世間安隱斯等諸天神不樂作罪業敬禮鬼子母及最小愛兒龍天藥叉眾乾闥阿蘇羅及以緊那羅莫呼洛伽等我以世尊力悉皆申請召願降慈悲心與我無礙辨。   下請八部加。初四頌標名。後一頌申請。   經。一切人天眾能了他心者皆願加神力與我妙辨才乃至盡虛空周遍於法界所有含生類與我妙辨才。   下請餘人天及法界生。   經。爾時辨才天女聞是請已告婆羅門言善哉大士若有男子女人能依如是咒及咒讚如前所說受持法式歸敬三寶虔心正念於所求事皆不唐捐兼復受持讀誦此金光明微妙經典所願求者無不果遂速得成就除不至心時婆羅門深心歡喜合掌頂受。   下第三天女讚勸修行有二。初天女讚歎。次若有男子下印勸令修。後時婆羅門下第四陳如歡喜領受。   經。爾時佛告辨才天女善哉善哉善女天汝能流布是妙經王擁護所有受持經者及能利益一切眾生令得安樂說如是法施與辨才不可思議得福無量諸發心者速趣菩提。   下品第三大段如來讚勸。初讚天女。諸發心下勸依修學。   大吉祥天女品第十六   大吉祥天女品三門分別。一來意。二釋名。三解妨。言來意者修行流通有五。此令修福智中第二與其衣服財物。若無福利恐外希求妨其弘經。故教依經修學之時自得衣服。既無外求之患。復得修於福智成斯勝行。故此品來。釋名者梵雲摩訶(此雲大)室利(此雲吉祥)提婆仳此雲天女總名大吉祥天女。此品明彼吉祥天女事。故以為名。解妨者前品益其辨才。後品益其飲食皆不別分為品。此益衣服何別分耶。答。前後相準不應別分。但為廣略有殊故開合異。前品略明益辨。文少不可別開。與求辨文合說。後品弘經即增地味。不說求已方加。故亦不別。此益衣服初標益衣服。文既廣長。故開為二。問。俱益弘經何故辨才衣服各待請已方增。後品益於地味不待求而即得。答。化有萬途。理不一準。又益辨衣服為難。待求方得。增地味而為易。故不待求。神自主地故益為易。問。持經之人自應供養所有四事。何故求已方增資財。答。上行持經自應得於四事。欲令成於福行故復令其請求。又自專弘經者。未以求於四事。為求四事者令使行經。故待依經學求方與。問。此吉祥女為天趣攝為鬼趣耶。答。真諦三藏雲。此初地菩薩應作樹神王。領諸神隨所至處與他勝樂。勝樂即功德之果故名功德天。外國呼神亦名天也。準此所解即示鬼趣作樹神中王。今解。準經但雲天女不說為神。如下地神。即名神故。設有處說名樹神王者如四天王亦名四天神王。以主神故名為神王。非必鬼趣。天女亦爾。是天趣攝。   經。爾時大吉祥天女即從座起前禮佛足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我若見有苾芻苾芻尼鄔波索迦鄔波斯迦受持讀誦為人解說是金光明最勝王經者我當專心恭敬供養此等法師所謂飲食衣服臥具醫藥及餘一切所須資具皆令圓滿無有乏少。   讚曰。與財物中分之為二。此初一品明弘經者應得四事。下之一品明得之方。初分為四。一見弘經者能供四事。二世尊下辨能供因。並為報德。三若復下勸應行學。四佛告下佛讚勸成。此即初也。復分為三。一請益儀。二白佛言下見修行。三我當下與其益。益中有二。初與世間益。後亦得值遇下與出世益。世益有二。初與現益。次復於下與後益。現中初與財。   經。若晝若夜於此經王所有句義觀察思量安樂而住令此經典於贍部洲廣行流布為彼有情已於無量百千佛所種善根者常使得聞不速隱沒。   下與法利。法利有二。一令行法者得安樂住。二令教法為久流行。有三。初令法久住。次辨能信受因。後常聞不沒。   經。復於無量百千億劫當受人天種種勝樂常得豐稔永除饑饉一切有情恆受安樂。   下與後益有三。一得勝身。二常得豐稔下常豐樂。三一切有情下能利物。   經。亦復值遇諸佛世尊於未來世速證無上大菩提果永絕三塗輪迴苦難。   下得出世益有三。一值佛。二得菩提。三永絕三塗下證涅槃。   經。世尊我念過去有琉璃金山寶華光照吉祥功德海如來應正等覺十號具足。我於彼所種諸善根。由彼如來慈悲愍念威神力故。令我今日隨所念處。隨所視方。隨所至國。能令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快樂。乃至所須衣服飲食資生之具金銀琉璃硨磲碼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寶悉令充足。   下辨能供因並為報德有四。一陳往遇佛。二我於下述昔殖因。三由彼下念彼佛恩。四令我下令我能益故。我為報昔佛恩故。供養利益弘經之人故。下佛讚。汝能如是憶念昔因報恩供養等。隨所念他心通所緣。隨所視方天眼通所見。隨所至神境通所至。此中八寶餘多說七。七寶說處亦復不同。準佛地論隨方所重說七。有別故不相違。   若復有人至心讀誦是金光明最勝王經亦當日日燒眾名香及諸妙華為我供養彼琉璃金山寶華光照吉祥功德海如來應正等覺復當每日於三時中稱念我名別以香華及諸美食供養於我亦當聽受此妙經王得如是福。   下勸應行學。若準真諦前益法師。此益聽者。今意通二。初長行後偈頌。長行有五。一勸自讀誦。二亦當下教讀誦儀。三復當下復應供我。四亦常下勸於聽。此意已解者勸讀誦。未解者勸聽受。五得如是福結得利益。   而說頌曰由能如是持經故自身眷屬離諸衰所須衣食無乏時威光壽令難窮盡能命地味常增長諸天降雨隨時節令諸天眾鹹歡悅及以園林穀果神叢林果樹並滋榮所有苗稼鹹成就欲求珍財皆滿願隨所念者遂其心。   下重頌有八。一身眷無衰。二衣食不乏。三威光長壽。四地味增多。五雨降隨時。六天神歡悅。七百穀滋茂。八所念皆成。   經。佛告大吉祥天女善哉善哉汝能如是憶念昔因報恩供養利益安樂無邊眾生流布是經功德無盡。   下佛讚勸成。   大吉祥天女增長財物品第十七   大吉祥天女增長財物品三門分別。來意如前。釋名者。昔少有加多雲增。先無令得稱長。財謂七珍。物謂四事。若能弘經天女能令財物增長。此品廣明。故雲增長財物品。餘如前解。三解妨者。問。此品亦能與其飲食。增其地味。與後品何別。答。能與者異故。又真諦三藏雲。此品正與衣服。珍財飲食是兼。後品正與飲食。餘者是兼。   經。爾時大吉祥天女復白佛言世尊北方薜室羅末拏天王城名有財去城不遠有園名曰妙華福光中有勝殿七寶所成世尊我常住彼。   下明其得法。品文分四。一明請求之軌。二我於爾時下明其得益。三既得如是下教其受用。四爾時下世尊讚益。就請軌中復分為三。一指住處。欲令標心有在。   經。若復有人欲求五穀日日增多倉庫盈溢者。   下二舉祈願人。   經。應當發起敬信之心。淨治一室瞿摩塗地。應畫我像種種瓔珞周匝莊嚴。當洗浴身著淨衣服。塗以名香入淨室內發心為我每日三時稱彼佛名及此經名號。而申禮敬南謨琉璃金山寶華光照吉祥功德海如來。持諸香華及以種種甘美飲食至心奉獻。亦以香華及諸飲食供養我像。復持飲食散擲餘方施諸神等實言邀請大吉祥天發所求願。若如所言是不虛者於我所請勿令空爾。於時吉祥天女知是事已。便生愍念令其宅中財穀增長。即當誦咒請召於我。先稱佛名及菩薩名字。   下三示其方法。於中復二。初標勸祈修必得願遂。二即當誦咒下正教其法。此初標也。應淨室飾身供養祈求。我必滿願。即下淨室為壇。懺禮供養誦咒敷座。非是前後所明各別。然準經文標示正教。隨便即說不依行次。標中分七。一勸發信心要由信心方能受行故。二淨治下標作壇場。三應當洗浴下令嚴身體。四入淨室下示行法處。五發心為我下示其修法。修法有五。一標心所為。二每日下修之分限。三稱彼名下略示歸禮。四持諸香華下教供養。供養有三。一供三寶。亦以香華下供養天女。三復持飲食下令供養眷屬及一切神。五實言下教令祈請。六於時吉祥下標因修得果。七即當下教誦咒歸禮。   經。一心敬禮。南謨一切十方三世諸佛。南謨寶髻佛。南謨無垢光明寶幢佛。南謨金幢光佛。南謨百金光藏佛。南謨金蓋寶積佛。南謨金華光幢佛。南謨大燈光佛。南謨大寶幢佛。南謨東方不動佛。南謨南方寶幢佛。南謨西方無量壽。佛南謨北方天鼓音佛。南謨妙幢菩薩。南謨金光菩薩。南謨金藏菩薩。南謨常啼菩薩。南謨法上菩薩。南謨善安菩薩。   下第二正教修法。準依作法有十一種。初應先教誦咒令就。二作壇場。三嚴淨其身。四應受八戒。五二時之中為自及天女供養三寶。及自供養天女。六為天女及以自身三時之中禮佛法僧。七自懺己愆。八普為迴向發所求願。九於天女前歸禮請名。十正誦神咒。十一希天滿願。今文不次。依文分九。一禮敬三寶。此經及寶華佛亦應禮敬。以前標說此略不論。準前求辨才亦禮敬三寶及諸天神皆請加被。今此不請者以增財易故。   經。敬禮如是佛菩薩已次當誦咒請召我大吉祥天女由此咒力所求之事皆得成就。   下第二教其誦咒者有五。初結前生後。二次當下教其請召。   經。即說咒曰。   南謨室唎莫訶天女 怛姪他 缽唎脯□見力襛逆□□□□□□滿戮Zp□苧□□ 莫訶毘訶囉揭帝 三曼哆毘曇末泥 莫訶迦裡也 缽喇底瑟侘缽泥 薩婆頞他婆彈泥 蘇缽喇底脯麗 痾耶娜達摩多 莫訶毘俱比帝 莫訶迷咄嚕 鄔波僧呬羝 莫訶頡唎使 蘇僧近(入)裡 呬羝三曼多頞他 阿奴波剌泥 莎訶   下三示所誦咒。   經。世尊若人誦持如是神咒請召我時我聞請已即至其所令願得遂世尊是灌頂法句定成就句真實之句無虛誑句是平等行於諸眾生是正善根。   下四能行願遂。世尊是灌頂下五歎咒功能有六。一灌頂法句明是勝人法。如受王位國師乘象取四海水吉祥茅草以灌其頂示吉祥相。此表得聞此陀羅尼當受佛位。二定成就句者決滿所求。三真實句者說契真故。四無虛誑者不誑他故。五平等行者一切有情皆得行故。六正善根者世出世善之根本故。   經。若有受持讀誦咒者應七日七夜受八支戒。   下第三教應受戒。此據在家二眾法說。出家五眾不必須受。   經。於晨朝時先嚼齒木淨澡漱已。   下第四教嚴淨其身。亦應洗浴著淨衣服。   經。及於晡後香華供養一切諸佛。   下第五教修供養。言及於晡時者明晨朝亦爾。言供養佛法及菩薩並吉祥天。   經。自陳其罪。   下第六教自懺己愆。   經。當為己身及諸含識迴向發願令所希求速得成就。   下第七普為發願。   經。淨治一室或在空閑阿蘭若處瞿摩為壇燒栴檀香而為供養置一勝座旛蓋莊嚴以諸名華布列壇內。   下第八教立壇場。立壇場法有五。一依閑寂清淨之處。二瞿摩塗地。三畫吉祥女形。四為敷高座。五懸列旛蓋燒香散華。   經。應當至心誦持前咒希望我至。   下第九希天滿願請召天女。示咒中明此至心言。即指前說也。   經。我於爾時即便護念觀察是人來入其室就座而坐受其供養。   下第二大段依請得益有三。一吉祥來應。   經。從是以後當令彼人於睡夢中得見於我。   下二令夢得見。   經。隨所求事以實告知若聚落空澤及僧住處隨所求者皆令圓滿金銀財寶牛羊穀麥飲食衣服皆得隨心受諸快樂。   下三正明得果。   經。既得如是勝妙果報當以上分供養三寶及施於我廣修法會設諸飲食布列香華。   下第三大段教其受用有六。一應用上好為自及我而修供養。此中文倒。應雲可用上分為自及我廣修法會。設諸飲食布列香華供養三寶。   經。既供養已所有供養貨之取直復為供養於我。   已下二應貿供養餘更為供養。   經。我當終身常住於此擁護是人令無闕乏隨所希求悉皆稱意。   下三成前勸令供養所以。   經。亦當時時給濟貧乏不應慳惜獨為己身。   下四應給貧窮不獨供己。   經。常讀是經供養不絕。   下五既得資緣應正弘經。   經。當以此福普施一切迴向菩提願出生死速得解脫。   下六總以前福佈施迴向。   經。爾時世尊讚言善哉吉祥天女汝能如是流布此經不可思議自他俱益。   下第四大段世尊讚益。   堅牢地神品第十八   堅牢地神品三門分別。一來意者。前雖益其衣服。未得飲食資持。此益飲食資身安樂故得弘法。故前品後有此品生。釋品名者。梵雲堅牢。是地義。即堅牢地之神。或復由神能令地堅牢名堅牢地之神。亦依主釋。能堅牢地。是神用故。三解妨者。天女益於財物標雲增長財物品。此地神加於飲食。何故不言地神益飲食滋味品。答天女分成兩品。故增財物簡之。地神品既不分無濫不言飲食。   經爾時堅牢地神即於眾中從座而起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下品文分二。初益飲食資持。後白佛言下與咒現身加被。初中復四。初標益弘經。二若有方處下正明得益。三爾時世尊下佛重述成。四爾時堅牢下地神願護。標中有二。初儀軌後標益。此初也。   經。世尊是金光明最勝王經若現在世若未來世若在城邑聚落王宮樓觀及阿蘭若山澤空林有此經王流布之處世尊我當往詣其所供養恭敬擁護流通。   下標益有二。初明弘經時處。後世尊我當下標益弘經。   經。若有方處為說法師敷置高座演說經者。   下第二正明得益有三。初明供養弘經之人。次既受如是下明得供養更廣弘經。後既聽受已下明聞經得益。初復分五。一指弘經人及處。   經。我以神力不現本身在於座所頂戴其足。   下二明神頂敬。   經。我得聞法深心歡喜得餐法味增益威光慶悅無量。   下三明神蒙法利。   經。自身既得如是利益。亦令大地深十六萬八千踰繕那。至金剛輪際。令其地味悉皆增益。乃至四海所有土地亦使肥濃。田疇沃壤倍勝常日。亦復令此贍部洲中江河池沼所有諸樹藥草叢林。種種華果根莖枝葉及諸苗稼。形相可愛眾所樂觀。色香具足皆堪受用。若諸有情受用如是勝飲食已。長命色力。諸根安隱。增益光暉。無諸痛惱。心慧勇健。無不堪能。又此大地凡有所須。百千事業悉皆周備。   下四益其供養。供養有五。一益地味。益地味故令地所生皆悉美好。二乃至下益分限。三亦復下明益百穀。四若諸有情下益受用。若說法師及敷座人聽法之眾鹹得此益。故雲若諸有情。五又此大地下明益資具。   經。世尊以是因緣諸贍部洲安隱豐樂人民熾盛無諸衰惱所有眾生皆受安樂。   下五結得益。   經。既受如是身心快樂於此經王深加愛敬所在之處皆願受持供養恭敬尊重讚歎。   下第二明得供養更廣弘經。於中分三。初明說聽加敬願持。次又復於彼下明其地神請說並益。後是故世尊下後勸聽經。此初也。   經。又復於彼說法大師法座之處悉皆往彼為諸眾生勸請說是最勝經王何以故世尊由說此經我之自身並諸眷屬鹹蒙利益光暉氣力勇猛威勢顏容端正倍勝於常世尊我堅牢地神蒙法味已令贍部洲縱廣七千踰繕那地皆悉沃壤乃至如前所有眾生皆受安樂。   下明地神請說並益復二。初請說。後世尊我堅牢下與益。請說有三。初願請。次何以故徵。後世尊下釋與益。可知。   經。是故世尊時彼眾生為報我恩應作是念我當必定聽受是經恭敬供養尊重讚歎作是念已即從住處城邑聚落舍宅空地詣法會所頂禮法師聽受是經。   下後勸聽經有三。初念報恩。次應作是念下起決心聽。後作是念下往法會聽。   經。既聽受已各還本處心生慶喜共作是言我等今者得聞甚深無上妙法即是攝受不可思議功德之聚由經力故我等當值無量無邊百千俱胝那庾多佛承事供養永離三塗極苦之處復於來世百千生中常生天上及在人間受諸勝樂。   下第三明聞經得益有三。初勸慶相賀。次時彼諸人下傳說利他。後世尊隨諸下明其得益。初中復五。一慶聞深法。二即是下慶獲福廣。三由經力下慶當遇佛。四永離下慶免三塗。五復於下慶當勝報。   經。時彼諸人各還本處為諸人眾說是經王若一喻一品一昔因緣一如來名一菩薩名一四句頌或復一句為諸眾生說是經典乃至首題名字。   下次傳說利他。   經。世尊隨諸眾生所住之處其地悉皆沃壤肥濃過於餘處凡是土地所生之物悉得增長滋茂廣大令諸眾生受於快樂多饒珍財好生惠施心常堅固深信三寶作是語已。   下明其得益。   經。爾時世尊告堅牢地神曰。若有眾生聞是金光明最勝經王乃至一句。命終之後當得往生三十三天及餘天處。若有眾生為欲供養是經王故。莊嚴宅宇乃至張一傘蓋懸一繒旛。由是因緣六天之上如念受生。七寶妙宮隨意受用。各各自然。有七千天女共相娛樂。日夜常受不可思議殊勝之樂。作是語已。   下第三佛重述成。於中有二。初述成聞經益。後若有眾生下述成供養益。述聞生上得益。不言受樂者影略故也。   經。爾時堅牢地神白佛言世尊以是因緣若有四眾昇於法座說是法時我當晝夜擁護是人自隱其身在於座所頂戴其足。   下第四地神願護。於中有三。一願護法師。   經。世尊如是經典為彼眾生已於百千佛所種善根者於贍部洲流布不滅是諸眾生聽斯經者於未來世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劫天上人中常受勝樂得遇諸佛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歷三塗生死之苦。   下二願護正法。護正法者為利有情。是諸眾生下三明令生得益有二。初得樂果。後離苦報。樂果有二。初受世果。得遇諸佛下得出世果下離苦報。可知。   經。爾時堅牢地神白佛言世尊我有心咒能利人天安樂一切。   下大段第二與咒現身加被。於中分三。初啟白。次若有下說咒。後佛讚。此初也。   經。若有男子女人及諸四眾。欲得親見我真身者。應當至心持此陀羅尼。隨其所願皆悉遂心。所謂資財珍寶伏藏。及求神通長年妙藥。並療眾病降伏怨敵。制諸異論。當於淨室。安置道場。洗浴身已。著鮮潔衣。踞草座上。於有舍利尊像之前。或有舍利制底之所。燒香散華飲食供養。於白月八日布灑星合。   下說咒復三。初標告示法。次別說教之。後結勸令學。初中有三。初總告。次隨其所願下述咒功能。後當治淨室下示持咒法。法有六。一皆治淨室立壇場。二洗浴嚴其身。三所居座。四對尊儀。五備供養。六誦咒時白月八日。西方月法黑半左前白半在後。與此不同。但依白月八日誦咒。布灑星者即此鬼星也。然未知月大小殊。若為白八常鬼星合。準應但取白八與鬼星合日。未必白八日常與鬼星合。先誦護身咒。次誦見身咒。後誦共語咒。   經。即可誦此請召之咒。   怛姪他 只裡只裡 主嚕主嚕 句嚕句嚕 拘柱拘柱 睹柱睹柱 縛訶(上)縛訶 伐捨伐捨 莎訶   世導此之神咒若有四眾誦一百八遍請召於我我為是人即來赴請。   下別說教之。三咒即為三段。此初有三。初標次說後誦法。言即可者。不是八日初即誦此誦名神咒。乘文便勢說即可誦此。不爾護身咒何時說。故應先誦護身咒。   經。又復世尊若有眾生欲得見我現身共語者亦復如前安置法式誦此神咒。   怛姪他 頞折泥(去) 頡力剎泥室屍達哩訶訶呬呬 區嚕 伐麗 莎訶   世尊若人持此咒時應誦一百八遍並誦前咒我必現身隨其所願悉得成就終不虛然。   下請共語咒文三如前。誦法中雲並誦前咒者。不是但誦請語咒時即來共語。要先誦請現身咒方誦此咒。又非先誦請現神咒一百八遍。後誦請語時復誦於前一百八遍。   經。若欲誦此咒時先誦護身咒曰。   怛姪他 爾室裡 未捨羯□捺□矩□ 勃地(上) 勃地麗 婢□婢□矩句□ 佉婆(上) 只哩 莎訶   世尊誦此咒時取五色線誦咒二十一遍作二十一結繫在左臂肘後即便護身無有所懼。   下教護身咒。三文如前。   經。若有至心誦此咒者所求必遂我不妄語我以佛法僧寶而為要契證知是實。   下後結勸令學。   經。爾時世尊告地神曰善哉善哉汝能以是實語神咒護此經王及說法者以是因緣令汝獲得無量福報。   下後佛讚成也。   僧慎爾耶藥叉大將品第十九   僧慎爾耶藥叉大將品三門分別。言來意者。五品益福智中前益四辨及以衣服飲食。今此益其智慧。由有智力能正說法受用衣食。若無智慧恐倒說法染著衣食。為離此過與其智慧有此品生。又解。前辨才益辨即智。天女地神益衣食者是福。今為雙益故此品生。此神或是三地菩薩。得智光故。智光炎慧。名義周故。或是五地。了達真俗故。或第十地。難思知。境能通達故。大集經第二十一明。此大士過去屍棄等佛所願作鬼神。即舊經等雲散支大將也。釋品名者。僧慎爾耶此雲正了知。藥叉此雲勇健。威攝諸鬼智異群神統領降怨。故稱大將。今明。此將能益智慧故名此品。解難者。問前與辨才亦是智慧。此雲與智與前何別。答雖俱是智而體用別。四辨明用。此明體故。四辨後得智。此通根本故。此依初解品來意。難依第二解總別有殊。亦無前妨。   經。爾時僧慎爾耶藥叉大將並與二十八部藥叉諸神於大眾中皆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   讚曰。此品分二。初以智慧益。後爾時正了下更以咒力加。初段分三。初標能擁護。次世尊何故下明能護所以。後以是義故下明所護得益。初復分二。此請護儀。   經。白言世尊此金光明最勝經王若現在世及未來世所在宣揚流布之處若於城邑聚落山澤空林或王宮殿或僧住處世尊我僧慎爾耶藥叉大將並與二十八部藥叉諸神俱詣其所各自隱形隨處擁護彼說法師令離衰惱常受安樂。   下明擁護有二。初護法師。後及聽者下護聽眾等。護法師中有三。一所弘經及時。二所在宣攝下弘經處。三世尊下明擁護。   經。及聽法者若男若女童男童女於此經中乃至受持一四句頌或持一句或此經王首題名號及此經中一如來名一菩薩名發心稱念恭敬供養者我當救護攝受令無災橫離苦得樂。   下明護聽眾等文亦有三。初聽受人。次於此下所受持法。後我當下明擁護。   經。世尊何故我名正了知。   下第二明能護所以。於中有三。初徵。次此之因緣下釋。後世尊如我下結。此徵也。   經。此之因緣是佛親證我知諸法我曉一切法隨所有一切法如所有一法諸法種類體性差別。   下釋有二。初明佛證知。次世尊下自述所以。此佛證也。初明能知二智。隨所有下明所知法。知後得證知。曉本智曉達。隨所有者。隨福所有一切種類。即盡所有性。如所有者。如諸一切所有道理。即如所有性。前諸法體事。後諸法道理。前俗諦法。後真諦法。準解深密。如所有性從勝義性但說真如。如次即前二智所行。上別明所知法。諸法種類下總明所知諸法。若俗諦法有多種類體性差別。真諦雖無體性差別是彼真性。隨彼能依說所依義亦有差別。又準對法。盡所有即蘊處界。如所有即四諦十六行等。故有差別。   經。世尊如是諸法我能了知我有難思智光我有難思智炬我有難思智行我有難思智聚我於難思智境而能通達。   下自述所以有三。初標。我能了者本智。我能知者後智。次釋能了。智光後智。照了大乘教理行果。非下所測。故曰難思。智炬本智。破無明闇。智行了差別行。智聚了自體聚。後結能了。我於智境。而本智能通後智能達。或智行即行解智用。智聚即體性。故唯識論雲。體依聚義名之為身。身即體也。餘如前釋。   經。世尊如我於一切法正知正曉正覺能正觀察世尊以是因緣我藥叉大將名正了知。   下結成。初牒指前四智。知曉覺察如次配之。此依前解。次世尊以是下結得名所以。   經。以是義故我能令彼說法之師言辭辯了具足莊嚴亦令精氣從毛孔入身力充足威光勇健難思智光皆得成就得正憶念無有退屈增益彼身令無衰減諸根安樂常生歡喜。   下明所護得益復二。初法師益。後以是因緣下聽者益。法師益中初牒所以。以我有四種智故能益法師。能益法師有八。一益辨才。二亦令下益身力。三益威光。四益智慧。且舉智光餘智俱明故雲皆得。五益念力。六益不退。七增彼身下增壽無減。八諸根下益其安樂。   經。以是因緣為彼有情已於百千佛所植諸善根修福業者。於贍部洲廣宣流布不速隱沒。彼諸有情聞是經已。得不可思議大智光明。及以無量福智之聚。於未來世當受無量俱胝那庾多劫不可思量人天勝樂。常與諸佛共相值遇速證無上正等菩提。閻羅之界三塗極苦不復經過。   下益聽者。於中復二。初由益法師令法久住。亦由聽受者於百千佛所殖諸善根故感說法者及此經法。因緣所以義。以是得智等所以能流布。及由聽受者善根力不速隱沒。次彼諸下明聞法得益有六。一得前四智。二及以下得成福智。三得生人天。四得值諸佛。五證菩提。六離惡道。如文可解。以聽者得此。影知法師亦得此益。以劣影勝。義準定得。   經。爾時正了知藥叉大將白佛言世尊我有陀羅尼今對佛前親自陳說為欲饒益憐愍諸有情故即說咒曰。   南謨佛陀(引)耶 南謨達摩(引)耶 南謨僧伽(引)耶 南謨跋囉蚶(火含切)摩耶 南謨因達囉耶 南謨折咄喃 莫喝囉闍喃 怛姪他 呬哩呬哩 弭哩弭哩瞿哩 莫訶瞿哩 健陀裡 莫訶健陀裡達羅弭雉 莫訶達羅弭雉 單荼曲勸第(去音) 訶訶訶訶訶 呬呬呬呬呬 呼呼呼呼呼 漢魯曇謎瞿曇謎 者者者者 只只只只 主主主主 旃荼□(之涉切) 缽拿 屍揭囉(上音) 屍揭囉 嗢底瑟他呬 薄伽梵僧慎爾耶莎訶   若復有人於此明咒能受持者。我當給與資生樂具飲食衣服華果珍異。或求男女童男童女金銀珍寶諸瓔珞具。我皆供給隨所願求令無闕乏。此之明咒有大威力。若誦咒時。我當速至其所令無障礙。隨意成就。若持此咒時。應知其法。先畫一鋪僧慎爾耶藥叉形像。高四五尺。手執鉾□。於此像前作四方壇。安四滿瓶蜜水或沙糖水。塗香末香燒香及諸華鬘。又於壇前作地火鑪中安炭火以蘇摩芥子燒於罏中。口誦前咒一百八遍。一遍一燒。乃至我藥叉大將自來現身問咒人曰。爾何所須。意所求者即以事答。我即隨言於所求事皆令滿足。或須金銀及諸伏藏。或欲神仙乘空而去。或求天眼通。或知他心事。於一切有情隨意自在令斷煩惱速得解脫。皆得成就。   下第二以咒力加被有六。一請說顯意。二即說下正說咒。三若復下勸修益。四若持此下示行法。五乃至下明得益有三。一現身。二問答。三或須下隨與。一與七珍。二與伏藏。三與神通。四與自在。五與解脫。準前與辨才。此中得智亦應誦咒請現身加令得智慧。略故不說。雲令斷煩惱速得解脫。是令求智意。   經。爾時世尊告正了知藥叉大將曰善哉善哉汝能如是利益一切眾生說此神咒擁護正法福利無邊。   下六佛讚成也。   王法正論品第二十   王法正論品三門分別。言來意者。流通有三。初十六品學行流通。中有五。此即第三品正明持學。持學有二。初二舉昔。後一勸今。舉昔有二。一為增上生道。二為決定勝道。此品為初。又解。以四天王護國品說人王若能尊人重法正行弘經天等擁護。若不如是天等捨離故。今此品舉昔人王正行弘經。勸勉時會。有此品起。釋品名者。先離後合。王有三號。一曰皇皇者天王也。二曰帝帝者主也。三曰王王者歸也。為眾所歸。亦通名君。又縱任自在名之為王。法謂軌則。正即簡邪。亦名聖也。如愛語中起四淨語及八聖語。淨語即不妄語等。聖語即見言見等。論謂抉擇。循環研覈諸法道理。王即能行法人。法正論者即所行法。應雲王正法正論。順天竺語雲法正論。論是能論。正法是所論。王之正法。正法之論。並依主釋。今此正辨王之正法論。不欲別解王及正法論也。解妨者。問地神請佛說王正法。何不自說指住事耶。答欲明三世法皆同故。法尊勝故。不自親說但舉往事。問若爾何故不舉過去佛說而引力尊幢王耶。答理國依俗事。故舉過去梵王所說。據實梵王亦佛邊聞為四王說。如下善生於寶積所聞金光明。不雲佛說。問往力尊王並子妙幢今誰是耶。答有釋。妙幢即今妙幢。又雲。即釋迦佛。詳此二釋無文遮許。取捨任情。   經。爾時此大地神女名曰堅牢於大眾中從座而起頂禮佛足合掌恭敬。   讚曰。此之品文大分為三。初地神陳請。次世尊為說。後大眾喜行。初復分四。此一請儀。   經。白佛言世尊於諸國中為人王者若無正法不能治國安養眾生及以自身長居勝位。   下二舉所為。   經。惟願世尊慈悲哀愍當為我說王法正論治國之要。   下三陳所請。   經。令諸人王得聞法已如說修行正化於世能令勝位永保安寧國內居人鹹蒙利益。   下四明所益。   經。爾時世尊於大眾中告堅牢地神曰。汝當諦聽。過去有王名力尊幢。其王有子名曰妙幢。受灌頂位未久之頃。爾時父王告妙幢言。有王法正論名天主教法。我於昔時受灌頂位而為國主。我之父王名智力尊幢。為我說是王法正論。我依此論於二萬歲善治國土。我不曾憶起一念心行於非法。汝於今日亦應如是。勿以非法而治於國。雲何名為王法正論。汝今善聽。當為汝說。   下次世尊為說有三。初對眾敕聽。次過去下述昔緣起。後爾時力尊下陳昔正法。述昔緣起有八。一能所教人。二爾時下明所授之法。世主即梵王修四無量方為世主。明教慈悲起必能拔苦與樂。三我於下明得法之緣。四我之父下明得聞法處。五我依下明我能行學。六汝於今下誡子隨修。七雲何名為下聞敕請教。八汝今下敕聽許說。此意於父邊聞復教其子者。明父子恩深教必實益。故勸聞者敬重依行。   經。爾時力尊幢王即為其子以妙伽他說正論曰。   下陳昔正法文分為二。此佛標序。   經。我說王法論利安諸有情為斷世間疑滅除眾過失一切諸天王及以人中王當生歡喜心合掌聽我說。   下正陳彼說有七十三行頌分二。初二頌力尊敕聽。後七十一頌為陳正論。敕聽中初一行述論益。次三句教所備。後一句敕聽為說。問前長行中但為其子。雲何勸聽更有天主人王。答長行文略頌中廣故。又解。正為誡子。意謂。此論稱理廣益天主人王。皆當歡喜。故汝今應合掌聽說。   經。往昔諸天眾集在金剛山四王從座起請問於大梵梵主最勝尊天中大自在願哀愍我等為斷諸疑惑。   下七十一頌為陳正論。大文分三。初二頌論起所因。次二頌發問生起。後六十七頌正陳其論。初中有五。初二句眾集處。次一句能請人。次一句所問者。次二句讚彼論。次二句請為說。   經。雲何處人世而得名為天復以何因緣號名曰天子雲何生人間獨得為人主雲何在天上復得作天王。   下發問生起總有四問。如文可知。意各有三。一問其號依德立。即並問立號所由。所由則是問王行何正法得名王等。若不爾者。四天但問其名。雲何天主言問我治國法。故薩遮尼乾子經第二雲。王言。大師彼諸王等何故名王。答言。大王王者民之父母。以能依法攝護眾生令安樂故名之為王。此即總標。次則釋雲。大王當知。王之養民當如赤子移乾去濕不待其言。何以故。大王當知。王者得立。以民為國。民心不安國將滅矣。是故王常當慮民如念赤子不離於心。當知。國內人民苦樂水旱風雨飢飽老少病患獄訟有罪無罪有功無功。如是知者名不離心。如是知已以力將護。所應與者及時給與。所應取者念當籌量。役使知時不奪人利。禁肅貪暴人得安樂。是名護國。名之為王。今此問答意亦同彼。第三問意現在當來由何業行生處人世得名為天等。由何業行生在天上得作天王。故下答雲。由先善業力生天得作王等。西方國法是物各有十名。今人王舉三。天王舉一。以影於餘。   經。如是護世間問彼梵王已爾時梵天主即便為彼說護世汝當知為利有情故問我治國法我說應善聽。   下六十七頌正陳其論有三。初二頌序昔許說。次六十頌半天主正陳。後是故汝人王下四頌半勸勉依學。初中分二。初一頌力尊標序。次一頌天主許說誡聽。   經。由先善業力生天得作王若在於人中統領為人主。   下天主正陳有二。初三頌答名及業二問。即令修善更作來因。後三十三天主下五十七頌半通答問得號所由。即陳正論。即令修其現益。初復有二。初一頌答後二問。後二頌答初二問。此初也。   經。諸天共加護然後入母胎既至母胎中諸天復守護雖生在人世尊勝故名天由諸天護持亦得名天子。   下答前有二。初一頌半答第一問。後一半答第二問。然由先善業力言亦流至諸天共加護。   經。三十三天主分力助人王及一切諸天亦資自在力除滅諸非法惡業令不生教有情修善使得生天上人及蘇羅眾並健闥婆等羅剎旃荼羅悉皆資半力父母資半力令捨惡修善諸天共護持示其諸善報若造諸惡業令於現世中諸天不護持示其諸惡報。   下通答得號所由陳其正論。文復分二。初五頌略標。後五十二頌半廣釋標。中有三。初二頌標諸天助王行正法他益。有三。初一頌天助。次一頌王化。化中初半滅惡。後半生善。次一頌半標人神共護自益。或亦是益他。由人神助力令王化他捨惡修善共護自益。言羅剎旃荼羅者。旃荼羅此雲嚴幟執守惡者。即羅剎中執惡之者。此意惡此尚護。況餘善者。後諸天共護下一頌半標由令行善化人得諸天護。初半標示。後一頌別示善惡所得因果。問造善可護。造惡如何護。答由昔修善今得為王。故造惡時天示惡相護令改修。   經。國人造惡業。王捨不禁制。斯非順正理。治擯當如法。若見惡不遮。非法便滋長。遂令王國內。奸詐日增多。王見國中人。造惡不遮止。三十三天眾。鹹生忿怒心。因此損國政。諂偽行世間。被他怨敵侵。破壞其國土。居家及資具。積財皆散失。種種諂誑生。更互相侵奪。由正法得王。而不行其法。國人皆破散。如象踏蓮池。惡風起無恆。暴雨非時下。妖星多變怪。日月蝕無光。五穀眾華果。苗實皆不成。國土遭饑饉。由王捨正法。   下五十二頌半廣釋分二。初三十五頌明王違正法故禍臻。後十七行半明王依正法故福臻。準瑜伽六十一及王法正理論明。王之過失王之功德王衰損門王方便門王可愛法及能引發王可愛法各有多門。廣如彼辨。若別配此行相稍難。問此名王法正論。彼瑜伽同王法正理論名目相順。何不依彼以釋。答理不一途。仁王般若薩遮尼乾子等皆明王行治國之法非彼皆同。然配無違。且依此經分之為二。初三十行廣明違正論。後如是無邊過下五頌結成違正法。廣明分三。初八頌明見人造惡不遮失。次若王捨正法下九頌明王自行非法失。後國中最大臣下十三頌明見臣造過不除失。初中復四。初一頌明見惡應遮。二若見惡下一頌不遮惡廣。三王見國中下因茲天忿。四因此損國政下五頌遂有禍生。禍生有五。一頌怨敵壞國。二財散相侵。三禍起所因。四災變並現。五國土飢饉。五行如次配準可知。第三禍因中初半因後半喻。   經。若王捨正法。以惡法化人。諸天處本宮。見已生憂惱。彼諸天王眾。共作如是言。此王作非法。惡黨相親附。王位不久安。諸天皆忿恨。由彼懷忿故。其國當敗亡。以非法教人。流行於國內。鬥諍多奸偽。疾疫生眾苦。天主不護念。餘天鹹捨棄。國土當滅亡。王身受苦厄。父母及妻子。兄弟並姊妹。俱遭愛別離。乃至身亡歿。變怪流星墮。二日俱時出。他方怨賊來。國人遭喪亂。國所重大臣。枉橫而身死。所愛象馬等。亦復皆散失。處處有兵戈。人多非法死。惡鬼來入國。疾疫遍流行。   下王自行非失分四。初二句明王捨正法。二次兩句天見心憂。三次兩頌諸天共議。四次六頌災禍遂起。於中復九。初一頌鬥諍等多。次半頌諸天棄捨。次一頌半違迫事生國土滅求不得苦。王身受苦者即怨憎會苦。父母等別離愛別離苦。乃至身亡即是死苦。次半頌災怪並生。次半頌怨賊來侵。次半頌大臣橫死。次半頌畜產散失。次半頌人非法亡。次半頌疾疫遍國。   經。國中最大臣及以諸輔相其心懷諂佞並悉行非法見行非法者而生於愛敬於行善法人苦楚而治罰。   下十三頌見臣造過不除失分四。一頌大臣造過。次一頌倒賞罰。次十頌有惡果生。後若王作非法下一頌結其過失。此初二也。   經。由愛敬惡人。治罰善人故。星宿及風雨。皆不以時行。有三種過生。正法當隱沒。眾生無光色。地肥皆下沈。由敬惡輕善。復有三種過。非時降霜雹。饑疫苦流行。穀稼諸果實。滋味皆損減。於其國土中。眾生多疾病。國中諸樹林。先生甘美果。由斯皆損減。苦澀無滋味。先有妙園林。可愛遊戲處。忽然皆枯悴。見者生憂惱。稻麥諸果實。美味漸消亡。食時心不喜。何能長諸大。眾生光色減。勢力盡衰微。食啗雖復多。不能令飽足。於其國界中。所有眾生類。少力無勇勢。所作不堪能。國人多疾患。眾苦逼其身。鬼魅遍流行。隨處生羅剎。   下有惡果生。於中分五。初一頌三事乖時。一星二風三雨。二次一頌三種過起。一正法隱歿。二有情無光。三地肥沈減。三次二頌復三惡生。一非時霜雹。二穀稼損減。三眾生疾病。四次三頌外果衰微有三。一頌諸果無味。一頌林樹皆枯。一頌食不資大。五次三頌內報亦退有四。一頌形色飢羸尪微。一頌身無勇勢。半頌疾患苦迫。半頌鬼魅流行。   經。若王作非法親近於惡人令三種世間因斯受衰損。   下第四結其過失。三種世間者即三界。由王依法增益人天。行非法故三界衰損。或人畜百穀為三世間。人疫畜損百穀不熟。廣如上辨。   經。如是無邊過出在於國中皆由見惡人棄捨不治擯由諸天加護得作於國王而不以正法守護於國界若人修善行當得生天上若造惡業者死必墮三塗若王見國人縱其造過失三十三天眾皆生熱惱心不順諸天教及以父母言此是非法人非王非孝子。   下五頌大段第二結成違正法有四。一頌結不罰惡。一頌結不修善。一頌結善惡報。二頌結違教非人。   經。若於自國中見行非法者如法當治罰不應生捨棄是故諸天眾皆護持此王以滅諸惡法能修善根故王於此世中必招於現報由於善惡業行捨勸眾生為示善惡報故得作人王諸天共護持一切鹹隨喜。   下十七頌半明依正法故福臻。分之為二。初四頌標行正法。後十三頌半依標廣釋。標中有二。此二頌標罰惡。罰惡有二。初頌罰惡人。後頌得天護。次二頌標勸善。勸善有二。初一頌勸修善。後一頌得菩提。   經。由自利利他。治國以正法。見有諂佞者。應當如法治。假使失王位。及以害命緣。終不行惡法。見惡而捨棄。害中極重者。無過失國位。皆因諂佞人。為此當治罰。若友諂誑人。當失於國位。由斯損王政。如象入華園。天主皆瞋恨。阿蘇羅亦然。以彼為人王。不以法治國。是故應如法。治罰於惡人。   下廣釋有二。初五頌半釋罰惡。後八頌半釋行善。釋初有五。一頌見惡必治。次一頌是不典捨。次一頌明罰所以。次一頌重更成前。三句法一句喻。次一頌半結應治罰。問行惡有幾。幾種治罰。答準薩遮尼乾子經第四雲。行惡眾生有五。一於王無益。二者造作無利。三者起逆。四者邪行。五者邪命。於王無益有十一種。一者返逆。二者教他返逆。三與王毒藥。四奪王資生。五破所應作。六侵奪王妻。七違王命。八出王密語。九覘伺國土。十者罵王。十一毀訾。造作無利復有十種。一迭共相殺。二迭相劫奪。三迭相侵妻。四虛誑證他。五虛妄誑他。六壞他親友。七惡口罵他。八斗稱欺誑。九迭相毀訾。十迭相焚燒。返逆眾生者。謂諸邊地城邑小王聚落主等不順根本大王教命。邪行者。謂諸無戒即諸惡律儀屠兒獵師畜養豬羊雞犬鵝鴨。諸損害他自恣作惡。邪命者。種種非法求諸利養非法活命。各各不能自活中住。治罰有三。一者呵責。二者奪資生。三牢獄打縛呵罵驅擯。五種眾生隨上中下三種治罰。返逆之者行法行王先以善言如法開示。若聞王命即捨逆心請諸罪王前者。王放大恩恕其重罪。依其國土王領之處不減不奪不驅出。何以故。為令知王有三種事故。一者有信。二者有恩。三者大力。未降伏者為令降伏。已降伏者令不更作。欲反逆者令不敢起。彼有罪人得免其罪。還復王位人民安穩。彼如法王得福無量善名流布。若聞命不伏罪。當重治。除不斷命不壞諸根。盡奪資生國土人民。驅擯他處。何以故。為餘眾生不起逆故。是名行法行王治彼起逆眾生之罪。邪行眾生唯呵責治罰。汝若更作與汝重罪。邪命眾生應當隨順。如法僧眾僧當和合喚令現前取其自言。隨犯輕重當如法治拒。違僧命不從師友善知識語惱亂眾僧不得修道者。若彼國王是法王者。僧當往語令王教敕。王應喚彼破戒比丘善言勸喻令順僧命。若其不從。當集二眾現前對實。若得其罪。助如法眾治彼比丘。不得斷命。乃至不得奪其資生。得呵責得驅擯。大王若二朋黨諍訟。應當如法斷諍事。若王不知。當問國內大德沙門知法知義有大智悲當行正法利益眾生善名斷諍能如法語者。問其正法知犯非犯。如是知已如法為滅。問準薩遮經第五雲。行法行王行八種心能護眾生。一者念諸眾生如念子想。二者念於惡行眾生如病子想。三者念受苦眾生生大慈心。四者念受勝樂眾生生歡喜心。五者念於怨家眾生生護過想。六者能於親友眾生生覆護想。七者能於資生之中生如藥想。八者能於自身生無我想。既具此八名法行王。雲何得行禁閉打縛驅擯等耶。答於諸非法惡行有情愍念令悔方便治罰故不相違。故彼經第三雲。譬如父母於惡行子。為念子故欲令改悔方便苦治。除不斷命不壞諸根。餘打罵等從心苦治。不名捨心不名噁心。以念子重為令改悔更不復作。而彼父母不名非法不失慈心。行法行王亦復如是。為令捨惡從善。令其餘惡眾生不作非法。非常噁心捨此眾生。亦不故心為惱眾生而行惱切。以慈悲心行惡口等治罰眾生。不名非法不失慈心。其經亦云。知為政者棄一惡人以成一家。棄一惡家以成一鄉。不知政者人物失所使天下怨訟。問行法行王既有慈悲。以何等心治行惡人。答準薩遮尼第三雲。先起慈心智慧觀察思惟五法。然後當治。一依實非不實。二依時非不時。三依義非無義。四依濡語非粗穬。五依慈心悲嗔心。謂依法詰問取自言依實過治。王有力時應治其罪。無力不治從噁心作。當如法治。非此不治。應知其過正說不穩善說苦言。如是呵責。非不呵責。是名濡語。非但呵責斷其罪過。除卻斷命割截支體。依慈悲心繫閉打縛呵嘖。奪財驅擯他方為令改悔。非噁心捨。問行法行王既無染慈心治罰惡人。何不斷命割截諸根。答彼經雲。以無染心無噁心故。不能得起如是心念斷命截根。應觀眾生至於死時自業過生嗔恨心死。已命斷生惡道中。噁心隨逐長夜不斷。是故不應斷命截根。斷命截根一作已後不可救故。繫閉罵等非永棄故。是故佛聽。又彼經問雲。所有臣佐宰官禁司不慮國計。但求利己。或復私忿以害公政。或雲受貨賕以籅v之。增長百姓迭相欺亂。以強凌弱。以貴凌賤。以富欺貧。以曲籅翩C富者獲甲。貧者受屈。諂佞掌政。忠賢隱退。或時在朝懼罪自默。或行財貨以用安己百姓貧苦不堪充濟。厭苦思亂不聞王命。斯由臣吏不行忠節欺上亂下冒受王祿。如是之人攝在何等眾生數中。答言。大王攝在劫奪眾生數中。上品治罰。何以故。以其受王名官重祿捨公念私不存公政。禍亂之生莫不由之。此是國之最大惡賊。王是法王不得斷命。是故攝在劫奪數中。上品治罰。廣有多門。具如薩遮尼乾子經說。   經。以善化眾生不順於非法寧捨於身命不隨非法友於親及非親平等觀一切。   下八頌釋行善有二。初一頌半釋行善。後六頌半釋得益。初中復三。初半頌化人不順非法行。次半頌修政不隨非法友。後半頌賞罰不簡親非親。   經。若為正法王。國內無偏黨。法王有名稱。普聞三界中。三十三天眾。歡喜作是言。贍部洲法王。彼即是我子。以善化眾生。正法治於國。勸行於正法。當令生我宮。天及諸天子。及以蘇羅眾。因王正法化。常得心歡喜。天眾皆歡喜。共護於人王。眾星依位行。日月無乖度。和風常應節。甘雨順時行。苗實皆成善。人無饑饉者。一切諸天眾。充滿於自宮。   下釋得益有六。初一頌得名稱普聞益。次一頌得為天子益。次一頌當得生天益。次一頌半諸天喜護益。次二頌護國益。於中復四。半頌星辰依度益。半頌風調雨順益。半頌人民豐樂益。半頌能護諸天益。能令天眾常充滿故。問王能行善得諸天護。雲何能護諸天益。答王行正法即廣流佛教。國泰人安常令修善。故多生天。又弘佛法天聞得益。故薩遮經雲。行法行王無量天護。雲何護天。由法行王能與諸天正法淨食。所謂為說如來正教甘露法門禪定解脫十善道等。令其得離諸惡道苦。以是為護。故法行王即身能集無量功德資益現在。未來復能集諸善果。此下亦云。是故汝人王忘身弘正法。應尊重法寶。由斯眾安樂。四王護國品亦廣明之。   經。是故汝人王忘身弘正法應尊重法寶由斯眾安樂常當親正法功德自莊嚴眷屬常歡喜能遠離諸惡以法化眾生恆令得安隱令彼一切人修行於十善率土常豐樂國土得安寧王以法化人善調於惡行當得好名稱安樂諸眾生。   讚曰。明正法中有三。已上第二廣陳正論。下第三勸勉依學分三。初一頌勸弘法利他。次半頌勸親法自利。後三頌明其利益有四。初半頌眷屬離非。次半頌眾生身樂。次一頌國豐人泰。次一頌得好名聞。   經。爾時大地一切人王及諸大眾聞佛說此古昔人王治國要法得未曾有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下品第三大段大眾喜行。   金光明最勝王經疏卷第五末(終)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788 金光明最勝王經疏   金光明最勝王經疏卷第六   唐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   翻經沙門慧沼撰   善生王品第二十一   善生王品三門分別。言來意者。十六品學行流通分有五。第四正明持學。持學有二。初二品舉昔持學。後一品勸今持學。舉昔有兩意。一為世果。即增上生道。二為出世果。即決定勝道。初修久修二差別故。大悲大智兩行增故。前品明他依教修行為得世果。此品明自持學此經求出世果。又解。前品成前護國品中為護國土應流通此經行。此品成前護國品中為得成佛轉法輪等流通經行。故此品起。釋名者。梵雲俱捨羅(此雲善)唱婆婆此雲生。舊雲善集義翻非正。此品明昔善生求法持經之行。故以為名。解妨者。問本意欲勸持經舉其昔事以曉。此既明往善生求法。何不名為善生求法品。答應言求法。略故不論。又不但求。亦得聞法供養行經。若言求法闕餘法行。故但雲善生。問第二僧祇初逢寶髻佛。雲何此品雲寶髻佛涅槃善生王出。答寶髻佛多。又復非必第二劫初善生王出。是餘時故。   經。爾時世尊為諸大眾說王法正論已復告大眾汝等應聽我今為汝說其往昔奉法因緣。   贊曰。品文分三。此結前生後。次正述修行。後大眾願學。此初也。   經。即於是時說伽他曰我昔曾為轉輪王捨此大地並大海四洲珍寶皆充滿持以供養諸如來我於往昔無量劫為求清淨真法身所愛之物皆悉捨乃至身命心無吝。   下正述修行有三十二頌。大分為四。初二頌總標過去供佛求法。次二十三頌別明過去修學。此經次兩頌為除眾疑結會古今。後五頌明修學益勸勉諸眾。初中有二。初一頌親近諸佛。次一頌為求勝法。   經。又於過去難思劫有五遍知名寶髻於彼如來涅槃後有王出世名善生為轉輪王化四洲盡大海際鹹歸伏有城名曰妙音聲時彼輪王於此住。   下第二別明過去修學此經。於中有四。初二頌求法人。次十六頌正求法。次一頌因得聞。次四頌依修學。初求人有四。一明求法時。二有王出下明求法人。三為轉輪王下明王化。四有城下明住處。   經。夜夢聞說佛福智。見有法師名寶積。處座端嚴如日輪。演說金光微妙典。爾時彼王從夢覺。生大歡喜充遍身。至天曉已出王宮。往詣苾芻僧伽處。恭敬供養聖眾已。即便問彼諸大眾。頗有法師名寶積。功德成就化眾生。爾時寶積大法師。在一室中而住止。正念誦斯微妙典。端然不動身心樂。時有苾芻引導王。至彼寶積所居處。見在室中端身坐。光明妙相遍其身。白王此即是寶積。能持甚深佛行處。所謂微妙金光明。諸經中王最第一。時王即便禮寶積。恭敬合掌而致請。唯願滿月面端嚴。為說金光微妙法。寶積法師受王請。許為說此金光明。周遍三千世界中。諸天大眾鹹歡喜。王於廣博清淨處。奇妙珍寶而嚴飾。上勝香水灑遊塵。種種雜華皆散佈。即於勝處數高座。懸繒旛蓋以莊嚴。種種粖香及塗香。香氣芬馥皆周遍。天龍修羅緊那羅。莫呼洛伽及藥叉。諸天悉雨曼陀華。鹹來供養彼高座。復有千萬億諸天。樂聞正法俱來集。法師初從本座起。鹹悉供養以天華。是時寶積大法師。淨洗浴已著鮮衣。詣彼大眾法座所。合掌虔心而禮敬。天主天眾及天女。悉皆共散曼陀華。百千天樂難思議。住在空中出妙響。爾時寶積大法師。即昇高座跏趺坐。念彼十方諸剎土。百千萬億大慈尊。遍及一切苦眾生。皆起平等慈悲念。為彼請主善生故。演說微妙金光明。   第二正求法有十一。初一頌因夢見聞。梵雲羅呾娜。此雲寶。俱侘此雲積。舊雲寶明寶冥者並訛。二次二頌覺已尋覓。三次一頌法師住處。四次有兩頌善友引示。於中有三。半頌至所居。半頌睹儀相。一頌陳名行。五次一頌見已啟請。六次半頌法師許可。七次半頌眾聞歡喜。八次三頌莊嚴道場有二。初王次八部。王有二。初一頌莊嚴處所。次一頌莊嚴法座。次天龍下一頌八部供養。九次半頌諸天同集。十次二頌半法師赴會。於中有三。初半頌起定感應。次一頌詣座法則。後一頌眾會供養。十一次二頌昇座說法有三。半頌威儀。一頌運想。半頌正說。   經。王既得聞如是法合掌一心唱隨喜聞法希有淚交流身心大喜皆充遍。   下一頌第三因得聞。   經。爾時國主善生王。為欲供養此經故。手持如意末尼珠。發願鹹為諸眾生。今可於斯贍部洲。普雨七寶瓔珞具。所有匱乏資財者。皆得隨心受安樂。即便遍雨於七寶。悉皆充足四洲中。瓔珞嚴身隨所須。衣服飲食皆無乏。爾時國主善生王。見此四洲雨珍寶。鹹持供養寶髻佛。所有遺教苾芻僧。   下四頌第四依修學法行有十。此但一種謂初供養。供養有十。此即第六俱供養也。以雨七寶普施眾生同供養故。於中有四。初半頌所為。次一頌半發願。次一頌願遂。次一頌供養。初所為中為供此經即法。此供養中即佛僧也。佛是說主。僧是學人。經是所學。故俱供養。問何不供養寶髻世尊但雲所有僧耶。答佛已滅故。或上句供佛下句供僧。若爾佛滅雲何言供養佛。答知常住故。或供佛形故。   經。應知過去善生王即我釋迦牟尼是為於昔時捨大地及諸珍寶滿四洲昔時寶積大法師為彼善生說妙法因彼開演經王故東方現成不動佛。   下兩頌結會古今有二。初會求經人。後會說法者。何故如是。欲明說聽俱是法行皆成佛故。   經。以我曾聽此經王。合掌一言稱隨喜。及施七寶諸功德。獲此最勝金剛身。金光百福相莊嚴。所有見者皆歡喜。一切有情無不愛。俱胝天眾亦同然。過去曾經九十九俱胝億劫作輪王。亦於小國為人王。復經無量百千劫。於無量劫為帝釋。亦復曾為大梵王。供養十力大慈尊。彼之數量難窮盡。我昔聞經隨喜善。所有福聚量難知。由斯福故證菩提。獲得法身真妙智。   下五頌第四明修學益有三。初兩頌明修法行得出世果。次兩頌明修法行得世間報。後一頌結由經力得獲菩提。菩提智相。法身真妙智智性。菩提菩提斷俱名菩提故。或菩提是總。法身即真如。妙智即四智。   經。爾時大眾聞是說已歎未曾有皆願奉持金光明經流通不絕。   下至大眾願學。   諸天藥叉護持品第二十二   諸天藥叉護持品三門分別。言來意者。學行流通有五。此第四正明持學。復有二。一舉昔。二勸今。舉昔有二。初舉他昔持。次一舉自昔持。此品勸今眾持。又釋成前護國品中能持經人及八部眾流通之行故此品起。釋名者。諸天藥叉所勸假者。護持二字所學之行。護即護行。持即持行。即勸四眾持勸彼八部護。故品下但雲。大吉祥天女及諸天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於此經王及持經者一心擁護。不言受持。又釋。即住持經令不斷滅名之為護。護即是持。如為護法城。如仁王護國。如言護十地行持國天王等。故此長行但令為奉獻。及欲解了佛深行處。應為眾生敷演流布。其聽法者應除亂想。不言勸護持經之人。故護持言護持正法。下雲常來護此人者。由護持經故得諸天守護。故下經雲。若此金光明經典流布處有能稱誦者悉得如上福。明護持經得利益故。又釋。護持含其二義。護持於經護持經者故。下雲於此經王及持經者俱擁護故。此釋盡理。解妨者。問既言此品正勸今眾令行學者。何故聞說但有諸天歡喜擁護不說四眾及以修行。答文影略故。前標告雲即為諸天及諸大眾。下文復雲。及諸天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喜歡即含修行義也。   經。爾時世尊告大吉祥天女曰若有淨信善男子善女人欲於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以不可思議廣大微妙供養之具而為奉獻及欲解了三世諸佛甚深行處。   贊曰。品大分三。初略標勸。次頌廣明。後眾願護。初中分三。初告天女。次若有下標所欲行。後是人下勸弘此教。此初二也。初廣供養修福行。解了行處修智行。菩提資糧不過此二。甚深行處即二空如。故下文雲。欲入深法界。應先聽此經。法性之制底甚深善安住。   經。是人應當決定至心隨是經王所在之處城邑聚落或山澤中。   下勸弘此經有三。初令起加行。次隨是經王下弘經處。後廣為眾生下弘經行。言決定至心者。起決定思為近加行。敷演等者。即動發思正起行。至心之言即是專念通加行及正行。審慮遠劣略而不說。又決定者。即勇猛不退義。故瑜伽三十八。雲何求聞正法。謂諸菩薩為欲令聽聞一善說法。假使路由猛焰熾然大熱鐵地。無餘方便可得聞是善說法者。即便發起猛利愛重歡喜而入。何況欲聞多善言義等。此下亦云。假使大火聚滿百踰繕那。為聽此經王直過無辭苦。   經。廣為眾生敷演流布其聽法者應除亂想攝耳用心。   下弘行有二。一久學者能為開演利他行。二初學者即應聽聞自利行。十法行中略舉此二以影餘八。或能說能聽二人雙勸。又隨是經王所在之處。即舉有經卷及行經處皆應供養修供養行。應除亂想等者。准瑜伽三十八。聽法之中第三除散亂深聽說法。式具如前明。   經。世尊即為彼天及諸大眾說伽他曰。若欲施諸佛。不思議供養。復了諸如來。甚深境界者。若見演說此。最勝金光明。應親詣彼方。至其所住處。此經難思議。能生諸功德。無邊大苦海。解脫諸有情。我觀此經王。初中後皆善。甚深不可測。譬喻無能比。假使恆河沙。大地塵海水。虛空諸山石。無能喻少分。欲入深法界。應先聽是經。法性之制底。甚深善安住。於斯制底內。見我牟尼尊。悅意妙音聲。演說斯經典。由此俱胝劫。數量難思議。生在人天中。常受勝妙樂。若聽是經者。應作如是心。我得不思議。無邊功德蘊。假使大火聚。滿百踰繕那。為聽此經王。直過無辭苦。既至彼住處。得聞如是經。能滅於罪業。及除諸惡夢。惡星諸變怪。蠱道邪魅等。得聞是經時。諸惡皆捨離。   下第二頌廣明。總七十九頌分之為四。初二十三頌明說聽二行。次梵王帝釋主下四十一頌明天神擁護。次於此南洲內下十四頌明經威力。後一頌總結說聽。初中分二。初十二頌明聽法行。應嚴勝高座下十一頌明演說行。初後分五。初一頌標求福智。二次一頌勸至法會。三次三頌讚經功德。於中有三。一頌讚生善滅惡。一頌讚法十德。此略舉四。即初中後善其義甚深以影餘六。五文巧。六無雜。七具足。八清淨。九鮮白。十梵行相。廣如瑜伽八十三攝事分釋。一頌喻明。四次五頌勸應聽法。於中有五。一頌勸聽。法性制底者。如為法華經起一寶塔不須舍利已有全身。此亦如是。能詮顯故即見法身。一頌見報身。說相似故。一頌得善報。一頌令慶喜。一頌令決聽。五次二頌聞經利益。   經。應嚴勝高座。淨妙若蓮華。法師處其上。猶如大龍座。於斯安坐已。說此甚深經。書寫及誦持。並為解其義。法師捨此座。往詣餘方所。於此高座中。神通非一相。或見法師像。猶在高座上。或時見世尊。及以諸菩薩。或作普賢像。或如妙吉祥。或見慈氏尊。身處於高座。或見希奇相。及以諸天像。暫得睹容儀。忽然還不現。成就諸吉祥。所作皆隨意。功德悉圓滿。世尊如是說。最勝有名稱。能滅諸煩惱。他國賊皆除。戰時常得勝。惡夢悉皆無。及消諸毒害。所作三業罪。經力能除滅。於此贍部洲。名稱鹹充滿。所有諸怨結。悉皆相捨離。設有怨敵至。聞名便退散。不假動兵戈。兩陣生歡喜。   下十一頌明演說行。復分為五。初半頌嚴座。二次半頌法師儀軌。三次一頌演說經。即教他書寫及誦受持。四次四頌說法瑞相。五次五頌演法利益有十。一得吉祥。二所作成。三功德滿。四有名稱。五滅煩惱。六除怨敵。七無惡夢。八消毒害。九滅諸罪。十無怨酬。初三頌各三利。後二頌有一利。如文可知。   經。梵王帝釋主。護世四天王。及金剛藥叉。正了知大將。無熱池龍王。及以娑揭羅。緊那羅樂神。蘇羅金翅王。大辯才天女。並大吉祥天。斯等上首天。各領諸天眾。常供養諸佛。法寶不思議。恆生歡喜心。於經起恭敬。斯等諸天眾。皆悉共思惟。遍觀修福者。共作如是說。應觀此有情。鹹是大福德。善根精進力。當來生我天。為聽甚深經。敬心來至心供養法制底。尊重正法故。憐愍於眾生。而作大饒益。於此深經典。能為法寶器。入此法門者。能入於法性。於此金光明。至心應聽受。是人曾供養。無量百千佛。由彼諸善根。得聞此經典。如是諸天王。天女大辯才。並彼吉祥天。及以四王眾。無數藥叉眾。勇猛有神通。各於其四方。常來相擁護。日月天帝釋。風水火諸神。吠率怒大肩。閻羅辯才等。一切諸護世。勇猛具威神。擁護持經者。晝夜常不離。大力藥叉王。那羅延自在。正了知為首。二十八藥叉。餘藥叉百千。神通有大力。恆於恐怖處。常來護此人。金剛藥叉王。並五百眷屬。諸大菩薩眾。常來護此人。寶王藥叉主。及以滿賢王。曠野金毘羅。賓度羅黃色。此等藥叉王。各五百眷屬。見聽此經者。皆來共擁護。彩軍乾闥婆。葦王常戰勝。珠頸及青頸。並勃裡沙王。大最勝大黑。蘇跋拏雞捨。半之迦半足。及以大婆伽。小渠並護法。及以獼猴王。針毛及目犬。寶髮皆來護。大渠諾拘羅。栴檀欲中勝。捨羅及雪山。及以婆多山。皆有大神通。雄猛具大力。見持此經者。皆來相擁護。阿那婆答多。及以娑揭羅。目真□槾娑飀□□□□□□□□Z□□□□牷撞慼摯f□□息□□□□□□褸□□□槨□姝□埤□□□□□埤□□□□□埤□稂□□□□□□記穠姎□□槄□襤駜j□祊□饋祁埤□箋□禘鷺□□楈餃妯□j□□帖菔j□□□□□□□褾檻覓□逆□□□□□飀□奏馗□□□□楸□襐□□□觜D鱗腄慼慼撕}觥]飀□祊□駥牷慼撲]息□□埤□□□□□□□□樾黎□飀□□飼襤饑□□駥□駂□檢□橤信觜□□□□祜□r□□□楜□粘j□駥鉆s□j□楺延觥]飀□□飼襤粘j□□磻禭□□□□箋榓□逆□□榭□□□□□饁□□埤□p□□□□□□□□量逆□駛褻□□□□葉紐臐慼慼慼慼撩k□□□□□□姥埤□概糕□□埤□□祜□r□□□□飩□□□□□□□埤□契□□娶□□□□妵□□□I吽樊瞴慼慼H□□□□□□□祜□□□□□□□□□□婂□□□□□□□□□□椻□□□   下四十一頌得天神擁護。復分為二。初三十九頌說聽得護。後二頌明護所以。初得護有六。初十二頌護聽人又有三。初四頌明天神敬喜。次六頌護聽經人有四。一頌思觀行人。一頌見讚生天。三頌讚勸聽經。一頌讚昔善根。後二頌明其衛護。第二次五頌護說經人。吠率怒那羅延天之異名。復形大故名大肩。第三次二頌復護聽人。金毘羅者此雲孔。賓度羅者此雲孔雀。第四次十二頌復護說經者。彩軍乾闥婆以著綵衣為軍眾。葦王者諸草神王。以珠貫頸。神項頸青神。勃裡沙婆此雲牛。牛神王也。頌文窄故略去婆字。蘇此雲好。跋拏此雲金。雞捨此雲髮。是好金髮鬼神。半之迦雲五。即五神。神足似羊。大婆伽者此大威德。小渠之神。諾□□娀□□□□□□]□□□□□□□□□□□□K□□□奱□□□□□□□□□□□□□□□槭□□□□□□□□□□□□□銊f□L玲□□□□□□n□□芤□□警蹣¥醧蚺□□□□|R□□□l□□溧嫣|顯I□□□‥□舐l□□□□□□□□□□□□□垣‥趥□□□譟N戣磣|燁□□□□祥|燁□□峨□□|□蝦□□□□□工□□詣§□□□艩□□h□□§□學□□□□□擤□□   經。由聽此經王獲大功德蘊能使諸天眾悉蒙其利益復令諸天眾威力有光明歡喜常安樂捨離於衰相。   下二頌明得護所以。舉聽經人影持說者。   經。於此南洲內。林果苗稼神。由此經威力。心常得歡喜。苗實皆成就。處處有妙華。果實並滋繁。充滿於大地。所有諸果樹。及以眾園林。悉皆生妙華。香氣常芬馥。眾草諸樹木。鹹出微妙華。及生甘美果。隨處皆充遍。於此贍部洲。無量諸龍女。心生大歡喜。皆共入池中。種植缽頭摩。及以分陀利。青白二蓮華。池中皆遍滿。由此經威力。虛空淨無翳。雲霧皆除遣。冥闇悉光明。日出放千光。無垢焰清淨。由此經王力。流暉遶四天。此經威德力。資助於天子。皆用贍部金。而作於宮殿。日天子初出。見此洲歡喜。常以大光明。周遍皆照曜。於斯大地內。所有蓮華池。日光照及時。無不盡開發。於此贍部洲。田疇諸果藥。悉皆令善熟。充滿於大地。由此經威力。日月所照處。星辰不失度。風雨皆順時。遍此贍部洲。國土咸豐樂。隨有此經處。殊勝倍餘方。   下十四頌讚經威力有八。初四頌由經威力百穀豐美。次二頌池沼多華。次一頌空淨常明。次三頌日殿增耀。次一頌蓮隨日剖。次一頌果藥恆盈。次一頌風雨順時七耀依度。次一頌總結經力。   經。若此金光明經典流布處有能講誦者悉得如上福。   下一頌總結說聽所得功德。   經。爾時大吉祥天女及諸天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於此經王及受持者一心擁護令無憂惱常得安樂。   下第三大段大眾願護。   授記品第二十三   授記品二十三三門分別。言來意者。就學行流通有五。此即第五成前諸品令學行意有三。一為授記。二為除疑。三更重勸。此初也。與記者。明行必得果果定因成。故護持後有授記品。言釋名者。授者付也與也。記者分別也驗也。為其分別驗其當果而以與之故名授記。言解妨者。問妙幢聞經曾未與記。如何今言為成前行有此品起。答非是正意與其妙幢及二子等記。如法華經二類尼眾。為勸持經。彼欲聞記方能修學故與授記。非是此時正令與記。前已記故。故彼經雲。我先已說一切聲聞皆得作佛。今此大眾亦復如是。雲若持經得作佛者。誰等是耶。有此疑心未能決學。故為令斷授妙幢等記。欲令時眾知當作佛決定能行。不爾應前滅業障品後或蓮華讚品後與其授記。彼時已悟。何不與記。如法華會三周說法周周之後各各與記不在後故。問若爾何前不與記。答妙幢菩薩已入八地。先蒙記故令勸持經。故復重說。又解。應前與記。此方記者含多義故。一與妙幢等記。二復為成前。又前十千時未赴會。亦顯一聞皆得作佛況久修學不得佛耶故。此時記一言多益。故亦無過。問十千暫聞即與授記。在會大眾何不記耶。答彼根熟故。此未熟故。又眾已聞持經作佛。此未聞。故又宜爾故。   經。爾時如來於大眾中廣說法已欲為妙幢菩薩及其二子銀幢銀光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贊曰。品文分二。初眾集後與記。眾集有二。初此結集序。   經。時有十千天子最勝光明而為上首俱從三十三天來至佛所頂禮佛足卻坐一面聽佛說法。   下明眾集。   經。爾時佛告妙幢菩薩言汝於來世過無量無數百千萬億那庾多劫已於金光明世界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號金寶山王如來應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出現於世。   下後與記有二。初與三士記。後與十千記。三士為三。初復有五。一標名。二記時。三記國。四記果。即無上菩提。五記號。即金寶山等。號有通別。如文可知。授記之義略以四門分別。一授記所由。二能授記人。三所授記者。四授記差別。言所由者三義。一由菩薩修多功德證得法性故與授記。故法華論雲。彼聲聞等為實成佛故與記別。為不成佛與授記耶。若實成佛者。菩薩何故於無量劫修集無量功德。論答雲。彼聲聞授記者得決定心。非成就法性故。此意即明。由諸菩薩多劫修行無量功德成就法性故與授記。即八地已上。故瑜伽四十六雲。又諸菩薩三種決定。一種性定。二發心定。三不虛行定。乃至雲。依於最後墮決定位諸佛如來授諸菩薩墮決定記。二除小菩薩不定姓疑故。攝大乘論等雲。為引攝一類及任持所餘一類不定姓聲聞所餘不定性菩薩。恐此菩薩退大就小。故與授記言得作佛。三為欣佛者見此授記欣當自得。復顯聞經決得作佛。持行此經修佛因故。故法華經雲。大智舍利弗今得授尊記。我等亦皆得最妙第一法等。此經亦云。時十千天子聞三大士得授記已。復聞如是最勝王經心生歡喜。清淨無垢猶如虛空。此心喜無疑即欣作佛。信法修行。二能記人者復有三義。一能記所依假者。二能記體。三能記用。能記所依準瑜伽論四十九說。能成就有六。一勝解行地。二增上意樂地。三正行地。四決定地。五決定行地。六究竟地。此之六位俱能授記。然究竟位佛菩薩殊。佛有三身。唯他用變化二假者能為對十地地前別故。然究竟位中第十地菩薩及前五位但總相記。不能知彼當作佛時國土名字等。下人不能知上事故。若依總相觀因記果言得作佛。菩薩亦能。故法華經中不輕菩薩記彼四眾當得作佛。故能授記不過此六。或不愚法定性二乘信有大乘亦得總記。如菩薩戒經中說。昔有羅漢。將一沙彌。因發大心遂生尊重。故得總記。二能記體者。謂後得俗智知根性故。後得觀理亦不能記。此約聖者。若是地前但比量智。三能記用者。所謂言教詮表義故。三所授記者有二。一所記依。二所記體。所記依者有四。一種性位。二發心位。三不定二乘。四諸大菩薩。此據顯了。若隱密記及平等意樂亦通定性及無性人。所記體者即無漏善通現及種。並所得果。果通報化。除法性身。就報身中多說他用。以有國土眷屬等故。顯慈悲故。有差別故。四授記差別者。首楞嚴經中佛告堅意菩薩。授記即有四種。有未發心而與授記。有適發心而與授記。有密授記。有得無生忍現前授記。是名四種。唯有如來能知此事。寶雲經同瑜伽四十六說。略由六相。蒙諸如來於無上菩提與授記別。何等為六。一安住種性未發心位。二已發心位。三現在前位。四不現前位。此上四種同首楞嚴經。彼密授記即不現前。在密處故。或得無生忍名現前。未得者名不現前。或在座名為現前。身不在坐名不現前。五有定時限。謂爾許時當證無上正等菩提。六無定時限。謂不宣說決定時限而與授記。大莊嚴論第十二說六種亦同。彼雲。授記有二種。人別及時別。人別即前四。時別即後二。彼論又雲。轉記及大記此復有二種。轉記者。謂彼菩薩後於如是如來如是時節當得授記。大記者。在第八地得無生忍。由斷自言我當作佛慢故。及斷一切分別相故等。轉記即首楞嚴經初三收。大記即第四攝。彼又說六。與首楞嚴經及瑜伽論別。何者為六。一剎土。二名字。三時節。四劫名。五眷屬。六法住。今此妙幢等記文中有三。於金光明界等剎土號。金寶山等名字。汝於來世過無量無數等時節。略無劫名眷屬法住。   經。時此如來般涅槃後所有教法亦皆滅盡時彼長子名曰銀幢即於此界次補佛處世界爾時轉名淨幢當得作佛名白金幢光如來應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下第二大士記文亦為五。初記時。二牒名。三記處。即於此界下是四記國。五記號亦有通別。   經。時此如來般涅槃後所有教法亦皆滅盡次子銀光即補佛處還於此界當得作佛號曰金光明如來應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下第三大士記文亦有五。一記時。二牒名。三記果即補佛處。四記國還於此界。五記號。   經。是時十千天子聞三大士得授記已復聞如是最勝王經心生歡喜清淨無垢猶如虛空爾時如來知是十千天子善根成熟即便與授大菩提記汝等天子於當來世過無量無數百千萬億那庾多劫。   下第二大段文分為四。初與記。二疑生。三為斷。四喜信。初中有三。初天子聞見心歡。次爾時如來下如來知彼根熟。後即便下正與記別有八。初標序。二牒名。三記時。然劫有多種。如法華論有五種。謂晝夜月時年。或說飢饉疫病刀兵以為三劫。或說一增一減為一劫。如二十住劫等。或說八十增減為一劫。即火災劫。或說七火為一劫。即水災劫。或說八七火一七水為一劫。即風災劫。或說無量風災為一劫。即三大僧祇劫。或說二八十劫為一劫。如此賢劫。或說多八十劫為一劫。即星宿劫等。盡彼千佛出世時量總名一星宿劫故。如法華經中所說劫數。多約晝夜月時年等。如說十住等位各經爾許劫者。即風災等劫爾。此雲過無量無數等者。即過增減或風災等。非大僧祇。修行成佛不過三故。問修行根性有懃墮別。如何定說三大僧祇。答取作意時。方便善心剎那剎那相續時量經三大劫。非是通取修不修時作不作意經爾許劫故。雖勤墮根性不同俱說三祇。問若爾八地已去無漏觀心一切時續。如何說有超劫事耶。如釋迦佛第三劫初逢然燈佛。布髮掩泥超於八劫。第三祇滿修相好業。初逢勝觀佛。亦云弗沙。翅足讚嘆超於九劫。答有二解。一雲。或有一類住遊觀心多。或耽滅定久。對此有超。若爾如何復雲八地已去剎那剎那轉增進耶。答據八地上住出已後長時而說。若爾如何雲初地已上入住出心各各齊等。答據不作意。即功力齊不同地前。設作意時力用不等。若執皆齊。如何得說智增悲增及於煩惱怖不怖別。一雲。悲增智增怖不怖類地地各齊。然說超者。以智望悲增者說超。若爾智增望悲增者自得成超。何須說彼布髮等耶。答此等超增。是故偏說。或是化相方便說超。非是實爾。何以故。八地已上他受土中何處有泥須髮掩。何有石窟作佛安禪。若爾僧祇於智悲增何者而說。答據智增者。   經。於最勝因陀羅高幢世界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同一種姓又同一名號曰面目清淨優缽羅香山十號具足如是次第十千諸佛出現於世。   下四記國名。因陀羅梵語。此雲帝高幢界。次得成阿耨下五記果。同一種姓者六記姓。七記號。八如是下記次。   經。爾時菩提樹神白佛言。世尊。是十千天子從三十三天為聽法故來詣佛所。雲何如來便與授記當得成佛。世尊。我未曾聞是諸天子具足修習六波羅蜜多。難行苦行。捨於手足頭目髓腦眷屬妻子象馬車乘奴婢僕使宮殿園林金銀琉璃硨磲碼瑙珊瑚琥珀璧玉珂貝飲食衣服臥具醫藥。如餘無量百千菩薩以諸供具供養過去無數百千萬億那庾多佛。如是菩薩各經無量無邊劫數然後方得受菩提記。世尊。是諸天子以何因緣修何勝行種何善根從彼天來暫時聞法便得授記。惟願世尊為我解說。斷除疑網。   下第二疑生有二。一標二問。標中有四。一舉來因。二雲何下略徵問。彼為聽來。雲何與記。三世尊我未曾下述疑心。四如餘無量下顯疑意。次世尊下第二問有三。初總問。次別問。後請答。以何因緣是總問所以義。或自行名因善友為緣修何勝行等別問。一問修何勝行。即問修六度行。二問種何善根。即問修福德行。或能起修得當果義名行。能生後善因義名根。或初起名根。後修名行。即體無別。又十度名行。十供養名根。即義少別。言從彼天來下通結問意。如問以何因緣從彼天來便得授記。修何勝行種何善根從彼天來等。又觀。或由聞而得授記。此即無疑。但疑何因從天而下得聞此經因得授記。後唯願世尊下請答。   經。佛告地神善女天如汝所說皆從勝妙善根因緣勤苦修已方得授記此諸天子於妙天宮捨五欲樂故來聽是金光明經既聞法已於是經中心生殷重如淨琉璃無諸瑕穢復得聞此三大菩薩授記之事。   下第三佛為答有三。初印可問詞。次此諸天子下正答所問有二。初略後二品廣。初中復二。初偏答現勝行。欲顯前聞經必當成佛因。故有三行。一於妙天宮下捨欲樂行。能趣法會故。二故來聽是下聞經行。法正佛因故。三復得聞此下聞記隨喜行。能願求故。   經。亦由過去久修正行誓願因緣是故我今皆與授記於未來世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下後雙略答過去修勝行種善根二問。下雲過去聞佛名等名善根因緣故。後是故我今下結答。   經。時彼樹神聞佛說已歡喜信受。   下樹神喜信。   除病品第二十四   除病品二十四三門分別。言來意者。此為除疑。前品為成。勸勉說受。俱當作佛故有授記。二士先曾聞經為記。時眾不惑。十千創始至會得記。故有疑生。前雖略答。往因總陳恐聞難解。此下更為廣說。故有除病流水品生。然差別者。將說十千往因故先述其緣起。即有除病品。又恐病苦妨說聽經。兼明為除令得依學。緣起既彰。次須正辨故流水品起。真諦釋雲。此除病品正明授記因成授記品。傍顯釋迦修行成壽量品。後捨身品正明釋迦之因成壽量品。傍顯弟子修行成授記品。然治病為遠緣。流水為近緣。今謂義雖可爾文勢稍疏。壽量之因前已廣明十度等訖。何故今者復正明因。同一生修。何分遠近。為下中上義則不妨。或既勝劣勢力分遠近亦復不違。然判以為正壽量因即文疏遠。釋名者。諸大違損雲病。藥能對遣曰除。此品廣明名除病品。解妨者。問前壽量品妙幢思惟。如來行長壽因慈悲不害。雲何命短唯八十年。前雖雲壽無邊。未釋慈悲不害之行。今此三品正明此行。何非正宗。答妙幢但疑行因應得長壽。不疑長壽由昔何因。此品又雲十千天子本願因緣今為汝說。不雲為說長壽因緣。又流水品雲。由聞寶髻十二因緣聽聞此經。以此善根因緣今得授記。不雲由此得壽命長。故在流通非正宗也。   經。佛告菩提樹神善女天諦聽諦聽善思念之是十千天子本願因緣今為汝說。   贊曰。以下二品第二廣明十千得記因緣有二。此品明得起緣起。流水正明得記因緣。緣起分二。此初敕聽許說。   經。善女天過去無量不可思議阿僧企耶劫爾時有佛出現於世名曰寶髻如來應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善女天時彼世尊般涅槃後正法滅已於像法中。   下正陳緣起有十二。一明時節有三。初總明劫。二明佛。三明時。爾時下別明。   經。有王名曰天自在光常以正法化於人民猶如父母。   下第二明國界。   經。是王國中有一長者名曰持水善解醫方妙通八術眾生病苦四大不調鹹能救療善女天。   下第二明菩薩父有四。一住處。二有一長者下德號。三名曰持水指名。四善解下明醫能。八術如下。   經。爾時持水長者唯有一子名曰流水顏容端正人所樂觀受性聰敏妙閑諸論書畫算印無不通達。   下明菩薩子有五。一名。二顏容端政者形貌。三人所樂觀者思慧。四受性聰敏者根性。五好閑法術等者伎藝。   經。時王國內有無量百千諸眾生類。皆遇疫疾眾苦所逼乃至無有歡喜之心。善女天。爾時長者子流水。見是無量百千眾生受諸病苦起大悲心作如是念。無量眾生為諸極苦之所逼迫。我父長者雖善醫方妙通八術皆療眾病四大增損。然已衰邁老耄虛羸要假扶策方能進步。不復能往城邑聚落救諸病苦。今有無量百千眾生皆遇重病無能救者。我今當至大醫父所諮問治病醫方祕法。若得解已當往城邑聚落之所。救諸眾生種種疾病。令於長夜得受安樂。   下第四明習醫緣有六。一時眾病生。二善女天下菩薩悲起。三我父下思父年邁。四今有無量下念患無醫。五我今當至下我求妙方。六若得解已下念往療疾。   經。時長者子作是念已。即詣父所。稽首禮足。合掌恭敬卻住一面。即以伽他請其父曰。慈父當哀愍。我欲救眾生。今請諸醫方。幸願為我說。雲何身衰邁。諸大有增損。復在何時中。能生諸疾病。雲何啗飲食。得受於安樂。能使內身中。火勢不衰損。眾生有四病。風黃熱痰印。及以總集病。雲何而療治。何時風病起。何時熱病發。何時動痰印。何時總集生。   下第五詣父諮受有二。一請問之儀。二即以伽他下正以頌請。五頌分二。初一頌求哀願說。次四頌正請有五。初半頌問得病因。次半問病生時。次一頌問將養之方。次一頌問醫療之法。後一頌問病起時節。前問初起時。此問病已發動時節。然有二時。一約四時問。二約食前後時問。   經。時彼長者聞子請已復以伽他而答之曰。我今依古仙。所有療病法。次第為汝說。善聽救眾生。三月是春時。三月名為夏。三月名秋分。三月謂冬時。此據一年中。三三而別說。二二為一節。便成歲六時。初二是華時。三四名熱際。五六名雨際。七八謂秋時。九十是寒時。後二名冰雪。既知如是別。授藥勿令差。當隨此時中。調息於飲食。入腹令消散。眾病則不生。節氣若變改。四大有推移。此時無藥資。必生於病苦。醫人解四時。復知其六節。明閑身七界。食藥使無差。謂味界血肉。膏骨及髓腦。病入此中時。知其可療不。病有四種別。謂風熱痰印。及以總集病。應知發動時。春中痰印動。夏內風病生。秋時黃熱增。冬節三俱起。春食澀熱辛。夏膩熱鹹醋。秋時冷甜膩。冬酸澀膩甜。於此四時中。服藥及飲食。若依如是味。眾病無由生。食後病由印。食消時由熱。消後起由風。準時須識病。既識病源已。隨病而設藥。假令患狀殊。先須療其本。風病服油膩。患熱利為良。印病應變吐。總集須三藥。風熱印俱有。是名為總集。雖知病起時。應觀其本性。如是觀知已。順時而授藥。飲食藥無差。斯名善醫者。   下第六父為解釋。此初結集標舉。次我今依古仙下三十二頌父正頌釋分三。初一頌許說。次三十頌正釋。後一頌總結。正釋中復三。初四頌定時節。三三而別說者。謂三月三月為一時結前四時。二二為一節者。謂二月二月為一節標後六時。次十三頌正答問。後復應知下十二頌重料簡。然答問中初一頌標令調息。次三頌答初問。於中初一頌正答病生因。兩頌令知病處。一味界者。梵雲阿羅婆。在脾胃間。飲食至此分為二分。一佉羅界即滓質成大小便。二味界即津味委資身份。二血三肉四膏五骨六髓七腦。界次兩頌答第二問。明病體數並生時。準此五行推之。痰是水。風屬木。熱是火。水六月胎正月死。木九月胎五月死。火十二月胎八月死。故將衰病死。暴時發亦於此時可以治也。亦兼答第五問中初四時問。次兩頌答第三問。次一頌答第五問。次四頌答第四問。問何故問答次第不同。答因答第三食飲將養。乘便即明發動時節。故答與問次第不同。就答療法中分三。初一頌標。次二頌療治法。後一頌結。   經。復應知八術。總攝諸醫方。於此若明閑。可療眾生病。謂針刺傷破。身疾並鬼神。惡毒及孩童。延年增氣力。先觀彼形色。語言及性行。然後問其夢。知風熱印殊。乾瘦少頭髮。其心無定住。多語夢飛行。斯人是風性。少年生白髮。多汗及多瞋。聰明夢見火。斯人是熱性。心定身平整。慮審頭津膩。夢見水白物。是印性應知。總集性俱有。或二或具三。隨有一偏增。應知是其性。既知本性已。準病而授藥。驗其無死相。方名可救人。諸根倒取境。尊醫人起慢。親友生瞋恚。是死相應知。左眼白色變。舌黑鼻樑欹。耳輪與舊殊。下脣差向下。訶梨勒一種。具足有六味。能除一切病。無忌藥中王。又三果三辛。諸藥中易得。沙糖蜜酥乳。此能療眾病。自餘諸藥物。隨病可增加。先起慈愍心。莫規於財利。   下十三頌重料簡分五。初二頌教祕術中一頌標一頌釋。八術者。一療被針刺法。二療破傷法。三療身疾。即前四病四鬼損。五中毒藥。六療孩童。七延壽。八養身。二次五頌半教識病體。於中初一頌標示。次四頌辨體。後半頌結法。三次驗其無死相下兩頌半教觀死相。四次訶梨下示其妙藥。此說其總不說別治。初一頌破藥。次一頌補藥。涅槃經第四雲。六味一苦二醋三甘四辛五鹹六淡。西國此藥最為其上。應是解深密經所說毘涅縛藥。三果者。一訶梨勒迦。二阿摩洛迦。亦云阿無羅迦。即舊雲菴摩羅果者訛。三仳仳得迦。似阿無羅而稍大也。三辛者。一干薑。二胡椒。三畢缽。並沙糖等十易得補治。五次一頌指例誡勸。   經。我已為汝說療疾中要事以此救眾生當獲無邊果。   下第三總結。   經。善女天爾時長者子流水親問其父八術之要四大增損時節不同餌藥方法既善了。知自忖堪能救療眾病。   下第七忖已學成。   經。即便遍至城邑聚落所在之處隨有百千萬億病苦眾生皆至其所善言慰喻作如是語我是醫人我是醫人善治方藥今為汝等療治眾病悉令除愈。   下第八隨告能療。   經。善女天爾時眾人聞長者子善言慰喻許為治病時有無量百千眾生遇極重病聞是語已身心踴躍得未曾有以此因緣所有病苦悉得蠲除氣力充實平復如本。   下第九眾聞療愈。   經。善女天爾時復有無量百千眾生病苦深重難療治者即共往詣長者子所重請醫療。   下第十病深重請。   經。時長者子即以妙藥令服皆蒙除差。   下十一蒙藥皆除。   經。善女天是長者子於此國內治百千萬億眾生病苦悉得除差。   下十二總結病差。   長者子流水品第二十五   長者子流水品二十五三門分別。言來意者。十千得記天女疑生。前授記品末雖為略陳未能明解。故除病流水二品更為廣辨令眾深知。前品廣其緣起。此品正說記因。故有此品。故下雲。因我往昔以水濟魚與食令飽。為說甚深十二緣起並此相應陀羅尼咒。又為稱彼寶髻佛名。因此善根得生天上。今來我所歡喜聽法。我皆當與授菩提記。釋名者。雲長者子標父以明子。表種姓尊。流水者。以行彰名。明其行勝。又自亦是長者為簡其父復稱為子。以有養人長魚之德故號長者。流水二義一能流水。二能與水。從行為名。此乃德行雙彰。此品廣明其事故以為名。解妨者。問何故不名救魚品。答流水義廣。因為救魚亦沾餘類。故不獨名救魚品。   經。爾時佛告菩提樹神。善女天。爾時長者子流水於往昔時在天自在光王國內療諸眾生所有病苦。令得平復受安隱樂。時諸眾生以病除故多修福業。廣行惠施。以自歡娛。即共往詣長者子所鹹生尊敬。作如是言。善哉善哉大長者子。善能滋長福德之事。增益我等安隱壽命。仁今實是大力醫王。慈悲菩薩妙閑醫藥。善療眾生無量病苦。如是稱歎周遍城邑。   品文分四。一歎結醫能。二善女天下明救魚行。三爾時佛告下結會今古。四爾時大眾下領悟依學。初中復四。初結眾病除。次時諸眾生下明眾增福業。次即共往詣下眾往禮讚。次如是稱歎下總結名聞。   經。善女天時長者子妻名水肩藏有其二子一名水滿二名水藏。   下明救魚行文亦為四。初明菩薩眷屬。二是時流水下明其救魚。三爾時世尊下諸天聞讚。四佛告善女天下明魚報恩。此即初也。   經。是時流水將其二子。漸次遊行城邑聚落。過空澤中深險之處。見諸禽獸豺狼狐玃鵰鷲之屬。食血肉者皆悉奔飛一向而去。時長者子作如是念。此諸禽獸何因緣故一向飛起。我當隨後暫往觀之。即便隨去見有大池名曰野生。其水將盡。於此池中多有眾魚。流水見已生大悲心。時有樹神示現半身作如是語。善哉善哉。善男子。汝有實義名流水者。可愍此魚應與其水。有二因緣名為流水。一能流水。二能與水。汝今應當隨名而作。是時流水問樹神言。此魚頭數為有幾何。樹神答曰。數滿十千。善女天。時長者子聞是數已。倍益悲心。時此大池為日所暴。餘水無幾。是十千魚將入死門。旋身宛轉。見是長者以有所希隨逐瞻視目未曾捨。時長者子見是事已。馳趣四方欲覓於水竟不能得。復望一邊見有大樹。即便昇上折取枝葉為作蔭涼。復更推求是池中水從何處來。尋覓不已。見一大河名曰水生。時此河邊有諸漁人為取魚故。於河上流懸險之處。決棄其水不令下過於所決處。卒難修補。便作是念。此崖深峻設百千人時經三月亦未能斷。況我一人而堪濟辨。時長者子速還本城。至大王所。頭面禮足。卻住一面。合掌恭敬作如是言。我為大王國土人民治種種病悉令安隱。漸次遊行至其空澤。見有一池名曰野生。其水欲涸。有十千魚為日所暴。將死不久。唯願大王慈悲愍念。與二十大象暫往負水濟彼魚命。如我與諸病人壽命。爾時大王即敕大臣速疾與此醫王大象。時彼大臣奉王敕已。白長者子。善哉大士。仁今自可至象廄中隨意選取二十大象。利益眾生令得安樂。是時流水及其二子將二十大象。又從酒家多借皮囊。往決水處以囊盛水。像負至池瀉置池中。水即彌滿還復如故。   下明其救魚有八。一父子遊方。二見諸禽獸下明睹異相。三時長者子下菩薩思念。四即便隨去下念已尋觀。五見有大池下遂見枯魚。六流水見已下即起悲心。七時有樹神下樹神勸救。於中有三。一現身為急難故。二作如是語下讚歎引冀發心故。三善男子汝有實義下勸救符名義故。於中復三。初標勸。次有二因緣下釋勸。汝今應當下結勸。八是時流水下依請為救。於中復六。一問數幾許。二樹神答曰下答有十千。三善女天下轉益慈悲。四時此大池下明魚受苦。五見是長者下眾魚希救。六時長者子下慈悲正救。於中復二。初悲心救苦。後復更思惟下慈心與樂。故經雲演說正法樂。能為後世受樂因故。初救苦有二。初與水。後善女天時長者下施食。與水有十一。此初遍求無水。二復望一邊下且為作涼。三復更推求下尋覓池源。四時此河邊下見源被決。五便作是念下念難修補。六時長者子下求象於王。七爾時大王下王敕急與。八時彼大臣下掌官任選。九是時流水下得像遂意。十又從酒家下假借酒囊。十一往決水處下運水添池還復得滿。   經。善女天。時長者子於池四邊周旋而視。時彼眾魚亦復隨逐循岸而行。時長者子復作是念。眾魚何故隨我而行。必為飢火之所惱逼。復欲從我求索於食。我今當與。爾時長者子流水告其子言。汝取一象最大力者速至家中啟父長者家中所有可食之物。乃至父母食啗之分及以妻子奴婢之分。悉皆收取即可持來。爾時二子受父教已。乘最大象速往家中至祖父所。說如上事收取家中可食之物置於象上疾還父所至彼池邊。是時流水見其子來身心喜躍。遂取飯食遍散池中。魚得食已悉皆飽足。   下悲心救苦中第二施食有十二。初長者巡瞻。二時彼眾魚下魚亦隨視。三時長者子下長者觀念。四必為飢火下知魚所惱。五我今當與者慈心念與。六爾時長者子下令子取食。七爾時二子下子詣祖陳。八收取家中下得食而返。九是時流水下長者心歡。十遂取餅食下即遍施魚。十一魚得食已下魚因飽足。   經。便作是念我今施食令魚得命願於來世當施法食充濟無邊。   下第十二長者發願。   經。復更思惟我先曾於空閑林處見一苾芻讀大乘經說十二緣生甚深法要又經中說若有眾生臨命終時得聞寶髻如來名者即生天上我今當為是十千魚演說甚深十二緣起亦當稱說寶髻佛名然贍部洲有二種人一者深信大乘二者不信毀訾亦當為彼增長信心。   下慈悲正救中第二慈心與樂有二。初內自思惟。後時長者子下外行利樂。初中復三。初念昔所聞。次我今下思為魚說。後然贍部下兼亦利人。即下文中由魚得益報長者恩。王臣等聞因發深信故也。三文如次。   經。時長者子作如是念我入池中可為眾魚說深妙法作是念已即便入水唱言南謨過去寶髻如來應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此佛往昔修菩薩行時作是誓願於十方界所有眾生臨命終時聞我名者命終之後得生三十三天。   下外行利樂有二。初思欲入池作是念下正為饒益中復有二。初為稱佛名。爾時流水下為說深法。亦即未信令信。已信令解。初中初稱佛名。此佛往昔下釋為稱此佛之所以。   經。爾時流水復為池魚演說如是甚深妙法。   下為說法有二。初顯說後密說。或初說法令解。後說咒為護。初中復二。初總標次別釋。此標也。   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下有二釋。初明雜染緣起。即是依流轉生死次第。後此滅故彼滅下明清淨緣起。即是依還滅斷除次第。然二類緣起各有順逆二種觀行。此各依順說影彰二逆觀。初中復二。初別標。所謂下別釋。此初也。準雜集論第四說有三緣生。一無作緣生。二無常緣生。三勢用緣生。初二緣生通一切有為。第三緣生約有情法。然諸處文多約十二緣起支辨。是根本故。言此有故彼有等者。如次初二。對法雲此有故彼有者。明無作緣生義。唯由有緣故果法得有。非緣有實作用能生果法。此為破諸外道橫執大梵神我有實作用能為物因故。雲非緣有實作用能生果法。亦破外道無因妄計故雲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者。明無常緣生義。非無生法為因故少所生法而得成立。此破外道常法為因能生諸法。亦遮未來。化地部等執有十二緣起支無為。能令緣起生無雜亂故。雲亦非無生法為因故少所生法而得成立。言甚深者有五種。雲因甚深故。相甚深故。生甚深故。住甚深故。轉甚深故。是甚深義。廣如彼釋。   經。所謂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此滅故彼滅。所謂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處滅.六處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滅.老死滅則憂悲苦惱滅。如是純極苦蘊悉皆除滅。   下別釋緣起。此即第三勢用緣生也。諸有為法因緣別故各有勢用。故對法雲。雖復諸法無作無常。然不隨一法為緣故一切果生。諸法功能各差別故。十地經雲。死別離時意根相對名憂。五根相對為苦。出聲啼哭名悲。愚人心熱名惱。此依雜染生起次第。言此滅故彼滅下明清淨順觀除滅次第。文有三。初標。次釋。後如是純極下別結也。此緣起義略以四門分別。一出體。二釋名。三觀行。四問答。初無明支體。煩惱障中正支取分別中能發感總別報。或唯感總報者。為無明支體。兼支即通俱生分別。無明為體故。成唯識第八雲。此中無明唯取能發正感後世善惡業者。又雲。正發業者唯見所斷。助者不定。此通相應不共纏及隨眠。行支體者。通善不善身語意業。唯感總報及通感總別二業為性。唯感別報即非行支。故唯識雲。即彼所發乃名為行。由此一切順現受業別助當業皆非行支。亦通現種。假通身語二業表色。實唯是思。識支體者。唯取第八異熟識種。故唯識論雲。此中識種謂本識因唯取行支所感異熟第八識種。初結生故。總報主故。不通現行及餘轉識。有處說通現行及六識者。汎明識支。非正出體。及依當來現起分位說通現行故。唯識論雲。因時定無現行義故。乃至受支亦復如是。名色支體。唯識論雲。除後三因餘因皆是名色種攝。後之三因如名次第即後三種。此說五支不相雜亂。於一剎那為行所集實緣起說。據實。因中識等五支亦無次第。唯識論雲。依當現行次第而說。若據現行不唯業感非實支體。約分位說。異熟六根種名六處支。異熟觸受種為觸受支。除此四外諸異熟法皆名色支。然契經言名謂非色四蘊色謂羯剌藍等者。亦依當現及汎名色。非正名色支。如說識與名色更互為依猶如束蘆。亦依當現及汎名色。說名中通說第七為名。不爾束蘆喻不成故。又復據實。名色支體名但二蘊。受為受支。識為意處。論說名色六處非假非雜故。又雲除後三因故。若爾如何雲名謂非色四蘊。此亦不違。前已會訖。論又釋雲。或名色種總攝五因。於中隨勝立餘四種。六處與識總別亦然。故經中雲名謂四慈。即約總名。若分五支即據別說。愛支正體亦唯俱生。助潤不定。故唯識雲。正潤生者唯修所斷。又瑜伽雲全界煩惱皆能潤生。即通助說。又取迷事。雖通緣內外法。然論多說緣外境生名為愛支。取支正體通用一切俱生煩惱。助通分別。有處唯說愛增名取者。唯識論雲。雖取支中攝餘煩惱。而愛潤勝說是愛增。且依初後分愛取二。實攝餘惑。愛取二支俱通種現。有支即前行及識等五果種為愛取潤轉名為有。有處唯說業名有支者。唯識會雲。此能正感異熟果故。有處唯說識等五名有支者。唯識論雲。親生當來生老死位識等五故。此唯種子不通現行。生支體者。成唯識雲。始從中有至本有中未衰變來皆生支攝。老死支體。唯識論雲。諸衰變位總名為老。身壞命終乃名為死。此二支體皆通五蘊。唯是現行。異熟果攝。十地論雲。十二有支皆有子時果時。即俱通種現。等者。緣起經解雲。能所引生一時而有。次第宣說。義類無別。唯識論亦云。依已潤位引生同時。潤未潤時必不俱故。此約相從。非實剋體。皆通種現。憂悲苦惱因老死起。非是支攝。二釋名者。但釋總名不解別名。如緣起經及對法論各有多釋。今依瑜伽略為四釋。一雲。由煩惱繫縛往諸趣中數數生起故名緣起。此依緣字起字而釋。二雲。依詫眾緣速謝滅已續和合生故名緣起。此依剎那生滅義釋。簡大眾部等是無為法。亦簡正量部一期四相。三雲。眾緣過去而不捨離依自相續而得生起故名緣起。如說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非餘義如前解。四雲。於過去世覺緣性已等相續起故名緣起。如世尊說。我已覺悟等起宣說。即由此名展轉傳說。故名緣起。三觀行者有二觀別。一依觀雜染。二依觀清淨。二觀各有順逆兩類。故對法第四雲。雜染順逆故清淨順逆故。雜染順者依流轉次第說。謂無明緣行乃至生緣老死。此即生死次第相生。雜染逆者依安立諦說。有二不同。一見道前遠方便觀作七十七智。二近方便觀即作四十四智。或資糧加行二道別故。或俱加行但前後別。且七十七智觀者。謂緣現老死由誰而有。謂由現生而有老死。又觀非不由現生而有老死。現在自身自己作故便成二智。緣過未世老死亦爾。各二成六觀。無始來一切老死皆緣於生。未來雖未起容有雜染還滅義。故今觀雜染。亦成二智。三際之中初由生支而有老死。觀果有因。推因之智。第二又觀非不由生而有老死。審因之智。初破無因生。後破自然等生。離諸外道妄計度故。第七又觀支所不攝諸有漏智。遍知義故即名法住智。遍知三世緣起教法名支不攝。前六緣理如實而知。是思修慧名真實智。第七緣教。是聞慧故名法住智亦名假智。合成七智。如觀老死有其七智。乃至行支亦有七智。唯除無明。無明無因智。因闕故成七十七。異生聖者亦同共有。四十四智者。謂觀老死即苦諦。觀老死集老死滅老死趣滅行。乃至觀行支苦行集行滅行趣滅行。十一各四成四十四。無明無因故非四十八。此有漏觀故名雜染。或觀體有漏。或觀有漏法。即通聖智。經文有順而無逆。觀清淨順者。謂無明滅故行滅。乃至生滅故老死滅。順次第觀。此依斷位次第而說。逆觀者。謂由誰無故老死無。由誰滅故老死滅。乃至由誰無故行無。由誰滅故行滅。此依得果究竟位觀逆次第說令成熟故。四問答分別者。問何故諸處說緣起支或現或種或總或別有多差別。答所有差別多如成唯識論第八會訖。今此出體據實大乘正緣起說。餘說不同。或就當來現起分位假實合說。非現起位次第皆是業所感故。或有就三乘通說。如俱有根名色無間滅意名名等。問觀次之中如有處言。觀緣起支齊識退還者何。答依染逆中初修習位作安立諦近方便觀作如是說。何者。如觀老死苦老死集老死滅老死趣滅行。乃至隨應歷觀諸諦。由老死支苦諦所攝。於緣起中先逆觀察。以三種相觀老死支。一細因緣。二粗因緣。三非不定感生因緣。細謂愛取有。粗謂生支體。由此二生而有老死。此中意約二世合觀雜緣起說。觀當老死。細生為因即愛取有。現法老死粗生為因。即生支是。除此二生餘定無能與老死果名非不定。此亦審因名非不定。準知二生為老死因即推因也。此觀老死集。雖觀老死集諦至愛。於後際苦並彼集諦未為喜足。遂復觀察後集因緣現在眾苦。謂遍逆觀受觸六處名色與識觀未來苦。是當苦諦觀。彼集因是當集諦觀。未來苦之集諦由誰而有。知由從前集所生起識為邊際。現法苦有既知從先集所生起。不應復觀此雲何有。又識名色譬如束蘆展轉相緣無作者等。是故觀察齊識退還。故不至於行無明支。如是觀察苦集十支。次觀滅諦。始從老死乃至無明雲何當滅。由不造彼無明為緣新行支故彼苦方滅。次第尋求證此滅道。憶昔師友授緣起法。世間正見令得現起。如是數觀令見增長。是染逆觀。此觀老死滅及趣滅行即至無明。此中且約現未二老死支及因略不言過去老死及因。又復已滅不求斷彼。由作四諦故合觀察。若作七十七智即三世別。又解。或緣現老死觀近遠因。因皆過去。即至愛支。若觀未來老死。從有至愛。若愛已前是未來苦。約當起次第。不爾種子非展轉緣。若依前解現未老死即合觀。因即別觀。此解因合觀老死別觀。非但老死支逆觀。觀未來集苦亦是逆觀。問或有處說。從觀無明至生即止者何。答約機欲性尋因果說。老死無果。但至生支。問或有逆觀至名色支者何。答據業種為識支說。以識攝在名色中故。   經。說是法已復為說十二緣起相應陀羅尼曰。   怛姪他 毘折爾毘折爾 毘折爾 僧塞枳爾 僧塞枳爾 僧塞枳爾 毘爾爾 毘爾爾毘爾爾 莎訶 怛姪他 那弭爾那弭爾 那弭爾 殺雉爾 殺雉爾 殺雉爾颯缽哩設爾 颯缽哩設爾 颯缽哩設爾莎訶 怛姪他 薜達爾薜達爾 薜達爾窒裡瑟爾爾 窒裡瑟爾爾 窒裡瑟爾爾鄔波地爾 鄔波地爾 鄔波地爾 莎訶怛姪他 婆毘爾婆毘爾 婆毘爾 闍底(丁裡切下同) 爾 闍底 爾 闍底爾 闍摩爾爾闍摩爾爾 闍摩爾爾莎訶   下第二密說緣起。初結前標舉。次正說咒。   經。爾時世尊為諸大眾說長者子昔緣之時諸人天眾歎未曾有時四大天王各於其處異口同音作如是說善哉釋迦尊說妙法明咒生福除眾惡十二支相應我等亦說咒擁護如是法若有生違逆不善隨順者頭破作七分猶如蘭香梢我等於佛前共說其咒曰。   怛姪他 呬哩謎 揭睇健陀哩 旃荼裡地麗 騷代麗 石呬伐麗 補□楸□租□□埤□h馜□婁□□r□□□奩榯□奩檢□稍□□奩妏□□□妝□妯襛逆□□如飀□妲□豌翻摮Y□媲 達沓媲鄔悉怛哩 烏率吒囉伐底 頞剌娑伐底 缽杜摩伐底 俱蘇摩伐底 莎訶   下救魚行中第三諸天聞讚有三。初標。次時諸大眾下大眾同歡。後時四天王下別讚有二。初讚佛說。後說咒願護。初讚佛說復二。初標次讚。後我等亦說咒下是第二願擁護有三。初二句標。次四句誡勸。後我等於佛前下說咒。   經。佛告善女天。爾時長者子流水及其二子為彼池魚施水施食並說法已俱共還家。是長者子流水復於後時因有聚會設眾妓樂醉酒而臥。時十千魚同時命過生三十三天。起如是念。我等以何善業因緣生此天中。便相謂曰。我等先於贍部洲內墮傍生中共受魚身。長者子流水施我等水及以飯食。復為我等說甚深法十二緣起及陀羅尼。復稱寶髻如來名號。以是因緣能令我等得生此天。是故我今鹹應詣彼長者子所報恩供養。爾時十千天子即於天沒至贍部洲大醫王所。時長者子在高樓上安隱而睡。時十千天子共以十千真珠瓔珞置其頭邊。復以十千置其足處。復以十千置於右脅。復以十千置左脅邊。雨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積至於膝光明普照種種天樂出妙音聲。令贍部洲有睡眠者皆悉覺寤。長者子流水亦從睡寤。是時十千天子為供養已。即於空中飛騰而去。於天自在光王國內處處皆雨天妙蓮華。是諸天子復至本處空澤池中雨眾天華。便於此沒還天宮殿隨意自在受五欲樂天自在光王。至天曉已問諸大臣。昨夜何緣忽現如是希有瑞相。放大光明。大臣答言。大王當知。有諸天眾於長者子流水家中雨四十千真珠瓔珞及天曼陀羅華積至於膝。王告臣曰。詣長者家喚取其子。大臣受敕。即至其家。奉宣王命。喚長者子。時長者子即至王所。王曰何緣昨夜示現如是希有瑞相。長者子言。如我思忖定應是彼池內眾魚。如經所說命終之後得生三十三天。彼來報恩故。現如是希奇之相。王曰何以得知。流水答曰。王可遣使並我二子往彼池所驗其虛實。彼十千魚為死為活。王聞是語。即便遣使及子向彼池邊見其池中多有曼陀羅華積成大聚。諸魚並死。見已馳還。為王廣說。王聞是己。心生歡喜。歎未曾有。   下救魚中第四明魚報恩文有十四。一三士還家。二是長者子下長者子醉臥。三時十千魚下魚逝生天。四起如是念下念知宿業。五是故我今下議恩應報。六爾時十千下報恩。於中復三。初下天。次時長者子下報德。後便於此沒下事訖還天。報德中有三。初報長者恩。次於天自在光王下報國王恩。以王借象復護佛法令我得聞。後是諸天子下報生處恩。七天自在光王下王問瑞應。八大臣答言下諸臣具答。九王告臣曰下王令使喚。十時長者子下長者赴命。十一王曰下王親自問。十二長者子言下長者具對。十三王曰何以下撿驗虛實。十四王聞是以下生信喜歡。   經。爾時佛告菩提樹神。善女天。汝今當知昔時長者子流水者即我身是。持水長者即妙幢是。彼之二子。長子水滿即銀幢是。次子水藏即銀光是。彼天自在光王者即汝菩提樹神是。十千魚者即十千天子是。因我往昔以水濟魚與食令飽為說甚深十二緣起並此相應陀羅尼咒。又為稱彼寶髻佛名。因此善根得生天上。今來我所歡喜聽法。我皆當為授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說其名號。善女天。如我往昔於生死中輪迴諸有。廣為利益令無量眾生。悉令次第成無上覺。與其授記。汝等皆應勤求出離。勿為放逸。   下品第三段結會今古有四。一結會菩薩父子。二彼天自在下結會樹神。三十千魚下結會天子。於中復三。初結會人。次因我下結會法。後因此善根下結成善因得記所以。四善女天下勸信令修。   經。爾時大眾聞說是已悉皆悟解由大慈悲救護一切勤修苦行方能證獲無上菩提鹹發深心信受歡喜。   下第四領悟依學。問此品既雲為除大眾疑諸天子得記所因。如何領雲大眾悟解由大慈悲行諸苦行方得菩提。答準結會中但結天子。明知但為除大眾疑天子得記所以。雲解由行大慈悲等得菩提者。是傍義故。又知十千亦行苦行等後方得菩提。故皆行學。   捨身品第二十六   捨身品三門分別。言來意者。就學行流通中有五。第五成前諸品令學行意有三。此即第三更重勸勉說此捨身。何以故。恐諸聞說行自利行當得成佛。猶不能習。故舉薩埵為利於他當捨身命。何不為自修行此經。故說捨身。故下經雲。我為汝等說往昔利他緣。如是菩薩行成佛因當學等。又恐聞說少行成佛情生輕慢。故舉捨身勸眾依學。故下經雲。菩薩勝德相應慧勇猛精勤六度圓。常修不息為菩提。入捨堅固心無倦。前是正意。此是兼明俱來意也。釋名者。為求大覺悲智常修。遇苦良田誓捐身命不保尊位。俯救倒懸難施能行。標為品號雲捨身品。釋妨難者。問此之捨身於三祇內何劫舍耶。答未見正文。傳雲。於第三僧祇中捨。以初劫中行猶劣故。不能行此捨身命故。準此應可通後二僧祇。問準瑜伽論等。第三僧祇定受變易。雲何得有捨身餘骸。答是化身也。問若爾何不化作餘肉以施餓虎。化捨身耶。答化自身施益物多故。問若爾何故舊金光明雲捨身飼虎超十一劫。答亦是化也。問若爾雲何佛藏經等雲。彌勒佛在釋迦前四十劫發菩提心。賢劫經等雲。釋迦由精進故超過彌勒四十劫在前成佛。答為所化生根熟前後故。二菩薩說有超劫。不爾雲何言八地去剎那剎那位增進耶。俱倍增進。何得有超。又釋。倍增進者。望於以前及自利行。於他利行未必倍增。故說利他不欲行障入九地斷。又解。合前二義故得說超。問利他障斷在第九地。雲何釋迦三祇修滿於百劫內逢弗沙佛翹足讚歎超於九劫。答為生所宜。故無有過。問何故捨身非成如來壽量之果。雲舉苦行勸勉持經修自利耶。答準前妙幢菩薩但疑壽命。不稱長壽之因。不疑壽長修何行得。故不須成。   經。爾時世尊已為大眾說此十千天子往昔因緣。   贊曰。就此品文大分為四。一述昔捨身。二復告阿難陀下會於今古。三我為汝等說下勸勵修學。四爾時世尊下眾聞得益。初中分三。初結前引後為起說之端。次爾時世尊下次為現制底作陳捨身之序。後復告阿難陀下談昔捨身正利時會。此初復三。此初經家結前。   經。復告菩提樹神及諸大眾我於過去行菩薩道非但施水及食濟彼魚命乃至亦捨所愛之身如是因緣可共觀察。   下次世尊引後有四。初標告時機。二非但下指前說略。三乃至下更廣勝因。四如是下誡勸時眾。   經。爾時如來應正等覺天上天下最勝最尊百千光明照十方界具一切智功德圓滿將諸苾芻及於大眾至般遮羅聚落詣一林中其地平正無諸荊棘名華軟草遍佈其處佛告具壽阿難陀汝可於此樹下為我敷座時阿難陀受教敷已白言世尊其座敷訖唯聖知時。   下後為起說之端有二。一讚佛德尊現光集眾。二將諸苾芻下將導時會詣於道場。言般遮羅者此雲總集。亦謂以籠籠師子等名般遮羅。即此處人捕師子等以籠。籠故因立此名。人所聚居名為聚落。落亦庭院。準西域傳。在呾叉始羅國。是北印度境。當迦隰彌羅國西北。此捨身處在始羅國北界。渡信度河東南行二百里度大石門。薩埵王子於此捨身飼餓虎烏徒。其中土地洎諸草木微帶絳色。猶血染也。人履其地若負芒刺。無雲疑信。莫不悲愴。三佛告具壽下佛敕阿難令嚴法座。初佛敕次奉旨後啟請。   經。爾時世尊即於座上跏趺而坐。端身正念。告諸苾芻。汝等樂欲見彼往昔苦行菩薩本舍利不。諸苾芻言我等樂見。世尊即以百福莊嚴相好之手而按其地。於時大地六種震動。即便開裂。七寶制底忽然湧出。眾寶羅網莊嚴其上。大眾見已生希有心。爾時世尊即從座起。作禮右遶還就本座。告阿難陀。汝可開此制底之戶。時阿難陀即開其戶。見七寶函奇珍間飾。白言世尊。有七寶函眾寶莊校。佛言。汝可開函。時阿難陀奉教開已。見有舍利白如珂雪拘物頭華。即白佛言。函有舍利色妙異常。佛言。阿難陀。汝可持此大士骨來。時阿難陀即取其骨奉授世尊。世尊受已告諸苾芻。汝等應觀苦行菩薩遺身舍利。而說頌曰。菩薩勝德相應慧。勇猛精勤六度圓。常修不息為菩提。大捨堅固心無倦。汝等苾芻鹹應禮敬菩薩本身。此之舍利乃是無量戒定慧香之所熏馥。最上福田極難逢遇。時諸苾芻及諸大眾鹹皆至心合掌恭敬頂禮舍利歎未曾有。時阿難陀前禮佛足白言。世尊。如來大師出過一切為諸有情之所恭敬。何因緣故禮此身骨。佛告阿難陀。我因此骨速得無上正等菩提。為報往恩我今致禮。   下為現制底作陳捨身之序。於中復分為十八段。初問眾情慾。二諸苾芻言下眾答樂觀。三世尊即以下佛現神通。問何不直爾令塔湧現手按方昇。答若不手按直令塔現。大眾不知佛之神力。有三。初手按地。二地動。三地開。四七寶制底下寶塔湧現。言制底者梵語。通目佛之堂塔。若別目者。佛堂雲制多。此雲靈厝。舊雲支提者訛。塔雲窣堵波。此雲高顯。舊雲佛塔塔婆輪婆等並訛。此中有三。初制底湧出。二眾雜莊嚴。三大眾睹見。問捨身之塔何不隱空而沒於地。答欲顯因中法身舍利由障所覆不得顯現。由佛方便方能得顯。故隱在地按地方昇。五爾時世尊下報恩敬禮。其由餓鬼鞭死屍諸天禮枯骨。此意令眾修因故報昔恩。六告阿難陀下敕令開塔。七時阿難陀下受命奉開。此中有二。初開塔次睹函。八白言世尊下依見啟白。顯如來藏具性功德故嚴寶函。九佛言下更敕開函。十時阿難下慶喜依教有二。初開函。後所睹表理性淨非物所染如白蓮華。十一即白下阿難重曰。十二佛言下佛命持來。十三時阿難下慶喜奉獻。十四世尊受已下佛受說緣有三。一佛受二勸觀三頌讚。十五汝等下世尊教禮。於中有二。初令禮後釋所以。五分法香舉三例二。戒即別脫。定道無表定。慧如名。解脫即勝解數。解脫智見即緣無為慧。廣如雜集大莊嚴等辨。十六時諸下依教禮讚。十七時阿難下問佛禮由。十八佛告下答敬所以。   經。復告阿難陀。吾今為汝及諸大眾斷除疑惑。說是舍利往昔因緣。汝等善思當一心聽。阿難陀曰我等樂聞。願為開闡。阿難陀。過去世時有一國王名曰大車。巨富多財庫藏盈滿。軍兵武勇眾所欽伏。常以正法施化黔黎。人民熾盛無有怨敵。國太夫人誕生三子。顏容端正人所樂觀。太子名曰摩訶波羅。次子名曰摩訶提婆。幼子名曰摩訶薩埵。   下談昔捨身正利時會。文分為三。初敕聽許說。二眾樂欲聞。三正為開演。於中復二。初長行後重頌。長行有十。一陳往眷屬。二是時大王下述昔歡遊。三第一王子下遇苦悲生。四爾時薩埵下思應捨命。五爾時王子下捐身救濟。六是時大地下瑞感人天。七是時餓虎下虎遂能食。八爾時大王下眷屬號戀。九爾時大王下為立制底。十阿難下結示利生。陳往眷屬有三。一明時節。二述父母。三說兄弟。文段可知。雲摩訶波羅者。此雲大渠。摩訶提婆者。此雲大天。摩訶薩埵者。此雲大勇猛。求大菩提發大勇猛。不憚處時捐身捨命求法益物常無吝退。故雲大勇猛。故下頌雲。王子名勇猛。常施心無吝。   經。是時大王為欲遊觀縱賞山林其三王子亦皆隨從為求華果捨父周旋至大竹林於中憩息。   下述昔歡遊文中有三。初王出遊觀。次臣佐皆隨。後子別追賞。問既言王出遊觀王子隨從。何故聞子捨身雲在宮內。答準舊所譯。但王子出。略不論父。此捨周旋。略無還駕。據實子隨從。王在前還。故聞捨身在宮無爽。   經。第一王子作如是言我於今日心甚驚惶於此林中將無猛獸損害於我第二王子復作是言我於己身初無吝惜恐於所愛有別離苦第三王子白二兄曰此是神仙所居處我無恐怖別離憂身心充遍生歡喜當獲殊勝諸功德時諸王子各說本心所念之事。   下第三遇苦悲生。於中有三。初述先想念。此中復二。初三子各陳。後時諸王子下經家總結。   經。次復前行見有一虎產生七子纔經七日諸子圍遶飢渴所逼身形羸瘦將死不久。   下次見虎飢羸。問見虎生子。寧知七日。答真諦三藏二解。一雲。段食所資唯至七日。過此便死。虎飢如是故知七日。一雲。於時應有鬼神道之。但經家不出。亦如捨身發願。無人聞知。後天神報。如樹神道池中魚數。   經。第一王子作如是言。哀哉此虎產來七日。七子圍遶無暇求食。飢渴所逼必還啗子。薩埵王子問言。此虎每常所食何物。第一王子答曰。虎豹豺師子唯啗熱血肉。更無餘飲食可濟此虎羸。第二王子聞此語已作如是言。此虎羸瘦飢渴所逼餘命無幾我等何能為求如是難得飲食。誰復為斯自捨身命濟其飢苦。第一王子言。一切難捨無過己身。薩埵王子言。我等今者於自己身各生愛戀。復無智慧不能於他而興利益。   下後悲傷共議。此中有七。初太子見苦哀憐。二薩埵王子下薩埵問其所食。三第一王子下太子答食肉血。四第二王子下大天聞生吝怖。五第一王子下太子述捨身難。六薩埵王子下薩埵進退商議。於中有三。初責自無能。次推他有力。後心念省察。初責自無能有三因故。一有貪著。二復無智慧下無大智故。三不能於下無大悲。有貪著故不能生厭離有為心。無大智故不能生求菩提心。無大悲故不能生饒益有情心。由此不能捨身益物。   經。然有上士懷大悲心常為利他忘身濟物。   下推他有力。此亦有三。一有大智即有上士是。二有大悲懷大悲心等是。三忘身濟物即無貪能厭離有為。   經。復作是念我今此身於百千生虛棄爛壞日無所益雲何今日而不能捨以濟飢苦如捐洟唾。   下心念省察。於中有三。初念昔虛棄身命無窮。次雲何今日下忖今何不能捨益物。後如捐洟唾下應生厭離猶如洟唾。捨無常色獲得常色等故。   經。時諸王子作是議已各起慈心悽傷愍念共觀羸虎目不暫移徘徊久之俱捨而去。   下七諸子悲傷俛仰而去。   經。爾時薩埵王子便作是念。我捨身命今正是時。何以故。我從久來持此身臭穢膿流不可愛。供給敷具並衣食象馬車乘及珍財變壞之法體無常恆求難滿難保守雖常供養懷怨害終歸棄我不知恩。復次此身不堅。於我無益。可畏如賊。不淨如糞。我於今日當使此身修廣大業。於生死海作大舟航。棄捨輪迴令得出離。   下第四思應捨命有六。一廢命念起。二何以故下策以作意。即入善法欲為根本作意所生故。即如理作意思四念住。初二句思不淨。次三句思無常。次二句思有苦。恆求難滿。求不得苦。難保守者。愛別離苦。懷怨害者。老病死苦。次一句思無我。心雖希樂不由於我。終歸棄我五趣輪迴棄不知恩。故無我也。三復次下厭捨忻求有二。初因後果。因中有三。初厭離有為即觀四念住。此身不堅無常也。於我無益無我也。可畏如賊無樂也。不淨如糞不淨也。次我於今日下求菩提。後於生死海下饒益有情。即以此身作業利生故名在因修。若後生已去且名為果。   經。復作是念。若捨此身則捨無量癰疽惡疾百千怖畏。是身唯有大小便利。不堅如泡諸蟲所集。血脈筋骨共相連持。甚可厭患。是故我今應當棄捨。以求無上究竟涅槃。永離憂患無常苦惱生死休息斷諸塵累。以定慧力圓滿熏修百福莊嚴成一切智。諸佛所讚微妙法身。既證得已施諸眾生無量法樂。是時王子興大勇猛。發弘誓願。以大悲念增益其心。   下明忻果亦三。初厭離有為。準解脫道論有十不淨想。一膀脹。二青瘀。三爛。四棄擲。五鳥獸食噉。六身肉分張。七斬斫離散。八赤血塗染。九蟲臭。十骨想。此十唯不淨。今此文中通說四念。癰疽等無樂也。唯有大小便利等不淨也。不堅如泡無常也。諸蟲所集等無我也。然彼論說。身自性六十間有八萬蟲。故雲諸蟲所集。次是故我今下求菩提。菩提菩提斷俱名為菩提。摩訶般若解脫法身俱大涅槃。俱通智理故。此中初明涅槃。以定慧力下明菩提。後既證得已下明饒益有情。斷智恩德因果二文各如次配。菩提修求不過此故四是時王下悲願逾切。   經。慮彼二兄情懷怖懼共為留難不果所祈。   下五恐有難生。   經。即便白言二兄前去我且於後。   下六善修方便。   經。爾時王子摩訶薩埵還入林中。至其虎所。脫去衣服置於竹上。作是誓言。我為法界諸眾生。志求無上菩提處。起大悲心不傾動。當捨凡夫所愛身。菩提無患無熱惱。諸有智者之所樂。三界苦海諸眾生。我今拔濟令安樂。是王子作是言已。於餓虎前委身而臥。由此菩薩慈悲威勢。虎無能為。菩薩見已即上高山投身於地。復作是念。虎今羸瘠不能食我。即起求刀竟不能得。即以乾竹刺頸出血。漸近虎邊。   下第五大段捐身救濟。文中有四。一修途詣虎。二脫去衣服下起前方便。三作是誓下發菩提心。初二句總後六句別。別中初二句厭離有為心。次二句求菩提心。後二句饒益有情心。四是時王子下正捨身命。於中復六。一委身飼虎。此由菩薩下二虎不能食。三菩薩見已下為墜高山。四復作是念下更思虎劣。五即起求刀下復起方便。六漸近虎邊下流血使食。   經。是時大地六種震動。如風激水湧沒不安。日無精明如羅□障。諸方暗蔽無復光暉。天雨名華及妙香末繽紛亂墜遍滿林中。爾時虛空有諸天眾見是事已。生隨喜心歎未曾有。鹹共讚言。善哉大士。即說頌曰。大士救護運悲心。等視眾生如一子。勇猛歡喜情無吝。捨身濟苦福難思。定至真常勝妙處。永離生死諸纏縛。不久當獲菩提果。寂靜安樂證無生。   下第六瑞感人天。於中有二。初現瑞有三。一地振六動。二日月無光。三天雨香華遍林供養。爾時虛空下眾睹亦三。初睹見二隨喜三讚歎。讚歎有三。初二句讚悲平等。次二句讚其佈施。後四句讚當得果。得果中初兩句雙讚菩提涅槃。依三種常俱得名常。後兩句別讚菩提涅槃。寂靜即涅槃。或能所寂俱名寂靜。無生者涅槃也。   經。是時餓虎既見菩薩頸下血流即便舐血啗肉皆盡唯留餘骨。   下第七虎遂能食。   經。爾時第一王子見地動已。告其弟曰。大地山河皆震動。諸方暗蔽日無光。天華亂墜遍空中。定是我弟捨身相。第二王子聞兄語已。說伽陀曰。我聞薩埵慈悲語。見彼餓虎身羸瘦。飢苦所纏恐食子。我今疑弟捨其身。時二王子生大愁苦。啼泣悲歎即共相隨還至虎所。見弟衣服在竹枝上。骸骨及髮在處縱橫流血成泥霑污其地。見已悶絕不能自持。投身骨上久乃得甦。即起舉手哀號大哭。俱時歎曰。我弟貌端嚴。父母偏愛念。雲何俱共出。捨身而不歸。父母若問時。我等如何答。寧可同捐命。豈得自存身。時二王子悲泣懊惱。漸捨而去。   下第八眷屬號戀有三。一兄弟悲啼。二時小王子所將下侍衛追見。三爾時國大夫人下父母哀歎。初中有六。初睹瑞共商。二時二王子下悲歎尋覓。三見弟衣服下見屍狼藉。四見已悶絕下悶絕悲號。五即起舉手下兄弟嗟傷。六時二王子下哀泣而去。   經。時小王子所將侍從互相謂曰王子何在宜共推求。   下侍衛追覓。   經。爾時國大夫人寢高樓上。便於夢中見不祥相。被割兩乳芽齒墮落。得三鴿鶵。一為鷹奪二被驚怖。地動之時夫人遂覺。心大愁惱。作如是言。何故今時大地動。江河林樹皆搖震。日無精光如覆蔽。目瞬乳動異常時。如箭射心憂苦逼。遍身戰掉不安隱。我之所夢不祥徵。必有非常災變事。夫人兩乳忽然流出。念此必有變怪之事。時有侍女聞外人言求覓王子今猶未得。心大驚怖即入宮中白夫人曰。大家知不。外聞諸人散覓王子遍求不得。時彼夫人聞是說已生大憂惱。悲淚盈目至大王所。白言大王。我聞外人作如是語。失我最小所愛之子。王聞語已驚惶失所。悲哽而言。苦哉今日失我愛子。即便抆淚慰喻夫人告言。賢首。汝勿憂慼。吾今共出求覓愛子。王與大臣及諸人眾即共出城各各分散隨處求覓。未久之頃。有一大臣前白王曰。聞王子在願勿憂愁。其最小者今猶未見。王聞是語悲歎而言。苦哉苦哉失我愛子。初有子時歡喜少。後失子時憂苦多。若使我兒重壽命。縱我身亡不為苦。夫人聞已憂惱纏懷如被箭中而嗟歎曰。我之三子並侍從俱往林中共遊賞。最小愛子獨不還。定有乖離災厄事。次第二臣來至王所。王問臣曰愛子何在。第二大臣懊惱啼泣喉舌乾燥口不能言。竟無所答。夫人問曰。速報小子今何在。我身熱惱遍燒然。悶亂荒迷失本心。勿使我胸今破裂。時第二臣即以王子捨身之事具白王知。王及夫人聞其事已。不勝悲噎。望捨身處驟駕前行。詣竹林所至彼菩薩捨身之地。見其骸骨隨處交橫。俱時投地悶絕將死。猶如猛風吹倒大樹。心迷失緒都無所知。時大臣等以水遍灑王及夫人。良久乃甦。舉手而哭咨嗟歎曰。禍哉愛子端嚴相。因何死苦先來逼。若我得在汝前亡。豈見如斯大苦事。爾時夫人迷悶稍止。頭髮蓬亂。兩手搥胸宛轉於地。如魚處陸。若生失子悲泣而言。我子誰屠割。餘骨散於地。失我所愛子。憂悲不自勝。苦哉誰殺子。致斯憂惱事。我心非金剛。雲何而不破。我夢中所見。兩乳皆被割。牙齒悉墮落。今遭大苦痛。又夢三鴿鶵。一被鷹擒去。今失所愛子。惡相表非虛。   下眷屬號戀中第三父母哀歎。於中有十一。初夫人驚異有八。初寢夢不祥。二地動之時下地動驚覺。三作如是言下說其惡相。四夫人兩乳下感激乳流。五時有侍女下侍女聞言。六心大驚怖下走入馳告。七時彼夫人下母聞愁惱。八至大王所下悲淚向王。準頌具說前徵。此中文略。第二王聞語已下父遂悲惶。第三即便捫淚下王慰夫人。西國恆法相見稱讚呼為賢首。第四王與大臣下王臣出覓。準下頌中應先是臣覓次後王共妃出。今文總略但雲出覓。於中復七。一四散推求。二未久之頃下大臣來白。三王聞是語下父聞悲歎。四夫人聞已下母重嗟傷。五次第二臣下臣至王問存亡。六第二大臣下大臣嗚咽不答。七夫人問曰下夫人荒迷催報。第五時第二臣下得子委由。準頌應有二臣各報。此長行中略一臣也。第六王及夫人下知已悲噎。第七望捨身處下詣捨身所。第八見其骸骨下睹見崩摧。第九時大臣等下臣從水灑。第十王及夫人下蘇已嗟歎。十一爾時夫人下母泣陳悲。初經家敘。次母悲陳。於中二頌述悲傷。二頌敘惡相。   經。爾時大王及於夫人並二王子盡哀號哭瓔珞不御與諸人眾共收菩薩遺身舍利為於供養置窣堵波中。   下第九大段為立制底。   經。阿難陀汝等應知此即是彼菩薩舍利復告阿難陀我於昔時雖具煩惱貪瞋癡等能於地獄餓鬼旁生五趣之中隨緣救濟令得出離何況今時煩惱都盡無復餘習號天人師具一切智而不能為一一眾生經於多劫在地獄中及於餘處代受眾苦令出生死煩惱輪迴。   下第十大段結示利生有三。初結歸舍利。次復告阿難陀下略示往因。雖言兼於得失具煩惱等為失。然能修行為得。此意勵勸具煩惱者令其修行。即初練磨。亦勸聖者。我昔處凡尚為益物。汝等證聖。何不精勤。後何況今時下述今能利。即隨感應形皆為益物。此意尚能代生受苦令其出離。故今所說定為利樂方便之因。汝等應當流通修學。   經。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頌言。我念過去世。無量無數劫。或時作國王。或復為王子。常行於大施。及捨所愛身。願出離生死。至妙菩提處。昔時有大國。國主名大車。王子名勇猛。常施心無吝。王子有二兄。號大渠大天。三人同出遊。漸至出林所。見虎飢所逼。便生如是心。此虎飢火燒。更無餘可食。大士睹如斯。恐其將食子。捨身無所顧。救子不令傷。大地及諸山。一時皆震動。江海皆騰躍。驚波水逆流。天地失光明。昏冥無所見。林野諸禽獸。飛奔喪所依。二兄怪不還。憂慼生悲苦。即與諸侍從。林藪遍尋求。兄弟共籌議。復往深山處。四顧無所有。見虎處空林。其母並七子。口皆有血污。殘骨並餘髮。縱橫在地中。復見有流血。散在竹林所。二兄既見已。心生大恐怖。悶絕俱躄地。荒迷不覺知。塵土坌其身。六情皆失念。王子諸侍從。啼泣心憂惱。以水灑令甦。舉手號咷哭。菩薩捨身時。慈母在宮內。五百諸婇女。共受於妙樂。夫人之兩乳。忽然自流出。遍體如針刺。苦痛不能安。欻生失子想。憂箭苦傷心。即白大王知。陳斯苦惱事。悲泣不堪忍。哀聲向王說。大王今當知。我生大苦惱。兩乳忽流出。禁止不應心。如針遍刺身。煩惋胸欲破。我先夢惡徵。必當失愛子。願王濟我命。知兒存與亡。夢見三鴿鶵。小者是愛子。忽被鷹奪去。悲愁難具陳。我今沒憂海。趣死將不久。恐子命不全。願為速求覓。又聞外人語。小子求不得。我今意不安。願王哀愍我。夫人白王已。舉身而躄地。悲痛心悶絕。荒迷不覺知。婇女見夫人。悶絕在於地。舉聲皆大哭。憂惶失所依。王聞如是語。懷憂不自勝。因命諸群臣。尋求所愛子。皆共出城外。隨處而追覓。涕泣問諸人。王子今何在。今者為存亡。誰知所去處。雲何令得見。解我憂惱心。諸人悉共傳。鹹言王子死。聞者皆傷悼。悲歎苦難裁。爾時大車王。悲號從座起。即就夫人處。以水灑其身。夫人蒙水灑。久乃得醒悟。悲啼以問王。我兒今在不。王告夫人曰。我已使諸人。四向求王子。尚未有消息。王又告夫人。汝莫生煩惱。且當自安慰。可共出追尋。王即與夫人。嚴駕而前進。號慟聲悽感。憂心若火然。士庶百千萬。亦隨王出城。各欲求王子。悲號聲不絕。王求愛子故。目視於四方。見有一人來。被髮身塗血。遍體蒙塵土。悲哭逆前來。王見是惡相。倍復生憂惱。王便舉兩手。哀號不自裁。初有一大臣。匆忙至王所。進白大王曰。幸願忽悲哀。王之所愛子。今雖求未獲。不久當來至。以釋大王憂。王復更前行。見次大臣至。其臣詣王所。流淚白王言。二子今現存。被憂火所逼。其第三王子。已被無常吞。見餓虎初生。將欲食其子。彼薩埵王子。見此起悲心。願求無上道。當度一切眾。繫想妙菩提。廣大深如海。即上高山頂。投身餓虎前。虎羸不能食。以竹自傷頸。遂啗王子身。唯有餘骸骨。時王及夫人。聞已俱悶絕。心沒於憂海。煩惱火燒然。臣以栴檀水。灑王及夫人。俱起大悲號。舉手搥胸臆。第三大臣來。白王如是語。我見二王子。悶絕在林中。臣以冷水灑。爾乃暫甦息。顧視於四方。如猛火周遍。暫起而還伏。悲號不自勝。舉手以哀言。稱歎弟希有。王聞如是說。倍增憂火煎。夫人大號咷。高聲作是語。我之小子遍鍾愛。已為無常羅剎吞。餘有二子今現存。復被憂火所燒逼。我今速可至山下。安慰令其保餘命。即便馳駕望前路。一心詣彼捨身崖。路逢二子行啼泣。搥胸懊惱失容儀。父母見已抱憂悲。俱往山林捨身處。既至菩薩捨身地。共聚悲號生大苦。脫去瓔珞盡哀心。收取菩薩身餘骨。與諸人眾同供養。共造七寶窣堵波。以彼舍利置函中。整駕懷憂趣城邑。   下說頌有五十六頌分二。初二頌總標修行。後五十四頌別頌捨身。前長行有十段。今頌大段略不頌第四思應捨命第七虎遂能食第十結示利生。即分為七。初一頌半頌第一陳往眷屬。次半頌頌第二述昔歡遊。次一頌頌第三遇苦悲生。次一頌頌第五捐身救濟。次二頌頌第六瑞感人天。次四十六頌半頌第八眷屬號戀。次一頌半頌第九為立制底。初五段準文可知。頌眷屬號戀中長行有三。初二兄怪不還下六頌頌兄弟悲啼。細分可知。略不頌侍衛追覓。菩薩捨身時下四十頌半頌父母哀歎。前長行有十一。無先遣臣出。今頌中有。然無第十。第十一母泣陳悲。第三王慰夫人在第四王臣出覓中。故但分十。初十一頌頌夫人驚異。次半頌頌第二王遂悲惶。次因命諸群臣下十四頌頌第四王臣出覓。次王復更前行下五頌半頌第五得子委由。次時王及夫人下七頌頌第六知已悲噎。次我今速可之山下下二頌頌第七詣捨身所。次半頌頌第八睹見崩摧。就夫人驚異中分五。初一頌宮內歡樂。次一頌半感激乳流。次六頌半頌悲淚白王。前長行中寢夢不祥.侍女聞言.走入馳告.母聞愁惱.總在此白王中更不別頌。以文影略離煩重故。次一頌白已悶絕。次一頌婇女憂惶王聞如是語下頌第二王遂悲傷。因命諸群臣下十四頌王臣出覓。前長行有七。今頌分三。初半頌命臣追覓。長行中無。次九頌頌初四散推求。於中初三頌臣佐尋求。次爾時大車下四頌頌前第三王慰夫人。以文便故。又長行中悲淚白王不言悶絕以水灑蘇。今頌中有文影略故。後王即與夫人下二頌頌王出推求。初一頌王。次一頌臣。王求愛子故下四頌半頌王臣出覓中第二大臣來白。於中分三。初一頌半頌王見使來。次一頌舉手招問。後二頌大臣進白。王復更前行下五頌半頌前第五得子委由。於中分四。初半頌王見臣來。次一頌白二子存。次半頌報薩埵亡。次三頌半述其死由。時王及夫人下頌第六知已悲噎。於中分四。初一頌父母悶絕。次一頌臣佐水灑。次三頌又臣重報。次二頌父母號歎。次二頌第七詣捨身所。次半頌第八睹見崩摧。次一頌半大段第九為立制底。   經。復告阿難陀往時薩埵者即我牟尼是勿生於異念王是父淨飯後是母摩耶太子謂慈氏次曼殊室利虎是大世主五兒五苾芻一是大目連一是舍利子。   下品中第二大段會於今古。   經。我為汝等說往昔利他緣如是菩薩行成佛因當學菩薩捨身時發如是弘誓願我身餘骨來世益眾生此是捨身處七寶窣堵波以經無量時遂沈於厚地由昔本願力隨緣興濟度為利於人天從地而湧出。   下品中第三大段勸勵修學。於中初一頌指昔勸修。後三頌結示制底意。   經。爾時世尊說是往昔因緣之時無量阿僧企耶人天大眾皆大悲喜歎未曾有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復告樹神我為報恩故致禮敬佛攝神力其窣堵波還沒於地。   下品第四大段眾聞得益文分為三。初牒前所說。次無量阿僧祇耶下明得益多少。次復告樹神下答問總結。準前長行。但阿難問佛禮塔由。此中即答樹神所問。故前問中應有樹神同問禮由。但略不說。後佛攝神力下明塔歸故。以事訖故。   十方菩薩讚歎品第二十七   十方菩薩讚歎品三門分別。言來意者。流通有三。謂學行讚重付屬三別。令其後代依法修行。獲益既多。故申慶讚。故前品後有此品生。釋名者。讚者稱也。歎者吟也。即稱揚吟詠。應言觸事美德雲讚是理諭揚為歎。初人後法。或通人法俱稱讚歎菩薩能讚之人。十方說其來域。欲令有情慇重。故舉十方遠來。勝人尚自諭揚。劣者何不歌詠。又彰勝者能故非下劣者。欲令慕勝增進修故。故下品雲。令未知者隨順修學。釋難者。問何故舊經總為一品。今者新翻別為四品。答準梵本經。每一品頭書一菩薩。或復點記。今依梵本四人讚歎各別書記。故今分四。舊人以見同是讚佛故合為品。又解。舊文脫無其記。且如讚歎。新經四人。舊經即無大辨才讚。故開合異。問準舊本經。無量菩薩從此世界至金寶蓋山如來國土禮讚彼佛。新經即雲。各從本土詣鷲峰山。禮世尊已同音而讚。如何乖反。答舊錯今是。何者。是處聞經合讚此佛。又準上來即有十方菩薩。何故俱往金寶山國讚彼佛耶。若雲說經由其信相。信相後時當得成佛名金寶山。故往讚彼者。此亦不爾。何者。現寶山佛非信相身。彼佛又非說授之主。又後不言此諸菩薩從彼土來。如何得言承彼佛力。故請雖由妙幢能說即釋迦佛。聞法來此亦俱釋迦力。彼妙幢師故讚釋迦。新文為正。文段分三。初菩薩雲集。次正申禮讚。後如來歎印。   經。爾時釋迦牟尼如來說是經時於十方世界有無量百千萬億諸菩薩眾各從本土詣鷲峰山。   下此即初段。初經家序。二於十方世界下菩薩雲集。   經。至世尊所五輪著地禮世尊已。   下申禮讚。初身禮後語讚。此初也。能發身語即是意業。三業禮讚表敬深也。   經。一心合掌異口同音而讚歎曰。   下申讚。初標次讚。此初也。於境專念雲一心。尊重情深故合掌身殊故異口齊讚故同音。   經。佛身微妙真金色其光普照等金山清淨柔軟若蓮華無量妙彩而嚴飾三十二相遍莊嚴八十種好皆圓備光明炳著無與等離垢猶如淨滿月。   下讚有十一頌分二。初十頌讚三身。後一頌結略發願。讚三身中初八頌讚化身恩德。次一頌讚報身智德。後一頌讚法身斷德。讚恩德中初二頌讚現身。次一頌讚說法。次一頌讚福智。次四頌讚利生。讚現身中初一頌所依總身。次一頌相及隨好具如前辨。   經。其聲清徹甚微妙如師子吼震雷音八種微妙應群機超勝迦陵頻伽等。   下讚說法。八種微妙聲者三經不同。依梵摩喻經雲。一最妙聲。二易了。三深遠。四濡軟。五不妄。六不誤。七尊慧。八調和。二中陰經雲。一非男。二非女。三非長。四非短。五非貴。六非賤。七非苦。八非樂。三依十住斷結經雲。一不男。二不女。三不強。四不軟。五不清。六不濁。七不雄。八不雌。初二經小乘。十住斷結大乘。見聞異故。迦陵頻迦等者妙音鳥也。   經。百福妙相以嚴容光明具足淨無垢智慧澄明如大海功德廣大若虛空。   下讚福智。初半福次半智。一一相好各百福嚴。前讚身光據總身。此讚光明即別相好。言百福者。準大毘婆沙論第一百七十七。雲何謂百福。答此中百思名為百福。何謂百思。謂如菩薩造作增長足善住相業時。先五十思修治身器令淨調柔。次起一思正牽引彼。後起五十思令其圓滿。乃至頂上烏瑟膩沙相業亦復如是。由此故說佛一一相百福莊嚴。何為五十思。答依十善業道各有五思。一離殺思。二勸道思。三讚美思。四隨喜。五迴向。謂迴所修向菩提故。乃至正見亦爾名五十思。有說。十業各起下中上上勝上極五品善思如雜修靜慮。有說。十業各起五思。一加行淨。二根本淨。三後起淨。四非尋所害。五念攝受。有說。緣佛一一相起五十剎那未曾習思。相續而轉。不有評家。然準道理。初說為善。若下中上等如雜修靜慮。應有相好勝劣不同。若說加行根本後起等五。即應方便後起同感無別。許同感者。應三時何別。若勝劣異。相好亦應爾。若雲起五十未曾習思。何因不許或有增減。若依大乘。雖未見文傳有二釋。雲如十善業互相資即為百業。又雲如一一業各有十種。謂一自作。二教他。三慶慰。四隨喜。五少分。六多分。七全分。八少時。九長時。十盡壽。故為百業。   經。圓光遍滿十方界隨緣普濟諸有情煩惱愛染集皆除法炬恆然不休息。   下讚利生。初一頌總讚為利生故現身說法。初句身。第二句為利。第三句讚淨。第四句法。即中二句通於身法。   經。哀愍利益諸眾生現在未來能與樂常為宣說第一義令證涅槃真寂靜佛說甘露殊勝法能與甘露微妙義引入甘露涅槃城令受甘露無為樂。   下別讚。初二頌讚所說法能得涅槃。後一頌讚所說法能得菩提。得涅槃中一頌令得。一頌重成。所說所得皆能除苦安樂故如甘露。   經。常於生死大海中解脫一切眾生苦令彼能住安隱路恆與難思如意樂。   下一頌令得菩提。即八正道名安穩路。   經。如來德海甚深廣非諸譬喻所能知於眾常起大悲心方便精勤恆不息。   下一頌讚報身智德。以大悲故常利有情不入涅槃恆不休息。故辨中邊頌雲。勝故無盡故由利他不息。   經。如來智海無邊際一切人天共測量假使千萬億劫中不能得知其少分。   下讚法身斷德。   經。我今略讚佛功德於德海中唯一渧迴斯福聚施群生皆願速證菩提果。   下結略發願。   經。爾時世尊告諸菩薩言善哉善哉汝等善能如是讚佛功德利益有情廣興佛事能滅諸罪生無量福。   下如來歎印。初讚。後汝等下印無染心故讚。稱理益物故印。   妙幢菩薩讚歎品第二十八   妙幢菩薩讚歎品來意同前。釋名者。梵雲鴝嚧只囉。此雲妙。雞頭此雲幢。即勝智迥秀喻修高幢。獨超塵累故稱為妙。幢即稱妙。名為妙幢。持業釋也。從喻立稱名曰妙幢。舊雲信相。相者梵雲耶瑟致。今既雲鴝嚧只囉。故翻名幢。信性是淨。妙義相似。幢者高顯。故謬雲相。釋難者。問聞法得記不唯妙幢。何故讚歎獨舉斯士。答以是首故。   經。爾時妙幢菩薩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   下品文分三。初讚人儀軌。次而說讚曰下正陳讚歎。後佛告妙幢下世尊歎印。此即初也。   經。而說讚曰。牟尼百福相圓滿。無量功德以嚴身。廣大清淨人樂觀。猶如千日光明照。焰彩無邊光熾盛。如妙寶聚相端嚴。如日初出映虛空。紅白分明間金色。亦如金山光普照。悉能周遍百千土。能滅眾生無量苦。皆與無邊勝妙樂。諸相具足悉嚴淨。眾生樂睹無厭足。頭髮柔軟紺青色。猶如黑蜂集妙華。   下讚歎有八頌半分三。初四頌讚變化佛。次大喜下三頌讚受用佛。後如來金口下一頌半通二佛。略不讚法身。以深隱故。讚其能依影所依故。初化身中分四。初一頌讚身。次一頌讚光。次一頌合讚身光。初半讚能周遍。後半讚能利益。次一頌讚相好。   經。大喜大捨淨莊嚴大慈大悲皆具足眾妙相好為嚴飾菩提分法之所成如來能施眾福利令彼常獲大安樂種種妙德共莊嚴光明普照千萬土如來光明極圓滿猶如赫日遍空中佛如須彌功德具示現能周於十方。   下讚受用身通自他受用分四。初半讚四無量。次半頌讚相好。雲菩提分法之所成者。讚相好因故。次半頌讚利益。次一頌半讚身及光。身及光中初半總。後一頌別。初中上句讚身通五蘊。下句讚光亦通智色。如來光相下別讚。初半讚光。次半讚身。   經。如來金口妙端嚴齒白齊密如珂雪如來面貌無倫匹眉間毫相常右旋光潤鮮白等玻璃猶如滿月居空界。   下通讚二佛相之與好。   經。佛告妙幢菩薩汝能如是讚佛功德不可思議利益一切令未知者隨順修學。   下如來歎印。   菩提樹神讚歎品第二十九   菩提樹神讚歎品來意同前。釋名者。準西域傳雲。樹本名畢缽羅樹。在金剛座上。其金剛座昔賢劫成與大地俱起。據三千大千世界之中。下極金輪上侵地際。金剛所成周百餘步。賢劫千佛座之而入金剛定。故曰金剛座焉。畢缽羅樹佛座其下成等正覺。因而謂之菩提樹焉。莖幹黃白枝葉青翠。冬夏不彫光鮮無變。每至如來涅槃之日葉皆彫落。項之復故。大地菩薩現為天女作此樹神。即主菩提樹之神。依主釋也。釋難者。問何不明餘神耶。答最先見佛故常不離佛故。問菩提樹神與大地神為一為別。答有說是一。有說是別。   經。爾時菩提樹神。   下品文分三。初出能讚人。次亦以伽他下述其讚詞。後爾時世尊下如來歎印。此初也。   經。亦以伽陀讚世尊曰敬禮如來清淨慧敬禮常求正法慧敬禮能離非法慧敬禮恆無分別慧。   下讚詞總有十一頌。大分為二。初五頌讚。後六頌發願。讚中初一頌讚智體。後四頌讚智用。體中初一句總讚智體。離障智圓名清淨慧。次二句讚慧能。能令眾生修善故雲常求正法。不爾果滿更何所求。能令眾生捨惡故雲離非法慧。雖能如是。三輪淨故恆無分別。或初一句讚果。後三句讚因。因中初句加行智。次句本智。次句後得智。離邪分別故雲無分別。或如次常能進善能離諸惡。常順無為恆無分別。或初句通法報。餘三句唯讚報。讚用即化身故。舊經雲南無清淨無上正覺甚深妙法故。清淨慧通法身也。   經。希有世尊無邊行希有難見比優曇希有如海鎮山玄希有善逝光無量希有調御弘慈願希有釋種明逾日能說如是經中寶哀愍利益諸群生。   下讚智用。初二頌利他用。後二頌自利用。利他中初一句讚具行希。次一句讚出現希。次一句現身希。身處大眾如妙高山鎮於大海。次一句光無量希。次一句弘願希。次一句種姓希。日炙種生世尊故雲明逾日。次一句說此經希。次一句能利生希。即具八希。   經。牟尼寂靜諸根定能入寂靜涅槃城能住寂靜等持門能知寂靜深境界兩足中尊住空寂聲聞弟子身亦空一切法體性皆無一切眾生悉空寂。   下二頌讚自利用。化相住寂能入涅槃等。以言牟尼及聲聞弟子故。或通受用自利之用。言諸根定住等持門等故。然真諦三藏雲讚法身者。文勢稍疏。二頌分三。初一頌讚自利住寂德。次半頌讚能住寂所由。後半頌結成所以。以法體空自性皆寂故住空寂。由住空寂故能靜諸根能入圓寂。能住寂定能證寂境。故無垢稱經雲。其輪能寂本性寂也。又解。初頌前讚住寂。後頌讚得四平等。一法平等。二眾生。三所化。四佛體。準文配知。   經。我常憶念於諸佛。我常樂見諸世尊。我常發起殷重心。常得值遇如來日。我常頂禮於世尊。願常渴仰心不捨。悲泣流淚情無間。常得奉事不知厭。唯願世尊起悲心。和顏常得令我見。佛及聲聞眾清淨。願常普濟於人天。佛身本淨若虛空。亦如幻焰及水月。願說涅槃甘露法。能生一切功德聚。世尊所有淨境界。慈悲正行不思議。聲聞獨覺非所量。大仙菩薩不能測。唯願如來哀愍我。常令睹見大悲身。三業無倦奉慈尊。速出生死歸真際。   下發願有六。初半頌憶念願所住常見。次半頌慇重願所生常遇。次一頌供侍願恆供無厭。次半頌願恆加護令見。應雲見等。以頌文窄略去等字。次一頌半願恆利有情。言人天者。據能證悟。說本淨如空法身。如幻等受用變化身。次二頌願得見證。於中初一頌歎勝妙。所行境即法性身。慈悲正行即悲智俱不思議。大仙菩薩即等覺菩薩。次半頌願加被。次半頌顯修得證。   經。爾時世尊聞是讚已以梵音聲告樹神曰善哉善哉善女人汝能於我真實無妄清淨法身自利利他宣揚妙相以此功德令汝速證最上菩提一切有情同所修習若得聞者皆入甘露無生法門。   下歎印。初歎。善女天下印有二。初印所讚。次以此功德下印所願。   大辯才天女讚歎品第三十   大辯才天女讚歎品來意同前。具足菩薩四辯才故名大辯才。有自在故名天。現為天女。即持業釋也。或簡餘天女。大辯才之天女。亦依主釋。問何不明餘此天女讚。答以諸神中具辯才勝故不明餘。   經。爾時大辯才天女即從座起合掌恭敬以直言辭。   下品文分三。此初標能讚人有三。初指人。次威儀。後以直言詞者顯異。不以頌讚雲直言詞。   經。讚世尊曰。南謨釋迦牟尼如來應正等覺身真金色。咽如螺貝面如滿月。目類青蓮脣口赤好如玻璃色。鼻高修直如載金鋌。齒白齊密如拘物頭華。身光普照如百千日。光彩映徹如贍部金。所有言辭皆無謬失。示三解脫門。開三菩提路。心常清淨意樂亦然。佛所住處及所行境亦常清淨。離非威儀進止無謬。六年苦行三轉法輪。度苦眾生令歸彼岸。身相圓滿如拘陀樹。六度熏修三業無失。具一切智自他利滿。所有宣說常為眾生。言不虛設。於釋種中為大師子。堅固勇猛。具八解脫。   下讚歎有二。初讚德。二願以此福下發願。讚中有三。初申禮。次別讚。後我今隨力下結略。別讚有十。一身真金色下讚相好。二所有下讚語無失。十八不共法中說法利勝故偏讚語。三示三解脫門下讚所說法外化德有二。一示三解脫門即涅槃門。二開三菩提路。即三佛菩提。所餘二乘依此故有。四心常下讚四清淨內證德。四清淨者。一自性淨。二離垢淨。三得此道淨。四生此境淨。即逆次配。由心清淨所流教法能生一切菩提分法。即能所生一切清淨故。無垢稱經雲。隨其心淨即有清淨佛土。隨其清淨佛土即有清淨法教。乃至雲。清淨功德意樂即得此道淨。佛所住即離垢真如法身所住。性相分二。故勝鬘經雲。在纏名如來藏。出纏名法身。所行境即自性淨。一真法界是佛行境故。無性攝論第五說。此四清淨是圓成實。又解。此是四一切相清淨。準無性攝論第九雲。所依清淨即依止靜慮。二所緣清淨即變化作一切諸色。三心清淨即隨其所欲三摩地門自在而轉。即是自在入出諸定。四智自在者如其所欲陀羅尼門住持自在。此心清淨第三。意樂即第四。所住即第一。所行第二。又解。心即心王。意樂即勝解。舉此勝解例餘心所。所住即真如。所行即俗境。五離非威儀下讚永□。習即氣故。無性攝論雲。遍一切行住者。謂於聚落城邑乞食往返經行。身四威儀寂靜而住。又身無失四威儀中常為利物故。無垢稱經雲。如來所有進止威儀無非佛事。鹹令所化有情饒益。六六年苦行等讚現八相。八相之中且舉苦行轉法輪二相。為度苦生下讚現相。意令歸彼岸。以例餘相。七身相圓滿者讚身相。八六度熏修者讚修行。九三業無失讚三業不共德。舉三例餘。十具一切智下讚智德。初總標。所有宣說下別釋。別釋中初利他。於釋種下自利。據實現生皆為利他。約相而言雲自利也。   經。我今隨力稱讚如來少分功德猶如蚊子飲大海水。   下結略。   經。願以此福廣及有情永離生死成無上道。   下發願。   經。爾時世尊告大辯才天曰善哉善哉汝久修習具大辯才今復於我廣陳讚歎令汝速證無上法門相好圓明普利一切。   下歎印。歎中初總歎。汝久修習下別歎。別歎中初歎因。以久修習具辯才故。後歎果。今復能讚。令汝速證下印發願。   付囑品第三十一   付囑品二門分別。言來意者。四天王品已下明流通分有其三種。上既令學行流通。眾聞所說心生喜讚。故今第三次當付屬令更護持傳之末代。故前品後有此品生。釋名者。付者授也。囑者託也。以法託之授令護持流通末代。故雲付囑。   經。爾時世尊普告無量菩薩及諸人天一切大眾汝等當知我於無量無數大劫勤修苦行獲甚深法菩提正因已為汝說。   下品文分四。初佛募護持。二爾時眾中下眾聞願護。三爾時世尊下佛重讚勸。四爾時無量下聞教喜行。初中有二。初普告大眾結前所說。   經。汝等誰能發勇猛心恭敬守護我涅槃後於此法門廣宣流布能令正法久住世間。   下普令大眾募其護持。   經。爾時眾中有六十俱胝諸大菩薩六十俱胝諸天大眾異口同音作如是語世尊我等鹹有欣樂之心於佛世尊無量大劫勤修苦行所獲甚深微妙之法菩提正因恭敬護持不惜身命佛涅槃後於此法門廣宣流布當令正法久住世間。   下第二眾聞願護有二。初總。後爾時諸大菩薩下別。總中有四。初舉眾數。二異口同音下述欣願心。三於佛世尊下誓自護持。四佛涅槃後兼傳末代。   經。爾時諸大菩薩即於佛前說伽陀曰。   下別有十一。此即第一菩薩願護有二。初經家序。   經。世尊真實語。安住於實法。由彼真實故。護持於此經。大悲為甲冑。安住於大慈。由彼慈悲力。護持於此經。福資糧圓滿。生起智資糧。由資糧滿故。護持於此經。降伏一切魔。破滅諸邪論。斷除惡見故。護持於此經。護世並釋梵。乃至阿蘇羅。龍神藥叉等。護持於此經。地上及虛空。久住於斯者。奉持佛教故。護持於此經。四梵住相應。四聖諦嚴飾。降伏四魔故。護持於此經。虛空成質礙。質礙成虛空。諸佛所護持。無能傾動者。   下陳願護有八頌分二。初四頌見利益故自願護。於中一頌知佛語實故。次一頌知佛大悲故。次一頌知具資糧故願。次一頌知能滅障故願。次有四頌見他護隨喜。於中初一頌見梵釋八部護。次一頌見地空等神護。次二頌見佛自護。初一頌讚佛德具護持此經。次一頌顯護決定。此意見佛及梵釋等一切皆護深生隨喜。故願自護。問若見梵釋等護持此經生隨喜者。何故下文方說梵釋等願護。答見前四天王護持品及藥叉等護持品中說故生隨喜。又解。即見前長行總願護中六十俱胝諸天大眾恭敬護持。即梵釋等故見無咎。   經。爾時四大天王聞佛說此護持妙法各生隨喜護正法心。   下第二四王護持亦有二文。初聞教生欣。次一心同聲下同心說護。此初也。問前說護持。是諸菩薩。雲何得言聞佛說此護持妙法各生隨喜護正法心。答聞前佛勸護持妙法故雲聞說。   經。一時同聲說伽陀曰我今於此經及男女眷屬皆一心擁護令得廣流通若有持經者能作菩提因我常於四方擁護而承事。   下同心說護。初經家序。次說護。護中二頌。初頌護法。後頌護人。   經。爾時天帝釋合掌恭敬說伽陀曰諸佛證此法為欲報恩故饒益菩薩眾出世演斯經我於彼諸佛報恩常供養護持如是經及以持經者。   下第三護初標能護人。說伽陀下說護持二頌。初一頌述護所由。後一頌陳護法。佛昔聞法得成菩提。為報經恩為菩薩說。我今得聞。亦應報恩受持流布。   經。爾時睹史多天子合掌恭敬說伽陀曰佛說如是經若有能持者當住菩提位來生睹史天世尊我慶悅捨天殊勝報住於贍部洲宣揚是經典。   下第四初標能護人。說伽陀下說護持二頌。初一頌述利益。後一頌陳護法。   經。爾時索訶世界主梵天王合掌恭敬說伽陀曰諸靜慮無量諸乘及解脫皆從此經出是故演斯經若說是經處我捨梵天樂為聽如是經亦常為擁護。   下第五文段同前。   經。爾時魔王子名曰商主合掌恭敬說伽陀曰若有受持此正義相應經不隨魔所行淨除魔惡業我等於此經亦當勤守護髮大精進意隨處廣流通。   下第六文亦同前。   經。爾時魔王合掌恭敬說伽陀曰。若有持此經。能伏諸煩惱。如是眾生類。擁護令安樂。若有說是經。諸魔不得便。由佛威神力。我當擁護彼。爾時妙吉祥天子亦於佛前說伽陀曰。諸佛妙菩提。於此經中說。若持此經者。是供養如來。我當持此經。為俱胝天說。恭敬聽聞者。勸至菩提處。爾時慈氏菩薩合掌恭敬說伽陀曰。若見住菩提。與為不請友。乃至捨身命。為護此經王。我聞如是法。當往睹史天。由世尊加護。廣為人天說。爾時上座大迦葉波合掌恭敬說伽陀曰。佛於聲聞乘。說我鮮智慧。我今隨自力。護持如是經。若有持此經。我當攝受彼。授其辭辨力。常隨讚善哉。爾時具壽阿難陀合掌向佛說伽陀曰。我親從佛聞。無量眾經典。未曾聞如是。深妙法中王。我今聞是經。親於佛前受。諸樂菩提者。當為廣宣通。   下第七文亦同前。陳護法中初頌護持經人。後頌護說經者。由護人故亦即護法。初各述能。後方陳護。第八妙吉祥文亦同前。陳護法中初述經利。後明護法。為俱□□騪□鶴禳埤□□□□p妘鶴示□□□□□□示□□□□□禳誇□□□示□□□□禳埤□□□示□□□□□禳誇□□□□禳埤□□□□示□□□□□示□□□□□禳誇□□□□□□□□□逆□□餾□娭示□□□□□□禳埤□   經。爾時世尊見諸菩薩人天大眾各各發心於此經典流通擁護。勸進菩薩廣利眾生。讚言。善哉善哉。汝等能於如是微妙經王虔誠流布。乃至於我般涅槃後不令散滅。即是無上菩提正因所獲功德。於恆沙劫說不能盡。若有苾芻苾芻尼鄔波索迦鄔波斯迦。及餘善男子善女人等。供養恭敬書寫流通。為人解說。所獲功德亦復如是。是故汝等應勤修習。   下品第三大段佛重讚勸文分為三。初讚。次汝等下印。若有苾芻下勸。勸中初勸四眾。若能護法獲福同前。行十法行俱是護法。此十法行中略舉四。一供養。二書寫。三流通者即施他。四解說者即開演也。聽聞披讀受持諷誦思惟修習皆恭敬攝。由恭敬法故聽聞等。是故下結勸大眾。   經。爾時無量無邊恆沙大眾聞佛說已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下聞教喜行。依文殊問經論雲。有三種義。是故歡喜。一說者清淨。以於諸法得自在故。此意以無染著得說自在故。二所說法清淨。以如實證知清淨法體故。三依所說法得果清淨。以得妙境界。此意以依所說證入真理得涅槃故。說契機理葉果符因。所以得一句者欣夕死於朝聞。故睹全章者即積慶而行學。  諸佛最妙法  大慈悲所流  為利於群生  甚深難可測  今憑眾加護  隨力讚斯經  獲福益自他  共成無上覺   金光明最勝王經疏卷第六(終)   寶永三年丙戌霜月穀日壽於梓   平安城宣風坊書林井上秋閑藏版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789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註解   No. 1789 [cf. No. 670]   欽錄   洪武十一年七月初十日天界善世禪寺住持(宗泐)演福教寺住持(如□)持奉新註楞伽經。同考功監令李永等官於   西華樓進呈   御覽當日欽奉   聖旨這經好生註得停當。可即刊板印行。教天下眾僧每講習。欽此。   進新註楞伽經序   (臣)聞法運之興。雖曰在人。亦必有其時焉。有其人而無其時。有其時而無其人。雖欲興之其可得哉。是故必有   聰明聖智之君。當天下又安之時以興之也。至若楞伽一經。我   大覺世尊說之於二千年之前。而   今上皇帝行之於二千年之後。豈非有其人而有其時乎。不然。何此經東流中國千有餘載。前代帝王未曾有如我   聖天子之留神注意究其旨趣。   敕僧徒鹹隸習之有如此之盛也。然吾。   佛之所以說此經者。蓋欲除眾生之妄心。俾歸於真正之道。而   皇上之心。欲天下後世之人。皆捨妄歸真。去惡從善。以躋乎仁壽之域。其有契於   佛之心乎。且此經之要。不出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而該乎真妄修性聖凡因果。皆不外乎一心。能究此心者。則畏惡而遷善。捨妄而歸真。得至自覺正智之地。不能究此心者。則縱情肆欲。流而忘返。至於失其忠孝。敗俗亂常。甘蹈刑辟。如履水火。此吾   佛所以興大悲心而拔濟之。亦猶   帝王之仁育黎庶若保赤子者也。(臣)僧(宗泐如□)昨於   內廷欽承   聖諭。以為心經金剛楞伽三經。實治心法門。遣情離著。具在是矣。爾輩可不勉乎。(臣)等受命以來。夙夜兢惕。懼無以上副   宸衷。於是竭誠殫慮。註釋心經金剛二典。已於洪武十一年正月二十八日   奏準行世。而楞伽以今七月初十日始克註成。謹熏沐繕寫拜手稽首詣   闕進呈。重念(臣)等才識庸陋學術空疏。固不敢叨於註釋之列。然承   雨露之餘澤。依   日月之清光。庶幾少裨流通之萬一云爾。   洪武十一年七月 日序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註解卷第一(上)   宋求那跋多羅奉 詔譯   大明天界善世禪寺住持(臣)僧(宗泐)演福講寺住持(臣)僧(如□)奉 詔同註   此經凡四譯。今存者三。其一則鎦宋求那跋多羅譯成四卷。曰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其二則元魏菩提流支譯成十卷。曰入楞伽經。其三則唐實又難陀與復禮等譯成七卷。曰大乘入楞伽經。若論所譯文之難易。則唐之七卷文易義顯始末具備。今釋從宋譯四卷者。以此本首行於世習誦者眾。況達磨大師授二祖心法時。指楞伽四卷可以印心。而張方平嘗書此本。蘇子瞻為序其事。是知歷代多從此本也。然文辭簡古。至於句讀有不可讀。乃取七卷中文義顯者釋之。仍採古註善者併註之。此經以法喻為名。第一義心為體。了妄顯性為宗。斥小辯邪為用。方等大乘為教相。法喻為名者。楞伽是城名。華言不可往。其城在南海摩羅山頂。無神通者不可往。佛於此處說法即佛境界。以處表法也。阿跋多羅者。華言無上。亦云入。寶者至貴之物以喻此經尊貴。故雲法喻為名也。經者貫也。謂貫通諸義也。第一義心為體者。即如來藏自性清淨第一義心也。了妄顯性為宗者。謂達妄顯真離性執也。斥小辯邪為用者謂破小乘之偏執摧外道之邪見也。方等大乘為教相者。謂經通三乘義從圓頓也。此之五章皆經中所詮之旨。今預取而釋首題者。欲令學者知一經之大意也。   一切佛語心品   佛語心者。即諸佛所說心法也。然經中所說法門大約有四。謂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而獨言心者。蓋此四種法門。是一經之綱目。究心之精要。如入楞伽雲。五法自性等眾妙法門。是一切諸佛菩薩。入自心境離所行相稱真實義。諸佛教心也。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南海濱楞伽山頂。種種寶華以為莊嚴。與大比丘僧及大菩薩眾俱。從彼種種異佛剎來。是諸菩薩摩訶薩。無量三昧自在之力神通遊戲。大慧菩薩摩訶薩而為上首。一切諸佛手灌其頂。自心現境界善解其義。種種眾生種種心色無量度門隨類普現。於五法自性識二種無我究竟通達 此通序分也。如是者指所聞之法。亦信順之辭。我聞者阿難從佛聞持是法也。一時者教主徒眾嘉會之時也。佛者覺也。謂覺道既成乘機說法導利群生也。住南海濱楞伽山頂者。說法之處也。寶華莊嚴者是其處勝也。大比丘菩薩眾者。列同聞之眾也。從彼異佛剎來者。舉遠知近以顯眾多也。無量三昧等者。讚菩薩之德也。自大慧下別讚大慧之德。諸佛手灌其頂者。明其位居等覺。當授佛位故為灌頂。自心現境界者。一切善惡境界。皆由自心發現。大慧善解其智超勝也。種種眾生心色者。謂一切有情五蘊種種不同。大慧以無量度門而普應之。則法門深廣也。五法者。曰名曰相曰妄想曰正智曰如如也。三自性者曰妄想曰緣起曰成也。識即八識也。二無我者即人無我法無我也。已上諸法大慧皆能究竟通達。為眾作發起之人。此佛所以深讚之也。   爾時大慧菩薩與摩帝菩薩。俱遊一切諸佛剎土。承佛神力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以偈讚佛 此下別序分也。摩帝華言慧也。自偏袒至恭敬。天竺之敬儀也。  世間離生滅  猶如虛空華  智不得有無  而興大悲心  一切法如幻  遠離於心識  智不得有無  而興大悲心  遠離於斷常  世間恆如夢  智不得有無  而興大悲心   一切世間眾生背覺合塵流轉生死。而起妄想心識。復計斷常二見無由出離。如來以妙智。觀察了達生滅等一切諸法。如空華如幻如夢不有不無故。興大悲心而度脫之。使其皆得遠離也。  知人法無我  煩惱及爾焰  常清淨無相  而興大悲心   此離惑智二障煩惱惑障也。爾焰乃梵語智障也。智本破惑惑即人法二執。無我者無此二執也。若於智生著智亦成障。如來了知人法惑智本空。故雲常清淨無相。眾生在迷受苦。故起悲心而拔濟之。  一切無涅槃  無有涅槃佛  無有佛涅槃  遠離覺所覺  若有若無有  是二悉俱離   一切者一切眾生也。涅槃者不生不滅之理也。佛與眾生同具此理。尚無生死可斷。焉有涅槃可證。故雲一切無涅槃。然非證而證證此涅槃。是則佛為能證之人。涅槃是所證之法。離法無人。故雲無有涅槃佛。離人無法故雲無有佛涅槃。入楞伽雲。佛不住涅槃涅槃不住佛。辭異而義同也。覺即佛所覺。即涅槃人法俱泯。故雲遠離覺所覺。然人法俱泯。是亡有而未亡無故雲若有若無有是二悉俱離也。  牟尼寂靜觀  是則遠離生  是名為不取  今世後世淨   牟尼是梵語。華言寂默。佛之名也。此言人能如是觀佛寂靜之體。從遠離而生。是則於佛不生取著。故今世後世皆得清淨。入楞伽雲。若見於牟尼寂靜遠離生。是人今後世離著無所取。辭義尤顯。已上諸偈讚佛。皆言離著者。蓋讚佛生善。若不離著生善不深故也。   爾時大慧菩薩。偈讚佛已。自說姓名。  我名為大慧  通達於大乘  今以百八義  仰諮尊中上   此下正宗分也。大慧自言是大乘機為眾發起。  世間解之士  聞彼所說偈  觀察一切眾  告諸佛子言  汝等諸佛子  今皆恣所問  我當為汝說  自覺之境界   世間解者如來十號之一也。大慧所問百八義。皆如來親證之法。故雲自覺之境界。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承佛所聽頂禮佛足。合掌恭敬以偈問曰 寶臣註入楞伽雲。此後諸偈問百八句義。或一句為一問。或二句為一問。或三句為一問。乃至十句為一問。或一句為兩問。然此百八句。正問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度眾生對治法門。是故大慧舉上與摩帝遊諸佛剎所見之事。故下問山海日月等。即五法中名相妄想。下問諸禪解脫等。即五法中正智如如也。   雲何淨其念 問淨其妄念。而生正念。   雲何念增長 問增淨念。   雲何見癡惑 問起見惑。   雲何惑增長 問增長見惑。   何故剎土化相及諸外道 問如來於剎土中。示現身相化眾生及諸外道。   雲何無受次 入楞伽雲。及無影次第謂問無相法中因何有次第。   何故名無受 承上問。若有次第。何名無相法。無受即無相義。   何故名佛子 問菩薩何名佛子。   解脫至何所 問行人既得解脫復能往至何所。   誰縛誰解脫 問迷時誰縛悟時誰解。   何等禪境界 問諸禪定以何為境界。   雲何有三乘。惟願為解說 問何故有聲聞緣覺菩薩三乘。   緣起何所生。雲何作所作 問善惡緣起及所作業果。   雲何俱異說 問外道邪見何有俱異之說。   雲何為增長 入楞伽雲。雲何諸有起謂起三有也。   雲何無色定 問無色界四空定。   及與滅正受 問滅盡定之正受。   雲何為想滅何因從定覺 問受想心滅為定何得從定起覺。   雲何所作生進去及持身 問從定起用。凡所作為是身去住得大自在。   雲何現分別 問現身說法分別諸法種相差別。   雲何生諸地 問得悟入諸地位。入楞伽雲。雲何入諸地。   破三有者誰何處身雲何 問能破諸有出三界。是何佛子。入楞伽雲。雲何有佛子而能破三有。   往生何所至 問既破三有往生何處。   雲何最勝子 問弟子之中誰為第一。   何因得神通及自在三昧 問神通三昧修何行而得。   雲何三昧心最勝為我說 問三昧之心何者為勝。   雲何名為藏 問第八藏識。   雲何意及識 問意根及諸識。   雲何生與滅雲何見已還 問意識起見生滅已還亦滅也入楞伽雲。雲何起諸見雲何退諸見。   雲何為種性非種及心量 問三乘差別種性外道非種及不定種心量。   雲何建立相及與非我義 問有相及無我相。   雲何無眾生雲何世俗說 問真無俗有。   雲何為斷見及常見不生 問斷常二見。   雲何佛外道其相不相違 問邪正無背。   雲何當來世種種諸異部 問佛滅後弟子所宗經部各異。   雲何空何因雲何剎那壞 問諸法性空剎那念滅剎那極微細念也。   雲何胎藏生 問托胎受生。   雲何世不動 問世相遷流性何不動。   何因如幻夢及揵闥婆城世間熱時焰及與水月光 問此五喻。喻世間生滅相皆無實義。揵闥婆梵語也。此雲尋香城。   何因說覺支及與菩提分 問七覺支及八正道。   雲何國土亂 問所依國土何因亂壞。   雲何作有見 問諸法無體何作有見。有即三有。入楞伽雲。何故見諸有。   雲何不生滅世如虛空華 問世相如空華。何故言不生不滅。入楞伽雲。雲何如空華不生亦不滅。   雲何覺世間雲何說離字 問眾生雲何覺知世法。雲何離文字相。   離妄想者誰雲何虛空譬 問誰知諸法如虛空離妄想分別。入楞伽雲。雲何如虛空雲何離分別。   如實有幾種 問真如有幾。   幾波羅蜜心 諸度心有幾。   何因度諸地誰至無所受 問誰能超越十地至於佛地。無所受即佛境界。   何等二無我 問誰能空人法二執惑障。   雲何爾焰淨 問誰能淨智障。   諸智有幾種 問諸正智。   幾戒眾生性 問眾生性殊禁戒有幾。   誰生諸寶性摩尼真珠等 問諸寶物何從而生。   誰生諸語言眾生種種性 問眾生語言差別種性不同何因而起。   明處及伎術誰之所顯示 問五明法及伎術。五明者。一曰內論。謂一切佛法。二曰外論有四種。曰因曰聲曰醫方。曰工巧。此五各能生智故雲明處。   伽陀有幾種長頌及短句 伽陀梵語也。此雲孤起。亦曰諷誦。與重頌不同。問孤起頌及長行重頌。   成為有幾種 問經中理趣。入楞伽雲。道理幾不同。   雲何名為論 問釋經之論。入楞伽雲。解釋幾差別。   雲何生飲食及生諸愛慾 問飲食誰作愛慾何起。   雲何名為王轉輪及小王雲何守護國 問大小諸王及守國土之法。   諸天有幾種。雲何名為地星宿及日月 問欲界名相。   解脫修行者是各有幾種 問學無學人解脫是無學修行是學。   弟子有幾種。雲何阿闍黎 問師弟子阿闍黎此雲教師。   佛復有幾種。復有幾種生 問佛三身及本生事。本生謂宿世所行事。入楞伽雲如來有幾種。本生事亦然。   魔及諸異學彼各有幾種 問眾魔及諸外道。魔梵語魔羅此雲能害。謂能害善法。   自性及與心彼復各幾種 問性與心幾種差別。   雲何施設量惟願最勝說 問心量妄想施設最勝者稱佛也。   雲何空風雲 問欲界無情名相。   雲何念聰明 問欲界有情心念雲何能生智慧。   雲何為林樹。雲何為蔓草。雲何象馬鹿。雲何而捕取 問草木之生誰使之然。像鹿誰使之生。又復誰能捕取。   何因而卑陋 問卑陋賤人何業所致。   雲何六節攝 問一年雲何分六節。西域以兩月為一節。一年分為六節。   雲何一闡提 一闡提是梵語此雲極惡。又雲信不具。   男女及不男斯皆雲何生 問世間若男若女及五種不男之人。何因而生。   雲何修行退雲何修行生 問修行之人因何退墮。因何精進而生。   禪師以何法建立何等人 問修禪定者。用何法示人入道。   眾生生諸趣何相何像類 問六道生趣形像。   雲何為財富何因致財富 問世間財富何因而致。   雲何為釋種何因有釋種。雲何甘蔗種無上尊願說 問釋迦種族及甘蔗種。本行經雲。大茅草王得成王仙。被獵師所射。滴血於地生二甘蔗。日炙而開出一男一女。男名善生即甘蔗王。釋種乃其裔也。   雲何長苦仙彼雲何教授 問苦行仙人意求長生受教於誰。   如來雲何於一切時剎。現種種名色類最勝子圍繞 問佛現身塵剎隨類不同眾所圍繞。何因如是耶。   雲何不食肉。雲何制斷肉。食肉諸種類。何因故食肉 問食肉及斷食肉因緣。   雲何日月形須彌及蓮華師子勝相剎側住覆世界如因陀羅網 此問世界形相。須彌者妙高山也。統一四天下一日月所繞。蓮華者華藏世界也。師子世界於諸剎土最勝。世界如器有側有覆有仰有橫。因陀羅網即帝網。網有千珠珠光交映。喻世界重重無盡。   或悉諸珍寶箜篌細腰鼓狀種種諸華。或離日月光如是等無量 此亦問世界形相不同。或諸寶所成或狀如箜篌如鼓如華。或無日月所照何因而致。   雲何為化佛。雲何報生佛。雲何如如佛。雲何智慧佛 問佛身名不同者何。化佛應身也。謂千百億化身。報生佛他報身也。謂他機所見。如如佛法身也。謂體性如如不異。智慧佛自報身也。謂自己修因感果。以始覺之智。合於本覺故曰智慧。   雲何於欲界不成等正覺。何故色究竟離欲得菩提 問盧捨那報身佛。不於欲界得道。而於色究竟處得道者何耶。   善逝般涅槃誰當持正法 問佛滅後傳持正法者誰。   天師住久如正法幾時住 問佛住世及滅後正法所住時分長短。天師即天人師也。   悉檀及與見各復有幾種 問所化機緣及與見解。悉檀者遍施也。有四種。一世界悉檀。世界者次第也。謂聞說法次第得歡喜益。二對治悉檀。謂聞法修行對破宿障得滅惡益。三為人悉檀。謂因聞法故得生善益。四第一義悉檀。謂因聞法故得悟理益。   毘尼比丘分雲何何因緣 毘尼者律也。問因事制律及持律之僧。入楞伽雲。何故立毘尼及以諸比丘。   彼諸最勝子緣覺及聲聞何因百變易。雲何百無受 問二乘生處。變易者。謂變易生死居方便土因移果易也。無受者。謂入無餘涅槃不受後有也。   雲何世俗通。雲何出世間。雲何為七地。惟願為演說。   問世間五通得出世六通及住第七地中。第七名已辦也。   僧伽有幾種雲何為壞僧 問三乘僧及破戒僧。梵語僧伽此雲眾亦名和合。   雲何醫方論是復何因緣 問世間及出世間醫方諸論為誰而說。入楞伽雲。雲何為眾生廣說醫方論。   何故大牟尼唱說如是言。迦葉拘留孫拘那含是我 問何故如來說過去佛即是我耶義見第三卷經文四等中釋出。   何故說斷常及與我無我。何不一切時演說真實義。而復為眾生分別說心量 問如來何不但說大乘而廣說諸法耶。   何因男女林訶梨阿摩勒 問世間果木男女林木也訶梨阿摩勒二果名皆西域所有。   雞羅及鐵圍金剛等諸山無量寶莊嚴仙闥婆充滿 問此諸山及眾寶莊嚴仙人樂神充滿者何。乾闥婆天帝之樂神也。此下是世尊領大慧所問亦釋也。   無上世間解。聞彼所說偈大乘諸度門諸佛心第一。善哉善哉問。大慧。善諦聽我今當次第如汝所問說。   入楞伽雲。爾時世尊聞其所謂大乘微妙諸佛之心最上法門。即告之曰善哉大慧諦聽諦聽。如汝所問當次第說。即說頌曰。   生及與不生涅槃空剎那趣至無自性 此釋大慧所問。有為生法無為不生法。涅槃虛空剎那流轉等法。皆妄想所現初無自性。   佛諸波羅蜜佛子與聲聞緣覺諸外道。及與無色行如是種種事 領上所問人及所行法。無色行外道所行法也。   須彌巨海山洲渚剎土地 領上國土中無情名相。   星宿及日月外道天修羅。解脫自在通力禪三摩提。滅及如意足覺支及道品 領上所問諸法名相也。三摩提即三昧。滅即無受如意足即慾念進慧四如意足也覺支即念擇進喜輕安定捨七覺支也。道品總言即三十七道品也。   諸禪定無量諸陰身往來。正受滅盡定三昧起心說。心意及與識無我法有五。自性想所想及與現二見 諸禪定世出世間大小禪定也。諸陰身六道生死身也。正受即三昧。滅盡定者。受想心滅身證此定。三昧起心說者從定而起運心說法也。自心意及二見者。總領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也。   乘及諸種性金銀摩尼等。一闡提大種荒亂及一佛智爾焰得向眾生有無有 乘即三乘。一闡提見前註。大種即四大種。荒亂即國土亂。一佛即前迦葉。等是我。得向猶魔得便義。有無有即空有。   像馬諸禽獸雲何而捕取。譬因成悉檀及與作所作。   譬即譬喻。因成即相應。悉檀即四悉檀如上註。作所作即能作所作之業也。   叢林迷惑通心量不現有。諸地不相至百變百無受。醫方工巧論伎術諸明處 名相並如前註。此上皆領大慧所問。   諸山須彌地巨海日月量。下中上眾生身各幾微塵 自此至毛孔眉毛幾。皆佛反詰大慧所問。不周量者度數也。上中下眾生總十界而言也。身幾塵。謂身量長短輕重也。   一一剎幾塵弓弓數有幾。肘步拘樓舍半由延由延 剎即剎土。謂大千世界為一剎土。二尺為一肘。四肘為一弓。五百弓為一拘樓舍。十拘樓舍為一由延。由延即由旬也。   兔毫窗塵蟣羊毛□□奡埤□□□□□□n媽□□□埤□□□媽□□□□□埤□□□□□埤□□□□□□埤□□□□□埤□□□□□□埤□□□□□媽□□□□□□□□□□□□□埤□□媽□□空埤□□□□□韣□   缽他幾□□埤□□矩淚□逆□   阿羅□□她j□茶妘露□逆□   獨籠那佉梨 獨籠是一斛。那佉梨是十斛。   勒叉及舉利 十萬為勒叉。一億為舉利。   乃至頻婆羅是各有幾數 頻婆羅一兆也。   為有幾阿□ 塵也。   名捨梨沙婆 芥子也。   幾捨梨沙婆名為一賴提 草子也。   幾賴提摩沙 豆也。   幾摩沙陀那 銖也。   復幾陀那羅為迦梨沙那 兩也。   幾迦梨沙那為成一波羅 斤也。   此等積聚相幾波羅彌樓 彌樓須彌山也。謂幾斤之塵能成彌樓之山。入楞伽雲。幾斤成須彌者是矣。   是等所應請何須問餘事聲聞辟支佛佛及最勝子。身各有幾數何故不問此 謂何不問佛及三乘身各幾塵。   火焰幾阿□風阿□復幾 言火風二大各幾塵數。   根根幾阿□毛孔眉毛幾 根根言六根。此下復領大慧所問。   護財自在王 領何名為王。   轉輪聖帝王雲何王守護 領雲何護國。   雲何為解脫 領解脫修行者此復有幾種。   廣說及句說如汝之所問 領伽陀有幾稱長頌及短句。入楞伽雲。雲何長行句。   眾生種種欲 五欲也。   種種諸飲食 領食肉不食肉。   雲何男女林金剛堅固山。雲何如幻夢野鹿渴愛譬。雲何山天仙揵闥婆莊嚴 領無量寶莊嚴仙闥婆充滿。   解脫至何所。誰縛誰解脫 此二句領問語同。   雲何禪境界 領何等禪境界。   變化及外道 領剎土化相及諸外道。   雲何無因作。雲何有因作。有因無因作及非有無因 此四句領雲何俱異說。   雲何現已滅 領見已還。   雲何淨諸覺雲何諸覺轉及轉諸所作 領雲何淨其念。雲何念增長。   雲何斷諸想。雲何三昧起。破三有者誰何處為何身 領破三有及何處身。   雲何無眾生而說有吾我。雲何世俗說。惟願廣分別 此領無眾生及世俗說。   所問相雲何及所問非我 領建立相及非我義。   雲何為胎藏及種種異身 領胎藏生及名色類。   雲何斷常見 領何故說斷常。   雲何心得定 領雲何三昧。   言說及諸智 領諸語言及諸智。   戒種性佛子 領幾戒眾生性。   雲何成及論 領成為幾種何名為論。   雲何師弟子 領弟子幾種及阿闍梨。   種種諸眾生斯等復雲何 領男女及不男。   雲何為飲食聰明魔施設 領念聰明魔及幾種施設量。   雲何樹葛籐 領林樹蔓草。   最勝子所問雲何種種剎 領雲何日月形乃至如是等無量。   仙人長苦行雲何為族姓 領釋種乃至甘蔗種。   從何師受學 領建立何等人。   雲何為醜陋 領雲何卑陋。   雲何人修行 領修行進退。   欲界何不覺阿迦膩吒成 領欲界不成正覺及色究竟天離欲得菩提。阿迦膩吒即色究竟也。   雲何俗神通 領世俗通。   雲何為比丘 領毘尼比丘分。   雲何為化佛。雲何為報佛。雲何如如佛平等智慧佛 領問佛身。   雲何為眾僧佛子如是問 領三乘僧。   箜篌腰鼓華剎土離光明 領問剎土形相。   心地者有七 領雲何為七地。七地乃已辦地。謂思惑已盡慧心顯著故曰心地。   所問皆如實 總結指大慧所問皆如實義。   此及餘眾多佛子所應問 總結指大慧所失問。   一一相相應遠離諸見過。悉檀離言說我今當顯示次第建立句 總結前生後。即總上問領皆契理離過。以四悉檀當作百八句顯示建立。   佛子善諦聽 戒令聽受。   此上百八句如諸佛所說 此百八句法。該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諸佛所說之法無出於此。自此以下結指諸句。一一令人破情遣著故皆言非句。入楞伽雲。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何者是一百八句。佛言。大慧。所謂生句非生句云云。   不生句生句常句無常句 合雲生句非生句。此言不生句生句語倒也。言眾生於真如無生境上。妄起生法之見。本自非生故雲非生句。若計生法此則有常。以無有生故曰非常。   相句無相句住異句非住異句 計常則有相。非常則無相因生有住因住有異。住謂住於世間。異謂從少至老其相變異。住異二句前無問辭。蓋問雖略答必詳悉也。   剎那句非剎那句。自性句離自性句 離即非也。   空句不空句斷句不斷句。邊句非邊句中句非中句 此二句無問。   常句非常句 前雲常句。言凡夫於住計常。此言常句言外道計四大性常。   緣句非緣句因句非因句。煩惱句非煩惱句愛句非愛句。方便句非方便句 此句無問。   巧句非巧句。淨句非淨句。成句非成句。譬句非譬句。弟子句非弟子句。師句非師句。種性句非種性句。三乘句非三乘句。所有句非所有句。願句非願句 此句無問。   三輪句非三輪句 此句無問。三輪者。謂身輪現通。口輪說法。意輪鑒機。   相句非相句。有品句非有品句。俱句非俱句。緣自聖智現法樂句。非現法樂句 入楞伽雲。自證聖智句。非自證聖智句。現法樂句非現法樂句。   剎土句非剎土句。阿□句非阿□句。水句非水句。弓句非弓句。實句非實句。數句非數句 數微塵數也。   數句非數句 數上聲。   明句非明句。虛空句非虛空句。雲句非雲句。工巧伎術明處句。非工巧伎術明處句。風句非風句。地句非地句。心句非心句。施設句非施設句。自性句非自性句。陰句非陰句。眾生句非眾生句。慧句非慧句。涅槃句非涅槃句。爾焰句非爾焰句。外道句非外道句。荒亂句非荒亂句。幻句非幻句。夢句非夢句。焰句非焰句。像句非像句。輪句非輪句 入楞伽雲。火輪句。   揵闥婆句非揵闥婆句。天句非天句。飲食句非飲食句。婬欲句非婬欲句。見句非見句。波羅蜜句非波羅蜜句。戒句非戒句。日月星宿句非日月星宿句。諦句非諦句 牒上如實。   果句非果句 此句無問。   滅起句非滅起句 入楞伽雲。滅句非滅句起句非起句。   治句非治句 入楞伽雲。醫方句非醫方句。   相句非相句 所答凡有三相前則體相次則標相。此則法相。   支句非支句 入楞伽雲。支分句。謂支形分段。   巧明處句非巧明處句。禪句非禪句。迷句非迷句。現句非現句。護句非護句。族句非族句。仙句非仙句。王句非王句。攝受句非攝受句 此一句無問。   寶句非寶句。記句非記句 此一句無問。   一闡提句非一闡提句。女男不男句非女男不男句。味句非味句 此一句無問。   事句非事句 此一句無問。   身句非身句。覺句非覺句。動句非動句。根句非根句。有為句非有為句。無為句非無為句。因果句非因果句 此三句無問。   色究竟句非色究竟句。節句非節句。叢樹葛籐句非叢樹葛籐句。雜句非雜句 此一句無問。   說句非說句。毘尼句非毘尼句。比丘句非比丘句。處句非處句。字句非字句。大慧是百八句。先佛所說。汝及諸菩薩摩訶薩應當修學 按今宋本正文。止得百單四句。於中加唐本四句方足。如有品句非有品句下。唐本作有句非有句無句非無句。又緣自聖智現法樂句非現法樂句。唐本開作兩句。又起滅句非起滅句亦分作兩句。又說句非說句下。唐本更有決定句非決定句。總加四句。此一百八義。文有三段。始則大慧請問。中則如來領釋。然所問所領皆無倫次。故不可以定數開合而論之。至後乃結指顯示一百八句。句句遣著。然而不多不少。數至此者。蓋表對百八煩惱成百八法門也。其為法也。有事有理有性有修有真有妄有迷有悟有教有行有因有果有體有用有即有離有亡有照。一經大旨舉在是矣。此下別問別答。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諸識有幾種生住滅。佛告大慧。諸識有二種生住滅。非思量所知。諸識有二種生。謂流注生及相生。有二種住。謂流注住及相住。有二種滅。謂流注滅及相滅 從此至盡文。別問答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也。首問諸識者。蓋識即是心。心為萬法之本故也。據常途所立諸識。謂第九菴摩羅識即真常淨識屬佛。第八阿黎耶識即含藏識屬菩薩。第七阿陀那識。即傳送識屬二乘。第六分別事識。亦名波浪識屬凡夫。或有譯師不立第九者。謂第九即第八異名。今經所明諸識不同常途。據後經文。謂如來藏名識藏。及意根意識眼等五識共為八識。以此諸識約生滅門說。故問有幾種生住滅。佛答有二種生住滅。非思量所知者。真如妙性本無生滅。隨無明緣而起諸識。故有生住異滅。生謂因緣所生。住謂住止。異謂變異。滅謂滅盡。此不言異者文略耳。然此諸識生滅之相。唯佛智能明。故雲非思量所知。言流注生住滅者。謂識蘊於內唸唸相續。如水流注未始暫停也。言相生住滅者。謂相顯於外。根境相對起生住滅也。   大慧。諸識有三種相。謂轉相業相真相 轉相者。無始熏變覺成不覺也。業相者。以不覺故動。則成業也。真相者。隨緣不變體性真淨也。依起信論雲。業相轉相現相。乃從真起妄妄動成業。因動故轉。見有境界。次第發現也。此不言現而言真者。蓋言此識隨緣不變故名真耳。   大慧。略說。有三種識。廣說有八相。何等為三。謂真識現識及分別事識。大慧。譬如明鏡持諸色像。現識處現亦復如是 諸識略說有三種者。真識即如來藏識。現識即如來藏所轉。亦名識藏。名轉而體不轉。分別事識即意根意識及五識身。此開藏識為二。合事識為一也。廣說有八相者。據後經文。即合上真識現識為一藏識。開上分別事識為七識。謂意根意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也。然此諸識廣略開合不同者。良以如來藏是善不善因。隨染淨緣熏變不同。眾生無始惡習所熏。唯逐染緣故。如來藏轉名識藏。次第轉生諸識。此全真成妄。全理成事也。若能隨於淨緣。了達諸識皆即真智。如來藏無復轉名。則即事而理。反妄歸真矣。鏡喻現識者。以現識是能生諸法之本。造因招果。如鏡之照物妍醜不差也。   大慧。現識及分別事識。此二。壞不壞相展轉因 現識含藏善惡種子。無失故名不壞。事識以根對境。起憎愛心唸唸生滅故名為壞。然此二識雖壞不壞。有異而展轉相因。非異非不異也。   大慧。不思議熏及不思議變。是現識因 熏者。熏炙也。變者轉變也。言不思議熏者。全真成妄也。言不思議變者。全理成事也。真妄不一事理體一。不熏而熏不變而變。不可心思口議。如是熏變成現識因。   大慧。取種種塵及無始妄想熏。是分別事識因 種種塵者。六塵也。取者。六根取六塵而起愛見也。無始妄想熏者。無始以來起此愛見妄想熏成事識。是為因也。   大慧。若覆彼真識。種種不實諸虛妄滅。則一切根識滅。是名相滅 覆者。反覆也。謂若能返照真識。則一切愛見妄想自然消滅。能熏妄想既滅。則所熏根識亦泯。是為相滅。   大慧。相續滅者。相續所因滅則相續滅。所從滅及所緣滅則相續滅。大慧。所以者何。是其所依故。依者。謂無始妄想。熏緣者。謂自心見等識境妄想 相續滅者。即流注滅也。識之相續是有因緣。因緣若滅則相續滅。因謂無始妄想。緣謂自心所見分別境界。無始妄想即根本無明也。   大慧。譬如泥團微塵非異非不異。金莊嚴具亦復如是。大慧。若泥團微塵異者。非彼所成而實彼成。是故不異。若不異者。則泥團微塵應無分別 此喻明轉識與藏識非異非不異。正顯藏識真相不滅。以為一經之要。所謂佛語心者其在是歟。泥團喻轉識。微塵喻藏識。藏識是真。轉識是妄。泥團因微塵而成。其體是一故不可言異。泥團微塵若定是一。則無所分別故。不可言非異。乃喻從真起妄妄滅真顯。金為莊嚴具。其喻亦然。然後合法。   如是大慧。轉識藏識真相若異者。藏識非因。若不異者。轉識滅藏識亦應滅。而自真相實不滅 此明法非一異。謂諸轉識與藏識若異者。彼無明風熏動之時。藏識之體應不隨緣則墮常見。然藏識是善不善因。非不隨緣也。若不異者。轉識滅時藏識亦應滅則墮斷見。然藏識真相終不可滅。蓋眾生自性清淨心。因無明風動。心與無明俱無形相不相捨離。而心非動性。若無明滅相續則滅。而智性不壞也。   是故大慧非自真相識滅。但業相滅。若自真相識滅者。藏識則滅。大慧。藏識滅者。若不異外道斷見論議 此明真妄滅不滅所以也。上言轉識滅藏識不滅。已顯其非異非不異。猶恐大慧未達深意。故復告雲。真相不滅但業相滅。蓋真是不變之性。本離生滅。業是無明虛妄之相。故有生滅。既反妄歸真。則妄滅而真不滅也。真若有滅。何異外道斷見論議。論議即戲論。謂外道不實言教也。   大慧。彼諸外道作如是論。謂攝受境界滅。識流注亦滅。若識流注滅者。無始流注應斷。大慧。外道說流注生因非眼識色明集會而生更有異因。大慧。彼因者說言。若勝妙若士夫。若自在若時若微塵 外道之論不出斷常二見。所謂攝受境界滅。則識流注亦滅者。此計斷也。攝受境界者。謂心識所取之塵境也。內教謂流注滅者。蓋言其相滅耳。而性未嘗滅也。外道言滅是為斷滅。豈知流注識性出於無始藏識也哉。彼又言。流注生因非眼識色明四緣和合而生。以為別有異因。異因者。若勝妙即勝性。是生梵天之天主也。若士夫亦名丈夫。即十六知見之一。神我之別名也。自在謂大自在天也。及計時節微塵等。為能生者。外道所計生因皆此類也。   復次大慧。有七種性自性。所謂集性。自性性。自性相性。自性大種性。自性因性。自性緣性。自性成性自性 此七種自性名義。或約妄釋是凡非聖。恐非經意。如下文雲。此是三世如來性自性第一義心。又曰。凡夫無性自性。豈非性義是聖非凡耶。故當約聖釋。於七中前六不出因果。謂集性自性即萬善聚集因也。由集因故有性有相。性內而相外也。大種自性者。謂四大種果也。大種本通凡聖。今約聖報。所謂色常等。常謂真常。即法性五陰果。故有因有緣因親而緣疏也。因果所成者。成成自性也。即後文第一義心也。   復次大慧。有七種第一義。所謂心境界。慧境界。智境界。見境界。超二見境界。超子地境界。如來自到境界 言境界者入楞伽雲。所行即所行境界。而有通別之異。前六種通於菩薩及佛。自到境界。第七種唯屬於佛。心境界者。即心所造詣第一義處也。心能發慧。慧力既勝則成智用。智用既成則正見現前。正見現前則超斷常二見。乃至超越菩薩境界。至如來自到境界也。   大慧。此是過去未來現在。諸如來應供等正覺。性自性第一義心 此總結自性第一義。心是佛所證。   以性自性第一義心。成就如來世間出世間出世間上上法 自此以下明如來依自性第一義成就自行化他德用也。成就世間者。示同人法而化他也。出世間者通三乘也。出世間上上法者。惟佛與佛能究竟也。   聖慧眼入自共相建立。如所建立不與外道論惡見共 聖慧眼者佛知佛見也。自相者自證之法也。共相者化他之法也。由自悟入佛之知見建立種種法門。令諸眾生依法修行。亦皆悟入佛之知見。然所建立法門皆是全體起用。故不同外道戲論邪見也。   大慧。雲何外道論惡見共。所謂自境界妄想見。不覺識自心所現。分齊不通 外道修行亦發邪慧。所見境界不知惟心發現。妄自分別有無故。言妄想見也。言分齊不通者。謂所現境界之相。不能通達也。   大慧。愚癡凡夫性。無性自性第一義。作二見論 凡夫無性自性第一義者。迷而不知非實無也。以其迷故。於此性義非有非無中。起有無二見戲論也。   復次大慧。妄想三有苦滅。無知愛業緣滅。自心所現幻境隨見今當說 三有者。欲界色界無色界。言有者。生死不亡也。苦即生死苦也。無知是無明。愛是思惑。業緣是善惡業緣。此生死煩惱業緣。即苦惑業三道。皆是自心所現虛幻之境。若能了達如幻。則諸境自滅。如入楞伽雲。若了境如幻自心所現。則滅妄相三有苦及無知愛業緣。   大慧。若有沙門婆羅門。欲令無種有種因果現。及事時住。緣陰界入生住。或言生已滅 沙門此雲勤息。謂勤修眾善止息諸惡。婆羅門此雲淨行。此段言二眾起有無見過同外道。無種者計自然性也。有種者計此身從微塵生從世性生也。以此為因欲令成果。故雲因果現也。及計依事物時節而住。或緣五陰十八界十二入等所生而住。此常見也。或言生已即滅。此斷見也。   大慧。彼若相續若事若生若有若涅槃若道若業若果若諦破壞斷滅論。所以者何。以此現前不可得及見始非分故 若相續謂因果相續。若事謂事物。若生謂陰界入等生。若有謂如上諸法實。是有者。則顯涅槃等四諦之法皆無也。乃成其破壞斷滅之論。且涅槃與道。是出世間之法。若業緣若苦果。是世間之法。此雲四諦。是佛所說真俗法門。彼以為無。成斷滅論故。復徵釋其義雲以此現前四諦之法。彼皆以為實無。於我見最初起處。計有計無皆是邪見。非解脫正因之分故也。   大慧。譬如破瓶不作瓶事。亦如焦種不作牙事 設此二喻以明外道斷見。初喻無果。無果則無因也。次喻無因。無因則無果也。   如是大慧。若陰界入性。已滅今滅當滅。自心妄想見無因故。彼無次第生 若謂五陰十八界十二入已滅。則是無因。今滅則是無果。當滅則復無因。以是推之皆是自心妄想所見。彼因既無則無次第相續生矣。   大慧。若復說無種有種識三緣合生者。龜應生毛沙應出油。汝宗則壞違決定義。有種無種說有如是過。所作事業悉空無義 此重複破外道轉計也。上惟計有計無。為生法之因既被斥矣。若復計有無與識三緣和合而生者。亦無是理。故說喻以曉之。龜既不能生毛。沙既不能出油。則所計義墮。故雲汝宗則壞。以其違背大乘決定之義故也。外計以有無二見為本。故總斥雲有如是過。既無其本則所作事業因果。皆無實義也。   大慧。彼諸外道說有三緣合生者。所作方便因果自相。過去未來現在。有種無種相從本已來成事。相承覺想地轉。自見過習氣。作如是說 上止言彼說三緣為能生之因。未言其所作之事。所作者何。若方便若因果若自相通乎三世。方便者。外道教法也。因果者。依彼教所修因果也。自相者。自心所現之相也。此三世之事。自其近者言之。若探其本而有無二種之相。相承覺想地轉。所謂八萬劫前。冥初生覺覺生性性生地。次第轉生二十五諦。皆由自己邪見過患熏習餘氣。作如是說也。   如是大慧。愚癡凡夫惡見所害。邪曲迷醉無智。妄稱一切智說 愚癡凡夫亦是外道。由著惡見邪見迷無所知。自以為智立教誨人。故妄稱一切智說也。   大慧。若復諸餘沙門婆羅門。見離自性浮雲火輪揵闥婆城無生幻焰水月及夢。內外心現妄想。無始虛偽不離自心。妄想因緣滅盡。離妄想說所說觀所觀受用建立身之藏識。於識境界攝受及攝受者不相應。無所有境界離生住滅。自心起隨入分別 此明佛法正說即廣前說所現幻境也。見離自性者。謂見一切法悉離自生性執亦離他生共生無因生性執。今總略雲自性。以離性執故無生也。譬之如空中雲。如旋火輪。如尋香城。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夢所見。與幻境一也。若達此幻境本無內外。見有內外然從無始妄想虛偽所成。是不離自心。自心性離則妄想因緣滅盡。此即妄想三有苦果滅也。以及能說所說能觀所觀。至於受用建立身之藏識。一切皆離言於識境界攝受者。境界即六塵。攝受即六根。言及攝受者。即六識也。言不相應者。由了識境空寂則無待對。豈復有生住滅。然後藏識自心得起。隨入一切境界。以正智分別無不可也。   大慧彼菩薩不久當得生死涅槃平等大悲巧方便無開發方便。大慧。彼於一切眾生界。皆悉如幻。不勤因緣。遠離內外境界。心外無所見。次第隨入無相處。次第隨入從地至地三昧境界 法界平等本無生滅。迷之為生死。悟之為涅槃。迷悟雖殊理常平等。菩薩修行自淺至深。故雲不久當得生死涅槃平等。此自證也。自證既理起用化他運大悲心。施設善巧方便誘接群生。使其修無作行開發本性。言無開發方便者。即無功用行也。理雖人人本具。非此無功用行。則自行化他皆不成就。彼菩薩既詣此理。則了一切眾生皆如幻化。不勞作意。任運遠離內外境界諸相。唯一真心更無所見。是為入無相處。無相處即初住破無明顯法性處。次第入行向地。從地至地者。從一地至十地也。   解三界如幻。分別觀察當得如幻三昧度自心現無所有得住般若波羅蜜。捨離彼生所作方便。金剛喻三摩提。隨入如來身。隨入如如化。神通自在慈悲方便具足莊嚴。等入一切佛剎外道入處。離心意意識。是菩薩漸次轉身得如來身 上了眾生界如幻。則知心外無法。至此又了三界如幻。得如幻三昧。度越自心所現境界。不復有種種相。乃得安住智慧彼岸。言捨離彼生所作方便者。離於有生所作乃得無生無作之方便也。金剛喻者。言等覺菩薩用佛智斷最後微細無明能斷難斷故。以金剛至堅至利之物喻之。三摩提者。此雲等持。即金剛後心所得之定。從此定轉入佛地。如如者。本覺之理也。恆住此理起諸變化故。能神通自在慈悲方便以為莊嚴。言入一切佛剎者。是入佛界也。言外道入處者。是入魔界也。由能究竟離心意識得無分別智普現色身三昧故也。言轉身得如來者。此總結菩薩所證之果也。   大慧。是故欲得如來隨入身者。當遠離陰界入心因緣所作方便生住滅妄想虛偽。唯心直進觀察。無始虛偽過。妄想習氣因三有。思惟無所有。佛地無生。到自覺聖趣。自心自在到無開發行。如隨眾色摩尼。隨入眾生微細之心。而以化身隨心量度。諸地漸次相續建立。是故大慧。自悉檀善應當修學 言欲得如來身者。必依己證之果而修因行。應遠離五陰十八界十二入種種妄心及因緣和合所作生住滅法虛妄分別。言唯心直進觀察者。謂觀諸法唯心不涉餘途。直觀一念三道本無所有。言虛偽過者。煩惱道也。言習氣因者。業道也。言三有者。苦道也。於此思惟了無一法。則契佛地無生。到自覺聖趣境界。既得自心無入而不自在。故曰到無開發行。即無功用行也。菩薩至此位中隨機應現。如摩尼珠隨色而轉。以微細智。入眾生微細之心。隨彼心量說無量度門。令彼所度眾生亦由諸地。漸次相續建立法門。菩薩度生莫善於四種悉檀。故總結勸雲。應當修學悉檀之義已見前註。   爾時大慧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所說心意意識五法自性相。一切諸佛菩薩所行自心見等所緣境界不和合。顯示一切說成真實相。一切佛語心。為楞伽國摩羅耶山海中住處諸大菩薩。說如來所歎海浪藏識境界法身 自所說心意識。至一切佛語心。是大慧述所聞之法。乃佛菩薩之所行者。然不離眾生自心境界。言不和合者。不與根塵和合也。蓋五法三自性諸法。迷悟共由真妄同出。而有和合不和合之異。和合者妄識也。不和合者真智也。既不和合則顯一切所說皆真實相。即諸佛教心之大要也。既述已聞復起後請惟願為諸菩薩。演說如來前所稱歎之法。言海浪藏識者即第八識。此識含藏善惡諸法隨染淨緣。如海起浪。如來究竟真理法身境界也。   爾時世尊告大慧菩薩言。四因緣故眼識轉。何等為四。謂自心現攝受。不覺無始虛偽過色習氣。計著識性自性。欲見種種色相。大慧。是名四種因緣。水流處藏識轉識浪生 此答上問。首言眼等四緣。明轉識依藏識生。所謂四緣者。根緣色緣識緣欲見緣也。根緣者根即眼根。眼所對境自心發現。由不覺故妄生執取。色緣者。色塵本空。無始時來執著為色。妄想熏習使之然也。識緣者。識以分別為性。根塵相對而起計著。欲見緣者。雖三緣和合。若不起心欲見。則諸色相猶不見也。由是四緣眼識轉生。若推其本起於藏識故。曰水流處。由藏識而生轉識。如水起浪也。   大慧。如眼識一切諸根微塵毛孔俱生。隨次境界生亦復如是。譬如明鏡現眾色像。猶如猛風吹大海水 心體如海。八識如水流注。七識如暴流。六識如波浪。今依八識流動。得有眼等轉識浪生。如眼識餘五根。至於一微塵一毛孔。皆與識俱生無不覺知。隨次境界生亦如是者。言外塵境界亦與識漸次而生。萬法唯識見於是矣。然識之所生有頓有漸。如明鏡現眾色像者。喻頓生也。如猛風吹大海水者。喻漸生也。鏡之現像無有前後。風吹海水則前波起而後波隨也。   外境界風飄蕩心海識浪不斷。因所作相異不異。合業生相深入計著。不能了知色等自性故。五識身轉。大慧。即彼五識身俱。因差別分段相知。當知是意識因 心為外塵所動如風吹海。諸識浪生相續不斷。藏識為因轉生諸識。作諸業相有同不同合所作業及所生因。所以深入妄計執著。不知色等自性體空。故眼等五識次第轉生。言身者聚集為義。謂聚諸見塵。為一眼識等既生五識。則有意識與之俱緣。故曰即彼五識身俱。然彼五識因五塵差別分段之相。而生知覺。意識因者。言五識是六識之因也。   彼身轉彼不作是念。我展轉相因。自心現妄想計著轉。而彼各各壞相俱轉。分別境界分段差別。謂彼轉 彼身轉者。謂彼五識轉生六識。而識亦不自謂展轉相因而生。皆由自心所現妄計前境。境有生滅轉亦隨之。或以彼境有變壞之相。識亦俱轉。又以彼識分別諸境而識轉。故曰謂彼轉也。   如修行者入禪三昧。微細習氣轉。而不覺知而作是念。識滅然後入禪正受。實不識滅而入正受。以習氣種子不滅故不滅。以境界轉攝受不具故滅 此既二乘入滅盡定。以例微細藏識不滅之義。蓋二乘之人。入此定不能知是識轉。自謂我因滅諸識而入正受。而實未嘗滅也。不滅者。以識之習氣種子依藏識故也。彼滅盡定。但伏六識不取塵境以為滅耳。攝受不具者。即不取塵境也。   大慧。如是微細藏識究竟邊際。除諸如來及住地菩薩。諸聲聞緣覺外道。修行所得三昧智慧之力。一切不能測量決了 此言藏識微細行相唯有諸佛及登地菩薩能知究竟邊際。一切二乘外道所得三昧之力。皆不能知。   餘地相。智慧巧便分別決斷句義。最勝無邊善根成熟。離自心現妄想虛偽宴坐山林。下中上修。能見自心妄想流注。無量剎土諸佛灌頂。得自在力神通三昧諸善知識。佛子眷屬彼心意意識自心所現自性境界。虛妄之想生死有海業愛無知。如是等因悉已超度。是故大慧。諸修行者。應當親近最勝知識 餘地相者。蓋言修習如實行者。以智慧力善巧方便分別諸地相也。決斷句義者。即善達諸句義也。善根成熟者。謂於無邊佛所。廣集善根而最勝也。離自心現妄想虛偽者。謂不妄分別。自心所現能知之耳。山林乃修行之處。下中上修根器不等。悉皆能見自心妄想流注。所以無量剎土諸佛為之灌頂。乃得自在神通三昧。眾所知識。是諸菩薩眷屬。心意意識所行境界無不知之。則能超越業愛無明生死大海故誡修者。應當親近如實修學。此段經文詞義隱晦。舊註多有不同。今依唐譯顯白處。釋之。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譬如巨海浪  斯由猛風起  洪波鼓冥壑  無有斷絕時  藏識海常住  境界風所動  種種諸識浪  騰躍而轉生  青赤種種色  珂乳及石蜜  淡味生華果   初八句頌上猶如猛風吹大海水也。青赤色等。此該六塵追頌上外境界風飄蕩心海也。青赤是色能起眼識。珂珮是聲能起耳識。檀乳是香能起鼻識。木羅石蜜是觸能起身識。甘淡是味能起舌識。現在之華未來之果。種種法塵能起意識。是為境界風起心海識浪也。  日月與光明  非異非不異  海水起海浪  七識亦如是  心俱和合生   此二喻。政謂八識心與六識和合俱生非異非不異。而雲七識者。以意根意識兼五識身而言。非謂第七識。日月海水喻本。光明波浪喻末也。  譬如海水變  種種波浪轉  七識亦如是  心俱和合生  謂彼藏識處  種種諸識轉  謂以彼意識  思惟諸相義  不壞相有八  無相亦無相  譬如海波浪  是則無差別  諸識心如是  異亦不可得   此依上海浪之喻復開為二義。初喻言異據入楞伽。多此七識亦如是心俱和合生二句。蓋此本喻八識轉生諸識如海水變起諸波浪。言以彼意識思惟諸相者。以意識思惟六塵等相故曰異也。次喻言不異。偈雲不壞相有八者。謂八識無壞相也。無相亦無相者。謂八識本無相可見。諸識同依藏識。亦無相可見。如海浪雖異同一濕性則無差別。諸識唯心亦不可得故曰異亦等也。  心名採集業  意名廣採集  諸識識所識  現等境說五   釋論雲。心意識三一法異名。對數名心能生為意分別為識。又雲。前起為心次起為意後了別為識。言心名採集業者。根塵相對一念心起。而生取著成善惡業。意名廣採集者由前心轉入意根。起貪瞋癡廣造諸業。諸識識所識者。謂第六識分別前之五識所受五塵。故雲。現等境說五。五即五識也。   爾時大慧菩薩以偈問曰。  青赤諸色像  眾生發諸識  如浪種種法  雲何惟願說   上雲青赤等塵。發生五識如海波浪皆非一異。又雲。心能積集業等。故致斯問。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青赤諸雜色  波浪悉無有  採集業說心  開悟諸凡夫   上二句頌法喻皆空。下頌心意採集成業。要令凡夫知造業之由而悟本性也。  彼業悉無有  自心所攝離  所攝無所攝  與彼波浪同   此頌明所造之業及能造之心悉皆空寂亦同波浪。攝即取也。  受用建立身  是眾生現識  於彼現諸業  譬如水波浪   此頌明眾生依正二報及所作業。皆自心妄現如水起波。然達妄即真如波即是水。同一濕性焉有差別之相。   爾時大慧菩薩復說偈言。  大海波浪性  鼓躍可分別  藏與業如是  何故不覺知   此問言法喻是同。何故眾生有知不知。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凡夫無智慧  藏識知巨海  業相猶波浪  位彼譬類通   凡夫無智不能覺知。藏識如海而常住。業相似浪而轉生。舉喻引類令彼通解。   爾時大慧菩薩復說偈言。  日出光等照  下中上眾生  如來照世間  為愚說真實  已分部諸法  何故不說實   此之問意。正由請說法身境界。當為說實。而如來但說藏識如海等諸部法相。是故設喻以問。既分諸部。何不說實也。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若說真實者  彼心無真實  譬如海波浪  鏡中像及夢  一切俱時現  心境界亦然   如來之意正欲說實。而未說者機未熟耳。故雲彼心無真實。由無真實故。如來說藏識轉生諸識。如海起浪及鏡中之像夢中之事。雖一時俱現皆非真實故。曰心境界亦然也。  境界不具故  次第業轉生  識者識所識  意者意謂然  五則以顯現  無有定次第   此明外塵境界非心本具但隨業轉生。六識分別五識所取外塵故。雲識所識也。意根對法塵。而起意識亦復然矣。五識隨五塵而顯現。豈定有次第而生耶。  譬如工畫師  及與畫弟子  布彩圖眾形  我說亦如是  彩色本無文  非筆亦非素  為悅眾生故  綺錯繪眾像   此喻正顯言說文字無實之義。如來隨機說法。如畫師之隨形圖像。然圖像雖由彩色筆素而成。其實則非彩色筆素。但為取悅眾情假之以繪諸像也。  言說別施行  真實離名字  分別應初業  修行示真實  真實自悟處  覺想所覺離  此為佛子說   言說別施行等者。謂對機施設言教。非實在於言教。以其真實本離名字。所以分別者為應初業。初業謂初發心人也。若有真實心者。則示真實之法。令其修行及其悟真實之處。則能覺所覺俱遣況言說乎。  愚者廣分別  種種皆如幻  雖現無真實  如是種種說  隨事別施設  所說非所應  於彼為非說   此再釋應初業句。雖為愚者廣以言教種種分別。其實非真亦猶幻師現出諸相皆非真實。故種種言說隨機方便施設耳。言所說非所應者。謂小乘之人。為說真實之法則非所宜。彼翻以為非說。所謂說法不投機。翻成大妄語是也。  彼彼諸病人  良醫隨處方  如來為眾生  隨心應量說  妄想非境界  聲聞亦非分  哀憫者所說  自覺之境界   良醫隨病授藥不同。以況如來應量說法有異。然如來所說自覺真實境界。非外道小乘境界也。妄想即外道。入楞伽雲。外道非境界。聲聞亦復然。◎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註解卷第一(上)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註解卷第一(下)   宋求那跋多羅奉 詔譯   大明天界善世禪寺住持(臣)僧(宗泐)演福講寺住持(臣)僧(如□)奉 詔同註   ◎復次大慧。若菩薩摩訶薩。欲知自心現量攝受及攝受者妄想境界。當離群聚習俗睡眠。初中後夜常自覺悟修行方便。當離惡見經論言說及諸聲聞緣覺乘相。當通達自心現妄想之相前 明真實固非外道小乘境界。然而心之本具法門。若能修習何憂不就。故茲結勸。現量塵境無不出於自心。迷而不覺妄想取著。言攝受者能取也。及攝受者所取也。欲了虛妄而顯真實。當獨處遠俗離諸昏散於初中後夜覺悟。所謂修行方便法門。然惡見經論是外道之本。小乘空相是聲聞緣覺之病。若解遠離則能通達自心所現妄想之相。而造夫真實之境矣。   復次大慧。菩薩摩訶薩。建立智慧相住已。於上聖智三相。當勤修學。何等為聖智三相當勤修學。所謂無所有相。一切諸佛自願處相自覺聖智究竟之相。修行得此已。能捨跛驢心智慧相。得最勝子第八之地。則於彼上三相修生。大慧。無所有相者。謂聲聞緣覺及外道相。彼修習生。大慧。自願處相者。謂諸先佛自願處修生。大慧。自覺聖智究竟相者。一切法相無所計著。得如幻三昧身。諸佛地處進趣行生。大慧。是名聖智三相。若成就此聖智三相者。能到自覺聖智究竟境界。是故大慧聖智三相。當勤修學 上言法身境界是如來究竟之地。修行之人欲到此地非智莫進。是故建立智慧之相。為修學者之所依住。若不進功何由成就。故誡勸雲。於上聖智三相當勤修學。又恐大慧未達三相。復徵而釋之。然此三相二乘所不能行。故喻如跛驢。最勝子者。即第八地菩薩。不共二乘故雲能捨。良以此經雖是大乘。亦兼通教也。言修生者。謂修行而生聖智也。無所有相者。無二乘外道之相也。自願處相者。諸佛從本立願修行也。聖智究竟相者。自證中道智相也。中道離空有二邊之相。故雲無所計著也。三昧身即報身也。諸地處等者。謂化身遍諸佛剎。示進修趣果故雲行生。結勸同行者可知。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知大菩薩眾心之所念名聖智事分別自性經。承一切佛威神之力。而白佛言。世尊。惟願為說聖智事分別自性經百八句分別所依 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皆是此經所說聖智之事。諸菩薩已聞說八識竟。念欲聞三自性法。是故大慧為再請。但言自性經者。舉總而攝別。言百八句分別所依者。謂百八句以分別自性。為所依也。   如來應供等正覺。依此分別說菩薩摩訶薩入自相共相妄想自性。以分別說妄想自性故。則能善知。周遍觀察人法無我。淨除妄想照明諸地。超越一切聲聞緣覺及諸外道諸禪定樂。觀察如來不可思議所行境界。畢定捨離五法自性諸佛如來法身智慧善自莊嚴。起幻境界。昇一切佛剎兜率天宮乃至色究竟天宮。逮得如來常住法身 如來閔諸菩薩於生法自共相執。為說妄計自性差別義門。知是義已周遍觀察。則離人法二我之執。執既離已乃入諸地。所以度越凡小禪定。優入如來不思議境。其五法三自性之妄執。不離而離也。法身智慧莊嚴者。自行之果圓也。起幻境界者。現土化他也。至於一切佛剎天宮。凡有眾生可受化者。無不於中示現受生成等正覺。兜率陀者此雲知足。謂於五欲知止足也。   佛告大慧。有一種外道。作無所有妄想計著。覺知因盡兔無角想。如兔無角一切法亦復如是。大慧。復有餘外道。見種求那極微陀羅驃形處橫法各各差別。見已計著無兔角橫法。作牛有角想 外道之見無出二種。一者計無。見一切法隨因而盡更無有因如兔無角。諸法亦爾。此斷見也。二者計有。見大種依微塵而生。大種者四大種也。求那翻依。陀羅驃翻塵。於塵等諸物形量處。橫計差別作牛有角想。此常見也。   大慧。彼墮二見不解心量。自心境界妄想增長。身受用見立妄想根量。大慧。一切法性亦復如是。離有無不應作想。大慧。若復離有無。而作兔無角想。是名邪想。彼應待觀故兔無角。不應作想。乃至微塵分別自性。悉不可得。大慧。聖境界離。不應作牛有角想 彼外道之起有無二見。因不了諸法唯心。但於自心境界增長妄想分別。至於世間資身之具。無非妄想心量。根猶心也。若能達此心量所現境界皆是虛妄。其有無二見則可泯矣。復告大慧。非但心法本空。一切諸法之性。亦本離有無之相。不應妄計。又復若謂有無俱離。作兔無角想。亦是邪計。言待觀者。待謂待對。謂牛角之有觀兔角之無。亦非真空。故雲不應作想。至於微塵自性求其體相皆不可得。良以聖智境界。本離彼見。是故於此不應分別也。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得無妄想者。見不生相已。隨彼思量觀察不生妄想言無耶 既斥外道有無皆非正因故。又問雲。今正教得無妄想者。唯見不生相而已。與彼外道觀察不生妄想言無者何異耶。   佛告大慧。非觀察不生妄想言無。所以者何。妄想者。因彼生故。依彼角生妄想。以依角生妄想。是故言依因故。離異不異故。非觀察不生妄想言無角 答先正揀非。言非觀察等者。蓋了妄想無自性為無。不同彼分別對有言無。蓋彼以分別妄想為生法之因。如因角有無而起分別故。雲以依角生妄想。言離異不異者。異謂依角而起有無分別。不異謂角無分別。離此見故。故雲非觀察不生妄想言無角也。   大慧。若復妄想異角者。則不應角生。若不異者。則因彼故。乃至微塵分析推求悉不可得。不異角故彼亦非性。二俱無性者。何法何故而言無耶。大慧。若無故無角。觀有故言兔無角者。不應作想。大慧。不正因故。而說有無。二俱不成 此復妄想異角等者。再釋上義。若謂分別與角異者。則角非所依之因。若不異者。因彼而起分別。若分析至於微塵。悉不可得者。則有角無角二見俱泯故。曰不異角故。彼亦非性。非性者非實性也。若有無二法俱無性者。指何法而言無耶。言無故無角者。謂異於有角。而言無角者。決無是理。故雲不應作想。言不正因者。謂不得正因論有無者。皆無實義故雲二俱不成也。   大慧。復有餘外道見。計著色空事形處橫法。不能善知虛空分齊。言色離虛空。起分齊見妄想 重舉外計色空之義。以辯其非因。如入楞伽雲。復有外道見色形狀虛空分齊而生執著。言色異虛空。起於分別。   大慧。虛空是色隨入色種。大慧。色是虛空持所持處所建立。性色空事分別當知。大慧。四大種生時自相各別。亦不住虛空。非彼無虛空 上言不善分別色空。此言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持所持處者。謂色為虛空所持。於所持處建立諸色則空外無色互為能所。雲何而言離虛空起分齊見也。言性色空事者。謂性色性空之事。當如是分別也。入楞伽雲。色空分齊應如是知。四大種者。地水火風也。此四大生時。堅濕煖動自相各別。雖不住於虛空。未嘗離於虛空。故雲非彼無虛空也。   如是大慧。觀牛有角故。兔無角。大慧。又牛角者。析為微塵。又分別微塵剎那不住。彼何所觀故而言無耶。若言觀餘物者。彼法亦然 觀牛有角等者。是對牛角之有。言兔角之無也。此牛角析為微塵。又分分析之至於鄰虛。如是則覺無覺相。求剎那住相亦不可得。剎那者微細念也。彼外道計無者。對牛角之有而言。牛角求之既無微塵可得。不知對何物而言無耶。入楞伽雲。若待餘物彼亦如是待即對也。   爾時世尊告大慧菩薩摩訶薩言。當離兔角牛角虛空形色異見妄想。汝等諸菩薩摩訶薩當思惟自心現妄想隨入為一切剎土最勝子以自心現方便而教授之 此結勸離二種見。又曰。當思惟自心現妄想。欲知妄想有無之實。但當返觀自心是果有耶果無耶。亦有亦無非有非無思之自得。亦當以此教導於他。故曰隨入一切剎土。最勝子猶佛子也。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色等及心無  色等長養心  身受用安立  識藏現眾生  心意及與識  自性法有五  無我二種淨  廣說者所說  長短有無等  展轉互相生  以無故成有  以有故成無  微塵分別事  不起色妄想  心量安立處  惡見所不樂  覺想非境界  聲聞亦復然  救世之所說  自覺之境界   色等及心無者。頌上妄想自性不出色等外塵及內識。心以理言之本無所有。此一無字斷妄利刀莫過乎此。承當得去何想不除。但凡夫不了而起妄想。反取以長養自心。故身受用等物由之建立。自本而言藏識所現。故心意識次第而生。自性法有五者。約三自性。立名相等五法及二無我也。廣說等者。頌上有無妄想及觀待等皆非正因也。微塵分別事不起色等。頌上析角無角邪計妄想也。心量安立處者。頌上思惟自心離有無計。即第一義安立之處。非外道小乘惡見覺想所樂境界。乃佛所說自覺境界也。   爾時大慧菩薩為淨除自心現流故。復請如來白佛言。世尊。雲何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為頓為漸耶 自心現流者。謂八識自心現行流注煩惱。亦謂之自心現過患習氣。大慧。為此請淨除之法。為頓耶為漸耶。   佛告大慧。漸淨非頓。如庵羅果漸熟非頓。如來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亦復如是。漸淨非頓。譬如陶家造作諸器漸成非頓。如來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亦復如是。漸淨非頓。譬如大地漸生萬物非頓生也。如來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亦復如是。漸淨非頓。譬如人學音樂書畫種種伎術漸成非頓。如來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亦復如是。漸成非頓。譬如明鏡頓現一切無相色像。如來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亦復如是。頓現無相無有所有清淨境界。如日月輪頓照顯示一切色像。如來為離自心現習氣過患。眾生亦復如是。頓為顯示不思議智最勝境界。譬如藏識頓分別知自心現及身安立受用境界。彼諸依佛亦復如是。頓熟眾生所處境界。以修行者安處於彼色究竟天。譬如法佛所作依佛光明照耀。自覺聖趣亦復如是。彼於法相。有性無性惡見妄想照令除滅 此段示漸頓淨相。佛告大慧下示漸淨相。文凡四喻。有法有喻有合文皆可見。譬如明鏡下示頓淨相。亦有四喻。初無相色像者。為即明之像。像體本空。以喻法中無相境界本無所有。故雲無有所有藏識喻雲。頓分別知者。非藏識分別。乃分別藏識所現境界。如鏡現像。此喻依佛頓熟大根眾生所居之境。言依佛者報身佛也。以報身依法身故。言譬如法佛所作依佛者。入楞伽雲。譬如法佛頓現報佛及以化佛是也。自覺聖趣者。即自證聖境。彼外道有無性執惡見。照了令滅也。   大慧。法依佛說一切法入自相共相自心現習氣因相續妄想自性計著因種種不實如幻。種種計著不可得 法依佛者。法即法身體也。依佛即報佛用也。謂全體起用說一切法。法即大乘法也。入自相共相等者。言眾生迷於本性入於自相共相之執。是自心所現煩惱。名習氣因。由煩惱相續妄計造諸結業。名計著因。由煩惱結業。受諸虛妄生死。故雲不實如幻。此之三道該乎九界。故雲種種計著。然此三道本是三德。眾生迷之流轉三道。佛說此法令其了達自性本空。即妄成真真妄俱泯。故曰不可得也。   復次大慧。計著緣起自性。生妄想自性相。大慧。如工幻師依草木瓦石作種種幻起一切眾生若干形色起種種妄想。彼諸妄想亦無真實 此言自共相等諸法不出二種自性。由緣起自性。而生妄想自性之相。故復以喻顯之。依草木等作種種幻。此喻緣起自性也。若於形色等者。謂妄想自性也。彼諸妄想如幻師作諸幻相。故雲亦無真實也。   如是大慧。依緣起自性。起妄想自性。種種妄想心種種相。行事妄想相。計著習氣妄想。是為妄想自性相生。大慧。是名依佛說法 上以幻法喻諸妄想。此合前喻。言種種妄想心等者。因有心則有想。有想則有行。有行則有事無非妄想。即前三道之相。但開合異耳。入楞伽雲。由取著境界習氣力故。於緣起性中。有妄計性種種相現。是名妄計性生。文顯故引註於此。是名依佛說法結也。   大慧。法佛者。離心自性相。自覺聖所緣境界建立施作 法佛修德法身也。言離心自性相者。離妄念也。且法身究竟何所不離。而特言心者。以心為萬法之本。心若不亡則一切法生。今言離相則諸法寂滅。寂滅相者。法身之謂也。既言離相則法身名相何自而立故曰。自覺聖所緣境界建立施作。所謂強指法性為法身。斯乃無名之名。非相之相也。   大慧。化佛者。說施界忍精進禪定及心智。慧離陰界入解脫識相分別。觀察建立超外道見無色見 化佛者即應身佛也。說三乘法度諸眾生所說六度者。菩薩法也。離五陰十八界十二入。及解脫識相分別者。二乘法也。觀察建立。即後文二種覺義乃菩薩自行化他法也。超外道見者。離斷常二見也。無色見者。計無色定為涅槃定。即受想心滅也。   大慧。又法佛者離攀緣。攀緣離一切所作根量相滅。非諸凡夫聲聞緣覺外道計著我相所著境界。自覺聖究竟差別相建立。是故大慧。自覺聖究竟差別相。當勤修學。自心現見應當除滅 又法佛者重示所離。前言離心自體離也。今復示離所離之境離也。離攀緣則異於凡夫。離攀緣離則異於二乘。蓋二乘雖離前塵。又著於空。佛則不然也。一切所作根量相滅者。異於外道也。故曰非諸凡夫乃至所著境界。所離既極則惟自覺聖境界而已。而言究竟差別相者。究竟乃極於果位。差別乃以無為法而有差別。無差之差也。結勸有二。勸修學結當文。次除滅結上自心現流也。   復次大慧。有二種聲聞乘通分別相。謂得自覺聖差別相。及性妄想自性計著相。雲何得自覺聖差別相聲聞。謂無常苦空無我境界。真諦離欲寂滅。息陰界入自共相。外不壞相如實知。心得寂止。心寂止已禪定解脫三昧道果正受解脫。不離習氣不思議變易死。得自覺聖樂住聲聞。是名得自覺聖差別相聲聞 上勉菩薩修自覺聖。智既有大小不同故。出聲聞所證之相。有二種異。自覺聖差別相者。所證之理也。性妄想自性計著相者。執教起見也。雖同是聲聞。得失永異。無常苦空無我者。聲聞所修析空之觀也。境界者。所空之境也。真諦者真理也。離欲寂滅者。離三界愛慾入無餘涅槃也。息滅五陰十八界十二入自相共相自共相。即總別相也。外不壞相如實知者。謂聲聞不能如實了知生死相即涅槃相。故以為外也。以必得寂滅而後心止。心既止寂故。得禪定乃至正受解脫。不離習氣等者。所破煩惱有正有習。但能斷正離分段生死。未能斷習。猶有變易生死。分段者。三界內支形分段生死也。變易者。方便土因移果易生死也。言不思議者。此變易生死非凡夫所能思議也。樂住者。謂聲聞樂住於真空涅槃也。   大慧。得自覺聖差別樂住。菩薩摩訶薩。非滅門樂正受樂。顧憫眾生及本願不作證。大慧。是名聲聞得自覺聖差別相樂。菩薩摩訶薩。於彼得自覺聖差別相樂。不應修學 此言菩薩亦證真諦而不住著。言非滅門者。不同小乘住寂滅門趣正受樂。言顧憫眾生等者。謂菩薩以悲願度生。不取著涅槃也。此重結指是聲聞所得三昧之樂。然菩薩於此三昧不應修學。   大慧。雲何心妄想自性計著相聲聞。所謂大種青黃赤白堅濕煖動。非作生自相共相。先勝善說見已。於彼起自性妄想。菩薩摩訶薩。於彼應知應捨。隨入法無我相。滅人無我相見。漸次諸地相續建立。是名諸聲聞性妄想自性計著相 此段徵釋著相聲。聞初釋性。妄想謂四大種色。各有自然之性。如地以堅為性。水以濕為性。火以煖為性。風以動為性。言非作生者。非造作而生也。仍於陰界入自共相而生執著。先勝是佛。謂佛善巧宣說。言執教聲聞不能了達自性本空見彼境界諸相起自性妄想。為菩薩者。當知是過而捨離之。隨入法無我相等。入楞伽雲。離人無我見。入法無我相。漸入諸地。是名下結。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世尊所說常不思議。自覺聖趣境界。及第一義境界。世尊非諸外道所說常不思議因緣耶 如來所談常不思議。與外道所說名同。恐學者濫真墮妄故舉以為問。名同義異具見下文。所言常與不思議。無出二種境界。常即自覺聖趣。不思議即第一義。自覺常智也。聖趣常境也。由常智而契常境故。名為常第一義體絕言思故。雲不思議也。豈外道邪見所可同也。   佛告大慧。非諸外道因緣得常不思議。所以者何。諸外道常不思議。不因自相成。若常不思議。不因自相成者。何因顯現常不思議。復次大慧。不思議若因自相成者。彼則應常。由作者因相故。常不思議不成 答言非諸外道因緣等者。蓋外道修證非正因緣。因非正因果非正果。故徵釋而斥之。不因自相成者。謂非自覺相所成。則常不思議境界之果亦不成也。彼因若從自覺相成。則因常而果亦常也。言由作因相等者。由所作之因是邪計故。所以常不思議不成果也。   大慧。我第一義常不思議。第一義因相成。離性非性得自覺相故有相。第一義智因故有因。離性非性故。譬如無作虛空涅槃滅盡故常。如是大慧。不同外道常不思議論。如是大慧。此常不思議。諸如來自覺聖智所得如是故。常不思議自覺聖智所得。應當修學 此對外道之非。而顯正教之是。言第一義因相成等者。此第一義。即是中道實相。以是為因即是常因。以是為相即是常相。遠離有無之過。言離性則非有。離非性則非無。非有非無正顯中道。中道絕待故常。常故妙。妙故不可思議。此所以為如是究竟常不思議異彼外道無自相因。故復言有因有相。言譬如無作虛空等者。虛空以無為故常。涅槃以滅盡故常。此常不思議。則與外道諍論自不侔矣。言諸如來等者。佛言。非但我法如是。諸佛所證常不思議。無不然也。故誡菩薩應當修學。   復次大慧。外道常不思議無常性。異相因故。非自作因相力故常。復次大慧。諸外道常不思議。於所作性非性無常。見已思量計常 此斥外道無常性所以。難其無果。以其因非正因故。復對因反覆斥之。言異相因者。非我自因之相也。彼言常者。非自作正因實相之力所成之常。乃非常計常之常。豈顯常性之果哉。又復外道所計常不思議。乃言。世間所作之法有已還無。悉是無常性非性即有無也。作是見已妄計神我。以為常不思議。故雲思量計常。   大慧。我亦以如是因緣所作者性非性無常見已。自覺聖境界說彼常無因。大慧。若復諸外道因相。成常不思議。因自相性非性。同於兔角。此常不思議。但言說妄想。諸外道輩有如是過。所以者何。謂但言說妄想同於兔兔角。自因相非分 又曰我亦如是因緣者。謂如來亦見彼性無常。而修於常顯自覺聖境界。而後乃知彼無常性故。說彼常無因。又若以外道邪因邪相。成常不思議者。然彼因自相性。但有言說而無實義。故雲同於兔角。諸外道輩下結過。其略有四。言說妄想一也。自因相非分二也。非自覺得相三也。思量計常四也。故雲有如是過也。   大慧。我常不思議因。自覺得相故。離所作性非性故常。非外性非性無常思量計常。大慧。若復外性非性無常思量計常不思議常。而彼不知常不思議自因之相。去得自覺聖智境界相遠。彼不應說 我常不思議等者。佛謂我之所得不思議。以自證為因相。不同外道有已還無為無常以神我思量計常。若復外性等者。復斥外計亦有四義。初斥思量計常。二名不知常不思議自因之相。三斥去佛所得相遠。四彼不應說者。斥其但有言說也。   復次大慧。諸聲聞畏生死妄想苦。而求涅槃。不知生死涅槃差別一切性妄想非性。未來諸根境界休息作涅槃想。非自覺聖智趣藏識轉。是故凡愚說有三乘。說心量趣無所有。是故大慧。彼不知過去未來現在諸如來自心現境界。計著外心現境界。生死輪常轉 小乘畏懼生死忻求涅槃。不知生死涅槃差別之相皆是妄想無有實性。此小乘智眼。見未來根塵息滅。認為涅槃。豈真所謂自覺聖智所趣之境。亦非藏識所轉之涅槃也。言凡愚說有三乘者。謂生死即涅槃。大乘之法非彼所知。為說小乘真空涅槃。心量無所有即真空也。而又不知三世諸佛涅槃妙心自心發現非別有也。妄計心外有法。起惑造業輪轉生死也。   復次大慧。一切法不生。是過去未來現在諸如來所說。所以者何。謂自心現性非性。離有非有生故。大慧。一切性不生。一切法如兔馬等角。是愚癡凡夫不覺妄想。自性妄想故。大慧。一切法不生。自覺聖智趣境界者。一切性自性相不生。非彼愚夫妄想二境界。自性身財建立趣自性相。大慧藏識攝所攝相轉。愚夫墮生住滅二見希望一切性生。有非有妄想生。非聖賢也。大慧。於彼應當修學 諸佛分上覓無生尚叵得。況一切法乎。良由眾生無始著於諸法。是故諸佛破其昔計故言不生。以一切法唯自心現性無實性。豈但離乎有生。亦離無生。涅槃經。所謂不生不生是也。一切性不生等者。復約迷悟以示得失。謂不能了生即無生。但言一切性不生。計著一切法如兔馬之無角。此愚夫不覺妄想。是自性之妄想故也。非今所謂不生。若言一切法不生。是佛自覺聖智趣境界者。則一切法性相俱不生此真無生。非彼愚夫妄想分別有無二境也。言自性身財等者。如入楞伽雲。身及資生器世間等。一切皆是藏識影像。所取能取二種相現。愚夫不了墮生住滅有無二見。取著一切性生。不出有無妄想。實非聖賢所得無生。言於彼者。於諸佛所說無生。應當修學也。   復次大慧。有五無間種性。雲何為五。謂聲聞乘無間種性。緣覺乘無間種性。如來乘無間種性。不定種性各別種性 論其種性本無差別。無始熏習或內或外或大或小或定或不定。此經所以明。夫種性有五言無間者。謂其種性純一無間雜也。   雲何知聲聞乘無間種性。若聞說得陰界入自共相斷知時。舉身毛孔熙怡欣悅。及樂修相智。不修緣起發悟之相。是名聲聞乘無間種性。聲聞無間見第八地。起煩惱斷習煩惱不斷。不度不思議變易死。度分段死正師子吼。我生已盡梵行已立不受後有。如實知修習人無我。乃至得般涅槃覺 聲聞厭苦心切急於取證。故聞說四諦知苦斷集慕滅修道之時。則身心悅豫。陰界入自共相。雖開合不同。即是苦諦。相智者。四諦之總相智也。聲聞根鈍樂修此智。不修緣起發悟之相者。緣即十二因緣。乃緣覺所修而發悟者。而聲聞不樂修也。聲聞以無間三昧。見第八辟支佛地。斷現行見思煩惱。未斷無明別惑。言習煩惱者。即無明也。以故未能超越變易生死。但能超越分段生死苦海耳。師子吼即無畏說也。謂至八地說言。我生已盡斷苦集也。梵行已立不受後有。修道證滅也。皆實不虛故。雲如實知也。修習人無我乃至得涅槃覺。謂空人執而得涅槃證真空也。   大慧。各別無間者。我人眾生壽命長養士夫。彼諸眾生作如是覺求般涅槃。復由異外道說。悉由作者見一切性已。言此是般涅槃。作如是覺。法無我見非分。彼無解脫。大慧。此諸聲聞乘無間外道種性。不出出覺。為轉彼惡見故。應當修學 各別無間者。此言著相聲聞不異外道而言無間。於我人知見等各各差別之法。計為涅槃。而不知此是生死根本。反以為覺而取證也。復有一種計一切法悉由造作而有。非因計因。見一切性是為涅槃。如聲聞之樂滅修道。然於法無我解脫。實非其分。名為佛子。實是外道。故雲無間外道。雖欲出離三界。而不能出故。雲不出出覺。亦勸令學者當轉彼惡見。而趣如來種性也。   大慧。緣覺乘無間種性者。若聞說各別緣無間。舉身毛豎悲泣流淚。不相近緣所有不著。種種自身種種神通。若離若合種種變化。聞說是時其心隨入。若知彼緣覺乘無間種性已。隨順為說緣覺之乘。是名緣覺乘無間種性相 緣覺者從佛稟教。觀十二因緣。覺真諦理名為緣覺。亦名獨覺者。出無佛世睹緣自悟也。各別緣無間者。聞說十二因緣因果循環。而悟無生適其所願。悲感交集至於流淚。言不相近等者。謂樂獨善寂修遠離行。凡所有相皆不能著。或時為說身通變化。或離一身為多。或合多身為一。聞如是說心有所入。菩薩知彼緣覺種性。當為說此緣覺乘法也。   大慧。彼如來乘無間種性有四種。謂自性法無間種性。離自性法無間種性。得自覺聖無間種性。外剎殊勝無間種性。大慧。若聞此四事一一說時。及說自心現身財建立不思議境界時。心不驚怖者。是名如來乘無間種性相 如來種性無間者。謂其性圓融無礙也。言四種者。一自性法即如來藏。自性清淨心也。二離自性法。謂此性離性執也。三得自覺聖。即如來究竟覺智也。四外剎殊勝。謂如來悲願嚴土攝生。種種殊勝也。入楞伽雲。所證法有三種者。合自性法離自性法為一。此三種即法報應三身也。及說自心現身財等者。入楞伽雲。聞自心所現身財建立阿賴耶識不思議境。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此是如來乘性。   大慧。不定種性者。謂說彼三種時。隨說而入隨彼而成。大慧。此是初治地者。謂種性建立。為超入無所有地故。作是建立。彼自覺藏者。自煩惱習淨見法無我。得三昧樂住聲聞。當得如來最勝之身 不定種性者。聞說聲聞緣覺如來三種法時。隨生信解而順修學從小入大。其性可移故言不定。初治地者即乾慧地人。為其說不定種生。令彼超入無所有地。此地即第七已辦地。作是建立者。作是說也。彼自覺藏等者。入楞伽雲。彼住三昧樂聲聞。若能證知自所依識。見法無我淨煩惱習。畢竟當得如來之身。自所依識即自覺藏第八識也。煩惱習即無明也。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須陀槃那果  往來及不還  逮得阿羅漢  是等心惑亂   須陀槃那者。即須陀洹。此雲預流。能斷三界見惑。預入聖人之流。此初果也。往來者。梵語斯陀含。能斷欲界前六品思惑。後三品未斷。於人天中更一往來。此二果也。不還者。梵語阿那含。斷欲界思盡。更不來欲界受生。此三果也。阿羅漢四果也。是四果人雖斷見思取證小果。而未能斷塵沙無明二惑。是為惑亂也。  三乘與一乘  非乘我所說  愚夫少智慧  諸聖遠離寂   三乘者。聲聞緣覺不定三種性也。一乘如來種性也。非乘各別種性也。如來之意但說一乘。為機器不齊故。說三乘非乘引權歸實。諸聖遠離寂。即樂入寂滅。四果聖人也。  第一義法門  遠離於二教  住於無所有  何建立三乘   第一義門是為寂理。豈有權實之殊。如來住此寂理一法不立。況三乘乎。  諸禪無量等  無色三摩提  受想悉寂滅  亦無有心量   諸禪者。四禪也。無量者。四無量心也。無色者。四無色定也。三摩提者。謂等持即三昧也。受想寂滅者。小乘滅盡定也。此等諸法心量都盡也。   大慧。彼一闡提非一闡提。世間解脫誰轉。大慧。一闡提有二種。一者捨一切善根。及於無始眾生發願。雲何捨一切善根。謂謗菩薩藏及作惡言。此非隨順修多羅毘尼解脫之說。捨一切善根故不般涅槃 一闡提是梵語此翻信不具。亦云極惡。非一闡提者。非定是極惡若定是極惡。則永無轉惡為善得解脫時也。然闡提現行雖惡性不斷善。若能照性亦得成佛。故又告雲。闡提有二種。捨一切善根者。此真極惡人也。及於無始眾生發願者。此菩薩闡提也。雲何捨一切等者。徵釋極惡之義也。謗菩薩藏及作惡言。此乃人法俱謗。安肯隨順經律解脫之法而入涅槃。所謂闡提斷修善盡者是也。   二者菩薩本自願方便故。非不般涅槃。一切眾生而般涅槃。大慧。彼般涅槃。是名不般涅槃法相。此亦到一闡提趣 此言大乘菩薩以本願方便欲令一切眾生悉入涅槃而後涅槃。言不般涅槃法相者。菩薩了生死即是涅槃。涅槃本具非別有涅槃可入。所謂清淨行者不入涅槃者是也。言亦到一闡提趣者。蓋菩薩了惡即善。無善可修。趣同闡提捨一切善及不入涅槃故也。   大慧白佛言。世尊。此中雲何畢竟不般涅槃。佛告大慧。菩薩一闡提者。知一切善法本來般涅槃已。畢竟不般涅槃。而非捨一切善根一闡提也。大慧。捨一切善根一闡提者。復以如來神力故。或時善根生。所以者何。謂如來不捨一切眾生故。以是故。菩薩一闡提不般涅槃 此徵釋菩薩闡提不般涅槃之所以。言本來般涅槃等者。經雲。一切眾生即涅槃相。不可覆滅。然菩薩非終不般涅槃。蓋了修即性離涅槃相也。或時善根生等文顯可見。   復次大慧。菩薩摩訶薩當善三自性。雲何三自性。謂妄想自性。緣起自性。成自性 分別自性乃此經之要領。前已略明。今復詳說。   大慧。妄想自性從相生。大慧白佛言。世尊。雲何妄想自性從相生。佛告大慧。緣起自性事相相行。顯現事相相。計著有二種妄想自性。如來應供等正覺之所建立。謂名相計著相。及事相計著相。名相計著相者。謂內外法計著。事相計著相者。謂即彼如是。內外自共相計著。是名二種妄想自性相。若依若緣生。是名緣起 言妄想自性從相生者。正從緣起相生也。緣起者。謂從因緣起乎事相事相顯現而生二種計著。言相相者。事相非一也。如來建立者。即如來為眾生。演說妄想自性。以令了妄無妄也。名相計著相者。謂於根塵內外法中。計著名相。事相計著相者。謂即於彼根塵法上。不了性空計著自相。共相。若依若緣生。正明緣起自性。依即因也。謂諸法從因緣而生。因緣有根塵因緣。有業惑因緣。而業惑又從根塵而起。凡世出世間一切諸法。無有不從因緣而生。龍樹所謂因緣所生法是也。   雲何成自性。謂離名相事相妄想。聖智所得及自覺聖智趣所行境界。是名成自性如來藏心 成即成就。言離名相事相妄想者。謂諸佛聖人。觀因緣所生之法即空即假即中。離諸妄想。成就正智如如也。聖智所得即正智也。自覺聖智即如如也。合此二法成一自性。是為如來藏心。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名相覺想  自性二相  正智如如  是則成相   名相即緣起自性。覺想即妄想自性。正智如如即成自性。此攝五法為三自性。故知五法三自性。特開合異耳。   大慧。是名觀察五法自性相經。自覺聖智趣所行境界。汝等諸菩薩摩訶薩。應當修學 一經所說雖通五法三自性。勸修從要。乃為自覺聖智故。茲結勸也。   復次大慧。菩薩摩訶薩善觀二種無我相。雲何二種無我相。謂人無我及法無我。雲何人無我。謂離我我所。陰界入聚無知業愛生。眼色等攝受計著生識。一切諸根自心現。器身藏自妄想相施設顯示 言善觀人法無我相者。謂用二空妙觀。破生法二執也。在他經則曰生法二空。此雲人無我法無我。無即空也。人乃眾生假名。法乃五陰實法。凡夫於此假實我見偏重。故以無我破之。若達無我則一切離著。顯出本性妙人妙法矣。人無我中。言離我我所者。我即假名。我所即實法也。蓋假不自假。依實法而有假名。若推假必兼其實。故曰陰界入聚。無知即煩惱。謂實法從煩惱業愛所生。眼色等者。謂眼等諸識。取於色等諸塵。器身藏者。器即依報。謂世間如器。身即正報藏即藏識。入楞伽雲。又自心所見身器世間。皆是藏心之所顯現。此等諸法求其妄執皆不可得。是為人無我也。   如河流如種子如燈如風如雲。剎那展轉壞躁動如猿猴。樂不淨處如飛蠅。無厭足如風火。無始虛偽習氣因。如汲水輪生死趣有輪。種種身色如幻術神咒機發像起。善彼相知。是名人無我智 河流等五喻剎那壞相。躁動等三乃虛妄識相。故以猿蠅風火喻之。然皆無始虛妄習因。墮於生死三有輪轉。故以汲井輪喻之種種身色等者。此喻幻身。如幻術。能使機發神咒能使像起。入楞伽雲。譬如死屍咒力故行。亦如木人因機運動。善彼相知。即善知如上喻相。是觀人無我妙智也。   雲何法無我智。謂覺陰界入妄想相自性。如陰界入離我我所。陰界入積聚。因業愛繩縛展轉相緣生無動搖。諸法亦爾離自共相。不實妄想相妄想力。是凡夫生非聖賢也。心意識五法自性離故 法無我智從實法直示。謂覺知陰界入相是妄計性。如陰界入等者。例前人無我觀離我我所。但由陰等積聚業愛纏縛。互為緣起推其自性了不可得。故曰無動搖。動搖即造作也。入楞伽雲。無能作者。既無能作安有所作諸法。故雲離自共相。然此虛妄之相。是凡夫妄想分別。非諸聖賢。既了法法本空。尚何妄想之有哉。故曰自性離也。離非遠離即達其性亡耳。   大慧。菩薩摩訶薩當善分別一切法無我善法無我。菩薩摩訶薩不久當得初地。菩薩無所有觀地相。觀察開覺歡喜。次第漸進超九地相得法雲地。於彼建立無量寶莊嚴大寶蓮華王像大寶宮殿。幻自性境界修習生。於彼而坐。同一像類諸最勝子眷屬圍繞。從一切佛剎來。佛手灌頂如轉輪聖王太子灌頂。超佛子地。到自覺聖智法趣。當得如來自在法身。見法無我故。是名法無我相。汝等諸菩薩摩訶薩。應當修學 此結勸利益文中。言當得初地者。歡喜地也。無所有等者。謂菩薩用中道妙觀。了諸地相無有障礙。如是觀察故。開覺而生歡喜。或超或漸至法雲地。住此地已有無量寶莊嚴境界而現其前。幻自性者。由修習幻性法門。感如是報。同一像類等者。謂法身菩薩之類皆來圍繞。諸佛亦來手摩其頂灌頂。以下如文可見。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建立誹謗相。惟願說之。令我及諸菩薩摩訶薩離建立誹謗二邊惡見。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覺。已離常建立。斷誹謗見不謗正法 真如界中尚不當無安得言有。非有說有名建立常見也。非無說無名誹謗斷見也。大慧。設此以問。雲何離此二見。當得菩提不謗正法耶。   爾時世尊受大慧菩薩請已而說偈言。  建立及誹謗  無有彼心量  身受用建立  及心不能知  愚癡無智慧  建立及誹謗   言此建謗皆由心量。然心量之實求不可得。如來如此直示。令彼凡迷了本無有離諸邪見。言身受用建立者。身即色身正報也。受用即資財依報也。由愚癡無智。不知是自心妄現。墮於二見。   爾時世尊於此偈義。復重顯示告大慧言。有四種非有有建立。雲何為四。謂非有相建立。非有見建立。非有因建立。非有性建立。是名四種建立。又誹謗者。謂於彼所立無所得。觀察非分而起誹謗。是名建立誹謗相 上言建立誹謗是斷常邪見。而未詳說名義故列其名而後釋義。名相固多其略有四。曰相曰見曰因曰性。皆言非有建立者。謂其本無強作有見。誹謗相不從他起。至於建立法中。求不可得以作空想。故雲於彼所立無所得言觀察非分者。入楞伽雲。不善觀察蓋不能了真空不空。而起誹謗之見也。   復次大慧。雲何非有相建立相。謂陰界入非有自共相。而起計著。此如是此不異。是名非有相建立相。此非有相建立。妄想無始虛偽過。種種習氣計著生 此釋建立初相中。言非有相建立者。謂於陰界入。自相共相本無所有而生計著。雲此如是此不異。如是者自相也。不異者共相也。然此非有相建立相非始今世。故雲無始虛偽習氣計著生也。   大慧。非有見建立相者。若彼如是陰界入我人眾生壽命長養士夫見建立。是名非有見建立相 非有見等者。此見亦從我所上起。謂於陰界入中。妄起我人眾生等見故。雲非有見建立也。   大慧。非有因建立相者。謂初識無因生。後不實如幻。本不生。眼色明界念前生。生已實已還壞。是名非有因建立相 此因建立言初識無因生者。謂最初識念無因而生。生後不實如幻。既然如幻豈有生乎。眼色明界等者。言初識本無。後因眼等四緣一念前生。生已實有實已還壞。是為生滅故皆非也。   大慧非有性建立相者。謂虛空滅般涅槃非作。計著性建立。此離性非性。一切法如兔馬等角。如垂髮現。離有非有。是名非有性建立相 性建立中。言虛空滅般涅槃者。即三無為也。虛空謂虛空。無為滅謂非擇滅。無為般涅槃謂擇滅無為。此三無為皆無作性。但邪計執著建立為有言離性非性者。謂一切諸法本來非有非無。如兔馬等角。是喻非有。如垂髮由翳目而生。是喻非無。   建立及誹謗愚夫妄想。不善觀察自心現量。非聖賢也。是故離建立誹謗惡見。應當修學 此總結斥。由愚夫不善觀自心現量非有非無。而妄計有無。實非聖賢。故勸菩薩離此二見當修學也。   復次大慧。菩薩摩訶薩善知心意意識五法自性二無我相趣究竟。為安眾生故。作種種類像。如妄想自性處依於緣起。譬如眾色如意寶珠。普現一切諸佛剎土一切如來大眾集會。悉於其中聽受佛法。所謂一切法。如幻如夢光影水月。於一切法離生滅斷常。及離聲聞緣覺之法 此言菩薩善知心意意識五法二性二無我相。可趣究竟之地。自行既成。當化眾生隨類現形。故雲作種種類像。言如妄想等者。況菩薩隨機設化。亦猶凡夫妄想從緣而起。又曰譬如眾色等者。喻菩薩以一身一切身普現一切諸佛剎土與諸大眾聽受如來說法。其所說者如幻如夢如鏡中像如水中月。遠離生滅及以斷常。不住二乘之地也。   得百千三昧乃至百千億那由他三昧。得三昧已。遊諸佛剎供養諸佛。生諸天宮宣揚三寶示現佛身。聲聞菩薩大眾圍繞。以自心現量度脫眾生。分別演說外性無性。悉令遠離有無等見 既離二乘之地。即得諸佛無量三昧。乃至示現佛身。言自心現等。入楞伽雲。為諸大眾說外境界皆唯是心。悉令遠離有無等執。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心量世間  佛子觀察  種類之身  離所作行  得力神通  自在成就   言心量世間者。謂菩薩以自心現量。觀諸世間隨機普應然皆出於無緣慈力故離所作行亦由得如幻三昧力等。而成就也。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請佛言。惟願世尊。為我等說一切法空無生無二離自性相。我等及餘諸菩薩眾。覺悟是空無生無二離自性相已。離有無妄想。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爾時世尊。告大慧菩薩摩訶薩言。諦聽諦聽。善思念之。今當為汝廣分別說。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 大慧聞上諸法遠離斷常二見。則已了達真空諸法無生無異離性離相。而到於聖趣。為未了者。復有此請。故如來條列而答之。   佛告大慧。空空者。即是妄想自性處。大慧。妄想自性計著者。說空無生無二離自性相。大慧。彼略說七種空。謂相空。性自性空。行空。無行空。一切法離言說空。第一義聖智大空。彼彼空 空空者。空之又空之謂也。空之又空能空之觀也。妄想自性處所空之境也。由凡夫於此執著妄想自性故。如來說空無生無二離性離相之法也。空有廣略故。諸經教所說空義非一。此經但說七種乃赴一時之機。如應病與藥也。具見下文。   雲何相空。謂一切性自共相空。觀展轉積聚故。分別無性自共相不生。自他俱性無性故相不住。是故說一切性相空。是名相空 此徵釋相空。而言一切性自共相空者。蓋一切法本無自他共離四性。眾生妄執從四性生。四性即四句。四句求其生相。了不可得故雲相空。展轉積聚者。即陰界入互相待對也。分別無性者。即分析推求皆無自性。無性亦無故雲相不生也。自他俱性無性者。此覆疏上義。自謂自生。他謂他生。俱謂共生。無謂無因生。無因生即離生也。相不住即不住於相也。   雲何性自性空。謂自己性自性不生。是名一切法性自性空。是故說性自性空 自性空者。謂於當念觀一切所生之法。無自生性名自性空。前已空性。此復言性空者。前乃推檢入空。故性相俱相。約修說也。此則本自二空。故性相俱性。約性說也。   雲何行空。謂陰離我我所。因所成所作業方便生。是名行空 行空言陰離我我所者。陰是我所性本離執。從陰成我從我起行。因所者因我所也。謂因我所起業。方便和合而生妄執。順性推求皆不可得。名行空也。   大慧。即此如是行空展轉緣起自性無性。是名無行空 無行空者。不離前所作行。乃了達諸陰展轉緣起無有自性。乃行無行矣。是為無行空。   雲何一切法離言說空。謂妄想自性無言說。故一切法離言說。是名一切法離言說空 一切法離言說空者。謂一切法妄計自性。自性叵得。豈容言說。是為離言說空也。   雲何一切法第一義聖智大空。謂得自覺聖智。一切見過習氣空。是名一切法第一義聖智大空 自覺聖智本不當空。而能空彼見過習氣。所既空已能空亦空。即畢竟空也。   雲何彼彼空。謂於彼無彼空。是名彼彼空。大慧。譬如鹿子母捨無象馬牛羊等。非無比丘眾而說彼空。非捨捨性空。亦非比丘比丘性空。非餘處無象馬。是名一切法自相。彼於彼無彼。是名彼彼空。是名七種空。彼彼空者。是空最麆汝當遠離 彼彼空者。正謂外道所計之空。對此言之但空於彼而不空此。故雲於彼無彼空。譬如鹿子等者。鹿子人名也。其母毘捨佉優婆夷。深重三寶造立精舍安止比丘。於中不畜象馬等。言彼捨空者。但無象馬為空。非謂比丘眾亦空。非捨以下。總斥外道邪計之空。謂其縱能空捨比丘。而不能空其二者之性。縱以是處無象馬為空而餘處非無。是則能所彼此宛然何空之有。是名一切法下。結斥之詞。初彼字指外道。但於彼無彼。而不能無此。又言七種空內而彼彼空最麆者。是外道之邪計。故誡學者深當遠離也。   大慧。不自生非不生。除住三昧是名無生 此詶無生之問。不自生者。具言當如大論偈雲。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說無生。非不生者。謂非一向不生。以理言之。無生無所不生。永嘉亦云。若實無生無不生。除住三昧者。除登初地初住破無明顯法性。是真無生也。   離自性即是無生。離自性剎那相續流注。及異性現一切性離自性。是故一切性離自性 此詶離自性相之問。還約無生言之。故曰離自性。即是無生言剎那相續流注者。心也。及異性現等者。法也。謂心若變動。則有異性所現一切諸法。若了心空則諸法自泯。故雲離自性也。   雲何無二。謂一切法如陰熱如長短如黑白。大慧。一切法無二非於涅槃。彼生死非於生死。彼涅槃異相因有性故。是名無二。如涅槃生死一切法亦如是。是故空無生無二離自性相。應當修學 此詶無二之問。先約事示其二相。陰熱長短黑白之相待對宛然不得不二。又曰一切法無二者。約理言也。以其理一融彼事異。則一切法無二也。言非於涅槃等者。生死涅槃本來平等。非涅槃外別有生死。非生死外別有涅槃。彼即外也。然此二者。不二而二。二而不二。若不了此而謂有異相因。則各有自性故。說無二以一之。既了此二無二則一切法無不然也。是故下總結勸。   爾時世尊欲重此義而說偈言。  我常說空法  遠離於斷常  生死如幻夢  而彼業不壞  虛空及涅槃  滅二亦如是  愚夫作妄想  諸聖離有無   佛謂我說中道妙空。則有無俱遣。故雲遠離於斷常。此總明也。生死如幻夢下。次明生死涅槃各離斷常。則了生死如幻夢故不常。彼業不壞故不斷。虛空及涅槃。即三無為法。總是涅槃。此涅槃亦如幻故不常。非同小乘滅無故不斷滅二無二也。謂生死涅槃無二。離乎斷常亦如是也。愚夫妄想故墮斷常。聖人已離有無。則無二法之異耳。   爾時世尊復告大慧菩薩摩訶薩言。大慧。空無生無二離自性相。普入諸佛一切修多羅。凡所有經悉說此義。諸修多羅悉隨眾生希望心。故為分別說顯示其義。而非真實在於言說。如鹿渴想狂惑群鹿。鹿於彼相計著水性而彼無水。如是一切修多羅所說諸法。為令愚夫發歡喜。故非實聖智在於言說。是故當依於義莫著言說 此總結空無生等諸法。非但此經所說。乃一切大教所詮之旨。聖智境界本無言說。然如來善巧分別者。為令眾生離著顯性。苟或執之則失於理。故誡雲莫著言說。妙在得意忘言。如月指之喻斯得之矣。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註解卷第一(下)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789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註解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註解卷第二(上)   宋求那跋多羅奉 詔譯   大明天界善世禪寺住持(臣)僧(宗泐)演福講寺住持(臣)僧(如□)奉 詔同註   一切佛語心品第二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世尊修多羅說。如來藏自性清淨。轉三十二相。入於一切眾生身中。如大價寶垢衣所纏。如來之藏常住不變亦復如是。而陰界入垢衣所纏。貪慾恚癡不實妄想塵勞所污。一切諸佛之所演說。雲何世尊。同外道說。我言有如來藏耶。世尊。外道亦說有常作者。離於求那周遍不滅。世尊。彼說有我 內外言教或有相似。苟不辯明邪必濫正。故大慧以佛說如來藏有同外道所計神我為問。首言如來藏性清淨者。體離染污名曰清淨。此如來藏生佛本同。諸佛悟此起三十二相應身之用。眾生迷佛所悟轉淨為染。故雲轉入眾生身中。如大價下喻顯可知。雲何世尊等者。正結問也。言亦說有常作等者。即彼計神我為常。是能作者。離於所依陰等諸緣。周遍不滅故。雲離於求那周遍不滅也。彼說有我者。意以此同如來藏也。   佛告大慧。我說如來藏不同外道所說之我。大慧。有時空無相無願如實際法性法身涅槃。離自性不生不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如是等句說如來藏已。如來應供等正覺。為斷愚夫畏無我句故。說離妄想無。  人相續陰  緣與微塵  勝自在作  心量妄想   人相續陰者。人即是我。陰即五陰。此我陰相續不斷者。外道計此之法從邪因緣與微塵及勝自在天所作。作即生也。然彼不知此但心量妄想耳。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觀未來眾生。復請世尊。惟願為說修行無間如諸菩薩摩訶薩修行者大方便 大慧既聞入三解脫門疾得菩提。菩提是道果。果非因行莫成。行非方便莫進。故為來世之機。伸此請也。無間者。無間雜間斷也。   佛告大慧。菩薩摩訶薩成就四法得修行者大方便。雲何為四。謂善分別自心現。觀外性非性。離生住滅見。得自覺聖智善樂。是名菩薩摩訶薩成就四法得修行者大方便 答中言成就四法是大方便者。方便多門四法乃方便之大。故與其他方便不同。然此四者。不出修性因果。謂全性起修從因至果也。四法義見下文。   雲何菩薩摩訶薩善分別自心現。謂如是觀。三界唯心分齊。離我我所無動搖離去來。無始虛偽習氣所熏。三界種種色行繫縛身財建立妄想隨入現。是名菩薩摩訶薩善分別自心現 釋分別自心現中。言觀三界唯心分齊者。三界由妄想而起。妄想不出自心。分齊者。界限也。了知心外無法。則人法二執俱離。復何動作去來之相。但由無始妄想熏故。有三界種種五陰繫縛。言色行者。略舉五陰之二耳。由有五陰之身故。有資身財物建立。如是諸法皆因自心妄想顯現。若知本來空寂安有生滅。是為善分別也。   雲何菩薩摩訶薩善觀外性非性。謂焰夢等一切性。所有境界如來藏門。大慧。未來現在菩薩摩訶薩不應作我見計著 答中先約法判異。言我說如來藏初無我相。但為顯真破妄故。說我與無我。不同外道妄計之我。言空無相無願者。三空也。空是性空。無相是相空。無願是性相俱空。無所願也。如實際是真如實際也。法性。法名軌則性名不改。法身者。師軌法性還以法性為身。涅槃者。滅度也。或說離自性。或說不生不滅。或說本來寂靜。或說自性涅槃。如是諸句皆如來藏之異名。然如來以種種名演說如來藏義。為令眾生離我。但機樂不同。懼聞無我之名者。說離妄想無所有境界。離妄即無我。是為如來藏門。門者能通。欲眾生從此門而入。故戒雲不應計著。   譬如陶家。於一泥聚以人工水木輪繩方便作種種器。如來亦復如是。於法無我離一切妄想相。以種種智慧善巧方便。或說如來藏。或說無我。以是因緣故。說如來藏不同外道所說之我。是名說如來藏開引計我諸外道。故說如來藏令離不實我見妄想入三解脫境界。希望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如來應供等正覺。作如是說。如來之藏。若不如是則同外道。是故大慧。為離外道見故。當依無我如來之藏 譬如下引喻結顯。泥聚一也。本無定器。陶家以作工方便故成種種器。喻法無我亦一也。本無定名。以智慧方便說種種名。如前空無相至涅槃等是也。故結雲。或說如來藏。或說無我。名雖不同義則是一。蓋開引著我外道說如來藏。本令離著入三脫門成等正覺。豈同外道神我之見邪。三解脫者。性淨解脫圓淨解脫方便淨解脫也。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無始虛偽妄想習。因觀一切性自性。菩薩摩訶薩作如是善觀外性非性。是名菩薩摩訶薩善觀外性非性 前觀內心此修外觀。此之二觀修。乃隨宜未必俱用。言外性非性者。了外法之性。非自他等四性而生也。謂陽焰夢幻等性是也。此一切法由無始妄習為因。故皆不實如焰夢等。是為善觀外性非性也。   雲何菩薩摩訶薩善離生住滅見。謂如幻夢一切性。自他俱性不生。隨入自心分齊。故見外性非性。見識不生及緣不積聚。見妄想緣生於三界。內外一切法不可得。見離自性生見悉滅。知如幻等諸法自性。得無生法忍。得無生法忍已。離生住滅見。是名菩薩摩訶薩善分別離生住滅見 離生住滅見。謂如夢等。牒前所觀也。見識不生下。正示離見。言由前觀故。內見心識不生外緣塵不積聚。一一推求性不可得故雲不生。不生而生。以妄想緣生於三界。內外諸法均一理故。皆不可得則離自性。由離性故。緣生與見皆悉寂滅。如是證知諸法如幻。即是無生法忍。無生則無滅故。生住滅之見無不離也。   雲何菩薩摩訶薩得自覺聖智善樂。謂得無生法忍。住第八菩薩地。得離心意意識五法自性二無我相。得意生身 此自覺聖智。謂得無生法忍者。初破無明顯法性也。言善樂者。既得無生以此為樂。又雲。住第八菩薩地者。此乃通教第八地也。菩薩至此地。受接始證無生法忍。作餘教釋之不可也。離心意識等既證無生。何法可離。乃非離而離。得意生身者。起用之本亦捨意得意之用也。   世尊。意生身者。何因緣。佛告大慧。意生身者。譬如意去迅疾無礙故名意生。譬如意去石壁無礙於彼異方無量由延因先所見憶念不忘自心流注不絕於身無障礙生。大慧。如是意生身得一時俱。菩薩摩訶薩意生身。如幻三昧力自在神通妙相莊嚴聖種類身一時俱生。猶如意生無有障礙。隨所憶念本願境界。為成就眾生得自覺聖智善樂 意生身等者。意有三義。取以為喻。一迅疾二無礙。三遍到。蓋言菩薩得如幻三昧現身攝生亦有此三義也。凡夫意到而身不能到。身意俱到。惟聖及得通者能之。言如幻三昧自在神通者。能生之意也。妙相莊嚴聖種類身者。所生之身也。一時俱生猶如意生者。法喻泯合也。成就眾生者。令其亦得善樂也。   如是菩薩摩訶薩得無生法忍。住第八菩薩地。轉捨心意意識五法自性二無我相身及得意生身。得自覺聖智善樂。是名菩薩摩訶薩成就四法得修行者大方便。當如是學 菩薩依此四法修行。即得從因至果起用化他故。戒雲。當如是學。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請世尊。惟願為說一切諸法因緣之相。以覺緣因相故。我及諸菩薩離一切性有無妄見。無妄想見漸次俱生 上言修行證無生忍。然無生之理未嘗離於因緣所生之法。若覺了斯旨。則能離諸妄執。故大慧為眾而請。言漸次俱生者。謂諸法漸生頓生此皆邪見。義見下文。   佛告大慧。一切法二種緣相。謂外及內外緣者。謂泥團柱輪繩水木人工。諸方便緣有瓶生。如泥瓶縷疊草蓆種牙酪酥等方便緣生。亦復如是。是名外緣前後轉生 內外因緣皆有親疏之義。謂親生為因疏助為緣。外緣者。合有因字。泥團為因柱輪等為緣和合為瓶。瓶即所生法也。泥瓶因緣既然。例餘縷疊等四亦復然也。言前後轉生者。謂前因後緣展轉而生也。   雲何內緣。謂無明愛業等法得緣名。從彼生陰界入法。得緣所起名彼無差別。而愚夫妄想。是名內緣法 前言外者依報也。此言內者正報也。言無明業等生陰界入法者。此十二因緣也。由過去無明行。乃生現在陰界入。亦由現在愛業。生未來陰界入也。以是得名內緣起法。彼無差別者。謂本無漸生頓生差別。但是凡夫妄想分別耳。   大慧。彼因者。有六種。謂當有因。相續因。相因。作因。顯示因。待因。當有因者。作因已內外法生。相續因者。作攀緣已。內外法生陰種子等。相因者。作無間相相續生。作因者。作增上事如轉輪王。顯示因者。妄想事生已相現。作所作如燈照色等。待因者。滅時作相續斷不妄想性生 當有因者。謂所作因乃根塵所生法。是現在因。能招當來之果也。相續因者謂攀緣根塵成善惡業。續生後陰種子。果復為因也。相因者。謂作無間斷善惡業相。因果相續不斷也。作因者。謂於因上作因。如轉輪王已獲勝報更作勝因。名增上也。顯示因者。謂凡妄想事生必有因。能作所作境相。加燈照物。顯然可見也。待因者。謂妄想滅時還作作時還滅。若相續念斷則不妄想性生。以妄待不妄。是為待因也。   大慧。彼自妄想相愚夫。不漸次生不俱生。所以者何。若復俱生者。作所作無分別。不得因相故。若漸次生者。不得相我。故漸次生不生如不生子無父名 此言六因所生之法非二種生相。但是凡夫妄想之所分別。故言不漸次生不俱生也。所以者何下。徵結不生所以。若一切法頓生者。則能作之因所作之法。無有分別。求其因相不可得也。若一切法漸生者。求其體相亦不可得。故喻雲如不生子安有父名。   大慧漸次生相續方便不然。但妄想耳。因攀緣次第增上緣等生所生故。大慧。漸次生不生。妄想自性計著相故。漸次俱不生。自心現受用故。自相共相外性非性。大慧。漸次俱不生。除自心現不覺妄想故相生。是故因緣作事方便相。當離漸次俱見 漸次相續方便求其生相既不可得。故曰不然。但妄謂生耳。言因攀緣等者。謂四緣也。心緣塵境曰攀緣。亦名因緣也。心數法次第而生。曰次第緣也。諸法生時。隨心所現不生障礙。曰增上緣也。心託緣生。如心識之生眼識。曰緣緣也。言等者。等於緣緣也。言生所生者。謂妄想從此四緣而生。於中求之亦不可得。故雲漸次生不生。蓋此四緣亦是妄計。故漸與頓皆不生也。但自心現受用故。然於外性自相共相。推求亦無自性故也。惟除愚夫自生妄想。故戒雲。當離漸次俱見。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一切都無生  亦非因緣滅  於彼生滅中  而起因緣想  非遮滅復生  相續因緣起  唯為斷凡愚  癡惑妄想緣  有無緣起法  是悉無有生  習氣所迷轉  從是三有現   一切都無生者。言一切法漸次與頓俱不生也。既雲不生豈有滅乎。但以本迷而起生滅之想耳。非遮滅復生者。佛之所以說無生滅者。非謂實無生滅緣起。為斷凡愚妄計。作如是說。若究其本性。何生何滅。但無始習惑迷轉。遂有三界生滅。三有者。即三界也。  真實無生緣  亦復無有滅  觀一切有為  猶如虛空華  攝受及所攝  捨離惑亂見  非已生當生  亦復無因緣  一切無所有  斯皆是言說   猶如虛空華者。言眾生於真如實理中。起生滅見。如病眼見華耳。攝受及所攝者。乃謂能取所取。於此根塵境界。不見有無惑亂等相。則已生當生一切無有。乃假名言說耳。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惟願為說言說妄想相心經。世尊。我及餘菩薩摩訶薩若善知言說妄想相心經。則能通達言說所說二種義。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言說所說二種。趣淨一切眾生 上雲一切無所有。斯皆是言說。然凡愚多於言說起諸妄想。不能會理故。大慧。發如是問。言心經者。即此經所說名相妄想。顯示第一義心。二種義者。入楞伽雲。通達能說所說義。疾得無上菩提。令一切眾生於二義中。亦得清淨也。   佛告大慧。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佛告大慧。有四種言說妄想相。謂相言說。夢言說。過妄想計著言說。無始妄想言說。相言說者。從自妄想色相計著生。夢言說者。先所經境界隨憶念生從覺已境界無性生。過妄想計著言說者。先怨所作業隨憶念生。無始妄想言說者。無始虛偽計著過自種習氣生。是名四種言說妄想相 真實理上離言說相一尚叵得。豈有四哉。如來說此四者。以言遣言。雖說第一義心亦當離著。況此四種皆說眾生妄想也。相言說者。謂從自心所現妄想色相分別自相共相而生也。夢言說者。謂憶念所歷境界。形於夢寐而有言說。然覺已無實境界故雲無性也。過妄想計著言說者。謂昔有怨仇曾害於我。後時憶念而生憤恨之言也。無始妄想言說者。謂從無始戲論妄執習氣所生也。若能離此四種妄想言說。則顯一實妙理矣。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以此義勸請世尊。惟願更說言說妄想所現境界。世尊。何處何故雲何。何因眾生妄想言說生 此問言說所起之處也。   佛告大慧。頭胸喉鼻脣舌齗齒和合出音聲。大慧白佛言。世尊。言說妄想。為異為不異。佛告大慧。言說妄想。非異非不異。所以者何。謂彼因生相故。大慧。若言說妄想異者。妄想不應是因。若不異者。語不顯義而有顯示。是故非異非不異 頭等七處。息風所依和合出聲而成言說。既依眾緣而生則聲為妄矣。故有第二異不異問。佛答非異非不異者。但以分別為因起言說耳。又告。異則妄想不應是因。不異則言說不應顯義。雲何而有言說顯示。故曰非異非不異也。   大慧復白佛言。世尊。為言說即是第一義。為所說者。是第一義。佛告大慧。非言說是第一義。亦非所說是第一義。所以者何。謂第一義聖樂。言說所入是第一義。非言說是第一義。第一義者。聖智自覺所得。非言說妄想覺境界。是故言說妄想。不顯示第一義。言說者。生滅動搖展轉因緣起。若展轉因緣起者。彼不顯示第一義。大慧自他相無性故。言說相。不顯示第一義。復次大慧。隨入自心現量故。種種相外性非性。言說妄想不顯示第一義。是故大慧。當離言說諸妄想相 言說者。能詮之教也。所說者。所詮之理也。問意謂此二者。孰為第一義耶。佛答能說所說皆非第一義者。雖所詮是理而非自得之妙。似是而非。惟聖樂處因言而入。非言說即是也。然聖智樂處。是自得之妙。故雲非言說妄想覺境界言說不能顯示第一義者有三。一者言說出於生滅動搖。展轉緣起無常故。二者言說問答。有自他相故。三者言說妄想不了惟心諸相無故。乃戒雲。當離言說諸妄想相。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諸性無自性  亦復無言說  甚深空空義  愚夫不能了  一切性自性  言說法如影  自覺聖智子  實際我所說   諸性無自性者。離心緣相也。亦復無言說者。離言說相也。既絕言思。是為第一義空。愚夫昧此則墮諸有一切性自性等。謂一切法有自性則有言說。然皆不實如影。惟聖智所證實際是我所說也。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惟願為說離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一切外道所不行自覺聖智所行離妄想自相共相入於第一真實之義。諸地相續漸次上上增進清淨之相。隨入如來地相無開發本願。譬如眾色摩尼境界無邊相行自心現趣部分之相一切諸法。我及餘菩薩摩訶薩。離如是等妄想自性自共相見。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令一切眾生一切安樂具足充滿 夫離四見絕百非。乃菩薩入道之初門故。舉以為問。先列四句相。自一異至無常四句有三。初一異四句者。合雲一異亦異亦不異非異非不異。俱即亦異亦不異。不俱即非異非不異也。有無四句者。合雲有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也。常等四句。合雲常無常亦常亦無常非常非無常也。經文從略不具列也。此三四句各有宗計。一切外道正坐此見。言不行者不能離也。惟聖智由能離四句故。不見有自共相。可登第一義真實之地漸歷諸地至於佛地。無開發等者。入楞伽雲。以無功用本願力故。蓋自行既滿。復以本願普入佛剎化諸眾生。如如意珠所現境界無不具顯。無邊相行者。相謂地相。行即所修之行。雖則無邊皆惟心現。一切諸法差別之相。部分即差別也。我及下結請令滿自他願行也。   佛告大慧。善哉善哉。汝能問我如是之義。多所安樂多所饒益。哀愍一切諸天世人。佛告大慧。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佛告大慧。不知心量愚癡凡夫。取內外性。依於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自性習因。計著妄想 答中。初總約法說有二。一者不知自心現量。於陰身內見有外法。計內外性。於同相起一見。於別相起異見。依此兩間而起俱見。離此兩間起不俱見。有無常無常皆若是也。二者自性習因。由宿習所熏。而起邪計妄見。下文凡十二喻。各有法有喻有合。不無同異。隨文別點。   譬如群鹿為渴所逼。見春時焰而作水想。迷亂馳趣不知非水。如是愚夫無始虛偽妄想所熏習。三毒燒心樂色境界。見生住滅取內外性。墮於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想。妄見攝受 鹿逐時焰不知非水。愚夫樂欲不知樂是苦因。言妄想熏習。即自性習因義也。取內外性等。正謂起見也。   如揵闥婆城凡愚無智而起城想。無始習氣計著相現。彼非有城非無城。如是外道無始虛偽習氣計著。依於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見。不能了知自心現量 揵闥婆本無城種。無智之人妄習所熏而作城想。此喻外道不達自心所現起一異等見也。   譬如有人夢見男女象馬車步城邑園林山河浴池種種莊嚴自身入中。覺已憶念。大慧。於意雲何。如是士夫於前所夢。憶念不捨為黠慧不。大慧白佛言。不也世尊。佛告大慧。如是凡夫惡見所噬。外道智慧不知如夢自心現性。依於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見 夢所見境本非實事。而乃憶念不捨。非礙而何。此喻外道邪計不了唯心起諸見也。   譬如畫像不高不下。而彼凡愚作高下想。如是未來外道。惡見習氣充滿。依於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見。自壞壞他。餘離有無無生之論。亦說言無。謗因果見拔善根本壞清淨因。勝求者當遠離去。作如是說。彼墮自他俱見有無妄想已。墮建立誹謗。以是惡見當墮地獄 此畫像喻。況外道惡習起見自壞壞他。言餘離有無無生論者。指正教也。正教無生之論離有無見。而彼反將此同為己見。亦說言無。勝求謂求勝法者。當離此見。彼外道以邪見故。當墮惡趣可不懼乎。   譬如翳目見有垂髮。謂眾人言。汝等觀此。而是垂髮。畢竟非性非無性。見不見故。如是外道妄見希望。依於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見。誹謗正法自陷陷他 此喻中。言非性非無性者。以見有垂髮故言非無性。以不見有垂髮故言非性。餘文可見。   譬如火輪非輪。愚夫輪想非有智者。如是外道惡見希望。依於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想。一切性生 此喻外道邪心取境。無而為有。起種種見。   譬如水泡似摩尼珠。愚小無知作摩尼想。計著追逐。而彼水泡非摩尼非非摩尼。取不取故。如是外道。惡見妄想習氣所熏。於無所有說有生。緣有者言滅 水泡喻中。於無所有說有生者。義通前喻。以莫非無有說有。及於正因緣說有處。則反言斷滅。此外道之倒見。例皆如是。   復次大慧。有三種量五分論。各建立已得聖智自覺。離二自性事。而作有性妄想計著 三種量者。謂現量比量聖言量也。量即楷定義。譬升斗量物也。現量者。現即顯現。親得法體離妄分別。而非錯謬也。比量者。比即比類。比類量度而知其然。如隔山見煙必知有火。隔牆見角必知是牛。雖非親見亦非虛妄。聖言量者。謂以如來正教為準繩故。五分論者。二宗二因三喻四合五結。宗因喻三。亦云三支比量。合結但成此三義耳。如外道妄計執聲為常。於聲明中立量雲。聲是有法定常為宗。因雲。所作性故同喻如虛空。然而虛空非所作性。則因上不轉引喻不齊。立聲為常不成。若佛法中。聲是無常故。立量雲。聲是有法定無常為宗。因雲。所作性故。同喻如瓶盆。如楞嚴雲。音聲雜語言。但依名句味。豈常也哉。外道種種計著。自謂過人。若不類彼立量破之。執何由破。故如來敘三種量五分論。雖各建立。修之則得自覺聖智。能離緣起妄想二種自性。而愚夫迷教。猶計有性。妄想分別也。   大慧。立意意識身心轉變。自心現攝所攝諸妄想斷。如來地自覺聖智修行者。不於彼作性非性想。若復修行者。如是境界性非性攝。取相生者。彼即取長養及取我人 入楞伽雲。諸修行者。轉心意識離能所取。住如來地自證聖法。於有及無不起於想。大慧。諸修行者。若於境界起有無執。則著我人眾生壽者。此雲長養。即十六知見之一也。   大慧。若說彼性自性自共相。一切皆是化佛所說。非法佛說。又諸言說。悉由愚夫希望見生。不為別建立趣自性法得聖智自覺三昧樂住者分別顯示 如來說法有實有權。言若說彼性等法。是化佛所說權法也。若說自覺聖智三昧樂境。是諸佛所說實法也。言悉由愚夫希望見生者。是實機未熟。但說權法耳。   譬如水中有樹影現。彼非影非非影。非樹形非非樹形。如是外道見習所熏妄想計著。依於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想。而不能知自心現量。譬如明鏡隨緣顯現一切色像而無妄想。彼非像非非像。而見像非像。妄想愚夫而作像想。如是外道惡見。自心像現妄想計著。依於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見。譬如風水和合出聲。彼非性非非性。如是外道惡見妄想。依於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見。譬如大地無草木處。熟焰川流洪浪雲湧。彼非性非非性貪無貪故。如是愚夫。無始虛偽習氣所熏。妄想計著依生住滅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緣自住事門。亦復如彼熟焰波浪。譬如有人咒術機發。以非眾生數。毘捨闍鬼方便合成動搖雲為。凡愚妄想計著往來。如是外道惡見希望。依於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見。戲論計著不實建立。大慧。是故欲得自覺聖智事。當離生住滅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等惡見妄想 已上五喻詞異義同。皆喻外道無始妄習。不知諸法唯心。起一異等見。說喻之意。要令離見顯性故。總結勸雲。是故欲得自覺聖智。當離生住滅一異等惡見妄想。咒術機發者。西土外道咒令毘捨闍鬼入木人中走動如人。實非眾生故。雲非眾生數也。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幻夢水樹影  垂髮熟時焰  如是觀三有  究竟得解脫  譬如渴鹿想  動轉迷亂心  鹿想謂為水  而實無水事  如是識種子  動轉見境界  愚夫妄想生  如為翳所翳  於無始生死  計著攝受性  如逆楔出楔  捨離貪攝受  如幻咒機發  浮雲夢電光  觀是得解脫  永斷三相續  於彼無有作  猶如焰虛空  如是知諸法  則為無所知  言教唯假名  彼亦無有相  於彼起妄想  陰行如垂髮  如畫垂髮幻  夢揵闥婆城  火輪熟時焰  無而現眾生  常無常一異  俱不俱亦然  無始過相續  愚夫癡妄想  明鏡水淨眼  摩尼妙寶珠  於中現眾色  而實無所有  一切性顯現  如畫熟時焰  種種眾色現  如夢無所有   偈中幻夢水樹影等。乃通頌上文。但譬喻有重複。文相交互。重複者三。如翳目垂髮及夢喻。凡四出。熱焰幻喻凡三出。陽焰畫喻凡再出。單頌上文者有四。如揵城等。缺頌者二。如聲及水泡。別出者有六。如楔如浮雲如電如水如淨眼如摩尼。皆長行所無。此且大略分之。隨文釋者。初夢等四喻。無非顯幻。故以幻事冠之於首。然皆行本明凡外起見。今以為幻觀三有者。以其不達幻理。所以起見故復明幻。三相續者。據後文即三毒是也。言無所知者。未知諸法如幻。是有強覺之知。已知如幻則無所知矣。言教唯假名者。謂有無等四句言教。本唯假名無有實相。以其不了故起妄想。想行等陰即實法也。又雲如畫垂髮幻等。凡疊七喻以明本無所有而現有眾生。皆頌上文。餘皆可見。   復次大慧。如來說法離如是四句。謂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離於有無建立誹謗。分別結集真諦緣起。道滅解脫。如來說法以是為首。非性非自在。非無因非微塵非時。非自性相續。而為說法。復次大慧。為淨煩惱爾焰障故。譬如商主。次第建立百八句無所有。善分別諸乘及諸地相 此段通示說法軌儀。蓋如來說法常依二諦故也。如雲離句絕非。則真諦不可說也。又雲離四句已無妨四說。則俗諦可說也。即涅槃經中。四不可說。有因緣故亦可得說是也。言善分別結集者。上明一異等四句皆外道邪見。即是結集。由是流轉生死之苦。能善分別即妄顯真。非妄外別有。故雲真諦緣起。若能慕滅修道。即得一切解脫。解脫即不思議俗諦。此之二諦。不二而二。二而不二者也。如來證此二諦。即以自行而用化他。故雲以是為首。非性等非外道所計勝性。非自在天等邪無因緣為人說法也。既又告雲。為淨煩惱爾焰障故。煩惱即惑障。爾焰即智障。淨此二障次第可入百八句無相法中。至於分別諸乘及諸地相。無不皆善。如來如是善導。猶如商主之導眾商人也。   復次大慧。有四種禪。雲何為四。謂愚夫所行禪。觀察義禪攀緣如禪。如來禪 上明離惑智二障。能入如來所證法門。然非首楞嚴定。莫能造詣故。又明四種禪定。蓋非淺無以明深故。兼三種言之。   雲何愚夫所行禪。謂聲聞緣覺外道修行者。觀人無我性。自相共相骨瑣無常苦不淨相。計著為首。如是相不異觀。前後轉進相不除滅。是名愚夫所行禪 愚夫禪。言二乘外道修者。以其所觀人無我性。不能了自心量所現自相共相性空。併以愚夫目之。骨瑣者。即小乘所觀自他身骨瑣相連。皆是無常苦不淨相。對治計著此觀為首。言相不異觀者。謂定中見相與觀不異。此觀成之相也。雖次第增進至無想定。然不離相。是名愚夫禪也。   雲何觀察義禪。謂人無我自相共相。外道自他俱無性已。觀法無我。彼地相義漸次增進。是名觀察義禪 觀察義禪。是偏教菩薩所修者。謂人我等疊前所離也。外道自他等者。入楞伽雲。亦離外道自他俱性。於法無我諸地相義。一一隨順觀察也。   雲何攀緣如禪。謂妄想二無我妄想。如實處不生妄想。是名攀緣如禪 攀緣如禪。是頓教菩薩所修者。入楞伽謂緣真如禪。緣即觀也。真如即理。謂觀理將除妄想。妄想者乃人法二執。二無我者。空二執之觀也。若但分別。心存取捨是為妄想。若了二執當體即空。無所待對。是為如實處不生妄想也。   雲何如來禪。謂入如來地。得自覺聖智相三種樂住。成辦眾生不思議事。是名如來禪 如來禪者。即首楞嚴定。修此禪定登妙覺地。究竟自覺聖智。三種樂住者。佛以首楞嚴定。為能住之法。常寂光土為所住之處。常寂光即三德涅槃也。三種樂住其在茲乎。不思議事者。是無作妙用。謂全體起用成就眾生也。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愚夫所行禪  觀察相義禪  攀緣如實禪  如來清淨禪  譬如日月形  缽頭摩深險  如虛空火盡  修行者觀察  如是種種相  外道道通禪  亦復墮聲聞  及緣覺境界  捨離彼一切  是則無所有  一切剎諸佛  以不思議手  一時摩其頂  隨順入如相   譬如日月等。出諸禪相以示得失。謂於定中或見如日月形。或見缽頭摩。此雲紅蓮華。或見海有深險之狀。或如虛空或如火盡盡或作燼。凡修觀者見此種種相現不應取著。著則墮於外道邪禪。及落二乘境界。當善觀察悉須捨離。不見有一法可得。則無所有可入。如來禪也。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般涅槃者說何等法。謂為涅槃 涅槃有三。謂外道妄計涅槃。二乘取證涅槃。如來究竟涅槃。此三涅槃名雖同而實大異。苟不以法而正其名。則如來藏與凡小混。不可不辯故此致問。   佛告大慧。一切自性習氣。藏意意識見習轉變。名為涅槃。諸佛及我涅槃。自性空事境界 一切自性習氣者。入楞伽雲。一切識自性習氣也。即一切眾生心識性執熏習氣分。藏意意識者。即藏識與事識。此言自心也。皆言習者。由無始愛見妄想熏習故也。轉變者。謂轉藏識事識。為自覺聖智境界。名為涅槃。然一切眾生即涅槃相。何轉變之有。所謂名轉而體不轉也。諸佛及我者。佛謂此究竟涅槃。我及諸佛同證。證無別證但了生死即是涅槃。涅槃之性亦不可得。是為空事境界。   復次大慧。涅槃者聖智自覺境界。離斷常妄想性非性。雲何非常。謂自相共相妄想斷故非常。雲何非斷。謂一切聖去來現在得自覺故非斷 離情故非常。顯性故非斷。   大慧涅槃不壞不死。若涅槃死者。復應受生相續。若壞者。應墮有為相。是故涅槃離壞離死。是故修行者之所歸依 涅槃言不壞不死者。是對有壞有死而言也。良以涅槃是不生不滅之理。若凡夫是有壞死。小乘入於真空涅槃。灰身無身滅智無智。亦可謂不壞不死。雖離分段之生。復受變易之生。是有相續之相。雖離於有復著於空。是猶有為。今如來涅槃離此諸相。是為大乘行者之所歸趣。   復次大慧。涅槃非捨非得非斷非常。非一義非種種義是名涅槃 此一節是總結上義。言非一者是非空非種種者。是非假。非空非假正顯中道大涅槃也。   復次大慧。聲聞緣覺涅槃者。覺自相共相。不習近境界。不顛倒見妄想不生。彼等於彼作涅槃覺 二乘於陰界入自共相中。用苦空無常無我之觀。厭離生死心切故。於六塵境界。不樂習親近。言不顛倒見者。斷見惑也。妄想不生者。斷思惑也。既滅苦集而證真空。故曰於彼作涅槃覺。   復次大慧。二種自性相。雲何為二。謂言說自性相計著。事自性相計著。言說自性相計著者。從無始言說虛偽習氣計著生。事自性相計著者。從不覺自心現分齊生 二種性相起各有由。如經所說。若了言說性空諸法唯心。何計著之有哉。事即諸法也。   復次大慧。如來以二種神力建立。菩薩摩訶薩頂禮諸佛。聽受問義。雲何二種神力建立。謂三昧正受。為現一切身面言說神力及手灌頂神力 二種神力建立者。入楞伽雲。諸佛有二種加持。持諸菩薩令頂禮佛足請問眾義。三昧即正受。此華梵兼舉。亦翻正心行處。   大慧。菩薩摩訶薩初菩薩地住佛神力。所謂入菩薩大乘照明三昧。入是三昧已十方世界一切諸佛。以神通力。為現一切身面言說。如金剛藏菩薩摩訶薩及餘如是相功德成就菩薩摩訶薩 住佛神力者。由佛神力能令見佛。復由菩薩三昧善根。乃能感應一致。故曰入大乘照明三昧。即光明定也。由是定故見佛聞法。如金剛藏者。即華嚴會中。佛力加被之一菩薩也。以一例諸故雲及餘。   大慧。是名初菩薩地。菩薩摩訶薩。得菩薩三昧正受神力。於百千劫積集善根之所成就。次第諸地對治所治相。通達究竟至法雲地。住大蓮華微妙宮殿。坐大蓮華寶師子座。同類菩薩摩訶薩眷屬圍繞。眾寶瓔珞莊嚴其身。如黃金薝蔔日月光明。諸最勝手從十方來。就大蓮華宮殿座上。而灌其頂。譬如自在轉輪聖王及天帝釋太子灌頂。是名菩薩手灌頂神力。大慧。是名菩薩摩訶薩二種神力。若菩薩摩訶薩。住二種神力。面見諸佛如來。若不如是則不能見 於百千劫者。此明初地菩薩被加之所以。次第諸地下自淺至深也。譬如自在下。重出灌頂事也。若不如是則不能見者。總結反顯也。   復次大慧。菩薩摩訶薩凡所分別三昧。神足諸法之行。是等一切悉住如來二種神力。大慧。若菩薩摩訶薩。離佛神力能辯說者。一切凡夫亦應能說。所以者何。謂不住神力故。大慧。山石樹木及諸樂器城郭宮殿。以如來入城威神力故。皆自然出音樂之聲。何況有心者。聾盲瘖啞無量眾苦皆得解脫。如來有如是等無量神力。利安眾生 凡所分別下。復釋被加之義。起後況釋之意。謂菩薩凡所辯說三昧等法。皆由住佛神力。即以凡況聖。言菩薩若離神力則不能有所說。況凡夫乎。若得神力。雖無情之物亦皆有用。況有情者。而不得以脫苦耶。而言凡夫不住神力者。乃以聖奪凡耳。又雲。如來有如是神力者。即如來大寂定中寂。而常照稱性。施設萬端無不可者。亦豈有意於其間哉。   大慧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緣。如來應供等正覺。菩薩摩訶薩。住三時正受時。及勝進地灌頂時。加其神力。佛告大慧。為離魔業煩惱故。及不墮聲聞地禪故。為得如來自覺地故。及增進所得法故。是故如來應供等正覺。鹹以神力建立諸菩薩摩訶薩。若不以神力建立者。則墮外道惡見妄想及諸聲聞眾魔希望。不得耨阿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是故。諸佛如來鹹以神力。攝受諸菩薩摩訶薩。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神力人中尊  大願悉清淨  三摩提灌頂  初地及十地   此段復問如來加被菩薩所以。如來答以四義。如經可見。良以初心菩薩道力未充。不假如來神力加持。非但不能增進至如來地。亦且不能遠離聲聞魔界。如來慈悲攝受之意。可謂深矣。偈頌可解。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佛說緣起。即是說因緣不自說道。世尊。外道亦說因緣。謂勝自在時微塵生。如是諸性生。然世尊所謂因緣生諸性言說。有間悉檀無間悉檀 因緣之說有正有邪。佛說者為正。外道說者為邪。此二者不可不知。是故大慧並舉以問。不自說道者。謂佛說緣起。不言緣起所以。故雲不自說道外道言勝自在等。而諸法生。諸性即諸法也。然與如來所說因緣生法被機言教。為有間異耶。無間異耶。悉檀即四悉檀機也。   世尊。外道亦說有無有生。世尊亦說無有生生已滅。如世尊所說。無明緣行乃至老死。此是世尊無因說。非有因說。世尊建立作如是說。此有故彼有。非建立漸生。觀外道說勝。非如來也。所以者何。世尊。外道說因。不從緣生而有所生。世尊說觀因有事觀事有因。如是因緣雜亂。如是展轉無窮 亦說有無有生者。外道言有從無有生。則無因而已。亦說無有生等。佛言無有生生已滅。如無明緣行等。豈非佛說亦無因耶。世尊建立下。以雜亂難言。佛常說此有故彼有。則在一時非漸次而生。是非但並齊而已。亦且見外道之說勝也。外道之說因乃異因耳。佛說不同如觀因有事等。既互相有則成雜亂。遂有展轉無窮之過。此皆大慧所難。   佛告大慧。我非無因說及因緣雜亂。說此有故彼有者。攝所攝非性。覺自心現量。大慧。若攝所攝計著。不覺自心現量外境界性非性。彼有如是過。非我說緣起。我常說言。因緣和合而生諸法。非無因生 答中先總破彼難。次釋正意。言此有故彼有者。此即六根彼即六塵。謂根塵相由而起。攝所攝非性等者。謂了因緣生法唯心所現。無能取所取。非性謂離性執也。若攝所攝計著等者。入楞伽雲。若不了諸法唯心所現。計有能取所取。執著外境。若有若無彼有是過。非我所說過即雜亂也。彼即外道也。性非性即有無也。因緣和合而生者。正酬無因之問。豈同外道邪無因也。   大慧復白佛言。世尊。非言說有性。有一切性耶。世尊。若無性者言說不生。是故言說有性。有一切性 因上說因緣生法。遂疑言說有性一切諸法亦有性耶。若諸法無性。則言從何起。遂結情雲。言說有性有一切性。   佛告大慧。無性而作言說謂兔角龜毛等。世間現言說。大慧非性非非性。但言說耳。如汝所說。言說有性有一切性者。汝論則壞 佛答。以無性而有言說。謂因緣本無性。不妨以言說示之。豈必言說之為性耶。如世間現說龜毛兔角石女兒。亦本無性而有言說。則非性非非性。言非性則非實。非非性則不妨有言說。故曰但言說耳。結斥雲。汝論則壞者。謂俱有性之說壞也。   大慧。非一切剎土有言說。言說者是作耳。或有佛剎瞻視顯法。或有作相或有揚眉或有動睛或笑或欠或謦欬或念剎土或動搖。大慧。如瞻視及香積世界普賢如來國土。但以瞻視。令諸菩薩得無生法忍及諸勝三昧。是故非言說有性有一切性。大慧。見此世界蚊蚋蟲蟻。是等眾生無有言說。而各辦事 非一切剎土等。正言未必皆言說也。而言說但是隨緣施作。作而無作豈有性耶。或有佛土瞻視顯法等。此皆隨機化事不同。良以諸佛設化不專聲教。香味觸法無非經教。皆可顯法入道。如禪家有拈槌豎拂揚眉瞬目以接人者。蓋亦出此。世但以言說為教者。一何局哉。如瞻視者即不瞬世界。前但通標此乃別出。如香積世界以香為佛事。例餘塵設化可知。豈特聖人設化如此。至於有情微細物類。亦有不假言說而能辦事者。故曰見此世界蚊蚋蟲蟻等也。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如虛空兔角  及與槃大子  無而有言說  如是性妄想  因緣和合法  凡愚起妄想  不能如實知  輪迴三有宅   言槃大子者。即石女兒也。與兔角等。皆喻本無而有言說。亦猶法本無性而妄想雲性。故雲如是性妄想。以例因緣和合法。凡愚妄想不能如實而知。故有輪迴三有之事也。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常聲者何事說。佛告大慧。為惑亂。以彼惑亂諸聖亦現而非顛倒。大慧。如春時焰火輪垂髮揵闥婆城幻夢鏡像。世間顛倒非明智也。然非不現。大慧。彼惑亂者有種種現。非惑亂作無常。所以者何。謂離性非性故 常聲者。說常法也。問意謂如來說常。法依何事而說也。惑亂者無常也。佛意正謂無常說常。要達無常即常。故言諸聖亦現者。謂惑亂無常生死之法。非唯眾生實造。而諸佛果後權現示同眾生。以了無常即常。不同凡夫。故曰非顛倒也。如春時焰等七喻。正喻顛倒惑亂。凡夫在迷執無為有非常計常。是為顛倒。雖非明智者之事。然亦非不現也。復告大慧雲。彼惑亂等者。言彼妄法現時。雖有種種差別不同。然非無常。良以諸法本離有無。一一即性。即性故常。離性非性。即離有無也。   大慧。雲何離性非性。惑亂謂一切愚夫種種境界故。如彼恆河餓鬼見不見故。無惑亂性。於餘現故非無性。如是惑亂。諸聖離顛倒不顛倒。是故惑亂常。謂相相不壞故。大慧。非惑亂種種相妄想相壞。是故惑亂常 雲何下。謂惑亂之法。聖人見之其性本常。而必曰離性非性者。何以未能了達即是愚夫境界故也。如彼恆河等者。承上愚夫所見。舉以為喻。餓鬼雖近恆河。而不見水。以其見水是火。故雲見不見也。見雖有異。而彼恆河體常自若。無惑亂性者。謂不以見故為有。不以不見故為無。自其見者言之。非無恆河。故曰於餘現故非無性也。如是惑亂等。正釋惑亂常義。謂諸聖以離倒不倒見故。即彼惑亂體是常住。以其法法不壞故也。又言非惑亂者。謂非諸妄法自有種種差別之相。以愚夫妄想分別。見有異相。若離分別妄法即常。故曰惑亂常也。   大慧。雲何惑亂真實。若復因緣諸聖於此惑亂不起顛倒覺。非不顛倒覺。大慧。除諸聖於此惑亂有少分想。非聖智事相。大慧。凡有者。愚夫妄說非聖言說 入楞伽雲。雲何而得妄法真實謂諸聖者。於妄法中不起顛倒非顛倒覺。若於妄法有少分想。則非聖智。有少想者。當知則是愚夫戲論非聖言說。   彼惑亂者。倒不倒妄想。起二種種性。謂聖種性及愚夫種性。聖種性者三種分別。謂聲聞乘緣覺乘佛乘。雲何愚夫妄想。起聲聞乘種性。謂自共相計著。起聲聞乘種性。是名妄想起聲聞乘種性。大慧。即彼惑亂妄想。起緣覺乘種性。謂即彼惑亂自共相。不親計著。起緣覺乘種性。雲何智者。即彼惑亂起佛乘種性。謂覺自心現量外性非性不妄想相。起佛乘種性。是名即彼惑亂起佛乘種性 言彼惑亂者。謂分別妄法是倒非倒。則成二種種性。非倒是聖倒即愚夫。先出聖種性復有三種。謂聲聞緣覺佛乘。初聲聞乘中。言愚夫妄想起者。謂愚夫於五陰自相共相。照了空寂而生厭離。乃成聲聞種性。緣覺亦云自共相者。離執義同。但樂修遠離故雲不親。是為緣覺種性。佛種性中。特言智者異二乘。故覺自心現量。等義見前釋。是為佛乘種性。   又種種事性。凡夫惑想起愚夫種性。彼非有事非無事。是名種性義。大慧。即彼惑亂不妄想。諸聖心意意識過。習氣自性法轉變性。是名為如。是故說如離心。我說此句顯示離想。即說離一切想 愚夫種性中。言種種事性者。謂分別妄法種種事物。隨事計著以成其性。言彼非有事等者。謂即彼妄法非事非非事。即非有非無。是為愚夫種性。又曰。即彼惑亂不妄想者。重示佛乘種性。不特於妄法不妄想而已。亦於心意意識過患習氣等法。皆悉轉變。轉變之極乃復其性無非一如。以皆如故。離心絕想。此句即離心絕想之句。所謂真如離念。向則心絕是也。   大慧白佛言。世尊。惑亂為有為無。佛告大慧。如幻無計著相。若惑亂有計著相者。計著性不可滅。緣起應如外道說因緣生法 自此之下問答有四。初問惑亂有無因。上以惑亂為常為實又以為妄想。然則果有耶果無耶。佛答以如幻無計著相者。意謂若言妄法定有定無。則生計著。性不可滅故。以如幻言之。若不能了如幻。則緣起之法。同於外道邪計因緣矣。   大慧白佛言。世尊。若惑亂如幻者。復當與餘惑作因。佛告大慧。非幻惑因不起過故。大慧。幻不起過無有妄想。大慧。幻者從他明處生。非自妄想過習氣處生。是故不起過。大慧。此是愚夫心惑計著。非聖賢也 此問因答而起。若以惑亂如幻。復能起過與餘惑作因而生法耶。佛答。幻非惑因有三義。一幻不起過故。二無妄想故。三從明處生故。明處者。入楞伽雲。明咒謂幻從咒術而生。非自分別過習而起。然此三義皆明幻不起惡非妄法因。若分別妄惑起過。乃是凡夫。故曰非聖賢也。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聖不見惑亂  中間亦無實  中間若真實  惑亂即真實  捨離一切惑  若有相生者  是亦為惑亂  不淨猶如翳   前四句明大乘聖智了妄即真惑亂妄法乃凡夫境界。佛眼見之無非真實。而此真實亦非實體。離此空有是為真實。良由聖智了達妄法。即是真實故也。後四句明小智離妄顯真。於真著相亦為惑亂。如目有翳見為不淨也。◎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註解卷第二(上)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註解卷第二(下)   宋求那跋多羅奉 詔譯   大明天界善世禪寺住持(臣)僧(宗泐)演福講寺住持(臣)僧(如□)奉 詔同註   ◎復次大慧。非幻無有相似。見一切法如幻。大慧白佛言。世尊為種種幻相計著。言一切法如幻。為異相計著。若種種幻相計著。言一切性如幻者。世尊。有性不如幻者。所以者何。謂色種種相非因。世尊。無有因色。種種相現如幻。世尊。是故無種種幻相計著。相似性如幻 上言一切法如幻。佛恐大慧疑何獨以幻為喻。故復告雲。非假幻喻諸法。更無有可相似者。故說一切法如幻也。此第三問中。意謂佛說一切法如幻。為執著種種幻相而言如幻耶。為不執著諸相而言如幻耶。若執著幻相。言諸法如幻者。未必諸法皆如幻也。故曰有性不如幻者。性即法也。又徵難者意謂若概言之。凡諸色相應無別因。然世間未有有因之色皆如幻者。世尊下結難如文。   佛告大慧。非種種幻相計著。相似一切法如幻。大慧。然不實一切法速滅如電。是則如幻。大慧。譬如電光剎那頃現現已即滅。非愚夫現。如是一切性。自妄想自共相。觀察無性非現色相計著 答中言諸法如幻者。正非計著幻相。直以一切法不實速滅如電。乃如幻耳。又以喻顯電光剎那起滅之速。惟聖智乃知。非愚夫所覺現相。如是一切下。入楞伽雲。一切諸法依自分別自共相現。亦復如是。以不能觀察無所有故。而妄計著種種色相。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非幻無有譬  說法性如幻  不實速如電  是故說如幻   上二句答非幻無以喻諸法。下二句答幻相如電。   大慧復白佛言。如世尊所說。一切性無生。及如幻。將無世尊前後所說自相違耶。說無生性如幻 此第四問。謂佛既說一切法無生是無。又雲如幻是有。豈非有無相違耶。   佛告大慧。非我說無生性如幻前後相違過。所以者何。謂生無生覺自心現量。有非有外性非性無生現。大慧。非我前後說相違過。然壞外道因生故。我說一切性無生。大慧。外道癡聚。欲令有無有生。非自妄想種種計著緣。大慧。我非有無有生。是故我以無生說而說 佛答非我說有相違所以下。徵釋。生無生者。言我了於生即是無生。唯是自心之所現故。若有若無一切外法。其性本無有生故。我說無生。此總答也。別答中有二。一為壞外道因生。如彼計種種異因有生故。說一切性無生。二為破外道計有無生。非自執著妄想為緣。又告大慧雲。我非有無者。謂離有無之見故。我以無生之說。而說無生也。   大慧。說性者為攝受生死故。壞無見斷見故。為我弟子攝受種種業受生處故。以性聲說攝受生死 說性者下。入楞伽雲。說諸法者為令弟子知依諸業攝受生死。遮其有無斷滅見故。為我弟子下。為令弟子知隨業受生。性聲者。性即法聲即說。言以法說說攝受生死也。   大慧。說幻性自性相。為離性自性相故。墮愚夫惡見相希望。不知自心現量。壞因所作生。緣自性相計著。說幻夢自性相一切法。不令愚夫惡見希望。計著自及他一切法如實處見作不正論。大慧。如實處見一切法者。謂超自心現量 說幻性下釋說幻義。一為之性離故。以知幻性即離自性。圓覺雲。知幻即離是也。二為破愚夫取著相。此復有三。不知自心現量一也。壞正因緣所生法二也。緣自性相作實有計著三也。故說一切法如幻如夢之相破之。不令愚夫下。結過顯德。於如實處作不正論。結過也。不正論即自他性計戲論也。又如實處下。是顯德。入楞伽雲。見一切法如實處者。謂能了達唯心所現也。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無生作非性  有性攝生死  觀察如幻等  於相不妄想   無生作非性者。入楞伽雲。無作故無生。謂諸法性本無生故說無生。有性攝生死。頌上依業說生死也。以如幻觀之。則離妄想分別也。   復次大慧。當說名句形身相。善觀名句形身。菩薩摩訶薩。隨入義句形身。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是覺已。覺一切眾生。大慧。名身者。謂若依事立名。是名名身。句身者謂句有義身自性決定究竟。是名句身。形身者。謂顯示名句。是名形身。又形身者。謂長短高下。又句身者。謂徑跡。如象馬人獸等所行徑跡。得句身名。大慧。名及形者。謂以名說無色四陰故說名。自相現故說形。是名名句形身。說名句形身相分齊。應當修學 名句形身者。唯識論雲。名詮自性句詮差別。文即是字。為二所依。形即文也。身者聚義。名詮自性者。如說六根。但雲眼耳鼻舌身意之名而已。句詮差別者。如雲眼是佛眼法眼慧眼等種種差別也。然此名句形三身。名為三假。假者對實而言。則聲為實。此一實三假。乃能詮教體。今但雲當說名句形身。而不言一實者。以佛說法之聲即一實也。善觀者。謂當善觀察名句形身能詮之教即達所詮之義速成菩提。非唯自覺亦能覺他也。已上總釋。自大慧下別解。謂依事立名者。即名詮自性也。句有義身者。即句詮差別也。凡句以詮義差別。為性故。決定究竟不相混濫。是身句之功也。形身謂顯示。名句者。即由文字以顯名句。亦即名句以成文。故曰文即是字。為二所依。又形者是喻。喻如人之形有長短高下。文之長短亦猶是也。句身謂徑跡者。如因跡始知有象馬等所行。猶尋句而得義也。上乃以形句對言。若名與形相對言者。則如五陰之受想行識四陰無色而有名。色陰自相顯現故說有形。亦猶文因義而顯也。佛之說此名句形身。是示學者入理之門。理由行顯故。雲應當修學。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名身與句身  及形身差別  凡愚夫計著  如象溺深泥   文字性離即是解脫。若隨文起見過同邪外。如象溺深泥。可不戒耶。   復次大慧。未來世智者。以離一異俱不俱見相我所通義。問無智者。彼即答言。此非正問。謂色等常無常。為異不異。如是涅槃諸行相所相求那所求那造所造見所見塵及微塵修與修者。如是比展轉相。如是等問而言。佛說無記止論。非彼癡人之所能知。謂聞慧不具故。如來應供等正覺。令彼離恐怖句故。說言無記不為記說。又止外道見論故。而不為說 佛說離四句本令歸正故語大慧。未來世菩薩。當以離四句相問彼世人。意示入道之門。彼無智人不達此意。乃答雲。此非正論。謂色等者。言約陰入界等諸法上。而分常無常異不異等四句也。如是涅槃諸行者。行即能顯涅槃之行。能相所相能依所依能造所造能見所見塵及微塵。謂泥團微塵也。修與修者即人法也。如是比展轉相者。言上相對二法。如是等下。入楞伽雲。如是不可記事次第而問。世尊說此當止記答。愚夫無智非所能知。佛欲令其離驚怖處。不為記說。   大慧。外道作如是說。謂命即是身。如是等無記論。大慧。彼諸外道。愚癡於因作無記論。非我所說。大慧。我所說者。離攝所攝妄想不生。雲何止彼。大慧。若攝所攝計著者。不知自心現量故止彼。大慧。如來應供等正覺。以四種記論。為眾生說法。大慧。止記論者。我時時說。為根未熟不為熟者 止外道見論者。隨語生解執為見論故。皆止而不說。俾思之而自得。命即身者。以外道計即陰是我離陰是我故。說身命為一異等。如是等說名無記論。於因作無記論者。計無因而生。是為無記。然佛所說者。離能取所取不起妄想。雲何止彼者。謂何不直作如是而說以曉之。而止之者何耶但為彼執著能取所取不知唯心所現故止之也四種論如後文。止論是其一也。不唯止彼外道。亦為根未熟者。時復說之耳。   復次大慧一切法離所作因緣不生。無作者故一切法不生大慧。何故一切性離自性。以自覺觀時。自共性相不可得故。說一切法不生。何故一切法不可持來不可持去。以自共相欲持來無所來欲持去無所去。是故一切法離持來去。大慧。何故一切諸法不滅。謂性自性相無故。一切法不可得故。一切法不滅。大慧何故一切法無常。謂相起無常性。是故說一切法無常。大慧。何故一切法常。謂相起無生性。無常常故。說一切法常 一切法下。明不生句有一意。一離所作因緣故不生。二離自共性相故不生也。不可持來下。以事言之非無去來。但以四句求自共相不可得故。不見有去來之跡。淨名經雲。來者無所從來。去者亦無所至。此以理言之也。諸法不滅者。謂一切法本無性相。豈有滅乎。常無常句約情理言。若以情見相相遷流。故雲相起無常。以理言之法法即性。故雲相起無生。此無常即常也。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記論有四種  一向反詰問  分別及止論  以制諸外道  有及非有生  僧佉毘捨師  一切悉無記  彼如是顯示  正覺所分別  自性不可得  以離於言說  故說離自性   此四種論。言一向曰直答。謂隨問而答也。反詰問亦曰反質。謂反質所問也。分別。謂詳辯而答也。止論謂置而不答也。制諸外道多用止論有及非有生者。謂數論計有勝論計無。僧佉者數論也。毘捨者勝論也。如是等法皆無記論所攝。彼外道計不出有無。故雲彼如是顯示。以正智觀之。求其性相皆不可得。況言說乎。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惟願為說諸須陀洹須陀洹趣差別通相。若菩薩摩訶薩善解須陀洹趣差別通相及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方便相。分別知已如是如是為眾生說法。謂二無我相。及二障淨度諸地相。究竟通達得諸如來不思議究竟境界。如眾色摩尼善能饒益一切眾生。以一切法境界無盡身財。攝養一切 大慧是大乘人。請說小乘者何。蓋菩薩有自行化他不同。自行則唯趣極果。化他則法須遍至故。為眾請說四果之法。須陀洹此雲預流。初果也。又言須陀洹趣者。趣即趣向。謂初果向也。差別通相者。通即同也。謂分別同相別相也。及二果三果四果。修行方便之相皆得善解。分別知已如是如是者。謂如是分別如是而知。為諸眾生。說此四法。令其證得二無我相淨除惑智二障。於諸地相漸次通達。獲於如來智慧境界。以法身法財。利物無盡。如摩尼珠以寶濟人之無匱也。   佛告大慧。諦聽諦聽善思念之。今為汝說。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聽受。佛告大慧。有三種須陀洹須陀洹果差別。雲何為三。謂下中上。下者。極七有生。中者三五有生。而般涅槃。上者即彼生。而般涅槃 答初果中。言有上中下三種差別者。根性利鈍不同耳。極七有生者。謂極鈍下根。斷見惑證初果。後進斷思惑欲界中九品思惑。具經七反生死。方斷此惑取證三果。七反者。謂人中七生天中七生中陰中十四。生合二十八。生今言七反者。從略也。三五有生者。謂中根之人證初果。後三生或五生。斷此惑盡取證三果。即彼生而般涅槃者。謂上根之人得初果已。即於當生超至四果。而入真空涅槃也。   此三種有三結下中上。雲何三結。謂身見疑戒取。是三結差別。上上昇進得阿羅漢 三結正當初果所斷見惑。與八十八使。廣略之異耳。言亦有下中上者。以結惑從人根性。而分為三也。上上昇進等者。於此斷惑證果。合有三斷四超。言上上者。約大超根性而說也。   大慧。身見有二種。謂俱生及妄想。如緣起妄想自性妄想。譬如依緣起自性種種妄想自性計著生。以彼非有非無非有無無實妄想相故。愚夫妄想種種妄想。自性相計著。如熟時焰鹿渴水想。是須陀洹妄想身見。彼以人無我攝受無性。斷除久遠無知計著 身見者。彼於五陰身作主宰見。此分二種。俱生者。謂見與身俱生。如前身見。妄想復依見而起。如後邊見。故曰如緣起等。謂依緣起故。起妄想自性。以彼非有下。正釋上妄想身見。以本非四見而有四見。則是無實妄想相。如彼緣起。而愚夫以妄想故。起種種妄想自性計著。故譬之。如熟時焰非水謂水。即其相也。彼以人無我攝受無性者。即初果向人。以人無我觀。了本無性故其惑即斷。言無知者。謂染污無知也。   大慧。俱生者。須陀洹身見自他身等四陰。無色相故。色生造及所造故。展轉相因相故。大種及色不集故。須陀洹觀有無品不現身見則斷。如是身見斷貪則不生。是名身見相 俱生身見者。初果人觀察自他之身受想行識四陰無色相故。色由四大種生。造及所造即能造所造。謂四大造色陰。展轉者。即四大互相因也。不集者。謂大種與色性無和合。如是觀之五陰有無皆不可得。孰為身見。故曰有無品不現。身見既斷貪亦不生也。   大慧。疑相者。謂得法善見相故。及先二種身見妄想斷故。疑法不生。不於餘處起大師見為淨不淨。是名疑相須陀洹斷 此疑相中。謂初果人。於四諦法諦了無惑即善見相。及前二種身見分別斷故。於諸法中更不生疑。自然明瞭邪正。不復餘外道處起大師想。為淨不淨者。不於佛處疑善不善。是為疑相不生也。   大慧。戒取者。雲何須陀洹不取戒。謂善見受生處苦相故。是故不取。大慧取者。謂愚夫決定受習苦行。為眾具樂故求受生。彼則不取。除迴向自覺勝離妄想無漏法相行方便受持戒支。是名須陀洹取戒相斷 戒取者。非戒為戒也。外道邪習非因計因。如持雞狗等戒是也。初果人不取彼戒。謂善見彼受報苦相徒勞苦行故不取也。愚夫取者。以五欲等眾具為樂故求受生。然非三昧之樂。雖求樂果其實何有。彼初果人不取是為戒。非無自己所持之戒。故曰除迴向自覺勝等。即彼所修戒行迴因向果。戒支者。支謂支分。如七覺支及五支戒等是。雖不取乎彼。而取乎此。然非大乘無取之戒。是亦取也。   須陀洹斷三結貪癡不生。若須陀洹作是念。此諸結我不成就者。應有二過。墮身見及諸結不斷。大慧白佛言。世尊。世尊說眾多貪慾。彼何者貪斷。佛告大慧。愛樂女人纏綿貪著。種種方便身口惡業。受現在樂種未來苦。彼則不生。所以者何。得三昧正受樂故。是故彼斷非趣涅槃貪斷 言三結者。見惑也。因斷此見離貪瞋癡。此三者。即見惑中之思惑也。言二過者。身見本也。諸結末也。本既不除末何由滅。貪有多種。特言愛樂女人。舉其重者言之。初果人得三昧勝樂能斷比欲。雖離於有猶著於空。故雲非趣涅槃貪斷也。   大慧。雲何斯陀含相。謂頓照色相妄想生相見相不生。善見禪趣相故。頓來此世盡苦際得涅槃。是故名斯陀含 此明二果相。謂照了五陰色相妄想。不同初果修四行觀故得頓名。生相即諸結。見相即妄想。此二不生。惟無漏智加修禪定。則善見禪趣之相。進斷欲界思惑。至盡六品。惟餘一生故。曰頓來此世。盡苦際者。離人中生死。得涅槃者。證二果也。   大慧。雲何阿那含。謂過去未來現在色相性非性。生見過患使妄想不生故。及結斷故名阿那含 此三果人。通觀三世色相皆空。非性即空也。離有無分別過患。故雲妄想不生。結斷者。斷欲界後三品思惑也。   大慧。阿羅漢者。謂諸禪三昧解脫力明。煩惱苦妄想非性故。名阿羅漢 諸禪三昧。即羅漢所修智定。解脫力明。即所證之法。力即神通明乃三明也。以是照了煩惱諸苦分別皆空。謂色無色界思惑淨盡。證無學果也。   大慧白佛言。世尊。世尊說三種阿羅漢。此說何等阿羅漢。世尊為說寂靜一乘道。為菩薩摩訶薩方便示現阿羅漢。為佛化化。佛告大慧。得寂靜一乘道聲聞非餘。餘者。行菩薩行及佛化化。巧方便本願故。於大眾中示現受生。為莊嚴佛眷屬故。大慧。於妄想處。種種說法。謂得果得禪。禪者入禪悉遠離故。示現得自心現量得果相。說名得果。復次大慧。欲超禪無量無色界者。當離自心現量相。大慧。受想正受。超自心現量者。不然。何以故。有心量故 此□羅漢名相通別。通則通名羅漢。別則三種不同。三種中一實二權。得寂靜一乘道者。一實也。菩薩方便示現及佛化化者。二權也佛答謂所說羅漢是實非權。一乘者。乃三乘之一。非佛乘之一也。巧方便本願者。即餘二種。為已曾發善巧方便誓願。示現羅漢莊嚴佛會。而為眷屬也。於妄想眾生之處。為其說法同其修證。故曰得果得禪。雖入於禪而不住禪。亦隨心量示現得果。而不住於果。二種權行既不同於實行。又不住果住禪。是為超禪。故示超禪之相。令其捨世間禪得出世間禪。世間禪。謂四禪四無量四無色定也。當離自心者。心量既極即是如來禪。然則滅受想定。豈非超心量乎。故復□雲不然。以其取滅受想亦是心量故。須一切捨離皆不可得。圓覺經所謂。照與照者同時寂滅斯得之矣。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諸禪四無量  無色三摩提  一切受想滅  心量彼無有  須陀槃那果  往來及不還  及與阿羅漢  斯等心惑亂  禪者禪及緣  斷知見真諦  此則妄想量  若覺得解脫   偈中初四句。頌上超禪相。中四句頌上四果。惑亂者。以大斥小。謂小乘取涅槃相。亦是心惑亂也。後四句禪者禪等。即上能入所入。及禪所緣境。與夫斷集知苦見真諦理。皆寂滅性中妄想心量。若能覺了則究竟解脫無得而得也。   復次大慧。有二種覺。謂觀察覺。及妄想相攝受計著建立覺。大慧觀察覺者。謂若覺性自性相。選擇離四句不可得。是名觀察覺 上雲若覺得解脫故。又告之以覺知之道。二種覺義。一往言之。雖若真妄之異。然據結文。雲菩薩成就。則皆大士所觀而真俗不同。觀察覺即真諦之覺也。建立覺即俗諦之覺也。良以菩薩觀真不捨俗。照俗不違真。若覺性自性等者。即觀一切法之自性。此性本來離相。不可以一異等四句分別□擇。故雲不可得也。   大慧。彼四句者。謂離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是名四句。大慧。此四句離。是名一切法。大慧。此四句。觀察一切法。應當修學 分別四句之相如前。言四句離者。是不著於妄計也。若墮四句計中非所以覺性自性。今皆求之叵得。則離彼四句。復乎本性。是名一切法。以此四句觀一切法。無情不離無性不顯。故結勸雲應當修學。   大慧。雲何妄想相攝受計著建立覺。謂妄想相攝受。計著堅濕煖動不實妄想相。四大種宗因相譬喻。計著不實建立而建立。是名妄想相攝受計著建立覺。是名二種覺相。若菩薩摩訶薩成就此二覺相。人法無我相。究竟善知方便。無所有覺。觀察行地得初地。入百三昧得差別三昧。見百佛及百菩薩。知前後際各百劫事。光照百剎土。知上上地相。大願殊勝神力自在法雲灌頂。當得如來自覺地善繫心十無盡句成熟眾生。種種變化光明莊嚴得自覺聖樂三昧正受 二建立覺者。入楞伽雲。謂於堅濕煖動諸大種性。取相執著虛妄分別。以宗因喻而妄建立。是名取相分別執著建立智。宗因喻者。即五分論法雖是不實建立。以世諦故而建立之。則真俗兩行不相妨礙。若菩薩下。總結二覺成相。初覺成故。於人法知無我相。次覺成故。了無我相不離人法。故曰究竟善知方便。無所有覺者。還以二種覺。觀歷於行地。而後得入初地也。入三昧見佛等。皆以百言之者。以菩薩初破無明。能分身百界所入法門數皆如之。故攝論雲。菩薩入初地時。證十百明門。一於一剎那頃。證百三摩地。二以淨天眼見百佛國。三以神通力。能動百佛世界。四能往百佛世界。教化眾生。五能以一身化百類身形令有情見。六能成就百類所化有情。七若為利益。能留身住世百劫。八能知前後際百劫事。九能以智慧。入百法明門。洞達曉了。十能以身觀百類眷屬。餘地倍倍增勝。十無盡句者。如華嚴十地品住初歡喜地有十不可盡句。云云。亦如普賢十行願。皆言無盡。以此善繫其心。成熟眾生。至於自覺聖樂三昧。則菩薩之能事畢矣。   復次大慧。菩薩摩訶薩當善四大造色。雲何菩薩善四大造色。大慧。菩薩摩訶薩作是覺。彼真諦者。四大不生。於彼四大不生。作如是觀察。觀察已覺名相妄想分齊自心現分齊外性非性。是名心現妄想分齊。謂三界。觀彼四大造色性離。四句通淨。離我我所。如實相自相分段住。無生自相成 上雲四大。言之未詳故重示之。初明能覺觀。則曰菩薩作是覺等。言彼真諦四大不生者。理也。亦承上觀察覺。言之。然理非無四大。直彰無相故雲不生。所以菩薩作不生觀察。不生而生。是生四大之本。故有四大名相妄想次第。究其四大所起。亦是自心現之分齊。既了諸法唯心即達外性非性。是則觀彼四大造色性離。性離者。無生四句也。以是四句通淨四大。亦即四大圓離四性。由是離我我所。離故復本。復本故法法不失自體。故曰如實相自相分段住。如實相則相相一如自相分段則有差別。惟其同異不相妨礙。則無生自相如是而成。此能覺之智也。   大慧。彼四大種。雲何生造色。謂津潤妄想大種。生內外水界。堪能妄想大種。生內外火界。飄動妄想大種。生內外風界。斷截色妄想大種。生內外地界。色及虛空俱計著邪諦。五陰集聚四大造色生 此明所覺之法。復躡上文徵釋其相。彼四大者對真諦而言。則以四大為彼。對四大而言。亦以真諦為彼。言四大種生造色者。即大種為能造。如前堅濕煖動是也。四大為所造。如後內外水大等通名為色是也。若楞嚴則交互而起。如覺明空昧相待成搖故有風輪等。云云。今各從類造故。有津潤大種。生於水大等。蓋文雖別而理通。言其造法。莫不因性而有相從微而至著相因想成未由種起。所以發生萬類。本乎一心。所謂津潤堪能搖動斷截者。各隨四大性分說也。又津潤等。亦可約貪瞋癡等分言之。故一一皆曰妄想想也。大種種也。此皆發於微者也。及其既著則為內外四大。謂正報為內依報為外。俱遍一切而與空俱。故曰色及虛空等。外道於此計著邪諦。或計有無或起分齊。已如前斥。由四大造色故有五陰。因陰而有六根。次第而生故。雲四大。造色生也。   大慧。識者。因樂種種跡境界故餘趣相續。大慧。地等四大及造色等。有四大緣。非彼四大緣。所以者何。謂性形相處所作方便無性。大種不生。大慧。性形相處所作方便和合生。非無形。是故四大造色相外道妄想非我 識者六識。謂六識樂諸塵境出入履歷。故曰跡。此由妄識著於妄境。遂成結業。六趣受生相續不斷。又曰地四大等者。示四大不能獨造必兼於緣。不專在緣。故曰非彼四大緣。所以下徵釋其義。謂性津潤等性形相。四大色相因也。處及所作方便緣也。若因無生性。雖緣亦不生。故曰大種不生。必由眾緣和合成形。非無形者。則亦在緣也。既無在無不在。則本無實性無性而生。則因緣之義彰矣。言外道妄想者。此與前計著邪諦之語。皆因而斥非。謂四大造色相。不同外道妄想分別。故曰非我。   復次大慧。當說諸陰自性相。雲何諸陰自性相。謂五陰。雲何五。謂色受想行識。彼四陰非色。謂受想行識。大慧。色者。四大及造色各各異相。大慧。非無色有四數如虛空。譬如虛空過數相離於數。而妄想言一虛空。大慧。如是陰過數相離於數。離性非性離四句數。相者愚夫言說。非聖賢也 此明五陰自性相數非數。言數者。以色非色各有四數故曰彼四陰非色。又曰色者。四大造色各各異相。則四大不同通名為色。而色亦有四。次言有數者。即色界無色界皆非數也。且約無色界示之。故雲非無色有四數如虛空。正言無色四陰本無有四。譬如虛空超過數相。然妄想分別。言虛空是一。陰亦如是。離諸數相有無等四句。計有數相者。是凡夫所言。非諸聖賢。如雲佛身無為不墮諸數是也。   大慧。聖者如幻種種色像。離異不異施設。又如夢影士夫身離異不異故。大慧。聖智趣同陰妄想現。是名諸陰自性相。汝當除滅。滅已說寂靜法。斷一切佛剎諸外道見。大慧。說寂靜時。法無我見淨。及入不動地。入不動地已。無量三昧自在。及得意生身。得如幻三昧。通達究竟力明自在。救攝饒益一切眾生。猶如大地載育眾生。菩薩摩訶薩普濟眾生亦復如是 聖人了陰如幻。雖現種種色像。離於施設異不異見。如夢影中現士夫身皆無實體。豈有異不異耶。然異不異見。乃凡夫之妄想。佛之所以能離者。由了凡聖陰體本來不二。故曰聖智趣同陰妄想現。凡夫欲復本體。當須遠離陰妄性相。故雲汝當除滅。妄執若滅寂靜乃彰。故復能說此寂靜之法。遠離一切外道之見。說此法時既離法無我執。即能入不動地。得無量三昧一切法門。普濟群品。如地之載育也。   復次大慧。諸外道有四種涅槃。雲何為四。謂性自性非性涅槃。種種相性非性涅槃。自相自性非性覺涅槃。諸陰自共相相續流注斷涅槃。是名諸外道四種涅槃。非我所說法。大慧。我所說者。妄想識滅名為涅槃 涅槃之說有邪有正。佛欲說正乃先斥邪。言外道四種涅槃。名相如經所列。涅槃是果果由因得。其因既邪果亦非正。故雲非我所說。我之所說涅槃者。直以妄識心滅耳。蓋有外道涅槃不離神我。神我即妄識故。以妄想識滅。而對破之也。   大慧白佛言。世尊。不建立八識邪。佛言建立。大慧白佛言。若建立者。雲何離意識非七識。佛告大慧。彼因及彼攀緣故七識不生。意識者。境界分段計著生。習氣長養藏識意俱。我我所計著。思惟因緣生。不壞身相藏識因。攀緣自心現境界。計著心聚生。展轉相因。譬如海浪自心現境界風吹若生若滅。亦如是。是故意識滅七識亦滅 上雲妄想識滅名為涅槃。遂疑八識亦滅。佛答以不滅。言建立者不滅也。又疑七識不滅。佛答以彼因及攀緣故。七識不生者。彼即六識。言因及攀緣在六識。而七識執我未常相離。若六識滅則七識亦不生也。意識者下。通示諸識展轉相因。未始不俱。乃體一而相異也。又有四意。一境界分段者。言六識從六塵生也。二習氣長養者。言六識不離七識八識也。三我我所計著者。言七識我執。從思惟彼因彼緣而生。四不壞身相下。藏識即第八識。言因攀緣自心現境界等。此八識因於六識能緣。還緣自心所現境界。即六塵也。以計著故而生六識。能總諸心故雲心聚生也。謂八識與六識。展轉相因而生。如此相因有本有末。本謂八識轉生諸識。末謂六識起善起惡。七識則傳送其間。故雲展轉相因。復以喻顯。海喻八識浪喻六識。以六塵為境界風。境界乃自心所現。還吹八識心海轉生諸識。若生若滅亦猶依海而有風因風而鼓浪。展轉之相其若是也。風息則浪滅。故雲意識滅七識亦滅也。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我不涅槃性  所作及與相  妄想爾焰識  此滅我涅槃  彼因彼攀緣  意趣等成身  與因者是心  為識之所依  如水大流盡  波浪則不起  如是意識滅  種種識不生   外道所謂四種涅槃。不離性之與相。佛既斥之。則曰我不以性相為涅槃。直以妄想智障識滅為涅槃耳。彼因彼攀緣等。言七識由意趣因等成六識身。究其本因還以八識之心。為諸識之所依。如水下喻意可見。   復次大慧今當說妄想自性分別通相。若妄想自性分別通相善分別。汝及餘菩薩摩訶薩。離妄想到自覺聖。外道通趣善見。覺攝所攝妄想。斷緣起種種相妄想自性行。不復妄想 入楞伽雲。我今當說妄計自性差別相。令汝及諸菩薩摩訶薩善知此義超諸妄想證聖智境知外道法。遠離能取所取分別。於依他起種種相中。不更取著妄所計相。   大慧。雲何妄想自性分別通相。謂言說妄想所說事妄想相妄想利妄想自性妄想因妄想見妄想成妄想生妄想不生妄想相續妄想縛不縛妄想。是名妄想自性分別通相 妄想是一隨境有異。此中先總次別。總名可見。別相凡十有二。初列十二名。次徵釋其義。   大慧。雲何言說妄想。謂種種妙音歌詠之聲美樂計著。是名言說妄想 此計著種種音聲詞句。以為有性也。   大慧。雲何所說事妄想。謂有所說事自性。聖智所知。依彼而生言說妄想。是名所說事妄想 所說事自性者。凡所說事極其所以自性。惟聖智所知凡愚不了。但依彼事而生言說妄想也。   大慧。雲何相妄想。謂即彼所說事。如鹿渴想種種計著而計著。謂堅濕煖動相。一切性妄想。是名相妄想 此言隨事起見。如渴鹿之奔陽焰以作水想。謂於地水火風。執有堅濕煖動之性。而不知其性本融。於一切法妄計名相。性即法也。   大慧。雲何利妄想。謂樂種種金銀珍寶。是名利妄想 世間財寶本是幻物。凡夫不了而起貪著。   大慧。雲何自性妄想。謂自性持此如是不異惡見妄想。是名自性妄想 言持此如是者。持謂執持。即於諸法起自性見。執以為是。餘皆為非。何異外道惡見分別也。   大慧。雲何因妄想。謂若因若緣有無分別因相生。是名因妄想 謂於因緣生法起有無等見。妄想分別成生死因也。   大慧。雲何見妄想。謂有無一異。俱不俱。惡見外道妄想計著妄想。是名見妄想 此言外道惡見執著有無一異俱不俱四句分別也。   大慧。雲何成妄想。謂我我所想。成決定論。是名成妄想 此於假名實法上。計我我所而起言說分別。   大慧。雲何生妄想。謂緣有無性生計著。是名生妄想 入楞伽雲。謂計諸法若有若無從緣而生。是名生分別也。   大慧。雲何不生妄想。謂一切性本無生。無種因緣生無因身是。名不生妄想 謂一切法未有諸緣。而先有體是。不假因緣而生故。起不生分別也。   大慧。雲何相續妄想。謂彼俱相續如金縷。是名相續妄想 彼俱相續如金縷者。入楞伽雲。謂此與彼遞相繫屬如金與線。是名相續分別。   大慧。雲何縛不縛妄想。謂縛不縛因緣計著。如士夫方便若縛若解。是名縛不縛妄想 縛不縛因緣計著者。以理言之。法本自離何縛之有。情著成縛不可雲無。如士夫者。入楞伽雲。如人以繩方便力故縛已復解。此於無縛解中。而生計著也。   於此妄想自性分別通相。一切愚夫計著有無 已上諸計不出有無故結雲也。   大慧。計著緣起而計著者。種種妄想計著自性。如幻示現種種之身。凡夫妄想見種種異幻。大慧。幻與種種。非異非不異。若異者。幻非種種因。若不異者。幻與種種無差別。而見差別。是故非異非不異。是故大慧。汝及餘菩薩摩訶薩。如幻緣起妄想自性。異不異有無莫計著 前直分別妄想自性。未明其所計著者。故次明緣起。復以幻喻之。示妄想本虛。凡夫不了。見有種種差別之相。故喻雲幻與種種非異非不異。反覆覈示列前可見。若了法無自性。於緣起妄想皆不可得。故不應作異不異有無計著。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心縛於境界  覺想智隨轉  無所有及勝  平等智慧生  妄想自性有  於緣起則無  妄想或攝受  緣起非妄想  種種支分生  如幻則不成  彼相有種種  妄想則不成   心縛者。謂現前一念為塵境所轉故有業縛。而本有覺智。亦隨妄而轉若了妄即真。離諸有相及至佛地。則復平等大慧矣。勝即最勝處佛地也。妄想自性下八句。言妄想緣起之為有無。初四句約法。後四句約喻。謂妄想自性若有。則緣起無法可得。亦不待緣起而成妄想。若以妄想能攝受。取彼境界成妄想者。而緣起自非妄想。又何能成於妄想耶。喻者謂如幻人幻作種種支分。若先已生則不待幻而成。彼之幻相雖有種種。而妄想自無種種故曰不成。此皆顯有無不可得也。  彼相則是過  皆從心縛生  妄想無所知  於緣起妄想  此諸妄想性  即是彼緣起  妄想有種種  於緣起妄想   此八句復言緣起妄想相因而成。言彼相過者。謂緣起相之過。由心縛著所以成過。心縛即妄想也。若了緣起則無妄想。因妄想不覺於緣起生諸分別。此緣起與妄想相由而有初。無前後之異故。雲妄想即緣起。體固無二。而終以緣起而有分別也。  世諦第一義  第三無因生  妄想說世諦  斷則聖境界   世諦俗諦也。第一義真諦也諸佛說法常依此二諦。此外則外道邪計。故曰第三無因生。故涅槃雲。出世人所知名第一義諦。世人所知名世諦。外道立二十五諦。明因中有果。第一從冥初生覺。第二從覺生我心。第三從我心生色聲香味觸等。此雲無因。即自然性也。妄想說下結成三種自性。世諦者。緣起妄想二種自性也。聖境界。即第一義諦成自性也。然迷之即世諦。悟之即第一義諦。故雲斷則聖境界也。  譬如修行事  於一種種現  於彼無種種  妄想相如是  譬如種種翳  妄想眾色現  翳無色非色  緣起不覺然  譬如鍊真金  遠離諸垢穢  虛空無雲翳  妄想淨亦然   此四喻。初喻妄想自性。言修行事者。如禪有十種一切處。謂青黃赤白等。皆遍一切其境本一。以心想故有種種現。妄想之相亦復如是。次種種翳下。喻緣起自性。翳本無色妄見色現。故無色非色之實。緣起不覺亦復然也。又鍊真金空無翳二喻。皆喻成自性也。言無彼妄想緣起二種自性。則如金之無垢空之無翳。故雲妄想淨亦然也。  無有妄想性  及有彼緣起  建立及誹謗  悉由妄想壞  妄想若無性  而有緣起性  無性而有性  有性無性生  依因於妄想  而得彼緣起  相名常相隨  而生諸妄想  究竟不成就  則度諸妄想  然後智清淨  是名第一義   無有妄想性等。重釋上緣起妄想自性本來非有非無。言定有則墮建立。言定無則墮誹謗。皆由妄想以壞正見。妄想若無性等。謂若無妄想性。而有緣起性者。則有從無生成無因之過。蓋無始妄念分別而有緣起。然妄想之由。依於名相。名之與相如影隨形皆是虛妄。因不了此而起妄想。窮其妄源無所成就。則妄想自滅。以復自覺聖智。名第一義。度即滅也。  妄想有十二  緣起有六種  自覺知爾焰  彼無有差別  五法為真實  自性有三種  修行分別此  不越於如如   妄想十二如前所說。緣起有六者。六即六塵。謂緣起自性。由六塵境界風所動而起。或謂六因者非也。然此妄想緣起。總是差別之相。自覺聖智之中。則無如是差別也。爾明即智也。五法三自性。皆如來自行化他法門。修行之人稱性觀之。無非真實一理。故曰不越於如如也。  眾相及緣起  彼名起妄想  彼諸妄想相  從彼緣起生  覺慧善觀察  無緣無妄想  成已無有性  雲何妄想覺  彼妄想自性  建立二自性  妄想種種現  清淨聖境界  妄想如畫色  緣起計妄想  若異妄想者  則依外道論  妄想說所想  因見和合生  離二妄想者  如是則為成   眾相及名俱為緣起。彼名及相皆為妄想。此妄想緣起。皆從名相而生而又言妄想從緣起而生者。蓋指現前所起妄念從根塵和合而生。上言緣起從妄想生者。蓋指迷真從妄而有因緣生法。學者不可不審。然以正智觀之二皆無有。成已無有性者。言圓成實性中本無性執。雲何眾生而生妄想覺知。既迷真性而成妄想。故有名相事相二種自性。然迷之則見種種相現。悟之則是聖人所行清淨境界。妄想如畫色者。言於無起有。如本無色像因畫而生。妄想本於緣起。緣起本於分別。計緣起而生妄想。其為妄想如是。吾佛方便如是說者。為令反妄歸真故也。若異此而言妄想。則是外道邪計戲論。故曰妄想說所想因見和合生。蓋外道以妄心。分別妄想之相。及論三緣和合而生。皆非正論。若離緣起妄想二種自性。則為圓成自性矣。   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惟願為說自覺聖智相及一乘。若說自覺聖智相及一乘。我及餘菩薩。善自覺聖智相及一乘。不由於他通達佛法 大慧因聞上究竟諸妄顯第一義。故以自證聖智行相及一乘行相。為眾而請思修取證也。   佛告大慧。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大慧白佛言。唯然受教。佛告大慧。前聖所知轉相傳授妄想無性。菩薩摩訶薩。獨一靜處自覺觀察。不由於他離見妄想。上上升進入如來地。是名自覺聖智相 前聖所知。即自證聖智行相。及一乘行相。謂過去諸佛。無不從此二種行門成等正覺。以其遞相傳授。政所謂佛佛授受。祖祖承承者也。此乃總答前請。妄想無性下別。答自覺聖智。行相諸法本來寂滅。凡愚不覺生妄。分別而說妄法。本無自性。然欲進修妙行。必於靜處以自觀察。觀之不已則諸妄想不離而離。漸歷諸地入於如來境界。所謂自覺聖智自然究竟矣。   大慧。雲何一乘相。謂得一乘道覺。我說一乘。雲何得一乘道覺。謂攝所攝妄想。如實處不生妄想。是名一乘覺。大慧。一乘覺者。非餘外道聲聞緣覺梵天王等之所能得。唯除如來。以是故說名一乘 此釋一乘行相。言一乘者。一佛乘也。謂如來所乘大乘之法也。此一乘法不離人之一心。所謂妙法者即心也。蓋心具妙法。與佛所證無二無別。欲覺一乘之道。須究自心。故雲攝所攝妄想。謂了根塵能取所取妄心。即妄顯真如實而住。故雲如實處不生妄想。然此一乘覺道。唯佛與佛乃能究盡。故雲非餘外道等之所能得也。   大慧白佛言。世尊。何故說三乘而不說一乘。佛告大慧。不自般涅槃法故。不說一切聲聞緣覺一乘。以一切聲聞緣覺如來調伏授寂靜方便而得解脫非自己力。是故不說一乘。復次大慧。煩惱障業習氣不斷故。不說一切聲聞緣覺一乘。不覺法無我。不離分段死故說三乘 此問如來但說小乘不說大乘之意。佛答以三義故不說一乘。言不自般涅槃法者。以二乘不能了生死即涅槃故。不為說一也。言調伏授寂靜等者。以其稟方便教。修證空寂但離虛妄。名為解脫。未得一切解脫故。不為說二也。言煩惱障等者以其但斷四。住通惑未斷習氣別惑全在故不為說三也。二乘破人執。未破法執故。雲不覺法無我也。雖斷煩惱身居分段。未名變易生死故。雲不離分段死也。如來為此小機故。但為說三乘法耳。   大慧。彼諸一切起煩惱過習氣斷。及覺法無我。彼一切起煩惱過習氣斷。三昧樂味著非性。無漏界覺。覺已復入出世間上上無漏界滿足眾具。當得如來不思議自在法身 此言一乘行者。以煩惱習斷。不為無明所醉。了真空三昧之樂。不生味著故雲非性。乃得無漏界覺。無漏界即入實報土受法性身。隨類現形示生示滅度脫諸有。故雲覺已復入出世間。至上品寂光二嚴具備。究顯不思議自在法身。是為一佛乘也。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諸天及梵乘  聲聞緣覺乘  諸佛如來乘  我說此諸乘  乃至有心轉  諸乘非究竟  若彼心滅盡  無乘及乘者  無有乘建立  我說為一乘   前四句通頌諸乘。次六句頌說一乘之意。言有心轉者。轉即起動。謂若有一念心動雖佛乘亦非究竟。況餘乘乎。言於心行處滅。無有能乘之人。亦無所乘之法。乃至一乘法門無可建立。離名絕相非破非立。有此等機。乃為說一乘也。  引導眾生故  分別說諸乘  解脫有三種  及與法無我  煩惱智慧等  解脫則遠離  譬如海浮木  常隨波浪轉  聲聞愚亦然  相風所漂蕩  彼起煩惱滅  餘習煩惱愚   此頌上文說三乘法。三種解脫即三乘所證之果。謂聲聞斷正使。緣覺斷習氣。菩薩正習俱斷。破惑雖殊。證果即一真空涅槃。法無我等。此言大乘行者。得法無我惑智平等縛脫不二。是為遠離大解脫也。譬如下。喻二乘未斷智障為空相風之所漂蕩如浮木之在海乃為波浪所轉。雖斷通惑未斷根本無明。故曰餘習煩惱愚。餘習即無明也。  味著三昧樂  安住無漏界  無有究竟趣  亦復不退還  得諸三昧身  乃至劫不覺  譬如昏醉人  酒消然後覺  彼覺法亦然  得佛無上身   二乘離分段生死之苦。得真空涅槃之樂於中味著而無進趣。然亦不退作凡夫。此三昧身墮無為坑。乃至經劫不覺。譬如世人醉酒昏亂都無覺知至於酒消而後乃覺。此喻二乘根轉心迴覺法無我究竟正智。故雲得佛無上身也。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註解卷第二(下)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789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註解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註解卷第三(上)   宋求那跋多羅奉 詔譯   大明天界善世禪寺住持(臣)僧(宗泐)演福講寺住持(臣)僧(如□)奉 詔同註   一切佛語心品第三   爾時世尊。告大慧菩薩摩訶薩言。意生身份別通相。我今當說。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佛告大慧。有三種意生身。雲何為三。所謂三昧樂正受意生身。覺法自性性意生身。種類俱生無行作意生身。修行者。了知初地上上增進相。得三種身 三種意生身。乃通教菩薩。自行化他之道。為菩薩者不可不知。故如來不待問而告之。初列三名而後徵釋。   大慧。雲何三昧樂正受意生身。謂第三第四第五地三昧樂正受。故種種自心寂靜安住心海起浪識相不生。知自心現境界性非性。是名三昧樂正受意生身 言三昧樂正受意生身者。此菩薩從三地至四地斷見惑。從五地至七地斷思惑。得真空三昧之樂三昧翻正受。言三昧又言正受。華梵兼舉耳。意生身者。謂作意成真空法性身也。種種自心等。謂菩薩證空。不同二乘心生味著為相風所動。故曰安住心海。又不同凡夫起六識波浪。蓋了一切境界唯自心現皆無自性。是為初章生身。此自行也。   大慧。雲何覺法自性性意生身。謂第八地觀察覺了如幻等法悉無所有。身心轉變得如幻三昧及餘三昧門無量相力自在明。如妙華莊嚴。迅疾如意猶如幻夢水月鏡像。非造非所造如造所造。一切色種種支分具足莊嚴。隨入一切佛剎大眾。通達自性法故。是名覺法自性性意生身 此言菩薩入第八地。覺了諸法如幻皆無有相。身心轉變無礙。住如幻諸三昧門。普入佛剎神通自在。如妙華之莊嚴也。迅疾下言如意如幻等者。皆言化身速疾之無礙也。非造非所造者。謂化身色相不同四大實造。如造所造者。謂此色相與造相似。如此幻造色相。具足福慧莊嚴垂形剎土。達此諸法唯我自性之性。是為自性性意生身。此化他也。   大慧。雲何種類俱生無行作意生身。所謂覺一切佛法緣自得樂相。是名種類俱生無行作意生身。大慧。於彼三種身相。觀察覺了應當修學 初則從生死假入涅槃空。次則從涅槃空入建立假。猶是二邊。今入中道。所謂覺一切佛法等。言菩薩從八地已去。接入回向位中。了達諸佛自證法相即我自心。故雲自得樂相也。言種類俱生者。輔行雲。了佛證法即入中道屬佛種類。或謂千種萬類非也自既入中。所化之機亦成佛之種類。故雲俱生。至此位中智轉行融名無行作。未入證道但名意生。是為第三意生相也。此三種身相。乃約位次別明。第二卷中言。譬如意去速疾。約處願二義釋者。是通釋也。誡勸修學如文可見。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非我乘大乘  非說亦非字  非諦非解脫  非無有境界  然乘摩訶衍  三摩提自在  種種意生身  自在華莊嚴   偈初四句。約如來自證離相故。皆以非言之。謂雖是大乘以離相故。是無乘可乘。蓋離諸名相無證無得。而亦非無境界可示。然乘摩訶衍者。乘即能乘。摩訶衍即所乘之法。乃指三種意生身。是大乘之法也。三摩提者。即初意生身也。種種意生者。超頌種類俱生身也。華莊嚴者。頌第二意生身也。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說。若男子女人。行五無間業。不入無擇地獄。世尊。雲何男子女人行五無間業不入無擇地獄。佛告大慧。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佛告大慧。雲何五無間業。所謂殺父母及害羅漢破壞眾僧噁心出佛身血 五無間業惡逆之極者。凡作是業必受無間地獄之報。如來有時說言。亦有行五無間業不入無擇獄者。無擇即無間也。大慧未達於是問佛。答中先據事列名。次約法徵釋。名雖從逆法實惟順。義見下文。   大慧。雲何眾生母。謂愛更受生。貪喜俱如緣母立。無明為父生入處聚落。斷二根本名害父母 貪愛母無明父。即十二因緣中。現在之愛更從受生。與未來貪喜俱。皆有生義如母養育。立即生也。由無明貪愛。生六入十二處等聚落。若斷此貪愛無明根本。即害父母義也。   彼諸使不現。如鼠毒發諸法。究竟斷彼名害羅漢 彼諸使不現者。謂羅漢已斷正使未斷習氣。如鼠齧人瘡雖愈遇雷復發。喻羅漢習氣雖則不現忽遇相風搖動如迦葉聞琴起舞是也。諸法即不染污無知之法。若能究竟斷之即害羅漢義也。   雲何破僧。謂異相諸陰和合積聚。究竟斷彼名為破僧 和合名僧故。以五陰和合言之。異相即色受想行識也。積聚即五陰積聚生死也。若能斷之即破僧義也。   大慧。不覺外自共相自心現量。七識身以三解脫無漏惡想。究竟斷彼七種識佛。名為噁心出佛身血。若男子女人。行此無間事者。名五無間。亦名無間等 不學外自共相者。謂不知諸法自相共相是自心現量。乃由迷於八識唯存七識。指七識妄覺而為佛義。非三解脫無漏之行莫能斷之。無漏本善而言惡者。亦順殺害義。能發此心究境斷除七識之佛即出佛身血義也。入楞伽雲。斷彼八識身佛者。以九識為佛識。八識為菩薩識。以其體屬無明。此內五無間也。自若男子下總結。   復次大慧。有外無間。今當演說。汝及餘菩薩摩訶薩。聞是義已。於未來世不墮愚癡。雲何五無間。謂先所說無間。若行此者。於三解脫一一不得無間等法。除此已餘化神力現無間等。謂聲聞化神力菩薩化神力如來化神力。為餘作無間罪者除疑悔過。為勸發故。神力變化現無間等。無有一向作無間事不得無間等。除覺自心現量離身財妄想離我我所攝受或時遇善知識解脫餘趣相續妄想 外無間者。外以對內。蓋指前五無間為內也。以實造無間之業為外也。上說行五無間得證聖智。恐人謂實造無間之因亦不受惡報。故又說此。若聞外五無間事業報不差。則不生疑惑。故雲不墮愚癡。言先所說者。謂於餘教中曾說無間。若作此無間業者。必墮阿鼻。豈得三種解脫無間等法耶。除此已下。言權造者。權必引實。入楞伽雲。見其有造無間業者。為欲勸發令其改過。以神通力示同其事。尋即悔除證於解脫。所謂行於非道通達佛道。如調達阿闍世王等是也。無有下。言無有實造而不受無間報者。然實造者。未必永不得三解脫法。故曰除覺自心現量等。言若能了諸法唯心。內不見身。外不見財。離人法執。或於來世餘趣受生。遇善知識離分別過皆得解脫。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貪愛名為母  無明則為父  覺境識為佛  諸使為羅漢  陰集名為僧  無間次第斷  謂是五無間  不入無擇獄   此頌上內五無間也。   爾時大慧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惟願為說佛之知覺。世尊。何等是佛之知覺。佛告大慧。覺人法無我。了知二障。離二種死。斷二煩惱。是名佛之知覺。聲聞緣覺得此法者。亦名為佛。以是因緣故我說一乘。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善知二無我  二障煩惱斷  永離二種死  是名佛知覺   向言一乘覺道。其說猶略。而未常言所知所覺者何法。於是復申此請。佛乃告之。了二無我是為覺。了二障是為知。究論人法生佛平等本無二執。所謂真如界內絕生佛之假名。此無人執也。平等性中無自他之形相。此無法執也。眾生迷之成二我執。如來覺了本性。二執皆空。故雲無我也。二障者。惑障智障也。即上二執為惑二空為智。既以二空空其二執。是無惑障。能空之智亦泯。是無智障。二障乃生死之因。因滅故果滅。故雲離二種死。二死者分段變易之死也。二煩惱者。謂通別二惑也。此二惑累至於極果方能斷盡。如是了達名為佛之知覺。二乘雖小若能回心向大。如佛覺知是佛而已。故雲亦名為佛。所以說一乘者此也。重頌可見。   爾時大慧菩薩白佛言。世尊。何故世尊於大眾中唱如是言。我是過去一切佛。及種種受生。我爾時作曼陀轉輪聖王六牙大象及鸚鵡鳥釋提桓因善眼仙人。如是等百千生經說 三世諸佛道無不同。而覺知前後。不無有去來今之異。雲何世尊言。我是過去一切佛。又曰種種受生則異其形。大慧。持此兩端。舉以為問。本生經雲。如來過去曾種種受生。如作轉輪王及作釋提善眼大象鸚鵡等百千生。   佛告大慧。以四等故。如來應供等正覺於大眾中唱如是言。我爾時作拘留孫拘那含牟尼迦葉佛。雲何四等。謂字等語等法等身等。是名四等。以四種等故。如來應供等正覺。於大眾中唱如是言 佛告以四等故。作拘留孫等佛。乃詶上我是過去諸佛之問。四等義見下文。   雲何字等。若字稱我為佛。彼字亦稱一切諸佛。彼字自性無有差別。是名字等。雲何語等。謂我六十四種梵音言語相生。彼諸如來應供等正覺亦如是。六十四種梵音言語相生。無增無減無有差別。迦陵頻伽梵音聲性。雲何身等。諸我與諸佛法身及色身相好無有差別。除為調伏彼彼諸趣差別眾生故。示現種種差別色身。是名身等。雲何法等。謂我及彼佛得三十七菩提分法。略說佛法無障礙智。是名四等。是故如來應供等正覺。於大眾中唱如是言。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迦葉拘留孫  拘那含是我  以此四種等  我為佛子說   四等者。字語身法四。皆平等也。字等者。謂我名佛。一切如來亦名為佛。佛名無別。是為字等也。語等者。謂我作六十四種梵音聲語。一切諸佛亦然。是名語等。密跡力士經第二。說佛聲有八轉。謂體業具為從屬於呼。是八轉聲各具八德。所謂調和聲柔軟聲諦了聲易解聲無錯謬聲無雌小聲廣大聲深遠聲。八八即成六十四種。頻伽即鳥名。其聲清雅超於眾鳥。故引以喻也。身等者。謂我與諸佛法報應化之身等無差別。雖機不等應跡或殊會其歸趣亦一而已。法等者謂所得道品之法。與諸佛無殊也。言無障礙智者。謂得是四等。則於一切佛法無所障礙。亦不迷於如來化跡同異也。   大慧復白佛言。如世尊所說。我從某夜得最正覺。乃至某夜入般涅槃。於其中間乃至不說一字。亦不已說當說不說是佛說。世尊如來應供等正覺。何因說言不說是佛說。佛告大慧。我因二法故作如是說。雲何二法。謂緣自得法及本住法。是名二法。因此二法故。我如是說 示四等猶涉言詮。故復以始終不說一字之義為問。佛答以我因二法故。謂無法可說。是佛之說也。自得即自證修德也。本住即本具性德也。修性一如。皆離言說。故雲我如是說。   雲何緣自得法。若彼如來所得。我亦得之無增無減。緣自得法究竟境界。離言說妄想離字二趣 言自證境界與諸佛究竟無別。此自得之妙尚無增減。豈可得而言思。故曰離言說等。入楞伽雲。離言說相離分別相離名字相。此雲二趣未詳。   雲何本住法。謂古先聖道如金銀等性。法界常住。若如來出世若不出世。法界常住。如趣彼城道。譬如士夫行曠野中見向古城平坦正道。即隨入城受如意樂。大慧。於意雲何。彼作是道及城中。種種樂邪。答言。不也。佛告大慧。我及過去一切諸佛。法界常住亦復如是。是故說言。我於某夜得最正覺。乃至某夜入般涅槃。於其中間不說一字。亦不已說當說。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我某夜成道  至某夜涅槃  於此二中間  我都無所說  緣自得法住  故我作是說  彼佛及與我  悉無有差別   謂古先聖道者。即先佛所證性德之法也。如金銀等性者。喻本住法性。如金之堅剛非鍛鍊所得。法界常住亦復如是。所謂有佛無佛性相常住。又言法界常住者。結本住法也。又曰。如趣彼城道等。此兼喻自得本住二法歸乎一致。所謂平坦正道者。本住法也。士夫入城受樂者。自得法也。以其本有正道故。得隨之而入。入已安之皆非外物。言此二法本有之性非言思所及。所以五十年中。一大藏教不說一字者。非曰不說。蓋以言遣言。三世諸佛其歸一揆也。偈頌文顯不釋。   爾時大慧菩薩復請世尊。惟願為說一切法有無有相。令我及餘菩薩摩訶薩離有無有相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告大慧。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佛告大慧。此世間依有二種。謂依有及無墮性非性。欲見不離離相 至理寂絕非有非無。眾生昧此墮於二邊。不能復本。故大慧。為眾發問。佛先順問而答。而後徵釋其義。依二種等者。謂世間眾生。依有無之境。起有無見墮性非性。即有無見也。欲見謂樂著此見。非出離法妄謂出離。故雲不離離相也。   大慧。雲何世間依有。謂有世間因緣生。非不有從有生。非無有生。大慧。彼如是說者。是說世間無因。大慧。雲何世間依無。謂受貪恚癡性已。然後妄想計著貪恚癡性非性。大慧。若不取有性者。性相寂靜故。謂諸如來聲聞緣覺。不取貪恚癡性為有為無 依有下是釋有相。謂實有世間因緣而生諸法。非不實有實從有生。言非無有生者。謂能生因緣是有。此計無為有故。復告雲。彼如是說者。是外道無因論也。依無下是釋無相。謂先受三毒性已。而後妄計其性非性。非性即妄計為無。若不妄受三毒為有性者。則無所取。無取則性相本來寂靜。如佛與二乘。不取三毒性。乃離有無之見也。   大慧。此中何等為壞者。大慧白佛言。世尊。若彼取貪恚癡性。後不復取。佛告大慧。善哉善哉。汝如是解。大慧。非但貪恚癡性非性為壞者。於聲聞緣覺及佛。亦是壞者。所以者何。謂內外不可得故。煩惱性異不異故 如來既釋有無之相。以詶大慧之請。因問。此二者之問。何等是破壞佛法者。大慧。乃答以彼先取三毒性為有。後計為無者。是破壞義。佛可其說。乃雲。非但計無為壞。亦壞二乘及佛。蓋彼謂佛與二乘。亦本取三毒為有。後除三毒為無得成聖果。故雲亦是壞者。所以者何下。謂聖人了達內外諸法皆不可得。亦了煩惱之性。本離一異等四句。何壞之有。   大慧。貪恚癡。若內若外不可得。貪恚癡性無身故。無取故。非佛聲聞緣覺是壞者。佛聲聞緣覺。自性解脫故。縛與縛因非性故。大慧。若有縛者。應有縛。是縛因故。大慧。如是說壞者。是名無有相 貪恚癡下。復釋不壞所以。言若內若外者。謂三毒之性。於內外中間。求之皆不可得。既不可得。豈有體性而可取乎。故結雲。非佛聲聞緣覺是壞者。蓋佛與二乘。本性解脫非縛非脫故也。又言若有縛者。謂先受而後不取則已有縛。縛是其果。果必有因。因即貪等。有縛則有壞。如是說壞者。即墮斷滅空見故。雲無有相也。   大慧。因是故。我說寧取人見如須彌山。不起無所有增上慢空見。大慧。無所有增上慢者。是名為壞。墮自共相見希望。不知自心現量。見外性無常剎那展轉壞陰界入相續流注變滅離文字相妄想。是名為壞者 寧取人見下。以大況小。明空見之失也。人見即我見。言增上慢者。謂自己之法增上。成乎見慢。經雲。未得謂得。未證謂證。即此人也。人見之惡有限。增上慢空見。則無法不棄。是名為壞。故雲。寧起人見如須彌山。不起空見也。墮自共見等。言起空見之由。良以無始起自生共生之見。於中樂欲不了諸法唯心。見有外法唸唸生滅展轉變壞。所謂陰界入相續流注變滅。計此實法滅已歸無。是其空見。至於虛妄分別離文字相亦成壞義。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有無是二邊  乃至心境界  淨除彼境界  平等心寂滅  無取境界性  滅非無所有  有事悉如如  如賢聖境界  無種而有生  生已而覆滅  因緣有非有  不住我教法  非外道非佛  非我亦非餘  因緣所集起  雲何而得無  誰集因緣有  而復說言無  邪見論生滅  妄想計有無  若知無所生  亦復無所滅  觀此悉空寂  有無二俱離   前八句頌內教正義。無種而有生下。頌妄計生滅有無非我教法也。非外道等四句。佛謂凡我所說生法者。非佛非外道所作。亦非神我及異因所造。乃由正因緣和合所集而起。然以所起言之不得謂無。誰集因緣等者。言正因緣所生法非我叵得。孰為有孰為無也。若夫邪見所論。是妄計有無生滅。若知生本無生滅亦非滅。自然妙契空寂。不墮有無二見。故雲有無二俱離也。   爾時大慧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惟願為我及諸菩薩。說宗通相。若善分別宗通相者。我及諸菩薩。通達是相。通達是相已。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隨覺想及眾魔外道。佛告大慧。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大慧白佛言。唯然受教。佛告大慧。一切聲聞緣覺菩薩。有二種通相。謂宗通及說通 欲善化導必宗說俱通。方能誘物而底於道。蓋宗者道之本。說者教之跡。宗以明趣。趣不明則失其所歸。教以詮理。理或昧則迷其所入。故宗通而說不通。理雖精而不顯。說通而宗不通。言雖辯而非要。而二者實相須為用。不可偏廢也。大慧。請說宗通相。而不及說者。舉其要耳。宗通則說在其中矣。答中兼言者。必二而後備也。   大慧。宗通者。謂緣自得勝進相。遠離言說文字妄想。趣無漏界自覺地自相。遠離一切虛妄覺想。降伏一切外道眾魔。緣自覺趣光明輝發。是名宗通相 宗通者。即自證殊勝之相也。謂依教思修得意忘言。離於文字分別。趣入地住悟無生忍。度越三乘證智。自然降伏魔外。至於佛地究竟覺智朗然獨耀。此宗通至極之相也。   雲何說通相。謂說九部種種教法。離異不異有無等相。以巧方便隨順眾生。如應說法令得度脫。是名說通相。大慧。汝及餘菩薩。應當修學 說通相者。說法逗機之相也。九部者。十二部中之九部也。然有大小不同。若小乘九部。無方廣無無問自說無授記之三部。如經雲。我此九部法。隨順眾生說是也。若大乘九部。無因緣譬喻論議之三部。如妙玄所云。此從別說答。通論皆有十二部。亦云十二分教。此中言九部。既雲以巧方便隨眾生說。乃從小入大也。言離異不異有無者。謂離四句已無妨四說。又雲。如應說法者。應即當也。言當以何法說者。即為說之令其得度。此如來果後說通之相。為菩薩者不可不學也。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宗及說通相  緣自與教法  善見善分別  不隨諸覺想   上三句頌二通之相。善見者宗通也。分別者說通也。不隨諸覺想者。謂得二通相。則不隨外道強覺妄想也。  非有真實性  如愚夫妄想  雲何起妄想  非性為解脫   若未得真如實性而起分別。如愚夫妄想無異。妄想者何。即妄計諸法非性為解脫者是也。非性即無也。  觀察諸有為  生滅等相續  增長於二見  顛倒無所知  一是為真諦  無罪為涅槃  觀察世妄想  如幻夢芭蕉   如來以正智眼。觀察世間諸有為法。皆是虛幻生滅。妄計為實增長有無二見。凡愚顛倒無所知覺。除一真如涅槃妙心之外。餘皆虛妄。故喻雲。如幻夢芭蕉也。無罪者。謂了罪性本空。即是涅槃也。  雖有貪恚癡  而實無有人  從愛生諸陰  有皆如幻夢   此重釋如幻等義。言雖有三毒。而無能起之人。蓋二我本空。何三毒之有。是則能生愛慾與所生五陰。皆如夢幻也。   爾時大慧菩薩。白佛言。世尊。惟願為說不實妄想相。不實妄想雲何而生。說何等法名不實妄想。於何等法中不實妄想。佛告大慧。善哉善哉。能問如來如是之義。多所饒益多所安樂。哀憫世間一切天人。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佛告大慧。種種義種種不實妄想。計著妄想生。大慧。攝所攝計著。不知自心現量。及墮有無見。增長外道見。妄想習氣計著外種種義。心心數妄想。計著我我所生 窮妄想者必極其致。示真性者必盡其源。盡其源則真性自明。極其致則妄想何有。故大慧請問不實妄想相。凡致三問。一問。妄想雲何生。二問。何法名妄想。三問。於何而起妄想。佛依次答釋。初答言種種義者。凡外法有種種相義皆虛妄。因之而生故。有種種不實妄想計著生也。次答言攝所攝計著者。謂於根塵計著。不知唯心所現。及於心外墮有無見。依是增長諸外道見。皆妄想法。知其法則知所以妄也。後答言妄想習氣等者。即上所依處也。又曰。心心數妄想計著我我所生者。即人法二我是其處也。知其處則知所以起妄之源。源既不實妄即滅矣。   大慧白佛言。世尊。若種種義。種種不實妄想。計著妄想生。攝所攝計著。不知自心現量。及墮有無見。增長外道見。妄想習氣計著外種種義。心心數妄想我我所計著生。世尊。若如是外種種義相墮有無相。離性非性離見相。世尊。第一義亦如是。離量根分譬因相。世尊何故一處妄想不實義。種種性計著妄想生。非計著第一義處相妄想生。將無世尊說邪因論耶。說一生一不生 大慧白佛言下。疊領上意以生後問。意謂佛如是說者。則於外種種義。墮有無相者。亦是性離有無。及離諸見之相。然第一義。亦是離諸根量宗因喻相。意以外種種義與第一義無異。何故言種種義生分別第一義不生分別。豈非世尊所言乖理有生有不生耶。   佛告大慧。非妄想一生一不生。所以者何。謂有無妄想不生故。外現性非性。覺自心現量妄想不生。大慧。我說餘愚夫自心種種妄想相故。事業在前種種妄想性相計著生。雲何愚夫得離我我所計著見。離作所作因緣過。覺自妄想心量。身心轉變究竟明解一切地如來自覺境界。離五法自性事見妄想。以是因緣故。我說妄想從種種不實義計著生。知如實義得解脫自心種種妄想 佛答以我非虛妄分別世諦有生第一義有不生。所以下徵釋。所以生不生者。謂了有無妄想。所見外法離性。覺了唯心所現。而妄想不生。非別有第一義諦也。但愚夫不了自心所現故。見所作有為事業在前。於中起諸分別妄計耳。非別有世諦也。既而佛又念諸愚夫在迷雲。何能離人法二我。及離能作所作因緣之過。又念雲何能覺妄想皆自心量。而得身心轉變。究竟明解一切智地。到如來自證境界。離五法三自性事見妄想。事即名相。見即妄想。既作是念。所以我說妄想從種種虛。妄計著而生。知如實義者。謂能如是了知如實之義。即得解脫息諸妄想也。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諸因及與緣  從此生世間  妄想著四句  不知我所通  世間非有生  亦復非無生  不從有無生  亦非非有無  諸因及與緣  雲何愚妄想  非有亦非無  亦復非有無  如來觀世間  心轉得無我  一切性不生  以從緣生故  一切緣所作  所作非自有  事不自生事  有二事過故  無二事過故  非有性可得   偈從初至非有性可得。頌上所作因緣之過。諸因及與緣等。謂凡諸世間法。莫不從因緣生。而妄想者。於因緣法著有無等四句之見。不知如來所通之理。世間非有生下。離性執四句。謂諸法本無四性。又曰。諸因及與緣等。仍責前過。謂諸法本空。雲何愚夫於中而生妄想。非但本無有無四句性執。亦無非有非無四句相執。具如大論性相二空也。若能如是觀察。轉彼性相二執。而得人法二無我智。然性實不生。從緣故有。此諸法既從緣生。則法無自體。又曰。事不自生事者。事即果也。凡所生之法。有因則必有果。如業因招生死之果。原其因既不生。果豈自生果耶。若無果生果二事之過。則任運離乎有無性執。故雲非有性可得也。  觀諸有為法  離攀緣所緣  無心之心量  我說為心量  量者自性處  緣性二俱離  性究竟妙淨  我說名心量   自此至末。頌上覺自妄想心量顯如來自覺境界。此八句略頌心量。不了諸法唯心。則有所緣之境。以正智觀之。離乎能緣之心所緣之境。既離能所則無分別之心。是為唯心。故雲我說為心量。雖了諸法唯心。猶存性執對境。未能忘能緣之念。直須緣性俱離始為究竟如來藏心之心量也。緣性者。緣即能緣性即所緣之法也。  施設世諦我  彼則無實事  諸陰陰施設  無事亦復然  有四種平等  相及因性生  第三無我等  第四修修者   此下廣示心量也。世諦我者。人執也。諸陰陰者。法執也。然此二執以自共相。求之無實事可得。則法皆平等。故有四種平等見。相即五陰。則相與非相平等。相必有因。因性與果性平等。因果具故有我。則我與無我平等。能了無我者是修。則有修與無修平等也。  妄想習氣轉  有種種心生  境界於外現  是世俗心量  外現而非有  心見彼種種  建立於身財  我說為心量   妄想等者。由無始妄想熏習。次第轉生種種心識。妄心既作見有外境。此世俗心量也。然外境本無。由心取之見種種相。即五塵等是。身財建立。謂五識身財即妄想心量也。  離一切諸見  及離想所想  無得亦無生  我說為心量  非性非非性  性非性悉離  謂彼心解脫  我說為心量  如如與空際  涅槃及法界  種種意生身  我說為心量   前四句。謂能離人法二我之見。及離能想所想。則無得無生。是為正智之心量也。中四句。謂離有無四句性執。及離能離之心。亦即正智心量。非性即非有。非非性即非無性。非性即有無。如入楞伽所云也。後四句言如如即真如。空際即實際。涅槃即究竟大涅槃。法界即佛法界。此皆一體異名。由離前名相妄想。至於正智。以極真如實際住於涅槃法界之中故。能示現種種意生之身度脫眾生。是為如來第一義心心量也。   爾時大慧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世尊所說。菩薩摩訶薩當善語義。雲何為菩薩善語義。雲何為語。雲何為義。佛告大慧。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佛告大慧。雲何為語。謂言字妄想和合。依咽喉唇舌齒齗頰輔。因彼我言說妄想習氣計著生。是名為語 因前雲如如及法界等語故。有善語善義之問。答中先明善語。謂言字妄想等。入楞伽雲。語者所謂分別習氣而為其因。依於喉舌等。而出種種音聲。文字相對談說。是名為語也。   大慧雲何為義。謂離一切妄想相言說相。是名為義。大慧。菩薩摩訶薩於如是義獨一靜處。聞思修慧緣自覺了向涅槃城。習氣身轉變已。自覺境界觀地地中間勝進義相。是名菩薩摩訶薩善義 義由語顯。若隨語生見。非但失義亦且迷名。故順離妄想相及言說相。要由契證方名善義。故此明修證之道。所謂獨一靜處聞思修慧。於真如法界等。隨其所聞名義。思修觀察緣自覺智趣向涅槃。轉前所說妄想習氣。歸自覺境界。行於諸地勝進行相。是名善義。   復次大慧。善語義菩薩摩訶薩。觀語與義非異非不異。觀義與語亦復如是。若語異義者。則不因語辯義。而以語入義如燈照色 語即能詮言教。義即所詮義理。謂善解能詮即達所詮。善解所詮即了能詮。蓋約大乘言之。雖有能詮所詮。而能所不二故。雲非異非不異。義雖妄言非言無以辯義。則必因言而入於義。如燈照色者。入楞伽雲。譬如有人持燈照物知此物如是在如是處。所謂文字性離即是解脫。其善語善義之謂歟。   復次大慧不生不滅自性涅槃三乘一乘心自性等。如緣言說義計著。墮建立及誹謗見。異建立異妄想。如幻種種妄想現。譬如種種幻凡愚眾生作異妄想。非聖賢也 此段言隨語計著之過。如不生不滅等。雖皆理性名言。若謂實有則墮常見。若謂實無則墮斷見。況餘者乎。異建立異妄想者。謂因言說差別建立。而起異妄想計著。如見幻事計以為實。是愚夫見非聖賢也。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彼言說妄想  建立於諸法  以彼建立故  死墮泥犁中  陰中無有我  陰非即是我  不如彼妄想  亦復非無我  一切悉有性  如凡愚妄想  若有彼所見  一切應見諦  一切法無性  淨穢悉無有  不實如彼見  亦非無所有   初四句中。言依語起見之失不免惡報。言陰中無有我等。此外道之見。合有所謂陰中有我我中有陰即陰是我離陰是我也。不如彼妄想等。謂雖不如彼外道邪見於言說中種種計著。無非是我也。一切悉有性者。常見也。若謂一切法實有性。應須見諦。彼不見諦而言有性。則妄見而已。又曰一切法無性。斷見也。斷則淨穢無有故特非之意。謂不如彼見之不實等也。   復次大慧。智識相今當說。若善分別智識相者。汝及諸菩薩。則能通達智識之相。疾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慧。彼智有三種。謂世間出世間出世間上上。雲何世間智。謂一切外道凡夫計著有無。雲何出世間智。謂一切聲聞緣覺。墮自共相希望計著。雲何出世間上上智。謂諸佛菩薩。觀無所有法。見不生不滅離有無品。如來地人法無我緣自得生 辯諸法之真妄。明語義之是非。莫尚乎智識。故如來不待問而自說也。然此智識有通有別。義見於文。初明智有三種。約世出世間能知而言也。世智言外道者。凡出家不稟佛教者。皆名為外。其智之極雖至非想。然其所計不出有無。但名世智也。出世智中。言二乘墮自共相者。以二乘觀陰界入因緣四諦。無出總別相智。厭惡生死欣樂涅槃。故雲希望計著也。上上智言觀無所有者。謂佛菩薩用上上智。照了諸法皆畢竟空。本無生滅。離有無相至於究竟覺地。更無彼此色相。安有二我。此自覺聖智不從外得也。   大慧。彼生滅者是識。不生不滅者是智。復次墮相無相。及墮有無種種相。因是識超有無相是智。復次長養相是識。非長養相是智 此約三識三智對揀。言生滅之法屬九界者是識。不生滅法屬佛界者是智。相無相者。相則言有無相言空。以九界不出空有二邊。墮空有者是識。超空有者是智。言相因者。對果而言也。長養是識者。正約對人法無我言之前文所謂色等長養心是也。凡假外塵資養於內者識也。無所資待自得於內者智也。   復次有三種。智謂知生滅知自共相知不生不滅。復次無礙相是智境界。種種礙相是識。復次三事和合生方便相是識。無事方便自性相是智。復次得相是識。不得相是智。自得聖智境界不出不入故如水中月 此三種智。約一人所知而言。據後偈文。即如來所知之三也。知生滅者一切智也。知自共相者道種智也。知不生不滅者一切種智也。只一佛智而有三用。名為三智。又雲無礙相是智者。謂於前之三智。一心融泯無染礙之相。是智反是則為識也。又雲三事等者。三事即根塵及我三事。和合相應而生是識。此不知自性相故。若知性相。則一念靈知不假緣生。故曰無事方便自性相是智也。又雲得相不得相為識智者。相即性相之相。相惟是一。而有離不離之異。故雲得不得也。自得者。所謂如來自得聖智境界。無以名床故。雲不出不入如水中月也。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採集業為識  不採集為智  觀察一切法  通達無所有  逮得自在力  是則名為慧  縛境界為心  覺想生為智  無所有及勝  慧則從是生   言採集業者採謂採取集謂招集。以根對塵而生取著。起善惡業招集生死。是名為識。能了根塵絕待。物我兩忘不生取著。名之為智。如是觀察因緣生法。當體即空解脫自在。名上上智慧即智也。心外無境不了唯心為境所轉。是名為縛。心即識也。覺此妄心則為智矣。無所有下二句。義見前解。  心意及與識  遠離思惟想  得無思想法  佛子非聲聞  寂靜勝進忍  如來清淨智  生於善勝義  所行悉遠離   心意及與識總言識也。遠離思想法智也。得無思想法。則轉識為智。此是菩薩而非聲聞。此言智之始也。寂靜勝進忍。即如來寂滅忍智。此言智之終也。此清淨智從善勝第一義生。所以行處悉遠離也。  我有三種智  聖開發真實  於彼想思惟  悉攝受諸性  二乘不相應  智離諸所有  計著於自性  從諸聲聞生  超度諸心量  如來智清淨   三種智等。頌上所知之三是如來所開發故雖所知生滅諸法亦皆真實。大論所謂三智一心是也。於彼思惟等。重出前二智以顯上上之智。謂彼凡夫以妄想故。受諸生滅。二乘反是故不相應。離諸所有而又計著自性。則二乘智而已。若如來極智清淨。則超越一切心量也。   復次大慧。外道有九種轉變論。外道轉變見生。所謂形處轉變相轉變因轉變成轉變見轉變性轉變緣分明轉變所作分明轉變事轉變。大慧。是名九種轉變見。一切外道。因是起有無生轉變論。雲何形處轉變。謂形處異見。譬如金變作諸器物則有種種形處顯現。非金性變。一切性變亦復如是。或有外道作如是妄想。乃至事變妄想。彼非如非異妄想故 此外道妄計九種轉變論。謂形相因成等。不出四大五陰等法。彼見其生滅異相。故計有轉變。而正教則曰緣生曰如幻。曰自心現外性非性乃不變等。然未嘗定說。此邪正得失所以分也。形謂身形。相謂生住滅相。因謂所作之因。成謂所成之果。見謂隨物遷移。性謂生生不改。緣謂因緣變滅。作謂造作不常。事謂有為之法。是為九種。言因是起有無者。謂自有之無。或自無之有。皆轉變相不出有無而已。雲何下徵釋。形處轉變者。即四大諸根形質處也。彼見其形隨時變異。謂有轉變。而不知性未常變。金變作諸器。器雖有種種之異。而金性不變。又曰一切性變亦如是者。性即法也。言一切法雖變而性不變亦復如是。或有外道等。乃結斥外計。言彼非如非異者。謂彼於非如非異之中。而生妄想分別故有種種轉變之異也。   如是一切性轉變當知。如乳酪酒果等熟。外道轉變妄想。彼亦無有轉變。若有若無自心現外性非性。大慧。如是凡愚眾生。自妄想修習生。大慧。無有法若生若滅。如見夢幻色生 如是一切性下。破外道計性轉變。先以喻顯言當知者戒學者。當知彼計如乳酪酒果次第漸熟彼見如是。以理言之本非實有。故曰彼亦無有轉變。其實有無等法。皆自心所現。外性非性者。言無外物也。如是凡愚下。入楞伽雲。皆是愚迷凡夫。從自分別習氣而起。實無一法若生若滅。如因夢幻所見諸色。如石女兒說有生死。然則於生滅而不生邪見者世諦也。見生滅而起計著者外道也。見如夢幻者。觀行之通者也。見法法皆自心現。了外性非性者。此經之正論也。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形處時轉變  四大種諸根  中陰漸次生  妄想非明智  最勝於緣起  非如彼妄想  然世間緣起  如揵闥婆城   前四句頌外道邪計轉變。然皆是妄想分別。非明智者之見也。後四句明如來所說正因緣生法雖不同彼外計然亦皆無實性。故雲如揵闥婆城也。   爾時大慧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惟願為說一切法相續義解脫義。若善分別一切法相續不相續相。我及諸菩薩。善解一切相續巧方便。不墮如所說義計著相續。善於一切諸法相續不相續相。及離言說文字妄想覺。遊行一切諸佛剎土。無量大眾力自在通總持之印。種種變化光明照耀覺慧善入十無盡句。無方便行猶如日月摩尼四大。於一切地離自妄想相見。見一切法如幻夢等。入佛地身於一切眾生界。隨其所應而為說法而引導之。悉令安住一切諸法如幻夢等。離有無品及生滅妄想異言說義。其身轉勝 如來說法。為令眾生了達諸法本無性執。而反於言說起見者名相續相。若於文字性離名不相續。即解脫相。此相續不相續。乃生死解脫之根本。所以大慧請說斯義。若善分別等。謂如來若為善巧分別此二種相。則能善解此法。不墮如所說義計著相續。及離言說文字虛妄分別妄想覺。即分別也。故能普入一切佛剎。隨方進道。言力通總持印者。即所得功德法門也。種種變化等。言起化用放光照物。善入佛慧滿十大願。無盡句即願也。言無方便行者。即無作功行。猶如日月行空無所依著。如摩尼隨色而現而無自性。如地水火風周遍而無妨礙。此皆菩薩化道之相。至歷諸地。分分離諸妄想。徹見諸法如幻如夢。入於佛地成法性身。普應眾生隨宜說法漸引入實。亦了諸法如幻。離有無見斷生滅執不著言說。而後化功歸己。則其身相轉增殊勝也。   佛告大慧。善哉善哉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大慧白佛言。唯然受教。佛告大慧。無量一切諸法如所說義計著相續。所謂相計著相續。緣計著相續。性非性計著相續。生不生妄想計著相續。滅不滅妄想計著相續。乘非乘妄想計著相續。有為無為妄想計著相續。地地自相妄想計著相續。自妄想無間妄想計著相續。有無品外道依妄想計著相續。三乘一乘無間妄想計著相續 答中先示諸相續相。言無量等者。謂十界依正色心。始於言說終於無言。推其著心。蓋無適而非相續。故曰如所說義計著相續。所謂隨語生解也。於中初約世間法。謂相即五陰。緣即所緣塵境也。性非性即有無也。生不生即生死也。滅不滅即寂滅不寂滅也。乘非乘即內教與外道。言乘以運載為義。大小乘則能運出生死而至涅槃。外道所乘不能運出生死故。雲非乘也。有為無為即世出世間法。亦作與無作。地地自相。謂分別諸地名相也。自妄想無間。入楞伽雲。自分別現證執著。所謂法愛者是也。有無品外道所計之根本也。三乘一乘無間。謂於大小乘教。分別無間斷也。   復次大慧。此及餘凡愚眾生。自妄想相續。以此相續故凡愚妄想如蠶作繭。以妄想絲自纏纏他。有無有相續相計著 此結斥前諸妄想執著。此及餘者。此指內教弟子其執猶輕。餘指外道其執乃重。故曰凡愚妄想。如蠶作繭以妄想絲自纏纏他莫能自出。卒墮於有無斷常之見而已。   復次大慧。彼中亦無相續及不相續相。見一切法寂靜。妄想不生故。菩薩摩訶薩。見一切法寂靜。復次大慧。覺外性非性。自心現相無所有。隨順觀察自心現量。有無一切性無相。見相續寂靜故。於一切法無相續不相續相復次大慧。彼中無有若縛若解。餘墮不如實覺知有縛有解。所以者何。謂於一切法有無有。無眾生可得故 此中文有三段。言彼中等者。即指前相續不相續相。謂無此二相者。由菩薩見一切法住寂靜。故經雲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者是也。且世間諸法生滅流注。何以見其寂靜。故雲覺外性非性等。謂了諸法唯心心外無法。如是觀之自然能見有無法相皆悉空寂。故無相續不相續相。言無有縛解者。前之相續不相續皆名為縛。惟觀寂靜之智名解。然如實理中本無縛解。所以有縛有解者。不見此理故也。既又徵釋謂一切法若有若無。求其體性俱不可得故。故雲無眾生可得。   復次大慧愚夫有三相續。謂貪恚癡及愛。未來有喜愛。俱以此相續故有趣相續。彼相續者續五趣。大慧。相續斷者。無有相續不相續相復次大慧。三和合緣。作方便計著。識相續無間生。方便計著則有相續。三和合緣識斷。見三解脫一切相續不生 貪恚癡者相續之因也。五趣者相續之果也。由過去因成現在果。現在作因復招未來之報。言愛未來者。謂貪愛來生如意果報與喜愛俱。以此三毒相續故有諸趣輪轉。言趣者。即六道也。以修羅遍於五道故。但雲五趣。言相續斷者。謂三毒滅則離五趣。所謂因滅則果滅也。又言無相續不相續相者。亦無縛無脫之謂。即境智雙亡也。三和合緣等者。言外道妄計根塵我三緣和合諸識次第相續而起。又言方便計著者。言有執著則相續無間。若了三緣。離諸執著見三種解脫。則相續不生矣。三解脫者。性淨解脫圓淨解脫方便淨解脫也。蓋了三緣即三解脫非別有也。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不真實妄想  是說相續相  若知彼真實  相續網則斷  於諸性無知  隨言說攝受  譬如彼蠶蟲  結網而自纏  愚夫妄想縛  相續不觀察   此頌上續不續不出真妄而已。妄則續真則不續。若了妄即真。則諸法一如。豈有續不續耶若於諸法無知隨語取著。如蠶結網自縛縛他無有間斷。由不觀察故也。反而觀之相續何有。◎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註解卷第三(上)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註解卷第三(下)   宋求那跋多羅奉 詔譯   大明天界善世禪寺住持(臣)僧(宗泐)演福講寺住持(臣)僧(如□)奉 詔同註   ◎大慧復白佛言。如世尊所說。以彼彼妄想。妄想彼彼性。非有彼自性。但妄想自性耳。世尊若但妄想。自性。非性自性相待者。非為世尊如是說煩惱清淨無性過耶。一切法妄想。自性非性故 如世尊所說等。此大慧領如來所說諸妄想意。為致問之端。彼彼者。正言彼諸妄想也。然諸法本無實性。但妄計耳。而大慧猶有疑者。謂若但是妄想自性。非諸法有自性。此自性與非自性相待者。豈非世尊所說染淨諸法皆無實性耶。大慧意以一切法無自性妄想有自性為難。   佛告大慧。如是如是。如汝所說。大慧。非如愚夫性自性妄想真實。此妄想自性。非有性自性相然 答中先可其說。謂諸法無自性為是妄想。有自性為非。非如愚夫等者。言不同彼凡夫計性自性之妄想以為真實。又曰此妄想自性等者。入楞伽雲。此但妄執無有性相。   大慧。如聖智有性自性。聖知聖見聖慧眼。如是性自性知。大慧白佛言。若使如聖以聖知聖見聖慧眼。非天眼非肉眼。性自性如是知。非如愚夫妄想。世尊。雲何愚夫離是妄想。不覺聖性事故。世尊。彼亦非顛倒非不顛倒。所以者何。謂不覺聖事性自性故。不見離有無相故 上雲自性非性者。遣情也。此雲有性自性者。顯理也。然此如實理性。非佛智佛眼。莫能知見故。雲聖知聖見等也。佛既以自證境界示之。大慧即領悟斯旨。又請曰。若果如聖所知見。非凡大知見。故雲非天眼非肉眼等也。因復疑而難曰。愚夫既不能覺了聖自性事。雲何得離妄想能明此理。因上聖凡所見不同。故雲彼亦非顛倒非不顛倒。復自徵釋。謂不覺聖事性者。言凡夫非不顛倒也。不見離有無相者。言聖人非顛倒也。蓋聖眼所見無不真實。不見有一法可捨故也。   世尊。聖亦不如是見如事妄想。不以自相境界為境界故。世尊彼亦性自性相。妄想自性如是現。不說因無因故。謂墮性相見故。異境界非如彼等如是無窮過。世尊。不覺性自性相故。世尊。亦非妄想自性因性自性相。彼雲何妄想非妄想。如實知妄想 聖亦不如是等者。入楞伽雲。聖亦不如凡所分別如是得故。非自所行境界相故。彼亦性自性者。言聖人亦有真實性相。聖人既有是性。愚夫固亦有之。故曰妄想自性如是現。然如來真實性相。離乎因緣及無因性。而凡愚妄想自性。則墮性相之見。聖人所行境界既異凡愚。則不如彼墮於性相無窮之失。由不能覺了性自性相故也。亦非妄想自性等。言諸法性相不因分別。雲何言分別而有耶。故結難曰。彼凡夫雲何得妄想非妄想。如實知妄想之不實也。   世尊。妄想異自性相異。世尊。不相似因。妄想自性相。彼雲何各各不妄想。而愚夫不如實知。然為眾生離妄想故。說如妄想相不如實有。世尊。何故遮眾生有無有見事自性計著。聖智所行境界計著墮有見。說空法非性。而說聖智自性事 言妄想異等。謂凡夫分別有異。見諸法性相之異。言不相似因者。謂因所見之不相似。諸法何常自謂異不異也。各各者諸法也。但愚夫不能如實知覺耳。然如來如是說諸法者。為令眾生離乎妄想了知諸法皆非實有也。世尊何故下。言世尊雲何止諸眾生。不著有無諸見執著。而後取著聖智境界。墮於有見。又何故不說空寂之法。而說聖智自性事耶。   佛告大慧。非我說空法非性。亦不墮有見說聖智自性事。然為令眾生離恐怖句故。眾生無始以來。計著性自性相。聖智事自性。計著相見說空法。大慧。我不說性自性相。大慧。但我住自得如實空法。離惑亂相見。離自心現性非性見。得三解脫如實印所印。於性自性得緣自覺觀察住。離有無事見相 答中先拂彼難言離恐怖句者。謂眾生聞空生怖聞有生著故。說聖智自性事以導之。然聖智事固非有無。而著有者乃說空法以治之。是知說空說有皆為眾生。未常說有實法也。故曰我不說性自性相。即示自證之法曰。但我得如實空法。即本住畢竟妙空也。不墮邪倒惑亂常居中道。故離自心現性非性諸見。即得悟三解脫。獲如實印見法自性。了聖境界離有無一切諸著。   復次大慧。一切法不生者。菩薩摩訶薩。不應立是宗。所以者何。謂宗一切性非性故。及彼因生相故。說一切法不生宗。彼宗則壞。彼宗一切法不生。彼宗壞者。以宗有待而生故。又彼宗不生。入一切法故。不壞相不生故。立一切法不生宗者。彼說則壞。大慧。有無不生宗。彼宗入一切性。有無相不可得。大慧。若使彼宗不生。一切性不生而立宗。如是彼宗壞以有無性相不生故。不應立宗。五分論多過故。展轉因異相故。及為作故。不應立宗分。謂一切法不生。如是一切法空。如是一切法無自性。不應立宗 上言妄想與聖智皆空。乃真妄俱遣。是不生義。恐菩薩立此為宗混於外計。故說此以破之。言一切法不生。則言想俱絕。言之已非。況妄立宗乎。如彼外道立不生宗反生枝葉。故雲不應立是宗。所以者何下。徵釋其義。謂宗一切性非性者。意謂宗必有主。若宗一切性性自非性。宗義何在。凡言不生必因生立。既有待對則不生。成生自壞不生義。其不應立宗一也。又彼宗不生。必入一切法中。言不生義遍一切世間諸法之中。言不壞相不生故者入楞伽雲。不生相亦不生故。言諸法本皆不生。豈待立耶。故雲彼說則壞。其不應立宗二也。言有無不生者。前以無為不生。此乃轉計有無皆不生。言入一切性者。性即法也。謂有無不生。亦遍一切法中。皆離有無之相縱有轉計有無性相。皆不可得。是亦不生義。其不應立宗三也。五分論多過者。五分論義見前註。多過指宗因喻三過也。初宗有九過。曰現量相違。聖教相違。世間相違。比量相違自語相違。相符極成。能別不極成。所別不極成。俱別不極成。次因有十四過。謂遍是宗法性。初相中有四不成。曰隨一不成。所依不成兩俱不成。猶預不成。後二相共十過。有六不定。曰同分異全不定。異分同全不定。俱品一分轉不定。共不定。不共不定。決定相違不定。有四相違。曰法自相相違。法差別相違。有法自相相違。有法差別相違。三同喻有五過。別喻中有五過。同喻中曰。所立不成能立不成俱不成無合倒合。別喻中曰。能立不遣所立不遣俱不遣不離倒離。共三十三過也。展轉因異相者。言彼轉計因相不同。及墮有為有作。其不應立宗四也。又曰謂一切法不生。又曰空又曰無自性。此三者若各立宗則有多宗。其不應立宗五也。   大慧。然菩薩摩訶薩。說一切法如幻夢。現不現相故。及見覺過故。當說一切法如幻夢性。莫令彼恐怖遠離摩訶衍 上既斥立宗之非。此顯其是故語大慧雲。應說一切法如幻夢現不現相。現不現謂非實有也。及令眾生離見聞覺知之過故。又雲當說言除為愚夫者。蓋愚夫墮於有無之見。不說如幻如夢。不能離彼二見。復恐小機聞此不有不無而生怖畏。不受大乘故。誡雲莫令彼恐怖遠離大乘。意令菩薩隨機說法也。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無自性無說  無事無相續  彼愚夫妄想  如死屍惡覺  一切法不生  非彼外道宗  至竟無所生  性緣所成就  一切法不生  慧者不作想  彼宗因生故  覺者悉除滅   此頌上一切法不生言一切法本無自性豈有言說無說則無事無事則無相續之相。此本之與末皆不生也。但彼愚夫妄起分別。立不生之宗。其惡覺如死屍之無知也。則佛說一切法不生。豈彼外道所立不生之宗。至竟無所生等。言性本不生從因緣而生也。因緣尚不可得。諸法豈有生邪。然慧者尚不作不生想。豈作生想。彼宗言不生者。因生而有不生。是有待對。覺者則無是見。故雲悉除滅也。  譬如翳目視  妄見垂髮相  計著性亦然  愚夫邪妄想  施設於三有  無有事自性  施設事自性  思惟起妄想  相事設言教  意亂極震掉  佛子能超出  遠離諸妄想   譬如翳目等。明邪正之異。翳目垂髮並見前註。喻非有而有。三有即三界。謂三有本無。惟妄想現。故雲施設於三有無有事自性。施設者建立也。由妄想而有建立。以故如來施設言教以化之。所謂但以假名字。引導於眾生。眾生不達。反於言教而起分別動亂心識。故雲意亂極震掉。惟菩薩能離是過超出三有也。  非水水想受  斯從渴愛生  愚夫如是惑  聖見則不然  聖人見清淨  三脫三昧生  遠離於生滅  遊行無所有  修行無所有  亦無性非性  性非性平等  從是生聖果   非水水想受者。言非水妄作水想。由渴愛故爾。是猶渴鹿之奔陽焰。此喻愚夫非有計有。聖則不然。蓋聖人以正智。觀見三界之相。無有煩惱生死故雲清淨。三脫慧也三昧定也。定慧既生出離生滅。遊行於無所有。無所有即畢竟空也。言修行無所有者。菩薩能如是修之。亦契乎非有非無之理。故雲亦無性非性。如是則有無平等佛果成矣。  雲何性非性  雲何為平等  謂彼心不知  內外極漂動  若能壞彼者  心則平等見   佛自徵釋。意謂有無平等凡聖一如。因迷解有異。迷則不知心外無法。為境風之所漂動。解故能壞彼見。則復本心平等之理矣。   爾時大慧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說。如攀緣事智慧不得。是施設量建立施設。所攝受非性。攝受亦非性。以無攝故智則不生。唯施設名耳 因上明離攀緣是智故。復以智不得為請。如世尊說攀緣事者。言世間塵境。乃愚夫所緣之事。正智觀察皆無所有故雲不得。是施設量建立。施設即前妄想建立境界。境界既不可得。則能取所取二俱無有。故雲智則不生。所施設者皆是妄想假名耳。   雲何世尊為不覺性自相共相異不異故智不得耶。為自相共相種種性自性相隱蔽故智不得耶。為山岩石壁地水火風障故智不得耶。為極遠極近故智不得耶。為老小盲冥諸根不具故智不得耶。世尊。若不覺自共相異不異智不得者。不應說智應說無智。以有事不得故。若復種種自共相。性自性相隱蔽故。智不得者彼亦無智。非是智。世尊。有爾焰故智生非無性。會爾焰故名為智。若山岩石壁地水火風極遠極近老小盲冥諸根不具智不得者。此亦非智應是無智。以有事不可得故 上雲智慧不得。固以釋之。恐學者未了。又申數問意。令破妄智而顯真智故。一一挾妄反覆為難。初雲為不學性自共相等。謂陰界入等諸法。都不覺知有自共相異不異。故雲智不得耶又雲為自共相種種諸法自性相之所隱蔽。不得為智耶。如下諸難則智不為智。又顯不釋。   佛告大慧。不如是。無智應是智非非智。我不如是隱覆說。攀緣事智慧不得。是施設量建立。覺自心現量。有無有外性非性。知而事不得。不得故智於爾焰不生。順三解脫智亦不得。非妄想者無始性非性虛偽習智作如是知。是知彼不知 答中言不如是者。是拂彼難。言無智等者。即非智之智而智體亦不可得。故雲非非智。若準大論。謂無智者空也。應是智者假也。非非智者中道智也。如是三智一心中得。得而無得。是為智慧不得。言我不如是隱覆說者。佛言我如是說。是顯非隱。雖亦常有隱覆之說。如後文云云。但宜隱則隱宜顯則顯。此則非隱也。覺自心現量下。正顯真智。謂了境有無唯自心量。言外性非性者。諸法本空也。如是而知知而不知。是為事不得也。事即境也。境既不得智亦不生。爾焰智障也。入三脫門智體亦亡也。非妄想者揀妄知也。謂非如一切妄想凡夫無始以來有無虛妄熏習之智不知諸法唯心。知彼事物而不知自性。則喪智於物故。雲是知彼不知也。   故於外事處所相性無性。妄想不斷。自心現量建立。說我我所相攝受計著。不覺自心現量。於智爾焰而起妄想。妄想故外性非性觀察不得。依於斷見 此承上而言。謂彼妄知於外境界形相有無分別不斷。此於自心現量妄自建立。計人法二我而生取著。蓋不覺知是自心量。於前外境妄想不斷墮於常見。於後智體能所不妄。轉為智障而起分別。以分別故於外法有無觀察不可得處。而生斷見。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有諸攀緣事  智慧不觀察  此無智非智  是妄想者說  於不異相性  智慧不觀察  障礙及遠近  是名為邪智  老小諸根冥  而智慧不生  而實有爾焰  是亦說邪智   有境可緣者。是凡夫之智。了境唯心者。是正智之智。正智則無緣而緣。是為無智。以此無智為非智者。是凡夫妄想之說。此頌上智慧不得之義也。於不異相性。智慧不觀察者。此頌上自相共相異不異。言不觀察者。即智不得也。餘皆頌上可見。   復次大慧。愚癡凡夫無始虛偽。惡邪妄想之所迴轉。迴轉時自宗通及說通不善了知。著自心現外性相。故著方便說。於自宗四句清淨通相不善分別。大慧白佛言。誠如尊教。惟願世尊。為我分別說通及宗通。我及餘菩薩摩訶薩。善於二通。來世凡夫聲聞緣覺。不得其短 宗說通相前既說已。此又說者何也。前通三乘此唯在佛。又前為眾請此佛自述。言愚癡凡夫等者。謂此二法在凡未常無之但為迷轉故全體不知。迴轉者。謂迷自己故迴內迴外。惟著自心現外相等境界。亦著方便言教。故於自心宗本離四句所通清淨之相。不能明瞭。於是大慧因而致請。言不得短者。謂宗通而說不通。其短在化導。說通而宗不通。其短在自行。二者俱通則不得為短也佛告大慧。善哉善哉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大慧白佛言。唯然受教。佛告大慧。三世如來有二種法通。謂說通及自宗通。說通者。謂隨眾生心之所應。為說種種眾具契經。是名說通。自宗通者。謂修行者離自心現種種妄想。謂不墮一異俱不俱品。超度一切心意識。自覺聖境界。離因成見相。一切外道聲聞緣覺墮二邊者。所不能知。我說是名自宗通法。大慧。是名自宗通及說。通相汝及餘菩薩摩訶薩。應當修學 答中言三世如來有二通者。顯諸佛自行化他之法無不同也。先明說通。言眾具契經者。即前九部攝一切法故曰眾具。而卒歸乎契理契機故雲契經。次明宗通。自證之法本不可說。故寄修者以示其相。曰離自心現種種妄想等者。謂不墮一異等四句。則妄想不行。妄想不行則超越一切心識。到自覺聖境界。言離因成見相者。因成即因成假。謂意根對法塵。而起分別之見也。離者離此見也。然如來自證之法。非邪外偏小著空有二邊者之所能知。唯大乘菩薩能修能證。故誡雲應當修學。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我謂二種通  宗通及言說  說者授童蒙  宗為修行者   童蒙言初機也。既解說通未必惟在初機。為對宗通言耳。宗通雖為修行。而言自證也。   爾時大慧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世尊一時說言。世間諸論種種辯說慎勿習近。若習近者。攝受貪慾不攝受法。世尊。何故作如是說佛告大慧。世間言論種種句味因緣譬喻採集莊嚴。誘引誑惑愚癡凡夫。不入真實自通。不覺一切法。妄想顛倒墮於二邊。凡愚癡惑而自破壞。諸趣相續不得解脫。不能覺知自心現量。不離外性自性。妄想計著。是故世間言論種種辯說。不脫生老病死憂悲苦惱。誑惑迷亂 夫論有世論出世論。故道有正有邪。雖不兩立而未嘗不並行於世。故如來誡其於世論慎勿親近。大慧所以致問。言世論者即外道盧伽耶陀。此翻左世亦云惡論。此論但飾文詞誑惑凡愚。有習近者。惟攝取世間財欲不得法利。答中先斥其非。以彼言論不詮正理故。不可以入真實自通之地。卒歸於二邊而已。凡愚癡惑下。此明受習之非。以自破壞正見故。有諸趣生死相續。無由解脫下文。諸過之相可見。   大慧釋提桓因。廣解眾論自造聲論。彼世論者有一弟子。持龍形像詣釋天宮建立論宗。要壞帝釋千輻之輪。隨我不如斷一一頭以謝所屈。作是要已即以釋法摧伏帝釋。釋墮負處。即壞其車還來人間。如是大慧。世間言論因譬莊嚴。乃至畜生亦能以種種句味。惑彼諸天及阿修羅。著生滅見。而況於人。是故大慧。世間言論應當遠離。以能招致苦生因故。慎勿習近 此段下引事證失。釋提桓因者。帝釋之異名也。持龍形像者。謂變作龍身也。要約也。入楞伽雲。作是要言。憍屍迦我共汝論。汝若不如我當破汝千輻之輪。我若不如斷一一頭以謝所屈。即以釋法者。謂即以帝釋所造論法為難。墮負即不勝。謂帝釋不勝也。乃至畜生者。如變作龍身之類也。又言世間論應當遠離者。謂彼論為害若此。可不慎歟。   大慧。世論者。唯說身覺境界而已。大慧。彼世論者。乃有百千。但於後時後五十年。當破壞結集。惡覺因見盛故。惡弟子受如是。大慧。世論破壞結集。種種句味因譬莊嚴。說外道事。著自因緣無有自通。大慧。彼諸外道。無自通論。於餘世論廣說無量百千事門。無有自通。亦不自知愚癡世論 世論下。重出彼論建立。身覺境界者。謂五陰身覺想之境也。雖彼世論乃有百千。極其宗趣不離情識。豈知有至道哉。後五十年破壞結集者。按金剛功德施論。謂人壽百齡開為二分。初分五十教力增強。後五十歲教力漸微。言正法欲滅時也。或當作後五百年。十字恐誤。破壞如來結集正教。以彼顛倒惡覺苦因邪見盛故。其惡黨類受習其說。自取淪溺也。如是下結斥。言著自因緣者。如所說身覺是已。而不能以理自通故。雲無有自通。由其不能自通。雖廣說百千事門。不過是惑世法。彼不自知。良可悲也。   爾時大慧白佛言。世尊。若外道世論種種句味因譬莊嚴無有自通。自事計著者。世尊亦說世論。為種種異方諸來會眾天人阿修羅。廣說無量種種句味。亦非自通耶。亦入一切外道智慧言說數耶。佛告大慧。我不說世論亦無來去。唯說不來不去。大慧。來者趣聚會生。去者散壞。不來不去者。是不生不滅。我所說義不墮世論妄想數中。所以者何。謂不計著外性非性自心現處。二邊妄想所不能轉。相境非性。覺自心現則自心現妄想不生。妄想不生者。空無相無作。入三脫門名為解脫 此顯正教。初大慧反問。如來所說亦同世論。凡有二難。如文云云。如為他方諸天人眾廣說諸法。則隨他意語。豈亦非自通義。亦何異於外道世智言說耶。答中先拂初難。言我不說世論。蓋世論說去來。佛唯說不去不來。來言趣聚會生者。謂來則眾緣和合而生。去言散壞者。謂去則緣散而滅。佛說異是言不去不來。即不生不滅。乃我所通。答次難雲。不墮世論妄想數者。即外道有無分別是妄想數。復自徵釋。謂不著二邊。以不著故。有無妄想所不能轉。良以自相境界非性。非性即空。何轉之有。又言覺自心現等者。既了諸法唯心。妄想復何所生。由不生故入三脫門。空者性空也。無相者相空也。無作者性相俱空。心無所作也。無作又曰無願。謂無願求也。   大慧。我念一時於一處住。有世論婆羅門。來詣我所不請空閑。便問我言。瞿曇。一切所作耶。我時報言。婆羅門。一切所作。是初世論。彼復問言。一切非所作耶。我復報言。一切非作是第二世論。彼復問言。一切常耶。一切無常耶。一切生耶。一切不生耶。我時報言。是六世論。大慧。彼復問我言。一切一邪一切異邪。一切俱邪一切不俱邪。一切因種種受生現邪。我時報言。是十一世論。大慧。彼復問言。一切無記耶。一切記耶。有我邪。無我邪。有此世邪。無此世耶。有他世邪。無他世邪。有解脫耶。無解脫耶。一切剎那邪。一切不剎那邪。虛空邪。非數滅邪。涅槃邪。瞿曇。作邪非作邪。有中陰邪。無中陰邪。大慧。我時報言。婆羅門。如是說者悉是世論。非我所說是汝世論 此正引論廣辯邪正。婆羅門是梵語。具雲婆羅賀摩拏。此雲淨裔。亦云淨行。自稱祖自梵天口生。因從梵姓。如梵志即其種也。惟五天竺有餘國無之。又雲外意。其種別有經書世承其業。或在家或出家。恃術倨傲言不請空閑者。空閑猶間隙也。請問之儀當待間隙。如禮有請間之語是也。而彼倨傲卒然來問。所以責之也。彼問雖多概以一世論報之。所以拒之也。如是說者。悉是世論無非情見。又曰。非我所說。是汝世論。所以外之也。   我惟說無始虛偽妄想習氣種種諸惡三有之因。不能覺知自心現量。而生妄想攀緣外性。如外道法我諸根義三合知生。我不如是。婆羅門。我不說因不說無因。惟說妄想攝所攝性施設緣起。非汝及餘墮受我相續者所能覺知。大慧。涅槃虛空滅非有三種。但數有三耳 此佛自示正教。不出三道。無始至習氣煩惱道也。種種諸惡業道也。三有苦道也。因者。謂煩惱惡業。為苦道之因也。由不能覺知諸法唯心所現。於彼外法而起妄想攀緣。此乃正因緣之說。非外道所知。又曰。如外道法者。重舉彼計以格其說。言我諸根義三合知生者。謂我及根境。三緣和合而知生。知即識也。佛說異。是故曰。我不說因不說無因。因即因緣無因即自然。唯依妄心以能取所取。而說緣起。非汝及餘外道著我執之不斷者所能測。言涅槃虛空滅。文似孤起。及考大慧之問。謂如來之說亦同外道數論故。乃告雲。此三無為但數有三而非有三。三無為義見前註。   復次大慧。爾時世論婆羅門復問我言。癡愛業因故。有三有耶。為無因耶。我時報言。此二者亦是世論耳。彼復問言。一切性皆入自共相耶。我復報言。此亦世論婆羅門。乃至意流妄計外塵。皆是世論。復次大慧。爾時世論婆羅門復問我言。頗有非世論者不。我是一切外道之宗。說種種句味因緣譬喻莊嚴。我復報言。婆羅門有非汝有者。非為非宗非說非不說。種種句味非不因譬莊嚴。婆羅門言。何等為非世論非非宗非非說。我時報言。婆羅門有非世論。汝諸外道所不能知。以於外性不實妄想虛偽計著。故謂妄想不生覺了有無自心現量。妄想不生。不受外塵妄想永息。是名非世論。此是我法非汝有也。婆羅門。略說彼識。若來若去若死若生若樂若苦若溺若見若觸。若著種種相。若和合相續。若愛若因計著。婆羅門。如是比者。是汝等世論。非是我有。大慧。世論婆羅門作如是問。我如是答彼即默然不辭而退。思自通處作是念言。沙門釋子出於通外。說無生無相無因覺自妄想現相妄想不生 此如來對大慧。述婆羅門所問。及佛所答。然其所問挾佛二三義以為問端。佛皆答以世論者。此乃據彼所知。凡意識流動隨塵計著。無分邪正皆為世論。使彼不得措辭。所以杜之也。彼論既窮。遂有非世論之請。如來言。有非汝所有也。非為非宗乃至譬喻莊嚴皆言非者。謂異其論。雖微啟之而終未與說實。及其再請曰。何等為非非宗非非說。乃復抑之曰。非汝所知。以其於外法妄想計著非唯不能信入亦恐隨語生解增其見過。所以難之也。然後告雲。謂妄想不生令其覺了有無無非唯心所現。則妄想不生不受外塵則妄想永息。是為非世論。始知三世諸佛。初無一法與人。但令妄想不生。則天真妙性不遠而復矣。既述正論復斥其非。自略說彼識。若來若去至於若因計著。皆彼外計妄識。彼論既屈復慚而退。亦不暇辭。且言思自通處。又曰。出於通外者。此皆外道退而有省之言。以佛所說求諸己而不得。始知出於自通之外。而曰無生無相等。觀其所領。亦足以見其有所得矣。   大慧。此即是汝向所問。我何故說習近世論種種辯說攝受貪慾不攝受法。大慧白佛言。世尊。攝受貪慾及法。有何句義。佛告大慧。善哉善哉。汝乃能為未來眾生。思惟咨問如是句義。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大慧白佛言。唯然受教。佛告大慧。所謂貪者。若取若捨若觸若味。繫著外塵墮二邊見。復生苦陰生老病死憂悲苦惱。如是諸患皆從愛起。斯由習近世論及世論者。我及諸佛說名為貪。是名攝受貪慾不攝受法 此是結指所問所答。大慧因復。問貪慾及法之義。答中以取捨等為貪。貪即煩惱。以貪故繫著外塵等即結業也。復生苦陰等。即苦道也。然皆以愛為本。愛復由習近世論。及世論者即人也。皆能攝令生貪。故雲攝受貪慾。言不攝受法者。不攝受正法也。   大慧。雲何攝受法。謂善覺知自心現量。見人無我及法無我相妄想不生。善知上上地。離心意意識。一切諸佛智慧灌頂。具足攝受十無盡句。於一切法無開發自在。是名為法。所謂不墮一切見一切虛偽一切妄想一切性一切二邊。大慧。多有外道癡人。墮於二邊若常若斷。非黠慧者。受無因論則起常見。外因壞因緣非性則起斷見。大慧。我不見生住滅故。說名為法。大慧。是名貪慾及法。汝及餘菩薩摩訶薩。應當修學 此答攝受法問謂善覺知等者。言所攝受非別有法。即覺知唯心所現。見二無我不取於相。離諸分別善知諸地行相。離心意識受諸佛灌頂。具足受行。十種大願。於一切法悉得自在。是名法利。又言不墮一切見等。謂顯自性離諸邪倒。多有外道下。凡墮邊見皆愚人法。非黠慧者。謂斷常邪見。非小乘黠慧。無因論。謂四大性常。不假因成故墮常見。或見外因壞滅。計因緣非性則成斷見又言。我不見生住滅故者。則生而無生住而非住滅而非滅。則異乎斷常。是名為法。結勸可見。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一切世間論  外道虛妄說  妄見作所作  彼則無自宗  唯我一自宗  離於作所作  為諸弟子說  遠離諸世論  心量不可見  不觀察二心  攝所攝非性  斷常二俱離  乃至心流轉  是則為世論  妄想不轉者  是人見自心  來者謂事生  去者事不現  明瞭知去來  妄想不復生  有常及無常  所作無所作  此世他世等  斯皆世論通   初四句頌世論計作所作不知唯自心量則以有無為宗。言作所作者。作謂能作。所謂所作之法。如計梵天微塵等生是也。唯我等者。佛謂唯我以自心為宗。離於妄計能作所作。為諸弟子說此正法令其不習世論。心量不可見者。以心離性執。不可以有無見。不可以能所攝。是謂斷常俱離。二心即有無見也。心為斷常所轉者則為世論。心離分別不為所轉。是明見自心也。若彼外道。計來者為生去者為滅事即生死事也。不現即滅也。薩說無去無來。即不生不滅。故雲明瞭知去來。妄想不復生也。後四句惟頌世論。如文可見。   爾時大慧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所言涅槃者。說何等法名為涅槃。而諸外道各起妄想。佛告大慧。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如諸外道妄想涅槃。非彼妄想隨順涅槃。大慧。白佛言。唯然受教。佛告大慧。或有外道陰界入滅境界離欲。見法無常心心法品不生。不念去來現在境界。諸受陰盡。如燈火滅如種子壞。妄想不生。斯等於此作涅槃想。大慧。非以見壞名為涅槃 前論二乘所得涅槃與外道。以妄想識滅為涅槃。辯之明矣。大慧於此復有所請者。恐理未盡明見未盡破。或墮邪見。則究竟解脫之道。無上涅槃之城。反致侵毀。本有法身慧命不得而顯。此大慧之所憂。不可不復請也。如來乃告曰。或有外道陰界入滅等作。涅槃想者。按提婆論釋。凡外道妄計。涅槃有二十種。此當第一。論曰。諸受陰盡如燈滅種壞風止。名涅槃。今文則又曰境界離欲等。謂於六塵無染故曰離欲。見諸法無常故。不起心心數法。以不念過現等境故。諸受陰盡如燈滅種壞。受滅則想滅。故曰妄想不生。且約想滅云爾。其實見想不除故斥曰。非以見壞為涅槃也。此總破諸計。   大慧。或以從方至方。名為解脫。境界想滅猶如風止。或復以覺所覺見壞。名為解脫。或見常無常作解脫想。或見種種相想招致苦生因。思惟是已不善覺知自心現量。怖畏於相而見無相。深生愛樂作涅槃想 從方至方者。論雲。第二外道說。最初有方。從方生世間及人。人生天地。次第滅沒還入彼處。說方是常名涅槃因。或謂方猶方所。亦彼此也。謂從彼至此不失本性。又曰。境界想滅猶如風止者。新說雲。風仙外道。計風能生殺萬物。說風性常是曰涅槃。或謂風止則無跡而已。言覺所覺等者。外道言覺多謂覺想。入楞伽雲。不見能覺所覺。名為涅槃。見壞即不見也。言常無常等者。按論。外道言。師名伊賒那。形不可見遍一切處能生萬物。能生是常名為涅槃。所生之物即名無常。解脫涅槃名異體同也。言種種相想等者。此以相想而為苦因。不知相即自心所現。捨相而著無相之見。於此愛樂以為涅槃。   或有覺知內外諸法自相共相去來現在有性不壞。作涅槃想。或謂我人眾生壽命一切法壞。作涅槃想。或以外道惡燒智慧。見自性及士夫。彼二有間。土夫所出名為自性。如冥初比。求那轉變。求那是作者作涅槃想。或謂福非福盡或謂諸煩惱盡。或謂智慧。或見自在是真實作死生者。作涅槃想 言覺知內外諸法等者。即覺想分別根塵等法自共之相三世之異。神我之性不壞以為涅槃。言我人等者。妄謂四相之法滅壞。以為涅槃。言惡燒智慧者。此乃惡見火燒滅正智。自性我見之本也。士夫十六知見之一也。彼二有間。間異也。謂彼自性與士夫。二者有間異也。然自性從士夫所出。如冥初生覺之比。或謂二有從初生覺為一有。從塵生大為一有者。文意不貫。若從其說則不合又雲如冥初比。言求那轉變等者。謂依自性轉變能作諸法。以為涅槃。言福非福等者。非福罪也。謂罪福俱盡。皆指盡處以為涅槃。言煩惱盡等者。按論。煩惱與智本為一計。謂煩惱盡依智慧。名為涅槃。言或見自在等者。論雲。自在天能造作眾王生死者。能作名常為涅槃也。   或謂展轉相生生死更無餘因。如是即是計著因。而彼愚癡不能覺知。以不知故作涅槃想。或有外道言得真諦道。作涅槃想。或見功德功德所起和合一異俱不俱。作涅槃想。或見自性所起孔雀文彩種種雜寶。及利刺等性。見已作涅槃想 言展轉相生者。尼犍子論師計。劫初生一男一女。彼時和合展轉相生。一切物滅復歸於彼。謂此外更無餘因。曾不知如是計著是生死因。而彼愚癡不覺。以為涅槃。言得真諦道等者。僧佉論師計二十五諦。從冥初生。謂證真實之道。以為涅槃。或見功德等者。凡外道所謂功德。多指苦行。仍於所起和合處。作四句見以為涅槃。或見自性等者。入楞伽雲。或計諸物從自然生。孔雀文彩棘刺銛利。生寶之處出種種寶。如此等事是誰能作。即執自然以為涅槃也。   大慧。或有覺二十五真實。或王守護國受六德論。作涅槃想。或見時是作者時節世間。如是覺者作涅槃想。或謂性或謂非性。或謂知性非性。或見有覺與涅槃差別。作涅槃想 覺二十五真實者。謂覺了二十五諦真實。又言王守護國者。謂若能受六德論。令萬民安樂。安樂之性以為涅槃。言見時是作者。時敬論師計。時節為因能生世間諸法。時有變遷而作者不異。如是覺者以為涅槃。言性非性等者。入楞伽雲。或執有物或執無物。或執有物無物共。以為涅槃。此雲性性即法法即物也。言有覺等者。謂萬物是喧動。涅槃是寂靜。此二無別以為涅槃。已上外道種種妄計起涅槃見。具如提婆等論廣釋其相也。   有如是比種種妄想。外道所說不成所成。智者所棄。大慧。如是一切悉墮二邊。作涅槃想。如是等外道涅槃妄想。彼中都無若生若滅。大慧。彼一一外道涅槃彼等自論。智慧觀察都無所立。如彼妄想心意來去漂馳流動。一切無有得涅槃者 此段結斥文凡有五。言不成所成者。以其皆妄想故。雖計涅槃而不成涅槃。乃為智者所棄一也。又曰。如是一切悉墮二邊者二也。又彼雖妄計生滅。而實彼法何曾生滅三也。然彼所計皆是邪論。以正智觀之無所成立四也。又以彼心想流動乖涅槃性。是故無有得涅槃者五也。以此辯之足顯其妄矣。   大慧。如我所說涅槃者。謂善覺知自心現量不著外性。離於四句見如實處。不墮自心現妄想二邊。攝所攝不可得。一切度量不見所成愚。於真實不應攝受。棄捨彼已得自覺聖法。知二無我離二煩惱。淨除二障永離二死。上上地如來地。如影幻等諸深三昧離心意意識說名涅槃。大慧。汝及餘菩薩摩訶薩應當修學。當疾遠離一切外道諸涅槃見 如我所說等者。對邪顯正。其文亦五。謂善覺知自心現量不著。外性一也。離於四句見如實處二也。不墮自心現妄想二邊。則能取所取不可得三也。一切度量不見所成者。顯如來涅槃出眾邪外四也。度量即數也。愚於真實不應攝受者。愚即迷也。謂迷於實理隨有所見。不應取著五也。言棄捨彼已者。謂棄彼妄見已。即得自覺聖智之法。知人法無我。離通別二惑。除惑智二障。離分段變易生死。漸歷諸地至於佛地。此皆所證之法。如幻三昧離心意識。皆所以能顯涅槃者。究論三德涅槃。所謂如來祕密之藏。如伊字三點天主三目。不縱不橫絕思絕議。如是安住是為究竟涅槃。故誡學者。應當修學離彼邪見。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外道涅槃見  各各起妄想  斯從心想生  無解脫方便  愚於縛縛者  遠離善方便  外道解脫想  解脫終不生  眾智各異趣  外道所見通  彼悉無解脫  愚癡妄想故   此頌上諸外道妄計涅槃之見。言各各者。如前文所列。有二十一種不同。然皆起於邪習心想。言無解脫方便者。欲解生死之縛而得解脫。非善巧方便之行。則不可也。既無方便解脫。安能入於涅槃。愚即愚迷。由愚迷故不了所計。邪見是煩惱生死之縛。所以捨離善巧方便欲求解脫。終不可得。眾智等四句言。諸外道苦行成立所得通智。是妄非真也。  一切癡外道  妄見作所作  有無有品論  彼悉無解脫  凡愚樂妄想  不聞真實慧  言語三苦本  真實滅苦因  譬如鏡中像  雖現而非有  於妄想心鏡  愚夫見有二  不識心及緣  則起二妄想  了心及境界  妄想則不生  心者即種種  遠離相所相  事現而無現  如彼愚妄想   一切癡外道妄見作所作。此二句是結斥外計也。有無有下。明妄想真實。謂妄想出於言論。為三苦之本。真實反於妄想。故為滅苦之因。意令凡愚反迷歸悟耳。復以喻顯。鏡以喻心像以喻鏡。凡夫不能了境唯心。故見心外有法而起分別。如見鏡中之像而生實想。乃見有二故雲不識心及緣。則起二妄想。緣即境也。若了心境一如妄從何起。心者下四句。合上鏡像之喻。種種諸境也。既知諸境唯心。則無能相所相。事即境也。言事境之現。如鏡像之無實。但愚迷不了。自生分別耳。  三有唯妄想  外義悉無有  妄想種種現  凡愚不能了  經經說妄想  終不出於名  若離於言說  亦無有所說   三有即三界外義即外境。謂三界六道生死皆無實體。但由妄想見此種種外境。故雲凡愚不能了。此總結迷妄之失也。然如來所說。種種諸法皆說眾生妄想溺於生死。意令眾生反妄歸真安住涅槃。而眾生著於名字言說。不能忘言得意。若能了言說而無言說。則所說之法亦不可得。如得魚兔而忘筌□。此如來示人之深意也。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註解卷第三(下)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789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註解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註解卷第四(上)   宋求那跋多羅奉 詔譯   大明天界善世禪寺住持(臣)僧(宗泐)演福講寺住持(臣)僧(如□)奉 詔同註   一切佛語心品第四   爾時大慧菩薩白佛言。世尊。惟願為說三藐三佛陀。我及餘菩薩摩訶薩善於如來自性自覺覺他。佛告大慧。咨所欲問。我當為汝隨所問說。大慧白佛言。世尊。如來應供等正覺。為作耶。為不作耶。為事耶。為因耶。為相耶。為所相耶。為說耶。為所說耶。為覺耶。為所覺耶。如是等辭句。為異為不異 涅槃是所證之法。如來是能證之人。大慧既領。涅槃之旨故。又以如來為請。三藐三佛陀此雲正遍知。亦名正覺。正遍知者。謂正知遍知。正知於中遍知於邊。如來自性謂法身也。佛既領請故。大慧具以三號為問。三號即是三德。如來即法身中諦也。應供即解脫俗諦也。正遍知即般若真諦也。通號有十。而特問此三者。乃其要也。作謂修持造作義該因果。事即果也。相謂身相說謂言說覺謂覺知。謂如來於此辭句。為異為不異耶。   佛告大慧。如來應供等正覺。於如是等辭句。非事非因。所以者何。俱有過故。大慧。若如來是事者。或作或無常。無常故。一切事應是如來。我及諸佛皆所不欲。若非所作者。無所得故方便則空。同於兔角槃大之子。以無所有故。大慧。若無事無因者。則非有非無若非有非無則出於四句。四句者是世間言說。若出四句者。則不墮四句。不墮四句故智者所取。一切如來句義亦如是。慧者當知 答中先酬所問。非事非因即非因非果也。合雲非作非不作。言俱有過者。不特言事因而已。正言如來若惟是事因。則墮有作之過。若非事因則墮無所有過也。言如來是事等者。謂若如來定須用因果等事。則是無常。若是無常。則一切所作之法應是如來。然我及諸佛。皆不欲同彼事也。若非所作等。即覈上非事因句。謂非所作則無所得。無所得則智慧方便皆為徒設。同於兔角石女兒也。又言無事無因者。謂法身既非有作。則離有無之過。離有無過則出於四句之外。四句者。即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等四句也。不墮此四句。是為如來句義。為智者之所取也。   如我所說一切法無我。當知此義。無我性是無我。一切法有自性無他性如牛馬。大慧。譬如非牛馬性非馬牛性。其實非有非無。彼非無自性。如是大慧。一切諸法非無。自相。有自相但非無。我愚夫之所能知。以妄想故。如是一切法。空無生無自性。當如是知 上明如來句義不墮四句。恐未達者謂如來句義亦非實性。故引例以顯。如我所說等。佛謂我常說一切法無我。無我者。謂無性執之性。非無性分之性。故雲有自性無他性。他者對己之謂也。意謂如來句雖離諸句。非無法身常住自性故。又以喻顯。如牛但有牛之性而無馬性。馬但有馬之性而無牛性。故雲非有非無。謂彼各有自性而無他性。入楞伽雲。一切諸法亦復如是。無有自相而非有即有。謂非但有自性。亦有自相。但非無我者。無我即聲聞。謂但非凡小之所能知。而不知者由妄想分別之所蔽也。如是一切法空等。謂一切法無我既然。以例一切法空。如來之性不空。一切法無生。如來法身乃生。一切法無自性。而如來有常住之性。故雲當如是知。   如來如是與陰非異非不異。若不異陰者應是無常。若異者方便則空。若二者應有異。如牛角相似故不異長短差別故有異。一切法亦如是。大慧。如牛右角異左角左角異右角。如是長短種種色各各異。大慧。如來於陰界入。非異非不異 如來如是下。謂法身與五陰對論。非異非不異。陰即苦道。苦道即法身故非異。迷悟有殊故非不異。若言法身不異五陰。則是無常生滅之法。若謂異者。則如來無全體起用方便益物之相故雲則空。所以法身與陰非異非不異也。若不了陰即是法身。則二者有異故。又以牛角為喻。牛角相似則不異。長短差別則有異。一切諸法亦如是者。謂法身與一切法非異非不異。亦如是也。又以牛角左右異為喻者。謂法身本一。而諸法有異。亦猶牛之左右角之不同耳。結文可知。   如是如來解脫非異非不異。如是如來以解脫名說。若如來異解脫者。應色相成。色相成故應無常。若不異者修行者得相應無分別。而修行者見分別。是故非異非不異 此法身如來。對解脫之德而論。言如來以解脫名說者。如來之所究顯。蓋由了結業即解脫故也。此如來與解脫非異非不異。若雲異者。解脫應身色相則是無常。若不異者則修行之人。與解脫相應。無因果人法之異。然有能所分別。故結雲非異非不異也。   如是智及爾焰非異非不異。大慧。智及爾焰非異非不異者。非常非無常。非作非所作。非有為非無為。非覺非所覺。非相非所相。非陰非異陰。非說非所說。非一非異。非俱非不俱。非一非異。非俱非不俱故。悉離一切量 此約般若與智障相對而論。智即般若爾焰即智障。例前合雲。若異則離障無智。若不異則障豈是智。但雲非異非不異者。文之略耳。此般若與智障非異非不異者。則與法身解脫無二無別。故復總結而例通之。曰非常非無常等。總不出非二邊顯中道非能所顯一相非四句顯忘言故。又雲離一切量。量即數也。   離一切量則無言說。無言說則無生。無生則無滅。無滅則寂滅。寂滅則自性涅槃。自性涅槃則無事無因。無事無因則無攀緣。無攀緣則出過一切虛偽。出過一切虛偽則是如來。如來則是三藐三佛陀。大慧。是名三藐三佛陀佛陀。大慧。三藐三佛陀佛陀者。離一切根量 夫離諸言量。則是無生寂滅自性涅槃而已。既彰本性乃復宗。結示曰無事無因等。惟一法身迥然獨立。不見諸法為所攀緣。故出一切虛偽。名為如來三藐三佛陀。重言佛陀者。翻知覺之異。雙結二名也。言至於此可謂極矣。而覆疊雲離一切根量者。總酬所問。指歸法身自性也。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悉離諸根量  無事亦無因  已離覺所覺  亦離相所相  陰緣等正覺  一異莫能見  若無有見者  雲何而分別  非作非不作  非事亦非因  非陰非在陰  亦非有餘雜  亦非有諸性  如彼妄想見  當知亦非無  此法法亦爾   悉離下四句。總頌佛陀離相。陰緣者。陰即五陰緣即界入等攀緣之緣。正覺即法身。一異莫能見者。謂正覺法身與生死苦道。無一異之相可見。既無能見之人。豈有一異之法而可分別耶。非作等四句。正顯法身中道。餘雜者。諸法過咎也。亦非有下四句離有無二見。言如來法體。由彼凡夫妄想分別而見。雖離諸相而亦非無實相可見。此法法亦爾者。謂此法身不不可言有。不可言無法爾而然也。  以有故有無  以無故有有  若無不應受  若有不應想  或於我非我  言說量留連  沈溺於二邊  自壞壞世間  解脫一切過  正觀察我通  是名為正觀  不毀大導師   以有故無以無故有。此有無相待而立。有無既各無自體。豈應取著。故雲不應受不應想也。其或未子二我本空。滯於言說。此乃溺於有無二見。非獨自壞亦且壞他。何由出於生死。若能了達法身解脫自在。離一切過。是為達觀不謗於佛也。   爾時大慧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說。修多羅攝受不生不滅。又世尊說不生不滅是如來異名。雲何世尊為無性故說不生不滅。為是如來異名。佛告大慧。我說一切法不生不滅。有無品不現。大慧白佛言。世尊。若一切法不生者。則攝受法不可得。一切法不生故。若名字中有法者。惟願為說。佛告大慧。善哉善哉。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大慧白佛言。唯然受教。佛告大慧。我說如來非無性。亦非不生不滅。攝一切法。亦不待緣故不生不滅。亦非無義 經中言不生不滅者非一。其所詮之旨不無同異。如雲修多羅攝受不生不滅。攝受者。謂捨攝其理。又雲。此是如來異名。大慧以為不生不滅是無性義。雲何言是異名。豈如來亦無性耶。佛答以不生不滅是離有無故。曰有無品不現。此以一答酬其二請。大慧又以為不現是不生。若一切法不生。豈是如來異名。若是異名。於名字中豈亦有不生法義。故又致請。答中言非無性者。謂如來非是無法。亦非攝取不生不滅。亦不待生滅之緣而非不生不滅。言亦非無義者。起後正答也。   大慧。我說意生法身如來名號。彼不生者。一切外道聲聞緣覺七住菩薩非其境界。大慧。彼不生即如來異名。大慧。譬如因陀羅釋迦不蘭陀羅。如是等諸物一一各有多名。亦非多名而有多性。亦非無自性 言我說意生身等。其文猶略。應雲我說不生不滅即不生義不生而生則一切法身異名皆從此出。故曰意生法身如來名號。言彼不生者。疊上一切法不生義也。然此不生是如來究竟之趣。非外道偏乘之所造詣。故雲非其境界。七住即七地。蓋通教菩薩。到八地方證無生故也。以此不生為如來異名。即不生不滅名偏義圓。斯之謂也譬如因陀羅等。此引帝釋異名。以況如來異名非一。蓋帝釋所住地。及虛空乃至手足。隨一一物各有異名。其名雖多人只是一。故無多性隨物顯義。非無自性也。   如是大慧。我於此娑婆世界。有三阿僧祇百千名號。愚夫悉聞各說我名。而不解我如來異名。大慧。或有眾生知我如來者。有知一切智者。有知佛者。有知救世者。有知自覺者。有知導師者。有知廣導者。有知一切導者。有知仙人者。有知梵者。有知毘紐者。有知自在者。有知勝者。有知迦毘羅者。有知真實邊者。有知月者。有知日者。有知主者。有知無生者。有知無滅者。有知空者。有知如如者。有知諦者。有知實際者。有知法性者。有知涅槃者。有知常者。有知平等者。有知不二者。有知無相者。有知解脫者。有知道者。有知意生者。大慧。如是等三阿僧祇百千名號不增不減。此及餘世界。皆悉知我如水中月不出不入 我於娑呵世界。等凡例三十三種異名。始言愚者悉聞各說我名。謂名各有義也。而不解我如來異名。則不知其體一本於不生不滅也。乃至雲如是等三阿僧祇百千名號。阿僧祇此雲無數時。此乃如來果後施化之跡。言百千名號不增不減者。蓋隨舉一名則攝諸法名。在多不增在一不減。此方他界皆知佛名。言如水月不出不入者。月喻應身。水喻眾生之心眾生心淨如來即應。如月在水。然月在空影現於水。月不下降故雲不入。亦不離水故雲不出也。   彼諸愚夫不能知我。墮二邊故。然悉恭敬供養於我。而不善解知辭句義趣。不分別名不解自通。計著種種言說章句。於不生不滅作無性想。不知如來名號差別如因陀羅釋迦不蘭陀羅。不解自通會歸終極。於一切法隨說計著 彼諸愚夫等。重釋彼不知不生不滅中道應身之本墮於有無二邊。雖皆能敬事。而不能善解名字句義。故雲不分別名不解自通。由執著言教昧於實理。謂不生不滅是無體性。故於如來異名差別而皆不知。如不知因陀羅等皆帝釋之異名也。既不解自通之趣歸於至極故。於一切諸法隨語生見故雲隨說計著也。   大慧。彼諸癡人作如是言義。如言說義說無異。所以者何。謂義無身故言說之外更無餘義。唯止言說。大慧。彼惡燒智。不知言說自性。不知言說生滅義不生滅。大慧。一切言說墮於文字。義則不墮。離性非性故。無受生亦無身。大慧。如來不說墮文字法。文字有無不可得故。除不墮文字 此段重示迷名失肯。義如言說等。夫義有能詮文字之義。有所詮道理之義。癡人迷於道理。言文字之義如所言說。謂義之所說無有異也。既又徵釋謂義無身故。身即體也。言能詮文字之義更無有體。蓋不知所詮道理之義出於言說之外。唯止於言說而已。由彼惡見燒滅正智。不解如來言教。言於生滅義無生滅。然一切言說墮於文字。義則不墮言離性非性者。是離有無之過。既離是過則無受生亦無體相。是為言外之旨也。如來不說墮文字法者。謂文字性離。即是解脫。不可以有無求之是則如來非不說法。若有離文字而解者。即為說之。   大慧。若有說言如來說墮文字法者。此則妄說。法離文字故。是故大慧。我等諸佛及諸菩薩。不說一字不答一字。所以者何。法離文字故。非不饒益義說。言說者眾生妄想故。大慧。若不說一切法者。教法則壞。教法壞者。則無諸佛菩薩緣覺聲聞。若無者誰說為誰 若有不達如來說即無說謂說墮文字法者。則為謗佛謗法。故雲此則妄說。既又告大慧雲。我及諸佛菩薩。未常說一字答一字。蓋離文字性故也。非不饒益義說者謂非不隨宜演說饒益眾生。然說即無說若謂有說者。凡愚之妄想分別耳。據理絕言被緣可說說即成教。若有緣不說。則教法不立。教若不立。則大小乘機無修證之分。如是則孰為能度孰為所度。而建立機教哉。   是故大慧。菩薩摩訶薩莫著言說。隨宜方便廣說經法。以眾生希望煩惱不一故。我及諸佛為彼種種異解眾生。而說諸法令離心意意識故。不為得自覺聖智處 法固不可不說。若著言說則又成病。故告雲莫著言說。然隨宜方便而說者。蓋眾生機樂不同煩惱非一。我及諸佛皆如是說。然所彼機固未是欲得自覺聖智處者。凡可以離乎妄想心識者。則為說也。   大慧。於一切法無所有。覺自心現量離二妄想諸菩薩摩訶薩。依於義不依文字。若善男子善女人依文字者。自壞第一義。亦不能覺他。墮惡見相續。而為眾說不善了知一切法一切地一切相。亦不知章句。若善一切法一切地一切相。通達章句具足性義。彼則能以正無相樂。而自娛樂。平等大乘建立眾生 一切法無所有等。入楞伽雲。令知諸法自心所現無外境界離說所說二種妄想。既又誡學者言。當依於義不依文字。若依文字則害於義。豈能令他獲益。言墮惡見相續等者。則於言說相續計著而為他說。此乃不善了知一切教法地住因果之相及章段句義。若善了知此等諸義。則能樂於無相。令諸眾生安住平等大乘也。   大慧。攝受大乘者。則攝受諸佛菩薩緣覺聲聞。攝受諸佛菩薩緣覺聲聞者。則攝受一切眾生。攝受一切眾生者。則攝受正法。攝受正法者。則佛種不斷。佛種不斷者。則能了知得殊勝入處。知得殊勝入處。菩薩摩訶薩。常得化生建立大乘。十自在力現眾色像。通達眾生形類希望煩惱諸相。如實說法。如實者不異。如實者不來不去相。一切虛偽息是名如實。大慧。善男子善女人。不應攝受隨說計著。真實者離文字故 此承上文而言。既攝受大乘之法則一切凡聖。無不攝者。如是則為正法為佛種。為殊勝入自覺聖處。既得入已。則能起用化他建立大乘。十力無畏隨類現形。慰諸渴望消諸煩惱。演說如實之法。此如實法無異別之稱。絕去來之相。一切戲論悉皆息滅。然如實之法。雖是大乘不應隨說計著。以離文字名為真實。   大慧。如為愚夫以指指物愚夫觀指不得實義。如是愚夫隨言說指攝受計著至竟不捨。終不能得離言說指第一實義。大慧。譬如嬰兒應食熟食不應食生。若食生者則令發狂。不知次第方便熟故。大慧。如是不生不滅。不方便修則為不善。是故應當善修方便。莫隨言說如是指端 此以二喻示得失相。一以指指物喻者。喻言說實義。二嬰兒熟食喻者。喻方便修法。然皆有得有失其理曉然。滯於言說則失第一實義。如但觀指而不觀物。不善修方便。則不契不生不滅之理。如嬰兒食生而不食熟如是而不發狂者幾希矣。故又戒雲善修方便莫隨言說也。   是故大慧。於真實義當方便修。真實義者微妙寂靜。是涅槃因。言說者妄想合。妄想者集生死。大慧。真實義者。從多聞者得。大慧。多聞者。謂善於義非善言說。善義者。不隨一切外道經論。身自不隨亦不令他隨。是則名曰大德多聞。是故欲求義者。當親近多聞所謂善義。與此相違計著言說。應當遠離 真義之義離言說相故。雲微妙寂靜。此理若顯即是涅槃之果。未顯名因。若著言說不會實義。則與妄想和合。以成生死之因。然此真實之義。必由聞慧而得。又言善於義者。非徒多聞而已。要在忘言得意。若隨語生見何異外道。蓋善於義則自他不惑於外說。是為大德多聞。故學大乘者。不可不親近大德。否則不善於義墮於言說故。復戒勸。   爾時大慧菩薩。復承佛威神而白佛言。世尊。世尊顯示不生不滅無有奇特。所以者何。一切外道因。亦不生不滅。世尊亦說虛空非數緣滅及涅槃界不生不滅。世尊外道說因生諸世間。世尊亦說無明愛業妄想為緣生諸世間。彼因此緣名差別耳。外物因緣亦如是世尊與外道論無有差別。微塵勝妙自在眾生主等。如是九物不生不滅。世尊亦說一切性不生不滅有無不可得。外道亦說四大不壞自性不生不滅四大常是四大乃至周流諸趣不捨自性。世尊所說亦復如是。是故我言無有奇特惟願世尊。為說差別所以奇特勝諸外道。若無差別者。一切外道皆亦是佛。以不生不滅故。而世尊說一世界中多佛出世者無有是處。如向所說一世界中應有多佛。無差別故 上言不生不滅。直以正教言之。未辯所以異於外道者。是故大慧。復有異同之問。凡有四難。一以外道說生法之因與佛所說三無為法為難。虛空即虛空無為。非數緣滅即非擇滅。無為涅槃即擇滅無為。二以彼生因與佛所說十二緣生為難。三以微塵等生與佛所說一切性不生滅為難。九物者。一時。二方。三虛空。四微塵。五四大種。六大梵天。七勝妙天。八大自在天。九眾生主。即神我也。四以彼說四大與世尊所說四大為難。此皆以外道之說比同佛說。如文可見。   佛告大慧。我說不生不滅。不同外道不生不滅。所以者何。彼諸外道有性自性。得不生不變相。我不如是墮有無品。大慧。我者。離有無品離生滅。非性非無性。如種種幻夢現故非無性。雲何無性。謂色無自性相攝受。現不現故攝不攝故。以是故。一切性無性非無性。但覺自心現量妄想不生。安隱快樂世事永息 答中先斥非而後顯是。言外道有性自性等。謂彼所說性有自性。如雲四大常。以堅濕煖動之性皆不壞不亂。以為得不生不變之相。然亦著心妄計。雖曰不生不滅。實有生滅墮於有無。佛謂我不如是。我之所說不生不滅。離於有無生滅及非有非無。如幻夢色現。是非無色。性不可得是非有言。色無自性相攝受者。夢幻色相本非實有。愚人妄想故現。其實不現。妄心攝取實不可取。故知一切諸法亦非有非無但能覺了諸法唯心心外無境。則妄想自滅。安於涅槃之樂。永息生死之事矣。   愚癡凡夫妄想作事非諸聖賢。不實妄想如乾闥婆城及幻化人。大慧。如乾闥婆城及幻化人種種眾生商賈出入。愚夫妄想謂真出入。而實無有出者入者。但彼妄想故。如是大慧愚癡凡夫。起不生不滅惑。彼亦無有有為無為。如幻人生。其實無有若生若滅。性無性無所有。故一切法亦如是離於生滅。愚癡凡夫墮不如實。起生滅妄想。非諸聖賢 凡世間有為生滅之事。起於妄心。此乃凡夫所迷。故曰非諸聖賢。乾闥婆城喻妄境不實。如文可見。言愚夫起不生不滅惑者。謂彼妄想本是生滅。妄謂不生不滅則惑也。彼亦無有有為無為者。言彼不棄有為。是不知生滅之實既無無為。是不知無生滅之實。如見幻人之生。其實無有生滅。一切諸法亦復如是。愚夫之所以起妄想者。由不見如實之理墮於虛妄。聖賢則不爾也。   不如實者不爾。如性自性妄想亦不異。若異妄想者。計著一切性自性不見寂靜。不見寂靜者。終不離妄想。是故大慧。無相見勝非相見。相見者受生因故不勝。大慧。無相者妄想不生不起不滅我說涅槃。大慧。涅槃者如真實義。見離先妄想心心數法。逮得如來自覺聖智。我說是涅槃 言不如實者。入楞伽雲。言虛妄者不如法性。不爾者。謂不同聖賢也。聖賢之所以為聖賢者。由了妄想即是真實非別有也。如彼凡夫性自性妄想與如實理。亦本不異。若謂如實理與妄想有異。則執著諸法自性。不見本來寂靜之體。不見此體。妄想執情終不能離。言無相見勝者。既雲著相不見寂靜。則欲見寂靜。以無相為勝。非是相見。蓋著相見者。是生死之因。故不為勝然則無相是離妄想。契乎不生不滅。是為佛說究竟涅槃。又雲。涅槃者如真實義見。則未見涅槃以前妄想心數。皆悉遠離至於佛地也。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滅除彼生論  建立不生義  我說如是法  愚夫不能知  一切法不生  無性無所有  乾闥婆幻夢  有性者無因  不生無自性  何因空當說  以離於和合  覺知性不現  是故空不生  我說無自性  謂一一和合  性現而非有  分析無和合  非如外道見   滅除彼生論者。謂破彼外道妄計之論。外道雖有不生不滅之言。乃妄想分別是生死因。故雲生論。佛說不生不滅。是中道實理。對彼有生。故雲不生義也。一切法下。頌非有非無。如乾城幻夢。雖有而無因也。不生無自性等。是承上再徵。謂不生者是無自性。無性是空。雲何為我說也。以離於和合下是釋。謂於根塵離和合相。而覺知之性自然不現。不現是空空則不生。是故佛說無自性也。謂一一下。重釋上義。如文可見。  夢幻及垂髮  野馬乾闥婆  世間種種事  無因而相現  折伏有因論  申暢無生義  申暢無生者  法流永不斷  熾然無因論  恐怖諸外道   夢幻等。喻世間之法無因而現其相本虛。並顯不生之義。其所破立則折伏外道有因之論。申暢無生之義。然外道本計無因而生。而言有因者。蓋彼所言不生不滅乃是妄計。實為生死之因故。斥其為有因論也。外論既滅則正法流行。無生之論熾然而說。使彼外道聞而恐怖也。   爾時大慧。以偈問曰。  雲何何所因  彼亦何故生  於何處和合  而作無因論   爾時世尊。復以偈答。  觀察有為法  非無因有因  彼生滅論者  所見從是滅   此頌問答。覈無因論義。問有四意。謂雲何何因何故何處。而作是無因論耶。答亦有四。觀察有為法是答處。有為即世間生滅之法也。非無因有因。是答雲何。謂佛法非有非無也。彼生滅論者。是答何所因。即因彼外道生滅論也。所見從是滅。是答何故。謂滅彼邪見也。   爾時大慧。說偈問曰。  雲何為無生  為是無性耶  為顧視諸緣  有法名無生  名不應無義  惟為分別說   此問無生義為諸法無自性名無生耶。為顧待諸因緣名無生耶。為別有法名無生耶。即有無生之名。必有無生之義。願佛為說。   爾時世尊。復以偈答。  非無性無生  亦非顧諸緣  非有性而名  名亦非無義  一切諸外道  聲聞及緣覺  七住非境界  是名無生相   答中先遮所問。蓋無生者不墮有無故皆非之。名亦非無義。起後正答也。凡有三意。一以所證位顯。蓋此無生忍位。非諸凡小及偏教菩薩所住境界。七住即七地。以菩薩到第八地方破無明。故雲七住非境界也。  遠離諸因緣  亦離一切事  唯有微心住  想所想俱離  其身隨轉變  我說是無生   二以離諸緣故則非顧待之緣。既離諸緣亦離一切生死之事。惟有微妙寂靜之心。如是而住。所以能想所想分別俱離。妄心既為妙心。而身亦轉勝是為無生。佛所說也。  無外性無性  亦無心攝受  斷除一切見  我說是無生  如是無自性  空等應分別  非空故說空  無生故說空   三以有無二性不可得故。內外俱忘。無外性者是忘外也。無心攝受者是忘內也。內外既忘。則斷一異等見。如是無生即無自性。無性故空空亦叵得。故曰非空說空。空即無生故。又雲無生說空也。  因緣數和合  則有生有滅  離諸因緣數  無別有生滅  捨離因緣數  更無有異性  若言一異者  是外道妄想  有無性不生  非有亦非無  除其數轉變  是悉不可得   此於緣生示無生義。準後文。即十二因緣。數法和合而有生滅。然十二惑業因緣。亦從根塵因緣而起。若離能生因緣。而所生之法何有。故曰無別有生滅也。若離生滅因緣。豈復有一異之見同於外道。若離一異。亦離有無非有非無等四句。惟除其為因緣。之所轉者。凡能了達無生。是有無諸句皆不可得。  但有諸俗數  展轉為鉤鎖  離彼因緣鎖  生義不可得  無生性不起  離諸外道過  但說緣鉤鎖  凡愚不能了  若離緣鉤鎖  別有生性者  是則無因論  破壞鉤鎖義  如燈顯眾像  鉤鎖現若然  是則離鉤鎖  別更有諸性   諸俗數。即生死俗假因緣。謂凡夫從本以來。惟逐妄緣流轉生死。如鉤鎖連環之不可斷。若能了達妄緣生即無生故。雲生義不可得也。言生無性不起等。謂了生無生性執不起。則離外道邪見。但我說因緣鉤鎖之義。令了生即無生。凡愚所不能了。若離能生因緣之外。別有所生法者。則我說無因之論。而反自破鉤鎖之義。如燈顯眾像等者。佛謂我說鉤鎖之義。正欲令人了達生則無生。否則離此生法之外別求無生。如眾物由燈而顯。非即物是明。故雲鉤鎖現若然。謂鉤鎖之現若是。則因緣之外別有諸法也。  無性無有生  如虛空自性  若離於鉤鎖  慧無所分別  復有餘無生  賢聖所得法  彼生無生者  是則無生忍   了達因緣生法性相叵得。是為無生。則其體性如虛空無礙。若離緣生別求無生。是智慧無觀察之用。故曰慧無所分別也。餘無生者。指上賢聖所得。由了生即無生。是為無生法忍。  若使諸世間  觀察鉤鎖者  一切離鉤鎖  從是得三昧  癡愛諸業等  是則內鉤鎖  鑽燧泥團輪  種子等名外  若使有他性  而從因緣生  彼非鉤鎖義  是則不成就  若生無自性  彼為誰鉤鎖  展轉相生故  當知因緣義   此言世間眾生若能進修觀察因緣所生之法。當體即空乃得無生三昧離於鉤鎖。然所觀因緣有內有外。內則無明等十二因緣。外則鑽燧泥輪等事。鑽燧得火泥團成瓶種子生芽。此三者名外因緣。此外因緣以喻於內。乃顯離因緣外別無生法。若謂別有法從他緣而生。是非善觀因緣之義。則不能成就無生法忍。若達生即無生。即縛成脫故。雲彼為誰鉤鎖。否則流轉生死。是因緣義。  堅濕煖動法  凡愚生妄想  離數無異法  是則說無性   此四句。是言外道妄計四大之性不壞以為不生不滅。離數等者。謂離因緣而說無生法也。  如醫療眾病  無有若千論  以病差別故  為設種種治  我為彼眾生  破壞諸煩惱  知其根優劣  為彼說度門  非煩惱根異  而有種種法  唯說一乘法  是則為大乘   此喻如來立教之意。若論出世本意。惟說一乘以度群生。如大醫王但以阿伽陀藥遍治眾病故。雲無有若千論。然機器不齊未免曲垂方便。為說三乘漸次調伏。如隨病差別設種種藥。然非根異而法有殊。權機若熟鹹歸一實。所謂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也。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一切外道皆起無常妄想。世尊亦說一切行無常是生滅法。此義雲何為邪為正。為有幾種無常 常與無常之名無異外道。不以義定邪正曷分。上明不生不滅是真常之義。已破外計。未辯無常邪正之殊。所以再請決也。問辭可見。   佛告大慧。一切外道有七種無常。非我法也。何等為七。彼有說言。作已而捨。是名無常。有說形處壞。是名無常。有說即色。是無常。有說色轉變中間。是名無常。無間自之散壞。如乳酪等轉變中間不可見。無常毀壞一切性轉。有說性無常。有說性無性無常。有說一切法不生無常入一切法 七種無常皆是外計。先列次釋。列中唯色轉變無常。消涉釋義。色言四大造色。轉變謂生住異滅。無間自之散壞等者。謂相續不斷能令變異自然歸滅也。如乳酪之轉變。雖不可見。然在法中自然變壞一切法也。餘皆下文具釋。釋中或兼破計。或但釋義仍不次第不出色性也。   大慧。性無性無常者。謂四大及所造自相壞。四大自性不可得不生 性無性者。謂四大之性皆無自性。能造及所造相皆歸變壞。故曰無常。四大自性下。是破彼計。意謂大種自性本來不生。不生尚無。何生可滅言無常耶。   彼不生無常者。非常無常。一切法有無不生。分析乃至微塵不可見。是不生義。非生是名不生無常相。若不覺此者。墮一切外道生無常義 先出正義而後斥非。言非常等者。佛謂常與無常一切有無。諸相對法體本不生。乃至分析至於微塵亦無所見。以是義故說名無生。此為如來所說不生無常之相。若不了此義則墮外道所計生無常義。以外道不達無生之旨。雖說無生實為有生。故斥雲生無常也。   大慧。性無常者。是自心妄想。非常無常性。所以者何。謂無常自性不壞。大慧。此是一切性無性無常事。除無常無有能令一切法性無性者。如杖瓦石破壞諸物 言自心妄想等者。謂彼於非常非無常中。自生分別以為無常。能壞諸法而自性不壞。此即是前性無性無常之事。意謂事可壞而性不可壞。世間諸法有壞者。因無常故。無常遍於諸法之中。如杖瓦石能破壞諸物而自體不壞也。   現見各各不異。是性無常事。非作所作有差別。此是無常此是事。作所作無異者。一切性常無因性。大慧。一切性無性有因。非凡愚所知 此破外計。佛謂現前所見諸法。與無常無異。安有性與事不同耶。故雲非作所作有差別故。知無常即事。事即無常。此能所不異應是常義。無因性者。入楞伽雲。不見有因。言無常無破壞諸法之因。一切性下。佛言諸法滅壞實亦有因。但此意微隱。非凡愚之所能了。   非因不相似事生。若生者。一切性悉皆無常。是不相似事。作所作無有別異。而悉見有異。若性無常者。墮作因性相。若墮者。一切性不究竟。一切性作因相墮者。自無常應無常。無常無常故。一切性不無常應是常 非因不相似事生等者。謂無常若非有因。則無差別事生。若其生矣。一切法則與之偕生悉皆無常。豈非差別事。以驗無常之有因必矣。如彼所計。則此法彼法能作所作應無差別。而現見差別之異。雲何妄計無因生差別法耶。若性無常等者。凡言性必究竟無作。無作則常。既雲無常。則墮於有作諸法。非究竟義。以是為因。則墮作因性相。失本性義。言自無常應無常者。謂能作之性若是無常。應同所作之法皆是無常。自性既是無常。則所作無常之法反應是常。一切性即一切法也。   若無常入一切性者。應墮三世。彼過去色與壞俱。未來不生色不生故。現在色與壞相俱。色者四大積集差別。四大及造色自性不壞。離異不異故。一切外道一切四大不壞。一切三有四大及造色。在所知有生滅。離四大造色。一切外道。於何所思惟性無常。四大不生自性相不壞故 若無常性遍諸法中。乃屬三世變遷。過去色已壞。未來色未生。現在色俱壞。色即四大差別之色。能造四大及所造色。其性不壞離異不異。此一切外道。謂四大體性不壞如此。一切三有下。入楞伽雲。三有之中。能造所造莫不皆是生住滅相。豈更別有無常之性。能生於物而不滅耶。此如來結斥外道之過。   離始造無常者非四大。復有異四大。各各異相。自相故非差別可得。彼無差別。斯等不更造二方便不作當知是無常 入楞伽雲。始造即捨無常者。非大種互造大種。以各別故非自相造。以無異故非復共造。以乖離故。當知是非始造無常。二方便謂同異更造之方便也。   彼形處壞無常者。謂四大及造色不壞至竟不壞。大慧。竟者分析乃至微塵觀察壞四大及造色形處異見長短不可得。非四大。四大不壞形處壞現。墮在數論 形處即形狀。乃四大造色不壞者。外道計此能造所造至竟不壞。至竟猶極也。盡也。謂分析造色至於微塵猶不可壞。但觀察滅壞形狀長短等見。不壞能造所造色體。此乃俗數言語。故雲墮在數論也。   色即無常者。謂色即是無常。彼則形處無常非四大。若四大無常者。非俗數言說。世俗言說非性者。則墮世論。見一切性但有言說不見自相生 色即無常。謂此即是形處無常。非四大。謂非四大種性。若是大種亦無常者。於俗數言說有違有墮。違則非俗墮則乖真。進退俱失皆非正論。又言世俗言說非性者。是結前過。世論即彼外道盧伽耶見。以彼妄見諸法。但有言說無自性相也。   轉變無常者。謂色異性現。非四大。如金作莊嚴具轉變現。非金性壞。但莊嚴具處所壞。如是餘性轉變等亦如是 色異性現者。色即四大所造之色。謂色體變異故。無常性現。以現處為壞。非四大種壞。如金作具。具有變壞而金性不改。言無常事壞性不壞。亦如是也。   如是等種種外道無常見妄想。火燒四大時自相不燒。各各自相相壞者。四大造色應斷 此總結斥外道七種無常。凡彼諸見皆約四大為言。既非正見故雲妄想。入楞伽雲。彼作是說。火不能燒諸大自相。但各分散。若能燒者能造所造則皆斷滅。謂四大種不壞是常見。四大分散是斷見。彼種種妄計。不出此二見也。   大慧。我法起。非常非無常。所以者何。謂外性不決定。故唯說三有微心。不說種種相有生有滅。四大合會差別。四大及造色故。妄想二種事攝所攝。知二種妄想。離外性無性二種見 此如來的示正教。對外揀異。言我說諸法起。於非常非無常。而能常能無常。即全體豈用。外道昧此。墮於有無二見。如上所示。今對邪顯正故。曰非常非無常。所以下徵釋。以外法不決定有故。但說三界諸法唯心所現言微心者。現前剎那妄心。或謂微妙心者非也。既了諸法唯心。則心外無法。不同彼說諸相有生有滅。諸相者何。即四大合會差別之相。及四大能造所造之色。蓋彼謂能造大種不壞。所造諸色有壞。佛說非常非無常則皆不生不滅也妄想二種事攝所攝者。入楞伽雲。能取所取二種體性。一切皆從分別起。故能如實了知能取所取二種體性起於妄想。即知諸法唯心。離於有無二見。   覺自心現量妄想者。思想作行生。非不作行。離心性無性妄想。世間出世間。出世間上上一切法非常非無常。不覺自心現量。墮二邊惡見相續。一切外道不覺自妄想。此凡夫無有根本。謂世間出世間出世間上上。從說妄想生。非凡愚所覺 此示能覺不覺之相。覺即能覺之智。自心現量下。皆所覺之境。眾生無始昧於唯心非常非無常之體。起於妄想。今覺知妄想。由思想作行生。非不作行無非妄想。既了妄想。則離自心有無分別之見。離此見已。則世出世間出世間上上諸法。非常非無常之體。復本一如矣。其不覺者。墮於有無二邊惡見相續。此外道所以常在妄想不知自心現量。言凡夫無有根本者。謂不知諸法所起根本。但謂世出世間諸法。生於言說妄想。然此三種之法。所有言語分別境界。非諸凡愚之所能知見也。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遠離於所造  及與形處異  性與色無常  外道愚妄想  諸性無有壞  大大自性住  外道無常想  沒在種種見  彼諸外道等  無若生若滅  大大性自常  何謂無常想  一切唯心量  二種心流轉  攝受及所攝  無有我我所  梵天為樹根  枝條普周遍  如是我所說  唯是彼心量   初四句總頌離諸見諸性無有壞等。頌上總破諸見。謂彼雖妄想無常。而四大自性不壞。故曰大大自性住。又曰。彼諸外道等者。重示諸外道。謂彼所計本無生滅之實。四大性常固自若也。何得定謂作無常想乎。復從要而示之。曰一切唯心量等。入楞伽雲。能取及所取。一切唯是心。二種從心現。無有我我所。外道計自在天初造眾生為有情本。如樹木而生枝葉周遍一切。佛言我所說外道如是計著。皆是彼妄想心量也。   爾時大慧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唯願為說一切菩薩聲聞緣覺滅正受次第相續。若善於滅正受次第相續相者。我及餘菩薩。終不妄捨滅正受樂門。不墮一切聲聞緣覺外道愚癡 滅正受者。正受即三昧。謂滅盡定也。此定三乘同入而位次淺深不同。善知此已。於大滅定不捨。於凡小正受不墮。問辭可見。   佛告大慧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大慧白佛言。世尊。惟願為說。佛告大慧。六地菩薩摩訶薩及聲聞緣覺入滅正受。第七地菩薩摩訶薩唸唸正受。離一切性自性相正受。非聲聞緣覺。諸聲聞緣覺。墮有行覺攝所攝相滅正受。是故七地非念正受。得一切法無差別相。非分得種種相性。覺一切法善不善相正受。是故七地無善念正受。大慧。八地菩薩及聲聞緣覺心意意識妄想相滅 答中位相進否多途。皆約通教三乘共行十地而說。凡有四義。初以六地七地對明淺深。則六地是三乘同入滅盡定。此位最淺故。菩薩所得之定未異二乘也。七地菩薩唸唸正受等者。唸唸則出入無間。離一切性自性相正受。則不取攝所攝一切相。故不同二乘墮有行覺。有行覺者。有為行也。必滅諸相然後得定。是故七地為非念正受。謂非彼住念之正受也。又曰。得一切法無差別相者。乃覺一切法性相無有差別。非分得者。非彼二乘於其定中分得諸相性也。善不善者。謂菩薩至七地。尚不住於善。況不善念乎。是為無善念正受。二約七地八地以辯異相。即是意識妄想相有滅未滅高下不同。至八地三乘妄想悉滅。異乎七地也。   初地乃至七地菩薩摩訶薩。觀三界心意意識量。離我我所自妄想修。墮外性種種相。愚夫二種自心攝所攝。向無知不覺無始過惡虛偽習氣所熏 次明三乘從初地至七地觀三界諸法唯心意識。然雖同觀而妄想有滅不滅得失之異。離我我所等得也。墮外性種種相等失也。二種自心者。謂外道墮於有無妄計能取所取。一向無知不覺無始過惡熏習也。   大慧。八地菩薩摩訶薩。聲聞緣覺涅槃。菩薩者。三昧覺所持。是故三昧門樂不般涅槃。若不持者。如來地不滿足。棄捨一切有為眾生事故。佛種則應斷。諸佛世尊為示如來不可思議無量功德。聲聞緣覺三昧門得樂所牽故。作涅槃想 三明八地三乘同一涅槃而有住不住之異。菩薩者等。言菩薩以諸佛三昧覺力所加持故。為化眾生。於三昧門不般涅槃。若不加持。則不能功行滿足到於如來之地。是棄捨眾生而不化度。亦斷如來種性。是故諸佛為說不思議功德。勸進令其究竟。二乘自調自度。著三昧樂生涅槃想。所以失也。   大慧。我分部七地善修心意意識相。善修我我所攝受人法無我生滅自共相。善四無礙決定力三昧門。地次第相續入道品法 分部者。謂分別部類有善不善滅不滅等異。意令七地菩薩善修心意識相了達識性本空以除妄想。善修我我所等者。謂了人法二執攝受二無我性。不墮生滅自相共相。善無礙辯才及決定三昧力。則定慧均等。由是漸入諸地。得菩提分也。   不令菩薩摩訶薩不覺自共相不善七地墮外道邪徑故。立地次第。大慧。彼實無有若生若滅。除自心現量。所謂地次第相續。及三界種種行。愚夫所不覺。愚夫所不覺者。謂我及諸佛。說地次第相續。及說三界種種行 不令菩薩等者。佛正恐菩薩不善了知自相共相。不知諸地次第。墮於外道邪徑故。如是以說地位次第也。又告雲。彼實無有生滅。諸地次第三界往還。一切皆是自心所現。但諸凡愚不能了知。以不知故。我及諸佛為如是說。   復次大慧。聲聞緣覺。第八菩薩地。滅三昧門樂所醉。不善自心現量。自共相習氣所障。墮人法無我法攝受見。妄想涅槃想。非寂滅智慧覺 四示二乘至菩薩地為三昧樂之所昏醉。滅即滅盡定。所醉即三昧樂。以其醉故。不能善了唯心所現。自相共相習氣所覆。著二無我攝受見者。謂著法之見。妄想不除生涅槃想。非寂滅正慧也。   大慧。菩薩者。見滅三昧門樂。本願哀愍大悲成就。知分別十無盡句。不妄想涅槃想。彼已涅槃妄想不生故。離攝所攝妄想。覺了自心現量一切諸法。妄想不生不墮心意意識外性自性相計著妄想。非佛法因不生。隨智慧生得如來自覺地 見滅三昧等者。言通教菩薩。見真空涅槃之理。不同二乘樂著。憶念度生悲願。修行十無盡句。不起涅槃之想。既不住空則離能取所取。了達唯心諸法不生分別。不墮心識外法性相執著。既妄想不生。無復受生之因。成就佛法之因。能至如來之地也。   如人夢中方便度水未度而覺。覺已思惟為正為邪非正非邪。餘無始見聞覺識因想。種種習氣種種形處。墮有無想心意意識夢現 此喻菩薩自行化他之法。意謂夢時非無覺已非有。而乃非實非虛。正喻八地菩薩。始見實理終於度生。一以如幻三昧建立。故如夢時作用。及得無生法忍顯無功用道。如覺已無得。言未度而覺者。位未極故未到彼岸。為正為邪者。審其虛實也。非正非邪者。極言其理也。言餘無始見聞覺識因想等者。為餘在迷眾生但由無始以來墮於見聞覺知妄想熏習。而有種種形狀著於有無。故有心識夢事之所現耳。   大慧。如是菩薩摩訶薩。於第八菩薩地。見妄想生。從初地轉進至第七地。見一切法如幻等方便。度攝所攝心妄想行已。作佛法方便未得者令得。大慧此是菩薩。涅槃方便不壞。離心意意識。得無生法忍。大慧。於第一義無次第相續。說無所有妄想寂滅法 此合上喻。謂此菩薩見妄想生。即所夢生死大河之喻。從初地轉進至七地。見諸法如幻等方便。即能度方便義也。度攝所攝妄想行已者。即是自行。度根境等一切妄想義也。作佛法方便未得者令得。即以自度而復度他。亦猶未度者令度義也。言涅槃方便不壞者。謂菩薩雖得涅槃。而不壞方便度生事也。離心意者。言菩薩至八地。得無功用道。如覺已無得之喻。亦是結示忍名。故曰得無生法忍。於第一義下結示。言於第一義無次第中說有次第。無相續中說有相續。無所有妄想中說有妄想。無寂滅法中說寂滅法。良以第一義諦中一法不可得。況次第相續乎。然皆依眾生心量。方便化門於本無中分別說爾。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心量無所有  此住及佛地  去來及現在  三世諸佛說  心量地第七  無所有第八  二地名為住  佛地名最勝  自覺智及淨  此則是我地  自在最勝處  清淨妙莊嚴  照耀如盛火  光明悉遍至  熾焰不壞目  周輪化三有  化現在三有  或有先時化  於彼演說乘  皆是如來地  十地則為初  初則為八地  第九則為七  七亦復為八  第二為第三  第四為第五  第三為第六  無所有何次   初八句先總次別。別者為七地猶存心量。八地則無所有故。約此二地對明分齊偏得住名。住者謂依止也。八地雖無所有猶有定住。唯佛地為最勝也。自覺智及淨下。諸偈皆頌如來地。不壞自者。言如來光明雖復熾盛。不同日電等光集壞人目。周輪周流也。謂如來周流三界設化無窮化通三世。先時指過去也。乘即大小乘也。言十地為初地等。乃以不次顯其圓融。究竟而言寂滅真如有何位次。故雲無所有何次也。   爾時大慧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來應供等正覺。為常為無常。佛告大慧。如來應供等正覺。非常非無常。謂二俱有過。若常者有作主過。常者一切外道說作者。無所作。是故如來常非常非作常有過故。若如來無常者。有作無常過。陰所相相無性。陰壞則應斷。而如來不斷 前言常無常者多矣。而獨未明如來所證之法。為常為無常。以理言之。前所說者豈外於此。苟不別明惑者昧焉。故復為未了者請。答中先言所證非常非無常。蓋其所證理。絕百非圓離眾過。異彼外計故言雙非。若謂常無常。則二俱有過也。若如來是常者。則同外道計神我為能作之常。主即神我也。而如來言常者無所作。故常而非常。非彼有作之常而有過也。若如來無常者。是有所作同於五陰。為有相之所相。其相無性故陰壞應斷。而如來之常則不斷也。   大慧。一切所作皆無常。如瓶衣等。一切皆無常過。一切智眾具方便應無義。以所作故。一切所作皆應是如來。無差別因性故。是故大慧。如來非常非無常 言一切所作如瓶衣等皆歸無常。則顯如來所修福智皆空無益。若同所作則一切有作皆應是佛。眾具者福德莊嚴之具。無差別因性者。謂佛與諸法所作是同。則非別有因性也。故結之云云。   復次大慧。如來非如虛空常。如虛空常者。自覺聖智眾具無義過。大慧。譬如虛空非常非無常。離常無常一異俱不俱。常無常過故不可說。是故如來非常。復次大慧。若如來無生常者。如兔馬等角。以無生常故。方便無義。以無生常過故。如來非常。復次大慧。更有餘事知如來常。所以者何。諦無間所得智常。故如來常 言如來非如虛空常等者。入楞伽雲。若是常者。應如虛空不待因成。然自覺聖智。乃如來修德究顯。則無是過。又言譬如虛空。乃顯雙非離於諸句。故不可言常也。又復若是常者。則是無生。如免馬等角本來無生。則無方便益物之義。故曰如來非常。又復更有餘事知如來常者。上雲非常非無常。乃據性德圓離。然如來稱性圓證。亦得言常。言無間所得智者。謂究竟始覺無礙智也。   大慧。若如來出世若不出世。法畢定住。聲聞緣覺諸佛如來。無間住不住虛空。亦非愚夫之所覺知。大慧。如來所得智。是般若所熏。非心意意識彼諸陰界入處所熏。大慧。一切三有。皆是不實妄想所生。如來不從不實虛妄想生。大慧。以二法故。有常無常非不二。不二者寂靜。一切法無二生相故 若如來出世等。此言如來所證法性有佛無佛性相常住。此理周遍無間凡聖。故雲無間住。言不住虛空者。顯常住也。但愚夫迷而不知也。言如來所得智等者。謂修德之智。全性得般若之所熏發。不同眾生心識為陰界人等所熏。又言。如來不同三界從妄想生。則唯從真實功德所生。言二法者。謂虛妄生真實生二法也。然虛妄法中。雖說常無常未會實理總屬無常如來究竟實理。理本非常非無常。但言常者。言偏意圓。然如來所證之常即無常。是不達斯旨。言說分別有常無常。故雲非不二也。然不二者。即一寂靜之理。究論一切諸法。皆具不二之理。故雲無二生相也。   是故如來應供等正覺。非常非無常。大慧。乃至言說分別生。則有常無常過。分別覺滅者。則離愚夫常無常見不寂靜。慧者永離常無常非常無常熏 此言如來所證實理。本離有無言想。才涉言說分別。則墮二邊之過。分別覺滅者。即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也。到此乃離諸過。故雲永雖常無常。言非常無常熏者。蓋分別雙非亦是惡見。若離分別所熏亦離也。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眾具無義者  生常無常過  若無分別覺  永雖常無常  從其所立宗  則有眾雜義  等觀自心量  言說不可得   眾具無義等。謂凡在迷修德未顯者。皆墮常無常之過。若無分別則離二邊趣乎寂靜。從其所立宗者。謂外道所計之常。及七種無常。無非邪見。故雲則有眾雜義。若以佛智等觀自心現量。契乎實理。則一切分別言說。皆不可得也。◎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註解卷第四(上)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註解卷第四(下)   宋求那跋多羅奉 詔譯   大明天界善世禪寺住持(臣)僧(宗泐)演福講寺住持(臣)僧(如□)奉 詔同註   ◎爾時大慧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惟願世尊更為我說陰界入生滅。彼無有我誰生誰滅。愚夫者。依於生滅不覺苦盡不識涅槃。佛言善哉。諦聽當為汝說。大慧白佛言。唯然受教 陰界入生滅。前文固言之矣。而大慧復有請者。意謂陰界入法有迷有解。以解則彼無有我誰為生滅。以迷則愚夫依於生滅。不覺若盡不識涅槃。何由出離生死耶。   佛告大慧。如來之藏是善不善因。能遍興造一切趣生。譬如伎兒變現諸趣離我我所。不覺彼故三緣和合方便而生。外道不覺計著作者為無始虛偽惡習所。熏名為識。藏生無明住地與七識俱。如海浪身常生不斷。離無常過離於我論。自性無垢畢竟清淨 答中言如來藏為善不善因者。如來謂理性如來。現前一念所具名之為藏。根塵一念心起隨染淨緣。染即無明。隨無明染緣。則為九界生死。淨即教行。隨教行淨緣。則為四種道滅。四種者。即生滅無生無量無作也。故曰是善不善因。因則感果。言一切趣生者。即十界善惡果報。譬如下喻上隨緣所造之法本離二我。如伎兒依咒術故變現種種形像。豈有二我之執。言三緣者根塵識也。根塵和合一念心起。由不覺故隨逐染緣惟造惑業。而成九界生死。彼外道以不覺故。妄計執著造作。由無始惡習所熏。名為識藏。轉生七識無名住地。言無明起之始也。從此根本乃生枝末無明。故喻之曰如海浪身常生不斷。此隨染緣從細至粗也。若能一念回光能隨淨緣。則離無常之過二我之執。自性清淨。所謂性德如來則究顯矣。   其餘諸識有生有滅。意意識等唸唸有七。因不實妄想取諸境界。種種形處計著名相。不覺自心所現色相。不覺苦樂不至解脫。名相諸纏貪生生貪。若因若攀緣。彼諸受根滅次第不生。餘自心妄想不知苦樂。入滅受想正受第四 此言諸識有生有滅。諸識者。謂意識及意意識。並前五意識。是為七識。非第七二乘識也。由唸唸而起。起必同時。因不實妄想等者。謂六識取境也。種種形處者六塵也。根塵既形遂著名相。由不了色等自心所現。生苦樂受。展轉生死無由解脫。名相纏縛從貪起貪。因及所緣互相由藉。皆所謂生相也。彼諸受下是名滅相。謂受根及想行等次第不生。惟餘自心妄想不覺苦樂。言入滅受想者。謂受想心滅。即滅盡定。或得四禪也。   善真諦解脫修行者。作解脫想。不離不轉名如來藏識。七識流轉不滅。所以者何。彼因攀緣諸識生故。非聲聞緣覺修行境界。不覺無我自共相攝受生陰界入。見如來藏五法自性人法無我則滅 善真諦解脫等。即聲聞所修。於此滅定作解脫想。非究竟滅也。不離不轉等。入楞伽雲。而實未捨未轉如來藏中藏識之名。若無藏識七識則滅。由不轉不滅。所以七識與六識。為因及攀緣而生。然非二乘諸修行者所知境界。以彼唯了人無我性。於蘊界處取於自相及共相故。若見如來藏。則五法三自性皆無我相。豈陰界入而不滅耶。   地次第相續轉進。餘外道見不能傾動。是名住菩薩不動地。得十三昧道門樂。三昧覺所持。觀察不思議佛法自願。不受三昧門樂及實際。向自覺聖趣。不共一切聲聞緣覺及諸外道所修行道。得十賢聖種性道及身智意生。離三昧行。是故大慧。菩薩摩訶薩。欲求勝進者。當淨如來藏及識藏名 由前悟入得預初地次第增進。位深德著不為外道邪見所動。至第八不動地。於此得十種三昧樂門。為諸佛三昧力所持。覺即佛也。即能觀察諸佛之法及本願力。不同小乘著三昧樂及不住實際。則起化利物也。獲自證智。豈與凡小所修行同。得十賢聖種性道者。即十地聖種性也。十地皆聖。兼言賢者對極位而言也。及身智意生者。謂由十地至於佛地。身即法身智即報身。意生即化身。既得三身離於三昧因行。故戒勸雲。欲勝進至如來地者。當淨如來藏識藏之名。如來之藏本無可淨。淨其垢者耳。識藏以名言者。由迷如來藏轉成妄識。無有別體故但有名。若無識藏之名。則轉妄識為如來藏也。   大慧。若無識藏名。如來藏者則無生滅。大慧。然諸凡聖悉有生滅。修行者自覺聖趣。現法樂住不捨方便。大慧。此如來藏識藏。一切聲聞緣覺。心想所見雖自性清淨。客塵所覆故猶見不淨。非諸如來。大慧。如來者現前境界。猶如掌中視阿摩勒果 如來藏本無生滅。今既復本而生滅何有。然諸凡聖悉有生滅者。凡謂外凡內凡。外凡即十信。內凡即住行。向亦名為賢。聖謂十地。聖亦有生滅者。雖能修行得自覺聖趣。猶居因位未離變易生死。言不捨方便者。一者自行增道方便。二者化他益物方便。皆有生滅義也。此如來藏等。入楞伽雲。此如來藏識藏本性清淨。客塵所染而為不淨。一切二乘及諸外道。臆度起見不能現證。如來於此分明現見。如觀掌中菴摩勒果。   大慧。我於此義以神力建立。令勝鬘夫人及利智滿足諸菩薩等。宣揚演說如來藏及識藏。名七識俱生。聲聞計著見人法無我故。勝鬘夫人承佛威神說如來境界。非聲聞緣覺及外道境界。如來藏識藏。唯佛及餘利智依義。菩薩智慧境界。是故汝及餘菩薩摩訶薩。於如來藏識藏當勤修學。莫但聞覺作知足想 我於此下。指往昔所說經為證。如來之說本不假證。但於彼經已曾廣明。故茲略說得以指之。入楞伽雲我與勝鬘夫人及餘深妙淨智菩薩。說如來藏名識藏與七識俱起。令諸聲聞見法無我。故勝鬘下文顯可見。言莫但聞覺作知足想者。言如來藏識藏是佛境界。非三慧具足莫能造詣。戒勸修學良在此也。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甚深如來藏  而與七識俱  二種攝受生  智者則遠離  如鏡像現心  無始習所熏  如實觀察者  諸事悉無事  如愚見指月  觀指不觀月  計著名字者  不見我真實  心為工伎兒  意如和伎者  五識為伴侶  妄想觀伎眾   頌上如來藏與七識俱乃至由自相共相二種攝取則有陰界入生。此乃隨妄緣者。若能反妄見如來藏。則遠離生死矣。如鏡像等喻上說也。謂八識體性本來無物。由無始惡習所熏。轉生諸識等法。如鏡現像。稱性而觀像虛事亡。復以指月。以喻假名實法有得有失。苟不能忘言契理。政如觀指而不觀月也。心謂如來藏心。隨緣變造如伎兒之化現。意即意根復起意識識起善惡。如和伎者。五識取塵意識同起。是為伴侶。妄想分別如觀伎人也。   爾時大慧菩薩白佛言。世尊。唯願為說五法自性識二種無我究竟分別相。我及餘菩薩摩訶薩。於一切地次第相續。分別此法入一切佛法。入一切佛法者。乃至如來自覺地。佛告大慧。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大慧白佛言。唯然受教。佛告大慧。五法自性識二種無我分別趣相者。謂名相妄想正智如如。若修行者。修行入如來自覺聖趣。離於斷常有無等見。現法樂正受住現在前。大慧。不覺彼五法自性識二無我。自心現外性凡夫妄想。非諸聖賢 五法等上雖已明。而未曾約諸地分別。示其所以。入一切佛法至如來地者。故復請之。答中先通示五法迷悟相。謂修行者趣入。則五法通是悟相。故曰若修行者等。若反是不覺。則五法通是迷相。故雲不覺彼五法等。是知法無自性迷悟在人。此且總示。所以趣入等相。備見後文。   大慧白佛言。世尊。雲何愚夫妄想生。非諸聖賢。佛告大慧。愚夫計著俗數名相。隨心流散。流散已種種相像貌。墮我我所見。希望計著妙色。計著已無知覆障。故生染著。染著已貪恚癡所生業積集。積集已妄想自纏。如蠶作繭。墮生死海諸趣曠野。如汲井輪。以愚癡故不能知如幻野馬水月自性離我我所。起於一切不實妄想。離相所相及生住滅。從自心妄想生。非自在時節微塵勝妙生。愚癡凡夫墮名相流 此徵釋中。別約名相妄想。就凡夫法以示迷相。謂依六塵等俗數名相。起諸分別。其心流散妄返。墮我我所見。希望計著於色。覆障聖智起貪恚癡。造作諸業如蠶作繭。妄想自纏墮於諸趣生死大海。已上迷相無出三道。文顯可見。如蠶作繭者。喻自纏縛也。如汲井輪者。喻生死輪迴也。如幻野馬等。喻不知幻性離我我所也。起於一切不實等。謂名相起諸妄想。妄本不實起於幻相。幻相本虛離相所相。亦無生住滅可得。則歸於自心而已。實非自在等邪因所生。凡愚不知妄取外境。隨諸名相流散耳。   大慧。彼相者。眼識所照名為色。耳鼻舌身意意慧所照。名為聲香味觸法。是名為相。大慧。彼妄想者。施設眾名顯示諸相如此不異。像馬車步男女等名。是名妄想。大慧。正智者。彼名相不可得猶如過客。諸識不生不斷不常。不墮一切外道聲聞緣覺之地 彼相者等。追釋名相二法。不出六識。取彼六塵。名之者名也。所取者相也。顯示施設諸名相者妄想也像馬等名。以此名即顯其相。名相既立謂此事如是決定不異。是名妄想分別。已上三法屬凡夫。正智者下。就聖賢法以明悟相。言名相不可得者。謂欲求正智。但悟名相不實猶如過客。識心不起離乎斷常。不墮凡小境界。是為正智。   復次大慧。菩薩摩訶薩以此正智不立名相。非不立名相。捨離二見建立及誹謗。知名相不生。是名如如。大慧。菩薩摩訶薩住如如者。得無所有境界故。得菩薩歡喜地。得菩薩歡喜地已。永離一切外道惡趣。正住出世間趣法相成熟。分別幻等一切法。自覺法趣相。離諸妄想見怪異相。次第乃至法雲地。於其中間三昧力。自在神通開敷。得如來地已。種種變化圓照示現。成熟眾生如水中月。究竟滿足十無盡句。為種種意解眾生分別說法。法身離意所作。是名菩薩。入如如所得 此段正明如如。由前正智觀察名相非有非無故。言不立非不立也。捨離有無二邊。不墮損益二謗。一切名相不生。是為如如義也。菩薩住如如下。正示如如所得之相。既曰如如。豈有得乎。乃以無得而得。得自他因果之法。言無所有境界者。離空有二邊之相。由此登歡喜地。則別教初地也。不離而離。離一切外道惡趣。無住而住。住出世間正趣。無分別而分別。了一切法皆悉如幻。無證而證。證自覺法趣。亦離諸妄想見性異相。即能見所見。前文所謂相見俱離是也。如是次第至法雲地。以至三昧力等種種功德。由之開法至如來地。為眾生故普現色身。如水中月。具足成滿十無盡願。隨其意解而為說法。其身清淨離心意識。是為如如所得之相也。   爾時大慧菩薩白佛言。世尊。雲何世尊為三種自性入於五法。為各有自相宗。佛告大慧。三種自性及八識二種無我。悉入五法。大慧。彼名及相。是妄想自性。大慧。若依彼妄想生心心法。名俱時生。如日光俱。種種相各別分別持。是名緣起自性。大慧。正智如如者不可壞故名成自性 上既明五法。則三自性義在其中。今前後會攝。故復問其攝入之外亦各有自相宗耶。答中先答總入可知。次別配法相。初以名相對妄想者。從所因言也。以彼妄想反屬緣起者。從所起說也。若依妄想生心心法者。言心王心所依分別起。起乃同時。如日與光不相捨離。分別諸相自持其名各各無差。是為緣起自性。正智如如皆非有作故不可壞。是名圓成自性。是為三自性入五法也。   復次大慧。自心現妄想八種分別。謂識藏意意識及五識身相者。不實相。妄想故。我我所二攝受滅二無我生。是故大慧。此五法者。聲聞緣覺菩薩如來。自覺聖智諸地相續次第。一切佛法悉入其中 此明五法攝於八識。於自心現而起妄想。有八種分別。皆是虛妄不實之相。若能捨離二種我執。則能所攝受俱滅。二無我智由是而生。即正智如。如是知。識等雖異同歸五法。無別自相宗明矣。然此五法。而三乘與佛及一切諸法皆入其中也。   復次大慧。五法者。相名妄想如如正智。大慧相者。若處所形相色像等現。是名為相。若彼有如是相。名為瓶等。即此非餘是說為名。施設眾名顯示諸相。瓶等心心法是名妄想。彼名彼相畢竟不可得。始終無覺於諸法無展轉。離不實妄想。是名如如。真實決定究竟自性不可得。彼是如相。我及諸佛隨順入處。普為眾生如實演說施設顯示。於彼隨入正覺。不斷不常妄想不起。隨順自覺聖趣。一切外道聲聞緣覺所不得相。是名正智。大慧是名五法。三種自性八識二種無我。一切佛法悉入其中。是故大慧。當自方便學亦教他人勿隨於他 此段重列名釋義復自一途。大同小異不無所以。先相後名不出名實互有前後。餘二不同者。前約自行。故前智後如。此兼化他則反其次。故雲我及諸佛隨順入處者。如如也。普為眾生如實演說等。正智也。故知此文兼自化他。此中言相者。謂所見色等形狀各別也。名者依彼諸相立瓶等名。因此名相則有心心數法種種攀緣。是名妄想。了達名相畢竟無有。但是迷心展轉分別。如是觀察離諸妄想。是名如如也。真實決定等者。重指如相。示諸佛入處。依於自證如實演說不斷不常。非凡小偏邪所得故名正智。又曰一切佛法悉入其中者。約互攝義通結四種。故與上異。戒雲自學教他。又言勿隨於他者。謂莫隨名相所轉也。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五法三自性  及與八種識  二種無有我  悉攝摩訶衍  名相虛妄想  自性二種相  正智及如如  是則為成相   悉攝摩訶衍者。謂上四法普攝一切大乘之法。反而言之。一切佛法。亦遍攝此之四法也。   爾時大慧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世尊所說句。過去諸佛如恆河沙。未來現在亦復如是。雲何世尊。為如說而受。為更有餘義。惟願如來哀愍解脫 三世諸佛如恆河沙。經教言之多矣。諸佛之數為果如所說而受耶。為別有義耶。故復請云云。   佛告大慧。莫如說受。三世諸佛量。非如恆河沙。所以者何。過世間望非譬所譬。以凡愚計常外道妄想長養惡見生死無窮。欲令厭離生死趣輪精勤勝進。故為彼說言。諸佛易見。非如優曇缽華難得見故。息方便求。有時復觀諸受化者作是說言。佛難值遇。如優曇缽華。優曇缽華無已見今見當見。如來者世間悉見不以建立自通故說言。如來出世如優曇缽華。大慧。自建立自通者。過世間望。彼諸凡愚所不能信。自覺聖智境界。無以為譬。真實如來過心意意識所見之相。不可為譬。大慧。然我說譬佛如恆河沙無有過咎 答中先指其非。蓋諸佛數量過於恆沙。亦過世間心量所望。故非喻所喻。豈特恆沙而已。蓋凡設喻義非一揆。如彼凡愚未受化者。生死無窮。佛則為說諸佛易見非如曇華。令其不生退想息其方便妄求進求佛道。以難顯易。所以進之也。有時觀已受化者為說。佛之難值猶如曇華。令其欣慕向道。所以策之也。又雲。曇華之難見者。無已今當見之說。而如來於世人皆見之。故知說如來如曇華者。實起人難遭之想耳。然此二喻言難言易者。皆如來化用邊事。非如來自證境界。故雲不以建立自通。若論自證世間無等。非喻所及。一切凡愚莫能信受。亦非心意識所能知見。然有時而為建立化他。何咎之有。   大慧。譬如恆沙一切魚鱉輸收摩羅師子象馬人獸踐踏。沙不念言彼惱亂我而生妄想。自性清淨無諸垢污。如來應供等正覺。自覺聖智恆河大力神通自在等沙。一切外道諸人獸等一切惱亂。如來不念而生妄想。如來寂然無有念想。如來本願以三昧樂安眾生故。無有惱亂。猶如恆沙等無有異。又斷貪恚故 恆沙世間無情之物。雖為魚鱉人獸等踐踏。不生惱亂之念。以喻如來聖智神通自在受諸外道人獸惱亂不起念想。蓋以本願力利安眾生。無有愛憎分別。輸收摩羅翻殺子魚。   譬如恆沙。是地自性劫盡燒時。燒一切地而彼地大不捨自性。與火大俱生故。其餘愚夫作地燒想。而地不燒。以火因故。如是大慧。如來法身如恆沙不壞 此言沙性不壞。喻如來法身常住。言是地自性者。有事有理。以事則同一堅性。故為沙為石。以理則與彼堅濕煖動均一真性。故劫盡燒時而地性自若。蓋地與火大俱是生故。愚夫不知見謂燒爾。火因者以地無火而不燒火無地而不續故。地不得而燒。如來法身不遷不變亦復然也。   大慧。譬如恆沙無有限量。如來光明亦復如是。無有限量。為成熟眾生故。普照一切諸佛大眾。大慧。譬如恆沙別求異沙永不可得。如是大慧。如來應供等正覺。無生死生滅。有因緣斷故 此一節言恆沙無有限量者。喻如來光明無量普照一切。言無異沙者。喻如來離分段變易二種生死。以有漏無漏因緣皆斷故也。   大慧。譬如恆沙增減不可得知。如是大慧。如來智慧成熟眾生不增不減。非身法故。身法者有壞。如來法身非是身法 此喻如來以方便智成熟眾生而於法身體無增減。不同色身有生有滅。身法者色身也。   如壓恆沙油不可得。如是一切極苦眾生。逼迫如來乃至眾生未得涅槃。不捨法界自三昧願樂。以大悲故 塵沙無油。喻如來雖為眾生眾苦所逼乃至蠢動未盡涅槃欲捨深心願樂亦不可得。以大悲心具足成就眾生故也。   大慧。譬如恆沙隨水而流。非無水也。如是大慧。如來所說一切諸法。隨涅槃流。是故說言如恆河沙。如來不隨諸去流轉。去是壞義故。大慧。生死本際不可知。不知故雲何說去。大慧。去者斷義。而愚夫不知 恆沙隨流。愚人但見沙流而不見水。以智觀之。非無水也。此喻如來說一切法隨順涅槃。有如順流而非去義。故曰如來不隨諸去流轉。謂於法悟性。不隨相轉。故不同去流。以去是生死壞滅之義故也。生死本際等。入楞伽雲。生死本際不可得知。既不可知雲何說趣。大慧。趣義是斷。凡愚莫知。趣即去也。   大慧白佛言。世尊。若眾生生死本際不可知者。雲何解脫可知。佛告大慧。無始虛偽過惡妄想習氣因滅。自心現知外義。妄想身轉解脫不滅。是故無邊。非都無所有。為彼妄想作無邊等異名。觀察內外離於妄想無異眾生。智及爾焰一切諸法悉皆寂靜。不識自心現妄想故。妄想生。若識則滅 生死解脫本際理等。雲何一可知一不可知。答中言無始虛偽等。乃是解脫之由。言以自心現知於外境。則妄想身轉即是解脫。既妄想轉即是解脫實不滅也。不滅則遍一切處。故曰無邊。體既無邊故。雲非都無所有。為彼妄想等。言彼妄想轉處。作解脫無邊等名。名轉體不轉故雲異名。觀察內外者。前以自心現知外義。則外無外相。還以此理而照內心。則內外一如。離於妄相惟一真如。更無別法。故雲無異眾生。智及爾焰了無待對。所以諸法悉皆寂靜。不識自心現者。重結示釋成。此妄想生滅。皆由自心識與不識而已矣。苟識自心妄無不滅。然有言識而妄不滅者。是未為真識故也。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觀察諸導師  猶如恆河沙  不壞亦不去  亦復不究竟  是則為平等  觀察諸如來  猶如恆沙等  悉離一切過  隨流而性常  是則佛正覺   不壞頌上喻法身常住。不去頌如來說法不隨諸去流轉。亦復不究竟者。謂以不壞不去觀察如來。則未為究竟。當觀諸佛猶如恆沙平等無異離諸過患。又言隨流性常者。謂隨順究竟涅槃之流。是為真常正覺也。   爾時大慧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唯願為說一切諸法剎那壞相。世尊。雲何一切法剎那。佛告大慧。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佛告大慧。一切法者。謂善不善無記有為無為世間出世間有罪無罪有漏無漏受不受 剎那者時之最促。念之極微者也。如雲壯士一彈指頃六十一剎那。故以心念起滅不停為剎那。又物之無常變壞者為剎那。是皆眾生虛妄識相。上說妄想身轉。是說陰等無常。故舉諸法剎那壞相為問。答中先列一切法名。然後為釋。   大慧。略說心意意識及習氣。是五受陰因。是心意意識習氣長養。凡愚善不善妄想 略說者。對下廣說而言。心識習氣乃生死之因。五陰乃生死之果。由不了心識習氣長養。故有三界六凡有漏妄想剎那。善不善即三善三惡也。   大慧。修三昧樂三昧正受現法樂住。名為賢聖善無漏 修三昧等即無漏因果。三昧因也。法樂住果也。此三乘賢聖無漏之法。無漏則離剎那念也。   大慧。善不善者。謂八識。何等為八。謂如來藏名識藏。心意意識及五識身。非外道所說。大慧。五識身者。心意意識俱。善不善相。展轉變壞相續流注。不壞身生亦生亦滅。不覺自心現。次第滅餘識生。形相差別。攝受意識五識俱相應生。剎那時不住名為剎那 善不善下。廣明剎那相非剎那相。名雖重出。義則通示。如來藏名識藏者。即第八識。此識乃至五識名相。出於正教。故雲非外道所說。言五識身者。正明剎那相也。心意意識俱者。即上眼等五識。與心意識同時取境。有善不善相。或次等起或間雜起。故雲展轉變壞相續流注。根境之間未始間斷。不壞者不斷也。身生者。五識身生也。生則有滅。故雲亦生亦滅。由不覺諸境自心所現。著於差別形相唸唸起滅。故雲次第滅餘識生。攝受意識者。以五根攬五塵識歸意識。起善起惡。亦由意識同時取境。而起分別。故曰相應生。剎那時不住者。言諸識起滅不停。不於此則於彼。無時暫息。是為剎那之相也。   大慧。剎那者名識藏。如來藏意俱生識習氣剎那。無漏習氣非剎那。非凡愚所覺。計著剎那論。故不覺一切法剎那非剎那。以斷見壞無為法 剎那者下重結前起後。此二種相雖通依諸識生起。而所從則別。故曰。名識藏等。是則以諸識從識習氣者。剎那也。從無漏習氣者。非剎那也。既是無漏。猶名習氣者。謂其體是第七識執想猶在。雖非剎那。未為究竟真常無漏。乃是三乘賢聖境界。故非凡愚所覺。凡愚計著作剎那論。非但不覺非剎那。亦不自知其為剎那也。以斷見者。謂凡外苦行妄取涅槃。斯乃墮於斷見。非無漏涅槃故曰壞無為法。   大慧。七識不流轉不受苦樂。非涅槃因。大慧。如來藏者。受苦樂與因俱。若生若滅。四住地無明住地所醉。凡愚不覺。剎那見妄想熏心 七識不流轉者。承上無漏之義。對六識八識辯異。蓋此二乘之識。已斷見思不流轉三界。不受生死苦樂。故異於六識。非涅槃因故異八識。以八識受熏能成涅槃之因故也。如來藏者。正明八識。以能含藏善惡。隨緣流轉生死。苦樂因果。四住地者。枝末無明也。無明住地者。根本無明也。由此無明昏醉故。受二種生死。凡愚妄想熏心不能了知。起剎那見。   復次大慧。如金金剛佛舍利。得奇特性終不損壞。大慧。若得無間有剎那者。聖應非聖。而聖未曾不聖。如金金剛雖經劫數稱量不滅。雲何凡愚不善於我隱覆之說。於內外一切法。作剎那想 如來本答剎那之問。剎那則有損壞。而直以不可損壞言者。蓋迷則是剎那。悟則非剎那也。喻如金剛等金中精剛。以百鍊故。礦璞全消惟一精剛。物不能壞。此世間之奇特性也。又喻佛舍利。以萬行熏修垢染都盡。惟一精真無能壞者。此出世間奇特性也。如來所得真常亦復如是。故曰若得無間有剎那等。佛謂我以無間三昧所證真常。豈有剎那。言聖應非聖者。夫聖未有不聖之理。則知既悟不迷。其無剎那明矣。故雲金剛雖經劫數稱量不減。雲何凡愚不解祕蜜之說。於一切法作剎那想。隱覆祕密也。   大慧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說。六波羅蜜滿足得成正覺。何等為六 剎那生滅者。生死此岸之事也。真常不壞者。涅槃彼岸之理也。然則自此岸而達彼岸。由剎那而究竟真常者。其六度之功乎。大慧所以承是而請問也。   佛告大慧。波羅蜜有三種分別。謂世間出世間出世間上上。大慧。世間波羅蜜者。我我所攝受計著攝受二邊。為種種受生處樂色聲香味觸故。滿足檀波羅蜜。戒忍精進禪定智慧亦如是。凡夫神通及生梵天 答中言六度有三。初世間六度。言我我所攝受計著等者。謂凡夫所修其過為四。所謂計我我所。則無度生之念一也。著於二邊。則不能達中道彼岸二也。為求勝報。則不免於生死三也。樂著六塵。則非無住相施四也。外道之得五神通。及生梵天。亦田修無漏事六度而得也。   大慧。出世間波羅蜜者。聲聞緣覺墮攝受涅槃故。行六波羅蜜。樂自己涅槃樂 此是二乘所修。雖依四諦十二因緣行此六度。言墮攝受涅槃者。但為自度而樂真空之樂故。與菩薩所修不同也。   出世間上上波羅蜜者。覺自心現妄想量攝受及自心二故。不生妄想。於諸趣攝受非分。自心色相不計著。為安樂一切眾生故。生檀波羅蜜。起上上方便。即於彼緣妄想不生戒。是屍波羅蜜。即彼妄想不生。忍知攝所攝。是羼提波羅蜜。初中後夜精勤方便。隨順修行方便。妄想不生。是毘黎耶波羅蜜。妄想悉滅。不墮聲聞涅槃攝受。是禪波羅蜜。自心妄想非性。智慧觀察不墮二邊。先身轉勝而不可壞。得自覺聖趣。是般若波羅蜜 此圓頓菩薩所修。攝受者。謂六根攝受六塵。自心二者。言修檀度治慳貪能治所治之二也。大乘菩薩。既覺了諸法惟心所現。所謂不住色聲香味觸法而行佈施。則能治所治二無二也。二無二故則三輪體空。故曰不生妄想。能施空也。不攝受能受空也。不計著色相。所施之物空也。菩薩如是行施。是為利樂一切眾生。故曰上上方便也。即於彼緣等。謂即以善修檀度之心。於持戒等緣亦妄想不生。一一稱性而持者戒也。如是而持戒。則非持非犯。如是而安忍。則不違不順。如是而精進。則何進何怠。如是而修禪。則無定無亂。如是而行般若。則非愚非慧。自然不即二邊不離二邊。安於中道直濟彼岸。是為上上波羅蜜相。忍中言知攝所攝者。即能取所取自性皆空。精進中凡兩言方便者。一則別相。謂誦經等。二則通相。謂兼五度皆須精進而行。禪度中言不墮聲聞攝受者。謂聲聞定力偏多。及樂著涅槃。菩薩則不如是也。而六度皆言妄想不生。或言悉滅或言非性。是則六度雖異。而以離妄為本。若能離妄何行不成哉。先身轉勝而不可壞者。謂六度增進乃至般若。所得慧身轉勝前五。不可破壞。得自覺聖趣。則又般若之至者。於是三品雖通中下。意實在乎上上。修者擇焉。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空無常剎那  愚夫妄想作  如河燈種子  而作剎那想  剎那息煩亂  寂靜離所作  一切法不生  我說剎那義   如來常以如河流如種子如燈等喻。破彼妄想有為作法皆是空無常剎那。凡愚不善此隱密之說。而起剎那妄想。剎那息煩亂等。正頌上隱覆義。謂能了剎那。可以息煩亂。體寂靜則自然離所作。故一切法無生。所以為說剎那之義也。  物生則有滅  不為愚者說  無間相續性  妄想之所熏  無明為其因  心則從彼生  乃至色未生  中間有何分   物生則有滅。固是生滅常理。若為愚者說則滋名相。於是破生滅法。先示生相為所破。謂無間相續性。即剎那生滅。由妄想所熏無明為因。故剎那妄心從彼而生。次明能破中初破生相。言乃至色未生等。承上心。雖生而色未生時。中間自無所依之分。是心無色而不生也。有何分。入楞伽作何所住。  相續次第滅  餘心隨彼生  不住於色時  可所緣而生  以從彼生故  不如實因生  雲何無所成  而知剎那壞   此明相續滅相。謂色雖已生。而心續滅是色心不相待。縱有餘心隨彼色生。苟心不住於色。復何所緣而生。為其唸唸不住而亦不取故。是心雖有色亦無生性。抑若從彼生。則自無生性可得。故曰不如實因生。次破滅相者。由上求剎那成相尚不可得。況有剎那滅相乎。壞即滅也。既破生滅則復本真常矣。  修行者正受  金剛佛舍利  光音天宮殿  世間不壞事  住於正法得  如來智具足  比丘得平等  雲何見剎那  揵闥婆幻等  色無有剎那  於不實色等  視之若真實   此頌不壞法有四。謂修行者正受一也。金剛二也。佛舍利三也。光音天宮殿四也。此天三災不壞。復為後劫生成之始。此天與金剛。是世間不壞事。正受與佛舍利。是出世間不壞事。次示能得不壞之人。言住於正法得者。謂如來以正智具足莊嚴。比丘以平等正受。皆以正法而得。然金剛與光音。雖曰不壞。總是無常。雲何見剎那者。頌上結斥。謂若不如上作剎那見。當以何理見剎那耶。故以揵城喻之。然幻色固非剎那。而眾生於虛妄法中計為實有。是猶視揵城幻色為實。非剎那而何。若了剎那妄即真實矣。   爾時大慧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世尊記阿羅漢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與諸菩薩等無差別。一切眾生法不涅槃誰至佛道。從初得佛至般涅槃。於其中間不說一字。亦無所答。如來常定故。亦無慮亦無察。化佛化作佛事。何故說識剎那展轉壞相。金剛力士常隨侍衛。何不施設本際。現魔魔業惡業果報。旃遮摩納孫陀利女空缽而出。惡業障現。雲何如來得一切種智。而不離諸過 此文有七問。一問授聲聞記。二自一切眾生下至無所答。問佛何故言不說法。三如來常下。問何待思惟說法。四化佛下。問說剎那壞相。五問何故金剛侍衛。六問本際。七問九惱。九惱者。如天魔之興兵旃遮婆羅門。女以木盂繫腹孫陀利殺女入婆黎那村乞食空缽而出食馬麥頭背俱痛刺傷足設火坑毒飯。是為九也。   佛告大慧。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佛告大慧。為無餘涅槃故。說誘進行菩薩行者故。此及餘世界。修菩薩行者。樂聲聞乘涅槃。為令離聲聞乘進向大乘。化佛授聲。聞記。非是法佛。大慧。因是故記諸聲聞與菩薩不異。大慧不異者。聲聞緣覺諸佛如來。煩惱障斷解脫一味。非智障斷。大慧。智障者。見法無我殊勝清淨。煩惱障者。先習見人無我斷。七識滅法障解脫。識藏習滅究竟清淨 此答初問。言為無餘涅槃故說等者。子果縛盡故曰無餘。然非究竟。雖為授記乃須行菩薩行。此乃誘進小乘。又曰。此及餘世界等。言菩薩有始修大行復樂小果。為其說授記事以策進之。故雲進向大乘。此則斯經言記聲聞之意。授聲聞記正在法華。今乃化佛權記。故雲非是法佛。言與菩薩不異等。據同斷惑障解脫一味云爾。非為智障斷也。智障斷則見法無我。得如來殊勝清淨境界。非聲聞也。聲聞但斷見思煩惱。見人無我。未破無明見法無我。故與菩薩異也。又曰七識滅者。乃以七八識。而論二障有脫未脫。二乘但滅七識。而法障未脫。所謂但離虛妄名為解脫是也。若法障等滅。方為究竟清淨。是知同異未易輕議也。   因本住法故。前後非性 此答第二問也。謂本住法無增無減。故前無佛道可得。後無涅槃可入。中間亦無法可說。故曰前後非性。非性者離自性也。   無盡本願故。如來無慮無察而演說法。正智所化故。念不妄故。無慮無察。四住地無明住地習氣斷故。二煩惱斷離二種死。覺人法無我。及二障斷 此答第三問也。如來度生誓願無盡。無謀而應非說而說。故曰無慮無察。良以究窮正智圓鑑法界。如鏡現像何待思慮然後說法耶。又曰四住地等。謂究竟果盡。所斷者二障。所離者二死。所證者無二我法門。豈化佛之所為乎。   大慧。心意意識眼識等七。剎那習氣因。善無漏品離不復輪轉。大慧。如來藏者。輪轉涅槃苦樂因。空亂意慧愚癡凡夫所不能覺 此答第四問也。心意等名七識身。即一第六事識。而剎那有壞不壞者。所從言異耳。若以諸識。從剎那習氣因。則有壞。從善無漏品。則不壞。以其性離非剎那。故不復輪轉。即不壞義。然剎那習氣者。六識之分也。善無漏品者。七識之分也。此乃六七對。明壞不壞義。若約七八相望。則七識執我想心未忘故。有可壞惟八識不壞。故特言眼識等七意存八識不壞故也。如來藏者別顯藏識。謂此識在輪轉謂之輪轉。在涅槃謂之涅槃。與之為苦樂。而未如不淨。是則不即不離。非壞不壞。故非凡愚所能覺知。空亂者小乘著空。乃為空所亂也。   大慧。金剛力士所隨護者。是化佛耳。非真如來。大慧真如來者。離一切根量。一切凡夫聲聞緣覺及外道根量悉滅。得現法樂住無間法智忍。故非金剛力士所護。一切化佛不從業生。化佛者。非佛不離佛。因陶家輪等眾生所作相而說法。非自通處說自覺境界 此答第五問也。問中有對論別論。對論則佛有真化。故曰力士所護者。化佛也。離一切根量等。言真佛不墮自他陰界入法。得現法樂住無間法智忍故。則究竟住於智斷。功德法身常與定俱。故不須護。別論者。雖化亦不護。凡二意故。蓋化謂化現。亦應也。又無而欻有曰化。皆隨機應現。不同凡夫隨實業生。則不待護一也。又曰化佛者。非佛不離佛。乃從真起化。故非一非異。亦不待護二也。但化用必因眾生。眾生有作須眾緣具。故佛亦以緣具說法。故曰因陶家論等。正取緣具義也。是則不護而護。如金剛力士。豈得非化乎。非自通處者。不同真佛惟說自覺境界也。   復次大慧。愚夫依七識身滅。起斷見。不覺識藏故。起常見。自妄想故不知本際。自妄想慧滅故解脫 此答第六問也。本際非不可施設。但為眾生未能出自妄想外故。於本際有所不知。極其妄想。不出斷常二見。故曰愚夫依七識身滅等。據彼所知。極於七識之外無所知故。因起斷見。而不覺識藏無盡。見其唸唸相續故。起常見。由其自妄想內。而不及外故不能知。必待妄想轉滅。方是解脫慧滅者。示妄不自滅。必由慧而滅也。   四住地無明住地習氣斷故。一切過斷 此答第七問也。如來五住煩惱。正習俱盡二死永忘。豈復有魔業等事。然皆為眾生故。方便示現耳。此之七問七答。依經分節。或分為十或節為六。讀者宜自詳之。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三乘亦非乘  如來不磨滅  一切佛所記  說離諸過惡  為諸無間智  及無餘涅槃  誘進諸下劣  是故隱覆說  諸佛所起智  即分別說道  諸乘非為乘  彼則非涅槃  欲色有及見  說是四住地  意識之所起  識宅意所住  意及眼識等  斷滅說無常  或作涅槃見  而為說常住   非乘者非佛乘也。不磨滅者謂真佛也。以其非乘故。為授一乘記。以其是真佛故。說離諸過惡。此間頌初後二答。亦兼頌第五問答也。為諸無間智等覆。頌初答意可知。諸佛所起智者。頌答第二問也。謂從初起道樹所得智。後即分別說道。此以其說而顯無說。非曰不說。以非性言之。故三乘而非佛乘。真空涅槃而非究竟涅槃。雲不說爾。欲色有及見等者。頌四住地也。謂三界見思分為四住。意識下。頌答第六問。謂意由八識而起。而八識意之所住。故謂之為宅。以是言之。自不容以七識身滅而起斷見。彼又於意及眼識等斷滅處。說無常。或作涅槃見者。此皆凡外自妄想見。故不知本際。如來為是說常住也。   爾時大慧菩薩。以偈問曰。  彼諸菩薩等  志求佛道者  酒肉及與蔥  飲食為雲何  惟願無上尊  哀愍為演說  愚夫所貪著  臭穢無名稱  虎狼所甘嗜  雲何而可食  食者生諸過  不食為福善  惟願為我說  食不食罪福   如來在鬼王宮中說法。諸夜叉等念。食時將至。非肉不食。大慧欲令諸鬼生慈心故。因請如來說食肉不食肉罪福。   大慧菩薩說偈問已。復白佛言。惟願世尊。為我等說食不食肉功德過惡。我及諸菩薩。於現在未來。當為種種希望食肉眾生分別說法。令彼眾生慈心相向。得慈心已。各於住地清淨明瞭。疾得究竟無上菩提。聲聞緣覺自地止息已。亦得速成無上菩提。惡邪論法諸外道輩。邪見斷常顛倒計著。尚有遮法不聽食肉。況復如來世間救護正法成就。而食肉耶 入楞伽雲。路伽耶等諸外道輩。起有無見執著斷常。尚有遮禁不聽食肉。何況如來正等覺大悲捨育世所依怙。而許自他俱食肉耶。   佛告大慧。善哉善哉。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大慧白佛言。唯然受教。佛告大慧。有無量因緣不應食肉。然我今當為汝略說。謂一切眾生從本以來展轉因緣常為六親。以親想故。不應食肉 入楞伽雲。一切眾生從無始來。在生死中輪迴不息。靡不曾作父母兄弟男女眷屬乃至朋友親愛侍使。易生而受鳥獸等身。雲何於中取而食之。   驢騾駱駝狐狗牛馬人獸等肉。屠者雜賣故。不應食肉。不淨氣分所生長故。不應食肉。眾生聞氣悉生恐怖。如旃陀羅及譚婆等。狗見憎惡驚怖群吠故。不應食肉 梵音旃陀羅。此雲屠者。譚婆此雲食狗肉人。又獵師也。   又令修行者慈心不生故。不應食肉。凡愚所嗜臭穢不淨。無善名稱故。不應食肉。令諸咒術不成就故。不應食肉。以殺生者見形起識深味著故。不應食肉。彼食肉者。諸天所棄故。不應食肉。令口氣臭故。不應食肉。多惡夢故。不應食肉。空閑林中虎狼聞香故。不應食肉。令飲食無節故。不應食肉。令修行者不生厭離故。不應食肉。我嘗說言。凡所飲食作食子肉想。作服藥想故。不應食肉。聽食肉者。無有是處復次大慧。過去有王。名師子蘇陀婆食種種肉。遂至食人。臣民不堪。即便謀反。斷其奉祿。以食肉者有如是過故。不應食肉。復次大慧。凡諸殺者。為財利故殺生屠販。彼諸愚癡食肉眾生。以錢為網而捕諸肉。彼殺生者。若以財物。若以鉤網。取彼空行水陸眾生。種種殺害屠販求利。大慧。亦無不教不求不想而有魚肉。以是義故。不應食肉。大慧。我有時說遮五種肉。或制十種。今於此經一切種一切時。開除方便。一切悉斷。大慧。如來應供等正覺尚無所食。況食魚肉。亦不教人。以大悲前行故。視一切眾生猶如一子。是故不應令食子肉 文中言亦無不教不求不想而有魚肉者。應具二義。一謂屠販者。非惟自殺。亦教人殺者。教也。為財利故以鉤網等取彼眾生者。求也。見形起識身生味著者。想也。次謂愚癡食肉眾生。雖不自殺。以食肉故興彼屠販。即教殺義。以錢為網而捕諸肉。即求義。想義同上。然儒之五常以仁為首。若曰。釣而不網。弋不射宿。不殺胎。不歿夭。君子遠庖廚。皆仁之端。而不禁於食肉。我佛直以不殺眾生。為第一戒。視昆蟲肖翹無異己子。謂此而不戒則斷慈悲種子。其為仁豈不博哉。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曾悉為親屬  鄙穢不淨雜  不淨所生長  聞氣悉恐怖  一切肉與蔥  及諸韭蒜等  種種放逸酒  修行常遠離  亦常離麻油  及諸穿孔床  以彼諸細蟲  於中極恐怖   言離麻油者。外國風俗擣麻使生蟲合壓之規多汁益肥。如何可食。孔隙諸狀多有蟲聚。皆不可坐臥。以諸蟲於坐臥之時生驚怖故。  飲食生放逸  放逸生諸覺  從覺生貪慾  是故不應食  由食生貪慾  貪令心迷醉  迷醉長愛慾  生死不解脫  為利殺眾生  以財網諸肉  二俱是惡業  死墮叫呼獄  若無教想求  則無三淨肉  彼非無因有  是故不應食  彼諸修行者  由是悉遠離  十方佛世尊  一切鹹訶責  展轉更相食  死墮虎狼類  臭穢可厭惡  所生常愚癡  多生旃陀羅  獵師譚婆種  或生陀夷尼  及諸食肉性  羅剎貓貍等  遍於是中生  縛象與大雲  央掘利魔羅   陀夷尼此雲羅剎女。縛象大雲央掘摩羅。皆經名也。  及此楞伽經  我悉制斷肉  諸佛及菩薩  聲聞所訶責  食已無慚愧  生生常癡冥  先說見聞疑  已斷一切肉  妄想不覺知  故生食肉處  如彼貪慾過  障礙聖解脫  酒肉蔥韭蒜  悉為聖道障  未來世眾生  於肉愚癡說  言此淨無罪  佛聽我等食  食如服藥想  亦如食子肉  知足生厭離  修行行乞食  安住慈心者  我說常厭離  虎狼諸惡獸  恆可同游止  若食諸血肉  眾生悉恐怖  是故修行者  慈心不食肉  食肉無慈慧  永背正解脫  及違聖表相  是故不應食  得生梵志種  及諸修行處  智慧富貴家  斯由不食肉   佛說心品將末。大慧復請垂誡酒肉等以終之。蓋吾佛設化。以一性平等為本。以慈悲同體為心。以為人入道為宗故。莫先於清淨離過。以濟物度生為事故。莫上於罪福因果。是以楞嚴正宗之後。具明四種明誨三種漸次。而於此經誡之彌篤。亦可以之擬流通焉。文先請通誡。次請別誡。佛答中備列不應食肉者凡十七緣。云云。次示遮制通局中。初言小教方便。或開五種。謂見聞疑殺等。自餘宜若開食或制十種。謂人蛇象等。而不及餘類。似應通許者。然尤謹言之。但曰遮制而已。曾無開許之言。縱有一時方便。亦不得已爾。次言此經。開除方便一切悉斷。其言可謂深切矣。而論者猶以聽制食肉。為一疑難。蓋記者有言曰。此經菩薩不應食肉。故知仍存小教中開。遂謂此經但制菩薩。仍存小教開許者。或謂記者之誤。今謂非也。正言楞伽當四阿含之後故。存漸教之說。異乎梵網頓制。以見此經部當方等。如是而已。所謂存者特其文耳。何謂猶存其事。且以為誤耶。不然經雲一切悉斷。斯言何謂乎。嗚呼大為之防嚴為之制。而世猶或違之。況不為之誡乎。有以見業習之深也。至有不復讚歎梵行亦令他人入不律儀者。吾知斯人自貽厥咎。然此經言。一切法唯自心現。苟知善惡唯心。柰何順妄想而違聖教哉。戒之勉之。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四終四終   今經四卷凡四品。總名為佛語心。而無別品之目。魏本十卷分十八品。唐本七卷分十品。後東都沙門寶臣。註唐本。則取魏之餘八品。如次間入。亦成十八品。夫楞伽一經。乃諸佛所說心法。佛說此法令一切菩薩入自心境。則知雲佛語心品者。據一經大意而言之。其魏唐二本。別分品目者。據經之節段而分之。使學者易曉知。文有總別。理無二致也。昔姚秦命僧講此經。而不分節段。講無倫序。故主有雲。吾佛經賓主問答。皆有起盡。此僧講經如何獨無倫序。時道安在洛陽。聞此說乃歎曰。何以吾儕例受斯恥。自此經無大小例分三分。後親光論傳至中華。果符其說。所謂分經雅合於親光者是也。今四卷仍存佛語心。品後依魏唐二本所列之。品標於其上。遮使講學之人不迷於章段。然十八品之中。但缺陀羅尼偈頌二品。初勸請品中文亦不足。止有六行偈文。以為別序分。斷食肉即流通分。故知文略而義不略也(臣)僧(如□)謹識。   新刻楞伽經後題   皇帝既御寶曆。丕弘儒典參用佛乘。以化成天下。且以般若心經及金剛楞伽二經發明心學寔為迷。塗之日月苦海之舟航。乃   洪武十年冬十月   詔天界禪師(臣宗泐)演福法師(臣如□)重加箋釋。明年春正月。心經金剛經新註成。嘗徹叡覽已刊行矣。秋七月楞伽註又成。   上御西華樓(宗泐如□)同侍從之臣投進。   上覽已悅曰。此經之註。誠為精確。可流布海內使學者講習焉。(宗泐)即奉   詔。鍥梓於京師天界禪林(如□)還杭之演福私念與(宗泐)同被   上旨。豈宜以天界為拘。合刊斯經於演福。獨其卷帙浩繁。未遂厥志。蚤夜以為憂。淨慈禪師(臣夷簡)乃為撰疏。勸諸同袍暨樂善者助成之。起手於又明年夏五月。至冬十一月訖功。費鈔五百六十四緡雲。惟楞伽一經。具藏通別圓四教大旨。所以斥小乘之偏。破邪見之惑。無非欲顯圓宗自覺正智而已。第其文辭古奧。讀者殊未易曉。東都沙門寶臣嘗為之訓詁。援據雖若該博。而於經意多邈然不相入。胥臺雷菴受公。徒襲寶臣之緒論。自不能伸一啄。二者鹹無取焉。惟柏庭法師善月。依天台教旨著為通義。敻然絕出常倫。苟以經文顯白者證之。亦未免有遺憾。他尚何望哉(如□)。以辯博無礙之智。遊戲毘盧藏海。台衡之書無不融攝。故其論著雖有徵於柏庭。反覆參驗務不失如來說經本意(宗泐)又能裁度旨趣。約繁辭而歸精當。遂使數百載疑文奧義。煥然明暢。誠可謂靈承   皇上嘉惠烝民之意。弘昭大覺立教度人之方者矣。嗚呼佛之大法。惟帝王能興之。宗師能傳之。今一旦遭逢如此之盛。讀是經者。小則思遠惡而遷善。大則思明心而見性。庶不負   聖天子之大德哉。是年冬十二月四日。前翰林學士承 旨。嘉議大夫知 制誥。兼修國史兼 太子贊善大夫(臣) 金華宋濂。載拜謹題。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790 入楞伽心玄義   No. 1790 [cf. No. 672]   入楞伽心玄義一卷   西明寺沙門法藏撰   將釋此經十門分別。一教起所因。二藏部所攝。三顯教差別。四教所被機。五能詮教體。六所詮宗趣。七釋經題目。八部類傳譯。九義理分齊。十隨文解釋。   初教起所因者。先總後別。總謂一事法華雲。如來唯為一大事因緣出興於世。謂開示悟入佛之知見。解雲。佛意欲令以己所得授與眾生為本意也。二別顯者謂諸聖教起必賴緣緣乃多端數過塵算。智論雲。如須彌山非無因緣。非少因緣而令震動。般若教起亦復如是。廣如彼說。今別顯此經略顯十義。一順古。二滿願。三機感。四破惡。五迴邪。六殄執。七酬問。八除疑。九顯實。十成益。初順古者謂如下文。過去諸佛亦曾於此山頂說五法三性八識二空內心所證。我亦同彼。是知未來諸佛亦同此說。此則如大王路三世同遊也。二滿願者。謂佛過去曾見古佛。說內證法因則立願。今既成佛。酬滿本願亦說斯法。下文雲。佛告大慧。如來本願力故當為汝說。三機感者。謂諸菩薩及此城中諸夜叉等根熟宜聞。上感如來應機說法。如下文中羅婆那王勸請品說。四破惡者為破諸羅剎等毒噁心故。斷諸殺生食肉等故。如彼品說。五迴邪者。為破四宗諸外道等。令邪執永盡歸正見故。如下廣說。六殄執者。為破二乘諸法執見。乃至令彼定性二乘亦向無上大菩提故。具如下說。七酬問者。謂酬大慧等百八問故。及酬隨事別別問故。並如文顯。八除疑者。但初學菩薩聞諸大乘經所說深義。未能決了生三種疑。一聞畢竟空執無因果。二聞如來藏具足功德。疑同外道神我。三聞說能所心境。執無唯識。今明真空其必不壞幻有。性德舉體不礙真空。虛妄之境皆從心現。為破此等多種疑故。具如下說。九顯實者。為顯大乘根本實義。所謂五法三性八識二空。莫不皆於自心如來藏立。為學大乘者生正見處正信。正行由此成就。皆如下說。十成益者。令諸菩薩始從正信終至正證。斷障得果。坐寶蓮華成最正覺。略顯由此十種因緣故令此教興。   第二明藏部所攝者。教既興已。次辨此教何藏所收。略辨三義。初就三藏。二約二藏。三約十二部。先就三藏者。一修多羅。此雲契經。謂契理契機。契經即藏。持業立名。二毘奈耶此雲調伏。謂調治三業制伏惡行。調伏之藏。依主立名。三阿毘達摩此雲對法。謂簡擇妙理明瞭對智。對法之藏。依主立名。二明所攝者。於此三中正唯契經藏攝。以涅槃中始從如是終至奉行。唯契經故。或亦對法藏收。以瑜伽雲世尊自說循環研覈。明瞭法相為摩怛履迦。摩怛履迦此雲本母。即對法之異名。此經既有問答研覆。故知亦是對法藏攝。若據遮酒完調心行。亦有調伏義。此說應知。二明二藏攝者。謂前三藏通大小乘故。攝論雲。由上下乘差別故。立菩薩聲聞二藏。以諸緣覺有藉教者。亦是資聲悟道。俱入聲聞藏攝。有不藉教者。但由思修得果。亦不立藏故。彼論中不立緣覺藏。又就所證所得理果。不異諸聲聞故。唯立二藏。又據教行少異聲聞藏。亦別立藏。如普超三昧經及入大乘論。三乘名為三藏。今此經者唯是菩薩收。下文亦說諸小乘義兼攝。應知三十二部中何部攝者。或唯一部以瑜伽中唯方廣部是菩薩藏。餘眷屬聲聞故。或三部攝。謂方廣希法授記。餘九是小乘故。如法華說。或九部攝。除論義因緣譬喻。餘九是大乘故。如涅槃第三說。或具十二部攝。謂於大乘中自具十二故。或十二所不攝。以小乘亦具十二非攝此故。如法華雲。受持十二部未足為難。信受此經是則為難。或於大乘三藏十二總所不攝。以理超言外。故經雲言說別施行。真實離文字。又雲二夜中間不說一字。以言即無言攝。無所攝故。   第三顯教差別者。自佛法東流。此方諸德分教開宗。差別紛糾難備說。及西方諸師所說差別並如華嚴記中說。若依此經宗及通諸教種類相收。或四或五。今且辨四。一有相宗。二無相宗。三法相宗。四實相宗。釋此四宗略以六義。一就法數。初宗立七十五法.有為.無為.執實之法。如小乘說。二破彼前宗所立法相。蕩盡歸空。性無所有。二空真理相想俱絕。如般若等經中觀等論。三法相宗中。立三性三無性有為無為色心等百法。皆依識心之所建立。如深密經瑜伽等論說。四實相宗。會前教中所立法相。莫不皆依如來藏緣起稱實顯現。如金作嚴具。如此楞伽及密嚴等經起信寶性等論說。二就心識者。初宗但說六識。二無相宗明六識空。更無別立。法相宗立八識。然皆生滅不同真性。四實相宗明前八識皆是如來藏隨緣所成。亦生滅亦不生滅性相交徹。鎔融無礙。各如本部經論所明。三約緣起法。初宗說有。二說為空。三亦空亦有。謂遍計空依他有。四非空非有。謂相無不盡故非有。性不礙緣故非空。理事俱融二邊雙寂。不妨一味。二諦宛然。四就迴小者。初宗一切二乘總不成佛。二宗中定性二乘亦不成佛。不定性中已入見道則不迴心。自下位中可有迴心入菩薩道。三宗中定性不迴。不定種性乃至羅漢並許迴心入大。四宗中定與不定一切俱迴。謂定者要入涅槃然後方迴。不定者即身迴也。五就乘者初宗唯三無一。二宗亦三亦一。謂三顯一密也。四宗唯一無三。謂一乘究竟悉成佛故。六就持法人。其初宗是達摩多羅等論師所持。二龍樹提婆等所持。三無著世親等所持。四馬鳴堅意等所持。更有餘宗餘義。廣如華嚴記中說。此經於上四中。第四所說通亦具前。準思可見。   第四教所被機。於中有二。初簡機後擇器。初者此經及餘俱說。眾生有五性差別。一菩薩種性。二緣覺性。三聲聞性。四於上三乘不定種性。五定無三乘性。若依權教大乘有二義。一於此五中唯菩薩種性及不定性是此所為。餘皆非器。以性各定故。二亦兼為令於自位。各得利益。終不能獲入大乘益。若依實教大乘有其三義。一現所被。謂菩薩種性及不定性。二轉生被。謂定性二乘要入涅槃後受變易身。方入大乘。如須陀洹八萬劫乃至辟支十千劫等。如涅槃說。又法華雲。彼人雖生滅度之想。入於涅槃。而於彼土求佛智慧(云云)。智論雲。有妙淨土出過三界。阿羅漢當生其中。彼論亦引此文也。三遠被。謂無性眾生障重難入。既有佛性久久會當入此法中。如佛性論及寶性論說。又涅槃中凡諸有心皆有佛性等。是故五性皆是所為。悉皆當得大菩提故。二擇其器者。雖有種性然由現起障業差別。於此乘法有器非器。於中非器有五。一無信心故。謂尚不信有未來業果。是以廣造惡業。何況信有菩提涅槃。是難非器。二著有故。謂知有業果不造諸惡。修諸善品求人天報。樂著三有不求出離故。亦非器。三邪求故。謂雖求出離於外道邪見以求解脫。執見在懷根機未熟。此亦非器。四劣求故。謂雖捨外道而求二乘。根若未熟亦非其器。五錯求故。謂雖學大乘不了真空。妄取斷滅。或執有緣起。求彼性空。於此圓融無障礙法拒逆不受。遂成非器。次辨法器亦有五重。一證器。謂大菩薩聞此法已即便證入故。二行器。謂地前菩薩觀此實法以成正行故。三解器。謂初心菩薩依此實法順理生解。以成正見。依此起行速成大益。四信器。謂依此法生清淨信。發菩提心不求名利。直心趣向。受持領納。習解習行亦得為器。勝鬘經中正智有三種。一如實智。當此證器也。二隨順法智。當此解行器也。三仰權智。當此信器也。彼雲唯佛所知非我境界。但當信向故同此也。五通器。謂前五非器隨其根熟悉皆當得入此法故。   第五能詮教體者。通論教體。略辨十門。一名句能詮門。二言聲詮表門。三聲名合詮門。四聲名俱絕門。五通攝所詮門。六遍該諸法門。七緣起唯心門。八會緣歸實門。九性相無礙門。十圓明具德門。初名句能詮者。若約小乘婆沙論中。亦以名句文等次第行列等為能詮教體。若大乘中維摩等經。亦以文字以為詮表。此經下文隨相亦爾。唯識論雲。名詮自性句詮差別。文即是字。為二所依。準釋應知。二言聲詮表者。若小乘中依發智論。十二部經以佛音聲語音語路用以為性。名句文等顯佛教作用。若大乘中以名句依聲假立無別體性。是故唯以音聲為性。維摩經雲。以音聲為佛事。三聲名合詮門。若小乘中由前兩說諸德合為此第三句。若依大乘十地論中。說者以二事說。聽者以二事聞。謂音聲及名句。耳識聞聲同時意識領解名句。又維摩雲。諸佛音聲語言文字而作佛事。四聲名俱絕者。此義小乘無。以彼法執不歸空故。若大乘中音聲文字當相即空。無所有故終日說法未嘗說也。經雲。其說法者無說無示。又雲如幻說等。良以無說之說。是如幻說前三句顯之。說即無說。雖說性空。此第四句顯之。合此四句為一教體。是故離有離無並超情表。是謂大乘真實教體。五通攝所詮者。瑜伽論雲。依契經體略有二種。一文二義。文是所依義是能依。此二俱是所知性。解雲以義因文顯故說能依性空如幻。準前應知。六遍該諸法者。非但以此聲名及義。然亦遍該色香味觸及默然等。並成詮表。如下文揚眉動目等。及維摩雲。諸佛威儀進止無非佛事。嗅香食飯皆得三昧。性空幻有無礙準前。七緣起唯心者。此上所說諸教法等。莫不皆是唯心所現。是故俱唯識為體。然有二義。一約本影有無。二說聽相攝。前中四句。一唯本無影。如小乘說。但有心外無唯識故。達摩多羅論師所立。二有本有影。謂由眾生聞法善根增上緣力。擊佛心中利他種因。於佛智上有文義相生。名本性相教。由佛此教增上緣力。擊聞法者漏無漏種。於聞者識上有文義相生。為影像相教。是故本在心外影在心內。以此宗許眾生心外有佛色聲諸功德故。護法等論師皆立此義。三唯影無本。謂離眾生心佛果唯有如如及如如智。大悲大願增上緣力。令彼所化根熟眾生心中現佛色聲說法。無有心外如來色聲並相功德。龍軍論師及堅慧論師等並立此義。四非本非影。謂前心內所現之影離心無體。是故本影俱無所有。龍樹提婆多立此義。二說聽相收者。亦有四句。一所化眾生無別自體。以如來藏為眾生體。佛智證此以為自體。是故眾生舉體皆在佛智中現。佛性論第二卷如來藏品雲。一切眾生悉在如來智內。故名為藏。以如如智稱如如境故。一切眾生決定無有出如如境者。並為如來之所攝持。故名所藏眾生。為如來藏。解雲。由此當知。所化眾生舉體全在佛智中。況所說教。是故唯以佛心為體。二能化諸佛無別自體。證真之智同真。一味眾生虛妄攬真為性。是則佛體在眾生心內。依體起用。佛色聲等既從眾生心體中起。還在眾生緣起心中。是故諸佛色聲等事尚是眾生心內之事。況言教等。是故一切唯眾生心。三由前二義不相離。故無礙雙現。謂佛心中眾生聽眾生心中佛說法。眾生心中佛為佛心堬野芼〞k。是故全攝各無障礙。四佛唯眾生心佛相盡也。眾生唯佛心眾生相盡也。既形奪兩盡說聽雙亡。何教體之有。此上四句合為一事。全此全彼。即有即無無障無礙。思之可見。八會相歸性者。以妄計即空緣起無性。經依此義說一切法即真如也。又雲。文字性離。是則解脫。以相虛未嘗。不盡。性實未嘗不顯。是故終日說未曾說也。九性相融通門者。謂虛相盡而不礙存。真性現而不妨用。是則相即真而相不壞。真即相而真不變。性相雙融二而無二。經雲。眾生即法身法身即眾生。法身眾生義一名異。然義一之旨宜深思之。十圓明無礙門者。先開後合。開者於一教法開為二門。一真性平等。二虛相差別。其真性有二義。一隨緣義。二不變義。經雲。不染而染染而不染。是此二義也。其虛相亦有二義。一不存義。二不壞義。經雲諸法無所有如是有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等是此義也。二合者。亦有二重。一以真中隨緣義。與相中不壞義合為一義。是真不異俗。以真中不變義與相中不存義合為一義。是俗不異真。二真中不變義。相中不壞義。真乖俗故是非一義。真中隨緣義相中不存義。俗乖真故是非一義。以真中隨緣未嘗改變。即性不改。無不隨緣。隨緣不改。一味無二。亦由相中存亡不二。致令真俗亦一亦異及非一非異。思之可見。大乘法味意在於斯。   第六所詮宗趣者。語之所表曰宗。宗之所歸曰趣。通辨此經宗趣有十。一或說無宗。二或唯妄想。三或自覺聖智。四或說一心。五或開二諦。六三無等義。七或以四門法義。八或以五門相對義。九立破無礙。十顯密自在。初無宗者。謂辨諸法性相圓融。心言路絕。既無所立故不可辨宗。經雲。一切法不生者。不應立宗。五分論多過故。是故以無宗為宗。此語亦不受為趣。二或以妄想為宗者。以妄想有二義。一病二藥。病謂執見。但是虛妄之想。是所對治故是病也。藥謂佛語眾生言。汝起有無見皆是妄想。眾生聞已即離彼見。故是藥也。但由佛說於妄想還治妄想之病。是故唯以妄想二字消釋一部經文。以妄念若起即是妄想。遂令妄念止息。即到此經處故以為宗。是故以妄想為宗。妄盡為趣。三以自覺聖智為宗者。非直覺一切法唯是自心悉皆平等。亦復覺此能覺智之自體如理一味。妙絕能所離覺所覺。故下雲。無有佛涅槃。遠離覺所覺。覺在初心滿在佛果。經文具辨。故以為宗。是故舉覺為宗。覺泯為趣。四或說。一心為宗者。以辨諸法皆由心現。謂習氣內擾。妄境風起吹擊心海。濤波萬端。莫不皆是心之所現。下文所說雖有多門。莫不皆顯此唯心義。故以為宗。是則舉唯心為宗。心盡為趣。下文雲。無心之心量我說為心量。五二諦為宗者。謂開前一心以為二諦。即心相差別染淨緣起。凡聖區分以約俗諦。心體平等染淨相盡。一味無二名為真諦。此中真俗相對有其五義。一相違義。二相害義。三相順義。四相成義。五無礙義。初者謂談真違俗。以違俗生滅故。順俗則違真。以乖真一味故。如水靜波動。理必相違。若不爾者二諦雜亂。此是非一門也。二相害者。非直二理相違。亦乃互奪其體。謂要由泯俗令盡。真性方顯。亦由覆真令隱俗相得成。如舉水波無不盡。取波水無所遺。全體互奪二諦方立。若不爾者則二諦別體不成非一。此則非異之非一門也。三相順者。謂此盡俗之真要不礙俗立。以真非斷空故。此覆真之俗要不礙真顯。以俗是虛幻故。如盡波之水必不礙波。以水非木石故。動水之波要不隱水。以波虛無體故。若不爾者各乖本位。二諦不成。上是非一之非異門也。四相成者。非直相順纔不相違。亦乃全體相與方各得成。謂真是理實故必不違緣。舉體隨隱而成俗。以俗是事虛故必不乖理。舉體相盡而顯真。如虛波攬水成。水徹於波相則無波而非水。成波乃名水。則波徹於水體。無水而非波。動靜交徹二諦雙立。若不爾者理事不融。二諦俱壞。此非異門也。五無礙者。合前四句所說。為一無礙法界。是故即真即俗即違即順即成即壞。圓融自在同時俱現。聖智所照無礙頓見。是謂二諦甚深之相。經意在此。故以為宗。觀此成行。用以為趣。六以三無等義為宗趣者。一無上境。二無等行。三無等果。初者謂前二諦所觀之境。依此令成悲智等行。行滿究竟得智斷果。如攝論十殊勝義釋。論師攝為此三。謂初二殊勝為無等境。以所知依是第八識。及所知相是三性。俱是所觀故。次六殊勝為無等行。以四尋.思觀。六度.十地及三學等俱是正行故。後二殊勝是無等果。以彼果即是菩提。彼果斷是涅槃。俱是所得故。今此經中上下所辨不出此三。故亦同彼以為宗趣。七以四門法義為宗趣者。一五法。二三性。三八識。四二空。初謂凡聖心境隨緣為五。剋其自實不離三性。三性所依唯有八識。八識義立方顯二空。或亦依空性以立諸識。束八識以為三性。開三性以為五法。是則依本起末。凡聖區分不離二空。性唯一味。是故於此四義或隨觀一門。即起信生解行成得果。或二或三乃至具四。開合無礙。以成正見。大乘法相不越於此。此經盛說故以為宗。餘義至文當辨。八五門相對為宗趣者。一教義相對。設教為宗以義為趣。要令尋教得其義故。二理事相對者。謂就義中緣起事相。意令趣入真性故。三境行相對者。說真俗諦境。意欲令成無二正行故。四比證相對者。於行中近說地前次行。意在入地深證。五因果相對者。謂令菩薩順行萬行。令成佛果菩提。此上十事五對。於此一部通皆備足。故為宗趣。九立破無礙者。此經所破略有三位。一邪見外道。二法執二乘。三謬解菩薩。其外道者。謂宗六師乃至九十五種皆悉隨機以理徵破。務令捨邪歸正。如經可知。二二乘二部乃至十八皆亦隨此破其所執。務令捨小歸大。亦如文顯。三謬解菩薩聞說真空將謂斷滅。聞有業果謂實非空。聞此二說將謂別體。今並授以正理令捨妄歸真。亦如文顯。所立亦三。一萬法唯心通治三病。二唯一真性如來藏法。三以不動真性而建立諸法。或亦泯事歸理理現而事不壞。二攬理成事。事立而理不隱。三理事圓融。不二而二。此法若立無惑而不遣。即立無不破也。障盡方證。即破無不立也。是則立破之破非破也。破立之立非立也。立破形奪雙泯無寄。經意在此故以為宗。是則立破為宗無寄為趣。十顯密自在門者。但入法根器有其二種。一純二雜。為彼純器直示法體令修證得果。若為雜器以覆相密語。亦言異意異。名為密意。如下文。二夜中間不說一字。四種平等此佛。即彼五無間業。證大菩提。如是非一。是則教有顯密不同。理無隱現差別。隨機顯密。經至八萬四千。其次統收猶為一百八句。若攝末以歸本。唯是一心。真如是歸心一性不礙百八宛然。散說八萬四千不失一心平等。良以本末無二圓通無礙。是故以顯密為宗。泯二為趣。深性宗趣包括多塗。略舉十門顯斯一部宗趣之義。略辨如是。   第七釋題目者。略以十義釋。一翻名。二指事。三顯用。四顯德。五表法。六辨行。七表玄。八開釋。九合辨。十解品。初翻名者梵言楞伽。此雲難入亦云險絕復雲可畏亦曰莊嚴。阿伐哆陀羅此雲下入。以梵語中下入上入悉有別名。唯從上下入別有此名。如入菩薩等。解四卷者。翻為無上。此甚訛也。勘諸梵本及十卷中。都無寶字。十卷中翻為入者。當名也。二指事辨者。有二義。此摩羅耶山居南海中。孤峙削成故名險絕。二山頂有城迴無門戶。名為難入。非直山無入路。亦乃城絕戶扉。唯有神通者飛空下入方預其中。故名此城以為難入。佛及大眾應機降跡。故名為入。即從天及處用以題名。羅剎居中復名可畏。眾寶校飾。復曰莊嚴。三顯用者有二義。一城為難入。佛能入之。二羅剎難化。入中化之。果用垂降至此二難。故雲入難入也。四顯德者。謂一心真性周絕四句。迥超情表猶崖城絕戶故雲難入。垂言巧辨宣示悟入。故雲能入。此即教入義而義現也。五表法者有三義。一城表理玄。二羅剎表障重。三入顯行成。行成離羅剎之障。證難入之城。對法論中轉依略有三義。一轉成。謂行成也。二轉離。謂滅障也。三轉顯。謂證理也。此中三義當知亦爾。六辨行者。謂真理性融掩絕圖度。聖智玄悟妙證相應。故雲入難入也。此則以智入理也。七表玄者。謂自覺聖智舉體是真。更無餘智能證此真故。名難入。還令即真之智證此即智之真。此即無入入。入而即無入。名難入也。八開釋者開此一題為六義三對。一通別一對。謂入楞伽經是一部通名。勸請品是當篇別目。二就前通中教義一對。入楞伽是所依所詮。經之一字是能起能詮。三就所詮之中境智一對。謂楞伽是所入之境。入是能詮之智。是故開之有此三對。九合辨者。謂難往之入故即依處難顯佛力也。且依義顯教依理顯德。依境顯行。皆依主釋也。難即入故境智不殊。持業釋也。入之難及入即難二。翻前可知。二合教義者。謂詮入楞伽之經。則教依義立。或依入楞伽城方宣此教。則經名依處而立。皆依主釋也。若文字性離。是則解脫。教即義故持業釋也。或處能表義。經即處故亦持業釋。十釋品名者。勸謂勸發。請謂求請。即請佛親降其處。勸演內證法輪。又亦勸請是一悟。謂諸佛降赴。諸佛說法。品中明此。故以為名。問準餘經應題序品。何不爾耶。答若望為經由致理是序品。但以品內事別或題異號。如華嚴妙嚴等。何故四卷都名佛語心品者。準下文此經一部俱是楞伽心也。佛語者準梵語正翻名為佛教。於佛教楞伽中。此為中心要妙之說。非是緣慮等心。如般若心等。此是滿部之都名。非別品目。   第八部類傳譯者。先明部類依所見聞有其三部。一大本有十萬頌。如開皇三寶錄說。在于闐南遮俱槃國山中。具有楞伽等十本大經各十萬頌。二次本有三萬六千頌。如此所翻諸梵本中皆雲三萬六千偈。經中某品即備答一百八問。如吐火羅三藏彌陀山。親於天竺受持此本。復雲西國現有龍樹菩薩所造釋論。解此一部。三小本千頌有餘。名楞伽紇伐耶。此雲楞伽心。即此本是舊雲乾栗太心者訛也。其四卷本就中人更重略之耳。言傳譯者其四卷本。宋元嘉年中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於丹陽祇洹寺譯。沙門寶雲傳語。慧觀筆受。其十卷本後魏季天竺三藏菩提留支。於洛陽永寧寺譯。今此一本即大周聖曆元年于闐三藏實叉難陀。於神都佛授記寺譯華嚴了。尋奉敕令再譯楞伽。文猶未畢。陀駕入京令近朝安置清禪寺。粗譯畢猶未再勘。三藏奉敕歸蕃。至長安二年有吐火羅三藏彌陀山。其初曾歷天竺廿五年。備窮三藏尤善楞伽。奉敕令共翻經沙門復禮法藏等。再更勘譯。復禮輟文御製經序。讚述云爾。其四卷迴文不盡。語順西音。致令髦彥英哲措解無由。愚類庸夫強推邪。解其十卷雖文品少具。聖意難顯。加字混文者泥於意。或致有錯。遂使明明正理滯以方言。聖上慨此難通。復令更譯。今則詳五梵本。勘二漢文。取其所得正其所失。累載優業當盡其旨。庶令學者幸無訛謬。   第九明義分齊者。先義後文。義者然此經中義理浩汗。撮其機要略顯十門。一緣起空有門。二諸識本末門。三識體真妄門。四本識種子門。五佛性遍通門。六二乘迴心門。七行位卷舒門。八障治無礙門。九違順自在門。十佛果常住門。初者於緣起性。此土南北諸師各執空有。不足為會。但西域清辨論主依般若等經習龍猛等宗。造般若燈及掌珍等論。確立比量辨依他空。護法等論師依深密等經習無著等宗。造唯識等論。亦立比量顯依他不空。後代學人智光戒賢繼其宗致。傳芳不絕。今謂不爾。前龍樹中觀無著親釋。提婆百論世親註解。以龍樹所辨明有不異空。無著所說明空不異有。是以二士相契冥合為一。非直理無違諍。亦乃仰稱龍樹為阿闍梨。後代論師為時澆慧薄。聞空謂斷因果。聞有謂隔真空。是以清辨破違空之有。令蕩盡歸空。方顯即空之有。因果不失。護法等破滅有之空。令因果確立。方顯即有之空。真性不隱。此二士各破一邊共顯中道。此乃相成非相破也。若不爾者無著世親何不破於龍猛等論。而還造釋讚述彼空。後人不達其旨隨言執取各互相違。非直俱不見理。更增鬥諍。得謗人法罪。何者謂怖空恐斷勵力立有。不了幻有是不異空之有故。是故乖空則失於有。失於有者良為取有。既失空失有。而謂立有。此是情有非是法有。豈非具謗真空幻有。以己所見情有之法稱為佛說。是亦謗佛。異有立空。當知亦爾。真空必不異有。立滅色之斷空。謂為真空。此是不了惡取空。故性中不了真空。稱為佛說。是故亦為人法雙謗。或有說言。依他有故非無。遍計空故非有。將為中道者。此乃語是非有非無。見乃是有是無。二見常存將為中道。亦謗人法。或說。斷無名為非有。無有可對名曰非無。此亦語是非有非無。見是斷滅空見。或說。緣成似有故非無。無實體故非有。此亦語是非有非無。見乃唯是假有之見。此並唯改其語而不破其見。莫若緣成幻有舉體蕩盡即有非有也。攬蕩盡真空以為幻有。即空非空也。以即空之有即是即有之空。泯然一味中道。俱離以有即空即是空即有故。是故非有不墮於空見。非無不墮於有見。是則二見雙盡。然無二法體如不二法門品盛明此事。緣起空有應如是知。   二諸識本末者。有二義。一據二分。二就八識。初者論師或說。相見二分各別種生。但相由而起。俱不離識故說唯心。有說相分皆是見分所現。無別種性。雲前說識所緣唯識所現故。如三摩地所行影像。又經雲。從心相生與心作相。是故隨見分行解帶彼相。見生故說唯識。今依此經皆是心現。但隨其相異說有彼種。理實皆與見分無別。二就八識者。諸論皆說。前七轉識雖依第八。然各自種生。非即第八。以識變識無實用故。今依此經非謂第八變起七轉。但彼七轉皆攬第八為體而起。如攬水成波波無異水之體。下經雲。於藏識海境界風動轉識浪起。故知皆以第八為體。不爾豈浪異水別有自體。波浪同喻深思可見。諸餘異說會釋可知。三識體真妄門者。有說。此第八識從業等種子辨體而生。是異熟識。生滅有為。如瑜伽等說。有說是如來藏隨緣所成。如金作環釧。密嚴經雲。如來清淨藏世間阿賴耶。如金與指環展轉無差別。準此第八舉體是真如。此二說若為和會。今釋有二。一約法。二就教。法中此識本末融鎔。通有四句。一攝本從末門。唯是有為生滅等法。二攝末歸本門。則唯是如來藏平等一味。三本末無礙門。起信論雲。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阿賴耶識。下經雲。如來藏受苦樂與因俱。若生若滅。準此本末合舉。用以為體。四本末俱泯門。謂形奪兩亡理事無寄。下經雲。不壞相有八。無相亦無相等。解雲。然此四句合為一心。是故經論各隨說一。於理遍通。如唯辨嚴具金無所遺。唯顯於金嚴具不失。雙存本末。法未曾二。俱泯性相。不礙雙在。若虛心融會隨說皆得。若隨言執著觸事成礙。二就教會者。或得名不得義。如小乘中。但聞阿賴耶名。或得名得一分生滅義。如瑜伽等。三或得名得全分義。如楞伽密嚴起信等。四或得義不存名。亦如楞伽同性經等。亦如維摩默住以顯不二等。四本識種子門者。有二義。一辨種子新熏本有。二辨種子與識同異。初者有說。種子皆是新熏。要是所生方能生故。或說皆是本有。以從無始無初際故。或說。諸種子熏非熏如無漏種子。無始來而有熏習故。若非本有初生無漏後無因故。此亦難解。以不離過故。過有三種。一此種應常。以非所化故。猶如虛空。二定不能生果。以不從因生故。猶如真如。三應同外道從冥生初覺。冥非因生故。如是等過皆不能離。若爾初無漏法從何因生。今總通釋。謂。無始無明與如來藏合為習氣海。通為一切染淨法因。是故凡一種子皆有四義。一就所依用本非新。二據能依。用新非舊。三由前二義合為一種。四二義同體。形奪俱離。是則於一種子或熏非熏俱不俱等。隨說皆得無所障礙。又由習氣海中有帶妄之真。名本覺。為無漏因。多聞熏習為增上緣。或亦聞熏與習海合為一無漏因。梁論雲。多聞熏習與本識中解性和合。一切聖人以此為因。又習氣海中有帶真之妄。為染法因。餘準同前。是故染淨等種各具四義。準上可知。二種子與識同異者。或說種子是實非假。寄本識中不同識體。謂種通三性。識唯無記。或說假而非實。以離本識無別體故。或說通二。以體同本識用各別故。今釋。種子但是本識功能差別。更無別體。是故生起現行亦與本異。如海為波因隨風緣大小起浪差別。然於海中求差別因了不可得。而能隨緣起差別。識海亦爾。隨境界風生諸識浪。識中浪因無若干狀。而能為因生果差別。故論雲。種子但是本識功能。準釋可知。五佛性遍通門者。有說。一切眾生中有一分無佛性者。如五性中。一分半有佛性。餘定無佛性等。如瑜伽等說。有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唯除草木。如涅槃楞伽等。如此二說。今並和會。然有二義。一就法。二就教。法中於一佛性融通隱顯有其四義。一就執非有門。如小乘中。隨於法執總不說有大菩提性。二隨事虧盈門。如瑜伽等中。但就法爾種子有為無漏為菩提性。是故不說普遍眾生。三約理遍情門。如此經及涅槃等凡諸有心皆有佛性。是故眾生無非有心。有心無非有性。以心必有性。性必為因。背凡成聖。若爾何故前教定說有無佛性耶。佛性寶性二論自釋。為一闡提謗法罪重。依無量時故作是說。非謂究竟無清淨性。四相想俱絕門。如諸法無行經。解佛種性皆離名離相離見離念。具如彼說。二就教者。佛性論第二卷末雲。若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何故如來經中說有一分無般涅槃眾生。但如來說法有二種。一了義。二不了義。汝不應執不了義。解雲。此是天親菩薩論主良斷可定百篇也。六二乘迴心門者。有說。定性二乘定不迴心向大菩提。如深密經等。有說。一切二乘究竟悉皆得大菩提。如法華等。今會此二說亦有二義。一法。二教。法中前經約就此生定入涅槃。必不迴心故作是說。後經縱入涅槃後必當起趣大菩提。由根有利鈍法有遲疾。如經八萬六萬乃至十千等。此經三昧酒所醉等(云云)。二約教者。或一切二乘皆不迴心。如小乘說。或諸二乘不定性者。未入見道亦有迴心。餘並不迴。如大般若及淨名經等。或諸二乘定種性者一切不迴。不定種性縱得羅漢而許迴心。如深密等經。或諸二乘定與不定。一切皆迴。但有入滅不入滅遲疾差別。如法華涅槃楞伽密嚴等說。良由教有淺深前後差別。故以末後方為了教。餘如前說。七行位卷舒門者。然有二義。先位。後行。位中有五句。一舒.二卷.三俱.四泯.五圓。初者謂比證賢聖因果位別。始從十信十解十行十迴向十地階降。從微至著從淺至深。次第相成方至究竟。具如經論說。二卷者。有二義。一依華嚴五位相收。十信滿心即具後四位。餘之四位各攝諸位。以緣起相由故。事隨理融。故廣如彼說。二依此經諸地相即雲十地。即為初。初即為八地。乃至無所有。何次。又思益經雲。得諸法正性者。不從一地至於一地。不從一地至於一地者。此人不住生死涅槃中。又華嚴說。十地差別如空中鳥跡。解雲。此並就理融事同理。無二故作是說。三俱者以前二說不相離故。即舒常卷即卷恆舒。自在無礙雙融俱現。或本智就實而卷。後智就機而舒。二智寂用無礙動靜雙融故俱現也。四泯者。謂卷舒相奪兩相俱盡。以二智相泯同真一味俱不存也。五圓者。謂前四義不相離故合為一法。無礙俱現。或即位非位。非位即位。卷位即舒。舒位即卷。同一圓明無礙法。餘準可知。二行者亦有五義。一舒。謂十度次第修。二卷。謂一念具萬行。三俱。謂前二義無礙雙現。四泯。謂行契真而俱盡。五圓謂一行具前四。無礙圓明俱現。並準可知。八障治無礙門者。亦有五義。一障。二治。三俱。四泯。五圓。初中障有五義。一覆真所知深厚難斷。二虛妄即空體無所有。三俱者具前二義。障義方成。謂若不覆真則是智非障。若不體空則是真非障。是故具此二義障義方立。四泯者。謂體無不空。理無不障。同體相奪則非空非障。五圓者。謂具前四義。合為一障。是則恆障理而理不隱。體常空而理不現。就障空有無二。就理即隱顯無二。障即真非真。理即妄非妄。又即真之妄方能翳真。即妄之真方為妄翳。思之可見。二治者。謂無漏聖智亦有五義。一照.二寂.三俱.四泯.五圓。初者。謂無漏智起照一切法。同一真如證契相應。二寂者。謂此性證智非真契同真性。亦乃內證自體。是故此照未嘗不寂。若不爾者豈可此智唯見諸法同真而智獨非真耶。顯是則由照證真真證亡照。三俱者。謂內真亡照而不礙照。朗然圓照而不礙寂。是故由證故有照。由證故亡照。以無照誰證存照乖證。四泯者。亦由前二義不相離。故互相形奪寂照俱泯。是則就照非照非不照。就寂非寂非不寂。並思之可見。五圓者。合前四義為一聖智。圓明具德寂用自在。難可名目。思之可見。三俱者。謂障治相對。無漏智起諸惑種滅。如秤兩頭低昂時等。亦如築即碑碑即築。粗說雖爾若依十地論非初非中後。如是斷惑又不見惑性真。是迷不成斷。若見惑性真惑無不成斷。是故由智照非照。由惑斷非斷方乃為智斷。若不爾者。見有惑可斷。是惑而非智。若見惑性空是智而非惑。是則見有惑之智。此智亦須斷。諸惑之性空。此惑不須斷。經雲。若人欲成佛勿壞於貪慾。又雲。煩惱即菩提等。此並就智見惑性相盡無斷。方為實斷也。四泯五圓準釋可知。九違順自在門者。有四義。一顯.二名.三用.四法。初顯者。善行順理不善違。順相顯可知。二名者。然有二義。一言違意順。謂如雲不作五無間不得大菩提。二言順意違。謂如外道修善背於解脫。又如調達五邪法等。三約用者。謂菩薩留惑增修大行。攝論雲。諸惑成覺分等。經雲。一切眾魔及諸外道皆吾侍也。此則雖惑而順也。有漏善品趣向人天。違出離道。此則雖善而違也。四約法者。諸惑就實無非稱理。如雲煩惱即菩提等。善亦準此。善法存相亦有乖真如。住事佈施不到彼岸。惑亦準此。思益雲。如來或說淨法為垢。惑法為淨。謂貪著淨法為垢。見垢法實性為淨。解雲。由前四義。是故或違順相分。或即違常順。即順恆違。或即順非順。即違非違。理恆不離。思之可見。十佛果常住門者。先總。後別。初者或有處說。三身俱常。謂法身凝然報化相續。或有處說。三身俱無常。謂法身離不離報化生滅等。或有處說。法身是常報化無常。或有處說。報亦常。謂修生大智證真同性。亦不思議常。下經具顯。若爾何故唯識等論雲。生者必滅。一向記故。修生佛果豈得無有剎那滅耶。解雲。此四記就相粗說。生者必滅是就凡夫分段生死。非約佛果證理功德。何以故。若言佛果修生即令有滅。亦應滅者復生。是分別記。謂有煩惱者生。無者不生。佛果既無煩惱。剎那滅已應更不生。則便斷滅。當知不爾。故知佛地大智內同真性。一味平等機感所須智用無盡。如置鹽水器無不消盡。然其鹹味未曾有失。佛智證真相無不盡。本願應機時未曾失。是故下文佛果大智皆非剎那。乃至廣說。二別顯者。然此修生功德與本性通有四義。一或唯修生以功行不虛故。二或唯本有以無不契真故。三或修生之本有。以法身為了因所顯故。四或本有之修生以無分別智從真如所流故。如金嚴具。亦有四義。一或唯嚴具金無所遺。二或唯真金具無不盡。三金之嚴具以金顯具。明嚴具殊勝。四嚴具之金以具顯金。明調練之金方堪作具。是故於一金莊嚴具四義融通。嚴具無二。隨舉一門無不收盡。佛果理智當知。亦爾。或攝本有以立修生。說為無常。或攝修生以同本有。無二是常。或互全收而不壞二義。亦常亦無常。或形奪而兩亡。二義雙泯。即非常非無常。於一佛果四義圓通。或就理隨說皆得。或就情隨取皆失。佛果正理應如是知。   入楞伽心玄義一卷(終)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791 注大乘入楞伽經   No. 1791 [cf. No. 672]   注大乘入楞伽經卷第一併序(〔宋、時〕)   東都沙門(寶臣)述   達磨西來。本自不立文字。楞伽東付。以印傳佛心宗。雖叢林此話大行。而衲子猶患幽眇。粵有實叉難陀大德。出於李唐久視年間。互收三翻之品題。證足一經之妙理。方諸前古。文敷暢而義昭然。直使後來。力不勞而功必倍。當時稱為大備。詁釋未見其人。(寶臣)輒集數注之舊書。移作七軸之新說。補苴罅漏。考實闕疑。正為農馬知專。敢效珍珠自衒。庶學道之士盡觀其致焉。   新譯大乘入楞伽經序   天□□□□槥J禍□□   蓋聞摩羅山頂。既最崇而最嚴。楞伽城中。實難往而難入。先佛弘宣之地。曩聖修行之所。爰有城主。號羅婆那。乘宮殿以謁 尊顏。奏樂音而祈妙法。因鬘峰以表興。指藏海以明宗。所言入楞伽經者。斯乃諸佛心量之玄樞。群經理窟之妙鍵。廣喻幽旨。洞明深義。不生不滅。非有非無。絕去來之二途。離斷常之雙執。以第一義諦。得最上妙珍。體諸法之皆虛。知前境之如幻。混假名之分別。等生死與涅槃。大慧之問初陳。法王之旨斯發。一百八義。應實相而世離間。三十九門。破邪見而宣正法。曉名相之並假。袪妄想之迷衿。依正智以會如如。悟緣起而歸妙理。境風既息。識浪方澄。三自性皆空。二無我俱泯。入如來之藏。遊解脫之門。原此經文。來自西國。至若元嘉建號。跋陀之譯未弘(劉宋初譯四卷本)。延昌紀年。流支之義多舛(後魏次譯十卷本)。朕虔思付囑。情切紹隆。以久視元年歲次庚子林鍾紀律炎帝司辰。於時避暑箕峰。觀風穎水。三陽宮內。重出斯經。討三本之要詮。成七卷之了教。三藏沙門于闐國僧實叉難陀大德。大福先寺僧復禮等。並名追安遠。德契騰蘭。襲龍樹之芳猷。探馬鳴之祕府。戒香與覺花齊馥。意珠共性月同圓。故能了達沖微。發揮奧賾。以長安四年正月十五日。繕寫雲畢。自惟菲薄。言謝珪璋。顧四辨而多慚。瞻一乘而罔測。難違緇俗之請。強申翰墨之文。詞拙理乖。彌增愧恧。伏以。此經微妙最為希有。破重昏之暗。傳燈之句不窮。演流注之功。湧泉之義無盡。題目品次。列於後雲。   大乘入楞伽經 題標說經之所。曰楞伽者。此雲難往也。謂眾寶所成。光映日月遊空夜叉所居。此城在摩羅山頂。其山高峻。下瞰大海。傍無門戶。得神通者。堪能升往。乃表心地法門。無心無證者。方能入也。下瞰大海。表其心海本自清淨。因境風所轉。識浪波動。欲明達境心空。海亦自寂。心境俱寂。事無不照。猶如大海無風。日月森羅。煥然明白。此經直為上根。頓說種子業識。為如來藏。異彼二乘滅識趣寂者故。亦為異彼權教修空菩薩空增勝者故。直明識體本性全真。便明識體即成智用。如彼大海無風。即境像便明。心海法門。亦復如是。言經者。梵音修多羅。此雲契經也。契謂契法契機。若獨契其法。則法不應機。獨契其機。則機不達法。經謂常也。以貫攝為義。顯乎前聖後聖所說皆然故言常。持諦理而不忘故雲貫。總群生而教之故曰攝。又雲如織經焉。緯而成之。在乎其人。   大唐三藏于闐國實叉難陀譯 按唐敬愛寺譯經沙門智嚴所注。此經劉宋譯本。其首序雲。梵文廣略。通有三本。廣本十萬頌。次本三萬六千頌。略本四千頌。此方前後凡四譯。皆是略本四千頌文。一本舊闕。大藏中現存三本者。劉宋元嘉十二年中。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於金陵草堂寺。譯成四卷。唯一品來文未足。題曰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在身字函)。二者後魏三藏菩提流支。延昌二年。於洛陽汝南王宅及鄴都金華寺。兼補闕文。凡三品經譯成一十卷。分為十八品。題曰入楞伽經(在髮字函)。三者唐久視初。于闐國三藏實叉難陀沙門復禮等。既譯畢華嚴新經(八十卷者是)。而見此經前譯兩本煩略未馴。意重潤色以廣流通。續奉詔再譯。遂於嵩嶽天中蘭若。會三本文(上二本並一梵本)。勒成七卷。凡一十品。題曰大乘入楞伽經(在四字函)。故御製序雲。元嘉建號。跋陀之譯未弘。延昌紀年。流支之義多舛。今此注者。正釋唐本。仍將流支所譯餘八品題。如次間入注文。經中亦成一十八品。庶知文有始終。理無二致。讀者易曉 或謂。學者以為達磨所指唯四卷。較諸七軸之多。且易為力。殊不知首經初譯。文字簡古。首尾文闕。洪儒碩德。尚且病其難於句讀。序引題跋。自有明文(蘇東坡元豐間。為張文定公寫此經四卷本自作跋雲。楞伽義趣幽眇。文字簡古讀者或不能句。蔣穎叔為首序亦云。之奇常苦楞伽經難讀。則餘人可知)。斯經參同三本。得其純全句義昭著。試發而讀之。則知思過半矣。   羅婆那王勸請品第一   自下正釋經文義。分為三。謂序正流通也。此品即序分。從問答品。訖廣重頌。凡十七品。名正宗分。最後一頌。名流通分。初四卷本。此一品經全闕。獨首有六行餘文。以為略序。言羅婆那者。未見正譯。即夜叉王也。勸請如來入寶山中說自證法。復請大慧菩薩而為啟問之首。故言勸請。言品者。義類同者聚在一段。故名品。是經總四千頌。有一十八品。此品建初。故雲第一。   如是我聞 舉所聞之法體也。謂如是一部經義。我昔親從佛聞。故佛地論雲。傳佛教者。言如是之事。我昔曾聞。此總合釋信聞也 若離釋之。如是者。信成就也。智度論雲。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經無豐約。非信不階。故稱如是。有雲。聖人說法。但為顯如。唯如為是。又雲。如者當理之言。智者無非之稱。今則雲。如即真空。是即妙有。既無有外之真故。空而非斷。無真外之俗故。有而非常。即對破權宗邪宗。以彰中道。故雲如是 我聞者。聞成就也。將欲傳之於未聞。若有言而不傳。即為虛設。不在能說。貴在能傳。故次明我聞也。我即文殊阿難。五蘊假者。雲何稱我。我有四種。一凡夫遍計。二外道宗計。三諸聖隨世假分賓主。四法身真我。今是後二。無前二種凡外計我。我既無我。聞亦無聞。從緣空故。不壞假名。即不聞聞爾。若約此經旨趣。即傳法菩薩。以我無我不二之真我。而聞真俗無礙之法門也。   一時佛 言一時者。時成就也。時者亦隨世假立時分也。一者揀異餘時。如來說經。時有無量。不能備舉。一言略周。故雲一時。即法王啟運嘉會之時也。佛者主成就也。梵音佛陀。此雲覺者。謂自他覺滿之者。起信論雲。所言覺者。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虛空界。無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身。則以無念。名之為覺。然有三義。一自覺。覺知自心本無生滅。二覺他。覺一切法無不是如。三覺滿。自他理圓稱之為滿。故知有念即不名覺。起信雲。一切眾生不名為覺。以無始來唸唸相續。未曾離念。又雲。若有眾生。能覺無念者。即為向佛智故。   住大海濱摩羅山頂楞伽城中 此處成就也。真身無在而無不在。故次辨之。言大海濱摩羅山頂者。通舉說處也。此山在大海中。高五百由旬。非神足力。皆不能到。楞伽者。別舉說場也。此雲難往。義見前題。言中者。佛好中道升中天降中國中夜滅。皆表中道也。今處城中。說自證法中道義也。   與大比丘眾及大菩薩眾俱 眾成就也。從假入空觀。偏破生死。即先列聲聞也。從空入假觀。偏破涅槃。即後列菩薩也。二邊既離。則中道現前。大比丘者。具五義故。一名怖魔。二名乞士。三名破惡。四名淨命。五名名字僧。大菩薩者。具雲菩提薩埵也。菩提此雲覺。即所求佛果。薩埵此雲有情。即所化眾生。又雲此求菩提之有情也。俱者一時一處也。是謂六義圓成。三疑頓息。   其諸菩薩摩訶薩悉已通遠(至)為其上首 此讚菩薩德也。摩訶大也。言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者。是四妙門。攝世出世一切諸法。下正宗分。備明此義也。悉已通達者。言諸菩薩悉已究竟通達此法無礙也 善知境界自心現義者。謂三界依正迷悟生死境界。唯是自心現義。諸菩薩善能如實了知。不從外得也 遊戲無量自在三昧神通諸力者。謂遊戲自心所現無量自在解脫。三昧正受。六通十力也。曰遊戲者何也。謂已得無量自在。既神且通。忘已任物。彼此無滯。則處處有樂。故曰遊戲也 隨眾生心現種種形方便調伏者。謂隨眾生心。即是自心現境界中。眾生既殊。心色亦異。隨類示現。方便調伏也 一切諸佛手灌其頂者。是皆行窮十地。蒙灌頂加。言位尊也。皆從種種諸佛國土而來此會。大慧菩薩為其上首者。謂有大神德。從異方來。上首菩薩具大智慧。故雲大慧。上通明證信序竟。   爾時世尊於海龍王宮說法(至)開示此法 從此至品終。別明發起序也。言世尊者。謂具上如來等九號。為世所尊也。梵謂色界梵王。釋即帝釋。為欲界主。護世謂四天王。諸天龍等者。即天龍八部也。如來即諸法如義。應正等覺者。謂正覺即自心如理智。妙觀真諦也。等覺即自心如量智。遍觀俗諦也。是謂佛佛祖祖。唯以自一念心。照真達俗。成無上覺。故雲昔諸如來應正等覺也。餘義如文可知。   爾時羅婆那夜叉王(至)於長夜中得大饒益 言夜叉王承佛神力。見海波浪不能現像。觀其眾會。如來藏識真如性海。亦復如是。為於無明境界風動。轉識浪生。不能發現無邊德用。即起歡喜心。當詣請佛入此城中發揚是事。令諸眾生無明風息識浪不生。心海澄清無德不現也。   作是語已即與眷屬(至)於中說偈而讚佛曰心自性法藏無我離見垢(至)一心願聽法 大青因陀羅寶。含諸物像。對即變應。是夜叉等所持樂器。皆是此寶。而又間錯以琉璃等寶。纏裹以無價上衣。音聲美妙節奏相和。中說三偈而讚於佛。初一偈上三句正讚所證真心自性。是諸法藏。從本已來。具足無量性功德故。無二我執。離五見垢。唯佛與佛乃能證知。第二一偈讚請佛入城。上三句如次讚三身。第四一句正請。第三一偈敘昔佛菩薩皆曾住此城。世尊亦應爾。我等願聽法。   爾時羅婆那楞伽王(至)復以歌聲而說頌言世尊於七日住摩竭海中(至)唯願哀納受 時羅婆那王。上以樂音讚請佛。此復以歌聲說偈請佛者。表情無情同也。對佛稱已名。我是羅剎王十首羅婆那者。謂羅剎王。表諸眾生根本無明郎主也。十首表利鈍十使由無明生。是一切塵勞煩惱之首也。願佛攝受我所有諸眾生。我宮殿綵女。乃至身給侍。唯願哀納受等。如經自明。大意即表能達無明實性即是佛性。內外塵勞。一切煩惱。自然隨順正遍知覺。故雲給侍納受也。言以都吒迦音及喻娑剌那者。未見正譯。摩訶衍者。此雲大乘。   爾時世尊聞是語已(至)作是語已默然而住 佛語夜叉王。許受彼請。故默然而住。   時羅婆那王即以所乘妙花宮殿(至)甚深之法 言佛及諸菩薩。受供養已。各為略說甚深法要。   時羅婆那王並其眷屬(至)而勸請言我今請大士奉問於世尊(至)一切諸過失 彼王復供養大慧菩薩。請為我等及諸菩薩。奉問如來自證智法。離諸過失。入佛智地。   爾時世尊以神通力(至)皆於空中隱而不現 言如來以神通力。復於彼山。化現如上依正重重無盡境界。乃至空中隱而不現。一如華嚴會中。彌勒彈指。樓閣門開。善財入已。見彼莊嚴大樓閣中。而有無盡百千樓閣。廣大莊嚴。亦復如是。彼無盡百千樓閣中。一一各有無盡百千樓閣。一一樓閣前。各有彌勒菩薩。一一彌勒菩薩前。各有善財童子。一一善財童子。皆悉合掌在彌勒前。乃至從三昧起。忽然不見。此二皆表超情離見。廣大自在。無障礙法界也。即諸佛與眾生交徹。淨土與穢土融通。法法皆更互莊嚴。塵塵悉遍含法界。相入相即。無盡重重。令其悟修圓明證入矣。   羅婆那王唯自見身(至)為如煙焰旋火輪耶 諸法既隱。楞伽王唯見自身。住本宮中。此明不離當處也。作是思惟。即起尋伺觀也。諦觀諸法。誰說誰聽。為是何物。覓諸法相。了不可得。   復更思惟一切諸法(至)不起分別是則能見 復更思惟。正念觀察。得如實觀。了諸法性。無能無所。無見無聞。是名真實見也。   時楞伽王尋即開悟(至)入如來藏趣於佛地 此明夜叉王。由如實觀。尋即開悟。證唯自心。住無分別智也。所謂得如實見。不隨他悟者。言迷悟多岐。亦無別法。迷時迷境為物。悟時了境即心。悟即覺迷。非別有一悟而從外來。故雲不隨他悟也。能以自智。善巧觀察。永離臆度邪解者。謂理則頓悟乘悟併消。若作勝解即墮群邪。唯以善巧智觀察。即無勝解之心耳。善達方便巧知諸地上增進相者。謂既如實悟。復達善巧方便。則諸地始終。永無委曲相也。故樂遠離心識妄見。直趣佛地。三相續義。如下廣明。   聞虛空中及宮殿內(至)應如是見一切諸法 言夜叉王既開悟。虛空宮殿。為之讚可。言應如是學應如是見。如是者。隨順如實之辭也。許其此學此見皆如實故。諸佛如來見一切法。亦同如是見也。前來既以化境為說法。此復以宮殿為讚可何也。豈非發真歸源。虛空宮殿。自然消殞。色空依正。同一法界。詎能爾也。   若異見者則是斷見(至)亦不應住六定等中 此明種種勸其離異見。若異見者。則是斷見。謂若異此如實之見。則為斷滅見也。汝應永離心意意識。應勤觀察一切諸法者。言自證法。非心意識境界。故當遠離之。勤觀察者。當如理觀察一切法性也。應修內行者。當潛行密用也。莫著外見者。即下所謂二乘外道句義境界也。圍陀諸見者。即外道婆羅門。遵奉梵天所說四圍陀書。可十萬偈。鹹口相傳。不書皮貝。亦不應住六定等中者。即外道異計。欣厭六行伏惑等定也。如一種外道。計第四禪無想一天為涅槃。而於欲界。修無想定。厭下三禪及於欲界為苦粗障。欣上無想天是淨妙離。故得下三禪及欲界惑伏而不行。命終即生無想異熟。經五百劫。還即墮落流轉生死。如是等六行伏惑邪定。皆不應住耳。   若能如是即是如實(至)於性空中亂想分別 言若不著二乘外道諸見。方能如實修行。摧破他論惡見。及捨我執等。能以妙慧轉所依識者。即四智轉八識也。入如來自證地者。言與諸佛同得同證也。善修三昧三摩缽底者。三昧此雲正定。亦云正受。為正定不亂。能受諸法。淨持簡擇故。又以無境可動。名為正定。無物可受名為正受。三摩缽底。此雲等至。為正定能發生正慧等持諸法至勝位故。此法宜善修也。外道執我見有我相及實。求那取著者。求那此雲功能。謂外道執有我相。及四大蘊界處。有實功能。取著色聲香味觸法。及二乘見有十二緣。不了性空。於中亂想分別。故勸於此莫生外道取著。及二乘妄想也。   楞伽王此法殊勝(至)如是思惟乃是見佛 所謂此法者何法。為自心住無分別法也。殊勝非昧劣法。方能成就自證聖智也。於諸有中受上妙生者。謂能證此殊勝法。必能於諸有中。上品受生。不趣下劣也。所謂破無明翳。滅識波浪者。無明能障蔽慧目。業識波浪。能鼓動心源。此大乘行能破滅之。識性二義者。為外道既執著我見。於異論中。不能演說離見識性法非法義也。汝先見佛如是思惟者。言夜叉王。汝先見佛。能如實思惟此義。乃是真見佛之見也。   爾時羅婆那王復作是念(至)如是等事悉無有別 言夜叉王復念願得重見如來。佛即知含當悟深法。復現其身。令所化事如本不異。彼遍一切。無盡重重。時十首王。自見其身。遍諸佛前。悉有大慧。夜叉圍遶。說自覺聖智所證之法。亦見一切佛剎。如是等事。與前無別。   爾時世尊普觀眾會(至)楞伽山頂欣然大笑 此明如來普觀眾會。欲為說法。言慧眼非以肉眼者。為肉眼礙而非通故。不能普觀。故以慧眼觀之。於其眉間髀脅腰頸及以肩臂德字之中。一一毛孔皆放光明者。如來凡放光必表法。非苟然也。今此會。眉間七處俱放光明。豈非表圓明中道。離遍計依他。成就眾德乎。時虛空中釋梵諸天。遙見如來坐如妙高楞伽山頂。欣然大笑。笑非無所以也。   爾時諸菩薩及諸天眾(至)觀羅婆那念如實法 是時菩薩及諸天眾。鹹念如來何因緣故。欣然而笑。身放光明。入三昧樂。周旋迴顧。觀夜叉王。疑必有以也。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至)及諸外道皆不能測 言大慧知菩薩眾會之心。及觀未來一切眾生迷惑執取。為斷彼疑。而問於佛。佛嘆善哉。為利自他。能起是問。謂夜叉王。曾問過去諸佛是二種義。今亦欲問。未來亦爾。二乘外道。所不能測。既已曾問。今復欲問。未來亦爾。於是二義。果誠不知耶。   爾時如來知楞伽王(至)梵釋天等所未曾見 明是時如來知楞伽王欲請問。告其速問。欲解釋滿其願。言善知諸地者。即知初地乃至不動善慧法雲及佛地也。修習對治證真實義者。即於諸地加功用行。治所治障不遭邪路也。於大寶蓮花宮中。三昧水灌其頂者。謂行與佛同。為法王子入灌頂住也。佛復教其起一平等行。及無量差別行。定當得如上所說境界。唯汝楞伽王親證所能得之。非二乘外道釋梵所能見也。   爾時楞伽王蒙佛許已(至)汝應問我當為汝說 言楞伽王蒙聽許。即化裗Y供具。所謂種種華香幢幡幰蓋瓔珞。即莊嚴諸具。幰即帳屬也。又化欲界所有。及過天龍等世間諸佛國土。所有樂器。以為供養。表其敬法也。復於虛空中。雨諸供養。從空而下。表其請法謙下恭敬也。言過去如來已為我說者。明三世如來同一法也。世尊。變化如來所說二義。非根本佛說者。謂報化非真佛。亦非說法者。故欲世尊根本佛為說也。世尊告言。當為說二義也。   時夜叉王更著種種(至)法性如是雲何可捨 此正問如來法與非法二義。雲何可捨也。前以莊嚴具供養。此復以莊嚴具。嚴身何也。此表進問威儀不敢輕易。餘義經文自明。   爾時佛告楞伽王言(至)無量差別外法如是 此正答前問。如來先舉瓶等無常。及焰火性種子生芽三喻以明法與非法差別之相。使其易明。   內法亦然謂無為緣(至)當知悉是相分別故 此舉三內法合前喻。以無明為緣。合前瓶喻。以諸識。合火性喻。以修觀行。合種子喻。然瓶以造作為義。由無明緣。能造根身器界種種不同。火以熏變為義。由諸識。能熏變一切染淨諸法差別。種子以發生為義。由修觀行。自智發生。亦復見有差別之相。如是法喻。各有以也。是三法總明二義。悉是相分別故。   楞伽王何者是法(至)汝先所問我已說竟 上正答法與非法二義。如經自明。金剛經無著釋論即雲。法尚應捨者。實相生故。何況非法者。理不應故。亦皆破其有無情見令自證入。如大香象擺壞韁鎖自在而去耳。言毘缽捨那者。此雲觀。舉觀必同修止。止者梵音奢摩他。偏圓諸教。釋義不同。大意謂一念稱理。攝散歸寂曰止。寂而常照曰觀。起信論以此二行。合為一門。共相助成。不相捨離。若止觀不俱。則無能入菩提之道。深密經雲。眾生被相縛。及為粗重縛。要勤修止觀。乃爾得解脫。故天台以止觀慈悲。導身口意業及誓願。為安樂行。是皆以止觀為能修。萬善為所修也。深密楞嚴涅槃等經。瑜伽起信止觀等論。廣明其義。   楞伽王汝言我於過去(至)以如來藏而為境界 此言如來復為夜叉王徵破種種妄分別見。使其離念寂滅發生正見。言楞伽王。汝言我於過去諸如來所。已問是義。彼諸如來已為我說。汝言過去但是分別。未來亦然。我亦同彼。彼諸佛法皆離分別。乃至為令眾生得安樂故者。此明過現未來三無差別也。如來以智為身。不可以我人眾生相分別乃至離能所分別者。謂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也。譬如壁上畫眾生無有覺知。世間眾生亦如是。無業無報。諸法亦然無聞無說。此先舉喻。次以法合也。又言譬如有人於水鏡中自見其像。於月燈中見影。於山谷中聞響。此皆喻眾生以自心取自心。於無色像中起色像執。法與非法分別亦爾。若了虛妄寂滅一緣。生自證智。出是非是。則合如來藏妙淨明心以為境界。信哉。此品雖目為正宗之發起。即便能了根本無明。入佛知見矣。   大乘入楞伽經問答品第二   將釋此品略啟五門。一來意二宗趣三解妨難四釋名五釋文。初來意者。前品序分由致既彰。正宗宜顯故此品來也。二明宗趣者。謂一切諸經各自有宗。故先德言承言須會宗。今別明此經宗趣。然下品又雲一切法不生。不應立是宗者。斯言遣滯耳。若無宗之宗則宗說兼暢。起信論雲。有法能起摩訶衍信根。是故應說。所言法者。謂眾生心。是心則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依於此心顯示摩訶衍義。何以故。是心真如相。即是摩訶衍體故。是心生滅因緣相。能示摩訶衍自體相用故。一切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薩皆乘此法到如來地故。是故知此自性清淨圓明真體。德用難思。本來具足悉是一切諸佛眾生本所乘之宗。亦是一切。若凡若聖。皆乘此法。到如來地。而為其趣也。但眾生不自了知隨順悟入。以諸妄想染污故昏昧劣耳。三解妨難雲。梵本既一。何故三師所譯品目一多不同答曰天台雲。品者或佛自唱。或結集所置。或義譯增足。又雲夫分經節文悉是先賢蘭菊各擅其美。後生不應是非競諍。無三益。喪一道。三益者。世界等三悉檀也。一道者。第一義悉檀也。是故當知品目離合。或一或多皆方便故。四釋品名者。謂此正宗首品。是一經大位總問答也。從集一切法品。初諸識章訖斷食肉。凡十四品。名別問答也。謂大慧首以一百八句。同為一結。總問如來。如來一一牒領所問。隨句答之。所謂生句非生句。常句非常句。乃至一百八句。皆以非字答之。欲其離念入心真如門也。故雲問答品。次經文下即正釋文。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至)曲躬恭敬而說頌言 摩帝此雲慧也。言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即西域儀也。表荷擔佛法。   世間離生滅猶如虛空花智不得有無而興大悲心 自下八頌總嘆佛德也。言世間者。眾生世間也。嘆佛了眾生虛假。如空中花故無起滅。謂如來正智觀察。不得此眾生為有為無。故無緣大悲任運而起。若計有眾生而起悲者。名愛見悲也。   一切法如幻遠離於心識智不得有無而興大悲心 一切法者。五蘊世間也。謂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等一切諸法也。法既如幻。心識亦亡。此嘆如來觀法如幻以成大悲也。   世間恆如夢遠離於斷常智不得有無而興大悲心 此總言情器世間也妄計有色。色壞名斷。又計有識。識更受生名常。佛知世間如夢所見。即無色識可計斷常。是嘆如來了二見如夢以成大悲也。   知人法無我煩惱及爾焰常清淨無相而興大悲心 煩惱者。煩惱障也。爾焰者。所知障也。由我法執。二障具生。若了二空。障元無有。此嘆如來達人法二空。二障清淨以成大悲也。問既人法空寂。二障元無。如來雲何而興大悲。答眾生不知此理。故迷妄顛倒流轉無極。今令眾生悟入斯法。是則真實而興大悲。故淨名雲。當為眾生說如斯法。是則真實慈也。   佛不住涅槃涅槃不住佛遠離覺所覺若有若非有 對生死說涅槃。對眾生說佛。佛知生死如夢無體。故不住涅槃。知眾生如空花不實。故不住佛。譬如有病則說藥。無病不得說藥。故雲佛不住涅槃。涅槃不住佛。無佛故無能覺。無涅槃故無所覺。有佛無佛。有涅槃無涅槃。乃至有無等二見。悉皆遠離。故雲遠離覺所覺。若有若非有。   法身如幻夢雲何可稱讚知無性無生乃名稱讚佛 大般若雲。一切諸法皆無自性。無性故空。空故無相。無相故無願。無願故無生。無生故無滅。是故諸法本來寂靜。自性涅槃。若佛出世。若不出世法常爾故。能達是者名稱讚佛。   佛無根境相不見名見佛雲何於牟尼而能有讚毀 離根境相。出凡聖量。是則名見佛。牟尼此雲寂靜。離見超情孰能讚毀。   若見於牟尼寂靜遠離生是人今後世離著無所取 言遠離生者。離相流注二種生也。一本作寂靜離生滅。以是觀者名為正觀。故雲是人今後世離著無所取也。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偈讚佛已自說姓名我名為大慧通達於大乘今以百八義仰諮尊中上 大慧自言有大乘機。今以百八義。仰諮尊中上。佛為尊中最上也。   時世間解聞是語已普觀眾會而作是言汝等諸佛子今皆恣所問我當為汝說自證之境界 世間解者十號之一也。上世間生滅如空花等。是佛自證境界。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至)以偈問曰 此後凡四十八偈半。問百八句見也。百八種見者。或一句為一問。或兩句為一問。或三句為一問。乃至十句為一問。或一句為兩問。有廣略不同。不可一一如數然此百八門。正問上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度眾生對治法門是故大慧。舉上與摩帝菩薩遊諸佛剎所見之事。故下問山海日月等。即五法中名相妄想。下問諸禪解脫等。即五法中正智如如也。   雲何起計度雲何淨計度雲何起迷惑雲何淨迷惑 上二句問妄計度性。起滅染淨。下二句問無明緣起。流轉還淨。如下二種沙門婆羅門中別答。   雲何名佛子及無影次第 問菩薩何故名佛子。及問真實無相法中因何有次第。既有次第何名無相。言無影者。即無相也。但譯文變爾。   雲何剎土化相及諸外道 問如來在剎土中化眾生化相及破諸外道也。   解脫至何所誰縛誰能解 問法本無縛而誰求解。既二俱亡復至何所如下一切法深密義。及解義相中別答。   雲何禪境界何故有三乘 上句問諸禪以何為境界下句問佛乘本一因何而有三乘差別。如下四種禪及三乘一乘覺中別答。   彼以何緣生何作何能作 問因緣所起本自無生。若體不生。何有能生因及所作果。如下一切法因緣相中別答。   誰說二俱異雲何諸有起 上句問諸外道四句妄見。此即舉中二句以該上下。如下離一異俱不俱中別答。下句問雲何欲色無色三有起也。   雲何無色定及與滅盡定雲何為想滅雲何從定覺 上二句問小乘外道四空定。及滅正受。下二句問滅受想定。想受既滅。何因復從定覺。若從定覺。滅義不成。   雲何所作生進去及持身 問禪定所持神通去住自在也。進名為去。持名為住。如下三種意成身中別答。   雲何見諸物雲何入諸地 問心外無物。雲何知見五法三自性等悟入諸地。具諸佛法至如來位。下五法自性諸識無我差別相中別答。   雲何有佛子誰能破三有何處身雲何生復住何處 上二句問諸佛子。誰是破三有生死者。下二句問破三有處。及何身破三有。既破三有。復何處生。   雲何得神通自在及三昧 問神通三昧以何而得。此徵起修因也。如下諸佛有二種持中別答。   三昧心何相願佛為我說 上句問三昧心何相。有相非三昧。下一句結請。   雲何名藏識雲何名意識 此問八識得名所由。下句一本謂雲何意及識。如下諸識章別答。   雲何起諸見雲何退諸見 問諸識生住見相。及滅見相。如下二種生住滅中別答。   雲何姓非姓雲何唯是心 問既有三乘五姓之異。雲何復說唯是心量。如下五種種姓中別答。   何因建立相雲何成無我 問建立有相及無我相。如下建立誹謗中別答。   雲何無眾生雲何隨俗說雲何得不起常見及斷見 上二句問真諦無。及俗諦有。下二句徵問二見何得不起。非有立有名常見。非無立無名斷見。   雲何佛外道其相不相違何故當來世種種諸異部 上二句問雲何邪正得不相違。如下佛說生滅無常。外道亦說生滅無常中別答。下句問未來有十八部之差別。   雲何為性空雲何剎那滅 上句問一切法雲何性空。如下一切法空無生無二中別答。下句問剎那滅。剎那名念。壞名無常。如下剎那壞相中別答。   胎藏雲何起雲何世不動 上句問依如來藏而有生死。言胎藏者。與生死胎作藏也。如下為我說陰界入生滅中別答。下句問世間諸法體性生滅。何故不動。   雲何諸世間如幻亦如夢乾城及陽焰乃至水中月 問何故說此五喻。為顯諸法本離生滅。興此喻也。如下沙門婆羅門觀一切法無自性中別答。   雲何菩提分覺分從何起 問三十七菩提分法並起處。   雲何國土亂何故見諸有 上句問名相妄想法中。雲何有國土亂。下句問諸法既無體。雲何眾生而見諸有。   雲何知世法雲何離文字 上句問眾生雲何覺知世法。如下二種覺智中別答。下句問雲何諸法性離文字。如下宗趣相中別答。   雲何如空花不生亦不滅 問何故說世間如空花不生滅。如下意成法身非生滅中別答。   真如有幾種諸度心有幾 上句問真如有幾種。如下七種第一義中別答。下句問諸度心有幾。如下六波羅密中別答。   雲何如虛空雲何離分別 上句問誰知諸法如虛空。下句問雲何離於妄想分別。如下今當說自性分別相已下別答。   雲何地次第雲何得無影 問諸地次第何得無相。次第當有階降之殊。如下一切菩薩入滅定次第相續相中別答。   何者二無我雲何所知淨 如下善觀二無我。及淨自心現流中。別答此二問。   聖智有幾種戒眾生亦然 上句問智差別。令捨劣修勝。如下智識中別答。下句問眾生性慾非一。如來制戒有幾種。   摩尼等諸寶斯並雲何出誰起於語言眾生及諸物 上二句問寶生所因。下二句問誰起於語言。有情及資具。如下四種言說分別相中別答。   明處與伎術誰之所顯示 問五明法及世間伎能誰之所作。五明論者。一名內論。一切佛法是也。二名外論。有四種。謂因論。聲論。醫方論。工巧論。此五各能生智。故雲明處。   伽他有幾種長行句亦然 伽他此雲諷誦。長即長篇。句或四言五言。   道理幾不同解釋幾差別 問理趣解釋幾差別。大般若經理趣分。說諸法皆空。無生無滅。無自性性。離一切相。不可願求。然第一義湛然常住。解深密經應機解釋。通說有六。一真義理趣。謂二障淨智所行真實。二證得理趣。謂於真義得如實知。三教導理趣。謂自證已開示眾生。此三為本。後三解釋。四離二邊理趣。謂有問言。雲何名為真義理趣。應答彼言。非有非無。非常非斷。五不思議理趣。謂有問言。雲何證得。應答彼言。謂不思議。若於諸法遠離戲論。爾時證得真勝義性。故知言說皆非真實。六隨眾生所樂理趣。謂有問言。雲何教導。應答彼言。隨諸眾生意樂各異。順彼所欲。方便開示。   飲食共誰作愛慾雲何起 問飲食愛慾雲何生。淨名曰。從癡有愛。則我病生。   雲何轉輪王及以諸小王雲何王守護 問大小諸王及守國法。   天眾幾種別地日月星宿斯等並是何 問諸天大地及日月星宿。如大集樓炭等經一一廣明。   解脫有幾種修行師復幾 問解脫是無學人。修行即是有學人。各有幾種。如下須陀洹差別相中別答。   雲何阿闍□弟子幾差別 闍□此雲教師。門師設教及弟子稟教。   如來有幾種本生事亦然 問如來及本生因緣各有幾種。   眾魔及異學如是各有幾 魔羅此雲能害。凡障善品。能害慧命。皆名為魔。總有四種。謂煩惱魔。死魔。陰魔。天魔。此問諸魔及異學者。欲修行人識生死諸見根本也。   自性幾種異心有幾差別 如下當善知三自性相別答自性。四因緣眼識轉已下別答此心。   雲何唯假設願佛為開演 問雲何諸法是妄想假施設量。下如佛所說。若知境界但是假名。都不可得中別答。   雲何為風雲念智何因起 上句一本作雲何空風雲。下句問四正念智何因而有。亦云世俗念智。   籐樹等行列此並誰能作 問蔓草林木無情之物皆誰作也。   注大乘入楞伽經卷第一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791 注大乘入楞伽經   注大乘入楞伽經卷第二   雲何象馬獸因何而捕取雲何卑陋人願佛為我說 問象馬等獸。因何捕取遞相殺戮。及問卑陋賤人。何業所致。   雲何六時攝雲何一闡提女男及不男此並雲何生 上句問外道有六節為師。又雲西域兩月為時。年分六節。次句問一闡提。如下一闡提中別答。次句問黃門男女。如正法唸經所明。   雲何修行進雲何修行退 問學者修行雲何而有進退之異。   瑜珈師有幾令人住其中 瑜珈此雲相應。謂與一切乘境行果等相應也。如瑜珈師地論五分十七地中所明。   眾生生諸趣何形何色相富饒大自在此復何因得 問眾生諸趣形相富饒自在之因。   雲何釋迦種雲何甘蔗種 問如來世俗種姓事在他經。略如釋迦譜方誌等所明。   仙人長苦行是誰之教授 問仙人修苦行。謂得長生。彼師以何法。教授弟子。   何因佛世尊一切剎中現異名諸色類佛子眾圍繞 問佛於處處應物現形。凡聖圍繞。何因如是。   何因不食肉何因令斷肉食肉諸眾生以何因故食 問食肉制斷食肉因緣。如下斷食肉中別答。   何故諸國土猶如日月形(至)箜篌細腰鼓 問世界形相差別不同者。明唯心所造故也。華嚴經雲。種子差別故。果實生不同。行業若干故。佛剎種種異。具如世界成就品所明。因陀羅者。即帝釋別名也。   雲何變化佛雲何為報佛真如智慧佛願皆為我說 問佛名義也。隨機赴感應化佛。酬其往因名報佛。體性無二真如佛。本覺顯照智慧佛。   雲何於欲界不成等正覺(至)誰當持正法 問盧捨那佛。成菩提界。及問涅槃後誰持正法。略如摩訶摩耶等經。及付法藏傳所明。   世尊住久如正法幾時住 問如來住世久近及正法住時分長短。   悉檀有幾種諸見復有幾 上句問悉檀。此雲義宗。下句問世諦諸見。又天台宗有四悉檀。一世界。二對治。三為人。四第一義。故雲若失四悉檀意。自行化他皆名著法。若得四悉檀意。自他俱無著。   何故立毘尼及以諸比丘 毘尼是戒。比丘於此戒中。分分得解脫也。   雲何得世通雲何得出世 問世間五通。及出世六通。雲何而得。言六通者。謂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漏盡也。此六該三乘人。但深淺明昧有異。世間通無漏盡。雖分得前五。亦唯有漏攝。   復以何因故心住七地中 問七地心量地。謂功用位極也。意該前後。   僧伽有幾種雲何成破僧 問僧有幾種。意明真偽。及問破壞僧令不和合。獲大罪報。又或說二種僧。羯磨僧。法輪僧。或說三種僧。和合僧。假名僧。真實僧。或說四種僧。有羞僧。無羞僧。啞羊僧。真實僧也。破壞僧義。如雜心所說。   雲何為眾生廣說醫方論 問世出世間醫方論也。各有多方。故雲廣說。   何故大牟尼唱說如是言迦葉拘留孫拘那含是我 餘經有此言。故大慧問之。謂化跡有殊。德體無異。如下四等中別答。   何故說斷常及與我無我何不常說實一切唯是心 問如來何不常為眾生說真實法。而復為眾生說斷說常。說我無我。妄想心量法何為也。如下未來世有諸邪智已下別答。   雲何男女林訶梨菴摩羅 問世間果實何故不同也。訶梨者呵梨勒果。菴摩羅者阿摩勒果。   雞羅娑輪圍及以金剛山(至)願佛為我說 輪圍亦云鐵圍。乾闥婆者諸天樂神也。後二句總結請也。   爾時世尊聞其所請(至)當次第說即說頌言 聞大慧能問如是微妙心法。故讚善哉。誡令審諦。無以生滅心行聽實相法也。自後凡三十九偈。皆如來為說。   若生若不生涅槃及空相流轉無自性 言大慧上正問有為生法無為不生法。涅槃虛空剎那流轉法。皆是妄想所現。各無自性。   波羅蜜佛子聲聞辟支佛外道無色行 言上所問。正是人及人所行法也。佛子聲聞緣覺外道是人。諸波羅蜜是三乘人所行法。無色行是外道所行法。言此人及人所行法。皆以無自性結之。此佛略答之微旨也。   須彌巨海山洲渚剎土地 自下八行半偈。是如來次第牒領大慧百八句問也。須彌山在大海中。故言須彌巨海山。牒領上須彌也。巨海者上問中無。洲渚剎土地。領上土地。   星宿與日月天眾阿修羅(至)滅及如意足 修羅力。如意足。上問中無。義應有也。   菩提分及道禪定與無量(至)心生起言說 諸蘊及往來。領上眾生生諸趣。心生起言說。領上誰起於語言。   心意識無我五法及自性(至)眾生有無有 大種上無文。一佛。領上迦葉等是我。眾生有無有。領上我無我。   像馬獸無因雲何而捕取(至)伎術諸明處 唯心無境界。領上一切唯是心。餘皆牒領上問。   須彌諸山地巨海日月量上中下眾生身各幾微塵 須彌諸山地已下凡九偈。言大慧既問名相。何以不問諸山大海。日月星宿眾生剎土。及由旬。斗斛斤兩四大諸根。如是塵量所成。既言我名大慧通達大乘。何故不問此下正微塵積聚數量之名。意為問有不周。又為遣物情計。諸物既積微所成。何有體性。   一一剎幾塵一一弓幾肘(至)蟣羊毛穬麥 言最細微塵名兔毫塵。七兔毫塵成一羊毛頭塵。七羊毛頭塵成一隙中塵。七隙中塵成一蟣。七蟣成一虱。七虱成一穬麥。七穬麥成一指。一十二指成一揭。兩揭成一肘。四肘為一弓。五百弓名一拘樓舍。十拘樓舍名一由旬。三千大千世界為一化佛剎。謂此等諸法。皆積微成體。何故不問各具幾塵所成。   半斗與一斗是各幾穬麥(至)是等各幾數 此皆是梵家積斗斛之名。或雲千萬那由他。名頻婆羅。   幾塵成芥子幾芥成草子(至)雲何不問我 此上皆是如來說也。言如是名相亦應問。   雲何得財富雲何轉輪王雲何王守護雲何得解脫 從此以下凡二十偈。復領大慧所問。財富。領上富饒。   雲何長行句婬欲及飲食(至)何因種種味 種種味。上問中無。   女男及不男佛菩薩嚴飾(至)雲何有因作 無因作有因作。領上二俱異。   雲何轉諸見雲何起計度(至)雲何起三昧 斷諸想。領上雲何為想滅。起三昧。領上雲何從定覺。   破三有者誰何處身雲何(至)及所問非我 無身我。領上無眾生。相雲何。領上何因建立相。非我。領上成無我。   雲何為胎藏及以餘支分(至)聰明魔施設 施設。牒上雲何唯假設。聰明魔。上問無。   雲何樹行布是汝之所問(至)汝今鹹問我 從初地至七地是有心地。觀三界心意識量。此者結上百八問。於餘義者。微塵積數等。皆是三界妄想相。是七地所觀法。故言雲何使其心得住七地中。汝今鹹問我。總結所牒文。   如先佛所說一百八種句(至)佛子應聽受 先佛所說。離見相句。皆與實相不相違背。自然遠離諸惡見過。亦離世間言所成法都無實義。當為汝說。誡令諦聽。故龍勝雲。聽者端視如渴飲。一心入於語義中。聞法誦躍心悲喜。如是之人可為說。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至)常句非常句 自下如來約心真如門答也。言眾生於真實無生上。妄起生見。本自非生。故雲生句非生句。若有生法可言有常。以生無故則無有常。故雲常句非常句。此二句既爾。餘諸句類皆以下句遣上句。妄見若無。則真實自現。   相句非相句住異句非住異句 為成生句相從而來。住異二句。上問中無。本無今有名生。法非凝然名異。法有暫用名住。   剎那句非剎那句(至)恆句非恆句 上無中句。凡有三常。一外道計四大性常。二業習氣相續得果不斷故常。三如來藏體真常住故常。此三常皆愚夫虛妄見。舊注凡有三常不同。   緣句非緣句因句非因句(至)方便句非方便句 大煩惱有六。隨煩惱二十。上無方便文。   善巧句非善巧句(至)三輪句非三輪句 願句三輪句。上無文。   標相句非標相句有句非有(至)水句非水句 如恆河一水四見不同。   弓句非弓句大種句非大種句(至)果句非果句 諦句牒上如實句。果句上無文。   滅句非滅句起句非起句(至)相句非相句 相有三種。謂體相標相法相。前是形色體相。次是標相。此則法相。   支分句非支分句禪句非禪句(至)記句非記句 攝受句記句。上無文。   一闡提句非一闡提句(至)味句非味句 味句上無文。   作句非作句身句非身句(至)因果句非因果句 有為句因果句上無文。   色究竟句非色究竟句(至)種種句非種種句 種種句上無文。   演說句非演說句(至)文字句非文字句 住持句。求那譯雲處句也 上約心真如門。總答一百八句。皆言非者。如馬鳴雲。當知真如自性。非有相。非無相。非非有相非非無相。非有無俱相。非一相。非異相。非非一相非非異相。非一異俱相。從本已來。一切染法。及一切眾生以有妄心唸唸分別。皆不相應故。即是真心常恆不變。淨法滿足。亦無有相可取。以離念境界。唯證相應故。   大慧此百八句(至)汝及諸菩薩摩訶薩應當修學 此是結勸。諸菩薩等。應當如是學菩薩道。修菩薩行。舉先佛者。皆發明誠信故。   大乘入楞伽經集一切法品第三   釋此品有四門。一來意二解妨難。三釋名。四釋文。初來意者。上品明總問答竟。此下諸品皆別問答。故次來也。二解妨難雲。一百八句既已總明。何故下諸品一一別問。詞意皆不出總中。豈非繁重乎。答總別該攝。斷常之見方銷。真俗圓融。去取之情始絕耳。三釋名者。論依一心開二門。上品已明心真如門。總攝一切法。此品即明心生滅門。總攝一切法生一切法。以是二門不相離故。論雲心生滅者。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為阿賴耶識。此識有二義。能攝一切法生一切法。雲何二義。一者覺義。二者不覺義。所言覺義者。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虛空界。無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說名本覺。依本覺故而有不覺。乃至三細六粗升沈苦海。依不覺故說有始覺。又以覺心源故名究竟覺。不覺心源故非究竟覺。是故十法界中若聖若凡。若因若果。依正染淨舉在是矣。故名集一切法品。次經文下即正釋文。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至)諸識有幾種生住滅 從此品訖斷食肉凡十四品。明別問答。故品品多雲重白世尊。今此首章。即別問答心意識也。謂初剎那識異於木石。生得染淨。各自能為無量無數染淨識本。從初剎那不可說劫。乃至金剛喻定。經一剎那。有不可說不可說識。生諸有情色心二法者。則有染有淨。有生有滅。此識約生滅門中。有幾種生住滅(然遠劫無始。何名為初耶。謂此即是忽起一念之時。妄念違真。名為初識。非是過去有識創起名為初識也)。   佛言大慧諸識有二種生住滅非臆度者之所能知 真如妙性。本自無生。一念隨緣。事分起盡。即是真心不守自性。隨無明緣成於諸識。生住異滅。此非凡小及因位菩薩智慮所知。故論雲。依無明熏習所起識者。非凡夫二乘智慧所覺。乃至菩薩究竟地。不能盡知。唯佛窮了。   所謂相續生及相生相續住及相住相續滅及相滅 相續即流注也。一本亦云流注。言流注者。唯目第八識。三相微隱(即業相轉相現相也。如起信論所明)種現不斷。名為流注。由無明緣初起業識。故說為生。相續長劫故名為住。到金剛定。等覺一念斷本無明。名流注滅。相生住滅者。謂餘七識心境粗顯。故名為相。雖七緣八。望六為細。具有四惑。亦名粗故。依彼現識自種諸境緣合生七。說名相生。長劫熏習名為相住。從末向本漸伏及斷。至七地滿。名為相滅。依前生滅立迷悟依。依後生滅立染淨依。後短前長事分二別。即是流注生住滅。相生住滅也。   諸識有三相謂轉相業相真相 上雖答雲諸識有二種生住滅。未辨何識為生滅。此復言三種相。欲簡諸識之中有生滅不生滅者。言真相者。如來藏心在纏不染。性自神解。名自真相。根本無明起靜令動。動為業識。即是賴耶極微細相。名為業相。轉相者。依前業相。轉成能緣及所緣境。生七轉識。同名轉相。又從靜起動名之為業。從內趣外名之為轉。如來藏心不可增減。名為真相。亦名真識。然雖三相名殊。同是一心隨緣不變之二義也。謂真心不變即隨緣。故名轉相業相。以隨緣即不變故名真相。論雲是心從本已來自性清淨。為無明所染有其染心。是不變即隨緣也。又雲雖有染心恆常不變。是隨緣即不變也。   大慧識廣說有八略則唯二謂現識及分別事識 如來上明諸識有三種相。是已處中說故。而此又明諸識廣略者。以眾生根行不等。受解緣別故也。言廣說有八者。一曰眼識了別於色。二曰耳識了別於聲。三曰鼻識了別於香四曰舌識了別於味。五曰身識了別於觸。六曰意識了別諸法。七曰末那識(此雲染污意)恆審思量。唯緣藏識見分。亦名傳送識。八曰阿賴耶識(此雲藏識)謂此八識。各是眾生無始已來。不了自心。隨妄緣起。於中第八是其根本。頓變根身器界種子。轉生七識。各能變現自分所緣。(所緣即境也。色是眼識自分所緣。乃至三境是阿賴耶識自分所緣。終無心外法能與心為緣。但是自心生。還與心為相)此八識外實無我法。問曰如何變耶。答曰我法分別熏習力故。諸識生時變似我法。六七二識無明覆故。緣此執為實我實法。如患夢者。患夢力故心似種種外境相現。夢時執為實有外境。寤來方知唯夢所變。我此身相。及外世界色空等法。亦復如是。唯識所變。迷故執有我及諸法。悟來方知唯心識變。以如實知無前境界故。種種方便起隨順行。轉八識成四智菩提。安住祕藏。究竟涅槃。故曹溪雲。大圓境智性清淨。平等性智心無病。妙觀察智見非功。成所作智同圓鏡。五八六七果因轉。但轉其名無實性。若於轉處不留情。繁興永處那伽定。即此轉識成智義也 略則唯二。謂現識及分別事識者。求那譯本雲。略有三種。於現識上加一真識也。若作三種釋者。真謂性淨本覺。現謂賴耶現識。餘七俱名分別事識。雖第七識不緣外塵。緣第八故。亦名分別事識。真謂本覺者。即識實性也。此譯即雲。現識屬賴耶。分別事識屬前六識。不言第七者。謂第七末那計內為我。屬賴耶。計外為我所屬前六識。真即識實性。亦屬賴耶淨分。是故但雲略則唯二。與處中說。數無相濫。   大慧如明鏡中現諸色像現識亦爾 此舉喻合以明現識也。謂現識如鏡。所現境界如像。故起信雲。三界虛偽唯心所作。離心則無六塵境界也。又雲第八藏識為依止故。轉生七識。於中第六造引滿業。感總別報。如鏡現像。毫釐不差。言總別報者。一謂總報。屬第八識。二謂別報。在前六識。且以有漏善業言之。如持五戒招得人身。是總報業。由於因中有瞋忍等。於人總報而有妍醜等。名別報業。亦名引滿業。即能招第八引異熟果。名為引業。能招第六滿異熟果。名為滿業。然其引業能造之思。要是第六意識所起。若其滿業。能造之思從五識起。雖造滿業亦非自能。由意識引方能作故。其第七識唯有俱生惑智二障。業障報障。彼七俱無。雖具四惑。但緣內故。屬於有覆無記性攝。則不能造善惡二業。唯前六識起惑造業。業成難逃。感諸異報。如鏡現像不漏絲毫。故楞嚴雲。六識造業。所招惡報從六根出也。或注此經指第七識而為能造善惡業者。教無明文(唯宗鏡錄七十三卷首一處因憑古注。而雲七識造業。又與本錄節次引經論義明諸識處皆相違。斷可見也)。   大慧現識與分別事識此二識無異相互為因 言賴耶現識。及分別事識無異相。皆由最初一念為緣。令真如心不守自性。隨緣成有。諸識熏習。更互為因。流轉不息。故華嚴雲。眼耳鼻舌身。心意諸情根。以此常流轉。而無能轉者。彼疏釋雲。言以此者。謂以上八識自為能所熏。展轉為因。而常流轉。無別我人。故雲無能轉者。又雲識外無法亦為無者。故曰此二識無異相互為因也。   大慧現識以不思議熏變為因(至)戲論習氣為因 此又廣明諸識生住因也。通而言之。粗細二識皆依無明住地而起。以根本無明。動彼靜心而起細識。依此細識轉起粗心。故以無明通為其本。若別言之。依無明為因。生三細不相應心。依境界為緣。生三粗相應心。故雲粗細二識。各具二因。方得生住。言不思議熏者。謂無明能熏真如。不可熏處而能熏故。名不思議熏。又熏則不熏。不熏之熏。名不思議熏。言不思議變者。謂真如心受無明熏。不可變異而變異。故名不思議變。又變即不變。不變之變。名不思議變。勝鬘經雲。不染而染難可了知者。謂此不思議也。然此熏變。甚微且隱。故所起現識行相微細。於中亦有轉識業識。舉粗顯細。故但雲現識。即起信雲不相應心 言分別境界者。即是現識所現種種境界。還能動彼心海。起諸事識之浪也。言無始戲論習氣者。即彼和合心海之中。妄念戲論習氣。無始已來熏習不斷。未曾離念。故此境界及妄念戲論。熏動心海種種識生。以妄念及境界。粗而且顯。故所起分別事識行相粗顯。即起信雲相應心也。此謂現識依不思議熏故得生。依不思議變故得住。分別事識依境界故得生。依心海故得住也 上佛言諸識有二種生住滅已下至此。謂無明熏習真如成染緣起也。故論雲當知無明能生一切染法。一切染法皆是不覺相故。   大慧阿賴耶識虛妄分別(至)是名相滅 自下明若達妄源成淨緣起也。言阿賴耶識和合心海中。妄念分別種種習氣若滅。即一切根識滅。言一切根者。謂意根起識而能分別一切諸法。名一切根識。即第六意識。及所依第七末那現行識相滅。名相生住滅識滅也。所言種種習氣者。約唯識宗。說諸習氣總有三種。一名言習氣。謂有為法各別親種。名言有二。一表義名言。即能詮義音聲差別。二顯境名言。即能了境心心所法。隨二名言所熏成種。作有為法各別因緣。二我執習氣。謂虛妄執我我所種。我執有二。一俱生我執。即修所斷我我所執。二分別我執。即見所斷我我所執。隨二我執所熏成種。令有情等自他差別。三有支習氣。謂招三界異熟果種。有支有二。一有漏善。即是能招可愛果業。二諸不善。即是能招非愛果業。隨二有支所熏成種。令異熟果善惡趣別。諸說習氣。皆准應知。   大慧相續滅者(至)謂自心所見分別境界 言所依因及所緣滅即相續滅者。謂所依無始根本無明習氣因滅。及所緣妄境界染法緣滅。即微細流注生住滅識滅也。言所依因。謂無始戲論習氣。所緣謂自心所見分別境界者。經自牒釋所滅無明。及妄境界為因緣義也。故論雲以無明滅故心無有起。以心無起故。境界隨滅。以因緣俱滅故。心相皆盡。名得涅槃。成自然業。   大慧譬如泥團與微塵(至)金莊嚴具亦復如是 此引二喻。喻上染淨二緣起也。一謂真妄體非一異。二但妄滅而真不亡。義如次文釋之。   大慧若泥團與微塵異者(至)泥團微塵應無分別 若言泥團與微塵實異者。泥團應非微塵所成。而實彼成。故不可言異也。若實不異者。則泥團與微塵應無分別。既其因果粗細有殊。亦不可言一也。   大慧轉識藏識若異者(至)然彼真相不滅 以法合喻。明非一異也。謂諸轉識與藏識若異者。依無明風熏動之時。藏識之體應不隨緣。則墮常過。然如來藏藏識是善不善因非不隨緣也。若不異者。轉識滅時藏識亦應滅。則墮斷過。然藏識真相竟不滅爾。故起信雲。以一切心識之相。皆是無明。無明之相。不離覺性。非可壞。非不可壞。如大海水。因風波動水相風相。不相捨離。而水非動性。若風止滅動相則滅濕性不壞故。如是眾生自性清淨心。因無明風動。心與無明。俱無形相。不相捨離。而心非動性。若無明滅相續則滅智性不壞故。   大慧識真相不滅(至)即不異外道斷滅戲論 如下經雲。如來藏為無始虛偽惡習所熏。名為藏識。故論雲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為具分賴耶藏識。是以此藏識中。不生不滅淨分真相竟不滅。但生滅染分業相滅也。若真相滅者。藏識實性亦應滅爾若藏識實性滅。則與外道斷滅見同。是故論雲。所言滅者。唯心相滅。非心體滅。又雲唯癡滅故。心相隨滅。非心智滅。   大慧彼諸外道作如是說(至)即無始相續識滅 謂諸外道。見身壞命終。六識不能取境。一生相續識隨四大緣離散之時。即計無始相續識永滅。更無業報受生相續。是故名為墮落斷見。故下偈雲。色識雖轉滅。而業不失壞。令於諸有中。色識復相續若色識轉滅。諸業失壞者。是則無生死。亦無常無常。即斷常二見亦俱離也。豈同外道妄計斷滅耶。   大慧彼諸外道說相續識(至)唯說作者為生因故 諸外道說。六根能取境界之六識。執從神我邪因等生不說眼等諸識。從色等因緣生。唯計作者為生因故。故名外道。   作者是何彼計勝性丈夫自在時及微塵為能作者 勝性亦云勝妙。是生梵天之天主也。丈夫即我之別名。自在謂大自在天。及計時節微塵等為能作者。更餘異計。如下廣說。   復次大慧有七種自性(至)緣自性成自性 自下重明染淨二緣真妄識體。此七自性。成上妄識生滅身也。謂煩惱體性。能集善惡等業。故名煩惱為集自性。既有集因。必有未來苦果性。故言性自性。既有苦果。必有形相。故言相自性。既有形相。即從四大種生。故言大種自性。既有四大。即從因緣所成。故言因自性。緣自性。成自性。然妄無別體。隨所執得名。   復次大慧有七種第一義(至)如來自證智所行 第一義諦道理無二。為人不同證有優劣。此七成上真識不生不滅法身也。所行。一本作境界。即所行境界也。謂發心菩薩。緣第一義法性如來藏心。故名心所行勝解行地菩薩等。各起十種智慧。緣於真如。故名智所行初地菩薩。正證真如。見二種無我。故名二見所行。八地菩薩起二乘。超七地。故名超二見所行。十地超九地。九地名一子地。後二所行即佛地也。   大慧此是過去未來現在(至)法自性第一義心 此七種第一義。是三世諸佛所證第一義法性。如來藏心。非緣慮妄識也。   以此心成就如來世間出世間最上法 自下明真心之德用也。以有此第一義心。故能成就如來法身。及世出世間。最上菩提涅槃淨妙等一切諸法。若無此心。則不能成。   以聖慧眼入自共相種種安立不與外道惡見共 言以聖慧眼。入一切法自相共相種種安立。唯是一心。其所安立悉令悟。入佛之知見。不與外道惡見同。又雲此七種第一義心。是聖人慧眼所見。建立七種不同為自相。共成法身為共相餘義如上說。   大慧雲何為外道惡見(至)見有見無而起言說 此徵釋惡見。謂彼外道等。不知境界一切諸法。皆是自心分別所現。於自性第一義說為有無。   大慧我今當說若了境如幻(至)及無知愛業緣 佛說若了自心所現境界。如幻不實。則一切妄想等悉滅也。言三有苦者果也。無知謂無明也。愛謂煩惱也。業謂有漏善惡等業也。是三皆因也。故論雲。若離妄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唯一真心矣。   大慧有諸沙門婆羅門(至)依緣生住有已即滅 言起邪見人。不越在家出家二眾也。亦二乘外道二眾也。非有者謂計虛空自然為因也。及有者。謂計微塵世性自在天等為因也。即是計無因邪因為能生因也。於正因果外。計顯現諸物。依時而住。皆外道所計也。或計五蘊。十八界。十二處。依因緣生住。無常變異。生已即滅。不了常住真心。即二乘所計也。皆迷自心所現耳。   大慧彼於若相續若作用(至)不見根本故 此牒破也。言若相續者。即總牒其因果不斷也。若作用者。即牒其生滅之間暫有用也。若諸有。若陰界入滅名涅槃。若趣向涅槃名道。若有漏諸業。若修道所得名果。若冥初等二十五諦。上皆牒計也。言是破壞斷滅論者。破計也。謂外道無種生。即是破壞因果也。又言從有種生。生已滅。名斷滅論也。言何以故等者。徵結也。謂上妄計即體非有故雲不得現法故。何獨現計本無。窮其初因亦不可得。故雲不見根本故。   大慧譬如瓶破不作瓶事又如燋種不能生芽 次引喻明。言如瓶已破。不作瓶用事。以譬無種則無法。不作陰界入因事。又如雖有燋種不作芽事。以譬雖有自在天等為種。不能作陰界入相續生因事。   此亦如是若陰界處法(至)但是自心心虛妄所見 後言法合也。以上二因不成故。即無陰界入性可滅。今外道說有陰界入性。言三世中滅得涅槃者。是自心妄想也。彼陰界入無相續生。以有種無種不成因故故言但是自心虛妄所見。   復次大慧若本無有識(至)而作事業悉空無益 言重複次於前文。破轉計也。謂彼轉計所生。與無種有種三緣和合而生者。龜應生毛。沙應出油。然龜本無毛。沙本無油。合亦不生。三緣體空。如何生果。汝宗則壞。違決定義者。喻斥不成。故言宗壞。以違汝決定能生之義。又於一相中妄計。三緣。違我大乘決定之義。所作事業悉空無益者。事即是果。業乃是因。言因果事業。並唯妄說都無實義。   大慧三合為緣是因果性(至)熏習餘氣作如是說 此牒示其過也。謂彼外道以三合為緣。是因果性。可說為有成三世法。此即邪謬相承。及自惡見作是說耳。   大慧愚癡凡夫惡見所噬(至)妄稱一切智說 言凡夫外道。為惡見迷醉所噬。不能自知愚癡無智。妄稱一切智說。外道指六師為一切智人。二乘執權智為實智也。   大慧復有沙門婆羅門(至)如是思惟恆住不捨 自下言正見人。觀一切法皆無自性。如幻夢等。不離自心。無能所取及生住滅。如是觀察無有間斷。是名正觀。   大慧此菩薩摩訶薩(至)轉依次第成如來身 此菩薩摩訶薩者。即上正見沙門婆羅門也。行無相道者。謂萬行齊修三輪體寂也。漸昇諸地者。謂初登歡喜地。乃至第七遠行地也。證無生法者。謂得無功用道登第八不動地也。入金剛喻三昧者。謂初地菩薩創得無分別智。斷異生性障。二地至十地菩薩如實修行。漸斷諸障增勝功德。第十一地等覺菩薩金剛喻定頓斷俱生二障種子也。轉依次第成如來身者。即等覺後念解脫道斷二障習氣。即得如來無上菩提。及大涅槃。二轉依果也。一謂轉染得淨。二謂轉迷得悟。又菩提名生得。二障障不生。今斷障得生。涅槃名顯得。本性清淨客塵翳故。今斷而彼顯。轉依位別通有六種。故雲轉依次第成如來身也。餘義如文可以意得。   大慧菩薩摩訶薩(至)於自悉檀應善修學 言但住心量觀察三有。又雲令達唯心漸入諸地者。謂此一心法門。是凡聖之本。迷之墮世間生死。悟之證出世菩提。故先聖曰。世間不越三科。出世不過二果。二果者即如上釋成如來身二轉依果也。三科者。即此五蘊十二處十八界諸妄心法也。故雲欲得佛身。應當遠離。乃至觀察令達唯心。於自心宗勸善修學。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至)藏識海浪法身境界 大慧於此。雖通請說心意意識五法自性相。意欲如來且成前問。是故結請但雲。順諸佛說藏識海浪法身境界也。言稱真實義諸佛教心者。揀非虛妄心識也。凡言心者。略示名體通有四種。梵音各別翻譯亦殊。一紇利陀耶。此雲肉團心。是色身中五藏心也。如此方黃庭經五藏論中說。二緣慮心。此是八識俱能緣慮自分境故。此八各有心數。亦云心所。於中或無記。或通善染之殊。諸經論中自心所。法總名心也。謂善心噁心等。三質多耶。此雲集起心。唯是根本第八識也。積集諸法種子起現行故。四乾栗陀耶。此雲貞實心。亦云堅實心。此是真實心也。然第八識無別自體。但是真心。以不覺故。與諸妄想而有和合不和合義。和合義者能含染淨目為藏識。不和合者體常不變。目為真如。即此離所行相稱真實義諸佛教心也。雖然四種體同。迷悟真妄義別。如取真金。須明識瓦礫及以偽寶但盡除之縱不識金。金體自現。   爾時世尊告大慧菩薩摩訶薩言(至)諸色相故 佛言有四因緣眼識轉。轉生也。一謂不覺外塵是自心現而執取故。二謂無始已來取著於色妄想熏習不斷故。三謂識本性。如是故。識以了別為自性故。四謂樂欲見諸色相故。   大慧以此四緣(至)猶如猛風吹大海水 言以此四緣。令心水流生轉識浪。如眼識既爾。餘諸識亦如是。於一切諸根微塵毛孔。眼等諸轉識或頓生。譬如明鏡現眾色像。無有前後或漸生猶如猛風吹大海水。前波起後波隨。言微塵毛孔者。即色塵身根也。   心海亦爾境界風吹起諸識浪相續不絕 言外塵風擊如來藏心海。起諸識浪。造業感報生死不絕。亦如之。   大慧因所作相非一非異(至)差別境相有意識生 此明諸識展轉互為因也。言因所作相非一非異者。因即第八如來藏識也。所作相謂七轉識從第八所生也。非一者諸識行相不同也。非異者同皆緣起無自性也。言業與生相相繫深縛者。謂第八識變起根身器界名為生相。六七二識無明覆故。由此執為實我實法第六意識引起前五造引滿業。感諸異報生死不絕。故雲業與生相。相繫深縛。是皆不了色等諸塵自心妄現。故五識身轉也。大慧。眼等五識與五塵俱時。或因了別色等差別境相而意識生也。是故當知根身塵境一切諸法。皆是眾生自心妄識互為因果之所現也。故伽陀雲。諸法於藏識。識於法亦爾。更互為因相。亦互為果相。   然彼諸識不作是念(至)無差別相各了自境 彼諸識等各了自境者。此明八識俱能了別自分境故。不知唯是自心妄現也。謂色是眼識境。乃至賴耶見分是第七識境。根身種子器界是藏識境。然此八識。離如來藏無別自體。以眾生不知故。執為八識之名。諸佛證得故。能成四智之用。若昧之則八識起執藏之號。七識。得染污之名。六識起遍計之情。五識徇根塵之相。若了之賴耶成圓鏡之體。持功德之門。末那為平等之原。一自他之性第六起觀察之妙。轉正法之輪。五識興所作之功。垂應化之跡斯則一心匪動。識智自分。不轉其體但轉其名。不分其理而分其事。   大慧諸修行者入於三昧(至)名為識滅 上明諸識展轉為因。各了自境。妄想流注。欲轉諸識。成智用者。以根本藏識微細難知。故舉二乘修劣三昧。不知諸識習氣種子。依藏識不滅。自謂我滅諸識入於三昧而實未也。但伏。六識不取塵境。彼將為滅。   大慧如是藏識行相微細(至)定慧之力皆不能知 此顯有能知者。謂如是諸識所依藏識行相微細。唯佛究竟知其邊際。及住地菩薩方能分知。其餘聲聞獨覺外道修行。而得三昧智慧。悉不能了。   唯有修行如實行者(至)自心所見能知之耳 言能知難知之。所以也。以智慧力了諸地相善達句義者。有了因也。無邊佛所廣集善根者。有緣因也。本有正因由是現前。自然明見妄習流注。故雲能知。   大慧諸修行人宴處山林(至)如實修行大善知識 下中上修言隨人份量也。分別流注即上二種生住滅也。餘義如文。皆當親。近善知識者。如馬鳴曰。諸佛法者有因有緣。因緣具足乃得成辨。如木中火性。是火正因。若無人知。不假方便能自燒木。無有是處。眾生亦爾。雖有正因熏習之力。不遇諸佛菩薩知識。示教利喜。慈悲攝護以之為緣。能自斷煩惱入涅槃者。則無是處。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 汎論偈頌有四種不同。梵音亦異。仍具八意。不復備引。今此直明其大略。一但字滿三十二即為一頌。二諷頌或名直頌。謂以偈說法不頌長行。三應頌。重頌長行也。或為鈍根重說。或為後來之徒。或為增明前說。四集施頌。謂以少言攝集多義。施他誦持故。今此經內。於前四中二三所攝。然凡言長行偈諷相望。有五對之例。謂有無。廣略。離合。先後。隱顯。至文當審詳之。   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風起(至)對現境說五 此頌明前現識之海性自常住為彼六塵境界之風所飄動故。此七種識現識之體以為內因。六塵境界以為外緣。興盛六種粗重相故。故雲譬如巨海浪。由斯猛風起。洪波鼓溟壑。無有斷絕時。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種種諸識浪。騰躍。而轉生 雲何名為境界之風。其風形狀當如何耶。謂青赤等種種顯色。能起眼識。珂貝等珠出種種勝妙音聲。能起耳識。檀乳等香熏布種種芬芬香氣。能起鼻識。木羅石蜜等諸安觸著和種種善美樂具。能起身識。鹹淡等味隨其所應出種種味。能起舌識現在之花。未來之果。種種法塵。隨為彼識所緣境界。能起意識。今此文中。舉塵取識應審觀察。彼末那識即是意識微細分位。無別體耳。如是六塵。能動心體令使散亂。譬如猛風故名為風故雲青赤等諸色。珂貝乳石蜜鹽味眾花果 如是七識。及與藏識。同耶異耶。非同非異。離二邊故。譬如日與光明。水與波浪。非同非異。七識藏識。非同非異義。亦復如是故雲日月與光明。非異非不異。意等七種識應知亦如是。如海共波浪。心俱和合生 如是七識。從何處所。來入藏識作七種數。流轉起動無斷絕時。如是七轉識不從內來。不從外來。不從中間來。唯藏識體變作七識譬如海水。動作波浪故雲譬如海水動。種種波浪轉。藏識亦如是。種種諸識生。心意及意識。為諸相故說 如是現識。及七轉識。八種心識。唯有生滅無常相耶。亦有實相常住相耶。如是八識。從無始來三際不動。四相不遷。真實常住。自性清淨。功德滿足。無有二相。故雲八識無別相。無能相所相。譬如海波浪。是則無差別。諸識心如是。異亦不可得 諸識本寂。妄塵無體。由不覺故前五識轉。覽現塵境。第六分別。起惑造業第七傳送執我我所。能廣積集。同為能熏第八藏識。受熏持種。積集不亡。展轉為因。流轉不息故雲心能積集業。意能廣積集。了別故名識對現境說五 是知離心之境。文理俱虛。即識之塵詮量有據狂心不歇。歇即菩提。垢淨心明。本來是佛。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以頌問曰 自下三重問答躡前而起。總一十八偈。各有經家生起。此即初番問生起也。下准此。   青赤諸色像眾生識顯現如浪種種法雲何願佛說 上雲青赤等塵發生。諸識。如海波浪皆非一異。又雲心積集等。行相有殊。故致斯問。   爾時世尊以頌答曰 青赤諸色像浪中不可得言心起眾相開悟諸凡夫 上二句明色即是空。故不可得。次一句空即是色。故起眾相。下一句釋第三句。   而彼本無起自心所取離能取及所取與彼波浪同 此一偈法合重明青赤諸色像。浪中不可得二句也。   身資財安住眾生識所現是故見此起與浪無差別 色身正報也。資生財物及安住處依報也。此一偈法合重明言心起眾相。造業感報依正不同。皆是眾生自心妄現。   爾時大慧復說頌言大海波浪性鼓躍可分別藏識如是起何故不覺知 此約法喻而難。   爾時世尊以頌答曰阿賴耶如海轉識同波浪為凡夫無智譬喻廣開演 依彼大海譬喻演說使愚夫通曉。   爾時大慧復說頌言譬如日光出上下等皆照世間燈亦然應為愚說實 大慧因上言心起眾相。開悟諸凡夫。即是如來方便不說實法。故問如日光出時。等照於萬物。如來既出世。應為諸愚夫。平等說真實。   已能開示法何不顯真實 言如來已為眾生開示諸法。何故不為愚夫說真實法。   爾時世尊以頌答曰若說真實者彼心無真實(至)心境界亦然 此一頌半上二句法說。謂非器不堪聞。實非不平等。次三句舉三喻況彼心無實。第三一句以法合喻。故雲亦然。   境界不具故次等而轉生(至)無有定次第 次一頌半言外境緣若不具足內識即次第轉生。故成唯識雲。依止根本識。諸識隨緣現。或俱或不俱。如波濤依水。謂緣若同時具足即俱現。如鏡現像無有前後。此偈明緣不同具即次第而轉生也。以第六識分別諸法塵。故雲識以能了知。意緣阿賴耶。起我我所執。故雲意復意謂然。五識隨現塵。何有定次第。   譬如工畫師及畫師弟子(至)綺煥成眾像 是二頌言畫色本無形。隨形即畫像。以況如來本無法。隨機即說法。豈得止說一種法也。   言說則變異真實離文字(至)於彼為非說 此三頌半正明如來應機說異也。上二句總標說意。次五句謂對利根說一乘真實法。次五句謂對餘鈍根說種種如幻法。一一如文。下二句謂所說法不應機者翻為妄語。故雲非說。   譬如眾病人良醫隨授藥如來為眾生隨心應量說 是一頌又以良醫隨病授藥不同。況如來應量說法有異。故不得如日平等照物。以結前問。   世間依怙者證智所行處外道非境界聲聞亦復然 依怙者即如來也。   注大乘入楞伽經卷第二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791 注大乘入楞伽經   注大乘入楞伽經卷第三   復次大慧菩薩摩訶薩(至)通達自心分別之相 能取所取者。亦云能緣所緣。謂即心識見相二分也。故華嚴經雲能緣所緣力種種法出生。餘文意謂欲了知者。應離浮沈諸惡覺觀。真實修行也。   復次大慧菩薩摩訶薩(至)當勤修學 住智慧心所住相者。即上雲通達自心分別之相也。   何等為三所謂無影像相(至)於此三相修行不捨 言跛驢者。謂未得無功用慧故以況之。   大慧無影像相者(至)趣佛地故而得生起 無影像相者。謂無分別智離二取也。然二乘外道所習淺陋。如來常種種訶叱。於此反取之者。欲其迴心捨邪途入正轍也。諸佛願持。相者。謂如諸佛皆發弘誓成熟有情嚴淨佛土也。自證聖智所趣相者。謂如來法身自覺聖智相也。餘文可知。   大慧是名上聖智三種相(至)應勤修學 言以是三相能到如來地。故勸令修學。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至)聖智事自性法門 諸菩薩眾心念謂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皆是聖人度眾生法門事。如來上既說八識竟。亦應為我說百八句差別所依。五法聖智事三自性法門眾有此念。故大慧承諸佛神力而興是問。言聖智事者即五法也。   一切如來應正等覺(至)色究竟天成如來身 言自共相者。且以四諦中苦諦言之。如苦諦下三界依正蘊界處等一切諸法。各各不同名自相。苦諦即名共相。謂苦諦四門中。無常為一切有為法共相。苦為一切有漏法共相。空與無我通為一切法共相。又如五陰不同名自相。共成人身名共相。界處等亦爾乃至一切諸法各各又有自共相也。兜率陀者此雲知足彼天內宮是一生補處菩薩所居也。色究竟天。是行滿報佛成正覺處。餘文悉明遠離過習。顯示眾德。成就如來法身之義。以有是利故。請佛為說如上法門。   佛言大慧有一類外道(至)於此而生牛有角想 自下如來約牛兔角。破執名相起妄想見。此明敘彼二外道計。謂一外道。見一切法隨。因緣滅。妄起分別想兔無角。復一。外道。見大種功能。根身塵境緣未散時。形量差別。計牛有角。以不了故。互執異見生決定解。   大慧彼墮二見不了唯心(至)一切皆唯分別所現 此明牒破彼外道見。文有八句。上四句破起見因。下四句示唯妄現。故伽陀雲知諸法唯心。便捨外塵相。由此息分別。悟平等真空。思之可了。   大慧應知兔角離於有無(至)是故於此不應分別 此一段經。上四句總結應離妄。已下諸句別徵破也 雲何下。別徵破彼墮無見也。謂雲何兔角離於有無。破雲互因待故。彼兔角無。因牛角有故。若無牛角。彼何所因而言無耶 分析下。次別破彼墮有見也。謂若執於牛有角者。分析牛角。至於極微。何有實體。而計有耶。故下偈雲。無因有故無。是無不成無有待無亦然。展轉相因起。言皆不實也。聖智所行離彼見者。謂如實見者。悉離有見常見之有。亦離邪見斷見之無。是故結勸應離分別。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至)比度觀待妄計無耶 大慧因上言兔角等離於有無互因待故。分析牛角。乃至極微求不可得。而為離彼妄見。復問佛言。彼離見者既不作牛有角想。豈不以比度觀待同妄計言無耶。   佛言不以分別(至)非由相待顯兔角無 如來答言。離妄見者。不以分別起相觀待以言無也。何以故。彼妄見者。以妄分別為生因故。以角有無而起分別為其所依。既所依為因。即妄計有無。然分別與角。俱無定性。離異不異。離分別者。非由相待牛角無性顯兔角無。   大慧若此分別異兔角者(至)執有執無二俱不成 自下再牒破也。言若此分別定異兔角者。則非角因。若定不異者。又是因彼而起。言俱無自性也。分析牛角。乃至極微。求不可得。異於有角。而又言無角。如是分別者。定非理也。謂若以有為有。則以無為無。有既不有。則無無也。故雲二俱非有。誰待於誰。是知牛角兔角二俱無性。而對何法言有言無耶。若相待不成待於有故言兔角無者。不應分別。不正因故。謂有與無為因。無與有為因此因不正也。既二因不正。有無兩果理自不成。故結破雲有無論者執有執無。二俱不成也。   大慧復有外道見色形狀(至)異虛空起於分別 上以析法破牛兔。此以體法會色空。謂眾生所執聞宜不同。故佛施能治巧拙有異。亦是破轉計也。言又有外道見色形狀質礙變異。虛空分齊空廓無礙。而生執著謂色異空。起妄分別者。此謂如來敘彼計也。   大慧虛空是色隨入色種(至)色空分齊應如是知 自下正破也。佛語大慧空即是色。隨入色種中故。色外無空也。色即是空互為能所建立性故。非色滅空也。色空分齊應如是知。   大慧大種生時自相各別不住虛空中非彼無虛空 會昔權說重明色空不二也。謂昔破外道執有我故。說有造色從大種生。自相各別。而密顯造色性即空故。更無別色而住於空。故雲不住。非彼無虛空也。   大慧兔角亦爾觀待牛角(至)若待餘物彼亦如是 此又引上牛兔二角以合色空。類觀諸法差別妄見。一一對破。應知亦爾 然諸外道異計雖多。不出惡見及無因邪因二種因也。言惡見者。謂於諸諦理顛倒推度染慧為性。能障正見招苦為業。謂惡見者多受苦故。此見行相差別有五。一薩迦耶見。謂於五取蘊執我我所。一切見趣所依為業。二邊見。謂即於彼隨執斷常。障處中行出離為業。三邪見。謂謗因果作用實事。及非四見諸餘邪說。如增上緣名義遍故。四見取。謂於諸見及所依蘊。執為最勝能得清淨。一切鬥諍所依為業。五戒禁取。謂於隨順諸見戒禁。及所依蘊。執為最勝能得清淨。無利勤苦所依為業。二種因義。如下當說。   大慧汝應遠離兔角牛角(至)說觀察自心修行之法 佛勸菩薩應常觀察自心所見妄想之相。既自知已。於一切處轉相傳授。普使知病識藥。令得服行。至安樂處。   爾時世尊即說頌言心所見無有唯依心故起(至)自證之境界 上五行偈文顯可知。更不繁釋 此約外道執牛兔角決定有無。及色空異。以破五法中名相妄想竟。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至)為漸次淨耶為頓淨耶 此就淨眾生心習現流。五法中次明正智義。謂能淨者自覺聖智也。所淨者自心現流也。   佛言大慧漸淨非頓(至)令離一切有無惡見 上明四漸四頓者。謂淨眾生自心現流。其機大者頓之。其機小者漸之。漸者言其權。頓者言其實。權以趨實。實以導權。所以聖人開悟眾生。或頓或漸權實偏圓未始不相顧者。庶使含識隨宜得入也。又雲漸約修行未證入故。謂眾生學行止得漸也。頓約修行已證入故。   復次大慧法性所流佛(至)取以為實悉不可得 此明三佛建立說法。釋成頓漸所顯義也。法性所流佛者。報身佛也。說一切自共相法。是自心本識現習氣因相。及前轉識妄計所執因相。更相繫屬。種種幻事。皆無自性。故起信雲。一切諸法。皆是眾生無明妄心而得住持。如鏡中像無體可得。而眾生不了。種種執著取以為實。豈不誤哉。   復次大慧妄計自性。執著緣起自性起 言自共相等一切諸法。本無自性。依他眾緣和合生起。猶如幻事。即依他起性也。而諸眾生妄想計度種種執著取以為實。即是妄計自性執著緣起自性而起。   大慧譬如幻師以幻術力(至)種種分別皆無。真實 舉喻以明緣起不實。如幻師依草木起眾生色像。譬如來藏性。隨緣起種種諸法。故肇論雲萬法假立不真。譬如幻化人。非無幻化人。幻化人非真人也。皆明緣起不實故。   大慧此亦如是(至)是名妄計性生 此以法合。謂於緣起性中生妄計性亦如是。   大慧是名法性所流佛說法相 結說因緣所生諸法。皆如幻不實。   大慧法性佛者建立自證智所行離心自性相 建立自覺聖智所證法界。離妄想心量自性塵境相。是法佛法。   大慧化佛說施戒忍進禪定智慧(至)超無色行 化佛八相示成。應緣攝化。說六度治六蔽。離陰界入解脫諸識相。隨宜建立諸法差別。超外道執見。越無色所行。謂外道取無色以為涅槃。   復次大慧法性佛非所攀緣(至)當速捨離 攀緣妄念也。所緣妄法也。所作妄業也。餘義如文。上既顯示三佛說法。此結獨舉法佛所證法。以勸修學者。故法華經雲。雖說種種道。其實為一乘。   復次大慧聲聞乘(至)分別執著自性相 二約聲聞所證聖智。以明正智義。因上勸菩薩修自證聖智境界相。然聲聞亦有自證聖智境界相欲簡異聲聞。故舉聲聞有二種差別相。初自證聖智異彼外道。故雲殊勝。   雲何自證聖智殊勝相(至)自證聖智境界相 言聲聞人。於三界有情。明見無常苦空無我。及四諦境界。厭離五欲棲心寂滅。於蘊界處。若自若共外不壞相。而未獲法空。但得人空慧。如實了知故。心住一境住一境已。遂獲諸禪八解。三三昧門。八聖道分。四沙門果。而得出離也。但斷現行煩惱。未斷習煩惱。但斷分段生死。未離變易生死。是故名為聲聞乘自證聖智境界相。   菩薩摩訶薩雖亦得此聖智境界(至)不應修學 明菩薩所證是了一切法本性無生正受樂不同聲聞息陰界入。求涅槃樂。菩薩雖亦得是聖智境界。以大悲本願故。不取證寂滅及三昧樂。故誡諸菩薩。於此樂中不應修學。   大慧雲何分別執著自性相(至)漸住諸地 此謂聲聞知彼四大形顯色等種種諸法。非如外道計作者生。然守如來止啼權說。於自共相妄想執著。菩薩於彼應知唯是自心妄現。故應捨離。了我法空。漸入智地到如來境。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至)常不思議作者耶 三破外道所計。顯正智義。因上如來說頓。為顯示常不思議智。大慧舉以白佛。如來所說常不思議即是此間自證聖智第一義境將非同諸外道所說常不思議作者耶。謂外道以作者為常不思議因相也。   佛言大慧非諸外道作者(至)常不思議不成 如來告大慧。非諸外道作者因緣得常不思議。彼因自相不成故。故楞嚴雲。以生滅心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滅無有是處。   大慧我第一義常不思議(至)是故菩薩當勤修學 明如來舉上常不思議有因有相成也。能所因相俱離有無。謂自證聖智所行相故非餘境。故有相。第一義。智為正因故非生滅。故有因。能所因相離有無故非作者。譬如虛空涅槃寂滅無作法故常不思議。是故我說異諸外道所有諍論。此常不思議。是諸如來自覺聖智所得。故勸菩薩當勤修學。   復次大慧外道常不思議(至)非自相因力故常 言外道以無常變異相為常不思議因。故雲常。非是自覺所行相因力故常。   大慧外道常不思議(至)無常已不因此說為常 明外道見世間所作法。有已還無。悉是無常。妄計神我為常。待無常已。比知是常。佛則反是。不因此說以為常也。   大慧外道以如是因相(至)無自因相故 若外道以如是無常因相。成常不思議者。此因相非真實故同於兔角。故常不思議唯是妄想言說何以故。無有常因常相故。   大慧我常不思議(至)此不應說 前謂佛反外道。此則外道反佛。曾不能知常不思議自因之相。離有無。超情識。而恆妄計在於自證聖智所行相外。是故如來誡不應說。然三乘之道優劣雖殊。悉皆內證。若心外見法。任說幽玄。然成外道。   復次大慧諸聲聞畏生死妄想苦(至)無所有故 四約愚智觀解優劣。以明正智。不知生死涅槃差別之相。是妄分別有者。謂對生死說涅槃。如對病說藥。達生死無故。所對涅槃亦不可得。故思益經雲。諸佛出世不為令眾生出生死入涅槃。但為度生死涅槃之二見耳。妄想無性。即涅槃故。   妄計未來諸根境滅(至)轉所依藏識為大涅槃 以凡愚不知生死即涅槃。計未來根境滅作涅槃想。非是自覺所證境界。如來證自智境界者。以有識藏故妄見生死。轉識藏故生死即涅槃。故下經雲。妄想識滅名為涅槃。   彼愚癡人說有三乘(至)常於生死輪轉不絕 愚夫以生死異涅槃。為此愚夫說斷生死趣涅槃。故說三乘種性。智者說此六趣生死。是妄想心量。無有境界。而彼愚夫。不知三世如來所說生死妄想。是自心現境界。取心外境。計生死相與涅槃差別。故生死流轉。   復次大慧去來現在諸如來(至)非諸愚夫二分別境 言三世如來說外心現一切諸法不生。何以故謂自心所現非有性故不生。離有無生二種見故不生。此就智者知諸法無生起佛種性。如兔馬等角本來不生。凡愚不覺妄取生滅。唯如來自覺所證之處。一切法自體性相不生。非愚夫有無分別境界。   大慧身及資生器世間等(至)汝於此義當勤修學 言正報色身及資生器界。一切諸法是本識影像。能所二取之所變現。妄想無性。而諸愚夫墮彼見中分別有無。故告大慧汝於此心現一切法不生義當勤修學。   復次大慧有五種種性(至)不定種性無種性 五約種性以驗於機。明正智義。因上畏生死苦樂求涅槃。起於種性。故次明種性相也。   大慧雲何知是聲聞乘種性(至)此是聲聞乘種性 若聞滅陰界入自共相身得涅槃。知苦。斷集。證滅修道時。悲喜異相愛樂修習。於緣起發悟之相不樂觀察。應知以修上法。名聲聞乘種性。   彼於自乘見所證已(至)乃至生於得涅槃覺 此明聲聞斷惑分齊。類諸菩薩第五六地。然但斷三界現行煩惱未斷習使及所知障。未度不思議變易死。諸魔外中決定唱言。我得四智究竟覺乃至生於得涅槃覺也。   大慧復有眾生求證涅槃(至)此是涅槃 言有眾生妄計覺知我人眾生。長養士夫各各差別。以見神我此是涅槃復有執言自在天等以為作者。名為涅槃。此二即是無種性外道。   大慧彼無解脫(至)應勤修習捨此惡見 此明外道計有神我性無解脫法聲聞取自共相未獲法空。皆不出妄覺。故應勸修習轉彼惡見。而趣如來種性故。   大慧雲何知是緣覺乘種性(至)應為其說緣覺乘法 言若聞說緣起諸法。知緣體空無所染著。或時聞說現種種身。或合多身為一身。或離一身為多身。及於神通變化。信受無違欣樂修習。是謂緣覺乘種性。然有二種不同。一遇佛演說十二因緣法。依以受行。名為緣覺。即如一說。二出無佛世睹緣自悟。名為獨覺。   大慧如來乘種性(至)當知此是如來乘性 自性無自性法者。謂三自性三無性祕密法也。內身自證聖智法者。謂佛自證一乘了義不可思議真實法也。外諸佛剎廣大法者。謂廣大悲願莊嚴淨土攝化眾生。究竟到於一切智地法也。若有聞說此等法者。是故名為佛乘種性。   大慧不定種性(至)隨生信解而順修學 言此不定人聞說三乘法時。隨生信入順學而成。其性可移故言不定。   大慧為初治地人而說種性(至)作此建立 初治地人。即不定種性者。三乘俱可入也。為說是種性。令彼明悟了權趣實。超入第八無所有地。任運至如來地。故作此建立。   大慧彼住三昧樂聲聞(至)畢竟當得如來之身 此明三乘五性同入如來一佛乘也。謂昔權說三乘五性中。定性二乘。無性闡提。不許成佛。今究竟說。雖有三乘五性之異。由新熏故。本來唯是一佛乘也。舉一例諸。是故但雲彼住三昧樂聲聞。既已修習斷煩惱結。若能迴心證知識性。見法無我。畢竟皆得無上最勝如來之身。   爾時世尊即說頌言預流一來果不還阿羅漢是等諸聖人其心悉迷惑 言小乘初心。修七方便。至見諦理。能斷三界見道所斷八十八使。創預聖流名預流果。次從是發六無礙道。斷於欲界前之六品修所斷惑證第六解脫。於人天更一往來名一來果。又發後三無礙道。永斷欲界七八九品諸煩惱盡。更不還欲界受生名不還果。又於色界修行。永斷上二界修道所斷一切煩惱。得盡智無生智。不受後有。名阿羅漢果。如來方便。為畏生死妄想苦愚夫。說斷三界煩惱。得諸果差別。然皆不離心量。故雲是等諸聖人。其心悉迷亂。   我所立三乘一乘及非乘為愚夫少智樂寂諸聖說 佛應機立。三一俱權。三約一施。一對三設。三既不存。一亦非有。為彼愚夫樂寂諸聖。故有是說。   第一義法門遠離於二取住於無境界何達立三乘 於第一義中諸法無所有。何有教法及有諸乘名。   諸禪及無量無色三摩提乃至滅受想唯心不可得 諸禪及無量者。謂四靜慮四無量心也。無色三摩提即無色界四空處定也。滅受想謂聲聞滅盡定也。言如來說諸禪三昧等諸法。亦無有實。為妄想心量愚夫作如是說。故雲唯心不可得。上明正智竟。   復次大慧此中一闡提(至)為無始眾生起願故 三約菩薩闡提。知生死涅槃無二。以明如如義。   雲何捨一切善根(至)善根悉斷不入涅槃 言此闡提謗大乘法藏。及作惡言此非隨順修多羅毘尼解脫之說。以斷一切善根不得涅槃。   雲何為無始眾生起願(至)此是無涅槃種性 相菩薩本願方便。欲斷一切眾生生死令得涅槃。若一眾生未證入者。我竟不入。言一闡提。以謗菩薩藏故不得涅槃菩薩知。生死即涅槃。亦更不得涅槃。以不得涅槃名同。故雲亦住一闡提趣。此是無涅槃種性相也。   大慧菩薩言世尊(至)是故菩薩一闡提不入涅槃 言捨善根一闡提。以如來神力故。或時善根生。得涅槃。是故菩薩知生死即涅槃。故言不入。以上明如如竟。   復次大慧菩薩摩訶薩(至)緣起自性圓成自性 上雖分別三自性為五法。未知何者是三自性。故下正明三自性體也。言妄計自性者。謂諸愚夫妄想計度。所執蘊界入等為實我實法。名妄計性。此有二種。一自性。總執諸法實有自性。二差別。別執常無常等。實有自體。或依名妄計義。或依義妄計名等。約體不出人法二體。約執不出名義二執。又雲眾生染心於依他起自性中。有二種妄計自性。一者隨覺。即現行執。二者慣習習氣隨眠。即執種子也 言緣起自性者。謂依他眾緣和合生起。猶如幻事。名緣起自性。亦有二義。一依真理之他。如波依水起。二依妄緣之他。如波依風 圓成自性者。謂妄想體空。緣起無性。即是圓成。究竟唯一真心。更無所有。故楞嚴雲。無漏真淨。雲何是中更容他物。上總釋竟。下文即別釋。   大慧妄計自性從相生(至)種類顯現生計著故 言妄想無體。但從緣起事相生計執故。   大慧彼計著事相(至)是名二種妄計自性相 言計此相起二種妄想。是諸如來建立演說。謂於內外法起男女瓶衣等名。是名相計著相。於彼內外法中計著自共相法。是事相計著相。即是自性差別二計著。   大慧從所依所緣起是緣起性 依因也。謂諸法從因緣而生名緣起性。故雲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   何者圓成自性(至)此是圓成自性如來藏心 言圓成自性無別自體。但於緣起自性。離名相事相妄想分別。自覺聖智所證如如。此即圓成自性法身實體如來藏性清淨真心也。是故須假如實方便離念觀察方能悟入。故摩訶衍論雲。圓成實自性。應知宣說四清淨法。一自性清淨。謂真如實際勝義法界。二離垢清淨。謂即此離一切障垢。三得此道清淨。謂一切波羅密多菩提分法。四生此境清淨。謂最上乘妙正法教。如是四法。總攝一切清淨諸法無有遺餘。   爾時世尊即說頌言名相分別二自性相正智如如是圓成實 前明世出世間。若因若果染淨差別。不離五法。此一行經。還攝五法為三自性。謂名相分別是妄計緣起二自性。正智如如即圓成實 是知三性無際隨一全收。真妄互融。性相無礙。從緣起生分別。即是妄計。從緣起悟真實。即是圓成。所以由分別故一分成生死。由真實故一分成涅槃。了分別性空故。即生死成涅槃。迷真實性有故。即涅槃成生死。都是一法。隨緣顯義成三。三非三而一性圓。一非一而三性具。卷舒不失。隱顯常如。非一非三。泯性相於實地。而三而一。耀行佈於義天。撮要所歸。莫先斯旨。   大慧是名觀察五法自性法門(至)當勤修學 結成五法三性法門以勸修學。   復次大慧菩薩摩訶薩(至)法無我相 既能修學五法三自性已。更當觀察人法二無我相言。人無我者。梵雲補特伽羅。此言數取趣。謂諸有情。起惑造業。即為能取。當來五趣。名之為趣。雖複數數起惑造業。五趣輪迴。都無主宰實自在用。故言無我。經雲無我無造無受者。善惡之業亦不亡 法無我者。謂諸法體雖復任持軌生物解。亦無勝性實自在用。故言無我 此二種執我。或有有情總執補特伽羅為我。或有有情別執色受想行識等為我。故瑜伽雲。補特伽羅無我者。謂離一切緣生行外。別有實我。不可得故。法無我者。謂即一切緣生諸行。性非實我。是無常故。是故經雲。當善觀察。上略通釋竟。下文即別廣釋。   大慧何者人無我相(至)皆是藏心之所顯現 雲何人無我。謂離我。雲何離我。謂於我所陰界入中分別觀察。但是無明業愛等生。於眼識等諸根。妄取自心現妄想境界。皆是藏心妄想施設。彼無有我也。此即就陰界入中以示無我。   剎那相續變壞不停(至)躁動不安如猿猴 自下約喻舉五觀門以明無我。此舉無常門也。夫我謂常義。今既無常故無有我。文標六喻。上五喻幻身。下一喻妄心。如水奔流。種牙變易。燈藉眾緣。飄風不住。浮雲起滅。以上諸喻剎那變壞。此身亦爾。豈有常耶。又妄心躁動等若猿猴。既不能令身心常住。我義焉在。   樂不淨處如飛蠅 舉不淨門明其無我。然一切世間貪著此身不淨之聚。三十六物穢惡之軀。如彼飛蠅翫於臭處。我謂淨義。故知無我。   不知厭足如猛火 舉苦門以破我。一雲如風火。我者樂義。今貪慾無厭。如風中猛火。逢薪轉熾。追求不得。為苦所惱。既無有樂。故知無我。   無始虛偽習氣為因諸有趣中流轉不息如汲水輪 舉不自在門以示無我。謂無始虛偽習業所熏。往來三有。如汲井輪循環不息。為愛水故溉灌業因。即業因所推。豈有實我。   種種色身威儀進止(至)亦如木人因機運動 此舉空門以破我。謂觀陰界入種種身色。如機關木人咒術所起死屍。雖若雲為。實非我也。   若能於此善知其相是名人無我智 上以法喻推詰。善知陰界入中悉無有我。如機關木人等。是名人空智。   大慧雲何為法無我智謂知蘊界處是妄計性言菩薩知緣起陰界入法。若執為實者。是妄計自性。本來非有。故寶積經雲。了色不堅如聚沫。思惟諸受等浮泡。想如熱時陽焰動。芭蕉諸行應觀察。如世善幻舞戲者。剎那便現諸色像。了知識用亦如是。智者於此皆無願。此破凡夫執有五蘊也。大般若雲。苦惱聚沫是蘊相。如來覺為無相 寶積又雲。內外十二處。我說心為主。彼復因業生。業由思久住。眼色俱為緣。而生起於識。緣闕則不生。譬無薪之火。如是生諸法。和合互相生。無作無受者。現作用如幻。一切內外法。我已知空幻。愚夫顛倒執。分別我我所。此破凡夫執有十二處十八界也。大般若雲。生長門是處相。如來覺為無相。多毒害是界相。如來覺為無相 楞嚴亦云。根塵同源。縛解無二。識性虛妄猶如空花。   如蘊界處離我我所(至)愚夫分別非諸聖者 如陰界入空無我我所。唯共積聚煩惱業故。如繩自縛展轉相生。無實自體。一切諸法亦復如是。離自共相。由妄分別種種相現。愚夫如是。非諸聖者。令知悟修超凡入聖。   如是觀察一切諸法(至)法無我智 言諸聖賢何以不起妄想者。以滅一切心意識名相妄想故。   得此智已知無境界(至)而坐其上 自此已下明觀察法無我所得利益也。謂見法無我故得入初地。觀察開覺次第漸進乃至十地。所作已辦。有大寶花王眾寶莊嚴上。有大寶宮殿蓮花王座。菩薩修如幻三昧。成就。而坐其上受佛職位也。   同行佛子前後圍繞(至)而灌其頂 言此菩薩欲受佛位故。同類菩薩以為眷屬前後圍繞。一切諸佛從十方來。以手摩頂授以佛位。如轉輪王授太子王位時。以金鐘盛四大海水。灌太子頂上。授轉輪王位。譬諸佛皆申右手摩菩薩頂授法王位。   超佛子地獲自證法(至)應勤修學 以見法無我故。乘茲增進行因圓滿。故超菩薩地得如來法身。是故諸菩薩當勤修學。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至)願說建立誹謗相 因上觀二無我能離有無斷常二見。故請建立誹謗相也。非有說有名建立。非無說無名誹謗。   令我及諸菩薩摩訶薩(至)三藐三菩提 若如來為我說者。令我等離有無惡見。疾得無上菩提。   得菩提已(至)令於正法不生譭謗 言正法離有無。若說於有無。名謗正法。   佛受其請即說頌言身資財所住皆唯心影像(至)離心不可得 言依正諸法。不知自心妄現。而起有無建立誹謗。墮於二見也。   爾時世尊欲重明此義(至)無有性建立性是為四 此列四名。謂非有相見因性之中。而橫立也。   大慧誹謗者(至)此是建立誹謗相 彼於所建立法。觀察不得而說言無。名為誹謗矣。   大慧雲何無有相建立相(至)是名無有相建立相 言陰界入無自共相。而妄計此如是。自相也。此不異。共相也。從無始過惡熏習所生故也。   雲何無有見建立見(至)是名無有見建立見 謂於蘊界處中。妄建立我人眾生。以為能見者。   雲何無有因建立因(至)是名無有因建立因 外道建立初識有因從冥諦而生。佛言此識初不從冥諦因生。其初識本無生。後眼色明念等為因。如幻生。一念不住故。生已有。有還滅。   雲何無有性建立性(至)是名無有性建立性 言外道於三無為無作法。而建立有性。佛言此離性非性。類明一切諸法。離於有無。猶如毛輪垂髮由翳目而生。兔馬等角本自無有。   大慧建立誹謗(至)當勤觀察遠離此見 總結離二惡見。以勸修學。   大慧菩薩摩訶薩(至)五法自性二無我相已 言佛說八識五法三性二無我者。欲令眾生離於名相妄想得如來法身。展轉相續成佛不斷。   為眾生故作種種身(至)不住聲聞辟支佛道 為利眾生令得佛種不斷故。隨眾生善根。影現種種諸色身也。如依緣起起於妄計。以譬如來依眾生善根生也。如摩尼珠不作心而隨色變。以譬如來不作意。能隨眾生善根心水大小而變。亦如摩尼隨物而變。以譬如來隨眾生善根現取佛土。大眾集會於中說法。其所說諸法不實如幻夢等。菩薩既知諸法如幻。而離生滅斷常等見。亦離二乘自共相見。   聞已成就無量百千(至)悉令遠離有無等執 言菩薩既知諸法如幻。得諸地無量億三昧現成正覺。復說自心現量法。令眾離有無等見。   爾時世尊即說頌言佛子能觀見世間唯是心(至)一切皆成就 言能觀察生死世間唯是自心妄現故。如摩尼無思示於多身。離所作行。則一切成就也。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至)無生無二無自性相 因上說一切法如幻如夢。即是說法空。故大慧舉此空法以請如來。又雲自下舉空無生等。為顯上四門至趣也。所言空者。明前五法非有。無生以顯八識不生。無二即二我兩亡。離性即三性空寂。故上經雲。見諸如來所行境界。畢竟捨離五法自性。   我及諸菩薩悟此相故(至)三藐三菩提 我等覺悟已。即離妄想而證菩提。   佛言諦聽當為汝說(至)說空無生無二無自性 言空者。謂世間妄想計度性句義。為愚夫計著諸法自性。是以我說諸法空無生無二離自性相。   大慧略說空性有七種(至)彼彼空 諸教辨空自有增減。斯經雖略。其義不殊。   雲何相空謂一切法(至)是故名一切法自相空 言諸法相展轉因緣積聚無自體故。自他及共俱不生故。相依何住。   雲何自性空謂一切法自性不生是名自性空 即生性體自性不生。   雲何無行空所謂諸蘊本來涅槃(至)是名無行空 一切諸決本性常滅。不復更滅。豈有行耶。   雲何行空所謂諸蘊由業及因(至)是名行空 言五陰諸行法。從眾緣所起。無有我我所故。有為諸行空。   雲何一切法不可說空(至)是名不可說空 一切法從妄想所起。無自性故離言說。   雲何第一義聖智大空(至)是名第一義聖智大空 謂如來得自覺聖智第一義時。一切妄想見過習氣。悉皆離故。   雲何彼彼空謂於此無彼是名彼彼空 此名互無空。於此無彼。於彼無此。故名空。於彼有此。於此有彼。即不名空。   譬如鹿子母堂無象馬牛羊等(至)非無比丘眾 鹿子人名也。其母即毘捨佉優婆夷深重三寶。造立精舍安止比丘。於中不畜象馬等象馬無故言空。   大慧非謂堂無堂自性(至)非謂餘處無象馬牛羊 捨及比丘。有不名空。若餘處有象馬。亦不說象馬空。   大慧一切諸法自共相(至)空中最粗汝應遠離 言是空最粗。非是真空。故勸遠離。   復次大慧無生者(至)除住三昧是名無生 此解無生。言就因緣中破生故說不自生。若破生說無生。不是真無生。除住八地如幻三昧以上。是名真無生。   大慧無自性者以無生故(至)是名無自性 言諸法一念不住。異性起故。名無自性。   雲何無二相大慧如光影(至)皆相待立獨則不成 言譬如光影長短黑白。悉相待立無實故。不得言二。   大慧非於生死外有涅槃(至)無自性相汝當勤學 謂了妄想性空。即生死成涅槃。若迷真實性有。即涅槃成生死。如生死涅槃既無二。類通一切法亦爾。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我常說空法遠離於斷常生死如幻夢而彼業不壞 言真實道理生死實空。猶如幻夢。但不得幻夢解者。生死諸業即不可壞。   虛空及涅槃滅二亦如是愚夫妄分別諸聖離有無 舉上三無為空。不得對涅槃說生死。亦不得對生死說涅槃。愚夫妄想故說為二。聖人體達故離有無。   爾時世尊復告大慧菩薩摩訶薩言(至)皆是此義 言空等義。普入諸經。無有一法不含斯理。   大慧諸修多羅(至)令生水想而實無水 此謂會權歸實也。而諸經有不說空無生者。以眾生悕望不一。故如來隨眾生心作種種異說。而實在乎心悟不在文言。譬如群鹿為渴所逼。見春時焰而作水想。迷亂馳趣。而彼陽焰實非是水。   眾經所說亦復如是(至)應隨順義莫著言說 勸依實義莫著言說。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至)如無價寶在垢衣中 如來藏經亦云一切眾生貪瞋癡諸煩惱中。有如來身。常無染污德相具足。如我無異。   外道說我是常作者(至)豈不同於外道我耶 此難如來。若說有如來藏義。是違上一切修多羅皆應說空。即同外道說有神我。然彼計我其義有三。一者體常名為作者。二者雖在五陰而離於求那。三者遍歷諸趣實非生滅。今說藏義。豈非同於外道我耶。   佛言大慧我說如來藏(至)不應於此執著於我 言如來所說不同外道神我也。外道說我如麻麥拇指立其定相。佛說如來藏。或名為空。或名實際。乃至無願。斯則體一。應物名異。不同外道所說神我。以愚夫恐怖於無我故。如來方便說無所有境界。作如來藏門。勸諸菩薩不應於此。同於外道計我。   大慧譬如陶師於泥聚中(至)種種名字各各差別 如陶師依一泥聚。隨其所須。方便作種種。器以譬如來於一法無我。應機方便或說如來藏。或說無我。種種名字不同也。   大慧我說如來藏(至)應知無我如來藏義 此明欲離妄見。證無上菩提。應知無我如來藏義 然言如來藏者通有三義 一隱覆義。謂覆藏如來故雲藏也。故理趣般若經雲。一切眾生皆如來藏。勝鬘經雲如來法身不離煩惱藏名如來藏 二含攝義。謂如來法身含攝一切身相國土。神通大用無量功德故。亦謂含攝一切眾生皆在如來藏內故 三出生義。謂此法身既含眾德。了達證入即能出生。故十地論雲。地智能生無漏因果。亦能生成人天道行 此三義者。初約迷時後約悟時。中間剋體。故勝鬘經雲。若於無量。煩惱所纏如來藏不疑惑者。於出纏無量煩惱藏法身亦無疑惑。但果顯易信。因隱難明故。淺識之流輕因重果願諸學者深信自心。   爾時世尊而說頌言士夫相續蘊眾緣及微塵勝自在作者此但心分別 外道所計由神我故令陰相續。又計微塵等與生法為緣。或計一切悉是勝妙自在天之所作。此但心量妄想。   注大乘入楞伽經卷第三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791 注大乘入楞伽經   注大乘入楞伽經卷第四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至)成大修行 因上入三解脫門疾得菩提。故大慧請如來說如。諸菩薩等。所修行法無漏方便。   佛言大慧菩薩摩訶薩(至)則得名為大修行者 如來言具四方便能成就大修行。此舉四名。下自徵釋。   大慧雲何觀察自心所現(至)如是觀察自心所現 此謂三界依正等法。唯是自心過習所熏。分別隨入之所現者如起信論雲。以一切法皆從心起。妄念而生也。如是觀察名為正觀。   大慧雲何得離生住滅見(至)轉所依止獲意生身 遠離生見者。謂七地滿功用位畢。於二種生中。而能離彼相生見也。證如幻性。住第八地。了心識等。得意生身者。即無功用道覺法自性意生身也。   大慧言世尊以何因緣名意生身 因上八地菩薩既雲轉所依識。雲何復名意生身。故問意生身者何因緣。   佛言大慧意生身者(至)得遠離於生住滅見 意有三義故取意為喻。一迅疾。二無礙。三遍到。以喻菩薩得如幻三昧。現形十方以化眾生亦有此三義也 從意生身者亦復如是已下。以法合喻可知。   大慧雲何觀外法無性(至)汝應如是勤加修學 此明修四如實行。成上四種法門。謂觀自心所現行。成上一切法空門也。遠離生住滅見行。成上無生法門也。善知外法無性行。成上無自性法門也。專求自證聖智行。成上無二門也。是名菩薩成就四法。得修行者如實大方便。故勸汝。當勤行修學。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至)不妄執諸法漸生頓生 因上見妄想緣生於三界。故大慧舉因緣相以請問。   佛言大慧一切法因緣生(至)是名外緣前後轉生 言泥團為因。水杖等為緣。而成於瓶為果。如泥瓶因果既爾。例餘縷疊等四亦復如是。皆以縷草種酪為其因。疊席牙酥為果。緣義可知。是名緣生之法。必先因後果展轉而生。謂親起者為因。疏助者為緣也。   內者謂無明愛業等(至)此但愚夫之所分別 內緣者。謂以無明愛業等為因緣故。生陰界入身名之為果。但是愚夫虛妄分別。各見差別。廣如中論破因緣品。所明然外由內變。本末相收。為一緣起。   大慧因有六種謂當有因(至)觀待因 上通說一切諸法內外因緣竟。自下。別說六種因及四種緣。皆是愚夫自所分別。   大慧當有因者謂內外法作因生果 言後果起時名為當有。即是現在作因。當來得果。名當有因也。   相屬因者謂內外法作所緣生果蘊種子等 謂作攀緣已。內外法生。能所因果更相屬故。蘊果也種子因也。   相因者作無間相生相續果 言互為果相。相續不斷名為相因。對法論雲。俱有互為果。如大相所相。心於心隨轉。謂有為相於有為法。有為法於有為相。心於隨心法。隨心法於心。互為果故。亦名俱有因也。   能作因者謂作增上而生於果如轉輪王 一切有為唯除自體。以一切法為能作因。由彼生時無障住故。譬如國人。以其輪王不為損害。鹹作是言。我因輪王而得安樂。   顯了因者謂分別生能顯境相如燈照物 言妄想事生已能顯境相。能所因果互相發明。如燈照物。   觀待因者謂滅時相屬斷無妄想生 如長短高下互相因。待因果亦然。因滅果起故名滅時相屬斷。不見妄想法生。   大慧此是愚夫自所分別(至)求其因相不可得故 自下破計六種因緣生。是自心妄想相。若言頓生者。則能所因果無別。何有因相 若漸生者求其體相亦不可得如未生子雲何名父 言未生子不得名父。此之一喻俱破二見。若因果同時頓生者。則如父子齊體。尊卑莫辨。若先因後果。則父先子後。子若定後父稱何從。以此責之。二見都喪。父喻因。子喻果。又雲如無父故不得名子。前分已滅故。後分不得次第名。   諸計度人言以因緣(至)皆是妄情執著相故 此說妄計四緣生者。謂親能辨果名曰因緣。更相依故謂所緣緣。前後開導稱為次第。不礙生義故雲增上。諸計度人。以是四緣能所生法相繫屬次第生者。皆不可得。唯是心量妄想執著相故。四緣廣義。如唯識論所明。   大慧漸次與頓皆悉不生(至)漸頓生見 佛昔方便說一切法從因緣生。以破外道自然無因邪因。又說緣生無我。破外道執有我。如下偈雲。為遮於能作。說因緣和合。為遮於常過說緣是無常。今此會令捨權乘。達唯心現。故結破雲。應離因緣和合相中。頓漸生見 然遮異見。權實教中通有三說。一令諸菩薩知一切法從因緣生。異外道見。二知從心現。捨二乘見。三唯心性起。不同權教。學者應知。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一切法無生亦復無有滅於彼諸緣中分別生滅相 以一切法無生故不得言滅。但於彼不實諸緣中。妄分別有生滅之相。   非遮諸緣會如是滅復生但止於凡愚妄情之所著 明佛不遮緣起滅復生法。以法自性不生故。唯為斷凡愚癡惑妄想所計著故。   緣中法有無是悉無有生習氣迷轉心從是三有現 言緣起有無一切諸法皆無生。唯從自心習氣迷轉。故三有現三有者。謂欲有。色有。無色有也。   本來無有生亦復無有滅(至)而說有生滅 若離二取一切妄見。則知所生法。能生因緣。悉皆本無。非復推之使無也。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至)於二義中而得清淨 因上言但隨世俗故。而說有生滅。故大慧舉言說分別相。及心法門以請問也。   佛言大慧有四種言說分別相(至)是為四 四種言說文顯可知。又夢言說者。亦云八地菩薩得無生忍覺已。緣勝解行地乃至七地。先所經境界不實。說諸法如夢故。名夢言說。   大慧復言世尊(至)何處何因雲何而起 問言說所出處。問言說因何而生。   佛言大慧依頭胸喉脣齶齒舌和合而起 此等諸緣出言說處。   大慧復言世尊言語分別(至)分別為因起言語故 謂彼言說因分別生。   若異者分別不應為因(至)是故非異亦非不異 若言說與分別異者。不應因分別起言說。若言說與分別不異者。以分別不顯義言說亦應不顯義。而言說能顯義是故俱非。   大慧復言世尊(至)因言而入非即是言 因上言說能顯義。故大慧問為言說是第一義。為所說是第一義。並重舉上第一義心法以請問。而佛答言。非言語是。亦非所說。何以故。第一義者是自證聖智三昧樂境。因言而入非即是言。是故言殺如標月指。若復見月。了知所標畢竟非月。   第一義者是聖智內自證境(至)於第一義不能顯示 言語生滅動搖。是無常故。從眾緣生即無自體。雲何能顯第一義。   第一義者無自他相(至)應當遠離言語分別 言第一義諦絕自他相。言說涉有相故不能顯示。又第一義者但唯證入自性真心。心外無法。外種種法悉皆無性。言說妄想豈能顯示。故勸離言說分別依第一義。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諸法無自性亦復無言說不見空空義愚夫故流轉 以諸法無體故。亦無有言說。凡愚不見言說空所說空故。流轉生死。   一切法無性離語言分別諸有如夢化非生死涅槃 言一切法及言說不實。如夢如化。如夢化者。豈有生死涅槃定相。   如王及長者為令諸子喜(至)自證實際法 上一頌舉喻。下頌法合。謂我今所演自覺聖智實際境界。不說言說所說。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至)自證聖智所行境界 大慧因上言第一義者。是自證聖智所得。非言說分別境界。即舉自證聖智。所得第一義以請問。然第一義。體離一異有無斷常俱不俱等四句見故。大慧請離四句法也。此中說三法以明四句。有十二句。依文有九。隱顯互出。一異上有四句。有無上有三句。常無常上有二句。經家略故。具如四宗論所明。   遠離妄計自相(至)具足圓滿一切功德 言非獨離外道見。亦離二乘執陰界入自共相見。令諸菩薩及諸眾生。速證如來無上種智。   佛言大慧善哉善哉(至)常無常等一切自性 上雖言離有無等。未知何者是有無。今正出有無法體。言凡夫愚癡。不知是自心量妄習為因之所變現。執著外法為有為無。起四句等見。此是妄計有無體也。下十二喻。況此有無一異等法。皆不真實。是應遠離。答上願為我說離一異有無常無常等所行境界。   大慧譬如群獸為渴所逼(至)墮一異等執著之中 鹿逐時焰。況愚樂欲境言愚癡凡夫亦復如是。合上群獸。無始戲論分別所熏三毒燒心。合上為渴所逼。樂色境界見生住滅。合上於熱時焰而作水想。取內外法。墮一異等執著之中。合上迷惑馳趣不知非水。   大慧如乾闥婆城(至)離二自性法起有性分別 言三種量者。一曰現量。二曰比量。三曰聖言量。量者是楷定義。譬夫升斗量物也。現量者。現即顯現。謂分明證境。不帶名言。無籌度心。親得法體。離妄分別。而非錯謬。比量者。比即比類。謂以因由譬喻。比類量度而得知故。如遠見煙必知有火。隔牆見角必知是牛。雖不親見。亦非虛妄。聖言量者。謂以如來聖教為準繩故。故古德曰吾佛滅後。以經論為繩墨。知識為指南。以防閑魔外是也 五分論者。一宗二因三喻四合五結。宗因喻三。亦云三支比量。喻合但成之。且如外道妄計。執聲為常。於聲明中立量雲。聲是有法。定常為宗。因雲所作性故。同喻如虛空。然而虛空非所作性。則因上不轉。引喻不齊。立聲為常不成。若佛法中聲是無常。故立量雲。聲是有法。定無常為宗。因雲所作性故。同喻如瓶盆。如楞嚴經雲。音聲雜語言。但依名句味。豈常也哉。外道種種計執。自謂過人。若不類彼立量比破之。何由破執。故如來所說五分論者。如以楔出楔。將聲止聲也。所謂摧魔外之異執。定佛法之綱宗。令諸眾生。於自覺聖智所證境界。離有無等諸異見故。愚夫迷教者。猶計有性。一異斷常妄想分別。   大慧諸修行者轉心意識(至)則著我人眾生壽者 諸修行者應滅心意識離二自性能取所取。入如來地。於有及無不生妄想。若於自覺所證境作有無計。還著我我所。   大慧一切諸法自相共相(至)自證聖智三昧樂境 言化佛但隨順愚夫妄起之見作種種言說。說自相共相。令知不實法故。非非佛者。宋魏二譯皆雲法佛。   大慧譬如水中有樹影現(至)俱不俱等一切分別 如來結勸於所證中。應離如上凡夫外道生滅一異。有無斷常。俱不俱等惡見分別也 然天竺邪見。大約有三。一佛法外外道。如上計執四句。及六師九十六種外道是也。二附佛法外道。起自犢子方廣。自以聰明讀佛經書。不明正見。別生妄解。譬夫牛飲水成乳。蛇飲水則成毒。諸師皆推不受。是附佛法邪見人也。三學佛法成外道。執佛教門而生惱煩。不得悟入。大論雲。若不得般若方便。入阿毘曇即墮有中。入空即墮無中。入昆勒墮亦有亦無中。中論雲。執非有非無名愚癡論。倒執正法還成邪見人。又大乘四門皆成見者。實語是虛妄。生語見故。涅槃是生死。起貪著故。多服甘露。傷命早夭。失方便門。墮於邪執故稱內邪見也。是知法無定相。迴轉隨心。執則成非。達之無咎。如四句法。通塞由人。在法名四句。悟入名四門。妄計名四執。毀之名四謗。四句不動得失空生。一法無差。升沈自異。但有所重所依。立知立解。絲毫見處不忘。皆成外道。故知見在即凡情亡即佛。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諸識蘊有五猶如水樹影所見如夢幻不應妄分別 此頌上三喻類於五蘊。不應妄起分別。   三有如陽焰幻夢及毛輪若能如是觀究竟得解脫 頌牒四喻明三有不實。以是觀者必得菩提。   譬如熱時焰動轉迷亂心(至)愚夫生執著 上一頌頌前初喻。次一頌頌前法合。   無始生死中執著所纏覆 通頌十二喻意。由於無始執著我法所纏覆故。   退捨令出離如因榍出榍 上十二喻。如逆榍欲去生死榍。   幻咒機所作浮雲夢電光觀世恆如是永斷三相續 又頌五喻。觀世如是能斷三界永無相續。浮雲。電光。上無文。   此中無所有如空中陽焰如是知諸法則為無所知 言知諸法無體則無可知。   諸蘊如毛輪於中妄分別唯假施設名求相不可得 言諸陰非有。假名亦空。無自性相。   如畫垂髮幻夢乾闥婆城(至)愚夫妄分別 又通頌七喻。顯有無一異常無常等四句見不實。畫喻上文無。   明鏡水淨眼摩尼妙寶珠(至)亦如石女兒 此明諸法雖現。皆無實事。淨眼。石女兒。上文無。   復次大慧諸佛說法(至)時微塵等而共相應 言諸佛出世凡演說法。離四句。絕百非。建立誹謗。凡情聖量所不能及。大機未遇。皆以四諦十二因緣。證滅修道。解脫生死而為濫觴之首。不與諸外道勝性自然而共其相。雖初說小乘之因緣。已勝外道之玄妙。   大慧諸佛說法(至)猶如商主善導眾人 為淨惑。智二種障故。猶如商主引導商人。知道中通塞過咎止宿之處。而又善。別種種諸寶以譬如來引導眾生。斷除二障。令住無相法中安隱之處。而又善別諸乘差別地位之寶也 言惑智二障者。如起信論雲。六染心者名煩惱礙。能障真如根本智故。無明義者名為智礙。能障世間自然業智故。此義雲何。以依染心能見能現。妄取境界。違平等性故。以一切法常靜。無有起相。無明不覺妄與法違。故不能得。隨順世間。一切境界種種知故。此約本末相依以明二障義若約二執以明二障者。如後當引。成唯識論以釋其義。   復次大慧有四種禪(至)攀緣真如禪諸如來禪 因上二障能障聖道。不證如來菩提涅槃二轉依果。凡學道者應修禪定。發生無漏妙慧。方能淨彼二障。故次說四種禪也亦云六波羅蜜中。禪定一行最為神妙。能發起性上無漏智慧。萬行萬德。乃至神通光明。皆從定發。故三乘學人欲。求聖道。必須修禪。故通明四種禪也。   大慧雲何愚夫所行禪(至)是名愚夫所行禪 言修二乘觀行者。達人無我。見自他蘊界處皆是無常苦空不淨之相。觀察不捨得初靜慮。漸次轉勝至無想。受滅盡三昧。然不離相故。名為愚夫所行禪。   雲何觀察義禪(至)是名觀察義禪 義者。諸法實相也。從初地至七地菩薩。觀二乘外道等法俱知不實已。於法無我諸地相義。隨順正觀。故名觀察義禪也。   雲何緣真如禪(至)是名緣真如禪 何者是妄念。謂此二無我是妄念。何以故為對治二種我見故。說二種無我。以所治既不實。能治亦是妄。故言二無我虛妄念。若如實知如理平等。不起二無我妄念。是名緣真如禪。一作正念真如禪。   雲何諸如來禪(至)是名諸如來禪 言得如來地自證聖智真實法身。常住寂滅。令眾生得三種樂。及得如來智慧法身不思議事也。三種樂者。禪定樂。菩提樂。涅槃樂。是名如來禪。又先德約凡夫外道三乘一乘。所依不同。通有五種禪。謂滯異計欣上。厭下而修者是外道禪。正信因果亦以欣。厭而修者。是凡夫禪。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者。是小乘禪。悟我法二空所顯真理而修者。是大乘禪。若頓悟自心。本來清淨。元無煩惱。無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畢竟無異。依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禪。亦名如來清淨禪。亦名一行三昧。亦名真如三昧。此是一切三昧根本。若能唸唸修習。自然漸得無量百千諸三昧也。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愚夫所行禪觀察義相禪攀緣真如禪如來清淨禪 頌上四禪名也。   修行者在定觀見日月形波頭摩深險虛空火及畫 此明外道二乘修禪之相也。言外道計著神我。於禪觀時見如日月形狀明淨朗曜。或見紅蓮在深險之下。二乘以自共相為實有。灰身滅智同於虛空。如薪盡火滅以為究竟涅槃。畫字恐誤。餘二本皆作盡字。   如是種種相墮於外道法亦墮於聲聞辟支佛境界 如上諸相。是外道及聲聞辟支佛禪境界也。   捨離此一切住於無所緣 上句觀察義禪。下自是攀緣真如禪。   是則能隨入如如真實相(至)而摩是人頂 言入如來清淨禪也。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至)說何等法名為涅槃 因上外道以見神我為涅槃。二乘以身智滅如薪盡火滅為涅槃故問如來說何等法為涅槃。   佛告大慧一切識自性習氣(至)即是諸法性空境界 言諸識等見習轉已名涅槃者。謂無明轉即變為明。如融冰成水更非他物不餘處來。故雲即是諸法性空所顯真實境界。   復次大慧涅槃者(至)一切聖者自證智所行故 明如來所證涅槃境界。離斷常有無性故。雲何非常。謂除自共相妄想故非常。雲何非斷。謂三世如來所證得故非斷。   復次大慧大般涅槃(至)諸修行者之所歸趣 以更不受生相續故涅槃不死。以非有為生住滅法故涅槃不壞。以無壞無死故。為修行者之所歸趣。   復次大慧無捨無得故(至)不一不異故說名涅槃 涅槃無煩惱可捨。無菩提可得。故非斷常一異。唯證相應。是名如來涅槃。   復次大慧聲聞緣覺(至)彼於其中生涅槃想 二乘覺知陰界入中無冥諦神我。捨離憒鬧。煩惱障滅不生顛倒。不起未來生死分別。彼於其中生涅槃想。故法華經雲。但盡生死名為解脫。其實未得一切解脫。   復次大慧有二種自性相(至)以不覺自心所現故起 因上一切識自性習氣等轉。說名涅槃。然一切識自性是凡夫法。故明凡夫計著一切識自性起二種自性相也。謂無始以來。妄想言說習氣不斷故。計著有言說自性相。不知自心所起諸法故。見有自共相陰界入一切法。故執著著法自性相。   復次大慧諸佛有二種加持(至)手灌其頂 因上凡夫計著起二種自性相故。如來對上二種自性相。故以二種加持加諸菩薩。   大慧初地菩薩摩訶薩(至)菩薩摩訶薩者是 言初地菩薩蒙如來神力加持故。入菩薩大乘照明三昧。入已。一切諸佛皆現其前。三業加持。如金剛藏。華嚴會中住初地時。及餘成就初地功德相菩薩亦如是加。   大慧此菩薩摩訶薩(至)受灌頂已而得自在 菩薩蒙加入定已。於百千劫。積集一切諸善根故。漸入諸地。能達治所治相。至法雲地者。總收地義略有二種。一者果分。此不可說。唯證相應。二者因分。可以寄言辯於行解斷證等故。故此十地。修十勝行。斷十種障。證十真如。建立十地。行有二種。一者通相。於地地中。具修一切諸善行故。二者別相。此復有二。一者十度。雖諸地中皆具修習。然別地相各說一增。初地檀增。二地戒增。乃至十地智度增。復修十行。今略對明。謂初歡喜地修願樂行。說十大願。樂利樂故。便能斷異生性障。證遍滿真如。而此真如二空所顯。無有一法而不在故。證此便得名歡喜地。謂初獲聖性。具證二空。能益自他。生大歡喜。乃至第十地修受位行。斷於諸法中未自在障。便證業自在等所依真如。而此真如普於一切神通作業總持定門皆自在故。證此便得名法雲地。謂大智雲含眾德水。蔽如空粗重。充所依法身故 然此十地通於三乘。一乘雖同意明寄位。若約三學。初地願。二地戒。三地定。四地已上皆慧攝。若約圓修行行齊修通有三德。一證道德。證智契如故。二教道德。隨德差別故。三不住道德。不住生死及涅槃故。一地之中具足一切諸地功德。初後圓融故。若一向別逐行位而階差。若一向同失進修而墮寂。所以位位具德。陛降宛然。重重練磨。本位不動。將受佛職。坐蓮華王座。眷屬圍遶。眾寶瓔珞莊嚴其身。十方諸佛皆舒右手摩菩薩頂。譬如自在轉輪聖王及天帝釋。太子灌頂以授職位。而得自在故。   此諸菩薩亦復如是(至)異則不能 法合結示。如文可知。若不如是則不能見。   復次大慧諸菩薩摩訶薩(至)皆由諸佛二種持力 凡住獲通善說法要。皆由二種神力加持所致故。   大慧若諸菩薩(至)有如是等廣大作用 言離加持神力能說法者。諸凡夫應能說。言凡夫不能也。況佛以大悲加持一切無情之物。尚演法音。矧有心者乎。事見月光童經所明。但有見聞無非獲益故。   大慧菩薩復白佛言(至)及殊勝地中手灌其頂 佛上說如初十二地。未明加之所以。故大慧請問何緣神力偏加二地。   佛言大慧為欲令其遠離(至)以加持力持諸菩薩 為離二種過故初地須加。為得二種利故十地須加。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根。是為魔業。等如華嚴大集中所明。   大慧若不如是(至)以加持力攝諸菩薩 言初地不加。必墮外道惡見。及聲聞境十界。地不加。不能速得菩提。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世尊清淨願有大加持力初地十地中三昧及灌頂 菩薩積集善根。如來本願故加。猶如摩尼無思而應。故雲清淨。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至)說作緣起非義有別 因上言諸佛說法。以諦緣起滅道解脫而為其首。非與外道性勝自在宿作自然時微塵等而共相。故大慧舉上佛自說緣起請問世尊。如佛說緣起是由作起。非心自體起。外道亦說勝自在天等而生諸法。今佛但以異名說作緣起。非別有義耳。   世尊外道亦說以作者故(至)本無而生生已歸滅 此難如來所說正類外道也。   如佛所說無明緣行(至)是故外道說勝非如來也 言如來說十二緣中無明無因。非是有因。又說無明有故行有。行有故識有。非漸次相待。其義不成。復難如來說緣起不如外道。故言外道說勝。非同如來。   何以故外道說因(至)又此有故彼有者則無有因 何所以外道勝如來。謂彼說微塵世性等因。不從他緣生。而能生他。因常為因不為果。是故外道說勝也。如佛所說。觀行是無明果。觀識即是因。如是一法。即是因。即是果。因緣雜亂。無明生諸行。諸行生老死。老死生無明如是展轉。成無窮過。又此有故彼有者。則無有定因。以是二義。釋成如來說不如外道。   佛言大慧我了諸法唯心所現(至)非我所說 謂了諸法非有無生。但唯心現。故無說法因緣過失。若不如是了知諸法。心外見境計著有無。有所言說皆成戲論。   大慧菩薩復白佛言世尊(至)若無諸法言依何起 有言說因緣之名。必有所說因緣諸法。若無所說因緣性。言說依何而生。   大慧雖無諸法(至)有諸法者此論則壞 言一切法但有言說。都無實義。故引龜毛兔角喻之。以明縱有言說自性。亦無所說諸法自性。   大慧非一切佛土皆有言說言說者假安立耳 此又明言說性亦無也。故起信雲。以一切言說。假名無實但隨妄念不可得故。若言說有性。則一切剎土。皆應有言也。   大慧或有佛土瞪視顯法(至)非由言說而有諸法 釋上非一切剎土皆有言說以顯法。是故無言說自性。   此世界蠅蟻等蟲雖無言說成自事故 釋上言說是假安立耳。言見此愚夫無知如蟲蟻等。故作言說以辨法相。故上經雲。有諸言說。悉由愚夫希望見生。亦云微細諸蟲。尚無有言說。而各辦其事。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始虛空兔角及與石女兒無而有言說妄計法如是 言上三物並無體性。但有言說妄計諸法名實自性亦爾。   因緣和合中愚夫妄謂生不能如實解流轉於三有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至)所說常聲依何處說 因上佛謂言說所說皆無自性。則無有因緣法。故大慧舉餘修多羅佛自說十二因緣。有佛無佛。性相常住。故問所說常聲。依何處說。   佛言大慧依妄法說以諸妄法聖人亦現然不顛倒 言即說虛妄法為常也。為愚夫見因緣妄法。執以為實起生滅見。如來說言此即是常。以彼妄法諸聖亦現。然不起於有無顛倒。   大慧譬如陽焰火輪垂髮(至)有智不然然非不現 此七喻者明境是一。而見有異也。   大慧妄法現時無量差別(至)一切愚夫種種解故 彼虛妄法現時。雖有種種無量差別。如水中月。然非無常。何故不是無常。言虛妄法離有無故。非無常雲何離有無處起。虛妄見謂諸愚夫種種境界。是離有無處。而起種種虛妄見解。   如恆河水有見不見(至)聖於妄法離顛倒見 如恆河水。餓鬼見為火。無火處見火。即是見他好人不見者。以譬愚夫無虛妄處見有虛妄。即是見他聖人不見者。是故。諸聖於虛妄法。悉離顛倒有無見故。   大慧妄法是常(至)是故妄法其體是常 言諸妄法是真常故。無種種相異可得故。以愚夫妄想分別言有異故。   大慧雲何而得妄法真實(至)非聖言說 有少分想者。謂生心動念。念即乖法體。失正念故。既失正念。非愚夫戲論乎。   大慧若分別妄法是倒非倒(至)凡夫種性 若愚夫分別緣起妄法為倒非倒。遂有二種種性差別。   大慧聖種性者彼復三種(至)所謂計著自相共相 謂彼愚夫觀察妄法。取自共相。起聲聞乘種性。   大慧何謂復有愚夫(至)離於憒鬧 即彼聲聞所觀虛妄。自共相法。遠離計著起緣覺乘種性。   大慧何謂智人分別妄法(至)無有外法 智者觀此妄法實相。了彼能見所見。從自心起故。無有外法有無妄想。起佛乘種性。   大慧有諸愚夫分別妄法(至)此則成就生死乘性 此釋第二愚夫種性。言諸愚夫。於此妄法取種種事性相。決定執有實我實法。起生死乘種性。   大慧彼妄法中種種事物非即是物亦非非物 言此虛妄法離有離無。是名三乘及凡夫種性。   大慧即彼妄法諸聖智者(至)悉離一切諸分別故 此重釋成佛乘種性。如文可知。問曰上雲妄法是常。以分別故而有別異。謂即真如愚夫分別名為妄法。此雲即彼妄法習氣轉依。即說此妄名為真如。既妄法即真如。無復妄法。與誰論即耶。答曰如為不識水人。指冰是水。指水是冰。但有名字。寧有二物論相即耶。亦如一珠向月生水。向日生火。不向則無水火。一物未嘗二。而有水火之殊耳。一心法門亦復如是。在凡夫即真如名妄法。在聖人即妄法名真如。聖凡情盡。真妄見亡者。孰得而名乎。   大慧菩薩白佛言世尊所說妄法為有為無 舉上三乘凡夫同觀妄法。以問如來為有為無也。   佛言如幻無執著相故(至)應如外道說作者生 言妄法如幻。不可以有無而計著故。若計著有性相者即是真實不可轉故。則諸緣起妄法。應同外道計從有無生一切法。   大慧又言若諸妄法同於幻者此則當與餘妄作因 若諸妄法同於幻者。此幻應與愚夫妄法作因當來必招餘報果故。   佛言大慧非諸幻事(至)以諸幻事無分別故 非幻與妄惑為因。以幻不實。不起過惡及分別故。若起諸過生分別者。是則為因。故非與餘妄作因。   大慧夫幻事者從他明咒(至)非諸聖者 此明妄法如幻。若心想計著者。但是愚夫。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聖不見妄法中間亦非實以妄即真故中間亦真實 上二句。言聖人知妄惑體無實故不。見於妄法。下二句謂觀妄法實性故。妄惑即是真實。   若離於妄法而有生相者此還即是妄如翳未清淨復次大慧見諸法非幻(至)故說一切法如幻 言諸妄法離幻更無相似。故說一切法如幻也。   大慧言世尊為依執著(至)此執著顛倒相耶 既言離幻更無相似。為計著種種幻相言如幻耶。為異依此計。著顛倒相言如幻耶。   若依執著種種幻相(至)見種種色相不無因故 若計幻相。謂諸法皆如幻者。餘有性法。即非如幻。故言非一切法悉如幻。何故不如幻見人天男女色相非無因故。亦非因咒術而起故。不如幻者故。   世尊都無有因(至)言一切法與幻相似 言都無別因。令諸色相差別顯現。可言如幻。是故不可以見幻相相似。說一切法如幻也。   佛言大慧不依執著(至)不實速滅如電故說如幻 不以幻相有種種。人天有種種。二法相似。言一切法如幻。以一切法當體不實。速起速滅如彼電光。故說如幻。   大慧譬如電光見已即滅(至)而妄計著種種色相 譬如電光剎那頃現。現已即滅。迅速無常。世間現見。類合諸法。依自心妄想現亦爾。不能觀察不實非有。而起執著自共色相。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 非幻無相似亦非有諸法不實速如電如幻應當知 上二句頌非幻無有相似。故說一切法如幻。下二句頌上答文。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至)將非所說前後相違 大慧因佛先說一切法無生。今又謂不實速如電說一切法如幻。故言世尊前後所說自相違。   佛言大慧無有相違(至)見其無性本不生故 由了諸法唯自心現。即知生本無生故。龍勝雲。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由是觀之。有無外法悉無自性。故本不生。   大慧為離外道因生義故(至)非有無生故名無生 外道以作者為生因義。謂從有無生一切法。有謂有種。即自在微塵等為能生因也。無謂無種。即虛空自然等生也。不說從自心妄想生。故我說一切法。不同外道無因邪因生。故名無生耳。   大慧說諸法者(至)遮其無有斷滅見故 佛語大慧。我說諸法非有無生。唯是自心分別為緣。令受化者。知一切法雖無作者。而業不亡。是故攝受二種生死。遮彼邪見斷滅戲論。故識論雲。生死相續。由內因緣不待外緣。故唯有識因謂有漏無漏二業。正感生死。緣謂煩惱所知二障。助感生死。所以者何。生死有二種。一分段生死。謂諸有漏善不善業。由煩惱障緣助勢力。所感三界粗異熟果。身命短長。隨因緣力有定齊限。故名分段。二不思議變易生死謂諸無漏有分別業。由所知障緣助勢力。所感殊勝細異熟果。由悲願力改轉身命無定齊限。故名變易。妙用難測。名不思議。經雲無我無造無受者。善惡之業亦不雲豈類惡見斷滅論耶。已上如來敘無生意竟。下文說如幻。正答二義無有相違。   大慧說諸法相猶如幻者(至)一切諸法如實住處 如實住處者。謂無所住故名如實住。此是自覺聖智無師智自然智之所證處不由他悟。若有所住則為非住。   大慧見一切法如實處者謂能了達唯心所現 從無住本立一切法。非了唯自心者豈能明見乎。是故如來所說諸法無生如幻無有相違。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無作故無生有法攝生死了達如幻等於相不分別 以無作性故說無生。為遮斷見故說業性攝生死。觀諸法如幻性相故即無相可得。是故遠離緣起分別。   復次大慧我當說(至)復能開悟一切眾生 因上如來為眾生故。慈悲方便作種種異說。欲令眾生了名句中實義。莫著言說。故說名句文身。告諸菩薩。能觀此相達其義趣。疾得菩提。復能以是開覺眾生。是知法無言象。非離言象。若無言象而惑倒。執言象而迷真。故聖人利見垂象設教。豈徒然哉。   大慧名身者謂依事立名(至)是名文身 如依瓶盆事。立瓶盆名。謂一名二名多名能詮自性。名曰名身。言句身等者。即因名成句。因句顯義。如銅鐵等瓶。句義各異。謂一句二句多句能詮差別。名曰句身。由於此文能成名句。謂一字二字多字為二所依。名曰文身。若依古譯翻文為味。但是所顯非能顯也。身者多法積聚義。   復次大慧句身者謂句事究竟(至)謂長短高下 自下重明異義也。句身謂句事究竟者。言有文時必有名。未必有句。若有句時必有名及文。故雲句事究竟也。名身者謂諸字名各各差別。如從阿字乃至呵字者。如十四音阿呵等字。皆初短次長。高下亦爾故繼言文身者謂長短高下。即音韻屈曲長短高下也。名句必依文字立故。   注大乘入楞伽經卷第四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791 注大乘入楞伽經   注大乘入楞伽經卷第五   復次句身者如足跡(至)此名句文身相汝應修學 世間諸法不出五陰。此又約五陰以明名句文身也。句身如足跡者。謂如世人失象馬者。尋跡以得之。故昧實相者亦因言而悟。是名句身。色陰相顯故以跡言。四蘊者受想行。識也。非有形兆故以名說。若照見本寂是皆實相也。二由文顯勸應修學。古聖因是悟入者。故捨全身。以求半偈。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名身與句身及字身差別凡愚所計著如象溺深泥 如來為除眾生心病故。以名句文身方便說法。如以毒攻毒也。若諸愚夫猶著名句。不悟實義無解脫期。譬如香象溺淤泥耳。   復次大慧未來世中(至)彼即答言此非正問 因上說名句文身相。令諸菩薩了如實義。疾得菩提。開示眾生。恐未來世惡覺觀者。以邪見一異俱不俱等四句相問諸智者。彼當答言。我所通達義。是離四句真實法。汝今此問。是名非問。   謂色與無常為異為不異(至)不為記說 此敘邪智惡思覺者。虛妄推度非理問難詞也。謂色與無常。乃至智與智者為異不異。智者應告言。如是等問不可記事。而佛名為無記置答。以彼愚人無聞慧故。不知有無是邪是正。欲令彼離斷常邪見諸怖畏故。不為記說。俱捨第十九雲。諸契經說十四無記。即其義也。亦名置答。所以不答者。謂此乃無義語也。知之不免生死。不知不障涅槃。   大慧不記說者(至)如是等說名無記論 言不為記說者。欲令外道反思而自解。得出離作者妄見故。以外道即陰離陰而計我故。故說身命為一為異等。皆無記邪論耳。   大慧外道癡惑說無記論(至)以根未熟且止說故 此明如來應正等覺。常以四種記論說法度生。止記論者意在別時。以根未熟眾生且置答故。不為根熟者說止記論。   復次大慧何故一切法不生(至)是故我說一切法常 言如來為根熟眾生。開方便門示真實相。隨其種類或說不生不滅常無常等也。謂離能所作無作者。故說一切法不生。以證智觀察自共相法不可得故。說一切法無自性。諸法本無所從來。去亦無所至。故說一切法無來去。諸法體空無自性相不可得。故說一切法不滅。一切諸法相起即滅無常性。故說一切法無常。諸法相起即是不起本無生滅。無常性常。故說一切法常。是謂如來離能所取不起分別。善巧說法。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一向及反問分別與置答(至)一切皆無記 言如來四種言說者。一謂隨問而答名為一向。如問一切眾生悉生死也。應一向答悉皆生死。二謂如有問者。反問令答。名為反詰。三謂根熟問者廣為分別。如問一切眾生死復生也。應當分別。有煩惱者死而復生。無煩惱者死已不生。四謂折伏外道故須置答。如問身與煩惱。雞子雞母孰為先後。故止而不答也。如數論計有。勝論計非有。言諸外道有無等見。皆不可記。   以智觀察時體性不可得以彼無可說故說無自性 明正智觀察自性非有。通頌前一切法不生等六門也。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至)須陀洹行差別相 大慧因上愚夫分別妄法。生聲聞乘種性。然聲聞法中有四果差別。故舉四果差別以請問。行謂因行。須陀洹人所修因行。正欲趣向阿羅漢果。根有利鈍。故有差別之異。   我及諸菩薩摩訶薩(至)普令眾生悉得饒益 言方便相者。四果修行方便相也。須陀洹。此雲預流。謂從凡夫地修七方便。起八忍八智。斷三界四諦下八十八使分別惑。斷至八十七品名初果向。八十八品盡名初果。創入聖人流類。故名預流也。斯陀含。此雲一往來。謂初果見道已。起九無間道九解脫道。斷三界九地共九九八十一品修惑也。且欲界一地九品修惑。共潤七生。在初果身中。斷欲界前五品盡。名二果向。六品盡名二果。從此命終。更須一往天上一來人間。斷餘三品惑。故雲一往來也。阿那含。此雲不來。謂已在二果身中。斷欲界九品修惑。至八品盡。名三果向。至九品盡名三果。一往色界天上。不還來欲界受生。故雲不來。已上三果人名有學也。阿羅漢此有三翻。一雲殺賊。二雲無生。三雲應供。謂在三果身中。斷上二界八地八九七十二品修所斷惑。斷至七十一品。名第四果向。斷七十二品盡。名第四阿羅漢果無學位。是以但盡凡情。別無聖解。菩薩得是善巧。為眾生說如是聲聞法。如是菩薩法。令其證得人法無我。淨惑智障。於諸地相究竟通達。至如來所證境界。得佛法身法財。益物無盡。以有此利故。請如來說四果差別。   佛言諦聽當為汝說(至)差別有三謂下中上 上問諸須陀洹。須陀洹行。今答雲諸須陀洹果。言互顯故。利鈍不同。故有三耳。   大慧下者於諸有中(至)上者即於此生而入涅槃 七反生者。謂欲界一地。九品俱生煩惱。共潤七生也。初品潤二生。次三品各潤一生。次二品共潤一生。後三品共潤一生。明須陀洹極鈍者。未斷欲界惑故人天七反得阿羅漢。喻如毒蛇噬人。七步即死。何以不四六。為大力故。何以不八。為毒力故。以譬須陀洹何以不六生。煩惱力強故。何以不八生。無漏業成熟故。中機者或三生五生得阿羅漢涅槃果。上機者即此一生得阿羅漢果。名現滅須陀洹。不說中間經於二果。   大慧此三種人斷三種結(至)得阿羅漢果 言須陀洹雖利鈍三種不同。通斷三種結也。謂於五取蘊。執我我所名身見。是一結。於諸諦理。猶豫不決。疑佛與外道。不知何者為正。是二結。謂於妄見。隨順外道非理戒禁。執為最勝。能得清淨。是三結。問能已永斷見道所斷一切煩惱。得須陀洹果。何故但言此三種人。即斷三結耶。答最勝所攝故。謂此三種結。障解脫得。最為殊勝。所以者何。由薩迦耶見。執取五蘊。為我我所。深生愛樂。故於大苦聚不生厭離。於勝解脫無發趣心。或有有情。雖已發趣解脫。然由戒禁取及疑。僻執邪道。疑正道故。便邪出離。及不正出離。又此三結。是迷所知境因故。迷見因故。迷對治因故。如大般若經說斷三結。名預流果。薄貪瞋癡名一來果。斷順下分五結永盡名不還果。斷順上分五結永盡名阿羅漢果。令所有集法皆成滅法。名獨覺菩提。永斷一切習氣相續。名為無上正等菩提。此皆約通教獨舉其要也。言上上勝進得阿羅漢者。謂須陀洹所斷諸結分為九品。能斷諸結者智。亦分為九品。若初學人智慧微弱。名下下之智。能斷上上之結。久學智慧名了。名上上之智。能斷下下結。得阿羅漢涅槃果。   大慧身見有二種(至)見人無我即時捨離 唯識論言。貪瞋癡慢疑。身見邊見邪見見取戒禁取。如是總別十使煩惱中。六通俱生及分別起。任運思察俱得生故。疑及邪見二取四種。唯分別起。要由惡友及邪教力。自審思察方得生故。經言身見有二種。謂俱生及分別譬依緣起自性。種種妄計執著性生。如依俱生有分別起。謂依五陰起妄想身見。以彼妄想不實故。非有無法。愚夫橫執。如陽焰中無水。鹿渴所逼故。妄作水想。此分別身見。由無智慧故。執我我所久遠相應。須陀洹觀雖有五陰合成此人。中無有我也。令審觀故見人無我。即時捨離斷分別身見。   大慧俱生身見(至)貪則不生是名身見相 言能普觀自身與他身齊等。受想行識諸陰與色陰俱。有名無體。無自性相。觀色陰從四大種所造。展轉相因而生。四大中既無主宰。誰能合集以成色乎。色陰有質尚空。況受等四陰無色相故。豈非空耶。如是觀察明見有無俱妄不實。五陰無體。身見即斷。凡貪愛者為有身見。捨身見故貪從何生。故法華雲諸苦所因貪慾為本。貪不生故。是名斷身見相。   大慧疑相者於所證法善見相故(至)是名疑相 謂於所證四真諦法善見彼相故。決定能斷二種妄想身見故。疑無從起。亦不於天魔外道凡夫處生大師想。起於淨見。是名斷疑相。   大慧何故須陀洹不取戒禁(至)是名戒禁取相 言須陀洹不取未來受生戒。觀有生處即有諸苦。不求受生處樂。夫其取者。謂諸愚夫於三有中。求五欲樂。苦行修習精進持戒。願生彼處。如難陀為求女色持戒。即其類也。須陀洹人。不取未來受生處五欲樂。唯求所證最勝無漏四真諦理無分別法。方便受持修行正戒。是名斷戒禁取相。   大慧須陀洹人捨三結故(至)是故捨彼非涅槃貪 凡夫不能捨三結。不達人無我。由於身見。保此我故。貪名利以榮我。瞋違情境恐侵害。我愚癡錯解非理計校。不知五蘊都無我主。但是形骸之色。妄想之心。從無始來。因緣力故唸唸生滅。相續不窮。如水涓涓。如燈焰焰。身心假合似一似常。凡愚不覺執之為我。故起諸結。須陀洹人如上所觀五蘊無主。捨三結故。離貪瞋癡。凡夫貪五欲。聲聞貪出世涅槃。故言貪有多種。女色為甚。故獨言捨纏綿欲。及得三昧正受樂故。未能斷涅槃貪。菩薩乘者。於此二種貪。悉能捨故。   大慧雲何斯陀含果(至)而般涅槃是名斯陀含 不了色相者。起色分別。斯陀含觀照種種色相。從妄想生。故於人天一往來已。善修禪定智慧我見不生。盡苦邊際而得涅槃。是故名斯陀含。   大慧雲何阿含果(至)更不還來是名阿那含 阿那含又雲出欲淤泥。以欲界煩惱猶如淤泥。阿那含者已出欲界。皆生色界。觀三世色性無實。見凡有生處即有諸苦過惡。煩惱習不起。捨離諸結。更不還欲界受生。即於色天而盡諸漏。是故名阿那含。   大慧阿羅漢者(至)分別永儘是名阿羅漢 言阿羅漢修行四禪。及三三昧。了八解脫。分證十力。三明六通皆已成就。煩惱發業所招諸苦妄想永滅。是故名阿羅漢。   大慧言世尊阿羅漢有三種(至)於彼示生 瑜伽論及法華論。說聲聞有四種。一決定種性。亦名趣寂。二增上慢。此是凡夫得第四禪。謂阿羅漢。三退已還發大菩提心。亦名不定種性。如法華會舍利弗等得記聲聞。是其類也。四者應化非真。謂佛及菩薩變化示現。引實聲聞向大乘故。此經所問除增上慢。止有三種。謂說何者。佛告大慧。所說趣寂定性羅漢。斷四住煩惱。出生死苦。得涅槃者。非是其餘退已還發大菩提心者。已曾發善巧廣大行願成熟有情佛所化者。為莊嚴諸佛國土及眾會眷屬。於彼示生作阿羅漢。   大慧於虛妄處說種種法(至)自心所見得果相故 言為妄想眾生處說種種法。斷諸煩惱所證四果。如實所知行禪者及諸禪三昧。皆性離故。唯自心量虛妄所見得果相耳。   大慧若須陀洹作如是念(至)及諸結不斷 此明初果斷結。終不起念我能斷結。若起念者應有二過。則墮身見及三結等悉不斷故。例餘三果亦復如是。故金剛經佛問須菩提。須陀洹等至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等四果否。須菩提皆言不也世尊。若作是念。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雖曰權乘昧劣。苟非離粗妄念。亦不能斷分段生死。   復次大慧若欲超過諸禪無量(至)不離心故 言欲超過聲聞諸禪。四無量心。及無色界四空定等。得如來三昧者。當離三界自心妄想相。大慧。聲聞極果即以想受滅定而為究竟。若謂超心量者不然。何以故。妄想心未滅故。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諸禪與無量無色三摩提及以想受滅唯心不可得 諸禪謂四禪也。無量即慈悲喜捨度眾生四無量心也。無色三摩提。四無色定也。想受滅。謂四禪四無色定受想悉寂滅也。皆唯心量。彼悉無有。故雲唯心不可得。   預流一來果不還阿羅漢如是諸聖人悉依心妄有 次明四果亦不離妄想心量。故言如是諸聖人悉依心妄有。圓覺經曰。有妄業故妄見流轉。厭流轉者妄見涅槃。   禪者禪所緣斷惑見真諦此皆是妄想了如即解脫 初頌明所修行法。次頌明能證之人。此第三偈能所合明。並不離妄想心量。若如實覺。為妄計生死故說涅槃。所治生死既無。能治涅槃亦遣。故得菩薩一切解脫。   復次大慧有二種覺智(至)及取相分別執著建立智 因上偈言了知即解脫。然知覺有不解脫者。故舉二種覺智以簡優劣。謂觀察知人法二無我。是正覺智。不知人法二種我空。取相執著建立有我。如是了知是邪覺智。不得解脫。   觀察智者謂觀一切法(至)如是觀法汝應修學雲何取相分別執著建立智(至)是名二種覺智相 凡夫計執有大種性相。妄想分別。以宗因喻五分論法。成於不實而妄建立。是名邪正二種覺智相。如來以榍出榍。如前破外道計。亦說三支比量五分論也。   菩薩摩訶薩知此智相(至)光明照耀百佛世界 若菩薩摩訶薩。達妄即真。知此二種覺智相。了人法空。我不可得。以離念無相智。而於地前勝解行位。善巧觀察。即入初地。得大乘光明等百三昧門。以彼勝力見百佛。乃至光明照燭百佛世界。故攝論雲。菩薩入初地時。證十百明門。一於一剎那頃證百三摩地。二以淨天眼見百佛國。三以神通力能動百佛世界。四能往百佛世界教化眾生。五能以一身化百類身形。令有情見。六能成就百類所化有情。七若為利益能留身住世百劫。八能知前後際百劫事。九能以智慧入百法明門洞達曉了。十能以身觀百類眷屬。餘地倍倍增勝。   善能了知上上地相(至)自覺境界三昧勝樂 言第二離垢地。乃至如來地。皆是成就初地之中十無盡願。事見華嚴等經。餘義經文自顯。   復次大慧菩薩摩訶薩當善了知大種造色 因上外道計有四大種性。造出四大色相故。次勸菩薩當善了知大種造色。令知無實。   雲何了知大慧(至)住如實處成無生相 言無生者。通說有二。一理無生。圓成實性本不生故。二事無生。緣生之相即無生故。言住如實處成無生相者。謂觀三界唯心所現。離我我所。能證理事俱無生也。   大慧彼諸大種雲何造色(至)大種造色生 此出外道妄計有四大種生造色也。謂彼妄想計有津潤之性為水大種。生內外水界。內即血汗流液。外則河海泉源。有炎熾成熟之性為火大種。生內外火界。內則體含煖氣。外則焚燎萬物。有飄動之性為風大種。生內外風界。內則氣息運動。外則萬籟俱吟。有色質分齊之性為地大種。生內外地界。內即皮肉筋骨。外則原濕丘陵。妄想計有堅濕煖動離於虛空。由執邪諦。不了五陰虛假積聚。本無自性。言由大種造色生。故上佛告菩薩應善了知。   大慧識者以執著種種(至)於餘趣中相續受生 言識者。即上五陰中妄識也。由迷真心而成以執著種種言說境界為親起因故。作業受生。於諸趣中相續不斷。當知內身外境。四大五陰。但是分別心量所現。   大慧地等造色大種因(至)外道分別非是我說 非四大種為大種因。謂皆由心現也。故結雲此大種造色相。是外道妄想分別。   復次大慧我今當說五蘊體相(至)非諸聖者 自下復破五蘊皆空。無自性相。非獨色陰四大不實。   諸聖但說如幻所作(至)是名諸蘊自性相 言聖人雖見五蘊。了知不實唯假施設。離異不異。如幻如夢。故大般若雲。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如實知色猶如聚沫。性不堅固。如實知受猶如浮泡。虛偽不住速起速滅。如實知想猶如陽焰。水不可得。虛妄渴愛而起是想。如實知行猶如芭蕉。葉葉析除實不可得。如實知識猶如幻事。眾緣和合假施設有。相雖似有而無其實。是故五蘊無別所有。不了如來所證境界。見有蘊法。執著分別常現在前。是名妄想諸蘊自性相。   大慧如是分別汝應捨離(至)猶如大地普益群生 寂靜法者。謂諸法實相。從本已來無有起相也。餘義如文。   復次大慧涅槃有四種 上明覺智。以顯生德優劣。此明涅槃。辨其顯德邪正。是謂菩提涅槃二轉依果德也。   何等為四謂諸法自性無性涅槃(至)非我所說 外道計諸法體性是有名自性。後除為無名無性。以冥諦為涅槃。又計有諸法相名種種相性。後觀為無名無性。以神我為涅槃。又通計性相是有名自相性。亦後觀為無名無性。以妄覺為涅槃。上三種正出外道計。又斷五陰六道中流注。以人無我為涅槃。是二乘涅槃。以見有五陰。亦同外道。故楞嚴經聲聞緣覺墮定性者。皆雲違遠圓通背涅槃城。   大慧我所說者分別爾炎識滅名為涅槃 前謂證自智境界。轉所依藏識為大涅槃。復雲一切識自性習氣。藏識意識見習轉已。我及諸佛說名涅槃。此又獨言分別所知境界識滅。名為涅槃。離通別稱異。皆欲諸識習種現行俱滅也。次文問答可見。   大慧言世尊豈不建立八種識耶(至)七識得生 如來言分別識滅名涅槃。大慧疑之與前說異。故問豈不建立八種識耶。而獨言爾炎識滅。非餘七識皆滅。佛語大慧。以彼意識通三性故。起惑造業與諸識為因。及緣境界故。餘七種識依之而起。意識若滅。則餘識不生。   大慧意識分別境界(至)思量隨轉無別體相 言六識了境起計著時。生三習氣。熏習增長阿賴耶識。由是末那第七意俱。執我我所。恆審思量相續隨轉。無別體相。   藏識為因為所緣故(至)心聚生起展轉為因 又根本識為因。變起根身種子器界為所緣故。故雲執著自心所現境界諸心聚生。是謂從種起現。由現生種。現種無性猶如茭蘆。遞相為因。故雲展轉為因。   大慧譬如海浪(至)是故意識滅時七識亦滅 如海中波浪互相排引。亦展轉相生。色聲香味觸。是自心現境界風。吹動諸識唸唸起滅。亦復如是。故言意識滅時。餘七識亦滅。   爾時世尊重說頌曰我不以自性及以於相作 頌上外道四種涅槃。謂我不以自性作相滅。以冥諦等為涅槃。   分別境識滅如是說涅槃 頌上妄見境界識滅。是如來涅槃。   意識為心因心為意境界因及所緣故諸識依止生 頌上八識展轉互為因。   如大瀑流盡波浪則不起如是意識滅種種識不生 如流盡則無波。以譬意識滅。餘七識亦不生。頌上喻並法合也。問前雲諸外道說。取境界相續識滅。即無始相續識滅。又雲聲聞妄計未來根境滅。以為涅槃。根境既滅。識亦不生。今言如是意識滅。種種識不生。與彼外道二乘何以異也。答外道見身壞命終六識不取境。不知但是妄緣離故。計謂相續六識滅。即無始相續識滅。墮落斷見。二乘雖未來根境滅。相續六識但現行滅。而習種實未滅也。此謂賴耶識中意識習種種相續永滅。則餘七識亦隨滅。故不同耳。   復次大慧我今當說(至)不更取著妄所計相 因上言妄想分別爾炎識滅。名為涅槃。今正明滅妄想識差別通相。令諸菩薩了知不實。超諸妄想到如來境界。知外道法諸見不生。離能所分別。於緣起中不復妄計也。   大慧雲何妄計自性差別相(至)妄計自性差別相 徵列十二種妄分別名。義如下釋。   雲何言說分別(至)是名言說分別 計著種種音聲章句。以為有性。名言說分別也。   雲何所說分別(至)是名所說分別 計有五法三自性。名所說分別。   雲何相分別(至)是名相分別 言計有四大相。是名相分別。   雲何財分別(至)是名財分別 計有財利慳貪取著。名財分別。   雲何自性分別(至)是名自性分別 如計有四大性。言地性堅。水性濕。火性熱。風性動。乃至真俗。各有自性不同。名自性分別。   雲何因分別(至)是名因分別 言若因若緣。有無分別因相生。是名因分別。   雲何見分別(至)是名見分別 依此有無起四句見。是名見分別。   雲何理分別(至)是名理分別 於五蘊中計我我所。說虛妄法。是名理分別。   雲何生分別(至)是名生分別 計有無法定從緣生。是名生分別。   雲何不生分別(至)是名不生分別 計諸法本不生。無有體性。不假緣起。從因緣生者無因無果。是名不生分別。   雲何相屬分別(至)是名相屬分別 計。有為諸法。俱有因果遞相繫屬。如以金為縷。金即在縷。縷即在金。是名相屬分別。   雲何縛解分別(至)是名縛解分別 計有煩惱能縛眾生。後時修道能解眾生。如人先以繩縛。縛已復解亦復如是。名縛解分別。   大慧此是妄計性差別相(至)若有若無 言愚夫妄計有無。生此分別。   大慧於緣起中(至)凡愚分別見異於幻 於依他緣起中生種種妄想自性。如依咒術見諸幻事。愚夫妄想見異於幻。計有種種實物。   大慧幻與種種(至)於幻有無不應生著 言咒術與種種物離一異也。若種種物異咒術者。咒術不應與種種物為因。若言種種物與咒術一者。咒術與種種物應無差別。然見咒術與種種物差別。是故離異不異。故告大慧及諸菩薩。如依幻術生種種物。離一異有無。莫計著也。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心為境所縛覺想智隨轉 言愚夫妄心為生死境界所縛。妄想智隨境界轉也。覺謂妄覺也。   無相最勝處平等智慧生 無相處八地也。最勝處佛地也。言上二地得生死涅槃平等。   在妄計是有於緣起則無 如依籐計蛇。妄情謂有。於籐緣起。蛇相實無。   妄計迷惑取緣起離分別 言妄計惑心取籐為蛇。緣起籐體實非蛇相。此一行舉緣起破妄計也。   種種支分生如幻不成就雖現種種相妄分別則無 謂有種種名相支分生。如幻所起則不成種種。雖現諸相。了妄分別則皆無實。唯識論雲。依他起自性分別緣所生。此一行破緣起也。   彼相即是過皆從心縛生妄計者不了分別緣起法 彼緣起相即是過者。謂從心縛煩惱而生。愚人不了故分別為實有無。   此諸妄計性皆即是緣起 上言緣起從妄計心縛生。此又謂妄計性從緣起生。即是緣起也。   妄計有種種緣起中分別 此妄計性種種。於緣起中生計度分別。故唯識雲。由彼彼遍計。遍計種種物。此遍計所執。自性無所有。   世俗第一義第三無因生 明有世俗諦。第一義諦。無有第三。若說第三諦。即同外道無因生也。   妄計是世俗斷則聖境界 由妄計緣而生三界生死有無一切諸法。即是世諦。若了緣無性妄想滅。即是聖人所行境界第一義也。故唯識論謂諸法性略有二種。一者虛妄。謂妄計所執。二者真實。謂圓成實。復有二種。一者世俗謂依他起。二者勝義。謂圓成實。故雲圓成實於彼。常遠離前性。謂於依他。若離妄計即圓成實。故雲斷則聖境界。   如修觀行者於一種種現於彼無種種妄計相如是 如二乘外道修觀行者。若作青想觀時。天地萬物莫不皆青。赤黃白等亦復如是。元無青處。正作青想。即是青也。即是無青處見青。以譬凡夫外道。妄見有無生死諸法。亦是無生死諸法處。妄見有也。故言妄計相如是。   如目種種翳妄想見眾生彼無色非色不了緣起然 不覺緣起唯假施設者。亦如不覺垂髮火輪不實耳。   如金離塵垢如水離泥濁如虛空無雲妄想淨如是 此言離妄計垢濁。了緣起雲翳。即是圓成清淨實性。故以上三為喻。   無有妄計性而有於緣起建立及誹謗由斯分別壞 計緣起為有名建立。計妄想為無名誹謗。言作此有無見者。由妄分別。自破正見。   若無妄計性而有緣起者(至)而得有緣起 上二句牒計。次一偈明因妄想生緣起。即正破也。   相名常相隨而生於妄計以緣起依妄究竟不成就 此上二句明因緣起又生妄想。次二句又破緣起依妄。亦同妄計無有自性。了茲緣妄竟無所成。   是時現清淨名為第一義 若度妄想即名聖人第一義諦圓成實性。   妄計有十二緣起有六種 頌上十二種分別。由六塵境界風飄動而有。   自證真如境彼無有差別 自覺聖智所證境界。了彼緣妄故無差別。   五法為真實三自性亦爾修行者觀此不越於真如 言修行者。觀五法三自性體無二相。即是如如。   依於緣起相妄計種種名彼諸妄計相皆因緣起有 言緣起妄計。更互相生。俱無有力。不能自立。   智慧善觀察無緣無妄計真實中無物雲何起分別 言聖人自覺智慧觀察時。無有緣起性。亦無妄計自性。即是正智如如圓成自性。雲何愚夫為作妄想覺知。何所求也。   圓成若是有此則離有無既已離有無雲何有二性 圓成實性是真實有。圓常淨妙離妄有無。本無二性。   妄計有二性二性是安立分別見種種清淨聖所行 為妄計故有妄計緣起二自性。聖人方便隨情說法。亦權安立。令知妄想種種清淨。是聖人所行處故。   妄計種種相緣起中分別若異此分別則墮外道論 此明佛法知生死緣起法從自妄想心中生。若計生死有無諸法異於妄想。從微塵冥諦自在等生者。即外道論也。   以諸妄見故妄計於妄計離此二計者則為真實法 諸見者五惡見也。因見外境與妄識俱。故生妄想。故言妄計於妄計。能離緣起妄計二種妄想見者。即是正智所證如如真實法也。   大慧菩薩摩訶薩(至)於佛法中不由他悟 大慧因上言自證真如境。了彼緣妄無有差別。故舉能證自覺聖智。及所證一乘行相以請問。欲得是善巧。不隨他教而自悟入。   佛言諦聽當為汝說(至)名自證聖智行相 言此自覺聖智非言說所及。前聖所知。悲誨有情。轉相傳授。說諸法無性。但妄想分別為患耳。依諸聖教無妄分別。即自證入。然此妄想雖本無體。由無始來習以成性。要假靜緣觀照自覺。非由他悟。離妄想見。即能漸次進入佛位。如是修行。是故名為自覺聖智相。   雲何名為一乘行相(至)梵天王等之所能得 言一乘者即一心也。以包含運載為義。若攀緣取境。則運入六趣之門。若妄想不生。則運至一實之地。故佛語大慧。離能所取如實而住。是則了生死妄。即涅槃真。頓悟一心更無所趣。故非凡夫二乘邪劣心行所能知爾。   大慧白言世尊(至)而得解脫非自所得 上言一乘非餘外道二乘梵天王等之所能得。即知如來方便說三乘。故問何故說有三乘。而不說一乘。佛語大慧。一乘人知生死自性是涅槃故。聲聞緣覺無自涅槃法故。我說一乘。以彼但依厭離世間調伏修行而得解脫。非自已力得涅槃法。是故不為說一乘耳。   又彼未能除滅智障(至)是故我說以為三乘 如上過未滅。不堪受大法。故如來說三乘。   若彼能除一切過習(至)獲不思議自在法身 言二乘味著三昧樂。作涅槃想。若能滅彼智障。及業習氣。覺法無我。度不思議變易死。爾時方離三昧所醉。於劣無漏三昧中覺悟。既覺悟已。自知住有餘地。起上上昇進。如實修行。諸功德滿足。亦得如來自在法身。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天乘及梵乘聲聞緣覺乘諸佛如來乘諸乘我所說 此一行頌上諸乘名也。   乃至有心起諸乘未究竟(至)我說為一乘 言有心動計有諸乘。即非究竟。若妄想心滅。即無諸乘。亦無能乘諸乘之人。以無人故。亦不建立諸乘。是名一乘。   為攝愚夫故說諸乘差別(至)平等智解脫 引導眾生故說三乘解脫。離諸煩惱是二乘解脫。謂但盡分段生死名為解脫。其實未得一切解脫。達法無我平等大智。即是如來真解脫。   譬如海中木常隨波浪轉(至)猶被習氣縛 言聲聞雖斷現行煩惱。未斷所知及根本無明。猶被習氣自共相風飄激其心。譬海中木常隨浪轉三昧酒所醉住於無漏界(至)乃至劫不覺 味著滅定住於人空無漏界中。以為涅槃。未至佛究竟地。然亦不退更作凡夫。以得三昧身。自謂是佛。乃至劫數不覺。未至佛果。   譬如昏醉人酒消然後悟聲聞亦如是覺後當作佛 言若於無漏界覺。自知住化城。未達寶所。更起勝行集諸功德。後亦當得佛無上身。   佛心品第四   將釋此品義有三門。初敘來意。二釋品名。三釋經文 初來意者。上品通明心生滅門覺與不覺二義。攝一切法。生一切法。故但總名集一切法品。自下凡十三品。別明心生滅門覺與不覺二義。生攝一切法。此品居首。故次來也 二釋品名者。梵音佛陀。此雲覺者。梵乾栗陀耶。此名真實心。即一切佛自性離垢妙淨明心也。故名佛心品 次經文下正釋經文。餘品文前亦各有三門。應准思之。更不開釋。   爾時佛告大慧菩薩摩訶薩言(至)大慧言唯 因上言自覺聖智證一乘道以成法身故。即明法身大悲起用作種類身以化眾生。故次明三種意成身也。   佛言大慧意成身有三種(至)入初地已漸次證得 言三種意成身。是諸修如實行者。從初地以上至佛地以來。粗細優劣有此三類耳。   大慧雲何入三昧樂意成身(至)入三昧樂意成身 明從初地至七地以還菩薩。要須入禪定正受。始能現作種種身。如意遍至而無障礙。言入三昧樂正受時。離諸妄心。寂然不動。心海常安不起識浪。知一切境界。唯自心現。本無所有。是故名為三昧樂正受意成身。經家好略。舉中三地意該前後。以明七地也。   雲何覺法自性意成身(至)是名覺法自性意成身 言八地菩薩。覺了諸法猶如幻夢。不須入定。能現種種身猶如意生也。知幻故心轉所依。住如幻等十三昧王。及餘無量三昧。能現自在神通。速疾如意等。非是四大所造。形容如似四大造也。一切色相。種種支分具足莊嚴。普入佛剎以化眾生。達諸法性如幻夢不實。是故名為覺法自性意成身。   雲何種類俱生無作行意成身(至)三種身當勤觀察 明十地至如來地。了達諸佛自證聖智境界。無量種類異機同感。應無前後一時俱生。猶如意生而無障礙。現此種類不須作意。故言無作行。是故法身大悲起用三意成身。當勤修學。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 我大乘非乘非聲亦非字非諦非解脫亦非無相境 佛言我不對小乘說大乘。明佛乘非聲說文字。非實非虛。非解非縛。亦非有無境界。   然乘摩訶衍三摩提自在種種意成身自在花莊嚴 然此如來所得大乘。因上自覺聖智證一乘道。法身起用現意成身也。三摩提自在者。頌上入三昧樂意成身也。種種意成身者。頌種類俱生無作行意成身也。自在花莊嚴。頌覺法自性意成身也。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至)當為汝說大慧言唯 因上言三種意生身。欲明三種意生身。要因無漏無間知故。得明五種內無間業。是無漏之因。   佛告大慧五無間者(至)懷惡逆心出佛身血 此徵數列名。義有內外。如下釋。   大慧何者為眾生母謂引生愛與貪喜俱如母養育 愛為根本。能引生死輪迴。還有貪愛與身俱起。況如嬰兒緣於母故。養育成立。   何者為父所謂無明(至)斷二根本名殺父母 以無知故愛因此生。受識名色六入之身。故名無明為眾生父也。六處聚落者。即六入身是也。以無間智永斷癡愛根本。名殺父母。故淨名雲從癡有愛即我病生。謂一切惑使皆由是生也。   雲何殺阿羅漢(至)是故說名殺阿羅漢 諸惑習種隨諸有情眠伏藏識故。謂隨眠為怨。明羅漢。習使微細不現。如鼠噬人。雖復瘡愈。遇雷微發。以譬羅漢習使雖復不現。遇緣微發。究竟斷此微細習使。名殺阿羅漢。   雲何破和合僧(至)究竟斷彼名為破僧 觀察五蘊如夢幻不實。無有色受想行識異相和合以成身。名為破僧也。凡和合名僧。今五蘊亦名為僧。了五蘊無體。因名破僧。故般若雲。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雲何噁心出佛身血(至)名為噁心出佛身血 明不覺五陰諸法自共相是自心妄現不實故。妄計有八識身。即有妄想覺知種種境界。覺境界者名為佛也。依之起染故復名血。以空無相願三無漏智。斷彼八識妄覺染污。名為噁心出佛身血也。   大慧是為內五無間若有作者無間即得現證實法 內五無間是無漏因。此逆即順。若有作者。無間即得自覺聖智。現證實法一乘道也。   復次大慧今為汝說外五無間(至)不生疑惑 上說行內五無間不入地獄。得現證實法。恐人聞此謂行外五無間亦不入地獄。故次明行外五無間得地獄苦。令聞是義不生疑惑也。   雲何外五無間(至)於三解脫不能現證 言若行此外無間者。不得三解脫無間樂。唯得地獄無間苦也。   唯除如來諸大菩薩(至)尋即悔除證於解脫 明唯除佛菩薩及大聲聞。見餘作無間業者。為勸發故。令除疑悔過。以神力變化示同其事。譬如闍王弒父。身生惡疾懺悔。佛教作實相觀。觀已惡疾即除。此闍王或是聖人化作。化作此者有何利益。欲勸實作外無間者發心懺悔也。   此皆化現非是實造(至)終無現身而得解脫 無有實造無間業者。不得無間若也。言必得無間苦。終無現身得解脫。   唯除覺了自心所現(至)離分別過方證解脫 又如闍王受佛化已。覺知自心妄現不實。離我我所妄想執見。或未來世於異道身。遇善知識。離於自心妄想見過。方得解脫。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貪愛名為母無明則是父(至)是名無間業 此二頌。頌內五無間業。如經自明。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至)願為我說諸佛體性 因上識了境界則名為佛。非真佛故。須以三解脫無漏智斷之。上佛不真須斷。更說何等而為真佛。故有佛之體性以請問也。   佛言大慧覺二無我(至)斷二煩惱是佛體性 諸佛體性即法身也。常為報化之所依故。一切眾生曠劫漂沈。或墮邪小。而不能證者。良由二障。二障不斷。由於二執。欲除二執。必假二空。執障既亡。二死永斷。即聖性現前。應用塵沙。名之為佛。故雲覺人法二無我。除惑智二障。離分段變易二死。斷現行習氣二煩惱。是故名為諸佛體性。然諸障中煩惱尤甚。又別示其相。欲學者痛治之。   大慧聲聞緣覺得此法已(至)爾時世尊重說頌言 若知二無我除二障二惱及不思議死是故名如來 頌上可知。   注大乘入楞伽經卷第五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791 注大乘入楞伽經   注大乘入楞伽經卷第六(〔時〕)   東都沙門(寶臣)集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至)月光妙眼如是等 因上覺二無我等法名為佛。過去諸佛已覺此法。故名為佛。以過去故。世尊今覺此法亦名為佛。覺道雖一。過現不同。雲何言我是過去一切諸佛。及依本生經說如來過去曾種種受生。如作頂生王。及象鳥王。月光妙眼仙人等百千生。又言我是過去一切諸佛。舉二文相違以請如來。   佛言大慧如來應正等覺(至)佛名無別是謂字等 佛佛名字無二無別。是謂字平等。亦如鴦崛摩羅與文殊師利共遊十方。所見十方諸佛。彼佛皆稱釋迦佛者是也。   雲何語平等(至)無有差別是名語等 密跡力士經第二說。佛聲有八轉。謂體業具為從屬於呼。是八轉聲各具八德。所謂調和聲。柔軟聲。諦了聲。易解聲。無錯謬聲。無雌小聲。廣大聲。深遠聲。八八即成六十四種。非唯釋迦佛。一切諸佛皆如是。迦陵頻伽即鳥名。其聲清雅超於眾鳥。故引為喻。   雲何身平等(至)現隨類身是謂身等 法身者知二無我等法名法身。色身者相好莊嚴名色身。佛佛皆無差別。除為調伏彼彼諸趣差別眾生。示現種種異類色身。此正答何妨是佛。及百千種類受生。是名身等無有相違。   雲何法平等(至)於大眾中作如是說 三十七菩提分法者。菩提是覺。分是因義。此三十七為諸乘覺因。亦名道品。故淨名雲。道品是道場。是法身因。然三十七品總有七類。一對治顛倒道。即四念處。二斷諸懈怠道。謂四正懃。三引發神通道。謂四神足。四現觀方便道。所謂五根。五親近現觀道。即是五力。六現觀自體道。謂七覺分。七現觀後起道。謂八正道。義如別說。此七類次第者。謂聞法已先當念持。次即勤修。勤故攝心調柔。柔故信等成根。根增為力。七覺分別。八正正行。總以喻顯。法性如地。念處如種子。正勤為種植。神足如抽芽。五根如生根。五力如莖葉增長。開七覺花。結八正果。一切諸佛皆同證得。是名法平等。一本菩提分法下。更有十力四無畏等六字。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迦葉拘留孫拘那含是我依四平等故為諸佛子說 頌上四佛之名。及四平等密意也。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至)依何密意作如是語 因上依四平等故。為諸佛子說。即是如來有所說。故舉昔教二夜中間。實無言說以請問。   佛言大慧依二密法故(至)離分別相離名字相 明自證法所行境界。三世如來畢竟平等。俱離言說心緣名字等相。故言不說。   雲何本住法(至)法界法性皆悉常住 如金銀等性本來自有。不由金師鼓之始有。以譬本住法性本自有。不由如來說之始有。假如來出世說之。法界不為之增。若佛不出無所言說。法界不為之減。言此法住法位。皆悉常住。非言說也。   大慧譬如有人行曠野中(至)亦不已說亦不當說 亦如向古城道。本來自有。不由士夫行之始有。以譬真如法界本來自有。不由如來說之始有。以明不說也。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某夜成正覺某夜般涅槃於此二中間我都無所說 頌上得道入滅。於二中間悉皆無說。   自證本住法故作是密語我及諸如來無有少差別 言上二法。故作是密意而言都無所說。明我與諸佛同證此無言說法。故三世中無可說。凡言說者。順眾生情耳。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至)當為汝說大慧言唯 因上我於某夜成正覺即是有。至某夜涅槃即是無。故舉有無相以請問。令我及諸菩薩。知有無二見是虛妄故。如實修行疾得菩提。   佛言大慧世間眾生(至)墮二見故非出出想 有無二見不能超情。非出離法。世間眾生墮斯見者。妄謂離想。   雲何有見(至)如是說者則說無因 一切諸法因緣所起。性離有無。若執實有者。不了唯心所現。則說世間無因無緣。而生諸法。   雲何無見謂知受貪瞋癡已而妄計言無 言先受貪瞋癡為有。後滅之為無。是名無見。   大慧及彼分別有相(至)後取於無名為壞者 如來以上二意問大慧。言此中誰為破壞佛法者。而大慧白言。妄取貪瞋癡性為有。後計為無。名破壞佛法者。   佛言善哉汝解我問(至)體性非異非不異故 如來嘆其所解。言此人非止妄取貪瞋癡為有性。後除為無。名壞佛法者。亦壞三乘聖人。謂本取貪瞋癡為有。後除貪瞋癡為無。得成聖果也。何以故。是破佛法者。煩惱內外不可得故。體性非異非不異故。內者身也。外者塵也。言內身外塵妄想不實。則無人可得。人尚自無。貪瞋癡煩惱因何得有。則離性四句。故知妄計有人斷煩惱得聖果者。是壞佛法人也。   大慧貪瞋癡性若內若外(至)無有能縛及縛因故 言貪瞋癡不在內外故不可得。本無體性故無可取。三乘聖人知彼虛妄。即是自性解脫。非是破壞貪瞋癡始得解脫。若破壞得解脫者。即是有作法不可久也。縛者煩惱也。縛因者眾生也。佛知煩惱與眾生無實故。即無人斷煩惱得解脫也。   大慧若有能縛及以縛因(至)不起空見懷增上慢 所縛亦眾生也。如鐵孕垢而自毀鐵形。今觀眾生空故無縛因。亦無煩惱為能縛。能縛既無。所縛亦無。此重釋自性解脫。若作如上說取貪瞋癡為有。壞之為無者。是名破有為無相。墮落斷滅空見也。是故破有為空非真空。愚夫以為真空。故我依此義嘗密意說。寧起人我有見如須彌山。不起空見懷增上慢。謂破有為無非真空。愚夫以之為真空者。未得謂得。名增上慢也。   若起此見名為壞者(至)離文字相亦成壞者 言墮妄想自共見中。不了自心現量。計為有無。乃至虛妄分別離文字法。亦成壞者。是謂破壞佛法人也。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有無是二邊乃至心所行淨除彼所行平等心寂滅 明淨除有無。及妄所行境界。則得平等寂滅心也。   不取於境界非滅無所有有真如妙物如諸聖所行 言知貪愛境界性。虛妄無可取。即是體性寂滅。非是無他所有始寂滅也。心外無物故。有物悉如如。如聖賢境界。   本無而有生生已而覆滅因緣及有無彼非住我法 頌上生滅有無之見者。不住如來實相法界。   非外道非佛非我非餘眾能以緣成有雲何而得無 佛言生法非外道作。又非佛作。非神我作。亦非餘自在微塵世性等作。但從妄想生故也。既從妄緣集會始得起者。即無自體。無自體故。即明無此生法也。生法本無。何須更無之。   誰以緣成有而復得言無惡見說為生妄想計有無 言四大五蘊中各無主。誰聚集會之。仍說因緣有生。有既不有。寧得復說破有為無。明外道惡見故。說有生法。妄想故。計為有無。   若知無所生亦復無所滅觀世悉空寂有無二俱離 能知因緣中本無生。後亦不須滅。觀世間空寂如虛空華。即無有無二見。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至)當為汝說大慧言唯 因上有無是外道宗。故舉如來自宗以請問也。   佛言大慧一切二乘(至)謂宗趣法相言說法相 自覺觀察。知生死不實如空中花。證實相境界。名宗趣法相。為人解說此不實法。令如實理悟修證入。名言說法相。此二種宗法相。一本作宗通及說通。   宗趣法相者謂自所證(至)是名宗趣法相 言自覺聖智所證實法。遠離文言虛妄分別。入真淨界。成就如來自覺地行。超諸世間妄想思覺。制伏魔外。光明暉發。此是如來內心所證境界。本無生滅。名曰宗趣法相也。   言說法相者(至)汝及諸菩薩當勤修學 經通大小乘有十二部。今說九部者。如涅槃第三雲。護大乘者受持九部。法華第一雲。我此九部法隨順眾生說。瑜伽等論。說聲聞藏無有方廣。然諸經論且約一相。故作是說。如實說者大小皆具。如深密中菩薩。依十二分教。修奢摩他。瑜伽二十一雲。佛為聲聞一一具演十二分教。而涅槃說大但有九者。依三部之小相故。謂因緣中取因事制戒。於譬喻中依為誘引。於論義中約非了義。法華九部小者。三相大故。於記□中取記作佛。自說之內依不請友。方廣之中依廣大利樂。其正法廣陳通大通小。今此既雲一切二乘。及諸菩薩有二種宗法相。則會權趣實。亦該法華涅槃之二義也。故謂九部種種教法。離於一異有無斷常等四句見相。方便善巧隨順眾生令得度脫。是故名為言說法相。結勸菩薩應勤修學。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宗趣與言說自證及教法若能善知見不隨他妄解 此偈略標釋宗說二義。若善通達。則不隨妄想凡夫。   如愚所分別非是真實相彼豈不求度無法而可得 言佛宗趣。不如愚夫妄分別見真實性也。而彼豈不妄起求度。若知諸法非有實性。無可得故。即是解脫如來宗趣。   觀察諸有為生滅等相續增長於二見顛倒無所知 明於生滅中。妄計有實增長有無二見者。是愚夫顛倒。無正知見。   涅槃離心意唯此一法實觀世悉虛妄如幻夢芭蕉 言離心識即是涅槃。唯此一如而為真實。已上明如來宗趣也。言如來有自宗通。故知世法虛妄。悉如幻夢。   無有貪瞋癡亦復無有人從愛生諸蘊如夢之所見 此一行頌上言說相也。佛言雖有貪恚癡。是虛妄所見故。實無有人也。從渴愛所逼妄生五陰。計此五陰為有者。如夢所見也。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至)願為我說虛妄分別相 因上宗趣言。觀世悉虛妄。如幻夢芭蕉。故復舉妄分別相以請問。   此虛妄分別雲何而生(至)何故名為虛妄分別 上總問妄想分別所行之相。此別牒問義復有五。一問妄分別如何而生。二問妄分別是何處生。三問妄分別所因。四問妄分別體為是誰。五問妄分別之名。   佛告大慧善哉善哉(至)當為汝說大慧言唯 一切異生流浪生死。皆由一念妄想為緣。是故大慧因問是義。實為饒益安樂眾生。然妄想不實。雖本無性。無始已來惡習所熏。從畢竟無。成畢竟有。而眾生不了。須假方便聞思觀察。悟彼無性本無生滅。不起有無分別妄想。即能證入如來境界。言諦聽者聞慧也。善思者思慧也。念之者修慧也。佛將涅槃最後付囑。當遵四法則涅槃可證。一近善知識。二聽聞正法。三思唯其義。四如實修行。眾經無量。行門不同。皆能證入。唯此圓門統攝眾行。故了義教多令諦聽。善思念之。   佛言大慧一切眾生(至)是故名為虛妄分別 言諸眾生種種色聲香味觸法不實境界。答上問虛妄分別所行之相也。不能了達自心所現。答上問妄想雲何而生也。計能所取虛妄執著。起諸分別。答上問妄想是何處生也。墮有無見。增長外道妄見習氣。答上問妄想所因也。心心所法相應起時。執有外義種種可得。答上問妄想體為是誰也。計著於我。及以我所。是故名為妄想分別。答上問妄想之名也。言心心所法等者。謂八識心王。六位心所。相應起時執有色等諸法可得也。餘義如文自明。   大慧白言若如是者外種種義性離有無過諸見相 此下大慧舉世俗第一義二諦明其設並也。如是者指世尊上答詞也。謂若如是者。世諦所見外種種義墮有無相者。即是性離有無。超四句見相者。   世尊第一義諦亦復如是離諸根量宗因譬喻 言第一義諦。亦如世諦墮有無四句者。即是離有無四句也。離諸根量宗因譬喻者。謂第一義離妄想諸根。及三種量。五分論。宗因譬喻相。   世尊何故於種種義(至)一處言起一不言故 明世尊何故偏於世諦離有無處言起分別。第一義諦離有無處不言起分別耶。故知世尊所說乖理。既同離有無。何故一處言起一不起也。   世尊又說虛妄分別(至)此說豈不墮於世見 又說妄想分別墮有無見。如幻非實。亦有無相離。雲何復說墮二見耶。此即顛倒世間見耳。   佛言大慧分別不生不滅(至)了自唯心之所現故 佛告大慧。我非謂世諦處生妄想。第一義處滅妄想。故雲分別不生不滅。次下徵釋。如文可知。   但以愚夫分別自心(至)捨五法自性諸分別見 言前所說種種不實境界。生妄想分別者。為諸愚夫分別自心一切諸法。計種種相執以為實。令達所見皆唯心現。得離我我所等諸惡因緣。覺自妄想心量。轉心意識明解諸地。入如來境。捨五法三自性等對沙門諸妄見也。   是故我說虛妄分別(至)如實了知則得解脫 以是愚夫妄想因緣故。我說虛妄分別種種計著生。若能知如實義。即得解脫滅諸妄想。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諸因及與緣從此生世間與四句相應不知於我法 言世間從因緣生。愚夫不了因緣性離。起四句見。不知如來達從緣生者。是無生法。   世非有無生亦非俱不俱雲何諸愚夫分別因緣起 謂世間非與四句相應。雲何愚夫妄想分別。計因緣中有生。   非有亦非無亦復非有無如是觀世間心轉證無我 言因緣中無生。離於四句。能如是觀者。妄心轉滅。得法無我也。   一切法不生以從緣生故諸緣之所作所作法非生 言從緣生者無自體故。知一切法無生也。既從緣所作。非自有生。即明無也。   果不自生果有二果失故無有二果故非有性可得 如瓶上還自生瓶。即有能所生二果之過。既無二過。即無生性可得也。自此已上。頌上愚夫妄計種種不實諸法。從因緣生。起有無分別。此中破因緣生法故。離有無四句妄想見也。   觀諸有為法離能緣所緣決定唯是心故我說心量 言妄想念慮者。名能緣也。六塵境界名所緣也。明觀有為法虛妄故。離能緣所緣。決定唯是第一義心。故我亦說名為心量。一本雲無心之心量。我說為心量。   量之自性處緣法二俱離究竟妙淨事我說名心量 言量自體處。因緣及法是二悉離。究竟清淨妙圓真實。俱是對治法門。亦說為心量也。   施設假名我而實不可得(至)修行者觀察 明三界虛假。我及諸法悉無實事。言有四種平等。有為之相無常平等。有漏之因苦平等。所生法皆空不實。及無我平等是四平等。諸修行者。常勤觀察。   離一切諸見及能所分別無得亦無生我說是心量 言修行者觀四平等。能離諸見能所分別。無生無得。此相待而說。亦是心量。   非有亦非無有無二俱離如是心亦離我說是心量 謂離有無四句。如是離心亦復離之。亦未超心量。   真如空實際涅槃及法界種種意成身我說是心量 言對變異說真如。對有說空。對妄說實際。對生死說涅槃。對六道說法界。對五陰說意成身。此皆是對治法門。若尋言取著有所得者。並是心量。故大般若經雲。若有一法過涅槃者。我亦說為如幻如夢。以涅槃無相故。若取於相即是心量。非真涅槃。   妄想習氣縛種種從心生(至)我說是心量 此言六道生死。依正境界。是妄想世俗心量也。如大慧言第一義諦亦如是。離諸根量宗因譬喻。謂對世諦心量故說第一義量。上第一義量亦皆對治說也。故楞嚴雲言妄顯諸真。妄真同二妄。猶非真非真。雲何見所見。皆是絕真俗對待情見。欲令如實證入。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至)雲何為語雲何為義 因上言如實了知。則得解脫。故舉菩薩當依於義。莫著言說。而問雲何為語為義。   佛言諦聽當為汝說(至)相對談說是名為語 言妄想習氣為因。喉舌齶等為緣。出諸音聲文字談說。故名為語。   雲何為義菩薩摩訶薩(至)種種行相是名為義 此明實義。是大菩薩於寂靜處。以正念觀察。見人法二空。趣涅槃城自覺境界。滅諸妄習。行諸地勝進行相。至如來地所證實法。故名為義。   復次大慧菩薩摩訶薩(至)入離言說自證境界 明諸菩薩善語義者。達非一異。如燈照色。而色非燈也。謂因燈見色不得言異。而色非燈。故不得言一。以譬因語入義不得言異。而義非語故不得言一。故雲因語言燈。入離言說自證實義。   復次大慧若有於不生不滅(至)是愚夫見非賢聖也 此明若有於不生不滅等染淨諸法中。如言取義。計言說與義一者名建立。計言說與義異者名誹謗。言以異於彼起分別故者。釋成計異。譬如所見種種幻事。計以為實。是愚夫虛妄見解。非聖人也。釋成計一。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若隨言取義建立於諸法以彼建立故死墮地獄中 言諸愚夫隨言取義。建立諸法。以計有法不免惡道。誹謗亦爾。   蘊中無有我非蘊即是我不如彼分別亦復非無有 蘊中無有我。以況言說中無義。非蘊即是我。以況言說不即是義。言真實義不如彼愚夫妄想建立。亦復非無明離有無也。   如愚所分別一切皆有性若如彼所見皆應見真實 言若如彼愚夫所分別見。一切言義悉有實性者。一切凡愚即是見真諦人。應名聖人。   一切染淨法悉皆無體性不如彼所見亦非無所有 以彼愚夫不能見真諦故。凡愚所見染淨等法悉無自性。故雲不如彼所見。亦非無所有。謂真實義非涉有無。唯是聖人自覺聖智之所能證。   復次大慧我當為汝(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如來因上菩薩當善語義相。欲明知語者是識。知義者是智。故次□智識相也。   大慧智有三種謂世間智(至)計有無法 言計著有無者。是凡夫外道世間情見智也。   雲何出世間智謂一切二乘著自共相 二乘之人。計著陰界處等自共相故。不達法空。行斷生死希望涅槃。是出世間智也。   雲何出世間上上智(至)證法無我入如來地 明自覺聖智。觀自共相一切諸法。本不生滅。離有離無。達人法二無我。證如來地。是名出世間上上智。   大慧復有三種智(至)知生滅智知不生滅智 明如來一智。應物有殊也。謂導二乘。知自共相。應凡夫知生滅。類菩薩知不生滅。故復言三種也。   復次大慧生滅是識(至)離相無相及有無因是智 言生滅墮有無。及有無因皆是識。無生滅離有無及因名智。   有積集相是識(至)不著境界相是智 積集種子起現行相是識。又能熏積集諸法種子相名識。   三和合相應生是識(至)無得相是智 我及根塵三事和合相應生是識。不藉緣生。不因境起。無礙相應。性自神解名智。   證自聖智所行境界如水中月不入不出故 言自聖智覺諸境界無實。如水中月。故無出入也。又雲智性本明。固非生滅。但以離妄名生。妄覆言滅。如水淨月現。水濁影沈。而月性常爾。本無出入也。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採集業為心觀察法為智慧能證無相建自在威光 採集業種為生死因。名為心識。觀察諸法如夢幻鏡像。不隨煩惱而造諸業名智。能證無相淨妙法身。威光自在。是名為慧。   境界縛為心覺想生為智無相及增勝智慧於中起 言為夢幻境界所縛者。名妄想心。覺種種不實境界從妄想生者。名為智。無相八地也。及增勝者如來地。言佛慧從八地如來地生。   心意及與識離諸分別想得無分別法佛子非聲聞 心者第八藏識也。意者第七識也。及與識者前六識也。故下偈雲。藏識名為心。思量性名意。能了諸境相。是故說名識。言覺藏識。及諸轉識虛妄故。不復分別也。佛子者菩薩也。言得無妄想分別法。即是菩薩。非聲聞也。   寂滅殊勝忍如來清淨智生於菩勝義遠離諸所行 仁王經中說有五忍。謂伏。信。順。無生。寂滅。各有下中上品。地前但得伏忍三品。九地如次配次三忍。十地等覺及佛。得寂滅忍。故雲寂滅殊勝忍。是如來清淨智也。明佛忍淨智。從勝義諦生。妄想心識所行境界。皆悉遠離。   我有三種智聖者能明照分別於諸相開示一切法 如來隨機說法有三種智。是聖人照明知分別諸相不實。開示一切令悟實法。   我智離諸相超過於二乘(至)了達唯心故 言二乘厭生死求涅槃。計有五陰等諸法。不達唯心量。佛智清淨。知陰界處相不實。名達心量。   復次大慧諸外道有九種轉變見 因上智識相中外道智知生滅。是故次明外道九種生滅轉變。謂或境轉心變。或心轉境變也。   所謂形轉變相轉變(至)起有無轉變論 依正形狀不同。名形轉變。五陰相生住異滅。一念不住。名相轉變。言無因邪因能生諸法。名因轉變。心生境起能所相應。名相應轉變。有無四句見。名見轉變。言所生法從冥諦自在等生。名生轉變。諸有為法滅。名物轉變。緣能顯果。名緣明瞭轉變。緣所作法差別。名所作明瞭轉變。諸外道因是九種轉變。起有無見。生轉變論。   此中形轉變者謂形別異見(至)一切法變亦復如是 明此形轉變。譬如以金作諸器服。則有種種形狀不同。言有轉變。非金性變也。一切諸法轉變亦爾。妙明真體常住不易。凡夫外道無有知者。   諸餘外道種種計著(至)一切轉變如是應知 言諸餘外道。乃至所作明瞭轉變。種種計著皆非一異。但妄想故。如是一切轉變。   譬如乳酪酒果等熟(至)自心所見無外物故 外道妄計一切性轉變非一非異。譬如乳酪酒果等熟也。因乳得酪不得言異。氣味不同不得言一。彼實無有無法可轉變也。言有無法是自心妄現。外性無實故。   如此皆是愚迷凡夫(至)如石女兒說有生死 此結皆是愚夫自妄想習氣言有轉變。如夢幻見色。石女生兒。本無是法。何得論有生滅轉變。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形處時轉變大種及諸根中有漸次生妄想非明智 外道言形處時節四大作種諸根轉變。二乘之人計有中陰漸續生陰。悉是妄想。   諸佛不分別緣起及世間但諸緣世間如乾闥婆城 佛知因緣所起法無生。非如彼妄想分別。計因緣中有世間諸法轉變也。但世間從緣起者。如乾闥婆城本不實故。是知以智照之。即世法而成佛法。故無分別。以情執之。即佛法而成世法。故論轉變。一心實不動。二見自成差。同共一法中。別成凡聖解。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至)深密義及解義相 大慧因上偈言大種及諸根。中有漸次生。即是深密執著義。既有密執。亦應有斷。密執得解脫故。舉深密執著義。反解脫義相以請問。一本作一切法相續義。解脫義。   令我及諸菩薩摩訶薩(至)不著言說令轉所依 無思益物。猶如日月摩尼水火等也。餘義如經自明。言知密執解脫無實。有如是益。是故應請。   佛言諦聽當為汝說(至)執著有無慾樂堅密 此明一切諸法虛妄無體。不可言說。聖人方便引接眾生。令知不實故。作種種言說。凡愚不了。計著言說而取其義。執著深密。所謂相執著。乃至三乘一乘執著。此等密執其數無量。皆是外道凡愚眾生。自妄想執。如蠶作繭而自纏縛。以此執著轉教他人。是為纏他。故執著有無慾樂堅密。而不自覺。   大慧此中實無密非密相(至)求其體性不可得故 上段經文並敘計。此正明諸法實義也。故言此中實無密非密相。若定有者。諸大菩薩則不能見諸法寂靜無有分別也。若諸外道凡夫。能了唯心所見本無外物。皆同無相。隨順觀察。於有無一切法。悉見寂靜。故無密縛非密縛相。然此非唯本來無縛。亦無有解。不悟諸法實義者。妄見縛與解耳。何以故。無有縛解。謂一切凡情聖量有無諸法。悉虛妄故。求其實體皆不可得。   復次大慧愚癡凡夫(至)是則無有密非密相 言有三毒。及愛來生富樂果報。與貪喜俱行。故有三界生死相續不斷。   復次大慧若有執著(至)一切諸密縛皆悉不生 言心縛則一切縛。與塵勞而共起。故雲諸識密縛次第而起。心解則一切解。與實相而相應。故雲一切密縛皆悉不生。出要之方莫越於此。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不實妄分別是名為密相若能如實知諸密網皆斷 為不實妄想故。說有密縛。若了真實。解脫尚無。密網豈有。   凡愚不能了隨言而取義譬如蠶處繭妄想自纏縛 言凡夫不知諸法無性隨言取義。故為妄想而自纏縛。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至)此但妄計耳 因上言於一切法執著深密。其數無量。皆是凡愚自分別執。縛解俱無。大慧將設難料簡。恐墮空見。故先牒問。如世尊說。由種種心分別諸法者。即上佛言相等密執有無量種。皆是凡愚自分別等文也。非諸法有自性者。牒上佛言一切諸法。求其體性不可得也。此但妄計耳。牒上佛言此中無縛亦無有解。不了實者見縛解耳。   世尊若但妄計無諸法者染淨諸法將無悉壞 此明定宗正設難也。若言但妄分別。計有種種縛解。而實無諸法者。則無眾生雜染煩惱。亦無聖人清淨涅槃。將非如來悉壞一切法。墮空見耶。   佛言大慧如是如是(至)此但妄執無有性相 上大慧問中有二種難。一難如來言無縛解。則無染淨一切諸法。二難如來墮空見過。佛言如是等印述所問。先答前難言。真實道理實無眾生煩惱。亦無清淨涅槃。此但虛妄計執。本無諸法性相也。   然諸聖者以聖慧眼如實知見有諸法自性 此答後難也。言我不墮空見。一切聖人有真實法自性。唯聖人以聖智知。以慧眼能見。不墮空見也。是知上既遣有言空。今復示真片斷。但離情執。而真性自明。故謂如實知見。   大慧白言若諸聖人(至)不同凡愚之所分別 上因佛言有諸法自性。不墮空見。大慧復欲設難料簡。還牒問言。若諸聖人以聖智能知。以慧眼能見。有諸法真實自性。非天肉眼所能知見。不同凡愚妄分別見。故大慧因此躡跡起疑。申五種難。望如來決也。   雲何凡愚得離分別不能覺了諸聖法故 第一凡聖各別難也。言外道愚夫。既不見聖人真實法性。雲何能依真以捨妄。故雲不能如實覺了諸聖人法故。   世尊彼非顛倒(至)聖見遠離有無相故 第二非倒不倒難也。言亦不得說彼愚夫。為顛倒不顛倒也。何以故非倒不倒。謂凡聖既各別。愚夫不見聖人離於有無真實法故。若嘗見聖人所見法。又行世俗妄想事。可言顛倒。以本不真實故。不得言倒非倒也。   聖亦不如凡所分別如是得故非自所行境界相故 第三明聖同凡倒難也。言諸聖人。亦不同凡虛妄分別。有所得相故。明非是聖人自智所行境界相故。故不同凡如是得也。若行自境界。即非無所得。是亦同凡。   彼亦見有諸法性相(至)墮於諸法性相見故 此正立難也。言彼聖人行自境界。亦有諸法真實性相。即同凡愚妄計執性而顯現故。而又不說真實法性因緣非緣之所以故。墮於凡愚妄執諸法性相見故。此謂聖人亦同凡倒也。   世尊其餘境界既不同此(至)孰能於法了知性相 此重釋成也。其餘境界者。即三界凡夫境界也。言凡乖聖道過乃無窮。若聖異凡亦復如是。若聖若凡。誰能於法如實了知真實性相。   世尊諸法性相不因分別(至)所見法相無如是法 第四明凡境非妄難也。言諸法性相自有。不由分別而有也。雲何佛言以分別故。而有諸法耶。世尊。分別心相。諸法境相。二相各異。因不相似。雲何諸法而由分別有也。復以何事故。而謂凡愚分別諸法。而諸法性非如是有。言為眾生捨分別故。說如分別所見法相。無如是實法耶。此明凡夫所見境界。是實非妄。不由分別而有以立難也。   世尊何故令諸眾生(至)而說聖智自性事故 第五明聖墮有見難也。言佛何故令彼凡夫離有無見。而復執著真實法性聖智境界。墮於有見。何故不說空如來藏。非心行處寂滅之法。而說聖智所行真實自性事耶。此墮有見也。佛上又言分別法性非如是有。是墮無見。此難聖人亦墮有無也。   佛言大慧我非不說(至)遠離有無一切諸著 明如來方便說有聖智真實自性。即無真實之相可得。絕凡聖量。唯證相應。總答前五難也。故語大慧。我非不說離見超情寂滅空法。墮於有見。何故不墮有見。已說聖智所證實法。不違真空自性事故。我為眾生無始覺故。計著有無。於如實空法。以如實不空聖智事說。令彼聞是法已。不生斷常怖畏。亦能如我所證實法。離惑亂妄想相。入唯識真實性。知其所見別無外法。悟空無相及於無作三解脫門。得如實法印。了聖人境界。故離有無凡情聖量一切計著也。   復次大慧菩薩摩訶薩(至)及彼宗因生相故 此言一切法真實自性本不生。不應更立不生宗也。文有六節以破立宗情執 一法本不生破。言菩薩不應成立一切諸法皆悉不生者。總標勸也。何以故不應立不生宗。謂一切法本來無有故。及彼宗因生相悉本來無有故。不得立不生宗也。   復次大慧一切法不生(至)彼宗有待而生故 二因待生法破。明若立不生宗。即自壞不生義也。又徵何以故自壞不生義。以所立彼不生宗。要因待生法故。說不生宗。不生若因他生法說。即是自壞不生義。故中論雲。若法為待成。是法還成待。   又彼宗即入一切法中不生相亦不生故 三責同諸法破。又彼不生宗。即入一切法數中。一切法者。世出世。生不生。有無一異常非常等法也。若立不生宗。即入一切法數。言一切法不生相本亦不生。故不待立也。   又彼宗諸分而成故(至)有無相亦不生故 四假五分成墮有無破。又彼立不生宗。要假因喻合結五分而成。故不應立。又彼不生宗。於有無法上立皆不即。此宗即入一切法數中也。有無性相本亦不生故。何處得立不生宗也。   是故一切法不生(至)展轉因異相故 五立宗多過破。是故若立一切法不生宗。即自壞不生義也。結勸不應如是立宗。五分論成多過失故。言因體性本不生上。更立不生宗。故雲展轉因也。異相故者。一切法體性不生。與不生宗異也。   如不生一切法空無自性亦如是 六相望准例破。言如不生既爾。一切法空無自性不應立宗。亦復如是。   大慧菩薩摩訶薩(至)而生驚恐遠離大乘 上總破不應立宗。此語菩薩應說一切法。體同幻夢。性離有無也。如幻夢現故。生不成生也。幻夢不現故。不生不成不生也。成上不因立宗。不得說生不生也。故雲如幻如夢。見不見故。然一切法。皆是惑亂妄想相故。若說生不生。愚癡凡夫多墮有無。而生怖畏。若言如幻如夢。二情自遣。結會前說有真實自性。離有離無。應如是悟入即契大乘。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無自性無說無事無所依凡愚妄分別惡覺如死屍 言一切法無自性相。亦無言說若事若理。能依心所依處悉無。但是愚夫妄想惡覺。無有慧命。如彼死屍也。頌上如來印述所難。先答前問。言諸法性非如是有。此但妄計等。   一切法不生外道所成立以彼所有生非緣所成立 此明諸法性相本不生也。外道不了。計虛妄法。成立有生。以彼所立生者非謂因緣所成也。計從神我冥諦等生也。若能覺了法從緣生即無自性。無自性故即是無生也。   一切法不生智者不分別彼宗因生故此覺則便壞 言智者知一切法體是不生故。不作有無分別也。若不生宗因他生法立。如此妄覺。即壞本不生義也。此二偈頌上一切法不生。不應立宗也。   譬如目有翳妄想見毛輪諸法亦如是凡愚妄分別 謂妄想分別計有諸法者。譬如翳目見毛輪垂髮也。   三有唯假名無有實法體(至)遊行無分別 言三界有無生死諸法。但有假名。而無實義。愚夫不達聖人方便言教是假施設。由此分別妄想計度名言事相以為實有。惑亂心識。佛子菩薩能知如來方便言說無可計度。超過情量所行境界。無有分別。   無水取水相斯由渴愛起凡愚見法爾諸聖則不然 由渴愛故。無水處妄作水想。以譬愚夫由癡愛故。無生滅有無處。妄作生滅有無想。此四偈頌上大慧假立五種難也。   聖人見清淨生於三解脫(至)是故生聖果 言三解脫從聖人清淨知見生也。遠離生滅常行無相境者。亦無有無一異等法也。由此有無平等悟諸法實相。是故能生聖人果也。   雲何法有無雲何成平等(至)亂相爾時滅 佛自徵問何者是有無。何者為平等。謂彼愚夫不達諸法虛妄。計著有無故。內外惑亂。若能了者有無妄想本來平等。亂相自亡。上三偈半。頌如來答五種難。結會諸法有真實自性。有無平等。能生聖果。是故唯證相應。莫妄分別。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至)不起分別說名為智 大慧因上言三有唯假名。無有實法體。又雲一切法不生。智者不分別。故舉此智不得能所分別以請問也。   世尊何故彼智不得於境(至)一異義故言不得耶 為如一米投多米。相似不辨故。智不得也。   為以諸法自相共相種種不同更相隱蔽而不得耶 為如少鹽投多水。味相隱蔽故。智不得也。   為山岩石壁簾幔帷障之所覆隔而不得耶 為如是等障外有物故。智不得也。   為極遠極近老小盲冥諸根不具而不得耶 極近者眼睫也。此上四節定宗。自下一一牒難也。   若不了諸法自相共相(至)以有境界而不知故 以有來事不能分別得故。應是無智也。   若以諸法自相共相種種不同(至)非不知故 言非是無前境界相與智和合名為智也。   若山岩石壁(至)智不具足而不知故 以有此諸事不能分別故。亦是無智。   佛言大慧此實是智(至)智慧於中畢竟無得如來言此實是智。非如汝說不得前境名無智也。汝說有前境迭相隱覆故智慧不得。我謂境界假名無實智慧不得者應是智。以覺諸法唯是自心。有無性離。智慧於中了無所得。   以無得故爾焰不起入三脫門智體亦忘 言以不得於事故。智於境界不生。入三解脫門。智體尚亦忘。況餘外法乎。   非如一切覺想凡夫(至)如是而知名為不知 明非如惡覺妄想愚夫。無始虛偽戲論熏習。計著諸法有無形相。作如是而知者。名為不知也。   不了諸法唯心所見(至)其心住於斷見中故 言彼愚夫不覺諸法唯是自心現量。計我我所。分別境智以為實有。以障礙遠近諸根不具故。不知外法是有是無。即名無智。名為斷見。   為令捨離如是分別說一切法唯心建立 言三界萬法唯心建立者。是一切如來應眾生病發藥之要也。故伽陀雲。知諸法唯心。便捨外塵相。由此息分別。悟平等真如。是謂但離妄緣。即如如佛。凡情聖量不待別作觀行而自銷殞。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若有於所緣智慧不觀見彼無智非智是名妄計者 牒頌計有所緣一切法自共相一異義。種種境界事。不能觀察分別知也。縱使能知亦不是智。不知非無智。若言知不知為智不智者。是妄想愚夫所計也。   無邊相互隱障礙及遠近(至)是名為邪智 是二頌皆上三句牒。下一句破斥。如文自明。   注大乘入楞伽經卷第六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791 注大乘入楞伽經   注大乘入楞伽經卷第七   復次大慧愚癡凡夫(至)清淨真實離四句法 因上偈言彼無智非智。是名妄見者。欲明愚夫不知如來如實宗趣法。及言說法。故為無始虛偽惡邪妄想之所幻惑。故不能覺知自心妄想。明菩薩知此二種法故。能了自心妄想。是故次明如實宗趣法及言說法。   大慧白言如是如是(至)為說種種諸方便教 三藏十二部一切修多羅。是如來隨眾生心差別。以方便故作種種異說。言殊契一。詮旨兩亡。可謂言說法通也。   如實法者謂修行者(至)諸菩薩摩訶薩當善修學 言如實宗通法者。是諸修行者。於自心現量無妄分別。不墮四句。超越心識。自覺聖智所證境界離妄因緣。及能所取相應見相。外道二乘智不能測。是故名為如實宗通法。故結勸諸菩薩於此二法應勤修學也。問言說宗趣二義前文已明。今此再說豈非重繁乎。答前約三乘。此約一乘。又前即先宗後說。此則先說後宗。機感有殊。故非重也。   爾時世尊復說頌言我說二種法言教及如實教法示凡夫實為修行者 教法示凡夫。一作說者授童蒙。言凡愚無知亦如童蒙也。如實宗通不是言說。故為行者。   盧迦耶陀品第五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至)世尊何故作如是說 大慧因上佛言三世如來有二種法。謂言說法及如實法。即是有言說。故舉佛昔說盧迦耶陀咒術詞論。不應親近請問如來。此教既有言說。彼教何故作如是說也。盧迦耶陀未尋正譯。即外道論師也。   佛言大慧盧迦耶陀(至)輪迴諸趣永不出離 謂外道所有言說法。但飾文句誑惑世間。不如義。不稱理。不能證入如實法。自壞壞他。永不解脫。   何以故不了諸法唯心所見(至)生老病死憂悲等患 何以故者佛自徵也。不了下釋。是故下結。如文可知。   大慧釋提桓因廣解眾論(至)以彼能作生苦因故 言帝釋福智俱勝。猶被世論弟子現畜生形。以文詞惑亂。而況於人。是故不應親近者。以彼世論能為生死苦因故。   大慧世論唯說身覺境界(至)亦不自知是惑世法 明世論言說。唯說此身見聞覺知虛妄境界。所有百千字句。後末世中。分成多部。皆出於盧迦耶陀。差別因相。各不自知是惑世法。執為勝解。   爾時大慧白佛言世尊(至)世尊亦同外道說耶 此難如來亦說世間種種言詞墮於世論。非自證法。若爾亦同外道言說耶。   佛言大慧我非世說亦無來去(至)而解脫故 佛答我不說世論生滅法。不同外道墮妄想中。外法有無覺唯自心。離能所取。不起妄分別。入於一心三解脫門。證如實法。   大慧我憶有時於一處住(至)是第十一世論 如來舉其昔事廣明世論。言一切法梵天等作也。以先問故答言初世論。再問故答言二世。後四合明為六。又以前六後五為十一也。瞿曇者。佛祖姓氏也。義如別說。   彼復問言一切有記耶(至)汝之世論非我所說 虛空涅槃及非擇滅。此三是無為法。餘義可知。皆是外道世論。非是如來所說之法。   婆羅門我說因於無始戲論(至)何況而說作與非作 佛說一切法。因於無始戲論業執諸惡習氣而生三有。愚夫不覺。唯是自心妄想所見。執取外法。及外道說我及根境和合知生。佛非如是。謂知一切法悉虛妄故。不得說有因無因。唯依妄念能所分別。假施緣起。本無實體。非執我者所能覺知。又涅槃等亦但數有三。況說作與非作耶。   大慧爾時世論婆羅門(至)分別外境皆是世論 無明愛業為因緣故生三界。及一切法皆入自共相者是二乘法。乃至少有心識。流注不盡。俱世論也。   大慧爾時彼婆羅門(至)義理相應非不相應 婆羅門言。一切外道所有詞論。種種句味。因喻莊嚴。莫不皆從我法中出。悉是世論。頗更有非世論不。佛報言有非世論法。非汝有者。故非汝所許。非世不許也。雖離言論。亦假種種文句因喻莊嚴始可悟也。故言非不說種種文句義理相應非不相應。   彼復問言豈有世許非世論耶(至)非汝有也 言以不實種種外法。虛妄分別生計著故。不了皆是自心現量。故不能知非世論也。起信論雲。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心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是故一切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也。能於自處住。不起有無妄念分別。是如來法。非外道所有。   婆羅門略而言之(至)皆汝世論非是我法 明妄識計著去來等法。皆世論也。   大慧世論婆羅門(至)若能了此分別不生 言世論者作如上問。佛如上答。尚不少覺。自謂聖明。不辭而退。反作念言以如來所說為非。   大慧汝今亦復問我是義(至)唯得財利不得法利 此舉昔答婆羅門義。結酬大慧所請。   大慧白言所言財法(至)戲論分別常斷二邊 言財利增長貪愛。生老病死。憂悲苦惱。不應親近。法利蒙佛灌頂。於一切法悉得自在。故應親近承事供養。   大慧外道世論令諸癡人墮在二邊(至)應勤觀察 外道計五陰不從因生。故起常見。計造色滅不能更生名斷見。如來所說唯是自心現量。不見生住滅者。此二差別勸勤觀察。莫如外道計執不捨。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調伏攝眾生以戒降諸惡智慧滅諸見解脫得增長 如來調伏攝受眾生。常說修行三決定義。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以是名為三無漏學。學是道故解脫增長。能證實相。然戒為定體。慧為定用。偈文影略。非不言也。   外道虛妄說皆是世俗論橫計作所作不能自成立 言梵天等為能作。一切諸法為所作。妄計能所。如來法身真實自宗。彼不能成。   唯我一自宗不著於能所為諸弟子說令離於世論 言如來唯以一自宗故。出現於世。能所影像都無。為弟子說令離世論。   能取所取法唯心無所有(至)皆是世法論 上四偈略頌長行世論計執。如文可知 然外道邪見。雖有九十六種。並不離五見二因。五見者。謂十使煩惱中五利使也。如第三卷已略釋。言二因者。謂無因。邪因也。或計二十五諦從冥等生。或計六句和合等生。或謂自在梵天等生。或謂微塵虛空宿作等而為世間。及涅槃本。統收所計不出四見。謂數論計一。勝論計異。勒沙婆計亦一亦異。若提子計非一非異。若計一者則謂因中有果。若計異者則謂因中無果。三則亦有亦無。四則非有非無。餘諸異計皆不出此。雖多不同。就其結過不離二因。謂從虛空自然生。即是無因。餘皆邪因。此方儒道二教。若約君臣父子三才五常等。乃域中至化也。固不在言。且天竺外道。明說三世。亦信因果。知厭生死。樂求涅槃。但真源小差。致去道懸遠。而況專門之學。善上一身。縱有終身之憂。而無他世之慮。雖齊生死。強一榮枯。唯計自然。或推天命。如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若以自然為因。能生萬物。即是邪因。若謂萬物自然而生。如鶴之白。烏之黑。即是無因。又謂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者。若計太極為因。即是邪因。若謂一陰一陽之謂道。即計陰陽變易。能生萬物。亦是邪因。若計一為虛無自然者。則亦無因。然無因邪因。乃成大過。謂虛空自然等生。應常生故。昔說小乘之因緣。已破外宗之玄妙。是知佛法之淺淺。尤勝外道之深深故知殊方異域。總由迷正因緣。紛然異計。尚不知三界由乎我心。從癡有愛。流轉無極。安知性空之理。妙有之門。真如隨緣。性相無礙。圓融交映。涉入重重者哉。言有濫同釋教者。皆是佛法之餘。同涅槃經盜牛之喻。不能善取。加以水漿。乳猶難得。況抨驢乳而得醍醐。或識解膚淺。世智妄推。或苟求虛名。習邪見種。樹地獄之苦本。遏種智之深因。豈不哀哉。廣明異計。如瑜伽第六。顯揚第九第十。婆沙十一十二。及金七十論說。中百等論亦廣破之。   涅槃品第六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至)而諸外道種種分別 因上外道問。虛空涅槃及非擇滅。是所作耶。非所作耶。佛言大慧。虛空涅槃及非擇滅。本無體性。但以數有三耳。故舉如來說何法以為涅槃。而諸外道各妄分別。起涅槃見。   佛言大慧如諸外道(至)諦聽諦聽當為汝說 言非彼外道妄計涅槃。能得隨順真實涅槃。   大慧或有外道言見法無常(至)非以見壞名為涅槃 有外道言。作無常等觀故不戀境界。觀成得定故。色心心數諸法不現在前。亦不緣念三世境界。癡愛業因盡故。如燈膏盡不復明。如種敗不復芽。如火滅薪無不復燃。能所取不起故。妄分別不生。於此有餘無餘作涅槃想。此聲聞涅槃也。以見滅壞分段生死。始得涅槃故。亦同外道。   或謂至方名得涅槃境界想離猶如風止 言方論師。計從方生人。人生天地。滅後還入於方。謂方是常也。風仙論師。計風能生殺萬物。風性亦常。皆謂得涅槃也。   或謂不見能覺所覺(至)常無常見名得涅槃 圍陀論師。計梵天能生一切是能覺。萬物為所覺。伊賒那論師。所計一切從伊賒生。物是無常。而彼是常。謂不見能所。不起分別。名得涅槃。   或有說言分別諸相(至)深生愛樂執為涅槃 裸形論師作如此計。不知相從心現也。又雲一類以無想天為涅槃。及以四空處為涅槃者。皆作此所計。   或謂覺知內外諸法(至)有性不壞作涅槃想 毘世論師。計虛空及四大性三世不壞也。   或計我人眾生壽命及一切法無有壞滅作涅槃想 常見論師。計我及諸法更無壞滅。   復有外道無有智慧(至)作一切物以為涅槃 女人眷屬論師。計有自性及以士夫。功能轉變作一切物也。   或有外道計福非福盡(至)是實作者以為涅槃 苦行外道計罪福俱盡。淨眼論師計不由智慧。諸惑皆盡。摩陀羅論師計大自在天。是真實能作眾生生死者。   或謂眾生展轉相生(至)以不了故執為涅槃 尼揵子論師計劫初生一男一女。彼二和合展轉相生。不知是無明愛業而為根本。謂一切物滅歸於彼。而為涅槃。   或計證。於諦道虛妄分別以為涅槃 僧佉論師計二十五諦從冥而生。自然四德。謂證真實諦道。   或計求那與求那者(至)俱及不俱執為涅槃 摩醯首羅論師計摩醯首羅一體三分。有大功能與功能者而共和合。墮四句見。執為涅槃。   或計諸物從自然生(至)即執自然以為涅槃 自然論師所計有二。若以自然為因能生萬物。即是邪因。若謂萬物自然而生即是無因。   或謂能解二十五諦(至)守護眾生斯得涅槃 迦毘羅論師。以明瞭二十五諦為涅槃。若能受六德論令萬民安樂。安樂之性即是涅槃。   或有說言時生世間時即涅槃 時敬論師計時節為因。能生世間諸法。   或執有物以為涅槃(至)與涅槃無別作涅槃想 或以有性為涅槃。或以無性為涅槃。或以有無二法為涅槃。或以萬物是諠動。涅槃是寂靜。此二無別為涅槃也。以上外道種種妄計。起涅槃見。具如提婆等論廣釋其相。   大慧復有異彼外道所說(至)及以意識名得涅槃 此示如來真實涅槃。令開悟已隨順證入。如經自明 故成唯識論。約三乘人。本有修顯涅槃義別。通有四種。餘皆邪見 一本來自性清淨涅槃。謂一切法相真如理。雖有客塵所染。而本性淨。具無數量微妙功德。無生無滅。湛若虛空。一切有情平等共有。與一切法不一不異。離一切相一切分別。尋思路絕。名言道斷。唯真聖者內自所證。其性本寂故名涅槃 二有餘依涅槃。謂即真如出煩惱障。雖有微苦所依未滅。而障永寂。故名涅槃 三無餘依涅槃。謂即真如出生死苦。煩惱既盡。餘依亦滅。眾苦永寂。故名涅槃 四無住處大涅槃。謂即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輔翼。由斯不住生死涅槃。利樂有情窮未來際。用而常寂。故名涅槃。一切有情皆有初一。二乘無學容有前三。唯佛世尊可言具四 上諸外道種種異計。即是迷此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墮於邪見。各妄分別起涅槃見也。上修無常觀。不念境界。如燈盡等起涅槃想。即此有餘依無餘依涅槃也。上能了達唯心所現。入於佛地。超心意識等名得涅槃。即此無住處大涅槃也(涅槃。古翻雲無為。亦云滅度唐譯雲圓寂。謂德無不具。障無不盡也)。   大慧彼諸外道虛妄計度(至)汝及諸菩薩宜應遠離 言諸外道種種計度作涅槃想。既違正理。竟無所成。唯增妄識馳騁散亂。往來生死不得解脫。是故勸諸菩薩應遠離也。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外道涅槃見各各異分別(至)愚癡妄分別 明諸外道妄涅槃見。無解脫方便妄生解脫想。人人邪解各自異趣。悉是愚癡妄分別。   一切癡外道妄見作所作(至)真實滅苦因 世論言說是三界生死本。離世論言說。是名真實滅苦之因。   譬如鏡中像雖現而非實(至)分別則不生 言妄想心鏡中現於境界。無實故不得說二。愚夫不知故見有二。若了唯心。能取所取妄想不生。   心即是種種遠離相所相(至)凡愚不能覺 言從妄心生種種境界。既從妄想心生。故無能相所相如愚所見妄分別者。雖見即是無見。三有亦爾。愚不能覺。   經經說分別但是異名字若離於言語其義不可得 言妄想分別法。但有言說都無實義。若亡詮會旨。妄分別義悉不可得。   法身品第七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至)而得善巧自悟悟他 大慧因上明真實涅槃超心意識。故舉能證涅槃如來法身應正等覺自覺性以請問。令我等菩薩得是善巧。自覺覺他。   佛言大慧如汝所問(至)如是等為異不異 言如來法身應正等覺。為作法耶。非作法耶。為是果耶。為是因耶。為能相耶。為所相耶。為言說耶。為所說耶。為能覺耶。為所覺耶。為異此等辭句有如來法身耶。為即此等辭句是如來法身耶。   佛言大慧如來應正等覺(至)何以故俱有過故 明如來法身是作是非作等。俱有過咎。故佛遮彼過。總言非也。   大慧若如來是作則是無常(至)非作因成故 若如來法身是作法。則是無常。佛不忍可。若非作法。則無體性。非作因成。是故法身非作非非作也。   若非因非果則非有非無(至)如來所有一切句義 若非作非非作。則非因非果。若非因非果。則非相非所相。故言非有非無。若非有非無。則非說非所說。故言超過四句。夫墮句者名曰世間。故言四句者。但隨世間而有言說。若超四句唯有言說。則如石女兒也。石女兒者唯有言說。不墮四句。以不墮故不可度量。則非覺非所覺也。智者應知如來所有一切句義亦如是。豈有異此即此辭句。是如來法身耶。   大慧如我所說諸法無我(至)如來句義應知亦然 此引昔權以明今實也。我常方便說一切法無有我性。故說無我。非是無有陰界入法之自性也。欲比法身與陰界入合。無有陰界入生死自性。非無法身常住自性。故雲如來句義應知亦然。故地持經中明二法性。一事法性。性差別故。二實法性。性真實故。此陰界入諸法自性。即事法性也。如來法身常住自性。即實法性也。   大慧譬如牛無馬性(至)一切法無自性悉亦如是 譬如牛馬合群。牛非馬性。馬非牛性。馬體上不得說牛性是有是無。然非無馬體自性也。以況法身與陰界入諸法合。法身上不得說陰界入性是有是無。然非無法身自性。故雲一切諸法亦復如是。無有自相而非有即有也。言非有者。無有諸法自性也。即有者有法身常住自性也。然唯證相應。非諸愚夫之所能知也。何故不知。以諸愚夫有妄分別。故不知耳。言一切法空無生無自性悉亦如是者。明如來法身。有一切法空。無生無自性。超過有無常住自性。故雲悉知亦然。   大慧如來與蘊非異非不異(至)一切法亦如是 明如來法身與五陰法離一異也。故以牛角為喻。如於五陰於界處等一切法亦然。如經自顯。   大慧如來者依解脫說(至)然有差別故非不異 上明法身與陰界入繫縛諸法。離異不異。此又明與出世解脫法離異不異也。如來法身以解脫名說言。如來與解脫。非異非不異也。若如來異解脫者。則同色相即是無常。若如來與解脫一者。則人與所得法即無分別。修行者見應無差別。然有能證人。所得法差別。故非一。是故如來解脫。離異不異也。   如是智與所知非異非不異(至)無有滅故則如虛空 自此以下明如來真實法身也。智者法身也。所知者陰界入也。言真實法身。知一切境界離有無一異。常無常等四句妄見。超見覺聞知一切心量。唯有言說。無生無滅。猶如虛空。故華嚴雲。欲知諸佛心。當觀佛智慧。佛智無依處。如空無所依。   大慧虛空非作非所作(至)永離一切諸根境界 躡前重釋結酬所問。明如來法身正等覺者。永離一切諸根境界。不可以識情虛妄測度。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出過諸根量非果亦非因相及所相等如是悉皆離 下有七偈頌法身離念。超過二見。此總明悉皆離也。   蘊緣與正覺一異莫能見既無有見者雲何起分別 蘊緣者陰界入也。正覺者法身也。言法身與陰界入離一異也。若無有見者。不得分別有一異。   非作非所作非因非非因非蘊非不蘊亦不雜餘物 言法身離上來等法過咎也。   非有一法體如彼分別見亦復非是無諸法性如是 言法身非有一法體。如彼愚夫妄分別見。雖非愚夫所見性。亦復非是無也。諸法性如是者。謂諸法性本來亦爾。離有離無不可言說。   待有故成無待無故成有無既不可取有亦不應說 夫方便教說有無者。相形待而生故。為遣執有故言無。遣墮無故言有。若言法身超一切量。無既不可取。有豈容言說。   不了我無我但著於語言彼溺於二邊自壞壞世間 言愚夫不知如來法身。體離有無。計我無我。著於言說。溺於一切二邊過患。則自壞壞他流轉生死。   若能見此法則離一切過是名為正觀不毀大導師 若能見此如來法身。則離有無一切過患是故名為能正觀察。不毀導師所說法要。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至)雲何說是如來異名 大慧因上言如來法身。無有生滅。又如佛昔修多羅中。分別攝取不生不滅。說此即是如來異名。然不生不滅。此則無法。雲何說為如來異名。故大慧舉此二教相違。以請如來會通。為是無性。為是如來異名。   如世尊說一切諸法(至)唯願世尊為我宣說 若法不生。則無有少法可取。誰是如來者。則墮無見。若言攝取不生不滅是如來異名。既有可攝取。則墮有見。故復請世尊為我宣說。庶不墮二見。   佛言諦聽當為汝說(至)七地菩薩不了其義 言我說如來異名名不生不滅。非是無法者。答上問言此則無法也。亦非攝取不生不滅者。答上問言雲何說是如來異名也。亦不待緣者。答不墮有見也。亦非無義者。答不墮無見也。我說無生非即非離。即是如來覺法自性種類俱生意成法身之異號也。然此不生不滅。凡愚外道。昧劣二乘。七地菩薩心量未滅。非其境界。是皆不能了耳。   大慧譬如帝釋地及虛空(至)而有多體亦非無體 言佛雖有名字差別。終無異體別陳。故引帝釋乃至手足。隨一一物雖有多名。其體唯一。   大慧我亦如是(至)而不知是如來異名 如來上酬大慧所問。先以法說。次引喻明。此又以法而與喻合。言阿僧祇者。此雲無數。餘文可知。   其中或有知如來者(至)如水中月不出不入 如上略舉或有知者五十種名。以例多數也。毘紐此雲大力。迦毘羅城名。以佛生彼城。因名迦毘羅仙也。因陀羅此雲尊重。俱毘羅及戍迦。未見正譯。如是等滿三無數百千名號。稱謂不同。然其體唯一。無有增減。此方餘界有利根者。能知如來法身隨眾生心現。實無去來。譬如皎月影現眾水。何有出入哉。   但諸凡愚心沒二邊(至)不知是佛差別名號 言彼愚夫墮二邊見。雖亦承事供養。不了名義。執著言說。昧於如來真實法身。實無去來。而謂不生不滅同於無法。不明是佛隨眾生心現種種名字。   如因陀羅釋揭羅等(至)謂言即義無別義體 釋揭羅。此雲勇猛。言等者等餘也。因陀羅釋揭羅等。並帝釋異名。以徒信名教昧於實體。於諸法中隨言取義。諸愚癡者作如是言。義如言說無有別異。謂言即義體性亦無。是人不了言說生滅。義非生滅。   大慧彼人愚癡(至)離有離無故無生無體故 明一切語言墮於名字。而真實義不墮名字。以離有無。無受生。無身相。是故不墮。   大慧如來不說墮文字法(至)唯除不墮於文字者 如來應機所說諸法。雖盈龍宮遍法界。其實不墮文字言教。文字語言本性離故。唯除方便正顯實義。不墮名教者。是達如來說法之微意也。   大慧若人說法墮文字者(至)非不隨義而分別說 言若人不善說法。墮文字言教者。名虛誑說。三世如來及諸菩薩。其實未嘗說答一字。諸法性相離故。亦非不隨真實義故。假分別說以顯耳。   大慧若不說者教法則斷(至)非為成立聖自證處 上如來欲令眾生知義故。假作言說。以顯愚夫計著言說。不得真實義也。眾生聞此。念言如來何故不直說真實義。而作言說。令眾生計著。不得真實。義何也。為除此疑故。明不得直說真實不生不滅法。令眾生起疑斷滅無三乘等空見過也。正得方便假文字說。若不假方便說者。教法則壞。無三乘聖人。誰說為誰。是故菩薩當莫著文字隨宜說法。明方便言教。是諸如來隨眾生心欲解不同而為開演。令達諸法唯心所現。舍內外分別。轉滅妄識。不是成立如來自覺聖智所證處也。   大慧菩薩摩訶薩應隨於義(至)不能令人心得悟解 此示菩薩。應依實義莫隨言說。若依文字者。損壞自他不得明悟。   若能善知一切法相(至)若不斷佛種則得勝妙處 言能知實義者。有如上廣大利益也。勝妙處者。即是自覺聖智所證處耳。   大慧菩薩摩訶薩生勝妙處(至)真實之法離文字故 明最後身菩薩得勝妙處已。出障圓明。能盡未來。以十自在力。化有情類。令悟真實。離文字故。不應如上起執著也。言十自在者。所謂初命自在。以於壽命修短應物故。心財業生願信如智法等。亦復如是。具如華嚴所明。   大慧譬如有人以指指物(至)莫著言說如觀指端 愚夫計著言說之指。不得實義故。有此二喻。先喻執詮忘義。次喻應證義捨詮。各有法合如文具明。是故結勸宜修方便。故華嚴雲。若欲求除滅。無量諸過惡。當於佛法中。勇猛常精進。莫徒執名教。如觀指端無異。   大慧實義者微妙寂靜(至)著文字者宜速捨離 此明由悟真實義故。離諸妄想散亂而得涅槃也。真實義者從多聞者得。多聞者謂善思修隨順於義。非獨善言說也。不令自他墮外道惡見名曰多聞。是故欲求實義者當親近。與義相違者慎勿近之。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至)及非數滅不生不滅 因上佛言為愚夫故。不得直說真實不生不滅義。猶如嬰兒不應食生。故復問言如來所說不生不滅非有奇時。何以故。一切外道亦說作者不生不滅。與佛世尊說三無為法不生不滅無有異也。   外道亦說作者因緣(至)與外道說無有差別 上言佛與外道同說不生不滅法。此又言同說因緣生諸世間。故亦無有異。   外道說言微塵勝妙(至)若有若無皆不可得 此出外道不生滅義九物體也。一時。二方。三虛空。四微塵。五四大種。六大梵天。七勝妙天。八大自在天。九眾生主。即神我也。謂諸外道計此九物不生不滅。能與生死諸法作因。通名作者。與佛大乘說一切法本非生滅。若有若無悉不可得亦無異。   世尊大種不壞以其自相(至)如向所說是則應有 於九物中。舉一大種結難如來以例餘也。言四大種亦不滅壞。周流七趣。自性常住。不生不滅。如來分別所說諸法。雖稍異之。其實無非外道已說。若有不同願說所以。如無別義。一切外道即是如來。世尊常說一世界中多佛出世者。無有是處。如向所說是則應有。以其所說與如來無異也。   佛言大慧我之所說(至)一切諸法非有非無 言如來所說不生滅義。不與外道同也。故不生無常生滅論。外道計執一切諸法有實性相。得不生不滅。如來不墮有無品故。凡所說法。離有無生滅也。雲何離有無。如幻夢色正在夢時。不得言無也。然彼色相非實有故。不得言有也。能所見取皆不可得。故說諸法不生不滅。離有離無。   若覺唯是自心所見(至)是凡愚事非賢聖耳 能覺唯是自心現量。安住法身真實自性。無妄分別。世間所作生死事業。皆寂靜故。妄想作事。非聖人也。   大慧妄心分別不實境界(至)起生滅見非諸聖人 此引小兒見乾闥婆城。及幻化人商賈出入。心謂實有。愚人妄起生滅不生滅法。為有為無。亦復如是。其實幻人不出不入。諸法亦爾。離生離滅。凡夫妄想起諸異見。非聖賢也。   言虛妄者不如法性(至)不生不滅則是涅槃 言如來所說真實法性而有奇特也。妄想者不如實義以悟法性故。起種種諸顛倒見。執一切法有實性相。不見本來寂靜義故。不能離妄分別也。是故無相見者。與涅槃為因故勝。不同相見。計得不生不滅者是受生因。達無性相。無有妄想生住異滅。寂靜妙常。則涅槃也。   大慧言涅槃者見如實處(至)爾時世尊重說頌言為除有生執成立無生義(至)雲何為我說 此言無生無因者。謂非如外道。妄計作者。而為能生諸法因也。故楞嚴經雲。妄元無因。於妄想中。立因緣性。皆是眾生。妄心計度。   離諸和合緣智慧不能見以是故我說空無生無性 離諸妄緣無能見者。是故說空無生無性。   一一緣和合雖現而非有(至)世事皆如是 妄緣合成。本無自性。雖現可見而非實有。故論問雲。若一切法皆非實有。如何現前分明可見。答雲鏡像水月。乾闥婆城。夢境幻事。第二月等。分明可見。豈有實耶。唯識亦云。現見如夢中。見所見不俱。見時不分別。雲何言現見。野馬即陽焰遊氣。   折伏有因論申述無生旨(至)外道鹹驚怖 言外道聞說無因無生。即作斷滅怖畏。   爾時大慧以偈問曰雲何何所因復以何故生於何處和合而作無因論 言雲何者。曾有大士語外道言。汝生法雲何生。為從有因生。為從無因生。答言從有因生也。言何所因者。謂既從有因生。即問何所因。答言從微塵世性。四大種等因生也。言復以何故生者。謂又問彼大種等復以何故生。答言四大種等無因生也。言於何處和合。而作無因論者。謂若四大種等無因。無因則無法。無法則無處。無處則無和合。無和合則無生。何得立四大無因生諸世間論。大慧舉此重請佛決。   爾時世尊復以偈答觀察有為法非因非無因彼生滅論者所見從是滅 佛言應觀有為一切諸法。非有因生。非無因生。故說無生。以滅外道生滅戲論。問曰現見諸法有生有滅。雲何言無耶。答雲一切諸法緣起無性。故無生滅自體可得。生即無生。滅即無滅。如陽焰水。本自乾爾。故金剛三昧經雲。因緣所生義。是義滅非生。滅諸生滅義。是義生非滅。如上九偈破外道計從邪因生。故說無生。   爾時大慧說偈問曰為無故不生為待於眾緣為有名無義願為我宣說 為無故無生耶。為待於眾緣故無生耶。既有不生名。不應無此不生義。惟為分別說也。   爾時世尊復以偈答非無法不生亦非以待緣(至)此是無生相 如來答言悉皆非也。此是意生法身名作無生。外道二乘七地菩薩非其境界。   遠離諸因緣無有能作者(至)我說是無生 離二性者。離內外二性也。餘文可知。   外物有非有其心無所取(至)無生故說空 非如太虛斷滅空等故說空。謂法身無生故說空。自此已上八行偈。說如來意生法身以為無生。   因緣共集會是故有生滅(至)俱非亦復然 若離妄緣。更有別法而謂因果一性異性。是諸外道凡愚妄想也。有無不生俱非四句。亦復如是。   唯除眾緣會於中見生滅(至)生義不可得 凡夫不能了諸妄緣。是故長劫為之鉤銷。連環不斷。故目因緣名鉤鎖也。若離妄緣無別生法。   我說唯鉤鎖生無故不生(至)別有於諸法 此末一偈。是牒外道救立生法是先有。要待因緣生。譬如暗中物是先有。要待燈照始得見。故言鉤鎖現若然。謂因緣現生法。亦如燈光現暗中物。佛言若如此論者。是則離因緣外。別更有生法也。   無生則無性體性如虛空(至)是則無生忍 言無彼剎那生住異滅四相生故。可謂無生。此則名為無生法忍。   一切諸世間無非是鉤鎖(至)此則非教理 此言無明與愛業者。於十二有支因緣中。略舉其三也。若具言之。即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此明三世妄因果法。謂過去有二支因。一無明。二行。現在有五支果。一識。二名色。三六入。四觸。五受。現在有三支因。一愛。二取。三有。未來有二支果。一生。二老死。言一切眾生。無始已來。皆為無明十二因緣。長劫鉤鎖。往來三界牢獄之中。無有出離。智者了悟修道斷除。即得解脫。故雲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滅即老死滅。當知滅妄因緣故須修道。問雲何修道。答推求十二因緣根本迺是無明。因無明故起煩惱業。因業故起果報而有諸苦。皆因無明為根本。如人伐樹。須先斷其根。問無明何者是。答不覺心是。以不覺故妄起分別。心外見法。謂有謂無。謂是謂非。謂得謂失。受諸果報身心等苦皆由無明。我今欲斷無明。先須自覺心源。隨心所起一切妄想。皆從不覺心生。須知自心之性本無生滅。亦無來去。何以得知。一切妄念忽然而起。覺即不生。雲何名覺。如貪瞋癡起時。還以自心觀察推求此貪瞋癡有何形狀。為青黃。為赤白。為未來。為過去。為現在。為在內外中間。推求貪瞋癡都無形狀。若本來是有。今日覺時亦應可見。今覺既無。故知由不覺故忽然妄起。覺即不生。故覺是無明對治。此現在無明不得心。以無無明故。一切妄想煩惱不生。煩惱不生故業不生。故無過去二因。無二因故。現在五果不生。五果不生故。愛取有三因不生。現在三因無故。未來二果報不生。名斷十二因緣鉤鎖。此十二因緣無處名為涅槃。此自覺聖智名為菩提。依此十二因緣觀察修行者。通有三類。上智觀者得佛菩提。中智觀者得緣覺菩提。下智觀者得聲聞菩提。故肇論雲。三乘觀法無異。但心有大小為差矣。   生法若非有彼為誰因緣展轉而相生此是因緣義 言生法若非實有。彼因緣與誰為因緣。此二句牒外道計也。以其展轉相生故。正知有因緣義。無別有生性也。   堅濕暖動等凡愚所分別(至)清涼八支道 以人異故說異。非法性有異。以病別治殊。非真如有別。故言唯有一大乘。清涼八支道。八支道者。能生一乘果法之因也。一即八。八即一。圓融交映。無二無別。受一非餘。是為偏見。   注大乘入楞伽經卷第七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791 注大乘入楞伽經   注大乘入楞伽經卷第八   無常品第八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至)所言無常復有幾種 因上凡夫虛妄起生滅見。非諸聖人。謂外道凡夫不得如實。而起無常生滅妄見。故說無常。聖人得如實理。應不起無常生滅妄見。世尊何故。亦言諸行無常。是生滅法。未知此說孰為邪正。所言無常復有幾種耳。   佛言大慧外道說有(至)生已不生無常性故 有外道說四大種性。無始造作色等諸法。作已而捨。即計所作法是其無常。   有說形處變壞是名無常(至)大種自性本來無起 自下牒釋廣破妄計七種無常也。此初牒釋破第六無常。言其中物無物無常者牒計也。謂能造下諸句即釋破也。言能造大種。所造諸法。虛妄不實其相滅壞。大種自性不可得故。本來無起。無起故無滅。何有能造所造實法言無常耶。   不生無常者謂常與無常(至)則墮外道生無常義 次牒釋破第七無常。言一切法本來寂靜。非是滅生名無常。不覺此者。則計不生以為有生法滅。名無常也。   有物無常者謂於非常(至)而自不壞此亦如是 三牒釋破第五無常。言於非常非無常處。外道不了。計謂無常。是自生妄想也。其義雲何下。徵釋譬喻彼妄計義。如經自明。   大慧現見無常與一切法(至)能令諸法成於無故 此下如來正破彼計也。謂現見物無常。與所作諸法無有異體。故雲無有能作所作差別。既雲此是物無常。此是所作法。無差別故。能作所作應俱是常。何以故。不見有物無常為因。而能破壞所作諸法。成於無故。   大慧諸法滅壞實亦有因但非凡愚之所能了 以外道計除物無常。無有能令人天變化有無者。是故佛言人天依正一切諸法。生起滅壞實亦有因。但非凡愚之所能了。謂一念妄想是生起滅壞因。外道不知。故以物無常為因也。   大慧異因不應生於異果(至)雲何異因生於異果 自下如來破轉計也。上言無差別。破計物無常自不滅壞。能壞諸法。此謂有別。復破轉計能生諸法。故言異因不應生於異果。若實能生者。一切異法應皆相生。如粟種生麻。荳種生麥。情生無情。無情生情。彼法此法。能生所生。應無有別。而世現見諸法有別。雲何妄計異因生於異果。   大慧若無常性是有法者(至)所無常法皆應是常 若計物無常性為能生因是有法者。應同所作性不究竟。自是無常也。自無常故。何能滅壞生起諸法。所無常法皆應是常。何以故。既同所作。而計常住自不滅壞。故所作法皆是常也。   大慧若無常性住諸法中(至)故其自性亦不壞滅 若計物無常性。常住一切諸法之中。而能有無生。滅諸法者。既住諸法中。應同諸法墮於三世俱滅壞也。自體不有。豈能令物無常乎。一切外道。妄計大種體性不壞。言造色壞。色者即是大種差別和合而有。離異不異。故其色自性。亦不壞滅耳。   大慧三有之中能造所造(至)能生於物而不滅耶 此總結破物無常見。如文可知。以上破物無常竟。   始造即捨無常者非大種(至)當知是非始造無常 四牒釋破第一始造即捨無常。謂諸外道所計。不出互自共三為能造也。言非大種互過大種以各別故者。謂堅濕等本無自性。其用互有相違。不能更互以造於色。故破雲以各別故。如下偈曰。大種無自性。又雲大種互相違。安能造於色也。言非自相造。以無異故者。自獨也。謂大種性本自無生。不能獨起以造於色。故破雲以無異故。如下偈曰。大種本無生。故無所造色也。言非復共造。以乖離故者。共者同和之義。謂四大種性自乖離。遞相凌滅。如水不容火等。豈能共同而造於色。故破雲以乖離故。如下偈曰。火乃燒於色。水復為壞爛。風能令散滅。雲何色得生也。當知非是始造無常者。結破也。   形狀壞無常者此非能造(至)比見墮在數論之中 五牒釋破第二無常。計但滅形狀長短等見。不滅能所造體。此見墮在僧佉中也。   色即是無常者謂此即是形狀無常(至)唯有言說故 六牒釋破第三無常。計大種性常住不滅。為能作者若亦無常。則無世事。如是所計墮於外道盧迦耶見。以彼妄見諸法自相生。唯有言說。無自性相故。   轉變無常者謂色體變(至)而金無改此亦如是 七牒釋破第四無常。計色質變異名無常。非大種體名無常也。故舉金作嚴具喻之。嚴具有變異名無常。而金無改非無常也。此色法體變異無常亦如是。   大慧如是等種種外道(至)能造所造則皆斷滅 總結上七種無常。及等餘外道妄想分別見無常性。如彼計謂火燒四大時。而不能燒諸大自相。言若能燒者。能造所造後應斷滅。以見不斷故。計大種性常。   大慧我說諸法非常無常(至)則不分別能所造故 此明如來自覺聖智所證實法。凡有說示如證而說。不同外道常無常見。何以故爾。謂了外法虛妄不實離執取故。乃至離有無見。不妄分別能所造故。通有十義釋成正理。如文可知。   大慧世間出世間(至)非諸凡愚之所能知 言世出世間。及出世間最勝上上諸法。皆唯是心無有外法。非常無常。若不能了則墮惡見。依自妄想而計言說。計常無常。此三種法所有方便語言分別。亦非凡愚所能覺知。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始造即便捨形狀有轉變色物等無常外道妄分別 言七種無常。是諸外道妄分別見。   諸法無滅壞諸大自性住外道種種見如是說無常 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故言諸法無滅壞。諸大自性住。外道不了。計大種常。造色無常。故言外道種種見。如是說無常。   彼諸外道眾皆說不生滅諸大性自常誰是無常法 離能無所。離所無能。既能造大種說不生滅。其性自常。誰是無常所造色法。   能取及所取一切唯是心(至)一切不可得 能取妄見。所取妄塵。梵天等法虛妄不實。離於心量皆不可得耳。   現證品第九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至)及諸外道錯亂之中 因上言世間出世間。及出世間上上諸法。即有菩薩聲聞緣覺。斷世間生死。入出世間滅盡三昧樂。及得諸地次第相續相。故大慧舉滅盡三昧。及地次第相續相請問如來。欲顯三乘聖凡優劣。令修勝行證佛果海。不墮權乘及諸邪見迷惑中耳。   佛言諦聽當為汝說(至)心意意識分別想滅 言菩薩至六地。及聲聞緣覺。同斷三界煩惱生死。能入滅盡三昧。七地菩薩迥異二乘。唸唸恆入無有間斷。二乘有煩惱生死可斷。故不能唸唸恆入。八地菩薩無功用道。恆在三昧無出入相。而同聲聞緣覺涅槃。滅妄想心識也。   始從初地乃至六地(至)能取所取之相而生執著 明初地至六地菩薩。雖未盡滅心意意識。已能修行觀察諸法由分別有。粗分別想更不現行。凡愚不覺無始以來過惡虛偽習氣所熏。於自心變能所取相。故起計著。如鐵孕垢而自毀傷。   大慧八地菩薩所得三昧(至)是故於中生涅槃想 言此八地菩薩。初得無生法忍。覺一切法如幻如夢。心量妄想息滅。諸佛以七種加勸。於三昧門不入涅槃。若不蒙加勸發。即不修行廣大行願悲化有情。亦如聲聞緣覺斷佛種姓。是故如來為示無量難思功德。令其滿足成佛果海。無墮二乘於無生三昧生涅槃想也。然此品言聲聞緣覺。是昔菩薩退菩提願者。彼定性趣寂二乘。尚不能知初地之法。況能分同八地菩薩得無生忍耶。   大慧七地菩薩善能觀察(至)漸入諸地具菩提分法 言七地菩薩。善觀心識妄想斷。我我所生滅自共相。無礙辨才善巧決定。雖未能滅心識流注。已於三昧而得自在。漸入諸地具足菩薩菩提分法。言四無礙辨者。謂法義詞及以樂說。義如別釋。   大慧我恐諸菩薩(至)我及諸佛為如是說 欲令菩薩。覺陰界入自共相等虛假不實。善於諸地相續次第。對治妄想不墮外道惡見邪徑。故如此說。然彼諸法有無生滅。實不可得。愚夫不知。是故諸佛皆以方便作是說耳。   大慧聲聞緣覺至於菩薩(至)生涅槃覺非寂滅慧 退菩提願聲聞緣覺。於第八地中。味著無生三昧。為彼所醉。不達三界自共相虛妄。妄緣人法二無我空處。作涅槃想。不見諸法自性寂滅。為真涅槃。   大慧諸菩薩摩訶薩(至)得於如來自證地故 言八地菩薩。雖見無生三昧樂。為本願哀愍大悲成就。滿十大願度脫眾生。不證無生以為涅槃。然非不起菩提分佛法正因。隨於智慧如實修行。如是故得入如來地也。   大慧如人夢中方便度河(至)意識夢中之所現耳 覺竟無水。船筏非真。夢時見河。船筏非妄。以譬得八地覺已。本無生死。故菩提分功德非真。七地未覺。心量未滅。故菩提分功德非妄。但是無始見覺聞知。曾所更事熏習不斷。故心意識妄想夢現。言離有無念者。考餘二本。當作墮有無念也。   大慧菩薩摩訶薩(至)所得涅槃非滅壞也 言菩薩從初地至七地。增進修行。合上如人夢中方便度河。入於第八。得無分別智。合上未度便覺。見一切法已下。合上覺已思唯等。文互影略更相映顯。可以意得。   大慧第一義中無有次第(至)此則名為寂滅之法 第一義中言思路絕。唯自覺智所證相應。不得說有十地對治。次第相續相。此則強名寂滅法也。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諸住及佛地唯心無影像(至)餘則我所得 住亦地也。無影像即無所有也。七地已還總名心量未滅。八地已上名無所有。十地已去方言佛也。故雲此二地名住。餘則我所得也。   自證及清淨此則是我地(至)或有先時化 初半偈頌法身。次一偈頌報身。第三一偈頌化身。報化皆由法身有也。   於彼說三乘皆是如來地(至)無相有何次 如來方便隨情說法。即有諸乘。第一義中何有次第。故思益經雲。得諸法正性者。不從一地至於一地。是知以實映權。方便相盡。皆無所有。   如來常無常品第十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至)為常為無常 因上此是去來今諸佛之所說。若如來墮三世者。則是無常。故問如來應正等覺。為常為無常也。   佛言大慧如來應正等覺(至)然佛如來實非斷滅 言佛是常是無常。俱有過咎。雲何有過咎。若如來常者。則同外道計神我等為能作者。為能作常。若無常者。則同世間有為作法。為相所相。畢竟敗壞成於無有。法身應斷滅。然佛如來實非斷常。   大慧一切所作如瓶衣等(至)是故如來非常非無常 若言如來是無常。即同瓶衣一切作法無常過也。所修正因福慧莊嚴。皆空無益。然佛如來。功流萬世常存。道通億劫彌固。又一切世間有所作法。皆應是如來。以同是作因生故。而言如來是常無常者。有如上過故。不可言說也。   復次大慧如來非常(至)同於兔馬魚蛇等角 此復破轉計也。若言如來如虛空常者。則不待自覺智所修因成。以虛空離四句邊。分得譬如來也。又若言如來是不生常者。則如兔馬等角本來無生也。若同虛空兔馬言常。則無方便廣大益物義。是故不同也。   復次大慧以別義故(至)然非凡愚之所能知 以別義故亦得言常。謂以現前離念明智。證真常法故。亦得言常。此真常理。有佛無佛。常住不變。遍一切法。非斷滅無。凡夫外道豈能覺知。故法華雲。同共一法中。而不得此事。   大慧夫如來者以清淨慧(至)如來不從妄分別生 言如來者。以自覺聖智所證得名。不以心意識自共相法妄習得名。一切世間皆從不實妄想所生。如來非彼生也。   大慧若有於二有常無常(至)二分別覺勿令少在 有妄取捨生死涅槃。故有常無常也。如來所證無二法故。離常無常不寂靜見。學者應滅二妄分別。令盡無餘。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遠離常無常而現常無常(至)是則無違諍 此三偈頌上長行。經文自明可知。   如來藏性品第十一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至)不求盡苦不證涅槃 因上如來非以心意意識蘊界處法妄習得名。又佛常說諸法無我。故問唯願為我說蘊界處生滅之相。彼陰界入中既無有我。誰生誰滅。而諸凡愚依於生滅不覺苦盡。不證涅槃無生滅法。若無有我。誰知苦盡。誰證涅槃耶。   佛言大慧諦聽諦聽(至)變現諸趣離我我所 如來藏者。自性清淨心在纏之名也。佛言陰界入中雖無我。而有如來藏。能受善不善因。故能遍興造六道生死法。譬如伎兒依咒術故。變起六道形色法。無我我所。凡夫依如來藏起六道生死。無我我所亦如是。   以不覺故三緣和合(至)生於七識無明住地 言二乘不覺如來藏無我故。計根塵識。三緣和合以為生因。外道不覺如來藏無我故。計神我等以為作者。為無始惡習所熏。名如來藏為藏識。生於七識無明住地也。下二句一作生無明住地。與七識俱。   譬如大海而有波浪(至)復生於貪若因及所緣 如彼大海因風起浪。水相波相相續不斷。以況如來藏海。因無明風起七識浪。生死相續不斷亦爾。然如來藏本來自性。清淨無垢。離常無常。及諸外道我論過失。其餘諸識唸唸生滅。以妄因緣和合。而生三界生死。不了色等一切諸法自心所現。計著名相起諸煩惱。造善惡業感苦樂報。既從貪生。復生於貪。若因及緣流轉生死。無解脫期。故法華雲。諸苦所因。貪慾為本也。自此已上。明如來藏與三界有漏善惡為因。   諸取根滅不相續生(至)便妄生於得解脫想 此明若愛取諸根滅不相續生自惡覺觀分別苦樂受者。修如是行。或得滅定四禪。入四諦解脫。便妄生得真解脫想。故法華雲。但盡生死名為解脫。其實未得一切解脫也。自此已上。明如來藏與出世間聲聞緣覺劣無漏善法為因。   而實未捨未轉(至)取於自相及共相故 言聲聞緣覺。其實未捨虛偽習氣。即未能轉藏識之名。非真解脫。若無藏識。七識無依。習氣亦滅。乃真解脫。何以故爾。因彼藏識為所依止。及彼相分為所緣。餘識生故。然非外道二乘境界。以彼無明法執未滅故。   若見如來藏五法自性(至)應淨如來藏藏識之名 此明能轉滅藏識見如來藏心。五法三自性二無我等。對治法門則滅。功用惡覺不能傾動。住不動地無功用道。了十種如幻三昧。如夢度河未度而覺。為彼三昧覺力所持。任運修行難思佛法。願力廣大不住無為。及無生忍。獲自覺智不共餘乘。而證十地聖人之道意生法身。離於功用諸三昧行。是故菩薩欲得勝淨微妙佛法者。應淨妄習藏識之名。無如二乘俱斷分段生死。便謂真解脫也。   大慧若無如來藏(至)而不捨於勇猛精進 若無藏識之名。則無凡聖分段變易二種生滅。真修行者。雖見自實際。住現法樂住三昧。不捨方便進趣佛地。名聖人生滅也。   大慧此如來藏藏識(至)如觀掌中菴摩勒果 外道妄覺。二乘偏覺。非現前見。菩薩分覺雖勝。亦未究竟。如來現見如來藏。如視掌中菴摩勒果。皎然非謬。   大慧我為勝鬘夫人(至)莫但聞已便生足想 言如來藏識藏是佛境界。非諸二乘外道所行之處。當勤觀察三慧備修。勿得守聞而生知足。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甚深如來藏而與七識俱執著二種生了知則遠離 言二種生者。即上凡夫及以聖人悉有生滅也。   無始習所熏如像現於心若能如實觀境相悉無有 如鏡因前境故。有虛偽色像現。亦如如來藏因七輒識無始惡習熏故。有三界依正妄法現。如實觀者一切悉無耳。   如愚見指月觀指不觀月計著文字者不見我真實 智者見指必知有月。愚夫反是。故但觀文字之指。不得真實法也。   心如工伎兒意如和伎者五識為伴侶妄想觀伎眾 言如來藏識藏受熏持種。變起根身器界。如工伎兒。染污末那。執我法故。如和伎者。前五轉識取塵相資。譬之伴侶。第六意識虛妄了別。類彼觀人。   五法門品第十二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至)至於如來自證之位 因上見如來藏。五法自性。諸識無我。對治法門則滅。故□復舉五法自性。諸識無我差別相。以請問也。   佛言諦聽當為汝說(至)而起分別非諸聖人 此五法等度眾生對治法門。若不修行治所治障。入真實證。即是凡夫妄分別也。   大慧白言雲何不了(至)勝性而生隨名相流 明愚不了名是假立。心隨流動見有諸法。計我我所生死輪轉。不覺諸法如幻等性。唯是自心妄分別起。離能所取及生住滅。謂從自在勝性等生。妄心外緣隨塵流逸。   大慧此中相者謂眼識所見(至)如是等我說為相 五根六境通名為相。亦云眼識所見名有見有對色。耳鼻舌身識所得者名無見有對色。意識所得者。名無見無對色。此三種色相總名相也。   分別者施設眾名(至)決定不異是名分別 施設眾多名字。顯示差別種種諸相。謂有象馬等名生。即有象馬等相起也。此事如是者。顯示自相也。決定不異者。顯示共相也。計有此等名相。是故名為妄想分別。   正智者謂觀名相互為其客(至)是名正智 以正智觀察。物無當名之實。名無得物之功。自性本無。俱互為客。則無分別名相識生。豈涉斷常墮凡夫地。   大慧菩薩摩訶薩(至)我說此法名為如如 言此正智不取名相法為有。不捨名相法為無。遠離損減增益二見。名相妄識本自不生。是故強名為如如也。   大慧菩薩摩訶薩(至)入於如如之所獲得 言住如如者。得入無相寂靜境界。超勝解行。昇歡喜地乃至功德滿足。於色究竟處證如來地。成熟眾生。如水中月圓照示現。無量應身隨宜說法。體性清淨離心意識。成滿昔願十無盡句。是名菩薩如實修行五法等法者。得如如法身。若不修者。則生顛倒凡夫。流轉諸趣曠野。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至)不可壞故是圓成性 大慧前舉四門而問。如來但約五法一門而答。故此再問為三自性入於五法中。為三自性別有自相耶。佛答言餘三法門。悉入五法中者。以但修一門。則諸門備攝。餘三亦爾。謂其中名相生妄計自性。此妄計自性即入五法中名相也。若依彼分別心心所法。必帶名相俱時而起。譬如日與光俱。是名緣起自性入五法中分別也。正智如如非是作法。故不可壞。是圓成性入五法中正智如如也。已上明三自性入五法竟。   大慧於自心所現(至)悉皆攝入此五法中 言於自心妄所現法生執著時。有心意識八種分別。起此差別相。此八名相。即入五法中名相妄想。了此名相皆是不實。唯妄計性。即入五法中正智如如此明八識入五法也。施皆不實唯妄計性。若計實有二種我名。及二我相。即入五法中名相分別。若能覺彼二我不實。即得生法二無我智。即入五法中正智如如。此明二種無我入五法也。非但五法攝餘三門。聲聞緣覺菩薩如來若因若果一切諸法。悉入其中也。   復次大慧五法者(至)心心所法是名分別 此佛復明五法義也。相名二法可知。起心心所。緣念瓶等名相。則名分別。心法即八識心王。心所法即六位心所。亦曰心數法。義如別說。   彼名彼相畢竟無有(至)乃至覺滅是名如如 了彼名相不實。故無妄想覺知。則名如如也。   大慧真實決定究竟根本自性可得(至)是名正智 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故謂決定究竟根本自性可得。餘皆魔事也。是故諸佛隨順證入。如其實相。為彼眾生開示演說五法門等。令入如實處。二乘外道所不能得。則名正智。   大慧此五種法三性八識(至)心則決定不隨他轉 言當覺正智如如。勿隨名相分別所轉也。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五法三自性及與八種識二種無我法普攝於大乘 頌上四門。普攝大乘一切法義也。   名相及分別二種自性攝正智與如如是則圓成實 此頌三自性入五法中。   恆河沙品第十三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至)為如言而受為別有義 大慧因上現證品偈言。此是去來今。諸佛之所說。又因上言其身清淨。離心意識。既離心識。即不可為譬。故舉餘經言三世諸佛如恆河沙。故問為如說而受。為別有餘義。   佛告大慧勿如言受(至)唯以少分為其喻耳 言三世如來過世間望。非譬所譬。不可比恆河。故華嚴雲。三界有無一切法。不能與佛為譬喻。   我以凡愚諸外道等(至)是故我說如恆河沙 為誘通凡愚外道。令厭生死故。說化佛易見。如恆河沙。皆已得道。汝今不應受此生死。若說諸佛如優曇缽花。難得見故。此諸人等便生退怯。更不進求。   我復有時觀受化者說佛難值如優曇花 言又見受化弟子。不勤精進說佛難值遇。如優曇缽花。汝今得值何不精勤勝進遠離生死。   大慧優曇缽花無有曾見(至)一切凡愚不能信受 言優曇花。三世之中無有見者。如來則世間悉見。何得說佛如優曇花。明為眾生如是譬喻。故說化佛難見易見。非說自真實法故。自法者。乃是如來所證境界。世無與等。不可為譬。非凡夫心識所見之相。是皆不能信受耳。   大慧真實如來超心意(至)言恆沙等無有相違 真實法身離心緣相。非譬所及。然亦有時而以少分為其建立。言恆沙等無相違咎。   大慧譬如恆沙(至)無有愛憎無分別故 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如來方便。以此等道理比恆河沙故。無有相違。   大慧譬如恆沙是地自性(至)如恆河沙終不壞滅 恆沙不可壞邊得比法身。   大慧譬如恆沙無有限量(至)普照一切諸佛大會 言照一切諸佛眾會。如恆河沙無限量邊得比如來。   大慧譬如恆沙住沙自性(至)諸有生因悉已斷故 純是金沙無有瓦石。以比如來法身。無有生死生滅等沙。謂如來三有生因悉斷。   大慧譬如恆沙取不知減(至)法身故無滅壞 非色身法故無增減。   大慧譬如恆沙雖苦壓治(至)具足成就大悲心故 本願大悲三昧樂故不捨眾生。   大慧譬如恆沙隨水而流(至)趣義是斷凡愚莫知 趣字。宋魏二譯俱作去字。言如來說法不隨諸去流轉。愚夫不知諸法隨涅槃流。無有去來。   大慧菩薩復白佛言(至)在生死中而得解脫 若眾生生死本際始時不可知者。雲何後時得解脫終時可知耶。   佛言大慧無始虛偽(至)是故不得言無邊際 言無始妄習因滅。妄分別想轉。所依故。即名解脫。非斷滅邊。是故不得言無邊也。   大慧無邊際者(至)分別心起了心則滅 言有無邊際者。不異妄分別也。若離妄分別外。別有眾生。即有眾生斷生死得解脫。今觀知與所知一切諸法。本來寂滅。唯在眾生了不了耳。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觀察諸導師譬如恆河沙(至)佛體亦如是 是二偈頌上恆河沙七種譬喻。如文可知。   剎那品第十四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何等諸法名有剎那 因上以有身故。而有滅壞。即是說陰界入無常。故舉一切諸法剎那壞相以請問也。   佛言諦聽當為汝說(至)有受法無受法 如來將示是非剎那。故先牒釋一切諸法。謂順正理益自他故。即名善法。違於正理損自他故。名不善法。以有生滅繫屬因緣有所得故。名有為法。無生住滅繫屬因緣無所得故。名無為法。世即隱覆義隱覆勝義故。又可破壞義。三世所遷故。間者墮虛偽中故。隱覆之法即墮虛偽中。世即是間。名世間法。出虛偽故。名出世間。有即三有。漏即染污。謂三有法性是染污。名有漏法。無染污故。名無漏法。受即執受。有執受故。名為生死。無執受故即名涅槃。斯之五對。一一普該一切法也。按劉宋譯本。不善法字下。更當有無記法三字。   大慧舉要言之五取蘊法(至)而生分別謂善不善 以心意識妄習為因。陰界入等色心諸法得增長者。愚夫分別謂善不善。是剎那也。   聖人現證三昧樂住是則名為善無漏法 修三昧為因。證現法樂住名為聖人善無漏法。非剎那也。   復次大慧善不善者(至)意及意識並五識身 再欲釋前善不善法。是非剎那。故標雲復次。故舉八識如來藏是剎那非剎那因。然此第八阿賴耶識。唯是無覆無記性攝。第七末那。唯是有覆無記性攝。前六轉識通善不善無記三性。未轉依位。此八種識俱名剎那。故如來藏名剎那因。若得轉依。八識皆是善無漏法。如來藏名非剎因。善不善性依無記有。故無記性經文影略。非不言也。   大慧彼五識身與意識俱(至)無異體生生已即滅 言五識取塵。與六七識共俱。六識造善惡業相。展轉差別。善惡業習相續不斷故。五識身生。此五識身。亦唸唸生滅。   不了於境自心所現(至)我說此等名剎那法 此明五識不覺諸法自心現故。取種種塵。隨取即滅。故言次第滅。隨次第滅時。即六識生。故言別識生起。意識與彼五識共俱。取於五識所取種種差別形相。一念時不住。是名剎那也。   無漏習氣非剎那法此非凡愚剎那論者之所能知 言無漏習氣。熏如來藏藏識。離念相應。證得聖果。即非剎那。故起信論雲。得無念者。則知心相生住異滅。以無念等故。此豈凡愚未曾離念。生滅戲論能知耶。   彼不能知一切諸法(至)無為同諸法壞墮於斷見 凡愚不覺是非剎那。則計無漏真如無為同諸作法生滅敗壞。墮於外道所執斷見。起信論雲。人我見者。聞修多羅說。世間諸法畢竟體空。乃至涅槃真如之法。亦畢竟空。離一切相。以彼不知為破著故。即謂真如涅槃之性。唯是其空。豈非墮於斷滅見耶。   大慧五識身非流轉不受苦樂非涅槃因 五識身。非流轉。一作七識不流轉。言彼七識唸唸生滅。無自性故。不能流轉六道亦不知苦樂。亦非涅槃因。   如來藏受苦樂與因俱有生滅 言如來藏常故。隨其染淨熏習轉變。為作依持。能令諸識知苦樂。與因俱。若生若滅。   四種習氣之所迷覆(至)不能了知起剎那見 凡愚為五住熏心所迷覆故。不知如來藏常。起剎那見言四種習氣者。即四住煩惱。及根本無明也。   大慧如金金剛佛之舍利是奇特性終不損壞 言如來藏不生滅。猶如金剛與佛骨也。   若得證法有剎那者(至)於一切法作剎那想 凡愚不達諸法虛妄。故我方便隨順為說。一切諸法剎那不住。無漏習氣非剎那也。   大慧菩薩復白佛言(至)何者為六雲何滿足 因上修證三昧樂住。名為聖人善無漏法。故舉餘經世尊常說六波羅蜜。若得滿足便成正覺。故問何者為六。雲何滿足。   佛言大慧波羅蜜者(至)成就神通生於梵世 言世間波羅蜜者。計我我所執取有無二邊惡見。求三有身。貪著色聲香味觸境。行於有漏諸波羅蜜。得生富樂六欲梵世。乃至無色非非想處。悉不能免流轉生死。   大慧出世間波羅蜜者(至)如是修習諸波羅蜜 言出世間波羅蜜者。是二乘人厭捨生死。欣趣涅槃。求於自度。修習六種劣無漏行。故不得作佛 如下出世上上波羅蜜者。是如來常說。若得滿足便成正覺。須粗識其相。今依先德略啟十門。一釋名。二出體。三辨相。四建立。五次第。六相攝。七修證。八約教。九觀心。十釋文 初釋名中。先通名。後別稱。通名波羅蜜者。唯識論雲。要七最勝之所攝受。方可建立波羅蜜多。一安住最勝。謂要安住菩薩種性。二依止最勝。謂要依止大菩提心。三意樂最勝。謂要慈愍一切有情四事業最勝。謂要具行一切事業。五巧便最勝。謂要無相智之所攝受。六迴向最勝。謂要迴向無上菩提。七清淨最勝。謂要不為二障間雜。即三時無悔。若七隨闕非到彼岸。故此六度各四句分別。其別名者。輟已惠人曰施。防非止惡曰戒。堪受諸法未能忘懷名忍。此約生忍。又忍即忍可。忍即是慧。雙忍事理故。練心於法名精。精心務達為進。梵音禪那此雲靜慮。梵音般若。此雲智慧 二出體者。施以無貪及彼所起三業為性。戒以受學菩薩戒時三業為性。忍以無瞋精進審慧。及彼所起三業為性。精進以懃。及彼所起三業為性。靜慮但以等持為性。智以擇法為性。開為十度者。對四亦以擇法為性。說是根本後得智故 三辨相者。施有三種。謂財施。無畏施。法施。戒有三種。謂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忍有三種。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諦察法忍。精進有三種。謂被甲精進。攝善精進。利樂精進。靜慮有三種。謂安住靜慮。引發靜慮。辨事靜慮。智慧有三種。謂加行無分別智。正體無分別智。後得無分別智。下餘四度別名辨相。此既無文。如別章說 四建立者。為十地中。對治十障。證十真如。故開有十。為對六蔽。漸修佛法。漸熟有情。故但說六。六中前三增上生道。感大財體。及眷屬故。後三決定勝道。能伏煩惱。成熟有情。及佛法故。又前三饒益有情。施財不惱。忍彼惱故。後三對治煩惱。勤修加行。永伏永滅故。又由前三故不住涅槃。由後三故不住生死。能為無住涅槃資糧。開說十度後唯四者。助六令滿故。方便助前三。願助精進。力助靜慮。智助般若。如深密說 五次第者。謂由前前引發後後。及由後後持淨前前。又前前粗。後後細。易難修習次第如是 六相攝者。此六一一皆攝一切波羅蜜多互相順故。般若論雲。檀義攝於六資生無畏法等智度論雲。有未莊嚴波羅蜜。即不攝者。有已莊嚴波羅蜜。即相攝者。今此經文必具攝故。若但說六。六攝後四。若開為十。第六唯攝無分別智。後四皆是後得智攝 七修證者。五位通修。佛方究竟。六約因位總有三名。謂初無數劫。施等勢力尚微。被煩惱伏。但名波羅蜜多第二劫去勢力漸增。能伏煩惱。名近波羅蜜多。第三僧祇勢力轉勝。能畢竟伏一切煩惱。名大波羅蜜多。故經雲出世上上波羅蜜多 八約教者。諸教可思。此教要須一一融攝。徹果該因 九觀心者。可以意得。若不觀心。非已智分。不能開發自家寶藏。縱福智齊修。盡隨物轉。功歸生滅。無漏勝因皆不成就。故淨名雲諸佛解脫。當於眾生心行中求也 次經文下即第十釋文。   大慧出世間上上波羅蜜者(至)而恆修行檀波羅蜜 言出世間上上波羅蜜者。謂大菩薩。而於自心內外二法覺知唯是妄分別現。不起施者妄想。不生受者執著。不取中間施物色相。為令眾生得無畏安樂。而恆行施故論雲。以知法性體無慳貪故。隨順修行檀波羅蜜。   於諸境界不起分別(至)是則名為禪波羅蜜 論雲以知法性無染。離五欲過故。隨順修行屍羅波羅蜜。以知法性無苦。離瞋惱故。隨順修行羼提波羅蜜。以知法性無身心相。離懈怠故。隨順修行毘梨耶波羅蜜。以知法性常定。體無亂故。隨順修行禪波羅蜜。   以智觀察心無分別(至)是則名為般若波羅蜜 論雲以知法性體明。離無明故。隨順修行般若波羅蜜。故華嚴六地偈雲。不取眾相而行施。本絕諸惡堅持戒。解法無害常堪忍知法性離具精進。已盡煩惱入諸禪。善達性空分別法。此偈明地上所修。故直雲已盡煩惱等。論通勝解行中發心修行。但雲隨順 又先德雲。六度萬行互相融攝。成菩提分。皆由般若成立故。五度如盲。般若如導。若佈施無般若。唯得一世榮。後受餘殃債。若持戒無般若。暫生上欲界。還墮泥犁中。若忍辱無般若報得端正形。不證寂滅忍。若精進無般若。徒興生滅功。不趣真常海。若禪定無般若。但行色界禪。不入金剛定。若萬善無般若。空成有漏因。不契無為果。若般若不明萬行虛設。故般若經中欲得世出世間一切善法悉成就者。一一當學般若。是故非真流之行。無以契真。未有證真之行。不從真起。故雲如是六度。如實修行。若得滿足。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不具足。則無能入菩提之道。   注大乘入楞伽經卷第八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791 注大乘入楞伽經   注大乘入楞伽經卷第九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愚分別有為空無常剎那分別剎那義如河燈種子 諸有為法猶如幻夢。愚夫妄計而起常見。佛為說空無常剎那。以不了故。復計無常作剎那想如河燈也。   一切法不生寂靜無所作諸事性皆離是我剎那義 以一切法剎那流轉。必無自性。無自性故即是無生。若非無生則不流轉。契無生者方見剎那。故淨名雲不生不滅是無常義。   生無間即滅不為凡愚說是間相續法諸趣分別起 言諸生法即是無生寂滅之相。愚人不信故。不得為愚人說。是間若計定有剎那相續法者。則有六趣妄想生。   無明為其因心則從彼生未能了色時中間何所住 明妄心識從彼無明生也。若妄心未生。未能分別色時。中間則無法。夫何所住耶。   無間相續滅而有別心起不住於色時何所緣而生 言無間相續前念滅已。後念續生。若不住色時。無有所緣。則無生也。   若緣彼心起其因則虛妄因妄體不成雲何剎那滅 後念以從前念滅處起故不是如實因生。因既虛妄。體不成立。則名無生。故不得言剎那滅壞。   修行者正受金剛佛舍利及以光音宮世間不壞事 對凡夫妄計一切法剎那故。說此正受等法。為非剎那。   如來圓滿智及比丘證得諸法性常住雲何見剎那 如來正智滿足。及諸比丘證得八地諸法實性。雲何見剎那非剎那也。   乾城幻等色何故非剎那大種無實性雲何說能造 不了諸法如幻夢等。取於種種差別形相。剎那不住。何言非耶。大種虛妄無實自性。故不得說為能作者。此偈應在六度章前。恐翻譯誤。   變化品第十五   因佛應化隨宜說法。意趣難解。故大慧於此略舉十則。以請會通。是故法華經雲。雖說種種道。其實為一乘。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如上章言。聲聞緣覺執著涅槃。希求自樂。修六度不得佛。何故不定種性中雲。住三昧樂聲聞。畢竟當得如來之身。   與諸菩薩等無差別 五種性中既有三乘所乘不一。入滅正受中。何故復言六地菩薩與聲聞緣覺同入滅盡三昧。求那譯本有此與諸菩薩等無差別八字。此下既有答文。恐但脫落。   何故復說無般涅槃法眾生得成佛道 剎那章言。七識非流轉。不受苦樂。非涅槃因。七識者。是一切眾生識也。故問無般涅槃法眾生。雲何得成佛道。   又何故說從初得佛至般涅槃於其中間不說一字 佛言不說一字不答一字。何故佛四平等中有語平等也。   又言如來常在於定無覺無觀 恆河沙章謂佛不起一念分別。何得善知根性為眾生說法。   又言佛事皆是化作 既言一切諸法自相共相是化佛說。即是化佛化作佛事。何故餘經言。應化非真佛亦非說法者。   又言諸識剎那變壞 剎那章中佛說諸識剎那不住。何故上言知依諸業攝受生死。   又言金剛神常隨衛護 恆沙章言如來最勝。超諸世間。非喻所及。即是不可見相。何須金剛力士守護。   又言前際不可知而說有般涅槃 恆沙章中生死本際不可知。何故復言有眾生般涅槃。斯則有終時可知。如有終。則有本際也。   又現有魔及以魔業(至)雲何不離如是諸過 恆沙偈言。悉離一切過。何故如來而有此諸過也。謂佛初成道。第六天魔興四兵。持苦具。詣樹下嬈如來旃遮婆羅門女繫木盂謗於佛。孫陀利女外道殺以謗佛。又佛曾乞食周遍不得。空缽而還。等即等餘不能備舉者如食於馬麥。頭背俱痛。調達申越。闍王逆害。刺傷足設火坑毒飯等事。   佛言諦聽當為汝說(至)授聲聞記是祕密說 為聲聞證無餘涅槃。自謂是佛。故佛方便與授記□。言住三昧樂聲聞。畢竟當得如來之身。自令覺非是佛。進向大乘無餘涅槃。初心菩薩樂聲聞法者。亦令捨是心進修大行。及變化佛與化聲聞記。法性如來無有是事。此皆方便祕密所說此答第一問。   大慧佛與二乘無差別者(至)意識捨離是時初斷 惑智二障。亦名煩惱所知二障。成唯識雲。由斷續生煩惱障故。證真解脫。由斷礙解所知障故得大菩提。言煩惱障者。謂執遍計所執實我。薩迦耶見而為上首。百二十八根本煩惱。及彼等流諸隨煩惱。此皆惑亂有情身心。能障涅槃。名煩惱障。亦名惑障。言所知障者。謂執遍計所執實法。薩迦耶見而為上首。見疑無明愛恚慢等。障於智用。於所知境無顛倒性。而不能了。能障菩提。名所知障。亦名智障。如是二障。分別起者。即見所斷。任運起者。即修所斷。二乘但能斷煩惱障。解脫生死處與佛不異。故言佛與二乘而無差別。非是智障斷處不異。此答第二問也 然上四卷中。約本末相依以明二障。此約二執以明二障。故文少異。   藏識習滅法障解脫方得永淨 明七轉識諸法障礙藏識習氣等。是一切眾生妄體。虛假無常。非涅槃因。不能成道。若七識滅。於一切法障中得解脫藏識習滅究竟清淨。即是妄想滅。名為涅槃。名成佛道。此答第三問。   大慧我依本住法作是密語(至)先具如是諸文字故 言依本然常住之法。如來密意故作是說。雖有語平等。但言語生滅無有自性。此答第四問。   大慧如來正知無有妄念不待思慮然後說法 如來悲智常現前故。不待思慮得為眾生而演說法。此答第五問。   如來久已斷四種習離二種死除二種障 佛言四住煩惱無明習氣斷。故名真佛。化佛者。方便現形以化眾生。非真佛也。此答第六問。   大慧意及意識眼識等七(至)凡愚不知妄著於空 言七種識妄想習氣為因。是剎那無常性。離善無漏。非流轉法。不能往來六道。如來藏常故。能持生死流轉。是涅槃苦樂之因。愚夫不覺妄計言空。此答第七問。   大慧變化如來金剛力士(至)自證聖智所行之境 化佛方便隨眾生相現。同人法故。假於守護。真實如來離一切根量。即是不可見相。不假守護。是一切化佛隨人善根生。不從實業生。非是真佛。然依真起化。亦不離真佛。如陶家輪等。眾事和合而有所作。化佛亦爾。眾生輪轉眾相具足。還說自共相法。不說真佛自證聖智所行境界。此答第八問。   復次大慧諸凡愚人(至)此分別即得解脫 言凡夫見此身滅。不見未來生。故起斷見。不覺藏識唸唸流注。故起常見。自心妄分別想是其生死本際。是故本際不可得也。滅妄分別名為解脫。此答第九問。   四種習斷離一切過 化佛隨眾生所宜。方便示現種種過惡。真實如來四住煩惱及無明習氣悉斷。無如是過。此答第十問。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三乘及非乘無有佛涅槃悉授如來記說離眾過惡 言非乘者。無般涅槃法眾生也。   成就究竟智及無餘涅槃誘進怯劣人依此密意說 欲彼成就究竟種智。斷所知障。證佛無餘大般涅槃。誘怯劣者故隱覆說。   諸佛所得智演說如是道唯此更非餘故彼無涅槃 如來證智雖說種種道。其實為一乘。更無餘法。而彼聲聞計所得涅槃。自謂是佛者。非真涅槃也。以上三偈並頌第一問答。略該餘問答。   欲色有諸見如是四種習意識所從生藏意在其中 三界生死見思無明。悉是眾生心意意識展轉為因。熏習發現。此頌第十問答也。   見意識眼等無常故斷滅迷意藏起常邪智謂涅槃 此頌第九問答如文可知。   斷食肉品第十六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至)食不食肉功德過失 如來在鬼王宮中說法。諸夜叉等念食時欲至。非肉不食。欲令諸鬼生慈心故。請如來說食不食肉功德過失。即是會上一切諸佛心。佛心者慈悲是也。   我及諸菩薩摩訶薩(至)究竟當成無上正覺 世間眾生生死輪轉。怨結相連。墮諸惡趣受大苦惱。皆由食肉更相殺害。增長煩惱。不得出離。能捨肉味。求於法味。慈心相向。清淨明瞭。如實修行。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世尊路迦耶等(至)而許自他俱食肉耶 大慧舉邪況正。以明食肉之過。謂諸外道尚有遮禁。況復如來世間救護。而許自他而食肉耶。路迦耶者。未見譯文。   善哉世尊具大慈悲(至)聞已奉行廣為他說 嘆佛世尊具大慈悲。拔苦與樂。願為解說。我等奉行。亦令一切永不食肉。   爾時大慧菩薩重說頌言菩薩摩訶薩志求無上覺(至)為我具開演 蔥等五辛臭惡不淨。生噉生瞋。熟食發婬。酒亂靜性。損眾善生諸惡。是故辛酒俱障善業。   爾時佛告大慧菩薩摩訶薩言(至)說其少分 有無量因緣不應食肉。自下如來為之略說。   大慧一切眾生從無始來(至)為修慈行不應食肉 梵音。旃陀羅。此謂殺人畜者。   大慧夫食肉者身體臭穢(至)若言許食此人謗我 如來常說凡所飲食。作食子肉想。餘食者尚然。況於弟子而聽食肉。   大慧淨美食者(至)非諸惡習虎狼性者心所愛重 言佛唯許食習聖人所應食者。餘皆不聽。   大慧過去有王名師子生(至)我許聲聞食如是肉 言世無有肉不是殺生而可食者。以是義故。佛許聲聞食如是肉耶。言不聽許也。   大慧未來之世有愚癡人(至)凡是肉者一切悉斷 明有說言佛毘尼中聽食肉者。悉是謗如來也。昔於餘經說遮十種。許三種者。以眾生惡習既久。而其情慾不可輒去。是漸禁絕。就其情而制之。令其修習。今於此會一切種一切時。開遮方便一切悉斷。是謂最後清淨明誨。言遮十種者人蛇象馬龍狐豬狗師子獼猴也。許三種者。不見不聞不疑也。謂肉有二者。他殺。自死。見聞疑者所謂他殺。不見聞疑者所謂自死。或雲許五種。謂不見聞疑外。加鳥殘自死共成五種。雖雲三五不同。俱不出自死肉之一義也。   大慧我不曾許弟子食肉(至)況食血肉不淨之食 一切有情皆依食住。謂食以資益諸根大種心心所法。能生喜樂。相續執持。總有四種。一者段食。變壞為相。謂欲界繫香味觸三。於變壞時能為食事。二者觸食。觸境為相。謂有漏觸。纔取境時攝受喜等能為食事。三意思食希望為相。謂有漏思與欲俱轉。希可愛境。能為食事。四者識食。執持為相。謂有漏識。由段觸思勢力增長。能為食事此四能持有情身命。令不壞斷。故名為食。段食唯於欲界有用。觸意思食雖遍三界。而依識轉。隨識有無。此對有情飲食血肉。是故且言不食段食。於義四種悉應斷故下言法身非雜食者。謂超情識是四俱無。   大慧聲聞緣覺及諸菩薩(至)作是說者無有是處 三乘聖人皆以法喜禪悅為食也。如來法身無雜食者。如智論雲。除諸法實相餘皆魔事。則煩惱爾炎。現行種習悉已斷故。種智圓明無緣悲心。觀於眾生如一子想。豈許弟子而食子肉。復自食子肉耶。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悉曾為親屬眾穢所成長恐怖諸含生是故不應食 此一行偈。於上諸因緣中。略頌其三也。   一切肉與蔥韭□及諸酒(至)於中大驚怖 自下諸偈多示其過。悉令遠離。少頌長行。言當離麻油者。外國風俗擣麻使生蟲合壓之。規多汁益肥。如何可食。及孔隙諸床多有蟲聚。皆不可坐臥。   飲食生放逸放逸生邪覺(至)生死不解脫 放逸者。大隨煩惱中之一也。飲酒食肉心多放逸。諸惡覺觀等悉隨生長。是故生死輪轉。不得捨離。   為利殺眾生以財取諸肉(至)食者我訶責 既無想教求。則三淨肉非有。凡諸肉者皆殺命而得。如何可食。   更互相食噉死墮惡獸中(至)斯皆食肉報 旃茶羅。即旃陀羅也。   食已無慚愧生生常顛狂(至)我皆制斷肉 像脅。大雲。涅槃。央掘摩。皆經名也。   先說見聞疑已斷一切肉以其惡習故愚者妄分別 佛先所說見聞疑殺不許食者。已是悉斷。然惡習愚夫不知教意。妄起分別謂聽食肉。   如貪障解脫肉等亦復然(至)知量而行乞 言凡食淨食。尚如服藥想。如食子肉想。何況食肉。是故比丘少欲知足。而行乞食。以斷貪愛食肉背解脫及違聖表相令眾生生怖是故不應食 背正解者由無慈慧。虧利自他。及違聖人護生儀表。   安住慈心者我說常厭離師子及虎狼應共同遊止 既心無害物。假使猛獸如虎狼師子者。而常馴伏。   若於酒肉等一切皆不食必生賢聖中豐財具智慧 此一偈明不食果報。謂必生賢聖諸佛會中。豐足法財具佛種智。   陀羅尼品第十七   爾時佛告大慧菩薩摩訶薩言(至)即說咒曰。   怛姪他(一)睹吒睹吒(至)莎訶(三十六)   天台於妙法蓮華經陀羅尼品。皆以四悉檀翻名釋義。陀羅尼。此翻總持。總持惡不起。善不失(其一)又翻能遮。能持。能持善。能遮惡(其二其三)此能遮邊惡。能持中善(其四)眾經開遮不同。或專用治病。如那達居士。或專護法。如此文。或專用滅罪。如方等。或通用治病滅罪護經。如請觀音。或大明咒。無上明咒。無等等明咒。則非治病。非滅罪。非護經。若通方者亦應兼。若論別者幸須依經。勿乖教也 次釋義雲。諸師或說咒者是鬼神王名。稱其王名。部落敬主不敢為非。故能降伏一切鬼魅(其一)或雲咒者。如軍中之密號。唱號相應無所訶問。若不相應即執治罪。若不順咒者頭破七分。若順咒者則無過失(其二)或雲咒者。密默治惡。惡自休息。譬如微賤。從此國逃彼國。訛稱王子。彼國以公主妻之。多瞋難事。有一明人從其國來。主往說之。其人語主。若當瞋時說偈。偈雲無親遊他國。欺誑一切人。粗食是常事。何勞復作瞋。說是偈時默然瞋歇。後不復瞋。是主及一切人。但聞斯偈皆不知意。咒亦如是。密默遮惡餘無識者(其三)或雲咒者是諸佛密語。如王索先陀婆。一切群下無有能識唯有智臣乃能知之。咒亦如是。祇是一法遍有諸力。病癒罪除善生道合(其四)為此義故。皆存本音。譯人不翻意在此也。惡世弘經喜多惱難。以咒護之使道流通也 今此楞伽經。如來所說陀羅尼亦專護法使道流通 或又雲凡咒文自古不翻有五意。一是諸佛祕密語法。唯佛能知。二是總持門。含多義故。三或是鬼神名。呼之敕以守護修行人故。四或是諸佛祕密印。如王印信所往無不遵奉。五不思議力所加持故。受持密誦。滅罪生福。此與天台意。同異可知。   大慧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至)即說咒曰。   怛姪他(一至)莎訶(十三)   大慧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至)一切文句悉已具足 夜叉此雲捷疾鬼。亦云苦活。羅剎此雲可畏。亦云食人鬼。此二部是北方毘沙門天王之所領者。   偈頌品第十八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修多羅中諸廣義故而說頌言諸法不堅固皆由分別生以分別即空所分別非有 言一切法皆非堅實者。謂從分別想念而生也。若能了悟分別識空。則知諸法本來寂滅。若生若滅俱是分別。分別若亡法非生滅。金剛三昧經亦云。法從分別生。還從分別滅。滅諸分別法。是法非生滅。   由虛妄分別是則有識生八九識種種如海眾波浪 此又言九識者。即密嚴經以第九為純淨識也。諸經論中復指真如為第九識。皆名異體同。謂真一俗八二合說也。然此真如即識實性。非是依他別有體故。亦非體類別有九識。但是第八具分賴耶開。而為二。以有漏分為染。無漏分為淨。通七轉識。故言九識。如下偈雲。顯示阿賴耶。殊勝之藏識。離能取所取(離染分也)我說為真如(即淨分也)此開之者。即偈頌五對義中長合偈離也。又此緣起諸識應以四句辨之。一以識實性(今名第九識亦名真如)唯不生滅。如水濕性。二七轉識皆生滅。如眾波浪三第八阿賴耶識亦生滅。亦不生滅。如海含動靜。故前偈雲。阿賴耶如海。轉識同波浪。四無明倒執非生滅。非不生滅。如起浪猛風。非水非浪。故前偈雲。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風起 今此品經凡六百六十有六偈。重頌經中諸廣義也。如下偈雲涅槃有六諸色有八。諸蘊及佛各二十四。此類名數頗多。前諸品內並無文者。即五對義中長無偈有也。其中要義未見經論及章疏解釋者不敢臆說。併俟來哲。餘四對中所未釋者亦爾。   習氣常增長盤根堅固依(至)轉依即解脫 轉依之義前已略釋。識論又雲。菩薩從前見道起已。為斷餘障。複數修習無分別智。乃至捨彼二粗重故(二障種子名二粗重)便能證得廣大轉依。依謂依他。即依他起。與染淨法為所依故。染謂虛妄遍計所執。淨謂真實圓成實性。轉謂二分轉捨轉得。由數修習無分別智。斷本識中二障粗重。故能轉捨依他起上遍計所執。及能轉得依他起中圓成實性。由轉煩惱得大涅槃。轉所知障證無上覺 或依即是唯識真如。生死涅槃之所依故。愚夫顛倒迷此真如。故無始來受生死苦。聖人離倒悟。此真如。便得涅槃畢竟安樂。謂數修習無分別智。斷本識中二障粗重。故能轉滅依如生死。及能轉。證依如涅槃。故雲及離智所知轉依即解脫。   得如幻三昧超過於十地(至)眾聖之所行 問既唯一性無有二者。何故此經及諸修多羅說有三性。該攝一切。答應知三性。雖隨相分(平音)各具二義。本末相收唯一性故。妄計二義者。一情有。二理無緣起二義者。一似有。二無性。圓成二義者。一不變。二隨緣。由圓成中不變。緣起無性。妄計理無。由此三義故。三性一際無有異也。故經雲。一切眾生即涅槃。不復更滅。此則不壞末而常本也。由圓成中隨緣。緣起似有。妄計情有。由此三義亦無異也。故經雲法身流轉五道名曰眾生。此則不動本而常末也。是故真該妄末。妄徹真源。性相融通。無有二也。故雲我唯說一性。自性無有二。問既不壞三性而說一性。如何此經及諸修多羅。又說一切法皆無自性。答應知如來密意說故。故唯識雲。即依此三性。立彼三無性。故佛密意說。一切法無性。初則相無性(謂妄計性體相俱無)。次無自然性(依他緣起非自然故)。後由遠離前。所執我法性。(是圓成性)此言三性三無性。不是依圓體亦無。但無計執之妄情。是故皆言無自性。是知究竟指歸。唯一實性。故。次偈雲此諸法性義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識實性。故智論雲除諸法實相。餘皆魔事(能了此三性三無性義。即於此經及餘修多羅。說一切法性非性理如破竹焉)。   如四大不調變吐見螢光(至)不生亦不滅 愚夫所見隨妄緣故。謂有生滅。故圓覺雲。一切眾生於無生中。妄見生滅。如實觀者。了妄即真故。不生不滅。故前經雲。即說此妄名為真如也 然不生滅義。三性不同。謂妄計性。無體可生可滅依他起性。即生不生。即滅不滅。圓成實性。自體本有不待新生。盡未來際究竟常住。永不斷滅。若以三性相對各約自相論者。即妄計之法妄生妄滅。圓成真心不生不滅。依他有二。謂相同妄計。似生似滅。性同圓成。不生不滅故華嚴經雲。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滅。以依他緣起。無別自性。全同圓成。能悟此旨。諸大乘經說一切法不生不滅。究竟常住等。皆無餘蘊也。   常行無分別遠離心心法(至)是則名為識 梵阿賴耶。此雲藏識。謂第八根本識。而能含藏積集世出世間諸法種故。故雲藏識說名心。然此識具能藏所藏。執藏義故。謂與雜染互為緣故。有情執為自內我故。由是三義得藏識名若是菩薩至第八地。及二乘無學人但有能所二藏。無執藏故。故此本識通有三位。及七種名。如別章說 焚音末那。此雲染污意。謂第七傳送識與四惑俱。名為染污。恆審思量。名之為意。故雲思量以為意。又標意名。為簡心(第八)識(前六)積集了別劣餘識故。標心識名應知亦爾 前六轉識。隨六根境。種類異故。謂名眼識。乃至意識(隨根立名)。或名色識。乃至法識(隨境立名)謂於六境了別名識。然此隨境立大識名依五色根未自在說。若得自在。諸根互用。一根發識了一切境。但可隨根立名。而無相濫 亦云心積集義意思量義。識了別義。各分二種積集二者。一集行相。二集種子。初通諸識。後唯第八。思量二者。一無間意。二現思量。初通諸識。後唯第七。了別二者。一細。二粗。細通諸識。粗唯前六。故華嚴雲。諸業虛妄積集名心。末那思量。意識分別。眼等五識了境不同。愚癡凡夫不能知覺 若依小乘教。但說有六識。義分心意識。於阿賴耶唯得其名。若大乘權教。於阿賴耶但得一分生滅之義。而於真性未能融通。即說真如凝然。不作諸法。此經如實說故。謂依如來藏故有生死。依如來藏故有涅槃。論雲自性清淨心為無明所染有其染心。雖有染心恆常不變。是謂真妄和合。非異非同。能成一心二諦之門。不墮斷常有無之見。   心常為無說意具二種行(至)迷惑見毛輪 此言惡習熏於心。所現種種相。又雲無明熏於心。所現諸眾生。則知有情眾生。無情器界。皆由無明熏習而有。故智覺雲。於一圓湛。析出根塵。聚內四大為身。分外四大為境。若離熏習之緣。決定無法可得。言熏習者。通有二種。一習熏。謂熏心體成染淨識等二資熏。謂現行心境及諸惑相資等。故起信論雲。有四種法熏習義故。染法淨法起不斷絕。雲何為四。一者淨法名為真如。二者一切染因名為無明。三者妄心名為業識。四者妄境所謂六塵。熏習義者。如世衣服。初非香臭。隨以物熏則有彼氣。此亦如是。真如淨法實無於染。但以無明而熏習故則有染相無明染法實無淨業。但以真如而熏習故則有淨用 雲何熏習起染法不斷。所謂以有真如法故。有於無明。以有。無明染法因故。即熏習真如。以熏習故則有妄心。以有妄心即熏習無明。不了真如法故。不覺起念現妄境界。以有妄境界染法緣故。即熏習妄心令其念著造種種業。受於一切身心等苦 雲何熏習起淨法不斷所謂以有真如法故。能熏習無明。以熏習因緣力故。則令妄心厭生死苦。樂求涅槃。以此妄心有厭求因緣故。即熏習真如。自信己性。知心妄動無前境界。修遠離法。以如實知無前境界故。種種方便起隨順行不取不念。乃至久遠熏習力故。無明則滅。以無明滅故。心無有起。以心無起故。境界隨滅。以因緣俱滅故。心相皆盡。名得涅槃成自然業。乃至廣說。   愚夫亦如是妄取諸境界(至)無境但是心 問既無境但是心。邪見外境者。應一切時一切處皆見有色。或皆不見。何故於有色時處。眼則見色。餘無色時處。則不見耶。答如人夢中。所見境界諸物。雖一切是無。從於虛妄夢想心起。然亦不如見有物處。見無物處。或先見後不見。或初不見後見。非處處皆見。亦非一期長見。故識論雲。於有色處。眼則見色。餘無色處。不見色者。此義不然。何以故。以彼夢中。於無色處。則見有色。於有色處。不見有色。心識變起一切諸法。無而見有。亦復如是。問若爾。何故多人同處同時。皆同於有處見有。無處見無。有時見有無時見無耶。答譬如百千餓鬼。同依業力。皆於無膿血猛火等處。同時而見。豈清河流水實有猛火耶。故雲無境但是心識。   如理正觀察能所取皆滅(至)常住於無念 聖人內證常住無念者。謂真心無念佛教所宗。故起信雲。以一切法本來。唯心。實無於念。而有妄心不覺起念。見諸境界。故說無明。若能觀察知心無念。即得隨順入真如門。是故學者。雖明悟修行期圓種智唯以無念為宗。但得無念。則愛惡自然淡薄。悲智自然增明。罪業自然銷除。功行自然精進於解則見諸相非相於行則名無修。而修障習盡時生死即絕生。滅滅已寂滅現前。應用無窮名之為佛。   迷惑因相應執世間為實(至)眾生眼識生 此段末一偈。如來順小乘機說。眾生眼識具根境等五種緣時。從藏識生。然八識皆藉緣方生。舉一例諸故。但言眼識。若約大乘義。於八識中眼識一種藉九緣生。謂一空。二明。三根。四境。五作意。六根本。七染淨。八分別。九種子。耳識唯藉八緣而起。九中除明。鼻舌身三。各藉七緣識方得轉。八中除空。第六意識依五緣生。七中除染淨及分別。第七識四緣生。五中除根本。或三緣生。以根與境並屬第八。第八識四緣生。五中除根本。以第七識即所依根故若加等無間緣。即如次十九八六四五諸緣而生。如有頌雲眼識九緣生。耳識唯從八鼻舌身三七。後三五三四。若加等無間。於前各增一。故唯識偈雲依止根本識諸識隨緣現。或俱或不俱。如波濤依水。意識常現起。除生無想天。及無心二定。睡眠與悶絕。   取者能所取名事俱無有(至)我說是唯心 問十二有支因緣。是一切眾生流轉三世因果法。何得言無。唯是一心耶。答本來無故。只由一念無明風。鼓動真如海。遂成十二緣起。作流轉之根由若了之為佛智海之波瀾昧之作生死河之漩洑。故華嚴雲不了第一義。號曰為無明。因不了之所盲。成惑業之眾苦。了無明之實性。成涅槃之妙心。若迷為惑業。則成三道。一無明愛聚三支。是煩惱道。二行有二支是業道。三識名色六入觸受生死七支。是苦道。若悟為三因佛性。一識名色六入觸受生死是正因佛性。二無明愛取。是了因佛性三行有是緣因佛性。如是等義。唯是一心。隨迷悟緣。派成多種。雖成多種。不離一心(如華嚴第六地有十種逆順觀十二因緣皆不離唯心故)故大集經雲。十二因緣。一人一念悉皆具足。但隨一境一念起處。無不具足。(非獨如常以三世論)且如眼見色不了名無明生愛惡名行。是中心意名識。色共識行即名色。六處生貪名六入。色與眼作對名觸。領納名受。於色纏綿名愛。想色相名取。念色心起名有。心生名生。心滅名死。乃至耳聞聲。意知法。於一念中一一如是。一日一夜凡起幾念。幾念織幾十二因緣。成六趣無窮之生死。是知生死無體。全是如來藏第一義心。迷悟昇沈了不可得。故起信雲所謂一切境界唯心妄起故有若心離於妄動則一切。境界滅。唯一真心無所不遍。豈非唯一心乎。   注大乘入楞伽經卷第九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791 注大乘入楞伽經   注大乘入楞伽經卷第十   煩惱業與身及業所得果(至)修行者不食 上雲財穀與金銀。田宅及僮僕已下至此。凡一十四偈。佛誡弟子無故誤犯攝律儀戒。方能成就攝善法戒。及饒益有情戒。生定發慧。具一切佛法。是知戒為定慧之基。不可一日無此君也。古德以譬數層之閣。下固而上存者宜矣。   行者觀世間能相與所相(至)豈能斷二執 覺智者。謂二無我智也。二執者。謂我法二執也。二無我智。是對所治我法二執。起能治道。如前二無我章已說。然將施二智。妙藥應盡識二執。病源如成唯識論雲。外道餘乘(即二乘也)所執我法各有二種一曰俱生。二曰分別 俱生二執者。謂無始來虛妄熏習。內因力故。恆與身俱(與身俱生與心同事)不待邪教。及邪分別。任運而轉。故名俱生。此復二種。一常相續。在第七識。緣第八識。起自心相。執為實法。及實我故。二有間斷。在第六識。緣識(第八)所變。蘊界處相。或總或別。起自心相。執為實法。及實我故 分別二執者。謂亦由現在外緣力故。非與身俱。要待邪教。及邪分別。然後方起。故名分別。唯在第六意識中有。此亦二種。一緣邪教。說蘊界處。種種相故。起自心相分別計度。執為實法。及實我故。二緣邪教。說於諸法自性等相。及我相故。起自心相。分別計度執為實法及實我故(此二執文。論中離說。今此合引)。如是二執。分別起者。即見所斷。若俱生者。即修所斷。皆由無明因緣生故。是如幻有。所執我。法妄計度故。決定非有。故世尊言。諸識所緣。唯心所現。依他起性。如幻事等。若了二空。二執隨斷。彼能了者。即二覺智也。故雲若無覺智生。豈能斷二執。   以覺自心故能斷二所執(至)皆是唯心作 問三界初因。四生元始。莫窮本末。罔辨端由。莊老指之為自然。周孔詺之為渾混。佛於此說。從無色界乃至地獄。依正皆是唯心所作。最初起處。如何指南答欲知有情身土真實端由無先我心。如華嚴經雲。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又雲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陰悉從生。無法而不造。故雲諸菩薩初住地時。應善觀察。隨其所身一切法門。隨其所有甚深智慧。隨所修因。隨所得果。隨其境界。隨其力用。隨其示現。隨其分別。隨其所得。悉善觀察。知一切法皆是自心。而無所著。楞嚴亦云。迷妄有虛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國土。知覺乃眾生。至於世界。眾生。業果。三種相續。皆是覺明明瞭知性。因了發相。從妄見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次第遷流。因此虛妄終而復始。是知光未發處。尚無其名。念欲生時。便分其影。若有知有覺。則眾生界起。若無想無慮。則國土緣生。因染法而六趣輪迴。隨淨心而四聖階降。可謂凡聖之本。身土之由。故指虛空世界也。悉我自心焉。非止言其太極生兩儀。玄牝為天地根而已矣。考善惡報應也。悉我自業焉。非止言其上帝無常天網恢恢而已矣。豈虛言哉。   如幻諸三昧及以意生身(至)演三乘一乘 問此經前後或雲三乘一乘。或雲五性一性。或雲無乘及乘者。乃至種種異說。究其旨趣竟如何耶。答佛說種種道。其實為一乘。若隨權實各別所據。則似相違反。若會通者皆不相違。謂就機則三。約法則一。新熏有五。本有無二。若入理雙寂。則三一俱亡。若約佛化儀。則能三能一。餘諸異說。類此可知。是故論雲。競執有是非。達者無違諍。   佛有三十六復各有十種(至)阿賴耶命根 根本識種名壽。以能持識故。此種能令色心不斷亦名命根。此識相分色法身根所得名煖。現行識名識。   意及與意識皆分別異名(至)是眾聖所行 此言眾聖皆悉修行真如實觀。及唯心識觀。如進趣大乘方便經雲。若於一實境界修信解者。應當習學二種觀道。一唯心識觀。二真如實觀。學唯心識觀者。所謂於一切時一切處。隨身口意。所有作業。悉當觀察知唯是心。乃至一切境界若心往念。皆當察知。勿令使心無記攀緣不自覺知。於唸唸間悉應觀察。隨心所有緣念。當使心隨逐彼念。令心自知。知已內心自生想念。非一切境界有念有分別也。所謂內心自生長短好惡。是非得失。衰利有無等見。無量諸想。而一切境界未嘗有想。起於分別。當知一切境界自無分別想故。即自非長非短。非好非惡。乃至非有非無。離一切相。如是觀察一切法唯心想生。若使離心。則無一法一相而能自見有差別也 真如實觀者思唯心性無生無滅不住見聞覺知。永離一切分別之想。故雲真如及唯識。是眾聖所行。如上理行雙修。方名觀法。故永嘉雲。渡海先須上船。非船無以能渡。修心必須入觀。非觀無以明心。心尚未明。相應何日。若不修習得菩提者貓兔等類亦應證得。   此有言非有彼非解我法(至)滅道皆悉具 此四諦義。天台約涅槃經聖行品。開成四種四諦。謂生滅。無生滅。無量。無作 生滅者。苦集是世間因果。滅道是出世因果。謂逼迫名苦。則三相遷移(集論雲。諸有情生。及生所依處。俱名苦諦)增長名集。則四心流動(集論雲一切煩惱。及煩惱增上所造諸業。俱名集諦)除患名道。則對治易奪。寂靜名滅。則滅有還無。即令眾生知苦斷集。欣滅修道。雖世出世。皆是變異。故名生滅四諦也(諦有二義。一謂諦實。二謂審諦)若達四諦從緣生故空。即超筌悟旨。而成智慧。謂解苦無苦。名苦聖諦。解集無和合。名集聖諦。解滅。無滅名滅聖諦。解道無道。名道聖諦。故名無生四諦也 大涅槃經雲。苦有無量相。非諸聲聞緣覺所知。集滅道等亦復如是。即無量四諦也 若了陰入皆如。無苦可捨。無明煩惱即是菩提無集可斷。生死即涅槃。無滅可證。邊邪皆中正。無道可修。無苦無集故無世間。無滅無道故無出世間。一切諸法皆是實相。實相外更無別法。即無作四諦也。故玄義雲。以迷理故。菩提成煩惱名集諦。涅槃成生死名苦諦。以能解故。煩惱即菩提名道諦。生死即涅槃名滅諦。即事而中。無思無念。無誰造作故名無作。亦名一實諦。所以八千聲聞法華會上。見如來性如秋收冬藏。更無所作。以達本故。法爾如斯。若未親證之人。不可安然拱手。傚無作無修。直須水到渠成。自然任運 以是四諦堅對諸土。有增有減。同居有四。方便則三。實報則二。寂光唯一。又總說名四諦。別說名十二因緣。苦是識。名色。六入。觸。受。生死等七支。集是無明。行。愛。取。有等五支。道是對治因緣方便。滅是無明滅。行滅。乃至老死滅。故涅槃經開四四諦。亦開四十二因緣。下智觀之得聲聞菩提。中智觀之得緣覺菩提。上智觀之得菩薩菩提。上上智觀之得諸佛菩提。故中論雲。因緣所生法。即是生滅。我說即是空。是無生滅。亦名為假名。是無量。亦名中道義。是無作。又謂因緣即集。所生即苦。滅集方便是道。苦集儘是滅 問法性尚非一法。雲何以一二三四推之答法性是所迷。苦集是能迷。能迷有輕重。所迷有即離。約界內外分別。即有四種苦集。約根性證理。即有一二三四不同。若界內鈍人迷真重。苦集亦重。利人迷真輕。苦集亦輕。界外利鈍輕重亦爾。法性是所解。滅道是能解。所解有即離。能解有巧拙界內鈍人所解離。能解則拙。利人所解即能解亦巧。界外利鈍即離巧拙亦如是 問集既有四。苦果何二。答惑隨於解集則有四。解隨於惑。但感二死。例如小乘惑隨於解。則有見諦。思惟。若解隨於惑。但是一分段生死爾 問苦集可是因緣所生法。滅道何故爾。答苦集是所破滅道是能破。能破從所破得名。俱是因緣生法。故大涅槃雲因滅。無明。即得熾然三菩提燈。亦是因緣也 問法性是所迷。何故二。何故四。答法性隨權實是故二。法性隨根緣是故四。若達此旨。見相聞法等。例作四種料簡即無差濫。是知一心四諦。橫該豎徹。理無不窮。法無不備也。   凡夫妄分別取三自性故(至)斷除悉清淨 見修諸煩惱者。即見道所斷分別煩惱。及修道所斷俱生煩惱也。通三乘說者略有十種。一貪。二瞋。三癡(亦云無明)。四慢。五疑。六身見。七邊見。七邪見。九見取。十戒禁取。如是總別十使煩惱中。疑及邪見二取四種。唯分別起。即見所斷煩惱。餘貪等六。通分別俱生兼二所斷。謂見所斷。及修所斷也 八識之中。前五識得起初三。亦通分別及俱生。由用意識中。邪師。邪教。及邪思惟。三因引故。得有分別起也。第六意識總具十種四唯分別。六通分別俱生第七末那唯四俱生。謂我癡。我見。我慢。我愛。此識有覆無記性故。其第八識十總不起(唯含彼種)。唯此無覆無記性故 分別俱生皆通三界。唯瞋一種只欲界有。上色無色二界煩惱。皆是有覆無記性攝。欲界四諦下各有十使。即為四十。上二界皆除瞋諦別各有九。即有七十二。並欲界合有一百一十二。其俱生者欲界具六。上二界除瞋。各唯有五。合成十六。通前分別。總有一百二十八煩惱 若二乘機。以八忍八智斷三界四諦分別煩惱。得預流果。次修九無間道。九解脫道。斷三界俱生煩惱。得餘三果。其所知障諸趣寂者入無餘時斷。其餘一切有斷不斷。不同愚法。以彼唯斷煩惱障故(回心二乘得同回心菩薩。分斷所知障不同愚法二乘。唯斷煩惱障) 直進菩薩二障俱斷。煩惱障中不同二乘約界分位(回心菩薩斷煩惱障。或類二乘)。但於二障分別起者。地前伏現行。初地真見道時。一剎那中頓斷彼種。其俱生中煩惱。初地已去自在能斷。留種故不斷。何以故潤生攝化故。不墮二乘故。為斷所知障故。為得大菩提故。彼第七識煩惱。性非潤生。故非所留。行相細故。七地已還有時暫現。以觀智有間故。是故當知煩惱障種。至金剛位。其所知障。行相細故。正障菩薩道。故於地地分斷。要至佛地方盡無餘。由此即說二障修惑。俱至佛地。故對法論雲。又諸菩薩十地位中。唯修所知障對治道。非斷煩惱障。得菩提時頓斷煩惱。及所知障 若約實教。諸聲聞人。於煩惱障但能折伏。何況能斷所知障。其菩薩人於二障中。不分俱生及分別。但有正使及習氣。地前伏使現。初地斷使種。地上除習氣。佛地究竟淨。此中習氣。從斷正使種子無間。方有餘殘習氣 若約六七八識與二障合辨者。有義八識中唯習氣。末那中唯種子。六識唯現行。或雲六七八識。皆通習氣種子現行。然此二障俱能障智。通名無明。以是本末二無明故。如起信論。依本末相依門以明二障。以無明所起六染心。為煩惱礙(即四住地煩惱)。能起染心之無明(根本)。名為智礙(無名住地)。其煩惱礙亦名枝末無明(亦名所知障也)。何以故。以能染境義邊名為煩惱。以能障智義邊亦名無明。故瑜伽論雲。無明有二。若貪等俱者。名相應無明(枝末)。非貪等俱者名獨行無明(根本)。以是主故。唯識又雲。不共無明有二。一恆行不共。唯末那有(枝末)。二獨行不共。末那所無(根本) 是故天台。以體真止從假入空觀。與空慧相應。即能破見思惑(四住煩惱)。成慧眼一切智。智能得體。得真體也。以方便隨緣止從空入假觀。分別藥病種種法門。即破無知惑(枝末無明)。成法眼道種智。智能得體。得俗體也。以離二邊分別止及上二觀為方便。得入中道觀。破根本無明。成佛眼一切種智。智能得體。得中道第一義體也。猶名巧度次第義爾。若約一心圓頓止觀者。謂法性寂然曰止。寂而常照名觀。以止緣於諦。則一諦而三諦。以諦繫於止。則一止而三止。譬如三相在一念心。雖一念心而有三相。止諦亦如是。所止之法雖一而三。能止之心雖三而一。以觀觀於境。則一境而三境。以境發於觀。則一觀而三觀。如摩醯首羅面上三目。雖有三目而是一面。觀境亦如是。觀三即一。發一即三。不可思議。非世出世。不權不實。不優不劣。不前不後。不並不別。不大不小。故中論雲。因緣所生法。即空即假即中也。故知破一切惑莫若空。無假無中而不空。建立一切法莫若假。無空無中而不假。究竟一切性莫若中。無假無空而不中。是皆對治眾生心病無明煩惱。方便如此建立。於賢首宗猶屬終教義。如上所破無明煩惱。在圓覺經。亦名理事二障也 若約頓教。惑性智性皆本淨故。故不可說斷與不斷。設謂有惑可斷。亦不依地位漸斷。如起信雲。若離妄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是也。圓教更不分使習種現。謂一切煩惱。不可說其體性。則全妄全真。唯是無盡重重法界。諸佛心中眾生。眾生心中諸佛。互相涉入。是故一障一切障。一斷一切斷 然修觀行者。須達能斷無性。所斷本空。無斷之斷。方為正斷。若執定有者。則墮於常。不可斷故。若執定無。即墮於斷。失聖智故。故先德雲。佛本是而勤修。惑元無而須斷。   本性清淨心眾生所迷惑(至)智者不應說 謂依如來能詮聖教。所詮正理。如實修行。斷惑證真。則無有虛棄。捨此欲滅煩惱。皆為魔說 故賢首師。以佛聖教正理。發明宗趣等。巧被機宜。各分為五(見華嚴教章及起信論疏)。且聖教五者。一小乘教。以隨機故。隨他語故。而說諸法一向差別。以其簡邪正。辨凡聖。分欣厭。明因果。然所說理。但顯人空。未明法空。唯依六識三毒。建立染淨根本。未盡法源。故多諍論。二大乘始教。亦名分教。謂定性二乘。無性闡提。俱不成佛。此既未盡大乘法理。故立為初。有不成佛故名為分。廣說法相。少說法性。所說法性即法相數。抉擇分明。故少諍論。三終教。亦名實教。說如來藏隨緣成阿賴耶識。緣起無性。一切皆如。定性無性悉當成佛。方盡大乘至極之說。故立為終。以稱實理故名為實。少說法相。多說法性。所說法相亦會歸性。故無諍論。以上二教。並依地位漸次修成。總名為漸。然此一門。與前後別。但教有始終頓漸之殊。法非優劣淺深之異。四頓教。但一念不生。即名為佛。不依地位漸次而說。故名為頓。總不論事相。唯辨真性。一切所有唯是妄想。一切法界唯是絕言。五法三自性皆空。八識二無我俱遣。訶教勸離。毀相泯心。生心即妄。不生即佛。五一乘圓教。明一位即一切位。一切位即一位。是故十信滿心。即攝五位成正覺等。主伴具足故名圓教。所說唯是無盡法界。性海圓融緣起無礙。如帝網珠重重無盡(若於五中顯此經者。正唯頓教。亦兼於終) 然教章獨於圓教中。而雲一乘有二。一同教一乘。同頓同實故。二別教一乘。唯圓融具德故。謂別教則迥異諸教。同教即普攝諸教。前後諸師所判教義。莫善於此。但未明諸乘五教。亦各有同別共不共故。故今續之以成其說。一小乘教者。以共人天乘為同教。以唯顯四諦四果為不共別教。故品足論六雲。有共異生法。不共異生法。雲何為共。謂有定及有生。此復雲何。謂如是定。如是生。異生聖者皆容得有。雲何不共。謂四通行。四無疑解。四沙門果等。二大乘始教者。以共二乘迴心教為同。以不共二乘直進教為別。此如智論有共不共般若教章明迴心直進二教是也。三大乘終教者。以共前三乘為同。法華經雲。於一佛乘分別說三。汝等所行皆菩薩道。以不共三乘唯一乘為別。法華經雲。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是知法華涅槃。皆對權小以顯一乘。四大乘頓教。以共始終小乘為同。以不共前三唯頓為別。如圓覺經雲。此經名為頓教大乘。頓機眾生從此開悟。謂約別教直進機也。又雲亦攝漸修一切群品。此約同教迴心機也。五一乘圓教者。如上所別教章文是也 此五教中。若以大小為對。則初一為小。後四為大。若約權實為對。前二為權。後三為實。若以頓漸為對。前三皆漸。後二為頓。若以偏圓為對。前四皆偏。後一為圓。而前前不攝後後。後後必收前前。此約同教說也 若約別教。則後後皆破前前。故華嚴經雲。法性真常離心念。二乘於此亦能得。不以此故為世尊。但以甚深無礙智(此圓教破頓義)。此經雲。初地即為八。乃至無相有何次(頓破終漸)。法華經雲。無二亦無三(終破始教)。梵網經呵二乘為邪見(權破愚法)。皆但除其病。不除其法 然同教中雖同前前。而中間三教亦得分同於後。如圓覺經有圓教法界三觀。攝論等有實教行相。然有其所同。無其所別。有其義而無其教。唯成當教中義。由諸經論。有如是同別共不共等法門。出沒相涉。故方便立五教不同 問已知五教各有同別。貫於群詮。由是以明一代時教更無餘蘊。雲何一心約就諸教。而有如是差別義耶。答此有二義故作是說。一約法通收。謂由此甚深緣起一心具五義門。是故聖人隨以一門攝化眾生。一攝義從名門。如小乘教說。二攝理從事門。如始教說。三理事無礙門。如終教說。四事盡理顯門。如頓教說。五性海具德門。如圓教說。是則不動本而常末。不壞末而常本。五義相融唯一心也。二約機得法分齊(機器不同)。謂或有得名而不得義。如小乘教。或有得名得一分義。如始教。或有得名得具分義。如終教。或有得義而不存名。如頓教。或有名義俱無盡。如圓教。是知聖教萬差。要唯此五。初則歷然不濫。後迺全體相收。一味融通。群疑屏息。總是如來一大善巧攝生方便也。餘諸義門。廣如彼說。   先應決了我及分析諸取(至)第五不可說 言三世及非世。第五不可說者。謂天竺犢子部。以我法俱有而為宗趣。立五法藏。謂三世為三。無為為四(即是非世)。第五不可說藏我在其中。以不可說為有為。及無為也。故此一部。諸部共推不受。呼為附佛法外道也。   諸佛之所知諸行取所住(至)勿更餘分別 此最後一頌。謂約義付屬流通。教跡也。即心能詮也。理本也。即心所詮也。非本無以垂跡。非跡無以顯本。若能尋跡得本。自然絕跡歸宗。故雲教由理故成。理由教故顯也。此教者摩訶衍中真實了義教也。此理者。謂緣起一心甚深至理也。是故結勸四輩弟子。信解修行如實證入。不斷如來種性。故雲當依此教理。勿更餘分別。   注大乘入楞伽經卷第十(終)      丐緣鏤板沙門 (迥瑋) 重校勘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792 佛說盂蘭盆經疏   No. 1792 [cf. No. 685]   佛說盂蘭盆經疏上   充國沙門宗密述   始於混沌。塞乎天地。通人神。貫貴賤。儒釋皆宗之。其唯孝道矣。應孝子之懇誠。救二親之苦厄。酬昊天恩德。其唯盂蘭盆之教焉。宗密罪釁早年喪親。每履雪霜之悲。永懷風樹之恨。竊以終身墳壟。卒世蒸嘗。雖展孝思不資神道。遂搜索聖賢之教。虔求追薦之方。得此法門。實是妙行。年年僧自恣日。四事供養三尊。宗密依之修崇。已歷多載。兼講其誥。用是未聞今因歸鄉。依日開設道俗耆艾。悲喜遵行。異口同音。請製新疏。心在松柏。豈慢鄉閭。式允來情。發揮要道。   稽首三界主。大孝釋迦尊。累劫報親恩。積因成正覺。將永錫眾類。應請演斯經。欲使背恩人。鹹能酬罔極。我今所讚述。願眾聖冥加。自他存歿親。離苦常安樂。   將解此經。先開四段。一教起所因。二藏乘所攝。三辨定宗旨。四正解經文。初中復四。一酬宿因故。二酬今請故。三彰孝道故。四示勝田故 初教起所因(四) 初酬宿因者。悉達太子。不紹王位。捨親去國。本為修行得道報父母恩。然菩薩用心。不務專己。故開盂蘭法會。以福自他二親。此經所興。本意如此。二酬今請者。謂大目犍連因心之孝。欲度父母。報乳哺之恩故。出家修行。神通第一。觀見亡母。墮餓鬼中。自救不能。白佛求法。佛示盆供。救母倒懸。繇愛其親。施及一切故。為道俗弟子。請佛留此法門。酬目連所請。即是說經之繇致也。三彰孝道者。復有其二。一通明孝為二教之宗本。二別明二教行孝之同異。初通明中。且明儒教。以孝為本者。謂始自天子。至於士人。家國相傳。皆立宗廟。雖五孝之用。則別而不行之。源不殊故。開宗明義。章中標為至德要道。道德以之為體。教法繇是而生。何有君子。而不務本。既為天經地義。須令企及俯從。雖論禮壞樂崩終訶衣錦食稻。甚哉孝之大也。聖人之德。又何以加於孝乎。次釋教以孝為本者。然一切佛。皆有真化二身。釋迦化身說。隨機權教。捨那真身說。究竟實教。教者。經律也。經詮理智。律詮戒行。戒雖萬行。以孝為宗。故我盧捨那佛。最初成正覺時。便說華嚴大經。菩薩大戒。又經標雲。爾時釋迦牟尼佛。初坐菩提樹下。成無上正覺已。初結菩薩波羅提木又。孝順父母。師僧三寶。孝順至道之法。孝名為戒。亦名制止。涅槃亦云。奇哉父母。生育我等。受大苦惱。滿足十月。懷抱我身。既生之後。推乾就濕除去不淨。大小便利。乳哺長養。將護我身。以是義故。應當報恩。隨順供養。上通明二教以孝為本竟。次別明二教行孝之同異者。於中初明其異。後顯其同。初謂生前侍養異。後謂歿後追思異。侍養異者。儒宗則慎護髮膚。揚名後代。故樂春不出。曾子開衾。釋教則祝髮壞衣。法資現世。故優陀通信。淨藏回邪。是謂為善不同。同歸乎孝。歿後異者。復有三異。一居喪異。儒則棺槨宅兆安墓留形。釋則念誦追齋薦其去識。二齋忌異。儒則內齋。外定想其聲容。釋則設供講經資其業報。三終身異。儒則四時殺命。春夏秋冬。釋則三節放生施戒盆會。良繇真宗。未至周孔。且使繫心今知禮有所歸。不應猶執權教。且福之大者。莫大於施。生是釋梵之本因。類天地之大德。今殺彼祭此。豈近仁心。是若可忍。孰不可忍。雖雲祈福。實是立讎。自徇虛名。殃於神道。問父母生於餘趣。則可改祭為齋。如墮鬼中。寧無饗祀。答黍稷非馨。蘋蘩可薦。應知禴祭。勝於殺牛。況鬼神等差。豈皆受饗。上明異竟。次顯其同者。復有其二。初明存歿同。後明罪福同今初約紀孝行章中五句之文以辨其同。即攝於生前歿後也。一居則致其敬者。儒則別於犬馬。釋則舉身七多。二養則致其樂者。儒則怡聲下氣溫清定省等故。有扇床溫席之流。釋則節量信毀分減衣缽等故。有割肉充飢之類。三病則致其憂者。儒中如文帝先嘗湯藥。武王不脫冠帶。釋中如太子以肉為藥。高僧以身而擔。四喪則致其哀者。儒有武丁不言。子皋泣血。釋有目連大叫調御舁棺。五祭則致其嚴者。儒有薦筍之流。釋有餉飯之類。但以至教未來難弘報應。故先且立於祭法。令敬事於神靈。神靈則父母之識性。足顯祖考之常存。既形滅而神不滅。豈厚形而薄神乎。餘如前辨。上來存歿同竟。次辨罪福同。罪同者。儒則條越五刑。犯當五摘而恩赦不該。釋則名標七逆。戒黜七遮而阿鼻定入。福同者。儒則旌於門閭上天之報。釋則瑩於戒德淨土之因。上來總彰孝道竟。第四示勝田者。喻如世間人。欲得倉廩中五穀豐盈歲歲不乏者。必須取穀麥種子。以牛犁耕於田地而種之。不種則竭盡也。法中亦爾。以悲心敬心孝心為種子。以衣食財帛身命為牛犁。以貧病三寶父母為田地。有佛弟子。欲得藏識中百福莊嚴生生無盡者。須運悲敬孝心。將衣食財帛身命。給濟敬養於貧病三寶父母。名為種福。不種即貧窮無福慧。入生死險道。謂種福之田名為福田。如種穀之田名穀田也。然種子有精新乾焦。田有肥濃確瘦。如悲敬孝心有懇切閑縵。貧有淺深。病有輕重。佛有真化。化有住世入滅。法有大小。教有權實。僧有持毀。父母有現生七世。一一配肥瘦之田。昭然可見。今盂蘭供會具三種肥田。故雲勝也。謂佛歡喜日。供養自恣淨戒大德。敬田勝也。報父母恩。恩田勝也。父母在厄難中。悲田勝也。為欲示此勝田故。說此經也。二藏乘所攝。第二藏乘所攝者。藏謂三藏。乘謂五乘。三藏者。一修多羅。此雲契經。契者契理契機。經者。佛地論雲。貫攝為義。謂貫穿所應知義。攝持所化生故。此教於三學中詮於定學。二毘奈耶。此雲調伏。調謂調練三業。伏謂制伏過非。此教詮於戒學。三阿毘達磨。此雲對法。法謂涅槃四諦。對謂對向對觀。其能對者。即是妙慧。此教詮於慧學。然經是化教。開誘化導也。律是制教。制約行業也。論則推徵。解釋經律之意也。今此盂蘭盆據其名題。即化教攝。屬於經藏。據其義意亦制教攝。屬於律藏。五乘者。乘以運載為名。五謂人天聲聞緣覺菩薩。此五力有大小。載有遠近。一人乘。謂三歸五戒。運載眾生越於三塗生於人道。其猶小艇纔過谿澗。二天乘。謂上品十善。及四禪八定。運載眾生越於四洲達於上界。猶如小船越小江河三聲聞乘。謂四諦法門。四緣覺乘。謂十二因緣法門。皆能運載眾生越於三界。到有餘無餘涅槃。成阿羅漢及辟支佛。皆如大船越大江河。五菩薩乘。謂悲智六度法門。運載眾生總超三界三乘之境。至無上菩提大般涅槃之彼岸。如乘舶過海也。今此經者。謂是人天乘所攝。在小乘藏中。三辨定宗旨。三辨定宗旨者。此經以孝順設供。拔苦報恩為宗。今以二門分別。一釋行相。二配句數。初者為目連。本為孝誠欲酬恩德。力所未及故先出家。是以始得六通。便觀三界見其亡母生餓鬼中。雖餉香飯旋成猛火。悲號投佛。佛教設於盆供。拔冥途身脫一劫苦。不辜生育大報劬勞。細詳經旨備斯四義。二配句數者。有四四句。一孝順兩字。自有四句。一孝而非順。如三牲之養等。二順而非孝。如病索禁忌之食而即供。欲行非為之事而不諫等。三亦孝亦順。謂有隱無犯。三諫而隨順色。觀志三年無改。四非孝非順。如水中葬父之類。二以孝順設供。相對復為四句。一孝順非設供。如董黯王祥等。二設供非孝順。為己求福而修齋等。三俱是。即盂蘭盆會。四俱非。謂逆而慳也。三以孝順對拔苦。亦為四句。一孝順非拔苦。謂董永等。二拔苦非孝順。謂救他人之苦。三俱是。即蘭盆會。四俱非。謂逆小之人也。四以孝順對報恩亦為四句。一孝順非報恩。護髮膚不驕危非法不言等。二報恩非孝順。扶輪報一餐修行報施主等。三俱是。盂蘭盆會也。四俱非。謂辜恩逆人。今修此一門。即圓四行所得功德何可校量。實繇境勝心彊徹於神理故也。◎   佛說盂蘭盆經疏上終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792 佛說盂蘭盆經疏   佛說盂蘭盆經疏下   充國沙門宗密述   ◎四正解經文(二)。正解經文於中復二。初釋題目。二解本文。初釋題目。   佛說盂蘭盆經 此經總有三譯。一晉武帝時。剎法師翻雲盂蘭盆經。二惠帝時。法炬法師譯雲灌臘經。應此文雲。具飯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錠燭等故。三舊本別錄。又有一師。翻為報恩經。約所行之行而立名故。今所釋者。即初譯也。義淨三藏雲。頒自我口暢之。彼心以教合機。故稱佛說。盂蘭是西域之語。此雲倒懸。盆乃東夏之音。仍為救器。若隨方俗應曰救倒懸盆。斯繇尊者之親魂沈闇道。載飢且渴命似倒懸。縱聖子之威靈無以拯其塗炭。佛令盆羅百味式貢三尊。仰大眾之恩光。救倒懸之窘急。即從此義以立經名。經者正名為線。義曰契經。線能貫華。經能持緯。謂所詮之義似緯似華。能詮之文能持能貫。今順此方典誥。是以目之為經。借義助名。仍加契字。此釋符佛地論。二義中貫穿之義。雜心論五義中結鬘之義也。二解本文。解本文分三。一序分。三正宗分。三流通分。以三分之興。彌天高判冥符西域。今古同遵。初序分中諸經多有二序。一證信序。謂如是之法我從佛聞。標記說時說處分明。大眾同聞非謬。以為證據令總信受。經無豐約非信不傳。繇是經初必須證信。故智度論雲。說時方人令生信故。二發起序發明信起正宗之法。如淨名寶蓋法華毫光之類。然證信亦云通序。諸經皆同故。亦云經後序。佛說法時而未有故。發起亦云別序。諸經各別故。亦云經前序。佛先自發起。方說正宗故。初證信序。   聞如是一時佛在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則佛臨滅度時。阿難請問四事。佛令置此言也。所問四事佛一一答。謂一依四念處。二以戒為師。三默擯惡性比丘。四一切經初。皆雲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處與某處若干人俱。諸經多具六種成就。文或闕略義必具之。謂一信二聞三時四主五處六眾。六緣不具教則不興。必須具六。故雲成就。今經闕於列眾也。又聞成就為初異餘經者。各是譯人之意。謂或雲如是之法我從佛聞。或雲我於佛邊聞如是法。皆是指法之詞也。不雲我者。意彰聖人皆證無我理故。餘經有者。即阿難自指五蘊假者。不同情計之我。亦無過也。聞謂耳根發識聽彼外聲。次雲如是者。信成就也。夫信者言是事如是。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故肇公雲。信順之詞也。一時者。師資合會說聽究竟。總名一時。簡異餘時也。謂如來說經。時有無量。不能別舉。一言略周故但雲一。諸方時分延促不定故。總言一時。然諸經中不指定時指定處者。有解招難故不用之。今詳其意。以處則不過十六國中。遊化住止之處而有其數。易為標指。時則年月春秋寒熱晝夜寅卯須臾等時。變異迅速積數無量。不可說錄。難為標指故。佛者梵語佛陀。此雲覺者。謂覺了真妄性相之者也。覺有三義。一自覺我空。簡異凡夫。二覺他法空。簡異二乘。三覺滿俱空合於本覺。名究竟覺。或名大覺妙覺。簡異菩薩。在捨衛等者。處成就也。真諦記雲。住處有二。一境界處。謂化在俗之流。二依止處。謂統出家之眾。初即捨衛。後即祇園。婆沙論雲。舉捨衛者。令遠人知。舉祇園者。令近人知。捨衛此雲聞物。謂具足財寶之物。多聞解脫之人。遠聞諸國故。義淨三藏譯金剛經。雲名稱大城。祇樹等者。即祇陀太子所施之樹。給孤長者所買之園。祇陀此雲戰勝。波斯匿王太子也。生時王與外國戰勝因以為名。給孤獨者。是臣之號。本名須達多。此雲善施。謂給孤獨。即是善施。又常行施故名善施。鄉人美之號給孤獨。然園是須達所買。樹是祇陀所施。園總樹別。先合標園今以禮別尊卑故。樹先園後。西國呼寺為僧伽藍摩。此雲眾園。以佛教東流初至中國。止鴻臚寺賓異域僧僧既漸多。散置別館。存其本號皆曰寺焉。其買園施樹者。涅槃經說。須達長者為兒聘婦。詣王捨城。因見佛發心。請入捨衛說法。佛令舍利弗隨歸先揀住處。擇得祇陀太子之園。長者問買。太子戲雲。側布黃金滿即賣之。長者便欲交付。太子雲。是戲言。共請斷事之人斷之。彼斷令依先語。長者載金側布。唯少一隅。太子見其不惜財寶。知佛殊勝。遂施所餘之地置立門屋。施園中樹以為林蔭。二人共成精舍請佛居之。故雲祇樹等也。闕眾成就者。但文略也。如無常經等。然有其時。必具徒眾故。經末雲四輩弟子歡喜奉行。二發起序(六)。發起者。此經既以孝順拔苦為宗故。託救母之緣而為發起。文分為六。第一目連道滿。第二知恩欲酬。第三攀慕遍尋。第四得見所在。第五痛哭往救。第六惡習現前。初目連道滿。   大目犍連始得六通 此人姓大目犍連。唐言菉菽氏。彼國上古有仙。常食菉荳。尊者是彼之種族也。名尼拘律陀。即樹名也。尊者二親因祭此樹神而生尊者。故名此也。是王捨城中輔相之子。時人貴其種。所以稱其氏。始得六通者。始即是初。初得聖道便度二親。本因親而修道故也。道雖無異本願各殊。故諸聖者不必皆爾。六通者。一神境通。智證神境故。亦名如意通。身如其意欲往即到故。二天眼通。三天耳通。謂能見能聞若近若遠。障內障外色聲等故。四宿命通。能知宿世本生本事故。五他心通。謂於定散漏無漏心。一切能知故。六漏盡通。謂身中漏盡而能知故。六皆無擁故總名通。二知恩欲酬。   欲度父母報乳哺之恩 度謂度脫。然報恩兩字。但是通標虛位。度脫正是其報。乳謂母乳。哺是嚼哺。然父母有遠近。恩有輕重。報有分全。遠者七世乃至多世。近者即生此身。七世者。外教所宗。人以形質為本傳體相續。以父祖已上為七世故。偏尊於父。佛教所宗。人以靈識為本。四大形質為靈識所依。世世生生皆有父母。生養此身。已去乃至七生所生父母為七世也。然寄託之處。惟在母胎。生來乳哺懷抱亦多是母。故偏重母。是以經中但雲報乳哺之恩也。乃至多世者。於中偏取歸依佛已來所有生身父母。能生我身修道器故。諸佛成道之時。多生父母皆相會遇。聞法獲益。恩有輕重者。此生父母最重。餘漸輕也。報有分全者。侍養一生為分。度脫多生為全。故經雲。左肩擔父。右肩擔母。遍行大地。亦不能報恩。故知此生所報為分。設同孟宗董黯董永之類。亦為分也。今經雲。欲度父母者。意令得道。明其全也。若總不報。便是不孝罪人。況加逆事。且泛論一切人恩。華嚴經雲。不知恩者多遭橫死。觀佛相海經雲。有恩不報。是阿鼻因諸恩尚然。況於父母。父母之恩無可校量。故詩雲。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乃至無父可怙無母可恃。出則銜恤入則靡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故三藏雲。父母義高天地恩深巨海。是以係仰顧腹之恩。思答劬勞之德。父母恩重經雲。父母懷抱含笑未語和和弄聲。飢時須食非母不哺。渴時須飲非母不乳(云云)。計論母恩昊天罔極。嗚呼慈母雲何可報(云云)。至於行來東西鄰里井灶碓磨。不時還家。母忽心驚。兩乳流出。即知我兒家中憶我。即便還家。問詳此經文淺樸。偏誡貧賤之流何也。答君子自孝故。偏誡小人。又君子有簞瓢之貧。何妨確磨等事。又偏敘艱勤之語。始彰鞠養之勞耳。又雲。其兒遙見母來。或在欄車搖頭弄腦。或復曳腹隨行嗚呼向母。母為其子曲身下就。長舒兩手摩拭塵土。嗚和其口。開懷出乳。以乳乳之。母見兒歡。兒見母喜。二情相交恩愛慈重。莫復過是(云云)。既生長大朋友相隨。梳頭摩髮欲得好衣覆蓋其身。敝衣故破父母自著。新好綿帛先與其子。至於行來官私急疾。傾心南北。逐子東西。橫簪頭上。子漸長大。為與索妻。得他女子父母轉疏。私房室內共相語樂。父母年老氣力衰微。終朝至暮不來借問。或復父孤母寡獨守空房。猶如客人寄止他捨。常無恩愛。或無襦被寒凍苦辛。厄難遭之太甚。年老色衰多饒蚤蝨。夙夜不臥長吟歎息。何罪宿愆。生此不孝之子。或時呼喚。瞋目驚怒盡不從順。婦兒罵詈低頭含笑(云云)。帝釋梵王諸天人民。一切眾會。聞經歡喜發菩提心。號哭動地淚下如雨。評曰。細思其事誠哉是言。或有母不如此兒不如彼者。百中無一也。良繇眾生無始無明迷真執妄。既根本顛倒故。枝末一一皆然。禍哉凡愚。雲何可度。三攀慕遍尋。   即以道眼觀視世間 觀求生處是天眼通。繇證道而得故雲道眼。世間有二。謂三界是器世間。六道是有情世間。然尊者喪親之日猶是凡夫。不知父母生於何道。今成聖果力。可追求故。以天眼上下觀視於三界處尋六道身。得通便觀。故雲即也。四得見所在。   見其亡母生餓鬼中。不見飲食皮骨連立 本觀世間俱尋父母。父生樂處不假施勞。既非經宗故此不述。母生鬼道已屬三塗。復在餓中。是鬼之極苦。拔濟苦者唯盂蘭盆。發起正宗意在斯也。生餓鬼中是異熟果。酬引業故。不見飲食是等流果。酬滿業故。是慳貪業之果也。皮骨連立是增上果。準正理論。鬼本住在此洲之下五百繇旬。縱廣亦爾。有琰魔羅界。從此展轉散取餘方。人間一月為一日。乘此積月積年壽五百歲。然鬼有三種。一無財鬼。以無福德不得食故。二少財鬼。少得淨妙飲食故。三多財鬼。多得淨妙飲食故。此三種鬼復各有三。無財三者。一炬口鬼。謂火炬炎熾常從口出。繇是前生燒壞村柵焚炙賢良。以此求財墮於地獄。從地獄出墮此鬼中。故正法唸經雲。若人貪嫉枉奪人財。破人城郭殺害抄掠得財。奉王大臣。轉增凶暴。墮熾然餓鬼中。二鍼咽鬼。謂頭大如山。咽如鍼孔。繇於破齋夜食盜竊眾僧之食故。故齋法清淨經雲。目連路逢數百萬鬼。頭如大山等。三臭口鬼。謂口中腐臭自惡受苦。以多貪名利自是非他。讚歎惡人譭謗賢善故。據此三種。寧吞鐵丸不食信施。少財三者。一鍼毛鬼。毛利如鍼行便自刺。為貪利故。妄行鍼炙及刺畜生。但為求財不愈疾故。二臭毛鬼。毛利而臭自拔受苦。繇於販賣豬羊烹宰鵝鴨。湯爛刀剝楚痛難堪。地獄罪終墮斯鬼趣。三大癭鬼。咽垂大癭自決噉膿。繇嫉妒於人常懷瞋恨故。多財三者。一得棄鬼。謂常得祭祀所棄食故。繇於罪多福少少施多慳。棄擲之物方惠施故。二得失鬼。謂常得巷陌所遺食故。以於現財常生慳著。疑欲失者而方捨故。三勢力鬼。謂夜叉羅剎毘捨闍等。所受富樂類於人天。或依樹林。或住山谷。或居靈廟或處空宮。形豎而行。屬於鬼趣。此等變化多端者。繇於因地罪福不精苦樂之因相雜作故。付法藏傳說。僧伽耶捨比丘。遊大海邊見妙宮殿。其家鎖二鬼等。今尊者之親。是無財鬼中炬口鬼也。又有處說。餓鬼有三種。一外障。得遇水時即見有人執刀仗等而障礙故。二內障。口有火炬。或咽如鍼故。三無障。見河是猛火。或食糞穢。或自割身肉食噉等。今尊者之親當內障也。上來諸鬼皆繇自心因行所招。果報必應。譬如影響繇於形聲。雖父母至親不相替代。故諸智者宜各勵心。儻遇善緣不應空過。一朝去世誰為修崇。縱託子孫七分獲一。況無孝子。悔恨何追。且濁世凡流鮮懷仁孝。唯憂妻子。豈念幽靈。貧賤者迫以飢寒。富貴者荒於財色。設能追福厭課者多。竭力罄心萬中無一。世途目擊豈不昭然。故恩重經雲。夫妻和合同作五逆。彼時呼喚急速走使。父母之語十喚九違。不相從順罵詈瞋目。生存尚爾。歿後可知。自既不仁。兒豈能孝。故昔有送父林野。乃持輿迴歸。以古觀今雖途跡異而心同也。五慟哭往救。   目連悲哀。即以缽盛飯往餉其母 悲哀者。生育恩重如上所陳。死別隔生忽然再見。縱使顏容仍舊亦可啼泣悲傷。況睹鬼形皮骨連立。喉中煙焰腹堛霾瞗C苦似倒懸命唯喘息。豈不能碎身擗踴竭氣號咷。恨罪逆之偷安。痛慈親之受苦。經標總意但曰悲哀。細察當時何疑不爾。故三藏科雲摧慟。釋雲。感激徹於骨髓。號叫動於天地。缽飯往餉者。母既氣綿夕漏厄在朝飢。飢而且渴。理須救濟。濟此之急飯食為先。故以缽盛飯持餉於母。六惡習現在。   母得缽飯便以左手障缽右手揣食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 境隨心變。果藉業成。餓因未除飽緣寧致。鬼是炬口。食近口而熾然。水作堅冰。冰近湯而確耳。即知神力不禁業力。除飢要且除慳。故六通往餉而招殃。百味盆羅而致苦。大哉業熟可思者焉。今左手障缽慳恐餘侵。右手揣食貪於自給。慳貪猛盛如此現行。飯食劣緣若何充濟。故化為火不得食也。上來序分竟。二正宗分(二)。正宗分文分為二。初目連悲陳苦厄。二如來廣示因緣。初目連悲陳苦厄。   目連大叫悲號涕泣。馳還白佛具陳如此 子急告父。臣急告君。自力不如。理宜投佛。弟子勤觀四諦。已證三明。可以反覆山河。迴轉日月。豈料母縈極苦。命若到懸。竭其孝誠盡其神變。而竟不能令除惡報暫濟飢腸。所以叫泣奔還。備申哀懇 二如來廣示因緣(八)。如來廣示因緣。且依三藏大分八段。第一彰母罪深。第二明子德劣。第三斥邪無力。第四顯正有能。第五許以救方。第六示其正法。第七孝子領悟。第八慈母獲益。初彰母罪深。   佛言汝母罪根深結 有經中說。定光佛時目連名羅卜。母字青提。羅卜欲行。囑其母曰。若有客來孃當具膳。去後客至母乃不供。仍更詐為設食之筵。兒歸問曰。昨日客來若為備擬。母曰。汝豈不見設食處耶。從爾已來五百生中慳慳相續。故雲罪根深結。罪謂身口之業。根謂慳貪之心。多生相續為深。交固難解為結。從慳所起皆是罪業。非唯彼時一度妄語。謂慳貪是苦根。所作是苦業。餓鬼是苦果。為三事也。若準十重戒中。慳亦是業。唯貪為根。起罪業故。問五百生慳為人為鬼。答人鬼相間。造受相資。若唯人身不名惡報。若唯鬼身不應造業。或亦為畜於理無妨。但慳習不除即名相續。問目連自定光佛世已來。所生之母不一。如何偏救彼之青提。答青提與目連緣深。今生復為其母。但救此身所生之母。非謂救彼遠世青提。餘論云云。皆為未達 二明子德劣。   非汝一人力所奈何 汝母慳心。慳於一切。時經多世。事歷多人。豈汝一人力可濟拔。三斥邪無力。   汝雖孝順聲動天地天神地祇邪魔外道。道士四天王神。亦不能奈何 三藏雲。縱汝感天靈於上界。激地祇於下方。縱攝邪魔橫羅外道。統六合以同一家。總八部以為一眾。併其神力亦不奈何。外道道士者。外道中之道士也。簡內道中之道士。佛教初傳此方。呼僧為道士故。四天王者。毘沙門等護持世界者也。四顯正有能。   當須十方眾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脫 三藏雲。一縷不能制象。必假多絲。一人不能除業。必資眾德。今詳前後經文。以邪正一多相對乃有四句。一正而非多。此不能救故。前非汝一人奈何。二多而非正。亦不能救。即前神祇邪魔外道等也。三亦多亦正。方可救拔。即十方僧也。四不多不正。居然不可。故無經文。五許以救方。   吾今當說救濟之法。令一切難皆離憂苦 今當說者。正是許詞。救濟法者。是所許事。令一切等者。千鈞之弩。不獨為鼷鼠發機。三界之尊。豈偏令汝母離苦。六示其正法。示正法於中分二。初教孝子獻供之法。後教眾僧受供之儀。初復有五。一定勝時。二發勝意。三設勝供。四讚勝田。五獲勝益。謂自恣日為勝時。如春陽之月孝心為勝意。如精新種子百味五果等為勝供。如好牛犁以之供養。如能耕墾賢聖為勝田。如膏腴之地。存亡父母六親眷屬。乃至七代離苦生天為勝益。如千箱萬斛秋收冬藏。經文意勢。豈不然乎。智者詳之。如指其掌。初教孝子獻供法(五)。一定勝時。   佛告目連十方眾僧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時 梵語僧伽。此雲眾和合。謂若眾而不和。如群商群吏及軍眾等。不名僧寶。若和而不眾。如二人同心之類。亦非僧寶。眾而和合為福之因。方名僧寶。和合者。此有六種。謂身和同。事語和同。默意和同。忍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也。儒說小人君子。或和或同。今釋子比丘和而同也。今雲十方者。法無限局豈隔親疏。眾僧者。唐梵重標譯人之拙。七月十五日者。前三月夏安居竟故可自恣。自恣有三日。或十四十五十六。今舉中間也。此剩僧字。去之又句闕。亦是譯人之失也。何不雲共自恣時。自恣者。自己之過恣他所舉。謂一夏安居九旬加行。不階四果亦得四禪。佛設教門本意如此。正像末法僧等皆然。雖後五百歲。亦有持戒修福者故。然將超苦海謹護浮囊。猶恐當局者迷。必藉旁觀得失。縱不斷惑證果。還希罪滅福生故。褊袒於眾中白大德長老。或見我過。或聞我罪。或疑我犯。恣任所舉。哀愍語我。我當懺悔。如此則身心清淨。猶如琉璃。禪定解脫或有之矣。供養此者力用可知。豈不拔濟先亡資熏現在。故三藏雲。比丘受歲之日。大眾自恣之時。僧多獲道於四果。故能濟厄於七代。二發勝意。   當為七世父母及現在父母厄難中者 當為者。能救之心。七世下所救之境。約境明心故雲勝也。七世者。所生父母。不同儒教取上代祖宗。厄難中者。通於存歿。歿則地獄鬼畜。存則病痛枷禁。皆名厄難。七世父母雖似轉疏。皆是生我修道之器。既蒙鞠育豈負深恩。故三藏雲。天地覆載。既無憚於劬勞。幽顯沈淪。理合答於罔極。三設勝供。   具飯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錠燭床敷臥具。盡世甘美以著盆中供養十方大德眾僧 具飯百味者。總標也。如人盛饌盤筵邀命賓客唯雲喫飯。故飯為總統於百味。百者大數非定一百。五果者。一核果。如棗杏桃李等。二膚果。如瓜梨柰椹等。三殼果。如胡桃石榴等。四糠果。如蘇荏等。五角果。如菱豆等。上皆舌所嘗也。汲灌盆器者。沐浴等所用。並下床敷臥具。皆身所覺也。香者鼻所嗅也。油錠燭者炤燎等。用眼所見也。亦可香油塗身。亦屬身攝。西域如此。盡世甘美者。亦屬舌也。上來於五欲境中唯闕聲也。盡世之言。詳其意趣。有二種盡。謂富貴則盡世所有。有即需求。貧賤則盡力所及。及則須覓。即知不定少多之物。但在竭盡其心。亦類彼享於克誠馨於明德也。著盆中者。譯經訛錯。如何床等可置盆中。應雲著盂蘭盆供會之中也。供養二句者。正明行也。據經本意。但以可受用物。供養大德之僧。不必雕鏤金玉剪割繒綵高聳欄架等也。故三藏雲。汝須物華四事盆美八珍。歷十方而運想。澄一心而供養。四讚勝田。   當此之日一切聖眾。或在山間禪定。或得四道果。或在樹下經行。或六通自在。教化聲聞緣覺。或十地菩薩大人權現比丘在大眾中。皆同一心受缽和羅飯。具清淨戒聖眾之道。其德汪洋 初二句約人讚時而總標。末二句以威儀讚人而總結。中間人法有其五對。但文不次。謂處有山間樹下對。證有四果六通對。行有自利利他對。學者戒定對。人有大小對。亦名權實對。又總束之不出人法。謂三學三乘對也。從初至四果禪定也。次從或在下至自在教化智慧也。皆同下三句淨戒也。三乘即聲聞緣覺十地大人也。皆同一心是意和合。謂受供時皆同運慚愧殷重心慈悲報恩救濟心。人雖位有凡聖德有優劣。而所運心一而無異。故雲同也。受缽和羅飯者。缽中飯也。梵雲缽多羅。此雲應量器。和字訛也。今時但雲缽者略也。經題雲盆。即是缽也。譯時隨俗。題之雲盆。盆之與缽皆是器故。故三藏釋題翻為救器。此一句經正明自恣大德受盂蘭盆供也。五獲勝益。   其有供養此等自恣僧者。現世父母六親眷屬。得出三塗之苦。應時解脫衣食自然。若父母現在者。福樂百年。若七世父母生天。自在化生入天華光 此一唱經有兩節意。初一半者。蒙悲願之力而離苦。後一半者。蒙慈願之力而得樂。樂中有存亡之異。初雲此等自恣僧者。指前五對所說也。現世父母者。生此身父母也。非謂未亡名為現世。故指得益雲出三塗。其現在未亡之父母下。自有文雲福樂百年是也。不應重舉三藏錯會。故作異釋甚非文意。六親者。父母兄弟夫妻。眷屬者。一切姻戚通於表堙C出三塗解脫者。總名離苦也。衣食自然者。且翻三塗生於人天。故屬拔苦之文。亦可得樂屬於後也。若父母下明存亡得樂。文相可知。天華光者。天上妙華光明也。略指快樂之相矣。二教眾僧受供養儀。   時佛敕十方眾僧。皆先為施主家咒願。願七世父母。行禪定意然後受食。初受食時先安在佛前塔寺中佛前。眾僧咒願竟便自受食 此中前半淨三業。後半具三寶。前中咒願口業。禪定意業。受食身業。後中塔前是佛。咒願是法。受食是僧。從他受而後食。法律如此。即受字亦屬法也。塔者邊國訛語。正雲窣堵波。此雲高顯處。此中意通殿塔。塔安舍利。殿安佛像。七孝子領悟。   時目連比丘及大菩薩眾。皆大歡喜。目連悲啼泣聲釋然除滅 淨業既成必知離苦。觀因驗果聲響不差。故喜而止啼也。如處世刑獄囑大力人。財賭既行其心已喜。八慈母獲益。   時目連母。即於是日得脫一劫餓鬼之苦 目連聞經且是受教施設盆供。合在餘時。今說經次。便雲脫餓鬼者。譯經闕略也。應於正宗終處敘結集家文雲。爾時目連聞是。是法已至七月十五。施設盆供。供自恣僧已。其母即於是日得脫一劫餓鬼之苦。則文義俱顯矣。故三藏雲。孝子既獻供於此晨。慈母乃除殃於是日。大哉聖力速疾如斯。其餓鬼受苦年劫時分待檢敘之。三流通分。流通分有三。一申請。二讚請。三答請。一申請。   目連復白佛言。弟子所生母。得蒙三寶功德之力眾僧威神之力故。若未來世一切佛弟子。亦應奉盂蘭盆救度現在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可為爾不 說此語時。亦是設供之後。非一席之事。至畢缽羅窟。方始總集為經也。目連愛其親而及他人。如潁考叔諫莊公也。二讚請。   佛言。大善快問。我正欲說。汝今復問 初句標讚大善快問者。深契聖心。後二句釋所以。以正欲說即遇問詞。機感相投潛通密應。故言快問。佛本意者。欲說孝道最大故。拔苦事重故。盂蘭法勝故。世尊睹眾勝緣機熟可教化故。三答請(五)。一教起行。   善男子。若比丘比丘尼。國王太子大臣宰相三公百官萬民庶人行慈孝者。皆應先為所生現在父母過去七世父母。於七月十五日佛歡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飯食安盂蘭盆中。施十方自恣僧 雖貴賤品隔僧浴道殊。自非化生濕生。無不有父有母。慈烏鸚鵡尚解思恩。豈況人倫而不濟拔。孝之利害已具玄談。既識是非須依正道。故雲應先為所生等也。據制令必為。不為即是違制。故亦當於制教。是以前判亦屬律藏。然佛無悲喜。今於此日示現歡喜者。應機緣也。以佛本出世只為勸人修行。見人造惡則悲。見人修善則喜。今比丘九旬加行日滿倍更懇誠。三千界中皆同如此稱佛本意。寧不欣歡。此日設供其福甚矣。二教發願。   願使現在父母壽命百年無病。無一切苦惱之患。乃至七世父母離餓鬼苦。生人天中福樂無極 所修必假行門。所獲必繇心願。願者心之樂欲。欲得存歿鹹安。存者保壽於人間。常無病惱。歿者遷神於天上。永絕冥塗。行願相資。無所不利。三教常作。   是佛弟子修孝順者。應唸唸中常憶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憶所生父母。為作盂蘭盆施佛及僧。以報父母長養慈愛之恩 是佛弟子修孝順者。反明非佛弟子及不孝順。孝即任不設盆供也。唸唸常憶者無終始也。長養是事。慈愛是心。故前起行及發心願以報之也。餘文可解。三藏雲。父母結愛。既唸唸不去心。孝子報恩。須年年不絕供。四勸受持。   若一切佛弟子。應當奉持是法 智度論雲。信力故受。念力故持。今雲奉者。即受之義。應當者。勗此二力。五喜而奉命。   時目連比丘四輩弟子。歡喜奉行 四輩者。僧尼士女。或雲。人天龍鬼。疑故兩存。然凡厥生靈皆依恃怙。故父母恩均於天地。此雖至孝不得其門。今受神方信知靈驗。必能除七世之厄難。報二親之劬勞。自知心有所之。是以歡喜承命。   佛說盂蘭盆經疏下終   盂蘭經疏。唐圭峰禪師。會孝道要言以注經。廣明釋門真孝。令學者得報親之方。不落異解傍岐。入佛最上乘也。故歷代高僧。於自恣日誘諸緇素。設盂蘭會作度親筏。實遵此經疏耳。慶與徐序東孝廉結弘法會集。諸宰官居士續梓方冊。三百卷目中。適此疏未鐫。李太僕捐資鏤板。余檢閱南北藏。文句不同。今依雲棲大師定本刻之。大師分科節目別出手眼。但南北較訛多不能書。謹跋數語。令觀者不獨識文句異同。或因指見月。得佛大孝報恩之旨。是所願矣。 貴州赤水雪山沙門繼慶跋   疏主傳略(案孝衡鈔傳燈錄二本節要)   終南山圭峰宗密禪師。果州西充縣人也。姓何氏。唐建中元年生。髫齔通儒書。冠歲探釋典。元和二年將赴貢舉。偶造遂州道圓和尚法席。欣然契會。遂求披削。當年進具。傳契心印。又遍訪名能。廣乎知見。著述圓覺華嚴涅槃金剛起信唯識盂蘭盆法界觀行願經等疏鈔。並集諸宗禪言。為禪源詮。及酬答書偈議論等。總百餘卷。並傳於世。文宗太和中。詔入內賜紫。累問法要。朝士傾慕。尋請歸山。至會昌元年正月六日。於興福塔院坐滅。四眾哀泣喧野。奉全身於圭峰。茶毘得舍利數十粒。明白潤大。藏之石室。世壽六十二。僧臘三十四。宣宗追諡定慧禪師。塔曰青蓮。嘗有偈雲。作有義事。是惺悟心。作無義事。是狂亂心。狂亂隨情念。臨終被業牽。惺悟不繇情。臨終能轉業。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793 溫室經義記   No. 1793 [cf. No. 701]   溫室經義記   沙門釋慧遠撰   此經開首。須知六要。一知教大小。教有二藏。備如常辨。此經大乘菩薩藏收。二須知教局漸及頓。小教名局。大乘法中從小入者名之為漸。不藉小入名之為頓。此經是漸。三知教有三藏之別。此經是其修多羅藏。四知經宗趣。此經福德檀行為宗。五知經名字。經名不同。備如常釋。今此經者人法為名。佛是人也。說洗僧經是其法也。六知說人。說有五種。一者佛說。二聖弟子說。三諸天說。四神仙等說。五變化說。此經是其佛所說也。   佛說溫室洗浴眾僧經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   次釋其名。初言佛者標別說人。佛外國語。此翻名覺。覺有兩義。一者覺察。如人覺賊。二者覺悟。如人睦寤。自覺覺他覺行窮滿故稱為佛。陳唱名說。溫室洗浴是所說也。和曘名溫。蔭障名室。此明洗處。備具七物。沐湯形垢故曰洗浴。但言洗浴即攝七物。此是說具。眾僧所洗。外國正音名曰僧伽。此雲和眾。行德無乖名之為和。和者非一目之為眾。眾是漢名。僧是胡稱。胡漢並舉故曰眾僧。問曰。耆域請佛及僧溫室洗浴。今此何故偏言洗僧不論佛也。釋有三義。一義釋雲。僧有二種。一三歸僧。簡因異果。二應供僧。佛亦在中。今此所謂是應供僧。通攝如來。故不別說。第二義者。所集之經流通末代。未來無佛故不說之。第三義者。據施主心。佛僧通洗。論其受者。僧有所須。佛則無假。今就受者故雲洗僧。經者外國名修多羅。此翻名綖。綖義似經。故存經稱。   此經三分。初明由序。一心聽下是其正宗。阿難白佛當何名下是其流通。序有二種。一發起序。佛將說經。先託時處。集眾起說。二證信序。阿難將傳。先對眾生。言如是法我從佛聞。證成可信。初阿難曰吾聞如是。是證信序。一時已下義有兩兼。當時起說名發起序。阿難引來證成信。名證信序。   阿難曰。吾從佛聞如是。一時。佛。在摩竭提國因沙崛山中。王捨城內。有大長者。奈女之子。名曰耆域。為大醫王。療治眾病。少小好學。才藝過通。智達五經。天文地理。其所治者。莫不除愈。死者更生。喪車得還。其德甚多。不可具陳。八國宗仰。見者歡喜。於是耆域夜欻生念。明至佛所。當問我疑。晨且敕家大小眷屬。嚴至佛所。到精舍門。見佛炳然光照天地。眾生四輩數千萬人。佛為說法。一心靜聽。耆域眷屬下車直進。為佛作禮。各坐一面。佛慰勞曰。善來醫王。欲有所問。莫得疑難。耆域長跪白佛言。雖得生世。為人疏野。隨俗眾流。未曾為福。今欲請佛及僧菩薩大士人溫室澡浴。願令眾生長夜清淨。穢垢消除。不遭眾患。惟佛聖旨不忽所願。佛告醫王。善哉妙意。治眾人病。皆蒙除愈。遠近慶賴。莫不復歡喜。今請佛及諸眾僧。人室洗浴。願及十方眾藥療疾洗浴除垢。其福無量 就初段中。言阿難者標人別序。此名歡喜。曰猶辭也。吾聞如是是證信辭。吾猶我也。阿難彰已是能聞人。言從佛者出得聞處。如是者是所聞法。餐教曰聞。佛語如法名之為如。如法之言是當道理。故稱如是。一時已下雖有兩兼。對前證信。自下偏就發超以釋。捨中人二。文別有六。言人二者。一是化主。二耆域請主。文別六者。一明化主。二王捨城下明耆域請主。三夜欻念下明其耆域啟請方便。四佛慰勞下明佛化主安慰聽問。五耆域白下耆域正請。六佛告醫下如來述讚。六中初二以為一對。次二一對。後二一對。就初段中。言一時者為化時也。化時寬濫。簡別餘時。是故言一。所言佛者為化人也。佛如前釋。在摩竭下為化處也。摩竭提國就寬通舉。此雲不害。因沙崛山隨別以指。此猶經中祇闍崛山。傳之音異。此方名為靈鷲山也。第二段中。先標其人。後嘆其德。前標人中。王捨城內出其住處。此城古昔多有王住。名王捨城。有大長者彰其人。德標時望故號長者。□女之子片其休。此事如彼□女經說。名曰耆域辨其諱。此名長命。長命因緣亦如經說。下嘆其德。初先正嘆。八國宗下舉世驚喜顯德高勝。前正嘆中。文別有四。一嘆醫能。二少學下嘆其餘德。三其所治下顯前第一。曰其德多下顯前第二。初嘆醫中。為大醫王醫自在也。治眾人病醫療廣也。嘆餘德中。先嘆學心。後嘆所成。少小好學嘆學心也。幼而翫道名少小學。才藝過等嘆所成也。於中有二。初才藝過通嘆其能。外國具有六十四能。今略舉之。匡時之德名歲。隨身之伎曰藝。才謂三才。行上應天。下狹於地。中和人情。藝是六藝。謂書數等。於此才藝博練有餘。故曰過通。二智達下嘆其智。智達五經善其文。五明論法名為五經。非書詩等。天文地理識其事。下重顯前第一段中。其所治者莫不除愈明醫善也。廣如律經。死者更生喪車得還略顯一相。如律中。□□□□□驕稀奭□□□□□□□□□□□□騮□□□□楑□楟蓼□□□□□楟列□□□奭□□□□楮樦□□□□饓□裀□□□黎□□楟稜□□檢□騁`□□□誇□□□□□□□□□騧□飀□□託□□□□□□□□□□糖□婆□□□□□雷□□□誇□□□粳□□□□□埤□□□□驚□奻□椸□率□□□□榭□檢□□饅□□□□□□量穫襋□□□□堙撕p□礸□□祤□□□□□□□雷□□□□□襼□□餕□橡j□□□□□□□□□馘R樀楟凌飼□餾□□□□□憐□□□□□□□勵妘b麗□□練餾魯□□□□□祽□□□孌觸勵□□□□勵埤□勵□規□□□□娵逆□奪□□□□□騫□□嬌□□□w□□□橢麗□□□覗楋奮楏□餾魯□□楟稜□逆□□婁□婽□□樦□□妼□奮檢□祰隆□□□□□□□餾魯□□□□□埤□□□娩□□□□礽神姲鵅慼慼慼慼x□□□□□稦□□□□□楅驛祤饜□□□□□□□詡崎禕媸□□檢□伄阯均樂敷銦慼j□□囊雜□□□□饅檇j□□□□嬪□□□□□□□□□駜腹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歎ョ慼慼慼D□□禕□□□□□□□楮□□□□□□□□R楦□楮餡□□□□□□吽慼潮搳慼敵C□□□□□葉餡□□ЛMj□楅箋楥□媸□□檢□□□□□□橢魯□□□□□□楟玲□□□□□□埤□□妃姖j□□□示□□饛□□詡裀□□□□□□□U□□□□鞢播溺□□埤□□□稀奾粳鷺□□□□稜□□襾祅□□媸□檳□□姦腹慼F□□j□□□穌飯□□□j□□秜銦撕p□j□□鞢播怴慼j□□□□□□禴□□溺□□埤□褻□□□溺□□埤□褻□D□祤□姪詛□粿□□□□□詙□□□□□□□□情慼撥ㄐ慼慼撩鞢毅芊撥纂慼摯鞢慾購傅屯艙汒J□□□訬□聯裀□□□□埤□楟凌飼□詡褽□露□奷□裀□□□□□□樿□□□□駸□檢□楟雷□□便□□□□馘壘騾□□餛露□埤□誇□□埤□□大餛菱楉□西□□□□騖□□礹□□□奇□詡覕媸□餛□□□□姚欖襘楉□□□□□襾礸□□□□騋檢□露椹□□□奩菱椹□□餖騫□□□禴□□楉□□□□□□□□□□□檢□襏□□駉□□餛□□岱部齱慼慼摯鞢慼慼慼慼慼慼潭怜f□槦龍□笠□□椹□□□楺飯□□□□□逆□   一心聽法。吾當為汝先說澡浴眾僧及報之福。佛告耆域。澡浴之法。當用七物。除去七病。得七福報。何謂七物。一者然火。二者淨水。三者澡豆。四者酥膏。五者淳灰。六者楊枝。七者內衣。此是澡浴之法。何謂除七病。一者四大安隱。二者除風病。三者除濕痺。四者除寒冰。五者除熱氣。六者除垢穢。七者身體輕便眼目精明。是為除眾僧七病。如是供養。便得七福。何謂七福。一者四大無病。所生常安。勇武丁健。眾所敬仰。二者所生清淨。面貌端正。塵水不著。為人所敬。三者身體常香。衣服潔淨。見者歡喜。莫不欽敬。四者肌體潤澤。威光德大。莫不敬歎。獨步無雙。五者多饒人從。拂拭塵垢。自然受福。常識宿命。六者口齒好香。方白齊平。所說教令莫不肅用。七者所生之處自然衣裳光飾珍寶。見者悚息。佛告耆域。作此洗浴眾僧開士七福如是。從此因緣。或為人臣。或為帝王。或為日月四天神王。或為帝釋。或為轉輪聖王。或為梵天。受福難量。或為菩薩。發意治地。功成志就。遂致作佛。斯之因供養眾僧。無量福田旱澇不傷 於中初先敕聽許說。一心聽法是敕聽也。當為汝說是許說也。先說洗僧及報福者。前說發願治病洗僧福皆無量。三種福中。今此先說洗僧之福。故曰先說。施功於僧。福還歸已。故曰反報。下正為說。先開三門。洗浴之法當用七物。是第一門洗僧之具。除去七病是第二門七物之能。得七福報是第三門洗僧之益。下廣辨之。廣初門中。先門起發。次列。後結。廣第二中。亦先牒問。次辨其相。四大安穩是內衣能。衣□□□□奾祰驚□□□觝娀妘醴□□□□□姍□妘禮穭糖□□□□□妘劉□□□□□□□□妘殮□□□□□□妘料□□□□□□娀妘醴覷□□□蓼□□□□□□送□□□觛□□□□奩詠□□□□□□□□□□□□□襻□瞪禡秦怒□魯□□□□□□□□□屋粳□□□□覘E□V怒□□隉慼慼潑_□□□□V□□□礹□□□□襾饉□妘E□馞□□□妘R榴祿□□□□□□誇□□□菉□□礸□怒□□妨駢飀□嫵□□□妘E□□□□□楈□□襠□□□□餺□□怒□□□□□□聾槙□□□□□□□聾榷覷□□□□馘聾榾□椹□□□□□聾樘□咽□□□□□聾榷□□□□□□□聾榥□□□□□□□聾楅□□□□□□□□□□□奐□逆□□□□□□□□姨□□孌□□□□騖糕□□□□□□□楟□□□□□□飀□□□P祤旅□□□礸□復□□□□m□□□□E□□礹□□□□□□□□糖□□□□□襾送□矩E□馞□□□□R榴祿□□□□祿□饛□□祠□□□□□□橖□□□□□□□□橖□□□□□□駂□□楰魯覞□□□□□□□礹覞□□□□□□□鈴□□□□祰□□□□□□□送□□□□□祐□□□□□□□□□□□□□□□□□□憐□飀□□□□□□襆□□□□□□榭□□□□□□楖□餖□□梱□□□樿□□□□□□□□□□□□□□E□□□襾□□□□□□□□西□□□□饅褓□j□□i□糖□□楌檢□□□觀□□□□檢□□□□馗□覘吝飀□□楖□餖□□騇□□駎□飀□□樿□□□襤駎□□□□□飀□槔廉誇□□□□□□礹□□□□□□□□□□飀□□□□□□楏露□□□□□飀□□罹□□□□枯□□奾粳諒□□蝆I□□□□饈椸□□魯襼□□娀□□裀□□騖送□聾槬□□礹襼□□□槂□騖□舐矷慼慼慼撓鵅慼慼慼慼撐齱慼慼慼慼慼慼慼荂殤驉慼慼慼敵R□視□□□□□□□□□□媸□麗□□祰□□□□覷縷□□□□□覞□□□榭□蜪怉釩耤慼慼慼慼慼慼憤庛e□□倫□□茵□□□□□□罹倫□□礸□祰□□楋□□磻□□奐□P□□□罹倫□□□□□□覮□□□□妘露□□□酋□逆□□□□椸橖□□礸□□禕逆□□觕□□□□□詠□□   於是世尊重為耆域而作頌曰。  觀諸三界中  天人受景福  道德無限量  諦聽次說之  夫人生處世  端正人所敬  體性常清淨  斯由洗眾僧  若為大臣子  財富常吉安  勇健中賢良  出入無罣礙  所說人奉用  身體常香潔  端正色從容  斯由洗眾僧  若生天王家  生即常潔淨  洗浴以香湯  苾芬以薰身  形體與眾異  見者莫不欣  斯造溫室浴  洗僧之福報  第一四天王  典領四域方  光明身端正  威德護四鎮  日月及星宿  晃照除陰冥  斯由洗眾僧  福報如影響  第二忉利天  帝釋名曰因  六重之寶城  七寶為宮殿  勇猛天中尊  端正壽延長  斯由洗眾僧  其報無等倫  世間轉輪王  七寶導在前  周行四海外  兵馬八萬四  明寶照晝夜  玉女隨時供  端正身香潔  斯由洗眾僧  第六化應天  欲界中獨尊  天相光影足  威靈震六天  自然食甘露  妓女常在邊  眾德難稱喻  斯由洗眾僧  梵魔三缽天  淨居修自然  行淨無垢穢  又無女人形  梵行修潔已  志淳在泥洹  得生彼天中  斯由洗眾僧  佛為三界尊  修道甚苦勤  積行無數劫  今乃得道真  金體玉為瓔  塵垢不著身  圓光相具足  斯由洗眾僧  諸佛從行得  種種不勞勤  所施三界人  無處不周遍  眾僧之聖尊  四道良福田  道德從中出  是行最妙真   以義入偈。要略易解。故下頌之。有何易解。向前文中。七福之外別說人等。人謂定別。故今就彼人身等上頌七福報。令知無別。是以須頌。偈有二十。前十九偈就人天等頌上七福。末後一偈頌頌前文中結嘆僧田。前十九中。初偈總舉敕聽許說。觀者如來自言觀也。諸三界中。天人顯福舉其所觀。世間福報。修善如形。福似影故曰影福。道德無限量舉出世果。此等諦聽。次為汝說。下十八偈正為說之。初有一偈。就人身上頌七福報。於中單頌淨水之果。餘略不論。斯由洗僧結果屬因。次有兩偈。就彼大臣頌七福報。於中有五。財富吉安是內衣果。勇猛賢良出入無礙是火燃報。所說人用是楊枝果。身體香潔是澡豆報。端正從容是淨水果。略無餘二。次有兩偈。就帝王身頌七福報。生即潔淨洗浴香湯苾芬薰身是澡豆果。形與眾異見莫不忻是淨水果。餘略不論。次有一偈。就四天王頌七福報。次有一偈。就日月等頌七福報。次有兩偈。頌其帝釋頌七福報。次有兩偈。就輪王頌七福。次有兩偈。就他化天頌七福報。餘欲界天略而不辨。次有兩偈。頌色界天。於中但明所受梵身。不明七報。初言梵魔三缽天者。除五淨居是餘色天。此乃胡語名彼梵天為梵摩羅三缽利天。不須漢語。擿字別配。淨居已下是五那含。下有三偈。就佛以頌七種福報。於中前二明佛自德由行而成勸物同習。後偈明佛利他之德由行而成勸人同修。此諸偈中。就人天等前頌七報皆不具足。隱顯故爾。欲識玄相。准上七報次第求之。下次頌上結嘆僧田。眾僧聖尊大乘僧也。四道良田小乘僧也。須陀斯陀那含羅漢是其四道。道德從出是行真者。如上所說人天等因是其道德。從僧田出。是洗僧行最為妙真。以從真實福田出故。下次釋疑。   佛說偈已。重告耆域。觀彼三界。人天品類。高下長短。福德多少。皆由先世用心不等。是以所受各異不同。如此受諸福報。皆由洗浴聖眾得之耳 疑有二種。一以洗僧福行不殊疑報差別。二聞由心所受不同疑不假僧。今並釋之。從初乃至用心不等所受各異釋遣初疑。二受諸福報皆從洗僧釋去後疑。上來正說。下次流通。   佛說經已。阿難白佛言。當何名此經。以何勸誨之。佛言阿難。此經名溫室洗浴眾僧經。諸佛所說。非我獨造。行者得度。非神授與。求清淨福。自當奉行。佛說經竟。耆域眷屬。聞經歡喜。得須陀洹道。禮佛求退。嚴辦洗具。眾坐大小各得道跡。皆共稽首禮佛而去。佛說溫室洗浴眾僧經 初阿難問當何名經問經名字。以何勸誨問傳化儀。次如來答。名洗僧經答其初問。諸佛記下答第二問。於中初明諸佛共說彰法要勝勸人信樂。後明行者方始得度勸人修學。行者得度明非無因。非神授與明非異因。求清淨福自當奉行結勸修學。當以此等而勸誨之。下明諸人聞法獲益。於中初明耆域眷屬悟道求退嚴辦說具。以聞果報皆由洗得。知法無性故得初果。後明食眾得益辭去。   溫室經義記畢   往昔淨影大師嘗製溫室經義記。宣暢其幽旨。千歲之久。相傳至今。可謂法門大幸也。予前年得之珍祕。比日逐節隨科分會本經。以便看讀。更命梓工謀作活字。以公海內同好雲。   於時寬保三癸亥冬十月   三緣山袋谷沙門心應謹書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794 註四十二章經   No. 1794 [cf. No. 784]   佛教西來玄化應運略錄   宋正議大夫安國軍節度使開國侯程輝編   准五分律說。釋迦牟尼佛。生中印土迦維羅城剎帝利家。父名白淨飯王。母號摩耶。右脅而生紫磨金色不紹王位。十九踰城至雪山中。六年苦行日食麻麥。又至象頭山學不用處定。三年知非遂捨。又至鬱頭藍學非想定。三年知非亦捨。即以無心意而受行。悉摧伏諸外道。世尊時年三十。於二月八日明星出時成等正覺。於鹿野苑中。度憍陳如等五人。為教興之始也。又准周書異記說。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歲四月八日。有光來照殿前。王問太史蘇由。對曰。西方當有大聖人生。後一千年教流此土。至後漢孝明帝永平七年正月十五日。帝夜夢金人身長丈六赫奕如日。來詣殿前曰。聲教流傳此土。帝旦集群臣令占所夢。時通人傅毅對曰。臣覽周書異記雲。西方有大聖人出世。滅後千載當有聲教流傳此土。陛下所夢將必是乎。帝遂遣王遵等一十八人。西訪佛法至月氏國。遇摩騰竺法蘭二菩薩。將白□上畫釋迦像及四十二章經一卷載以白馬。同回洛陽。時永平十年丁卯十二月三十日也。因以騰蘭譯經之所名白馬寺。後六年摧伏異道。二菩薩踴身虛空。為王說偈曰。   狐非獅子類。燈非日月明。池無巨海納。丘無嵩岳榮。法雲垂世界。法雨潤群萌。顯通希有事。處處化群生。   四十二章經序   昭文館大學士中奉大夫掌諸路頭陀教特賜圓通玄悟大禪師頭陀僧溥光奉 敕撰   伏聞無上法王。為一大事因緣。出現世間隨機接物。演河沙妙義。設無量行門。運神通四十九年。度眾生百千萬億。將般涅槃囑累國王大臣。宣揚正法續佛慧命。斯乃為未來世眾生作無窮之利益。大慈遠被其至矣乎。欽惟聖上道貫百王。智周庶品。每萬機之暇。弘崇三寶。景仰一乘。思所以答列聖在天之靈。皇太后鞠育之恩。既創建大招提。博施諸貝典。又以為四十二章經。乃   釋迦如來初成正覺。大弟子眾記諸聖言。沙門釋子臣寮士庶。率可遵行。適有以前代注本為進者。特敕有司一新板本遍頒朝野。將使或緇或素。若見若聞。頂戴奉行。鹹登覺地。其深心願心廣大心。非聰明叡智孰與。於此詔頭陀僧(臣)溥光為之序。(臣)溥光幸在空門。忝為佛子。夙承隆眷。不敢以固陋辭。竊惟能仁所演三藏十二分一切脩多羅數等塵沙。如華嚴般若寶積大集涅槃等部。文富義博。事備理周。在龍宮海藏。爛若日星。而騰蘭東邁獨持此經。適符漢明西迓聲教之運。而大振玄風於天下後世。是其可以常情卜度擬議哉。意其必有冥數潛通諸佛密證為震旦。萬世五乘之大本。五性之通達。妙道至理。存乎其間者歟。研其義味。蓋為佛者在日用修進之際。造次顛沛不可須臾離之要旨乎。明明天子流布宣揚。其猶捧佛日而曲照昏衢。□法雨而普滋群槁。上不負如來之囑累。下廣開叔世之津梁。娑婆界中莫大之良因也。昔唐太宗敕書手十人錄遺教經。遍付諸郡用伸勸勉方之今辰其有間矣。(臣)歎詠不足無任歡喜踴躍。焚香再拜書於經之首雲。   皇慶元年正月  日上   註四十二章經序   宋真宗皇帝製   夫至真不宰。豈隔於含靈。群動無明。自迷於正覺。是以慈悲之上聖。因談歸救之妙門。接物而利生。隨機而演教。布法雲而潤物。揭智炬以燭幽。示忘言之言。為無說之說。四十二章經者。蓋能仁訓戒之辭也。自騰蘭之傳譯。即華夏以通行。朕嘗以餘閑潛加覽閱。冀協宣揚之誼。因形註釋之詞。晦朔屢更。簡編俄就。導群氓之耳目。雖愧精深。資眾善之筌蹄。庶符利益。其有相傳之疑誤。累句之難分。亦用辨明。庶臻演暢。粗題篇首。以達予衷云爾。   佛說四十二章經   佛者梵語。佛陀。此雲為覺。蓋覺悟之義也。覺有三義。一者自覺勝凡夫。凡夫汩沒生死無暫覺者故。二者佛能覺他。勝聲聞緣覺二乘人。不能覺他故。三者覺行圓滿。勝諸菩薩。為菩薩雖行二利行未滿。故至佛果位。三覺方滿佛口所宣。故雲佛說四十二章經者。即下文佛因事誡約勸諸弟子。成四十二章也。經者梵語。雲修多羅。此雲為經。經訓常也。常者言其真常不易之法也。   迦葉摩騰共竺法蘭奉 詔譯   宋真宗皇帝註   爾時世尊既成道已作是思惟離欲寂靜是最為勝住大禪定降諸魔道 夫愛慾長於貪癡。禪定資於智慧。故世尊首言離欲之最勝。次勸住禪而降魔。   今轉法輪度眾生於鹿野苑中為憍陳如等五人轉四諦法輪而證道果 鹿野苑中證道之淨土。憍陳如等聞法之弟子。四諦即苦集滅道也。   時復有比丘所說諸疑陳佛進止世尊教詔一一開悟合掌敬諾而順尊敕爾時世尊為說真經四十二章 接物度生隨機演教。開彼疑惑示其戒敕。敘以輪貫乃成四十二章焉。   佛言 凡經首標佛言者。皆是弟子阿難等結集之時。敘佛平生所說。故雲佛言。   辭親出家為道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名曰沙門 沙門梵語。合雲沙迦門。曩已略其二字。此雲勤息。謂能勤修眾善勤息諸惡。又雲。息惡取止息之義也。蓋謂辭其親出其家息諸惡勤諸善。乃為道人也。故名曰沙門。   常行二百五十戒為四真道行進志清淨成阿羅漢 二百五十戒。其條目。具載大藏中小乘律四分戒。此不繁雲。四真道行。即知苦斷集證滅修道為四諦真實道行也。若堅持清淨進志不退即漸成聖果也。   佛言阿羅漢者能飛行變化住壽命動天地 梵語阿羅漢。此雲應。應具三義也。一應斷煩惱障。二應不受後有身。三應受人天妙供養。既成此聖果能以六通飛行往來。又變化形體凡俗莫測。住壽命者。或生或滅延促自在。若要住世久長則經劫不滅。又能以神通震動天地。蓋妙用難測也。   次為阿那含阿那含者壽終魂靈上十九天於彼得阿羅漢 梵語阿那含。此雲不還。言得此果位斷盡欲界分別。更不還來生欲界也。故此一報命終生於色界。一十九天。十九天者。謂初禪三天。二禪三天。三禪三天。四禪九天。於彼十九天中。斷盡煩惱當得阿羅漢果。   次為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一還即得阿羅漢 梵語斯陀含。此雲一來。唯一生天上。一還人間。乃得阿羅漢果。   次為須陀洹須陀洹者七死七生便得阿羅漢 梵語須陀洹。此雲預流。言此果位斷盡三界分別煩惱。初預聖流也。七生七死者。於七度生死中斷盡煩惱。即得阿羅漢。   愛慾斷者譬如四支斷不復用之 愛慾斷盡而得聖果者。譬如斷其四支。更不可續聖流斷其愛慾。更不再生惑也。   佛言出家沙門者斷欲去愛識自心源達佛深理悟佛無為內無所得外無所求心不繫道亦不結業無念無作無修無證不歷諸位而自崇最名之為道 夫能斷愛慾則心源自明。善達深理則法本超悟趣。或歸當道匪外求。是以不繫道而道。有不結業而業解念作修證。復何為哉。   佛言剃除鬚髮而為沙門受佛法者去世資財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樹下一宿慎不再矣 剃除鬚髮。蓋欲睹形厭俗飢寒之患。求乞度時。故知日中一食樹下一宿自然身心澄靜。貪慾不生則可日進其道法也。   使人愚蔽者愛與欲也 夫不絕愛慾即為前境所轉。既為前境所轉則愛慾習氣依然復生。故使真智蒙蔽無由證覺矣。   佛言眾生 假眾緣依故曰眾生。   以十事為善亦以十事為惡何者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殺盜婬口四者兩舌惡罵妄言綺語意三者嫉恚癡 夫為善者。不殺不盜不邪行。是為身之三善。不兩舌不惡口不妄言不綺語。是為口之四善。不嫉不恚不癡是為意之三善。若背此者。即讒構離間謂之兩舌。咒詛毀讟謂之惡罵語。無誠實謂之妄言。諂諛巧誑謂之綺語。妒賢掩善名之為嫉憤。彼銜怨謂之為恚。不憂生死。惟恣貪慾謂之為癡也。   不信三尊以邪為真 三尊者佛法僧也。   優婆塞行五事不懈退 梵語優婆塞。此雲清信男。五事即五戒也。謂不殺不盜不邪行不妄語不飲酒。懈退者謂行之不專也。或中道而廢也。   至十事必得道也 十事即上文十善也。得道謂精勤不退乃證道也。   佛言人有眾過而不自悔頓止其心罪來歸身猶水歸海自成深廣何能免離 愚迷之人日作眾罪。既無退悔惡積於心致百殃之及身。若眾流之朝海積彼歲時自成深廣。   有惡知非改過得善罪日消滅後會得道也 夫人善自知非能改其過日新之善漸積。過去之惡潛消即於後會得明道也。   佛言人愚以吾為不善吾以四等慈護濟之 四等慈。謂慈悲喜捨謂之四無量。心以護濟愚人。   重以惡來者 愚人不知恩。復以惡意來相侵也。   吾重以善往 我亦復以善心誡之。   福德之氣常在此也害氣重殃反在於彼 我常以德報怨故福德之氣常在於我。彼惟以惡行重凌善人故害氣重殃彼自貽也。   有愚人聞佛道守大仁慈以惡來以善往故來罵佛佛默然不答愍之癡冥狂愚使然 愚人聞佛守大仁慈。乃恣惡辱罵於佛。佛即默然不答。蓋惜彼癡愚使如是也。   罵止 愚人止其罵也。   問曰子 佛乃問之。子者男子之通稱也。   以禮從人其人不納實理如之乎 此佛問彼之辭也。   曰持歸 此愚人答也。   今子罵我我亦不納子自持歸禍子身矣 惡人罵止。佛問曰如子施禮於人 彼若不納即子所施禮其理如何。愚人對曰。我自持歸。佛復告曰。汝今罵我。我亦不納。子自持歸禍及汝身。   猶響應聲影之追形終無免離慎為惡也 佛言惡人害賢者猶仰天而唾唾不污天還污己身逆風坋人塵不污彼還坋於身賢者不可毀禍必滅己也 姦惡之人害於賢者。猶如怨天仰唾徒污於己逆風坋人惟坋自身。如彼害賢之人禍終滅己。   佛言夫人為道務博愛 博行愛人。   博哀施 見彼危厄博哀而救之。   德莫大施 言施之德最為大也。   守志奉道其福甚大 夫學道之人既能博愛哀施加以精進則其福彌大。   睹人施道助之歡喜亦得福報 見彼行施奉道而能為彼歡喜讚歎。亦獲福報。   質曰彼福不當減乎佛言猶如炬火數千百人各以炬來取其火去熟食除冥彼火如故福亦如之 質曰者。求質其疑也言助之歡喜亦獲其福。疑謂減彼哀施福報。佛乃答曰。猶如一炬之火。有數千百人。各以炬來求之。或熟飲食或照冥闇而本之一炬亦不減少故。哀施福報亦猶於此。   佛言。飯凡人百不如飯一善人。飯善人千不如飯持五戒者一人。飯持五戒者萬人不如飯一須陀洹。飯須陀洹百萬不如飯一斯陀含。飯斯陀含千萬不如飯一阿那含。飯阿那含一億不如飯一阿羅漢。飯阿羅漢十億不如飯辟支佛一人。飯辟支佛百億不如飯一佛學願求佛欲濟眾生也 此十等校量蓋德有大小。障有厚薄。故飯之者福報不同。又梵語辟支佛陀。此雲獨覺。故言飯百億獨覺不如飯一佛。何者蓋運大慈普濟群生其福深廣不可思議。而供佛之報亦最大也。   飯善人福最深重 此言飯凡世善人福亦深重。   凡人事天地鬼神不如孝其二親二親最神也 然善人中有二種。或能事天地鬼神。或能孝養父母。比量福報不及能事親者。   佛言天下有二十難貧窮佈施難 凡人貧乏自逼飢寒而能輟己濟人斯亦難矣。   豪貴學道難 豪貴恣逸無諸苦惱而能厭其累塵。折節求道故為難矣。   判命不死難 不字當為。必字蓋傳之訛也。若世人明達因果決志判命。或捨命身飼其猛鷙。濟彼魚鱉乃至忠臣烈士。以死殉義斯皆難也。何知當為必字緣。佛言二十難並說凡夫境界非論不生不滅之理。其義明矣。又據西戎南蠻語音。呼必為不。   得睹佛經難 凡人不具信根罔憂生死。則出世之教安得見聞。   生值佛世難 夫人若不結勝因不修眾善則諸佛出世豈得遭遇實知難矣。   忍色離欲難 六塵之中多為情慾所惑而能制伏妄念。防其越逸甚為難矣。   見好不求難 彼之所好此或於求遂之貽貪冒之名違之招忿戾之患故能不求為難矣。   有勢不臨難 勢利之人威福之地而能唯道是從不形趨附亦為難矣。   被辱不瞋難 不忍小忿則興諍端非理相干。能以情恕斯亦難矣。   觸事無心難 心求清淨觸境而興。若能遇事不徇物情。斯為難矣。   廣學博究難 怠惰則陷無明。多聞則有饒益。若能廣究誼理以資智慮。斯為難矣。   不輕未學難 凡曰群生同稟真性。而以能格物俗之常情故。不輕未學為難也。   除滅我慢難 愚冥徇情彼我慢生違善興諍罔不由茲。若能除滅故為難矣。   會善知識難 感物生情理茲染習善惡之性。由是而遷故知識之善者。亦難矣。   見性學道難 性本澄湛迷於妄情。道本真常昧於愛慾。能復本而見性。背偽而學道為難矣。   對境不動難 前塵妄境致惑真性故悟之而寂照對之而不動者難矣。   善解方便難 常懷大慈以視眾生。種種方便以為饒益者難矣。   隨化度人難 眾生之性亦有利鈍。能於高下之中隨化而度之者亦難矣。   心行平等難 癡冥之類合塵背真。若能冤親彼我一皆平等。斯為難矣。   不說是非難 兩舌妄言世尊所戒。眾生無明而有差別。若能平等不搆是非者難矣。   有沙門問佛以何緣得道奈何知宿命佛言道無形相 真如之性與虛空等故。言無形相。   知之無益 夫知而不學與不知同。必假修證。乃可得道。   要當守志行譬如磨鏡垢去明存即自見形斷欲守空即見道真知宿命矣 夫欲通宿命者。當須志行清淨常在禪寂久則塵障盡消。潛通宿命如磨鏡去垢乃見形矣。苟非斷欲守空。何以得證道真也。   佛言何者為善惟行道善 佛言何者。蓋各引一設之義惟精進行道。漸至證聖最為善也。   何者最大志與道合大 斷諸攀緣得無漏智志道□合最為寂大。   何者多力忍辱最健忍者無惡必為人尊 忍辱之人不懷讎怨。如彼勇健多力之人能拒強敵內不懷惡。終為人所尊也。   何者最明心垢除惡行滅內清淨無瑕 如白圭無玷晴空絕雲心之最明也。   未有天地逮於今日 極言其遠大也。   十方所有未嘗不見得無不知無不見無不聞得一切智可謂明矣 此已證果位得一切種智故。於三世具正遍知明之至也。   佛言人懷愛慾不見道者譬如濁水以五彩投其中 濁水譬染心。五欲喻五彩。心欲相投交錯其中也。   致力攪之 濁水五彩已不可分。仍用力攪之。喻世人妄想貪愛發亂其五欲也。   眾人共臨水上無能睹其影愛慾交錯心中為濁故不見道若人漸解懺悔來近知識水澄穢除清淨無垢即自見形 濁水之上雖眾臨之無能睹影。愛慾交亂真心昏惑。豈得明道。若穢濁盡去心歸清淨即自然見道也。   猛火著釜下中水踴躍以布覆上眾生照臨亦無睹其影者心中本有三毒湧沸在內五蓋覆外終不見道 釜者喻染心。水踴躍者喻染心中貪嗔癡三毒煩惱踴躍也。以布覆上者。喻凡夫被五蓋蒙翳終不得見道也。五蓋謂。一貪慾。二嗔恚。三癡。四掉舉惡作。五昏沈睡眠。俱為蓋覆也。   噁心垢盡乃知魂靈所從來生死所趣向諸佛國土道德所在耳 精勤堅固漸證果位。於禪定中乃知魂靈之所從來。乃無常報盡生諸國土道德所在矣。   佛言夫為道者譬如持炬火入冥室中 冥闇也。   其冥即滅而明猶存 猶字當為獨猶字殊無義。   學道見諦愚癡都滅無不明矣 夫已見道愚癡自滅。漸證佛智德無不明。猶如持火入諸闇室冥闇都滅而明獨存也。   佛言吾何唸唸道 佛訓誘弟子言。我常念道更無雜念。   吾何行行道 應物利生常行於道。   吾何言言道 佛所言說惟談於道。利益有情。   吾念諦道不忘須臾也 念真諦聖道未嘗須臾忘也。   佛言睹天地念非常睹山川念非常睹萬物形體豐熾念非常執心如此得道疾矣 夫對天地睹山川及萬物形體。雖然豐盛當念皆是有為生滅終歸無常。修行之人若常如此起念即證聖必速矣。   佛言一日行 謂終一日唸唸修行也。   常念道行道遂得信根其福無量 若人於一日之中而能修習常念於道憶持不忘。或於一日而常行道修習不怠。乃能成就信等諸根得無量福。一日尚然而況多日其福彌盛。   佛言熟自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為無吾我者寄生亦不久其事如幻耳 有情之身俱是四大假合以成其形。仍假虛名也。且地水火風是名四大。以要言之。即骨肉毛髮是地津液。精血是水。煖觸是火。四支百脈搖動是風。各以假名成此幻身。若熟念之。何者為我寄生浮世倏忽而滅都如幻夢爾。   佛言人隨情慾求花名譬如燒香眾人聞其香然香以薰自燒愚者貪流俗之名譽不守道真花名危己之禍其悔在後時 凡世之人但恣情慾惟求虛花之名不憂生滅。罔慕真實之道。譬如上妙之香被人所焚雖得遠近普聞。其如形質速盡亦同愚者徒慕虛名而喪道真及禍至危己悔在後時也。   佛言財色之於人譬如小兒貪刀刃之蜜甜不足一食之美然有截舌之患也 夫耽嗜財色少時快心及惡積禍來。沈淪六趣。亦如小兒刀刃之蜜。其甜味至少。徒截舌之禍爾。   佛言人繫於妻子寶宅之患甚於牢獄桎梏榔檔牢獄有原赦 牢獄之苦。或值赦免。   妻子精欲雖有虎口之禍已猶甘心投焉其罪無赦 夫世人為妻子羈絆寶宅縈心。禍患難免。甚於牢獄。   佛言愛慾莫甚於色色之為欲其大無外 世間諸欲纏縛難解者。莫甚於色故知色慾之過其大無比也。   賴有一矣假其二同普天之民無能為道者 滋生死障涅槃唯色慾一端楞嚴亦云淫心不除塵不可出。   佛言愛慾之於人猶執炬火逆風而行愚者不釋炬必有燒手之患貪婬恚怒愚癡之毒處在人身不早以道除斯禍者必有危殃猶愚貪執炬自燒其手也 凡世有貪婬恚怒愚癡之毒處人心中若有智者須早以道消去乃免危殃之禍猶如愚人不早釋逆風之炬必自燒其手也。   時有天神獻玉女於佛欲以試佛意觀佛道 天神者主天界之神也。玉女天女也。蓋天欲試佛之意觀佛之道如何也。   佛言革囊眾穢爾來何為以可誑俗難動六通去 遣去也。   吾不用爾天神愈敬佛 如皮囊中貯諸穢惡。難惑六通之佛。六通謂。神境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住通。漏盡通。   因問道意佛為解釋即得須陀洹 天既知神通不可惑亂。因問道意佛為說法。得證初果。   佛言夫為道者猶木在水尋流而行不左觸岸亦不右觸岸不為人所取不為鬼神所遮不為洄流所住亦不腐敗吾保其入海矣 木喻於人。海喻於道。   人為道不為情慾所惑 修行之人堅持戒行不被情慾所惑。如木在流不為二岸所觸。   不為眾邪所誑 正見之人堅持操行不被眾邪誑惑。如沿流之木免其人鬼所取。   精進無疑吾保其得道矣 木無眾滯自至於海。如人之精進免其誑惑必得其道矣。   佛告沙門慎無信汝意汝意終不可信 言當慎守正心勿信縱邪意。若信縱之即為煩惱牽惑也。   慎無與色會色會即禍生 惟舉色者。蓋色能惑亂入生死苦海為禍根最大者也。   得阿羅漢道乃可信汝意耳 緣阿羅漢煩惱斷盡。任縱其意必不入邪見也。   佛告諸沙門慎無視女人若見無見慎無與言 熟視其色當生欲情。若每見之想如無見。仍誡勿與交言也。   若與言者敕心正行 若不護己為緣事故須至言語者即默自誡如下文。   曰 默語也。   吾為沙門處於濁世當如蓮花不為泥所污 若欲發言。先正其心自誡之曰。我持淨戒處茲濁世。當如蓮花雖在淤泥不為所污。   老者以為母長者以為姊少者以為妹幼者予敬之以禮 凡見女人當作此觀想仍皆接之以其禮。   意殊當諦惟 諦審也惟思也言當審思之。   觀自頭至足自視內 意殊者謂情熾盛用前觀想未能息者即想自己頭至足。收視於內也。   彼身何有唯盛惡露諸不淨種。以釋其意 既內視當想身中盛諸不淨穢惡之物露洩不止。即邪意當息彼身自謂此身也。   佛言人為道去情慾。當如草見大火來已劫道人見愛慾必當遠之 佛誡修道之人去其情慾。當如枯草已被大火焚劫。言急切速避之。   佛言人有患婬情不止踞斧刃上以自除其陰佛謂之曰若使斷陰不如斷心心為功曹若止功曹從者都息 功曹主者之稱。從者謂功曹之從人。在上位者若嚴率其下。則從者自然凜懼故以心喻功曹。欲情喻從者。若自淨其心欲情豈得生也。   邪心不止斷陰何益斯須即死佛言世俗倒見如斯癡人。   有婬童女與彼男誓至期不來而自悔曰欲吾知爾本意以思想生吾不思想爾即爾而不生佛行道聞之謂沙門曰記之此迦葉佛偈流在俗間 過去諸佛知眾生罪業皆從。妄想生起。妄想若息即無諸惡。故迦葉佛曾作此偈流傳於後。及釋迦佛因行道聞。此女自悔而誦故令沙門記之。   佛言人從愛慾生憂從憂生畏無愛即無憂不憂即無畏 夫為前境所誘乃起愛慾。既為愛慾所惑憂畏從之而生。若本無愛慾。即憂畏何由而至矣。   佛言人為道譬如一人與萬人戰 夫一人敢敵萬人者。勇猛之極也。譬修道之徒發精進果決之志矣。   被甲操兵出門欲戰意怯膽弱迺自退走或半道還或格鬥而死 意怯膽弱乃是退走以至半道而還。皆喻修行之人中路退心也。格鬥而死。譬學道之人無堅剛之志斃於諸魔也。   或得大勝還國高遷 夫將兵者。或立殊勳而施則。爵賞自然超於眾也。   夫人能牢持其心精銳進行不惑於流俗狂愚之言者欲滅惡盡必得道矣 夫被精進甲。仗智慧劍堅持戒行。魔障盡滅證無漏智。乃得道矣。   有沙門夜誦經其聲悲緊欲悔思返佛呼沙門問之汝處於家將何修為對曰常彈琴佛言弦緩何如曰不鳴矣弦急何如。曰聲絕矣急緩得中何如曰諸音普調佛告沙門學道猶然執心調適道可得矣 佛聞聲悲將施誨誘。乃詢其在家所為既對彈琴。故佛因以琴聲急緩喻之。夫修行之人必使妄念不生。身心虛寂則自然調適可得道果矣。   佛言夫人為道猶所鍛鐵漸深垂去垢 垂字當作盡字垢乃鐵中滓也。   成器必好學道以漸深去心垢精進就道異即身疲身疲即意惱意惱即行退行退即修罪 異者謂不能盡去心垢精進成道故。使身心疲倦則煩惱。煩惱則戒行退。戒行退則翻成罪。   佛言人為道亦苦不為道亦苦惟人自生至老自老至病自病至死其苦無量心惱積罪生死不息其苦難說 夫求道之人不憚眾苦。尋師訪道不避寒暑。不憚驅馳晝夜不臥修習禪定。或捨身判命救一切苦。此則學道之士雖有此苦。及證果之後乃出沒三界逍遙自在。若塵世之徒惟恣三毒不思出離。輪迴六趣無有休息。生老病死常在蓋纏。罪業報應其苦無量。   佛言夫人離三惡道得為人難 三惡道。謂地獄餓鬼畜生。故言免此三惡而得人身知其難也。   既得為人去女即男難 女人之業經中具載得轉男身斯為難也。   既得為男六情完具難 既得男身六根具足免諸殘癈之疾。亦為難矣。   六情已具生中國難 邊鄙之地多諸障難。生在中國實為難也。   既處中國值奉佛道難 夫人得生中土而能奉道勤修者鮮矣。   既奉佛道值有道之君難 既勤修奉而時值明主則自在精進無諸障難。故為難也。   既值有道之君生菩薩家難既生菩薩家以心信三尊值佛世難 得生正見之家復有信心乃值佛世誠哉難矣。   佛問諸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在數日間佛言子未能為道復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在飯食間去子未能為道復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呼吸之間佛言善哉子可謂為道者矣 此佛誨誘學者令知唸唸無常在於呼吸。自然絕諸妄想密密精進若謂命在數日或在食頃則自寬其限妄念隨生涉於懈怠安得成道也。   佛言弟子去離吾數千里意念吾戒必得道 佛勸弟子若憂生死事大堅持戒行雖別師數千里其心如一必得道也。   若在吾側意在邪終不得道其實在行近而不行何益萬分耶 若學者雖在師左右。而其意染邪必不成道。何者其要在聞而行之雖常近師而不能修習。無益於萬分之一也。   佛言人為道猶若食蜜中邊皆甜吾經亦爾其義皆快行者得道矣 佛言我所說經由如蜜味若人食之中外盡甜更無二味。慕道之士。若悟經深旨身心快樂當證道矣。   佛言人為道能拔愛慾之根譬如擿懸珠一一擿之會有盡時惡盡得道也 夫欲出生死苦得大自在必須堅持戒行斷盡愛慾。如高處懸眾珠一一擿之。苟心無懈怠即珠必有盡時。若修行之徒銷其眾惡。積諸善行久而不退。即諸惡斷盡。乃得道也。   佛言諸沙門行道當如牛負行深泥中疲極不敢左右顧趣欲離泥以自蘇息沙門視情慾甚於彼泥直心念道可免眾苦 言沙門直心行道欲出生死苦海。須唸唸相應勿起妄念。如牛負重於深泥中求避泥淖。以自蘇息亦唸唸憂懼不敢左右顧也。   佛言吾視王侯之位如塵隙視金玉之寶如瓦礫視紈素之服如弊帛視大千世界如一訶子視四耨水如塗足油視方便如筏寶聚視無上乘如夢金帛視求佛道如眼前花視求禪定如須彌柱視求涅槃如晝夜寤視倒正者如六龍舞平視等者如一真地視興化者如四時木 夫至聖圓通道無不在。豈於世諦而有分別哉。益以大慈利生隨機悟物。謂王侯之貴不可恃金帛之寶不足貪故。興塵隙瓦礫之喻。以制其欲心。又以方便之門無上之乘佛道。禪定之名涅槃平等之類。可循而不可致滯。可習而不可迷方。因廣去就之喻以防執縛之蔽也。聞道之士可以叩寂而悟之焉。   諸大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佛說四十二章經   題焚經臺詩   唐太宗文皇帝製   門徑蕭蕭長緣苔。一回登此一徘徊。青牛謾說函關去。白馬親從印土來。確定是非憑烈焰。要分真偽築高臺。春風也解嫌狼藉。吹盡當年道教灰。   此臺在洛陽。臺者壇也。考此燒經比論之壇。乃後漢明帝築也。元此四十二章經皆有來因。是永平七年。明帝夜夢。一人體有金色項有日光。飛空而至殿前。明旦宣問群臣。有通人傅毅占夢。奏曰。臣聞西域有得道者。號曰佛。經舉能飛具六神通。今應此夢。帝悟大悅。即遣羽林郎蔡愔。博士秦景王遵等十二人。望蔥嶺而往尋西土。求迎佛法行至中路。月氏國眾乃駭然。得瞻迦葉摩騰共竺法蘭二梵僧圓項方袍之異相。乘白馬攜釋迦真像白□之圖。並此四十二章一捲回朝。時永平十年也。帝喜躬親迎。奉宣委鴻臚以陳國禮。敕令彩畫釋迦頂相於清涼臺。因建立白馬寺。請此二尊者住院。於帝說法至冬。值歲旦五嶽道士賀正之次。道士褚善信。費叔才等。共六百九十人互相語曰。帝棄我道教遠求胡教。乃自率眾。各將所持道經共上表。願與胡佛教比試其真偽。帝遂降敕尚書令宋庠。引入長樂宮前。宣曰道士與僧就元宵日駢集。白馬寺南門外立兩壇。至期試之。西壇燒道經六百餘卷。頃刻燒盡。唯取得老子道經一卷是真。其餘是杜光庭撰。今雲杜撰也。帝觀東壇佛像並此四十二章燒不能壞。但見五色神光。天雨寶花天樂自振。歎未曾有。帝共群臣稱悅。太傅張衍語諸道士曰。既試無驗可就佛法。其道士褚費等。深有愧恧皆氣盛自死。餘有呂惠通等六百二十人。皆棄冠帔投佛出家。因此流通佛教。州縣建寺敬僧。始從四十二章。自後人續去取五千餘卷。至今益顯於世間。三界之中含識之類。蒙恩受賴綿綿不絕也。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795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略疏   No. 1795 [cf. No. 842]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略疏序   金紫光祿大夫守中書侍郎尚書門下平章事充集賢殿大學士裴休撰   夫血氣之屬必有知。凡有知者必同體。所謂真淨明妙虛徹靈通。卓然而獨存者也。是眾生之本源。故曰心地。是諸佛之所得。故曰菩提。交徹融攝。故曰法界。寂靜常樂。故曰涅槃。不濁不漏。故曰清淨。不妄不變。故曰真如。離過絕非。故曰佛性。護善遮惡。故曰總持。隱覆含攝。故曰如來藏。超越玄閟。故曰密嚴國。統眾德而大備。爍群昏而獨照。故曰圓覺。其實皆一心也。背之則凡。順之則聖。迷之則生死始。悟之則輪迴息。親而求之。則止觀定慧。推而廣之。則六度萬行。引而為智。然後為正智。依而為因。然後為正因。其實皆一法也。終日圓覺。而未嘗圓覺者凡夫也。欲證圓而未極圓覺者菩薩也。具足圓覺。而住持圓覺者如來也。離圓覺無六道。捨圓覺無三乘。非圓覺無如來。泯圓覺無真法。其實皆一道也。三世諸佛之所證。蓋證此也。如來為一大事出現。蓋為此也。三藏十二部一切脩多羅。蓋詮此也。然如來垂教。指法有顯密。立義有廣略乘時有先後。當機有深淺。非上根圓智。其孰能大通之。故如來於光明藏。與十二大士。密說而顯演。潛通而廣被。以印定其法。為一切經之宗也。圭峰禪師。得法於荷澤嫡孫南印上足道圓和尚。一日隨眾僧。齋於州民任灌家。居下位以次受經。遇圓覺了義。卷未終軸。感悟流涕。歸以所悟告其師。師撫之曰。汝當大弘圓頓之教。此經諸佛授汝耳。禪師既佩南宗密印。受圓覺懸記。於是閱大藏經律。通唯識起信等論。然後頓轡於華嚴法界。宴坐於圓覺妙場。究一雨之所霑。窮五教之殊致。乃為之疏解。凡大疏三卷。大鈔十三卷。略疏兩卷。小鈔六卷。道場脩證儀一十八卷。並行於世。其敘教也圓。其見法也徹。其釋義也端如析薪。其入觀也明若秉燭。其辭也極於理而已。不虛騁。其文也扶於教而已。不苟飾。不以其所長病人。故無排斥之說。不以其未至蓋人。故無胸臆之論。蕩蕩然實十二部經之眼目。三十五祖之骨髓。生靈之大本。三世之達道。後世雖有作者。不能過矣。其四依之一乎。或淨土之親聞乎。何盡其義味如此也。或曰。道無形。視者莫能睹。道無方。行者莫能至。況文字乎。在性之而已。豈區區數萬言而可詮之哉。對曰。噫是不足以語道也。前不雲乎。統眾德而大備。爍群昏而獨照者。圓覺也。蓋圓覺能出一切法。一切法未嘗離圓覺。今夫經律論三藏之文。傳於中國者五千餘卷。其所詮者何也。戒定慧而已。修戒定慧而求者何也。圓覺而已。圓覺一法也。張萬行而求之者何。眾生之根器異也。然則大藏皆圓覺之經。此疏乃大藏之疏也。羅五千軸之文。而以數卷之疏通之。豈不至簡哉。何言其繁也。及其斷言語之道。息思想之心。忘能所滅影像。然後為得也。固不在詮表耳。嗚呼。生靈之所以往來者。六道也。鬼神沈幽愁之苦。鳥獸懷獝狘之悲。脩多方瞋。諸天正樂。可以整心慮趣菩提。唯人道為能耳。人而不為。吾末如之何也已矣。休常遊禪師之閫域。受禪師之顯訣。無以自效。輒直讚其法。而普告大眾耳。其他備乎本序雲。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序   唐終南山草堂寺沙門宗密述   元亨利貞乾之德也。始於一氣。常樂我淨佛之德也。本乎一心。專一氣而致柔。修一心而成道。心也者。沖虛妙粹炳煥靈明。無去無來。冥通三際。非中非外。洞徹十方。不滅不生。豈四山之可害。離性離相。奚五色之能盲。處生死流。驪珠獨耀於滄海。踞涅槃岸。桂輪孤朗於碧天。大矣哉。萬法資始也。萬法虛偽。緣會而生。生法本無。一切唯識。識如幻夢。但是一心。心寂而知。目之圓覺。彌滿清淨中不容他。故德用無邊。皆同一性。性起為相。境智歷然。相得性融。身心廓爾。方之海印。越彼太虛。恢恢焉晃晃焉。迥出思議之表也。我佛證此。愍物迷之。再嘆奇哉。三思大事。既全十力。能摧樹下魔軍。爰起四心。欲示宅中寶藏。然迷頭捨父。悟有易難故。仙苑覺場。教興頓漸。漸設五時之異。空有迭彰。頓無二諦之殊。幽靈絕待。今此經者。頓之類歟。故如來入寂光土。凡聖一源現受用身。主伴同會。曼殊大士創問本起之因。薄伽至尊。首提究竟之果。照斯真體滅彼夢形。知無我人。誰受輪轉。種種幻化生於覺心。幻盡覺圓。心通法遍心本是佛。由念起而漂沈。岸實不移。因舟行而鶩驟。頓除妄宰。空不生華。漸竭愛源。金無重礦。理絕修證。智似階差。覺前前非。名後後位。況妄忘起滅。德等圓明者焉。然出廄良駒。已搖鞭影。埋塵大寶。須設治方。故三觀澄明。真假俱入。諸輪綺互。單複圓脩。四相潛神。非覺違拒。四病出體。心華發明。復令長中下期克念攝念而加行。別遍互習業障惑。障而消亡。成就慧身。靜極覺遍。百千世界佛境現前。是以聞五種名。超剎寶施福。說半偈義。勝河沙小乘。實由無法不持無機不被者也。噫巴歌和眾。似量騰於猿心。雪曲應稀。了義匿於龍藏。宗密[髟/石]專魯誥。冠討竺墳。俱溺筌□。唯味糠粕。幸於涪上。針芥相投。禪遇南宗。教逢斯典。一言之下。心地開通。一軸之中。義天朗耀。頃以道非常道。諸行無常。今知心是佛心。定當作佛。然佛稱種智。修假多聞。故復行詣百城。坐探群籍。講雖濫泰。學且師安。叨沐猶吾之納。謬當真子之印。再逢親友。彌感佛恩。久慨孤貧。將陳法施。採集般若。綸貫華嚴。提挈毘尼。發明唯識。然醫方萬品。宜選對治。海寶千般。先求如意。觀夫文富義博。誠讓雜華。指體投機。無偕圓覺。故參詳諸論。反覆百家。以利其器。方為疏解。冥心聖旨。極思研精。義備性相。禪兼頓漸。勒成三卷。以傳強學。然上中下品。根欲性殊。今將法彼曲成。從其易簡。更搜精要。直註本經。庶即事即心。日益日損者矣。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序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略疏註捲上之一   唐終南山草堂寺沙門宗密述   將解此經。十門分別。一教起因緣。二藏乘分攝。三權實對辯。四分齊幽深。五所被機宜。六能詮體性。七宗趣通別。八修證階差。九通釋名題十別解文義。初有通別通謂酬因酬請顯理度生。一代教興皆由是矣。若原佛本意。則唯為一大事因緣故。別者。有十所為故說此經。   一顯示因行有本故 圓照淨覺了無明空。發清淨心方修萬行。   二泯絕果相成圓故 本無菩提涅槃。唯是清淨覺性。故無始終增減。方為究竟之果。   三抉擇悟理應修故 普賢問意雲。覺性本圓一切如幻。幻空無體。誰曰修行。如其不修何因證覺。佛說因起幻智以除諸幻。幻盡智泯覺心圓明。然今唯說空幻者。溺在無修。修習之徒縛於有得。良由悟修之意似反而符。故最難明。理須抉擇。   四窮盡甚深疑念故 菩薩難意雲。眾生本佛。今既無明。十方如來後應煩惱。佛答意雲。即此分別便是無明。故見圓覺亦同流轉。如雲駛月運等。但一念不生。則前後際斷。如醫差華亡等。眾生即佛。人罕能知。知而寡信。信而鮮解。解亦難臻此境。今經決了實謂窮源。苟能精通群疑自釋。   五除斷輪迴根本故 發業成種。無明為根。潤業受生。貪愛為本。若不識其相賊即能為。若不達其空。永不可斷。故答文殊彌勒。究了盡其根源。   六搜索菩提隱障故 謂我人眾生壽命。雖名同諸教。而行相深密。從粗至細展轉難除故淨業一章重重搜索。   七少文能攝多門故 文唯二十八紙。義具頓漸空有悟修性相。   八一法 一一文中。無不標依圓覺結入圓覺。   巧被三根故 普眼觀門被上根。三觀諸輪被中根。道場加行被下根。   九令修稱性深禪故 三觀皆以悟淨圓覺為本。   十勸事離相明師故 佛本是而勤修。惑元無而須斷。無軌可則。無跡可依。必須離相明師觸向曉喻。故令親近盡命亡軀等。   二藏乘分攝者。謂三藏之中修多羅攝。二藏之中菩薩藏攝。諸乘之中一乘所攝。十二分中 一契經。二應頌三授記。四諷頌。五因緣。六自說。七本事。八本生。九方廣。十未曾有。十一譬喻。十二論義。   契經方廣二分所攝。三權實對辨者。然西域此方古今諸德立宗判教離合有殊。或一味不分或開宗料簡。今將略敘。且啟二門。初則不分。後明分教。不分之意其有五焉。一理本一味殊途同歸故。二一音普應一雨普滋故。三原佛本意為一事故。四隨一一文眾解不同故。五多種說法成枝流故。故不可分。即後魏流支。姚秦羅什。立一音教。是此意也。其分教者。有其八意 初五翻前後三別說。   一理雖一味詮有淺深故。二佛雖一音教隨機異故。三本意未申隨他意語故。四言有通別就顯說故。五由辨權實不住枝流故。六王之密語語同事別故。七不識佛意。以深為淺失於大利。以淺為深虛其功故。八諸佛菩薩亦自分故。以斯等意。開則得多失少。合則得少失多。但能虛己求宗分。亦何乖大旨。故今分之。然就分教。又諸德不同。今依賢首大師。統收為五。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終教。四一乘頓教。五圓教。初者以隨機故。隨他語故。說諸法數一向差別。以其簡邪正辯凡聖分欣厭明因果。然其所說法數有七十五但說人空不明法空。唯依六識三毒。建立染淨根本未盡法源。故多諍論。二始教者。亦名分教。以深密第二第三時教同許定性無性俱不成佛故。今合之總為一教此既未盡大乘法理。故立為初。有不成佛。故名為分。廣說法相。削繁錄數猶有一百。少說法性。所說法性即法相數。抉擇分明故少諍論。三終教者。亦名實教。定性二乘無性闡提。悉當成佛。方盡大乘至極之說。故立為終。以稱實理故名為實。少說法相多說法性。所說法相亦會歸性。故無諍論。上二教並依地位漸次修成。總名為漸。然大乘教總有三宗。謂法相破相 二皆漸教之始。即戒賢智光二論師。各依一經立三時教。互相破斥。而傳習者。皆認法性之經。成立自宗之義。   法性 通於頓漸。漸即終教。終於始故。頓如後說。   今將法性對二宗料簡。即為二門。一對法相。二對破相。初中性相二宗有多差別。今隨類束略敘十條。一三乘 性五故也。初小次一不了。後具三乘為了。深密云云。   一乘 生一故也。初小次二不了。後唯一乘為了。法華等云云。   三五性 楞伽等中皆說五種性故。   一性 法華楞伽涅槃皆唯一性。趣寂聲聞餘國佛度故。菩薩與記當作佛故。闡提有佛性故。攝論立法一居三後故法華破三多嫉怨故。   三唯心妄 八識從惑業生。   真 八識通如來藏。   四真如凝然 八識生滅故非隨緣。   隨緣 八識依藏性故但是真如隨緣成立。   五三性空有離 遍計空依圓有。   即 無性即圓。   六生佛不增不減 定性無性決不成佛故。生界不滅。一理齊平故。無增無減。   七二諦空有離 真俗條然。   即 第一義空該通真妄。   八四相前後 滅表後無。   同時 體性即滅。   九能所斷證離 根後緣境斷惑。以有為智證無為理。   即 惑即菩提。見即真如。   十佛身有為 四智依生滅識種故。報身有為。   無為 智依如來藏故。佛化身即常即法不墮諸數。況報體耶。   若知二教權實。二宗亦不相違。謂就機則三。約法則一。新熏則五。本有無二等。二對破相者。略有五別。一無性 以諸法無性為真如。   本性 以常住真心為真如。   二真智 能了無性者。   真知 一心真實本自能知。通於理智。徹於染淨。如華嚴問明品說。   二二諦 色等俗也空即真也。   三諦 加第一義諦。謂一真心性非空非色。能空能色如鏡之明。   四三性空有 空宗有謂依計。空謂圓成性宗。即遍計情有理無。依他相有性無。圓成情無理有。相無性有。   五佛德空 雖說佛身五求不得。得則虛忘。無得乃真。離一切相名佛功德。   有 諸佛皆具常樂我淨真實功德。身智通光一一無盡。性自本有。不待機緣。   略辨此五。餘可例知。然得意者亦不相違。謂一切法既皆是真心緣起。緣起無性還即真心。始不異本。知外無智。餘諦性等例之可明。然此門與前後別。但教有始終漸頓之殊法非深淺之異。四頓教者。但一念不生即名為佛。不依地位漸次而。說故立為頓 思益經。雲得諸法正性者。不從一地至於一地。楞伽經雲。初地即為八。乃至無所有何次。   總不說法性。唯辯真性。一切所有唯是忘想。一切法界唯是絕言。五法三自性皆空。八識二無我都遣。訶教勸離毀相泯心。生心即妄不生即佛 泯之跡絕方顯真性故。   五圓教者。明一位即一切位。一切位即一位。是故十信滿心。即攝五位成正覺等。主伴具足故名圓教。即華嚴經也。所說唯是無盡法界。性海圓融緣起無礙。如帝網珠重重無盡。已知五教貫於群詮。未審此經與彼何攝。今顯此義分作三門。一彼全攝此。此分攝彼。謂圓教也。二此分攝彼彼不攝此。謂初二也。三彼此克體全相攝屬。即終頓也 權實對辨訖。   四分齊幽深者。約起信論明諸染法本末五重。以顯諸宗所詮分齊深淺。論中初唯一心為本源。二依一心開二門。一者心真如門。謂心性不生不滅。二者心生滅門。謂依如來藏與生滅合。名阿黎耶識。三依此識明二義。一覺義(始本)。謂心體離念等。二不覺義。謂不如實知真如法一。不覺心起等。四依後義生三細。一依不覺故心動名業相。二依動故能見名轉相。三依見故境界妄現名現相。五依最後生六粗。一智相 依境分別也。即法執俱生。   二相續相 依智起念不斷。即法執分別。   三執取相 心起著故。即我執俱生。   四計名字相 我見分別。上四皆惑。   五起業相(業也)。六業繫苦相(報也) 言諸宗所詮分齊者。謂人天乘唯齊業報。小乘唯後四粗。法相極於三細。終頓通詮本末方窮初一心源。初一心源即此經圓覺妙心也。經標圓覺為宗本故。說染淨法皆從覺心所現起故 第一重。   文殊章末即真如門。經名如來藏差別。即生滅門 第二重。   普眼一章即始本覺。徵釋無明即是不覺 第三重。   淨業一章即三細二粗 第四重。   彌勒章初輪迴因果。即後四粗 第五重。   是知圓覺極盡五重。標雲。幽深良在斯矣。五所被機宜者。略有二種。初料簡。後普收。初謂樂著名相以文為解者。繫滯行位高推聖境者。情尚於空觸言賓無者。自恃天真輕厭進習者。固執先聞擔麻棄金者。如上皆非其器。反上即皆是器。後普收者。一切眾生皆本有佛性。但得聞之無不獲益。謂宿機深者悟入。淺者信解。都無宿種者。亦皆熏成圓頓種性。如華嚴經食金剛喻。六能詮體性者。略作四門。一隨相門。復有二種。一聲名句文體。體用假實相資故。故十地經有空中風(喻聲)畫(名等)之喻。二通攝所詮體。若不詮義文非教故。二唯識門。前二不離識故。然有本影之異。三歸性門。此識無體唯是真如故。四無礙門。心境理事交徹相攝故。以一心法有二門故。七宗 當部所崇。   趣 宗之所歸。   通別者通論佛教因緣為宗 於中有小乘空宗法相法性圓融等異。今即法性。   別明此經又有總別。總以心(寂也)境(空也)空 遍計如蛇鬼等。下雲。非作故無等。   寂 依他如影像等。下雲。四大不動等。   覺性圓滿 由空寂故圓滿成實。   凡聖平等為宗 下雲。覺圓明故。乃至根塵遍法界等。   令修行者忘情 由悟宗故即下縛脫八不等佛 由情忘故。   觀行速成為趣。又以前趣為宗。令惑業消滅永絕輪迴起大神用安樂自在為趣。別者有五對。一教義對。教說為宗義意為趣。二理事對。舉事為宗顯理為趣。三境行對。理境為宗觀行為趣。四行寂對。觀行為宗絕觀為趣。五寂用對。絕觀心寂為宗起大神用為趣。此五亦是從前起後漸漸相由矣。八修證階差者謂若但。約教文唯生義解。忘詮修證復有其門。故以心傳心歷代不絕。自佛屬迦葉展轉於今。燈燈相承明明無盡。然所傳法不出定慧悟修頓漸。無定無慧是狂是愚。偏修一門無明邪見。此二雙運成兩足尊。故天台修行宗於止觀。其頓漸悟修者。頓悟 日出孩生 漸修 霜消孩長。   為解悟漸修頓悟 伐木入都。   頓修漸悟 磨鏡學射。   漸修漸悟 如登九層臺。足履漸高所鑑漸遠。   並為證悟。若頓悟頓修 斬染綟絲。   則通三義謂先悟 廓然頓了。   後修 不著不證曠然合道。   為解悟先修(服藥)後悟(病除)為證悟修 無心忘照悟 任運寂知。   一時即通解證。若雲本具一切佛德為悟 如飲大海。   一念萬行為修 得百川味。   亦通解證。此圓覺經備前諸說。為文殊一章。是頓解悟。普眼觀成是頓證悟。三觀諸輪是漸證悟。又三觀一一首標悟淨圓覺。次明行相。後顯功成。初中為對是頓悟漸修。中後為對是漸修頓悟。此等頓漸皆語用心。不同前門但是判教。苟得其意皆成定慧。如其失旨妄想無記。冀諸學者審而修之。其第九第十兩門。便隨本文註解。故不牒其科段。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上五字所詮。謂圓覺是法。大方廣是義。故文中標結指陳。一一隻言圓覺不言大等。下六字屬能詮。謂經是教法。修多羅了義。歎教勝能。經有五名。首題唯二。良以宗本體用是法義之宏綱。詮旨功能是言象之皎鏡。事周義盡。須建五名。簡要標題且存兩號。大等三字是體相用。各有二義。大者當體得名。常遍為義。當體者。不同法相宗揀小之大。大外有小可揀。猶是分限。豈為至大。今以圓覺體無邊涯絕諸份量。強名大也。常遍者。常則豎通三世。遍則橫該十方。豎者過去無始未來無終。無有一法先之。唯此先於諸法。故名大也。故涅槃經雲。所言大者。名之為常。橫者十方窮之無有涯畔。涅槃又雲。所言大者。其性廣博。猶如虛空。方者就法得名。軌持為義。軌生物解。任持自性。持自性者。一切眾生皆有本覺。雖流浪六道受種種身。而此覺性不曾失滅。生解者。眾生悟入知見。雖因善友開示。然其智解從覺性生。如水土之潤生穀等牙。牙從種生不從水土。故文雲。圓覺流出菩提涅槃及波羅蜜。教授菩薩。廣者從用得名。廣多廣博為義。廣多者。此圓覺性。本有過塵沙之妙用。潛興密應無有休息。無有窮盡。廣博者。此無盡之用一一同於覺性。無有邊際無有分限。故文雲。覺性遍滿圓無際故。當知六根遍滿法界。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遍滿法界。圓覺者直指法體。若不克體標指。則不知向來說何法大說何法廣。圓者。滿足周備。此外更無一法。覺者。虛明靈照無諸分別念想。故論雲。所言覺義者。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虛空界。即是如來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說名本覺。釋曰。此是釋如來藏心生滅門中本覺之文也。故知此覺非離凡局聖。非離境局心。心境凡聖本空唯是靈覺。故言圓也下文說。涅槃昨夢世界空華。眾生本成佛道。又雲。一切覺故。又雲。幻滅覺圓滿。或唯覺之一字是法。餘四皆義。意言。此覺有廣大義。有方圓義。謂體大而用廣。理方而義圓。方是正直不偏不邪。圓是滿足無虧無缺亦可大。方是體廣圓是用。謂體大而方正不偏。用廣而圓滿無缺。故復以方連大。以圓連廣。又上三字是別。圓字是總意明。此覺具足三大之德。故名圓也。是則總別之德具彰。法義之門雙指。故名大方廣圓覺。後能詮修多羅三字總指諸經。了義二字歎此一部是諸經決了之義也。故下文雲。是十二部經清淨眼目。經之一字正是此典。修多羅者。此雲契經。契謂契理契機。經謂貫穿攝化。謂貫穿所應知義。攝持所化生故。了義者。抉擇究竟顯了之說。非覆相密意含隱之譚。然諸經中何者了義。何者不了。清涼大師答順宗皇帝所問諸經了義雲。佛一代教。若約本為一事。則八萬度門莫非了義。若圓器受法無法不圓。得之由人亦皆為了義。此二不足簡別。今約開方便門示真實相。則有了不了。故淨名涅槃寶積等經皆雲。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不了義經。謂小乘教。了義經者。謂大乘教。大乘復有了不了。謂有大乘。雖六度悲智兼修。而定說三乘不一。亦非了義。若有會歸一極。以玄鑪陶於群像。智海總乎萬流。無二無三無不成佛。中道理觀不共二乘。方為了義。又大寶積經雲。舍利弗。何等經中名為了義。何等經中名不了義。舍利弗。若諸經中宣說世俗名不了義。宣說勝義名為了義。宣說作業煩惱名不了義。宣說煩惱業盡名為了義。宣說厭離生死趣求涅槃名不了義。宣說生死涅槃無二無別名為了義。宣說種種文句差別名不了義。宣說甚深難見難覺名為了義。釋曰。據上說了義行相。皆與圓覺相。當佛自料簡固應無惑。經者契經。亦如上釋。逐便從簡。又略契字。問修多羅與經但唐梵之文異。今雙置題目。豈非繁重。答上則總指諸部。此則唯目當經。對總歎別。故非重也。亦如大方等修多羅王經。豈不亦修多羅王四字是總指諸部以歎其經耶。   罽賓沙門佛陀多羅譯 開元釋教目錄雲。沙門佛陀多羅唐言覺救。北印度罽賓人也。於東都白馬寺。譯圓覺經一部。不載年月。續古今譯經圖紀。及貞元目錄亦同。北都藏海寺道詮法師疏。又雲。羯濕彌羅三藏法師佛陀多羅。以長壽二年龍集癸已。持於梵本方至神都。於白馬寺傳譯兩卷。總二十八紙。其度語筆授證義潤文諸德具如別錄。此下正釋經文。總分三分。謂序正流通。序中證信便是發起。謂佛入大光明藏。與一切佛同住眾生清淨覺地。現諸淨土。菩薩主伴皆入三昧。同一佛境。以表因果無異凡聖同源。顯發此經旨趣如是。然證信序諸經皆同。是阿難請問佛令置之。亦為斷疑息諍及異邪故。然雖具六成就。今隨文便均於廣略。總分為三。一信聞時主。二說處依真。三同體法眾。今初信聞時主。   如是 且兼我聞合釋。即指法之辭也。如是之法我從佛聞。佛地論雲。謂結集時諸菩薩眾鹹共請言。如汝所聞當如是說。傳法菩薩便許可彼言。如是當說。如我所聞。釋曰。以佛地經在淨土說故。論釋結集者雲是菩薩。又纂靈記雲。摩訶衍藏。是文殊師利與阿難海。於鐵圍山間結集故。離釋如是者。信成就也。智論雲。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信者言是事如是。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故肇公雲。信順之辭也。信則所言之理順。順則師資之道成。又聖人說法但為顯如。唯如為是。故稱如是。又真不違俗名如。俗順於真為是。又如者當理之言。是者無非之稱。又有無不二為如。如非有無為是。若唯就當經說者。凡聖因果不異圓覺名如。唯此因果方離過非為是。   我聞 聞成就也。我即文殊及阿難海。五蘊假者。雲何稱我。我有四種。一凡夫遍計。二外道宗計。三諸聖隨世假分賓主。四法身真我。今是後二。故無過也。聞謂耳根發識。雖因耳處。廢別從總故稱我聞。非邪慢心而有所說。若無相宗。我既無我聞亦無聞。從緣空故。不壞假名即不聞聞爾。若約法性。此經旨趣傳法菩薩。以我無我不二之真我根境非一異之妙。耳聞真俗無礙之法門也。   一時 時成就也。師資合會說聽究竟。總言一時。一時者。簡異餘時。時者隨世假立。如來說經時有無量。不能別舉。一言略周故但雲一時。如涅槃雲。一時佛在恆河岸等。又諸方時分延促不同。故但言一時。若約當宗。即說聽之時。心境泯理。智融凡聖。如本始會。此諸二法皆一之時。   婆伽婆 主成就也。涅槃雲。能破煩惱名娑伽婆。即當斷德。以顯法身。淨土說經法報不分非應化矣。故佛地經雲。是薄伽梵最淨淨覺。極於法界。盡於虛空。窮未來際。若約諸經。多是佛字翻雲覺者。謂心體離念。覺了真妄性相故。覺具三義。謂自覺覺他覺滿。若約佛地論。則具十義。謂具二智離二障。於一切性相能自開覺。亦能開覺一切有情。如睡夢覺。如蓮華開。故名為佛。若依華嚴則說十佛。謂成正覺佛。願佛。業報佛。住持佛。涅槃佛。法界佛。心佛。三昧佛。本性佛。隨樂佛。若出其體即圓覺也。如題中釋二說處。依真者。處成就也。謂佛入法性源。現無邊無礙剎土。亦不定分自他受用。故曰依真。然諸大乘經在淨土中說者。今略舉十以為其例。謂深密經法集經。稱讚大乘經。密嚴經。心印經。興顯經。大毘盧經。入印法門經。虛空藏經。佛地經雲。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住最勝光曜。放大光明普照無邊世界。周圓無際超過三界所行之處。彼論釋雲。此土受用土攝。說此經佛是受用身。此淨土量無邊際故若爾。此地上菩薩所應見聞。何故於此化土中結集流布。論自答雲。佛為地上諸菩薩說。令傳法者結集流通又雲。說此經時地前大眾。見變化身居此穢土為其說法。地上大眾。見受用身居佛淨土為其說法。所聞雖同所見各別。而傳法者。為令眾生聞勝希願證佛功德。故就勝者所見結集。言婆伽梵住最勝等。文中二。初攝相歸真。後稱真現土。初中三。一標入智用之源。二明與凡聖同體。三總彰稱體圓遍。今初標入智用之源。   入於神通大光明藏 藏即寶性法界藏。起信心真如。是諸佛眾生之本源。神通光明之性體。塵沙德用並蘊其中。百千通光皆從斯起。故雲藏也。亦名法性。土亦名常寂光土。息諸分別。智與理冥名為入矣。然諸佛有常光放光。若約常光光即是藏。謂心性本明。迷之似闇。妄想既盡顯煥無涯。故論雲。心性不起即是大智慧光明遍照法界。若約所放光及所起通。即神通光明之藏。   三昧正受 唐梵雙彰也。安住藏中不受諸受名為正受。又三昧此雲正思。謂在定時。於所緣境審正思察故。二明與凡聖同體者。既入其源即同其體。故論雲。無漏無明種種業幻。皆同真如性相。華嚴亦云。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文中二。初明聖同。   一切 十方三世。   如來 本覺名如始覺名來。始本不二名曰如來。是則眾生有本無始。是如不來。   光嚴 重重交光照曜炳著。   住 安住永絕攀緣。   持 任持不失不壞後明凡同。   是諸眾生清淨覺地 迷真起妄妄見眾生。妄體元空。全是本覺。心地妄不能染故雲清淨。故論雲。一切眾生本來常住入於涅槃。然聖證此境。直曰住持。凡不知同但指覺地。三總彰稱體圓遍。   身心寂滅平等本際 凡聖身心取相似異。相皆虛妄當體寂滅。寂滅故平等皆同一際。即圓覺本際。   圓滿十方 既與覺體無異故。隨體圓滿周遍法界。   不二隨順 隨順不二也。西域語倒。譯者迴文不盡故也。生死涅槃為二。凡夫順生死。二乘趣涅槃今皆不住故雲隨順。又依報則淨穢不二。正報則生佛不二。克體則身心不二。通該則自他不二。與此相應是隨順矣。二稱真現土。   於不二境 佛無現土之念。如明鏡無心。   現諸淨土 無念而應緣。如明鏡無心而現像。故肇公雲。淨土穢土益隨眾生之所宜。淨者示之以寶玉。穢者示之以瓦礫。美惡自彼於我無定。無定之土乃名淨土。隨類普應。故雲諸也。然土雖多種不出其三。一法性。二受用。三變化。若開受用自他即成四土。統唯二種。謂淨及穢。或性及相。然此二種。一質不成淨穢虧盈。異質不成一理齊平。有質不成搜原則冥。無質不成緣起萬形故。形奪圓融無有障礙。前凡聖一體者。從自受用入法性土。此應諸菩薩即從法性現他受用。故次雲。與大菩薩乃至同住如來平等法會。三同體法眾文三。二總標。   與(並及)大 登地已上。   菩 菩提此雲覺。即所求佛果。   薩 薩埵此雲有情。即所化眾生。又此人有了悟之覺。餘緣慮之情。又此是求菩提之有情也。   摩訶薩 摩訶大也。謂此有情信大法解大義發大心趣大果修大行證大道故。故華嚴中地前雲摩訶薩。然今例者唯是地上。   十萬人(標數)俱 一時一處一別列。   其名曰 夫聖人無名為物立稱。多依行德。隨宜別標。標立千差皆有所表。今各以所論法義對釋其名。文理昭然。非強穿鑿。   文殊師利菩薩 此雲妙首。亦云妙吉祥。表信解之智故。亦云妙德。表證智故。文中說本起因地。究真妄以成正解。成就信根故。請問人當此菩薩。   普賢菩薩 略有三釋。一約自體。體性周遍曰普。隨緣成德曰賢。二約諸位。曲濟無遺曰普。鄰極亞聖曰賢。三約當位德無不周曰普。調柔善順曰賢。表於理行。今此門中依圓覺妙心徵幻法。而明正行。故當其問行解不二。即是毘盧遮那。是為三聖。故次文殊。   普眼菩薩 由此法門令觀身心無體。根識塵境。世及出世。自身他身。一切清淨遍滿法界。普同諸佛。觀行成就頓見如此境界。是真普眼也。此含悲智。謂普見諸法清淨。是大智普眼。普見眾生成佛。是大悲普眼。   金剛藏菩薩 從喻為名。金剛堅而復利。堅則無物可壞。利則能壞一切。此菩薩智亦爾。煩惱不能侵。外魔不能。動堅也。能破諸障斷人疑惑。利也。故起三重甚深之難。以消末世之疑。疑心既無。即具無盡功德。故復雲藏。   彌勒菩薩 此雲慈氏。慈是其姓氏也。名阿逸多。此雲無勝。勝德過人故。今以姓而呼但雲彌勒。由此門深究愛根蕩除細惑。所以五代修證皆屬輪迴。彌勒是等覺菩薩一生補處。表除微細惑習即得正覺圓明。   清淨慧菩薩 表在此門修證地位因果相中。而智慧不住不著。虛心忘相。不為行位差別之相所染。   威德自在菩薩 三觀成就功用猛利。邪魔不能嬈。妄惑不侵故。   辯音菩薩 佛以一音逗於萬類。雖此門統明三觀。而隨機單復不同。故二十五輪各皆證入。此菩薩善能辯別隨類圓音。故當其問。   淨諸業障菩薩 一切業障盡依四相而生。此門問答。除之諸業自然清淨。   普覺菩薩 從前諸過已離四相又除然於用意行心仍餘作止任滅之病。覺猶未普。至此抉擇四病覺性無瑕。普覺諸病故當此矣。若具指者。普覺本末。普覺粗細。普覺淺深。   圓覺菩薩 然此正宗中諸菩薩等。與佛問答。發揚本意。欲顯圓覺。但緣節節過患未盡。義意未圓。收機未普。故表法菩薩未標圓覺之名。今有三意得名圓覺。一前雖病盡理圓。仍恐下根難入。此又曲開方便三期道場。即上中下機普歸圓覺。二由前節級行解已圓。至此名為證極。證極之境更無別體。唯是圓覺。三最初標指圓覺為陀羅尼門者。從本起末。今顯義已周還至圓覺者。攝末歸本。表此三意故當此門。   賢善首菩薩 調柔善順曰賢。賢之與善義意無別。賢則亞聖。善則順理。首是頭首。欲使萬善齊興。俱順真理成正因位。亞次聖果者必藉經教流通。經教流通是賢善之首故。流通分中當此菩薩。   等 等有二意。一等所列。二等所餘。   而為上首 為十萬之標領也。三總歎。   與諸眷屬 稱性之眾必具主伴。如華嚴說。此約自他融攝。若但約自心。即智度為母等。   皆入三昧 由入定故得住佛境。   同住如來平等法會 當爾之時凡聖體同因果一相故。言法會者。法性之會無我無人。自下正宗分中十一重問答。束之為二。初一問答。令信解真正成本起因。後十問答。令依解修行隨根證入。初者頓悟本有圓覺妙心。本無無明生死。方名真證信解。不認妄念不執異見故也。成本起因者。最初發起之因。然頓教因地總有三重。初了悟覺性次發菩提心。後修菩薩行。謂若不了。自心何知正道。故多劫修行非真菩薩。次不發大心無由起行。故善財先陳已發方問行門。論中亦先問示二覺。次令發三心。後方修五行。今本起因即初二也。至文當示。文中四。一申請。二讚許。三佇聽。四正說。此四段下十皆同。初中三。初進問威儀。次正陳辭句。後三展虔誠。下十初段皆有此三。今初進問威儀。   於是 指住之辭。   文殊師利菩薩 名義已如上釋。次下皆諮求法要恭敬之儀。   在大眾中即從座起 與一切凡聖同住平等法會。從法空之體起悲濟之用。   頂禮佛足 以己最尊之頂。禮佛最卑之足敬之至也。敬是意業。意業無狀故。以身口表之。經標白言及下歎大悲。即口業矣。   右繞 隨順義也。表順覺性。   三匝 顯佛一體三寶三身三德。表自願滅三道等。諸有三數表義例知。   長跪 安危不易。   叉手 信解合體心境交參。   而白佛言 上皆經家綴緝。次下即菩薩正陳辭句。文三。一問本起之心。   大悲 諮求法要本為眾生。故偏舉大悲之德。六波羅蜜經雲。雲何大悲能除重擔示勝義故。成就有情住法性故。   世尊 第十號也。具上九號為世所尊。   願為此會 平等法會。   諸來法眾 皆稱法性故。   說於 指下所請宣說之法。   如來本起 佛昔根本所起最初之法。   清淨 圓照本體元無煩惱。   因地 因行所依之心地也。上文雲。是諸眾生清淨覺地。   法行 稱真法之行。大集經說。若有比丘讀誦如來十二部經。樂為四眾敷揚廣說思惟其義。是名樂讀乃至是名思惟。不名法行若有比丘能觀身心。乃至境界都息。永離煩惱其心寂靜我則說之名為法行。然菩薩所請說者。意雲。夫求果者必觀於因。因若非真果還是妄。如造真金佛像。先須辯得真金。成像之時體無增減故。請說本起因地。為萬行所依也。下文佛答。照圓淨覺本無無明等。為因體也。即前第一重了悟覺性。二問發心離病。   及說 及有二義。一簡前義。顯是二問。二合集義非但請說因地。亦及請說發心。   菩薩於大乘中 大乘之體是本始覺。今請於覺悟心中說發心。   發清淨心 即前第二發菩提心也。直心正念真如故清淨矣。故偈中直雲。菩提心也。華嚴雲。忘失菩提心而修諸善根。魔所攝持。既為所攝。即過患眾多。故請發心因緣令得永離。且中間忘失善根。猶彼攝持況都未發心諸行。豈離彼業。   遠離諸病 一發之後永無忘失。無忘失故魔惑不嬈。下佛答。有無俱離覺照亦泯。能所絕等即離諸病。此乃不發一切心。名真發清淨心也。三明遠被當來。   能使未來末世眾生 佛滅度後正法像法各一千年。末法萬年。末法即為末世。去聖遙遠深可懸憂。故顯益中偏垂結指。又初標此會。後結當來。影略而言。現未俱益。金剛三昧經中解脫菩薩。亦為末劫五濁眾生。請宣一味決定真實令等同解脫。   求大乘者。不墮邪見 謂末法中正解難得。其有或恣心五欲。或宗習異道。或執滯二乘者。置之言外。總有發意唯求大乘。若不聞此法門亦墮邪見。離本心外別有所求。見妄見真並為邪見。後三展虔誠。   作是語已 正語而禮非儀也。   五體 四支及頭。   投地 不唯拜手而已。   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若唯一度未展虔誠。若過於三禮煩則亂。故三周終始。顯示真心。佛雖已知垂範應爾。二讚許。   爾時 文殊禮畢之時。   世尊告文殊師利菩薩言 先讚後許。   善哉善哉 智論釋雲。再言之者善之至也。大乘了義理合宣揚。針芥未投且默斯要。既當嘉會根熟鹹臻。將演妙門必資發問。今之所請實謂起予。利樂寔多。再言歎善。   善(順理)男子(剛斷)汝等 等諸菩薩雖一人之言言眾人之意也。   乃能為諸菩薩。諮詢如來因地法行。及為末世一切眾生求大乘者 此下乃至不墮邪見。牒所問辭正述善之所以。   得正 非住於法。   住 安心覺海永息攀緣。   持 任持萬行無漏無失。   不墮邪見 釋成正字。   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許也。誡令審諦勿雜餘緣。無以生滅心行聽實相法。智論偈雲。聽者端視如渴飲。一心入於語義中。踴躍聞法心悲喜。如是之人可為說。三佇聽。   時 佛讚許時。   文殊師利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既蒙許說願樂欲聞。潔已虛心收視反聽而寂默也。讚許佇聽之文。下十一段皆同此釋四正說下十段文皆有其二。初長行後偈諷。今初分四。一標示真宗。二推窮妄宰。三釋成因地。四結牒問辭。一中又二初明本有覺心。後明悟則成佛。初中又二。一示本體。   善男子。無上法王 佛也。於法自在更無有上。然雖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圓覺。且塵經未出寶藏猶薶。既不自知宛受貧苦。唯佛全得其用故。但標大覺有之。   有大 當體無邊。   陀羅尼 此雲總持。謂圓覺體中有塵沙德用。從本已來持之不失故。然總持有三。謂多字一字無字。今即無字也。故大寶積經陀羅尼品雲。如來之智攝諸善巧。所有宣說無不清淨。無有少法所得。皆歸於空。乃至此是諸菩薩等入陀羅尼門。若據智論即雲。陀鄰尼梵音小異爾論自翻為能持。亦云能遮。謂種種善法持令不失。惡不善心遮令不生。既言持善遮惡即是萬行之本故。此標之矣。   門 出入義也。出者一切染淨諸法皆從中出故。次文雲。流出一切等。下說生幻化無明等。入者若了悟圓覺體用。則百千萬法悉皆悟入。故下文雲覺圓明故顯心清淨。乃至遍滿等。是知欲了萬法。須從圓覺中入。又從本起末為出。攝末歸本為入。又迷之則出。悟之則入。有出入義故名為門。此中門者是根本義。不同世法門淺室深故。寶積經連前次雲。由是門故出生廣大差別覺慧。此則無門之門。門清淨故。形相門者。則為非門。所言門者。猶如虛空。一切諸法依於虛空而有生滅。又荷澤雲。知之一字眾妙之門。皆說根本矣。   名為圓覺 上但述義相。今則正指法體也。已如題中所釋。二彰德用。   流出 非別有。法從中流出於外。但依覺性顯示諸門。功德無有窮盡。應用無有疲厭。名為流出。故論雲。若心有動則有過恆沙等妄染之義。對此義故。心性無動則有過恆沙等諸淨功德相義示現爾。   一切(總標)清淨 簡諸有漏有漏之法皆真理故。性本無故。   真如 圓覺自性本無偽妄變異。即是真如。真謂真實顯非虛妄。如謂如常表無變易。謂此真實於一切位常如其性故。又真者體非偽妄。如者性無改異。偽是詐偽。瑜如真金。妄是虛妄。影如本質。異就橫說。多物同時而各殊改。約豎論一體先後而變易。今皆離此故曰真如。謂此實體於未來常如過去。於色中常如受中。真實相如非為妄似。論雲。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所謂心性不生不滅。乃至竟無變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又雲。真如用者。諸佛因地攝化眾生不取相者。以如實知眾生及與己身。真如平等無別盡故。以有如是大方便智。除滅無明見本法身。自然而有不思議業種種之用。   菩提 此翻雲覺。義見題中。始本不二無法不知。本無無明故雲覺也。二三四智及發心伏心明心。出到無上五種菩提。皆此攝也。因圓果滿無不由之。業用無邊不可具載。   涅槃 此方正名寂滅。取其義類乃有多名。總以義翻稱為圓寂。謂覺性既圓無法不寂。本無生死。具足三德。翻三雜染等。故二三四種亦皆此攝。故彼經雲。能建大義。又華嚴雲。不為菩薩示現涅槃。欲令常見佛圓滿故。但為令眾生生欣樂戀慕故。現出現沒。佛日常現淨心器中。心濁器破則不得見。   及 簡因果義別也。又非但流出理果亦及因也。   波羅 此雲彼岸。   密 具雲蜜多。此翻雲到。若迴文順此方俗。應雲到彼岸也。謂離生死此岸度煩惱中流。到涅槃彼岸。然一切眾生即寂滅相不復更滅。但以迷倒妄見生死名為此岸。若悟生死本來空寂名到彼岸。且約對翻六蔽略有六種。謂性無慳貪。毀禁。瞋恚。懈怠。動亂愚癡。順本性故。修行施戒忍進定慧。既稱性而修。即皆到彼岸菩提資糧論中慧為初者。由慧成五。五助慧故。故彼論雲。既為菩薩母。亦為諸佛母。般若波羅蜜。是覺初資糧。施戒忍進定。及此五之餘。皆由智度故。波羅蜜所攝。起信攝為五者。止觀相由定慧相。即故唯識。開為十者。助治十障證十真如故。若總翻諸染即八萬四千。義如下釋。   教授菩薩 顯上所流真如等法之業用也。菩薩是所。教真如等是能。教故謂真如是理次二是。果波羅蜜是因理實因果是可軌故。謂約其情執即似都無情。既本空此非新得。頓悟理者。依之修行能生物解。名為教授故。論雲。順本性故修行檀等。涅槃亦說諸佛師法。後明悟則成佛。上且標宗未為酬問。今顯悟之成佛方名本起之因。   一切如來本起因地 牒其所問。   皆依 無佛不爾。   圓照 即能照也。離於偏局。   清淨覺相 即所照也。寂寥虛廓了無情塵亦可照。體清淨是覺之相。非關能所。但以初悟能所未忘故雲相也。此正同善財初遇文殊。表信智見其身相。後見文殊。表證智不見身相。   永斷無明 本覺既顯無明本無。畢竟不生名為永斷。   方成佛道 塵沙諸佛以此為因。第二推窮妄宰文二。先示其相。後顯本空智。論雲。佛有二種說法。先分別諸法。後說畢竟空。正是此也。初中三。謂徵釋結。今初徵。   雲何無明 徵釋此者。有其二意。一由前雲永斷無明。恐謂定有可斷欲待斷盡方成佛道故。今徵釋顯其本空。二謂此無明是八萬塵勞之根。十二因緣以首。河沙煩惱由此而生。塵劫輪迴以之不絕。非想定後還作狸身。無為坑中猶名病行。今欲明清淨覺性。欲示圓頓妙門。不先推破無明。所作盡扶顛倒。故決真心本有。便推妄性元無依此。了悟分明始得名為因地。二釋言無明者。無他智明故。謂雖有本覺之明。而無始覺照了。始覺從緣始顯。對本故名為他。論名不覺。但文異爾。亦名為迷。亦名顛倒。論雲。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不覺心起等者。明迷自也。此雲妄認四大等者。明認他也。然迷自必認他。認他必迷自。二文互舉。其業用者。論說能生三細。此雲。由此故有輪轉生死。然一切有漏之法。無不是此任持。無不是此發起。故論又雲。當知世間一切境界皆依無明而得住持。此下文雲。身心等相皆是無明。文中三。一案定其非。二正釋其相。三出其過患。今財案定其非。但雲顛倒未顯其相。   善男子。一切眾生 除了圓覺性者。其餘悉該。   從無始來 未曾悟故。   種種 如下所明。   顛 心識狂亂。   倒 背覺合塵倒有所執。顛但荒狂由顛故倒。如由迷自故認他也。   猶如迷人四方易處 如人乍至川原。或入聚落。忽然心惑以東為西。既一方迷餘三俱轉。故雲易處。然正迷之時方亦不轉。勿然醒悟還是舊方。反推此迷了無蹤跡。無本來處。無今去處。二正釋其相者。即迷自法身真智。認他四大緣念是無明之相也。故肇公雲。法身隱於形殼之中。真智隱於緣慮之內文二。一法。   妄認四大為自身相 認為我也。然四大從緣假和合有。無我無主。畢竟是空離我我所。又如下文。皮肉筋骨皆歸於地等。然凡夫種種造業長劫輪迴只由迷自法身執此四大為我。   六塵緣影為自心相 此有二釋。一者六塵是境識體是心。心對根塵有緣慮相。慮相如影舉體全無。自心靈明本非緣慮。今認緣慮謂是自心。唸唸隨之漂沈苦海。如珠明徹本非青黃。對青等時即有影像。愚執其色謂是其珠。如迷自心認緣影也。故唯識雲。諸心心所依他起故。亦如幻事。非真實有。為遣執心心所外實有境故。說唯有識。若執唯識真實有者。亦是法執。佛頂經雲。此是前塵分別影事等。故知緣影決定是空。若清淨真心本無緣慮。靈知不昧無住無根。今認緣心誠為妄矣。二者此一句。經譯者迴文不盡。應雲緣六塵影。六塵影是所緣。妄識是能緣。六塵無實猶如影像。從識所變。舉體即空。故此緣心亦無體也。餘同前解。前標顛倒雲種種者。通論則我法二執。於中各有種種相轉及凡夫二乘。各有四倒。若剋就此文。即上迷身迷心。總有四對顛倒。謂四大非我認為我。法身真我而不認。是第一對。四大如幻。本無而見有。法身真實。本有而見無。是第二對。緣念生滅認為真心。真心了然而不自認。是第三對。緣念如珠中黑色。全空而執有。真心如珠中明相。實有而見無。是第四對。一三我執。二四法執。如斯等見不因師宗。但是凡愚任運如此。既四對八隻不同故雲種種。二喻文二。初直喻前文。   譬彼病目見空中華及第二月。善男子。空實無華。病者妄執 翳眼觀空堙C無華妄。見華。捏目望月輪。月邊別見月。空華幻月皆喻妄見。眾生一念迷心。翳自圓明覺性。而於圓明體上妄見生滅身心。故曰空實無華病者妄執。妄執之言。正對前妄認之語。若悟真如無相。但是一心。如空本無華。天唯一月故。首楞雲。見聞如幻翳。三界若空華。聞復翳根除。塵消覺圓淨。又雲。汝身汝心。外洎山河虛空大地。鹹是真精妙心中所現物。亦可別配二喻。謂華喻認身。月喻認心。身則但因心迷當體妄認。如空華但因眼翳外無別依。心則內根外塵相依而起。如幻月下因捏目上因本月相依而生。故配身心昭然義現。然月喻例華亦應雲。月實無二捏者妄執。經文影略故不具之。又為一解。翳捏皆喻見分。空華二月皆喻相分。眼喻智慧。空及本月喻真理。世親般若論以翳喻相分者。據釋處之意。取所見之華也。後展轉到見。   由妄執故 牒前生起轉計所以。   非唯惑此虛空自性 虛空之性清淨無物。今執華生空處。即似空變成華。妄見空華。無生而生。無物成物。是迷惑虛空之性也。   亦復迷彼實華生處 既執華從空生。即不知從翳而起。翳則實是華之生處。非謂真實之華。若具法合。應雲。非唯惑此真空自性。亦復迷彼身心生處。此乃但怪空埵陬堙C不覺眼中有翳。外嫌身心苦惱。不知內畜迷情。三出其過患。   由此 因前妄認身心相也。   妄有 生死不實。   輪轉生死 妄執身心。若無過患任其長執。不必化之。既由此執塵沙劫中輪迴不絕。地獄鬼畜八苦五衰為害之深。故須開示。三結。   故名無明 明即令人解脫。故知令人輪轉即名無明。二顯本空。文三。初標定。   善男子。此無明者。非實有體 言無體者。但是假名。內外求之了不可得。推其本際元是妙明。故論雲。念無自相不離本覺。又雲。依覺故迷。若離覺性則無不覺。了斯無體諸行不生。不生故無滅。生滅滅已寂滅為樂。是知十一支法皆有所因。唯此無明橫從空起。今悟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乃至老死滅也。次喻釋。   如夢中人夢時非無。及至於醒了無所得 前說種種過患皆歸無明。今又雲無體。道理難見言語路絕。故約喻釋。謂睡時夢物且見是有。故前種種說其行相。寤欲求之終不可得。故此顯示雲無體也。問求不得者何處滅去。故次答雲。   如眾空華滅於虛空。不可說言有定滅處。何以故 徵意雲。若無滅處即應還在。以何義故。言空無也。   無生處故 意雲。見幻華時若實是有。今不見時即說滅處。見時本無生處。不見何尋滅處。問前雲實華生處。此復何通。答約前妄執之時而言有也。悟了始知有時元無。以法合之昭然可見。故楞嚴經雲。此迷無本性畢竟空。昔本無迷似有迷覺。覺迷迷滅。覺不生迷。此正是無生之理。若決定忍可於心。名無生忍。華嚴雲。一切法無生。一切法無滅。若能如是解。諸佛常現前。後斷疑疑雲。前說生死。由於無明。無明既無。何有生死。故釋雲。   一切眾生於無生中妄見生滅 無明及與生死本末一切俱無。眾生於此無中迷情橫見生死。前就橫見故說有。此就實論故說無。   是故說名輪轉生死 指前文也。由是橫見之故。故前文說名生死。第三釋成因地。上來所說妄空真有者。有佛無佛性相本然。今明依此通達心意冥符方成本起因地。釋成正答所問。文中三。初依真悟妄頓出生死。   善男子。如來因地修圓覺者 牒前所標。即依真也。   知是空華 悟妄也。下皆頓出生死。   即無輪轉 無生死之法也。既知萬法如空華。豈更見有輪轉。還丹一粒點鐵成金。真理一言點凡成聖。亦釋因不異果。如斯因地方謂真修。   亦無身心受彼生死 無生死之人也。謂若計有我是免輪迴之者。即是未免我執。我我所忘方為解脫。即是照五蘊空。度一切厄。外遺世界內脫身心。不計身身同虛空。不計心心同法界。   非作故無。本性無故 非由我作觀行方得身心空無。本性空寂元來無故。故金剛三昧經雲。若化眾生無生於化。不生無化其化大焉。次展轉拂跡釋成正因。拂有四重。   彼知覺者猶如虛空 一拂覺妄之智。謂能覺身心性本無者。亦如太虛都無所有。   知虛空者即空華相 二又泯其拂心。知能覺無者。即同空華體即無也。   亦不可說無知覺性 三遮其斷滅。但不起念分別空有。不是無心。   有無俱遣 四總結離過。   是則名為淨覺隨順 釋成因也。有無既不當情。斯即心言路絕。清淨覺體從此顯彰。但不背之合塵。即名隨順。亦非別有能順。故羅什雲。無心於合合者合焉。隨順淨覺。故言淨覺隨順。如是執盡病除。然後興心運行。則聚沙畫地合掌低頭皆成佛道。如斯修習可謂正因。後徵拂所由。釋歸圓實。   何以故 身心幻妄可說全空。知覺稱理因何又拂。有無俱絕約何修行。次釋意雲。相因對待皆是從緣。從緣之法豈實有體。生心動念即乖本性。失正念故。圓實性體俱無如是等故。   虛空性故 一切法空不生滅也。謂如上相因諸相。猶若虛空。本自不生今無可滅。非謂拂之方令空也。故佛藏經雲一切法空無毫末相等。   常不動故 一切法寂不來去也。非已去非未來非現起故。故法句雲。諸法從本來寂滅無所動。法華亦云。常自寂滅相。   如來藏中 上二句明諸法。此下皆是顯一心也。論指一心雲如來藏故。楞伽亦云。寂滅者。名為一心。一心者。名如來藏。此經下雲。圓覺妙心涅槃即名佛性。今此一句總標。次二句空藏。後三句不空藏。通雲如來藏者。由三義故。一隱覆義。謂覆藏如來故雲藏也。故理趣般若經雲。一切眾生皆如來藏勝鬘雲。生死二法名如來藏。如來法身不離煩惱藏。名如來藏如來經藏雲。一切眾生貪瞋癡諸煩惱中有如來身。乃至常無染污。德相備足如我無異。便以九喻喻之。一萎華佛身。二巖蜂淳密。三糠糠粳米。四墮穢真金。五貧家寶藏。六菴羅內實。七弊物金像。八貧女輪王。九焦模鑄像。二含攝義。謂如來法身含攝身相國土神通大用無量功德故。又亦含攝一切眾生。皆在如來藏內故。三出生義。謂此法身既含眾德。了達證入即能出生故。十地論雲。地智能生無漏因果。亦能生起人天道行。此三義者。初約迷時。後約悟時。中間克體然約真妄和合。總有二種行相。謂此經下雲。如來藏自性差別。論雲。真如生滅。然真妄各有二義。真謂不變隨緣。妄謂體空成事。真中不變妄中體空。即真如自性也。真中隨緣妄中成事。即生滅差別也。初真如性中。復有二相。勝鬘雲。有二種如來藏空智。所謂空如來藏脫離一切煩惱藏。不空如來藏。具過恆沙不思議佛法。論中亦說如實空如實不空。義全同此。後生滅中亦有二相。謂漏無漏。無漏復二。有為無為。有漏亦二。謂善不善。此等行相皆有業用。初真性者。有其二業。一能持自體恆沙功德。從本已來不失不壞。二能禦客塵恆沙煩惱。無始時來不染不污。後生滅亦有二業。一能起惑治業。曠劫長受六趣生死。故楞伽雲。如來藏者。是善不善因。能遍興造一切趣生乃至若生若滅。二能知真達妄發心修行證三乘果。如前所引十地論等。由是二業故。寶性論引經偈雲。無始世來性。作諸法依止。法性有諸道。及證涅槃果。長行引勝鬘釋雲。性者。如來藏。依止者。如來藏。是依是持是建立。諸道者。有如來藏故說生死。是名善說。證涅槃者。若無如來藏者。不得厭苦樂求涅槃。既諸佛因果始終依之。故入道行人先須信解。離此別信信則墮邪。故密嚴經訶為惡慧。華嚴亦云。不能了自心。雲何知正道。彼由顛倒慧。增長一切惡。據此則了之方知正道。故勝鬘雲。若於無量煩惱所纏如來藏不疑惑者。於出纏無量煩惱藏法身亦無疑惑。華嚴初會普賢即入如來藏身三昧。意在此也。然雖此心凡聖等有。但果顯易信因隱難明。故淺識之。流輕因重果。願諸道者深信自心。   無起滅故 釋上所知生死等。   無知見故 釋上彼知覺者等。此上二句釋空藏矣。謂見生死起者。即雲執情。見生死滅者。即雲知覺。今以如來藏中既無可起可滅。何有能執能知。又迷時生死非起淨心非滅。故無迷也。悟時淨心非起生死非滅。故無悟也。無悟故無知見矣。此乃非唯不可識識。抑亦不可智知。識智俱如。方為自體真實識知。大智慧光明遍照。為下三句不空藏矣。   如法界性 法界性與如來藏體同義別。別有其二。一者在有情數中名如來藏。在非情數中名法界性。如智論明佛性法性之異。二者謂法界則情器交徹心境不分。如來藏則但語諸佛眾生清淨本源心體。如雲能造善惡能起厭求。就法界言。即無斯義。據此則藏心克就根源。界性混其本末。混則普駭之義易信。克則周遍之理難明。故指藏心如法界性。亦乃攝其二義之別。歸於一體之同。方顯覺妄因依。誠非究竟圓實。   究竟 豎窮三際始終常然。   圓 遍周虛空。   滿 眾德具足。   遍十方故 無邊際故。良由如來藏性本自如斯。豈須減舊添新滅惑生智。是以三重泯絕冥合覺心。將此為本修行始得正名因地第四結牒問辭。   是則名為因地法行。菩薩因此。於大乘中發清淨心。末世眾生依此修行。不墮邪見 但結前文更無別義。此下偈諷文二。一標舉。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然偈有二種。一伽陀。此雲諷頌。謂孤起偈。今非此也二祇夜。此雲應頌。頌長行也。或為鈍根重說或為後來之徒。或為增明前說故。今此經偈皆祇夜也。然凡言長行偈諷相望。有五對之例。謂有無廣略離合先後隱顯。今經問目皆長有偈無。答皆長廣偈略。餘隨相當對文當指。二正陳。然此段中五偈。但重諷長行。更無別義。故如次依前四段科之。但經文增減故科段名亦小殊。四者。一諷了悟本覺。  文殊汝當知  一切諸如來  從於本因地  皆以智慧覺   義不異前。二諷推破無明。  了達於無明  知彼如空華  即能免流轉  又如夢中人  醒時不可得   上二段皆長離偈合。三諷拂跡成因。  覺者如虛空  平等不動轉  覺遍十方界  即得成佛道  眾幻滅無處   上二句長先偈後。  成道亦無得  長無偈有  本性圓滿故  四諷結牒問曰  菩薩於此中  能發菩提心  長隱偈顯  末世諸眾生  修此免邪見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略疏註捲上(之一)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略疏捲上二   唐終南山草堂寺沙門宗密述   自下大段。第二令依解修行隨根證入。謂創因法鏡照心。頓能信解。至於長久修證。則節級不同。良以障有淺深根有利鈍。習氣厚薄心行依違故須處處隨根引令得出。然其修證階降雖殊。必籍本因。故雲依解。前則信解。此則行證故華嚴一部亦唯此四矣。文中二。初徵釋用心。後廣明行相。所以然者。以悟修之理一異難明意實相符言而似反。故須徵釋令解用心。然後隨性隨緣。廣為明其行相。今初徵釋文中大科四段不異初門。申請中三亦同前列。今初進問威儀。   於是普賢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普賢是行中之體故。標首為下所依總別觀門不離此故。二聖表法已具前文。次正陳中文四。一就當根徵起。   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菩薩眾。及為末世一切眾生修大乘者。聞此圓覺清淨境界。雲何修行 信解圓覺即是當根。雖達天真未明緣起。大士悲憫接下垂方。反覆徵問用心解行如何契合。二問解行相違。於中復二。一幻幻何修問。   世尊。若彼眾生 指前當根。   知如幻者身心亦幻(解也)雲何以幻還修於幻 行也。謂一切如幻正解方成。幻法非真復何修習。故解與行進退相違。徵釋用心實由斯矣。此問從前知是空華即無輪轉等文而來。意雲。身心既如幻。能知亦是幻。將幻還除幻。幻幻何窮盡幻者謂世有幻法。依草木等幻作人畜。宛似往來動作之相。須臾法謝還成草木。然諸經教幻喻偏多。良以五天此術頗眾。見聞既審法理易明。及傳此方翻成難曉。今依古師解華嚴如幻之文。法喻各開五法。喻中五者。如結一巾幻作。一馬。一所依巾。二幻師術法。三所幻馬。四馬有即無。五癡執為馬。法中五者。一真性。二心識。三依他起。四我法即空。五迷執我法。下諸幻喻皆倣此知。二斷滅誰修問。   若諸幻性一切盡滅則無有心。誰為修行。雲何復說修行如幻 此問亦從前拂跡中來。謂若以幻故一切皆空。能所總無。遣誰修習。雲何復說修行如幻。金剛三昧亦云。眾生之心性本空寂。空寂之心體無色相。雲何修習得本空心。三遮不修之失。   若諸眾生本不修行。於生死中常居幻化。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令妄想心雲何解脫 意恐惑者又雲。一切如幻無不是空。覺性無生本來清淨。知之即已何有修行。故此遮雲。本空本不修。多生生死苦。今空今不修。雲何則脫苦。不了如幻境界者。未達緣起事相也。從來不達事妄想不解脫。今還不了知。如何得解脫。溺斯意者近代尤多。但恃天真不觀力用。四請修之方便。   願為末世一切眾生。作何方便漸次修習。令諸眾生永離諸幻 上。遮不修之失。已知決定應修故。問對治之門。如何永離諸幻。論雲。若人唯。念真如。不以方便種種熏修。終無得淨。對於暫離故言永離。謂初觀一體雖覺全真。後遇八風紛然起妄。行如窮子。解似電光。何法修治。永除病本。然經雲。一切眾生作何方便。兩句之間文意斷絕。譯之太略。應添分別演說等言。意則連續。達者詳焉。後亦頻爾。此下三唱經文。倣前科段。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爾時世尊告普賢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修習菩薩如幻三昧 此雲正受。由達身心如幻。則冥本覺真如。如鏡受影非受非拒。故名正受。   方便漸次令諸眾生得離諸幻。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普賢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正說長行中四。一標幻從覺生以為義本。二明幻盡覺滿。以釋前疑。三令離幻顯覺。正示用心。四辨幻覺不俱。結酬其請。今初第一雲義本者。以普賢但徵修幻。不問幻之所生。佛說生於覺心。未為正答所問。且要標之為本。憑之顯幻盡覺圓。故得修幻義成。幻盡元非斷滅。故論雲。自性清淨心因無明風動。乃至無明滅智性不壞。如風止動滅濕性不壞等。   善男子。一切眾生種種幻化 有漏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偈雲。幻無明故。   皆生 諸有漏法皆從性淨真心而生也。依真起妄故。   如來 此心雖凡聖同依。唯佛圓證故。約佛標之。   圓 離相故。   覺 非空故。   妙 染而不染故。   心 中實神解故。梵雲乾栗馱。是堅實之心也。不同緣慮集起之義。言皆生者。本覺心體為因。根本不覺為緣生三細業識為因境界為緣生六粗。故楞伽雲。大慧。不思議熏不思議變是現識因。取種種塵。及無始妄想熏。是分別事識因。是知諸法皆無自體。無自體故。必假所依。依圓覺心而生起也。如幻馬無體必依於巾。巾喻真心。馬即蘊界。配前五法本末應知。問既真能生妄。真是妄源。何故前雲無明無體。答妄託真起說真為源。現且迷真真本無妄。如二月託本月而起。說本月為起二之依。本月實無二輪。即是二無其體。故經說種種生於覺心。不是心生種種。然諸經論俱說萬法一心三界唯識。宗途有異。學者罕知。今約五教略彰其別。一愚法聲聞教。假說一心。謂實有外境。但由心造業之所感故。二大乘權教。明異熟賴耶名為一心。遮無境故。三大乘實教。說如來藏以為一心。理無二故。四一乘頓教。泯絕染淨但是一心。破諸數故。五一乘圓教。總該萬有即是一心。理事本末無別異故。此上五教後後轉深。後必收前。前不攝後。然皆說一心。有斯異者。蓋以經隨機說論逐經通。人隨論執。致令末代固守淺權。今本末會通。令五門皆顯詮旨。相對復為三門。初約所詮。逆次順法從四至一展轉起末。謂本唯非染非淨。一法界心。由不覺之名。如來藏與生滅合成阿梨耶識。復由執此為我法故。轉起餘七成八種識。各由識體起能見分。由能見故似外境現。執取此現為定實故。造種種別業共業。故內感自身。外感器界一切諸法。二約能詮。順文逆法從一至四展轉窮本。謂佛對下劣根性未能頓達萬法所起根本者。且言從業所感。此則初聲聞教。次為機稍勝者。說能所感。一切唯識展轉乃至唯一真心名頓教等。皆由根有勝劣故。令說有淺深。若執前前即迷後後。始終通會方盡其源。三能詮所詮逆順本末皆無障礙。由稱法性直譚不逐機宜異說故。即圓教也。唯心之義經論所宗。迷之則觸向面牆。解之則萬法臨鏡。況此標為義本。如何不盡源流。達者審之。勿嫌具列。此下第二明幻盡覺滿。以釋前疑。然上說幻從覺生。染緣起也。此明幻盡覺滿。淨緣起也。故論雲。有四種法薰習義故。染法淨法起不斷絕。染法者。以依真如法故有於無明。無明熏習真如故則有妄心。妄心熏習無明。不了真如法故。不覺念起現妄境界。妄境界染法緣故。即熏習妄心。令其念著造種種業。受於一切身心等苦。故勝鬘雲。不染而染。法身不增不減經雲。法身流轉五道。名曰眾生。華嚴雲。心如工畫師等。淨緣起者。論雲。以有真如法故。熏習無明。則令妄心厭生死苦樂求涅槃。以厭求故。即熏習真如。自信已信知心妄動無前境界。修遠離法。種種方便起隨順行。不取不念。乃至久遠熏習力故。無明則滅。無明滅故心無有起。境界隨滅。心相皆盡。名得涅槃成自然業。然淨緣起翻前染緣。緣無自性。染淨俱融合法界性。起唯性起故無斷盡。如華嚴說。依此方名幻盡覺滿。文中分三。一舉喻該釋前文。二法合唯譚本義。三兼拂同幻之覺。今初。   猶如。空華從空而有 喻前義本。謂空中畢竟實無起滅。但以眼翳空堥ㄤ堙C既翳時華依空現故。言從空而有。如圓覺妙性畢境無生但以心迷性中見妄。既迷時妄依覺現故。言生於覺也。   幻華雖滅空性不壞 正喻此段釋疑之文。謂翳差則見華滅於空中。華雖滅而空常在。然華生時不生。滅時不滅。有翳有差見生見滅。二法合唯譚本義。   眾生幻心還依幻滅 謂此幻心由智了達方得除滅。所了是幻能了亦幻。則前疑雲幻幻何修。今答意雲。不妨以幻除幻。又前雲。幻盡斷滅。次下答雲。   諸幻盡滅覺心不動 此乃能所雙亡即契圓覺。其猶波因水起波滅水存。幻從覺生幻滅覺滿。三兼拂同幻之覺。拂有三重。   依幻。說覺亦名為幻 拂覺妄之覺也。對緣而起故亦是幻。   若說有覺猶未離幻 恐修習者作是念言。對妄之覺則名為幻。不對妄者本有之覺則非虛幻。若起此心起則如幻。   說無覺者。亦復如是 若謂二覺俱無即名真者。此意居然如幻。舉要而言。起心動念言妄言真無非幻也。相躡起念。勢極三重。   是故幻滅名為不動 若泯絕無寄。分別不生。圓覺真心自然顯現。元無幻化。故言不動。三令離幻顯覺。正示用心。即答前請問修習之意也。前不疑合修不修。但於修中疑用心違妨一向但請如何修行離幻。兼已自遮不修之失。故前段釋疑了。此段正示用心。後段即會通。方便漸次之語。既令離幻修行。便已通得不修之失疑也。故無別答之文。文中三。謂法喻合。法中二。初展轉離幻。   善男子。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 標指當機。   應當 誡勸之辭也。展轉四重。   遠離一切幻化虛妄境界 一離諸幻境。   由堅執持遠離心故。心如幻者亦復遠離 二離離幻之心。言如幻者。簡非幻心。   遠離為幻亦復遠離 三遣離幻之離。   離遠離幻亦復遠離 四遣離離之離。亦可一離妄二離覺三遣離四遣遣。皆言遠離者有二。一止二觀。止離者。休心息意水不追攀。如人遇怨不應共處。觀離者。虛妄之法體性皆空。如夢枷鎖寤則已離。故下文雲知幻即離。後密顯真覺。   得無所離即除諸幻 夢中見夢。轉轉覺於前非。直到寤時所見方實。故云爾也。無所離者。有其二意。一則冥於真覺。真覺則不可離。二則到真覺之中。自然無如上節節之幻可離故。荷澤雲。妄起即覺。妄滅覺滅。覺妄俱滅即是真如。二喻。   譬如鑽火兩木相因火出。木盡灰飛煙滅 如有一段乾木。以一木燧鑽之火出。還將卻燒二木。木火既盡煙自然滅。既成灰燼任運飛散。不同二木形質為礙。如次四節以配於法。木段喻所修幻妄。木燧喻能修幻智。煙喻離。灰喻遣。經文先雲灰飛。譯之倒也。定合是煙先滅餘灰飛散。喻中闕於顯覺。蓋文略爾。前法後合悉。皆具有。若欲具之。應以地唯圓覺。由前木等本從地出。燒滅總盡唯有地存。如種種幻化生於圓覺妙心。幻化數重遣盡圓覺元來不動。二合。   以幻修幻亦復如是。諸幻雖盡不入斷滅 上三句正合喻之現文。下一句兼前密顯真覺。四辨幻覺不俱結酬其請。   善男子。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 前雲作何方便漸次修習。令諸眾生永離諸幻。故佛示用心竟。結答不作方便亦無漸次。如是乃能永離諸幻。會通問中之文也。但能知之是幻己名為離。但得離幻即元是覺。更無階級漸變為覺。如人夢見身瘡問醫求藥。寤來既知是夢。更欲作何方便。若待方便修之漸離。即是實法。何幻名化。若執實有還是妄計。何名修行。故云爾。   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離諸幻 結成真離。亦是通結前用心之文。第二偈諷中四段。依次重諷長行。科文全同。不煩重寫。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且標舉也。下文倣此。  普賢汝當知  一切諸眾生  無始幻無明  皆從諸如來  圓覺心建立   標指生。無明之言長無偈有。  猶如虛空華  依空而有相  空華若覆滅  虛空本不動  幻從諸覺生  幻滅覺圓滿  覺心不動故   展轉拂跡長有偈無。  若彼諸菩薩  及末世眾生  常應遠離幻  諸幻悉皆離  如木中生火  木盡火還滅   長離偈合。又法合及密顯真覺。長有偈無。  覺則無漸次  方便亦如是   其結酬之文長有偈無。徵釋用心竟。   自下大文。第二廣明行相。有九問答。類束為三。初四問答通明觀行。上根修證。次四問答別明觀行。中根修證。後一問答道場加行。下根修證。然此三門前前不假後後。後後必躡前前。初中四。一開示觀門同佛。二徵釋迷悟始終。三深究輪迴之根。四略分修證之位。就初門中文四文三皆同前也。今初進問威儀。   於是普眼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義亦同上。次陳詞句中三。一舉法請。   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菩薩眾。及為末世一切眾生。演說菩薩修行漸次 標請修行漸次者。由普賢所問幽深。如來稱理而答。先欲消除心病。然後萬行俱修。或有聞前說雲知幻即離不作方便亦無漸次。謂言知之即已都不假修。普眼欲使教法圓足。請問起行之門。故佛令持戒宴坐恆作是念等。展轉乃至觀行成就也。   雲何 此下皆別列也。   思惟 觀察真妄即思慧也。   雲何住持 悟得妙境安住其中持之不失。即修慧也。下佇聽佛說。生聞慧也。從凡入聖必假三慧。故普眼為眾咨求。上皆問智也。此下問悲雲。   眾生未悟。作何方便。普令開悟 此同法華。欲令眾生開示悟入。以開攝示。以悟攝入。以開示約能化悟入約所化故。約今經者。此後佛答全用先所顯示如來淨圓覺心為本。以觀人法二空。及滅影像。無邊虛空覺所顯發。覺圓明故顯心清淨。乃至等同諸佛。即是普令開悟也。二反顯請。   世尊。若彼眾生無正方便及正思惟。聞佛如來說此三昧。心生迷悶。即於圓覺不能悟入 反明得聞佛說方便思惟即開悟也。言聞此三昧者。是前離幻法門也。故佛前雲。汝能修習如幻三昧。三結牒請。   願興慈悲。為我等輩及末世眾生。假說方便 言假說者。以覺性本圓妄法本寂實無所修。但以初悟之人迷習難為頓息。是以請於無修之中假說修習方便。下三唱倣前。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爾時世尊告普眼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修行漸次思惟住持。乃至假說種種方便。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普眼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第四正說。長行中四。一起行方便。二觀行成就。三頓同佛境。四結牒問詞。今初。   善男子。彼新學菩薩及末世眾生。欲求如來淨圓覺心 標指當機。   應當正念遠離諸幻 指前徵釋離幻。以為起行之本。若執法定實。即觀行不成。故須躡前為方便矣正念者。則無念也。故智論雲。有念是魔業。無念是法印。論雲。離念相者等虛空界。又雲。一切眾生不名為覺。以從本已來唸唸相續未曾離念。故知無念是正念也。然正念與離幻反覆相成。由離幻故正念。正念故離幻。何以故。外存有法則內起緣念。內有緣念則外見有法。由此雙指在諸行初。第二觀行成就文二。初戒定。   先依如來奢摩他行 奢摩他此雲止。止是定義。下文釋雲。至靜為行。定有淺深。故標如來簡非粗淺邪小之定。若亂心持戒。不堪入此觀門。故先定後戒。亦可文雖先後修無先後。   堅持禁戒 一向絕緣的不擬犯。名曰堅持。防禁根門誡約身口。故名禁戒。戒品雖多統為三聚。一攝律儀。二攝善法。三攝眾生。今意說律儀。義通餘二。律儀戒者。謂十無盡。取要而言。即唯四重。此四清淨則一切枝葉不生。   安處徒眾 即同行同見人也。行業既同。互相彫琢迭共商量。為長道緣。故須安處。故寶積經七十二雲。得人身者。彼應依善知識聽三世佛平等法。聞已應發勤精進。依城邑聚落。與大眾共居具四部處。更互相疑論量佛法。學問難答。三世佛法平等得現在前。解一切法無有自性。修此解故煩惱漸除。   宴坐靜室 宴默也。坐為攝身。身住則心安。心閑則境寂。欲住身心故須靜室。靜室處眾豈不相違。此有二釋。一根性不同。故或多昏沈籍眾策。發或多掉舉宜自息。緣非為一人而行二事。二定慧等學故。謂圓通觀行。要止觀相資。須依善友。或同見同行終日議論法門。無令用心差錯。差之毫釐失之千里。故淨名雲。不必是坐為宴坐也。雖同眾住。不妨在自房室。初中後夜或除論法轉讀。便須靜坐思惟聞思修慧圓明。豈但申申夭夭故無違也。此依定持戒處眾靜坐答住持問。二觀慧文二。初明二空觀。後明法界觀。初二空者。眾生曠劫漂沈。或墮邪小不成種智者。良由二障。一障不斷由於二執。欲除二執必假二空。故於法界文前。先作二空觀智。執亡障盡。即聖性現前應用塵沙。名之為佛。文中二。一破執。二顯理。初中二。一我空。二法空。我空又二。一觀身無我。二觀心無我。夫計我者。既皆因五蘊。五蘊自相唯身與心。今且大段開之。然始別別分析。如此馳逐妄計何逃。若約身為總。則色心為別。今約我為總。故身心為別也。今初觀身。身為諸愛根本。了之虛妄。則一切煩惱自除。如其耽著。則起無量過患。故淨名因疾廣說無常苦空無我。勸令患厭。涅槃喻以四蛇亦令捨離。金光明經智度論皆雲背恩。文中二。初尋伺觀。後如實觀。先因尋求伺察。方見如實之理故。今初。   恆作是念 行住坐臥一切時中。當如是觀也。   我今此身 執受既堅故遍觀也。   四大和合 堅濕煖動假和合也。故寶積經雲。此身生時。與其父母四大種性。一類歌羅邏身。若唯地大無水界者。譬如有人握乾□灰終不和合。若唯水界無地界者。譬如油水無有堅實即便流散。若唯地水無火界者。譬如夏月陰處肉團無日光照即便爛壞。若唯地水火無風界者。則不增長。淨名亦云。四大合故假名為身。四大無主身亦無我。故此經文還分四大各歸來處。   所謂髮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腦垢色。皆歸於地 堅礙為地。   唾涕膿血。津液涎沫。痰淚精氣。大小便利。皆歸於水 潤濕為水。   煖氣歸火 可知。然氣是四大之本。不唯是風。故水火大中亦云氣也。   動轉歸風 淨名雲。是身無作風力所轉。謂迷性起心。心運風力轉餘三大。而有動作。作無自性。故雲無也。四大皆雲歸者。此身既合四大所成。今推身無主故還歸四大。   四大各離 正觀之時各有所歸。即名為離。不說命終方名為離。故庵提遮女了義經說生死義雲。若能明知地水火風四緣畢竟未曾自得有所和合以為生義。若知地水火風畢竟不自得有所散是為死義。此意正明即合而散即散而合。故合散之文。皆為不自得。   今者妄身當在何處 且地有形礙而沈滯。風無形礙而輕舉。敵體相違。水火亦互相陵奪。故知四大相違各各差別。未審我身屬於何大。若總相屬。即是四我。若總不屬。即應離四別有我身。故云爾也。後如實觀。   即知此身畢竟無體。和合為相。實同幻化 謂因前尋伺。見如實之理。定知四大非我。但約和合假名為身。亦無實體。智論十四問雲。若自身無我而計我者。他身無我亦應計我。答亦有人。於他物中計我。如外道坐禪入地觀時見地即是我。水火風空識亦如是。又如有人遠行獨宿空捨。夜見一鬼擎一死屍來。復有一鬼來爭等。又秖緣計我而為自身。即以餘身為他故生難也。後觀心無我。夫心無自相。託境方生。境性本空。由心故現。根塵和合。似有緣心。內外推之。何是其體。長輪生死。由不了心。苟能了之圓覺自現。故首楞雲。狂性自歇。歇即菩提。勝淨妙明。不從人得。文中二。一尋伺觀。   四緣(四大)假合妄。有六根 四大和合成於一色。於此色上方有六根。離此色身根元無體。各分四大。色尚不存。竅穴六根更何依附。   六根四大中外合成 四大為中。六根為外。內外和合假成此身。   妄有緣氣於中積聚。似有緣相假名為心 由依四大六根和合成身。即有六塵妄現。由此內外根塵。引起妄心緣慮不絕。唸唸生滅剎那不停。緣合即有。緣散即無。推其自體了不可得。故曰假名為心。此虛妄心雖假緣生。不離真心氣分。故曰緣氣。言似者。明非實有。緣相者。緣慮之相。後如實觀。   善男子。此虛妄心。若無六塵。則不能有。四大分解。無塵可得。於中緣(四緣)塵(六塵)各歸散滅 心託六塵。塵依四大。四大無體六塵即空。故雲散滅。   畢竟無有緣心可見 緣塵既滅心體即空。故決判雲。畢竟無有。言緣心者。則前緣氣之心也。問無塵可得。下三句亦說法空。何得一向判屬人空。答此指緣塵各散正顯心空。故結雲無心可見。身之與心總屬我執。第二法空。   善男子。彼之眾生幻身滅故。幻心亦滅。幻心滅故。幻塵亦滅 前於身心之中推求無我。故名我空。此則身心及境一一自空。故名法空。然身等本空非今始滅。故經雲。色即是空非色滅空。但以迷時執有。今執盡始無。義言滅也。   幻塵滅故。幻滅亦滅 有遍計之情即見幻生。有觀察之智即見幻滅。對幻生故則言幻滅。對情執故則言智慧。對待之法皆屬緣生。緣生則無相。故皆雲滅。般若心經雲。無眼界乃至無智亦無得。楞伽雲。一切法如幻遠離於心識。智不得有無而興大悲心。大文第二顯理。即二空所顯真如理也由前執盡故此理現。如雲散月出塵盡鏡明。非謂無雲便名為月。但於無雲之處而見月矣。非謂無幻便是真如。但於無幻之處見真理矣。文中二。初法。   幻滅滅故(躡前)非幻不滅 正顯也。顯圓覺性本淨圓明獨體全真不因修得。眾幻雖滅自性常存不假緣生。故雲非幻。金剛三昧經雲若得空心心不幻化。然對前妄盡釋雲真如。若以本宗但名圓覺。後喻。   譬如磨鏡垢盡明現 雖雲磨鏡。卻是磨塵。所言修道秖是遣妄。夫鏡性本明非從外得。塵復則隱。磨之則顯。隱顯雖殊明性不異。今謂。人執法執是垢。尋伺如實是磨。真心本覺是明人法二空是現。自下大文第二明法界觀也。文二。初印前顯後。二拂跡入玄。二圓彰法界。初中謂印前二空顯後圓通法界。文中又二。初標。   善男子當知。身心皆為幻垢 此印前也。幻謂虛幻無有實體垢謂塵垢坌污為名。由迷幻相執取繫著。坌污淨心故雲幻垢。諸佛菩薩雖有身心。由了如幻不取於相。無坌污義故非垢。由了幻空故非幻。   垢相永滅十方清淨 此顯後也。根塵諸法十方法界普清淨也。此由身心垢翳妄執自他故成局礙。今既我空法寂。何所不通。後釋文二。初喻。   善男子 由珠鏡二事所喻不同。故復標告。   譬如清淨摩尼寶珠映於五色。隨方各現。諸愚癡者見彼摩尼實有五色 謂摩尼體性瑩淨絕瑕都無色相。由性淨故。一切色相對則現中。青黃赤白黑五色各各隨方而現。然此一喻亦喻印前亦喻顯後。言印前者。五色喻五道。隨方喻隨業。愚人不了珠體。但見全是青黃。既是青黃則不見珠體。故華嚴雲。凡夫見諸法。但隨諸相轉。不了法無性。以是不見佛。若以三性配者。摩尼喻圓成實性。即前所顯之理也。現色喻依他起性。即前幻也。愚人定見青黃。喻遍計所執性。即前塵垢也。若遠即前身心等相。以此文印定前文之義。故指前也。言顯後者然此圓珠由彼愚人執其定色。所以破色因配三性以印前文。然但無計執之人。即此珠種種之色一一清淨一一同體。悉是圓珠妙用應現。無體可破。以喻後文十方法界一切清淨圓滿不動交參無礙。故言顯後。然前之境喻但一面明。又雲因磨而現。表二空之理破執方顯。對執得名。今摩尼珠本淨本明十方俱照。以顯後法界之宗也。後法。   善男子。圓覺淨性現於身心。隨類各應 即前種種幻化生於覺心也。義如彼釋。   彼愚癡者說淨圓覺。實有如是身心自相 顯圓覺雖現非其定實。故雲愚說。論雲。一切染法所不能染。智體不動。具足無漏熏眾生故。   亦復如是 合前喻也。餘義喻中以具對釋。詳之可知。第二拂跡入玄。   由此不能遠於幻化。是故我說身心幻垢對離幻垢。說名菩薩 此上先說跡之所以然。其跡也相躡而起。亦相躡而拂本。以眾生妄執幻化故。佛說雲幻垢。眾生依教離垢故。復說名菩薩。此下正拂其跡雲。   垢盡 幻垢如珠中之色。達之本無故雲盡也。   對除 所離之垢既無。對離之智何立。   即無對垢及說名者 者字貫通兩句。謂對垢者菩薩也。說名者佛也。既無對治之智。何有起智之人。深淺之執本無。何有說教之者。故俱無也。對機之佛亦不可得方見法身。法身說經義在斯矣。然上人法各三。三對六隻儘是所拂之跡也。謂法有執垢離垢及與名數。人有眾生菩薩及佛。問曰。人自有差法本無異。何說三名。答克體雖無。義說即有。為對人法各分能所故也。第三圓彰法界。文二。初一真法界。後三重法界。言一真者。未明理事不說有空。直指本覺靈源也。下對諸法圓泯圓收。方說三重等別。今初。   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眾生 標告及指當根所證者。為欲進顯不思議境界。境界殊前故。卻躡前功用明其得入。所以發起後之文勢。   證得諸幻 觀行成就。   滅影像故 依他亦泯。   爾時便得無方清淨 約身為主外見東西。我相既無更何方所。   無邊虛空覺所顯發 然虛空離識亦非實有。故首楞雲。若有一人發真歸源。十方虛空一時銷殞。謂迷情所覆覺處見空。塵影既銷空元是覺。顯謂空銷覺現。發謂妄盡心開。翻覆觀之俱無邊際。首楞又雲。聞復醫根除。塵銷覺圓淨。淨極光通達。寂照含虛空。卻來觀世間。猶如夢中事。是知空有雙絕。但是覺心。獨鑑明明靈知不昧。後三重法界者。一真空絕相觀。二理事無礙觀。三周遍含容觀。此中義意全同華嚴法界觀門三重行相。故依彼科之。今初第一真空觀者。彼觀門中有四句。謂會色歸空觀。明空即色觀。上二皆簡情顯解三空色無礙觀。解終趣行。四泯絕無寄觀。行起解絕。今經文二。一色相空淨。二空色同如。今初經文皆雲清淨者。謂由前二空觀門簡情顯解。次拂跡滅影。同於行起解絕。故皆清淨為真空矣。故智論雲。畢竟空即是畢竟清淨。清淨與空皆絕相義。若就心說。即如淨名經。妄想是垢。無妄想是淨等。故雲清淨。文中七。一內身根識。   覺圓明故 躡前顯清淨之因也。由拂泯等故得圓明。   顯心清淨 比迷覺心心中執法。今見法性法即皆空。故雲清淨。如人不識珠體但執青黃。若見摩尼即色清淨。七段之中皆同此也。然展轉躡前以顯清淨者。義如後釋。今且銷釋法數名體。心者總相明其我心。即賴耶體。成唯識論說第八識種種別名。於中有四種名。通一切位。心即一也。迷時由執藏及能所藏。故名賴耶。今觀智成就覺性圓明。故但雲心。沒賴耶名矣。心既清淨同無垢識。故此下文頓同佛境。   心清淨故 牒前也。下皆準前。   見塵清淨 下聞覺等例此皆雲塵也。謂由我心計執故。見一切色相。由執相故即見等是塵。不單說外色等名塵。亦不獨說根識名塵。根塵識三自有文故。尋此見塵等體。還是我執之心。但以就取相生過之處。而別立名。又亦不離根境識三而別有體。知五蘊之法與蘊中之我非別非同。   見清淨故 但牒見字不言塵者。足顯即見是塵非外塵也。聞等亦然。   眼根清淨 下餘五亦例此也。六皆名根者。識所依故。能發識故。前五各從自種生自現行。四大所造淨色為體。意根即第七識。由此攀外起意識故。   根清淨故。眼識清淨 下餘五亦例此也。皆雲識者。隨六根境種類異故。由具五義隨根立名。一依根之識。非由境色識定生故。如盲不見等二根所發。識由根變異識必變。異如眼根損見青為黃。非色壞時而識壞也。三屬根之識。由識種子隨逐於根而得生故。非色種子識種隨也。四助根之識。由根合識。識所領受令根損益。非境界也。五如根之識。根識二法俱有情數。非彼色法定是有情。根五勝義故說依根。若依起信皆名意識。此六皆依意所起故。意之識故。故彼釋生滅因緣雲。所謂眾生依心意意識轉故。心即梨耶自體。意即五意。以梨耶二義中有不覺義故。不覺而起。能見能現能取境界起念相續。意識者。即此相續識。依諸凡夫取著轉深。計我我所。種種妄執隨事攀緣。分別六塵名為意識。亦名分離識。又復說雲名分別事識。   識清淨故。聞塵清淨。聞清淨故。耳根清淨。根清淨故。耳識清淨。識清淨故。覺塵清淨。如是乃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上皆釋竟。然八識中不言第七者。義當見聞等塵也。以七合第八。名見等塵。故瑜伽雲。賴耶識起必二識相應。又七合第六。名見等塵。以意識緣外境時。必內依末那為染污根方得生起故。故上引論雲。即依此相續識。乃至名為意識故。論及此經所列無別末那。楞伽亦爾。皆由第七計內為我合於轉相。計外我所合於事識。若不連前帶後。則顯示心數相躡生起。義不便故。二外境六塵。   善男子。根清淨故。色塵清淨。色清淨故。聲塵清淨。香味觸法亦復如是 六皆名塵者。坌污心識故。約凡夫說也。亦云六境。此通凡聖。言色等者。眼等所取故。色有通別。今即別也。謂唯眼所取。有見有對變礙之相。最粗顯故。聲等可知。唯意所取法塵一境通於一切。三內外四大。   善男子。六塵清淨故。地大清淨。地清淨故。水大清淨。火大風大亦復如是 即於根塵不取發識牽心之義。直取四大之體也。寶積經說四大各二。謂內及外。地界二者。內謂自他身內所有堅者。謂髮毛等。外謂身外所有堅者。謂土木等。水界二者。身內潤性淚汗等。身外潤性雨露等。火界二者。身內熱體熱相能消飲食等。身外熱體熱相能成熟等。風界二者。身內風體風名速疾住四支等。身外風體動轉等。四世間諸法。   善男子。四大清淨故(牒前)十二處 六根六塵是生識處。處是生門義故。亦名為人。意識常昏根塵相入故。   十八界 六根門中根識塵三各有分界故。亦是因義。種族義故。前為六二。解者息於業因。此是六三。觀之治於我執。兼之五蘊即具三科。大小乘宗無不約此以明諸義。前說妄認四大身心。及雲中外合成等。即五蘊義。故此略之。   二十五有清淨 四洲四趣四禪四空無想淨居梵王六欲為二十五有。此皆是有。各約實報非正智攝故。然梵王在初禪。無想淨居在第四禪。四禪位中別舉此者。梵王有見。外道無想。淨居唯聖。異餘天故。五出世諸法。   彼清淨故 想牒前世間諸法也。   十力 然如來唯一諸法實相智力。此力有十種用故說為十。總名力者。能摧怨敵故。不可屈伏故。一知是處非處。謂總知一切諸法因緣果報。則降伏無因惡因。知人可度不可。二知過現未來善等三種業及順現等三報。知所度有障無障。三知諸禪解脫三昧垢淨。及知依此所得諸果。四知信等五根上中下。五知種種欲樂。令捨不淨增淨。六知一三五乘貪瞋癡等種種性慾。知即時異時誰可度不可等。七知一切道至處。八知宿住。九知死此生彼。即天眼智也。獨此從所依得名。十知自解脫無疑。亦知眾生漏盡涅槃。然佛力無量。度人因緣故但說十足辨其事。   四無所畏 一正知一切法。謂佛誠言我是一切正智人等。二盡諸漏及習。言我漏盡等。三說一切障道法。四說出苦道。佛作誠言說此四法。決定無畏。   四無礙智 智緣四境無拘礙故。一法。如說地水火風等。二義。如堅濕煖動等。三辭謂得彼方言以說地等。四於三種智中樂說。上依智論。若約華嚴則初二異此。謂一知自相。二知別相。又一知自性。二知生滅。又一法智。二比智。又一知一相。二知蘊界等。又一知一乘平等性。二知諸乘差別性。後二則同。謂辭則說於法義。樂說乃辭中別義。   佛十八不共法 力等二乘有分。此無分故。一二三如次配身口念無失。四無異想。五無不定心。六無不知已捨。七欲。八精進。九念。十慧。十一解脫。十二解脫知見。上六皆雲無減。十三四五一切身口意業隨智慧行。十六七八以智慧知過未現在通達無礙。問無見頂相等亦無與共。雲何不說。答此十八中但說智慧功德。不說自然果報法。上從力等。至此四科全依智論。   三十七助道品 助謂資助。助正道故。道即是因。所謂止觀。品即是類。正因類故。亦云菩提分。分亦因義。三十七者。謂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然但以十法為體。謂精進定慧各八。念四。戒三。信二。輕安喜捨思惟各一。初四念者。一觀身五種不淨。謂種子住處自相自性究竟。二觀三受皆苦。謂苦樂捨。三觀心唸唸無常。四觀諸法無我。此對治凡夫四倒也。又觀身畢竟空。觀受內外空。觀心無所有。觀法但有名。此對治二乘四倒也。四正勤者。四念處火。若得勤風則無所不燒。故次辦之。精進為體故總名勤。異外道勤故名為正。雖是一勤。隨義分四。一未生之惡遏令不生。二已生之惡斷令不續。三未生善令生。四已生善令廣。四神足者。欲勤心觀。欲謂樂欲。勤謂無間。心謂定也。專一境性。觀謂慧也內自揀擇。以勤過散亂智火微弱故須定制。即所欲自在。神即神通。足即是定。由出世法最勝自在。欲等四定能證此故。名為神足。亦名如意足。所欲如心故。五根者。信進念定慧。此五通生出世間法。由前三科此不可拔故。前三至此總得名根。五力者。即前五根增長。魔梵等不能屈伏。又能損滅不信等障。故名為力。七覺者。謂念是所依支。由繫念故。令諸善法皆不忘失。擇法是自體支。覺自相故。精進是出離支。由此勢力能到所到故。喜是利益支。由心勇悅身調適故。輕安定捨皆不染污支。能除粗重故。依定轉依故。行捨平等永捨貪憂。故七皆雲覺支也。雖一剎那七法俱起。而隨行相各說功能。八正道者。謂正見是分別支。依前所證真實簡擇故。下七亦一一雲正。思惟是誨示他支。如其所證方便安立。思惟名義發語言故。下三皆是令他信支。謂語者。善依所證問答抉擇。令他信有見清淨故。業是身業。進止正行具足。令他信有戒清淨故。命者。如法乞求依聖種住離五邪命。精進是淨煩惱障支。由此永離一切結故。念是淨隨煩惱障支。由不忘失。正止舉相。永不容受沈掉等故。定是能淨最勝功德障支。由此引發神通等無量勝功德故。上之七類次第者。謂聞法已先當念持。次即勤修。勤故攝心調柔。柔故信等成根。根增為力。七覺分別。八正正行。總已喻顯。法性如地。念處如種子。正勤為種植。神足如抽芽。五根如生根。五力如莖葉增長。開七覺華。結八正果。   清淨 通言力等皆清淨也。   如是乃至 超越多法。謂三身四智五眼六通地度果向緣諦處定等。   八萬四千 然法門廣說無量無邊。今齊此結數者。對治塵勞故。塵勞即有八萬四千。一一對翻即皆淨法故。染與淨數無增減故。論雲不覺念起見諸境界。故說無明乃至具有過恆沙等妄染之義。對此義故心性無動。即有過恆沙等諸淨功德相義示現。   陀羅尼 得總持菩薩。於一一法中。持一切法故。   門 從一一法中。入一切法故。   一切清淨 總結也。問世出世法二相有殊。如何此經皆雲清淨。答前已說之。今復更釋。謂若凡聖對治。即勝劣全殊。若稱法界而觀一種。總是幻化。皆從緣起無自體故。如有一鏡現種種雜穢瓦礫。復有一鏡現種種勝妙珍寶。癡孩不了貴賤懸殊。智者達之一無差異。觀智圓明心識淨者。亦復如是。見世出世若聖若凡。一切皆空。空是覺體。故下文雲。見佛世界猶如空華。生死涅槃猶如昨夢。秖緣稱理平等。所以名曰聖人如其重聖輕凡欣真厭妄。縱令修習。豈證真源。然上從覺圓明故。展轉躡前相由。以顯世出世間諸法清淨。至此五段曆法備周。餘六七兩段。但是結通他身他界。更無別義。五段相由者。謂心本清淨。由不覺故名賴耶識。相應於意復曰見塵。起於現行有根識境。中有能造故說四大。由是具足處界諸有有漏之法。對治此等有修有證。復成無漏因行果德。今既覺了圓明故。心意識及所變等展轉清淨。皮之不存毛無所附。然無漏法若約人修證。則先因後果。今據法本末。故先果後因。亦如論中根本滅故粗染隨滅。六自他正報。   善男子。一切實相 然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從緣生故。會緣入實即為實相。故智論雲。照色等空即名為實相。性空實理離於顛倒非虛偽故於空見空亦名顛倒於空無著乃是實法。是實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無遷無變究竟常住。無量義經雲。如是無相不相不相無相是名實相。   性清淨故 此實相從本已來自性清淨。一切妄法所不能染。比迷似染。今悟本淨名性清淨。   一身清淨 由前悟得根識塵大世出世間諸法皆歸實相清淨。方始成就此人。一身清淨故諸段清淨。皆牒前文。唯此獨指實相。以為淨之所以。   一身清淨故。多身清淨 既於自身證實相理。亦見一切眾生同一清淨實相。以觀一切眾生不取於相同圓覺性故。志公雲。以我身空諸法空。千品萬類悉皆同。又下文雲。圓覺普照寂滅無二。始知眾生本來成佛。   多身清淨故。如是乃至十方眾生圓覺清淨 以般若正智遍觀眾生。菩提涅槃無漏智性本來具足也。此乃一人悟性。知一切眾生本性清淨。非謂一人修道多人成佛。七一多依報。   善男子。一世界清淨故。多世界清淨。多世界清淨故。如是乃至盡於虛空圓裹三世 國土淨穢皆由自心。眾生劫燒我土安隱。羸髻鶖子二相不同。案地寶嚴坐蓮無異。況乃心冥覺性。識智無生。身土依真。染淨俱泯。廓通法界。清淨湛然。圓謂圓遍虛空。裹謂含裹三世。三世者豎極。虛空者橫周也。   一切 橫豎總該。   平等 本末味同。   清淨 都結七段。   不動 冥於一如。然上七段悟時既相躡清淨。迷時亦相躡垢染。應雲。覺不明故令心不淨。心不淨故見塵不淨。見塵不淨故眼根不淨。如是乃至一多世界不淨。文勢及義意對經可知。第二空色同如前之七段。即空色無礙。此當泯絕無寄。彼觀雲。動念即乖法體。反顯法體本不動也。   善男子。虛空如是平等不動 躡前起後也。由前雲盡於虛空平等清淨。即知相盡同空。空既本無生滅動搖。當知諸法亦本不生亦不待滅。一一當體如如不動。   當知覺性平等不動 然一切法唯依覺性生滅動轉。諸法既盡虛空皆不動故。則覺性不動也。如波不起水則湛然不動。理齊故言平等。故法華雲。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法句經雲。諸法從本來無是亦無非。是非相寂滅。本來無所動。然諸法與覺性平等。未名理事無礙法界者。夫理事無礙。要須多事全同一理而寂然。一理全成多事而遷變。即動即靜即靜即動。生滅廣陜一切皆爾。翻覆無礙。今但一向不動。但是攝色等事同真空理。故唯名真空觀。   四大不動故。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平等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 還如前七段歷諸法門。經恐文繁略標首末。義兼中間故雲乃至。後段乃至之言亦例此知。第二理事無礙法界。   善男子。覺性遍滿清淨不動。圓無際故。當知六根遍滿法界。根遍滿故。當知六塵遍滿法界。塵遍滿故。當知四大遍滿法界。如是乃至陀羅尼門遍滿法界 據法界觀此有十門。一理遍於事。二事遍於理。三依理成事。四事能顯理。五以理奪事。六事能隱理。七真理即事。八事法即理。九真理非事。十事法非理。今言遍滿法界者。正是第二門行相。兼於餘門義理。謂此即理之諸法與理不異故。一一自遍法界。不同前門沒體攝歸理中。故此名理事無礙也。既遍法界。即知動靜無礙一一周遍。言覺性圓無際故當知六根遍滿者。由前門已顯六根等與覺性平等。平等者。即無分毫之異也。即與覺性不異。覺性圓無際故。當知六根亦圓無際。故遍滿法界。若言不遍滿即是有際。有際即與覺性成異。異則乖於前門。故躡前雲。圓無際故。故首楞雲。性見覺明覺精明見。清淨本然周遍法界。六塵已下皆例前知。第三周遍含容觀。即事事無礙也。謂隨舉一塵即遍一切法中。又含一切法在自塵中。一塵既爾。一切法皆然。故雲周遍含容。   善男子。由彼妙覺性遍滿故 舉所依性。為事事遍滿無礙之所由也。   根性塵性 此是各指根塵自性。非謂泯根攝塵歸於一性。   無壞無雜。根塵無壞故。如是乃至陀羅尼門 謂根之與塵皆是事法。例前七段。事事皆然。故雲乃至等也。   無壞無雜 便就喻釋。   如百千燈光照一室。其光遍滿無壞無雜 如一燈光已滿一室。更有一燈。光亦全滿。百千燈光一一如是。各不相壞。亦不渾雜。室中之空喻於法界。燈之光相喻以根塵。謂一燈光容多光相。即一光相遍多光中。一一皆然重重無盡。前七段事法一一例此可見。含容周遍斯之謂歟。所以然者。唯是真心所現。皆如幻夢影像故。與所依性非一非異故。故得遍多入一攝一容多等也。大文第三頓同佛境。於中三。一用心同。二見境同。三稱實同。初中二。一法。   善男子。覺成就故 總指圓彰法界已下之文。由斯故得同佛境界。   當知菩薩不與法縛。不求法脫。不厭生死不愛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毀禁。不重久習。不輕初學。何以故。一切覺故 於四對法無勝劣心。如佛於三念之境。故言同也。同之所由。經自徵釋雲。由一切覺故。故論雲。所言覺義者。謂心體離念。今則離前與求厭愛敬憎重輕等八念也。舉八境者。顯於心也。喻雲光無憎愛。後雲修習此心故。二喻。   譬如眼光曉了前境。其光圓滿得無憎愛。何以故。光體無二無憎愛故 光即眼識現量所得。故無憎愛。首楞雲。其目周視。但如鏡中無別分析。汝識於中次第標指。雲其目者。意取眼識。雲汝識者。即是意識。亦可但隨凡俗情見以目瞳為光。如法華雲。梵王是眾生父。二見境同。   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眾生。修習此心得成就者 近結八境安心。遠結觀行成就。   於此無修亦無成就 泯前心跡起後依正。凡聖平等之文。若不泯之。則雖無憎敬。尚見持毀等。故須泯之。方同佛見。自此已下正顯其同。   圓覺普照寂滅無二 由自心已空但是覺照。寧有凡聖差別之二焉。冥一如之無心。即萬物之恆寂故。普照是用。寂滅是體。佛之所亟亟於寂照。故纓絡經說等覺照寂妙覺寂照。今雲同佛。是等覺義。故雲普照寂滅。金光明經攝大乘論皆說佛果無別色聲功德。唯如如及如如智獨存。三種世間融無礙故。世界即器世間。眾生即有情世間。成佛即智正覺世間也。   於中 即於寂照中也。圓無際故。   百千萬億 此方下數。   阿僧祇 此雲無數。是華嚴十大數中之首。經論多用故此舉之。十者。謂阿僧祇。無量。無邊。無等。不可數。不可稱。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說。不可說不可說也。   不可說 大數第九。   恆河沙 謂恆河中所有沙也。此河從阿耨池東面流出。初出象口週四十里。金沙混流。沙細如麵。細故數多也。   諸佛世界 上僧祇等算此世界之數也。謂有百千萬億僧祇等數之河。一一河中一沙為一界。以顯世界如是多矣。然此中意者。直至盡虛空遍法界所有世界。不是算其數量。為欲引機造無邊境故。假增積多數爾。然淨穢等土皆佛統之。故雲佛界。   猶如空華 緣無自性全體即真。真性奪之無餘。故得相皆虛幻。如前理奪事門中說。亦如善財求法。展轉至摩耶等處。會緣入實得願智幻解脫門。見一切世界皆如幻住。   亂起亂滅 此有三意。一者一切世界皆依妄念。念既剎那不住。界亦起滅不停。二者華嚴雲。染污眾生住故。世界成染污。大福眾生住故成染淨。信解菩薩住故成淨染等。三者成壞相也。然成住壞空。各雖二十增減。而世界無量無數故。總觀起滅繽紛。問然佛化土許可如斯。自受用中如何起滅。答依實教所明。無形為淨土。生公雲。佛有形累託土以居。佛是常住法身。何須國土。故華嚴雲依真而住非國土。此經雲。入於大光明藏。餘義已如前辨。問法華雲。我此土安隱。天人常充滿。復雲何通。答彼據理即事門。此約理奪事門。二皆無礙。   不即不離 明此世界不即圓覺亦不離圓覺。如華與空。如金與器。由不離故覺性。奪之成空華。由不即故。世界不妨有起滅。   無縛無脫 文通上下。上則由世界無淨穢故。下以眾生本成佛故。   始知眾生本來成佛 始知即始覺。觀行成就方能知故。本成即本覺。知與不知本是佛故。佛是究竟覺。始之與本非二覺故。   生死涅槃猶如昨夢 亦無始覺之異。四相本來同一覺故。又寂滅無二。是自覺。世界及眾生。是覺他。成佛二字及生涅如夢。是覺滿。成就是滿義故。動寂雙亡方圓滿故。然說生本成佛。唯是圓覺華嚴。餘成義含不的指注。但以語驚凡聽理越常情。佛既罕言。愚夫多謗。今詳教理略舉六門。一者小乘有部。唯悉達太子一生成佛。餘皆無分。二者大乘始教。三無數劫行位滿足方得成佛。三者終教。相盡性顯名成正覺。四華嚴說。十信位滿初發心住即成正覺。五者頓教。一念悟時即名為佛。六者圓教。本來成佛。故華嚴雲。如來成正覺時。於其身中普見一切眾生成正覺。乃至普見一切眾生入涅槃。皆同一性。所謂無性。又雲。菩薩摩訶薩應知自心唸唸常有佛成正覺。何以故。諸佛如來不離此心成正覺故。如自心一切眾生心亦復如是。悉有如來成正覺。今經文者。若約觀成方能知之。即當四五兩門。若約所知。眾生本來皆佛。則唯第六。三稱實同。稱法界真實性故。   善男子。如昨夢故 躡前也。由見生死涅槃如夢。即稱圓覺實性同佛境也。此有二意。一但有能依之夢。必有所依之人。夢是人之神遊。亦見聞之氣分。無別體故。二但了夢體空無。即證自身真實。迷自身者。由執夢故。大夢之境必有大覺之明故。當知下有四節。初總明稱實雲。   當知生死及與涅槃無起無滅 迷時生死無起涅槃無滅。悟時非滅卻生死發起涅槃。稱體而觀都無起滅。   無來無去 聖法非新來。凡心非滅去。又直言體。無起滅來去不約聖凡。二別指能所云。   其所證者無得無失。無取無捨 所證之境非得真失妄捨粗取妙。   其能證者無作無止。無任無滅 能證之心都無分別。離於四病。三雙泯能所云。   於此證中無能無所。畢竟無證。亦無證者 故華嚴雲。若有見正覺解脫離諸漏不著一切世。彼非證道眼。四總結稱實雲。   一切法性平等不壞 可知四結牒問辭。   善男子。彼諸菩薩如是修行。如是漸次。如是思惟。如是住持。如是方便。如是開悟。求如是法亦不迷悶 可知偈中唯三。略於第一起行方便。故初諷觀行成就二。餘二如次全同長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且標舉也。  普眼汝當知  一切諸眾生  身心皆如幻  身相屬四大  心性歸六塵  四大體各離  誰為和合者  二空觀也  如是漸修行  一切悉清淨  不動遍法界   法界觀也長廣偈略。  無作止任滅  亦無能證者  一切佛世界  猶如虛空華  三世悉平等  畢竟無來去  初發心菩薩  及末世眾生  欲求入佛道  應如是修習   第二徵釋迷悟始終文四初三今初。   於是金剛藏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可知。二正陳辭句中三。一慶其所悟。   大悲世尊。善為一切諸菩薩眾。宣揚如來圓覺清淨大陀羅尼因地法行 此是一切行位根本。後必躡前故重指也。   漸次方便與諸眾生開發蒙昧。在會法眾承佛慈誨。幻翳朗然慧目清淨 可知。二難其所疑。   世尊。若諸眾生本來成佛 躡前段文為此疑本。   何故復有一切無明 疑謂真能生妄。   若諸無明眾生本有。何因緣故。如來復說本來成佛 疑謂說妄為真。   十方異生本成佛道。後起無明。一切如來何時復生一切煩惱 牒而縱之。責無窮過也。此上三難者。意雲。本來是佛煩惱何生。若無生中妄生起者。如來成佛同本無生。無生之中還應妄起。成佛義等生否應齊。齊生即果佛何尊。齊否即因違現事。進退不可。故有斯雲。三結請通釋。   惟願不捨無遮大慈。為諸菩薩開祕密藏 據此三難諸典無文。唯佛了知登地方受。今乃請宣成教普示末世凡夫。故曰無遮。開祕密藏。祕謂非器不傳。密謂覆相而說。   及為末世一切眾生 祕藏如不開櫃。密藏則一法含多。今請不簡末世則開祕藏。顯了而談則開密藏。   得聞如是脩多羅教了義法門 由此標於經目。   永斷疑 通論疑者。於諸諦理猶豫為性。能障信心善品為業。別顯則五蓋。中疑有三。一疑自。謂己不能入理。二疑師。謂彼不能善教。三疑法。謂於所學為令出離為不出離。如有病人疑自疑醫疑藥病終不愈。今三疑中即疑法也。此疑復有已起未起。今皆含之。剛藏為他請問令永斷故。然斷疑方便者。若疑境界令悟唯心。若疑法性令觀無得。餘皆例知。   悔 悔是不定之法。悔善則惡。悔惡則善故。今請永斷。即屬惡也。然入道人若未通決生佛同異。則或用功多時反自疑悔。下三唱倣前。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爾時世尊告金剛藏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甚深祕密究竟方便 祕密有二。一如來之密藏。謂一乘如來知見。佛於漸教門中久默斯要故。故雲究竟方便。下答雲妙覺圓照離於華翳等是也。二如來即祕密。由證密藏能所無二故。三業業具皆祕密也。身密謂非色現色。如摩尼等。語密於一言中演無邊法海。如谷響等。意密無心成事等。二義之中經顯所證矣。   是諸菩薩最上教誨了義大乘。能使十方修學菩薩。及諸末世一切眾生。得決定信 則頓同佛境。義當信根成就初發心住。今但通決疑難以成前義。   永斷疑悔。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金剛藏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第四正說長行四。一反覆起疑之本二喻釋現起之疑。三顯淺難造深。四結問不當理。初中又三。一總指輪迴。二真隨妄轉。三結指前疑。今初。   善男子。一切世界 總指情器也。無著金剛論以四蘊為世界故。若不約情何成輪迴。次下六對辦其輪迴。謂但住有為即屬輪迴心也。   始(創變)終(極證)生 新新而起。   滅 唸唸落謝。   前(過去)後(去來)有(住劫)無(空劫)聚(成劫)散(壞劫)起(現行)止(調伏)唸唸相續 情界器界皆依妄念。既所依不斷故。能依亦然。   循環往復 器界空已復成。情界滅已復生。惑業襲習報應綸輪。塵沙劫波莫之遏絕。上二句正示輪迴之相。   種種取捨皆是輪迴 取謂取著。執我我所。捨謂厭離。厭苦所依。又於根身則厭苦粗障為捨。欣淨妙離為取。於器界則厭此娑婆為捨。欣彼極樂為取。若取若捨種種不同。皆是顛倒妄心變現輪迴之相。故論雲。一切分別即分別自心。心不見心無相可得。首楞雲。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二真隨妄轉文三。一法。   未出輪迴而辨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若免輪迴無有是處 能觀是輪迴之心故。所觀圓覺亦爾。如夢見實物物亦是夢故。二喻。   譬如動目能搖湛水 由目數動。湛水如波搖。   又如定眼由迴轉火 次眼識遲鈍。旋火成輪相。   雲駛月運舟行岸移。亦復如是 想之可見三合。   善男子。諸旋未息 眼目雲舟也。喻生死垢心。   彼物先住尚不可得 水火月岸也。喻圓覺。   何況輪轉生死。垢心曾未清淨。觀佛圓覺而不旋復 正合也。三結指前疑。   是故汝等便生三惑 即前三種疑也。據此結文的指。即知定是先責起疑之本末是答難。若是偏答三中之一難。即不合總結三惑。智者詳焉。然雖非正答。已是標舉建立答義之勢。意令息如上之念。即前疑早合自亡。況復空華金礦分明曉喻。二喻釋現起之疑文二。一空中華無起滅喻。二金中礦不重生喻。初中三。一喻釋。二法合。三結成。今初曲分為二。初翳差華亡喻。後空不生華喻。   善男子。譬如幻翳妄見空華。幻翳若除。不可說言此翳已滅。何時更起一切諸翳 謂不知華因翳有。妄執從空而生。不知迷真故妄生。橫執真能生妄。既得翳差都不見華。聞說從翳而生。又執何時更翳。以喻比來迷倒妄見輪迴。因聞普眼法門。了悟根塵清淨。聞道因除迷心故得清淨不是新得妙門。又執早晚更迷。猶如何時更翳。問翳差之者。或有他時更生。不必的定永無。如何以此為喻。答夫喻者。但取當日一席之事。不說終身。但以愚人晨。旦見華食時眼差。見華亂生亂滅。謂言翳亦速起速停。唸唸候之。故雲不可。故諸經論喻釋佛雲如大夢覺。豈可難雲睡起夢覺何妨明夜更睡還夢。若如是難豈識喻焉。   何以故。翳華二法非相待故 翳不與華期。華不隨翳生。但翳故妄見。非華實生。二法各不相知。況復一空一有。故雲不相待也。縱使心迷生死亦寂。但緣迷故妄似死生。眾生本自不生。幻華畢竟不起。莫將翳待。莫以迷求。剛藏問目正似此也。下空華喻雲。   亦如空華滅於空時。不可說言虛空何時更起空華。何以故。空本無華非起滅故 此喻前已含釋。文易可知。二法合。   生死涅槃同於起滅。妙覺圓照離於華翳 迷見生死似華起。悟得涅槃似華滅。言圓覺離華離翳。則雙拂生死無明。虛空非暫有無。覺性何關迷悟。眾生既如華起。約誰更難無明。無明生死既空。何責本來成佛。空華終不再起。果位何得還迷。由己計度不休。見他覺性流轉。若如是解頓遣三疑。三疑鉤鎖連環。不是三科別答。下金礦喻即唯答佛不再迷。此疑過深。故重喻也。三結成。   善男子。當知虛空非是暫有。亦非暫無。況復如來圓覺隨順。而為虛空平等本性 虛空世法尚不同華起滅。況如來隨順圓覺湛然真常是虛空之體性邪。覺為空性者。佛頂雲。空生大覺中。又雲。寂照含虛空。復言平等者。然圓覺雖是虛空之性。而冥合不分。周遍法界無分無限無別能依所依。故雲平等。此意雲。空在覺中空尚常寂。況覺為空性。豈增減耶。喻猶不及故雲況復。後金礦喻。   善男子。如銷金礦。金非銷有 金在礦中銷礦金現。非銷始有。若因銷有。銷頑石等亦應得金。故知雖假爐冶銷鎔。金性要須本有既已成金。不重為礦。   經無窮時金性不壞 此明在礦則隱出礦則顯隱顯雖殊金性本來平等。   不應說言本非成就 釋成金性本有也。   如來圓覺亦復如是 法合也礦喻煩惱。金喻覺性。鍊出潔淨即有晶光。及能隨匠隨模。作佛等像或種種器。喻佛三身也。然此一喻唯答佛不再迷之難。前就圓悟之理生佛俱是本真。以成普眼段中眾生本來成佛之義故舉空華元來不起非後始滅。法合雲。生死涅槃同於起滅。所以俱通三難。今就不壞因果之相。故說銷礦出金。華則始終本無。礦則因銷始盡。意雲。圓頓之理雖齊。迷悟不妨成異。既有多生習障。還須背習顯真。真顯則究竟清淨。若但用前喻。即撥無迷悟因果之相。便成邪見若但用此喻。即成眾生覺性本來不淨。失真常理。亦成邪見。道理微妙一喻難齊。故說兩事。是知此喻唯答第三難也。三顯淺難造深文二。初所造離念。   善男子。一切如來妙圓覺心 先標覺心為宗。後方拂跡者。明非斷滅。但離所拂非無覺心。拂有三節。   本無菩提及與涅槃 拂轉依之名也。由轉煩惱生死故曰菩提涅槃。體雖即真名因妄得。   亦無成佛及不成佛。無妄輪迴及非輪迴 此。兩節皆雙拂對待。圓覺性中都無。此事若有少見則迷圓覺。故華嚴雲。於法若有見此則未為見。若無有見者如是乃見佛。二能造帶情文四。一舉勝彰劣。二舉喻顯情。二誡息妄心。四重彰妄義。今初文有兩對。初小聖理智對。   善男子。但諸聲聞所圓境界。身心語言皆悉斷滅 沈空滯寂灰身滅智。   終不能至彼之親證所現涅槃 若未入滅即有餘涅槃。若已入滅即無餘涅槃。下第二凡心真覺對。   何況能以有思惟心 種種計度。   測度如來圓覺境界 此上兩對意雲。小聖真智尚不能親到小聖之理。況凡心劣於前智。真覺又超前理。轉轉懸隔何能造耶。如百寮尚畏宰相百姓豈親天子。此正同金剛經四果之人尚無心言我證得四果豈。如來有定法得阿耨菩提耶。二舉喻顯情。   如取螢火燒須彌山。終不能著 舉喻也。此下顯情。   以輪迴心生輪迴見。入於如來大寂滅海。終不能至 即知前舉勝此舉喻。並是顯分別心不能證覺。密譏前三種翻覆疑難。前雲有思惟心。即是此雲以輪迴心。前雲圓覺境界。即是此雲大寂滅海。可深照之。三誡息妄心。   是故我說。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先斷無始輪迴根本 指前未出輪迴等文也若遠指即文殊章先斷無明。或指餘經皆如是說。四重彰妄義文二。一無實體。   善男子。有作思惟從有心起 舉能起之根識有。心者識也。起者心所也。   皆是六塵妄想緣氣 舉能牽之塵境。   非實心體 實心無念故。   已如空華。用此思惟辨於佛境。猶如空華復結空果。展轉妄想無有是處 縱實有思惟。思惟尚不能證覺。何況此心早已如於空華。自無其體。向上更欲求證。何異空華結果。故言展轉妄想。二無勝用。   善男子。虛妄浮心多諸巧見。不能成就圓覺方便 從第一覈疑之本。兼此第三一段。大意總是責問者滯情分別過患。所以其中此節最親。因前三番之疑便都指但是浮心巧見總不能證覺。四結問不當理。   如是分別非為正問 乍看連次之經。即似唯結巧見之文。細詳其義乃都結第三一段。問前讚善哉。此責非正。何也。答前讚者美其起教。此責者顯其實理。此一段疑最障修證。若不徵起。末世長迷徵有斯益。故前讚也。剛藏所徵意在佛責。故知責此之過。始彰徵起有功。乍看似前後乖違。細詳乃始終符合。可審翫味。妙在斯焉。偈中四段。前三全同長行。後二句全別。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金剛藏當知  如來寂滅性  未曾有終始  若以輪迴心  思惟即旋復  但至輪迴際  不能入佛海   長行先舉妄相。偈文先標實性。  如銷金礦  金非銷故有  雖復本來金  終以銷成就  一成真金體  不復重為礦   略不頌空華。影在後段故。  生死與涅槃  凡夫及諸佛  同為空華相   所造離念良由長行華無起滅。喻中結文與此段同。故此亦取空華之喻。意該前後。  思惟猶幻化  何況詰虛妄   能造帶情。  若能了此心  然後求圓覺   此第四一段是依解起行也。與長行第四互有互無。   大方廣圓覺脩多羅了義經略疏注捲上二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795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略疏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略疏注卷下(一)   終南山草堂寺沙門宗密述   第三深究。輪迴之根者。謂窮其展轉根元。推其差別種性故。於中文四。初三。今初。   於是彌勒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同上。次正陳辭句文二。初慶前。   大悲世尊。廣為菩薩開祕密藏。令諸大眾深悟輪迴 因舟行岸移等喻。悟得真隨妄轉。   分別邪正。能施末世一切眾生無畏(決定)道眼 五眼之中即慧眼法眼。具真俗故。   於大涅槃生決定信 永不信餘。首楞雲。妙信常住一切妄想滅盡無餘。   無復重隨輪轉境界起循環見 不執月運岸移等。二請後文二三舉法問。二結益請。初中二。一問斷輪迴。   世尊。若諸菩薩及末世眾生。欲遊如來大寂滅 大般涅槃。   海 具足三德能建大義。體深用廣故如海也。   雲何當斷輪迴根本 因前章雲。先斷無始輪迴根本。故今問斷之方。   於諸輪迴 前雲種種取捨皆是輪迴。故此雲諸。   有幾種性 既一切皆是輪迴之相。未審有幾種性。二問修悲智。   修佛菩提幾等差別 法門無邊誓願學故。即從假入空成大智。   迴入塵勞。當設幾種教化方便度諸眾生 眾生無邊誓願度故。即從空入假成大悲。惑病既多方藥非一。若無方便少湯添水。恐落愛見大悲。故須問也。一結益請。   惟願不捨救世大悲。令諸修行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慧目 即能照也。   肅清 緣塵不雜。   照耀心鏡 即所照也。心淨如鏡故。六祖偈雲。心如淨明鏡。身如明鏡臺。   圓悟如來無上知見 無能無所自在圓明故。即同法華雙開菩提涅槃是無上義。下三唱倣前。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爾時世尊告彌勒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請問如來深奧祕密微妙之義 本清淨之輪迴。無差別之種類等故。   令諸菩薩潔清慧目。及令一切末世眾生。永斷輪迴心悟實相。具無生忍 真性無生本來清淨。眾生未悟。妄心見生。生即必滅。故是輪迴。今悟實相了心無生。心既不生輪迴永絕。如是忍可名無生忍。上皆讚也。   汝今諦聽。當為汝說(許也)時彌勒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次下正說長行中二。一答斷輪迴。二答修悲智。前中二。一推本末令斷。二明種性令知。初中二。一示所斷。二勸令斷。初中四。一指愛為本。二欲助成因。三展轉更依。四起諸業報。初中二初約貪慾以標指。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慾故有輪迴 謂對所貪五欲。標指能貪之愛是輪迴之本。首楞雲。流愛為種納想為胎。交遘發生吸引同業。以是因緣故有生死。又涅槃雲。因愛生憂因愛生怖。若離貪愛何憂何怖。又佛名經雲。有愛則生愛盡則滅。故知生死貪愛為本。先令斷者。如樹除根等。謂由於五欲引起愛心。能令眾生生死不絕。言種種者。或天屬之恩如父母等。或感事之恩如得惠齎等。或任運生愛。即自身及名利色味六親等。或因敬成愛因恩成愛。或因愛結恩。恩之與愛應成四句。謂因非愛等。又所貪之境眾多。故能貪之愛不一。然貪與愛亦有四句。謂貪非愛等。若對治簡境則有順有乖。若約妄簡心則皆為過患。又唯就愛復有其三。一惡愛。謂禽荒色荒及名利等。二善愛。謂貪來報行施戒等。三法愛。謂樂著名義。及貪聖果而修行等。故下雲。法愛不存心。漸次可成就。我身本不有。憎愛何由生。後約受生以結定。   若諸世界一切種性。卵生胎生濕生化生。皆因淫慾而正性命。當知輪迴愛為根本 卵等四生則受生差別。故瑜伽釋眾生雲。思業為因。殼胎濕染為緣。五蘊初起為生。若以四生配六道者。天及地獄化生。鬼通胎化。謂鬼子及地行羅剎是胎。餘皆化生。人畜各四。人具四者。毘捨佉母卵生三十二子。胎則常人。濕則柰女。化為劫初。畜具四者。金翅及龍。餘獸皆胎。餘鳥皆卵。然著地飛空若水若陸。微細蠢動或卵胎。或濕化。不可具分品類。皆因淫慾正性命者。淫謂耽染愛著。但是情染總得名淫。縱使化生亦依業染。但約欲界輕重者。俱捨雲。六受欲。交抱執手笑視淫。四洲之人同四王界。餘諸異類卵濕胎形。心染氣傳。難具分析。受性稟命莫不由之。既性命由淫。淫復由愛。故雲愛為根本。二欲助成因。   由有諸欲(境也)助發愛性 心也即愛之種子。   是故能令生死相續 由外塵欲牽起愛心。亦由愛心貪著於欲。貪慾故造業。造業故受報。由此生死不斷。故肇論雲。眾生所以久流轉者。皆由著欲故也。若欲止於心。則無復生死。潛神玄默與虛空合其德。是名涅槃。三展轉更依。   欲因愛生命因欲有。眾生愛命還依欲本。愛慾為因。愛命為果 欲謂貪婬。命謂身命。無愛慾則不生。無慾身則不有。當知欲因愛有。身因欲生。既有此身還生於愛。由愛身故還為欲因。復感未來生死果報。如是展轉相續無窮。四起諸業報文中二。一別釋。二總結。初中三。一惡業苦報。   由於欲境起諸違 不可意。   順(可意)境。背愛心而生憎嫉。造種種業 由愛彼境。境不順心便生熱惱憎嫉。憎嫉故起瞋。瞋故殺害逼惱打罵凌辱。種種惡業從此便興。亦可境稱愛心而生耽著淫盜飲啖侵奪綺妄種種惡業。文無者略也。言種種者。十不善等。   是故復生地獄餓鬼 三惡報也。無畜生者。取其文潤成句。以二例知。亦可翻譯傳寫脫漏。義必合有。故華嚴雲。十不善業道。上者地獄因。中者畜生因。下者餓鬼因。二善業樂報。   知欲可厭 知愛慾心是惡道因。於彼欲境深生厭離。   愛厭業道 怖彼惡道不造惡因。於離惡法門深生愛樂。   捨惡樂善 比由愛慾故造惡。今知欲可厭故。捨十惡樂十善也。   復現天人 樂報也。華嚴雲。十善業道。是人天受生因。判雲樂報。粗相言之。若論人間八苦天上五衰地居斫截殘害驅擯。豈能免苦。若於天鬼畜中。開出修羅即戒六道。三不動業報。   又知諸愛可厭惡故棄愛樂捨還滋愛本 知其愛惡愛善俱未免苦。棄彼愛心樂修捨法。捨法即四禪八定。而不知樂捨之心還同彼愛。故雲還滋愛本。   便現有為增上善果 上二界殊勝依正二報也。由於欲界修得此定。各隨其地而生彼天。二總結。   皆輪迴故 愛為根本故皆輪迴。   不成聖道 不了自心故非聖道。前指無明此標貪愛。發潤備矣。然十惡業一向須除。十善八定則但除其病。第二勸斷文三。初正勸。   是故眾生欲脫生死免諸輪迴。先斷貪慾及除愛渴 既知生死皆由貪愛故。欲脫生死先斷此二。遠公報應論雲。夫事起必由其心。報應必由於事。是故自報以觀事而事可變。舉事以責心而心可反。渴者喻其至切。二通妨。恐有難雲。若爾雲何菩薩亦有貪愛故受生邪。故下通雲。   善男子。菩薩變化示現世間。非愛為本。但以慈悲令彼捨愛。假諸貪慾而入生死 菩薩示現受生。非愛為本。但以大悲益人為利。欲行教化。須現受生示同凡夫同事利物。故淨名雲。眾生病則菩薩病。示現等者悲深也。非愛者智深也。三顯益。   若諸末世一切眾生。能捨諸欲及除憎愛。永斷輪迴。勤求如來圓覺境界。於清淨心便得開悟 先能除捨方可勤求。如出礦金始堪為器。故首楞雲。如是貪慾。有名鬼倫。無名天趣。有無相傾起輪迴性。有無二無無二亦滅。於佛菩提方可希冀。問從前但雲貪愛。何故此雲及除憎愛。答由愛身愛境。境違於情或身被惱。故生憎也。是知憎亦由愛。故雖兼憎意但說愛。二明種性令知者。謂由前說始終動靜乃至思度佛境皆是輪迴。故彌勒問其種性。意雲。比聞餘教只言五道輪迴。今何得三乘行人亦未能免。故佛為說。由本貪慾顯出五性。故屬輪迴。不以悟淨圓覺為本因故。然菩薩性中修證行相。但除其病不除其法。餘如廣疏。文中二一總標因依。   善男子。一切眾生由本貪慾。發揮無明。顯出五性差別不等 厭惡樂善。三乘教熏積習既深遂成別性。楞伽雲。隨說彼而成。皆名教熏起。   依。二種障而現深淺 若遇邪師教者。則於人法二我極為堅執。名之為深。若遇二乘人說人空理。於法雖未離愚。於人已無堅執。對前為淺。若遇菩薩及佛。深淺相望可知。二別釋差等文二。一所依。二障。   雲何二障 依起信釋。   一者理障礙正知見 根本無明也。不達法界性相。是礙正知見義故。故彼論雲。是心從本已來自性清淨。以不達一法界故。心不相應。忽然念起名為無明。   二者事障續諸生死 六種染心也。三細乃至起業受報。是續生死義故。故彼論雲。此清淨心為無明所染。有其染心。染心義者。名煩惱礙等。廣如彼說。二能依五性文三。一徵。   雲何五性 此皆新熏。不同法相宗中本有之說。兩宗五性義見懸譚。今此又與彼所引楞伽等文大同小異。如文詳之。二釋中二。一總明未熏。   善男子。若此二障未得斷滅名未成佛 本以發心修證約斷二障。故成五性。此都不斷故非五數。亦未發心遇教。故言未熏。若據楞伽之文。即當第五無性。二熏成五性文四。一二乘性合辨二也。   若諸眾生永捨貪慾。先除事障未斷理障 知生死苦止息攀緣。故雲除事。其實未能除三細也。意責不先悟理但先除事。故有先除未斷之言。   但能悟入聲聞緣覺 障有事理。執有人法。今唯斷於前。故雲但能。   未能顯住菩薩境界 雖至長者之家。猶在後園除糞。止宿草庵未敢當堂。故云爾也。二菩薩性。   善男子。若諸末世一切眾生。欲汎如來大圓覺海。先當發願勤斷二障。二障已伏。即能悟入菩薩境界 此約地前以辨其相。故言已伏。   若事理障已永斷滅即入如來微妙圓覺滿足菩提及大涅槃 此約入地乃至果位以辨其相。故言永斷及菩提等。三不定性。   善男子。一切眾生皆證圓覺 定知身心本來具有。以已證知一切有情無不是覺。譯經訛也。應雲證諸眾生皆有圓覺。   逢善知識。依彼所作因地法行。爾時修習便有頓漸 覺性雖圓遇教不同。欣趣有異故。   若遇如來無上菩提正修行路。根無大小皆成佛果 遇於勝教皆成。即明無別定性。反明不遇勝緣則隨所聞成小。文無者略也。由此名不定性。故上標頓漸。四外道性。   若諸眾生雖求善友。遇邪見者未得正悟。是則名為外道種性 內心雖勝。宿遇邪宗既熏其心。積習成種。故於聖道難起信心。上明邪種也。下明師過雲。   邪師過謬非眾生咎 意顯此性定是新熏非自本有。故雲非眾生咎。前諸種性亦例此知。但文略也。則知眾生本同覺性。但遇教成差有大有小有邪有正。故知發心之者。切須善辨宗途。然餘經論目第五性雲無性者。但明本來不覺染心相續。未有邪正師教所熏。無三乘種故聞亦不信。由此濫於本有。今雲外道性者。決了新熏之義彰矣。三結。   是名眾生五性差別 二答修悲智。既識輪迴之病用心。免落異宗。即須依解修行速求證入。然菩薩修行不出悲智二利。故須明之。前問中先智後悲。今答則先悲後智。意表即智之悲即悲之智無先無後。故互明之。文中二。初悲。   善男子。菩薩唯以大悲方便。入諸世間 前問雲。當設幾種教化方便。今答意雲。但以大悲方便示現種種形相。順逆隨時無定種數。言唯以大悲方便者。雖遇種種之機。唯用此二各隨其類而應化也。但有大悲必能普化。但有方便必稱根宜無其過累。故思益經雲。眾生行世間而不知世間。菩薩行世間明瞭世間相。世間虛空相。虛空亦無相。菩薩知如是。不染於世間。   開發未悟 令知妄法本空真法本淨。   乃至示現種種形相 如觀音隨三十二類而應其身。   逆順境界 論雲。或為眷屬親友。或為怨家。能令眾生增長善根。若見若聞得利益故。   與其同事 四攝中之一也意該餘三。餘三者。佈施愛語利行。   化令成佛 不取餘乘。故法華雲。我本立誓願。欲令一切眾。如我等無異。   皆依無始清淨願力 菩薩因地之時必發度生之願。乘此願力所生之。處更不退轉。心若疲倦即憶昔願力。以自策勵所為。不是隨情故雲皆依願力。又非希望報恩。亦非愛見之悲。故言清淨。雲無始者。同體大悲稱性大願性本具之。非別新得但由迷悟有發不發。發即無始二智。   若諸末世一切眾生於大圓覺 此下正明大智上求菩提。對前大悲下化眾生。   起增上心 決定趣向。   當發菩薩清淨大願 彌論諸行速至佛果若。無願力則多退轉。   應作是言。願我今者住佛圓覺。求善知識。莫值外道及與二乘 決定不趣餘乘。不同前隨五性。故言莫值等。   依願修行 亦是所為不隨情逐念。但依願力而自策勵。如前悲中所說。願是總相通悲通智。故二段中皆說願力。具悲智願即菩提心。   漸斷諸障 理雖頓悟其空。事乃漸除方盡。   障盡 即下解脫。   願滿 即下證大圓覺。   便登解脫清淨法殿 障盡則行住坐臥一切時中觸向無非解脫故以清淨法殿喻之。   證大圓覺妙莊嚴域 願滿則觸目對境。一切諸法無非圓覺。故以妙莊嚴域喻之。域謂彊域。偈讚中二。全同長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彌勒汝當知  一切諸眾生  不得大解脫  皆由貪慾故  墮落於生死   示所斷也。長離而廣。此合而略。  若能斷憎愛  及與貪瞋癡  不因差別性  皆得成佛道  二障永銷滅  求師得正悟  隨順菩薩願  依止大涅槃   勸令斷也此及明種性亦長離此合。  十方諸菩薩  皆以大悲願  示現入生死  現在修行者  及末世眾生  勤斷諸愛見  便歸大圓覺   上來究輪迴之根竟。   此下第四略分修證之位也。既顯覺智之源。復究輪迴之本。已知圓覺凡聖無殊。但未辦隨順圓覺之心從凡至聖如何差別。故次明之。言略分者。三賢統為一位。十地等覺合之一門。修即修圓覺。證即證圓覺圓覺無差。約修智以明位地。文四。初三之初。   於是清淨慧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同上。次陳辭句文中二。初慶前。   大悲世尊。為我等輩廣說如是不思議事 於一味淨覺之中。說輪迴本末種性差別雜染等法。而無乖失故不思議。   本所不見。本所不聞 立相之教染淨迢然。破相之宗染淨俱絕。今顯出覺性染淨融通。故此之前未曾聞見。   我等今者蒙佛善誘。身心泰然得大饒益 蕩除細惑。二請後中文二。一正問。   願為諸來一切法眾。重宣法王圓滿覺性。一切眾生及諸菩薩。如來世尊所證所得。雲何差別 舉所正覺性。問能證位地。覺心一味因果皆差。二義既乖故須起問。二結益。   令末世眾生聞此聖教。隨順開悟漸次能入 下三唱倣前。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爾時世尊告清淨慧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末世眾生請問。如來漸次差別。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清淨慧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正說中長行二。一明圓覺無。證二明對機說證。初中二。一法二喻法二。初正明無證。後徵釋所以。今初。   善男子。圓覺自性非性 非前五性及貪愛等輪迴差別之性。   性有 前差別性皆有圓覺。   循(循隨)諸性起 圓覺不守自性。隨緣遍諸差別之性。諸性起時全覺性起故法身。不增不減經雲。法身流轉五道。名曰眾生。   無取無證 非當情之境。   於實相中。實無菩薩及諸眾生 次下便自徵釋所以雲。   何以故 何以無菩薩眾生。   菩薩眾生皆是幻化。幻化滅故無取證者 約有幻垢名曰眾生。對離幻垢名為菩薩。故二皆空。然前輪迴及此修證皆雲無者。前似岸移。此如鏡像。二喻。   譬如眼根不自見眼。性自平等。無平等者 夫眼能見一切。唯不能自見眼根。又如眼光照矚物時。境則萬差見即是一。故雲平等。但約於凡聖無分別勝劣之心。說平等義。亦無有能作平等之者。二對機說證文二。一總標大意。二證位階差。前中二。今初功用有殊。   眾生迷倒 眾生若無迷惑顛倒。則無差別之義。故先標此。約之以明證覺差別。迷倒之體即根本無明及三細六粗。論中亦約翻此。以顯始覺階位。   未能除滅一切幻化 執之為實。   於滅未滅 即論四位中前三覺前不覺後也。謂障習漸盡如一分塵盡一分鏡明。   妄功用中 七地已還皆是夢中修道。故華嚴有夢渡大河之喻。圓明證悟始知煩惱本無。則見能斷智慧功用亦是虛妄。如夢中以藥治病得差寤後則藥病俱無。故言妄功用也。   便顯差別 正是總標位地。二功極不異。   若得如來寂滅 諸佛同證此理故。   隨 與本相應。   順 無乖也非謂起心別求寂滅。   實無寂滅及寂滅者 無能所也。意明心念。不生不見有寂滅之法。亦無能寂滅者滅之令寂。二證位階差文中二。一明依位漸證。二明忘心頓證。初中四。一信位。二賢位。三聖位。四果位。此四即論中逆次約息除生住異滅四相粗細。寄顯反流四位以明始覺分齊也。然心性離念本無生滅。良由無明迷自真體鼓動起念。能令心體生住異滅從細至粗微著不同先後際異。先際最微名為生相。中間二三名住異相。後際最粗名為滅相。今因本覺不思議熏力。起厭求心。又因真如所流聞熏教法熏於本覺。益性解力。損無明能。漸向心源。始息滅相終息生相。朗然大悟覺了心源。本無所動今無始靜。平等平等無別始覺之異。大意如此。今以論意釋之。初信位者。論寄息於滅相。經文分三。一標具足凡夫。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 此初一段未入信位。所以有此文者。不約凡迷即無位地。故先標此翻之彰信。即論文翻四相成四位之謂也。   由妄想我 我體元無妄想為有。四生九類無不皆然。   及愛我者 執為我故便生愛著。上句我體即所執也。此句我見即能執也。具明我義下自有文。   會不自知唸唸生滅 我體本無。唯心故有。心既唸唸無常。我亦唸唸生滅。故淨名雲。是身如電。唸唸不住故。論雲。一切眾生不名為覺。以從本來唸唸相續。故說無始無明。   故起憎愛耽著五欲 迷執之過也。由執我故。順我則愛違我則憎。故著五欲。二明聞法覺悟。   若遇善友。教令開悟 即聞熏也。   淨圓覺性 即內熏也。   發明起滅 慧照朗然顯發心性。無始妄習一時悟現。如寤時覺夢然迷時即起滅。妄念是我。故妄念不自見於妄念。如眼不自見。今既開悟心冥真覺。不以妄念為我。故以冥真之慧。照於起滅之念。起之與滅唸唸皆知。翻前曾不自知唸唸生滅。   即知此生性自勞慮 即此生滅之心。迷性之時性即起滅。妄念還自勞役心慮。千營萬計唸唸不停。三明息妄隨真。   若復有人勞慮永斷 絕求作之心。   得法界淨 若理法界。則法界體中絕諸勞慮塵境不生。名之為淨。若事法界。則分別念慮之心差別塵境之法。十八界等當體不生。名之為淨。何者。法界淨穢皆由自心。心穢則穢。心淨則淨。   即彼淨解為自障礙 粗念既盡得少輕安。於彼淨時心生愛著。於淨起解名為淨解。繫心在淨故成障礙。非外塵所擾。故言自礙。   故於圓覺而不自在 結成信中證覺之相。作意於覺故不自在。   此名凡夫隨順覺性 結成信位也。二賢位。論寄息成異相。文雲覺於念異念無異相等。   善男子。一切菩薩見解為礙 見前淨解之礙也。是躡前位以辨此位之相。即覺於念異也。   雖斷解礙 超前位也。言雖者。預顯劣後。念無異相等。   猶住見覺 正當此位。   覺礙為礙而不自在 結成地前證覺之相劣於登地。所覺是礙故能覺亦礙。此則將礙除礙。故不自在。   此名菩薩未入地者隨順覺性 結成賢位。三聖位。論寄息於住相。文雲覺於念住念無住相。今文分三。一悟前非。二明證相。三結成位。今初。   善男子有照 信中淨解。   有覺 賢位中覺礙之覺。   俱名障礙 正顯前非。即論中覺於念住。二明證相。謂以智證理理智冥符。如日合空。如珠自照。但是本覺顯現。非能所故。文中二。一不住證。二不住教前中三。謂法喻合。今初。   是故菩薩常覺不住照與照者。同時寂滅 能所契合也。故唯識見道偈雲。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智無所得。則此常覺不住。常覺即是無分別智。不住即不取種種戲論相故。離二取相。即此照與照者寂滅。智與真如平等平等。俱離能取所取相故。彼文雖局於見道。而證理之義十地無殊。亦可不同凡夫。故雲常覺。不同地前。故雲不住。此則念無住相覺住相無故不住矣。次喻。   譬如有人自斷其首。首已斷故無能斷者 如把刀劍自斷其頭。頭未落時即無能斷之義。頭若已落。復無能斷之人。後合。   則以礙心 覺礙之覺。   自滅諸礙 所覺之礙。   礙已落滅無滅礙者 如火出木盡煙滅灰飛。二不住教。謂地前未證真理難忘言教。登地證理不住名言。不住故名真解教。故華嚴初地文雲得經論智。文中二。一標以喻釋。   修多羅教如標月指。若復見月了知所標畢竟非月 夫設言像在於得意。無言象而倒惑。執言象而迷真。故以標月之指喻於言教。謂見月須藉指端。悟心須假佛教。因指見月見月忘指。因教筌心悟心忘教。存指則失真月執教則失本心。意令證實忘標故。雲畢竟非月。二具以法合。   一切如來種種言說開示菩薩。亦復如是 此明諸佛同以言詮顯理。故文殊般若雲。總持無文字。文字顯總持。三結成位。   此名菩薩已入地者隨順覺性 論亦結雲名隨順覺。四果位。論寄息於生相。文雲。如菩薩地盡滿足方便。一念相應。覺心初起心無初相。以遠離微細念故。得見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覺。今文分三。一明境。   善男子。一切障礙即究竟覺 總標也謂智明圓覺無分別心故。列十對法皆同真實。即論中見性常住等也。又若見有障可斷。斷已名覺。覺非究竟故障礙。即覺方究竟矣。障礙者。標每對中上句。究竟覺即標下句。十對者。   得念失念無非解脫 一識智對。無念則得其正念。是智也。有念則為失念。是識也。故論中說。覺則離唸唸則不覺等。今明念本自空元是無念故皆解脫。   成法破法皆名涅槃 二成破對。眾緣相會曰成。緣離曰破。又進修曰成。譭謗為破。緣無自性成破一如。故皆涅槃。   智慧愚癡通為般若 三愚智對。大寶積雲。癡從分別生。分別亦非有。癡性與佛性。平等無差別。   菩薩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 四邪正對。思益雲。住正道者不分別是邪是正。   無明真如無異境界 五真妄對。涅槃雲。無明本際性本解脫。古德雲。迷則真如是妄想。悟則妄想是真如。   諸戒定慧及淫怒癡。俱是梵行 六染淨對。夫戒定慧翻於三毒。三毒本空元是梵行。諸法無行經雲。貪慾即是道。恚癡亦復然。如是三事中。有無量佛道。   眾生國土同一法性 七依正對。涅槃雲。我以佛眼遍觀三界有情無情一切人法悉皆究竟。究竟者。即法性也。   地獄天宮皆為淨土 八苦樂對。極惡業成天宮即見地獄。極善業熟地獄即是天宮。二業之念由心。地獄天宮豈定。心既本空一切清淨。故寶積經有地獄三昧天宮三昧。然諸法皆爾非唯天獄。今且約敵體相違之法。以例餘。   有性無性齊成佛道 九有性無性對。有性者。三乘性也。無性者。闡提性也。非為他日迴心。現已齊成佛道。   一切煩惱畢竟解脫 十縛解對。佛頂經雲。根塵同源縛脫無二。識性虛妄猶如空華。然煩惱依識。識性既空煩惱何縛。上之十對名相雖異其意不殊。但緣佛證覺心心無取捨。故得諸法普同圓妙。故今但各引例而已。不更一一推求相即無礙之由。二明心。   法界海慧 法界深廣故如海也。慧則是用。稱法界故名法界慧。   照了諸相猶如虛空 理量齊鑑無倒正知。內分別心諸相差別。今海慧離念故諸相如空。又能照之慧離分別念。猶如虛空。即同淨名其無礙慧無若干也。如鏡照物鏡自無心。上來皆是論中。滿足方便一念相應覺心初起心無初相也。三結位。   此名如來隨順覺性 二妄心頓證。前由普示教門。就機說有深淺。今恐存分別則悟入無期。故示圓頓安心。於覺成真隨順。前是隨相。此當離相。亦如華嚴。先說差別位地因果。後以平等因果融之。即差別中之平等。平等中之差別。此中意趣正同彼也。文三。一忘心入覺。二驗果知因。三印成佛智。初中二。一指示安心。   善男子。但諸菩薩及末世眾生 指示末世安心。文有四節。每節二句。   居一切時不起妄念 妄念者。攀緣取著外法也。念則違覺。故令不起。   於諸妄心亦不息滅 若求真捨妄。猶棄影勞形。若滅妄存真。似揚聲止響。   住妄想境不加了知 境從心現元是自心。若加了知即迷現量。故經說非幻成幻。論雲。心不見心。但不生情自然如鏡照物。且心體本自知覺。何必更加了知。知上起知名為加矣。   於無了知不辨真實 能知既寂即真實知。真實即知。誰知真實。如眼不自見等。二依法頓入。   彼諸眾生聞是法門。信解受持不生驚畏。是則名為隨順覺性 彼當根眾。若聞此方便心無疑惑。體達分明領受任持。則坦然合道。亦同金剛經中不驚不怖不畏甚為希有等。二驗果知因。   善男子。汝等當知。如是眾生已曾供養百千萬億恆河沙諸佛及大菩薩。植眾德本 愨雲。驗今聞悟頓契佛心。方達宿因。曩承熏習。若但就現世即是頓機。若推其因已是積習。金剛亦云不於一二佛等。三印成佛智。   佛說是人。名為成就一切種智 謂一切種智由此而得。因果相攝決定無疑。是以如來印言成就。又此經宗分同華嚴因該果海果徹因源稱性互收無別先後。彼雲。若諸菩薩能與如是觀行相應。於諸法中不生二解。即同此安心之文。即得阿耨菩提。同此一切種智。偈讚中三。初二全同長行。第三兩句總結長行無也。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清淨慧當知  圓滿菩提性  無取亦無證  無菩薩眾生   上圓覺無證下對機說證。  覺與未覺時  漸次有差別   上總標大意下證位階差。  眾生為解礙(信位)  菩薩未離覺(賢位)  入地永寂滅  不住一切相(聖位)  大覺悉圓滿  名為遍隨順(果位)  末世諸眾生  心不生虛妄   忘心頓證。  佛說如是人  現世即菩薩  供養恆沙佛  功德已圓滿   印成佛智。  雖有多方便  皆名隨順智   總結頓漸故雲多方便。上來四段通明觀行竟次四問答別明觀行。中根修證言別明者。有其二意。一則由一類人已依前門證入不必修此。故此名別。二則此門各各自別。如三觀或一人具三。或一或二單復交絡成二十五種。各應一機故雲別也。其所離障亦各不同。且如四相。或一人具四。或三二一。其四病者。人各有一定不兼餘。以相違故。故此兩四皆是別相。不同前無明及愛但是凡夫悉有故。前通此別矣。然通別觀行中。皆與惑障同科段者。由是障觀行之惑。惑除則成觀行故。文二。初二問答三觀修行。後三問答兩重除障。初中二。初示三觀行相。後明單複修習。初中文四。初三之初。   於是威德自在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同上。次陳辭句二。一慶前。   大悲世尊。廣為我等。分別如是隨順覺性 領前依位漸證。   令諸菩薩覺心光明承佛圓音。不因修習而得善利 領前忘心頓證。暫聞已得善利。況勤而行之。二請後文二。一問所修。二明所為。初中二。一立理。   世尊。譬如大城(圓覺)外有四門(行門)隨方來者非止一路 如從東來不可西門而入。   一切菩薩莊嚴佛國。及成菩提非一方便 法合可知。謂前說觀行理趣分明。今復諮詢。恐涉非分。故先立理請更投機。二正請。   惟願世尊。廣為我等宣說一切方便漸次 所修之行。   並修行人總有幾種 能修之人。二明所為。   令此會菩薩及末世眾生。求大乘者速得開悟。遊戲如來大寂滅海 下三唱倣前。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爾時世尊告威德自在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如是方便。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威德自在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次正說長行中四。一標本舉數。二正示觀門。三引例障圓。四校量顯勝。初二。一約稱性之行以標本。   善男子。無上妙覺遍諸十方。出生如來 十方諸佛同證同修。證義如前。此問修矣。   與一切法同體平等 色心不二凡聖無差皆依覺性。故同平等。智論雲。在眾生數中名為佛性。在非眾生數中名為法性。上皆所稱之性也。   於諸修行實無有二 能稱之行也。即如前二空觀門。根塵普淨貪愛俱寂。悲智雙行離相離心常無所得。一切菩薩無不如斯。隨事雖差此意無二故。二約隨機之行以舉數。   方便隨順其數無量 然眾生根性利鈍不同。煩惱厚薄沈掉不等。隨其根性設教多端。不爾難為趣入。故楞伽雲。所說非所應。於彼為非說。彼彼諸病人。良醫為處方。如來為眾生。隨心應量說。   圓攝所歸循(循隨)性(根性)差別。當有三種 眾生根性雖有萬差。而此三門一切收盡。必須三者義如下釋。二正示觀門三。一泯相澄神觀。二起幻銷塵觀。三絕待靈心觀。然禪觀綱領已具懸譚。修習菩提非此不證。但以教隨機異展轉諸途。邪正凡聖大小權實事理漸頓有共不共。今此託法進修。以成圓頓觀行。即事理定慧俱無礙也。與論中修習真如三昧。體相大同小異。小異者。彼不開為三也。今初泯相文字有三。一標本。   善男子。若諸菩薩悟淨圓覺 謂發心修行欲趣佛果。先須了悟身中淨圓覺性以為行本。本即解也。依解而修方為妙行。膏明相賴目足更。故下標本等皆同此矣。二三釋三。一起行。   以淨覺心 約其所悟而起行也。以者用也。凡夫用妄。菩薩用覺。迷悟異故。   取靜為行 雖悟即動即靜。為欲對治動亂之習。一向以靜境安心。漸漸修行方得成就。不取於法為取靜也。愨雲。然覺心初建力尚尪微。理宜取靜安詳方能展照。論雲。若修止者。住於靜處端坐正意。不依氣息形色虛空地水火風見聞覺知。乃至當知唯心無外境界。即復此心無自相等。   由澄諸念覺識煩動 由前以靜澄心諸念不起心合靜源體非分別。故見分別之識煩勞動擾。苦自是識則不能見識。如眼不自見。今由念澄智顯故覺識也。二功成。   靜慧發生 由前念澄覺識。慧性開明。因靜生慧故雲靜慧。比隱今顯故雲發生。   身心客塵從此永滅 由慧發生身心相盡塵妄不起。名為永滅。客非本性。塵污自體。   便能內發寂靜輕安 由離根境內心自閑。寂靜清虛輕安調暢。喧塵永息粗重長袪。三感應。   由寂靜故。十方世界諸如來心於中顯現 眾生圓明性體與佛不殊。但以妄情凡聖似隔。今身心相盡妄念不生。圓覺妙心凡聖交徹。理實而言。我之身心亦遍現十方佛中。故先德雲。黃昏戌。寂寞身心總無物。恆沙諸佛入我身。我身常入恆沙佛。今但約入觀者為主。故雲諸佛於中顯現。   如鏡中像 如諸鏡入一鏡中諸鏡即成影像故。諸佛心入行人觀心。如影像也。然塵鏡之性本明。磨瑩即呈物像。眾生自心亦爾。心靜即現如來。故論問雲。若諸佛有自然業。能現一切處利益眾生者。雲何世間多不能見。答曰。諸佛如來法身平等遍一切處。無有作意故說自然。但依眾生心現。眾生心者。猶如於鏡。鏡若有垢色像不現。如是眾生心若有垢法身不現。經雲佛心。論雲法身。身心一也。皆據能現之本。若就所現應雲應化。此約心靜故。則知佛心亦然。故名為現。非謂佛心有所現也。此乃鏡明則像像歷然。智顯則心心交映。故淨名雲。如自觀身實相觀佛亦然。三結名。   此方便者。名奢摩他 此翻雲止。定之異名。寂靜義也。謂於染淨等境心不妄緣故。若準涅槃經釋。即名能滅能調寂靜遠離及能清等。結雲以是義故名為定相。二起幻鎖塵觀文三。初標本。   善男子。若諸菩薩悟淨圓覺 同上。二正釋中五。一起行。   以淨覺心知覺心性。及與根塵皆因。幻化 躡前標解也。心性是識。識與根塵三和合有。各無自性。但是無明迷真而起。故名幻化。   即起諸幻以除幻者 正明起行也。諸幻即幻智也。幻者。即根本無明是能幻之者。除幻者。依如幻始覺力。分覺根本不覺。始息滅相。終息生相。即是除幻。   變化諸幻而開幻眾 隨機應化說法開示如幻眾生也。若觀心釋者。變起差別幻智。遍觀八萬塵勞之眾。一一稱真清淨非障非蔽。即為開也。二功成。   由起幻故。便能內發大悲 根塵既消自他無二。故能內發同體大悲。   輕安 由悲從定起。非其愛見故。輕安暢適。三結通。   一切菩薩從此起行。漸次增進 明諸菩薩從此觀門方能起於悲智乃至佛果。四簡濫。   彼觀幻者。非同幻故 拂幻法也。簡識殊智。能所勝劣異故。   非同幻觀皆是幻故 拂幻智也。   幻相永離 五總結。   是諸菩薩所圓妙行 結成非幻稱真之行。   如土長苗 如種穀等依土長苗收子之時苗土俱棄。種喻覺心。土喻幻法。苗喻幻智。謂悟淨圓覺。依幻法而起幻智。從幻智而忘心入覺。入覺則前二皆袪。三結名。   此方便者。名三摩缽提 亦名三摩缽底。此雲等至。等持之中能至勝位故。又等謂齊等。離沈掉故。至謂至到。到勝定故。故前有如幻三昧。三絕待靈心觀文三。初標本。   善男子。若諸菩薩悟淨圓覺 如上。正釋中二。一起行。   以淨覺心 躡其所依。   不取幻化 離第二觀。   及諸淨相 離第一觀。   了知身心皆為罣礙 有身有心悉皆是妄。了知是能身心是所。託所起能故二皆礙。此下明其所用。於中又三。謂法喻合。   無知覺 即上所了身心也。謂身觸為覺。心緣曰知。由此分別。障正知見。   明 正顯靈妙之體。然此靈心上而無頂下而無底。傍無邊際。中無在處。既無當中。何有東西上下。欲言空寂不似太虛。欲言相用不從緣起。欲言知見異於分別。欲言頑礙異於木石。欲言其覺不同醒悟之初。欲言其明不同日月之類。故諸經教於寂靜空無呵為邪小。於知見明覺互泯互存。各有深意。今此欲入觀門。恐知字引分別念。故宜但雲明也。   不依諸礙 諸礙者。身心能所。不依者直造靈明。   永得 究竟常然。   超過 迴殊對待。   礙 前觀幻涉於煩惱。   無礙境 前取靜同於涅槃。   受用 屬己資緣。   世界 共居國邑。   及與身 宛然形質。   心 還有見聞。   相在 不異尋常。   塵域 不離舊處。此由執認沒體。同他今不生情豈拘靈照。   如器中鍠聲出於外 鍠字不定。恐譯人錯。遂為三釋。一依鍠字音橫。準切韻訓和訓樂。不是器中之聲。今率愚詳之。取其聲勢不取訓字。此應是金石等中聲相也。今且現聞擊鐘磬之類。其聲鍠鍠然。即知鍠是此類聲之相狀。譯人迴潤稍拙。應雲如今器聲鍠鍠出外。二作□字音同。即大鐘也。是諸器中之一數。故雲如器中□。準此則順本經文。迴潤非失。但筆受或寫錄。錯誤以□為鍠爾。三者皆簧音黃。即笙簧之類。以有簧之器非一故。不局雲笙中簧。乃雲器中簧也。亦如管籥之屬。皆能發聲出於外故。準此則譯人不善此方聲韻文字。故字與音俱錯爾。後正釋喻者。前三雖異合法皆通。皆器喻世界身心。聲喻靈明觀智。謂聲從器出。器不能拘。故聲聞四遠器局本處。以喻觀智約身心修得。身心所不能拘。觀智廓爾無邊。身心不離舊處。但所喻相當何爭喻所依物。愨雲。如萬釣之鏞星樓受礙。搖杵一擊聲振寰區。自體兼他不能留礙。豈以樓拘鍾相便響不通。形礙管聲令音不透。觀此文勢未免懷疑。復不能決通。媕婀邈之而已。意亦同前。仍法合最具。謂加樓喻世界。餘準上知。   煩惱涅槃(如器)不相留礙 如鍠二功成。   便能內發寂滅 不取幻化幻化即寂。不取靜相靜相即滅。非故寂之滅之。又但是真心實理非對靜幻。故楞伽雲。寂滅者名為一心。此非息動之寂生已而滅。故雲內發。   輕安(同上)妙覺隨順寂滅境界 在觀之時用心同佛。故隨順妙覺寂滅。   自他身心所不能及 唯獨自明瞭餘。人所不見。故他不及。自己心識之量亦不能造。如螢燒須彌。必須離情方契。故自不及。又依體起智為自。根塵發識名他。不可識識智知。故皆不及。   眾生壽命皆為浮想 一切眾生壽命。但為浮想任持。本無實體。故華嚴雲。一切眾生但想所持。其猶空雲是空之浮氣。了虛空者。即知浮雲畢竟非空。眾生壽命是真之浮想。了真寂者。即知眾生畢竟非真。三結名。   此方便者。名為禪那 此雲靜慮。即慮而靜故無散動。即當定義。即靜而慮故非無記。即當慧義。故四靜慮定慧平等。問既是定慧平等。雲何科雲絕待靈心。答正由不滯此二直造心源。故定慧等。釋相文中絕待之義甚明。固無疑矣。然釋相中指修行者妄情用心。故顯。雙非絕待。後但約義以結。故取雙是齊融。齊融絕待雙是雙非皆是中道故釋相與結名互顯三觀文初皆標悟者。聞前經故。謂初靜觀修文殊中解。次幻觀修普賢全普眼前半之解。後靈心觀修普眼後半剛藏全章之解。對配前經昭然可見。然此三門與涅槃經三相大同小異。與天台三觀則義理同而意趣異。同者。一泯相即空觀也。二起幻即假觀也。三絕待即中觀也。異者。此明行人用心方便。彼則推窮諸法性相。此多約心成行。故不立所觀之境。彼多約義生解。故對所觀三諦。三引例彰圓。   善男子。此三法門皆是圓覺。親近隨順十方如來。因此成佛十方菩薩種種方便。一切同異皆依如是三種事業 此三門皆依悟淨圓覺而起觀行。觀行亦皆趣入圓覺。始終不離故。雲親近隨順。佛及菩薩同證同修。隨機隨事行相各異。或多人同修一門。或一人具修多行。若三五若百千。同之與異隨類難準。然必皆依此三種業。三種業中或具依三。或一或二同時前後單複綺互。具如二十五輪所明。此是修行人之事業矣。   若得圓證即我圓覺 趣入雖從一門。功成即三皆圓證。若偏修一行但名親近。三事圓通名證圓覺。四校量顯勝。   善男子。假使有人修於聖道。教化成就百千萬億阿羅漢辟支佛果。不如有人聞此。圓覺無礙法門。一剎那頃隨順修習 初舉劣。後不如下顯勝。且如勸得一人二人持於五戒十戒。據諸教說。福已甚多。況令爾許億人成就辟支羅漢。具足六通八解。永超三界十纏。而乃不如有人暫習圓覺。時中極促唯一剎那。豈況長時圓修妙觀。愨雲。牛跡巨海何可校量。聞此等者聞慧。隨順者思慧。修習者修慧。偈中唯三。闕校量故。餘全同長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偈言 且標舉也。  威德汝當知  無上大覺心  本際無二相  隨於諸方便  其數即無量  如來總開示  便有三種類  寂靜奢摩他  如鏡照諸像  如幻三摩提  如苗漸增長  禪那唯寂滅  如彼器中鍠  三種妙法門  皆是覺隨順  十方諸如來  及諸大菩薩  因此得成道  三事圓證故  名究竟涅槃   上來三觀竟。   自此第二明單複修習文四。初三之初。   於是辨音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同上。後陳辭句中二。初慶前。   大悲世尊。如是法門甚為希有 可知。二請後有二。一問所修。   世尊此諸方便 指前三觀。   一切菩薩於圓覺門 指前所依行本。   有幾修習 前說三觀。雖行相分明。未審諸菩薩所修為復一人具三。為三人各一。為前後。為同時。為依次。為超次。二明所為。   願為大眾及末世眾生。方便開示令悟實相 可見下三唱倣前。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爾時世尊告辨音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大眾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如是修習。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辨音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正說長行中四。一舉意標數。二觀網交羅。三結成正因。四總示修習。今初。   善男子。一切如來圓覺清淨。本無修習及修習者 明所依之本。   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於未覺幻力修習 正明諸輪大意。無修之修。義同前段。   爾時便有二十五種清淨。定輪 輪者摧輾義。能摧惑障令正智轉。故名為輪。二觀網交羅。於中三。初有三輪單修三觀。次有二十一輪。交絡三觀。後有一輪圓修三觀。愨疏於此二十五觀約喻各立一名。今全用之。初中三一澄渾息用觀。   若諸菩薩 此下二十五輪皆有標列結。亦應一一標雲悟淨圓覺以為起行所依。為前有故。經恐文繁。故略不載。又此初三觀行相前已具釋。此為分成二十五數。故略明之以顯單複之相。是故三觀皆標雲唯。結雲單。意顯不兼餘二。力所未兼。非輕餘行。   唯取極靜 不兼餘事。   由靜力故。永斷煩惱究竟成就 由靜心之力。覺身心空。瞥念尚無煩惱何據。煩惱不起即是覺心。故雲究竟成就。   不起於座便入涅槃 不起法空之座。便入寂滅涅槃。   此菩薩者。名單修奢摩他 結名二庖丁恣刃觀。   若諸菩薩唯觀如幻。以佛力故。變化世界種種作用。備行菩薩清淨妙行。於陀羅尼不失寂念。及靜諸慧。此菩薩者。名單修三摩缽提 庖丁是晉時屠子。十九年以一刀解牛鋒刃不損。喻菩薩利眾生修萬行應。緣入俗自智無傷。餘義已如前釋。三呈音出礙觀。謂器質音融。隨扣應響。   若諸菩薩唯滅諸幻。不取作用 以諸幻境無邊難可窮究。故直雲滅。滅者絕念也。作用施為又妨禪寂。故雲不取。入佛境界經雲。諸法猶如幻。如幻不可得。離諸幻法故敬禮無所觀。   獨斷煩惱 獨者不假諸行也。正是絕待之義。   煩惱斷盡便證實相 但與靈心相應。煩惱自無所有。無所有處即為證也。   此菩薩者名單修禪那 結名。後交絡三觀。每以一觀為頭。兼於餘三。交絡成七。三七故有二十一輪。兼前三單及後一圓。足二十五然每一觀為頭。七段之中皆有四節。初兩段二二共合。次兩段三行次第。次有一段先一後齊。後有兩段先齊後一。今每觀為首之中。但長科七段。又緣每輪辨其先後。一一須牒觀名。今恐文繁。每觀但各舉一字以論其次。謂初靜次幻後寂。寂與靜異者。靜是二乘境。寂是佛境。又靜是禪定。寂是涅槃。文中三。初七輪靜觀為首。兼於幻寂。次七輪幻觀為首。兼於靜寂。後七輪寂觀為首。兼於靜幻初中七觀。一運舟兼濟觀。菩薩修定以出塵即運舟。發慧以化物即兼濟。   若諸菩薩先取至靜 標靜觀為首。   以靜慧心 從靜躡跡起也。   照諸幼者。便於是中起菩薩行 兼修幻觀。若無靜慧則自居幻化。何能照幻。   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後修三摩缽提 結名。二湛海澄空觀。湛海則波瀾不動先靜觀以反流。澄空則水性清明。後寂觀以顯性。   若諸菩薩以靜慧故(靜也)證至靜性 寂也躡靜而兼修寂矣。   便斷煩惱永出生死 二觀功用斷煩惱是因亡。出生死是果喪。   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後修禪那 結名三首羅三目觀。三觀俱修。如摩醯首羅面上三目。   若諸菩薩以寂靜慧(靜也)復現幻力種種變化。度諸眾生(次幻)後斷煩惱而入寂滅(後寂)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三摩缽提。後修禪那 結名四三點齊修觀三點者梵之伊字。愨意雲。一人俱修三觀。即名為齊。非謂同時。   若諸菩薩以至諍力(靜)斷煩惱已(寂)後起菩薩清淨妙行。度諸眾生 幻也。煩惱既盡愛見已無。故所起行無不淨妙。可解他縛。   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禪那。後修三摩缽提 結名五品字單雙觀。上單靜觀如上一口。後雙明寂幻。如下兩口。故雲單雙。   若諸菩薩以至靜力(靜)心斷煩惱。復度眾生。建立境界 齊兼幻寂。初句是寂。後二句是幻。內斷煩惱外度眾生。   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齊修三摩缽提禪那 結名六獨足雙頭觀。白澤圖中有山精。頭如鼓有兩面。前後俱見此喻靜幻雙照二利齊運。如雙頭也。單寂觀如獨足也。   若諸菩薩以至靜力。資發變化 齊標靜幻。以至靜力資助策發變化之力。以度眾生。   後斷煩惱 兼寂。前二利備故入中道。此與前異。前則靜獨為初。後始兼寂幻。此則靜與幻齊為初。後始單兼於寂。   此菩薩者。名齊修奢摩他三摩缽提。後修禪那 結名七。果落華敷觀。即以靜定之樹。結寂滅中道之果。後敷華者。復以幻觀入有情界。度諸眾生。同令獲得涅槃之果。   若諸菩薩以至靜力用資寂滅(齊滅)後起作用變化世界(兼幻)。此菩薩者。名齊修奢摩他禪那。後修三摩缽提 次七輪一一標幻為首。次兼餘二。今初先武後文觀。武王伐紂後鑄戈戟為農器。喻此菩薩先變化種種已後入靜觀。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種種隨順(標幻)而取至靜(兼靜)。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缽提。後修奢摩他 二功成退職觀。菩薩發慧利物即是功成。習寂內修名為退職。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種種境界(幻)而取寂滅(兼寂)。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缽提。後修禪那 二幻師解術觀。先起變化作術法。後歸靜體寂故解術。   諸菩薩以變化力而作佛事(幻)。安住寂靜(靜也)而斷煩惱(寂)。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缽提中修奢摩他。後修禪那 四神龍隱海觀。起幻化生如神龍布雲雨。歸體入靜。如隱海也。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無礙作用(幻)斷煩惱故(寂)安住至靜(靜也)。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缽提中修禪那後修奢摩他 五龍樹通真觀。先起幻後歸靜寂。如龍樹初行幻術廣化邪途後習真乘自階聖果。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方便作用(幻)至靜寂滅。二俱隨順 齊兼靜寂。   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缽提。齊修奢摩他禪那 六商那示相觀。商那和修即優波踘多之師也。先以神力示相降伏踘多弟子慢心後。乃入定歸寂。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種種起用資於至靜(齊靜)後斷煩惱(兼寂)。此菩薩者。名齊修三摩缽提奢摩他。後修禪那 七大通宴默觀。大通如來先化用利物。後自歸寂。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資於寂滅(齊寂)後住清淨無作靜慮(兼靜)。此菩薩者。名齊修三摩缽提禪那。後修奢摩他 後七輪一一標寂為首。次兼餘二。此初寶明空海觀。佛頂經雲。同入如來寶明空海。今靈心觀。即本覺明。如寶明也。後靜觀如空海也。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寂)而起至靜住於清淨(兼靜)。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後修奢摩他 二虛空妙用觀。靈心之體如虛空。起化即妙用。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寂)。而起作用。於一切境寂用隨順(兼)。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後修三摩缽提 三舜若呈禪觀。舜若即虛空神。遇日光映之暫現。如此先寂次靜後幻。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種種自性(寂)安於靜慮(靜)而起變化(幻)。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中修奢摩他。後修三摩缽提 四飲光歸定觀。大迦葉也。先證體次起神通。後乃歸定。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無作自性(寂)起於作用清淨境界(幻)歸於靜慮(靜)。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中修三摩缽提。後修奢摩他 五多寶呈通觀。多寶佛先成道證如體。後於塔中發起法華。如靜幻無礙。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種種清淨(寂)而住靜慮起於變化 齊兼靜幻。   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齊修奢摩他三摩缽提 六下方騰化觀。即法華菩薩六萬恆沙從下方現。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資於至靜(齊靜)而起變化(兼幻)。此菩薩者。名齊修禪那奢摩他。後修三摩缽提 七帝心含變觀。此寶含諸物像。對即變應應而還空。如靈心觀成包含德用應緣起幻而復安靜。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資於變化(齊幻)而起至靜清明境慧(兼靜)。此菩薩者。名齊修禪那三摩缽提。後修奢摩他 後有一輪圓修二觀。此名如意圓修觀。如意寶珠四方俱照。大智頓覺三觀齊修。   若諸菩薩以圓覺慧 稱圓覺而發慧故。   圓合一切 圓融和合一切事理性相真妄色空等類。舉體相應。是為圓合。謂由圓覺合理理即非理。故全即事。又由以覺合事事即非事。故全即理。餘性相等皆同此說。中道義諦於是現焉。非理非事雙遮顯中。即理即事雙照顯中。遮照同時是為圓覺。   於諸性 依此修靜觀。   相 依此修幻觀。   無離覺性 依此修寂觀故。科雲圓修三觀矣。又以圓覺合一切。是從體起用。性相無異覺性。是會用歸體。體用無礙寂照同時。是為圓滿無上妙覺。   此菩薩者。名為圓修三種自性清淨隨順 三結成正因。   善男子。是名菩薩二十五輪。一切菩薩修行如是 可見四總示修習。   若諸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輪者 示修習者。修此二十五輪之時。於事中威儀法式及用心方便三業事理。具足修習之意。   當持梵行(戒也)寂靜(定也)思惟 慧也。具戒定慧心在觀門。如是修行必定成佛。   求哀懺悔經三七日 多生業累恐障淨心。懺悔求哀發露先罪。日數若少慮不精誠。三七日中已彰懇禱。懺悔之義下道場加行中當釋。   於二十五輪。各安標記 書此二十五輪名字文句。安置道場之中。禮念虔誠精祈一行。   至心求哀隨手結取 若自的樂一門。隨便積習。若勝劣難分不能自決。即憑聖力以卜應修。信手取之不宜簡擇。   依結開示便知頓漸 依所捻結。開而視之頓漸自知。無貪餘觀。   一念疑悔即不成就 心懷疑阻併失前功。縱使再修稍難成就。據根驗理必在於茲。無乃等閑輕於事相。偈中亦四全同長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標舉)。  辨音汝當知  一切諸菩薩  無礙清淨慧  皆依禪定生   今修觀之人先以所依之體為本而起觀行。長行雲圓覺清淨。無能所修心宜此理。即禪定義。  所謂奢摩他  三摩提禪那  三法頓漸修  有二十五種   長廣偈略。  十方諸如來  三世修行者  無不因此法  而得成菩提   正結所為。  唯除頓覺人  並法不隨順   簡非所為也。長無偈有。今為二釋。一者兩句皆作上根釋。謂唯除上根圓頓悟解之人。並及於一切定相之法不隨順者。則不必具依二十五輪及道場探結等。不隨順法者。不取相也。既不隨相即隨真覺。此乃頓入圓明觸目合道。不可加之繩索傷乎無瘡。是前知幻即離不作方便等類。故除之矣。二者下句作無信下根釋。謂都不信者。聞之不能隨順。依此則上智與下愚不移也。前釋不隨。不隨倒法。此釋不隨。不隨正法。  一切諸菩薩  及末世眾生  常當持此輪  隨順勤修習  依佛大悲力  不久證涅槃   大方廣圓覺脩多羅了義經略疏注卷下一(終)   大方廣圓覺脩多羅了義經略疏卷下(二)   唐終南山草堂沙門宗密述   次後有二問答。兩重除障。初淨業章除我入覺。後普覺章依師離病。此皆觀行中障。故同大科。初中雖約計執淺深說有四相差別。然唯是我見。故經文除別列四名之外。節節皆有我字。若除此執便是圓覺。故雲入覺。文四。初三之初。   於是淨諸業障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同上。陳辭句中二。一慶前。   大悲世尊。為我等輩廣說如是不思議事 前總明觀行。一向稱理而修。猶可領解。今於一味之中。廣張諸輪屈曲差別。差別不乖一味。尤為難見。故不思議。   一切如來因地行相 遠成所答文殊之問。   令諸大眾得未曾有。睹見調御歷恆沙劫勤苦境界。一切功用。猶如一念。我等菩薩深自慶慰 悟因行也。夫果德稱真約理可照。因行治染體解是難。今一念備知炳然齊現。如琉璃瓶盛多芥子。故深慶矣。二問後又三。一正問。   世尊。若此覺心本性清淨。因何染污。使諸眾生迷悶不入 此中問意不說本來都迷。意明已知覺性圓明諸法清淨。何得凡心宛在不合覺源。所作所為情猶憎愛。自他全別難自渾融。比對果人天地之遠。覺心本淨悟即應同。更有何法染污。令我用心異佛。故雲因何迷悶不入。二情後。   惟願如來廣為我等開悟法性 法性者諸法之性。若直譚本體則名覺性。若推窮差別之法。皆無自體同於一性。即名法性。今推破四相豁融諸法。全同覺性。故雲開悟法性。從前經文但雲覺性。唯此段雲法性。意在此矣。三結意。   令此大眾及末世眾生作將來眼 下三唱倣前。   說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爾時世尊告淨諸業障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大眾及末世眾生。諮問如來如是方便。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淨諸業障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正說長行中四。一總敘過由。二別釋四相。三存我失道。四斷惑成因。初中總敘四相。為過患之因由。文二一明過患本起。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 未曾悟故。故下有生盲之喻。   妄想執有 無中橫計。   我人眾生及與壽命 統唯我相但由展轉約義。故有四名。四名復有二相。一迷識境。二迷智境。初者謂取自體為我。計我展轉趣於餘趣為人。計我盛衰苦樂種種變異相續為眾生。計我一報命根不斷而住為壽者。如金剛兩論所說。迷智境者。即此經說。至文當知。   認四顛倒為實我體 真我本有。迷之謂無。妄我本空。執之為有。四皆橫計。故云爾也。二明過患滋多文四。一展轉生妄。二違拒覺心。三動息俱迷。四結成障道。今初展轉者初四句由迷起惑。次二句由惑造業。次二句由業招報。後一句反於五道墮於二乘。   由此便生憎愛二境 謂由執四相為實我體。所以於自生愛於他生憎。順我者愛。違我者憎。如是愛憎皆由執我。故曰由此。   於虛妄體重執虛妄 四大五蘊迷性妄生。眾緣假合已是虛妄。更於其上重執我人。故云爾也。   二妄想依生妄業道 由前二妄故。生起造作種種妄業。業能引至苦樂之果。故名為道。   有妄業故妄見流轉 業成即受生死流轉。生死流轉是所至之果。   厭流轉者 厭三界不安皆如火宅。息緣斷惑。   妄見涅槃 趣寂耽空志在灰身滅智。然上十句總當二乘宗中生滅四諦也。謂初六句集諦。次二句苦諦。次一句道諦。後一句滅諦。二違拒覺心。   由此不能入清淨覺 正是結答前問。前問雲何迷悶不入。今答雲。由認四相展轉生過。縱離六道復墮二乘。是故不入。   非覺違拒諸能入者 前問雲因何使諸眾生不入。故此答雲。非覺違拒使之不入。但由認我故不入也。如夢身未忘不能合於本身。非本身違拒。   有諸能入非覺入故 釋成非覺違拒。意雲。入時若是覺入。不入即是覺拒。既入者自是信解行等。覺體元無出入。入與不入何責於覺。三動息俱迷文二。一正明。   是故動念 即前苦集八句。   及與息念 即前滅道二句。   皆歸迷悶 結成不入二徵釋文二。初徵。   何以故 動念既為背覺。息念即合契真。何故皆稱迷悶。二釋分一一直釋。   由有無始本起無明 最初根本而起。又從本源而起。   為己主宰 由將無始住地無明為我主故。動是我動。息是我息。我相既在動息俱迷。二轉釋。前是對徵之釋。此又委細釋於前文本起之義。   一切眾生生無慧目 未曾悟故。如人若十歲二十始盲。則眼前雖不見物。說之即能了知。若胎中無目生來便盲。則對色之時種種為說終無所益。則先須金錍抉膜然後指示是非。故涅槃經說。如盲人不識乳色。他人為說展轉譬喻貝米雪鶴。竟不能得識其乳色。   身心等性皆是無明 前得本起因地。則所修皆是佛因。此用本起無明。一切皆是魔業。又前以覺圓明故根塵普淨。結雲一切是覺。今以無明為本。故雲皆是無明。前如金為千器器器皆金。此如土為千器器器皆瓦。   譬如有人不自斷命 由愛故得身。若斷身即違愛。如人身縱卑陋病苦亦自保命終不能斷。斷餘或可。自斷誠難。認我亦爾。斷一切煩惱惡業。容有得者。欲令斷我其可得乎。何以故。我終不能還斷我故。又有我故必不覺我。如眠不自見故。必情忘想盡與覺一體。覺是真我則妄我本無。方名為斷。如夢身縱令至劣至苦夢時終不肯斷。必須覺來合於本身方嫌夢苦復無可斷。四結成障道。   是故當知 指前意勢。直從我體起憎愛已來。乃至不斷命等。此都結之以成障道所以雲。   有愛我者我與隨順 對順生愛以明我。   非隨順者便生憎怨 對違起憎以明我。   為憎愛心養無明故 雙指上二唯滋無明。故知迷心修道縱令勤苦種種行門。但助無明何成佛果。   相續求道皆不成就 正明障道。言相續者。本從無明而生憎愛。憎愛還熏無明。種子現行相續不斷。將此求道畢竟不成。故寶積經雲。於身生寶愛。不離於我人。彼作是修行由斯墮惡趣。二別釋四相。然此我等行相殊常。常者但約迷執。初果已除。此乃直就修證。羅漢未曉。文中即為四段。一約事驗我。二悟我成人。三了跡跡生。四潛續如命。初謂驗其任運分自他者是其我相。文中二。一標釋粗相。二結指細相。初中二。一徵起標示。   善男子。雲何我相謂諸眾生心所證者 夫我難自見。約事證知。但驗自他各殊。即證自中有我。設令修道捨妄證真。但覺有心。總名我相。二約喻以釋。   善男子。譬如有人百骸調適。忽忘我身四支弦(緊急)緩 緩慢皆是支體不調手足失度之狀。   攝養乖方。微加針艾則知有我。是故證取方現我體 此況道者燕居靜室或隱深山。心絕經營境無違順。習閑成性暫得忘情。不覺自他謂證無我。若違順所逼宛有心生心。既未平方知我在故下雲。若復有人歎謗其法即喜恨等。二結指細相。   善男子。其心乃至證於 上能下所。   如來畢竟了知 於所證中又上是能了知也。   清淨涅槃 所了知也。   皆是我相 謂非但了知二乘涅槃為我相。設使了知如來涅槃亦是我相。然涅槃但是覺體。非別有可證。今既證得涅槃不忘能所。即是我相。二悟我成人。悟前非者是此相矣。文二。一粗相。   善男子。雲何人相。謂諸眾生心悟證者 覺前非也。者字正名人相。   善男子。悟有我者不復認我 不作證心。   所悟非我悟亦如是 同前非也。   悟已超過一切證者 絕所證之過。除能悟之累。   悉為人相 結成也。二細相。   善男子。其心乃至圓悟涅槃 不取能所故。   俱是我者心存少悟 此智不袪為存悟矣。非諸差別故雲少也。   備殫證理 無非不盡故曰備。殫盡也。   皆名人相 結成細相。三了跡跡生。謂前二相俱是心跡。總不執之故免我人。然此了心又亦是跡。故雲了跡跡生。文三。一徵起標示。   善男子。雲何眾生相。謂諸眾生心自證悟所不及者 覺前能悟悟是所覺。悟既成所覺又名能。展轉無窮皆成能所。能所及處皆是相待。了此無定。故離前非計所不及。謂免諸過。不覺此計又是眾生。眾生者不定執一之謂也。二舉喻徵釋。   善男子。譬如有人作如是言 借世人語辭以為義勢。顯眾生相。   我是眾生則知彼人說眾生者。非我非彼 雙標非也。下自釋雲。   雲何非我。我是眾生則非是我 以自是眾生故非我也。   雲何非彼我是眾生 以雲我是眾生不雲彼是眾生故非彼也。   非彼我故 非彼人之我也。又顯於自於彼不計我人。故非彼我。三指前對辨。   善男子。但諸眾生了證(我相)了悟(人相)皆為我人 指前二相也。下對之以辨眾生之相雲。   而我人相所不及者 了證者空則我不及。了悟者空則人不及。不執主宰故離我人。   存有所了名眾生相 心不忘故即。上者宇四。潛續如命謂。都無所執但擬修行由。不起心免前三過。即此無執之業智相續未忘。非故生心。故言潛續。文二。一徵起標示。   善男子。雲何壽命相。謂諸眾生(可知)心照清淨 即心之照故雲清淨。即自覺也。   覺所了者 覺前三相即覺他也。證悟等盡徹於真源。無別能覺。故上雲心照。   一切業智 擬將此智修習一切無漏之業故。   所不自見猶如命根 雖能除妄而不自除。故不自見。不自見故猶如命根。如命根者。兼取相續不斷之義。二展轉細釋又三。一以義正釋。   善男子若心照見 是此門之相。   一切覺 是前三相。   者(通二)皆為塵垢 雙指過患下釋過患所以雲。   覺所覺者不離塵故 由將此心見前諸覺故不離塵。以心未忘故。二以喻反釋。   如湯銷冰。無別有冰知冰銷者 湯銷冰盡同成一水。更無能知盡者。反明此業智既照前三相皆盡。則是我病未盡。如冰若言我盡。即此言盡之冰便是不盡。若細配合則水喻真性。冰喻四相。湯喻智慧。煎水名湯。悟心名智。故謂水凍成冰。還煎水以銷之。冰湯俱盡濕性獨存。以喻心迷成我還悟心以消之我智俱盡照體獨立。三以法正合。   存我覺我亦復如是 若以同喻反合。應雲無別有我知我盡者。今翻喻勢順前正釋。故雲正合三存我失道文二。一總標失道。   善男子。末世眾生。不了四相。雖經多劫勤苦修道。但名有為 由前四相皆有取證。   終不能成一切聖果 既將此心修行。則行行。皆帶能所。故不成聖。正同華嚴多劫六度不名菩薩。   是故名為正法末世 正宗佛法之末世也。夫正法之時。修則皆證。末世之時人多取相。今既取證相。則正法亦同末世。若遇此教了達病源。則雖末世還同正法。後展轉廣釋文四。一認我為真。二說病為法。三將凡濫聖。四趣果迷因。初中二。一徵釋其過。二結成障覺。初中六。一久修如何不證徵。二認我取證非真釋三取證雲何妨道徵。四愛寂憎喧非脫釋。五何知證法非脫徵。六讚喜謗瞋驗我釋。今初。   何以故 劫數既多行又勤苦。以何義故不證聖果。釋中二。一法。   認一切我為涅槃故。有證有悟名成就故 良由認我以為涅槃故。雖多劫勤修終無所益。如認夢身以為自己。勤為家業種種疲勞。終無一事益於資產。二喻。   譬如有人認賊為子。其家財寶終不成就 賊若在外猶可隄防。養之為兒如何撿慎。又知賊是賊賊無能為。認之為兒寧免破敗。以喻六根取境猶可制禦藏識妄我難以辨明。故如來藏中功德之寶唸唸衰耗。由此貧窮難集福智。三證何妨道徵。   何以故 縱使認我取證。何以便妨於道。憎愛非脫釋。   有我愛者。亦愛涅槃伏我愛根為涅槃相。有憎我者亦憎生死 夫生死輪迴本自憎愛。欲求解脫須盡二源。今愛涅槃還是本愛。今憎生死亦是本憎。棄苦欣樂雖殊。憎愛元是本習。帶之修道佛果豈成。伏我愛根為涅槃者。由伏之故不起。不起之相似涅槃相。以似為真故云爾也。   不知愛者真生死故。別憎生死名不解脫 本愛涅槃擬除生死。愛心既在即生死根。愛根憎苗豈名解脫。五何知證法非脫徵。   雲何當知法不解脫 法者涅槃。由前釋知愛涅槃者名不解脫。故此徵雲。若愛生死許是繫縛。今悟涅槃是寂滅法。以何相知雲不解脫。六讚毀驗我釋者。謂實證者必無我無我故即無瞋喜。今為法瞋喜。即知證法非真。我未盡故。文中二。一標我未盡。   善男子。彼末世眾生習菩提者。以已微證為自清淨 外知根塵假合。內覺性體寂然。   由未能盡我相根本 正標未盡。二以境驗知。   若復有人讚歎彼法。即生歡喜便欲濟度。若復誹謗彼所得者。便生瞋恨 然世境違順粗重易明。唯就法門最難覺察。但言為法瞋彼度此。不知此心元是我相。   則知我相堅固執持 因對外境驗得內心我無間斷。   潛伏藏識 種子也。   遊戲諸根曾不間斷 現行也。遇境則發相續流轉。通而言之。謂因對外境。驗得內心我執猶堅潛藏相續。雖慧軍數舉魔眾頻摧。且阿賴耶城難攻主宰。末那常侍防護牢強。意識謀臣經營內外。旁監五識之將。以鎮六根之門。由是賊主頻通遊戲。時時偷號惑我法王。往往侵彊擾我觀境。雖外怯般若。晝伏夜行。而內挾無明晝夜不斷。二結成障覺。   善男子。彼修道者不除我相。是故不能入清淨覺 二說病為法文一。一正釋其非二結成障覺。初中二。一覆推。躡前為法瞋喜之次推窮。以成說病為法之過。   善男子。若知我空無毀我者 恐聞瞋喜是我便擬忍受不瞋用為無我。故推徵雲。若見彼是毀人我被彼毀而不瞋者。此亦是我。故雲。若知我空無毀我者。既見有毀我者則未得我空。亦應雲。若知我空無我說法。故次雲。   有我說法我未斷故 然毀者是彼。說者是我。經文於毀者言無。反明過也。於說法者言有。順明過也。翻覆推過者。下擬決斷為病故。   眾生壽命 闕人相者。取其文潤成句。   亦復如是 例於我也。二決斷。   善男子。末世眾生說病為法 指前所推之過也。即是四相四相若存總名為病。   是故名為可憐愍者 以病為法誠可憐愍。   雖勤精進增益諸病 帶病修行故增諸病。反此而言。則稱實修行唯益實德。如藥草等種有甘苦。水土所滋各唯增益。苦喻我相為本。甘喻淨覺為本。水土則喻萬行。二結成障覺。   是故不能入清淨覺 三將凡濫聖文二。一正明相濫。二結成障覺。初中二。一抑聖同己。   善男子。末世眾生不了四相。以如來解及所行處。為自修行終不成就 佛說了義稱理法門。皆言心境本空惑業本淨凡聖不異因果皆圓。就佛見之理實如此。且眾生迷倒已久種習根深縱令信解法門。現用元來隨念。但以分別心識。解他無礙言教謂言佛意亦秖如然。心既是念。故不覺念。不知冥通。證入異於隨相信心。認佛平等之譚。不能斷惑求證。故經印言終不成就。華嚴亦云。如貧數他寶等。二騁己齊聖。前則抑高就下。此則騁下齊高。文二。一認其聖智。   或有眾生未得謂得 理也。乃至聖人所具功德。   未證謂證 智也。則聖人冥證之智身。今謂得謂證者增上慢人。若自知不證而言證者。則根本戒中大妄語戒。非此文意。二驗出凡情。   見勝進者心生嫉妒 然諸聖人形類不定。得與不得內證在心。何以辨他未得未證。故觀心行以驗真虛。夫聖人用心他己無二。見他勝進或法教流行。唸唸喜歡必能隨順。自驗內心如此。或即證悟不虛。若自覺己衰他盛則嫉。己盛他衰則喜。縱令深解妙境但是心之所緣。勿錯認之謂得謂證。二結成障覺。   由彼眾生 雙指前兩類之人。   未斷我愛 前雲終不成就者。以佛無我愛凡有我愛故云云。見勝進嫉妒。亦由我愛。由我愛故下雲。   是故不能入清淨覺 四趣果迷因。   善男子。末世眾生希望成道(趣果)無令求悟惟益多聞 迷因也。即知先須悟道然後多聞增慧。末世之人多迷此意。唯宗名數不務了心。心既不通。解義唯多我見唯長。故下雲。   增長我見 華嚴亦云。不能了自心增長一切惡等。又智論雲。多聞無智慧是不知實相。譬如大闇中有燈而無目等。四斷惑成因二。一順釋。   但當精勤 誡勸之辭。   降伏煩惱 別標所斷。   起大勇猛 通勸修斷。   未得令得 修也。謂真實境中一切功德妙用。   未斷令斷 斷也。顛倒境中一切障礙之法。即下所列雲。   貪瞋愛慢 根本煩惱中三也。愛無別性貪數所攝。   諂曲嫉妒 小隨煩惱。   對境不生彼(他也)我(自也)恩愛一切寂滅 重舉此者。生死根本最難拔故。念盡則自他俱寂。   佛說是人漸次成就 結成因也。由前說除我用心。當時雖悟仍慮長時難離我習。故佛誡雲。但得頓我悟空勤斷煩惱。我見習氣漸盡。無上佛果自然漸成。   求善知識不墮邪見 商人入海須假導師。學者修行必資善友。二反釋。   若於所求別生憎愛。則不能入清淨覺海 反明不生憎愛則入覺也。偈讚中四。如次諷前。全同長行。故不煩寫。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且標舉也。  淨業汝當知  一切諸眾生  皆由執我愛  無始妄流轉(一也)  未除四種相  不得成菩提(二也)  愛憎生於心  諂曲存諸念  是故多迷悶  不能入覺城   三也。城喻覺者。法喻各有三義一了心性空眾惑不入。如防外敵。二見恆沙德則萬行圓增。如養人眾二道無不通。如開門引攝。  若能歸悟剎   剎是世界如入唐國率土屬唐蕃境亦爾。故知若到悟境。則法法屬悟。迷境亦爾。  先去貪瞋癡   癡長無偈有。慢則長有偈無。文影略也。  法愛   愛涅槃。  不存心(斷也)  漸次可成就(成因)  我身   憎愛之本。  本不有  憎愛何由生   所依既空能依何有。  此人求善友  終不墮邪見  所求別生心  究竟非成就   四也。悟剎我身皆長無偈有。自下依師離病者。謂廣勸依善知識。除去四病及諸細惑。文四。初三之初。   於是普覺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有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正陳中二。一慶前。   大悲世尊。快說禪病(四相)令諸大眾得未曾有。心意蕩然獲大安隱 二請後曲有三。   世尊。末世眾生去佛漸遠。賢聖隱伏邪法增熾 一明請問之意。如人有子病者偏憂。菩薩大悲先哀末世。賢聖隱沒正法將沈。欲令廣益當來。是故懸興此問。次下正請問。前皆有我相。未可施功。今既障除方堪修習就此運用復有是非。故須依師免溺四病。   使諸眾生求何等人 由前雲求善知識不墮邪見。故此請問何等之人是善知識。答中具指。   依何等法。行何等行。除去何病。雲何發心 文相皆顯。   令彼群盲不墮邪見 三明所為也。下三唱倣前。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爾時世尊告普覺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諮問如來如是修行。能施末世一切眾生無畏道眼。令彼眾生得成聖道。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普覺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正說。長行中五。一指示明師令事。二分別四病令除。三辨事師之心。四明除病之行。五顯發心深廣。如次答前五問。然復有少相濫。故且顯經文。今初答第一問也。文三。一令識。二令事。三顯益。今初。   善男子。末世眾生將發大心 簡餘乘也。正因。   求善知識 正緣也。善能知真識妄知病識藥。故初心便令求者。文殊告善財雲。親近供養諸善知識。是具一切智最初因緣。故光讚般若經雲。欲學六波羅蜜者。當與真善知識相隨常當承事。   欲修行者 為行求解。   當求一切正知見人 標指也。善達覺性不因修生抉擇無疑。名正知見。法句經雲。善解深法空無相無作無生無滅了達諸法從本已來究竟平等無業無報無因無果性相如如住於實際。於畢竟空中熾然建立。是名真善知識。華手經雲。有四法者。當知為善知識。謂善知教化修道各及過患。   心不住相 離凡夫煩惱境界。謂不應住色生心等。   不著聲聞緣覺境界 離二乘滯寂境界。稱讚大乘經雲。寧在地獄經百千劫。終不發二乘之心。亦可正知見者簡外道。不住相簡凡夫。不著等簡二乘。上皆順行下逆行雲。   雖現塵勞 即貪等也。   心恆清淨 現染之中而不染也。如淨名雲。雖有妻子常修梵行等。華嚴雲。菩薩在家與妻子俱。未曾捨離菩提之心。   示有諸過 欲度有過眾生。先以同事相攝。心既相親方能受教。如淨名雲。入諸淫捨示欲之過等。亦同華嚴善財善友婆須蜜女等。   讚歎梵行。不令眾生入不律儀 或為利益。或有別緣。所作非儀暫乖真教。秖得貶已承非。不得飾非說理以誤凡下。此乃不同邪人自造諸過。復說非梵行事為其真實。令無量人墮大險趣。但為同事攝故。雖現諸過常須讚歎真實梵行。故論雲。壞見之人雖不壞行。不堪與眾生為其道眼。雖壞行而不破見者。是則人天真勝福田。   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結成大益。二令事文二。一舉身命之難。二例身外之易。初中二。一正舉。   末世眾生見如是人。應當供養不惜身命 如雪山捨身香城破骨之類。儒典尚令竭力事父致身事君。何況為法。故大乘四法經雲。諸苾芻盡壽乃至逢遇喪命因緣。必定不得捨善知識。二遮疑。   彼善知識四威儀中常現清淨 指前順行。   乃至示現種種過患 指前逆行。   心無憍慢 正明不疑。夫菩薩化現權道難測。但依法門莫疑其跡。不以順行即效虔誠或睹逆行便生憍慢。故智論雲。於諸師尊如世尊想。若有能開釋深義解散疑結。於我有益則盡心敬之不念餘惡。如弊囊盛寶。不得以囊惡故不取其寶。又如夜行險道弊人執炬。不得以人惡故不取其照。菩薩亦復如是。於師得智慧光明。不計其惡。然為師之難為徒不易。勿因此誡誤敵粗人。欲驗真虛如前簡擇。已諳其道如此遵承。又此藥治徒。師勿錯服。服之增病。無藥可治。以縛解縛無有是處。二例身外之易。   況復搏 搏食也。譯之訛略。應雲段食。   財(錢帛)妻子(最親)眷屬 僕從對前身命之難。故言況復。二顯益。   若善男子。於彼善友不起惡念 由前無慢故也。憍慢若起惡念便生障覆自心。法何得入。   即能究竟成就正覺 既無惡念之覆。即得正覺成就。   心華發明照十方剎 覺心既明即慧光開發觸向無染。故曰心華。稱體無邊照十方剎。二分別四病令除者。答第二問。標以妙法。釋依圓覺。圓覺是所依法故。此法離於四病方可依故。除病之問下自有答。然文似濫故含而科之。文三。一總標徵起。   善男子。彼善知識所證妙法。應離四病。雲何四病 心病無邊要唯此四。隨有其一即不堪為師。二別釋行相。皆名病者。總緣不以教為繩墨不以師為指南但自舉心作如是意。故經文皆雲。若復有人作如是言。言是意言矣。文四。一生心造作。   一者作病(標名)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於本心作種種行。欲求圓覺 辨相也。思惟揣度計校籌量。興心運為擬作行相。造塔造寺供佛供僧。持咒持經僧講俗講。端然宴坐種種施為。止息深山遊歷世界。勤憂衣食謂是道緣。故受饑寒將為功德。觀空觀有愛身厭身。於多行門隨執其一。託此一行欲契覺心。既是造作生情。豈合無為寂照。此病從前幻觀中來。彼雲。一切菩薩從此起行。至諸輪中皆雲度生起行起用。失彼文意成此作病。   彼圓覺性非作得故 指體以破也。圓覺性非造作。造作如何契之。若了覺性本圓。不用興心求益。不興心處即合覺心。合覺心時自無諸妄。無諸妄已則所作相應。積土聚沙皆成佛道。即於上來諸行。遇緣力及便為。隨病隨治不順妄念。但得妄盡性自開明。歇即菩提豈從外得。   說名為病 結名也。此上四節。下三亦同。二任意浮沈。   二者任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等今者不斷生死不求涅槃涅槃生死無起滅念 意雲。生死是空。更何所斷。涅槃本寂。何假修求。不厭不欣無起滅念。   任彼一切隨諸法性 如火熱水濕之類。各各差別之性也。今時見有一類人。雲妄從他妄真任他真。各稱其心。何必改作。作亦任作好閑任閑。逢饑即餐。遇衣即著。好事惡事一切不知。任運而行信緣而活。睡來即臥興來即行。東西南北何定去住。此病因前雲圓覺清淨本無修習依於未覺幻力修習。失彼文意。自謂已覺何必作幻。故成任病。   欲求圓覺 謂言閑即契道。   彼圓覺性非任有故 前則驅馳覓佛。此乃放縱身心。設令善惡不拘。即名無記之性。七賢豈是大道四皓寧為聖人尚昧欲天焉冥覺體。行人至此溺水沈舟。宜自警懷。勿霑斯病。故前雲。若不修行常居幻化雲何解脫。   說名為病 三止息妄情。   三者止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今自心永息諸念 生心恐非。隨情慮失。一向止息豈合任之。但止妄即真。何須別照。   得一切性 息念故離相。離相故得性。是諸法無性之性。非即覺性。   寂然平等 意雲。由我心生妄想故。招苦樂差殊。今但止息妄心。妄盡自然平等。此病從前靜觀中來。迷彼取靜為行。及證諸念之言。因成此病。   欲求圓覺 謂言止妄即真。   彼圓覺性非止合故 覺本無念。見念既乖。性本靈明。迷照亦失。念無而有。既止息令無。照有而隱。何不觀察令顯。又真本無念。念既乖真。性本無止。止亦違性。故言非止合故。故前雲。於諸妄心亦不息滅。   說名為病 四滅除心境。   四者滅病 前但止息心念令寂。此則計於身心根塵本來空寂。又前不妨見有根塵。但不隨念愛染。故雲止息。此則於根塵亦無。堅持空寂之相。由見空無故雲除滅。   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今永斷一切煩惱。身心畢竟空無所有。何況根塵虛妄境界 意雲。煩惱之本即是身心。若執身心煩惱何斷。故標斷煩惱。釋身以空。又斷盡煩惱空卻身心身心尚空根塵何有。   一切永寂欲求圓覺 身等本空故名永寂。諸相既。泯寂相現前擬將此心求證圓覺。此病從寂觀中來。彼諸輪中皆雲。寂滅及斷煩惱。迷彼成此。   彼圓覺性非寂相故 夫覺體靈明不唯寂滅。今滅惑住寂。豈得相應。況圓覺者非動非靜。雙融動靜。恆沙妙用無礙難思。住寂之心何能契合。言即似近理即全疏。與理相違故言非也。   說名為病 三結明真偽。   離四病者則知清淨 將前四行自驗其心。隨落一門則知是病。故言離者則知清淨。然上四門皆是諸經觀讚。況前三觀具有斯文。今此以為病者。有其二意。一者四中皆無觀慧。二者但以率心偏住一行。不窮善友圓意。不究佛教圓文。纔悟一門之義。便不能久事明師。纔見一經妙文。便不能廣窮聖意。但貪單省執一為圓。是以經文總訶為病。若能四皆通達不滯一門。即此四中並皆入道。雖然作種種行。元來任運清閑。雖頓覺身心本空。習起還須息滅。又須常冥覺體。不得取四為心。則自然休時非休。作時非作。故淨名雲但除其病而不除法。   作是觀者名為正觀 即上所釋病除法在。是正觀也。雖不取四病。而慧解昭然不得懼落四中便不建志立節。   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復有聞斯四過離四。又更生情便信胸襟別為見解。故雲邪觀。又作是觀者離四也。他觀者取四也。問為說簡師之時求於離病之者。為說學人自離四病。若說師病者。何以問中別標其目。又結雲作是觀者等。若說學人病者。雲何標雲彼善知識所證妙法應離四病。答二皆不異。既聞經識病。需求離病之師。既事此師。即修離病之行。然別釋之中。若師若徒病無別相。雖含二意而無二途。解釋結文之中即須科簡。若結行人即依前釋。若結簡師。師無四病即須歸依。名為正觀。若縱智別求。名為邪觀。故菩薩戒雲。其法師者或小姓年少卑門貧窮。而實有德。是故不得觀法師種姓。意雲。但觀病中離與不離。莫觀種姓貴之與賤。三辨事師之心。此當答第三行何等行之問。故標雲欲修行者。結雲如是修行。然且唯說事師更無別行。故但作此科判以當修行。謂菩薩行門本無定跡。隨當時事隨差別機。但令善事明師。明師必自臨事指示。亦同善財於文殊處發菩提心已聞菩薩行。文殊亦不具說。但令親近善友矣。   善男子。末世眾生欲修行者。應當盡命供養善友事善知識 如善財南邁普賢西遊等也。涅槃經說。是具足因緣故。故法句經說。善知識如父母眼目腳足梯蹬衣食鎧繩藥刃等。乃至雲。善男子善知識有如是無量功德。是故我今教汝親近。大眾聞已舉聲號哭等。   彼善知識欲來親近。應斷憍慢 夫善友度人種種方便。師徒心契法意方傳。是以俯就物機相親相近。愚者無識憍慢便生。慢既翳心即不入道。故雲應斷。   若復遠離應斷瞋恨 或欲除慢或遇異緣。相去相離便生瞋恨。雲疏我親彼。說愛說憎既一念瞋百萬障起。非論失道。亦墮三途。故此令斷。論語雲。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又怨。怨則此瞋恨也。不遜則此憍慢也。   現逆順境 遠離名逆。親近名順。又違情曰逆。隨情曰順。故勝鬘雲應攝受者而攝受之。應折伏者而折伏之。則佛法久住。   猶如虛空 心無改易。   了知身心畢竟平等。與諸眾生同體無異 結示同體悲智。所以然者。若不了善友及諸眾生與己同體者。則雖知菩提可進。而不能屈節事師。雖知薩埵可悲。而不能忘軀弘道。故此示也。   如此修行方入圓覺 結因成果。四名除病之行。是答第四除去何病之問。文二。初明所治。   善男子。末世眾生不得成道。由有無始自他憎愛一切種子故。未解脫 自他憎愛前已頻明。今復說者。是種子故。是入道微細病故。由此種子難契圓明故。隨所聞法門。即生心作意捨此取彼。憎妄愛真難忘能所故後能治雲即除諸病。現行粗而易覺。種子細而難明。故偏指也。後明能治文二。一等心觀人。   若復有人觀彼怨家。如己父母心無有二。即除諸病 七品行慈之中此當上怨。同上親也。觀之既同應與上樂。二等心觀法。   於諸法中自他憎愛亦復如是 前既雲怨家父母無二。例此觀法應雲涅槃生死不殊。不殊則無自他憎愛。故知諸病秖由愛真憎妄見自見他故。不能久事師宗。但自生情起行。今既斷斯種子。則諸病自除。所以觀人中雲即除諸病此雲亦復如是。又此於諸法中明自他憎愛。尤顯異於前段。前段不言法故。五顯發心深廣。正答第五問也。文三。一總標發心。二別明心相。三通結離邪。今初。   善男子。末世眾生欲求圓覺。應當發心作如是言 諸佛因地皆發此心。依此願修方成正覺。若無心願策引。所修行亦不成。二別明心相。此同金剛經中具四心也。四心者。彼經彌勒頌雲。廣大第一常其心不顛倒。今此文二。文二合故。一廣大第一。   盡於虛空一切眾生 廣大心也。彼雲四生九類。   我皆令入究竟圓覺 第一心也。彼雲入於無餘涅槃。各隨宗故。然菩薩發心皆無分劑。等眾生界不擇怨親。普使修行同歸圓覺。虛空眾生無有邊際。菩薩悲願亦復如然。由發此願自熏成種。承此願力任運而化。不要起心。三世諸佛悉同於此。若不爾者。即與二乘無異。二常不顛倒。   於圓覺中無取覺者 常心也。我入覺時我即圓覺。眾生亦爾何有取者。故天親雲。自身滅度無異眾生。故名常心。若見有眾生因我入覺。即非常也。   除彼我人一切諸相 不顛倒心。故天親雲。遠離依止身見眾生等相。故無著雲。已斷我見得自行平等想。故信解自他平等。上來總是彼經實無眾生得滅度者。若有我人等相即非菩薩。三通結離邪。   如是發心不墮邪見 可知。偈中文五。全同長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且標舉也。  普覺汝當知  末世諸眾生  欲求善知識  應當求正見  心遠二乘者(一也)  法中除四病  謂作止任滅(二也)  親近無憍慢  遠離無瞋恨  見種種境界  心當生希有  還如佛出世   三也。長行達已同凡。此乃敬師如佛。  不犯非律儀  戒根永清淨   四也。但諷前能治。以所治憎愛是犯戒因。雲未解脫亦違戒德故。此雲不犯及永淨也。  度一切眾生  究竟入圓覺  無彼我人相  當依正智慧  便得超邪見  證覺般涅槃   五也。此句長無此有。般涅槃之義。留對下佛出現文以釋。後一問答。道場加行下根修證。得道之處名曰道場。謂於此處誓志剋期。加功用行以求證入故名加行。下根修證者。謂雖信解前法。而障重心浮。須入道場自為制勒。緣強境勝則功用有期。問此入道場但是修前三觀。何得別為大科。答觀行法門雖同。修之方便有異。隨機施設故。故此文先結前雲。若在伽藍安處徒眾隨分思察。如我已說。結已然後說道場儀式。故知別是一段矣。   於是圓覺菩薩 義如前釋。文四初三之初。   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正陳中二。一慶前。   大悲世尊。為我等輩廣說淨覺種種方便。令末世眾生有大增益 解之可知也。一請後。   世尊。我等今者已得開悟 躡慶前之文。   若佛滅後末世眾生未得悟者 舉所為也。下正請雲。   雲何安居修此圓覺清淨境界 間道場也。   此圓覺中三種淨觀。以何為首 問加行。   惟願大悲。為諸大眾及末世眾生。施大饒益 結請。下三唱倣前。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爾時世尊告圓覺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問於如來如是方便。以大饒益施諸眾生。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圓覺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正說長行中二。一答道場。二答加行。初中二。一結前。   善男子。一切眾生。若佛住世若佛滅後 正法像法。   若法末時(末法)有諸眾生具大乘性 宿有聞熏種也。不同唯識永簡餘性。   信佛祕密大圓覺心 聞慧初開。   欲修行者 菩提心發。上皆明當機也。   若在伽藍安處徒眾。有緣事故隨分思察如我已說 指前普眼法門及三觀諸輪所說。謂圓機菩薩不滯空閑。種種施為作諸利益。廣度群品。修學法門。隨其閑暇分中。則便思察三觀。故言隨分。非謂見解未圓名為隨分。二正說文三。一道場期限。二限內修行。三誡取邪正。今初。   若復無有他事因緣 菩薩逢益即為。遇緣且赴。如法華中官事當行之類。   即建道場。當立期限。若立長期百二十日。中期百日。下期八十日 若無勝利。須建道場克志加功以期聖果。則三期皆是自利。為簡利他故名無他事。亦可王賊命難名為他事。定三期者。過則情生疲厭。少則功行未圓故量克三期亦無別義。然約三根配之。有其二意。一約障盡難易配長期下根。中期中根。下期上根。二約精進懈怠配者。即反於此。根有利鈍期有遠近。對病設藥斯之謂歟。   安置淨居 欲使內外清淨身心潔白事理稱可。二限內修行文二。一明道場行相。二明遇夏安居。初文二。一明隨相用心。   若佛現在 對當會菩薩眾。   當正思惟 明不假設像等。當知唯心無外境界。   若覆滅後 對末世眾生。   施設形像。心存目想生正憶念。還同如來常住之日 明設像之意。謂大師去世不睹真儀。設像諦觀引心入法。相即無相即見如來。亦可想佛真身常在不滅。若稱理說者。觀行無間是佛現在。間斷之時是佛滅後。斷後復作觀行思唯。是設像存想。今且依事行釋也。次下明禮懺儀式。   懸諸幡華 嚴持壇場也。備如方等經說。   經三七日 去其久近。無別所表。方等經極少七日。久則不遮。次下正明法事。準離垢慧菩薩所問禮佛法經。總有八重。一供養。二讚佛。三禮佛。四懺悔。五勸請。六隨喜。七迴向。八發願。今略唯二。謂禮佛懺悔。然文雖略法必具行。論中亦云。應當精勤禮佛懺悔勸請隨喜迴向常不休息。得免諸障善根增長。華嚴亦令禮敬稱讚供養懺悔等。   稽首十方諸佛名字 禮佛也。以名召體觀而禮之。準勒那三藏禮佛觀門。優劣有七。一我慢禮。二唱和禮。此二非儀。三恭敬禮。敬從心發運於身口五輪著地。四無相禮。深入法性離能所相。五起用禮。觀身與佛皆從緣起如幻如影。普運身心遍禮一切。六內觀禮。但禮身內法身真佛不緣他佛。七實相禮。若內若外若凡若佛同一實相。見佛可禮亦是邪見。觀身實相觀佛亦然。名平等禮。故文殊雲。不生不滅故。敬禮無所觀等。然後四禮皆屬觀行。謂第四空觀禮真諦佛。入法之性故。五假觀禮俗諦佛。從體起用故。六中觀禮第一義諦佛。不計空色直見本覺真性故。七則三觀一心禮三諦一境佛。不取真棄假泯絕無寄故。今經既是隨相門中。且當第三第五禮也。餘在下離相攝念中。   求哀懺悔 具雲懺摩。此雲悔過。若別說者。懺名陳露先罪。悔名改往修來。其所懺法不出惑業報等三障。今欲懺者須知展轉起由。由無始不覺。起貪瞋癡發身口意。造一切業受諸苦惱。懺有二意。若約責心三障俱懺。若就所作唯懺惡業。惡業復有性罪遮罪。遮罪依教作法懺之。性罪即須起行。起行有二。一事行。如方等佛名經等。二理行。如淨名經觀罪不在內外等。餘意如上。   遇善境界 感應也。或見佛像。或睹光明。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墮群邪。故下文雲。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若天台意。即與信等相應。名善境界。   得心輕安 獲益也。身心調暢輕利安和。神爽氣清支體柔潤。二明離相用心。   過三七日(躡前)一向攝念 亦名會緣入實。謂初以塵心粗重。令託勝相為緣。相既皆虛誠宜入實。攝念者。論雲。若修止者住於靜處端坐正意。乃至心若馳散。即當攝來住於正念。正念者。當知唯心無外境界。然論與經皆先以禮懺等。除惑業之濁。次以正念攝馳散之動。空而又寂。方能現佛之像。二明遇夏安居。文三。一標異聲聞。   若經夏首三月安居。當為清淨菩薩止住 然建道場。或在伽藍。或於餘處。期限未滿夏首已臨。入眾安居則乖誓約。作念結夏又雜觀心。道場中人由此疑惑。如來遠念故為辨明。為俗乖律即非。因大廢小無失。故決定毘尼經雲。持聲聞戒是破菩薩戒。持菩薩戒是破聲聞戒。   心離聲聞 大小不同。次即下說。   不假徒眾 不必六和。   至安居日。即於佛前作如是言 言在下也。二正陳辭。   我比丘 梵語也。此含三義故存梵不譯。一怖魔。二乞士。三淨戒。   比丘尼 尼女也。女比丘。   優婆塞優婆夷 此雲近事男近事女。謂親近比丘比丘尼而承事故。即三歸五戒之士女也。小乘局於二眾。大乘道俗俱霑。   某甲 各稱其名。   踞(踞居)菩薩乘 簡羊鹿車。   修寂滅行 簡四諦行。   同入清淨實相住持 簡事相住持。   以大圓覺為我伽藍 此雲眾園。園是眾居處故。圓覺則萬德所依。以八識海澄流注寂滅。體遍法界故得名大。於四智中則圓鏡也。   身心安居 身即五識。依色根所發故。心即意識。以五識取塵意識分別熏動心海波浪從生故不名安。今意無分別。五不妄緣識浪永寂與體一如。故名安也。身安故即成所作智。心安故則妙觀察智。   平等性智 此以四惑相應妄計賴耶為自內我。於平等理中。起不平等見。今既所緣性寂。能緣七識自如。如性皆同。故平等矣。   涅槃自性無繫屬故 為簡二乘計著方處。今順法性故無所屬。   今我敬請。不依聲聞。當與十方如來及大菩薩。三月安居。為修菩薩無上妙覺大因緣故。不繫徒眾 小大安居略有八異。一所依異。別界圓覺。二假實異。定實示現。三住持異。事相實相。四結安異。對首作法獨自稱名。五成安異。身不出界心不起念。六失安異。身出越界念起背本。七還界異。身不逾時及界。念不間斷而覺八所期異。阿羅漢果無上菩提。有此八異。故雲不依及為修等。大因緣者。不拘小節之意也。三結示休期。   善男子。此名菩薩示現安居。過三期日隨往無礙 道場三期已滿。小乘夏限未終。以本非小乘安居故。不妨隨往無礙。三誡取邪證。   善男子。若彼末世修行眾生。求菩薩道入三期者 指前行人。   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 總標加行中所證之境。誡其邪謬。謂信解行證雖階級不同。而所信乃至所證之法元來不異。謂解則解其所信。修則修其所解。證則證其所修。今明證得境界。若非本所信等法即不應取。二答加行文三。一別修三觀。二遍修三觀。三互修三觀。初文二。一別釋。二總結。初中三。一靜觀。二幻觀。三寂觀。初中又三。一修觀成。   善男子。若諸眾生修奢摩他。先取至靜不起思念 義如上釋。   靜極便覺 超動靜相圓覺顯現。如前從空入中也。   如是初靜。從於一身至一世界 釋上靜相自他普遍。遍靜雖無先後。約行人趣入故。從陜至寬。   覺亦如是 例於靜也。應雲如是初覺從於一身至一世界。靜即是體是定。覺即是慧是用。初觀成不見自身之相。名一身靜。以身靜時當體是覺。名一身覺。世界亦然。二起功用。   善男子。若覺遍滿一世界者。一世界中有一眾生。起一念者皆悉能知 知眾生念者。世界既全成覺。眾生全在覺中。故所起念無不了達。如影入鏡鏡照無遺。   百千世界亦復如是 類此可解。說則以一例多。覺發則同時已遍。三誡邪證。   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 文義俱同上也。二幻觀文二。一明正觀。   善男子。若諸眾生修三摩缽提。先當憶想十方如來十方世界一切菩薩。依種種門。漸次修行勤苦三昧 前至靜觀不假外緣。大起幻門中須憑聖境。前威德段中圓說。故約大悲化生。今道場之內且自克修。故約大智求佛。亦可諸佛菩薩必以大悲為本。但依佛菩薩種種之門。自然具大悲也。道場之內且學悲心。限滿對緣即將化用。漸次者前至靜歸體功則頓現。今隨差別之相故應漸次。所以前有起於功用。今則無文。是斯意也。   廣發大願自熏成種 願者。希求欲樂之義。眾生無始已來。唸唸希欲五塵之境。今已了悟。故發心唸唸希欲悲智六度等境。熏心成習故雲種也。二誡邪證。   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 同上。三寂觀文三。一修觀成。   善男子。若諸眾生修於禪那。先取數門 此有二意。一者先用數息觀門。治諸覺觀漸入妙境。然修出入息者。有六妙門。謂一數。二隨。三止。四觀。五還。六淨。或依次第。或隨便宜。廣如疏釋。二者即下所知生滅心念。便是數門。   心中了知生住滅念分齊頭數 由前心息相依息調心淨。故了知心中生住異滅。粗細妄念本末分齊頭緒數量。謂生滅各一。住四。異二。經無異字者。或脫或略。義必具有。據論所說十信凡夫覺滅相。三賢覺異相。十地覺住相。位滿覺生相。覺生相者。動念都盡唯一心在。故論雲。心無初相。而言知初相者。即謂無念。若得無念者則知心相。生住異滅乃至皆無自立。本來平等同一覺故。釋曰。既雲動念都盡本來平等同於一覺。正當此門絕待中觀。問文無無念之言。如何同此。答三觀體用文在前章。今此但明修之方便。彼有絕待之念。又有寂滅之文。由是科雲靈心絕待。絕待無念一覺靈心豈非同邪。是知絕念之慧。方能了知生住滅念。故於此觀明之。   如是周遍。四威儀中分別念數。無不了知 初則宴坐照見。後則行住皆知。知即無患。譬如妖魅所欲著人。若知其名自然消滅。涅槃雲。如人覺知是賊。賊無能為。二起功用。   漸次增進乃至得知百千世界一滴之雨。猶如目睹所受用物 淨身是圓覺自體。世界本在其中。觀行成就全合靈源。如雨滴數固宜本分。非唯雨滴萬物皆然。舉一例諸。且標雨滴。凡夫之類迷此真心。隨念所知。故無其用。三誡邪證。   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 文義準前。二總結。   是名三觀初首方便 前問雲。三種淨觀以何為首。故具答已結雲。是名等也。即知前段三觀諸輪雖具釋相。趣入方便是此所明。二遍修三觀。   若諸眾生。遍修三種勤行精進。即名如來出現於世 如來本所示生。秖緣勸物修習。今三觀既修則萬行已圓。故就此人已名佛出。又即此人本覺離念。名為佛出。然前離四病。雲證覺般涅槃。今修三觀名如來出世。今以出世涅槃相對而釋。有其二門。一約實義。二約對機。實義有三。一緣起即空之真諦。則非出非般。故大經雲。如來不出世亦無有涅槃。二真如緣起之俗諦。則唸唸處處而出現。唸唸處處而涅槃。大經又雲。菩薩應知。自心唸唸常有佛成正覺。如自心一切眾生心亦復如是。即唸唸也。又雲。當知無有少許處空無佛身。即處處也。涅槃者。即如上遍一切處出現之佛身。既是緣起有為之相。唸唸即生即滅四相同時。今以生生即滅。為唸唸處處而般涅槃。三約第一義諦。即常住世常涅槃。謂寂而常照為住世。照而常寂為涅槃。對機者。機緣感則菩提樹下而出現。機緣盡則雙林樹間而涅槃。故大經雲。佛子諸佛如來為令眾生生欣樂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生戀慕故。示現涅槃。譬如日出普照世間淨水器中等。對今經意配釋可知。然此三觀雖各有證相。理實遍修方契圓覺。如前文說。三互修三觀文三。一明修觀不成。   若後末世鈍根眾生。心欲求道不得成就 下中之下力不遂心。二令懺除惑業。   由昔業障當勤懺悔。常起希望。先斷憎愛嫉妒諂曲求勝上心 重發誓願決心欲證。加功勵志懺業斷惑。論中亦云。若人修行信心。以從先世罪業眾多障礙。應當勇猛禮懺等。三令隨便互修。   三種淨觀隨學一事。此觀不得。複習彼觀。心不放捨漸次求證 有人色相所礙。空靜之觀難成。先觀色幻。幻即全空靜觀方成。復有執定實色。礙於心識難修幻觀。先知其體本無而不妨睹相。方成假幻。復有修中難成絕待。先知假全空而無假。空全而假無空。空假俱無絕於對待。方成寂滅。又有人直見心源。方知諸法即性故空。不壞相故假。或但從性現故假。無別所現故空。先後綺互如諸輪說。偈讚中二。全同長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圓覺汝當知  一切諸眾生  欲求無上道  先當結三期   期限也。  懺悔無始業  經於三七日  然後正思惟   限內修行。  非彼所聞境  畢竟不可取   誡取邪證。  奢摩他至靜  三摩正憶持  禪邪明數門  是名三淨觀(別修)  若能勤修習  是名佛出世(遍修)  鈍根未成者  常當勤心懺  無始一切罪  諸障若消滅  佛境便現前   互修結前及安居之法。長有偈無。佛境出現長先偈後。餘但文略耳。   大文第三流通分。謂正宗之分法義已周。欲使廣益他方遠霑來世流傳通泰展轉無窮。故有此分。都無人傳是不流。流則不住不滯。傳之遇其障難是不通。通則不壅不塞。文五。一慶聞深法請問流通。二讚許佇聽交感流通。三依問宣說內護流通。四稟命加衛外護流通。五時眾受持總結流通。初文三段同上。今初。   於是賢善首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可知。二正陳中二。一慶聞所詮。   大悲世尊。廣為我等及末世眾生。開悟如是不思議事 近慶道場遠該一部。二請問能詮。   世尊。此大乘教 然正宗分中但問所詮法義。法義雖已圓備。凡心難可任侍。聞時令會分明。過後恐還遺忘。事須持教以教貫穿。文既不遺。隨文解義。依義起觀。方成真正修行。故此問經教也。   名字何等 解義先須識名。迷名於義不了。   雲何奉持 前雖已說持法。今問持教。   眾生修習得何功德 依理修行證聖。已知功德無邊。受持名教。恐無利益故問。   雲何使我護持經人 使我諸菩薩等於末世中雲何衛護受持此經之人。   流布此教至於何地 十法行也。若人一向於此了義經教。供養寫施聽受讀誦說釋思修。如是分佈流傳。未審此人智慧功德畢竟至何位地。下三唱倣前。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爾時世尊告賢善首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如是經教功德名字。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賢善首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三依問宣說文二。初且標能說能護之人。   善男子。是經百千萬億恆河沙諸佛所說 說此經佛既是真身。真身無礙塵沙同體。故一說即是多說。華嚴雲。十方諸如來同共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又不了義經則隨方有說不說。了義之教無佛不譚。如華嚴雲。我不見有佛國土一說此經等。   三世如來之所守護 亦如華嚴經雲。我等諸佛護持此法。令未來世一切菩薩未曾聞者皆悉得聞。   十方菩薩之所歸依 因行之中無不從此成佛。   十二部經清淨眼目 良以推窮迷本照徹覺源。是以理貫群經義無不盡。於此若解則諸教煥然。若不了之何知正道。故雲眼目。二正答所說所護之法文五。一答名字。二答所至。三答奉持。四答功德。五答護持。今初。   是經名大方廣圓覺陀羅尼。亦名脩多羅了義 經有五名。二名已釋。   亦名祕密王三昧 非器不聞名祕。隨器異聞名密。三昧之名其數無量。圓覺三昧是彼根源。故稱王也。   亦名如來決定境界 極證之處。   亦名如來藏自性差別 如來藏即圓覺在纏之名。妄不能變名為自性。隨緣起妄名為差別。又空如來藏不空如來藏。即是差別。   汝當奉持 敕令依此名義而持。謂已悟者文性離而持法。未悟者無離文而持義。是奉持之相也。然答奉持之問者。若以文顯。則不妨。因說經名承其文勢便於此答。若以義求。則在後頓漸門中。二答所至文二。一標行所依。   善男子。是經唯顯如來境界。唯佛如來能盡宣說 前雲是諸眾生清淨覺地。又說無明貪愛四相四病。今雲唯顯如來境界者。下句自釋。唯佛能說。故說無明等皆無所有正是佛境。佛境若不顯現。眾生豈得皆空。生若不空豈徹覺地。故華嚴信位即佛境甚深。雖智與知殊。皆佛境界。是此意也。二依修所至。   若諸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修行 十法行也。   漸次增進至於佛地 由經唯顯佛境故。修之必至佛地。三答奉持文二一法。   善男子。是經名為頓教大乘。頓機眾生從此開悟。亦攝漸修一切群品 宗是頓教。事具漸門。既頓漸俱收。則遲速皆益。入與不入總可留心。故正宗中分上中下。二喻。   譬如大海不讓小流 謂漸教則乖頓教。頓門必具漸門。   乃至蚊虻 此喻二乘受持。   及阿脩羅 此喻菩薩受持。   飲其水者皆得充滿 大海有無量之水。飲之則量腹少多。圓覺有無邊法門。受之則隨器頓漸。四答功德文三。一以施寶校量顯聞經勝。意明其福。以福校量故。二以度人校量顯說經勝。意明其智。非智不能度人故。又聞者假令不解。亦生其福。說者必無不解。故唯智也。三以宿因反驗。顯信經勝雙明福智。初中二。初舉劣。   善男子。假使有人。純以七寶積滿三千大千世界。以用佈施 積福可知。二顯勝。   不如有人聞此經名及一句義 如金剛經校量文例。謂世珍盈剎。能為漏果之資。妙法一言必獲菩提之報。二以度人校量者。謂前以劣福顯勝福。此以劣智顯勝智。文二。初舉劣。   善男子。假使有人。教百恆河沙眾生得阿羅漢果 積德可知。二顯勝。   不如有人宣說此經。分別半偈 凡全偈者。所謂四句。句有二種。謂文句義句。若約文句。即兩句為半偈。若約義句。即說一切法本來空寂。是半偈也。顯空體不空方為全偈。或無常真常為半及全。三以宿因顯信經勝。雙明福智者。經文自顯文二。一明聞信。   善男子。若復有人。聞此經名信心不惑 二驗宿因文二。一反顯。   當知是人。非於一佛二佛種諸福慧 二順明。   如是乃至盡恆河沙一切佛所。種諸善根。聞此經教 亦如金剛文勢。然此宗信者。必是即解之信。信該果海不是小緣。故驗宿因。亦非聊爾人耳。五答護持。   汝善男子。當護末世是修行者。為令惡魔及諸外道。惱其身心令生退屈 前問雲何護持。今答意雲。但莫令惡魔外道惱身心者。即是護持。然惱身心俱通魔外。若以義配者。外道以邪智惑人令疑。是惱心也。魔以神力令種種不安。乃至病等。是惱身也。故經說。眾魔者樂生死。外道者著諸見等。二事皆令初心行人退屈。實藉護持。四稟命外護文三。一力士眾。   爾時會中有火首 首頭也。頭有火焰故。   金剛 執此杵故。若取名者雲露肩神。   摧碎金剛尼藍婆 未詳唐語。   金剛等八萬金剛。並其眷層。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而白佛言。世尊。若後末世一切眾生。有能持此決定大乘。我當守護如護眼目。乃至道場所修行處。我等金剛自領徒眾。晨夕守護令不退轉 此神初發心時常發大願。願為力士護修行人。   其家 在家眾也。   乃至永無災障疫病銷滅 凡發大心多有障難。障難多種略舉災病。故雲乃至也。今由神護一切皆除。   財寶豐足 修道資緣也。不必富奢方名豐足。故次但雲。   常不乏少 不乏少故。進趣妙門不退屈也。二天王眾。   爾時大梵王 別指初禪王娑婆世界主。   二十八天王 總指三界。   並須彌山王 別名帝釋。   護國天王等 別顯四王。別標三類者。以梵與釋諸佛轉法輪時皆為請主護世持國使災害不生故。於總列之外而更別明。   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而白佛言。世尊。我亦守護是持經者。常令安隱心不退轉 正明護持三鬼王眾。   爾時有大力鬼王。名吉槃茶 亦云鳩槃茶。食人精血。其疾如風變化稍多。住於林野。管諸鬼眾。故號為王。來至道場而為上首。   與十萬鬼王 其數十萬。一一若斯。依附深山或居巖穴。其形可畏通變極多。不屬人天。住居鬼趣。   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而白佛言。我亦守護是持經人。朝夕侍衛令不退屈 無障難故不退。   其人所居一由旬內 一由旬則四十里。一雲十六里。   若有鬼神侵其境界。我當使其碎如微塵 碎鬼神境界者。護佛菩提心故。五時眾受持。   佛說此經已。一切菩薩天龍鬼神八部眷屬。及諸天王梵王等。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文殊所問經說。有三種義歡喜奉行。一說者清淨。不為取著名利所染故。二所說清淨。以如實知法體故三得果清淨。即說益也。  自惟無始迷心海  曠劫漂沈生死波  塵沙諸佛出人中  浮木盲龜難值遇  何幸此身逢了教  千重疑滯類冰消  尋思累世積聞熏  慚愧多生善知識  上士慈悲哀末世  始終次第為諮詢  能仁應感稱心源  本末無遮頓演說  已採群筌扣真寂  隨應聖旨解斯文  普回功德向眾生  同入神通大光藏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略疏卷下二   圭峰定慧禪師遙稟清涼國師書    (宗密)慶以天幸竊稟   和尚華嚴疏文。雖乖禮足且解生焉。(宗密)恨以累有事故。不獲早赴起居。下情伏增惶懼。既未繫目。敢自陳心。若不粗述本緣。寧表誠素。欲書實語。恐塵瀆視聽。進退無已。伏惟照恕幸甚。(宗密)本巴江一賤士。志好道而不好藝。縱遊藝而必欲根乎道。自齠年洎弱冠。雖則詩書是業。每覺無歸。而復傍求釋宗。薄似有寄。決知業緣之報。如影響應乎形聲。遂止葷茹。考經論。親禪德。狎名僧。莊居屢置法筵。素服濫嘗覆講。但以學虧極教。悟匪圓宗。不造心源。惑情宛在。後遇遂州大雲寺圓和尚法門。即荷澤之裔也。言下相契師資道合。一心皎如萬德斯備。既知世業事藝本不相關。方始落□□□禜□□□□□□□□□覺□□□□腄bj□榖□□□□□□櫬离□□□□□□檢□□□□□□□□襏□騷餺計逆□□祤禍□讀□□□□□□□□樗□□隉慼慼慼慼模蝖慼慼歎迮飀□□誇□堅楉穀□□□□□□□□馗襉祡妲騎□逆□□□覿□秖□□□□□□□□□E□□□魯□□□襉Y□□p楚慼撙滿D綠娵礽妻埤□□勵點誇送□□□□□□榆孌衽□飀□詫□雜□□□□□□□襏□榞□禖□覷□□□□□□□□□□q粳裀□□□□異□□□□奉穚覓祈矩s□q秶□□□祉穛□□□□□□妵膳□□□□□□橛椸□□□□□□□U姾驖□□□□裀□□奸□妄□□□□□□玲稫訬□□□□□□□□□觿□□□□□□□萷蚳戊僕豕狴u如斯。遂休心傳教。適志遊方。但以終南觀門為助緣。以離情順智為自力照融。通法界而棲托。指事理懸說。為利他以夢幻身心游影像世界。神冥妙境智歷義門。跋涉江山至於襄漢。於恢覺寺遇靈峰闍梨。即和尚門下一哲人也。寢疾數月漸至羸極。相見三日纔通其情。願以同聲之分經及疏鈔。悉蒙授與。議論未周奄然遷逝。斯則夙緣法會忍死待來。若見若聞無不歎訝(宗密)渴逢甘露貧遇摩尼。騰躍之心手捧而舞。遂於此山返關絕跡。忘餐輟寢。夙夜披尋。以疏通經。以鈔釋疏。尋文而性離。照理而情忘。偶之於心會之於教。窮本究末宗途皎如。一生餘疑蕩如瑕翳。曾所習義。於此大通。外境內心豁然無隔。誠所謂太陽升而六合朗耀。巨海湛而萬象昭彰。妙德妙智而頓開。普賢普行而齊現。五週四分一部之網在綱。六相十玄三乘之流會海。義則色空同於中道。教則權實融於圓宗。理則體用即寂。而性相宛然。智則凡聖混同。而因果不壞。顯隨緣而不變。弘經則理趣周圓。指幻而識真。修觀則禪心使曠。蕩九會經文無不契心。由斯可謂契經矣。使一真心地無不印經。由斯可謂心印矣。是知執三藏文者。誠為失道。局一性義者。猶未圓通。想夫斯流固宜絕分。聲聞聾瞽諒不虛哉。(宗密)未遇疏前。每覽古今著述。在理或當。所恨不知和會。禪宗天台多約止觀。美則美矣。且義勢展轉滋蔓。不直示眾生自心行相。雖分明入處猶歷漸次。豈如問明釋文殊偈。印靈知而心識頓袪。懸談開分齊章。顯真空而相用繁起。起不異性故。事事融通。通而互收故。重重無盡。悟此則全同佛果。方是圓因。隨緣造修無非稱體。開頓漸禪要。可以此為楷模。傳權實教門。可以此為軌範。藥得雪山善見。群疾俱消。寶獲滄海摩尼。千珍隨念。況懸文卷半。諸義盡包。備覈源流。遍窮名體。然後融成本部。全揀全收。苟能精之。已領百家之文義。少功多獲。要在茲焉。凡曰釋流孰不可習。(宗密)夙生多幸同種善根。遇如是經逢如是疏。頃於王膳未敢即餐。今得明文印決。心意泰然。誓願生生盡命弘闡。當時便被僧尼徒眾。因請讚揚務自溫習。課虛順命。但依文配讀而已。詎足以發明於人。為顯圓宗多驚撫掌。爰有宿機堅種聞即稟承。從始洎終可數十人。誓願修學。蓋茲疏文玄妙。傳之不虛。豈以微才能感如是。襄陽講罷。暫往東都。禮祖師塔。便擬馳赴。拜覲蓋緣夏逼。且止永穆寺。襄陽徒眾迤邐訪尋。再邀第二遍講。復聞茲經遂允眾請許。終懸疏卻赴上都。今月七日纔畢。聽徒泰恭遂斷一臂雲。自慶所逢之法。玄妙難思。用表懇誠。厥願修學。此迺和尚道威德洽。教令將行。門下宗枝有斯精苦。伊且割截支體傷斷筋骨。都無痛惱。神色宛然。自初至今身心仍舊。若道若俗無不異之。觀智之功感應昭著。時臺省詢驗。事跡分明。留守崇敬大經已申中書門下。據伊本意。豈盡顯揚。然發起門亦藉旌表。沿伊手瘡未癒。官司牒寺委令將養。未便遊行。以此禮覲轉見遲違。下情無任伏增惶懼。謹差聽徒僧玄珪智輝。先具申述(宗密)才微語拙領悟難陳。伏乞慈悲特賜攝受幸甚。不備學徒(宗密)惶恐百拜上。   華嚴疏主清涼國師大和尚    唐元和六年辛卯歲九月十三日在東都上清涼國師誨答   十月十二日玄珪智輝至。得汝書。遙伸師敬。備述行跡。領大教之玄趣。說傳贊事誠感悽然。心納矣。吾自傳揚。或面言心授。或展轉分照盈於異域。然仲尼傾蓋伯牙輟絃。亦藉形聲矣。不面而傳得旨繫表。意猶吾心未知有也。非憑聖力必藉夙因。當自慰爾。轉輪真子可以喻也。泰恭斷臂重法情至。加其懇禱。然半偈忘軀一句投火。教有文矣。意存身外有重法之寶爾。宜誡之。後學勿使傚之。當斷其情慮。勿斷其形骸。當斷其妄心。無斬其肢分。則淺識異學安其所不驚視。苟俗無髮膚之誡。則玄化不廣而自博矣。汝當篤志幽趣。儻得一面印所懸解。復何嘉焉。如忽緣阻。但當心契玄極。豈山河形聲所能隔哉。勉之不多雲。老僧澄觀付。   宗密法子收   十月二十三日學徒(宗密)裁書再拜。   本講華嚴疏主。玄珪智輝迴。伏奉誨示。納所微悟。許廁法席。頂戴奉持不任忻懼。多慚陋質。未效勤勞。空呈寸心。坐蒙收采自驚僥倖。喜極成悲。伏蒙慈願弘深降斯過分。一經印決頓覺光輝。學流進功時輩增仰。幸甚。(宗密)便欲奔赴給侍。緣泰恭臂瘡未癒。慎風不敢冒路。再三涕泣。願侍隨行念伊跡苦。不忍棄遺。伏惟照察。不備學徒(宗密)再拜上。   本講華嚴疏主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略疏卷下二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796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   No. 1796 [cf. No. 848]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卷第一   沙門一行阿闍梨記   入真言門住心品第一   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者。梵音毘盧遮那者。是日之別名。即除暗遍明之義也。然世間日則有方分。若照其外不能及內。明在一邊不至一邊。又唯在晝光不燭夜。如來智慧日光則不如是。遍一切處作大照明矣。無有內外方所晝夜之別。復次日行閻浮提。一切卉木叢林。隨其性分各得增長。世間眾務因之得成。如來日光遍照法界。亦能平等開發無量眾生種種善根。乃至世間出世間殊勝事業。莫不由之而得成辦。又如重陰昏蔽日輪隱沒。亦非壞滅。猛風吹雲日光顯照。亦非始生。佛心之日亦復如是。雖為無明煩惱戲論重雲之所覆障。而無所減。究竟諸法實相三昧圓明無際。而無所增。以如是等種種因緣。世間之日不可為喻。但取其少分相似故。加以大名。曰摩訶毘盧遮那也。成佛者具足梵音。應雲成三菩提。是正覺正知義。謂以如實智。知過去未來現在。眾生數非眾生數。有常無常等一切諸法。皆了了覺知故名為覺。而佛即是覺者。故就省文但雲成佛也。神變加持者。舊譯或雲神力所持。或雲佛所護念。然此自證三菩提。出過一切心地。現覺諸法本初不生。是處言語盡竟心行亦寂。若離如來威神之力。則雖十地菩薩。尚非其境界。況餘生死中人。爾時世尊往昔大悲願故。而作是念。若我但住如是境界。則諸有情不能以是蒙益。是故住於自在神力加持三昧。普為一切眾生。示種種諸趣所喜見身。說種種性慾所宜聞法。隨種種心行開觀照門。然此應化。非從毘盧遮那身或語或意生。於一切時處。起滅邊際俱不可得。譬如幻師。以咒術力加持藥草。能現種種未曾有事。五情所對悅可眾心。若捨加持然後隱沒。如來金剛之幻亦復如是。緣謝則滅機興則生。即事而真無有終盡。故曰神力加持經。若據梵本。應具題雲大廣博經因陀羅王。因陀羅王者帝釋也。言此經是一切如來祕要之藏。於大乘眾教威德特尊。猶如千目為釋天之主。今恐經題大廣故不具存。入真言門住心品者。梵本具有二題。初雲脩真言行品。次雲入真言門住心品。竊謂入住之義以兼修行語。故離煩文但著其一。真言梵曰漫怛拿。即是真語如語不忘不異之音。龍樹釋論。謂之祕密號。舊譯雲咒。非正翻也。此品統論經之大意。所謂眾生自心。即是一切智智。如實了知。名為一切智者。是故此教諸菩薩。真語為門。自心發菩提。即心具萬行。見心正等覺。證心大涅槃。發起心方便。嚴淨心佛國。從因至果。皆以無所住而住其心。故曰入真言門住心品也。入真言門略有三事。一者身密門。二者語密門。三者心密門。是事下當廣說。行者以此三方便。自淨三業。即為如來三密之所加持。乃至能於此生。滿足地波羅密。不復經歷劫數。備修諸對治行。故大品雲。或有菩薩初發心時。即上菩薩位得不退轉。或有初發心時。即得無上菩提便轉法輪。龍樹以為如遠行。乘羊去者久久乃到。馬則差速。若乘神通人。於發意頃便至所詣。不得雲發意間雲何得到。神通相爾不應生疑。則此經深旨也。   經雲。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住如來加持法界宮者。經初五義。如智度中廣明。然此經梵本。闕無通序。阿闍梨雲。毘盧遮那大本。有十萬偈。以浩廣難持故。傳法聖者。採其宗要凡三千餘頌。雖真言行法文義略周。以非大經正本故。不題通序。今以例加之。於義無傷也。薄伽梵者。論師所解具有六義。今此宗中。薄伽梵是能破義。如人執持利器多所摧伏。其本未有此名。世議觀其事跡。故號為能破者。世尊亦爾。以大智明。破一切識心無明煩惱。此等本自無生亦無相貌。然慧日出時。暗惑自除。是故義名為破。釋論亦云。婆伽名破婆名能破。能破婬怒癡。故名婆伽婆。二乘雖破三毒。亦不了了盡。如盛香器餘氣故在。又如草木薪火。以力薄故。灰炭不盡。如來如劫燒火。一切都盡無煙無炭。故名婆伽婆。復次帝釋聲論。謂女人為薄伽。是欲求因緣。能息煩惱義。又是所從生義。金剛頂宗。即翻此義。雲女人者。即是般若佛母。無礙知見人。皆悉從是生。其有志求因緣得與相應。煩惱戲論皆悉永息。非如世間欲熱雖小止息。而實更增也。以密教不可直宣故。多有如是隱語。學者當觸類思之。又薄伽梵者。即帶有聲。如人多有資財。名持資財者。以有金故。名持金者。以如來具殊勝德故。名持眾德者。釋論亦云。婆伽言德。婆者言有。是名有德。婆伽名名聲。婆者言有。是名有名聲。一切世間。無有德名聲如佛者。則其義也。經中多譯為世尊。是歎德之總稱。西方語法。言及尊者。不敢直斥其名。必先歎其功德。如雲大智舍利弗。神通目揵連。頭陀大迦葉。持律優婆離等。故此經中。例雲薄伽梵毘盧遮那。今順此方文勢。或以世尊居下也。   經雲。薄伽梵住如來加持者。薄伽梵即毘盧遮那本地法身。次雲如來。是佛加持身。其所住處。名佛受用身。即以此身。為佛加持住處。如來心王。諸佛住而住其中。既從遍一切處加持力生。即與無相法身。無二無別。而以自在神力。令一切眾生。見身密之色。聞語密之聲。悟意密之法。隨其根性分種種不同。即此所住名加持處也。次又釋歎加持住處。故雲廣大金剛法界宮。大謂無邊際故。廣謂不可數量故。金剛喻實相智。過一切語言心行道。適無所依。不示諸法。無初中後。不盡不壞。離諸過罪。不可變易。不可破毀。故名金剛。如世間金剛寶。有三事最勝。一者不可壞故。二者寶中之上故。三者戰具中勝故。此與釋論三種金剛三昧中喻。意大同。法界者。廣大金剛智體也。此智體者。所謂如來實相智身。以加持故。即是真實功德所莊嚴處。妙住之境心王所都。故曰宮也。此宮是古佛成菩提處。所謂摩醯首羅天宮。釋論雲。第四禪五種。那含住處。名淨居天。過是以往。有十住菩薩住處。亦名淨居。號曰大自在天王是也。今此宗明義。以自在加持神心所宅故。名曰自在天王宮也。謂隨如來有應之處。無非此宮。不獨在三界之表也。一切持金剛者皆悉集會。次明妙眷屬也。如來在此宮中。為獨處耶有眷屬乎。故雲此中乃有無邊眷屬常所集會。所謂執金剛等也。梵雲伐折羅陀羅。此伐折羅。即是金剛杵。陀羅是執持義。故舊譯雲執金剛。今謂持金剛。兼得深淺二釋。於義為勝。故隨文便互為其辭。若世諦常途所表。則雲生身佛。常有五百執金剛神。翌從侍衛。然此宗密意。伐折羅是如來金剛智印。如是智印其數無量。能持此者亦復無邊。所以然者。心王所住之處。必有塵沙心數。以為眷屬。今者心王毘盧遮那。成自然覺。爾時一切心數。無不即入金剛界中。成如來內證功德差別智印。如是智印。唯佛與佛乃能持之。約菩提義。即有無量無邊金剛印。約佛陀義。即有無量無邊持金剛者。由此眾德。悉皆一相一味到於實際。故名集會。若少分未等一法未滿。即不名一切集會也。然以自在神力所加持故。即從心王毘盧遮那。現加持尊特身。爾時無量法門眷屬。一一皆現執金剛身。顯發如來威猛大勢。譬如帝釋。手執金剛。破修羅軍。今此諸執金剛。亦復如是。各從一門。持大空之戰具。能壞眾生無相之煩惱。故以相況也。如來信解遊戲神變生。大樓閣寶王高無中邊。諸大妙寶王種種間飾。菩薩之身為師子座者。大眾已集。應有說法處。故次明所住樓閣及師子座也。信解者。始從真正發心乃至成佛。於是中間通名信解地。梵雲微吃哩抳多。是踴躍義。遊戲義。神變義。謂從初發心以來。深種善根。起種種願行。莊嚴佛土。成就眾生。恆殊勝進。不休息故。即是超昇騰躍義。如人掉動鼓舞。能以善巧三業。普悅眾心。故此騰躍。即名遊戲。如是遊戲。即是菩薩自在神通。言毘盧遮那本行菩薩道時。以一體速疾力三昧。供養無量善知識。遍行無量諸度門。自利利他法皆具足。能得如是如來智寶之所集成。祕密莊嚴法界樓觀。於一切實報所生最為第一。猶如真陀摩尼為諸寶之王。故曰遊戲神變生大樓閣寶王也。其高無窮。當知廣亦無際。以邊不可得故。亦復無中。此是遍一切處身之所住處。當知如是樓觀。亦遍一切處也。次明樓觀莊嚴之相。猶如有人以種種雜色金剛。嚴飾金剛。然其體性無有差別。今亦如是。還以如來種種功德寶王。間飾樓閣寶王。何以故。更無有法出如是寶性故。然此第一寂滅之相。以如來加持神力。令應度者隨諸法門表像。若可見聞觸知。即以此為門而入法界。如善財童子。入彌勒宮殿因緣。此中應廣明菩薩之身為師子座者。上說金剛法界宮。即是如來身。次雲大樓閣寶王。亦即是如來身。今雲師子座。當知亦爾。所以雲菩薩身者。謂本行菩薩道時。次第修行地波羅蜜。乃至第十一地。當知後地。即以前地為基。故雲如來以菩薩身為師子座。釋論雲。譬如師子於眾獸中。獨步以無畏。佛亦如是。於九十六種外道中。一切降伏無畏。故名人中師子。其所坐處。若床若地。皆名師子座。今此宗明義。言師子者。即是勇健菩提心。從初發意以來。得精進大勢。無有怯弱。猶如師子隨所執縛。必獲無遺。即是自在度人無空過義也。若淺略釋者。言諸菩薩深心敬法。乃至以身荷戴佛。師子座。故曰菩薩之身為師子座也。其金剛名曰虛空無垢執金剛。乃至金剛手祕密主。如是上首。十佛剎微塵數等持金剛眾俱。及普賢菩薩。慈氏菩薩。妙吉祥菩薩。除一切蓋障菩薩等。諸大菩薩前後圍繞。而演說法者。次明同聞眾也。問曰。佛所說經。何故先明住處眷屬耶。答曰。譬如國王若有政令。必先出居外朝制斷刑賞。時史署記雲。某時王在某處。與某甲大臣等集議。有如是教命。欲令境內信伏行之不疑故。法王亦爾。將說大法。必於大眷屬菩薩眾中令作證明。以是因緣聞者生信。由信心故。能入如是法中。修行得證。倍復生信。故先列眾也。虛空無垢執金剛者。即是菩提心體。離一切執諍戲論。如淨虛空無有障翳。無垢無染亦無分別。如此之心。即是金剛智印。能持此印。名虛空無垢執金剛也。復次虛空遊步執金剛者。遊步是不住義。勝進義。神變義。以淨菩提心。於一切法都無所住。而常進修萬行起大神通。故曰虛空遊步。復次虛空無垢執金剛。即阿字門平等種子。修無住行。譬如種殖方便根牙漸生。故次明發行金剛印也。第三虛空生執金剛者。如朋芽已生。四大時節為緣。虛空不礙唸唸滋長。菩提心亦復如是。以無所得為方便。萬行為緣。得真實生者。所謂大空生。故名虛空生。第四被雜色衣執金剛者。如萌芽增長。莖葉花。實漸次滋繁。菩提心樹王萬德開敷。亦復如是。故雲具種種色。復次以種種法界色。染此無垢菩提心。成大悲漫荼羅。故名被雜色衣。第五善行步執金剛者。此善字。梵雲毘質多羅。有端嚴義。種子義。譬如已得果實。復還為種子也。善行步者。即是諸佛威儀。謂善知時宜可度不可度等種種通塞。以身口意方便。俯應群機。曲中規矩。皆成佛事。故以為名也。第六住一切法平等執金剛者。謂住一切佛平等性也。謂因果自他有為無為等一切諸法。入此如實智中。究竟平等。同一實際。能持此智印。故以為名也。然上來五句。亦皆是如來真實功德。無深淺之殊。為欲分別令易解故。作次第說耳。第七哀愍無量眾生界執金剛者。此哀愍亦名救度。謂已住平等法性。自然於一切眾生。發同體悲愍之心。諸眾生界無量故。如是大悲亦無限量。此是如來一功德。故能持者。因以為名。第八那羅延力執金剛者。已發哀愍之心。若具大勢。則能救護。故次明也。經中挍量六十象力。不如一香象力。乃至末後那羅延力最勝。佛生身一一毛孔。皆等那羅延力。故以喻法界身那羅延力。第九大那羅延力執金剛者。謂持祕密神通力也。如一闡提必死之疾。二乘實際作證已死之人。諸佛醫王明見如來性故。則能必定師子吼。於救療因緣。心不怯弱。諸菩薩尚不能爾。故復明不共一切摩訶那羅延力。第十妙執金剛者。妙名更無等比。更無過上義。猶如醍醐融妙已極。不可復增。常不變易。無間無雜。如來亦爾。一切功德。悉皆無比無上。諸有所作。亦唯為此一事因緣。故名妙執金剛。第十一勝迅執金剛者。勝謂大空。大空即是遍一切處。故能起速疾神通也。住此乘者。初發心時即成正覺。不動生死而至涅槃。故名勝迅。第十二無垢執金剛者。即是離一切障菩提心也。譬如真金體性純淨。若種種練冶眾寶磨瑩倍復光明。則知初質。尚與微垢共住。能持此畢竟淨金剛印。因以為名。十三刃迅執金剛者。此刃字。梵文是忿中之忿利中之利。義翻猶如刀刃也。持此金剛利智。一切難斷處悉斷。難滅處悉滅。故以為名。十四如來甲執金剛者。如來甲所謂大慈。由此嚴身故。攝護眾生施作佛事。不為一切煩惱所傷無能降伏俎壞之者。故以為名。十五如來句生執金剛者。句名住處。即大空生也。諸佛自證功德。從如來性生。此加持身。從如來自證功德生。以不離阿字門故。名如來句生。十六住無戲論執金剛者。所謂住大空慧也。謂觀緣起實相。無生無滅不斷不常。亦非去來一異。是處諸戲論息。法如涅槃。持如是智印。故得以為名也。十七如來十力生執金剛者。謂佛方便智。如是妙權從何處生。謂從如來十智力生。持如是印。故得以為名也。十八無垢眼執金剛者。即如來五眼。以菩提心畢竟淨故。以一切種觀一切法。了了見聞覺知。無所罣礙。能持如是金剛印。故以為名。十九金剛手祕密主者。梵雲播尼。即是手掌。掌持金剛與手執義同。故經中二名互出也。西方謂夜叉為祕密。以其身口意。速疾隱祕難可了知故。舊翻或雲密跡。若淺略明義。祕密主。即是夜叉王也。執金剛杵常侍衛佛。故曰金剛手。然是中深義。言夜叉者。即是如來身語意密。唯佛與佛乃能知之。乃至彌勒菩薩等。猶於如是祕密神通。力所不及。祕中最祕。所謂心密之主。故曰祕密主。能持此印。故雲執金剛也。如是上首十佛剎微塵數等持金剛眾俱者。若具存梵本。於列名下。一一皆有多聲。應雲虛空無垢等。虛空遊步等。乃至祕密主等。所以然者。此等上首執金剛。一一皆有無量眷屬部類。大本當具存耳。然統其綱要。則枝末隨之。於宗通之用。不足為闕。所云十佛剎微塵數者。如來差別智印。其數無量。非算數譬喻之所能知。且以如來十種智力。各對一佛剎微塵。以表眾會之數。世界海世界性。及一佛剎義。如釋論中廣明。然此毘盧遮那內證之德。以加持故。從一一智印。各現執金剛身。形色性類。皆有表象。各隨本緣性慾。引攝眾生。若諸行人慇懃修習。能令三業同於本尊。從此一門得入法界。即是普入一切法界門也。次列菩薩眾。以四聖者而為上首。前明諸執金剛。一向是如來智印。今此菩薩。義兼定慧又兼慈悲。故別受名也。亦是毘盧遮那內證功德。如執金剛有十佛剎微塵數眾。當知諸菩薩。法門相對。亦有十佛剎微塵眾。以加持故。各得從法界一門。現為一善知識身也。又般若釋論。生身佛成道時。阿難密跡力士等。是名內眷屬。舍利弗目建連等諸聖人。及彌勒文殊諸阿毘跋致。一生補處菩薩等。是名大眷屬。今謂佛加持身亦復如是。諸執金剛各持如來密印。名內眷屬。諸菩薩大悲方便普門。攝受無量眾生。輔佐法王。行如來事。名大眷屬。故大品雲。欲為諸佛內眷屬。欲得大眷屬者。當學般若波羅蜜也。普賢菩薩者。普是遍一切處義。賢是最妙善義。謂菩提心所起願行。及身口意。悉皆平等遍一切處。純一妙善備具眾德。故以為名。慈氏菩薩者。謂佛四無量心。今以慈為稱首。此慈從如來種姓中生。能令一切世間不斷佛家。故曰慈氏。上雲普賢。是自證之德。本願已滿。欲化眾生令得此道。故次明之。妙吉祥菩薩者。妙謂佛無上慧。猶如醍醐純淨第一。室利翻為吉祥。即是具眾德義。或雲妙德。亦云妙音也。言以大慈悲力故。演妙法音。令一切聞。故次彌勒明之。除一切蓋障菩薩者。謂障為眾生種種心垢。能翳如來淨眼。不能開明。若以無分別法。滅諸戲論。如雲霧消除日輪顯照。故曰除蓋障。如來諸有所作。悉皆為此一事因緣。故次妙音明之。復次行人。雖學般若波羅蜜。若無禪定。猶如盲者雖遇日光。無所能為。故次文殊妙慧。明除蓋障三昧也。此四菩薩。即是佛身四德。有所偏闕。則不能成無上菩提。是故列為上首。以統塵沙眾德。諸大菩薩者。具出梵文。應雲摩訶菩提薩埵。釋論雲。菩提名諸佛道。薩埵名眾生。或名勇心。是人盡欲得諸佛功德。其心不可斷不可破。如金剛山。是名薩埵。復次此人。心能為大事。不退不轉。大勇心故。多眾生中。起大慈悲成立大乘。能行大道得最大處。故必能說法。破一切眾生大邪見大愛大我心等諸煩惱。故名為摩訶薩埵。阿闍梨雲。具據正義。當雲菩提索哆。此索哆者。是忍樂修行堅持不捨義也。然聲明有如是法。若論文字。其義雖正。音韻或不流便者。得取便安之。故世論師謂為薩埵。傳習者隨順其辭。就踰伽宗。薩埵略有三種。一者愚童薩埵。謂六道凡夫。不知實諦因果。心行邪道修習苦因。戀著三界堅執不捨。故以為名。二者有識薩埵。即二乘也。纔覺知生死過患。自求出離。得至涅槃。著保化城興滅度想。於如來功德。未生願樂心。故以為名。三者菩提薩埵。無上菩提。出過一切臆度戲論種種過失。是一向純善白淨微妙不可譬類之義。即是眾生本性不思議心也。能忍如是成道事。願樂修行堅固不動。故名菩提索哆。於如是人中功業最大。堪能轉授一切眾生。故名為摩訶薩埵。此等大眾。前後圍遶大日世尊。以無量身口意供養恭敬。為聽法故。次明群機嘉會之時所同聞法。即經所謂越三時如來之日加持故。身語意三平等句法門也。然此經流布閻浮提。略有十萬偈。若十物剎微塵大眾。各各廣演身口意差別法門。則無限量。此說法時分。復當雲何。故結集者雲。爾時住於佛日而演說法者也。如世間時分。則有過去未來現在。長短劫量種種不同。且約日行四天下。一周晝夜各有初中後分。乃至三十時等。剎那不住代謝相推。以淨眼觀之。三際之相了不可得。無終無始亦無去無來。即此實相之日。圓明常住湛若虛空。無有時分修短之異。然以佛神力故。令瑜伽行者於無量劫。謂如食頃。或演食頃以為無量劫。延促自在鹹適眾機。無定相可得。故雲如來日也。如此時中佛說何法。即是身語意三平等句法門。言如來種種三業。皆至第一實際妙極之境。身等於語。語等於心。猶如大海遍一切處同一鹹味。故雲平等也。句者梵雲缽曇。正翻為足。聲論是進行義住處義。如人進步舉足下足。其跡所住處謂之缽曇。言辭句逗義亦如是。故同一名耳。今就此宗。謂修如是道跡。次第進修。得住三平等處。故名為句。即以平等身口意祕密加持。為所入門。謂以身平等之密印。語平等之真言。心平等之妙觀。為方便故。逮見加持受用身。如是加持受用身。即是毘盧遮那遍一切身。遍一切身者。即是行者平等智身。是故住此乘者。以不行而行。以不到而到。而名為平等句。一切眾生皆入其中。而實無能入者無所入處。故名平等。平等法門。則此經之大意也。時彼菩薩普賢為上首。諸執金剛祕密主為上首。毘盧遮那如來加持故。奮迅示現身無盡莊嚴藏。乃至有情類業壽種除。復有牙種生起者。謂將說此平等法門。故先以自在加持感動大眾。悉現普門境界祕密莊嚴。不可思議未曾有事。因彼疑問而演說之。則聞者信樂倍增。深入語義。如法華序分。從地踴出品因緣。此中當廣說之。復次普賢祕密主等。上首諸仁者。即是毘盧遮那差別智身。於如是境界。久已通達。然此諸解脫門所現諸善知識。各引無量當機眾。同入法界漫荼羅。為饒益此初入法門實行諸菩薩故。如來加持。奮迅示現大神通力也。如師子王將欲震吼。必先奮迅其身。呈現材力然後發聲。如來亦爾。將欲必定師子吼。宣說一切智門。故先奮迅示現無盡莊嚴藏。所謂莊嚴者。謂從一平等身。普現一切威儀。如是威儀。無非密印。從一平等語。普現一切音聲。如是音聲。無非真言。從一平等心。普現一切本尊。如是本尊。無非三昧。然此一一三業差別之相。皆無邊際不可度量。故名無盡莊嚴也。如來祕密慧經雲。除蓋障菩薩於法會中。欲知佛身量故。令大目揵連尋之。目連上至梵宮。猶睹如來若對目前。佛身威儀說法音聲。與本無異。乃至盡其神力。往詣他方佛土。亦不異梵宮。爾時除蓋障菩薩及以目連。不能測故。自往觀察。過十方各如恆河沙世界。皆見如來。不起於座而演說法。乃至周極十方盡其神通勢力。亦復如是。然後還歸。方見除疑天女。去佛不遠見入於三昧。便作是念。我聞此天女。通達無量三昧門。我當觀之。今住何定也。又盡心力觀之。不測其心所行之處。聚集無量天鼓。一一皆如須彌山王。以神力同時發聲。欲令出定而不能得。乃至佛言。我未發菩提心時。是天女已能住此三昧。即是無邊際義也如是毘盧遮那。普於十方一切世界。一一皆現佛加持身。是一一身。各有十佛剎微塵數等。菩薩金剛大眾。此諸大眾諸根相好。亦復無邊如胡麻油。遍滿法界於中無空隙處。又如國王有大庫藏。若須示人。則自在開發而陳布之。故曰莊嚴藏也。復次此諸大眾。但以佛威神力故。得見如是不思議境界。如來若捨加持。即不現前。非其自心限量之所能及。如行者內修般舟三昧。外蒙神力護持。能以父母生身見十方佛。如晴夜光無雲仰睹眾星。聽聞法音了了無礙。然此境界。由行者心淨故生耶。由佛加護故生耶。若由內心。即是從自性生。若由佛力。即是從他性生。悉皆不異外道論義。以自他無故。和合亦無。又復非無因緣而得成就。何以故。內因外緣隨有所闕。即不現前故。當知如是莊嚴之相。顯時無所從來。隱時亦無所去。畢竟平等不出於如故。經雲非從毘盧遮那佛身或語或意生。一切處起滅邊際不可得。而毘盧遮那一切身業。一切語業。一切意業。一切處一切時。於有情界。宣說真言道句法。此轉釋佛莊嚴藏。所以無盡無邊際者。以不異如來遍一切處常住不滅之身也。雖常無起滅。而能以一切三業。普於十方三世一切時處。說最實道教化群生。軌匠其心令至佛道。   經雲。又現執金剛普賢蓮華手菩薩等像貌。普於十方。宣說真言道清淨句法。所謂初發心。乃至十地次第此生滿足。緣業生增長有情類業壽種除。復有牙種生起者。又廣前相。言非但示現佛身。充滿十方一切世界。所現金剛菩薩等身。亦復遍一切處也。且如十佛剎微塵數。諸執金剛菩薩等。身口心印差別不同。如是一一本尊像類眷屬。皆如毘盧遮那。充滿十方一切世界。如因陀羅網互不相妨。今略舉三聖者。以為稱首也。執金剛對金剛智慧門。降伏方便。普賢對如如法身門。寂災方便。觀音對蓮華三昧門。增益方便。舉此三點。則無量不思議妙用。皆已攝在其中。故特言之。所云等者。乃至諸天八部五通神仙。以外現漫荼羅之所表示。例可知也。如是等種種因緣無數方便。普門應現教化群生。雖深淺不同粗細有異。然究其實事。無非祕密加持。各能開示如來清淨知見。若離如是實相印。餘皆愛見所生。與天魔外道作諸營侶。豈得名為清淨句義耶。次又釋言所謂清淨句者。即是頓覺成佛神通乘也。若餘乘菩薩。志求無上菩提。種種勤苦不惜身命。經無數阿僧祇劫。或有成佛或不成佛者。今此真言門菩薩。若能不虧法則方便修行。乃至於此生中逮見無盡莊嚴加持境界。非但現前而已。若欲超昇佛地即同大日如來。亦可致也。復次行者。初發心時得入a 阿字門。即是從如來金剛性生牙。當知此牙一生。運運增進更無退義。乃至成菩提。無行可增。然後停息。故雲次第此生滿足。此中次第者。梵音有不住義精進義遍行義。謂初發心。欲入菩薩位故。於此真言法要。方便修行。得至初地。爾時以無所住進心不息。為滿第二地故。復依真言法要方便修行。得至第三地。爾時以無所住進心不息。為滿第四地故。復依真言法要方便修行。得入五地。如是次第。乃至滿足十地。唯以一行一道。而成正覺。若於異方便門開顯密意。亦皆不離如是寶乘也。緣業生者。謂為有情癡愛因緣。造身口意種種虛妄不清淨業。乘如是業生六趣身。增長輪迴備受諸苦。今修平等三業清淨慧門。一切蘊阿賴耶業壽種子。皆悉焚滅。得至虛空無垢大菩提心。一切如來平等種子。從悲藏中生法性牙。乃至莖葉華果遍滿諸法界。成萬德開敷菩提樹王。然以四不生義觀之。都無所起亦無起處。當知此生。即是大空生也。故雲有情類業壽種除復有牙種生起。復次如來所現。十佛剎微塵數等。諸善知識及法界門。假令次第觀聽。則無量無邊阿僧祇劫。不可周遍。以佛日加持故。於會坐之頃皆悉現前。即是將說此經。示不可思議神通瑞相也。如文殊師利。睹見白豪所照萬八千土。諸菩薩種種因緣。皆是行菩薩道。即知諸佛。將欲開權顯實說法華經。當知金剛手等。亦復如是普見加持世界。唯說平等法門。即知如來。將演遍一切乘自心成佛之教。故下文所問。乘此而生也。爾時執金剛祕密主。於彼眾會中。坐白佛言。世尊雲何如來應供正遍知。得一切智智。乃至如是智慧。以何為因。雲何為根。雲何究竟者。如來自證之智。設以神力加持。亦不可示人。前雲奮迅示現無盡莊嚴藏者。皆外用之跡耳。智者見其條末。則喻其宗本。如觀象跡超絕眾群。其所踴踐倍復深廣。雖不睹其形。當知此象。身力必大。又如迅雷澍雨。能令鳥獸震死。百川奔湧壞山襄陵。雖不測其本。當知此龍威勢必大。今諸大眾亦復如是。以觀如來無盡身口意。能一時普應法界眾生。妙合根宜曲成佛事。則知如來智力。必於一念。普鑒群機本末因緣究竟無礙。照俗之權尚爾。其契實之境界。當復雲何。若法不然。則有微跡可尋。我已盡睹然。不知是法從何得之。故執金剛手因眾會疑心。而問佛言。雲何如來應供正遍知。得此一切智智也。梵本雲怛他揭多者。怛他是如義。揭多是來義。知解義說義去義。如諸佛乘如實道。來成正覺。今佛亦如是來。故名如來。一切諸佛。如法實相知解。知已。亦如諸法實相。為眾生說。今佛亦如是。故名如實知者。亦名如實說者。一切諸佛。得如是安樂性。直至涅槃中。今佛亦如是去。故名如去。釋論具含四義。然古譯多雲如來。有部戒本雲如去。阿闍梨意存如去如說。今且順古題也。梵本雲阿羅訶者。阿羅是煩惱。訶是害義除義。釋論謂之殺賊。佛以忍進鎧甲。乘持戒之馬。定弓慧箭。外破魔王軍。內滅煩惱賊。故以為名。又阿名為不。羅訶名生。謂佛心種子。後世田中不生矣。無明殼皮脫故。復次阿羅訶。是應受供養義。以有如是功德故。應受天人最上供養。故以為名也。梵本雲三藐三佛陀者。三藐名正。三名遍。佛陀名知。故曰正遍知也。釋論雲。若有人言何以故。但佛如實說如來如去故。應受最上供養耶。以佛得正遍智慧故。正名諸法不動不壞相。遍名不為一法二法。故以悉知一切法無餘。是名三藐三佛陀。然此宗中。佛陀名覺。是開敷義。謂由自然智慧。遍覺一切法。如盛開敷蓮華無有點污。亦能開敷一切眾生。故名佛也。梵雲薩婆若那。即是一切智智。釋論雲。薩婆若多者。即一切智。一切謂名色等無量法門。各攝一切法。如是無量三四五六等。乃至阿僧祇法門攝一切法。是一切法中。一相異相漏相非漏相。作相非作相等一切法。各各相各各力。各各因緣各各果報。各各性各各得各各失。一切智慧力故。一切世一切種盡遍知解。是名薩婆若。今謂一切智智。即是智中之智也。非但以一切種遍知一切法。亦知是法究竟實際常不壞相。不增不減猶如金剛。如是自證之境。說者無言觀者無見。不同手中菴摩勒果。可轉授他人也。若可以言語授人者。釋迦菩薩蒙定光授決之時。即應成佛。何故具修方便。要待無師自覺。方名佛耶。又如目睹世人。為刀杖所傷。雖覆信其受苦無可疑惑。然種種令說終不證知。若自身觸受乃得明瞭耳。問意言。雲何令我等。逮得如是自覺之慧。雲何得此慧已。能為無量眾生。廣演分佈。隨種種趣種種性慾。種種方便道。宣說一切智智。所謂安立無量乘。示現無量身。各各同彼言音。住彼威儀。而此一切智道。猶同一味。所謂如來解脫味。此妙方便。復雲何而得也。此中種種趣者。梵雲娜衍亦名為行亦名為道。下雲大乘道等義同也。毘婆沙說有五道。摩訶衍人多說六道。如是廣衍。乃至此世界中。已有卅六俱胝眾生趣。何況十方一切世界耶。性慾者。欲名信喜好樂。如孫陀罹難陀好五欲。提婆達多好名聞等。乃至諸得道人。亦各有所好。大迦葉好頭陀。舍利弗好智慧。離波多好坐禪。優婆離好知毘尼。阿難好多聞等。當廣說之。性名積習。相從性生。欲隨性作行。或時從欲為性。習欲成性。性名染心。染心為事欲名隨緣起。是事釋論中具明。種種方便道者。龍樹雲。般若與方便本體是一。而所用有異。譬如金師以巧方便故。以金作種種異物。雖皆是金。而各異名。今毘盧遮那亦復如是。能以遍一切處真金智體。造種種乘。復次此中問意。即是發起大悲胎藏漫荼羅也。於薩婆若平等心地。畫作諸佛菩薩。乃至二乘八部等。四種法界圓壇。此一一本尊身語心印。皆是一種差別乘也。且如有人志求五通智道。即從大悲胎藏。現韋陀梵志形。為說瞿曇仙等真言行法。行者精勤不久。成此仙身。更轉方便。即成毘盧遮那身也。如是或現佛身說種種乘。乃至現非人身說種種乘。隨類形聲。悉是真言密印。或久或近。無非毒鼓因緣。故經雲。皆同一味所謂如來解脫味也。所以然者。一切眾生色心實相。從本際已來。常是毘盧遮那平等智身。非是得菩提時。強空諸法便成法界也。佛從平等心地。開發無盡莊嚴藏大漫荼羅已。還用開發眾生平等心地。無盡莊嚴藏大漫荼羅。妙感妙應。皆不出阿字門。當知感應因緣所生方便。亦復不出阿字門。譬如大海中。波濤相激迭為能所。然亦皆同一味。所謂鹹味也。復次執金剛承佛神力。為欲發起大悲胎藏祕密方便故。復說五種譬喻。所謂虛空地水火風也。初句雲譬如虛空界離一切分別。無分別無無分別。如是一切智智。離一切分別。無分別無無分別者。如此即是毘婆沙義。虛空無過無德。今如來智身。離一切過萬德成就。雲何得相喻耶。但取其少分相似。以況大空耳。此中相況有三義。一者虛空畢竟淨故。二者無邊際故。三者無分別故。一切智心性亦如是。故以世間易解空。譬難解空也。初雲離一切分別。梵雲劫跛。次雲無分別者。梵雲劫跛夜帝。所以重言。是分別之上更生分別義。例如尋伺。略觀時名尋。諦察名伺。又如眼識生時有粗分別。次意識生是細分別。舊譯或雲。以劫跛為妄執。喻意雲。猶如虛空以無妄執分別故。無分別亦無無分別也。又如虛空離種種顯形色相。無所造作。而能含容萬像。一切草木因之生長。有情事業依之得成。佛智虛空亦復如是。雖離一切相常無分別起作。而無量度門種種妙業。皆得成辨。故以為喻也。第二句雲譬如大地一切眾生依。如是一切智智。天人阿修羅依者。如世間百穀眾藥卉木叢林。隨其性分無量差別。皆從大地而生根牙。乃至莖葉花果次第成就。為一切眾生作依止處。而養育之。亦不作是念。我今荷負一切世間。不念恩德無有勞倦。增之不喜減之不憂。深廣難測不可傾動。一切智地亦復如是。大悲漫荼羅一切種子之所出生。即此諸乘無量事業所依止處。於生死涅槃其心平等。世間八風不能動搖。以如是等少分相似故。以為喻也。第三句雲譬如火界燒一切薪無有厭足。如是一切智智。燒一切無智薪無厭足者。譬如火種。假使積薪充滿世界。皆如須彌山王。次第焚之無有怯弱。不作是念。我當燒爾所薪。不燒爾所薪。熾然不息勝進無厭。要所焚盡已。然後隨滅。如來智火亦復如是。燒一切戲論煩惱薪盡。乃至緣待皆盡。即此慧光亦無所依。復次如世間之火。貴賤所同用。能於暗夜而作照明。迷惑顛墜者鹹得正路。又悉能成就一切諸物。如是一切智火。聖者異生平等有之。於無始大夜之中。令諸行人見如實道。次第成就一切佛法。故以為喻也。第四句雲譬如風界除一切塵。如是一切智智。除去一切諸煩惱塵者。如大風起時。煙雲塵霧一切消除。大虛澄廓三辰炳現。蔚蒸熱惱眾生皆得清涼。能使卉木叢林開榮增長。亦能摧壞一切物類。又如風性遍無所依。自在旋轉無能罣礙。如來慧風亦復如是。滌除一切障蓋煩惱遊塵。令證涅槃清涼法性。又復能令一切世出世間善法增長。摧壞無明大樹。拔其根本。而此無障礙力。都無所依。故以為喻也。第五句雲譬如水界。一切眾生依之歡樂。如是一切智智。為諸天世人利樂者。如水大從高赴下多所饒益。能潤草木而生華果。又復本性清潔無垢無濁。悉能滿足飢渴眾生。洗諸滓穢蠲除熱惱。澄深難入不可測量。於坑埳之處性皆平等。如來智水亦復如是。從真法界流趣世間。潤諸等持生助道法。成大果實利益群生。體無煩惱故清潔。能離諸惑故無垢。一相非異故無濁。諸有得之思願盡息。獲清涼定洗除塵勞。湛寂難思。證平等性。故以為喻也。復次金剛手說此五喻。即是發起下文五字義也。a 阿字門為地。va 縛字門為水。ra 囉字門為火。ha 訶字門為風。kha 佉字門為空。又如世間種子。地水火風為緣。虛空不礙。然後得生。隨闕一緣終不增長。一切智性如來種子。亦復如是。即用一切智門五義。自為眾緣。能至菩提常住妙果。所謂不可思議不生不滅之因緣也。金剛手觀知如來獨一法界加持之相。心所惟忖。必知將說如是法門故。先喻其功德。發起大會生解之機。然後問佛。如是智慧。以何為因。雲何為根。雲何為究竟耶。從此已後。如來智印即定其心。廣分別說。例如彌勒菩薩。睹佛神通之瑞。即時憤憤悱悱心有所存。為說是道場所得法。為授菩提記。文殊發揮名體。指雲妙法蓮華。然後如來印以實相。乘機演說。令動執之徒得離疑網。譬如春陽之始萌種甲坼。雷風鼓動時雨潤灑。得離莩殼苗能出生。若無機之人。雖則遇際會。不能發起深益也。毘盧遮那佛。即告持金剛祕密主言。善哉善哉執金剛。善哉金剛手。汝問吾如是義。汝當諦聽極善作意。吾今說之。乃至諸法無相。謂虛空相者。以執金剛手祕密主。預測如來加持深意。又能發起時眾。作生解因緣。仰測聖心。不失機會。故重言善哉善哉。我觀一切天人沙門婆羅門。乃至淺行諸菩薩。無能於世尊前。發如是問者。所以者何。以此三句義中。悉攝一切佛法。祕密神力甚深之事故。復歎言善哉金剛手。汝能問吾如是義也。以如來善哉言音所加持故。爾時金剛手。無量功德倍增。復明於所受法終無漏失。次即誡言汝當諦聽極善作意吾今說之。亦為未來弟子。明此囑耳。深心受法之儀式也。故釋論雲。若人心善直信。是人可聽法。若無是相。則不能解。如說。偈雲。聽者端身如渴飲。一心入於語義中。踴躍聞法心悲喜。如是之人應為說。及無盡意經。用心聽法有二十三句功德。廣說之。   經雲。佛告金剛手。菩提心為因。悲為根。方便為究竟者。猶如世間種子。籍四大眾緣。故得生根如是次第。乃至果實成熟名為究竟。然以中智觀之。畢竟不生不滅。是故因果義成。若法不然。有生滅斷常之相。則墮於戲論。皆悉可破。因果義不成也。今行者觀心實相。亦復如是。出過一切戲論如淨虛空。於內證所行得深信力。薩婆若心堅固不動。離業受生成就真性生。萬行功德從此增長。故曰菩提心為因也。此菩提心。為後二句因。若望生死中所殖善根。則名為果。以睹佛法前相故。譬如有人聞善知識言。汝今宅中自有無盡寶藏。應自勤修方便而開發之。可使周給一國常無匱乏。彼人聞已即生諦信。如說而行。乃至施功不已漸見前相。爾時於寶藏功德。離疑惑心。堪能發起殊勝加行。故菩提心。即是白淨信心義也。釋論亦云。佛法大海信為能入。如梵天王請轉法輪時。佛說偈言。我今開甘露味門。若有生信者得歡喜此偈中。不言施戒多聞忍進禪慧人能得歡喜。獨說信人。佛意如是。我第一甚深法微妙。無量無數不可思議。不動不倚不著無所得法。非一切智人則不能解。故以信力為初。非由慧等而能初入佛法。為令如是淨信心堅牢增長經中次說大悲為根。根是能執持義。猶如樹根執持莖葉花果。使不傾拔也。梵音謂悲為迦盧拏。迦是苦義。盧拏是剪除義。慈如廣植嘉苗。悲如芸除草穢。故此中雲悲。即兼明大慈也。且如行者修供養時。若奉一花或塗香等。即以遍一切處淨菩提心。興供養雲普作佛事。發起悲願迴向群生。拔一切苦施無量樂。由自善根。及與如來加持法界力故。所為妙業皆得成就。即是普於一切智地。乃至無餘有情界。皆悉生根也。隨行者以無住心所修萬行。即由大悲地界所執持故。大悲火界所溫育故。大悲水界所滋潤故。大悲風界所開發生故。大悲虛空不障礙故。爾時無量度門任運開發。由如牙根枝葉次第莊嚴。即是於一切心法。具足因緣之義也。方便為究竟者。謂萬行圓極無可復增。應物之權究盡能事。即醍醐妙果三密之源也。又淨菩提心者。猶如真金。本性明潔離諸過患。大悲如習學工巧。以諸藥物種種練冶。乃至鏡徹柔軟屈申自在。方便如巧藝成就。有所造作隨意皆成。規製中權出過眾伎故。其得意之妙難以授人也。如摩訶般若所明。六度十八空三昧道品總持門等。皆入大悲句中。即彼萬行所成一切智智之果。說名方便。由內具方便故。方便之業即是利他。是以梵音鄔波娜。亦名發起。如從種子生果果還成種。故以為名也。   經雲。祕密主雲何菩提。謂如實知自心。即是開示如來功德寶所也。如人雖聞寶藏發意勤求。若不知其所在無由進趣。故復指言如上所明。第一甚深微妙之法。乃至非一切智人則不能解者。此法從何處得耶。即是行者自心耳。若能如實觀察了了證知。是名成菩提。其實不由他悟。不從他得。問曰。若即心是道者。何故眾生輪迴生死。不得成佛。答曰以不如實知故。所謂愚童凡夫。若聞是法少有能信。識性二乘。雖自觀察未如實知。若如實自知。即是初發心時便成正覺。譬如長者家窮子。若自識父時。豈復是客作賤人耶。爾時行者。正知心實相故。見一切法悉皆甚深微妙。無量無數不可思議。不動不倚不著都無所得。畢竟如菩提相。故經復雲祕密主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彼法小分無有可得。無上正遍知義。前已說之。此中言小分者。梵雲阿耨。即是七微合成。於從緣生色最為微小。故以為喻。言彼法者。離此無相菩提心。外更無一法也。經中次說因緣雲。何以故。虛空相是菩提無知解者亦無開曉。何以故。菩提無相故者。譬如虛空遍一切處畢竟淨故。離一切相無動無分別。不可變易不可破壞。以如是等小分相似故。以喻無相菩提心。然是中。復有無量無邊祕密甚深之事。實非世間虛空所能遍喻。冀諸學者。得意忘筌耳。又如虛空遠離戲論分別。故無知解相無開曉相。諸佛自證三菩提。當知亦爾。唯是心自證心心自覺心。是中無知解法無知解者。非始開曉亦無開曉之者。若分別少分能所猶如微塵。即取法非法相。不離我人眾生壽命。豈得名為金剛慧耶。復次經中自轉釋。言何以故菩提無相故。如釋論雲。佛智慧清淨故。出諸觀上。不觀諸法常相無常相。有邊相無邊相有去相無去相。有相無相。有漏相無漏相。有為相無為相。生滅相不生滅相。空相不空相。常清淨無量如虛空。是故佛智無礙。若觀生滅者。不得觀不生滅。觀不生滅者。不得觀生滅。若生滅實。不生滅不實。若不生滅實。生滅不實。如是等諸觀皆爾。以如是淨菩提心。出過諸觀離眾相故。於一切法得無罣礙。譬如虛空之相亦無相故。萬像皆悉依空。空無所依。如是萬法皆依淨心。淨心適無所依。即此諸法。亦復如菩提相。所謂淨虛空相。故經復雲。祕密主諸法無相謂虛空相也。爾時金剛手復白佛言。世尊誰尋求一切智。誰為菩提成正覺者。誰發起彼一切智智。佛言。祕密主自心尋求菩提及一切智。何以故。本性清淨故。乃至無量功德皆悉成就。時執金剛聞佛所說義。薩婆若慧唯是自心。乃至無有少法出此心者。為未來眾生斷疑惑故。而問佛言。菩提心名為一向志求一切智智。若一切智智。即是菩提心者。此中誰為能求誰為所求。誰為可覺誰為覺者。又復離心之外都無一法。誰能發起此心。令至妙果者。若法無有因緣。而得成者。一切眾生。亦應不假方便自然成佛。故佛答言祕密主自心尋求菩提及一切智。何以故。本性清淨故。雖眾生自心實相。即是菩提。有佛無佛常自嚴淨。然不如實自知。故即是無明。無明所顛倒取相故。生愛等諸煩惱。因煩惱故。起種種業入種種道。獲種種身受種種苦樂。如蠶出絲無所因。自從已出而自纏裹。受燒煮苦。譬如人間淨水。隨天鬼之心。或以為寶或以為火。自心自見苦樂。由之當知離心之外。無有法也。若瑜伽行人。正觀三法實相。即是見心實相。心實相者。即是無相菩提。亦名一切智智。雖復離諸因緣。亦非無因而得成就也。復次世尊欲令眾生如實知自心故。更以方便分別演說。所以然者。若但言自心不生不滅。以無所因故義則難解。故先示其著處。經言心不在內不在外。及兩中間心不可得。如摩訶般若。以無量門入諸法實相。今欲舉其宗要。但觀內外十二處。即攝一切法也。行者心無始來。多於內法取著心相故。先於內六處。以即離相等方便。一一諦觀心不可得無生無相無有處所。而作是念。此心或在外耶。復於外六處如實觀之。心亦無生相無有處所。猶恐錯誤更合觀之。於兩中間亦不可得。即悟此心實性。本自無生無滅。畢竟常淨戲論雲披。譬如珠力故水清。水清故珠現。定不從餘處來也。   經雲。祕密主。如來應正等覺。非青非黃。非赤非白。非紅紫非水精色。非長非短非圓非方。非明非暗。非男非女非不男女者。前約一切法明心實相已。今復約真我明心實相。此宗辨義。即以心為如來應正等覺。所謂內心之大我也。如有一類外道。不了自心故而作是言。我觀真我其色正青。餘人所不能見。或言正黃正赤。或言鮮白。或言如燕脂色。今義雲紅紫也。或言我見真我。其相極長極短。乃至如男子相等。唯此是實餘皆妄語。然此等眾相。悉從緣生無有自性。雲何得名真實我耶。對如是種種執故。佛說如來應正等覺非青色等。所以者何。是青相畢竟不生故。則為非青。青實相不壞故。而亦非非青。當知如來應正等覺。無一定相可說。亦不離如是諸相也。如有外道阿闍梨。於黑月夜引諸弟子至大象前而告之言。我於今者示汝真我。時彼眾人。或以目睹或以身觸。其視形者則言。我今已識。真我其色甚白杭然高大。其觸牙者則言。真我如戈。觸耳者則言如箕。觸足者則言如柱。觸尾者則言如索。各隨所遇情計不同。雖復更相是非。終不能識其真體。若瑜伽行者。開發心明道時。照見心王如來。如大明中目睹眾色。則不生如是諍論也。次雲祕密主。心非欲界同性。非色界同性。非無色界同性。非天龍夜叉。乃至人非人趣同性者。亦是對諸妄執。顯示自心無變易。故說言此心不與三界同性也。有諸外道計。我性即同欲界。或同色無色界。乃至謂非想處即是涅槃。或言梵王毘紐天等生一切法。然此三界。皆悉從眾緣生。求其自性。都不可得。況令心性同於彼性耶。次廣分別無量諸眾生趣。一一言之。皆不與彼同性。譬如虛空中雨八功德水。一味淳淨。隨所受之器種種差別故。或辛或酸。或溫或濁。然八功德性不與彼同。溫解濁息時。清涼如故未曾變異。又如真陀摩尼自無定相。遇物即同其色。然其寶性不與彼同。若與彼同性者。是色隨緣生滅時。寶性亦應生滅也。復次世尊將欲開示大悲胎藏生漫荼羅故。先正開示心實相門。何以故。如行者本尊三昧中。說有顯形男女等相。及普門示現六趣之身。恐諸行人。不了心因緣生故。於寶王真性而生戲論。故佛說言如來非青非黃。乃至此心不與三界六趣同性。若能如是觀察。則不障菩提心也。又經雲祕密主。心不住眼界。不住耳鼻舌身意界。非見非顯現者。前說不在三處。已攝一切法。為未悟者。復一一曆法分別。若心不與諸趣同性。為住眼界等耶。乃至住意界耶。若心住眼界者。眼從眾緣生故。性相自空無有住處。況復心之實相住在眼中。如眼界者。乃至陰入諸法皆應廣說。復次前已破種種外道。今說不住諸法。為破邊見聲聞故。如犢子阿毘曇中說。譬如四大和合有眼法。如是五象和合有人法。是人法在不可說藏中。說一切有道人言。神人一切法門中。求不可得。如兔角龜毛常無。而陰界入實有自性。以如是戲論法故。不識其心。若能觀心不住諸法。則心無行處。戲論皆盡也。非見非顯現者。如有人言。一切眾生本有佛知見性。但無明翳膜除時。自能見理。或有人言。如是常理非可造作。但除纏蓋雲霧除時。日輪自現。皆以世諦言之耳。若淨菩提心。是可見可現之法。即為有相。凡有相者。皆是虛妄。雲何能見無上菩提。又經中自說因緣。何以故。虛空相心離諸妄執亦無分別。猶如虛空畢竟淨法。一切色像無能染污之者。心性亦爾。一切分別無能染污之者。若無分別。即是離一切相也。   經雲。所以者何。性同虛空即同於心。性同於心即同菩提。如是祕密主。心虛空界菩提三種無二。此等悲為根本。方便波羅密滿足者。如上種種入清淨門。皆為發明自心求菩提義。今復結言虛空無垢即是心。心即是菩提。相本同一相。而有三名耳。即此一法界心。雖因緣畢竟不生。而不壞因緣實相。以不生故。則無能所之異。以不壞故。亦得悲為根本。方便波羅密滿足。即是究竟不思議中道義也。   經雲。祕密主。我說諸法如是。令彼諸菩薩眾。菩提心清淨知識其心者。佛已開示淨菩提。略明三句大宗竟。即統論一部始終。無量方便。皆為令諸菩薩。菩提心清淨知識其心。如此經者。當知一切脩多羅意。皆同在此。如釋迦如來所說法者。當知十方三世一切如來。種種因緣隨宜演說法。無非為此三句法門。究竟同歸本無異轍。故雲我說諸法如是。乃至知識其心也。   經雲。祕密主。雲何知自心。謂若分段或顯色。或形色或境界。若色若受想行識。若我若我所。若能執若所執。若清淨若界若處。乃至一切分段中。求不可得者。世尊前已廣說淨菩提心如實相。以眾生未能得意懸悟。復作方便。說此頓覺成佛入心實相門。亦為決了十方三世一切佛法故。如一切經中。或說諸蘊和合中我不可得。或說諸法從緣生都無自性。皆是漸次開實相門。彼言諸法實相者。即是此經心之實相。心實相者。即是菩提。更無別理也。但為薄福眾生。而不能自信作佛。自信作佛者甚為難得。故世尊且令淨諸垢障。將護其心。要令時義契合。然後為說即心之印。今經則不如是。直約諸法令識其心。所以為祕要之藏也。初句雲謂若分段者。是總舉從緣生法。以法待因緣成。必有差別相故。行者當知如是觀察。今此分段中何者是心。乃至分析推求都不可得。即知此心。出過眾相離諸因緣。以知心性常如是故。爾時一切諸法。自然不異於心也。顯色謂青黃等。形色謂方圓等。境界謂六情所對。即六塵也。為令人易解故。復曆法觀察。今此顯形眾色中。何者是心。色本非情無覺知相。況於是中有心可得。如顯形者。當知一切色塵亦如是。如色塵者。乃至聲香味觸法亦如是。行者於外塵中心不可得。復觀內身五蘊。亦如聚沫泡炎芭蕉幻化。自求性實尚無所有。況於其中而得有心。如是從粗至細去廣就略。乃至現在一念識。亦無住時。又復從眾緣生故。即空即假即中。遠離一切戲論。至於本不生際。本不生際者。即是自性清淨心。自性清淨心。即是阿字門。以心入阿字門故。當知一切法。悉入阿字門也。已說觀諸法實相。次明觀於我相。故雲若我若我所。若能執若所執。若清淨。如上於諸陰中。種種方便觀心。而不可得。何況我人壽者等法。從本以來但有假名。而於其中有心可得。清淨者即外道所計。最極清淨處。以為涅槃也。如長爪梵志。不受一切法而受是見。今亦如是。取著觀空智慧。而生是清淨想。即於如是想中。正觀自心無有生處。得入真淨菩提心也。以上廣對五陰。次復說十八界十二處。乃至一切分段中求不可得。陰界入義。阿毘曇中廣明。此三法已攝一切法。復雲乃至一切分段中求不可得者。即是摩訶般若等中。曆法廣明者是也。如於陰界入分析求心。心不可得。當知六度萬行。乃至一切總持三昧門中。種種求心亦不可得。以心不可得故。是心常樂我淨非常樂我淨等相。亦復如是不可得也。復次如聲聞人。初觀陰界入時。即陰求我離陰求我。皆不可得。相在亦不可得。爾時於八直道中。遠塵離垢正法眼生。真言門菩薩亦如是。初觀陰界入時。即陰求心離陰求心。皆不可得。相在亦不可得。故即時懸悟自心本不生際。於如來知見大菩提道中。遠塵離垢得法眼淨。若不作如是方便先從著處觀之。而但言是心遍一切處畢竟無相。則一切眾生無由悟入。當知此觀。最為祕要法門也。如餘遠離方便諸菩薩。漸次修習戒定智慧。於無量劫。以種種門觀人法二空。猶未能遠離心之影像。今真言行者。於初發心時。直觀自心實相。了知本不生故。即時人法戲論淨若虛空。成自然覺不由他悟。當知此觀。復名法明道頓悟法門也。   經雲。祕密主。此菩薩淨菩提心門。名初法明道。菩薩住此修學。不久勤苦。便得除一切蓋障三昧者。入佛智慧。有無量方便門。今此宗。直以淨菩提心為門。若入此門。即是初入一切如來境界。譬如彌勒。開樓閣門內善財童子。是中具見無量不思議事。難以言宣。但入者自知耳。法明者。以覺心本不生際。其心淨住生大慧光明。普照無量法性。見諸佛所行之道。故雲法明道也。菩薩住此道時。從妄想因緣所有煩惱業苦。皆悉清淨除滅。譬如有人。暗中為利寶所傷。謂為蛇毒。以作毒想故其心執著。便成毒氣遍入支體。垂欲命終時。有良醫診之。曉其本末。即時引至傷處。以明燈照之。猶見所傷之寶。有血塗相。其人了知非毒。毒氣亦除。分別玩好之具而生喜樂。行人亦復如是。因淨菩提心照明諸法故。少用功力。便得除蓋障三昧。見八萬四千煩惱實相。成八萬四千寶聚門。故經次雲菩薩住此修學。不久勤苦。便得除一切蓋障三昧。若得此者。則與諸佛菩薩同等住。是中障有五種。一者煩惱障。謂根本煩惱。乃至八萬四千上中下品障。蓋淨心及由宿世偏習故。妨礙道機不入佛法。二者業障。謂過去及現在世造諸重罪。乃至謗方等經。是人雖有。得道因緣。以先業障未除故。種種留難不入佛法。三者生障。謂是人若得勝上無難生處。必當悟道。然乘先業更受無暇之身。以報生即為障不入佛法。四者法障。謂此人已得無障生處。又有悟道之機。以先世曾有障法等緣故。不逢善友不聞正法。五者所知障。謂此人乃至遇善知識得聞正法。然有種種因緣兩不和合。妨修般若波羅密。如大品魔事中廣明。亦是先世。或曾差化道機故喜生此障也。行者已得淨除五障三昧。爾時於自心中。常見十方一切諸佛妙相湛然。如觀明鏡。乃至於諸威儀去來睡寤。皆不離如是佛會因緣。時諸聖者。常以勝妙方便啟悟其心。梵音慰喻為決疑網。行者隨聞隨喜悟已。網障隨除。不久成就一切佛法。故雲若得此三昧者。即與諸佛菩薩同等住。當知行人。則是位同大覺也。以其自覺心故。便得佛名。然非究竟妙覺大牟尼位。猶如淨月雖體無增減。然亦明漸漸增。乃至第十五日。方能動大海潮也。又行者猶與如來共同等住。即能以方便力起五神通。不動本心遊諸佛剎。現種種身語意。興種種供養雲。以無盡大願廣修諸度。復由意根淨故。次得解無量語言音聲陀羅尼。如一世間中三十六俱胝趣。隨彼上中下性種類。若干方俗言辭。各各差別。皆曉其旨趣。應以隨類之音。如一世界者。一切世界亦如是也。梵本嚕多是大聲。羅尾多是小聲。涅瞿衫者是長聲。又兼多聲。所以具足言之。欲顯總持境界無所不了。對此方文字難以具翻也。以得陀羅尼。故能知一切眾生心行。謂如是眾生。瞋行偏多而貪性薄。或如是眾生。貪行偏多而瞋性薄。乃至通塞之相無量差別如釋論道種智中廣明。是菩薩。非但意根得知。乃至視聽臭觸。亦皆互用無礙。又能觀彼根緣為除蓋障。以種種方便成熟眾生。莊嚴佛土行如來事。當知真言門行者。乃至一生可得成辨也。復次如上所說諸功德。一切眾生皆悉如其本性。等共有之。但以無明障蓋不自了知。未能起發如是祕密神通之力。今此真言門修行諸菩薩。以見法明道故。即生獲除一切蓋障三昧。得此三昧故。即能與諸佛菩薩同住。發五神通。以五神通故。獲一切眾生語言陀羅尼。獲此陀羅尼故。能知一切眾生心行而作佛事。以能廣作佛事。不斷如來種故。則於一切時一切處。常為十方諸佛之所護持。猶如嬰童始生。父母愛心偏重常不捨離。當知如是諸句。皆悉次第相釋也。復次行者。以內具如上功德。外為諸佛護持。是故處於生死而無染著。猶如蓮花出水。不為淤泥之所染污。常以四攝方便拔苦眾生。乃至無量無邊阿僧祗劫。常在無間獄中。身心精進熾然不息。無有退沒不辭勞倦。何以故。淨菩提心。其性法爾如金剛故。如是極堅固性。即是不從師得。住無為戒。無垢無濁不可破傷。戒者梵雲屍羅。是清冷義也。譬如水性常冷。雖遇薪火因緣。則能灼爛諸物。然其自性終不可遷。若除薪息火。自然清冷如本。真言行者亦如是。獲除蓋障三昧時。心之本性即是屍羅。非造作法不由他得。故言住無為戒也。如聲聞淨戒。要由白四羯磨眾緣具足。方始得生。又須方便守護。如防利刺。一期壽盡。戒亦隨亡之。此戒則不如是。世世生處恆與俱生。不假受持常無失犯。又由住斯戒故。實智增明。逮見不思議中道甚深緣起。制止八顛遠離二邊。故經次雲遠離邪見通達正見。迦葉亦云自此以前。我等皆名邪見人也。是中慧不正故說名邪見。由凡夫二乘。不能抉擇正知自心實相。於諦實之理。乃至空謂不空不空謂空。不見古佛所行大菩提路。今此菩薩。以照見心明道故即時無礙智生。於一切法。皆悉現前通達無有錯謬。猶如明目者。於日光中睹見種種諸色。雖無量天魔。皆悉化作佛身。各說相似波羅密。終不能動其少分疑網之心。故經次雲。復次祕密主。住此除一切蓋障菩薩。信解力。故不久勤修。滿足一切佛法。以如是正見猶若金剛。即是最上堅信解力。依此進修如實巧度故。得諸佛力無所畏解脫三昧。及餘無量佛法。皆悉成就也。龍樹以為如冶人。以種種方便消融礦石。然後成金。若神通者。能使土木之類即成金體。故雲不久勤修便得滿足。一切佛法以是菩薩初發心時即名佛故。真實功德不可度量。假使如來。於無量無邊阿僧祇劫。分別演說猶不能盡。故佛言。取要言之。是善男子善女人。無量功德皆成就也。爾時執金剛祕密主。復以偈問佛。乃至不知諸空。非彼能知涅槃。是故應了知空。離於斷常者。如上佛說經之大旨。心實相門略已周備。時金剛手。為令未來眾生。具足方便無復餘疑故。以偈問佛。請世尊廣演其義。是中略有九句。雲何世尊說此心菩提生者。即是菩提心生也。如花嚴諸經。廣歎發菩提心功德。今此中。直問心之密印。雲何了知此心菩提種子發生。若已發生其性雲何。第二句雲。復以雲何相知發菩提心者。相謂性成於內。必有相彰於外。如般若中廣明阿毘拔致相貌。今此中亦問菩提心生時有何相貌也。   經雲。願識心心勝自然智生說者。是如實歎佛功德。請敷演前二句義。初雲識心。是心自覺之智。次又言心。即是心之實相。意明境智俱妙無二無別。故重言之。自然智。即是如來常智。唯是心自證心。不從他悟。言佛既於識心人中。最為第一。必能知此菩提發生及其微相。唯願說之也。第三句雲。大動勇幾何次第心續生者。大勤勇。即是佛之異名也。歎德而復發問。有幾心次第而得是心也。第四第五句雲。心諸相與時願佛廣開演者。問此諸心差別之相。及相續勝進。凡經幾時。而得究竟淨菩提心也。第六句雲。功德聚亦然者。言是心微妙功德。亦願世尊廣開演之。故雲亦然也。第七句雲。及彼行修行者。次問當以何行。雲何修行。而能獲得無上悉地。亦可分為二句也。第八第九句雲。心心有殊異唯大牟尼說者。謂眾生異熟識心。與瑜伽行者殊異之心。亦願世尊分別廣說。牟尼者是寂默義。言佛身語心。皆究竟寂滅過語言地。以對二乘小寂不可為譬故。雲大牟尼也。阿闍梨言。如是九句。或可分為十句從此以後迄至經終。皆是如來酬九問之意。廣分別說。然佛觀當時眾會。務令得意求宗。或後問先答文無定准。次或轉生疑問以盡支流。如下文入大悲藏漫荼羅等。即是答修行句。百字果等。即是答殊異心及功德句。其餘隨有相應處。皆以類觀之。義可知也。次如來答金剛手偈中。善哉佛真子廣大心利益者。以從如來種性生。從佛身語心生故曰真子。如前大日世尊。現廣大加持境界。今祕密主。亦欲普為如是無量應度眾生。使速成大行裂大疑網。同獲三平等句無盡莊嚴故。佛歎言善哉佛子。汝今能以廣大心。為利益無量眾生故發如是問也。次雲勝上大乘句。心續生之相。諸佛大祕密。外道不能識者。略有七義故名大乘。一者以法大故。謂諸佛廣大甚深祕密之藏。毘盧遮那遍一切處大人所乘。二者發心大故。謂一向志求平等大慧。起無盡悲願。誓當普授法界眾生。三者信解大故。謂初見心明道時。具足無量功德。能遍至恆沙佛剎。以大事因緣成就眾生。四者以性大故。謂自性清淨心金剛寶藏。無有缺減一切眾生等共有之。五者依止大故。謂如是妙乘。即法界眾生大依止處。猶如百川趣海。卉木依地而生。六者以時大故。謂壽量長遠出過三時。師子奮迅祕密神通之用。未曾休息。七者以智大故。謂諸法無邊故。等虛空心自然妙慧。亦復無邊。窮實相原底。譬如涵蓋相稱。以如是七因緣故。於諸大乘法門猶如醍醐淳味第一。故雲最勝大乘也。乘名進趣。句名止息之處。故雲大乘句也。心續生之相者。雖此心畢竟常淨。猶如虛空離一切相。而亦從因緣起。有心相生。猶如大海波浪。非是常有亦非常無。若常有者。不應風飆止息則澄然而靜。若常無者。不應風飆纔起鼓怒相續。當知是心從緣起故。即是不生而生生而不生。無相之相相常無相。甚深微妙難可了知。諸佛祕密之印。不妄宣示。是故凡夫二乘兩種外道。非但不識無生滅心。亦復不識生滅心。故雲諸佛大祕密外道不能識。我今悉開示一心應諦聽也。次偈雲越百六十心生廣大功德。其性常堅固知彼菩提生者。是略答初問。雲何即知菩提心生。今佛告言越百六十相續心。即是淨菩提心。如有人問雲何知此乳中醍醐生。答言若乳酪生熟蘇。粗濁變異之相。悉已融妙無復滓穢。當知即是醍醐生也。行者最初開發金剛寶藏時。見是心性如淨虛空超諸數量。爾時離因業生。佛樹牙生。此牙生時。已遍法界。何況枝葉花果。故雲生廣大功德。以過心行戲論故。不可破不可轉。猶若閻浮檀金。無能說其過惡。故雲其性常堅固。若知自心有如是印。當知是菩提生也。次有一偈半。略答菩提心相貌。以世間更無有法。可以表示淨菩提心相者。唯除大虛空喻少分相似。故雲無量如虛空。譬如虛空。不為煙雲塵霧之所染污。其性常住離諸因緣。假使八方大風吹盡世界。亦不能令其動。自本初以來常自寂滅無相。非適今也。心相亦爾。從無始以來本自不生。以本不生故。無有一法能令染污動搖。常住不變永寂無相。故雲不染污常住。諸法不能動。本來寂無相。爾時行人。為此寂光所照。無量知見自然開發。如蓮花敷。故雲無量智成就。此智成就。即是毘盧遮那心佛現前。故雲正等覺顯現。梵本雲三藐三佛陀菩提現也。佛已略說如是心實相印。若行者與此相應。當知已具堅固信力。然此信力。本從真言門供養儀軌行法。如說修行得至淨菩提心。故雲供養行修行。從是初發心也。此中供養有二種。一者外供養。二者內供養。下文當應說耳。或有說言。但觀心性無相無為。不應種種紛動行菩薩道。此說非也。如以四種不生觀礦中金性。雖復在因在果。常自無減無增。若不以方便消融滓穢。則此不生之金無由可得。行人亦復如是。若不以三種祕密方便供養行門。消融百六十心礦石之垢。何以得此淨菩提心。龍樹阿闍梨中道正觀。正以從緣起故。無生義成。而汝謂龜毛兔角為無生。是故墮在失處。又如世人睹真金百練不移。以為妙性窮極。若五通仙人。以諸藥物種種練冶。能化土石之類盡為金寶。其有服食之者。住壽長遠神變無方。當知真金性中。自有如是力用但世人無祕密方便故。不能得耳。淨菩提心亦復如是。若以大悲萬行。種種練冶。得成神變加持不思議業。故不應未得謂得。保初心為極果也。   經雲。祕密主無始生死愚童凡夫。執著我名我有。分別無量我分。祕密主。若彼不觀我之自性。則我我所生者。以下答心相續義也。欲明淨心最初生起之由故。先說愚童凡夫違理之心。無始生死者。智度雲。世間若眾生若法。皆無有始。經中佛言。無明覆愛所繫。往來生死始不可得。乃至菩薩。觀無始亦空。而不墮有始見中。愚童義如前說。凡夫者正譯應雲異生。謂由無明故。隨業受報不得自在。墮於種種趣中。色心像類各各差別。故曰異生也。其所計我。但有語言而無實事。故雲執著我名。言我有者。即是我所。如是我我所執。如十六知見等。隨事差別無量不同。故名為分。次釋虛妄分別所由。故雲祕密主。若彼不觀我之自性。則我我所生也。若彼觀察諸蘊。皆悉從眾緣生。是中何者是我。我住何所。為即蘊異蘊相在耶。若能如是諦求。當得正眼。然彼不自觀察。但展轉相承。自久遠以來祖習此見。謂我在身中。能有所作及長養。成就諸根。唯此是究竟道。餘皆妄語。以是故名為愚童也。經雲復計有時者。謂計一切天地好醜。皆以時為因。如彼偈言。時來眾生熟。時至則催捉。時能覺悟於人。是故時為因。更有人言。雖一切人物非時所作。然時是不變因。是實有法。細故不可見。以花實等果故。可知有時。何以故。見果知有因故。此時法不壞故常。亦以不觀時自性故。而生如是妄計也。   經雲。地等變化者。謂地水火風虛空。各各有執為真實者。或言地為萬物之因。以一切眾生萬物。依地得生故。以不觀地之自性。但從眾緣和合有故。而生是見。以為供養地者。當得解脫次有計。水能生萬物。火風亦爾。或計萬物從空而生。謂空是真解脫因。宜應供養承事。皆應廣說。   經雲。瑜伽我者。謂學定者。計此內心相應之理。以為真我。常住不動真性湛然。唯此是究竟道離於因果。不觀心自性故。如是見生以為真我。但住此理即名解脫也。   經雲。建立淨不建立無淨者。是中有二種計。前句謂有建立一切法者。依此修行謂之為淨。次句謂此建立非究竟法。若無建立所謂無為。乃名真我。亦離前句所修之淨。故雲無淨也。由不觀我之自性。有如是見生。廣說如上。   經雲。若自在天。若流出及時者。謂一類外道計。自在天是常。是自在者能生萬物。如十二門中難雲。若眾生是自在子者。唯應以樂遮苦。不應與苦亦應但供養自在。則滅苦得樂。而實不爾。但自行苦樂因緣。而自受報。非自在天作。又若自在作眾生者。誰復作此自在。若自在自作。則不然。如物不自作。若更有作者。則不名自在。如彼論廣說也。計流出者。與建立大同。建立如從心出一切法。此中流出。如從手功出一切法。譬如陶師子埏填無間。生種種差別形相。次雲時者。與前時外道宗計少異。皆自在天種類也。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卷第一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796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卷第二   沙門一行阿闍梨記   入真言門住心品第一之餘   經雲。尊貴者。此是那羅延天。外道計此天湛然常住不動。而有輔相造成萬物。譬如人主無為而治。有司受命行之。以能造之主更無所尊貴者。故雲尊貴。又此宗計。尊貴者。遍一切地水火風空處。昔有論師欲伏彼宗計故。往詣天祠。於彼天像身上。坐而飲食。西方以飲食之殘為極不淨。皆共忿怒。論師雲如所宗。豈非遍一切處地水火風空界相。答言如是。論師言彼即地水火風。我亦如是。以之相入。何所不可而忿怒耶。彼眾默然。不能加報。亦由不觀我之自性故。生如是妄計也。   經雲。自然者。謂一類外道計。一切法皆自然而有。無造作之者。如蓮花生而色鮮潔。誰之所染。棘刺利端。誰之所削成。故知諸法皆自爾也。有師難雲。今目睹世人造作舟船室宅之類。皆從眾緣而有。非自然成。雲何自爾耶。若謂雖有而未明瞭。故須人功發之。是亦不然。既須人功發之。即是從緣。非自然有也。   經雲。內我者。有計。身中離心之外。別有我性。能運動此身作諸事業。難者雲。若如是者。我即無常。何以故。若法是因。及從因生。皆無常故。若我無常。則罪福果報皆悉斷滅。如是等種種論義。至挍量中廣明。   經雲。人量者。謂計神我之量等於人身。身小亦小身大亦大。智度雲。有計。神大小隨人身。死壞時神亦前出。即與此同。然彼宗。以我為常住自在之法。今既隨身大小。即是無常。故知不然也。   經雲。遍嚴者。謂計此神我能造諸法。然世間尊勝遍嚴之事。是我所為。與自在天計小異。如論中破自在。雲自在天何故。不盡作樂人盡作苦人。而有苦者樂者。當知從愛憎生。故不自在。今遍嚴者。既能造諸福樂。而不能以樂遮苦。何名遍常自在耶。   經雲。若壽者。謂有外道計。一切法乃至四大草木等。皆有壽命也。如草木伐已續生。當知有命。又彼夜則卷合。當知亦有情識。以睡眠故。難者雲。若見斬茢還生。以為有命。則人斷一支不復增長。豈無命耶。如合昏木有睡眠。則水流晝夜不息。豈是常覺。皆由不觀我之自性故。生種種妄見也。   經雲。補特伽羅。謂彼宗計有數取趣者。皆是一我。但隨事異名耳。若有從今世趣於後世。是則識神為常。識神若常。雲何有死生。死名此處滅。生名彼處出。故不得言神常。若無常。則無有我。如佛法中犢子道人。及說一切有者。此兩部。計有三世法。若定有過去未來現在。則同有數取趣者。失佛三種法印。西方諸菩薩。作種種量破彼宗計也。   經雲。若識者。謂有一類執。此識遍一切處。乃至地水火風虛空界。識皆遍滿其中。此亦不然。若識神遍常。應獨能見聞覺知。而今要由根塵和合。方有識生。則汝識神為無所用。又若識神遍五道中。雲何復有死生耶。故知不爾也。經雲阿賴耶者。是執持含藏義。亦是室義。此宗說。有阿賴耶能持此身。有所造作含藏萬像。攝之則無所有。舒之則滿世間。不同佛法中第八識義也。然世尊密意。說如來藏為阿賴耶。若佛法中人。不觀自心實相。分別執著。亦同我見也。   經雲。知者見者。謂有外道計。身中有知者。見者能知苦樂等事。復有計。能見者。即是真我。智度雲。目睹色名為見者。五識知名為知者。皆是我計。隨事異名也。難者雲。汝言能見是我。而彼能聞能觸知者。為是我不。若皆是者。六根境界互不相知。一不可作六。六不可作一。若有非我者。是亦同疑。故知根塵和合有所知見。無別我也。   經雲。能執所執。謂有外道言。身中離識心。別有能執者。即是真我。能運動身口意。作諸事業。或有說言。能執者但是識心。其所執境界。乃名真我。此我遍一切處。然內外身受心法性。皆從緣生。無有自性。是中所執能執。執尚不可得。何況我耶。亦由不觀我之自性故。作是說也。   經雲。內知外知者。亦是知者別名。分為二計。有計內知為我。謂身中別有內證者。即是真我。或以外知為我。謂能知外塵境界者。即是真我也。   經雲。社坦梵者。謂與知者外道宗計大同。但部黨別異故。特出之耳。   經雲。若摩奴闍者。智度翻為人。即是人執也。具譯當言人生。此是自在天外道部類。計人即從人生。故以為名。唐三藏雲意生。非也。末那是意。今雲末奴。聲轉義別。誤耳。   經雲。摩納婆者。是毘紐天外道部類。正翻應言勝我。言我於身心中。最為勝妙也。彼常於心中。觀我可一寸許。智度亦云。有計。神在心中。微細如芥子。清淨名為淨色。或如豆麥。乃至一寸。初受身時。最在前受。譬如像骨。及其成身。如像已莊。唐三藏翻為儒童。非也。儒童。梵雲摩拏婆。此雲納。義別。誤耳(此二名是菩提闍梨解)。   經雲。常定生者。彼外道計。我是常住不可破壞。自然常生無有更生。故以為名也。   經雲。聲非聲者。聲即是聲論外道。若聲顯者計。聲體本有。待緣顯之。體性常住。若聲生者計。聲本生。待緣生之。生已常住。彼中復自分異計。如餘處廣釋。非聲者。與前計有異。彼計聲是遍常。此宗悉撥為無。墮在無善惡法。亦無聲字處。以此為實也。   經雲。祕密主。如是等我分。自昔以來。分別相應。希求順理解脫有。經中略與三十事。若隨類差別。則有無量無邊。如人坐得四禪。即計此法為真實常理。或生是念。我是得禪者。如是等皆是我分相應。例可知也。皆由不觀我實相故。但從久遠以來相承。祖習此見。各各自謂有大師薄伽梵。一切知見者。以善修瑜伽故。現覺此法。而為世間說之。唯此是究竟道。更無餘道。如劫初時。獨有一天。先生梵界。而作是念。若更有眾生。來與我共住。豈不善哉。時有上界天。命終來生此中。先生者即謂之言。由我念力故。汝得生此。汝即我所生也。然彼亦作是念。是尊能生我等。便相隨順。計為最初有我者。從是以來。謂是梵天王能造世間。如是展轉生於異見。不可勝記。希求順理解脫者。順理梵音瑜祇。即是古昔修瑜伽行者。謂彼得真解脫是萬物之宗。今順彼行希求解脫。故云然也。已上皆是破壞內外因果違理之心。次明最初順理之心。順善即是世間八心也。   經雲。祕密主。愚童凡夫類。猶如羝羊。或時有一法想生。所謂持齋。彼思惟此少分。發起歡喜。數數修習。祕密主。是初種子善業發生者。羝羊是畜生中。性最下劣。但念水草及婬欲事。餘無所知。故順西方語法。以喻不知善惡因果愚童凡夫也。世間從久遠來。展轉相承有善法之名。然以違理之心。種種推求而不能得。後時欻然自有念生。我今節食持齋。即是善法。然猶未是佛法中八關戒也。彼由節食自戒故。即覺緣務減少。令我飲食易足。不生馳求勞苦。爾時即生少分不著之心。其心歡喜而得安穩。由見此利益故。數數有修習之。即是最初微識善惡因果。故名種子心也。   經雲。復以此為因。於六齋日。施與父母男女親戚。是第二牙種者。此六齋日。即是智度中。上代五通仙人。勸令此日斷食。既順善法。又免鬼神災橫。如彼廣說也。由見止息貪求內獲利樂故。欲修習此法令得增長故。於持齋之日捨己財物以與六親。自念我無守護之憂。而令他人愛敬。獲孝義之譽。以見此因果故。轉生歡喜。歡喜故。善心稍增。由如從種子生牙也。   經雲。復以此施授與非親識者。是第三皰種。謂欲成此守齋善法。修習無貪慧捨之心。由數習故善心漸增長復能施與非親識人見此平等施心功德利益故。爾時善萌倍復增廣。猶如牙莖滋盛未生業時。故名皰種也。   經雲。復以此施與器量高德者。是第四葉種。謂已能習行慧捨。藉此為因。漸能甄擇所施之境。如此之人德行高勝。我今宜應親近而供養之。即是慧性漸開。遇善知識之由漸也。   經雲。復以此施。歡喜授與伎樂人等。及獻尊宿者。謂慧性漸開。復甄別所施之境。見其利他之益。以伎樂人能化大眾。令其歡喜故賞其功。凡如此類眾多。是以雲等也。尊宿。耆舊多所見聞。及學行高尚世所師範。以其多所遵利故。推誠歡喜而施與之。亦令我施時心倍歡喜故。即是花種也。   經雲。復以此施。發親愛心而供養之。是第六成果者。謂所習醇熟。非直歡喜而已。復能以親愛心。施與尊行之人。又由前施因緣。得聞法利。知彼內懷勝德。謂能出離欲等。狎習親附而供養之。望初種子。即是成果心也。復次祕密主。彼護戒生天。是第七受用種子者。謂已能造齋施見其利益。即知三業不善。皆是襄惱因緣。我當捨之護戒而住。由護戒故。現世獲諸善利。有大名聞。身心安樂。倍復增廣賢善。命終而得生天。譬如種果已成受用其實。故曰受用種子也。又雲從一種子成百千果實。是一一果實復生若干。展轉滋育不可勝數。今此受用果心。復成後心種子。亦復如是。故曰受用種子也。   經雲。祕密主。以此心生死流轉。於善友所聞如是言。此是天大。天與一切樂者。若虔誠供養。一切所願皆滿。所謂自在天等。乃至彼聞如是心懷慶悅。慇重恭敬隨順修行。祕密主。是名愚童異生生死流轉無畏依第八嬰童心。已知尊行之人宜應親近供養。又見持戒能生善利。即是漸識因果。今復聞善知識。言有此大天能與一切樂。若虔識供養所願皆滿。即能起歸依心也。雖未聞佛法。然知此諸天。因修善行得此善報。又漸信解甄別勝田。復聞佛法殊妙。必能歸依信受。故為世間最上心也。問曰。前說自在天等皆是邪計。今復雲歸依此等是世間勝心。與前有何異耶。答曰。前是不識因果之心。但計諸法是自在天等所造。今由善根熟故。於生死流轉中。求無畏依。欲效彼行因冀成勝果。故不同前計也。商羯羅。是摩醯首羅別名。黑天。梵音嚕捺囉。是自在天眷屬。龍尊。是諸大龍。俱吠囉等。皆世所宗奉大天也。梵天後。是世間所奉尊神。然佛法中。梵王離欲無有后妃。從波頭摩以下。所謂得叉迦龍。和脩吉龍。商佉龍。羯句擿劍龍。大蓮花龍。俱裡劍龍。摩訶泮尼龍。阿地提婆龍。薩陀龍。難陀等龍。皆是世間所奉尊神也。天仙。謂諸五通神仙。其數無量故不列名。圍陀。是梵王所演四種明論。大圍陀論師。是受持彼經能教授者。以能開示出欲之行故。應歸依也。於彼部類之中。梵王猶如佛。四韋陀典猶如十二部經。傳此法者猶如和合僧。時彼聞如是等世間三寶。歡喜歸依隨順修行。是第八生死凡夫無畏依也。   經雲。祕密主。復次殊勝行。隨彼所說中殊勝住。求解脫慧生等者。謂即此第八無畏依中。復有殊勝心也。既聞如上所說世間諸薄伽梵。宜應供養歸依。後遂生心。此諸三寶何者為勝。我當擇其善者隨順修行。由前善根力故。隨彼所說法中得殊勝住。有求解脫智生。然以未知緣起法故。所有觀空智慧不離斷常。故曰常無常空。但隨順如是說。而勤修學。此中復有二種。若求解脫智生名殊勝心。已於空法作證名決定心。若離分說之。並前凡有十心也。世尊欲對明出世間觀空智慧故。次說言。祕密主。非彼知解空非空義了知斷常。雖作非有非無平等觀絕諸戲論。然亦不能雙離是見。由彼未解正因緣故。然佛法中。以知因緣有故。則離無見。以觀自性空故。不生有見。若離有無見者。即不墮斷常。若不達如是空義。雖復不著有無離言絕相。終是以分別想。作此無分別心。猶如長爪梵志觀諸法實相。不受一切法而受是見。夫真空離於分別。雲何分別空耶。若不解空義者。雖復一心精進勤求解脫。非彼能知涅槃。是故佛言。汝欲求涅槃者。應了知緣起之空離於斷常也。由彼初種子心減損少分貪垢。即順少分淨心。從此以後齋施漸增。即是淨心勢力漸得萌動。由此熏習。則能甄擇所歸依處。有求解脫慧生。若不遇善緣。還從斷常空。退入邪見。然其八心種子終不敗亡。若聞佛法。但於斷常空。令觀緣起空即入正道。若是未生種子無機之人。雖種種為說。終不能信解也。又如行者於第八心。求生死無畏依時。若遇善知識。為說三寶真歸依處。由彼漸識現世因果故。即能信受。復置是事。如彼修齋時。是人若遇善知識。告言。汝觀何利故為此齋施。彼即答言。我觀貪求保護因緣有種種憂苦。少欲行施得歡喜安樂住故。時善知識告言。善哉善男子。如佛所說。眾生以慳貪故。現世有種種憂苦。命終以此因緣。墮惡趣中。以心離慳貪垢故。現世安樂有大名稱。命終生天。後得涅槃。是故汝今更應以勝上心受八齋法。彼聞已。即便信受如說修行。若無機之人。但說世間苦樂皆是自在天造。或地等變化。以時為因。則聞如是八齋少分安淨。尚不能信。何況餘深事耶。問曰。如是八心最初種子。復以何為因。答曰。由世間自久遠以來有善惡之名。種子從是生也。如劫初眾生貪食地肥。爾時即以多食者為不善。少食者為善。或有見多食因緣起諸過患。便作是念。我今少食此味常自誡節。不亦善乎。然此眾生。亦未識因果後世之報。但展轉相承。謂仁義慚愧等以為善法。有能如是行者。世間共稱譽之。又如少劫終竟時。眾生忽爾發心。知世間惡法過患。更相勸導共行善事。爾時亦無善知識勸導使然。當知皆是自心實相熏習因緣力也。如最初種子。離微塵許心垢時。即顯如微塵許淨心勢力。雖雲善種子生。其實即是不生生。以是堅固性故。在眾生識心終不敗亡。未至自心實際大金剛輪中間。更無住處。離果復成種展轉滋長。然亦不出阿字門。故雲最上大乘句。心續生之相。諸佛大祕密。外道不能知。法華藥草喻品。亦意在於此也。復次行者。歸依三寶隨順如來律儀。於一日中受八齋法。由聖戒所防護故。寂靜安樂。以安樂故。則信賢聖所行。數數修習。是名初種子。為令此善增長。而修諸善。乃至由戒醇淨。決定生天。後至涅槃。是名受用種子。復由親近善知識故。聞正法利。不起異歸依心。是生死流轉凡夫。第八真實無畏依。又於此中殊勝住。有求解脫慧生。思惟觀察生決定想。從此即發聲聞菩提初種子心。皆應准傍前文廣分別說。乃至三乘一一地。皆具十心。迄第十地。亦具種子牙皰葉花果等。有求佛地智生。觀畢竟空得至金剛際也。爾時金剛手。復請佛言。惟願世尊說彼心。如是說已。佛告金剛手祕密主言。祕密主諦聽。心相。謂貪心無貪心。嗔心慈心。癡心智心。乃至雲何受生心。謂諸有修習行業彼生。心如是同性。此答前問中諸心相句也。初列六十心名。次釋其相。祕密主。彼雲何貪心。謂隨順染法者。謂染著前境。即是染污淨心。若隨順修行此法。名有貪心。以心法微細難識。但觀彼所為事業。必有相彰於外。譬如鑒煙之狀貌。則火性可以比知。故諸句多以順修明義。以可例然也。此等皆是未得出世心以來。與善種種雜起之心。若行者善識真偽。猶如農夫務除穢草以輔嘉苗。則淨心勢力漸漸增長。勿謂是因緣事相。輕忽至言。使心沒其中。不自覺知也。第二雲何無貪心。謂隨順無染法者。謂與前心相違。乃至所應進求善處。亦復不生願樂。是故不染善法。俱障善朋。與無染污心。名同事異。最須觀察也。是故行者。但觀貪心實相。自然貪不染心。不應起如是無慧不貪之行。第三雲何嗔心。謂隨順怒法者。怒謂嗔心發動。事彰於外。以心法難識故。以順修怒法釋之。若數起如是不寂靜相。即知是嗔心相也。但於此眾緣中觀察嗔心。自無所住則此障不生。第四雲何慈心。謂隨順修行慈法者。此慈亦是與嗔相違。愛見心垢之慈。非善種所生也。上慈字據內心。下慈字是外相所為事業。既覺知已。但治妨道之失。轉轉修慈無量心。即是對治。第五雲何癡心。謂順修不觀法。謂不觀前言善惡是非。遇便信受。凡所為事業。不能先以慧心甄別籌量是非。如是等多諸誤失。皆是癡心相也。第六雲何智心。謂順修殊勝增上法者。謂是人於種種所說中。皆以智簡擇此勝此劣此應受此不應受。取其勝上者而彼行之。即是無癡相也。然過人之法。非智力籌量所能及之。唯信者能入耳。是故觀察世智辯聰難。是彼對治。第七雲何決定心。謂遵教命如說奉行。第八雲何疑心。謂常收持不定等事者。今先擇疑心。令決定心相易解明瞭故。謂此人隨有所聞。便生不決定心。如受戒時。便自生疑心。我今定得戒。為不得戒耶。或疑師疑法。諸事例爾。如人道行。以疑惑故不能前進。智度偈雲。乃至譬如觀岐路。好利者應逐。是彼對治。又決定心者。謂隨聞善友等如法教命。便即不生疑慮。至心奉行。然亦當以慧觀察。生正決定心也。第九雲何闇心。謂於無疑慮法。生疑慮解者。謂如四諦不淨無常等。世間智者不應生疑。然彼聞之心懷猶豫。如夜見株機生種種憶度之心。若見有如是相者。當知暗心使然也。第十雲何明心。謂於不疑慮法。無疑慮修行者。謂於決定法印非可疑慮之法。彼隨所聽聞即能懸信。當知是明心也。然是中若過若不及。即是障道之心。更處中慧。是彼對治。第十一雲何積聚心。謂無量為一為性者。謂此人隨於一事生信解已。更聞種種殊異法。皆合集為一。如人學得一三昧已。見餘經教無量法門差別勝事。皆謂說此定心。離此之外更無餘法。故名積聚心也。第十二雲何鬥心。謂互相是非為性者。謂聞他所說言教。常好辨論是非。謂是義應爾是事不然。假使所言合理。亦以種種方便伺求其長短。欲令墮在失處。設他來問。亦復求其長短。言此問乖僻。我不應答。有如是相現。當知是鬥心也。第十三雲何諍心。謂於自己而生是非者。謂內懷是非之心。如自思惟一義竟。輒復自設異端推求其失。雖善心諮受於人既領受已。還自推求得失。謂此事合爾此不合。多有如是相現。當知是諍心也。第十四雲何無諍心。謂是非俱捨者。准梵本轉聲。雲於六十心下。皆合有為性之字。例可知也。謂其心不懷向背。雖先所宗習作如是見解。更聞異言以違合理。即受行之。或先以為是。聞他以為不善。即能改之。情無所執是非俱捨。如有如是相。當知是無諍心也。覺知無記無諍之心。修諸法實相無諍之心。是彼對治也。第十五雲何天心。謂心思隨念成就者。如諸天以先世果報故。若有所須。不加功力隨心而生。數起如是願樂。當知是天心。亦由曾生上界故。有此習也。如真言行人。不期遠大之果。但為自心所率。能障淨菩提心。當自覺知勿貪世間悉地。是彼對治。第十六雲何阿修羅心。謂樂處生死者。阿名為非。修羅名天。以其果報似天。而行業住處不同故。以為名也。此知有解脫之利。但深樂生死果報快樂。不能進趣。若行人有此相貌。當知名修羅心。亦由先世曾生此趣故。有此習也。觀察無常苦等。是彼對治。第十七雲何龍心。謂思念廣大資財者。謂數作是念。我當以何方便。獲如是廣大資財勝妙珍寶。有此多貪無厭之想。是龍趣之心也。亦本從龍趣中來。故生此習。喜令行人願求世間悉地。障出世淨心。思惟少欲知足無常等。是彼對治。第十八雲何人心。謂思念利他者。謂好追求思念。某甲於我有恩。我當以如是方便令得大利。某甲曾於我所有不饒益。今當報之。及種種理人利物之計。皆是人心也。當念自觀心行早求法利。不應紛紜思慮他緣。是彼對治。第十九雲何女心。謂隨順欲法者。亦是人趣心。但以多欲為異耳。如經說言。女人多欲百倍於男子。常念所經樂事。或想他容色姿態等。能令行者障蔽淨心。亦是多生曾作女人。猶有本習也。是中以不淨念處等觀身實相。是彼對治。第廿雲何自在心。謂思惟欲我一切如意者。自在即外道所事天神也。彼宗計。自在天能隨念。造諸眾生及苦樂等事。修此法者。亦常係念。願得如其本尊。若真言行人。數念如是悉地。念我隨念成就。當知是自在心。亦先習使然也。當觀諸法皆悉屬眾因緣無有自在。是所對治。第廿一雲何商人心。謂順修初收聚後分拆法者。如世商人先務儲聚貨物。然後思惟分析之。此物當某處用。彼物當其處用。可得大利。若行人先務內外學問。令周備已方復籌量。此是世典當如是處用。此二乘法用應接某人。此大乘資糧是某緣所要。此名商人心。亦由先習使然也。修捷疾智是彼對治。謂隨聞何法。即應觀彼因緣事用。豈待多聞蓄聚。方求用處耶。第廿二雲何農夫心。謂隨順初廣聞而後求法者。如學稼者詢問老農。雲何知地良美。雲何耕植耘耨。雲何候時。雲何獲藏。如是一一知已方就功力。此心亦爾。先務諮承智者。廣聞道品。然後行之。皆宿習使然也。以利智為所對治。如聞諸蘊無常。即知界入緣起等其例皆爾。又如毒箭入體。豈得俟三農月廣問。而後拔之耶。第廿三雲何河心。謂順修依因二邊法者。此心性雙依二邊。或時修常或時修斷。或復邪正兼信。如河水雙依兩岸。其所漂流之物。亦不定係一邊。此中對治。謂行人專心一境。則能有所至到。若心不定守能令事業俱辨。無此理也。第廿四雲何陂池心。謂隨順渴無厭足法者。譬如陂池。若眾水流入終無厭足。是心亦爾。若名利眷屬等事來集其身。終無厭足。乃至於所學法亦爾。如已得乳糜不務速食。更復渴望餘味。是中少欲知足以為對治。第廿五雲何井心。謂如是思惟深復甚深者。謂如俯□□□□□□□□□埤□□□示楦□□□□□□便□□□□□□饖□□□□□榬□□□□□□□□□□縷□□椸□□□□□□檳妘鷺奿□□□□禳婖□□□□裀□橡鷺矩□埤□諒□□□□□聾□□奮設祿□□□玲□□橤西□□樀埤□□褓□□禱□□□駭囊埤□□□覺橇□□X瞗歎ョ慼慼慼熬恁摯f□□□褥j□襮設稚□□□□□□□聾□□□□楢□□逆□□玲□□□檢□謊覜餽□□□槂□□檢□言□p□□玲□□□□奅□婼□□□□□□□覜餺□□□□□□□□□槨XE□櫸□逆□□□□□□椸□褓矩魯□□□露□□妅□□□□詠槂□□樈嵕W娀埤□□□□覜□□□□概駂□□□□媧□餼屆慼慼慼摯鞢毅搳憐m□□妃□□□馭□言埤□妘礪□□□奿妖□□□觭飀□□□□□□□媧□餼s□□□□診□□□驚覈□□埤□椻□□□□奿誇□輻□□□妃□□檢□□聾□□始西□□□椿迭慼樁e埤□□□褼□姦□埤□女□□露□驀□□□□□楅耔□□椹□□□□褥j□稿XX熏均慼毅隉慼滕媎H觀□□□□□□□娉立□□裀□秕楋祁奮□□□□襦□□訒□X揚q□□椸□要饈檢□奪□楏堙撐驉慼慼慼慼慼撲□□溜西□□□誇□妙□大□峞慼憐閬q餖逆□□□□□□□魯□□始祿□□□祰□椻□□□□埤□始寍\□拏□□□□露□□埤□□祰□□□糖□□□倫稜□□□姨□禳慼摯鞢慼芊慼慼慼慼慼撚j□}□楖□埤□碌□□□□率□□□□□□□□□□□Xo□□魯□□奢E□令□□□□□□□□□□□逆□□椸□□□椸□□□□膳□□□搾□奿□□□詠榜□觾□□娀埤□□奸要□駿□峞撫魽慼慼慼撢邽L媽□祋□□祰□□□耔□□□□□□□褥j□西□□禜□計稼□□譯媔□□□□襛□櫸□□□□□□□□□詀□□□□□□□□勵好□□□□□□誇□□□□奮祁娏餾□□□□□□□□□餼□□□□□□□□誇□□婼□□□□□練稫觿□□埤□□□□槮□□餿□飀□□□@榐□j□椸□□埤□□禭□□□□福□賂飀□褥鞳慼慼慼慼慼慼撚j□□駹□□□禈□□□□□□□□□礹□□□奪□□□□□□□□礸□□□□□□□□□□□婟□□□□褓□榛□□檢□祖□禱□□駂□褓□魯□□□Xns糖□□□p□□□□□□□H樁□隉摯鞢慼撫翯蛂D□□姨X籤靚鞢慼慼毅訞L□□□□□驟□娙威O夾□□□度□{刺□□□□□西□□□□媽□□祅秸騇□椹□逆□□□y□□□□□□□諒□□□□□誇餺□孌恣慼慼部慼數F埤□□椸□□XU嚏摯鞢慼播□賂榕□□□□□j□嚏撚j□XX芊囹恣慼慼慼慼慼樅贖腹慼慼數O□□觿□埤□奩殺□□廬饜□餾□□□□橚□西□□□□婧□□□馘祿□□□埤□牷慼撢鷑纂慼慼慼慼慼嚏慼慼慼潮晼慼摯f□黎□□□□□□□□妓□□□□□繶x靈埤□□榓□婼□埤□□□橫□D□□□稦□□□□□□□□勵埤□D□祤□說□□□槿□X鞳敷[羇□□□禳婼□□概魯□□□□觤□西□□□□妗騭馱□飯滿慼潘嚏慼慼撫m□驟□^□□秜j□碌誇橖□賂飥襤示□□□□諒□□□□□奪□□奮□奿□□□椿w□稚□娀埤□□□□□□□□□樺□□祅□□□詛觛□□□□飀□XE□□□□□□□褥j□□□□□c□嬌□□逆□□□□□橁□□□□{檢□□度□o□□□□□□礸□秜D□褸□□□黎□□□□□奅□□奸□□□□□部慼標T□良□娀埤□□□□□腆褸□□羇□□姚楋□□□餘良□□□□褥j□□□示□□□榬□□□□示□□□良□□□□□□驛□□□□□禈□奅楄□□埤□嬌□□奷□□槙□□楸□□□□椻□□秜D□□□□□糖□□□黎□□□□□膳□□□嬋□餓□□□覺祤□□娀埤□□妖□禘E□□□□□□□祅□姈□飀□□□妙□婛榜□□j□槿□閭□□祅楖□逆□□祤□□櫸□□□□□□駱□菉量禘G檢□□□V□□飀□椻胚稙□□□□嬪□奷□□□姭首□仱f□□□□龍□□□□埤□黎□□□□□膳□□□姃勵□□□□稙婩□□□娀埤□□□□奪□□□□□□□□榙□□□箋□□□琉□魯□□□□褙□禍襦□□□□□褥j□楖□□□□□□□□□□埤□□□□□□秖□□□□□□□c□□□榖□玲□穩□□□□嬪□奷□□椿{飲□□勵□□諒□□□□□膳□□□姾奉恣慼慼慼慼慼慼牖窗慼摯鞢慼慼慼慼慼慼慼毅隉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潠瞴撰q耔□罹□□□□□□□□□□□嫵□□□殺神□散禳慼慼樣r□□□楏程楠□□糯□□吝送□□□□礹□□露□椻□□量祈駛□□好□飀□□□□□□□□□□奈□□□□□稙妃□□□稀埤□楦□襏□□□稙□□□□裀□□□誇□馭□□褥j□□□□□□禖□飀□□□□倫□□□□□□□□□□□□騇□□鷺櫬禪□□□□奸霸□□□妅E□飀□□□□□埤□□□□屢□□□□倫年餕□□□□□□□騇□□倫礪楹西□□□□□□□姪勵□□□椿鞢憤褪F娀埤□□哅□錄n姭飀□楜襜□□榵祺姪□露□□□駥H騫託埤□□□旅□□裀□□媽□好□□□駾r□□玲□□□襤飀□龍□□□□□□□□□□□□餽諒□□□量祊□□□□堅褽□□矩離勵□□□□大□□部慼播m□□都□妘荂慼慼慼慼慼慼撳I□裡□餓□□椻糖□埤□諒□□□□□□□□□婢西□□□□□稙妊□□□稀埤□瞁□□□□□埤□□□□褥j□□□稙婁□c□飀□□□橖□橁□Xq飾□□糖信吟□□□椻□饈檢□□□勵埤□□□z□□□稙婁□□□□饋□埤□楦□□西□□□□垓□□□□□□z□□榱□茶V倫□洞□□埤□覆切娀羇□□□□□諒□□□□□□□餺□□□□□□椿膍r露□礸□□娀埤□□□禸妽□□榚□□襞□□□□□□禷襏訃□□□□□□□□□褥j□覬□□□□□□礸馥□m□□嬪□□□□覈□□□□□稃□□□西□□桌樧□□檻裀□□芊撥哄撓堙慼慼慼慼慼慼毆□□□諒□□□□□□□□□□姁□□□□K□鶠慼撐}埤□□□滋□□□j□□□□褥j□婀□□□□訇銵慼慼慼撢S量逆□□□楰□□□婇□□□□□□□□餘□琉□□□□□□祂逆□晏□□襖□□□餾碌□埤□□鯕腹慼撚|□□埤□諒□□□□□□□□奿□□□□□礸□□□□□□□□□露□□□恣慼慼慼慼V□□□椸□□楈□覆檢□奾□□楦□奜裀□襦□□褻姪樓□埤□□□□檢□□□□□□飀□□祀□□首騃□□□□嬪□馭□餾□□婠覭覆□□□□□餾□□□□□□□□□婂□礪稟礹□□□□□□□□降□□□□活慼撐}埤□□□□□□□□□□□姴□□夾□行祐□□□□□□楦□□□□c□奪橚襴□□□□瓷慼撩遄慼z裀□□□□□褥j□□Xo□□□□□逆□□□□□奷□□□奰□□□糖□埤□□□概露□□槷□□飀□諒□□□□□□□□□妝勵□□□椿魽數F埤□覣□襖□娀埤□□樂覷□□□□楈橇累稼騫覺飀□諢牖窗慼慼慼慼毅牷慼慼慼慼慼撚j□□祖□妥□□□□檢□□□□□綠□飯j□□露□夾檢□□□□誇□奅椻檢□□□□□□□□□詛□□□□□□襖□□妊□□祿□訏餾□□□黎□□□□□□□□□□祿□□□□秕□□□□埤□□□禕埤□憐□□□□□□□□□□□楦□□□憐□褸□訧□□□□榷觛裀□□□□□E□訧□□□鞳撲W□□□□□□覈□□□□□□□鞳撲W□□□□□□□□龍椹□□□奰褸□□□□騫楮騩□□□□□□諒□□□□□□□□□妯□奿□□□椿鞳撓檺W娀埤□□□□稗□騫覃□□□□□□□□患埤□騶□□□□駔賂檢□□□□褥j□□稜□□椸□旅□□□□□祿□□□□逆□椻□□□□□□□□□□□□□奐□□賂榳夾□□□□□□奷□□駙□祤禂□c□□離姩□□□黎□□□□□埤□□□□□姾□□□□□□稙□練□□□□稀埤□□□□□□□□□□□□□璘□□祋□飀□□□□□□禳潦I□□□□□□□□□□□奿□□□□□□稙埤□觀□□褸□□□□□□□□□□□□□奷□□驀碌姷□禭□祈□□□□□□黎□□□□□□□□□妢□□□□□□□蓼□稀埤□羇□□□訶□□□□□□□□□□埤□□□□露□祉□□□□□褥j□襆□諾□□□椽匿□□{□□□□□靈姾駂□□□裀□奐□□□□□□□□□□榖□□褙□埤□□錄o□□□□□□□黎□□□□□□□□□婛□□□□褽□□漶樁e埤□□練飣露馜褸□□橛覺駔□□奸覷醴□益□埤□□裨□□□F□□□□□□□□奪□□□診□□夾□□□奷□□秕模□西□□□□橖□□□詠榳獎□□黎□□□□□□□餺□委□□□□襦□錄G□□□埤□□□騉茶F□□□□寣摯z詙□□□□X鷗H碌□禸姪裀□□□褥j□襆□G□樺□婦騊□□□飀□□祥驤□糕□馽□□□□□奷□□西□□□壘□G□□□□大□飼褾□□逆□□□倫□禈□□□□諒□□□□□□□□□偠□□□□□□好□□W□□娀埤□□□穹飀□□□□娙姚楢L□□□□□□楦□□□□□□□散□□埤□□榃□□□□□□駔玲□□□□騇□□□□勵□□□□□□□姛忡□□□□□□□□餓□□□□□佸J□□□□□雷耔□K□□□□□奷□□椸□□餓□槐楋飀□裡量飀□西□穛□婝菰痋慼摯鞢慼慼毅蚹芋慼慼恣犛J□□□□□□□奉□□□□□復□菉□□□□娀埤□□□□ョ慼憔憿撢e裀□□□□□椽□勵埤□□□□□□裀□□□誇□□馻□□□□□□□檳□□□□□□嬌□□橙□埤□□□□饖□糕□□粳□□□誇□穩□櫸□首稀埤□□□□J樂□馯□□飀□娃□□□□□□□□□□□磊□椹□□□□□□□好□秭餓□□□漶撬y□計駂□稀埤□□襴□□觥姜╮慼慼慼慼毅芊摯鞢慼慼慼撚j□褻緄計駂□逆□□□□秈榯□□□飾□□埤□椸□□□□□楦□襹□□辰□□□妒□□□□□柛裀□□□饅楸覓□□奿□□膳□□□□秜D綠□禍□□□□□□□□□□□□□妵秭餓□□□襦□累粳訇□□□切埤□□□□枯式犛J□d□□□□□□褥j□□□祋□□□榭襼□□□□□□□□□馯□埤□訇□□□隆q□□逆□□粳覭□□□□□□驫覭□□□□□奪□□秭饐□□□□嬪□奷□□□誇□□□槭飀□□磻祊量□逆□□□□□□□□□□芊樞鷛扇逆□□騵祤禪□□□□□□□□□□姩□餓□□□□□□□□騮□駂□稀埤□□□□夾□裀□□婁秷□裡□□□□□□□□褥U□□□□息□□□□寮魯□□楈□□□禈□□□□□□□□妼觔寮靈埤□□□□礹□觀□□□□□□□□□□□□□□□□□□奸褻□□□□□榜騮□□□觟妀祤□□飀□□□□□□□餾□□□□□□□□□□□□□奏粳勵□□□覜餿o□□□□□□□□縷□稀埤□□□□□□□祖□□□□□□□X瞴摯鞢毆鶠慼慼憤GU□□□□□褥j□□膚u□□榬□□□粳□□檳奾祰□楅□□□□□□□□□委□祖□□□□□□□□I□埤□□□□□□襾糕妅禛□□□□□□憐□□□□□禈□□□姪詆□□馞□□黎□□□□□□□□□□□□□逆□□□□□□□□覿□□□□覿□□逆□□□□□褸□□□□□□褥j□□稚□誇□囊埤□□□□□□楦□覿□E□送□□秕□□□□D率□檢□□□率□□□□□□□誇□襋□□□□□□□□□□黎□□□□楦□覿□奼□□□□□礸□騂榃娹□□□□□黎□□□□榭□□□□□榙□□□□祁磻□□槔□□□西□□奅觿□□椸□□□禈榬□□□□□榖□□褙□餓□□□□□□穠榷訏餾□□□婘□□觀□省□□□□□□□桌椸□□□□□□   經雲。祕密主。一二三四五再數。凡百六十心。越世間三妄執。出世間心生。乃至四分之一。度於信解者。亦是答諸心想及心殊異也。由有無明故。生五根本煩惱心。謂貪嗔癡慢疑。所以不說五見者。以屬見煩惱多在六十心中也。此五根本煩惱。初再數為十。第二再數成二十。第三再數成四十。第四再數成八十。第五再數成一百六十心。故雲一二三四五再數成百六十心也。以眾生煩惱心。常依二法不得中道故。隨事異名。輒分為二。就此二中。復更展轉細分之。其名相。具如十萬偈中說。若更約上中下九品等。乃至成八萬塵勞。廣則無量。譬如從一種子生五根本。於一根本皆破為二枝。至第五破則成百六十心小枝。從此復更離分。則條葉不可勝計。又如劫初時。人皆化生。以念為食。身光自然安樂無礙。然以不知心實相故。稍貪著地肥。由食味多少。色貌隨異。是非勝負之心。猶此而生。以有憍慢心故。福利衰減地肥隱沒。乃至地膚林籐亦復不現。次食自然粳米。始有男女之類。婬盜殺妄等種種非法。次第而起。是事阿含中廣明。從是以來。有種種族姓種種方俗。起種種業煩惱結。成種種眾生趣。造種種五陰之身。自非一切智人。則不能究其條末。諸阿闍梨。所以為此喻者。欲表一無明心隨事離分。即成阿僧祇妄執也。越世間三妄執出世間心生者。若以淨菩提心為出世間心。即是超越三劫瑜祇行。梵雲劫跛。有二義。一者時分。二者妄執。若依常途解釋。度三阿僧祇劫得成正覺。若祕密釋。超一劫瑜祇行。即度百六十心等一重粗妄執。名一阿僧祇劫。超二劫瑜祇行。又度一百六十心等一重細妄執。名二阿僧祇劫。真言門行者。復越一劫。更度百六十心等一重極細妄執。得至佛慧初心。故雲三阿僧祇劫成佛也。若一生度此三妄執。則一生成佛。何論時分耶。然就第一重內。最初解了唯蘊無我時。即名出世間心生也。度世間六十心。離我倒所生三毒根本。名越三妄執也。復次有三妄執。所謂根境界淹留修行。根謂六根。境謂六塵。界謂六識界。以內外十二界即是根境。故合言之。此是三果學人所留滯處。故雲淹留修行也。復次有三妄執。所謂業煩惱株杌。及無明種子。即是無學聖人所斷。最難斷處。凡有三種三妄執也。學摩訶衍人。初得出世初。心與小乘見道適齊。然不墮聲聞正位。所以爾者。由彼從初發心。即知心性但為我倒所覆。未得現前。爾時諦觀陰界入等。悉從緣生無常變異。是中何者是神耶。作如是推求。即了神本不生。度無量見網。淨菩提心少分增明。由得菩提心勢力。所以不墮二乘地也。然彼行者有法執當心。若修禪定道品種種諸度時。雖不於中起諸我倒。而心住於禪慧等法稽留淹滯。不能速至菩提。以非如實巧度故。名淹留修行也。然亦稍離下地三執。能拔業煩惱根本無明種子。生十二因緣。知如是甚深之法。有佛無佛性相常爾。如前所說。建立淨不建立無淨等。種種宗計皆不相應。乃至長爪先尼諸大論師等。自心以智慧利根。推求諸法實相。皆亦不能圖度。此十二因緣義。如稻稈等經廣明。言湛寂者。寂是不生義。謂五根本煩惱。及百六十隨煩惱等。皆畢竟不生故名為寂。湛者是甚深義。譬如清潭萬仞澄恬鏡徹。臨視之者不測淺深。故說雲三獸渡河。各隨足跡之所至處。獨有大香象王。能漸次深進入到其源底耳。此中有三乘之人。同以無言說道。得諸法實相。然聲聞入法性最淺。故厭怖生死。自謂已得涅槃。生滅度想。辟支佛所入差深。故於生死不甚匆遽。然不能以方便力發起大悲。菩薩悟如是法時。即知是心垢漸除。所以淨心漸現。爾時便得菩提心務力。能以不住道學種種度門。故同前共一法中。而昇沈有異也。   經雲。一切外道所不能知者。此宗中說有兩種外道。外外道。猶如睹見清潭。逆生怖畏不敢習近。內外道。雖能游泳其中。適熱除垢得清涼樂。然不覺是中有無量寶王。一則不入而不識。二則入而不識。故雲一切外道不能知也。先佛宣說離一切過者。言十方三世諸佛。唯有此一門。誘進群迷出於火宅。是處無復障礙戲論不生。故種種因量諸師。無能出其過者。然未度法障。未名真淨菩提心。如蓮華已離濁泥尚未出水。故經雲。出世間心住蘊中也。以行者於瑜伽中。湛寂之心雖已明顯。然涉事時。根塵識等猶尚當心。由厭怖有為故。著無為法。然以菩提心勢力。自然不由他教也。有如是慧隨生能於蘊等發起其心。修離著方便。於五種譬喻觀察無性空。初句觀察聚沫者如水上浮沫。雖可目睹有種種形。推求性實了不可得。色陰亦爾。若粗若細。無不從眾緣生。緣生生無性。即是色本不生也。次句浮泡者。如夏時暴雨。水上浮泡。亦但屬眾緣。四句觀之都無起滅。受陰亦爾。諸苦樂等。皆從情塵和合生。從緣無性。即是受本不生也。次句陽炎者。如春月地氣。日光望之如水。迷渴者生企求心。奔趣徒勤去之彌遠。眾生亦爾。不知緣起性空。有法想生。若悟實相。即想本不生也。次芭蕉者。如人求芭蕉中堅實。乃至分分披拆之。至於鄰虛亦不可得。行陰亦爾。一微涉於動境。無不從眾緣生。緣生無性。即是行本不生也。次幻事者。如世間咒術藥力。蔽惑人心現種種未曾有事。識陰亦爾。從一念無明。幻心初出三界。究其源本。都無生滅去來。當知從眾緣生無自性故。亦復本不生也。聲聞經中。雖說此五喻。而意明無我。今此中五喻。意明諸蘊性空。如觀五蘊者。當知十二入十八界六入十二緣等。皆應廣分別說。如大般若中說。行者如是觀察時。從無性門達諸法即空。得離一重法倒了知心性。如是不為蘊界處能執所執之所動搖。故名證寂然界。證此寂然界時。漸過二乘境界。如蓮花雖未開敷。而稍出清流之上。行者亦爾。不復心沒蘊中。故名出世間心。若據正譯。當言上世間心也。祕密主彼離違順八心相續業煩惱網者。如前所說種子根皰等。及歸依三寶。為人天乘行齋施善法。皆名順世八心。若三乘初發道意。迄至拔業煩惱根本無明種子生十二因緣。名違世八心。或可就見道修道等諸位分之。各自有八心也。大乘行者。了達諸蘊性空故。於一切法中。都無所取亦無所捨。雙離違順八心我蘊兩倒二種業煩惱網。是名超越一劫瑜祇行。瑜伽譯為相應。若以女聲呼之。則曰瑜祇。所謂相應者。即是觀行應理之人也。依常途解釋。是菩薩從發心以來。經一大阿僧祇劫。方證如是寂然界。今祕密宗。但度此一重妄執。即是超一阿僧祇劫。行者未過此劫。與辟支佛位齊時。名為極無言說處。爾時心滯無為法相。若失方便。多墮二乘地證小涅槃。然以菩提心勢力。還能發起悲願。從此以後三乘徑路始分。然所觀人法俱空。與成實諸宗未甚懸絕。猶約偏真之理。作此平等觀耳。故以三乘上中下出世間心。合論一僧祇劫。至第二僧祇。乃與二乘異也。   經雲。復次祕密主大乘行。發無緣乘心法無我性。何以故。如彼往昔如是修行者。觀察蘊阿賴耶。知自性如幻陽焰影響旋火輪乾闥婆城者。即是明第二重觀法無我性也。梵音莽缽羅是無義亦是他義。所謂他緣乘者。謂發平等大誓。為法界眾生。行菩薩道。乃至諸一闡提。及二乘未入正位者。亦當以種種方便折伏攝受。普令同入是乘。約此無緣大悲。故名他緣乘。又無緣乘者。至此僧祇。始能觀察阿陀那深細之識。解了三界唯心。心外更無一法而可得者。乘此無緣心。而行大菩提道。故名無緣乘也。此無緣乘心。即是法無我性。以行者初劫修觀行時心沒蘊中故。以五種無性空門。觀法無我。然望緣生中道。猶屬對治悉檀。若失般若方便。即墮於斷滅。名惡取空者濫方廣道人。今大乘不可得空相。空相亦不可得。雖觀諸法無所有。然亦於諸法無所空。故須離有離無道。觀法無我性。為欲淨除智障故。隨順古昔諸菩薩修學。觀蘊阿賴耶。即楞伽解深密等經。八識三性三無性。皆是此意。經言知自性者。即是知三界唯心也。如幻陽焰影響旋火輪乾闥婆城六喻。皆是雙辨有無。明蘊阿賴耶別緣起義。與前劫上五喻觀無性空意。復有殊矣。阿賴耶。義雲含藏正翻為室。謂諸蘊於此中生於此中滅。即是諸蘊窠窟。故以為名。然阿賴耶有三種義。一者分別義。二者因緣義。三者真實義。如大乘莊嚴論求真實偈中。以離二及迷依。無說無戲論故。應知三性俱真實。所云離二者。謂分別性真實。由能所畢竟無故。迷依者。謂依他性真實。由此起諸分別故。無說無戲論者。謂真實性真實。由自性無戲論故。次說求真實譬喻偈雲。如彼起幻師。譬說虛分別。如彼諸幻事。譬說二種迷。釋曰。如幻師依咒術力。變木石等以為迷因。如是虛分別依他性亦爾。起種種分別為顛倒因。又如幻像金等種種相貌顯現。如是所起分別性亦爾。能取所取故。二迷恆時顯現。次偈雲。如彼無體故。得入第一義。如彼可得故。通達世諦實。此中意言。如彼幻事無有實體。此譬依他分別二相亦無實體。由此道理。即得通達第一義諦。又如幻者幻事體亦可得。此譬虛妄分別亦爾。由此道理。即得通達世諦之實。又偈雲。彼事無體故。即得真實境。如是轉依故。即得真實義。釋雲。若人了彼幻事無體。即得木等實境。若諸菩薩。了彼二迷無體得轉依時。即得真實性義也。又偈雲。是事彼處有。彼有體亦無。有體無有故。是故說是幻。此偈明幻事有而非有。何以故。有謂幻像事。彼處顯現故。非有謂彼實體。不可得故。如是有體與無體無二。由此義故說彼是幻。又偈雲。無體非無體。非無體即體。無體有體無二。是故說是幻。此偈明幻事非有而有。何以故。非有。謂彼幻事無體。由無實體故。而有。謂幻事非無體。由像顯現故。如是無體與有體無二。由此義故說彼是幻。此幻即譬諸蘊。是故當知虛妄分別。有而非有。何以故。彼二影顯現。而實體不可得故。故說色等有體即是無體。復次虛妄分別。非有而有。何以故。彼二都無實體。然有影顯現故。故說色等無體與有體無二。由此有無不二。能遮建立誹謗及趣小乘寂滅。所以然者。由於無體知無體故。不應安立。由於有體知世諦故。不應誹謗。又以彼二無別故。不應厭體入小涅槃。彼偈又雲。幻像及取幻。迷故說有二。如是無彼二。而有二可得。骨像及取骨。觀故亦說二。無二而說二。可得亦如是。前偈意雲。迷人於幻像及取幻。以迷故說有能取所取二事。彼二雖無而二可得。由迷顯現故。後偈意雲。觀行人亦爾。於骨像及取骨。由觀故說有能觀所觀二事。彼二雖無而二亦可得。由觀顯現故。問曰。如是觀已。何法為所治。故彼復說二偈雲。應知所治體。謂彼法迷相。如是體無體。有非有如幻。應知能治體。念處等諸法。如是體無相。如幻亦如是。前偈意雲。何所治體。即是迷法相。迷法相者。謂如是如是體故。然如是體可說為有。由虛妄分別故。亦說非有由能取所取二體。與非體無別故。如是有亦如幻。無亦如幻故。說此相如幻。後偈意雲。能治體即是諸法。謂佛所說念處等。如是如是體故。彼體亦皆如幻。何以故。如諸凡夫所取。如是如是有體故。如諸佛所說。如是如是無體故。如是體無相。而佛世尊示現入胎出生踰城出家成等正覺。如是無相。而影顯現。是故如幻。問曰。若諸法同如幻者。以何義故。一為能治一為所治。彼偈答言。譬如強幻主。令餘幻王即退。如是清淨法。能令染法盡。由此義故。菩薩雖修眾行。而無所得也。彼論明觀察蘊阿賴耶。了知自性如幻。最與此經符會。故具出之。當知陽焰影響旋火輪乾闥婆城。亦應如是廣說。前劫五喻有泡沫芭蕉。此中所以不論者。此三事。猶帶拆。法明無性空。然此中幻焰等喻意。明唯識無境體法難解之空。即是粗相轉融故不論也。行者解諸蘊唯心。即是知法自性。未了如是自性時。畏墮有所得故。不能盡理觀有。畏墮斷滅故。不能盡理觀空。非但見有不明。亦復見空未盡。今以如幻等門。照有空不二。而人法二空之相。亦不當心。乃名真入法空。悟唯識性故。   經雲。祕密主。彼如是捨無我。心主自在覺自心本不生。心主即心王也。以不滯有無心無罣礙。所為妙業隨意能成。故雲心王自在。心王自在。明即是淨菩提心。更作一轉開明倍勝於前劫也。心王猶如池水性本清淨。心數淨除猶如客塵清淨。是故證此性淨時。即能自覺心本不生。何以故。以心前後際俱不可得故。譬如大海波浪以從緣起故。非是先無後無。而水性不爾。波浪從緣起時。水性非是先無。波浪因緣盡時。水性非是後無。心王亦復如是。無前後際。以前後際斷故。雖復遇境界風從緣起滅。而心性常無生滅。覺此心本不生。即是漸入阿字門。爾時復離百六十心等。塵沙上煩惱一重微細妄執。名第二阿僧祇劫。故經雲。知自心性。是超越二劫瑜祇行也。此中無為生死緣因生懷等義。如勝鬘寶性佛性論中廣明。今且明宗義故不詳說。然上來原始要終。自發一毫之善。以至於超度人法有無二障。雖宗極炳著轉妙轉深。猶是對治心外之垢。尚未開此心中祕密種種不思議事。從此以後方乃說之。若不作如此對辨則常情各翫先習。不能覺其微妙也。   經雲。復次祕密主。真言門修行菩薩行諸菩薩。無量無數百千俱胝那庾多劫積集。無量功德智慧。具修諸行無量智慧方便。皆悉成就者。即是欲明超第三劫之心。欲令見聞者信樂尊重故。先歎其功德耳。可知如餘教中菩薩。行於方便對治道。次第漸除心垢。經無量阿僧祇劫。或有得至菩提。或不至者。今此教諸菩薩。則不如是。直以真言為乘。超入淨菩提心門。若見此心明道時。諸菩薩無數劫中所修福慧。自然具足。譬如有人以舟車跋涉。經險難惡道得達五百由旬。更有一人。直乘神通飛空而度。其所經過及至到之處。雖則無異。而所乘法有殊。又世尊所以先廣說如上諸心相者。為教真言門諸觀行人。若行至如是境界時。則須明識。不得未到謂到。而於中路稽留也。復次如輪王太子初誕育時。眾相備足無所缺減。雖未能遍習眾藝統御四洲。然已能任持七寶。成就聖王家業。何以故。以即是輪王具體故。真言行者初入淨菩提心。亦復如是。雖未於無數阿僧祇劫。具備普賢眾行。滿足大悲方便。然此等如來功德。皆已成就。何以故。即是毘盧遮那具體法身故。是以經雲。無量無數劫。乃至智慧方便皆悉成就也。又如王子始生。又已龍神兆庶之所宗歸。初發淨菩提心。亦復如是。已為天人世間迷失正道者。作大歸依。若常途諸論所明。證此心時。即名為佛。是故舍利弗等一切聲聞緣覺。盡其智力。不能測量。經雲所謂出過一切聲聞辟支佛地也。以行者得此心時。即知釋迦牟尼淨土不毀。見佛壽量長遠。本地之身與上行等從地踴出諸菩薩。同會一處。修對治道者。雖跡鄰補處。然不識一人。是故此事名為祕密。又此菩薩。能於畢竟淨心中。普集會十方法界諸佛菩薩。亦自能普詣十方。供養諸善知識。詢求正法。唯獨自明瞭。諸天世人莫能知。由此因緣。復名祕密。前二劫中。雖雲度二乘地。雖須菩提等。猶能承佛威神。衍說人法俱空。而於此祕密一乘。心生驚疑。不知所趣。乃名直過聲聞辟支佛地也。時大威德諸天。不見菩薩心所依處。鹹生敬信。故釋提桓因作如是願言。今此上人不久成佛。若彼成佛時。我當奉吉祥草。四天王亦生此念言。若此菩薩成佛時。我當獻缽。梵天王亦生此念。若此菩薩成佛時。我當請轉法輪。故雲親近敬禮也。已歎入真言門功德竟。然行者復以何法入此門耶。故經次雲所謂空性。空性即是自心等虛空性。上文無量如虛空。乃至正等覺顯現。即喻此心也。前劫悟萬法唯心心外無法。今觀此心即是如來自然智。亦是毘盧遮那遍一切身。以心如是故。諸法亦如是。根塵皆入阿字門。故曰離於根境。影像不出常寂滅光。故曰無相。以心實相智覺心之實相。境智皆是般若波羅蜜。故曰無境界。以此中十喻望前十喻。復成戲論。故曰越諸戲論。第三重微細百六十心。煩惱業壽種除。復有佛樹牙生。故曰等虛空無邊一切佛法。依此相續生。既不壞因緣即入法界。亦不動法界即是緣起。當知因緣生滅。即是法界生滅。法界不生滅。即是因緣不生滅。故曰離有為無為界。若如來出世若不出世。諸法法爾如是住。故曰離諸造作。如般若中。一切法趣眼是趣不過。猶如百川赴海更無去處。是故當知眼即是第一實際。第一實際中。眼尚不可得。何況趣不趣耶。耳鼻舌身意亦如是。故曰離眼耳鼻舌身意。行者得如是微細慧時。觀一切染淨諸法。乃至少分猶如鄰虛。無不從緣生者。若從緣生。即無自性。若無自性。即是本不生。本不生即是心實際。心實際亦復不可得。故曰極無自性心生也。此心望前二劫。猶如蓮花盛敷。若望後二心。即是果復成種。故曰。如是初心佛說成佛因。故於業煩惱解脫。而業煩惱具依。此中雲佛說者。世尊以十方三世佛為證。言以此一事因緣。為眾生開淨知見。其道玄同也。行者解脫一切業煩惱時。即知一切業煩惱無非佛事。本自無有縛令誰解脫耶。如良醫變毒為藥用除眾病。又如虛空出過眾相而萬像具依。若住此不思議解脫時。即是真阿羅漢。不著於有為無為。一切世間應受廣大供養。故經雲。世間宗奉常應供養也。復次阿闍梨。欲明此應供養故。統論三劫始終。作寶珠譬喻。猶如有如意寶在石礦之中。以世人不識故。棄在衢路之間。與瓦礫無異。然別寶者。見有微相纔影彰於外。即便識之。先用利鐵□漏□□□□□□槎□檳□註□□糕延託姻魯□□理概□襌檢□□送□祅□□□□□□□□□駴□□□□媜J□□褻姪觖□□X鷗H切□駙□□□□祅□□□F□襹□□□褸□酋□□縺C爦u□□褓□便秉粿□□□□說槌楦□祤飀□娃□妻黎□□覕埤□榭□榖□□□□嗉恣慼慼熬恁摩均慼U埤□榭□爦u□□□椸□覜□檢□規□檢□奅覜□埤□□□紐□娃□□隆爦u□奅規□埤□褽娃□□觜爦u□□□橖□□逆□□□呂□□□妳□D□餾□□樀檢□□延襖□娭裀□□□D露橖□□□驗□妙□□□鶴覘隆說檢□□□□魯□檢□□□言□媸q□襐□檢□碌婁社鶴襼□□褽□騖餺褥j□奷□駟嬪□E□□□□□□□椏餾□□□□婑□□嫵□□□禭□□□餾飯詀□□礸馭裀□□□□楈□□□□□樂□□□i襮椸□□□誇□E餓□□□□粿□馱□Xz□□□驐婖□漏□□□□□□□□□觀□□□逆□□訇□神埤□娗姊□襌樀□□礹□□□殮□□□祿□□□□□饞□殮奅□裀□□練□□檢□□i詫襹□觨X|檢□□□□□埤□□礸樁炕憚嚏慼慼慼慼慼摯鞢慼L□□□稦□□檢□□餺□□□□□姥W□椹□□楷禋驛□□□□□□□患□□□□□□□□□獢慼慼慼恣歎ョ潑_□□□餾□□□□□□□□箋□詀□姛裀□礸□稨□褽□粘□櫚□□驖□□□□   經雲。祕密主信解行地。觀察三心無量波羅密多慧觀四攝法。信解地無對無量不思議。建立十心無邊智生者。此經宗。從淨菩提心以上十住地。皆是信解中行。唯如來名究竟一切智地。如花嚴中。初地菩薩能信如來本行所入。信成就諸波羅密。信入諸勝地。信成就力。信具足無所畏。信生長不可壞不共佛法。信不思議佛法。信出生無中邊佛境界。信隨入如來無量境界。信成就果。於如是諸事。其心畢竟不可破壞。不復隨他緣轉。故名信解行地。亦名到於修行地也。觀察三心。即是因根究竟心。若通論信解地。則是初地菩薩。得此虛空無垢菩提心時。自然於十無盡界。生十大願。乃至滿足百萬阿僧祇大願。以此即是菩提心為因。從二地以去。增修大悲萬行。即是無盡大願。於十法界生根。乃至漸次增長。至第八地。以去皆名方便地。佛性論雲。八地以上境界皆同。但約方便為降階耳。若觀一一地。亦自有三心。如以眾多十因緣得入初地。名為因緣。既安住已。以種種大悲萬行淨治是地。名為根。說淨治地果相及方便業。名究竟。餘皆准此。此經無量波羅密多四攝法。即是治地也。行者從此無有待對。出過心量不思議地。有十心無邊智生。即是初地果相也。花嚴雲。發十大願已。則得利益心柔軟心。隨順心寂靜心。調伏心寂滅心。謙下心潤澤心。不動心不濁心。次又成就十種淨諸地法。所謂信慈悲捨無有疲厭。知諸經論善解世法。慚愧及堅因力。供養諸佛依教修行。復次住是地已。善知諸地障。善知地成壞。善知地相果。善知地得修。善知地法清淨。善知地轉行。善知地地處非處。善知地地殊勝智。善知地地不退轉。善知淨治一切菩薩地。乃至轉入如來地。如是等有眾多十心。若廣分別。即有百萬阿僧祇度門。故曰無邊智生也。更約前三心。作十心說之。若通論信解地。則初地為種子。二地為牙。三地為皰。四地為葉。五地為花。六地為果。七地為受用種子。八地為無畏依。所謂果中之果。九地為有進求佛地慧生。是最勝心。十地此心決定。此二心無別境界。還是於第八心中。約方便轉開出之耳。若一一地中。亦自具此十心。且如住初地時。成就淨治諸地法。及知諸地相。即是先解一地竟。籍此為因智慧增長。更解二地。以十心類例。推之可知。花嚴有眾多十法門。亦當准此次第廣分別說也。然此經宗。從初地即得入金剛寶藏故。花嚴十地經一一名言。依阿闍梨所傳。皆須作二種釋。一者淺略釋。二者深祕釋。若不達如是密號。但依文說之。則因緣事相。往涉於十住品。若解金剛頂十六大菩薩生。自當證知也。   經雲。我一切諸有所說。皆依此而得者。如上一切智地無盡莊嚴境界。及餘無量修多羅。佛所稱歎一切行果。無不因此得之。是故餘經。如是廣歎娑羅樹王莖葉花果。今此經中。唯明此樹王種子及生育因緣。若離此因緣能成彼果者。無有是處。所以稱大日經王者。非為此乎。經復舉益勸修雲是。故智者當思惟此一切智信解地。復越一切昇住此地。即是初入此信解地。是復越百六十心一重細惑。名度三大阿僧祇劫也。行者初觀空性時。覺一切法皆入心之實際。下不見眾生可度。上不見諸佛可求。爾時萬行休息。謂為究竟。若住此者。即退不墮二乘地。不進得上菩薩地。名為法愛生。亦名無記心。然以菩提心勢力。及如來加持力。復能發起悲願。爾時十方諸佛。同時現前而勸喻之。以蒙佛教授故。轉生極無自性心。乃至心之實際亦不可得。雖解脫一切業煩惱。而業煩惱具存。至此不思議地。乃名真離二乘地也。就前三句義中。更開佛地為上上方便心。至此第四心時。名究竟一切智地。故曰此四分之一度於信解也。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卷第二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796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卷第三   沙門一行阿闍梨記   入真言門住心品之餘   經雲。爾時執金剛祕密主。白佛言世尊。願救世者演說心相。菩薩有幾種得無畏處。乃至當得一切法自性平等無畏者。猶是答前心相句。以金剛手既聞此教諸菩薩。直乘真言門上菩薩地故。問世尊此菩薩行道時。有幾種得無畏處。佛還復約前三劫。作差降對明也。梵音阿濕縛娑。正譯當言蘇息也。如人為強力者所持扼喉。閉氣垂將悶絕。忽蒙放捨還復得蘇。眾生亦復如是。為妄想業煩惱所纏。觸緣皆閉。至此六處如得再生。故名蘇息處。亦如度險惡道時。其心泰然無所畏懼。故名無畏處也。佛言祕密主。彼愚童凡夫。修諸善法害不善法。當得善無畏者。善義通於淺深。今此中意。明十善業道。如世人以十不善道因緣。漂沈惡趣無有窮已。後得順世八心。也漸受三歸戒。於無量世生人天中。後至涅槃。以免離三途劇苦。名最初蘇息處也。若真言行者初入三昧耶。依三蜜供養修行位。與此齊等也。   經雲。若如實知我。當得身無畏者。如修循身觀時。見此身三十六物之所集成。五種不淨惡露充滿。終不為此而生貪愛。次復觀受心法。得離不觀我性四種顛倒。於身諸扼縛得蘇息處。若真言行者。本尊三昧眾相現前時位。與此齊也。   經雲。若於取蘊所集我身。捨自色像觀。當得無我無畏者。謂觀唯蘊無我時。於陰界入中。種種分折推求我不可得。捨此自色像者。譬如因樹則有樹影現。若無樹者影由何生。今五蘊尚從緣生都無自性。何況此積集中而有我耶。如上所說。乃至證湛寂之心離一切過。是於我之扼縛得蘇息處。若真言行者。於瑜伽境界一切分段中。能觀心不可得。不生愛慢位。與此齊也。   經雲。若害蘊住法攀緣。當得法無畏者。謂行者心住蘊中。欲令發起離著。爾時幻焰等喻。觀察諸蘊即空。得離違順八心證寂然界。然離蘊之扼縛。於法得蘇息處。法謂十緣生句也。若真言行者。現覺瑜伽境界。皆如鏡像水月無性無生位。與此齊也。   經雲。若害法住無緣。當得法無我無畏者。即是無緣乘心。觀察法無我性。於心外有無影。像智都無所得。心王自在覺本不生。得離法之扼縛。於法無我得蘇息處。若真言行者。於瑜伽道中心得自在用時位。與此齊也。   經雲。若復一切蘊界處。能執所執我壽命等。及法無緣空自性無性。此空智生。當得一切法自性平等無畏者。謂觀自心畢竟空性時。我之與蘊法及無緣。皆同一性。所謂自性無性。此空智生。即是時極無自性心生也。於業煩惱等。都無所縛亦無所脫。故雲得一切法自性平等。爾時於有為無為界二種扼縛得蘇息處即是真言行者虛空無垢菩提心也然此心在纏出纏皆畢竟無相。以如來五眼諦觀。尚不能得其像貌。況餘生滅中人。今所以廣明三劫六無畏處眾多心相者。皆是擬儀外跡。以明修證之深淺耳。上已明見煙之相。可已比知火性。但知心垢盡處戲論不行。即是第六無畏依。更欲如何表示耶。   經雲。祕密主。若真言門修菩薩行諸菩薩。深修觀察十緣生句。當於真言行通達作證。乃至如實遍知一切心相者。是略答前問中修行句也。如下文萬行方便中。無不藉此十緣生句淨除心垢。是故當知最為旨要。真言行者特宜留意思之。然統論此品中十緣生句。略有三種。一者以心沒蘊中。欲對治實法故。觀此十緣生句。如前所說。即空之幻是也。二者以心沒法中。欲對治境界攀緣故。觀此十緣生句。如前所說。蘊阿賴耶即心之幻是也。三者以深著沒心實際中。欲離有為無為界故。觀此十緣生句。如前所說。解脫一切業煩惱而業煩惱具依。即不思議之幻也。摩訶般若中十喻。亦具含三意。今此中雲深修觀察者。即是意明第三重。且如行者於瑜伽中。以自心為感佛心為應。感應因緣。即時毘盧遮那。現所喜見身說所宜聞法。然我心亦畢竟淨。佛心亦畢竟淨。若望我心為自。即佛心為他。今此境界。為從自生耶。他生耶。共生無因生耶。以中論種種門觀之。生不可得。而形聲宛然即是法界。論幻即幻。論法界即法界。論遍一切處即遍一切處。論幻故名不可思議幻也。復次言深修者。謂得淨心已去。從大悲生根。乃至方便究竟。其間一一緣起。皆當以十喻觀之。由所證轉深故。言觀察也。且如四諦義。直示娑呵世界已有無量無邊差別名。又況無盡法界中逗機方便。何可窮盡。今行者於一念淨心中。通達如是塵沙四諦。空則畢竟不生。有則盡其性相。中則舉體皆常。以三法無定相。故名為不思議幻。如四諦者。餘一切法門例耳。是故唯有如來。乃能窮此十喻。達其源底。此經所以次無垢菩提心。即明十喻者。包括始終綜該諸地。既觸緣成觀。不可緯說。今且依釋論。明其大歸耳。   經雲。雲何為十。謂如幻陽焰夢影。乾闥婆城響。水月浮泡。虛空花旋火輪。乃至雲何為幻。謂如咒術藥力。能造所造種種色像。惑自眼故見希有事。展轉相生往來十方。然彼非去非不去。何以故本性淨故。如是真言幻。持誦成就能生一切者。佛說藥力不思議。如人以藥力故。昇空隱形履水蹈火。此事非諸論師等。能建立因量出其所由。亦非可生疑。謂定應爾或不應爾。過如是籌度境界。唯親行此藥執持行用者。乃證知耳。又如藥術因緣。示現能造所造種種色像。雖於眾緣中一一諦求都無生處。而亦五情所對明瞭現前。雖展轉相生。往來十方。然亦非去非不去。是事亦非籌度思量之境。釋論雲。佛問德女。譬如幻師幻作種種事。於汝意雲何。是幻所作內有不。答言不也。又問外有不。內外有不。從先世至今世。今世至後世不。幻所作有生者滅者不。實有一法是幻所作不。皆答言不也。佛言。汝頗見聞幻所作伎樂不。答言我亦見亦聞佛言若幻空欺誑無實。雲何從幻能作伎樂。女言。大德是幻相法爾。雖無根本而可聞見。佛言。無明亦如是。雖非內有乃至無生滅者。而無明因緣。諸行生。若無明盡行亦盡。乃至廣說。今此真言門。喻持誦者亦復如是。如下文廣說。依三密修行。得成一切奇特不思議事。雖一一緣中諦求畢竟離於四句。法爾如是。不異淨心。而自在神變宛然不謬。此事亦非諸大論師等。聰辨利根者所能測量。獨有方便具足得成悉地者。自證知耳。   經雲。復次祕密主。陽焰性空。彼依世人妄想成立。有所談議。如是真言相。唯是假名者。釋論雲。以日光風動塵故。曠野中動如野馬。無智人初見之為水。眾生亦爾。結使煩惱日光。動諸行塵耶憶念風。於生死曠野中轉。無智慧者。謂一相為男。一相為女。復次若遠見之。謂以為水。近則無水相。如是遠聖法者。不知無我及諸法空。於陰界入性空法中。生人想等。若近聖法。則知諸法實相。是時虛誑種種妄想盡除。此經意雲。如世人遠望曠野。遠望之者。徒見此炎。炎之相強立假名。求其實事都不可得。故雲妄想成立有所談議也。如真言行者於瑜伽中。見種種殊特境界。乃至諸佛海會無盡莊嚴。爾時應作此陽焰觀。了知唯是假名。離於慢著。轉近心地。則悟加持神變種種因緣。但是法界焰耳。故雲如是真言相唯是假名。   經雲。復次祕密主。如夢中所見。晝日牟呼栗多剎那歲時等住。種種異類受諸苦樂。覺已都無所見。如是夢真言行應知亦爾時。釋論雲。如夢中都無實事。謂之有實。覺已知無而還自笑。人亦如是。諸結使眠中實無而著。得道覺時乃知無。覺亦復自笑。又如以眠力故。無法而見法。無喜事而喜。無嗔事而嗔。無怖事而怖。眾生亦爾。無明眠力故。不應瞋恚憂怖。而生瞋憂怖等故。今復明此夢事不思議邊。如夢中。自見住壽一日二日乃至無量歲。有種種國土及眾生族類。或昇天宮或在地獄受諸苦樂。覺時但一念間耳。於覺心眠法因緣中。四句求之了不可得。而夢事照然憶持不謬。以一念為千萬歲。以一心為無量境。此事非世間智者。憶度籌量能盡其原底。亦非可疑之處。獨夢者親證知耳。今此真言行者瑜伽之夢。亦復如是。或須臾間備見無量加持境界。或不起於座而經多劫。或遍遊諸佛國土。親近供養利益眾生。此事諸眾因緣中觀察。都無所起不出一念淨心。然亦分別不謬。此事誰能思議出其所以。然實獨證者自知耳。行者得如是境界。但當以夢喻觀之。心不疑怪亦不生著。即以普現色身之夢。作無盡莊嚴。故雲深修十句也。   經雲。復次密主。以影喻。解了真言能發悉地。如面緣於鏡而現面像。彼真言悉地。當知如是者。此中言影。即是釋論鏡中像喻。彼論雲。如鏡中像。非鏡作非面作。非執鏡者作非自然作。亦非無因緣作。何以非鏡作。若面未到鏡則無像故。何以非面作。無鏡則無像故。何以非執鏡者作。無鏡無面則無像故。何以非自然作者。若未有鏡未有面。則無像。像待鏡待面。然後有故。亦非無因者。若無因緣。應常有應常無。若除鏡除面亦應自出。以是故非無因緣。當知諸法亦復如是。以我不可得故。一切因緣生法不自在故。諸法屬因緣故。非自作。若自無。他亦無故。非他作。若他作則失罪福力。亦非共作以有二過故。亦非無因。如先世業因今世善惡行緣。從是得苦樂。一切諸法必有因緣。以愚癡故不知耳。如少兒。見鏡中像心樂愛著。失已破鏡求索智人笑之。失樂更求亦復如是。亦為得道聖人所笑。今此真言門中。以如來三密淨身為鏡。自身三密行為鏡中像因緣。有悉地生猶如面像。若行者悉地成就時。乃至起五神通。住壽長遠面見十方國土遊諸佛剎。皆以此喻觀察是事。從自生。他生耶。若謂他三密加持能授是果。則眾生未修行時。佛亦大悲平等。何故不令成就。若謂自如說行能得是果。何因觀察三密淨鏡之身。求加被耶。若共主則有二過。何以故。若謂我心為因。待彼眾緣方得成就者。即此因中先有悉地果耶。為先無耶。若先有之。眾緣則無所用。若先無之。眾緣復何所用。然是悉地成就。亦復非無因緣。故智論鏡像偈雲。非有亦非無。亦復非有無。此語亦不受。如是名中道。不應如彼少兒妄生取著也。如作如是觀故。行者心無所得。不生戲論故。曰應如是知。   經雲。復次祕密主。以乾闥婆城譬。解了成就悉地宮者。釋論雲。日初出時。見城門樓櫓宮殿行人出入。日轉高轉滅。此城但可眼見。而無實有。有人初未曾見。意謂實樂。疾行赴之。近而遂失日高遂滅。飢渴悶極。睹熱氣如野馬。謂之為水。復往趣之。乃至求之。疲極而無所見。思惟自悟渴願心息。行者亦爾。若以智慧無我無實法者。是時顛倒願息。聲聞經中。無此乾闥婆城喻。又以城喻身。說此眾緣實有但城是假名。為破吾我故。菩薩利根。深入諸法空中。故以乾闥婆城為喻也。此中言悉地宮。有上中下。上謂密嚴佛國。出過三界非二乘所得見聞。中謂十方淨嚴。下謂諸天脩羅宮等。若行者成三品持明仙時。安住如是悉地宮中。當以此喻觀察。如海氣日光因緣。邑居嚴麗層臺人物燦然可觀。不應同彼愚夫。妄生貪著。求其實事。以此因緣。於種種勝妙五塵中。淨心無所罣礙也。   經雲。復次祕密主。以響喻解了真言聲。如緣聲有響。彼真言者當如是解者。釋論雲。若深山峽谷中。若深絕□中。若空大捨中。以語言聲相擊故。從聲有聲名為響。無智人謂為有實。智者心念。是聲無人作。但以聲轉故。更有響聲誑人耳根。人欲語時。亦咽口中有風。名憂陀那。還入至齊。響出時。觸頂及斷齒脣舌咽胸七處而退。是名為語言。愚人不解而生三毒。智者了知心無所著。但隨諸法實相。真言行者若於瑜伽中。聞種種八風違順之音。或諸聖者以無量法音現前教授。或由舌根淨故。能以一音遍滿世界。遇此諸境界時。亦當以響喻觀察此。但從三密眾緣而有。是事非生非滅非有非無。是故於中不應妄生戲論。爾時自入音聲慧法門也。   經雲。復次祕密主。如因月出故照於淨水。而現月影像。如是真言水月喻。彼持明者當如是說者。釋論雲。月在虛空中行。而影現於水。實法性月輪。在如如法性實際虛空中。而凡夫心水。有我我所相現。又如小兒見水中月歡喜欲取。大人見之則笑。無智者亦爾。身見故見有吾我。無實智故見種種法。見已歡喜欲取諸相。得道聖人笑之也。復次譬靜水中見月影。擾水則不見。無明心靜水中。見吾我憍慢諸結使影。實智慧杖擾心水。則不見。以是故。說諸菩薩知法如水中月。持明行者亦如是。由三蜜方便自心澄淨故。諸佛蜜嚴海會悉於中現。或自以如意珠身。於一切眾生心水中現。爾時應諦想觀之。今此蜜嚴之相。從我淨心生耶。從佛淨身生耶。自他實相尚自畢竟不生。何況相違因緣而有所生。又如一切江河井池大小諸器。月亦不來水亦不去。而淨月能以一輪。普入眾水之中。我今亦復如是。眾生心亦不來。自心亦復不去。而見聞蒙益皆實不虛。故當以慧杖攪之。便知無實。不得如彼嬰童。欲作方便取之。以為玩好之具也。既能自靜其意。復當如如不動為人演說之。故曰持明者當如是說。   經雲。復次祕密主。如天降雨生泡。彼真言悉地種種變化。當知亦爾者。聲聞經以受譬浮泡。般若中以泡為喻。雖實無性。而因緣猶是實法。欲十句中有如化而不明泡。喻今此經譬。意復殊也。如夏時雨水自雨水中。隨渧之大少生種種浮泡。形類各異。然水性一味自為因緣。四句推求無別所生之法。是故此泡舉體從緣。泡起即是水起。泡滅即是水滅。故以此喻即心之變化也。如行者即以自心作佛。還蒙心佛示悟方便。轉入無量法門。又以心為漫荼羅。此境與心為緣能作種種不思議變化。是故行者以浮泡喻觀之。了知不離自心。故不生著也。釋論又雲。修定者有十四變化。天龍鬼神亦能作化。如化生光無定物。但以心生便有心滅則滅。是法無初中後。生是無所從來。滅亦無所至。當知諸法亦如是。復次如變化相。清淨如虛空無所染著。不為罪福所污。諸法亦爾。法性如如實際。自然常淨。譬如閻浮提四大河。一一河有五百小河以為眷屬。此水種種不淨。入大海中皆悉清淨。與泡喻意同也。   經雲。復次祕密主。如空中無眾生無壽命。彼作者不可得。心以迷亂故。而生如是種種妄見者。釋論雲。如虛空者。謂但有名而無實法。虛空非可見法。遠視故。眼光轉見縹色。諸法亦如是。空無所有。人遠無漏實智慧故。棄實相。見彼我男女屋舍城郭等種種雜物。心著如少兒仰視青天。謂有實色。有人飛上。極遠而無所見。又如虛空性常清淨。人謂陰曀為不淨。諸法亦如。是性常清淨。婬欲瞋恚等曀故。人謂不淨。此經雲。心迷亂者。如人以疾病非人等種種因緣。其心迷亂。妄見淨虛空中有種種人物形相。或可怖畏或可貪著。若得本心時。則知此事生時不染虛空。滅時亦非還淨。本來不礙虛空。亦不異於空。行者修觀行時。若有種種魔事種種業煩惱境。皆當安心此喻如淨虛空。雖於無量劫中處於地獄。爾時意無罣礙。如得神通者。於空一顯色中自在飛行。不為人法妄想之所塵污也。   經雲。復次祕密主。譬如火燼。若人執持在手。而以旋轉空中。有輪像生者。如人持火燼。空中旋轉作種種相。或方或圓三角半月。大少長短隨意所為。愚少觀之。以為實事而生念著。然實都無法生。但手中速疾力。能運一火成無量相耳。真言行者若於瑜伽中。隨心所運無不成就。乃至於一a 阿字門。旋轉無礙成無量法門。爾時當造斯觀。但由淨菩提心一體速疾力巧用使然。不應於中作種種見計。為勝妙而生戲論也。釋論無火輪喻。別有影喻。雲如影可見而不可捉。諸法亦如是。眼情等見聞覺知。實不可得。又如影映光則現不映則無。諸結使煩惱遮正見光。則有我相法相。又如影。人去則去人動則動人住則住。善惡業影亦如是。復後世去時亦去。今世住時亦住。報不斷故。罪福熟時則出。然是影非有物。但是誰眼法。如旋火□疾轉成輪。亦非實有。喻意大同也。祕密主。應如是了知大乘句心句無等等句。必定句正等覺句。漸次大乘生句者。梵音謂句為缽曇。義如前釋。此十喻皆是摩訶衍人甚深緣起。非聲聞緣覺安足之處。故名大乘句。心之實性。更無一法可以顯示之者。亦不可授人。但如是深觀察時。障蓋雲披。自當證知耳。故名心句。如來智慧。於一切法中無可譬類。亦無過上。故名無等。而心之實相。與之涵蓋相稱間無異際。故曰無等等。若以十緣生了知心處。則安住其中。故曰無等等句。諸佛以此十緣生義。必定師子吼說如來性心實相印。若有能信解者。假使十方世界一切諸魔。皆化身作佛說相似般若。亦不能變易其心。使法相不如是。故曰必定句。以此中道正觀。離有為無為界。極無自性心生。即是心佛顯現。故曰正等覺句。以深修觀察故。如入大海漸次轉深。乃至毘盧遮那。以上上智觀。方能盡其源底。故曰漸次大乘生句。當知如是六句。次第相釋次第相生也。毘盧遮那即以此十緣生句不思議法界。作無盡莊嚴藏。從十世界微塵數諸法界門。常出生根力覺道禪定解脫諸寶。遍施眾生猶尚不匱。故曰具足法財。一切如來智業由此具足。故曰出生種種工巧大智慧。若於一念心中。明見十緣生義。則上窮無盡法界。下極無盡眾生界。其中一切心相。皆能了了覺知。以皆從緣起。即空即儗即中故。故曰如實遍知一切心相。阿闍梨言。行者初修觀行境界現前時。由內因外緣力故。自然有緣起智生。不同常途習定功力苦至而後通徹也。梵本中雲。自此以後。次說真言者持誦次第。如法悉地。如法果生。此是傳法者所記。故不於經中具出其大意言。已說淨菩提心諸心相竟。從此以下。明進修方便及悉地果生也。   入漫荼羅具緣真言品第二   入漫荼羅具緣真言品第二者。上品已約種種心相。對辨一切智心竟。然此妙果。以何方便而能得至耶。故此品。次明入漫荼羅行法。具眾緣支分及所要真言。皆於此中廣明。譬如已知乳酪有醍醐性。即教令具諸器物方便攢搖。以從緣起故。當知不異十緣生句也。復次聲聞經中。以毘尼為祕藏。要擇人簡眾方乃授之。若未發律儀不合聽聞修習。摩訶衍中亦以持明為祕藏。未入漫荼羅者不合讀誦受持。還同盜聽布薩反招重罪。所以然者。如世人慈育稚子。雖復情無所吝。而不授與干將莫耶。以不知運用方便故。必傷其體。今此法門亦復如是。即心成佛旨趣難知。恐未來眾生輕慢法故。不能諮訪善知識。未蒙三密加持。而自師心執文。輒自修學。久用功力無所能成。反謗此經謂非佛說。又此經文。有淺略深祕二釋。就深祕釋中復有淺深。輒爾披翫者。以不解密號故。謂是因緣事相。心生慢易自言。我行真道何用咒術事耶。以如是等因緣。感匱法業。於無量劫墮惡趣中。所以修學真言者。要令先入漫茶羅也。漫荼羅名義下當更釋。   經雲。爾時執金剛祕密主。白佛言。希有世尊。說此諸佛自證三菩提。不思議法界超越心地。乃至一切支分。皆悉出現如來之身。遍至十方。還來本位中住者。即金剛手。承佛神力領解上文。先歎世尊甚為奇特。由具大方便故。乃能說此諸佛自證三菩提。所謂自心自覺不可思議法界。出過一切心地。的無所依也。如世人舉趾動足皆依於地。菩薩亦如是。依心進行。故名此心為地。以心尚有所依故。未名正遍知。如來已度此微細戲論進趣都息。故名超越心地也。雖究竟寂滅不可言宣。而能以種種方便道。為眾生類。如本性信解而演說法。即是領解一切智心無盡莊嚴之跡也。不思議法界即喻蓮花臺。種種方便道即喻蓮花葉。此領解中文雖簡略。而提舉宗通妙旨。無所不周。次即請佛。唯願世尊。次說修真言行大悲胎藏生大漫荼羅王也。今且約胎藏為喻。行者初發一切智心。如父母和合因緣。識種子初託胎中。爾時漸次增長。為行業巧風之所匠成。乃至始誕育時。諸根百體皆悉備足。始於父母種姓中生。猶如依真言門。學大悲萬行淨心顯現。又此嬰童。漸具人法習諸伎藝。伎藝已通施行事業。如於淨心中。發起方便修治自地。隨緣利物濟度眾生。故名大悲胎藏生也。復次初入淨菩提心門見法明道。如識種子歌羅羅時。前七地以來。為大悲萬行之所含養。如在胎藏。無功用以去漸學如來方便。如嬰童已生習諸伎藝。至如來一切智地。如伎藝已成施於從政。故名大悲胎藏生。又是一重祕密漫荼羅也。今以蓮花喻此漫荼羅義。如蓮種在堅□之中。枝條花葉之性已宛然具足。猶若世間種子心。從此漸次增長。乃至初生花皰時。蓮臺果實隱於葉藏之內。如出世間心尚在蘊中。又由此葉藏所包。不為風寒眾緣之所傷壞。淨色鬢蕊日夜滋榮。猶如大悲胎藏。既成就已。於日光中顯照開敷。如方便滿足。今此中妙法蓮花漫荼羅義。毘盧遮那本地常心。即是花臺具體。四佛四菩薩。醍醐果德。如眾實俱成。十世界微塵數金剛密慧差別智印。猶如鬢蕊。十世界微塵數大悲萬行波羅密門。猶如花藏。三乘六道無量應身。猶如根莖條葉發暉相間。以如是眾德輪圓周備故。名漫荼羅也。然以如來加持故。從佛菩提自證之德。現八葉中胎藏身。從金剛密印現第一重金剛手等諸內眷屬。從大悲萬行。現第二重摩訶薩埵諸大眷屬。從普門方便。現第三重一切眾生喜見隨類之身。若以輪王灌頂方之。則第三重如萬國君長。第二重如朝廷百揆。第一重如宗枝內弼。中胎如垂拱之君。故花臺常智。為大漫荼羅王也。若自本垂跡。則從中胎一一門。各流出第一重種種門。從第一重一一門。各流出第二重種種門從第二重一一門。各流出第三重種種門。若行因至果。則第三重之所引攝成就。能通第二重。第二重之所引攝成就。能通第一重。第一重之所引攝成就。能見中胎藏。由此言之。則諸眾生類本性信解。雖復無量無邊。而此漫荼羅法門。所為義利。亦復罄無不盡。故雲為滿足彼諸未來世無量眾生。為救護安樂故也。   經雲。爾時薄伽梵毘盧遮那。於大眾會中遍觀察已。告執金剛祕密主言。諦聽金剛手。今說修行漫荼羅行。滿足一切智智法門者。此中大會。即是法界漫荼羅所攝應度眾生。今佛欲說深密之行。為令不差道機故。以慧眼觀察。即此慧眼所加持故。先世善萌無不開發。猶如良田已布善種。則堪受時雨之施也。此修行。梵音娜耶。即是乘義道義。謂從一念善根乃至成佛。於是中間。一一諸地所乘之法所行之道。通名娜耶。漫荼羅中諸善知識。如造乘治道及將導者。眾生乘而行之。名修漫荼羅行。此行。梵音折利耶也。且如下文雲。先為弟子擇治平地。若論外事自如常釋。若為我倒凡夫。擇得一念守齋種子心治令平正。亦名治地。乃至為一生補處菩薩。擇去心中無明父母極細之垢。亦名治地。由此言之。則經文一一言之下治地之義。凡有幾重。例如十緣生句。皆漸次轉深不可窮盡也。執金剛作如是勸請。佛佛還以此印印之。而後衍說。故雲滿足一切智智法門。若此地不滿。則不能普為一切眾生作救護安樂也。   經雲。爾時毘盧遮那世尊。本昔誓願成就無盡法界度脫無餘眾生界故。一切如來同共集會。漸次證入大悲藏發生三摩地者。以如來本行菩薩道時。立如是誓願。我當成就一切諸佛法界。悉皆度脫無餘眾生界。今所願已滿。而應度眾生不盡。以眾生無盡。即是法界亦無盡也。界有三種。所謂法界心界眾生界。離法界無別眾生界。眾生界即是法界。離心界無別法界。法界即是心界。當知此三種無二無別。為欲轉釋法界義故。次言無餘眾生界。以眾生界未得一切解脫。即是法界未得遍滿成就。故如來勤修事業。無有休息也。即以此本願因緣故。一切如來同共集會。如僧中有大事因緣若結界說戒之類則眾僧集會同共印持。以一戒一見故。不應別眾也。今將說滿足一切智智法門。亦是諸佛大事因緣。以同一本誓同一法界故。皆悉集會。共以神力加持也。漸次證入者。如初無畏時。以聲字觀修漫荼羅行。第二無畏。於有相觀中修漫荼羅行。第三無畏。於唯蘊無我心中修漫荼羅行。第四無畏。於法緣心中修漫荼羅行。第五無畏。於無緣心中修漫荼羅行。第六無畏。於平等心中修漫荼羅行。離垢地以去。各於自地觀心中修漫荼羅行。略以行位分之。已作十六重深淺不同。此一一位。自有菩提種子心。有大悲胎藏增長因緣。有慧方便業受用之果。如前所說。從一一門。各流出種種門等。其中從因向果。則三密方便展轉不同。容極至心王大海。方一味無別耳。今此十方諸佛。本行菩薩道時。各乘一法門。到於一切智地。以將說普門眾行發起因緣。同共入此大悲胎藏三昧。從本所修行道。漸次證入一一觀之。如菩薩修禪時於九次第定中。逆順出入定散超間。奮迅遊戲無不自在。是諸如來。漸次證入大悲藏發生三摩地。亦復如是。或觀無盡法界。以一切心為一心。以一切門為一門。或觀無餘眾生界。以一心為一切心。以一門為一切門。若以此十六重玄義。即橫豎統攝十二部經。則旋轉無盡也。經雲。世尊一切支分。皆悉出現如來之身者。前現莊嚴藏時。普門一一身各遍十方。隨緣應物。今欲說漫荼羅圓位故。還約佛身上中下體。以部類分之。自齊以下。現生身釋迦示同人法。及二乘六趣種種類形色像威儀。言音壇座各各殊異。及其眷屬展轉不同。普於八方。如漫荼羅本位次第而住。自齊以上至咽。出現無量十住諸菩薩。各持三密之身。與無量眷屬普於八方。如漫荼羅本位次第而住。然此中自有二重。從心以下。是持大悲萬行十佛剎微塵諸大眷屬。從心以上。是持金剛密慧十佛剎微塵諸內眷屬。通名大心眾也。從咽以上至如來頂相。出現四智四三昧果德佛身。即此八身於一切世界中。徒眾剎土名號身業。諸受用事皆悉不同。亦於八方。如漫荼羅本位次第而住。   經雲。為彼從初發心。乃至十地諸菩薩者。謂初發淨菩提心時。見此漫荼羅。已遍法界。昇第二住。又逾廣逾深作十轉開明。乃至第十一地而後所見圓極。如是安布分位已。即皆遍至十方。於自法界門。施作真言事業。示現進修次第。教授眾主。此相現前了了無礙。下文所說。但開出此心作名字流通耳。又令普現隨類身。而言悉現如來身者。明本跡俱不思議加持不二。豈欲令獨一法界作種種形耶。行者如是解時。觀毘盧遮那與鬼畜等尊。其心平等無勝劣之想。輒從一門而入皆見心王。是故作佛事已。   經雲。遍至十方。還來入佛身本位。本位中住而復還入。意明一切方便畢竟同歸也。經雲。時薄伽梵。復告執金剛祕密主言。諦聽金剛手。漫荼羅位初阿闍梨者。從此已後迄灌頂教誡竟。金剛手問得幾所福德聚。而白佛言。從今以後我當供養是善男子善女人。何以故。彼善男子善女人。同見佛世尊故。此明入漫荼羅眾多支分。又自大力明妃。迄第二品末。明緣壇行事所要真言也。就眾多支分中。最初明阿闍梨支分。所以然者。佛說此經要從師受不得輒爾修行。若無明師。則所傳無寄故也。然以解二種義故。得阿闍梨名。所謂淺略深奧分。若觀前人。未有深解之機。則順常途隨文為釋。若已成就利根智慧。則當演暢深密而教授之。今還以此二分釋阿闍梨義。若於此漫荼羅種種支分。乃至一切諸尊真言手印觀行悉地。皆悉通達得傳教灌頂。是名阿闍梨。若度違順八心證寂然界。是名阿闍梨。若已心王自在。覺自心本不生。名阿闍梨。若生極無自性心。得入如上漫荼羅海會。名阿闍梨。從此復有十重深行。乃至於解三密人中。最為上首如金剛薩埵。是名阿闍梨。復次毘盧遮那。是名阿闍梨。是故作最初阿闍梨事業時。即須觀照自身。即同於金剛薩埵毘盧遮那。以身語密印而作加持。乃名善住師位。不爾無所能成也。自餘深行者即可以意得。次明阿闍梨眾德。   經雲。應發菩提心者。謂生決定誓願。一向志求一切智智。必當普度法界眾生。此心猶如幢旗。是眾行導首。猶如種子。是萬德根本。若不發此心。亦如未託歌羅羅。則大悲胎藏何所養育。自不能建立善根。況復為人師耶。當約一一地作深密釋。乃至毘盧遮那。始名無盡法界究竟發心耳。   經雲。妙慧慈悲者。般若有二種。有與六波羅密和合般若。有實相般若。此中意明初句。此慧猶如巧風。能軌匠歌羅羅心使百體成就。行者猶有慧。故則能善知通塞判決是非。於漫荼羅一切事業中。動合規矩心無疑滯。乃堪作阿闍梨。以要言之。若同毘盧遮那智業圓滿。是名深行阿闍梨也。慈悲。謂憐愍之心徹於骨髓。諸有所作。皆為建立眾生。必使成就無盡法界之樂。度脫無餘眾生界之苦。若無此心。則如胎藏不成。又安能有所含養。乃至毘盧遮那以本願故。住於加持世界。普現悲生漫荼羅。是名深祕阿闍梨。兼綜眾藝者。謂妙善世間種種伎藝也。謂聲論因論。十八明處六十四能。算數方藥觀相工巧之類。緣漫荼羅所要皆不假於人。則造次施為無闕乏之過。然後堪作阿闍梨。復次行如是法中。盡與實相不相違背。名為妙善眾藝。復次於一切總持三昧門道品。諸度四辨四攝力無畏等。皆得善巧。則能隨意造作祕密漫荼羅。名為妙善眾藝也。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者。即是深修觀察十緣生句。見甚深中道。照不可得空。是事如摩訶般若中廣說。若行者於文字及觀心中。善得通達離於見著。乃應為人作世間阿闍梨也。復次初劫智慧猶與二乘共行。非深般若。二劫智慧尚與二乘共聞。亦非甚深般若。第三劫等虛空心無邊智慧。一切二乘不能思議。乃名甚深般若。堪作祕密行阿闍梨也。就祕密中又漸次轉深。乃至佛為十地說般若。則九地非其境界。唯大毘盧遮那得名究竟阿闍梨也。通達三乘者。謂於大小乘三藏教中。善其文義也。能難能答。堪可匠成三學拔除弟子惡邪。乃應作阿闍梨。若不爾者。或為他論議師輩之所摧屈。則於傳法無力生他不信也。又此經宗。橫統一切佛教。如說唯蘊無我出世間心住於蘊中。即攝諸部中小乘三藏。如說觀蘊阿賴耶覺自心本不生。即攝諸經八識三無性義。如說極無自性心十緣生句。即攝花嚴般若種種不思議境界。皆入其中。如說如實知自心名一切種智。則佛性一乘如來祕藏。皆入其中。於種種聖言。無不統其精要。若能持是心印。廣開一切法門。是名通達三乘也。復次真言門。乘三密印至佛三平等地。名為通達三乘。淺深重數如前說。善解真言實義者。如真言門。有種種真言種種身印種種本尊。乃至具緣供物一一支分。聲字形色諸相不同。隨事分別識其性類。知如是法寂災處用。如是法增益處用。如是法降伏處用。如持明藏蘇悉地等廣分別說。此是通達真言實義。所以然者。一一真言。皆如來妙極之語也。如真言中有質多字。淺釋只名為心。若作深祕釋。質謂遮字帶三昧聲也。遮是無遷變義。無遷變即是佛性。佛性亦名般若波羅蜜。亦名首楞嚴三昧。是故定慧具足。多字是一切法如如解脫不可得義。若如是說心。乃名妙極之語也。復次如身印。左手是三昧義。右手是般若義。十指是十波羅蜜滿足義。亦是一切智五輪譬喻義。如本尊形。女是禪定。男是智慧。黃色是金剛身。白是大悲。赤是大慧。青是大空。黑是大力。乃至一切緣中。皆有第一實際義。豈可如文生解耶。若通達如是實義。乃應作阿闍梨。亦約三劫十地以明深行也。知眾生心者。以阿闍梨善知三部上中下用。種種性類差別。及住瑜伽故。以加持方便。能了知眾生心行也。如有來求法者。師應謂言。汝且隨所安。我當思惟。即是持彼名字。入於靜室如法持誦。觀彼因緣。以本尊加被故。當見相貌。若是外道欲來盜法。或伺求其便而來詐親。爾時本尊或現外道等形。審觀像類自然可識。應方便遣喻言。善男子。夫求法者。應先除斷一切惡見巧偽之心。又諸菩薩為度眾生故。能作種種難行苦行。汝今豈能為此難行事耶。且隨本緣而作利益。若境界中。見本尊在漫荼羅。將引弟子為其灌頂。或持以付之。如是等種種善相。則應攝授。復次若本尊捨本色像而作赤色。是人性多瞋恚。黑色多癡。黃色多貪。白色多善。縹色多無記。及於漫荼羅中。觀察花所至處。上中下類種種微相。亦可知彼心機是器非器也。然於如是相中不應取著。亦以十緣生句而觀察之。於如是事一一明瞭。堪住師位也。復次深祕釋者。知眾生心。即是如實知自心。以能知自心故。即能明識他心。如家有寶藏即善鑒他寶。乃至諸根性慾本末因緣。心所動作戲論。無不了了通達。是名深行阿闍梨也。信諸佛菩薩者。阿闍梨言。一切善法以信為首。當最初說之。今順梵文語便。兼以通於後位故。作不次說耳。謂此宗。初入法門時。意尤淺近難識。且三乘實相。無不離於文字。而真言者。要須口誦梵文心亦觀之。或屈申身份支節猶如戲弄。或修三昧乃觀女人之像或忿怒等形。或以水灌頂。或造作火壇。若欲以心識籌量。則加持之跡又不可見。自非具深信者。安得不疑惑耶。又此行者。於此眾緣事相。皆以諦信行之。若勤苦多是未蒙現益。爾時即自思惟。由我功行未至。或由三毒垢染惑障重故。如浣衣鑽火。但勿中途休廢。自當純淨目睹光明耳。復當思惟幻喻。如藥物和合而得昇空住壽。亦非利根智慧所能思識。但令妙解其術無不成者。以此深心淨信離疑惑故。漸得法驗現前。復由法驗現前故。信解轉增不可俎壞。若不如是者。則同無手之人。雖至不寶藏中空無所得。況在阿闍梨位乎。復次眾生一念心中。有如來壽量長遠之身寂光海會。乃至不退諸菩薩。亦復不能知。當知此法倍復難信。故法花中。補處三請如來四誡。然後演說。今此經。具有修入方便。乃至一生可成。若能諦受不疑。到於信地或度於信解。乃名深行阿闍梨也。得傳教灌頂善解漫荼羅畫者。灌頂有二種。謂於弟子法中得灌頂已。漸次進修。乃至成就阿闍梨眾德。爾時得阿闍梨歡喜。更為造漫荼羅作傳教灌頂。如法慰喻言。佛子汝已於祕密藏中。隨順修學具足明瞭。堪能教授於他。汝今已得善利。乃至諸賢聖眾亦皆稱歎。今已作灌頂竟。汝當以真淨心傳持流布。使如來祕密藏久久不滅。如是隨其所應種種慰喻已。即應為人作漫荼羅阿闍梨也。復次行者於瑜伽中。阿闍梨眾德成就。爾時深行阿闍梨。為作心漫荼羅。爾時弟子了了。明見得蒙大毘盧遮那。以大悲水作心灌頂。是事下當更說。乃至地波羅蜜滿足時。十方諸佛現前灌頂授佛職位。皆名得傳教灌頂也。已得傳教灌頂。不應作最後斷種人。應紹先師事業度諸弟子。即此最初方便。須解漫荼羅圖像。故次明之。謂此中一一方位相貌。調布眾色繢畫莊嚴。皆應自善其事不看他面。乃堪作阿闍梨。復次能於淨菩提心。以慧方便。畫作無盡莊嚴大漫荼羅王。乃名深行阿闍梨。其性調柔離於我執者。此我執。梵本作灌頂字。阿闍梨相傳雲。此字義不相應。當雲離於我執也。其性調柔。即是安住傳教威儀住忍辱地。柔和善順而不卒暴。雖種族色相多聞智慧。無不出群絕眾。亦不生高慢之心。能慈心下濟誘誨新學。乃至卑小姓等。亦不懷下劣之想嫉妒之心。但一心以法自調依法而住。如是調柔。即是離於我執。是轉相釋也。復次調柔者。如百練純臘以調柔故。隨工巧之手無所不為。今行者淨治此心。一切粗礦盡故。隨巧慧之手無所不為。故能住忍辱地隨緣應物。又諸佛菩薩法門中入道。猶如上族。諸天龍鬼法門中入道。猶如下族。即以此身。作大日如來尊特相海。猶如色貌第一。望不能作者。猶如垢衣蕞漏。於一心中悉聞諸佛說法。分別不謬。名為多聞。望六根暗塞者。名為少聞。無量智慧自然開敷。名為智慧。無明三毒名為愚癡。以如是諸法畢竟等故。不應心有高下。故名調柔。唯佛一人。乃名一切調柔善住阿闍梨法也。於真言行善得決定者。調於造立漫荼羅種種方便中。心得決定離諸疑網。所謂如是護身如是結界如是迎請。如是淨諸供具而以奉獻。以如是真言手印加持。乃至持誦進修。及成悉地時。亦有無量次第法。如是備在下文及供養次第中。不能縷說。若行事時。及他抉擇違妨。方復躊躇觀察。或取本尋撿。不名善作阿闍梨也。復次阿闍梨。以於瑜伽得決定故。隨有所作。皆與三昧相應。如獻花時。即與花三昧相應。此中本尊明瞭現前。若奉香燈塗香閼伽水等時。亦與香三昧乃至香水三昧相應。一一本尊亦隨事現前。如是一一緣中。皆是入法界門皆見善知識。旋轉運用皆與理相應。不復臨事稽留方始作觀。當知是人堪作祕密阿闍梨也。究習瑜伽者。謂善修相應法也。謂於三部真言上中下成就等事。一一通達。皆與正理相應。名善修瑜伽。又於息災法中。即能以此方便增益降伏。或增益法中。即能以此方便降伏息災。於降伏法中。即能以此方便息災增益。隨彼彼相應之法。皆能善分別之。名善修瑜伽。又於漫荼羅中種種本尊。三昧形色字印性類威儀。及供養成就時運心觀察方便。皆已相應修習。此中障礙及悉地相。亦善覺知乃可傳法也。復次大悲胎藏發生三昧中。有種種法界門種種善知識。如善財童子次第詢求。或於如是法門已善修行。而於餘門未能究習。若入普門世界時。則能於一念中具足相應。是名深行阿闍梨也。住勇健菩提心者。勇健是雄猛無怯弱義。所以須此心者。以真言行者未見真諦以來當有違順境界。或現種種可畏形色。或作異聲。乃至震動大地。或有大力毘那野迦現作留難。爾時安心不動。無有退屈。依於法教而淨除之。猶行者見此淨菩提心有大義利故。自然出生入死無怖畏想。彼彼魔事不能留礙也。又未見菩提心時。於瑜伽中。當有種種相見。所謂地水火風虛空。青黃赤白黑色等諸異相貌。爾時心未明瞭故不能甄辨。亦不應生退轉之意。但作是念。此事非無因緣。若我見諦時。於菩提心明瞭無礙。自當解耳。又當以十緣生句觀之。心不取捨。但當勇進行菩薩道。既證菩提心已。即知往昔某時有如是相。復於某時更有如是事相。皆為如是因緣。無不鑒其先兆識其本末也。復次行者照見心明道時。即於無盡大願得堅固力。乃至毘盧遮那金翅鳥王。俯觀法界大海如視明鏡。奮止觀翅搏天人龍。乃是勇健菩提心也。祕密主。如是法則阿闍梨。諸佛菩薩之所稱歎者。以眾德兼備故。即能流通密教不斷佛種。是名佛之真子。從真言行生。常為眾聖之所稱歎也。若弟子修瑜伽行。則能見此上人天龍八部恭敬供養。或見十方諸佛稱其名號勸發大眾。如釋迦牟尼。說菩薩薩陀波崙求法因緣也。   經雲。復次祕密主。彼阿闍梨若見眾生。堪為法器遠離諸垢。有大信解勤勇深信常念利他者。即是阿闍梨支分中。明攝受弟子儀式也。此中眾生有二種。或已發菩提心。往詣善知識所求請真言行法。或未發菩提心。而師自鑒別之。知彼堪為法器能持是法。或於瑜伽中見彼根緣。或諸佛菩薩之所囑累。令為灌頂而教授之。或親見眾聖為其作灌頂法。然後付囑令其教授。有如是相乃可傳法也。如貧裡穢食。不可置於寶器。輪王妙藥。不可使薄福之人輒爾服之。以不消故。或能斷命故。須涵蓋相稱則授受皆得其宜。又如弊衣垢膩滋甚。則不可頓加染色。先當教令澣灌。然後可以施綵繪之功。眾生亦爾。若先習垢染。則不染法界之色。故須遠離諸垢也。有大信解者。此信解。梵音阿毘目底。謂明見是理心無疑慮。如鑿井已漸至泥。雖未見水必知在近。故名信解也。下雲深信者。此信。梵音捨拿馱。是依事依人之信。如聞長者之言。或出常情之表。但以是人未嘗欺誑故。即便諦受依行。亦名為信。與上文信諸佛菩薩義同。梵語本是兩名。唐音無以甄別故。同名言信耳。若人聞說如上不思議法界。以宿殖善本。神情明利故。即能忍受其言。知眾生心中決有此理。名為信解。又先世已曾親近善知識故。於三寶緣深。雖不可比量籌度處。即能懸信。故曰深信。勤勇是精進別名。釋論雲。譬如穿井以見濕泥轉加精勤必望得水。又如鑽火已得見煙。倍復力勵必望得火。故次信解而明勤勇也。所以然者。今此自然智慧。要因瑜伽。而此瑜伽。必須大精進力。故釋論雲。禪定智慧。不可以福願求。亦非粗觀能得。要須身心精勤急著不懈爾乃成辨。如佛所說。血肉脂髓皆使竭盡。但令皮骨筋在不捨精進。如是乃得定慧。得是二事則眾事皆辨。故須具精進性者。方可傳授也。復次精進是一切善法之根本。能發動先世福德。如雨潤種能令必生。若無勤勇之心。則雖有宿殖之業。無由發起。乃至今世利樂尚不可得。何況菩提道邪。是故由發行因緣便得深信。以深心故。即能志求勝法荷負眾生。須養以大悲胎藏令得增廣。故雲有常念利他之性者。方可傳授也。復次阿闍梨。於瑜伽中。見聞諸佛菩薩稱其具如斯德。或見在眾聖前。至誠懃懇希求道要。經歷多時初不懈退。乃行利他之事救攝眾生。本尊哀愍遣令教授。諸如是例可以意知。又深行阿闍梨六根淨故。見彼無量劫來障道成道因緣。無有錯謬。又於普門漫荼羅根緣相攝之處。亦悉知之。乃名善觀弟子也。   經雲。若弟子具如是相貌者。阿闍梨應自往勸發如是告言者。此有二義。一則除弟子疑心故。但恐無智疑悔則為永失。是以不妄與人。必是可傳。自當求而授與不俟來請也。二為除阿闍梨吝心故。乃至無間火聚中。有可流通亦當往赴。況遇良緣求而不惠耶。次有五偈。明其勸發方便。初偈雲。佛子此大乘。真言行道法。我今正開演。為彼大乘器者。意言。汝佛子當知。今此大乘真言行所乘之道法則儀軌。以汝是大乘器量故。堪能信受。我今當正說之也。次偈。過去等正覺及與未來世。現在諸世尊。住饒益眾生。如是諸賢者。解真言妙法。勤勇獲種智。坐無相菩提者。即是開十方三世諸佛一切方便門。唯以一道成佛更無餘道也。以佛佛同道故。今還引諸佛證明。是事如法花中廣說。又言住饒益者。謂多所饒益安樂眾生。即是如來住處也。諸賢者即是如來。由普賢願行悉以圓極故以為稱。皆由解此真言妙法得大勤勇。成一切智。就偈頌省文故。雲種智也。坐於諸法寂滅。即是菩提。非已成今成當成。無法可觀不從他得。當有何相耶。此菩提。不可說以示人。故次偈更以外跡明之。偈雲。真言勢無比。能摧彼大力。極忿怒魔軍。釋師子救世者。意言。雖無定相而具一切威力。能伏諸魔制諸外道。開甘露門轉大法輪。一切人天見如是跡。故號為釋迦師子救世間者。如見煙知火。故當信受也。次偈雲。是故汝佛子。應以如是慧。方便作成就。當獲薩婆若者。是勸發行人令求彼果。汝今幸自有心何不證之。但當以此妙慧而作成就。不久自當成一切智也。上文。金剛手直問毘盧遮那。雲何得一切智智。佛亦直答。如實知自心。是名一切智智。今此中教授義亦同。然直舉無相菩提。便即勸令修證。更無行位差別可以錯於其間。雖前品廣明諸相。作種種名字莊嚴。至論心處意皆如是也。經偈雲。行者悲念心。發起令增廣。彼堅住受教。當為擇平地者。言阿闍梨已得弟子。次明治地支分也。此中行者字。梵本雲真言者。以偈中不可六字故。取意刪之。下文頗有此例。不復煩說。謂真言者數數。以如是善法發起其心。即令彼意樂漸得增廣。知彼堅住受教不復移轉。方為作漫荼羅。或於瑜伽中見彼根緣已固。然後擇地也。金剛頂大本。及蘇悉地等經。廣說地相。然其大意者。今此世界。自不如餘淨域怛然平正。但隨下文所說諸勝處中。擇取平正端嚴可造圓壇之處。輒便動作施為無所妨礙。便可充事也。復次今造諸壇何處皆得。如毘盧遮那遍一切處平正心地。方作大悲漫荼羅。但隨所說勝處中。有少分平正可淨治處。便於此中開出萬德漫荼羅。淺深重數准前廣釋也。偈雲。山林多花果。悅意諸清泉。諸佛所稱歎。作圓壇事業者。諸勝處中。最以山林為上。雖重嚴眾峰端嚴幽寂。若無花果流泉人所不樂。則眾緣多闕亦不堪任。故須有種種名花甘實。兼有清淨泉池情所愛悅之處。則是佛所稱歎。可作漫荼羅事業也。或行者於三昧中見如是勝處。若聞聖尊之所稱說。令於彼處作之。下文例爾也。復次山者梵雲娜伽。是不動義。謂阿闍梨瑜伽中觀此行人。住於四性法中。所行善事堅心不動。謂敬事師長孝養父母等。隨有八心花果開朋。可出生淨法處。便可建立漫荼羅也。復次淨菩提心。安住諦理堅固不動。八方大風不能震搖。大悲方便花果處處彌布。常流淨法利樂眾生。最是佛所稱歎。好作漫荼羅處也。次偈雲。或在河流處。鵝雁等莊嚴。彼應作慧解。悲生漫荼羅者。若不得名山。即泉水為其次。謂諸河流常無斷絕之處。妙音好鳥翔集遊詠。端嚴清潔遠離囂煩。即可作壇也。雁非正翻。梵本雲娑羅娑鳥。狀如鴛鴦而大。此聲甚清雅。此方所無。故會意言耳。雖世諦漫荼羅。亦須慧解。持真言人乃能建立。故雲應以慧解作悲生漫荼羅。復次水是流不住義。其心不滯常能勝進。名之為水。福河不斷。名之為水。以先能安心諦理人自不可多得。但使從本淨流出已。正趣是中者。即可運無礙慧。為建立悲生漫荼羅也。妙音眾鳥莊嚴。是能宣揚善法之義。亦是常念利他故眾生所歸。鹹得歡樂。歎其恩德有大名稱也。偈雲。正覺緣導師。聖者聲聞眾。曾遊此地分。佛常所稱譽者。若山泉福地眾聖所曾遊履。自屬上條。今此中意言。雖非如上勝處。而是諸佛緣覺及聲聞弟子等。得道涅槃之處。或久住其中。又其次也。如西方。八塔及三乘聖眾遺跡甚多。皆是大威德諸天常所護持瞻禮。猶如般若經所在之處。諸小鬼輩不敢停留。故法驗易成也。佛所稱譽。謂如仙人住山。世尊記說於中易可得道之類是也。復次若人已發菩提心。即是諸佛生地。亦是得道轉法輪般涅槃處。亦是久住其中。以四威儀廣利眾生之處。雖未聞祕藏。但得三乘共行處。亦名吉祥。謂觀察性空無相無作。無有我人眾生壽者。此是二乘成道入涅槃處。亦是種種本生經。菩薩棄捨身命學波羅蜜處。皆可就中作漫荼羅。復次自謂已得涅槃生滅度想。是聲聞辟支佛所。遊地分。若不得一向求菩提人。即應平治此中畫作悲生漫荼羅。偈雲。及餘諸方所。僧坊阿練若者。除聖跡之外。但隨方國土諸梵行者所居。僧坊。梵音毘訶羅譯為住處。即是長福住處也。白衣為長福故。為諸比丘造房。令持戒禪慧者。得庇禦風寒暑濕種種不饒益事。安心行道。令檀越受用施福。日夜常流無有斷絕。故名住處也。阿練若名為意樂處。謂空寂。行者所樂之處。或獨一無侶。或二三人。於寺外造限量小房。或施主為造。或但居樹下空地。皆是也。復次若離菩提心而修一切善法。所謂廣行檀施。受無量律儀修種種禪定。受持十二分教思惟義理。慈悲精進化度眾生。以眾行無獎道故皆名無聖跡。僧坊亦然凡聖同居。是生福之處亦其次也。除共二乘般若。自餘聲聞緣覺一切法門。以遠離大悲自求出要。皆名無聖跡阿蘭若處。亦可即就其中。擇治平地畫作漫荼羅也。偈雲。花房高樓閣。勝妙諸池苑者。若不得如上福地不可便停。應擇取俗間勝處。若端嚴清淨便可作法。房是上古以來眾生以慚愧故。不欲令襞慢彰著。亦可以庇衛其身自護護他。樓閣是西方重屋上高顯平露處。池謂清淨池沼。多有水生諸花。人與非人鹹所愛樂。苑謂園林。多名香軟草芳木鬱盛。蕭然幽靜可屏喧煩。皆又其亞也。復次若見行人。雖未入餘方便道中。然其體性具足慚愧。常能自護亦能護他。或其心明白易知少諸障礙。乃至犯罪亦能發露。向人求自清淨無所隱祕。亦可傳授也。又池是渴水無厭義。謂此人雖未得深法味。而能虛心聽受渴仰無厭。園是多人遊觀處。謂此人。性多悲愍好行慈濟。鹹所歸仰賴其蔭庇。此皆大乘種性亦可匠成也。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卷第三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796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卷第四   沙門一行阿闍梨記   入漫荼羅具緣真言品第二之餘   偈雲。制底火神祠。牛欄河潬中。諸天廟空室。仙人得道處者。或雖非聖跡及僧所居。但隨於地分有起制底之處。於其四傍便可造作漫荼羅。火神。是淨行梵志火祠之所。尤為清潔故可立壇。牛欄者。西方聚落牧牛共在一處。去村或十里五里。既積多時。牛屎尿遍地重積。梵俗亦以為淨。雖然。須牛移去。若牧牛見在亦不中作也。河灘。正翻當雲攢流處。謂有兩水或多水。於此處會合。此側及中間。頻經泛漲蕩滌無諸穢惡。天廟。是宗事世天者齋祈之室。亦多清閑。然有諸外道邪見不信。則不應於此處作也。空室。謂世人所造居室。後時捨之而去。以無諸憒雜故堪作法。仙人得道處。是世間求五通者。久所棲止得成就處。必無餘好處。亦可於中造漫荼羅也。復次制底。是建立高勝義。謂此人常能建立白法志不屈撓。雖未現修聖教。當知先世樹福內有善根故名為塔。又火能樊滅荒穢。謂此人身口意。雖未能清昇出離。然內有慧性好行淨業。有過能改。故名火祠。牛是行義。欄是閑防義。謂此人質性調柔易可馴御。兼於五情嗜欲。能自制止不至放逸。故名牛欄。攢流。謂於三乘中其心猶豫。不知定趣何道。阿闍梨亦當以法勸喻言。此諸方便皆是佛教。但隨汝最欣樂處一向學之。所到會同不應疑慮也。若是邪正雜信。則當斷其迷津示其正路。以能兼信故。即是先世曾經法水盪滌其心。亦名河潬也。天祠。謂不求三乘而志願天樂。為欲授受令離三惡。生正見天中故須攝受。是名天祠。空室。謂此人雖在塵俗。而性好虛寂厭世囂煩。是善根將熟之相。如女人胎漸成就。則欲意自輕。故堪教化。若志求無色天道。亦名空室也。仙人得道處。謂但發心求五通持明仙道。或願長壽成就世間種種悉地。亦可隨彼情機而誘接之也。復次有諸異學。深樂圍陀火祠之法願生梵世。聞佛祕藏中。亦有火天真言行法旨趣甚深故。即從此門而入正法。復有奉事自在毘紐那羅延。日月尊等種種世天。若聞佛祕藏中。亦有彼等諸天真言行法。乃至毘盧遮那大我之身。即便信受而入正法。或有志願生三界諸天者。聞佛祕藏中。具有諸天乘真言行法。能令於無量世生彼天中。不復退墮終成第一義天。由此深心願樂得入正法者。或有宗習世間五通仙法者。聞佛祕藏中。具有迦葉瞿曇大仙等種種真言。能令獲得不思議神通。乃至如毘盧遮那住壽長遠。彼便踴躍志求得入正法。以如是等種種門故。佛說火神諸處皆可造漫荼羅也。偈雲。如上之所說。或所意樂處。利益弟子故。當畫漫荼羅者。乃至求諸勝地皆不能得。不可令此密教遂無所傳。但隨阿闍梨心所好樂。謂有利益之地。即可造漫荼羅也。若深釋者。但觀彼有少分善根正希願者。皆可擇其心地治令平正。為造大悲漫荼羅也。又此眾生。乃至好樂遮文荼荼吉爾者世間小術。亦於此門而攝受之。能得見此本尊時。自然得見無量聖眾也。問曰。上明擇弟子中。要具眾德堪為法器方乃教授。而今擇地義中。乃至一豪微善無不得傳者何耶。答曰。是中有二種弟子。若求傳法弟子堪紹阿闍梨位者。則簡非其人道不虛行。若結緣弟子。則舉手低頭之善。無所不攝也。又深行阿闍梨以明見根緣故。或有人過去道機已熟堪為法器。而於現世之中。沒在泥滓截餘豪髮善根。故阿闍梨即擇此中少分平地。開出祕藏漫荼羅。何必待安心諦理之人。方作佛事。故與前說不相違也。   經雲。祕密主。彼簡擇地。除去礫石碎瓦破器。髑髏毛髮糠糠灰炭。刺骨朽木等。及蟲蟻蜣蜋毒螫之類者。次明治地支分。謂於前所擇地中。簡取置壇之處。掘深一肘以來。於其土中一一精擇。有諸不任用物及蟲等。皆當去之。若有此者能生眾難於法有障也。其石及沙礫。少可擇者當選去之。若沙石眾多。此處聚積彼處復有。不可簡治令淨者。當捨棄更求餘處也。然大石平整有聖教說。可於上立漫荼羅。但土中雜者應除去耳。西方俗法多於瓦器中食。食竟輒便棄之。謂為穢觸不復受用。如是比及餘種種破壞器物。並髑髏雜骨。種種爪髮皮毛糠糠穢草。及諸灰炭剌橛朽木。以要言之。如是等種種不任用物。非本淨土者皆擇出之。若多不可擇。亦應捨棄更求餘處。故雲等也。蟲蟻。梵音吃□弭。此語通含。皆是微細小蟲。皆擇去也。蜣蜋。是其大者。更有丘蚓等義可准知。毒蟲。謂蛇蠍蜈蚣蚰蜒之類。皆應作方便驅遣令去。若多不可除。即是有妨難處應可棄之。   經雲。離如是諸過者。此例眾多。得意者自當臨事甄別。謂地或傾側或高下不平。或色味不應聖教。其色中以黃白為勝。若純黑則不堪取。而嘗之味甜及淡則善。辛苦鹹澀等則不任用。或掘之更填坑內。土不得滿即不堪。若更填盈出即好。又就一處所中。南方則為下地。但可作阿毘遮魯迦耳。復次阿闍梨。既而知弟子心地。堪可於中建立大悲漫荼羅。即當住於深定審諦分別觀之。以慧甄擇。去無所堪任雜穢諸垢。然後治令堅實為作莊嚴。不然則宿業餘氣能生障礙也。礫石。如不信正法堅執我分撥無因果等見。以難可雕[鎨-十+向]相浸潤故。終不能生善苗。加功陶治亦無所出。細執甚多互不相受。故譬沙礫也。碎瓦破器。如造五逆犯四重禁謗方等經等。以心器敗壞故無所堪任。設加法味亦不停住。為諸善眾之所棄捐。先當以慧方便手。方為擇去如是諸障也。髑髏。如破壞菩提心障。昔時曾具人法。於眾支分中最為上首。由命根絕故。百體隳敗無所能為。緣此惡習設令重發菩提心。還復成障自喜令退屈。故尤宜洗除使盡餘氣。毛髮。謂六十心等。與善種八心共體而生。及以覺察則宜除剪。未得出世間心以來。雜起紛亂難可條緒。故名毛髮糠糠。如無明妄想。以取著戲論故。但得名相皮失實相米。故以為譬。灰炭。謂樂小法起二乘心。若善根為此所焚。則歸於灰斷不生大悲條葉花果。故以為譬。刺骨。謂曾於眾生作種種不饒益行。犯種種雜碎律儀。此是過去生死宿對殘障。故名為骨。朽木。謂不欲懈怠之類不堪樹藝匠成。又梵文兼有株杌義。謂久遠以來。於諸煩惱有所偏習。餘蘗深固難可拔除。以如是諸過去業。含藏在心地之中故。一心行道時魔事易興。故須豫加簡擇。若多不可擇。則應棄捨此地別就餘機也。蟲蟻蜣蜋毒螫之類。喻種種現行煩惱螻蟻喻癡蜣蜋喻貪毒蟲喻嗔。此類甚多譬種種隨煩惱。諸微小者譬無量惡覺見。觀此輩皆有如來性。尤宜將護勿使絕其命根。但方便驅遣。使勿妨行道不穢污漫荼羅而已。若欲使極淨道場者。百六十種上中下微垢。皆應擇使無餘。乃至灌頂地中。佳非淨土者悉宜簡去之。方名究竟淨也。   經雲。遇良日晨定日。時分宿直諸執。皆悉相應於食前時值吉祥相者。因擇地事便明擇時支分也。凡所為法事皆須與時義契合。今將擇治此地。故於吉日警發地神。餘法事例可知耳。良日晨者。謂作法當用白分月。就中一日三日五日七日十三日皆為吉祥。堪作漫荼羅。又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最勝。至此日常念誦。亦應加功也。定日者。西方曆法通計小月合當何日。若小月在白分內者。其月十五日即屬黑分。不堪用也。又曆法通計日月平行度。作平朔皆合一小一大。緣日月於平行中又更有遲疾。或時過於平行或時不及平行。所以定朔或進退一日。定望或在十四日或在十六日。大抵月望正圓滿時。名為白分十五日。月正半如弦時。亦為八日。但以此准約之。即得定日也時分者。西方曆法晝夜各有三十時一一時別有名號。如晝日即量影長短計之。某時作事則吉某時則凶某時中平。各各皆有像類。言宿直者。謂二十七宿也。分周天作十二房。猶如此間十二次。每次有九足。周天凡一百八足。每宿均得四足。即是月行一日裎。經二十七日。即月行一周天也。依曆算之。月所在之宿。即是此宿直日。宿有上中下。性剛柔躁靜不同。所作法事亦宜相順也。諸執者。執有九種。即是日月火水木金土七曜。及與羅□計都合為九執。羅□是交會食神。計都正翻為旗。旗星謂彗星也。除此二執之外。其餘七曜相次直日。其性類亦有善惡。如梵曆中說。食前時者。晝夜各有三時。食前可作息災暮間可作增益。夜可作降伏事也。入漫荼羅灌頂與息災相應。故雲食前。遇善境界意者。謂作法時。或地上或空中。有色聲等種種異相。地上。謂或遇見童女。執持五種牛味瓶或香水瓶。或所持物與輪印等同類。或是世中所尊上物。及器盛白糠米等潔淨盈滿。或所被服端嚴鮮麗。或說種種吉祥相應之音。皆是成就相也。空中。謂忽睹慶雲瑞氣氤氳五色。或有彩虹鮮明間錯非時而見。或作火色飛動如護摩成就之形。或於日傍有五彩見。或作人形貌如住寂。或於空中有好美妙音聲。謂白鶴孔雀鴛鴦鴻雁之類。清徹和雅人所樂聞。如是等亦皆成就相也。所以須順世諦者。以勝義漫荼羅微妙寂滅。醇信白心人尚難信受。況懷疑慮乎。以所度之人。曾習韋陀祠典伎藝明處。若見造漫荼羅時分舛謬。慮恐致不吉祥。便生疑怪言。我聞總持智慧者無所不達。而今觀之。尚不能擇得好星善時。況餘深事乎。由此疑師疑法。故失堅信力反招重罪。故須順彼情機也。復次如是執曜。即是漫荼羅中一種善知識門。彼諸本尊。即能順世間事業而作加持方便。以阿闍梨善擇吉祥時故。與彼真言本誓法爾相關。為作加持得離諸障也。復次種種世諦門。皆是法界摽幟。所謂良日晨者。意在菩提心嘉會之晨也。深行阿闍梨住瑜伽中。觀察所欲度者本初種善根時。為久為遠。因緣屬誰。從何事起。如行者初發心時。或因見佛說法。或睹神變。或見種種可悲苦事。或於菩薩聲聞緣覺而發道心。或以花香等。供養如上福田心得歡喜。便即發願希求佛果。由彼先因現緣相感發故。種種機悟不同。或如是時中菩提心有寂靜力。或如是時有增進力。或如是時有威猛力。順種種悉檀方便而建立之。則功不唐捐不生障礙也。定日者。日喻本尊身。月喻修習瑜伽行。以行者定心之月。或時增明或時微昧。或發行太速或發行太遲。或過於中道或不及中道。致使機悟之時亦有盈縮。如循照常理可至某緣。某時中宜應建立。然有緣境遷移。或未到時處而熟。或過此時處乃熟。如是變通皆應善知。故雲定日也。時分者。就行者一一地中。自有十心。此一一心。各有因根果。合為三十心。於此三十牟呼□多中。亦應深審細甄擇。何時堪折伏煩惱。何時可增益功德。何時當順中道寂心而住。是名解時中細微之相也。宿直者。是行人瑜伽之月所涉緣境。於一切緣境中皆見心性。如列宿小大像類。雖復差別無不圓明也。如月行經二十七宿。以所經之宿好惡不同故。令世間候月之占亦復隨異。如箕星好風。月行入箕則風起。畢星好雨。月行入畢則雨降。菩提行亦爾。遇緣對境勢力不同。令折伏攝受。及寂行所施方便隨轉。若阿闍梨能深察根緣曉知是事。名為善觀宿直也。九執者。梵音釳□何是執持義。阿闍梨應觀彼心力之手堪持何事。則所傳密印不至唐捐。如諸佛金剛慧印。唯有金剛心菩薩乃能執之。若授與下地人。則名執曜不相應也。就九執中。日喻本淨菩提心。即是毘盧遮那自體。月喻菩提之行。白月十五日眾行皆圓滿。喻成菩提。黑月十五日眾行皆盡。喻般涅槃。中間與時昇降。喻方便力。當知已攝百字明門也。土曜持中胎藏。水持右方蓮花眷屬。金持左方金剛眷屬。木持上方如來果德。火持下方大力諸明。復次如是五執。即持五色蘇多羅。土為信。木為進。金為念。水為定。火為慧。其餘二執。羅□主為覆障。慧星主見不祥。故不直日也。初日分如淨心顯現。中日分如發起眾行。後日分如萬德已圓功用漸息。初夜分如自證之地住大涅槃。後夜分如念本誓願起加持力。周則復始巡轉無窮。日體是一而四洲時分各異。今此漫荼羅意。欲開發菩提心日故。取食前時也。遇善境界者。是心無相無境界。非是有為無為。以佛五眼諦觀。亦不能見其相貌。然亦有種種善根發相。可得了知。若是見諦阿闍梨。自當現前通達。若未見諦。當於三昧中察其境界。或見彼修行六度時種種六蔽不能留難。或為眾生之所稱歎乃至授菩提記。或如前種種印相於三昧中。現炳著奇特有異於常。以因果類之可以意得。乃至普門相攝處皆亦可知也。   經雲。先當為一切如來作禮。以如是偈警發地神者。阿闍梨將欲警發地神。先運心思惟。毘盧遮那無盡莊嚴身周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如來。亦復如是。一一無盡莊嚴身周遍法界。從十住地乃至初地諸菩薩。分證莊嚴身。無量無邊滿於法界。無有間隙如胡麻中油。當觀此身遍至一切眾聖前。以清淨三業至誠作禮。由此因緣獲無量福。便當以無倒心施彼弟子。願無障難速成無上菩提。次當說偈警發地神也。如釋迦牟尼佛。初坐道場時謂魔王言。汝由先世作一無盡施故。今得自在天主之身。然我從無量劫來。修如是大施不可勝數。乃至身肉手足亦無所吝。雲何與我□楅楄□□檢□□□□□□□鈴□□□飀□□□殮□□□馘j□□□□飯□纂憫芋慼敵E驅□□□□祜□□說樨□□□□□□□□□騖驁□□X瞴慼撮牷慼蕪o埤□檳□□衽□□□本□□□□□樂□i□□□□R本□□□□馘j□□□□D□□□□□□□□覬□□省□□姴飥□椽□埤□椻□□□槙□□j□□□□j□磻禭c□□□勵埤□□□□□□□□□示□□□□□秸禈□糕□□□□埤□□□樦□□□首餾葉設示椻□□詭□□□□□g□□埤□□□□□□□□□□□□□賂馲饁裀□□□□櫚□□□□□□□妙□橫架□□□□穌□□□□□□楏□□□□饜□□   怛文(二合汝也)睇微(天也有女聲)娑(引)吃屣(二合護也)捕多賜(親也於也)   譯雲汝天親護者(於字入下句)。   薩麼(一切也)勃馱曩(佛也有多聲)哆以難(引度世也即有導師義)   譯雲於諸佛導師。   浙唎耶(二合行也)娜也(修行也)尾世鎩數(殊勝也)   譯雲修行殊勝行。   部弭(淨地也)播囉密多(到彼岸也)素者(等也)   譯雲淨地波羅蜜(義合等字)。   摩囉(天魔也)塞(去聲)年(軍眾也)野他(如也)毫釳難(奴痕反破也)   譯雲如破魔軍眾。   赦吃也(二合釋迦也)僧(悉孕反)係娜(師子也)哆以那(救世也)   譯雲釋師子救世。   怛他(引)痕(如我也)魔羅(魔也)若延(降也)吃□(二合也)埵(伏也)   譯雲我亦降伏魔。   漫荼藍隸(漫茶羅也)履佉(引畫)藐(密也反)痕(我也)   譯雲我畫漫荼羅。   偈意先告地神雲。汝天女親守護此大地者。已曾供養親近一切諸佛導師。修殊勝行。淨治諸地淨滿諸度。及餘種種功德。如摩訶般若中曆法廣明。是以雲等。今譯偈五字為句不可具存然地波羅密中。亦已含此眾德也。次偈陳所以。警發之意說誠實言。如世尊昔在菩提漫荼羅。降伏天魔軍眾時。汝於大會中現作證明。由是世尊號為釋迦師子。能獨步無畏救護世間。我今亦欲隨佛所行紹如來事。是故畫此漫荼羅也。我雖未得一切同於如來。然以毘盧遮那三密所加持故。亦能現作佛身。普集一切漫荼羅大會。是故汝今亦當現作證明。使諸魔軍眾不能俎壞也。復次地神是女天。女是三摩地義。即是大日世尊。護持一切眾生心地三昧也。如實相世尊。昔在菩提漫荼羅。降伏無明住地魔王及與塵沙大眾時。以般若波羅蜜手屢舒五力。案一切眾生心地。時汝三昧現作證明。是故無量應度眾生四種魔軍。由此退散。是故號為寂業師子。能以自在神通救世間者。我今亦欲平治弟子心地。畫作大悲漫荼羅。汝亦當為作證明。令伏四魔軍眾也。復次以字門釋此阿利沙。具無量義。然要其宗極。正在他字之中。梵音怛多是如義。多字長引中即帶阿聲。以一切法本不生故。如於實相不增不減。即以此義警發一切地神也。彼誦偈時。應長跪兩膝著地。由智慧手舒其五輪。平掌案地。方誦此阿利沙偈。一七度印之加持七遍。此即是名真言印相應也。阿闍梨言。欲作此法時。先以三昧耶法界金剛自性加持自身。皆如供養法中所說。用囉字門。自淨心地及此道場地已。於瑜伽中。先起半月風輪以訶字加持之。次起水輪以縛字加持之。次起金剛地輪以阿字加持之。一緣諦觀相應明瞭。善調心及氣息。一氣誦阿字門相續不間。力極息還又復誦之。或一息或三息。乃至令有所覺觸也。以如是一緣方便故。即入三昧。逮見祕密莊嚴佛菩薩大會。或自見內外地中諸過咎也。   經雲。以塗香花等供養者。非但警發而已。又當以種種香花燈明等。供養十方諸佛及地神也。然此中地有三種。謂以囉字門。淨除自心地弟子心地及道場地。皆以阿字門持之使成金剛。若就祕密釋中明供養義。亦復如是。若阿闍梨。以淨菩提心種種功德。迴向一切智智印。即是供養自法界中一切諸佛及持地者。以此功德迴施弟子。資助成佛因緣。即是供養弟子心法界中一切諸佛及持地者。若用莊嚴此金剛道場。即是以法供養十方世界中一切諸佛。供養已。復應歸命一切如來。例解可知也。   經雲。然後治地。如其次第當具眾德者。謂凡欲造漫荼羅。先須作如是法。方乃掘地擇治。亦兼三種地義。淺祕兩釋。乃至如經所說次第具諸支分。故雲當具眾德也。時金剛手。為欲發明如來深密之旨。斷除未來弟子疑惑心故。頭面禮世尊足。而說偈言。佛法離諸相。乃至不順法然道者。謂我親從佛。聞諸法實相遠離一切諸相。法佛所住住於法位。若如來出世若不出世。常自寂滅不可思議。非思量分別之所能及。亦非因量譬喻所能表示。若法相常爾。則非諸佛所能造作。何況有為諸相能集成乎。何故天中之天大精進者。今乃說此擇地造壇等有為事相。及與真言次第行法。令修學者。辨種種香花供物。口隨覺觀言說。身學手印威儀。心緣本尊色貌形位。既是有為有相。豈能正順無為無相法爾之道乎。唯願世尊開發是中深趣。除世間如言妄執及疑謗之情也。爾時薄伽梵以下。世尊偈答。初雲善聽法之相者。以諸法實相義甚深難見。是故誡令善聽也。夫法常無性從眾緣生。即是八心之相越諸戲論。汝欲更於何處。求覓無相無為之法耶。故次句雲法離於分別及一切妄想等。若了知諸法本無相如是。則照見心之實相。從本初以來常自不生。爾時一切身口意業。皆如虛空不可盡。故雲我成最正覺。究竟如虛空也。然一切愚童凡夫。以不如實知故。邪倒妄執種種境界。所謂時方諸相貌等。樂欲無明覆。常為愛水所潤無明所覆。若我捨於方便。直為眾生說如是自證之法。彼等雲何悟解而能進趣耶。故偈次明設教之意。雲為度彼等故。隨順方便說也。佛意言。我以甚深法相不可直宣說故。以方便力。寄此漫荼羅具緣支分。令初業者。措心有地所作不空。即以此蒙佛加持。兼得觀察十緣生句故。能不動實相遊戲神通。普觀一切善知識。莊嚴一切諸佛土。不欲令諸行人。放捨諸行住於無相。又不令執著諸行住於有相。故雲雖說時方所作業。而實無時方。無作無造者。彼一切諸法。唯住於實相也。若一切有為之法。皆悉住於實相。豈得如彼癡人。或欲逃避虛空。或欲貪著虛空乎。復次阿闍梨。於此中廣說法花經三車譬喻。如彼長者諸子幼小無知。雖種種善言勸誡。欲令出於火難。終不能得。時長者觀彼深心所著唯在嬉戲。即以方便而告之言。今此門外有三種妙車。汝等當往取之可自娛樂。時彼諸子以聞遊戲之名。適其願故。情皆勇銳奔競而出。及其等獲寶乘莊嚴第一。乃非彼等宿心之所圖之。此漫荼羅法門亦復如是。如來以世間因緣事相。擬儀況喻不思議法界。以俯逮群機。若可承攬。便能普門信解勇進修行。及以蒙三密加被。自見心明道時。乃知種種名言皆是如來密號。亦非彼常情之所圖也。如言三月持誦。乃是性淨圓明中三轉方便。豈可但作九旬解耶。又如東方寶幢佛。乃是初發淨菩提心義。豈得但作四方解耶。以此例之。則諸餘法門皆可意領。故雲而實無時方。乃至唯住於實相也。復次世尊大悲無限。哀愍諸未來世障重根鈍眾生。不能頓入法界故。於此深祕藏中。以旋轉總持兼存淺略方便。設於事相之中思惟修習。亦成世間悉地功不唐捐。三密冥資終成佛果。故次偈雲。復次祕密主。於當來世時。劣慧諸眾生。以癡愛自蔽。唯依於有相。恆樂於斷常。時方所作業。善不善諸相。盲冥樂求果。不知解此道。為度彼等故。隨順方便說也。是故傳法之人。當善識根緣又知法門分劑。應病授藥勿使差機。若著相之人。而輒爾為說甚深空義。則令怖畏疑惑增其不信。若利根深智。而輒授以淺略法門。則以為不順無為正道而生輕慢。既於他無益。又自犯三昧耶。故應先住瑜伽觀彼本末因緣。善了知已。當觀此問答中施權顯實之意。散入一切諸方便門而教授之。則能多所饒益。故不生障難也。   經雲。祕密主如是所說處所中。隨在一地治令堅固。取未至地瞿摩夷及瞿摸怛囉。和合塗之。次以香水真言灑淨者。如教所說。凡造漫荼羅。於七日內須畢。於最初日。阿闍梨當住大日如來自性。然後警發地神。嚴身方便皆如供養次第中說。警發已。即用不動尊真言加護之。然後掘地如法擇治。彼應先掘中心一肘量。擇畢還復填之。若盈滿有餘為上地。如舊為中。不滿者為下。如是次第除諸過已。細治所掘之土稍稍填之。潤以牛液築令堅固。平正猶如手掌。次用瞿摩夷瞿摸怛囉和合塗之。若淺略釋者。此是牛糞及液。為順彼方俗法以為清淨故。就祕密釋之。瞿是行義。以入阿字門故。則是諸法無行。摩是我義。夷則乘義。何故諸法無行。以一切法我不可得故。若無有我。則無所乘及與乘者。爾乃名為大乘也。瞿摸義同前釋。怛囉是如如離塵垢義。即是心之實相。若行者能如是淨治心地。則能畢竟清淨離諸障礙也。凡擇地平治了知其方分。即穿漫荼羅中心深一肘許。用成辨諸事真言。加持五寶五穀五藥。安置其中。去垢辟除等皆如供養法中說。若深祕釋者。即是安立菩提心中五智之寶。能起五種善朋。滅除五種過患。故雲五穀五藥也。如是安置了。更復淨塗使極平正。應取欲灌頂瓶。貯以淨水。勿令大滿。插諸花果。中置五寶穀藥。於埋寶處置之。自第三日置瓶以後。當日日三時。誦辨事真言一百八遍加持此瓶。然後作餘事業也。至第四日暮。次用香水真言加持香水。或一百八遍乃至千遍。然後灑淨。彼真言曰。   南摩三曼多勃馱喃阿缽囉(二合)[口*底](丁以反下同)三迷(二)伽伽那三迷(三)三麼多奴揭帝(四)缽囉(二合)吃□(二合)底微輸(上)睇(五)達摩馱賭微戍達爾(六)莎訶   初句普歸命諸佛。如毘盧遮那三身遍一切處。十方三世一切如來。亦復如是。今皆以普遍心。一切歸命已。然後說此真言。欲令此諸世尊不越本誓故。同共加持而作證明也。下一切真言例爾。不復廣釋。第二句中。以最初阿字門為真言之體。所謂種子字也。餘諸字門。皆為莊嚴此字故。以此字門即是菩提心本原。今所造大悲藏生漫荼羅王。乃先用香水灑淨。皆為治如是心地令離諸垢穢故。若論外境。亦是所持金剛心地。是故餘字皆為成此字門也。阿字是一切法本不生義。次雲波羅字者。波是第一義諦。羅名為塵。以一切字皆入阿字門故。即是塵垢本來不生。塵垢本來不生。即是第一義諦。第一義諦。所謂淨菩提心也。次有底字。正體是多字門。以帶三昧聲故轉為底。底是心義。亦是如如義。如如於自心如實之相。即是淨菩提心。淨菩提心。於一切法都無染著。即名蓮花三昧。住是三昧者。乃至諸法空相二亦不可得。所謂為諸佛大空故。次明娑字麼字門。以定慧均等具三昧聲。故雲三迷也。此中但約字門解釋。如諸大乘經論。約四悉壇四不生等。以種種因緣譬喻。廣演阿字門。則有無量句義。又以一切語言中皆帶阿聲故。一一字門皆具一切字門。若得意者當自在旋轉說之。以下不可具論也。復次真言中。有字義有句義。字義已如前說。若句義者。此阿缽囉底三迷。是無等無對義。謂此心地漫荼羅王。出過一切語言譬喻。乃至無有一法可為倫匹。故雲無等。何故如此。以具含如上字門所說義故。第三句義雲虛空等。言此心地。畢竟淨無分別。無邊際等同虛空也。復次伽字門是行義。那是大空。於法自在義。以伽字入阿字門故。一切法本初以來都無所行。如來於此法中到於實際。又復更無所行。以不行故。即是住於大空於法自在。以我心地與此大空畢竟等故。當知弟子心地及道場地。亦復如是。故雲等虛空也。第四句義雲等隨者。以金剛地等虛空故。即能等遍一切眾生界。普現隨類之身。故堪畫作漫荼羅也。復次娑是漏義。麼是我義意義。此等諸眾生界。本不生故皆悉如如。是故法界眾生界畢竟等。努者大空三昧。如來住此大空三昧。無行無到亦無去來。而能如其心量隨緣應現。故雲等隨也。第五句義雲本性淨者。還轉釋阿字淨菩提心門。及香水義。如來以等至法界之香。之與大悲三昧水和合。能普灑一切眾生心地。除其垢穢。何故如是。由彼本性淨故。如水性本淨故能淨諸垢穢。如來香水亦如是。由本淨故。能以淨一切眾生心故。次明第六句義。雲淨除法界也。猶如香水灑地為除穢故。如來亦爾。以性淨之戒香。和合性淨之悲水。遍灑法界眾生性淨之心地。為令一切戲論皆淨除故。亦當以諸字門而廣衍之。以一切如來同說如是大誓故。名為真言也。復次法界者。即是眾生界。眾生界者即是心界。心界者即是本性淨。本性淨者即是遍至一切等同虛空。等同虛空者即是無等無等阿字。門如虛空無邊。故當知阿字門亦無。邊如虛空無染無變無動故。當知阿字門亦無染無變無動。如虛空離一切相而含萬像。離一切作而世間事業因之得成。阿字門亦復如是。無相無作而具足無盡莊嚴。成就普門不思議業。如是當以種種門自在說之。然復有無量無邊未曾有法。非彼虛空所能譬喻。是故阿字門為真言種子。過於譬類也。末句雲莎訶。是警覺義。以一切如來本行菩薩道時。同見如是義故。必定師子吼發誠實言。我要當以此阿字門。遍淨無盡眾生界。若我此誓不虛者。其有一切眾生。誦我誠言不虧法則。則當如其所願皆充滿之。我今以隨如來三昧耶教說此真言。唯願不違本誓故。令我道場具足嚴淨。故雲莎訶也。以下諸真言雲莎訶者。其義大同。凡內五寶時。即應如前敬禮十方諸佛。而請白言。我明日當作請法。從此第三日以去。漸當準定漫荼羅大小方位。或四肘或十二肘等。乃至諸聖天位處。皆用白檀點記之。若阿闍梨不能具記持者。乃至畫其形相或書字記之。使一一分明。及香水灑淨竟。當用白檀塗作圓壇。劑十二指量。最初置中胎藏大日世尊之位。次於東方大勤勇處。置一切如來位。東南維真陀摩尼處。置一切菩薩位。次於東北維虛空眼處。置佛母位。次於大日右邊置連花手位。次於大日左邊置金剛手位。次於西南隅置聖者不動位。西北維置降三世位。正西是通門處。即阿闍梨所住。修供養瑜伽處也。   經雲。初第一我身。即毘盧遮那位。以五佛當共置一壇。第二諸救世者。即是諸佛菩薩。亦分為二位。第三彼同等。即是佛母也。如來名為無等。而般若波羅密與無等等。故雲彼同等也。第四蓮華手。第五金剛部主。第六雲不動尊。則降三世可知。此即皆是成辨諸事持明。當知舉此六位。則攝一切諸尊也。如是作竟。當布列香花供養具。准同供養次第儀式。然後觀作寶蓮花臺寶王宮殿。於中敷座。座上置白蓮花臺。以阿字門轉作大日如來身。如閻浮檀紫磨金色。如菩薩像。首戴髮髻猶如冠。形通身放。種種色光被綃穀衣此是首陀會天成最正覺之摽幟也。彼界諸聖天眾。衣服輕妙乃至無有銖兩。本質嚴淨不復假以外飾。故世尊俯同其像也。若作深祕釋者。如來妙嚴之相。法爾無減非造作所成。故不以外寶為飾。乃至十住諸菩薩。猶因承佛神力。得見加持身。其於常寂之體如在羅穀。故以為況也。閻浮金。亦是自然性淨。色又最深。明佛金剛智體最為深妙。通身放種種光。即是普門開示大慧明也。次於四方八葉之上。觀四方佛。東方觀寶幢如來。如朝日初現赤白相輝之色。寶幢是發菩提心義也。譬如軍將統御大眾。要得幢旗。然後部分齊一。能破敵國成大功名。如來萬行亦復如是。以一切智願為幢旗。於菩提樹下降伏四魔軍眾。故以為名也。色如朝日。亦彼相應義也。南方觀娑羅樹王花開敷佛。身相金色普放光明。如住離垢三昧之標相。始自菩提心種子。長養大悲萬行。今成遍覺萬德開敷。故以為名。離垢即大空義也。證此大空時。猶如真金百練垢穢都盡故。佛身相亦然。此是世間上妙之金。若比閻浮提金。則色淺而稍濁。不得如彼自然鏡徹清明。以花葉上佛從心量因緣生故。有差降也。次於北方觀不動佛。作離熱清涼住於寂定之相。此是如來涅槃智。是故義雲不動。非其本名也。本名當雲鼓音如來。如天鼓都無形相亦無住處。而能演說法音警悟眾生。大般涅槃亦復如是。非如二乘永寂都無妙用。故以為喻也。次於西方觀無量壽佛。此是如來方便智。以眾生界無盡故。諸佛大悲方便亦無終盡。故名無量壽。梵音爾爾名為仁者。又以降四魔故名為勝者。故偈具翻其義。謂之仁勝者。此二佛亦作真金色。稍閉目下視。作寂滅三昧之形。諸佛例如是也。花臺四維有四菩薩。如下文說之。其一切如來位。但觀一佛在金壇中。即同一切佛身。餘各依經中像位。皆應轉字成身。使一一明瞭也。凡漫荼羅轉字之法。一一諸尊皆用本種子字。或以諸餘部通用字。如三部阿娑縛等。若恐淺行阿闍梨。不能如是速疾旋轉者。但觀阿字門生無量光。光所至處即現彼尊身也。至法事夜。亦皆放此。凡修觀行時。先當以五字持身。如供養法中說。即觀自心作八葉蓮花。阿闍梨言。凡人污栗馱心狀。猶如蓮花含而未敷之像。有筋脈約之以成八分。男子上向女人下向。先觀此蓮令其開敷。為八葉白蓮花座。此臺上當觀阿字。作金剛色。首中。置百光遍照王。而以無垢眼觀之。以此自加持故。即成毘盧遮那身也。以此方便觀毘盧遮那身。令與我身無二無別。而在二明王中間。名為住於佛室也。至畫漫荼羅竟時。阿闍梨移座位出檀門外。當於此佛室之位。置意所樂尊或置般若經。以金寶槃盛嚴飾供養。或置所持數珠若金剛杵金剛鐸等。又凡欲擇治地時。當自觀心蓮花上。如意寶珠內外明徹。彼諦觀察時。所有善惡之相悉於中現。阿闍梨即當以慧方便而擇治之。令得堅固平正。觀弟子心亦如是。此中深祕之趣可以意得耳。行者住於佛室。如上誰觀聖尊竟。當轉阿為縛。金剛薩埵加持自身。奉塗香花等如法供養。皆如次第法中廣說。然後興大悲心至誠慇重。誦請白阿利沙偈。如經文也。   今存梵語如左。   三漫縛(引)訶讕(存念也)睹迷(我也)薩囉鞞(二合一切也) 爾曩(引仁者也即諸佛)迦盧拏怛莽(二合)迦(悲者)部迷缽[口*履]薜囉(二合)訶(請受持地)迦(引)□□□□□□韓娑補怛□(二合併佛子也)濕務(二合)爾那[口*底](丁結反)曳(平明日也)   此偈意言。諸佛悲愍者。唯願存念我等。我今請白。當作受持地法。並諸佛子。明日當共降臨為作證明。梵音於存念聲中。即有請赴之意也。   ○(三)一切菩薩○(五)(火)金剛手○(七)聖不動尊○(二)(東)(木)一切佛位○(一)五如來位○(九)(西)(金)阿闍梨位。   此是白檀漫荼羅位。   ○(四)佛母虛空眼○(六)(水)蓮花手○(八)降三世尊。   至第五日暮。復當次第具諸法則。好自嚴身觀入漫荼羅位。奉請結護等一一周備竟。當誦不動明王或降三世尊。與密印相應。滿一百八遍加持此地。阿闍梨言。從第三日以去。每日三時念誦時。皆誦不動真言一百八遍。用加持地。非獨此應一切處用也。又從初日至三日以來。若有留難。即當收攝停止。若已塗白檀位竟。設有種種魔事兩不和合。要當勤加方便必使得成也。餘如瞿醯中說。其第五夜誦不動真言竟。次當以大日如來身。即誦持地真言及作三昧耶印。說彼真言曰。   南麼三曼多勃馱喃 薩婆怛他揭多(引二)地瑟奼(二合)那(引)地瑟祉帝(三)阿者麗(四)微麼麗(五)娑麼(二合)囉嬭(平六)缽囉(二合)吃□(二合)[口*底]缽履輸(上)睇(七)莎訶   初句歸命一切諸佛。第二第三句義雲。以一切如來加持而加持之。此意雲。如彼金剛道場。一切如來神力共所加持。今令此地亦復如是也。復次我已平治弟子淨心地竟。此是心王如來。圖畫大悲藏漫荼羅處。我今說誠實言。以一切如來神力而加護之。使得堅固不動也。第四句雲阿者麗。是不動義。第五句雲微麼麗。是無垢義。此意言。以一切如來神力正加持之。令得安固不動。非但不動而已。又令離一切垢也。正以第四句初阿字。為真言體。如來以何法加持。能令畢竟不傾動耶。謂即以此阿字門故。有如是力用也。第六句是憶念持義。猶如比丘作羯磨法。令眾僧一心。和合同共受持。今此真言亦爾。用阿字加持竟。請一切如來憶念本誓故同共受持也。第七句是本性淨義。此即轉釋前句。何故諸佛同心念加持。由本性淨故。若法入阿字門。即是從本已來無動無垢。十方三世諸佛由此義故。皆同一戒一見。所以同共加持也。末句雲莎訶者。如僧羯磨竟。更加忍可印成句。若我所發誠言必定無謬。唯願諸佛不越三昧耶故。令所作圓滿也。此中所有字義。亦當廣分別說。時彼阿闍梨。當往東方一切如來壇位之外。東向誦持真言或三遍或七遍。能多益善。次往南方。次往西方。次往北方。皆背白檀座位而誦持之。如是一周竟。次往虛空眼位。當面向東北背壇位誦之。次往東南。次往西南。次往西北。又一周竟。更當至誠作禮種種供養。就阿闍梨座位。東面而坐誦本受持真言。住於本尊三昧。皆如供養次第中說。又次第持白檀位諸尊真言。並結彼印。阿闍梨言。先持部主大日真言一百八遍。所餘八位。觀彼真言大小持之。若更能誦者。兼持第二院四菩薩。第三院釋迦等上首諸尊。乃至都誦諸位亦得也。其白檀位但塗泥乾。香水灑竟即得作之。亦不剋在第四日。自置了後。皆須依此持誦。至法事夜。亦准此可知也。其受持地夜。阿闍梨如法持誦竟。乃至以金剛諷詠遍歎諸佛菩薩。宴坐疲極。即於此置壇處如法護身。即於東面而臥。當於所度弟子極生大悲憐愍之心。若瞿醯且坦囉。受持地竟。又有結蘇多羅受持弟子名號法也。彼安寢時。當思惟心蓮華臺中麼字門一切諸法。我不可得故。即是無障礙菩提心也。亦復如意寶珠。又雲。此如意珠只是阿字門耳。彼阿闍梨。當於夢中。或見無量諸佛及菩薩。大名稱者示現作諸事業。謂隨種種應度眾生。三輪化導。或親自安布建立悲生漫荼羅。或以微妙音聲安慰勸囑言。汝今愍念眾生故。造作此漫荼羅。善哉摩訶薩埵。汝之所畫甚為微妙。如是種種境界。阿闍梨當以慧心善抉擇之。當知眾聖已共加持是地。可隨意作法也。若有障礙者。應作相應護摩方便淨除。當發大勤勇心要令所作成就。復次若見諦阿闍梨。則於蓮華三昧淨菩提心如意珠中。自然明見有障無障因緣了了無礙。心佛現前囑授為決所疑。如其覺知魔事。當以大智慧大方便。旋轉作護摩法。要令所持心不動不退堪建立法界漫荼羅。然後休息也。復次阿闍梨。自初警發地神以來。便不應捨離如是道場之地。恆於是中加持念誦審諦觀察。隨有未平正處輒修治之。又思惟眾緣支分皆令素具。勿得臨事闕乏而生疑惑也。自受持地竟。即應規畫界域布定方位。至灌頂夜方造諸尊。若不能速成者。持地以後漸次修之亦無咎也。   經雲。復次於餘日。攝受應度人。以下迄授與香水令飲彼心清淨故。明攝受建立護持弟子支分。受持地已。次明夜當作弟子法。故雲餘日也。因此廣辨弟子應度之相。偈雲。若弟子信心者。謂阿闍梨觀彼現在根性或久遠因緣。於此不思議緣起。三種祕密諸方便中。直信不疑無有能怖畏。乃堪攝受。餘如師德中說偈雲。生種姓清淨者。謂於婆羅門等四種大姓家生。若是旃陀羅等。以家法相承習行不清淨事故。姓多弊惡。若為作傳法灌頂使流通大法。則生他輕慢或成匱法因緣。由如比丘受具。亦簡去毀辱眾僧極卑下姓也。若但結緣受法則非所論。復次若久遠以來。曾有發菩提心因緣。即是如來種姓中生。最為勝族也。偈雲。恭敬於三寶者。謂於佛法眾僧。起淳厚謙下之心。常好親近供養尊重讚歎。當知是人有先世行道因緣。乃至如常不輕菩薩。是名深敬一切眾生。信佛法僧寶也。深慧以嚴身者。如是等虛空無邊佛法。非劣慧者心器之所能堪。故智性深利以自莊嚴者。乃至為說也。堪忍無懈倦者。此是有所堪能無所退屈之義。梵音與忍辱不同。謂求法因緣。雖種種艱苦之事皆悉能作。假使一度不成。復更發跡修之。如誓抒大海盡而後已。若人志性如是則可傳法也。屍羅淨無缺者。謂於在家出家律儀。乃至於本性受諸禁戒。隨所奉持。則深心防護無有毀缺。若具如是性者。雖入三昧耶平等大誓。亦當敬順不違。故堪傳法也。忍辱不慳吝者。此中分為二句。忍辱。謂於內外違順境界八種大風。其心安忍無所傾動。如智度屍波羅蜜中廣說。當知是人。必不犯持明重禁作不利眾生行。故堪傳法也。不慳吝。謂於所有財法常念惠他。設來求者心無鄙吝。如智度檀波羅蜜中廣說。當知是人。必不犯持明重禁慳吝正法。故堪傳授也。勇健堅行願者。亦分為二句。勇健。即是阿闍梨德中。勇健菩提心種性。於行道時。雖遇種種可畏色聲心不怯弱。乃至出生入死無怖畏想。正順菩提薩埵大人所行。故應傳授也。堅行願者。此是要心之願梵音與求願之義不同。如自立志。令每日三時念誦。則終竟一期。雖過種種異緣初不間絕。如是事有始終。若行菩薩道時亦不虧本誓。故堪傳法也。然此所說弟子十德若兼備者。當知是人甚為希有。但使偏有所長堪可一匠成者。即應攝受耳。又如聲聞受具。時觀察種種遮難。所謂太小太老色貌瑕疵。諸病患等。恐白衣嫌訶故。輒簡去之。今此摩訶衍則不如是。但令道機可濟。雖有諸餘過失。皆無所觀也。偈中雲或十或八七。或五二一四者是一期道場。作阿闍梨灌頂之限數。此中約超數取之。謂從一至二。從二超至於四。從四至五。從五超至七。從七至八。從八超至十人。是故一漫荼羅中。不得同時為三人六人九人灌頂。蓋如來密意。阿闍梨不釋所由。又同大方等陀羅尼經。不得過十人已上也。過此已外。恐阿闍梨心量有所不周。當待後緣別為作法。又此十人以下者。謂俱時發心各舍內外所有。供養三寶同共成辨漫荼羅。故得同時作法。若人因遇道場便。雲法緣難值乞並為濟度者。未合為作阿闍梨灌頂也。若複數過此。若但求結緣於一門本尊法中受真言印者。則不依如是劑限。阿闍梨亦當發起大悲。隨有能起少分善心者。皆為發生立菩提種子。故雲或複數過此也。   經雲。爾時金剛手祕密主。復白佛言世尊。當雲何名此漫荼羅。漫荼羅者其義雲何。此因如來簡人限眾。為曉諸未悟者。轉生疑問也。金剛手本請世尊。稱此加持境界。演說大悲藏生大漫荼羅王。則是平等大悲無復限量。而今世尊所說。雖有德可傳者。猶不過十人。似是隨轉一明非其具體。故問當何名此漫荼羅也。又漫荼羅是輪圓之義。今既限局名數。似於理未圓。故復問此中漫荼羅者為是何義。凡有二問。世尊答中。初答名次答義。就答名中。還復申明本旨雲。夫漫荼羅者是發生義。今即名為發生諸佛漫荼羅也。下菩提心種子於一切智心地中。潤以大悲水照以大慧日。鼓以大方便風不礙以大空空。能令不思議法性牙次第滋長。乃至彌滿法界成佛樹王。故以發生為稱。夫雷雨作解。隨甲圻者先朋。不可以卉木滋榮性分不等。遂令平分之施亦成限量也。次答義中。梵音漫荼羅。是攢搖乳酪成蘇之義。漫荼羅是蘇中。極精醇者浮聚在上之義。猶彼精醇不復變易。復名為堅。淨妙之味共相和合。餘物所不能雜。故有聚集義。是故佛言極無比味無過上味。是故說為漫荼羅也。以三種祕密方便。攢搖眾生佛性之乳。乃至經歷五味成妙覺醍醐。醇淨融妙不可復增。一切金剛智印同共集會。於真常不變甘露味中最為第一。是為漫荼羅義也。   經雲。又祕密主以下。廣演漫荼羅義釋除疑妨。復分為三。初明法界圓壇普門無限。次明限人簡眾生所由。末句勸囑阿闍梨令興平等悲願。就初文中。哀愍無邊眾生界。是大悲胎藏生漫荼羅廣義者。若行人自見中胎藏時。即知一切眾生悉有成佛因緣故。其所起大悲漫荼羅亦周法界。且如十世界微塵數諸執金剛菩薩眾等。隨以一門作漫荼羅主。餘為眷屬。則成一種漫荼羅。如是旋轉無窮已。非算數譬喻之所能及。何況是中各以無量門莊嚴。種種方便引攝眾生。又可勝紀乎。若行者於此一字法門中。攝廣為略衍略為廣。出生法財遍施一切。常無斷盡。乃名善解漫荼羅廣義也。次雲祕密主如來於無量劫。積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所加持。是故具無量德。當如是知者。此釋廣義所由也。如花嚴入法界諸善知識。各各於一門中。所通達法深廣無際。然亦互不相知。如來昔行菩薩道時。普門親近如是等佛剎微塵數諸善知識。於彼一一功德藏。皆到極無等比無過上味。以如是內證之德無量無邊故。其所加持現作法門眷屬。亦復無量無邊。彼真言門行者。當通泰其心作如是解也。已知內德無限。次明本地漫荼羅度人無限。何以故。以副大悲願故。故經文次雲。祕密主非為一眾生。故如來成正等覺。亦非二非。多為憐愍無餘記及有餘記諸眾生。故如來成正等覺。以大悲願力。於無量眾生界。如其本性而演說法。此中發菩提心義。如入法界品。及智度摩訶薩論議中廣說也。無餘記者。如佛現前授決。某甲眾生於某劫中作佛號某如來。有如是國土眷屬第。以了了記故。名無餘記也。有餘記者。如告眾生言。汝於未來某佛時當畢是罪。某甲如來為汝授記之類是也。復次如世尊說若我在世或滅度後。諸有聞法華經一句一偈。我皆為授無上菩提記。是名無餘記。若言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彼生善根相續不斷。當至無上菩提。是名有餘記也。我本為此等眾生。來成等正覺。況今所願以滿。開眾生自心之寶。如其本性而給與之。當有何限耶。且據惡世弘經淺行之一跡。故雲一期法事劑至十人耳。從此以下第二句。即釋此限人簡眾所由。經雲。祕密主無大乘宿習。未曾思惟真言乘行。彼不能少分見聞歡喜信受。又金剛薩埵若彼有情。昔於大乘真言乘道無量門進趣。以曾修行。為彼等故。限此造立名數者。此意雲。若諸眾生。未曾於過去無量佛所久種善根。於此祕密乘未曾修習。則造次聞之不能信受。若傳法人。徒以善心差機為說。或當增其誹謗斷彼善根。故法花雲。無智疑悔則為永失也。十方世界諸眾生。少有志求聲聞者。求緣覺者轉復少。求大乘者甚希有。求大乘者猶為易。信此法者最為難。故以普眼觀之。堪受是法者。猶須彌大海之塵渧耳。既將護彼意時乃說之。安得不略製造立名數乎。所云無量門進趣者。即是兼釋漫荼羅名義。夫漫荼羅者名為聚集。今以如來真實功德集在一處。乃至十世界微塵數差別智印輪圓輻湊。翼輔大日心王。使一切眾生普門進趣。是故說為漫荼羅也。所云略此造立名數者。如以阿字五轉。統如來無邊內德。以字輪百明。攝如來普眼法門。此則名之略也。以剎塵方便開八葉之壇。以無極大悲制十人之限。此則數之略也。然其學者。隨於一法明道而得悟入。即是普入一切諸總持門。如從一門見王。即是遍入千門萬戶。若不能如說而行。則雖以種種文辭廣為開示。無所益也。故第三句。次明限略名數自不礙於廣。是以經雲。彼阿闍梨亦當以大悲心。立如是誓願。為度無餘眾生界故。應當攝受無量眾生。作菩提種子因緣。謂造立此漫荼羅。是隨有見聞觸知。下至舉手低頭一念隨喜。皆必定成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阿闍梨雖不得差機誤。授為作具支灌頂。然繫珠毒鼓之緣。豈當已乎。故當運大悲心務令廣洽也。復次如人家有祕寶。恐為盜賊所闚故掩以蔽衣。今此曼荼羅法門。亦復如是。以祕密之藏不可直宣說故。迴轉密意覆以有相方便。今言限以十人者。乃是世諦漫荼羅耳。然阿闍梨自當平治心地。畫作大悲漫荼羅。普眼度人多多益善。勿得如言而解也。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卷第四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796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卷第五   沙門一行阿闍梨記   入漫荼羅具緣品之餘   偈雲持真言行者。明弟子支分中護持建立方便。至第六夜。師及弟子皆澡浴清淨。著新潔衣齎持供物。詣如前所造白檀漫荼羅處。當如法加持自身道場及諸弟子。其護弟子方便。如下文入灌頂時所說。時阿闍梨如次第法則具修供養。觀白檀位諸尊。與密印相應持彼真言。瞿醯雲。手案中胎漫荼羅誦真言一遍。如是一誦一案乃至七遍。餘位亦爾也。次當為諸弟子。隨順說法開導其心。教彼三自歸依懺悔先罪。既懺悔已。身心清淨猶如明珠。堪能真正發心。是故次令發苦提心。皆如供養法中所說。次當授與塗香花等。教令運心供養諸尊。然後為受三世無障礙智戒。此受菩薩戒法。別有行儀也。菩薩所以發心攝受方便學處。皆為成就如來清淨智慧。於一念中了達三世諸法。無罣礙故。其有住斯戒者。乃至初見心明道時。即有如是不思議勢分。以此戒親能發生佛慧。又對二乘律儀有限量故。以三世無障礙智為名也。次當授與齒木。令諸弟子嚼之。因即觀彼人成器及非器相。所以為此法者。亦是順彼方俗諦。因用祕密方便而作加持也。印度國人。凡請僧食乃至世人。相命皆先遺其齒木。以種種香花嚴飾而授與之。當知明日請彼飯食也。所以如是者。為明愛敬之心。恐彼先有痰印宿食因緣。若受我供或令發動不安。故先以善意將護而警發之。令彼先淨身器。或服呵梨勒等。則明日隨意飲噉。無所犯觸身心安樂也。今阿闍梨亦爾。授弟子楊枝時。即當寄此方便為說深法。我方當授汝佛性醍醐拯無過味。已教汝發菩提心淨除三業宿障。以三世無礙智調伏之牙。噬諸煩惱竟。欲復以此祕密加持。滌除身心過患。汝又當淨其口過。在所遊方勿妄宣傳。明日當貽汝不死甘露皆令充足也。彼當取優曇缽羅或阿說他木端直嫞好者。不粗不細劑十二指量。凡一切量法。皆用大拇指上節。側而相捻是。其正數也。此二木。是過去佛菩提樹。若無者。當求有乳之木。謂桑穀等。記木上下之別。皆以枝末為上根柢為下。以香水灌洗。又復塗而薰之。於其下末。以白線纏花用為莊嚴。亦作標誌。令上下易知故。當以手案則不動真言加之。或百遍或千遍。素令嚴備。既受戒已。師當取一齒木奉獻諸尊。餘者分授弟子令出壇外。向東或向北。如法蹲跼嚼之。嚼已。令向所面之方。而正擲之而驗其相。若嚼處向外者。是人悉地不成。向身者悉地成就。若遠擲卻來近身。是不久成就之相。若首直豎向上。成就更速。首向下者。是人當入修羅龍宮。若擲在空中。當知此人先已成就也。又向北方東方為上成就。西方為中成就。南方為下成就。雖如是。若人先向東擲。而嚼處向東。即是背身。亦不得成就。餘准此方類而可知。餘如瞿醯中說也。次當作金剛線法。凡作綖。當擇上好細具縷。香水洗之極令清淨。令潔淨童女右合之。合五色縷。當用五如來真言各持一色。然後以成辨諸事真言總加持之。造漫荼羅綖亦爾。五如來色者。謂大日佛加持白色。寶幢持赤色。花開敷持黃色。無量壽持緣色。鼓音佛持黑色。阿闍梨先自取綖三結。作金剛結。用繫左臂護持自身。次一一為諸弟子繫臂。如是攝受弟子。則入漫荼羅。是離諸障難也。其金剛結法不可縷說。當從阿闍梨面受之。復次五色綖者。即是如來五智。亦是信進念定慧五法。以此五法貫攝一切教門。是故名為修多羅。古譯謂之綖經也。若見諦阿闍梨。能以如來五智。加持弟子菩提心中五種善根。貫攝萬行繫持於瑜伽之臂。使經歷生死常不失壤。若能如是攝取弟子。乃名善作金剛結也。阿闍梨言欲此夜作弟子法時。其所供養當減第七夜之半。又當觀彼情機讚揚密教。發生樂欲堅固其心。並為分別十種方便學處。然此三世無礙智戒。凡結緣者皆令預聞。其四種根本及三昧耶又一偈。則當耳語戒之。具支灌頂者。乃應聞耳。其所教誡二偈。亦是阿利沙。能具誦梵本益善。列之於左。   阿爾也(二合從今也)庾澀磨(二合汝也)鼻囉睹邏(無對又無等)羅婆(引利也)臘馱(獲也)摩訶(引)怛麼(二合)鼻(大我也)曳曩(諸也)薩婆(一切也)爾奈(乎佛也)喻延(汝也)娑補怛[口*束*頁](二合併菩薩也)[口*履]訶(此也)赦娑泥也(教也)薩囉梅(二合一切也)跛[口*履]蟻哩(二合)係哆(引)薩他(二合攝也)闍耶磨囊(生也)麼扈(大也)捺耶(引辯事也)帝曩喻延(汝也)摩訶(引)夜泥(引大乘也)濕附(二合)若哆醯(明晨生也)婆尾屣也(二合)他(得也)   偈意雲。汝從今以去。便為已獲無等之利。位同於大我。大我。謂諸如來成就八自在我。於法自在者。及諸摩訶薩埵也。次雲一切諸如來。並此教中摩訶薩眾。一切皆已攝受於汝。此教。謂此大乘祕教中。十佛剎土金剛菩薩等也。次雲成辨於大事者。即是能成大事能成辨大事因緣。所謂開示悟入如來知見。故經中會意言之次雲汝等於明日。得大乘生。謂入大悲漫荼羅。得灌頂已。生於一切如來種姓之中。復次離緣業生得大空生故。雲大乘生也。時阿闍梨如是教誡印持竟。還令次第於漫荼羅外東向而坐。阿闍梨復當供養。以至誠心迎請諸尊言。我於明日。為哀愍弟子供養諸聖尊。故建立大悲胎藏漫荼羅。隨力供。養唯願慈悲憶念。當於明日。悉皆降集漫荼羅而作加持。大意如此。餘如瞿醯中說。彼至誠三請已。宣說金剛句偈稱歎諸尊。然後如法發遣。復為弟子廣說法要。教令繫念思惟。藉吉祥草面向西寐。彼於夢中。若獲種種境界。晨起皆當白師。則知行人悉地成不之相也。若是見諦阿闍梨。自當住深瑜伽。明見弟子本末根緣無有錯謬。設不作如是事相。及隨順世諦行之。一切無咎。若未見諦師。則當謹依法則勿令虧失也。   經雲。夢中見僧住處者。謂所見清淨微妙種種嚴飾。身入其中禮跪旋遶。遇諸慶善之事。園林者。謂所見滋榮殊特花果繁盛。或親自採掇。或昇踐樹抄履空而行。堂宇。謂種種花房綺疏殊異嚴好。而在於中自在受用身心適悅。樓觀。謂層臺顯敞遠覿四方。見種種勝境神情熙暢。凡如是比皆為吉祥。是中法門所表。亦如擇地中說。若與此相違。如見塔寺焚摧荒穢之類。則非善夢也。幢謂旗幟寶幢。崇高端麗而現其前。或用麾導眾人莫不從命。是建立大菩提心軌成萬行之像。蓋謂孔雀尾等五色間錯。或在空中而蔭其上。或人授與之執以遊行。是悲願普覆之像。摩尼珠亦謂圓明照徹。或能出生眾物給施眾人。此是淨心覺寶四攝利他之像。刀謂瑩飾鑒徹精剛銳利。或人授與或自執持。是慧性成就之像。悅意花。謂種種水陸生花。隨其性類有上中下。如色以鮮白為上。味以甘醇為上。皆善萌開發之兆。當以意分別之。女人是三昧像。男子是智慧像。亦取端正威德人所愛敬之類。密親謂父母等。善友謂傳法上人善知識等。或見牸牛群牧乳味豐盈。或人搆之或自飲吮。皆是大悲漫荼羅醍醐上味之像。或見經夾淨白無垢。整齊嚴飾字色分明。記說種種殊勝之事。則為善相。若卷帙垢壞字義殘缺之類。當知不善。或見諸佛親為摩頂現前記□。以微妙音而慰喻之。或見聲聞辟支佛等。乃至住於虛空中示現無量神變。皆當隨事甄擇。識其所為因緣。諸果謂世所希有珍奇妙果。或有人授與或從空下等。皆悉地之像。或渡河池大海。乃至自夢飲之須臾皆盡。皆為吉祥。若漂流漂溺無所拯援之類。當知不善。或聞空中有種種好聲。歌詠法音奏諸伎樂。或稱揚三寶功德。心所樂聞或言吉祥。或言應當與汝意樂之果。如是等皆為善夢。當以上中下類而分別之。如寺宇等。則有依地在空之別。其所見人。亦有男女聖凡之異。是故經雲。宜應諦分別之。若與如前善相相違。或夢其身為狂象等所逐恐怖危急。或乘駝驢。或見可惡弊惡之人服飾弊壞。或自見身轉臥青泥糞穢之中。或諸不淨從空而墮。皆是相違相也。若是深行阿闍梨。自當於瑜伽中。悉知彼所夢之事及所為因緣。弟子晨起白師時。當隨機勸發為斷彼疑網也。若觀彼人無有成辨之理。則不應具足傅法與之。恐彼久無功效或生疑謗故也。或如瞿醯所說。為作寂災護摩得離諸障。然後召入。若見種種殊勝境界。應以法言慰喻令得歡喜。所云善住戒者。梵雲謂之蘇縛囉多。是弟子之美稱。如言佛子之類也。經中說偈亦是阿利沙。兼誦梵本彌善。亦具存之於左。   翳沙(此也)磨喇伽(二合道也)縛囉囉(願也)室[口*履](二合)□(引殊勝也德也)摩訶(引大也)夜囊(乘也)摩護(大也)捺也(心也)曳曩(能)廋延(汝也)儼弭灑(所演也)睹(求也)波費(成也)設他(就也)怛他(引)揭哆(如來也)薩(婆枯反)焰部無(自然智也)摩訶(引)娜伽(大龍也)薩麼嚧羯(世人也)寫(二合)制[口*底]耶(敬如塔相也)阿悉[口*底](二合有也)那悉[口*底](二合無也)尾也(二合俱也)[口*底]羯讕(二合嵐音)多(越也)磨迦(引)奢(虛空也)弭縛(同也)[口*沮](無也)底嵐(垢也)嚴避讕(深奧也)薩婆(二合一切也)達謎鼻(上法也)[口*月*葛]缽囉(二合)怛堅(世智不能了知也)麼那(引)羅閻(無含藏)薩囉麼(二合一切也)缽囉(二合)半遮囉□單(離一切戲論妄想)缽羅(二合)半制(平戲論也)[口*月*葛](無故也)缽囉半隻單(亦是戲論重言也)薩婆(一切也)吃哩(二合)耶避(所作也)囉睹蘭(無比也)薩[口*底]也(二合諦也)捺縛(二合)也也(二合)參(引)磨設囉(二合)閻(依也)伊能(奴痕反此也)呾爾夜(二合也)囊(乘也)沫(無渴反)讕(願也)室□(二合)瑟吒(敕閑反殊勝也)羅避設(得也二合)他捺曳(道也)薩[口*體]哆(二合住也)(凡梵本說偈了皆加助句聲雲伊[口*底]也)   初半偈稱歎祕密乘道。殊勝願者所謂一切智願也。若入此淨菩提門。則照見心法明道。所謂古佛大菩提道。故雲此殊勝願道也。大心義如前摩訶薩埵中說。過去未來現在諸大心眾。無不乘是寶乘直至道場。故雲大心摩訶衍也。次一偈。讚歎行人發菩提心功德。即以一切如來必定法印。為授大菩提記。故雲汝今能志求。當成就如來。自然智大龍。世間敬如塔也。自然智。是如來自覺自證之智。昔所未聞未知之法。自然了了現前無所罣礙。故以為名。摩訶那伽是如來別號。以況不可思議無方大用也。制底翻為福聚。謂諸佛一切功德聚在其中。是故世人。為求福故悉皆供養恭敬。汝今發菩提心。亦能攝受一切如來無邊福聚。是故世間。應當敬如塔想也。次有一偈半。顯示淨菩提心如實相印。即是開佛知見使得清淨也。有無悉超越者。即是從眾緣生不可思議中道。出過斷常非有非無。一切心量所不行處。故名無垢虛空金剛智印也。諸法甚深奧者。以心性甚深故。當知陰界入等乃至一切種智。皆亦甚深。以一切法不出心實相故。如是實相。唯佛與佛乃能知之。非思量分別之所能及。故雲甚深奧也。世智不能了者。言此心性。非一切世間聰慧利根者所能思議。假令長爪梵志等諸大論師。以種種因緣譬喻。莊嚴比況量度。終自非其境界。苦思惟求徒令發狂。獨有信力堅固者。依此祕密方便乃能入之耳。無含藏者。所云難可了知者。正在如是無含藏處。以如實知蘊阿賴耶本不生故。無所執受亦無含藏。爾時一切心意識妄想戲論。皆悉清淨。法界圓照如秋月在空。故次句雲離一切妄想也。梵本雲離一切戲論妄想。今以偈中語略。又意義無異故不具存。次句雲戲論本無故者。若具存梵本應言戲論無戲論故。以一切戲論。皆悉從眾緣生無有自性。無自性故。即是本來不生。是以釋前句。雲即此戲論自無戲論也。今以會意言之。故曰本無。次有二句。明此淨菩提心究竟方便。以出過一切妄業。即能成就如來智業。普門導利。無非大事因緣。是故一切所作。皆無倫匹。故雲一切業無比也。次轉釋前句。統論權實之大綱。故雲常依於二諦。即是故論雲諸佛說法常依二諦也。然此經宗。作種種具支方便皆隨世諦。由此因緣。得一切智智印即是真諦。是故世諦為因真諦為果。因如四味皆悉無常。果如醍醐是則為常。然以十緣生句觀之。世諦實相即是第一義諦。是故權實相即俱不可思議也。此二句文雖簡略。能令行者。於一切如來方便無復餘疑。故當觸類而長。使貫通一部文義耳也。已略開示大菩提道竟。又結勸印持故。雲是乘殊勝願汝當住斯道。亦是重明授記之意也。爾時住無戲論執金剛。白佛言。願說三世無礙智戒。無菩薩住此者。令諸佛菩薩皆歡喜故者。上文但說受三世無障礙戒。未顯其相。是故住無戲論金剛乘。開發問也。復次世尊所以待問方說。亦為法門眷囑相發明故。今此淨戒。正以住無戲論金剛智印為體。所以特告此尊。欲令人法相應流傳有寄也。阿闍梨復言。此戒相亦是加持句。若傳授時。先當誦持梵本。然後以方言釋之彌善也。今具列於左。   室哩呶(能矩反諦聽也)矩羅補怛囉(二合族姓子也)怛慘沫(無渴反)讕(彼戒也)曳(入)怛囉(二合若也)矩羅補怛囉(二合族姓子也)迦(引)耶縛岌莽(二合)娜娑(身語意也)謎羯怛囉(二合)爾吃鎩(二合)布那(引)覽婆(合為一也)阿吃[口*履](二合)邪(不作也)薩囉麼(二合)達磨赦(平一切諸法也)迦哆麼者婆(雲何名也)也阿(去)怛莽婆(去)縛(觀諸自身也)缽[口*履]怛也(二合)隅(捨奉獻也)勃馱菩提薩哆吠(二合)□掠□□橧□韓咀羯娑摩(二合)睇睹(引何以故也)哩庾□(何以反)阿(引)怛麼(二合)婆(去)鍐(平若自身也)缽[口*履][口*底]也(二合)若[口*底](捨施也)諦娜縛薩睹(二合)怛[口*履](二合)延(彼三物也)缽[口*履][口*底]也(二合)羯單(二合)婆(去)縛[口*底](捨作也)羯哆莽室者(二合)縛怛(入二合)窣堵怛囉(二合)延(雲何名三物也)也弩哆迦(引)邪(引)縛岌莽娜伊(上)[口*底](謂身語意也)怛薩瞞咀[口*履]係(二合是故也)俱羅補怛囉(二合善男子也)迦(引)邪縛岌莽娜三縛囉三勿□(二合)帝那(受身語意戒也)菩提薩怛吠(二合)娜(菩薩也)婆尾怛勿焰(二合當得也)怛羯娑摩(二合)睇睹(引何以故也)□曩(二合)迦(引)邪縛岌莽娜珊(引)缽[口*履]底也(二合)爾也(二合捨離彼身語意也)釋叉釳囉(二合)訶赦(平應當學也)矩(入)蔓(無寒反)[口*底](作也)菩提薩埵(引)摩訶薩埵伊[口*底](菩薩摩訶薩也伊[口*底]是助句聲)   初句言佛子諦聽者。梵雲矩羅。是族義部義。補怛羅是男子義。若世諦釋。於四姓中生。皆名大族。故名族姓子。今得生如來家。於諸族中最為殊勝。故名族姓子。阿闍梨言。宜會意雲佛子。於義為著也。   經雲。若族姓子住是戒者。當以身語意合而為一者。此戒梵雲三縛羅。是共緣共成此戒之義。所謂慧方便等之所集成。若屍羅者。但是清淨義也。又三縛羅是平等義。佛言以身口意合為一者。即是住三平等法門。所以得名三世無障礙戒也。如佛為諸聲聞略說教誡。則雲此三業道淨是大仙人道。從十二年後。稍演其義成種種律儀。今此持明略戒義亦如是。若行人三業方便。悉皆正順三平等處。當知即具一切諸佛律儀也。復次裂諸想網。是三縛羅義。謂戲論諸見之網。經緯相成重複交絡。故名為網。今行者觀身口業自無別體。統末。歸本唯是一心。而此心實相常是平等法界。是故住此戒時。種種身口意業皆同一相。無量見網皆悉淨除。是故得名住無戲論金剛印也。   經雲。不作一切諸法者。種種五陰依於煩惱。煩惱依於業。是種種業皆由身口意生。如約身口意分為十種善惡業道。究其條緒則無量無邊。是故三業凡所修行。則有進趣之行。失進趣者則為倒想。由倒想故有無量相生。為此諸相所礙。不得佛無礙智。今行者深觀十緣生句。了知三業畢竟不生。法性自爾常無動作。是名住無為戒也。如是淨戒尚非如來所作。況住斯戒而造作諸法耶。   經雲。雲何為戒。所謂觀察捨於自身。奉獻諸佛菩薩。何以故。若捨自身則為捨彼三事。何等為三。謂身語意。次明持無作戒具足慧方便也。行者觀身實際之中身不可得即是如來解脫。是故磬捨此身。用施一切如來。從此以後。動止施為凡有所作。皆為如來解脫。非為己身也。雖種種熾然萬行。莊嚴佛土成熟眾生。法性自爾非所造作也。其能如是奉修者。是名無邊福聚。是名無盡福河。隨造涓滴善根。以投法界海中故。受至拯眾生界亦無窮竭。阿闍梨言。梵本誦中有偈雲。若有解脫人。持此解脫法。供養解脫者。此福最為勝。若真言行人。不曉如是淨戒。則雖口誦真言身持密印心住本尊三昧。具修次第儀式供養諸尊。猶名造作諸法。未離我人之網。雲何得名菩提薩埵耶。故經次雲。是故族姓子。以受身語意戒。得名菩薩。所以者何。離彼身語意故。菩薩摩訶薩應如是學。此中應學。舊譯名為式叉迦羅尼。猶如第五篇戒。總攝毘尼揵度威儀行法。大乘學者亦如是。當持此戒方便。普入一切真言行中。苟戒有虧而得成菩薩行。無有是處也。   經雲。次於明日。以金剛薩埵加持自身。為世尊毘盧遮那作禮者。即是受戒之明日。謂第七日暮也。作造漫荼羅諸作務時。皆當用金剛薩埵加持自身。謂觀自身即是執金剛也。是中方便。如下品經文及供養次第中說。若見諦阿闍梨。則是住於金剛薩埵心。所謂無等等菩提心也。以此祕密加持故。諸有所作無能阻壞之者。次當如前運心。為大日如來作禮。然後持誦降三世真言加持淨瓶。此亦是成辨諸事真言也。先當取如法淨瓶汲清潔之水。如法觀漉。中置五寶五穀。又取種種香水眾妙花果枝插中。種種莊嚴。用鮮淨帛綵繫頸。皆應依供養次第辟除去垢。淨以法界心字然後加持也。大凡真言遍數無有定限。應以字計之。如蘇悉地中說。又彼中隨作三部漫荼羅。各用部心或部母真言加持。今此經中。通用辦事真言加持。其真言又兼廣略故。不具論遍數。當以意裁之。若極大者誦至百遍。次者五百遍。少者令至千遍也。既加持竟。當置在白檀。先所規畫檀門之外。欲入漫荼羅者。當先以此灑之。令彼宿障淨除。方得見漫荼羅也。又於別器調和香水。以鬱金龍腦旃檀等種種妙香。亦以真言加持。授與令飲少許。此名金剛水。以祕密加持故。乃至地獄重障皆悉除滅。內外俱淨堪為法器也。阿闍梨言。此即名為誓水。亦順世諦猶如盟誓之法。令於一切眾聖前。噬此香水自誓其心。要令不退大菩提願也。復次以無礙戒香。和合縛字門清白心水。諸有飲觸之者。皆必定成於無上菩提。如此清淨其心。則堪入祕密漫荼羅也。爾時執金剛祕密主以偈問佛以下。明造立漫荼羅支分。偈中先讚歎佛。唯願一切智。諸說法中最第一者。說彼時分也。此時分。即是初畫漫荼羅迄事竟以來。時分限劑。次雲大眾於何時。普集現靈瑞者。謂大悲胎藏中一切普門隨類身。於何時普集道場現前。神力加持示現威驗也。若弟子諸根淨利應度機深。或於此時。即親睹無邊聖眾。如靈山會坐者。同見三變淨土分身諸佛。無有異也。當知爾時即是漫荼羅阿闍梨。傳持誠諦之語行如來事時。故雲慇懃持真言也。說此偈已。爾時世尊告持金剛慧者言。常當於此夜。而作漫荼羅。謂於此第七夜中。使法事都畢也。是中從日沒後。至明相出以來。總名為夜。初入夜分。即當圖畫諸位安置諸供養具。明相未出已前使發遣竟。若違此法則生障礙。乃至令所依住處亦不吉祥也。然深祕密釋中。正以道機嘉會為時。或以加持方便。促百劫為一夜。或演一夜為百劫。脩短在緣無有定限也。若淺行阿闍梨。則須具依於法則。於晝日分。即當規畫界域。以白檀等。草定諸尊形位分段。至日將夕。預備香花燈燭等。皆合素辦。瞿醯雲。於漫荼羅北面一處。以白色規畫。辦事真言僻除諸難。置諸供具也。阿闍梨言。若不能於一夜中遍畫諸尊者。從第五日受持地以後。漸次作之。於理無妨。又別有尊形印字三種方便。如下文所說也。   經雲。傳法阿闍梨。已知時分即明造立軌儀。至日入時。阿闍梨及助伴弟子。各如法澡浴已。著新淨衣興大悲心。齎持供物往詣漫荼羅所。先應一一具法加持。如供養次第中說。次當如法護持自身。呼所度弟子。為彼作護灑以香水。皆令一處次第而坐。然後阿闍梨至道場門前。普遍運心。稽首頂禮十方一切諸佛亦如上說。然後持五色線。向漫荼羅位立而頂戴之。次觀自身作毘盧遮那。經所謂大毘盧遮那而自作加持也。所以然者。以大日如來是此大悲胎藏阿闍梨。是故行者。若行阿闍梨事時。即應以自身作毘盧遮那。若作緣漫荼羅諸作務時。即以自身作金剛薩埵。其加持方便。如下文及供養法中說也。復次行者應知護方八位。凡所造作漫荼羅隨此而轉。東方因陀羅次第隨轉至。南方焰摩羅。西方縛嚕拏北方毘沙門。東北伊捨尼東南為護摩。西南涅哩底。西北為縛庾。其上方諸尊。多依帝釋之右。下方諸尊多依龍尊之右。上謂空居。下謂地居也。又環中胎藏三重界城。皆已預為摽誌。使方隅均等圖位素定。要令大日之位。當五種寶聚之心。至此圖眾相時。阿闍梨先至因陀羅方如法作禮。次住火方北向而立。助伴弟子在伊捨尼。對持修多羅準定於外界。弟子次當右遶至涅哩底。師亦右迴西向而對持之。阿闍梨次復右遶至縛庾方。弟子亦右迴北向而對持之。弟子復右遶至伊捨尼。師亦右迴東向而對持之。凡一周竟。皆令當齊在虛空中均等平正已。至第二周亦如前右轉。次第絣之以為界道。次復準定四維。阿闍梨復當右遶至涅哩底。弟子先在伊捨尼。右迴相向持之。弟子次復右遶至縛庾方。師即右轉至護摩方。弟子亦右迴相向持之。皆令當臍而在空中準定其位。弟子次復右遶至涅哩底。師即右轉至伊捨尼相對絣之。弟子次復右遶至護摩方。師即右轉至縛庾方亦相對絣之。阿闍梨言。其正四方十字界道。經雖不言理必有之。亦須右旋相對絣定也。如是已定外界及八方相竟。次當入中先定中胎外界。亦如前旋轉絣作四方相。其八方相已定。更不復作也。次定第一重外界。次定第二重外界。亦同中胎法則。其廣狹之量。皆當展轉相半。假令中胎藏縱廣八尺。第一重當廣四尺。第二重當廣二尺。第三重當廣一尺。阿闍梨言本法如此。若恐大少相懸者。稍以意均調之。於理無失也。如是分竟。復於一一重重更分為三分。其最向堣@分。是行來周道。故雲佛子所行道。次一分是安置諸供養物處。次外一分是安置諸尊座位。故此二分皆是聖天之位處也。次於此外復作周匝界緣。於此虛空位之中。當運心觀察隨其方面。分位相應諸尊皆都請供養。所以爾者。為阿闍梨臨事有所忘誤。安置諸尊或不周悉。其應請召而無位次者。皆當運心於此中供養也。分此三分位法。先於第一重外界之堙C隨取少分用作界緣。其闊狹之量。當以意裁之。趣得稍通座位也。於此界緣之內。作三分均分之。當先定諸尊座位內界分了。次定行道供養中間界分。如是第一重竟。次於第二重。亦從外向媞它舅壑均C次分第三重亦如是上文所說。從大日如來臍以下光明。是此第三重位。自臍以上至咽所出光明。為第二重位。自咽以上乃至於頂相之光。為第一重位。其中胎藏。即是毘盧遮那自心八葉花也。所共建立漫荼羅金剛弟子。須善通達真言法要。亞近於師。則能更相佐助無所遺失。若不得如是人。但取已曾如法灌頂者。臨事指授行之也。又無此人者。當置橛為之。先於火方師位下橛。次伊捨尼方亦置之引線。即師先心記火方橛此是師位。然後從伊捨尼引線至涅哩底。餘准此行之可知也。阿闍梨又雲。欲共引線。要須取所欲灌頂弟子耳。先以加持香水灑之與共行事。所畫檀位等。且以物覆之勿令見也。方等有四門者。謂重重院皆設四門。使中正均等。開西向一門以通出入。餘門以線界橫斷之。瞿醯雲。凡諸方開門。皆隨彼方隅廣狹。准為九分。取中一分為門。其餘八分。則於門之左右各得四分。所出入門稍令闊作。自餘諸門。以白色末作畫閉之。阿闍梨言。用金剛線作界橫斷竟。猶如金剛不可越之。越者犯三昧耶。又經文通門西向。若有因緣向餘方開之。於理無咎也。餘如下文所說。誠心以殷重。運布眾聖尊者。謂圖畫時先住瑜伽。觀此漫荼羅大眾會一一形色相貌威儀性類座位諸印。皆悉現前具足明瞭。然後以無量殷懃恭敬心。而綵畫之。乃至大小疏密之度。亦令均停相稱。故雲如是造眾相。均調善分別也。內心妙白蓮者。此是眾生本心。妙法芬陀利花祕密摽幟。花臺八葉。圓滿均等如正開敷之形。此蓮花臺是實相自然智慧。蓮花葉是大悲方便也。正以此藏。言大悲胎藏漫荼羅之體。其餘三重。是從此自證功德流出。諸善知識入法界門耳。正方四葉是如來四智。隅角四葉是如來四行。約此現為八種善知識。各持金剛慧印。故雲遍出諸葉間也。如是十六法。一一皆等法界。乃至無有少分不平等處。故其摽相亦與冥符。略攝如來萬德以為十六指。申而長之則無量無邊。故此漫荼羅。極小之量劑十六指。大則無限也。鬢蕊。是一切三昧門陀羅尼門六度十八空等。如大般若之所說。從此一一鬢蕊。以加持神力故。現出三重漫荼羅中一種莊嚴眷屬也。此是如來祕傳之法。不可形於翰墨。故寄在圖像以示行人。若得深意者。自當默而識之耳。從此實相花臺中。則表於大日如來加持之相。其義已如前釋。其所餘祕密八印下品及圖說之。次於東方內院。當大日如來之上。畫作一切遍知印。作三角形其銳下向純白色。光焰圍之在白蓮花上。即是十方三世一切如來大勤勇印也。亦名諸佛心印也。三角是降伏除障義。謂佛坐道樹以威猛大勢。降伏四魔得成正覺。鮮白是大慈悲色也。如來師子奮迅大精進力。正為是事因緣。乃至放大悲光常遍法界。故雲普周遍也。次於大勤勇北。至於北維置虛空眼。即是毘盧遮那佛母也。佛母儀如般若經佛母品中廣說。真金是如如實相之體。畢竟淨句是彼教門之外飾。故曰縞素以為衣。一切戲論滅時。心日光明無所不照。故曰遍照猶日光。恬怕一心人乃能見此。故其摽幟。猶如天女住於正受之像也。次復於大勤勇南。至於南維作一切諸佛菩薩真陀摩尼印。此是淨菩提心無邊行願之所集成。常能普雨世出世間一切財寶。諸救世者。皆從性淨蓮花臺中現如是寶。故雲住於白蓮上。阿闍梨言。此是通一切印。亦可於諸方面皆置之。若諸佛菩薩。經中不言所持印相者。亦執此無價寶珠。皆得也。大凡此第一重。上方是佛身眾德莊嚴。下方是佛持明使者。皆名如來部門。右方是如來大悲三昧。能滋榮萬善故名蓮華部。左方是如來大慧力用。能摧破三障故名金剛部也。是故入阿字門一切諸法不生。是法身義。入娑字門一切諸法無染著。是蓮花義。入縛字門一切諸法離言說。是金剛義。如下字輪品中。以此三字統攝百明。意在此也。   經雲。大日右方置大精進觀世自在者。即是蓮華部主。謂如來究竟觀察十緣生句。得成此普眼蓮華。故名觀自在。約如來之行。故名菩薩。頂現無量壽者。明此行之極果。即是如來普門方便智也。此像及菩薩身。皆作住現法樂熙悅微笑之容。觀自在身色。如淨月或如商佉。即是上妙螺貝。或如軍那花。其花出西方亦甚鮮白。當總此三譬。言其光鮮潤徹白中之上也。次於觀音右邊。畫多羅菩薩。凡諸聖者皆面向大日。今言觀音右邊。即是座西。他皆放此。此是觀自在三昧。故作女人像。多羅是眼義。青蓮華是淨無垢義。以如是普眼攝受群生。既不先時亦不後時。故作中年女人狀。不太老太少也。青是降伏色。白是大悲色。其妙在二用之中。故令二色和合。以是義故不青不白也。其像合掌。掌中持此青蓮。手面皆向觀音。如微笑形。通身圓光如淨金色。被服白衣。首有髮髻作天髻形。不同大日髮冠也。觀音左邊置聖者毘俱胝。其身四手。右邊一手垂數殊鬘。一手作施願印。左邊一手持蓮花。一手執軍持。面有三目。如摩醯首羅像。首戴髮冠。如毘盧遮那髮髻冠形。所云持者。如言地持萬物。即是載承之義也。其身潔白圓光圍之。光中具有黃赤白三色。不純白純赤純黃。故雲無主。凡黃為增益色也。白者寂災色。赤者降伏色。以此三昧光中兼具三力。是故用為摽幟也。次近毘俱胝左邊。畫得大勢尊。如世國王大臣威勢自在名為太勢。言此聖者。以至得如是大悲自在之位故以為名。所以持未敷蓮者。如毘盧遮那實智花臺既成果已。復持如是種子。普散一切眾生心水中。更生未敷蓮花。此尊跡同是處。亦能普護一切眾生潛萌之善。使不敗傷唸唸增長。即是蓮花部持明王也。次於明王左邊。畫明妃耶輸陀羅。譯雲持名稱者。身真金色。以諸瓔珞莊嚴令極端嚴。如女天之像。右手持鮮白妙花枝。果葉相間長條茂好。其花或有初皰。或有欲開或有正開敷者。若五若十乃至數十。左手持缽胤遇。亦是西方勝上之花。以得大勢明王。主安立一切眾生菩提種子。而此明妃。主含藏出生此中種種功德。故其被服摽幟。皆與此義相應也。多羅之右置半拏囉縛悉寧。譯雲白處。以此尊常在白蓮花中。故以為名。亦戴天髮髻冠。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花。從此最白淨處出生普眼。故此三昧名為蓮花部母也。次於觀自在菩薩下。置何耶揭唎婆。譯雲馬頭。其身非黃非赤。如日初出之色。以白蓮花為瓔珞等。莊嚴其身。光焰猛威赫奕如鬘。指甲長利雙牙上出。首髮如師子項毛。作極吼怒之狀。此是蓮花部忿怒持明王也。猶如轉輪王寶馬巡履四洲。於一切時一切處去心不息。諸菩薩大精進力。亦復如是。所以得如是威猛之勢。於生死重障中不顧身命。多所摧伏者。正為白淨大悲心故。故用白蓮瓔珞而自嚴身也。已如法建立觀音諸眷屬竟。次於大日如來左方。安置金剛部明王。所謂執金剛能滿一切願者。其色如缽胤遇花。是淡黃色也。或如綠寶。是綠靺羯寶。猶如虛空顯色也。以淨法界色與金剛智禮和合。是故其身黃白。如是智身。猶若虛空不可破壞。一切無能降伏之者。故用虛空顯色以為摽幟。此意言。若法乃至少分猶如極微。是可得者。則為無常變易諸行所隨。是故畢竟空智。於堅固性中最為第一。所持密印。即是五股金剛也。五如來智。皆兼權實二用。而以金剛慧手執持其中。故雲左執拔折羅。此印當以光鬘普遍圍遶。故雲周環起光焰也。首戴三峰寶冠形若山字。峰間如仰偃初月之形。以種種微妙雜寶一切瓔珞。莊嚴其體。此意言。般若波羅蜜至果地心中。轉名一切種智。故雲首戴眾寶冠。以此妙慧廣歷一切諸法。自在旋轉出生無量法界莊嚴。故雲間錯互嚴飾。廣多數無量也。次於金剛部主之右置忙莽雞。所謂金剛部母。亦持金剛智杵。以諸瓔珞嚴身。此是出生金剛智力三昧。所謂金剛三昧也。次於部母之右置大力金剛針。素支譯雲金剛針。持一股拔折羅以為標幟。此拔折羅。是一相一緣堅利之慧。用此貫徹諸法無所不通。故名金剛針也。其下有二使者皆女人形。胡跪微笑而瞬仰之。其狀卑而充滿淺黃色。以金剛為標。是彼摧壞重障三昧也。次於執金剛之左。置金剛商羯羅。譯雲金剛鎖。其印執持連鎖。兩頭皆作拔折羅形。鎖下亦有二女使。與金剛針使者無異。以此智印。攝持一切剛強難化眾生。使不退於無上菩提。故以為名也。次復於執金剛下。置忿怒持明。降伏三世一切大作障者。號月黶尊。面有三目四牙出現。如夏水雨時雲色。作大笑之形。以金剛寶為瓔珞。此是持金剛者。以無量門大勢威猛。攝護眾生三昧也。以無量眷屬而自圍繞。皆悉卑而充滿。作忿怒形。乃至一身具百千手。操持種種器械。豎立森然。若不可盡畫者。要作一二使者乃至五六。皆應住蓮花上。意明此蓮花心中。法爾成就一切勇健大精進力。不從餘處來也。已建立金剛薩埵諸眷屬竟。次往西方畫如來持明使者及諸執金剛眾。有種種形色性類種種密印摽幟。皆於圖中出之。是一一尊大慧光明悉遍法界。所現身口意密亦遍法界。故雲普放圓滿光。為諸眾生故也。於此下位依涅哩底方。畫不動明王。如來使者。作童子形。右持大慧刀印。左持□索。頂有莎髻。屈髮垂在左肩。細閉左目。以下齒嚙右邊上脣。其左邊下脣。稍翻外出。額有雛文。猶如水波狀。坐於石上。其身卑而充滿肥盛。作奮怒之勢極忿之形。是其密印摽幟相也。此尊於大日花臺。久已成佛。以三昧耶本誓願故。示現初發大心諸相不備之形。為如來僮僕給使執作諸務。所以持利刃以□索者。承如來忿怒之命。盡欲殺害一切眾生也。□索是菩提心中四攝方便。以此執繫不降伏者。以利慧刃。斷其業壽無窮之命。令得大空生也。若業壽種除。則戲論語風亦皆息滅。是故緘閉其口。以一目視之意。明如來以等目所觀一切眾生無可宥者。故此尊凡有所為事業。唯為此一事因緣也。鎮其重障盤石。使不復動。成淨菩提心妙高山王。故雲安住在盤石也。復次於下方西北隅際。作降三世忿怒持明王尊。首戴寶冠持五股金剛印。瞻仰毘盧遮那。如請受教敕之狀。偈雲不顧自身命者。謂應圖作至極忿怒奮不顧命之容。謂欲攝召法界眾生。皆使順從法王威命。此亦是成辦諸事真言也。為此五如來智大自在力之所滌除摧滅者。皆悉至於果地莊嚴。非唯無所障礙偏證但空而已。是故持五股印。首戴寶冠而在風輪之中。即法花經。諸有所作。皆為開佛知見。使得清淨之意也。已安立第一漫荼羅上首諸尊竟。次往第二院畫釋迦牟尼。阿闍梨言。此中第二是隱密語耳。若從中向外。當以釋迦牟尼眷屬為第三院。今則以毘盧遮那法門眷屬為第一。釋迦牟尼生身眷屬為第三。諸菩薩在悲智之間上求下化。故為第二。所以如此互文者。此是如來密藏。為防諸慢法人不從師。受者。變亂經文。故須口傳相付也。於東方初門中。先置釋迦牟尼。身真金色。並具光輝卅二相。所被袈裟作乾陀色。坐白蓮花作說法之床。謂以左手執袈裟角。如今之阿育王像。右手豎指。以空水輪相持。是其摽幟也。此白蓮花。即是中台淨法界藏。世尊為令此教廣流布故。以此生身摽幟而演說之。然與本法界身無二無別。故雲住彼而說法也。次於世尊北邊。安置佛眼。亦是釋迦牟尼佛母。此方譯為能寂母也。當作世間樂見端嚴無比之身。通身皆有圓光喜悅微笑。此是如來。出生隨類生形三昧。此三昧。正以大慈普眼為體。觀察應度眾生而導利之。慈眼之光無所不遍。故雲遍體圓淨光也。次於佛母之北。畫如來白豪相印。住蓮華中作商佉色。身有圓光手執蓮花。如半敷之狀。內有如意寶珠。此是如來無邊福業之所集成。如觀佛三昧等經廣說。能滿足一切眾生願也。次於釋迦師子之南。置如來五頂。第一白傘佛頂。第二誓耶譯為勝頂。第三微誓耶。此用多聲呼也譯為最勝頂。第四諦殊羅施。譯雲火聚頂。   經雲。眾德者。正譯當雲大分。是具大德義也。第五微吉羅拏。譯雲捨除頂。是棄捨一切煩惱義。亦是摧碎義也。此是釋迦如來五智之頂。於一切功德中。猶如輪王具大勢力。其狀皆作轉輪聖王形。謂頂有肉髻形。其上復有髮髻。即是重髻也。餘相貌皆如菩薩。令極端嚴歡喜。所持密印如圖也。次於東方。最近北邊布列五淨居眾。第一自在天子。第二普花天子。第三光鬘天子。第四意生天子。第五名稱遠聞天子。當次第列之。其印相具如圖說。阿闍梨言。此是五那含天子耳。過此已上。有菩薩受佛職位處。亦名淨居天。多是一生補處菩薩。是第二院所攝。非此中所明也。此天次南豪相之右。復畫三佛頂。第一名廣大佛頂。第二名極廣大佛頂。第三名無邊音聲佛頂。其形相皆同五頂。是如來三部眾德之頂也。其五種如來頂。有五種色。所謂真金色。鬱金色。淺黃色。極白色。淺白色。是中真金鬱金二色相似。然真金光淨。鬱淨色稍重也。三佛頂則有三色。謂白色黃色赤色。此是兼具寂災增益降伏色。此八佛頂皆週身有光。光極廣厚。以諸瓔珞嚴身。由如來本誓願力故。悉能滿足一切願也。東南隅右列諸火天眾。住火焰中。額及兩臂各有三灰畫。即婆羅門用三指取灰。自塗身象也。一切深赤色。當心有三角印。在焰火圓中。左手持數珠右手持澡瓶。此是普門之一身。為引攝火祠韋陀梵志。方便開示佛圍陀法。故示此大慧火壇。淨修梵行之摽幟也。次於右方直大日之南。作焰摩法王。手執檀拏印。印相。猶如棒形上有人首。作極忿怒之狀。以水牛為座。身作黑玄色。阿闍梨言。少時當因重病困絕神識。往詣冥司睹此法王。與後同共語言。貌甚慈忍。然此檀拏印。以忿怒形撿效生來所犯。口出大光至為嚴切。及驗出家以後功業。便爾寂然不復有言。焰摩王及後。尋即降階善言稱歎。慇懃致敬求受歸戒。因放卻還。比至蘇後。其兩臂繩所繫持處猶有瘡痕。旬月方愈也。閻摩之西作閻摩後及死後。亦是閻摩後也。東邊作黑夜神及七摩怛裡。譯雲七母皆女鬼也。其形悉皆黑色。次於西南隅。畫涅哩底鬼王。執刀作可怖畏形。是護方羅剎王。縛嚕拏是西方護方龍王。持□索為印也。於東方五頂之南。當畫因陀羅釋天之主。坐須彌山天眾圍遶。首戴寶冠。身被種種瓔珞持伐折羅。及餘諸眷屬。謂捨脂夫人。及六欲天等。具如圖中所示也。釋天眷屬之南。置日天眾。在八馬車輅中。並二妃在其左右。所謂誓耶微。誓耶。譯雲勝無勝也。日天眷屬布諸執曜。盎伽在西。輸伽在東。勃陀在南。勿落薩缽底在北。沒爾沒遮在東南。羅□在西南。劍婆在西北。計都在東北。又於南緯之南置涅伽多。謂天狗也。北緯之北置嗢迦跛多。謂流火也。釋天眷屬之北近淨居天。置大梵王。戴髮髻冠。坐七鵝車中。四面四手。一手持蓮花。一手持數珠。已上是右手。一手執軍持。一手作唵字印。此上是左手也。印當稍屈頭指。直申餘指。側手案之而作語狀。是名淨行者吉祥印。所餘四禪諸天皆列其左。無熱等五淨居天列在其右。毘尼所謂觀淨居天被服儀式。制齊整著三衣內衣戒是也。西方近門置地神眾。次北置薩囉薩伐底。譯雲妙音樂天。或曰辨才天次。北並置其妃。又次置微瑟紐。舊譯謂之毘紐。此是那羅延天也。並置商羯羅天。此是摩醯首羅。於一世界中有大勢力。非三千世界主也。經中下文更有嚕捺羅。即是商羯羅忿怒身。從事立名。又置塞健那天。即是童子天也。皆於其側置妃。阿闍梨言。此是天眾。當於釋梵王左右序列之耳。最西北隅。置護方風天眷屬。西門之南。與日天相對應置月天。乘白鵝車。於其左右置廿七宿十二宮神等。以為眷屬。次於北門。當置毘沙門天王。於其左右置夜叉八大將。一名摩尼跋陀羅譯曰寶賢。二名布嚕那跋陀羅譯曰滿賢。三名半隻迦舊曰散支。四名娑多祁哩。五名醯麼縛多即是住雪山者。六名毘灑迦。七名阿吒縛迦。八名半遮羅。及訶栗底母功德天女。經文□□□□□□□□□量祤驚覯覲驖□襜襌禖飀□□□□楏什i訥練糖□□□□騫襤祤駥j□矩隆腹槽]裀□橖□D縷□□硾_□□□□祥餾□□□觛榵唌慼慼銵慼D□埤□□□稙姤□□□□□□誇橖□□襼□□□□□□橖□□椹□□□□楦□□□□葉餽復驫襱□□□□楛□□誇馘逆□□送□□□埤□□□訏餾□□驫襱□□□□觀婖□□楦□□□□□□□□模□婚襴□□□褸□□□□□□□橖□□□□□□槉殺□礸□□餽□呂□□j□□□龍□□□□□□龍□□□s□□槙□□□□□□□□□□橖□□□□□p埤□□□□□□□□□j□榍息□槓標□□稷□□槓椸□XX腄憤H訊□□襦□橫□□榖□□□□□□□□□□□G□□□□□□□□□榛□□□□□椸□榜送□□□□□□□□□櫸□□□□□詛□□□□□榼□□誇□□□□奪□□□□埤□椻誇□□□□□□□□□□□   經雲。所餘釋種尊。真言與印檀。所說一切法。師應具開示者。如釋迦部中佛缽錫杖印等。其類甚多。經不具出。但隨此方空缺處。採擇餘經所說。逐便安置之。設令缺之亦無過咎。但經中所出上首諸尊等。必應一一如法畫之。不得遺謬。其蓮花部金剛部等諸方。亦例此可知也。經中。次說第三院菩薩眷屬。當釋迦之內正東門中。畫文殊師利。身鬱金色。頂有五髻作童子形。左持泥盧缽羅。是細葉青蓮花。花上有金剛印。極熙怡微笑坐白蓮花臺。此其祕密摽幟也。阿闍梨言。鬱金即是閻浮金色。用表金剛深慧。首有五髻者。為表如來五智久已成就。以本願因緣故。示作童真法王子形。青蓮是不染著諸法三昧。以心無所住故即見實相。金剛智印。能以常寂之光遍照法界。所以坐白蓮者。意明不異中胎藏也。文殊北邊當畫光網童子菩薩。身真金色。執持寶網。以種種瓔珞莊嚴。坐寶蓮花中。文殊持無相之妙慧。而光網持萬德莊嚴。如智度所說。以鹽調和諸食。倍增其味而不可空噉。故行人失般若方便。單修空慧則墮斷滅中。純修福德則墮有所得中。所以觀佛長子者。意在此也。次作文殊五使者。一名髻設尼。二名優波髻設尼。三名質多羅。四名地慧。五名請召。於妙吉祥左右次第列之。蓋各持文殊一智也。髻設尼是髮端嚴義。鄔波是其亞者。文殊以五髻徵表五智。故此使者。亦以美髮為名。質多羅是雜色義。其五使者下。各作一奉教者。皆跪向使者。如承受音告之形。悉是文殊三昧。故經雲。侍衛無勝智也。次於第二重。大日如來左方畫除蓋障菩薩。西方俗法。東向而治故。以東為初方。南為右方。西為後方。北為勝方。今此漫荼羅壇。門向西故當大日左方也。圖中除蓋障菩薩。左手持蓮華。華上置摩尼寶珠。右作施無畏手。此菩薩及諸眷屬。皆是大慈悲拔苦除障門。正以此菩提心中如意寶珠。施一切眾生無畏。滿其所願也。經雲。捨於二分位當畫八菩薩者。謂除蓋障之側。當作二使者。然後如其次第置八菩薩。凡列諸眷屬。皆令最初者在右。第二者在左。第三復在右。第四復在左。如是一左一右。次第置之。今於此八菩薩中。先以除疑怪在除蓋障之右。施一切無畏在左。次復以除一切惡趣在除疑怪之右。以救意慧在施無畏之左。次復以悲念菩薩在除惡趣之右。以慈起菩薩在救意慧之左。次復以除一切熱惱在悲念之右。不可思議慧在慈起之左。諸餘位布例。皆放此也。次於北方畫地藏菩薩。於種種間飾雜寶莊嚴地上以金銀頗胝水精四寶為蓮花座。亦令窮極巧麗。其菩薩在花座上。光焰周遍其身。如在胎藏。故雲處於焰胎也。此聖者。主持寶王心地中性起功德無邊寶藏。故其摽幟。以一切珍奇雜寶綺錯莊嚴也。其餘眷屬菩薩。義亦同之。當於地藏之右置寶處菩薩。地藏之左置寶掌菩薩。次於寶處之右置持地菩薩。寶掌之左置寶印手菩薩。持地之右又置堅固意菩薩。如是上首諸尊。又各各於其左右。畫諸眷屬以自圍遶也。次於西方畫虛空藏菩薩。被鮮白衣左手持蓮花。花上有大刀印。刀印上遍生焰光。及諸眷屬皆坐正蓮花上。此菩薩持如來等虛空慧。所以持大刀者。利慧之摽幟也。被服白衣明白淨無垢。是其教門外飾也。譬如虛空。無所分別亦無積集。而世間萬像依之以生今。此法門亦爾。於畢竟空中。出生不思議自在之用。無有窮盡。如大集虛空藏經中廣明。故名虛空藏也。此中法門眷屬。所謂虛空無垢菩薩。虛空慧菩薩。清淨慧菩薩。行慧菩薩。安慧菩薩。亦如前次第左右列之。所以皆雲等者。明此上首諸尊復各有無邊眷屬也。其形相皆如圖說。此偈末雲。略說大悲藏。漫荼羅位竟。此二句是傳度者以義結之。非經中本文也。如上所說。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根。方便為究竟者。即是心實相花臺大悲胎藏開敷。以大悲方便。現作三重普門眷屬。以是義故。名為大悲胎藏漫荼羅也。如於一世界中。普現六趣隨類之身。於一切世界中。亦復如是。於彼彼眾同分中。最為上首。其所說法。亦於彼法之中微妙第一。復由此義。普能攝受無盡眾生故。毘盧遮那名為法界王也。今此上首諸尊。同共集會印持如是法。故彼一切同類眾生。各各生希有心言。我之所尊無與等者。亦復在此眾中。當知此法甚為希有。以生希有心故。隨於一切法界門而種善根。乃至長夜興不善根。欲破壞正法者。既至道場。見彼所宗奉大天。又蒙不思議法食之施。噁心即滅棄捨魔事。或生一念隨喜之心。以生一念淨心故。便可於中開出大悲胎藏漫荼羅也。復次此漫荼羅種種法門。雖同一法界。然其功用淺深各有差別。如一地所生一雨所潤。然諸藥草性分不同。若醫王觀之。則知如是藥草。於某病中非對治所宜。然於某病則勢力珠勝。若於此等普門方便中。一一分別不謬。乃堪作大阿闍梨也。十萬偈大本中。彼諸聖尊。各自宣說自所通達法界門。種種異方便法。今此略本。但舉其普通趣道之要法耳。若行者如法修行不虧法則。蒙不思議加被時。自當曲示方便無所不通也。阿闍梨言。凡行者不住瑜伽。不合為人建立漫荼羅也。初欲畫時。先用字門轉作諸尊。座位形色性類一一相應。即觀如是大悲藏即是我身。方起手畫之。如是深行阿闍梨。必則於一切時。常不離如是佛會也。畫了作法事時。如法次第起金剛地。觀此寶王宮殿。在須彌山頂。所有一一莊嚴。皆如下品中說。如是明瞭已。方可請召也。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卷第五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796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卷第六   沙門一行阿闍梨記   入漫荼羅具緣品第二之餘   阿闍梨所傳漫荼羅圖位具列如左。   上方                右方             左方                  下方   ○如來如意寶            △能授一切尊(滿一切願也)   □妙金剛                T39063601.gif降三世尊   ○如來甲冑             □蓮花部女奉教者   ○如來□索         □蓮花部奉教者        □青金剛   □如來怖魔             □蓮花三股戟         □金剛蓮                □金剛鐸T39063602.gif   ○如來臍              □蓮花戟   □如來馬藏             □蓮花尊           □寂靜金剛   ○如來脣              □金剛蓮           □大迅利金剛              □金剛□索   □如來十力             □蓮花輪   ○如來牙              □蓮花刀           □金剛牙                □金剛刀   □如來大護             □蓮花德菩薩         □那弭荼金剛(因因立名又雲短也)   △無所畏大護者T39063603.gif        □大水吉祥          □赤體金剛   ○如來無所畏            □大吉祥           □佛奉教者   □如來鈴鐸             □僧吉祥T39063701.gif   ○如來商佉             □佛吉祥T39063702.gif      □越無量虛空   □如來三昧耶金剛          □金色菩薩          △月黶尊T39063703.gif   ○如來正勤             □名稱慧菩薩T39063704.gif   □如來三昧耶            □白色菩薩          □難降大護者(女形T39063705.gif)   ○如來舌              △壞諸怖畏大護者T39063706.gif    □金剛部生   □如來豪相             □大勢至菩薩   ○一切如來座          □毘俱胝菩薩T39063707.gif      □金剛連鎖T39063708.gif          □不可越護門者T39063709.gif   □如來大勤勇          □觀世音菩薩       □執金剛   □如來眼            □多利尊T39063710.gif   ○如來心              □觀音母           □金剛母T39063711.gif   □如來鑠底             □大白菩薩   ○無堪忍(如來無堪忍)        □資財主菩薩         □金剛針   □水自在尊             □遍觀菩薩          □金剛鉤                □相向守護門者T39063712.gif   □如來念處             □吉祥菩薩          △金剛無勝大護者T39063713.gif         △如來使者   ○如來刀              □帶塔德菩薩   □如來輪              □寶德菩薩          △軍荼利金剛T39063714.gif           □金剛拳   □如來蓮花             □鹿皮衣形   □如來頂              □蓮花軍持          △大力金剛T39063715.gif            □無戲論金剛   ○如來結界             □蓮花鬘   □如來施願             □蓮花斧           □虛空無垢金剛             □金剛斧   ○如來平等說            □蓮花索   □如來口              □蓮花鐸           □素囉多金剛(妙住)   ○如來腰              □蓮花螺           □大身金剛               □金剛輪   □如來焰光             □蓮花部使者         □大勝金剛               □金剛捧   □如來鉤              (□蓮花部使者△馬頭觀世音)  □廣眼金剛   □虛空眼              □蓮花捧           □拔折羅金剛              T39063601.gif聖不動尊                   右第一重竟   □無垢光童子T39063717.gif         □賢劫菩薩T39063718.gif       ○大慧菩薩T39063719.gif            □賢劫菩薩   □光網童子T39063801.gif                         □寂慧菩薩T39063802.gif            □金光菩薩   □男奉教者T39063803.gif          △行慧菩薩T39063804.gif       △無垢慧菩薩T39063805.gif           ○金色菩薩                                                        △寶德菩薩   □男守衛者T39063806.gif          ○勝妙天菩薩T39063807.gif      ○無盡意菩薩T39063808.gif           □賢德菩薩   □男使者T39063809.gif                                              ○花幢菩薩   □女使者T39063810.gif           □寶嚴菩薩T39063811.gif       □不思議慧菩薩T39063812.gif          △計都菩薩   △六面尊                             △大慈起菩薩T39063813.gif           □無垢光菩薩                     △寶印手菩薩T39063814.gif      △無像菩薩T39063815.gif   △降閻摩尊                                    ○救意慧菩薩T39063816.gif   □地慧童子T39063817.gif                                             △清淨慧菩薩T39063818.gif                     ○寶掌菩薩T39063819.gif   □優波計設尼T39063820.gif                        □施一切無畏菩薩T39063821.gif         □虛空慧菩薩T39063822.gif   T39063823.gif文殊師利         □地藏菩薩T39063824.gif       △除一切蓋障菩薩T39063825.gif         ○虛空藏菩薩T39063826.gif   □計設尼T39063827.gif                                              □虛空無垢菩薩T39063828.gif   □質多羅T39063829.gif           ○寶作菩薩T39063830.gif       □除疑怪菩薩T39063831.gif           △法慧菩薩T39063832.gif   □請召者T39063833.gif                          ○除一切惡趣菩薩T39063834.gif       ○慧步菩薩T39063835.gif                     ○持地菩薩T39063836.gif   □女使者T39063837.gif                          △悲念菩薩T39063838.gif(亦名大悲纏)      □剌泥弭菩薩(無牆也)   □男使者T39063839.gif           □賢意菩薩                              △泥弭菩薩(牆也)   □女守衛者T39063840.gif          ○寶冠菩薩T39063841.gif       □除一切熱惱菩薩T39063842.gif         ○寶幡菩薩   □女奉教者T39063843.gif          △發心即轉法輪菩薩T39063844.gif   ○海慧菩薩T39063845.gif            (□金光菩薩△光明菩薩)   □寶冠童子T39063846.gif                     □善住意菩薩T39063847.gif      △妙慧菩薩T39063848.gif            ○妙幢菩薩   □月光童子                                                □無邊幢菩薩   □善財童子           □賢劫菩薩        □賢劫菩薩T39063849.gif          □賢劫菩薩                   右第二重竟   △火天護方神          □伊捨那護方神      △涅哩底護方神             T39063601.gif風天護方神T39063851.gif   △火天               □鳩槃荼眾眷屬        △女羅剎T39063852.gif             T39063601.gif風神後   △火天後              □阿名揭拏(羊耳)   △婆私瑟吒大仙           □阿濕縛揭拏(馬耳)  △羅剎眾T39063901.gif             △迦樓羅女T39063902.gif   △竭伽大仙             □戍婆揭拏(箕耳)     □賢劫菩薩               △迦樓羅T39063903.gif   △未建荼大仙            □雜寶藏神T39063904.gif       ○童男菩薩   △瞿曇大仙             (△荼吉尼T39063905.gif△荼迦T39063906.gif) ○比丘眾                (△非人眷屬△一切人眷屬)   △迦葉大仙             □童男菩薩          ○日光菩薩   △諸執曜神等            □比丘眾           □西南日輪遍照勝德佛        (□童男菩薩□比丘眾)   △毘逝耶後             □離塵勇猛菩薩   △日天子              □東北方定勝手德佛      ○菩薩眾                □寶勝菩薩   △逝耶後              □菩薩眾           ○比丘眾                □西北方一寶蓋佛   □那羅延並眷屬           □比丘眾           ○童女菩薩               □比丘眾   □魔天他化自在天          □童女菩薩        △苾□□□□埤□□□□□□□□□□奧□y   □化樂天              □女部多T39063907.gif   □兜率陀天             □部多藥叉類T39063908.gif      △諸毘那夜迦          □賢劫菩薩   □焰摩天              □住雪山藥叉將T39063909.gif   △摩訶迦羅(黑神)            (○小訖□瑟怒二龍王○訖西瑟拏二龍王)   □(東方提頭賴吒天王並揵闥婆眾) □娑多祁哩藥叉將T39063910.gif  ○優婆路係多二龍王   □捨支夫人T39063911.gif          □半遮羅藥叉將T39063912.gif     △毘盧遮十眷屬T39063913.gif          ○路係多二龍王   □帝釋三十三天           □毘灑迦夜叉將T39063914.gif                         ○優婆臂多二龍王   □童子菩薩             □痾吒縛迦藥叉將T39063915.gif  △毘捨支十眷屬T39063916.gif   □比丘眾              □毘沙門子藥叉將T39063917.gif                        ○優婆束訖勞二龍王   □歡喜菩薩                                                ○束訖勞二龍王   □上方歡喜德菩薩          □摩尼拔陀羅神T39063918.gif                         ○沙伽羅龍王   □菩薩眾              □護方神後T39063919.gif       △寒冷地獄               ○阿那婆達多龍王   □童女菩薩             □俱吠囉護方神毘沙門T39063920.gif  △熱惱地獄               ○得叉迦羅龍王                     □吉祥功德天                             ○摩迦斯龍王   □阿難陀              □滿賢藥叉將T39063921.gif      □毘樓博叉王T39063922.gif           ○矩利迦龍王   □須菩提              □訶栗底母(男五女五)                         ○羯句吒迦龍王   □舍利子                             △閻摩歿□底後           ○和脩吉龍王   □大目連              □散支大將T39063923.gif       △閻摩後                ○阿難陀龍王   □大迦葉              □童男菩薩          △閻摩但荼               (○大蓮花龍王○波頭花龍王)   □無量音聲佛頂           □比丘眾           △閻摩羅法王              ○商佉龍王   □廣大佛頂             □勝授菩薩          △質呾羅笈多訊獄者         (○縛嚕拏後T39064001.gif○縛嚕拏龍王T39064002.gif)   □火聚佛頂             □北方勝德佛         △夜黑天                □毘樓勒叉護方天王T39064003.gif   □勝佛頂              □菩薩眾           □辨才天T39064004.gif   △如來錫杖             □比丘眾           □童男菩薩               ○優婆遜那守門者T39064005.gif   ○如來缽            □童女菩薩          □比丘眾                 通門   ○如來牙              □賢劫菩薩          □離優菩薩               ○遜那守門者T39064006.gif   □豪相               □主田農神          □南方無優德佛             ○地神T39064007.gif   △無能勝尊             □主象馬廄神     □菩薩眾                ○龍王並後眷屬T39064008.gif   □釋迦牟尼佛                           □比丘眾                ○童男菩薩   △無能勝妃             □主王庫藏          □童女菩薩             ○比丘眾   ○佛母               □主外道福處神                                    □別異地獄               ○行慧菩薩   ○如來鑠底印            △主嚴穴神        □賢劫菩薩               ○西方寶焰佛   □童男菩薩             □主伏藏神          △遮悶拏                (○菩薩眾○比丘眾)   □比丘僧              □主磧神         △嬌吠唎                ○童女菩薩   □普光菩薩             □主屍林神          △吠瑟拏味               ○主平相侵神   □東方寶性佛            □主波池神                            ○主日曆神   □菩薩眾              □主龍泉神        △嬌唎                 ○主時分神   □比丘僧              □主井神           △燕捺唎                ○主業作神   □童女菩薩             □主空中宮菀神        △嗟捺唎                ○主宿神   □佛袈裟              □主宮室神          △未囉弭              ○主宿對神   △佛軍持              □主海神           □緊那羅妃T39064009.gif          ○主夜神   □白傘佛頂             (□主室宅神□主巷曲神)    (□緊那羅○童男菩薩)        (□主月神○主日神)   □最勝佛頂T39064010.gif          □方神          ○比丘眾                ○六時神   □摧碎佛頂T39064011.gif          □主街陌神          ○蓮花手菩薩              ○主直神                     □主河神           ○東南蓮花勝德佛            (○主廿八宿神○主十二宮神)   □最高佛頂             □主道神           ○菩薩眾                ○月後名赤色   □辟支佛              □主曠野神          ○比丘眾                ○月後名月祥                     □主郊野神          ○童女菩薩               ○月天子   □大梵並明妃眷屬          □主痁肆神          △慕訶囊                ○月後名月相   □四禪天              □主城神           △□□□□j□□□□□□□□□□□□舐□□□橍   □無色天   □淨居自在天子           □主村神           △劫微                 ○比丘眾   □普花天子             □主洲神           △芒囊娑                ○蓮花勝菩薩   □光鬘天子             T39063601.gif主鳥神       △訖灑也                ○下方蓮花德佛                     □主山神           △社吒囉              ○菩薩眾   □意生天子             □主悉地物神         △句□□□□□□□□□□□□□□□□觜y   □名稱遠聞天子           □主悉地神          △沒栗拏                (○童女菩薩○賢劫菩薩)   □大自在妃並眷屬        □主仙藥神          △露係多                □阿修羅女眷屬T39064102.gif   □大自在天並眷屬          □主藥計神          △芒嚕多                □阿修羅眷屬T39064103.gif   □摩醯首羅子及妃          □主藥神           △捺嚕迦   □持明妃              □悉地持明妃T39064104.gif      △娑摩醯捺羅            ○摩□羅伽女T39064105.gif   □持明仙            □悉地持明仙T39064106.gif    △諸火仙等           ○摩□羅伽   右第三重竟   阿闍梨言。第一院東方如來鉤。乃至如來甲等。皆是毘盧遮那三昧。一一作天女形。如漫荼羅方圓以辨其色。坐白蓮臺上。手中復持蓮花。花上各以物像用為摽幟。如鉤輪刀槊商佉鈴鐸□索甲冑等。皆依本相畫之。頂相豪相口舌牙脣等。准例推可解。如來臍於蓮上圖作連環圓好之相。如來腰亦頗旋曲如數珠鬘形。如來藏如輪王馬寶藏相不現之形。如來施願當作與願手。如來法及辨說等或持經藏或作說法手。念處十力等皆是止觀相應法。作寂然三昧之容。三昧耶當作佛頂相。如來頂相具攝一切功德。凡手中無物可為標幟者。皆應置之。若漫荼羅不作尊形但示祕密印者。於金剛座上作蓮華臺。臺上如前畫作標幟。其作字漫荼羅者。經中有種子字。當如法置之。如經不載。當取梵名中最初字為種子字。或可通用阿字也。北面蓮花部諸尊。若經中不說形相者。通作紅蓮花色或淨白色如金色尊等。則依名辨之。所持印相亦如佛部中說。然用蓮花為標幟。如蓮花輪像。當以四蓮花葉如十字之形用為輪輻。輻外作刃環圍之。蓮花刀當於蓮上置刀。刀鋒上又用蓮花以為摽幟相。金剛杵戟等皆亦如是。蓮花□索以蓮華為兩茸。鐸則以蓮花為繫。鬘則貫穿蓮花以莊嚴身。或於所持花上置之。戴塔吉祥於頂髻上置窣堵波。或在所持花上。蓮花尊則於花上重置蓮花。寶德尊蓮花上有寶。能授一切願明王能滿一切希願。其狀非一如觀世音手持蓮花。花上或置如意寶。隨息災增益降伏事。在彼相應壇中。大吉祥二手各持蓮花。水吉祥或蓮中出水或手垂出水。被鹿皮尊當以鹿皮嚴身。如梵天像。其契印漫荼羅例同前說。通用娑字為種子也。南面金剛部諸尊亦可依經。初所列名者皆具置之。隨作方圓三角半月等壇。身色亦爾。或持一股拔折羅。或持三股五股。上下二鋒等種種金剛標相。如經中所說隨意置之。其刀斧鉤針等。皆以金剛為摽幟。刀則刃鋒柄飾。皆作金剛杵端銛銳之形。□索連鎖兩端皆如三股拔折羅像。輪以十字金剛為輻輞。利刃環遶圍之。鐸以一股金剛為上繫十字金剛為舌。餘皆例推可解。契印漫荼羅。亦於金剛座上置白蓮花。花上各表其物。若作字漫荼羅。執金剛所統眷屬通用縛字。餘金剛通用□業□□z□□□□□□訏騖駜j□姶□□稼餑□言埤□□□□榜□駕□□□□稀婀□觜□□飾□□□□□z□□□□s□說檢□襌□□襜□□□橚襴□□□騶□□□檻裀□□□□騖膳□□□□S□□槶□騖饉禖□□□f□□榎□騖餺□□|檢□□□馳娼□□□□□檢□□騫詗□□埤□槽禳慼敵E飀□椽切奧囊駭飀□椽□□□□飀□椽切妓□□□秋□□銵敵窕芊敷n□媽楟息□□衽□櫳□□□□□奏息空蘭X埤□設稀奉福□詖□□□□□I□□□□橡F□□□□飾□練禮□□□祤票□□□樺□□□□□□□□□□□□□送駛j□□□□□□奿呂□□□□□練禮□□□□□椹□□□□騫□□□婤觶□□□□□言埤□楏菉□□桌□媸□□妙□□□□□□□觛榵唌慼慼潸ヾ慼慼慼慼慼憬_□觶□埤□箋□□□計秜□□□□□□□□□□□□□□□□□□□驙□□餽□飀□□□觛襜椹□□□□□□椻大□橠□裀□z□寑洉棪f□□g□□□□□襄□□□露□□□亮U娀埤□□榜騂驫□飣示□□裀□奧□□槔□□訣□□槭飀□槨z□福□□□□□□□□□馗□糖□□槽璩茴W磻饑□□□□奰□□□□□禖飣□饅□祜椸□□□□¥嶡□□□□□§□□□摦□□汥□‥□□□□□□□□□棦邐□□逡鶠憮D竇□晃韣§t□欨□□□□§□詡□燁□□□¥嶡□滎□□§□□□Iば□□□珵□‥□□壓□¥□□□莤□□|詡□祥□□邐萣|□□□莤□□§□該□I□□獺慼慼慼情撚恣慼慼慼情慼樅漶慼潸l□¥□□□□螢□□垤□¥縑慼@□莣|該□□譧揥吽慼慰D□棤鋦邐□□‥賢薤□錚p韣¥嶡□左□□鏢□祥I十□篧□垣¥□□□□□□韌□¥□垥□□□垥□□¥□□祧□薦珵□□薤I嶢芣§嶢□□隅腹L□□警□□注□守□□垣|諢□□灺□鋩□丑慼憤恣慼慼J□籐邪‥□湩□□棨□§嶧復S□□□□怨□譣§□詡□□□垥□□□¥□譧□襆□□□□□嶢譣|邐□□□韣‥篤V□諢側鰹‥諢潼H□鰹‥蜀繭□□詡□鰹¥嶩□鯉□諍警□‥□J□湤警莧鶔D釧嶡□襆纖邪‥蜀□詫□鰹§□諍耩□輊悢D□J□鯀瑾邪‥□□□□□□嶨鯀犖紂c□□□□□□□諢□急□輊恁情慼潸v□耙禦□J□□軥鴦□邥膧□□□□□崢□¥□□□K□□□虧□‥□軥憤□□¥嶨□□□鯀□□□‥□軦□□□¥釦□Ψe□吽慰D嶢軥學邧垣□□□□學H鋨□□□□邦潰□珵□□□嶢□□軦靨□□□□□□□巨□□莤邪□□□偵□¥□湨□□a繭北|詳□鞠斧k□‥□塏Y苤慼播襜苤慼毅N¥□□□≦戧□恤□癒慝內□□□§灨□□詳麥□逤□¥踤□□□鯊≧倧□|□□□□守□|逤□□□□湣¥嶡□□□□§擤譧獎□□□|□耬堊略□□□□L□□□軋□□c□意□警□交韣□   經雲。爾時執金剛祕密主。於一切眾會中。諦觀大日如來。目不暫瞬者。時佛如所示現普門漫荼羅。演說諸尊圖位竟。祕密主以普眼觀此一一諸尊。皆不見根本亦無住處。悉是蓮花臺藏實相之身。出生種種方便不可窮盡。爾時深自慶幸發希有心。倍於此法生難遭想。將欲更問深義。故先說偈也。初偈意言。一切智慧者。出興於世間。如彼靈瑞花。時時乃現一耳。佛優曇花雖則難遇。然此真言法要倍復難遇之。何以故。此是如來祕藏。長夜守護不妄授人。苟無頓悟之機則不入其手。世尊在世猶多怨嫉。況末代乎。復次此經。自釋難現因緣。若眾生一見此漫荼羅者。無始以來惡業重障。摧滅無餘。必定得大菩提記故。非鈍根薄福之人所能遭也。一見尚難。何況次第修行。當知是人轉復希有。常為普門海會之所稱歎名聞十方。又同大日如來有種種名號。故曰無量稱也。   經雲。行此無上句者。即是修行無上菩提句。此阿字門為一切真言之王。猶如世尊為諸法之王。故曰真言救世者。次二句明救世之業。所為能令行人成金剛性。止斷諸惡趣一切苦不生也。   經雲。若修如是行。妙慧深不動者。若具存真本。應言慧極深不動。如大海之心以極深廣故。又極遠離二邊故。乃至大風起時不能搖動。若行者入此真言大海心時。亦復如是。以妙慧甚深無量。又極遠離二邊故。一切諸法不能動搖。如娑竭羅龍王降雨六天時。於自宮三業都無動作。若解如是義者。則知漫荼羅種種方便。皆悉住於實際也。   經雲。時普集會一切大眾。及諸持金剛者。以一音聲讚歎金剛手者。彼諸大眾。聞佛廣演曼荼羅圖位竟。欲問此中法界標幟及金剛事業。敬重世尊故未敢發言。以金剛手能觀察眾心乘機說偈。必知欲決疑網。普利無量眾生。是故稱讚證明勸令發問。又十佛剎微塵眾等以一心一味。令一人誦此法音。非謂人人俱時別說也。偈雲善哉善哉大勤勇。汝已修行真言行。能問一切真言義。我等鹹有意思惟者。真言行即是三平等法門。汝於持三密人中最為上首。故能問世尊普門深義。如仁者所欲問佛義。我等亦皆有是思惟。今悉同心思欲當速陳說也。次言。一切現為汝證驗。依住真言之行力者。言我等初發心時。由住此無上句故。乃至能於金剛慧海甚深不動。是故必定師子吼。於汝前所說偈現作證明。我等諸有所作。皆由住真言行依真言勢力。而與得成就。若汝諮問如來祕密方便者。諸有求大乘人。當於真言行法皆得通達。以通達故不久勤修。亦與我等無異。以見如是利義故。以一音聲同心勸助也。爾時祕密主蒙大眾勸發已。即說伽他廣問世尊。初一偈問綵色義。有四句。第一句問雲何是綵色義。第二句問當以何色。第三句問雲何安置此色。先於何處。內耶外耶。第四句布色時以何色為先。此是造漫荼羅時一種支分也。次偈問諸門摽相。有三句偈。第一句問門旗形量。第二句問門廂形量。第三句問建立諸門法度形量。如是種種祕密摽幟。阿闍梨皆應善通達之。又是一支分也。次有二偈。大凡有八問。第一句問雲何奉食及花香等。第二句問寶瓶法則。當知一切諸供養具皆在其中。阿闍梨當隨事相辦其性類。又是一種支分也。第三句問雲何引召弟子入漫荼羅。第四句問雲何作灌頂法。第五句問雲何儭奉所尊。然此中復有二種。若初心行人依世諦漫荼羅。雲何召入灌頂奉獻阿闍梨。若已修習瑜伽作祕密灌頂。雲何召入灌頂奉獻阿闍梨。正作法時。所有加持教授方便皆此中攝。又是一種支分也。第六句問護摩處所。亦有淺密二釋及息災增益降伏等諸異方便。第七句問真言部類字義句義。第八句問三昧門淺深差別之相。凡阿闍梨未善通達如是法者。不應建立漫荼羅。又成三種支分也。如是問竟。大寂法王告執金剛言。汝當一心諦聽。次說偈言。最勝真言道。出生大乘果者。大乘果即是佛無上慧。要由如是方便得生。由汝善言能請問我故。今普為諸摩訶薩。開示演說也。初一偈答色義雲。染彼眾生界。以法界之味。古佛所宣說。是名為色義者。猶如世間染色。能染淨疊使同味故。以味解色。如雲袈裟味者。即染作袈裟色也。今此漫荼羅色義亦然。以法界不思議色染眾生心。同一淨菩提味。復次如世間染衣先以。灰水洗。則易受染色。今以囉字門焚燒弟子心垢。使成灰燼。然後以縛字門大慈悲水洗之。使純一清白離諸戲論。然後染作法界漫荼羅。令種種普門身。皆同實相色也。次有兩偈通答三問。問中雲當以何色。今此答中具用青黃赤白黑五色也。偈雲。先安布內色。非安布外色者。是答雲何布色。何處先起何處後起也。潔白以為初。赤色為第二。如是黃及青。漸次而彰著。一切內深玄。是謂色先後者。是答是色誰為最初也。潔白是毘盧遮那淨法界色。則一切眾生本源。故最為初。赤是寶幢如來色。既發菩提心於明道中。降伏魔怨滅除蓋障。故第二。黃色是娑羅樹王色。以成正覺時。萬德開敷皆到金剛實際。故第三。青是無量壽色。既到金剛實際。即以加持方便。普現大悲漫荼羅。如淨虛空中具含萬像。故第四。黑色是鼓音如來色。所以垂普門之跡。皆為顯本。本者即是如來自證之地。住大涅槃。若捨加持神力。則一切心量眾生非其境界。是故其色幽玄。而最居後也。復次如世間淨帛。先受染色故。最後黑是染色之極。以最深故不可復加。是以居後。漫荼羅色義亦然。白是越百六十心垢義。此名信色故最初。赤者大勤勇義。是精進色故第二。黃謂一念相應時。定慧均等七覺開敷。是名念色故第三。青者大空三昧義。是名定色故第四。黑者謂大涅槃義。即是如來究竟之慧。是名慧色故名第五。或有說言白色最初。黃為第二。赤為第三。青為第四。黑為第五者。此約受染淺深有容有上之義。又白是信義最初。黃者猶如金剛不可俎壞。即是進義故第二。赤謂心障淨除光明顯照。即是念義故第三。餘如上釋。法門所表各殊也。復次白是寂災色如來部義。故最初。黃是增益色蓮花部義。故第二。赤是降伏色金剛部義。故第三。青是成辦諸事亦出生隨類之形。故第四。黑是攝召義。即諸奉教忿怒等所為眾務。故第五也。復次如世間綵畫不過五色。然更相涉有種種深淺不同。巧慧者善分佈之。出生萬像無有窮盡。法界不思議色亦復如是。統而言之不過五字門。然亦更相發揮。成種種差別智印。如來以普門善巧。圖作悲生漫荼羅。乃至出生世界微塵數隨類之形猶不窮盡。若瑜伽行人若得此中意者。當觸類而長自在施為。寂滅真如中當在何次。如偈中所說。且舉一途法門提其綱領耳。   經雲。先安布內色。非安布外色者。凡圖畫法。當先建立內心祕密蓮花藏竟。次造第一重伊字三點諸內眷屬。次造第二重四菩薩等諸大眷屬。以及第三重一切世天眷屬。又諸界道。中央及第一重當具五色。先以白色為周界竟。次於其外布赤色界。次外又布黃色。次外又布青色。最外次布黑色。其第二重。亦依如上次第布白赤黃三色。第三重周界。但布純白一色。皆極令均調正直。漸次右旋布之。其行道及供養處外緣等。隨作一純色界。瞿醯雲。但用白色也。所以先白色從中向外者。明此菩提心五種根力漸次增廣。乃至住於大般涅槃。則遍一切處無所不在故。黑色最居外也。若從淺至深自跡歸本。則世尊府同六趣為初門眷屬開發淨菩提心。若眾生入此明門超百六十心時。則已出過世間上菩薩位。故第三漫荼羅。唯以白色為界也。第二漫荼羅。於白之上更加赤色黃色者。赤是勤勇。菩提心中進修萬行。黃是如來念處萬德開敷。爾時即入重玄門居寂光土。乃至近居補處猶故不識一人。故於第二重。但以三色為界也。第一重漫荼羅。於三色之上更加青色黑色者。青是大空三昧。所謂如來身口意密無盡加持故。作大虛空色。黑謂如來壽量常住之身。如是妙身畢竟無像。故作深玄色。此二句是如來祕藏。非普為一切眾生。故名眷屬也又入此深玄色者。即是如來自證中胎花藏。爾時見五智色。皆同一法界色。何有淺深之殊。而諸眾生。有漸入者有超昇者有頓入者。然其所趣畢竟同歸。故雲一切內深玄也。   經雲。建立門標幟。量同中胎藏。廂衛亦如是。花臺十六節者。漫荼羅夾門。皆豎幢旗以為標幟。謂之門標幟。二摽相距尺量。令與中胎正等。上置橫括。其廣亦然。幢竿上皆置偃月。月下置旗幟像。取繒帛裁令正方。可隅角破之以為兩幟。各附幢竿之外。上銳下垂也。四維際亦置幢竿並偃月。其摽幟兩向置之。於大勤勇門偃月上。各置如意寶。金剛手門偃月上。各置拔折羅。蓮華手門偃月上。各置商佉。其四維上亦皆置寶也。夾門廂衛處如亞字形。而於中間通道。每於曲際皆置金剛撅。撅首如一股拔折羅形。其下銛銳。一箱六撅兩邊總十二撅。四門並四角總二十八枚。三重例爾。並備五色線。皆以不動真言或降三世真言。加持一百八遍或一千八十遍。阿闍梨正作法夜。既畫曼荼羅竟。先觀中胎及第一院知無□□□□□□□□埤□橇□□埤□婇□□□襌□□□□□□□埤□禭□□睹□逆□□□楦□什F□□誇□□p埤□槬□驙□□婦饅社□□奮量簨□□‥糠□怨鐐§嶨□皝□怦□¥□□□芤□藎樁□|碧吧篋□§嶢M急紇□滎禳樟鴃熟鴱妞齯j那□□□□滎□□稐‥□詫□□邇獦□□□□□□□皞□淣‥□□紇大那|□艦□星□□葩□c□粥□□悅兣|蜀q怩□□□紇獎□§嶨瀨窨□□S□□□□□□□□¥□□□皤鋦□c□□紇奧□□韣¥學Ⅹ擨□□鐐§□□□珥□□□□□□□□d浀J纇|□□急□□婩□□□賢譨□□□|晃□□□□悅諍韣‥□約詫□‥鐐‥□□□揨□¥□□譨□嫨□鋨珣|嵥□□□□學□c□鰣R□□□邪□□卡耩尤¥嶩怤□□□□韣¥□□|牧便□蝩尤‥臥姥□□□‥□□耩獩性□§嶡熧□靨□□□□□□□□怤鋤噫□□嶨□寶珵閏奔□□□□艣□□□□□N□邪‥□□□□□□□癒撲s|漧□□獩急□□譣§□□輊适滿嬈□迴□□□□迴□□¥嶩□□□q□¥□□啥隉慼瑩j□ゲc邇獦□稐‥□□籥萹嚏慰D□□湧□□□□鳧□|該□□鑭鶔D□怦該□□宣□□該□□□c怦□該□□□¥□□該□□□¥□武該□□□c□集皞□諍□□i□□□□□楫□胥コ□□急□□韣|逤□□怦□□巧□□□鋩珣§□賢譨□□□□|莥□枃■╮慾蛂情歎R□篋□□□部糧□□□¥□蛣¥鴃慼慼撫部慝□嶨□□紇獵□珵閒D□□怤鋨﹩□□□□|晃□□□漥□纇|□□□□□韣¥□□§獎□艦□□□耙楚潑y磣¥活慼憮U§□□□j□艦觸□膣‥□□□□□□□滎薄撢瞃\□□□跂支分故法事不成也。經中。初略釋三昧名義。次深廣說之。初略釋者。謂心係緣一境而不馳散。是等持義。故偈雲略說三摩地一心住於緣也。且就有相瑜伽。自有上中下三種。上謂觀毘盧遮那等諸如來身。中謂觀文殊師利等諸菩薩身。下謂觀因陀羅等隨類之身。一一如漫荼羅所示。色像威儀祕密摽式或印或字。但一心住緣不復馳散。即是彼尊三昧門。以要言之。如漫荼羅海會佛剎微塵數一一善知識。皆一種入法界三昧門。若總觀如是普門大眾。一心住緣而不馳散。即是普眼三昧門。亦名普門世界三昧門。如一門及一切門者。或但入正遍知部三昧門。或但入蓮花部三昧門。或但入金剛部三昧門。或以文殊眷屬普皆集會為一三昧門。餘三菩薩亦爾。隨行人心量大小。種種不同也。行者修習瑜伽。或觀本尊或觀祕密印或觀真言時。有種種境界現前。不與本觀相同。皆是邪觀也。如於定中。或見日月眾星光明粲麗。或見大蓮花王遍滿空中。或見寶樹樓閣殊勝莊嚴。猶如天宮及諸淨剎。或復豁然不復有身心。相或見諸佛菩薩無量大眾。或聞種種異聲。或見懸崖巉絕至無間獄。以不依本所緣故。皆不應取。但如常一心意。雖得與定境相應。應須深修觀察十緣生句。不應味著也。若見異境界以為殊妙而取著之。名為我慢定。亦名慳執定。但與正觀相應時。自然得見俱胝佛剎。此中佛。謂百千眾事剎為淨處也。如是相應時。即知承前已來種種事相非無因緣。以如是如是因緣故。有如是如是事相。不由他悟而無所罣礙也。復次深祕釋者。諸於一一善知識法門身真實相中。心住於緣。不生妄想戲論。是等持義。如入阿字門一念法界。是毘盧遮那三昧。於法蓮花印一心不亂。是觀自在三昧。於金剛慧印一心不亂。是祕密主三昧。乃至梵釋諸尊。各於一法界門而得自在。若於彼解脫身一緣不亂。各彼淨天眼三昧。若於大悲藏雲海中一心不亂。名普眼三昧。亦名普現色身三昧。若使如來於無量阿僧祇劫。演說是中廣義。猶不窮盡。今欲以兩偈攝之。使究盡無餘。故雲廣義復殊異。大眾生諦聽也。此中復二。初明如來三昧印。次明三昧道中差別印。偈雲佛說一切空者。即是入阿字門。乃至無有少法而可得者。亦無定相可名三昧。住如是一心法界。名為正覺之等持也。所以然者。若出此心性。外有境界可緣。即非常住之境。為四相所遷時。住緣之心亦復隨境界流。雲何名為定耶。是故正覺三昧。覺諸法本不生故。唯是心自證心心自知心。從久遠以來。常如實際無有變易。即以如是心自住如是緣故。得名為等持也。此正是毘盧遮那本尊。所現無盡莊嚴藏。亦不離如是本尊。若他觀者。皆名邪觀。故次說必定印言。三昧唯證心。非從異緣得。若據梵本質言之。當言彼更無異得。意言。更不從餘處得之也。次雲。彼如是境界。一切如來定者。如大般涅槃經明。一切有心者悉有佛性。此佛性即名首楞嚴定。亦名金剛三昧。亦名般若波羅蜜。佛佛道同更無異路。若行人初發心時。能如言正觀心性者。亦即名為入如來定。豈煩漸超四處。方至究竟乎。復次瑜伽行人。若蒙諸佛威神加被故。乃至於三昧中。具見十佛剎土微塵眾等。無量聖尊三種密印。互不相雜。或復一心不亂轉成自身。雖則奇特難思。尚以有相有緣故。名為世間三昧。若此三昧現前時。行者觀察十緣生句。淨除一切妄相戲論。與空寂相應。即悟如是漫荼羅海會。皆悉從眾緣生。如鏡像水月乾城等觀無性相。是名出世間三昧。然尚以空病未空故。未得名為大空。及坐道場自證心性時。即知如是等加持境界。皆是心之實際。爾時心不住相亦不依空。而照見空與不空。畢竟無相而具一切相。故名大空三昧。住此三昧者。即是住於佛無礙慧。佛說是人一切智智究竟圓滿。所以經雲。故說為大空。圓滿薩婆若也。   經本第二卷初雲。爾時毘盧遮那世尊。與一切諸佛同共集會。各各宣說一切聲聞緣覺菩薩三昧道者。如來已說究竟三空三昧印。為令普門進趣者無留難故。復說三昧道中差別印。三重漫荼羅所示種種類形。皆是如來一種法門身。是故悉名為佛。此等一切諸佛。各於本所流通法門。自說彼三昧道。若現世天身者。則說彼天三昧道。若現聲聞身者。則說聲聞三昧道。若現辟支佛身者。則說辟支佛三昧道。若現菩薩身者。則說菩薩三昧道。若現持金剛身者。則說金剛三昧道。當知此中偈頌。如是無量剎塵。非世間結集經卷所能具載。然諸行人。若深入瑜伽境界三昧時。自當了了聽聞。如正說時無異。是以故名為佛加持日也。   經雲。時佛入於一切如來一體速疾力三昧者。謂入此三昧時。則證知一切如來皆同一法界智體。於一念中。能次第觀察無量世界海微塵等諸三昧門。知如是如是若干眾生。於彼彼三昧門中。應得入道。知彼善知識。已為若干眾生作種子因緣。未為若干眾生作種子因緣。或有眾生入如是法門。可得超昇成佛。入餘法門。久遠稽留不得成佛。如是等種種根性不同。進趣方便皆亦隨異。乃至遊戲其中。次第修習出入超世間。於一一門。各得能成就無量眾生。故名一體速疾力三昧也。爾時世尊遍觀察已。了知種種三昧道。同歸一體皆是佛乘。復為執金剛。說一切三昧道中成菩提印。初有二偈。明成佛之外跡謂我初坐道場。以此一體速疾力三昧。降伏天魔軍眾。然是中更有難降伏處。所謂煩惱等魔。無有形相方所亦無足跡。難可覺知。於一念中亦皆殄滅。故雲降伏四魔也。以大勤勇聲者。謂佛以誠實言告魔波旬。我於無量無數劫。為調伏眾生故。棄捨身命不可稱數。而今悉已成就。有入道之機故。我將證菩提。為彼等眾生開發淨眼。汝之勢力何能留礙耶。適發此聲時。一切眾生怖畏悉除。天魔迷悶擗地尋皆退散。若有眾生受持如是三角印者。乃至除無間獄中無量怖畏。何況天魔鬼神等怖耶。故言以大勤勇聲。除眾生怖畏。爾時地神歡喜展轉稱說。乃至聲及淨居。爾時大梵天等八部眾生。徒見此伏魔之外跡。是故有名稱生號為大勤勇者。然我實成佛處。則非彼等所能測量也。故次有二偈明菩提實義。我覺本不生者。謂覺自心從本以來不生。即是成佛。而實無覺無成也。一切眾生不解如是常寂滅。想分別妄雲有生。淪迴六趣不能自出。今雖聞正法音。還於種種有為事跡中。推求挍計冀望成佛。何有得理耶。出過語言道者。從此已下皆是轉釋阿字門。覺本不生即是佛。佛自證之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及。亦不可傳授與人。智度謂之言語盡意不行處也。諸過得解脫者。一切妄想分別。名之為過。即是生滅斷常去來一異等種種戲論。以不知諸法實相故。悉皆可破可轉。若了諸法本無生際。即於如是一切過失。皆得解脫。是故金剛之身。遠離百非也。遠離諸因緣者。若法界體有生滅之相。則有因有緣可得宣說。而今法從緣生。則無自性。若無自性。則是本來不生。因緣和合時亦無所起。因緣離散時亦無有盡。是故如淨虛空常不變易。大經亦云。唯有如來離諸因緣也。知空等虛空者。本來不生即是畢竟空義。以自性淨無際無分別故。同於大虛。是故以世間易解空。譬不思議空也。如實相智生者。心之實相。即是毘盧遮那遍一切處。佛坐道場如法相解時。種種不如實見悉滅無餘。是故薩婆若慧與虛空等也。已離一切暗者。於一切法相不如實知。即是無明。是故覺本不生時。即生遍法界明。以一切種觀一切法。無不見聞觸知也。第一實無垢者。此最實事更無過上。名為第一實際。所謂自性清淨心。以離一切暗故。佛之知見無復垢污。皆是轉釋本不生義也。次有二句結雲。諸趣唯想名佛相亦復然者。言六趣眾生與毘盧遮那。本無二體。但隨眾生種種妄想。立種種名耳。佛亦如是。一切世間徒。見我降魔成道方便度人之跡。隨彼心相而稱說之。或雲大沙門。或雲大勤勇。乃至花嚴所說。於一世界中有無量異名。非謂自證法中。如其所說而可表示也。次一偈復釋通世諦。明起教所由。故雲。此第一實際。以加持力故。為度諸世間。而以文字說。謂以佛眼觀之。如是種種名言。復不出第一實際。而諸眾生入道因緣。種種不同。若應以文字語言得度者。則如來不動實際。以自在神力。加持彼彼聲字而演說之。若眾生如法修行。得與三密相應時。則知世諦不異第一義諦也。   經雲。爾時執金剛具德者。得未曾有開敷眼。頂禮一切智。而說偈言者。具德。謂具足一切如來祕密莊嚴之德。如連花增長具足時。蒙日光所照。自然開敷端嚴可愛。執金剛亦爾。心蓮花眼遇菩提印光。朗然開敷萬德皆備。美暢於內彰於外容。亦有青蓮花目開敷之相。而說伽他領解前旨也。初雲。諸佛甚希有。權智不思議者。具存梵本。應雲一切諸佛希有智方便不思議。智謂領解前偈中覺本不生。方便謂領解前偈中加持神力。復次智謂心蓮花臺具足。方便謂葉蕊開敷。二種具不可思議。故雲希有也。次雲離一切戲論。法佛自然智。是廣歎不思議智。而為世間說。滿足眾希願。是廣歎不思議方便。若法依師而得。從於眾因緣生。即是戲論生滅相。非法性佛自然之慧。若是自然之慧。則非修學可得。亦不可授人。如內證天甘露味。假令種種方便為未嘗者說之。終不能解。然佛大方便力。以無相法身。作種種名相加持。令諸眾生以因果法。證得非因非果法。是故權實二慧具不可思議也。次雲。真言相如是。常依於二諦者。是結成不思議二智。領解。上文施設二諦之意。以知名相即實際故。能以實際加持而作名相。以知淺略即是深祕故。能以深祕為淺略。隨眾生所成義利。皆實不虛。若能解此世諦時。自當通達第一義諦。故雲諸佛說法常依二諦也。次有一偈。明信解佛菩提印得無量福聚。故雲。若有諸眾生。知此法教者。世人應供養。猶如敬制底。制底是生身舍利所依。是故諸天世人福祐者。皆悉供養。若行人信受如是義者。即法身舍利所依。堪受一切世間供養恭敬也。復次梵音制底。與質多體同。此中祕密。謂心為佛塔也。如第三漫荼羅。以自心為基。次第增加。乃至中胎涅槃色。最居其上。故此制底甚高。又從中胎八葉。次第增加。乃至第三隨類普門身。無處不遍。故此制底極廣。蓮華臺達磨馱都。所謂法身舍利也。若眾生解此心菩提印者。即同毘盧遮那。故雲世間應供養如敬制底也。   經雲。時執金剛說此偈已。諦觀毘盧遮那。目不暫瞬。默然而住者。時執金剛。已聞畢竟三昧印。欲問三昧道中差別印。若以語言白佛恐乖至理。是以默然觀佛一心而住。即是甚深發問也。復次執金剛默然住者。欲表如來照機義故。如常教所傳。雲佛於晝夜三時。觀可化眾生而度脫之。此隨聲聞心量。自作如是說耳。若佛眼觀而後見。不觀則無所見。觀時則智慧生。不觀則智慧不生。是則生滅明暗之境。不得名為平等大慧也。以如來無相無分別慧法爾無礙。常照法界根緣。如大海潮終不過限。是故金剛手適有可傳之機。如來即為演說。不待問而後答也。復次金剛手。了知世諦即是第一義諦。所行處不異畢竟處。是故默然無言。如來了知第一義諦即世諦。畢竟處不異所行處。是故廣分別說。為令眾生通達二諦相故。更相發明。而實同歸一致也。就如來答中。略有四句。第一句雲。復次祕密主。一生補處菩薩。住佛地三昧道。離於造作知世間相。住於業地堅住佛地者。此是最上灌頂位。故先明之。如餘經所明。此是一生所繫菩薩。從此上生兜率天宮。次繼佛位。故名一生補處也。今此經宗。言一生者。謂從一而生也。初得淨菩提心時。從一實之地。發生無量無邊三昧總持門。如是一一地中次第增長。當知亦爾。迄至第十地滿足。未至第十一地。爾時從一實境界具足。發生一切莊嚴。唯少如來一位未得證知。更有一轉法性生即補佛處。故名一生補處。此是究竟發菩提心。於一切三昧道中。最為牢強精進。進入佛道。故雲住佛地三昧道也。離諸造作者。作謂修治地業。乃至莊嚴佛土成就眾生。以有智分別心。猶是世間之相。今此菩薩。正行大空三昧。遠離從緣生法微細戲論。故雲離造作也。如世間相。謂實知世間實際。畢竟不異涅槃際。而能不動實際。悉見世間本起因緣。是故住此三昧道中。唸唸進趣如來地。住於業地。梵音質言之。當雲作地。即是學如來金剛事業。皆得善巧。瓔珞亦云入重玄門學佛威儀也。堅住佛地。即是於如來堅固不動。名之為住。與前住字義殊。如人渴乏求水。已經歷多時。忽得睹見清涼池。中間更無障礙。但一心進趣無復異緣。是名補處三昧道。已到清涼池中希願盡息。亦為佛地。故雖同名大空定。而義有差別也。   經雲。祕密主八地菩薩三昧道。不得一切諸法。離於有生知一切如幻。是故世稱觀自在者。如上已說十地道。若次第而進當說佛地。若漸下者當說第九地。何故說八地耶。以一切菩薩初度第七地時。上不見諸佛可求。下不見眾生可度。謂是住大涅槃。於萬行休息。爾時十方佛。以此三昧道發起其心。得度菩提心難地。是故別說。從此進入九地中無別說。從此過患難故。不須別說行處印也。從初發意以來。深觀十緣生句。入此地時得度性空彼岸。故雲不得一切諸法離於有生。復以善巧方便。於如如不動中。起十緣生無邊大用。以如幻三昧。遍至十方佛剎。親近種種善知識。普學無量度人門。隨諸眾生應以何等像類言音而得度者。即皆現之而為說法。是故世間見如是事跡故。號為觀世自在者。是初入蓮花三昧之異名也。此中自在。梵本正翻是富貴義。如人得大勢位具足財寶。隨心所欲自然成就。此菩薩亦爾。假令十方世界一切有情。希求世出世間種種資具。隨其性慾種種不同。能以如幻三昧一時給與。各得滿其所願。然未能絕起用之跡。使諸有所作皆如金剛。故分為二印耳。復次此中。應說初法明門三昧道。於上品中已說。故不重言。又如上所說一生補處及八地三昧。是約教道法門。作如此說耳。然祕密乘人於世諦中。即能通達第一義諦者。從初發心時。即具行大空三昧。其謂不然。則於一生之中。不能頓滿諸地也。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卷第六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796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卷第七   沙門一行阿闍梨記   入漫荼羅具緣品第二之餘   經雲。復次祕密主。聲聞眾住有緣地。識生滅除二邊。極觀察智得不隨順修行因。是名聲聞三昧道者。如阿毘曇。明九想八念背捨勝處一切入三三昧等。皆名住有緣地。依此等三昧為方便故。令其心恬然而靜。得正觀察。覺世間出世間法。皆悉有因有緣。世間以集為因。以苦為果。出世間以道為因。以滅為果。如阿含中廣明。毘尼中舉要言之。所謂諸法從緣起。如來說是因。彼法因緣盡。是大沙門說也。以知因緣生滅故。滅有無見遠離斷常二邊。得真諦智生。故名極觀察智。以能極觀察故不倒不謬。故名為諦也。從無明至老死。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乃至輪迴無際。若隨此而輪。名之為順。既見四真諦已。背生死流隨行聖道。乃至能自記說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是名不隨順。如是種種不隨順行。要三昧為因。故曰得不隨順修行因。聲聞三昧。雖復諸部異說種種不同。但合如是法印者。即名正行。若無如是印者。是名邪行也。   經雲。祕密主。緣覺觀察因果。住無言說法不轉無言說。於一切法證極滅語言三昧。是名緣覺三昧道者。因果即是十二因緣法。如聲聞極觀察智解了唯蘊無我。以厭怖心重故。疾斷煩惱自證涅槃。不能分折推求十二因緣實相。辟支佛智慧深利故。能以總別之相深觀察之。見一切集法皆是滅法。此與聲聞異也。阿含雲。十二因緣法者。有佛無佛法位常住。龍樹亦云。此中法位即是如之別名。此是一切世間最難解處。故世尊始成道時不樂說法。意在於此。辟支佛所入漸深。故雲住無言說法。言不轉者。謂住此第一義時無有聲字。故不可轉以授人也。世尊得無礙知見於法自在。能於無言說法中。為作名字轉受眾生。辟支佛智慧有礙。是故不能演說。復次辟支佛。觀一切集法皆悉如涅槃相。於種種有為境界中。皆亦戲論風息不知所云。故名證極滅語言三昧。修瑜伽與此相應。是名緣覺三昧也。此二種三昧。皆是菩提心難處。然但是所行道中一種心相。非謂不思議心性。可有如是三乘定相。是故行人。以此法印自印知已。便當直過無礙。若不善知識知。則為所留礙也。   經雲。祕密主。世間因果及業若生若滅。繫屬他主空三昧生。是名世間三昧道者。謂一切世間三昧。以要言之。至於究竟之處。皆滅壞因果及從因辦果時所有作業。謂此三事若生若滅。皆繫屬於他。他謂神我也。所以然者。若行人不解正因緣義。而修證諸禪。必當計著自心以為內我。彼見世間萬法因心而有。則謂由神我生。設令不依內我必依外我。即是自在梵天等也。若深求此中至賾。自然撥除因業。唯我性獨存。乃至無一法入心。而證空定。最是世間究極之理。是故垂盡三有還墮三途。雖於禪定中。發種種世間勝智具五神通。研其宗趣終歸是處。故以斯一印。統收一切世間三昧道。若行者入此心時。當自覺知也。經中佛說攝偈。就五種三昧道中。大分為二。謂佛菩薩緣覺聲聞四種。皆名出世三昧。若諸天等所說真言法教道。皆屬世間三昧。出世間三昧皆有實益。故雲摧害於諸過。世間三昧但有權益。故雲為利眾生故也。如餘經所說。求小乘人。當修行作觀。即便於世間法教深生厭離。求大乘人。又於聲聞法教深生怖畏。此皆為未知祕密藏者。作此方便說耳。就此經宗。則五種三昧皆是開心實相門。如行者初住有相瑜伽。則是世間三昧。但於此中了知唯蘊無我。即是聲聞三昧。若以十緣生句觀諸蘊無性無生。即是菩薩三昧。餘如住心品中廣明。不同餘教以心性之旨未明故。五乘殊輒不相融會也。若更作深祕密釋者。如三重漫荼羅中五位三昧。皆是毘盧遮那祕密加持。其與相應者。皆可一生成佛。何有淺深之殊。今偈中所說。就彼等自所流傳法教而言耳。   經雲。復次世尊。告執金剛祕密主言。祕密主。汝當諦聽諸真言支分也。大判真言。略有五種。謂如來說。或菩薩金剛說。或二乘說或諸天說。或地居天說謂龍鳥脩羅之類。又前三種。通名聖者真言。第四名諸天眾真言。第五名地居者真言。亦可通名諸神真言也。如聖者真言。亦說阿字或囉字等。彼諸世天乃至地居鬼神等。亦復說之。彼相有何殊異者。阿闍梨言。若佛菩薩所說。則於一字之中具無量義。且略言之。阿字自有三義。謂不生義。空義。有義。如梵本阿字有本初聲。若有本初則是因緣之法。故名為有。又阿者是無生義。若法攬因緣成。則自無有性。是故為空。又不生者即是一實境界。即是中道。故龍樹雲。因緣生法。亦空亦假亦中。又大論明薩婆若。有三種名。一切智與二乘共。道種智與菩薩共。一切種智是佛不共法。此三智。其實一心中得。為分別令人易解故。作三種名。即此阿字義也。又如囉字亦有三義。一者塵義。二者以入阿字門故即是無塵義。又有波羅密義。以究竟到彼岸故即是本初不生。當知亦具三點。三點即攝一切法。如阿字囉字者。餘諸字義皆然。又一切語言中帶阿聲者。皆阿字門所攝。若帶囉聲者。皆囉字門所攝。餘字亦爾。與大論語等字等中釋義亦同。下文不復廣釋也。若諸菩薩真言有阿字者。當知各於自所通達法界門中。具一切義。非於普門法界中具一切義。若二乘真言有阿字者。當知只約盡無生智寂滅涅槃明不生義。若梵天所說真言有阿字者。是約出離五欲覺觀不生明義。若帝釋護世真言有阿字者。是約十不善道及災橫不生明義。餘皆以類可知也。如上所說皆是隨他意語。明淺略義耳。若就隨自意語明深密義。隨入一門。皆具一切法界門。乃至諸世天等。悉是毘盧遮那。何有淺深之別。若行者。能於無差別中解差別義。差別中解無差別義。當知是人通達二諦議亦識真言相也。復次經中自說諸真言相。初偈雲正等覺真言。言名成立相。如因陀羅宗。諸義利成就者。此明如來真言通相也。今但約最初三昧耶真言說之。言謂一一字。皆是一種入法界門。如言阿三迷者。阿字是無生門。娑字是無諦門。麼字是大空門也。名謂此一一字門共成一名。阿名為無。三迷名為等。若更合之。即是無等也。成立為籍此眾名。始終共成一義。如初句雲無等。次雲三等。次雲三昧耶。共相成立。即是無等三平等三昧耶也。復次如以多名共成一句。所謂諸行無常等。乃至綜此多句共為一偈。然後義圓。即是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等。皆是真言所成立相。餘皆放此。如因陀羅宗者。因陀羅是天帝釋異名。帝釋自造聲論。能於一言具含眾義。故引以為證。世間智慧猶尚如此。何況如來於法自在耶。諸義利成就者。謂如來真言。於一一言。皆具能成就一切義利。一一名中。亦具能成就一切義利。一一成立相中。亦具能成就一切義利。且舉三昧耶真言。最初阿字。以本不生義故。即有息災用。以本不生故。一切功德具足無缺。即有增益用。以本不生故。無量過失殄滅無餘。即有降伏用。更無一法出此本不生者。即有攝召用。如是本不生中無所有功。即能成辦一切諸事。如阿字者。餘一一字亦如是。如一一字者。一一名句及成立相。皆亦如是。是故當知即此真言中。具足一切功用也。已說真言通相竟。次明真言別相。故雲有增加法句。本名行相應。謂凡作真言事業。當觀此真言中。本所立名及所為意趣。辨其部類差別。隨性相所應而行用之。若真言名義與所用。或不相應。則當依法增加語句。如真言中。法界法性大空不思議界種種差別名言。與如來自證真體相應者。當知是佛部真言。設令是餘部者。亦可作佛部用。若有大悲普眼無染著等相應名義。當知是蓮花部用。若有金剛不壞無戲論等相應名義。當知是金剛部用。如是等義無量無邊。瑜伽者當以意推之。不可詳載也。復次經中。自說名行相應之用。謂若諸真言中。有此o□ (唵)h□□ (□槔ha (發)□ka (磔迦)hri (頡唎)bhi (媲)等字者。當知是佛頂名號也。若有g□ h□a (揭□佷拏也)(是執取義)kha da ya (佉陀耶)(是食義)bha ja (畔闍)(是破壞義)ha da (訶娜)(是打義)ma ra ya (摩羅也)(是殺義)pha □a ya (缽吒也)(是撲義)如是等字義類。當知是忿怒等諸奉教者真言。可作降伏攝召用。如說噉食義者。噉食謂令諸忿怒等。吞滅一切毘那也迦之類。果如所言。諸佛則有殺眾生罪。今此宗明義。所謂毘那也迦。即是一切能為障者此障皆從妄想心生。若能噉食如是重障。使心目開明。當知是名真忿怒者。以此佉字門。噉食一切眾生障。則是如來所使。行如來事。餘以類推之可解也。復次若真言中。有na ma□ (納麼)(是歸命義)sv□ h□ (莎縛訶)(是攝取義)等字。當知是修三摩地。寂靜相應真言也。或有□a ta (扇多)(是寂義)vi □u ddh□ (微成陀)(是清淨義)等字。當知是成滿一切諸願真言。又此扇多亦是息災義。佛部相應。餘如蘇悉地等詳說也。如上所說。皆是諸佛菩薩真言相。次雲。若聲聞所說。一一句安布者。以聲聞因他得解入法性未深。不能於一言中具含眾德。如說諸行無常一四句偈。要令次第安布文義無缺。乃成真言。不得以字門明義及增加名句。辟支佛雖無言說。亦能以神通力現出真言。諸有受持之者皆獲義利。是中少有差別者。謂辟支佛與聲聞。漏盡則同而三昧有淺深之異。能以神通利物。令其所願皆得成就。除四大弟子之外。餘聲聞力所不能。又其真言唯說十二因緣寂滅之理。故雲。謂三昧分異淨除於業生也。經中次說真言如實相。故雲。復次祕密主。此真言相。非一切諸佛所作。不令他作。亦不隨喜。何以故。以是諸法法如是故。若諸如來出現。若諸如來不出。諸法法爾如是住。謂諸真言。真言法爾故者。以如來身語意畢竟等故。此真言相。聲字皆常。常故不流。無有變易法爾如是。非造作所成。若可造成。即是生法。法若有生。則可破壞。四相遷流。無常無我。何得名為真實語耶。是故佛不自作。不令他作。設令有能作之人。亦不隨喜。是故此真言相。若佛出興於世。若不出世。若已說若未說若現說。法住法位性相常住。是故名必定印。眾聖道同。即此大悲漫荼羅一切真言。一一真言之相。皆法爾如是。故重言之也。若如是者。則是諸真言相。畢竟寂滅不授與人。何故有時出興有時隱沒。故經復釋所由雲。祕密主成正等覺。一切智者一切見者。出興於世。而自以此法。說種種道隨種種樂欲。乃至種種諸趣音聲。而以加持說真言道。此意言。如來自證法體。非佛自作非餘天人所作。法爾常住。而以加持神力。出興於世利益眾生。今此真言門祕密身口意。即是法佛平等身口意。然亦以加持力故。出現於世利益眾生也。如來無礙知見。在一切眾生相續中。法爾成就無有缺減。以於此真言體相不如實覺故。名為生死中人。若能自知自見時。即名一切知者一切見者。是故如是知見。非佛自所造作。亦非他所傳授也。佛坐道場證如是法已。了知一切世界。從本以來常是法界。即時生大悲心。雲何眾生。去佛道甚近不能自覺。故以此因緣。如來出興於世。還用如是不思議法界。分作種種道開示種種乘。隨種種樂欲心機。以種種文句方言。自在加持說真言道。雖從機感因緣生。而不動實際。雖善巧方便無所不為。然非佛所作。雖普門異說。而但以佛之知見示悟眾生。若行者於此真言十喻中。妄見有為生滅更增心垢。則非如來之本意也。復次世尊。以未來世眾生鈍根故。迷於二諦不知即俗而真。是故慇懃指事。言祕密主。雲何如來真言道。謂加持此書寫文字。以世間文字語言實義。是故如來即以真言實義而加持之。若出法性外。別有世間文字者。即是妄心謬見。都無實體可求。而佛以神力加持之。是則隨於顛倒。非真言也。已知所加持處。如來以何法加持耶。故佛次言祕密主。如來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劫。積集修行真實諦語。四聖諦四念處。四神足十如來力。六波羅蜜七菩提寶。四梵住十八佛不共法。祕密主以要言之。諸如來一切智智。一切如來自福智力。自願智力。一切法界加持力。隨順眾生。如其種類開示真言教法者。謂以如來無量阿僧祇劫所集功德。而作遍一切處普門加持。是故隨一一言名成立中。皆如因陀羅宗。一切義利無不成就。又此一一功德。即同真言之相。法性自爾非造作所成。今且約阿字一言以辨其義。如行者自證心時。了知世出世間因果本不生故。無苦集滅道而有一實諦。見此一實諦已。必定師子吼。廣為眾生說之。是名積集修行真實諦語。又知八倒本不生故。成如來念處。知四如意足本不生故。成法性神通。知是處非處智等本不生故。成佛自然智力。知六蔽本不生故。到於六度彼岸。知七菩提分本不生故。成七種無師覺寶。知四梵住本不生故。成無緣慈悲喜捨。知十八種法本不生故。是故出過心量不與一切眾生共。乃至種種法門。當自在說之。復次如此經初品中義。若了知唯蘊無我。乃至證寂然界時。當約我人眾生壽者本不生故。明種種法門。以五喻觀察性空時。當約諸蘊本不生。故明種種法門。觀察蘊阿賴耶。乃至覺心前後際不可得時。當約心之影像本不生。故明種種法門。極無自性心生時。當約淨菩提心本不生。故明種種法門。乃至如來地。當約大悲胎藏漫荼羅究竟不生義明種種法門。如阿字不生門者。迦字無作門等皆應廣說。如一一字者。乃至一一名一一成立皆應廣說。復次世尊於法自在。或以一字攝菩提心等種種一法門。或以二字攝止觀等種種二法門。或以三字攝三空等種種三法門也。或以四字攝念處等種種四法門。或以五字攝根力等種種五法門。或以六字攝六度等種種六法門。或以七字攝七菩提寶等種種七法門。或以八字攝八直道等種種八法門。或以九字攝九定等種種九法門。或以十字攝十力等種種十法門。乃至以無量字攝無量法門。諸名句等亦復如是。若就真言通。相如行者持一阿字門時。隨彼性慾機緣。或悟四念處或悟四神通等。各各不同。然隨解了一法門時。即具諸餘法門。種種法寶不求自至。若就別相。如以四字攝四念處門。若如法修行時。雖自昔未曾正觀身受心法。自然悟念處門。而入法界諸法門。常途名義如智度等廣說也。復次如來以種種法門。不可遍舉故。復舉要言之。初雲一切智智者。即是總舉十方三世如來一切金剛智印。以此同共加持。則無所不周。又一切如來本行菩薩道時。所集無邊福聚。發生無盡大願。至薩婆若中究竟圓滿。是故皆得智名。言以如是福願智力。及一切法界本性加持力。隨順世間。如其種類而作加持。是故於一切眾生種種身語意。皆可開示真言教法。   經雲。祕密主雲何真言法教者。即謂阿字門等。是真言教相。雖相不異體體不異相。相非造作修成不可示人。而能不離解脫現作聲字。一一聲字即是入法界門故。得名為真言法教也。至論真言法教。應遍一切隨方諸趣名言。但以如來出世之跡始於天竺。傳法者且約梵文。作一途明義耳。   經雲。謂阿字門一切諸法本不生故者。阿字是一切法教之本。凡最初開口之音皆有阿聲。若離阿聲則無一切言說。故為眾聲之母。凡三界語言皆依於名。而名依於字。故悉曇阿字。亦為眾字之母。當知阿字門真實義。亦復如是。遍於一切法義之中也。所以者何。以一切法無不從眾緣生。從緣生者。悉皆有始有本。今觀此能生之緣。亦復從眾因緣生。展轉從緣誰為其本。如是觀察時則知本不生際。是萬法之本。猶如聞一切語言時即是聞阿聲。如是見一切法生時。即是見本不生際。若見本不生際者。即是如實知自心。如實知自心即是一切智智。故毘盧遮那。唯以此一字為真言也。而世間凡夫。不觀諸法本源故。妄見有生。所以隨生死流不能自出。如彼無智畫師自運眾綵作可畏夜叉之形。成已還自觀之。心生怖畏頓躄於地。眾生亦復如是。自運諸法本源畫作三界。而還自沒其中。自心熾然備受諸苦。如來有智畫師既了知己。即能自在成立大悲漫荼羅。由是而言。所謂甚深祕藏者。眾生自祕之耳。非佛有隱也。迦字門雲一切諸法離作業故者。梵音迦哩耶是作業義。如諸外道計有作者使作者等。諸部論師。亦說有作有作者。有所用作法。三事和合故有果報。若因般若方便。謂有決定即墮無因。若墮無因一切法即無因果。能生法名因所生法名果。是二法無故。作及作者所用作法。罪福果報及涅槃道。一切皆無。復次作作者相因待生。若定有作法。則當定有作者。皆是不異外道論議。如中論觀作作者品中廣說。今正觀察作作者等。悉從眾緣生。即入本不生際。本不生際者。有佛無佛法爾如是。誰造作之首。是故若見迦字。則知一切諸法皆是造作所成。名為自相。若是作法者。當知畢竟無作。名為真實義也。佉字門一切諸法等虛空不可得故者。梵音佉字是虛空義。世間共許虛空是無生無作法。若一切法本不生離諸作。是畢竟如虛空相。今此空相亦復不可得也。何以故。如世間無色處名虛空相。色是作法無常。若色未生。色未生則無滅。爾時無虛空相。因色故有無色處。無色處名空。中論觀六種品中廣說。此中義亦如是。若色本來不生。何者名為無色處。無色處不可說。則無虛空定相。復次諸法如虛空相。是為不誑相涅槃。如經說五陰滅更不生餘五陰。是涅槃義。若五陰本來不生。今何所滅而名涅槃耶。是故如虛空相亦不可得。是佉字門真實義。哦字門一切諸法一切行不可得故者。梵雲哦哆也(二合)是名為行。行謂去來進退不住之義。今從阿字門展轉釋之。以諸法本不生故無作。無作故則無所待對可說為空。空者即是不行處。不行處尚不可得。況行處耶。中論觀去來品明行止義。以相續故名行。如從穀子生牙莖葉。及無明緣諸行等。以斷故名止。如穀子滅故牙莖滅。無明滅故諸行等滅。若法已行則無行。已行故未行亦無行。未有行法。故行時亦無行。不離已行未行故。以如是等種種門觀察。畢竟無行。無行故則無所止。以無行無止故。則是無有往來諸趣者。亦無住涅槃者。復次若人。不動本處即是所詣處者。當知是人無行無到。故雲一切行不可得也。伽字門一切諸法一合不可得故者。梵雲伽那是密合義。如眾微相合成一細塵。諸蘊相合而成一身等。中論觀合品。諸論師言。以見可見見者三事故。而有所見。當知有合聞可聞聞者。乃至染可染染者等諸煩惱亦然。答者雲。凡物皆以異故有合。而今一切法異相不可得。是故無合。如彼廣說。以字門展轉相釋故。且以行義明之。凡有所行。當知必有行可行行者三事相合。今一切法。本不生故則無所行。若無所行。雲何行可行行者得合耶。復次若諸法各各異相。終無合時。若至本不生際。則無異相亦不可合。是故一切法畢竟無合也。遮字門一切諸法離一切遷變故。梵雲遮庾(二合)底即是遷變義。又梵音遮唎耶是諸行義。如見遮時。即知諸行遷變不住。中論觀行品雲。諸行名五陰。以從諸行生故。是五陰皆虛妄無有定相。如嬰兒時色乃至老年時色。中間唸唸不住。分別決定性不可得。性名決定有。不可變異如。真金不變。今諸法雖生不住自性。是故當知無性。如彼廣說。若無性者即是本初不生。本初不生者即是如來之身。常恆安住無有變易。故雲離遷變也。復次若一切法是和合所成。則有遷變。今諸法無生無作乃至無所行故。則無和合。無和合故則離一切遷變。凡諸字門。皆當逆順旋轉相釋使無罣礙。今且約次第相承耳。車字門一切諸法影像不可得者。梵音車(上聲)野是影義。如人影像皆依自身。如是三界萬法唯是識心。因緣變似眾境。是事如密嚴經廣說。乃至修瑜伽者有種種不思議事。或能面見十方諸佛普現色身。亦皆是心之影像。以心本不生故。當知影像亦無所生。無所生故乃至心無遷變故。影像亦無遷變。所以然者。如影自無定性行止隨身。心影亦爾。以心動作戲論。無一念住時故。世間萬用亦復為之流轉。若了心如實相時。影亦如實相。故不可得也。惹字門一切諸法生不可得故者。梵雲惹哆也是生義。如泥團輪繩陶師等和合故。有瓶生。縷繩機紵織師等和合故。有疊生。持地築基梁椓泥草人功等和合故。有捨生。酪酪器鑽人功等和合故。有蘇生。種子地水火風虛空時節等和合故。有牙生。內法因緣亦如是。無明行等。各各生因而復生。是故若見惹字門。即知一切諸法無不從緣生。如說偈言。眾因緣生法是即無自性。若無自性者雲何有是法。是故生不可得也。外道論師。說種種邪因緣或無因緣生一切法。佛法中人。亦有失般若方便故。取著因緣生滅相。如中論廣破。復次阿字門是諸法本性不生。惹字門以十喻觀生。雖從緣有而不可得。若生畢竟不可得。則不異無生際。又十喻是心之影像。不出法界。故生亦不出無生際也。社字門一切諸法戰敵不可得故者。梵雲社麼拿是戰敵義。若見社字。則知一切諸法皆有戰敵。如世間善不善法。逆生死流順生死流法。佈施慳貪。持戒乃至智慧無明等。更相待對勝負無常。乃至如來出世。以一切智力破魔軍眾。亦名為戰。然一切法中。義不成故。智慧煩惱竟為屬誰。而言毘婆捨那能破煩惱耶。若言明生時暗滅故名為破者。為已生故破。未生故破耶。已生則無暗。更何所破。未生則自無有體。又何能破。若生時名為半已生半未生。故明暗畢竟不相及。又一切法本不生。乃至無影像故。便同一相不出於如。雲何佛界如與魔界如戰。故佛坐道場時。但了知諸法無對。而世間談議自立戰勝之名耳。吒字門一切諸法慢不可得故者。梵音吒迦囉是慢義。謂見彼法卑下此法高勝。如三界六趣種種優劣不同。所起慢心無量差別。略說有七種相。如毘曇中廣明。乃至求三乘人。猶有上地下地不平等見。今觀諸法無生乃至無待對故。則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法平等無有高下。是故如來亦名一切金剛菩薩。亦名四果聖人。亦名凡夫外道。亦名種種惡趣眾生。亦名五逆邪見人。大悲漫荼羅正表此義也。吒字門一切諸法長養不可得故者。梵音毘吒缽那是長養義。如世間種子為因五大。時節為緣。漸次滋長得成果實。內法亦爾。於業田中下識種子。無明所覆愛水所潤。而得滋長。如稻稈經中廣明。今此經違世順世八心。相續增長亦有因緣。乃至淨菩提心。以五字門為緣生大悲根。佛娑羅樹增長彌佈滿於法界。然一切法。即由此五字門。本不生離言說自性淨無因緣如虛空相故。長養不可得。復次從阿迦字以來展轉相釋。乃至諸法畢竟平等無有高下。以無高下故。當知即無有增長也。拏字門一切諸法怨對不可得故者。梵音雲拏麼囉是怨對義。如世間仇讎更相報復故名為對。又前雲戰敵是彼此相加。此中怨對是避仇之義。梵音各自不同。毘尼中。佛說以怨報怨怨終不絕。唯有無怨怨乃息耳。又說女人是梵行者怨。無量義經。亦說生死怨敵自然散壞。證無生忍半佛國寶。是故行者見拏字門時。則知一切法悉有怨對。名為了知字相。又以諸法本不生。乃至長養不可得故。當知怨對亦復本來不生。乃至無有長養。是故如來畢竟無有怨對。名為字門真實義也。荼字門一切諸法執持不可得故。梵音□迦是執持義。以荼字上安置點。是故轉聲為□。其體則同。又雲蘗哩何者。亦是此別名。   經雲。鬼魅所著。或雲非人所持。智度雲著襄。皆是蘗裡何鬼所作。以著人不相捨離故。以為名。其日月五星等。亦以終始相隨故。梵語名蘗哩何。翻為九執。正相會一處。天竺曆名正著時。此執持義。與陀羅不同也。見此荼字門。即知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為四魔所著不能捨離。是名字相。今以阿字等種種門。展轉觀一切法。皆不可得故。當知一切法無有怨對。以怨對本不生故。終不以平等法界執著平等法界。故雲一切諸法執持不可得也。多字門一切諸法如如不可得故者。梵雲哆他多是如如義。語勢中兼有得聲。證得如如即是解脫義。如謂諸法實相。種種不如實見戲論皆滅。常如本性不可破壞。若見多字門。即知一切諸法皆是如如相。名為字相。然有一類外道。計有如如之性。若知見此有名為解脫。雖作此說。只是於我見上轉作異名。龍樹以為聲聞經中言法住者。亦是諸法如如義。以所入未深故。而生滅度之想謂證涅槃。然生死涅槃是相待法。若知生死從本際已來。常自如涅槃相。復待誰故說為涅槃。是故一切法。畢竟非實非虛非如非異。中論亦云。涅槃之實際及與世間際。如是二際者釐毛無別。以無差別故。一切法無怨對。無怨對故無執持。無執持故亦無如如解脫也。他字門一切諸法住處不可得故者。梵音薩他娜是住處義。亦是住義。如人從此住處昇上某處。其所依處所說名為住。諸賢聖地位亦如是。約諸行道人心跡所依所止息處故。說種種名。若見他字時。即知一切諸法無不待緣成故。當知悉有所依住處。是為字相。然諸法本來不生。乃至如如解脫亦不可得。則無去無來無行無住。如是寂滅相中。當有何次位耶。復次入多字門時。了知諸法皆空故。不住生死中。即此如如亦不可得故。不住涅槃中。爾時行處盡息諸位皆盡。遍一切處的無所依。是名以不住法住於如來大住也。娜字門一切諸法施不可得故者。梵雲檀那是捨施義。若見娜字。即知一切諸法皆是可捨相。所以者何。以一切法離合在緣。無有堅住。若於中執著生愛。必為所焚。乃至十地諸菩薩。於自地所生淨妙功德。未到捨彼岸。故猶有不思議退失。不名第一安樂處。今觀諸法不生故。施者施處及所施物。皆悉本來不生。乃至一切法無住處。無住處故。即此三事亦無住處。是故佛坐道場。都無所得亦無所捨。於虛空藏中無所蘊積。而普門流出遍施群生。是名見檀實相。亦名具足檀波羅蜜。又如來祕寶之藏。皆是法然。所謂不可授人。若施他時。還就眾生心室中開出之耳。是故經雲。一切諸法施不可得。名為字門真實義也。馱字門一切諸法法界不可得故者。梵雲達摩馱都。名為法界。界是體義分義。佛之舍利亦名如來馱都。言是如來身份也。若見馱字門。即知一切諸法悉皆有體。謂以法界為體。所以者何。若離諸法實相。則一切法體義不成故。夫法界者。即是心界。以心界本不生故。當知法界亦本不生。乃至心界無得無捨故。當知法界亦復無得無捨。捨尚自無。無法可捨。況可得乎。若法界是可得相者。即是從眾因緣生。若眾因緣生。當知自無本體。何況為諸法體。故法界者。唯是自證常心。無別法也。復次如來大施者。所謂大悲漫荼羅。法界者。即是普門實相。如是實相。不可以加持神力示人。是故無法可得。波字門一切諸法第一義諦不可得故者。梵雲波羅麼他。翻為第一義。或雲勝義。薩底也此翻為諦。諦義於娑字門說之。今此波字門正明第一義相。龍樹雲第一義名諸法實相。不破不壞故。復次諸法中第一。名為涅槃。如阿毘曇雲。雲何無上法。謂智緣盡。智緣盡即是涅槃。若見波字。即知一切法不離第一義。第一義不離諸法實相。是為字相。若字門真實義者。第一義亦不可得。何以故。無愛無著故。智論又雲。以眾生著涅槃音聲。而作戲論若有若無。以破著故說涅槃空。是名第一義空。不破聖人心中所得。以聖人於一切法中不取相故。復次一切法。皆入平等法界則無高下。豈欲令無生法中有勝劣相耶。是故第一義不可得也。頗字門一切諸法不堅如聚沫故者。梵雲沛奴譯雲聚沫。如大水中波濤鼓怒。相激而成聚沫有種種相生。乃至固結相持遂有堅固。然從粗至細一一觀察。只是緣。復從緣不可撮摩。都無實性。至其本際。則舉體是水都無所生。今世間種種五陰。亦復如是。今攝末歸本去丈就尺觀之。乃至如絲忽之際個然微動。皆是展轉從緣。若是從眾緣生則無自性。若無自性。當知是生即不生至。至於本不生際。但是心性海耳。而隨六趣妄情。遂有世界之目。夫心性海者。即是法界。法界者即是勝義涅槃。若能如是見時。雖復洪波震盪作種種普現色身。亦不壞澄清之性也。麼字門一切諸法縛不可得故者。梵雲滿馱此翻為縛。如人為縲紲所拘不可得動轉。是縛義。若以方便解是結時。則名解脫。若離身繩。無別縛解法。如天帝釋。以微細縛縛阿脩羅王。置忉利天上。起念欲還時。五縛已在其身。若息念時縛自除解。若波旬□網。復過於此百千倍數。何況業煩惱無為縛等耶。以要言之。若離諸因緣不墮諸法數者。乃謂無縛。是為字義。中論雲。離五陰別有眾生者。則應以陰縛眾生。而實離五陰無眾生。若離五陰別有煩惱者。別應以煩惱縛五陰。而實離五陰無別煩惱。以如是等種種因緣。當知無縛。無縛則無解。無縛解故涅槃即生死。生死即涅槃。如觀縛解品中廣說。復次若諸法本來不生乃至如聚沫者。是中誰為能解誰為所縛。是故諸縛不可得也。婆字門一切諸法一切有不可得故者。梵雲婆縛此翻為有。有謂三有乃至二十五有等。若見婆字。即知一切諸法皆悉有因緣。眾緣合故說名為有。無決定性。所以者何。若法定有有相。則終無無相。是即為常。如說三世者。未來中有法相。是法來至現在轉入過去。不捨本相。則墮常見。若說定有無。是無必先有今無。是則為斷滅見。因是二見故。遠離佛法。如中論破有無中廣明。今觀諸有。從緣即是本不生義以本不生故。無作無行乃至無縛無脫。是故婆字門。以從緣有故具足一切字門。若具一切字門。即是三昧王三昧。能破廿五有釋迦牟尼。由此義故名為破有法王也。野字門一切諸法一切乘不可得故者。梵雲衍那此翻為乘。亦名為道。如人乘馭舟車。則能任重致遠有所至到。若見野字門。則知一切眾生以種種因緣。趣向生死果報及趣涅槃者。各有所乘。亦知無量諸乘悉是佛乘。名為字相。今觀諸法本不生故。即是無行無住不動不退。是中誰為乘者當乘何法耶。復次是乘。從三有中出至薩婆若。五百由旬無非實處者。欲行何道往詣何處乎。是故一切乘不可得。乃名摩訶衍道。囉字門一切諸法離一切塵染故者。梵雲囉逝是塵染義。塵是妄情所行處。故說眼等六情行色等六塵。若見囉字門。則知一切可見聞觸知法皆是塵相。猶如淨衣為塵垢所染。亦如遊塵紛動。使太虛昏濁日月不明。是為字相。中論以種種門諦求見法。無有見者。若無見者。誰能用見法分別外色。見可見見法無故。識觸受愛四法皆無。以無愛故。十二因緣分亦無。是故眼見色時即是涅槃相。餘塵例爾。復次以阿字門。展轉觀察諸塵。以其本不生故。無造作故。乃至無所乘法及乘者故。當知所可見聞觸知法。悉是淨法界。豈以淨法界。染污如來六根耶。鴦掘摩羅經。以佛常眼具足無滅。明見常色。乃至意法亦如是。是囉字門真實義也。邏字門一切諸法一切相不可得故者。梵雲邏吃灑此翻為相。有人言性相無有差別。如說火性即是熱相。或言少有差別。性言其體。相言可識。如釋子受持禁戒。是其性。剃髮割截染衣。是其相。若見邏字門。即知一切法皆悉有相。相復二種。一者總相。謂無常苦空無我相。別謂諸法雖無常無我。而有各各相。如地堅水濕火熱風動等。捨為施相。不悔不惱為持戒相。心不變異為忍相。發勤為精進相。攝心為禪相。無所著為慧相。能成事為方便相。織作生死為世間相。無織為涅槃相等。今觀有為無為法體性皆空。此相與誰為相耶。如中論三相品及十二門中廣說。復次淨法界中。百六十心等種種諸相本不生。則無造作。無造作故乃至畢竟無塵。無塵故離一切相。以離一切相故。名為諸佛自證三菩提也。縛字門一切諸法語言道斷故者。梵音縛劫跛名為語言。若見縛字時。即知一切諸法不離語言地。以是諸法無不有因有緣故。若法本來不生。則是離諸因緣。是故語言道斷。復次若法是作相。則可宣說。無作則語言道斷。若虛空相是有相者。則可宣說。以諸法如虛空相亦復無相。是故語言道斷。若法有行有遷變有影像。則可宣說。若無行無遷變無影像。則語言道斷。乃至諸法若是有相者。則可宣說。今一切法離一切相。故不可表示不可授人。是故語言道斷。復次無相亦無定相。當知一切法即相無相。即非相非無相。如彼三目不可思議。是故語言道斷。餘法門例此可知也。奢字門一切諸法本性寂故者。梵雲扇底此翻為寂。如世間凡夫。獲少分恬泊之心止息諠動。亦名為寂。乃至二乘人等。永斷諸行輪迴得涅槃證。亦名為寂。然非本性常寂。所以然者。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三界六道何者非是涅槃。無漏智生時。復與凡夫何異。而今獨於其中作滅度想。豈非顛倒耶。又若諸法本性寂者。於四十二地中。何者非是如來地。何者非是凡夫地。若彌勒菩薩以本性寂故。得一生記者。一切眾生皆亦應得記。若一切眾生於本性寂中。不妨修學凡夫事者。彌勒菩薩亦應修學凡夫事。而今作差別想。豈非戲論耶。若入奢字門時。則知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常無所動而無所不為。故雲解脫之中多所容受。大般涅槃能建大義。皆以此也。沙字門一切諸法性鈍故者。若梵本存質。當雲性同於頑。頑謂猶如木石無所識知無觸受之義。所云同者是興喻之言。非一向即同於彼也。又大品雲。般若無知自性鈍故。即與此字門義合。故飾文者存古譯之辭耳。夫自性鈍者。即是極無分別心。不愚不智不慧。無識無智無妄無覺。乃至一切諸法不能動搖。但是一純固金剛地耳。所以然者。如世間人以取捨不妄故。尚智慧而棄愚癡。尊涅槃而賤生死。而今一概本不生。乃至一概本性寂。則誰利誰鈍耶。如彼金剛利刃。以對不堅物故。以偏用一邊故。則名為利。若令所向之處悉是金剛。舉體皆圓不可偏用。則利相同歸於鈍矣。娑字門一切諸法一切諦不可得故者。梵雲薩跢也。此翻為諦。諦謂如諸法真相而知不倒不謬。如說日可令冷月可令熱。佛說苦諦不可令異。集真是因更無異因。因滅則果滅。滅苦之道即是真道更無餘道。復次涅槃雲。解苦無苦是故無苦。而有真諦餘三亦爾。乃至分別四諦。有無量相及一實諦。如聖行品中說之。是為字門之相。然一切法本不生。乃至畢竟無相故語言斷故。本性寂故自性鈍故。當知無見無斷無證無修。如是見斷證修。悉是不思議法界。亦空亦假亦中。不實不妄無定相可示。故雲諦不可得。中論四諦品中。亦廣辨其義也。訶字門一切諸法因不可得故者。梵雲係怛縛即是因義。因有六種。及因緣義中因有五種。如阿毘曇廣說。若見訶字門。即知一切諸法無不從因緣生。是為字相。以諸法展轉待因成故。當知最後無依。故說無住為諸法本。所以然者。如中論。以種種門觀諸法因緣。悉不生故。當知萬法唯心。心之實相即是一切種智。即是諸佛法界。法界即是諸法之體。不得為因也。以是言之。因亦是法界。緣亦是法界。因緣所生法亦是法界。前說阿字門。從本歸末畢竟到如是處。今亦訶字門。亦從末歸本畢竟到如是處。阿字從本不生生一切法。今亦以無因待為諸法因。終始同歸。則中間旨趣皆可知矣。復次此中旋陀羅尼字輪相者。謂以一字釋一切字義。以一切字釋一字義。以一字義成立一切字義。以一切字義成立一字義。以一字義破一切字義。以一切字義破一字義。如一字一切字者。逆順旋轉例此可知。雲何以一字釋一切字。如釋迦字時。但以種種因緣觀本不生。即見無所作義。乃至釋訶字時。亦以種種因緣觀本不生。即見無因義。雲何以一切字釋一字。如釋阿字門時。以種種因緣觀無造作。即見本不生義。乃至以種種因緣觀諸法無因。即見本不生義。餘字例爾。當廣說之。雲何一切字成立一字。謂一切法本不生。以無作故。如虛空無相故。無行故無合故乃至無因故。雲何一字成一切字。謂一切法無作。以其本不生故。乃至一切法無因。以其本不生故。雲何以一切字破一字。如人執諸法有本有生。應破彼言。若諸法離於造作而雲有生者。是義不然。乃至若諸法因不可得而雲有生者。是義不然。雲何一字破一切字。如人執有造作。應破彼言。若諸法本不生義已成立而雲有作。是義不然。乃至執有因者。亦破彼言。若諸法本不生義已成立而雲有因。是義不然。雲何逆順旋轉。所謂若法本來不生則無造作。若無造作。則如虛空無相。若如虛空無相。即無有行。若無所行。則無有合。若無有合則無遷變。乃至若無因者當知法本不生。是名為順。若法無因。則諦不可得。若諦不可得則自性鈍。若是自性鈍者當知本性寂。若本寂者當知無相。乃至若本不生者當知無因。如是八種義門。自在旋轉說之。復次今言一切法者。是總相耳。若依摩訶般若經。色乃至一切種智。一一別異說之。義則無量。又一一門。當約真言住心品中淺深之相。次第分別。以字門轉故義亦不同。以是義故。能出生百千萬億旋陀羅尼也。復次如來一切言說。無非真言故。當以如是字義。普入一切脩多羅。是故智度論雲。菩薩若一切語中聞阿字。即時隨義。知所謂一切法從初來不生相(阿提秦言初。阿耨波陀秦言不生)若聞羅字。即隨義知一切法離相(羅字秦言垢)若聞波字。即時知一切法入第一義中(波羅末陀秦言第一義)若聞遮字。即時知一切行皆非行(遮利夜秦言行)若聞那字。即知一切法不得不失不來不去(那秦言不)。如彼論四念處品中廣說。復次一切名言中有阿聲者。悉入阿字門。有迦聲者悉入迦字門。乃至有訶聲者悉入訶字門。是故一字門中具無量義。非從訶字門中但有無因義也。餘字門當知例爾。且如娑哆也是諦義。是故經雲。娑字門一切諸法諦不可得。又娑哆是著義。是故供養法中雲。娑字門一切諸法無染著。又如婆縛是有義。是故經雲。婆字門一切諸法有不可得。又婆縛娜是觀義。是故供養法中雲。婆字門一切法離諸觀。餘皆放此。所以大品經。及花嚴入法界品。皆說四十二字門。涅槃文字品。文殊所問經。大集陀羅尼自在王品。各釋悉曇字母。與此經所說其義或同。若得此意。則諸經冷然懸會。無所違妨也。復次一一字門皆言不可得者。為明中道義故。今且寄車字門說之。如觀鏡中面像。以本質為因淨鏡為緣。有影復現為見。為是所生之法。妍蚩之相現前不謬。故名為有。以種種方便推求都不可得。是名為空。此有此空皆不出鏡體。即一名中。三相不同而同不異而異。是故世間論者不能思議。今真言門亦爾。以觀心為因三密為緣。普門海會現前不謬。故名為有。以種種門推求都不可得。是名為空。此有此空皆不出法界。故說為中。三諦不同而同不異而異。一切方便乘人不能思議。餘法門例皆如此。不可遍舉也。   經雲。祕密主仰壤儜曩莽。於一切三昧。自在速能成辦諸事。所為義利皆悉成就者。於迦遮吒多波五類聲中。復各有五字。其第一至第四字皆是慧門。已如前說。第五字皆是證門。今合說之。梵書以此五字皆同圓點。且如迦佉哦伽四字。增加至第十一聲。皆於首上安點。若欲除去此點。而於次後字上累加仰字等。其字即與有點不殊。又梵字十二聲中。第一是本體故。即次第二字是行。第三以去以諸畫增加者。皆名三昧。第十一其上安點是證。第十二傍置二點是般涅槃。若此仰字。能遍智慧三昧聲故。當知即是大空義。是故別說。不與前字相合論也。涅槃經此五字亦具明字義。今毘盧遮那宗。寄此五字以明大空。大空是證處無法可說。故但以圓點表之。又此圓點雖自體無門。而遍一切法門。如虛空遠離眾相而含萬像。是故一切字門若加空點者。具自在之用。悉能成辦諸事也。且如阿字門無生妙慧。一切眾生等共有之。但以不自證知故。如貧女寶藏不能得其勢力。發行時如方便開發。入證時如寶藏現前。爾時隨意受用所求必獲。故雲加此空點者。諸有義利皆得成就也。次世尊說偈中。真言三昧門。圓滿一切願者。具存梵本應於真言之下更加道字。加行人一緣住於阿字。即名阿字三昧。此阿字三昧。即是開心明道門。餘一切字亦如是。一切願者。梵雲薩縛奢。是心所祈願之願。謂諸眾生修此三昧門者。一切志求皆得圓滿。此願圓滿時。即是諸如來不思議果也。常住之果無師之慧。猶能給與眾生。何況世間悉地之願耶。復次如來一一三昧門聲字實相。有佛無佛法如是故。即是故不流即是如來本地法身。為欲以此法身遍施眾生故。還以自在神力。加持如是法爾聲字。故此聲字。是諸佛加持之身。此加持之身。即能普作隨類之身。無所不在。當知加持聲字亦復如是。是故行者。但一心諦緣觀此聲字。自當見佛加持身。若見加持身即見本地法身。若見本地法身時。即是行者自身。故此一一門。即是如來不思議果。不從別處來也。具足眾勝願。真言決定義者。具存梵本。當雲具一切所有勝願。真言決定實義。此中勝願。梵雲縛嚧。是具足種種功德。所謂三昧總持力無畏等。所願已滿所求悉備之義。與前願字梵音各殊。所云決定者。且如阿字門。若聲若字舉體不生。聲字之義即全舉體不生。若證時。還只證此不生。中間更無間雜亦無異路。若見此真實義時。假使十方諸佛同時現前。說種種相似波羅蜜。欲令改易其心。然亦不生疑惑。故雲決也。復次具足眾勝願者。是如來十世界微塵數內證功德。以決定故。一一皆成金剛印。從此自證身復起加持身故。雲超越於三世。無垢同虛空者。即是淨無垢不思議心地也。以大方便。於此地上畫作普門漫荼羅。故經次雲。住不思議心。起作諸事業。梵本具雲心地。以偈中五字成句不可累書。然地即是心體。故但雲住不思議心也。真言三昧門中。雖有如是不思議果德。堪能周給一國等賜眾生。若諸眾生。不能生難遭想供養修行。譬如王膳盈前無心飲噉則諸佛其若雲何。故經次雲。若到修行地。授不思議果。此修行地。即是淨菩提心初法明門。例如聲聞見諦以後復入修道位也。此菩薩於百字明門中。各見蓮花胎藏漫荼羅世界海。其莊嚴相皆悉不同。先從佉字門大空輪中。以訶字門起大風輪。次於其上以縛字門起香水海。次於其上以阿字門起金剛地金剛輪山。餘如花嚴經說。於此百蓮花藏一一世界菩提漫荼羅。各有十世界諸菩薩金剛等。以為眷屬。此瑜伽者能不起於座。悉至如是諸佛會中。亦能次第詢求諸善知識。故雲初地菩薩化滿百佛國也。非起見之而已。亦能以此百蓮花藏轉作自身。至於初地牙莖花庖等十心滿時。一明門中開出十解脫門成千世界。皆是隨分蒙授不思議果。至十一地畔。於虛空雲海明門中。一一皆見蓮花藏莊嚴世界性相形類展轉不同。用作自身自在無礙。是名不思議果滿也。次有二偈。勸信印成故雲。是第一真實。諸佛所開示。此中開示。即是佛之知見。與法花義同。次半偈雲。若知此法教者。當獲諸悉地。是引諸佛道同勸信世諦。若真言行者。明解此法教中次第方便。以必定信如說修行。當得成就一切悉地。若為此說不然。是十方三世佛。有違負本誓欺誑眾生罪也。次一偈勸住真諦。然此悉曇字母。幼童皆亦誦持。至於護摩供養等。韋陀世仙亦皆共作。而今此真言門。所以獨成祕密者。以真實義所加持耳。若但口誦真言而不思惟其義。只可成世間義利。豈得成金剛體性乎。故偈雲。最勝真實聲。真言真言相行者諦思惟。得成不壞句。此聲即是真言門。語密之體。如阿聲中第一真實義。所謂本不生也。初雲真言。梵本以多聲呼之即是。即是總指百字門世諦字輪之相。次雲真言相者。是此真言實相也。即此真言實相。由諦思惟故。一一皆入蓮花臺。句是跡息之處也。   經雲。爾時執金剛祕密主。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不思議真言相道法者。如聲聞法。解脫之中無有文字。而維摩詰。不離文字說解脫相。故名不思議解脫。今此字輪亦爾。即以無相法身。作種種聲字。種種聲字作無相法身。故名不可思議真言相也。不共一切聲聞緣覺。亦非普為一切眾生者。此經是法王祕寶。不妄示卑賤之人。如釋迦出世四十餘年。因舍利弗等慇勤三請。方為略說妙法蓮花義。今此本地之身。又是妙法蓮花寂深祕處。故壽量品雲。常在靈鷲山。及餘諸住處。乃至我淨土不毀。而眾見燒盡。即此宗瑜伽之意耳。又因補處菩薩慇勤三請。方為說之。苟無頓悟之機。則不入其手。故不普為於一切眾生。亦是領前偈中。到修行地方授不思議果。次雲領解勸信印成二偈。故雲。若信此真言道者。諸功德法皆當滿足。若滿足時。即是具足眾勝願也。已上廣說真言支分竟。執金剛復承躡上文。請佛次說入漫荼羅所須次第。世尊說偈中。先答奉食香花等及與眾寶瓶二句。總名供養支分也。就諸供養具中。先明獻花。凡所奉獻。各隨諸尊性類及漫荼羅方位等。一一善分別之。當令色香味觸適悅人心。其水陸不祥諸花。但可作折伏用耳。白黃赤三色中。如來部類當用白色。蓮花眷屬以黃色。金剛眷屬以赤色。復次當如漫荼羅方位。圓壇者以白。方壇者以黃。三角壇者以赤。復次諸佛用白。諸菩薩以黃。諸世天以赤。其餘香等亦當准傍此意。兼採蘇悉地瞿醯等文用之。不可備載也。缽頭摩是紅蓮花。凡青赤白蓮等水生諸花。皆可通獻諸尊也。龍花奔那伽者。此奔那伽是龍樹花。彌勒世尊於此樹下成佛。其直雲龍花者。是龍中所尚之花。西方頗有其種。其計薩囉花末利花。得蘗羅花瞻蔔花。無憂花底羅劍花。缽吒羅花娑羅樹花。皆是天竺所有。此方不可具識。   經雲。是等鮮妙花者。梵本兼有或聲。謂此等諸花皆可通用。故舉以為例。然或餘方所有彼方所無。但使人心所好世間以為吉祥者。皆可供養。當一一存意善分別之。採集以為鬘者。謂錯雜莊嚴。或綴或結。以行人慇淨淳厚心故。則令諸尊歡喜護念也。次明塗香。其旃檀青木鬱金妒路婆草。是西方苜蓿香。與此間苜蓿香稍異也。及餘妙塗香。如沈水甘松丁香桂心西方荳蔻香附子等。如蘇悉地瞿醯中說。又雲。其塗香中勿用眾生身份及與紫礦並蟲食等。當取淨好者以水研之。若獻佛。當用新好鬱金或黑沈香。和以龍腦。蓮花眷屬當以白檀。金剛眷屬亦當以白檀。自餘諸尊隨意而合用之。隨所合香皆置龍腦也。次明焚香。當用沈水香松香縛藍香龍腦香。白檀香西方名為麼囉庾。是山名。即智論所云除摩梨山。更無出旃檀處是也。白膠香是娑羅樹汁。室利縛塞迦香者似此方薰陸香。室利是具德吉祥義。言此香乃至天神皆悉愛樂。故以為稱也。及餘焚香類。芬馥世稱美者。亦如上說。瞿醯雲。燒香用白檀沈水相和。供養佛類。其樹汁香。供養蓮花類。黑沈及安悉供養金剛類。或依彼法作香。普遍和合以獻諸尊。應當隨法教者。謂以真言密印去垢加持等。如供養次第中說。自餘塗香及花等。例此可知。次雲依教獻諸食者。如經大本中。諸食供等各有修治方便。至於深密之意。一一與法門相應。此方既不具。但依蘇悉地等。如法造作結護加持。即名依教也。乳糜者。西方粥有多種。或以烏麻汁。或以諸豆並諸藥味。如十誦藥法等文廣明。然最以乳糜為上。凡獻食時。當更加以蘇沙糖等。令色味兼具而先奉之也。又西方飯有多種。亦以酪飯為上。獻此食時。應配以沙糖鹽薑諸味。又當奉羹。依彼方造食之法。或隨國俗所用也。歡喜丸。應以蘇煮諸餅。糅以眾味及三種辛藥等令種種莊嚴。漫荼迦是此方薄餅。其葉餅是天竺餅法。以糖蜜諸味和麵蘇油煮之至為甘美。沙糖餅者。此沙糖名為蹇荼。狀如益洲所出者。而色甚鮮白。觸之便碎用此和水。先以麵作餅。數漬其中。然後食之。淨妙謂務令精潔。使色香兼備也。布利迦譯雲著[飢-幾+監]餅。以種種上味和合。為鑑作之。間穴餅有二種。或刺為孔穴。或狀如亂絲重重間穴。加以眾味也。末塗失囉餅。亦著[飢-幾+監]。兼以糖蜜塗之。媲諾迦餅。用起麵作之著鑑。以蘇油煮。狀如水上浮泡甚可愛也。無憂是卷緣沙糖餅。播缽吒食是不起麵□銦慰D悅諢□□注□¥薄慼慼歐L□|邐□芥□覺鬣□□□鋤韣¥嶧齧□□□□□臨□¥鴃慼慼憎腹掠R討□□□□‥□湦□□□□§□□□晨旅§龤慼潮諲D丑熬陛慼慼憎飽慰D悅Q□□□¥嶩□鳩□□□□墦□薩嘟滿慰D惱□莩□□□邪¥□□□湩□□央潼揮OU□□¥□L票□|□□□貨□珵□兣¥□□嶡□鴩□□鋦□韣¥硐□□鐐§嶢□□晥□□□鋧□□□姩□□□□□薨□□□□□□□□§□牧□氦褉齧秉薦□胣|嶸□稦□塤□□晚□□¥□□那□芩斨□□嶡□□邪‥□譨□□S□□□§□□風瀩□□集邪|□顰懦s□□□檸¥□颩狨獵韥□1j□□□□¥□□□□□耙膨□□芩斨□□嶢□膣|薩□□□□膧鼱□|□□j軧□帥□□邪c□□□□鍤滎□§□芨窨□□苨散薩擩□垣§□牧□j□¥□□□憛慼熨r□部散蕁蛂慼慼澆fj□□轟|薧□□姩纇c□j□耙臨□□|迴剩晨□□唌慼潤卷r|□□劇□爦莨□c晦□鋩□□□‥□楊□晦□臦□□□晦□□¥硤□晦□□§嶡o氨□□□□□□邪|絛□祤警□□□騣□□驥o□|逢□芧□邪□□□□□譣¥q□□邪¥悅該□□龢籠D炬鉼K□祥□郥□|莦祥o氨□□珵意鍣□□□□晦□‥臦□□晦□□□□U□韣¥嶧□□爦莧□□騣□□□□□芣‥□蕁□痋慼慼慼慼撲﹛戮鵰矷潟腹簧怴熨r¥□湧鑰巽□□‥□□□□§□□耤耙□迴□□□邪□□□□□□芣‥□蕁□牷啟G部糧驤□嫦邧嶧□褉騰□滎纂樞A□韣‥□蕁□□□□□苨糯□湥□□耨□c怦虩販□□§□□□□□訌討q□¥彌熧□奧啥隉慼瑩kコ警□交鋧□□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卷第七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796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卷第八   沙門一行阿闍梨記   入漫荼羅具緣品第二之餘   經雲。或以心供養。一切皆作之者。如世尊說。諸供養中心最為上如。前一一供物。皆當運心遍及法界。以真言祕印持之。如供養次第中廣說。或觀大寶樹王遍覆一切世界。如花嚴菩提樹王之相具足莊嚴。隨一一所須受用之具。悉於中出無有窮盡。遍至一切賢聖前。廣大供養並普濟一切眾生。如是運心已。當用虛空藏轉明妃加持。自然隨意成就也。次說吉祥瓶法。當用金銀等寶。乃至無者。應以瓷或淨瓦為之。極令圓滿端正又不洩漏。如毘尼中方便觀漉淨水盛滿其中。內五寶五穀五藥於瞿。醯中說之然此。五藥夫皆出五天此方不。能遍有也取如。前所說諸塗香末和水。兼置龍腦牛黃。於瓶口捽以寶花。或隨方土所有名花。取其花果條葉茷好圓具者。使間錯垂布令極端嚴。以綵繒纏頸並繫花鬘塗以眾香。結護作淨方便。亦如供養次第中說。中胎藏當安五瓶。最中大日瓶安在花臺。餘置外花蕊中。凡獻中胎食時。四佛四菩薩各隨本座。在花臺內。奉毘盧遮那者。置花臺前也。若有力者。於一一尊所皆置一瓶。如不能爾。隨內外方於上首諸尊處置之。其四門處各置一一瓶。四角各置一瓶。通門外別有一瓶。用降三世真言印加持之。擬出入時灑身自護。及召弟子入時亦用灑之。護摩處又別置一瓶。大略可百餘瓶者也。   經雲。六瓶者。是最少之限。當於中胎四方各置其一。其門外一瓶必定不得。闕之若用十八瓶者。中胎置一瓶。第二院大勤勇處。蓮花金剛類主。及門凡四瓶第二院四大菩薩。謂文殊等各置一。瓶外院四門四角及門外。者用之適。足所欲受灌頂者若。多各隨人數令造一瓶。不得闕少也。如香水瓶者。諸閼伽器亦然。當用金銀白琉璃等為垸。乃至商佉熟銅石木。或以樹葉新瓦。盛眾香水置諸名花。如前所置瓶處亦一一置之。又當於諸尊處各奉淨衣。如前所說。上首諸尊亦准獻食法倍增已。故雲各奉兼服。若不能辦者。但於上首諸尊處置之。或以箱篋隨其所有。置在中胎院內。運心供養一切諸尊。凡獻中胎供具。當置胎外一重空界中。若獻無名諸尊。當置三重界緣之內。又供養時。先當奉閼伽水。次獻塗香。次獻花燒香飲食。後獻燈明。經文先後不次也。復次若深祕釋者。塗香是淨義。如世間塗香。能淨垢穢息除熱惱。今行者以等虛空閼伽洗滌菩提心中百六十種戲論之垢。以住無為戒塗之。生死熱惱除滅得清涼性。故曰塗香。所謂花者。是從慈悲生義。即此淨心種子於大悲胎藏中。萬行開敷莊嚴佛菩提樹。故說為花。燒香是遍至法界義。如天樹王開敷時。香氣逆風順風自然遍佈。菩提香亦爾。隨一一功德。即為慧火所焚。解脫風所吹。隨悲願力。自在而轉普熏一切。故曰燒香。飲食是無上甘露不生不死之味。若服此果德成熟更無過上味時。即名入證。故說為食。所謂燈者。是如來光明破暗之義。言至果地時心障都盡。轉無盡慧遍照眾生。故說為燈若豎說者。一一地中皆具如是五義。若橫說者。一一門中皆具如是五義。例如上文所明諸食。雖適口則一然。隨調膳人身手。有種種滋味不同。餘香花等當知例爾。若行者善能以五字門。作金剛舞戲普應眾生。譬如和五味布五綵。韻五音調五藥。雖性分不過五種。而千變萬化巧轉不窮。當知是人則解塗香三昧義。亦解花三昧燒香三昧。飲食燈明三昧義。亦解此五種陀羅尼義。以如是種種法門供具。供養心王如來。能令諸尊歡喜所求必獲。若以此中意趣。反觀世諦香花等。自然知彼色香性分所應用處。無量方便觸物而生也。   經雲。如是修供養。次引應度者。以下明正作法時。加持教受支分及護摩支分。就加持教授中。凡答金剛手三問所謂雲何引弟子。雲何令灌頂。雲何供養師。問此三句訖已。方問護摩處。今此答中先說引弟子了。即明護摩。方答所餘二句。然護摩通一切法事中。非但加持弟子而已。故宜別作一種支分也。於前卷中。已明第七夜正作法時畫漫荼羅位。中間別明所要支分。是以文勢間斷。今更承躡前文。作次第說之。阿闍梨既畫漫荼羅竟。周遍觀察知已圓備。方出外如法灑淨。如前運心普禮一切如來。懺悔歸依自淨三業。然後依供養法。結結三昧耶明等以護其身。其諸供養物。亦以無動真言去垢辟除清淨。如法素具而預備之。又當被服金剛甲等使一一如法。阿闍梨言。作如來身時用如來甲。作金剛身時用金剛甲。當轉換用之。又准蘇悉地等。以如來肉髻圓光諸相。而自嚴身尤善。或可通用。或成辦諸事真言作之。如是作已。然後向漫荼羅位。隨其所應而坐。住於瑜伽。先用囉字門遍淨其心。次復淨道場地。悉除眾患相同虛空。然後以訶字起大風輪。於風輪上。以縛字起香水海。即用阿字門。起金剛地妙高山王。當知此漫荼羅。即在其上。如供養次第中方便。觀作種種莊嚴。以虛空藏持之。次於一一漫荼羅諸尊位上。各觀本種子字。從此諸字皆轉作本尊身。若彼阿闍梨。觀道未融恐延時節者。但於中胎蓮花臺上。而觀阿字。字門出無量光遍照諸尊座位。爾時諸尊即現。爾時以方便。轉觀如是諸尊與我身無二無別。即是諸尊即在身中。阿闍梨言。若行者未住瑜伽。雲何能造如是壇法。乃至初建立時。已觀在身中然後圖畫。若深行阿闍梨。則常與如是大悲胎藏聖眾共俱。亦證知即是我心。同彼十緣生句畢竟不可得也。即觀本尊已。次更運心作種種寶乘。以不動真言印加持。以此奉迎眾聖及淨治道路。次作請召。瞿醯雲。當各以本真言奉請。或以漫荼羅主真言都請諸尊。或依本教所說。當隨意廣略。兼用召請真言印也。又此經宗。即於本座受請。還以不來相而來至此道場。不同粗方便中有此彼之相。大眾集已。當用無動明遣除障者。即示三種三昧耶而作加持。次當奉閼伽水及與敷座。而作是言。善來世尊善來世尊。以本願力而來降赴。願垂加持。受斯所請及與微供。大慈悲故唯垂納受。時阿闍梨欲作金剛事故。更以無動慧刀自除身障。轉作金剛薩埵降伏魔業。仍以慧刀結諸方界。復更以如來大界真言印。重結周界。以四大護各護一方。又持無堪忍大護皆普護之。阿闍梨言。凡造漫茶羅。從初已來即用不動尊。或以降三世尊護持是地。中間每持誦時。即如法結界了還解之。至作法夜。更劑金剛線內具足結界。其灌頂護摩壇處。當於漫荼羅外。更以線為周域。令與內界相通。並置所出入門。漫荼羅外界。普以金剛線圍斷者。至護摩供養時。亦當運心。於通門之所舉上金剛線。令通諸尊來往。又結界時。但當於本座處如常作法。若欲行遶一匝而結周界者。亦皆成就。若結界了忽爾妄念故。界破或種種魔事起。即當念持無堪忍大護。若欲令一切時無障者。其周界及供物等。皆先用大護護之。後時障起又當更用也。次當作禮奉閼伽水。以大慧刀遍灑諸供養具。淨以不思議法界心。若獻塗香時。即當住塗香真言持之。次第供養時。又一一加以彼尊真言。或通或別。或以自所持者。其餘供物例爾。復當作心供養法。持以虛空藏明。及以金剛阿利沙吟諷讚歎。次又出外施曠野鬼神食。據圖。於東門外施毘那野迦。南門外施櫱□何。是魅鬼著人者。西門外施蘗囉。是行疾疫者。北門外施荼吉爾。於門之左右各置四位。然瞿醯雲。皆是羅剎毘捨遮部多。諸食噉血肉者。種種非人之類。或居地者或居樹林者。及以心所念著。各隨本方召集而遍施之。一切緣漫茶羅供養之食。悉皆取之和合一處。並及諸香花等。亦皆別出其分共置一處。阿闍梨當起大悲無限法施之心。於瑜伽中。觀作種種受用之具。亦以虛空藏轉明加持。而周散施。此諸鬼神受食。不作漫茶羅障也。當從東方為首。次往南西北方。如是一周竟。又施東北方。次往東南方西南方西北方。又一周竟。復至壇東施上方鬼神食。次往壇西施下方鬼神食。大凡三遍下食。於諸法事中此法尤難。當爾或自現種種極可畏形。或聞大聲雷震野干吼等。如是種種異相。阿闍梨當自好安心。又欲施時。先更防護其身使一一如法。若彼食盡更求者。應復施之務使豐厚。令其歡喜。若物少者但隨所有而已。凡壇中獻物。亦當以平等之心。不得有所匱闕。瞿醯雲。若行食時錯誤闕少。即應補之仍乞歡喜。所行食類若不遍者。應以餘物充數也。施諸方食都竟。洗手灑淨。於門前燒香供養。次入於內奉獻閼伽燒香。運心奉獻衣服以為儭施。然後住瑜伽座。以五輪字持身。首置百光遍照王。以無垢眼觀自心花臺本不生字。方作普門持誦。先於毘盧遮那心月中炳現真言。而後誦持並示密印。周遍中胎藏已。次及第二院諸尊。乃至終竟。或一一現前觀之而作持誦。或自身作彼本尊。於其心月。現真言字而作持誦。乃至頓作漫荼羅身。而作持誦。隨行者觀。心勢力。若不能爾者。當以一心誦部主真言百遍。所餘上首諸尊各誦七遍。並作彼印也。具如供養次第中說。阿闍梨如是作法畢已。復以誠心頂禮諸尊。然後召諸弟子一一令入。以前香水灑淨。授彼塗香令用塗手。次授淨花。略為宣說住心品中菩提心實義。令知自歸依處作真正發心。至誠殷重憶念一切諸佛。所以然者。以行者能發佛心。即是佛子。當受法王子灌頂之位。生如來種性中故。當動止雲為不忘諸佛。今此經中。每將說一切真言。輒雲普歸命一切諸佛。即是此意也。言淨佛者。聲聞法中阿羅漢亦名為佛。諸餘大乘未了義經。亦有成佛義。然不得名為遮淨。今正明本心常佛故。以淨字甄之。梵本正翻。佛家當雲佛部。是種族部類之義也。時阿闍梨觀弟子身作五輪。以五字持之。兼於心花臺中置阿字等。使即同大日之體。以入佛三昧耶印印其頂上。次以法界生印印心。又作轉法輪印印齊輪上。各三誦彼真言。次即轉彼心中阿字門為縛字門。結金剛薩埵印印諸支分。所謂五處。所以如此。為欲成彼金剛事業也。時阿闍梨。亦當更以三昧耶等而自護持。次取新淨白疊或餘繒帛。先以不動真言如法作淨。復用本部真言王。三轉加之。如作大日漫荼羅。即用毘盧遮那真言。蓮花手金剛手亦當准說。用此綵淨帛。周覆弟子面門。當深起慈悲護念之心。耳語告彼三昧耶戒。勿令諸餘未入壇者聞聲。此一偈當於轉字輪漫荼羅行品中說之。又觀彼頂上有一囉字。字上安點。故雲嚴以大空點(此是覽字也)此字四邊遍有光焰。猶如花鬘連環不斷。字中又遍流出白光如淨滿月之暉。以此淨法界心所加持故。能除內外諸障。次引至第一重門。遜那優波遜那二龍王守衛之處。令正當門廂不得前卻。師當為彼結作三昧耶印。三遍誦彼真言。置花印上。令弟子以至誠心向道場散之。隨花所至之處。當知即是行人。往昔因緣法門善知識。即依此方便門進趣修行也。瞿醯雲。將入壇時。阿闍梨應作是言。我某甲如法。作此漫荼羅。將弟子入。隨其福德種性及與成就所堪法器。唯願於此漫荼羅中。示現其相。既散花已。次應開面令瞻睹道場。以歡喜心而告之曰。汝今觀此妙漫荼羅。深生敬信。汝已生諸佛家。諸明尊等同共加護。一切吉祥及與悉地皆現前。是故堅持三昧耶戒。於真言法教應勤修習。次令弟子以香花等。普供養漫荼羅聖眾。即於道場授與本真言印。令坐一處誦之。次引餘人入。凡阿闍梨。當觀花所至處辨其性類。若墮佛首上成就佛頂及豪相等。墮面上應成就佛眼。在身中分當知成就諸心。若墮下分成就諸使者等。又隨佛身上中下分。知上中下成就。蓮花金剛亦然。自餘諸尊。但知上中下之相。若花墮去彼尊遠者。久遠方乃成就。若墮供養院。隨所屬之尊授彼真言。若墮兩尊之間。當觀其遠近。若先墮內院即移出外院者。彼人信心不具。若強持誦得下成就。墮諸界道及行道院者。彼人無決定心不獲成就。若彼欲更擲者。應為作護摩然後擲之。餘如彼說也。次當為諸弟子作寂然護摩。是扇底迦法。亦可翻為息災也。次此是一種支分。今如來答中。約行事次第故。說加持教授支分。未竟。即於此中間說護摩。或可與灌頂等法。合為一種支分耳。   經雲。作寂然護摩。護摩依法住者。上言護摩。謂應作此護摩之法。次雲護摩者。是誡作法之人。若護摩時當依法住。故重言之。此中以瑜伽法加持自身。乃至奉請結界等。皆依念誦方便。故雲當依法住。初自中胎藏。至第二之外。於漫荼羅中。作無疑慮心者。上文密語。以釋迦眷屬院為第二。大壇之外令與中胎藏相當。阿闍梨又在其外。面向漫荼羅。於此二位之中而置火壇。梵文故為密語雲。阿闍梨漫荼羅中作護摩壇。若不從師受者。多失其旨。或於漫荼羅院中而造作之也。今以灌頂壇。又須正對中胎。可移此壇令稍近南。乃至西南角以來。皆是三位相望。於理無失。不疑慮心。即是息災之意。應一緣不亂作之。若行者住奢字門。而觀諸法常寂然。疑悔求盡蓋障淨除。即是寂然護摩之本意也。作漫荼羅法。取自身肘量縱廣一肘。其深半之。周匝安緣。廣四指節高亦如是。凡護摩壇。方圓三角隨事業而轉。但此中作法當用方壇耳。瞿摩夷瞿摸怛囉塗。灑以香水。中表金剛印者。謂於鑪內當畫作拔折羅。所以然者。護摩是如來慧火。能燒業因緣所生一切災橫。廊然蕩盡無復遺餘。方壇名大因陀羅。是心王之義。明此慧火之印窮彼源底。從金剛性生。是故同於金剛不可破壞。至下世出世護摩品中。世尊自廣說因緣。若真言行者但作世諦護摩。不解此中密意。則與韋陀火祀豈不相濫耶。故譯者兼智之名。庶令淺深二釋義用兼舉。   經雲。師位之右方。護摩具支分者。假令大漫荼羅門向西開。火壇當在大壇西。阿闍梨又在火壇之西。東面而坐。諸護摩所用具緣支分。當在師位之南也。護摩薪當用乳木。謂桑穀之類。或用牛膝莖截之。劑十二指量。皆須濕潤新採者。取其條理端直。當觀上下一向置之。以香水灑淨令根本向身。若欲燃時。當於乳酪蘇蜜之中。搵其兩頭擲置鑪內。或以沈水香。量長四節粗如拇指。搵蘇合香。作一百八遍用之尤善。其應漫荼羅中所獻諸食及香花等。各各取之用辨事真言。如法灑淨置於座右。其閼伽器當置左邊。所獻諸食。當用蘇酪等調和共置一器。及諸五穀。亦以蘇油等潤之和合一處。置於別器皆令素辨。若作深祕釋者。此護摩支分。是眾因緣義。由此因緣能生三有災患。今還以此為慧火之資。供養一切普門身。增益不思議勢力。   經雲。煩惱為薪智慧為火。以是因緣成涅槃飯。令諸弟子悉皆甘嗜。即是義也。又為弟子作法時。於阿闍梨北邊。籍以生茅使蹲踞而坐。阿闍梨亦當坐於茅座。不得加以床褥之類也。然受用生茅略有三義。一者其性潔淨離處樂觸。可以蠲除行者昏怠恣慢之心。二者此是吉祥草。世尊以為敷坐而證菩提。是故能除一切諸障。三者以此吉祥茅表慧性也。此草兩邊多有利刺。若坐臥執持無方便者反為所傷。若順手將護之則不能為害。一切諸法亦如是。若順諦理觀之。一切塵勞皆有性淨之用。若失方便。則能損壞智身。故以為法門表像也。若於大石上作漫荼羅。或重閣上不可穿掘。作鑪者。當用彩色畫之。極令分明嚴麗便可充用。是名略作護摩處。若室中造漫荼羅。隘迮者。當出外於望見道場處如法作鑪。鑪四面皆當周匝布以生茅皆令右旋。次第皆令相壓而出其頭。餘如護摩品中所說。又當周匝廣厚勿令露地。遍以香水灑之。當用成辨諸事加持。以上文所說灑地真言也。此中護摩行法。凡阿闍梨。初於漫荼羅中供養持誦竟。次當出外而作火法。東向在吉祥座。先取乳木乾薪置於鑪中。用蘇灑上燃之。後置濕薪用辨事真言。去垢辟除並灑淨已。當住瑜伽以火天之種子轉作火尊。在三角漫荼羅中。如下品中所示十二火尊。隨取其一事業相應者。既相應已。當觀火尊之身與己身無二無別。如火尊者。當知火漫荼羅亦然。當觀三處皆同一相。然後以火天真言而奉請之。蘇悉地雲。欲奉請時先作是言。我今奉請火天之首。天中之仙梵行所宗敬者。唯願降臨此處受納護摩。次說火天真言曰。   na ma□ sa ma ta bu ddh□ n□□ a kha ye sv□ h□ 南摩三曼多勃陀喃阿揭娜曳莎訶   初句歸命諸佛義如前說。第二句阿揭娜曳。是火義也。此中以最初阿字為種子。以一切諸法本不生故。即同金剛智體。俄是行義。以諸法本不生故。雖具足萬行而無所行。是故名為無師自覺。若是無師自覺。即是同於大空遍一切處。故與娜字同體也。以諸法無師無行故。自遍一切處。故於三界不動出。而至薩婆若。是故無乘及乘者。爾乃為大乘。所以也加三昧聲。意明此乘定慧均等也。諸佛行菩薩道時。皆以如是慧火。焚燒一切心垢熾。然正法光明。是故如實說之。即成真言也。若請召時。當增加伊係伊係字。至發遣時加揭車揭車字。其印相如下品中說。既請召已。先以閼伽香水三度灑淨。三獻嗽口之水。即取諸五穀蘇酪等物。以上所說真言。三遍護摩供養火天。凡護摩時。皆先以大杓盛滿淨蘇焚之。次則焚柴。次護摩飯。次及諸穀。或以乳粥。次又以蓮花等隨意燒之。其中間所施皆以小杓。所以經雲。應當持滿器。而以供養之也。供養已。重灑香水及傾閼加。如人食已用水澡漱。更以香花等供養。當運心引送火天置於本座。次當奉請諸尊。先取一花。以成辨真言去垢作淨。部主真言加持。兩手合捧心生口言。唯願諸尊加持此處受我微供。即當隔鑪擲向漫荼羅。隨其遠近欲擲時。先觀此花。遍至一切諸尊座位。作彼隨類相應座。復用成辨諸事。於鑪內去垢作淨。方請諸尊。或以彼尊真言一一別請。或隨一部眷屬。乃至用真言王一時都請。又此火鑪既同火界。請時但觀諸尊不動本座而來降臨。事了時。亦以無去相而還本處。每為一尊護摩。輒香水灑鑪及澡漱水。以下文雲寂災真言七遍供養。如是一一竟。更作護摩百八遍。還以滿器焚蘇一遍。乃至不能爾者。當總供養。一百八遍或一千八十遍。念言隨此所有。唯願諸尊同受供養也。次當遍乞歡喜。如法供養已。方懺悔迴向並作金剛諷詠。其所焚香無令斷絕。又奉閼伽。然後頂禮諸尊。召諸弟子。如上文所說作散花等法。乃至告語都竟。方引一一弟子於護摩處。於阿闍梨左邊以恭敬心蹲踞而住。師以左手執弟子右手大指。而誦寂災真言。每一誦一施火食如。此至二十一遍。諸弟子如是作之。瞿醯雲。復以香塗手按其胸上。隨意持誦而發遣去也。今次釋此寂災真言。   南麼三曼多勃陀喃阿摩訶扇底(丁以反)蘗多扇底羯囉缽囉睒摩達磨阻若多阿婆縛薩縛婆縛達摩三曼多缽囉缽多莎訶   此真言以初阿(去急呼之)為體阿是諸法本不生義即是金剛智火之體加三昧點是本生行金剛慧火三昧傍有二點是涅槃義。言入此阿字門。慧行具足故。能焚除一切障蓋得大寂涅槃也。所以為寂災真言正在此義。復次作法時當觀此字。周匝光鬘從火而出具備三色。本體黃白色。其三昧畫作赤色如閻浮金。傍二點黑色如劫災火。以本性白淨故有息災用。兼黃色是增益用。赤色是降伏焚燒用。黑色摧伏大障並攝召用。又此字體是方便門。當知即同大空之色。具種種事業也。復次於下文十二火中。阿字智慧火。三昧畫是行滿火。具攝召義是風燥火。具降伏義是盧醯多火。黃赤和合是沒栗拏火。兼赤黑色是忿怒火。兼備眾色是闍吒羅火。以要言之。悉備十二種用。當廣演之耳。次下諸句皆轉相釋。初句摩訶扇底。是大寂義。蘗多是逝義。言如來以此一字義故。去至本性常寂大涅槃中也。阿字體是本寂。以具三昧畫故善逝。具淨除點故涅槃。不動是處即行即到。同於大空無所不遍。故雲大寂。次句扇底羯囉。是作寂義言此字門方便滿足故。常遍十方三世。遍作普門事業成就眾生。皆令去至大寂之中。故雲作寂也。次雲缽囉睒摩達磨涅若多者。缽囉是最勝義。睒摩是證此寂。重釋前句以作寂故即是寂中之寂。所以者何。以寂畢竟不可得故常作。作畢竟不可得故常寂。一切世間不能思議。故雲最勝也。達磨是法[口*(臼/工)]若多是生。從何而生。謂即從此不思議寂業中生也。以動寂畢竟等故。從本不生句中。具生根莖枝葉花果。成菩提樹王。猶如火界能燒能養。金剛智火亦爾。用淨除點燒。三昧點養也。次雲阿婆縛薩縛婆縛。又是轉釋前句。故雲無自性。一切自性以本。性寂而從緣起故無自性。從緣起者皆本性寂。是故為一切法自性。以此義故。妄想不生而大空生也。次雲達麼三曼多缽囉缽多。又轉釋前句。以此義故。如來於一切法平等。謂成無上菩提。缽囉缽多是獲得義。以無所得故得此平等句也。餘如上釋。凡護摩時當有種種相現。或時燒火不燃。燃或速滅不甚熾盛。或煙起無焰或煙甚濁。或出聲猶如驢畜等音。人不樂聞。或言不成就等。當知障礙不成之相。或煙焰中作寶瓶寶網師子車乘等種種妙形。或聲如鍾鈴螺貝等音樂之響。或出吉祥成就之音。當知是無礙悉地之相。乃至善作護摩者。當於是中曲蒙旨授了了具知通塞之相也。凡護摩各隨所應事業。或以寂靜或以歡喜。或以威猛之心。所被衣服有白黃赤。當北向東向南向而坐。其漫荼羅亦有圓方三角之異。色亦可知。其護摩薪。息災用樹最上枝。增益用樹中枝。若折伏事應以樹根。若息災事。應以蘇乳大麥密及乳粥。茅草之牙軍那花白檀香無憂木。若增益事。應以乳粥酪飯蜜乳酪粥胡麻。天木迴香天門冬龍花諸穀等。若折伏事。應以赤白芥子或芥子油。毒藥骨髮諸荊蕀等有刺之木。雖經不具說當以類推之。又隨焚蘇遍數胡麻亦然。餘則隨意多少。最初最後皆應滿□□秸□飀□謊觀奪□□j□□療□□飀□詠褽□□靈埤□□□觜□□□驙□茶□埤□□K□□□檢□□□槾饉秕箋□奢W□□訊奭□驙□率霸駉飀□□□□□褓□□□□飀□□□K□霸□姾□□箋□飀□褽□□□□□□糖□□□□□□埤□□□K□□飀□詠褽□□靈埤□糖□□□□K□埤□橙□鶴□飀□□姛□□□□□□餾□□檳□□□□埤□禜送□漡隉慼慼慼數O□□□□□□□駕箋□娭□飀□觔□□□誇□□□□枯荂慼慼毅瞗慼慼慼慼慼摯O禎模□□慄荂慼慼憮r□□荂慼撚}□□□□□埤□□□□禕□□□□樇□□樺□□驖□□□□□□□□□□□□□媸□□誇□□饅□荂慼慼慼慼慼慼慼荂慼慼樊搹銵慼敷S□□□□誇□□□□□□□覺□祐□□送□□□□□□□□□□覆鶴□飀□餽□□□□□馳埤□□餾□□□□視餾鷺□逆□□□□□□泌□送飯逆□□稼□□□□□□露驃裀□□□□□□妘□診□□漡隉慼潑B□□□□桌□□□□□□□□飀□通□□□□□飀□穠□□姛觛□□□□□□□□□□□□□□□□□飀□□□魅裀□□□□□襺礽□□櫸□□飀□褻姪訑□都檢□露□樘秭飀□椻尪□□逢□芣|湨□□邪‥□營□□□§□漧□驤鋨櫓□嫥嶡□c□□芨□‥□□□□□¥釤耤耬豥□湦□□譣‥□□□□j□□□□□□§嶩□□□耩獦□□m□□□□□|□□□□j□¥□奩□□□‥臦□□□□□□粣§□嶧□□□□稐¥□□稦□□珵硩□|壧□□□楫□c□□□□獥唌d□部□□□□□|邐E□臥葧E□躪□耨鑭□□□□耤艨□□鋨□□□□c□□□□□湧□□□部糨磧匭湥□鼩□韣§鼱□§□孥□□□□□□§□餩□入判□鍤□□□|□□窺□□晃□□滿撚恣慼慼情S□Z□□耤□□□□□‥糨掠□□□那‥□帶□滎愧□□§嶢□□ヾ潦﹛慼慼慼慼慼情憚木騿慼慼慝□□□鋦莦旅§□□奔畤鏦兣|□□□□□□□□□§□□□□□□詳□□噫□□□□□餧□□□□□□□□|詳全□□□□§□漦□□□□嶢臐L□葷耤耦莤□嶨竇□□□滎□O□憤□韣□   經雲。行者護摩竟。應教令儭施。以下是答祕密主問中雲何供養師句。猶屬加持教授支分也。所以自教弟子令其儭施者。非為貪著是物而求索之。為發生彼善根成就灌頂功德故。若弟子能以內外所有種種資財。為求大事因緣無所慳惜。至誠殷重奉報傳法之人。則能摧壞無量宿障。又自見檀那利益深生慶幸之心。我今捨此世間所愛之財。五家所共多諸過患。用貨無上法寶正法之財。遍施眾生常無窮盡。以是思惟已其心歡喜。歡喜故則離疑悔。離疑悔故便得內寂安樂而住。然後以法水灌之。則能永離塵垢也。若無物者。乃至捨身而供養師。謂以此身奉事供給阿闍梨。不憚疲苦常不捨離。諮求正法乃至不惜軀命。為求道故。爾時阿闍梨。感其慇重生悲念心。誨以深祕方便。乃至自所受持真言功行。垂滿於道場中。作法迴用施之。少用功力得大成就。此是諸施中上也。瞿醯雲。弟子當於護摩處。以至誠心頂禮阿闍梨。先當奉獻衣裁二匝。然後捨施餘財。又彼文是灌頂了。廣示漫荼羅相。教真言印方乃奉施。與此經不同。任隨所用耳。經雲。已為作加護。應召而告言者。謂從初召入以來。皆是加持方便。今為起發其心故。又復教授而告之言。今此勝福田。一切佛所說。為欲廣饒益。一切諸有情者。謂世尊見眾生等。自從無始以來。恆常匱乏內外資財。諸有所為不得自在。以是因緣墮無暇處。不能疾至無上菩提。是故同以加持神力。說此無上福田也。以此大悲藏中。一切普門大海無不畢集。今於此中廣種無限善根故。從今生以後盡未來際。常作如意珠身虛空藏身。能滿自他一切希願。故雲廣饒益一切眾生也。復次已施第一義僧及傳法人竟。復教令供養世諦和合僧。若施和合僧時。十方一切凡聖眾僧。皆悉有分。是故此福。如虛空雲海不可思議。當獲於大果者。是究竟利。若於此中樹福。如食金剛畢竟不消。要至金剛地際然後止住。故生公雲。一豪之善皆趣佛果也。次明世間希願故。復說世間義利。所謂無盡大資財。世說常隨生。此是世界悉檀。故雲世說。如薄拘羅以一訶梨勒施僧故。九十一劫以來。常無疾患終不橫死。阿那律以一食施辟支佛故。亦於無量劫來。常與寶藏俱生。如本生經中廣說。故雲常隨生也。復次有部毘尼中說。大迦葉舍利弗目乾連須菩提四大弟子猶如賢瓶。若人淨心供養竟。希求世間現報無不如願。何況施一切僧者。當知十方世界諸如是等具德之人。皆在其中。乃至無學聖人欲延壽住世。猶籍僧力。是故汝今為欲成就悉地果故。當令所修檀施具足無缺。復當以歡喜心供養世諦現前僧。以十方僧不可盡集故。但於界內隨現前集會者施之。即是施一切僧也。   經雲。爾時毘盧遮那世尊。復告執金剛祕密主。以下明灌頂法。亦屬加持教授分。然此灌頂亦通諸餘法事。或可別為一種支分也。阿闍梨作第二漫荼羅。當與中漫荼羅相對。去大漫荼羅二肘。第二是次小之義。即是相待言之也。凡火鑪應當中胎。若處所不便。得漸移近南。乃至對西南角。此灌頂壇又在火壇之北。亦令四方均等。唯置一門。門向壇開也。其壇四角外畫四執金剛。火方是東南。置住無戲論。涅哩底方置虛空無垢。風方置無垢眼。伊捨尼方被雜色衣。壇中作八葉大蓮花王鬢蕊具足。於四葉中置四伴侶菩薩。帝釋方曰總持自在菩薩。焰摩方曰念持菩薩。那伽方曰利益心菩薩。夜叉方曰悲者菩薩。其四隅之葉置四奉教者。火方名著雜色衣。涅哩底方名滿願。風方名無礙。伊捨尼方名解脫。   經雲。中央示法界。不可思議色者。即是此□字作純白色。所謂不思議法界之摽幟也。復次深祕釋者。方壇即是大因陀羅心王金剛界。住無戲論。即是本原性淨三世無障礙智戒。由此戒故一切戲論皆息。戲論息故得成無師大慧。塵翳都盡如淨虛空。故名虛空無垢。如虛空中無垢障時。極目十方無所不睹。般若亦爾。由離一切相故於一切種。無不見聞覺知。故名無垢眼。如明眼人則能自在作諸事業。今以無礙悲普觀一切根緣已。即當普現色身而道利之。故名著雜色衣。若已此四種金剛慧印。於一心具足無缺。即能鎮此心地。堪持灌頂慧身。猶若菩提樹下。從金剛地際以來皆悉堅實。是故如來成道時不傾不陷也。四伴侶者。謂心所有法是心王伴侶言。此淨法界心王成就四法。能行四種如來事。則堪灌頂受法王位。初雲陀羅尼自在王者。即是通達阿字門。見此真言王時。即能於一切陀羅尼門皆得自在。故以為名。又以總持自在故。成如來念覺如意三昧王。能持萬佛國。如彼龍宮祕寶。能持大海不令泛溢。亦能持之令無秏竭。故曰念持。已得如是念寶便憶本願。普雨法財充滿法界。遍施眾生名利益心。已出無盡資財作無限大施。而諸下劣眾生。無心受用不肯求之。為此興大悲心。種種方便調諸窮子。故曰悲者菩薩等。言奉教者。即是從此四門。折伏攝受行如來事。當知著雜色衣。即是陀羅尼自在王所為事業。滿願是念持如意寶王所為事業。無所罣礙是大慈悲法施所為事業。解脫是大悲方便拔苦眾生所為事業。故名四奉教者也。復次四寶所成瓶者。即是毘盧遮那四德之寶。置在中胎四角。如上所說。以不動明王作加持已。復次四菩薩真言各持一瓶。普賢是無盡願行寶。慈氏是無盡饒益眾生寶。除蓋障是無盡淨知見寶。除諸惡趣是無盡大悲方便寶。復次普賢是遍法界淨菩提心。慈氏是此淨心於胎藏中發生根牙莖葉。除蓋障是此淨覺樹王妙嚴花果顯現開敷。除一切惡趣是收此果實後種一切眾生田中。如是旋轉相生無有窮盡。故以此四寶之瓶。盛滿種種寶藥諸穀所漬性淨之香水。用灌蓮花臺中不思議法界心。是故得名法王之子。當知一種寶瓶。還與一菩薩一金剛一使者機感相應。以方位法門對之。則可知之也。凡欲灌頂時。用辨事真言加持座物。安置蓮花臺上。阿闍梨復為弟子如法護身。先以不動明王用除諸障。次用三種三昧耶加持三處。金剛薩埵加持支分已。令依吉祥坐法而坐其中。所有塗香花燈閼伽水等。先已如法加持。一如上法。阿闍梨先當奉彼香水。次用塗香遍塗其身。以花鬘冠飾其身以為瓔珞。次奉焚香薰之。諸燈明布列其前並獻諸食。凡此供養物。總有十三坐。謂四金剛四菩薩四使者並及弟子。其弟子供物最令豐厚。猶如供養本尊也。亦可於大曼荼羅中置位供養。至灌頂時。但當持彼名號請加持弟子。其四菩薩。於第一院各於一方置之。使者如來下挾門左右。又備新淨白傘。上懸花鬘及與白繒。亦先用不動去垢除障。以大日如來真言持之。阿闍梨自執用覆其上。復令餘人執淨氂牛拂及扇香鑪。皆以辨事真言加持。又於箱中置衣並諸吉祥之物。即是金箅明鏡輪寶商佉之類。並持四寶之瓶而以供養。並奏攝意音樂。此曲具在瑜伽大本中。若獻塗香時即有獻塗香曲。花燈飲食等皆亦如是一。一歌詠皆是真言。一一舞戲無非蜜印。乃至無人解者。阿闍梨當自奏之。若不能爾不名兼綜眾藝也。言攝意者。如世人見美妙色聲心為之醉。情有所注不復異緣。今此金剛伎樂。能感人心亦復如是。如馬鳴菩薩自奏賴吒和囉曲。五百王子聞之。同時捨家入道。即其義也。瞿醯中。但雲若得辨者應作音樂。   經雲。吉祥伽他等。廣多美妙言者。此頌凡有三種。一名曰吉慶。二名吉祥。三名極吉祥。皆是阿利沙伽他。用此慶慰其心。仍有加持之用。阿闍梨當自說之。次於下文且出吉慶一種。於此方所用。已粗周備耳。說此偈時。當自持白拂而拂其身。讚誦畢竟。阿闍梨復當頂禮漫荼羅一切諸尊。為灌頂故至誠啟曰。即持寶瓶徐遶漫荼羅三匝已。復更如法加持。至弟子所先用囉字為火。焚燒其身悉成灰已。方用四瓶次第灌之。灌已。觀此灰中作縛字門。其色純白。從此出生五字。所謂阿鍐覽□榬□□□褓□□□□□祭祜□橠□□□饋□□屆慼暱P隉撓e露□□馱□□□□□楒□□□羇□祏□□延□□覯j□□□□□□□□埤□□□□驁□□□□□□□覯楚慼慼慼慼慼摯鞢慼慼慼熱}□樇□□□□□覯楚慼慼慼慼慼摯鞢□省□□□□□□□□媸□□□□□蓮銵慼慼慼慼慼撮蚍b□□埤□□□□□□□□□□□□□婦饡稚□H娊□裀□□駇覘s□夾□□□患□□□□□□□□息秒□□楈椽□大□饜□□□□□□詘□□□觔襛飯祊□□□瑪(由/廾)]。暪字加持明鏡。法輪法螺真言加持輪及商佉。復當弟子前。以金[金*(由/廾)]瑩拭其目。而為說偈。當觀囉字門淨其目中垢障。次又現前示彼明鏡。而為說偈。當觀暪字門淨其心中垢障。次持法輪置彼二足之間。並授商佉於其右手中。而為說揭。各用彼真言持之。所以然者。若彼行人能以淨眼現前自觀心鏡。即是成大菩提。成大菩提已當轉法輪。轉法輪者。非為若干數量眾生而作限劑。乃當覺悟一切眾生。是故吹大法螺。凡祕密宗中。皆說因緣事相以喻深旨。故作如此傳授也。阿闍梨次當持傘用覆其上。引令旋遶漫荼羅三匝。先遶第一行道院。次遶第二行道院。後遶第三行道院。如是行道時。阿闍梨當誦吉祥極吉祥等偈。或可誦吉慶梵文。既周畢已。復至西門二龍廂衛處。令其慇懃禮拜。其傘當隨身上下而以蔭之。即當為說三昧耶偈。所謂祕密藏中四種重禁。此等皆是阿利沙偈。下當釋之。瞿醯雲。弟子至西門禮拜已。阿闍梨當白諸尊雲。我某甲已與某甲灌頂竟。今付屬諸尊令持明藏。作是語已。應當放傘令其起立。對漫荼羅前為說三昧耶戒。汝今已成就漫荼羅持明阿闍梨竟。諸佛菩薩及真言主一切天神。已共知汝。若見眾生堪為法器。憐愍彼故。當為建立漫荼羅而教授之。然此經中自有傳法螺偈也。如西方世人受灌頂法時。取四大海水及境內一切河水。具置寶藥穀等。作境內地圖。令此童子踞師子座。以種種珍寶莊嚴所統眷屬。隨其大小列次陪奉。韋陀梵志師坐於象寶。以臨其後持此寶水。以注象牙令墮其頂上。而後唱令以告眾人。又歎說古先哲王治人濟代之法。如是隨順行者。當得壽命長遠。本枝繁盛堯紹轉輪之業。若不作如是事者。則當自退其位殞身絕嗣。如是一一而教誨之。今此法王子灌頂。則不如是陳列。密嚴佛土法界大圖。坐於妙法蓮花自在神通師子之坐。以本性清淨智慧慈悲水具含萬德。而灌其心。爾時諸菩薩眾。下至八部眾生。莫不歡喜讚歎而生敬仰。時阿闍梨。以法王遺訓而教訓之。從此以後。當得生如來家定紹佛位。若不如是對明。則不知正法尊重也。   吉慶阿利沙偈(出縛馹囉阿避庾經中譯雲金剛起經也)   落吃澀弭(三合吉相也)達囉(持也)建者曩(金也)缽喇麼(三合山也)多(引)婆(光也)悉怛[口*履](三合)路迦(三世也)曩(去)他(導也)悉怛[口*履](三合三也)莽羅(垢也)缽囉(二合)係(乎異反)拏(除也)沒度(佛也)微沒誕(引開敷也)畝闍(水生也)缽怛囉(二合葉也)泥(去)怛嚧(二合眼也)怛懵蘗□(是彼慶也)係多羯□(饒益也)缽囉(二合)他(上)門(最初也)缽囉(二合)社難(引諸眾生也一偈)   諦怒(輕)波爾瑟吒(二合彼所宣說也)缽囉(二合)縛囉(勝法也)悉怛縛(二合)玸秕也(二合不動也)契(棄夜反)多(宣說也)悉怛[口*履](三合)路計(三世也)捺囉(人也)泥(去)縛布爾也(二合應供養也)達囉慕(二合法也)瞻莽(殊勝也)扇[口*底](寂也)羯囉(能作也)缽囉(二合)社難(諸眾生)路計(世間)爾尾(二合)[口*底](去)延(第二也)輸(上)婆(善也)懵蘗□儋(嘉慶也二偈)薩達喇摩(二合正法也)欲吃多(二合相應也)室嚕(二合)[口*底](聞也)懵蘗邏(引喜慶也)遲邪(二合宣也)僧懼(眾也)[口*但]□(二合人也)泥(去)縛(引天也)素囉(非天也)諾吃屣(二合)膩也(應供者)頡唎(二合愧也)室唎(吉祥也)麌儜(引功德也)遲耶(二合富也)缽囉(二合)縛□(殊勝也)巘儜難(引眾也)路計(世間也)怛哩(二合)[口*底]延(第三也)輸(上)婆(善也)懵蘗儋(慶嘉也三偈)曳(入)懵蘗□(如彼慶也)睹史多泥(去)縛(昇兜率天也)微莽(去)曩(宮也)蘗喇娑(二合也)那賜(亦如也)爾何(引此也)縛多羅(下也)睹若蘗睹(於眾生也)係多(去)也(利益也)塞(去)印捺[口*束*頁](三合與帝釋)素[口*束*頁](天也)缽[口*履]勿□(二合)怛寫(圍遶者)怛他蘗多寫(如來也)怛懵蘗(彼慶也)婆縛睹(得也)扇底(寂也)羯□(作也)哆縛(引)爾也(二合今日也四偈)曳(入)懵蘗□(如彼慶也)補囉(宮城也)縛(入)□□□韓迦秕羅(古雲迦毘羅)訶縛(平二合)曳遮(名也)爾吠(無害反天也)麼訶(大也)怛麼毘(德也)羅避瑟□(吒矩反二合)哆(歎反)縛(無汗反)爾爾怛寫(敬禮者也)阿(引)賜(引亦如也)梛震[口*底]也(二合不思議也)但捨邏寫(善者)怛他蘗多寫(如來也)怛懵蘗藍(彼慶也)婆縛睹(得也)扇底羯藍(寂爾也)怛縛(引)爾也(二合汝今日也五偈)曳(入)懵蘗□(如彼慶也)枳娑拿瑜(花枝條也)入縛(二合)拿(光也)補澀波(花也)梛提(嚴飾也)□迷遮(悅樂也)林弭尼(園名)縛(去)寧(園也)麼護(無量也)泥(去)縛(天也)乳瑟□□□□迴□韓曩(去)他寫(導師也)然莽爾(誕生也)縛部縛(時也)婆縛(無侃反)多迦寫(有盡者)怛懵蘗□(彼慶也)婆縛都(得也)扇[口*底]迦□(寂作反)怛縛(引)爾也(二合汝今日也六偈)曳(入)懵蘗□(如彼慶也)尾尾馱(種種也)□(入)佉(苦也)囊設曩耶(除滅也)賭瑟室也(三合喜悅也)怛布縛(無侃反)曩(苦行處也)莽避(趣也)沒囉(二合)若睹(往也)□□□□□囉怛□□□□譥□韓阿(引)賜(亦如也)素[口*束*頁](天眾也)播唎勿□(二合)怛寫(園遶者)納莽(禮也)塞吃□(三合)怛寫(作者)怛懵□託□□嶢韓婆縛睹(得也)扇[口*底]迦藍(寂作也)怛縛(引)爾也(二合汝今日也七偈)曳(入)懵蘗□(如彼慶也)部若伽(龍也)囉闍(王也)納莽塞吃□(三合)怛寫(作禮者)捺爾夜(二合河也)薩跢(二合)[鹵*來](岸也)缽履勿□(二合)怛寫(圍遶者)係者灑半[口*底]也(二合鳥行列也)扇[口*底]□他(二合寂義也)莽捺部(二合)單(奇也)莽部(得也)嗢婆縛(有也)蘇捺曩寫(斷除者也)怛懵蘗□(彼慶也)婆縛睹(得也)扇[口*底]迦□(寂作也)怛縛(引)爾也(二合今日也八偈)曳(入)懵蘗□(如彼慶也)薄伽伐睹(世尊也)窣嚕(二合)莽(樹也)囉闍(王也)慕□□□苤韓昧底唎(二合慈心也)沫麗曩(力也)微爾帝(降伏彼也)莫胡(無量也)忙(引)囉(魔也)博吃芻(黨也)囊囊(種種也)缽囉迦羅(異類也)莽婆縛(有也)娜部(二合)尾(遍人間也)瞻(去)沫麗者(至天也)怛懵蘗□(彼慶也)婆縛睹(得也)扇[口*底]迦藍(寂作也)怛縛(引)爾也(二合汝今日也九偈)曳懵蘗□(如彼慶也)缽囉(二合)縛娜都縛囉(上妙也)達囉(二合)莽(法也)斫吃麗(輪也)縛囉(引)捺斯(古曰波羅奈)悉[口*體](二合)多(住也)縛多(於也)蘇蘗怛寫(善逝者)捨窣睹(道師也)曷諦(入)部儋(希奇也)部費(人間也)縛簿(時也)婆縛多迦寫(有盡者)怛懵蘗灆(彼慶也)婆縛睹(得也)扇[口*底]迦□(寂作也)怛縛(引)爾也(二合波今日也十偈)曳(入)懵蘗□(如彼慶也)係多羯□(作利益也)缽囉門(第一也)跛尾怛灆(三合吉義也)本暱也(二合福也)吃[口*履](二合)耶(利也)迦羅儜(饒益也)忙哩也(二合聖也)若囊(眾也)毘乳瑟(示咥稱讚嘆也)吃□瑳(入)曩(二合遍也)若伽(引)娜(說也)薄伽梵(引世尊也)牟尼鑠(引)吃也(二合)僧(思孕反)訶(師子也)怛懵蘗藍(彼慶也)婆縛睹(得也)扇[口*底]迦□(寂作也)怛縛(引)爾也(二合汝今日也十一偈)  持吉祥眾德  具相金山光  三世之導師  除滅於三垢  開敷正覺眼  猶如水生葉  是饒益眾生  最初之善慶   右先明一切吉慶所以得生。皆由如來出世。故梵雲落吃澀弭(三合)翻為吉祥相。或雲具相。亦是嘉慶義吉祥義。吉慶義嘉慰義。威德義好相貌義。當知此名攝一切功德。故會意言之。次句雲開敷亦是覺悟義。水生是蓮花異名。以具如是義故。如來出世多所饒益。故雲最初善慶。或雲吉慶或雲嘉慶。大體同耳。  及彼所宣說  第一無動法  開示於三界  人天應供養  殊勝法能令  諸眾生永寂  是則為世間  第二之善慶   右世尊一切所說。究竟皆至第一實際。故曰無動法。梵雲契(棄夜反)多是宣說義。亦是開示義。此中三界者。梵本正雲三世。意通過現未至及三有也。以能普示世間第一實際故。一切人天皆應供養是法。為報大恩故。梵雲扇[口*底]羯囉譯雲作寂。此作是能作。能令能得之義。此法能令眾生悟一切法本性常寂。內外諸障畢竟不生。故雲永寂。以下例然。以如來出世則能宣說此法故。雲第二善也。  正妙法相應  獲得多聞慶  人天修羅等  應供福田僧  富吉祥慚愧  功德殊勝眾  是則為世間  第三之善慶   右梵雲薩達喇摩。譯雲正法。或雲妙法。為滿句故今具存之。此中相應梵雲欲吃多。是應合如是之義。即是契合冥苻之義。與瑜伽稍別也。次句由多聞此法行與理契。是大慶故曰多聞慶。據正譯當雲富聞。今順舊譯耳。又此應供梵名。與阿羅訶不同。此應供是諸天人等。為求福故應當供養之義也。第二偈初雲富。與前富聞義同。亦是具備無乏之義。富吉祥富慚愧富功德也。末句雲眾。但是眾多之稱。梵名與僧伽不同。僧伽兼有和合義。由正法藏出興於世。則有修行果向之人。故雲第三善慶也。  如在兜率陀  天宮藏時慶  及與從天降  利益諸群生  帝釋天神眾  翊從如去者  汝今得同彼  作寂之嘉慶   右此藏字。梵音雲蘗喇婆。是中心之藏中胎藏之藏。與比吒迦俱捨等。其義各殊也。如菩薩在天宮中及從天降時。於諸世間有無量無邊吉慶之事。如花嚴等經廣說。修多羅即是諸天眾。為欲簡異諸天故為阿脩羅。立世等論謂之非天。又怛他揭多譯為如來。又雲如去。謂從如實道去至涅槃中。不復更生。故以為名。用釋從天下時於義為便。故互文耳若兜率天有補處菩薩。則世間佛種不斷。若人於祕密藏中受灌頂位者。乃至一生中或成正覺。故雲同彼慶也。  如在迦毘羅  勝宮城慶時  諸大威德天  稱歎而作禮  猶若不思議  如實善來者  汝今得同彼  作寂之嘉慶   梵本如彼慶中即含時義。以下例然。此是菩薩處胎時。一切世間有無量吉慶之事。亦如花嚴入法界離世間品中廣說。乃至十方無量大菩薩眾同集腹中。為聽法故。是故不可思議。對前偈如去之義。今以來成正覺釋之。亦於義勢為便也。如菩薩雖在胎中。一切大威德諸天無不稱揚作禮。汝今亦於虛空眼佛母藏中。而託聖胎。是故八部龍神共所宗敬。故雲得同彼慶也。  如在華園慶  光花遍嚴飾  悅樂林微尼  無量天眾居  道師初誕生  有盡後邊身  汝今得同彼  作寂之嘉慶   梵雲枳娑拿瑜。是林樹上兼帶條葉之花。次雲補澀波。正目花體。如花鬘散花之類。皆用此名。故上句以華園甄別之。菩薩初誕生時。於一切世間亦有無量吉祥瑞應之慶。乃至無量諸天眾等。為供養故皆集林微尼園。又有無量不思議解脫菩薩。亦如陰雲籠月同時下生。汝今亦於祕密藏中初得誕生。一切法門眷屬皆已萌動。若能勇進修行者。亦是生死後邊身。故雲得同彼慶也。  如滅除在家  種種苦時慶  中夜心歡喜  往詣苦行處  亦如諸天眾  敬禮圍遶者  汝今得同彼  作寂之喜慶   此是菩薩初出家時。梵但雲滅除種種苦。即含在家之義。所謂捨離在家種種恩愛繫縛之苦也。苦行處。梵雲正翻當雲修身處。如菩薩初始逾成往趣修身處時。一切世間有無量無邊吉慶之事。亦如花嚴等廣說。爾時淨居天眾乃至諸護世者皆大歡喜。知正遍覺優曇花不久開敷。悉皆頂禮圍遶。或親承馬足而奉送之。汝今亦於祕密藏中。初與無明父母別。往詣初法明道修身之處。當知淨居天等亦皆歡喜敬禮。知其不久同於世尊。故雲得如彼慶也。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卷第八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796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卷第九   沙門一行阿闍梨記   入漫荼羅具緣品第二之餘  又如彼龍王  恭敬禮時慶  河濱眾飛鳥  環遶而行列  逮希有寂義  將摧諸有者  汝今得同彼  作寂之嘉慶   此時菩薩。已到苦行源底知無義利。受牧牛女人乳糜已。於河中澡浴相好圓滿。爾時去佛道漸近。有無量青雀之瑞。如本行經中廣明。此鳥正名搡沙。形似青雀而小者。方俗間所謂仙人鳥也。菩薩澡浴已。思惟諸法本寂心。明見大菩提路生奇特心。自知必能以大勢力摧壞諸有。是時復有無量無邊吉慶之事興於世間。汝今亦於祕密藏中。棄捨九十五外道中。種種疲勞形神無有義利之苦行。噉阿字一味乳糜。增益常命色力。以淨法水灌浴其身。明識心王大道將詣毘盧遮那坐道場處。故雲得同彼慶也。  猶如婆伽婆  樹王下時慶  以慈心力故  破無量魔軍  種種隨類形  遍天人世間  汝今得同彼  作寂之嘉慶   世尊坐道場樹下。降伏天魔成正覺時。一切世間出世間。有種種慶嘉之事。如天樹王上春之月具足開敷。本行菩薩道時所有希願已得如意。即便普現色身。遍於世界開化眾生。又此中言魔軍者。梵本正音博吃芻。是羽翼黨援之義。今依古譯會意言耳。汝今發菩提心。當知已得安坐佛覺沙囉樹王根本之下。以如來加持神力遍伏魔軍。若從此堅固不動。逮見心明道時。即是初發心中便成正覺。以除蓋障三昧普現漫荼羅身。故雲得同彼慶也。  如善逝導師  住於波羅奈  初轉最無上  法輪嘉慶時  奇特未曾有  世間時分盡  汝今得同彼  作寂之嘉慶   世尊以十義故轉正法輪。如花嚴等廣說。梵雲缽囉縛娜睹縛囉。是上妙義殊勝義。即是世間第一更無過上。故雲最無上。復次世尊諸有所說。皆為大事因緣。故雲最無上。一切世間初來未曾聞。亦不能轉。故曰奇特未曾有。梵本正雲奇希。今會意言耳。自度諸有。亦令無量眾生住最後邊身。乃至意生粗重之有亦令永盡。汝今亦爾。若於此生逮得除蓋障三昧語言陀羅尼。起自在神通時。亦能如毘盧遮那而轉法輪。故雲得同彼慶也。  如彼為利益  第一吉義慶  福利所饒益  稱讚諸聖眾  遍說具德尊  牟尼釋師子  汝今得同彼  作寂之嘉慶   梵本雲係多翻雲利益。次雲吃[口*履]耶。此翻為利。迦囉儜翻為饒益。本名各異。傳度者無以別之。譬如初哉首基肇祖元胎。雖復同歸於始。然有小殊也。初句為利益。亦是令利益之義。結成歎佛偈。次句雲第一吉義。結成歎法偈。次二句明供養修行所成勝果。總結歎僧偈。次二句結成總結釋迦牟尼本行中七偈。以要言之。如是等一切功德。汝今已具得之也。世尊般涅槃時與成正覺時。無二無別。若就世諦。則雲三界虛空眾生福盡。是故晦而不言。然此中結會三寶及如來本行。即是大涅槃義也。此十一偈中具無量義。當廣諸修多羅分別說之。恐妨說漫荼羅義故。今略明訓詁而已。   金籌偈(梵本)   阿壤(引)曩(無智也)缽吒□(膜也)縛瑳(佛子也)阿跛爾嘽(都根反決除也)爾乃(平聲仁者也)薩哆(二合)縛(為汝也)捨邏枳(去聲善用籌也)昧(無害反)爾也(二合)囉折窣都(醫王也)曳(入)他路羯寫(如世間也)昧(無害反)補囉(引聲猶如也)。   佛子。佛為汝決除無智膜。猶如世醫王善用於金籌。西方治眼法。以金為箸。兩頭圓滑中細。猶如杵形可長四五寸許。用時以兩頭塗藥。各用一頭內一眼中塗之。涅槃金箄亦此類也。一切眾生心目。本有佛知見性。但以無智膜翳故。諸法實相不得明瞭現前。若令拙醫救之。非徒無效而已。或更增其翳膜。或傷損目瞳。如來方便具足善用金籌者。則不如是。如郢匠運斧盡力除垢。然於不可傷處則不令傷。若豪髮之間盈縮失度。則為斷空所翳。不成無礙知見也。又此病眼目中見色之性。世間若有醫王若無醫王。法爾成就。但遇可治際會。則便開明。非籌藥之功今始創造也。法蓮有盲人譬喻。此中當廣說之。一切諸佛種種異方便門。究其旨歸悉皆意在於此耳。   明鏡偈(梵本)   缽囉(二合)[口*底]縛(微[摛-禸+兒]反像也)麼莽耶(形也)達摩(法也)阿車(引澄也)輸(上)馱(清淨也)阿囊尾羅(不濁也)阿蘗囉(二合)係耶(二合)曩(無執也)毘邏必夜(二合)室者(二合離言說也)係都(因也)羯麼(業也)三母嗢婆(二合)縛(引發起也一偈)翳文(如是也)壤怛縛(引二合知也)伊[目*尹]瞞(引此也)達麼(法也)[嗨-每+(臼/工)]娑縛(二合)婆(去)縛(引無自性也)曩囊微□(不濁也)矩嚕(為也)薩怛縛(引有情也)喇他(利也)莽賭□(無比也)勃馱喃(諸佛也)若多(生也)悉怛縛(三合汝也)冒囉娑(心也)  諸法無形像  清澄無垢濁  無執離言說  但從因業起  如是知此法  自性無染污  為世無比利  汝從佛心生   梵本初句但雲形像。然與無相法文勢相連。意明法無形像也。性本淨。猶如明鏡澄然清淨。無有穢濁而能普現眾像。當知此像不從鏡中生。不從外質生。不共生。亦非無因緣有。種種戲論皆不相應。亦復不可執取。但屬眾因緣耳。緣合不生緣離不滅。即言無常無斷無去無來。當知即像是鏡即鏡是像。若能如是解時。即見諸法實相。知心自性本無染污也。以之如鏡之心鑒如心之鏡。故說心自見心心自知心。智之與鏡無二無別。所以決去眼膜。正為觀如此法界故自明之。若與此相應時。即於普門漫荼羅。得除蓋障三昧。能為一切眾生作無比利。或雲無對或雲無稱。謂不可稱量也。以能自生心佛家故。是名佛心之子。從心佛生故。曰汝從佛心生。   法輪法螺偈(梵本)   阿捺也(二合今日也)缽囉(二合)勃哩(二合)[口*底](已後也)路羯寫(世間也)斫羯蘭(二合輪反)沫(無割反)唎多(二合)也(輪轉也)哆(引)演難(引救世者也)阿(引)布[口*束*頁]延(吹也)三漫多訥縛(無害反二合普遍也)達麼(法也)商佉(螺也)莽(無也)努哆□(上也一偈)曩(無也)諦怛囉(二合)建吃灑(二合彼慮也)尾末[口*底]喇縛(二合異慧也)[嗨-每+(臼/工)]喇尾(二合)商計曩(無疑也)制哆娑(引心也)缽囉(二合)迦(引)奢也(開示也)娑縛(二合)路計悉泯(二合世人也)瞞怛囉(二合真言也)遮唎邪(二合行也)曩演(道也)缽□(勝也二偈)醫梵(如是也)吃□(二合)哆茸(作願也)勃馱喃(諸佛也)鄔跛迦(引)[口*履](恩德也)[口*底]擬(疑異反)也細喝(唱也差說也)諦遮(彼也)縛馹囉(二合)馱喇(執金剛也)薩喇鞞(二合一切也)□饐□□□□[口*底](護也)怛縛(汝也)薩婆奢(皆常當也三偈)  汝自於今日  轉於救世輪  其聲普周遍  吹無上法螺  勿生於異慧  以無疑慮心  開示於世間  勝道真言行  常作如是願  宣唱佛恩德  一切持金剛  皆當護念汝   猶如字輪旋轉相成共為一體。如字輪者印輪身亦然。是故解圓鏡漫荼羅義時。即解祕密藏中轉法輪義。轉此法輪時。以一音聲。普遍十方世界警悟眾生。故曰吹大法螺也。梵音於普遍字中。即有聲義有吹發義。又有令彼普遍聞義。異慧是分別妄想之慧。無疑心即是疑悔永盡住於實智。以住實智故。即能必定師子吼。開示人天無上真言行道法。汝若能發如是願。於一切處一切時。為報正法大恩。宣佈佛之恩德。即是如來所使。行如來事。是故一切持金剛皆護念汝也。復次汝之心王。於初法明道中。成佛轉法輪時。已有無量無邊金剛智印。周旋翼補共護持之。何況毘盧遮那究竟心王成佛時所有威勢。故當為此法故發大精進也。   三昧耶偈(梵本)   阿爾也(二合)缽囉(二合)勃哩(二合)[口*底](從今以後)諦縛瑳(作佛子也)阿秕貳尾哆(不惜命也)迦羅儜多(半聲故也)阿缽[口*履](不應也)[口*底]夜(二合)[歹*勇]係(捨也)薩達摸(正法也)菩提質哆(菩提心也)沫怛缽囉(捨離也一偈)莽(去)瑳(上)[口*履]延(慳也)薩婆達謎數(上聲於一切法也)薩怛縛(二合諸眾生也)曩忙(勿也不也)係且者也多(半聲利益行也)醫帝(此也)三昧耶係(戒也)三勃臺(佛也)囉(引)契也(二合引)哆(引說也)薩怛縛(汝也)蘇沒囉(二合)哆(善住戒者二偈)曳他(猶如也)娑縛(二合自身也)貳尾單(命也)落吃鏟(平二合護也)怛他蕗吃鏟(引二合亦護也)伊迷(如是也)怛縛(二合)也缽囉(二合)抳缽爾(二合首稽於也)虞嚧(引尊也)始史(二合弟子也汝也)室者囉絮瑜薄吉[口*底](恭敬也)縛瑳囉(虔誠也三偈)阿[口*驃](毘庾反)閉耶(依教奉行也)薩坦(二合)多(諸有也)薩喇瞞(二合所作也)[嗨-每+(臼/工)]室旨(二合)帝(無也)囊(也)坦囉(疑慮也)坦莽(二合)娜(引心也判偈)  佛子汝從今  不惜身命故  不應捨正法  捨離菩提心  慳吝一切法  不利眾生行  佛說三昧耶  汝善住戒者  如護自身命  護戒亦如是  應至誠恭敬  稽首聖尊足  所作隨教行  勿生疑慮心   前雲耳語言告一偈者。猶如僧祇家授六念。薩婆多授五時法。以此驗知曾受具戒以不。今此四戒如受具竟已略示戒相。當知即是祕密藏中四波羅夷也。如人為他斷頭命根不續。則一切支分無所能為。不久皆當散壞。今此四夷戒是真言乘命根。亦是正法命根。若破壞者。於祕密藏中猶如死屍。雖具修種種功德行。不久敗壞也。第一戒不應捨正法者。為一切如來正教。皆當攝受修行受持讀誦。如大海吞納百川無厭足心。若於諸乘了不了義。隨一切法門生棄捨之心。如聲聞乘中。若對堪作法人。心生口言隨捨一法。亦成捨戒。雖於具足毘尼不墮眾數。然非犯戒之罪。今此祕密大乘。畢竟無有捨義故。則成重罪也。又此一切法門。皆是大悲世尊。於無量阿僧祇劫之所積集。為欲普門饒益一切眾生故。而演說之。猶如字輪不可棄一。如聲聞乘人隨捨一事。猶固和合義斷喪失律儀。何況摩訶衍耶第二戒不應捨離菩提心者。此菩提心。於菩薩萬行猶如大將幢旗。若大將喪失幢旗時。即是三軍敗績墮他勝處。故犯波羅夷也。有人雖愛重三乘法藏心不棄捨。然作是念。無上大乘種種難行苦行。非我所堪。且當於小乘中而取滅度。或雲。我當廣植善根供養三寶。長受人天福報。無上菩提是普賢文殊諸大人等之所行處。今我何能得之。如是等種種因緣。退菩提願。即是自斷命根。犯波羅夷罪。又此菩提心。畢竟無有可退義。故不同聲聞法中。乃至放捨三歸退為白衣外道者。佛亦慈悲愛愍聽詐也。第三戒者於一切法不應慳吝者。有人雖不捨正法不離菩提心。然於正法慳吝。不肯觀機惠施。亦犯婆羅夷罪。所以然者。因如來出世然後有是正法。乃至一句一偈。無非世尊喪捨身命為其僮僕然後得之。是一切眾生父母遺財。非獨為一眾生故。而今竊為已有故。此祕密藏中。同於盜三寶物也。略說法有四種。謂三乘及祕密乘。雖不應吝惜。然應觀眾生量其根器而後與之。若輒爾說諸深祕之事。令生疑傍斷彼善根。則於第四戒中犯波羅夷罪。其直爾慳財不肯惠施者。於十種方便戒中結犯。下品說之。第四戒勿於一切眾生作不饒益行者。此是四攝相違法。四攝是菩薩具戒中四依。初受戒時。先當開示此遮難。若能奉行者方為受之。不能奉行。則非摩訶薩埵。不得為受。所以然者。菩薩發一切智心。本為普攝一切眾生。為作三乘入道因緣故。而今反作四攝相違法。起眾生障道因緣。一切眾生亦同字輪之體。不得相離故。隨損一一眾生善根。或於彼捨饒益行。皆犯波羅夷罪。例如聲聞法中。隨捨七眾一人。即是不和合義。斷失具足律儀也。但隨煩惱之心。造婬盜殺妄等。而未損彼三乘善緣。猶如聲聞法中偷蘭遮罪。是方便學處中攝也。次下是阿闍梨教戒之語。佛說三昧耶者。梵本兼有此字。言十方三世佛。共說此三昧耶。同行一如實道。更無異路。今漫荼羅中。一切集會現為證驗也。梵雲蘇沒囉多。翻為善住戒者。以其善住三昧耶故。亦名善住戒者。即是異門說佛子之名。如護汝父母生身所有軀命。今愛此法身慧命。亦當如是也。汝今以受具戒竟。當至誠於彼諸尊作禮而退。自今以後凡有所作。當具依真言法教如說行之。同彼新受戒者一切事業。先當問師。勿得卒心專檀令生惡邪疑悔也。復次阿闍梨說持明藏中二部戒本。一一皆是真言。可以成辦諸事。如來以此加持諸弟子故。今此中諸偈亦爾。作法時當誦梵本。兼以字門而廣釋之。爾時金剛手。白佛言乃至同見佛世尊故。是因受具已竟。明真言門中無作功德也。如聲聞法中若受具足戒竟。如婬盜殺妄等是一一學處。各於三千大千世界一一眾生處。皆得無作功德。福河流注迄至命終。乃至不飲酒戒。於一切眾生咽咽。皆生無作功德。壞生掘地戒。於一切草木自金剛際以來。一一微塵各生無作功德。以此因緣故。雖具諸結使凡夫。得與無學聖人。同在應供之數共秉聖事。今此祕密藏中。以初戒故。於十方三世一切正法藏中。皆生無作功德。由第二戒故。於十方三世一切菩薩行中。皆生無作功德法。由第三戒故。於十方三世一切度人門。皆生無作功德。由第四戒故。於十方三世一切眾生及四攝事中。皆生無作功德。非獨以一期為限量三千為境界也。又聲聞一切律儀。因緣造作終。至無餘涅槃歸於灰斷。今此菩薩律儀。本從一切智生。終趣薩婆若海。本末究竟等皆如金剛。又如聲聞法中。雖有具足煩惱學無學等階次不同。然所發無作律儀。則無優劣之異。今此菩薩律儀亦復如是。雖復最初發心乃至四十二地階次不同。然一時普遍法界。發起無作善根。則與如來更無增減之異。復次如初發心時一切功德。即與如來等。從此以後經無量阿僧祇劫。於一念中恆殊進。轉深轉廣不可思議。以此義故。名為祕密藏中無作功德也。以之經雲。金剛手問此善男子善女人。入此大悲藏漫荼羅。獲幾所福德聚。佛言。從初發心乃至成如來所有福德聚。是善男子善女人福德聚。與彼正等也。此福非一切眾生思量分別之所能及。唯有諸佛乃能知之。今但示其入處。欲令領會圓意故。雲以此法門當如是知也。譬如輪王太子適在胎藏之中。已能持四天下使福德無減。八部群神皆宗敬之。何況紹灌頂位時所為利益。故佛言。由彼所有福德聚與如來等故。當知即是從佛口生佛心之子。其所在方。即為有佛施作佛事。猶如聲聞經中佛說。隨舍利弗之所遊行。於彼方面我則無事也。一切眾生所以供養親近如來者。以能出生無盡福慧故。而今此善男子善女人所有福德聚。與如來正等。是故世尊以大悲故。囑累一切眾生。若樂於供養佛者。當供養此善男子善女人。若欲見佛者。即當觀彼也。初入世諦漫荼羅時所有福德聚。與如來等。初入瑜伽深祕密漫荼羅時所有福德聚。又復與如來等。乃至廣說。隨入一一地位漫荼羅時。所生福德聚。皆悉與如來等。是中亦有差別亦無差別。以見如是金剛界故。名為金剛手。以見如是法界故。名為普賢。故此上手聖尊。與一切金剛菩薩眾。皆共同聲說言。我等從今以後。應當恭敬供養是善男子善女人。何以故同見佛世尊故。猶如輪王輔佐。以明識輪王種性故。見出興世間多諸義利。欲令七寶常不隱沒故。皆以至誠。禮敬胎中太子而衛護之。非以矯飾之辭也。瞿醯雲。阿闍梨如上所說作護摩已。用淨水灑諸弟子頂上。廣示漫荼羅位。教彼大印及明王真言。令坐一處持誦之。次教以香花。供養本尊及餘諸尊竟。次第而坐。師自誦般若經令彼聽之。次為都說三昧耶戒。汝等從今日。常於三寶及諸菩薩諸真言尊。恭敬供養於摩訶衍經。恆生信解。凡見一切受三昧耶者。當生愛樂。於尊者所恆起恭敬。不應於諸尊所懷嫌恨心。及與信學外道經書。凡來求者隨力施與。於諸有情恆起慈悲。於諸功德懃心修習。常樂大乘。於真言行勿得懈廢。所有祕密之法無三昧耶者。不應為說。大略如此。餘如供養法初品中廣明。如是教授已。各各示彼本尊真言印所屬之部。並為解說本曼荼羅。然後作最後護摩。護摩竟。更如法護身施諸方食。施畢洗手灑淨。與諸弟子以香花等。次第供養一切諸尊。誠心頂禮並乞歡喜。復執閼伽。各各以本真言如法發遣。或依本教。或以漫荼羅主真言。一時發遣准同請法。諸供養食當施貧人。不應與狗烏等食噉。所有財物。阿闍梨應取隨意受用。若不能用當施三寶。傘拂等施佛。塗香燒香等施法。衣瓶器等施佛及四方僧。若無僧當與七眾。其弟子乃至少分不得用之。若用犯三昧耶。如彼廣說也。爾時毘盧遮那。復觀一切眾會。告執金剛祕密主等以下。明漫荼羅法事時所要真言支分。阿闍梨宜應解了故。次說之也。將顯示如來語密之藏故。復普觀大眾而加持之。如生身佛將發誠實言時。或示廣長舌相遍覆其面。而告應度者言。汝經書中。頗見有如是相人而出虛妄語不。若摩訶衍中。或示舌相遍覆三千世界。今者世尊將說如來平等語故。明此語輪橫豎皆遍一切法界。故曰廣長語輪相。此相字。梵本正雲漫荼羅。前已開示普門身漫荼羅。今復顯示普門語漫荼羅。如如意珠寂然無心亦無定相。而能普應一切皆令稱悅其心。故名巧色摩尼。復從巧色摩尼身。出巧色摩尼語。示巧色摩尼心。普雨法財。滿法界眾生種種希願。如是應物之跡。常遍十方三世。以無量門植眾德本。無窮已時。住不可害行。即是於一切事業中。皆悉不可留難不可破壞之義。故名三世無比力真言句。此是總說諸真言所出生處也。至下文所明大力大護等。即是從如意珠輪所生出稱機之用。爾時一切大眾。自知心器純淨。又蒙如來不思議加持故堪受大法。即時以無量門。各共同聲請佛言。世尊今正是時。善逝今正是時。據梵本。前時名迦羅是長時之時。如一歲有三分等。後時名三摩耶是時中小時。如晝夜六時之中復更有小分等。如有人言。今正是東作之時遇獲膏雨。宜趣時下種勿使失其機會。故重言之也。爾時世尊既受請已。將說大力大護明妃。故住於滿一切願出廣長舌相。遍覆一切佛剎清淨法幢高峰觀三昧。此中言出者。梵本正翻當雲發生。舊譯或雲奮迅。出此廣長舌相。即是如來奮迅示現大神通力故。會意言之也。此三昧。於如來廣長舌相遍滿一切佛剎巧色摩尼普門大用中。最為上首。猶如大將之幢。故雲清淨法幢也。梵雲馱縛(二合)若。此翻為幢。梵雲計都此翻為旗。其相稍異。幢但以種種雜綵摽幟莊嚴。計都相亦大同。而更加旗旗密號。如兵家畫作龜龍鳥獸等種種類形。以為三軍節度。有處亦翻為幢。故合言之。若具存梵本。當雲清淨法幢旗也。如大將於高峰之上建立幢旗。備見山川倚伏敵人情狀。指麾百萬之眾。動止言一離合從心。以戰必勝以攻必取。若拙將暗於事勢又失幢旗。則人各異心敗不□□垓□□□醴訏餾□□□□□□□示□飥□□□露□□□□騫楱□□□饛□□埤□奩□□馘褙飽慼熱u□□□□梁橖□□祄□□□駔訊埤□□稫襜□□隉慼慼慼摯鞢慼潑□□□壘量褙錳窗模D□□□□□□□□□F□□□楰□□□勵埤□□U□□碌夾檢□褻□□祁娏餾□□□息□□奏□秜D□□□X瞴慼撮牷慼慼慼毅氶慼慼慼敷Z□飀□□□□□□露馘逆□膩M□騫褽□襤鞢慼慼慼歎埸╮慼慼慼慼慼撳J□□聾榙□□□□□□□福□榳□□□□□□觜D崙□□□□□□□漇粥鞢撰□□□□椸□□埤□榜騪□□o□□□楋□□禈□□□□奐□祊□秸礹□□□□□□□⑤阪I祅馘n飀□□妢奪□驀□□□硫□礽□□□□□□奐□樀姾騪□□□□□露馘穠飀□□□禂□怵S馘礹□□□馘禘露□礽□□□□□□□□埤□□隸姪觀她□餾□□□□□岸ㄐ隉樁t妙□□□都□逆□□□□g□□逆□覬□踕□□□□□□□楛□□□設稀□□□□□□□□□馜□□□怒□礹□□隉潘U滋稀埤□□磊□□矩露□□□□□□s□橖□□□□□□觤馜驀□□□香□□□   南麼薩婆坦他(引)櫱帝□稦P韥鏟磏覺C佩野微櫱帝□掠□微濕縛目契弊(三)薩婆他唅(四)欠囉吃沙摩訶沫麗(五)薩婆怛他櫱多(六)奔暱也爾(入)闍帝(七)□氤閣&□□□□□□)邇□□□趥蝣(趍   初句歸命一切諸如來。次句能除一切諸障恐怖等。是歎如來一切大力大護之德。又次句歎無量法門。毘濕縛亦是巧義。所謂無量巧度門。即是法幢高峰觀三昧普門業用。今欲說此明妃故。先歸敬一切如來如是功德也。次雲薩婆他。是總指諸佛如是功德。欲令同入一字門故。次有唅欠兩字。正是真言之體。亦名種子。以下諸句皆轉釋此二字門。訶字是因義。所謂大乘因者即是菩提心。以一切因本不生故。乃至離因緣故。名為淨菩提心。是成佛真因正法幢旗之種子。上加空點是入證義。所以轉聲雲唅也。佉是大空。上加點轉聲為欠。即是證此大空名為般若佛母。正是明妃之義。於此虛空藏中含養真因種子。即是大護義也。復次佉字門。猶如虛空畢竟清淨無所有。即是高峰觀所知境界。訶字是菩提幢亦是自在力。以此二字相應故。猶如大將能破怨敵。又訶字門是菩提心寶。與佉字門虛空藏和合故。得成巧色摩尼。能滿一切希願。今此真言中□□□□逆□□祅禜糖□□□奪□糖\膳□□穠飀□□□□楎□□妁□馜散□示□□□穫襟獢慼慼慼慼敷﹛潑O□j□□瘈俶摴磭X鷗H□□□夾□埤□□□褥j□□□餾□□□□孌□娃拍d□捸慼毅氶慼慼慼憬騿j□□□□□□糖□□□□驒□□逆□□□祊□□業椏餾□□□□□□□福□楊□□□礽飯祐覕埤□□觿□□□駽□飀□□□□□訇□覗□飀□奐□祊□□□業梱□□□□礽飯耔□亮祺橖□覕埤□楦□□□□□□Is□□□姜G□□□□埤□奐□祊□□□□□婇□□祊□□□□奪□E□福□楊量粳□□□□祠□□□□□堅褽□□□站e□□視□□壘□夾檢□褻□□業秜拏□□礿熉]稐□逆□□□楦□□□□易□j□□倥哄撕}□□□飀□駕椻□□她□襳□□馘逆□□禳□□覕妙諜D□□□□□□橫j□□□閰□字也。□矩女□樂□□□□婇□□□埤□□祤橚□□祅穚□□馬□矩暈粿□□禘蓮□□□婇□穖□□□椻□妳妁□堅□□檢□□□□□業穖□□□□馘秕□□聾礿╮慼慼慼樊H秩□Z□亮□□□逆□業衽□靈她□礸馘逆□□]覕飯□□襳□□馘逆□業禘露□福□槨z□埤□□Хs□□□□□□糖U榗奢j□□茶囊埤□駙□□□□□□F□□□□楛饐□□累□婦I魯□飀□□□□砥摩均慼規□□I□□橇□□埤□殺□馜□粿□覓粿□□□□□□□秅粿□□□秅粿□□隔粿□□□□奪□□□雥□底]訶諦。是無對無比力義。結持上文。以此因緣故。名為大力大護明妃也。莎訶是警覺諸佛令作證明。亦是憶念持義。如前已釋。   經雲。時一切如來及佛子眾說此明已。即時普遍佛剎六種震動者。謂大日如來發此普遍法界聲時。一切諸佛菩薩。以無二境界故。皆悉同聲而共說之。今此所加持句威勢具足。又以如來誠諦言故。即時十方佛剎六種震動。以明佛之大誓真實不虛也。六種震動義。餘經具說其相。今依此宗祕密釋中。六種謂貪嗔癡見慢疑六根本煩惱。一切眾生心地。常為此重垢所持不能自起。今以世尊至誠之所感動。悉皆甲坼開散佛種萌生。故雲六種震動也。爾時一切菩薩。見此淺略深祕二種地動因緣。無不心自開敷。得未曾有。以微妙偈稱歎大日世尊。而經雲。於諸佛前者。謂佛說此明時。十方世界諸菩薩等。各見彼佛前亦皆說之。是故同一音聲俱時領解。即寄此文證成大護之威力也。領解偈中。諸佛甚奇特者。具存梵本。應言奇哉一切諸佛。說此大力護。即是一一世界諸菩薩。皆悉同時領解十方一切諸佛所說真言也。以十方諸佛共護持故。猶如金剛城重固高不可昇。又環以湯池深不可越。是故一切諸作障不能侵陵也。由彼護心住者。謂諸行人能以此真言密印。守護身心而住。是故所有為障者。諸毘那夜迦惡形羅剎等自然退散也。又此住字若依梵音。亦在名。為鎮在其心。若作深釋者。言此淨菩提心人。以此明妃實義護心而住。是故三種重障諸惡羅剎等皆悉馳散。不能傷彼善根。下至生心憶念時。亦有如是力勢故。末句更結成也。   經雲。薄伽梵廣大法界加持。即於是時住法界胎藏三昧。從此定起。說入佛三昧耶持明者。梵音毘富羅是廣大義。謂深廣無際不可測量。如是諸法自體。名為毘富羅法界。諸佛實相真言實相眾生實相。皆是毘富羅法界。以此更相加持故。名為法界加持。復次如男女交會因緣。種子託於胎藏而不失壞。即是相加持義。如是諸佛國王明妃和合。共生毘富羅種子。為大悲胎藏所持無有失壞。故名法界加持也。世尊普遍加持一切眾生。皆作平等種子竟。即時入於遍法界胎藏三昧。觀此一一種子。皆是蓮花臺上毘盧遮那。普門眷屬無盡莊嚴。亦與大悲漫荼羅等無有異。而諸眾生未能自證知。故名在聖胎俱捨。若出藏時。即是如來解脫也。世尊如是現觀察已。即時從三昧起。說三昧耶持明。三昧耶是平等義是本誓義是除障義是驚覺義。言平等者。謂如來現證此三昧時。見一切眾生種種身語意。悉皆與如來等。禪定智慧與實相身亦畢竟等。是故出誠諦言以告眾生。若我所言必定不虛者。令一切眾生發此誠諦言時。亦蒙三密加持。無盡莊嚴與如來等。以是因緣故。能作金剛事業。故名三昧耶也。言本誓者。如來見證此三昧時。見一切眾生悉有成佛義故。即時立大誓願。我今要從普門以無量方便。令一切眾生皆至無上菩提。劑眾生界未盡以來。我之事業終不休息。若有眾生。隨我本誓發此誠實言時。亦令彼所為事業。皆悉成金剛性。故名三昧耶也。言除障者。如來見一切眾生悉有如來法身。但由一念無明故。常在目前而不覺知。是故發誠實言。我今要當設種種方便。普為一切眾生決除眼瞙。若我誓願必當成就者。令諸眾生隨我方便。說此誠實言時。乃至於一生中。獲無垢眼蓋障都盡。故名三昧耶也。言警覺義者。如來以一切眾生皆在無明睡故。於如是功德不自覺知。故以誠言感動令得醒悟。亦以此警覺諸菩薩等。令起深禪定窟學師子頻申。若有真言行人說此三昧耶者。我等諸佛亦當憶持本誓不得違越。猶如國王自製法已還自敬順行之。故名三昧耶也。持明者梵雲陀羅尼。明謂總持一切明門明行。乃至盡此三昧耶誓願以來。終不漏失。故名入佛三昧耶持明也。   南麼三漫多勃陀南阿三迷呾[口*履]三迷三麼曳娑訶   初句自歸命一切諸佛。如上釋。次句雲無等次雲三等。連下句言之。即是無等三平等三昧耶也。復次阿是諸法本不生義。即是法界體性。娑是諦義。迷是三昧義。麼是自證大空亦是我義。世尊證此三昧時。諦觀一一眾生心力普門漫荼羅皆等於我。是故更無待對無可譬類。名為無等也。三等為三世等三因等三業道等三乘等。即是轉釋前句。所以無等之意。呾[口*履]謂心如實相。一切塵垢本來不生。三世如來種種方便。悉皆為此一大事因緣故。即是除障之義也。結雲三昧耶者。即是必定師子吼說諸法平等義故。立大誓願當令一切得如我故。欲普為眾生開淨知見故。以此警覺眾生及諸佛故。是故此三昧耶。名為一切如來金剛誓誠。若不先念持者。不得作一切真言法事也。世尊以遍滿一切佛剎身語心輪。說此三昧耶已。一切諸佛子眾無不聞之。既聞是已。於一切真言法中不敢違越。所以然者。若菩薩於眾生諸法中。作種種不平等見。則越三昧耶法。若於此平等誓中。作種種限量之心。亦越三昧耶法。諸有所作隨順世間名利。不為大事因緣。亦越三昧耶法。放逸懈怠不能警悟其心。亦越三昧耶法。以越三昧耶故。有種種障生。自損損他無有義利。是故諸菩薩等。奉持此三昧耶如護身命。不敢違越也。   經雲。時薄伽梵復說法界生真言者。世尊前入法界胎藏三昧時。見一切眾生悉有菩提種子等同諸佛。故說入佛三昧耶持明。以此持明得入佛平等戒。即是託聖胎義也。爾時世尊復以普眼。諦觀一切眾生皆悉聖胎具足生在佛家。爾時無盡莊嚴亦復與如來等。從此三昧起已。即說法界生真言。又以普眼諦觀見此一一眾生金剛事業具足成就。爾時無盡莊嚴亦復與如來等。從此三昧起已。即說金剛薩埵真言。故此三種皆名三昧耶也。復次由入佛三昧耶故。於胎藏中不令夭折由法界生故。初出胎時離諸障礙。由金剛薩埵故。能轉家業備諸伎藝。又以入佛三昧耶加持祕密中胎藏。以法界生加持金剛菩薩二重眷屬。以金剛薩埵加持種種隨類之形。入佛三昧耶如蓮花藏。法界生如蓮花敷。金剛薩埵如蓮花成就復還為種。故此三種皆名三昧耶也。   南麼三漫多勃陀喃達摩馱賭薩縛婆縛句痕   達摩馱睹是法界義。薩縛婆縛是自性。亦名本性。句痕是我義。其句義雲我即法界自性也。以必定師子吼。言我及一切眾生皆是法界自性。是平等義。我當設種種方便。令一切眾生皆悉證知。是本誓義。以知我即法界自性故。能除一切分別開淨知見。是除障義。諸佛唯願憶持本願故。令我此身即同毘盧遮那法界自性。是驚覺義。當以字門廣釋之。   南麼三漫多伐折囉□I□襛饑M□姍半   初句將說金剛薩埵真言。故歸命一切金剛。即是從無量門持如來金剛智者。皆令憶持護念也。次句雲伐折囉呾麼句痕。謂我身即同金剛也。金剛即是法界自性。以成就大堅固力不可沮壞故。異門說為金剛。如來以普眼觀一切眾生金剛智體與我無異。是平等義。以眾生不自覺知故。從無量金剛智門。作種種金剛事業。要摧如是大障令至實際。是本誓義。如是實際名為無垢眼金剛眼。即是除障義。以此師子吼聲震動十方佛剎。即是警覺義。故名三昧耶也。復次真言行者。以初三昧耶故。得同如來祕密身口意平等之身。以第二三昧耶故。得同如來加持法界宮尊特之身。以第三三昧耶故。令此身土皆如金剛。與無量持金剛眾而自圍繞。佛說初三昧耶。為自受用故。第二三昧耶為成就法性身諸菩薩故。第三三昧耶為折伏攝受隨類眾生故。佛說初三昧耶為建立大悲胎藏漫荼羅故。第二三昧耶為作毘盧遮那阿闍梨事業故。第三三昧耶為執金剛弟子事業故。初三昧耶為加持如來眷屬故。第二三昧耶為加持蓮花眷屬故。第三三昧耶為加持金剛眷屬故。是故佛說三三昧耶也。次說金剛鎧真言者。為莊嚴金剛薩埵身故。行人已發金剛誓願。欲為一切眾生摧滅諸障故。以牢強精進被服金剛甲冑。且如六波羅密一一如實相。皆如金剛不可破壞。又一一度中皆具五度。是故周體密緻無有間隙。如六度者。三十七品十八空百八三昧五百陀羅尼等。皆當廣說。以被如來金剛甲故。旋轉六道出生入死。一切煩惱業苦所不能傷。若就淺略釋者。由行人以此真言自加持故。一切諸天龍等。見皆同於金剛薩埵身。遍體皆被金剛甲冑。堅密無際光如猛焰。是故一切為障者。皆不能傷也。   南麼三漫多伐折囉□I□襛騿楚驁葄y   伐折囉是金剛。迦囉遮名甲。如來以金剛眼普觀眾生。無不被此金剛甲冑。是故以誠實言而演說之也。以最初縛字為真言體。縛是諸法離言說義。若是戲論言說所行處。悉皆可破可轉無有堅固。是故以縛字為體。次字皆轉釋之。何故諸法離言說。以生不可得故。何故生不得。以自性清淨故。自性清淨即是金剛薩埵身也。次明甲義。若法是造作故所成。當知但有假名。從緣遷變尚不能自固其性。況能蔽捍六塵利箭耶。今觀金剛體無盡莊嚴。皆悉離諸造作。是故堅固不壞。百非所不能幹。是故名為金剛甲冑。末後□業衽□龍□□度□□矩輻□□□餺矩玲□□飀□奮□祅□□馭□業穖□□□□奿娃□旅翩慼諜D□□□□禭□□□□□□□檇□□□埤□□□嫿姎□□□□□□{□埤□襾祺妘U駜□□□□□□□□□福□橏□□□稃□覆輻□覺留□哅□□檳姜□□□□□飥□□□□□□榷觜□□□□埤□□□妵禜□槏R楉□□□□□禠駷□□荂摯鞢慼慼慼慼慼慼撢衩葃q□□妒□□□□□   南麼三漫多勃陀喃怛他揭多斫吃芻尾也縛路迦也莎訶   右句義中。怛他揭多斫吃芻是如來眼。次雲尾也縛路迦也是觀義。言以如來眼觀也。用最初多字為體。多是諸法如如義。以一切法本不生故。即此如如亦不可得。是故如來觀一切法畢竟非如非異。雖不可見而亦明見。如諸佛者諸眾生眼亦然。若行者說此真實語時。則蒙不思議佛眼加持。漸得眼清淨也。   次有塗香等六種真言。皆是入漫荼羅修供養時所要故。於此品中說。   南麼三漫多勃陀喃微輸馱健杜納婆縛莎訶   右句義中。微輸(上)馱是淨義。健杜是香。納婆縛是發生義。所謂淨香發生也。以句初微字為體。於縛字上加伊字之畫。是故轉聲為微。縛字是金剛義離言說義。三昧是住義。如是定慧均等。即是住無戲論執金剛三世無障礙智戒。如是戒香。其性本寂無去無來。而常遍滿法界。故名淨塗香也。一切眾生雖復等共有之。然以未發心故。此香未發。我今已用此戒香遍塗法身。故能淨香普熏一切也。   次華真言。   南麼三漫多勃陀喃摩訶妹呾[口*履]也毘庾蘗帝莎訶   右句義中。摩訶妹呾[口*履]也。是大慈義。毘庾蘗帝是生義。所謂大慈生義也。以昧字為真言體。即是莽字加三昧畫。是故轉聲呼之。莽是心義我義。亦名大空。言此心蓮花。為妄我所纏不得增長。今自證知心實相故。從慈悲藏中。八葉鬚蕊次第開敷。故曰從大慈生也。復次淨菩提心樹王種子。從慈悲地中。滋長茷盛開萬德花。以方便故成實。故曰從大慈生也。當以字門廣釋之。   次燒香真言。   南麼三漫多勃陀喃達摩馱賭弩蘗帝莎訶   右句義中。達摩馱都是法界義。弩蘗帝是隨至義。亦是遍至義亦是逝義進不住義。譯雲遍至法界也。以句初達字為體。以眾生界本不生故。乃至法界定相亦不可得。如是法界。深廣無際不可度量。而瑜伽行人。恆殊勝進不休息故。身語心業悉遍如是法界。下至一花供養佛時亦遍如是法界。即是燒香義也。   次飲食真言。   南麼三漫多勃陀喃阿囉羅迦罪罪沫鄰捺娜弭沫鄰捺泥摩訶沫履莎訶   右初雲阿囉囉。是不可樂聞聲不善聲義。如人高聲喧聒。令聽聞者心不寂靜。次雲迦囉囉。是止前不善高聲。是恬漠寂怕之義。此中正以法喜禪悅為食義。是故寄此言之也。若就字輪之相。阿是本初義。以有此本初則有二種塵垢。謂煩惱知障也。由此二種塵垢故。則有戲論喧聒之聲。今以諸法本不生故。二種塵垢亦本不生。即是開甘露門成涅槃飯。故名阿囉囉。復次若人勤修萬行。望得如是法味。以造作故二障還生。非是常命色力真甘露味。今以諸法無造作故。內證之味不從他得。如食乳糜更無所須。故雲止前不善聲也。沫鄰捺娜弭者。凡西方享祭之食。上獻諸佛下及神鬼通名沫□□□楏姾餺□□□□□便駍□□□□□□□□娀埤□□□□□禈□□□亮□□□□禈□騰□□□橖□□婤□□首□倫□□□□□□□檸□龍□□□□□□□□姻□□□□橖□□□□首□□□□□樈禈□□裀□□□娶□□□□魯□□□□□□驒□□娀埤□□練□詣露□□□□稱□j□□□駰□□埤□□□□□□□酋□裀□楜腆□□□□□E□□□□□□魯□魯□□   次燈明真言。   南麼三漫多勃陀喃怛他揭多唎旨薩叵囉儜阿縛婆娑那伽伽猱陀哩耶莎訶   右句義中。怛他揭多是如來。喇旨是焰明。次雲薩叵囉儜是普遍。阿縛婆娑娜是諸暗。伽伽猱陀哩耶是無限量等虛空。意言。如來焰光普遍諸暗。等同虛空無有限量也。此真言以句初多字為體。如於心之實相。即是毘盧遮那大智明。普照世間無所不遍。言諸暗者即是無明。以無明本不生故體即是明。是故如來光明普遍諸暗。言等虛空者。以無明等虛空無量故。如來智光亦等虛空無量。乃至老死如虛空無量故。如來智光亦如虛空無量。如十二因緣者。一切諸法亦如是說。如是決定義故。名為燈明真言。以此加持燈明而供養佛。即是諸供中最也。   次閼伽真言。   南麼三曼多勃陀喃伽伽那娑摩阿娑摩娑訶   右句義中。伽伽那是虛空義。娑摩是等義阿娑摩是無等義。所謂等虛空無等也。如來法身。本性淨故無分別故無邊際故。等同虛空。然復有無量無邊不思議功德。非彼虛空。所能譬喻。故雲無等也。復次阿娑摩是不等義。不等者所謂二乘。今既等同虛空。又等此無等故雲等虛空無等也。以最初伽子為真言體。眾生界中來去亦不可得。法界中來去相亦不可得。以如來如去不可得故名為大空。以此大空性淨之水。用浴無垢之身。是為閼伽真實之義也。   次下有四真言。亦是曼荼羅阿闍梨莊嚴之相。故於此品中說。   初如來頂相真言。   南麼三漫多勃陀喃伽伽那阿難多薩發囉儜毘輸馱達摩爾闍多娑訶   右句義中。伽伽那阿難多是虛空無量。薩發囉儜是普遍。毘輸馱是清淨。達摩爾闍多是法界生義。此言如來頂相。猶如虛空出過數量普遍清淨。當知如是頂相。從法界胎藏生。非從世間父母胎藏生也。此真言亦以伽字為體。言如來髻相。無去來相同於大空。而一切眾生以去來相觀之。是故周於十方不能見其邊際。若行者以必定心。自知我之頂相亦復如是。是名佛頂真言也。阿闍梨自作毘盧遮那時。解髻而更結之。若出家人應以右手為拳置於頂上。然後說此真言以加持之。則一切諸天神等。不能見其頂相也。   次如來甲真言。   南麼三曼多勃陀喃伐折囉入縛羅微薩普囉吽   右句義中。伐折囉入縛羅是金剛光。微薩普羅是普遍義。言此金剛智光普遍一切。能除生死暗障。亦能映奪之者。則是如來甲義也。此真言以最後□業□□□□□□騧□□□□□□□飯秩□⑤辛插熱u□□裡□□□□□□□□業穛□□□埤□□龍□訧□□□□□驄□礸馘秕□□□□□□飯□龍□□□□□□□露驖□□□稫□□□□□埤□□□祅驁□□□埤□□□□槔□□□說本□□椸□□□□馮觼□□□□□□□饟奜□駜□□□□樨□覢□□□   次如來圓光真言。   南麼三曼多勃陀喃入縛羅摩履爾怛他蘗多□旨□訶   右句義中。入縛羅是焰光義。摩履爾是鬘義。以焰為鬘輪環不絕。故名如來圓光也。次句雲怛他蘗多□旨。是如來光明義。此是明白之光。梵音與焰鬘之光其名不同。正用此□旨字為真言體也。上有囉聲是塵垢義。下體遮字是遷變義。以入阿字門故。即是本無塵垢亦不遷變。即是如來常寂之光。又帶伊字三昧聲。言此常寂之光定慧具足。是故寂而常照照而常寂。阿闍梨以此加持身故。一切諸天神等。如來焰鬘遍被其體。威猛難睹猶如日輪。是故諸為障者不得其便也。   如來舌相真言。   南麼三曼多勃陀喃摩訶阿摩訶(二)怛他蘗多爾訶縛(二合)薩底也(二合)達摩缽囉底瑟恥(二合)多□訶   右句義中。摩訶阿摩訶是大無大。義怛他蘗多爾訶縛是如來舌義此舌廣長之相遍覆一切佛剎。故名為大。此大更無過上故。無可待對故。大相亦不可得故。名為無大。次雲薩底也(二合)是諦。達摩是法。缽囉[口*底]瑟恥多是成就。譯雲成就實諦法也。如來無量劫來。常修真實諦語故。得此平等語輪。成就實諦之法。所發誠言必定無異。故以最後多字為真言體。明如來所有語言。常如實相無誑無異也。阿闍梨以此加持身故。轉說法教皆如金剛。乃至能以一音遍諸佛剎。凡此諸真言等。皆當以字門廣釋之。   息障品第三   爾時金剛手。又復白佛毘盧遮那問世尊。雲何曼荼羅畫時。為障者得除息。真言等持誦者無惱害。雲何持誦真言果彼雲何。此毘盧遮那如來所加持故。金剛手承佛神力斷大眾疑。及為未來眾生復發此問也。大毘盧遮那世尊言。善哉善哉大眾生能發此說。為大利益諸眾生故。我今當為開示一切隨汝所問也。佛言障者自心生。由昔慳隨順。為彼因除故。菩提心此念。若分別除心思有。菩提心念憶。持誦者離諸過者。佛言。一切障法雖復無量。以要言之但從心生。又由行者過去世隨順慳法故。今世多有諸障。當知亦是從心因緣生也。當知彼慳貪等是諸障之因。若除彼因諸障自息。此中對治即是菩提心也。若念菩提心故。即是能除諸障之因也。又復一切諸障由分別生。此之分別由從妄心。思有者思即是障。謂心中煩惱隨煩惱等。此中有字。梵音亦云生義也。心思有若能離諸分別。即是淨菩提心。由行者憶念此心。即能離一切過也。意常思惟不動大有情。能除一切為障者。彼當結此密印者。此即是前所說不動明王。此是如來法身以大願故。於無相中而現是相。護一切真言行者。若行者常能憶念能離一切障也。所謂不動者。即是真淨菩提之心。為表是義故。因事立名也。此明王閉一目者。有深意也。以佛眼明鑒唯一而已。無二無三也。其印下當說之。祕密主風當誦阿字門。亦有意。正取阿字為身。以此本無之字門而作我身也。無我作訶字心誦。塗香點作地七點。此風先想訶字在中。加七點而後蓋之也。方依縛庾。以瓦碗蓋合之。於此瓦器大眾生彌盧思念。時時彼上阿字並點作。是風大縛繼先佛所說。謂造立壇時。或有大風為障。以露地立法故。當須止之。當想此阿字遍於身份之內。此字作金剛不動色。謂真金色也。如是想已。又心誦訶字。於風方(西北也)用塗香於地。畫作七小圓點。各如彈丸許大。如是作是用瓦器蓋之。於瓦器心想。即是上想阿字。以此字為金剛山而押之也。三千大千諸須彌山。合為一體而蓋其上。又當時時器上作此字。此阿是金剛不動義。加一點是遍一切處。令此金剛不動遍一切處。即是增廣之義也。水障法當思惟囉字。遍於身內作赤色大力焰。即是火焰之鬘。從內身而出遍於身上如鬘也。作大力可畏惡形。手執大刀印。作瞋形已畫地作雲像。或作龍蛇之像。用刀印斬斷其形雲即散滅。以雲是諸水之所因依故也。隨所起障之方而作之。如雨從東來即於東方作也。或作金剛橛用止此風雨。其橛用佉陀羅木作獨股金剛。以金剛真言加持之。想同一切金剛而以打之。亦隨所在方面也。此應自身同於一切金剛。然後作之。作此橛是一股金剛。三股除邊支股即是也。其小者名金剛針。或一切障息。復說念真言。大惡不動大力本漫荼羅中住。持誦者作漫荼羅。中作形像。於彼頂左腳蹋彼。當除息去死。無疑惑者。復更明異方便。方便除一切障也。即是前所說不動明王。此不動明王本漫荼羅。即是三角漫荼羅其中黑色是也。持誦者想己身作不動明王之像。又於此中作法有二意。一者想不動尊在圓中而蹋彼上。也二者想自身是不動尊。即以本真言印加之。而蹈其上也。三角中畫彼為障者形。然後入中。以左腳蹈彼頂上。以大忿怒形加之。彼當應時退散。若彼違戾不受教不去者。乃至必自斷其命根。是故持誦者。當生慈心念言。勿令彼斷命也。然此中密意。所謂為障者。即是從心所生慳貪等法。能為行人作一切障事。今此不動明王。即是一切智智大菩提心。當知此心即是大力威猛。能永害一切隨眼等過。令彼永斷。即是死義也。如瑜伽所云說。佛初成正覺。大集會一切漫荼羅所攝三界之眾。有摩醯首羅者。即是三千世界之主。住三千界之中。心慢故不肯從所召命。而作是念。我是三界之主。更有誰尊而召我耶。復作是念。彼持咒者畏一切穢。我今化作一切穢污之物。四面圍遶而住其中。彼所施咒術何所能為。時不動明王承佛教命召彼。見其作如此事。即化受觸金剛(即是不淨金剛也)。令彼取之。爾時不淨金剛。須臾悉噉所有諸穢令盡無餘。執令彼來至佛所。彼復言爾等是夜叉之類。而我是諸天主。何能受爾所命耶。尋即逃歸。如是七返。爾時不動明王白言世尊。此有情何故犯三世諸佛三昧耶法。當以何事治之。佛言即當斷彼也。時不動明王即持彼。以左足蹋其頂半月中。右足蹋其妃首半月上。爾時大自在天尋便命終。即於爾時於悶絕之中。證無量法而得授記。於灰欲世界成佛號月勝如來。此皆祕語也。食一切穢。是噉彼惡業煩惱等垢穢滓渭之法。雲命終者。是彼一切心法永斷。入無生法性故於中得一切佛記。非是殺也。爾時諸天等。見三千世界天主。以不順諸順三昧耶故自取命終。一切敬畏自相謂言。天主尚爾我雲何不往。即共詣佛所。於大漫荼羅中而得法利。時不動明王白佛言。此大自在天當更雲何。佛言汝應起之。時不動明王即說法界生真言。爾時大自在者即復甦息。生大歡喜白言。甚希有也。我初召至已問佛。此夜叉是何等類我所不解。佛言是諸佛之主。我作是念諸佛一切之尊。雲何以此而更為主耶。是我所不解。今乃知之。由此大王力故。令我現前得記作佛。當知實是諸佛之尊也。所以然者。大自在天三千世界之主。即是眾生自心。所謂無始無明住地。於諸惑中而得自在。唯除大菩提心無能伏者。斷其命已。即是於寂然界作證。所謂生者。即是起佛慧門。是故真言行者。應一一思惟諸佛密語也。又法用芥子及諸毒藥。二種相和。作彼為障者形像而用塗之。令彼身如火燒速被中傷。故雲速被著(惠略也惠命也)略乃至大梵等為障尚被著。何況餘耶。又凡此法。皆是久持誦得成就者。解法則乃能作之。若但聞法。即求得如是用。無此理也。其佉陀木橛。必無此木。用苦練木乃至用賓鐵。亦得耳。足是智足也。爾時金剛手白佛言。如我知佛世尊所說義。我亦如是知自漫荼羅位住。世尊尊主現威令作彼位。如是如來教敕不敢隱弊。何以故。以此佛三昧耶。一切諸真言所師。謂性住者。謂金剛手白佛言。此大力不動明王(即是尊主也)能作如是威猛之事。能為調伏。為傳如來祕密之教令使。如本尊是佛部。即坐金輪中之類。若如是作必令有靈驗。此之現威即是效驗之語也。令作者。今謂若如是作必令有效也。諸生死中普得聞知。不敢隱弊此真言。是故持金剛者。大力威猛所不敢隱弊。謂此尊有靈驗故所作善事皆成。諸為障者不敢隱弊如來所教敕也。應作事。此亦即是十方三世佛三昧耶。我等一切執金剛。亦應作所應作。隨此三昧不敢失墜。何以故。此即是諸金剛姓。是故常住斯法。四姓等各各有家法。若失家法。則不名敬順先祖父之教。世人名為惡子。今此大雄猛調伏難調宣佈難信之教。是我金剛等家姓之法。所謂如來種家之家法也。是等真言門菩薩。修行等菩薩。本位住一切事作者。是金剛手以身勸勉行人之意。我等所應作事。若修行持真言者。亦當住此位。所謂如來家法。應以無量門降伏諸障。令如來法無敢隱弊也。此行人亦放諸尊。若欲作降伏。即須自身作不動尊住於火輪中等。佛言如是。祕密主如是如說。即是印可誠如汝所言也。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卷第九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796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卷第十   沙門一行阿闍梨記   息障品第三之餘   祕密主若說諸彩色諸漫荼羅彼尊尊色。先佛所說者。謂本尊各有形色。下當更說之。如上說隨本位而作事業。今復說色也。謂於會中所有諸尊。若見其黃色即應坐金輪中。白即坐水輪。赤火黑風也。次下有色字梵音別。此是形相也。如見寂然貌即須坐圓檀等。類而說之。應一一依教而畫。是古佛所說。其道玄同非我故說。欲令眾生起決定信也。祕密主。未來世當有眾生。劣慧不信聞此說。以先無信根故。聞此而能不信也。無慧疑增多者以此眾生等鈍根少智信不具。故聞此甚深之事不能曉了。更增疑網。此即說為障所由也。如是真言畫及持誦等。一一皆有深意。儘是如來不思議事。如人得如是藥。即能昇空或入火等。此但眾緣合故決定不虛。非是不虛。非是諸人所應籌量說其所以也。如此畫色等。若依法不疑。乃能深入法界不思議境。此唯信者得入。若欲以心數卜量。雲何得知所以而不疑耶。如世人得藥飛空。此事汝尚不勝能具解。而心愚輕毀。謂非如來真空無相之法。徒自傷也。聞唯堅住不修。彼自損損他。如是說有外道法等。如是非佛說者。是人雖聞此法。不能決定信心。如說修行而求現驗。以不能故而生謗言。雲何以如是著相之法。而能成菩提。此必是外道等說。非佛法也。如人得天甘露。但當決心生信而服之。自見現驗。口不服之而求白日昇天。以不得仙知故。而謗此藥。當知非智人也。故彼無智人如是作解。一切智佛一切法已得自在眾生利。此已字亦云通達。是正義也。謂具方便無事不解之義。已彼先此一切說。梵音迴互也。上文已明諸佛。今此下句。方雲先佛作如是說。已彼此一切說利益求者。彼愚夫不知諸法相空。一切諸法相說。常當住真言業作。善無疑者。此意言。如來具一切智。於諸法中而得自在。以眾生劣慧。未堪頓說如來自體不思議力用故。作此畫色等方便。令諸眾生隨所作者。能滿所求而得利益。所以然者。以諸眾生未解諸法空相。是故於無相中而作有相方便說之。若人得佛深意者。當住真常住之行。諸有所作皆。入理體同於一切智智之心。如是無疑慮者。一切障法無得其便也。   普通真言藏品第四   爾時執金剛中。金剛手為上首。菩薩中普賢等為上首。於佛毘盧遮那稽首。於大悲胎藏生大漫荼羅王。如所通達法界清淨門。各各廣語句真言說樂欲佛請者。是諸菩薩金剛。為欲圓滿成就此法故。各各稽首大日如來已。於自心以通達清淨法界法門。各各樂欲自陳說之。所以然者。如是大漫荼羅王清淨法界之體是。一一菩薩。各從一門而得自在。稱其所解而廣說之。若有眾生。從彼一門而進行者。不久即得同彼菩薩。此諸菩薩。皆是大日如來內證之德。為欲廣開是知見門故。一一菩薩各演一門也。爾時佛彼執金剛及菩薩。無盡法爾加持告。諸善男子。說如所通達法界。眾生界淨除真言句者。時佛隨彼所請。以此無盡。或可雲無害或可雲不動或。可雲不壞。以下義為正也。如人論墮負不可復救。復有人能離彼過失他不能伏。不壞義如此也。無盡莊嚴自在之力。法然所得無功用力。而普加持彼諸大眾。然後告言。善男子今可說之。如汝自所通達法界之門。為欲淨除一切眾生界虛妄之垢。悉令同彼真法界無盡藏故。各當自說真言之句也。時普賢菩薩。即於佛莊嚴境界三昧住。無礙力真言說者。諸菩薩中彼為上首。於此佛境界莊嚴法門而得自在。即時入此三昧也。佛境界者。此是諸佛自證真實境界。非聲聞等所能及之。如法花方便品中所說。莊嚴者。即是如來自證之體。體有無量德。德各無量名。以無量莊嚴而自莊嚴也。此即是不思議離名字法。雲何在此定中。而得有言說耶。謂彼菩薩住此三昧故得無礙力。從其自心面門發種種光。光中說此真言也。   三曼多(等也)奴[王*曷]多(進義也去也往也)微囉闍(微是離也囉闍是塵垢也謂除一切障也)達摩爾闍多(上句法也。下三字生也何等法生謂從諸法體性而生也)摩訶摩訶(上聲摩是第五字遍一切處謂大空也空中之大名為大空故重言之更無可得為等比者故名為大重空之中更無比也)   此意言。等者即是諸法畢竟平等也。進者是逝義。謂佛善逝而成正覺。然此平等法界無行無到。雲何有來去耶。次即釋言。以能離垢除一切障。即是勝進之義。無行而進最為善逝也。以如是進行能成法生。即是從平等法性而生佛家也。故次言大中之大。即等等無礙證中大空。大空者佛境界也。然此真言以訶字為體。訶者喜也。所謂修行菩薩修也。若眾生從此法門。而受持讀誦或觀照者。即同普賢之門。不久能得佛境界莊嚴三昧自在之力。時彌勒菩薩。住於普遍大慈發生三昧自心說者。普謂平等。遍滿一切法界也。稱於法界而生大慈。能遍與一切眾生正法之樂。是彼所入門也。如其自所進達。入於三昧而說真言。故言自心說也。說義亦如上。   阿誓單闍邪(此謂無能勝也闍邪是勝阿是無)薩縛薩埵(一切眾生也)阿奢也(心性也謂彼先世所習行諸根性慾)奴竭多(知也謂能了知眾生諸根性行)   然此真言以阿字為體。即是本不生義生者。生老病死一切流轉之法彼。即體常自不生是阿字義也。以知諸法自性不生。是故諸一切眾生為無有上勝。上無等也。又能知法體不生故。達鑒群機一切心性。無所不了現覺。隨彼所應得者而成就之。即是慈中之上。遍施眾生無有窮盡也。是故若有眾生。能通達受持讀誦此法。行行者不久即同彌勒之行也。   爾時虛空藏菩薩。入清淨境界三昧自心說者。所謂住此三昧。能知自心本性清淨。了達如是清淨法界之境。即是大空之祕藏也。又此虛空藏。即是大悲胎藏。能長養成就菩提。之心也。   阿(長)迦奢(是虛空義也)三曼多(等也謂一切法等於虛空也)奴竭多(了知也)吠質怛纜(二合)(雜色衣也。是種種奇妙顯色之義也)縛(伐)囉(衣也)馱(是執持義也)囉(被著也此德生即是被種種衣也)   此真言以阿(長)字為體阿(長)本不生體。今此阿(長)是第二聲。即是空義。以本不生故同於虛空也。即是一切法皆等於虛空。自得如是了知也。雜色衣。即是種種萬德莊嚴法門。若人能證此空三昧。即能萬德莊嚴其身。如淨虛空明睹顯色也。餘准前說 爾時除一切蓋障菩薩。入悲力三昧真言說者。即是法性之悲。以自在力能除一切眾生一切蓋障。於此障中而得自在能住此蓋障中又能除之。即是如來大悲也。   阿(引)(降伏義。攝伏義此是真言體也。阿字本不生長聲第二字是金剛三昧又加不動之點是降伏義也)薩埵係多(有情利益也)驃庾竭多(發起也起生也)呾纜呾纜(二合)(怛即多字如如義也纜有羅字是無垢義加一點是麼字即是大空入證也)纜纜(中羅字無塵義。加一點即是大空證也)   此真言意雲。體於如如。以此自在之力。而除一切塵垢之障蓋。證於空也。空中之空即大空義。此相微細難遣。處處說破無明三昧。淨除自體之惑相。故重言之。纜纜二字。又更重言之也。又相釋者。以住(ra□ 字故。能為一切眾生。作大饒益發生此性除去眾垢也。)若有眾生入此真言門者。不久即同彼菩薩之德也。凡觀照時。唯以本體一字為主。持誦則具言也。此即是種子之字。又凡諸字次第相釋如先有惡字。以次字皆轉釋之。准上字門中 不遍不名為普也。以此普眼而觀眾生。故名觀自在者。入此三昧已。從其心出種種光。光中現是法門真言也。   薩縛怛他竭多(即是一切如來謂十方三世諸佛)縛路吉多(觀也。同彼佛所觀故名諸如來之觀即平等觀也。即是普眼觀也)迦嚧尼麼也(體也。所謂大悲為體也猶如金人以彼自體純是金故名為金人此菩薩亦爾純以大悲為體)囉囉囉(囉是塵義入阿字門即是無塵也。所以三重者謂除凡夫塵障也)   吽。是恐怖義以大猛威自在之力怖彼三重塵障令得除淨而同佛眼。惹。此最後字是種子也。諸字皆為釋此字義。即生不生是闍字義也。   或以初薩字為體。亦同用之。是驚覺義也。吽字中有訶字。是歡喜義。上有大空點。是三昧。下有三昧畫。此中下畫字亦三昧。二三昧中行也。三世諸佛皆同此觀。故名等觀也。   得大勢亦入此三昧與觀音同。由是彼眷屬故。髯髯是生義。所以有二重者。上是煩惱障生次是所知障生。入阿字門即是二生舉體皆不生也。上有點是大空義謂除二障得大空生也。娑字是真言種子之體。娑是不動義。不動住動之法即有生滅。凡物有生滅者。即有住動之相。故經雲。動不動法皆是不安之相。傍加二點同於涅槃。即是堅住義。已離二障同於大空。堅住此位如諸佛住。即是大勢位也。如世人有大官位多諸財力。威伏多人名為有勢之人。此勢即是位也。言度二生同於佛生。即是如來之位。得此大位大勢。故名得大勢也。   次多羅尊亦是觀自在眷屬。所入三昧亦同前說。   迦盧拏(是悲義也所謂悲者)陀婆(二合)費(生也。謂從悲者而生。悲者即是觀音此菩薩從彼尊眼中生也。猶見諸法實相名為普眼所謂見於如如之體。從此眼三昧生也)多[口*(肄-聿+余)]多唎尼(多[口*(隸-木+匕)]是度義然此真言。以初多字為體。兩多字中初字也)   多是如如之義。傍一點是阿字。所謂如如之行也。囉字是塵。六塵即是生死大海。觀此如如之理性故。一切諸塵勞。即同於如本來不生。即是度大海義。能度此等生死大海。即是於諸法得度也。重言者。釋梵雲極度。自得度已。又普度一切眾生。名為極度。若人自未得度而得度人。則不應爾。若自度又能度人。斯有是處也。次多字即是如來之體。觀於如如而度塵勞大海。得成如來之自體也。如大本中有五百多羅尊。皆從觀音眼生。皆是阿彌陀姊妹三昧也。   次毘俱胝入三昧如前。   薩婆陪也(一切恐怖義)哆羅(二合)薩爾(又是恐怖也)吽(引)吽(亦是恐怖義也)薩頗(二合)吒也(殘害也破障)莎訶   所以重說恐怖者。前是有畏。後是無畏。一切眾生皆有恐怖以未得無畏處故。然於此中而生怠慢。我執自高。故恐怖彼。令離有畏而得無畏。由恐怖彼令得無怖。故重說也。殘害即是破一切障也。然此真言以多囉字為體。諸字皆為釋此。多是如如。羅是塵。傍角一點是阿。阿即行也。諸塵勞體同於如如。以此如如之行。能折伏摧滅一切生死見慢我執之幢。即大摧伏義也。佛大會中。時諸金剛現大可畏降伏之狀。狀如無有能伏之者。時觀音額皺中現此菩薩。西方謂額上皺文為毘俱胝。如今人忿時額上有皺也。此菩薩現身作大忿怒之狀。時諸金剛皆生怖心。入金剛藏身中。時彼毘俱胝進至執金剛藏前。時彼亦大怖畏。入如來座下而言。願佛護我。時佛謂彼毘俱胝言。姊汝住。時毘俱知即住已白佛。唯佛所教敕我當奉行。爾時諸金剛怖畏亦除。皆大歡喜而作是言。此大悲者。而能現此大力威猛。甚希有也。此中祕意當問之。次白住處菩薩。當存本梵音。   怛他竭多(如來也)毘捨也(境界也。如來境界。所謂如如)三婆吠(從彼生也)缽頭摩(二合)(白花也)摩利爾(以波頭摩為鬘。因以為名也。即是。此利爾是處義住義也)   然此真言。以初怛字為體。即是如如也。如如即是諸佛境界。我今從彼而生也。白者即是菩提之心。住此菩提之心。即是自住處也。此菩提心從佛境界生也。常住於此能生諸佛也。此是觀音母。即蓮花部主也。次馬頭菩薩。   吽(恐怖義也)佉陀(是噉食義。謂噉諸障也。然此真言。以佉字為體。佉字空也。傍角點是行。陀是授與義)   所謂空者。即是諸法實相。猶行此行而得實相之果。復常以此而授與人也。今言噉食。即是以此空行。噉一切能障菩提法也。   畔闍(畔是欲色三界。闍是生也。合說二字。即是順壞義也)薩普吒也(普破碎令盡也。謂以此空行破一切法。遍無有餘也)   除諸法實相。餘皆是障菩提法也。以食噉壞破此悉盡故。得成猛威大勢也。此菩薩是蓮花部明王也。次地藏菩薩真言。時此菩薩入不可壞金剛行三昧。金剛者即是菩提之心。此菩提心即是不可壞。依此進行是金剛行也。   訶訶訶(上訶字是真言體也訶是行義。亦是笑義喜義。入阿字門即離喜。喜者即生滅法)   所以有三者。即三乘行也。此菩薩以種種法門利益眾生也。   蘇多奴(蘇是善。多奴是子義。所謂善子也。是輕安義也)   猶善能行此利益有情之行。真是佛子。從善性而生。故名善子。從佛而生。故名佛子也。此菩薩即能說種種三乘行門。利益眾生。如十輪廣說。次文殊入佛加持神力三昧。此加持三昧如上毘盧經初說也。   醯醯(是呼召義)俱摩囉迦(是童子義。即是呼。召令憶本願也)   又俱是摧破之義。摩囉是魔眷屬。所謂四魔。此真言以麼字為體。即是大空之義。證此大空摧壞一切魔也。   毘目吃底(二合)缽他悉體(二合)多(解脫道住者。謂呼此童子住於解脫道者。即是諸佛解脫。所謂大涅槃也)娑麼囉娑麼囉(憶念憶念也)缽囉底若(先所立願也)   此真言意雲。醯醯童子住解脫道者。憶念本所立願也。一切諸佛法身成佛。入身口意祕密之體。一切有心無能及者。然憶本願故以自在之力。還於生死救度眾生。此真言意亦爾。此童子久已法身成佛。故請其。以憶本願而度眾生也。由請菩薩本願。若有見聞觸知憶念我者。皆於三乘而得畢定。乃至滿一切願。此菩薩久已成佛。所謂普見如來。或雲普現如來。以大悲加持力示童子身也。   次金剛無勝三昧。更無等比名為無勝。由現覺諸佛金剛之體能持諸佛智故。名執金剛。歸命諸金剛者。金剛即諸佛智印也。即諸佛之別名也。   戰荼(極惡也。惡中之極也。謂示形狀暴惡無有過者。乃至噉食一切世間令無有餘。惡中之極也)摩訶盧瑟拏(此是大忿怒也極惡之中而又忿怒甚也即是謂佛第一威猛。殘害世間盡其巢穴。令入法界歸於金剛之界)吽(引)   此真言體也。無怖畏義也。訶是行。上一點是大空。下畫是定。所謂大空行三昧。即是大金剛三昧之異名。以能降伏更無勝者故也。   次金剛母所謂忙莽計。忙言母義。莽計亦是多義。即一切金剛之母。諸金剛智慧從此生也。   怛[口*履](二合)吒(輕)怛[口*履](二合)吒(輕)   此中以上怛[口*履]字為體。多是如如義。囉是離塵垢義。伊是三昧也。即是如如無垢三昧。諸金剛智慧由此生也。吒字不成是半體。破壞體不成即是死義。由此三昧殺無明住地人也。已殺無明住地故。若衍底(丁以反)是勝義。亦是生義。如了達如如。垢障淨除得無勝之生。故為眾母。無勝而生。即是生諸金剛。金剛是無勝者。亦是生諸無勝人也。此無勝生亦名甘露生也。   次金剛瑣真言。   畔陀畔陀也   此縛字由謂下有娜字。以此字加於縛上。以此娜字即是大空之點也。若上縛著點。即次陀字不須加娜也。此中以畔字為心。是縛義即金剛縛也。畔陀是遍護之義。是遍一切處以結彼也。遍一切處結彼者。即是結彼法界體也。SD-E470.gif一點是遍一切處義。已了達法界金剛之體結彼令不壞。是結護義也。   暮吒暮吒也(是牢固義已作金剛之縛縛上更縛令其牢固)拔折囉嗢婆吠(是金剛生也。從金剛界而生。也。即是諸佛金剛智生也)薩縛多囉缽囉底訶底(此是諸無能害也。如金剛寶體一切無能害者。猶識達此金剛體性。金剛之縛固體密緻故無能害也金剛縛即是無間隙真如也)   次忿怒月壓金剛真言。   纈唎(二合)   以上纈利字為心也。纈唎是攝召之義。亦是召請之義。有訶字是行。有囉字是離塵垢。加上畫是三昧義也。兩點在傍即同涅槃。此是具足諸佛功德。願我亦然也。次吽字是恐怖義。為速滿此諸佛功德。以牢強轉進離垢三昧同於涅槃之行。大怖一切諸魔皆令退散也。   伴吒(是叱呵之義。即訶叱一切魔障令滅沒也)   次金剛針真言。   薩縛達摩(一切法也。以上薩字為種子體)抳(上)鞞陀爾(是穿義也)拔折囉蘇只(金剛針也)伐囉弟(勝願也)   此意言針是利智之義。以此如金剛銃利之智貫達之。法無不穿。慧達法性意。是金剛針義也。所謂穿徹無明至實相際。   次一切持金剛真言時十佛剎塵數金剛。同入金剛無勝三昧。猶如金剛手無異。亦於自心出不思議光。光中現此真言。當知餘眷屬准有也。吽吽吽。以初字為體。亦是大空行三昧也。此三昧即是大金剛無勝之行人也。入此三昧故名大空。行三昧也。三字是眾多義。一切眾生多金剛同說故合三字也。   伴吒伴吒伴吒(訶障之義與上同也。私謂再說者謂訶三障也)   髯髯闍是生義。上有一點是大空也。已破諸障。當得大空之生。即是諸佛生也。金剛智生。即是諸佛法身之生。如央掘經生此不生之身。即其義也。   次諸奉教者說此真言。此謂專在本尊之側。承命往來隨有所作者也。亦同上諸金剛。入大金剛無勝三昧而說真言。此一切諸部奉教。同用此真言也。   醯醯(上醯字是種子也。亦是呼召義)   此訶是行是喜。中有翳字是三昧。重道者謂行極行。言極定也。   緊只囉曳(入)細(何不速也。此是約敕之義如人處分使令。何不速為此事而稽遲也)蟻哩(二合)痕拏(二合)蟻哩(二合)痕拏(二合)(執持守義。謂持上所說金剛行三昧。第二重說此語是守護義既執持執持之。又守護。不令散失使不為諸障所逼奪也。令金剛行三昧速成也)佉駝佉駝(是噉食義。食諸煩惱又極噉食令盡。故重說也。私謂食界內界外煩惱。故重說)缽唎補囉也(是充滿也。謂極噉食而令滿足。謂滿行人所有勝願而令滿足。第一願者。為金剛行三昧也)薩縛枳迦囉喃娑縛(二合)補囉(二合)底染(長聲。謂本所立願也。隨彼先所立願應當滿足也。上句雲滿此下句雲本所立願。相連也)   通三部使者用之。   次釋迦如來入於寶處三昧。寶從彼出名為寶處。猶如大海出種種寶。若至彼洲。則隨意所須無所不足也。佛入此三昧已。從其面門出種種光。光中現此真言。乃至普遍一切佛剎。餘真言當知皆如此說也。   薩縛訖隸奢(一切煩惱也)泥蘇馱娜(摧伏也。通上句雲摧伏一切煩惱也)薩縛達麼(一切法也)縛勢多補囉缽多(二合)(得自在也。通上句雲於諸法中而得自在也。以除諸障故得自在也)伽伽那(虛空也)娑摩(平聲中有阿聲)娑麼(娑麼無等義。即是等同虛空也。是行等空無邊清淨也。於一切自在無礙。同於名字也下句與阿相連是無等也。不等者即是二乘。以有所闕故名無等。即是施權之意)   然此真言。初薩字為體。娑者是漏義亦是堅義。入阿字門即無漏無堅。若有堅牢。即是生滅壞破之法。若令同於阿字。此堅本來不生。即是諸法之中。而得自在等於虛空。能為一切寶洲也。私謂釋迦以大悲力。於周體密緻猶如金剛一闡底等。亦令破壞此見而入佛法。施其大寶之願。豈非於諸法中而得自在。能破一切堅牢也。   次豪相真言者。此是如來無量功德之所成就以為莊嚴。此是功德之聚。故作三昧女形也。是釋迦眷屬。亦入寶處三昧而說此真言耳。   皤囉提(與願也能與一切眾生願也)皤囉補囉(二合)缽底(謂雲願得。即是得願也。如人有寶乃能與人。由我自已成就此願故。能自在施人悉令充足)   吽此心是種子也。訶字是行同於大空下。有鄔字是三昧上。點即大空行三昧也。憑此進修得至寶所故。能自在與人令滿所願也。   次一切佛頂者。一切佛頂謂十佛剎土微塵數佛之頂。頂是尊勝之義最在身上也。即是十八佛不共法之別名。此本尊形像。一同釋迦具足大人之相。唯頂內髻作菩薩髻形為異也。亦住寶處三昧而說此真言。   鍐(無敢反)鍐鍐(以上第一字為種子。是縛義也。入阿字門即是無縛之義。又縛是言語道斷之義。字上有點同於大空也已成就極。令成就。故三說之。極令成就清淨也)   □矩女□椹□飀□獎□□□□□□□觸□□□秩□□]□露□茶飀□橫□E□□□□奿□榭□□□□觀□□□□□糕□褸□駔□□□□秩□褽□□□□□□□□□夾□□□□   次無能勝真言。是釋迦之眷屬。亦入寶處三昧如上而說真言。此是釋迦化身。隱其無量自在神力。而現此忿怒明王之形。謂降伏眾生而盡諸障也。   地□□□□地□□□□□□   以初字為體以初第一字陀□□□□為種子。陀是法界義。囉是塵障諸垢之義。若入阿字門即是無塵障。即是法界。當知即同法界故。更於何處而有塵耶。此即大空之義。若人住此三昧。則一切蓋障無不破壞。重說者極破塵障之義也。故以說無塵三昧。所謂陵字門。次說馹陵(二合)字是三昧即是諸障不生而得大空生也。此種子字有種種定慧莊嚴。故能於生死中而得自在。坐佛樹下摧破四魔兵眾也。無能勝即無不可破壞之義也。   次無勝明妃。作女形也。說此真言入三昧如前說。   阿波(入)囉誓帝(無能勝也)闍演帝(勝之別名。即是戰勝之義。能降伏他之義也)多雉帝(摧伏勝竟之義。也此中荼字是戰義。佛坐道場以斯定力。與四魔共戰而得大勢。無能損者。由此三昧力也。以第三字為種子)   次地神真言。地能持萬物。一切萬物依之生長。當知即是佛心。猶如來心能持萬物。深入持本三昧而說真言也。亦是釋迦方便化身耳。   缽□(二合)體毘曳(二合)(地神名也。即以彼名而作真言。若人誦持修習。不久亦得如來心地也以真言第三字。為種子字是離言說義。中有伊聲是三昧。入此離名言三昧即證心地。此三昧名普載為三昧。以同大地故也。末後毘曳字是縛義也。即衍。那是處義。翳是三昧。亦是指物之聲。即指彼真言之體也。由此離言心地三昧故。於離繫之乘而得進行也)   次毘紐天有眾多別名。即是那羅延天別名也。是佛化身。三昧同前毘瑟紐(二合)費(即以本名作真言也)。以第一字為種子。毘是空義。瑟紐是進義生義。乘空而進。所謂此天乘迦婁羅鳥而行空中也。私謂釋迦於五部佛中乘迦婁羅坐。即是虛空進行之義也。   次嚕捺囉。亦佛所化身。是摩醯首羅之化身也(亦名伊捨那)嚕馱囉(二合)也(即以本名為真言也)以嚕字為心。馱囉是授與之義。猶自多有能惠他人。所謂諸乘乘即已也字義也。自通達如是寶乘。能遍施一切眾生。嚕即無塵垢三昧。自得此三昧復以施人也。   次風神真言。亦佛化身也。三昧如前。皤(平)也吠(平即以本名為真言也)以皤字為體也。吠是縛義。入阿字門是無縛之義。即解脫也。傍有阿字之點。即行也。第三吠字是無言說之義。又加伊字是三昧耶也。是諸乘。以無礙乘而度一切。   次美音天。是諸天顯詠美者。與乾闥婆稍異。彼是奏樂者也。   薩羅薩伐(二合)底曳(二合)(即美音之名也)   以初薩字為體是堅義。若有堅住即有生住異滅之相。入阿字本來無堅。則無成壞故也。餘字皆為釋此。私謂以此妙音悅可眾生。言辭柔軟悅可眾心令得歡喜者。說無堅令知無常。驗得如來堅固之法也。   次泥哩底。是羅剎主。亦佛化身也。   囉(垢也)吃剎(二合)娑(食也。娑是堅義。都是能噉義)   彼常噉食眾生。如來亦爾。能食一切塵障之有情無有厭足也。提缽底曳。提字有馱聲即是法界。加伊是三昧。所謂法界三昧也。缽底名住。住此法界三昧名為妙住也。觀一切垢障即是法界入於法界。即是能噉入腹之義。最後曳字是乘也。此乘者速疾無比也。處門體種子字。   次焰摩王真言。亦佛化身也。   毘縛薩縛(二合)哆也(亦以本名為真言也。以初字為體更問之。所謂無。縛三昧也)   毘縛是堅固住義。亦是除諸縛也。謂以理除縛不以非法也。埵字中有多聲即是如如。薩字有堅固義也。也字是乘。乘此如如之乘而進於行。傍有阿字之點即是行也。乘相如如而進行者。即是去成正覺也。   次死生真言。此是閻羅明王也。亦為成就大悲發生漫荼羅故。隨所通達而說此真言。   沒□底(二合)吠(此即死義也死是殺義斷。其根本名之為殺。由本意願我斷一切眾生命根命根即是無始無明諸煩惱也)   一切眾生斷彼令盡無有餘。即是殺也。此明於死法門而得自在。即佛所現化。非真殺一切眾生也。以初沒字為種子。   次黑夜神真言。此即閻羅侍後也。   迦(平)羅囉(引。都名黑也)底哩(二合)曳(平聲。即夜也)   以初迦字為體(作也)以夜暗之中多有恐怖及諸過患。為欲除彼無明黑暗中。長夜諸障垢等怖畏。故說此真言也。   次閻羅王七母。有七姊妹。此七母名准餘經。皆以本名作真言也。今說總者如左。   摩怛哩(二合)弊(去也)也(二合。摩怛哩是等義。等是非一眾多之義。謂七姊妹等也)   以初摩字為種子。是無我義也。   次釋提桓因。   釋迦囉(二合)也(即字名也)   釋迦是百福德義。以因中曾百度修福。所謂一百遍作大無遮施會普施眾生。故得成此勝生。以初釋字為種子。因以為名也。是止息義。止息諸障。障既息已增益其福。迦羅是增進也。又奢(入)即是奢摩他也。常以深言利益諸天。故心為真言。亦佛化生也。   次縛嚕拏龍王真言。此是大海中龍也。諸龍王同此真言。   阿半(脯其反水也)缽多(某也)也(助聲也)   以於水中而得自在故名水主。以初阿字為種子也。   次梵天真言。為欲成彼大悲胎藏亦如上說也。   補囉(二合)闍(一切生也)麼多曳(主也)   即是眾生之主也。一切眾生因梵天故。名一切眾生主。能生一切有情故也。以補囉(二合)字為種字也。補是第一義。囉是障垢。於勝義中即障無障。一切聖者皆從此生故。主生主也。亦是佛化身。   次日天子真言。   阿(本不生也)地(與也)多邪(二合)也(日也)   以初阿字為種子。即本不生義也。自通達此理而授與人。即是常利益眾生。義猶如彼日也。世人謂日為常利益眾生者。   次月天子真言。   戰(不死也)達囉(即月名也。以初字為體)   若不死者則亦不生。不生不死者是名甘露。世人以月能除毒熱煩惱同於甘露。故以為名。一切甘露之味無過淨月三昧也。   次諸龍真言 前是龍王。此是一切諸龍是通用也。   迷迦(雲也)扇爾(喫噉也)曳   此釋為噉雲也。是黑暗。即諸眾生垢障。能噉諸障而得自在。故以為名也。以初迷字為體。即我義也無我也。   次難陀跋難陀守門二龍王真言。   難徒(以初難字為體。是觀義也。即觀離觀而住於中。自通達已以利眾生也)拔難陀庾(拔字聲勢有鄔波者)   鄔是越也。自越諸法生死流轉住於最勝處。以此護持世間。故以為名也。   右上釋迦眷屬罄了。皆是住於寶處三昧。以佛化身。為欲成就大悲藏而說真言。   時毘盧遮那佛自教跡不空悉地樂欲一切菩薩母明妃。說者自教跡者。即是法佛自證之教。即祕密平等教也。為於此中諸為修行者皆悉不空。不空是不唐捐義。隨彼力能皆向法身之理。即同彼佛故雲不空也。如上諸菩薩說真言各欲引攝同類行者。若有修行即同於我。今法佛自說明妃真言。若有修行者。即從虛空眼而生法身。如我無異也。   伽伽娜(以初字為心。伽是無去來義。又伽伽娜是空也。所謂諸佛大空也)皤囉(願也)落乞叉(二合相也)努(大空也。此願勝上。即同虛空一相清淨。無邊不可分別也)伽伽娜(空也)三迷(等也。如上大願如虛空相。與虛空等也)薩皤都(一切處也)竭多(更無比也。謂此等虛空空願遍一切處。皆無有與為等比心。上有阿聲相連)陛薩囉(堅不可壞)三婆吠(從生。也謂從不可壞而所生)闍縛(二合)羅(光英明義也。由住無去無來之行。成大威光無與為比也)娜母(歸命也。由住斯法故我歸命也)阿穆伽喃(不空者也。所歸命我為歸命)   真言首歸命普遍諸佛者。以一切之名猶自普遍。如指東方一切佛。即不遍十方。為簡此少分一切故。雲普遍諸佛。他放此。一切佛菩薩母虛空眼竟。時佛又復一切為障者息故。火生名三昧證。說此大摧障真言。此有威勢能除一切修真言者種種障難。乃至佛在道樹。以此真言故。一切魔軍無不散壞。何況世間諸障也。又此障略有二障。一者內障。謂從自心而生。其類甚多不可詳說。二者外障。謂從外事而生亦甚多。皆能摧滅也。   戰荼(極惡也。所謂暴惡之中又甚暴惡也)摩訶嚧瑟拏(大忿怒也)薩頗吒也(破壞也)□樦□□韓怛囉迦(堅固也)唅(平)鍐(無甘反)   用後二字為種子。諸句義皆成就此也。初戰荼者。戰是死義。入阿字門即是本無生死義也。荼是戰義。以此無生死大勢之主。即與諸四魔戰也。次麼是我義。入阿字門即無我亦是空也。訶是喜義亦是行也。嚧瑟者有囉字是垢障。有鄔聲是三昧也。即奢麼他謂三昧也。拏是空義。第五字即大空三昧也。薩是堅義。頗是法義。了知世間如聚沫故易破敗也。傍有阿字之點即行也。吒是戰義能敵障怖令破也。也是乘義也。□矩磻秩□□馘福□□□□□該意□韓囉是無垢也。迦是作也。謂一切法無作也。唅字訶是行義。又有阿聲是怖魔障金剛三昧也。點即大空也。以此大空不動動行。大怖一切魔障也。鍐字麼是我義。入阿字門即無我也。又以此大空無我三昧。而怖畏眾魔。以此字亦有阿聲及點也。訶嚧唅騣四字皆有阿聲。即是重重怖魔。極怖內外二障之義也。若聖者不動主真言了。   次降三世明王真言。皆是毘盧遮那如來。住於法幢高峰觀加持三昧。如初序品中說也。如來說此二明。皆是彼法佛三昧。為令行人從初發菩提心。守護增長令生成佛果圓。終不退失不墮在非道者。即不動明王是也。為降伏世間難調眾生故。即降三世明王是也。相次說之。所謂三世者。世名貪瞋癡。降此三毒名降三世。又由如過去貪故今受此貪報之身。復生貪業受未來報。三毒皆爾。名為降三世也。復次三世者名為三界。謂毘盧遮那如來。始從有頂迄至下地。從上向下相次。一一天處皆化。化無量眷屬大天之主。今勝彼天百千萬倍。彼怖未曾有。更有何眾生而勝我耶。乃至以法而降伏之。即次第而下。以能降伏三世界主故。名降三世明王也。   訶訶訶(訶是行義是喜義。此三行者。即是三乘人行也。此字行即此三行本來不生。由本不生故即越此三行。是為佛行也)毘薩麼(二合)曳(此是奇哉怪哉之義也。如佛常教。以慈對治於瞋。以無貪治貪。以正見治邪見今乃以大忿瞋而除忿瞋。以大貪除一切貪。此則最難解難信。故言怪哉也)薩縛怛多揭多(一切諸佛也)毘捨也(境界也)三婆縛(生也。謂從諸佛境而生也佛境者所謂諸法實相。從此實相而生故號為降三世也)帝(入)□(二合)路迦也(二合)(此是三世也)吠闍也(此是降勝之義也)□樧驉槨縑撥S(呼召驚覺之義也。若誦此。能遍入一切眾生之心而驚覺之。令障盡等於法身之佛也)   然此真言。以此帝□字為體。上有多聲即是如如之義。囉是垢障。有伊聲即是三昧。以如如之體即是本來不生。以不生故。即垢障亦自本來不生。稱此理而修定慧俱足。故能降伏三世也。   次聲聞真言。   醯都(因也)缽囉(二合)底也(二合緣也)也毘揭多(離也)羯磨(業)泥社多(生也)□樦□□韓   通釋雲離因緣生也。生由於業。離生即由離業也。初醯(有訶聲是行是喜。即聲聞行也三昧伊聲聲聞定也)次都字(有多聲。即聲聞所入如如也。亦有鄔聲三昧)次缽字(聲聞所見第一義也)次囉字(小乘所對六塵也)帝也(乘如之義也。即是聲聞所乘之義也)毘(有縛聲是縛也。伊聲三昧也)揭多(離也)餘以類廣說之。怖障義如上所說。但以聲聞行為異。此是法佛大悲願力為利有情。於三昧中而現聲聞緣覺真言。若眾生應以此法入道者。令從此門入大悲藏也。   次緣覺真言。   縛(言語道斷義也。即是如上所說緣覺證極無言說界也。自從此中得證。復以此法利益眾生。自己通達。亦以此法利他也)   如上說。聲聞緣覺以句法為真言。今以一字者。此是宗極之要。即彼極修行住處故。用一字也。   次諸佛菩薩心真言。   薩縛勃馱(一切佛也)菩提薩埵(菩薩也)訶□(二合)娜耶(心也)[帝*也]毘捨禰(入也此總釋言入一切諸佛菩薩心也)娜麼(歸命)薩縛毘睇(與願也謂與一切智智之願也。薩是堅義。能離諸堅也離非堅也)   上囉是垢下縛是縛也。毘是言語道斷。又有三昧也。睇是授與義。伊聲是三昧也猶自足故則與人。猶自得一切智智故。能以此願與人也。當此是諸佛之心。帝也(二合)此字為種子。與上句阿聲相連。正以此阿聲為種子體也。即本不生義也。   次普世天等諸心真言。   嚧迦嚧迦(世間也。即是暗冥之義。所謂無明也。此字側皆有阿聲。即本無義也。無暗即是真明也。阿嚧迦是明)迦囉也(作也。所謂是照義。作明也。以作明相。現此八部等普之身。而除彼暗使作明行。作是明令世間明也)薩縛提婆(天也)那伽(龍也)夜乞叉(如字也)健闥縛(如字)阿修羅(如字)揭露荼(樂主)緊那羅(樂聲)摩呼羅伽(如字)爾(等諸部攝)訶□馱夜娜夜(二合心也)迦沙也(攝也。此八部等心而令作明也)費只多羅(二合)揭帝(種種行也。亦是巧色之義隨類示現一切可愛樂身名巧色也。亦是雜色義。以種種行種種雜色法。門而除世間之暗。即諸明中無比之義也)   以最初路字為種子也。   次一切諸佛真言。   薩縛他(一切也)毘末底(無慧也。以無慧故名之為疑。此字正釋為疑也)毘結囉拏(除也。此色塵葉之義如人除棄穢名為除棄也)達摩馱都(法界也。謂除一切無慧。皆令住於法界也)涅闍多(生也。此涅字即是大空三昧。從此而生。即是法界生也)參參訶(此三字者皆是種子也。薩是堅義。猶除此堅固為最勝生也。點是入三昧。如二乘入於涅槃。此即是堅固義。乃至若有堅者。即是生住之相故。一切動法皆是不安。猶極除此。都有重空三昧之義。訶即此行。所謂如來行)   次守護者真言。此即是不可越。正為難持(謂力持義觀瞻不可得也亦有難降伏義)法佛奉教者常在內門右邊也。名為不可越使者。諸佛三昧耶威力。不可過越也。金剛之戒奉以行之。一切不敢違越也。亦名無能見者。由此奉教者威猛熾盛如百千日無敢視者。猶如初生小兒不堪仰視日輪。故以為名也。常在佛內門。有所教命如說而行。故名奉教者。   奴達哩沙(此是其名。即是不可視越義也。馱達是法界有羅聲是無垢。奢即奢磨他也)摩訶嚧瑟拏(大忿怒也)佉佗也(喫也。謂噉一切妄相煩惱也。以佉字為種子。諸字皆為釋此。即空義也。陀即與義。也是乘義也)薩縛怛他揭多(一切如來也)瞻(長聲呼之。是教敕也。與前句阿聲連)俱嚧(作也。即令行如來教敕也。隨所教敕而作不相違。可瞻受教敕義也)   次相對守門者真言。   醯(呼召也)摩訶□飀□□□嶸韓戰荼(大忿怒暴惡也。是極忿義)阿鞞目佉(相對也准前守門)薩□(二合)訶拏(二合攝取也)佉陀也(食喫也。亦以佉字為種子)緊只羅曳細(何不速也)三麼耶(如前解)麼努薩麼(二合)囉(憶念也。謂憶念三摩耶也。由忿怒甚。不可觀擬不可觀視。與前相對故為名也)   奉諸佛教敕以不可得空。食噉食一切著相眾生。難可化度降伏者令無有餘。即是大忿怒義也。   次結大界真言。如佛所說。更有無量持明。恐更有持真言者等。以不結護故。能破法事損持誦人。故設結界之法。由結界故。乃至諸持明亦不能破壞。猶比丘結界作法事。在界外比丘雖作法不能障破也。隨方皆遍也。   薩縛多羅(二合)努揭底(一切方處所也。謂十方皆須結遍)畔陀也死曼(母減反。上句結下句界也。此意雲一切方處所結界也)摩訶三昧耶(大三昧耶也。即以此大三昧耶而結諸界)爾囉社(二合)底(從生也。謂從大三昧耶生也)薩末(二合)囉拏(奴皆反。憶念也。謂憶念一切佛教也)阿缽囉(二合)底訶底(無有能害也。亦云無罣礙也。亦是無能壞也。由結界故無能壞也)馱迦馱迦(光威也由光威故成界馱是法界。迦作也。言法界體離諸作離作即是法界也)遮囉遮囉(遮是滅義。謂生滅遷移也。羅是垢障也。句亦是行。平聲。是遍往十方結也。亦是行即是來去也。重稱之即是極來之義此是急來也)畔陀畔陀(釋句是結義也。上是能義下是空。猶無能邪破等於虛空。以此結界故無能壞也)娜奢(上聲十也)爾羶(方也。即是結十方也)薩縛怛他揭多(一切佛也)奴壤多(教也。是一切諸佛之教。前所念令憶念也)缽囉(二合)縛囉(所證也)達摩(法也。即諸佛所證之法也)羅(入)陀(獲也證也得也)毘闍曳(即無能勝也。於諸障中為勝。即不可敗壞)薄伽筏底(此是真言主也。歎世尊德也)毘俱□(除也。能除垢也初勸除。亦是勸念令作)毘俱麗(前句除有相垢也。正是莫作正是除也。後句除離相之垢即是除一切障也)隸(種子也)嚕(長引)補□□不籪□鐓逤韣□□□□餥Q□¥□諢□□逤□珵□□□□匣韓   更加微炬麗字也。但以此最後句中隸字為種子。羅是相。加此翳聲即是三昧。具一切相而離諸相。此是界之體相也。以下說種子字(從一字能生多故名種子也)。   惡(菩提種子也。凡持誦者。皆有此心希求無上菩提故先說此字。從此生一切法也。即菩提心也) 阿(行也。即是修菩提行之種子成就福智故) 暗(成菩提種子也。前字是菩提心。更加上點即是大空證此大空是成菩提) 噁(涅槃種子。也傍有二點者皆急呼之是訶聲也。是除遣之義。遣諸垢是入涅槃也) 訶(去聲降三世也。訶是行。加阿聲是極行。以此除遣諸行。則是不行一切行。故有除遣義以此能降三世也) 悍(不動主也。訶是行。阿聲又是行點即大空。由住是位能降一切。為菩提心作大護也) 阿(除蓋障也。阿是障。傍有二點即是除。遣此即除蓋障義也) 娑(上觀自在也。娑是諸漏傍有二點即是訶除遣諸漏無漏之觀故自在也)   縛(金剛手也。縛義。傍有二點即是除諸縛也。此是金剛種子也) 瞞(文殊師利也。本體即是空。上又點又是空。所謂大空也。越十八空名為大空住空之位名為大空即是大般若也) 嚴(虛空眼也。伽是去來離去來。法即同大空故加點也) □(一切佛菩薩。皆從是中來法界也。囉是垢。上有點是。離垢同於大空。是法界義也) 欠(大勤種子也。佛坐道場伏諸魔。故一切天人號為大勤勇也即毘盧遮那也。佉是空義上點是大空以大空淨一切空也) 髯(水自在菩薩也。由從水生名水自在。即菩薩名也。大本中有之今此漫荼羅位不言安置處。當詳。闍是生義除諸生滅同於大空也) 耽(多羅尊也。多是如如也。如如之性即同大空) 勃[口*履](毘俱知也。婆即三有。哩是三昧於三有中而得自在。傍有二點除遣三有也) 參(得大勢也。娑是諸漏。同於觀音種子。而上有點。言此諸漏即同大空也) 半(自處。觀音部母也。跛是第一義體猶如虛空也) 含(馬頭也。訶是行。加大空即大空之行也) 閻(耶輸陀羅。即蓮花部明妃。也是乘義。上有點者。言是乘清淨同於大空也) 參(寶掌菩薩種子。同大勢至以寶處為定也。以寶為手。故寶從彼生也。亦有常義也亦有作義也) 髯(光網菩薩。即文殊眷屬義亦同前) 婆(上。釋迦也。婆是三有。傍有二點。即是除遣三有義也) □□□□芨趑諢□□葩□諍艦解□芩□該□麤韓 藍(下吒是戰敵。囉是垢。傍鄔聲三昧。上有大空)   右三佛頂種子。同前以次配之。   鄰(白傘也羅是相。上點相同大空也) 苫(社是障也。是怨敵相對義。一切有對法。同於大空無勝劣也) 賜(信反最勝佛頂也。娑是堅固。離堅非堅即是大空。又有三昧也) 怛[口*憐](二合)(多是如如。囉是垢。又有三昧及大空義此火聚也) 訶林(二合)(訶是行。囉是垢鄔是三昧。點是大空此是除蓋障佛頂)   右五佛頂種子。   耽含半含閻(如如也。上有空。即如如不可得同於大空也) □樨□韣¥奩迥□□□□□擰╮@微(入。第一義也離第一義也) 枳履(行也離行也) 爾履(一切乘也。即乘無乘體同於空)   此五字是世明妃種子字。雖是佛化相同世間。謂天等也。遍一切所有明妃。隨取其一。   吽(無能勝種子三昧) 微(縛此地神種子字也) 枳(作三昧) 履(離相三昧) 相離(文殊使者計設尼也因髮結端嚴妙得名) 爾(定空) 履(施者也定相也。陀是施也。於無相中能滿一切願也)   此鄔波計設尼也(空定)弭履相如。前(此文殊使者。名質多也麼是空是我。下羅是相。猶有相故有我。離相故無我。亦文殊師利定也)。   係(喜行) 履相(文殊使者財慧也。即是能滿一切願皆令喜也。更有一使名阿迦沙尼。是呼召取物使者。經中少種子字未得。)   右文殊五使也。每一使各有一奉教。同種子字同使者了。   次除疑怪菩薩。   訶娑難(行行離空。又大空。所謂法甘露也)   總句是喜義(是歡喜踴躍義)。   次一切無畏施。   羅娑難(垢如上。猶此字義故有畏。若入阿字門能除一切畏也)   總句是味也(以無上真實法味滿一切願)。   次除一切惡趣。   持懵(法界縛)娑難(如上總句是破碎義也。如人手執物擊物令破)   次愍惠(從哀愍一切得名)。   微(縛。三昧伊聲是定)訶(喜)娑(堅)難(如上總句。以種種善巧方便。令眾生歡悅至是處也。增長積聚義) 諂(大慈生菩薩種子也。此慈極大。無比。從此慈中生也。乘也是去來義離去來同大空也) 閻(此大悲纏菩薩種子字。由大悲故自纏其心。故得名此) 縊(除一切熱惱菩薩也。能除三毒熱惱是極三昧義也。鄔亦極三昧義也) 污(此不思議慧菩薩也。以不思議慧除無慧也施也由自有故得慧與人) 灘(奢摩他。又大空寶生菩薩也。猶能生一切法寶故。得名) 衫(此寶手菩薩也。如如意殊在手能滿一切人願。此菩薩亦爾。故得名也 儼也。第五字是空又大空也) 噞(此持地也。猶如大地持萬物佛地持眾。生此菩薩亦爾也。以此字義持一切也) 髯(染字也。亦第五字又大空經本缺菩薩名。檢前) 汔(頗是聚沫不堅義。了一切法自相如是同於大空。)   此寶印手菩薩種子也。   □楚慼慼慼潮唚r§麥癌窅牷撓荂慼慼潮螺虧鴃慼N韓 鄰(虛空慧也。如空無邊無礙。是菩薩慧亦如是也) 含(虛空無垢也。此慧如空清淨無垢。行因於空行成就已等同於空) 空(如如惠來 句者蠍底是去。謂去成正覺 至於如如如) 蘗丹(清淨慧也空垢) 地□(行慧心常以是慧利益眾生) □樥鮽l韣¥踤□詳姤□察□□入癒撙   句雲無怖畏也。安住是慧猶如金剛山定也。   地(法界)室唎(二合)(止定無垢)唅(行空)沒藍(縛垢空)   此四字諸奉教者。通同隨取其一字用。   吃沙(二合)(作止)拏(二點是恐怖令除戰)囉(點是極戰令彼怖是大勝也)閻(如如無垢達一切乘)劍(作與非作皆離。以何得離由體大空故也隨取一種子字欠此多第三)   右六字如上所說十佛剎塵數菩薩種子也。隨用一字即得通用之耳。凡諸真言中。隨取初中後字用為種子皆得也(觀察取宗要之字耳)。   次淨居天真言。   摩奴囉摩(意悅也。由受種種樂故)達摩三婆縛(法生也。此佛所化生。非關世天垢言從法生也)費婆縛(隨有三種也三亦種子也)迦他那(說也。通上雲隨其有所說也。隨彼法生以解之法為眾生說法也)三種子三(亦種子堅與不堅皆離。體同於空極令空故重字)   次羅剎真言。即用彼方言為真言也。   吃□(心也)計[口*履](兼三字乃種子也)   中有二迦二囉。即是能食一切業垢。二醫字三昧也。重說者重淨也。   次荼吉尼真言 此是世間有造此法術者。亦自在咒術。能知人欲命終者。六月即知之。知已即作法。取其心食之。所以爾者。人身中有黃。所謂人黃猶牛有黃也。若得食者。能得極大成就。一日周遊四域。隨意所為皆得。亦能種種治人。有嫌者以術治之。極令病苦。然彼法不得殺人。要依自計方術。人欲死者去六月即知之。知已以術取其心。雖取其心然有法術。要以餘物代之。此人命亦不終。至合死時方壞也。大都是夜叉大自在。於世人所說大極。屬摩訶迦羅。所謂大黑神也。毘盧遮那以降伏三世法門。欲除彼故化作大黑神。過於彼無量示現。以灰塗身。在曠野中以術悉召一切法成就乘空履水皆無礙諸荼吉尼。而訶責之。猶汝常噉人故。我今亦當食汝。即吞噉之。然不令死彼。伏已放之。悉令斷肉。彼白佛言。我今悉食肉得存。今如何自濟。佛言聽汝食死人心。彼言人欲死時。諸大夜叉等知彼命盡。爭來欲食。我雲何得之。佛言為汝說真言法及印。六月未死即能知之。知已以法加護勿令他畏得損。至命盡時聽汝取食也。如是稍引令得入道。故有此真言。   訶唎(二合)(訶定行唎垢)訶(行)   除彼邪術之垢也。   次藥叉女真言 能噉世間能食諸業垢等惡。是夜叉義(乘)。   藥(如上)吃叉(二合)(言語斷定)尾(施乘)爾夜(二合)(乘)達(法界)[口*履](無垢定)   句義雲持夜叉明者心是。用彼方言作咒也。   次毘捨遮真言(翻是。極苦楚義。此輩多是餓鬼也)。   比(第一義定)旨(死)比旨(極第一義滅也)   亦是隨方言作之。   次部多真言 此是夜叉之類也。   喁(去空)縊(定)喁縊(極也)懵(我堅)散寧(空定也)   次阿脩羅真言。各各別為種子字。隨取其一。   囉(垢)吒(戰)囉吒(重言也)持懵(二合)耽(法界無縛猶如虛空)沒囉(二合)(如猶空)沒囉(二合)(言語道斷離諸垢也)   句中有染欲瞋言。謂除彼多欲瞋故說也。   次摩□羅。亦種子字隨取其中。   櫱(來去)囉(垢也)藍(相也謂生死)櫱(縛)囉(垢)藍(相也)   次緊那羅真言。   訶(喜)佉(行)散(堅也所謂我報也)難(空又空上句也)微(縛定)訶散難(如上下句也)   此句義。上句是歡喜。下句是與人歡喜義。由能除我執而堅而證大空。是故踴躍無量。既自得已亦能與人也。諸人真言。各是種子字也。   壹(定)車(去。影像傍有阿聲行也)缽(第一義)□(塵即大空)麼(無我即大空)弩(空又空也伊聲是空)麼(空)曳迷(乘人定)莎訶(同上)   右諸真言別相竟。   次毘盧遮那說真言心者。以如上諸真言等。隨一一中。則有根本真言心真言隨心真言。如是等無量無邊不可知數今總說諸真言之心。即此阿字是也。此是諸法本不生義。若離阿聲則無餘字。即是諸字之母。即一切真言生處也。謂一切法門及菩薩等。皆從毘盧遮那自體自證之心。為欲饒益眾生。以加持力而現是事。能實即體不生。同於阿字之法體也。此字於真言中最為上妙。是故真言行者。常當如是受持也。是故一切真言住於阿字。猶住此故誦之即生也。右普通真言藏品竟。此中真言通一切處用。下諸法中各是別行也。   世間成就品第五   第三經雲。爾時世尊復告金剛手祕密主言。諦聽諦聽者。前已問佛。□□□□□□□□□輻□□□□□□□馳埤□□□□□埤□□□□□□□□□飀□□□□□□漶慼慼慼慼慼慼毆蠐銦慼慼慼慼慼慼慼潸D憐□禈□□□□祰□埤□觕箋□□□□□□部慼慼慼憐C□□□□夾□□業祭□霸飀□奏奪楦□□□□□□□檢□□露□□飀□□椏餾□□埤□□□□□祐□飯穠飀□隉樞驉撢e詖□□□□□礹□□覭□襭祐言□□埤□禜□姾飀□□□□|檻襼□□□□□□□□□□埤□□□祭□霸□奏姛霸糖□□椽勵□z□□逆□榃□□□□□□□□楦□襴□楦□□□□瘜W□□□□□觺□□驖□逆□□碌□V□G楷□□□□□□□□I□□□襼□□□□□規□首茵埤□\□□□埤□E□□□□□□□□□K□姊□□□□□□□□□□□檢□□□□□□□□□□□□□□餖禸姪裀□□□□□□□□□□j□婟□妄□□□露□□糖□□□□玲□□□□□□□祭□霸□奏奪檻霸飀□□□□□逆□I□襾飥□覘□□□□拌楏覘G檢□□饅馬覬□□□逆□□□□□□□□□□□□露□□□□□礽列□X魽摯f□椽□祏崙弄□□覕□□□□始□□□椽□稿□□礽辰□□楏易□j□飥□鷺□□□□□隆□□娏餾□□□□□□□□□□榍裀□奐□練□□□□誇□□切埤□槶□芋撩f淚□□□飀□椸□禈□□□妳□□□□檢□馬□□稀埤□□□餾□□□□□□衽□聾□檻詖□□□禳□□□□□□□稀埤□奪□雷屆慼播露□n膳□醴訏餾□□□□□□□□□訏餾□□埤□誇□□□□□□馘耔□□V□□□□□□□□逆□禷訏餾□□霸糖□□□□□□□□妃□□□□□□□□□□埤□觕樧□□祭祏奏姜□□□□□□□□□觺□□□□逆□□□□覘G檢□□□詢覢夾□□□□□逆□□奅樺□□□橫□逆□□□□□□□□□□□□□□□□□褙□襡如□裀□桌□□□□□露□□□礽列□Xo□□□楦□□□□□襏誇□□飯□列□□□□□覃□□□G檢□□□□□□□□□□□□□祤矩G椹□□秜□□□□隆□□□□□□□□□隆□□□□姾騧□□隆□□□□□□□□□□□妘茶騶□□訶□夾□□□□□□□□□傍螟嶄恣憤錯H□飀□楦□禜馘L□樧□襢□□規□穚□□餺□囊妘G槏V□□□□餺□囊埤□□□栗椽露□□□g□禕奉禜饋□□□□□□□餺□馘腹慼慼慼慼潑B□□□□□□雜□□□樺□□□□□□誇餺□囊奐□橖□□□□□□□□訏騖駭飀□覃□□鴞駘e□□襴切□□□□□□z□□檇□□□□□□□□埤□□□楊龍□駛□□□□□□檳埤□□褽□□埤□□□□諒□□奜□覜証□□□□橫□□□襭福□□□埤□□樧□□□□□□□襴□□□□□□□饃□瑮魽慼慼慼慼撫t□□□飀□□稚□□□□□羇□□□□□□□□□□□□□療□□□□療□□□□□禈□□G槄□飀□覃□証□□蝡諶ョ慼播[□覭□□璁銵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摯X餾□□糖□□□馥□□□姪裀□□□褽□裀□訏餾□□祿□□馘□霸飀□G槄□飀□留訇□G橤□□□□□□□□□□橫□□嫵□□□芊慼慼摯f□褓楈矩鞳敷憛摯f□□褓楈矩F□□□□z祏姭飀□□□□楑□□□復□□訧□褉□□□□□蜀m復□叩然後觀佛。佛即本尊也。隨彼所有緣者而觀之。皆是佛普門之身。故無異相。同名佛也。先作是三種觀。都合方成種子。以為子故必當得果。次觀本尊為欲成果也。如人有種子者種之良田。方便將養為成果。故雲是成種子。已為成一切智智之果故。觀佛也。行者初觀之時忽暫與相應。猶如電光暫得見道。爾時不應生著。所以然者。如西方有一阿闍梨弟子。作此觀時忽暫相應。心生貢高而向餘同學說之。彼即謂之若見法者即是成果。夫真言果者。即具一切種慧。我昨造得偈頌汝能知乎。若汝於此近事猶不能達。當知諸佛境界未可通達也。所以說此事者。若人見字明瞭之時。由與法相應故。必當身心有異。先來愚鈍乃得總持。隨聞一句通達無量義趣。說不窮盡。況為我慢等過所動。而生高慢取著心耶。是故行者。當離如是法愛勿令自退也。又行者觀本尊時初忽見。隨滅不應愛味取著或生憂悔。但當一心行之久自諦了分明。若見尊時諸有所想自然成就。圓光月輪及字等。隨念而現洞然明徹。若見字者字外皆有光炎。猶明火焰明淨無比。或作字輪如前所說。亦於輪上具有光明隨心成就。乃至觀此圓明。欲小便小欲大便大。乃至周遍十方佛剎皆悉周遍。或欲睹見十方諸佛無量無數色像言語所演祕藏見神通事。皆得明見。譬如善巧金師得好真金。百練清淨柔軟無垢。隨意所為隨心而成一切無礙。此名持誦之果。又所謂出入息者。如世人息。入身復出出已復入。無有斷絕間隙。此入觀見字輪圓明亦復如是。從本尊心唸唸流入其身。猶如入息。復從自許身心之中唸唸流出。入於本尊之心。唸唸心無間猶如出息。如是唸唸周環無窮。即是真言行人之出入息也。如是出入息流注身心。淨諸垢穢漸得諸根清淨。又隨事而觀字輪種子之色。如息災白降伏青黑等類。可以類知。如是作是亦能隨心成辦諸事也。又經中所云。命者所謂風也。風者想也想者念也。如是命根出入息之想雖復淨妙。猶是想風所成。亦當淨之。所云彼等淨除已。作先持誦法者所云阿字者。以一切種子皆從阿字而生。若觀種子相即不觀阿。若並觀者即有二相。是故但觀阿字為一切種子。以一切法不出阿字門故。斯謂先觀種子別相。次至此中。一一須入阿字門。若入阿字門。即見本不生理體也。如是見已即三業皆通。以身通故。普見色身隨類普見所喜見身。以語通故。能以一音遍至十方佛剎。亦能普應一切眾生語言差別。以心通故。乃至一切眾生心所動作心。所戲論無不明瞭知之。亦能知諸如來祕密之事。即是究竟六根清淨成種智也。修真言行者。先承事一月念誦。謂一月之中。先當作如此如上觀之。又祕釋者一歲十二月而成。還復本際得其元本。亦如菩薩十二地。即十住等妙之覺。猶如十二月。故此中得一月之分。即是入初住地。一一句字或本尊等。隨一一諦了成就無有障垢。故雲一一句相應也。行者前方便者。如是觀行之時。若以一花獻佛。至心迴向。願令此通達一一句中解也。並下文花遍十方一切剎土普作佛事。爾時應念即成。乃至香食等事。一一如是廣說。設天大旱或有種種災患。爾時行人一花供養。願令此旱得除降注大雨。或願諸患自息無不應時成就。復以此一一功德迴向菩提。普施一切眾生。如此菩提大願亦當成就。何況餘事也。前雲一月者即是心與一境相應也。一一句通達者。謂前觀字輪觀聲輪及本尊種子。一一明瞭現前無有錯謬。名通達一一句也。先觀佛得成即見圓明隨一得成餘即成就謂觀本尊明瞭之時。圓明字輪等相自然成就。此月即是月喻三昧。法性清涼乃能普現眾生心水之中。非如世間月也。但借心為喻耳。但隨一成餘者自成。然所以具說者。至下文各有用處故。須具明觀月法用也。諸佛大名稱。說此先受持者。即是最初成就種子也。次當隨所有。奉塗香花等者。謂能以一花普遍法界。乃至願力因緣。能除眾生種種苦惱。如普門常所說。豈是一花而能成就如是力願耶。為成正覺故。迴向自菩提者。當知即是自心菩提種子。明淨顯現自在之力用也。次雲此中釋兩字深義。如是於兩月。真言當無畏者。即是及於悉地義。今此是大用耳。第二月也。第一月謂成種子故。第二月謂成位故。次滿此月已。若成世行者入持誦者。若成世間說者。即是初一月持誦。次一月於世間法中而得成就。謂種種藥物以法成之。能得聞持一聞不忘。乃至力通明行皆得善成。於大空而得自在。若出世義說。即是隨其成就之時。能滿一切所願。所謂山峰牛欄者。觀義。作成就時如於山。即與中道山相應。一一事皆與理相應也。謂不動名山。即是大菩提心。在此菩提心最究極之地故名山峰。如人登山下觀萬物莫不明瞭。此法性山亦爾。下觀法界圓照無礙也。牛欄者牛是五淨所生。能卻穢除障成就清淨之事。以牛淨所養故。細草豐茂自然滋長。此菩提心牛欄亦爾。能防妄想分別之過淨諸心地。以大悲水灑之平等地。所生功德任運成長也。兩河義上已說之。兩河者謂流注不絕。是生死流又心心寂滅趣於法性大海。是出世流。於此中間。是中道妙住之境。堪造妙成就也。言四道中者。謂四聖諦道中也。一室者。謂除諸境分別在於如如之行。以此為室也。大天室者。所謂涅槃之室。以此成辦菩提自在力也。若不入如是大天之室。雲何能成自在力耶。曼荼羅義如上說之。四角為作金剛三股之象。周匝相接名金剛宮。若作祕說者此是大智莫能壞者。以彼金剛妙智。結金剛界護菩提心故。所作皆辦也。作護謂以降伏三世明及不動明。而護諸事。若理說者。此降伏三世不動明王。即是大菩提心。堪能守護一切眾生令彼善根自在成就也。藥物力成者。謂空青蘇油牛黃等。隨事成辦。如餘處說之。理說者即是身口意成就。所謂三業無盡莊嚴之藏奮迅示現。成就法界眾生也。佛法法爾。先以事中成就。然後用淨慧大空而觀察之。即是出世成就也。藥及與心成就之時。有上中下相。日出為上夜半為中初夜為下。於此時中有相。當知隨事即知是上中下成也。初夜是初入未證之義。半夜是菩提心義。謂從此以從背暗向明。然猶未即是大明也。至日出是成相。猶如大日普照世間也。於此時中。或有□樁□□槨XO□□□□祜□埤□樁s驟□□Xs駛裀□□□□惚腋化V□□楜觩□□楜襣礸□□□馘率裀□檳飯□露概饜□□□□姐橫□埤□□□奐襼□奾祰□□□糖襼□□□樽馳娼□祤祋□□□□旅□□龍□裀□□□□□□□觜□羺f□□槄□□西□□□□□□□□□橖□□□□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卷第十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796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卷第十一   沙門一行阿闍梨記   悉地出現品第六   爾時世尊復觀諸大眾會。為欲滿足一切願故。復說三世無量門決定智圓滿法句者。觀察大眾非無因緣。先以佛心。而觀察彼眾生種相體性。堪受何法應何種而得利益。如是觀已。當知於彼彼法門而得悟入故。為欲說此故先觀機也。三世無量決定智門。謂於一念三世之中。無量無礙智門。佛以種種方便說斯妙法。一切眾生各隨所應智門而得決定。其門無量故言無量門也。佛觀大眾會。為說此普門法界趣入之門。欲令各隨本緣而得決定故。名決定智門也。法句者。謂先觸事從事能生於理。故名為句。即是句偈依。世句偈法以名字說。滿足者入此法門能生法門。能生法界無相如來自證祕密之法。將欲以如是法滿足一切眾生。令無空過故也。此句即是偈也。未及會句。後當以義作句偈也。虛空無垢無自性。能授種種諸巧智者。謂一切智智之心等空。無垢無量無礙。無有分別。即是諸佛大空現證之法。無自性者。謂此空無垢清淨法界。亦復無有自性不可執取也。以如是即彼大空。無為亦無自性故。能生一切智智。即是巧智。智之異名也。若非巧智。豈能隨一切眾生種種心行。見其所樂見身。說其所宜聞法。稱其得解之機。皆悉不虛而入一切平等法界。即是巧中之極巧也。以平等空亦無自性。有相生滅亦復無性故。於法自在能生巧智。普與一切眾生之願。不可思議度量也。由本自性常空故。緣起甚深難可見者。此不可得空之自性。即是第一常住法佛之身。以離空非空等八顛倒相。是即甚深從緣起法。無為無作而能不動法界普應眾生。機應相關如月現清水。如是緣起法不可思議也(空之自性常有不是先無今有已有還無故謂空本性如是也)於長恆時殊勝進。隨念施與無上果者。恆謂常修如是法行。乃至大空亦不可得。無自性故猶如大空。而能生起萬行。此甚深平等法界之行。行者若能常如是行。即能隨眾生所思願而滿足之。乃至無上大願亦能與彼也。譬如一切趣宮室。皆依虛空無著行者。此恐人不信解更引譬譬之。如一切世間。皆依於空而得安住。而此大空更無所依。不作是念。一切世間由我而生依我而住。此世間亦於處空不念恩德。而求報之不作是念。此空力故令我得如是安穩。何以故不見虛空有造作之行。故不念報也。故次會雲。此清淨法亦如是。三有無餘清淨生者。合雲如上所說之行。亦同於空。除三有之障令無有餘。能生清淨之法。所稱法性清淨妙身之生也。次雲。昔勝生嚴修此故。得有一切如來行者。更引古為證。勝生謂先生也。先生謂先覺是法者。若覺此法即無盡莊嚴。無盡莊嚴定慧神力妙嚴之藏。謂過去菩薩名為勝生嚴。此即佛子也。即是先修行者。如言先生也。梵雲避部。是不久滿足諸財寶。謂法財也。即此德以嚴身也。此先覺者。即曾得如是法。一切諸佛亦皆得此法也。次雲。非他句有難可得。作世遍明如世尊者。次意雲。若離此更於餘法句中。能成如是不思議法界之果。無有是處。假使於中求之。亦無得理。如水中求油無有是處。若人能得此自證非他。不由他悟之法。即能照明世間如日照之。亦如佛出世時。普為一切無明世間而作大明也。說極清淨修行法。深廣無盡離分別者。佛說此極清淨無分別離分別甚深自證之法。此法深廣。不可思議不可破壞。無有窮盡。即是歎法德之意也。爾時毘盧遮那世尊。說此伽陀已。觀察金剛手等一切大眾。告執金剛言。善男子。各各當現法界神力。神力亦是動用神變也。此神變是廣義。從一得多也。悉地流出句。若眾生見如是法。發歡喜踴躍得樂受住者。佛觀大眾非無因緣。為欲令彼各各說。從不思議法界自在神通之力。流出悉地之句也。此流出名為門。是梵音多含。今此中意明流出也。謂從自證法界佛心。而流出無量巧智之門。即是如前一一菩薩金剛各是如來內證之德。從此現法門。門有傳法攝眾生者。引彼一類從此門入。而到一切智智之地。佛意令彼各說入實相門。若有眾生種。彼根性者。當生喜悅發起善根。即從此門成勝進行。住於如來安樂之行也。時諸執金剛。為毘盧遮那世尊作禮。如是法主依所教敕者。依佛所命不敢有違。然如來是法主。若於法主前各各異說。則非所應。是請佛自說令一切聞也。何以故。世尊於世尊前。自說如是隨所通達法。非是所宜。此是迴文也。時諸金剛復請佛言。惟願世尊哀愍我等。示現悉地流出句。何以故。於尊者薄伽梵前。而自宣示所通達法。非是所宜者。此意雲何。如來法王尊勝無上。以於此法中現前通達。究了明見無有餘故。我等由佛恩力各從一門。隨自心量而得通達。若於如是大法主前而自稱說。則非所應。此是慚愧謙退之意也。如是陳意。願佛自說也。何以故。為未來世眾生。當遇是法得大利益。開佛知見速得成辦如來安樂行故。如是說已。如來告金剛手等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此如來所說法毘奈耶中稱讚一切。所謂有羞。若有羞善男子善女人。見如是法速生二事。謂不作所不應作。眾所稱讚者。佛讚意言。此諸善士。雖於所入法門得善通達。以仰敬如來生慚愧故。不敢陳說。當知即是善士之相。故言善哉善哉也。次即因其所行而引接之。故言如來所說法律之中。唯常稱歎一法。所謂羞恥也。西方梵音與慚愧異名。更相釋雲何慚愧。謂具羞恥。若人具羞恥之心。即是有慚愧也。如來常稱歎此一法。若人能有羞恥者。則成就祕密之行。當知即是發跡之處。故因有羞恥故。得具二法。一者所不應作事業皆悉不作。雲何不應作耶。如世間人。各當觀察自種性中不應作事即不敢作。世間名為有羞恥人。今此善男子亦爾。於如來種性之中而自觀察。知此法中一切惡業。皆當不作。即一也。由不作惡故。則為如來之所稱歎。非但如來。亦為十方諸天人阿修羅沙門婆羅門眾及凡聖大眾。常所稱歎傳宣說。此即是不作眾惡之果報也。又眾所稱歎。即是俱行一切善義。由具一切善故。為大眾稱歎也。復有二事。所謂未至令至者。謂未至者令至得到一切智智之妙寶洲所。由有羞恥故能行二法。由前二得則能至所至處。昔所未悟而今得悟。昔所未聞而今得聞故。是一也。二者由得至所未至故。即是生於如來種性之中也。與一切佛菩薩共同一處。常不捨離微妙勝進。即其二也。復有二事。謂住屍羅者。所謂除熱得清涼是屍羅義。如其熱者思清涼池涼室。善得入者即離熱惱眾患。又如熱病之人得除熱毒病。即身心清涼善得安樂。義同清涼義也。菩薩之人性戒成就。不由制戒任運而有。譬如大海其性自爾不宿死屍。非有人物令彼如此。非同聲聞戒也。第二法者。由具戒故常得生於人天中。此謂未得法身地者。世世生處常在人中天上。得離障見佛聞法。此即大利也。善哉諦聽善思念之。我當宣說真言成就流出相應句者。此善哉中有二仁者義。謂佛歎彼賢善之德。而或告之令善聽也。流出者如佛出光。先有出處。謂面門豪相頂髻等處。出作佛事已周竟已。而復還入。此流出真言亦如是。當知從真言中流出也。謂流出悉地之果。此真言本從如來自證之德。於佛心地而出現。作無量法門大作佛事。作佛事已。令彼應度眾生。即從此門入佛法界。故名流出也。故次言此所流出相應句。真言門修菩提諸菩薩。速於是中當得真言悉地之果者。此中果者。謂得不思議一切智智之果也。次之初首。若行者見漫荼羅。尊所印可成就真語者。自此以下更明次第供養法。先得見漫荼羅。非但得見而已。須為師加法引入如前所說。非但得入而已次第修行。隨法修行故。得阿闍梨印可傳法。得印可灌頂故。次雲真言成就也。復次世間持誦品中先觀圓明中。有環遶真言字輪(頭尾)念誦時從初字。於口中入流入身中。猶如入息周遍身份。此是如來自在神力之所加持。如是念者。能除眾生一切業垢也。如是遍身已還從口出入尊足下。遍至本處。如是一一字流入之時。以次字即相續不斷次第連環也。若初學人。恐心散亂不能如是成者。當只觀種子字。如前作之。乃至心串習已漸加字也。移此一段入前品中。如前說。見漫荼羅又得入已。作諸法事乃至灌頂。既得受法如法修行。善解真言中次第法用。明瞭無礙。堪能傳法得師印可。經言尊者即是師也。又能發菩提心者。所謂為求如來自在之業。普門利益一切眾生故。而行此行。非為餘事。深信慈悲無有慳吝者。謂於甚深廣大不思議法。決定正信無有疑心也。又於財法心無慳吝。以大慈悲心哀愍一切。常作利他之行不求自利也。住於調伏者。謂自調六情諸根。此即性戒也。能善分別從緣所生法者。譬如明鏡。現對眾色明瞭現前。如是等法。非由鏡中先有。非由色從外來。當知二法和合亦不能生。而於是中宛然明瞭。不可執取不可求得。而亦非有非無。但從眾緣和合故有可見。如是一切法當知亦爾。乃至十喻皆能通達。如是觀已。於真言悉地之果。亦如是觀之。此悉地相。由自持誦者及本尊真言和合因緣。則有一切不思議事。法界鏡像不可取著。而種種成就也。受持禁戒者。即是持明之具戒。於中一一法則皆善受持。以是因緣不犯三昧耶法。得悉地成就也。善住眾學者。即是真言門上中下法成就之相。一一所應學事皆善通達。即是善住上中下法之中也。具巧方便者。即是體解如來善權之用。如修真言行時。或於出家二乘法戒有所違犯。不應生如是迷執。我由此事故毀犯是戒。當知去惡趣。心懷惡作而妨正修。何以故如來所有方便。唯為如是大事因緣。若令為不持方便諸乘清淨戒故。而妨真言圓滿之行。無此理也。是故行者設有犯時。當生是念。我今志求無上大乘。普利一切有情故。事不兼遂故。於是中有所違犯。若我逮得成就果已。當應悔過。以此善心非是犯戒因緣故。不名犯戒也。勇猛者義如前師弟子中說。知時非時者。真言門中一一次第法用。不得迴前著後迴後著前。應先作者先作。應後作者亦如是。即名為時。乃至飲食睡眠種種諸行。各有時非時相。如真言行者。若晝復睡眠通夜不寢。如是等事亦非三昧耶。非合時也。好行惠捨者真言行菩薩常以財法施。攝取眾生令入佛道。若不能如是隨力作者。即犯持明戒也。心無怖畏者。若在眾中。有諸異解異見眾生。或斷疑或試問深淺故有所諮問。爾時安住於法。以無畏心無取著心。隨問為說令得入於正見之中。心不怯弱也。勤修真言行法者。於修行門。終不中斷無有停滯。若在中路悠廢。即非精進之相。當得者不得。已得者退失。即令於道有礙。是故行者一心精進如救頭燃。以精進不放逸故。乃至能於此生得佛知見。何況諸餘助道之法。不爾犯三昧耶法。通達真言實義者。知上中下成就中甚深意趣。一一字中男女聲等。從所入門乃至成佛。於中通塞之相善分別知。所以爾者。此諸真言即是如來自證之德。以此莊嚴法身。令諸眾生。各從有緣之門見實相故。若入一字之時。即具無量門功德。無二無別也。常樂坐禪樂作成就者。於真言門中。心住一境而不散亂。如觀字觀聲本尊種子。隨於一事心不外緣。即能得大成就。若心在散亂。設經無量劫中欲求成就。尚不可得。何況一生現得法利耶。次說真言成就之相。或有疑言。諸法實相無為法中。亦云何有如是種種事相耶。今欲悟彼故。答言此事實有不應生疑也。且取世事為譬喻。又祕密主譬如欲界有自在悅滿意明。乃至一切欲處天子。如大乘中說。欲界有卅六處。謂寒熱地獄各八共成十六也。又四大洲。此四洲又各有二隨州(合十二州並前廿八)及六天並傍生鬼(合三十六)此自在天主以此悅滿意明力故。現種種雜色慾樂之具。能於一時滿此卅六處。又雲於此迷醉出眾妙雜類。乃至而亦自受用之者。所為一切天子天女等示現內外有情無情之境。如現食味音樂等。一一可得現前受用。若見女色等身。亦可五欲自娛。各隨彼心之所欲。為遇極妙五欲境故。心皆迷醉也。何況如來真言。而不能普見色身作佛事耶。又善男子。如摩醯首羅天王有一明。名曰勝意生明。以此真言力故。能於一時作大變化。遍此三千大千世界。現為一一眾生。現所愛樂諸利益事。隨彼受用皆實不虛。又化淨居天身及彼微妙受用之事。如經所說。何況如來真言力耶。且置是事。如世幻者尚能以其真言。雲現種種園果及乘人畜等。又如阿修羅自有真言。能化其身同於帝釋。坐於三十三天善法堂上。令一切天皆生疑怪。又如世人有真言。能攝諸毒及寒熱眾患。又有□□□飣騇□駜□□□□□□示□□秖F□□□□橖□囹恣慼憤腹慼摯鞢慼慼慼撩堙堙慼慼憬p□□樇□觥W□□□□□□□□□^觀□□礽□□□檢□□□槔錄□□□□□□祊□觜說椸□□□□□□樀□□禂饜□夾檢□橐□□□馭□□□□□檢□□□□□□□□□奿□蓼□楈夾□□□□耘檢□□□□□□□□□榭□□□□□□□L□□□□□□觀□樀娙埤□椸□好□□□□□□□□□□□□椸□量逆□□□□□示□霸□□□□□□□□逆□妀□Lg□飀□□□□詏□□□□呂□□□礹□□□祭□□□□□□埤□姈p□龍□□□□誇馘礸□□娀埤□□□□□饜□□櫚□□□□□埤□□槏諷O□露□□□埤□□□省梱□□□芊慼毅苤慼慼撚蝖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敷銦慼撙瘍S□□□槔□□□□□檳□埤□□福□魯□□□□□□□□樺□□殮□娃□禳姛霸飀□□□□□□觀嬌□e□□□□□□□□□□□g□□□□槔□逆□□□禽e□□□□□覭□□□□□□□□□□□餳□□禜駪K□□禘龍□覕旅F□埤□□奐□□□樇□□□檢□□□緄□□E送楸襜褸送檢□□妖□香□□□□□□□□楸褸□□□□□□□□□□禰□妊□覭□□□□櫞□耔□飣□魯□□□□□□□□類樀埤□姜□□□□褸□□□□礸□□覆切□送□□□□□姜□□榜馘壘□□□□□□□□□霸飀□示椸□□□□□□紐j□槷□□□□□垓誇□活毅芊隉慼慼潮G□埤□□稀□□□□□櫚□饜□□□橝w□榜糖□□檳飯□倫□□□□□□□□□g□□禍訇□□礸□呂□□□□□□部慼摯f□妘殮妞□視□□檢□□輻□檢□□碌妀□賂楈娀□□檳埤□行饉□□□□□□□獎□祭□□詠橀□□□□□妀逆□褸□茵姜□□□埤□□□□□□□□□□U楈娃□埤□橝魽慼撬芊潯插慼潘彌□□□□□□飀□□奔錄□□□□埤□□□夾□□奅計饖□□□□w□檢□褻□□□□□□□□□□□輻□檢□□□□□□露□□□妀逆□詠榭□檢□□L□□□□□□□逆□□櫚□□□□□□□□□□露□呂□□委神埤□□□□□□埤□礸□□□□□□□楰□餽露送槄□散□□□□楊□□□□□□□□□□姪託露馘祊□埤□□送槄□散□□□□□□□□□□餺□K□□□□馘禘露□□□送槄□□散□□□羇□□□埤□□□緄□□□□□椸□□□□□□□荂慼摯e送檢□銵撫p□□秜D□□椻□□綠練□□□□□□□□□□椸□□□□□糖□埤□□葉□□□□□嬌□□□姪言埤□□隆□□□□□□復□檇唔□□□□□□□□駼□□□□□□□襼□□□□楰□E饉驉□誇□□□□□□□□喊ョ慼慼慼慼慼撈瓷慼慼慼慼慼慼撓堙慼慼慼樟D□□□□□磟椄憿撰箝A□□禭□□觀□□□□□□稙夾□□□□祇□橁□□礹□□荂慼敷﹛慼慼毆龤慼撕丑慼慼慼摯鞢慼敷S馘礹□□玲□腆□□言妨糖□□□□□□□逆□□□褽□□□□□□□飯□令駩觾糖□□□復□橫堡J□□□s□椿□□□□□□粨磩聲聞者所出聲處名為門。此聲聞即是阿等四字也。以從此阿字而出聲故名門也。此阿字即是佛口。即是佛心。即是說者。即是聞者。法界依力無等之力。而生平礙語表出無量聲。即是如來普門導利之語業作用也。從如來心出此平等妙音分為四處。如從無熱大池生四大河流注無竭。此真言依處亦如是。以一妙音能表無盡法界。展轉相生無有窮已。此四處者。謂四字四德四色四與願也。從法佛心四德開敷。此中以事表內證之理。則四字不同四色用異。所與願等亦復不同也。此之四德普遍虛空界。如虛空無量無分別。離中邊故無有窮盡。此真言示現亦復如是也。次明佛心中分四處也。真言初雲歸命一切如來。次句種種門者。微濕縛是種種義亦是巧義。目契弊是門義。即是普門示現種種妙智業巧度門也。薩縛他是一切也。非但身口致禮而已。乃至三業遍皆歸命。如身表中內外身一一支分。皆遍禮一切如來也。次真言體。阿(上)阿(上引)暗噁。此四字義已說之。從是普遍等正覺(迴文也)心從是普遍。即時一切法界諸聲門。從正等覺標幟之音者。則從是真言四德。普遍一切如來之心。如從一字而生二字。二字生四字。四字生八。八生十六。如是展轉無窮。然最初字即同第二字。第二字亦即同第三。平等無差別也。此四字是此一部經中正宗體也。一切祕藏皆從此生。即是毘盧遮那佛心也。此標表音聲互出聲者。如上從一出四。從四出無量字及聲周遍法界。一一字聲皆互出聲。此一字聲中。出餘一切字聲。餘字亦爾。此即是佛之標表用。此不思議聲互相通達。表一切如來自他無量德也。於一音聲中。各出無量種種音聲句義。故雲而互出聲。諸菩薩見聞是已得未曾有。故雲希有也。開敷眼者。心在定時其目不開不閉。今見是事怪未曾有。故開敷其目。今私謂如蓮未開因日光故開敷。此菩薩心目亦爾。因佛加持示現故開也。發美妙言音。一切智離熱者前而說頌曰。謂於一切智智離熱惱者前。而稱歎也。奇哉真言行。能具廣大智者。歎此真言之行甚為奇特。乃能從如來心而現四德。從此各出無量不思議祕妙之音周於法界。一一聲又互出一切聲無二無別。而有差別用成佛事。即表如來妙嚴之藏祕密法身。具有無量功德莊嚴也。故雲能具廣大智句。此智無邊際。猶如大虛普含萬像。故雲廣也。故此廣智。即是無等智無比智。由此智句能令成佛。若此普遍者。所謂以此真言普遍一切世界。即此阿字門也。成佛二足尊。於真言字中。以此妙音普遍世界。能令聞者必定於無上菩提。故雲成佛兩足尊也。是故勤精進。於諸佛語心。常作無間修。淨心離於我者。有二勤。上勤是精進不間。下勤是常修不間也。梵音別故謂於此一切如來所說真言之心。即是如上四字勸諸眾生。當於如是所說真言之心。應勤心修學句令無間斷。常當以此而淨其心。淨謂淨於內外一切妄業諸障也。離我者謂離人法二我故也。當知此心即是佛心。佛心者即是真言心也。爾時薄伽梵。復說此法句。於正等覺心。而作成就者。前品已說世間成就。送於行人令至出世成就。是以於此中。說用佛心作出世成就之業也。佛心謂如上真言四字。隨取一字作之。皆得也。作此成果當得出世之果。正等覺心即真言心也。欲作此成就者。當先擇處。園苑謂人所種殖栽接園苑之處。若不種自成。即是廣野非苑也。寺者毘訶羅。此方譯為住處。窟是山間自然石窟。或是人功所穿作之。或復行人心所樂處。亦得於中修道也。若就祕說者。園苑謂大菩提心。此處寬廣無所不有。依此修道最為第一上處也。住謂四梵住。或雲是大悲。以一切菩薩常樂住此中故。窟謂幽邃清閑之處。即是甚深禪定之窟。師子獸王亦住其中也。或意所樂處。即是於諸法門隨便宜時。隨一一門係念而行。謂六度等如般若所說。於中隨自意修也。觀彼菩提心。乃至初安住。不生疑慮意者。謂即以心而觀自己菩提心此是出世成就之正行。作住於此無有異緣。即是三昧。於此觀中常自覺故。一切疑網漸當淨除。乃至到於不疑之處諸疑不生。即是真住菩提心也。當時有種種相貌等。勿生疑慮。即漸見真實如也。然此中行時。略有二地。一者謂非三摩呬多地。亦是三摩呬多地(譯為等引也)於未成就時。要當先有成就之相。乃至欲成就時。亦有欲成就相。此皆是非三摩呬多地也。謂初得世間成就時。所加藥物等皆有不思議力用。乃至能遊佛剎。是未成就之相。猶得此現驗不思議事故。心得決定信。更增勝得入等引地也。行者初修出世間觀方便時。先觀本尊。依畫像善觀已。初時閉目而得明瞭。其後漸開眼亦見。顯現明瞭無有隱昧。此是未等引。若以得如是事故。其心倍生信樂。由此信故其心清淨。漸當不取著等心無二。此無二亦除。無有中邊差別之見。除諸心緣萬法平等。爾時名等至相也。以眾相現時雖未成就。然由此故能得漸成故。雲彼為未等引地也(私謂如世間未到地定也)隨取彼一心。以心置於心。證於極淨句。無垢安不動。不分別如鏡。現前甚微細。若彼常觀察。修習而相應。乃至本所尊。自身像皆現者。初觀本尊得明瞭現已。於四字中隨取其一。置本尊心上。此是經中雲與心相應也。謂以此佛心之字。安本尊心上(取心謂取佛心字也置佛心上名與心也)隨取一真言。心於本尊心上。而想置心真言。或自身為本尊。而置心字於心上。故雲以心置心等也。如是觀時。作極淨無垢之觀。以一切心本尊常爾故。如是觀淨之時。以不外緣安住不動。不分別一切法相。而不生妄想。爾時與觀佛三昧等相應。譬如淨眼之人面對明鏡。此中鏡者。即是觀本尊心上圓明清淨無垢。所謂極微者。謂初觀種子字時極令細小。以是心種子故也。先既觀見本尊像已。於本尊心上觀此明淨鏡。鏡中有此字。一心觀此字。即於此中得見本尊真實之相。亦自於圓中自見其身。此猶是未等引相也。如是唯住一境。不為垢障所動。常如是修習故。自影像現時。心上亦有圓明及字。初觀之時。隨見一字三事自然現也。後時心中圓明上見本尊。本尊圓明上復見自身。如是互相照見無有障礙。名影像成就。此亦是非等引地也。次第二正覺句者。初觀本尊今但觀佛。所以爾者。一切尊形皆是見法身門故。於鏡漫拏羅。大蓮華王座。深邃住三昧者又此鏡中如有窟像。觀此窟甚深中有如來。在此窟中深邃而坐之也。總持髮髻冠。無量光圍繞。離妄執分別。本寂如虛空。於彼中思惟。作攝意念誦。一月修等引。持滿一落叉。於中作如是觀。是名真見佛也。如是見時。彼佛心上作字。真言字一心誦之。此是一向攝意。在於一境更無一外緣。心心念誦不令人聞。然於定中自然有聲流出。如流水不斷也。所云落叉者此譯為見。謂心住一緣明瞭現前也。若就世語則是十萬遍耳。一月誦者。一月是等引圓滿入於初地。於祕藏中。初地是第一月也。此是等引之地。前雲三句。菩提心為種子。大悲為根。方便為後。此中具說行法也。第二句觀佛在於心鏡深窟中。乃至自形作本尊。先觀本尊心上圓明淨鏡。鏡中有窟狀中有本尊。即是真見佛也。見佛已。此佛心上復有圓明圓淨。初觀此極淨心鏡甚微少。後漸大也。對面宛然故雲現前也。淨無比中有種子字。一心正觀此種子字。即是誦彼字也。從此得見其心。又見己身。如本尊體相在佛心中。若觀自心上圓明。亦是如來本尊在中。如是展轉相現不相妨礙。本尊清淨離諸分別。劑此名見。菩提之心為初成佛種子也。此亦名為一見一境。故名一落叉。此是出世行中先承事法。如此成者是入信地也(更問菩提心行相)次雲攝意者。從一至一十。亦如是一若至一百一千一萬等。亦皆是一。以遍多時故。至多時能自見也。梵音即雲三摩呬多是等引義。亦名攝心一境之義。即一心義也。次於第二月奉塗香花等。而以作饒益。種種眾生類。又復於他月。捨棄諸利養者。如前世間行中。亦有塗香等供養。此中復說者。意與前殊異也。此中已得等引。其以清淨調柔。隨事能成。隨奉一香。即能如實遍滿法界。普遍一切眾生界作種種利益。隨事皆成。如花嚴迴向中廣說其相。如香花者。隨有一切所作。亦復如是。無不成就大作佛事也。又他月者此中有兩月行。即到初地(更問)棄捨諸利養者。以文解之即是捨於八法違順之事。為妨道故。若作祕意。是此菩薩大種善根。此報無盡不現。得無量法門功德之寶。不應於中而生取著。若生取著利養。則不速入於正位。故須捨此利養也。彼時行者復更如理思惟。即是菩提心而發悲願。理攝而起故。言如理思惟也。此中思惟意者。謂我當謂如是應理思惟而得自在。時彼於瑜伽。思惟而自在。願一切無障。安樂諸群生。即是發決定悲願。雲何眾生同有如是覺性。而不自了受大苦惱耶。即生大勇猛心。要當以無數方便而成就之。必定皆令到一切智地。除彼一切垢障使無有餘也。樂欲成如來。所稱讚圓果者。謂如來無量知見。究竟成就巧度妙權。若不得此。雲何能以一大事因緣而出於世。如是諸佛所稱歎。彼妙方便我當速成。滿足一切。有情眾希願。應理無障蓋。而生是攀緣。如是無有障礙。以如是攀緣而念誦也。以我功德。拔一切苦等者。以大悲心。滿一切眾生之所希願。拔彼大苦而與現樂。亦能成就。何以故。行者自心無垢障故。即有大勢力能。又為眾生隨分除障。由彼我無障因緣。即能隨事成就也。此即普賢行願也。此相雲何。謂生如是大悲之願也。傍生相噉食。所有苦永除。常令諸鬼界。飲食皆充滿。地獄中受苦。種種諸楚毒。當願速除滅。以我功德故者。以我所生無量勝福。他月舍利養。謂第三月。於內外無所貪著。名舍利養。然外事從不求不受施也。捨此利養而不捨眾生。由真言行故皆得成就也。及餘無量門。數數心思惟。發廣大悲愍。三種加持句。想念於一切。心持誦真言者。此等悲願亦有無量種。不可初一月二月持誦。亦謂如是發願。但初二月以信解心作。然未能成。第三月所願皆成。故迴向自他也。真言行者若得意時。隨事而作如是。頻以大悲之水而洗其心。漸令此菩提心有大勢。迄至第十一地以來。漸漸力用增長。皆由此圓滿也。初一月菩提心。次月觀佛形像名正覺句。第三住真言離一切相。名三月亦名三落叉。又廣大加持。謂如來加持神力。由三句得成。今欲行如來事故。思想念此三句也。故經雲。以我功德力。如來加持力。及與法界力。周遍眾生界者。此三句和合。而廣大加持力生。如是念已。應誦念此句。此是一切真言心也。取三句功德。隨取花等以心念加之。如花即以花真言。香以香真言加之。乃至一切處。拔苦與樂獻佛等皆成也。若不用本真言加之。用後明妃亦成我功德力於眾生界。周遍如來加持力等法界也。諸念求義利。皆悉饒益之。彼一切如理。所念皆成就也。由住理故。隨所係念而成也。乃至除苦苦即除等。以我功德力故。以如來加持力故。以法界平等力故。以此三緣合故。則能成就不思議業也。如此作者。當知廣應理故。言當得如理也。與虛空等力虛空藏明妃真言。相接次也。爾時如來。復說虛空等力虛空藏轉明妃真言曰者。如虛空不可破壞一切無能勝者。故名虛空等力。又藏者。如人有大寶藏施所欲者。自在取之不受貧乏。如來虛空之藏亦復如是。一切利樂眾生事。皆從中出無量法寶。自在受用而無窮竭相。名虛空藏也。轉順明者。轉順能生之義。此藏能生一切佛事也。如前所發悲願。謂如以一花供養時運心。遍一切佛及凡聖。皆供養已。即迴向一切智智。語諸受我施者。願以此力令我得如上願。如是願訖。以此真言加之無不成也。初敬禮一切如來等。   微濕縛(二合)目喫弊(毘也反巧門等亦是種種門等也)薩縛他(一切也)欠(平聲空也通上言一切智空也此是種子字也)鄔特揭(二合)底(生也)薩泮(二合)囉醯門(普遍也)伽伽那劍(虛空也)   此是虛空藏虛空等力之義。等一切法空中而生此物。普遍一切虛空也。持此三轉者。謂隨以一花奉獻。無不遍法界。上獻一切聖賢。下施一切有情也。隨彼所生善願皆亦成就。謂以此真言加之。皆得成就。如從藏中自取寶物無不隨心也。若誦此三遍。隨所念彼亦成就也。凡所獻花等。以三力迴向而以明加之。一切隨意成也。謂悲花獻一切佛等。自在成也。言行人於滿月。次入作持誦者。先供養承事已得成就之相。因前相。然後於白月十五日作持誦法。即是滿月也。隨上中下事作成就法。上事山峰中事牛樠攔下事林間或河灘。乃至四衢天室等。皆謂通上中下成也。或隨意所樂處作之。於山峰等造漫荼羅。初第一重周匝畫金剛。此壇三重作。皆以金剛為界。其所方神諸佛菩薩等。在後有說處此中未分別也。於此中布列諸尊。總同前倒。但倍以金剛相連結為異耳。言一切金剛色者。所畫金剛周匝為界。畫此皆令清淨無過作之。無過謂圓整端妙也。嚴淨同金剛者。其金剛相周匝如此。悉皆黃色。此有三事同於金剛。色同金剛體同金剛名同金剛也。是故雲嚴淨同金剛。即是淨同金剛也。言彼中諸障者。攝伏心迷亂者。以此三事同於金剛。無有能破壞者無能過者。無能勝者。無能降伏者。由具嚴淨作此金剛界故。令諸障者悉皆迷惑無敢嬈者。既得離障。則所成藥物而得成就也。   經雲。四方相周匝者。此有二義。謂壇正四方作。又金剛印亦四方作。亦正當四方面也。雲一門及通道。金剛牙連屬。金剛結相應。金剛結者。如上周匝安金剛。皆般般相連。即是金剛結義也。安一門並緣(緣即如上所說開一路空處為外緣也)相應者。謂此門隨事相應也。上成就門向東。中成向北及西。下成門向南也。其界金剛互連屬。亦是金剛義。門門二守護。不可越相向。乃至朱目奮怒形者。為作成就之物最為守護。以此守護門為要。即是上所說。威光難視及相向守門者也。一一相為印(印在下說)。二俱赤白作極忿怒之形也。慇懃畫隅角。輸羅焰光印者。即是獨股金剛。但有角處皆置之。有光焰也。中妙金剛座。方位正相直。其上大蓮華。八葉鬢蕊敷者。於漫荼羅最中。置十字羯磨金剛座。令正四方(正當四方面作之也)於彼上作大蓮。八葉並蕊(在金剛作)此即是金剛座也。故言金剛同也。當結金剛手。金剛之慧印者。當即是結金剛手金剛五股印。故雲金剛三昧慧金剛印也。言稽首一切佛者。隨彼處作護藥物作淨也。當作禮時如上所說。廣大悲願。數數堅誓願者。謂自誓運心。弘普誓不為己。乃為一切眾生故成此藥物。願加持力令速成就。以此成故。能利一切眾生也。應護持是處。及淨諸藥物者。然具有多法。廣本有之。凡取藥時。須解法用次第。求自採亦有方軌。乃至作護作淨。皆有次第法用及洗等。此中未具。當更問也(或可蘇悉地等通用也)於此時持誦。清淨無障閡者。而有下中上之成相。若得無障成就者。上成有三相轉。謂初夜煖生。中夜煙起。五更焰出中成有二相。謂除焰出。下成有一相。謂但煖生。轉者謂從少得多從煖得焰等也。既得成已。真言者自取。遊步於大空者。或食塗點等。而得自在遊諸佛剎。從一至一。住壽大威德者。便得具壽無量劫數威光自在。於生死自在者。即於生死種種自在故。是名真佛子也(世界上行即是履世界行也)物成已。以金剛印護自身護本尊護物。方取之為五分。師及先成就仙助伴己身及佛也。其物隨彼於生。於三寶處用。先成物。若有仙來取當與之。不來取分為二分。一與伴一自取。師物若師在他方。當掌之待來與之。若師不在。緣彼所生為作功德也。刀等不分。亦標心為分劑也。從初至末。皆用金剛自護護物乃至取也。言行於世界頂。現種種色身者。謂為諸眾生作大佛事也。其供養藥亦有方法。謂獻也。   經雲。具德吉祥者。展轉而供養者。得成就已。持至十方。隨意獻十方佛也。諸佛及與阿闍梨助伴。各有分數。方法也。當更問之。真言所成物。是名為悉地者。若得如此成就者。是名有分別成就也。以此藥物等事。猶是成相之法故。名有分別成就也。以分別藥物。成就無分別者。因有分別而得無分別成就也。此能分別為因也。依此有分別而得無分別果者。無為無相不思議無染之果。雖非因成。而以有分別為因。然成此無得無為之果也。祕密主一切世界諸現在等。如來應正等覺。通達方便波羅蜜多彼如來知一切分別本性空以方便波羅蜜多力故。而於無為。以有為為表。展轉相應。而為眾生示現遍法界者。謂無為之果。而以有為方便。能成此事。不可思議。現在未來過去三世佛。皆以通達方便波羅蜜故。而說此法一也。舉三世佛。欲明同以此入也。雖復設此有為方便。然即了此分別之法本性常空。如是因緣起法。離於生滅斷常一異去來。但如幻化不異中道。若捨離此而求無為別體。不可得也。以無為之性即不異有為。了達如是甚深緣起法故。能以此有為即成無為之果也。是故一切三世如來。以方便力故。雖證法界。而能從此無為無作本體之果。而以有為作諸眷屬。如大日如來於此自證之德。以加持力故。而於無為。以有為為表者。本性無所為。因有所為而能成無為也。展轉相應者。未持誦時性本不淨。由持誦故便得清淨。能度眾生也。則現不清淨身。復為他作清淨因緣。名展轉相應也。還從無為生有為為表也。故現十世界微塵金剛菩薩。一一以真言門引接眾生。皆令得至無為之果是也。以此方便遍於法界。普應一切眾生令得義利也。令得見法安樂住。發歡喜心。或得長壽五欲喜遊而自娛樂。為佛世尊而作供養。證如是句。一切世人所不能信如來見此義利故。以歡喜心。說此菩薩真言行道次第法則者。謂諸如來以方便故。從無為界以加持力不捨眾生。隨眾生示現修眾行。或令見法住安樂行發歡喜心也(即法喜初地也)或得長壽者。謂得無數劫恆睹佛興也。或得淨好五欲而自娛樂。又能供養一切如來。此事無方便者不能信也。彼作是念。真言之體。即同法界無為無作。雲何能成是事。若生是事。即是有相分別。雲何應理耶。是故生毀也。言此中佛有祕密難解者。是無方便者說也。故不能解了。然此中以心自在說為長壽。如此壽量。即是如來法壽之命也。五欲者。謂四無量及菩提心。一切聖人以此現法而自娛樂。供養如來。即是真法供養法身佛也。若行者依佛方便甚深緣生。得世法成就即於此中觀本性空。即是無為成就也。如是不思議法。凡夫自不能信耳。然諸佛如來及菩薩等。見此利義故。說此真言行次第之道。不可謗為無也。何以故。於無量劫勤求。修諸苦行所不能得。而真言門行道諸菩薩。即於此生而獲得。如餘菩薩。為求無上道故。難行苦行如救頭燃。經無量劫尚不能得如此成就。此真言行者。若具方便聖可成就也。以知甚深緣起十喻義故。以真言等。願作種種成就而無取著。不異於如是法微妙速疾也。復次祕密主。真言門修菩薩行菩薩。如是計都朅伽傘蓋履屣真陀摩尼。及安膳那藥盧遮那等。持三落叉而作成就。亦得悉地者。次明所成藥物。謂如上且先一落叉。次二月持誦已作漫荼羅。於中置此所成物而作念誦。更三落叉方成也。此漫荼羅神位等。即與大悲胎藏同故。此中不說之。但以所欲成物置中。以大日如來置方隅也(決問得)。幢以竹為莖纏以淨疊。更懸垂一丈以來。如幡狀上作層形。其上安跋折羅也。然刀以鑌作骨柄。傘有上中下成。謂金銀孔雀也。舄履以皮作。先種種勳洗極淨無氣。更以藥治之。乃至火不能燒。又極香方中用也。如意取淨好寶置之幢上。眼藥用安膳那作。此膳那有二種。一極輕逆水而上(更問)牛黃者更有無量藥。謂空青朱沙雄雌黃等。皆可成就也。又金剛杵等無量物亦可成就。大本具說方軌。蘇悉地亦有次第也。如履舄得成。即可乘之遊佛剎無礙。眼藥等成就者。即見十方佛剎。即能騰遊十方佛剎。餘可解也。又有畫作鳥獸種種形。隨取其一作法成。即堪御往十方剎自在也。或以法加童男女。亦令彼成就以為供侍。即遊十方剎也。西方有一人成。引五百人昇空。而去。不知所去也。此法成即是持明仙也。此物隨心所欲作之。彼持誦時亦得境界。令作如是如是物也。或可運心而作此物。亦得成矣。   經雲。祕密主若具方便。善男子善女人。隨所樂求而有所作。彼唯心自在而得成就者。世人所不能信彼人得之。謂作成就人也。不能可信希奇之事。皆能得之也。是故雲善男女方便具。欲求之物但自心自在。唯如是得成就也。言彼自心自在。唯如是成就者。謂隨意所欲。唯心所轉即成就也。唯謂唯用自心不藉餘緣。唯亦是暫義。纔心作念即成就也。祕密主諸樂欲因果者。祕密之法非彼愚夫之所能知真言諸真言相者。若人於此真言行中作如是念。我今行如是因。當得如是果。當知如此非正說也。唯是愚夫虛妄計也。何以故有諸外道。說一切法從我而生。若如是自在喜故即與。不喜故不與。如是等人不能解此道也。應則是萬物皆得從因生。若從因生此因則有性。若有自性則墮常見。常法雲何能生。若因滅果生即斷滅法。雲何能生耶。   經雲。說因非作者。彼果則不生者。意明。因者。因空。因因既空何有果也。故中論智度中廣破。當知此因。以智觀察尚不得其原。此因無依。無依即是本來不生。本來不生之因何能生果。故如彼果本不生也。   經雲。此因因尚空。雲何而有果者。謂明因非實有。因既非真實終不能生實果。當知果本不生也。又復是因本性空寂。當知果相亦復如是。若於如是緣起法中。而言有因有果即是遍計所執。墮於斷常一異不入中道。是故證知如是真言。永離因業故即是法界也(不思議界也)。   經雲。當知真言果。悉離於因業者。則明因是有所作法。法因既有作。當知果亦有所作。既有所作何能成真實。當知果離於因業也。   經雲。乃至身證觸。無相三摩地者。言此因果等相。妄想故有。正觀察之本無所住。無住故果體不生。即同無為也。是故行者若作是念。我誦真言修真言行。當得成果徒自欺耳。若此真言者雖從緣起。而實無作。從本以來本是法界。無生無滅非淨非染。法體如是雲何得成耶。經雲。真言者當得。悉地從心生者。當知真言行者。但以方便自淨其心。若三業清淨。當於是中自得明瞭。而自覺悟也。譬如有人。夢中修行種種六度而淨佛國。覺見則無成果之相。但是一念無明心中。有因果萬行耳也。又如暗室之中而有寶藏。若以方便燃火明燈。雖因緣生滅推不可得本同於空。然亦明法任運起。而以心明因緣則見寶藏。非此寶藏因方便生也。修真言行者。本為除遣惑業。當體解法界無生滅淨染離諸分別。知此真言之體。即是法界之體也。若了知真言之體。即同法界等於大空。自然能得無相三昧故。悉地現前當生如是信解也。次爾時金剛手。復白佛言。世尊惟願復說正等覺句悉地成就句。即是如上所說。一字能生四字。乃至遍滿法界。此即見佛心句。今問此中成就之法也。諸見此法善男子善女人等。心得歡喜受安樂住不害法界者。此即是隨於此中而修覺者。若得成就名見法也。成就。即以此生而得見諦也。彼見法者。聞佛說此成就之法。必當深得法喜。住安樂行現法樂住。故請問也。不害法界者。意言。非此法界中有所妨礙也。乃至受種種世樂。而世樂即是法界終。不因此而妨礙損法界也。故不害。何以故。世尊法界者。一切如來應正等覺。說名即不思議界。是故世尊。真言門修菩薩行諸菩薩。得是通達法界不可分折破壞者。然此四字究竟成就。與法界無所妨害也。此四句皆是佛心。豈以佛心而妨法界耶。住此成就者。及法界無二無別。故無妨礙。此悉地彼法界。都無所妨。何以故。法界不思議故。是故無量佛得道成就。而法界不增。無量眾生滅度。法界不減。若眾生勝進亦非加益。若破煩惱亦無所損。亦即不思議界。性同金剛不可破壞。若有妨礙則有彼此。有彼此則可破壞。今無妨礙故不可破壞也。當知此不壞。亦是不可分析之義。謂種種門種種世出世事。同一法界。不可分析令成別體也。行者若能如是通達。即是得見法成就也。世尊告執金剛祕密主言。善哉善哉祕密主。汝復善哉能問如來如是義者。即明重歎執金剛祕密主。為能哀愍未來修真言行者故。發如此之問也。汝當諦聽善思念之吾今演說者。此意都語會眾言。汝當諦聽善思念之。吾為汝說如是之事。祕密主言。如是世尊願樂欲聞者。重明如來慈悲遍滿。印順斯問而為解說也。佛告祕密主。以阿字門而作成就者。即是於正等覺句中。作成就法也。若在僧所住處。若山窟中或於淨室者。隨意所欲樂處及祕釋。如上已出之。以阿字遍佈一切支分。持三落叉。謂以心布此阿字也。從頂及眼耳等。乃至遍於內外身份。又誦此字三落叉。即成也。又彼說雲。本尊種子及圓明為三也。字在圓明中。圓在本尊心上。觀一成時三皆自成。一緣於此三境。故名三落叉。落叉是見義也。誦此三落叉已。至白月十五日為滿月。依文誦三落叉竟。次於滿月。盡其所有而以供養者。此謂白月十五日作成就漫荼羅也。作此法時。盡其所有供養三寶。作成就法也。作成就法時亦誦此字(祕說如前可知)作此法時乃至普賢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執金剛等。或餘聖天現前。摩頂唱言善哉行者。此解言。或餘諸金剛此不可定准。隨有一尊來為成就也。然見時亦言上中下相。若親見分明與對目無異。為上成也。若但聞聲現前示教利喜。為中成也。若夢見等。為下成也。又見時。明昧等殊。即知有障無障等也(祕說可以心得)。如是本尊等現前加被時。即應當稽首作禮奉閼伽水。此即香花之水。加以五寶穀等。如上說之也。即時得不忘菩提心三昧。行者以得三昧故。令其身心皆得輕安(輕安謂垢障除也)又以如是身心輕安。而誦習之。當得隨生心清淨。身清淨者。謂即以此輕安布想念誦極持。身等五根清淨也。如六根品中所說。萬像皆見能知佛心等也。以身心清淨故即得隨生。意生之身隨念而生也。隨生為因念誦為淨。便獲隨生身心清淨也。若置於耳上持之。當得耳根清淨者。此解行者若欲耳根淨者。想布阿字於其耳根而後念誦。即得耳根清淨聞持不忘。能聞十方佛所說法乃至天等之聲。亦如法華說也。   經雲。以阿字門作出入息。三時思惟。行者爾時能持誦。壽命長劫住世。此明阿字菩提心不生不滅門。若欲住壽長久者。想阿字同於出入息(謂以此字作出入息令出入分明不斷也)若短命者。如是想念日日三時思惟。即得常壽也。祕說者。字及句並本尊為三時也。若欲攝一切毒。想是阿字。或自或他想在身。若如自在者。想此字於有毒之處。漸遍身份而驅下之。毒漸漸下字亦逐之。逐出盡即除也。毒有二種。一物之毒。二有情毒。謂龍蛇等毒也。若祕說者。毒謂三毒。三毒盛時欲除。亦如前作。謂逐之令盡也。願囉惹等之所愛敬者。即以阿訶字門作所應度者。謂若欲令人愛念及彼歸依者。想阿字作其自身。想訶字作彼身。自身想持商佉。又想蓮華即彼持之。互相觀看。心中誦此阿字。設彼忿怒憍慢。亦即愛心順伏也。祕說者。若欲攝伏其心。想自作阿字想心作訶字。心有蓮華手有商佉。而令相順即能攝伏也。一切難伏者亦可伏之。謂上煩惱及隨也。佛又告金剛手。諸如來有意生。名業作戲行舞者。從佛心業而生。作種種戲行現種種戲舞類之相。即是普現色身。隨類作六道之形等也。舞謂種種神變幻作之事。隨事亦現其類眾多。不可備言也。四界攝持。謂地水火風界。雖現此身內外依正。然此是心王安住同於虛空。虛空常不動而含容一切也。故唯從佛心業生。隨心而有。體同於空不可取也。見謂種種舞戲之相。非見謂涅槃之理也(雲又見謂世間果非見謂菩提果此類無量故雲廣大也)亦見。三乘修行種種法門。隨彼所願而令滿足。即是能現種種可見不可見事也。乃至願求禪定智慧法門眾多寶。亦隨類示現而賜與之。猶如如意寶王。隨心所求一切施與也。等引神通等令起。三摩呬多是等引義(等引神通等令起非等至也)時毘盧遮那佛。一切大眾會觀已。告金剛手祕密主言(已如上解)金剛手行舞。一切作成壞果廣大。親一切與者。舞是戲也。復普現色身隨類曲成。作種種應。此非真實但如幻耳。是故名為如來之舞。猶如舞者能悅可眾人之心。雖種種意解不同。皆令心悅。佛亦如是。然非四界之色所作。隨佛心意而生。從心而生從心而滅。雖常法而能隨緣生滅。此興廢隨緣。故雲生滅之果。即謂成壞也。此跡遍於法界廣大無邊。故雲廣大也。作已遂滅。故雲成壞也。廣大成壞。此成即是變轉義也。故壞。然此成壞即是如來妙應。從佛法界機感而生。雖生不生雖滅不滅。即同於幻不異法界故也。猶所作不實。故名為舞。三世諸佛皆作此舞也。親一切與者。我親於先佛授得此法。今復親授於汝。故言一切親與也。言親。謂親能現前授與一切所願之果。此義正也。言先作真實相者。如上所觀種子真言及本尊。由觀見本尊。見已即轉自身而作本尊。展轉相即不相妨礙。即是見於金剛之果菩提之心。故名先作真實相也。如是次第住者。謂住前所觀者。心依善住也。先已見實相已。阿字也。   經雲。如先正思念。謂如上文所說思惟法而念持也。阿字自己作。並點作廣。一切黃極悅意。四角金剛標中。思念持誦諸佛一切處光字也。此等一切佛自當相說者。謂觀阿字令作深黃色。其色相端正嚴好令人悅意。在於自己心。又此字經雲。並點廣者。即是字上加點義。增加即是廣也。於字外作四角金剛標欄。此欄同三股金剛。股更互相叉而作之。於中置字。見此阿字已。即轉此字作毘盧遮那本尊之形。即是自身現同本尊之像。其像一依本印而作也。此佛通身有光。此即菩提心中所見實相之佛。猶淨琉璃中內見真金像。非同餘心數中妄想也。當知如是見者。即是見心實相之佛。作此成就者若無疑慮。即能普為一切眾生作大饒益也。   經雲。謂廣大希有者。猶如幻人。謂有種種異事也。猶如諸大菩薩隨心所欲利眾生事。如幻幻水月而應萬類皆得成也。此即如來如幻三昧之句。若能如是作者。無始生以來惡業。及三有逼迫之果。乃至無間重業現身即滅。何況餘者。當以要言之。三有眾苦果報皆滅也。何以故。猶持誦者以得住於三摩呬多地故。若觀如是實相離苦。   經雲。若觀於彼心。無上菩提心。謂觀行者自心中無上菩提心也。雲心者即是無上大菩提心。若住斯觀。即能淨身口意業。由能淨業故。淨與非淨業離也。意言。有如是業生。淨不淨皆不能染也。   經雲。當業。謂當生此淨心之業也。此果皆不能污。何以故。常與理相應故。譬如蓮華雖生於淤泥之中。而不為彼之所污染。如是行者即同諸佛。何以故。能生一切諸如來故也。此即是仁中之尊佛也。意雲。纔觀菩提心已得如來之果。況身現證而成佛乎。復次時毘盧遮那如來。又復住於降伏四魔金剛戲三昧。四魔降伏六趣解脫。一切智智滿足金剛字句說者。住此三昧能降伏四魔。能除六趣煩惱業苦。而與解脫之樂。亦能滿足一切凡聖所有希願也。佛住此定而說金剛句真言義。此五字即是降四魔真言句也。阿是行。所謂本不生行也。傍二點是淨除義。以此義能降伏四魔除一切苦也。味是縛義。加上畫是無解三昧。即不思議解脫也。囉是淨六根義。由六根淨故無塵也。訶義如上已說之。佉義上亦有解處也。又□榜送駾飀□□□椸騧□□□□部慼慼樁e□騧□□□□磻秩□□□□秩□□□□□□□□□□□□□□禳熱u□禜□坶R□秜□□芨□稽首一切一切智。如是說言(一切一切智即諸法一切如者所謂諸如來也)一切即於此中梵音意雲。無所不足。即是府庫義也。言以此五字為庫。能滿一切財富也。一切諸佛菩薩救世者。此一切佛菩薩救世者。緣覺聲聞害者。此歎聲聞之德。謂害隨眠等也。又解雲。蘇囉多是害煩惱者。能遍所行地。起種種神通者。財富即是如來法寶。以給一切眾生猶尚不匱。如是無窮大智寶藏。故名富財者也。由法財富能施一切。而說此真言之門。上從諸佛下及聲聞。無不依於此句。而能施作種種神變利益一切也。故雲隨其行地。而現種種神通力也。言行地。謂凡所行處。如偈雲尋地山林遍無等也。言彼得無上智。佛智無上智者。非但神通而已。亦由此句。一切聖賢得成智慧。乃至同成一切智智也。然二乘智。對世間亦名無上。今更明佛無上者故。重言之也。先讚已後請說佛此五字次第廣說也。及布想等種種類者。所不言此更皆請此中說也。於布字想字上中下成。色用差別種種方便。皆請佛廣為宣說也。種種門中。成就進趣順行此法。名為教也。請自說此教者。請佛親演說之也。若佛廣說此法。諸行大乘無上真言行者。當得見法。若已見者亦皆歡喜。見法謂證得也。當住者謂自見已。復授諸眾生也。由見此事自他俱獲無上法利。故請佛廣說。本經有三千五百偈。說此五字義也。三摩醯多。正議是住心一境之義。佛欲說金剛之句。普令大眾住一心境而聽也。欲作此金剛真言之成就之法。先令作金剛座。如佛初欲成道時。在於金剛道場。復除此座已。更無餘座堪能勝致此也。於時大金剛為從地盡地際也。此地際加持下身者。為欲說阿字。意雲。此字最勝也。字第一。加持者今為欲說此法故。先以加持自身也。即下身。謂自臍以下想皆作純金剛也。此有內外。內謂如上所說。外謂想自身坐處在於方金剛壇中。其壇已如上。說方標欄者也。名大因陀羅者。此是金剛中之極剛者。能破金剛。而金剛不能破彼。又是極黃色也。如此紫磨金色。此想阿字為之名金剛輪也。於此座中思惟一切。即是瑜伽之座。此是修行應理者之坐處也。即思惟一切。謂一切事皆此中思惟作之也。事眾多雲一切也。右初釋阿字為座竟。次說長聲之阿。此是阿第一命根也。以能活諸字故言命也。若無阿字諸字即不生。故第一命也。此是能攝召句。若想此字能攝召。長阿即是行。若觸阿字即引一切佛行。故雲攝召也。攝召一切內外之法。攝召是攝令屬己。自在受用義也。此阿字門。能攝召一切如來功德令歸自身。亦能滿足一切之行故也。次說暗字。若想此字。能攝除一切毒及病等諸障也。內外諸障皆能攝而去之。內障謂種種障道之法。但有現前皆能滅除。外障謂一切外物為障。亦悉能除也。又除諸毒諸病。病謂有種種皆能除之也。又能除者。乃至失心即能救之令得本心。又以此字能攝心一境。速與三昧相應也。若想此字得如上功德。一切能與者。言與即是滿其所願授悉地果也。若持誦者。一月中即結金剛慧印。而誦暗字。於一月中日別三時作之。一切無智城破也。一切眾生無明之所嬰遶。四合堅固猶如牢城不可破壞。以此字門而能破壞也。得不動堅固者。謂天人阿脩羅等所不能壞也。凡一切增益事若欲作。皆坐此座。增益亦名圓滿。謂能滿一切所願也。若祕釋者。一月是一見也。若得見法入於初地。任運增益一切三昧陀羅尼等及諸地位也。若欲作此增益法時。持誦之人於此金剛壇中。想佛住於三昧身真金色也。光焰有威光義。有威光者。即是兼明本尊義也。梵音如此。即周匝炎光。以髮為冠。此即是大因陀羅也。此大金剛之堅。即是佛智之義。能破一切無能除者。想此佛在方金剛壇中。隨意作一切成就物也。經雲。金剛蓮華等者。謂此等一切事。當於此輪中作也。若成就金剛法。五股純金作之。置於壇中而加持。商佉等上中下成就。亦如上說。謂皆持誦此阿字也。若欲成就佛頂者。以真金為佛頂而加此法。若得成者。即同大日如來之身。或不可須別物。但以自在想作佛身而加持之。若成即同佛身也。若作金剛成就。持誦之者即同金剛手菩薩也。蓮華者。以金作八葉蓮華等此中持誦。若成即同觀音也。刀者。作亦有法。若成即同文殊童子也。鵝者。作法若成即以此。自身成梵天身也。於成就外財之中。或成就金或地(地謂伏藏也)或如意珠等。但與增益相應者。皆用此法作之。具有上中下法也。言大因陀羅觀者。謂於金輪中觀故也。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卷第十一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796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卷第十二   沙門一行阿闍梨記   悉地出現品第六之餘   復次凡加持法。如前雲加持風等。作七點等法猶未盡。此中具足明之。凡一切為障害道者。皆用此法令不動也。一切一境者。令一切住心而體也。作此法。先想八峰須彌山王。八峰謂四面周匝作於山峰。於八峰上想蓮華。華上有三股金剛。其股向上。   經雲。置彼頂。是杵上頭也。向上此上想作阿字。光焰圍遶之。如是想已。一切障皆令攝除也。如是攝彼。令住一境而不得動也。非是不動尊。是定住義也。自在隨意修道無礙也。又成就藥法。凡如是等欲成就時。具有次第法用。今此中但略明大宗耳。作藥加法一百遍。凡言百者皆加八遍也。誦已自證飲或以與人能除一切病患。乃至先業之病亦能除之。凡增益事。與金剛黃色相應也。次明縛字門。即是上va 字。先明其體後兼三昧之畫也。其想法。想此字純作白也。猶如雪山及牛乳等鮮明皎潔。先從臍以上。想作白蓮花極白鮮明想。縛字純白色在於白花之上。成就已。即迴此字以作本尊也。此是息災之中最為第一也。其佛本尊亦作寂然之像。極寂之儀住於寂定。純白無比同於秋夜月光也。彼漫荼羅當重圓。猶如九重月輪作之。作如霏微白雲霧狀。而住其中。作此法成。一切煩惱熱等皆能止息。凡一切息災相應。皆此中作也。牛乳珠鬘同者。想此字中。如上牛乳流水連滯不絕。猶如白珠而下灌注其心。或自或他若想此灌之。一切內外熱惱無不除也。或想如月或如水精淨月之光普皆流注。凡有一切熱惱之患。以此注之皆除。一切扇底迦法。與白色相應。此中作也。前阿字是金剛漫荼羅。此縛字名為水漫荼羅也。     □金剛地黃  ○水地白  △火地赤  T39070201.gif風地黑   空無定形而現種種也。從月輪霧聚漫荼羅中出。如乳流注能除一切熱惱。謂內外障即是熱障。此悉能除也。免離。謂脫此苦患也。如是繫緣一境。成就蘇乳珠鬘及藕水精或酪或水。如是等物其數眾多。隨心所欲作者。但與寂災相應皆得成就。或求長壽久住無量。或現種種身端妙奇特之相。或雲最上者。是愛敬中最上也。令人所愛敬。或求聞持或求聰明。或求智慧及息諸病。如是等皆得成也。若此縛字安點。然除病患等事內外諸毒。皆速成就。此是息災吉祥漫荼羅也。然攝除有無量事。故雲等也。次說囉字除障漫荼羅。於除障中最為第一真實之法。此囉字是赤中之赤火中之火燒中之燒。由能燒滅種種煩惱業苦。乃至現作五無間罪。若修此字門。亦能淨除使無有餘。既罪滅已則生諸善功德也。此字門所作與不動明王相應。然不動明王句。能作三品一切事也。其法先如上住心一境。觀作極赤三角漫荼羅。極令悅意。此悅意定謂令鮮明妙整也。又悅意是當心作之。此祕語也。周匝作於焰鬘。知烈火光焰之狀。中觀囉字。成已轉作不動明王。作寂然之像。非瞋非笑其形寂然也。又雲先想不動明王。於其心上作三角。中有羅字。字成迴作不動明王也。除障故罪滅。寂然故息災。即是罪滅福生之義也。次此成就是物者。謂指此三角壇也。言釳羅。是執日之眷屬。凡有八曜皆名為執也。凡日等諸執及火天等。同在東南隅作法大同也。謂須火用作之。或轉火令冷等皆此中作。然祕之意。是作日故智火也。日亦是慧日也。攝取者。攝取惡法難調之人。皆令柔順調伏也(義准廿八及十二房等與月水同位)此中攝伏惡人者。謂能攝伏煩惱而得自在人也。及發怨者。能令自他俱得成也(謂發彼怨等)消枯枝分者。能令彼身枯竭無所堪能也。一切身份三毒為本體。令彼消竭無餘也。若外相而言。沽涸即是竭龍池等也。彼一切作者。一切降伏相應事。皆此中作也。然皆與慈悲相應。為令彼等降伏善調。得作佛道因緣故。訶字第一真實者。此是風漫荼羅也。風性能增益也。風生者。謂應是作風用之事。皆此壇中出生也。亦是生此諸事也。萬物能消耗變化無方。此字事用亦爾也。謂因業等生。種種增長滋茂之事。皆得自在。若上安點。即能壞彼一切因業等事也。其法先想本尊。於其額上連眉作半月形。ha□ 於中安字。先想外作即迴作自身也。其半月有大威德威光之像。黑焰遍出於外。作風吹動之標幟。惡謂其像作極忿怒形也。雲此但是風輪之尊。非降三世也。其像亦作深青色(即黑類也)若作此成就。能為一切眾生作種種義利也。次成就。謂下所列物於風中作也。即能此現身皆得成也。謂昇虛空神足變化。及天眼天耳沒隱其身。開謂開阿脩羅宮等也。下雲念者。只是用心作也。此五字皆是心作成就壇也。亦可以事法作壇。而觀心與相應也。若如以事相作壇而修神足。亦於彼中坐作之。若藕等亦置於壇中作也。想白乳流滿中。昔佛坐道樹下。從此字門。而降伏天魔無量軍眾。持誦者若能如法習行。不久即同如來。現身能伏彼軍也。大名稱即彼降魔者也。次即因訶字門轉明佉字。訶即因義也。有因故即有隨業受果之相。然此第一義中。訶字門本自不生。以不生故因不可得。此因尚本自來不生。況於其中而有業果耶。如是觀時。因業與果之事。寂然皆不可得。若能如是觀者。即同如來。坐於道樹而降伏魔。以此因等不可得故。即是其相猶如虛空。空而復空故也。大德世尊說彼色者。謂說虛空色也。若於上加點。即入欠字門也。此欠字門所說尊者。名為尊也。謂尊中之尊即大空也。若欲成就一切器物。皆得成就。其名種無量不可具言。其漫荼羅無方圓半月等相。當知虛空無相。而能成就相。此壇作種種色也。空現種種色相也。慧刀印共作。謂兼以刀印護之而作成就也。若作刀。用鑌鐵作。索用線或藕絲作。其輪或以金或以鑌作。   T39070301.gif(利處在下名那羅遮也)   T39070302.gif(此名沒蘗藍)     此等器甚多。不可具載別有也。   如上諸器隨作一事。用此欠字成就之。若得上中下成就。隨事而用。乃至得成。持之以遊歷諸佛國土。名持明仙也。次更細說五字之義。若住此理隨事相應。即能成辦一切事也。是故佛觀大眾。告金剛手言。是真言菩薩修菩薩行。阿字自本色。內外一切捨。得一切句義者。得與阿字本體本色而相應也。體本體不生。同於金剛實相之身。若與此相相應。即能捨一切法。粗妙等同。猶如瓦金齊觀。猶善住平等觀故。一切三毒罪業悉離。若如是者當得淨心。得此淨者。即同諸佛牟尼之尊。普能利益一切眾生。出過為罪離諸過患也。次明縛字門。若能與此相應解諸法則(即是真言次第法則也)即能為一切眾生。作大利益之事也。先當如上觀此字。白如雪乳流注其心。若流注充滿其身。內外皆淨。一切見者即同佛身也。又從其身而流注出。遍於一切眾生身中。極令淨滿。又更流注滿於大地。當知此即於祕密釋中。是大慈悲水也。觀於世間極熱惱故而利益之。能令或飲或觸。或除眾患必定於無上菩提。有能是此水現同甘露。或顯或祕於二釋中。皆有世出世利用也。無疑謂當生決定信不疑也。次明羅字門(加點也)亦如前觀之。皆寂赫然光明如火輪。周匝有光。遍於內外皆作此色。向外流出乃至照於他身。亦令此漸次轉廣遍於法界。能除一切眾生種種惡事。隨所欲樂而滿足之也。亦能作諸神變也。次行者從臍以上安囉字。臍中安縛字。俱現神變。從囉生火。從縛生水。而除寒熱等患。乃至八大熱地獄。熱能以縛字而作清涼而息滅之。八寒地獄。能以囉字作溫煖而息滅之也。次又下安囉字等。標幢上而安訶字。能除自他一切罪苦也。又如上作大金剛輪。此是剛中之剛者也。於彼金剛大因陀羅輪中。雙作阿縛二字。而自龍方(西方也)即能攝伏一切也。風能遍一切處。或開或壞。開謂開修羅宮及一切質礙之物。壞謂摧而折毀之。種種雜色內外業因所成。皆能開壞也。色漫荼羅。謂依本色。即是前所說風壇也。心摩觸者。謂想此字在圓明中。而當其心中。能令意得清淨。即法華所謂意根淨也。於經行中而念誦之。觀此字而作輕舉。輕舉想。即能舉身昇空現種種神足。或坐而想阿字在於耳根之中。以此字出入。聞聲即得天耳根通了也。或雲隨用一字皆得。或可此文是阿字用也(更問)。意生身者。此是舉要言之。隨意所欲皆成。如得意生身念至十方也。當知如來有如是自在方便。能令無相離相行中。而普現色身。成辦一切佛事。纔持誦時。能壞一切生死種子。成就菩提之種子。轉者即是轉誦之轉也。行者若能如是修行。諸佛常當現其人前。如影隨身而滿其願。行者既得滿所願已。即能不捨一切眾生。亦復常現其前。而滿其願令得法喜也。故雲同於影像。於一切處。隨順一切眾生。所以爾者。此如來住於三平等地。無有分別戲論。復越度一切心境界相。時方作業一切亦離。時謂生滅於三世之時。方謂方所。作謂眾業。雖現萬像。而無所現同於十喻。法與非法皆遠離故。猶得如是無盡莊嚴藏故。能普應一切眾生。是故行者當勤求是真言之行無上悉地。所謂如來一切智智。當知諸成就中最在其上。無與等無相比也。此一切智由於真言行生。故當勤學之。右得悉地品竟。   成就悉地品第七   時執金剛吉祥。希有花開敷眼者。金剛喻如來祕密慧也。金剛無有法能破壞之者。而能破壞萬物。此智慧亦爾。不為一切之所破壞。而能摧壞一切能壞難壞者。所謂三毒根本也。復次此菩薩身。即是金剛之體。而十方一切佛。同以如來金剛智印授其手中。故名持金剛也。吉祥者。歎金剛手菩薩之德。眾善功德具足無缺。即是吉祥義也。時彼菩薩聞如上說諸佛甚深希有奇特之法。發希有之心。其眼開敷。一心觀佛不暫捨。方發四弘也。復次如世蓮華漸漸增長。若不崇日月光明及時節等。則不能敷榮。菩薩亦爾。雖有祕密菩提心如來功德實相之藏。若不崇諸佛平等大慧烈日光。則不開敷。今此菩薩。妙得是妙法蓮華臺真實知見故。復而問佛。欲弘廣傳此心地之法度與一切眾生。鹹令亦得如此開敷也。復次如上所說。即是阿字門如來金剛性。而功德藏具足無缺。常住妙理之門也。轉金剛杵者。有微旨。謂欲轉此無礙密慧。入一切眾生心也。所以者何。如是自證寂滅之法。微妙清淨為無有上。而眾生不自覺知。為此因緣故於無量諸佛祕寶藏中而受無量恐怖苦惱。謂是事故生大悲心。欲轉此智令一切。皆得開敷心眼故也。火光微發者。火喻般若波羅蜜。四邊不可觸以不可執著故。又體性無垢。能燒一切煩惱虛妄之垢。如劫燒火無復遺餘也。遍照佛剎者。以此慧光。普照無量法界一切有緣應度者。無不普現其前。以所喜見之身稱機說法。鹹令得入如是阿字之門也。諸佛剎即無餘世界也(私謂此世界者即是淨心之土常無毀壞金剛之國土也)發美妙音讚法自在牟尼者。謂發微妙之音而問如來也。諸法自在者。如世間長者。具足於財無所乏短故。能隨意所欲皆得成辦。如來亦如是。為諸法之王。一切法財無不具足。故能辦大事不可思議。一切皆辦也。牟尼者寂默義也。常寂之土。微妙寂絕幽深玄遠。不可以言說之。如是法界寂然大滅度法。唯佛一人究竟清淨。故名牟尼也。真言諸行說。彼行不可得者。謂平等三業。真言之行。猶此如來之行。得成無上大果報者。此諸行。願佛為我等說也。問意言。此真言及行。佛說能成辦一切如來功德廣大甚深之事。以要言之。無量無邊未曾有法。皆得成就。然一切法無不入於阿字之門。若入阿字者。即是從本以來本無。諸法本不生故。若法本不生者。即此真言尚不可得。何況是中發起眾行耶。即此無生無起無法可得。而具一切功德。即是不可思議佛之境界。唯佛與佛乃能知之。佛佛自證。若聞見證之者。即能以無量方便示悟眾生。若心不自證。則無由能籌量如是事而為人說。如是不思議不生不滅。雲何修行。又此行者。從何所來。去至何所。意問無生之行如何發趣也。所以然者。若生滅法。可說有成就破壞之相。今此法則無如是等相。雲何而得成就也。此義亦甚深也。真言本體寂淨雲何發行。願佛為我宣說。一切為我說者。意言。總為我演說之也。謂說此希有無上之法也。如是甚深法性。猶如大海萬流之所歸趣也。此萬法歸趣。正順於大般涅槃。即是發行義也。如世間大海種種色味。入大海之中。皆同一色一味。無有差別不可變。如來大海亦如是。一切萬法萬行入此中。皆同一不思議解脫之昧。無有差別也(如是說竟)次如來答雲。摩訶薩意處。說名漫荼羅等者。心處亦可名為心位。即指此眾生自心之處。即一切佛大悲胎藏漫荼羅也。所以者何。一切眾生即是華臺之藏。然以四種煩惱常自生故。為彼自覆弊故。不能明瞭而自覺知。若能自覺心處者。即知此心自性常淨。如是淨無垢處。即是諸佛大圓滿實相之地也。是故佛答意言。若欲知真言行及果。當於心處求之。皆如是說者。謂十方三世佛。亦皆如是說。一道無異。非獨我如是說也。真言諸心處。彼識知果受者。果謂諸佛無上菩提之果。受謂證得也。佛意言。若能入此阿字門者。即能識於心處。若知是處。即得真言果也。佛意又言。諸法盡猶心有。如人眼見色者。眼根與色對。不能了知青黃赤白等。次眼識即生不定慮。此青黃耶。次意識即分別分析。言此是青黃赤白等種種眾相。當知但由心分別而有也(更問)決定悅心心處者(此心梵雲只多是慮知心也又次干栗太者是處中心也)如二乘入道。亦先須得決定心。此決定心。即三昧也。猶得決定心故。心得悅樂。即是內心自證現法之樂也。猶有定故。即生實知見。然三乘各有定。深淺不同。今此中意言。若能證此心處心中之心(此即干栗太)即是如來大決定心(謂三昧也)猶有此定故得入阿字門。入阿字門故。即能了知真言行之與果也。若了知彼行及果。即是授得無上大果也。佛意言。猶心住定故。得究竟一乘如實之見。即能自知是事。不然雖聞無益故。此已下正明習定初門也。如上執金剛所問。此真言之心。從何所來去至何處雲何得果者。今者佛意答言。夫真言者從自心發。乃至欲識真言行及果報者。亦從心而現。出此心外無別法也。所以者何。此漫荼羅名之為淨。以一切眾生自心本來清淨。而以無明蔽覆不能了知。若淨此心。即是漫荼羅處。不從餘處來也。行及果報皆亦如是。以一切萬法乃至形顯等色萬類差別。莫不從心分別而有。今此阿字門亦不從外來。但從心生無別來處也。所以者何。以有方便修定故。其心漸淨。以心淨故。阿字現中。此阿字者。即是一切諸佛之心。從心輪淨故能現阿字。由入阿字門故即是成大果報相。故知此果亦心得。其實無人能授與者。由此自覺了而得之也。當引央掘不盜戒義。然此心源微妙寂絕。無名無相不可示現。以何方便而能得見耶。今諸佛為化真言行菩薩故。直從凡夫心處之心而作方便。亦不作餘對治行等也。此心之處。即是凡夫內心。最在於中。是汗栗馱心也。將學觀者。亦於是處思蓮花之形。所以者何。一切眾生此心即是蓮華三昧之因。以未能令開敷故。為諸煩惱等之所纏繞。所以不能自了其心如實之相也。是故先當觀此心處。作八葉蓮華觀。令開敷諸蕊具足。於此臺上。思想阿字而在其中。從此字出無量光。其光四散而合為鬘。猶如花鬘。所以謂之鬘者。謂連多花貫穿相續不斷。由合多為一故名為鬘。此亦如是。合無量光以為一光之鬘也。何故須觀八葉不多不少耶。此有二義。一者一切凡夫心處。雖未能自了。然其上自然而有八辯。如合蓮華形。今但觀照此心令其開敷。即是三昧觀而且便也。然其理者。若觀此八葉之花。即得與理相應。此八葉者即是四方四隅也。四隅即是如來四智。初阿字門即是菩提之心。次暗字即是成無上菩提。次阿(長)字是行菩提之行。次惡字即是大涅槃。其餘四隅之葉即是四攝法(更問其相)先從阿字門發菩提心(即是真言來處)次知彼果(更問次第之意)次由此是字輪四阿字義。欲成大果報故。而修如來之行。以修行故而得證大涅槃。證大涅槃故能見心性。即知此心法界之體本來常寂滅相。故末後噁字門也。所以雲蕊具足者。亦有其意。謂此蓮華三昧之心若開敷時。無量法門無不具足。謂六度十八空三十七品禪定解脫。百八三昧門五百陀羅尼門。如是等無量無邊無不具足也。當知一切法門。皆是從心而有也。念彼蓮華處。謂於彼蓮臺之上觀於阿字故。名坐上也。周遍普照明眾生類故者。觀此花鬘之光。若現前時。即從此心生寂照之光。普照一切眾生之類。一切眾生亦有如是之性。但由無明覆故。不識自心之性。故不得如是自在之用。若自了心源之時。亦能如是普現色身十方。教化如佛無異也。雲眾生者。謂彼以無明故。乘業而生即受四生之報。以乘業而生故名眾生也。今欲散彼眾生。令盡識心之實相。開彼華臺令得佛之知見。知見者如俗言心開意解。此意有理也。以心開故即入阿字門也。又言坐上者亦含多意。或言花坐或言自身坐時。或是成就大漫荼羅者。漫荼羅中作此觀行入阿字門。即能見光明普現色身。而作種種佛事也。然行者初學觀時。心未純熟未得現前。當先畫作妙蓮。如上所說極令微妙。兼置阿字常現前觀之。當於圓明中畫也。此圓明由如圓淨之鏡。其中極深阿字圓光。於中諦觀久久。即能現前分明見。既於外處見已。迴觀自心。於圓明中而觀阿字。如阿字者當知麼等諸字例可解也(更問)行者內觀具足純熟見阿字時。其光從心中四散。普遍十方一切佛剎。此光從頂至足。周匝環繞行者之身。不可以喻言也。問觀蓮華不觀餘花耶。此亦有意。如世蓮華出淤泥之中。生處雖惡。而蓮華體性清淨妙色無比。不為諸垢所染。凡夫亦復如是。雖種種不淨三毒過患無量無邊。亦此蓮華三昧甚深果實。皆生其中。即是如來平等大慧之光也。千電集會者。如世間一電之光。尚不可諦觀。以映奪人眼故。況無量電光聚集也。此釋光鬘四散威猛熾盛之意也。然此光從心遍此之時。即能普遍一切世界一切眾生應度之者。皆現其前。以其所喜見身。赴機演說妙法令其得度。皆實不虛矣。如世明鏡中現種種形。然有所不照不能普現。淨心之鏡則不如是。十方無礙圓現法界。但藉以為譬。然實不可為比也。行者見圓明阿字時。能遍諸方而行佛事。然亦寂然無所動作。由如水月隨器不同一時頓能現也。然以智慧觀之。若水性不明月亦不現水雖澄淨。而無月者亦不能現。無有去來而現前明白。但緣合有耳。復次如月出時。雖能成就四天下萬物之類皆令得益。然亦不作是念。能普照萬物而生長之。行者觀於自心亦復如是。同彼水月而現眾像也。從此品以前說真言之果。從此品以後。次第明修行入證之方便。從此為首也。此中復有坐起威儀眾多祕法。下別出之。此經聖者所祕。故不明白次第說也。如上觀八葉及阿字門。先用淨除自心華臺得現。今欲令彼長養滋茂成大果報。更明方便觀[口*菴]字門也。前入阿字門雖雲了知心性。然亦未得究竟現前。是故更入[口*菴]字門。此是三昧。將用成就菩提心也。如世蓮華依水而長。若無水者不久枯朽。行者菩提之心亦復如是。若無三昧之水灌注其心。即亦不得滋榮開剖也。此[口*菴]字當觀在頂上骨縫四方會處。令字正面著之直立頭。後更有祕密觀法。又別也。觀字點為行者頭。餘為身份四支也(問水從阿字下流入別字不)以行者未識自心故。方便令識。先觀蓮華。又以定水滌淨其心。令此阿字明白徹見之時。六根諸垢皆總清淨。由六根純淨無垢故。心性無垢猶如水精淨月之光。當知此即名見。見者即是成就。成就者即是體同法界。當知此法界本來寂然。一切眾生世界之所依持。猶如有情依世界。乃至地輪依水。水依風風依空空為一切依止而無所依也。法界亦爾。以眾生無明垢故。不能自了。今以六根淨故。即明見也。未見時更有方便。亦在別品中。又非直觀此二字也。行者自觀時。更以諸字令普遍支分。明是作時。事事明瞭即成持明人也。以能自直用此諸字門故。成持明仙。又此法界雲見者。非是有得見。以無垢故即能見。見即是法界體也。如鏡淨故萬像自現。而不作如是分別。我能見彼彼是所見。亦不分別去來之相。但緣合見耳。一切眾生皆亦同此法界之體。若如是見之時。即是悉地之相。能普現色身。示無盡莊嚴藏也。行者由心淨故。非但具足妙天之樂。亦得大涅槃微妙之樂。亦見如來句。句是諸佛之坐處也(謂佛住處也)如上見時。猶未名究竟成就之見也。更有方便。謂觀囉字門。行者於兩眼上置此二字。光明如燈赤炎光輝。行者當坐時少屈其頸。以此無垢光明而內觀照其心。猶此囉字故。能見心性也。低咽當不令太曲又不太直。此有二義。一即調身不生病苦。以坐太曲太直即四大不調和故。二者為淨眼根速達心源故。此囉字門者。即淨知見之明燈。由此智同觀心蓮臺之實相故。速得成。又坐時舌亦不得著上顎及太垂著下。當處中也。如是淨眼觀於自心。亦無能所等相。但因緣具故得如是見也。以上佛告金剛手去來之相。此行從心而生。心為照明能見如來之道。行即是道也。道者即是行及果報也。非但我如是說。三世如來所說亦復無異也。如上所說真言方便乃至此心處。無垢清淨猶如圓鏡常現前。當知此即是先佛共所宣說真實之心也。如是心性。常恆安住無有變易不可破壞。即是諸佛大般涅槃。故名真實也。以囉字門等淨此心故。生真實智慧光。故即見古佛所行之道。所謂祕密藏真言也。行者見此真言道之時。識亦發光。識謂六識也。如小乘中說心意識。但是名之差別。大乘即有別相。謂六識身。但是三緣和合。不能決定了知諸法。能分別者是心也。以心淨故六識亦皆光明輝發。猶如大寶珠體性常淨。而不為塵垢所染。若人瑩冶。漸去粗垢乃至轉明。即能無礙雨降諸寶光色無比。眾生六識亦爾。以心源淨故。六識亦皆純淨。所謂六自在王性清淨也。彼持真言行者。如是見心性時。即是見於正覺兩足之尊。永離邪倒名之為正。以此正知見現覺諸法也。人天二足中尊名兩足尊(更勘經釋)所以者何。若離此心性。更於諸處見於如來。無有是處也。行者見此心佛之時。即名悉地第一成就。所謂得第一常身也。悉地有眾多種。或世間或出世間或無量差別。今此成就者。即是出世間第一成就。所謂成就第一常身。此常身即是諸佛金剛不壞身也。見此心時即是見如來句。知一切法皆如十喻。不生不滅性常不生。得此真實之智。見於實相也。雖如是說。然行者猶未即能究竟明瞭見於心性。更有明瞭方便。所謂轉囉字為覽字也。前於月中作觀阿字而觀於心。今更轉此囉字令作覽字。還如前小低其咽。令不太曲直。舌亦高下得所。而觀於心中阿字也。此之囉字是相義。上有點是大空三昧。所謂第一無相之法。諸相本空也。以一切相者皆是不堅固法。以此相當體不生故。同於大空。即是堅固實相之法。如是思惟一切空句與理相應。即是不死句。不死句即是諸佛常住之身也。由此覽字方便離一切相。即是常身。常身即是一切法空不死句也。若欲廣大智五通。成持明悉地明等長壽童子。未得持誦者。乃至是不隨順。廣大智身即是如來身也。謂一切三乘功德。下至五神通長壽等事。離覽字無相之門無有得義。所以者何。若人心著於相則生蓋纏。隨業而轉不得自在。乃至世間悉地尚不可得。何況五通等耶。五通等尚無得理。何況如來平等智身耶。是故佛說三乘世間一切功德利益。皆從無相法中而得成辦。如神通有多種。若行者以心離相無著故。乃至能得二乘五通。若更深修。乃至能得菩薩五通。此五通即是入地菩薩自在之用。比於二乘之通。如用日光等彼螢火也。持明者。謂持誦人得妙成就悉地之果。即能遍遊一切佛土。供養諸佛成就眾生也。若不觀此離一切相本來空寂法門。此仙亦不可得。此即是入於菩薩地也。長壽。謂於壽自在常住世間。利益眾生親近諸佛。童子。謂壽無量歲常如十六童子。容色鮮妙。亦是持明仙也。經意言。若不隨順如是離一切相法門。此仙尚不可致。何況究竟法身不思議業。真言智發起真實智。是極上一切諸佛財富者。以入覽字門故。離一切諸相即見如來。即是平等大慧真實之智。如是真言之智。於一切法中最在其上。一切諸佛以此為資財。資財是受用義。如是智寶財其數無量。自在受用成辦佛事普施眾生。即是法華大長者義也。菩薩救世者乃至二乘。遊涉土地住諸佛剎。有所宣說示現。亦皆由此法門。乃至由此行故得成無上道也。故經雲。離一切相則名諸佛也。悉地成就品竟(悉地是真言妙果為此果故而修因行故此中成就者是作業成就)如上金剛手問佛真言去來之相及行。果佛已答竟。   轉字輪漫荼羅行品第八   如來復觀察大眾。以大慈悲修習眼觀察眾生界者。大眾。即是十佛剎土微塵數金剛等會也。如來以無量劫來久修大慈悲之眼。而觀世界亦有意懷。所謂復將宣說微妙方便。令一切世間皆蒙大益也。如是觀已。入甘露生三昧者。如世人飲毒即時夭命。或有遇天甘露而得飲之。即時不老不死。一切諸患疾苦無不除愈。身心清涼快樂得未曾有。今此三昧亦如是。若得聞思修行者即得出世間第一之樂。壽量常住成如來現法之樂也。從此定起。復說一切三世無礙力者。三世無有能破壞者。此明力如是也。破除一切無明煩惱之闇故。名之為明。然明及真言義有差別。若心口出者名真言。從一切身份任運生者。名之為明也。由增長義故女聲呼之。如王以尊位故其妃亦復尊重。故雲明妃也。如上金剛手初問佛。佛即從初至究竟。皆答此問。中間他語間斷。今佛復騰前意而答也。如上覽字門義已略說訖。今依前。佛為修真言行者。欲令眾緣具足速得無上道故。復從甘露生三昧起。說此明妃也。   伽伽那三迷(等空也)阿缽羅底三迷(問之)薩縛怛多揭多(一切如來也)三曼多奴揭底(與諸如來同至所住也更問)伽伽那三迷(等空重言)縛羅落叉嬭(縛羅勝願也落叉相也)   伽伽那三迷者。伽伽是行義。重言行者。明即此行即無所有。則行無行也。先指次破壞也。謂此無相無礙之法。於空無量無礙無所不遍。然復有異義。所以者何。若一切法直爾如空者。即是無過患無功德。今此中雖無相無礙猶如虛空。而具一切如來真實功德。無所不備。故次明第二句義也。雖舉此空為況。然有無量無邊離相之德。非虛空所能喻也。此功德者。即是等於如來。是一切如來所至之處也(第三句也更問)。次復言伽伽那三迷者。雖具萬德而無所表示。同於大空故重言也(更問句義)。此中雲無礙力者。不可破壞義亦是無相義。以無礙無相故不可破壞也。佛於三昧中現此明妃也。口說名真言陀羅尼(男聲也)身現曰明。以此善男子明妃如來身無二境界。由是力故。佛菩薩大名稱。得無礙法。能苦除滅者。言此明妃者即同如來之身。若不悟此理無由成佛。若證無相無礙理。即是於法而得自在成就菩提。如是無相。即是如來甚深境界。唯佛與佛乃能知之。故言是佛境界也。十方三世佛及菩薩。由入此門故。遍於法界普門示現。成就眾生無有窮盡也。是故得大名稱聞於十方。故雲大名稱也。得無礙法者。以無障無相無罣礙故。能除一切眾生身口之苦。真實不虛。皆令究竟至於無上大菩提樂也。猶不了真諦故言無明。由無明故。即有諸行而生種種諸苦。雖菩薩入於地位。然由未了如來甚深祕密之境。即是微細無明亦復是苦。今佛為彼等故。鹹令究竟佛之境界。故雲除一切苦也。除無明苦。即是與其不思議解脫諸佛無量無邊功德現法之樂也。妃者。如世女人能生男女。令種胤不絕。此明能生一切如來所有功德。故義雲妃也。行者修真言行時。雖如上有種種方便。然須持此明妃。若不爾者眾德不具也。時毘盧遮那諸佛。尋念我始初不生金剛執力故。告上首執金剛言者。如來從甘露生三昧起已。尋念我本初不生一切佛身。由不生故即與諸佛無二體。故如是取本不生阿字。加持自身及執金剛而告之也。以不生加持之也。如是思念已。方便告上首諸金剛也。上首者。非但祕密主。一切皆入阿字門。即是無言體主而已。十佛剎土諸執金剛皆是上首也。諦聽善男子。字輪轉名漫荼羅行品中廣。真言門修行菩薩。作佛事能住彼前者。輪謂阿字門。此一字中入一切字。入此一字。於一切法旋轉無礙也。如世人之輪。不轉則已轉則無有窮盡。尋其首尾亦不可了知。故名輪也。又如世間之輪。若旋轉時。能斷一切草木之類。隨彼根莖枝葉。遇此輪者無不摧破。何以故。以邊刃利故。此阿字輪亦復如是能除一切無明煩惱。隨彼所聞無不摧滅也。漫荼羅是清淨義。下更釋之。品廣者。此中之義能遍一切處。品者只是一分之名也。廣義如輪無有斷盡。然此一分之經。亦不離此輪。故以為名也。諸品皆雲廣者准此(即是言略故一分義廣故無盡也)本不生者即是阿字輪。入此輪即是與諸佛同體無二也。佛為成就修真言行菩薩故。欲說此阿字輪。而先歎其功德。若得此輪。能令諸菩薩普門示現。以一切眾生所喜見身。普住其前而化度之。以大因緣而作佛事。故雲住彼前也。爾時執金剛頂禮佛。金剛旋下相應。下金剛蓮花坐已歎佛者。此菩薩。以金剛杵上而有蓮華臺。以此為坐也。金剛即是諸佛智印。此佛智印。大漫荼羅之臺故有所表也。如擲金剛慧虛空中。迴轉而下於地。此菩薩亦爾。聞佛更說阿字輪故。歡喜踴躍。即時此臺。於金剛上旋轉無量。從坐而下為佛作禮。當下時。與擲杵空中迴旋而下相似。故雲與彼相應也。此亦表佛智無礙也。為聞法恭敬故。下地致敬也。歸命菩提心者。即是歸命一切眾生心也(如上雲此心菩提)。歸命菩提心發生者。又復頂禮能發生此心者(即是淨菩提心入明門者也)稽首行體地波羅蜜者。次歸敬真言行體。行體即是其地地及波羅蜜也。敬禮先造作者。以一切眾生。雖有此菩提之心而不能自了故。歸命古昔發心成果轉示眾生者。念大恩故又更禮拜也。重言歸命頂禮者。此義大同小異。重言者恭敬深至故爾也。如此歎佛已復請者。如世人養蠶為利故而善養之。此亦如是。為請佛更說深義。自利利他故。先歎佛也。空證。即是證於無相無礙平等之法也。白佛言世尊。唯願法王宣說。哀愍我及一切眾生故。法王者。於法自在故名為王。願哀愍我及護念我。及為利眾生故。為法王哀愍我故。護念我故為眾生利故。如說修真言行者令得圓滿故。願佛更說阿字輪也。圓滿者。隨彼上中下行。各隨性分而得利益。皆當成就妙果也。次佛告祕密主言。我初。諸最勝佛世所依稱號者。將說祕藏。先自歎德。以此法難信故。如將說法華亦同歎也。本初即是壽量義(更問)。世所依者。如一切草木皆依於地而得增長。又如商人依於導師。入海者依於船師。病苦者歸依大醫。此有多門皆當說。今佛亦爾。為一切依也。然更有深意。雖雲自歎即是說法意也。如梵音雲我者。於中即有阿聲(案本)即本不生義也。此常住不生之體。即是一切之所依止也。稱號者我覺此不生故。一切世人稱號為佛。非平等法界有如是名也。說法無等比。此無比中。諸外道所說皆是有上之法。故雲有比。凡一切不了內證祕密法者。皆是外道也。由佛說此無可等比況喻法故。說法亦無比也。又此中我ma 字(又麼聲即是不生義也亦是歎中說法更問也)本寂無有上者。此本字中即有阿聲。即不生義。以不生故即是不滅。是故本來寂然。此法第一微妙更無過也。能寂諸根故。六根常淨諸惡永滅故雲寂也。此阿字即是一切佛心也。今佛偈中說此阿字者。即是說自證法中一切語意中。雖有所說。然此內證之境終不可了知。由自證法不可說故。佛雖自歎美。即是稱歎此阿字也。以此字本初以來是世所依。今說此自證之法。非彼二乘外道之境。於彼法中無可喻況之者。故雲無比也。如飲水者冷熱自知。尚不可為不飲人說。況如來境耶(當引深密)然佛以加持力故。說此不可說不可說之法。令金剛藏等皆得知之。此事即為希有也(雲本寂者當知本來寂滅之法一切二乘外道中所無非彼心境所及也)由加持故。執金剛並諸菩薩。佛菩提座勝願能現。謂佛說此偈已。以佛神力加之。爾時諸金剛菩薩即能現菩提座也。此座者。但以世間意說。但是座處耳。然西方名此座為滿荼。滿荼者。是堅固義是不動義。是更無等比義是遍周法界義。今現此菩提坐。亦如酪中現蘇。諸味共會一處而不相離(更問)加持故能現也。此座即是如來功德之所莊嚴。無量大願之所成就。即同佛身。普現一切眾生界中而作佛事。故雲勝願也。佛虛空如無戲論。從行無二與理相應相。成就是業者。即此座者。猶如虛空離一切分別。雖諸菩薩如是修行種種方便。然亦無二無別。不離如是妙理。故雲理相應也。如行行者。彼得果亦如是。即同彼座無二無別。成就者。謂修行者之所成就悉地也。於時佛諸支分身。皆悉出現是字。於一切世間出世間聲聞緣覺靜慮及觀。悉地成就勤修者。謂遍佛身份。佛身份皆現此阿字真言。此阿字門。即是世出世間二乘定觀等之慧命也(攝心不散名定次當觀照如行者初攝心時觀圓明等是觀也以下義勢常相連也)如壽一字。諸壽同種子同命同依處同救度同現者。如上世出世間一切所作妙業。阿字即為彼命。如人若無命。根一切作事皆悉棄廢。一切世出世間功德定慧等亦爾。若離阿字門。即不得增益成就。如彼死人無所能為。復阿字是開口聲也。若無阿聲即不能開口。口若不開者一切字皆無。是故阿字為一切字之種子。當知一切萬行亦如是。以阿字門而為種子。若離阿字亦不成也。同依處者。如眾生等若無大地則無住處。此阿字門亦如是。若離阿字即無所依處也。救度亦同者。當知阿字門。即是一切世間之大救護也。末後雲現者如上佛為菩薩大眾現金剛座故。此一切勝義皆能悉現也。次即說此真言門。謂南謨三曼多佛陀喃(敬禮普遍佛等也)阿(此正是阿字真言門)善男子此真言者。十方諸佛以法身同所加持。諸有修行之者。以此真言故。即能作諸佛事。乃至普現色身。為一切眾生界開示佛之智慧。如佛能作是事。此阿字門亦能如是作之。當此彼體即同一切佛身也。阿字門一切法轉者。由轉此阿字。即成種種功德也。從此阿字門修行轉也(更問)是故祕密主。真言門菩薩等。欲見諸佛者(謂欲見一切佛淨法身也)。欲供養者(謂遊一切佛剎供養承事聞法修行也)。欲證發菩提心者(謂證菩提令心淨也)。欲與諸菩薩同會者(謂與那羅延菩薩等等共一處受現法樂也)。欲利眾生者(謂如毘盧遮那常為一切眾生作大佛事種種成就之也)。欲求悉地者(此中最上成就所謂佛身尚可疾得況餘成就耶)。欲求一切智智者(然此阿字門一切義利無不成辨以要言之欲求一切智智亦決定當得也)。此諸佛心勤而修之者。佛言。如上所列之事。汝欲求者更無他術。但當勤修此阿字之門也。爾時毘盧遮那佛。此大悲胎藏生漫荼羅王。敷置諸本尊位。定三昧神通真言行不思議法說者。如前以廣說敷置漫荼羅位。今何以更說。此有多義。欲更開發一類眾生故。令前已聽聞者倍得明瞭故。前雖說諸位地。然尚未普周遍。今更說令無所闕乏故。又前但說其名。由多未說形狀。今更說令具足故。何故不併說之。而更分折於此處說耶。於此亦有意。乃至深樂法者。猶不頓為說之欲令發起珍重之心。漸漸開道也。復次若但以圖畫尊容。用為真實者。如彼畫師等。亦可成就阿闍梨功德。然不但以圖畫故。而得成彼真言之行。當須一一與三昧神通相應。方名不思議行。今佛欲開示彼之故。雲三昧等法說也。謂與三昧神通相應而說之也 彼阿闍梨一切智門阿字住。取線禮一切佛者。如上已說。中心作阿字及眼作囉字等。前品已具說。今欲作壇。先須住此三昧令與理相應。以相應之智而運布規量也。凡合繩。當令得所不得大緩。若不調者。令師及弟子多病為障所嬈。若用時斷絕。亦令致損耗也。次當知方所者。所以先謂審定方面者。若弟子臨修時錯誤。或謂東為西等。即為障者之所得便也。次禮一切佛者。即是禮於阿字真言之體也。師禮已在壇巽地北向。弟子艮方南向。引繩相對。次師引繩轉向乾維東向。弟子迴身西向。次弟子右迴至坤維北向。師迴身南向。次師右迴還至巽地西向。弟子迴身東向。即四方位竟也。弟子次更至乾地維向巽。師與相對。即定乾巽隅竟(云云更問也)凡定四方。必須如前審諦不得移易。若定四隅及中心十字界者。但令逐便右轉。不令妨礙即得也。如是作已阿闍梨復於瑜伽中。轉於心中阿字而作縛字。如前佈置。囉字等方便不異於前。但改心中阿字。即成金剛薩埵身也。亦復觀想己身即同彼身。執持如來智印也。雖改阿字為縛。然亦不相離。何以故。由不生故。即是本來無有繫縛。體一門異也。如上引繩。猶未至地拼之。既作此觀。即與弟子。更入中台之中。還如上引繩准前次第。於中台定方所也。如上。無二相應形如來形空性形者。轉相釋也。歎此無二形即是如來形。如來形者即是性空形也。所說。前引線當心。師及弟子相對。引受四方及四角十字道。但以繩印持而未下也(先以作標相在四角置了方作也)當知如此定時。頂上想於阿字遍其身(皆如上說也)然大日如來。入大悲胎藏生三昧。此大悲胎藏三昧。豈與前品大悲胎藏漫荼羅有異耶。正謂前壇諸方未滿。色像亦復未具。故更說也。次定方竟。師想縛字如上說。於遍身份。想自身同執金剛之形。入於中胎如前引。線定方所遍即下之拼也(更先方定了下拼耳為直爾下拼也)假令中台方六尺者。量半為三尺。即是台外第一院廣狹量也。分此三尺以為三重(即有三線道也)。第一為行道。第二為置供養物處。第三重是諸尊坐處。第四是外緣(其三重皆等外緣狹也)。計此三尺內。均調令得所也。當供養時。師當運心一切應來會此。然無圖位坐者。皆於此外緣中供養也。次折第二院三尺取半。為一尺五寸。三重院量。亦於中均布四道如上也。次更折一尺五寸取半。當七寸五分為外院量也。亦於此七寸半內。均置四道令得所也。第一台外門口。即與行道處相連。當取少許用其門位。餘通行處(以此門住世天)。其三重門外若有寬地。任意大作。多侵地無妨也。前漫荼羅中雲。第二院置釋迦。第三院文殊師利。此文互也。由先定中胎竟。直向第三院定之。故雲第二。非是第二。則是第三重也。今此中自有誠文。文殊在第二重。釋迦在第三重也。想阿字定外院。次想縛字而作中台。次作第二院想文殊。或想縛字。亦如前遍身份等。次第三院當想釋迦。或作婆字也(重聲婆字)經中從定線位語竟。至定色以來。解由未明瞭未記(更問之也)。   經雲。復次毘盧遮那我加持彼印。廣法界尋念彩色下者。謂下綵色時。阿闍梨當想毘盧遮那如來或彼印。此印即是廣大法界之印也(爾時當想自身即是大日如來)如是想已先下白色。爾時阿闍梨自想其身即是法界。法界之體明白無染也。如是想念時。非直我身如是。一切有情亦復如是。即淨除同如來。亦一切過離者。自身等如來謂白色也。白是法體離一切過。然所云一切有情。皆同妙法界者。當以何法得之。然此非無方便也。謂囉字門。入此字時。即能令己身及弟子乃至一切眾生。究意皆等如來法界身。永離諸過也。故次雲想羅字。其字色白如車□□薤□冤□□該□□韥嶨鰷□齧□耩師雲。此中即有阿字有縛字也。故囉字白色。想字炎光。寂然光出如乳。以此清淨成無垢色離一切過也。及君陀花(是西方花也亦鮮白無比也)或如皓月之狀。其字之焰亦白。寂然恬定而曜光明。如是想時又誦囉字。至百遍或千遍方下色也。凡加持色法。先於色中想字。字成已即轉為佛也。此有二種。阿利荼。謂左手當胸上為拳。而申風指直堅。右臂如擊物。直申舉之。其左腳向前。右腳去三尺以來長引。即是也。白朱黃青皆用之。當想佛形而作此印也。凡作印有二種威儀。若立作印皆須作此威儀也。四佛作寂然之形用此印也。第二下赤色應記之者。明言阿闍梨當審諦也。將下赤色時。當想ra□ 字。此字照明如日初出之色。或赤或黃。此即赤黃雜也。此光明照赫奕。此字即是寶幢佛字也。此是無能降伏最勝無比之佛也。兼想自身即同諸佛。赤色囉字安點加之(不合是阿字也義合用羅字加點耳)餘方便准前。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卷第十二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796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卷第十三   沙門一行阿闍梨記   轉字輪漫荼羅行品第八之餘   次下黃色時。當想ka 字作真金色。其焰亦然。是金色牟尼佛也(牟尼是佛都號)迦義是作業義。以無作故永離諸過。住此三昧害諸毒光明一切遍也。當入定依教者(用意諦觀不散亂意也)次下青色時。當想摩字。彼上思惟麼字。謂於青色上想之也。即是度生死義。釋迦牟尼也。此佛坐於大菩提座。一切佛用此字。除眾生恐怖也。而降諸魔軍眾也。其字如虹之外輪有青蓮之色。西方名虹為帝釋宮也。其光亦爾也。餘方便如前。次下黑色時想訶字。如劫災大火之時。以太極盛故紫黑色之光。此字光亦復如是也。此是阿□如來。其佛以大慈悲。為護一切伏諸障故。作毘俱胝怒形。兼作印擬於作諸障之者。此毘俱胝皺眉如前說也。餘方便如前。此一段當在前。此尊名缽囉底(丁也反)哩荼(凶山日反)梵字也。此印舉左手。申左腳屈右腳也。此是降伏通用也。作金剛忿怒形。不須作佛形也。此二尊通一切用身印也。次金剛有情金剛執我加持者。彼印或縛字。或於內入中台漫荼羅置之者。欲作謂師先定線道竟。欲入中台時。即自加持作金剛手也。然師以阿作己身。即同毘盧遮那之佛。不應自有所作務。故轉作執金剛菩薩之身。以阿字本不生與縛字不相離故。得轉用也。如是第二漫荼羅。亦本寂我加持力故。無二相應形佛空性形者。次復歎縛字之德。以阿字義入中故。亦復本寂也。即是本不生義也。無二相應者。縛字即阿字。無二無分理常相應也。以本寂之故。如來之形亦空無自性也。次二分天位。捨外漫荼羅三分。遠界道棄捨。東麵線申等者。謂每一院皆有三重。捨第一第二重。於第三院安神位也。次捨第二院。於第三院下色也。以上當在五色之前。義猶未了更問之。爾時毘盧遮那佛從三昧起。住於無量勝三昧。當於定中一切遍無能害力明妃一切如來境界生說者。如來前者住於甘露生三昧。而說此上法門已了。謂欲滿足修真言菩薩諸方便令具足故。復從定起。更入無量勝三昧。無量勝三昧者。無量勝即是無能害義也。由住無量勝三昧故。感發生起此明妃也。此明妃名一切如來境界生。即是佛之境界也。諸真言行菩薩。由此明故即同如來境界。亦生如是不思議境界也。由入佛境界故。所作功德亦復同於如來也。遍一切無能害力者。無能害即是無障礙義也。非直遍於如來境界。亦遍一切聲聞緣覺境界乃至最初發心之者。但能修此明妃之行。亦即入於如來境界也。南謨薩縛怛他竭多者。歸命一切如來等也。猶諸如來生。是故非一。以非一故雲等也。薩縛目佉弊也(二合)者。一切諸佛以為首望也(更問之)。阿娑弭無等也。以從一切如來境界生故無等也。又祕釋此中阿字即佛本身。三迷是等。等同諸佛。即是等於阿字體也。缽羅弭(譯為第一也以無等故即是第一更無過上也)祕釋者。此缽字即是第一義諦。由上阿字同一切如來體故。即是第一義諦與如來等也。   阿遮梨(不動也由阿字故即同第一義諦第一義者即是言語道斷心行寂處故不可破不可轉也)伽伽爾(空也由不動故等同虛空性浮廣大不可分別限量也)薩麼(二合)囉嬭者(尋念也謂尋念於阿字之義即是於恆恆時於常常時思念此義亦無間絕之義也)薩縛怛囉(二合)奴揭底(遍至也由常思念如是義故能遍至一切處非直遍至一切佛亦遍一切聲聞緣覺乃至初發心等處也)娑縛訶(娑縛自也訶是本也更問)   警覺諸佛令憶本誓願也。如來昔立如是決定大願。修此真言行者。皆當如持建立令速滿所願。我今如是修行故。警發諸佛。當念本所立誓願也。次調彩色法。佛般若波羅蜜多作禮。誦此明妃八遍誦之者。謂調彩色將圖彼如來本真之像。先當讀誦大般若經敬恭供養。即是作禮義也。凡調色時須如是作也。又想彼色中字類(謂字作等)誦此字或百遍千遍也又誦明妃八遍也。師調色已。從定起遶已入中。於弟子想念。大慈悲力即師自作金剛及字印也。從定起遶漫荼羅發大慈心。即以此大慈悲力加彼弟子已。阿闍梨作成事金剛薩埵加持。縛字施願金剛等並之者。此阿闍梨以如來加持及阿字故。即是毘盧遮那如來。以如來自作成事所不應故。縛字並施願吉祥金剛者。是文殊也。次種子是麼字即空點也。用加縛字為麼字耳。更以縛字加持。作金剛薩埵身而畫諸像也。當作時想同己身。如上說之。又誦此縛字百遍或千遍等也。畫大悲藏生漫荼羅。內漫荼羅安祥者。師如是自加持已。安祥而起入於中台。徐徐運布眾綵。而作毘盧遮那之像也。其像本形。坐於白蓮華座上。以髮為冠不加綵飾。用極細絹為下裙。更用極細羅縠輕紗用為上服。令肉色相映內現也。身作閻浮金色。色之深金極光瑩者是也。其佛緣身皆生光焰。相合為鬘連環不斷。而遍身也。所以漫荼羅中須造此佛形者。為欲令彼弟子速生勝願。及以加持之力成滿一切智身故。先須造立也。復次造壇有上中下法。若弟子財力豐瞻堪能廣辦者。師即當作畫色像之壇。為示本尊身印之相故。若力不能辦而作字壇。即犯祕法隱覆之罪。若觀弟子心。極殷重乃至不惜身命。尚能捨身而奉於師。何況當有所吝。然資力不辦者。聽作字漫荼羅。即於此置佛之處。但畫作阿字。即是如來之體也。置阿字竟。中台之外院直東作阿字加大空點。又於東北自在方置於伽字。此伽字即是虛空眼也。是一切佛及菩薩之母也。次火方一切佛菩薩。真陀摩尼印。或置於字也(迦也)北方觀自在及彌勒。賢劫一生補處菩薩以為眷屬。置於娑字。南方金剛手等。或作形或作印(謂三股拔折羅)或作縛字也。又此中置字。與前壇方位或不同。問之。復彼分位三棄捨。一切執金剛諸印畫。或彼字者多三棄捨。亦如前釋。不異字印作□業礹□□□奉矗十y□湤韓毘盧遮那下。畫不動尊。石上坐手執刀及□索。遍身焰鬘。一切作障者期剋。或但作印於上(印謂□索及刀也)或作字者謂唅。次於風方(西北也)作降三世勝。害一切作障者。頭光焰貌作大忿怒。如閻摩羅形。黑色於恐怖可畏之中。又極令之恐怖。當如是作極可畏形也。其手中轉拔折羅(是三股金剛印也此是定)或但作字。謂(長訶字)次於四方畫作四大結護。東方畫作無畏結護(名也)身金色白衣。面少瞋狀手持棒。若但置印者(但書棒印也)或但置字(縛字也)北方作壞諸怖大護。白色右手持刀。著白衣並光。若作印者但畫刀形。若字者作博字。西方難降大護。無有能制伏者。故以為名也。身作無憂花色(如此間深紫蜀葵花色也)所著衣亦赤。然少淺於身色。其面微笑在圓光中。其作觀大會眾之狀。謂四方眾會也。印但作其刀印。作字者謂索字。南方金剛無勝大護。猶若金剛更無有勝。故以為名也。復次金剛。是天帝釋別名。然此大護。勢力又過於彼相故為名也。其身黑色忿形皺眉。衣亦黑然稍淺於身面之色也。頭上但作髮髻。自身焰光也。手持棒。若但畫印亦但置棒也。字作懺字也。上來四大護。皆須並置眷屬。眷屬即使者也。皆坐白蓮華上。持真言者當如是而敷置之也。次出外向第三院。畫牟尼王釋迦種姓。著袈裟衣具足三十二相。是一切眾生施無畏者(以教法利益一切皆令得無畏故)其印當置缽袈裟等(等謂鍚杖之類)若字者作婆字。此最為勝者。謂祕密勝上義也。次外漫荼羅。法界自性加持菩提心發趣者。作法界自性觀也。法界即是如來之身。觀自身即同一切佛法界身也。以此加持住菩提心心也(此發趣是向義至義修行義更問此一段)彼三分位捨。三作禮佛毘盧遮那尋念。如前調色者。謂置釋迦已。次第二院當禮毘盧遮那。如前謂色中方便圖畫也(更問)東方作施願金剛童子形(即文殊師利別名也)左手執青蓮華。上置金剛。以一切瓔珞嚴身。上妙細絹以為下裙。極微細縠以為上服。又令細於下裙身色映現也。身作鬱金色。頭上有五髻子。彼印但畫青蓮華。華上置金剛杵也。若作字者謂鍐字也。於文殊右邊(北邊也)置網光菩薩。一切身份圓滿。左手執寶網右手執鉤。若但置印者或畫印或鉤也。字者。謂染字也(但置此印得也)南方畫除一切蓋障菩薩。金色髮冠(雲無瓔珞也)左手執真陀摩尼珠在蓮華上也。若但作印者。置蓮華上有摩尼珠。或但作字者謂噁字也。北方作地藏菩薩。色如缽孕瞿花。西方出此花。如此間粟穀之色。花房亦如穀穗甚香也。此菩薩手執蓮華。以諸瓔珞莊嚴其身。若但作印者但置蓮華也。若置字者作伊字也。西方虛空藏菩薩。亦以諸瓔珞莊嚴其身。身白色著白衣(其白衣色昧身作肉紅與身色少異也)身有光焰執大刀。作彼印者但畫大刀也。若但置字者作長伊字。然此壇中所少位次尚多。即雲造了者。亦是上下互現也。造了時。阿闍梨先在門外坐。住法界兼菩提心。梵本雲。次持誦者住法界。我即法界性。住菩提心。此菩提心即是法界性也。向東方而作金剛印(壇門向西開故師向東面也)造壇了。當壇面向東坐想同於佛。佛即是法界體也。既同諸佛。然後作度人事業也。作事金剛。謂諸事金剛。即是三股拔折羅印是也。凡言作金剛者。字身印皆悉作之。作佛亦爾。恐煩不廣一一言也。次供養作慇懃者。更戒行人。應戒慎作之勿忘次第也。梵本雲。當結金剛印。次作金剛事業。慇懃而供養。現一切佛救世者三昧耶。又現印三昧耶等者。三昧耶印眾多。故雲等也。供養及作佛等。皆作三昧耶誦三遍。作事多用處故等也。由作此法。即以此隨所作心能遍一切方所。警覺一切如來。由佛本願故。即皆警覺而作加持也。先念遍一切所。謂漫荼羅中。隨方面一切諸尊運心普遍。若深行者。即是漫荼羅諸尊悉地方示三昧耶也。次外喚弟子令彼護淨者。弟子先在門外喚之。請諸尊法。用二種使者成辦諸事真言即得也。若最捷疾慧。一一用本真言印別請亦得。令近門向壇立。又當先教彼如法潔淨也。此即請尊耳。次結界乃至發遣。皆在供養法中。准用即得也。既結護已為授三歸。此三歸謂印法也。初印護身。次法輪印護諸身份。次具有一印下當說之。初印印頂。次印印支分。上雲金剛有情也。由此三印故。即是住菩提心也。作法界法輪印時。彼當一心作自體者。謂行者運心作此法界時。即觀自身同於法界也。結印時。同彼印自體也。上法界自性印結之。彼法輪印次結。先想弟子髻中有阿字。然後以法界性印印之。以印案之。自誦真言三遍或七遍也。次當以衣帛覆其面。師當發大悲心而愍念之。為令彼永度生死開佛知見故。其弟子爾時。亦當自發殊勝無上願也。不空手作菩提圓滿故。謂彼弟子。欲令無上菩提速圓滿故。隨上中下力分辦。隨其所有供養諸佛本尊等。或持寶華等而獻之也。時師欲令弟子結護故。耳語教之。所謂令住菩提之心。別有說處也。彼既發菩提心。一心誠仰而住。師自作印。向其頂上著之(更問何印)。然後令擲花。當記彼墮在何尊之處。就一處本尊之身。又有上中下左右之殊。隨彼所墮之處。而授彼相應印真言也。弟子法教。如是作三昧耶故。一切與(更問)爾時執金剛具德。又復問此佛灌頂法。願佛自說者。請佛自說也。時佛住法界性中。告金剛手。諦聽一心。我說此法令修行者。於此法中自在得。所謂令得勝上教法也。此自在者。亦是速得義又是自在義。是義與上所云多財名自在義不同也。我說一切諸法教。所謂最上自在攝者。謂心有願求。悉能攝取自在滿願。如於一國自在所為必成也。阿闍梨如來本形意加持作彼印者。隨彼上中下法。或作如來或蓮華金剛部等。隨彼所主之壇。而作彼形而為灌頂也。如來本形加持。謂阿闍梨以如來性加持自身。如來性即是本體也。或用彼印。謂以印加持。想自身以阿字遍支分。此阿字即是法界之體性也。由此莊嚴故即同佛身。方喚弟子也。若是得定阿闍梨。或已得法驗者。所作任運成就。若不能如是者。當用印及想而作也。次引弟子將向大華王漫荼羅(謂壇外先作灌頂壇處也)四寶作大菩薩加持大瓶者。是中台四大菩薩所加持瓶也。以菩薩寶而用莊嚴也。次當作生一切支分印。而於弟子頂上灌之。凡灌頂時作此印。結已取瓶為灌也。若不以此印者。則法式不具。令彼弟子。不能住菩提心則有退轉。與空灑香水無殊也。又復未灌頂前。於弟子頂十字縫上。想作闇字。其心中極想作阿字。又想阿字在於胸上。亦可但想阿字遍一切處用也。金色光髮冠坐白蓮華者。謂想彼弟子心中。作白蓮華開敷圓滿。毘盧遮那如來座於其上。然後灌之。   經雲。仁者。即是毘盧遮那如來也。若以此法而灌頂者。即是同於十方諸佛。灌以法水而授法王位也。不爾者徒灌而已。無能為也。   密印品第九   爾時毘盧遮那佛。觀察諸大會眾者。佛已略說灌頂儀法了。將欲更有所說故。隨觀察十佛土微塵等大會。非無因緣。謂將說如來身密之印也。次即告金剛手。有印名為如來莊嚴具同法界趣標幟同者。言一切佛以此為莊嚴故。得成如來法界之身。若有眾生行此法者。以印加持故。亦同如來法界身也。此印者即是法界之標幟。以此印故。標示法界之體。即名法界幢也。諸佛其由此嚴身故。於一切大會中。建此無上大菩提標幟幢。能令八部等眾惡邪者遠而去之。善根性者。親近奉教修行也。汝可諦聽極善作意。吾今將宣說之也。世尊今正是時。佛今正是時者。此兩語有意也。初說迦羅之時。意言。今此四眾無有支葉。純是真實堪受大法。如來應機而說。正是其時也。次三摩耶之時。即時分之時。今正是時。說法時也 爾時世尊住於無害身力三昧者。佛為滿斯願故。復入三昧。此即是如來無量之身自在之力故。無能害也。住此三昧而發三明真言。其明名為無礙無害無等力也。由此三昧耶諸學者。得聽聞得入正法。若不作者即不合入壇。亦不合聽祕教也。若修此明即能得身淨語淨。所願滿足會於三身。故名為三明也。三力者。謂三世力或是三平等力也。無等力者。即此三力也。其明次當說之耳。   南麼三曼多佛陀南。阿娑迷(無等也)怛哩三迷(三等也)三麼曳(即三昧耶也)娑訶(警發也)   阿娑迷者。此明即以阿字為首。即同諸佛法身無相離相。當知此法身是無與等比也。三迷者。謂佛三身。謂法報化合為一身。教化眾生也。亦體同阿字之門。無相離相故言等也。三昧耶者是不可越義。是無等三等。諸如來之所同說也。佛住三昧。說此明無害無等力。由此明故能入三昧耶。此三昧耶即是誓願。猶如於敕。是三世佛本所要誓也。此法門難信難入難得聽聞。由法不可遇故也。以是故三世佛同說此真言。以此三昧耶真言加被。得入聽聞修行此法也。如尊之教不可違越。若不聞者。即不得入亦不得聽聞也。娑訶是警發義也。以此真言警發諸佛。說此明時。諸佛即警發。而起加持行人也。此明力故能滿諸地能令修者得現三法。謂成就有三法。謂本尊之力真言及印。此三法界即得成就也。次說手印之相也。不越三法道界者。此界是結大界之果。非馱都也。於界道當中而行故。名不越耳。今此中先說十二種合掌名相。凡諸印法。此十二極要。宜明記也。第一合掌。令當中心堅相著。十指頭稍相離少許開之。此名寧(上)尾拏(上)合掌(此名堅實心合掌也)第二次以十指爪相當齊等。以指頭相合。掌中心小不相著。名三補吒合掌(此名虛心合掌)第三又次以十指頭相合。指亦齊等。然掌內空令稍穹隆。名屈滿囉合掌(此雲如未開蓮也)第四次以二地指二空指相著。餘指稍令開敷。名僕拏(收間反)合掌(此名初剖之蓮也)第五次又以兩掌仰而相並。令俱向上正相並鋪之。名嗢多那(上)若合掌(此雲露也)第六次又並仰兩掌。與前相似。而令諸指相就稍令屈合之。如人掬水之狀(勿令大屈也)此名阿陀(上)囉合掌(此雲持水也)第七次又令十指頭相叉。皆以右手指加於左手指上。如金剛合掌也(此雲歸命合掌)梵音名缽囉(二合)拏(上)摩合掌。第八次又以右手加左。反掌以十指頭相紋。亦以右手指加於左手指上。名微缽哩哆合掌(此雲反叉合掌也)第九次又以右手仰左手上。以左手覆在右手下。稍似坐禪人手相加之形。此名毘缽囉哩曳薩哆合掌(此雲反背互相著合掌)第十次仰二手掌。令二手中指頭相接而仰之。名帝(上)哩曳(入)合掌(此名橫柱指合掌)第十一次又俱覆二掌。亦以二手中指相接。名阿馱囉合掌(此雲覆手向下合掌)第十二次又雙覆兩手。以二大指並而相接。十指頭向外。亦同名也(亦云覆手合掌也)今此三昧耶印。先合三補吒掌(先以手相遠漸近令相著掌內稍空者是也)。以二空指並而直豎之。勿令大低勿大傍側。正令二空指向上也(其五指中小指名地無名指為水中指為火頭指為風大指為空左手為定右手為慧也)亦可左手小指為檀度。以次向上數之頭指為定。右手小指為慧度。以次向上數之頭指為智度。此三昧耶印。若初修行作諸善品之時。若先不作者。不合作諸法也。非直作此。亦須誦前真言。作法。先以三摩耶印置頂上。誦前真言一遍。置其印於右肩。次置左肩。次置心上。次置喉上。每置時各誦明一遍。凡誦五遍而印五處也。然此真言有何功德耶。以此真言故。能除宿障以淨自身。令身淨故外障亦淨。以外障淨故諸障皆不得入。此即為大護也。由此不思議能護故。福任運增長罪自然除。諸佛警覺滿其所願也。又次法界生真言曰。   南謨三曼多佛陀南。達摩馱都(法界也)薩縛婆縛(性也)俱唅(我也)   達麼馱都是法界也。法界者即是佛身。下句雲我者。言我即是法界也。又此行者雖未能即體真性。但作此印而誦真言。亦即體同法界也。其印以二空指內掌中。以左右手地水火三指。壓而作拳。豎二風令直(兩手各別作拳而豎風指也)先豎二指合當胸。即向埵蚋遄C令兩手指。從頂兩邊。各近左右頰頸。而向埵眶y下曳之謂初豎指。稍令指頭向下。指背向堙C近頭頰漸漸指頭近下也。至心即散手也。凡誦真言作印。喻如耕牛二牛同進不得前後也。次更作印。先作反背手合掌。以二地指反相勾(令右加左上也)餘水火風三指。以次亦反相勾訖。末後綟二空指。令至掌內相柱也。此是轉法輪印。由作此印故。令彼身心清淨。能現見十方佛轉法輪也。真言曰。   南謨三曼多佛陀喃。伐折囉(金剛)怛麼(二合)俱唅   此真言上已釋之(更勘)次作刀印者。刀喻利智。以能令除斷為義。謂除惡見山峰也。如大山之峰撩亂甚多。煩惱亦爾。今作此刀印。由此印故(如上說之)。即屈二風指。令指頭相對。以二空指並而壓捻之。令如大刀之形即是也。其真言曰。南謨三曼多佛陀喃(如上)大刀無垢法。現俱生身見截斷。如來信解生。無貪法生。此真言梵音誦之。在經中。此已註義竟。如上說也。此真言以初麼字為心。是我義。又是五空點字。即是遍一切處義也。今此中意。正欲害此我見也。當知此刀印。即是諸佛大智。能斷絕諸見故。以刀截煩惱根。卻即得無垢法現也。身見俱生之類。即是垢也。今斷是垢竟。即休息邪。未休息更有勝法。謂除是垢已。當生如來信解(此義如最初解)如來信解。謂是何法。謂無貪等善根也。由此故次生訶字。是中訶字為因。為除是因故。傍有長阿之點。即是一切法本不生故也。下有鄔故三昧。上有點為大空。誦此者。能令行者滿三種身。以此字中有三義。即是法身現也。三藏雲。西方尤祕印法。作時又極恭敬。要在尊室之中及空靜清潔之處。當澡浴嚴身。若不能一一浴者。必須洗淨手嗽口。以塗香塗手等方得作也。又作時須正威儀。跏趺等坐。不爾得罪令法不得速成耳。即次作吉祥商佉印。先作空中合掌(如前)屈二空指。以二風指壓之。令如商佉形。作印已。即近口吹之。如吹螺之法也。此是滿一切願吉祥法螺印。由作此印故。即滿一切善願。宣說大法。能令十方普得聞知。此即是寂靜涅槃印也。其真言歸命同前。   薩縛哆(遍一切也)暗   此是真言之心。一切法本來不生。上又有點。即是大空遍一切處也。此大寂涅槃之體性。萬德寂然遍一切處也。次金剛不壞坐。印法先以二空指二地指皆相並。餘舒散如開剖之蓮。   經雲。令如鐸形也。次即改以地及空指相捻。中間六指並如舊舒散。其中火風指相合。水指單立即是也。此是蓮華之坐。亦名金剛座。猶坐此座故。能生諸佛。諸佛皆由此坐。即名吉祥之坐也。故名金剛不壞座也。真言歸命如前。   a□   此是真言之心也。此長阿字為行。傍二點為三昧。為令此法堅固故。故後有點也。然作拳法有其四種。第一如常作拳法大指豎之。此是一也。次以空指在於掌中而拳之名金剛拳。第二也。叉二手而合作拳。令十指出現於外。此名指在外拳。第三也(並右指加左)次以十指相叉。皆令十指頭在於掌內。此名二手拳。第四也(亦右指加左上)次作金剛印。二手皆屈水指向掌內。以二風指捻火指背。而不相合。此即金剛印也(二空指並而豎也)由此金剛印。能壞無智之城。一切不能壞也。其真言歸命如前 咒體但有吽(引)字(義如上准說之)。   次佛頂印。先作指向內拳。即申二中指令相並。次以二風指加於中指之背。而屈二空指令相並。即是也(其指向內拳即是指頭向內也)此大印名佛頂。結此法印時即同仁者也。仁者謂如來也。謂作此印即同諸佛身也。此是真言。亦是具三昧解脫義也。初為因後為果。因是如來之行。果即是佛也(合加頂上更問)次如來豪相印。以智手。為出大指之拳。置於眉間即是也。作此印即同如來。豪相具足也。其真言歸命如前。   a□ (知也)ha□ (因也)ja□ (生也)   以此不生之行淨一切因也。闍謂生不可得也。次作如來缽印。左手持兩衣角(其法取袈裟近手尖角及搭肩之角繞臂迴入手中令二角如雙耳也)仍以二手相重。令以右加左上。如坐禪手。引上令當臍。稍屈如重手承缽之形即是也。作此即同如來。持此袈裟諸佛標幟之儀。亦能令一切非器眾生。皆堪為法器也。真言歸命如前 婆 是有義。即三有也。以本不生故即離三有。三有本來不可得也。除此三有而得如來真實之有。謂諸佛法身也。次作施無畏手印。左手如前持衣二角。舒而當臍。右手指向上。而向外舒之。如拓物之像(如瑜伽中釋迦印即是也)若作此印。能除一切眾生種種怖畏。愛恚即時皆息。亦除彼未來種種大可怖畏也。其真言歸命如前。   薩縛他(遍也)誓那誓那(勝也)婆也那奢那(上聲是除恐怖也)   遍是普義。即是遍一切處也。於一切處方便之中。而最為勝皆能勝彼也。初離異生等煩惱。次離二乘煩惱。故重言之。即是勝中又勝也。如來以此之故。能遍一切處。普除一切怖惱也。次如來滿願手印。左手亦持衣角。展之如前。右手向外舒而下垂。如瑜伽中。寶生佛印也。作此印時。即以如來之力故。一切佛滿其所願。皆得成就也。真言歸命如前。   縛囉馱(與也)縛折囉(金剛也)怛麼(二合)迦(我也亦身也)   意雲。願諸佛與我金剛身也。亦是授我大願之身也。此即是滿其所願。次怖一切為障者印。以右手為拳(大指出者)而舒風指豎之。當於眉間。以指頭柱眉間也。雲等引者。謂作毘俱知形。其面如忿怒。而心住一境不動也。此一切佛大印。能現如來威猛大勢之力。恐怖一切為障難者令其降伏。亦能滿一切眾生所願。行者結此印時。為障者莫不四向馳散。乃至大力天魔軍眾亦自然退散。如來證菩提道時。以此印即能伏諸魔也。真言歸命如前。   摩訶縛梨(大力)伐底。拖奢縛梨(十力也)馱婆(二合)吠(得也)摩訶彌底[口*履]也(大慈也)發也   此真言諸佛大力也。此大力是何等耶。即是如來十力。一切力中最大自在也。如來雲何得此十力。謂從大慈而得此十力。故言此力從大慈所生也。次佛眼印。先為拳。乃以空指壓風地二指(其指屈之空指捻其甲上也)而申水火指。用右手作之。作已。用此二指柱於其眼。先加右眼次加左眼。以此祕密方便能淨眼根。成就佛眼得見如來深密境界也。真言歸命如前。   伽伽那(空也)縛囉(願也)迦盧拏(悲也)摩也(禮也)怛他揭多(如來也)斫吃芻(眼也)   夫虛空雖無相無礙。而不能成辦大事。今此如來之空雖無所依。而能成就一切勝上之事。過彼虛空不可為匹也。大悲體者。即是如來之眼。此眼從大悲生能生大悲也(更問)次如來□索印。先作十指向內之拳。即舒二風指。指端相柱。屈而相接圓環之狀。其二空指亦以右壓左。雙內掌中即是也。此印能縛一切為惡者。亦能壞彼令其除息諸惡也。真言歸命如前。   係係   此中有訶聲即是因也。兼有三昧義。此係是呼召聲也。謂呼此成佛之因也。此因以本不生故離因果。即令此因淨復淨。   摩訶缽奢(即大索也即此離相之因以本不生故離因果相令此因淨而復淨之因是名大索)婆盧(普也)娑嘮馱理耶(如空也言此大索廣普如空無所不遍也)薩埵馱都(言此索廣普作何事耶謂於有情中而持之除其癡故)費慕呵迦(癡也除破癡也)怛他揭多(如來)提目(信解生也亦是發諸佛本願也諸佛行菩薩道時時於大惡盡度一切眾生今以此因要當成就果令除此癡使究竟於佛果恆作佛事也)   又此索者從何而生。謂從如來信解中生。信解義如經卷初已說。如來以此信解之力。普門示現種種類形或作大忿怒事。或為持明之仙。具大力勢折伏攝受無量眾生。鹹令獲於如來妙果。即是大索廣普同有情界義也。次作如來鉤印。先以左手空指。壓餘四指之頭令如環狀。次以右手三指內於環中。右手大指加左大指之外。而屈入掌中。捻右手三指亦令如環狀。舒右手風指。而稍屈第三節。令如鉤形即是也。作此鉤印。能召十方一切諸佛菩薩。皆令集會道場。亦能滿足十地之位。況餘八部之類未生善心者。而不來至耶。   阿(引行也)薩縛怛囉(二合)缽羅底訶多(無礙義一切所害也)怛他揭多(如來)央俱捨(鉤也)菩提折哩也(二合菩提行也)缽唎布囉迦莎訶(是涅槃義是滿足也)   此中行者。謂由此行。能招諸佛大功德海也。如世間鉤。則有處所分位。不能遍一切處而作鉤召。今如來鉤則不如是。普及一切無所不加。乃至能招大菩提果。以要言之。悉滿一切如來功德。普召一切眾生亦令得此道也。故次句雲遍一切害(害即是鉤取殘之也)遍害一切不調伏者皆令於菩提之行而趣妙果。而得滿足也。次如來心印。作法皆准於前。唯加舒火指。此所舒二指。皆屈第三節是也。真言歸命如前。   諾(上)怒(智也)那婆(二合)縛(生也)   即是諸佛之智。此智不從他得。還從佛心生也。   次如來臍印。亦准於前加舒水指。凡舒三指亦屈第三節也。真言歸命如上。   阿沒□(二合)睹(甘露也)嗢婆(二合)縛(生也)   甘露者智智之別名。能除身心熱惱。得而服之不老不死。可以喻於如來之智也。今以此智除一切眾生熱惱。令得常壽之身。此甘露味亦從佛心生也。次如來腰印。亦准如來鉤作之。內風指而舒水指為異耳。此水指不須屈第三節也。是右手水指也。真言歸命如前。   怛他揭多(如來也)蘇婆縛(生也)   當知此智印。即是從如來生也。凡印真言皆自呼其義。他皆放此。次如來藏印。先作三補吒合掌(空心也)水風二指皆屈入掌中(合指相對當)其二手火指直申。而令指頭相合。二空指並而壓於風指。二手地指亦舒。勿指頭相到。而稍屈之皆令曲即是也。   □□落落   囉是無垢義。上點是大空三昧也。第一除凡夫二乘障。第二住於如來甘露之空也。次二字傍二點是淨除義。第一除凡夫垢。第二除二乘垢也。次結大界印。准前如來鉤印法。但二手各舉水指。令直豎即是也(更問之不分明)此中大界者。謂從發大菩提心乃至成佛。於其中間不令間斷。不復生死不退菩提。即是大界義也。真言歸命如前。   麗(離相三昧)嚕(嚕音二羅各乘相也)補(第一義也第一義不可得也)履(離垢也)微(離縛也)矩(矩音作也)麗(離相也)   此等皆是三昧。如來以此諸三昧而為莊嚴。更無過上。此是諸佛大界也。   次作大護印。准前如來藏印。申二水指令指頭相柱如峰。其二火指頭亦相拄而稍屈。微如蓮環之狀。又開二空指。相去二寸以下即是也。真言曰。   薩縛怛他揭帝弊(歸命一切如來等也)。薩縛婆也微(上)蘗帝弊(能除一切怖障等也亦是歎佛歸命也)。毘濕縛目契弊(種種門也亦是巧妙之義諸佛巧現種種功德門也)。薩羅縛(二合)他(遍也謂一切時一切處一切方所也)唅欠(訶是因義欠是空義也點又是空以此空淨一切因又復空者此空亦空也)囉乞叉(擁護也非但護於二乘亦護一切諸佛諸佛由此故不捨有情常作佛事無有休息不住寂滅也)麼訶麼□(大力也即是如來十種智力也)薩縛怛他揭多(如來也)奔抳也(二合)寧囉社(引)帝(生也言此力從如來功德生也)。□氤閨第一恐怖其障也第二為令滿佛之三德故重言謂極怖之也)。怛囉吒怛囉吒(攝伏也伏內外障又為成佛法身故重雲之也)。阿缽羅(二合)帝訶帝(是無害也無障義也)   此名無堪忍大護。由彼威光猛盛。如初生小兒不堪視烈日之光。亦此如是。一切不能堪忍而敢映奪之者。故名無能堪忍大護。以此護真言之行者也。   次如來普光印。二空指並而屈入掌中。二風指直豎(各不相著皆直豎之)。二火指頭相合。稍闊其節如鈴鐸形。餘指同前即是也。真言曰既命如前。   闍縛囉(闍者生也縛縛也羅相也側有阿點與不生義同無相不生也)摩履爾(摩是我也有長阿聲履是想也想義即觀也離有觀無觀也)怛他揭多。(此是如來光也如來光以從無相無觀等義中生也)   次如來甲印。作三補吒合掌。以二風指傍置中指背上而並烈之是也。其真言闕之更勘本。如來舌印(亦闕之勘本)如來舌真言曰歸命如前。   怛他揭多誓訶縛(二合舌也)薩[帝*也](諦也)達摩(法也)缽囉底瑟恥多(性也)   如來者即是如實也。猶如來舌常作如語不誑語不異語。以如是真實故常住也。   次如來語門印。准前印。即作三補吒合掌。即以水指風指頭聚合於掌內。以二空指並壓之其二地指二火指並直。而頭相並尖如蜂形即是也。真言歸命如前。   摩訶縛迦怛囉(二合此是語也)毘濕縛若耶(種種巧智也)摩訶馱耶(大廣也)   謂此語從如來無量門巧慧而作。此智廣大無量也。   次如來牙印。作三補吒合掌。屈二風指入於掌內。令指節背並是也。真言歸命如前。   怛他揭多能(去)設吒囉(三合牙也)囉娑囉娑(味也味中之味故重言之即如來法味也)揭囉(此字與前句相連前句未有阿聲與阿相連也是勝上之義勝上之味也)三缽囉博迦。(得也)怛他揭多(如來)毘奢(上)也(境界也)三婆縛(生也謂此勝上之味從如來境界生也)   次如來四辯印。作三補吒合掌。以二風指勾曲。當二火指背上。頭勿相著即是也。如來由此印故。處眾無畏為人演說正法。乃至於一字中含無窮義。此辯才不可窮盡也。真言歸命如前。   阿軫[帝*也](二合不思議也)那步(二合)多(奇特也)曷魯婆(語之分段也亦此奇特也)縛迦三曼哆(普至也。佛以一音說法。普至一切眾生之前其所至處。各各自謂佛同我音為我說法也)毘輸(上)陀(清淨也)薩縛囉(言音也。由所發言離語業粗惡等過。微妙清淨令人樂聞故雲清淨言音也)   次如來十力印。屈地空指在掌中。令頭聚合相柱。餘指作三補吒合掌是也。真言歸命如前。   □樦諍楫韣|□詫麤韣c□諍艦觤韣c獦詫□縑慼熨r|□句獺慝□□□□□矷慼熨r|□鋤楫□□□便R¥意□□□韓馱(入)捨縛蘭伽(十力身份也。其蘭字以上是十力。即此蘭字長阿聲。與伽相連是身份也)陀羅(持也)   即是由此智印之力能持如來十力支分也。   次如來念處印。作三補吒(此皆如未剖之蓮。極空中合掌也。更撿前文勿令錯也)以二空二風。聚相捻即是也。其捻法。當令四個指指甲相到耳。真言歸命如前。   怛他揭多悉密□(二合)底(丁以反念也如來念也)薩埵係多(眾生利益也)弊庾(二合)馱揭(二合)多(生也起也)伽伽那三麼(虛空生也)阿三麼(無等也)。   言此念與虛空等不可限量。然又虛空不得為比。故復雲無等也。所以然者。虛空無所有性。不能為一切眾生作大利益也。   次一切法平等開悟印。作三補吒合掌。以二水二空指聚而相捻即是也。真言歸命如前。   薩縛達摩三曼多(一切法平等也)缽囉補多(至也得也至得一切平等也)怛他揭多(如來也正義謂如去也)奴揭多(隨也如也。謂隨諸如來也。同彼得如是開悟也)   次如意摩尼普賢印。所以名普賢者。以此菩薩所有三業普皆賢善。諸佛菩薩之所讚歎故也。其印作三補吒。以二風指轉加二火指之背後。當節令圓是也。餘如常。真言歸命如前。   三曼多奴揭多(平等望也)吠囉闍(無垢也無塵也)達摩涅闍多(法生也言此無垢從法而生也)摩訶摩訶(此義重言此猶如言天中之天也。諸菩薩等供養於佛。佛轉供養普賢。猶普賢身與三世佛等故。此即大中之大。供養中供養也故重言)   次慈氏印。作三補吒。而屈二風指。令指頭至火指根下。二空指並而厭之。餘如常。此印如窣都波形者。以持一切如來法身塔故。猶如觀音持佛身也。真言歸命如前。   阿誓擔(古雲阿逸多。此呼其名也。其義謂無勝也。一切愛見煩惱乃至二乘等無有勝之也)社耶(得勝也。於無勝中而得其勝也)薩縛薩埵(一切眾生也)阿世耶(性也)奴揭多(知心起也。起即是知義也。謂知一切眾生性也。字阿闍梨雲此是彌勒種子字也)   次虛空藏印。虛心合掌。以二空指並屈入於掌中是也。真言歸命如前。   阿迦奢(空也)三曼多(等也等於虛空也)奴揭多(得也前雲知義起義。此中雲至得義亦相會也)髀質哆□麼縛(二合也此麼即是點。以加囉字之上即為多藍也)囉(髀質多是種種義。麼縛羅是衣義也)馱囉(著也。謂著種種衣也。如虛空無色而能現種種形。此菩薩亦爾。猶如虛空而能滿種種願現種種形利益眾生也)   次除蓋障菩薩印。三補吒合掌。以地水指皆屈入掌中。餘如常(其地水指合甲相柱也)真言歸命如前。   阿。薩埵係多(阿是能除義。係多是利益義。謂利益眾生也)驃也(二合)嗢揭(二合)多怛覽怛覽。覽覽(是除義。亦是開發其善性令現也。如上所謂除著除其何事。謂除四垢也。凡夫愛見垢一也。聲聞垢二也。緣覺垢三也。菩薩垢四也。除眾生垢故入聲聞位。除聲聞垢故入緣覺位。乃至除菩薩垢故入清淨位也)   次觀音印。初作開剖合掌。以空指地指聚而相捻。餘六指散之。其火風指皆並相著。水指獨立即是也。   薩縛怛他揭多(如來也)阿縛盧羯多(觀也謂如來之觀也)迦盧拏(悲也)未耶(體也言以大悲為體也。身心內外純以悲為身也)囉囉囉(三垢也)□□□□韥甕□□字謂行解脫大空為三也。闍是生義謂從緣生法也)   此中如來觀者。言菩薩雖未成佛。而見等同於佛。由見蘊性故得觀名也。唯以悲為體。此悲從離三毒得無貪等三善根。而生成三解脫也。故有三囉字也。   次大勢至印。作三補吒合掌。屈十指相柱令周圓。如未剖之蓮也。此未開蓮。即是如來寶篋。猶開敷已而卻合故。真言。   瞻(是生也)娑(是等智也更問)   離世間主又超菩薩生住平等智中也。   次多羅菩薩印。先作指向內相叉拳合掌。即豎二風指頭相合如針。二空指並豎壓之即是也。真言曰。   多□(呼彼也)多利尼(上聲。渡也。猶如渡人於大河置於彼岸上也)迦嚧拏(悲也)嗢婆(上)縛(生也。由此菩薩從悲而生。亦渡眾生到於悲處也)   次毘俱知印。如前向內作拳合掌。其二風指亦豎之。但參差相壓。令右指壓左即是也。其形勢大同多羅。但參差指為殊耳。真言。   薩縛婆也(一切恐怖也)怛囉薩爾(亦是恐怖也。於一切恐怖之中。又以恐怖而恐怖之。令彼退散也如見不調伏者。又以剛強殘威勢而降伏之。令不得為非也)□條□驉槨賻韘\也(是破壞義令彼諸怖退散也)   此真言毘俱胝持誦母者。於諸持誦之中猶如於母。功能最尊也。   次白處菩薩印。雙屈二水指入掌。其二空指亦並而屈之令相到。餘作三補吒合掌。真言。   怛他揭多肥捨耶(如來境界也)三婆縛(生也言從如來境界生也)缽曇摩(二合)摩裡底(鬘也嚴身具也。此即能生諸佛佛功德以為莊嚴。莊嚴法身也)   次馬頭印。作三補吒。屈二風指合甲。去空指根下。挾一麥許不相著。其二空指並豎。稍仰其甲頭是也。真言。   佉馱耶(噉也言噉食諸障也)畔闍(打碎也)薩破吒也莎訶(謂打擊此障令四散也)   次地藏菩薩印。作向內相叉合掌作拳。申地水指令頭相合(如峰刃也)二空指直並而豎之。真言。   訶訶訶(離三因也。謂聲聞緣覺菩薩之因也。凡此中諸真言。皆自說本尊之德行。此總持地藏菩薩之德也)蘇哆奴(妙身也。內身極淨故名妙身即法身也)莎訶   瑜伽者住(謂行者作如是印也)。   次聖者文殊印。先作三補吒。以二火指反壓二水指之背。二風指屈之。與空指頭相捻即是也。真言。   係係(此中訶聲因也謂離二因即是超度二乘境界也。亦是呼召之聲也)俱摩囉(童子也。破壞諸魔亦名俱摩囉矣)毘目底(解脫也)缽他悉體(他以反)多(道也言住何處。謂住解脫之道也)薩末囉(念也)薩未羅(念也)缽囉底惹(而戰反。昔所願也今念昔所願也尊者昔所願。悉渡一切眾生令與我無異事。是故今當憶昔誓故也)   次光網菩薩印。以左手作拳。而申風指稍屈第三節。令如鉤形。空指豎壓火指即是也。   係係俱末羅(釋如前)摩耶揭多(摩耶幻也。揭多知也知一切法如幻也)娑(上)縛(性也)婆縛悉體(他以反)多(住也了知。諸法皆如幻故。即住諸法實性本性中矣也)   次無垢光印。舒左手一切指。皆令稍屈第三節即是也(空指亦豎並小似屈而已)。真言。   係(呼也)俱摩羅(如前)肥質多囉(種種也)揭底(行也謂種種行也)俱摩囉(謂本誓願。當普門示現身種種。以種種行而利一切。或現童子身或現壯年身或現老年身也)摩奴薩末囉(憶昔所願也。聖者昔於佛前立此願。願願如此願當憶念之也)   次繼室尼印。先以右手作拳。而申火風指令併合直豎。其空指亦豎而相並也。真言。   係係(如前)俱摩梨雞(童子作女聲呼也亦是文殊之三昧也)若(上)那(奴干反與願也)薩末羅(憶昔)補羅底然(本願也。此意言。尊者於文殊處。所得勝願本所願妙願。今亦授與我也)   次鄔波繼室尼印。先右手作拳而直申火指。其大指亦豎之(如常大指向外之拳。但申中指耳)。真言。   頻(去)馱耶(穿也)若那(智也前句末有阿聲相連即是無智也。言以妙惠穿以無智。達於實相也)係(呼也)俱摩哩雞(童女也亦是三昧。以女聲而呼名之也)   次地惠幢印。先以左手作拳(亦是大指在外之拳)而申地水二指即是也。   係(乎也)薩末囉(憶念也)若那(智也言當憶此智也)計都(幢也由此妙惠幢故摧諸魔今當憶念令我亦爾矣也)   次召請印。以上來五菩薩。皆文殊使者也。右手作拳(亦是大指在外者也)而屈風指令圓屈如鉤。與空指頭少許不相到即是也。真言。   阿迦哩麗(二合)邪(招召也召請也攝召也。皆是鉤來至此之義)薩鍐(上)俱嚧(一切作也。一切取與等皆是也。謂如尊者文殊所招召之事。皆當作之)阿然矩忙囉寫(指此聖者之身也)   次諸奉教者(亦是文殊奉教者。與使者少異也)先作向內相叉合掌拳。而申二風指。頭相合而屈第三節。二空指亦豎並也。真言。   阿(行也。傍有點。謂示忿怒形也)微三昧耶爾曳(滿願也。希有之事無所不成也。能令一切希有奇特之事皆得滿也。曳聲即指此尊者也)   次憍都褐羅菩薩(此議謂除疑也。或除垢也。如大眾人皆有所疑怪之事不能決了此菩薩即往其所而斷其疑網以能為不請之友常斷一切眾生疑惑。故以為名也)。其印作向內相叉拳合掌申二火指頭相合。屈第三節即是也(二空指如常在外豎也)。   肥末底(無惠也謂所不了知也)製(去)馱迦(截斷也。截斷無知令智惠生也亦是決斷之義也又是斷壞之義。猶如能斷金剛般若之義矣)   施無畏菩薩印。作施無畏手。瑜伽中(如釋迦印也)申臂向上。令掌外向即是也。此印示行五法也。地為信水為進火為念風為定空為惠。諸佛菩薩以身口說法。今此印是表此五根力也。真言。   阿婆演馱馱   即是無畏施也。以何法施無所畏耶。謂住阿字門離一切生。尊者所願已滿。我等未得。願施我及一切眾生也。   次除惡趣印。即如前舒手令掌向上。而令向上舉之即是也。真言。   阿驃(波庾反)馱羅拏(舉也)薩埵馱都(眾生界也)   此義者以一切眾生無始以來。以無明故常在三惡趣中。今聖者已得如是五力。願舉之令得清昇也。所以者何。尊者已自能拔出。亦當舉一切眾生界也次救護惠菩薩印。如前舒手置心。當以掌向身而掩自心。大指稍豎向上耳。真言。   係(離因也又呼召警發之義也)摩訶摩訶(大中之大尊中之尊也)薩末羅缽囉底然(本願也。本願除一切苦。以除苦故雲為救護。今呼彼名令憶本所願。而救護一切也)   次大慈生菩薩印。如前無畏施手。以空風指相捻。如人持花之狀。餘三指豎而向上即是也。真言。   薩縛(自也)制妒(心也)特揭(二合)多(生也言此慈從自心生不從他得故名大慈謂從自性清淨心生不從大種心生故名自心生也)   次悲念菩薩印。如前舒手覆掌掩心。而屈中指當心而拄之是也。真言。   迦盧拏(悲也)未盧(二合更問界也)尼多(上念也)   此意言尊本願除一切苦。今當憶念也。然此菩薩名悲念者。意由未盡。其意者言。此菩薩繫屬於悲也。如人被他執持故不得自在。此菩薩身心繫屬於悲。為悲所持故不得自在也。又如人役屬於王不得自在。此菩薩亦爾。常為悲所牽不得自在。猶此義故。當念本願救一切眾生耳。   次除一切熱惱菩薩印。作與願手即是也。謂舒右手仰掌垂下之。如瑜伽中寶生佛印也。真言。   係(如上)縛囉馱(與願也以離因之法而滿一切眾生。願也)縛囉補囉補多(二合。先得也。若不先得所願。雲何能授與人耶。猶先得所願皆自滿足故。今憶本所願。而與一切眾生。令除一切熱惱也。所以者何尊者本立誓願志求佛道。今已得之故當憶本所願廣度一切眾生。皆令入佛道)   次不思議惠菩薩印。以施無畏手。空風指相捻如執珠之狀也(其手當側之如擬人合指捻珠。珠向上也。又中指稍相離而向內。餘二指並豎之也)。   薩縛阿奢(一切願也)跛梨補囉迦(滿也。謂令滿一切眾生種種勝願如如意珠也)   次地藏菩薩旗印。先作指向內相叉拳。申二火指豎之。令指頭一寸許不相到即是也(二空並豎如常也)計睹是旗也。此印如旗也真言。   訶訶訶(離三因如上也)吠薩末羅(希有也。一切有情常有我想惱。截念之我想即除。此為希有也。亦是希奇義也)   次寶處菩薩印。右手作拳(大指在外者)即舒地水火指並豎之即是也。   係(如上)摩訶摩訶(大中大也)   所以名寶處者。如寶生於海。從彼處生故名寶處也。如寶在海。從彼而有故得名也。   次寶手菩薩印。右手作拳。以空指壓諸指而直申水指豎之即是也。真言。   囉怛奴(二合寶也)嗢婆縛(出也寶從手出也。言此聖者從寶而生。從何寶生耶。謂從菩提心寶而生也)   次持地印。作二手背反相叉合掌。右仰左覆指頭相壓。即以大小指相糾也(謂左手大小指向上而以右手大小指向下相句壓即是)。真言。   陀羅尼(地也。以地能持一切物故以為名也)陀囉(持也。持諸佛地荷負眾生。故以為地。亦令眾生皆得此地名也)   次寶印手菩薩印。先作向外相叉拳。申二火指令頭相拄。大小指皆並豎之。其二風指當中指背。而句屈之。勿令著中指背。狀如五股金剛即是也。真言。   羅怛那(二合寶也)涅誓多(生也從諸如來寶而生也)   次堅固意菩薩印。如前五股之狀。令諸指頭併相著即是也。真言。   縛誓羅三婆縛(從金剛生也。亦從於金剛不可破壞智印而生。故以為名也)   次虛空無垢菩薩印。作三補吒。以空風指頭相捻令合聚是也(與如來刀印同)。真言。   伽伽那(虛空)阿難陀(無量也)娛折羅(行也無量行同虛空故名也)   次虛空惠印。如前轉法輪印同也。真言。   折羯羅(輪也)伐底(轉也)   言聖者先以得是法輪。願為一切眾生故。轉此法輪也。   次清淨惠菩薩印。作三補吒。雙屈二空入掌。以二風壓其背上(其風指環屈。令甲相向即是也)。   達摩(法也)三婆縛(生也)   言此菩薩得自在同佛境界從法而生。故名法生也。謂從自性清淨之法而生也。   次行惠菩薩印。同觀音蓮華印即是也(空地相捻六指開敷如上也)。真言。   缽曇摩(二合蓮花也)阿賴耶(藏也藏即菩提心也。從彼胎藏而生也)   次安惠菩薩(或雲住惠更審也)作向內相叉拳合掌。申二風指豎之。頭邊少許勿相著即是也(二空並豎也)。印此與多羅菩薩相似。但小開耳(與前異更問)。真言。   若那(智也)嗢婆縛(生也從智而生)   次執金剛。如前作五股印。其二風指去火指上節一麥許即是也。真言。   室戰荼(戰字有遮聲。是生死義。謂離生死也上有鯰是大空言此生死同於大空也荼是戰敵義也猶離生死等於大空。是以無能對敵之者也。句義戰荼是暴惡也)摩訶盧瑟拏(大忿怒也。如上所說無能敵者。所以為忿也)吽(長聲同前三解脫也)   以如上之法恐怖眾生。令離生死得三解脫也。   次摩麼雞印。如前五股金剛。其二空指二地指皆入掌中。亦右壓左。即如前向內叉合掌無異。但火風指如金剛也(金剛母也)。   怛栗吒怛栗吒(此中多聲。即是平等同於如如理。是三昧也是離我慢也。住此如如。所有我慢自然無也。再言之者最極之義意也)社也底(勝也。謂以如如無我之法。降伏一切障難。令恐怖而伏之。即是戰勝義也)   次金剛商佉羅。是金剛連璅也(大智之璅也)。如前作轉法輪印是。以地水火風指相句。即向下旋轉向娷鄐均C當於胸前令二空指向外。其二空亦令右壓左相勾也。真言。   □條□豥意□畔陀畔陀(縛也。謂離二種縛。即是煩惱所知縛也)母吒也母陀也(如壯士捉縛無力人戾漸至頸令身份破壞。令碎二障亦復如是。故以為義)伐折嚕(金剛也)馱吠(生也從於大智而生也)薩縛怛囉(一切處也)缽羅底呵低(無有能害也)   次金剛月黶忿怒印。此金剛在佛額豪相而生。故以為名豪相明淨猶如滿月。故號月黶也。如前五股金剛印。屈二風如勾而捻二空。令少屈不相捻著即是也(與前異也)。   頡唎(二合。離因無垢傍有點極忿義也)□條□豤韓泮吒(極令除故)   次金剛針印。作向內相叉拳豎二風指頭相著令如針狀。其二空指並屈而入掌中。真言。   薩縛達麼(一切法也)涅鞞(上)達爾(穿也以金剛慧針。貫達一切法也)伐折囉素胎(金剛針也。以何物穿之。謂以金剛智針也)縛囉提(與願也猶先願力故今得此願。亦當令一切眾生皆達諸法源也)   次金剛地捧印。作向內相叉拳。二空並豎之為拳。並二肘相近稍高豎之。以象槌形也(舉向右邊。如欲瞋打狀也)。真言。   薩普吒也(散也。以金剛慧槌擊三毒縛。令散分破壞也)三婆(上)吠(生也。誰能作此事謂從金剛生者乃能作也)   次難勝金剛印。右手作拳。豎風指而當心上。左手作拳(皆大指在外)直舒臂。令拳稍高與頭齊也。以一切魔不能嬈亂勝之故得名也。真言。   杜達裡沙(去難降伏也)摩訶盧瑟拏(大忿怒也以何法而伏眾魔。猶有大忿怒也)佉陀耶(食也食一切煩惱等障結也)薩縛怛他揭多阿曳然(一切如來教也)俱盧(奉也。謂奉一切如來教當隨教敕而作也)   次相向金剛。猶與難勝相對挾門。故得名也。其印如上(唯翻右為左耳)。   係(如上)阿毘目佉(相向也)摩訶缽囉戰荼(極大暴惡也)佉馱耶(食也)緊只羅拽細(何不急速也)三昧耶(本誓也)摩奴薩末羅(憶念也。本於一切如來前。立三昧耶誓。噉一切煩惱。今何不憶本所願急速作之也)   次如前佛缽印。即是釋迦佛缽印也。真言。   薩縛吉隸鑠(一切煩惱也)涅蘇達爾(掘也如利钁直下令徹底)薩縛達摩(一切法也)缽囉缽底(得也謂於諸法而得自在也)伽伽那三摩(虛空等也。以於諸法得自在故等於虛空。以此法而掘煩惱也)   次如前毫相印。即釋迦豪相印也。次以右手五指。聚捻之置於頂上。此即一切佛頂印也。真言。   鍐鍐(鍐音縛也。二縛謂煩惱所知之縛悉令如空也)□氤閰□(離三因得三空證三昧也)   次左手作拳舒風指火指。以空指壓地水指甲為刀鞘。其右手亦如是作之為刀。內刀鞘中。即不動尊印也。其鞘手仰刀手覆也 降三世印。如五股金剛(更問)。   次佛眼印。作三補吒。雙屈地水入掌。豎二火令如針二風指轉。捻二火指第三節上。由如眼形。二空指並豎稍屈。令當二中指下。使指頭如豎眼之形。即是三昧也。其地水指如向內合掌之法。如前名為佛母印。此中名佛頂印。亦名佛菩薩母印也。   次白傘佛頂印。散舒左手。令指頭相去各寸許。以為傘。右手作拳。而豎風指為柄。以柄柱左掌心是也(凡言作拳者皆大指在外他皆放此)。真言如前耳。   次作勝佛頂印。如前刀印是也。謂作三補吒。火指豎合。風空相捻即是也。   次最勝佛頂。如前轉法輪印即是也。   次除業佛頂。如前鉤印即是也。謂作向內相叉合掌。而屈右手風指令如鉤形。二空亦右絞壓左。今單手。即右手為拳。豎風指稍屈上節。   次火聚佛頂印。同前佛頂印也 廣生佛頂印。如前五股金剛印也。   次發生佛頂。作蓮華印(即前觀音印也)無量音聲佛頂。作商佉印如前說(謂三補吒雙屈二空以風並壓之)。   次豪相印。以右手為拳。便以風指於眉間柱之。名真陀摩尼。即是毫相印也。   佛眼印如前佛母印作之。是中少許異者。謂開空指令去火指背。一麥許不相著。如似五股之形即是也。   次無能勝明王印。右手如執蓮華印(風空指頭相捻。火指垂屈當中。地水指正豎即是也)直舒左手五指向上。而向外托之(指頭舒散也)。其手稍令高於頭即是也。其立如前缽栗底(丁也反)哩也。   次作內相叉拳。其二空指相並而為拳。極相離開而屈之。其節如鉤。此名為口狀也。即是無能勝明妃印也。   次舒右手而托右頰。稍側頭就手少許相去即是淨居天印(此是思惟手也一名自在天)。   次同前自在天。舒右掌。其中指稍亞頭向埵@頭指稍作烈形也。即普花天子印(手當胸前側之次脫一天子印)。   次亦如前舒右掌。而以風空相捻。如持花形。即滿意天子印也(餘三指相併合之也)以上並淨居天子耳。   次地天印。先合掌其十指頭。並屈而相捻令圓屈之。空指令入掌內。其形如瓶子即是也。   次如前施無畏狀。而曲屈空指令當掌中。即是請召火天印也。   次兩手各以空水頭相捻。餘指端直雙掩兩耳。遍聲音天印也。以火風兩指頭掩兩耳也。此合在地天前。謂其聲令眾普知也。亦是淨居天也。並淨居天印合為五天也 作施無畏手。以空捻地指第二節。即一切仙印也。從此下與經列。第二也。此是普一切仙也。先大指捻小指第二節。其三指豎並也。如其次第。先開頭指次開中次水。與地少相離。次即放散五指。此是五大地仙也。依經次第也。   次閻羅印。作三補吒二風二地屈入掌。令頭聚合。以二空捻二風背節(當第二第三間也)其空指頭稍屈令合以二空當火指是也(是壇荼印)。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卷第十三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796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卷第十四   沙門一行阿闍梨記   密印品第九之餘   次右手舒指。令如鐸形向下垂之。閻羅後印也。   次以左手。握地水指入掌。火風相並而申之其空指如尋常作拳也。此黑夜天印也。閻羅王后也。   次如前印相。但屈頭指。以大指頭捻頭指第二節。嚕捺羅後印也。自在天後印也(更問)。   次以左手。猶如執蓮華形。梵天後印也(謂舒掌以空風相捻其中指屈當掌內圖中直申也)梵天無慾。反如人等身雲何言後耶。此是梵王明妃印相義雲妃也。   次左手舒掌。而屈地水二指入掌中。迴風指捻。著火指之背。空指亦稍句屈。即是嬌末離礫底印也(礫底是器物印也圖如之)此是大自在之子名羯底迦。此嬌末離是其妃名也。   次以左手申地水火三指。令各舒散。以風捻空。此是那羅延後印也(持花印掩胸也今此印向外掘也)。   次以左手作拳。直申空指向上。是閻王七母等印也(以七母皆通用之)。   次舒左手。而令曲如承髑髏之狀。當胸前仰之。是遮文荼印也 左手以空。捻地水甲上。而申火風並豎之。即涅哩底刀印也。   次以左手單舒散之。如前轉法輪印。但單手不相句絞乃為異耳。此是那羅延天印。   次舒散十指覆之。以二空相絞即一切龍印也。因即以右加左上。是難陀龍。迴左加右。是小難陀也。如前九頭龍印。直申四指分為羽。是金翅印。凡地居多分單手作也。   次舒豎左手。令指頭勿相著。即以空地相捻。捻小指甲也。是商羯羅印也(是骨璅天也)如前印而併合三指。即是烏忙那印。是商羯羅之後也。二印相似。前頭指少屈。此直豎而散也。左手作半蓮華印一如作觀音印法。此不同但一手作之耳。此是梵天印。   次顯露合掌。乃屈二風指頭。捻火指第三節背上。令與其二水指頭相到也。其二水指亦在中指第三節之背也。其月天印。一如梵王無異。但想有白色為異耳。   次合掌屈風地入掌聚合。其火水指令團圓。屈如弓。此是日後社耶印風印。如前者。須申左手側掌。屈地水指是也。此是風幢印。先仰左手當臍。如承把瑟狀。右手風空捻餘散申之。向身運動如彈絃之狀。是妙音天印也。此即攝乾闥婆等。此是天後。亦言乾闥婆類。   次如前□索印(謂作內相叉拳而申風指鉤屈相捻是也)但以左手作之。即是縛嚕拏龍王印。   次以左手如音樂天印。圖中右手屈風指。加大指甲上。餘皆散舒之而覆當。臨左手之上。阿脩羅印也。其真言曰。   伽囉邏演   伽行也。以行不可得故。囉者是無垢故。邏者離相故。演者無所得故。上有點大空也 乾闥婆作內掌拳。並舒水指頭相到。是本部三昧耶。若事業印。即單作。謂大指加三指甲上。而直申水指。是乾闥婆印。真言曰。   肥輸(入)馱(清淨也)薩縛囉(音也)縛醯爾(平聲。出也義言出清淨音也。皆世間三昧也)   次以左手作拳。屈風如鉤。與空指頭少許不相著。一切夜叉印也(亦可合作)。真言曰。   藥乞叉(藥是乘也。句義是噉食義也)濕縛囉(自在也於食一切煩惱而得自在故以為名也)   次以左手空指。捻地指甲頭。而申水火。以風指捻大指節上。一切藥叉女印也(亦可合作)。真言曰。   藥乞叉(食也)尾馱(大也反明也。句雲藥叉持明也。亦是縛義謂噉食此縛也)   次左手以空指。捻三指甲。即但申中指。一切毘捨遮印也(亦可但如作拳形而申中指即是也)。真言曰。   毘捨遮揭底(揭底趣也。第一義趣不可得故)   次亦准前而稍屈中指。毘捨支女印也。真言曰。   毘只毘只(毘是第一義。遮是離生死義。以知第一義故離於生死。重呼者言極離生死也)   次二手合掌。二空指亦並。與極磔之。令與餘指相離。仡栗何印也(此別是一趣。非人非鬼也。能恐怖人。非人所持者是也。今非此也是曜)。若近宿。即合取九執為定也。真言。   揭栗係(行也垢也因也)濕縛裡也(自在也)缽囉補多(得也)乳底(明也諸曜故為明)麼也(是性義也。於性中而得自在也呼彼名言於此中而得自在也)   次先作三補吒。其二火指二空指皆相交右押左。是一切宿印。真言曰。   那乞叉哆囉(諸宿也)涅那(二合謂聲也)達爾曳(食也謂食諸聲也)   那是空義。乞叉曳是盡義。謂一切除盡也。哆囉如前是垢等義。准言之。謂食諸障垢也。即以清淨之聲普令流布。所謂無垢聲也。凡如上所說真言。皆以義言稱彼實德。發覺彼而令歡喜也。   次作三補吒。雙屈二水指入掌。餘如常。一切宿印。即是羅剎娑印也。凡上來所說地居天類之印。雙手作或一手作者皆得也。若持誦作務等因緣不暇兩手結。但左手作即成耳(上來經中雲左手圖上兩手者當用此耳)。真言曰。   羅剎娑(羅是垢也。傍有點是阿聲。即是行也乞叉是履空也)提闍多(王也。指其德也。令彼聞已歡喜滿眾生願也)   次舒左手覆掩口。以舌觸掌。即荼吉尼印也。頡[口*履]字離因無垢。上有三昧。傍點示忿也。訶是因義。上有點亦忿也。此等為首者。如上所說諸印。乃至荼吉尼為後。若廣窮部類眷屬則種類無邊。如大本十萬偈中所辨。今此品所說。乃是略舉其上首。如提綱舉目眾綱目皆舉耳。祕密主。如是等。佛信解生菩薩摽者。如來已證平等法界。以本所願大悲力故。以神力加持。而現此方便身密之門。為令一切眾生皆得信解。同入一切智地。是故如是等印。當知從佛信解生也。當知如是印等。是諸菩薩之摽幟也。謂以此方便示如來內證之德。故雲摽也。如印眾多。乃至身份舉動止住皆是印者。若阿闍梨明解瑜伽。深達祕密之趣。能淨菩提之心。以心淨通達祕密法故。凡有所作。皆為利益調伏眾生。隨所施為。無不隨順佛之威儀。是故一切身所有舉動施為。無不是印也。何但身業而已。乃至一切所有語言。亦復皆是真言也。以是祕密主。真言門修行菩薩。已發菩提心。當住佛地作漫荼羅。若謂今末世諸真言行菩薩等。同越三昧耶罪。決定墮惡趣者。謂今末世諸真言行菩薩。已發大心者。當住於佛地。然後造立漫荼羅。若不如此而檀作者。即為謗佛也。是故上來所說。阿闍梨當可知彼印真言等法。一一善達軌則。又當久修瑜伽之行。淨身口意業。體解平等三業法門之行。由此瑜伽及真言並身印等所加持故。即是同於諸佛菩薩等身。同於佛位。以此相應三昧事理不相違。而建立圓壇乃至方所色像等。一一稱理又不錯失善知次第。當知必定獲大利不虛也。若不爾者。即得越三昧耶罪。三昧耶者是自誓也。一切如來本所立誓願。為欲普為一切眾生開佛知見。令悉如我。以方便故而立此法。是故猶如世間大王之教敕不可過越。為越者必獲重責也。是故當與菩提心相應。住於佛地而作之。有不順教者。徒費功夫虛棄光景。終無所成。徒招罪咎無所益也。是故行者。當審求經法。又訪明師開示。勿為自誤耳。已廣說印品竟。   次明字輪品第十   佛復告金剛手者。前者金剛手所問。佛已次第答之。前文有所未周者。今更為說。故告令諦聽也。有法門名遍一切處。彼菩薩字位住時。一切所作皆得成就者。即此字輪法門。是遍一切處法門也。菩薩若住此字輪法門者。始從發妙菩提心。乃至成佛。於是中間所有一切自利利他種種事業。由入此法門故。一切皆得成就。無有罣礙也。又上來所說。阿闍梨住於佛地者。義猶未了。謂此中字門即是也。最初阿字即是菩提之心。若觀此字而與相應。即是同於毘盧遮那法身之體也。謂觀此阿字之輪。猶如孔雀尾輪光明圍繞。行者而住其中。即是住於佛位也(更問)此字輪。當作三重。於中而置阿字。餘字眷屬在外也(更問)又此阿有五種。阿阿(長)暗噁噁(長)又每字輪。初先有三重歸命三寶真言之心。謂阿字娑字縛字。即此三字顯三部義也。阿字是如來部。娑字是蓮華部。縛字是金剛部。每三部隨五字輪而轉。隨義相應之相。前言漫荼羅今雲輪者。即是漫荼羅義。前者壇法中心是大日如來。即同此中阿字。北邊置蓮華及諸眷屬。皆在一處。即是此中之娑字。南邊置執金剛及諸眷屬。即是此中之縛字也。今從阿字而更生四字。即是大悲胎藏之葉也。從一縛字轉生多字。故名為輪也。第一阿字。即是菩提心體。次有迦佉哦伽等五音。皆取四字(各除第五聲)次又取也囉乃至乞叉。皆是男聲。悉入阿字輪也。行者已發菩提之心。當進修如來之行。故次明阿(長)字輪。是行也。其三部者。謂阿沙縛三字是也。次迦字乃至乞叉。亦皆傍角加點。用為長聲字輪也。既已具足如來之行。則成菩提。故次明暗糝鍐字輪。此三部也。此阿上有點。是大空義。猶此菩提之心。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是成菩提也。次迦字乃至乞叉。皆加上一點為暗字輪也。已成菩提當至何所。謂大涅槃。故次於此中。而明噁索嗼等字輪也。三部也。如迦乃至乞叉。皆傍加二點。即涅槃輪也。其噁(長聲)字一字是方便輪。所以中無也。此是釋迦佛輪也(羯磨部遍入一切輪故無別壇。瑜伽云爾)凡字輪大為三分。初阿字即為一分。次迦乃至二十字為第二分。次也字乃至訶字為第三分。除去乞叉字。由此字已重故也(謂有迦娑二聲故重也)以上皆是智慧字也。次有伊(上)伊鄔(上)烏翳愛惡(多)奧八字。加此八字即成就三昧。皆是三昧聲也。亦隨五輪而恆轉其義可知。次有俄(魚可)若(而可)吒囊(上)莫(莫可)此字遍一切處。謂遍於定慧中也。然此五字亦隨五輪而轉謂加傍點或加上圓點或加傍二點等。此五皆成五字也。所謂字輪者。從此輪轉而生諸字也。輪是生義。如從阿字一字即來生四字。謂阿是菩提心。阿(長)是行。暗是成菩提。噁是大寂涅槃。噁(長)是方便。如阿字者。當知迦字亦五字。乃至佉等凡二十字。當知亦爾。次有十二字。謂伊(上)伊鄔烏嚕留盧留翳愛烏奧十二字。即同字上之點。謂三昧也。仰壤拏曩莽亦有五字。即同上頭之點也。其也囉等八字。即同字傍之二點。是除之義也。當知此字輪。即遍一切真言之中。若見阿字。當知菩提心義。若見長阿字。當知修如來行。若見暗字。當知成三菩提。若見噁字。當知證大涅槃。若見長噁字。當知是方便力也。若見迦等二十字。亦隨義類而演說之。當知此諸字等。皆是慧也。若見囉等八字。當知即同傍點。亦是隨類相應也(謂囉是無垢等)若見伊等。即顯三昧。若見仰等五字。當知即大空之點也。大空離一切諸相。即是成佛義也。若行者如是了達。即能入一切陀羅尼義。旋轉無礙。故名為字輪也。如是祕密主。字道門善法真言道住次第。諸佛神力加持三藐三佛陀道菩薩行舞者。   經雲。如是。即指上字輪也。如上來所說定慧空等。即是佛道之門。能成正覺之道也。若了知字義。即能住於真言之道。其中次第法則證入之相階位差別。亦悉曉知。明達通塞無有疑滯也。然此悉曇字母。乃至世間童子亦常修習。何能頓辦如是事耶。然此諸字。皆是如來以加持神力。從如來內證體性而流出之。故能有是不思議業用。若人明解此中意趣方便。即是通達三菩提道也。善能通達者。謂達一切眾生諸根性慾。當以何法而得入道。當從何門而得曉悟。如是等無量無邊皆能了知。而隨眾生受與妙法。皆令得至如來之地也。舞者如世人舞。而於大眾中。動種種身業屈申俯仰。又出種種微妙巧便之音曲。順眾生之所欲樂。彼大眾或令歡喜。或令悲思或令恐怖。以一身口所出方便。令諸眾生所益不同。由彼善知去就。能順眾生心故。菩薩亦爾。現種種威儀無不成印。出種種妙法音。皆是真言。圓應無方皆得大利故。名菩薩舞也。三世如來皆作是說。已說今說當說者。如是字門真言淨道。十方三世諸佛道同。皆如是普現色身。以種種門開示佛道。同彼舞伎曲順人情也。無彼我者。我以佛眼遍觀三世一切佛剎。同說此門。一切佛與我無異。一切佛與彼諸如來。亦復如是無有異說。故雲無彼我也。此即一切佛教。應當如是修之。若異此者方便即不具也。以是故者。是如來結成彼義。而告金剛手。若告金剛手。當知即是告一切大會也。謂彼真言行菩薩。若欲速得古佛之法者。應當修學如是遍一切處法門。懃心聽聞思惟修習。由此之故。或能一生之中。得一切如來種種舞戲歌詠而悅眾生也。初中後相加者。謂阿等五字為初。迦等二十字為中。囉等八字皆是傍點。此諸字皆是助成字義。故後分也。凡迦遮吒多波等。皆屬阿字門。阿字是菩提心。此中初中後相加者如阿字單是菩提心。若傍角加畫即是行。此是菩提心並行也。若上加點者。即是菩提心並大空離一切相成菩提也。若阿字傍加二點。即是菩提心併除一切障得涅槃也。他皆效此。而轉相加。或但一義或二或三義可知也。或有阿字。上雖無點。而其次有字是重字。有其仰壤拏曩莽等聲。以此連前即是暗字。所以爾者。此仰等是點。用加於前即阿字成暗音也。或阿字無點。其次有重字有也。如迦佉俄伽重加四字。用於仰字為點也。遮車闍社字用壤字為點也。他效此。囉等聲以配於前。即成噁字也。所以然者也。囉等皆是傍二點。今以連前。阿即成噁聲也(更審問)夫法體無言離諸分別戲論。復能一切如來。以自在加持神力故。成此字輪故。能作如來事利益群品也。迦遮吒哆跛。三昧品證菩提心行佛受與並涅槃。此等說字等相加有真言教初中後俱(此是。經文已釋文竟)如是知隨意持誦者。決意一一句用之知覺。當授與句無上殊勝者。如是知者。即是一切智智名之差別。若行者如是了知字輪之義。即能所欲皆得成就。以要言之。所謂一切皆隨意成者。謂成如來一切事業也。若成此者。即是同於法王。於一切法中而能自在。亦得隨本所願為一切眾生。開淨知見令得佛慧也。何人得此利益。謂如理具緣善持誦者。故次雲持誦者也。誰得此決定意耶。謂有慧之人。善覺了識知字輪義故。隨於阿等諸字一一字門隨所修行。決定悉皆得成菩提之果。勿生疑惑也。此中覺知何法。謂如阿字是菩提心。加點即是菩提行。加於大空即成佛也。若菩提心清淨除一切蓋障。即是大般涅槃。更無他義也。如是等一一通達了知。即是受得無上殊勝之句。無上句即是成菩提也。此無上菩提之心。即是諸佛自然之智。實無有能授與之者。但行者方便具足善知字輪之義。自然得之。即是授與無上菩提也。如是一輪。輪轉字輪知持誦者。常明世間如世尊毘盧遮那。輪轉者如世間之輪若旋運之時。不可知是終始之際。無有邊際不可窮盡。當知此一一字輪。亦復如是。從阿字旋轉出生一切諸字。此字輪即遍一切真言名字之中。迴轉總持無有邊際。不可盡原遍一切處。即是百千萬億旋陀羅尼也。行者若能如是了知字輪之義者。則能以此常明而照世間。常住之明即是大日如來之體。同彼毘盧遮那而轉法輪也。此中常明即是大慧日也。此日即是菩提之心阿字之體。無生無作無有變易。非由造成。如是常住實相之慧故名常明也。若行者勤功久修無有懈退者。決定得之也。然上來所說漫荼羅方軌法用散華灌頂。乃至或授以明鏡。如以金錍決其眼映。如是等。皆為創發菩提心者。以方便加持次第法用。成彼堅固之心。作入佛法之階漸。然此中祕旨在於字輪也。所以者何。若行者為人作阿闍梨。欲造立漫荼羅者。先謂住於世尊之位。謂以此諸字門而合集成身。即是身同於佛也。謂瑜伽阿闍梨觀行成就。隨心所作任運皆成。觀此字輪遍佈身份。猶明見故。同於佛與佛同位也。然布字之時當分為四分。即是四重漫荼羅也。頭為初分。是阿字菩提心位。從迦佉俄伽仰等。乃至奢娑訶。凡是第一聲者。皆屬菩提之心也。當從行者眉間白毫相處。而觀迦字。從佉以下當右旋逐日而轉。以次一匝布之。令環轉相接。次從咽以下為第二分。屬長阿字門。亦當中與白豪上下相連。右行布之一匝相接。此是菩提之行也。次從心以下為第三分。屬暗字門。從心上佈於欠字。以次右旋一匝相接。次從臍以下屬噁字門。是大涅槃。亦從中而置迦(入)字。以次右旋一匝相接頭為上分。咽心為中分。臍為後分(私謂發菩提心為初。行果為中。大寂為後也)其第五噁字遍一切處。隨意所作皆得也。此在身外。如佛身光。隨意而用不在身內布字之位也。闇字亦爾與噁同也。師既如是成身已。其漫荼羅亦如是布之。亦當想弟子令如是作之三事皆成。是祕密漫荼羅也。若不了達此中意趣。雖依前事法而作。不名善作。虛費功夫亦無所成也。又此布字之法。是祕密漫荼羅。自非久習真明之行。堪傳授者方以意相傳。不可以文載。故師以口相授。經所不說。但雲如毘盧遮那輪轉也。復次行者須知諸字之色。謂初阿字及迦等二十五字。及也囉乃至訶字。皆屬於阿作其黃色。所謂金剛之色也。第二阿字轉作黃白色。所謂寂靜色也。阿字體黃三昧為白。二色合故黃白也。第三加頭上點者亦作黃白色。暗也。阿字黃大空白。故黃白也。次第四惡字轉作黃黑色。阿字黃二點涅槃色黑。故黃黑也。亦可二點是降伏義。猶如涅槃壞滅摧破一切障法。此亦如是故。二點作黑也。第五噁字者。阿字體黃上點即白傍即黑。當知即是種種雜色也。凡布漫荼羅亦為三重。第一重迦字乃至訶周匝。內重名為金剛輪也。此金剛輪持一切法。猶如世界金剛之輪持於世界也。即是行者最初菩提心輪。謂欲堅固菩提心故。先作內重也。次第二輪謂阿暗此是長阿及暗二輪。同是中分若用迦為輪。即不須用欠字輪也(私謂迦是行者因欠是證是果也)次第三輪用惡字輪。亦順中如上布之令環合也。其伊等十二字在外散佈。猶如光焰也。此即是三轉法輪之義也。如是布已。持誦者即是持明之身。猶如大日如來神力加持。等無有異。此輪亦名因緣輪也。師及弟子並漫荼羅。皆作如是祕密之輪。又此諸字即是真言之輪。故凡有四種輪也。又字輪者。梵音雲噁剎囉輪。噁剎羅是不動義。不動者所謂是阿字菩提心也。如毘盧遮那。住於菩提心體性。種種示現普門利益。種種變現無量無邊。雖如是垂跡無窮盡。能實常住不動。亦無起滅之相。猶如車輪雖復運轉無窮。而當中未曾動搖。由不動故。能制群動而無窮極也。此阿字亦復如是。以無生故即無動無退。而生一切字輪轉無窮。是故名不動輪也。若行者能了達如是不動之輪。而布諸明。即以其體自然。身有所表無非密印。口有所說悉是真言。凡有見聞觸知之者。皆必定於無上菩提所成福利。真不虛也。如能如是。即同毘盧遮那。而作佛事常照世間也。凡行者持誦時。當觀字輪或為句輪。所謂句輪者。觀本尊心上有圓明。而布真言之字。輪轉相接。令明瞭現前。持誦時觀此字猶如白乳。次第流注入行者口。或注其頂相續不絕。遍滿其身乃至遍於支分。其圓明中字常明瞭。如常流水而無有盡。如是持誦疲極已。即但住於寂心。謂觀種子字也。其觀法如上已具說之。若得見種子字已。即從種子字中而見本尊也。如是成已即能遍佈字輪。而成持明之體。方堪作諸事業也。如是阿字是不動義是金剛體。凡欲令事堅固不動。或令若自若他道心不動等。皆用阿字加之。餘一切字亦隨事相應用之也。   祕密漫荼羅品第十一   爾時毘盧遮那世尊。復次入一切法界如來眼界觀。法界藏奮迅如來平等嚴藏三摩地證(現證也)法界無盡嚴現故。以是真言行門度無餘眾生界本願滿足故者。上來已說字輪品竟。次明祕密漫荼羅品。由祕密故凡有所說。皆是如來加持神力。則不可表示故。名神力加持字輪品也(餘一切品皆如是釋之)已說字輪品了。次欲成就此字輪故。復入三昧。此中經所云者是出三昧名也。一切法界者即是無相法界也。已是無相法界。以佛眼等觀如是法界故也。又祕釋者。如上字輪即是諸佛之法界。以佛眼觀此法界也。當知此佛眼觀。即是如來加持之力。若離加持則不可說也。法界藏者。此藏梵音雲俱捨。是鞘義也。猶如世間之刀在於鞘中。此藏亦爾。故以義翻也。故此中雲法界藏者。即是如來所出之處。謂一切如來處在其中也。奮迅是流出義是流溢義。如師子王在深窟中安住不動。有時出穴頻申奮動。即是其身本不動今則離其常處而動故也。佛亦如是。安住如是甚深密藏之中。若非如來加持神力。則微妙寂絕不可得示現。今乃示現無盡身口意種種形聲。遍滿法界。即是諸佛奮迅也。示現如來平等嚴藏。此是胎藏之藏也。猶入此法門中。十方三世一切如來身口意。皆悉平等平等。佛佛道同故名等也。嚴謂莊嚴其身也。即以無量佛道之門。而用莊嚴法身。以度眾生也。即以平等法界莊嚴法身。故名嚴也。猶如世間眾軍之處有大幢相。名之為嚴。此三昧亦爾。由此三昧能表示如來祕密之事。故以為名也。此中藏者梵音名揭訶。即是流出無盡莊嚴。奮迅示現不可窮竭。猶如大寶之藏。此平等法界藏。即是如來藏義也。以法界莊嚴不可窮盡。猶如字輪旋轉不可窮盡。名無盡藏也。如來何故處此三昧。然亦非無因緣。正謂開示如來甚深祕要之事也。故次經雲。以是真言門。度無餘眾生界。滿足本願故。佛本行菩薩道時。立大誓願。悉令一切眾生。同入如來法界之藏。今者所願滿足。由大悲故。奮迅示現而度眾生。如法界嚴藏不可窮盡。眾生界亦爾不可窮盡。今欲普以真言行門平等利益。鹹令開淨知見究竟無餘。即是所願而得滿足。故雲滿本願也。復次作法未得成就。猶未成就故。修真言行者。不得速成無上道。今更抉擇悉令得顯現故。入此定也。次在定者。謂佛住於三昧。而現希有之事普利群生也。於此定中。現何等希有之事。謂無餘眾生界。聲門等如其意業生成就受諸果報色形之音。隨心思說種種法。令一切眾生歡喜。一切毛孔等法界增身出者。此聲梵音亦是吼也。猶如大龍出現雷音。震吼。一切皆悉聞之無所不遍。如來吼亦如是。遍於無餘有情之界。此界無量聲亦普聞。非如世龍則有限量也。眾生界中上中下品。隨以何業而得果報。故雲業生成就也。猶如世人受得食而未噉。猶固未名為受。若領受喫已。乃名受彼食供也。今異熟受報亦爾。各稱先因而受彼果。形顯色等差別萬殊音說不同。意樂信解各復殊異。佛以一平等妙音。應彼彼心如其志意。隨彼語言而示悟之。發彼思覺方便開誘鹹得歡喜。即是三昧中未曾有瑞相也。此中說種種者。如聲論中義。假令三音和合共表一義。若義未圓則更加一字令滿。若四音共表一義。今用三音其義已周。則除一字。如是隨宜加減之。今此中亦如是。但以一阿字門具一切義。於事無不周圓。故名為說。非同說法之說也。梵音有異更問之。法界增身出者。平等法界。究竟寂滅無有出入之相。以如來神力加持故。而出無盡色身。謂從佛一一毛孔中。隨現如前吼聲。又出種種形故。雲法界增身也。其實從緣而起無生性。如是實相即同法界之體。何有增加生滅耶。雖緣起法體常如相。然以如來加持力故。從一一毛孔各現吼聲。或以軟言或以粗語。或深或淺應彼心機。如大海潮不過常限。其身亦爾。或大或小或忿怒形。或行六度或以威伏。差別萬殊。所度有情無有錯謬也。前示字輪。今從法界輪中而現形聲也。出已虛空等同世界中一音聲法界表如來生偈說者。如虛空無有邊際。此聲亦爾等同於虛空。表謂表示也。即是如來語表之業。謂表現一切眾生。皆令稱悟平等法界也。以此妙音而表示法界故。雲法界者心也。一音即是阿字之門輪轉無窮。等虛空滿法界也。三世諸佛皆從如是妙偈中生。故名如來生也。今佛從此一音之門。而說妙偈。普令無餘世界。平等聞知隨類得解。故以為名也。如上所說字輪。欲表如來功德也。故佛於一一毛孔。出妙音聲遍於此界。說是字輪甚深義。所謂能生諸佛之偈也。若有眾生。了知如是字輪之義。即成菩提故。雲一切諸佛從是生也。然諸佛法身離於生滅。若如來有生即是著相。夫著相者尚不能離生死。況能成大菩提。今言生者是真實離相之生也。以清淨法身離一切相。然佛以加持力故。用此字輪開示如來祕密內證之德。由佛自在神力所加持故。因此有相方便。能生無相之相也。猶彼未覺了時。因此字輪以為方便。漸能了達觀察阿字之門。以入阿字門故。即能究竟自在法身也。偈雲。生隨類形法諸法相者。謂入阿字門故。即是平等法身。由此無相法身故。即能隨緣感應普現色身。隨彼種種類形。以所喜見之身。而為開示如來智慧也。偈雲。諸佛聲聞及諸緣覺。救世菩薩勇進如佛亦然者。由此無上無相之身故。一切諸佛皆從是生。非直諸佛從此而生。一切聲聞緣覺菩薩種種行位。乃至一生補處之位。皆由此阿字之理而生也。非直生一切聖賢之果。乃至一切有情世間及器世間。種種差別次第增長。皆亦由此阿字義而生也。故此中生者略有三種。上品生者。謂生如來真淨法身常住之果體。次生諸佛菩薩二乘。隨在何地而除彼障。下品生者。即有情及器世間。皆亦由此法門而得成立也。生住等諸法所生常者。然此中所說。不同外道斷常之見。諸法雖從因生。而生因無相。雖從緣生。而此緣無相。雖從緣起而法本不生。雖從緣起滅而無生住之相。是故為常。非同外道之見故說生滅常也。偈雲具智方便兼離不慧疑者。了達阿字之輪。諸法畢竟空無所有。寂滅無相之體。從本不生是為慧也。真言身印瑜伽等。能令行大利益入於佛慧。是方便也。若依方便而無慧。但有慧而無方便。終不能成不可思議自然之用。要因方便及智慧具足。方便得入於字輪之祕藏也。離不慧疑者。若離如是二法。當知是人為不慧人。由不慧故。當處處生疑不能進趣也。又行者若智慧方便兼具。自然離於無慧不生邪疑也。偈雲。觀此道諸佛所說者。非但我如是說。以一切等正覺皆如是說無有差別也。由十方三世佛。同得此道然無差別。一相一味無異說也。爾時法界生如來身。一切法界自身表化雲遍滿毘盧遮那心自在諸毛孔中佛生轉展者。此中法界生身。即是毘盧遮那法身也。以從法界真實而生故。名法界生也。一切法界自身表者。表謂能令一切悉知見也。謂於一切法界中。自身表化雲皆遍滿也。謂如來身表普現色身。如彼大雲遍於法界。雲是遍滿義也。言此化身之雲遍滿法界。遍於十方世界不可限量也。此中心自在者以義翻也。正義雲心纔。謂纔歛念之時即不用功力。即能如是廣大彌滿也。此即是能於心得自在也。諸毛孔中佛生展轉加持者。猶如來纔入三昧。即時頓現如是普希有之事。即如來是加持神力也。轉展者互相涉入也。從佛身毛孔。流出如來本身展轉相入。一一身皆現如上神力。化而復化無有窮盡也。此等義當更詳言之。轉展加持者。謂以佛自在神力之所加持。此即是如上所說法界性字輪之所加持也。從佛自身一一毛孔出種種身雲。隨其上中下分。謂頭為內胎。心以上為第一院。臍以上為第二院。臍以下為第三院。即配前圓壇四位。隨彼左右前後上中下分。而為顯現本尊之身。各依本位而出。於世界中施作佛事。從一一身展轉出。作諸佛事故雲展轉也。時執金剛亦知佛意。今佛世尊現於希有未曾有事。非無因緣。必將更說深祕之法。謂如上所說有所未了遺闕者。必將說之。誠心希仰而住。故佛即更告言。祕密主有造漫荼羅造尊位分並種子作標記。諦聽善哉極善作意思念吾為說者。時佛為執金剛等。現如上分位已。時諸尊等既作種種佛事。還從本位而入毘盧遮那如來之身。亦如出時位次無異故。彼經雲。復入法界宮也。尊分位種子者。如上諸尊。皆是如來內證之德。各從一一。而表如來所顯法界甚深之趣。今若有阿闍梨欲作壇。是先住此瑜伽。如彼從佛身一一位次。如其形色觀已。於彼心上作圓明。於圓明中而觀彼種子。如是一一安置。方成作法。若不如是者。終不能加持建立彼諸弟子。亦不得阿闍梨名也。如前所言煩惱種子斷已。次生法界性種子。即是一切有情平等種子也。此平等法界性種子。即是如來一切智地之所生長。如世間種種草木種種。隨其性分各各差別。皆依大地而得生長。根莖枝葉種種不同。增長大小性分各異。然皆是大地之性猶地而生。雖畢竟皆歸於地。但因緣合故而有生長。然實無有自性無生無起也。若眾生既蒙安立如是種子。即是同於如來之位。由此種子從法界性生。能生法界故。名法界生種子。法界生者。即是如來自性身也。摽幟者。如世間種子各各差別。若小草種子有智觀之雖未成長。然已知彼性分大小所極之勢也。若見眾生行如是如是因位種子皆亦如是。然今種子。乃是法界性之種子。當知彼性必定。能生如來平等法智身。是故名為摽幟也。又此漫荼羅一一分位各有種子。用摽記彼差別法界之門。當知一一入於阿字。見於內證之摽。即知如來內證之德。故名摽記也。隨彼四重分位。從位出者。即是佛之摽幟。或從菩薩分位而出。或從二乘分位而出。或從天龍八部分位而出。當知階降差別各各表知。種子字不同也。時佛告於祕密主已。金剛手白佛言。願樂欲聞者。欲為普利一切眾生故。流傳演布。普為一切未來眾生。亦為利益諸大眾會故。請佛演說也。上來雖說漫荼羅法。尚未說色及種子祕要之藏。故一心聽願佛演說也。次佛告意者。凡阿闍梨欲建立大悲胎藏建立弟子時。當先住於瑜伽而觀自身。從臍以下當作金剛輪。其色黃而堅。次從臍以上至心。當作水輪其色白。次從心以上至咽。當作火輪其色赤。次從咽以上至頂。當作風輪其色黑。復次地輪正方。水輪圓。火輪三角。風輪半月形。最上虛空作一點。其種種色。在於頂十字縫上置也。○T39072701.gif△○□此是輪形。正與身份相稱也。此五位者。即是前說五字。方中置阿字。圓中置於縛字。三角中置於囉字。半月中置於唅字。點中置缺字。當更撿前卷中也。師既自觀其身次第如是。方色加持自身並觀置種子。種子字已。次觀壇地。即翻倒置之。最上作金剛輪。金剛輪下作於水輪。水輪下作火輪。火輪下作風輪。風輪下即是虛空輪也。所以者何。以一切世界皆是五輪之所依持。世界成時先從空中而起風。風上起火。火上起水。水上起地。即是漫荼羅安立次第也。壞時。地輪最先壞。乃至但有空在。即是師自加持次第也(更問之)今行人修道亦與此相類。最初發信心。次菩提之心。次乃至大空也(更問)其阿闍梨既如是加持已。即當安置諸尊。如其位次。一一以瑜伽觀之。如其方色形相。於其心上置於圓明。圓明中有種子字。一一令明瞭無障。能如是作者。即是法界胎藏漫荼羅分位。為能令一切如來同共加持。一切尊等皆悉集會。共加持行人建立弟子。畢竟。不退正等菩提。不然虛費功力而無益也。又此瑜伽之座。其黃金剛方輪。即是金剛之座也。方是息災。圓是增益。三角是伏降。半月是攝召。點是成辦一切事。此虛空輪但用心念作之。不以形相故也。世界壞時。亦先從風輪壞地。而生於火。火竟次風。更問之。如是作五輪。當知上下皆有虛空輪也。以從空輪而生於風火水地。又從地輪漸上乃至於空。故上下有空也。作漫荼羅時。師應自觀其身及地。又觀所度弟子。亦當如是而安立之準於師法。若不如是不名如法也。時金剛手毘盧遮那。如來身。語意地昇法界平等。觀者猶此菩薩能知。如來身口意密故。名祕密主也。如來意密之法。唯佛與佛乃能究了。如意者。當知是身口亦如是。今此菩薩亦能知之。當知是位同大覺。為欲度眾生故。示為菩薩而相起發也。此中身密者。即是諸印。如四重大漫荼羅一一本尊各有密印。若觀此身印。即知此尊所表祕密之德。隨類上中下差別有無量種也。語密者即是諸尊所有真言。聞此真言。即知此尊內證之德也。意密者即是本尊瑜伽之觀。亦隨四重方位各各不同。與此相應即入如來意祕密之藏也。此中身語意密。上從佛菩薩位。及二乘諸天八部無量差別。廣而論之。乃至十世界塵數各各不同。略而言之。如此經中所表之位。謂皆表如來身口意祕密之德。若能如實了知。即同於祕密主也。今祕密主菩薩。住於法界平等觀。為念未來眾生。普令一切裂大疑網。故即於佛前而說大真言王。如文可知也。真言曰。   南謨三曼多佛陀喃(歸命普遍諸佛也)阿娑摩補多(無盡)達摩馱都(法界)竭帝竭多(超越無盡法界。超越者即是歎於如來秘密身口意之德也)薩縛他(謂於一切十方三世一切時一切方所。超越無盡法界而能普門利益一切也)暗欠暗噁   此四字即是四輪也。第一字為地。金剛輪第二字水輪。第三字火輪。第四字風輪也。暗此字本體是金剛界體。兼有長聲為行。行即火輪。上有點即空輪。以為莊嚴也。次欠水輪者。佉是空義。亦有長聲是行。有點為空。即大空也。次暗字為火者。梵音阿竭喃是火也。噁是涅槃性。黑即風也。復次虛空無色。而能含受一切色像。今此佉字有行有點。即是謂一切色像。夫大空者。亦如虛空具一切法色像也此空即是成辦一切事。是故欠字得作水用(更問)糝索(地)唅鶴(風)藍□□□鍐縛(水)如上阿字有四字。謂長聲上有點。及傍二點。短聲亦有上點及傍點。二字為四。今此娑等當知亦爾。皆有四字。今但舉其短聲。合為長聲二字。在於短聲之前。准上而說也 糝索唅鶴(此是也餘效此)又總而論之。阿字是佛部。娑是字蓮華部。縛字是金剛部。風火遍三部用也(更問)如蓮華部中。自有地水火風。若息災即須金剛方輪。若增益即須水輪。降伏即須水輪等。隨類用之。當知此阿娑訶囉縛五門。即同上之五字輪。隨一輪中自有四輪也。如金剛部縛字自有四輪。隨作息災增益降伏。各隨類用也。若讀餘真言。隨其部類有此等字者。即知彼所應用處。各有所應最為宗轄也。此一段未明瞭更問之。更有三道真言。   h□□ ra□ ra□ (此身真言也)hra□ ha□ (此語真言也)ra□ ra□ (此意真言也)   此三道真言。即攝如來身語意平等法門。然此三真言。若著娑訶字亦得。若不著亦得。行者得意時。自看方便也。又復此真言。由最勝故。號之為王。如上說。雖各有四字。然此中相含。但名為十二字真言王也。此中四種輪。各隨彼地水火風輪。而加持阿闍梨身。即得自在之用。其身口意真言亦合。加持自身口意業也。此事未明瞭(更問之。又雲前是布字法。今此中用別計合是隨五種事相應字。即攝彼中之用更問也)時金剛手如是說大真言王竟。時一切如來十方世界住。舒右手摩執金剛菩薩頂而歎言。善哉善哉善男子。佛子汝已毘盧遮那身語意地越。遍一切真言道平等住。為欲作諸菩薩明故。說此真言王者。今此中摩頂。非是十方佛舒手就此土摩其頂也。然此祕密主。當於佛前說此真言王時。即以真言王故。普於十方一切世界一一如來前。以平等遍滿聲一時而說。是故一切如來。各各申手而摩其頂也。越者超入之義也。如毘盧遮那於阿迦尼吒天坐於道場。以此真言王故。得身口意畢竟平等自在之用。汝今亦得超入如是身口意平等法之地。等於毘盧遮那。即是一切如來歎其真實德也。言汝已得如是平等之地。為欲普門利益一切眾生故。為欲照明修真言行菩薩除其暗冥。是故說此真言王也。真言王能裂一切法界疑網。疑即是暗。能斷一切疑惑。即是為作照明也。何以故。此毘盧遮那世尊應正等覺。坐菩提座。觀十二字真言。四魔降伏。此法界現生三處流出天魔降者。謂大日如來坐道場時。平等觀於法界。而說此十二句真言王。即以此力。能降四魔除其罪垢也。然四種魔中。三魔無色。是佛於阿迦尼吒天時。已降伏之。唯天魔有相。為欲令世界中知自在力故。復於此土而現伏天魔也。三處者。謂如上所說佛身上分出一切諸如來。中分從心至臍。出一切菩薩。下分從臍至足。出一切八部天神等。皆從如來平等三業。普門示現示大漫荼羅胎藏莊嚴之位。即是本尊真言及印也。當知佛從於內證之德。現如是事時。即於爾時。普伏四魔無有遺餘。今阿闍梨欲造漫荼羅時。亦須想於自身一同毘盧遮那。即得自在之力。亦同彼佛能伏四魔也。次世尊身語意平等。得量同虛空。得如是身語意。獲如是智。一切法得自在者。謂佛坐於金剛道場。纔念此三道真言。謂如所說身口意三真言也。當如是念時。即得身口意平等之地。身及語意皆是法界之體。無有邊際由如虛空。即以如是之力而伏四魔也。前所云三道者。有一釋雲。此三道真言。身口意自在平等之力。即是從佛出也。由此身口意三道真言故。如來得超入三平等地。隨上中下類。普門示現種種本尊之身種種真言種種印法。等同虛空無有其分限。普周法界而度群生。究竟皆令同得超入如是三平等地也。身具無量功德。猶如虛空不可知其限量。語意亦爾。由觀此真言故。得如是功德同於如來也。由三業無盡故。若應以身度人。即普現種種色身。若應以語度人。即普門示現種種語言。隨宜導示令得入於佛之知見。若應以意度人。亦如是種種感通不可窮盡。非直身語意無有限量。具足一切功德由如虛空。當知智慧亦得如是無有限量猶如虛空也。若得如是無礙妙智。即是於一切法中。而得自在同於世尊也。所云自在者。謂於一切不自在事也。一切眾生之類。由未究竟清淨法界故。皆為業煩惱之所焚籠。繫屬生死。不能得自在之力。今如來於彼生死大海之中。以種種法門宣示如來深密之法要。為一大事因緣故。種種方便而成就之。皆令到於一切智地。即是於一切法中得自在義也。以證如是法。於是法自在。以自在故。即能無礙演說曲成眾機也。如來所以得如是自在之用。皆由觀此十二字輪法門。當知此十二字法門。即是法界之體性也。時十方佛。見金剛手說此真言。同於古佛之道。我等一切如來。亦由觀此十二字門。而成究極妙身。未來諸世尊。亦復當如是。是故大歡喜。而摩菩薩頂而告之言。一切諸佛以於法自在故。為一大事因緣故。以身口意平等而說此法門。汝今亦復能說之。即是亦證此法同於如來也。然金剛藏。雖未即究竟一切種智。而同於妙覺世尊。但以十方諸佛神力共所加故。亦於大會中。亦如如來所證同等。若離神力加持。即亦未得究竟與如來等也。故善男子。毘盧遮那身語意平等證。一切佛如是知者。知是覺之別名。由知諸如來普門無盡之行。證於如來三種平等。謂知如來身密之藏。亦知語意微密之藏也。若證知此法者。即是同於如來也。如是歎印竟。復令更請如來。所以者何。如是深密之藏。唯佛與佛乃能究了。故一切菩薩。莫有能發問者。今十方佛。同以神力加金剛手。為利益一切眾生故。今乘諸佛神力而問大日如來也。此中問何事。意為先所說之事所有深密之義。尚未周備故(更問其樞要也)一切智成者。即是大日如來。薄伽梵義如六義中說。前亦已解。毘盧遮那者。如日出於世能除暗冥。能成就一切眾生所有事業。大地所生之類無不蒙益。此實相自然大慧之日。亦復如是。若有眾生了知自證如猛風吹雲日月出現。亦有如是功力。普於法界中而作大利。如日光而照世間也。主者。以於諸法得自在。故名為主。今諸佛。令金剛手。問此大日如來真言行句祕密之事也。殊勝說自教則廣者。由於一字法門達一切法。證得十方三世如來平等身口意。不可窮盡。故名為勝也。教則者。即是法則之別名。法是軌則之義也。以是我往昔發菩提。無上菩提宣說我一切法涅槃至。現世界諸佛世尊證知者。言我等往昔行菩薩道時。亦由如是真言門故。成自然智。復為一切眾生如是演說。鹹令得至大涅槃也。我今此語緣起甚深。一切有心者尚不能發問。何況能信解。唯有十方一切如來。同至此法。可以為證。終不虛也。汝今已得我等所行之跡故。宜更問如來也。時執金剛具德者。猶手所持如來智印。即是具足一切諸佛種種功德。皆同一味。所謂如來解脫之味。以彼智印同於如來故。言具德者也。時彼菩薩。由諸如來共所加持。以大歡喜。即得深知如來之語。亦知如來之心。先所不逮而未能問者。今皆自在能問如來。無有疑難也。今欲問如來。先歎法界之德。而說偈言。是法無盡。亦無自性者。盡謂有始有終有生有滅。以有生滅故。即是有起盡之法。而今平等法界之性。離如是過。無有始終也。無生滅故。即是不可盡義也。無盡者即是無相之別名。由無盡故。一切諸法皆無自性。無有動搖無有變易亦無住處也。阿賴耶。是房義是盛受義。今平等法界中。無有如是受藏之相。故無住處也。若一切法皆無自性。即是無作。無作故無有生滅果報等。本來寂然常自寂滅之相。即同不思議解脫也。諸佛同位者。如此甚深寂滅之法。一切名言之所不及。更無可以為喻者。唯是佛同所證知。可以為喻。故言同於正覺也。然一切法。若但究竟無生無作也。言究竟者。即是無有諸乘分別差降一切聖人等位。便墮斷滅中證於實證。不能利益一切故。次復言。方便佛等。悲願轉無相教開發。覺悟如是相。由具方便故。能滿一切所願。此方便者即是大悲願也。由此大悲願故能轉也(更問)於此無相法中。無人能說無可表示。而能令一切得之也。亦自證得。當知是即大方便力也。此法無人能教授者。不由他悟而得證之。即是自覺無師之智自然成佛道。於道場現寂。覺如是法之實相也。此皆是偈語。後當飾之耳。復次若言法界無盡無終始者。即是於斷滅。不能為眾生作諸利益。何以故。已於生死作分限故。然是塵勞之儔。是如來種。若一切無生無性亦無住處。何能普應世間。作諸佛事耶。然諸菩薩有二事故。不墮斷滅中。謂大悲及方便。由有此故。能自開發也。之中雲開發者。謂菩提心自然開發也。若此言說表示。因他教悟。而能得如是自然無師之慧者。無有是處。所以者何。但因行者如實自覺。如實自觀無盡法界故。得如是實相之慧。非由他悟也。經意雲。法相如是。故雲如是相也。既得如是實相之法。即以此法大悲方便。而為眾生開示演說。然實不由他悟不從他傳得也。如盲人問乳色何似。乃至聞乳色如雪便生冷想。又聞如鶴便生動想。乃至以種種喻方便表示。終不能解。徒增心妄計而已。何以故。由彼自無明目故。第一義諦亦爾。若不如實自了知者。設他種種開導。終無得理也。若人自不開發如是內證之法。而為人說欲令他悟。亦無有是處。何以故。如有無足之人。呼召眾人作如是言。我當為汝而登妙高山上。當知此人。必為智者之所輕笑也。何以故。若自無足者。尚不能自登如是妙高山王少分高處。況能為一切而登彼頂耶。又如有人自未能渡大海波浪。而謂他言。我當渡汝令達彼岸。當知亦是無有得理也。行人亦如是。若自未覺無師之慧。而欲令他聞法得悟。必無此理也。時金剛主以此。偈歎如來已。次說優陀那偈而以問佛。烏陀那是總攝義也。以一偈之義。而攝無盡法界離相之法無量法義。故言攝也。歎說偈已。念彼未來世眾生。修真言行者。於此大悲藏生漫荼羅有所闕故。不得疾成無上菩提故。次第問佛祕要方便也。斷一切疑者。若不能普斷眾生種種疑網。則不名一切智人。以於一切法中自離疑網。方能斷他疑網也。今佛既自斷一切疑網。是故我今請問。願為斷疑也。離熱惱者。言永斷三毒根也。今為一切眾生故。請問導師。以於一切法中。而能引導令至佛慧故。名大導師也。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卷第十四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796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卷第十五   沙門一行阿闍梨記   祕密漫荼羅品第十一之餘   復次即以偈頌次第問佛。今次列之。未結偈句也。漫荼羅何者先作(謂漫荼羅有多種事。當先作何者也。謂先作何事)阿闍梨有幾種(亦說之也)弟子復有幾種(大牟尼亦說)雲何知地勢。問地好惡(謂好地取地上中下成就等)雲何簡擇地。既擇已雲何作淨(唯有三問更問)作淨已。雲何安住(雖作淨了。恐復為障者所惱。故問雲何而得安住也。)唯有三問更問雲何為弟子作淨。願佛說(前問有幾種弟子。今既得弟子已問先為何事也)淨已之相復雲何(此中問師問地問弟子。三事三句問也)問用何護。地作護復雲何(亦問師自作護及護地護弟子有三問)加持地復雲何。結護持等有多義。亦問三事雲何初作用(謂持地護淨竟緣壇所應作事。此中所作事有二種。外所作事謂緣造壇眾事內所作事。謂師自觀其身如大日如來等種種瑜伽之法也)用何真言等法也。為先作護為先淨除。即問前事先後也。此二事是作用。線為幾種。量地復雲何(謂用線量地。併合線)用線作界分也。供養復有幾種。雲何華香等(此中更有塗香燈等及寶網寶樓樹等種種獻供之物任准例而作所以言等。等者多聲也)問獻香花有何方法。花合奉獻誰(謂花有若干。所應獻之尊亦有差別也。獻佛用何花。菩薩天等用何也)香等亦然(准法而問)獻食等(食有上中下差別也)護摩雲何作問獻佛及護摩有何次第列。法則即是次第。此是名通也。雲何奉諸尊座(佛菩薩八部等座。合坐何物雲何獻也)法教。法則方法次第軌儀皆得。顯形色等(顯謂諸尊青黃赤白等。形謂坐立大小之事。色相貌也。謂喜笑忿怒寂靜住之類)此三問也願次第說。不與法則同諸尊印及以自座(謂自常念誦之座也。謂茅席等。願導師說也)印復從何處生。說此印復作何用(如世作印。為王等令他信用不疑真偽故。今如來印復雲何耶)其印名號復雲何。得故名為印(欲得知也)灌頂有幾種(欲得知解也)三昧耶有幾種。持誦者劑幾時(准有三問)持誦者勤修真言門。幾日得成菩薩道。一切智者願說也。幾時應見諦(謂於真言門得如實知見也。合義得時也)悉地有幾種(欲得解)幾時悉地生。及說悉地時(准有三問)雲何昇太虛空。雲何身祕密(准有二問)雲何不捨此身。而得成天仙身。成就已種種變化雲何生(謂一切事隨念皆得成。從何處得生此耶。從自心耶從他耶)種種諸變化誰生。彼復從何得生也。日月火方執曜時分等諸不祥雲何除(日月為變成火災或方所有怪。宿是廿八宿星是眾星)及生死受苦。彼起者雲何悉令除滅也。不有是除義。雲何行者常與諸佛同會一處。護摩有幾種。此中問護摩時須用幾種火。欲得知也。火中增威是增益法也。復有幾。此增威。如花等一切處用也。尊異類諸尊性(謂佛菩薩八部形及性類)須識本性忿寂喜等。願導師說。無餘世界及與出世間果。是有幾其數如何(出世謂佛菩薩。世間謂八部等得成就時量及果及數皆雲何有六問也)復問世間出世三昧雲何也。俱有殊勝定。並前為八。作業成就在。何處問成就受果在何方所。其未成者亦如是。問不成就。復雲何時能離業生故得解脫。時金剛藏乘十方佛威神。說偈問佛故。彼真言行菩薩有所闕少。法要方便未周備故答。時一切智毘盧遮那世尊離眾惱者。聞彼所問祕要之事。而歎之言善哉善哉勤勇大心。是一切時中大也。大心大願大行等。祕密漫荼羅配尊位決者。謂決定安列諸聖者坐位等也。祕密者。即是如來祕奧之藏。久默斯要如優曇華。時乃說之苟非其人則不虛授。不同顯露常教也。漫荼羅。是具種種德義。即是如來祕密之德。如是祕密之德。如蓮華開敷而自莊嚴。配尊位決者。是抉擇義也。如是蓮花祕密之藏。分別種種分位。所應作事皆抉擇之也。決謂定說也。大悲根原。從大悲根本生發。大乘無上諸佛最祕者。謂此漫荼羅。即是無上大乘根原也。謂此菩提之心。以大悲而為根本。亦如胎藏。故言根本也。乘者。謂真言行菩薩事。由是具足方便故。行大直道。一向無留難得至於真實。猶如乘調良之乘行大直道至於大城。此即是諸佛最上祕要之法。若廣說者。盡未來劫亦不可盡。今但以方便而略說之。今於一言亦具一切義味。故名略說也。是佛密事。汝能問之我當略說也。已先歎法許為略說。次即隨彼所問次第答之也。佛告金剛手。諦聽大力漫荼羅十二支句生明王大力。漫荼羅初業先答也。先當作之者。此即如上所說十二支句生(從十二支持句生此大力明生)十二句法界體。彼應最初作明王也。由此明王。悉攝一切世出世間所有。初作壇。應先住彼明王三昧。王者只是大日也。此謂心中置十二字中最初字。取最初字以持身也。真言悉於中攝盡故。欲作漫荼羅。要須先誦也謂將造漫荼羅時。要須先誦。然後即住瑜伽。瑜伽即是此明王應理之行也。既住瑜伽。當正觀察。今此所作宜以何事。謂隨五部。如上所說五字差別之用。或方或圓三角半月等類。於上中下壇宜作何用。弟子根性雲何。如是等種種皆知方可作也。然此中於真言王中。分別種種差別之事。猶未明瞭。更問之。復次先知即有二種。由是見諦之師。能於如是真言王中。見一切根緣通達無障礙。若未見諦師。即須依教及於師所傳。所傳旨趣而觀察之。亦其次也。既觀察知已。隨所應作事而為作之。故先須此真言王也。以本三昧持身已先知識瑜伽道。然後隨意作諸事業也。然以祕釋之。此十二真言王。即是金剛三昧。必菩薩坐道場入於金剛界故。則蒙十方諸佛同時灌頂所共加持。得入佛位。入佛位者。即是成就大悲藏生大漫荼羅究竟義也。金剛手猶入此真言王故。亦於此經中。得蒙十方諸佛同所加持。今更抉擇大悲之藏。若不如是。何能獲得諸佛灌頂同如來法王之位耶。然造漫荼羅法。先須阿闍梨。故次答也。應知師有二種。凡師位者。須具解真言及印本尊之相。於中一一了達無疑。了知上中下法差別之相。然彼復有二種分。分者為二也。一者解深祕。二者通略。所謂深者。能了知深廣也。謂得真言行中三昧之行善知理趣。廣解大乘堪受付囑。此中堪受付囑者謂善知時宜瞭解根性。堪授者。則為不請之友。令其不失大事因緣。未堪者。即將護其意。更於餘深法中示教利喜。由此名為堪委付也。當知即是佛之長子。由見諦故見法。謂見現世果報也故不取諸法相。離於心量分別之境。故名離也。謂離現世利直求佛道也。當知此師。即是蒙十方佛現前。各申右手而摩其頂。以法灌頂而付法藏也。第二師者。但得現法中利也。世間成就之益。癡句中加有緣念也。為彼而造壇也。然亦具解造漫荼羅等種種方便。無有錯謬。蒙師灌頂以下。是重說深行師也。灌頂。得阿闍梨位。亦名佛所印可也。由彼於漫荼羅中親對諸尊。而受灌頂師位故。印可也。當知此中蒙佛灌頂者。為深祕之師。蒙世間人師之所授者。為顯略阿闍梨也。金剛藏所問。皆是緣漫荼羅所須。佛亦次第以偈答之。此偈今未斷句。後當飾文也。佛答師以次答弟子之相。所以然者。雖但有師而無弟子。則闕傳法之緣。令佛種不得相續故。次分別弟子之相有其四種也。一者時念誦弟子。二者非時。三者時非時俱。四者時非時俱非。此謂四也。所謂時者。如弟子求阿闍梨而請真言行法。師若是見諦者。自當照彼境緣。知其堪任於事。授與其行法令作念誦。限若干時當得成就。更作成就方便。若世間師者。雖不現鑒前機。但依教而作。令弟子念誦。祈境界交感之相。師亦自念誦。若相應者。弟子得境界許受法。時師亦自當知之。既得相應授其法行。亦令如上念誦。此亦具有方軌也(更問)非時者。亦如前法令修真言之行。當於某時而得合成就也。如時法驗不成。須加作加行。故名非時也。時非時俱者。雖如上受師言教。然未得如法依行。未至成就之時。此不在時亦不在非時。如在學地。故名俱句也。俱非者。但發心歸依。然都未有次第。師雖已攝取之。然待時待緣。有所未具未得與彼真言法要。故名俱非也。復次具足諸相者。相有二種。一者外相。謂支分等無有闕減。如前當廣說之。二內教。一一能如法修行。如佛教敕不敢違逆。如是等是內相也(佛敕者當知即是師教以師順佛教作故更問也)然此四人。皆在修學之地未滿足也。既有弟子最初知地相。地教當次說也。所謂心地也。知地相應造漫荼羅。造漫荼羅先須擇地。故次明擇地也。所謂地者。即是菩提之心。先淨此心。即是先作淨。先已說。謂八葉等心如前作之也。先淨其地也。如前所說淨菩提心方便。謂觀八葉蓮華。於華臺上而觀阿字。乃至常頂而置於暗字。眼亦安藍字。而觀其心。其咽勿令太低大直之類。此等皆是淨其心地之方便也。既淨心地。次安置囉字於其兩目而以觀之。即是擇得心地。而更除遣諸穢也。此方便前已具說。當如前作之耳也。言若離過心地得無畏者。能以淨菩提心離諸相。是則能離諸過。謂離煩惱隨煩惱等見愛之惑故。名離諸過。以離如是煩惱險畏惡道種種不安穩故。而得安樂之性。故言無畏也。當得清淨時離一切過者也。當得一切淨者。由離諸過心無所畏故。能究竟淨菩提心也。若已至如是。堅固住於淨地。即得見三菩提。知謂如是知也。如是知即見佛處也。當堅住其中。謂已得離一切過。不為雜染分別所污。當守之不動勿令退失。必定能至無上菩提也。但見如是淨菩提心。究竟無餘。即是成一切智智也。異此非能淨地。若分別住非淨地者。若異於此者。非能淨其地也。言阿闍梨若不如是。而自淨其大悲胎藏漫荼羅地。則非名淨擇其地也。以不能離於妄想分別幻故。恆於諸過之中。不能得免怖畏衰惱。雲何得名善淨漫荼羅地耶。是故經雲。若持誦者住在分別。若作淨地者非淨。祕密主離菩提心故。二種師皆須住菩提心也。分別之中則非淨地也。如前造壇中說。劑一肘以來。治法雖治地亦未成。仍須少時住菩提心離此不成也。穿去惡土擇去沙礫毛髮瓦石之類。若微細之惡無由能一一遍簡。又復一肘之內雖淨。然過一肘設有種種穢物。是亦不能擇之。雲何令此漫荼羅而得究竟清淨。是故當知。若能淨此菩提之心。捨離一切分別戲論之糞。而淨其自覺之地。當知乃名善修其地也。若人師如文取解。但依前言次第法用隨事而作。當知此人在愚夫地。不能了達祕密之用也。當知作如是解。即非一切智人之所說也。所以然者。若不能淨此心地。猶有分別妄想。則未能捨離苦因。是故非是等正覺者之所說也。內外由心。心淨故地淨。是故應捨分別淨除一切地。緣地事總答了。既淨菩提心竟。當以大悲胎藏而長養之恐所說諸壇闕法。我次第廣說也(此次第謂依法也)彼不知先所應作事。愚癡故不解(但問果上中下不知住心地也)若不住心而求世間無上之佛。無有是處也。亦非名為一切智也。乃至不能捨是等分別之苦因也。恐其退歿故須結護。故經次雲。以不動尊而守護之即是不動明王也。當取不動真言之心。為淨菩提心。為者是所作事也。勸弟子如是發心。即是住菩提心也。當護弟子謂不動也。即是訶字門也。訶是因義。言此淨菩提心。即是一切。先住菩提心。師弟俱住之。然後以此二尊護之也。智智之因也。傍有長阿是行。上有圓點是證是大空義。以此妙因而起正行。行等於空。用此三法而護其心。令其究竟不可移奪也。若不用不動護者。用三世明王亦得。世謂三毒。猶彼降伏三毒。而於世間得大自在。故名三世勝也。此亦有方便更問。若弟子能成此事者。非癡所攝。癡是執著也。有執著則不能住離癡。離癡即是不動也。有所觀有所得皆是癡也。謂不為妄執之所動搖也。必定成於無上菩提。清淨無垢同於虛空。虛空無能動搖。廣大無際。而能含容一切色像。當知一切智心亦復如是也。次又加持地者謂阿字門。當用阿字而加持之。此是諸佛之教也。一切如來昔因此門而成正覺。以此護心。或加暗。於頂及加囉於眼等。是堅固菩提心。是故得成自在之業。若異此者不得心自在也。故雲非餘。非餘者。言一切如來成佛。無有異路唯此一門也。初加持地依於佛教。佛謂阿字也。第二心自在。謂安點也。點即是三昧。定慧等故一切自在也。更不應異此教也。初依佛教發心。即阿字後即成佛等於佛。即是阿字也。菩提心依佛而起。是故一切分別除。雖未成佛即是無緣之種子也。前既問答加持地了。既加持地。次須用綖而定漫荼羅位。綖者。梵音名為蘇(去)呾纜。是連持眾德令其不散。故名綖也。線有四種。謂白黃赤黑。念此念謂應念持也。更加一種謂虛空色也。虛空能含一切色像。即是具一切色。若但依空色。即是淺青之色。如草木葉色也。白是信義。黃是精進。赤是念。黑是走。定色同於涅槃色也。慧者即是大空。大空具一切相而無有相。故為一切色也。凡合線時。若一一依法者。當別造漫荼羅。安置寶瓶香花塗香燈等及諸飲食。作種種供養(更問方法)然後令童女合之。當先為受八戒著新淨衣。香水澡浴使內外清淨。坐於壇中而合之。合線之法。先預作細絲令極均調。大小緩急皆令得所。又不得中間斷續連接之也。又合時以帛掩口也。每一色絲來去褶牒使成九絲。然後合為一縷。其絲但有一頭而屈褶之。中間不得接。一縷一色。凡五色合為一繩也。若合繩緩急粗細不調。又不盡心作之。明則生障法。損師亦損弟子。或令其發狂亂等。不可不慎也。私謂童女是三昧也。由三昧極均等調停。得成五力五根。由此根力即能連持眾行也(更問)虛空中等持者。此有二種。若是深行阿闍梨。欲作壇時。既淨菩提心地竟。於瑜伽中為度弟子故。正觀胎藏大漫荼羅加持之位。一切分位宛然明白了也。如空中等持。等是普遍也。持謂應如是作也。作謂知次也。先定空也。尊位均等也。第二以線置漫荼羅地。如對目前。然為度人順世諦故。以方位加於壇地。然後於上。用五色線像等而定方位也。若是深行阿闍梨者。亦須先用此線而定方位。定方位竟。當一一用心而佈置之。亦令所有方位如對目前。或可用紙筆抄之。臨時案用。不得臨事疑誤也。此雲空中等者。即是如上所說。先共弟子對立。引其線而定方位。且勿令著地。先於空中對引。各令當心。如其次第令得周匝。若未有具法弟子未堪共造壇者。亦可置橛於弟子處而作也。既如是定竟。即運心布定位次。然後得絣繩畫一一。若是瑜伽阿闍梨者。亦於此中而作方位。見諸佛菩薩天神等宛然位定。方順世間法亦絣線案位。案其形色而表出之。當知此為最上之位也。一切諸佛智者諸佛子。歎菩薩具智慧也。一切諸佛子諸智者。蓮華悅意勝吉祥世稱。謂世所歎以為吉祥也者。此次答座位表像也。如世人以蓮華為吉祥清淨能悅可眾心。今祕藏中亦以大悲胎藏妙法蓮華。為最深祕吉祥。一切加持法門之身坐此華臺也。然世間蓮。亦有無量差降。所謂大小開合色相淺深各各不同。如是心地花臺亦有權實開合等異也。故雲智者當知也。若是佛。謂當作八葉芬陀利。白蓮花也。其花令開敷四布。若是菩薩。亦作此花坐而令花半敷。勿令極開也(其花或白或黃或作寶蓮華皆得但赤色者是世間花在下也)若緣覺聲聞。當坐於花臺之上。或坐俱勿頭花葉上。淺識博以為一邊之智也。此是青蓮花也。此但是青色之蓮。然更別有青蓮花。坐芰荷青蓮葉也。從蓮花所生葉也。種非此類也。若淨居諸天乃至初禪梵天等。世間立號為梵等。皆坐赤蓮花中。念謂憶持不妄也。其色純赤。世稱為坐王也。若欲界天及地居等。各隨其位而用表之。如帝釋像即畫須彌山王。山神坐山上。水神坐水上。樹神坐樹上。城神坐城上。如是甚多可以意得耳。以下諸天分地為坐。謂欲界天等或坐草或乾葉等也。念謂思念也。復次三藏說。西方蓮花有多種一者缽頭摩(復有二種一者赤色即此間蓮華也二者白色今此間有白蓮是也。非芬陀利)優缽羅(亦有赤白二色。又有不赤不白者。形似泥盧缽羅花也)俱勿頭(有赤及青二種。又雲俱勿頭是蓮花青色者)泥盧缽羅(此華從牛糞種生極香。是文殊所執者。目如青蓮亦是此也。更有蘇健他迦花。亦相似而小花)分荼利迦(花可有百葉。葉葉相承圓整可愛。最外葉極白漸向內色漸微黃。乃至最在內者與萼色相近也。此花極香也。昔琉璃王害釋女時。大迦葉於阿耨達池。取此花裹八功德水灑之。諸女身心得安樂命終生天。因是投花於池遂成種。至今猶有之。花大可愛。徑一尺餘尤可愛也。此法花所引申者是。是漫荼羅八葉者也)。   次答供養義。然此中答。或不依問次。然皆依所問義。於理不失也可智耳。當知供養略有四種。一是供養香花等(及塗香燈等乃至飲食。此是世間供養也但以物獻也)。二者合掌(謂禮敬也此是印也)。三慈悲。四運心。謂想香花滿法界。運心已即用合掌印也。並慈悲三事皆運心也。然經中不言香花等。於義必當有之也。花手此是都牒合掌印也。此花從手生也 發生。奉一切支分生。印觀菩提心者。花手發生。謂作印。作印已即運心供養也。此一切支分生印者。前已有真言。而雲未有印也。當撿之。如是以印加持已。當念菩提心。想見此花從手出也。以此為供養也。各各一切。此運心也。諸佛及彼所生子等。慇懃以是無過花。美香光顯法界為樹王。想樹遍法界生花供養佛也。供養以真言。加持勝妙。復多大雲法界中生。從彼雨花諸佛前等者。謂從諸佛菩薩。乃至二乘八部。各各依彼本真言及印。用加持所供養物。而供養之也。行者供養香花時。當以真言如供養花即用花真言等也。心若不住定何由得然。故雲三昧自在轉也。及印加持。然後運心。此花香美無諸過惡。願生勝妙復多猶如大雲。從法界中生也。從彼而雨花。謂從法界生也。常遍諸佛前生種種光明。又以此花等遍周法界為一大樹。如天意樹無異。雨種種花雲花香幡蓋等及飲食物。無量無邊不可窮盡。普遍一切如來之前。種種供養令一一周遍。如是運心。即以真言加持之。謂一一尊所供養。各以本尊真言及印加持也。次卑於此者。謂八部等。亦有隨其本類用真言及印也。然此諸尊。又卑此諸天神。今次說諸天如本瑜伽。謂各各相應。謂與本尊相應也。如忿怒用赤等。或經中有真言及印。或有□□□埤□□送□牷潰c夾□□□□□埤□檳駭餺楦□檻霸駛西夾□□椻姩□□□穠□弁□□褸饁拌樈□□□□覭□□□□覺飀□□□礸□□社□□□逆□駔□□□□□禈□□□□□□□馜□□□診□稀埤□槔診牷慼慼慼慼慼牖□□橦騊□駜□□□□雷□□□騊□觭駜□□□□詡F□□□□姶□□□□妒□誇□□□K□□□稫褽□埤□椿レ獢憬p□娜□□□□□□橁□□誇□□飀□奊□□□馘禕埤□□s□□□□穩□橁□□□□□□□□送□離K□魯□□誇□□牷潰c飯□埤□□□□□□□樓〃\□□□□□□楏□□□□□樂□□饐□櫸□□□□□櫸□□□礽□飀□累□□□□□餺□礹□□箋□□□□觔雜□□□□□榍礹□餓□駍□□駽翩慼慼慼慼暱陴v檳□埤□槔襡祽□□□飀□橚羇□騎□□姽F□□槽R楉□□□榍稊□香□□樨□褸□糖□埤□妘綠□□橫誁□樺□□□□騖饜西□□□□□襜訇□□□褽□騖饁□西□□□駕樇□□□□□□□姭飣饜訇□□□□□□□□□□□奐□□□□□□□□□□姭糕□送□□□□□饛□騫□□J□□□□□□□褸□□楉□□□□匊□榼□□□□□□榜餺□均慼憬h□□□埤□槔褸馘祿□□覕埤□□穀□□□□□埤□西□□□麗□□□奾妖□□奪□禈□□□姬□□橖□□□婠褾□□□埤□觜□□□□□□□□麗□□□□□□駾飀□駟娭□馜餺□j□□示□檢□□□祤檢□楈本□夾□□□馘劉□糖□□□□騃□□□腆□□誇□秜D□□□唌憮菕慼撳L□□□□□□□妥□□委鷺□□□□□量褉□□□□娃□□□埤□□□秸□糖□□禳槽[奾褉□□檢□□醷_□□樀□褉□□□□□□橖□□裡z□□□□□訏餾□□□□□橖□□□□姇□餉□櫚□□□□□礸□j□□□□秅粿□□□□□□□驁□裀□□本□隉慼潭敃枔吽慼慼慼撳H□糖□□□□□□□蓮□□□□□□□□□鱺m 字周匝火鬘。令想此周遍其身。其身又持刀及索。以此囉字門故。得盡諸業淨除諸障。業障淨已得生自淨種子也。是故次觀菩提之心。當知菩提心得生種子也。如此觀時。當想縛字遍於一切身份。於其毛孔中流出白色甘露。周遍十方以灑一切眾生之身。以此因能當令種子漸次滋長。故名內護摩也。次釋外護摩者。有其三種。一本尊。二真言。三印。一本尊者(本尊也。為供養故置之。隨所宗之門而置之。或火中可有是漫荼羅位也。更問)。二真言者(爐。置火處也。此即真言也。火中有)。三印者(印也。即是阿闍梨坐處。自身即是印也)。當作外護摩時。令此三位正相當也。此三亦是淨三業義。本三位。謂身鑪本尊三位。各有三位本尊真言印也。淨三業成三事也(謂息災等也)。尊是意業。真言是口業。師身之印是身業。由此因緣。能淨三業成三事。謂息災增益降伏也。三業道者。道是會義。言與理同。同故會也。汝等所行是菩薩道。即是三道同歸一致也。又三事觀字各異。若作息災觀囉ram 字。當上加點而作白色。增益想嚂字黃。降伏想暗字或黑或赤。如字者本尊及自身色。亦如是三事相應即成也。就中復有上中下差別。謂息災為上。增益為中。降伏為下也。如是作者名外護摩。當知此內外護摩皆名殊勝。若不與此相應。徒作無益也。猶作外護摩故。能令引入內護摩中。然內外之理本無差別。為求世間成就者。作此分別令作外護摩耳。若異此作者。謂不依所說方軌。當知此人無所知解。唐捐其功無有果報也。由離於真言之智。隨己無明之心而妄作之。終不能得世出世間悉地之果。故雲不得果也。次答色及形類。然大略有三部。毘盧遮那是佛部。即是如來法界之身白色。次觀世音是阿彌陀佛也。其身黃色。次金剛藏即是釋迦牟尼。其身赤黃色(即雜色也)佛說諸真言及諸佛所說者。上言佛。是舉佛如來部中諸真言。部謂從佛所生。乃至諸神。佛所許可皆是佛部也。下雲諸佛者。直是諸佛所說。不通菩薩以下也。此二種皆具二種色。謂白黃也。諸部下言諸佛所說真言。謂毘盧遮那所說也。次第應當知。金剛手雜類。觀自在諸真言白。隨事分者。此但雲應當知。以白黃和合也。謂不太黃太白也。雜色謂具五色也。謂隨事分別而用之也。佛部一向是息災用。白隨事業分。觀音純白。然其部中。則隨事業變轉也。其色當白。蓮華部一向是增益用。其色黃。金剛部一向是降伏用。其色雜也。亦隨一部中自有三事分別。如佛部中。自有息災增益降伏也。若息災。即依本法而作白色。若佛部中作增益時。但依此法而作黃色。若佛部中降伏者。但依此法轉作雜色即是也。如佛部者。當知蓮華金剛類可解也。白事分者。謂隨色類而分其事也。觀自在諸真言者。此中諸聲。即是舉蓮華部。以例佛及金剛部也。次說漫荼羅形。計合息災在前。今隨聲便事便。增益在前也。諸增益事漫荼羅。方□(而黃色)息災壇。圓○而中白色。降伏壇。三角△其中黑色。攝召壇。半月T39073501.gif其中雜色。攝召。謂雜取物呼召等也。經雲四方普者。是舉一例諸也。如中壇方。謂方則普皆方。為圓亦如是次第也。三角等亦然者。乃至外院皆方。若中圓者乃至外次第皆圓。護摩作鑪亦爾。若壇方火壇亦方也。餘皆例知耳。次明諸形像也。應以相貌為正義。亦可謂色像也。偈雲色像初應知。初謂我今說也。色類然諸尊色類種種不同。大而言之略有二種。謂男及女。男是智慧故為首。女是三昧為次之也。或一切處隨形色者。如此經中或復餘經尊形。或隨一處顯形色。謂應物示形不定。故名不思議也。各各不同。然以類制之。若言作白色即是息災用。黃即增益餘可解也。見彼男女之殊及色貌。即知所用處矣。不思議智生者。如本尊合作白色。然須作增益事。隨行者心觀作黃色。即有增益之用。隨心而轉。然所作事皆實不虛。由不思議界智所得故然也。今謂法界之色。於一色中即是一切色。能觀之智亦與境相應。故得如是自在而用也。為除無智故有種種智生。雖知無量知其實是一智。前雲智是一切智也。以一智現一切智也。前問本尊形量大小。今次答之。然佛普門示現。皆為應赴群機。機既萬差。當知垂應亦大小無定也。至詮一一本尊之形。莫不量同法界。無有邊際及與始終。由智有淺深量有大小故。所見身各各差別。是故當知所觀本尊。隨行者心大小無有定量也(當明密跡經三密事)所云證智者。即是佛也。以無盡之智而證無盡之境。如函大蓋亦大也。前問尊形量中。兼問坐及印。今亦答之。身既無有定量。當知座及印亦如是也。乃至心能廣。座亦同彼量也。印亦如是。如其次第謂隨其大小也。又次第者從佛。令本尊與座相稱也。至天亦然。次答此印從何生者。佛言。如佛所生處。印亦如是從於彼生也。所以者何。一切如來。皆從佛性種子菩提心生。當知一切印。亦從菩提心生也。印從法界生。而印弟子。如王以印印之一切信受。今以一切法界生印印之。即法印也。即是大人相印也。次答此印作何用者。以此法界印印於弟子也。印是不可違越義。由自及他皆不違越故。謂始從菩提心乃至究極佛慧。於是中間不退不轉。是故世間號之為菩提薩埵。由此印故。住菩提心更不退轉。故名不違越也。此印即是印生死門開法界路。略而言之。此印量同法界。由以此法界之印印之。即令彼人已有法界之標幟。同法界普門之身。故名印於弟子也。以法界印為略。謂以一法印之也。若廣不可量也。此即大人之標幟相也。前問灌頂幾種。今次答之。佛子善聽者。准梵本正語當具慇懃諦聽。何以上來諸問不言善聽。至此方說耶。然餘法若不善聽致有妄失。其過猶小。若灌頂不成。則不合聞真言及印等。此日不得作此過尤大。故慇懃戒之也。譬如世間剎利之種。謂欲紹其繼嗣令王種不斷故。為其嫡子而作灌頂。取四大海水。以四寶瓶盛之種種嚴飾。又嚴飾子身眾物鹹備。又飾大象。於象背上持瓶。令太子坐於壇中。所統畢集。於象牙上水令流注太子之頂。灌此水已。大聲三唱。汝等當知太子已受位竟。自今以後所有教敕皆當奉行。今如來法王亦復如是。為令佛種不斷故。以甘露法水而灌佛子之頂。令佛種求不斷故。為順世法故有此方便印持之法。從此以後一切聖眾鹹所敬仰。亦知是人畢竟不退於無上菩提定紹法王之位。諸有所作真言身印瑜伽等業。皆不敢違越也。然灌頂有三種。一者但以印法作之離諸作業。此是入祕密漫荼羅。謂有弟子誠心慇重。深樂真言行志求大乘。然資力乏少。若令一一具求眾事反當於道有礙。如是之人師當深起慈心。觀彼心行而攝引之。然但得為此人而作之。不得多為人作。何以故。恐彼資力能辦者生怠慢心。而不盡心損眾德本故。作時隨力令辦少供供養三寶。此第一最勝。謂本尊身語意三合為一。三俱淨故以此印印之。此最勝也。師祕受其真言手印之類也(初但以手印二俱具法事三在三昧灌頂也)二者以作事業而灌頂者。即是師及弟子皆先作事業也。謂先令弟子七日以來誠心禮悔之類。師亦於七日以來。為其持誦祕求感應。及令辦諸供養物香花之類。緣壇所須一一令作。然此之灌頂與前者不殊。但以有資力故。令盡其所有。於諸佛海會之中而作無盡供養。由此因緣。福施之果不可窮盡。故須勸彼令具作也。三者但以心而作灌頂。如是灌頂不擇時不擇方。謂向東設位或向南等皆得也。由此弟子已修真言之行。於祕密藏中有所堪任。令師心悅。此又最勝也。師弟子俱得瑜伽以心灌頂。猶如摩頂受記也。又能盡心承奉其師。於種種善事無有違越。以是因緣令尊歡喜。故為作心想灌頂。其灌頂法也。瑜伽阿闍梨先入淨室而住三昧。如前所說以身四分。作四重漫荼羅位。亦如毘盧遮那所現之方位。一一無異也。如是作已。以祕密加持故。令彼弟子。先在外而待命者。自然而得金剛手威神加持引之令入。亦自然而解作印等一一如法。既入室已。以金剛手所加持故。現睹漫荼羅諸尊之位宛然現前。一一本尊尊形及印字等。亦悉明瞭。爾時行者復以加持力故。手中自然蒙授妙花。而以供養大眾。隨所墮本尊之處。其尊即起以妙音聲。而安慰之為作攝授。爾時本尊取一一大會諸尊處甘露三昧之水。而為彼弟子現前灌頂。爾時阿闍梨但坐一處。而入三昧寂然不動。而能成就如是勝事也。令尊歡喜相應。謂承事本尊本尊歡喜。以行者現前而為灌頂。以遍數及行具作故也。承事念誦令尊歡喜。現前說法如所說而作之也。准前例之。如弟子能事師令歡喜。師為灌頂教授也。   次答三昧耶有幾種者。今世尊答略有五種也。三昧耶者如有人於眾多國王大臣所尊重集會之處。而自發言作太要誓。我今如是之事永當不作。如是之事當依行之。以自對可信之人而發誠言。若有所違即得重罪。是故三昧耶者。即是不可違越義也。略而言之即是戒義也。此中五種者。第一但得遙見漫荼羅。謂如造漫荼羅時謂見具足漫荼羅也。忽有諸人善心隨喜。欲求禮拜供養。爾時阿闍梨。聽令引入於壇外。遙令禮拜以花香等。遙散道場而作供養。得見如是法會。故無量罪業皆得滅除。然未合授彼真言及印是第一也。第二見漫荼羅坐位。謂引彼入於壇中。禮拜供養投花散於本位。師告彼汝花墮某尊位上。為說本尊名號。並得入壇門內悉見諸位也。此人說名第二三昧耶也。若請真言及印。亦得隨所應者授之。第三見漫荼羅及印位並作諸事者。謂阿闍梨從首至末。為此人而作漫荼羅。乃至諸尊及印等一一告示。又授真言手印。一一行法皆教授之。此是第三也。第四者已能依隨修行真言門所有法則。言一一通解。具知緣壇所須方便眾藝。堪在師位悅可師意。師即為作傳教漫荼羅。告言汝自今已後。亦如我無異造漫荼羅。度諸弟子令法久住。佛種不斷故。此第四也。第五即是祕密三昧耶。如教所說印壇配位皆見。若不經入此壇。祕密智不生。是故當於祕密壇中如法作灌頂。是名第五。智者應知也。若異此者不名三昧耶也。即前所說第三灌頂時所入也。若異此五事不名善作三昧耶也。然祕密漫荼羅復自有五種。第一謂於師所授得真言印法。依教修行與瑜伽相應。得於定中見諸尊大會。然未蒙引入(此例如第一人也)次第二人已蒙引入祕密壇中得巡禮供養。而未蒙聖尊現為灌頂等。第三既蒙引入大聖眾中。從初至末一一祕密之行。皆蒙聖者方便告示如第三人也。四者以善修祕要之道。現蒙諸尊為作祕密傳教三昧耶。即為如來所使行如來事也。第五已具前事又見己身。於大會中自作阿闍梨師。即是入地人也。此人纔入三昧。即見一切佛會。乃至十世界微塵大會悉能集之。而於其中同彼尊位也。若觀察於意善住者。告金剛也。覺其心不得於三處。真言者得菩薩名。謂以義得名也。由自有覺不著三處。謂自身所觀法及成時。若著此三不名覺心。以於此三無所得名菩薩也。前說菩薩義依法相說。今此義得名也。金剛手前問劑幾時得菩薩名者。今次答之。若觀意心覺。善住三處不得持誦者。說名觀。謂始從師處受瑜伽法。略有三事。謂心觀本尊口有真言身有法印。汝當如是觀之。既受法已如聞修行。得了了明徹猶如鏡中而睹面像。是為觀也。覺者覺了自心境界真實之法也。善住者即指金剛手。佛說法次號名而告之也。或可同彼修行之人。猶覺了自心故得無所住而住。故名善住也。既得如是與法相應。得見本尊無量境界廣博嚴淨不可思議。行者爾時即以無所得而為方便。以智慧觀察。如是之法從內生耶。從外來耶。從內外合生耶。行者自身心即名為內。本尊境界是所對境名之為外。是二合緣名為中間。如是觀察了知。此法種種不思議境。不從內出不從外來。亦非內外和合中間而有。當知本來清淨。畢竟無所得無所生也(外境內心以此身心觀照為中問)此三事悉除。即是本清淨一相平等也。所以者何。以行者內心外境及心緣和合。正觀察時。此三事和合。即有不思議觀境現前。以三事和合從緣起故。當知即是無生無性不可得也。復次行者。身有祕印口有真言。心有本尊境界之觀。以三事畢竟無生故。即是三輪清淨一相平等也。由行者離於三執淨於三輪而離四相。劑此以來即得菩薩名也(四相謂為我人眾生受者如金剛經中分別)然行者作如此無生無性觀時。心無所得不著內外之相。即是諸法究竟皆空都不可得。然則從發心來修行種種福業。及利眾生所修萬行。雲何於此畢竟空中。而不墮於斷滅也。然行者有方便力故。不墮如是過失也。所以者何。如行者初觀時種種有相之境。即是從緣起法。以從緣起故。不自生不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常無生。若無生者。此因緣法即緣同於法性。湛然清淨。具足一切不思議性起功德。隨緣機起猶如鏡像水月。有而不有不有而起。雖從緣生而不墮二邊。是故雖畢竟空。而能成就種種功德。普利一切眾生。大悲化物不墮實際。故經雲。以方便故。而為眾生作菩提之種。無緣觀行智者。當知此仁者。即是成菩提也。無緣觀即是中道。合同佛義。驗之不思議觀也。佛已離一切執。為度人故。種是栽種之種也。已成佛同無緣覺。得於本寂法中起方便利他。以方便利眾生。以何方便。若住本寂即違本誓故。以方便為眾生種菩提也。此因之利益別名。為度人故。迴無緣作有緣之義也。仁者佛名越眾生。謂過人也。仁者是寂根得勝也。前問雲何名見諦。今次答言。本寂法無自性。彼諸安住於本寂法中。彌盧等心。彼諸道修行人也。知法本寂無性故。不動如須彌是名見諦也。名見諦者如上所云。先從師所授得真言觀行方便。得與三昧相應明瞭現前。次即如實正觀三事。皆無生無滅性不可得。由是因緣。即能現覺一切法從本以來常寂滅相。此中雲彼諸法者。即是指前所觀照之境。即於此中而了知本寂。住於自證之理也。已得安住如是法體。實智慧中疑悔永除。猶如須彌山王無有動搖。須彌盧即是不動搖義也。猶住此名齊此以名為見諦也。以此實如空者。實即如空。猶空也。無自性名實。實者即如空也。實者非妄語也。次雲以是所見猶如佛(見實即同佛也)先佛亦如是見也。我亦如是見故雲及也。實及空非妄語。並所見如佛也如是。先佛者是釋見諦義也。夫見住者。即是安住實智慧中。故名實也。猶覺了無性空本性淨故。當知諸法皆空。空謂離虛妄分別而住諦。俱是為實也。見此理者。即是見於古佛所見之道。解與諸佛玄同。往昔如來亦從此路去成正覺。既得如是自然之智。復當轉受眾生。今我所得亦與此無異。故名為實。實者即是無虛義也。前問諸得菩提心。彼悉地更無過上者。從此之外更有五種悉地也。次問雲何名悉地。復有幾種。今先答果。夫言成就悉地者。謂住菩提心也。此菩提心即是第十一地成就最正覺。如是悉地。諸地中最在其上。故。   經雲。彼悉地更無過上也。次答。入修行。是住信行地也。次昇於地位。謂越世間五神通佛及緣覺等。悉地有幾種者。謂此無上悉地以前。略有五種悉地。一者信。二者入地。三者五通。四者二乘。五者成佛。此是五種悉地也。初信者。謂隨分能分淨諸根。深信如來祕藏決定不疑。信佛有如是如是方便。若依行者必成菩提。此是地前信行也。次入地者。謂入初歡喜地也。准望聲聞法中猶如見諦人也。第三五通者。謂了知世間五通之境。猶如幻夢水月鏡像不可取著。爾時度五通仙人之地。名第三也。第四二乘者。謂觀察二乘境界。心得無著心不墮實際。爾時得度二乘境界。爾時到第八地也。五從第九地修菩提行道。轉轉勝進成如來位也。然諸經論師。大略皆作如此說爾。若祕藏中義復有異。謂初歡喜地自十心。從初心至第四心得度五通境界。從第五至第八心得度聲聞緣覺境界。從第九心一向行菩薩修道。至第十心名為成佛。佛者覺也。謂覺自心性淨本來常寂滅相也。然此十心中。從第一至第八名為見道。從第九至第十名為觀。見觀謂見於諦理。此進修觀。謂一向觀於如來不思議界祕密功德。如是祕密之境。非所見法出過心量。故別名觀道也。覺者是覺知義。已度二乘境界。了知二乘心與菩薩異也。若入第二地時。亦至第四心度五通。第八心度二乘。第十心成佛。准此有信取入位名。與初地十心不異。但此十心轉復光顯離垢也。乃至第十地亦有十心。即是凡有百心。一一轉勝可准知也。如華嚴真金之喻可准知耳。此初地十心滿。即能分身為百佛土等。如彼可知。但百心成佛。是寶炬陀羅尼經所說。甚深微細。此經未度東國也。修實不息令心心淨也。次答修行事業不息乃至心續淨。心續淨謂不歇功用也。如是成熟(謂不熟令成熟當得於悉地也)亦可雲彼。當悉地。悉地何時生者。   經雲。世世生生乃至業業不除。果令成熟彼時悉地成。一時業生令寄在身。得持誦者悉地從意生。此生生世世是義語也。梵雲散跢那是識也。謂內心中也。猶如世間眾生造種種業。乘此業故而受果報。或一生百千萬等生。此業不失熟即受報。今答此悉地生亦如是。如行人隨上中下期願。依真言法要而修得成悉地。由此悉地在身故。乃至世世生生。常在行人身中猶如業果。雖復從眾緣生常自空寂。不有不無。而亦不敗不亡。從此悉地成後。世世受果無失敗也。乘悉地之業而受彼果。名為生悉地家。既生悉地家已。乃至成佛已來終不失壞。故雲業不能除也。   經雲。熟者。熟即是果也。令成熟者。是受用果義也。一時謂一時之頃。即是行者初依法持誦。既得境界許其作成就法。即於此一夜之中而得悉地。由一時間作。而於長時。寄在身中長不失壞。猶如置毒乳中。乃至醍醐悉能殺人也。如人造天業受果。既得天報隨念即得。不加功力隨念而成。此悉地亦爾。於一切生於彼時間。彼持誦者從所修善淨業生時。次持誦者得悉地從意生。淨業與所生心。俱等無分別也。業生心等。於彼一時間悉地成也。常得隨意而生。故言隨意生也。次答雲何昇空界者。言行者乘悉地之力。遊步空界自在無礙。猶如於幻法中得無畏者。無所畏者。謂於幻法方軌法則。悉能了知無疑難故。所欲成也。如彼幻師化作種種境界。能隨人所欲而為示現。然彼幻師。實無動搖亦無有變異。但以真言藥物因緣惑眾人心故耳。今此悉地亦爾。不捨此身悉成悉地。真言幻猶如帝釋網。而步虛空界遊諸剎土種種自在。然亦未曾動搖。但是真言幻所作故得如是耳。此幻師真言名帝釋網。猶彼網於一切事。顯示相現有種種相。而實無有一一實事。故名帝釋網。此即是彼幻人世間真言。藉以為喻喻出世真言之幻也(又雲網是不斷絕義。若網人則令人蒙昧不能自出。此真言網諸人心。亦彼蒙昧妄有所見。故名網也。)次答。如乾闥婆城身祕密者。彼所有住人。非身復非識也。雲何身祕密者。言此悉地之人。不捨此身不捨此識。而能祕密其身。猶如乾闥婆城。於中見種種宮殿人民眾物之相。雖似有是而實非有。亦不有而有。或時可見或時而無。此行人祕密其身。亦如乾闥婆城但從眾緣而生。其實非實或隱或顯。由真言觀行眾因緣故。而令此身隨緣生滅。亦如是也。復次如夢中夢上三十三天。受天種種妙樂。猶人於夢中而遊諸天宮。不捨於此身亦不於彼去。如是瑜伽睡真言者。住真言行此身如虹霓。過於一劫及其夢覺。乃少時頃耳。彼人不捨此身不往彼天。但猶眠法之心有此不思議事也。不可以心識而能測其所以。今成就悉地者。遊諸世界亦如是。但以瑜伽夢因緣得有斯事。成種種事宛然不無。然知彼皆如十喻。不生取著也。身淨故有悉地。猶如虹霓。真言同如意珠。加持功德業有是悉地也。虹在天不知從何而有。能見眾色。真言如如意珠。隨身語意種種生也。隨念出諸資具。雖生而無分別。無分別而生。得悉地亦如是也。又如綵虹在天。五色絢明宛然可睹。今觀是事。為從空有耶從地氣生耶。若從空生。空本無法雲何而得有如是色。若從地生。是亦不可。而有此事悅可人心。觀當知彼法。不自生不他生。不共不無因。但眾緣合耳。今悉地之身亦如是。以真言持誦功德力故。而有如是不思議種種神變之用。亦如彼虹也。復更釋疑。如有人言。此真言事相之法。雲何能成無相見諦真實之法。然此真實之法。實不離於因緣也。即觀此緣生實相。不思議境界也。如如意珠在於幢頭。能滿一切人願。隨心所欲可彼所求心而至。今觀是彼從珠得生耶。從人心生耶。若從珠出。何故一切時不出。要待人心希願方出耶。若從人心出。則人心得何不自求而待珠耶。當知不從珠出不從人心出。不共不無因緣。但和合有耳。今悉地不思議神變亦如是。但猶真言觀本尊及身印等緣而成悉地。由真言故口業淨。觀本尊故意業淨。印故身業淨。三事平等故自然而有不思議業。然亦不可分別。無思無為也。若爾既同如意。當知是有相法耶。為除彼見處說太虛空喻。猶如虛空無相無分別。然而一切有情種種作業去來進止。皆因於空而得成就。種種萬物一切色相。亦因於空而得顯現。而虛空性常無分別。無有生起之相。真言亦如是。本性常淨同於虛空。一切有為所不能染。而亦能成種種作業。普門變化不可思議。雲何是有相耶。當知世間種種有相之法。取是形相名之為相。因由此分別而為立名。名之為名。如是名相之法皆同十喻。但從因緣故有。因顛倒生故。說其實無生無性。即同法界如如性也。若能如是觀者。即是與一切如來同會一處。是人雖未即能究竟佛慧。然其所解與諸佛同。猶與法相應稱同諸佛故。即是與諸佛同會一處也。明十方空也譬如虛空方明十方空也。離一切有為行不染。真言者不染污一切分別行。若如是觀察解了唯是想。真言者觀察時。諸佛同隨喜也。護摩有二種者。前雖略說護摩之相。今更分別內外護摩也。如兩足尊所說。護摩有二種者。外護摩謂作法。除煩惱隨煩惱等障。二內護摩謂。諸佛兩足尊。說二種護摩。所謂內及外。息諸境界十二緣生等也。然外護摩。與內護摩而作方便。即是彼因也。有難者言。今作此護摩之施而求彼果。即是有所希望豈得成真理者。答我今無以希求。問若爾何不隨檀那常法。遍施一切貧苦之人。而虛作此焚燒令盡。有何義也。答然凡夫之人。若有所施而有受者。即有希願之心。或求反報或希施果。以此因緣不能對治希求之心。以不能治故。即不能絕貪愛之原。以是因緣不能與內護摩而作因緣。今燒此施正為絕彼過失。而作觀對治。作無著慧因而為內護摩方便。故如此而作也。猶持此供物而奉本尊。即知希求之心亦如此物無異。一切如薪盡火滅。無可取者亦無方所。故能與內護摩為緣也。深行。作增益分中有增威。如獻花時。先除垢穢已。即更增益威光。然後供養。如是既爾護摩亦然。阿闍梨即作內護摩。若淺行人即作外法。而究竟為內法因也。復次諸尊之別相本性須證知。謂佛菩薩二乘天神上中下。觀察其形色等即可知也。修行真言復有種種差別。今料簡之。若世間人。依彼自部之尊而修真言之行。謂如大自在天等。有無量種類各各不同。不可具載。經但舉其一隅。以大自在為端也。然彼等作法供養之時。各各望得成就自部本尊之果。隨彼性位差別不同。各懷希願求成彼果。心有限量果等亦然。世間真言等說量。世所知識諸天自在福德者。彼所說真言。及與大力印。悉皆現世果。故說量有少殊異者。謂是生滅法無有堅住。謂當來世無也。說量者。佛說彼是有限量法。如是說也。雖然。不同如來所說護摩修行之法也。以世人但求順彼本天神等果報而欲求證故。佛亦作出世護摩之法而對治之。故有真言行護摩之法也。然彼世人之尊。若於彼法之中極究竟者。但得與彼本尊為類。不得過上。彼真言及印亦爾。但隨彼尊植福深淺勢力所堪。而說真言手印本尊等。隨彼勢力。但得成彼本尊之果。又但能成現世之果獲世間成就。終不能成出世間果也。善修如來真言印等。則不如是。永不窮竭失壞。此其異也。如牛蹄之涔。設令停水。隨故勢力所極。即自涸竭。若人以此水置於大海之中。即無竭盡之理。何以故。以與一切水性和合一味故。不可盡也。修如來真言行者亦如是。乃至成佛以來。世世受此悉地之果終不可盡。終乘此力而得菩提。何以故。己與一切如來大海同一味故也。出世諸真言。本初作不生無作也。諸業生悉斷。離身口意三過而成佛。出世間真言本始不作生者。然彼世間之尊自在獨角(本雲犀角論雲麟角)及佛聲聞眾菩薩等真言。我今說其量。天等所說真言。皆是有作之法。從彼尊生。出世真言超越於三時。從緣而生起。亦可用皆字也。可見非見果。從身語意生。則不如是。非是如來自作亦非古昔諸佛所作是。世間所稱說果能經一切。等正覺所說真言果逾劫數也。故當知此真言印等。從本際如來法性自爾。非有生作也。問若言無作無有生者。今現見諸人為求悉地之果。而勤方便得成彼果。既有生有果。則有所作雲何不生耶。答是義不然。夫真言之性及以手印持誦之者。體同虛空。所生之果亦復如是。由從真言手印本尊三事平等因緣。能淨三障。從此而生不思議果。是故此不思議果。其量不可得。如彼真言印等同虛空。當知此果亦同虛空也。乃至聲聞緣覺及菩薩等所有真言。亦同彼量皆越三時。三時者謂過去未來現在也。以離三時故。乘此悉地之果永無失壞。究竟成於無上菩提也。果緣生起者。謂緣真言手印本尊等眾緣具故。而得成就。是故此量。即是平等中道之實相也。果有二種。一是可見法。謂現世而得成就。二者非可見法。為當來果報永無盡故世世受果。展轉勝進以至成佛。然非表業非色非心法。不有不失而不敗亡也。然由身口意業淨因緣。而得生此無生無性也(以上有多種答更撿本問對之)。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卷第十五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796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卷第十六   沙門一行阿闍梨記   祕密漫荼羅品第十一之餘   次答果數壽量幾時者。然世間之尊所有真言勢力。極上不過一劫。佛所說者則逾一劫數。謂逾一劫復逾一劫。如此無量乃至成佛也。是故世人所護悉地壽量及果。則有數限不逾一劫。今則不失。壽量無盡過於一劫數之量也。若事中釋者。但隨力能過若干劫。或過無量劫壽量不盡。亦是過彼世天也。故雲超劫者。是通含不定之語也。剋實而談壽量。出過劫數受報亦無限量也。次答三昧者。略有多種。若諸佛及佛子。諸佛之大仙佛子眾三昧。清淨離諸想。有想為世間。二乘名離想三昧。若是世間瑜伽名有相三昧。此中三摩是等義。地是慧義。以慧觀照如前三事皆空。以三事體空平等合而為一。是名三昧地也。然佛與菩薩三昧。皆離想清淨。以此三昧正觀三事。皆等更無分別離諸想故。本性純白離諸染污。故名清淨也。若有想者。謂世間一切三昧。謂隨其果修行。望果修因有所希望。極至四禪八定處不得過。故非清淨也。聲聞緣覺雖得清淨。然未能一切清淨。以於煩惱所知二障尚未遍知故。未純淨也。世三昧又有二種。一者斷見。二者常見。若斷見而無分別。常者有少分別也。從業得果者。有成熟熟時。若得悉地者。於業自在得迴轉。須受亦得不受亦得也。心無自性故。心性離因果。雲不者無也。於解脫相。業生生等諸虛空。成就及熟時業得果。若悉地得。當業迴心之無性故。果因亦離。業生解脫。生如虛空者。謂世間有相三昧。猶有業望報而修故名成就。得是成熟名悉地也。若以此世間空。而迴向此心之無自性。體既無相等於虛空無際。故得功德亦廣也。迴此心之無自性者。心名質多。質多者。猶如眾綵莊嚴積聚名為質多。猶眾綵所成故。即是無有自性。此即是因也。本因既無自性。當知所生之果亦無自性。所以者何。若因有生者果可有生。今既因尚待緣而成無生無性。當知生不可得也。以因果皆如是故。得解脫諸業也。或有說言。若如此者。便是無因無果墮斷滅見者。此亦不然。但離業生之性。既離業生即有法性之生。等於虛空。虛空無邊故。當知所成功德利眾生事。亦無邊無盡。故非斷也。右以略說偈答金剛手問了。更以長行說之。雲復次者。由前已說之事有所不盡。更續明之。故雲復次也。諦聽者。以此法轉深祕旨要故。重戒令諦聽也。此中略說五事。謂印色尊位及住並三昧。印謂手印契印也。改為形相也。色。謂本尊形相分段差別。置者謂方圓半月三角之類也。尊位謂漫荼羅中所住方位各各處所也(佈置聖者位次)住謂本尊之像。非直綵畫。而由真言及印等所引故。來至本坐加威而住也。現威驗也。三昧謂隨上中下分。寂忿悅等儀相也。請本尊如法。為印及形相。配置尊位。威驗現前住於三昧所趣(所住處為)所住處名為趣。謂三昧趣也。要具明此五緣方。所云五趣者。趣是別別之義。由此五緣差別故雲五也。由具此五故。世及出世間所有漫荼羅皆能解了也。然此五事。乃是古昔諸佛成最正覺。先佛成三菩提也(諸佛法也)法界虛空行。法界虛空行者。由體同法界成如來行故也。如是諸佛謂度無餘界有情本願故。為利樂安樂修真言門諸菩薩故。演說之。故令慇懃諦受也。金剛手言。如是世尊唯然願聞者。是金剛手等十世界。及普賢等十世界大眾。蒙佛告敕皆同聲白言。唯然世尊願樂欲聞。故佛更說祕密漫荼羅法也。佛言有正等覺漫荼羅。置祕密中密。無上大悲藏等名。若無量等世出世漫荼羅同者。即是如來最正覺究竟之說也。然此大悲藏生。前已說竟。何故更說有何差別耶。然前雖說者是為祕密更。有祕中之祕。若不說此法者。即通達前法亦不得成。故為最祕要也。若解此者。一切世間諸漫荼羅悉皆同用之。無所不入也。其作法者。先作四方漫荼羅。其界唯用羯磨金剛智印。周匝相連以為其道。唯安所。其十字中又作十字金剛印。印如前作之。但以十字為異耳。其十字金剛印。上作蓮華。仰而半敷。令此十字如花之狀也。其花上又安八葉之花。即如前五佛四菩薩方位也。當以心想而置九點。即是臺及八葉中各想一點也。此點即是大空之證。此成正覺義也。於此八業及中。當作方圓漫荼羅而畫本尊之像。佛方壇菩薩圓也。此但是行人自為已作。不令示人。若作法時自在壇門而坐。自作灌頂等法。然後得作一切法事也。此事尤祕。但心存作之。不可形於翰墨也。又其臺上當想如上十二字真言王。令其字一一分別置於壇上也。更問。連環置耶。以何為次第耶。又雲花中安子者。謂畫蓮子。或十或過減無在。   經雲。流出者。謂人瞭解此祕密法。一切世出世壇皆於中流出。隨義相應可解也。略有四種造祕之法。謂事業(即是從初至未緣壇。種種事業所應作者也)形(謂本尊等形顯分段)悉地(即所成果)安置位(即置本尊方位也)。瞭解此四法。即通一切流出之法也(更問)從此流出諸壇。皆依本教所說也。佛子者告彼也。謂金剛也。又四菩薩者普賢巽。文殊坤。慈氏乾。觀音艮。是其位也。前緣起列眾中。或以除蓋障替觀音。或以除一切惡趣替文殊。其義各異。課用一事亦得也。此中用觀音為正也。   已上毘盧遮那漫荼羅竟。   次初正覺者最初說也。明諸佛漫荼羅。即佛部。   T39074201.gif   T39074202.gif   作此佛部漫荼羅。作圓漫荼羅。其圓如月。中白如貝色。此圓中先作白蓮花。花上盡三角。此三角中作赤色。其中畫佛像也(作何佛更問)繞三角以金剛圍之。如圖也。繞三角置點。點標也(更問)其外輪作光。如卻敵形也。圓外周匝安點(疑此點一一皆是本尊之位。更問。或可置字)光普皆流出者。謂想光從佛身中流出。漸次流布在三角外也。真言主謂本尊也。遍身有光流出。前大壇中亦有三角印。與此用處不同。前者但是印。此中置佛或置印。作法圓具於彼也。   次蓮華部。   ○   此語屬上件。世出世同畫者。此同     亦可名有也。言世出世有   ○─○ 無量漫荼羅欲令善聽也 □移在   │   上。當知此是最初悲生壇。   ○   T39074203.gif   作方漫荼羅內畫商佉。商佉上有蓮花。蓮花上有金剛。金剛上又有蓮花。蓮花上置觀音菩薩。或可安印或安字也。諸印上皆安種子字。謂商佉金剛及花上也。其次院安大勢等。周遍作光勿生疑慮也。以本種子巧安置之而作種子也。等處當置七白吉祥。一一皆有二使。此經但略說言之。自別有觀音部法中。具載當別詳撿也(更問)明妃資財主。是能自在施與求者也。及大勢至等。如法作之也。作得自在之尊。持標相印也。當殊妙作之。曰如法作之。住三角中馬頭。合在可處用壇中畫之。其餘諸尊。亦各有形色等別及方圓半月三角等。合可用等。皆如廣本也。前所云須通五事。謂形色契印本尊及位。即此事也。如畫本尊。合作何色及形像等。各各有印。前者大悲藏生是嘉會壇。今此中隨三部各各別有也。如此中蓮花部壇。中胎是吉祥壇。以觀音為主。胎外留空地。空地外即是第二坐位。悉置觀音部諸尊等。餘盡如作大壇中法。其空處亦置十方佛。其第三坐位。亦置八部眾等。准前可解也。三角中猶如日出之暉。謂日初出赤黃色也。在明王側者。在大勢至側也。次復若作馬頭漫荼羅者。當在三角中置之。在外三重。其漫荼羅亦皆隨之作三角也。作此時訶耶在中。即移觀音替居勢至之處。餘眷屬皆圍遶之。餘皆迴互可以意得耳。次作第二漫荼羅者。謂從蓮花部數之。蓮花為初即金剛為第二部也。我正宣說之。謂善說也。非前非後依次而說也。為第二部也。其漫荼羅四方作普以金剛。以三股者作界緣相接圍之。圍中黃色。中安蓮花。花上有瓶。瓶白如月色。或用金剛圍之。或用餘物圍之(謂隨彼尊之印。展轉為中心。亦如其印圍之)彼瓶上有大風。謂半月形也。此中如黑雲狀(如雨時雲靉靆垂黑也)其下狀如幡形。如大風吹形勢流動。彼半月中如大猛火炎作三角形。其三角亦以金剛圍之。三角中赤如日初出色。其中置蓮。蓮極赤如劫災大火災色(謂殷深赤或可赤黑)蓮上畫金剛(謂或畫本尊形或畫五股印或字也)其金剛流出種種焰光。若畫形者。心上安種子字。謂吽字也。若畫印者。想□業□樀□□□□□□□□z礹□□□鈴□□□娀埤□□□□□□□□□□契□□鈴□□□夾□□□□褽□橫□□□楦□飯□□□覘□□□□□□活慼摯鞢慼撫鶠慼慼慼慼慼慼慼慼j□q□□□□□□□□□□□□U埤□桌□□椽□□槽Xz□礹□□□□榳妒□□霸飀□□□□餕饜□奮馭□□□□□□□□□□詡鞢慼慼慼慼慼慼撫謘慼慼慼慼撳J□□北礹□□詁□奮□□□□奮餉檢□羇□□□娾楷楏□□□馬□□□□q□□□□奐□□□□訬□□□□梱□裀□馬□□□□□□梱□言埤□□□禂□磻禜□□□觛礹□□□婧□送椸□□□□□□□埤□榜□祐□□□饈礹□□奪□馬□□□□□□□□□□□□□□□□飀□祖祤□□□晤□□□層□禲撙名稱金剛大分(謂大者之分即是大心眾生之體分也)金剛利(謂極迅銳之稱)此壇總以印為之。寂然金剛(寂靜義如涅槃義也)大金剛(名也)青金剛。蓮華金剛。廣眼金剛。執妙金剛。金剛金剛(慧以金剛單為名)無住戲論金剛。虛空無邊遊步金剛(以上列名也各在處在大壇中安之也)如是等壇方圓等。依前順其色形亦如此也。依名作次也。週而復始也。白黃赤黑等隨文次第。最在前者白。次黃次赤次黑。次者又白。如是次第也。及諸所不說者。准此例解。隨其本類形色而作之也。此金剛有十佛剎塵數。前列眾與此中互有出沒。或此有彼中無可知。又此等金剛所持之印或三古或一古(即針也)此准前次第。初作三股週而復始。或兩頭。此兩頭即五股也。此印周匝作四廉狀。如四金剛。其中有一。狀如五股而不開也。或鬘者。或持金剛鬘也。此等金剛。各以其本名為真言。即此名最上字為種字也。次隨別字及通用。各於心上置吽也。其手印。通用上五股金剛印也。不動尊漫荼羅風火俱者。風謂半月火謂三角。謂於半月壇中畫三角。畫三角中作不動尊也。在泥哩底方者。故毘盧遮那之西南方作也。或三世勝異者。謂在於風方。以此為殊。餘同不動也。三處以金剛圍之(謂所執印)三處者。謂或作形或印或字也。然此不動尊漫荼羅若別作者。不動在中毘盧在中院東方。餘金剛眷屬周通圍遶也。次說佛母漫荼羅。前佈置漫荼羅形。先應知此謂金色。但列名未辯尊形及印。今列之也。先說作漫荼羅。金色四方。以金剛為界圍之。此最上者尊形自上者。謂自此當說也。謂此佛母漫荼羅。於諸壇最為上勝也。次於漫荼羅中作蓮花。黃色有炎。蓮上作佛頂印T39074301.gif。其印如佛頂髻形。令頂高隆。傍畫兩眼形也。若作佛母形者。當如天女像。心置種子字。或可但畫印(即頂髻也)或但作字耳若佛頂為中胎。諸佛眼等為眷屬圍遶也。佛恆自身火炎中住。種子布之。謂此印於炎中住。中置種子即是也。捨三分位。謂捨三座位而置佛眼。前說菩薩部中。普布種子。謂於壇中遍佈之也。未說者今更說之。凡是諸菩薩。應須作漫荼羅。當作圓明之像令極白淨。於中作十字臺。臺上大真陀末尼。各置標如承珠標。其頭皆置如意珠。殊有光炎也。其本尊菩薩。於十字中心置之。諸餘菩薩。在次院中次第而布。更外置八部也。極白是寂靜色。當極令明淨寂然而住。此等菩薩皆能施一切願也。   次作釋師子漫荼羅(即釋迦也諦聽佛子也)當作金剛四方令普(此金剛即是如上所說五輪中金剛輪方壇也普者正四方之稱也)其壇黃色極令鮮好。於中畫金剛杵(三股)杵上安蓮花。蓮花黃色。花上置缽。缽四邊通有炎光。若作佛形者。當畫釋迦佛持缽。又以金剛圍之。右邊置袈裟(即僧袈梨)左邊置錫杖也。次五佛頂。其白繖佛頂。置座座上置印。且依本部。如佛部一切方。或依事。息災圓等也。以繖為印(畫之)勝佛頂以刀圍普。若有說處即依文也。光皆流出猶如燒鐵火炎也(謂赤炎光)最勝佛頂以輪為印。除障佛頂以鉤為印(摧碎)火聚佛頂畫佛頂髻形(大士者號金剛也)會通大佛頂以金剛為印也。阿毘發生佛頂也。揭多佛頂(是最勝尊義一切超以蓮為印)無量音佛頂以珂貝(謂商佉也)色類應觀知(謂如前說)佛豪相用如意珠為印。此名印漫荼羅。此印法等。灌頂成就物等用也。其息災等。則隨形色轉變。非此所用也。成就皆以本尊在中觀色類。謂白黃赤等也。佛眼當作佛頂髻形。兩邊置眼。其佛頂黃色。以金剛圍之。無能勝明妃持蓮印(謂空風指捻花。餘指申之。捻花指向心前持也)若諸尊有印者。依文置之。若無文取本部主印置之。唯種子字中也。無能勝王作口印在黑蓮之上。謂畫作忿怒口。其口雙牙上出者是也。此等諸位。若以釋迦為中。則佛頂等列之居次院。若隨一一本尊中。取一為漫荼羅主。即移釋迦在外。餘皆可例解耳。更以次說淨居天印。   經雲。淨境行者。謂以禪定為味以淨為行耳。其印今次列之。思惟手(謂稍屈地水指向掌。餘三指散舒三奇杖稍側頭。屈手向堙C以頭指指頰)善手(謂手)施無畏。皆用左手右亦得也。妙好義也。笑手(謂迴思惟手當心前令三指向上也)花手(以風空捻花。而申三指。其三指或仰掌舒之。或豎舒皆得)虛空掌(謂側右手散指而在空中)彼畫法則。謂依此法畫之也。此等天或作笑或作思惟。或作與願等皆得。次地神印。作寶瓶。圓白之中其瓶插諸寶穀花果等嚴之。以金剛圍之。請召火天印。當側申右手。其風指第三節稍屈。又屈空指上節向掌中。若先直而屈。是請召也。若先屈而還展。是發遣也。當以諸大仙而圍遶之。謂迦葉瞿曇仙等皆次畫之。並在火院之中。火院即是三角壇。其中色赤名赤院也。其印如前五通仙人說四圍陀印是也。此是梵行者祕記。若誦圍陀者見此手印。知是何論何部等也。瞿曇仙(虛空中行欲有二渧污下地生地甘蔗日炙生二子為釋王者是)末建拏(坐禪蟻作對遍身恐損蟻復入定者是)竭伽仙(山名約處得名也)縛私仙(即舊雲婆藪仙人者也)□竭羅私(是身汗液義也。此仙不從胎生從汗液而生故得名也)南方閻摩王當作風壇。壇中畫但荼印(若印等此壇一角向身一角向外也或隨彼便安置)。王右邊畫死後。以鈴為印。若畫形即持之。左邊畫黑暗後。以幢為印此幢也(梵雲計都亦旗也)大自在。忿怒作輸羅印。此輸羅也。大自在子之後。作鑠底印。此鑠底也。大梵天明妃作蓮印。謂未開蓮也 那羅延作輪印。七母同用沒蘗羅印。此是也。俱吠離耶。作在毘沙門方頂骨印。此顱骨。以笑手狀持之(謂屈水地指於掌中散舒餘三指如笑手狀以持頂骨如持缽狀)七母等眷屬。謂鷲狐及婆棲鳥(似鴟少黃土色觜亦黃是鸇類也此鳥有祕身法也)此等並在風輪中。圍遶七母等(凡閻王部類皆在風輪中也)若持花得此鳥等亦持七母真言也。此等各別自有持誦法。今入此漫荼羅會故。爾皆悉以為莊嚴。泥哩底方當作大刀印。那羅延天作輪印(如上)俱摩羅作鑠底印(大自在之子)難陀龍兄弟作雲印(雲中有電。復有水形。俱在壇門邊也)商羯羅三戟印。商羯羅後缽致印 月天作白瓶並有蓮。日天作車輅印在金輪中(即是正方壇也)社耶毘社耶作弓印(亦在金剛輪中也弓傍須有箭)風天作風幢印。妙音天作琵琶印。縛嚕龍作□索印。如首。作圓漫荼羅。取本種子字圍之。大我即告執金剛也。右此等略標印記。若廣作者具如法中。謂彼類各自在真言別行法也。以上釋迦部類行法也。以下明菩薩漫荼羅(此是大壇第二重諸菩薩位也)文殊漫荼羅。正方以金剛圍之如前(火出即是)作此中三角。三角中作青蓮花印。種子字也。誦之想遍其中。真言字於中安之(非但於中安之亦四邊安也)其三角內傍界邊。周匝作少青蓮。以圍遶大青蓮華印也。所以作印。為識此尊法門義趣等故。各隨形色等觀之而識祕意也。如法取種子字而種子之。即是(安置此字作種子也)彼中作是印如次作此。勤勇者即是文殊也。謂青蓮種子等。如法次第作也。隨形色等觀之識祕意也。光網童子作鉤印(若作身持鉤也)寶冠童子(持寶為印)無垢光童子(持未開青蓮華也)所說使者。此是文殊部所說使者。持誦者如所相應。而知彼印以法相應作者。謂以下童女也。智者即自文殊也。亦可名具德也。計設尼(大刀為印)小計設尼(輸羅為印)雜色使者(以杖為印)地慧(以幢為印)招召使者(以鉤為印以上並如童女)諸奉教使者。普皆作小刀印(如經中及圖)此刀作鋸齒形。雲小刀非正翻。右如上所作。皆於方壇中作印以青蓮圍之也。以上是東方文殊部類眷屬也。若文殊為中胎。餘菩薩為第二重。八部為第三重。他效此。南方除蓋障菩薩。以如意珠為印。亦作四方金剛輪。中又作三角壇(即名火輪也)所說相當以如意寶也。盡大精進者種子。所謂如意寶。當於三角中畫如意珠。眷屬圍遶也。以下菩薩。皆是應當以眷屬圍遶。當知彼印相今廣說眷屬也。此中眷屬者。於彼中當作印畫之。如次第。即是如法也。彼文有此字。指之如左也。除疑怪菩薩(即嬌都也)其印金剛印。曰瓶(音越)中作瓶。瓶上插一股金剛。半在瓶中也。無畏施菩薩作施無畏手(如瑜伽中釋迦印)除惡趣菩薩畫作發起手(謂舒手仰掌從下向上舉之)救意慧菩薩作悲手置心上(謂水空相捻當心餘令申散也其捻指向心)大慈悲起菩薩作執花印(空風相捻如執花形餘指申散而豎)悲念菩薩(屈火指向心前餘指皆申散)知者即道此菩薩名也。除熱惱菩薩作與願手(舒指仰掌向下流注甘露水指等者等謂諸指也)不思議具慧者菩薩作思惟手(與如意輪菩薩手同亦如前淨居天印也)具不思議慧。   右皆作方壇置蓮華上也(謂畫此手印等也)。此皆除蓋障眷屬。餘義如文殊中說之。北方地藏菩薩印。於大因陀羅輪也。金剛輪中作寶。所謂在中先置座也。莊嚴地。地上畫蓮。具種種色。花上作幢。幢頭安寶。不畫形但畫幢也。若作此印者極上色者。此是形相也。此說名最上形。是歎也。於諸印中最為勝上殊妙也。此菩薩有無量眷屬。今略說彼上首者。如左寶作菩薩印。彼中畫印慇懃作之也。三股金剛在於寶珠之上也。但於寶地之上作印也。若畫形者。亦坐蓮如地藏法。寶掌菩薩作一股金剛。安此金剛在寶上也。持地菩薩作兩頭金剛安於寶上是也(於一股中有五股形如前印也)寶印手菩薩印。作五股金剛置寶上(即是五佛金剛也)堅意菩薩作十字金剛(即羯磨金剛也)右一切皆彼漫荼羅中安置者。皆於方輪中作寶地。地上置寶。寶上有印也。   次西方虛空藏菩薩。即是文殊會中西方部主也。作圓壇令明淨鮮白。坐白蓮上手持刀。若不畫菩薩形者。但置刀。其刀極利如霜。又如是。謂如是堅利也。又堅固。以種子字而圍繞之也。智者以自種子而種子之。即是安本種子也。次列眷屬上首菩薩。即畫彼印形如教。謂皆依教如法作也。   虛空無垢菩薩。亦本圍之還以輪圍之也。此本即是自也。印作輪(即四技刀輪也)置輪亦自圍之也。在風壇中。虛空慧菩薩印。於風壇中置商佉(即半月壇也)清淨慧菩薩。畫白蓮印在風壇中置。次行慧菩薩印。於風輪中置商佉。商佉中插青蓮華。安慧菩薩印。風輪中畫花。花上置金剛也。凡此於大悲藏大壇中文殊一會。凡四菩薩。隨以一菩薩為主。置於中壇。餘者各於第二院案方而列。第三院置八部也。復次若是大悲中第二院者。假令以觀音為部主。其金剛部及佛頂等。並依方位而列為第二院。次應當知其第三院置八部。即不須置文殊會菩薩也。若釋迦會者。即如是上說(更問)此說是定義也。此事更問審不。   祕密漫荼羅品竟。   入祕密漫荼羅品第十二   入祕密漫荼羅品者。謂諸佛身口意祕密之藏。唯執金剛祕密。   爾時世尊復說入祕密壇法。祕密主乃能知之。故佛復告之也。然此執金剛。即是毘盧遮那之所化身。為欲發明此深密之法故也。此法無能發問者。唯佛與佛相問乃可知耳。如金剛頂經分別積品下。佛入三摩地已。從佛身中出字形印形本尊之身。各從方方出施作佛事。所謂是大因緣開佛知見。如是作已復入如來之身。爾時空中出問法之聲。問佛一百八號。雲何名佛。雲何名正遍知等。乃至問十六大菩薩及真言印等。如彼廣說。爾時佛即自嘆言。善哉善哉能問斯事。乃至隨問而答。爾時大眾得未曾有而作是念。今從佛身而問於佛。猶如幻事。無作無生者而成佛事。今此執金剛亦如是。從佛金剛慧印而生。復持如來金剛慧印能有所問。而佛答之。恐人不信。若自問自說則不足尊重。故以佛身而問佛身也。又所以名執金剛號者。猶能持如來身密口密心密故。名持金剛智印。爾時世尊又復宣說入祕密漫荼羅法者。上已說金剛手祕密漫荼羅。而未明入祕密之法。故次宣說也。持誦者遍學祕密漫荼羅。真言者應遍學(謂一切處須解也)古者祕密壇。即智者是通達也。無所疑滯故名智者。智者盡燒一切罪。弟子法如是者。持誦者即是成就之人。謂阿闍梨也。應遍學者。然唯佛與佛乃能遍知。遍學一切諸法。能具此德乃可為師耳。今末代此人難得。雲何得有傳法師耶。然阿闍梨雖未得如佛。應遍了知此經宗旨次第法用一一明瞭。及隨順此經所有諸法緣。漫荼羅要者應善知之。應修瑜伽之行。曉了眾生種種根性利鈍及有遮無遮。及本尊之真言身印之類。乃可傳法為弟子。作入祕密漫荼羅法也。所以然者。今此諸佛法要甚深難解。共所守護不妄宣傳。久默斯要不輒爾宣說。若末代人師。不能了知魔事及入道方便次第。而妄教人。即無所差別差機誤他。故須遍學也。所云智者。即見此遍學人是也。能知應與不應與應入不應入如是種種。故名智也。若不閑方便徒有所說。而不能令他建立無上善根。速入一切如來之位。更招極大障法自損損他。雲何名智人耶。燒弟子罪者。猶彼從無始來。具有無量無邊罪障。弟子法如是者。謂如法入壇作法也。深厚之障若不為除。則身器不淨猶障有故。不合為說一切如來具足道。猶如聲聞人。有十三難等不合為授戒也。燒彼壽令不復生。燒除灰燼者。今豈以世間之火而焚彼身。令命根不續為灰燼耶。今自有妙方便大慧之火。而焚彼業煩惱身。使不復生也。一切眾生皆以業煩惱蘊積相續。而得生長輪迴無絕故。名為壽。今即焚之令盡無餘也。業煩惱為薪。方便智為火。以此因緣而得無餘。此薪既盡能治亦遣也。所謂燒者即是字義。當以阿字為弟子身。使以阿字遍作其身也。次以此慧火之字。焚彼菩提之性真金之礦。令垢穢無餘。故以羅字而焚阿字也。然既焚竟。豈如二乘斷滅灰燼而不復生耶。不如是也。諸垢之薪已盡更有妙生。所謂淨菩提也。真實生也。此生即是清淨之性。如來種子也。師以何方便令此灰燼。復燒盡同於灰。彼等復更生也。以字燒字者。謂想阿字同方壇。弟子在中。而以囉字燒之。以燒故同為一體也。身同阿字。而以囉字。自燒一切煩惱罪除。乃至身亦除體同金輪也。生妙牙也。謂生縛字門也。當於心上觀圓明。於圓中而安縛字。從此縛字而生水輪。猶如白乳而以注之。以此方便復生淨菩提心佛種子也。生此清淨之身。內外無垢如百鍊之金。而加瑩飾隨用成器也。當知火動之時即與風俱。風輪者即是訶佉字義也。又縛字上加點。此點即是大空欠字門也。微妙法水從空而注。以淨其心器。當知即具地水火風空五字之義也。然此皆是如來祕密之義。非徒如文而已當善思之。行者既得如是遍淨無垢身。壽命還活悉皆無垢也。意生之。復為欲令堅固如是意生之身故。更有方便。猶置十二字復得十二緣。謂十二支句也。此即是前說。十二字真言王。當用佈滿其身也。初有四字佈於上分。謂從頂至額也。一字虛空字也。頂上二字在耳。一字在額也。次如本性配生。從眼起好也。有四字在中分。謂二肩上。及心上咽上也。次有四字在下。謂臍上腰上一字在腿上一字在足下。然單足二皆有之。今但於一足置之即管兩足也。當知此十二處。即攝餘一一身份。如二耳字即攝二目等也。如上所說之字。當取上真言王。從初字次第而布之耳。然作此方便有三等。一者師自布。二者用作漫荼羅(更問布字雲何起也)三者加弟子身。此是瑜伽祕密加持也。如是作已即能成於法器。故雲作彼器也。如是作已。即是成就三昧耶。所謂三昧耶者是等義。謂我等於佛佛等於我。無二無二分究竟皆等也。阿闍梨者等於佛。佛即等於弟子。此弟子非但等於十方三世一切如來。亦等一切諸菩薩。亦等一切聲聞緣覺。亦等一切世間天仙之眾。若如是等於一切。即是毘盧遮那身也。故雲諸世間等同等同順。亦是法花皆與眾實相不相違背。應作如是解等同諸佛也。無違背義也。稱此三昧耶祕密漫荼羅中。入一切法教中。自在諸漫荼羅。如是等我。若稱此三昧耶祕密漫荼羅。入諸法教中諸壇得自在(雖不入亦得自在攝取也)如我等。持誦者(謂我與彼行者不異合為一是名三昧耶也)亦然。持誦者不異。三昧耶名說者。解是解了之義解知之義。若解此入祕密漫荼羅方便。即是遍入一切漫荼羅也。此弟子以同遍入一切漫荼羅故。即業自在修行一切法門無有留難也。佛以諸法究竟等。釋三昧耶名。故雲三昧耶名說也。如經初具有入大悲胎藏漫荼羅等諸法。乃以此法為要用之法。不於前說。乃在此說之。若不解此。上來所作漫荼羅終不得成也。所於迴互前後不相承躡者。豈佛不有吝惜耶。但為欲令入正法者應須依師而學。猶如佛於聲聞經中呵賊住人。雲得具滿和上阿闍梨。如法受戒決修梵行。何故如盜住也。今末代學人亦爾。不[(弟*ㄆ)/刀]近善知識諮承法要。而自師心慾望成就如來自在之業。直爾披文。便欲作之望得成就。無有得理也。非但自損。又欲求名利故而妄作人師。自既違法。而欲更建立他無上善根。何有此理。由此無有效。故更招謗法。破法之緣成無間之業。何有無間業人。而能自利利他俱成妙果耶。是故行是法者。[(弟*ㄆ)/刀]求明師。一一諮受微旨曉了明白。先自成立。堪能建立他人無上善根。猶如聲聞法中。五法成就自成五分法身。亦能成他五分法身。得離依止得在師位。爾時乃可傳法利人。其或不然。慎勿妄操利器自損其手也。故經雲。差機說法為人師冤。今不善遍學持明瑜伽之藏。而欲隨他本緣而授其法。亦猶是也。入漫荼羅有三昧耶偈。可有十四五偈。即是與弟子受菩薩具戒。及教授教誡要誓之言。此土未傳耳(具問)次住祕密漫荼羅品。前品說入祕密漫荼羅方便。所謂三種加持也。謂以真言加師之身及所入之壇。並加弟子令住堅固。然後得安住於祕密藏中。故次說住證之品也。   入祕密漫荼羅位品第十三   爾時大毘盧遮那世尊。彼時等至三昧地證。未來眾生觀念從定住者。毘盧遮那義上已釋之。今更釋。所謂毘盧遮那者日也。如世間之日。能除一切暗冥。而生長一切萬物。成一切眾生事業。今法身如來亦復如是。故以為喻也。然世間之日則有方分。則有照外則不能照內。明在一邊即不及一邊。唯能照於晝日而光不及夜。今如來日則不如是。遍照內外無有方分晝夜之別。圓明常住。一切眾生若得此日出時。則能生長一切如來善根。行如來事。世間之日不可為喻。但得其少分故加以摩訶之名也。佛所以入此三昧者。佛住畢竟無相寂滅之法。以大悲故住於三昧。令一切大會及無量眾生。得見此大悲胎藏漫荼羅莊嚴大會微妙之法。即是於無相中而現有相。雖復有相。而從因緣生即不生義。同於性淨之法。而令眾生各隨本緣。見種種色聞種種聲獲種種法。各隨心器如法修行。有如是大因緣故。又為滿足金剛手所問之法。令明白無餘故。而入三昧也。等至者三昧名也。上云爾時。此復雲彼時如來入於三昧者。對前因緣次復有此事故。分別雲彼時也(更問)。等至者。猶過去一切諸如來。皆乘此道至成正覺。如過去。未來現在一切如來亦復如是。皆從此道乘此方便而成正覺。故雲等至也。如三世佛至成正覺。我亦如是。如我今乘此道而至道場。一切佛亦如是。佛佛皆等。本末究竟悉等。故雲等至也。又復如前所示大漫荼羅方位之相。如佛所入三昧而示現者。若阿闍梨住於定中而度弟子。亦當布此方位之相。與彼無異。一一皆是入法界諸尊善知識普門行法。若作此觀以加弟子。亦令得見如是大會也。令內心所觀與外事所布。內外平等無有差別。故名等至三昧也。佛入此三昧故。令金剛手等諸大菩薩。皆得滿足所問之疑。佛於三昧中所現之事。即是示其方位法用。故入此三昧也。彼佛入三昧時。彼佛事等如是。等者等同也。猶如手掌平正。所謂地平者以三昧而言。即是得見淨國莊嚴其地平正。無有瓦石諸山及沙礫等也。然此即是淨菩提心之義。以信力故平其心地也。除去所有阿賴耶之所。含藏沙礫株杌等類。唯除畢竟平等淨菩提心體性之地。若能平淨此地。即可成就大悲胎藏佛會莊嚴也。五寶間錯者。謂金銀等五寶五色之寶而間錯其地也。五行者即是白黃。五寶謂五色也。赤綠黑次第也。白。間錯。是戒也。黃是信赤是進。綠是定黑是慧也。上釋雲初白次赤次黃。今以此釋為定前釋非也。從此已下一一莊嚴皆有義釋。今此中未解。別處一一對其法門也。然其處非但五寶間錯其地而莊嚴門標。而已。又有門標。即是大悲胎藏之門標。令知所入之門方位之相也。言標者。此標即是如上所圖者。然有畫作者及立作者。畫作如所畫圖。其立作標者。亦依此相而作也。其門有柱。柱上橫木。標知是門也。四方之門即是四念住。標是四梵住也。涅庾呵是門。都囉亦是旗也。即是標雜色者非但五方之色。更有種種雜色也。此雜色幡其相廣長。而在門標之上。大寶蓋。在上都覆之如壇法也。然此蓋者。此蓋之量遍覆諸佛剎。故雲大也。此標上又懸白拂寶鐸以為莊嚴。前是綵幡。幡有寶鐸及幡拂之類。並懸寶幡而間錯之也。並種種雜好綵之束。即假束之是雜綵也。雜綵名衣懸垂周布。私謂即是如文著雜色衣之義也。從第一無相之法。而出生如是大悲藏生之相普現色身。種種方便說無量法。是雜色義也。雜色幡以來。皆在門標也。建謂立幡於標也。八方隅建大摩尼幢。幢以摩尼作也。幢者謂四方及四隅。各建摩尼妙寶如意之幢也。此外復有八功德水淨妙浴池。湛然清淨。復於池中有無量水生禽鳥。嬉戲自在。出種種微妙音悅可一切。又生種種時花。時謂六時之花。各適時而現也。非但名花。又有種種寶樹羅列也。八方分分佈之。分即方也。五寶瓔珞繩繼也。此八柱之上。周匝寶繩而相連繫。此中雲瓔者。梵音與前所云瓔珞有別狀也。謂垂如仰半月形。而垂下寶瓔周匝相接也。其地細滑如綿纊衣樂受極觸樂者。如西方有純綿之衣。如此地輪中之類。極柔滑。案之則沒。舉身復平如舊其平也。極細最生樂受也。又有無重樂器彌滿空中。在於空中不鼓自鳴。其聲深妙令人樂聞歡喜快樂也。於此布列莊嚴之地。復生無量隨諸菩薩福德。所感意生。之座及宮殿。從如來信解生。其座羅列亦作三重。如上大悲藏生漫荼羅布列次第也。然各隨菩薩淨妙功德。五塵樂具而生有種種差別。舉要言之。則有十世界微塵數等。各各不同而布列其位也。此等皆在八寶幢柱之內。並從如來信解力生。以如來本願力故。於等至三昧中普門示現也。法界標。標即從法界生。即是法界壇標幟也。標者此中有性義。梵文語含也。標即是性也。法界體性。本來常淨第一無相。還用法界而莊嚴之。中有大蓮花王。此花即同法界。遍一切處自性清淨也。當知彼中如來止住者。花既量同法界。當知佛身亦復如是。此即中台八葉之花也。然生大蓮華。如來住彼法界第一。隨意解眾生喜悅。此第一是第一法界身。隨諸眾生信解令得歡喜。極微細之意最難見之性。故極微細也。此第一者。義謂當雲性也。隨意者。佛本願力為度一切眾生故。普門示現。各各隨彼所喜見身。應其機導利令得歡喜也。彼如來諸支分無礙力。從十力信解生無量色形莊嚴之身者。如來支分有無礙力無壞力。以一切世間天仙及二乘聲聞菩薩等力尚猶有礙。由有礙故。更有勝上力者。即能壞之。今佛力無礙不可壞。由如金剛。故雲無礙力也。此無礙力從何生。當知從如來十種智力生也。從佛身支分上中下。為分三分流出種種類形。乃至一一毛孔皆悉出種類。若干形色各異。或方或圓三角半月。或青黃赤白黑。寂心歡喜忿怒等形。其數無量。即是諸本尊等。皆當坐於意生所感之坐也。今此十力復從何生。謂從如來無量阿僧祇劫以來。修行六度十度乃至百千萬不可說阿僧祇諸度萬行。即此諸行功德資長也。以功德所資長。身出現也。從法身而出現也。彼出現已。於諸世界大會之中。諸謂十方也。然此非但現形而已。復出種種妙音。演布不思議常寂祕密之法真言之行。普令一切皆得聞知也。此所生菩薩各說種種。有音聲表作如此說。謂。偈也。妙偈而嘆於佛。猶如下方踴出之會讚。大日如來猶住三昧。此是三昧所現花臺中。毘盧遮那世尊。於身份中示現此耳。從此法界生蓮花中。佛出種種形之時。又從佛身出種種聲而演妙法。   經雲。音聲者即語表也。此音演偈略有二偈。初偈雲 奇哉一切佛。方便不思議。於無藏性中。以慧令為藏 此偈歎佛之意。見上示現不思議事故。歎佛之功德甚為奇特也。歎一毘盧遮那。即是歎一切如來。故雲一切佛也。是故當知如來所現奇特之相。即是如來大慧及方便中生。此不思議業也。雲何不思議耶。謂住無藏性而能作有藏也。藏者梵雲阿賴耶。此翻為藏。或雲宮室舍宅之義。如世間舍宅。一切眾生各隨己分安住其中。既有此窟宅。即有善惡含藏不能自出。如來已離如是阿賴耶窟宅。故雲無藏性也。佛雖無一切藏。然以慧方便而有藏生。謂於無相法中而示種種相。無妄想法中而出種種音說。即以此藏令一切至於無藏也。次偈若識無得者。法之諸法相獲無得。而獲得諸佛導師。此意言。法性無得不可識。若有所謂。無得是空義。若得此者即佛也。即是有妄無藏。非是如來無師之慧。若可識即是心所行處。非究竟勝義也。所以歎佛不思議者。乃於無得不可得法而能得之。所謂上來境界無相而相。令一切眾生。以無所得而得之也。誰得此法。謂諸佛導師也。復次前偈雲奇哉者。梵音奇哉。即於初首而有阿聲。此偈已表法竟也。此即是本不生義。能生一切諸法。謂如來身所示種種形聲。皆從阿字而生也。時出種種形竟。還入佛身支分。又復還入如來不思議法身之中。各隨所生之處而入。故經雲。又復入如來祕法身不思議。此不思議梵音阿真底。亦有阿聲。意明從阿而出又從阿而入也。此兩頭上下指兩阿字。明一切法出入即同法界之體也。彼佛告執金剛祕密主者。意明彼佛即毘盧遮那也。當更問。彼佛者為是三昧中所現之者。為是本如來耶。當是本如來也。從此以下。佛從等至三昧起已。而告金剛手也。佛所以住三昧。而現如前種種希有之相。謂地平如掌。乃至布列諸尊。及八葉花等方位者。欲示執金剛等內心瑜伽之境。以外況內而表於義也。是故今從定起復說內心漫荼羅入祕密藏之法。而示執金剛也。善男子諦聽心內心地中漫荼羅。彼祕密主。身地即是法界自性。以真言印加持之。本性清淨故也。如前以大日加持。次即以羯磨金剛薩埵。作加持而作事業也。如大本中。有二十種勸令聽法之相。佛為執金剛除一切塵垢。及修行真言行諸菩薩等法要未具。不得疾成無上菩提。今復次說滿足前義令法要圓滿。若不知解此。則前法皆未周悉。以此因緣勸令諦持也。如是二十種因緣當廣說。前所呈示。是三昧力故呈示外境。今則內心觀之。以於行者自心之中而具佛會大海。十方通同為一佛土。唯自明瞭他所不見。故名祕密漫荼羅也。猶如作外漫荼羅。先謂持地。平我人眾生壽者。去沙礫株杌等事。次當平治令悉堅牢平正。方可於中而建立之。今此亦爾。欲於內心建大漫荼羅者。亦先須平地去株杌等過。此雲身地者。此語即含地水火風也。雲何治耶。謂先當建立瑜伽之座。瑜伽座者。即是所持真言之字。以加持之。取彼所持真言最初之字。即是真言心也。其字當去點等。但取本體。即是阿字。阿字是金剛地也。所以如此者。猶如釋迦初成正覺時。入金剛三昧而成正覺。除金剛地更無能勝者。今此亦如是。為欲建立內心毘盧遮那大漫荼羅會故。若不先建金剛心地。則不能安立也。阿字是金剛輪。為欲昇金剛座故。先觀阿字為始。還以金剛而持金剛也。觀此字當作方形。然此字形體亦方也。觀此字正方而作金剛之色。遍滿行者內身。由如身之地大無所不遍也。次作水三昧者。謂觀縛字處在圓明。其色正白亦遍滿其身。然此字形亦圓也。前觀阿字已遍一身。今復遍身。猶如水大遍洽一身。與彼地大不相妨也。次觀囉字作三角赤色。此字即作三角形狀也。囉亦猶遍一切處。猶如身中火大也。次觀訶字作側半月之形。其色黑。彼字在中色又深黑。亦遍於身猶如身中風大也。地水火風是外境。從外內照。即是阿縛羅訶字。以加其身也。此阿者即是法界之性。以一切法本不生故。即同法界也。以阿字故。餘水火風當知亦是法界清淨之性。從因緣起而知本不生。以此一一真言之字加持而加持之。當知此字本性清淨也。緣者謂因此得生也(恐是故字義)業金剛有情加護。離一切塵有情壽者滿奴所生末那仙生作者等株杌過患者。金剛有二種。一者智金剛。二者業金剛。此梵雲金剛羯磨。謂所作事業也。以此金剛業而加持故。得淨除其地也。離一切塵者。塵謂過患等也。欲平其地。先當除去沙礫株杌等。所謂一切垢見也。次略說其相。謂有情壽者等見。及滿奴所生者。是一類外道見。滿奴是我。言一切依我而生也。末那仙生者。言一切從彼生也。亦是一類外道等見也。即是垢障不平之性。亦以金剛作業。除彼不平之過。去彼株杌方淨結此心地。而建祕密大漫荼羅也 四角四門。西向門常開出入門。傍安緣周匝者。如前所示外相中門摽之類。及周匝八大寶柱。柱上懸寶瓔白拂等種種莊嚴。令內心瑜伽亦與彼無異也。然彼一一皆是內心法門。應更問其名義耳。於中有從意生大蓮華王。八葉有莖蕊。周遍妙彩畫。於中如來。一切人中尊也。超越中語意。身心地登昇。心地至得。殊勝悅意果授者。謂在此內心大平地莊嚴中。有大蓮華王座上也。如上所現大花王。其體淨妙量同法界。今此內心所觀猶如於彼。故名為大花王也。其花有莖有蕊。諸色間錯妙綵畫作。皆謂內心觀作。如彼畫工。運布眾色作諸色像。雖眾緣合無有自性。而相貌宛然也。此上有一切人中尊。即是毘盧遮那也。此是行者自性無師智大毘盧遮那佛。非從外來也。身語意超身語意心地。得至淨心地。獲悅意殊勝果。超染污心地。得至淨心果地也。身心地登昇者。如一切世人。未得身口意三平等。故不能入此心地法門。如來悉離三業眾過。得三平等至於一切諸佛地。謂得淨菩提心毘盧遮那如來悅心地故。於一切中尊也。復次一切眾生同有此性。如來祕藏具足無缺。而不能自信不自了知耳。唯如來明瞭自證。而為一切普皆覺之。亦令同得此。故名一切眾生中尊也。悅意果謂最後果。當知得是心地者。即是毘盧遮那如來也。授與謂有人傳授。復自觀察修行而得斯果。猶如人與。是實自悟不從他得也。如上毘盧遮那在花臺上。以次八葉東方觀寶幢佛。亦名寶星佛。南方開敷華王佛。因陀羅亦是王義。若重言王不便。故存梵音也。北方鼓音佛(前置阿□今改為此名也)西方阿彌陀佛。其四隅之葉。東南普賢。東北觀自在西北彌勒。西南文殊其花諸蕊中。置佛母諸波羅蜜三昧等。佛母即虛空眼等也。此花葉下面。置諸持明忿怒等。皆葉下。其花莖。即以執金剛祕密主持之。以為其莖也。復有無邊大海眾。即金剛也。亦有種種供具花香之類。今略說之。下文自有安布方便也。其花莖下。觀為大海水。海岸之外。為成三昧耶故。須辦花等。為欲與一切入壇故心念花而令入也。地居天眾。各依方觀布之。復次燈花以下偈也。意生謂從心生花等。畫之慇懃者。謂彼持誦者佈於身心。猶如細畫也。此心漫荼羅之上。有佛在中。故曰大我。大我者佛之別名也。自作謂自內觀作之諦了分明也。然此祕密漫荼羅。為師觀弟子。深是法器誠心願求。為而力不能具眾緣如上廣作者。師得為作此法度之。自餘當須眾緣。不得用此也。然若弟子已得瑜伽。師欲令入祕密佛會。亦作此也。囉字淨除者。先已作阿字及囉字淨除了。亦如前法淨除弟子也。即是如前方便。觀於囉字之火。而燒除彼障法積業。令悉淨已。方復以甘露法水而灌灑之。得於死灰之中而出道牙也。是故次授彼暗字也。師當住瑜伽之座。觀阿字上加點。置弟子其頂上十字縫中。當知此上有點。即是甘露法水用灌其頂也。尋念如來者。謂師將度弟子入祕密藏故。尋念三世佛所行方便。欲令同證同護持之也。師既自住瑜伽之座。以其身心而作佛海之會。唯獨自明瞭餘所不見也。次授弟子花。令投師身上供養內心之佛。而觀本緣。隨彼本緣而觀其法。若本尊攝受花。於中彼師皆觀之不謬。而弟子未得瑜伽者。但見在其身上耳也。其花投處。大略心為八葉之位。從臍至心為金剛臺。臍為大海。從臍以下是地居諸尊位也。此者何義。謂從諸佛大悲海而生金剛智。從金剛智出生一切佛會也。於一切漫荼羅中。此最為上無與比也。自見已向彼說之。謂師是心中所見墮處也。上文說持誦者觀其肉身。內心八分作八葉作開敷。及囉字置目等。若行人不如是修行成就。而能作此祕密度人。無得理也。要當先自成就。堪住瑜伽師位。又為阿闍梨所許。方能辦此也。今此所作。雖是度人方便。然行者若於此。自持誦觀照之時亦當如法習之。用此灌頂之內而自灌灑。為除一切障速入佛會故也。前品名入祕密。今復雲入者。此入是證入之入。猶如人已入室宅。一一明瞭細分別之。出入自在。家內所有悉皆知之。不同初入門人也。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卷第十六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796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卷第十七   沙門一行阿闍梨記   祕密八印品第十四   爾時毘盧遮那世尊。觀察大眾會。告金剛手言。彼祕密主。有祕密八印甚極祕密者。如來前品中。說入住祕密漫荼羅法竟。時諸大會復作此念。如是祕密甚為難解之法。更有何方便具足之相。速令真言行者得成就耶。時彼如來知眾所念。此祕密中為更有甚密耶。為劑此耶。以不能測故。無能發問者。故佛不待彼問。但無問而自說也。所謂有神驗者。若行者或內或外。敷列彼本尊等漫荼羅座位之時。以此八印及真言本尊之所加持故。彼諸尊等自然降赴道場。滿彼正行之願事也。復於本尊位中。安置有神驗同。同謂等同本尊威神也。竟乃去也。此是不思議感應之性。猶如水火鏡中日月應之。尚不可思議。而況如來不思議法界之感應也。此是阿闍梨所行之印。不得輒爾而習。假令已入漫荼羅者。亦不得於前輒爾而作。況餘人作耶。非直以本真言趣為摽幟。趣謂如六趣等。此是真言趣。兼漫荼羅如本尊相應者。如本尊有如是法。我亦有之故為具也(此如是一事以上同彼尊也謂形色坐立喜亦爾)自身住本尊形當如是知。知見如本尊位而得悉地也。若行者依此八印真言及漫荼羅。相應而配住位。若能知此將近悉地。不久而得。如本尊住者。前雖配祕密漫荼羅。若請本尊。謂須作此法方乃可得也。若不作此則未圓也。此經皆前後相成。共為一事綺互其文。行者甚須相照覽乃可知也。若行者持誦之時。亦須作此法。謂請本尊及所欲願等。則得速自建立也。其第一印者。作三補吒虛心合掌。其二風地指直而開張。餘如舊即是也。此是毘盧遮那如來大威德生印。從此中如來大威德生。此是一切智智之明也。其漫荼羅作三角形。於其四邊又有四三角圍遶之。故曰周也T39075001.gif。其中當觀毘盧遮那世尊而在其中也。其三角漫荼羅。當觀八葉華。華臺上作三角漫荼羅也。即是前瑜伽座。作此三角其尖向下。其色赤也。前雲三角尖向上。今向下者義用殊也。想佛在此中而作威光印也。其真言曰。   ra□ (藍)ra□ (□驍   第二如前作印。而雙屈二風指。以指二空指頭。合皆如va 縛字之形。此是金剛不壞印。金剛者是如來智。非從緣生不可破壞。故名金剛不壞也。其漫荼羅形圓如va 縛字(是波字第五聲)以金剛圍之(當是金剛有炎光也)。問其金剛。亦在漫荼羅四邊。如上也。所謂縛字者此漫荼羅正圓而白耳。亦在花臺之上。其中有大日如來。以下皆效此也。然此八印。持誦者隨取其一。隨事用之也。其真言。   va□ (鍐)va□ (縛)   第三印如前作。即三補吒合掌。其二水火指開張。其地風指先以開張。作初割花形。此如來藏印。亦名蓮花藏印也。漫荼羅如前作圓月輪。但以四蓮圍之為異耳。中亦觀大日如來。其真言。   sa□ (三)sa□ (索)   第四印如前第三印。其二地指相並雙屈入掌。此是佛音莊嚴印。亦是萬德莊嚴印也。亦云內外莊嚴也。如世間人有種種室宅衣服事所等。眾寶之具無所不有。以莊嚴之則名萬德皆具。今此若內若外。如來眾德莊嚴皆具也。漫荼羅半月形。而側以點圍之。餘如前思之也。真言。   ha□ (憾)ha□ (郝)   第五如前三補吒合掌。而稍開曲。其二空指開張(稍向埵)開掌心如掬水像也。名從佛支分生印。謂從如來一切支分而生也。其漫荼羅如瓶形者意取瓶腹即是形圓也以四金剛圍之餘如前。其真言。   a□ (暗)a□ (惡)   第六印如前。二火指稍圓屈。俱屈入掌。鉤曲背相合也。柱此中指也。餘依舊。謂如第五印即是也。此是法住印也。其漫荼羅如虹形。有諸色間錯。猶如虹之暈色也。其形如覆虹。其下平上有金剛之幡也。從上來諸漫荼羅。有蓮有金剛有點等。今此漫荼羅。一一皆取以莊嚴圍之相間錯也(更問)。其真言曰。此初字為種子。謂縛字。即無縛也。勃馱陀羅尼。佛總持。薩沒哩(三合)底(念也)末囉馱那迦哩。字引聲。迦梨。作益也。謂益念力。馱囉馱囉耶。上謂自持持我也。次謂持他持一切也(此一切屬上句也)薩畔薄迦縛低。世尊也。呼本尊也。嘆法。阿迦囉縛低。謂具形相者。三麼曳(釋如上也)莎訶。此恐未審更勘梵本。第七印如前三補吒。以二手地空。各相捻在掌內而開火指其水風指。頭相合也。二地上火也。漫荼羅虛空形(方形作之)雜色間雜。此是虛空色也。如空中含一切色像。如來大空智含一切法也。其兩邊各一點俠之。真言曰。   □   此是種子也。此一字行。阿吠馱(一)謂具一切智也。謂己證之智也。費提(二)即以此所具之慧。持惠他人也。莎訶。第八印合掌(掌心相到)已。先左轉(轉時右手覆而左仰相合如舊也)次右轉(轉時左覆右仰仍合不散)即是也。此是如來迅疾持印。謂如來祕密神通之力。力持迅疾之義也。漫荼羅同前虛空。但改作青色。以眾多白點圍遶之。真言曰。此khi 字也。加三昧是種子也。瑜伽大瑜伽謂諸佛瑜伽也。摩訶瑜祇(上)爾(二)。此真言主住大瑜伽也。未得瑜伽令得之。謂能授與修行者願。於瑜伽而得自在也。瑜藝詵伐哩(三)欠(平)。空也。闍哩。生也。謂空生也。迦是作也。作此生等於空也。雞(四)莎訶。   復次第一東方寶幢佛 第二南方開敷花王佛 第三西方阿彌陀佛 第四北方鼓音佛 第五東南普賢菩薩 第六西南文殊師利菩薩 第七西北彌勒菩薩 第八東北觀自在菩薩 當知此八印。皆毘盧遮那印也。如東方印則寶幢佛印。亦是大日如來印。他效此也(次依已四印也)經中次誡阿闍梨應授法。若未灌頂。一切不得示也。次若調柔人(謂柔和善順而不卒暴等)次勤精進能有堅固勝願者。謂能發勤精進。自能發無量大願弘誓者。次恭敬師長(謂阿闍梨)謂如法華身為床座等。又念恩德者(念報佛恩)清淨者(內外俱淨也)自身捨者(若求法不惜身命如雪山大士等)雖是入漫荼羅。要有如是德乃可為說。不得輒爾示人也。所以者何。此是如來祕藏之要。在所遊方不得妄宣傳也。此亦佛教阿闍梨耳。若弟子之位未得許可等。固不在言限。何可妄說。令他輕謗。自招無間大獄之罪耶。六月者舉數也。初六月不成。更六月作。展轉乃至得成乃止。如說三月亦例可解也。先持誦經六月。若無相更經六月。若有相已方作成就也。若祕釋者。六月謂淨六根故也。雲三月者為淨身口意也。   次持明禁戒品第十五   時金剛手。為彼修真言行諸菩薩等。當有持明禁戒之法。猶未說是因緣。是以次復以偈問佛。故言諷誦也。然戒。西方音有二。一者此是修行戒也。謂淨身故須行之。屍羅。二者沒栗多。屍羅。戒有二。謂本性戒及制戒也。性戒。謂淨諸根今沒栗多須成就。故制之也。別後服風等也。如律因事制也。今課中戒是禁戒。或雲制戒。皆是沒栗多也。是長時所持之戒。沒栗多是有時願之戒。謂行者持誦時。或心一月乃至年歲等。此事了時此禁亦罷。故無大名也。今此問中具問二義也。先問雲何明制戒。即上二種。雲何發起。次問雲何修行。謂知是已。修所隨所在方。雲何修行得無著也。住處而修行之也。問中意者。諸法寂滅無相無有能修所修之相。若有所持即是有著。今雲何於修行之中。而即無著得成大果故也。次問修行有時節不。如世間戒等則有時限。乃至聲聞受具則劑一形。今此明有限劑不也。然問意者。此戒既是從緣而得。即有始終。然寂滅法無有始終之別。雲何相應。設令有智以何為限量也。復次雲何持戒者增長威德。謂今依止何處雲何修行。以何法而令此威德增長。同於如來一切威德成就也。又問持此戒時方也。問何時得離此等也。雲何時方作業法非法等。當於何時而得離也。然佛戒者。即如來自然之慧。非時非方。離法及諸作業。今問何時。而得離此諸事入於一相也。時謂一月一年一日一時等限。方謂所住之處。何處可修宜在何處也。雲何速得成(謂如上事)願佛說其量。謂速疾事量也。既問終始。次問其量。問此離相之戒其量幾何而可得也。金剛手言。我已於過去先佛所。已了知此法。今為修真言行者。令彼未來世中。速得成就如來戒故。而發此問。非為有所他求及名利等。今我誠言此心。為人證知耶。唯以如來為證。而我深心唯佛自了知也。既已兩足尊為證。固請人中尊為我說也。此為未來眾生故。證者仁中尊。此即指佛也。如法相而證。故雲如所證也。已上凡有五頌。是問也。時大日如來聞彼發問諸佛持明戒。故嘆言善哉善哉大勇猛。今佛以彼為一切眾生故問。是以還為一切眾生故而歎之。勇者謂能除自他一切障故。又勤精進自心無有休息。處生死中而無厭倦。能除一切無明之怨。以此眾多義故名大勇猛也。猶行大願求大法。起大行成大事。所謂普令一切眾生入佛知見。故名大士也。此有情者。梵正音索哆。是著義。猶世間人。深著身心不能暫離也。今菩提索哆亦爾。著此大菩提行。乃至無有一念休息放捨之心。故索哆也。又名薩埵是有情義。以於有情之中能修無上道。能荷負一切諸餘眾生。即是眾生中之無上故。名大有情也。眾生隨所執著義。今能自出復令他出。故名大有情也。以能持如來祕密故。名金剛手。又名大福德者。是佛歎金剛手之功德其異名也。歎其有福德者。即是積集如來功德也。今從此以下佛亦以偈答耳。所制戒殊勝先佛宣說者。佛又引佛為證。此戒過去佛所說。我今亦如是說也。究竟之法古佛道同。故引此證明無二道也。明制戒發智。制戒正覺住者。由持此戒故。發起真言之行而得悉地也。即以住此持明戒故。即同正覺。正覺是佛之別名。以行如來所行道故。即同於佛也。以此修行故。今世人而得悉地之果。此答雲何住戒也。佛意言。如佛所住之戒。行人亦當如是而住。即是三平等故。福智增長故。悉地得成也。自真言等起無疑慮者。當修禁戒若得等引者。自真實謂自持真言手印想於本尊。以專念故能見本尊。本尊者即是真實之理也。非但見本尊而已。又如實觀我之身即同本尊。故名真實也。此有三平等之方便。身即印也。語即真言也。心即本尊也。此三事觀其真實究竟皆等我。此三平等與一切如來三平等無異。是故真實也。行者修行時。佛海大會決定信得入。若有疑慮。則真言之行終不能成故重加誡勸令不生疑也。以無疑故而得等引。等引者。梵雲三摩呬多。即以三平等法。引攝一切功德攝在自身。故言等引也。舉此三平等。即是普攝一切功德。照此三事究竟皆等攝入自身。名為等引。又定慧等合為一。名為等引。能住如此真實乃至等引。即是住佛戒也。菩提心法修學業果。若一相和合作業離戒。佛所得智不異。戒一切法得自在者。菩提心即是如來正因(謂心王)法謂心法。即是一切地波羅蜜自在力等。以要言之。一切功德之法皆是也。此法皆是佛之眷屬。亦是菩提心之眷。屬。如花臺之有葉蕊也。此之妙果即同於佛。所謂業者。一向是善業。私謂即如來妙業也。以此修行等同於佛。從初發心乃至戒及業等。皆等同於佛。佛離一切相而住淨戒。所謂離諸相一切一味。若能如是離一切相而住於戒。此戒即是佛戒也。其所作業即佛業也。其所得之果即佛果也。以其一相無相離作業故。若行者分別此是戒此是持者此是所持法。以此不真實故。有所得故。即非持佛戒也。又此戒者。即是如來無師之慧也。由住如來智故。即於一切諸法而得自在。以於法自在故。照了一切眾生真實之性。亦能如實而利益之。令一切皆等於我也。由住此戒。攝一切法名自在。自在者即是攝取之義。謂自得法又能利他也。故次經雲。有性義中通達是也。義者謂善利也。即所謂義利也。常無所著修行。則等瓦礫諸寶者。謂自得一切法自在亦利眾生。離於是法非法等種種差別之見。心無所住也。由無住故。等於粗惡及珍妙之寶。心無增減也。爾時行者觀五逆闡提。與如來功德等無有異。不生增減。何況餘耶。若至觀於一切煩惱惡業與如來功德。不生取捨。況瓦礫之與金寶耶。次答持戒量。既有始者可時當終。故佛答言。乃至落叉見誦真言數。常應時月禁而竟者。如淺略有持真言戒。劑爾所持戒劑爾所持數。謂一遍十遍乃至落叉等。或一夜一月乃至年歲。故今此中佛。言當至落叉乃終竟也。落叉者。若淺略說是十萬遍。今此不爾。落叉是見也。若見實之時。此真言行即得終竟。不然無有中息之義。非如世持誦者劑爾所。爾所即求其淺末之效也。然此中持誦。應如上先作三等之方便。謂真言身印及觀本尊。見本尊時。其心相應而住。無有能動亂之者。又觀所持真言。從本尊心中流注而入其口。猶如花鬘無有間絕。即以如是佛之功德自滿其身。亦不從身更流出也。然將成滿時漸有相現。或如本部中說成就之相。或自身有種種疾苦而得瘳愈。或有諸小蟲之類不止其身。悅白清淨無諸垢穢。或先鈍根劣慧。而今逮得不忘總持。隨於一字能演多義。乃至合偈諷誦心無所礙。此是前相也。故佛言若見時乃竟。落叉是見義。亦是成就義也。行者心住三昧得見本尊。寂止正定。假使妙高山王崩壞震動。尚不能間動其心。或種種異相。如菩提場中可畏魔事。亦能安心不怖。乃至魔宮美妙婇女。亦不能傾動於其志令生雜念。何以故。以住真實戒之所持故。當知爾時去見道不遠也。或時一切所食之味乃至苦澀皆如甘露。以此緣故其身適悅。粗弊五欲之味不能移之。是貪息相也。其瞋息相者。行人六根漸淨故。猶如行大曠野盛熱之時。日光沙礫鬱蒸之中。忽遇清泉而自灌洗。爾時諸忿害等所不能嬈也。復次等金石者。即是三平等也。月時數者。皆是持誦之限也。又落叉是垛義。如射中齊也。如首楞嚴文殊經習射義。若住諦理任運相應。是落叉義也。復次如上所云。一味一味真實之見難信難解。如來復以異方便世間持誦之法。而助真實見。故次說六月持誦法。然皆是祕密究竟。與前不異也。其第一月當觀金剛。是方漫荼羅黃色也。觀其自身而坐此中。即以自身而作阿字。其a 字正方黃色。當令內身充滿無缺。舉體皆是此字也。當結五股金剛印。不須持數珠。其印作虛心合掌。雙屈二水。以右加左相句掌中。二空雙併出。二風句屈向中指背。即是金剛手印也。當於一月中。但服乳不食餘物。但觀所持真言從臍而出從鼻而入。如調喘息無異。爾時但觀以此真言而為喘息也。其色亦黃。若觀真言。即以一一句為一息。若觀種子字。但無間作息也。雖雲一月。然一十一百乃至一落叉月等要以見為限。復次一者即是一相一味之義也。見此名滿一月。次第二月住於水輪。其輪圓而白色。自想身在中。如上方便手作蓮華印。二地二空聚為臺。餘三指開敷。令火風稍合相並。即前觀音印也。觀其身作va 縛字。色白。亦以白真言為出入息。問為觀尊va 字耶。為本所持種子作白色耶。是月結蓮花印。於二月中但服水而已。餘皆不食。所謂服水者但以此真言水入息白乳之字為食也。行者若相應時自得法味。持不復有他食想。但法喜味而充滿身耳。嚴備謂於中坐也。爾時但觀此字。不觀本尊像也。第三月在火輪中。謂三角赤漫荼羅。住勝上火輪也。觀在其中以其囉字為身也。作慧刀印。謂三補吒合掌。屈二風捻二空也。其出入息赤色。三月義如前。謂三月三十日三千日等。以見為限也。此三月中不求一切食。謂不得乞食等。若有施來者。得隨意食之。無人施與則不食。但以囉字為食耳。以此方便燒一切罪障。令無有餘也。以此義故一切暗盡明成。謂佛慧明也。備謂備具用此印也。第四月在風輪中。是側月也(與上同)其中色黑。用ha 訶字為身。出入息等如上說。此一月中。但飲風而住不食一切食也。此飲風。亦是以訶字出入息為食。非如外道飲氣而生也。當作轉法輪印。此即是反手相叉。前所作者也。此難作者。第五月從金輪至水同等諸佛。處金剛水輪中。謂作方黃漫荼羅。內有圓白漫荼羅。身坐其中。臍以下黃。中以上白中也。不作印。用阿縛二字。餘如上。此五月中不得食。盡不食。謂斷一切食。但以二真言作出入息為食也。自五月以來。修無著離我之行。同於一相寂滅。即同佛也。次第六月處風火輪除一切障。亦是風輪中有火輪。准上事知。下是風臍以上是火。用訶羅為食。得與不得亦一切不食也。迄舍利養。次佛說其功德。行者以此方便行故。一切梵釋龍鬼八部。遠而敬禮共所守護。來至其前作奉教命。乃至藥神等亦來。問其所欲而奉給之。諸持明仙住其左右。一切惡鬼羅剎七母等為人害者。亦遠而敬禮。見其身如大劫之火威光猛盛。隨一切善願自在成就。諸為障者皆不得便。猶如大吉祥金剛觀音文殊等。無有異也。   次阿闍梨真實智品第十六   上雖廣說阿闍梨弟子之相。及方便作漫荼羅度弟子等。爾時執金剛。次復請問大日世尊。諸漫荼羅真言之心。然是中阿闍梨真實之相。猶未廣說。今者金剛手。為滿足其義味故。更次復問。雲何是一切真言之心。為持何法以何方便而得阿闍梨名。又誦持何等心真言。而得阿闍梨名也。次佛以金剛手。能建立一切眾生善根滿彼真言行故。而觀此發問悅可其心。故歎也。知彼眾心所欲聞法。而問之。故令歡喜也。尾扶是佛之別名。亦是法王義。謂聲便故用此音說也。又復此中真言心者。此心梵音汗票馱之心。即是真實心也。從前以來皆是偈問答。今亦偈也。次答言祕密中最者。真言智者。謂智中智之無上無過也。今我將說此法。汝宜一心諦聽也。次雲佛子善哉善哉大有情者。佛歎金剛手。欲令彼大眾生歡喜故。如是說言。謂隨問答。祕有之相最祕相也。從心真言所生智。此最為大。所謂一切心者即阿字也。以一切言音皆從此字為首。若無此阿聲。即離一切之語無有可說。當知但開口聲。即是a 阿字之聲也。上文俄若拏那麼(並上聲)雖雲離阿聲。然阿有內外。若外聲雖無。然不得離阿字內聲。內聲者即謂喉中阿聲也。當知此阿。即是一切法本不生義。若能如是照了本體不生離因果者。即得常住不生也。此心真言即是無量義處。遍生一切世出世間之法。離一切戲。於諸戲論永息而巧妙智生。此智即是奢摩他毘缽捨那之智。從此智有無量慧方便生。以離分別戲論故。遍一切處也。巧妙智者。即是一切智智之別名也。何等祕密主。雲何阿字。是一切真言心也。一切真言心者。佛又自徵問而答也。然此阿字即同種子。如世間。佛兩足尊說阿字名種子。種子能生多果。一一復生百千萬數。乃至展轉無量不可說也。然見子識果。因既如此。當知果必如之。今此阿字亦如是。從此根本無師自然之智。一切智業從之而生也。布諸支分者。支分即是自心也。由此心即攝一切身份。離心無身離身無心。亦同於阿字。故互文也。若布此者即同諸佛。謂從字有果果即是佛。能正遍知故名為正覺。由識此字之理性故。得如來名。此字之理性者。即是此心本不生之義。是故一切如是。謂皆同阿字。皆是諸真言也。及安住支分。謂雖加諸字。亦有阿字在中也。又遍住於支分阿字為心。如人有心能遍支分。此心皆受苦樂。阿字亦遍一切支分也。然即是此心本不生之義。佛兩足尊說。是故一切支分安住。支分佈。如相應依法一切遍授者。次勸行者當布支分中。謂布在心上也。梵雲阿伽羅。阿字遍一切字。若無阿字則字不成。要有阿字。若字無頭即不成字。阿為頭也。遍謂遍一切。一切有事理。謂言說理證。真言理皆遍。故重雲一切也。此阿者。如人身支分及內心。此阿一切遍也。若布一切字。無身心即支分不具也。是身支分也。依法如理是布一切處。遍謂遍佈也。雖未能遍佈一切字。以此阿字為初首。即是遍佈一切諸字也。然此阿字。能說一切世間語言。復因此語言。得解一切出世之理也。所以者何。要因此阿字。生一切世間之語言。然此語言不離阿字。以不離阿字故。即知是不離於法體不生。是故因阿字門。是有世間一切法。因世間一切法。得悟阿字門也。又以此心即是遍於一切身份。是故隨布在於身之支分。即是依法如理過布諸支分也。是故遍一切字。亦遍一切身之內外也。故今遍應理。是相和合義。猶阿字遍一切字故。即是和合也。即哩比字加於阿字也。然迦字等。若口無阿字之聲。則不成字。當知此字本無言德名字。因阿字而得有也。如人無頭即一切支分皆死。此迦字等亦如是。若不以阿字為頭。即不成亦不名字也。故阿字為命也。哩比得伊伊等三昧聲。亦因定發起也。假令迦字若無阿。但於喉中作短□聲。道迦字不成也。以加阿字即成迦故。當知阿字不生。迦是無作。其義即是相應和合成。他效此。經文是故此能遍諸身。能生種種。此種種是毘濕縛。謂巧也。能生種種不思議法也。能遍一切身份也。然字者梵有二音。一名阿剎羅也是根本字也。二者哩比鞞。是增加字也。根本者即是本字。如阿字最初二音。即是根本也。次從伊(上)伊乃至烏奧凡十二字。是從生增加之字。悉皆是女聲。其根本字是男聲也。男聲是慧義女聲是定義也。其根本字遍一切處。次諸增加字亦有遍一切處。根本增加不相異也。皆以根本字體有本而加點畫。是故根本增加不一不異。猶如器中盛水。因器持水水不離器。此亦如是。更相依持能遍內外也。相應者梵音瑜祇。即阿字義。相應即是瑜祇之義也。非但阿字遍一切處。從迦佉等乃至娑訶。亦遍一切處。何以故。此等皆是根本音。其根本音即同於阿字。如迦字等。各各有從生增加之字。如迦字中即有計雞矩俱雞蓋。俱皆是女聲也。然迦字體上加於畫。則成增加之字。體是慧。而加是定。定慧相依持。合而為一其體不失。止觀雙行亦遍一切地也。增加遍於根本。根本遍於增加。滋生遍於種子。種子亦遍於滋生也。又此阿等之字。從字有聲。如從一阿字。凡一切語聲中有阿聲者。不得離此字也。從字表而得有聲生。以有聲故生於支分。能表一切出世間之法。若但有其字。不能詮表於理。要因聲音語言得有所表。謂赤青黃白等。東西南北大小方圓上下尊卑等一切事類。方可領解也。然從阿生一切語言之聲。當知此聲表種種差別。既從本不生義而生。見彼生表之時。即解本不生也。是故聲出之時理性即顯。本不生與一切從緣生法。互相能生互相表解也。然此阿字。非直遍於身份。然一切非身亦皆遍滿。是故從此阿字之心。生種種功德也。今欲說此布字法門。為令行者即於自身。而具生一切如來種種功德。猶如下種子已。無量果實展轉相生。故復勸行人明聽諦受也。   經雲。佛子諦聽者。此佛子即當應諦聽。我今說此布字心經文也。布謂字也。心謂內心也。梵音名蘇羅多。是著義也。著微妙之法故名蘇羅多也。復次蘇羅多者。是共住安樂義。謂共妙理而住。受於現法之樂也。復次樂著妙事業。故名蘇囉多也。又以棄邪趣正義故。名蘇囉哆也。又是遍欲求義故。多蘇囉哆也。次佛答中。心心作餘支分佈。如是一切皆作。我佛自住瑜伽座者。以心佈於心。餘者布支分。如是一切作。即同我自身。作謂置也。謂如是作之也。佈於心故名心心也。如常說心心者。謂意及末那。今此中義有異。謂以阿字而佈於行者之心。阿是一切法心。而佈於心。故名心心也。猶此是最初故先佈於心。心是一切支分之主。阿字亦爾。是一切真言之主。既布此竟。其餘諸字則佈於一切支分。如下品說也。然此布阿字法。即是前文所說。先觀其心八葉開敷置阿字其上。此阿字即有圓明之照也。將行者染欲之心與真實慧心而相和合。即同於真而共一味也。如是觀者即是如來。故雲彼若如是作者即是我也。我者佛自指也。又復大我者即是如來。故雲即是我也。即是我者即是阿闍梨。非但以此瑜伽故得是阿闍梨。亦以此故得成弟子也。住瑜伽座者。謂四方。謂大因陀羅坐也。金剛輪坐也。住於阿字之上。以此為座。與此真理相應座名瑜伽座。坐此瑜伽金剛座者。即是如來也。尋念如來者。謂觀於諸佛。有稱此廣大智。稱即知也。若能依教而知者。正覺大德尊。說彼為阿闍梨也。稱此故即是如來。如來即是彼。謂如是名號也。即是其身也。若具斯法。則得廣大智成就心。能成就廣大智故。得阿闍梨名也。若是阿闍梨者。當知即是佛。即是地。謂能持世間所有一切及報受等種種苗稼。我亦能持一切眾生報等。而無分別也。妙音是天名也。金光明雲大辯天女。大辯謂舌也。我出音勝百千梵聲。故得名也。梵謂涅槃。先大梵是解脫。此中梵是梵志者。謂未證也。梵行謂修梵行者名。當知即是菩薩。當知即是梵天。當知即是韋紐天。自在天別名。正雲毘瑟紐。當知即是日天。當知即是風天。月天。梵是帝釋。大梵。當知即是黑夜天。即是閻羅。具大涅槃名為梵。尾是空瑟紐是定。是定是佛四神足也。自在謂於法得自在。如薄伽六義也。能除一切眾幽暗。謂大悲日也。又縛嚕拏是水龍。由主水故。即是具大悲水能遍灑一切也。如月長養世間一切物。佛亦能長一切眾生菩提心也。帝釋因百施得成也。百度開四城門廣施也。釋是百。迦落是勇施也。佛具無量百施。故名帝釋也。造立世界主。謂五大天。世外道謂造立世界主。亦是毘首羯磨。我亦生一切心心主。故得名也。迦羅時。三時即是我也。謂閻摩者也。謂將有所去。謂善到惡到也。將至殺害處名閻摩羅。然我將至善處。而殺害彼煩惱也。也謂三乘車。麼即我也。是我所立時過三時。皆是我。悉是心也。對彼時外道也。浴言天名。謂淨身口意最是第一浴也。說謂外道其名。謂我即是也。即是比丘。即是盡者。即是。吉祥者謂功德天。我亦具一切法也。謂持祕密為三密也。一切智亦外道有此名。我即如實是也。由自證故。非但有空名也。一切見亦是天名也。一切法自在。亦是世傳有此天也。我即如實是也。財富者亦天名。謂自在須與即與。佛即是也。若住菩提心及以聲智性。不著一切法說名遍一切處。謂一切種智之別名。是具一切智也。雲菩提心即是定。從字有聲出。以智分之即智也。即是持誦者。真言從我生故。我即是持誦者。亦是持真言者。由從我生故。我持之也。由真言字從我生。我即持故。具大吉祥者亦即真言王。謂我也。即是執金剛。謂持此密慧也。次所有字輪若在於支分。心位心住隨便安置也。住於位位即所住也。即是地天。即是妙音天。即是常浴及常梵行者。亦即是常澡浴外道之本尊等。缽羅是解脫義。即梵天也。亦即是比丘。即是漏盡者。即是妙吉祥。即是持祕密者。即是一切智者。一切見者即是。一切法自在王。即是住菩提心者。即是智性。即是一切法中不著。即是一切遍皆說。即是持吉祥。即是真言王。即是持金剛。以要言之。一切大漫荼羅之所布列者。及如來一百八號等。無不即是也。何以故。以此阿字法體常遍一切處故。若能如是相應。即同毘盧遮那遍一切處也。故佛於經中作如此說也。上來說心竟。次布身份。謂於眉間當置h□□ 字。此是一切執金剛所持處也。次於心上四寸許觀置sa 字。即是一切蓮華手部所住處也。我心住一切遍自在。我皆遍種種有情非有情阿字第一命者。謂即以阿字為心。故遍於一切自在而成。言此阿字不異我。我不異阿字也。乃悉遍於一切情非情法。此諸法即以阿字而為第一命也。猶如人有出入息以此為命。息絕即命不續。此阿字亦爾。一切法有情以此為命也。   次va 字水說名(謂想縛即同水也)次想ra 即同火也。次想h□□ 吽即一切忿怒持明也。又想kha 佉字即同空也(當有訶字即是風。今欠之更問。即是也)所以作此觀者。欲布一切字。於是身份。即是一切如來法界之法。萬德皆備。猶如坐道場時。非金剛坐則不能勝。今亦如是。欲備一切如來功德。先須用此地水火風。四輪及空。然後作具法也。以能如是第一真實若解者得阿闍梨名。壇中名字雖殊。皆是諸佛功德。為度彼故說也。是故諸佛說一切應知常作勤修者能得不死句。猶阿闍梨以阿字加其身。故即是漫荼羅一切大會天等也。了達其義。即是真實阿闍梨也。次勸常當如是修行即得不死句。是常住義常住即佛也。   布字品第十七   即義與上相連也。亦明古佛道同。引一切佛同說也ka 迦字(嚥下)kha 佉(上顎)ga 哦(頸)gha 重伽(頰也謂從頂十字直下至喉此中間也)ca 遮(舌根)ccha 車(舌中)ja 闍(舌頭)jha 重社(是舌生處)□a 吒(脛是兩脛也)□ha 吒(腿髀)□a 拏(腰謂繞腰帶周匝處)□ha 重荼(二臀坐處)ta 哆(大便處)tha 他(腹)da 陀(兩手)dha 重陀(二脅)pa 波(背也遍之)pha 頗(胸也)ba 麼(二肘已上膊下)bha 重婆(臂下)ma 莽(心也)ya 也(陰藏)ra 羅(兩眼)la 拿(遍額)i 伊(上)□ 伊(目精或目角也此二字先配右後配左目凡一切配有左右者皆先右後左也)u 鄔□ 烏(兩脣也先上次下也)e 翳ai 愛(二耳也先右次左)o 汗au 奧(右頰也先二次左)a□ 暗(成佛句也在頂十字)a□ 噁(是涅槃義無處所不遍配支分)。若能如是作。即是佛即是一切智。即是資財(具一切法財者也)即是佛子也告之也。   次菩薩戒品受方便學處品第十八   金剛手於經首。已問佛菩薩戒義。佛前說入漫荼羅時為弟子授戒時。即合說此戒法要。先受此戒已。住斯學處。然後合聞如來祕密之行。此戒未造漫荼羅前。即合為說也。佛前說入漫荼羅時。為正說入漫荼羅方便故。未及說之。故金剛手騰前事復問。故經雲。爾時金剛手祕密主。白佛言。願世尊說諸菩薩大有情等句。是具跡義住處義即學處也。修學句具方便智慧。謂眾德歸趣此人備具此戒也。謂諸方便等得在於身也。普來義也。慧方便等普趣其身。此正譯也。離疑惑謂二意也。如在岐路不能進也。惡意無疑慮令生死流轉不壞。此以上皆經文也。謂菩薩住此學處故。能令不捨於大悲離於惡意惡意即是疑惑也。即以此戒故。於生死流轉中而不可壞。不壞即是常住無能害也。問意言。雲故何於生死流轉中而得此戒。常不毀壞不可破壞也。時毘盧遮那世尊。處一切以佛眼觀一切法界。告執金剛祕密主言。諦聽金剛手也。法界佛眼觀金剛祕密主告言諦聽者。佛以大士請說一切菩薩根本之行。將欲答。故先以如來眼遍觀大會者。即是遍觀法界也。此中雲諸法界者。謂觀佛界法界眾生界。觀此三法界故名諸法界也。觀法界。即是一切如來境界眾生界者即是一切眾生應度因緣。皆是法界也。既遍觀已。知有堪任聞此深行之戒者。故答金剛手也。次告言諦聽金剛手。今說善巧修行道。若菩薩摩訶薩住於此者。即於大乘而得通達修行道善巧說。若於此住菩薩大有情。而得通達大乘者。此修行道即是菩薩戒也。三世諸佛皆由此道至菩提。故名修行道也。住此諸佛修行道故。諸菩薩即能通達大乘也。何以故。今此戒即是一切眾生自性本源之戒。若住此性淨金剛戒。自然於一切法而得通達也。持不殺生戒所不應為。謂應持不殺生命戒也。謂加諸生命字。不得斷命也。次佛告其戒相。謂不殺生命。不得不與而取。欲邪行。誑語惡口兩舌語綺語。及貪瞋邪見等。即是菩薩戒也。此中不殺者。謂於一切有命之類。乃至不生一念殺心。以無殺心故名不殺戒。餘效此而說也。初授此戒時。阿闍梨先當授與三歸。此中三歸者。即是常住祕密之三寶。非是法僧別住。同於有餘不了義經。如涅槃鴦掘等中。應引之廣說也。又如上文中師為授三歸法也。既授三歸了。阿闍梨次當勸發其心令生決定大誓。受此十無盡藏。還三遍授之。受已令彼自表白。我某甲。今依十方諸佛及阿闍梨邊。受得所戒竟。今日今時我某甲得名為菩薩也。此戒無有時節。乃至盡形受之。盡未來際無有捨義也。若如上所說戒。於一月一年等入道場時。謂行此方便。事了即休等則有時限。然深義說之。亦至見真方息也。菩薩戒略有二種。一在家二出家。此二眾中復有二種戒。一自性修行。二是制戒。今此十戒。是菩薩修行戒也。以是善性故。一切菩薩應行之。即涅槃所謂性自能持戒。或雲自性戒也。所以謂持者。以生謗故。須將護彼意。又隨順彼意故又須持也。所以然者一切世間諸天輪王。亦有十善法。一切外道亦有十善戒。一切二乘亦有十善戒。若菩薩不如是持者。彼等即生輕慢非毀之心。我等皆有如是善法。今此人自雲大士行尊妙行。而無淨戒。當知所學非真也。以生彼等疑惑不善心故。即為前人作無義利非善知識。以是故須持此戒也。二佛所制戒者。即是自具方便也。如聲聞法中。為欲修梵行盡苦原故。佛為設此方便以防護之。以是故速得成果。今大乘中亦有制戒。所謂具方便智善巧也。以有善巧方便故。今此十善成不共戒。不與聲聞外道等共。故經雲。善巧修行也。此經十萬偈大本。具有授此戒等方便。今未到此土。然金剛頂中自有授法。與彼不殊。當出之耳。如聲聞有四重禁。於此中乃是偷蘭遮。非重禁也。所以者何。此十善戒。為隨順將護二乘外道故。以善巧方便而具持之。然菩薩自有根本重禁。此中所謂殺盜婬妄。但是偷蘭。非彼菩薩極重也。如前三世無障礙戒中。先令不捨三寶。又令不捨菩提之心。此即菩薩真四重禁也。若菩薩生如是心捨離於佛。即名破於重禁。所以然者。如來即是一切善法所從生處。菩薩以自歸依佛故。方有一切地波羅蜜等萬行成就。猶因種子方得生果。若捨阿字本自然之智。則一切善不得生。故捨佛。即是斷一切菩薩之命。而絕其成佛之根。若行婬盜殺妄。但於道有礙。非是絕成佛之根本。故但成偷蘭也。以佛不可捨故。法僧亦爾。如聲聞經。尚雲捨一卷經戒捨七眾生一人。即和合義斷不成具戒。況一切菩薩。同乘一道而至道場。佛佛無異無別。故當知隨有所捨。即斷一切法命也。菩提心亦爾。是一切諸行之本。若離菩提心。則無一切菩薩法。故捨之亦犯重也。如聲聞經犯重已。即非沙門非釋子不入眾數。今此中。若捨佛法僧菩提心。即不入眾數。如彼二乘毀四重也。然行者自知犯戒。更自洗浣其心而重受之。即還得戒。不同二乘戒。折石斷頭無再得義也。復次菩薩自有十重戒。如前不殺等不在其數。乃是偷蘭也。雲何十耶。其四如前所說。更有六重並為十也。第五重禁者。謂不謗一切三乘經法。若謗者即是謗佛法僧謗大菩提心。故犯重也。以祕密藏中一切方便皆是佛之方便。是故毀一一法。即是謗一切法也。乃至世間治生產業藝術等事。隨有正理相順是佛所說者。亦不得謗。何況三乘法耶。第六不應於一切法生於慳吝。若犯毀重禁也。以菩薩集一切法。本為一切眾生。若有所祕惜。即是捨菩提。故犯重也。第七不得邪見。謂謗無因果。無佛無見道人等諸邪見。皆是也。若生邪見。自然捨佛法僧及菩提。故犯重戒。而聲聞但得偷蘭。是故當知方便不具足。但是隨一途說也。第八於發大心人。從前勸發其心。不令退息也。若見其懈退而不勸發。或阻止其心。若令離無上菩提之道。即是違逆一切如來所應作事。故犯重也。第九於小乘人前。不觀彼根而為說大法。或於大根人前。不觀彼根而說小法行。犯重禁。此即是方便不具。以違逆如來方便故。差機說法為人天怨。故犯重也。第十菩薩常當行施。然不得施與他人害物之具。謂施酒施毒藥刀杖之類。一切不饒益他之具。即犯重也。以菩薩常行利他行。今則相背。故犯重也。當知前不殺等。是將順他人意。又初入法者所持之戒。今次說十事。乃是一切菩薩正行之戒也。若菩薩以正順後十戒故。假使行前十事中。而不為犯。次佛言。祕密主。如是修學句。若菩薩隨所有修學。即與諸佛菩薩同行。當如是學。聲聞以近彼佛戒等名近同。今與佛同等也。修學句。菩薩隨所修學。諸佛世尊及菩薩同事。應當學者。此身三口四意地之三。即是一切菩薩修學句。是一切菩薩學處也。此即是一切菩薩隨順眾生戒。隨順即是同事也。又一切佛菩薩皆如是行。以一切菩薩法爾當行故。今我亦如是行。即是與一切佛菩薩同事業也(更問)此本性戒自然合行故涅槃雲性自能持戒也。次金剛手問意雲。爾時執金剛祕密主。白佛言。世尊於聲聞乘。亦說此十善業道。世尊於世間人民及諸外道。亦於此十善業道。常願修學。常願謂要心常持。即受戒之別號也。轉具者。具謂具此戒。轉謂皆也。皆具行也。世尊彼有何差別。雲何種種殊異也。聲聞緣覺亦有十善戒。亦謂息世譏嫌。及性善故持之。一切外道世天亦有十善戒。今佛復說菩薩戒者。但十善即是。然則有何差別耶。故佛次為分別之。歎言善哉善哉祕密主。又復善哉。汝能問如來如是義。應當諦聽。今當為分別者。分別有無量。今合為一。今說此法門也。能問如來如是之義事次答也。諦聽當分別道一道說法門者。謂一切法不出阿字門。即是一道也。道者謂乘此法。而有所至到之義也。一道者即是一切無礙人。共出生死直至道場之道也。而言一者。此即如如之道。獨一法界故言一也。於此一道中。而分別種種差別。猶如無量岐路皆至寶所。殊街同歸也。又如以一阿字門分別一切字。當知雖有差別。不異阿字門。今此十善亦爾。隨上中下智所觀自成種種。非一切眾生本原戒而有差別也。然佛為破大眾所疑。答金剛手所問故。亦於一道中而分別。答其差別相耳。此分別意雲何。佛言。同一如我所說。聲聞學處離慧方便。教令成就開發邊智。非等行十善業道不無其異也。故次言若聲聞乘學處。我說彼方便教令。成就邊智開發。非十善業道等行者。此答其與大乘別也。彼聲聞十善。但是教令成就。猶如國王有所約敕。自今若行如是事者。當與如是等罪。彼人以畏罪故。順而不逆不敢違越。聲聞亦爾。以佛所制威德波羅提木叉教命。尊重法王所制故。不敢毀犯。非是具足方便自性能持。又但為自持。非為普順一切眾生。是以但是一邊之智。非中道實相之戒。是其差別也。諸外道我復不著他因。復次世間離執著我故所轉者。次明與外道異也。彼宗所計。我神等而生一切。今我此身乃自非我。是大我所生耳。若是我所生者。善惡因果皆因彼出。今此身心即自無我。持戒之果為誰而轉修。誰受其報耶。當知因果義不成。故猶如無種子之花果及石女兒。能以空花為鬘無有是處也。此石女兒喻。撿佛性論意具說。復有著於斷常而行十善法。若常則無果報。今持十善依何而住。若斷者亦無果報。亦何依耶。故十善名同。如蟲食木偶得成字。不可比也。次明大乘十善差別之相。若菩薩戒者。以方便智攝一切法。平等入當勤修習。言此戒入一切平等法。離於自他而普淨自他。自開一切如來知見亦爾。一切等同於我。以入一切平等法界而修此戒故。與一切不共也。佛次更欲廣說菩薩十善戒相。令真言行菩薩無有疑惑。故以大慈大悲眼。眼觀察眾生界。告金剛手言。此梵音眼。而有二名。今具存之。以慈眼悲眼故重說二名也。先說不殺相。謂盡形壽乃至捨一切刀杖等。殺法殺緣殺因殺業等。凡與害命相應者。皆遠離之。觀一切眾生內怨之心。悉同於己。乃至有形之類永無害意。然不但以不殺成持戒也。當謂其方便慧。謂觀此人必造五無間謗法等緣。當增重障無由出離。以大悲心籌量。若害之能利多人。或令彼有出離因緣。寧自入惡道。謂將護彼。以大悲心而加害之。此即方便。非彼二乘共也。次盜亦爾。雖一切乃至草葉不取。亦為破彼匱乏因緣。觀彼聚積無厭。由此自損成大障業。乃至方便取之。為修種種功德。然後告之令彼隨喜等。如是種種方便。但隨順深行十戒之行。以大菩提心而為導首。一切無犯。此是持犯之相也。前已略說殺戒。次牒更具說。祕密主菩薩盡形持不殺戒。當捨刀杖離殺害意。護他之命如護己命。餘謂有異方便也。謂餘方便也。隨諸眾生類中。隨其事業為免彼。故雲隨彼業而作之。慇勤修之。令彼免報應離怨害意也。形類是眾義。如彼類造極惡事極重業。欲免彼故。假令行刀杖等無過也。聲聞戒亦有對小罪除大罪以輕易重。故今亦爾。如救水中女人等可知也。菩薩戒准亦可知。盡形持不殺命戒。當捨刀杖殺害。如己同他我生命護之。餘類眾生如類物。脫自形類。作而受報。應離怨惡意者。此第一戒相也。盡形者非但一期而已。若菩薩從初發心及成菩提。一切有命之類。尚不生一念害心。況起身口耶。其所有隨緣殺具。如殺戒中種種廣說之相。亦乃至一念不畜。況施行方便殺耶。惱害心略有九種。謂憎我身。及惡我善友。好我之怨。過去未來現在為九也。又有一類。於非情生瞋。如迦葉佛時一比丘。經行為株機所倒。大怒引□掘之。為刃所傷自致殞弊。即於須臾受毒蟒身。時彼弟子同學等。方焚其身時。後身毒蛇在彼焚處遇佛。以因生噁心欲害之。時佛教誡彼。爾前身以忿非情故。自致此報。今又甚彼。將更受惡身也。其後不久有童子等。以彼害人。即共殺之而焚其身。彼又以見害忿怒及欲害因緣。入大地獄。即於焚故身未了時。後報二身同時被見燒。當知此是於非情處生瞋。所獲報也。又如律中。比丘經行。伊葉刺額血流。怒言。佛何故乃制此戒。有何義利耶。因掣異方。謂是緣生受大苦。蟒身五百商人。為護他故。以大慈悲害蛇。令蛇免罪生天。商客悉患勉也。斷之如有部大律說也。非情處尚爾。況有情處耶。菩薩觀此事故。自不生心亦勸他離也。餘如前說。金槍緣廣說。又師子救賈客害蛇因緣。在寶藏經大方便經等。復次菩薩持不與取戒。他所攝受用物取不起心。況復餘物不與取。諸餘有情見慳慳不施與。無福作隨類形。眾生慳害已彼離施。為彼與時如是持不取戒(對不殺廣說今此戒亦然)若他所攝受用物。不起觸取之心。況復餘物不與而取。有餘方便(雖不言方便義亦有之)見諸有情而極慳吝積聚而不施與。不造作福隨眾生像類。害彼慳故離於自他。為彼行施得妙色等(謂勸發他施也)。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卷第十七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796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卷第十八   沙門一行阿闍梨記   受方便學處品第十八之餘   若時菩薩發起貪心而取之。祕密主菩薩有退菩提過分。於無為法毘尼有過也。施妙色等得。有菩薩貪心發起取者第二戒也。一切他所攝物。義如毘尼廣說。乃至不生一念取觸之心。乃至菩提欲心尚不生。況作方便取觸耶。然菩薩有方便觸取。謂見有眾生不信因果不行惠捨。於所有物封著不能自割。又生此心。何處有施福耶。以如是故。種種方便引化皆不能得。爾時菩薩以方便。盜取其物亦不生入己之心。但為彼人故作種種福事。因方便招召令觀見之。使其發希有心。此大士乃能於物不吝而以與人。我自觀己則不逮也。如是漸次菩薩又方便說施物之利。有如是如是果報。彼能漸信伏。亦於己物自不能捨。菩薩後時觀彼心漸通泰。如法之告言。我昔來所用施物。乃汝物耳。以汝不能自用。猶如收穀而不更種必致窮乏。先福已盡更無所望。故為汝用之。今先施福皆是汝有。如先佛說。凡施當獲妙色力安無礙辯等種種大利。勿謂無福也。以是因緣。令彼出惡道餓鬼之難。成菩提因當知菩薩以具慧方便故。能作斯事。二乘外道所無有也。隨類者。謂有如是一類眾生。宜以此化也。又次隨類者。非但此一方便。更有無礙妙方便。以要言之。以能令彼開佛知見。而有導首。非為餘事。此相甚多不可具說。當隨此況之。舉一例諸。則可類解也。菩薩害其慳者。害是對治義。如言永害隨眠。今亦如是。害彼慳結也。然此菩薩實不生貪物自取之心。若取者。即是害菩提支分也。由此貪心故。害於成正覺之緣。令支分不具。故雲害也。亦即是越菩薩毘奈耶也。草結比丘雲。佛所制戒我不敢引之也。有為戒者。此是修行方便。故雲有為戒也。然無為戒者。即是本性戒。非是修成。對此有所行之方便。故言有為。然深觀即同無為戒也。以不離阿字門故。次不淨行戒。雲菩薩持不邪行戒(此中有重犯雲皆是持不犯意不異故不注)他所攝自妻自種族護自貪不發。況復交會非道。菩薩持不邪行戒。若他所攝自妻自種族標相(謂尼等即是自種標相也)不發自貪(謂心中事)況復非道二身和合。有異方便色類事准上也。及二形相向。餘色類事。此第三也。他所攝謂他所有婦女姊妹之類。如律十種護等也。然菩薩有二種。若出家者一切欲心尚不得生。何論他護及非時等。然亦謂解相故。律具言也。若在家菩薩。於自妻非時等即名為邪行。如智度於屍波羅蜜中具說也。又非時非處者。如近塔尊明現之處皆是也。以明中即是對天神等故亦制也。自種族者。謂同姓不婚等也。又族者。楚音亦是標幟義。如西方法。若女人衒賣女色。自官許。已有人與彼若干物。隨爾所時即是彼所攝也。然彼有人時。即於門置標令他人知。異人見之即知彼已有所護。若固爾干犯即同邪行也。自貪不發。謂尚不應與貪染之念相應。況非道行婬。及正境等而和合分劑耶。然有異方便為成彼大菩提因。則有犯義。不同聲聞也。如大本菩薩戒說。有菩薩從生已來修童真行。未尚面睹女色著心。當於山林修道。後年十八。因入村乞食。有童女見其端嚴美妙。生欲心告言。我於仁者深生欲心。仁者行妙行。正為利一切耳。若我願不遂恐致絕命。即是違仁本願而害眾生也。彼菩薩種種呵欲過失。彼終不捨。以不獲所願因即悶絕。時彼親屬念言。必是夜叉也。形貌異人。我女見而躄地。將不奪彼精氣耶。共持刀杖執縛。將欲害之。女少蘇已見之。即具告父母因緣。彼言是女之過。非比丘罪也。即便捨之。女又追隨不止。比丘念言。若彼不得所求。必自喪命而入惡道。遂從彼願多時和合。伺彼欲少息時。以法勸導而說法利彼女。以深愛敬故。即順其命共修梵行成大法利。然此菩薩但以大悲方便。能以下劣忍於斯事。而非欲貪所牽而作非法。若不由大悲。但以欲邪行心而作。即是犯戒此也。即是具智方便故爾。隨類者即是指前義也。同盜戒故不廣說。例可知也。如經說。群賊捉得緊那羅女施菩薩。受之。因此得財無量。時行施。又如美髮菩薩乞食。女人見悶絕。為護女故(上疑是藥叉之因此念菩提心不捨眾生故)恐離菩提心。因受為妻。久後勸導同發道心。眷屬亦發心生天(善巧方便滅罪行也)次持不妄語戒。盡形存活因妄語持不妄語戒當盡形壽(迴文向上)設為活命因故。不應妄語。即成欺誑佛菩提。祕密主是名菩薩住最上大乘。若妄語者越佛菩提。是故祕密主。此法門應如是知。捨妄語業所不應為。是名欺誑諸佛菩提。祕密主菩薩最上大乘。若妄語者越失佛菩提。祕密主法門應如是知。不捨實語。此第四戒也。活命因者。即是種種名利事等。或因餘飲食衣服囚禁苦厄如是等。如作妄語即身命存。不作即有待之形將不存立。故名活命緣也。菩薩有如是因緣。爾時尚不生一念欲誑他心。況起方便耶。然略說有八非聖語八賢聖語。謂不見言見。不聞觸知而言聞觸知。見言不見。及聞觸知而言不聞不觸不知。是八非聖語也。反此即名八賢聖語。謂見言見。餘三亦爾。不見言不見。餘三亦爾。如毘尼說也。五分大妄語戒有。若菩薩如是犯者。即是謗佛菩提。何以故。菩提者即是一向實義。而今此乃妄誑之因。正與彼相背。故名破菩提也。復次如來無量劫修諦誠故。所可言說。人皆信受。乃至說不可思議法。非彼心量所行難信難解。以佛無量劫誠實故。人亦信之。今菩薩而誑眾生。即是生彼誑法因緣。亦是破菩提也。是故菩薩住此最上大乘地真言之行。不得生一念誑他之心及彼種種緣。具如律說其相。若違犯。即是越佛菩薩也。此亦合有隨類方便語。文無略也。如菩薩戒大本中說。有一女人殺害父母。作此無間業已。自念。我此惡業決定入無間獄。極惡已成。更有何等善法來近我耶。以此因緣故。更不改過修善。但靜然而住拱手待罪。菩薩種種勸之令懺悔修善。乃至告語大乘法中有方便可滅此罪。終不信受。菩薩生大悲心。又化作婦人投彼止宿。因自說。我亦作如是業。彼婦人自念。餘人亦有作此事耶。我今得伴可共同止。如是多時。彼化人漸以方便。欲共改悔行善。而不從彼說。謂言汝必欲作便可作之。然我自念終無益也。彼化人即於彼同住中。示行善事漸獲法利。具大神通而示見之。告言。我今行善。先罪已滅今得此法。若法罪不滅。何由能獲如是事耶。彼生希有心言。彼與我同犯。彼尚能除。我何不作。因與同行。菩薩方便化之。罪垢得除漸入佛法。此即是菩薩慧方便故。能如是持戒。非二乘世人共也。又僧伽吒經說。有一大夫。其妻艷麗婉美尤相愛重。後時命過。情不能捨恆負之而行。乃至枯朽而不肯棄。菩薩化之不得。因化作一婦人。亦負一夫雲。此人我所愛念。而命終盡情不能割。故恆負之彼念言。此則我伴與我同事。因共止住。後時菩薩伺彼。方便即棄彼二屍於恆河水。婦人及彼覓屍欻皆不得。便歎怨雲。我等負之乃至枯朽。今見異伴。遂相與結愛而棄我等。當知其情不可保也。鬼尚如此。況生存乎。彼見此事變心頓息。即發心厭欲修道。菩薩有此慧方便故欺狂。非是噁心而作也。次粗語戒。菩薩軟細心信受攝眾生。復次祕密主。持不粗惡罵戒。應當以柔軟心攝受諸眾生等 隨彼像類語言(迴文向上謂隨順言也)祕密主菩薩初行。所謂義利眾生(此行最先也)或餘菩薩住惡趣因眾生。而作粗語等。隨類形語言何以故。此是菩薩初行。為眾生故。或菩薩惡趣因眾生住粗惡語。此第五戒也。粗者。謂有所言說。能令彼心不順。令生不善之心或高聲現相。所謂粗獷等。皆是如毘尼說相也 菩薩常當柔和善順而不卒暴。所可宣說悅可前人心以此因緣。能漸漸攝彼令入佛道。而今作違惱之因。即是乖背四攝方便。故犯罪也。然亦有方便而作粗語。如菩薩戒大本有一人常行粗語以為常性。一切無能化者。菩薩化作一人。所行嶮暴躁惡。更過於彼無量倍數。彼見已歡喜。此人所行皆勝於我。我當自謂無與等者。而今彼所作事堪為我師。因請言為汝弟子。同事已久。菩薩漸示厭離。稍歎柔順行呵粗暴事。後自改已勸彼令改。而猶未從。菩薩後時以示捨惡行故。稍自修道得大法利。現示神道。彼發希有心。此人所行先過於我。尚能自改而獲此法。我何不為。又以彼為師而入法利。即是菩薩以慧方便而示粗惡也。次不兩舌。復次祕密主。菩薩應持不兩舌戒。離離間語離惱害語。若犯非名菩薩。菩薩不生離間眾生心。或餘異方便。見有眾生隨所見處而生執著。隨彼像類作離間語。令彼住一道故。所謂住一切智道者。菩薩無離間語無惱亂語。犯者非菩薩行。於諸眾生不生離折心。或有情隨見處而著眾生見。彼隨類作離間語。如令眾生住一道。謂一切智道住。此第六戒也。兩舌之相如毘尼中具說。乃至野干師子因緣。云云。然菩薩常修無惱害行。隨上中下類。皆令歡喜和合。不作彼別異因緣。然見有種種異見眾生。各著所宗不能自出。以此因緣方受大苦。菩薩爾時為引彼令捨惡知識故。而作離間之語。如過去有外道師。領徒千人說邪道法。菩薩觀彼有堪化因緣。入彼祕法中而作弟子。不久學法皆盡其奧。慧悟絕倫。彼師歎尚此人傳我法已畢。乃分徒五百令彼領之。爾時菩薩漸以方便。入彼見中而稍化之。經久知彼於己深生信伏。漸示深法。爾時五百弟子見心漸正而成慧性。時彼師聞其法異。來觀聞之。彼因種種開示師亦悟解即時五百人亦師菩薩而受新法。於是千人皆入正法。如是等類。即是方便破彼和合也。菩薩行甚廣不可具說。舉一例諸其隨類可知也。次綺語戒雲。祕密主菩薩持不綺語戒。隨彼類語時方和合者。當持不綺語戒。隨彼形類有所言說。時方利益。彼方有此語當說。違律者不應說。隨彼方相應和合也。出其義利。謂令彼有義利也。出謂作也。謂行此義利。隨方隨時作也。令一切眾生得歡喜心淨其耳道。謂耳根淨也。何以故菩薩有殊異語。謂差別種種隨他意語也。有菩薩異方便。以戲笑為先。欲令眾生歡喜住佛法中。為眾生故。雖出無利語。處生死中利益眾生。其謂種種備具也。處生死流轉而無所著也。和合出利。令其一切有情。諸心喜悅耳道淨除。何以故殊異語故。有菩薩以此笑。先令眾生歡喜安住佛法中。欲無利語除棄語不出。如是菩薩生死流轉。此第七戒也。綺語。謂世間談話無利益事。如毘尼中說種種王論賊論治生入海女人治身等。或城邑國土是非評於世間事。以要言之。一切順世間法無出離因緣皆是也。然菩薩應當時方利和合語所謂時者。雖欲開導於彼。然彼都未有信入之機。誠樂未發輒爾說之。令彼不信。慢譭謗已亦無有化。即是非時也。反此名為時語。或大眾鬧亂多人之處其心不靜。而委有所說不入其心。因失道緣亦非時也。方謂非處也。謂彼正造惡時。即於彼所作之處而為說法。以彼方著所行之事。反生背忤之心。因生彼不善之心也。亦反此名隨方語。利者謂一向無諸不利令修善。順彼情機而出言也。若菩薩如是行者。能令有情歡喜信伏。自益益他也。以彼聞己得利己亦不唐捐其功故也。然菩薩有殊異(謂異方便也謂異於前也)謂笑為初首。如戲笑者。乃至歌舞伎樂藝術談論。即是前所說種種世間有也。菩薩為令彼歡喜。既得歡喜其善順悅。因匠其情方便化導。令其安住佛慧。雖了知無益心不生著。然觀時觀方。義利故而有作之。雖作無利。然以無利而除彼無利之事也。以彼先時造惡惡與道反。直爾捨置方便而急持之。反更驚拒。故方便同事彼後即令入佛道。故此無利即是有利之因。如大良醫然變毒為藥也。若如是作者。乃是菩薩出流轉生死之因。不應同彼聲聞無方便慧者。一向拘□□□蔥j□□□□□□□誇□離□□□□□□□餺椻□□□□奐□□□糖□□□□□□□□□□□魯□□□□□□D□埤□數□□檢□□□v□□□□□檢□騶茵奀□稫襆□逆□□□□□□福餉禖餾栗概饅□□□□□□□祖□□□□□□□□□規□E□逆□妘拏□□□□姜j□騖饅褻妖餾壘□埤□□□□□□□□□□委濾□埤□□□□G□□娀埤□□□嫵□觷□□H□□□□□逆□□隉慼慼慼慼摯f□□□□□□□□□埤□□□楏祅樨□□妘拏□□□馱□□□楜□U糖□□□□□□□祈飀□□□騖饅禪禖餾歷□□□□□□□D□□□□羭傭_□□□l該煄慼慼歐@□□□□□□□尤□矷慼慼熟侁芊慼撫痋慼慼慼慼獎d□□煄慼慼慼慼瑩j韓復次祕密主。菩薩應持不貪戒。於受用他物之中不起染思。何以故。菩薩應常作無著心。菩薩若有是心者彼於一切智無力。無力謂退息也。由斯法故。於一切智無力而住一邊。即不具足義也。又祕密主。菩薩應發歡喜生如是心此亦同也。我所應作今自然而生。善哉極善數數修異方便。不令彼諸眾生損失資財也。持不貪戒。復次祕密主。持不貪戒。彼他受用中他物中不起思染。何以故。無菩薩受心。有菩薩思染心無力彼一切智門一邊。亦祕密主。菩薩歡喜起如是及發此心。若我作彼自然而生。彼善極善數數而歡喜。不令損失資生彼諸眾生此第八戒也。前者已明身口戒已。今乃次明一向心戒也。此是從心所起之貪也。若菩薩見他有種種勝事。謂色力財富之輩有無量門。菩薩不生思念彼人有如是事而我無之。以是因緣而生仚羨有所欲願貪著躁求之心。皆亦此戒攝也。由念此故又當生於受惱之因故不為也。菩薩不應如是。若有無力者。譬如有人具無量方便藝能。有時病患則無所能為。菩薩亦爾。若以貪愛而病其心。令菩提心無量力勢皆能無力也。一切智者。即是萬德皆備無所缺減之義。由起此心。令此萬德無缺之體支分不具。是故於一切智門。即是無力也。然菩薩見他有種種勝己之事。當自慶悅而作是念。我本立大誓願。為一切眾生故。行菩薩道皆使萬德兼具也。若此等有所乏者。我尚欲不惜身命難行苦行而利樂之。而今自能成辦。即是我之大利。誠可歡慶也。菩薩以此自安慰其心。我所應作。自然而至故歡喜也。我為眾生故。尚欲以無數精進。求賢瓶劫樹自然之用。破彼窮匱之業。何況彼能自致。而更損之以自利己。以此悟心不復生著。即持戒之相也。如長阿含中說。過去俱流孫佛時。波羅奈國王名思利(或雲思益)以常思利益一切故以為名也。時有五百大臣而白王言。今者國土極為豐樂。人心盈滿無思難之心。恐不可以應敵。王宜以事授之以習勞苦。則堪犯難庇衛王土也。時思益王仁甚慈忍而作是念。我雲何以非時之事而加於人乎。乖我本心無此理也。時群臣知王正意遂不復言。帝釋知之而作是念。此王所行乃菩薩道。未知堅固以不。我可試之。因告鄰國王長手令其伐彼。此長手王所王。亦名五支城。以其統攝之境但有五城。是小國也。彼聞帝釋言而作是念。我聞婦人之仁思不及遠。今此王所為過於仁愛。猶婦人耳。今我兼而有之。尋興四兵往伐其國。諸大臣白思益王言。先以忠諫而不見納。今人不習武又無其備。難出不虞將若雲何。王即思惟而答之言。彼所欲有國土人民及府庫耳。我不與爭。則又於人無害。卿等勿憂也。尋即挺身而出。往深山中而修梵行。時長手王無血刃之功而有其國。經歷多時購求思益王。而不能致。時南方有梵行婆羅門。以先業故極為匱乏。無以奉養父母師長。聞思益王好行惠施故。往投之求自資給。行往彼國至山林間。遇到故王修道之所。時思益王先意問訊召令安處。給其食物溫問勞苦。今何所往耶。彼梵行者具答所由。爾時故王聞已愍然不悅。我常享國勢力自在能隨給人。今罄身失國何能滿彼也。思惟是已因告婆羅門。思益王即我是爾。今已失國故在於此。時婆羅門悶絕良久而念言。我薄福故遠求冀有所得。而復邂逅豈非命耶。時王慰喻爾勿大憂。我有方便可致耳。彼王以我是怨敵故。常見購求。若人獲彼首者重加賞賜。汝今以我首往。必大見酬賜也。彼答言。我淨行者雲何殺人。甚不可也。王言若爾者。但以繩繫我而往。於理無失。時彼即繫至王門。爾時舊臣等見已。皆共嫌責婆羅門。爾淨行者。而不應募害此賢王以求自利。深非道也。破淨法矣。何道之有。彼即具言非我之咎。是此大王行菩薩道使我為之耳。諸臣尋入白王。王卒聞大驚。以為來奪其國。及聞說始末心生愧伏。如是行菩薩道者。而我奪其國。何以長人而王天下。因告思益王。可復本位自在行施利安萬人。我當反於舊國。各復其所無相侵害。爾時二國交好無復怨敵之患。如是等本生經當廣說之。此即不貪因緣也。次不瞋戒。祕密主菩薩持不瞋戒。復次祕密主。菩薩應持不瞋戒。彼遍一切常當安忍。不著瞋喜其心平等。彼如友等怨而轉。何以故。菩薩不應憶念惡意。謂功德在身名三摩耶縛揭多。律中大德存念意亦同也。所以者何。以菩薩本性淨故。上本性是性得戒。下雲心者。謂從心所變現之法。於本性中常清淨故。是故菩薩應持不瞋戒。彼一切遍忍多。常喜瞋不著。平等等心。彼如友等怨轉。何以故。非菩薩此意惡具。以是故菩薩本性清淨心。是故。祕密主持不瞋戒。此第九也。瞋謂於一切眾生起於害心。不饒益行從心而起。所以持此者。若菩薩有人來。種種加害乃至斷截支分。尚不生害彼之心。而向輕於此耶。若不爾者非菩薩也。應遍一切處而行大忍。若他種種加害時。應自念。我先世無明因緣。生此有患之身。又無量世來常惱他故。今則業熟而受斯報。何預前人而怨咎之。如是種種正觀。又念此身從緣而生。無有自性無有我人。誰害誰受。以此觀於實相。而不生害彼之心。此是瞋忿之念。即是眾惡之具也。以能如是歡喜故。心常歡悅善寂慈忍。不著我人諸法而常平等。此平等者即是怨親不二。有益無益輕重之類。一切平等心無增減。而不生心造諸惡具。常行饒益利他之行。等觀世間猶如一子故。以此菩薩正觀實相。照了此心本性清淨故。如經說。過去南方有王名曰師子。城名豐樂。正法理國不害於人。然以王國法故。出城校獵示現威武。雖無害人之意。為護國土安萬人故。欲令鄰國懷德畏威也。時王挍獵。見有奔鹿而自馳逐。絕山履險要令及之。以無害心故。既及。但鞭其角尋即捨放。何以故。欲示武藝威萬人故。既入深山無人之地。侍從不逮乏息山中。有母師子。見王形貌異人而生欲心。因來逼之示現欲相。王畏彼故尋即和合。時劫初獸等亦解人言。然女物之性若有慧者。受胎之時則能了知。因告王言。我已懷王之胤。後有若誕生當雲何也。王以手所持印留遺之言。若生子可繫此置我門側。後既生兒。體貌類人而甚猛毅。以兼獸性故也。其母如先約。夜逾城置王門側而去。明旦閽人見之尤生怪心。雲何似人而復少異。我當白王。白已。王默念之不以告人。因敕令為己子。字曰師子善奴。王后厭於國政因使攝國。以本性故好食鮮肉。一時急求廚膳。膳夫求肉未至。遇有新死小兒。即以為食進之云云。如賢愚經智度論說。乃至日日令求人肉。已食小兒數逾五百。城中共相告語。必有夜叉入國。凡諸小兒當謹護之。日未及暮。皆持入室守護甚嚴。膳人求之不得。又往大臣等家取之。又失五百。後一時持死小兒。而臂釧在其人手上。見人見識之因執縛。誰執事者。此人盜小兒。當知前後所失必是此人也。因彼首伏乃雲。王之咎非我也。群臣以白父王。今太子猶有獸性。獸性不可為主。願王自理國。王言我己灌頂而授彼位。雲何奪之。不從所請。群臣遂謀欲害之。彼因持利刀遁入山中。初時取死屍焚食之。後漸食人。乃至執王子五百。常求肉飼之漸取而食。時國人立其弟為王。名為善奴。慈人惠和正法化理。後有四梵行者求上善法。王念言。此人利我不少當後報之。未及與彼而出羽獵。群臣諫言。獸王近在山中。或能為害王勿出也。王念言。我欲利一切不愛其身。今若取我而食。乃吾本願滿也。遂出至林中。彼見獸王聞弟出故。即來取之。猛健故。諸婇女等皆悉散走。為其所執乃至悲泣等云云。如智論說。未報梵行者之意。與共約而放之。王言汝火未盡當必還到(以彼先焚薪待煙盡方燒人而食也)彼念以法何故。乃能不惜身命而來赴斯。因問之。彼即欲不殺行等如法廣說。彼雖猛惡而有慧性。聞即悟解得未曾有。念言彼即我師欲求何願。王言汝今在林野中猶如猛獸。何能滿願耶。答言我以念師恩故。要有所報必可說之。王言若求願者。我之本懷唯在不殺。所願在此耳。彼即許之誓不害命也。又放五百王子而修善法。放已與王同歸。王知彼已行善行。還立為王使正法化世。而自出家。當知菩薩於如是怖畏之中。尚不生瞋而彼作利益之行。況餘事耶。如是本生等經中當廣說之耳。第十邪見戒。復次祕密主。菩薩當捨離邪見住於正見。觀當來世而生怖畏。當無害是隨煩惱。問東答西問西雲東者也。撿問之。無曲無諂其心端直。於佛法僧其心決定。決定謂乃至歸命三寶也。是故祕密主。邪見最為極大過。能斷菩薩一切善根。一切諸不善法之母。如悉曇字母能生諸字。邪見亦爾。能生一切不善也。是故祕密主。下至喜笑因緣。乃當不起邪見之心。復次祕密主。菩薩捨離邪見。彼正見他世見。無害無曲無幻。端直佛法僧心性決定。是故祕密主邪見離。諸過菩薩一切善根斷轉母等。如是一切是不善諸法。是故祕密主。乃至戲笑觀看亦不起邪見。此第十戒相也。經持邪見戒者。邪見是不善之本。謂害此邪見而持於戒。故雲持邪見戒也。承上九戒亦例此。可知應言持不殺戒。乃雲持殺戒者。亦准此說也。邪見謂各各於其本法之中。即見理不正順於邪道者皆是也。此是害三世善之根本。謂由過去行業。而有今世五陰依止之果。復由今世行業。而有未來果報。由先了此因緣法故。得入無常無我等門。從此無常無我之智。得入法空如實相。當知離此世間正因果。外別無正見正慧也。若謂無果無因。即壞三寶四諦法。以壞三寶四諦法故。無四沙門果等一切聖法及世出世善法。今盡撥無此事。即是外道宗計也。當住正見。謂即翻前非。決定正信因果諦實之法也。諦者即是如來真實句。若謗此。即是害一切善也。無害之害者。害謂煩惱支分。由此故能見障一切善。障一切善故名害也。次轉釋之。雲何無害。謂無曲也。曲即邪見也。猶如蛇未入竹筒所行屈曲。見心亦爾。若未入諸法實相道中。則曲而不正也。次又轉釋。雲何無曲。謂同於幻等。觀此心實相。從緣而生猶如於幻耳。以其達實故離於戲笑。離戲笑者。即是無幻也。若如此者。即是住於端直之心。於三寶境界心常決定也。以入實相端直道故。即是於三寶中。常得決定之性也。是故勸諸菩薩。離此諸過之根本也。以不善所謂能害一切善法之根本也。以善故菩薩持戒當離此過惡也。轉謂徙惡為善。如經說。若無明轉即變為明。今邪見亦如是。舉體即是慧性。為若轉令端直即是正見。不同聲聞厭諸煩惱別求聖法也。不善亦爾。轉此善性而為不善。如結水為冰無別性也。母等者。母是能生之義。言因邪見能生一切不善之法。猶如於母也。以是義故。菩薩乃至戲笑觀看。亦不生邪見。舉要言之。不生一念犯此邪見戒之心。況復多耶。如聲聞經中。戲笑語等不自犯於學處。此則不爾。乃至於戲笑等中作邪見等事。亦不可也。而況故思之業耶。然菩薩有慧方便故。即能於諸見不動。而修三十七品。即於邪相入於正相。何以故。以眾生無始以來多習此法。卒難為正。如彼良醫。先同其事業後奪彼權。如涅槃等說也。又如菩薩藏本生中說。乃往過去有城名波羅奈。王名梵施。然此乃久遠劫之事。而今城名即是彼先舊地。當知世界中。數數還於舊地而得本名也。然近曰波羅奈。王亦名梵施。數數與古同名也。時彼王大臣婆羅門生一子。其子生時。空中四方雲色青黃赤白。各隨一方綵絢彌布。乃至遍閻浮提而降微雨。凡婆羅門法。若生子時。必請天仙聖智之人。先令觀相而為制名。時大臣求得一仙令觀其子。仙問是子生時有何瑞相。當依此制名。父以前事對之。仙人曰。我韋陀典中。若生時有此相者。必通四韋陀典。流演法澤佈於四方。因名為慶雲。然大臣種族習四韋陀典。是摩納婆宗。故依本宗號摩納婆也。此童子年漸成立傳習其業。凡四明宗旨無不洞曉。而作是念。不唯解故而獲義利。當思擇行之。尋究此文上下宗旨。當依何法而得出離也。所以者何。以此童子宿殖德本久資慧性故。雖生異見之宗。而能自生此覺悟之心也。然一一尋究經宗。但生梵天而無出世之道。而白父言。今所習中未有出世之道。更有何法而為增上耶。父言。我自祖宗相承唯此法最妙。又是梵王所說。但可尊行。何能更求勝法耶。子復念言。今所學未竟雲何懈怠。必當更求勝慧。父言。我聞雪山之中有大仙人。於四韋陀外別有抉擇深義。名計磔婆(此名問答隨心也)即以此教故。號此仙為計磔婆仙。我今當往問彼。父言。此仙所住嶮絕非人跡所至。雲何能至耶。時子去心不息。尋即詣彼。時諸天神。以此童子必能利益眾人。因共加持遂達仙所。彼仙見此容貌奇特有過人之表。先意問訊近彼坐已。時彼仙有五千仙人。而為上首常演深法。即問童子何由至此。童子具述前事。因白大仙。我於人間學此四典。恐有僻解不合本旨。請仙敷述唯大仙印許。時即廣陳所解。大仙嘆言。此童子慧悟過人我之所解所不能及。然童子所云出世道者。我親從梵王聞之。有大仙當出於世。號一切智者見者。唯斯人能演斯法。非我等志中所及也。又隨所解分別之旨具教授之。時童子以先世善根。今聞一切智名得未曾有。深因荷師恩念欲報之。然梵志報師之法。須鹿皮之衣以黃為梵綖及五百金錢。念已。欲尋求之。聞南方有王當立。欲示威德受灌頂位。廣施梵行者。欲於彼求之。然彼先有梵志等。令王備羊馬人各千。殺以示威用為灌頂。冀獲名稱遠聞。童子後至。時王聞彼童子名而大歡喜。我將立。而感此賢人大吉祥也。即引為上賓令共定儀法。童子召諸婆羅門一一究問。今此殺生之祠出何文據。研覈苦至彼並理屈。因告王言。此灌頂法非真道也。王可於一日中。於四城門辦具一切供具。隨來求者悉以惠之。其福無量名亦遠布。王亦先有善根聞即悟解。敬從其教厚為之禮。童子但取五百金錢及鹿皮綖直而去。中路至寶定城(此城近揵馱羅界也)王名軍勝(以軍戰必勝故立名也)以然燈佛初出於世。嚴飾城邑方欲迎之。潔清衢路種種布花香。特異常日。童子見已問人何故如此。為以我至故耶。為有他緣乎(時童子名遠布所在厚接敬之故自疑也)城中人報雲。有佛出世名曰然燈。王欲迎之耳。童子聞佛名豁然大喜。今此名號出過已典。將非大仙所說者耶。因用所得之物求覓供物。欲往獻佛。時天魔以彼心大故。恐引無量眾生出過己界。蔽一切人無有可買之物。時有女人以先福。與童子久遠因緣故。魔不能蔽。童子從求買花。答曰我欲獻佛。設令一花以百金錢亦所不賣。童子言汝已定賣。即以百錢而買一花。乃至五莖用五百金錢。女人即要言若不與汝。汝若世世能為我夫者乃可得耳。童子深念。女人妨菩薩道。我寧不買此花。尋欲置去。女言我要世世助成真道終不相礙云云。如經律說也。及持花至佛所散以供養。於空中為蓋隨佛入城。童子得未曾有。佛為說法深得法利。又於道路泥濘處。欲布鹿皮衣令佛蹈之。魔王五度擲去之而告言。童子汝所行真道。一切世間汝最為上。雲何自棄真道。學沙門邪道之法乎。彼終不以介意為念。前有狹道而泥濘。佛必由中過。因候至時。布衣及髮以掩之令佛蹈過。次弟子欲隨佛過。佛言止止。此大心者。汝等蹈之壞汝大福。佛因案頂而授其記。當於爾時。即見十方各如恆沙佛國。皆案其頂而為授記。即登菩薩第九地也。時無量百千天人眾。以此大士因緣。皆捨邪見而入正道。此即示菩薩慧方便故。先示入於邪道。盡彼宗旨方便迴心故。能引彼無量同類。故名慧方便具足也。當更撿經具說之。爾時執金剛祕密主。白佛言。世尊願世尊說彼十善道戒斷極根斷。謂如斷草雖斷更生。若斷多羅即不更生名極斷。此說戒功力也。雲何菩薩王位自在處於宮殿。父母親戚圍繞。受天妙樂而不生過。如是說已。佛告執金剛祕密主言。善哉善哉祕密主。應當諦聽極善作意。吾當演說菩薩毘奈耶決定善巧。祕密主。應知彼二種菩薩。雲何為二。所謂在家出家。祕密主。彼居家菩薩受五戒句。王位自在種種方便道。隨彼時方自在攝受(隨方時自在作之如示邪見治大邪等)求一切智。所謂具足方便。示現舞伎天祠主等種種藝處。隨彼彼方便。以四攝法攝取眾生。令彼志求無上菩提。彼持不殺生命戒不與取妄語欲邪行邪見等。是名在家五戒句。菩薩受持如所說善戒。應善修學。應具信心隨順往昔諸佛學處。謂隨昔諸佛而學也。由住有為具慧方便。能得如來無上吉祥無為戒蘊。學者思學。故得也。已說十戒相竟。金剛手白佛。願說十善業道戒極根斷。雲何菩薩王位自在。宮室男女親屬父母圍繞。天妙樂受不過生。此中問意。更有何法能害此戒之根。令善法不生。極者即是具害一切善也。問意言。雲何處世法中而不為所污耶。然菩薩為眾生故常須在世間。必須有戒方便令不害其善也。佛歎已令諦聽。即說言。菩薩調伏決定善巧。決定謂一切惡自害。一切善皆由彼生。即是自性之善也。菩薩有二在家出家。若居家者受五句戒。如前王位自在不妨行菩薩道。以此五事也。種種方便道。時方攝自在。一切智求。謂方便具足。舞伎天祠等種種藝處示現。隨彼方便眾生四攝法攝取者。經文也。時謂觀時非時。不待不失如海潮也。方謂隨方處。應以何法而入道。順世界悉檀也。以方便慧具足故。種種自在施為。而攝眾生置於一切智也。不同彼無方便之五戒。但自拘□西禱□□礹□□□□駛□□□禕埤□姨X荂慼慼慼慼慼慼潰c□□□□襴□□裀□褻□□□夾□□大□吝首餾龍□□埤□□駂□□□□□□□□奼奅□□□□□□□橛□騖□吝送□□□□□奜襮樏騖飥□歷□□□□□□□□□□□□□□□□□妖餾歷□□□橤褸□耔□飀□糕□奅□□□□□□□□□□□檢□□□□□褙□□□椹□□□奪□耔□呂禈□□□□□玲□禪禖餾□□蓼□訊夾□□□□稐□拌楅□□□□□龍□□□□□□□□□臥鍤熒尨□X獦嚶□□□莤韓上雲。菩薩有二種謂在家出家。此五戒句。即在家菩薩所持也。以在世間有種種事務。由持此五戒句。由此戒具能具慧方便故。諸煩惱惡業不能害之。由此因緣得成佛也。故經雲。如是善戒善修學具信。此勸持也。勸持意者。佛引古佛為證。過去諸佛由持此五戒故。處於世間。同眾生種種事業而攝取之。不妨自行。故得成佛萬德圓具。無漏自性之戒亦由此生也。方便智具者。此方便。即是身印口真言心觀本尊三昧。以此為方便又有妙慧。即觀此三事從緣而生入於實相。是故萬行頓具而得成佛也。如聲聞經。俗人所以持五戒者。為防護身口令入見諦故。今此中亦爾。以此五句戒為方便。而防護之。令得成真言之行而見諦也。非直在家菩薩。然此五句諸出家者皆共行也。復有四根本重業。修真言行者。乃至失命因亦不應犯。雲何為四。謂諸法謗一。捨離菩提心二。慳三。惱害眾生四。瞋恚何以故。此四性染是非菩薩戒也。以下偈文非持菩薩戒此性是染。以上經文也。真言行菩薩有此四重禁。即同聲開四根本罪也。若犯此者即斷根本善業。一切功德皆不得生。如聲聞經中斷多羅樹等喻也。然大乘中無永斷義。更受自新即是生也。若犯此者即非菩薩。猶如聲聞犯重非比丘也。所以然者。由此四事於菩薩法中是能染性。能障一切功德令不得生故。乃至失命因緣亦不毀犯也。次佛又引證。謂過去未來現在一切佛皆由具慧方便修行此戒。而得修學無上菩提。得大悉地。大悉地者。即是妙行之果。謂成菩提也。無有漏者性戒也。方便離智學處。亦說聲聞。大勇士人彼者。經文也。意言。佛為聲聞亦說具戒及四重等。然此攝彼一類小根性故。權作此說。非為究竟。是故此戒離於方便。方便及智不具足也。若能趣大更學妙戒。乃能具菩薩戒耳。大勇士者。指金剛手而告之也。佛以下劣有情無大乘志願。欲攝入長者之家。不令久在貧裡。唐自疲苦而無所得故。此法而攝入之。非佛本出世之意也。故此戒者非是佛慧無漏不思議之戒。若入佛無漏智即自證知耳。   次百字生品第十九   爾時毘盧遮那佛。觀察諸大會眾。教不空悉地。爾時毘盧遮那世尊。觀察諸大集會。說不空教隨樂欲成就於一切。真言自在真言之王真言導師具大威德。安住三三昧耶。圓滿三法故(此安住位如在車上坐或臥或立乘之也)以美妙言告大力金剛手言。勤勇士一心諦聽。諸真言真言導師。即時住於智生三昧。隨樂欲一切真言自在真言之王真言導師大威德說。三三昧耶圓滿故告言。以上經文也。上來雖說真言種種方便。然猶未具故更說之。所以更觀大會。照彼心機。皆此眾中普是真實。堪為法器乃復為說也。復次為以不思議神力加持於彼。令得法力堪任聞此妙法故。觀察之也。諸真言如上已廣說耳。此是暗字。一切真言之心。於一切真言最為上首。當知此即不空教真言也。不空者。隨一切眾生有所見聞。觸知。無空過者。皆必定於無上菩提。故名不空也。復次隨彼善願皆能滿足。乃至眾生大菩提願亦能滿足。如大寶王在高幢上充足一切。故名不空也。一切真言自在者。猶如如來為諸法之王於法自在。今此真言亦如是。於一切真言而得自在也。以此因緣。復名真言之王。復名真言導師。如多人入海依於導師。乃至有所進達得大寶聚還歸受用。此真言王亦復如是。為一切真言導師也。真言導師即是救世者。言此真言即同於佛也。又復具大威德。如來自在祕密神通之力。皆由此生。若行者能如法行。即亦同此真言。而得如此也。三三昧耶坐者。謂身口意三三昧耶也。口真言身法印心本尊也(座義更問之)今謂即金剛坐也。三法圓滿者謂理行果也。教即上來所說今於教下滿此三法。究竟無餘也。佛出妙音告金剛手。我說此法。汝大力勇士一心諦聽也。前說真言品即合說之。何故不說至此方說耶。為迷彼尋經文人也。佛具大悲。何不顯說而迷惑眾生耶。答曰非有吝也。但謂世間有諸論師。自以利根分別者。智力說諸法相。通達文字。以慢心故不依於師。輒爾尋經即欲自行。然此法微妙。若不依於明導師終不能成。又恐妄行自損損他。若隱互其文。令彼自以智力不得達解。即捨高慢而依於師。以此因緣不生破法因緣。故須如此也。佛將說此真言導師。即住巧智生三昧。謂此三昧。能生如來普門善巧之智。故以為名也。百光遍照真言說者。謂從此一字。而放百法光明遍流而出也。此字若翻為遍。亦不正當其理。若翻為放光。放光義亦未盡。大都是遍出之意也。百威德之光從此而出也。此真言也。先歸命一切佛乃說。金剛手此真言真言救世者。大威德。佛自即是一切法自在牟尼。佛告金剛手。此一切真言。真言救世者。成就大威德。即是等正覺。法自在牟尼(謂於一切法自在也)破諸無智暗如日輪普現。即為我自體大牟尼加持。應現作神變(本文雲變化作變化也)隨所欲利眾生(隨其所欲而利饒益之)利益諸眾生。乃至令一切隨思願生起。謂隨彼心所思願即令得生也。悉能為施作此神變無上句。是故一切種勝中(謂於一切所欲中謂諸欲中)謂於一切事中。不如求此正覺句也。應故當一切種。清淨身離諸障。應理常勤修求正等覺句。清身離障。謂行者自淨其身。令離一切障而修行之也。一切種。謂於一切方便色類中修也。一切無智闇破。日輪現同見。自是我加持。大牟尼現作變化眾生利益。乃至是眾生等思起令發生。常為作此變化最上句。是故一切種種方便欲懃修。應理當作清淨我者。以上經文也。此真言即同救世者即佛也。有大威德謂如來威神也。此真言即是一切法自在牟尼。此即毘盧遮那之別名也。此真言慧方便之光。能破一切無智暗。猶如大日出時眾冥自滅。普謂一切眾生。頓除一切無明之暗也。當知此字即我所加持。即同於我與我無異。我即佛自體也。我以此真言門故。隨類普現色身。遍法界一切眾生之類。隨彼種種喜見之身。能一時普見其身。隨其心欲而為示現。非但現身而已。然彼心願思念無量不同。乃至一須臾間。有無量樂欲皆能滿足。故雲思發智也。又復起彼入道之機。故雲發智也。住位。住此最上句也。故此種種方便句應懃修學也。若修者即得清淨我。此中清淨我者。即是毘盧遮那也。然此字輪最中置此真言王。次外一輪有十二字。謂從伊至奧。凡十二三昧聲也。次外輪佈於百字。先從ka 迦等廿五。次k□ 等廿五。次ka□ 等廿五。次ka□ 等廿五以此中俄(上)若(上)拏那麼五字。是大空之點遍一切處。故同布烈也(又別時釋雲此五字在別外十二字同圓布之更問)若作五重布者。此ka 等廿五字為第一輪k□ 等為第二輪ka□ 等為第三輪ka□ 等為第四輪亦得也(更問之意未盡)其布字次第逐日右轉也。次品說此真言王之果也。   百字果相應品第二十   祕密主若得入正覺大智灌頂地。自見住於三三昧耶句。祕密主若入此世尊大智灌頂。陀羅尼形示現佛事。爾時佛世尊。隨住一切眾生前而作佛事。宣說三三昧耶句。爾時毘盧遮那。告金剛手祕密主言。佛世尊入大智灌頂地。得三三昧耶。合身口意平等為一也。住立我見。當此祕密主入大智灌頂。陀羅尼形佛事示現。以上經文也。大智灌頂地。即是如來第十一地也。由住此第十一地。入大智灌頂。乃能作如來事。故翻此大智地。為陀羅尼身。而作佛事也。由此故能為一切眾生。而作佛事也。陀羅尼形者。謂總束真言輪而以為身。即成普門身也。由住此總持身故。於一切眾生前。示所喜見身說應機之法。無有差謬同入佛智也。爾時世尊。眾生諸佛事。三三昧耶句宣說。隨住祕密主。觀我語字輪神化廣長。無量世界遍清淨門。如是性一切眾生歡喜。令法界隨類表示門。亦如今者釋迦牟尼世尊。殊異虛空界流遍世界勤作佛事。祕密主。非諸有情能知佛如是語輪流出正妙音。莊嚴瓔珞胎生佛影像。隨眾生性歡喜作現生。以上經文。佛如上說已。次告金剛手。汝可觀我語輪。即觀佛陀羅尼身字輪境界也。佛以神力加持大會。非但今祕密主觀我語輪境界廣長。遍至無量世界清淨門。如一切眾生本性。表示隨類法界門令發歡喜。亦如今者釋迦牟尼世尊。流遍無盡虛空界。於諸剎土勤作佛事。金剛手得觀此一切大會。亦得同觀此不思議神妙之境也。所以者何。此大智之身。常住寂滅離諸因緣。非有心之境。離佛神力所加持。則一切菩薩非其境界也。佛既示已告言。汝等且可觀我字輪境界廣長無量也。長謂人所不及也。私謂此即雲何也。其廣橫遍於一切眾生界。其長雲何豎窮佛界。故雲廣長也。如是廣長之身。普應一切。從何得乎。乃從此一字真言王。而現此事也。以一真言印身示一切身。以一真言字音而出妙聲。普周法界。以一真言本尊之心。普示一切智慧之境也。釋迦牟尼者。即是此不空見之身。普入世間而作佛事。故此所示即是牟尼身也。佛作佛事。即此釋迦從毘盧遮那字輪而出。然無二無別皆遍一切處。以此一字同於大空本不生故。當知百字之身亦如是也。殊異者。謂如來三三昧耶之身流遍世界。及十方虛空悉遍。無有虛空而不遍者。當知虛空不可量。身亦如是。祕密主。非諸有情能知世尊。是語輪相流出亦撿花嚴。心我妙音生諸佛等正覺妙音。莊嚴瓔珞從胎藏生佛之影像(形相也)莊嚴。謂以語言莊嚴其相也。從心胎藏生佛形也。廣長無際而作佛事也。非眾生知者。即此佛之字輪也。亦非菩薩之境。若離神力則不能觀。而何眾生知其所益。諸言音中佛為最上種種莊嚴率種種等。以要言之。以無相莊嚴也。從心現生佛隨類身。由住此妙音三昧故。普現其前。隨其本性令得歡喜信解也。生之處乃所往所住之境乎。此後微妙音莊嚴。胎藏者。從一字而生名胎藏也。從此一字而生為胎。隨彼生者以為影像。如一鏡圓淨而對眾色也。既不來鏡亦不往。然而因緣和合影像炳然。不生不滅不一不異不來不去不常不斷。即同彼體不可思議。如來影像亦復如是。無思無為而應一切。皆隨彼心令得歡喜。而為現生佛事也。即以一佛言音。能生一切佛事。如六根淨品。尚能以一妙音滿三千界。況如來究極圓淨之六根耶。爾時無量世間海門(亦是口義)中法界成菩提。勤修普賢菩薩行願。菩薩此花布地。胎藏世界種性海生受。種種性清淨門。佛剎淨除菩提座現。佛事中而住。以上經文也。由此大智灌頂無量世界海門。門者所從入處義也。無量世界海口印。指眾流所趣所入之門也。由知此無量世界海門故。勤修菩提。而此一菩提非是一菩提。乃至遍法界之菩提也。以眾生無量故。法界無量。今乃普令得成。爾時世尊。於無量世界海門法界。慇勤勸發成就菩提。滿足普賢菩薩行願(普賢即如來功德也)出生普賢菩薩行願。以加持故現相如後也。於此妙花布地胎藏世界。言於此者。即此素訶世界也。於種性海受生(種性謂受生處海謂無斷廣多也)以種種性清淨淨除佛剎。現菩提場而作佛事(謂加持作佛事無不遍也)復次菩提。如已無異同入法界。此乃是大菩提之行耳。若如是發行。即是普賢之行。如是起願。即是普賢之願。菩薩為此事。由是初發心也。花地者。如淨治平地掃灑清淨。散佈種種色香味觸可愛之花。周匝端嚴而坐其上。今此大悲藏之心地亦如此也。胎是初起。便即是如來所起處。以從如來性生。如來性生。是字而生也。如是發心。即是初地位也。海謂如來種性之海也。從此實性。而生如來一切功德也。胎謂從此以為根本。由普賢行如來行。從如來性海之胎藏。漸漸具足一切如來六根之支分也。此普門身。隨眾生種種心行差別性慾各異。即以清淨妙門而淨其心。無得究竟。如是淨其心。即是莊嚴一切土也。行者如是住菩薩地時。即能以普見世界。現如來身座於道場。而淨法界輪。即能遍知一切句。謂成佛也。亦能隨所欲樂。而滿其願不空過也。故次經雲。復次正遍知句求者。樂欲心無量。知身無量。證身無量。知智無量證。復次樂求者。還修菩薩道也。即是佛事也。眾生見彼道故。即勸發心學道也。復次樂欲勤求正遍知句者。知心無量。即知身無量。知身無量即成智無量。知智無量知眾生無量。證眾生。無量知虛空無量證而得此也。祕密主心無量四無量而得。已成正等覺。即知眾生無量。知眾生無量即得知虛空界無量。祕密主。以心無量而得四種無量。謂除心餘身智眾生虛空也。得已成最正覺。具十種力降伏四魔師子吼云云。成十力四魔降伏無畏師子吼。此一切勇士智句最上學處百門。於諸佛心說。以上經文也。此意言。猶入此大智灌頂門。住菩薩種性故。即知心無量。以知心無量故。即知一切身無量。以知身無量故。即知智無量。以知智無量故。即知虛空無量也。所以者何。一切法由心而有。了達此即法無量。即知身無量也。緣生見之身乃赴機。度門之智應彼而起。亦復無量一一等同虛空也。以身智眾生虛空無量故。名為四無量也。由此無量即從心生故。名四無量心也。若得此四無量心。即是成正覺。即是具十力降四魔。即能無畏師子吼。如是等事。皆由住此四無量心。住於一切最上法句而得成就。故名a□ 字悉地之果也。此百門非但我自說。一切佛亦同是說也。此謂指上十力等功德勇士謂祕密主也。如是勤學勇士最上覺者句。於百門學處諸佛所說心(意雲所以成佛由學此百門心也)右百字果受用品。謂隨一一門有相應者受用也。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卷第十八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796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卷第十九   沙門一行阿闍梨記   次百字位成品第二十一   爾時金剛手祕密主。白佛言。希有世尊。以下偈說真言救世者(謂上百門王也)謂能生諸真言也。真言救世者。真言諸真言生知。雲何誰於何處。大牟尼諸真言誰生。雲何誰說。此一切大勇士說。與願者說。以上經文也。時祕密主。聞佛所說得未曾有。白言希有世尊。說此真言救世者。救世者即是佛也。如佛於一切眾生中。有大歸依救護之處。此真言亦爾。於一切真言中同於救世者。為彼諸真言救護之處也。如佛是一切歸趣之處。此真言亦爾。為一切真言歸趣之處也。是大聖者聞佛說。即以一字能生無量真言身口意差別。隨眾生性示種種身。說種種法現種種神變。因問此真言雲何生。又誰證知。生在何處。問此三事也(更問未審)大牟尼歎也。雲何知一。知者誰二。於何處謂經何得也三。誰生諸真言四也。前問誰得知。此四後問生者是誰。大勇士是佛也。此一切願說。中上者說之也。願一切智與願者說。此即歎佛之德。能與一切願而滿足之。故名與願者。因請佛說也。佛大法自在牟尼滿。如是說已。世尊大法自在牟尼。普皆遍諸世界。毘盧遮那佛一切智告言。善哉善哉摩訶薩具德金剛手。吾當一切說(謂為汝一切說之也)祕密最希有諸佛之祕要。一切諸外道不能知。諸大乘灌頂悲生漫荼羅(從此生壇灌頂也)調柔具善行。常悲利他者。有緣觀菩提。彼常不能見(不可得見也)普遍皆世間悉遍者。時佛為欲說此真言心法。即以神力加持遍周法界。悉有此言音而告金剛手也。一切智毘盧遮那。善哉善哉大眾生金剛手大德。說吾一切祕密第一希有諸佛之最祕。一切不知諸外道。以上經文也。佛歎金剛手。善哉善哉執金剛大德。大德具萬德也。此法乃是一切如來祕密中之祕密。於諸祕藏最在其上。共所守護不妄與人。第一希有難得之法也。今此諸法之祕。一切外道所不能知。然外道有二種。一者世間種種外道。二謂佛法內有諸外道也。以雖入佛法中。而未能知如來祕密。猶是邪見心行理外之道。故亦名外也。此法乃二種外道所不能知。此佛法中外道。即二乘中人也。佛既不妄與人。久默斯要待機而與。今何人合聞此法耶。故次言若人於大乘中。得入大悲生灌頂之法者。乃合聞之。不然不得也。次又以問之。誰引入灌頂然須灌之。若其人性調柔質直具諸善行。如是之人。乃可引入灌頂之法也。又有常悲者。乃合引入漫荼羅也。常悲者。謂如有人。於此時中有悲。此時中無。或有此方有此方中無。或親處有而怨處無。今則不爾。於一切時處常有悲心。又復廣普平等。如是之人。乃合引入灌頂。既得灌頂方合聞此。非如常流布之經也。此法華偈中。亦廣說簡人。可引之耳。復次有緣觀者。亦不合得聞此法也。佛法離一切相離一切緣。若有相有緣。即不離斷常見。故不得聞此法也。今言無緣者。豈是撥一切法。都無無所有耶。非如是也。佛法雖離緣離相。而以方便。具足一切善功德神力不思議種種境界。即相無相。即無相而具一切相。即緣無緣。即無緣具一切緣。非謂但空直無所有而已也。其大意者。謂具菩薩大行大願發於大心。如是之人乃可為說也。前問從何生者。今答從佛心生也。導師即是佛也。若隨導師隨所住處。此真言即彼有能知內心之大我。謂歎此心也。隨彼生。謂從一切支分生也。隨其自心位。導師所住處。八葉從意生。蓮華極端嚴。圓滿月輪中。無垢同於鏡。於彼常安住。真言救世尊。金色具光炎。害毒住三昧。如日難可觀。彼一切眾生。如是八葉意生。蓮華極端嚴。圓月中無垢鏡同。彼住常居真言救世大德。金色具光焰三昧住者。謂此華臺從心意生也。即是觀於自心八葉蓮華。此花不從餘處生。即從意生。意即是花。無二無別也。此華臺圓明如月。清淨無垢同於圓鏡。以世間更無物可以為喻。唯有圓鏡可以喻況。令彼得意忘言。然實過於彼百千萬倍。不可為喻也。今此圓中有真言救世者。具大功德。真金色具有焰光。住三昧寂然而住此。當觀此一字真言王。從此真言王。即觀本尊或大毘盧遮那。如上瑜伽法中說耳。說未分明當更問之。然上文彼具可引撿也。害謂一切煩惱。悉以除害。其威光如和合百千日威光猛盛。猶七日童子。不能仰觀烈日而觀其明。今此光亦爾也。彼一切眾生觀於日輪。而不能見其本質。今此佛光亦如此也。恆常於內外。普周遍加持。以如是慧眼。而知於意鏡。作心鏡亦得也。真言者慧眼。而觀是圓鏡。當見自形色(自見身形也)寂然正覺相。身及從身所生影像。身身所生像。上身有為有漏。下身無為也。心生心。謂垢心生淨心也。常出生清淨。種種自作業(染污阿賴耶之業能生淨業也)不淨業除。淨業當現。淨業現已。生光如電普照也。次當彼光現。圓照如電焰。亦不取電義也。但取種種雜色光圓滿也。圓滿雜色光照也。真言者能作一切諸佛事。普遍內外當鏡意知者。鏡即是圓明中華臺。當知此鏡即是意。當知此鏡即是自心也。以何方便而得觀知耶。謂即如上方便。於二日置囉字。以此慧眼而觀實相圓鏡之心。故得明瞭現前也。誰能觀之。謂真言行人也此行人即以囉字之眼妙慧光明。而觀花臺之鏡。初作意外觀。宛然炳著。於此圓明中。如來乃至音聲色像皆悉無邊。既如是明瞭。即引此而為內身。謂前來所觀毘盧遮那之身。寂然正受威光無際。之觀為己身。即令己身同於彼尊。於圓明之中寂然而住。同於彼佛也。以離一切相而現示相。名真實相也。所以然者。此蓮從意而生。謂先以囉字置眼而觀於心花臺之鏡。即是外見。即以外見而成內見。即自了其心也。故經雲。慧眼如是。慧眼持誦者。鏡觀見自形色。寂然佛相。身身生緣意心生出。常淨種種自業。次光彼電焰。彼圍持真言者。作一切諸佛事。見若淨我亦說。作一切事意思。以上經文也。所云生者。謂身語意生。先觀圓明佛像金色等。當知從意而生。即引外向內。如身同佛身印。語同佛真言言音。心同佛心。生皆從意生也。即以生此生。而能淨一切業。故雲常淨種種自業。謂離一切業也。若離一切業。即名諸佛也。若如是覺知。即能以圓光遍照。遍照者即是作佛事也。隨身口意遍照莊嚴。當作一切佛事。即同毘盧遮那也。誰能作此佛事耶。謂持真言者也。此皆佛答金剛手。真言所生處也。謂此真言。即從行者身口意而生。若如是知。即是內外清淨而作佛事也。   經雲。自業者即是佛事也謂普現色身。或示處處行菩薩道八相成佛。諸本生事業無量無邊。以要言之。皆是如來自業也。若能如是知。是成佛也。持真言者。由住前觀。次第方便此真言行。是身有緣起。更無殊勝異於佛也。故經雲。若見者成清淨。聞等亦復然。見聞觸知者悉得清淨。此中能字是含多義也。如意所思念。能作一切事。次光彼電焰彼。圍持真言者。作一切諸佛事。若淨我亦說作一切事意思。亦爾。祕密主真言門菩薩行行菩薩。如是心中生緣起。無有佛殊勝是也。以上經文也。師說未分明可更問之(且可思其義次第配像)像也緣起者。謂觀心八葉之花。花上圓明。同於淨鏡之類。初時未即明瞭。以囉字慧眼方便故。漸自明瞭。乃至於圓鏡中見自身。即同一切佛等。如是法生。即是從因緣起。若從緣起者。觀此不生門。即入法界體性也。以慧眼為因。淨鏡為所緣。無量自業等佛事。從因緣而生。然實不自生不他生。不共不無因。如中論等所說也。此法殊勝更無過上也。如上皆說離一切相無對無緣。而今作此觀等豈不相違耶。如從阿字生一切字。生一切字時即本不生義。此亦如是。佛以方便力故。故無相寂滅法中。而作此瑜伽之行。無相之中而說諸相。即此諸相即是無相也。所謂相者。即是從緣所生之法。然實不自生不他生。離於八不。即是第一無相。不離於相而說別有無相也。若別作此說。即同外人之斷空矣。然有難雲。今此觀本尊身語意等種種境界。又祕密主。真言門修菩薩。從身所生影像。謂身影像起也。身謂垢身。影謂淨身也。此所起莫過於佛也。意言。影像起中殊勝。莫過於佛也。如眼耳鼻舌身意等取如是。彼自性空唯有名字。所執同於虛空。無執著從因業生。等於影像者。即是相。相者即是世間法。今佛說真言成佛之行。而乃更明世間三昧有相之法何也。故佛次引喻明之。如眼耳鼻舌身等四大種。攝取彼自性空。唯有名字。所執當知同於虛空無所執取。從因業生影。經文也。因如鏡業如身。如對鏡而影現也。如行者先觀外緣心之明鏡。然引入己身。若自他平等無二。即是瑜伽成也。自身為因所緣是緣。因緣合故有影像生。若了此因緣即成等正覺也。誰成正覺。謂真言行人也。此意者如世間五根等。從四大因緣生。業等生。雖有相有緣。然自性空。即同第一無相之法。今此瑜伽亦爾。雖若有相而從緣生。緣生實相。即是阿字法界之體。何得難言是有相也。若了如是義即成正覺也。故經雲。如眼耳鼻舌身意等四大種。攝取彼自性空。如是空名唯取著。虛空同無執著。因業生影等。如來成正覺。彼互相緣起。無間斷中相續若緣生。彼即影像生。是故諸神尊即我。我即神尊。互相發起。尊身身生像天形生。以上經文也。我之所起。因於圓鏡見明鏡時。自身影像現。由未見圓明故。即無影像。如來成正覺。彼互相緣起。如鏡中生像像互相生。因緣不斷中。自垢身生淨身。彼互相生不間斷也。間斷中相續。即是無間斷也。若從緣生。彼即如影像生。此明不離因緣也。是故諸尊即是我。我即是本尊。互相發起。由互相生故。從身生身(謂生淨身)如是尊形像生。身生於身。謂垢身生淨身。淨身即是佛本尊之形。當如是解也。己身心己身淨已。又即同彼。互相緣起無有間斷故。雲緣生即是影像生也。以內外相因。更相分發展轉相見故。諸尊即是我。我亦即是諸尊。佛即是我。我即是佛也。身生形相生者。謂從自身生也。觀己祕密主。法緣通達慧。通達慧緣法。彼等互相作業。不住性空。雲何祕密主意意生。影像能生。通達是證果義。至於所至處也。此通達當言證也。祕密主觀此。如前說鏡喻。心中明鏡現像影時。無有分別但從緣起。今觀此法。為從鏡生耶從面生耶。如是求之皆無實處。若從鏡有。無面亦應常有。若從面有。鏡無亦合不無。然俱不可。故知但從緣有。而實常空。此是法也。因觀此法得成證慧。然此慧。戲論永絕不可顯示談說。若不說不度人。復違本願。更從證智還生法。緣從佛因見法成佛。成佛已復說法也。亦可此從緣生復成法也。譬如白黃赤等。意作者作時染著意生。彼同類如是身轉。以上經文也。意言。祕密主觀法。法性空寂之相。因緣此相。以慧而能通達也。法是離諸相法。法即是緣。由觀此入法性而通達法也。若通達法即是達緣。達緣即是達法。互相發起也。同知法空寂即是達法也。由有分別起。知法是空無智緣。緣依法法依緣。互相緣起。是名諸法性空也。若法如是性空。雲何從意生起願。經文彼等互相不住性空。祕密主雲何意能生影像。祕密主。譬如若白若黃若赤作意者。此引喻也。如人眼初見白時未明瞭。次即生心分別此是緣耶。此上無問也。金剛手非為不知。為眾生故而發起疑問。若如是者彼意從心生。誰能得知耶。佛即說喻由如白。何以故。以異青黃等故。心生此解。即是起從心生心。世間尚爾。當知從染心生淨心亦然也。染著意生者。如見白時心作白解。由此白故令心亦白也。如比丘觀白者見一切亦白。見青者一切亦青也。作時為於白上作白意成就也。識心從白心生不從外起。如人觀白時即見一切白也。如月燈三昧說。如女人好自莊嚴。照鏡自見還自生愛著。若智者觀此從何生何處來。一一觀之不可得也。由此言之。從心生像還自染。若了知此但從緣生即無染著。以此證於自。是自心而生於心也。彼同類如是身轉。謂即是童女自見其身也。若染即是生死。若稱但從緣生無有自性。即是涅槃。故雲同類身轉也。從內觀意中下是偈也。祕密主。又如內觀意中漫荼羅。以療熱病。彼眾生熱病即除。謂一剎那頃即是也。剎那提婆無疑。不用此天字也。非意異曼非曼異意。何以故。彼曼一相故。作意者。觀青黃赤白等。如修十遍處等。想青色時一切皆青。此青但由心生也。以久久用作意。意能生之。此色隨心而現。心既能緣。能生彼類也。染是執取義。當知從心意生與彼同類。心既如是身語亦然也。次又引喻。又如意中起立漫荼羅。作三角等如上說。且如除熱方便。作圓漫荼羅。白色中有鍐字。或種子字。面上安點等。餘類此可解也。此點即除熱惱為甘露味。由作此法從心作之。而能除熱。乃至剎那之頃彼病即除。彼從心起也。當知彼心不異於漫荼羅。漫荼羅不異於心。以一相故也。言此漫荼羅。與心無二無別。今此法亦如是可解也。次佛又引喻。如幻者。化為男女等。即此祕密主。又如諸幻者變化作男子。次幻男子復作變化。於意雲何。祕密主何者為勝。金剛手答言。世尊此二人者無相異也。何以故。世尊不實生故。二男子本性空。等同於幻。如是祕密主。事謂悉地等事。等謂多也。意中所生事。皆從意生。此二性空無所分別(謂無二無別也)從意及意所生。彼二俱空無二無別也。化人又復作化也。如是二幻何者居尊何優何劣。何長何短何好何醜耶。經雲誰勝者。即是問此二幻何者尊勝也。答言此二無異。何以故以皆從不實生故。二俱本性空故。夫幻而作幻。而作幻者有何殊異耶。佛因言汝且觀此法。如從心生圓鏡等。心即是鏡鏡即是心。無二無別。不可論其差別之相也。若染心者即是世間。若染離心即是出世間心也。右此成百字位品。說未分明當更問之。然其大意。以先修瑜伽故。成乃至極大廣普。然不以此慧方便。觀空實相洗滌其心。即猶是世間之法。故須作此觀行。令入漫荼羅實相。成大空之壇無所不有。常恆畢竟清淨。此其大略也。   次百字成就持誦品第二十二   經雲。諦聽祕密主。真言救世者。身身不異。謂身不異彼身。所謂處於心。是而用彼真言之身。意從意生。前是有生之意。後是淨意也。能令意淨除也。普皆有光彼處流出。從淨心中流出。言彼即指前意也。光與瑜伽相應而生。由與瑜伽相應。從彼心而生是光也。愚夫常所不能知。謂愚夫所不能知。於此道不能了達也。乃至身所生分分不異於身。從身所生身也。有無量多種也。身既無量如是真言言說有無量。如如意寶。謂吉祥如意珠也。隨所欲利而得成。如是世間照世者身一切利成。祕密主雲何無分別。法界一切所作隨轉。祕密主又如虛空界云云。佛告祕密主。諦聽真言救世。身身不異。意生意。善令淨除。彼處流出普皆有光。相應支分處。愚夫所不知此道。乃至身所生分無量多種。經文也。猶持真言故。此言有異。從意生意。能善淨除。彼所流出。即以此身不異彼身從自身生。即是從意生。由淨除諸垢故一切事成也。由有是德隨諸支分。流出光明而作佛事。如斯等事凡愚所不能知。由不知此道故得愚夫之名。此道者即真言行也。以成真言得悉地故。從於此身更有身生。謂欲色界等其類眾多。皆從一真言而出無量身口意。如上所說從佛上中下分生於無量身。此行人亦如是。能隨身份上中下。或現四佛四菩薩乃至諸八部等。猶如大悲藏中所說。其數無量也。又疑難雲。上說真言。無相無緣同於大虛。不可分別。雲何而有此種種事耶。答喻如如意珠滿一切願。乃至三事亦能淨也。若人欲其身淨。珠力故令其身如琉璃。若欲語意淨。亦隨意分而淨世法尚爾。何況如來如意珠妙寶。而不能作如此事耶。如世珠。雖作種種事滿種種願。而寂然不動無思無為不來不去也。為成一切。何況如來大寶耶。是故無分別法界。如大龍在宮不興心動念。而隨業力等降差別之味也。以是義故於無相空中。而現無量身口意普門之事。即身可得。不須疑也。又喻如虛空非眾生數而眾生所依。非身壽者非摩納婆作者受者等。一切妄想皆除。悉離分別無去無來。然不異眾生界。一切眾生依止作業皆由此成。滋益眾生成種種事。不可以虛空能成一切事故。便謂虛空有為有相也。今此大空漫荼羅亦如是。畢竟清淨無所不為。常住寂然而不空成就。故經勸信雲。當如是知勿生疑惑也。爾時世尊。又復無盡眾生界淨除句。三昧流出句。不思議句。轉他門句宣說若本生無所有。隨順世法。當空雲何知。生修行者。若自性如是。覺不可得。當虛空等心。生菩提生。當發悲生。一切世間隨順。以上經文也。住無盡眾生界淨除。謂本立誓願。欲淨除無盡世界一切眾生也。以眾生有垢故不能自度。今欲為彼普開如來知見使得清淨。令彼身口意地皆得淨無垢穢也。當知此淨除無盡眾生句。即是三昧流出句。三昧流出句。即是不思議句。不思議句即是轉他門句。轉他有垢為自性淨。轉他無明為如來明。故名轉他門句。他謂眾生也。以轉穢為淨。而說是法門也。本生無所有者。若本無所有。隨順世間生。雲何當知空。謂當雲何。謂知諸法空也。生此瑜伽者。偈中自有問也。是承佛神力有此問也。若言本生無所有。有隨順世間者。彼修行者。雲何當令修行者生此空。謂淨空也。若言無有者。雲何生此淨空也。若本無所有者。此生亦隨於本無。即是本不生也。雲何瑜伽者雲何識於空。此空即是真言之性也。雲何生瑜伽者也。若自性如是。覺名不可得。謂觀名字不可得也。正合為觀。觀與覺同也。當等空心生。謂菩提心生。此引上明十喻也。以覺本不生無相不可得故得此等空之心。清淨無分別等。如上非但空而即有智生。謂菩提也。應發起慈悲。隨順諸世間。住於唯想行。即名為諸佛。謂如來了達諸法本自不生本無所有。謂隨順世法度眾生故。有有。謂普門示現種種方便利眾生事。從機感因緣故有。而本無所有也。眾生之性本性無所有。由修行故。知此眾生之性本性空寂。由覺知是性空故。唯有名字而不可得也。謂空空性唯有名字。畢竟求不可得。此即是不可得空。非如劣慧者執是空性以為實有也。觀眾生同諸虛空。虛空本性離於觀照。離一切妄念戲論。於如是了知虛空。即知真實之理。不應取是空法也。此虛空以不可得故。非是都無所有。而實有其自性。所謂空自性者即不空也。當知此不空者。即是虛空等心。虛空等心者。即是淨菩提。從此淨菩提心而生大悲心也。所以然者。行人了是菩提心已。而作是念。一切眾生皆悉如是。具有如來寶藏。而不自覺知。以是因緣。唐受疲苦而無利益。菩薩以此四緣故。而起大悲心也。由不了知此心。即生死浩然輪迴無已。了知即是菩薩。菩薩以一切眾生。皆有可覺之性而不能自悟。為是事故而生大悲。將說方便而加救護也。即以此大悲。為除無盡眾生垢故。隨順世間而設方便。以無盡眾生界種類。若干性慾根緣展轉差別。菩薩順彼而化導之。故雲隨順世間也。想唯心住。即名諸佛。當知從想造立生。所謂空。從於想中建立之。住於唯心已。還得此唯心。建立一切法。觀此為空空。意謂空空之號。從觀而有。亦但有名。空從心生也。下數之法轉。從一二三之分異(言謂此一二等別異也)此分去聲也。勤勇彼空如是。乃至增長如次第。即此阿字等。想言唯想義也。如上此阿字即是想也。亦自然智。是佛謂佛所加持也。若造立想空不空。觀察下數之法轉。彼從一二三為始分異。如是彼空勇士。乃至增長隨其次第。阿字此首字相應加持自然智。經文也。前說得虛空心。即是菩提心生。菩提者覺也。此心豈是空耶。而實具足恆沙功德。雖具如來無量功德。而無相無名不可顯示也。如法相家說十六種空。大般若說十八種空等。皆為明此義也。若但空都無所有性者。雲何成就如是不思議神變德度眾生。當知此空是自證之理也。想既空無所有。名亦如是。是處不可示。言辭相寂滅。若以如是自證之法。為凡愚說之。終不可得也。當知此但有空名。於十八空中最在其上。即是諸佛大空。而實不虛也。此中算數喻者。猶如世間人下算之法。最初畫置一字以為其本(西方算皆於土中畫之未已還畫之耳)乃至億載阿僧祇等。皆從是生。然最初未下算時本無是數。從此空地本無算數之中。而下一算。若二若三乃至無量。乃算畢已除去眾位。還空如本。然所校計之數。下算者心自證知宛然不失。雖從本無中立數。今已如本而實無有。然數法持在於心而無所失。即是不有而有。有不有也。今此阿字門亦如是。從本不生中。為隨順世間故。隨次出身無量法門。雖出是無量方便。然亦不異於阿字本性不生之義。猶如彼數不離於一也。以初算法從一起故。一切數法皆不離於一。乃至一萬。即是萬一不得相離。餘一切數可解也。今此一切法不得離於阿字。亦由是也。然有論師又復引喻。猶如蟲行。有無量蟲相隨不斷而成導徑。或有種種方圓屈曲等相。若離而異之。各各自是一蟲。無復曲直長短等相也。今此法亦爾。於畢竟自證不思議空法之中。而具一切功德。然從緣生無有本生。不離於一本不性理也。此阿字為首。相應加持自然智者。由自然智加持此字門故。生無量語。語有無量聲。聲有無量理。即同彼數之一一遍一切。大空亦爾。具一切法遍一切法。此阿字亦然。一切真言門。皆從阿字而有。猶如萬像從空而有。非直生一切字。即此所生之字一一門中。即顯不生之理也。次雲。祕密主觀此空中流散假立。阿字之所加持。成就三昧道。祕密主如是阿字。種種間布圖位。乃至有形無形有相無相。一切從阿字也。置位謂種種莊嚴也。觀者謂令祕密主觀此也。謂住種種形像莊嚴。而分別其位也。此諸法本不生故。顯示自形。自形即是阿字也。於自形中。顯示本不生也。阿字如是。祕密主種種置位間布。我觀住不生。諸法自形顯示。是經文也。觀此阿字。於空中流出世間萬像。一切世間皆從此生。然本不生也。阿字假立加持三昧成就。證三昧具般若成萬行。皆由此阿字。得福慧圓滿皆從此阿字門也。此字能生種種色。謂青黃赤白黑。乃至雜間有無量種。及種種形。謂三角方圓半月之類。及本尊等無量不同。若識此中真實之義。無不舉體入於阿字之門同於毘盧遮那也。上來所說阿字門。即是顯示自身我。即我自身本不生亦無滅。不生不滅者。即是如來之身。當如是觀察也。故雲阿字以自形顯示其德也。次或無所得義也。從縛字形顯示不可得義。此縛以證本不生也。縛字形現即是下文言語道斷之義也。此明何義。佛言。阿字具有一切功德。或直從阿字門。以本不生而顯說之。或從異門顯之。即是縛等諸字門也。其義雖異門亦有殊。然所示我之自身本不生義。無有異也。若法有一是生。即是可說之相。非言語道斷之法。以縛字言語斷心行滅故。入阿字門。以阿字故。即知此縛不可說示也。以下皆是異門之相。或一切法中造作離故。ka 迦字形現。此即明一阿字門。然欲明一切法本來無作故。現此迦字。然此迦字。即明阿字義也。如迦字。若上不置橫畫。即不成迦字聲。所以不成者以迦中闕阿聲也。此迦字上頭即有阿形。當知此百字皆爾。下例可解。若無阿聲在中。即不開口亦自無有聲也。或一切法虛空等故。kha 佉字形現。或行不可得。ga 哦字形現。或一合相不可得。gha 伽字形現(阿賴耶含一切染淨種子是含藏義)或諸法離生滅故。ca 字形現(遮正翻即是死滅之義也)或諸法無影像故。cha 車字形現(如世間法因日樹等和合即有影生也)或一切法離生不可得故。ja 惹字形現。或一切法離戰敵。jha 社字形現(此是有此有彼義有此彼即有戰敵也)或一切法離卑下。□a 吒字形現(吒是我慢自高之義。對此即有卑下。若有慢有卑下。即有生滅義不與阿字相應。以阿聲在中故。即明無卑無慢之義也)或一切法離養育故。□ha 吒字形現(是滋養成立義。如調和水土等而養株木等即得滋養。然一切法入阿字也)或怨離故。□a 拏字形現(怨謂一向自身於一切處作惡。惡即對非惡處為二也)或災變離故。□ha 荼字形現(是災變義。謂世間蝗蟲水火之異。及盜賊侵伐來是也)或諸法如如離故。ta 多字形現(若觀有如如即有所觀。有所觀故即有生有滅。即不與阿字相應。故如如亦須離也)或諸法離住處故。tha 他字形現(若有是處有非處。即有是非心生。不與阿字相應)或一切法離施。da 娜字形現(若有此彼所施之物等。即不與道相應也。如般若說)或一切法界不可得。dha 馱字形現(界謂各持本位也。諸法界其像萬端。界者眾像在中之意也。此界不可得)或一切法諦不可得。pa 波字形現(第一義諦亦不可得也)或一切法同沫不堅。pha 頗字形現(沫是不堅義。猶離不堅即阿字之德也)或一切法離縛故。ba 摩字形現(若見有縛解。即有執心故也。入阿字即無縛無脫以不生故)或一切法觀無所得。bha 婆字形現(觀即觀照也。以觀照成即有受生處。若了本無即無生無觀也)此中釋字。不合釋此麼字也。此是空義別釋之。文誤也。或諸乘不可得一切法。ya 野字形現(乘謂三乘。凡乘船車之類有所至到。皆皆義也。若有所乘即有所得也)或一切法塵離。ra 囉字形現(囉是染義。染污謂令清淨色染污此即是塵染也。諸法離一切垢)或一切法無相。la 邏字形現(若有相者即對無相。與阿字不相應也)。或一切法離言說。va 縛字形現。或一切法離寂故。□a 奢字形現(奢謂寂然義。若有寂然即有散亂。無寂無亂法體如是也)或本性愚鈍一切法。□a 沙字形現(沙是愚夫無所識義。愚智為失不與本體相應)或諦不可得。sa 娑字形現(此諦是真實之義。諦非諦為二是世間法)此是現字形也。言現字者(一切法門功德皆在此中也)或一切法離因。訶字形現(訶是因義。若有因即有果。即是生滅法也。入不生門即無因無果他效此)祕密主。隨入此等一一三昧門。祕密主觀是。乃至卅二大人相等。皆從此中生。仰壤拏曩莽等於。一切法自在而轉。此等隨現三藐三佛陀隨形好。成就及此等三藐三佛陀隨形好。祕密主一一三昧門隨入見是。祕密主。乃至卅二大人相等皆此中生。經文也。即此一一字。有卅二三昧門。此卅二門互相入故。能成卅二相也。謂上迦等廿字。也囉等八字。及此四字。並為卅二也。一一字中三昧。皆具卅二相也。次俄惹拏那麼五字。一切法中自在而轉。此等正等覺成隨形好成就隨現經文也。此五字遍於定慧中。亦能成三昧。亦能成智慧。能遍成如來八十隨形好也。是故修真言行者。當識此等字義。若真言中有此等字者。隨義相應即知意。明如此事也。以明如此義故。即知此真言有如是功德力用等也。此中有一偈。從祕密主真言門菩薩。乃至百字生三昧耶。此是別處文。不和入此。本文誤也。亦解此諸佛廣作我。亦得成一切佛人中尊者。如上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等。一切成佛之因一切功德。皆由此廣行。而得成就一切佛。由此行得成天人中尊。若行者如是行者。亦得成人中尊也。右百字成就持誦品竟。   次百字真言法品第二十三   (復次祕密主。於此三昧門句。以空加持。於一切法自在得成正覺。是故此字。即本尊阿宇第一句)。   復次祕密主。三昧門句。於此中空。加持一切法自在佛得是故字本尊。阿字第一句。明法普周遍。以字而圍遶。彼尊無有相。遠離於見相。無相諸聖尊。而現相中來。阿字第一句。明法普皆圍遶。無相彼尊。現離相無相尊相中而來者。佛為欲滿彼修真言行者令圓滿故。復說此三昧句也。於此中。空者謂阿字也。阿字即本不生不可得空也。猶此畢竟不可得不可得空具足眾德。普攝一切佛法也。此攝。於梵音是攝取之攝。如攝取諸物令在己身之義也。由以此空加持力故。能攝一切法成佛也。此中自在者。梵音與觀自在之自在有異。此是攝取義。謂能攝取一切法也。如王者於其境內。隨意攝取皆得自在。如來法王於一切法自在。亦如是也。是故此字最為尊者。言此字即是尊。即為天為神。天者眾中之首。此字亦如是。於一切法中最為其尊。猶如世間地居中帝釋為第一。諸世仙聖中梵王為第一。諸聖智中佛為第一。此阿字於一切真言門中。最為第一也。由此一字成無量功德。故無上也。明即真言之別號也。明法普皆字圍遶者。謂從一字亦無量字生。無量明周匝圍遶。如前所說字輪也。雖有如是圍遶。而體即空寂無相。於無相中見相。即此相中而離於相。又於無相之中。而現有去來等事。普應世間。當知皆是真言不思議加持之力也。以阿字加持自身故。即同於空。於此空中而成就一切佛法。猶如世間萬物因空得成。而空本體無相。於無相中而現種種形聲也。尊是義字是相。即前品義同也。聲字出字真言生。真言真言生果成就。一切救世者聲。聲從於字出。字生於真言。真言成立果。諸救世者所說。當知聲性空。即空所造作。一切眾生類。如言而妄執。非空亦非聲。為修行者故說空知空所作世間一切隨類。如是而妄執非彼空非及聲修行故說。即聲通達入。即三昧證。依法置相應。字照阿字句多種真言相。經文也。依於阿字同虛空。當知本來離於諸相。離相而有來去之相。從阿字而有聲生。阿字既本空也。所以者何。此聲者眾緣而有。謂依喉舌顎等眾緣相觸。而有聲生。但屬眾緣無有自性。而此能生眾緣亦得從緣。當知即是本不生也。而因緣有真言生。真言即有果成就。如是即救世者所說也。若識此聲即空等。從空而有。聲表於字。空聲相依。若知此者。所作世間事業其相萬端皆不出阿字門也。以隨順世間故。有分別而起。不了者。依此而生種種位想執取之心。然實虛空及聲。二俱離故。即是真言行者所說也。若了知者。即此偈互相釋也。即入聲解脫也。是謂於聲得自在。了知本性空即證於三昧。以聲表於空空示於緣。互相釋也。此令入二俱空中也。聲耳即空。即此理即具萬德。以識空聲等故。即入真性之理。入真性即是住三昧也。與此三昧相應。即是法也(更問)雖本不生而生一切法。即百字輪青黃等種種色。方圓三角等種種形。乃至無量不可說等差別之相。依此而照明也。自他皆空。從空立理。皆是加持用也。進入者通達也。由住斯理即是住三昧也。證此依法置相應。此相應作和合亦得也。置與布同也。此字為照明。照明謂成其德也。復阿字等類。意例一切字也。多種真言想。想謂有所分別義。例此一字。稱於一切真言義也。想改為分別。種種真言名。謂由一字中。現無量義現無量說。於一切眾生類中。各現無量言語。皆從此一字生也。於此中立眾多真言名也。現證此理者。依法置相應字。即是上來一字中。置無量字。形色各異。如百字輪等。皆依此現。應如是照知而觀察之。當知阿字有無量義。無量種種差別真言亦如是也。此字義乃至自本來。今佛佛道同有。此真理之字義。及此成自然慧之妙門真言等行。非世間人所立也。此即如來自然智門。非是他起。亦非如來為一類眾生故創立。乃佛佛道同法位常住。雖從本自成。亦要因緣方便。乃得明白顯現也。此中但明一字。然百字法門皆可知。故言百字門。謂舉一字則百字可知也。此百字法品竟(法謂眾多義。非達磨之法也謂百字之軌儀也於百字中生種種德名法也。最後卷並第二。弘記入經初品少許)。   說菩提性品第二十四   次菩提性品。即騰百字法品中義而說喻也。故經雲。猶如虛空方。猶如虛空一切方遍依常。如是一切法真言救世者。常遍一切無所依。亦如是真言救世者。於一切法無所依。猶如虛空物(謂煙雲等)雖見無所依(謂空等雖見一切日月煙雲等然空無所依也)物等不依彼空也。真言救世亦然。非彼之所依。如教說世所極成也。虛空遠離於三世。真言救世者。亦離於三世。真言救世者同於虛空。三世等離。經文也。猶如虛空遍一切方所。一切萬有皆依之而得成立。然虛空無所依。如是一切真言。皆依於此真言救世者。此見是現見。現量見煙等。不染空亦然也。住於唯名行。遠離作者等虛空假名等。等謂有種種假名也。謂世人說為虛空。但是假名也。導師所宣說。而此真言本不生體。教無所依同彼虛空遍一切處也。又如世間觀於虛空。謂有所見。而實虛空觀一切觀。不與眼對也。約虛空具一切相而非此空。具一切相空亦不入彼相中。自他俱離。當知此真言救世者亦如是。與虛空無異也。雖無所不有。而畢竟清淨體同虛空。雖同虛空畢竟清淨無法可得。而無所不有無所不成也。又如虛空離於三世。即過去未來現在也。真言亦爾。隨世間故說有三世。謂當修已修正修。當證已證現證之類。而真言之體。出過於三世等同於虛空況。隨順世人說三世爾。救世者。謂分別空見種種法。此法既從本不生而生。當知此體亦同根本也。亦唯名行諸作者。等離虛空假名字等。宣說導師非名依所有。如虛空真言亦然。真言自在此字見。經文也。如虛空唯住於名行。此行亦可趣。謂有名趣。謂唯名之趣只名是趣也。唯立之名趣。亦合謂即是言語之義也。虛空假名等(此等是順世間故立此名也)假施設也。前偈雲。空但有名。後偈意雲。此名亦同於空不可得也。唯有名字而不可得。離於作者。如世間人。以分別戲論相故。取是空相以為實有。而生種種妄計。或言虛空是常。或言眾色所圍。此孔穴中是虛空等。或言此空依作者處而生。此等諸見無量無邊。如經論廣說。以要言之。皆不離斷常二見。乃至世小乘師。亦立空法以為實有。以是因緣有無量過失。名亦無所有。亦同於虛空。真言主亦然。見住於假名。謂無量假立也。諸非云云。非淨穢受生。或果亦不可生。此或是多種義也。諸果亦不生也。若無如是等種種世分別。於彼常勤修求一切智句。謂志求此也。今此中雲虛空。即是不可得空。即是大空空。又復空但有名字。而實體即不空。離空與不空之相也。導師以方便故。假以言說以開悟眾生。然亦空名亦不可得。若有名可存。即是有相。有相即心生滅不入實智。雲何得名阿字自然之慧實相之智耶。如空無所依。當知真言亦如是。畢竟無所依。佛以方便。欲令眾生普入於佛慧。從空立假。令依此假而至於理。空既本體無生。從空所依之假。從何而有。當知是生於實見也。如是知見。即是菩提之性。菩提性者不離真言耳。此真言之義即是菩提。離此之外別有菩提。無有是處也。非火水風地。非日月等執。非晝夜。非生死。非損傷。非剎那牟呼栗多。非年歲等。非成壞劫數。非淨非非淨。受生果或亦不生。若無如是等分別種種世所。於彼勤修。當作一切智句樂欲。經文也。言真言之性。非地水火風等。如虛空遍地水火風。此四依空成一切事。而空無依。此真言中地水火風等不思議用。依阿字門。而此阿字非地水火風之句也。非日非月即九執等曜。皆世人所立。非真實也。今此菩提之性。無明無無明等差別。雲何得有晝夜之異耶。離於因緣實相常住。即是大日如來之體。雲何不離生死耶。害是損傷義。亦是衰秏義也。而此真言之性常恆無變。離諸衰惱變秏之事。無有時分劫數成壞之相。當如是正觀真言之性。不依於妄執也。乃至劫初時不成。劫盡時不壞。其本無始。其未無終。故離劫數分等也。以無所不有故非淨畢竟空。故非非淨。一切眾生以此阿字。而具一切垢穢之法。如來即以此而成一切功德。故非淨非非淨也。若言從觀而生。以有所觀有所成故。隨行受生。真言皆離此也。乃至從淨觀功德。從無量功德而受意生之身。亦復皆無故。無受生之果也。以此等皆是有所得法。而真言之性自然實智。於一切法都無所得。當知如上種種分別非真實見。其數無量。以要言之。真言之性皆離如是世間分別之見也。若了知此。而如是修真言之行。即是一切智句也。樂欲者隨意即成也。句是住處義。一切智之住處。即是佛住也。當知菩提性等於虛空。空等於菩提性。菩提性者。即是阿字門一切智句也。   次三三昧耶行品第二十五   時金剛手。問此三三昧耶法言者爾時執金剛祕密主。白佛言。世尊說言三三昧耶。雲何說此法為三三昧耶。如是說已。次佛告執金剛手祕密主言。善哉善哉祕密主。汝問吾如是義。祕密主汝當諦聽。極善作意吾當演說。金剛手言。如是世尊願樂欲聞。前已說之而不周備。騰上而起問。故言此也。問意言。此三三昧耶者。何法是三三昧耶。佛以此問是大事因緣故。加歎已而誡令諦受。乃至唯然受教。如文可解也。此三三昧耶。大本中廣釋。可有一千二百偈。今此中舉其大宗。餘義不出此門也。佛言有三種法相續(相續是生也)除其為障與無障相應。言障除。即是無障相應生也。名三三昧耶(由與瑜伽相應無障即三三昧耶也)雲何彼法相續。次佛答中初三法者。相續不間斷。是三昧耶義。然梵音相續。與障義同。亦可具含二音也。以相續若有間斷即非三昧耶。此即障生。故兼二義也。所謂無間相續者。即是言行相續心口相應。一發心已。身口所行不相違越。口有所誓心行亦如是。修之名三昧耶也。   經雲。初心不觀己性。自此發慧。次如實智生。無盡分別網。離菩提心相。第二非分別佛句。如實見。無盡眾生界觀。祕密主悲自在轉。無緣觀。菩提心生。謂一切戲論離。無相菩提心眾生住安置。此三三昧耶。經文也。初心不觀自性(本性也初也)從此發慧如實智生。謂了實相了是智也。離無盡分別網。是名第二心菩提相。無分別三菩提句。祕密主彼如實見已。觀無盡眾生界。悲自在轉。無緣觀。菩提心生。所謂離一切戲論。安置眾生。皆住無相菩提。心生所謂離一切戲論安置眾生皆住無相菩提。謂此大悲願也。是名三三昧耶句。此三中。最初但能發心誓欲成佛。然未能正觀如來功德。不能了知以何法而得成佛。未能具有觀照之慧。但有求佛之心。而未能了達自己身之本性有何功德。但有此慧性。能於生死中。最初發心而求佛果。此是初三昧耶也。從此心後得如實智生。謂能以慧抉擇。了知此是功德此非功德等。是處非處邪正之相。以得如實智故。能離無盡分別妄見之網。善滅諸戲論。安住真實相中。然此實智。即是菩提心。三昧耶是等義。然此心等發名三昧耶也。初心雖未具實智。然亦誓成佛度人。即是等心。故亦得三昧耶名也。從此心第二心相續。無間無障故。次即於此真實句中。了真假已。於一切無盡眾生。而起大悲心。是第三三昧耶也。以一切眾生皆同此性。而不能自了。而受生死輪迴無際。我今已自覺了。當普開佛之慧光令悉如我。即大悲也。由見實故。非實自除。非從外有法來入身也。除妄時實相自現也。上說此經有三句義。菩提心為種子即初句也。大悲為根即第二也。前以大悲為根。今乃居第三何耶。此中以照了為根。以能照了是非故。方能生悲。義相成也。第三方便為究竟。此雲大悲。亦相成也。由興大悲故。施方便而攝一切。此三事從初至後相續不間。名三三昧耶也。以住真了妄。為彼眾生故。而興大悲。除一切眾生戲論。從此以後。即以方便而作佛事也。戲論者。如世戲人以散亂心。動作種種身口。但悅前人而無實義。今妄見者所作者。亦同於彼。故名戲論也。菩提眾生住者。為令眾生住於斯法如我無異。即是安住諸子祕密藏中之義也。次三三昧耶。初以大悲方便成佛已。復次祕密主。雲何三三昧耶。最初名佛也。初心等正覺。第二名為法。彼續次生心。所謂和合僧也。此三三昧耶導師如是說。住於此三等。修行菩提行。次種種導首(謂廣流布種種導門)為利諸眾生。當得成菩提。三身自在轉。復次從佛有法。次從法有僧。此三即一體。其實無二性。以是等故名三昧耶也(前別時解雲娑是佛麼是法也耶是僧義也)復次三三昧耶者。謂住此三昧耶即成菩提。住菩提為眾生故。現種種色說種種道。當知即以此心能攝三身。是三昧耶義也。如上說。三寶是三三昧耶也。三昧耶是等義。即此三寶等故。名三三昧耶。從此三三昧耶。次具三身。亦名三三昧耶也。住三身故。有利益之事。利益何等。即是利益眾生也。住三身中示現種種道。亦攝得眾生。攝是自在攝取義也。祕密主。佛正教表示作一身加持。所謂初化身者。教即十二分教也。此中種種方便。祕密主。三藐三佛陀。安立教故。以一身加持。所謂初變化身。復次祕密主。次於一身示現三種。所謂佛法僧。復次祕密主。從此成立說三種乘。當廣作佛事現般涅槃成就眾生。利益眾生皆一身所持。所謂變化身也。猶住三昧耶故。有如斯利益也。次於一身中示三身。謂佛法僧也。即是一體三寶。當知皆是從一身之中起也。此中三三昧耶。皆相承次因前生後也。次承上復有所生。謂示說三乘廣作佛事導引眾生。所作辦已入於涅槃。於涅槃之後。復成就無量眾生也。謂一類眾生。佛在時未能發心。因佛滅度或於像法之中。乃成就者皆是也。祕密主觀彼三三昧耶。知諸真言門。祕密主。觀彼解了三三昧耶。諸真言門修菩提行諸菩薩。於真言法則而作成就。彼不著一切妄執。無能為障礙者。對此有異名為除不欲懈怠無利談話。不能生信心積集資財。復應不作二事。謂飲諸酒及臥床上。行修行菩薩。真言法則持誦。彼不著一切妄執。住無為障者。經文也。佛告金剛手。觀上來所說。皆由住三三昧耶。由住此三昧耶如法持誦。心心不間。所謂不著一切妄執也。由妄執故諸障得生。若住此三平等者。即不著一一妄執。即此三平等者即是菩提。諸障何由得生耶。此即是離一切障之大宗也。復有餘障生之由。謂不欲。即於此真言行中以有障故。頓爾無由樂欲爾也。或由不欲心生故。障得入之也。不欲即是不願求等。懈怠(以不勤進故。如鑽火未熱數息即障入之也)又無益談論。於真言行不念誦不勤修行。以此虛度時日亦爾。障得其便也。不信。由不信故障得便也。又廣聚資財。以求時忿動守護勤勞。失時受苦。以如是等種種因緣。令行者為障所得便也。以上皆是障生之緣。復有二種。謂不得飲酒。酒是生障之緣。此第一也。以飲酒故。諸不善得生。又不臥床上。此第二也。以安寢床上。生種種欲心放逸之想。故不得也。當敷草藉。西方持誦者多用吉祥茅為籍也。此有多利益。一者以如來成道時所坐故。一切世間以為吉祥故。持誦者藉之障不生也。又諸毒蟲等。若敷此者皆不得至其所也。又性甚香潔也。又此草極利。觸身便破。如兩刃形也。行人持誦餘暇。而休息時寢此草藉。若放逸自縱即為傷。故不得縱慢也。又佛所以自藉此草者。除世間憍慢心。故為太子時種種放逸。坐臥寶床寶幾承足等。若出家猶習之。即與本在家無異。以此能捨如是事而坐草藉。一切人天皆生敬心。亦效除慢心入正法。佛尚如此何況我等耶。觀如是功德故修行。   次明如來品第二十六   爾時執金剛祕密主。白世尊言。雲何為如來。雲何人中尊。雲何為菩薩雲何說名佛。導師大牟尼。願斷我等疑。菩薩大名稱。棄捨疑慮心。當修行大乘。行王無有上。次品。金剛手又白佛。雲何如來。雲何人中尊。菩薩雲何。爾時毘盧遮那世尊。觀察諸大眾會。告執金剛祕密主言。善哉善哉金剛手。汝能問吾如是義。汝當諦聽極善作意。吾今演說摩訶衍道。菩提虛空相。離一切分別。樂求彼菩提。名菩提薩埵。成就十地等。自在善通達。諸法空如幻。知此一切皆同也。謂知此一切皆同也。知諸世間之所趣。故說為佛陀。法如虛空相。無二唯一相。正覺十力具。是名三菩提。唯慧害者。唯作以亦得。謂以慧害煩惱也。自性無言說。自證之智慧。故說為如來。雲何覺此我疑。導師除。大牟尼疑慮棄捨。菩薩大名稱。當行大乘。行王無有上。以上問也。意言。佛上來說法已。處處雲佛或菩薩。然我雖聞此。猶未蒙抉擇名義之相。以何義故。得菩薩名得佛名。得如來名得人中尊名。為自從父母所生便有此號。為德成行滿方得此號耶。大乘行王無有上。是歎佛德方問也。佛次又歎善哉。乃至敕其諦聽方答也。大乘道虛空菩提。一切分別離。若彼菩提樂求菩薩名。此答菩薩名也。虛空無有相。菩提亦如是。猶如虛空無相無分別。又虛空無相而眾德所依。萬像依之而立。菩提亦如是。畢竟無相無分別。而具一切功德也。於如實相欲求證達。是名菩提也。次釋佛義。十地得成。自在善通達。知法空如幻。此一切同趣行。知一切世間於佛得名。此答佛義也。謂滿足十地自在通達。於一一地中。皆善通達而得自在。了知諸法同於空幻。又知眾生深心所行各各趣向。以有斯德故。一切世間號之為佛。佛之名字因斯而起也。虛空相法。無二唯一相。十力佛是名正覺號。亦釋佛義也。前但雲知法空如幻。今雲虛空之法一相無相。即以此中了達故。以十力遍知一切法。無所不知。如菩薩藏經中說十力甚廣也。此菩提如虛空無二相。於一相中心無所住。以此故得佛十力。由正住此十力。名正等覺也。佛與正覺。名號殊而體一也。善調身口意。攝伏自在故。能降諸魔。非但降於外魔。內障亦遍降伏之。世出世中以為尊。故復號人中尊。此義經中闕文不釋。餘文如是解也。慧害唯無言說自性。自證智。說此是如來。此答如來名也。此慧能害無明。故雲慧害。雖不雲無明。然所害者即是無明。其義自顯也。此自證境界。出過語言道。以知自證非可宣說而授與人。住如斯智故。得如來名也。又如佛之理自然而證知。名為如來。又如諸佛所行之道。自然證處我亦如是而去。故名如去也。大本中具答此。各有百餘偈。傳法者但略其宗要。各一偈答之。其大意亦具也。   次護摩品第二十七   外典淨行圍陀論中。有火祠之法。然大乘真言門亦有火法。所以爾者。為攝伏一類故。以言韋陀事而攝伏之。然其義趣。猶如天地不可相並。今欲分其邪正之相。令行者無復餘疑故。傳法人。於此品中廣出緣起也。佛欲除彼未來世中諸淨行者我慢心故。自說本生作梵王時。演外韋陀之法。令彼邪宗心伏。然後說此真言門正行也。復次祕密主。往昔一時我為菩薩。住於梵天行菩薩行。即是梵住此梵天也。時梵天問之。大梵欲知火有幾種。時我如是說言。謂對彼作如是說也。彼火名我慢自然。次梵天子所生火。名簸縛句。是世間最初之火。謂我先世行菩薩道時。示作梵王。爾時有諸梵行學者。而來問我。火祠之法有幾種火。我具說之。今成正覺。乃證前說為非今說為正。是故行者。當從今正行之火法。不宜用先虛妄不正之法也。以下次列邪宗火祠之法。皆是韋陀典中所明也。先說火神之本。最初是大梵王。以彼有如是計一切皆從我生。有如是我慢故。又計自說常故。得我慢名及自然之號。即大梵王也。次梵天子即是梵王。意念欲有眾生而彼應念而生。梵王。以為己所生子者。此是彼天火初也。自然生者。次梵天子以下是偈。所生簸縛句。此是世間火名也。從此已下次第相生。皆是彼法中火神。但供養而無用處也。梵飯子(是火天名即梵子之子也)畢怛羅(又其子)吠稅婆囊囉(又其子)訶縛奴(又子)合毘縛訶囊(又子)簸說三鼻都(又子)阿闥末拏(又子者也)缽體多(又子)補色迦路陶(又子)以上皆供養者也。置胎時用者(是淨行者初娶婦置胎時。忙路多火用也。用此火神名而加之也。火名在經中此不出也下同)欲後澡浴時者(彼受胎六月。夫為其浴。仍結髮為相。以此火神名真言也。縛訶忙囊火)浴妻之時用。[口*夢]蘗盧火(生子之後者。生子七日後。浴妻。又母解髮用此火神也。缽伽補火也)立名時者(其子既生。請仙人作法立名之時用也。簸體無火)食時用此火者(謂子能喫食時。父母先以此火神咒。加持蘇等然後噉之。韋陀一一有方用也。戎脂火)為子作髮時(謂子漸長剃胎毛髮時。留朱荼之髮。用此火神也。剎毘火)受禁戒時(是童子漸長與持本族戒時也。有文闍草似此間佛箭竹。治之作繩。三股線繫身絡背持曲杖即古之三岐杖也。三謨婆縛火)軍持被鹿皮。依其服戒也。持戒十二年常乞食。持赤銅缽乞食。作是言。有施者住。少時不得即去。歸至火鑪分食為三分。自浴已取一。分食供養火。取灰印三處。參父母師已。以一分食。與其隨彼食與不食任意也。然後自食一分。於十二年中勤苦學韋陀法。十二年滿方出梵種。謂娶妻也。禁滿施牛時。謂戒滿十二年已。謂報師恩。以物報償。並□牛及犢子施師。師受已。又令彼婚。故說娶妻因緣。告言。過去劫初索裡耶火大梵王。下世間作牛形而行婬欲。因生種類。由此有婆羅門種。今此母牛子。即是其遺體。爾宜劾之繼存梵種。乃至廣說。爾時用此火加護彼。皆火神名也。童子婚時。然彼婚法。娶妻時誦火神梵天本咒。大意言。梵天本意云云。乃行牛行也(用瑜赭迦火)造作時者。即以下供養等諸業。初受此法時。火神名別。以後造作。又隨事別有火神咒等也。用鄔波那迦火。供養天神者。然彼法供養時。取銅作碗有柄。即華果葉及是等諸食滿盛之。其法雲。一切天神皆共供養也。用簸縛句火。謂如家中井灶門戶堂屋類。一一皆遍。每處持一攝食與之。而誦其神神咒。乃至戶門施竟。餘食置屋上。以與先祖等及餓鬼也。次造房。用梵火(造立房等亦須也)缽羅羅梵火也。以法加之使成淨法。不然不淨也。行惠施時。即施其本類也。此淨行者。不與三性語。物亦不與之。但於自類而行施也。施時稱此火神名。以咒加之。本意雲也扇都火。為此物從梵天得。今還施梵天。汝亦施梵天也下句亦云莎訶。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卷第十九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796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卷第二十   沙門一行阿闍梨記   世出世護摩法品第二十七之餘   縛羊時者(謂戒已滿梵種已出四姓已具。得殺羊而食之也。彼法雲。梵天生四種故娶妻。娶四姓之女各各生子。即是梵天生四種也。然所用阿縛河寧火。生子自有優劣。其殺羊時。首陀所生子侍之。剎利所生子殺之。毘捨所生子割之。婆羅門姓所生子食之。當爾時亦以真言加之。此即婆藪仙人造法也)觸穢時者(謂失淨法。如沙門犯戒也。或謂有時放逸不覺。人截其髮。或絡身繩斷。或三奇杖折。或食時為首陀觸等。欲懺悔自罰。集三二百同姓者。大眾中用微笑至火自悔。爾時諸淨行者同聲言。日月諸天證知此人。從今以去復清淨如本也。時懺者用火供養彼等。爾時用此火天神咒加法也)熟食時者(彼法凡欲作食。先取生菜物等。以此火天名咒加之成淨。方熟之。若謬不作則失法不成淨食也。用娑訶沙火也)拜日天者(梵行法。日未出時合掌。東方望日。日出即拜謁誦咒。以此火神法作之。用合微誓耶火。至日欲沒。又向西送之如上法。每日如是作。又有都集處多人同作也)拜月天者。歸已。至月出時。又於家又迎月。禮敬所用神咒亦別也。用爾地火滿燒(此是施火食法。取食盛滿於一器。爐中燒之也用阿密栗多火也。)息災(凡災事令息用此火神咒。用那嚕拏火)增益(用息災等神咒。言此威猛如劫災之火。其勢威猛。用訖栗旦多火。即火神真言名也)除障(即降伏也。用日忿怒火。忿怒火是神名也)攝召(謂凡所求事欲成。及令人喜等也。用迦摩奴火)燒林木(彼法不得焚林木等。然有時稠林枯萃。欲燒之令更新茂。用此法也。用使者火)暖腹(謂食己身中火大銷化其食。無病等用也。其真言用社吒路火。意雲。以持我身。若從我身出即我子也。)次薄叉火即於授諸火食等用(更問)次海中火。名縛拏婆目佉。劫壞時火名。瑜乾多火但舉其名。無用處也(淨行有在家出家。若生子者。從童真行即入山學道。乃至得五通。無此娶妻等法也)右以上皆梵行事火者邪護摩法。佛為汝諸仁者。已略說諸火。修行吠陀者。梵行所傳讀。此四十四種。我爾時所宣說。顯正故騰出已。方辯真法也。祕密主。我於爾時。不知彼諸火性。作諸護摩。亦非護摩行。以下又偈也(又非得業果也)十二種火次說之。我復成菩提。說十二種火。復雲何。智火最為初。名大因陀羅。佛意言。我爾時為大梵王。以諸焚眾來問韋陀典而演說之。令彼依此修行獲得世五通等事。然我爾時未了火之自性及其業用。以不知故。當知爾時所作之事。不名善作亦不得名為護摩。非行非業亦不得其果。及我成菩提時。方了火之自性及彼方便作果等。所謂火之自性者。即是如來一切智光也。佛所以作此說者。欲伏諸外道分別邪正。令彼知有真護摩。故以諸淨行等於所宗韋陀之典。自謂祕密而生慢心。今佛自說韋陀原本。而於其中更顯正理真護摩法。此佛韋陀。當知最為第一祕密之藏。彼聞已生希有心。即生信解也。我昔未成正覺無所曉知。略說如上四十四種火法。廣則無量。如韋陀典中具明。今成正覺復說真慧之火十二種法。所謂能成大事。除盡一切垢障之暗而成大事。不同往昔邪道非法之行也。第一名為智火。方名稱色黃。端嚴增威力。與火光焰三昧。住智智滿足。此中最初火者。即是菩提心之慧光也。形方色黃。即是表金剛座也。端嚴者是內莊嚴。言此智火。本尊之形具一切佛功德故也。增威是外事。謂十力等用也。此智火者其性如是。內外功德莊嚴圓滿能與力。故名增威也。由識此火故。燒無始以來無明薪積。無復遺餘如劫燒時火。灰燼皆盡蕩然無垢。一切如來功德自然成就也。然此火神即名為智。其相端嚴作金剛色。以圓光焰鬘而自圍遶。處此光中寂然正受三昧。由住此三昧故。智性滿足。此智光者。即是毘盧遮那之別名也。即以此尊而表此智。若初觀即觀此火神。能成一切事。若深了其性即如上說也。此中方壇者。梵名摩訶因陀羅。是帝釋尊之別名。又則金剛輪別名也。智是內證。其外發之表作金剛杵形。此方座形與相似也。然但觀四角之壇中有本尊即是也(此杵頭有四角形也)上雲增威者。若作形像所表而論。即是體貌圓滿豐備之言也。然據理之言。即心法門也。然火有二法。若能修瑜伽者。唯觀此尊形表之相而誦真言(其名即是也)即名內心火法。若順攝世間故而作壇者。當作方爐而周匝有光焰。自身亦著黃衣。想爐火中有此本神。住三昧如上。然後所作事成。不然不成也。此法與息災相應。是堅固法也。此配初菩提心阿字門也。由此因緣智具足也。第二火者名為行滿。即案名表義。其梵音亦即真言也。初發菩提心。次修於行。其行滿者即名為佛也。謂此即大悲為根菩提心種子故也。其形如秋夜月。光暉照朗四面周匝。身服白衣具種種德(謂身端嚴肥滿可喜也)其右手持數珠。次左手合持軍持也。此像住於月輪中也。如上所說。即是心性圓明清淨之義。以此妙行之火。焚於垢心戲論之薪也。若作觀時。亦即觀此圓明為本尊形也。上文雲皆體如來內證之德竟於次外故。以法門表示故也。若外作者為圓鑪。以白檀末塗。以白花等為供養。自亦著白衣。此是息災法也。災有無量。諸外世間如水火蟲霜降惶等種種寂耗。及內身一切病惱之類。其形萬端。自身他身皆能淨除之也。又無始以來有疑心。謂於深法而生猶豫。不決定信此即障也。此火能淨除此障。亦是息災義也。此息災護摩亦有二種。但瑜伽相應念誦。或外護摩而作火法也。然若能辦供者。為兼事作。若不辦者但心作即得。有物可為而不作之。但以心作不如法也。第三火尊名為風燥。從風所生。是為風子形燥黑也。此謂內色黑而外加燥形。如上塗灰等也。此尊處風輪中即半月形也。亦作端坐三昧之形。謂行人初發菩提心雖欲進行。而無始來妄惑煩惱根本未除。數來牽破觀心而加暗□□□□□□夾□□覘露□茶飀□襦□橖□訃□晼慼慼慼慼撫|□□楦□□□□□翩慼慼慼慼慼慼熟旰窗慼慼撩蛂慼慼潯恣慼犛v□礹□□□駩□□□樉□□都□諢□□鰣部憧n此是阿毘闍嚕迦法。亦有內外二法。第四赤如日暉住三角中。右手執刀端坐。刀表利慧斷結也。如世日初出時。夜除晝現暗盡明現。故取此色也。火神如是形色。光焰亦爾。身相端滿。如前住於三昧作微怒形也。第五沒栗拏是和合義也。此尊作淡黃色。謂黃兼有火色也。和合者是兼二法也。其像左邊作怒狀。右邊作熙怡微笑形。各生半身也。此微笑是不嗔不大喜。寂住也。身上有毛。謂髭鬢髮之類稍多。然不可過也。若多置令不端嚴也。其項長而有大威光。其身色一邊赤一邊黃也(怒邊當赤)其坐亦右方(半金剛坐也)左三角(半火坐也)左持刀右持跋折囉。有內外二法。例前也。此和合者。能遍一切招召息災。俱成也。內用即智光。煩惱即滅無生也。若外作時。香花身服亦須二種。念誦時亦作此形如本尊也。仍一目怒一目寂然。災除願滿一時得成就。以此等遍之理故。得有如是之用。不同偏方之教也。第六火神名為忿怒。即以此名義為真言等如上也。其身煙色者。謂非甚黑非甚白。閉其一目(如不動尊也)其髮散上如蓬頭之狀。作大吼形。謂狀如開口大呼吼狀也。口有四牙俱出。二上二下。此亦攝二事。一火一風也。第七名溫腹。如上世間火中。謂是身內之火能消化食物資身也。此正法中義則不爾。腹內之火即是內證之智也。迅疾謂其形更加忿怒又甚於前也。極忿謂作此噁字也。有種種色。謂形具五色也。義准前。第八名費耗是除遣義。謂一切業垢等事令無餘也。此尊能除身中一切障。即毘那也迦之類皆令消耗也。其色如聚集眾多電光。不可瞻睹之狀。此是金剛輪同類也。第九名意生。謂從意所生之法。隨意成也。種種形皆作所念皆能成就。巧謂毘首羯摩也。即是隨類現身。普門成就之義。自在之慧隨作皆成也。有大力也。第十受食火名劫微。謂火施時受飲食之義也。受食者謂施火食時。受而食之(更問)其尊作持唵字印者。即是梵志儀法也。淨行者凡有所言語。皆側右手作印形而舉案之。以唵字聲而作相故也。第十一本文缺少第十二名悉成。謂能悉成一切。即是所作已辦處。寂滅道場而伏魔義也。又如有一類眾生。而為惡不可止遏。假加勸導更增其惡。若縱之又趣惡道。以方便故而伏其身。令悉目閉都無所知。以此因緣善惡俱不能造。次即漸引導之。令入正法也。如金剛頂又金剛手降伏大自在天義。說如上也。此皆住方便道所為也。祕密主此等火色所持者。隨自謂火神色。藥物等同彼。謂隨彼色類也。又偈雲。而作外護摩。隨意成悉地。復次祕密主。復次明內法也。一性而具三。三處合為一。瑜秖內護摩。大慈大悲心。是為息災法。彼兼具於喜。是名增益法。忿怒從胎藏。而作眾事業。又彼祕密主。如其所說處(謂隨類用)隨相應事業。隨信解焚燒。自己色及藥物彼。同外護摩。作此悉地隨意者。言此十二種形色。及所持物等。謂識其性。前內外合論。今說外也。三和合。謂火不異神神不異自身也。彼同。是自他俱同也。內作者。本尊即火火即自身也。今謂理釋者。本尊即是毘盧遮那。此毘盧遮那不異於自然之慧火。此火不異於我身也。即以一自性三和合。名內護摩也。和合為本尊即火火即同於自己。三事等也。上文如意悉地者。隨世上中下事。隨意即成也。若不了此火法。無由得成也。內法亦相況耳。若了此慧火者。隨出世上中下成就。隨心即成也。復次三和合者。謂身口意也。身印口真言心本尊。此三事和合畢竟等。是名三和合也。若能觀本尊則自身漸淨。淨即同於本尊。若見一性即三事俱淨。平等皆是。次明內護摩法。即以此三事等。中作息災即用大慈大悲。此三平等。大慈大悲和合時。一切息災尊。為第一悲也。若作增益。即以悲及大喜和合也。若忿怒者。火為胎作事。胎即心也。謂有因緣須作忿怒之事降伏於人。即從其內心中而起忿怒。此忿怒非如世間之忿怒也。謂從大悲心中照了忿之實性。而以方便起之。以降伏惡法也。如是等。但內作護摩即能辦諸事也。故凡護摩義者。謂以慧火燒煩惱薪。令盡無餘之義也。然今此中。略說所用火神及內外之相。當知諸餘法教之中。皆有火法等。隨應作何事者。皆准此法住於三昧。隨彼相應而施作之。即成也。若不如此。但焚薪木空盡供養。不爾。濫於外法又不能成也。又經所言物者。謂所緣火法薪蘇食物眾具也。爾時執金剛手。白佛言。世尊雲何世尊(問世尊雲何也)雲何火爐三摩地。雲何散灑。雲何順敷茅草。願佛說也。金剛手右問佛。上來數說此火法。然猶未決。當於何處置火。何處安鑪等更有何法也。謂灑散敷茅及以物等。皆問佛也。次佛告執金剛手祕密主言。祕密主。彼火鑪如其肘量。普皆四方。其緣四指量。金剛圍之。次以下二偈。次佛答之。彼火鑪如肘量。普遍四指緣金剛圍之。謂隨所住處。穿深一肘方亦如之。口上安緣。高闊皆四指。用大指節量也。繞緣以金剛圍之也。四面各一相接。如上八印等中說也。等者謂深及方圓等也。如方鑪。及三角半月圓等可知也。偈雲藉以青生茅。遶鑪而右施。勿以未加本。應以本加末。謂勿以梢押根。應以根壓首也。以茅而右灑。法教當如是。奉塗香花燈。當獻於火天沒栗拏火。以一花供養安置於座處也。安置已。真言者復灑淨之。智者以本真言而作於滿施。次息災護摩。或間增益法。如是世護摩。說名為外事。復次內護摩滅除於業生。謂業生滅也。了知於末那。謂意也。遠離色聲等。眼耳鼻舌身語意等。皆悉從心起。依止於心王。茅謂青濕。右遶敷之者。謂布茅緣上之法也。當令根首相壓。首是上青稍之苗也。假令布東方時。根在北苗在南。仍以苗壓次南者之根。不得以根壓苗也。次第右繞敷之。至南方即謂根在東方苗頭向西。乃至北方次第准此也。灑水謂閼伽水也。閼伽別有方法。如悉地中說耳。然此灑水有二法。若以茅作小束。置閼伽碗中而灑之。灑時順灑右旋灑也。若直用手灑亦得。然順灑也。此又二種。若初淨火時。謂右旋順灑。若淨了供養之時。當直灑之。不謂旋轉也。如悉地中辯之。然未灑時謂請火尊。有真言及印。上品已說。乃是此中所用也。灑了獻花次第供養諸物。爾時當觀本尊形在此鑪中。取上真言遍灑也。滿施者。即是用杓物投於火中也。杓有二種。初大方杓名滿施。當滿盛投火中。次小杓即相續取內火中。然亦須滿盛也。別有法亦如悉地中略指。息災增益折伏三事。當知一切事准此而作也。復次內護摩業生滅。了知彼意者。欲識意者當離於境。既離境。亦知於離根也。然其語在舌攝身意等。從心生依於心王而起也。眼等分別生及境界色等由慧未生時。依心王有妄也。欲息此者。用風燥火滅之。謂以智風火燒也。燒除妄執令得淨菩提心也。合有淨語也。故雲此名內護摩。為諸菩薩說也。以慧是火由風而生。慧是止淨心為觀。從此已上明世間之事。今次說內護摩出世之事。謂以智火除業生等也。從業受生從生復造業。輪轉無已。今言護摩者。正是淨除此業。令得清淨法生也。業生既除然後用意生。意即心之異名也。此從心生法。離色聲香味觸。離眼耳鼻舌身意。此等皆心為主。此心王而生分別。當以慧淨此心王。即一切法淨也。然慧未生時。為障法所動。當准上文。取風燥火而燒滅之。謂用上文深意也。由深慧未生即有分別。以分別故有根境等垢障。今用風燥火而淨除之。此火即是菩提心別名也。此菩提心火。而燒妄想等事悉令淨除。是名內護摩義也。如是智者。乃可名為菩薩也。所云世出世者。即是事理兩法事。即方便所加之火。出世即是慧性之火也。世出世火品了。若論其世間火天。作梵天形。今內法火神。作三摩地形。寂然住三昧也。   次本尊三昧品第二十八   爾時執金剛祕密主。白佛言。世尊願說諸尊令威驗現前。令尊現形。諸真言修菩薩行諸菩薩。由作其形。令行者觀緣尊形。即本尊形同於自身。無有疑惑而得悉地。如是說已。佛告執金剛祕密主言。善哉善哉祕密主。汝能問吾等。爾時金剛手祕密主白佛言。世尊願說本尊靈驗。令諸真言行菩薩修行菩薩行。本尊形像觀。佛言祕密主。諸尊有三種形。謂字印形貌也。彼字有二種。謂聲及菩提心。次印亦二種。謂有相無相。相是色義。謂有像無像也。尊形亦二種。謂淨非清淨。彼證淨形。形謂身也。體同空離一切相。非淨有相之身。即有顯形眾色。彼二種尊形成二種事。有相故成有相。非相故隨生非相悉地。上亦列著之。次引佛為證。有相故成有相。佛常如是說也。若心住非想。即成非想也。佛語先標之也。是故成一切種。當住於悲想。言事隨心故。宜求出世也。既觀本尊形已。為無疑悉地得。此以上金剛手問也。本尊者。梵音娑也地提縛多。若但雲提縛多者。直所尊之義也。尊亦云自尊。謂自所持之尊也。然彼行者。猶身印真言及觀本尊。此三事和合故。本尊即自降臨道場而來加被也。然此行者初行之時。尚是凡夫自無德力。何能即感佛菩薩等如是而應耶。但由彼佛菩薩等。先立誠言大誓願故。若有眾生依我此法。而修行之不虧法則者。我必冥應。或雖不來而遙加護之。若行人法則如法而不應赴。即是違本所願。故不得不應也。如方諸向月而水降。圓鏡向日而火生。因緣相應而無思念。此法亦可為喻。非是諸佛有心行。而同凡夫之赴應也。若心不相應事緣有闕。則本尊不加護念。故無應驗。非佛菩薩等之過也。然行者以此事故。當須正觀本尊清淨身。清淨身若見已。即以自身而為本尊身。如是無疑慮者。所求悉地無不成果也。   經雲。緣者。即是行者若約其本尊作如是觀也。無疑者。猶與彼尊相應故。無復疑難之心也。是故所修必成。已上問竟。佛言善哉善哉祕密主。汝能問吾如是之事。是故金剛手。極善作意我說之。乃至願樂欲聞。以金剛手善能次第問疑。為勸未來真言行諸菩薩故。又復慰喻誡勸也。次佛言祕密主。本尊形有三事。謂字印形也。形即尊形也。彼字二種。聲菩提心者。謂行者最初修行字。略有二種。觀於字義。一但觀菩提心。此菩提心即是字也。謂阿迦遮吒多婆等。但舉其首。然諸字皆是也。以為初首故。雲菩提心也。或觀字輪。謂以所持真言為輪形入身。如上持誦品說。或觀種子字皆是也。或不觀字但念於聲。謂上觀此聲。如鈴鐸聲等次第不絕。及以此聲調出入息。如上說皆是也。已說字竟印形亦有二種。謂有形無形也。形即是青黃赤白等色。方圓三角等形。屈伸坐立及所住處之類也。印謂所執印。即刀輪□索金剛杵之類也。初心別緣而觀。謂先觀畫尊等。約此而觀名為有形。後漸淳純。又以加持力故。自然而現與心相應。爾時此本尊。但從心現不別外緣。故雲無形也。私謂或可初得世三昧。見其本尊如是形如是色。如是住處如是坐立。如是漫荼羅中持如是印等。猶是有相故名有形。後轉真言宛然直見。如鏡像等不想而見。故名無形也。次本尊形有二種。謂清淨非清淨。謂彼行者初因有相引入無相。先觀圓明佛菩薩印身。初作不見。別畫像等而觀。漸則法力所加。漸得明瞭。尚有所障。閉目即見開目不見。次漸開目閉目皆得明見。漸漸不加作意亦見。乃至觸身亦復無有礙。猶如目對世人等也。由此有相漸引入於清淨處。以有相故名為非淨。由此三摩呬多所等引故。住清淨處寂然無相。名為淨也。淨者是果。非淨是因。非淨謂形色印像之類也。由此非淨引而成淨。由無常之因而至常果也。私謂此三事各有二種。即行次第也。觀持真言觀於字。次觀聲漸細。次觀尊形又細。次不別緣而觀又細。次就無緣又有淨不淨及純淨也。或可橫說之。此三事各有世出世方便。故皆有二也。   經雲。彼二種。二謂上來三事各有二種也。彼二種中即有二種事。成就有想故有想。非想故非想。悉地隨生等云云。謂若以有想事觀見者。於有相有得成就。若無相者。亦得無相悉地成就也。又雲此三事二種中。隨以一事即致成就。然皆有世出世成就及事成理成也。故前三種中。各有二種成就二事。經有想有想欲成。若住非想則非想成就。是故成一種事。當住非想。此勸令離一切想住於非想也。結勸也。以住非想理成就故。一切不思議神變。不加心想自然而成妙業。非如世間成就。在於生滅心行之中而力有限。又非究竟。故勸取其勝者也。私謂然大般若等中。具說洗滌觀心之事。然須有本也。今行人先於緣起觀。乃至具見十方佛會諸世界等種種境界。以為悉地。而後於般若洗滌淨除。即成不思議大用。頓入佛果。若不知行之次第。但觀彼文不入深祕致。多錯會經意。忽爾入空失圓頓道也。故此一兩品。最須諦觀其意耳。   次無相三昧品第二十九   復次大日世尊。告執金剛祕密主言。祕密主。彼真言門。修菩薩行諸菩薩。樂欲成就無相三昧。當如是思惟。想從何生。自身耶。自心意耶。然彼身因業而生。等草木瓦石。謂自性如是也。業生之身自性如是也。頑同木石。業生謂從一起此。觀是有想。有想為外。外所有身語等。如是觀之也。頑同草木性離於作。謂業思生也。從因業生是內也。外生謂木造是外也。次品佛告金剛手祕密主。彼非想三昧成就願欲。真言門菩薩行修行諸菩薩。如是思惟。從何想生。自身自心意者。即是修瑜伽者。已能觀於本尊等。乃至現得種種奇妙之境。然猶是世三昧攝。未得平等慧。今更開示入三平等觀也。若此觀明白。了自身口意實相。即入淨菩提心初法明門。上菩薩地也。此是多釋。然大意如此也。先明身實相觀者。謂經雲。彼身業生草木塼瓦等性。如是作離頑如外作。或業生如形像見等為等。經文也。上來言當住非想等。今此品中。若修真言行者。若欲得此非想三昧成就者。當造斯觀也。   經雲。自身自心意者。謂從心有思生。心是清淨心。意是分別也(更問)然此身同木石。其性頑愚者。言此四大若離於心。即同木石也。如大般若觀身心處中說。如明目人自觀倉囷之中種種米麥等。此身亦如是。身念處觀開時。自見三十六物各各異相。爾時身相即除。如開倉見米麥時倉囷名除也。乃至一一皆緣生次第深說也。次又明如身同於像也。如作像者以土木雜物和合為像。或佛或天或餘父母形等。以不善觀故。隨生所尊所愛之想。然一一細觀。但眾緣合會都無自性。今我身亦爾。諸緣假合。自不了故而生身見。若細觀時。都無自性。但從緣有。如幻等境從緣而生實不可得也。又此身者。以因心故狀。若六根有知。然實不爾。如人心亦觀察則有所住。則雖日月之明或有所不見。雷電之響或時不聞。又如過去一心禪觀比丘。乃至道行。有大軍過而不見之。當知若離於心。則此身雖具眼耳等根。猶如木石無知也。又如像喻。若此木石等像。或謂火所燒水所壞。刀所傷金剛等所碎。或忿怒粗語加之。不能動其少許心想令生不喜。或種種供養。被以妙衣獻以名饌。塗以妙香炫以妙色。乃至人天之供具豐盈於前。亦不生喜。當知像本。性自空。自是我心分別而生增減。或毀或供。俱顛倒不實耳。如外觀像者。為以此觀而觀自身。爾時不見身相離於分別。如是觀察其身見身實相。即證無相三昧也。凡觀察時見。謂觸相有相之緣。漸次深入自然。即相無相即緣無緣。若不得此方便。但直爾觀空。而不知以何因緣故空。著是空法多生異見。故修行次第須有指適也。何以故愚童凡夫。於自性空形像。自我分生。謂從自身生我分別也。由此顛倒不實起諸分別。或供養或除供養等或毀罵毀。皆除捨之也。然觀身之次合有語觀。語觀以攝入身觀故不別說。今略顯之。即是合論之也。今此語從何有耶。謂從齒喉咽脣舌臍等眾緣。心動風。互相觸故得有此聲。猶空谷響都無自性。凡夫不了。故聞好生欣聞逆情生怒耳。今如是見聲實相。即知此聲不生不滅同於實相。是音聲平等性也。次即觀心。以法無形相。觀聞覺知。先從粗觀。了此身平等語平等。自知深入之也。復次祕密主。心性離一切相。思惟性空當思惟此也。祕密主。心於三時求不可得。離彼三世。彼性如是當思念之而離相。復次祕密主。亦自可觀察之。行者爾時既觀外相。次了內心亦空。此心離一切相。於三世中求皆不可得。如虛空離三世。心亦如是。出過三世出住滅法也。然凡愚以不了心實性故也。復次祕密主。有心想者。謂愚童凡夫之所分別。謂心取相不能了知。不實妄起故。有如是說。彼不如實知。謂由有是妄執。不能如實知也。如是思念。謂凡夫起是思惟也。如是。謂凡夫有此分別也。已上屬心句也。復次祕密主。以此真言門修菩薩行諸菩薩。說相引無相也。謂當了知有相而起無相也。謂諸菩薩。如是思惟。得無相三昧。由得住於無相三昧故。祕密主。彼人當得證由除妄故。真言實相實體現前行住坐臥常現前也。如來所說真言。彼常親對而自住。由識真言之體如前十喻。即是悉地相也。妄謂我心我愚我智我順我違。自生種種能著之想。以前虛妄故。所有身口亦皆虛妄也。故不知何事耶。謂不見真實。由不見真實故。由如嬰童無所曉解。若見心實相時自然離如是一切戲論分別也。以不知心實相故。而生妄執名為凡愚。若了知者即名諸佛也。次經雲。祕密主真言行菩薩證得無相定如無相定住得如來說真言親對而彼常住。此經文引不具。當撿經細觀也。此意言。此真言行菩薩。如是離相修行之時。名住無相定也。由住此無相三昧故。如來所說一切真言。皆現前而證。故名親對也。如是證理之時。即名常住。住者即同佛住也。今品合次於十心說之。說義次第於彼先言不便。故以此中結會而說也。私謂上來經文。大意不過此行。謂口真言身法印意觀佛也。然此三事皆緣生法。緣合有。都無自性不生不滅。即是阿字之門法界之性凡夫不知雲何得入。故佛先說此三真言門。漸得三昧。乃至親睹本尊。見種種神變之境。猶是心有所著。不得三平等住。今說入三平等法門。若行者於瑜伽心中。而復能如是觀察。離於身口意分別戲論。即得現前而證真言實相同於佛住。自體常住同於如來也。   次世出世持誦品第三十   復次祕密主說祕密念誦法。亦令一一誦諸真言。佛菩薩等別說。謂隨彼之中取一一。謂各各也。於諸真言中。隨取一一。各別而作心念誦。第二作出入息念誦。此二法最為第一相應也。當如是作此二法。是名第一念誦也。勿異此法也。若異此者。於念誦有所闕。支分由不具故也。然以內外相應。分之有四。我先已說也。今下更說也。彼世間者有所攀緣。謂三種中但觀於一字印身。觀之識其本性。如印即字字即身。無礙而心湛然。是念誦也。若以字作出入息者。知字即真言之體。以此出入資力。名出入息也。然此二中由出入息。有少所攀緣。故當知意念誦即最為上也。字印尊無所分別。作出入息亦得也。此世出世間持誦品。上來一部經意。只為修真言行諸菩薩等。作持誦入道之法。而今此品。專得其名。當知說一部之要旨也。經初金剛手。已曾問佛持誦之法。上來亦有略答之處。然未具悉。今為抉擇故。更具分別其宗要之行也。其祕密者。上來諸品所明非不祕密。然此中宗要。乃祕密中之祕密也。一一念誦。或作意聲念誦。或作出入息念誦。此明差別行法不同也。一一念誦者。謂專心口誦真言。真言中聲出時。一一聲字皆悉諦了。不間斷攀緣也。作意者。即直是心持。作心想念誦不出聲也。出入息念誦。如上所明服風等是也。二相應者謂於三念誦中。其作意及出入息。此最相應為第一也。當勿異者。謂常當依此而作。勿異緣異想也。若不爾者。徒用功無益也。持真言者闕支而用。謂字有點而不道。或字闕。或應長聲而作短聲呼之。如是類甚眾。皆名闕支分念誦也。右此內外相應。合有四種念誦也(即四色是也)言世間有緣相續。所謂字句。句是舉足行步。謂觀此字如一一步。字即種子字也。次於前已出世念誦身字印合為一即得。今世間念誦即異之。或觀字或觀尊或觀印也。謂句乃本尊。就世間中念誦。出入息最為上也。前出入息最為上者。前出入息。變字為出入息。今世間念誦。見出入息中有字了了分明。是有分別也。前出世間不作如是分別也。於真言中分別為二。即世間持誦者。彼有緣相緣字字句。此中或取一字緣之。或取句等想在本尊心上。如前具明。是外念誦也。取一字者即是種子字。或真言初首之字。若真言小者或具想其句。如上說。如連環等佈於本尊心上圓明之中。此二種或字或句。隨息出入不絕不間。欲誦時繞也。有經明此義。如觀鏡像分明而見。今觀字見字。觀印尊即見之。此是有相也。若行者見此真實相時。即不住有相。然由未入無相。若觀菩提心。是一向無相也。此心即是佛。佛即是自身也。自身即成佛。成佛故一相無異。故名無相。隨謂或來或去隨心也。世間念誦以出入息為上也。當知出世間意念誦。遠離於諸字。自本尊作一合相。不壞謂不分為二取。謂分別著於相也。一合相。謂合一為令不取著。不壞此相也。不壞意色相。像與心不相異。故雲不壞也。勿異法則謂教法如是也。住如是法。則誦三落叉。如前說我所說。多種念誦謂遍數時節現相增益等。三落叉是數。數是世間也。出世間落叉。是見三相。謂字印本尊。隨取其一一合相是也。字印尊等身語心等。名見乃至能令持誦者淨。令一切罪除。若不淨更一月等如前也。而今所說念誦數。謂牒上文也。不應異此法則也。是故。今耳聞息出時字出。入時字令隨息出入也。今謂天台之誦經。是圓頓家數息。是此意也。今以此字一緣與息出入。自然唸唸相續心不散亂。恬然易入三昧也。此為世間念誦中最上也。又上明尊神者。言此字句念誦之法。諸尊皆爾。上從佛部下至八部。凡有念誦。皆當如是作之。其出入息念誦。亦隨本尊法一一有此行法也。出世間者。當知是意念誦之法。離於文字也。豈撥離前來真言字等。方名離文字耶。不如是也。謂能達字之本性即是圓明。當住本來不生者。即心是也。心之體性圓明清淨。具足眾德而無分別。當觀如是之字也。此字者還即即前來本尊真言之字及句耳。但了知此字從心而生。心既圓明湛寂。從心所生之字。其性亦爾。所云離字聲等者。謂離分別緣念之心及聲想等也。然持誦時有誦有觀。或可觀行或可兼行。或但修觀照也。誦謂如上緣於聲字或出入息等。照謂觀此字之體性也。然初觀時常於有相。若觀種子一字其圓明。初即小作。若具觀句等。即大作圓明狀如連環等。以心觀照令宛然分明。後即從此而觀其性也。本尊一相作不壞取。意不壞形。勿異法則者。本尊即是初觀圓明之字也。次即觀本尊。如上已說。一相者即身口意也。觀本尊心上作此圓明。即是心。其身印等即是身。其真言字等即是語。今已明見本尊。而觀本尊三事。一相平等如於實相。又觀本尊三事。平等一相即同於我。我之三相。亦復一相平等不異於本尊。此圓明之性不異菩提心。菩提心不異本尊。自他平等也。又所觀字雖不同。然皆是三昧門。若解一字之性相。即解一切字之性相。字即本尊本尊即心。心即法界體性也。是故此阿字。即是不思議字。如阿者。一切亦爾也。如字者。印等亦如是也。於此不思議三相。謂字真言相身印相本尊心相。不遣不立不增益不損減。當作一切平等相觀。而達一切法成一切智。當依此法則。勿異此而作也。此即是三落叉義也。落叉梵音。是相義亦是見義也。我於種種經教中。凡有持誦相應處。多言誦一落叉或三落叉等。或言為除罪障故誦一落叉。極重障者不過三落叉。便得罪業清淨。然此義有餘。今當決之。所謂落叉者是相也。若得三相當是罪得除也。先明身相。謂身體先時粗重今則輕安。乃至或行百里千里。迅疾而往不覺勞倦。速疾異常。先時靜坐係緣。多為小蟲蚊虻等所惱。今悉不生。無復膩垢可惡之相。廣如大品中所說。此是身相也。口相者。隨有所誦。暫發聲時本尊即至。又如大品所說。口發誠言。非人不嬈於他之類。皆是語業淨相也。意亦有殊異相。謂發生無量慧解。如經一月四月分別不盡等。或先時貪嗜如是如是食味。或不得者身即不安。爾時寂然不復思念。乃至多日不食。恬然得喜悅之味。無餘食想身亦不睏。或先多種種煩惱。今皆淨息。皆是意淨相也。由具此三淨相故。名三落叉。若不爾者。徒口誦遍數。無所益也。既得此三相。當更增修勝行也。或時諸天八部飛行空中。不敢履踐其影。或來敬禮問訊。天諸童子以為給使問其所須。如此是誰得知耶。但誦持者自知而已。此亦罪除淨相也。然上來明離一切相。今說三相。與此雲何相應耶。今答此三相以阿字故。此三字即一相。亦非一亦非異。如天台所解。與此略同。謂一相一切相。非一非一切。即相即無相。即非相非無相。皆是此意也。如是三相。平等住實相。是三落叉義也。身實相是一落叉。除一切身垢。語真言相是二落叉。除一切語垢。意實相是第三落叉。除一切心垢。三垢除已三功德生。即是分證如來功德也。又落叉是垛義是標義。如文殊經中明學射。初雖遠垛。後漸近之。乃至任運中的。首楞嚴三昧亦爾。以是因緣名落叉也。復次身印口真言意本尊。即是三行差別不同。即是三相。即此三相入阿字門故。離於三相一相平等。如是照見。是三落叉義。落叉者見也故雲勿異者不得他觀也。復次前雲三句義。謂菩提為心種子即因也。大悲為根方便為究竟。從首至終。皆明此三事。或自顯此三德。或為成他三行。言三落叉者。即與此相應也。謂行者最初先須有菩提心相應。此是一切佛法因也。若不發心。即離於妙因何有進行耶。雖已有心若望路不進。有願無行何能成就大悲胎藏生一切功德身乎。或雖能進行。以離方便故而有疑心。因疑心故一切不成。亦不得入實相也。是故佛誡諸行人。必須依師而學。不得自專以自利根分別力故。輒尋經文便自行之。隨聞便用。不入漫荼羅。不受三平等戒。不能具解方軌。以不知故。雖發心修行勇猛精進。然以方便差失故。所為不成。故而生疑心。以疑心故。謗毀如來祕密之藏。即是五無間因。趣五無間道。以是因緣。須具三句義不得闕少。是三落叉義也。已此事故。次後品付囑中。復明擇弟子相。文相承躡耳。次是觀囑品。經雖不言其義如是也。   次囑累品第三十一   次佛告大會。即是經文初。雲十世界塵數金剛菩薩也。今說經欲了。故加付囑也。汝等應住不放逸者。即是承攝前文。此大乘密教。當如是法相承。若授受失宜。即是專檀自恣而越法則故。雲住不放逸也。復次如上三句義。自利利他之行。汝等當住阿字義。祕密教中而為佛事。若不隨此。即是住於放逸也。以差機而授或損彼善根。故經雲。有智若聞即能信解。無智疑悔即為永失。若菩薩不深觀眾生本末因緣種相體性。而率爾傳法。即是為人天怨。是為大放逸行也。故次雲。若不知彼根不得授與。根即信等五根利鈍之相也。除我弟子者。謂已依我教而住。心相體信方堪授之。若餘世間外道之類。未入正法信心未固。當且於餘深法中示教利善。不得輒爾為說也。若菩薩照機。固自由己智力。今為末代傳法人等。更明外跡可傳之相也。前經初明擇弟子相。今又說之。然皆略舉宗。大本中具明也。良晨生者。大本中具明如是宿次如是執曜時節而生。則有如是根性如是相貌。宜即與如是教法。其言甚廣。又一一皆有淺略深祕兩說。今此中但舉其綱目耳。求勝上事。即是發菩提心。唯求如來具足道之行。凡所施為非求餘事。所行廣普妙也。微細者。謂聞一字一句。即能自以智力廣解無量義趣。廣演無僻之類也。思念恩德者。乃至從師聞一句之義。乃至成佛。猶不忘報之。常知恩報恩也。渴仰者。謂心慇懃希求勝法。猶如薩陀波倫之類。乃可為說。歡喜住者。謂聞妙法心喜踴躍遍於身心也。不求彼法者。乃至不受餘經一字之類也。次又辯其外相。略說其色。謂青白也。即是非白又非大黑。是吉祥色也。大本廣明。今但舉一隅耳。頭廣。謂如羅雲頂如傘蓋之類。然不太廣又不合小。要直豐纖得中而相具也。高頸。謂頸不太長又不太短。以要言之脩直得中而不過甚也。額廣而嚴。亦謂極理太廣。又須具足端嚴之相也。鼻脩者。謂非太隆高非太卑平。當如金鋌之類也。略說身心堪為道器之相。如是之人乃堪傳習也。彼具相者。謂佛子。如是人當與之。慇懃攝受教之也。瑜伽論十地中說也。又勸囑必是堪繼傳者。當勤教授之勿令失時也。時金剛手等具大德者(即是上來會眾也)時彼聽眾聞說是者。於諸本尊所說之教。我頂戴受持得已。謂已如受王教奉行流布。當作供養。時眾重起禮佛。為法久住故請佛加持也。問佛所說頂受奉持。為一切智作禮而請如來加護。所以者何。佛已付囑如是祕藏。以荷重任行如來事其職不輕。然此妙法。如來在世猶多怨疾。何況末代惡世之中。然我等已發誠願。要令如是之經廣行流布也。是故請佛以自在神力。加護我等令所願得成也。法眼道久住世遍一切者。即是弘經之願。以佛加持願令此法眼久行於世也。此是開佛知見之大慧道。一切諸佛所行之路。故雲法眼道也。當令此道久住於世窮眾生際。又橫遍世界無不流通也。即是上行等雲。隨佛有跡之處我皆誓傳此法。此本問弘經之意也。時佛受彼請故。即以真言而加持此法。如經中說也(未說句義更問)時諸上首菩薩等。聞佛說已頂戴受持。已廣說摩訶毘盧遮那成菩提加持神變經竟。問前三句。一者菩提心為種子。二者大悲為根。三方便為後。今就大悲藏漫荼羅說之。為以中台為菩提心。次八葉為大悲。外三院為方便也。答雲此有二種。若有修行者因中說之。有如來之果地說之也。且如最外院八部等世天。即是前八心中從初解守齋已去。乃至受用果等也。然有善根開發與正道相應。即是大悲胎藏花臺之因也。如來以方便力而引導之。乃至令成就世間八心以來。即是外院之位。次漸漸向堙C及二乘亦在此內。次又知有勝法無上心。稍進引入第二第三。皆是大悲句也。次成佛果入中胎。即是方便句也。然此八葉及中胎五佛四菩薩。豈異身乎。即一毘盧遮那耳。為欲分別如來內證之德表示於外故。於一法界中。作八葉分別說耳。且如四菩薩東南。普賢者何也。普賢者是菩提心也。若無此妙因。終不能至無上大果。故最初得名。次文殊師利者大智慧也。先發淨菩提心。如普賢觀經次第。乃至毘盧遮那遍一切處。常樂我淨波羅蜜等之所攝成。皆是淨菩提心也。次即說第一義空。我心自空善惡無主。觀心無心法不住法等。即妙慧也。以此第一義空之妙慧。淨彼遍一切處淨菩提心。平等慧利刃。斷無始無明根。即入菩薩正位。故雖有菩提心而無慧行。即不可成果。故次明文殊也。次西北方彌勒。即是大慈大悲。俱是第二句中之義也。以此大悲藏。增長成就妙菩提樹枝條花葉。故次說彌勒也。若慧而無悲。則方便不具。則不得成菩提。不能具六度攝眾生也。次東北觀音。即是證也。證謂行願成滿。得入此花臺三昧也。若就未成果時觀之。此則差次淺深。今以如來平等慧觀。從因至果。但是如來一身一智行耳。是故八葉皆是大日如來一體也。若如來但住自證之法。則不能度人。何以故。此處微妙寂絕出過心量。說何示人耶。故漸次流出漸入第一院。次至第二院。次至第三院。雖作如此流出。亦不離普門之身。其八部之眾。皆是普現色身之境界也。若就情機而說。則三重壇。從深令至淺。乃至世天真言義淺。但是應身道。方便未究竟也。若開實性。即世天真言與大日如來。何相異耶。從如來。則從深至淺從內漸外。而成三重壇。從眾生。則從淺至深從外漸內。而成三重壇也。又如字義。即是此之次第也。初阿字在東方。如梵音阿字即有動首之義。以順世間法諸方中東為上故。喻菩提心最是萬行之初也。其名曰寶幢佛。次即是阿(平)字是行也。若但有菩提心。而不具修萬行。終不成果。與前四菩薩義不殊。其佛即是花開敷也。次即暗字三菩提也。以萬行故成正等覺。其佛名阿彌陀。即西方也。次鼓音即是大涅槃。其惡字是正等覺之果。果故次說也。次即入中惡(長聲)字。是方便也。此是毘盧遮那佛本地之身花臺之體。超八葉絕方所。非有心之境界。唯佛與佛乃能知之。為念本誓開示大悲藏。普引眾生入佛慧故。復以加持神力。普現身口意。遍滿生死中。當知此即是方便也。若離方便。如來本地尚不可說。何況以示人耶。不可為諸上首等菩薩說。何況流入生死中耶。以此方便同於大空。而現眾像。當知一切大會漫荼羅。皆是一身無別身也。即是普門身。即是法界身。即是金剛界身也。又菩提黃色。是金剛性次行赤。是火義。即同文殊之義。萬行以妙慧為導。不得離慧而有作也。次成菩提白色。即是圓明究極之義。又是水義。如我昔所願。今已滿足。化一切眾生。皆令入佛道。為是事故。是起大悲故也。次即是大涅槃跡極返本。眾生有緣之薪盡則如來方便之火息。故涅槃也。佛日已隱於涅槃山。故色黑也。中心空。具一切色。即是加持世界漫荼羅。普門之會。畢竟清淨無所不有也。其百字輪。所以從外向內。亦是此義。如中台者。一切本尊亦如此說。如金剛手種子va 字。縛即成五事。縛是菩提心。v□ 是行。va□ 是三菩提va□ 是涅槃v□□ 是方便。所以雲方便為後。是此義也。如蓮花尊亦有五事sa 娑是菩提心s□ 是行sa□ 是成菩提sa□ 是涅槃s□□ 是方便。如文殊以ma 字為種子。亦有五義ma 菩提心m□ 行ma□ 成菩提ma□ 涅槃m□□ 方便。餘一切尊種子字。皆亦如是廣說。以是義故。金剛手者即是大日如來。觀世音者亦是大日如來。文殊師利者亦是大日如來。乃至鬼神八部一一亦有此義。亦即是成大日如來。體雖是一。而義各異。所以瑜伽中雲。毘盧遮那言我即是文殊觀音等。我即是天即是人。即是鬼神即是龍鳥。如是等無不即是者。由此義也。又雲。此大悲藏本尊位次等及形色各殊。為未深入瑜伽者初學之時。不正觀本尊故。佛以方便示此。令心有所緣耳。及觀成時。以法力所加故。自然恆與佛會相應。設不作念猶自明瞭。況加觀耶。如是時。自然真見漫荼羅也。此地者。即是淨菩提心是。已上所表。皆是大日如來法身妙莊嚴之相也。又觀音文殊普賢彌勒。已在八葉中。即大日如來大法身也。為度人故漸出於外。故次圖中復有文殊觀音等。以類可解也。又雲。如八葉中。普賢是菩提心。文殊是慧。彌勒是悲。此菩提心即是大日如來。而有菩提心也。大慧即是大日如來。不離此大日如來別有慧也。悲即是大日如來。不離於大日如來別有悲也。當知准此說之。萬德皆爾。猶如天台法身般若解脫義。若但法身主得名之類。與此相合也。問百字輪外內。一一作如是次第。即是漫荼羅引入。漸攝至於中之義耶。答此謂於因果也。若修行者。初發菩提心。次進行。次成正覺。次住涅槃。次起方便。即作如是次第也。若自果地而說者。即以ka 迦字最在內。次k□ 行。次ka□ 菩提。次ka□ 方便最在外也。其ka 迦字同於a 阿體。即為法體之果。不作菩提心因地之說也。從法身起應。次流向外。以度眾生。猶如漫荼羅自中台出。至八部世天之位。又從外引入佛果。猶如漫荼羅從乃至八心之初。直至成菩提方便等也。雲仰壤拏那麼等字。亦隨出入義。或在百字內。或在百字外也(更問)又問就行者心中觀行。作漫荼羅大悲藏義。即以中台為菩提心。漸次向外。乃至世間天位為方便耶。答凡進行者。有次第也。先依法持誦。作真言手印等觀於圓明。或但觀字或但觀印。隨作一事成時。三事成也。初觀圓明亦不能見。由手印真言及念本尊故。三業漸淨心障淨故。即漸見圓明。若見圓明時。或於其中有本種子字宛然明著。如其形色也。若得如是見時。自心亂想息除。湛寂心常一。不為外緣所動也。既如是見猶是外緣。次當引外向內作如是觀察。此圓明者。即從我心而出。當知內亦復如是。夫圓明清淨。即心之體性。無別法也。猶勤方便觀察內心故。即見此圓明字。唯是自心。不復外緣也。乃至若外圓中。明見本尊等。如上方便。今內觀時。即是自身作毘盧遮那等本尊也。既如是與瑜伽理相應。即是隨分成就也。以瑜伽相應。所觀隨意即成。即觀此心八葉。如上方便。即於此心花臺上。為漫荼羅中胎。其外八葉。亦隨佛位次列布也(又雲此八葉即是大悲藏第一重也)爾時行者。觀心八葉作中胎。觀其身即是漫荼羅。從心以上為第一院。從心下至臍第二院。從臍以下為第三。世間天院。諸尊形色相好。各各差別宛然。其自身中而現對之。猶如親入佛會也。然未見諦人。猶未能如毘盧遮那作種種神變等。但是觀心成就耳。然有一事真實不虛。所謂我即是也。我即是者決定諦信我即法界我即毘盧遮那我即普門諸身。此事不謬。如上真言。加持義中我即法界是也。又雲。法身而有自在神變加持。此不足疑也。如瑜伽金剛頂中引數百喻。大本廣說其意。雲如帝釋處在天宮中。其地一切皆琉璃寶。外內清淨。一一天眾自居其宮室內。而見帝釋常在其宮宛然相對。何以故。以此地等一切皆妙寶所成。遞相暉映更相引發。彼不來此不去亦不相和合。而緣具故如此。而實無生無所有。不可不信也。又如諸天在歡喜園。放逸太甚。爾時以其宿業力故。從樹葉於中有法教之音。呵彼令住正行。爾時天等。即暫止放逸心念善行。然實一一樹葉中。求不可得。亦不從天身中生。不自不他而成此事。又如與修羅戰時。天鼓出聲安慰天眾。令發勇健之想。令修羅怖畏退散。而實此鼓無形無住處。但以諸天功德眾緣所成。皆不可思議。況法身耶。又如大梵王在本宮中。一切天眾念欲得見者。無不皆現其前。以諸天等。皆知彼清淨行又端嚴相好第一故。煩惱貪慾等心息。為生無量善願。隨分進修淨行。然梵王於本宮中。不動不搖亦不作意。我當普應於彼而。各各皆現其前。皆作是念。獨為我現為我說法。是等世間以少福願。尚有如是不思議用。何況如來法身。而不能成就如是自在神力加持神變耶。然常途說法。或雲法性或雲法身。寂靜如空無所動作。都不說具足如是力用。以為凡起神變。皆是有為之心三昧之力。而不言法體。如是此其未了也。問漫荼羅第一院東方。唯有三角虛空眼及如意寶三事。餘空缺雲何。答如真言及手印中。如如來毫相如來舌。如來牙如來齒。如來臍如來甲等。皆在此重也。當次列之。其佛頂在第三院。此中無也。問寶幢佛是何義。答此是菩提心也。如世軍中有幢。是眾中之軍首之標幟。鹹所瞻望。進止之節莫不隨之。猶如一切萬行。皆為此菩提心也。以之為標為主。故得名也。次寶幢即雲華開敷佛何耶。自此是行義。十度萬行資菩提心。次第敷榮。牙莖花葉滋榮可愛。故得名也。次花開敷雲阿彌陀何也。此是受用佛。即是成大果實受用其果。無量不思議現法之樂。皆得名也。次鼓音佛者方便也。既得大果。是自受用而已即普為一切眾生演之。種種方便成所作智。猶如天鼓之音無思而成事業。故得名也。又前雲北方阿□者。經誤也。此是瑜伽義。與此不相應。以鼓音佛為定也。   大毘盧遮那經釋義卷第二十   嘉保二年二月廿日於金剛峰寺奧院東菴室觀音院大僧都奉受了   觀音院大僧都寬意大御室性信御付法也式部卿敦貞親王御息東寺第二長者存日辭退高野山御籠居云云 從嘉保二年至寬永六年五百三十五年也。              廣澤受法末資顯證記之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797 大毘盧遮那經供養次第法疏   No. 1797 [cf. No. 848 Fasc. 7]   大毘盧遮那經供養次第法疏捲上   零妙寺僧釋不可思議撰  稽首毘盧遮那佛  實相法智緣起法  聖者妙音阿闍梨  垂恩令證法性海   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供養次第法真言行學處品第一   釋此經法四門分別(初述大意 次說來由 三釋題目 四隨文解釋)。   初述大意者。夫真性至理離言絕像。應機示現無相非顯。所謂阿字等門妙明其理。今此經者理蘊於詞意絕文外。是故以如來加持神力對以祕印導以真言。所以若不從師受學。禁入其門。非其人者制妄授傳。未經灌頂禁其輒聞。若得見聞頂禮者滅除恆沙之罪。如說奉行者德海集於其身也。   次說來由者。昔在中天竺國王有四子者。其王臨命終之時。王后請問大王。若崩以後何子當為嗣位。王即答曰。小子可能繼位也。於是父王崩後。大臣百寮皆悉來集請問遺制。王后即答如王終言。是時王后及諸兄並大臣等奉請小子將繼王位。小子答曰。我有誓願。出家學道望濟群品。不堪繼位也。母后等再三重請如父王遺言。小子亦如前辭謝。母后等再三請已後強令繼位。小子不敢違逆。遂即王位之後更亦思惟。我住此國不得出家。我之阿姨鄰國為後。宜以投託必能出家。方便逃出奔赴其國。到彼國境即有鎮將問曰。汝何人也。小子即答曰。我是中天竺國之王也。鎮將曰。若是國主何以獨來也。答曰。我本冀望出家學道。若久住本國必不得出家。深冀出家學道禮拜。遣使聞奏。王后聞之使人來迎。小子見王后□跪說志願。王后聞說悲泣流淚哀愍傷心。良久曰。汝姓是剎帝利。淨飯王子孫釋迦如來遠從姪也。我聞釋迦捨太子位。出城入道乃成正覺。天下難捨唯棄寶位。汝同釋迦捨國王位發大誓願。必得成佛哉。今日以後隨百姓門。持缽乞食粗飯持齋。可以悲傷矣。雖然大丈夫所冀至心誓願。無可奈何。便許出家。為請境內高德法師。為作弟子出家學問。小子稟姓明慧。一聞便領妙宗。二問比知千百。雖學不多年。所學者盡達。於是其法師辭曰。我之所解盡矣。更無所以演說。吾聞其國賢聖太德。宜到彼所而學也。小子奉教禮謝而退。往至賢師之所。修學如前。乃至經歷五十餘國。乃至北天竺。乃有一城名乾陀羅。其國之王仰憑和上受法念誦。其經文廣義深。不能尋遂供養次第。求請和尚供養方法。和上受請。於金粟王所造塔邊求聖加被。此供養法忽現空中。金字炳然。和上一遍略讀分明記著。仰空雲。誰所造也。雲我所造也。雲誰我也。雲我是文殊師利也。即喚書人遂便寫取。即與其王一本。自寫一本隨行將行流通四方也。所謂小子者。厥號善無畏三藏和上。即是小僧不可思議多幸。面諮和上所聞法要隨分抄記。   三釋題目者。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供養次第法真言行學處品第一者。大者即是無邊義也。毘盧遮那者是日。所謂即慧日也。成佛者證正覺正智義也。神變加持者神力所持也。經者貫穿縫綴能詮在此矣。供養者理事供養。理者會理入證。是雲理供養也。事者盡心竭力營辦香花供養佛海。是言事供養也。次第者作禮及發遣之前後次第也。法者軌則之義也。真言者簡虛妄也。行學者行學真言也。處者此四種。一如法界自性。二教本也。三傳教師也。四妙山輔峰等也。品者品類也。第一者此法有五品。此品最初故言第一也。是以言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供養次第法真言行學處品第一。   四隨文解釋者。此中有三分。謂序正流通。第一品是序。次三品是正說。末後一品是流通。就序分中初有二頌。歸敬勸信序。然初以下精勤修行序。初中有四門。初中二句者敬主歎德門。次二句者依經所現門。次二句者成法得益門。次二句者契本結說門。毘盧遮那此雲日也。開敷淨眼者開悟妙理也。我者文殊也。供養者理事供養也。所資者諸本尊也。眾儀軌者諸印真言等也。為成次第者禮拜發遣也。如彼者指慧日尊也。令本心者令悟本不生理之心也。我今一句者結上已來之意。精懃修行序中分為六門。初一偈之全成就信解門。二一偈之半勸信三寶門。三有情信解以下廿五偈勸行制戒門。四依此正住一偈依正戒重禁門。五妙真言門一偈覺心得益門。六欲於已下十偈一生成佛門。就初段中。然初自他利成就者舉所成果。無上智願之方便者明能成智。成彼者指所證果。發起等者舉果顯因。約第二段中。於滿悉地諸勝願等二句總表佛僧二寶。彼等等一偈別釋也。真言形者即是真言字所莊嚴身。所住種種印威儀者明印及右脅而臥也。所行道者即是如法界自性。方廣乘者即是大日經也。以上明諦信三寶了也。問此中歸敬三寶與初分歸敬佛寶其義雲何。答初分者顯文殊自敬。此中明後代修行者法則。問文殊歸敬三寶不耶。答歸敬。所謂我依大日經者即是敬法。不輕自身即是敬僧也。同體三寶可知。約第三段中。有情信解上中下者即是六趣眾生也。若於最勝等者指前大日經。調伏行者不犯三昧耶也。別律儀者謂大日經也。具緣眾支分者是修造道場支分也。一心住者一心繫師所。三昧耶者明平等本誓等也。道場者妙圓壇也。教本者是毘盧遮那經。親於尊所者為灌頂之師也。獲勝三昧耶及護者受傳法灌頂之人所得也。攝正真言平等行者。於本不生理中安心不動也。入此真言最上乘者入者解也。最上乘者即是毘盧遮那所證理自體。密行者行真言行者。軌範者即阿闍梨等也。廣大諸功德者。軌範者即是功德大海。功德大海住在其身也。何以故。經雲。若欲見佛禮拜。若欲供養佛禮拜供養。此人與佛無異也。何以無異者。以五種真言心及印等莊嚴其身故。契經者指毘盧遮那經。莫過瞋者如華嚴經廣說也。淨菩提心者即是真言也。常懷忍辱不觀過者。於世間法忍中難忍。唯有背恩德者故勸勵忍也。俟者待也。所謂俟時者。正欲修真言者三昧之時也。忽有檀越請講說者。即語道我修三昧。以後為汝講說。當時不可也。清白醇淨法者。於體理中恆有得恆沙性無漏功德及佈施等諸度門也。由諸酒者。此酒放逸之本。若飲者亂三昧也。增我慢者。增妄執。妄執深則習定更遠。今已等者嘆略言義深。令廣知解生決定者讚多聞之益也。從上以來戒理定慧略說已了。第四段中依此正住平等戒。正住平等戒者。住戒性心不起持戒心也。前以明德此禁犯因。第五段中妙真言門覺心者等相應者有二。先觀本尊。觀本尊熟自身作本尊。此心不散亂言相應也。智者悟本不生理。第六段中明法者真言也。智者蒙師等二句結前起後也。妙山輔峰以下三偈半表行者所依處。此中有四處各有表制。一妙山者高妙名山也。輔峰者大山懷堣妙p可居安隱也。半巖間者石壁之中有穴可居也。龕者有三種。一室龕。二土龕。三石龕。謂似窟而安尊像處名為龕也。窟者石室也。兩山中者泉石清潔修行安穩處河等處。芰者菱角也。荷蓮葉也。涇川者常流水不絕也。洲者水中可居所也。岸者側傍也。謂河之崖側清潔之處可居修道。次一句現離可不宜處也。憒心亂也不靜也。謂人物所煩亂鬧也。三明草木林樹處。扶疏者樹木敷茂貌也。林藪寂寥可住修行處也。乳木者桑穀也。祥草者此土黃茅也。次二句明其可不也。四明寺塔處。練若者三。一達摩。二檀陀伽。三摩登伽。達摩者是菩提場也。檀陀伽者是無穢草也。摩登伽者無諠動處也。此中所說者約摩登伽也。次一句明簡可不也務事也。五欲者色聲香味觸。諸蓋纏者五蓋。慳貪瞋昏沈睡眠掉舉散亂疑蓋。悉地者成就亦云成菩提。雲淨命者小欲知足之行。胡語頭陀之具有十六。經論隱顯故說十二。十六衣四食六處六。衣四。著糞掃衣。著毳衣。著納衣。畜三衣。糞掃衣者。火燒牛嚼鼠嚙死人衣等。外國之人如此等衣棄於巷野。事同糞掃名糞掃。行者取浣染縫治用供身。問何唯受此衣。三品。下治生活販種種邪命得衣服。中遠離前過受僧衣且越施衣。上不受僧且越受糞。何不受僧受此衣。僧法須同斷理僧事。處分作使斷事賓人亂心廢道。何不受且越。若受且越。為衣追求多墮邪命。又則生親著難得出離。又得處偏親不得處便疏。妨等化。又數得生慢不得怨言。彼無知不識福田應施不施。或自鄙恥生憂悔。又數往廢道不去致恨。又憎嫉好人讒謗良善。不欲便往見。是多過。是故不受且越施衣。何唯受糞。少事增道離過無罪。故唯受之。言毳衣者。濕洗鳥狩細毳。行者無糞可取得此為衣。言納衣者。朽故破弊縫納供身不著好衣。何者。若求好衣生惱致罪費功廢道。又好衣未得道人生貪著處。又在曠野多致賊難或至奪命。言三衣者。五條七條大衣。上行之流唯受此三不畜餘衣。何者。白衣求樂畜種種衣。外道苦行裸形無恥。佛住中道捨離二邊。故畜三衣。又求多衣費功廢道。少不濟事畜三衣。然三衣供身事足。若營作務大小行來著五條。為善事著七條。化攝俗人令至敬信須著大衣。又在屏處著五條。入眾時著七條。若入王宮聚落之所須著大衣。又調和溫暖之時著五條。寒冷之時加七條。寒苦嚴切加以大衣。故往一時正冬以夜天寒裂。如來於彼初夜分時著五條。夜久轉寒加七條。於夜後分天寒轉盛加大衣。佛便作念。未來世中不忍寒苦諸善男子以此三衣足得充身。以此多義故畜三衣。食中六者。一乞食。二次第乞食。三不作餘食法食。四一坐食。五一揣食。亦名節量。六不中後飲水。乞食者。人中有三。下中上。下品之流雖恣出家邪命自活。耕田種植活生。方博作諸工巧種種邪命自在活。中品捨離前過受僧食且越請。上行之人不受僧食且越請食。唯行乞食。何不受僧且越請。過同前。何義故專行乞食。所謂有二。一自為省事修道。二為他福利世人。次第乞食者。通亦乞食收。彰乞食時離於偏過。別論凡愚貪味棄貧從富。小行悲狹捨富從貧。上行之流離貪去狹等慈眾生。不簡貧富次第乞等。言不作餘食法者。律中說。有人雖復次第乞食。於求處數得正食餘食法數數食。行者作念。此餘食法世尊雖開聽病者。我今無病不應受。是故不作餘食法。通而攝一坐食收。故經論中多不別說。律中別者。彼一坐食不於中前食餘小食。此約遠離數數正食有此不同。見故別說。一坐食者。有人雖不數數生食。而於中前數食其餘餅果粥等。行者作念。愚夫養身為增煩惱受數數。我今為道不為養身。為破煩惱。不為增結。故受一食。又思為求一食已妨道。況求多食。故唯一食。又觀。飯食多若中生。若受多食惱亂彌多。故受一食。又觀。飯食信心所施。一食叵消。何況多食。故受一食。一揣食者。經中亦名節量食。一受便止名一揣食。節儉少食名節量食。何況爽。有人雖受一食法。於一食中恣意飽噉。腹滿氣脹睡眠消息。半日不滅妨修道法。故須節量。又多食增長煩惱難可折伏。故須節量。又多食增長睡眠。難消如病令身不安。故須節量。又行者為求法身漸捨食身。故宜節量。節量至幾許。隨己所堪三分留一施諸鳥獸。餘便自食。能少益善。所言不中後飲漿者。有人雖節量飲食而猶貪味。於中後飲種種漿果漿蜜漿石蜜漿等。為求是漿多致邪命費功廢道。是故不飲。又觀。此心難放縱。如馬無勒左右噉草不能疾疾隨。御者意加以轡勒。方能速進隨人意去。故裁斷。處中六。一在阿蘭若處。二在塚間。三在樹下。四在露地。五常坐。六隨坐。阿蘭若者此翻名為空閑處。如雜心說者。一弓有四肘。去村五百弓名一俱盧捨。半名阿蘭若處。計有三里許。頭陀行者極近在此。能遠益善。何在此。行者作念。我本在家父母親屬共相纏縛。為是捨之今出家已。若還師徒同學知識共相結著。與俗無異。是故須捨在蘭若。又聚落男女參雜多增俗染。不宜住中。又近聚落音聲憒鬧妨修定意。言塚間者。塚間多有屍屍。爛壞膀脹臭穢。睹臭穢易入不淨觀門。又塚間死屍破壞。由食火燒分離散滅。睹之易入無常觀門。又塚間駭骨分散。見之易入空無我觀。故在塚間。言樹下者。前在塚間觀察死屍得道事辦。故捨塚間來至樹下。又前塚間取死屍相。然彼多有哭泣等聲妨修止觀。故來樹下繫念思察。又樹蔭覆事同半捨。安身修道。故在樹下。有佛賢聖得道證果多皆依樹。故在樹下。露地坐者。樹下蔭濕久居致患。故至露地。又樹上多有鳥雀音聲。鬧亂妨修定意。故在露地。又行者久在樹下著樹心生。或復分別此好彼惡。為除是患故須捨樹來至露地。明瞭顯現所謂無礙。故在露地。又露地月光明照心想明淨易入定。故在露地。常坐者。四威儀中行立太苦。臥則太樂。坐離二邊堪能長久。故須常坐。又行立心即掉動難可攝持。臥則昏沈入睡眠中。坐離沈掉故須常坐。又求道者大事未辦。諸煩惱賊常伺人便。不宜安臥故須常坐。又中多有成辦食易消化。氣息調和故須恆坐。言隨坐者。隨有草地得處便坐。故曰隨坐。隨別細分有此十六。經論就此隱顯合宣說十二。依四分律。衣中立二。食中立四。處中立六。合為十二。衣中二者。一著納衣。二著三衣。餘皆不論。食中四者。一乞食。二不作餘食法食。三一坐食。四一揣食。次第乞者乞食中收。所言中後不飲漿者。一坐中攝故不別論。處六同上。依十二經衣中立三。食中立三。處中立六。合為十二。衣中三者。一著糞掃衣。二著毳衣。三畜三衣。餘皆不論。食中三者。所謂乞食一坐一揣。餘皆不說。次第乞食中收。不作餘食法食及中後不飲漿一坐中攝。處六如上。大智度論十二與前復異。衣二著納衣著三衣。與四分律同。食五。一乞食。二次第乞食。三一坐食。四節量食。五中後不飲漿。不作餘食法攝入一坐更不別立。處中說五除隨坐。餘如上。若依如上所說修行者名為淨命人也。若雖如是依如上說。求名利者亦名不淨行人也。亦道邪命人也。亦道佛法中大賊。是故經雲。諸鬼見此者掃其腳跡。即其義也。說淨命行竟。已下說邪命不淨行。邪命四種。一方口食。二仰口食。三遺口食。四下口食。十住論第二雲。五邪命法。一矯異。二自親。三激動。四抑揚。五因利求利。矯異者。有人貪求利養故。若作阿練若。若著納衣。若常乞食。若一坐食。若常坐。若中後不飲漿。受如是等頭陀行。作是念。作是行得供養恭敬。我作是行或亦得之。為利養故改易威儀名為矯異。二自親者。有人貪利養至檀越家語言。如我父母兄弟姊妹親無異。若有所須我能相與。若有所作我為作。我不計遠近能來問訊。我住此者正相為耳。為求供養貪著檀越。能以口辭索別人心。如是等名為自親。三激動者。有人不計貪罪。欲得財物作得物相。如是言。是缽好若衣好。若戶鉤好若尼師檀好。若我得者即能受用。又言。隨意能施此人難得。又至檀越家作是言。汝家羹飯餅完香美衣服復好。常供養我。我以親舊必當見與。如是示現貪相是名激動。四柳楊者。有人貪利養故語檀越言。汝極慳惜尚不能與父母兄弟姊妹妻子親戚。誰能得汝物者。檀越愧恥俛仰施與。又至餘家作是言。汝有福得受人身不空。阿羅漢常入出汝家。汝與坐起語言。作是念於檀越生是心。更無餘人入出我家。必謂我是。是名柳楊。五因利求利者。有人以衣若缽僧伽梨若尼師檀等資生之物。持語是人言。若王王等及餘貴人與我是物。作是念。檀越或能生心。彼諸王貴人尚能供養。況我不與。是人因以此利更求餘利。故名因利求利。若順諸佛菩薩行者。行人捧心示於佛。以此身心對人畜。又對牆如人面。無處造惡佛歡喜。故言順佛菩薩行。於正真言堅信解者。謂此真言知從清淨法界流。以此智慧力如金剛不動不搖堅信解。具淨慧力能堪忍者。知此身心妄想起。妄想休息如太虛八風。所過不動念。故言慧力能堪忍。精進不求諸世間者。棄捨名利如涕唾。莫心迴顧如爛屍。直求悉地救頭燃。故言精進不求世間。常樂堅固無怯弱者。勇猛精進如金剛。隨不失如師子。是以堅固不怯弱。自他現法作成就者。見他得利如自獲。若見自身得利必與他。故言自他作成就。不隨餘天無畏依者。住心本尊直進修之。傍聞讚天不改動。故言不隨餘天無畏依。具此名為良助伴者。世間出世所有善凡聖見皆歡喜。故言具此良助伴。   增益守護清淨行品第二   將釋此品四門分別。   初釋名者。隨修性理清淨行。護戒保身言守護。修必得果言增益。   二來意者。前品所說清淨戒。此品能護所說人。是故第二此品來。   三宗趣者。能修行人蒙法力。以用此品為所宗。用不壞身住佛心。自悟悟他。此品所趣。   四攝文者。此品大分有二。初二偈半當品之總序。二次於臍以下別釋。初總序中初二句結前起後。每日先住於念慧者。每日者。受法當日初修乃至成佛。於其中間三時不闕言每日也。念慧者念師慧也。依法寢息者。右脅而臥。右手為枕。左手長申髀上押著。即是也。初起時者。受法夜即其後夜出明相時也。為障者。生死流轉三毒煩惱為根本。悟三毒煩惱本不生。即是除障也。是夜者。受法以前生死長夜也。放逸所生罪者。根塵和合所生罪也。慇懃者。如救頭燃依法念誦也。寂根者。悟根本不起也。具悲利益心者。慧簡劣小乘。顯大悲勇猛也。誓度者。眾生界不盡我願不休也。如法澡浴者。外浴必用香湯水也。或不浴者。內浴達無身法可浴也。二別釋中有十五真言。即是十五門也。門皆有偈頌真言。就頌中齋室空靜處者。妙山輔峰等處中所造作壇念誦成就悉地室也。散妙華等者。凡所奉獻各隨諸尊性類及漫荼羅位等。一一善分別之。當令色香味觸適悅人心。於白黃赤三色中。如來部類當用白色。蓮華眷屬以黃色。金剛眷屬以赤色。復次當如漫荼羅方位中。圓壇者以白。方壇者以黃。三角壇者以赤。諸世天者以赤。缽頭摩是紅蓮。青黃白等水生諸蓮皆可通獻諸尊也。龍樹花彌勒世尊於此樹下成佛。其直言龍花者。是龍中所尚之花。西方頗有其種。其計薩羅花娑羅樹花皆是天竺所有。此方無也。但使人心所好。世間以為吉祥者。皆可供養。當一一在意善分別之。採集以為鬘。為錯雜莊嚴。或綴或結。以行人慇淨淳厚心故。則令諸尊歡喜護念也。隨置者前所造堂也。典者大日經也。當依本尊所在方者。一雲。前念誦堂本尊所在方也。二雲。十方世界隨機顯方。如東方藥師西方阿彌陀清涼山文殊等亦得。一心住者。結心本尊目不暫捨等也。五輪者身中五支也。歸命者。眾生所重命為最珍。用此寶藏奉獻三寶。用真言印等也。身口意清淨業者。捨命歸尊言淨業也。真言中作禮方便者。由此作禮真實言者。真言即是實相智。諸尊以實相智為身心。以實相智真言誦。即遍至實相智尊。實相智尊一時頓受真言禮。故言即能遍禮十方佛。右膝著地以下一段出罪方便真言門。誦真言同前。實相智自無罪。若執有罪。此智能令解無罪。是故言出罪。南無十方三世佛以下第三歸依方便真言門。此真言智外無妄。外無妄處即是真言。自身若誦此真言悟自真。故言歸依。亦有誦真言。頌中南無者。度我也亦云禮敬也。三種常身者。法身等三身。悟生死本不生故言常身也。正法藏者。正者□邪。法者軌則。藏者含恆沙德也。大心眾者。菩薩乘也。我淨此身離諸垢以下第四施身方便真言門。亦有誦真言。真身以外無別身。三世如來亦同體。眾生妄執有別身。此真言門能令解我身佛身等無別。故言施身。淨菩提心勝願寶已下第五發菩提心方便真言門。有誦真言長行。我身佛身既無別。佛菩提智同我智。此真言令悟此法。能令知雲發菩提。增加者能顯真言義加也。菩提心者自性清淨自覺也。心者中實義也。故雲離一切等也。蘊者五蘊也。界者十八界也。處者十二處也。能執者妄心也。所執者妄境也。捨離也。法無我有者離妄境等也。自心平等者無妄想也。又自心者妄想自心也。平等者妄想自心本不生也。是故雲能執所執乃至本來不生。如大空者。大慧日輪中無生死晝夜別。自性者慧日即為身。捧妄不生令同真性故雲如也。此增加句譯人讚歎梵本也。若能誦梵本者第一。依漢文得意讀誦亦得。道場者寂場也。十方無量世界中以下第六隨喜方便真言門。亦有誦真言。如實智自無有嫉。自無嫉智令無瞋嫉。至誠念誦此真智令不異真實之智。故言隨喜方便法。我今勸請諸如來以下第七勸請方便真言門。頌真言同前。真智大悲恆利物。利物故降法雨。至誠念誦此真言令請法住世。故雲勸請。願令凡夫所住處以下第八奉請法身方便真言門。頌真言同前。法身恆住於本真。以恆住故令至法身。誦此真言直奉請。故雲奉請方便法。所修一切眾善業以下第九迴向方便真言門。頌真言同前。本覺真智外無散。以無散故同迴向。勤苦念誦此真言。歸真本法雲迴向。復造所餘諸福事以下第十入佛三昧耶明門。是生法之身也。此中有頌印真言。所餘者念誦真言以外也。遍清淨者。自三業中不淨令不生也。哀愍救攝者。即是他三業中不淨令不生也。心性者。如心本性自清淨也。身隨所應者。面向本尊也。又於三部五部中以何尊是我本尊者也。以安坐者。頭頂鼻臍皆悉正直結跏及半坐等也。淨除三業道者。不生三業不淨即是道也。印者。真言所依身也。問身智雲何別。答身是諸功德所依。智即照明義也。然則約用別而約體一也。入佛三昧耶持明經雲。時薄伽梵住廣大法界加持。即於是時。住法界胎藏三昧。從此定起說入佛三昧耶持明者。梵音毘富羅是廣大義。謂深廣無際不可測量。如是諸法自體名為毘富羅法界。諸佛實相真言實相眾生實相皆是毘富羅法界。以此更相加持。故名為法界加持。復次如男女交會因緣種子託於胎藏而不失壞。即是相加持義。如是諸佛國王明妃為夫人。和合共生毘富羅種子。為大悲胎藏所持無有失壞。故名法界加持也。世尊普遍加持一切眾生。皆作平等種子竟。即時入於遍法界胎藏三昧。觀此一一種子。皆是蓮華臺上毘盧遮那。普門眷屬無盡莊嚴亦與大悲漫荼羅等無有異。而諸眾生未能自證知。故名在聖胎俱捨。若出藏時即是如來解脫也。世尊如是現觀察已。即時從三昧起說三昧耶持明。三昧耶者。是平等義是本誓義。是除障義是警覺義。言平等者。謂如來現證此三昧時。見一切眾生種種身語意。皆悉與如來等。禪定智慧與實相身亦畢竟等。初發心時與地波羅蜜滿時亦畢竟等。是故出誠諦言以告眾生。若我所言必定不虛者。亦一切眾生發此誠諦言時。亦蒙三密加持。無盡莊嚴與如來等。以是因緣故能作金剛事業。故名三昧耶也。言本誓者。如來現證此三昧耶時。見一切眾生悉有成佛義。故即時立大誓願。我今要從普門。以無量方便。令一切眾生皆至無上菩提。劑眾生界未盡已來。我之事業終不休息。若有眾生隨我本願發此誠實言時。亦令彼所為事業皆悉成金剛性。故名三昧耶也。言除障者。如來見一切眾生。悉有如來法界。但由一念無明故。常在目前而不覺知。是故發誠實言。我今要當設種種方便善為一切眾生決除眼瞙。若我誓願必當成就者。令諸眾生隨我方便說此誠實言時。乃至於一生中獲無垢眼。障蓋都盡。故名三昧耶也。言警覺義者。如來以一切眾生皆在無明睡故。於如是功德不自覺知。故以誠言感動令得醒悟。亦以此警覺諸菩薩等。令起深禪定窟。學師子頻申。若有真言行人說此三昧耶者。我等諸佛亦當憶持本誓不得違越。猶如國王自製法已。還自敬順行之。故名三昧耶也。持明者梵雲陀羅尼。明謂總持一切明門行。乃至盡此三昧耶誓願以來終不漏失。故名入佛三昧耶持明也。初句歸命一切諸佛如上釋。次句雲無等。次雲三等。連下句言之。即是無等三平等三昧耶也。復次阿是諸法本不生義。即是法界體性。娑是諦義。迷是三昧義。磨是自證大空亦是我義。世尊證此三昧時。諦觀一一眾生心中普門漫荼羅皆等於我。是故更無待對無可譬類。名為無等也。三等為三世等三因等三業道等三乘等。即是轉釋前句。所以無等之意。呾[口*履]謂心如實相一切塵垢本來不生。三世如來種種方便悉皆為此一大事因緣故。即是除障之義。結雲三昧耶者。即是必定師子吼說諸法平等義。故立大誓願。當令一切得如我。故欲普為眾生開佛知見故。是故以此警覺眾生及諸佛故。是故此三昧耶名為一切如來金剛誓戒。若不先念持者。不得作一切真言法事也。世尊以遍滿一切佛剎身語心輪。說此三昧耶已。一切諸佛子眾無不聞之。既聞是已。於一切真言法中不敢違越。所以然者。若菩薩於眾生諸法中作種種不平等見。則越三昧耶法。若於此平等誓中作種種限量之心。亦越三昧耶法。諸有所作隨順世間名利。不為大事因緣。亦越三昧耶法。放逸懈怠不能警悟其心。亦越三昧耶法。以越三昧耶法故。有種種障生。自損損他無有義利。是故諸菩薩等奉持此三昧耶。如護身命不敢違越也。能淨如來地者。念誦真言及作印即能除煩惱所知障也。地波羅蜜滿者。淨除諸障。皆以出現佛地功德也。成三法道界者。印真言及意密。道界者即是果也。合而雲成三法之果也。次結法界生以下第十一法界生真言門。是養法之身。此中有印真言頌。經雲。薄伽梵復說法界生真言者。世尊前入法界胎藏三昧時。見一切眾生悉有菩提種子等同諸佛。故說入佛三昧耶持明。以此持明得入佛平等戒。即是託聖胎藏也。爾時世尊復以普眼諦觀。見一切眾生皆悉聖胎具足生在佛家。爾時無盡莊嚴亦復與如來等。從此三昧起已即說法界生真言。又以普眼諦觀。見此一一眾生金剛事業具足成就。爾時無盡莊嚴亦復與如來等。從此三昧起已即說金剛薩埵真言。故此三種皆名三昧耶也。復次由入佛三昧耶故。於胎藏中不令夭折。由法界生故。初出胎時離諸障礙。由金剛薩埵故。能持家業備諸伎藝。又以入佛三昧耶加持祕密胎藏。以法界世加持金剛菩薩二重眷屬。以金剛薩埵加持種種隨類之形。入佛三昧耶如蓮華藏。法界生如蓮華敷。金剛薩埵如蓮華實成就復還為種。故此三種皆名三昧耶也。達磨馱睹是法界義。薩縛婆縛是自性。亦名根本性。句痕是我義。其句義雲我即法界自性也。以必定師子吼言。我及一切眾生皆是法界自性。是平等義。我常當設種種方便令一切眾生皆悉證知。是本誓義。以知我即法界自性故。能除一切分別開淨知見。是除障義。諸佛唯願憶持本願。故令我此身即同毘盧遮那法界自性。是警悟義。當以字門廣釋之。如法界自性者。以顯所觀法體。謂即是大日智體也。而觀於自身者。顯行者能觀之智。或以真實以下二句非但意業。亦以口誦真言也。三轉者三遍也。當見住法體以下四句明行者所得之益也。為令彼堅固以下第十二金剛薩埵真言門。是堅固法之身也。又有印真言及頌也。令彼堅固者。欲令依法界生修行者堅固其身心也。觀自金剛身者。同於金剛薩埵身也。結金剛智印以下二行偈明所作印。是人當不久等二句以現作印之益也。真言印等二句顯救世者所見之相也。常如寶輪轉等二句於救世者所見中舉事寶輪況法寶輪也。金剛薩埵真言門初句將說金剛薩埵真言。故歸命一切金剛。即是從無量門持如來金剛智。皆令憶持護念也。次句雲伐折羅呾麼句痕。謂我身即同金剛。即是法界自性。以成就大堅固力不可俎壞故。異門說為金剛。如來以普眼觀一切眾生金剛智體與我無異。是平等義。以眾生不自覺知故。從無量金剛智門作種種金剛事業。要摧如是大障令至實際。是本誓義。如是實際名為無垢眼金剛。即是除障義。以此師子吼聲震動十方佛剎。即是警覺義。故名三昧耶也。復次真言行者。以初三昧耶故。得同如來祕密身口意平等之身。以第二三昧耶故。得同如來加持法界宮尊特之身。以第三三昧耶故。令此生身皆作金剛。與無量持金剛眾而自圍遶眷屬。佛說初三昧耶為自受用故。第二三昧耶為成就法性身諸菩薩故。第三三昧耶為折伏攝受隨類眾生故。佛說初三昧耶為建立大悲胎藏漫荼羅故。第二三昧耶為作毘盧遮那阿闍梨事業故。第三三昧耶為執金剛弟子事業故。初三昧耶為加持如來眷屬故。第二三昧耶為加持蓮華眷屬故。第三三昧耶為加持金剛眷屬故。是故佛說三三昧耶也。即是執金剛者。金剛薩埵是也。勿生疑惑心者。勸修行者令定信心。次以真言印以下第十三金剛甲冑真言門。亦有頌真言印。初二偈總現印德。是中密印相以下一偈半正顯印相。次二句結前起後。無垢者覽字。次說金剛鎧真言者。為莊嚴金剛薩埵身故。行人已發金剛誓願。欲為一切眾生摧滅諸障故。以牢強精進被金剛甲冑。且如六波羅蜜。一一如實相皆如金剛不可破壞。又一度中皆具五度。是故同體密緻無有間隙。如六度者。三十七品十八空百八三昧五百陀羅尼等皆當廣說。以被如是金剛甲故。旋轉六道出生入死。一切煩惱業苦所不能傷。若就淺略說者。由行人以此真言自加持故。一切諸天龍等皆見同於金剛薩埵身遍體皆被金剛甲冑堅密無際光如猛焰。是故一切為障者皆不能傷也。伐折羅是金剛迦縛遮名甲。如來以金剛眼普觀眾生。無不被此金剛甲冑。是故以誠實言而演說之也。以最初縛字為真言體。縛是諸法離言說義。若是戲論言說所行處。悉皆可破可轉。無有堅固。是故以縛字皆轉釋之。何故諸法離言說。以生不可得故。何故生不可得。以自性清淨故。自性清淨即是金剛薩埵身也。次明甲義。若法是造作所成。當知但有假名從緣遷變。尚不能自固其性。況能蔽捍六塵利箭耶。今觀此金剛體無盡莊嚴。皆悉離諸造作。是故堅固不壞。百非所不能幹。是故名為金剛甲冑。末後吽字即是無所畏聲。亦是自在力義亦是歡喜義。以定慧具足。證此吽字門時。自知必能摧壞諸障普護眾生。是故大歡喜也。囉字色鮮白以下第十四覽字真言門。亦有頌真言。初一偈明所置之處。此中初一句指字體色相明淨。次一句明莊字法用也。如彼者指金剛也。次一句顯誦持者所安覽之處也。設於百劫中以下一偈現持誦者所得之益。囉者是垢。上有點是大空義。謂是離垢同於大空。是法界心之義。亦名無垢字。真言同法界者是也。即謂真法界以外其真言無所從來處。故下雲無量眾罪除。謂顯真言德用也。不久等二句明持真言者所得之位也。一切觸穢處等二句明持誦者出入穢處之時。以用嚴身之法。赤色等二句圍繞覽字光焰之相。其字用梵字。約供養儀式品雲。現前觀囉字。具點廣嚴飾。謂淨光焰鬘赫奕如朝日暉。持誦法則品曰。覽字初日暉。彤赤在三角。加持本心位。是名智火光。入漫荼羅具緣真言品雲。頂戴無垢字。嚴以大空點。周旋開焰鬘。字門生白光。流出如滿月。疏雲。又觀彼頂上有一囉字。字上安點。故雲嚴以大空點。此是覽字也。此四邊遍有光焰。猶如華鬘連環不斷。字中又遍流出白光。如淨滿月之暉。以此淨法界心所加持故。能除內外諸障。謂潤益義故。悉地出現品雲。第一攝除相安以大空點。囉字真勝真實。佛說火中上。疏雲。次說囉字除障漫荼羅。於除障中最為第一真實之法。此囉字是亦赤中之赤火中之火燒中之燒。由能燒滅種種煩惱業苦。乃至現作五無間罪。若修此字門。亦能淨除無有遺餘。既除罪已則生諸善功德也。出現義故。次為降伏魔已下第十五無堪忍大護明門。亦有誦真言。此中降伏魔者有四。煩惱魔陰魔天魔死魔。無能堪忍者。魔鬼等者見此持誦真言人。開眼欲見不能見。故言無堪忍明也。漫荼羅法事時所要真言支分門。爾時毘盧遮那復觀一切眾會告執金剛祕密主等以下明漫荼羅法事時所要真言支分。阿闍梨宜應解了故次說之也。將顯示如來語密之藏。故復普觀大眾而加持之。如生身佛。將發誠實言時。或示廣長舌相遍覆其面而告應度者言。汝經書中頗見有如是相人而出虛妄語不。若摩訶衍中或示舌相遍覆三千世界。今者世尊將說如來平等語故。以此語輪橫豎皆遍一切法界故。曰廣長語輪相。此相字梵本正雲漫荼羅。前已開示普門身漫荼羅。今復顯示普門語漫荼羅。如如意珠寂然無心亦無定相。而能普應一切皆令稱悅其心。故名巧色摩尼。從巧色摩尼身出巧色摩尼語。示巧色摩尼心普雨法財。滿法界眾生種種希願。如是應物之跡常遍十方三世。以無量門植眾德本無窮已時。住不可害行。即是於一切事業中皆悉不可留難不可破壞之義。故名三世無比力真言句。此是總說諸真言所出生處也。至下文所明大力大護等。即是從如來如意珠輪所出稱機之用。爾時一切大眾自知。心器純潔。又蒙如來不思議加持故堪受大法。即時以無量門各共同聲請佛言。世尊今正是時。善逝今正是時。據梵本前時名迦羅。是長時之時。如一歲有三分等。後時名三摩耶。是時中小時。如晝夜六時之中復更有少分等。如有人言。今正是動作之時。遇獲膏雨。宜趣時下種。勿使失其機會。故重言之也。爾時世尊既受請已。將說大力大護明妃故。住於滿一切願出廣長舌相遍覆一切佛剎清淨法幢高峰觀三昧。此中言出者。梵本正翻當雲發生。舊譯雲或奮迅。出此廣長舌相。即是如來奮迅示現大神通力。故會意言之也。此三昧於如來廣長舌相遍滿一切佛剎巧色摩尼普門大用中最為上首。猶如大將之幢。故雲清淨法幢也。梵雲馱縛(二合)惹此翻為幢。梵雲計都此翻為旗。其相稍異。幢但以種種雜綵標幟莊嚴。計都相大同而更加旒旗密號。如兵家畫作龜龍鳥獸等種種形類以為三軍節度。有一家亦翻為幢。故合言之。若具存梵本。當雲清淨法幢旗也。如大將高峰之上建立幢旗。備見山川倚伏敵人情狀。指麾百萬之眾。動止齊一離合從心以戰必勝以攻必取。若拙將暗於事勢又失幢旗。則人各異心敗不旋踵矣。如是淨菩提心為萬行幢旗亦復如是。住中道第一義諦山上。安固不動以健行三昧普觀十方。悉見無量度門種性優劣所應用處及與諸地通塞障道因緣。故能攝持無量功德普護一切眾生。凡有所為不可俎壞也。爾時世尊作如是念。我從初發意以來常以此勇健菩提心護持正法及與眾生。於種種難處行苦行事中。猶如金剛無有退轉。正為成就如是三昧普護十方諸佛剎故。今我所願皆已滿足。作所應作正是其時。即時發遍一切如來法界哀愍無餘眾生界音聲。說此持明法句。若我所言誠實不虛者。其有誦持修習。令其勢力與我無異。故名大力大護也。阿闍梨雲。明是大慧光明義。妃者梵雲囉逝。即是王字作女聲呼之。故傳度者義說為妃。妃是三昧義。所謂大悲胎藏三昧也。此三昧是一切佛子之母。此佛子者。即是清淨法幢菩提心。如彼胎藏。始從歌羅羅時含藏覆護。令不為眾緣所傷。漸次增長。乃至誕育之後。猶固勤加守護而乳養之。故說母恩最深難可報得也。從此三昧起者。入住出時皆是不思議法界。非如世間禪定動寂相礙有退失間隙時也。初句歸命一切諸如來。次句能除一切諸障恐怖等。是歎一切如來大力大護之德。又次句歎無量諸門。毘濕縛亦是巧義。所謂無量巧度門。即是法幢高峰觀三昧普門業用。今欲說此明妃。故先歸敬一切如來如是功德也。次雲薩婆他。是總指諸佛如是功德。欲令同入一字門故。次有唅欠兩字。正是真言之體。亦名種子。已下諸句皆轉釋二字門。訶字是因義。所謂大乘因者即是菩提心。以一切因本不生故。乃至離因緣故。名為淨菩提心。淨菩提心是成佛真因正法幢旗之種子。上加空點是入證義。所以轉聲雲唅也佉是大空。上加點轉聲為欠。即是證此大空名為般若佛母。正是明妃之義。於此虛空藏中含養真因種子。即是大護義也。復次佉字門猶如虛空畢竟清淨無所不有。即是高峰觀所知境界。訶字是菩提幢亦是自在力。以此二字相應故。猶如大將能破怨敵。又訶字門是菩提心寶。與佉字門虛空藏和合故。得成巧色摩尼。能滿一切希願。今此真言中闕此欠字。下文具有也。次句雲囉乞灑。即是擁護義。如人恐怖厄難。若恃怙有力大人。或得高城深池之固。則泰然無勞。彼諸怨敵雖以種種方便無若之何。行人亦爾。依恃菩提心王。以般若胎藏為城郭。猶如虛空不可破壞。即是轉釋前義也。次句摩訶沫麗翻為大力。訶字菩提心具足一切如來力。今與佉字合。故離諸繫縛無罣礙。如虛空中風自在旋轉。故名大力。又訶字自在力與佉字無量巧度門合。故猶如力士具足千種伎能。是故眾人無能勝者。故名大力也。第七句釋大力所由。故雲從一切如來功德生。言此堅固大力本從諸佛金剛種性生。又於無量劫以來常以此訶字真因具修佉字萬德。一一皆如金剛不可破壞。今眾德已滿諸力悉備。復當以此法幢高峰觀三昧。大摧法界怨敵普護眾生。次即發誠實語。所謂□業礹□□□詳□□□□|逤□獨耤鋨□□耦□□□□□姩□¥齱慼撓珧□□姦詳麩□‥□徇□尤¥□怴慼慼慼慼慼慼慼慼L□□□趥□怤韣□苦□艦解嫣¥□該□□□□□蘆□□麩□¥□該磷薩□ョL趥□□詳□顰痤艦解§麩□□入□詡□□瀤艦解‥趥□□耙臥□狪捸慼慼槨薄撓婟p惤鋦癒憮R嫦諢□膦祥□□¥工悅詫齰^c□鼨□那c□□廛□韣|□□□□□|該□□□□鋧鶔D意□□宦□□□邧□□□犖□□□□獨耨□|該□□□婦□□婦□□部糯□笲奸婦□笲□婦□韣|□磻□邇□□口*底]訶諦。是無對無比力義。結持上文。以此因緣故。名為大力大護明妃也。莎訶是警覺諸佛令作證明。亦是憶念持義。如前已釋。經雲。時一切如來及佛子眾說此明已。即時普遍佛剎六種震動者。謂大日如來發此普遍法界聲時。一切諸佛菩薩以無二境界故。皆悉同聲而共說之。今此所加持句威勢具足。又以如來誠諦言故。即時十方佛剎六種震動。以明佛之大誓真實不虛也。六種震動義餘經具說其相。今此宗祕密釋中六種震動。謂貪瞋癡見慢疑六根本煩惱。一切眾生心地。常為此重垢所持不能自起。今以此世尊至誠之所感動。悉皆甲折開散佛種萌生。故雲六種震動也。爾時一切菩薩見此淺略深祕二種地動因緣。無不心自開敷得未曾有。以微妙偈稱歎大日世尊。而經雲。於諸佛前者。謂佛說此明時。十方世界諸菩薩等各見彼佛前亦皆說之。是故同一音聲俱時領解。即寄此文證成大護之威力也。領解偈中諸佛甚奇特者。具存梵本。應言奇哉一切諸佛說此大力護。即是一一世界諸菩薩皆悉同時領解十方一切諸佛所說真言也。以十方諸佛共護持故。猶如金剛城重閣高不可昇。又環以湯池深不可越。是故一切諸障不能侵凌也。由彼護心住者。謂諸行人能以此真言密印守護身心而住。是故所有為障者諸毘那夜迦惡形羅剎等自然退散也。此住字若依梵音亦在名。為鎮在其心。若作深釋者。言此淨菩提心人以此明妃實義護心而住。是故三種重障諸惡羅剎等皆悉馳散不能傷彼善根。下至生心憶念時。亦有如是力勢。故末句更結成也。由纔念故。初起南麼乃至莎訶。於其中間即雲纔也。彼一切者。毘那夜迦之類也。馳散者。馳散於十方莫知去處也。   大毘盧遮那經供養次第法義疏捲上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797 大毘盧遮那經供養次第法疏   大毘盧遮那經供養次第法疏卷下   零妙寺僧釋不可思議撰   供養儀式品第三   將釋此品亦四門分別。謂初釋名。二品來意。第三宗趣。四釋文。   初釋名者。行者供養合聖海。聖海歡喜受。初供一供種種供養滿聖海。故言供養儀式品。所謂供養有三。一者外供養。謂香華飲食及燃燈莊嚴道場等也。二者行供養。謂如說奉行及禮拜持戒等也。三者理供養。謂心住法體無外攀緣也。   二者此品來意者。前品守護能持戒者。正供養時。所以此品來也。   三宗趣者。盡心供養本尊本尊領受。以為宗也。來世作佛為趣也。   四釋文者亦有二門。先摽攝頌後別說。其攝頌者三頌半。初句雲如是正業淨其身者。攝於別說中現前觀羅字等三偈半。第二句住定觀本真言主者。攝別說中最初於下位乃至隨類而相應。第三或觀諸佛勝生子等二句者。攝別說中若觀世自在乃至依前法而轉。第四以真言印而召請一句者。攝別說中次以真言印乃至不善心眾生。第五先當示現三昧耶一句者。攝別說中次奉三昧耶乃至諸明歡喜故。第六稽首奉獻閼伽水一句者。攝別說中所獻閼伽水乃至三摩莎訶。第七行者復獻真言座一句者。攝別說中次奉所敷座乃至是即蓮華印。第八真言相應除障者兼以不動慧刀印二句者。攝別說中復次當避除乃至悉能普護之。第九次應供養香華等四句者。攝別說中及餘供養具乃至品末不應誹謗生疑悔者。據別說中。初段略明能觀心所住處及所觀本尊所住處。第二段中有五門。初三頌及三真言者是世界成就門。二是輪如金剛乃至阿字置其中者是莊嚴道場門。三次當轉阿字乃至自然髮髻冠者是成畫大日門。四若釋迦牟尼乃至真言者所居者是成畫釋迦門。五若持妙吉祥乃至瞞字者是成畫文殊門。初門最初於下位者。能成世界之風輪也。彼風輪者訶字。所初安半月之輪也。黑光焰流布者。則是訶字光也。於訶字真言門中。訶字是菩提幢亦是自在力。猶若大將能破怨敵故。又訶字是菩提心寶。猶如摩尼寶王能滿一切希願。次上者。能成世界水輪也。安水輪者。縛字所安滿月輪也。雪乳者。滿月色也。頗胝月電光者。縛字色也。縛字是諸法離言說義。若是戲論言說所行處悉皆可破可轉無有堅固。何故諸法離言說。以生不可得故。何故生不可得。以自性清淨故。自性清淨即金剛薩埵身。故堅固不壞。百非所不能於也。復於水輪上者地輪也。金剛輪者阿字所安四方輪也。本初字者阿字也。黃色者阿字色也。毘盧遮那真言心門毘盧遮那說真言心者。以如上諸真言等隨一一中則有根本真言心真言隨心真言。如是等無量。無邊不可知數。今總說真言心。即此阿字是諸法本不生義。若離阿聲則無餘字。即是諸字之母。即一切真言生處也。謂一切法門及菩薩等皆從毘盧遮那自證之心。為欲饒益眾生。以加持力而現是事。然實即體不生同於阿字之法體也。此字於真言中最為上如是故真言行者常當如是受持也。是故一切真言住於阿字。猶住此故誦之即生他一切字德。二莊嚴道場門。如金剛者如理也。大因陀羅者理具德義也。普皆遍流出者阿字所出光也。於彼中者所出光。導師諸佛子者光所作尊也。水者能觀定也。白者本不生理也。蓮者理離染著也。妙色者理光也。金剛莖者無非理也。八葉者略現毘盧遮那佛德也。具鬚蕊者恆沙性大悲也。眾寶者理恆沙德也。常出無量光者上佛所放佛菩薩也。百千眾蓮繞者化主所坐。右三頌現阿字德也。其上以下四頌顯道場莊嚴也。大覺師子座者。即師子者能降伏煩惱義也。寶王者能滿眾生願也。大宮殿者金剛法界宮。寶柱者諸波羅蜜也。幢蓋者幢能降伏蓋能利益。珠鬘者方便波羅蜜等也。寶衣者離過義。何以故。自離過離他過也。香者戒也。華者慧也。雲者□□□逮]也。眾寶者佈施等四攝也。雜華者慈悲等四無量也。嚴地者生成佛智住持故。繽紛者繁布義。諧韻所愛聲者。非但有寶能出常樂我淨聲也。諸音樂者聞者淨耳根也。賢瓶者所有無非慧也。閼伽者能洗煩惱垢也。寶樹王開敷以下二頌顯能化主德。初句直顯能化主。摩尼燈者如閻浮金色等也。三昧是定也。總持是慧也。三昧總持即是地也。婇女者般若智。智能養義也。佛波羅蜜者佛部真言也。等者等取金剛也。菩提妙嚴華者蓮華部真言也。菩提所覺也。妙嚴華能覺也。方便者應機也。眾伎者能說也。妙法音者諸尊真言也。以我功德力以下一頌顯自他法力德可知。右釋深祕道場莊嚴也。淺略釋可知。發願如上所說。盡心供養本尊。次誦真言作印。次釋虛空歲轉明妃真言門。經曰。爾時如來復說虛空藏力虛空藏轉明妃真言曰者。猶如虛空不可破壞一切無能勝者。故名虛空等力。又藏者如人有大寶藏。隨所欲者自在取之不受貧乏。如來虛空之藏亦復如是。一切利樂眾生事皆從中出。無量法寶自在取用而無窮竭。故名虛空藏也。轉明者。轉是能生之義。能生此藏能生一切佛事也。如前所發悲願。謂如以一華供養時。運心遍一切佛及凡聖。皆獻已即迴向一切智智。諸受我施者願以此力令我得如上願。如是願已。以此真言加之無不成也。初禮敬一切如來等巧門等(亦是種種門等也)。   薩縛他(一切也)欠(平聲空也通上言一切皆空此是種子字)鄔特揭(二合)帝(生也虛空藏也)薩泮(二合)囉醯門(普遍也)伽伽那劍(虛空也)   此即虛空等力之義。於一切法空中而生此物。普益一切眾生也。誦持此者隨以一華奉獻令遍法界。上獻一切賢聖。下施一切有情已。於中發如上大願。以此真言加之皆得成就。如從藏中自取寶物無不隨心也。誦此三遍。隨所思念彼亦成就也。凡所獻華等以三種力迴向。而以此明加之。一切隨意成也。謂以華獻一切佛等自在成也。由此持一切者。此者真言印也。一切者所願供養也。真實者如金剛法界宮中供養也。一切法不生等二句現阿字義也。想念者能觀心也。置其中者八葉蓮中臺也。三成畫大日門。次當轉阿字者。次者本不生法。絕言相寂心行亦滅。假言強道。大悲之法應機顯現。謂即能現阿字也。次應兩足眾生為兩足故。即轉阿字成兩足尊。故言次當轉阿字成大日牟尼也。圓光者大日圓光猶如明鏡。於明鏡中皆現萬物。何況塵垢本不生如來圓光。千界者三千大千世界也。增數者。大千為一數。乃至不可說不可說。光焰謂所致法也。流出者大日所放也。輪者具德義 謂降伏煩惱能生善牙故名輪也光明者身業也。令開悟者。口業故言身語遍一切也。閻浮金色者。從閻浮池出金。此池近在閻浮樹側。由此得名。於金中最勝也。跏趺坐者。凡坐法聖善之寺三藏和上邊面受。左足先著右髀上。右足次著左髀上。名為蓮華坐。單足著左髀上。名為吉祥坐也。別此坐者非聖坐也。若欲求菩提學佛坐為得。正受者入定相也。諸毒者三毒相也。綃縠衣者金羅文也。自然髮髻冠者非從人作。四成畫釋迦門。彼中八葉蓮中臺也。想婆字者。梵字安彼臺也。勤勇者佛異名也。袈裟者乾陀色也。四八者佛三十二相。釋迦種子心真言門。婆是三有。傍有二點即是除遣三有義。瑜伽者。行者能觀心所觀本尊也。不相離故。能所別故。有相觀。行者身心即是佛故無想念誦門也。入者解也。本體者所放化身即是大日尊故。體用無別。故涅槃經曰。化身即是法身。此其義也。流出者。若多若少皆亦如是。於佛右蓮上者。得菩薩為本尊者自本尊也。執者於手中有金剛故雲執金剛也。前後華臺中者。非但前後亦乃左右亦得。何故。菩薩大眷屬無有方所故。金剛眷屬非但左右方亦乃十方亦得。何故。金剛內眷屬如來內德故。問若如是者。何故說有方。答約畫處事有限故。是經雲。十方菩薩從所來方。結跏趺坐聽聞說法。金剛亦爾。用心可思量也。真言者念誦人也。所居者。於畫像地右下角也。問要須令畫佛盡也。答不也。有力者得令盡。無力者單畫本尊亦難。何況令盡也。五文殊種子真言門。中者八葉華臺也。無我字者梵瞞字。問何故以文殊師利菩薩佛次說耶。答三藏和上邊而受。諸佛甚深智門故。佛部中攝亦得。蓮華部中攝亦得。是故佛次列也。瞞文殊本體即是空。上點是空門。所謂大空也。越十八空名為大空。住空之位名為大空。三段中有三門。先列眾。次為令心喜故乃至隨類而相應。顯印真言結界等。心喜者。行者因為供養故得福聖者心喜。非是聖者得供養故心喜。奉獻等三句依別本法則。謂出供養真言等也。若無自法依不動去垢。避除者碎障也。使光顯者。香等上用加持香真言故。言本法自相加。及護持我身等三句別本自有護身等法。護身等若無別法。通用此法。故言或以降三世。及諸相別義也。何以故。香真言與護身真言別故言及也。召請等四句別本自有依法用。若無別法用此通法。故言及此普通印等。聖者不動真言門。時佛又復一切為障者息故。火生名三昧證。說此大摧障真言。此真言有大威勢。能除一切修真言行者種種障難。乃至佛在道樹。以此真言故。一切魔軍無不散壞。何況世間諸障也。又此障有二障。一者內障。謂從自心而生。其類甚多不可詳說。二者外障。謂從外事而生亦甚多。皆能摧滅也。   戰荼(極惡也所謂暴惡之中又甚暴惡也)摩訶盧瑟拏(大忿怒也)娑頗吒也(破壞也)□樦□□韓怛囉迦(堅固也)唅漫(無甘反)   用後二字為種子諸句義皆成就此也。初戰荼者。戰是死義。入阿字門即是本不生死義也。荼是戰義。以此無生死大勢之主。與諸四魔戰也。次麼吾我義也。入阿字門即無我也。亦是空也。訶是喜義亦是行義也。盧有羅字是垢障。有鄔聲是三昧也。瑟者即奢摩他謂三昧也。拏是第五字。即大空三昧也。薩是堅義。頗是沫義。了知世間如聚沫。故易破散也。傍有阿字之點即行也。吒是戰義。能敵陣怖令破壞也。是乘也。□矩磻秩□□馘逆□□□□□□復□□□□馘龍□□□□矩綠□□□□□禳□□□□□奭稨矩□□□覜騾度□□呂橭□□□□馘礹□□Z□秩□□□□□秩□□夾□□□堙慼毅芊熟丑慼慼慼慼慼潘U麗□飀□婘省穖□□□□□□褻□□秩□□□馘稀□檇@□□□□示榜騾度□□F□□楚祔婑□□拌榜騾度□□□龍□□□□□□□橭□妀楅祤褓□□□糖□□□樀誇□誇□□□檢□□誇□驠□□□□□□姜□□□□□□□□D□□□□餾隆□□□□   南麼三曼多勃馱喃(歸命一切諸佛)阿(行也)薩縛怛囉(二合)缽囉(二合)底訶諦(一切所害也)怛他揭多(如來)矩奢(鉤)菩提浙[口*履]耶(二合菩提行也)缽[口*履]布囉迦(滿足也)   此中行者。謂由此行能招諸佛大功德也。如世間鉤則有處所分劑。不能遍一切處而作鉤召。今如來鉤則不如是。普及一切無所不加。乃至能召大菩提果也。以要言之。悉滿一切如來功德。普召一切眾生。亦令得此道也。故次句雲遍一切害。害即是鉤取殘之也。遍害一切不調伏者。皆令於菩提之行而趣妙果而得滿足也。第五三昧耶真言門段中有印真言頌。諸明者本尊也。第六段中有頌真言。先以具嚴備者。以虛空藏轉明印。以眾香華五穀五藥。運心中嚴備也。現事嚴備可知。以本真言印者。不動尊印真言。閼伽真言門右句義中伽伽那是虛空義。娑摩是等義。阿娑摩是無等義。所謂等虛空無等也。如來法身本性淨故。無分別故無邊際故。等同虛空。然復有無量無邊不思議功德。非彼虛空所能譬喻。故雲無等也。復次阿娑摩是不等義。不等者所謂二乘。今既等同虛空。又等此無等。故雲等虛空無等也。此最初伽字為真言體。眾生界中來去相亦不可得。法界中來去相亦不可得。以如來如去不可得故名為大空。以此大空性淨之水。用浴無垢之身。是為閼伽真實言也。第七段中有頌真言印。證最勝菩提者。能修行者所得果也。如來座真言門。阿是障。傍有二點即是除遣。此即除蓋障義也。以此為座畢竟不起一切障故。何故。阿字是障。阿字能除障也。第八段中有四。初復次當避除乃至令盡無有餘。明不動尊印真言德。自身所生障者。妄想所生內外障。二智者當轉作乃至作金剛薩埵身。成金剛薩埵身門。智者等一頌總明成金剛薩埵身。金剛種子心門鍐字者所轉梵字鍐字自性清淨心。成金剛種子字故。言諸法離言說。問何以故供養法中上置點。經本傍有二點。雲二共金剛種子。答供養法自體。經本顯法大用。是故二共無妨。離言說者鍐字義也。具印者能成生薩埵印也。等者鍐字也當知已下二頌能所作印也。金剛薩埵真言門。   南麼三曼多伐折囉(二合引)赦(歸命一切金剛也)戰拏(是暴惡也)摩訶(引)路灑赦(大忿怒義也)□樦□□韓戰荼(戰字有遮聲是生死謂離生死)   上有點是大空。言此生死同於大空也。荼是戰敵也。猶離生死等於大空。是以無能對之者也。句義。戰荼是暴惡也。   摩訶路瑟拏(大忿怒也如上所說無能敵者所以大忿怒也)□樥□鍥□艨磨□韓   以如上之法恐怖眾生。令離生死得三解脫也。問第二品中說金剛薩埵印真言。其義雲何。答第三品中成金剛自體。第二品中現此金剛轉法輪用。問雲何知。答說金剛種雲。智者當轉作金剛薩埵身。次說欠字即言。先應住此字門。然後作金剛薩埵身。是知未作金剛薩埵身。不合作轉法輪印真言也。問何時作金剛身。答入佛三昧耶前。令作五字等身也。金剛薩埵真言者。作印所誦真言也。作半金剛印者。右手無暇半作亦得。餘契經者別本經也。金剛鎧字者。用護持印護身成金剛鎧。前已說者。護持印也。佉字及點者。金剛所著頂上欠字門也。右非但金剛所莊嚴身。念誦行者亦莊嚴。欠字門真言欠者大勤勇種子也。佛坐道場伏諸魔故。一切天人號為大勤勇也。即毘盧遮那也。佉是空義。上有點是大空。以大空淨一切空也。南麼三曼多勃馱喃(同前)三次應一心作乃至必定皆退散。明降伏魔真言門。次應等二頌總成覺金剛行者身降伏魔真言門。此一切佛大印。能現如來威猛大勢之力。恐怖一切為障難者令其降伏。亦能與一切眾生所願。行者結此印時。為障難者莫不四向馳散乃至大力天魔軍眾亦退散。如來菩提道場以此印能伏諸魔也。真言歸命如前。   摩訶(引)沫羅縛底(大力也)馱奢縛路(十力也)嗢婆(二合)吠(得也)摩訶(引)昧怛[口*履]也(三合大慈也)毘庾(二合)嗢[(薩-文+(立-一))/木](二合)帝(發也)   此意言。諸佛大力也。此大力是何等力耶。即如來十力。以一切力中最為大也。如來雲何得此十力。謂從大慈而得此十力。故言此力從大慈發生也。四次用已下乃至悉能普護之。結大界真言門。次結大界真言如佛所說更有無量持明。恐更有持明真言者等。以不結護故。破法事損持誦人。故設結界之法 由結界故。乃至諸持明亦不能破壞。猶比丘結界作法事。在界外比丘雖作法不能障破也。   薩縛多囉(二合)弩[(薩-文+(立-一))/木]帝(二合一切方處所也。謂十方皆須結遍也。又隨方皆遍也)滿馱也徙瞞(母感反上句結下句界。此意雲。一切方處所結界也)摩訶三昧耶(大三昧耶。以此大三昧耶而結諸界)呾闍帝(從生也謂從大三昧耶生也)沙麼(二合)囉嬭(奴皆反。憶念也。謂憶念一切佛教也)阿缽囉(二合)[口*底]訶帝   無有能害也。亦云無罣礙也。亦是無能壞也。由結界故無能壞也。   馱迦馱迦(光威也。由光威故成結界。馱是法界迦是作言。法界體離諸作。離作即是法界之義也)折羅折羅(遮是滅義。謂生死遷移也。羅是垢障也。都句亦是行辨。是遍結十方界也亦是來去也。重稱之即是極來也)滿馱滿馱(釋句是結義。上是縛義下是空。猶無縛故等於虛空。以此結界故無能壞也)□奢(上聲呼十也)爾羶(方也即是結十方也)薩婆怛他(引)[(薩-文+(立-一))/木]多(一切佛也)弩壤帝(教也是一切佛之教。前所令憶念也)缽羅(二合)縛羅(所證也)達摩(法也。即諸佛所證法也)臘馱(獲也證也得也)微若曳(即無能勝也。於諸障中最為是勝也)薄伽縛[口*底](即真言主也。歎世尊德也)徵矩[口*履](除也能除垢也。初勸除亦是勸令莫作)微矩麗(除也前句除有相垢。後句除離相之垢。即是除一切障也。即是莫作正是除也)麗(種子)嚕(長引)補[口*履](句義是宮也處所也。以真法除垢除相)   即是諸佛所住之宮。令同此界也。更加微矩麗字也。但以此最後句中隸字為種子。囉是相。加此翳聲即是三昧。離相三昧。具一切相而離諸相。此是界之體相也。第二略說真言門。   南麼三曼多勃馱南(歸命如前)   此中大界。謂從初發大菩提。心乃至成佛。於其中間不令間斷。不復生死不退菩提。即大界義。句義。   麗(離相三昧)嚕(吠音二羅二我相也)補(第一義第一義不可得)[口*履](離垢)微(離縛)矩(矩音作)麗(離相)   此七皆是三昧。以此諸三昧而為莊嚴。更無過上。此是諸佛大界也。第九段中有二門。初或以不動尊乃至悍總表成辨門。二次先恭敬禮乃至摩訶沫履莎訶廣明營辨門。有六陀羅尼可知。初中不動尊種子心真言門。悍訶是行。阿聲又是行。點即大空。由住是位能降一切。為菩提心作大護也。二廣明營辨門中。如經說香等者。用種種香華五寶五藥五穀。加於所獻閼伽水中。數以密印灑之。如法所持閼伽嚴水中。用不動尊慧刀印。清閼伽水中。所有供養中灑水也。復頻誦真言者。灑水時誦不動尊真言也。各說本真言者。香等真言也。及自所持明者。念誦者本尊真言也。稱名者香等也。塗香真言門。次有塗香等六種真言。皆是入漫荼羅條供養時所要。故於此品中說。右句義中。微輸(上)馱是淨義。健杜是香。納婆縛是發生義。所謂淨香發生。以句初微字為體。於縛字上加伊字之畫。是故轉聲為微。縛字是金剛義。離言說義。三昧是住義。如是定慧均等。即是住無戲論執金剛三世無障礙智戒。如是戒香其性本寂。無去無來而常遍滿法界。故名淨塗香也。一切眾生雖復等共有之。然以未發心故此香未發。我今已用此戒香遍塗法身。故能以淨香普薰一切也。心蓮華真言門。右句義中。摩訶妹呾[口*履]也。是大慈義。毘庾櫱帝是生義。所謂大慈生也。以妹字為真言體。即是莽字加三昧畫。是故轉聲呼之。莽是心義我義亦名大空。言此心蓮華為妄我所纏不得增長。今自證知心實相。故從慈悲藏中八葉鬚蕊次第開敷。故曰從大慈生也。復次淨菩提心樹王種子從慈悲地中滋長茂盛開萬德華。以方便故成實。故曰從大慈生也。當以字門廣釋之。燒香真言門。右句義中。達摩馱都是法界義。弩櫱帝是隨生義。亦是遍至義亦是逝義進不住義。釋雲遍至法界也。以句初達字為體。以眾生界本不生故。乃至法界定相亦不可得。如是法界深廣無際不可度量。而瑜伽行人恆殊勝進不休息。故身語心業悉遍如是法界。下至一華供養佛時。亦遍如是法界。即是燒香義也。燈明真言門。右句義中。怛他揭多是如來。唎旨是焰明。次雲。薩叵羅儜是普遍。阿縛婆娑娜是諸暗。伽伽猱陀哩耶是無限量等虛空。意言。如來焰光普遍諸暗。等同虛空無有限量也。此真言以句初多字為體。如於心之實相。即是毘盧遮那大智光明。普照世間無所不遍。言諸暗者即是無明。以無明本不生故體即是明。是故如來光明普遍諸暗。言等虛空者。以無明等虛空無量故。如來智光亦等虛空無量。乃至老死如虛空無量故。如來智光亦如虛空無量。如十二因緣者。一切諸法亦如是說如是決定義名為燈明真言。以此加持燈明而供養佛。即是諸供養中最也。飲食真言門。右初雲阿羅羅。是不可樂聞聲不善聲義。如人高聲喧聒。令聽聞者心不寂靜。次雲迦羅羅。是止前不善高聲。是恬寞寂泊之義。此中正以法喜禪悅為食義。是故寄此言之也。若就字輪之相。阿是本初義。以有本初則有二種塵垢。謂煩惱障智障也。由此二種塵垢故。則有戲論諠聒之聲。今以諸法本不生故。二種塵垢亦本不生。即是開甘露門成涅槃飯。故名阿羅羅。復次若人勤修萬行。望得如是法味。以有造作故二障還生。非是常命色力真甘露味。今以諸法無造作故。內證味不從他得。如食乳糜更無所比。故雲止前不善聲也。沬鄰捺娜弭者。凡西方亭祭之食上獻諸佛下及神鬼通名沬梨。其句義雲。我以飯奉獻也。次雲沬鄰捺泥者。此意言。受我所獻食。食已當還與我妙食。如世間人以稀膳奉獻施福田為令今世後世飯食無乏故。今以無盡法食加持世間之供養。奉施諸尊。還當滿我所願常充足不死不生之味也。次雲摩訶沬履者。即是於諸食中倍加廣大豐美。以此料簡上句雲。我今所獻及與所祈皆在極無比味無過上味。不求有量之食也。第十段中。及餘者。有力者非但五種供養。亦有廣大供養。謂四海水作蓮池。建立青白純蓮華。清淨香食非心所側。清淨山水草木華香美果子比極樂等虛空。放香雲遍滿大地。建幢蓋摩尼寶樹滿大地。以上種種供養具故言及餘供養具。依隨此法則者。不動尊也。是則持眾物者。運心供養。樂欲供養佛者。即作普通供養印。所願皆成就也。平等如法界者如理也。亦言契當也。普入諸趣中者。入者趣入也。福德而生起者。問從運心生耶從佛菩薩生。亦從真言印生耶。答非從獨生。和合生。故名能生也。幢幡等乃至供養成佛事。所生也。各雨者。一一供養物成雲。一一雲轉雨諸供物。如是展轉不可窮盡。何以故。從理所生故。理無窮盡故。思惟者所供本尊也。以虛空藏明等者。能出供養法也。三轉者三遍也。持虛空藏明乃至功德自圓滿顯功德藏。虛空者理虛空也。藏者能出能藏也。增加句者顯能義也。隨時等二句道心劣慧人也。此生求悉地者。慧力勇猛期剋佛果也。但作心者運心也。所為既終竟者。至顯相也。外儀軌者事相供養也。阿梨沙者歎佛功德也。無等無所動乃至三界無所依。嘆佛功德門。初一偈拔苦也。二一偈與樂也。三一偈拔苦與樂無限際也。四一偈無有限時也。五一偈無能蔽也。六一偈濟無不及也。七一偈無不與者也。八一偈能令生果也。九一偈願不休也。十一偈畢定與也。當誦梵本者梵文也。不得梵文依唐文得意亦同。誦持如是偈讚已以下六頌半結前願嘆乞重制禁門。初二句結前起後。次二句乞願。次四句歎德。次六句重乞。次八句重歎。末後四句勸制。問第一第二請第一第二歎有何義耶。答前願請果。後願請果用。前歎佛我德。後歎虛空藏明具眾德。   持誦法則品第四   四門同前。   初釋名者。能修心中所修法則了了記持。故言持也。所修法則口中能誦。故言誦也。法則者能持因心也。所得果報畢竟不差。故言法則。言所持誦法即是法故持業釋也。   二來意者。前品中供養之人持誦故此品來也。   三宗趣者。所說不差是為宗也。得利與他是為趣也。   四釋文有二。先標後釋。標中初二句結前起後。聖天等者。聖者菩薩也。天者淨也。大日所化應機天故。住相應坐者。入道場對本尊坐即時也。入三昧者專注一境也。住心本尊心不暫捨故。四種者左文觀本尊。本尊心中圓明照見真言字。次第而受持也。靜慮者反謂定也。住心四處外無散故。軌儀者觀彼四即軌儀也。能所合故。能令內心者即自心也。望合理今稱本心生喜樂故。故言生喜樂也。以真實義者。深觀真言悟不生故。加持者真言上中安觀心故。當得者初觀心時也。成等引者合本不生故。約後釋有十門。一若作真言念誦時乃至是名世間具相行。有相念誦門。二四支禪門復殊異乃至瑜伽勝義品中說。二無相念誦門。三次應轉變明字門乃至於前品中說。是變字成身門。四本尊三昧相應乃至隨息而出入。是本尊三昧隨息門。五或修意支法乃至復為一方便。是意支念聲真言門。六諸有修福慧等一偈。是修無定門。七若樂求現法乃至具支供養應如是知。是樂求現法成就門。八復為樂修習乃至速得成就悉地。是大日三密速得門。九復次若觀念乃至速得成就。是釋迦真言成就門。十復次本尊之所住乃至智者應當悉知解。是祕密事業可解門。初中念誦時者。捻珠初起念誦即時也。今者上時言今也。彼方便者。初念誦時即言彼也。所開示者。於供養儀式品中開示本尊也。令心淨無垢者。貪瞋癡等不起念也。數者所說數滿也。時分者剋限日月也。相現等者。圖像塔中出誦聲光明也。有相者自身以外帶相觀故。二四支者。右四種也。復殊異者。自身已外不觀本尊。凡正觀時即作自大日。少者修時不多也。福者外香華無力難辨也。成就者悟妙契大日本地智故。下一句引證說也。三身祕之標幟。本自見自身本尊形也。彼乘位者自本尊位也。四以心者種子字也。置心者完心也。為種子者。行者因心。念誦真言從因得果。故言種子也。菩提心者真言也。鬱金色者真金色也。童真者童子異名也。文殊師利菩薩真言門。次文殊入佛加持神力三昧。此加持三昧如上毘盧遮那經初說也。   醯醯(是呼召義)俱摩羅迦(是童子義。即是呼召一一憶本願也。又俱是摧破之義。摩囉是魔眷屬。所謂四魔。此真言以麼字為體。即是大空義也。證此大空摧壞一切魔也)毘目底缽他悉體多(解脫道住者謂呼此童子住於解脫道者。即是諸佛解脫。所謂大涅槃也)娑麼羅娑麼羅(憶念憶念也)缽羅底然(先所五願也)   此真言意雲。醯醯童子住解脫道者。憶念本所立願也。一切諸佛法身成佛。入身口意祕密體。一切有心無能及者。然憶本願故。以自在加持之力還於生死救度眾生。此真言意亦爾。此童子久已法身成佛故請其。以憶本願而度眾生也。由請菩薩本願。若有見聞觸知憶念我者。皆於三乘而得畢定。乃至滿一切願。此菩薩久已成佛。所謂普見如來。或雲普現如來。以大悲加持力示童子身也。普通種子心真言門。迦字一切諸法離作業故者。梵音迦哩耶是作業義。如諸外道計有作者使作者等。諸部論師亦說有作有作者有所用作法三事和合故者果報。若因般若方便。謂有決定即墮無因。若墮無因一切法則無因果。能生法名因。所生法名果。是二法無故。作及作者所用作法罪福因果報及涅槃道一切皆無。復次作作者相因待生。若定有作法。則當定有作者。是皆不異外道論議。如中論觀作作者品中廣說。今正觀察作作者等。皆悉從眾緣生。即入本不生際。本不生際者。有佛無佛法爾如是。誰造作之乎。是故若見迦字。則知一切諸法皆是造作所成。名為字相。若是有作法者。當知畢竟無作名為真實義也。一切諸菩薩真言門。   南麼三曼多勃馱喃(歸命如前)薩婆他(一切也)微沬[口*底](無慧也。以無慧故名之為疑。此字正釋名為疑也)微枳羅儜(除也。此是除棄之義。如人除棄糞穢名除糞也)達摩馱嗜(法界也。為除一切無慧皆令住於法界也)涅闍多(生也。涅字即入大空三昧從此而生即是法界生也)參參訶(此三字皆是種子也)   薩是堅義。猶除此堅固故為最勝也。點是三昧。知二乘入於涅槃。此即是堅固義。乃至若有堅者。即是生住之相。一切動不動法皆是不安。猶除此故有重空三昧之義。訶即是行。所謂如來行也。當得等虛空者。理虛空也。說諸法亦然者。非但伽字一切字亦然。其首內者首骨內腦上也。初字者金色阿字也。純白者著點阿字也。於百明中最勝王也。心者勝中王也。眼界者眼處也。無垢字者攬字也。所謂安眼處故。現前者眼共心得見也。彼心處者行者完心也。從此心起者。初阿字心起聲字。迦字以為首者初也。初者因也。因種子也。餘字門者。字門別故本尊別故言或復也。皆當修是法者。迦字以為種子也。念以聲真實者。理無造作也。或所持真言者。自本尊真言也。環列者廣真言也。圓明者心圓明也。單字者種子也。句因者三字以上即是句也。能詮法故令物解故。因者字相依故相由故。然真言法中一一字具足能詮法故令物解故。隨息而出入者自息也。五或修意支法者。意支者簡心外事也。應理者心至理也。方迺者持誦處時也。懈者疲也。復為一方便者。從因至佛一依此法故。六諸有修福慧者。劣慧少福初念誦人也。七若樂求現法者。深慧勇猛人也。上者佛也。中者菩薩也。下者斷煩惱聲聞也。心受持者簡辨事也。隨力者亦得也。一落叉者十萬也。亦言見也。若一一數中不離本尊心不散亂言滿一落叉也。若散亂人萬萬落叉亦不成就。要得定心得見本尊。故言見也。經第二月具支方便迺修者。第三月一日為初作成就法。謂待蒙佛指魔方作也。以心意持誦者。待見光等也。八段中經於一月者。滿一落叉亦言一見。次說彼方便者。欲滿欲見念誦時也。當依者左法也。大日如來種子心真言門。阿字者一切諸法本不生故者。阿字是一切法教之本。凡最初開口之音皆有阿聲。若離阿聲則無一切言說。故為一切眾聲之母。凡三界語言皆依於名。而名依於字。故悉曇阿字亦為眾字之母。當知阿字門真實義亦復如是。遍於一切法義之中也。所以者何。以一切法無不從緣生。從緣生者悉皆有始有本。今觀此能生之緣。亦復從眾因緣生。展轉從緣誰為其本。如是觀察時。則知本不生際。是萬法之本。猶如聞一切語言時即是聞阿聲。如是見一切法生。即是見本不生際若見本不生際。即是如實知自心。如實知自心。即是一切智智。故毘盧遮那唯以此一字為真言也。而世間凡夫不觀諸法本源故。妄謂有生。所以隨生死流不能自出。如彼無智畫師。自運眾彩作可畏夜叉之形。成已還自觀之。心生怖畏頓躄於地。眾生亦復如是。自運諸法本源畫作三界。而還自沒其中。身心熾然備受諸苦。如來有智畫師既了知已。即能自在成立大悲漫荼羅。由是而言。所謂甚深祕藏者。眾生自祕之耳。非佛有隱也。問此阿字是種子。前第三品中是大勤勇種子即疏雲是大日種子。其義雲何。答阿字是生菩提果。欠字是現果涅槃。是故二俱種子亦是無妨也。如來豪相真言門。歸命如前。阿行。痕因。若生。以此不生之行淨一切因也。闍為生不可得也。如前轉阿字等一頌總歎能成字。住本尊瑜伽以下廣釋依能成字莊嚴行者身。前中如前轉阿字以用阿五字等加持行者身上。所加持五字能轉。故言成大日尊。廣釋中住本尊瑜伽等一頌明字所安置處。於三摩等一頌明能觀心所作用。五種真言心門五字為身。豪相印置眉間。阿字為百光成果。開無垢眼見性淨之理坐無生宮也。阿字遍金色等一頌明字色並所安處。此中用作金剛輪者。字所安四角金剛輪也。與字色少淺也。加持於下體者。真言者腰中也。瑜伽者佛身與我身無異。故言瑜伽也。座者依佛坐法故。水等瑜伽可知。[金*(離-禸+ㄆ)]字等一頌明悲水瑜伽。霧聚者行者自齊也。亦霧聚者字所安滿月輪也。覽字等一頌明智火瑜伽也。中三角者明字所安處也。與字色少淺也。唅字等一頌明自在瑜伽也。風輪者字所安半月輪也。佉字等一頌明大空瑜伽也。想成一切色者。非但字成一切色。字所安四角處亦成一切色。字與處處少淺也。百光遍照王者有點阿字也。無垢者覽字也。心月圓明處者。有想念誦者所見本尊心處也。若無相念誦人所觀即是自完心處也。聲鬘者。種子字置中間。餘字周匝圍遶。隨處而受持者。自本尊真言也。第九段中釋迦如來真言門。次釋迦如來入於寶處三昧。寶從彼出名為寶處。猶如大海出種種寶。若至彼州。則隨意所須無所不足也。佛入此三昧已。從其面門出種種光。光中現此真言。乃至普遍一切佛剎。餘真言當知皆如此說也。   薩縛訖隸奢(一切煩惱也)泥蘇馱那(摧伏也。通上句雲摧伏一切煩惱也)薩縛達麼(一切法也)縛勢多補羅缽多(得自在也。通上句雲於諸法中而得自在也。以除諸障故)伽伽那(虛空也)娑(入)摩(平聲中有阿聲)娑(入)摩(娑摩是平等義。即是等同虛空也。行等空無邊清淨也。於一切自在無礙同於虛空也。下句與阿相連是無等也。不等者即是二乘以有所闕故名無等。即是施權意也)   然此真言以初薩字為體。娑(入)是漏義立是堅義。入阿字門即無漏無堅。若有堅牢即是生滅壞破之法。若令同於阿字。此堅本來不生。即是諸法之中而得自在。等於虛空能為一切寶州也。私謂釋迦以大悲力於周體密緻猶如金剛。一闡底等亦令破壞此見而入佛法。施其大寶之願豈非於諸法中而得自在能破一切堅牢也。如是者。於毘盧遮那釋迦牟尼法中念誦者如所莊嚴身也。本經者簡別經也。亦當如前方便者此經也。字門觀者種子也。若依此如來行者。簡菩薩金剛等也。大悲胎藏者。如來大悲業也。王者毘盧遮那是也。得阿闍梨灌頂者。得傳法阿闍梨灌頂也。如律中受具足戒。持明灌頂者。如律中未受具戒者。但自作本尊真言印念誦。不得廣行學也。若欲得遍學者。至蒙佛加被至誠念誦。得加被已後。請傳法阿闍梨得蒙遍學阿闍梨灌頂。乃能廣行。四支禪者本尊等也。非但滅煩惱。於修行者具足法則也。本法者入佛三昧耶等也。十段中有五種門。初二句總。本尊之所住者。三部等中得何尊。漫荼羅位者。隨得本尊造壇爾。次二句釋。彼形色者本尊色也。依此瑜伽者。本尊金色壇金色。本尊鬱金壇鬱金。二初二句總標。次二句略釋。有三種者。從因至果有三種義。於其中間寂災者。亦心念誦故。悟三毒煩惱不生言寂災也。增益者。悟煩惱不生智即是佛果。得佛果故言增益也。降伏心者有二義。一得佛已後煩惱不起言降伏也。二以不起故能攝萬德。亦有攝召義也。三純素等二句釋彼色形。凡四分者。素者圓場也。角者方場也。赤者三角場也。深玄者八角場也。即是蓮華場也。純色二種字通四場也。北面等八句廣釋悉地作用。住蓮華座者。結跏坐是。所謂先左腳著右髀上。後右腳著左髀上也。吉祥坐者。右腳著左髀上。亦言半跏坐是也。在賢坐者。蹲坐雙腳跟著身後分至地是也。蹲坐者。後分不至地。以右腳跟支左腳不至地。膝稍亞向前即是也。標幟者印等也。性者本尊所住自體也。自體者自位也。形色本尊外相也。威儀者所持寶等也。隨所應者。隨本尊供何華香也。捨處遠遊者遣去是也。摧害者三角之場所作法也。蓮華場作亦得。真言之初等八句轉變真言門。此中初二句南麼三曼多勃馱喃唵(某甲)□槙□瑰芊慼慼澆妐嵑銦慼摯f□□□□□□□□□□□□□娀飯空□□□□□□□□嬪憿慼潑\□□□檻觀誇□駜說檢□□奏槔襖□姻□□□□□裀□□□飯空□□□□□□□□□□憿慼潑\□□□□□□□獎□姻量□□禳奊□□□K□裀□□□飯空□□□□□□□□鬨鼣‥□□□獺慼R¥□□婦□耦□□□|全耩鍤□□|□磻噫□艨鐠□¥X□□□鍤□鋨鐐□   真言事業品第五   四門同前。   初釋名者。真言如前。事者差別也。業者造作。   二來意者。前品之中依於法則持誦。誦者必有真言事業。故此品中來。   三宗趣者。所謂本尊還歸本處為宗也。真言飲食不茇天命。終歸無相菩提為趣。   四釋文者有十門。一上弘下化修供門。二從次持所造乃至我亦如是發願。是如佛我修迴向門。三從次當奉獻乃至皆悉圓滿。是獻閼伽後送尊門。四從又應如前乃至無有異也。是被甲現修如佛門。五從次復起增乃至不應飲噉。是自住佛身讀經門。六從次奉搏食乃至真言所說。是搏食奉獻本尊門。七從復誦施十力乃至休息少時。是誦十力明本尊瑜伽飲食門。八從復當禮拜乃至隨類悉地。是修業無間得益門。九從常依內法而澡浴乃至是謂世間之悉地。是淨水澡浴摧障門。十從次說無相最殊勝乃至當得出世間成就。是無相最勝證請門。第一段中如前事業者。不動尊真言印也。作金剛薩埵身者。用鍐字成身也。第二段中證知解了者。內證境界也。如來大住者。本不生處也。興大悲願者。自所得理欲與一切眾生也。第三段中各當隨所安者。從本不生來今還本不生。後復垂哀赴者。赴為眾生來。後請還度我不捨去也。若深密釋者。既自作本尊。何時離佛海也。法界本性者覽字也。明者真言也。印者手印也。三印者入佛法界薩埵也。皆悉圓滿。於明相中入道場坐時事了也。日中初夜亦復如是。第四段中又應以下歎依法念誦者德也。第五段中次復起增上心以下於出道場以後外讀經處事業也。觀世者菩薩名也。蓮華者蓮華部主也。眼者諸佛眼門也。本性加持者。本尊種子印等也。觀自在種子心真言門。娑是諸漏。傍有二點即是阿。除遣諸漏。無漏觀故自在也。觀音菩薩真言門。次觀音菩薩入於普觀(去聲)三昧。住是平等無所不遍名為普入。以此普眼而觀眾生。故名觀自在者。入此三昧已。從其心出種種光。光中現是諸法門真言也。   薩縛怛他竭多(即是一切如來。謂十方三世諸佛也)縛路吉多(觀也。同彼佛所觀故名諸如來之觀。即是平等觀也即是普觀也)羯嚕拏(悲義也)麼也(體也。所謂大悲為體也。猶如金人以彼自體。純是金故名為金人。此菩薩亦爾純以大悲為體也)囉囉囉   囉是塵義。入阿字門即是無塵也。所以三重者。謂除凡夫二乘塵障。□矩女□槾飀□□票□□□襼□□樂□□□婚□□□□□言□□□□□□□□□□逆□裡z□□□襭拌槂□□□穠飀□□露□輦□□穠糖□□椻奈□飯□□□□□□粳襼□□□□□糖□□□礸□驒業逆□玲□□飀□□飣秩□j□露馘逆□□飯示椸馘逆□□誇送堅褽□□□□□馘礸□□□□奐□騧□□□□□誇□□切埤□輦璘□□魯□□覆□靈娀埤□□騰拏□檢□□□□□□□□□嬌□檢□饐□言夾楏□□□□□□禿□□奾奐□褸□樀埤□□嬌□鷺□逆□蝖撫藹芋慼憬c□大駝□□□□□□□誇□□切飯□□F□□□□□誇□姨z□□□切姜□□□□□誇□□□□□□礹□□□□□□□駕槦滿摯鞢撓堙摯□□□□□□□妗誇□□椻奾□□□□□□□□□綠切埤□□誇香□□椸□夾□□□奈樀奈□婁□□□□□□□□□婑□祚□□□□□橁□□埤□□□婁□□□□□□□褓榙□□□□樂覘p埤□□□□□□□妁露□委觨z□祜□椸□□□□□埤□□□□□□□馘秝□埤□□□淚□隆□□埤□大□利□埤□妲送馘□M□禕埤□□散量□M□□埤□□□□□□禕埤□□□□□□□□□E□□□□□□□奧□□□□奜□□奪□逆□妃□□戀□模□□□□□逆□樀誇□祤□裀□□□埤□□□□□祜□□□□□□□覕埤□誇□□禐□□□□□埤□嬌□□□□馘稀誇□橫褸□埤□□□□埤□延橫褸□娑□□□□□祐□切婝G□□□□□餽□□□□□□娀姭椹□□□□誇□褾□禳娀埤□□□□□□□榳姩□□妳□姩□概□□娃□□□檻觩□□□□檻觀她□馱□榍覕埤□□□□□省穖□糖□□□□□埤□娃□禂率奮Y□□□□□□□□詣切埤□娃□鷺□姚概□□□□吝餽□騧襼□□□駩□娵祿奮奿□□觾j□娃□穠瞴憔癒慼暴勍摒棴鯃n埤□娵祿獎□醴西夾□□□奾礸□詣吝□□姻裡□□□□吝駂□儺y□樀□□□□歷□□□餺□□□□媞_埤□□□□禕埤□□□□埤□□□□□□飯逆□誇□廓大□姬□□楮飯稙□□□□□□姭□埤□□婧□送□□□□逆□駔□□逆□禖駭□埤□□□□□□□□褉□嬌□□□□□□□婁□□□□□椹□□規樀□送騙埤□□蓮□□□祰菉蓮□□馴□□□□□送槨z□□□□□業禘□□□□度□殮□□□□□□□吟□□禘露□□□□□□□驙□飀□□□□□送椹□□□送矩□□□□□□□送矩□□□矩羚觛榵唌慼毅傰m□她□襳壘□□馘逆□□□肋□□□□□□橫□□□j□矩諒□褽□馘逆□□□□□□□餾□□設禰蝪f□□□□□□□□□□□i□荂摯鞢慼慼暱□□□□□露橖□□隆D□埤□□□送矩□魯□□妒□□□□□□送樀埤□樀奐□□□□□□□馯□□□送檢□襦□□[□□埤□□禭□□□□□□駔□□□禜□楠□□馯□褥j□□□□送椹□□馬□送樀奐□□駕□□□觛榵唌慼樞K□垀v□□□E□□E□□□□□□□騙姚楌椽□□隆□□祤糖□□□□□□駙Z□□□□□榜□坱u□□餽姜D切□□□檢□□□妳娀□□魯□□□□□□□娃□□露送桌□□埤□□□送矩□□□   訶訶訶(訶是行義是喜義。是三行者。即是三乘人行也。此字入阿字門即此三行本來不生。由本不生故即越此三行。是為佛行也)毘薩麼(二合)曳(此是奇哉怪哉之義也如佛常教以慈對治於瞋。以無貪治貪。以正見除邪見。今乃以大忿瞋而除忿瞋。以大貪除一切貪。此則最難信難解。故言怪哉也)怛他揭多(一切諸佛也)毘捨也(境界也)三婆縛(生也。謂從諸佛境而生也。佛境界者所謂諸法實相。從此實相而生。故號為降三世也)帝(入)隸(二合)路迦也(二合即是三界也)微闍也(此是降勝之義也)□樧驉槨縑撥S(呼召警覺之義。若誦此能遍入一切眾生心。而警覺之令除垢障等於法身之佛也)   然此真言以此帝(入)□(二字)字為體。上有多聲即是如如之體。即是本來不生。以不生故即是諸垢障亦自本來不生。稱此理而修定慧具足。故能降伏三世也。灑淨者。掬水中誦三遍頭上灑也 具者三昧耶等也。聖天者本尊等也。為淨身心利他故以下入於念誦道場對本尊時。三等者三密也。限量者同本尊也。句者法也。第十段中真實緣生者。真實者是本不生法。妄言相寂無凡可度。法慧常照無邊無斷。故知世間日淨明在中無夜相也。緣生者。真智其體。強言大悲。眾生不知本自覺體。令悟覺體故然言緣生。離攀緣者。既知覺體然外緣佛也。末後一偈流通中甚深流通。此中初一句表無相法體。次一句深法之中劣慧所不堪。次一句為劣慧人故現相法。次一句非但有相亦有前後差別耳。右阿闍梨已下翻譯家語也。此中阿闍梨者。聖者文殊師利也。又說彼於真實緣生句者。彼者阿字也。真實者本來不生理也。緣生者緣眾生也。句者法也。又可雲。依於真實緣生句者。依於真實者依本不生理也。緣生者阿字也。臨機示現聲字故。內心支分離攀緣者。內心支分者能證智也。離攀緣者沈心本不生理也。甚深無相法者本不生理也。著相劣慧不得悟入之理故。問唯有沈心者更有妙用也。答若能沈理即是具也。何以故。能行融故。問理用身心耶不耶。答若能用其印者。是為其身心也。問阿誰向本法呼造本不生耶。答有三種。一祕密釋。二祕密中祕釋。三祕祕中祕釋。一祕密釋者。毘盧遮那佛說本不生故。二祕密中祕釋者。阿字自說本不生故。三祕祕中祕釋者。本不生理自有理智自覺本不生故。此供養法一卷從初至末唯有為一大事。所謂彼於真實緣生句內心支分離攀緣。又可雲。甚深無相法劣慧所不堪為應彼等故兼存有相說。此文造人新羅國零妙之寺釋僧不可思議。隨分穿鑿。願此文見獨知於本不生理中證。   大毘盧遮那經供養次第法義疏卷下   元祿十三年庚辰之夏以古來之點一校了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798 金剛頂經大瑜伽祕密心地法門義訣   No. 1798 [cf. No. 867]   金剛頂經大瑜伽祕密心地法門義訣捲上   此瑜伽經大分為二。初偈頌總相歸讚。次長行等自他利行。於諸頌中復分為二。初偈四句普歸命三寶(應知)次下別歸聖會。於中復為二。先十句歸命五分如來。後十句歸四大菩薩。初十句中金剛身語意等四句歸讚毘盧遮那佛。次雄猛阿□已下六句歸四方如來(應知)後十句歸四大菩薩。於中初二句讚禮金剛藏菩薩。次二句讚禮虛空藏菩薩。第三兩句讚禮觀世音菩薩。第四兩句讚禮毘首羯磨菩薩。第五兩句結德總歸(應知)此上兩句等西方集瑜伽者大阿闍梨先以勝相讚禮置之經首。一切經首皆隨彼門先安讚禮偈此方先德略而不譯(應知)次我今於百千頌金剛頂等總四十字述經題目。此經有百干頌廣本。非此土所聞。並是諸佛大菩薩等甚深祕密境界相。亦非聲聞緣覺及人天小智之所聞知。此地梵網經兩卷從此經中出淺略之行相也。其中廣相根未有堪。此略瑜伽西國得灌頂者說授相付。而其廣本亦不傳之。其百千頌本復是菩薩大藏經中次略也。其大經本。阿闍梨雲經夾廣長如床。厚四五尺有無量頌。在南天竺界鐵塔之中佛滅度後數百年間無人能開此塔。以鐵扉鐵鎖而封閉之。其中天竺國佛法漸衰。時有大德先誦持大毘盧遮那真言。得毘盧遮那佛而現其身及現多身。於虛空中說此法門及文字章句。次第令寫訖即滅。即今毘盧遮那念誦法要一卷。是時此大德持誦成就願開此塔。於七日中遶塔念誦。以白芥子七粒打此塔門乃開。塔內諸神一時踴怒不令得入。唯見塔內香燈光明一丈二丈。名華寶蓋滿中懸列。又聞讚聲讚此經王。時此大德至心懺悔發大誓願然後得入此塔中。入已其塔尋閉。經於多日讚此經王廣本一遍為如食頃。得諸佛菩薩指授所堪記持不忘。便令出塔塔門還閉如故。爾時書寫所記持法有百千頌。此經名金剛頂經者菩薩大藏塔內廣本絕世所無。塔內燈光明等至今不滅此經百千頌本此國未有。此略本至此土者於開元之初金剛菩提三藏阿闍梨雲。我從西國發來度於南海其有大船三十餘隻。一一皆有五六百人。一時同過大海行至海中逢於大風。諸船及人並皆漂沒。我所附船亦欲將沒。爾時兩本經夾常近於身受持供養。其時船主見船欲沒。船上諸物皆擲海中。當時怖懼忘收經夾。其百千頌亦擲海中唯存略本。爾時我發心念作除災法大風便止。去船周迴可一里餘風水不動。船上諸人皆歸於我。漸漸發來得至此岸來到此國。於開元七年中至於西京。一行禪師求我灌頂。聞有此異希有法門乃令伊捨羅譯為漢文。一行等乃親自筆受。一依梵本次第而述其意不失句義未圓。此以竊觀諸修行者縱有尋讀莫知所從。又淺智愚識亦為難入。今以此承旨授頗得其趣。祕密之旨略在文言屬。法流行強開方便。分別門標其旨歸即此經長行自他利行中復分為二。初從若修行者下乃至修習瑜伽結加已來總門。為祕密莊嚴內證大智。見法成就得如來處自利也。第二從修習瑜伽下至經末已入總門。為善巧建立祕密智相攝取眾生令入佛位利他行也。亦可通為一門並皆俱有自他利行也。於前自利門中復分為三。第一從初乃至或大菩薩坐結加已乃至隨意作之等。總是三業四儀淨除業障法。第二從行者欲自清淨下乃至復自思惟所持祕密明至已來。總是入智三摩地門諸佛境界實相智印法。第三從復自思惟下乃至修習瑜伽已來。總是融愚入智成等正覺住大菩提法。於第一門中而為頌曰。  師資共受行  攝引勸修法  次初起行住  加持語門法  洗面嚼齒木  便易結護法  [口*束*頁]口洗浴法  並浴部尊法  想嚴身內外  次入道場法  普禮懺隨向  別歸獻願法  隨樂四威儀  除增降壞法   第一師資共行勸修等行法者。此中六段。第一簡器教授。經從若修行至護摩等法。是第二發心利益。經從金剛弟子至一切罪障皆得消滅等。是第三攝取邪見。經從或有眾生深入至離惡趣故等。是第四勸修得益。經從若善男子至所求者等。是第五付囑所堪。經從金剛阿闍梨若見有人至信令發其心等。是第六示居勝處。經從其作法處應在勝地至如法修行等是此之六段。釋述無量恐繁不委應知。   頌初起行住法者。經從凡修瑜伽者每於眠寢乃至一切眾生應廣利益等。此名初起法。釋曰謂修習瑜伽者常想自身常為普賢金剛身。若寢息時想入金剛三昧。謂心寂靜如入涅槃。當想自身為五智印相而有光焰圍繞。然後隨意寢意也。是名身三昧想應。若起時想從金剛三昧起。故此祕密義雲金剛生起也。拔折羅者金剛三昧相名。底瑟吒者生起義。唵者諸佛法界頂。此是祕說而其妙觀唯以口傳。其印名金剛三昧。金剛三昧名為覺者。了知諸法自性清淨離於自性。因業所轉種種變異。故令思惟伽陀義也。既知此義行饒益行。故雲應廣利益等。   經雲若起欲行及真言等此名行法。釋曰。所謂行三昧也。其祕密義雲金剛三昧行步也。   經雲若住此處及真言等此名住止法。釋曰。祕密義者止住金剛三昧也。唵義如上。下亦準之。   頌雲加持語門法者。經雲欲共人語及真言等。釋曰以覽字法界心置於舌端。想放種種光明。復以真言而用加持言音。若聖人祕密義者金剛三昧聖力聲也。   頌雲洗面嚼齒木者。經曰若洗面時及真言乃至皆生歡喜等。釋曰此水從金剛三昧出生。以用洗面。面如金剛。諸魔不敢正視也。一切如來皆悉歡喜。   次嚼齒木法者。經雲若嚼楊枝時。至加持然後嚼之等。釋曰。若如法作者能令行人成就金剛微笑三昧。故祕密義者謂佛德。金剛笑三昧加持故雲能破一切煩惱及隨煩惱。以觀羽作金剛拳者。以右手急握大指並把楊枝即是。   頌雲便易結護法者。經雲若欲往便易處即以左右手作甲冑印乃至出洗淨訖等。釋曰。此經闕金剛甲冑印也。今以敘之。其甲冑印者。先以二手合掌當心。即以二頭指附二中指背。二大指並豎捻二中指中節文。即是真言曰。   唵拔折囉迦伐遮吽   祕密義者。被佛德金剛三昧甲冑。以用加持以此祕明印印身二肩左右脅腰髀等。想之自身如被甲冑。復以印置於頂上。各分為二金剛拳。拳者頭指已下四指各握大指。頂上並拳以即直豎二頭指如針鋒。頭相跓想為頭鋒。復分手緣二肩下至心上。以頭指相跓即以唵啅吽(二合)二字加二頭指。想二頭指出五色光成金剛帶。然後於身上下遍繞如繫甲狀。是名莊嚴甲冑法。如經所說。次加持土復住法界心。左右金剛護。所謂此三字護身。放大光焰赫熾外發。復以明印而用加持。印相如經。故雲三界所有諸惡皆得消滅。若不能用前明印唯誦後一切通用祕明亦得。若二俱寂勝。後之真言兼用前印。一切處用結護(應知)。   頌雲[口*束*頁]口洗浴法者。經雲以此祕明加持金剛水及真言至[口*束*頁]口訖等。釋曰。祕密義者佛德金剛大悲三昧水淨持口穢。令口業清淨。寂智門開發也。是名[口*束*頁]口法。   次洗浴法者。經雲便當洗浴洗浴者有四種每日隨意乃至隨能任作等。釋曰。一具持三種律儀者。謂令住三三昧顯發三身故。二禮懺發露等者。謂淨除業障得無礙智故。三結印供養言。謂令諸佛歡喜增福壽命故。四以香水洗浴者。謂令支分柔軟合法性故。隨此修行是洗浴義也。思之可解。三律儀義廣如別經所明。   頌雲並浴部尊法者。經雲若入池水浴時先想為諸天歡喜池。於水中央想有如來最勝上輪壇。乃至想彼輪漫荼羅盡入己身中等。釋曰。想五字等為種子。出生各各部會尊眾等。即以香水滿掬以為供養等。其掬水法經不具明。今以具述。先以並兩手側著如掬物勢。以二大指入於掬中。三度向外撥水令至尊所。想灌尊儀一一別浴。或普想都浴之。餘文可解。   頌雲想嚴身內外者。經雲如是想已出立岸上乃至祕明真實義理等。釋曰。如常束帶者隨自莊嚴。又以頭冠等莊飾其身者。經無此印。今更敘之。以二手右押左向外相叉。二中指頭相跓。如蓮華葉舉安頂上。即便各為金剛拳。分手從頭兩畔向下緣身散之。想成鬢帶及天衣等。結印時復誦此真言曰。   唵拔折羅缽踏摩呵毘詵者三漫多縛日哩   祕密義者謂佛德金剛蓮華冠於我心頂上也。作是法隨樂本尊想合一體。然後想執拔折羅等。乃至祕明真實義理等。隨自持者思之。餘文可解。   頌雲次入道場法者。經云然後往道場所欲入之時乃至擗諸不祥等。釋曰。如上[口*束*頁]口真言是結止。羽拳者左手握大指為拳。兼出金剛聲。以拳闢門令開也。嗔怒眼者慈心圓晴左右傍視也。   頌雲普禮懺隨向者。經雲入已正念十方常住乃至如法作已等。釋曰。此初入時普皆想禮毘盧遮那法界常住會也。此合有懺悔勸請隨喜迴向等法。闕者為略修瑜伽者常住金剛身語意。即旋入普賢遍一切行願身。此法滿故故不廣列之。若有樂者隨意所作。五體及□跪等可解。   頌雲別歸獻願法者。經雲即從座起復以右膝著地乃至於四方如上作法禮已等。釋曰。此有四義。一為成就一切諸佛金剛普賢行位故。二為成滿一切諸佛金剛灌頂位故。三為速令成就一切如來轉法輪位故。四為同得一切如來金剛善巧業用故。此四種三摩地或一時運入或次第入。或隨樂入一。隨作已時皆先結初金剛三昧耶已。然後合掌隨方作禮。其真言祕密義者。謂佛德金剛三昧最勝也。故令先結其印。如經所說。尊重禮拜等餘文可解。欲入四種三摩地門。先總舉次別列。經又應以身至各禮一拜等總舉也。其義可解。   第一金剛普賢三昧者。經雲於其東方全身著地及真言乃至哀愍加持等。釋曰。其祕密義者想於東方盡虛空界純以金剛而為莊嚴。名曰金剛莊嚴藏世界。於中如來滿世界中。如一切世界微塵數。一一如來皆入金剛三昧。結加趺坐。展垂右手於右膝上。橫仰左手於趺上。一一如來皆有執金剛等諸大菩薩而共圍繞。即運自身心於一一諸佛及諸菩薩前承事供養。復想一一身中出生無量上妙香華及種種供具。復想己身成金剛座等而奉獻之。令心眼見了了分明。佛菩薩等而為納受。爾時行者於三昧中便作是願。願一切如來金剛薩埵守護於我。以此金剛三昧加持我身。所謂吽字。若能如是入者速得金剛普賢三昧也。   第二灌頂位者。經雲又金剛合掌置於心上面向南方及真言乃至與我灌頂等。釋曰。其祕密義者作金剛合掌一心歸命。想於南方盡虛空界純以妙寶而為莊嚴。名曰寶光明藏世界。其中如來遍滿世界。如一切世界微塵數。一一佛所皆想有虛空寶藏菩薩寶幢等無量菩薩而共圍遶。其諸如來等皆入寶光明三摩地。所謂結跏趺坐。仰右手於臍上現掌向外。於其掌中現妙寶相。左手橫仰安加趺上所居宮殿皆大寶莊嚴。諸菩薩等各執寶幢及雜寶供具。了了分明。復運想。自身奉獻等一一如前說。爾時於三昧中便作是願。願一切如來及金剛寶等。菩薩以寶三昧灌於我頂爾時即便想見佛菩薩等。一時俱以寶性光明而為灌頂。如是行者應時即滿灌頂之位。莫作是念。我是凡夫也雲何即是諸菩薩灌頂位耶。何以故。與寶光明三昧等一性故。   第三法輪位者。經雲又以金剛合掌置於頭上及真言乃至為我轉金剛法輪等。釋曰。其祕密義者合掌歸命一心西向。想於西方盡虛空界純以淨妙金剛寶蓮華而為莊嚴。復想一切如來及觀自在文殊等大菩薩眾圍遶說法。想一一佛菩薩等如一切世界微塵數一一佛結加趺坐入於三昧。諸菩薩眾各執蓮華。華中有法輪及法螺等了了令見。復想自身供養承事等如上。爾時於三昧中便作是願。願諸如來及金剛法華輪菩薩等。以此三昧灌於我頂。是時行者即便想見佛菩薩等法輪光明而為灌頂。入是觀時應時即授一切諸佛轉法輪位。便能轉於一切法輪。勿生疑念。   第四諸佛業用者。經雲又以金剛合掌從頂下置於心上。及真言乃至為我作金剛事業等。釋曰。其祕密義者合掌歸命一心思惟北方種種妙莊嚴世界。盡虛空界種種雜色華鬘瓔珞音樂歌讚奇妙佛事而為嚴飾。復想一切如來及菩薩眾如一切世界微塵數。廣大眾會而為說法。又想自身於一一如來等所承事供養等如上。爾時於三昧中一一身口意當發是願。唯願一切如來金剛業等諸菩薩眾。以種種業用佛智光明灌於我頂。應時想見佛菩薩等以此光明而為灌頂。是時行者入是觀時。便得無礙業用佛智光明三昧。能於十方一念一時廣作佛事。如上次第如廣經所明。此經略故隨義述之。應知此法門入者甚難。若住初方及餘三方。隨一增上餘方皆劣。若入如來部一時圓滿亦無勝劣。   頌雲隨樂四種儀除增降壞法者。經雲於四方如上作法禮已隨行者所欲。乃至或大菩薩半結跏趺隨意作之等。釋曰此門有四種差別法。今廣料簡。一為除滅災害。謂行人修福多被諸惡鬼神而作障惱。令其功德福業破壞不成。欲盛建立先後俱作護摩等法。壇法者壇爐皆圓。坐亦如之。壇相白色。身居華座。其心寂靜以誦真言。其柴用樹半已上者。橫量十指或以八指。齊頭截之。木用甘果李子牆微迦耽婆木(未詳)等。但有甘果樹木皆充此用。有香之華及白檀香蘇乳麥□乳粥茅牙並充火用。衣著茅服。其焰相者先起赤焰次如金色。復如融金色或如燈明。時時變色。又如牛蘇焰色潤澤。或如辮索條列相次。有此相者當知。作法所求之願皆得成就。又相者盛出香氣熾焰無聲。或焰上重焰如赤金色。或焰頭分散如傘蓋形。是名第一相。又聲者如牛聲又如螺貝雷鳴等聲。又人所樂聞之聲。餘諸聲色等應知。障礙不得成就。第二增益者。所謂行者成就三昧開發智力。爾時多有內障。煩惱所覆愚闇所遮不能進修。縱經多時勤苦不止。佛菩提智終不可得。是故應修增益護摩。增爐俱方。而作黃色。結跏趺坐於茅草(此經坐蓮華坐別耳)慈心念誦歡喜顧視。衣以芻麻而作法事。其木相者取樹中心肥枝如生之柴。蘇乳酪蜜又乳粥酪飯胡麻稻穀。及三白食勝妙黃華龍華香等。天水香香附子天門冬尾盧婆果等。而充火用而作護摩。柴長十二指齊頭截之。爐深一肘四方作之。廣亦如是。起四重緣如法泥飾。此誦大願解脫出離法。成就之相如上所說第一好相等是。第三降伏法者。謂行道之人須有威勝。彼不降伏愛樂歸依法輪難轉。是故應修此護摩法。壇爐俱方而作赤色。疊以雙膝如賢之坐。亦可如經蹲坐臀不著地也。衣以赤服。其心超踴而誦真言。其所用木於一樹中直上獨生。出過餘枝無橫生枝。橫量十二指齊頭截之。應用有乳汁者。謂桑穀之類又以乳酪蘇蜜及三白食及七穀種子胡麻稻穀之屬。用紫檀香赤色華蘇合安悉薰陸等以充火用。其相如上。又說如上所不堪之木。樹上乾枯無皮。短曲瘦惡經剝皮者。或太長太粗曾被斧斫破有瘡病者皆不堪用。若作第四法則得用之。又說如上火惡相者。其火氣冷又無潤色。火星迸出其焰如煙。或焰射入灰中。又出臭氣或無煙焰。又焰和燼起復入於地。有是相者當知內外人鬼障礙。或是煩惱業等諸障不滅。得是相者當須改修作前初法。若作第四法得此相者是名成就。順惡法故。第四破壞法者。或有人言諸佛菩薩具大慈悲。雲何教諸眾生作斯惡法。答諸佛菩薩說此法者。為智者說不為愚人。所以然者。佛滅度後多有惡人。恃大勢力順於邪道。不信正法破滅三寶住持之相。令諸眾生失涅槃眼。悲哉可愍。以此法治菩薩之心。行此法者為利益故有大功德。審觀無利起於噁心損害眾生獲大重罪。佛所制之不令輒作。若修三昧人遠離憒鬧心常寂靜。觀於三寶性相常住。住三昧處入佛境界。成就智用作大佛事。摧壞之法自然成就。其此法者壇爐俱黑。三角為之。所用香華皆悉臭黑。柴用棘□屈曲之木。樹根傍生無枝苦惡駝騾之糞以為燒香。爐土相和充為火食。白芥子油或用脂血以為燈明。用骨髮棺木等。長六七指尖頭截之。著青黑衣或血塗衣。瞋怒蹲踞如經所說。而作火食。惡相現時法即成就。又案瑜伽大祕密教中說。祕密火法相應有二十種。雲何為二十種。此二十種從三法出。所謂一者扇底迦。二者布瑟致迦。三者阿毘遮羅迦。能除一切罪圓滿功德。身寂靜不可壞。是名扇底迦(此中四法)諸願力速成增長財命等。一切自調伏。見者皆敬念。種種相端正遊行虛空中。成就雄黃等。是名布瑟致迦(此中九法)禁縛摧滅等。降伏諸難調怨家及魔鬼。是名阿毘遮羅迦(此中七法)是名二十種護摩法(此中更廣一百一十種火法祕而不譯)應知復說二十種爐相。若欲攝一切爐內作金剛杵相。若欲調伏惡人等爐內作蓮華相。若欲除一切罪其爐圓作須作門。爐內作寶相。門亦如是。若欲種族得增長爐內作羯磨印相。謂三股十字形。若為長命色力爐內置甲。周迴牆渠等。若欲積聚一切財物爐內作牙印。若欲一切善好成就處處安樂。爐內置輪形印。如車釭相。爐四邊亦如輪相。如是二十種印次第置。如後壇印等。是或置種種諸印。隨彼成就。又於爐外莊嚴相者。其爐先以繩量四肘。四邊安置界道色地。或方或圓或如蓮華。四面平正四門漸為階級。門之八分畫網及半月形。近門階級處作金剛夜叉形。如法畫之於爐外東面畫萬字胡旋子澡鑵鹿皮等。南面畫螺捧月刃刀馬師子野豬等。西面畫半月形妙髮髻印牛幢印等。北面畫銅磬子幡孔雀羊雞等。復於四門以金剛印等莊嚴。東門安金剛熱惱印。南門安金剛寶印。西門安金剛蓮華印。北門安金剛唬迦羅印。又置十六大印等。四角豎柱莊嚴華樹。如法佈置供養於佛。佛金剛智大方便法能除諸惡。若有見者滅一切罪。作是法時即想自身為觀世音或執金剛。復自想戴頭冠。冠中有佛及金剛杵等。或復有寶隨於本法令心堅固。觀世音者即一切諸佛淨妙法身智也。執金剛者即一切如來諸菩薩等堅固菩提心也。以六波羅蜜諸佛淨戒大色而畫六根清淨相應。面向東方作如上法。是名最勝佛菩提扇底迦法。餘法思惟準可解。若布瑟致迦用金剛寶法。若阿毘遮羅迦用金剛瞋法。復次以金剛甲攝一切法。以金剛長命藥印命行者長命足力。以金剛吉祥印積集一切財物。以金剛甲印護身。用金剛成就印乘空而行。以大蓮華藥印成就一切財物。成就一切法壇用金剛壇印。成就一切吉祥。用金剛王印。以左手執印右手燒火。復次若欲家宅增長。以甘美木為柴及以粳米燒之。若欲一切資具圓滿以七穀子或七寶等相和燒之。若欲最勝擁護用甘美木及茅草莖塗油燒之。若欲長命以甘美木及俱盧草和蘇及果子等。以左手結執金則棒印。右手燒之。若欲調伏惡人用苦練棘針白芥子及牆土燒之。若以醋苦果子等燒之。一切怨者遠去。若欲一切歸信伏從以紫檀木及赤華燒之。若欲所使者皆依命不敢違。用苦棘木極須瞋想為之。若欲成就一切法取白芥子燒火。即得吉祥最勝。已上淨除業障內外光澤法竟。   次下第二入智三摩地諸佛境界實相智印法。而為頌曰。  自他欲清淨  兼除垢障法  次入三摩地  堅心通智法  先持三摩耶  次結堅智法  見法及極喜  字為智門法  祕印開心殿  攝入菩提法  智印法身字  堅牢菩提法  大力祕印明  護身摧障法  結蓮華三昧  隨樂部尊法  想依智種子  嚴成佛會法   初頌雲自他欲清淨者。經雲行者欲自未清淨及真言乃至亦自性清淨等。釋曰。長行經可解其義。祕密義者。先以思惟佛功德身清淨境性。即了一切諸法自性清淨。了一切法自性清淨。故此一切清淨法性入我身中。我同法性。是故清淨(餘可知)。   頌雲兼除垢障法者。經雲復應思惟是諸眾生。及真言乃至息心攀緣勿令散亂等。釋曰。此中三段。初段長行可解。其祕密義者。佛智德藏一切如來各已成就。諸有情類皆有此藏成就。亦等願諸如來遍皆建立為作加持。令諸有情皆得解脫。故雲作是思惟能除一切障礙等。二經雲。又作是念凡所障者乃至憶念菩提心等。釋曰。三垢所纏實難除斷。佛智菩提一念相應即便滅盡。廣讚菩提心如華嚴等。此經所說直入直修直滿直證。即於此生得如來地善巧智故。三經雲。又諸世間一切眾生乃至無量差別等。釋曰。眾生妄業所熏邪網所覆。見善知識翻成怨對。聞甘露法謗讟俱興。造種種惡業受種種苦身。猶如工巧能成眾相。自造自怖不知自致其然。如是眾多故雲種種妄想工巧所成無量差別。   頌雲次入三摩地者。經雲見諸眾生有如斯過。乃至勿令散亂等。釋曰。餘文可解。此中雲阿婆頗那伽者。阿之言無。婆頗那伽者識也。三摩地平等持也。伽者身也。應雲無識身平等持也。入此定者能治攀緣散亂等障。故雲不應動心及身支節。脣齒俱合兩目似閉。息心攀緣勿令散亂也。問曰入此定者有何利益。答曰若內識散亂外塵所牽。識隨諸塵起種種妄見。隨見隨念即為無量諸垢之所纏縛。以是因緣淪溺生死。故以此定而止息之。又問曰。此定唯止識不起。不與世塵而相和合。如諸佛境界。出世實相百千三昧出入自在動不動等。入有不有入無不無。有無常一一即無量無量即一。而復熾然廣大建立常住其中不礙不沒。如是智用勝妙功德自他利行雲何得之。答曰前之定門漸學大乘及小乘等。及於外道同由此定。小乘以之為畢竟。外道不深各各有異。漸學大乘者以為方便。息攀緣故。若頓入者亦不由之。一切色塵為佛事故。色相境界智所轉。故智性無礙無量用故。若怖於塵境愛樂空寂智無所用。愚拙之深網也。如此之徒其類非一。或作聲聞或為外道。悲哉可愍痛惜之甚。是故佛說其智慧門難解難入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若欲入者如下經中廣宣說耳。   頌雲堅心通智法者。經雲諦觀虛空無量諸佛及真言等乃至常得隨順等。釋曰。欲入智門當觀智相。欲成智用加於智種。是以仰觀諸佛身加唵字。唵字者佛德藏也。又以眼置麼吒字令智慧明發。智慧明發故諸佛所讚。故雲常得隨順等。於中可解其加持真言。祕密義者所謂佛德金剛三昧智慧眼也。以此三昧通智慧門能令智慧內外和合。誰不降伏誰不隨順故。悉帝耶等尚得隨順。悉帝耶者無情物等。共祕此名故不顯說也。   頌先持三昧耶者。經雲作此法已即結三昧耶及真言乃至是名金剛合掌等。釋曰所以結此明印。謂自智器開發與佛智同光。彼此和合一味無二故。此明印能和合之。其祕密義者名佛德金剛三昧合也。其印相如經所說可解。   頌次結堅牢智者。經雲又即此印諸度盡本及真言等。釋曰。此明印者能成就智身。智雖和合當令成就。是故以此而加持之。祕密義者金剛三昧牢結縛也。欲令成就不可壞故。   頌見法及極喜者。經雲又如金剛縛及真言乃至佛子等祕印等。釋曰佛我智合。復已堅牢成法界宮。自性圓滿。即以明印而顯發之。由明印力了見實相。此名見法三昧耶印明也。其祕密義者。三昧耶者等引也。平等引發令明瞭見故。薩怛梵(三合)者入我等我入等也。一性相故(下皆準此)佛以此明印加持有情。能令覺悟故名佛子。   頌見法及極喜者。經雲又結極喜印及真言乃至度如針是等也。釋曰。由前加持了見智性。無與等故念持希有便入極喜三昧。即以明印而用加持。故名極喜三昧耶。祕密義者。薩怛梵(三合)者我入入我。護者喜躍也。蘇囉多者妙極也。三昧耶者等引也。謂等引入我我入彼等喜躍妙極也。佛加持故智印印之。印如經說可解。   頌字為智門法者。經雲復結金剛縛印乃至為心門戶等。釋曰。以法界智相堅明無際將嚴其德。非門不從故以怛羅(二合)吒字為心門戶。字性寶體光為其門。若欲開者加於智印。是故即結開門印也。   頌祕印開心法者。經雲三遍誦此祕明三摩心上及真言乃至有大殿堂等。釋曰。印相可解其祕密義者。佛德金剛堅智印能開智寶門。怛羅吒者寶門也。   頌攝入菩提法者。經雲復想面前有一闇字及真言乃至句義皆自悟了等。釋曰。智門開已當嚴智德即便攝入菩提種子。所謂闇字也。故雲諦觀字上遍有光明輝赫照曜也。諦想成就便當攝入。故雲結金剛召入印。是印力故佛德菩提安住心殿。既安住已了了明見。猶如月輪普照法界。是名智德菩提相。其祕密義者。謂佛德金剛三昧中安菩提種也。謂明見闇字變如月輪住心殿中。其印如經所明也。猶智德菩提住心中故。故雲能了過去未來現在乃至皆自悟了等也。   頌雲智印法身字堅牢菩提法者。經雲復結金剛拳及印相乃至意密以能執持故名金剛拳等。釋曰。印相法可解。其祕密義者。謂佛德金剛三昧法界智印。以印印之。由印力故能令成就法界菩提身。[金*(離-禸+ㄆ)]字法界種。相形如圓塔名法身塔。金剛拳者佛堅智相也。以佛堅智持於法身。印智菩提能令成就堅牢德藏。故名封閉心殿。乃至名金剛拳等。   頌以大力印明護身摧障法者。經雲復分金剛拳為二。及真言乃至皆得清淨等。釋曰。謂已上初淨身口。次住堅智。又與菩提和合。德藏圓成故。加大力明王護身摧難故。雲以此印頭上右旋等如經可知。   頌即結三昧耶隨樂部尊法者。經雲復結金剛蓮華及真言乃至得為尊主等。釋曰。如上結護已。隨自樂為部主三昧耶印於心頂。然後念誦本部真言。經中唯有蓮華部三昧耶明印。餘四所無者。略故不列。若欲解者。唯改缽頭摩句安金剛句寶句羯磨句法界句。即是餘句皆同。思之可解。印相亦隨句改之如經下文具說其相也。若樂廣大觀察如來實相無盡莊嚴藏三摩地者。應當如後次第安立善觀察之。於此門下妙莊嚴相依智種建立佛會。而為頌曰。  妙智淨內外  依種子建立  世界妙相法  想諸佛所依  成等正覺法  如來神變相  祕密三昧相   頌妙智淨內外者。經雲復次淨妙智慧乃至等同虛空等。釋曰六塵六識等性空為體。一切所有皆悉一如。眾生執心於中對礙。欲建妙相先智除之。故雲觀察內外皆無所有也。自性平等無初中後。故雲又觀三世法等同虛空。入是空三摩地時不見身之與心。內外寂能觀所觀皆同一大空。若聲聞種姓多者於中沈住智不起動。外道於中起惡尋求。或見有邊或見無邊或見非有非無邊等。乃至各各別生於見等。菩薩於中智慧善巧建立種種微妙相用。入佛境界得佛加持。佛加持故於百千三昧出入無礙。即能遍至一切諸佛及諸菩薩大會之中供養禮拜諮問法義。而身心不動不沒。即能遍入眾生界中教化無盡諸眾生類。而其身心不著不礙。若能如是心不間斷正修行者。一念一時無前無後與如來等。即於此生滿足佛地。法如下說隨所樂為。   頌依種子建立世界妙相法者。經雲即於下方想有琰字。乃至既想如上諸部座已等。釋曰。如上入大空三摩地已。即以決定妙智於下方空際想有琰字。黑光流布變為風輪。風輪大力持於地輪。輪皆黑色。是名風地種也。此中與毘盧遮那經文安立世界別也。應如彼說具足修行。如前想已於地輪際布列劍字。放雜色光成輪圍山。名為甘露海岸也。以[金*(離-禸+ㄆ)]字法界種子字大白色悲光。想成如來毘盧遮那於虛空中名法身種也(注雨相。如經)。想缽羅(二合)字。字放金色光變為金龜廣大無際吉祥種也。想□饓飯逆□N□□駂□□□﹛慼*q裡F逸嶧□□擩想缽囉(二合)吽[金*(離-禸+ㄆ)]等三字。放雜寶色光成妙顯山(舊雲妙高)名堅勝法界座種也(其相如經說)今人共號為須彌座者從此立名。非是須彌盧山四寶所成者。此妙座高顯猶如彼山。故以喻之。山有八面面各有門。於中空同八大菩薩常所居宮也。而諸菩薩各據一面而演說法。於其室內乃有十方諸佛微塵大會。此經略故不列。三藏教授次第具安立之。故雲而有八面等。又想[金*(離-禸+ㄆ)]等五字者。謂於臺上以此五字。上隨位而安布之。五字放光和合共成四方大殿。於大殿中隨於字位結成五峰樓閣。名為五峰大殿也。其中莊嚴如經廣明之。乃至莫呼羅伽等王奏妙歌舞等。各於樓閣下隨五字位成金剛輪漫荼羅等。一一輪內各有三種子字以為佛座。如經所明於五座中[金*(離-禸+ㄆ)]字輪中種子所變成師子座者。師子者諸獸中王。於諸獸中遊行無畏。故盧捨那佛亦復如是。諸法之王於諸法中變化無礙。故據師子座也。於吽字輪中種子所變為象座者。其象力用諸獸力用無能過者。金剛部王共據其上表以堅力。無罣礙故。於怛羅字輪中種子所變為馬座者。其諸世間尊貴吉祥莫先於馬。馬有慧用世以為寶。灌頂法王以之為座。表以灌頂具吉祥故。於纈哩(二合)字輪中種子所變孔雀座者。其諸世間以孔雀鳥而為瑞禽。此禽麗狀具種種色。復有明慧善應時宜。轉法輪王以之為座。表以轉大法輪不非器故。於阿字輪中種子所變加樓羅座者。此鳥威力能降諸龍。諸龍所居四大海中。迦樓羅鳥隨所向方龍即降伏。不空業王以之為座。表以智用。隨方羯磨攝引人天一切諸龍。無不歸者。謂佛菩薩隨攝隨歸無有違者。如是次第應深知之。故雲既想如上諸部座已等。   頌想諸佛所依成等正覺法者。經雲次想諸部一切如來及十六大菩薩乃至無礙事業巧方便智等。釋曰。此一段經文安立不次也。應雲於前五部座上各想有月輪。於月輪中想有微妙蓮華臺蕊圓具。即於師子座上月輪中想有四面毘盧遮那佛。以諸如來所持之身坐彼座上。又想阿□鞞等四方諸佛各據本座也。及十六大菩薩並四波羅蜜施設。四種內供養四種外供養及四攝菩薩等。及賢劫千佛菩薩諸大金剛二十八部等諸神。皆以本三摩地各各想彼差別記契等。此等事相皆從毘盧遮那佛法界身圓輪光內而現。如是阿□鞞佛諸如來等坐此未久成等正覺。悉得一切如來普賢之心。乃至獲四灌頂智等(如經廣說之)初雲四面毘盧遮那者。釋曰。所謂鍐字輪中法身如來四面圓滿。向四方作三昧相也。   次下頌如來神變相祕密三昧相者謂已下諸門五方如來十六菩薩四波羅蜜及內外四供養四攝諸菩薩等。一一皆有無量甚深智用智門祕密境界無礙神變三昧之相。廣如下明。   第一一切如來普賢金剛三昧門。頌曰。  諸佛普賢心  祕密神變相  親承普教示  授五菩提智(不別釋之)   初頌諸佛普賢心者。經云爾時金剛界至祕明末。於中四門不同。一舉報。二顯體。三明行。四護念。經爾時毘盧遮那佛此舉報也。釋曰所謂行大日如來事遍滿法界純以大金剛王而共圍遶以為宮殿毘盧遮那處中而住。梵雲毘盧遮那。此翻最高顯廣眼藏如來。毘者最高顯也。盧遮那者廣眼也。先有翻為遍照王如來也。又有翻為大日如來此並略而名義闕也。又此如來亦名佛菩薩眼如來。亦名諸佛菩薩母。亦名諸佛菩薩最上廣博清淨藏也。所謂諸佛菩薩依之明見故。諸佛菩薩於中出生故。一切賢聖於中住故。又此大日如來常住。滿虛空法界量微塵等諸佛身相。一一身相皆無中邊。又無增減。故毘盧遮那大經說。為無盡莊嚴藏三昧也。經雲持一切如來身以為其體。第二顯體也。釋曰。無緣智明遍滿虛空。一切佛身即一佛身也。經即入一切如來至三摩地等。第三明行也。釋曰。此中雲三昧耶者正翻為等持三摩地。地者正翻為等念(舊雲等至)謂遍一切處等持自智。即入一切如來智也。即入一切普賢智。持此智行猶如金剛。入有情界平等攝受而護念之故。華嚴經雲。佛身普放大光明。色相無邊極清淨。如雲充滿一切土。處處稱揚佛功德。光明所照鹹歡喜。眾生有苦悉除滅。各令恭敬起慈心。此是如來自在用(如彼廣說)經從其至拔折羅薩埵等。此第四護念也。釋曰。此中雲阿毘三昧耶者。正翻為無上等持。舊翻為護念也。如金剛般若雲善護念。是謂從諸佛一切普賢金剛智中出此祕明。故雲無上。以此祕明加持有情令最堅牢故。祕明義者。一切有情皆是金剛也。故稱拔折羅薩埵。謂修行者起大悲心以一切智願入普賢海住有情界。復以明心三業祕密加持令諸有情住堅牢身。能如是入者。爾時行者身不至彼。亦不住此。心不住此亦不著彼。滿法界量無前無後。以明智觀察令無障礙。入出相用分明不滯。如是入者是名得入普賢金剛最初行海。若展轉能入神變境界不滯不礙。是名入於一切如來普賢功德無盡藏海也。   頌祕密神變相者。經說祕明時至既示現己等。此中智用境界不同有十二門。一依因。二顯本。三應實。四顯相。五顯力。六還源。七顯智。八示相。九明德。十顯實。十一普現。十二感應。經雲說祕明時從一切如來普賢之心。此第一依因也。釋曰。一切諸佛現神變時非無因。故謂從如來智入普賢心。若不爾者礙而不遍。無智故有礙。無行故不遍。經雲為眾多月輪至菩提心已。此第二顯本也。釋曰。謂菩提心者萬德之源眾行之本。是故如來先顯心相。清淨圓滿猶如月輪。即大菩提相也。以此心相遍有情處。諸有情類數乃無量故曰眾多。一切有情遇菩提光皆得清淨。故雲出現普淨一切眾生界也。發菩提心者應如是行。若越此者非菩提心也。經雲於諸佛所圍繞而住。此第三應實也。釋曰。諸佛菩提勝相圓滿體性凝寂。離空不空。從佛心生還依佛住。以智力故不散不沒也。又佛加持故不出於彼有情之心。而復等於諸佛。法界身輪周圍而住。爾時諸佛菩提不增。有情菩提不減。入佛菩提應如是住。經雲於月輪中至拔折羅等者。此第四顯相也。釋曰。佛心菩提依由智起圓凝而住表空不空。各於其中現差別智相也。故雲出現一切如來種種智拔折羅也。所謂於諸輪中一一智相也。即普賢菩提輪內現五股相。不空菩提輪中金剛鉤相。第三弓相。第四歡喜相。乃至十六大菩薩等各各智相。及四波羅蜜四攝四供養等。一切眷屬差別之相也。如是之相皆是法界菩提。周圍月輪之所出現。如是智相於諸月輪所出現者。各欲顯有實相力變。又表如來智菩提業身無礙成就。令諸有情有勝修證。故如下門次第一一別明。經雲以其普賢至堅牢故等。此第五顯力也。釋曰。謂各一切如來智菩提心有無礙用者。謂由如來普賢行遍一切處堅牢加持故。而能成就種種相用也。故雲以其普賢故金剛薩埵三摩地極堅牢故也。經雲如來神力故入毘盧遮那佛心至一體等。此第六還源也。釋曰。所謂如上佛心菩提及與智相。本從心起還入佛心。以表相用一體性故。以佛神力出入無礙。為欲成就一智相用遍一切處。故一切智相從此建立。應知一智即一切智一切智即一智也。是故已下諸門皆雲金剛薩埵三摩地極堅牢故。經雲又從心流出滿虛空界成立五峰光明者。此第七顯智也。釋曰。謂如來一心一法界智遍一切處。常光照用應世分位。現五峰光明。光明者智也。即五智門也。顯法次第入有由故。五智門者初金剛三昧智。次寶印灌頂智。三清淨法輪智。四羯磨妙業智。五如來法界智。此五智光即一切如來普賢藏相也。若有入者從普賢心起菩提行。入如來處住五智相。唸唸遍法界光明。於四威儀念持不間。是人名為常住如來法界金剛三昧也。經雲時彼光至住佛掌中等。此第八示相也。釋曰。謂一切如來五峰光明如法界塵數。各各體無中邊。佛神力故成就堅牢五股智相。住佛掌中。此五智相從三輪生。即此三輪有十行相。一一行相皆佛智菩提之所成就。是故五峰上下十住位。此十行相攝諸有情常無動壞。是故令住如來掌中也。所以者何。欲令眾生所得堅牢等此無異故。若有有情見此相者。即見如來普賢菩提三業法界常住五智祕密光明也。是人以為一切如來共所護念者也。經雲復從拔折羅至世界等者。此第九明德也。釋曰。如來智德無量無邊差別莊嚴遍一切剎。謂眾生無量故諸佛智德亦復無量。如是無量從一心三業。五智光生起。令破有情種種五欲。成就有情無礙五眼三身五智。故雲種種色相及遍照等也。經雲於光明五峰至如來身心者。此第十顯實也。釋曰。此諸如來三業法界身輪實智妙相無量無邊。故以一切世界未為微塵。此諸世界尚不知數。況復為塵一塵一佛如是眾多。一心智光遍照而住。如是觀者是人得入一切諸佛現前三昧也。經雲遍周法界至種種神變及成等正覺者。此第十一普現也。釋曰。一切諸佛五智光明法界實相不共無礙。善巧智力普於有情等救度故。現此神變。神變者名為普現一切色身三昧。謂眾生界無邊無量等雲海。故諸佛悲智亦遍眾生界如雲海。隨彼彼眾生類自在轉故。故雲種種神變及成等正覺也。如是種種神變皆是如來平等性智五峰光明法界實相之所成就也。佛子修行者亦如是入。經雲能令眾生至悉地智者。此第十二感應也。釋曰。由佛神力應眾生心。一切眾生感而自發也。經雲能令眾生發菩提心者。普賢菩提遍攝受故。能令眾生成就普賢無量行願者。普賢行海遍成就故。能令眾生奉事。一切如來眷屬者。於善知識悉遍求故。能令眾生趣向大菩提道場者。於諸佛會唸唸入故。復能摧伏一切諸魔者。成就大智自在力故。速悟一切平等性智證大菩提者。佛功德藏悉圓滿故。轉正法輪教化成就無量眾生者。轉化轉化不斷絕故。令入如來神通最上悉地智者。一切眾生成就大智等佛力故。故雲最上悉地。悉地者此雲成就。成就如來最勝智故。所謂眾生性慾種種差別。如來示現最上神變成就之相。欲令眾生皆自覺知具足已有諸佛普賢無盡功德莊嚴藏海。或有眾生。於佛法中見說諸法空無所有。不解佛意即為已得已證已滿。有因緣時聞佛說此實相寶藏。心懷怯怖驚愕疾走。猶如窮子傭賃展轉遇到父捨。住立門側遙見其父踞師子床。寶機承足。諸婆羅門剎利居士皆恭敬圍遶。以真珠瓔珞價直千萬莊嚴其身。吏民僮僕手執白拂侍立左右。覆以寶帳出內取與。有如是等種種嚴飾。威德特尊。窮子見父有大力勢。即懷恐怖悔來至此竊作是念。此或是王或是王等。非我傭力得物之處。或有眾生聞佛說有莊嚴智藏實相境界。雖知此說不解佛意由不欣樂。猶如長者語窮子言。我今多有金銀珍寶倉庫盈溢。其中多少所應取與。汝悉知之。我心如是當體此意。所以者何今我與汝便為不異。宜加用心無令漏失。爾時窮子即授教敕領知眾物金銀珍寶及諸庫藏。而無希取一食之意。然其所止故在本處下劣之心亦未能捨。或有眾生聞佛說此無量智慧實相寶藏。便自思惟作是念言。諸佛既有我應可得如經雲父知子意漸以通泰成就大志自鄙先心。乃至廣說。今我所有一切財物皆是子有。先所出內是子所知。如法華經廣說。或有眾生聞佛所說。如是祕藏更無疑念。日夜精懃專心修習一切諸佛祕密寶藏希有神變。唸唸觀察無前無後。一時遍入佛普賢海自在無礙遊戲神通。如彼長者頓止一城造立舍宅。五欲自娛乃至廣說。如上四種眾生。初二謂二乘種姓。第三謂漸次迴心入大乘者。第四一門謂從初發心便成正覺。常住佛乘智用無礙。能於十方作大佛事。是人即名真住佛乘入佛位者。故梵網雲。眾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位同大覺。已真是諸佛子。   頌雲現受教指者。經從既示現已至悉地果故等。此中智用。出入不同義分為六。一攝相。二還源。三現請。四念應。五現法。六顯益。經既示現已為普賢故金剛薩埵至菩提薩埵身。此第一攝相也。釋曰。謂大日如來普賢身心三摩地輪遍空塵界。其中有情即與如來智光明相和合一味。故梵網雲。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諸意識色心。是情是心皆入佛性戒中。如是有情亦名為佛亦不名佛。功德智慧未明顯故。亦名普賢亦非普賢。隨分行願未淳醲故。名為有情亦非有情。如來藏性生缺減故。又普賢神力合無量身為一體相。一切眾生不出不沒。住佛心時亦復如是。故雲為普賢故及薩埵身等。經雲住毘盧遮那佛心至偈末等。此第二還源也。釋曰。此普賢菩薩現住佛心者有二意。一表知普賢即是毘盧遮那。二令諸有情覺知自身不離佛心。如是覺已當作此念。雲何我等於佛心中造種種惡業。是故一切眾生皆是一切如來普賢神力而持攝之。乃至如經說偈現薩埵身等。思之可解。經云爾時普賢至請教示等。此第三現請也。釋曰。謂普賢菩薩住佛心中得佛加持。佛加持故從心出現。住月輪中。月輪者菩提心相也。表以菩提心即為法界故。即一切有情普賢菩提心之所攝持。為諸有情請佛教示也。普賢授教一切有情亦復如是。故梵網雲微塵菩薩眾由是成正覺。經爾時世尊毘盧遮那入至三摩地已者。此第四念應也。釋曰。謂如來設教皆不非量。欲令普賢及諸有情具一切智故。先入此三昧令其所應。故雲入一切如來智三昧耶金剛三摩地。謂以諸佛等持之智護念有情。入是智三昧耶已現調伏事。經雲現一切如來屍羅乃至大智三摩地等。此第五現法也。釋曰。所謂此現法者是法名為大方便力精進大智三摩地也。其中具有一切如來十波羅蜜諸力不共等。以諸行次第戒為首。故先舉屍羅也。又此屍羅佛相授。故雲現一切如來屍羅等持也。所謂一切如來等持此戒。此戒光明等持眾生。一切眾生即從此戒發生定慧。定慧發故便能解脫。解脫知見。知見無礙故轉正法輪。於是利益無盡眾生界。故雲大智三摩地等。經雲盡一切眾生界至悉地果故等。第六顯益也。釋曰。謂一切眾生得利益者。皆是如來等持智力。普賢菩薩普現色身三昧之力。此三昧力故盡眾生界隨彼彼類應現其身而得自在力用。故雲盡一切眾生界為自在救護主。皆令安住所樂之門。故雲令得一切安樂悅意受用故。又令成就一切智果故。雲乃至得一切如來平等性智神通摩訶衍那阿毘三昧耶。此具梵音。正翻應言大乘無上等持。所謂等持無上大乘護念眾生。一切眾生如佛住。故雲剋獲最上悉地果故等。   頌雲授五菩提智者。經云爾時一切如來至復持金剛等。此一段意者。欲令眾生具足如來普賢菩提心金剛法界祕密神變實相智印無盡莊嚴藏故。以五智印三昧耶灌普賢頂及一切眾生。授以智印。五智印者。一金剛智三昧。二寶印智三昧。三法輪智三昧。四羯磨智三昧。五一切如來法界智三昧。經爾時一切如來為欲授彼悉地拔折羅故與普賢大菩薩。此第一金剛智三昧也。釋曰。謂一切諸法自性清淨無諸垢染。以此智印決定印之。滿法界相圓凝堅牢不可動壞。入此三昧者名為諸佛普賢菩提金剛智印淨法界輪。若先入此一切智業金剛三昧。一切所作隨所堪任。猶如白素諸色之本。修此三昧亦復如是。諸佛智用功德依之建立。經雲受一切如來轉法輪位。此位名轉法輪智三昧也。釋曰。從金剛三昧即授法輪位。此超勝也。但授此法輪位即具足一切法故。是故其次即雲以一切如來寶冠繒綵而授與灌頂。此即法身灌頂相也。據實相般若經次第。亦初金剛三昧。次即法輪。若不授與法輪三昧不堪展轉為教授主。若有菩薩具大乘見。通達方便善巧業用。不要次第一一別授。審察堪任即應為作傳法灌頂教示。猶如世尊教示普賢。當如是知。經既灌頂已至偈末。此第四羯磨智也。釋曰。謂一切加持威德智用皆名羯磨。故雲既灌頂已而授與之乃至號為執金剛。是名加持也。既加持已威德智用出過一切。故云爾時執金剛菩薩屈其左臂。乃至唱偈以我金剛復持金剛等。所謂普賢菩薩具足智力能轉法輪。是故如來以五智印而授與之。此五智印具足五相。所謂五股也。其中一股如來法界。其餘四股各屬所部。如上所說五智印門。一一復別五相灌頂之法。一者光明灌頂。謂諸佛菩薩放光加持也。二者甘露灌頂謂以教主真言加持香水也。三者種子灌頂。謂部尊字門想布身心。四者智印灌頂。謂部主所執持印契加持。五者句義灌頂。謂部尊真言及思中義理想布身心。能解如是甚深次第。想念運用加持自他。是人堪授大阿闍梨位也。如灌頂門所說。題雲此是金剛薩埵三摩地一切如來菩提智第一。釋曰。此題目也。梵本皆列於後。謂一切如來等持有情。金剛菩提不動智輪也。具足正題應如是說。   第二金剛不空王大菩薩鉤召三昧門。述此意者。所謂一切諸法體性空寂。諸佛妙智依空而轉自在無礙。一切建立及不建立依空不空。智相常住猶如虛空。遍一切處。照用無歇故。大空自在。無智無用無緣無依。為智所依。智唯實相空非實相。空性唯空無所得故。妙智不空善巧用故。是以大日如來以一切智現其智相名不空王也。極智妙相空稱之為王。此意者。欲令眾生具無礙智。而於空有不滯不礙。以五智相屈曲如鉤。能鉤眾生出空有海。能鉤諸佛聖智入眾生心。一切諸佛共加持故。若有菩薩作佛事時。執持此鉤往於十方界。諸佛菩薩如風疾至無能違者。若人持者持如來智。若人見者見如來智。有能觀想此契相者。是人速得一切如來大自在智甚深三昧。此智印力隨心攝召。皆悉成就一切如來及菩薩等所有三昧。以此智印普用攝持。無前無後一時滿足。是人即能受用諸佛及菩薩等無礙智力。是人即得無盡莊嚴祕密之藏。入此門者生決定心無疑惑心發希有心。何以故。一切如來智願加持所成就故。   次下隨文釋意大分有四。而為頌曰。  如來不空心  祕密神變相  親承請教示  現授菩提鉤   初頌如來不空心者。經云爾時世尊及祕明等。此中義分有四。一舉報。二顯體。三明行。四護念。經爾時世尊毘盧遮那此第一舉報及顯體也。此文略。具足應云爾時金剛界毘盧遮那佛持一切如來身以為其體(如普賢觀所列)阿闍梨集此經意務取行取相廣本重者皆略而不出。毘盧遮那佛如前已釋。後亦準之。經復入不空王大菩薩至三摩地已。第三明行也。釋曰。此中雲三昧耶及三摩地如前已釋。後亦如是。所謂如來先入普賢心又入不空智。故雲復入也。如來智相遍洽微塵身心。微塵身心一身心故。此一復入一切。一切皆入此一。顯發智用自在無礙故雲所生。加持者。謂從不空王智現其鉤相加持有情故。經雲從其心出。及拔折羅囉闍等。此第四護念也。釋曰。謂從不空王大菩薩心現召請相。此召請相不離佛心。故雲名一切如來心等。菩薩及鉤皆佛心故。而此佛心堅過金剛。故說祕明雲金剛王。金剛王者梵雲拔折羅囉闍也。以此祕明護念有情。一切有情住堅牢心。   頌祕密神變相者。經從說此祕明時至種種神變等事已。此中行相如普賢觀。出入相同。文略無者準上可知。今如前建立隨略而釋。經說此祕明時從一切如來心即彼薄伽梵執金剛。此因本二段文也。釋曰。前觀中普賢菩薩從佛心出成執金剛身。故此觀中以佛心金剛為因本。故雲即彼薄伽梵執金剛也。薄伽梵此正翻為世尊也。具足正翻應雲說祕明時從一切如來世尊執金剛心也。謂此不空王大菩薩從彼一切如來金剛心出故。經雲為一切如來眾多大鉤出已者。此應實顯相二段文也。此中無月輪圍遶住等者。前門已說。雲於諸佛所圍遶而住。故此略而不具。但雲從一切如來心即彼薄伽梵執金剛也。故前門雲於月輪中出。即此執金剛即是普賢遍一切處菩提心輪執金剛也。種種智者。此中雲一切如來眾多大鉤者。即種種智中之一智。一智即種種智也。應知此鉤亦在月輪中現。已下諸門準知。經雲還同一體入毘盧遮那佛心。此顯力還源也。釋曰。此中無以其普賢故金剛薩埵三摩地極堅牢故者略也。上門已說此準知。下亦如是。皆有如來普賢金剛威神力也。還源者謂此鉤本依佛心出還入佛心。欲顯此鉤是如來心故。經雲為金剛鉤住佛掌中。此示相也。釋曰。此段文略應具足雲又從心出滿虛空界成金剛光明時彼光明化為一切如來金剛身語意所成金剛鉤住佛掌中。唯有下句為金剛鉤住佛掌中。滿虛空明等準上門應知。下門亦如是。有能入此鉤三摩地者。應如上次第還入佛心。又從心出滿虛空界。光明化如來三輪鉤。住佛掌中。如是觀者是名入鉤三摩地。即得如來召請諸佛智印加持。經雲復從鉤中出現一切世界至神變等事已者。此段亦略。準上應知。義亦如上。入此觀者普現色身也。已下諸門亦皆準知。若入此普現色身觀。能令眾生發菩提心等感應之行。略而不說。準如上門皆悉具有。下門亦然。   頌曰現授教旨相者。經從出不空王故至增上悉地果故等。此中入出不同義分為五。由不空王故及金剛薩埵乃至大菩薩身。此第一攝相也。釋曰。謂如來實相智印神變無礙故曰不空。即此智印諸智中勝故稱為王。以此智王護念眾生。令諸眾生受勝安樂。是智至處無能壞者故曰堅牢。以堅牢智攝諸眾生為一身相。其中眾生入出不礙。住一身中各令所安不覺不知。唯是菩薩了了知見。若有智者住此三昧亦復如是。即能攝受行利益事。經雲住於毘盧遮那佛心至偈末等。此第二還源也。釋曰。不空王住佛心時一切眾生亦住佛心。此一不空王住佛心時。一切世界微塵等不空王皆住佛心中。如梵網經雲各接微塵眾俱來至我所。即其相也。說此偈言等如經思之可解。經時彼不空王至復請教示。此第三現請也。釋曰。謂不空王大菩薩住前所現普賢菩薩周圍月輪。為諸有情請佛教示。此一不空王請時彼彼一切世界微塵不空王亦如是請。此中闕感應文。如前門所說更不復出。後亦準之。經爾時世尊入一切如來至為一切如來鉤召三摩耶等。此第四現法也。釋曰。所謂此法門名一切如來金剛加持鉤召。故雲鉤召三昧耶。此鉤從普賢金剛五智印轉轉現。故能廣利益諸有情界也。經盡眾生界攝召一切至悉地果故等。此第五顯益也。釋曰。謂五智印鉤召等持力一切如來加持故。若有持念此三昧耶。一切如來及菩薩眾一時集會。隨彼彼念為作利益。故雲悅意受用等。若有眾生從初發心與諸如來普賢菩薩等量發者。如是菩薩即是如來。由心等故。諸佛加持。由加持故於佛法界五智印上更增上妙智。廣大自在故雲增上悉地果。   頌授智菩提鉤者。經從以金剛鉤授彼乃至偈末等。釋曰。此中授灌頂法具光明等五種。如前門所列。此中略有二相。餘三隱而不出。但作即具用為之。二相者所謂智印及鉤。即名號而與灌頂等也。時不空王受此鉤已諸佛隨集。故雲以彼金剛鉤召請一切如來已。眾生受者亦復如是。有見聞者諸罪消滅聖賢護念。若非授而輒受持求悉地者。於如來智自在力用即不成就。是故佛言是人盜法被諸鬼神之所損壞。說此偈言等如經可解。經此是不空王大菩薩三昧耶一切如來鉤召智。第二此題目也。正翻應雲一切如來鉤召智等持不空王大菩薩觀門。義如上釋。   第三一切如來摩羅大菩薩三昧耶智印實相門。述此意者。謂如來悲智甚深微密。亙無盡界違順染淨。是故如來現其智相名曰摩羅能令樂染淨者不得自在。摩羅者具足梵音雲摩爛拏。此正翻為殺者。如其智印。所謂弓箭。謂或有菩薩成等正覺。住清淨處不樂隨於雜染世界成就眾生。以此智印力能擊射。攝之不令久住。故以染智攝彼淨智。故名殺者。或有菩薩發廣大心作大佛事。有佛菩薩住於自宮不助其力。而此菩薩即以此智印向彈擊之。彼佛菩薩便當隨喜而共加持。佛智神力無有違者。此即殺淨而順染也。又諸眾生恆為一切煩惱堅牢染縛。而不信受佛清淨法。爾時菩薩以此智印而擊射之。彼所堅縛即便破壞。以清淨法而用染之。一切眾生以是因緣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此即殺染而順淨也。是故如來以摩羅智於染於淨皆能染淨也。又此次第者。謂入初普賢金剛三昧耶遍能觀察一切如來。遍能了知諸佛境界得不空智。爾時如來便以智印而用加持。得加持已便能集會一切如來及諸如來無盡智藏。嚴自智界作大佛事。便能承事一切如來。而諸如來護念不捨。是以染智據次而說。如是次第皆是如來普賢金剛三昧智用。一合實相甚深境界。以聲字相次故別轉耳。後後所說準應知之。次下釋文頌曰。  如來奉事心  祕密神變相  現請教旨者  授菩提弓箭   如來奉事心者。經云爾時世尊復入及拔折囉邏伽等。釋曰。謂從普賢菩薩菩提金剛三昧入佛境界。加持眾生相續便入不空王相。而作佛事。轉住即入此奉事門。故雲復入等。如上準知。言奉事及染愛者。謂奉事如來及以眾生。以奉事如來故如來愛樂。以奉持眾生故眾生離苦。又謂由染愛如來故如來護念。由染愛眾生故眾生解脫。是以名為染愛之智。故說祕明雲拔折囉邏伽也。祕密義者謂金剛愛染奉持也。   頌曰祕密神變相者。經從說此祕明時至神變佛事已等。釋曰。此中神變入出合散皆如普賢金剛行相耳。唯此中契相別者。所謂華器仗弓箭等。是如來彈擊智也。其契兩頭皆有蓮華故雲華器仗。華器仗即是弓箭也。此智猶如主立彈官彈擊非法。謂二乘樂寂自謂究竟。此非法也。菩薩位地悲智不等。此非法也。一切眾生常樂諸欲習諸邪道。此非法也。乃至假使有佛及一切賢聖悲智不等。皆是非法也。是故大日如來現此智相。令諸菩薩習正行者持此智印承事諸佛。攝受眾生隨意無礙。   頌曰現請教旨相者。經從由至極殺故至最勝悉地果故等。釋曰。謂以諸佛境界入眾生界。和合為一成妙智相。在左月輪為諸眾生現請因緣。故雲為摩羅大菩薩身。而此大菩薩善巧智相奉事如來。如來雖已離於愛染。由善巧故諸佛愛念。如世恩愛不相捨離。故攝為一體。住於自心說調伏偈。如經可解。次菩薩出現請教示相。如來復入念其所應。乃至一切獲得勝益故雲最勝悉地果故等。此中句義已如上釋。更不繁詞也。依經思之可解耳。   頌授菩提弓箭者。經彼金剛弓箭乃至一切安樂等。釋曰。灌頂之法略如前釋。授此智相而說偈等者。欲令菩薩及諸有情見聞此法。受持修行不生疑礙。故雲此是諸佛無垢染智能以染愛染離愛者。悉能授與一切安樂。是名彈擊智印。即弓箭之表也。乃至題目法義準知。   第四一切如來善哉智金剛踴躍大菩薩三昧門。述此意者。所謂諸法智性空寂清淨。一切如來以此智道綱紀有情。而諸聖賢未達源際以為差別。縱其入者太過。即空見之甚也。其未入者不及。即愚凡之極也。而此二輩行雖殊異太過不及。皆來入故於諸如來功德智藏不生忻樂亦不稱歎。大智明見愍斯輩故現此智相。名曰善哉。遇斯光者便生踴躍。故號此智名歡喜王。其次第者。謂成就如來普賢菩提金剛智藏鉤弓神變妙莊嚴相。彼無智住空者。縱令得見皆不隨喜亦不稱歎。故佛訶言如盲如聾。所以如來大智善巧力故為利斯輩現善哉智。灌菩薩頂及諸眾生。若入功德門者持此法印而稱祕明。一切諸佛無不稱善者。佛稱善故彼住空者雖不喜樂亦皆稱善。以稱善因緣漸當覺悟。由一切聖賢稱歎故其修行者踴躍無量。故以漸次第四而說。即此第四智。即前普賢金剛三昧一切用智其中祕密神變境界。更亦不別列。以一相故應知。   次下釋文文有四門而為頌曰。  如來歡喜心  祕密神變相  現請教旨故  授彼善哉智   經爾時世尊復入歡喜王至娑度等者。此如來歡喜心也。釋曰。謂從前三昧出又入此歡喜王三昧。故言復入也。三摩耶等持義如上釋。祕明雲拔折羅娑度。正翻為金剛善哉。此聲句遍加持故能破不善入善品中。彼不歡喜者皆生歡喜故稱金剛善哉。此善哉智極堅牢故。   經說此祕明時至神變等事已等者。此祕密神變相也。此中行相一如普賢觀法。   經以極歡喜故金剛薩埵至悉地果故等者。此現請教旨故也。其中出入行相皆如前已釋。此中雲無上踴躍最勝味者。謂彼住空之類愚下之徒。如來善巧現斯智相。隨彼彼類令生歡喜。由歡喜故獲殊勝加持。以是因緣得入如來功德藏海。此是諸佛味故。故雲無上踴躍最上味也。   經以金剛歡喜授彼至偈末等者。此授彼善哉智也。謂此菩薩以得灌頂智。此灌頂智者從佛普賢金剛心所出生。無退住相故曰金剛踴躍也。佛加持故便說偈言。如經所說可解。下所題目準上應知。次結雲已上四菩薩並是金剛部中金剛方。阿□佛眷屬都號為一切如來大三昧耶薩埵。謂此四菩薩住東方金剛界不動如來所前後左右。於菩提輪內現神變已圍繞而住。此謂一切如來菩提四智相金剛輪。此菩提輪遍周法界。同而不同純金剛相而為嚴飾。內外供養及四攝等皆於其中嚴持而住。所以此經先東方者。謂起作之初門應物之源序故。諸佛說法先照東方次及餘方。如日初出東方先明次照餘方一切皆明。又如四洲眾生但日出處皆呼為東。東者最初之義。非世方分之稱也。此金剛菩提三昧亦復如是。欲入佛法海者皆從此入。便以智入如來境界。此金剛三昧能破壞非法。能成就正法能除滅障礙。能堅牢法界。以無礙智運轉觀察。無前無後。入此金剛法界相妙莊嚴藏如前所說令其成就。既成就已復入如來虛空藏三昧。下次第說。    為報佛恩祖德謹開印板傳之來葉矣。      正應四年(辛卯)七月十八日               沙門慶賀      高野山於往生院           寶藏院開板之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799 首楞嚴義疏注經   No. 1799 [cf. No. 945]   首楞嚴經疏序   中散大夫守禦史中丞充理檢使權判吏部流內銓上護軍瑯琊郡開國侯食邑一千九百戶實食封二百戶賜紫金魚袋王隨撰   大佛頂密因了義首楞嚴經者。乃竺乾之洪範。法苑之寶典也。昔能仁。以出震五天。獨尊三界。假金輪而啟物。現玉毫而應世。觀四生之受苦也。惠濟庶物。愍群機之未悟也。力垂善誘。於是。俯仰至理。述宣微言。闢大慈之門。廓真如之海。以為。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起。一切眾生。不出因緣而有。乃知生死輪轉貪慾為本。修證常樂禪慧為宗。則斯經也。可以辯識諸魔破滅七趣。謂止及觀。修圓教妙明之心。發真歸源。證上乘至極之說。懿其般剌譯其義。房相筆其文。今 江吳釋璿師。學識兼高。辯才無礙。以是經典。為時教於一代。分妙理於十門。功濟大千。道傳不二。瞪目合手以明妄。毀相泯心以會宗。信受則為世津梁。開悟則入佛知見。乃顯經以住疏。因疏以明理。故可以開前疑而決後滯。披迷雲而睹惠日。然後知色空無異同歸實際。生佛靡殊不離方寸。隨志竷~護。慚無內學。因獲覽閱。輒述序引。歸依法寶。幸精究於真詮。讚揚佛乘。願普霑於勝果者已。   大宋天聖八年青龍庚午孟冬二十一日辛丑道齋東軒序   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光梵大師賜紫惟淨。謹上書於中丞閣下。近蒙以 新製首楞嚴經疏序。特賜 寵示者。鴻儒大士嘉讚寶乘。淺學緇流叨窺法句。身心適悅。種智增明。頂奉依歸不任慶幸。竊以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者。菩薩行門。諸佛心印。開有為即塵沙妙用。歸無相即法界真源。不有不空。絕名相於言□之外。現因示果。分階位於神化之中。境不礙心。惑不礙智。七大之性大無所待。八還之法還無所從。所以了真如心。息虛妄本。起方便慧。宣祕密言。萬法以之圓融。諸佛以之自在。入不二之二諦。悟不空之三空。偉矣真宗不可思議。聿有高士。著述疏章。煥決祕詮。簡談佛旨。恭惟 中丞入佛知見。解法因緣。學佛修行。袪拂有空之病。宣法性相。融明起滅之端。為護法城。作不請友。高製序引。恢闡教乘。永代作程。長冥示炬。惟淨。夙承道顧。忝翫奇文。佩戴恩私不任抃躍。不宣惟淨頓首。   首楞嚴義疏注經卷第一(之一)   長水沙門子璿集  稽首我大師  十方調御尊  佛頂首楞嚴  大覺如來藏  圓明諸聖眾  上首龍尊王  常闢大慈門  救攝眾生者  願垂加護我  顯說妙難思  普共諸含靈  速證真如海   將釋此經。十門分別。一教起因緣。二藏乘分攝。三教義分齊。四所被機宜。五能詮體性。六所詮宗趣。七教跡前後。八傳譯時年。九通釋名題。十別解文義。   初中二。一總。二別。總者。謂詶因酬請。顯理度生。一代教興皆由此矣。若原佛本意。唯為一大事因緣。欲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雖三車通許唯賜白牛。但為一乘無三及二也。別者。有十。故說此經。一為克示真三昧故。謂阿難遭難。蓋無真定。故請諸佛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禪那最初方便。及佛告許。雲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王具足萬行。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莊嚴路。至於再請責己將謂惠我偈讚希有等。乃至如來諷歎名金剛王如幻三昧。敕說圓通文殊揀顯指三世佛同此一門。道場加行。成就聖位。立此經名。破滅七趣。辨識諸魔。皆為此也。二為廣破諸妄執故。謂阿難執妄迷真。匿王執常為斷。七處徵詰。三疑拒諍。佛再語雲。若汝執吝分別覺觀為汝心等。故約心見二門隨執廣破。此之執相不離人法也。三為開顯妙明心故。謂阿難初請三昧。佛先審問發心。既陳愛見之源。全迷真實之體。遂雲。眾生無始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此真妙明。即是菩提涅槃元清淨體。故阿難自責不知寂常。如來許可發妙明性。先就心見二門乍徵乍顯。後約三科七大分明顯會。令於法法鹹見性常俱遍俱融含攝無礙。眾皆領悟。自知心遍十方。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體。元明心遍含裹十虛。身土虛空了無所得。唯一本妙常住不滅。洎滿慈疑於有相慶喜再責因緣。佛隨開示令得知見矣。四為決斷眾疑網故。謂佛顯示真見。阿難隨見疑生。或縮斷。離身。因緣。自爾。和合。非合。執相疑性。諸大遍圓。滅妄生妄成真不真。修無常因獲常住果。疑網既眾。佛隨斷之矣。五為辨析修行門故。謂佛廣示藏體。慶喜深解現前舉喻。天王賜與華屋雖知所賜將入無門。已悉多聞不逮修習。故請問雲。從何攝伏疇昔攀緣入佛知見。佛舉二義決定。以為發覺初心。謂止及觀。斯為要也。初令以湛旋妄成不生滅。次令審詳煩惱知根降伏。一根既反餘根自旋。諸妄銷亡不真何待。六為分別邪正行故。謂阿難已悟修行。後代罔知邪正。雖期正道多陷邪宗。水灌漏卮若為取滿。慶喜請雲。眾生去佛漸遠。邪師說法至多。欲令心入佛乘遠魔無退。佛舉四種明誨諸聖同途。戒根不虧。定慧可據。如其不切清禁。禪慧洪深。鬼屬魔民斯難逭免。祈進卻步。誠可悲夫。七為顯咒功能勝故。謂慶喜難在登伽。如來遣咒往救。承力雖至密言闕聞。況能潛護根門防閑宿習。齋戒不稟而自備。果證不遠而可得。消難獲利。自行化他。因人果人。靡不由此而辨其事也。八為證入有階降故。謂理絕修證。事存階漸。偏一則病空有。圓通則融真俗。故不損寂滅而建立諸位。阿難知機為請。如來就行開示。始從漸次終乎極果。於無生忍中立五十七位。不斷而斷惑障必亡。非證而證神用斯備。豈同魔外都無位次耶。文雲。是種種地。皆以金剛觀察如幻十種深喻。奢摩他中用諸如來毘婆捨那。清淨修證。漸次深入耳。九為廣示諸魔境故。謂修禪觀人靡不有初。而鮮克有終者。蓋不諳其魔境妄生取著。不了唯心遂派諸道。佛慈無緣不問自說。觀中破陰每陰十種。五十境界分析邪源。末代修禪免為所惑。十為究盡妄想源故。謂五陰諸經皆說。未聞五妄想成。今明破一陰時出一妄想。破則從粗至細。起則自細現粗。其之根源唯一識陰。識陰無體。但是圓常。文雲。湛入合湛歸識邊際。既知五陰鹹是妄想。五陰攝法何所不該。論雲。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心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也。由斯十意而說此經。   二藏乘分攝者。謂三藏之中修多羅攝。二藏之中菩薩藏攝若此攝彼則兼該二三。持戒證果有小乘故。徵難辨析最明顯故諸乘之中一乘所攝。若此攝彼亦該諸乘。十二分中契經方廣二分所攝。攝彼如前。   三教義分齊者。依賢首大師。二義分別。一約教詮法通局顯分齊。謂以義分教。教類有五。一小乘教。但說我空。縱少說法空亦不明顯。但依六識三毒。建立染淨根本。未盡法源。故多諍論。二大乘始教。亦名分教。但說諸法皆空。未盡大乘法理。故名為始但說一切法相。有不成佛。故名為分。三大乘終教。亦名實教。說如來藏隨緣成阿梨耶識。緣起無性。一切皆如。定性二乘無性闡提悉當成佛。方盡大乘至極之說。故名為終以稱實理。故名為實。四大乘頓教。總不說法相。唯辨真性。亦無八識差別之相。呵教勸離。毀相泯心。但一念不生即名為佛。不依地位漸次。故說為頓。五一乘圓教。所說唯是法界。性海圓融緣起無礙。相即相入。帝網重重主伴無盡也。若於五中顯此經分齊。正唯終教。兼於頓圓。若將此經與五教互相攝者。五唯後三攝此。此總攝彼諸教。二約法生起本末顯分齊。依起信論。明諸染法。本末五重。論中。初唯一心為本源。二依一心開二門。一心真如門。所謂心性不生不滅。二心生滅門。謂依如來藏與生滅合名阿梨耶識。三依此識明二義。一覺義。謂心體離念等。二不覺義。謂不如實知真如法一不覺心動等。四依後義生三細。一依不覺故心動名業相。二依動故能見名轉相。三依見故境界妄現名現相。五依最後生六粗。一智相(依境分別也。即法執俱生)。二相續相(依智起念不斷。即法執分別)三執取相(心起著故。即我執俱生)四計名字相(我執分別。上四皆惑)五起業相(業也)六業繫苦相(報也)若以諸宗。就此五重顯分齊者。謂人天唯齊業報。小乘齊後四粗。法相極於三細。終頓圓通詮本末。方窮初一心源。初一心源。即此經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經標此心為宗本故。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故。二根本中。說為無始菩提涅槃元明體故(第一重)約見約心。或破或會。至於備歷三科七大。鹹言妙真如性等。即心真如門。經喻瞪目合手眚見燈光。性明圓故因明發性。識精元明性一切心等。即生滅門(第二重)滿慈致疑。佛舉。本覺明妙。性覺必明。妄為明覺。覺非所明因明立所等。即本覺不覺也。了然自知。發真歸元。覺迷迷滅等。即始覺也(第三重)三相四輪。晦昧為空。空晦暗中結暗為色等。即三細(第四重)引起塵勞煩惱。聚緣內搖趣外奔逸。業果眾生二種相續等。即後五粗(第五重)由是。此經具詮本末。學者備覽。足見幽深。   四所被機宜者。依圓覺疏。略有二種。初料揀。後普收。初謂。樂著名相以文為解者。繫滯行位高推聖境者。情尚於空觸言賓無者。自恃天真輕厭進習者。固執先聞擔麻棄金者。如上皆非其器。反上即皆是器。後普收。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俱得聞之無不獲益。謂宿種深者悟入。淺者信解。都無種者亦皆熏成圓頓種性。如華嚴經食金剛喻。若約五性正被菩薩性。及不定性。兼為餘性作遠因緣。三聚之中。為正定聚令增妙行。為不定聚令修信心。為邪定人作遠因緣也。   五能詮體性者。略作四門。一隨相門。復二。一聲名句文體。體用假實二相資故。二通攝所詮體。若不詮義文非教故。二唯識門。前二不離識所變故。然有本質影像之異。三歸性門。此識無體唯真如故。四無礙門。心境理事交徹相攝。以一心法有二門故。   六所詮宗趣者。即有通別。初謂統論佛教因緣為宗。以佛聖教自淺至深說一切法不出因緣二字。若佛滅後。賢聖弟子。相承傳習。通大小乘。宗途有五。如起信疏。別明此經者又有總別。總以心境空(遍計如蛇鬼。經雲如虛空華本無所有。又經雲妄為色空及與聞見)寂(依他如影像等。經雲當處出生隨處滅盡等)藏性圓滿(由空寂故圓滿成實。經雲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等)凡聖平等為宗(下雲迷悟死生了不可得。又聖凡無二路。又生死涅槃皆即狂勞等)。令修行者。忘情(由悟宗故。下雲。即汝心中狂性自歇。旋流無妄)等佛(由情忘故。經雲歇即菩提。即同如來等)觀行速成(文雲方便易成就)為趣。又以前趣為宗。令惑業消滅(三緣斷故三因不生)永絕輪迴(若得妙發三摩提者。則妙常寂有無二無無二亦滅)起大神用(不須天眼自然觀見等)安樂(身心快然獲大安隱)自在(一為無量小中現大等)為趣。別有五對。一教義。二事理。三境行四行。寂五寂。用皆初宗後趣。此五亦是從前起後。漸漸相由也。若以要言之。不出解行修證。初解如來藏為宗。行首楞嚴為趣。謂佛許示真修。卻約心見徵解故。次修此真定為宗。證彼藏體為趣。故下請雲雖獲大宅要因門入等。   七教跡前後者。佛說此經。非謂一時頓說。說必前後。集者約類總為一部。謂佛初說。匿王在座敘外致疑。破彼斷見。後至阿難疑問七趣。舉琉璃王誅釋種姓。善星比丘妄說法空。二俱生身陷入地獄。琉璃豈非匿王之子。王死為嗣。方誅瞿曇。族姓豈有事之未形而預致問耶。故知此經非一時說。若以文義往定。即法華後。涅槃前也。經文明指耶輸受記持地證經。以義往推。序歎聲聞。非約小行。應身無量度脫眾生。法華已前無此歎故。聲聞入實。法華已前亦無顯露。今經有故各說圓通。諸小乘者皆敘本時。或述今遇盡證圓妙。法華前無。應知在後。然又不唱入滅之期。定涅槃前。二經同部。此經居中。俱醍醐味無所疑也。   八傳譯時年。下雲。大唐神龍元年乙已歲五月二十三日。中天竺沙門般剌蜜帝。於廣州制止道場譯。先是。三藏將梵本。汎海達廣州制止寺。遇宰相房融知南銓。聞有此經。遂請對譯。房融筆受。烏長國沙門彌伽釋迦譯語。翻經纔竟。三藏被本國來取。奉王嚴制先不許出。三藏潛來邊境被責。為解此難。遂即去迴。房融入奏。又遇中宗初嗣。未暇宣佈。目錄闕書。時禪學者。因內道場得本傳寫。好而祕之。遂流此地。大通在內。親遇奏經。又寫隨身。歸荊州度門寺。有魏北館陶沙門惠振。搜訪靈跡。常慕此經。於度門寺遂遇此本。初得科判。又據開元中沙門智昇撰釋教目錄二十卷。其第九雲。大佛頂首楞嚴經十卷。大唐沙門懷迪於廣州譯。迪循州人。住羅浮山南樓寺。久習經論。備諳五梵。因遊廣府。遂遇梵僧未詳其名。對文共譯。勒成十卷。經之題目。紙數文句。與今融本並不差異。迪筆受經旨。緝綴文理等。今詳二經。譯人雖別。譯本是同。或恐迪因證義各據流行故今目錄書寫有異。不爾豈無一處差別譯主名字何得未詳耶。二本既同今解融本。   九通釋名題者。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經有五名。題目三號者。謂該教行人理因果顯密悉具足故。先略配者。上之三字是總。即一經法體。總含教理行果。教行明指。理果義含。明指者。文雲有三摩提名大佛頂。此指行也。又雲雖蒙如來佛頂神咒。又雲亦說此咒名如來頂。此指教也。教有顯密。顯了宣示令悟修無妄。即前後諸文。祕密受持令障盡功著。即是咒辭。義含者。寂照含空故名為大。性覺妙明等故名為佛。此顯理也。我以不滅不生合如來藏周遍法界等故名大。明極即如來等故名佛。此顯果也。頂者。至極無上之義也。若以此三字全約理說。藏體周遍無不含容曰大。即體大。靈照不昧離諸妄想曰佛。佛有二義。一自性顯照義。即相大。二隨緣現益義。即用大。此大及佛。是至尊至極無上無過諸佛所師之法。故名為頂。三大之義不離一心。故名一心為大佛頂。如來下。別顯勝能。初八字。約果人自行修證說教利他以別顯。即十方如來依此法門修因證果顯了宣說究竟利他也。諸菩薩下八字。約因人修習具足自他諸行以別顯。菩薩行門自利利他廣多無量。此之真定鹹具足故。文殊歎雲。此是微塵佛一路涅槃門等。次廣釋者。大者。當體得名。常遍為義。當體者。不同法相宗棟小名大。大外有小可揀。猶是分限。豈為至大。今以藏體性無邊涯絕諸份量。強名為大。常遍者。常則豎窮三世。遍則橫該十方。豎者過去無始。未來無終。無有一法先之。唯此先於諸法。故名大也。涅槃雲。所言大者名之。為常。橫者十方窮之無有涯畔。涅槃又雲。所言大者其性廣博。今經常遍。廣有其文。仍具三義。如下可見。佛頂者。究竟覺也。覺有二義。一本。二始。本謂藏體。靈鑒無昧。絕諸妄想。具足無量性功德故。起信雲。所言覺義者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虛空界無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說名本覺。始覺義者。依本覺故而有不覺。依不覺故而有始覺。始覺是用。本覺是體。用合體時始本不二名究竟覺。究竟覺者。即前藏性顯現時也。無上最極。名之為頂。此約果位以顯法體名佛頂也。若約現事。即今佛頂放光化佛所說教行。是故教行俱號佛頂也。如來者。如謂本覺。來謂始覺。始本合故名為如來。此指一佛即該諸佛。下說教行俱約諸佛以顯同故。密因者。有二。一教。二行。教者。下說心咒。是佛密語。唯佛與佛乃能知之。不通他解。但信而受之。思而持之。滅障成德也。行者。以此真定具空假中。即是一心。非縱橫並別。不可思議。具足萬行。三世諸佛同此法門。此行成時名三祕藏。是故稱密。修謂行因。證謂克果。地前地上緣真二種俱名為修。初地妙覺分滿二果同名為證。所修所證俱大佛頂。此自行也。如觀音圓通。了義者。說教化他。詮表義理。無有覆相。窮理盡性。稱實談故。下文雲。宣勝義中真勝義性。令汝會中定性聲聞皆獲一乘寂滅場地。非有餘說。故名了義。諸菩薩萬行者。三世因人。各修其行。自利利他。有無量義。今舉大數故名萬也。此之三昧具斯多義。故下文雲。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王具足萬行等。首楞嚴者。梵語也。涅槃雲。首楞者名一切事竟。嚴者名堅。即一切事究竟堅固也。得此三昧。觀法如幻。於法自在。能破最後微細無明。能獲二種殊勝之力。現身說法。無礙自在。故下經中。名為如幻金剛王佛母妙蓮華等。此三昧。以無分別智寂用為體。以一切法皆同智性。窮盡法界。更無遺餘。名一切事究竟。一切事言。無離染淨。此智現時。染淨都盡。一法不立。又染法究竟盡。淨用究竟顯。如下文雲。我以不滅不生合如來藏。而如來藏唯妙覺明圓照法界。是故一為無量等。又雲。塵垢應念消成圓明淨妙等。既觀如幻。不為物壞。能破無明。故名堅固。經者。訓法訓常是貫是攝。謂依此言說。詮顯性相。令物生解。故稱為法。一切諸佛皆同此說。故名為常。能令義理無有散失。名之為貫。以此化生令不顛墜。稱之為攝。若約所詮如來藏體說名經者。亦具四義。謂此心性諸佛所師可軌可則故名為法。不生不滅無有變異。故名為常。上聖下凡情與非情無不同此。故說為貫。具諸功德。遍含染淨。故稱為攝。心性既爾。一切法亦然。故下文雲。五陰六入生滅去來。本如來藏。故一切法任運有四義。悉名為經。   一名中印度那爛陀大道場經。於灌頂部錄出別行 此別目也。印度月名。具雲印特伽。此雲月邦。以此大國形諸小國如星中月。彼有五印。此當中也。即一境之都名。此境之中有多國別。最尊大者號摩竭提。此雲大體。以總攝故。或雲不害。皆義翻也。那爛陀。此雲施無厭。即龍名也。西域記雲。菴沒羅國有池。池中有龍名施無厭。寺近彼池。故以標號。大道場者。沙門體心修道之地也。佛滅度後。六帝緝興。遐疏紺宇。園林普合。都建一門。主客萬僧。住持增峻。印度名寺莫先於此。故名曰大。灌頂部者。彼有五部。此當其一。毘盧為主。既標部處。尋檢可憑無謂近翻疑非正說。   大唐神龍元年龍集乙巳五月巳卯朔二十三日辛丑 長安三年。則天罷政。中宗嗣位。是歲改為神龍元年。龍集者。龍星。亦曰歲星。歲行一次也。集居也。乙巳即所捨之次。朔蘇也。月死復甦。蘇生也。   中天竺沙門般剌蜜帝於廣州制止道場譯 天竺亦云乾竺乾豆身毒印度等。沙門雲勤息。取生善滅惡之稱。般剌蜜帝。此雲到彼岸。譯者。其有才智。通四方語。名曰象胥之學。四方各有其名。今取北方掌語者也。   菩薩戒弟子。前正諫大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筆授 雖為宰官而受大乘戒者。經雲。欲受國王位時。乃至百官受位時。應先受菩薩戒。一切鬼神救護王身百官之身也。資於師長。以父兄之道事之。故雲弟子。正諫者。今之諫議也。舉賢達能。大扶進人。故曰大夫。中書門下。二省之名。平和章明國政之事。曰平章事。筆授或雲筆受。謂以此方文體筆其所授梵本。緝綴潤色。令順物情。不失正理也。   烏長國沙門彌伽釋迦譯語 國名未詳。彌伽釋迦。此雲能降伏。翻梵為華故雲譯語。其中證義。應有別錄。餘如翻譯時年中說。   此下。第十別解文義。准常三分。謂序正流通。序中二。證信發起。證信之立。由阿難問。佛令置之。意為斷疑息諍及異邪故。然此雖具六種成就。今均廣略。總分為二。初說經時處。二引眾同聞。今初也。   如是 若兼我聞合釋。即指法之辭也。如是之法我從佛聞。佛地論雲。謂結集時眾共請言。如汝所聞。當如是說。傳法菩薩。便許可言。如是當說如我所聞。離釋。如是者。信成就也。智度論雲。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信者言是事如是。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肇公亦云信順之辭也。信則所言之理順。順則師資之道成。故萬行中以信為首。故雲如是。又契理契機曰如。永離過非曰是。如理而說。如理而信。故言如是。若約今經。如來藏心。體性不動曰如。真實義故曰是。又一切諸法本無生滅皆如來藏。故名為如。離一切相即一切法。故稱為是。更有餘義。繁而不論。   我聞 聞成就也。我即阿難自指五蘊假者。然一切法。佛說無我。今稱我者。我有四種。一凡夫遍計。二外道宗計。三諸聖隨世假立賓主。四法身真我。經指後二。非邪慢心而有所說。故無過矣。聞謂耳根發識聽受。雖因耳處。廢別從總。故稱我聞。無相宗說。我既無我。聞亦無聞。從緣生故不壞假名。即不聞聞也。若約法性。此經旨趣。傳法菩薩。以我無我不二之真我。根境非一異之妙耳。聞真俗無礙之法門。   一時 時成就也。師資合會說聽究竟。總言一時。一者揀異餘時。時者隨世假立。如來說經。有無量時。不能別舉。一言略周但言一時。涅槃經雲。一時在恆河岸等。又諸方時分延促不定。故但言一時。若約法義釋者。即說聽之時。心境泯。理智融。凡聖如。本始會。此諸二法。皆一之時。   佛 主成就也。具雲佛陀。此雲覺者。謂覺了真妄性相之者。即究竟覺也。論雲。以覺心源故名究竟覺。未覺心源故非究竟覺。然具三義。一自覺。覺知自心本無生滅。二覺他。覺一切法無不是如。三覺滿。二覺理圓稱之為滿。佛地論中。具有十義。謂具一切智一切種智。出煩惱障及所知障。覺了一切諸法性相。能自開覺。亦能開覺一切有情。如睡夢覺。如蓮華開。故稱為佛。   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 處成就也。處有二種。一所化處。即伐城。二所住處。即祇園。具雲室羅伐悉底。此雲豐德。或雲聞物。或雲好道。此乃城名。非是國號。以其城中。多財物。好欲境。饒多聞。豐解脫。道德名稱五天共聞故。或雲聞者城。昔有老仙於此修道。後有少仙。從其受學。厥號聞者。老仙歿後。少仙於此建城而住。故以名焉。國都號為憍薩羅。但以就勝易彰。故舉城號。祇桓者。具雲祇陀。或雲逝多。制多此雲戰勝。即太子名。林主是彼。故雲勝林。桓即林也。精舍者。即沙門精行所捨處也。謂須達買園置捨。太子捨樹造門。二人共搆。以延僧佛 二引眾同聞者。同聞之眾。匪唯三乘。亦該諸趣。下具天龍八部。王臣菩薩發起序中。今文但有二類。蓋譯之巧略也。文二。一聲聞二緣覺。初文三。一標類舉數。   與大比丘眾 標類也。與者。並兼共及也。佛與阿難及大比丘等。證非虛謬。梵雲摩訶。此具三義。謂大多勝也。器量尊重為天王大人之所恭敬。故雲大。遍知內外經書。故言多。勝出九十五種外道。故言勝。比丘名含三義。乞士。怖魔。破惡。謂出家者。上於諸佛求法。以內資令慧命增長。下於檀越離邪正命乞食。以外資令色身無損。故雲乞士。又出家者。最初發出家心。或菩提心。或至成道。皆令魔怖失人眾。故名為怖魔。又能破斷身口七支九十八使業煩惱。故稱為破惡。四人已上乃至無量。能作說恣羯磨法。故名為眾矣。   千二百五十人俱 舉數也。佛初成道。先度陳如等五人。次度三迦葉兄弟兼徒總一千。次度舍利弗目連各兼徒一百。次度耶捨長者等五十人。經舉大數。故減五人。此眾先並事外。勤苦累劫。一無所證。纔遇見佛。便得上果。感佛恩深。常隨佛化。為常隨眾也 二總嘆行德。   皆是無漏大阿羅漢 總指也。漏有三種。皆斷盡故。阿羅漢名含三義故。翻為應。應已永害煩惱賊故。應不受分段生故。應受人天妙供養故。此皆無疑。故名為大。已下別嘆。   佛子住持善超諸有 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堪紹佛種。故雲佛子。安住覺性三德祕藏。任持萬善功德不失。故雲住持。諸有者。二十五有。皆得二十五種三昧。不為界繫。故雲善超。此嘆自利。已下嘆利他。   能於國土成就威儀 無剎不現。故雲能於國土。有威可畏。有儀可則。行住坐臥皆成軌範。可為標準。故雲成就等。淨名所謂不起滅定現諸威儀也。此儀止可觀也。   從佛轉輪。妙堪遺囑 智堪遺付也。常隨從佛。轉大法輪。法有摧輾業煩惱義。喻之若輪。自既摧破惑障。亦能轉教令他破惑。於一法中作無量說。一一逗機。一一稱性。以善巧方便。令其得入如來知見。妙好堪任。護付法藏。令燈燈相然明明不絕。囑法令傳。囑生令度。總名遺囑也。   嚴淨毘尼。弘範三界 戒可遵依也。毘尼雲律。律法也。斷割重輕開遮持犯。非法不定。弘大也。範法也。既嚴持清禁。身心弗違。大能軌則世間。真是法中綱紀也。   應身無量。度脫眾生 定能現化也。住首楞嚴。化復作化。普現色身。隨十界機宜何身相現而說法。令彼度苦解脫業惑得自在故。法華所謂內祕外現。從法身地隨緣俯應。如一月不降百水不升。慈善根力法爾如是。若非發跡之後。無如是歎。醍醐味教於斯現矣。   拔濟未來。越諸塵累 結悲化無盡也。拔令脫苦。濟使得樂。佛滅度後。故曰未來。煩惱與業染污繫縛。喻之塵累。皆令清淨自在無礙。故稱越也 三列眾上首。   其名曰大智舍利弗 具雲奢利弗怛囉。此雲鶖子。其人母眼。黑白分明。轉動流利。從彼所生。連母為號。亦云身子。是佛右面弟子。慧解過人。故雲大智。增一雲。我佛法中。智慧無雙決了諸疑者舍利弗第一。   摩訶目犍連 具雲摩訶沒特伽羅。此雲大采菽氏。又雲胡豆。即尊者母姓。上古仙人所嗜。因以命族。左面弟子。神通無過。下經雲。我遊十方得無罣礙。神通發明推為無上。   摩訶拘絺羅 此雲大膝。舍利弗舅。當論勝姊。姊懷身子。論則不勝。知孕智人寄辨母口。何況出胎。遂往南天。學十八經。人笑之曰。累世難通一生非冀。聞而立誓。學不休止。無暇剪爪。號長爪梵志。學畢還家。知甥為佛弟子。起大憍慢。往佛所奪。佛令立論。因即義墮。負愧低頭。得法眼淨。成阿羅漢。獲四辨才。觸難能答。南方天王常隨侍彼也。   富樓那彌多羅尼子 富樓那父名。此雲滿。父是滿江禱天求得。正值江滿。又願獲滿。夢滿器寶入於母懷。從此有孕。由此多義。得有此稱。彌多羅尼母名。此翻為慈。亦云知識。其母慈行。仍誦事陀知識品故。尼女聲也。是彼所生。連父母召。雲滿慈子。此於如來說法人中最為第一。下經雲。我曠劫來。辯才無礙宣說苦空。深達實相。河沙如來祕密法門。我於眾中微妙開示得無所畏等。   須菩提 此雲空生。或雲善吉善現等。生時家中庫藏器皿皆空故。相者謂言。兒必善吉。此善吉相現於器故。從是得名。於大眾中解空第一。入無諍定。喜說空法。所修行業以空為本。如下經雲。我曠劫來心得無礙。初在母胎。即知空寂。如是乃至十方成空。亦令眾生證得空性。蒙如來發性覺真空。空性圓明得阿羅漢。   優波尼沙陀等而為上首 此雲近少。義翻塵性。觀塵性空而得道故。微塵即是色近少分。鄰近虛空是色邊際。故名塵性為近少也。如下經雲。我悟色性。以從不淨白骨微塵歸於虛空。空色二無。成無學道。如來印我名尼沙陀。更有餘人。經不具載。故雲等也。即三迦葉輩。此皆頭角。為眾知識。綱領佛法。各有弟子。故雲上首也 二緣覺眾。   復有無量辟支無學。並其初心。同來佛所 具雲辟支迦羅。此雲緣覺。以觀十二因緣而覺悟故。此是部行。非同麟喻。然不預嘆德列名者。以厭喧樂靜。不為眾所知識故。主伴咸集。故雲並其初心。遇佛迴向必證大果。故下經雲。有學二乘及諸一切新發心菩薩等。皆獲本心。遠塵離垢得法眼淨。通序竟。二別序者。諸經不同。發起各別。或放光微笑乞食入禪。自唱位號。勸人令問等。今經。由夏滿眾集。主臣請齋。慶喜外歸。無供循乞。因遭婬室邪術所加。自無定慧。不能降伏。由是。外假祕密攝護令歸。意顯生死輪迴莫過淫愛。超證聖位豈逾定慧。定慧內具。祕密外資。塵颺順風有何艱險。文有四。一夏制圓成。眾求密義。   屬諸比丘休夏自恣 屬值遇會也。聖禁三月。滿在此日。故雲休夏也。自迷所犯。恣任僧舉。當悔清淨。故雲自恣。制限恣法。如律所明。   十方菩薩。諮決心疑。欽奉慈嚴。將求密義 具雲菩提薩埵。此雲覺有情。此有三釋。一菩提所求果。薩埵所度生。二菩提所求果。薩埵能求人。三菩提覺悟智。薩埵情慮識。總約悲智能所真妄。以立名也。此等安居非止一處。故雲十方。限內修行莫盡通達。從師指授。夏滿方遂。故雲諮決心疑。恭敬遵承。故曰欽奉。恩念威重。故曰慈嚴。將求密義者。意請宣說如來密因修證了義之法門也 二師資感應教演真乘。   即時如來敷座宴安 非禪不慧。故先入定為後軌也。即敷尼師壇靜然安坐。如金剛法華。皆先入定。後方始說。常法爾也。   為諸會中宣示深奧 前求密義。今宣深奧。隨其所問皆與說示。如法華先說無量義經以為一乘之本。今此會中。亦復如是。必有經目。隱而不言也。   法筵清眾得求曾有 教主既非生滅心行說實相法。能聽之眾亦無一法可為領受。稱實說聽無有垢染。故雲清眾。斯為究竟無上法會。故未曾有。   迦陵仙音。遍十方界 佛聲和雅。眾所愛樂。聽之無厭。如迦陵頻伽在於□鳴勝餘鳥。故堪喻佛聲。此鳥非常。故雲仙也。遍十方界者。顯其圓義。如來梵音。於諸相中最為勝故。如別處說。   恆沙菩薩來聚道場。文殊師利而為上首 正雲曼殊室利。此雲妙吉祥。或妙德。下文將神咒。揀圓通。與奪眾心。無私不伏。智德之尊。故標上首。前文十方菩薩咨決心疑。今此復雲恆沙來聚者。或因結上首重指前文。或因前說法聲遍十方。後始來集。二義無在 三王臣請供主伴分臨。   時波斯匿王。為其父王諱日營齋。請佛宮掖。自迎如來。廣設珍羞無上妙味。兼復親延諸大菩薩 具雲缽羅斯那恃多。此雲勝君。先王崩日忌諱之晨。故雲諱日。即自恣後之一日也。諱忌也。以忌舉吉事。諱避其名。宮掖內庭也。后妃居所。在天子左右。如肘腋耳。王之宮禁策掖者所居故。   城中復有長者居士。同時飯僧。佇佛來應。佛敕文殊。分領菩薩及阿羅漢。應諸齋主 十德具足。三品居財。故雲長者居士。又守道自怡。寡慾蘊德。故曰居士。佛為化主。王請須臨。臣為輔佐。餘聖可赴 四慶喜無齋入城循乞二。一歸園無請。   唯有阿難。先受別請。遠遊未還。不遑僧次 阿難此雲歡喜。佛初出家。淨飯憂惱。聞子成道。王大忻然。復有斛飯。奏雲生兒。舉國大喜。因立斯號。又彼端正。或語或默行住坐臥進止動轉。見者鹹喜。故雲歡喜。先受別請者。涅槃經說不受別請。乃不隨佛受別請耳。或因他事而非齋也。遑假也。   既無上座及阿闍梨。途中獨歸。其日無供 同輩上下。曰上座。阿闍梨此雲軌範。謂與眾中作軌範故 二入國循求三。一平等行乞二。一正行平等以循乞。   即時阿難。執持應器。於所遊城次第循乞 當日初分乞食易得。故雲即時。缽多羅。此雲應量器。色與體量皆應法度也。無問淨穢。故雲次第。順於軌則。故雲循乞。乞食十利如寶雨經說。   心中初求最後檀越。以為齋主。無問淨穢剎利尊姓及旃陀羅。方行等慈。不擇微賤。發意圓成一切眾生無量功德 檀越此雲施者。阿難乞食。意祈末後來請僧者。我當赴彼。故曰齋主。淨穢即剎利旃陀也。剎帝利。此雲田主。即王種也。故雲尊姓。旃陀羅。此雲殺者。即魁膾婬酒家也。方法也。軌則如來。行平等慈。不取貴擇賤。俾施者見者得福無量 二仰效無遮以除謗。   阿難已知如來世尊訶須菩提及大迦葉。為阿羅漢。心不均平。欽仰如來開闡無遮。度諸疑謗 迦葉波。此雲飲光氏。上古元祖是仙。身有光明。吞蔽燈光。人皆異之。曰飲光仙。因立族姓。尊者頭陀上行第一。故雲大也。不均平者。善現捨貧從富。迦葉捨富從貧。皆為淨名所訶。今言如來者。就其印可。功歸佛也。然佛常乞食無遮間者。由五義故。一由內證平等理。外不見貧富相。二心離貪慢。慈無偏利。三表威德不懼惡象沽酒婬女家。四息凡夫猜嫌。五破二乘分別。故得仰效行平等耳。度疑謗者。即息凡夫猜嫌也。   經彼城隍。徐步郭門。嚴整威儀。肅恭齋法 城之濠塹曰隍。齋莊齊整。不失威儀。安靜恭謹。足成令則。以斯行乞。物無不從。仰效尊儀。故雲齋法也 二示遇惡緣。   爾時阿難因乞食次經歷婬室。遭大幻術摩登伽女。以娑毘迦羅先梵天咒。攝入婬席。婬躬撫摩。將毀戒體 爾時此時也。摩登伽義翻本姓。下經雲性比丘尼是也。婆毘迦羅。亦云劫毘羅。此言金頭。或雲黃髮。食米齊外道也。師事梵天而得此咒。咒是梵天先說。外道施行。世人諷習以為幻術。將毀戒體者。別解脫戒。白四所發。形願業體。體即無作。從作戒生。是第三聚非色非心為戒所依。持之則肥。犯之則羸。故雲戒體。阿難無心。遭逼入捨。欲犯未犯。故雲將毀。若據下雲。八萬行中只毀一戒。心清淨故。尚未淪溺。應知阿難不毀吉羅。緣起如別 三佛垂哀救三。一齋畢歸園。   如來知彼婬術所加。齋畢旋歸。王及大臣長者居士。俱來隨佛。願聞法要 如來知者。知即是見也。謂以生死智明不二天眼見也。如來常儀。受請齋了皆為說法。今日速歸。知佛必有所為。故隨而來願聞法要。然大眾根熟。妙悟是時。不有因緣無由發起。故託慶喜婬逼摩登愛纏。俾知生死輪迴貪慾為本。修證常樂禪慧是基。故下文中。天龍八部有學二乘及諸一切新發心菩薩。其數凡有十恆河沙。聞是法已。皆得本心。遠塵離垢。獲法眼淨。性比丘尼成阿羅漢。無量眾生發無上道心等。是知。機應相扣。啐啄同時。形對像現。故無差濫 二放光說咒。   於時世尊。頂放百寶無畏光明。光中出生千葉寶蓮。有佛化身。結跏趺坐。宣說神咒 歸園既畢。主伴鹹臻。於此之際。故曰於時。佛頂體也。寂無相故。光明相也。具性德故。蓮華用也。成萬行故。化佛果也。理智行三所成就故。宣神咒者。自果既圓說利他故。又釋迦。顯果海無說。頂光蓮現。表大定智悲三法冥熏而起大用。故現化佛。說神咒也 三遣咒往救。   敕文殊師利。將咒往護。惡咒銷滅。提獎阿難及摩登伽。歸來佛所 提攜獎勸也。文殊顯傳佛旨。密護阿難。先令登伽見佛離欲聞法增道。意顯咒力不可思議也。如下文雲。彼尚婬女。無心修行。神力冥資速證無學。何況汝等在會聲聞。求最上乘。決定成佛等。序分竟。次下正宗分。由阿難正請如來正說。解行圓滿。不偏不邪。當機得益也。文三。一阿難悲恨請修三昧。   阿難見佛。頂禮悲泣。恨無始來一向多聞未全道力 多聞習定。止觀雙修。若但偏攻豈全道力。故涅槃雲。先以定動。後以慧拔。定如縛賊。慧如殺賊。定慧雙運。目足更資。到清涼池。保無留難。佛與阿難。空王佛時同發大心。為樂多聞。匪勤修習。佛今成道。我始入流。仍值惡緣不能免脫。良由偏失。誠可悲夫。故下文雲。汝聞微塵佛一切祕密門。欲漏不先除。畜聞成過誤。   慇勤啟請。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禪那最初方便 如來極證人也。菩提極證法也。人法雙舉者。簡所請行非眇劣耳。奢摩他雲止。三摩提雲觀。禪那雲靜慮。釋其相者如圓覺經。此三種義。只在一心。非三而三。不一而一。舉一即具。故稱為妙。即天台一心三觀也。此觀若成。即證涅槃三德。名祕密藏。故舉十方如來得成菩提等。最初方便者然方便多種。今問成佛妙行復雲最初者。意請成妙行之方便也。淺深雖異俱方便爾。如圓覺經。方便隨順圓攝所歸即有三種。此指妙行即方便也。如下經文。佛問圓通。從何方便入三摩地。即指入妙行之方便也。今文請即通問。下文答則別說。如下文雲。有大佛頂首楞嚴等。即許說成道妙行也。復先徵詰發心。推逐妄執。破群疑。顯藏性。令信解不謬。阿難因此了悟。發菩提心等。此即信解真正。成本起因。若無此因。縱歷多劫修諸行門。皆成邪僻。猶如煮沙欲成嘉饌終不能得。故圓覺中。示三觀。顯諸輪。一一皆雲悟淨圓覺。此經亦爾。從初至第四卷半已來。則總明信解真正為最初方便也。信解雖正明識藏心。多聞無功不逮修習如得大宅罔知入門。故請修行從何攝伏。佛即具辨止觀。為正修法。止觀成處名真三昧。入此行時須有方便。方便之法不離根門。入一無妄。餘皆清淨。故問二十五聖。復敕文殊令揀。此即以根門順機為最初方便。如下文雲。我今欲令阿難開悟。二十五聖誰當其根。何方便門得易成就。此則的取從聞思修為初方便。最初之義先解後行。無出於斯。或可最初是無上第一之義。即指真定為方便耳。如別有說。吾弗知也 二同時大眾俱欲欽聞。   於時。復有恆沙菩薩。及諸十方大阿羅漢辟支佛等。俱願樂聞 如渴思冷水。如飢思飲食。如病思良藥。如眾蜂依蜜。我等亦如是。願聞甘露法。   退坐默然。承受聖旨 大眾欲聞。假其請主。三乘賢聖八部王臣。潔已虛心。收視返聽。而寂默也。智論偈雲。聽者端視如渴飲。一心入於語義中。踴躍聞法心悲喜。如是之人可為說。斯受聖旨。豈令不然此下。如來乘機廣為開演。古人科判。各是一途。春蘭秋菊互檀其美。振公八段資中顯稱。今詳經文復有理在。文中前後兩度說經。初從此去至標經名。是酬問正說分。次從說是語已下至不戀三界。為請益再陳分。初有四段。一開妙解。二示妙行。三顯妙位。四立妙名。此四即八段中前五科。開合之異也。次再陳中有二。一辨趣生差別。二示禪境差別。即八中後三段也。然開判之設。各隨其人。吾今從古。依振公判。略沒第八。但取七名。今初顯如來藏心二。一破阿難認妄迷真顯如來藏二。一正約心見以破顯五。一審其初心二。一問發心之始。   佛告阿難。汝我同氣。情均天倫 慶喜是佛堂弟。祖父相傳亦名同氣。或可但是兄弟同一氣類也。兄弟之序。上下相次。恩愛相屬。蓋自然而然。非使之然也。故曰均天倫。倫理均等也。   當初發心。於我法中。見何勝相。頓捨世間深恩愛 父母妻子是恩愛之深者。世人以捨粗重恩愛為其至道。而不知修行見愛尚是妄心。故審問之。後方推破 二答捨愛之緣。   阿難白佛。我見如來三十二相。勝妙殊絕形體映徹。猶如琉璃 如來大相有三十二。謂足下安平至頂成肉髻。小相有八十種。謂無見頂至手足有德相。從大相海。流出小相。故名為好。釋梵輪王亦有大相。然無其好。暗昧不明。不名勝妙殊絕。形狀體質清淨無垢。喻琉璃也。   常自思惟。此相非是欲愛所生 從戒定慧所成就故。故非欲愛。   何以故。欲氣粗濁。腥臊交遘。膿血雜亂 欲愛之生。純是不淨。大集經中具說受生。皆由父母與己識情互生愛慾。由是。託彼赤白二滴為識所依。一處和合名歌羅邏。而漸增長。至於出胎。五穀長養。雖成人相。如革囊盛糞。故雲膿血雜亂。   不能發生勝淨妙明紫金光聚 閻浮檀金展轉比至迦葉身。金猶如聚墨。若比佛身。迦葉如墨。欲愛所招。終非如此。   是以渴仰。從佛剃落 勝相妙絕。知非愛生。思渴瞻仰。故求捨愛。願從佛化。俾易妙身。斯不知以愛捨愛轉增妄矣 二彰其妄夫二。一總彰淪溺。   佛言善哉阿難。汝等當知。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 久成積苦也 二別釋因由二。一迷真。   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 迷自本真也。無始晦殊。故曰不知。不生不滅。名為常住。離諸偽妄靈鑒不昧。故曰真心。三德具足為一切法之所依止。故雲性淨明體。眾生悉爾故曰皆由 二認妄。   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 認他虛想也。下文雲。此是前塵虛妄相想。惑汝真性。從無始來認賊為子。失汝元常。故受輪轉。舉世修行多同此計。故託阿難總彰其失 三勸其直語三。一正勸。   汝今欲研無上菩提真發明性。應當直心詶我所問 下文識精元明。即是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此體非妄。無有變異。故雲真性。研究窮也。淨名雲直心是道場。無虛假故。今推本意。豈得異想發言。欲正修行。當須確實。故今勸也 二引證。   十方如來同一道故。出離生死皆以直心 諸佛同道。脫苦得樂。皆由直心者。此有二種。一發言無虛假。如此文所勸淨名道場。二向理之心。無別岐路。即如起信三心之直心也故論雲。一者直心。正向真如法故。此為二行根本也。今此經意須具二焉。始令發言無妄。終成向理心絕。方為十方同道 三結益。   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終始地位中間永無諸委曲相 因苗辨地。言直心直。苟或反此。罪非輕小。如下經雲。若大妄語。即三摩提不得清淨。成愛見魔。失如來種。若諸比丘。心如直絃。一切真實。入三摩地。永無魔事。我印是人成就菩薩無上知覺也。發心曰始。究竟名終。彈指能超。故無委曲 四問其見愛二。一問。   阿難。我今問汝。當汝發心緣於如來三十二相。將何所見。誰為愛樂 心見兩門。由茲所問。下既認心不迭。指見謬稱。故成二障為纏三空罔契。故下徵詰。俾識妄源 二答。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是愛樂。用我心目 單牒雙指巧略故也。   由目觀見如來勝相。心生愛樂。故我發心願捨生死 此正陳妄體也。目即眼根。心即意識。根識虛妄猶如空華。若執有體能見能樂。豈唯迷於法空。亦起人我見愛。故下文雲。六為賊媒。自劫家寶。無始虛習。住地無明。皆由根識更非他物。想相為塵。識情為垢。生死輪轉莫不由斯。故下推徵。令知虛妄。◎   ◎五辨其真妄二。一推妄所在七。一破在內二。一立四。一牒前以語。   佛告阿難。如汝所說。真所愛樂。因於心目。若不識知心目所在。則不能得降伏塵勞 心目是本。塵勞為末。若迷本之依處。群末難除。染污故名塵。擾惱故名勞。即通指二障也 二舉事以況。   譬如國王 真性也。   為賊所侵 煩惱迷真也。   發兵討除 用智也。   是兵要當知賊所在 兵人所執器也 三示過以問。   使汝流轉心目為咎 示過也。   吾今問汝。唯心與目。今何所在 總問所依也 四引例以答二。一引他為例。   阿難白佛言。世尊。一切世間十種異生。同將識心。居在身內。縱觀如來青蓮華眼。亦在佛面 下文有十二類。今舉大數。凡夫造業不同感果差別。名為異生。一切世間者。舉依顯正也。前舉凡心在內。後指佛眼在面。欲取例己亦復然也 二指已結答。   我今觀此浮根四塵。秖在我面。如是識心實居身內 以眼根色是不可見。故指浮根。聖凡既爾。在己必然。面與身中心眼定處也 二破二。一正破三。一舉事定其所見三。一問境內外。   佛告阿難。汝今現坐如來講堂。觀祇陀林。今何所在。世尊。此大重閣清淨講堂在給孤園。今祇陀林實在堂外 堂在園中。林居堂外。內外既分。計宗危矣 二定見先後。   阿難。汝今堂中先何所見。世尊。我在堂中。先見如來。次觀大眾。如是外望。方矚林園 定先後者。欲破阿難在內之心不能如此次第見故 三審見因由。   阿難。汝矚林園。因何有見。世尊。此大講堂戶牖開豁。故我在堂得遠瞻見 講堂身也。阿難心也。如來大眾五藏也。戶牖根也 二示益安其所懷。   爾時世尊。在大眾中。舒金色臂。摩阿難頂 以慈攝也。如父囑子拊背而告。此有三意。一安慰其心令無恐懼。二囑其諦受令無忘失。三示今許說無有虛妄。故舒其手現慈相也。   告示阿難及諸大眾。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王。具足萬行。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莊嚴路 下雲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直道無異。通至寶所。故雲一門清淨果海。眾德具足。故曰莊嚴。真三摩地。因行所履故名為路。   汝今諦聽。阿難頂禮伏受慈旨 破妄意。欲顯真故。略標宗嘆德。令其忻慕。豈謂徒然譴責罔知所歸。於是阿難伏而諦受 三引例明其所失三。一引例正問。   佛告阿難。如汝所言。身在講堂戶牖開豁遠矚林園。亦有眾生在此堂中不見如來見堂外者 反常理以致問。引慶喜以直答 二依理以答。   阿難答言。世尊。在堂不見如來能見林泉無有是處 只知據理直申不覺計宗危矣 三合喻奪破三。一正奪。   阿難。汝亦如是 心在身內。如人在堂。   汝之心靈。一切明瞭。若汝現前所明瞭心實在身內。爾時先合了知內身。頗有眾生先見身中後觀外物 心能靈鑒。內外俱緣。故雲一切明瞭。向外既了萬緣。在內合知藏腑。頗猶可也。亦語辭也。汝觀眾生。可有此者 二縱破。   縱不能見心肝脾胃。爪生髮長筋轉脈搖。誠合明瞭。如何不知 腑藏內密。設使不知。筋脈膚淺。寧容難了 三反責。   必不內知。雲何知外 五藏同居。最為親昵。萬象離異。誠謂疏遙。若使不了身中。豈合能觀外物 二結破。   是故應知。汝言覺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內。無有是處 境風外動。妄想內熏。識浪潛生為自心相。空華幻化。起滅無從。不了本如遂成久執。及推所在妄謂身中。反覆窮研理無所據。故佛結指令悟其非 二破在外二。一立二。一正立。   阿難稽首而白佛言。我聞如來如是法音。悟知我心實居身外 身中無救。身外必然。不遇尊言莫悟斯旨。故稽首於佛。謝非立是也。以頭至地稽留少時。故名稽首 二釋成二。一引喻領悟前非。   所以者何。譬如燈光然於室中。是燈必能先照室內。從其室門。後及庭際 引喻例法。伏受前非也 二躡喻成立今義。   一切眾生。不見身中獨見身外。亦如燈光居在室外不能照室 室外之燭不及內明。身外之心何能反照。此計心有離身之過。故下破之。   是義必明。將無所惑。同佛了義。得無妄耶 身外之理。法喻正齊。以此觀之。合無疑暗。佛說了義可得同乎 二破二。一正破二。一引例立理二。一一多同飽問。   佛告阿難。是諸比丘。適來從我室羅筏城循乞摶食。歸祇陀林。我已宿齋。汝觀比丘一人食時諸人飽不 前雲赴請。此雲乞食者。乞食乃是常儀。泛舉為喻。又前雖赴請。未必僧盡。餘人乞食。故舉此也。宿預也 二自他殊體答。   阿難答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是諸比丘。雖阿羅漢。軀命不同。雲何一人能令眾飽 前問一食眾飽。今答軀命不同。反前問也。意顯心若離身即同他食。他食既非我飽。心知何關我身。身心相外。自他可例 二據理推破二。一以理定其相外。   佛告阿難。若汝覺了知見之心實在身外 牒也。   身心相外自不相干 定其相外。外猶離也。心既離身。不相干涉。如前所答一人食時不令眾飽。   則心所知身不能覺。覺在身際心不能知 釋成其相。心若在外。理合如是。文顯可見 二約見驗其相知。   我今示汝兜羅綿手。汝眼見時。心分別不。阿難答言如是世尊。佛告阿難。若相知者。雲何在外 具雲兜沙羅。此雲霜。佛手柔軟如兜羅綿。三十二相中一相也。眼屬身份。心若離者合不分別。若分別者。應不離身。以不離故名為相知。故此責雲若相知者雲何在外 二結破。   是故應知。汝言覺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無有是處 可知。◎   首楞嚴義疏注經卷第一之一   首楞嚴義疏注經卷第一之二   長水沙門子璿集   ◎三破潛根二。一立三。一述前所破汎立一處。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不見內故不居身內。身心相知不相離故不在身外。我今思惟。知在一處 雙敘別立。文顯易知 二問今所立答在諸根。   佛言。處今何在。阿難言。此了知心。既不知內。而能見外。如我思忖。潛伏根堙@知外而不知內。非根而何。此即妄計識心潛五根堙@三舉喻所成復伸潛理二。一舉喻合法。   猶如有人。取琉璃碗。合其兩眼。雖有物合而不留礙。彼根隨見。隨即分別 琉璃喻根。眼喻於識。眼根色淨不能礙心。同琉璃碗不礙於眼。隨照一境。心隨根知。若此成立。乍觀可爾。洎乎推破。同喻不成 二據理成立。   然我覺了能知之心不見內者。為在根故。分明矚外無障礙者。潛根內故 但知妄計。不覺隨語過生。下文即破 二破二。一正破三。一躡喻定其俱見。   佛告阿難。如汝所言。潛根內者。猶如琉璃 略牒語簡可以意知。   彼人當以琉璃籠眼。當見山河。見琉璃不。如是世尊。是人當以琉璃籠眼。實見琉璃 遠觀物像。近見琉璃。問答極成。故雲如是 二據法責其獨觀。   佛告阿難。汝心若同琉璃合者。當見山河。何不見眼 喻則近遠俱見。法則唯見山河。既失近觀。何成同喻。法喻不等。潛根理虧。下更縱破令無所據 三縱見不見鹹失。   若見眼者。眼即同境不得成隨 設使見眼。即成敵對。雲何前言隨即分別。此有自語相違過也。   若不能見。雲何說言此了知以潛在根內如琉璃合 結成法喻不齊過也。二過既彰。潛根理喪 二結破。   是故應知。汝言覺了能知之心潛伏根埵p琉璃合。無有是處 四破見內二。一約見暗以成立。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今又作如是思惟。是眾生身。腑藏在中。竅穴居外。有藏則暗。有竅則明。今我對佛開眼見明。名為見外。閉眼見闇。名為見內。是義雲何 此中立意。復宗歸內。最先所計心在身中。佛即推徵不合在內。以不能見身中物故。由此轉計身外潛根。及至窮研。二俱不當。再思理道。在內義長。遂立藏暗竅明。責無不見內過。七竅明露五藏黯然。開竅緣明。合眼對暗。明暗若見。內外俱緣。由是在內決無所惑 二約對眼以推破二。一難破二。一破前計二。一雙徵。   佛告阿難。汝當閉眼見暗之時。此暗境界為與眼對為不對眼 徵訖 二雙破二。一破對二。一對眼不屬內。   若與眼對。暗在眼前。雲何成內 對眼在前前豈成內 二外室成焦腑。   若成內者。居暗室中。無日月燈。此室暗中皆汝焦腑 若謂不論前後但是見暗便即內者。汝處幽室。無三光時。比室黯然。應是汝內。以同暗故。焦腑即內也。應立量雲。汝處幽室。應汝焦腑。以是暗故。同汝見暗 二破不對。   若不對者。雲何成見 未曾見有 境不對眼而稱見物 二破轉計二。一牒計奪破。   若離外見。內對所成 牒轉計也。此計。由前以暗室暗例眼前暗。不合成內。恐彼計雲。我所見暗與暗室暗二體不同。何也。彼暗室暗是身外暗。名為外見。以是開眼之所緣故。我所見暗是身內境。名為內對。以是合眼之所緣故。今取合眼所對之暗名為見內。非同所見室中暗爾。如何不得見暗名內。故此牒也。然諸師敘計殊不分明。蓋譯人巧略。但牒而已有智請詳。無執麻矣。   合眼見暗。名為身中。開眼見明。何不見面。若不見面內對不成 奪破也。設許合眼對暗名見身中。亦應開眼對明而見自面。內屬於暗。尚許返見。面屬於明。豈無返見。一成則俱成。一破則俱破。故雲若不見面內對不成 二展轉縱破四。一在空非內同他破。   見面若成。此了知心及與眼根。乃在虛空。何成在內。若在虛空。自非汝體 設汝執言能見面者。汝心及眼應處虛空。以根境相對方成見故。若許處空。顯是在外。如何復執心居身內。又若在空即同他人。自然不是汝之心體。此之二過。應立量雲。汝之心靈。定不在內。見汝面故。猶如他人。破次過者。但改宗雲定非汝體。因喻如前 二他見還同己體破。   即應如來今見汝面。亦是汝身 汝或執言。雖見我面。定是我體。即復破雲。佛亦見汝。應是汝身。應立量雲。如來之身定是汝體。見汝面故。如汝心眼。設或不許佛身是汝。汝之心眼亦非是汝。便同前文。自非汝體也 三根身互闕能知破。   汝眼已知。身合非覺 又若汝心能見面者。本分身處應無知覺。以在眼根處虛空故。身若有覺。眼必無知。在一不在一。經文巧。略故不言也 四二覺應成兩佛破。   必汝執言身眼兩覺。應有二知。即汝一身應成兩佛必 汝現今眼根自知身處自覺非互闕者。須有二心。知即心也。凡是有心。皆當作佛。豈汝一身成兩佛耶。此之四段。展轉破逐。皆由前文內對所成見面之執妄情紛擾執計多端。故盡破之令無所救 二結破。   是故應知。汝言見暗名見內者。無有是處 五破隨合二。一引經成立。   阿難言。我常聞佛開示四眾。由心生故。種種法生。由法生故。種種心生 引教也。第八本識變生三境。故雲心生法生。境界風動能起識浪。故雲法生心生。今雖通舉。要取後句法生心生以為據也。   我今思惟。即思惟體。實我心性。隨所合處。心則隨有。亦非內外中間三處 現今思惟。誠有緣慮。及推所止。三處元非。應知。隨境而生。心與境合。境既不一。心亦隨多。頗合佛言。必無虛論 二牒計推破二。一正破二。一破無體。   佛告阿難。汝今說言。由法生故種種心生隨所合處心隨有者 牒前計也。   是心無體。則無所合 既言因法有心。應知心本無體。無體言合。理必不然。一法雲何合。斯之謂矣。   若無有體而能合者則十九。界因七塵合。是義不然 若汝堅執無體能合。十九界第七塵。體畢竟無。亦應有合。世間學者誰信有之。故雲不然 二破有體二。一內外出入不成破二。一正奪破。   若有體者。如汝以手自挃其體。汝所知心。為復內出。為從外入。若復內出。還見身中。若從外來。先合見面 挃(陟栗切)猶觸也。以手觸身。必先知覺。既言有體。不無所止。內外二處必從一緣。故今雙詰。難同前破 二破轉救二。初救。   阿難言。見是其眼。心知非眼。為見非義 轉救也。若如前難。令見面等。理恐不然。以心能鑒覺。但名為知。眼有照明。方稱曰見。若將心知。為眼見者。必無此理。故雲非義 二破。   佛言。若眼能見。汝在室中。門能見不 引喻難也。如世間人稱見外者。必待出門方名人見。若人居室。門豈自見。門眼也。人心也。汝稱眼見。理恐不然。   則諸已死尚有眼存。應皆見物。若見物者雲何名死 舉事破也。若眼名見。死者眼存。心識離體。豈說有見。有見非死。死必無見。稱見在眼。不其謬哉 二一多遍局非理破二。一總徵。   阿難。又汝覺了能知之心若必有體。為復一體。為有多體。今在汝身。為復遍體。為不遍體 一多心體也。遍局身體也。餘文可知 二別破二。一一體多體義失。   若一體者。則汝以手挃一支時。四支應覺。若鹹覺者。挃應無在。若挃有所。則汝一體自不能成 破一也。心體若一。四處鹹同。一支受觸。四應俱覺。設許俱覺。失本觸處。故雲無在。若覺元所觸處。一體之義豈存。   若多體者則成多人。何體為汝 破多也。汝心惟一。豈合言多。若許多心。汝亦多體。多體之內誰為阿難。故雲何體為汝 二遍與不遍理非。   若遍體者。同前所挃 破遍也。挃一支時四支應覺。故雲同前。   若不遍者。當汝觸頭。亦觸其足。頭有所覺。足應無知。今汝不然 破不遍也。若汝執心不遍身者。頭足之觸同時而下。一合有覺。一當不知。今汝咸知。孰成不遍。故雲今汝不然 二結破。   是故應知。隨所合處心則隨有。無有是處 六破中間二。一引經成立。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亦聞佛與文殊等諸法王子談實相時。世尊亦言。心不在內亦不在外(引教文也)如我思惟。內無所見。外不相知。內無知故在內不成。身心相知在外非義 合教理。也不相知者。合雲外又相知。恐文誤耳。   今相知故。復內無見。當在中間 正立中也 二據理推破二。一推破二。一就身處以隨破二。一定其中位。   佛言。汝言中間。中必不迷。非無所在。今汝推中。中何為在。為復在處。為當在身 若心在中。中應無惑。必有所在。何者為中。故舉身處以定中位 二隨計斥破二。一在身無中破。   若在身者。在邊非中。在中同內 若汝於身立中位者。身有中邊。若居身中。與內何別。應合見內。若就身邊。邊則非中。便有自語相違過也 二在處不定破。   若在處者。為有所表。為無所表。無表同無。表則無定。何以故。如人以表表為中時。東看則西。南觀成北。表體既混。心應雜亂 若身外處立中位者。必須約表。何處是中。若不可表。即畢竟無。猶如兔角。若可表示。即成不定。東西南北皆可道故。能表既亂。心應混雜。理應不然 二托根境以立中二。一立。   阿難言。我所說中。非此二種。如世尊言。眼色為緣生於眼識。眼有分別。色塵無知。識生其中。則為心在 身處二種。非我立意。眼色為緣生眼識者。豈非尊言。今約根境兩楹之間。以立中位。心在此也。根能照境。故雲分別 二破二。一總徵。   佛言。汝心若在根塵之中。此之心體。為復兼二。為不兼二 以此為中。為復兼帶根塵二法。為不爾耶 二別破二。一破兼二。一若兼成雜破。   若兼二者。物體雜亂 因心所兼。根塵相雜。塵亦分別。根亦無知。物即塵也。體即根也 二不雜非中破。   物非體知。成敵兩立。雲何為中 今若不雜。物自無知。體自照境。宛成相敵。但有二相。中雲何存 二破不兼。   兼二不成。非知不知。即無體性。中何為相 不兼根故。名為非知。不兼境故。名非不知。二義既非。將何以表心之體性。體性不有。中位自無 二結破。   是故應知。當在中間。無有是處 七破無著二。一引經成立。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昔見佛與大目連須菩提富樓那舍利弗四大弟子共轉法輪。常言。覺知分別心性。既不在內。亦不在外。不在中間。俱無所在。一切無著。名之為心。則我無著。名為心不 既非內外中間。即知心無所著。而不知佛意破妄無體令識本真。如雲。三際求心心不有。心不有故妄元無。妄心無處即菩提。生死涅槃本平等。不了此意。謬指其文。妄立無著。便謂合教。舉世修行多作此計。但一切時都無所著即我真心。而不知執此無著亦是妄想。楞伽雲。無心為心量。我說為心量。故下破之 二據理推破二。一破二。一牒計雙徵。   佛告阿難。汝言覺知分別心性俱無在者。世間虛空水陸飛行諸所物像。名為一切。汝不著者。為在為無 汝言一切無著。一切不出水陸空行。即汝無著之心。決定於彼一切法上。為在不在。在即著也。若在不在。二俱有過。如下破之 二展轉推破三。一不在同無破。   無則同於龜毛兔角。雲何不著 無者不在也。若此決定不著諸法。何處是心名為不著。便同世間龜毛兔角畢竟無體。體既全無。而欲名誰為不著耶 二有體成著破。   有不著者。不可名無 若此不著之心是有體者。則不可言不在一切。無猶不在也 三雙指二過結責前非。   無相則無 指初過也。無即不在也。相即一切也。不在諸相。則是無體。如兔角等。   非無即相 指次過也。非無有體也。體若必有。即在一切。故雲即相。   相有則在。雲何無著 結前非也。相若有心。則名為著。雲何妄立不著義耶 二結。   是故應知。一切無著名覺知心。無有是處 此上七段。破妄所依竟。然凡情所計雖復萬差。因依之處不過此七。欲推妄體。先破所依。其猶城陷則賊亡巢傾則卵覆。徵雖有七。處則唯五。第四第七無別處故。隨合無著。似破能依。正意在所。詳之可見 次破妄顯真二。一破妄心顯真心三。一阿難伸請二。一責躬遭難。   爾時阿難。在大眾中。即從座起 此下皆諮求法要恭敬之儀也。梵漢兩儀。聽眾鹹坐。欲有請問。從座而作。如禮請益則起。更端則起。將有承聽。必須復坐。經有退坐一面。儒有居與汝言。皆令攝儀受法無謬也。言座起者。從法空體起悲濟用也。   偏袒右肩 袒肉袒也。致敬之極。西方俗儀。見王者。必肉袒示非敢有犯。佛教亦隨此用。然此以表將荷大法之重擔耳。   右膝著地 胡跪也。屈智就理。期證入故。皆言右者。順而無逆合掌 信解冥符。俾悟入也。已上皆身業。   恭敬 意業也。謹肅曰恭。仰重曰敬。   而白佛言 此上皆是經家綴緝敘敬儀也。下即口業。   我是如來最小之弟 解飯之子。得道夜生。於諸弟中。是最小故。   蒙佛慈愛。雖今出家。猶恃憍憐。所以多聞未得無漏 見惑雖除。俱生全在。至下方得第二果故。   不能折伏娑毘羅咒。為彼所轉。溺於婬捨。當由不知真際所詣 真實邊際。即至極義。此即大教所指示處。悔過責躬。遭難未證。蓋由不知此所詣處。即如來藏體也。二請示修行唯願世尊。大慈哀愍。開示我等奢摩他路。令諸闡提墮彌戾車 涅槃經雲。一闡雲信。提雲不俱。信不具足名曰闡提。或雲焚燒善根。此即斷善根眾生也。彌戾車。此雲樂垢穢人。此等全不識佛法。即邊邪不正之見。由不正見。即謗正法。死墮邊地。永不識佛。墮毀也。阿難請意。自得正修。識知真際。即離邪見。庶幾成佛。亦冀。展轉令無信根斷善眾生。毀滅邪見。識佛正法。自利利他始為正請。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及諸大眾傾渴翹佇欽聞示誨 請罷展禮。深樂聞也。傾心渴仰。翹誠佇望。敬聞開示誨令得入 二如來現瑞。   爾時世尊。從其面門放種種光。其光晃曜。如百千日 將陳法利。宜先表報警動令信也。前放頂光。表體無說。此從口放。欲顯言詮。聲色用中無非智體。種種百千。具足眾德破無明暗如日之照。   普佛世界六種震動 三種世間不離本覺。名佛世界。四大分湛。諸根妄生。故雲六種。無明堅厚。土石成形。震動既屬佛光。妄本必為智拔。六震動相。如華嚴說。   如是十方微塵國土。一時開現 六情妄隔。國土殊形。妄執既融。十方開現。   佛之威神。令諸世界合成一界 妄執未融六情殊隔。真智一發法界洞然。誰為自他。故成一界。即欲說如來藏心之先瑞也。   其世界中所有一切諸大菩薩。皆住本國。合掌承聽 因果不二。不二之體本周法界。名大菩薩。無明即明無所移動。名住本國。冥合此理隨順不逆。名合掌承聽。大眾將悟斯理。故今預此表示。法華說一乘竟。十方世界通為一佛國土。亦表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第三末經。大眾領悟。是此所表也 三正為開示三。一雙示真妄二源二。一總斥不了。   佛告阿難。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業種自然。如惡叉聚 凡夫外道常等四倒。聲聞緣覺無常等四。故雲種種。無始無明熏習成種。種必有果。子子相生。熏習不斷。如線貫珠次第相連。名惡叉聚。惡叉梵語。此雲線貫珠。經雲。諸法於識藏。藏於法亦然。更互為果性。亦常為因性。應法師雲。惡叉樹名。其子形如沒食子。彼國多聚以賣之。如此間杏仁。故以為喻。喻惑業苦也。   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乃至別成聲聞緣覺。及成外道諸天魔王及魔眷屬 失正墮邪也。不敘五道。故雲乃至。二乘心行理外亦同邪見。不入正理名外。但修邪因名道。梵雲魔羅。此雲殺者。   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猶如煮沙欲成嘉饌。縱經塵劫。終不能得 明失所以也。迷真習妄。種苦求甘。沙飯異因。寧論劫數。心期正覺。果入迷倫。自謂真修。焉知妄習。不循至教。但縱臆談。一失通途。莫返幽徑。悲夫 二別示二源二。一示妄源。   雲何二種。阿難。一者無始生死根本 標指也。   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 正顯也。眾生受身。輪迴五道。莫窮初際。故雲無始聚緣內搖。趣外奔逸。故曰攀緣。造善惡因。受苦樂報。死此生彼。皆因此心。故雲根本。不了是妄。一迷為心。決定惑為色身之內。故雲為自性者。吁哉世人。莫不用此攀緣妄心以為真性。執妄心為佛心。恃此修行。轉增我慢。涅槃經雲。是諸外道無有一法不從緣生。計為常者悉是顛倒 二示真源二。一正示。   二者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 標指也。菩提智果。涅槃斷果。二果本具。故雲無始。所依之性。本來不與妄染相應。故雲元清淨體。何者是耶下雲。   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 正顯也。第八梨耶。於諸識中。最極微細。名為識精。此微細識有二種義。一者覺義。二者不覺義。覺義即是此文元明。元明者本覺也。不覺即是無明生滅。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合非一非異。名為識精。從此變起根身種子器世間等。名生諸緣。識相既現。元性即隱。名緣所遺者。遺失也。故下文雲。一切眾生從無始來迷已為物失於本心。對法經雲。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斯之謂矣 二斥迷。   由諸眾生遺此本明。雖終日行。而不自覺穭J諸趣 本明周偏含裹無餘。妙覺湛然斯須匪離。步步是道。故雲雖終日行。日用罔知。故雲迷不自覺。真所謂持珠乞丐。懷寶迷邦。籊淪躓。誠可憐愍 二正推真妄二體四。一推徵妄體四。一屈指推徵四。一舉拳以問。   阿難。汝今欲知奢摩他路。願出生死 奢摩他即出生死到涅槃之道路也。   今復問汝。即時如來舉金色臂屈五輪指語阿難言。汝今見不 地水火風空輪各對一指。又一一指端有千輪相。故雲輪指。屈指問見。意欲推心 二約見以詶。   阿難言見。佛言。汝何所見。阿難言。我見如來舉臂屈指為光明拳。耀我心目 佛手金光。耀我心目。此即心目俱見 三再審誰緣。   佛言。汝將誰見。阿難言。我與大眾。同將眼見 舉拳初問便言耀我心目。再審誰見。又卻獨不言心。意引推徵明露妄想。師資善巧。共破執情。善哉大權。懸知今日 四別推心見。   佛告阿難。汝今答我。如來屈指為光明拳耀汝心目。汝目可見。以何為心。當我拳耀 當猶對也。汝目顯然。故雲可見。又汝眼實可見我拳相。意欲推心。且許其眼。眼即可見。何者是心。研覈至窮。妄想須顯 二正陳妄體。   阿難言。如來現今徵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窮尋逐。即能推者我將為心 能推之心。攀緣妄想。生死輪轉是此為根。固執既深。河沙叵算。故今呈露必待破除 三頓呵令問。   佛言。咄阿難。此非汝心。阿難矍然避座合掌起立白佛。此非我心。當名何等 世尊現相以呵叱。過之深也。阿難驚起以避座。執之重也。情之主宰皆謂我心。今被頓呵。孰不驚愕咄呵聲。矍(居縛反)逸起貌 四克示非真。   佛告阿難。此是前塵虛妄相想。惑汝真性 前塵之相本自虛妄。從識變生。猶如影像。而復引起念想。緣慮名之為心。心之與境二俱虛妄。此心及境即真如海中一浮漚耳。故下文雲。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情妙心中所現物。浮塵既現。實體即隱。能覆能暗。故雲惑汝真性。   由汝無始至於今生認賊為子。失汝元常。故受輪轉 此之妄想。能損法身。能傷慧命。功德法財由之喪失。名之為賊。迷而不識。認為真常。將謂嫡生。欲期嗣世。反遭破喪。歷劫貧窮。故失元常。受輪轉也。故下文雲。睧擾擾相以為心性。一迷為心。決定惑為色身之內。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鹹是妙明真心中物棄之大海。唯認浮漚。迷中倍人。真可憐愍 二顯示真心者。真心之體本周法界。非妄非真。絕言離相。能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然具三大。通二門。若約真如門顯此心者。則亡因果。絕染淨。口談辭喪。心緣慮亡。無法可破。無法可會。此則唯顯體大義也。若就生滅門顯此心者。則彰染淨。明體用。顯真妄。論因果。有修有證。或破或會。如斯顯示。皆為隨順入於真如。真如之體即一心也。一心真如及生滅相無二無別。即三明一。即一論三。故得治生產業皆與實相不相違背。已界佛界眾生亦然。今之所顯真心相者。依生滅門破妄顯也。然破會之相。諸經論中具有此二。蓋隨執心輕重。根有利鈍。乘有頓漸。教分權實。若執重根鈍。理須破斥。若藥弗瞑眩厥疾弗瘳。若根性調柔妄情輕薄。指相即性。一切皆如。猶良馬見鞭影動即正。今經先破。後會。俾輕重二執皆盡。利鈍兩根俱入。如此段經。即明心能生法自性元常。不同前塵分別影事。但隨境轉體是無常。下經又明。見與見緣。本無所有。元是菩提妙淨明體。又雲。生滅去來本如來藏。此則先令明識真妄。後令了妄即真。洎乎開悟無妄可了。即雲皆即菩提妙明元心。維摩法華皆有此意。如調馬善醫適時御物。在座根性既殊。說者理須兼二。如來善巧。妙達時機。文二。一阿難伸疑二。一別敘疑三。一發心修行疑。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佛寵弟。心愛佛故。令我出家。我心何獨供養如來。乃至遍歷恆沙國土。承事諸佛及善知識。發大勇猛。行諸一切難行法事。皆用此心 起意修行。親近善友。即是發菩提心。如來常教令發此心。今復何故說為非心。故敘為難。淮涅槃經。發菩提心不是佛性。師子吼雲。若一切眾生先有佛性。何故復有初發菩提心者。佛言。菩提之心。實非佛性。是無常故。乃至雖唸唸滅。相續不斷。名為修道。猶如燈焰。雖唸唸滅亦能破暗。菩提之心亦復如是。今經欲明如來藏心常住真性。即是涅槃正因佛性。發菩提心乃是緣了。體是無常。是故阿難同師子吼。以緣了性。難正因性。此則不辨三因常無常義。妄以為難也 二謗法退善疑。   縱令謗法。永退善根。亦因此心 依之修行。能成佛道。因之謗法。永作闡提。佛說非心。誠為難信 三無心土木疑。   若此發明不是心者。我乃無心。同諸土木 土木不能了知。不能修謗。為無此心。此若非心。土木何異 二總結請。   離此覺知更無所有。雲何如來說此非心。我實驚怖。兼此大眾無不疑惑。唯垂大悲開示未悟 不了正因體遍通情無情。但執修謗之心。便見土木無性。洎被呵責此非汝心。由不早辨。遂至驚怖。然阿難豈謂不知。直為末世多作此計。用妄心即是佛心。惑者既群。卒難領悟。故再三疑難。請為開示也 二如來正顯二。一約現法隨緣以顯心。   爾時世尊。開示阿難及諸大眾。欲令心入無生法忍。於師子座。摩阿難頂。而告之言 摩頂安慰也。阿難疑問。將謂無心。今若開示。必知體遍。冥合此理。了法無生。印可決定。名無生忍。得此忍時。通達一切法門。成就一切佛法。此非小緣。故佛安慰。警動其意。是故摩頂也。   如來常說。諸法所生唯心所現。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 總標色心。故雲諸法。無別生處。故曰唯心。此法生起。謂由真如不守自性為因。無始妄想熏習為緣。因緣和合。成梨耶識。從此變生根身種子器世間等。如水起波。如鏡現像。故雲唯心所現。一切因果者。別舉正報。聖凡總該。故雲一切世界微塵。別指依報。一切之言亦通此轉。既由真心隨緣所現。亦依真心以為自體。如像不離鏡波不離水。如下文雲。我常說言。色心諸緣及心所使諸所緣法。唯心所現。外洎山河虛空大地。鹹是妙明真心中物。故雲因心成體 二約自性不變以顯心二。一舉況。   阿難。若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葉縷結。詰其根元。鹹有體性。縱令虛空。亦有名貌 世間妄有。不出色空。色中小者。草葉縷結。草葉有根種。縷結因絲麻。太清為名。顯色是貌。妄相尚爾。況真心耶 二正顯。   何況清淨妙淨明心性一切心。而自無體 清淨揀異妄染。妙淨明心。即三德具足。靈鑒無昧也。雖能隨緣成一切法而一切法不能變動。若變動者即無諸法。以不變故為諸法性。如鏡現像不為像變。若為像變。則不能現一切諸像。以不變故為像所依。此亦如是。故雲性一切也。豈得妄想不實真亦無體。故此責雲而自無體也 三重破執情二。一就執定其有性。   若汝執吝分別覺觀所了知性。必為心者 牒其所執也。堅守不捨。故雲執吝。思惟尋伺藉緣托塵。如划水印空隨手即滅。汝必以此為真性者。下即語雲。   此心即應離諸一切色香味觸諸塵事業。別有全性 定其有性也。色香等即是事境。有牽心用。故名為業。既因境有。自性元無。若保為真。離塵應在 二就因顯其唯塵二。一正示唯塵二。一例對五塵顯。   如汝今者承聽我法。此則因聲而有分別 因聲分別。全性元無。色香味觸例此可見 二單就法塵顯。   縱滅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閑。猶為法塵分別影事 五境不對。明瞭不行。既絕外緣。故雲內守幽閑也。當爾之時。不無分別。若便將此內分別心為全性者。此亦非理。而不知此全由第六法塵影像事境所發。亦非全性。乃是意識在獨散位。比量別緣。取獨影境。非是明瞭同五所取。故雲縱滅見聞覺知也 二遣其自揣二。一塵亡體在容是真常。   我非敕汝執為非心 我今非是不徇理道強制敕汝執為非心。意顯如來言無藿G也。   但汝於心微細揣摩 但猶獨也。此觀不由他人獨於自心諦審揣度研摩理道也。此即理長即就。何必求人矣。   若離前塵。有分別性。即真汝心 若汝研窮此分別體。離六塵外實有性者。我即容許是汝真心。世人只知即心是佛。曾不子細度量。此心剎那變異。猶如猿猴害馬。紛然亂想無暫停時。故楞伽雲。當於靜處。觀此妄想流注生滅。凡夫不覺。妄謂不動。故下經雲。如瀑流水。望如恬靜。流急不見。非是無流。起信亦云。一切眾生不名為覺。以從本已來唸唸相續未曾離念。故說無始無明故佛再令微細揣摩。揩定真偽 二境去心空足彰虛妄二。一正示。   若分別性離塵無體。斯則前塵分別影事 若離前塵。無此分別。足顯分別宛是妄想。自性本無。屬於前塵。故可名為分別影事。如下文雲。若真汝心。則無所去。雲何離聲無分別性。斯則豈唯聲分別心。分別我容。離諸色相無分別性 二釋成。   塵非常住。若變滅時。此心則同龜毛兔角 心因塵有。塵屬無常。塵既無常。必歸變滅。皮之不存。毛將安附。   則汝法身同於斷滅。其誰修證無生法忍 若汝堅執無常之心是真性者。應合法身同於斷滅。以法身體即真性故。法身若斷。依何修行。證無生忍。若了如來藏心。本周法界本無生滅。含裹十方。寧有方所。凡夫身心。如影如像。執此影像。為佛性者。一何鄙哉 四彰其自失。   即時。阿難與諸大眾。默然自失 初聞佛斥此非汝心。則驚疑設難。將謂無心。洎乎顯示清淨妙明性一切心本來遍圓。而為世界因果微塵平等體性。佛雖開示。又恐久執尚堅。再約緣塵。重研妄想。離塵無體。豈是元真。苦堅執不融。法身應斷。修證法忍必無所依。阿難雖未悟真。且知執妄是失。故雲默然自失 三結示執妄過失。   佛告阿難。世間一切諸修學人。現前雖成九次第定。不得漏盡成阿羅漢 四禪四空。及滅受想。名為九定。通名次第者。若入禪時。智慧深利。能從一禪入一禪。心心相續。更無異念可間雜故。然修此定。能成無漏。今言不得漏盡者。乃通指世間有漏心修欲界未至及四禪四空定耳。凡夫修禪。多生味著。隨禪感果。不出三界。故非無漏。非別指於滅盡等九。亦可別斥前之九定。雖通無漏。俱是不了。問既修此定。能得無漏。何故經雲不得漏盡成阿羅漢。答此明不得大乘阿羅漢也。纓絡經中。初歡喜地名鳩摩羅伽。秦言逆流。乃至七地名阿羅漢。秦言過三有。故知。今言不得漏盡。乃指不斷二障之漏不證大乘羅漢也。況究竟無學。佛地始稱。故佛三號有阿羅訶也。   皆由執此生死妄想誤為真實。是故。汝今雖得多聞不成聖果 若了真妄。達法界性。見與見緣。以現前境。元我覺明。終不誤執生死根本以為真實。由是不辨認妄為真。久處輪迴。不成聖果。然阿難亦得初果。以未究竟。故雲未得。若約大乘。故無所惑。二破妄見明真見者。由前佛問入道發心。遂答。因睹如來勝相。由眼觀見。心生愛樂。洎乎舉拳再問。復雲耀我心目。七處徵詰。三疑拒抗。但且論心。未言其見。蓋心為萬法之源。見為六根之首。心有真妄。見具正邪。故前破妄心顯如來藏。即一真法界離緣絕相是所觀境。境既已說。次明能觀之智。智即是慧。慧用差別說名為見。見有正邪故須料揀。故下文雲。唯願如來開我道眼得清淨眼等。此蓋先體後用。法如是也。然體用二法不相捨離。體是即用之體。用是即體之用。故前後經文。明心則約見而辨。顯見則就心而論。故知一法義分二也。文三。一承前開示責己求哀二。一責己無修二。一正敘。   阿難聞已。重複悲淚。五體投地。長跪合掌 責己內重。涕淚外形。拜而復跪。冀聞正說。   而白佛言。自我從佛發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惟無勞我修。將謂如來惠我三昧。不知身心本不相代。失我本心。雖身出家。心不入道 初心入道。罔解克修。恃賴親因。將惠正受。豈知身戒雖從佛得。心定宜當自證。木不相代斯之謂歟。涅槃雲。汝諸比丘。身雖出家。而未曾染大乘法服。雖復乞食經歷多年。初未曾求大乘法食。衣嚴法體。食資慧命。不識本常衣食俱失 二喻顯。   譬如窮子捨父逃逝。今日乃知 窮子捨父喻也。絕無功德法財以養法身慧命。故雲窮子。不識本真。背清淨覺。故雲捨父。輪轉五道。往而不返。故雲逃逝。因佛指示。方知過誤。故雲今日乃知。   雖有多聞。若不修行。與不聞等。如人說食終不能飽 說食不飽喻也。前法後喻。合之可知。夫修行者。必須內修理觀外助多聞。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若偏文字不習觀門。說食何異。故大論雲。有慧無多聞。是不知實相。譬如大暗中有目無所睹。多聞無智慧。亦不知實相。譬如大明中有燈而無目。多聞利智慧。是所說應受。無聞無智慧。譬如人身牛 二述迷求解。   世尊。我等今者二障所纏。良由不知寂常心性 煩惱所知。名為二障。由煩惱障障心。心不解脫。造業受報。由所知障障慧。慧不解脫。迷法空理。不知諸法性相。若了本性常寂諸法元空。自然擾惱不生。業性不結。誰曰生死。誰為涅槃。涅槃生死猶如昨夢。今為所縛。實為不知。二障名體。如常所辨也。   惟願如來。哀愍窮露。發妙明心。開我道眼 無財之極曰窮。無上可覆曰露。既無功德法財。非窮如何。既無權實父母。非露如何。發妙明心。破煩惱障也。開我道眼。破所知障也。既開道眼。見性明心。二障若亡。二執隨遣。者成住地。遠至妙覺。善哉妙請。不亦至哉 二放光灌頂許為宣說二。一放光灌頂。   即時如來從胸萬字湧出寶光 前光從口。此光從胸者。前文從說顯心。此文從心發見。萬字者。表無漏性德。梵雲阿悉底迦。此雲有樂。即是吉祥勝德之相。有此相者。必受安樂。則天長壽二年。權制此字。安於天樞。其形如此。卍音為萬字。佛胸前有此之形。然八種相中。此當第一。謂吉祥萬德之所集也。   其光晃昱。有百千色。十方微塵普佛世界一時周遍。遍灌十方所有寶剎諸如來頂。旋至阿難及諸大眾 體既具德。用不離體。用亦具德。故雲有百千色。一時周遍者。無漏淨眼。普見十方。智照無遺。微塵皆遍。遍灌佛頂智果必同。及諸大眾乘因不二 二許為開顯。   告阿難言。吾今為汝。建大法幢。亦令十方一切眾生。獲妙微密性淨明心。得清淨眼 根本智性因茲顯發能建大義。名大法幢。三德祕藏不縱橫並別。故雲妙。十地見之如隔羅縠。故曰微。惟佛與佛乃能究盡。故曰密。心即體也。眼即用也 三約破執廣辨見性二。一且示見性惟心二。一舉前問答引出常情二。一舉前所答問其因由二。一問因。   阿難。汝先答我見光明拳。此拳光明。因何所有。雲何成拳。汝將誰見 此問有三。正在誰見。餘即兼耳 二答由。   阿難言。由佛全體閻浮檀金。赩如寶山。清淨所生。故有光明。我實眼觀。五輪指端屈握示人。故有拳相 先光。次見。後拳也。不從問次者。文便故也。閻浮檀金。正雲染部捺陀。此西域河名。其河近其樹。其金出彼河。此則河因樹名。金因河稱也。或雲。閻浮果汁。點物成金。因流入河。染刀為金也。其色赤黃。兼帶紫焰故也。觀經疏說。閻浮檀金。超過紫磨金色百千萬倍。唯聖所知。佛身光明猶如聚目。紫磨必不如此。赩許力反。大赤色也。   二且約無拳。例其無見二。一約無拳以例問二。一舌語。   佛告阿難。如來今日實言告汝。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開悟 無智之人。縱喻難明。故舉智者因喻開悟 二正例。   阿難。譬如我拳。若無我手。不成我拳。若無汝眼。不成汝見。以汝眼根。例我拳理。其義均不 以其情見必然故。順清而問。待其伸答。後乃奪之 二據常情以類答。   阿難言。唯然世尊。既無我眼。不成我見。例如來拳。事義相類 果然情見不出於斯。故答相類 二約盲緣境以奪破六。一奪。   佛告阿難。汝言相類。是義不然。何以故。如無手人。拳畢竟滅。彼無眼者。非見全無 意明盲雖無眼心中有見。後自釋之 二驗。   所以者何。汝試於途。詢問盲人汝何所見。彼諸盲人必來答汝。我今眼前唯見黑暗。更無他矚。以是義觀。前塵自暗。見何虧損 盲雖不見明。還能見暗。即此見暗亦名為見。故雲見何虧損 三難。   阿難言。諸盲眼前唯睹黑暗。雲何成見 常情見暗。不名為見。故以此難 四徵。   佛告阿難。諸盲無眼唯觀黑暗。與有眼人處於暗室。二黑有別。為無有別 徵訖五通。   如是世尊。此暗中人與彼群音。二黑校量。曾無有異 無眼見黑與有眼見黑。二見無別。故知。見即是心。不唯在眼 六釋三。一牒向執情。   阿難。若無眼人全見前黑。忽得眼光。還於前塵見種種色名眼見者 無眼見黑。有眼見塵。汝必許此是眼所見 二引燈例破。   彼暗中人全見前黑。忽獲燈光。亦於前塵見種種色應名燈見 此正例。無燈見黑。有燈見塵亦應許此是燈所見。   若燈見者燈能有見。自不名燈。又則燈觀。何關汝事 此縱破。設或汝許名為燈見。燈若有見應名為人。不合名燈。又若燈見。彼暗中人得燈光時。不合名見。燈自見故。應知。因燈見色。燈不名見。因眼見色。眼不是見。燈之與眼但是見緣。體非是見也 三結歸心見。   是故當知。燈能顯色。如是見者是眼非燈 舉前有眼。在暗室時。因燈顯照前塵境界眼方得見。此名眼見。   眼能顯色。如是見性是心非眼 此舉盲者得眼光時。因眼顯照前塵境界心方得見。以前例此。應知見性是心非眼也。窮其根本見性元心。遽遽相推。心為其主。餘是助因。以常情只知眼見。不識是心。今此且令知其根本。未辨真妄 二廣約諸相辨釋三。一對境動搖粗論真見二。一阿難佇佛慈音。   阿難雖復得聞是言與諸大眾口已默然。心未開悟。猶冀如來慈音宣示。合掌清心。佇佛悲誨 雖知見性唯心。未識真妄。若言是妄。如來又許獲妙明心。得清淨眼。若謂是真。前文廣破非。真乃雲前塵虛妄相想惑汝真性。進之又不可。退之又難明。羝羊觸蕃斯之謂矣。心既未了。口即默然。密冀如來慈音開示 二如來廣為開示三。一問悟客塵引其開解二。一如來問悟因由。   爾時世尊。舒兜羅綿網相光手。開五輪指。誨敕阿難及諸大眾。我初成道。於鹿園中 即波羅奈國鹿野苑中五仙所居修行處也。佛成道後先入此園。度五人耳。   為阿若多五比丘等及汝四眾。言一切眾生不成菩提及阿羅漢。皆由客塵煩惱所誤。汝等當時因何開悟今成聖果 五比丘者。謂阿若憍陳如。摩訶男。頞鞞比丘。婆提。婆敷。此五。佛初出家雪山修道。父王憶戀。遂召彼往親近承事。彼疑非真。相次捨去。同在鹿園習外道法。佛成道後。思欲先度彼勞苦者。天眼觀見在仙人苑。故往開示。三轉法輪。說生滅四諦苦集滅道。今言客塵者。即別指集諦。分別煩惱粗動如客。俱生微細難辨如塵。此俱喻煩惱障也。若下圓通陳如述證。即通大乘。客如煩惱。塵如所知。二義無在 二陳如述已領解二。一標所悟。   時憍陳那起立白佛。我今長老。於大眾中獨得解名。因悟客塵二字成果 德長臘高最初度故。名為長老。佛轉法輪。五人之中陳如先悟。佛問解否。答言已解。因得解名。悟此見修如客如塵。證得無為生空涅槃。湛然不動如主及空。因即獲果 二述所解二。一述客義。   世尊。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宿食事畢俶裝前途。不遑安住。若實主人自無攸往。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為客義 旅亭止客舍也。俶始前進。遑暇也。此明客義匆匆不暇停住。喻分別煩惱數數造業流轉五道未曾暫息。三界旅泊受果始畢又造新業。故雲食宿事畢俶裝前途 二述塵義。   又如新霽清陽昇天。光入隙中。發明空中諸有塵相。塵質搖動。虛空寂然。如是思惟。澄寂名空。搖動名塵。以搖動者名為塵義。佛言如是 此舉新晴太陽高照。光入牖隙。現空中塵。搖動不息。此喻俱生煩惱微細難見。自非觀智照現。終不覺知。與身俱生。與心同事。故此煩惱體全是生滅虛妄不息。主人及空。俱喻真性不動之義。始佛問悟客塵。此欲陳如明其行相。意引。阿難聞而開解。了真見常寂身境動搖。陳如剖析。甚合佛心。故此印可言如是也 二放光屈指辨其靜搖二。一約境開合以辨見三。一引手問答。   即時。如來。於大眾中。屈五輪指。屈已復開。開已又屈。謂阿難言。汝今何見。阿難言。我見如來百寶輪掌眾中開合。問答可知 二就見推窮。   佛告阿難。汝見我手眾中開合。為是我手有開有合。為復汝見有開有合。阿難言。世尊寶手眾中開合。我見如來手自開合。非我見性自開自合 此明境有開合。見無開合 三再審動靜。   佛言。誰動誰靜。阿難言。佛手不住。而我見性尚無有靜。誰為無住。佛言如是 阿難已聞客塵搖動虛空與主常自寂焉。今遇此問。例知見性無動無靜。若以動靜相形。則佛手是動。見性是靜。若只就見體所明。本不曾動。今亦無靜。此答稍符於真。故佛印言如是 二約身搖動以辨見。上來明境有開合見無動靜。此則約對外境以辨。義則易顯。向下。只於內身自分動靜。動中有不動。意明境之與身俱是生滅。而凡夫人執身執境。不了空無常。故於此造業流轉無窮。本真自性迷而不識。故圓覺經雲。妄認四大為自身相。下經亦云。諸可還者自然非汝。又云云何汝今以動為身以動為境。從始洎終唸唸生滅。此等皆明身境無常見性常住也。不見性常二乘所執。不知無常。凡夫迷倒。下自雙破。至文當知。然此所明。對境對身以辨見性。一往粗淺。若原佛意。非離此見別有性常。性常真體只就此顯。以見與見緣無體可得本同空華元是妙明無生滅故。下經觀河之見亦復如是。良以。諸疑未斷。執情深重。是故。且就淺近。寄明深旨。至下文殊為問。方顯其意。學者知之。文二。一放光左右以辨頭。   如來於是從輪掌中飛一寶光在阿難右。即時阿難迴首右盻。又放一光在阿難左。阿難又則迴首左盻。佛告阿難。汝頭今日何因搖動。阿難言。我見如來出妙寶光來我左右。故左右觀。頭自搖動 稍知見體無動。審問不移。故言頭自搖動 二約頭搖動以明見。   阿難。汝盻佛光左右動頭。為汝頭動。為復見動。世尊。我頭自動。而我見性尚無有止。誰為搖動。佛言如是 阿離認見不移。若無相形亦無動止。故佛印可 三雙結會通責其迷失二。一雙結會通。   於是如來普告大眾。若復眾生以搖動者名之為塵。以不住者名之為客 此結陳如悟客塵。客塵動搖。俱喻煩惱。   汝觀阿難頭自動搖。見無所動。又汝觀我手自開合。見無舒捲 此結阿難答身境。手有開合。頭自動搖。身境客塵同一生滅。更無二別。應知。客必有主。塵處有空。對佛手之見。形頭動之性。未嘗動靜。豈成去來。前後會通。其揆一也 二總責迷失。   雲何汝今。以動為身。以動為境。從始洎終唸唸生滅。遺失真性。顛倒行事 總責也。總責凡夫二乘無常計常常計無常。凡夫不了身境無常。妄執實有。計我我所。起惑造業流轉三界。受於一切身心大苦。尚不知生滅。豈知本如來藏。故雲以動為身唸唸生滅等。此即責無常計常也。二乘雖知一切無常。而不悟知本常妙性湛然不動。故雲遺失真性。既不識真。亦不辨妄。故雲顛倒行事。其猶棄海認浮漚者耳。   性心失真。認物為己。輪迴是中。自取流轉 結失也。不了性一切心。即是失真此斥二乘不知常也。認物為己。此指凡夫以動為身等也。下文身之與心皆是真心中所現物。執為自己。顛倒斯甚。自體不識。妄取他緣。如懷至寶於外求丐。誰之過歟。故雲自取流轉。   首楞嚴義疏注經卷第一(之二)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799 首楞嚴義疏注經   首楞嚴義疏注經卷第二(之一)   長水沙門子璿集   二就破顛倒漸明真見二。一且對匿王破其斷見二。一述阿難所壞願辨真妄。   爾時阿難及諸大眾。聞佛示誨身心泰然。念無始來失卻本心妄認緣塵分別影事。今日開悟。如失乳兒忽遇慈母 悟知緣塵之心是影事。又識對境之見是不動。翻思往日。認妄失真。流浪既深。□□□□飀□詀□馜□□□□蓮□□夾□□□□□□襛□□□□□飀□   合掌禮佛。願聞如來顯出身心真妄虛實現前生滅與不生滅。二發明性 前文叱責此非汝心。蓋令識妄。仍指諸法唯心所現。此又令了所現之妄本無自性元是一真。一真未嘗動搖。諸法何曾生滅。佛意欲其即妄見真。遂印對境之見元來無動。廣責認物為己性心失真。阿難罔測佛之深旨。將謂真妄二體全殊生滅之外有不生滅。若如是者。唯心之言虛設。妄法之語徒施。逐語迷旨。終成顛倒。雖懷疑念未敢形言。故雲合掌禮佛願聞等也 二明匿王引外請證不生四。一引外敘疑。   時波斯匿王起立白佛。我昔未承諸佛誨敕。見迦旃延毘羅胝子。鹹言此身死後斷滅名為涅槃 迦旃延姓也。名迦羅鳩馱。此外道執一切法亦有亦無。刪闍夜是名。毘羅胝母號。此外道起自然見。外計雖多不離斷常二見。此二皆斷見類故雲。鹹言斷滅。此人異計。不知業種相生。妄謂死後即是涅槃。   我雖值佛。今猶狐疑。雲何發揮證知此心不生滅地。今此大眾諸有漏者鹹皆願聞 狐性多疑。凡遇冰處。聽水無聲然後方行。昔聞死後斷滅。今聞不滅不生。孰是孰非。猶豫不決。故雲狐疑。匿王深體阿難所懷。知於生滅之外求不生滅。心雖密請。口不形言。故引外宗冀佛開示。近破外道斷見令知死後續生。深引阿難悟真不離生滅妄識。故雲證知此心不生滅地 二述身遷改四。一問答身常不常。   佛告大王。汝身現在。今復問汝。汝此肉身為同金剛常住不朽。為復變壞。世尊。我今此身終從變滅 佛舉此問。欲顯生滅中有不生滅。如前頭自搖動見無所動 二問答未滅知滅。   佛言。大王。汝未曾滅。雲何知滅。世尊。我此無常變壤之身雖未曾滅。我觀現前唸唸遷謝新新不住。如火成灰漸漸銷殞殞亡不息。決知此身當從滅盡 前念滅後念生。剎那變異。如火燒薪必歸磨滅。俱捨雲以諸有為法有剎那盡故 三問答老幼何貌。   佛言如是。大王。汝今生齡已從衰老。顏貌何如童子之時 王述無常唸唸遷謝。其理必然。故印如是。欲其更敘遷謝之相。以老少相比為問。十五曰童。未巾冠也。齡年也。   世尊。我昔孩孺膚腠潤澤。年至長成血氣充滿。而今頹齡。迫於衰耄。形色枯悴。精神昏昧。髮白面皺逮將不久。如何見比充盛之時 始生曰孩。始行曰孺。孺濡也。言濡弱也。膚布也。布在表也。文理光美曰腠。此皆童子時相。長成謂成人之時。此從二十已上至強壯時。故雲血氣充滿。頹齡即今六十有二。年齡頹朽近於七十。故雲迫於衰耄。老少相異。雲何世尊見此相比 四問答頓漸流年。   佛言。大王。汝之形容應不頓朽 前敘相變。今問年變。由年變故令其相變。不頓朽言。要敘漸老唸唸遷移。   王言。世尊。變化密移我誠不覺。寒暑遷流漸至於此。何以故。我年二十。雖號年少。顏貌已老初十歲時。三十之年又衰二十。於今六十又過於二。觀五十時。宛然強壯。世尊。我見密移。雖此殂落。其間流易且限十年 十年為限。粗相而觀。殂往也。落猶不住也。少壯不住往而不遷也。故雲殂落。流變易改也。   若復令我微細思惟。其變寧唯一紀二紀。實為年變 此以一年為限。年年變改何啻十年。十二年曰紀也。   豈唯年變。亦兼月化 此以一月為限。月月不同。不唯約年也。   何直月化。兼又日遷 何直猶不但也。此以一日為限。日日更訛。不但約月。已上從寬至狹。四限觀察。無常之相。猶是粗浮未為微細。   沈思諦觀。剎那剎那唸唸之間不得停住。故知我身終從變滅 此至細而觀也。若以沈靜其思審諦觀察。即剎那不停唸唸流變。此即微細四相遷流不息。凡夫心粗。殊不知覺。古德偈雲。如以一睫毛置掌人不覺。若置眼睛上違害極不安。愚人如手掌。不覺行苦遷。智者如眼睛違。極生厭患。言剎那者時之極少也。俱捨論說。時之極少名曰剎那。時之極長名之為劫。乃至年之與月俱是時之分劑。又雲。百二十剎那為一怛剎那。六十怛剎那。為一臘縛。三十臘縛為一須臾。三十須臾為一晝夜。三十晝夜為一月。十二月為一年。十二年為一紀。前約十年為限。是約一紀舉全數爾 三示性不滅三。一佛問不滅王答不知。   佛告大王。汝見變化遷改不停。悟知汝滅。亦於滅時汝知身中有不滅耶。波斯匿王合掌白佛。我實不知 生滅粗相如前可知。不生滅性亦在汝身。汝知之否。匿王舉外敘疑。俾欲世尊明示。今蒙佛問。故答不知 二許示無生廣辨無改。此下約王自小至長見河不變。以明見性。意顯只於生滅了不生滅。相雖粗近。旨甚深微。一令匿王驗粗相而悟捨生趣生。一使慶喜發深解而知滅元不滅。即相顯性。在此密談。頭自搖動見無所動是此意也。維摩雲。如自觀身實相觀佛亦然。肇公以萬物即不遷。何但於見。下文佛答文殊。及會三科文首。分明顯會。始現其意。文二。一許示無生。   佛言。我今示汝不生滅性 許於正生滅時示無生理也 二徵詰廣辨三。一問答見河之初。   大王。汝年幾時見恆河水。王言。我生三歲。慈母攜我謁耆婆天經過此流。爾時即知是恆河水 耆婆此雲命。西國風俗。皆事長命天神。子生三歲。即謁彼廟。謝求得也。此以年問見者。意明年變見不變也 二問答見河同異。   佛言。大王。如汝所說。二十之時衰於十歲。乃至六十。日月歲時唸唸遷變。則汝三歲見此河時。至年十三。其水雲何。王言。如三歲時宛然無異。乃至於今年六十二亦無有異 無異之語甚好思量。一往粗浮。再思有旨 三問答見有童耄。   佛言。汝今自傷髮白面皺。其面必定皺於童年。則汝今時觀此恆河。與昔童時觀河之見。有童耄不。王言不也世尊 色身粗相童耄易知。見性不遷誠難覺了。對此辨異。令悟無生也 三克指常性斥彼置疑。   佛言。大王。汝面雖皺。而此見精性未曾皺。皺者為變。不皺非變。變者受滅。彼不變者元無生滅。雲何於中受汝生死 克指常性也。生滅但遷有為。無為不受生死。若知不變即見無生。   而猶引彼末伽梨等。都言此身死後全滅 斥彼置疑也。末伽梨是字。母名俱奢梨。此指與匿王所引異者。俱是外道趣爾指也。色身變異可說無常。見性不遷理非斷滅 四信悟續生。   王聞是言。信知身後捨生趣生。與諸大眾。踴躍歡喜得未曾有 敘其淺悟。但雲捨生趣生。鞠彼深意。必知滅元不滅。隨宜領解。主伴同致。未即顯言也 二正對阿難破其常見二。一阿難乘違發問。   阿難即從座起。禮佛合掌。長跪白佛。世尊。若此見聞必不生滅。雲何世尊名我等輩遺失真性顛倒行事。願興慈悲洗我塵垢 據此見河之見與我見聞無殊。於王即雲不滅不生。於我即雲遺失真性。王之與我孰親孰疏。苟或殊途。如何分辨。然此問意由來久矣。始因手自開合見無開合。頭自動搖見無搖動。一一佛印皆言如是。此則如來令於妄見即辨真見。無離生滅有不生滅。阿難罔知佛旨。猶謂生滅與不生滅別。遂合掌禮佛。願聞如來顯出身心真妄虛實現前生滅與不生滅二發明性。匿王知其懷抱。又不發問伸誠。於是引外六師執身死後斷滅。所冀佛親開示。即妄見真。責引阿難。無執二別。阿難古佛。豈茲不了。蓋為今日惑重情深。須示瞢然確陳拒諍。故茲問也 二如來驗破執情三。一驗出倒情二。一垂手以問引出常情四。一問。   即時如來垂金色臂。輪手下指。示阿難言。汝今見我母陀羅手。為正為倒 下指。指下也。母陀羅此雲印。此意欲明見手不同有正有倒。以況其見亦有正倒 二答。   阿難言。世間眾生以此為倒。而我不知誰正誰倒 此推世人以此為倒。而我不知雲何 三徵。   佛告阿難。若世間人以此為倒。即世間人將何為正 若以垂手為倒。復將何者為正 四釋。   阿難言。如來豎臂兜羅綿手上指於空。則名為正 豎手為倒。卻以為正。以不順身故。此為倒阿難不辨真妄。執妄失真。故如來責顛倒行事。既了妄本無體。合知真自寂然。遂許對頭動之見觀河之性即是性真。無別真也。慶喜依前不了。將謂妄外有真。遂不甘我為顛倒之人。王是無生之性。阿難既陳諍問。如來就事以驗。逆順之境不辨。顛倒之情難脫。下文即破 二豎臂以示比出倒見。   佛即豎臂告阿難言。若此顛倒首尾相換。諸世間人一倍瞻視 既雲豎臂為正。佛便豎臂隨而責之。此即正是顛倒也。指本垂下。今卻逆上。故雲首尾相換。世人不依本分以正為正。而別生異見以倒為正。故雲一倍瞻視。   則知汝身與諸如來清淨法身比類發明。如來之身名正遍知。汝等之身號性顛倒 若以此驗之。則知汝身與如來身比並類例顯發彰明。佛身是正。汝身應倒。亦可。若以佛之見手類顯佛身。明知佛身名正遍知。若以汝之見手比並汝身。明知汝身號性顛倒。汝胡非是顛倒行事。正遍知者。離倒名正。窮盡法界名遍知。凡夫二乘無此號者。皆顛倒故 二徵其倒處二。一徵倒所在。   隨汝諦觀。汝身佛身稱顛倒者。名字何處。號為顛倒 隨者猶任從也。任汝心中諦審觀察。佛若是倒。汝名佛身何處是倒。汝若是倒。汝名自身何處名倒。此則令其識顛倒處也。名(去聲)字猶詺目也。古人於此作泯相解。遂令下經正辨顛倒血脈不貫。便成孤起。既絕正倒。如來何故卻說顛倒。學者請詳。無見榮古 二敘其罔知。   於時阿難與諸大眾。瞪瞢瞻佛。目睛不瞬。不知身心顛倒所在 瞪直視貌。瞢昏悶不了也。聞徵倒處瞢然不了。既不措其一辭。但知向佛直視 三廣示倒相二。一興悲告語敘其常說。   佛興慈悲。哀愍阿難及諸大眾。發海潮音遍告同會。諸善男子。我常說言。色心諸緣及心所使諸所緣法。唯心所現 天鼓無思。隨人發響。海潮無念。要不失時。此表無緣慈悲應機而說不待請也。色謂十一種色。心謂八識心王。諸緣即總指色心。或可別指不相應行。心所即五十一心所。諸所緣法謂六無為也。此上五位一百法攝諸法盡。皆是真心之所現起。如鏡現像不離於鏡無體可得。問前五無為名體俱假。可同前法無體如影。真如無為。名假體實。為諸法性。何言無體如影像耶。答此宗所說真如猶是對妄而立。既因對待還成妄法。如下經雲。言妄顯諸真。妄真同二妄。又雲。無為無起滅。不實如空華。圓覺雲。圓覺流出一切清淨真如菩提涅槃等。由是五位諸法唯心所現。皆同影像也 二顯真示妄斥其倒情二。一就法辨釋迷情五。一標指。   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物 心現身心。如鏡現物。物不是鏡。物體虛故。鏡不是物。鏡體實故。虛實既辨。由是顛倒於茲可識 二責失。   雲何汝等。遺失本妙圓妙明心寶明妙性。認悟中迷 心即是性。體遍故圓。無昧故明。具法可重故名為寶。元來自爾非適今也。故雲本。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故稱妙。再三歎美。故疊言之。悟即是覺。圓明性也。迷即不覺。妄身心也。不覺處覺。如像處鏡。虛實可辨。今棄如鏡之本性。執似像之身心。不辨虛實。斯為大失。故雲認悟中迷。前雲名字何處號為顛倒。今正指此顛倒處也 三敘妄。   晦昧為空。空晦暗中結暗為色。色雜妄想。想相為身。聚緣內搖。趣外奔逸 無明體暗。故雲晦昧。內有無明外現空相。故雲為空。此則最初劫濁也。下文雲。迷妄有虛空。又雲。汝見虛空遍十方界。空見不分。有空無體。有見無覺。相織妄成。是第一重名為劫濁。此三細中業轉二相。亦云同異。亦云動靜。由此動靜互相待故。於此二相暗中結成形色。即根身器界也。形色既現。想處其中。色想相雜。有知覺處成於根身。想澄凝處即是器界。此則第三現相也。以有境界緣故。牽起粗識。唸唸分別相續不斷。故雲聚緣內搖。此前二粗也。由念相續熏習不斷。遂成分離。取六塵相流趣不息。故雲趣外奔逸。此後二粗分離識也。從微至著。三細四粗為煩惱道。畢於此矣 四顯執。   昏擾擾相以為心性。一迷為心。決定惑為色身之內 世人不知元是無明展轉粗動。將此昏迷擾擾之相。便為真實心性。一從迷執決定不改。謂言我心在色身內。遂起有情無情之異有性無性之殊。認妄心為佛心。一何鄙見 五結迷。   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鹹是妙明真心中物 根身種子屬內。緣而執受。山河大地屬外。但緣非執受。此之三境皆是賴耶相分。又此空界從迷妄生。識所變故。能變之識全是無明。迷真而起。亦無自體。能變所變皆是鏡心所現影像。故前文雲。汝身汝心皆是真心中所現物。不知此理。卻執我心在色身內。故此結示 二約喻結指倒相。   譬如澄清百千大海棄之唯認一浮漚體目為全潮窮盡瀛渤 如來藏有四義。故以海喻。永絕百非如海甚深。包含萬有如海廣大。無德不備如海珍寶。無法不現如海現影。其體湛寂不與妄染相應。故雲澄清。即前甚深義也。百千者即前廣大義也。不識是元清淨體。故雲棄之。只取昏擾擾相以為心性。故雲唯認等。全潮大瀛渤澥。皆海之異名也。   汝等即是迷中倍人。如我垂手等無差別。如來說為可憐愍者 例前結指也。棄之大海是一迷也。認漚為海是倍迷也。垂手是正。執為倒。一迷也。豎手是倒認為正。倍迷也。前舉事以驗。後引喻以況。中間以法進退相例。正指倒相。皎然明白如何謂言是泯相耶。有智請詳 三廣約緣塵正顯真見。以前文中。約對手觀河。示見無生。相淺意深。猶成隱密。未為顯了。不名正顯。故科雲粗論漸明也。今此已下。廣對緣塵。破除名相。顯此見性不落戲論。然後逐段會通。令知諸法虛妄本無所有。唯一菩提妙淨明體。分明顯會。故雲正顯真見也。文四。一顯緣心非性二。一阿難述悟彰疑二。一述悟。   阿難承佛悲救深誨。垂泣叉手。而白佛言。我雖承佛如是妙音。悟妙明心元所圓滿常住心地 因佛廣示顛倒顯出真心。於能詮言音。悟所詮心地 二彰疑。   而我悟佛現說法音。現以緣心。允所瞻仰。徒獲此心。未敢認為本元心地。願佛哀愍。宣示圓音。拔我疑根歸無上道 佛以言音詮此真性。今我領解復是緣心。所悟真性。能悟緣心。還同如來前所責言。如汝今者承聽我法。此則因聲而有分別。有何別耶。由是未敢認為心地。心有能生可依止義。喻之地也。言圓音者。以佛一一語言。遍窮生界。而其音韻常不雜亂。如起信疏解 二如來約喻顯釋二。一指定其非。   佛告阿難。汝等尚以緣心聽法。此法亦緣。非得法性 因聲而有分別。此分別性即是生滅。維摩雲無以生滅心行說實相法。說既不可。聽豈可耶。緣心者但緣語言文字。故雲非得法性。若能忘懷合道。離能所相。一念不生。前後際斷。斯可名為真得法性 二喻顯其失二。一執指亡月斥認能詮二。一喻二。一指月雙迷。   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當應看月。若復觀指以為月體。此人豈唯亡失月輪。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標指為明月故 指喻能詮言教。月喻所詮真理。若欲見月。須亡指以觀之。若欲見性。須亡言而體之。不能亡言豈能見性。不能遺指豈識月輪。圓覺雲。修多羅教如標月指。若復見月。了知所標畢竟非月。一切如來種種言說開示菩薩亦復如是。指月俱迷。詮旨兩失。在文可見 二明暗俱失。   豈唯亡指。亦復不識明之與暗。何以故。即以指體為月明性。明暗二性無所了故 言教屬有為。無記故暗。真理屬無為。性善故明。能喻可解 二合。   汝亦如是 以法合喻如上所辨一客去主留責滯緣想二。一約法喻順推有體三。一法。   若以分別我說法音為汝心者。此心自應離分別音有分別性 若因佛說法生分別心。此分別心本無自性。故屬緣塵。隨塵有無。非是常住。但如其客 二喻。   譬如有客。寄宿旅亭。暫止便去。終不常住。而掌亭人都無所去。名為亭主 此明緣心隨境往來。真心湛然常住。以客喻妄。以主喻真 三合。   此亦如是。若真汝心則無所去 如下經雲。聲無既無滅。聲有亦非生。生滅二圓離。是則常真實 二約緣塵反責無性三。一例成無性。   雲何離聲無分別性。斯則豈唯聲分別心。分別我容。離諸色相無分別性 緣心若是真性。應如其主。何得隨聲來去。以離聲時無分別故。豈同真心周遍法界湛然常住。隨聲之心既然。隨色之心亦爾。故雲豈唯等 二指同外宗。   如是乃至分別都無 前舉色聲顯心無體。亦合遍歷香味觸法。今此超過。故雲乃至分別都無。   非色非空。拘捨離等昧為冥諦 不可見故非色。緣會有故非空。言冥諦者。或雲冥性或雲自性。梵雲僧伽奢薩咀羅。此雲數論。立二十五諦。最初一諦名為冥性。計以為常。第二十五名為神我。亦計為常。我思勝境。冥性即變二十三諦為我受用。我既受用。為境纏縛不得解脫。我若不思冥諦不變。既無纏縛我即解脫。名為涅槃。如別處說。拘捨梨者。非即數論。是彼類耳。趣爾舉也 三結責非主。   離諸法緣無分別性。則汝心性各有所還。雲何為主 真心如主。妄想如客。客有來去。主無移動。若離法緣無分別性。顯汝心性隨塵各還。是則為客。雲何名主 二示見性無還二。一阿難承前敘難。   阿難言。若我心性各有所還。則如來說妙明元心雲何無還。唯垂哀愍為我宣說 心性之言通於真妄。阿難執者是妄。如來示者為真。今以所執之生滅。疑於所示之妙明。故雲則如來說雲何無還。還猶滅也 二如來約相對辨三。一約權標指以許說。   佛告阿難。且汝見我。見精明元 且者權宜之辭。權指阿難能見之心。為明元也。   此見雖非妙精明心。如第二月非是月影。汝應諦聽。今當示汝無所還地 此之明元非本真性。其猶捏目所見之月。本無所有。非月影者非水中之影也。水中月影從真月降。可喻妙應感而遂通。捏目所觀全體虛妄。從病眼生。堪喻妄見本不可得。只就此見權示無還也 二約境可還以明辨二。一明境有還二。一列八境。   阿難。此大講堂。洞開東方。日輪升天則有明曜。中夜黑月雲霧晦瞑則復昏暗。戶牖之隙則復見通。牆宇之間則復觀壅。分別之處則復見緣。頑虛之中遍是空性。鬱□魯□雷荅矩率埤□□□□□訧□姪裀□馭□刓\□Y□□□□□F□裀□椻祛□觷□姬□櫻□□□□]□□□   阿難。汝鹹看此諸變化相。吾今各還本所因處。雲何本因。阿難。此諸變化。明還日輪。何以故。無日不明。明因屬日。是故還日。暗還黑月。通還戶牖。壅還牆宇。緣還分別。頑虛還空。鬱□□□埤□妘唌慼慼潦D褸橖□□酋□送□□□j□□□□□□g□飀□□g□□□饎□餾檢□]□都□□□□□□□飀□□飀□   汝見八種。見精明性當欲誰還 能觀八種之見。名為見精明性。既非緣生。當還何所。豈同八境各有所歸 二釋。   何以故。若還於明。則不明時無復見暗。雖明暗等種種差別。見無差別 真見離緣。緣還見在。若隨境去。後更誰觀。境自有差。見且無別 三結。   諸可還者自然非汝。不汝還者非汝而誰 八境可還。自非汝見。汝不還性正是汝真此若非真。孰為真耶 三就實彰迷以結責。   則知汝心本妙明淨。汝自迷悶。喪本受輪。於生死中常被漂溺。是故如來名可憐愍 前將八境。以對妄見權示無還。由是則知。本妙明心未嘗生滅。本有真性迷而不知。卻執緣塵自取流浪。如前文雲。由汝無始至於今生認賊為子。失汝元常。故受輪轉。然雖權指。意顯即是。以末不離本故 三約體用重明二。一伸問。   阿難言。我雖識此見性無還。雲何得知是我真性 阿難問意。前對八境。權指妄見有無還義。因是得識本真元性不生不滅。為復只此表知性常。為更有義。別得真妄。故云云何得知等 向下。更約用有優劣體無差異。用約人辨。體對物論。斯則前後三義以辨真也。一顯無生滅。二明有勝用。三示無差別。故此答釋分為二科。一約用優劣以略明。   佛告阿難。吾今問汝。今汝未得無漏清淨。承佛神力。見於初禪得無障礙 得初果證。方斷分別。故雲未得無漏。自無定力。假他而見。故雲承佛神力。借通令見者。意欲阿難信知自己見之真用有若是也。色界之首梵眾梵輔大梵俱名初禪。   而阿那律。見閻浮提。如觀掌中菴摩羅果 阿那律此雲如意。亦云無貧。過去以食施辟支佛。九十一劫天上人中受如意樂無所劣少。未入道時。為性多睡。為佛所呵。因是不寐。遂失明耳。佛教修天眼用見世事。因是修得。見三千界如觀掌果。大論所明。大阿羅漢見小千界。大辟支見百佛界。諸佛見一切佛土。那律獨見大千者。以彼遍修作意數故。於諸聲聞天眼第一。今言閻浮者。以大千皆有閻浮。以別顯總。亦不相違。   諸菩薩等見百千界 初地見百佛土。二地見千世界。乃至十地見無量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也。   十方如來。窮盡微塵清淨國土無所不矚 佛具五眼三智。所見窮盡法界。已上四位。階級所見。淺深不同。蓋真見之用。隨證所得。漸明漸遠也。   眾生洞視不過分寸 隔紙瞙不見外物。隔皮膚不見五藏。豈同前聖真見之用。斯則真見妄見前後五重。條然可辨。而云云何得知是我真往。胡不察焉 二約體非物以廣辨二。一正辨見體非物三。一標塵。   阿難。且吾與汝。觀四天王所住宮殿。中間遍覽水陸空行。雖有昏明種種形像。無非前塵分別留礙 分別者差別也。或可前塵留礙即是所分別之境 二敕揀。   汝應於此分別自他 此標勸也。汝應於此所緣境中。試分自他令其差別。自即見性。他即物像。   吾今將汝。擇於見中。誰是我體。誰為物像 將請也。誰何也。我今請汝。於所見中詳而擇之。何者是汝見體。何者是其物像。此正勸令揀 三正辨二。一明非見之物是前塵。   阿難。極汝見源。從日月宮是物非汝。至七金山周遍諦觀。雖種種光亦物非汝。漸漸更觀。雲騰鳥飛風動塵起樹木山川草芥人畜。鹹物非汝 極窮也。研窮汝之見性。自遠至近。所見無非物像。非是汝之見性。芥小草也 二明非物之見是真性。   阿難。是諸近遠諸有物性雖復差殊。同汝見精清淨所囑。則諸物類自有差別。見性無殊。此精妙明誠汝見性 物類雖殊。見性常一。不隨境異。即是汝真。此顯真見平等無差。汝前問雲。雲何得知是我真性。今明。境自差別。見性無殊。由是得知是汝真性 二廣破展轉執情二。一師資能見互緣破三。一正破。   若見是物。則汝亦可見吾之見 汝若執言。汝能見心同所見物亦有差別。斯則見即是物。佛之見性亦合是物。應被汝見 二轉破。   若同見者名為見吾。吾不見時。何不見吾不見之處 汝若執言。我與世尊同緣物時。世尊之見既著彼物。我見物時便是見佛之見。經文省略。但雲見吾。此牒所計也。即便破雲。吾不見時何不見吾不見之處。意雲。我若不緣彼物之時名為不見。此不見體汝應合見。為何不見也。   若見不見。自然非彼不見之相 此破轉計也。汝若執言。我亦見佛不見之體復有何失。故雲若見不見。即便破雲。自然非彼不見之相。意雲。不見之體既被汝見。此則何成不見之相。不見之體已被見故 三結破。   若不見吾不見之地。自然非物。雲何非汝 此文之意。展轉結歸都有五重。以顯阿難見性。經文存三。而隱二意。若具論者。合雲。若不見吾不見之處。亦不見吾見處。既不見吾見處。吾見自然非物。吾見若非是物。汝見亦非是物。汝見既非是物。雲何非汝真見 二心境更觀雜亂破三。一正破 又則汝今見物之時。汝既見物。物亦見汝。體性紛雜。則汝與我並諸世間不成安立 又若汝執見性是物。亦應彼物即是於見。如是則應汝見物時。物亦見汝。斯則人物如何分辨。物體見性自然雜亂。物即是汝。汝即是物。世間一切俱不成立。如何名為安立諦耶 二顯是。   阿難。若汝見時是汝非我。見性周遍。非汝而誰 若汝現見物時。宛然分辨。阿難非佛。佛非阿難。此則世間顯然安立。皆汝見性周遍了知。此周遍性若非汝真。復是何耶。故結雲非汝而誰 三斥疑。   雲何自疑汝之真性性汝不真。取我求實 責其不認也。此是汝之真性能性於汝。謂性一切心也。前雲。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物。而不自識。卻從他求。豈不迷倒。此之大意。明真見離緣周遍法界。湛然常住妙用無邊。平等清淨體非差別。用釋前文雲何得知是我真性 四就疑難廣釋四。一見性縮斷疑三。一伸疑。   阿難白佛言。世尊。若此見性必我非餘。我與如來。觀四天王勝藏寶殿。居日月宮。此見周圓遍娑婆國。退歸精舍秖見伽藍。清心戶堂但瞻簷廡 敘見近遠也。因前開示雖了是真。洎觀遠近不無疑悔。四天宮殿與日月齊。同四萬由旬。娑婆此雲堪忍。大千界之都名。今舉總顯別也。僧伽藍摩此雲眾園。廡堂下也。   世尊。此見如是。其體本來周遍一界。今在室中唯滿一室。為復此是縮大為小。為當牆宇夾令斷絕。我今不知斯義所在。願垂弘慈。為我敷演 一界初天也。一室講堂也。借力見寬。自力見狹。寬狹既著。縮斷堪疑。猶豫在懷。故雲不知斯義所在。以阿難未證真如。未發真用。佛隨外相對物辨真。既未親證。故難領會。此之疑意。亦約外相以明縮斷。乘前起難以洗物情 二正破三。一總斥其非。   佛告阿難。一切世間大小內外諸所事業各屬前塵。不應說言見有舒縮 大小內外對待假立。俱屬前塵。能見真心何舒何卷。故此總責令知其非 二舉喻釋義四。一雙問。   譬如方器中見方空。吾復問汝。此方器中所見方空。為復定方。為不定方 器喻前塵。空喻見性。空之方圓喻疑見舒縮 二雙破。   若定方者。別安圓器空應不圓。若不定者。在方器中應無方空 方器中空若定方者。除去方器別著圓器。此處虛空應無圓相。若言虛空不定方者。顯是方器無方虛空 三合顯。   汝言不知斯義所在。義性如是。雲何為在 汝疑見性縮斷。要在一義決定。見性之義猶如虛空。虛空豈有方圓而可在耶。此明真見周遍無有方所如彼虛空。故涅槃雲。有常之法遍一切處。虛空常故無處不遍。如來亦爾。遍一切處。是故為常。無常之法此有彼無。如來不爾。是故為常 四會釋。   阿難。若復欲令入無方圓。但除器方。空體無方。不應說言更除虛空方相所在 入達解也。若欲達解無方圓義。但去器之方圓不可更除虛空方相。若欲達解無大小義。但去塵境大小。不可說言見性寬狹 三就疑難破二。一以延破縮疑。   若如汝問。入室之時縮見令小。仰觀日時汝豈挽見齊於日面 若汝執言縮見成小。應可引見令伸等到日邊挽引齊等。面猶邊也 二以續破斷疑。   若築牆宇能夾見斷。穿為小竇。寧無續跡。是義不然 竇孔穴也。若執夾令見斷。應可接之令見相續。若相接者應有續跡 三會通二。一迷心執境。   一切眾生從無始來迷己為物。失於本心為物所轉。故於是中。觀大觀小 迷真性之已。成色心之物。色心既成。真性即隱。故雲失於本心。前文雲能生諸緣緣所遣者。境從心變。心隨境轉。故見大小之異內外之殊不能離緣觀性。但知隨境生執。故有前來種種疑倒 二悟物同真。   若能轉物則同如來。身心圓明不動道場。於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國土 若了色心。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生滅去來本如來藏。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斯則了妄唯真無物可轉為真轉物。背塵合覺同諸佛矣。身心圓明者。身圓明則毛端現土。心圓明則遍照法界。此乃悟物鹹真。即成妙用。故下文雲。我以不生不滅合如來藏。而如來藏唯妙覺明圓照法界。是故於中一為無量。乃至坐微塵娷鄐j法輪等。然上諸文。俱約對境辨見顯不生滅。如對手之開合。身之遷變。境之可還。物之差別。粗相而辨。密示生滅即不生滅。尚見外境是生滅法。今此會通。令了心之與境皆是迷己所成。無心外法可以相對。則法法皆如。塵塵鹹遍。分明顯示令悟本真同如來耳。下文縱有破諸疑難。一一隨文。會通皆此意也 二破見性離身疑。此疑。因前佛令轉物則同如來身心圓明。不了會通萬法之旨。便謂如來令轉前物成我真見。物若是見。此則見性離身而。有故成此疑。文三。一伸疑三。一疑。   阿難白佛言。世尊。若此見精必我妙性。今此妙性現在我前。見必我真。我今身心復是何物 若此物處見精。定是我之真性。顯是此性在我眼前已離我體。此眼前見既是真我。現今身心須不是我。復是何物 二難。   而今身心分別有實。彼見無別分辨我身。若實我心。令我見。見性實我。而身非我 若以現理而推。今此身心實有分別。緣於境界。彼在前見。且無別(彼列反)識分辨我身。彼若實我真心令我見者。彼既真我。我應非我 三結。   何殊如來先所難言物能見我。唯垂大慈。開發未悟 設使彼見能有分辨。何殊前難汝既見物物亦見汝則諸世間不成安立 二廣破三。一如來破其疑三。一標指其非。   佛告阿難。今汝所言見在汝前。是義非實 前顯諸法唯心。故雲若能轉物。不了斯旨。妄謂見在眼前。雖形其言。實無斯理 二牒疑立理。   若實汝前汝實見者。則此見精既有方所。非無指示 設若眼前可見。應有處所可指。豈成真見離名絕相 三依理正破二。一約離物以推是見三。一推徵其體四。一令觀物象。   且今與汝坐祇陀林。遍觀林渠及與殿堂。上至日月。前對恆河。汝今於我師子座前。舉手指陳是種種相。陰者是林。明者是日。礙者是壁。通者是空。如是乃至草樹纖毫。大小雖殊。但可有形無不指著 物象差異。鉅細雖殊。形相既分。必歸指示 二勸指見精。   若必其見現在汝前。汝應以手確實指陳。何者是見 見性若在汝前。便同物像。可指見性如何 三以理推徵。   阿難當知。若空見是。既已成見。何者是空。若物是見。既已是見。何者為物 諸像雖差。不離空有。故將二事。以辨是見也 四使其明示。   汝可微細披剝萬像。析出精明淨妙見元。指陳示我。同彼諸物。分明無惑 披開。剝折。析辨也。物像現前纖洪鹹見。應於此處開析分辨。令此見精分明出現。如諸物像更無迷亂 二答釋不能二。一述已不能。   阿難言。我今於此重閣講堂。遠洎恆河。上觀日月。舉手所指。縱目所觀。指皆是物。無是見者 目觀手指但見緣塵。於諸物中不辨是見 二引他況已。   世尊。如佛所說。況我有漏初學聲聞。乃至菩薩亦不能於萬物像前。剖出精見。離一切物。別有自性 若如佛說。令指見精。分明無惑。至於證真大菩薩等。亦不能於諸物之中分出其見。況我聲聞初學者乎 三印成難辨。   佛言。如是如是 印其不能分出見性 二約即物以推非見四。一牒前無是。   佛復告阿難。如汝所言。無有精見離一切物別有自性。則汝所指是物之中無是見者 既不能於物中辨出見性。斯則所指鹹物無於是見。既無是見應即非見。故下徵之 二徵此有非。   今復告汝。汝與如來坐祇陀林。更觀林苑乃至日月種種像殊。必無見精受汝所指。汝又發明。此諸物中何者非見 所指物像既不是見。反應非見。若了唯真。更無是見非見。以不了故隨語生執。洎乎徵詰。罔知所從。向下會通皎然可見 三答釋不知。   阿難言。我實遍見此祇陀林。不知是中何者非見。何以故。若樹非見雲何見樹。若樹即見復雲何樹。如是乃至。若空非見雲何見空。若空即見復雲何空。我又思惟。是萬像中微細發明無非見者 先答不知也。何以下釋不知所以。若也樹不是見。應離能見之外見所不及。雲何現今復見於樹。又若此樹即是於見。雲何更名此以為樹。空例此釋。離之既不可。即之又難明。進退研之。未知所適 四印成難曉。   佛言。如是如是 如汝所辨。無非見者無乃是乎。故雲如是 二大眾失其守。   於是大眾非無學者。聞佛此言。茫然不知是義終始。一時惶悚失其所守 茫然者暝昧不明也。是見義既失。非見理復乖。終始難明。守歸何所。而不知能見所緣俱為勞相。是非即離。鹹是緣塵。既法空之慧未開。智障之惑難破由是非無學者。一時惶悚 三法王安其意。   如來知其魂慮變慴。心生憐愍。安慰阿難及諸大眾。諸善男子。無上法王是真實語。如所如說不誑不妄。非末伽梨四種不死矯亂論議。汝諦思惟。無忝哀慕 變動。慴懼也。世間王者尚無二語。何況法王親證而說。故雲如所如說。佛有五語。謂真語。實語。如語。不誑語。不異語。無偽曰真。稱理曰實。不變曰如。心境相應曰不誑。懸見未然曰不異也。知時知機應根而說。豈同外道不死矯亂。四種矯亂。至下當辨。此意所明。是非雙離。心境俱融。顯真妙體無戲論相。故令諦而思惟。不須心辱哀慕◎三會通二。一文殊旁為請問三。一敘其不悟。   是時。文殊師利法王子愍諸四眾。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此諸大眾。不悟如來發明二種精見色空是非是義 大眾茫然不知所措。雖聞安慰令諦思惟。智慧不明。罔解所問。文殊智德旁為發機。先敘不悟。後方請示。言二種者。謂於色空之上。辨於精見是與非是之二義也 二出其因由。   世尊。若此前緣色空等像若是見者應有所指。若非見者應無所矚。而今不知是義所歸。故有驚怖。非是疇昔善根輕鮮 自是是非難明。非謂善根鮮少故此惶悚。疇昔往日也 三為其請問。   唯願如來。大慈發明。此諸物像與此見精。元是何物。於其中間無是非是 阿難前雲無是見者無非見者。如來一一印許。意令於真法界達無是非。及至魂慮變慴。又囑汝諦思惟。深欲令了法界一相。文殊愍眾。請佛明示。此見與緣元是何物。無是非相 二如來正與會通三。一顯諸法唯真是非雙絕。   佛告文殊及諸大眾。十方如來及大菩薩。於其自住三摩地中 自住之定即首楞嚴三昧也。諸法如幻法界一相。起信雲。諸佛已離業識。無自他相見。登地已上分證此法。亦如佛見也。   見與見緣並所想相 見謂識體。見緣即根。是增上緣。能生識故。所想相即境也。是所緣緣。牽生識故。下文雲。想相為塵識情為垢。或可見即是根見緣即境。所想相即識。此根境識即十八界。攝一切盡。即龍樹四句中因緣所生法也。   如虛空華。本無所有 此根境識。從妄心有。其體元無。如空中華翳病故見。下文雲。見聞如幻翳。三界故空華。此則我說即是空。   此見及緣 雖如幻華本無其體。世俗諦中說名根境。即亦名為假名。   元是菩提妙淨明體。雲何於中有是非是 諸法無體。不覺故有。不覺即覺。元是菩提。起信雲。念無自相。不離本覺。若離覺性則無不覺。下經亦云。見與見緣似現前境。元我覺明。即亦是中道義也。文殊前問。此諸物像及此見精元是何物等。故佛答雲。元是菩提妙淨明體。此則顯一真法界離性離相。圓收諸法無不是如。雲何更說是見非見。即洗滌前來緣塵辨見。或見或塵是非之相。若不以三昧遣蕩。何能契此一如。故淨名息言。意在於此 二引文殊為例二相元無三。一引例二。一問。   文殊。吾今問汝。如汝文殊。更有文殊是文殊者。為無文殊 佛意問雲。如汝文殊。是一體性。吾欲於此更立是名為是文殊。復欲於此立一無名為無文殊。為得已否。意顯一真體上不立是名不立無相。是即對非以立。無即待有而稱。是非有無戲論之見。豈會一真。前約觀門無是非相。唯證乃知。若不指事以明。未證如何領解。故託文殊以明一相 二答。   如是世尊。我真文殊。無是文殊。何以故。若有是者則二文殊。然我今日非無文殊。於中實無是非二相 先答無是。若立是者。即須對非便有二相。故雲則二文殊。次答無無。若立無者即成斷滅。將何名為真文殊體。但於真體無是非相。亦不可說真體全無。見之與緣亦復如是。同是一真故無二相也 二合顯。   佛言。此見妙明與諸空塵亦復如是。本是妙明無上菩提淨圓真心。妄為色空及與聞見 此見及緣皆是妄心分別故有。說何為是而更立非。若了法界一相鹹是一如。即同文殊無是非相。故雲亦復如是 三重喻。   如第二月。誰為是月又誰非月。文殊。但一月真。中間自無是月非月 本唯一月。未曾有二。病眼不了。二相俄生。既知第二無體。更欲名誰為是月非月 三指妄顯真結成得失。   是以。汝今觀見與塵種種發明名為妄想。不能於中出是非是。由是精真妙覺明性。故能令汝出指非指 妄想若存。心境難脫。故不能出是非是相。若一念不生。前後際斷。唯一妙覺湛然周遍。於中更無是相非相。指即是見也。非指即非見也。但文變耳。然文字法師。困於章句。竟不能通一相一味者。莫不競執空華爭馳二月攻乎異端。彼我天隔。苟能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辨真實。斯則隨順覺性。雲何更容是非是相於其間哉。   首楞嚴義疏注經卷第二(之一)   首楞嚴義疏注經卷第二(之二)   長水沙門子璿集   ◎三破因緣自然疑二。一破自然二。一伸難三。一外計同真難。   阿難白佛言。世尊。誠如法王所說。覺緣遍十方界。湛然常住。性非生滅 覺之緣由行相也。周遍無生即是其緣。   與先梵志娑毘迦羅所談冥諦。及投灰等諸外道種。說有真我遍滿十方。有何差別 婆羅門此雲梵志。或淨志。投灰等即苦行外道。裸形披髮。鞭纏棘刺。五熱炙身也。我遍十方者。此外道不知阿賴耶識為界趣生本含藏種子惑潤受生。遂計身中有一神我常在不滅處處受生遍十方界。彼之所說計我行相。似濫真覺。故雲有何差別 二自語相違難。   世尊。亦曾於楞伽山為大慧等敷演斯義。彼外道等常說自然。我說因緣非彼境界 毘楞伽此雲能種種現。佛於彼山。為大惠菩薩說楞伽經。明諸因緣。破彼外道執自然見。因緣之義非是外道所知境故 三雙結請開示。   我今觀此覺性自然。非生非滅。遠離一切虛妄顛倒。似非因緣與彼自然。雲何開示不入群邪獲真實心妙覺明性 今觀覺性。本是無生。離諸虛妄。有似不同楞伽所說。與彼外道自然執見如何分辨。此不知如來隨宜說法。在楞伽時。為破外道不了業種熏習感外增上。遂即妄計烏自然黑鶴自然白等。故佛說有因緣。約世間相緣起道理。今此直明一真法性。豈同因緣隨他意語耶 二正破二。一牒疑審定。   佛告阿難。我今如是開示方便真實告汝。汝猶未悟。惑為自然。阿難。若必自然。自須甄明有自然體 示方便者。約理約事。就喻就境。一一無非顯真實性。尚此不了。迷作自然。若是自然必須有體。如何甄別 二就緣推破二。一徵。   汝且觀此妙明見中以何為自。此見為復以明為自。以暗為自。以空為自。以塞為自 自然之體為何所在。故約四境。以問顯體無得 二破。   阿難。若明為自。應不見暗。若復以空為自體者。應不見塞。如是乃至諸暗等相以為自者。則於明時見性斷滅。雲何見明 若四境即是見之自體。則互相乖反。為自不成。隨屬一境即不見三。今汝不然。雲何妄執 二破因緣二。一翻前為難三。一伸難。   阿難言。必此妙見性非自然。我今發明是因緣生。心猶未明。諮詢如來。是義雲何合因緣性 既非自然。必是因緣。因緣之義無常生滅。此有彼無。體非周遍。豈同覺性湛然常住圓滿十方。行相相違。故云云何合因緣性 二正破二。一破因義二。一徵。   佛言。汝言因緣。吾復問汝。汝今因見見性現前。此見為復因明有見。因暗有見。因空有見。因塞有見 以境為因有此見性。故雲因見。還以四境徵其見因 二破。   阿難。若因明有。應不見暗。如因暗有。應不見明。如是乃至因空因塞同於明暗 四境相違。一三互闕。為因不成 二破緣二。一徵。   復次阿難。此見又復緣明有見。緣暗有見。緣空有見。緣塞有見 因親緣疏。分為二門。互相違破。四義徵訖 二破。   阿難。若緣空有應不見塞。若緣塞有。應不見空。如是乃至緣明緣暗。同於空塞 如文 三會通二。一亡相顯法。   當知如是精覺妙明。非因非緣。亦非自然。非不自然。無非不非。無是非是。離一切相 所亡之相通有八句。謂因緣也。自然也。是也非也。此四是病。非因緣非自然非是非非。此四是藥。經文從非因緣下三句。雙亡因緣自然之藥病。謂非因緣非自然非不因緣非不自然。不因緣義在自然中也。無非下二句。雙亡是非之藥病。謂無非無不非。無是無不是。藥病俱亡。無跡可滯。心行處滅。言語道斷。故雲離一切相。以前諸相皆是虛妄遍計執故。   即一切法 精覺妙明。非別有體。但於諸法遠離前來虛妄遍執。即是圓成妙覺明性。故起信雲。是故一切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乃至唯是一心。故名真如。唯識亦云。此諸法勝義。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識實性。又雲。圓成實於彼常遠離前性。下經廣辨。須預此知 二結責滯情。   汝今雲何於中措心。以諸世間戲論名相而得分別。如以手掌撮摩虛空。秖益自勞。虛空雲何隨汝執捉 因緣自然等皆是世間戲論名相。如何以此於真覺中舉心分別。如下文雲。汝暫舉心塵勞先起。名相手掌摩真覺空。勞黷自為。一無所益 二引經為難三。一伸難。   阿難白佛言。世尊。必妙覺性非因非緣。世尊雲何常與比丘宣說見性具四種緣。所謂因空因明因心因眼。是義雲何 此依俗諦具緣能見為難。唯識說九緣。此唯出四。約小乘義。減大五緣。心即分別緣也 二正破三。一總示雙徵。   佛言。阿難。我說世間諸因緣相。非第一義 說第一義。故非諸相。今以世諦因緣為難。如說鏡體明淨以像差別為難。於理如何。   阿難。吾復問汝。諸世間人說我能見。雲何名見。雲何不見 徵問世諦見與不見之由 二別答雙難二。一答。   阿難言。世人因於日月燈光見種種相。名之為見。若復無此三種光明。則不能見 此舉由一明緣。以答見種種相。世間之法假因託緣方始名見。非是離相湛然之見。如下文雲。緣見因明。暗成無見。不明自發。則諸暗相。永不能昏 三難二。一正難。   阿難。若無明時名不見者。應不見暗。若必見暗。此但無明。雲何無見 若無明相名不見者。暗時無明應不見暗。若實見暗。只可說無明相。不可說為無見也 二反難。   阿難。若在暗時。不見明故名為不見。今在明時。不見暗相還名不見。如是二相俱名不見 若汝執言。雖然見暗只名不見。以不見明故。此牒計也。次即破雲。今雖見明。亦合名為不見。以不見暗故。若立見明為見。見暗亦合名見。若立見暗為不見。見明亦合名不見。故雲俱名不見也 三結成俱見。   若復二相自相陵奪。非汝見性於中暫無。如是則知。二俱名見。雲何不見 明暗自有相陵。見性未曾移動。斯則見相見暗。俱名為見。不可說言見暗之時名為不見 三會通二。一結顯會通三。一會前見性非他所成。   是故阿難。汝今當知。見明之時見非是明。見暗之時見非是暗。見空之時見非是空。見塞之時見非是塞。四義成就時 明等四境自屬前塵。見性未曾生滅。雖見四境。而非四境成就於見。譯人巧略。故別列而總結也。若欲經文當句中具者。應雲。見明之時。見非是明成就。乃至見非是塞成就。此之四見古今多解。不看前文及此非字。但見成就之語。便別作意度解釋。文無連貫。旨非起盡。孤然作解。豈稱佛心。然此經意。明真見不假明暗等緣。而體常照。故下經雲。不由前塵所起知見。明不循根。寄根明發。則諸暗相。永不能昏等。見性既然。聞性亦爾。故下文雲。聲無既無滅。聲有亦非生。生滅二圓離。是則常真實。豈得復言因空因明因心因眼耶 二克爾見體離自見相。   汝復應知。見見之時。見非是見 前約信解行位明此真見。不逐緣生。不因境起。仍留真見不亡自相。今此所明。約見道已去直至極果。真用顯發。照真體時。體之與用俱非見相。若以上見為用下見為體。用照體時。理智□然。無體可得。用相亦亡。故雲見非是見。若以上見為體下見為用。體發用時。無法可照。亦不名見。若以上見為真下見為妄。真覺妄時。無妄可得。亦不名見。唯一法界無二相故。斯則由無相境發無緣智。以無緣智緣無相境。境智冥合。如水投水。不可分別說名為見。唯識雲。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   見猶離見。見不能及 真見自體尚離見相。無體可得。豈令見用照所及乎。又見體尚無體。豈及有見用。又所覺之妄。尚無有體。能覺之見豈能及乎。   雲何復說因緣自然及和合相 此則結責。以世間戲論名相。分別真見也。或可從見猶離見下。名結真離妄。意雲。真見自體。離自見相。尚不可以見之名字之所能及。雲何更說屬乎因緣及自然等耶 三責小無識勸進大途。   汝等聲聞狹劣無識。不能通達清淨實相。吾今誨汝。當善思惟。無得疲怠妙菩提路 實相無相。即見無見。識劣智昧。無法空慧。如何通達。故勸善思不怠。大行可庶幾矣 二酬請廣釋三。一承前置請。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佛世尊。為我等輩。宣說因緣及與自然 指已聞也。已知真見。非是因緣及自然相。   諸和合相。與不和合。心猶未開 述未悟也。心中猶疑此見和合與不和合。未得開解。是一迷悶。   而今更聞見見非見。重增迷悶 和合等義。尚未明白。何堪更聞見非是見。斯則醉更洪飲。孰能醒悟。故雲重增迷悶。   伏願弘慈。施大惠目。開示我等覺心明淨。作是語已悲淚頂禮承受聖旨 求法空智。名施大惠目。見實相理。名覺心明淨。此明真見離緣絕相言思不及。非二乘境界。故增迷悶。不承抉擇孰能通曉。故垂淚禮請也 二總告許宣。   爾時世尊。憐愍阿難及諸大眾。將欲敷演大陀羅尼諸三摩提妙修行路 陀羅尼此雲總持。然有一字多字無字之異。若指下文神咒。即多字也。若顯實相妙理。即無字也。今此所明真覺妙心。是諸三昧妙修行門之基址。故若不通達而修行者。皆為邪僻。故指此法為通衢耳。   告阿難言。汝雖強記。但益多聞。於奢摩他微密觀照。心猶未了。汝今諦聽。吾當為汝分別開示。亦令將來諸有漏者獲菩提果 此之妙心。若欲眾生生信解者。故可詮辯種種開示。若欲明證親顯此境。應以微密觀照奢摩他中現量所得。離諸分別。方為親證。故起信中說。離言真如是觀智境。依言真如是生信境。今斥多聞強記不修理觀。故於此境心猶未了。故般若雲。以無所得故得阿耨菩提 三舉事開曉三。一雙標二見。   阿難。一切眾生輪迴世間。由二顛倒分別見妄。當處發生。當業輪轉。雲何二見。一者眾生別業妄見。二者眾生同分妄見 一念心動。名為分別。動故有見。俱無實體。故雲見妄。此一念動無別所依。只迷一真忽然而起。故名當處發生。此即無明無始義也。起信雲。以不達一法界故。忽然念起。名為無明。即此無明動心。名之為業。動即有苦。果不離因。故雲當業輪轉。此顯無始根本無明亦名為業亦名見妄。如下文雲。汝見虛空遍十方界。空見不分。有空無體。有見無覺。名為劫濁也。妄見是一。約人分二。故有同別之名。眾生望佛。見無見殊。又眾生妄識。緣境有異。故名別業。如下文雲。見我及汝並諸世間皆即見眚。性非眚者。故不名見。起信雲。若離業識則無見相。應知未離業識。則皆有見。無見即真。有見皆妄。故雲妄見。此之妄見。約眾生界。彼彼皆然。故雲同分。是知。妄見是一。約人名異。故不可將常途二業而得相配。恐失經旨。下文即雲。一病目人同彼一國。彼見圓影。眚妄所生。此眾同分所現不祥同見業中瘴惡所起。俱是無始見妄所生。問阿難此疑見見非見。故請開示。如來何故不便直答。而卻廣明二種妄見耶。答若不廣示妄見有見。不能顯於真見無見。若據阿難所疑。既名真見。合須有見。如何卻雲見見非見。若見無見。應不名為見精明元。而不知寂而常照故名真見。照而常寂故非是見。故佛廣約一人多人。對辯真妄見無見異。應知。未離無明眚病。俱名有見。眚病若亡。彼見精真。故不名見。如下細辯 二雙釋能喻二。一別業三。一別徵略示。   雲何名為別業妄見。阿難。如世間人。目有赤眚。夜見燈光。別有圓影五色重疊 目喻真見。眚喻業相。眚因熱氣逼成。業因無明所動。燈喻法性。夜見喻妄見。圓影喻五蘊。斯則由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不覺心動。說名為業。以依動故能見。依能見故境界妄現。以有境界緣故起心分別等 二廣破即離二。一別破二。一破即燈即見。   於意雲何。此夜燈明所現圓光。為是燈色。為當見色。阿難。此若燈色。則非眚人何不同見。而此圓影唯眚之觀 若此圓影是燈上現。無眚之人應合俱見。何以獨有眚人自觀。餘無見者。   若是見色見已成色。則彼眚人見圓影者名為何等 影若從彼眚者見發。其見爾時已成於影。不合名見。見圓影者復是何物。色即影也 二破離燈離見。   復次阿難。若此圓影。離燈別有。則合旁觀屏帳幾筵有圓影出。離見別有應非眼矚。雲何眚人目見圓影 若離燈外別有圓影。旁見餘物何無影出。色若離見別有體者。不合眚眼見於圓影。几案屬。筵席也 二總結。   是故當知。色實在燈。見病為影。影見俱眚 色燈光也。燈實有光。不曾有影。今見影者乃是眚病使之然也。以此而推。所見之影能見之見俱為眚病。   見眚非病。終不應言是燈是見。於是中有非燈非見 見無眚病之人。自然無影可緣。說誰是燈是見非燈非見。亦可見是了知義。了知五影是眚所成。則無執影之病。終不說影有生處也。下文雲。然見眚者終無見咎 三重以喻顯二。一喻。   如第二月非體非影。何以故。第二之觀捏所成故 非是真月之體。又非水中之影。但是捺目根識參差。故見二相。其實無體。如彼圓影目眚所成無體可得。   諸有智者。不應說言此捏根元是形非形離見非見 捏猶月也。非形見也。非見形也。智人不言此月生處是形是見離形離見。譯人用巧。變其文耳 二合。   此亦如是。目眚所成。今欲名誰是燈是見。何況分別非燈非見 以喻顯喻合前可見 二同分二。一通列外報。   雲何名為同分妄見。阿難。此閻浮提。除大海水。中間平陸有三千洲。正中大洲。東西括量。大國凡有二千三百。其餘小洲在諸海中。其間或有三兩百國。或一或二至於三十四十五十 水中可居曰洲。三千總號。閻浮中而復大者是此五天也。括結。量數也。國域也。有限域也 二別示業緣。   阿難。若復此中有一小洲秖有兩國。唯一國人同感惡緣。則彼小洲當土眾生。睹諸一切不祥境界。或見二日。或見兩月。其中乃至暈適 兩國二土也。眾生穢土以有漏識為體。煩惱造業所共感故。諸佛淨土以無漏智為體。真如淨用之所現故。暈適謂日月之暈。適近也。近日月也。   珮玦 玉器也。妖氣近日月。如珮玦之形。人之所佩或環或琨或玦。今氣如之也。   彗孛飛流 此皆妖星。其光似帚。孛孛然起。絕跡而去曰飛。光跡相連曰流。   負耳虹蜺 氣負日邊。如耳之有珥也。雄曰虹。雌曰蜺。即陰陽之精也。   種種惡相。但此國見。彼國眾生本所不見。亦復不聞 所現不一。故雲種種。皆是災惡所表前相。凡夫五濁同業共感。如惡相國。諸佛淨土唯一清淨。如不見國 三雙例所喻二。一總標。   阿難。吾今為汝。以此二事。進退合明 進例於法。退例於喻。互相合顯。以明見與無見也 二別例二。一例合別業二。一舉喻例法二。一能喻燈眚二。一示妄。   阿難。如彼眾生別業妄見。矚燈光中所現圓影。雖現似境。終彼見者目眚所成。眚即見勞。非色所造 妄心變起。似有不真。眚病所生。故非色造 二顯真。   然見眚者終無見咎 若知五影因眚故見。終不執影是實有體。既無所見。能見何立。故無見咎。此約喻釋見無見也 二所喻心境二。一示妄。   例汝今日以目觀見。山河國土及諸眾生。皆是無始見病所成 國土眾生依正二報。皆是妄念分別故有。若離於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華嚴雲。眾生妄分別有佛有世界。若了真法性。無佛無世界 二顯真。   見與見緣似現前境。元我覺明 見之與境皆如空華本無所有。故雲似現前境。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故雲元我覺明 二重釋結酬二。一寄喻重釋。   見所緣眚。覺見即眚 覺猶見也。若見實有所緣之境及能緣見皆是眚病。以能所緣如空華故。或可見與所緣已俱是眚。若起覺智覺此二空。此能覺者亦是眚也。圓覺亦云。依幻說覺亦名為幻。   本覺明心覺緣非眚 此顯真覺妙明非生非滅。遠離一切虛妄顛倒湛然常住。故非眚也。言覺緣者。覺之緣由行相也。如前文雲。誠如法王所說。覺緣遍十方界等。   覺所覺眚。覺非眚中 此雙結真妄也。若起能覺。覺於所覺俱是眚病。真覺之體非能所中。故雲覺非眚中。   此實見見。雲何復名覺聞知見 此無能所。本覺明心名為見見。以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故。於此豈名見聞知等。然一切眾生。自無始來。由見聞知以為病本。分能立所。顛倒從生。今聞非見。碩乖先志。於是迷悶。由此廣示妄故有見真元無見。是故指雲。此實見見。雲何可立覺聞知見。圓覺經中無知覺明。正同此也 二寄喻結詶。   是故汝今見我及汝並諸世間十類眾生。皆即見眚。非見眚者彼見真精。性非眚者。故不名見 分別彼此生佛依正。皆屬見妄。無見妄者說名真精。故此真精無境可見。故不名見。如前觀燈有圓影者皆屬於眚。見若無眚。說名淨眼。此真淨眼無影可見。故不名見。此則結詶前問見非是見也 二例合同分二。一舉喻例法二。一能喻一多理齊。   阿難。若彼眾生同分妄見。例彼妄見別業一人。一病目人同彼一國。彼見圓影眚妄所生。此眾同分所現不祥同見業中瘴惡所起 一人所見與多人同。由眚病故見圓影出。由瘴惡故感災祥起。瘴即病也。將有惡病預見此事。   俱是無始妄見所生 約法雙結。汝及眾生。一多雖殊。分別世間業果眾生。更無有異。斯則俱是無始無明分別見妄。反顯真心本非見也 二所喻心境俱妄。   例閻浮提三千洲中。兼四大海。娑婆世界。並洎十方諸有漏國。及諸眾生。同是覺明無漏妙心。見聞覺知虛妄病緣。和合妄生。和合妄死 從一眾生。至十方眾生。以少及多。若依若正。皆由不了一法界相。於無漏心忽起見妄。而分見聞覺知。以為虛妄病緣。遂見一切差別境界。生之與死俱不離妄。故雲和合。和合者不相離義也。故下文雲。見聞如幻翳。三界若空華。起信亦云。三界虛偽唯心所作。離心則無六塵境界 二息妄歸真。   若能遠離諸和合緣及不和合。則覆滅除諸生死因。圓滿菩提不生滅性。清淨本心。本覺常住 三相應染名為和合。三不相應名不和合。此是粗細妄念。起信名為染心。是生死本。輪迴之因。若能遠離即滅生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菩提涅槃二轉依果於斯成就。故雲圓滿。即同起信遠離微細念故得見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覺 四破和合非合疑二。一牒前未曉。   阿難。汝雖先悟本覺妙明性非因緣非自然性。而猶未明如是覺元非和合生及不和合 前文敘雲。諸和合相及不和合。心猶未開。故今牒也。然因緣。自然。和合。非和合。義雖無別。詮言有殊。故隨其門一一遍破。以世間人說能證智是菩提心。假因仗緣和合而生。其所證理名為涅槃。不從因緣但了因所了。一向偏執有為無為二性全別。不知如來常依二諦說法。遂成戲論。皆障一真法界。能所宛然。微細法執。故今破之 二別破疑情二。一破和合疑二。一指出疑情。   阿難。吾今復以前塵問汝。汝今猶以一切世間妄想和合諸因緣性。而自疑惑證菩提心和合起者 執方便教依安立說。遂疑勝義一真菩提從和合有。生住異滅是無常性。即違淨名寂滅是菩提滅諸相故。乃至無為是菩提無生住異滅故 二正破和合二。一破和二。一總徵。   則汝今者妙淨見精。為與明和。為與暗和。為與通和。為與塞和 見若是和。和必從境。故舉此四境。總而徵之 二別破二。一就明推破四。一明見相雜何形。   若明和者。且汝觀明。當明現前。何處雜見。見相可辯。雜何形像 明屬前境。見屬內心。齊何處所而論其雜。見之與相。目擊可辯。若其相雜。作何形像 二若見不見非理。   若非見者雲何見明。若即見者。雲何見見 若此雜相不可見者。應亦不見明相。雲何現見於明。若此雜相即可見者。雜中有見。應合見見 三互遍失其和義。   必見圓滿。何處和明。若明圓滿。不合見和 若一切處遍是於見。則無明相可和。若一切處總是於明。則無有見可雜 四俱亡立理不成。   見必異明。雜則失彼性明名字。雜失明性。和明非義 心境不同。能所殊體。故雲必異。明見若雜。各失其義。明則非明。見亦非見。二義既失名字亦亡。猶如微塵與水相和。但名泥團。不名塵水。明見既失將何名和。故雲非義也 二略例餘塵。   彼暗與通及諸群塞。亦復如是 明相既爾餘境亦然 二破合二。一總徵。   復次阿難。又汝今者妙淨見精。為與明合。為與暗合。為與通合。為與塞合 和則如水雜塵。合則如函與蓋。故成二門 二別破二。一就明推破二。一正推破。   若明合者。至於暗時明相已滅。此見即不與諸暗合。雲何見暗 見與明合。暗相現時明相必滅。既與明合。應隨明滅。不應見暗。設使不滅亦不見暗。以此不與諸暗合故。合即有見。不合無見。如鼻聞香 二破轉救。   若見暗時不與暗合。與明合者應非見明。既不見明雲何明合。了明非暗 彼若救雲。我此見性雖不與暗合。無妨見暗。斯有何失。故此牒雲。若見暗時不與暗合。隨即破雲與明合者應非見明。若許不合有見。即應合必無見。復雲何言見與明合了明非暗。故知。見明而無合義。和合見性既而不成。菩提證心因和合有。從茲破矣 二略例餘塵。   彼暗與通及諸群塞。亦復如是 如文 二破非和合疑二。一述所解。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我思惟。此妙覺元。與諸緣塵及心念慮。非和合耶 由前破菩提心不從因緣和合而得。便計離緣別有體性。執菩提心有別異相從分別生。還成法執障一真性。故今破之。淨名雲。當令此諸天子捨於分別菩提之見 二破所計二。一破非和三。一牒計總徵。   佛言。汝今又言覺非和合。吾復問汝。此妙見精非和合者。為非明和。為非暗和。為非通和。為非塞和 此總牒別徵如文可解 二就明推破二。一非和宛成其畔。   若非明和。則見與明必有邊畔。汝且諦觀。何處是明。何處是見。在見在明。自何為畔 若見明時明見不和。明之與見應分邊際。汝今細審。於見於明。齊何處所而論邊畔 二不及畔義全乖。   阿難。若明際中必無見者。則不相及。自不知其明相所在。畔雲何成 如或定不相和。見應緣明不及。尚自不知明相。約何以分畔義 三略例餘塵。   彼暗與通及諸群塞。亦復如是 如文二破非合三。一總徵。   又妙見精非和合者。為非明合。為非暗合。為非通合。為非塞合 四義徵訖 二別破。   若非明合。則見與明性相乖角。如耳與明瞭不相觸。見且不知。明相所在。雲何甄明合非合理 若見明時不與明合。明見二性應相乖異。如牛之角。敵對各立。曾不相應。亦如耳根對於明緣。何曾相觸。耳但聞聲。不緣明故。若以此例見。須不知明相所在。若無明相亦不顯見。明見既無。如何分別合與非合二種義耶 三例餘。   彼暗與通及諸群塞。亦復如是 已上破妄顯真。唯約心見二門。歷緣對境以辨。雖有會通。止就一門而顯。次下備約三科七大一切法上。即妄顯真。即相顯性。廣斥世間虛妄分別。說有因緣及自然性。而不知生滅去來本如來藏。豈唯心見是藏性耶。故次前段有此文來。文五。一正就三科顯性二。一會緣入實以總標四。一總指鹹真。   阿難。汝猶未明一切浮塵諸幻化相 總指諸相。前文雖就眼之一門。顯真見體離緣絕相非生非滅。略會見之與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而未明三科諸法皆如幻化。故此指也。虛假不實污染真性。故曰浮塵。假託虛偽妄設情。名稱幻。無而忽有畢竟無體。稱之曰化。   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幻妄稱相。其性真為妙覺明體 此諸幻相本無所依。但是迷真忽然而起。故雲當處出生。生即無生。本自寂滅。故雲隨處滅盡。楞伽經雲。一切法不生。我說剎那義。初生即有滅。不為愚者說。中論雲。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彼之無生即此滅盡也。以妄見取似有浮相。畢竟無體猶如幻事。故雲幻妄稱相。無體之處。元是菩提妙覺明性。故雲其性真為妙覺明體。問幻相不實畢竟無體。何得復雲其性真為妙覺明體。答譬如空華。由依翳病觀空故有。離空無別華相。空華雖無自性。然以虛空為所依體。若翳病差。華相雖滅。空性不滅。諸法性相亦復如是。幻相雖滅。真性不動。問若如是者。斯則真如即萬法。萬法即真如。何得一體立真立妄。答亦如空華翳者妄見。若無翳目。唯見晴空而無華相。故知萬法雖真。唯證乃知。非是識心之所能見。以凡夫人。心識粗動。唯見世間粗動之相。執此粗相。為相所礙不見真性。故前文雲。迷己為物。故於是中觀大觀小。故今廣破。執喪空明。因茲悟入佛之知見。故華嚴雲。一切法無生。一切法無滅。若能如是解。諸佛常現前。前文亦云。若能轉物即同如來。皆斯義也 二別列諸妄。   如是乃至五陰六入。從十二處至十八界。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 諸法名數不能盡言。但舉三科。自攝一切。故雲乃至。三科者。謂蘊處界。今於處中別出六根。故有六入。此之三科乃是世間虛妄分別。幻因緣合假名為生。幻因緣離假名為滅。實無有體可生可滅 三斥迷圓實。   殊不能知。生滅去來本如來藏。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妙真如性 殊不知者。斥其異乎能知也。一切諸法本自不生今則無滅。非三世法。故無去來。生滅去來既不可得。如來藏性元自常住本不曾動。周遍湛寂。眾生迷倒為物所轉。殊不覺知。是迷圓實也 四結顯超情。   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 了畢竟也。迷悟生佛也。亦真妄也。生佛真妄去來生死。一切對待。情謂故有。一真如性尚無此名。況有諸法對待相耶。情忘體現。畢竟無得 二破執顯真以別釋。四一破五陰二。一總徵。   阿難。雲何五陰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梵雲塞健陀。此雲蘊。古翻為陰。蘊是積聚。陰是蓋覆。積聚有為。蓋覆真性。此陰有五。攝有為盡。前文總標乃至五陰等皆如來藏。今此別徵。逐科推檢。令知虛妄本非因緣及自然有。元是藏體妙真如性 二別破五。一色陰三。一寄喻總標。   阿難。譬如有人。以清淨目。觀晴明空。唯一晴虛迥無所有 喻真性本空也。目喻智。空喻理。以果海無別色聲。唯如如理及如如智獨存。   其人無故。不動目睛。瞪以發勞。則於虛空別見狂華。復有一切狂亂非相。色陰當知亦復如是 喻迷真起妄也。故事也。瞪直視貌。不由別事。只因自不動目直視於空。目睛勞倦遂見華相。或見毛輪第二月等。故雲一切。色陰亦爾。以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不覺動念。現六塵境。即色陰起也 二約喻廣破二。一標無生。   阿難。是諸狂華。非從空來。非從目出 空元無華。妄見生起。說誰出來。真元無色。妄分質礙。復何從所 二破生處。   如是阿難。若空來者。既從空來。還從空入。若有出入即非虛空。空若非空。自不容其華相起滅。如阿難體不容阿難 破空生也。見華既從空生。不見應從空入。空無內外。何出入之有。設有出入即是實色。不合名空。既非虛空。雲何華出。見實物時無華生故。如阿難體是其實色。見汝體時。豈更容有阿難出耶。   若目出者。既從目出。還從目入。即此華性從目出故當合有見。若有見者。去既華空。旋合見眼。若無見者。出既翳空。旋當翳眼。又見華時目應無翳。雲何晴空號清明眼 此不破目出。如人從屋出必有入。目既有見能出於華。華應有見。從目出去能華於空。自空歸目合見於眼。若此華性雖從目出。而無有見。斯但為翳既從目出去翳虛空。歸目之時應合翳眼。若汝執言實不成翳無妨見華。既無翳目。而能見華。見晴明空應是翳眼。雲何見空號清明眼 三結成虛妄。   是故當知。色陰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華無所出。色陰不生。本妙真常。何曾起滅。而有說為因緣自然者真為虛妄 二受陰三。一寄喻總標。   阿難。譬如有人。手足宴安。百骸調適。忽如忘生。性無違順 喻一真也。宴靜。調和。適悅也。骸體也。忘生忘形也。身肢安靜。恬然暢適。而無苦樂二境相逼。忽然如其無形一般。斯蓋但以捨受相應。不覺此形之有生也。李陵雲。每一念至忽如忘生。法中可知。   其人無故。以二手掌於空相摩。於二手中妄生澀滑冷熟諸相。受陰當知亦復如是 喻起妄也。妄本無因故雲無故。真妄和合如二手相摩。阿賴耶識變起世間。故雲生澀滑等。或可二手及空喻根境識。根境識三和合生觸。觸是受因。從此領納。故知受陰無明妄念。迷真和合假託而生。故下破之 二約喻廣破二。一標無生。   阿難。是諸幻觸。不從空來。不從掌出 冷煖本無。手合故有。故雲幻觸。受陰不實。妄緣假生。故無來處 二破生處。   如是阿難。若空來者。既能觸掌。何不觸身。不應虛空選擇來觸 破空生也。虛空平等無所不在。豈能選擇不觸乎身而觸於掌。   若從掌出。應非待合 已下破掌出。若此澀滑從掌而出。掌未合時何無澀滑。   又掌出故。合則掌知。離即觸入。臂脫骨髓應亦覺知入時蹤跡。必有覺心知出知入。自有一物身中往來。何待合知要名為觸 若汝執言。掌雖生觸。須待合時此觸方出。若爾合既觸出。離應觸入。若觸入時。所經之處應亦覺知觸入蹤跡。若實覺知。觸常在體。應須常知。何待合知 三結成虛妄。   是故當知。受陰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既知幻觸能生於受。推其觸性都無。故知受陰虛妄也 三想陰三。一寄喻總標。   阿難。譬如有人。談說酢梅口中水出。思蹋懸崖足心酸澀。想陰當知亦復如是 想謂取像。想像不實。從虛妄有。故以說酢水生思崖酸起為喻。因說想酸。因思想峻。故有水酸。以想喻想。近取譬耳 酢音醋 二約喻廣破三。一標無生。   阿難。如是酢說。不從梅生。非從口入 以水喻想。今推酢說。說既不有。水從何生 二破生處。   如是阿難。若梅生者。梅合自談。何待人說。若從口入。自合口聞。何須待耳。若獨耳聞。此水何不耳中而出 因人說梅。梅何有說。故非梅生。若因人說水便口流。口既流水。應合聞說。何用耳聞。口若不聞唯耳聞者。耳既聞說。亦合流水。故雲此水何不耳中流出。說不得梅。梅不至口。耳自聞說。水卻口流。說梅與水二俱叵得 三類思崖。   想蹋懸崖。與說相類 類說應雲。如是崖想。不從崖生。不從足入。若崖生者。崖合自思。何待人想。若從足入。足應有思。何須心想。若獨心思。此酸只應心中自有。何以足心卻有酸澀 三結成虛妄。   是故當知。想陰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說酢思崖。水酸形體。想像虛偽。能所俱空。元是菩提妙覺明性。何因緣自然之有耶 四行陰三。一寄喻總標。   阿難。譬如瀑流。波浪相續。前際後際不相踰越。行陰當知亦復如是 行以遷流造作為義。剎那無常唸唸遷謝。生死死生如旋火輪無有休息。故以瀑流波浪相續無踰越義以為喻也 二約喻廣破二。一標無生。   阿難。如是流性。不因空生不因水有。亦非水性。非離空水 即空即水。離空離水。求瀑流體俱不可得。行陰亦爾。本無生處 二破生處。   如是阿難。若因空生。則諸十方無盡虛空成無盡流。世界自然俱受淪溺 破空生流也。流從空生。空體常在流應常生。虛空性遍流亦應遍。斯則俱見瀑流。應無世界。又如何分水陸空行耶。   若因水有。則此瀑流性應非水。有所有相。今應現在 破水生流也。流從水生。水與瀑流兩體應異。水為能生。流為所生。如樹生果。果不是樹。二俱現在。今且不然。如何因水耶。   若即水性。則澄清時應非水體 破流即水也。流相漂動。水相澄清。若此漂動便是水相者。至澄清時應非是水。暴流漂動已是水故若離空水。空非有外。水外無流 破離空離水也。離空有流。空且無外。何離之有。若離水有。水外求波。故應非理。流既無生。行陰元寂 三結成虛妄。   是故當知。行陰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如前可解 五識陰三。一寄喻總標。   阿難。譬如有人。取頻伽瓶。塞其兩孔。滿中擎空千里遠行。用餉他國。識陰當知亦復如是 頻伽好聲鳥也。瓶形似彼。識陰無形。在有情身。如瓶盛空。遠餉他國者。阿賴耶識為業所使隨處受生。此陰若滅彼陰續生。如人擎空遠餉千里。死有至時。諸根不通。如塞兩孔 二約喻廣破二。一標無生。   阿難。如是虛空非彼方來。非此方入 虛空非出入。喻識無往來。既無往來。將何為識而了別耶 二破生處。   如是阿難。若彼方來。則本瓶中既貯空去。於本瓶地應少虛空。若此方入。開孔倒瓶應見空出 彼方瓶來方也。名本瓶地。空若彼方來於此方。本瓶來處應少虛空。本處既無所少。應知非彼方來。瓶倒之地名為此方。若此方空入於瓶內。先合見空從瓶而出方知空入。出空既無。入空何有。空既無出入。識何曾往來。又此方入者入此方也。其文易解 三結成虛空 是故當知。識陰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可解。   首楞嚴義疏注經卷第二(之二)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799 首楞嚴義疏注經   首楞嚴義疏注經卷第三(之一)   長水沙門子璿集   第二破六入。梵語缽羅吠奢。此雲入。亦云處。境入之處也。亦是識生處故。然根境二法俱識生處。今分六根別破故。獨以根為入也。文二。一總徵。   復次阿難。雲何六入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如五蘊初解 二別破六。一眼入三。一標其無體二。一舉喻顯妄。   阿難。即彼目睛瞪發勞者。兼目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 借前色陰中見華瞪目。以為喻也。目睛喻覺性。瞪發勞喻妄念忽生。兼目與勞等。即此眼根能結所結。起不離真。故雲同是菩提。經文語略。若細論之。即淨目喻覺性。因瞪發勞。喻無明不了故成念動。由發勞故見空中華。喻由念動故現妄境界及根身等。兼目與勞下約喻指法也。目即無明動。心勞即所現根境及能見心。此之心境及與動念。俱是菩薩性中無明勞相。無體可得。虛妄發生。猶如瞪目見空中華俱為勞也 二約塵辨無。   因於明暗二種妄塵。發見居中吸此塵像。名為見性。此見離彼明暗二塵。畢竟無體 既因動心現妄境界。於此妄境派成根塵。互為對待相形而立。本無自性。體不可得。下文雲。由塵發知。因根有相。相見無性猶如交蘆。故雲因於明暗發見居中。塵既髮根。根還取境。根境既備方成見性。故雲吸此名見性等。既因取境而得名見。故知此見從影像生。像喻塵也。起信雲。猶如明鏡現於色像。現識亦爾。隨其五塵對至即現。明暗尚如影像無體可得。況所發見而有體耶。故雲離彼無體 二破成無相二。一標無生。   如是阿難。當知是見非明暗來。非於根出。不於空生 前文雖雲因於明暗。為顯根性本無假他而有。就妄分別而似有因。今以四處推窮。體無生處。故此標也 二破生處。   何以故。若從明來。暗即隨滅。應非見暗。若從暗來。明即隨滅。應無見明。若從根生。必無明暗。如是見精本無自性。若於空出。前矚塵像。歸當見根。又空自觀。何關汝入 初破境生。境中自有明暗相背。因明即不見暗。以暗時無明見隨明滅故。因暗反此。次破根生。根生即不假明暗。明暗不來。根無自性。此中言根生者。以自望自。非謂破識。亦可勝義望世俗根故雲根生。次破空生。若言虛空能生勝義在浮塵內。進既觀像。退應觀根。又空中自能有見。何關汝之眼入 三結成虛妄。   是故當知。眼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如前解 二耳入三。一標其無體二。一舉喻顯妄。   阿難。譬如有人以兩手指急塞其耳。耳根勞故頭中作聲。兼耳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 耳喻真性。手喻無明。真妄和合名塞。動念初起名勞。由念動故境現。如頭作聲。兼耳與勞下。此之動念與妄境界。能結之心所現之境。皆是菩提性中無明勞相此中塞耳同彼直視。故亦言瞪 二約塵辨無。   因於動靜二種妄塵。發聞居中吸此塵像。名聽聞性。此聞離彼動靜二塵。畢竟無體 塵既髮根。根還取境。根境相待聞始得成。故此耳根離塵無體。二破成無相二。一標無生如是阿難。當知是聞非動靜來。非於根出。不於空生 二破生處。   何以故。若從靜來。動即隨滅。應非聞動。若從動來。靜即隨滅。應無覺靜。若從根生。必無動靜。如是聞體本無自性。若於空出。有聞成性。即非虛空。又空自聞。何關汝入 先破境生。境有動靜。聞一則不聞一。以隨能生有生滅故。次破根生。不假動靜聞亦無故。後破空生。空若有聞自成於根。又空自聞。豈干於耳 三結成虛妄。   是故當知。耳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三鼻入三。一標其無體二。一舉喻顯妄。   阿難。譬如有人急畜其鼻。畜久成勞。則於鼻中聞有冷觸。因觸分別通塞虛實如是乃至諸香臭氣。兼鼻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 鼻喻真性。外風喻無明。畜謂縮氣。喻真妄和合。勞喻心動。冷觸香臭喻妄境。餘文如前 二終塵辨無。   因於通塞二種妄塵。發聞居中吸此塵像。名嗅聞性。此聞離彼通塞二塵。畢竟無體 釋如前文 二破成無相二。一標無生。   當知是聞非通塞來。非於根出。不於空生通塞根空俱無生處 二破生處。   何以故。若從通來。塞則聞滅。雲何知塞。如因塞有。通則無聞。雲何發明香臭等觸。若從根生。必無通塞。如是聞機本無自性。若從空出。是聞自當迴嗅汝鼻。空自有聞。何關汝入 先破境生。通塞互破可知。發明顯了也。次破根生。根生則無境。無境則無根。由塵發知故。機亦根也。次破空生。前則聞境。歸則嗅根。空自聞香。汝鼻何用 三結成虛妄。   是故當知。鼻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四舌入三。一標其無體二。一舉喻顯妄。   阿難。譬如有人以舌舐吻。熟舐令勞。其人若病則有苦味。無病之人微有甜觸。由甜與苦。顯此舌根不動之時淡性常在。兼舌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 舌根不動喻真。吻喻無明。舐喻真與妄合。勞即念動。念動故境生。如甜苦淡。問甜苦由勞故生。可喻妄境。淡是舌根不動。合喻於真。為何喻境。答元來不動可以喻真。今以由動故顯不動。既是形待。故成妄矣。如下雲。言妄顯諸真。妄真同二妄。餘如文 二約塵顯無。   因甜苦淡二種妄塵。發知居中吸此塵像。名知味性。此知味性。離彼甜苦及淡二塵。畢竟無體 二破成無相二。一標無生。   如是阿難。當知如是嘗苦淡知。非甜苦來。非因淡有。又非根出。不於空生 二破生處。   何以故。若甜苦來。淡則知滅。雲何知淡。若從淡出。甜即知亡。復雲何知甜苦二相。若從舌生。必無甜淡及與苦塵。斯知味根本無自性。若於空出。虛空自味。非汝口知。又空自知。何關汝入 從境從根從空亦如前釋。虛空自味者。味猶嘗也 三結成虛妄。   是故當知。舌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五身入三。一標其無體二。一舉喻顯妄。   阿難。譬如有人以一冷手觸於熱手。若冷勢多。熱者從冷。若熱功勝。冷者成熱。如是以此合覺之觸。顯於離知。涉勢若成。因於勞觸。兼身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 二手喻真妄。合喻真妄和合。真有不守自性隨緣成根境等。如隨冷熱緣成冷熱手。問二手之中何手喻真。答以勢劣者喻真。思之。餘如文 二約塵辨無。   因於離合二種妄塵。發覺居中吸此塵像。名知覺性。此知覺體。離彼離合違順二塵。畢竟無體 二破成無相二。一標無生。   如是阿難。當知是覺非離合來。非違順有。不於根出。又非空生 二破生處。   何以故。若合時來。離當已滅。雲何覺離。違順二相亦復如是。若從根出。必無離合。違順四相則汝身知。元無自性。必於空出。空自知覺。何關汝入 破境生。更約違順二相。廣其道理。例前離合。次根生空生皆如文 三結成虛妄。   是故當知。身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六意入三。一標其無體二。一舉喻顯妄。   阿難。譬如有人勞倦則眠。睡熟便寤。覽塵斯憶。失憶為忘 人喻真性。本自覺故。勞倦則眠喻無。明迷真。性不了故。睡熟喻動念現境。謂睡故成夢。夢具心境。心喻業轉。境喻現相。寤喻事識。事識取所現境。分別染淨。不了自心所現。見從外來。如憶夢中之事不得明瞭。故雲覽塵斯憶失憶為忘也。   是其顛倒生住異滅。吸習中歸不相踰越。稱意知根。兼意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 已上總指生滅。結成意根。夢中現境因睡故有。脫禮是假。既睡寤已。不了假有。覽而憶想。謂是其實。名為顛倒生住異滅。寤寐憶忘皆生滅也。法中亦爾。動心現境已是虛妄。事識不了見境實有。名為顛倒。境與分別。前後訛替唸唸移易。名生住異滅。覽此生滅全歸意根。熏習不斷。唸唸分別。名意根耳。能分別意。所分別境。皆是覺性之中無明勞相 二約塵辨無。   因於生滅二種妄塵。集知居中。吸撮內塵 集聚也。中猶內也。吸撮皆取也。由生滅境。引發集聚內覺知性。此之覺知。常取生滅。於內分別。非同前五照外境界。故名內塵。以意根內緣不緣外故。即前文中聚緣內搖也。   見聞逆流流不及地。名覺知性。此覺知性。離彼寤寐生滅二塵。畢竟無體 揀異前五也。逆流猶返緣也。地處也。前五但順取外境。不能返緣內塵。名此內塵為緣不及處。此不及處。唯意根合。即此合處。為意知根 二破成無相二。一標無生。   如是阿難。當知如是覺知之根非寤寐來。非生滅有。不於根出。亦非空生 二破生處。   何以故。若從寤來。寐即隨滅。將何為寐。必生時有。滅即同無。令誰受滅。若從滅有。生即滅無。誰知生者。若從根出。寤寐二相隨身開合。離斯二體。此覺知者同於空花。畢竟無性。若從空生。自是空知。何關汝入 先約寤寐次約生。滅法喻雖二俱破境生。皆互有互亡也。次破根生。意根無相。約寤寐顯寤能思察。寐則成夢。知是意根。今破寤寐自是身之開合非於意根。列子雲。其寤也形開。其寐也形交。交即合也。莊子亦云其寐也畜交其覺也形開意雲。寤寐無體。自隨於身。非是意根。應知意根畢竟叵得。若從空生。故為不可 三結成虛妄。   是故當知。意入處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三破十二處。此則正破境也。文二。一總徵。   復次阿難。雲何十二處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前已總標。今別徵起以顯藏性 二別破六。一眼色處三。一舉事以徵。   阿難。汝且觀此祇陀樹林及諸泉池。於意雲何。此等為是色生眼見。眼生色相 處以生門為義。六根六境是識生處。根已前破。今正破境。然亦以根相對而破。故雙問色生眼生等也 二隨計牒破。   阿難。若複眼根生色相者。見空非色。色性應銷。銷則顯發一切都無。色相既無。誰明空質。空亦如是 破根生境也。初二句牒。見空非色下破境有色空。今以色空相對而破。此破色也。若見空時則無有色。根既生色。名為色性。應合銷亡。能生既亡。所生何有。故雲顯發一切都無。此則空現色銷也。色相下有二義。一空不自顯。由色所顯。今既無色。從誰顯空。又能生根同是色法。色相既亡。根亦隨滅。根既已滅復欲將何以了空質。此則空無色顯也。空亦如是者。例破生空也。行相如色。   若復色塵生眼見者。觀空非色。見即銷亡亡則都無。誰明空色 破境生根也。初二句牒。觀空下破。此亦色空相對而破。此破色也。色既生根。觀空之時色已銷滅。從誰生根而了於空。又色能顯空。見空之時色已銷滅。從誰顯空。下色之一字。義含空能生見。例色應知。單破雙結。妙盡譯旨 三結示虛妄。   是故當知。見與見空俱無處所。即色與見二處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無處所者無生處也。餘文可見 二耳聲處三。一舉事以徵。   阿難。汝更聽此祇陀園中食辦擊鼓眾集撞鐘鐘鼓音聲前後相續。於意雲何。此等為是聲來耳邊。耳往聲處 此約耳聽鐘鼓二音。以破根境往來之相也。若知二俱虛妄。何往何來 二隨計牒破。   阿難。若復此聲來於耳邊。如我乞食室羅筏城。在祇陀林則無有我。此聲必來阿難耳處。目連迦葉應不俱聞。何況其中一千二百五十沙門。一聞鐘聲同來食處 破聲來耳處也。初二句牒。如我下破。初舉喻。佛音聲也。城耳根也。林鐘鼓也。此聲下例破。聲既來汝耳邊。此聲已離鐘鼓。只合汝自獨聞。不合他人亦聽。今且不爾。一切皆聞。應知聲無來往。   若復汝耳往彼聲邊。如我歸住祇陀林中。在室羅城則無有我。汝聞鼓聲。其耳已往擊鼓之處。鐘聲齊出。應不俱聞。何況其中象馬牛羊種種音響 破耳往聲處也。初二句牒。如我下破。初舉喻。佛喻耳根。祇園喻鼓。城喻阿難。汝聞下例破。耳根既往鼓處。阿難應闕耳根。鐘聲與鼓齊鳴。不合更聞鐘響。況餘聲耶。   若無來往。亦復無聞 雙結不成聞義也 三結示虛妄。   是故當知。聽與音聲俱無處所。即聽與聲二處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三鼻香處三。一舉事以徵。   阿難。汝又嗅此爐中旃檀。此香若復然於一銖。室羅筏城四十里內。同時聞氣。於意雲何。此香為復生旃檀木。生於汝鼻。為生於空 此中但問境之生處。不同前文根境對破 二隨計牒破。   阿難。若復此香生於汝鼻。稱鼻所生當從鼻出。鼻非栴檀。雲何鼻中有旃檀氣。稱汝聞香當於鼻入。鼻中出香。說聞非義 破根生也。初牒。稱鼻下正破。稱汝下縱破。設許汝鼻能生於香。生義雖成聞義不立。以但能出香。不從外入與鼻合故。   若生於空。空性常恆香應常在。何藉爐中爇此枯木 破空生也。空性常住應常有香。若常有香。何須燒木方聞香氣。   若生於木。則此香質因爇成煙。若鼻得聞。合蒙煙氣。其煙騰空未及遙遠。四十里內雲何已聞 破木生也。此約所見煙相粗顯而破。不論其氣。若以煙表。實謂未通。故雲其煙騰空未及遙遠也。煙猶在近。聞已遠通。故知其香不從木發 三結示虛妄。   是故當知。香鼻與聞俱無處所。即嗅與香二處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四舌味處三。一舉事以徵。   阿難。汝常二時眾中持缽。其間或遇酥酪醍醐名為上味。於意雲何。此味為復生於空中。生於舌中。為生食中 二隨計牒破。   阿難。若復此味生於汝舌。在汝口中秖有一舌。其舌爾時已成酥味。遇黑石蜜應不推移。若不變移不名知味。若變移者舌非多體。雲何多味一舌之知 破根生也。初標。在汝下五破。一舌不知多味也。若以味從舌。味應無別也。若不下縱破。設若汝許味不別者。味既不分。何成知味。若變下破味變舌應多體也。初二句反破。後二句結破。此則以舌從味。舌便成多。今汝不然。故云云何多味一舌之知。   若生於食。食非有識。雲何自知又食自知即同他食。何預於汝名味之知 破境生也。初三句正破。味若生食應不假根。無根別食焉能成味。若成味者食須有識。若無識者雲何自知。又食下縱破。設許食自能知。即同他人嘗味。何關汝舌之知。   若生於空。汝噉虛空當作何味。必其虛空若作鹹味。既鹹汝舌。亦鹹汝面。則此界人同於海魚。既常受鹹。了不知淡。若不識淡亦不覺鹹。必無所知雲何名味 破空生也。初三句牒計審味。必其下正破。初四句身面俱鹹。後二句鹹同海旋。若俱鹹者海魚無異。既常下縱破。初四句互奪兩亡。縱汝常受於鹹。畢竟不能如淡。若無淡味。何顯於鹹。淡之與鹹俱不安立。必無下二句結非知味。鹹淡既不能分。不可說名知味 三結示虛妄。   是故當知。味舌與嘗俱無處所。即嘗與味二俱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五身觸處三。一舉事以徵。   阿難。汝常晨朝以手摩頭。於意雲何。此摩所知誰為能觸。能為在手。為復在頭 按摩之法常式皆然。故摩頭也。此徵能觸在頭在手。二俱有過。如下破之 二隨計牒破。   若在於手。頭則無知。雲何成觸。若在於頭。手則無用。雲何名觸 互有互亡破也。根境相顯觸乃得成。一有一無。故不名觸。   若各各有。則汝阿難應有二身 各存兩質破也。頭手各有。則有二知。二知便成二阿難體。何體為汝。   若頭與手一觸所生。則手與頭當為一體。若一體者觸則無成 共成一體破也。初四句正破。若頭與手共生一觸。遂令二種合為一體。設許一體。觸自不成。此結破也。   若二體者觸誰為在。在能非所。在所非能。不應虛空與汝成觸 破轉救也。初二句牒救總徵。若汝救雲。所生雖一。能生自二。雲何令我頭手不異者。此則一體之觸為在何處。故雲觸誰為在。在能下二句推同前破。前雲若在於手頭則無用等。不應下破空生也。有形之法尚不能生。豈況空無而能成觸 三結示虛妄。   是故當知。覺觸與身俱無處所。即身與觸二俱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六意法處三。一舉事以徵。   阿難。汝常意中所緣善惡無記三性。生成法則。此法為復即心所生。為當離心別有方所 意中所緣。三性之法。攝一切盡。自然而然故雲生成。此所緣法。即心離心二俱有過。下文即破 二隨計牒破。   阿難。若即心者法則非塵。非心所緣。雲何成處 破即心也。初一句牒。次一句定。非心下破。既即是心。定非是塵。若非是塵。則不是心家所緣之境。何名法處。下破離心。   若離於心別有方所。則法自性。為知非知 牒計雙徵也。初二句牒。則法下徵。此法既離於心。更以知不知徵而破之。   知則名心。異汝非塵同他心量。即汝即心。雲何汝心更二於汝 破有知也。初句奪成心量。離心之法若有知者。應名為心。異汝下更分即異以破。初二句破異。有知之法若異汝心。即同他人。異於汝心又有知故。即汝下三句破即心。初句半牒半定。後二句破。有知之法既即汝心。即應汝心之外更有汝心也。故雲更二於汝。   若非知者。此塵既非色聲香味離合冷煖及虛空相。當於何在。今於色空都無表示。不應人間更有空外。心非所緣。處從誰立 破無知也。初五句定非色空。次一句審問何在。色空二事攝諸法盡。既非色空。今何所在。今於下二句。推無所表也。若此法塵亦色空攝。以何表示知是法塵。不應下二句破空外無成也。色空之內既無表示。不成此塵處有空外。以空無外故。心非下二句結無處義。如上推檢。法塵不有。則心無所緣之境。從何以立處耶 三結示虛妄。   是故當知。法則與心俱無處所。則意與法二俱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四破十八界二。一總徵。   復次阿難。雲何十八界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梵雲馱都。此雲界。界是因義。根境識三互為因故。又種族義。根境識三各一種族。又眼等六種族別故 二別破六。一眼識界三。一牒計雙徵。   阿難。如汝所明。眼色為緣生於眼識。此識為復因眼所生以眼為界。因色所生以色為界 佛於小乘方便教。說諸因緣法。今明第一義諦。因緣自然皆為戲論。故此牒而徵之 二隨計牒破。   阿難。若因眼生。既無色空。無可分別。縱有汝識。欲將何用。汝見又非青黃赤白。無所表示。從何立界 破根生也。初句牒。既無下四句。無境有識何用破也。既從根生即不須境。若無其境何所分別。所緣既無。能緣何用。汝見下四句。即能生識根無體破也。若謂根生。根非青等。是不可見。復無表示。根尚不立。識從何有。下破境生。   若因色生。空無色時汝識應滅。雲何識知是虛空性。若色變時。汝亦識其色相遷變。汝識不遷。界從何立 此色空相傾無識破也。初一句牒。空無下四句立理正破。既從色生。空現色亡。識應隨滅。誰了虛空。若色下五句據理質破也。色若遷變。汝能了變。識元不遷。既無色相。從何界立。   從變則變。界相自無。不變則恆。既從色生。應不識知虛空所在 此隨變不變非界破。初二句隨變無識破。色若變時識亦隨變。名誰為識。不變下四句不變無知破。若不隨變識則常在。元從色生。不合知空。   若兼二種眼色共生。合則中離。離則兩合。體性雜亂。雲何成界 破共生也。若根境合生中界者。此識中界知不知別。故雲中離。若成別者。此識中界一半合根一半合境。故雲兩合。兩合若成。有雜亂過。知與不知同一界故。界義應非。或離者開義。或猶無也 三結示虛妄。   是故當知。眼色為緣生眼識界。三處都無。則眼與色及色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二耳聲界三。一牒計雙徵。   阿難。又汝所明耳聲為緣生於耳識。此識為復因耳所生以耳為界。因聲所生以聲為界 二隨計牒破。   阿難。若因耳生。動靜二相既不現前。根不成知。必無所知。知尚無成。識何形貌 先破根生。此勝義也。初一句牒。動靜下三句正破能生。若無前境。根自不成。由塵發知故。必無下況破所生。若實無知。根尚不立。更何有識。   若取耳聞。無動靜故聞無所成。雲何耳形雜色觸塵名為識界。則耳識界。復從誰立 破浮塵也。初三句縱破。設取浮塵之耳容有聞者。若無動靜亦不成聞。雲何下三句正責破也。如何將此可見浮塵雜色觸法為識之界。則耳下二句雙質二根。從何為界生耳識耶。   若生於聲。識因聲有。則不關聞。無聞則亡聲相所在 已下破境生。初句牒。識因下根境俱亡破。聲能生識。何假於聞。此亡根也。若無於根。聲亦不有。此亡境也。根境俱亡。識從誰生。   識從聲生。許聲因聞而有聲相。聞應聞識 聞聲同識破。初三句雙牒。汝謂識因聲生。又許因根有相。今聞聲時即是聞識。   不聞非界。聞則同聲 初句不聞無界破。若不聞識亦不聞聲。能聞所聞俱無界義。後一句聞識同聲破。可知。   識已被聞。誰知聞識 成所無能破也。能了之識已作句聞之境。誰為能知知此聞識。   若無知者。終如草木 無知草木破也。了別既無。草木何異。   不應聲聞雜成中界。界無中位。則內外相復從何成 破共生也。初二句正破中界。根境各生尚非。共生豈有此理。後三句顯無根塵。對邊立中。中既不成。邊亦不立也 三結示虛妄。   是故當知。耳聲為緣生耳識界。三處都無。則耳與聲及聲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三鼻識界三。一牒計雙徵。   阿難。又汝所明鼻香為緣生於鼻識。此識為復因鼻所生以鼻為界。因香所生以香為界 隨計牒破。   阿難。若因鼻生。則汝心中以何為鼻。為取肉形雙爪之相。為取嗅知動搖之性 先破根生。此以浮塵勝義二根雙問。二俱有過。   若取肉形。肉質乃身。身知即觸。名身非鼻。名觸。即塵鼻尚無名。雲何立界 破浮塵也。初句牒。次二句破。若取雙爪。此乃身攝非屬鼻根。設有所知。但名知觸不名知香。名身下二句結非香鼻。鼻尚下指無界義。此下破勝義根。   若取嗅知。又汝心中以何為知。以肉為知。則肉之知元觸非鼻 初三句牒計總問。以肉下破。浮塵是知。身自知觸。非是鼻根也。   以空為知。空則身知肉應非覺。如是則應虛空是汝。汝身非知。今日阿難應無所在 破空是知。初三句根無知覺破。如是下二句空即是身破。汝身下三句結無本體。   以香為知。知自屬香。何預於汝 破香是知。此正破也。香自有知。何關汝鼻。   若香臭氣必生汝鼻。則彼香臭二種流氣。不生伊蘭及栴檀木 破轉計也。初二句牒計。設汝若言非不相干由有我鼻香臭方立猶如鼻根由香故有。則彼下破。今四句質不生香破也。   二物不來。汝自嗅鼻為香為臭 嗅根何氣破。   臭則非香。香應非臭 香臭相傾破也。非無也。無不聞也。   若香臭二俱能聞者。則汝一人應有兩鼻。對我問道有二阿難。誰為汝體 俱聞二體破也。鼻若生香。必不聞臭。必若生臭應不聞香。今既俱聞鼻須有二。二鼻若立兩體還成。正為何體。   若鼻是一。香臭無二。臭既為香。香復成臭。二性不有。界從誰立 互即雙亡破也。若汝不許鼻有二者。則香臭混然都無有別。以從一鼻之所流故。若無香臭。說何為知名生識界。   若因香生。識因香有。如眼有見不能觀眼。因香有故應不知香 此下破境生也。初句牒。識因下五句舉例奪破。眼能有見。見不觀眼。香能生識。識不知香。   知即非生。不知非識。香非知有。香界不成。識不知香。因界則非從香建立 反覆縱破也。縱許汝識能知香者。此則不合言從香生。故雲知則非生。設若不能知此香臭。又何名識稱了別耶。故雲不知非識。香不因根。無有香界。故雲香非知有香界不成。識不了香。非可說言因香有識。   既無中間。不成內外。彼諸聞性畢竟虛妄 總結破也。識既無生。根境不立。設有聞性皆虛妄耳 三結示虛妄。   是故當知。鼻香為緣生鼻識界。三處都無。則鼻與香及香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四舌識界三。一牒計雙徵。   阿難。又汝所明舌味為緣生於舌識。此識為復因舌所生以舌為界。因味所生以味為界 二隨計牒破。   阿難。若因舌生。則諸世間甘蔗烏梅黃連石鹽細辛薑桂都無有味。汝自嘗舌。為甜為苦 破根生也。初句牒。則諸下舉無五味以問舌根。即無味自嘗問也。   若舌性苦。誰來嘗舌。舌不自嘗。孰為知覺。舌性非苦。味自不生。雲何立界 有無隨計破也。舌若有味。根已成境。孰知根者。無味之時味必境生。獨有汝根焉能生識。下破境生。   若因味生。識自為味。同於舌根應不自嘗。雲何識知是味非味 引例無知破也。從味所生豈合名識。故雲識自為味。設許名識。亦不自嘗。引例可見。   又一切味非一物生。味既多生。識應多體 如前五味各生一物。識必境生亦應多體。即識從於味。識即成多也。   識體若一體必味生。鹹淡甘辛和合俱生諸變異相。同為一味應無分別。分別既無則不名識。雲何復名舌味識界 若一體識必從境生。能生之境亦應一體。何分五別。分別下縱破。五味不分。何名了別說為識耶。此則味從於識。味應無別。雲何下一一句總責識體從二得名。根生境生二俱失故。   不應虛空生汝心識 破空生也。   舌味和合。即於是中元無自性。雲何界生 破共生也。既從合生。自性屬誰而名界耶三結示虛妄。   是故當知。舌味為緣生舌識界。三處都無。則舌與味及舌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五身觸界三。一牒計雙徵。   阿難。又汝所明身觸為緣生於身識。此識為復因身所生以身為界。因觸所生以觸為界 二隨計牒破。   阿難。若因身生。必無合離二覺觀緣。身何所識 破根生也。觀對待也。無二所覺為相待緣。獨此身根無生識理。下破境生。   若因觸生。必無汝身。誰有非身知合離者 無身非覺破也。有身無觸尚不成知。有觸無身故非能覺。非身無身也。下根境互亡破也。   阿難。物不觸知。身知有觸 此指現道理也。物無覺觸之知。身則能覺於觸。斯理昭然。明白可見。   知身即觸。知觸即身 此下依理推破。此二句根境相即也。今汝若許觸能生識。觸則有知與身何異。應可身亦名觸觸亦名身。俱有知故。應立量雲。汝之身根定觸所攝。以有知故。如所執觸。汝所執觸定身根攝。以有知故。如汝身根。斯則觸既生識。遂令相即也。   即觸非身。即身非觸。身觸二相元無處所 身觸俱非也。以相即故遂令俱非。則觸不成觸。身不成身也。應立量雲。汝之身根定非身根。以有知故。如所執觸。汝所執觸定非是觸。以有知故。如汝身根。將汝一因成我四量。令汝相即。亦令俱亡。身觸下二句結無二位。下破離合。   合身即為身自體性。離身即是虛空等相 初二句合即唯身破。觸既合身。合應無二。唯一身根更無觸位。後二句離應無觸破。觸若離身復何成觸。如虛空相亦無觸位。   內外不成。中雲何立 例破識體也。觸立則根立。內無則外無。根境不存。識何為相耶。   中不復立。內外性空。則汝識生從誰立界 雙牒反質也。三位俱空。識從何立 三結示虛妄。   是故當知。身觸為緣生身識界。三處都無。則身與觸及身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六意識界三。一牒計雙徵。   阿難。又汝所明意法為緣生於意識。此識為復因意所生以意為界。因法所生以法為界 二隨計牒破。   阿難。若因意生。於汝意中必有所思。發明汝意。若無前法。意無所生。離緣無形。識將何用 先破根生。此離塵無體破也。初一句牒。於汝下五句正破能生。由法生故種種心生。若無法塵意根不起。離緣下二句例破所生。離前法緣。尚無根之形貌。況所生識。將何起用。   又汝識心。與諸思量兼了別性。為同為異 此下同異俱非破也。此總問同異。識心第八也。思量第七也。了別第六也。七八二識俱第六根。亦同名意。故此雙問二俱有過。   同意即意。雲何所生 破同也。若識與意其體同者。識即是意。雲何更分能生所生。此下破異。   異意不同。應無所識。若無所識雲何意生 無識非生破。初句半牒半定。應無下破。既識與意異。應一有所識一無了知。苟無了知何言意生。以意有知故。   若有所識。雲何識意 設使此識有了別者如何辨異識之與意。此有識無異破也。   唯同與異二性無成。界雲何立 雙結不成也。同義無憑。異又非理。二性不立。雲何識生從汝根出。下破境生。   若因法生。世間諸法不離五塵。汝觀色法及諸聲法香法味法及與觸法。相狀分明以對五根。非意所攝 此明五塵不即意攝也。以各有所對故。   汝識決定。依於法生。今汝諦觀。法法何狀 總問法塵也。法塵之法故雲法法。以別揀通也。   若離色空動靜通塞合離生滅。越此諸相。終無所得。生則色空諸法等生。滅則色空諸法等滅 前五句。正顯無體。法塵即前五之影。故離五無體。生則下四句牒破轉救也。設汝救言。色及餘法雖非意境。生滅二種正是法塵者。若爾生滅無體。全是色等。若起若止。無別生滅在色等外。   所因既無。因生有識。作何形相。相狀不有界雲何生 正破識界無體也。所因即法塵。法塵尚不可得。豈生汝識。能所俱無立何為界三結示虛妄。   是故當知。意法為緣生意識界。三處都無。則意與法及意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首楞嚴義疏注經卷第三(之一)   首楞嚴義疏注經卷第三(之二)   長水沙門子璿集   二重約七大會相。然大之為名。本乎世諦。小乘法相。說諸色法四大和合之所成就。復分內外。說此名為諸法自相。寂而不圓。猶為諸法共相所揀。粗而且淺。是佛如來隨他意語。世間安立。有名無實。雖名為大大義不成。勝義諦中所說不爾。謂周遍含攝。體無不在。物無不是。非因待小。當體受稱。故名為大。今此經中所說七義俱名大者。七義之中攝一切法。謂空有根塵色心性相。塵塵法法無不周遍。無不含容。破彼權見令知實義。如下文雲。均名七大。性真圓融皆如來藏。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斯則會相即性。性遍相遍。方稱勝義至極之大。豈同權教說名自相。文三。一伸難。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來常說。和合因緣。一切世間種種變化。皆因四大和合發明 敘昔聞也。   雲何如來。因緣自然二俱排擯。我今不知斯義所屬 難今說也。排推擯棄也。   唯垂哀愍。開示眾生中道了義無戲論法 求開示也。方便安立。說有四大因緣和合成諸變化。第一義中。諸法不生。今則無滅。生滅去來本如來藏。今以世諦疑第一義。故有斯難 二許宣三。一指意標示。   爾時世尊告阿難言。汝先厭離聲聞緣覺諸小乘法。發心勤求無上菩提。故我今時為汝開示第一義諦 因緣和合四大發明。皆小乘法。諸法不生唯如來藏。即第一義 二牒疑舉阿。   如何復將世間戲論妄想因緣而自纏繞。汝雖多聞。如說藥人真藥現前不能分別。如來說為真可憐愍 纏繞疑惑也。諸佛祕密靡不皆知。故雲說藥。今聞諸法皆如來藏。名真藥現前。舉昔方便疑今真實。名不能分別 三敕許佇聽。   汝今諦聽。吾當為汝分別開示。亦令當來修大乘者通達實相。阿難默然承佛聖旨 敕聽許宣。現未俱益二正說二。一立理總非。   阿難。如汝所言。四大和合發明世間種種變化。阿難若彼大性體非和合。則不能與諸大雜和。猶如虛空不和諸色。若和合者同於變化。始終相成。生滅相續。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輪。未有休息。阿難。如水成冰冰還成水 初四句牒所計。次六句略破非和。若四大性自體非和。則不和諸大。如空與色礙無礙異。若和下破和合。若大性體自是和合。即成生滅。始終即生滅也。生死下釋相。初句釋相成。次句釋相續。謂生能成死等。死能續生等。謂現在生續過去生也。如旋下二喻。初喻相續。次喻相成。如文 二舉性別破七。一地性四。一舉事以標。   汝觀地性。粗為大地。細為微塵。至鄰虛塵。析彼極微色邊際相。七分所成。更析鄰虛即實空性 鄰虛無方分微也。即是極微。色邊際相。微塵有方分微也。今經指有方分微。名色邊際相。隨經所出。不須和會 二立理廣破。   阿難。若此鄰虛析成虛空。當知虛空出生色相 依標立理也。既能析色成空。亦可合空成色。方曰相成相續耳。   汝今問言。由和合故出生世間諸變化相 牒起所疑也。欲破先牒。   汝且觀此一鄰虛塵。用幾虛空和合而有。不應鄰虛合成鄰虛 此下依理廣破。此合空成色非理也。汝許析色為空。應許合空成色。鄰虛極小成用幾空。若合鄰虛。自成方分。不成鄰虛。   又鄰虛塵析入空者。用幾色相合成虛空 合色為空義乖也。虛空至大。鄰虛至小。析小成大。為用幾塵。   若色合時。合色非空。若空合時。合空非色 雙非色空互成也。色合成色。空合成空。以類自合非互相作也。   色猶可析。空雲何合 重責合空義失也。析色明空教觀俱有。合空成色內外無憑。前文雲。猶如虛空不知諸色。若言和合相成相續。皆為虛妄 三會通實理。   汝元不知。如來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淨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 此明真色。初一句指本迷。如來下三句顯法體。如來藏即一法界心中道第一義諦也。性色真空即俗之真。性空真色即真之俗。皆言性者。顯即中之真俗也。斯則舉一即具三。言三體即一。非縱橫並別名祕密藏。此真地大也。清淨下二句敘德量。無妄相應具無漏法故名清淨。非是有為故雲本然。無所不在故雲周遍。此則種性體德體量悉具足耳。若識此法。成三妙觀。方知一塵具一切佛法一切心法一切眾生法。靡不皆在一微塵中即見盧捨那。即見自己。即見一切法。如一微塵。一切法亦爾。下皆准此。隨眾生下顯隨緣也。眾生十界漏無漏異。業亦不同。所感色法淨穢殊等也 四結責迷情。   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凡外小乘稟權教者。皆名無知。不了實義故名為感。執成名相故稱曰為。皆是下總斥虛妄。識心虛妄。顛倒從生。因迷積迷。何實之有 二火性四。一總標無性。   阿難。火性無我。寄於諸緣 緣生之火本無主宰。無主即無性也。因緣和合虛妄有耳 二舉事廣破二。一舉事標徵。   汝觀城中未食之家欲炊爨時。手執陽燧。日前求火 舉事也。陽燧出火鏡也。   阿難。名和合者。如我與汝一千二百五十比丘今為一眾。眾雖為一。詰其根本各各有身。皆有所生民族名字。如舍利弗婆羅門種。優盧頻螺迦葉波種。乃至阿難瞿曇種姓 引例也。舉眾以明和合也。因別成總。總必有別。故引三人。顯其異也。瞿曇此雲地最勝。亦云日種。優樓頻螺此雲木菰林。   阿難。若此火性因和合有。彼手執鏡於日求火。此火為從鏡中而出。為從艾出。為於日來 牒徵可知 二依理推破。   阿難。若日來者。自能燒汝手中之艾。來處林木皆應受焚 破日生也。從日至手。四萬由旬。凡所照處何不遭熱。而獨燒汝手中艾耶。   若鏡中出。自能於鏡出然於艾。鏡何不鎔。紆汝手執。尚無熱相。雲何融泮 破鏡生也。前四句正破。後三句縱破。火能克金。遇必融泮。外能燒艾。內合鎔鏡。今汝不然。應非鏡出。   若生於艾。何藉日鏡光明相接然後火生 破艾生也。艾若出火。日鏡不合何無火出。若必待合然後火生。顯非艾出。   汝又諦觀。鏡因手執。日從天來。艾本地生。火從何方遊歷於此 總結無從也。三處不出。火從何生。應知必無。   日鏡相遠。非和非合。不應火光無從自有 破和合無因也。日鏡非近。無和合義。緣中既無。非緣有火必無此理 三會通實理。   汝猶不知。如來藏中性火真空性空真火。清淨本然周遍法界 明真火也。初句指本迷。如來下三句顯法體。清淨下二句明德量。並如前解。   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阿難當知。世人一處執鏡。一處火生。遍法界執。滿世間起。起遍世間。寧有方所。循業發現 顯隨緣亦如前解 四結責迷情。   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如文可知 三水性四。一總標無性。   阿難。水性不定。流息無恆 緣水無常故雲不定。隨物流止即不定相 二舉事廣破二。一舉事標徵。   如室羅城迦毘羅仙斫迦羅仙及缽頭摩訶薩多等諸大幻師。求太陰精。用和幻藥。是諸師等。於白月晝。手執方諸。承月中水。此水為復從珠中出。空中自有。為從月來 迦毘羅雲黃赤色。斫迦羅雲輪。缽頭摩雲赤蓮華。訶薩多未詳。此皆外道也。太陰精月也。方諸出水珠也。太陰當中。以珠向之而求水也。月珠虛空三處。徵訖二依理推破。   阿難。若從月來。尚能遠方令珠出水。所經林木皆應吐流。流則何待方諸所出。不流明水非從月降 破月生也。前五句正牒破。月去人間如日之量。故雲遠方。月光照處皆合成流。何獨珠出。流則下四句雙結非也。照處皆流。何用珠出。設無流者。顯此水性不從月來。   若從珠出。則此珠中常應流水。何待中宵承白月晝 破珠生也。珠若生水。合常有流。不待照月何無水生。   若從空生。空性無邊。水當無際。從人洎天皆同滔溺。雲何復有水陸空行 破空生也。空若生水。有空皆水。誰不受溺。以空遍故水亦周遍。人天水陸應不各存。滔水沒也。   汝更諦觀。月從天陟。珠因手持。承珠水盤本人敷設。水從何方流注於此 總結無從也。月從天升。珠持手內。盤由人置。水自何來。   月珠相遠。非和非合。不應月精無從自有 破和合無因也。言水精者。是太陰精之所流故。緣中尚無。非緣豈有 三會通實理。   汝尚不知如來藏中性水真空性空真水。清淨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一處執珠一處水出。遍法界執滿法界生。生滿世間寧有方所。循業發現 節釋如前 四結責迷情。   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四風性四。一總標無生。   阿難。風性無體。動靜不常 風性無狀。動靜以表 二舉事廣破二。一舉事標徵。   汝常整衣。入於大眾。僧伽梨角動及傍人。則有微風拂彼人面。此風為復出袈裟角。發於虛空。生彼人面 僧伽梨大衣也。袈裟雲壞色。衣動於此。風拂於彼。二處及空三皆不生。應知虛妄 二依理推破。   阿難。此風若復出袈裟角。汝乃披風。其衣飛搖應離汝體。我今說法會中垂衣。汝看我衣。風何所在。不應衣中有藏風地 破衣生也。前五句披衣離體破。風性不靜。若生衣中應見飛動。今何不然。我今下六句舉例無風破。佛今垂衣不見飛搖。獨汝袈裟雲何風出。衣中未必有潛風處令衣不動。   若生虛空。汝衣不動。何因無拂 此下破空生也。此正牒破。空若生風。何須假汝動衣方有。   空性常住風應常生 此下展轉難也。今二句隨空常在難。空性無滅。風合常有。不動衣時何無風出。   若無風時。虛空當滅 無風空滅難也。若空生風。風不起時應是無空。   滅風可見。滅空何狀 滅空無辦難。物不動時應知風滅。空若滅時以何表辦。   若有生滅。不名虛空 生滅非空難。虛空無為。為無生滅。今有生滅。不名無為。   名為虛空。雲何風出 反結空不生風也。風性搖動。虛空寂然。豈有寂然而生搖動。   若風自生被拂之面。從彼面生當應拂汝自汝。整衣。雲何倒拂 破面生也。初二句牒。從彼下四句破。被拂之人面若生風。應合順吹汝當受拂。汝自整衣。不干風出。雲何其風反吹彼面。   汝審諦觀。整衣在汝。面屬彼人。虛空寂然不參流動。風自誰方鼓動來此 重審也。衣面空異。動寂體殊。風從何來吹拂其面。   風空性隔。非和非合。不應風心無從自有 破和合無因也。動寂不同故雲性隔。心即是性。文變故爾 三會通實理。   汝宛不知。如來藏中性風真空性空真風。清淨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阿難如汝一人微動服衣。有微風出。遍法界拂。滿國土生。周遍世間。寧有方所。循業發現 四結責迷情。   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五空性四。一總標無性。   阿難。空性無形。因色顯發 空無有質。離色之處即顯是空。以對待故。故無性也 二舉事廣破二。一舉事標徵。   如室羅城去河遙處。諸剎利種及婆羅門毘捨首陀兼頗羅墮旋陀羅等。新立安居。鑿井求水 舉事也。剎帝利雲田王。婆羅門雲淨志。毘捨雲坐估。首陀雲農者。頗羅墮雲利根。亦捷疾。旃陀羅雲殺者。   出土一尺。於中則有一尺虛空。如是乃至出土一丈。中間還得一丈虛空。虛空淺深隨出多少。此空為當因土所出。因鑿所有。無因自生 標徵也。隨出土之多少。則見空之淺深也。虛空與色二俱是假。互相因有。體不離色。今此推徵令知虛妄 二依理推破。   阿難。若復此空無因自生。未鑿土前何不無礙。唯見大地。迥無通達 破無因生也。空若無因。鑿前何無。鑿後何有。無因不成。   若因土出。則土出時應見空入。若土先出無空入者。雲何虛空因土而出 破土生。此正破也。前三句牒破。土若生空。土出井時。應見虛空出土入井。若土下四句結非。若見土出不見空入。雲何言空從土而有。   若無出入。則應空土元無異因。無異則同。則土出時空何不出 此轉破也。若不見空出土入井。則土因空果二無有異。土即是空。空即是土。土出井時。何不見空從井而出。   若因鑿出。則鑿出空應非出土。不因鑿出。鑿自出土雲何見空 破鑿生也。前三句正破鑿出。若鑿出空。鑿自出空。雲何見土從井而出。不因下三句反破不因。土因鑿出。空因何有。   汝更審諦諦審諦觀。鑿從人手。隨方運轉。土因地移。如是虛空因何所出 再審二處也。土從地中運鑿移出。故雲地移。   鑿空虛實不相為用。非和非合。不應虛空無從自出 此破和合。重結無因也。鑿空二體也。虛實二義也。豈相符順而稱和合。餘文可知 三會通實義三。一類通前義。   若此虛空性圓周遍本不動搖。當知現前地水火風。均名五大。性真圓融。皆如來藏本無生滅 前三句。顯虛空之大義也。虛空若從因緣所生。體非周遍。復是動搖。豈名為大。夫言大者常遍為義。常故無生滅動搖。遍故時處悉有。若因緣生。此有彼無。現有未無。緣會則生。緣離則滅。今此不爾。本如來藏。本自周遍。本不動搖。故名為大。當知下六句。類前四性同受大名。咸稱大者。皆周遍故。無動搖故。是藏性中真功德故。無方大用遍一切處作利益故。豈同方便有名無實而稱大耶 二斥勸研詳。   阿難。汝心昏迷。不悟四大元如來藏。當觀虛生為出為入為非出入 無圓實智故名昏。不了常遍故稱迷。若虛空性有出入等。則體非常。亦無遍義。豈名為大。故勸詳審也 三正會今理。   汝全不知。如來藏中性覺真空性空真覺。清淨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阿難。如一井空。空生一井。十方虛空亦復如是。圓滿十方。寧有方所。循業發現 例前可解 四結責迷情。   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六根性。然小乘多出四大。大教始有空名。根之與識同名大者未見經出。諸圓實教。圓觀諸法根境識三周遍不動。雖有其義。不立大名。今此特出。真為最後究竟垂範也。文四。一總標無性。   阿難。見覺無知。因色空有 二舉事廣破二。一舉事標徵。   如汝今者在祇陀林。朝明夕昏。設居中宵。白月則光黑月便暗。則明暗等因見分析。此見為復與明暗相並太虛空。為同一體。為非一體。或同非同。或異非異 此約四句以徵。謂一也。異也。亦一亦異也。非一非異也 二依理推破。   阿難。此見若復與明與暗及與虛空元一體者。則明與暗二體相亡。暗時無明。明時無暗。若與暗一。明則見亡。必一於明。暗時當滅。滅則雲何見明見暗。若明暗殊。見無生滅。一雲何成 此破一也。前四句牒計。則明下四句立理。若與下六句推破。見與境一。境滅見亡。如何分辦明之與暗。若明下三句結非。明暗自殊。見不隨滅。應知此見不與境一。   若此見精與暗與明非一體者。汝離明暗及與虛空。分析見元。作何形相。離明離暗及離虛空。是見元同龜毛兔角。明暗虛空三事俱異。從何立見 破異也。初三句牒計。汝離下四句正難離境何相。離明下四句結成畢竟無體。上皆正破。明暗下三句結破。並可知。   明暗相背。雲何或同。離三元無。雲何或異 破兩亦也。同即一也。明暗互滅故雲相背。若與一同見即隨滅。如前所破。明暗虛空離此無見。亦異不可。   分空分見本無邊畔。雲何非同。見暗見明性非遷改。雲何非異 破雙非也。空見無辨。故非不一。明暗自遷見無生滅。故非不異。   汝更細審微細審詳審諦審觀。明從太陽。暗隨黑月。通屬虛空。壅歸大地。如是見精因何所出 重審也。勸細審詳。四境之中從何有見。   見覺空頑。非和非合。不應見精無從自出 破和合無因也 三會通實義三。一類通前義。   若見聞知性圓周遍本不動搖。當知無邊不動虛空並其動搖地水火風。均名六大。性真圓融。皆如來藏本無生滅 見聞覺知同名大者。蓋常遍故。如前文釋 二斥勸研詳。   阿難。汝性沈淪。不悟汝之見聞覺知本如來藏。汝當觀此見聞覺知。為生為滅。為同為異。為非生滅。為非同異 生滅同也。非生滅異也。為同為異兩亦也。見聞既真。四句叵得。不動周遍。其大者歟 三正會今理。   汝曾不知。如來藏中性見覺明覺精明見。清淨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如一見根見周法界。聽嗅嘗觸見觸覺知。妙德瑩然。遍周法界。圓滿十虛。寧有方所。循業發現 曾則也。聽嗅嘗觸者。鼻舌二根境合始覺。故名嘗觸。覺觸身也。覺知意也 四結責迷情。   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七識性四。一總標無性。   阿難。識性無源。因於六種根塵妄出 二舉事廣破二。一舉事標徵。   汝今遍觀此會聖眾。用目循歷。其目周視。但如鏡中無別分析。汝識於中。次第標指。此是文殊。此富樓那。此目犍連。此須菩提。此舍利弗。此識了知。為生於見。為生於相。為生虛空。為無所因突然而出 根能照境如鏡照物。識能了境分別自他。此識分別為從何生 二依理推破。   阿難。若汝識性生於見中。如無明暗及與色空。四種必無。元無汝見。見性尚無。從何發識 破根生也。有相有見。相無見無。根尚無形。識從何發。   若汝識性生於相中不從見生。既不見明。亦不見暗。明暗不矚即無色空。彼相尚無。識從何發 破境界也。相見相待。無見無相。相猶不立。從何有識。   若生於空。非相非見。非見無辨。自不能知明暗色空。非相滅緣。見聞覺知無處安立 此下破空生。初二句審定不由根境也。非見下正破。前三句非見不辨四境破。非相下三句。非相不立五根破。相即是緣。四境既無即所緣境滅。所緣既無五根何有。上皆牒破不假根境也。   處此二非。空則同無。有非同物。縱發汝識。欲何分別 正破識從空生也。非相非見。故雲二非。即正指空也。同無者如龜毛兔角畢竟無故。若言其空是有體者。豈同物像可形可狀。又此虛空昏純無辨。無辨之空若有所生亦應無辨。故雲欲何分別。   若無所因突然而出。何不日中別識明月 破無因也。日中無月。既無見月之識。應知非是無因而有。   汝更細詳微細詳審。見託汝睛。相推前境。可狀成有。不相成無。如是識緣因何所出。識動見澄。非和非合 重審生處也。晴即浮塵。境即明暗。成有成無即虛空也。識動下二句結非和合。動謂能了別也。澄謂但照境也。   聞聽覺知亦復如是。不應識緣無從自出 前二句例破餘識。聞聽即耳鼻。覺知即舌身意識。不應下二句結無生處。識起緣由。故雲識緣 三會通實義三。一類通前義。   若此識心本無所從。當知了別見聞覺知圓滿湛然性非從所。兼彼虛空地水火風。均名七大。性真圓融。皆如來藏本無生滅 初二句能類。當知下所類。了別謂識。見聞謂根也。是生識之根。故雲了別見聞等 二斥勸研詳。   阿難。汝心粗浮。不悟見聞發明了知本如來藏。汝應觀此六處識心。為同為異。為空為有。為非同異。為非空有 同異如根中破。空謂空生。有謂根境。非空有謂無因也 三正會今理。   汝元不知如來藏中性識明知覺明真識妙覺湛然遍周法界含吐十虛。寧有方所。循業發現 四結責迷情。   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三承前開示獲悟二。一具敘大眾領悟二。一略敘除疑。   爾時阿難及諸大眾。蒙佛如來微妙開示。身心蕩然得無罣礙 三科七大即相即性。本自不生。今則無滅。生滅去來皆如來藏圓遍不動清淨本然。此是如來宣勝義中真勝義性。故雲微妙開示。身心圓明。故雲蕩然。更無諸法可為所疑。故無罣礙 二廣述得益四。一悟心廣大益。   是諸大眾。各各自知心遍十方。見十方空。如觀手中所持葉物 向執心在身中。謂言是我真性。今知空在心內。如片物持於掌間。下文亦云。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 二了物鹹真益。   一切世間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遍圓。含裹十方 向執心外有法。今悟法法唯心。離實相外無法可得。故世間物皆菩提也。菩提雲覺。覺即是佛。若執無情無佛性者。請看此文。縱信無情有性。仍說不具諸法。遂令佛性派成其二。一具法佛性。謂有情性。二不具法佛性。謂無情性。若此派分。何異他說無情草木無佛性耶。今立量示雲。一切草木是有法。定具諸法故為宗。因雲有佛性故。同喻如有情。正教量雲。地水火風均名七大性真圓融皆如來藏。妙覺湛然周遍法界含吐十方寧有方所。稟彼說者。宜悉詳之 三反顧遺身益。   反觀父母所生之身。猶彼十方虛空之中吹一微塵。若存若亡。如湛巨海流一浮漚。起滅無從 太虛處我心中。尚如片物在掌。更觀所生微質。於心大小若何。故舉空中一塵。存亡豈辨。喻至小也。如湛下再舉漚喻了身無生也。前喻猶存小相。今喻相本無生。故此二喻各顯一意 四妙獲元心益。   了然自知。獲妙本心常住不滅 了謂顯了。猶分明也。然語辭也。明解在心故雲自知。獲得也。迷妄名失。了悟名得。既言常住不滅。故非新得。但顯現耳 二阿難說偈讚述二。一標舉。   禮佛合掌。得未曾有。於如來前說偈讚佛 得益在懷。蓋承開示。故展禮伸讚述益發心也 二正說四。一嘆佛法希有二。一正歎 妙湛總持不動尊。首楞嚴王世希有 初句讚佛。佛有三身。謂法報應。今皆具歎。妙湛法身也。法身無相湛然常寂。無作無為遍一切處不生滅故。總持報身也。謂無量劫修行諸度之所顯發。總攝一切無漏功德。盡未來際任持不失。無有壞滅。詶彼因故。不動尊者應身也。謂隨機感厭求勝劣。眾生心中之所顯現真如用相。名之為應。佛體不動。無有作意。如月不降百水不升。慈善根力法爾如此。亦如鏡像隨形所現鏡且不動。故以不動為應身也。又妙及尊字通上通下。謂三身一體不三而三。體相用法具一切義。故名為妙。是最究竟。極證所顯。故名為尊。下句嘆法。即行法也。一經所顯。唯此三昧。最尊最勝於法自在。故稱為王。上句理果。下句是行。理果行三是所詮義。必因能詮所詮方顯。是故四法皆具嘆也 二述益。   銷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 初句斷障。即前身心蕩然得無罣礙也。下經雲。從無始來顛倒淪替。今言億者。舉大數耳。妄認四大六塵緣影為身心相。迷己為物。觀大觀小。皆為顛倒虛妄亂想。今聞開示。不執不認故名為銷。下句悟道。即獲妙本心常住不滅也。阿僧祇雲無數。劫波雲時分。方便教說一切諸佛皆於無數劫中修波羅蜜然後成佛。今於此會言下頓悟。獲妙本心常住不滅。何歷僧祇之有乎。故下文雲。歇即菩提。不從人得。何藉劬勞肯綮修證。又雲。彈指超無學。又圓覺雲。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皆此義也。然據今文。且敘解悟。如文雲各各自知心遍十方。知即解也。敘雖論解。不無證悟。以隨人入位淺深不同。且如兩教二乘稟權菩薩圓教根性未發信者悟此境界。即是解悟。若曾已入信解行位聞法開悟。即是證悟。更有已入地住。即增道損生。乃至妙覺。破惑證理。發真妙用。皆隨位淺深而論廣狹。此則一會之眾皆得妙益耳 二願得果度生二。一正陳所願二。一陳願。   願今得果成寶王。還度如是恆沙眾 初句敘智。即佛道無上誓願成也。即於此身期獲證故。故雲願今。次句敘悲。即眾生無邊誓願度也。下雲除惑。即煩惱無盡誓願斷。悲智二法即菩提心。正是道體。復以要誓總而持之。即三法周備四願具足。發菩提心畢於此矣。依圓覺疏。頓教因地總有三重。初了悟覺性。即前獲妙本心得法身也。二發菩提心。即今悲智二願也。後修菩薩行。即向下問修行方便也。謂若不了自心。雲何知正道。故多劫修行非真菩薩。次不發大心無由起行。故善財先陳已發方問修行。圓頓修證莫過此矣 二述意。   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 上句同佛化。上求下化悲智二心。一一先悟妙覺明性。從深理生。故名深心。以此二心。承順塵剎諸佛化行。無二無別。故名為奉。下句結報恩。大論雲。假使頂戴經塵劫。身為床座遍三千。若不傳法度眾生。畢竟無能報恩者 二重請證明。   伏請世尊為證明。五濁惡世誓先入。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 我願成道本為度生。度生之心非暫時爾。盡未來際眾生界盡我方入滅。斯願至重。故請證明 二乞除惑速成。   大雄大力大慈悲。希更審除微細惑。令我早登無上覺。於十方界坐道場 初句嘆德。威德猛盛如獅子王。故名雄。十義具足不可屈伏。故雲力。慈悲謂拔苦與樂。無緣普救。皆言大者。顯無上也。次句乞除惑。自乘修惑大乘所知。俱名微細。下二句乞速成。前文已願得果。今再言者。以度生心切願早得也。上句真身。下句垂應。登成也。道場現八相也。前雲未成不滅。約時豎論。今雲於十方界。約處橫說。即釋成上求下化也 四喻道心無動。   舜若多性可銷亡。爍迦羅心無動轉 舜若多雲空也。虛空之性不可銷滅。今尚可滅。上求下化菩提之心終無移動。故不動轉。爍迦羅雲豎固不壞也。又翻為輪。輪有摧碾。謂悲智之心自利利他。皆能摧碾惑業苦故。   首楞嚴義疏注經卷第三(之二)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799 首楞嚴義疏注經   首楞嚴義疏注經卷第四(之一)   長水沙門子璿集   二破滿慈執相難性顯如來藏四。一致請三。一總述未了三。一展敬伸歎。   爾時。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威德世尊。善為眾生。敷演如來第一義諦 如來說法。大眾鹹坐。欲有所問先起展敬。展敬之儀不離三業。胡跪合掌身也。恭敬意也。白言下口也。如來藏心不空不有即性即相。名第一義。是佛所證決定無妄審實名諦 二引喻述迷。   世尊常推說法人中。我為第一。今聞如來微妙法音。猶如聾人逾百步外聆於蚊蚋。本所不見。何況得聞。佛雖宣明令我除惑。今猶未詳斯義究竟無疑惑地 滿慈子善說法要。眾推無上。今聞佛說。未盡領解。猶壞耳者對微細聲遠逾百步。詎能明辯。第一義諦微妙寂滅。微細聲也。聞而不解與不聞等。猶聾人也。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逾百步也。說斯等法令我除惑。猶拘疑網未盡悔結。故引比也 二比論得失。   世尊。如阿難輩。雖則開悟。習漏未除。我等會中登無漏者。雖盡諸漏。今聞如來所說法音。尚紆疑悔 開悟者。如前獲妙本心常住不滅也。小乘有學方斷分別俱生全在。名習漏未除。滿慈無學斷盡俱生。此約小乘煩惱障說。問何故無學尚紆疑悔。初果之輩解悟不疑耶。答煩惱所知二障差別。人執法執輕重不同。故正理論雲。或有於境智不及愚。所謂凡夫善通三藏。羅漢不識赤鹽。以所知障障法界理。羅漢雖得無漏煩惱輕故。尚紆疑悔所知重故。阿難雖得開悟所知輕也。習漏未除煩惱重也 二別敘所疑二。一藏性生相疑。   世尊。若復世間一切根塵陰處界等。皆如來藏清淨本然。雲何忽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次第遷流終而復始 前五句引所聞。即同圓覺剛藏雲若諸眾生本來成佛也。雲何下五句敘疑難。即同彼雲何故復有一切無明。彼反難雲。若諸無明眾生本有。何因緣故如來復說本來成佛。今經無此難者。意已含故。復有牒而縱之責無窮過。即同下文別答違妨也。然剛藏所問。反覆成難。文聚一處。鉤鎖相連。如來答釋亦總示雲。世界始終唸唸相續一切對待。皆由分別生死垢心輪迴妄見。未離妄見而辨覺性。遂令覺性成諸輪轉。乃至結雲。如是分別非為正問。今經問既前後。答亦隨問。二經答意。廣略雖別大旨攸同。如彼經雲。種種取捨皆是輪迴。未出輪迴而辨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若免輪迴無有是處等。此即責剛藏。不了圓覺自性絕諸對待生死涅槃猶如昨夢。遂引無明生死有為。反覆成疑。以難眾生本來成佛。故佛斥。此正是生死垢心分別妄見。遂令圓覺成輪轉也。由是舉喻。雲駛月運舟行岸移等。今經即以常說本性覺體妙明明妙。反而責之。以辨滿慈解惑之心。解則已知覺體本妙無明本空山河大地如空華相。夫何致疑。惑則能所妄分強覺俄起。三細為本四輪成界。遂有世界眾生業果相續。斯皆未出輪迴而辨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故二經之意。問答並同也。然此是法空門下疑難大節。最障修證。滿慈跡雖小聖。今經圓通述悟無非大途。故所陳難剛藏無異。學者至此請細觀之 二大性俱遍疑。   又如來說地水火風本性圓融周遍法界湛然常住。世尊。若地性遍雲何容水。水性周遍火則不生。復雲何明水火二性。俱遍虛空不相陵滅。世尊。地性障礙。空性虛通。雲何二俱周遍法界 此約世諦水火性異。難第一義性相俱融。下文答雲。觀相元妄。無可指陳。觀性元真唯妙覺明。妙覺明心先非水火。雲何復問相陵滅義 三雙結求誨。   而我不知是義攸往。惟願如來。宣流大慈。開我迷雲及諸大眾。作是語已。五體投地。欽渴如來無上慈誨 攸所也。據說則本然清淨互遍互融。據今則宛爾山河。碩乖水火。莫知所往。孰是孰非。願垂慈誨。冀無所惑 二許宣三。一敘詮。   爾時世尊。告富樓那及諸會中漏盡無學諸阿羅漢。如來今日。普為此會。宣勝義中真勝義性 如來常依二諦說法。謂世俗諦勝義諦。今所說者異乎常說。謂勝義勝義諦也。一真法界中道實相。無法不收。無法不遍。上聖下凡情與非情皆成佛道。斯為極唱最後垂範也 二顯益。   令汝會中定性聲聞及諸一切未得二空迴向上乘阿羅漢等。皆獲一乘寂滅場地真阿練若正修行處 方便教說。定性二乘無性闡提不得成佛如焦芽敗種等。今此會通。鹹歸一乘究竟涅槃。涅槃經雲。我於餘經說有聲聞不得作佛。非於此經作如是說。涅槃佛性即如來藏。亦名一乘。亦名首楞嚴。二經同味不亦宜乎。斯則會五性融三乘。了義極談莫斯為最。阿練若雲無諠雜。首楞嚴王即諸佛之大寂定。名真無喧雜正修行處也 三敕聽。   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三佇聞。   富樓那等。欽佛法音。默然承聽 四答釋二。一答藏性生相疑二。一正答所疑三。一牒疑。   佛言。富樓那。如汝所言。清淨本然雲何忽生山河大地 二正答二。一唯一真心。   汝常不聞如來宣說性覺妙明本覺明妙。富樓那言。唯然世尊。我常聞佛宣說斯義 一真如心。是佛常說。或名法界。或名實相。或如來藏性。或妙淨明心。一經之內尚有多名。況諸經耶。名雖有異一體無別。皆顯法界一相本來平等。三科七大。虛妄有生。虛妄名滅。生滅去來本如來藏。不動周圓。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死生。了無所得。若了斯旨。何山河之忽起有為之遷流耶。何致問於如來耶。故茲責問。已釋疑盡。此就真如門約體絕相以答也。性覺本覺指體也。妙明明妙顯用也。顯不由他故雲性覺。性自覺故。性自明故。豈由於他。顯非有始故名本覺。本來覺故。本來明故。豈因始有。又體無改易故名性覺。相非生起故名本覺。體相寂滅心言不能及。故稱妙。靈鑒不昧昏惑不能暗。故名明。妙明明妙左右言耳。或可寂而常照故稱妙明。照而常寂故曰明妙。此顯法界一相真覺無二。圓覺亦云。一切覺故圓覺普照寂滅無二。古人所解各隨其意。云云在彼。不能具敘 二起諸妄法。即約生滅門隨緣成事以釋。文三。一總問覺明。   佛言。汝稱覺明。為復性明稱名為覺。為覺不明稱為明覺 此之一問定其解惑也 解則不合致疑。惑則此非正問。問意雲。汝聞我說性覺妙明。為作何解。為此覺體本性自明名為覺明。為復覺自不明由覺他明明與覺異名為明覺。覺明之號由誰而立。故雲汝稱等。此之二意。一正一邪。定滿慈答為得何意。得此則無疑。認邪則生妄。故此一問定其解惑也 二答由所覺。   富樓那言。若此不明名為覺者。則無所明 據斯答意。覺體自不能明。必須別假他明為其所覺。若無所覺之明。但可獨名為覺。不得兼稱覺明。若欲兼稱覺明。必有明為所覺。斯則但認於邪。以為妄法生起之本。佛之本意。覺性元明。必不因他而稱明覺。覺妙明妙覺圓明圓。明覺一相無二無別。此唯真覺更無別法。除一寶相餘皆魔事。滿慈起教。示自不知。妄認所明。遂成迷倒 三約計敘妄二。初且破滿慈能所執見三。一破真覺墮能所。   佛言。若無所明則無明覺。有所非覺 初二句總牒所計。若汝執言。必有所明方稱明覺。若無所明無明覺者。佛即破雲。有所非覺也。意雲若有能所焉稱真覺。夫真覺者離能所相。見道偈雲。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經雲。不了心及緣。則生二妄想。了心及境界。妄想則不生。上文雲。覺所覺眚。覺非眚中。故知有所非真覺也 二破妙性非湛明。   無所非明。無明又非覺湛明性 初一句別牒所明。若如汝言。必有所明方稱覺明。若無所明但可名覺者。次二句破雲。如來常說覺湛明性。豈得無明。若實無明。不合名為覺湛明性 三結示真妄二覺。   性覺必明。妄為明覺 上句結真。下句結妄。性覺必有真明。故雲性覺妙明本覺明妙。妄謂明異於覺。是故汝言若無所明則無明覺以有所明方稱覺明。故解惑之見於焉可辨 二正顯迷真起妄之由二。一通明妄覺托真之相。   覺非所明。因明立所 真覺之體。本有妙明。不逐緣生。非由境起。本來寂照法界一相。故雲覺非所明。因此真明。無明不了妄執為所。由是一念纔起四惑俱生。本識初相莫不是此。起信雲。由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不覺心起而有於念。又雲。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為阿梨耶識。是此真明為執所認而立所明也。此即真如不守自性。為妄所見便為所相。如前燈光為眚所見便為圓影。此名無始住地無明。纓絡經雲。四住地前使無法起。故寂極微細。即此所相也 二廣辨三相展轉生由二。一立因相二。一別示三相三。一異相。   所既妄立。生汝妄能。無同異中熾然成異 起信名為業相。故論雲。以依不覺故心動說名為業。覺則不動。動即有苦。果不雜因故。此經名為異相者。異有二義。一相望論異。謂不覺則動。覺則不動。動異不動故。二當體論異。謂此業相具能所故。有生滅故。今此文雲。所既妄立生汝妄能者。即當體論異也。真覺妙明本非能所相。無明不覺妄認為所。妄所成故妄能隨生。能所二心不相離也。無同異中熾然成異者。即相望論異也。一真之體。離言說相。離心緣相。故無同異。能所妄分。二相俄起。顯然成立相異無相也。亦名動相。異靜心故 二同相。   異彼所異。因異立同 起信名為轉相。故論雲。以依動故能見。不動則無見。轉者起也。轉前動心起成能見故。今言異彼所異者。能異即同相。所異即異相。欲異異相須立同名。前異於真。今異於異。待異立同。又粗顯故。亦名靜相。靜異動故。此靜待動。非絕待靜。故雲因異立同 三無同異相。   同異發明。因此復立無同無異 起信名為現相。故論雲。以依能見故。境界妄現。離見則無境界。此則梨耶三境現也。今雲同異發明者。由前同異二相相形顯發故。遂令心相轉粗能成外境。形對前二而立此名。非前靜相故名無同。非前動相名為無異。此則待同異之無同異。非絕待之無同異也。故雲同異發明也。此之三相本識分齊。流注生滅唸唸不息。非凡夫二乘之所能覺。由彼一念無明所起。起信名為不相應染。唯佛究盡。故文雲。依無明熏習所起識者。非凡夫能知。亦非二乘智慧所覺。謂依菩薩從初正信發心觀察。若證法身得少分知。乃至菩薩究竟地不能盡知。唯佛窮了 二總指釋成。   如是擾亂相待生勞。勞久發塵自相渾濁 如是三相。互相擾惱。互相雜亂。形待不息遂成勞倦。如勞目睛則有狂華。三相虛妄染污真性。故名為塵。汩清淨體令失明潔。故名為濁。濁之粗細名相五重。如下廣辨。皆由此三而為根本也 二辨果相二。一由因引果二。一由細引粗。   由是。引起塵勞煩惱 由前三細。引起四粗。謂智相相續執取計名也。此四正是二障之體。以妄想內熏境界外熏。因緣具足。由是方生。故雲引起。染污勞累造業受報。輪轉無窮皆由於此。即煩惱道也。下業果眾生即後二粗。起信雲。以有境界緣故復生六種相。此即六粗也 二由內感外。   起為世界。靜成虛空。虛空為同。世界為異。彼無同異真有為法 起即是動。動即異相。異名差別為世界體。世為遷流。界為方位。前後改轉隔別不同。故名世界。皆由內有異相為本。故雲起為世界。靜即同相同名不異。形前差別動亂。故名為靜即虛空之體也。虛空無差別動轉。由內有同相。對動之靜為此因故。故雲靜成虛空。虛空下二句結由二相也。彼無下指現相。亦名現識。此就梨耶三相具足成就位。說名真有為法。以能成就八識六塵及根身種子等。前之二相雖亦有為。三相未具。能事未辦。故成就位方說有為。又此一相名無同異。濫前所說真如覺體亦無同異。故此特指是有為法。即知非是真無同異。無同異言真妄俱有。由此揀故無相濫失。然此三相。說雖次第起即同時。所感外器虛空及有情根。一念頓現。亦非前後。不可以說之次第而責現之後先耳 二正明果相三。一世界相續二。一辨其相二。一明四輪所起四。一風輪。   覺明空昧相待成搖。故有風輪執持世界 由前所既妄立生汝妄能。所即影明。能即妄覺。此之覺明全是無明。無明昏鈍遍述法界。即成空昧。故下文雲。汝見虛空遍十方界空見不分等。見即妄覺也。一明一昧。一動一靜。剎那生滅相待不息。於內生滅即名為搖。於外即成風輪初起。是故世界之初風輪為始。虛空即為世界所依。故下文雲。迷妄有虛空。依空立世界也 二金輪。   因空生搖。堅明立礙。彼金寶者明覺立堅。故有金輪保持國土 無明生滅形待不息。故雲因空生搖。執認所明堅持不捨。故雲堅明立礙。於內即是覺明堅執。於外即成金輪次起。故雲彼金寶者明覺立堅。故知寶性因覺明有。是故眾寶皆體堅而用明也 三火輪。   堅覺寶成。搖明風出。風金相摩。故有火光為變化性 前二句指前二性。為生火之由。於內則生滅不停。堅執不捨。於外則動搖不息。堅剛難壞。互相摩觸而有火生。如取火法鑽燧與木一堅一動。火能鎔散成熟萬物。故雲為變化性 四水輪。   寶明生潤。火光上蒸。故有水輪含十方界 於內則愛明堅執燥心熾盛。於外則寶潤火蒸遂成流水也。如世蒸物必有污流。故一切業種非愛不生。一切草木非水不長。由是四性互相假藉體不相離。同一妄心所變起故。如虛空華不離翳故。愚人不了。心外執境。顛倒見故。然小乘宗。水輪在前。金輪在後。與此不同者。而不知風輪持水即是堅礙。約相在後。舉性在初。故風輪後即說金輪。又彼但知增上業感。而不知是何因種。以教非了義粗相說也 二明諸相發生。   火騰水降。交發立堅。濕為巨海。乾為洲潬。以是義故。彼大海中火光常起。彼洲潬中江河常注 火炎上而就燥。水降注而流濕。交互擊發。立成堅礙。火雖炎上而相擊發。終為水克。故大海廣而洲潬狹也。皆由妄性不常。前後變異。愛心多故成巨海。執心盛故成洲潬。嗔性生慢。執性生嗔。於色起愛潬中流水。違愛生嗔海中火起。水中可居曰洲。水中沙聚曰潬。   水勢劣火。結為高山。是故山石擊則成焰。融則成水 外則水勢劣火。內則嗔增愛微。嗔復加慢。結為高山。   土勢劣水。抽為草木。是故林藪遇燒成土。因絞成水 外則土勢劣水。內則愛增慢輕。愛能生水。水能長養。技抽草木。嗔愛慢三互相滋蔓。異類成形。草木山川千差萬品 二結相續。   交妄發生。遞相為種。以是因緣世界相續 先從明昧搖動有風輪。風搖明立有金寶。金風相摩生火性。火蒸金潤有水生。水火相交。勢有勝劣。水勝火劣為海洲。火勝水劣。為山石。土劣水勝為草木等。外相雖爾。皆由內心。內心無變外豈差別。經且約外。故雲遞相為種 二眾生相續二。一辨其相二。一明根塵創結二。一指前因相。   復次富樓那。明妄非他。覺明為咎。所妄既立。明理不踰 明謂顯發。妄之顯發別非他緣。但由自己一念不了。能所妄分。以為過咎。覺明即能所也。所明既已成立。引生能覺之心。唸唸相續莫能離念。故真明妙理為念所礙。隱而旦廢。不能踰越而顯現也 二結成根塵。   以是因緣。聽不出聲。見不超色。色香味觸六妄成就。由是分開見覺聞知 無明為因。所明為緣。展轉相形至無同異。於此一相分出根塵。根塵既偶。識生其中。根境識三為業之性。各自取吸不行他緣。故雲不超等。即於前所明分出六塵。於前妄覺開成聞見等。由是前雲覺明為咎也 二辨生類初因二。一舉類總標。   同業相纏。合離成化 胎卵有情。要因父母同業相感。故雲同業相纏。濕化有情。但因自己情想合離。合處濕生。離處化生。不由父母同業相感。故雲合離成化。化即生之總名也。皆名變化故 二就因別辨二。一攬塵成種二。一情想所因。   見明色發。明見想成。異見成憎。同想成愛 見謂妄見。明即所明。因見有明。明能髮色。因明起見。見能生想。境與想異。異即違也。乃成於憎。色同於心。同則順也。遂生於愛。異則但想無愛。同則想愛俱行。由是受胎須資想愛 二結成種類。   流愛為種。納想為胎。交遘發生吸引同業。故有因緣。生羯羅藍遏蒲曇等 種謂已受愛取所潤。即異本之種也。故雲流愛為種。胎即正約現行一念識心生起之時。然種即想愛俱為種。胎即想愛俱為胎。經文存略。故各舉一也。父母與子三處情想。互相交合。互相遘遇。引發吸取界趣同業。令歸一處結成胎藏。故雲交遘發生吸引同業。自業為因。三處情想為緣。羯羅藍雲凝滑。遏蒲曇雲皰。胎中前二七也。若至三七。胎卵即分。故約前二未分位說 二分為四生。   胎卵濕化隨其所應。卵唯想生。胎因情有。濕以合感。化以離應 略即四生。廣即十二。如下廣辨。四生起時。業與情想相應之處。即便受生。故雲隨其所應。情想合離四生皆具。今各舉一。據多分說。下經自有情想多少等。又卵殼中生。多分是想。如飛鳥魚龍皆迅疾故。故雲想生。胎藏中生。情多想少。以情多重墜不能輕舉也。故雲情有。濕氣中生。不由父母。但自情想與濕氣合。即便受生。故雲合感。化亦自想懸想勝處。情愛彼境。即便化生。故雲離應 二結相續。   情想合離更相變易。所有受業逐其飛沈。以是因緣眾生相續 情想不常。剎那變易。或先胎而後卵。先濕而後化。所有受報隨業善惡。故雲逐其飛沈。捨身受身無能斷絕。故雲眾生相續 三業果相續二。一辨其相二。一正辨三。一欲本。   富樓那。想愛同結。愛不能離。則諸世間父母子孫。相生不斷。是等則以欲貪為本 愛慾情深互相纏縛。結滯難捨。故雲不離。父母生子。子復生孫。子子孫孫續生不斷。皆欲為本也 二殺本。   貪愛同滋。貪不能止。則諸世間卵化濕胎。隨力彊弱。遞相吞食。是等則以殺貪為本 為貪故殺。用滋我命。以強制弱。殺害不止。故為殺本 三盜本。   以人食羊。羊死為人。人死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類。死死生生。互來相噉。惡業俱生窮未來際。是等則以盜貪為本 不與而取。故名為盜。今非理食他。即奪其命也。以惡業故。同處一世。令怨對相值更互詶償盡未來際相奪不止。皆盜為本 二釋成。   汝負我命。我還汝債。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生死 釋殺盜也。   汝愛我心。我憐汝色。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纏縛 釋欲貪也 三結相續。   唯殺盜婬三為根本。以是因緣業果相續 殺盜婬三正是業道。皆由貪愛以之為緣。故此三種皆雲貪也。業因苦果相生不斷。故雲相續 二結答。   富樓那。如是三種顛倒相續。皆是覺明明瞭知性。因了發相。從妄見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次第遷流。因此虛妄終而復始 覺明妙體本有明瞭知性。即性覺妙明也。因本明瞭迷成所相。即因明立所也。故雲因了發相。此之所相由妄分別。故雲從妄見生。此即總結前來三種相續。皆由迷本真明妄成所相。所必生能。展轉粗著。遂成世界眾生業果次第遷流。皆不離一念無明妄覺也 二別答違妨二。一滿慈伸難。   富樓那言。若此妙覺本妙覺明與如來心不增不減。無狀忽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如來今得妙空明覺。山河大地有為習漏何當復生 妙覺明心與佛同體本來無妄。由乎強覺忽認所相便有妄生。佛今已得妙空明心。何時忽然復起諸妄。此即牒而縱之。責無窮過也。即同剛藏雲。十方異生本成佛道後起無明。一切如來何時復生一切煩惱 二如來喻釋二。一約真如門釋。二約生滅門釋。初門泯相顯實。故約迷方空華。以喻無明及山河等元來不起體不可得。迷心翳眼雖有起滅。正方虛空了不移動。妄心妄境似有生滅。真妙覺明何曾變改。次門即攬理成事。故約金礦灰木可鍊可燒。以喻果成惑滅。二門四喻。雖各不同。皆顯悟後更不再迷也。初文二。一迷除方正喻無明本空二。一正喻二。一問答迷本無因。   佛告富樓那。譬如迷人於一聚落惑南為北。此迷為復因迷而有。因悟而出。富樓那言。如是迷人。亦不因迷。又不因悟。何以故。迷本無根雲何因迷。悟非生迷雲何因悟 人聚可居。故雲聚落。迷人眾生也。聚落如來藏也南性明也。北所明也。惑無明也。南相不動。惑故見北。性明無變。迷故立所。此迷妄出。故今徵之令知無生即見無明本空也 二問答悟後不妄。   佛言。彼之迷人正在迷時。倏有悟人指示令悟。富樓那。於意雲何。此人縱迷。於此聚落更生迷不。不也世尊 悟人善友也。指示教行也。令悟十方如來也。滿慈於法有疑。於喻明解。故佛舉喻以問。令解法如喻 二合顯。   富樓那。十方如來亦復如是。此迷無本。性畢竟空。昔本無迷。似有迷覺。覺迷迷滅。覺不生迷 迷即無明。亦名為癡。亦名不覺。不覺即覺。故雲性畢竟空。約真如門昔本無迷。約生滅門似有迷覺。覺即所迷本覺。亦即始覺也。覺迷迷滅者。始覺智起。覺盡無始妄念。合本覺時更無始本之異。唯一妙覺。豈更生妄。故雲覺不生迷 二翳差華亡喻山河不實二。一約喻問答二。一待華愚慧問。   亦如翳人見空中華。翳病若除。華於空滅。忽有愚人。於彼空花所滅空地。待花更生。汝觀是人。為愚為慧 翳喻妄見。華喻山河。妄見若亡山河自滅。故下文雲。見聞如幻翳。三界若空華。聞復翳根除。塵消覺圓淨。空無華處故雲空地 二顛倒狂癡答。   富樓那言。空元無華。妄見生滅。見華滅空已是顛倒。敕令更出斯實狂癡。雲何更名如是狂人為愚為慧 真元無相。妄見起滅。見山河滅已是倒見。若待更起。斯同狂人 二反質結詶。   佛言。如汝所解。雲何問言。諸佛如來妙覺明空。何當更出山河大地 據汝於喻所解。不合更疑如來空覺生山河也。維摩雲。佛為增上慢人說離婬怒癡。若無增上慢。佛說婬怒癡性即是解脫。是知。如夢勤加。空名惑絕。幻因既滿。鏡像果圓。凡是斷證當體斯旨 二約生滅門釋二。一喻二。一喻果成。   又如金礦雜於精金。其金一純。更不成雜 眾生覺隱如金雜礦。諸佛覺顯如金一純。已入果海不重為因。故雲更不成雜。然因果雖殊。覺性平等 二喻惑滅。   如木成灰不重為木 覺性如地。惑障如木。加行如燧。智照如火。涅槃如灰。燧動火起。木盡灰成。灰歸於地不重為木。修行智起。惑滅覺顯。顯處唯真。不重起妄 二合。   諸佛如來菩提涅槃亦復如是 菩提智果。涅槃斷果。雙合二喻也。然上四喻。二二同意。前就圓悟之理。生佛俱是本真。以成前文清淨本然皆如來藏與如來心不增不減。故舉迷方空華元來不起非後始滅。故法合雲。此迷無本性畢竟空。又雲。空元無華妄見生滅。斯則以責滿慈見妄有滅尚是顛倒豈況復待習漏再生也。後約不壞修證因果之相。故說消礦出金燒木成灰也。迷方空華。則始終元無。金之與灰。燒鍊方現。意雲圓頓之理雖齊。迷悟不妨成異。既有多生習障。還須背習顯真。真顯則究竟清淨。更無再迷也。若但用前二喻。則撥迷悟因果之相。便成邪見。若但用後二喻。即成眾生覺性本來不淨。失真常理亦成邪見。道理微妙。一喻難齊。故說四事各喻一法以盡其理也 二答大性俱遍疑二。一釋二本疑二。一牒疑。   富樓那。又汝問言。地水火風本性圓融周遍法界。疑水火性不相陵滅。又徵虛空及諸大地俱遍法界不合相容 前既伸疑。今將答釋。故此牒舉 二正釋二。一寄喻略釋三。一舉喻二。一總舉喻本二。一標。   富樓那。譬如虛空體非群相。而不拒彼諸相發揮 虛空藏性也。群相七大也。真元無相。不守自性隨緣現相。故雲不拒。發顯揮揚也 二釋。   所以者何。富樓那。彼太虛空。日照則明。雲屯則暗。風搖則動。霽澄則清。氣凝則濁。土積成霾。水澄成映 此舉七事。可喻七大。隨義對法可知。霾風而雨土也。霽雨初止也。屯聚也 二略難喻相三。一徵。   於意雲何。如是殊方。諸有為相。為因彼生。為復空有 方法也。即明等諸法。彼即日等也。舉此諸相。以明七大相空都無實法。虛空無相。不礙諸相顯發 二難。   若彼所生。富樓那。且日照時。既是日明。十方世界同為日色。雲何空中更見圓日。若是空明空應自照。雲何中宵雲霧之時不生光耀 如文 三結。   當知是明非日非空。不異空日 此結即離俱無生也。又非日非空顯無生處。不異空日隨緣似有 二指法二。一相無所指。   觀相元妄無可指陳。猶邀空花結為空果。雲何詰其相陵滅義 七相無生本自寂滅。既稱為妄。將何可指。指尚不得。仍使相陵。何異空華待令結果 二性元不容。   觀性元真。唯妙覺明。妙覺明心先非水火。雲何復問不相容者 七大性真元如來藏。如來藏中無水火異。於一妙覺。約何等義說不相容。猶如虛空體非群相。說何陵滅 三合顯二。一正合前文。   真妙覺明亦復如是。汝以空明。則有空現。地水火風各各發明則各各現。若俱發明則有俱現 真妙覺明。合虛空無相也。汝以下合諸相發揮。汝心分別有空發明。妙覺明心隨現空相。地水火風。於汝心中。各各互發隨心各現。心中俱發七大俱現。又隨人各發人各見別。多人俱發俱現一相。此即真如不守自性。隨緣所現有種種相。上文雲。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起信論中。因熏習鏡現諸境界。亦此意也 二重喻俱現二。一正喻。   雲何俱現。富樓那。如一水中現於日影。兩人同觀水中之日東西各行。則各有日隨二人去。一東一西。先無準的 七大體虛。如日之影。東西隨去。如分七別。隨方雖異不離一影。七大雖分不離一妄。東可為準。西復是何。如的是一。不合各去。若知是影。一多自亡 二正難。   不應難言。此日是一雲何各行。各日既雙雲何現一。宛轉虛妄。無可憑據 一已是影。復現隨去。影復現影。何實可據而欲致難。唯一所明復現七大。大與所妄唯一影像。無實可得。故雲宛轉虛妄 二約義廣釋二。一約體用正釋二。一約迷悟顯用二。一迷成世間相。   富樓那。汝以色空。相傾相奪於如來藏。而如來藏。隨為色空周遍法界。是故於中風動空澄日明雲暗。眾生迷悶背覺合塵。故發塵勞有世間相 汝以分別色空之心。於真覺中而現傾奪。彼真覺性。隨成色空。互相陵滅。色空即地空二大也。二大既爾。餘皆例然。故雲是故於中等。上文雲。一切眾生從無始來迷己為物。故於是中觀大觀小。圓覺亦云。圓覺自性非性性有循諸性起。斯則眾生起無明風。鼓真如海。成八識波浪。變起世間種種諸相。為相所礙失於本心。故雲背覺合塵有世間相 二悟成出世用。   我以妙明不滅不生合如來藏。而如來藏。唯妙覺明圓照法界 悟藏體也。不滅不生無生智也。如來藏無相理也。理智冥契。故名為合。當爾之時。唯一妙心。無理智別。即始覺合本。無本始異。唯一覺故。故雲唯妙覺明圓照法界。   是故於中。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小中現大。大中現小。不動道場遍十方界。身含十方無盡虛空。於一毛端現寶王剎。坐微塵娷鄐j法輪 起妙用也。前五句標二種自在。不動下二句釋一多自在也。身含下六句釋大小自在。前二句正中現依。於一下二句正中現依正。亦是依中現依正。坐微下二句依中現正。餘句含在其中。可以意得。華嚴十種自在亦不離此。   滅塵合覺。故發真如妙覺明性 結所以也。下文雲。聞復翳根除。塵消覺圓淨。淨極光通達。寂照含虛空。斯則無大小之可拘。非一多之可限。塵毛剎海。俱遍俱納。以性本然。至果斯顯耳 二約三諦示體三。一約非相以明真諦。   而如來藏本妙圓心。非心。非空。非地。非水。非風。非火 非七大也心即識大亦即五陰。   非眼。非耳鼻舌身意。非色。非聲香味觸法。非眼識界。如是乃至非意識界 非十八界也。攝十二處。   非明無明明無明盡。如是乃至非老非死。非老死盡 非十二因緣流轉還滅也。   非苦。非集。非滅。非道。非智。非得 非四諦及能證所證。   非檀那。非屍羅。非毘梨耶。非羼提。非禪那。非般剌若。非波羅蜜多 非六波羅蜜也。   如是乃至 即超過因中三十七品一切因行果上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其等一切果德。   非怛闥阿竭。非阿羅訶三耶三菩 非如來等三號也。   非大涅槃。非常。非樂。非我。非淨 非涅槃四德也。   以是俱非世出世故 諦緣觀智及道滅六度已下。皆出世法。苦集十二緣三科七大。皆世間也。此上總非諸相者。即約真如門。顯真諦義。一切皆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以相待故但有名字。名字即空。今次第非者。初由無明故有妄識。妄識所變即有空界。空界現故結成四大。四大起故即有根塵。根塵合故遂有諸識。根境識三為業性故。乃成十二因緣流轉生死。為對治故即有出世觀智諸法。出世利鈍不同。遂分三乘次第。會三歸一即有佛果。果有能證所證。即分菩提涅槃。涅槃具德即有常樂我淨。是故展轉相由以立名字。各無自性。一切皆空 二約即相以明俗諦。   即如來藏元明心妙。即心即空即地即水即風即火。即眼即耳鼻舌身意。即色即聲香味觸法即眼識界。如是乃至即意識界。即明無明明無明盡。如是乃至即老即死即老死盡。即苦即集即滅即道。即智即得。即檀那。即屍羅。即毘梨耶。即羼提。即禪那。即缽剌若。即波羅蜜多。如是乃至即怛闥阿竭。即阿羅訶三耶三菩。即大涅槃。即常即樂即我即淨。以是即俱世出世故 前約真如不變絕相。此約隨緣成生滅門。顯俗諦也。此即不離一真。隨染幻差別成種種相。非相現相。非名現名。隨世建立。不壞假名。故名為即 三約遮照以明中道。   即如來藏妙明心元。離即離非。是即非即 此約二門不二唯是一心。雙遮真俗。故曰離即離非。雙照真俗。故雲是即非即。三諦一體。是故皆雲即如來藏。且法界一如。本無名相。因迷有妄。對妄說真。真妄相形名言不息。隨名執相顛倒何窮。是故因言遣言以至無遣。初且以非遣相。次乃以即遣非。終帶名言。未極一真之旨。離即非即。無非不非。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方顯一真法界如來藏心。故維摩經。三十二菩薩。說不二法門。皆以言遣相。文殊師利以言遣言。維摩大士無言遣言。方為究竟。此之三義亦復如是。又如天台釋法華十如是義。以一心三觀釋之。初言是相如乃至本末如。如名不異。即空義也。次言如是。相等點空性相即假義也。若言相如是等。即如於中道實相之是。即中義也。舉一即三。言三即一。諸法性相微妙如是。唯佛與佛乃能究盡 二舉法喻結責四。一總責。   如何世間三有眾生及出世間聲聞緣覺。以所知心。測度如來無上菩提。用世語言入佛知見 境界微妙。心言叵測。凡夫著事。偏小滯空。俱所知心。莫及斯境。故圓覺經雲。但諸聲聞所圓境界。身心語言皆悉斷滅。終不能至彼之親證所現涅槃。何況能以有思惟心。測度如來圓覺境界。如取螢火燒須彌山。終不能著。以輪迴心生輪迴見。入於如來大寂滅海。終不能至 二舉喻。   譬如琴瑟箜篌琵琶。雖有妙音。若無妙指終不能發 琴等眾生也。妙音藏性也。妙指實智也。發起用也 三合顯。   汝與眾生亦復如是。寶覺真心各各圓滿。如我按指海印發光。汝暫舉心塵勞先起 汝與眾生合前琴等。寶覺真心合前妙音。按指約喻指法。即無生智。合無相理。大用現前。即前雲。我以不滅不生合如來藏。而如來藏唯妙覺明圓照法界。乃至於中一為無量等。汝暫舉心等合前無妙指也。即前雲。汝以色空相傾相奪於如來藏而如來藏隨為色空等。言海印者。大集經雲。閻浮所有色像。大海皆有印文。喻佛如來法身性海普現一切妙用之光也 四結斥。   由不勤求無上覺道。愛念小乘。得少為足 無上覺道如寶所。小乘涅槃如化城。但戀權乘。不求究竟。得少為足。故發塵勞 二釋別疑二。一釋滿慈疑妄因二。一伸疑。   富樓那言。我與如來。寶覺圓明真妙淨心無二圓滿 顯體不二也。   而我昔遭無始妄想。久在輪迴。今得聖乘猶未究竟 指己猶迷。   世尊諸妄一切圓滅獨妙真常 明佛障盡。   敢問如來。一切眾生何因有妄。自蔽妙明受此淪溺 障盡者必知妄始。故此問也。由滿慈最初致疑。既是清淨本然。雲何忽生山河大地。如來遂舉性覺妙明驗其迷解。滿慈既迷性明為所明。佛遂斥雲。性覺必明。妄為明覺。所既妄立生汝妄能等。由是展轉相續流浪。皆由虛妄之所生起。雖知能所妄立。又疑妄從何生。故此伸問妄所因也 二答釋二。一總告。   佛告富樓那。汝雖除疑。餘惑未盡。吾以世間現前諸事。今復問汝 雖知諸法皆妄。猶惑妄有所因。故雲餘惑未盡。現前諸事現見之事也 二別釋二。一明妄本無因三。一舉事問答二。一舉事。   汝豈不聞。室羅城中演若達多。忽於晨朝以鏡照面。愛鏡中頭眉目可見。嗔責己頭不見面目。以為魑魅。無狀狂走 演若達多此雲祠授。本頭與鏡俱喻性覺。照面喻強覺忽生所相妄立。愛喻堅執不捨認相為真。既喜有相。反惡無相。故嗔己頭不見面目。真無形相。不順妄情。便生驚怖。執相迷性輪迴不息。故雲狂走。魑魅山澤之怪也 二問答。   於意雲何。此人何因無故狂走。富樓那言。是人心狂更無他故 心狂而走。無別所以。故無他故。強生分別。故稱為妄。豈別有因 二約法正明三。一就名責因。   佛言。妙覺明圓。本圓明妙 唯一真心本無妄法。   既稱為妄。雲何有因。若有所因雲何名妄。自諸妄想展轉相因。從迷積迷。以歷塵劫 直明妄無因也。妄必無因。有因不妄。妄之一字甚好思量。若了此名。自無法起。復疑有因。豈非迷倒。如初一人忽然妄說。遞遞相承從妄說妄。及推其本。遞遞皆虛。乃至初人及與後人。二俱是妄。何者為因。故歷塵劫遞相誑妄莫之能悟 二引悟釋相。   雖佛發明。猶不能返如是迷因。因迷自有。識迷無因妄無所依。尚無有生。欲何為滅 此文釋有二重。初約佛自悟釋。發明猶開悟也。佛雖開悟諸妄圓滅。尚不能返覺至妄本。以妄無因而可覺故。故雲猶不能返如是迷因也。復將如是迷因一句連下句牒。應雲如是迷因因迷自有。意雲。若約妄法展轉生起而說因者。此即因妄說因。非謂妄有初因。故雲因迷自有。既識迷之無因。則知妄無依處。說何為生而復有滅。此釋約佛自悟。無妄因之可返也。次約佛為他說不能返迷成悟也。發明猶宣辨也。雖佛廣為滿慈宣辨。尚自不能返迷令悟。故雲猶不能返。如是下釋意如前。良由此理難明。人多惑甚。如為病眼說無空華。孰能領悟。為妄執者說無諸妄。誰肯信從。忽若了悟自知無因。將何為妄而有生滅耶 三貼喻況顯。   得菩提者。如寤時人說夢中事。心縱精明。欲何因緣取夢中物。況復無因本無所有 夢寤之人記夢中事。說雖可爾。取必不可。以所夢境畢竟無故。得菩提者。返觀因時滅諸妄惑。說雖可爾。畢竟無體可斷滅故。將何為妄而推其因。起信雲。覺心初起心無初相。又雲。以四相本來平等同一覺故 三提喻合顯。   如彼城中演若達多。豈有因緣自怖頭走。忽然狂歇頭非外得。縱未歇狂亦何遺失。富樓那。妄性如是。因何為在 狂故怖頭。因緣何有。頭無得失。狂自復行。惑性妄有滅生。真性何曾出沒。汝觀如狂之妄。今指何處為因 二顯真元無得二。一正明二。一勸息妄緣。   汝但不隨分別世間業果眾生三種相續。三緣斷故三因不生。則汝心中演若達多狂性自歇 煩惱為緣。能潤業故。殺等為因。正是業故。分別是識。能生煩惱。三種相續是所分別。分別此三故雲三緣。三即緣也。或殺盜婬三之助緣。故三之緣也。分別既亡。業因不作。於三界中狂心自歇。故起信雲。一切眾生不名為覺。以從本來唸唸相續未曾離念故。說無始無明。又雲。以遠離微細念故。名究竟覺。念即分別也。由是一念不生即名為佛。即斯義也 二顯自真體。   歇即菩提。勝淨明心本周法界。不從人得。何藉劬勞肯綮修證 分別不生前後際斷。故名為歇。菩提雲覺。起信雲。所言覺義者。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虛空界。無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說名本覺。故雲勝淨明心本周法界不從人得。既雲不從人得。即顯不由他緣本自覺耳。劬勞修證本息分別只為顯覺。今分別既亡覺性自顯。故雲何藉。然非謂全不修行兀然空坐。苟妄想宛然自謂即是者。誤之甚矣。言肯綮者。骨邊細肉也。莊子雲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觚乎。若執惑有實體。不能達妄即空四相平等一切唯覺。便謂從粗至細斷盡無明方至妙覺者。何異解牛不能遊刃於大窾。不能亡見於全牛。但解皮肉以至著骨。豈曰妙得牛理哉 二喻顯。   譬如有人。於自衣中 五陰蓋覆也。   繫如意珠 圓明覺性也。   不自覺知 無明不了也。   窮露他方。乞食馳走 五道流浪輪迴不息。   雖實貧窮。珠不曾失 雖流生死覺性常然。   忽有智者指示其珠 佛為開示。   所願從心致大饒富 大用現前。   方悟神珠非從外得 始覺合時。本不曾動。今無始靜也。法華中亦有此喻。彼約結緣。此約本有。意不同耳。   首楞嚴義疏注經卷第四(之一)   首楞嚴義疏注經卷第四(之二)   長水沙門子璿集   二釋慶喜難緣起二。一伸疑四。一敘所聞。   即時阿難。在大眾中。頂禮佛足。起立白佛。世尊現說。殺盜婬業三緣斷故三因不生。心中達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不從人得 如文 二正生難。   斯則因緣皎然明白。雲何如來頓棄因緣。我從因緣心得開悟 由無三緣方盡三因。因緣俱滅。菩提始顯。故雲皎然明白。小乘開悟皆由因緣。故引昔悟以並今說成此難也 三引他例。   世尊。此義何獨我等年少有學聲聞。今此會中大目揵連及舍利弗須菩提等。從老梵志。聞佛因緣。發心開悟。得成無漏 老梵志者。並是年長。從外道來。聞佛因緣。翻邪入正。得成無學也 四結同邪。   今說菩提不從因緣。則王捨城拘捨梨等所說自然成第一義。唯垂大悲。開發迷悶 因緣自然依假建立。菩提真性眾相都亡。恐相濫失。故此再疑。以洗物情 二答釋二。一正破疑情二。一推破三。一標質所疑。   佛告阿難。即如城中演若達多。狂性因緣若得滅除。則不狂性自然而出。因緣自然理窮於是 若狂性因緣得除。不狂自然而出。所計不出斯意。故雲理窮於是 二就疑互五破二。一雙破因緣自然二。一以因緣破自然。   阿難。演若達多頭本自然。本自其然。無然非自。何因緣故怖頭狂走 初二句牒。本自下二句定。自本也。然是也。頭本如是。無有如是之頭不是於本。故雲無然非自。何因下破。可知 二以自然破因緣。   若自然頭因緣故狂。何不自然因緣故失。本頭不失。狂怖妄出。曾無變易。何藉因緣 初二句牒。次二句破。若自然頭由因緣故得成狂走。亦應自然不失由因緣故而失其頭。本頭下四句結也。今既本頭無失。狂自妄出。狂之與頭了不相觸。何曾變改。而假因緣 二單破轉計自然。   本狂自然。本有狂怖。未狂之際狂何所潛。不狂自然。頭本無妄。何為狂走 若汝執言。既非因緣即屬自然狂亦自然不狂亦自然者。初破狂自然。初一句牒。次一句定。未狂下二句破。如文。不狂下破不狂自然。初句牒。頭本下破。此顯一真之體尚無真妄之異豈立因緣自然。斯則亦顯妄無因也 三結歸悟旨。   若悟本頭識知狂走。因緣自然。俱無戲論。是故我言。三緣斷故即菩提心 本真不動。妄自強生。說誰因緣及自然性。若知因緣自然俱是戲論。分別自亡真覺自顯。斯則正是我說三緣斷故即菩提也 二結示三。一俱盡滅生顯無功用。   菩提心生。生滅心滅。此但生滅。滅生俱盡無功用道 若有執言真心可得分別可亡。斯則菩提心生生滅心滅。但是生滅。無菩提生無生滅滅。方無功用。如圓覺雲。有照有覺俱名障礙。是故菩薩常覺不住。照與照者同時寂滅。此顯地上證無生理得無功用也 二縱立自然寄顯生滅二。一縱立正顯。   若有自然。如是則明自然心生生滅心滅。此亦生滅無生滅者名為自然 設若我教。有自然者。豈存生滅名為自然。今汝所明自然心生生滅心滅。此亦生滅。何名自然。夫自然者必無生滅。故雲無生滅者名為自然 二舉況重明。   猶如世間諸相雜和成一體者名和合性。非和合者稱本然性 舉淺況深也。世間人說生滅和合名和合性。非和合者則無生滅方名自然。豈況我教。有生滅者卻名自然。古人於此不言縱立。認真自然。斯則不唯增戲論心。反令圓文成外道教。焉敢聞命 三雙非二離正示忘情。   本然非然。和合非合。合然俱離。離合俱非。此句方名無戲論法 本然自然也。和合因緣也。二皆不立。故雲俱離。此離亦離。故雲俱非。此文語略。具足應雲離合離然之離亦復俱非也。藥病齊遣。空病亦空。圓覺亦云。遠離為幻亦復遠離。離遠離幻亦復遠離。斯則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方無戲論耳 二廣斥執見五。一斥成戲論。   菩提涅槃尚在遙遠。非汝歷劫辛勤修證。雖復憶持十方如來十二部經清淨妙理如恆河沙。秖益戲論 若執因緣自然取佛果者。雖經劫數勤苦修習。終莫能及。故雲尚在遙遠。憶持妙理。分別不亡繫念相續。但滋生死。不能無心忘照反聞聞性。於無了知不辨真實。故圓覺雲。種種取捨皆是輪迴。未出輪迴而辨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若免輪迴無有是處。故雲秖益戲論 二引事驗知。   汝雖談說因緣自然決定明瞭人間稱汝多聞第一。以此積劫多聞熏習。不能免離摩登伽難。何須待我佛頂神咒。摩登伽心婬火頓歇得阿那含。於我法中成精進林。愛河乾枯。令汝解脫 佛果菩提。若以因緣自然而可取者。汝於此義甚得明瞭。何不免難而速證耶。何假我咒方解脫耶。應知理觀兼修定慧雙運。豈但辨義說文而已哉。問阿難尚在初果。登伽何以卻證第三。答一約權實。阿難示跡。現多聞無功。故在初果。登伽實人。顯咒力功大。速證第三。二約根行。阿難圓頓根發。前文悟解。或入信住。登伽小機。雖得第三。望圓信住霄壤有異 三結勸真修。   是故阿難。汝雖歷劫憶持如來祕密妙嚴。不如一日修無漏業遠離世間憎愛二苦 多聞無功。豈如定力。首楞嚴王名無漏業。得此定者。一切諸法皆如幻事。豈復能生憎愛二苦 四舉他為證。   如摩登伽。宿為婬女。由神咒力消其愛慾。法中今名性比丘尼。與羅□母耶輸陀羅。同悟宿因。知歷世因貪愛為苦。一念熏修無漏善故。或得出纏。或蒙授記 過去為婆羅門女。名為本性。今從昔號名性比丘尼。耶輸陀羅雲華色。出纏登伽也。授記耶輸也 五責隨塵境。   如何自欺。尚留觀聽 彼尚女人。一修無漏便獲聖果。如何汝今厭離小乘志求大道。而以世間因緣自然戲論名相而自纏繞。隨逐根塵為境所礙不能超越。故雲尚留觀聽上來破執破疑顯如來藏。約信解真正為真修之本。答最初方便竟。次下約依解修行成就止觀。為入理之方便。既能信解如來藏體周遍十方本性清淨絕名離相。我等雲何修諸方便與此相應。故此第二明修行方便。文二。一阿難領悟祈修四。一嘆佛悲深二。一經家總敘。   阿難及諸大眾。聞佛示誨疑惑消除。心悟實相。身意輕安。得未曾有。重複悲淚。頂禮佛足。長跪合掌 因緣自然前已廣破。今復重釋纖疑不罣。故雲疑惑銷除。心悟實相者。實相無相遠離戲論。今離戲論即悟實相。重複悲淚者。喜悟藏心故。恨無行法故 二阿難別嘆。   而白佛言。無上大悲清淨寶王。善開我心。能以如是種種因緣。方便提獎。引諸沈冥。出於苦海 超過一切世出世間。故雲無上。佛諸功德大悲為首。故獨稱也。離垢末尼隨意出生賑給無盡。佛亦如是。故雲寶王。譬喻言辭約事約理。故雲種種方便。沈謂久淪生死。冥謂永覆無明。方便能開提獎能出。俱稱引導 二敘已得失二。一正敘。   世尊。我今雖承如是法音。知如來藏妙覺明心遍十方界。含育如來十方國土清淨寶嚴妙覺王剎。如來復責多聞無功不逮修習 如來藏心。量遍十方。德含一切。雖信而解。非行莫臻。故此敘之。以彰得失 二喻顯。   我今猶如旅泊之人忽蒙天王賜與華屋。雖獲大宅要因門入 天王佛也。賜與開示也。華屋藏體也。雖獲信解也。門入修行也。行能通理故雲門也 三正請修路。   唯願如來不捨大悲。示我在會諸蒙暗者捐捨小乘畢獲如來無餘涅槃本發心路。令有學者從何攝伏疇昔攀緣得陀羅尼入佛知見 捐棄畢盡也。疇昔往日也。無餘者。無明永盡二死已亡究竟之無餘也。願示我等如來本昔因地發心入涅槃道。即真三昧也。故雲本發心路。攀緣妄想無始本有。故雲疇昔。如何攝歛折而伏之令得佛慧。故雲入佛知見 四佇聽慈旨。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在會一心。佇佛慈旨 如文 二如來廣陳修證二。一總告許宣二。一經家敘意。   爾時世尊。哀愍會中緣覺聲聞於菩提心未自在者。及為當來佛滅度後末法眾生發菩提心。開無上乘妙修行路 菩提之心。具悲智願智求佛道。務在修證。苟或不明。於菩提心名未自在 二舉義許宣。   宣示阿難及諸大眾。汝等決定發菩提心。於佛如來妙三摩提不生疲倦。應當先明發覺初心二決定義 妙三摩提首楞嚴定。即真如觀。欲修此觀先須方便。方便若成真修可冀。故以止觀二門。名為發覺初心。即最初方便也。然此二門。三世諸佛修行證道同途之法。故華嚴雲。譬如有力王率土鹹戴仰。止觀亦如是。一切所依賴。故此二法名為初心決定義也。一者審觀因地及與果心。起隨順行。即依真如門修止也。真如無相。向即心絕。故起信雲。所言止者。謂止一切境界相。隨順奢摩他觀義故。二者審觀煩惱結解根元。起對治行。即依生滅門修觀也。生滅法相染淨不同。起智揀擇。對治令斷。故起信雲。所言觀者。謂分別因緣生滅相。隨順毘缽捨那觀義故。修前方便未能相即。故名隨順。修之成就。即觀明止。即止明觀。止觀不二名為正修。即成三昧也。今是初修故名發覺 二別明二義三。一正明二義二。一因果同異門三。初標義總勸。   雲何初心二義決定。阿難。第一義者。汝等若欲捐捨聲聞修菩薩乘入佛知見。應當審觀因地發心與果地覺。為同為異 既能信解果海無念絕名離相本非生滅。將契此心。須亡生滅與之相應。故上文雲。我以不滅不生合如來藏。而如來藏唯妙覺明圓照法界。若異此者。即暫舉心塵勞先起。合塵背覺。豈曰正修 二約義顯非。   阿難。若於因地。以生滅心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滅。無有是處 維摩雲。無以生滅心行說實相法。尚不可以生滅說。況以生滅為因而求證耶。普賢觀雲。大乘因者諸法實相。大乘果者亦諸法實相。若不以止門相應。此生滅心終無暫息。若便以此心為修行者。因果相違終無獲證。如上廣破 三正辨行相二。一料揀因門二。一舉喻總彰生滅。   以是義故。汝當照明諸器世間可作之法皆從變滅。阿難。汝觀世間可作之法。誰為不壞。然終不聞爛壞虛空。何以故。空非可作。由是始終無壞滅故 妄心如器界。所作性故。真心如虛空。理無為故。常無常性於焉可知 二就身廣辨虛妄二。一總明二。一示其濁因 則汝身中堅相為地。潤濕為水。煖觸為火。動搖為風。由此四纏。分汝湛圓妙覺明心。為視為聽為覺為察。從始入終。五疊渾濁。湛覺無生。妄成所相。所既妄立生汝妄能。於所明分為四大。於能覺派成六根。六根四大互相雜亂。於湛圓明汩成濁相。即同起信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名為阿梨耶識。從此識心變起世間。即是濁義也 二喻其濁相。   雲何為濁。阿難。譬如清水清潔本然 覺湛明性。   即彼塵土灰沙之倫本質留礙 地水火風。   二體法爾。性不相循 循順也。法爾猶自然也。真妄染淨。性相違背。非使之然。法爾如是也。   有世間人 無明不了非出世智。   取彼土塵投於淨水。土失留礙。水亡清潔 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也。   容貌汩然。名之為濁。汝濁五重。亦復如是 容貌色心相也。汩亂也 二別明五。一劫濁。   阿難。汝見虛空遍十方界。空見不分。有空無體。有見無覺。相織妄成。是第一重名為劫濁 梵雲劫波。此雲時分。法華論說。日月歲年總名為劫。乃至成住壞空不離時分。今此經中說劫濁義。謂迷真起妄。世界未形。但有虛空及與妄見。空見一體遍法界迷。未成二別。故雲不分。又空未派為四大。見未開為六根。亦名不分。故次釋雲。有空無體。有見無覺。體即四大成質。覺即六根取。境既無此異。都成昏鈍。故名為濁。一念初起無明之始。時之初分。故名為劫。非劫末時之劫濁也。二見濁。   汝身現搏四大為體。見聞覺知壅令留礙。水火風土旋令覺知。相織妄成。是第二重名為見濁 身之質礙。由見聞知織水火風。執取滯著壅翳不通。遂現四微形相體質。身之覺知。由水火性織彼妄見。旋轉移易還復交替。分成六根覺聞知見。如緯織經。互相參雜。故名為濁。前則業轉。今現相也 三煩惱濁。   又汝心中憶識誦習。性發知見。容現六塵。離塵無相。離覺無性。相織妄成。是第三重名煩惱濁 六識分別三世遍緣。憶過去境。識現在塵。誦習未來諸有境界。能分別體。從前見濁覺知所起。所分別相即是六塵所現影像。故雲性發容現。容即相也。離塵離覺。無相無性。互相交織擾亂相熏。名煩惱濁。即六粗前四也 四眾生濁。   又汝朝夕生滅不停。知見每欲留於世間。業運每常遷於國土。相織妄成。是第四重名眾生濁 生滅是行。行即是業。眾生執愛但欲留住。業性遷流每常運動。一去一住一動一留。互相交織眾法生滅。名眾生濁。即造業相也 五命濁。   汝等見聞元無異性。眾塵隔越無狀異生。性中相知用中相背。同異失準。相織妄成。是第五重名為命濁 命是報法。依業所引。第八識種連持色心不斷功能。名之曰命。前六見聞。元一本識。由六根異。遂成分離。識用雖分。體唯一種。斯則同中立異。異處見同。同異失準互相交織。於總報體便立命根。名為命濁。即業繫苦相也。上之五重。皆由能所妄覺影明展轉相習。從細至粗。互為形待。次第轉生。混真成濁。有此五義耳 二修因契果二。一勸揀妄依真。   阿難。汝今欲令見聞覺知。遠契如來常樂我淨。應當先擇生死根本。依不生滅圓湛性成 迷真起妄見聞覺知。返妄歸真常樂我淨。不循生滅妙證可臻。苟順塵勞真常益背。故勸擇妄依不生滅 二示修定旋覺二。一正示用心。   以湛旋其虛妄滅生。復還元覺。得元明覺無生滅性為因地心。然後圓成果地修證 初習名止。成就曰定。初習後成。俱名為湛。起信雲。所言止者。謂止一切境界相。境界不生見聞不起。漸澄漸伏粗垢自遣。圓覺雲。以淨覺心取靜為行。由澄諸念。覺識煩動淨慧發生。身心客塵從此永滅。便能內發寂靜輕安。由寂靜故。十方世界諸如來心於中顯現如鏡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若能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辨真實。是則名為隨順覺性。得無生性為因地心。由是漸修入證登極。成圓妙果。修之次第。如天台圓頓止觀廣明 二舉喻貼釋。   如澄濁水。貯於靜器靜深不動。沙土自沈清水現前。名為初伏客塵煩惱。去泥純水。名為永斷根本無明。明相精純。一切變現不為煩惱。皆合涅槃清淨妙德 真覺如水。見聞如濁。定身如靜器。定法如澄靜。砂如煩惱。泥如無明。地前名伏。地上名斷。究竟名精純。變現即起用。此即同前不滅不生合如來藏。而如來藏唯妙覺明圓照法界。乃至背塵合覺。故發真如妙覺明性也 二根塵結解門三。一標義總勸。   第二義者。汝等必欲發菩提心於菩薩乘生大勇猛決定棄捐諸有為相。應當審詳煩惱根本。此無始來發業潤生誰作誰受 前第一義。令止妄心伏還元覺。即是修止。此第二義。令審詳煩惱觀察對治。即是修觀。先止後觀。法應如是。無明發業。愛取潤生。六識能作。第八能受。此唯觀門分別能知。故起信雲。所言觀義者。謂分別因緣生滅相故。圓覺雲。以淨覺心知覺心性及與根塵皆同幻化。即起諸幻以除幻者。變化諸幻而開幻眾等 二約義顯非二。一正顯。   阿難。汝修菩提。若不審觀煩惱根本。則不能知虛妄根塵何處顛倒。處尚不知。雲何降伏取如來位 根塵虛妄為煩惱宅。顛倒淪替莫不由斯。苟能識其根元知其結處。則可希冀乎解棼庶幾乎降伏耳 二喻釋。   阿難。汝觀世間解結之人。不見所結雲何知解。不聞虛空被汝墮裂。何以故。空無形相無結解故 文顯可知 二正辨行相三。一總標六根過患。   則汝現前眼耳鼻舌及與身心六為賊媒自劫家寶。由此無始眾生世界生纏縛故。於器世間不能超越 六根為賊媒者。一引外賊。即六塵也。二起內賊。即煩惱也。內外惡賊能劫真性。若知根本。賊無能為。故涅槃雲。六入空聚當有六大惡賊必斷汝命。當即遠離。以根塵相熏。納識成種。無始相續莫不由此。不知調伏必為所害 二別示根用優劣二。一約世界流變總明功德三。一釋名辨相。   阿難。雲何名為眾生世界。世為遷流。界為方位。汝今當知。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為界。過去未來現在為世。方位有十。流數有三。一切眾生織妄相成。身中貿遷。世界相涉 世界有三。謂眾生五陰器界也。揀非餘二。故標眾生。此一若超。餘皆解脫。前四句釋名。汝今下辨相。一切下結示。身中界也。貿遷世也。世界交織故雲相涉。餘如文 二揀定方位。   而此界性。設雖十方。定位可明世間只目東西南北。上下無位。中無定方 界之體性依假施設。雖雲十方。若以位次。決定明顯。東西南北。可為準的。餘皆不定 三流變成功。   四數必明。與世相涉。三四四三宛轉十二。流變三疊一十百千。總括始終。六根之中各各功德有千二百 三變之義古今多解。各見其文不能具敘。今所解者。不加別法以變其數。只將今文過現未來。進動算位。便成一千二百功德。如第一位。三世四方宛轉十二。便成一疊。算位即是一橫二豎。已成過去。第二即變過去一世以為現在。進動算位。一豎二橫。成百二十。為第二疊。第三又即變現在世以為未來。進動算位。一橫二豎。成一千二百。為第三疊。能變之法既唯三世。所變之數亦止千二。故無增減。問經文既雲。世界相涉三世四方宛轉十二。何故變數。唯約世論。不以方說耶。答方體常定。世義流動。定故不改。動故更移。今既改十為千。變多從少。約世是順。方義不符。匪唯義不相符。抑亦疊數難合。經文明言流變三疊。豈非唯就三世說耶。問夫三世遷變。合從未來遷為現在。從現在世改為過去。何故此文返而說耶。答今約從微至著變少為多。已是十二。當為百千。故不可先約未來以對初疊。以未來未見數故。故須返對也。以變者是逆義故。下文雲。生從順習。死從變流。經文既言流變。故須逆增其數。此約眾生身中六根取境本分功能作用名為功德。非同法華持經所熏令成淨用。然染淨雖別。皆從本有熏力而成。故彼此文數量無異 二約根用優劣別示功德六。一眼根。   阿難。汝復於中克定優劣。如眼觀見。後暗前明。前方全明。後方全暗。左右旁觀三分之二。統論所作。功德不全。三分言功。一分無德。當知眼唯八百功德 前二句總告。如眼下正示。左右旁觀三分之二者。舉一方三百方中二百全近維二五十。一方既爾餘皆例然。今左右觀。各得二百全分近維二五十。共成五百。及全明三百。都成八百。三分言功者見三方也。餘皆可知 二耳根。   如耳周聽。十方無遺。動若邇遙。靜無邊際。當知耳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 十方俱擊鼓。十處一時聞。動有分限故說邇遙。靜非涯量故無邊際。俱耳家境。故此雙顯 三鼻根。   如鼻嗅聞。通出入息。有出有入。而闕中交。驗於鼻根三分闕一。當知鼻唯八百功德 出入中交共成三分。一分四百。闕於中交。故得八百 四舌根。   如舌宣揚。盡諸世間出世間智。言有方分。理無窮盡。當知舌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 世出世智所知之境。唯舌詮顯。能詮言句猶可分限。所詮理趣莫能盡極。故千二百 五身根。   如身覺觸識於違順。合時能覺。離中不知。離一合雙。驗於身根三分闕一。當知身唯八百功德 合具違順。離但捨受。故雲不知。今就知處。違順各四。故得八百。闕於離知。故少四百 六意根。   如意默容十方三世一切世間出世間法唯聖與凡無不包容盡其涯際。當知意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 意能遍緣三世三性世出世法無不具足。文顯易知 三令揀圓根修證二。一正勸令揀四。一總勸詳擇。   阿難。汝今欲逆生死欲流返窮流根至不生滅。當驗此等六受用根。誰合誰離。誰深誰淺。誰為圓通。誰不圓滿 返妄歸真。真為流根。故雲至不生滅。此則以覺心源名究竟覺也。欲得此覺。應選圓根為趣入之要。若圓聽十方。耳根最勝。意令選擇以入圓通。如下文雲。隔垣聽音響。遐邇俱可聞。五根所不齊。是則通真實 二別示功能。   若能於此悟圓通根。逆彼無始織妄業流。得循圓通。與不圓根日劫相倍 此是如來知時知機。令自選擇樂欲相應起隨順行。如下文雲。我今欲令阿難開悟。二十五行誰當其根。兼我滅後此界眾生入菩薩乘求無上道。何方便門得易成就。故雲日劫相倍也 三許為發明。   我今備顯六湛圓明本所功德。數量如是。隨汝詳擇其可入者。吾當發明令汝增進 具彰六根功德淺深。隨汝自意。審詳選擇。欲於一根得入三昧。我當為汝開發顯明令得增進無上聖道 四須揀所以。   十方如來。於十八界一一修行。皆得圓滿無上菩提。於其中間亦無優劣。但汝下劣。未能於中圓自在慧。故我宣揚。令汝但於一門深入。入一無妄。彼六知根一時清淨 若約佛根無礙。六根總得圓通。即同殃掘經雲。所謂彼眼根。於諸如來常具足無減修。了了分明見。乃至六根。皆作是說。故雲亦無優劣。但汝下約劣根須揀。根非徑要。劫修無益。若得圓門日功倍勝。故一根返源六根清淨 二詶請廣說二。一伸請。   阿難白佛言。世尊。雲何逆流深入一門。能令六根一時清淨 前佛所勸。意明。如來藏體清淨本然。由乎強覺分成六妄。若能返照。從一根門入一性海。法界一相。更無六一之異。故雲深入一門六根清淨。今阿難將謂。六根有實元是一體。若是一體又何分六。故今請示一六之由耳 二廣釋四。一且破一六之見三。一況顯未亡法執。   佛告阿難。汝今已得須陀洹果。已滅三界眾生世間見所斷惑。然猶未知根中積生無始虛習。彼習要因修所斷得。何況此中生住異滅分劑頭數 一六之情正是法執。執根是實有一六故。阿難初果。雖破我執。尚有所餘煩惱俱生猶未斷故。況此法執是所知障無明住地。此障最細。名為根中生住異滅分劑頭數 二推破一六疑情三。一徵。   今汝且觀。現前六根。為一為六 如文 二破二。一破一。   阿難。若言一者。耳何不見。目何不聞。頭奚不履。足奚無語 若言一者。六用應同。眼合能聞。足應解說。今汝不然 二破六。   若此六根決定成六。如我今會與汝宣揚微妙法門。汝之六根誰來領受。阿難言。我用耳聞。佛言。汝耳自聞。何關身口口來問義身起欽承 若言六異。應不相干。一處聞經二何欽問 三結。   是故應知。非一終六。非六終一。終不汝根元一元六 初三句結前互破。後二句顯無一六。根體元無。何一六之有乎 三釋成一六俱妄二。一釋成。   阿難。當知是根非一非六。由無始來顛倒淪替。故於圓湛一六義生。汝須陀洹。雖得六消猶末亡一 圓明藏體非一六之異。無始顛倒六根強生。聞說解六又執是一。一六形待虛妄相生。沒於四流遷改不息。知見移易變一為六。故雲淪替。雖得六銷猶未亡一者。據汝所解。雖欲除六而不除一。以執六根是一體故。又初果人。不取六塵名為六銷。執根有體。名朱亡一。般若雲。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涅槃亦云。須陀洹人。雖生惡國。以道力故不作諸惡。不因六塵所惑。不造新業。或認六塵銷處見惑不生。執一無為果體。故雲猶未亡一 二喻顯。   如太虛空參合群器。由器形異名之異空。除器觀空說空為一。彼太虛空。雲何為汝成同不同。何況更名是一非一。則汝了知六受用根亦復如是 太虛如來藏也。群器六塵也。異空六根也。法界藏體非一非六。由塵發知成六根異。塵若不緣根無所偶。六既不立。一亦不成。尚非同異之名。豈安一六之相 二廣明根結之由二。一別明六。一眼根。   由明暗等二種相形。於妙圓中。粘湛發見 本一圓常妙湛明性。所相妄現分明暗殊。明暗相形動覺湛性。性相和合執成妄覺。故雲粘湛發見。斯則所既妄立生汝妄能也。   見精映色。結色成根 見精即妄覺也。能所相熏互相交織。根結便成。故雲結色成根。   根元目為清淨四大 既覺明相雜。粘湛合成。由是名為清淨四大。即勝義根也。   因名眼體。如蒲萄朵。浮根四塵流逸奔色 勝義根色。屬不可見。而有對礙。故寄世俗根所依處蒲萄之相。表顯勝義奔取本境明暗之相。故雲流逸奔色。下之五根大意皆然。故不細釋。例如此知 二耳根。   由動靜等二種相擊。於妙圓中粘湛發聽。聽精映聲。卷聲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耳體如新卷葉。浮根四塵流逸奔聲 聽精即妄覺也。既動靜互相擊發。鼓真成妄。失真湛性遂發聽精。卷彼聲影結影成根。聲性虛散。故須卷攝以成聽義。既捲成根。還如卷葉 三鼻根。   由通塞等二種相發。於妙圓中粘湛發嗅。嗅精映香。納香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鼻體如雙垂爪。浮根四塵流逸奔香 通塞相發。覺明映香。於妙圓湛結成鼻處。香氣上騰。根垂下取。如雙垂爪 四舌根。   由恬變等二種相參。於妙圓中粘湛發嘗。嘗精映味。絞味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舌體如初偃月。浮根四塵流逸奔味 恬變交。參妄真粘。合心境相。結攬以成。根約所依。相如初偃月 五身根。   由離合等二種相摩。於妙圓中粘湛發覺。覺精映觸。摶觸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身體如腰鼓顙。浮根四塵流逸奔觸 離合觸摩。湛圓隨妄。覺觸相待摶取成根。能造所造二具八法。是不可見。寄所依處如腰鼓顙 六意根。   由生滅等二種相續。於妙圓中粘湛發知。知精映法。攬法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意思如幽室見。浮根四塵流逸奔法 妙圓無動。生滅妄陳。和湛成知。知還攬法。根境既結奔趣無休。以六根中隨一攝故。如前五根亦名四大。居在身中不彰外相。如幽室見。然此意根。本由生滅妄塵所結。妄塵不離妄覺影明。若以有色無色為諍論者。猶邀空華結為空果。故此所明六皆四大。無相違也 二總結二。一結由迷發現。   阿難。如是六根。由彼覺明。有明明覺。失彼精了。粘妄發光 性覺之體本有真明。由彼妄覺影明忽起。遂令真覺隱於精了失真照性。妄覺影明自相粘執。熏變擊發。結成六種知見之光。故此六根由迷發現。發現之相廣見上文 二結離塵無體。   是以汝今離暗離明無有見體。離動離靜元無聽質。無通無塞嗅性不生。非變非恬嘗無所出。不離不合覺觸本無。無滅無生了知安寄 由境有根。如風起浪。境風不息識浪奚窮。故離塵境無根識耳 三正示入一之門。   汝但不循動靜合離恬變通塞生滅明暗如是十二諸有為相 不隨六境也。   隨拔一根。脫粘內伏。伏歸元真發本明耀耀性發明。諸餘五粘應拔圓脫 圓脫圓銷也。執境成根。因根有礙。執心不起諸境自亡。既不相纏自然圓脫。下文雲。見聞如幻翳。三界若空華。聞復翳根除。塵銷覺圓淨。淨極光通達故雲伏歸元真發本明耀。楞伽雲。不了心及緣。則生二妄想。了心及境界。妄想則不生。妄既不生即發明耀。皆斯義也 四結顯真覺之理二。略標示。   不由前塵所起知見。明不循根。寄根明發。由是六根互相為用 見聞覺知由塵所發。畢竟無體。今非此等。斯揀妄也。明不下顯真。謂真妙覺明不循根境。即不逐緣生。不因境起。了然自覺。即是性明。圓覺亦云。無知覺明不依諸礙。此亦揀非知覺顯是真明。豈依根塵而始顯發。故雲寄也。由是寄故互相為用 二廣釋成四。一約人辨用。   阿難。汝豈不知。今此會中阿那律陀無目而見 阿那律陀雲無滅。白飯王子。以多睡故如來呵之。從此精進七日不眠。則失雙目。佛令修天眼。繫念在緣。四大淨色半頭而發。見障內外明暗皆矚。照三千界如觀掌果。故雲無目而見。   跋難陀龍無耳而聽 跋難陀雲賢喜。與難陀龍常護摩伽陀國。雨澤以時。國無饑年。瓶沙王年設大會報龍之恩。人皆歡喜。從此得名。難陀雲歡喜。為目連所降。無耳而聽未詳緣起。   殑伽神女非鼻聞香 殑伽亦恆伽。此雲天堂來。此河從無熱惱池南面銀象口出。流入東印度。主河之神。是女。故雲神女。非鼻聞香未見其緣。   驕梵缽提異舌知味 正雲笈房缽底。此雲牛相。今經雲。我有口業。於過去世輕弄沙門。世世生生有牛□病。□者。牛凡食後常事虛哨。時人稱為牛□也。異舌者未見別緣。或可既雲牛相。即其牛舌也。而能辨了人所食味。故雲異舌知味。   舜若多神無身覺觸。如來光中映令暫現。既為風質。其體元無 舜若多雲空。即主空神也。無色界天亦是此類。隨其所主亦無色質。既為風質者。此約體不可見。故雲元無。以佛力故故能暫現。亦顯有定自在色無業色。也無色界天淚下如雨。正是此事。   諸滅盡定得寂聲聞。如此會中摩訶迦葉。久滅意根。圓明瞭知不因心念 得滅盡定大小俱有。然修意不同。謂滅六全盡七染分。摩訶迦葉入雞足山待彌勒佛。俱捨即雲已入涅槃。餘說入定。聖說雖爾。若例今經付囑阿難。故知入定涅槃俱不可測。既知身在已滅意根。圓明瞭知不妨作用。故維摩雲。不起滅定而現諸威儀。即斯義也。然上所說。欲顯真覺不假根塵。且引六人略以為比。於中有業報者。有修得者。有發真者。修得發真全是真用。業報所感以淺況深。俱是不由於根而覺知無失耳 二就法融體。   阿難。今汝諸根若圓拔已內瑩發光。如是浮塵及器世間諸變化相。如湯消冰。應念化成無上知覺 三界萬法。皆由無明妄念而得分別。今六根既拔。塵無所粘。妄念不生性明內瑩。故得浮塵幻相器界虛空一體圓成歸無上覺。故下文雲。聞復翳根除。塵銷覺圓淨。淨極光通達。寂照含虛空。卻來觀世間。猶如夢中事。又雲。汝等一人發真歸元十方虛空悉皆銷殞。況諸世界在虛空耶。斯則萬法融真。一切常住。無情成佛復何怪耶。若謂無情不能起行無成佛義。斯則何異猶邀空華結為空果。法空智塞。我相見深。無情若使不成。心外有法宛爾。空談圓實。心語相違。豈不謬哉 三舉事例顯。   阿難。如彼世人聚見於眼。若令急合。暗相現前。六根黯然。頭足相類。彼人以手循體外繞。彼雖不見。頭足一辨知覺是同 此則近以世人六根隔越不相通用。尚有知覺同者。豈況真覺須假根塵耶。六根無辨故雲黯然。頭足不分故雲相類。若以手摸。頭足明辨與見無異。故雲知覺是同 四指妄結真。   緣見因明。暗成無見。不明自發。則諸暗相永不能昏。根塵既消。雲何覺明不成圓妙 初二句指妄。謂從根境緣所生見故雲緣見。不明下結真。謂不逐緣生。不由境起。湛然常照。明不能發。暗不能昏。純一真覺內瑩清淨。此體發現。根塵識心一時圓妙。故前文雲。應念化成無上知覺 二別破疑情三。一真識斷滅疑二。一阿難伸疑二。一牒所聞。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佛說言。因地覺心欲求常住。要與果位名目相應 如文 二敘疑難四。一舉果常住。   世尊。如果位中。菩提涅槃真如佛性菴摩羅識空如來藏大圓鏡智。是七種名稱謂雖別。清淨圓滿體性堅凝。如金剛王常住不壞 菩提雲知覺。即智果。涅槃雲寂滅。即斷果。離偽妄無遷改。故曰真如。照察不變。名為佛性。菴摩羅雲無垢。離障所顯。即白淨無垢識也。不與妄染相應。含藏無量功德。名空如來藏。能現身土。離倒圓成。鑒周萬有。名大圓鏡智。七名雖別一體無殊。堅固凝然常住不動。如金剛也 二顯因無常。   若此見聽。離於明暗動靜通塞。畢竟無體。猶如念心離於前塵本無所有 離塵無體。六根皆然。故前舉見聽。後指意根。猶如者指辭也 三進退成疑。   雲何將此畢竟斷滅。以為修因。欲獲如來七常住果。世尊。若離明暗。見畢竟空。如無前塵念自性滅。進退循環微細推求。本無我心及我心所。將誰立因求無上覺 因緣所起自體本無。故雲畢竟斷滅。進退推求無我心者。以分別不亡真覺難顯但有斷滅不覺妙常。故雲將誰立因求無上覺 四結難求示。   如來先說湛精圓常。違越誠言終成戲論。雲何如來真實語者。唯垂大慈。開我蒙吝 如來說有湛精圓常。洎今所推唯是斷滅。明言雖有。考實元無。若此相違。真實何在。豈不同於兒戲之論耶 二如來為斷二。一斥迷許說。   佛告阿難。汝學多聞未盡諸漏。心中徒知顛倒所因。真倒現前實未能識。恐汝誠心猶未信伏。吾今試將塵俗諸事當除汝疑 分別見妄能所強生。為顛倒因。迷常執斷。名為真倒。今以現事。驗令知悉無執斷滅。故雲當除汝疑 二約事廣明二。一約聲塵顯其倒情二。一問答二。一約根問答二。一問答有無。   即時如來敕羅□羅擊鍾一聲。問阿難言。汝今聞不。阿難大眾俱言我聞。鍾歇無聲。佛又問言。汝今聞不。阿難大眾俱言不聞。時羅□羅又擊一聲。佛又問言。汝今聞不。阿難大眾又言俱聞 二問答所以。   佛問阿難。汝雲何聞。雲何不聞。阿難大眾俱白佛言。鐘聲若擊。則我得聞。擊久聲消音響雙絕。則名無聞 擊鍾三問。審定稱聞。欲轉問宗。又令重釋。一則斥成嬌亂。一則顯其性常。令知生滅之中有不生滅。不因聲滅。不因聲生。生滅圓離即常真實。斯則了然常住何斷滅之有乎 二約塵問答二。一問答有無。   如來。又敕羅□擊鐘。問阿難言。爾今聲不。阿難大眾俱言有聲。少選聲消。佛又問言。爾今聲不。阿難大眾答言無聲。有頃羅□更來撞鐘。佛又問言。爾今聲不。阿難大眾俱言有聲 少選猶少頃也。有頃猶頃剋也。皆時之少分也。三問三答。只是定其言聲 二問答所以。   佛問阿難。汝雲何聲。雲何無聲。阿難大眾俱白佛言。鐘聲若擊。則名有聲。擊久聲消音響雙絕。則名無聲 問聲有無。令釋所以。前答聞之有無。亦以鐘聲起歇為釋。今答聲之有無。亦以鐘聲起歇為釋。將驗其情隨言印順耳 二斥破。   佛語阿難及諸大眾。汝今雲何自語矯亂。大眾阿難俱時問佛。我今雲何名為矯亂。佛言。我問汝聞。汝則言聞。又問汝聲。汝則言聲。唯聞與聲報答無定。如是雲何不名矯亂 斥破意者。此聞若因聲有。則不離聲。若離聲有。此是真聞。汝今但執隨聲之聞。此聞既不離聲。只合是聲。不合名聞。又言是聲。又言是聞既隨言印順。故成矯亂 二就聞性破其斷見三。一正破三。一破其執斷。   阿難。聲銷無響。汝說無聞。若實無聞。聞性已滅同於枯木。鐘聲更擊。汝雲何知。知有知無。自是聲塵或無或有。豈彼聞性為汝有無。聞實雲無。誰知無者 初二句牒其所計。若實下五句破其斷無。若實此聞隨聲而滅。則汝一身應如木石。再擊鍾時如何聞響。知有下五句對釋無生。有無之知。自屬聲境且不關聞。故雲自是聲塵或有或無。聞性常然未曾起滅。故雲豈彼聞性為汝有無。聞實下二句反結有性。聞若實無證無者誰。既若知此是無聞者。驗知不滅。豈隨聲無 二顯其本常。   是故阿難。聲於聞中自有生滅。非為汝聞聲生聲滅令汝聞性為有為無 聞性不動其猶鏡明。聲之生滅正如影像。豈由影像有去有來令其鏡明為生為滅。故下文雲。音聲性動靜。聞中為有無。無聲號無聞。非實聞無性。聲無既無滅。聲有亦非生。生滅二圓離。是則常真實 三結斥垂勸。   汝尚顛倒。惑聲為聞。何怪昏迷以常為斷。終不應言離諸動靜閉塞開通說聞無性 鏡明不動。影像隨形。苟見像之去來而曰鏡之起滅者。倒之甚矣。聲聞無辨。斷常遂迷故此結勸不可更言離聲無性 二釋成三。一引睡人釋成不斷。   如重睡人眠熟床枕。其家有人。於彼睡時擣練舂米。其人夢中聞舂擣聲別作他物。或為擊鼓。或為撞鐘。即於夢時。自怪其鍾為木石響。於時忽寤。遄知杵音。自告家人。我正夢時。惑此舂音將為鼓響。阿難。是人夢中豈憶靜搖開閑通塞。其形雖寐。聞性不昏 睡人。六識歸種。思覺不行。但任運聞。即真聞性。若唯約喻。睡人應無聞性。但約不隨根起非由作意。故是真聞。如下文雲。縱令在夢想。不為不思無。覺觀出思惟。身心不能及。故知即顯真聞。不須約喻 二例死者釋成不斷。   縱汝形消命光遷謝。此性雲何為汝銷滅 形命雖遷。真常不動。妄識尚在。況乎聞性隨汝消謝 三結斥迷倒不循妙常。   以諸眾生從無始來循諸色聲逐念流轉。曾不開悟性淨妙常。不循所常。逐諸生滅。由是生生雜染流轉 隨塵生滅。逐念流動。無始至今未嘗停息。不能於妙常寂絕念而遊於真覺明亡緣而照。雜染流轉。生之又生。區區若。是何由取證 三結勸。   若棄生滅。守於真常。常光現前。根塵識心應時銷落。想相為塵。識情為垢。二俱遠離。則汝法眼應時清明。雲何不成無上知覺 若能亡緣內照。不逐前塵。塵既不緣。根無所偶。返流全一六用不行。淨覺現前寂照明露。斯則守於真常根塵銷落也。想相即境。情即是根。根境識三俱能染污。障翳般若。於無生法不能明瞭。故名塵垢。今既遠離於法明見。即是證無生忍。故雲法眼應時清明。於大菩提斯可希冀耳。   首楞嚴義疏注經卷第四(之二)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799 首楞嚴義疏注經   首楞嚴義疏注經卷第五(之一)   長水沙門子璿集   二解結同體疑二。一阿難伸請二。一述已猶迷。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來雖說第二義門。今觀世間解結之人。若不知其所結之元。我信是人終不能解 前疑因果同異。今疑根塵結解。故雲第二義門。然根起之由前雖廣示。而不的指何處為結。結解之義尚未辨明。欲期指陳皎然可識。故引前文佛所舉喻。以況己迷也。   世尊。我及會中有學聲聞亦復如是。從無始際。與諸無明俱滅俱生。雖得如是多聞善根名為出家。猶隔日瘧 諸無明者。謂全界無明也。總攝一切二障見思。故名為諸。始自迷真。隨逐有情生滅不離。故上文雲。和合妄生和合妄死。故雲俱滅俱生也。初果有學雖未斷思。已名破煩惱障得人空證。而全未破所知障。法執猶存。故雲猶隔日瘧 二請示結解。   唯願大慈。哀愍淪溺。今日身心雲何是結。從何名解。亦令未來苦難眾生得免輪迴不落三有。作是語已。普及大眾。五體投地。雨淚翹誠。佇佛如來無上開示 無始生死。不能超越。蓋由結縛。今待解除無礙無繫。不以懇至莫由開曉。故雨淚求示也 二如來廣演五。一世尊摩頂。   爾時世尊。憐愍阿難及諸會中諸有學者。亦為未來一切眾生。為出世因。作將來眼。以閻浮檀紫金光手。摩阿難頂 頂是諸根之總。手為解結之要。摩而警動將有解期。拊而安慰令知深旨 二諸佛放光。   即時十方普佛世界六種震動。微塵如來住世界者。各有寶光從其頂出。其光同時。於彼世界來祇陀林灌如來頂。是諸大眾得未曾有 無明住地為六情根。震動不安。因茲解結。諸佛流光灌一佛頂。以表一多無礙自他平等。下文諸佛標示。此佛釋成。同說同證更無異路。問此經從前至此。四度放光。獨有今文諸佛同放。仍又同說。斯何特異乎。答初為說教破邪。次為揀妄顯理。次為定見生智。今為入觀成行。前三依教發解。未能除障。今文觀成破惑。正動無明入法界理。故諸佛放光。同示解結體無二源。故知。說教破邪。顯真揀妄。立信成解。皆為今日成行取證。非聊爾事。故與前文異耳 三同說結根。   於是阿難及諸大眾。俱聞十方微塵如來異口同音告阿難言。善哉阿難。汝欲識知俱生無明使汝輪轉生死結根。唯汝六根。更無他物。汝復欲知無上菩提令汝速證安樂解脫寂靜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 覺明初起能所妄生。湛性既分六根成異。根塵偶對業性即生。輪轉無窮。生死長縛。斯六根為生死結縛之源也。一念無念能所都亡。根塵識心應時消落。無真可得。無妄可除。覺性圓明法眼清淨。斯六根為自在解脫安樂妙常之源也。其猶冰水由氣之動移相雖變異濕性常一。結解同貫亦復爾也 四阿難再請。   阿難雖聞如是法音。心猶未明。稽首白佛。雲何令我生死輪迴安樂妙常。同是六根。更非他物 染淨根本唯此六根。更無別法。於此起見生死輪迴。於此忘情涅槃常樂。法執未破。孰能洞明。故再咨詢欲期開示 五佛為釋通二。一長行二。一雙標。   佛告阿難。根塵同源。縛脫無二。識性虛妄猶如空華 根境識三無別體性。唯一真覺。故曰同源。執見不亡。妄生取著。強分染淨橫計身心。從始洎終唸唸生滅。故雲為縛。了相無相。分別不生。能所寂然念想虛。盡一法無取。一真體現。心與虛空等無差別。故名為脫。識性虛妄猶如空華者。與上根塵綺互相影。上言根塵。影此識性。今言識性。影前根塵。故三同源。亦同虛妄。故前文雲。見與見緣並所想相如虛空華。即此識性虛妄也。又雲。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即此根塵同源也 二雙釋二。一總顯無性。   阿難。由塵發知。因根有相。相見無性同於交蘆 攬塵成根。對根有相。根境立矣。妄識生焉。妄識能變根境二法。故根境識互相假藉。一一體空。一一成立。故若交蘆 二別明縛脫。   是故汝今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無漏真淨。雲何是中更容他物 由阿難再問雲何令我生死輪迴安樂妙常同是六根更非他物。故佛先示根境識三唯一虛妄同一性源。迷縛解脫誠非異轍。由此別示結答。令無所疑。因解成觀。妙果可冀。言知是者。略舉六根之二也。立知者。又略見字。影在次文。意謂。若於六根三事。不了性無立為實有起遍計執。惑業由生自取輪迴穭J諸趣。斯則六根是無明生死結縛之本。苟或於此體真達妄執取不生。妄知見覺泯然虛寂。唯一圓成清淨寶覺。斯則六根。是菩提涅槃元清淨體。更欲何物說為異因。故般若雲。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上雲。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此則正破無明法執。成就圓通觀門也 二偈頌二。初標舉。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汎論偈頌。總有四種。一阿耨窣睹婆頌。不問長行並偈。但數字滿三十二。即為一偈。二名伽陀。此雲諷頌。或名直頌。謂以偈說法。非頌長行。三名祇夜。此雲應頌。四名蘊陀南。此雲集施頌。謂以少言。攝集多義。施他誦持故。為何意故經多立頌。略有八義。一少字攝多義故。二讚嘆者多以偈頌故。三為鈍根重說故。四為後來之徒故。五隨意樂故。六易受持故。七增明前說故。八長行未說故。今此經內。於前四中二三所攝。八意之內正唯三七。兼二五八。然又長行偈頌相望有五對之例。謂有無。廣略離合。先後。隱顯。至文詳而知之。此頌九行。應頌諷頌。間雜相糅。連環起復。展轉相生。大意破無明法執。令觀門明淨修行證入一真法界也 二正頌六。初二頌標宗破執二。一比量正破。   真性有為空。緣生故如幻。無為無起滅。不實如空華 此文正破無明法執。執為無為有實體者。皆迷真性。一真法界本非對待。故此雙破。即是解結之所因也。此中四句。前二句破有為。後二句破無為。此二不立。方顯法界一相義耳。言真性有為空者。真性之言正是標宗揀法。通下第二量轉。謂一真中道第一義諦也。應立量雲。真性有為元空不有。從緣生故。猶如幻事。真性無為本來不實。無起滅故。猶如空華。由此二量三支無闕標揀分明無諸過非。掌珍論中取為善立。第二量中。先因後宗。譯人語便。亦無所失。此義所顯。一真平等無諸對待。真妄染淨生死涅槃凡夫諸佛。皆如空華亂起亂滅。故下文雲。一切世界山河大地生死涅槃。皆即狂勞顛倒華相。故中論雲。若法為待成。是法還成待。今則無因待。亦無所成法。斯顯第一義中離一切相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無明法執於斯盡矣 二顯過況破。   言妄顯諸真。妄真同二妄。猶非真非真。雲何見所見 初二句重顯前過。有為無為是對待故。亦是破執真性是有還同虛妄。惑者議雲。真性之中雖亡有為無為。而此真性應有所得。是佛所證離諸偽妄。故名曰真。是諸法性畢竟應有。故此破雲。若言離妄所顯有真性者。還同妄法俱為妄也。以是遍計所緣境故。離妄之真還因妄顯。如前文雲。菩提心生生滅心滅。此亦生滅。起信亦云。言真如者亦無有相。謂言說之極因言遣言。此真如體無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無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當知一切法不可說不可念。故名真如。應知若有真性為所得者皆為妄矣。故雲妄真同二妄也。猶非下二句況破執妄。初句躡前所非。尚無真與不真。不真即妄也。次句正況。雲何更存能見所見。根之與識俱名為見。所見即境也。斯則總破真妄二心。諸對待法皆無所有。方名顯淨法界一真平等。此上二頌。正是頌前根塵同源也。本源自性尚非真妄。豈得存乎根境識耶。故根境識同此一源 二兩頌結解同體。   中間無實性。是故若交蘆 頌前根塵相發相見無性猶如交蘆。   結解同所因。聖凡無二路 頌前縛脫無二也。六道凡夫。業惑所繫不得自在。故名為縛。三乘賢聖。斷惑證理不隨業繫。故名為解。此則皆由六根迷悟所致。更非別岐。故無二路。   汝觀交中性。空有二俱非 交中無性。將何遣有而更存無。一性之中無對待故。肇公雲。有既不有則無無矣。此則正顯根塵中道。亦是上根塵同源之義。   迷晦即無明。發明便解脫 頌前知見立知等文也。迷根執境。不了性空妄取為有。即無明矣。了性無性真妄一如。根境識三不能為縛。故名解脫。斯則涅槃無漏真淨 三一頌生起下文。   解結因次第。六解一亦亡 生起六解一亡疑也。因次第者。下文雲。此根初解先得人空。空性圓明成法解脫。解脫法已俱空不生。是名菩薩從三摩地得無生忍。一亦亡者。下文雲。今日如來若總解除。結若不生則無彼此。尚不名一。六雲何成。   根選擇圓通。入流成正覺 生起下文圓通修證也。即取觀音從耳根門入三摩地。文殊所選。堪與阿難及此界人入流正覺 四一頌無明習氣。   陀那微細識。習氣成暴流 阿陀那雲執持。即第八識。能執持種子起現行故。第八多名。此名最通。三位之中相續執持位也。無明熏習種子不斷。如暴流水流注不息。微細境界唯佛能知。故起信雲。無明熏習所起識者。非凡夫能知。亦非二乘智慧所覺。謂依菩薩從初正信。發心觀察。若證法身。得少分知。乃至菩薩究竟地不能盡知。唯佛窮了。   真非真恐迷。我常不開演 謂此識體。單真不立。獨妄不成。真妄和合方有所為。起信雲。謂不生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為阿梨耶識。若說即真。妄習如何得盡。凡夫外道起於常見執為真我。若說為妄。恐撥為斷滅。以真相不滅故。是故於小乘藏及大乘權教不說第八。深密經雲。阿陀那識甚微細。一切種子成暴流。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意顯前文根境識三六種結縛皆是此識熏習變生。執真執妄見有見空唯此識影。乃至十地菩薩所見佛身業識上見。若佛如來。已離業識。無自他相見。如起信說。此則正顯已離俱生無明耳 五一頌一句遣幻非幻。   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 一切諸法唯識所變。故皆自心。前六不了。見從外來。取而分別。故起信雲。三界虛偽唯心所作。離心即無六塵境界。以一切法皆從心起妄念而生。一切分別即分別自心。故雲自心取自心也。若以妙性圓明離諸名相。本來無有世界眾生。故雲非幻。而由見妄忽生覺明相現。四大分湛。根塵宛成。故雲成幻法。而言幻者。以一一法皆無性故。   不取無非幻。非幻尚不生。幻法雲何立 分別不生前後際斷。真尚不辨。妄何所立。是故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死生了無所得。斯則一相平等。迷悟都亡。生死涅槃猶如昨夢。故肇公雲。夫不存無以觀法者。可謂見法實相矣 六一頌三句讚法令忻。   是名妙蓮華 此平等性觀。能破無明開佛知見。此知見性。處妄常真在染不污。今得顯發如開敷出水。故以為喻。   金剛王寶覺 無明堅牢最為難壞。一念能破。金剛定力。此定尊上更無能過。於法自在。是可寶重。如摩尼珠隨意生育。無上覺果。名王寶覺。   如幻三摩提 此觀現前。了一切法皆如幻化。猶如明鏡現諸色像。一一色像體不可得。同一鏡明不即不離。三摩提雲正受。不受諸受也。   彈指超無學 此顯速疾能至大覺。故一念不生即名為佛。超過地位劫數之說。如前文雲歇即菩提。圓覺亦云。離幻即覺亦無漸次。皆斯義也。然至覺時。亦無自果可為所得。故雲超無學耳。亦是約遲速校量。故說為超。非是都越地位直至無上覺耳。   此阿毘達磨。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 阿毘達磨雲無比法。即指此三昧也。亦云對法。即以大乘平等大慧。對向一真法界。體用顯現。理智一如。故名對法。薄伽梵具足六義。謂自在。熾盛。端嚴。名稱。吉祥。尊貴。十方諸佛取證菩提涅槃妙果。唯此一路。能通至彼。故名為門。由前請雲要因門入。故此開示金剛三昧。為能入門也 三六解一亡疑二。一伸疑請決二。一敘慶所聞。   於是。阿難及諸大眾。聞佛如來無上慈誨祇夜伽陀雜糅精瑩妙理清徹。心目開明。歎未曾有 能詮之文。諷應交間辭句妙淨。所詮之理。清明洞徹皎然可見。故使心開如目之鑒 二正陳疑意。   阿難合掌頂禮白佛。我今聞佛無遮大悲性淨妙常真實法句。心猶未達六解一亡舒結倫次。唯垂大慈。再愍斯會及與將來。施以法音。洗滌洗垢 由前偈雲解結因次第六解一亦亡。阿難疑意。前文既雲。根塵同源。縛脫無二。迷晦即無明。發明便解脫。斯則結無前後。解亦不倫。六根若亡一覺應顯。雲何復雲解結因次六解一亡。故雲心猶未明唯垂洗滌等 二舉事廣明三。一且明結之因起二。一舉事二。一問答結名二。一綰巾問結二。一結巾初問。   即時如來。於師子座。整涅槃僧。斂僧伽梨。攬七寶幾。引手於幾。取劫波羅天所奉華巾。於大眾前綰成一結。示阿難言。此名何等。阿難大眾俱白佛言。此名為結 涅槃僧僧埵蝷]。僧伽梨大衣也。劫波雲時分。巾是彼天所奉獻故。未詳緣起 二再結再問。   於是如來。綰疊華巾又成一結。重問阿難。此名何等。阿難大眾又白佛言。此亦名結。如是倫次綰疊華巾總成六結。一一結成。皆取手中所成之結持問阿難。此名何等。阿難大眾亦復如是次第詶佛。此名為結 如文 二約體問名。   佛告阿難。我初綰巾。汝名為結。此疊華巾先實一條。第二第三雲何汝曹復名為結。阿難白佛言。世尊。此寶疊華緝績成巾。雖本一體。如我思惟。如來一綰得一結名。若百綰成終名百結。何況此巾秖有六結。終不至七。亦不停五。雲何如來秖許初時。第二第三不名為結 巾喻真性。結喻六根。逐綰而問。相由妄別。令知根本是一妄結生六。無同異中熾然成異。故一一綰皆名為結 二徵釋同異二。一問答。   佛告阿難。此寶花巾。汝知此巾元止一條我六綰時名有六結。汝審觀察。巾體是同。因結有異。於意雲何。初綰結成名為第一。如是乃至第六結生。吾今欲將第六結名成第一不。不也世尊。六結若存。斯第六名終非第一。縱我歷生盡其明辨。如何令是六結亂名 體雖元一。妄結成六。既已成根。六種名相隨心計執不可移易。故雲不可亂名 二印成。   佛言。如是。六結不同。循顧本因一巾所造。令其雜亂終不得成 如文 二合顯。   則汝六根亦復如是。畢竟同中生畢竟異 迷心執境。無異成異。故下文雲。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即斯義也 二正示六解一亡二。一就事問答。   佛告阿難。汝必嫌此六結不成。願樂一成。復雲何得。阿難言。此結若存。是非鋒起。於中自生此結非彼彼結非此。如來今日若總解除。結若不生則無彼此。尚不名一。六雲何成 此中譯家緝綴不足。應雲欲得不成願樂一成復雲何得。佛意雲。汝意嫌此六根妄隔。樂成一體。有何方便而得成一。答意。若解此六亦不成一。以一對六而立。六若不生則無所對。故無一義 二貼喻釋成。   佛言。六解一亡亦復如是。由汝無始心性狂亂。知見妄發。發妄不息勞見發塵。如勞目睛。則有狂華。於湛精明。無因亂起一切世間山河大地。生死涅槃皆即狂勞顛倒華相 心性發狂。見聞妄隔。根境識三一時俱現。生死為六。涅槃名一。由對待成。本無所有。故如狂勞虛妄華相。三種世間故名一切佛界生界一切境界俱不離此。以是分別妄念起故。離心即無六塵境故。   三卻辨解結次第二。一示解因三。一揀非顯是二。一二邊俱非。   阿難言。此勞同結。雲何解除。如來以手將所結巾偏掣其左。問阿難言。如是解不。不也世尊。旋復以手偏牽右邊。又問阿難。如是解不。不也世尊 若執此根有實體者。即墮常見。若謂都無。成惡取空。諸佛不化。寧起有見如須彌山。不起空見如芥子許。以墮斷故。既左偏有相。右墮空門。空有二邊俱不見性。無明根結如何解除。故前偈雲。汝觀交中性。空有二俱。非故此二。邊不能令脫 二中心方是。   佛告阿難。吾今以手。左右各牽。竟不能解。汝設方便。雲何解成。阿難白佛言。世尊。當於結心解即分散。佛告阿難。如是如是。若欲除結。當於結心 意明。空有二邊既不能解。當須中道正觀照無始結根非有非無不異而異見全無明之法性。斷全法性之無明。不斷而斷。非證而證。方得解成 二示正因緣二。一顯今說意。   阿難。我說佛法從因緣生。非取世間和合粗相。如來發明世出世法。知其本因隨所緣出 中道正觀如幻三昧。能解無始無明根結。能於彈指超證無學。能起無方不思議用。此名佛法從因緣生。豈同世間所說粗相。以佛無明永盡得一切種智。故能知此結解因由非餘境界 二別示所知。   如是乃至恆沙界外一滴之雨。亦知頭數。現前種種松直棘曲鵠白烏玄。皆了元由 一切世間色心染淨諸有境界。皆依無明。而得住持。今無明已變成明。明即一切種智。佛既證得一切境界。有何難了。是故即能皆了元由 三總彰解益。   是故阿難。隨汝心中選擇六根。根結若除塵相自滅。諸妄銷亡。不真何待 上文雲。若能於此悟圓通根。逆彼無始織妄業流。得循圓通。與不圓根日劫相倍。但汝下劣。未能於中圓自在慧。故我宣揚。令汝但於一門深入。入一無妄。彼六知根一時清淨。故雲選擇。下文雲。見聞如幻翳。三界若空華。聞復翳根除。塵消覺圓淨。是故諸妄消亡不真何待 二明次第二。一就事問答。   阿難。吾今問汝。此劫波羅巾六結現前。同時解縈。得同除不。不也世尊。是結本以次第綰生。今日當須次第而解。六結同體。結不同時。則結解時雲何同除 此顯六根不能頓解。但應從一根門。即得六根解脫。非謂六根相望成次第耳。但觀合顯。義自昭然 二約法合顯。   佛言。六根解除亦復如是。此根初解。先得人空。空性圓明成法解脫。解脫法已俱空不生。是名菩薩從三摩地得無生忍 此正明次第也。如下文雲。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斯則此根初解先得人空也。盡聞不住。覺所覺空。即成法解脫也。空覺極圓。空所空滅。即俱空不生也。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即得無生忍也。維摩雲。又此病起皆由著我。是故於我不應生著。既知病本即除我想。當起法想。應作是念。但以眾法合成此身。起唯法起。滅唯法滅。當作是念。此法想者即是顛倒我應離之。雲何為離。謂不念內外諸法。行於平等。謂我等涅槃等。所以者何。我及涅槃是二皆空。乃至得是平等唯有空病。空病亦空。此則維摩正就於身。作三空觀門。故次第觀而次第離。今經但於一根深入。自然粗執先斷次第以證。觀行雖別。所得攸同。即正約圓頓觀法。但從一根而入。非約六根頓解。故雲次第。不同漸次法門約鈍根說。諸解云云。不能具敘 三廣引修證四。一阿難請問圓根四。一述解申疑。   阿難及諸大眾。蒙佛開示。慧覺圓通。得無疑惑。一時合掌。頂禮雙足。而白佛言。我等今日身心皎然快得無礙。雖復悟知一六亡義。然猶未達圓通本根 慧覺圓通由蒙開示。本根入路未得通明。故今申敬欲期達解 二敘迷遇佛。   世尊。我輩飄零。積劫孤露。何心何慮預佛天倫。如失乳兒忽遇慈母 背覺合塵名為孤露。萍游六道故曰飄零。忽然邂逅廁為堂弟。名預天倫。由斯遭遇。如子得母。法身可久矣 三結願彰益。   若復因此際會道成。所得密言還同本悟。則與未聞無有差別 際時會遇也。遭時遇佛。從茲得道。始覺合本若不曾迷故雲本悟。悟覺也。既不曾迷。唯是一覺。夫何更有見聞之異。故雲未聞無有差別。此略舉六中之耳根也。阿難所請。意在此根。微露其機求佛顯發。如來知微。敕眾各說悟門。觀音文殊承機述揀。感應相濟。化道曲成。於今受賜。豈得忘本 四請示法門。   唯垂大悲。惠我祕嚴。成就如來最後開示。作是語已。五體投地。退藏密機。冀佛冥授 祕密妙嚴即首楞嚴定。最後開示究竟說也。機微細念。靜然不動故曰退藏。即欲以湛旋其虛妄滅生伏還元覺。故雲冀佛冥授 二如來詢諸聖眾。   爾時世尊。普告眾中諸大菩薩及諸漏盡大阿羅漢。汝等菩薩及阿羅漢。生我法中得成無學。吾今問汝。最初發心悟十八界。誰為圓通從何方便入三摩地 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名生我法。向下雖有二十五門。諸聖入道總而攝之不離十八。故舉以問令各。敘述 三諸聖各說證門五。一滅塵合覺證六。一憍陳如三。一遇佛獲悟。   憍陳那五比丘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在鹿苑及於雞園。觀見如來最初成道。於佛音聲悟明四諦 憍陳那姓也。此雲火器。其先事火。從此命族。五比丘者。初佛棄國入山修道。淨飯乃命家族三人。一阿濕婆。二跋提。三摩訶男拘利。舅氏二人。一憍陳那。二十力迦葉。敕令隨衛。五人銜命。後各捨去。在鹿園中共修異道。佛得果已思度何人。此五於我先曾營衛。即往為彼三轉法輪。問言解否。陳那先答已解已知。諸天在空亦言其解。故佛命彼名阿若多。阿若多者此雲解也。或言已知。雞園精舍名也 二正陳悟旨。   佛問比丘。我初稱解。如來印我名阿若多。妙音密圓。我於音聲得阿羅漢 雖悟四諦。復了音聲本常微密圓滿未曾生滅唯一覺性。此則了音聲性空唯如來藏。故雲妙音密圓。此經所明圓通法門。唯取實證。則不可約隨相而一解。下文如來敕文殊言。二十五無學。皆言修習真實圓通。彼等修行。實無優劣。前後差別。故知此文正是入音聲慧法門。了聲實相也 三結酬所問。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音聲為上 如文 二優波尼沙陀三。一值佛顯悟。   優波尼沙陀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亦觀佛最初成道。觀不淨相。生大厭離。悟諸色性 亦云優波尼殺曇。此言近少。或雲塵性。謂微塵是色之近少分也。因觀不淨白骨微塵。故以為名。由多貪慾。故作此觀以為對治。復了色塵本如來藏。故雲悟諸色性正二陳悟旨二。一觀成得道。   以從不淨白骨微塵歸於虛空。空色二無。成無學道 初作不淨想。後入骨鎖觀。皆為治貪。復因骨鎖。入析色明空。復因此空。見色實相悟中道理。色之與空唯一實性。故雲空色二無 二重指釋成。   如來印我名尼沙陀。塵色既盡。妙色密圓。我從色相得阿羅漢 從悟得名也。真善妙色即畢竟空。相盡性顯。悟如來藏周遍法界。故曰密圓成於無學 三結酬所問。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色因為上 三香嚴童子三。一敘承尊教。   香嚴童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聞如來教我諦觀諸有為相 觀香悟道。得童真位。名為童子。初佛總教。觀有為相。不的言香。如雲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二依教修觀三。一標觀境。   我時辭佛。宴晦清齋。見諸比丘燒沈水香。香氣寂然來入鼻中 我於嚮晦宴然安息在於靜室。清靜之室洗心之處。故名清齋。靜室聞香是有為相。即所觀境也 二正觀察二。一觀行。   我觀此氣非木非空。非煙非火。去無所著。來無所從 木空煙火。以理推窮非香生處。既來無因。去復何往。以何為香而馨我鼻。此別觀察香無生也 二觀益。   由是意銷發明無漏。如來印我得香嚴號 香既無生。復何分別。故雲意銷。分別不有。能所俱亡。真覺不動湛然常遍。塵垢既銷圓明淨妙。故號香嚴 三重釋成。   塵氣倏滅。妙香密圓。我從香嚴得阿羅漢 相盡歸如。真香妙發。一念不辨即登無學 三結酬所問。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香嚴為上 四藥王藥上三。一敘宿因。   藥王藥上二法王子並在會中五百梵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無量劫為世良醫。口中嘗此娑婆世界草木金石。名數凡有十萬八千。如是悉知苦酢鹹淡甘辛等味並諸和合俱生變異。是冷是熱有毒無毒悉能遍知 堪任補處。紹繼佛種令不斷故。名法王子。五百梵天是彼徒屬。未詳緣起。敘昔為醫能療眾疾嘗藥知味分別性用對治不差。昔既妙辯味塵。今亦因此發悟 二獲現悟二。一正陳悟旨。   承事如來。了知味性。非空非有。非即身心。非離身心。分別味因。從是開悟 觀味之因從何而有。空有身心若即若離俱無生處。了知即觀察也。無生處故。塵味寂然。分別即息。能所亡泯。二俱絕朕。唯是一味清淨寶覺。故雲從是開悟。即證無生忍也 二蒙印獲益。   蒙佛如來印我昆季藥王藥上二菩薩名。今於會中為法王子。因味覺明。位登菩薩 發覺明悟由了藥味。故印此人藥王藥上。登成也 三結酬所問。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味因為上 五跋陀婆羅三。一遇佛顯悟。   跋陀婆羅並其同伴十六開士。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等先於威音王佛聞法出家。於浴僧時。隨例入室。忽悟水因 跋陀婆羅雲賢護。准法華說。威音王佛有二萬億。相繼出世。此人初佛像法之中。為上慢者。毀常不輕。由是墮獄經於千劫。罪畢得出。值後威音出家獲悟也。隨例入洛。觀此水性了不可得。不從因生。故悟水因 二正陳悟旨二。一敘悟獲益。   既不洗塵。亦不洗體。中間安然得無所有。宿習無忘。乃至今時從佛出家令得無學 塵無自性。纔生即滅。體是幻有。性相本空。水無所因。安然不動。三俱無得。孰為浴事。無始妄習頓然銷落。乃至今時得成無學 二重指釋成。   彼佛名我跋陀婆羅。妙觸宣明。成佛子住 由斯觀察。塵觸既盡。妙觸現前。得無生忍。名佛子住。以善能守護令妄不起令覺不動。名跋陀婆羅 三結酬所問。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觸因為上 因觸悟道。故雲觸因 六迦葉三。一敘遇勝緣三。一佛在依學。   摩訶迦葉及紫金光比丘尼等。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於往劫。於此界中有佛出世。名日月燈。我得親近聞法修學 摩訶迦葉雲大飲光氏。名畢缽羅。頭陀上行眾推無上。紫金光尼在家時婦。緣起如常。日月燈所便得親近聞法修行 二滅後遵承。   佛滅度後。供養舍利。然燈續明。以紫光金塗佛形像 室利羅雲如來體骨。然燈塗金皆是身金光耀之因。累劫皆爾。非止一佛。故得然也。經出別緣。各從一說 三由因感果。   自爾已來。世世生生。身常圓滿紫金光聚。此紫金光比丘尼等。即我眷屬。同時發心 如文 二正陳悟旨二。一陳觀行。   我觀世間六塵變壞。唯以空寂。修於滅盡。身心乃能度百千劫猶如彈指 六塵生滅是意家境。今觀此法。本自不生。今則無滅。以心生故種種法生。心滅故種種法滅。心不見心。無相可得。能所都寂。法性現前。身之與心本來不動。故令能度多劫如彈指也 二重釋成。   我以空法成阿羅漢。世尊說我頭陀為最。妙法開明。銷滅諸漏 塵法既空。妙法宣現。故獲無漏成無學果 三結酬所問。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法因為上 已上六人。依塵開悟。   首楞嚴義疏注經卷第五(之一)   首楞嚴經義疏注經卷第五(之二)   長水沙門子璿集   二旋根歸性證五。一阿那律三。一敘悟因由。   阿那律陀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出家。常樂睡眠。如來訶我為畜生類。我聞佛訶。啼泣自責七日不眠。失其雙目。世尊示我樂見照明金剛三昧 或阿泥樓豆。成阿□樓馱。皆梵音小轉。此雲無滅。或雲如意。是佛堂弟。白飯之子。多樂睡眠。如來訶雲。咄咄胡為寐螄螺蚌蛤類。一睡一千年。不聞佛名字。故雲訶畜生類。常言半頭天眼。今雲金剛三昧。此顯實證。與昔不同。當以意得 二正陳悟旨。   我不因眼觀見十方。精真洞然如觀掌果。如來印我成阿羅漢 金剛三昧所發之用同佛見用。故雲精真洞然見十方也 三結酬所問。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旋見循元斯為第一 旋其妄見循彼真元。塵見既銷。精真洞發一切無礙。豈止障外細色而已 二周利盤特迦三。一敘其因由。   周利盤特迦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闕誦持。無多聞性。最初值佛聞法出家。憶持如來一句伽陀。於一百日。得前遺後。得後遺前。佛愍我愚。教我安居調出入息 周利盤特迦雲蛇奴。於路所生。或雲繼道。性多愚鈍。過去為大法師。善解經論。有徒五百。祕吝佛法不肯教人。後生暗鈍。以宿善故遇佛出家。五百比丘同教一偈。經九十日不得成就。為治散亂。教數息也 二正陳悟旨。   我時觀息。微細窮盡生住異滅諸行剎那。其心豁然得大無礙。乃至漏盡成阿羅漢。住佛座下。印成無學 初觀息風唸唸生滅。微細窮盡。生滅無從。息風既空心亡分別。豁然大悟一切無礙。此則豈唯對治散亂。亦乃見息實相矣 三結酬所問。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返息循空斯為第一 返生滅息。循無生空。從息發明斯為無上 三憍梵缽提三。一敘悟因由。   憍梵缽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有口業。於過去劫。輕弄沙門。世世生生有牛□病。如來示我一味清淨心地法門。我得滅心入三摩地 亦云笈房缽底。此雲牛□。牛凡不食亦事虛哨。此人口相如牛之哨也。大論出緣與經有異。教觀舌根嘗味入道。當得心地一味法門。了味之知從此永滅。故雲滅心入三摩地 二正陳悟旨二。一敘觀行。   觀味之知非體非物。應念得超世間諸漏 觀此嘗味之根。不自體生。不他物生。各猶無生。共豈能有。緣中不得。非緣亦無。了味之知竟從何有。一根既爾。諸根亦然。由是應念得超諸漏 二敘觀益。   內脫身心。外遺世界。遠離三有如鳥出籠。離垢銷塵法眼清淨成阿羅漢。如來親印登無學道 根復故內脫。塵銷故外遺。內外既亡。孰為三有而可處耶。故雲遠離。想相為塵。識情為垢。二俱遠離得無生忍。故雲法眼清淨 三結答所問。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還味旋知斯為第一 旋妄根塵。歸真實相。心地法門一時開顯。此為第一 四畢陵伽婆蹉三。一敘悟因由。   畢陵伽婆蹉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初發心從佛入道。數聞如來說諸世間不可樂事。乞食城中。心思法門。不覺路中毒刺傷足。舉身疼痛 畢陵伽婆蹉雲餘習。呼恆河神為小婢。非是故心。由過去世為婆羅門我慢餘習耳。最初入道。聞佛所說世間苦空無常不淨都不可樂。因行乞食。思入此觀。忽遇苦緣。故雲疼痛 二正陳悟旨二。一敘觀行。   我念有知知此深痛。雖覺覺痛。覺清淨心無痛痛覺。我又思惟。如是一身寧有雙覺 念觀也。知覺也。因痛起觀。觀我此身。有於知覺覺此深痛。然雖起觀觀覺及痛。觀清淨心。無痛無覺。此根塵念慮妄身心有真淨心無。又更觀察痛覺之念淨心之覺。即成二覺。從何而有。一身二覺應成兩佛。故知此覺皆悉虛幻。清淨心中一無所得 二明得悟。   攝念未久。身心忽空。三七日中諸漏虛盡。成阿羅漢。得親印記發明無學 有所得心一念不起。名之為攝。當爾之際。能覺所覺能觀所觀一時俱寂。無分別智即得現前證無生忍。故雲身心忽空 三結答所問。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純覺遺身斯為第一 能觀所觀能痛所痛。寂無一法。故雲純覺遺身 五須菩提三。一敘宿悟。   須菩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曠劫來心得無礙。自憶受生如恆河沙。初在母胎即知空寂 須菩提雲空生。亦善現等。以生時現空心達於空常修空行。故以為名。既雲曠劫如恆河沙。便知空寂。豈止今日。方始證得 二明悟旨二。一悟但空。   如是乃至十方成空。亦令眾生證得空性 以修空觀了心空寂。一切依正自他染淨乃至十方由心變者。悉皆成空。自行既爾。亦令他人證得空性。此一向空未能具法。故雲但空 二悟中空。   蒙如來發性覺真空空性圓明。得阿羅漢。頓入如來寶明空海。同佛知見。印成無學。解脫性空我為無上 性覺真空即中道理。以空是如來藏。故滿足周遍具一切法。光明遍照法界性故。如摩尼寶隨意出生。如大溟渤深廣含攝。平等性智達解照了境智一如。名佛知見。雖證於空不為空縛。故雲解脫 三結答斯問。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諸相入非。非所非盡。旋法歸無。斯為第一 初以單空。空於諸相。故雲入非。次以重空。空於空相。故雲非盡。無亦空也。已上五人依根證入畢 三湛識循源證六。一舍利弗三。一敘宿悟。   舍利弗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曠劫來心見清淨。如是受生如恆河沙。世出世間種種變化。一見則通獲無障礙 舍利弗雲鶖子。亦云身子。心見清淨。謂眼識發智。見世出世間一切諸法。無不通達根本元由。斯則得世俗智分別諸法。名為法眼 二明今悟二。一獲慧眼。   我於路中。逢迦葉波兄弟相逐宣說因緣。悟心無際 迦葉兄弟即三迦葉也。宣說因緣即三諦法。因說生解悟真空理得初果證。即慧眼也。餘處即說遇馬勝者。或同時所遇。非獨一人。經互舉耳。既聞因緣因緣即空。即獲慧眼見真諦理 二獲佛眼。   從佛出家。見覺明圓得大無畏。成阿羅漢。為佛長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 見覺明圓。即真覺妙明圓滿成就。從眼識顯。斯由如來開示妙法令我獲證。故雲從口從法 三結答問。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心見發光。光極知見。斯為第一 從於眼識發顯智光。智光極處即佛知見。即三智五眼一時具足。故名為極 二普賢菩薩三。一事佛發行。   普賢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已曾與恆沙如來為法王子。十方如來。教其弟子菩薩根者修普賢行。從我立名 行彌法界曰普。位鄰極聖曰賢。河沙佛所為法王子。諸佛弟子發我行者皆名普賢 二行成起用二。一指體略標。   世尊。我用心聞分別眾生所有知見 心聞即耳識發明也。從於耳識得真圓通。入法界理。生滅識滅寂滅現前。境智相冥一體無二。還於心聞起用。分別眾生知見。可發明者即現其身 二約機廣釋。   若於他方恆沙界外。有一眾生心中發明普賢行者。我於爾時。乘六牙象。分身百千皆至其處。縱彼障深未得見我。我與其人。暗中摩頂。擁護安慰令其成就 既以心聞。合法界體。境智無二。故法界中所有眾生心中發明普賢行者。無不了知。無不起應。冥顯二機皆獲其益 三結答所問。   佛問圓通。我說本因。心聞發明分別自在。斯為第一如文 三孫陀罹難陀三。一敘承尊教。   孫陀罹難陀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出家從佛入道。雖具戒律。於三摩地心常散動未獲無漏。世尊教我及俱絺羅觀鼻端白 孫陀罹難陀此雲艷喜。兼妻得名。是佛親弟。前作數息。即約根說。今約觀識。緣鼻端白以駐其心。令不散動 二依教修觀二。一明觀行。   我初諦觀。經三七日。見鼻中氣。出入如煙。身心內明圓洞世界遍成虛淨猶如琉璃。煙相漸銷。鼻息成白 初觀白相。經三七日後見息氣猶如煙相。此觀成時。身心內發。若身若器一時空淨內外映徹猶如琉璃。此則因觀生滅息相。觀心融明將發空慧遂洞身界。猶在方便未能忘緣。故見其煙變成白相 二明悟益。   心開漏盡。諸出入息化為光明。照十方界。得阿羅漢。世尊記我當得菩提 無生空慧既已現前。諸息不生純是智慧。慧光明照一切皆如。世界眾生無非圓妙。由斯漏盡當得菩提 三結答所問。   佛問圓通。我以銷息。息久發明。明圓滅漏。斯為第一 如文 四富樓那三。一敘宿辯二。一具談權實。   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曠劫來辯才無礙。宣說苦空。深達實相 富樓那雲滿。彌多羅雲慈。尼女聲。得四辯才。曠劫便有。非獨今日。苦空實相即權實法也。內祕外現成就眾生。累劫如是 二備演法門。   如是乃至恆沙如來祕密法門。我於眾中微妙開示得無所畏 非今一佛所說法門。河沙佛所聞祕密法。我皆為眾宣說無畏。言微妙者。巧以言辭譬喻方便隨順機感也 二明現證。   世尊知我有大辯才。以音聲輪教我發揚。我於佛前助佛轉輪。因師子吼。成阿羅漢。世尊印我說法無上 如來知我有辯才智。遂教我以口輪說法。此則示令不以生滅心行說實相法。故能隨說法淨即智慧淨。隨智慧淨即其心淨也。師子吼者無畏說也 三結酬問。   佛問圓通。我以法音降伏魔怨銷滅諸漏。斯為第一 內以禪定智慧伏斷愛見。外以神通說法降制魔外。則涅槃城存三寶不絕也 五優波離三。一遇佛受教。   優波離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親隨佛踰城出家。親觀如來六年勤苦。親見如來降伏諸魔制諸外道解脫世間貪慾諸漏。承佛教戒 優波離雲近執。即如來為太子時親近執事之臣也。在家執事。出家亦爾。遂見修行降魔制外斷惑成道也。故承如來教以持戒。律中度諸釋種先度波離者。蓋以初雖隨佛後方得度 二因戒獲證。   如是乃至三千威儀八萬微細性業遮業。悉皆清淨。身心寂滅成阿羅漢。我是如來眾中綱紀。親印我心。持戒修身眾推為上 有威可畏。有儀可像。二百五十各有四儀。復對三聚。故成三千。復以三千。配身口七支四分煩惱。轉成八萬四千。今舉大數耳。殺盜婬妄性元是罪。不待制止。犯即成業。故雲性業。餘即因過始制。制前犯即無罪。故雲遮業。由持戒故不犯諸塵。塵既不生。身亦無得。故身寂滅。我身不有我心何依。根塵既亡心無所有。故亦寂滅。如是諸法一時清淨。唯一寶覺。本來無染。真持戒耳。由是獲證。言綱紀者結要之處。以能決斷重輕開遮持犯。制眾行事。令人法高尚為後軌也 三結酬所問。   佛問圓通。我以執身身得自在。次第執心心得通達。然後身心一切通利。斯為第一 持戒修身。禁防塵染。觀身實相塵自不生。能分別心依何所有。是故身心通達自在 六目犍連三。一遇緣聞教。   大目犍連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初於路乞食。逢遇優樓頻螺伽耶那提三迦葉波宣說如來因緣深義 目犍連姓。雲採菽氏。拘律陀名。雲無節樹。優樓頻螺雲木菰林。伽耶雲城。那提雲江。緣如舍利弗中和會 二因教通悟二。一獲悟入道。   我頓發心。得大通達。如來惠我。袈裟著身。鬚髮自落 前聞因緣深義。即由因緣。深達實相。實相無相。身心寂滅。由是開悟名大通達 二因悟得通。   我遊十方得無罣礙。神通發明推為無上。成阿羅漢。寧唯世尊。十方如來歎我神力圓明清淨自在無畏 謂由開悟。分別不生。意識不起。即是以湛旋其虛妄滅生。伏還元覺。湛性既深。心光宣發。神通大用由此現前。能遊十方無礙自在 三結酬重指。   佛問圓通。我以旋湛。心光發宣。如澄濁流久成清瑩。斯為第一 旋湛即定。心光即慧。由定發慧神用無邊。如水澄清萬像斯現。已上六人依識悟入竟 四復大同本證七。一火頭金剛三。一遇佛聞教。   烏芻瑟摩於如來前。合掌頂禮佛之雙足。而白佛言。我常先憶久遠劫前。性多貪慾。有佛出世名曰空王。說多婬人成猛火聚 烏芻瑟摩此雲火頭。因多貪慾。聞教修觀。從此獲悟。貪慾盛者是鬼獄因。因為慾火所熾。果為業火所燒。因果相當俱名火聚 二依教修觀二。一觀成獲悟。   教我遍觀百骸四支諸冷煖氣。神光內凝。化多婬心成智慧火 初觀身心。唯見煖觸。後觀煖氣。無相無生。我身自空。煖依何住。身心既寂性火妙發。故雲神光內凝成智慧火 二重指釋成。   從是諸佛皆呼召我名為火頭。我以火光三昧力故成阿羅漢。心發大願。諸佛成道。我為力士親伏魔怨 因觀火性。得真三昧。以火為入道初門。故雲火頭。火能破壞一切諸法。故發大願。為力士身破魔護法也 三結酬所問。   佛問圓通。我以諦觀身心煖觸無礙流通。諸漏既銷。生大寶焰。登無上覺。斯為第一 煖觸即空。故雲無礙。性火妙發。故曰流通。內凝外現。故生寶焰 二持地菩薩三。一遇佛受教二。一總值諸佛具修福業。   持地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念往昔。普光如來出現於世。我為比丘。常於一切要路津口。田地險隘有不如法妨損車馬。我皆平填。或作橋樑。或負沙土。如是勤苦經無量佛出現於世。或有眾生。於闤闠處要人擎物。我先為擎。至其所詣。放物即行。不取其直 勤身苦己利益多眾。經無量佛作無畏施。福因廣也。市垣曰闤。市門曰闠 二別值毘捨親承開示。   毘捨浮佛現在世時。世多飢荒。我為負人。無問遠近唯取一錢。或有車牛被於泥溺。我有神力。為其推輪拔其苦惱。時國大王延佛設齋。我於爾時。平地待佛。毘捨如來摩頂謂我。當平心地。則世界地一切皆平 毘捨浮雲遍一切自在。平治路地。待佛經過。佛以自證法門開示令平心地。一切皆平。者心為萬法所依。平等含育長養一切。故名為地。若能平等性觀與此相應。則一切法無不平等自在無礙。由是佛名一切自在耳 二因教獲悟二。一正陳悟旨。   我即心開。見身微塵與造世界所有微塵。等無差別。微塵自性不相觸摩。乃至刀兵亦無所觸 聞平心地。即悟我心本來平等。若身若界所有微塵皆無自性。但從虛妄分別所現。唯一實相。本如來藏。猶如空華翳故妄見。空本無華。復何相礙。由是刀兵亦無所觸 二因悟獲證。   我於法性悟無生忍。成阿羅漢。迴心今入菩薩位中。聞諸如來宣妙蓮華佛知見地。我先證明。而為上首 身界二塵染淨諸法本無自性。唯是實相如來藏性。故雲法性。於此忍可元無生滅。決定不謬。名無生忍。此人開悟大乘而登小果者。以隨彼意樂要入即入。如西域諸菩薩等。皆悟大道。嫌棄小乘猶如咳唾。多因王請即證小果。由人意樂豈不然乎。持地在昔證法華經。見普門品二重指結酬。   佛問圓通。我以諦觀身界二塵等無差別本如來藏虛妄發塵。塵銷智圓。成無上道。斯為第一 如文可知 三月光童子三。一值佛受教。   月光童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為水天。教諸菩薩修習水觀入三摩地 月是太陰。能生於水。與所值佛。皆由所習而得其稱 二依教修觀二。一備陳修行二。一正成水想二。一正作想。   觀於身中水性無奪。初從涕唾。如是窮盡。津液精血大小便利身中旋復。水性一同。見水。身中與世界外浮幢王剎諸香水海。等無差別 一味水性。更非餘大之所相傾。故名無奪。浮幢王剎香水海者。准華嚴經。華藏海中有大蓮華。其蓮華中有諸香水海。一一香水海為諸佛剎世界之種。今觀身水與彼海同。故無差別 二敘偏證。   我於是時。初成此觀。但見其水。未得無身 水想成時。但得無我。猶執水相全是於身。未亡法見。故未無身 二因觀值緣四。一入觀值緣。   當為比丘室中安禪。我有弟子窺窗觀室。唯見清水遍在室中。了無所見。童稚無知取一瓦礫投於水內。激水作聲。顧盻而去 初作假想。雖見其水與香水海等無差別。但自心見。非通他人。今定力轉勝。果色亦勝。乃通他見。即實定果也。不同十遍處想成自見耳 二出觀如病。   我出定後。頓覺心痛。如舍利弗遭違害鬼。我自思惟。今我已得阿羅漢道。久離病緣。雲何今日忽生心痛。將無退失 身子入定。於恆河岸為鬼所掌。出定頭痛。佛語之曰。汝若無定身應碎壞。今我亦爾。將恐退失所證道果 三審緣指告。   爾時童子捷來我前。說如上事。我則告言。汝更見水。可即開門入此水中除去瓦礫 四再定獲安。   童子奉教。後入定時。還復見水。瓦礫宛然。開門除出。我後出定。身質如初 二因修獲證逢無量佛。如是至於山海自在通王如來。方得亡身。與十方界諸香水海。性合真空。無二無別。今於如來。得童真名。預菩薩會 前猶見水。今合真空無水可得。皆如來藏。故雲亡身。即證法空也 三結所問。   佛問圓通。我以水性一味流通。得無生忍。圓滿菩提。斯為第一 四琉璃光菩薩三。一遇佛受教。   琉璃光法王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經恆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聲。開示菩薩本覺妙明。觀此世界及眾生身。皆是妄緣風力所轉 具雲吠琉璃。此翻遠山寶。由觀自心風力所轉。觀成得用。身心洞徹猶彼琉璃。故以名焉。所值之佛名無量聲。亦由觀風而立名耳。開示本覺而觀風者。風即動相。既屬於妄。元來無動。無動即本覺也。由是欲顯無動。而觀於動 二依教修觀二。一正修觀行。   我於爾時。觀界安立。觀世動時。觀身動止。觀心動念。諸動無二等無差別 標所觀境。   我時覺了此群動性。來無所從。去無所至。十方微塵顛倒眾生同一虛妄。如是乃至三千大千一世界內所有眾生。如一器中貯百蚊蚋。啾啾亂鳴。於分寸中鼓發狂鬧 正觀察也。既世界身心皆由風動。風自何生而動諸物。物不動時去至何所。風既無從。物成妄動。故見十方一切眾生。狂自鼓鬧。同一虛妄本無所因 二觀成獲益。   逢佛未幾得無生忍。爾時心開。乃見東方不動佛國。為法王子。事十方佛。身心發光洞徹無礙 未幾猶在近也。依教觀察。受教未久即證無生。由觀生滅證不生滅。故見東方不動佛國。我身及器鹹即本覺妙明元體。故雲發光洞徹無礙 三結酬所問。   佛問圓通。我以觀察風力無依。悟菩提心。入三摩地。合十方佛。傳一妙心。斯為第一 五虛空藏菩薩四。一同佛所得。   虛空藏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與如來。定光佛所得無邊身 定光佛即然燈佛也。由觀四大虛妄有生無物可得同於虛空。故得身相猶如虛空周遍無礙也 二備敘神用。   爾時手執四大寶珠。照明十方微塵佛剎。化成虛空。又於自心現大圓鏡。內放十種微妙寶光。流灌十方。盡虛空際諸幢王剎。來入鏡內。涉入我身。身同虛空不相妨礙。身能善入微塵國土。廣行佛事。得大隨順 觀四大性及以自心。唯是圓明清淨寶覺。覺體無礙周遍一切。故能以四寶珠照十方界。化成虛空。於心現鏡。光照諸剎。來入鏡中。身剎互入不相妨礙。廣大隨順施作佛事。十種光者十身盧捨那也 三由觀獲證。   此大神力。由我諦觀四大無依妄想生滅虛空無二佛國本同。於同發明。得無生忍 此敘觀成獲忍發此大用。四大身心。虛空佛國。同一虛妄唯是圓常。冥此發用。豈拘方所 四結酬所問。   佛問圓通。我以觀察虛空無邊。入三摩地。妙力圓明。斯為第一 由觀空故。現身現土互相涉入。依此得名虛空藏耳 六彌勒菩薩三。一遇佛受教。   彌勒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經微塵劫。有佛出世。名日月燈明。我從彼佛而得出家。心重世名。好遊族姓。爾時世尊教我修習唯心識定入三摩地 具雲梅咀利曳那。此雲慈氏。燈明佛時。妙光菩薩八百弟子。中有一人。號曰求名。是此人也。心重世名多遊族姓者。蓋由心外見境。馳求不息。分別諸法種類名相。不知自心熏習所現。即是不了心及緣。則生二妄想也。為對治故。教唯識觀 二依教修觀二。一久修離過。   歷劫已來。以此三昧事恆沙佛。求世名心歇滅無有 初修此觀。已得對治。知世名利有無厚薄。皆我自己唯識所變。不從他來。由此馳求頓爾皆息 二觀成得道二。一證唯心。   至然燈佛出現於世。我乃得成無上妙圓識心三昧。乃至盡空如來國土淨穢有無。皆是我心變化所現 此觀初成。位當解行。今得三昧正入初地。名真見道。謂以一實根本無分別智與法界冥合。能所一如無有二相。故唯識頌雲。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當爾之時。方名親證。乃至盡空如來國土淨穢有無。皆是我心變化所現故五位中名通達位也 二現諸佛。   世尊。我了如是唯心識故。識性流出無量如來。今得授記。次補佛處 既能現親證真唯識理。依正淨穢皆唯心現。故無量佛從識性流。今得補佛。亦我識變非由他也 三重指結詶。   佛問圓通。我以諦觀十方唯識。識心圓明入圓成實。遠離依他及遍計執。得無生忍。斯為第一 初觀染淨依正皆唯識變本無自性。即不起虛妄遍執計我及法。即離遍計。決了能變所變元是菩提妙覺明性。即離依他。唯一圓成清淨寶。覺故雲遠離依他及遍計執。故唯識雲。初即相無性。次無自然性。後由遠離前所執我法性。即斯義也 七大勢至菩薩三。初遇佛受教二。一標指。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 亦名無量光得大勢。如觀經釋。念佛三昧如下自明 二敘教二。一喻顯二。一喻不念之失。   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妄。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 專憶如佛。專忘謂不念者。如是眾生見佛不定。故雲若逢不逢等 二喻念佛之得。   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 佛與眾生。憶念相應。故佛與生如形影也 二法合二。一合不念。   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 如母憶子佛也。若子逃逝生也。雖憶何為不會遇也 二合念佛二。一提喻貼合。   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 初提喻。若眾下貼合。不假下得益 二寄喻重顯。   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 染香有香氣。念佛得見佛。因果相稱。誰謂不然 二修習獲證。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 念佛入無生者。初即以生滅心。緣念佛之相好。專注一境。心無間然。見佛相好光明莊嚴依報眷屬一一樂事。如對明鏡自見面像。周眸遍覽無非佛果。然後復觀所念之佛諸有境界。俱為虛妄。本無自性。以從念想之所現故。能念之心已起未起自何而有。不見一法畢竟空寂。以心不見心無相可得。斯則能所俱寂本來離念。離念相者等虛空界無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身。此則由念相好見法身佛。即無生念也。故雲以念佛心入無生忍。我既得度。眾生法身與我無異。無異之性互相關涉。故念佛者我皆攝取。故雲攝念佛人歸於淨土 三結答所問。   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念屬意根。意根即諸根所依。故攝六也。念即無念。故雲淨念。不以念間。故雲相繼。此即於根大性而悟入也。   首楞嚴義疏注經卷第五(之二)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799 首楞嚴義疏注經   首楞嚴義疏注經卷第六(之一)   長水沙門子璿集   第五返聞真實證。此門次第合次那律。以是六根之耳根故。今以圓通義廣慶說相繼敕簡連環。故最後說。以表臻極真實故爾。若前便說。諸佛放光慶贊此門。即餘聖無功。若不慶贊。不表此門。是真圓通。故今科為返聞真實也 文二。一正陳修證三。一正敘因修二。一遇佛稟教。   爾時觀世音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憶念我昔無數恆河沙劫。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我於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 梵音阿那婆婁吉底輸。此雲觀世音。從能所境智以立名也。值佛觀法。皆其所師。師資相承無相違耳。聞思修慧諸行通途。無有一佛不以音聲而化群品。無有一機不從耳根聞教解悟。由是彼佛教從此入 二如教修觀。   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 入流猶返流也。初觀聞性。返照離緣。不隨前塵流轉起滅。故雲入流亡所。所緣聲相由不隨故。寂然不起。起即是動。既亡動相靜亦不生。以動靜境是耳家所取。今觀無性本無所有畢竟叵得。故雲了然不生。即所取無相也。圓覺雲應當遠離一切幻化虛妄境界。復增觀行。所緣既亡。聞相不起。此能聞相即是聞慧。能所俱寂。故雲聞所聞盡。此遣聞慧也。一根既爾。餘根亦然。亦是前文此根初解先得人空也。圓覺雲心如幻者亦復遠離。   盡聞不住。覺所覺空 盡聞之處即思慧為體。名之為覺。此之覺慧屬第六識。是則捨聞而觀於義。今亦不住此盡聞處。更進觀行。觀破此覺及所覺聞。二俱不立。故名為空。此遣思慧。即前文雲。空性圓明成法解脫。圓覺雲遠離為幻亦復遠離。   空覺極圓。空所空滅 覺空之處思慧既盡。唯與修慧相應。觀行增微修慧圓極。故雲空覺極圓。此能空修慧與所空覺亦俱不存。故雲空所空滅。此遣修慧。即是前文解脫法已俱空不生也。圓覺經雲。離遠離幻亦復遠離。   生滅既滅。寂滅現前 生滅既滅。即結前三慧三空盡也。既展轉空。俱屬生滅。至此已極。故雲既滅。無生真理寂常妙性了然明現。故雲寂滅現前。故上文雲。是名菩薩從三摩地入無生忍。此乃圓觀聞性。無前境界。漸澄粗念。稍除細想。以至無念。如上文雲。靜深不動。沙土自沈清水現前。名為初伏客塵煩惱。去泥純水。名為永斷根本無明。明相精純。一切變現不為煩惱。皆合涅槃清淨妙德。此即始從觀行至相似覺。名生滅位。入隨分覺證無生忍。名無生位。然此初證境界不可思議。與佛無殊。故經雲。初心畢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前心難。入此位後。心心寂滅。自然流入薩婆若海。此之觀門。即是圓修一心三觀。今為從聞思修返照離緣顯自聞性粗念不起細念不生以至寂滅。挾空義說。是則一空一切空也。聞性顯處中道理現。名寂滅現前耳 二具彰果德二。一獲果德。   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前寂滅現前是斷德。本覺妙心是智德。慈悲二力是恩德。既是圓修。三德圓證。故超世間凡夫出世三乘。此最上乘。唯佛與佛乃能究盡也。十方圓明者。證此境界。見十法界三種世間。無不是如。無不成佛。圓故無德不備。明故無障不盡。無緣慈悲是佛心相。具足眾德是德之首。勝中勝法故雲殊勝。本妙覺心即是己心。與諸如來無二圓滿。今日親證。故名為合。合故得樂。故同慈力。一切眾生亦是此心無二無別。故亦彼合。合故見其本成佛道籉菗y浪。故可悲仰。自下見應拔苦。皆由此二而流演耳 二明妙用三。一三十二應三。一標舉。   世尊。由我供養觀音如來。蒙彼如來授我如幻聞熏聞修金剛三昧。與佛如來同慈力故。令我身成三十二應入諸國土 以如幻力。熏修聞思修慧。成金剛三昧。能破無始微細無明。圓證如來藏體。依體起用。隨緣能應入國土身。華嚴雲。清淨妙法身。湛然應一切。今言三十二者。以能感之類不出斯數。非所現應有限量耳 二列釋四。聖身四。一佛身。   世尊。若諸菩薩。入三摩地。進修無漏。勝解現圓。我現佛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 第十地菩薩。坐華王座垂成正覺。亦須別佛說教聞熏令斷最後微細無明。故觀世音。現第十重他受用身而為說法。言勝解者。於決定境。忍可印持。不為異緣之所引轉。此指最極根本無分別智將圓滿時。故名勝解。然此菩薩。登住已去雖為因位。便能現上位身為彼說法。以此圓證一位即諸位更無淺深。故能現耳 二獨覺。   若諸有學。寂靜妙明。勝妙現圓。我於彼前現獨覺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 麟覺獨悟。出無佛世。厭喧樂靜。獨處山林。資加二位名為有學。此後斷惑便證無學。約自乘理智將證未證。名寂靜妙明。菩薩現同類身。先稱本習。後令近佛 三緣覺。   若諸有學。斷十二緣。緣斷勝性勝妙現圓。我於彼前現緣覺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 辟支迦羅雲獨覺。亦云緣覺。前但自悟。今依教悟。觀十二緣。作流轉還滅二種觀法。以集諦為初門。未發真前名為有學。理智將圓。菩薩身同必誘令進也 四聲聞。   若諸有學。得四諦空。修道入滅。勝性現圓。我於彼前現聲聞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 因聞四諦聲教悟。故名聲聞也。發真之後三果三向。俱名有學。未發真前。在忍位中。用有漏智。縮觀觀四諦。作三十二行相。見道一十六心無漏道發。斷四諦下八十八使分別煩惱。證生空理。名四諦空。從初果後。進斷俱生。證滅諦理。名修道入滅。將登無學。名勝性現圓。現身說法令其速證。然後誘之。不滯化城令進大果 二天質二。一釋梵自在對。   若諸眾生。欲心明悟不犯欲塵。欲身清淨。我於彼前現梵王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 若有希欲心明開悟身光清淨生於四禪。不為欲界煩惱塵染。為現梵王。說四禪法出入禪支修證次第。令其離欲生於梵世。   若諸眾生。欲為天主統領諸天。我於彼前現帝釋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眾生愛統諸天。菩薩現為帝釋。說上品十善。令戒根清淨。生地居頂。住善見宮。為忉利王也。   若諸眾生。欲身自在遊行十方。我於彼前現自在天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欲身自在遊行十方。現二天身說法教化。即夜摩睹史天也。名自在者。慈恩雲。得異熟果。隨意所念勝下二天。下二天果依樹而得。今隨欲得。名為自在。   若諸眾生。欲身自在飛行虛空。我於彼前現大自在天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樂變化天他化自在。名大自在。不樂異熟果。樂自樂他。變為樂具而受用之。名大自在。然若止以化樂他化二天所配。即攝義不盡。故從慈恩攝四天也 二統攝鬼神對。   若諸眾生。愛統鬼神救護國土。我於彼前現天大將軍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天大將軍即天帝所管將也。分住三十二天。各領鬼神鎮護四方。   若諸眾生。愛統世界保護眾生。我於彼前現四天王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四天王者。上升之元首。下界之初天。於須彌山各居一埵。所領鬼神每王二部。共八部眾救護國界。   若諸眾生。愛生天宮驅使鬼神。我於彼前現四天王國太子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天王太子即那吒之類。輔政統攝。跨握鬼物護世益人。菩薩身同。先令成就。後使厭離 三人位三。一帝王臣佐對。   若諸眾生。樂為人主。我於彼前現人王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王往也。人皆歸往也。四輪粟散皆人之王。以上化下。物無不從。   若諸眾生。愛主族姓世間推讓。我於彼前現長者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長者具有十德。謂姓貴。位高。大富。威猛。智深。年耆。行淨。禮備。上嘆。下歸。十德具焉名大長者。   若諸眾生。愛談名言清淨自居。我於彼前現居士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博聞強識。不求仕宦。居財大富秉志廉貞。故名居士。   若諸眾生。愛治國土剖斷邦邑。我於彼前現宰官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國域也。大曰邦。邦封也。有功者封於是也。邑即是縣。五官六官各有所典。皆為宰官。斯則葺治邦家。移訓風俗。剖判決斷。民無蘛舅]。   若諸眾生。愛諸數術攝衛自居。我於彼前現婆羅門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婆羅門雲淨行。咒禁算藝調養方法皆為數術。菩薩乘機現相。獎而成之。亦何物而不化 二出家在家對。   若有男子。好學出家持諸戒律。我於彼前現比丘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屍羅雲戒。毘尼雲律。由依律法防非止惡。故名為戒。即二百五十戒也。   若有女人。好學出家持諸禁戒。我於彼前現比丘尼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尼女聲。即女比丘。持五百戒也。既戒德自嚴。軌物成化。進行彌速。遠出三界。   若有男子。樂持五戒。我於彼前現優婆塞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有女子。五戒自居。我於彼前現優婆夷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五戒謂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佛為提謂長者等在家眾。受三歸已即授五戒。為優婆塞。經說。五戒者天下大禁忌。若犯此五。在天違五星。在地違五嶽。在方違五帝。在身違五藏。如是等世間違犯無量。若約出世。則壞五分法身一切佛法。以五戒是大小屍羅根本故。好學此者。現清淨男與說此法。優婆夷雲清淨女。亦近事女 三女主童身對。   若有女人。內政立身以修家國。我於彼前現女主身及國夫人命婦大家。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掌理王之內政。謂之內宰。政者所以政不正也。卿大夫曰家。天子諸侯曰國。天子后妃曰女主。諸侯曰國夫人。命者。夫尊於朝。妻榮於室。受命於后妃。故雲命婦。大家者。后妃所師之女也。如曹惠姬。宮禁國圍。聲色增逸。不資聖化。曷慕清貞。   若有眾生。不壞男根。我於彼前現童男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有處女。愛樂處身。不求侵暴。我於彼前現童女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童男童女。貞節越俗。標格於人。菩薩處之。勸勵彌篤 四鬼神三。一天龍藥叉樂神類。   若有諸天。樂出天倫。我現天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有諸龍。樂出龍倫。我現龍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有藥叉。樂度本倫。我於彼前現藥叉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乾闥婆。樂脫其倫。我於彼前現乾闥婆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天能厭樂。龍能怖苦。樂神蕩逸。藥叉勇健。各慕出倫。非聖不拔 二無酒疑神蟒形類。   若阿修羅。樂脫其倫。我於彼前現阿脩羅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緊那羅。樂脫其倫。我於彼前現緊那羅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摩呼羅伽。樂脫其倫。我於彼前現摩呼羅伽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修羅醜狀而多慢。疑神似人而戴角。蟒形田□□駩□□j□□□□□□部慼慼慼隉慼慼慼慼慼慼j□□R榬□□餺□G□驛□□j□   若諸眾生。樂人修人。我現人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諸非人有形無形有想無想。樂度其倫。我於彼前皆現其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人身難得。見佛受化。非天之著樂餘之多苦。故樂修也。有形有色蘊。如下休咎精明等。無形無色蘊。如下空散消沈等。有想有四蘊。如下鬼神精靈等。無想無四蘊。即下精神化為土木金石等。此上皆非人也。斯則形想雜類蠢物皆沾。必一其身。乘機即化 三結成。   是名妙淨三十二應入國土身。皆以三昧聞熏聞修無作妙力。自在成就 以如幻力。熏聞思修成金剛三昧。證真起用自在如是。   二十四無畏。有難必濟。有危必救。恐怖獲安總號無畏。大悲為體 文三。一標舉。   世尊。我復以此聞熏聞修金剛三昧無作妙力。與諸十方三世六道一切眾生。同悲仰故。令諸眾生於我身心獲十四種無畏功德 由前觀行。證真具德。從體起用。令眾生得一十四種無畏功德 二列釋四。一聞聲離苦。   一者由我不自觀音以觀觀者。令彼十方苦惱眾生觀其音聲即得解脫 由我不觀所聽音聲但觀聞性。音聲自寂。聞相無生。塵境不拘。自然解脫。自既如是。故令十方一切眾生聞我音聲即得度苦 二遭難消厄三。一三災惡國難。   二者知見旋復。令諸眾生設入大火火不能燒 本由四大分湛。旋令覺知。今復本聞知見歸湛。湛性圓遍無塵可得。塵火既歇何物能燒。故令眾生大火不壞。   三者觀聽旋復。令諸眾生大水所漂水不能溺 聲能漂蕩。如水騰波。觀聽旋真塵相不起。虛明寂湛何物能漂。故令念者大水不溺。   四者斷滅妄想。心無殺害。令諸眾生入諸鬼國鬼不能害 妄想生滅。能殺法身。能害慧命。苟惑斷絕。真性無傷。故入鬼國鬼不能害。   五者熏聞成聞。六根銷復。同於聲聽。能令眾生臨當被害刀段段壞。使其兵戈猶如割水亦如吹光。性無搖動 熏修妄聞。成真聞性。一根亡對諸根亦融。心水虛明智光無動。誰為自他而當被害。故能觸物無滯遊刃有餘 二鬼獄惡賊難。   六者聞熏精明。明遍法界。則諸幽暗性不能全。能令眾生藥叉羅剎鳩槃茶鬼及毘捨遮富單那等雖近其傍目不能視 聞熏觀門成就精明。智照既融。法界圓遍。而無明邪暗永不能生。藥叉等類鹹受幽氣。明能破暗。故令惡鬼目不能視。   七者音性圓銷。觀聽返入。離諸塵妄。能令眾生禁繫枷鎖所不能著 塵累相縈如禁繫。六根質礙如枷鎖。既而入流亡所繫礙不成。是故念者枷鎖解脫。   八者滅音圓聞。遍生慈力。能令眾生經過險路賊不能劫 聲能劫心。害善為賊。聲銷意淨慈力遍熏。平等在懷。善惡同貫。故令涉險賊不能劫 三三毒噁心難。   九者熏聞離塵。色所不劫。能令一切多婬眾生遠離貪慾 聲塵既亡色境銷歇。貪慾念慮擬從何生。故令眾生遠離貪慾。   十者純音無塵。根境圓融無對所對。能令一切忿恨眾生離諸瞋恚 音聲差別。三昧能純。塵既不生。根無所偶。順違之境不得。瞋恚之心自亡。故令念者離諸瞋恚。   十一者銷塵旋明。法界身心猶如琉璃。朗徹無礙。能令一切昏鈍性障諸阿顛迦永離疑暗 消除塵暗。旋復真明。世界身心洞然無礙。一切唯覺。誰為癡暗。故令闡提鹹生實信 三隨欲應求。   十二者融形復聞。不動道場涉入世間。不壞世界能遍十方。供養微塵諸佛如來。各各佛邊為法王子。能令法界無子眾生欲求男者。誕生福德智慧之男 融通形礙。旋復真聞。所以不動道場涉入世界。身無限量遍至十方。紹繼法王種姓不斷。由三昧力福慧具故。應求男者皆無虛願。   十三者六根圓通。明照無二。含十方界。立大圓鏡空如來藏。承順十方微塵如來。祕密法門受領無失。能令法界無子眾生欲求女者。誕生端正福德柔順眾人愛敵有相之女 六根圓遍。融通照明。含現十方無二無別唯一寶覺。名大圓鏡。復能承順微塵諸佛。受領含容無量法門不失不壞。名為空藏。以女德坤儀。資生承順。柔明貞正。相好圓備。由此念求故能生也 四稱名獲福。   十四者此三千大千世界百億日月。現住世間諸法王子。有六十二恆河沙數。修法垂範教化眾生。隨順眾生方便智慧。各各不同 所比多眾。方便權也。智慧實也。下能比一名。   由我所得圓通本根發妙耳門。然後身心微妙含容周遍法界 先出所以。觀音所修從三慧入。是眾行之根本也。佛佛演教皆以音聲。機機領悟盡由聞慧。誰人出不由屍。何莫由斯道也。況能於聲塵而亡所得。復根結而歸真際。元明心妙。一多之境融通。本湛覺圓。彼此之名平等。以一切身即一身故。雲微妙。含容一身即一切身。故雲周遍法界。此即福等之所以也。   能令眾生持我名號。與彼共持六十二恆河沙諸法王子。二人福德正等無異。世尊。我一名號與彼眾多名號無異。由我修習得真圓通 正比福等。謂由自證平等理故。遂令他得平等福也。由我下結所以也 三結成。   是名十四施無畏力福備眾生 如文 三四不思議。德用殊絕。非言智之所能及也。即顯大圓鏡體功德之相。然功德力用其體一也。以內蘊曰德。外施曰用。前雖隨機現應適時御物拔苦與樂。數仍有限。而未備陳自在現化無方之德妙妙無比難可思議。故今述也。文二。一標舉。   世尊。我又獲是圓通修證無上道故。又能善獲四不思議無作妙德 內德不充外用不起。以金剛三昧熏本四無量心。由斯果證。實德現前。故成四事俱不思議無作而現 二列釋四。一現形說法。   一者由我初獲妙妙聞心心精遺聞。見聞覺知不能分隔。成一圓融清淨寶覺 此敘德本也。聞性本真非粗非妙。由絕待故。故雲妙妙。非粗曰精離相曰遺。一根既返六根鹹脫。故不分隔成一寶覺。下列所現雲。   故我能現眾多妙容。能說無邊祕密神咒 標也。妙容多現。不可以形量拘。祕咒無邊。不可以言說取。此則由三昧力熏本慈無量心。現種種形。說種種咒。令諸見聞獲其妙樂。   其中或現一首三首五首七首九首十一首。如是乃至一百八首。千首萬首。八萬四千爍迦囉首。二臂四臂六臂八臂十臂十二臂。十四十六十八二十至二十四。如是乃至一百八臂。千臂萬臂。八萬四千母陀羅臂二。目三目四目九目。如是乃至一百八目。千目萬目。八萬四千清淨寶目。或慈或威。或定或慧。救護眾生得大自在 首出眾聖。法身也。臂能提接。化身也。目以導明。智身也。物無虛見。見必利益。故能救護 二無畏眾生。   二者由我聞思。脫出六塵。如聲度垣不能為礙。故我妙能現一一形誦一一咒。其形其咒。能以無畏施諸眾生。是故十方微塵國土。皆名我為施無畏者 由如幻力熏本等悲。故能一身現無量身。無量身現一身。十方微塵無剎不現。說一一咒。拔眾苦惱。無畏眾生得大自在 三捨寶求哀。   三者由我修習本妙圓通清淨本根。所遊世界。皆令眾生捨身珍寶求我哀愍 由三昧力熏本喜心。故能所遊世界眾生見者鹹生歡喜。不惜身財以求哀愍 四所求隨欲。   四者我得佛心。證於究竟。能以珍寶種種供養十方如來。傍及法界六道眾生。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三昧得三昧。求長壽得長壽。如是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 由圓照力熏本捨心。既而果證。得以珍寶上施諸佛下及眾生。亦令所求世出世法無不隨願。此上喜捨二段。互言皆得。復次總上諸文對三觀者。由泯相澄神觀故寂滅現前。由起幻消塵觀故獲二殊勝。由絕待靈心觀故四不思議。亦是即空即假即中觀也。詳文可見 三總結釋成二。一結答所問。   佛問圓通。我從耳門圓照三昧。緣心自在。因入流相。得三摩提。成就菩提。斯為第一 圓照三昧者即一行三昧也。謂初緣實相。造境即中。無不真實。繫緣法界。一念法界。故雲緣心自在。此即一經所宗首楞嚴定。文殊所讚。得真圓通。諸佛交光。同慶此說。後學至此幸冀留心。無謂聊爾也 二敘歎得名。   世尊。彼佛如來歎我善得圓通法門。於大會中授記我為觀世音號。由我觀聽十方圓明。故觀音名遍十方界 眼觀耳聽略舉六根之二也。或觀此聽聞。一根旋復。六用不成。故十方圓明唯一寶覺。由此得名亦遍一切 一慶說難思。正在觀音。旁兼餘聖。文四。一諸佛交光。   爾時世尊。於師子座。從其五體同放寶光。遠灌十方微塵如來及法王子諸菩薩頂。彼諸如來。亦於五體同放寶光。從微塵方來灌佛頂。並灌會中諸大菩薩及阿羅漢。林木池沼皆演法音。交光相羅如寶絲網 耳根圓通五根總攝。稱可諸佛。說證皆同。及大菩薩阿羅漢者。即前二十五聖說圓通人。印說皆是無非圓通。故放寶光流灌其頂。林木池沼演法音者。既號圓通。彼我同暢。智周萬物。何法不宣。交光如網圓張大教也 二大眾蒙益。   是諸大眾得未曾有。一切普獲金剛三昧 耳聞圓觀。頂觸智光。觀音三昧一時同獲。此則二十四聖同會觀音一門。皆得名為金剛三昧也 三雨華飾界。   即時天雨百寶蓮華。青黃赤白間錯紛糅。十方虛空成七寶色 法身體素。天龍之所忽劣。今將顯現。如空寶嚴。萬行集成。故華間錯 四合國宣音。   此娑婆界大地山河俱時不現。唯見十方微塵國土合成一界。梵唄詠歌自然敷奏 根塵銷復法界圓成。故山河不現合成一界也。梵摩雲淨。具雲唄匿。正雲婆師。此翻讚歎 四佛敕文殊料揀三。一佛敕文殊二。一指說顯同。   於是如來告文殊師利法王子。汝今觀此二十五無學諸大菩薩及阿羅漢各說最初成道方便。皆言修習真實圓通。彼等修行實無優劣前後差別 修行之要入實為期。今皆獲證。故無優劣。然有日劫相倍。故成前後差別。或可就彼各各得所。亦無前後之差別耳 二應根令揀。   我今欲令阿難開悟。二十五行誰當其根。兼我滅後此界眾生入菩薩乘求無上道。何方便門得易成就 若以三科七大專門獨善隨根各入。此皆方便。若於此界。現在未來。設教通方。上中下機鹹得悟入。永為眾生成道方便者。於二十五何門為勝。由先所請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妙三摩提最初方便。故今令選通途法門。使其成就 一說偈料揀二。一奉旨伸敬。   文殊師利法王子。奉佛慈旨。即從座起。頂禮佛足。承佛威神。說偈對佛 文殊智德之主。言用莫測。斷割無疑。與奪眾心誰不緘默。故承佛旨敬而說偈 二正說偈辭三。一頌真妄雙源二。一略明真妄。將揀行門。先明真妄者。若無迷悟。豈有修行。蓋迷一真遂成諸妄。物不終否。故有悟期。悟逐根門遂分遲速。悟所極處名大涅槃。故下文雲。妙性圓明。離諸名相。本來無有世界眾生。由妄有生。因生有滅。生滅名妄。滅妄名真。是稱如來菩提涅槃二轉依號。故先明也。文三。一唯一真元。   覺海性澄圓。圓澄覺元妙 此顯一真性海。離名絕相。非真非妄。不悟不迷。唯一圓常餘無所得。即下妙性圓明離諸名相。本來無有世界眾生也。覺性周遍。甚深湛然。故如海也。下句重歎。不可思議絕諸對待。故曰妙也 二因迷起妄二。一正明起妄。   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圓澄覺體本來明照。妄覺不了認為所相。所既妄立而生妄能。從畢竟無成究竟有。故名生所。非謂從真而生也。暗相既現。明性即隱。隱故曰亡。   迷妄有虛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國土。知覺乃眾生 世界初起。頑空先現。從妄想生。故雲迷妄有也。如下文雲。乃至虛空皆是妄想之所生起。依空立世界者。世界之體即是四輪。皆依空有。如前文雲。覺明空昧。相待成搖。故有風輪執持世界等。妄想凝結成外國土。妄心知覺成內眾生。依正既彰。總名世界 二貼喻釋成。   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有漏微塵國。皆依空所生 虛空暗鈍。體是不覺。不覺生覺如海一漚。起信雲。即依覺故而有不覺。下文雲。當知虛空生汝心內猶如片雲點太清堙C況諸世界在虛空耶。法喻可見 二反妄歸真。   漚滅空本無。況復諸三有 下文雲。汝等一人發真歸元。十方虛空悉皆銷殞。雲何空中所有國土而不震裂。良以妄元無本畢竟不生。故虛空如漚不滅而滅。三有如幻不無而無 二修證異同二。一理同行異。   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 同歸一理。理則無殊。行有偏圓。遲速不等。圓覺雲。無上妙覺遍諸十方。出生如來與一切法同體平等。於諸修行實無有二。方便隨順其數無量 二聖同凡異。   聖性無不通。順逆皆方便。初心入三昧。遲速不同倫 若聖人根性。或是已證聖性。若順若逆。俱得入覺。更無淺深。初心入道。故須揀選取令速進。如上文雲。十方如來於十八界一一修行。皆得圓滿無上菩提。於其中間亦無優劣。但汝下劣。未能於中圓自在慧。故我宣揚。令汝但於一門深入。   首楞嚴義疏注經卷第六(之一)   首楞嚴義疏注經卷第六(之二)   長水沙門子璿集   二料揀諸聖四。一依塵顯悟門六。一色境。   色想結成塵。精了不能徹。如何不明徹。於是獲圓通 優波尼沙陀。因觀不淨白骨微塵。析色明空。塵色既盡妙色密圓。今此揀雲。色由妄想所結。染污真性。其體本粗。性是質礙。不能明徹。如何以此不明徹法而取圓通 二聲境。   音聲雜語言。但伊名句味。一非含一切。雲何獲圓通 陳如。悟四諦聲妙音密圓。於是得道。今此揀雲。音聲不離諸雜語言。語言即是名句文耳。名句詮顯各有分限。以名詮自性。句詮差別。文即是字。為二所依。故非一能含一切也。伊猶是也 三香境。   香以合中知。離則元無有。不恆其所覺。雲何獲圓通 香嚴童子。宴晦清齋。聞香入鼻。觀此無生來無所從去無所至。塵氣既滅。妙香密圓。今此揀雲。香之一法合有離無。既非其常。未為圓觀 四味境。   味性非本然。要以味時有。其覺不恆一。雲何獲圓通 藥王藥上。因嘗眾味。了味無生。非即身心。非離身心。由味覺明。位登菩薩。今雲。味性本無。待根方覺。無根無味。故非圓通。味時者嘗時也 五觸境。   觸以所觸明。無所不明觸。合離性非定。雲何獲圓通 跋陀婆羅。忽悟水因。既不洗塵。亦不洗體。中間安然得無所有。妙觸宣明。由是證果。今明。此觸因所觸身而得顯發。無所不顯。性非常定。故不圓通 六法境。   法稱為內塵。憑塵必有所。能所非遍涉。雲何獲圓通 摩訶迦葉。因觀世間六塵變壞。唯以空寂修於滅盡。妙法宣明。銷滅諸漏。今揀。雖稱妙法乃是內塵。憑仗此修。豈越能所。覺非能所。故非圓通。遍圓涉通也 二依根證入門五。一眼根。   見性雖洞然。明前不明後。四維虧一半。雲何獲圓通 阿那律陀。因修樂見照明三昧。旋見循元。由斯得證。今雲見性雖有洞然照了之義。而又前方全明後方全暗。左右傍觀三分之二。故雲四維虧一半也 二鼻根。   鼻息出入通。現前無交氣。支離匪涉入。雲何獲圓通 周利槃特。因作數息。微細窮盡生住異滅。返息循空。因是得道。今雲。鼻息雖通出入。出入各據而不相交。支分既離。豈成圓觀 三舌根。   舌非入無端。因味生覺了。味亡了無有。雲何獲圓通 憍梵缽提。觀味之知非體非物。還味旋知。成無學果。今雲。舌入非是無端自有。由味境合方有覺知。境滅知亡。未為通貫 四身根。   身與所觸同。各非圓覺觀。涯量不冥會。雲何獲圓通 畢陵伽婆蹉。因觀痛覺。覺清淨心無覺無痛。遺身純覺。獲無學果。今雲。能覺身根與所覺觸。互相假有。各無自性。義例相類。俱非圓觀。知無知異各有涯量。互不相冥。故為所揀 五意根。   知根雜亂思。湛了終無見。想念不可脫。雲何獲圓通 須菩提。曠劫已來心得無礙。由是觀察。十方成空。空性圓明。頓入如來寶明空海。同佛知見。今謂。意根雜亂思念。若以寂定湛旋。畢竟無有知見。依此修行。想念何逃。亦可若望湛覺真明。必無知見。即無知覺明也。應知有知見者未脫妄想 三依識修斷門六。一眼識。   識見雜三和。詰本稱非相。自體先無定。雲何獲圓通 舍利弗。曠劫已來心見清淨。由遇佛故。見覺明圓。光極知見。今揀。眼識雜在三和之內。窮其本性無相可得。自體不常。如何圓遍 二耳識。   心聞洞十方。生於大因力。初心不能入。雲何獲圓通 普賢菩薩。本用心聞。分別眾生所有知見。得大自在。今揀。太高收機不盡。既法界為體。心聞為用。故洞十方。此由普賢因修大行之所感。故中下之機於斯絕分。故雲不能入。以眾生心中發明普賢行者方現其身。非同觀音觸物隨現 三鼻識。   鼻想本權機。秖令攝心住。住成心所住。雲何獲圓通 孫陀罹難陀。觀鼻端白。見出入息化為光明。身心內明。圓洞世界遍成空淨。今揀觀鼻非為究竟。故雲權機。若令攝心必成所住。真元無住。所住便非。經雲。若心有住則為非住 四舌識。   說法弄音文。開悟先成者。名句非無漏。雲何獲圓通 富樓那。辯才無礙。祕密法門。微妙開示。得無所畏。今揀。說法不離聲名句文。所開悟人須先成熟。不由無種便能入道。若散心說。但成有漏。非曰圓通 五身識。   持犯但束身。非身無所束。元非遍一切。雲何獲圓通 優波離。因持清禁。由是執身身得自在。次第執心心得通達。然後身心一切無礙。今揀。持犯細行唯檢於身。身若不生。將何檢束。故於法法不能圓遍 六意識。   神通本宿因。何關法分別。念緣非離物。雲何獲圓通 大目犍連。因於修定。旋湛意識。心光發宣。得大神用。今揀。神通乃是宿因本有。由加行力之所顯發。何關修定軌則意識然後得生。法者軌則義。分別者意識也。意識念緣。分別一切。不離塵境。故非圓通 四依大歸性門七。一地大。   若以地性觀。堅礙非通達。有為非聖性。雲何獲圓通 持地菩薩。因平心地。見內外塵。本無自性。不相觸摩。皆如來藏。今揀。地性堅礙有為。體非通達。不成聖性。故非圓通 二水大。   若以水性觀。想念非真實。如如非覺觀。雲何獲圓通 月光童子。因作水觀。見身中水與外香水性合真空一味流通。得無生忍。今謂。此觀不離尋伺想念。豈是真實如如之性。覺觀即尋伺也 三火大。   若以火性觀。厭有非真離。非初心方便。雲何獲圓通 火頭金剛。觀多婬心成智慧火。身心煖觸無礙流通。生大寶焰。今謂。此由多婬生厭離故。觀成性火。此即厭求之心。豈稱圓照。非是真實離念之門。初機不合。故須揀也 四風大。   若以風性觀。動寂非無對。對非無上覺。雲何獲圓通 琉璃光菩薩。因觀身心世界皆是妄緣風力所。動。風力無依本無所有。於動見不動。即證實相。今謂。風性是動。由動有寂。動寂相對。對即非真。豈同圓觀入流亡所 五空大。   若以空性觀。昏鈍先非覺。無覺異菩提。雲何獲圓通 虛空藏菩薩。由觀四大無依妄想生滅虛空無二佛國本同。得無生忍。今謂。虛空昏暗無明所生。非是覺明。異於本覺。故須揀也 六識大。   若以識性觀。觀識非常住。存心乃虛妄。雲何獲圓通 彌勒菩薩。修唯識觀。盡空如來國土淨穢有無。皆是我心變化所現。今謂。識性唸唸生滅。攀緣不息。體非常住。若但亡境不亡其心。還成虛妄。豈是圓通 七根大。   諸行是無常。念性元生滅。因果今殊感。雲何獲圓通 大勢至菩薩。由念佛三昧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入無生忍。今謂。凡是有為皆屬行陰遷變。念性生滅。正是無常。如何以無常因獲常住果。故非圓通。然念佛法門此方最要。雖雲生滅。要因念想專注在懷。兼佛願力旦生淨土。生彼國已。進行彌速。即證有期。今顯圓根。觀音為上。抑揚之道。故須揀也 三頌觀音圓通三。一廣顯圓門四。一標嘆所入法。   我今白世尊。佛出娑婆界。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欲取三摩提。實以聞中入。離苦得解脫 娑婆世界耳根最利。故用音聲以為佛事。由從耳根發識聞聲。引生第六識中聞慧。緣名句文。熏成解心種子。納為教體。故雲教體在音聞也。教體既成。然後思惟修習。入三摩提。成大解脫 二略歎能入人。   良哉觀世音。於恆沙劫中。入微塵佛國。得大自在力。無畏施眾生。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救世悉安寧。出世獲常住 初一句總標嘆。次二句嘆三十二應。次二句嘆十四無畏兼四不思議。次二句嘆德號。妙音是體。觀世音是用。亦是真俗二諦。亦是自利利他。梵是淨義。釋成體也。海潮要不失時。釋成用也。救世下二句結嘆利益。初得世間安樂。終獲究竟涅槃 三廣辨圓通根二。一顯聞性二。一對辨真實三。一圓真實。   我今啟如來。如觀音所說。譬如人靜居。十方俱擊鼓。十處一時聞。此則圓真實 解脫德也。如前觀音所陳三昧所得殊勝。赴感不差。周遍皆應。十方者十界也。擊鼓者機動也。一時聞者應不失也。此則應身無量無感不應。故雲圓真實 二通真實。   目非觀障外。口鼻亦復然。身以合方知。心念紛無緒。隔垣聽音響。遐邇俱可聞。五根所不齊。是則通真實 般若德也。前四句揀不通。口鼻下二句經文語倒。故先舉所例口鼻。後舉能例身根。蓋翻譯者略順根次也。隔垣下四句。正顯耳根不同前五。由是得名通真實耳 三常真實二。一正顯。   音聲性動靜。聞中為有無。無聲號無聞。非實聞無性。聲無既無滅。聲有亦非生。生滅二圓離。是則常真實 法身德也。聲於聞中自有動靜。說為有無。非謂聞性是有無也。世人若以不聞聲時號無聞者。聞性已滅。聲塵更起。遣誰更聞。是知聲有聞性不生。聲無聞性不滅。生滅既而遍離。由是得名常真實也 二釋成。   縱令在夢想。不為不思無。覺觀出思惟。身心不能及 如前重睡心想不行。聞舂擣聲別作他物。此時豈憶靜搖。應知聞性不斷。故雲不為不思無也。覺觀出思惟者。此既不與念想相應。即出覺觀思惟之表。譯人迴文不盡。故令語倒。覺觀即尋伺也。思惟即是遍。行思也。俱是心所皆不相應。故名為出。又覺是本覺。即聞性也。觀即是照。此即文順 二揀非顯是。   今此娑婆國。聲論得宣明。眾生迷本聞。循聲故流轉。阿難縱強記。不免落邪思。豈非隨所淪。旋流獲無妄 前二句。通明此方由聲教入。聲名句文能詮法義。眾生由此聞而解了。故雲宣明。次四句正揀過非。苟隨聲教。不能亡緣入流返照。即迷本聞性循聲轉也。故舉阿難雖得多聞不能亡相。為聲所轉。生滅妄想無由得免。後二句結非顯是。旋流者返流也。斯則入流亡所。唯照聞性。生滅既滅寂滅現前。故雲無妄 二明觀行四。一告語。   阿難汝諦聽。我承佛威力。宣說金剛王如幻不思議佛母真三昧 金剛如幻已見上文。三世如來一門超出。故雲佛母。又金剛空也。如幻假也。佛母中也二斥失。   汝聞微塵佛一切祕密門。欲漏不先除。畜聞成過誤。將聞持佛。佛何不自聞聞 雖持法藏。不能捨聞而觀自性。故成過矣。若將世間隨聲聞相持他佛法。不如返照自己聞性成真三昧故。雲聞聞 三正示二。一正明觀行三。一法三。一脫塵旋根。   聞非自然生。因聲有名字。旋聞與聲脫。能脫欲誰名。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脫 見聞覺知之聞。隨聲而有。非本然性。如上文雲。如汝今者承聽我法。此即因聲而有分別等。若能離緣觀性。聞相不起。動靜境亡。能所不拘。故名解脫。縛既無得。脫亦不名。一根既然。六根皆爾 二塵銷覺顯。   見聞如幻翳。三界若空花。聞復翳根除。塵消覺圓淨 見聞覺知迷成翳眼。三界有法悉是空華。見聞體虛本不可得。復加幻喻。故起信雲。三界虛偽。唯心所作。上文雲。見聞覺知虛妄病緣。故有十方諸有漏國。翳除華滅。聞復塵消。妙覺明心顯然圓淨。此分證也 三覺極無礙。   淨極光通達。寂照含虛空。卻來觀世間。猶如夢中事。摩登伽在夢。誰能留汝形 淨極謂滿淨解脫圓也。光通達謂滿覺般若備也。寂照謂真理法身極也。三德既圓。三障永盡。如大夢寤。如蓮華開。返觀世間欲誰留礙。此極證也 二喻。   如世巧幻師幻作諸男女。雖見諸根動。要以一機抽。息機歸寂然。諸幻成無性 幻師真性也。有隨緣義。故名為巧。幻法無明也。男女六根也。一機即幻法。機息幻無。妄滅根復。或幻師無明也。幻法心識也。餘同前配。所幻男女必有所依。喻真性也 三合。   六根亦如是。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一處成休復。六用皆不成 初句總標。次句合幻師。次句合男女。後二句合息機等。耳根無明若破。餘根亦破。故皆不成 二觀成利益。   塵垢應念消。成圓明淨妙。餘塵尚諸學。明極即如來 一根若復塵垢自消。上文雲。想相為塵。識情為垢。二俱遠離。則汝法眼應時清明。故雲成圓明淨妙。此則三德圓顯。不縱橫並別。故名為妙。後二句結成位。前句斷德未圓。後句智德備滿。互現可知 四勸修。   大眾及阿難。旋汝倒聞機。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圓通實如是 勸復顛倒聞根返觀聞性。聞性圓成。菩提可冀。後一句結指印成 四結顯同此證。   此是微塵佛一路涅槃門。過去諸如來。斯門已成就。現在諸菩薩。今各入圓明未來修學人。當依如是法。我亦從中證。非唯觀世音 前二句總指一切諸佛皆從此門得涅槃也。過去下別列三世。並引文殊皆同此證也 二重明差當。   誠如佛世尊詢我諸方便。以救諸末劫求出世間人。成就涅槃心。觀世音為最。自餘諸方便。皆是佛威神。即事捨塵勞。非是長修學。淺深同說法 前四句頌佛令揀。成就下二句正指圓門。顯是雅當。自餘下五句。明二十四聖各隨所因事相而成觀行。皆是佛之威神。方便令其得道。非是久長修學淺深二機同入之法門也反顯觀音即是淺深二機同說同入久長修學之法門耳 三結願勸學。   頂禮如來藏無漏不思議。願加被未來。於此門無惑。方便易成就。堪以教阿難及末劫沈淪。但以此根修。圓通超餘者。真實心如是 如來藏即一體三寶。是所入之理。具足無漏性功德故。願加下五句正結願。但以下二句勸學。最後一句文殊指己選圓通心。真實無妄非挾情故 三時眾獲益。   於是阿難及諸大眾。身心瞭然。得大開示。觀佛菩提及大涅槃。猶如有人因事遠遊未得歸還明瞭其家所歸道路。普會大眾。天龍八部有學二乘及諸一切新發心菩薩。其數凡有十恆河沙。皆得本心。遠塵離垢獲法眼淨。性比丘尼聞說偈已成阿羅漢。無量眾生皆發無等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一會之眾。根器各異。大小不同。前文。觀音說竟。諸佛放光互來灌頂。兼灌大菩薩及阿羅漢。受彼光者。一時俱獲金剛三昧。此即顯會二十四聖諸別觀門。一時圓入觀音修證。今此阿難及諸初心。聞說偈已。隨其位次悟入有異。阿難等方悟圓通。從耳根入猶未有證。故雲明瞭其家所歸道路。其天龍眾及小有學大乘地前十恆河沙獲法眼淨。即入初地見道位也。性比丘尼是三果人。今成無學。未發心者其數無量。皆發道意即悟解大乘也 三辦離魔業行。前雖廣說圓通修證。凡夫始學障難尤深。況末代邪宗紛然競起。邪言惑正。魔辨逼真。濫述既多。朋流者眾。若不甄辨。妨正修行。故以戒定慧驗之。邪元自露。故九十六種外道。皆能修禪。而無戒德涅槃經雲。魔尚能變身為佛。豈不能為四依菩薩惑亂世間。故佛廣說。若言聽畜八不淨物者。是魔所說。身外之物尚不許畜。何況婬盜殺妄根本貪嗔。世有愚人。為魔所惑。誹謗戒律言是小乘。自稱大乘無礙自在。下經廣破。此等並是魔業。故佛深誡。是稱決定大乘明瞭之教。阿難大權。愍我將來必陷魔難。故慇懃致請。永為真誡耳 文二。一阿難觀時請問三。一敘所悟。   阿難整衣服。於大眾中合掌頂禮。心跡圓明。悲欣交集。欲益未來諸眾生故。稽首白佛。大悲世尊。我今已悟成佛法門。是中修行得無疑惑 圓通即是心所行路。故雲心跡。領悟既深得無疑惑。未來多難。更欲伸陳。悲欣者欣今所悟悲後行人 二陳所願。   常聞如來說如是言。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薩發心。自覺已圓能覺他者如來應世。我雖未度。願度末劫一切眾生 菩薩有二類。一智增。先取佛果後度眾生。二悲增。度生心切。故意留惑潤生三界。今願未度而度眾生。即悲增也 三述所請。   世尊。此諸眾生去佛漸遠。邪師說法如恆河沙。欲攝其心入三摩地。雲何令其安立道場。遠諸魔事。於菩提心得無退屈 此諸眾生根劣也。去佛漸遠時劣也。邪師說法難多也。此則時澆解昧。惑障尤多。修定攝心難為進趣。況遭魔惑。邪見彌增。加行修證如何無退 二如來廣為宣說二。一讚請許宣。   爾時世尊。於大眾中稱讚阿難。善哉善哉。如汝所問。安立道場。救護眾生末劫沈溺。汝今諦聽。當為汝說。阿難大眾唯然奉教 道場加行事理兩修。內秉戒根。外假心咒。內外相濟道力易成。為汝宣揚。當善思念 二正為廣說二。一自行離魔二。一總明三學。   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毘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 諸行或對機不同。此三決定須說。又是決定成佛之因。佛佛皆爾。故雲三決定義 二別示戒學。以定慧二門前已說故。符律談常同涅槃矣。文四。一離欲因二。一正辨是非三。一標示。   阿難。雲何攝心。我名為戒。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婬。則不隨其生死相續 婬為生死根本。反之則不續矣。圓覺雲。一切眾生皆因婬欲而正性命。當知輪迴愛為根本。由有諸欲助發愛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續 二正辯二。一舉過顯非二。一欲為魔因。   汝修三昧。本出塵勞。婬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婬。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諸魔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 魔不斷婬而修禪定。魔定順惑易得成就。功深者為上品功淺者為中下。雖不斷欲。而修定修福。隨福優劣。故成三品。以邪定力報得五通。以有漏福生天魔界。隨得少定。不辨邪正。各各自謂成無上道 二未來多惑。   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熾盛世間。廣行貪婬為善知識。令諸眾生落愛見坑失菩提路 末世眾生。無正法眼。多被魔惑。廣行貪婬。假稱善友。誘化無識。失正遭苦。宜深察之不令得便 二結成明誡。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斷心婬。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一決定清淨明誨 此戒雖與小乘名同。而持隨有異。此則一一內防心念。輕重等持。彼則事遂緣成。輕重隨戒。故雲先斷心婬。故論雲。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故與小乘持戒全別 三誡勸二。一重彰過患二一喻顯。   是故阿難。若不斷婬修禪定者。如蒸砂石欲其成飯。經百千劫秖名熱砂。何以故。此非飯本砂石成故 戒定慧法能生法身戒根不完。徒修禪慧。豈有清淨妙體從婬欲生。沙飯異因。孰論劫數 二結失。   汝以婬身求佛妙果。縱得妙悟皆是婬根。根本成婬。輪轉三塗必不能出。如來涅槃何路修證 非戒不禪。非禪不慧。戒根不淨。所習禪慧那得淨乎。以不淨故。雖有如無。戒定慧亡。自成輪轉。終非聖果 二勸令除斷。   必使婬機身心俱斷斷性亦無。於佛菩提斯可希冀 真持戒人尚無持相。豈令身心犯乎重禁。如下文雲。殺盜婬等。有名鬼倫。無名天趣有無二無。無二亦滅。是名妙發三摩提者 二結歸邪正。   如我此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正雲波卑夜。此雲惡者。波旬訛也 二離殺因二。一正辨是非三。一標示。   阿難。又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殺。則不隨其生死相續 相殺相償。結詶連禍。苟或止之。故不相續。餘如文 二正辯二。一舉過顯非二。一殺為鬼因。   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殺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殺。必落神道。上品之人為大方鬼。中品則為飛行夜叉諸鬼帥等。下品當為地行羅剎。彼諸鬼神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 帶殺修禪。報為神道。功深福厚。為大力鬼。即五嶽四瀆係祠祀者。功淺福劣。列在中下。八部所管。及大海邊羅剎國類。因修定故。皆有業通迅疾無礙。不斷殺故。受此惡趣為天驅役。若不修禪及不修福但行殺害。直入地獄。無此差降 二未來多惑三。一正明。   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熾盛世間。自言食肉得菩提路 殺生食肉。是眾生冤。如何不斷得菩提路 二辨異。   阿難。我令比丘食五淨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無命根。汝婆羅門。地多蒸濕。加以砂石。草菜不生。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因大慈悲。假名為肉。汝得其味。奈何如來滅度之後食眾生肉名為釋子 涅槃第四迦葉問雲。雲何如來先許比丘食三淨肉。佛言。隨事漸制故耳。復有七種九種。今言五者。隨經增減。以意配數。佛以方便權許令食。非究竟說 三示過。   汝等當知。是食肉人。縱得心開似三摩地。皆大羅剎。報終必沈生死苦海。非佛弟子。如是之人。相殺相吞相食未已。雲何是人得出三界 似三摩地者鬼神定也。亦能令人知過去未來事。與善定相似。如起信說 二結成明誡。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斷殺生。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二決定清淨明誨 三誡勸二。一重彰過患二。一順明口過二。一喻顯。   是故阿難。若不斷殺修禪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高聲大叫求人不聞。此等名為欲隱彌露 塞耳修禪。高聲行殺。求不聞之道。彰彌露之苦。豈不悲夫 二況顯。   清淨比丘及諸菩薩。於岐路行不蹋生草。況以手拔。雲何大悲取諸眾生血肉充食 生草不踐。非獨護譏。亦深慈念。草尚不踏。況損命也 二反顯身過二。一正明所離。   若諸比丘。不服東方絲綿絹帛及是此土靴履裘毳乳酪醍醐。如是比丘。於世真脫。酬還宿債。不遊三界 絲綿裘毳眾生身份。身既不服。真解脫者。以不遊三界詶宿債故。經語甚倒知之 二反喻所以。   何以故。服其身份。皆為彼緣。如人食其地中百穀足不離地 服眾生分。為眾生緣。辟穀求昇。尚有不至。況食況服能出離乎 二勸令除斷。   必使身心於諸眾生若身身份身心二塗不服不食。我說是人真解脫者 心無貪慮。身不服行。斷性苟亡。自然真脫 二結歸邪正。   如我此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三離盜因二。一正辨是非三。一標示。   阿難。又復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偷。則不隨其生死相續 不與而取。起心即犯。故雲其心不偷 二正辯三。一辨其邪行二。一盜為邪因。   汝修三昧。本出塵勞。偷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偷。必落邪道。上品精靈。中品妖魅。下品邪人諸魅所著。彼等群邪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 禪智雖現。貪盜不除。縱亡婬殺。亦落邪道。精靈妖魅及諸邪人。皆能惑亂令眾歸附。不惜衣食。盡命供給。若不修禪。直入地獄 二未來多惑。   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熾盛世間。潛匿姦欺稱善知識。各自謂已得上人法。□惑無識。恐令失心。所過之處其家耗散 姦欺盈抱。潛護如淳。詐偽充懷。隱藏若拙。苟求不與之利。□誘無識之人。猛熾其貪。顯異其語。令彼愚者頓棄家財。仍遭王難。故雲耗散 二示其正修二。一正示行緣二。一明正行。   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捨貪成菩提道。諸比丘等。不自熟食。寄於殘生旅泊三界。示一往還去已無返 比丘依法循乞不自熟食。為捨貪過。深厭自生不戀三界。如旅泊人一往而已 二斥邪行。   雲何賊人假我衣服。裨販如來。造種種業。皆言佛法。卻非出傢俱戒比丘。為小乘道。由是疑誤無量眾生墮無間獄 身雖出家。心不入道。假衣服以作相。販如來以造業。反毀具戒為權小。高現異儀為至極。誑妄愚者。入惡無窮。涅槃邪正品雲。我滅度後。是魔波旬。漸當壞亂我之正法。乃至作比丘比丘尼及阿羅漢等形。以有漏身稱是無漏。壞我正法。乃至說言。無四重僧殘不定捨墮懺悔眾學滅諍等法。亦無偷闌五逆一闡提罪。乃至若犯如是等罪亦無有報。如是說者並是魔說。我佛法中。有犯如上等罪。應當苦治。若不持戒。雲何當得見佛性耶 二別示轉業二。一正示方法。   若我滅後。其有比丘。發心決定。修三摩提。能於如來形像之前。身然一燈。燒一指節。及於身上爇一香炷。我說是人。無始宿債一時酬畢。長揖世間。永脫諸漏。雖未即明無上覺路。是人於法已決定心 殺生偷盜執對不亡。為三界緣。障菩提路。然身苦體能報此因。宿債苟除。世間永脫。故雲長揖 二反結酬償。   若不為此捨身微因。縱成無為。必還生人酬其宿債。如我馬麥正等無異 前雲摩登伽在夢誰能留汝形。今雲縱成無為必酬宿債者。此示業報不亡成無為後現有為身尚還宿債。況全未離有為。而欲妄逃業果。其可得乎。引證酬業如別處說 三結成明誡。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後斷偷盜。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三決定清淨明誨 三誡勸二。一喻顯不斷。   是故阿難。若不斷偷修禪定者。譬如有人水灌漏卮欲求其滿。縱經塵劫終無平復 灌禪定水於破戒卮。欲求滿果。塵劫不平。誰之過矣。豈不慎乎。斯則內德無實。外相惑人。戒器已穿。善法多漏耳 二勸令除斷。   若諸比丘。衣缽之餘分寸不畜。乞食餘分施餓眾生。於大集會合掌禮眾。有人捶詈同於稱讚。必使身心二俱捐捨身肉骨血與眾生共。不將如來不了義說迴為己解以誤初學。佛印是人得真三昧 此文勸離四過。謂貪慢瞋癡。配文可見。心不起嗔。身不加報。故雲二俱捐捨。以觀眾生及與我身平等無二。由是身心不加報耳。故雲與眾生共。不了義說為己解者。不將佛方便說迴作自己心中獨悟之法以此□惑無識初學。此文亦證不了教中得食淨肉。必至了教一切皆斷。不執不了教將為究竟說也。執權謗實亦此類也。楞伽雲。愚癡凡夫惡見所噬。邪曲迷醉。妄稱一切智說。暉解雲。無智之人。不了如來方便說法。而乃妄稱一切智人作究竟說 二結歸邪正。   如我所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四離妄因二。一正辨是非三。一標示。   阿難。如是世界六道眾生。雖則身心無殺盜婬三行已圓。若大妄語。即三摩提不得清淨。成愛見魔。失如來種 妄語之因起貪癡慢。如不斷此。故成愛見 二正辨二。一妄為苦因二。一對辨二。一顯偽作二。一標列設誑。   所謂未得謂得。未證言證。或求世間尊勝第一。謂前人言。我今已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道。辟支佛乘。十地地前諸位菩薩。求彼禮懺。貪其供養 以愚癡心。起大我慢。因求尊勝。貪彼供養。此即愛見之惑強而且盛。因起妄語。稱得三乘賢聖果證。實得道果尚不許說。豈況未得而妄說耶 二結成招苦。   是一顛迦。銷滅佛種。如人以刀斷多羅木。佛記是人。永殞善根。無復知見。沈三苦海。不成三昧 一顛迦即是斷善根者。其大妄語與此罪同。涅槃邪正品雲。若有說言。我已得成阿耨菩提。何以故。以有佛性故。有佛性者必定得成阿耨菩提。當知是人犯波羅夷罪。何以故。雖有佛性。以未修習諸善方便。是故未見。以不見故。不得成就阿耨菩提。故知略不修斷白稱即是佛者。皆大妄語。犯波羅夷非佛弟子 二明真化二。一列化事。   我滅度後。敕諸菩薩及阿羅漢。應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種種形。度諸輪轉。或作沙門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女。如是乃至婬女寡婦姦偷屠販。與其同事。稱讚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 四攝利人。作種種化。初同其道。後勸佛乘。盡為益他。非貪利己 二誡明言。   終不自言我真菩薩真阿羅漢洩佛密因輕言末學。唯除命終陰有遺付 真聖利物終不可測。以承佛制不妄漏洩。此聖真因。唯聖自證故雲密因。未學之前不可輕說。陰有遺付者不顯稱也。此開臨終密有表示遣囑弟子。如求那屈指事 二結責。   雲何是人。惑亂眾生。成大妄語 二結成明誡。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後復斷除諸大妄語。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四決定清淨明誨 三誡勸四。一喻其不斷。   是故阿難。若不斷其大妄語者。如刻人糞為栴檀形欲求香氣。無有是處 修禪定之檀形。刻妄語之人糞。遙觀可意。近逼穢聞。欲求道香。終無得理 二舉其防微。   我教比丘。直心道場。於四威儀一切行中尚無虛假。雲何自稱得上人法 三乘所證為上人法。此文舉淺況深。餘小妄語尚不可為。況大妄耶 三重喻大過。   譬如窮人妄號帝王自取誅滅。況復法王如何妄竊。因地不直。果招紆曲。求佛菩提。如噬臍人。欲誰成就 初喻大妄止成苦本。後喻求道終無得理。如人噬臍了不相及。春秋傳曰。若不早圖。後君噬臍 四斷成叵益。   若諸比丘心如直絃。一切真實。入三摩提永無魔事。我印是人。成就菩薩無上知覺 一切時中。悉無虛偽。若斯人也真求道歟。豈不速至乎。若示相標形詐稱得道。內懷諂曲。外規名聞。豈曰修行。故法華雲。濁世惡比丘。邪智心諂曲。未得謂為得。我慢心充滿。乃至衲衣在空閑。假名阿練若。當知是等盡行魔業 二結歸邪正。   如我所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首楞嚴義疏注經卷第六(之二)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799 首楞嚴義疏注經   首楞嚴義疏注經卷第七   長水沙門子璿集   二他力離魔。此為障重者助之以咒力也。文二。一述意略明四。一總結前文。   阿難。汝問攝心。我今先說入三摩地修學妙門。求菩薩道。要先持此四種律儀。皎如冰霜。自不能生一切枝葉。心三口四。生必無因。阿難。如是四事。若不遺失。心尚不緣色香味觸。一切魔事雲何發生 戒是正順解脫之本。依因此戒得有定慧。故知三昧戒為先容。此之重禁。雖約身口。一一治心。既與定慧相應。色香味觸無非實相。豈有魔事惱亂行者 二勸誦神咒。   若有宿習不能滅除。汝教是人。一心誦我佛頂光明摩訶薩怛多般怛羅無上神咒。斯是如來無見頂相無為心佛從頂發輝坐寶蓮華所說心咒 前雖廣說持戒清淨皎如冰霜既不造新已離魔事。然有無始宿習垢障塵沙。如影隨形。與道為妨。於修行者一切時障。或數病數惱多淫多瞋。或遭邪師。或遇魔嬈。諸難競起。皆是無始不善宿因邪思業種。熏識現行。常與正道以為冤敵。凡夫始學。道力微弱。不能排遣。故佛有妙神咒。能滅宿世惡習令無嬈惱。道力速成。不遭退屈前說定慧破煩惱障。復明戒學但止罪業。今說神咒。能破宿殃。兼除報障。三障苟亡。不證何待 三指陳功效。   且汝宿世。與摩登伽。歷劫因緣恩愛習氣非是一生及與一劫。我一宣揚。愛心永脫成阿羅漢。彼尚婬女。無心修行。神力冥資速證無學。雲何汝等在會聲聞求最上乘決定成佛。譬如以塵揚於順風。有何艱險 登伽宿有婬習。今得離欲。是斷業煩惱障。現為婬女。今得無學。是轉報障。無心修行。遇此神咒尚得聖果。況復志求無上覺道。決定修行。咒力加持。有何艱險而不至哉 四略示持方二。一示行儀。   若有末世欲坐道場。先持比丘清淨禁戒。要當選擇戒清淨者第一沙門以為其師。若其不遇真清淨僧。汝戒律儀必不成就。戒成已後。著新淨衣。然香閑居。誦此心佛所說神咒。一百八遍。然後結界。建立道場。求於十方現住國土無上如來放大悲光來灌其頂 持戒不完。五緣即闕。況為師範展轉授人。己戒不淨。他戒安就。故須選擇第一清淨真授戒者。故梵網經。千里內無授戒師。當於佛前自誓受戒。先懺七逆。後求戒法。皆見好相方知罪滅得戒。不爾不得。戒既成就。閑居靜處。然香誦咒。數滿百八。以表除滅百八煩惱。內戒外咒俾魔不生。恐障壇場。故須先爾求現住佛光照顯加。心得勇猛。進道彌速 二明感應。   阿難。如是末世清淨比丘。若比丘尼。白衣檀越。心滅貪婬。持佛淨戒。於道場中發菩薩願。出入澡浴。六時行道。如是不寐經三七日。我自現身。至其人前。摩頂安慰令其開悟 道場次第。儀範周旋。如圭峰山圓覺修證儀說。誦咒加持。發見佛願。佛現身者名為感應。若見餘境。背於本習。事與願違。即是魔境。非真感應。又見真應。心得開悟。煩惱微薄。智慧明淨。若因見佛。愚鈍宛然煩惱卻重。斯皆魔境。非真佛也 二酬請廣說二。一具明壇法二。一請問。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蒙如來無上悲誨。心已開悟。自知修證無學道成。末法修行建立道場。雲何結界。合佛世尊清淨軌則 我居佛世。蒙佛親示現今開悟。已知修證必至無學。末法學人。必加功行。建立道場。有何方法令其軌則 二答釋二。一示結壇方法二。一壇場基量。   佛告阿難。若末世人願立道場。先取雪山大力白牛食其山中肥膩香草。此牛唯飲雪山清水。其糞微細。可取其糞和合旃檀以泥其地。若非雪山。其牛臭穢。不堪塗地。別於平原。穿去地皮五尺已下。取其黃土。和上旃檀沈水蘇合薰陸鬱金白膠青木零陵甘松及雞舌香。以此十種細羅為粉。合土成泥。以塗場地。方圓丈六。為八角壇 雪山牛乳純是醍醐。所有茹退最為香潔。但和一味旃檀即可塗地。苟無此者。即取深土。別加眾香十味和合。以塗場地。八角之壇。方圓應量。除地為之。仍無級數。即今墠也。壇雖八角。上下為十。以應圓數。以下文有懸鏡相對上下交光一一鏡中現十方佛。以表一身即十身十身即一身重重無盡互相顯現互相容受。即表證藏心不思議境界之相也。下文十方諸佛一時俱現鏡交光處。是此相耳 二供養法式二。一列供具二。一長時供具。   壇心置一金銀銅木所造蓮華。華中安缽。缽中先盛八月露水。水中隨安所有華葉。取八圓鏡各安其方圍繞華缽鏡外建立十六蓮華。十六香鑪間華鋪設。莊嚴香鑪。純燒沈水。無令見火。取白牛乳置十六器。乳為煎餅。並諸砂糖油餅乳糜蘇合蜜薑純酥純蜜。於蓮華外。各各十六。圍繞華外。以奉諸佛及大菩薩 諸佛菩薩不食此食。為令福增示現而食。令修行者福慧具足速得圓滿。如佛受純陀最後供養令其具足檀波羅蜜。此亦如是。故須供養 二隨時供物。   每以食時。若在中夜。取蜜半升。用酥三合。壇前別安一小火鑪。以兜樓婆香煎取香水沐浴其炭然令猛熾。投是酥蜜。於炎鑪內燒令煙盡。亨佛菩薩 二陳像設。   令其四外遍懸幡華。於壇室中。四壁敷設十方如來及諸菩薩所有形像。應於當陽張盧捨那。釋迦彌勒阿□彌陀諸大變化觀音形像兼金剛藏。安其左右。帝釋梵王烏芻瑟摩並藍地迦諸軍茶利。與毘俱胝四天王等頻那夜迦。張於門側。左右安置。又取八鏡。覆懸虛空。與壇場中所安之鏡。方面相對。使其形影重重相涉 懸幡列像。一一皆令影現鏡中。欲使行人熟此境界則於事事無礙法界之理易得證耳。若時若處。一念之中。遍遊十方。遍見諸佛。遍行佛事。遍得供養。一念既爾。塵塵皆然 二明誦咒規儀二。一明修行三。一修助行。   於初七中。至誠頂禮十方如來諸大菩薩阿羅漢號。恆於六時。誦咒圍壇。至心行道。一時常行一百八遍。第二七中。一向專心。發菩薩願心無間斷。我毘奈耶先有願教。第三七中。於十二時。一向持佛般怛羅咒。至第七日。十方如來一時出現鏡交光處。承佛摩頂 三七日中所行各異。初則禮佛圍壇誦咒行道。此中必行五悔。禮佛求哀加被懺悔。離我慢障等。次則捨前所行。常發大願。則運心廣大。離狹劣障。後則一向誦持心咒。加持行門。防諸魔事。由斯三限助修之力。感應道交。顯受佛應摩頂安慰 二入觀行。   即於道場修三摩地。能令如是末世修學身心明淨猶如琉璃 魔障既離。復承顯加。修三摩提速得成就。故令身心明淨如琉璃也 三示不成。   阿難。若此比丘。本受戒師。及同會中十比丘等。其中有一不清淨者。如是道場。多不成就 戒根為本。入道先門。師與證人一等清淨。師若有闕。資無所承。道場不就職由斯矣 二明得果。   從三七後。端坐安居經一百日。有利根者。不起於座得須陀洹。縱其身心聖果未成。決定自知成佛不謬。汝問道場。建立如是 須陀洹果名通大小。小乘可知。今修大乘首楞嚴定。發菩薩願。應以大乘位次論果。若瓔珞本業經。初地名鳩摩羅伽。乃至四地名須陀洹。佛地名婆伽婆佛陀。將配此經。恐太高深。若約見真得無生忍名須陀洹。甚為中當。即初入別圓地住位也。此則正與觀音修證義同。若配下位。恐非所宜。以此經中雲聖果故。利根修故。又以下經獲無生忍第三漸次便已證得。此即無妨。必不可以未證位配。請細詳之 二正說神咒三。一請問三。一敘承咒力。   阿難頂禮佛足。而白佛言。自我出家。恃佛憍愛。求多聞故。未證無為。遭彼梵天邪術所禁。心雖明瞭。力不自由。賴遇文殊令我解脫 阿難雖得小乘初果。若望大乘。名假擇滅。非真無為。故雲未證 二願聞咒辭。   雖蒙如來佛頂神咒冥獲其力。尚未親聞。唯願大慈。重為宣說。悲救此會諸修行輩。末及當來在輪迴者。承佛密音。身意解脫 文殊密誦以解婬難。故雲未聞。今請顯說。意欲傳通至後代耳 三眾鹹佇聽。   於時會中一切大眾。普皆作禮。佇聞如來祕密章句 二與說二。一正說神咒二。一現化佛。   爾時世尊。從肉髻中湧百寶光。光中湧出千葉寶蓮。有化如來坐寶華中。頂放十道百寶光明。一一光明。皆遍示現十恆河沙金剛密跡。擎山持杵。遍虛空界。大眾仰觀。畏愛兼抱。求佛哀祐。一心聽佛無見頂相放光如來宣說神咒 將說神咒。現光化佛。化復作化。百河沙眾。此即如來藏心不思議妙用。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大眾將證此理。故示現以表也。下說神咒。是此密因。宣與大眾化他令益 二說咒辭。   南無薩怛他蘇伽多耶阿羅訶帝三藐三菩陀寫(一)薩怛他佛陀俱知瑟尼釤(二)南無薩婆勃陀勃地薩跢鞞弊(三)南無薩多南三藐三菩陀俱知南(四)娑捨囉婆迦僧伽喃(五)南無盧雞阿囉漢跢喃(六)南無蘇盧多波那喃(七)南無婆羯唎陀伽彌喃(八)南無盧雞三藐伽跢喃(九)三藐伽波囉底波多那喃(十)南無提婆離瑟□楚澎瑹n無悉陀耶毘地耶陀囉離瑟□楚慼摹邞i奴揭囉訶娑訶娑囉摩他喃(十三)南無跋囉訶摩泥(十四)南無因陀囉耶(十五)南無婆伽婆帝(十六)嚧陀囉耶(十七)烏摩般帝(十八)裟醯夜耶(十九)南無婆伽婆帝(二十)那囉野拏耶(二十一)槃遮摩訶三慕陀囉(二十二)南無悉羯唎多耶(二十三)南無婆伽婆帝(二十四)摩訶迦羅耶(二十五)地唎般剌那伽囉(二十六)毘陀囉波拏迦囉耶(二十七)阿地目帝(二十八)屍摩捨那泥婆悉泥(二十九)摩怛唎伽拏(三十)南無悉羯唎多耶(三十一)南無婆伽婆帝(三十二)多他伽跢俱囉耶(三十三)南無般頭摩俱囉耶(三十四)南無跋闍囉俱囉耶(三十五)南無摩尼俱囉耶(三十六)南無伽闍俱囉耶(三十七)南無婆伽婆帝(三十八)帝唎茶輸囉西那(三十九)波囉訶囉拏囉闍耶(四十)跢他伽多耶(四十一)南無婆伽婆帝(四十二)南無阿彌多婆耶(四十三)跢他伽多耶(四十四)阿囉訶帝(四十五)三藐三菩陀耶(四十六)南無婆伽婆帝(四十七)阿芻鞞耶(四十八)跢他伽多耶(四十九)阿囉訶帝(五十)三藐三菩陀耶(五十一)南無婆伽婆帝(五十二)鞞沙闍耶俱嚧吠柱唎耶(五十三)般囉婆囉闍耶(五十四)跢他伽多耶(五十五)南無婆伽婆帝(五十六)三補師瑟多(五十七)薩憐捺囉剌闍耶(五十八)跢他伽多耶(五十九)阿羅訶帝(六十)三藐三菩陀耶(六十一)南無婆伽婆帝(六十二)捨雞野母那曳(六十三)跢他伽多耶(六十四)阿囉訶帝(六十五)三藐三菩陀耶(六十六)南無婆伽婆帝(六十七)剌怛那雞都囉闍耶(六十八)跢他伽多耶(六十九)阿囉訶帝(七十)三藐三菩陀耶(七十一)帝瓢南無薩羯唎多(七十二)翳曇婆伽婆多(七十三)薩怛他伽都瑟尼釤(七十四)薩怛多般怛□(七十五)南無阿婆囉視耽(七十六)般囉帝揚歧囉(七十七)薩囉婆部多揭囉訶(七十八)尼羯囉訶揭迦囉訶尼(七十九)跋囉毖地耶叱陀爾(八十)阿迦囉蜜唎柱(八十一)般唎怛囉耶儜揭唎(八十二)薩囉婆槃陀那目叉尼(八十三)薩囉婆突瑟吒(八十四)突悉乏般那爾伐囉尼(八十五)赭都囉失帝南(八十六)羯囉訶娑訶薩囉若闍(八十七)毘多崩娑那羯唎(八十八)阿瑟吒冰捨帝南(八十九)那叉剎怛囉若闍(九十)波囉薩陀那羯唎(九十一)阿瑟吒南(九十二)摩訶揭囉訶若闍(九十三)毘多崩薩那羯唎(九十四)薩婆捨都嚧爾婆囉若闍(九十五)呼藍突悉乏難遮那捨尼(九十六)毖沙捨悉怛囉(九十七)阿吉尼烏陀迦囉若闍(九十八)阿般囉視多具囉(九十九)摩訶般囉戰持(一百)摩訶疊多(一百一)摩訶帝闍(二)摩訶稅多闍婆囉(三)摩訶跋囉槃陀囉婆悉爾(四)阿唎耶多囉(五)毘唎俱知(六)誓婆毘闍耶(七)跋闍囉摩禮底(八)毘捨嚧多(九)勃騰罔迦(十)跋闍囉制喝那阿遮(十一)摩囉制婆般囉質多(十二)跋闍囉擅持(十三)毘捨囉遮(十四)扇多捨鞞提婆補視多(十五)蘇摩嚧波(十六)摩訶稅多(十七)阿唎耶多囉(十八)摩訶婆囉阿般囉(十九)跋闍囉□羯囉制婆(二十)跋闍囉俱摩唎(二十一)俱藍陀唎(二十二)跋闍囉喝薩多遮(二十三)毘地耶乾遮那摩唎迦(二十四)啒蘇母婆羯囉跢那(二十五)鞞嚧遮那俱唎耶(二十六)夜囉菟瑟尼釤(二十七)毘折□婆摩尼遮(二十八)跋闍囉迦那迦波囉婆(二十九)嚧闍那跋闍囉頓稚遮(三十)稅多遮迦摩囉(三十一)剎奢屍波婆囉(三十二)翳帝夷帝(三十三)母陀囉羯拏(三十四)娑鞞囉懺(三十五)掘梵都(三十六)印兔那麼麼寫(一百三十七句誦咒者至此稱名受持)烏□條楫□嫩唎瑟揭拏(三十九)般剌捨悉多(四十)薩怛他伽都瑟尼釤(四十一)虎□樥□□□都嚧雍(四十三)瞻婆那(四十四)虎□樥□□□都嚧雍(四十六)悉耽婆那(四十七)虎□樥□□嫩都嚧雍(四十九)波羅瑟地耶三般叉拏羯囉(五十)虎□條□□耩都嚧雍(五十二)薩婆藥叉喝囉剎娑(五十三)揭囉訶若闍(五十四)毘騰崩薩那羯囉(五十五)虎□條□□孩都嚧雍(五十七)者都囉屍底南(五十八)揭囉訶娑訶薩囉南(五十九)毘騰崩薩那囉(六十)虎□樥孥□耩都嚧雍(六十二)囉叉(六十三)婆伽梵(六十四)薩怛他伽都瑟尼釤(六十五)波囉點闍吉唎(六十六)摩訶娑訶薩囉(六十七)勃樹娑訶薩囉室唎沙(六十八)俱知娑訶薩泥帝□(六十九)阿弊提視婆唎多(七十)吒吒甖迦(七十一)摩訶跋闍嚧陀囉(七十二)帝唎菩婆那(七十三)曼茶羅(七十四)烏□條胥□□莎悉帝薄婆都(七十六)麼麼(七十七)印兔那麼麼寫(一百七十八至此句稱名受持)囉闍婆夜(七十九)主囉跋夜(八十)阿祇色婆夜(八十一)烏陀迦婆夜(八十二)毘沙婆夜(八十三)捨薩多囉婆夜(八十四)婆囉斫羯囉婆夜(八十五)突毖叉婆夜(八十六)阿捨爾婆夜(八十七)阿迦囉蜜唎柱婆夜(八十八)陀囉尼部彌劍波伽波陀婆夜(八十九)烏囉迦婆多婆夜(九十)剌闍壇茶婆夜(九十一)那伽婆夜(九十二)毘條怛婆夜(九十三)蘇波囉拏婆夜(九十四)藥叉揭囉訶(九十五)囉叉私揭囉訶(九十六)畢唎多揭囉訶(九十七)毘捨遮揭囉訶(九十八)部多揭囉訶(九十九)鳩槃茶揭囉訶(二百)補丹那揭囉訶(二百一)迦吒補丹那揭囉訶(二)悉乾度揭囉訶(三)阿播悉摩囉揭囉訶(四)烏檀摩陀揭囉訶(五)車夜揭囉訶(六)醯唎婆帝揭囉訶(七)社多訶唎南(八)揭婆訶唎南(九)嚧地囉訶唎南(十)忙娑訶唎南(十一)謎陀訶唎南(十二)摩闍訶唎南(十三)闍多訶唎女(十四)視比多訶唎南(十五)毘多訶唎南(十六)婆多訶唎南(十七)阿輸遮訶唎女(十八)質多訶唎女(十九)帝釤薩鞞釤(二十)薩婆揭囉訶南(二十一)毘陀耶闍嗔陀夜彌(二十二)雞囉夜彌(二十三)波唎跋囉者迦詫唎擔(二十四)毘陀夜闍嗔陀夜彌(二十五)雞囉夜彌(二十六)茶演尼訖唎擔(二十七)毘陀夜闍嗔陀夜彌(二十八)雞囉夜彌(二十九)摩訶般輸般怛夜(三十)嚧陀囉訖唎擔(三十一)毘陀夜闍嗔陀夜彌(三十二)雞囉夜彌(三十三)那囉夜拏訖唎擔(三十四)毘陀夜闍嗔陀夜彌(三十五)雞囉夜彌(三十六)怛埵伽嚧茶西訖唎擔(三十七)毘陀夜闍嗔陀夜彌(三十八)雞囉夜彌(三十九)摩訶迦囉摩怛唎伽拏訖唎擔(四十)毘陀夜闍嗔陀夜彌(四十一)雞囉夜彌(四十二)迦波唎迦訖唎擔(四十三)毘陀夜闍嗔陀夜彌(四十四)雞囉夜彌(四十五)闍耶羯囉摩度羯囉(四十六)薩婆囉他娑達那訖唎擔(四十七)毘陀夜闍嗔陀夜彌(四十八)雞囉夜彌(四十九)赭咄囉婆耆爾訖唎擔(五十)毘陀夜闍嗔陀夜彌(五十一)雞囉夜彌(五十二)毘唎羊訖唎知(五十三)難陀雞沙囉伽拏般帝(五十四)索醯夜訖唎擔(五十五)毘陀夜闍嗔陀夜彌(五十六)雞囉夜彌(五十七)那揭那捨囉婆拏訖唎擔(五十八)毘陀夜闍嗔陀夜彌(五十九)雞囉夜彌(六十)阿囉漢訖唎擔毘陀夜闍嗔陀夜彌(六十一)雞囉夜彌(六十二)毘多囉伽訖唎擔(六十三)毘陀夜闍嗔陀夜彌(六十四)雞囉夜彌跋闍囉波爾(六十五)具醯夜具醯夜(六十六)迦地般帝訖唎擔(六十七)毘陀夜闍嗔陀夜彌(六十八)雞囉夜彌(六十九)囉叉罔(七十)婆伽梵(七十一)印兔那麼麼寫(二百七十二句至此稱名授持)婆伽梵(七十三)薩怛多般怛囉(七十四)南無粹都帝(七十五)阿悉多那囉剌迦(七十六)波囉婆悉普吒(七十七)毘迦薩怛多缽帝嗔(七十八)什佛囉什佛囉(七十九)陀囉陀囉(八十)頻陀囉頻陀囉嗔陀嗔陀(八十一)虎□樥嫥□□虎□樥嫥□艩泮吒(八十四)泮吒泮吒泮吒泮吒(八十五)娑訶(八十六)醯醯泮(八十七)阿牟迦耶泮(八十八)阿波囉提訶多泮(八十九)波囉波囉陀泮(九十)阿素囉毘陀囉波迦泮(九十一)薩婆提鞞弊泮(九十二)薩婆那伽弊泮(九十三)薩婆藥叉弊泮(九十四)薩婆乾闥婆弊泮(九十五)薩婆補丹那弊泮(九十六)迦吒補丹那弊泮(九十七)薩婆突狼枳帝弊泮(九十八)薩婆突澀比□□梅兩□□債漶憮笨覺C什婆唎弊泮(三百)薩婆阿播悉摩□□□間犛㏒磏覺C捨囉婆拏弊泮(二)薩婆地帝雞弊泮(三)薩婆怛摩陀繼弊泮(四)薩婆毘陀耶囉誓遮□□□間潰G夜羯囉摩度羯囉(六)薩婆羅他娑陀雞弊泮(七)毘地夜遮唎弊泮(八)者都囉縛耆爾弊泮(九)跋闍囉俱摩唎(十)毘陀夜囉誓弊泮(十一)摩訶波囉丁羊叉耆唎弊泮(十二)跋闍囉商羯囉夜(十三)波囉丈耆囉闍耶泮(十四)摩訶迦囉夜(十五)摩訶末怛唎迦拏(十六)南無娑羯唎多夜泮(十七)毖瑟拏婢曳泮(十八)勃囉訶牟尼曳泮(十九)阿耆尼曳泮(二十)摩訶羯唎曳泮(二十一)羯囉檀遲曳泮(二十二)蔑怛唎曳泮(二十三)嘮怛唎曳泮(二十四)遮文茶曳泮(二十五)羯邏囉怛唎曳泮(二十六)迦般唎曳泮(二十七)阿地目質多迦屍摩捨那(二十八)婆私爾曳泮(二十九)演吉質(三十)薩埵婆寫(三十一)麼麼印兔那麼麼寫(三百三十二句至此稱名受持)突瑟吒質多(三十三)阿末怛唎質多(三十四)烏闍訶囉(三十五)伽婆訶囉(三十六)嚧地囉訶囉(三十七)婆娑訶囉(三十八)摩闍訶囉(三十九)闍多訶囉(四十)視毖多訶囉(四十一)跋略夜訶囉(四十二)乾陀訶囉(四十三)布史波訶囉(四十四)頗囉訶囉(四十五)婆寫訶囉(四十六)般波質多(四十七)突瑟吒質多(四十八)嘮陀囉質多(四十九)藥叉揭囉訶(五十)囉剎娑揭囉訶(五十一)閉□多揭囉訶(五十二)毘捨遮揭囉訶(五十三)部多揭囉訶(五十四)鳩槃茶揭囉訶(五十五)悉乾陀揭囉訶(五十六)烏怛摩陀揭囉訶(五十七)車夜揭囉訶(五十八)阿播薩摩囉揭囉訶(五十九)宅袪革茶耆尼揭囉訶(六十)唎佛帝揭囉訶(六十一)闍彌迦揭囉訶(六十二)捨俱尼揭囉訶(六十三)姥陀囉難地迦揭囉訶(六十四)阿藍婆揭囉訶(六十五)乾度波尼揭囉訶(六十六)什伐囉堙迦醯迦(六十七)墜帝藥迦(六十八)怛隸帝藥迦(六十九)者突託迦(七十)暱提什伐囉毖釤摩什代囉(七十一)薄底迦(七十二)鼻底迦(七十三)室隸瑟蜜迦(七十四)娑爾般帝迦(七十五)薩婆什伐囉(七十六)室嚧吉帝(七十七)末陀鞞達嚧制劍(七十八)阿綺嚧鉗(七十九)目佉嚧鉗(八十)羯唎突嚧鉗(八十一)揭囉訶揭藍(八十二)羯拏輸藍(八十三)憚多輸藍(八十四)迄唎夜輸藍(八十五)末麼輸藍(八十六)跋唎室婆輸藍(八十七)毖栗瑟吒輸藍(八十八)烏陀囉輸藍(八十九)羯知輸藍(九十)跋悉帝輸藍(九十一)鄔嚧輸藍(九十二)常伽輸藍(九十三)喝悉多輸藍(九十四)跋陀輸藍(九十五)娑房盎伽般囉丈伽輸藍(九十六)部多毖跢茶(九十七)茶耆尼什婆囉(九十八)陀突嚧迦建咄嚧吉知婆路多毘(九十九)薩般嚧訶凌伽(四百)輸沙怛囉娑那羯囉(四百一)毘沙喻迦(二)阿耆尼烏陀迦(三)末囉鞞囉建哆囉(四)阿迦囉蜜唎咄怛斂部迦(五)地栗剌吒(六)毖唎瑟質迦(七)薩婆那俱囉(八)肆引伽弊揭囉唎藥叉怛囉芻(九)末囉視吠帝釤婆鞞釤(十)悉怛多缽怛囉(十一)摩訶跋闍嚧瑟尼釤(十二)摩訶般賴丈耆藍(十三)夜波突陀捨喻闍那(十四)辮怛隸拏(十五)毘陀耶槃曇迦嚧彌(十六)帝殊槃曇迦嚧彌(十七)般囉毘陀槃曇迦嚧彌(十八)哆姪他(十九)唵(二十)阿那隸(二十一)毘捨提(二十二)鞞囉跋闍羅陀唎(二十三)槃陀槃陀爾(二十四)跋闍囉謗尼泮(二十五)虎□筏□粳妳間慼憤觸黿C訶(四百二十七句)   此咒四百二十七句。前諸句數。但是歸命諸佛菩薩眾賢聖等。及敘咒願加被離諸惡鬼病等諸難。至四百十九。雲跢姪他。此雲即說咒曰。從四百二十唵字去。方是正咒。如前雲六時行道誦咒每一時誦一百八遍。即正誦此心咒耳。如或通誦。更為盡善。然此即是祕密首楞嚴也。自古不翻。略有五意。一是諸佛密語。祕密之法。唯佛與佛自相解了。非是餘聖所能通達。二是總持門。一一字句含多義故。如婆伽婆具六種義。三或是鬼神王名。呼之敕以守護修行人故。四是諸佛密印。如王印信所往無所不通。幽顯遵奉。佛佛相傳。不得移易故。五不思議力所加持故。但密誦即能滅大過。速登聖位。如王放洪恩大辟鹹赦有功者超資受職。此亦如是。故自古來不令解釋。其本或有異同。皆是前後三藏中邊語異。翻譯小差。但依一本。誦持無得持擇◎二敘咒功能二。一明諸佛受持三。一持者成德三。一成佛降魔說法相。   阿難。是佛頂光聚悉怛多般怛羅祕密伽陀微妙章句。出生十方一切諸佛。十方如來。因此咒心。得成無上正遍知覺。十方如來。執此咒心。降伏諸魔制諸外道。十方如來。乘此咒心。坐寶蓮華應微塵國。十方如來。含此咒心。於微塵國轉大法輪 悉怛多般怛囉雲白傘蓋。即指藏心。不與妄染相應。故雲白。遍覆一切法。故雲蓋。從此流演祕密神咒。故雲咒心。又是一切咒中所總要故。無有一佛不因此咒而成正覺制諸魔外應諸國土轉大法輪也 二授記拔苦事師相。   十方如來。持此咒心。能於十方摩頂授記。自果未成。亦於十方蒙佛授記。十方如來。依此咒心。能於十方拔濟群苦。所謂地獄餓鬼畜生。盲聾瘖啞。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大小諸橫。同時解脫。賊難兵難王難獄難。風火水難。飢渴貧窮。應念消散。十方如來。隨此咒心。能於十方事善知識。四威儀中供養如意。恆沙如來會中推為大法王子 授記則與樂。除難則拔苦。承事供養為法王子。即紹繼法王令佛種不斷也。皆以咒心故得然矣 三攝親示滅付法相。   十方如來。行此咒心。能於十方攝受親因。令諸小乘聞祕密藏不生驚怖。十方如來。誦此咒心。成無上覺。坐菩提樹。入大涅槃。十方如來。傳此咒心。於滅度後。付佛法事究竟住持。嚴淨戒律悉得清淨 四飯諸子及餘眷屬。皆得出家。證小聞大不驚不怖。由攝受力。成佛示滅。付囑未來。使吾道不墜地者。無非咒功矣 二指廣功能。   若我說是佛頂光聚般怛囉咒。從旦至暮。音聲相聯。字句中間亦不重疊。經恆沙劫。終不能盡 祕密無窮。功能不盡。以日繼時。用劫壽說。不可得矣 三不持過失。   亦說此咒名如來頂。汝等有學未盡輪迴。發心至誠。取阿羅漢。不持此咒。而坐道場。令其身心遠諸魔事。無有是處 此咒總攝諸佛祕藏。具足萬行。是故學者不持此咒而得成道。不可得也 二勸眾生受持三。一總勸受持。   阿難。若諸世界。隨所國土所有眾生。隨國所生樺皮貝葉紙素白□。書寫此咒。貯於香囊。是人心昏。未能誦憶。或帶身上。或書宅中。當知是人盡其生年。一切諸毒所不能害 既無誦性。但寫帶持。一生諸毒終不能害 二別明功力二。一標。   阿難。我今為汝更說此咒救護世間得大無畏成就眾生出世間智 二釋十一。一能除諸難。   若我滅後末世眾生。有能自誦若教他誦。當知如是誦持眾生。火不能燒。水不能溺。大毒小毒所不能害。如是乃至龍天鬼神精祇魔魅所有惡咒皆不能著。心得正受。一切咒詛厭蠱毒藥金毒銀毒草木蟲蛇萬物毒氣。入此人口成甘露味。一切惡星並諸鬼神磣心毒人。於如是人不能起惡。毘那夜迦諸惡鬼王並其眷屬。皆領深恩常加守護 諸毒惡鬼世間難事不能侵陵。令得正受者。以威被神靈。慈心攝護。令其獲益。故領深恩常加守護 二能生諸智。   阿難當知。是咒常有八萬四千那由他恆河沙俱胝金剛藏王菩薩種族。一一皆有諸金剛眾而為眷屬。晝夜隨侍。設有眾生。於散亂心。非三摩地。心憶口持。是金剛王。常隨從彼諸善男子。何況決定菩提心者。此諸金剛菩薩藏王。精心陰速。發彼神識。是人應時。心能記憶八萬四千恆河沙劫。周遍了知。得無疑惑 散心持誦尚蒙擁護。況決定心求菩提者而不加護哉。既以菩薩精心冥熏神識。速得開發。自然記憶河沙劫事。無不了知。陰冥也。又速召也。冥然感召令開發也 三不墮惡處。   從第一劫乃至後身。生生不生藥叉羅剎及富單那迦吒富單那鳩槃茶毘捨遮等並諸餓鬼有形無形有想無想如是惡處。是善男子。若讀若誦若書若寫若帶若藏。諸色供養。劫劫不生貧窮下賤不可樂處 第一劫者發心修行之初時也。洎乎菩薩最後身時。故名後身。於其中間不落雜類。或生人中亦非貧賤。以持尊勝法故身尊勝也 四諸功德聚。   此諸眾生。縱其自身不作福業。十方如來所有功德悉與此人。由是得於恆河沙阿僧祇不可說不可說劫常與諸佛同生一處。無量功德。如惡叉聚。同處熏修永無分散 雖不作福。受持力故佛與之福。既與同生。仍稟教行。則何福而不集乎 五眾行成就。   是故能令破戒之人戒根清淨。未得戒者令其得戒。未精進者令得精進。無智慧者令得智慧。不清淨者速得清淨。不持齋戒自成齋戒 菩薩行門。隨行則具。今不行而備。蓋神咒之力。具足萬行。斯言不誣矣 六輕重罪滅。   阿難。是善男子。持此咒時。設犯禁戒於未受時。持咒之後。眾破戒罪。無問輕重一時銷滅。縱經飲酒食噉五辛種種不淨。一切諸佛菩薩金剛天仙鬼神不將為過。設著不淨破弊衣服。一行一住悉同清淨。縱不作壇不入道場亦不行道。誦持此咒。還同入壇行道功德。無有異也。若造五逆無間重罪及諸比丘比丘尼四棄八棄。誦此咒已。如是重業。猶如猛風吹散沙聚。悉皆滅除。更無毫髮 未受時者未受咒時也。餘如文 七宿業銷除。   阿難。若有眾生。從無量無數劫來。所有一切輕重罪障。從前世來。未及懺悔。若能讀誦書寫此咒身上蔕持。若安住處莊宅園館。如是積業猶湯消雪。不久皆得悟無生忍 生死既多。造業何算。未經懺悔。積至於今。皆為見道之重障矣。不思議力如湯之熾。虛妄業雪向則消殞也 八所求隨願。   復次阿難。若有女人未生男女欲求孕者。若能至心憶念斯咒。或能身上帶此悉怛多般怛羅者。便生福德智慧男女。求長命者即得長命。欲求果報速圓滿者速得圓滿。身命色力亦復如是。命終之後。隨願往生十方國土。必定不生邊地下賤。何況雜形 命終尚能隨願往生諸佛淨土。況世間所求而不獲耶 九安其家國。   阿難。若諸國土州縣聚落飢荒疫癘。或復刀兵賊難鬥諍。兼餘一切厄難之地。寫此神咒。安城四門並諸支提或脫闍上。令其國土所有眾生奉迎斯咒禮拜恭敬一心供養。令其人民各各身佩。或各各安所居宅地。一切災厄悉皆消滅 支提雲可供養處。脫闍雲幢。尚能卻業。豈不能除世間小難。故悉滅也 十年豐障消。   阿難。在在處處國土眾生。隨有此咒。天龍歡喜。風雨順時。五穀豐殷。兆庶安樂。亦復能鎮一切惡星隨方變怪。災障不起。人無橫夭。□□□穎椸□祅樺□□□□駜□規□□□□□□□□□空娛檢□□□□檢□榳奜訊奰□□□□□□見□□檢□□□□露□埤□   阿難。是娑婆界有八萬四千災變惡星。二十八大惡星而為上首。復有八大惡星以為其主。作種種形出現世時。能生眾生種種災異。有此咒地。悉皆銷滅。十二由旬成結界地。諸惡災祥永不能入 八大惡星者。謂金木水火土羅計彗。雖有善宿。變即成災。有此咒處災不能作 二結示益相二。一除障惱。   是故如來宣示此咒。於未來世保護初學。諸修行者。入三摩提。身心泰然得大安隱。更無一切諸魔鬼神及無始來冤橫宿殃舊業陳債來相惱害 世有修行心切而多障惱。蓋宿業耳。凡作世善。尚多違緣。況出世心求成覺道。激動而發。其可敵乎。非不思議祕密之功。莫能遣也 二獲心通。   汝及眾中諸有學人。及未來世諸修行者。依我壇場。如法持戒。所受戒主逢清淨僧。於此咒心不生疑悔。是善男子。於此父母所生之身不得心通。十方如來便為妄語 心通者通達位也。如前一百日內有利根者獲須陀洹。即是生身得忍也。勝緣若具。依法而行不得忍者。佛成虛妄。雲何如來真實語者 三護持六。一金剛眾。   說是語已。會中無量百千金剛。一時佛前合掌頂禮。而白佛言。如佛所說。我當誠心保護如是修菩提者 執金剛神。由護法故。亦護人也 二天王眾。   爾時梵王並天帝釋四天大王。亦於佛前同時頂禮。而白佛言。審有如是修學善人。我當盡心至誠保護令其一生所作如願 三八部眾。   復有無量藥叉大將諸羅剎王富單那王鳩槃茶王毘捨遮王頻那夜迦諸大鬼王及諸鬼帥。亦於佛前合掌頂禮。而白佛言我亦誓願。護持是人。令菩提心速得圓滿 帥將帥首領也 四天神眾。   復有無量日月天子風師雨師雲師雷師並電伯等。年歲巡官諸星眷屬。亦於會中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亦保護是修行人。安立道場。得無所畏 陰陽之精為日月。風雨雲雷各有主者。逐年巡察世間善惡者。名巡官也 五靈祇眾。   復有無量山神海神一切土地水陸空行萬物精祇並風神王無色界天。於如來前同時稽首。而白佛言。我亦保護是修行人。得成菩提。永無魔事 山嶽海瀆五土神等。天神地祇。虛空水陸各有主者。並物怪等 六藏王眾二。一述化意。   爾時。八萬四千那由他恆河沙俱胝金剛藏王菩薩。在大會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如我等輩。所修功業久成菩提。不取涅槃。常隨此咒。救護末世修三摩提正修行者 以悲增故不取涅槃。護法故常隨持咒 二敘護持。   世尊。如是修心求正定人。若在道場。及餘經行。乃至散心遊戲聚落。我等徒眾。常當隨從侍衛此人。縱令魔王大自在天。求其方便。終不可得。諸小鬼神。去此善人十由旬外。除彼發心樂修禪者。世尊。如是惡魔若魔眷屬。欲來侵擾是善人者。我以寶杵。殞碎其首猶如微塵。恆令此人所作如願 欲界第六名大自在。即魔所居處。常惱修行不令成就。若善心樂修。即不在制限。餘者皆制。此大神咒。本是修三昧者最上勝緣。故持此咒。能卻諸惡。能集眾善。愚矇罔知斯旨。見持咒者。往往興謗謂非修行。未有一佛不由此咒而得成道度眾生矣。如上所說。請細覽之。以革斯弊 大文第四。示地位階差者。既解通行備。內德畢充。復假密言。外助道力。內外相濟。豈徒然哉。必序階位耳。然位有因果。惑有粗細。智有明昧。斷有淺深。證有分滿。用有優劣。苟昧斯旨非真修行。墮增上慢。以我教中隨進德修業勝劣不同。故歷五十七位漸入漸深。不同外道天魔都無位次。若不預辯。涉進乖源。既昧斷證。錯認少得便以為足。如第四禪寡聞比丘。妄認生謗墮阿鼻獄。事非輕小。故須明示免招大過 文二。一阿難請問二。一述益。   阿難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輩愚鈍。好為多聞。於諸漏心未求出離。蒙佛慈誨得正熏修。身心快然獲大饒益 正熏修者。由持清禁復假密言。內魔不興。外障不起。以此修禪。更無邪僻。快然獲益其大矣哉 二正請。   世尊。如是修證佛三摩提。未到涅槃。雲何名為乾慧之地。四十四心。至何漸次得修行目。詣何方所名入地中。雲何名為等覺菩薩。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大眾一心佇佛慈音。瞪瞢瞻仰 涅槃最極果也。即位所至處。乾慧最初因也。即位發基處。信住行向及四加行。名四十四心。即信解行地。名為修行。初地見道乃至等覺。名為證入。即分證果也。阿難雖知諸地之名。而未能辨名下之義修證行相。故此問也。即示其不解。為未來耳 二如來廣說二。一讚請許宣。   爾時世尊。讚阿難言。善哉善哉。汝等乃能普為大眾及諸末世一切眾生修三摩提求大乘者。從於凡夫終大涅槃。懸示無上正修行路。汝今諦聽。當為汝說。阿難大眾合掌刳心默然受教 刳猶空也。空其身心諸雜念慮諦受法義也 二正為分別二一除迷真起妄為立位之因。然地位之興本由迷悟。妄迷真起。本性即虛。故有斷分。斷即成悟。悟有淺深。故成階降。階降既分。名位斯別。若不迷真焉有斯位。故須敘也 文三一總顯迷悟二。一顯一真。   佛言。阿難當知。妙性圓明離諸名相。本來無有世界眾生 一真之體。湛寂圓明。非真非妄。名相都絕。生界斯泯。既眾生世界不立。佛及出世誰名。以眾生妄分別。有佛有世界。若了真法性。無佛無世界。斯則一真法界。本無地位也 二敘二相。   因妄有生。因生有滅。生滅名妄。滅妄名真。是稱如來無上菩提及大涅槃二轉依號 真體常住。本非生滅。不如實知真如法一。不覺心動而有於念。念即生相也。生即有滅。唸唸遷流。展轉漸粗。以至業果流轉三界。故名為妄。若知前念起惡。能止後念令其不起。漸斷粗惑。以至細惑。無明永盡悟極之處。即名為真。菩提涅槃於斯立矣。二轉依號者。由初迷真念動。以至流轉。名為不覺。翻此不覺。了本無生。即名為覺。此菩提之號。因不覺立。由迷有生。生必有滅。翻此生滅顯不生滅。即涅槃之號。對生滅立。生滅既滅。更無所依。故名轉依。以真如為迷悟依。轉此迷依以為悟依。故名轉依。是知菩提涅槃因迷故有。如人因睡即有覺名。此亦如是。非本一真元有二果之異。通約諸位。有六種轉依。如餘處說 二勸識妄因。   阿難。汝今欲修真三摩地直詣如來大涅槃者。先當識此眾生世界二顛倒因。顛倒不生。斯則如來真三摩地 上明三種相續。今明二種顛倒。以眾生顛倒即攝業果故。如前文雲。汝但不隨分別世間業果眾生三種相續。三緣斷故三因不生。則汝心中演若達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不從人得。故雲顛倒不生即真三昧 三別辨顛倒二。一總敘倒因。   阿難。雲何名為眾生顛倒。阿難。由性明心性明圓故。因明發性。性妄見生。從畢竟無。成究竟有 如來藏心。本性真明。周遍法界。故雲性明圓故。由此真明。從性發動。便成所相。所既妄立。生於妄能。能即妄見也。能所二相俱不離真。故雲因明發性性妄見生。元是一真。本來無相。忽然妄動二相俄生。從無相真。成有相妄。故雲成究竟有。此異相也。   此有所有非因所因。住所住相。了無根本 同相也。此上異相為能有。生今同相為所有。異相本非有因而得生起而為同相之因。斯即前文如是迷因因迷自有。下文亦云。妄元無因。於妄想中立因緣性。異既生同。同為能住。異為所住。故雲住所住相。此住所住元既無因。復何根本。斯則二相畢竟無住。故雲了無根本。   本此無住。建立世界及諸眾生 無同異相也。依前同異以為根本。而得生起無同異也。以前二相。正是無明梨耶識體。雖分同異。一念轉成微細生滅。全是無明。從此變起山河大地根身種子。故起信雲。以依不覺故心動。說名為業。以依動故能見。依能見故境界妄現。維摩雲。從無住本立一切法。此即無明無因故雲無住 二別明倒義三。一眾生顛倒二。一因迷有相。   迷本圓明。是生虛妄。妄性無體。非有所依 重指業相也。昧圓明真實。成能所虛妄。能所妄動本無因依。妄想發生。無同異中熾然成異。故無體也。   將欲復真。欲真已非真真如性 指轉相也。由前動故。覺動希靜。嫌妄欲真。希欲既生。轉增迷倒。不復元靜。但得影真。是虛妄心所變起故。故雲已非真真如性。   非真求復。宛成非相。非生非住非心非法 指現相也。已成虛妄。故雲非真。而求於復便現虛相。此即所變真影轉成世間諸相也。其相體虛。故雲非相。非猶妄也。此即總舉。非生下別列。無而忽有故生。有而暫止故住。緣慮相續故心。染淨差別故法。體元不實故皆言非。於中非心。即是六粗中前二粗也 二隨業受生。   展轉發生生力發明。熏以成業。同業相感。因有感業。相滅相生。由是故有眾生顛倒 此後四粗也。由前心起分別。展轉漸粗。執取計名造諸業行。故雲熏以成業。憎愛二業各同界趣。業感為因。報應為果。遂有相生相滅之報。婬欲為因。故相生。殺盜為因。故相滅。此即眾生業果二相續也 二世界顛倒二。一明世界因起。   阿難。雲何名為世界顛倒。是有所有。分段妄生。因此界立。非因所因。無住所住。遷流不住。因此世成。三世四方和合相涉。變化眾生成十二類 迷畢竟無。成究竟有。有故立界。隔別不同。故雲分段。非因而因。無住而住。因能生果。果住於因。因果相生。遷流不斷。世由此立。三世四方和合相涉。宛轉十二。變化有精亦十二也 二明顛倒相生。   是故世界因動有聲。因聲有色。因色有香。因香有觸。因觸有味。因味知法。六亂妄想成業性故。十二區分。由此輪轉。是故世間聲香味觸。窮十二變。為一旋復 內由動相。外感風輪。故有聲現。因空生搖。堅明立礙。故有色立。金風相摩。則有火光。火則有氣。氣則香也。寶明生潤。火光上蒸。由斯流水。水有冷煖。故成觸也。觸分澀滑。與舌相對。則有味生。五境合意。則名為法。此六塵境與內根妄想。和合雜亂。由此造作一切諸業。故成業性。業必有報。十二品類由此區分。故成輪轉。是故下結成旋復。旋復亦輪轉也。聲香味觸略舉十二之四也 三類生差別三。一總標列。   乘此輪轉顛倒相故。是有世界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有色無色有想無想。若非有色若非無色。若非有想若非無想 情想相因。形待不息。有情世界不出十二。動念初起。迷本圓常。影明遂現。故卵生居首。情愛後起。次有胎生。異愛不同。次分濕化。想心紛擾取捨多端。成後諸類有色無色等。下自委辨 二別釋十二。一動類。   阿難。由因世界虛妄輪迴動顛倒故。和合氣成八萬四千飛沈亂想。如是故有卵羯邏藍流轉國土。魚鳥龜蛇其類充塞 世界初興元由虛妄。虛妄故動。動即是風。風即氣也。故雲和合氣成。迷圓常理。成虛妄想。想氣和合成於卵生。故動念為初。卵生居首。因茲種類八萬四千。世間施設且舉此數。理則無量。羯邏藍者此雲凝滑。入胎初位。胎卵未分。魚鳥龜蛇即飛沈類也 二欲類。   由因世界雜染輪迴欲顛倒故。和合滋成八萬四千橫豎亂想。如是故有胎遏蒲曇流轉國土。人畜龍仙其類充塞 雜染即愛。愛名為欲。欲故生潤乃名為滋。橫豎者。人行正道豎首而行。違正因邪。故生橫類。遏蒲曇雲皰。胎卵分也 三趣類。   由因世界執著輪迴趣顛倒故。和合煖成八萬四千翻覆亂想。如是故有濕相蔽屍流轉國土。含蠢蠕動其類充塞 由執著故一心趣境。濕煖之處與想相應即便受生。故雲煖成。翻覆亂想者。因即違心背信。翻覆任情。遂感類生。飛走不定。蔽屍雲軟肉。以其初受濕生。形尚柔軟。既不入胎。故無前位 四假類。   由因世界變易輪迴假顛倒故。和合觸成八萬四千新故亂想。如是故有化相羯南流轉國土。轉蛻飛行其類充塞 變易不常。假新換故。觸境之處與想相應即便受生。新故亂想者。因即不循仁義。厭故取新。但徇己情。愛彼忘此。假託不實。變受異身。又化生初質風觸即堅。既無本形。因觸而立。此取轉受異身。名之為化。故雲轉蛻也。羯南雲硬肉 五障類。   由因世界留礙輪迴障顛倒故。和合著成八萬四千精耀亂想。如是故有色相羯南流轉國土。休咎精明其類充塞 留礙為緣。障隔不決。苟逢明著。愛此受生。名色相羯南。星辰日月。吉者為休。凶者為咎。下至爝火蚌珠。俱此類耳。此等皆是有情變生。能與世間作休咎災祥之應耳 六惑類。   由因世界銷散輪迴惑顛倒故。和合暗成八萬四千陰隱亂想。如是故有無色羯南流轉國土。空散銷沈其類充塞 銷散為緣。惑暗顛倒。厭壞色相。思無邊空。色盡心亡。厭空絕想。乃至有頂沈冥幽隱。即無色界外道之類耳 七影類。   由因世界罔象輪迴影顛倒故。和合憶成八萬四千潛結亂想。如是故有想相羯南流轉國土。神鬼精靈其類充塞 虛妄影像。似有如無。信憶則靈。絕信則否。蹈跡附影之類。皆從憶想所生。因即外道凡夫。祈神禱祠。存形立影。終身奉事。志慕神通。精靈嚮附。因果相酬。必生其類 八癡類。   由因世界愚鈍輪迴癡顛倒故。和合頑成八萬四千枯槁亂想。如是故有無想羯南流轉國土。精神化為土木金石其類充塞 墮在世間。愚癡為本。既非覺了。頑鈍相成。或乃習定灰凝。思專枯槁。心隨境變。化物成身。用無識為真修。將頑愚為至道。乃至如劫毘羅化為石千年華表土木精怪等。並心祈報質。非畢竟無情。報盡入輪。如無想天墮 九偽類。   由因世界相待輪迴偽顛倒故。和合染成八萬四千因依亂想。如是故有非有色相成色羯南流轉國土。諸水母等以蝦為目其類充塞 因依假待。虛偽不真。託穢成身。藉物為導。因即和合巧偽。改故為新。或附託因依。遞倚形勢。資身養命。業果相循。如水母等以水沫成身以蝦為目。有情身內八萬戶蟲。並是此類。攬物成體。假食於他。不從自類受身。故名非有色相 十性類。   由因世界相引輪迴性顛倒故。和合咒成八萬四千呼召亂想。由是故。有非無色相無色羯南。流轉國士。咒詛厭生其類充塞 互相引調誘以成性。咒詛更加召以為類。雖從聲感。假自性質。如蝦蟆等。以聲附卵然後長養。非聲則壞。因即或由好著聲境。或是違誓。厭禱求生。心口為殃。報招其咎耳 十一罔類。   由因世界合妄輪迴罔顛倒故。和合異成八萬四十迴互亂想。如是故有非有想相成想羯南流轉國土。彼蒲盧等異質相成其類充塞 交合虛妄。誣罔相成。取異為同。迴他作己。元非想相。後假相成。即蒲盧等是此類也。蒲盧蜾蠃也。取青蟲為子。非己所生。推因。或是違親認義。棄本從他。謬繼別宗。妄襲餘族。因果之應。感此類生 十二殺類。   由因世界怨害輪迴殺顛倒故。和合怪成八萬四千食父母想。如是故有非無想相無想羯南流轉國土。如土梟等附塊為兒。及破鏡鳥以毒樹果抱為其子。子成父母皆遭其食。其類充塞 冤對相讎。連環不止。託至親之父子。發至怨之殺害。豈不怪哉。初生託質互有想愛。故雲非無想相。後時成大父母遭食。故雲無想。土梟破鏡附塊抱果。子子孫孫相成相襲。業使之然。非自然耳。問既是怨對。無感生義。何得用附而生怨中有愛。答託質須資愛想。殺害由乎先業。愛想無常。由業所起。始雖起愛。後變成憎。故遭其食 三結名類。   是名眾生十二種類 如文。   首楞嚴義疏注經卷第七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799 首楞嚴義疏注經   首楞嚴義疏注經卷第八(之一)   長水沙門子璿集   二返妄歸真辨地位之相三。初辨漸次修行者。前由無明動彼靜心。從細至粗。遂成三相及二顛倒 又由世界和合相涉根塵相對成業性故。十二區分。類生差別。流浪苦海如汲井輪。其猶空華於湛精明亂生亂滅。此皆塵勞煩惱污染真性不得清淨。今欲轉染歸淨返流復源。故立漸次修行以為對治。下喻雲。如淨器中除去毒蜜。以諸湯水並雜灰香洗滌其器後貯甘露。由此漸次以立地位也 文二。一結前生後二。一結前顛倒因。   阿難。如是眾生。一一類中。亦各各具十二顛倒。猶如捏目亂華發生。顛倒妙圓真淨明心。具足如斯虛妄亂想 眾生妄心無始熏習業苦種子如恆河沙。何啻十二八萬四千。故一一類。復具十二。於妙圓中。皆是狂勞虛妄華相 二生後漸次法。   汝今修證佛三摩提。於是本因元所亂想。立三漸次。方得除滅。如淨器中除去毒蜜以諸湯水並雜灰香洗滌其器後貯甘露 真心如器。顛倒即毒蜜。湯水等即戒定慧。洗滌即修習。甘露即無生忍。若本無垢。亦無修證。既有修證。須具眾因。故此三種皆為本也 二正辨修行二。一徵列。   雲何名為三種漸次。一者修習除其助因。二者真修刳其正性 前問至何漸次得修行目。今此第二正名修行。故雲真修。   三者增進違其現業 五種辛菜名為助因。以能資助煩惱業故。淫盜殺妄名為正性。以是生死根本解脫怨故。根塵偶對。流逸奔趣。正是無明現行業用。是故除而去之。刳而空之。違而背之。苟三行漸著。功用漸成。六用不行。返流全一。妙圓平等。身心快然。是人即獲無生法忍 二別釋三。一除其助因二。一總指食為助因。   雲何助因。阿難。如是世界十二類生。不能自全。依四食住。所謂段食。觸食。思食。識食。是故佛說一切眾生皆依食住 皆依食住者。食以資益諸根大種。心心所法能生喜樂相續執持。故有四種。段謂分段。以欲界香味觸三正消變時有資益義。乃名為食。觸食。謂根境識三和合。能引意識相應觸起。觸對前境。能生喜樂。資益諸根及心心所故。思食。謂意識相應思與欲俱轉。於可意境希望偏勝有資益義故。識食謂第八識。由前三食緣助勢力。令此第八體有增勝。故能執持諸根大種。能與諸法為長養因。有攝益義。故名為食。如四食章 二別示食辛過患三。一勸令斷。   阿難。一切眾生。食甘故生。食毒故死。是諸眾生。求三摩提。當斷世間五種辛菜 有資益義。皆名為甘。不正消變能壞身心。皆名為毒。五辛者。謂大蒜茖蔥慈蔥蘭蔥興渠。是五性熱氣葷味辣。修行者食。能殺法身。如食毒也。故須斷之 二示過患二 一現同鬼住。   是五種辛。熟食發淫。生啖增恚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縱能宣說十二部經。十方天仙。嫌其臭穢鹹皆遠離。諸餓鬼等。因彼食次舐其唇吻。常與鬼住。福德日銷。長無利益 生死根本無過婬殺。此五能助。復加葷穢。引諸邪惡。污清淨道。故福德天眾捨離。無益諸鬼同住也。唯增癡惑。失正真道。修三昧者豈不慎之 二終作魔民。   是食辛人。修三摩地。菩薩天仙十方善神不來守護。大力魔王。得其方便。現作佛身來為說法。非毀禁戒。讚婬怒癡。命終自為魔王眷屬。受魔福盡。墮無間獄 臭辣葷穢非可聖意。故不守護。魔不持戒。而修邪定。及修世福。遂感魔宮。以定福力。且順生報。其毀禁業順後方受。故雲福盡墮獄 三結成行。   阿難。修菩提者。永斷五辛。是則名為第一增進修行漸次 二刳其正性二。一勸持戒二。一正勸止持三。一正明。   雲何正性。阿難。如是眾生。入三摩地。要先嚴持清淨戒律。永斷婬心。不食酒肉。以火淨食。無啖生氣 正性者。此殺盜婬性是罪故。復是生死根本性故。然飲酒合是助因。今為正性者。以過惡深於辛故。以火淨食者以淺況深。生果尚須淨食。何況酒肉婬盜殺妄。涅槃護譏嫌戒。與性重等。故須防微免致大過 二反顯。   阿難。是修行人。若不斷婬及與殺生。出三界者。無有是處 豈有具諸功德出離之體而從婬盜殺妄中得。必不然也 三順結。   當觀婬欲猶如毒蛇如見怨賊 毒蛇怨賊。能殺生身。不損法體。婬欲能損法身慧命。真修行者必須永斷。涅槃經說。菩薩觀愛有九種過患。一如債有餘。二如羅剎女婦。三如妙華莖有毒蛇。四如惡食性所不便而強食之。五如婬女。六如摩樓迦子。七如瘡中瘜肉。八如暴風。九如彗星。下文雲。十方如來。色目行婬同名慾火。菩薩觀欲如避火坑 二教行次第。   先持聲聞四棄八棄。執身不動。後行菩薩清淨律儀。執心不起 比丘四重。尼復加四。謂觸八覆隨。故雲八棄。梵雲波羅夷。此雲棄。謂犯此者。永棄佛法邊外。猶如死屍大海不受。故名為棄。入大乘道而先學小者。十輪經說。若不先學小乘。即學大乘。無有是處。乃至雲。無力飲河池。詎能吞大海。是故一切菩薩。皆先學三乘。唯不究竟證於小耳 二明利益二。一遠多過累。   禁戒成就。則於世界永無相生相殺之業。偷劫不行。無相負累。亦於世界不還宿債 三緣若斷。三因不生。故於世間不相詶報。皆由持戒成就故爾 二獲多神用。   是清淨人修三摩地。父母肉身。不須天眼。自然觀見十方世界。睹佛聞法。親奉聖旨。得大神通遊十方界。宿命清淨得無艱險。是則名為第二增進修行漸次 持戒清淨魔事不生。觀行既成。故能發用。於父母所生之身。得相似五通。此同法華觀行持經於現身中獲六根淨。文雲。雖未得天眼。但用父母所生眼。徹見三千界等 三違其現業三。一返流全一。   雲何現業。阿難。如是清淨持禁戒人。心無貪婬。於外六塵不多流逸 由前起後也。清禁既圓。觀行仍就。於六塵境已知虛幻。終不信任隨流奔逸妄有取著。   因不流逸。旋元自歸。塵既不緣。根無所偶。反流全一。六用不行 正違現業也。既不隨塵。復歸元性。元性之中本無根塵。夫何為偶。根境不生。六用不起。唯一圓常妙覺明體。此同觀音圓通生滅既滅寂滅現前也。故上偈雲。一處成休復。六用皆不成。塵垢應念消。成圓明淨妙 二獲忍無生。   十方國土皎然清淨。譬如琉璃內懸寶月 此敘證真相也。國土融真。圓明體現。故如琉璃內懸寶月。清淨者空義。琉璃寶月空假中也。故圓覺雲。覺圓明故顯心清淨。心清淨故乃至一世界多世界清淨等。   身心快然。妙圓平等。獲大安穩 前則世界圓明。此則身心圓明。本由迷倒。身之與心。外洎山河虛空大地。鹹是妙明真心中物。今復本源。故身心世界妙圓平等。更無差別。法界一相。創證此境快然安穩。即分得涅槃安樂處也。   一切如來密圓淨妙皆現其中 此獲勝德。即所證理顯也。現謂顯發。理智行三名密圓淨。即涅槃三德也。一一德中具一切法。三一無礙。故稱為妙。此二種法。諸佛所證。是佛果德。攝盡十方三世佛法。今日於此一念顯現通達無礙。故雲皆現其中。   是人即獲無生法忍 結能證也。真如實相名無生法。無漏真智名之為忍。得此智時。忍可印持法無生理。決定不謬。境智相冥。名無生忍。華嚴初住。餘經初地。是得忍位。今經第三漸次便得此忍。迥異餘說。於此忍中。隨所證得不異而異。即立諸位。故名聖位。此則初漸次正修觀行。第二漸次觀成入似。第三漸次既言獲無生忍。即同初住至等覺位 三結顯立位。   從是漸修。隨所發行安立聖位。是則名為第三增進修行漸次 從此第三漸次。隨起何行。隨行附義以立位名。不離前來密圓淨妙境智行也 二明地位差別。夫論地位者。皆是諸佛菩薩親證境界。約斷伏次第發真妙用功力淺深。以立位次。起信論雲相似覺隨分覺究竟覺。以分地前地上及究竟位。華嚴經智度論。約入大海。辨功用淺深。但遲速有異。分根性利鈍。如涉長途非無裡數。諸大乘經。若說平等法界。無佛無眾生。則無地位可立。如華嚴經雲。眾生妄分別。有佛有世界。若了真法性。無佛無世界。楞伽雲。無有佛涅槃。亦無涅槃佛。遠離覺所覺。又雲。寂滅真如有何漸次。上文雲。妙性圓明。離諸名相。本來無有世界眾生。此等令觀一真法界本來平等無修無證亦無迷悟。故無地位可立。此顯心真如門也。若依心生滅門。有迷有悟。識然修證差別不同。且圓頓大乘。無過華嚴涅槃仁王瓔珞大品法華等經。雖明法界平等無說無示。而菩薩行位終日炳然。故華嚴雲。不為鈍根下劣眾生說於地位。仁王雲。若言越此地位得成佛者。是魔所說。此則異諸外道天魔各自謂得無上覺道不說地位。今顯佛法有不思議功德。曠劫修行。因圓果滿。方稱究竟。又諸經論建立地位多少不同。仁王五十一位。瓔珞五十二位。華嚴四十一位。大品四十二位。此經五十七位。下文復雲六十聖位。聖說不同。或開或合。各是一意。若約天台圓教位次對今經者。有同有異。同故地前俱是證位。異故此乾慧心便是第三漸次無生忍中。隨義建立。不同天台入初住時方證無生忍也 文九 一乾慧地。   阿難。是善男子。欲愛乾枯 持戒清淨。遠離貪婬。故名初乾。即斷煩惱障也。乾義有二。一欲盡故曰乾。二但慧故曰乾。今即初義根境不偶 由三昧力。返流全一。破所知也。   現前殘質不復續生 報障盡也。亡欲愛故無潤惑。根不偶故無業性。縱有業苦種子。無潤不生。盡此報身更不相續。即生實報土也。此即惑業苦亡。無潤生理。即乾義也。   執心虛明。純是智慧。慧性明圓。瑩十方界 戒定既圓。從此發慧。即轉前三障純成智慧。慧光發明瑩十方界。即慧義也。   乾有其慧。名乾慧地 結名也。此即但有其慧。故前雲純也。既雲隨所發行安立聖位。故約欲枯返流純成智慧未沾果海法流之水。故受此名。此約無生忍中義說故爾。真謂圓融不礙行布。下皆倣此 二十信位二。一躡前總示。   欲習初乾。未與如來法流水接 躡前乾慧義也。創乾欲愛。果法未沾。即用此心為信方便。標如來者顯是果法。此下總示。   即以此心。中中流入。圓妙開敷 此標也。即用此乾慧中智。合中道理。理智俱中。故名中中。又離一切二邊相故。雙照二諦無不真實。又此中智。唸唸相繼而進上位。故雲中中流入。言流入者。顯無功用任運而進也。以證中道。自然流入薩婆若海。此則更增一番智斷功能。故雲圓妙開敷。此即於乾慧心。增明觀智以為方便。得入十信。   從真妙圓。重發真妙 釋也。上句釋此心流入。下句釋圓妙開敷 二正開十心十。一信心。   妙信常住。一切妄想滅盡無餘。中道鈍真。名信心住 以中道智。證法界一體三寶。於實德能。深忍樂欲。冥合常住清淨妙心。名為妙信。此信即理。亦名常住。一切妄想滅無餘者。即斷所知。無明住地一斷遍斷。始因迷覺成不覺。今既圓妙智發。翻不覺成覺。故雲一切滅盡無餘。中道純真者。妙智決定。不偏不邪。是佛正因。不雜偽妄。故雲純真。以不住法即住其中。故名為住。經中多說地住二位是發真處。今於乾慧信位立之。表是證真非是似解耳 二念心。   真信明瞭。一切圓通。陰處界三不能為礙 躡前信心也。妙信常住。不偏不邪。純一真如。故雲真信明瞭。一切圓通者。了三科法無不是如也。無明妄想既亡。陰界自然解脫。故雲不能為礙。   如是乃至過去未來無數劫中。捨身受身一切習氣。皆現在前。是善男子。皆能憶念得無遺忘。名念心住 妄想若存。陰界為礙。忘失煩惱隨此而生。今既妄滅陰消。過未如一。無遠無近所經未經一念現前。此即過去宿命未來天眼明記不失。故名為念 三精進心。   妙圓純真。真精發化。無始習氣通一精明。唯以精明進趣真淨。名精進心 圓妙淨智。無二邊之雜。無妄想之偽。故雲純真。現用自在。故雲發化。乃能融通習氣。唯一精真。以真精智進真淨行。故名精進 四慧心。   心精現前。純以智慧。名慧心住 真精之心明瞭顯現。此現前心純是圓智。用名慧心。智之與慧左右言耳 五定心。   執持智明。周遍寂湛。寂妙常凝。名定心住 智照凝明無動無亂。照而常寂。湛然不動。故曰定心 六不退心。   定光發明。明性深入。唯進無退。名不退心 寂定慧光互相明發。於理於行唯深唯進。故雲不退 七護法心。   心進安然。保持不失。十方如來氣分交接名護法心 寂照增進不動不退。故雲安然。保任護持。令此與佛冥然通合。故雲交接。由保持故名為護法 八迴向心。   覺明保持。能以妙力。迴佛慈光向佛安住。猶如雙鏡光明相對。其中妙影重重相入。名迴向心 由前寂照互相顯發保持無退。妙用強勝能感果德。因心中現。故雲迴佛慈光。此寂照因決能感果無有乖失。故雲向佛安住。果中現因相。因中現果相。因果不二互現互人。故雲妙影重重相人名迴向心 九戒心。   心光密迴。獲佛常凝無上妙淨。安住無為。得無遺失。名戒心住 即寂之照。故曰心光。即照之寂。名佛常凝。此圓定慧。離二邊染斷性亦無。故雲無上妙淨。二邊不動即無為作。故雲安住無為也。得無遺失。戒圓明也。此則定道圓融離妄想染。故雲戒心 十願心。   住戒自在。能遊十方。所去隨願。名願心住 戒根圓淨。過累不拘。故雲自在。以此為足遊履十界。妙用現前隨欲利益。故名願心 三十住十。一發心住。   阿難。是善男子。以真方便發此十心。心精發暉。十用涉入圓成一心。名發心住 方便空也。十心假也。一心中也。圓融妙慧名真方便。由此妙慧發前十信。以此十心本是一性所具功德。由妙慧發。令一一心皆具十心。十用無礙。一多相即。唯是一心。心即祕藏。今於此藏開發顯現。以不住法即住其中。名發心住 二治地住。   心中發明。如淨琉璃內現精金。以前妙心履以成地。名治地住 琉璃空也。精金中也。現即假也。淨寶精金互相映現。無礙融通不一不異。以此妙心而為所依。然後出生無量德用。故名治地 三修行住。   心地涉知。俱得明瞭。遊履十方得無留礙。名修行住 法界心地即前一心。妙行能涉。妙智能知。理智行三自在圓融。不以二邊之所住著。名無留礙。此真修行。名修行住 四生貴住。   行與佛同。受佛氣分。如中陰身自求父母。陰信冥通。入如來種。名生貴住 智行微妙。冥通果德。故雲行與佛同。自然合佛慈種。名受佛氣分。如中陰身自求父母者。以佛權實二智為父母。故維摩雲。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既分入果智密合果德。故雲冥通入如來種 五方便具足住。   既遊道胎。親奉覺胤。如胎已成人相不缺。名方便具足住 以自行化他一切種智具足成就。名人相不缺也 六正心住。   容貌如佛。心相亦同。名正心住 一切種智自利利他相用顯現。名為容貌。無緣慈悲。名之為心。故觀經雲。佛心者大慈悲是。此菩薩分得其用。名之為同 七不退住。   身心合成。日益增長。名不退住 一切種智。慈悲相用。和合成就。任運增長無有退屈。名為不退 八童真住。   十身靈相。一時具足。名童真住 十身靈相。十身盧捨那也。謂聲聞。及緣覺。菩薩。如來身.法.智.空.業報.眾生.及國土。又如來身自具十種。謂菩提.願.化.力.莊嚴。威勢.意生.福.法.智。此十妙應。如隨色珠顯現自在。即不思議種智之妙用。智體本具。隨障盡處而得顯現。既以權實二智大悲熏修。功用頓顯。雖未全如於佛。分得此用。即一身現無量身也。華嚴雲雖未具足一切智已獲如來自在力 九法王子住。   形成出胎。親為佛子。名法王子住 十身具足。故曰形成。出因顯果。故雲出胎。堪任繼嗣紹隆佛法。名法王子 十灌頂住。   表以成人。如國大王以諸國事分委太子。彼剎利王世子長成陳列灌頂。名灌頂住 行願內充。慈悲外發。德相漸成。化物功著。故雲表以成人。於十方界。次補佛處。堪任付囑。傳法利生。故如國王委政太子陳列灌頂也。問准華嚴經。初住菩薩即能成佛教化眾生。何故至第十住方名陳列灌頂表成佛耶。答圓融之教。二經頗同。以行布不礙圓融故。華嚴初住便能成佛。圓融不礙行布故。今十住方列灌頂。故彼經雲。菩薩住處廣大與虛空等。又雲。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了達諸法真實之相。所有聞法不由他悟。具修十種智力。究竟離虛妄。無染如虛空。清淨妙法身。湛然應一切。亦同大品雲。從初發心時。即坐道場。轉法輪。度眾生。當知此菩薩為如佛。今經雲十用涉入圓成一心。又雲。十身靈相一時具足。此上皆明一位具諸位。即行布不礙圓融也。又華嚴明第十地菩薩。方論受職。此經第十住明陳列灌頂。即圓融不礙行布也。圓融即橫論。行布即豎說。二無障礙。二經頗同。故無疑也。言陳列灌頂者。華嚴經雲。轉輪聖王所生太子。母是正後。身相具足。坐白象寶妙金之座。張大網縵。奏諸音樂。取四大海水置金瓶內。王執此瓶灌太子頂。是時即名受王職位。菩薩受職亦復如是。諸佛智水灌其頂故。名為受大智職菩薩。彼明第十地方是受職。今此十住既名灌頂。故說受職。彼約究竟。此約分得。又無生忍中。一位具諸位。故得互說 四十行位十。一歡喜行。   阿難。是善男子。成佛子已。具足無量如來妙德。十方隨順。名歡喜行 初二句結前。具足下正明。此有三義故歡喜。一具足無量佛德故。如觀音雲。我又獲是圓通。修證無上道故。又能善獲四不思議無作妙德。既雲不思議。即是無量佛德也。此之妙德。先未曾獲。今自具足。故雲歡喜。二眾生受化故歡喜。十方者。現十界身利眾生也。隨順有二。一眾生趣類不等。根行有異。菩薩隨順以形以說。此明能化隨順也。二菩薩現種種化。眾生隨順一一受化鹹皆得益。此明所化隨順也。能所既皆隨順。機應俱生歡喜。故以名焉 二饒益行。   善能利益一切眾生。名饒益行 如上隨順眾生。即是善能利益。始能歡喜生善。終能破惡入理。故名饒益 三無嗔恨行。   自覺覺他得無違拒。名無瞋恨行 自覺故。無明不能拒智。覺他故。有情不能違化。障不能拒。物不能違。二利既兼。故無嗔恨 四無盡行。   種類出生窮未來際。三世平等十方通達。名無盡行 隨機隨感現種類身。盡未來際化復作化。三世下釋所以也。以知三世空寂故。得窮未來際。以達十方無礙故。能現種類身。若時若處現化不絕。故雲無盡也 五離癡亂行。   一切合同。種種法門得無差誤。名離癡亂行 現種類身。即普現色身三昧。說無量法。不離四種辯才。若身若說。皆是智用鹹歸於理。華嚴雲。此菩薩於一念頃得無數三昧。了知此之三昧同一體性。乃至得一切法真實智慧。是故能合種種法門得無差誤。由無差誤故離癡亂 六善現行。   則於同中顯現群異。一一異相各各見同。名善現行 一中現無量。故雲於同現異。無量中現一。故雲異相見同。身說皆然也。以知一切法同一法性。能作種種異說。而不失一性一相之旨。維摩雲。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故名善現 七無著行。   如是乃至十方虛空滿足微塵。一一塵中現十方界。現塵現界不相留礙。名無著行 著謂住著。即留礙也。一塵現十方。是現界。不壞一塵相。是現塵。世界微塵各不相妨。此即大小自在。由此菩薩住不思議解脫。故得此用 八尊重行。   種種現前。鹹是第一波羅蜜多。名尊重行 現塵現界現身現說不相留礙。故雲種種現前。皆從圓融三德般若之所發現。故雲第一。此之妙行超過一切諸法門。故名為尊重 九善法行。   如是圓融。能成十方諸佛軌則。名善法行 如上所現。無礙妙用。故雲圓融。一一皆能合佛如來利生軌則。故名善法 十真實行。   一一皆是清淨無漏。一真無為。性本然故。名真實行 依真起用。用不離體。體即真如無漏清淨一真法界。此法界體本具如是無方妙用。故雲本然。以即體故。名為真實。此之十行。皆是證真菩薩自利利他無礙自在圓融妙行。一一皆破微細無明。顯佛智德。漸漸圓滿。有此十番智斷功用。唸唸與薩婆若相應。華嚴雲。此菩薩行與法界虛空等。以用諸佛不思議妙行故。故此十行圓融無礙。即一論十。十不離一。故此最後即雲一一皆是清淨真如性本然故 第五十迴向位十。一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迴向。   阿難。是善男子。滿足神通。成佛事已。純潔精真。遠諸留患 結前十行也。依體起用。故雲滿足神通。自利利他妙行無礙。故雲成佛事已。佛以度生利他為事業故。純潔精真顯智德也。遠離留患顯斷德也。此十番智斷。皆是非證而證。不斷而斷。智本真故。惑本亡故。   當度眾生。滅除度相。迴無為心。向涅槃路。名救一切眾生離眾生相迴向 此正明也。約用就體。能所俱亡。眾生相空本涅槃故。能化緣生本無性故。故雲滅除度相。般若經中亦同此說。亡緣之智名無為心。無作妙理名涅槃路。攝用歸體名為迴向。涅槃果也。路即理也。履以成地到究竟故。名涅槃路。結名可知。問十行位中豈有度相耶。答前即依體起用。且論神通化物。未言滅除度相。今此攝用歸體。順寂滅義。故除度相。約義雖異。為行頗同。若不然者。豈有證真大士猶懷度生之相耶 二不壞迴向。   壞其可壞。遠離諸離。名不壞迴向 應當遠離一切幻化虛妄境界。故雲壞其可壞。心如幻者亦復遠離。遠離為幻亦復遠離。離遠離幻亦復遠離。故雲遠離諸離。得無所離。即合涅槃。故雲不壞迴向 三等一切佛迴向。   本覺湛然。覺齊佛覺。名等一切佛迴向 本性覺體未嘗起滅。故雲湛然。此湛覺體。三世諸佛無二圓滿。故雲覺齊佛覺。此則得平等覺與諸佛同。故雲等一切佛 四至一切處迴向。   精真發明。地如佛地。名至一切處迴向 精真發明智顯也。地如佛地理現也。智冥理體無二無別。智遍理遍名至一切處 五無盡功德藏迴向。   世界如來互相涉入得無罣礙。名無盡功德藏迴向 此菩薩得如來身及國土身互相涉入無礙自在。此是如來藏中諸功德法受用無盡也 六隨順平等善根迴向。   於同佛地地中。各各生清淨因。依因發揮取涅槃道。名隨順平等善根迴向 同佛地如來藏也。即前地如佛地。本來具足無漏性德。此德能為萬行所依。故雲清淨因。依於此因能起趣果之行。故雲依因發揮取涅槃道。道即因也。此則萬德為萬行因。萬行為涅槃因。合理之行行從理起。故雲隨順平等。能生妙果名曰善根 七隨順等觀一切眾生迴向。   真根既成。十方眾生皆我本性。性圓成就不失眾生。名隨順等觀一切眾生迴向 初句躡前也。十方下正顯一切眾生皆我心性。心性無外攝無不周。我之本性既圓滿成就。眾生皆爾。故雲不失。此得同體大悲。是故然也 八真如相迴向。   即一切法。離一切相。唯即與離二無所著。名真如相迴向 如故即一切法。真故離一切相。此真如體亦不可得。故雲二無所著亦即三諦。對文可見。此菩薩了一切法即真法界無相可離。名為如相 九無縛解脫迴向。   真得所如。十方無礙。名無縛解脫迴向 初句攝前。十方無礙者。既能即法離相。則不為心境諸法所繫。故雲無縛。以無縛故自在無礙。故雲解脫。此解脫相本性亦離。故皆無也 十法界無量迴向。   性德圓成。法界量滅。名法界無量迴向 聖法因義。故雲法界。然有四種。謂事。理。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今皆渾為一真法界。故雲量滅。此唯性德圓成。於一真界無量可量。故雲法界無量。又證性德一一圓滿成就不可算數邊涯故也。然此十位所有迴向不離三種。謂菩提實際眾生也。今此且約向實際說。餘二含攝。此則依真起用。皆為趣向大涅槃界。隨順法界。體用相稱。圓融自在。故華嚴雲。此菩薩所修願行。等法界。如虛空量。盡迴與一切眾生。同向一究竟菩提。故名迴向。前後諸位非無此義。以約增勝立此名耳。然此諸位。皆於一無生忍中。隨所發行。義立別名。皆能圓證聖性。不別而別。故分諸位。異而不異。唯是一心。故涅槃雲。發心畢竟二不別也。地前既爾。後位可知。前文雲。此人即證無生法忍。從此漸修隨所發行安立聖位。既言聖位。豈非證耶 次加行位。大小二乘經論。明言五位。謂資糧。加行。通達。修習。究竟位也。然有開有合。不定明現。諸小乘論及大乘法相。即顯說四位。名四善根。是順抉擇分。若纓絡仁王華嚴等經。即合而不論。攝在第十迴向。唯此經文具顯四位。蓋以圓融之教一多無礙。只於一忍圓開諸位。不開則已。開則具明。故於十迴向後。備論四種妙圓加行。又此經文。前則圓融。後則歷別。以圓融中不礙行布也。即一位一切位。一切位一位。一多無礙。華嚴亦同 文二。一結前生後。   阿難。是善男子。儘是清淨四十一心。次成四種妙圓加行 餘處所說。加行屬內凡。未證聖性故。今經從乾慧地來便名聖位。何但加行。故此特雲妙圓加行 二正辨加行四。一煖位。   即以佛覺用為己心。若出未出。猶如鑽火欲然其木。名為煖地 佛覺果智也。如前文雲。本覺湛然覺齊佛覺。精真發明地如佛地。此即用佛果智為己因心也。然猶未能離因顯果。故雲若出未出近於登地將發此智。故雲若出。猶拘因相尚未能離。故雲未出。喻如鑽火熱相先現火出不久。火喻佛覺。鑽喻加行。木喻因相。火出則木盡。覺現則因亡。亡因在即。故喻如煖。此約發智以顯也 二頂位。   又以己心成佛所履。若依非依。如登高山身入虛空下有微礙。名為頂地 前以佛覺用為己心。即果辨因也。今以己心成佛所履。即因合果也。雖因果相合。未亡二相。故雲若依。如在山頂足有所履。將顯法界無所分別。故雲非依。如身處虛空也。下有微礙喻若依也。存二相故。二相即是障入初地無明也。此約離障以顯 三忍位。   心佛二同。善得中道。如忍事人非懷非出。名為忍地 初則未亡因相。次則未亡果相。今因果二相融為一體。故雲心佛二同。因果既亡。二邊不立。故雲善得中道。此中道體將證不久。故雲非懷。然猶未亡中道之相。故雲非出。此約顯理以明也 四世第一位。   數量銷滅。迷覺中道二無所目。名世第一地 迷覺是二。即因果也。中道是一。所證理也。此名數量。中邊不存。故雲二無所目。無所目故名為銷滅。數量正屬世間。今雖銷滅。若望初地證真。猶名為似。以有所得故。初地見道名出世間。今是世間最後邊際。故名第一。此上四位唯識中說。前之二位。依明得明增二定。發尋伺觀。觀名等四法能所俱空。後之二位。依印順無間二定。發四如實觀。即前二空等。然皆有所得。未證法身。故唯識雲。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此皆歷別之談也。今經圓融不礙行布。故得以圓擬別而說。由是此地名為世間。◎   首楞嚴義疏注經卷第八(之一)   首楞嚴義疏注經卷第八(之二)   長水沙門子璿集   ◎七明十地分十。   一歡喜地。   阿難。是善男子。於大菩提善得通達。覺通如來。盡佛境界。名歡喜地 菩提佛覺也。前則若出未出。如火前相。名之為煖。今如火出木盡灰飛煙滅。故雲善得通達。故此初地名通達位。盡佛境界理顯也。以得無分別智善達法界一真平等離能所相。故唯識雲。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又雲。善達法界得一真平等。乃至得遍行真如。離異生性障。修檀波羅蜜增上。言遍行者。以此真如遍在一切諸行法中。而今證得。自利利他得自在故。名歡喜地。華嚴仁王廣明其相。今不具錄。下皆倣此 二離垢地。   異性入同。同性亦滅。名離垢地 前地於大菩提善得通達。離世間相。得正性離生。破異生性障。證一真法界。故雲異性入同。此地對異之同亦不可得。故雲同性亦滅。以若見於同即名為垢。既離對待。故名離垢。又此地證得最勝真如離邪行障。持戒波羅蜜增勝。性戒所顯名為最勝。以四無量心。行廣大十善。得性戒成就。於性重譏嫌平等無異。亦名異性入同。斷性亦無。方離微細破戒之垢。名同性亦滅。稱離垢地 三發光地。   淨極明生。名發光地 成就勝定。大法總持。破戒煩惱畢竟不生。故名淨極。能發無邊妙慧光故。故雲明生。此地證得勝流真如。謂此真如所流教法。於餘教中最為勝故。斷暗鈍障。行忍辱波羅蜜增勝 四焰慧地。   明極覺滿。名焰慧地 由定發慧。慧光明泰。故雲明極。能破微細煩惱障盡。故名覺滿。覺焰既增。故名焰慧。此地證得無攝受真如。謂此真如。由第六識二身見等於此永斷。不為我執所攝取故。能斷微細煩惱現行障。修習精進波羅蜜增勝 五難勝地。   一切同異所不能至。名難勝地 真智唯一。故曰同。俗智差別。故曰異。真俗兩智。行相互違。合令相應。非同非異。故雲所不能至。極為殊勝。更無勝者。故雲難勝。此地證得類無差別真如。謂此真如。非如眼等是有別類故。斷下乘涅槃障。修習禪波羅蜜增勝 六現前地。   無為真如性淨明露。名現前地 謂住因緣智。引無分別最勝般若。令得現前。智現理現。故雲無為真如性淨明露。此地證得無染淨真如。謂此真如本性無染。亦不可說後方淨故。斷粗相現行障。修習般若波羅蜜增勝 七遠行地。   盡真如際。名遠行地 以第八地得一真如心。名無相無功用。故此第七地。從初發心。二無數劫加功用行今至有相功用後邊。出過世間二乘道故。至此真如無相邊際。故雲盡真如際。多劫修行。故雲遠行。證得法無差別真如。謂此真如。雖多教法種種安立。而無異故。斷細相現行障。修習方便善巧行增勝 八不動地。   一真如心。名不動地 非染非淨。故名為一。離諸虛妄。故名為真常住不變。故名為如。約此義邊名為不動。又此地中。無分別智。任運相續。相用煩惱不能動故。名不動地。此地證得不增減真如。謂此真如。離增減執。不隨染淨有增減故。斷無相中作加行障。修願波羅蜜增勝 九善慧地。   發真如用。名善慧地 依真如理體。起無礙智用。成就微妙四無礙解。能遍十方善說法故。名善慧地。此地證得智自在真如。謂若證得此真如已。四無礙解得自在故。謂法義詞樂說也。謂此四種以智為體。名智自在。斷利他門中不欲行障。修習力波羅蜜增上 十法雲地二。一標指。   阿難。是諸菩薩。從此已往。修習畢功。功德圓滿。亦目此地名修習位 此指二地已來至第十地。雲諸菩薩。以是五位之中第四位故。或可總指從前至此五十五位。此第十地即是修習最後邊際。亦名此地名修習位 二正顯。   慈陰妙雲覆涅槃海。名法雲地 菩提心體不離二種。謂悲智也。從初修習。至此畢功。融為果海。名為法身。慈即悲也。能陰眾生。故曰慈陰。妙雲智也。涅槃理也。法身無相。唯此三種亦云大定智悲。即涅槃三德。名祕密藏。今此位中。猶處修習之極。猶有佛地障在。未能始覺合本。二相尚存。故雲覆涅槃海。此地證得業自在所依真如。謂若證得此真如已。得四自在。一三業。二五通。三總持。四禪定。斷於諸法中未得自在障。修智波羅蜜增勝 八等覺位二。一正明。   如來逆流。如是菩薩順行而至。覺際入交。名為等覺 從真起應。返入生死。從果入因之始。故雲如來逆流。果法聖智即法流也。從因入果。從生死入涅槃。故名順行而至。至極也。起應之始。行因之極。順逆交際只一剎那。故雲覺際入交。此即解脫道前無間道也。只於此處立為等覺。華嚴不說。含在第十地中。故彼地中便明受職。是等覺也。唯識但破十一種障。亦此意也。今此別出。意在圓融之中備顯行布耳 二結顯。   阿難。從乾慧心。至等覺已。是覺始獲金剛心中 雖從初心至此等覺皆用金剛三昧觀察諸法皆如幻等。然至此位。能破最後微細無明。是此三昧最極邊際。力用滿足。別得名為金剛心也。此即妙覺入心之初。屬無間道。便名等覺。故雲始獲金剛心也。即唯識說。金剛喻定現在前時。斷佛地障。即入妙覺也 九妙覺位。   初乾慧地。如是重重單複十二。方盡妙覺成無上道 始從乾慧。終至妙覺。單複相兼。總有十二。單則有七。謂乾慧煖頂忍世第一等覺妙覺。複即有五。謂信住行向地。以一一位中自具於十。故名為複。第十二位即是妙覺。名無上士。無上士者無所斷故。無上士者更無過者。如十五日月圓滿無缺。故雲方盡妙覺成無上道。體即大般涅槃。三德具足名祕密藏 三結依行成位三。一結用行。   是種種地。皆以金剛。觀察如幻十種深喻。奢摩他中。用諸如來毘婆捨那。清淨修證。漸次深入 指前五十七位。故雲種種。於一一地。皆用金剛如幻三昧。觀察諸法若行若智一切斷證。皆如幻炎水月虛空響城夢影像化等事。故雲十種深喻。斯則始從漸次終至佛果。皆由首楞嚴王即觀之止即止之觀。破無明惑。起行修證。故雲金剛觀察也毘婆捨那止觀雙運也。故荊溪雲。如夢勤加空名惑絕。幻因既滿鏡像果圓。清涼雲。修習空華萬行。安坐水月道場。降伏鏡像天魔。證得夢中佛果。皆此意也 二結位次。   阿難。如是皆以三增進故。善能成就五十五位真菩提路 增進即漸次也。故前文雲。從此漸次安立聖位。五十五位者。信住行向地為五十。乾慧煖頂忍世第一為五。菩提是果。即等妙二覺也。五十五心名之曰路。由此能到菩提果故。即菩提之路也 三結邪正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行人若能依此修證。不斷而斷。無到而到。此則名為真修行者。故雲正觀。若言都無地位。但尚理是。斯同邪見撥無因果。故名邪觀。仁王經中亦此料揀。說地位竟即雲。若言越此而成佛者。是魔所說。大文第五。出聖教名殊者。上來諸文。依解起行修行漸次。由因克果。一期周畢。此之法門。當流後代。須建經名。若無其名。何以召體而流布耶。故此文來 文二。一文殊問。   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當何名是經。我及眾生雲何奉持 文殊智德。此會率先。阿難遭難登伽。佛令持咒往救。大眾茫然失守。亦為旁問見元。諸聖各說圓通。如來敕其慎選。洎今解行圓畢因果克周。故問經名以流後代。一會能事。歸此人也 二如來答。   佛告文殊師利。是經名大佛頂悉怛多般怛羅無上寶印十方如來清淨海眼 此下五。名今是一也。以佛於無見頂放光化佛說神咒故。此表一心具體相用。大體也。佛相也。頂光化佛即是用也。細釋配法。即開題中。悉怛多等雲白傘蓋。藏心無染曰白。遍覆一切曰傘蓋。實相智慧是尊重法。楷定正邪。唯佛與佛乃能究盡。名無上寶印。三世諸佛。以此明照諸法實相。豎窮橫遍具無漏德。名清淨海眼。此上總約理智立名也。   亦名救護親因度脫阿難及此會中性比丘尼得菩提心入遍知海 二也。救護親因總標也。度脫下別顯也。得菩提心發大乘意也。入遍知海證圓常理也。此上約功用以立名也。   亦名如來密因修證了義 三也。三世果人入祕密藏以此為因。密之因也。又此大定具一切行。而非凡小之所能知。故名為密。密即因也。三世如來以此法門為究竟說。故名了義。此即約人法以立名也。   亦名大方廣妙蓮花王十方佛母陀羅尼咒 四也。曠兼無際故大。正法自持故方。稱體而周故廣。即三大義也。妙名不可思議。蓮華喻開佛知見。出煩惱礙智礙。見佛性故。如出水開敷也。又能於法自在。諸三昧首。故名為王。生諸佛故名母。持善遮惡總攝功德。名陀羅尼。咒即詛也。此約顯益以立名也。   亦名灌頂章句諸菩薩萬行首楞嚴。汝當奉持 五也。法王委政之明教。故名灌頂章句。諸菩薩等已如上釋。此約教行以立名也。已上五名答初問也。汝當奉持者答次問也。但依前五名。如說而行。流至後代令眾開悟。即奉持也。上來明解辨行。由因致果。顯位差別。問名請奉。一期周畢。斯則一會以終。合雲大眾聞佛所說作禮而去已。慶喜再有請益。時雖隔越。問且連環。故集經者。約問從義。合成一部。由是未結作禮而去 ◎大文第六。辨趣生因異者。從此已下。即第二會再說經也。以阿難問所見現事時別異故。已如教跡前後中說文分為二。初阿難問二。一敘得果二。一聞法增道。   說是語已。即時阿難及諸大眾。得蒙如來開示密印般怛囉義。兼聞此經了義名目。頓悟禪那。修進聖位。增上妙理。心慮虛凝。斷除三界修心六品微細煩惱 獲真三昧。故雲頓悟禪那。得斯陀含。故雲修進聖位。深證滅諦。故雲增上妙理。漸明智照。故雲心慮虛凝。俱生難除。故雲微細。言六品者。依大乘說。俱生煩惱三界九地雖各分九品。若智增者。入地永伏。至佛方斷。若悲增者。故意令生。若依小乘。亦於九地各分九品。然約四果。地地別斷。故初果身中。斷欲界一地九品中前六品惑證第二果。二果身中。斷下三品證第三果。三果身中。斷上二界七十二品即得羅漢。今證二果。故斷六品也 二歎佛述益。   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威德世尊。慈音無遮善開眾生微細沈惑。令我今日身心快然得大饒益 修道所斷行相難了。故曰微細。無始俱生。故曰沈惑。疑網消除。故雲快然。增進聖位。故雲饒益 二述所疑二。一正陳疑問二。一總問諸趣。   世尊。若此妙明真淨妙心本來遍圓。如是乃至大地草木蠕動含靈本元真如。即是如來成佛真體。佛體真實。雲何復有地獄餓鬼畜生修羅人天等道。世尊。此道為復本來自有。為是眾生妄習生起 此疑。由前佛語阿難。今汝諸根若圓拔已內瑩發光。汝是浮塵及器世間諸變化相。如湯消冰。應念化為無上知覺。斯則一人成佛。器界有情一時成佛。如來今日成佛已久。不合更有器界趣類。故雲佛體真實雲何復有地獄等道。此道若是本來自有。雲何前言清淨本然。本來無有世界眾生。亦不可言一人成佛依正融覺。若言眾生妄習生起。妄習如何得生起耶。生起之相其義雲何。若據如來答意。即是眾生虛妄造業虛妄受生。菩提心中。猶如空華妄見生滅。故下文雲。汝妄自造。非菩提咎。問此與滿慈所疑何別。答前疑理本清淨雲何忽生山河大地。則約依報為首。以難清淨本然。故佛釋疑。蓋由強覺妄分能所。遂成三種相續。從妄見生。因此虛妄終而復始。此疑佛今成果一切合融歸覺雲何更有七趣差別。則約正報為首。以難果佛唯真真合無此七種差異。又徵。此道為本有耶。為妄起耶。意欲如來廣明因果。雖皆虛妄。善惡業緣受報好醜終不差忒。令諸眾生明信因果不入邪見。前文但雲從妄見生一體虛妄。諸鈍根者便謂都亡因果。今此辨析。因果昭然。則知前難意顯真諦。今疑意明俗諦。前後相濟。方成圓了。即前圓解之義殘也 二別問地獄。   世尊。如寶蓮香比丘尼。持菩薩戒。私行婬欲。妄言行婬非殺非偷無有業報。發是語已。先於女根生大猛火。後於節節猛火燒然。墮無間獄。琉璃大王。善星比丘。琉璃為誅瞿曇族姓。善星妄說一切法空。生身陷入阿鼻地獄。此諸地獄。為有定處。為復自然。彼彼發業各各私受 寶蓮香事未檢所出。意謂殺盜有對。邪行無對。故雲無報。善星事出涅槃。琉璃緣如本經。為有定處下問意有六。文見於三。六者。謂有定處。無定處。自然。因緣。私受。同受。下文結雲。不斷三業。各各有私。因各各私。眾私同分。非無定處 二請說申益。   唯垂大慈。發開童蒙。令諸一切持戒眾生聞決定義歡喜頂戴謹潔無犯 幼小曰童。情昧曰蒙。阿難自鄙無有大智。願垂開發也。諸持戒者。若聞因果虛妄猶如空華。則持戒何益。苟示決定義門。必令謹潔無犯 二如來答二。一讚請許宣。   佛告阿難。快哉此問。令諸眾生不入邪見。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即俗而真唯一妙覺。即真而俗因果不亡。此義雙融。方為圓了。阿難所問頗稱佛心。故歎快哉。自除邪見 二正為分別三。一約情想以總明三。一總開二分文二。一標列。   阿難。一切眾生。實本真淨。因彼妄見。有妄習生。因此分開內分外分 諸法本真未嘗生起。由念分別見諸法生。苟能離念。即見眾生山河國土本來成佛。故雲實本真淨。返本者雖爾。其未返者各依見妄造業受報。故下文雲。此等眾生不識本心。受此輪迴。經無量劫。不得真淨。皆由隨順殺盜婬故。返此三種。又則出生無殺盜婬。有名鬼倫。無名天趣。有無相傾。起輪迴性。故雲因彼妄見有妄習生等 二正明二。初內分約情二。一釋相。   阿難。內分即是眾生分內。因諸愛染髮起妄情。情積不休能生愛水 愛染之情。正是眾生生死根本。名為內分。分亦因義。情愛沈下。能潤業受生。故如水也。外由內感。故有水輪遍十方界。   是故眾生心憶珍羞。口中水出。心憶前人或憐或恨。目中淚盈。貪求財寶心發愛涎。舉體光潤。心著行婬。男女二根自然流液 此引事驗也。憶即是念。明記為性。念有憎愛。故分憐恨。由愛起憎。不離情染。內有情染外現其事。故皆流水也 二結成。   阿難。諸愛雖別。流結是同。潤濕不昇自然從墜。此名內分 所愛之境雖別。能愛之心是一。故雲流結是同。流謂沈下。結謂縛著。因既不昇。果亦淪墜 二外分約想二。初釋相。   阿難。外分即是眾生分外。因諸渴仰發明虛想。想積不休能生勝氣 眾生生死本分由情。情著染境因是從墜。今以淨境為所欲處。但由其想。不屬於情。乃是眾生分外之事。故雲外分。氣謂氣色也。   是故眾生心持禁戒。舉身輕清。心持咒印。顧盻雄毅。心欲生天。夢想飛舉。心存佛國。聖境冥現。事善知識。自輕身命 引事驗也。身輕清。顧雄毅。夢飛舉。聖境現。輕身命。此五皆是殊勝氣色。由想故有也。毅果敢也 二結成。   阿難。諸想雖別。輕舉是同。飛動不沈自然超越。此名外分 忻外勝境。不由情染。想既輕清自然飛動。報當超越也。已上總而略明。未細分別善惡 二別辨趣生二。一總明業緣逆順。   阿難。一切世間生死相續。生從順習。死從變流。臨命終時未捨煖觸。一生善惡俱時頓現。死逆生順。二習相交 順逆有二。一約情。一切眾生好生惡死。生即順情。死即逆情。故雲生從順習死從變流。變猶逆也。又受胎時。三處皆順。故得生也。死則無此。二約業。業能感果。生即順感。由因致果也。故雲順習。死即反此。無生長義。故雲變流。生死交際風火未散。平生行業善惡因緣此時俱現。強者先牽。即隨生處 二別明情想昇沈五。一明純想。   鈍想即飛。必生天上。若飛心中兼福兼慧及與淨願。自然心開見十方佛。一切淨土隨願往生 此有二類。若唯有想不兼福慧。即但持戒而厭此身。必生天上。若於持戒兼修福慧。發見佛願。深厭三界。必生淨土。見十方佛即獲法忍。故雲心開。如觀經說 二情少想多。   情少想多。輕舉非遠。即為飛仙大力鬼王飛行夜叉地行羅剎。遊於四天。所去無礙 想多故飛行自在。情少故受仙鬼形。此之等類。多因邪想不正修行。即是不修戒慧但修邪定。不持戒故墮鬼神道。以修定故有大神通。差別之因。一如上說。仍是想多情少。此中仙鬼等四。可以九八七六想配之。若情多者。必無戒定。墮三塗耳。   其中若有善願。善心護持我法。或護禁戒隨持戒人。或護神咒隨持咒者。或護禪定保綏法忍。是等親住如來座下 此想多中仍兼善願也。雖不持戒。且有定願。護持戒咒及禪定者。斯則由宿習故毀禁。知過故發願。亦是乘急戒緩者。故能於八部身而見佛耳 三情想均等。   情想均等。不飛不墜。生於人間想明斯聰。情幽斯鈍 不昇為天仙。不墜落三塗。仍於均等之中。想或稍強。根必聰慧。情或稍重。根必暗鈍。雖同人類。亦由情想有此差異。即別報也 四情多想少。   情多想少。流入橫生。重為毛群。輕為羽族 若望下文。此當六情四想也。橫生旁生也。然有輕重。若情稍重。報為走獸。故曰毛群。若想稍強。身為飛禽。故雲羽族。細論差別。如類生中及下文說。   七情三想。沈下水輪。生於火際。受氣猛火。身為餓鬼常被焚燒。水能害己。無食無飲經百千劫 火際者餓鬼所居處也。水輪向下至火輪際。近地獄也。受氣猛火者。由業力故。受猛火氣以為身也。故常被燒節節火起。水能害己者。苦於無水也。苟遇成火而燒其身。故雲害己。   九情一想。下洞火輪。身入風火二交過地。輕生有間。重生無間。二種地獄 二交過地者。風火二輪交際之處。即正是七熱地獄處也。於九情中。稍減者名輕。即八情者墮有間。稍增者名重。入無間正九情也。此言無間。約受苦說。然此無間。對前有間得名。以是第七熱地獄故。下即第八五無間獄。別名阿鼻最極重也 五純情。   純情即沈阿鼻獄。若沈心中。有謗大乘。毀佛禁戒。誑妄說法。虛貪信施。濫膺恭敬。五逆十重。更生十方阿鼻地獄 阿鼻此雲無間。即第八獄也。此具五種。謂受罪。苦具。身量。劫數。壽命也。若依俱捨。業報無間。以造此罪必墮地獄更無餘業餘生能間隔故。謗大乘下諸罪最重。由是更生十方阿鼻。法華雲。若謗此經。其人命終入阿鼻獄具足一劫。劫盡更生。如是展轉至無數劫。俱捨論說。阿鼻地獄壽命中劫。二十增減為一中劫。既言無數。此世界壞。即往十方阿鼻也。以謗法罪斷佛種故。令無量人墮邪見故 三結由自業。   循造惡業。雖則自招。眾同分中兼有元地 隨順造惡。故受苦報。惡業不同受報亦別。故雲自招。眾同分中有元地者。眾名不一。同是一義。眾有相似。同立分名。造業同者共中共變。俱捨論說。有差別同分無差別同分。同業共感眾多苦具同受此苦。名無差別同分。若隨輕重受報不同。名差別同分。今雲元地即差別也 二就業報以別辨七。初地獄三。一結前生後。   阿難。此等皆是彼諸眾生自業所感。造十習因。受六交報 由乎情想妄集諸業。隨業善惡或升或墜。故雲自業所感。十習因者別指惡業。即由十使煩惱。於六根門發識造業。洎受其報。從六根出。報與業交。故雲交報。同受地獄即引業招。六根別受即滿業致。俱是眾生妄情習造耳 二徵起別辨二。一十習因十。一婬習。   雲何十因 總徵也。發業有二。一正發。即無明。二助發。即餘惑俱分別也。今此十因。除婬習是所發之業。餘九皆是能發之惑。惑有根隨。下文自指。此下十段文皆有三。   阿難。一者婬習交接發於相磨。研磨不休。如是故有大猛火光於中發動。如人以手自相摩觸煖相現前 一由因致果。此即正是所發業也。具足貪癡。生死輪迴斯為其本。內根外境互相偶構。故雲交接。內外相發遂成慾火。喻顯可知。   二習相然。故有鐵床銅柱諸事 二正感果相。根境兩具。故雲二習。能觸所觸。皆是我心互相熏習結成婬業。以於欲境起顛倒心生自他樂想。因此業種。後感其報。從其能觸現地獄身。從其所觸現諸苦具。皆是自業所熏。分其二習自相刑害耳。他皆倣此。   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行婬。同名慾火。菩薩見欲如避火坑 三結示過名。火能變壞一切世間。欲能破滅出世善法。是故行者應當遠離 二貪習。   二者貪習交計發於相吸。吸覽不止。如是故有積寒堅冰於中凍冽。如人以口吸縮風氣有冷觸生 由因致果也。貪即是愛根本之數。正能潤生。於有有具染著為性。由愛著故種種計校。求取前境。故雲交計相吸也。貪取不止。如水結冰堅住不散遂成凍例。此釋貪久成業以致果也。喻文可見。   二習相凌。故有吒吒波波羅羅青赤白蓮寒冰等事 正顯果相也。由因感果。由內感外。吒波羅等忍寒聲也。即八寒地獄。俱捨雲。頞部陀者此雲皰。尼剌部陀此雲皰裂。此二從相。阿哳吒唬唬婆霍霍婆。此三從聲。鬱缽羅等三如青白紅蓮。此三從色。以寒之彌甚身色如之。相凌侵凌也。   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多求。同名貪水。菩薩見貪如避瘴海 結示過名。貪能滋潤。滋長惡法。如今之有泉飲之則貪也。復能損害法身慧命。如有瘴之海 三慢習。   三者慢習交凌發於相恃。馳流不息。如是故有騰逸奔波積波為水。如人口舌自相綿味因而水發。二習相鼓。故有血河灰河熱沙毒海融銅灌吞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我慢。名飲癡水。菩薩見慢如避巨溺 三段如前。恃己凌他高舉為性。故名為慢。今雲交凌相恃馳騁流逸。慢之相也。血河等事皆所感報。由內致外因果相稱耳。飲之迷倒。故名癡水。西國有之。巨溺可知 四瞋習。   四者瞋習交衝發於相忤。忤結不息。心熱發火。鑄氣為金。如是故有刀山鐵橛劍樹劍輪斧鉞鎗鋸。如人銜冤殺氣飛動。二習相擊。故有宮割斬斫剉刺搥擊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瞋恚。名利刀劍。菩薩見瞋如避誅戮 於諸苦具。增恚身心。熱惱居懷。性不安隱。已上皆根本惑攝。互相衝忤結成熱惱。熱惱不息。氣忿成堅。故感金石等事。橛繫罪人杙也。宮割秦五刑之二也。斬斫剉皆新之死刑。刺即古刑之墨也。今流罪有之搥擊皆新刑之笞杖類也。如劫末時。人起猛利嗔心。所執草木皆成刀劍。非內心之所感乎 五詐習。   五者詐習交誘發於相調。引起不住。如是故有繩木絞校。如水浸田草木生長。二習相延。故有杻械枷鎖鞭杖撾棒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姦偽。同名讒賊。菩薩見詐如畏豺狼 詐謂諂曲。罔冒於他。矯設異儀。險曲為性。或取他意。或藏己失。不任師友正教誨故。此隨數也。今雲發於相調引起不住。正是此也。姦詐多端。或亂良善。矯設方便遞相誘引。故雲交誘。繩木絞校。所感苦具也。長惡滋蔓。如水浸田。豺狗足群行。舌有逆刺。狠銳首白頰。大尾長胡。似犬也。姦偽敗正猶如讒賊 六誑習。   六者誑習交欺發於相罔。誣罔不止。飛心造姦。如是故有塵土屎尿穢污不淨。如塵隨風各無所見。二習相加。故有沒溺騰擲飛墜漂淪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欺誑。同名劫殺。菩薩見誑如踐蛇虺 此亦隨數。誑謂矯誑。心懷異謀。多現不實。矯現有德。詭詐為性。邪命為業。今雲交欺。欺即誑也。誣罔即是現邪命事以誘利譽也。塵土屎尿皆苦具也。刀兵劫時人互殺害。故雲劫殺。虺蝮虺也。博三寸。首如擘 七怨習。   七者怨習交嫌發於銜恨。如是故有飛石投□匣貯車檻甕盛囊帕。如陰毒人懷抱畜惡。二習相吞。故有投擲擒捉擊射挽撮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冤家。名違害鬼。菩薩見冤如飲鴆酒 怨即恨也。由忿為先。懷惡不捨。結冤為性。不能含忍。常熱惱故。囊帕等。已上皆拘繫罪人之具。有作撲字之誤也。挽撮皆牽繫罪人也。有作拋亦字誤也。如違害鬼常伺取人。鴆酒鴆鳥名也。翼毛劃酒。酒則殺人 八見習。   八者見習交明。如薩迦耶見戒禁取邪悟諸業。發於違拒。出生相返。如是故有王使主吏證執文藉。如行路人來往相見。二習相交。故有勘問權詐考訊推鞫察訪披究照明善惡童子手執文簿辭辯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惡見。同名見坑。菩薩見諸虛妄遍執如入毒壑 見謂惡見。於諸諦理顛倒推度。染慧為性。能障善見招苦為業。此見行相差別有五。一身見。執我我所。二邊見。執斷執常。三邪見。謗無因果。四見取。謂於諸見及所依蘊。執無最勝能得清淨。一切鬥諍所依為業。五戒禁取。謂於隨順諸見戒禁及所依蘊。執為最勝能得清淨。無利勤苦所依為業。此之見習。各執己解互相是非。故感王使主吏等事。權詐者設方便以取情也。照明引他事以照證也 九聹腄C   九者聹艄璆[發於誣謗。如是故有合山合石碾磑耕磨。如讒賊人遇籊}善。二習相排。故有押捺搥按蹙摝衡度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怨謗。同名讒虎。菩薩見籉p遭霹靂 糮h逼壓良善損惱於他。心無悲愍。害所攝也。既以籇膍}善抑捺無辜令稱有罪。故感合山等事。蹙謂逼迫。摝謂振動。衡權衡也。度丈尺也。讒能害善。虎能食人 十訟習。   十者訟習交誼發於藏覆。如是故有鑒見照燭。如於日中不能藏影。故有惡友業鏡火珠。披露宿業對驗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覆藏。同名陰賊。菩薩觀覆。如戴高山履於巨海 此是覆習。而言訟者。由覆發訟故。所言覆者。於自作罪恐失利譽。隱藏為性。悔惱為業。謂覆罪者後必悔惱不安隱故。己既有罪。不能自發。遂招他訟。此訟即是惱之一法。忿恨為先。追觸暴熱恨戾為性。蛆螫為業。謂追往惡。觸現違緣。心便恨戾。多發囂暴凶鄙粗言。蛆螫他故乃名為訟。此覆彼訟。二習相發。故感惡友業鏡等事。覆藏過惡。自知而已。如於陰賊不懼當苦。必墮惡道。如戴山履海也。◎   首楞嚴義疏注經卷第八(中)   首楞嚴義疏注經卷第八(之三)   長水沙門子璿集   ◎二六交報二。一總標。   雲何六報。阿難。一切眾生。六識造業。所招惡報從六根出 造業既從六根而出。受報還歸六根。因與果交。故雲交報。又下一根受報備歷六根。根根皆爾。故雲交報。此雲六識造業者。且據總相。業者招感為義。然通總別。若能為引業善不善思招感當來第八無記果者。即總報業。若為滿業三性思種招感當來苦樂等果者。名別報業。其第六識。通造總別報業。若前五識。但為助發別報。不能發總。以強盛隨轉二差別故。從六根出者。六根是彼造業具故。造既從根。受亦根受。故從根出 二別辨六。一見報二。一臨終見境。   雲何惡報從六根出。一者見報。招引惡果。此見業交。則臨終時。先見猛火滿十方界。亡者神識。飛墜乘煙。入無間獄。發明二相 眼根造罪是見業。臨終見境是報與業交。以眼根取色色能役心造種種業。故見猛火滿十方界。神識隨火入獄受報 二乘業受報。   一者明見。則能遍見種種惡物。生無量畏。二者暗見。寂然不見。生無量恐。如是見火燒聽能為鑊湯洋銅。燒息能為黑煙紫焰。燒味能為燋丸鐵糜。燒觸能為熱灰鑪炭。燒心能生星火迸灑煽鼓空界 明暗二塵是眼所取。明可辨別。故見惡相。暗無分別。但生恐懼。如是下遍歷六根。然有旁正。正由眼根發識造業。故先歷眼。今此不明。文略故耳。下文即具。此中以火為苦具主。及歷餘根。隨根轉變為不可意境也 二聞報二。一臨終見境。   二者聞報。招引惡果。此聞業交。則臨終時。先見波濤沒溺天地。亡者神識。降注乘流入無間獄發明二相 聲能鼓動心海如波如濤。取此造業。故臨終時先見此也。降注下流也 二乘業受報。   一者開聽。聽種種鬧。精神怐亂。二者閉聽。寂無所聞。幽魄沈沒。如是聞波。注聞則能為責為詰。注見則能為雷為吼為惡毒氣。注息則能為雨為霧。灑諸毒蟲周滿身體。注味則能為膿為血種種雜穢。注觸則能為畜為鬼為糞為尿。注意則能為電為雹摧碎心魄 耳根所取動靜二境。造種種業。今受其報亦緣此二。開即動也。閉即靜也。如是下歷根別受。此文之中。以根對境有所參差。將恐梵文迴互。譯者隨而弗審。如雷吼毒氣非眼所取。雨霧毒蟲非鼻家境。餘文則順。有智自詳 三嗅報二。一臨終見境。   三者嗅報。招引惡果。此嗅業交。則臨終時。先見毒氣充塞遠近。亡者神識。從地湧出入無間獄。發明二相 鼻根造罪。貪嗅諸香眾生身份及男女等香。作種種業。故招毒氣以受其報 二乘業受報。   一者通聞。被諸惡氣。熏極心擾。二者塞聞。氣掩不通。悶絕於地。如是嗅氣衝息則能為質為履。衝見則能為火為炬。衝聽則能為沒為溺為洋為沸。衝味則能為餒為爽。衝觸則能為綻為爛為大肉山。有百千眼。無量□穰□□□□稃□□□□□□□□□□怴慼慼慼Х怴慼慼毅矷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撐{檢□□餺□裀□□露□禠饈奏逆□□□□娀埤□□糖□□姌橀□□□□□□□埤□□□□□□□楷F□□視祏履埤□□m□□□□觥□□□□   四者味報。招引惡果。此味業交。則臨終時。先見鐵網猛炎熾裂周覆世界。亡者神識。下透掛網倒懸其頭入無間獄。發明二相 舌根作罪其罪最廣。一貪味為罪。殺戮必多。二發語造業。其罪又廣。以妄言綺語兩舌惡口。比於餘根。此最廣博。故感鐵網周覆世界也 二乘業受報。   一者吸氣。結成寒冰。凍裂身肉。二者吐氣。飛為猛火。焦爛骨髓。如是嘗味歷嘗則能為承為忍。歷見則能為然金石。歷聽則能為利兵刃。歷息則能為大鐵籠彌覆國土。歷觸則能為弓為箭為弩為射。歷思則能為飛熱鐵從空而下 吸氣則取味所招。吐氣則發語所致。如是下歷根別受。為承為忍者。承領忍受一切惡味。造業之時。先是舌根受食知味。然後始益諸根大種。舌不領味諸根不益。受報亦然 五觸報二。一臨終見境。   五者觸報。招引惡果。此觸業交。則臨終時。先見大山四面來合無復出路。亡者神識。見大鐵城。火蛇火狗虎狼師子。牛頭獄卒馬頭羅剎。手執鎗槊驅入城門向無間獄。發明二相 身根為罪多因男女婬愛等觸。貪著細滑隨時冷熱。故受合山等事 二乘業受報。   一者合觸。合山逼體。骨肉血潰。二者離觸。刀劍觸身。心肝屠裂。如是合觸歷觸則能為道為觀為廳為案。歷見則能為燒為熱。歷聽則能為撞為擊為倳為射。歷息則能為括為袋為考為縛。歷嘗則能為耕為鉗為斬為截。歷思則能為墜為飛為煎為炙 身之所取唯合與離。從之造罪。感果亦爾。如是下歷根別受。道觀廳案皆治罪處也。餘文可解 六思報二。一臨終見境。   六者思報。招引惡果。此思業交。則臨終時。先見惡風吹壞國土。亡者神識。被吹上空。旋落乘風墮無間獄。發明二相 思是意業。無質迅疾猶如於風。故招此報 二乘業受報。   一者不覺迷極則荒。奔走不息。二者不迷覺知則苦。無量煎燒。痛深難忍。如是邪思結思則能為方為所。結見則能為鑒為證。結聽則能為大合石為冰為霜為土為霧。結息則能為大火車火船火檻。結嘗則能為大叫喚為悔為泣。結觸則能為大為小為一日中萬生萬死為偃為仰 意之所緣生滅二塵。復能隨五明瞭取境。不覺則荒獨散所感。不迷覺苦明瞭所致。皆是邪思造業故爾。如是下歷根別受。方所受苦處也。鑒證證據先罪也。此一根受報。備歷餘根。然根對苦具。有差有當。不必一一根境相順。學者隨文消遣。不可疑滯 三結顯重明三。一結成虛妄。   阿難。是名地獄十因六果。皆是眾生迷妄所造 虛妄造業虛妄受報。皆如空華。然於因果未嘗乖異 二別顯重輕。   若諸眾生。惡業同造。入阿鼻獄受無量苦。經無量劫 六根十因具足。同造諸業入阿鼻獄。即大無問。具足五事也。   六根各造。及彼所作。兼境兼根。是人則入八無間獄 如第六識。同彼眼識唯取自境。兼根而作。不涉餘根。不具十因。此則六根具造。唯造時不兼餘根。入八熱獄。次輕於前也。   身口意三。作殺盜婬。是人則入十八地獄 身口意六根之三也。殺盜婬十因之三也。如身具作殺等三罪。口意不作。又輕於前。入十八獄。   三業不兼。中間或為一殺一盜。是人則入三十六地獄 如身獨造殺等一業。不兼餘罪。入三十六獄。又輕於前。   見見一根單犯一業。是人則入一百八地獄 此獨一根只犯一殺。又輕於前。入一百八獄。如意中邪思或不正見。未形身口。或口處殺人。身心無記。此等並輕。言見見者。見現音只見之一根。不兼餘根。故雲見見 三結答所問。   由是眾生別作別造。於世界中入同分地。妄想發生。非本來有 謂由不斷三業。各各有私。故雲別造。因各各私。眾私同分。故雲入同分地。謂同業共感無差別同分。別業各感差別同分。故前文雲眾同分中兼有元地也。皆由妄想發起。故非本有 二鬼趣三。一總標。   復次阿難。是諸眾生。非破律儀。犯菩薩戒。毀佛涅槃。諸餘雜業歷劫燒然。後還罪畢受諸鬼形 非破律儀者謗無戒律也。犯菩薩戒者輕重不禁也。毀佛涅槃者不信因果。此皆斷善根也。餘業可知。地獄久治。故雲歷劫燒然。更受餘類。故入鬼趣。鬼趣十類由前十因。十因正報已在前文。極苦相對。非是輕受。故雲後還罪畢受諸鬼形 二別顯。   若於本因貪物為罪。是人罪畢遇物成形。名為怪鬼 此即貪習為因也。於物生貪非理而取。餘報在鬼還托於物。即金銀草木精怪。其類非一。故名怪鬼。正受苦報在寒冰獄。   貪色為罪。是人罪畢遇風成形。名為魃鬼 即前婬習為因也。色能動亂身心。如風鼓物。報招鬼質還復託風。風質元虛。因習所致。因果相對。豈徒然哉。   貪惑為罪。是人罪畢遇畜成形。名為魅鬼 即前詐習為因也。因成詐偽惑正憑虛。託附畜生便成鬼質。即狐狸豬犬有異靈者。其類非一。故雲遇畜成形。魅即現美形以惑人也。   貪恨為罪。是人罪畢遇蟲成形。名蠱毒鬼 即前怨習為因也。由忿為先。懷惡不捨。結怨在意。熱惱居懷。受餘報時亦假毒類。即蛇虺毒蟲有靈者。成蠱毒鬼。   貪憶為罪。是人罪畢遇衰成形。名為癘鬼 即前嗔習為因也。於苦苦具憎恚居懷。或因妒忌生嗔。嗔恚不捨。名為貪憶。洎受鬼報。遇災衰處便入其身。名為癘鬼。即毒癘傷寒傳屍骨蒸之類皆此鬼作也。   貪傲為罪。是人罪畢遇氣成形。名為餓鬼 即前慢習為因也。慢以凌人傲物高舉自強。洎報鬼倫。遇氣為質。內無實德。空腹高心。飢餓所困。故名餓鬼。   貪罔為罪。是人罪畢遇幽為形。名為魘鬼 即前誑習為因也。為獲利譽。多懷異謀。矯現有德。罔冒於他。令他暗昧不曉己事。洎受鬼形。憑幽託暗魘惑寐者。故名魘鬼。   貪明為罪。是人罪畢遇精為形。名魍魎鬼 即見習為因也。執見異生。各自明悟。出生相返。發於違拒。及招鬼道。遇精明處以為其形。即日月精魄。山澤明靈有精耀者以託其質。言魍魎者水石變怪也。   貪成為罪。是人罪畢遇明為形。名役使鬼 即聹葶隻]也。籇膃阮氶C憑虛搆架。勞心役思。撓害無辜使成有罪。遇明顯境託以成形。非幽暗類也。走使戰陣擔砂負石之徒。故雲役使。   貪黨為罪。是人罪畢遇人為形。名傳送鬼 即訟習為因也。黨己覆罪為他所訟。報在鬼類託質於人。如世有童子師及巫祝之類。皆為神道傳送凶吉禍福之言。名傳送鬼。此上鬼類其數實繁。考果徵因。不過此十 三結示。   阿難。是人皆以純情墜落。業火燒乾上出為鬼。此等皆是自妄想業之所招引。若悟菩提。則妙圓明本無所有 十因六報皆是純情所為。情既下沈。故墜地獄。地獄治久。情盡上昇。故雲業火燒乾上出為鬼。鬼心輕燥。業火所餘。自妄業招。非他所得。菩提心中皆如空華耳 三畜趣三。初總標。   復次阿難。鬼業既盡。則情與想二俱成空。方於世間。與元負人怨對相值。身為畜生。酬其宿債 地獄治情。鬼中治想。情想既盡。故雲成空。然所空者。即依情想所發之業也。二道之業既亡。卻為畜生酬其宿債。駝驢牛馬身命償他。若在餘類。隨應受對 二別顯。   物怪之鬼。物銷報盡生於世間。多為梟類 貪習為怪鬼。報盡作梟倫。梟土梟也。附塊為兒。貪物所致。一切怪異者皆此類攝。   風魃之鬼。風銷報盡生於世間。多為咎徵一切異類 婬習為因。報招風魃。旁為畜生受咎徵也。咎過惡也。徵應驗也。惡行所招。將有災異先有此應。如群雀眾鼠荒儉之徵。□□馰□□□□q□□□橡E□□   畜魅之鬼。畜死報盡生於世間。多為狐類 詐因之報。為鬼成魅。所依既盡。畜受狐身。   蟲蠱之鬼。蠱滅報盡生於世間。多為毒類 怨習之報。鬼作蠱毒。畜為毒類。即蚖蛇蝮蠍之類。   衰癘之鬼。衰窮報盡生於世間。多為蛔類 嗔習之因。鬼為衰癘。託災附禍便入身中。轉受畜形還託身內。為蛔蟯也。   受氣之鬼。氣銷報盡生於世間。多為食類 餓鬼附氣。慢習是因。鬼受飢虛。畜充他飽。故為食類。即世間可食之畜也。   綿幽之鬼。幽銷報盡生於世間。多為服類 宿因誑習。鬼為魘暗。幽默既消。畜為服類。即馳驢牛馬蠶繭之類。為人服用也。綿即綿密。不明露也。   和精之鬼。和銷報盡生於世間。多為應類 因為見習。鬼作魍魎。精耀之物既盡為畜便成應類。即應四時節序來而復鳴者。言和者雜也。雜精明處而成鬼也。   明靈之鬼。明滅報盡生於世間。多為休徵一切諸類 即前聹腄C鬼託明生為役使類。鬼道業盡。畜報休徵。休美也。休祥將至預有此徵。由他美行之所招也。即麟鳳之類也。   依人之鬼。人亡報盡生於世間。多為循類 訟習之因。鬼招傳送。人死為畜報在黠慧。故雲循類。即人所畜養循順之類 三結示二。一正結虛妄。   阿難。是等皆以業火乾枯。酬其宿債傍為畜生。此等亦皆自虛妄業之所招引。若悟菩提。則此妄緣本無所有 獄鬼二趣。業火燒畢情想乾枯。今為畜生酬償餘業。故雲旁為。妄想故有。覺性元無。猶如圓影眚病故見 二引問重示。   如汝所言。寶蓮香等及琉璃王善星比丘。如是惡業本自發明。非從天降。亦非地出。亦非人與。自妄所招還自來受。菩提心中皆為浮虛。妄想凝結 所問三緣。是彼人等。各自虛妄造業發生。不由他有。故雲本自非天降等。妄造妄受。覺性之中皆如空華 四人趣三。一總明二。一酬剩返徵。   復次阿難。從是畜生酬償先債。若彼酬者分越所酬。此等眾生。還復為人。返徵其剩 分越者過分也。不依本分越過而行。謂非理苦役不問輕重。或晝夜不息。食噉無度。如是等類悉合返徵其剩。今有恃尊貴以縱恣。倚豪勢以奢侈。貪其力而多役。取其味而翿。不捨晨暮。罔測勞苦。福盡徵剩其宜者哉。   如彼有力兼有福德。則於人中。不捨人身酬還彼力。若無福者。還為畜生償彼餘直 其有修善而崇福者。只於人身酬彼力矣。今見積善之家。財物多耗。或被劫盜。或被欠負。或橫遭驅役。或籊捶打。斯皆先業合捨此身為畜酬剩。由樹福德。人中略償 若成畜者蓋無善矣 二償報難息。   阿難當知。若用錢物。或役其力。償足自停。如於中間殺彼身命。或食其肉。如是乃至經微塵劫。相食相誅。猶如轉輪。互為高下無有休息。除奢摩他及佛出世。不可停寢 汝負他財。他欠汝力。今既酬償。償足自止。世養牛馬是此類也。如故殺彼食其身肉。斯則翻成殺業。身身相取。命命相酬。以人食羊。羊死為人互來相責無有休止。以諸業中殺命最重。不值佛出修奢摩他。必不能息 二別顯。   汝今應知。彼梟倫者。酬足復形。生人道中。參合頑類 因於貪物。鬼託怪形。畜在土梟附塊而養。今歸人趣。其性顓蒙。雜在頑嚚。心忘德義。蓋因之故然也。而言參合者。夫人道受報善因所招。總報雖同。滿業各異。故分十種。今此從畜來者。乃是餘業旁受。非正善業所招。然亦順後業感。由不正故。故言參合。他皆倣此。   彼咎徵者。酬足復形。生人道中。參合愚類 始因貪慾。鬼受魃形。上為畜生災咎之應。業盡復本參在愚類。以欲多者不習別善。但專一境。由不習善。故招愚鈍。頑愚別者。頑謂知善不從。罔受教誨。愚謂瞑然昏暗。識鈍難明。有此異耳。   彼狐倫者。酬足復形生人道中。參於佷類 因從詐習。鬼為畜魅。類入旁生狐狸所攝。今為人趣參在佷戾自用之徒。不受諫曉也。   彼毒倫者。酬足復形生人道中。參合庸類 怨習是因。鬼為蠱毒。旁受畜類蛇蠍是形。還生人道雜乎庸類。即庸鄙之流性粗率者。   彼蛔倫者。酬足復形生人道中。參合微類 嗔習為因。鬼居衰癘。蟯蛔受畜微末。為人即不為人之齒錄者也。   彼食倫者。酬足復形生人道中。參合柔類 慢習是因。鬼招飢餓。結氣而作。無實體性。畜受食類。人為柔弱。蓋因我慢貢高。反招柔怯之報。   彼服倫者。酬足復形生人道中。參合勞類 誑習為因。鬼從幽魘。畜為服用人受劬勞。役力艱辛工巧之屬。   彼應倫者。酬足復形生人道中。參合文類 因從見習。鬼落和精。魍魎報終畜為時應。參於人道微有文章非。正習因。故雲參合。   彼休徵者。酬足復形。生人道中。參合明類 聹葶健~。鬼受明靈。驅役疾馳無暫停止。畜招休應。人雜聰明。考果從因。必無差忒。   彼諸循倫。酬足復形生人道中。參於達類 因由訟習。鬼作依人。傳附神辭。發顯禍福。畜招馴黠。人達窮通。寵辱不驚。安然自得。故名達類 三結示。   阿難。是等皆以宿債畢酬。復形人道。皆無始來業繫顛倒相生相殺。不遇如來。不聞正法。於塵勞中法爾輪轉。此輩名為可憐愍者 獄鬼畜中酬償先業。三塗報盡還復人身。順後善業所招。隨別復分十類。如是皆為顛倒輪轉。欲息顛倒唯戒定慧。無此三種不息輪迴。佛若不出。誰說此法令其修學免輪迴耶 五仙趣二。初總標。   阿難。復有從人不依正覺修三摩地。別修妄念。存想固形。遊於山林人不及處。有十種仙 不依正覺者。三乘行法皆佛所教。今經尚斥二乘。雲不識生死根本錯亂修習。況修仙道耶。存想固形者。存心在於長生不死。俾此形骸堅固不壞也。別修妄念。即下十種修鍊之法也。此皆有漏。進不如天。退又勝人。故居山林人不及處。名為仙趣。然此一趣餘經不出。以總報同人故。今經開者。約所修行別故。人天二趣所不攝故。此皆外道類收。然亦禁防非佛正戒。但禁粗浮。即戒禁取也 二別顯。   阿難。彼諸眾生。堅固服餌而不休息。食道圓成。名地行仙 服餌者。即食麻仁草木之實。存形長久。一期壽永。輕舉未能。此道若成名地行仙也。   堅固草木而不休息。藥道圓成。名飛行仙 草木者即餐松噉柏之類。草木輕故。餌即體輕。由是飛行不墜於地。   堅固金石而不休息。化道圓成。名遊行仙 金石者服丹砂成九轉之類。化有二種。一能化骨令壽永體豎。二能化物俾賤作貴。此道苟成。遊戲人間濟貧恤苦得自在也。   堅固動止而不休息。氣精圓成。名空行仙 消息養和。運用榮衛。神氣久著能履虛空。功用既成身堅壽永。名空行也。   堅固津液而不休息。潤德圓成。名天行仙 鼓天池。嚥津液。固精華。歲久功著遂成潤德。言天行者。此非六欲。乃是世人謂靈仙居處名之為天。如張騫尋河源至崑崙見天宮之類。或所行不交欲境。如天無異。故雲天行。   堅固精色而不休息。吸粹圓成。名通行仙 吞飲日月精氣。作意存變以延身命。由是功久。遂有異見通世物情。故雲通行。   堅固咒禁而不休息。術法圓成。名道行仙 咒禁正是仙法道術。以此持身延而且固。術力成就名為道行。   堅固思念而不休息。思憶圓成。名照行仙 念緣前境。繫心不忘。專注弗移。久而發用。照明境界。鹹悉化源。如定發慧。故名照行。   堅固交遘而不休息。感應圓成。名精行仙 世有採陰採陽之術。名為交搆。久而功成。此感彼應。吸彼精氣以固我身。故名精行。   堅固變化而不休息。覺悟圓成。名絕行仙 存想世間皆成變化。境既變化。心想亦亡猶如槁木。有為功用暫得如是。故雲絕行。如上十類。皆雲行者。日久成功通流故也 三結示。   阿難。是等皆於人中鍊心。不修正覺。別得生理。壽千萬歲。休止深山或大海島絕於人境。斯亦輪迴妄想。流轉。不修三昧。報盡還來。散入諸趣 生理謂長生之理。即上十種修鍊之法也。言人中者。以仙趣無別總報。即於人身總報果上。加以前來十種修鍊。轉成仙也。妄想不真終隨業墜 六天趣二。一列釋諸天三。初欲界二。一列釋六。初四天王天。   阿難。諸世間人。不求常住。未能捨諸妻妾恩愛。於邪婬中心不流逸。澄瑩生明。命終之後鄰於日月。如是一類名四天王天 不求常住即不修正覺也。無定力故不能捨愛。有善戒故心不流逸。善根力故心澄身明。此則澄瑩欲心發生明性。此人命終。生須彌半。鄰日月宮。所有天眾皆此天管 二忉利天。   於己妻房婬愛微薄。於淨居時不得全味。命終之後。超日月明居人間頂。如是一類名忉利天 欲愛漸微。於己室家亦減愛慾。故無全味。味著也。言淨居者不由雜穢。揀異行邪也。超日月者以善增故。愛心又減身則又昇。故生忉利。忉利此雲三十三。帝釋居處也 三焰摩天。   逢欲暫交。去無思憶。於人間世動少靜多。命終之後。於虛空中朗然安住。日月光明上照不及。是諸人等自有光明。如是一類名須焰摩天 未離欲心。逢境暫遘漸薄於下。故雲去無思憶。逢欲猶交。故雲動少。去無思憶。故雲靜多。斯行又增身則又勝。故生時分。焰摩雲時分。此是空居初天也 四兜率天。   一切時靜。有應觸來未能違戾。命終之後上昇精微。不接下界諸人天境。乃至劫壞三災不及。如是一類名兜率陀天 行勝於前。故雲一切時靜。應觸者。應謂相應。觸即欲境。尚猶順而從之。故雲未能違戾。命終漸勝。故生此天。上昇精微等者。即約一生補處菩薩所居器說。以同名兜率故。此雲知足 五樂變化天。   我無慾心。應汝行事。於橫陳時味如嚼蠟。命終之後生越化地。如是一類名樂變化天 無心於境。境自橫來。境自有心己何所味。故雲味如嚼蠟等。以樂變化五欲之境而受用故 六他化自在天。   無世間心。同世行事。於行事交了然超越。命終之後。遍能出超化無化境。如是一類名他化自在天 行事交者此亦橫陳也。前雖亡味。會境猶起欲心。此則無心。故雲了然超越。然今且約無粗相說。豈亡微細愛慾。以未離欲界故。化無化者。化即第五天。無化即下諸天。俱捨雲。樂受用他所變化五欲境故。以有自在力遣他變化而受用之。故雲他化自在。上之六天。皆因欲心漸輕得報漸勝。若情慾重者必不生天。俱捨頌雲。六受欲交抱執手笑視婬。亦明受欲輕相也 二結示。   阿難。如是六天。形雖出動。心跡尚交。自此已還名為欲界 此之六天。身有光明。飛行自在。壽命長遠。漸增漸勝。不同下之人趣。故雲形雖出動。又人趣雜類壽命短促。遷變不常。天之福命卒難搖動。故雲出動。尚有欲境相遘。故雲心跡尚交。若至定地永無慾對矣。   首楞嚴義疏注經卷第八(之三)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799 首楞嚴義疏注經   首楞嚴義疏注經卷第九(之一)   長水沙門子璿集   二色界者。以此界中依正二報色法殊勝。從勝為名也。通名梵世者。梵是淨義。離欲染故。禪所生故。異散動故。此界總有一十八天。若俱捨雲。三靜慮各三第四靜慮八。即除無想也。依大眾部。與今經同。即加無想 文三。一總指。   阿難。世間一切所修心人。不假禪那。無有智慧 此總明修心之人須假禪定然後發慧。定慧均平方稱靜慮。若不爾者。不得名禪。意顯此四位中皆因禪慧。然於其中所伏惑習差降有異。故分諸天。下自辨釋。或可此文約世間人不修無漏禪定不發無漏正慧。遂感四禪果報不能出離。凡夫雖曰修禪。但是有漏六行事觀不離虛妄不名禪那。如下文雲。此三勝流雖非正修真三摩地。又雲。但能執身不行婬欲等。又下結雲。此皆不了妙覺明心。積妄發生妄有三界等 二列釋四。一初禪二。一釋三。一梵眾天。   但能執身不行淫慾。若行若坐想念俱無。愛染不生無留欲界。是人應念身為梵侶。如是一類名梵眾天 專意在此。故雲但能執身等。想念俱無者。由行六行厭下欲界是苦粗障忻上色界是淨妙離。故得欲界惑伏。名愛染不生。由是命終即生色界。故雲無留欲界。此即粗苦不起淨相現前。即是淨定。味此而生。名為梵眾。即凡夫所修六行伏惑之所感也 二梵輔天。   欲習既除。離欲心現。於諸律儀愛樂隨順。是人應時能行梵德。如是一類名梵輔天 已伏欲惑。故雲欲習既除。得上初禪定心顯現。故雲離欲心現。此結上也。於諸下正明此天。於定共戒愛樂隨順梵行成就防非不失。此則兼護律儀淨戒成德匡弼梵主。故名梵輔 三大梵天。   身心妙圓。威儀不鈌。清淨禁戒。加以明悟。是人應時能統梵眾為大梵王。如是一類名大梵天 禪觀轉勝。受生細妙。故雲身心妙圓。復具戒德。故雲威儀不缺。此結前也。清淨下正明此天。於定戒中發慧明悟。斯則慧解過人。能為梵主統攝梵眾。准俱捨說。威德光明獨一而住。無尋準伺定力所感。下二天具有尋伺。又劫末後去劫成先來。外道不測。便執為常。又因起念見有天生。便執能生世間為一因主 二結。   阿難。此三勝流。一切苦惱所不能逼。雖非正修真三摩地。清淨心中諸漏不動。名為初禪 已離欲界八苦。故雲所不能逼。但是六行伏惑。故雲非真三昧。凡真修禪者。不於三界現身意。縱得勝妙定相現前。了了自知而無取著。今此雖得清淨似三摩地。以不了故味著受生。然能離欲散心粗動。故雲諸漏不動。是故結雲。此三勝流總名初禪。俱捨雲。離生喜樂地離欲界雜惡生得輕安樂。然此初禪所得功德有五支林。一覺。二觀。三喜。四樂。五一心支。行相如天台法界次第中 二二禪二。一釋三。一少光天。   阿難。其次梵天。統攝梵人。圓滿梵行。澄心不動。寂湛生光。如是一類名少光天 王為梵主。故雲統攝。戒定慧具。故雲圓滿梵行。此結前也。澄心下正明此天定心轉勝。故雲澄心不動。定光明發。故雲寂湛生光。二禪已上。離覺觀故。無有語言。但以定心發光。以光勝劣分其位次。此天喜相初生。慧光尚劣。名少光天 二無量光天。   光光相然。照耀無盡。映十方界遍成琉璃。如是一類名無量光天 從前少光。更發多光。光相轉增名光光相然。光相圓明映十方界。境隨光淨遍成琉璃。由定漸增。定光發照必無涯際。名無量光 三光音天。   吸持圓光成就教體。發化清淨應用無盡。如是一類名光音天 吸取任持無量淨光。以表言詮。名為教體。此光表詮離諸粗重。故雲發化清淨。隨機開示無不明瞭。故雲應用無盡。以二禪界地無前五識。但用光明以為表詮。以光為音。名光音天 二結。   阿難。此三勝流。一切憂愁所不能逼。雖非正修真三摩地。清淨心中粗漏已伏。名為二禪 二禪三天又勝下位。故名勝流。以得極喜。故雲一切憂愁所不能逼。初禪雖得喜支。極喜未生。在身粗故。但得離苦。猶有憂喜相對。今此二禪。定水潤心慧光明泰。喜支調適憂愁不生。名為定生喜樂地也。粗漏已伏者。忻上厭下但名為伏。以不斷故不名無漏。然此一地具四支林。一內淨。二喜。三樂。四一心。行相如常 三三禪二。一釋三。一少淨天。   阿難。如是天人圓光成音。披音露妙。發成精行。通寂滅樂。如是一類名少淨天 初二句躡上。披音下正明此天。謂披能詮之教體現所詮之妙理。成所行之妙行。由是三慧既發妙樂攸通。定慧過前支林轉勝也。言寂滅樂者。滅前喜相而生淨樂。以喜相粗動此異熟樂恬怕寂靜。故名寂滅。定相猶劣。故名為通。始得此樂未廣周遍。名為少淨。淨亦靜也。有處亦名少靜天故 二無量淨天。   淨空現前引發無際。身心輕安成寂滅樂。如是一類名無量淨天 淨空即靜樂也。定心轉勝。引發此樂令其無涯。樂既無涯。方是成就淨樂之義。此則名為徹意地樂。遍身輕安名無量淨 三遍淨天。   世界身心一切圓淨。淨德成就勝託現前歸寂滅樂。如是一類。名遍淨天 前雖徹意地樂。止在身心未名為遍。今則遍於依正。樂淨圓融。世界身心無處不遍。殊勝妙樂以成淨德。言勝託者即此淨樂。是彼行者所依勝處。證此樂故名之為歸 二結。   阿難。此三勝流。具大隨順。身心安隱得無量樂。雖非正修真三摩地。安隱心中歡喜畢具。名為三禪 具大隨順者。一是隨順勝定二是離於憂喜。憂喜望樂俱為所厭。但是違境。故非隨順。今此妙樂世間第一。更無過者。方是隨順具足之義。安隱心中歡喜畢具者。意地異熟隨順自在。樂極於此。純一無雜。名為畢具。以此三禪名離喜妙樂地故。此地禪支具有五種。一捨。二念。三慧。四樂。五一心支 四四禪者。然此一地總報業但有三品。感下三天。其無想天但是廣果天中別報。凡夫境界上極於此。五不還者。自是聖人雜修靜慮。資廣果天故業令五品殊勝。只於廣果總報之身生彼五天。與凡夫不同。由是向下別為一段 文二。一四根本二。一釋四。初福生天。   阿難。復次天人不逼身心。苦因已盡。樂非常住。久必壞生。苦樂二心俱時頓捨。粗重相滅。淨福性生。如是一類名福生天 初五句結前生後。俱捨論說。第四禪離八災患。謂尋伺苦樂憂喜及出入息。又不為三災所動。名不動地。今雲不逼。即離下位苦也。苦因下釋不逼所以。尋伺憂喜等是苦之因。今既離之。故無逼迫。樂非常住者。別明樂支以對前苦。三禪雖得徹意地樂。然不常住。必須有壞。壞即成苦。此名壞苦。苦樂下正明此天。今第四禪苦樂俱捨。以一一地皆厭下苦粗障忻上淨妙離。棄下苦樂名粗重相滅。得上地定名淨福性生。以此禪定唯一捨受是福之體。既離下染。故名淨福 二福愛天。   捨心圓融。勝解清淨。福無遮中。得妙隨順窮未來際。如是一類名福愛天 唯一捨受與定心圓融。捨諸一切苦樂等法。於捨心中仍生勝解。於此決定忍可印持。不為異緣之所引轉。故名勝解清淨。由勝解力。於此圓融勝定之中愛樂隨順。令此勝定得無留礙。住心自在。受用無窮。故雲得妙隨順窮未來際等。問此有漏禪壽命有限。何得窮未來際耶。答此約得定報壽長遠動經劫數。雲窮未來。非約報後所論也。又此善定雖是有漏。而能隨順妙修行者。依第四禪引發此定。熏無漏禪。修願智無諍邊際定也。下五那含亦依此定。起有漏無漏雜修靜慮。若凡夫得更不進修。即許壽命有限。若聖人修。即得盡未來際。通此兩向。凡聖同修也 三廣果天。   阿難。從是天中。有二岐路。若於先心無量淨光。福德圓明修證而住。如是一類名廣果天 於福愛中。分二所向。一直往道。即至廣果。二迂僻道。即至無想。此標也。若於下釋。若從發心已來不帶異計。直修根本四禪四無量善。熏禪福德。離下地染。備歷四位。至此福愛更增勝定。廣福所感。得生勝處。名廣果天 四無想天。   若於先心。雙厭苦樂。精研捨心。相續不斷。圓窮捨道。身心俱滅。心慮灰凝。經五百劫 此正明也。若帶異計。六行伏惑。漸厭漸捨。至福愛天得捨圓融。捨心相續。遍窮捨道。捨心亦亡不計身心。故名俱滅。此計無想為涅槃也。以此捨心為方便入無想定也。初捨粗心入於微心復捨微心入微微心。從微微心常修不息。便入無想。此皆修因也。心慮下即無想報。命終果報生無想天。壽命五百大劫。想心不行。故名灰凝。   是人既以生滅為因。不能發明不生滅性。初半劫滅。後半劫生。如是一類名無想天 此判成虛妄也。不了妄想體空。乃執生滅勞累。厭此生滅求不生滅。故雲以生滅為因。捨生趣不生。未是真不生。見第六識暫爾不行如冰夾魚。不知微細生滅。妄謂涅槃。非真涅槃也。故雲不能發明無生滅性。初半劫下卻釋彼報行相。准俱捨引婆沙釋彼生死位。多時有想。初生此天。經於半劫。始入無想異熟。名初半劫滅。欲無常時。從異熟出。經半劫有心。後始方死。名後半劫生。生滅中間一向無想。名無想天 二結。   阿難。此四勝流。一切世間諸苦樂境所不能動。雖非無為真不動地。有所得心功用純熟。名為四禪 此第四禪離八災患勝下地故。名不動地。然有劫數。壽盡須捨。故雲非真不動。俱捨雲。然彼器非常。情俱生滅故。凡夫修定味著受生。名有所得。定慧均平能捨苦樂。勝下諸天。名功用純熟 二五不還天三。初標示。   阿難。此中復有五不還天。於下界中。九品習氣俱時滅盡。苦樂雙亡。下無卜居。故於捨心眾同分中安立居處 九品習氣者。即欲界初禪二禪三禪各九品也。種現俱無。名為滅盡。此是聖人斷。故名滅。非同凡夫暫伏名滅。習氣既無。苦樂雙泯。離下界繫。故無卜居。然未進斷第四禪惑。故於捨心眾同分中別立居處。以修禪時漏無漏雜。故此別居。俱捨論說。雜修靜慮五品不同。生五淨居。五品別者。謂下品中品上品上勝品上極品。行相如別 二釋相五。初無煩天。   阿難。苦樂兩滅。鬥心不交。如是一類名無煩天 苦樂心滅。敵對則亡。形待既無。故雲不交。不交則無煩也。初滅苦樂二形待心。雜修初品。稍離定障。名為無煩。煩即障也。然下天亦離苦樂不名無煩者。以凡夫人忻厭暫伏非是永斷。今約畢竟不生。故得此名也 二無熱天。   機括獨行。研交無地。如是一類名無熱天 機弩牙也。括筈也。箭受弦處也。皆喻唯一捨心。縱任自在遊諸等至。故雲獨行。不與違順二境相應。故雲研交無地。此天以中品雜修靜慮。慧用清虛。皆離定障。漸得清涼。名為無熱也 二善見天。   十方世界妙見圓澄。更無塵像一切沈垢。如是一類名善見天 十方世界唯一捨心。照了微妙。圓遍澄寂。故雲妙見圓澄。塵像慧障也。沈垢定障也。雜修上品。無漏功著。定慧障亡。故能妙見。圓澄十方世界。名善見也 四善現天。   精見現前。陶鑄無礙。如是一類名善現天 陶鑄鎔鍊也。範土曰陶。鎔金曰鑄。圓澄之見既彰。定慧之功更著。故能鎔鍊自在顯現無盡。故雲善現 五色究竟天。   究竟群幾。窮色性性。入無邊際。如是一類名色究竟天 究竟鞠窮也。群幾者群有之幾微也。即去無入有。有理未形之謂也。今此一天。窮到色理未形之際。故雲究竟群幾。窮色性性者。性體也。推至色性之元體也。二句 意。前多此例。或前句窮緣色等識。後句窮所依大種。劑此一天即入空處。故雲入無邊際。以空又是大種之所依。故名色究竟。如馬勝問佛。四大性當於何位滅盡無餘。佛雲空處近分。正在此天也 三結勝。   阿難。此不還天。彼諸四禪四位天王。獨有欽聞。不能知見。如今世間。曠野深山聖道場地。皆阿羅漢所住持故。世間粗人所不能見 梵雲阿那含。此雲不還。此天是彼聖所居故。亦名淨居。非同凡夫有漏住故。以定力殊勝依報亦勝。同在世間境界各別。舉例可知 三總結。   阿難。是十八天。獨行無交。未盡形累。自此已還名為色界 純是禪定善想所感。無有情慾所對。故雲獨行無交。尚有色礙。故雲未盡形累 三無色界。此四無色無業果色。定多慧少。厭下色礙。想無邊空。次厭空處。乃至厭無所有。以非想非非想為究竟涅槃。有此四種分其位次。雖無業果色。然有定果色為識所依。此大乘說實有處所。若俱捨說。無色界無處。由生有四種。依同分及命。令心等相續。餘經說。有無色有情佛邊聽法淚下如雨者。此約大乘有定果說。前文亦說無色界天發願護咒也 文二。初列釋二。一正明感報二。初指迴心不入。   復次阿難。從是有頂色邊際中。其間復有二種岐路 此標也。有即是色。頂即究竟。色於此住名色邊際。二岐路者。一出三界路。即迴心人所覆二入無色路。即定性人所履。若凡夫外道既不入此五天。即從廣果無想二天而入。不在此二所履之限。如下自知。   若於捨心發明智慧。慧光圓通便出塵界。成阿羅漢。入菩薩乘。如是一類。名為迴心大阿羅漢 此正明迴心也。若於有頂禪中。故雲捨心。發無漏智。頓斷上界四地三十六品俱生煩惱。便證無學。仍又迴心向大乘道。更不入於空識等處。以無上地惑故。然迴心入大。有深有淺。但隨破惑有深淺耳。此類仍是樂慧那含。故得慧光圓通便出塵界 二辨入者類殊二。一別明四天四。初空處。   若在捨心。捨厭成就。覺身為礙。銷礙入空。如是一類名為空處 初二句躡前也。捨心有二。一有頂。二無想。若於有頂。用無漏道斷有頂惑。銷礙入空。此是樂定那含。即定性聲聞也。若於廣果無想。用有漏道伏惑入空。亦名捨心。即凡夫外道也。以此二天俱在捨心共一地故。覺身下正明此天。銷礙之言亦通前二。然行人厭患色法。如牢獄。心欲出離。即修觀智。破於色法。過於一切色相。滅有對相。不念種種相。入無邊空處。心與虛空相應。名為空處定 二識處。   諸礙既銷。無礙無滅。其中唯留阿賴耶識全於末那半分微細。如是一類名為識處 初句結前空處。次句破空入識。銷礙之無亦亡。故雲無礙無滅。此即唯觀於識。以破於空也。其中下正釋。唯留賴耶全末那者。此七八二識更互相依。定性愚法全不知有。冥然自留也。半分微細者即第六識。今留一半緣識之分。不留緣色空分。故雲半分。以此第六色心俱緣。故留半也。行人入此定時。厭患虛空無邊緣多則散能破於定。即捨虛空。轉心緣識。心與識法相應。故名識處定 三無所有處。   空色既亡。識心都滅。十方寂然迥無攸往。如是一類名無所有處 空處無色而存空。識處亡空而存識。皆名所有。今此空識俱亡。故雲空色既亡識心都滅。此二句先破三法也。十方下。正明行相。十方者諸法也。所緣色空識心等法一無所存。故雲寂然。所緣既寂能緣不行。故雲迥無攸往。以行人厭患於識三世之識無邊緣多則散能破於定。故捨緣識。轉心依無所有法。心與無所有法相應。名無所有處定。然今修大乘者多濫此定。但一切無著心無所寄都無一物即是大乘。如頑空無異。而不知。善能了達諸禪境界。斷伏歷然道品次第。如大圓鏡鑒於萬象不差不錯。方是大乘真修禪也 四非非想處。   識性不動。以滅窮研。於無盡中發宣盡性。如存不存。若盡非盡。如是一類名為非想非非想處 初二句指所依體。初句雙標。識性者標有細想也。不動者標無粗想也。次句轉釋不動義。前無所有處。猶用心窮研。令不緣識心與無所有法相應。今此一天。研窮心滅。伏令不動。故雲以滅窮研。於無下正釋行相。是依此識不動之處。故雲於無盡中。辨為非想。故雲發宣盡性。雖見盡而識在。故雲若盡非盡。雖見在而不起。故雲如存不存。由此義故名非想非非想也。此即第六識粗想不起。仍有細分及賴耶流注不息。故約此義以立其名。准俱捨雲。前三無色從如行得名。此有頂地約當體立稱也。行人入此定時。厭患無所有處想如癡有想處如癰如瘡。即捨無所有處。緣念非有想非無想之法。心與此法相應。故雲非有想非無想也 二總辨二類。   此等窮空。不盡空理 滅色取空。非真空性。妄謂為盡。故雲不盡。以不能灰滅心智故。言此等者總指四天也。   從不還天。聖道窮者。如是一類。名不迴心鈍阿羅漢 即從色究竟天。捨厭成就。覺身為礙。銷礙入空者。既不能發明智慧頓斷上惑成無學果迴心向大。即以無漏聖道漸次厭捨。隨定感果。生此四天。受劫數報。方斷有頂地惑成阿羅漢。故名為鈍。言不迴心者。且約對前利根者說。非畢竟不迴。已如前說。   若從無想諸外道天。窮空不歸。迷漏無聞便入輪轉 若從無想。用有漏道忻上厭下。漸至非想。認此有漏作無為解。便謂涅槃。至此不進。以不廣聞聖教不辨諸禪漏與無漏修證行相。壽終隨業必入諸趣也。言從無想來者。應是廣果天來。與無想同地。對五聖天名為外道。是外道類。故雲從無想來。若實入無想。必定退墮更不進修。准經論釋。無想外道業盡必墮。無上生義故 二辨異王臣。   阿難。是諸天上各各天人。則是凡夫業果酬答。答盡入輪。彼之天王。即是菩薩遊三摩提漸次增進迴向聖倫所修行路 四空天人容是業報。彼四天王即是權化。以入大乘首楞嚴定為欲遊戲四禪四空諸禪三昧成佛事故。問前四禪王亦是權化。通凡夫耶。答四禪天王必兼凡聖。如前文說。五不還天四禪天王獨有欽聞不能知見。此約一分凡夫所說。故知兼二也 二結示。   阿難。是四空天。身心滅盡。定性現前。無業果色。從此逮終。名無色界 身心滅盡者。色身必盡。其心若盡非盡。妄謂為盡。定性現前者。有定果色。若無此色。四心何依。故知有也 二總結虛妄。   此皆不了妙覺明心。積妄發生。妄有三界中間妄隨七趣沈溺補特伽羅。各從其類 由不如實知真如法一。妄認所明。分別既生。從妄積妄。故雲不了等。當知。修禪觀人不達此門。或空處。或無所有處。或非非想處。動經六萬八萬大劫。身心寂滅報盡還墮。總名長壽天難。佛口親宣。那不明信。補特伽羅此雲數取趣 七修羅趣。   復次阿難。是三界中。復有四種阿脩羅類。若於鬼道。以護法力。乘通入空。此阿脩羅從卵而生。鬼趣所攝。若於天中降德貶墜。其所卜居鄰於日月。此阿脩羅從胎而出。人趣所攝。有脩羅王。執持世界。力洞無畏。能與梵王及天帝釋四天爭權。此阿脩羅因變化有。天趣所攝。阿難。別有一分下劣脩羅。生大海心。沈水冘口。旦遊虛空。暮歸水宿。此阿脩羅因濕氣有。畜生趣攝 法華瑜伽亦說有四脩羅。大同於此。諸說脩羅。或天或鬼。皆不明瞭。此經分明。可為標準 三結妄因以誡離二。一結妄因四。初總結虛妄。   阿難。如是地獄餓鬼畜生人及神仙天洎脩羅 結指諸趣。   精研七趣。皆是昏沈諸有為相。妄想受生。妄想隨業。於妙圓明無作本心。皆如空花。元無所著。但一虛妄更無根緒 結成虛妄也。精研猶細尋也。妄想受生七趣果也。妄想隨業七趣因也。此妄因果皆是無明有為虛相。無實可得。若望圓明如虛空華。本無所有。何根緒而可得耶 二通示業因。   阿難。此等眾生不識本心受此輪迴。經無量劫不得真淨 此示妄想受生也。   皆由隨順殺盜婬故。反此三種。又則出生無殺盜婬 此示妄想隨業也。   有名鬼倫。無名天趣。有無相傾起輪迴性 結輪轉也。鬼倫天趣。略舉四惡三善之二也。有無相待互成傾奪。升而復墜。有輪無初 三顯正修行。   若得妙發三摩提者。則妙常寂。有無二無。無二亦滅。尚無不殺不偷不婬。雲何更隨殺盜婬事 若發三昧。唯見一體三德祕藏。妙般若也。常法身也。寂解脫也。有無二無非生死也。無二亦滅非涅槃也。唯一中道實相之理。離實相外更無別法。故云云何更隨殺盜婬事 四別示重結。   阿難。不斷三業。各各有私。因各各私眾私同分。非無定處。自妄發生。生妄無因無可尋究 殺盜婬三隨人別造。名各各私。所造攸同。故雲同分。業苦相對必無參差。故雲定處。即所感處也。既稱為妄。雲何有因。故無尋究。此即結答前文為有定處為復自然彼彼發業各各私受之問也 二勸除斷。   汝勗修行欲得菩提。要除三惑。不盡三惑。縱得神通。皆是世間有為功用。習氣不滅。落於魔道。雖欲除妄倍加虛偽。如來說為可哀憐者。汝妄自造。非菩提咎。作是說者名為正說。若他說者即魔王說 要除三惑者此正勸也。前雲。三緣斷故三因不生。狂性自歇歇即菩提等。不盡下明不斷之失。修禪不持戒。是即魔羅業。以妄修於妄。真實可憐愍。汝妄下重指結答以示正邪也。前問雲。此道為復本來自有。為是眾生妄習生起。今結答雲。汝妄自造非菩提咎。即以前句答後問。後句答前問也 大文第七。陳禪那現境者。此之境界。是修行人。由戒定慧漸修有力。內動煩惱。外動魔王。於觀行中五陰漸滅。從粗至細。滅一陰時。有十境界被境激發。或煩惱。或業種。或邪思。或天魔鬼神等。現諸異相禪中而發。行人若無多聞智慧。不能覺察。即便取著認非為是先雖修正。返入邪倫。佛哀此等無問而說。然諸經論。明坐禪次亦略說之。微細廣說無過此典。天台止觀。或引禪經說魔境界。亦出少分耳 文二。初如來無問自說三。一如來告語三。初結前生後。   即時如來將罷法座。於師子床。攬七寶幾。迴紫金山。再來憑倚。普告大眾及阿難言 此經家敘。佛答阿難七趣已竟。慶喜既默。眾又無辭。合住說法。故雲將罷法座。然禪發境界。非一切智孰能知之。若不與說。末代修行遇此難敵。故再憑幾顯悲深也。   汝等有學緣覺聲聞。今日迴心。趣大菩提無上妙覺。吾今已說 真修行法。汝猶未識修奢摩他毘婆捨那微細魔事 真修行法。即前二決定義觀音觀門內戒外咒兼前正解。俱是修行入覺之方法也 二示迷顯失二。初認魔境。   魔境現前。汝不能識。洗心非正。落於邪見。或汝陰魔。或復天魔。或著鬼神。或遭魑魅。心中不明。認賊為子 修妙觀智滌內垢障。故雲洗心。由魔引起分別念著。故名非正。陰魔等者。常說四魔。謂煩惱魔生死因也。陰魔死魔生死果也。天魔生死緣也。今雲鬼神等即天魔屬。若涅槃雲。皆是先世犯初重禁乃至餘篇而現者。此則業因種子被激而生也。是故行人先須明擇 二取少證。   又復於中得少為足。如第四禪無聞比丘。妄言證聖。天報已畢哀相現前。謗阿羅漢身遭後有。墮阿鼻獄 智論所說。此比丘者。不廣尋經論。師心修行。無廣聞慧。不識諸禪三界地位。但精勤不息。證得初禪謂是初果。乃至四禪離八災患。便謂已證阿羅漢果。阿羅漢者此雲無生。我已證得無生果。已離三界分段生死。所作已辦。更不進修。至無常時。四禪中陰見有生處。忽然起謗。我聞羅漢已得無生。今日雲何更有生處。若如是者。佛說羅漢並是虛妄。故知無有得涅槃者。由此起謗決定邪見。天中陰滅。墮阿鼻獄 三敕聽許說。   汝應諦聽。吾今為汝子細分別 可知 二阿難佇聞。   阿難起立。並其會中同有學者。歡喜頂禮。伏聽慈誨如文 三正為分別三。初總明三。一通明真妄二。初顯生佛體同。   佛告阿難及諸大眾。汝等當知。有漏世界十二類生本覺妙明覺圓心體。與十方佛無二無別 一真妙體本無二相。前文雲。我與如來真妙淨心無二圓滿。斯則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也 二明迷妄成異二。一迷真妄起。   由汝妄想迷理為咎。癡愛發生。生發遍迷。故有空性。化迷不息。有世界生。則此十方微塵國土非無漏者。皆是迷頑妄想安立 此正敘也。無明妄想迷真常理遂成四惑。略舉其二。故雲癡愛發生。若具對者。先由不如實知真如法一。即我癡。次於迷處見有所相。即我見。所相既現執而不捨。即我愛。恃此為體轉增粗顯。即是我慢。楞伽雲。七識生滅。如來藏不生滅。此二和合成阿梨耶。此即內識成也。故雲遍迷。故有下外器具也。則此下重指。非無漏者。反顯諸佛淨土即是鏡智所現。唯識雲。大圓鏡智能現能生身土智影。今此有漏。皆妄安立。   當知虛空生汝心內。猶如片雲點太清堙C況諸世界在虛空耶 此結指也。前文雲。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有漏微塵國皆依空所生。下文雲。乃至虛空皆因妄想之所安立。故雲況此世界在虛空耶 二悟真妄除。   汝等一人發真歸元。此十方空皆悉銷殞。雲何空中所有國土而不振裂 前文雲。漚滅空本無況復諸三有。故知。眾生共業所感國土及空。一人返妄歸真始覺合本。其所感者隨妄消殞。前文雲。諸器世間應念化成無上知覺。然發真者。合覺之時。雖但見覺無妄可生。此無生妄。未發真者見是實有。其妄所感共變國土。為智所了。寧不振裂。由是諸佛成道。動諸世界。必不徒然 二別示降魔二。一致魔興二。初因悟動魔二。一正明。   汝輩修禪飾三摩地。十方菩薩及諸無漏大阿羅漢。心精通□。當處湛然 此顯悟也。飾亦修也。□合也。一法界心生佛同體。佛究竟證。菩薩羅漢亦已分證。今三昧者同彼所證。融合一體。妄處全覺。故雲當處湛然。   一切魔王及與鬼神諸凡夫天。見其宮殿無故崩裂。大地振坼水陸飛騰。無不驚慴 此動魔也。   凡夫昏暗。不覺遷訛。彼等鹹得五種神通。唯除漏盡 此料揀也。魔與諸天皆修禪定。故得五通。凡夫煩惱一未曾伏。故雲昏暗。彼諸魔王。欲界之主。統此國土以為所居。總攝有情以為民眾。故得道者。必出魔界。共感國土必傾搖耳 二反顯。   戀此塵勞。如何令汝摧裂其處 如文 二正為留難。   是故鬼神及諸天魔魍魎妖精。於三昧時。僉來惱汝 僉皆也。餘如文 二辨降伏二。初順明二。初引喻廣明。   然彼諸魔。雖有大怒彼塵勞內。汝妙覺中如風吹光。如刀斷水。了不相觸。汝如沸湯。彼如堅冰。煖氣漸鄰不日銷殞。徒恃神力但為其客。成就破亂由汝心中五陰主人。主人若迷。客得其便 首楞嚴定實相智慧。如光如水如湯如主。風刀冰客孰能動焉。此以清淨道力。破彼昏濁魔心。如空無礙。物何能沮。或一念動如主心迷。客得其便即成破亂。終不成就 二結勸降伏。   當處禪那覺悟無惑。則彼魔事。無奈汝何。陰銷入明。則彼群邪鹹受幽氣。明能破暗。近自銷殞。如何敢留擾亂禪定 初二句勸依本修治智慧觀察也。則彼下顯魔不得便。一人發真。世界消殞。今入三昧寧不動魔。苟能深入禪定唯觀實相。魔界佛界一如無二。生死涅槃山河大地。皆即狂勞虛妄華相。故雲如何敢留擾亂禪定 二反顯。   若不明悟被陰所迷。則汝阿難。必為魔子。成就魔人 慇懃啟悟令識魔惑。五陰所迷。魔得其便。故正理論雲。五蘊者。積聚藏隱諸不善因。譬如群賊藏隱山中時出人間劫奪財物。故知五陰魔所依處。若能觀破。魔自消歇 二引事例證。   如摩登伽殊為眇劣。彼唯咒汝破佛律儀。八萬行中秖毀一戒。心清淨故尚未淪溺。此乃墮汝寶覺全身。如宰臣家忽逢籍沒。宛轉零落。無可哀救 殊為眇劣者。殊異也。即異常之眇劣也。魔鬼相望。魔勝而鬼劣。今登伽是人。但有咒力。非具五通。若望於魔。即眇劣中又眇劣者。彼唯下釋眇劣相。據摩登伽。期心甚淺。但欲毀汝淫之一戒。由汝無心。尚不成犯。此乃下顯魔勝。此此魔也。魔欲令汝三昧不成流浪輪轉法身慧命絕滅銷殞。如宰輔家犯國極法削沒其藉世無食祿。深可悲夫 二別顯五。一破色陰三。一盡未盡相二。初明區宇。   阿難當知。汝坐道場銷落諸念。其念若盡。則諸離念一切精明。動靜不移。憶忘如一 示入正定之方便也。此如前文以湛旋其虛妄滅生伏還元覺。即此文雲消落諸念等。圓覺亦云於一切時不起妄念也。分別不起。故雲念盡。離念精明者。即前文雲。得元明覺無生滅性為因地心也。動靜下釋離念行相也。入流亡所。境不能隨。故雲動靜不移。由澄諸念。分別稍寂。故雲憶忘如一。起信即雲止一切境界相。今經即雲消落諸念。能所二緣。經論互舉耳。   當住此處入三摩提 依前方便入正定也。應當依此離念之處深入正受。   如明目人處大幽暗。精性妙淨。心未發光。此則名為色陰區宇 正顯未盡色陰也。心入正定如明目人。未破色陰如大幽暗。精性妙淨定心顯也。心未發光慧未生也區宇寰區此。如王所統有諸國土。故雲區。區別也。皆一天所覆。故雲宇。宇猶覆也。今色陰二字。即同區宇。同一陰覆色等別故。舉此喻者。表在其中也 二明盡相。   若目明朗。十方洞開。無復幽黯。名色陰盡 正明也。前已目明。今復暗破。故無幽黯。色既質礙。障隔不通。故成幽暗。今定慧發明。破其陰覆。洞然明顯。故雲陰盡。   是人則能超越劫濁。觀其所由。堅固妄想以為其本 結益也。超劫濁者。以劫濁是色陰之體。最初一念能所纔立。即是空見不分。名為劫濁。從無忽有。有即色也。今破色陰。是故超越。堅固妄想者。覺明堅執。質礙便成為色之體。故雲堅固。問色陰粗顯。觀中先破劫濁最細。何得卻超。答以起時無前後。故破時兼粗細。文不累書。故見生起有次第耳。又色陰屬現相。現相是本識。今色陰破即現相破。現相破即動本識。本識豈非劫濁。故得超也。信哉初心便有破無明分耳 二正明現境十。一身能出礙。   阿難。當在此中精研妙明。四大不織。少選之間身能出礙。此名精明流溢前境。斯但功用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於三昧中。精究研窮妙明元體。無色陰相。由斯研究。深觀此理。故得四大不相交織。須臾之際身能出障。猶行虛空。斯則心不主形。四大亡質。觀心無礙流溢前塵。功用暫然。非是聖證。苟知此是禪者功力。則無有失。故雲善境。若總撥為魔。則抑善功用。若言即聖。又未斷惑。故令善識而無取捨。下皆倣此 二體拾蟯蛔。   阿難。復以此心精研妙明。其身內徹。是人忽然於其身內拾出蟯蛔。身相宛然。亦無傷毀。此名精明流溢形體。斯但精行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蟯蛔腹中蟲也。觀心精明。內融身體。內之四大因觀而變。遂能體內拾出蟯蛔故無傷毀。此境現前。不生取捨即為善境。不爾受邪 三密義聞空。   又以此心內外精研。其時魂魄意志精神。除執受身。餘皆涉入互為賓主。忽於空中聞說法聲。或聞十方同敷密義。此名精魄遞相離合。成就善種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初至賓主者。明境發所由也。主肝曰魂。主肺曰魄。主脾為意。主腎為志。主心為精神。根身種子皆為第八所執受故。定心精究。內外唯空。遂令五內主神無所依附。流出於外迭互相依。故雲互為賓主。忽於下四句正明發相。此則先所修習聞慧種子。定力所激。禪中發生。遂寄神魂現於說法也。此名下結判邪正。離合即賓主也。或離心主而賓於肝等。餘如文 四華臺踞佛。   又以此心澄露皎徹內光發明。十方遍作閻浮檀色。一切種類化為如來。於時忽見毘盧遮那踞天光臺千佛圍遶。百億國土及與蓮花俱時出現。此名心魂靈悟所染心光研明照諸世界。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初三句內由觀慧也。定心澄靜顯露皎明。內光既發。外相則變。十方下外現其相也。以先熏習名言善種。染影而來。故見十方如金種類皆佛。心念不動。斯須自滅。或起取著。正定難存。如修念佛三昧。此境現前與修多羅合者。名為親證。若修樹觀。設見佛形亦不為正。以心境不相應故。何況修真如三昧法界一相。有所取著。豈非魔耶。此名下結判邪正。靈悟所染者。靈善也。先所熏染圓頓覺慧。悟知眾生本來是佛。此之種子因定激發。故現其相也。餘如文 五空呈寶色。   又以此心精研妙明。觀察不停。抑按降伏。制止超越於時忽然十方虛空成七寶色或百寶色。同時遍滿。不相留礙。青黃赤白各各純現。此名抑按功力逾分。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定功研妙。觀察逾深。制止既過。寶色分現。本為制止分別。今由過分異境卻生。與心相違。豈非魔事。不起取心。自然消歇。如前文雲。不取無非幻。非幻尚不生。幻法雲何立 六物見暗中。   又以此心研究澄徹精光不亂。忽於夜合。在暗室內。見種種物不殊白晝。而暗室物亦不除滅。此名心細密澄其見所視洞幽。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定中研究心光澄靜。由澄靜故。忽然發見。暗中見物物是實境。故不隨定出入有無。故雲亦不除滅心細密澄者。觀心微細密爾澄靜。精光既定暗境不隱。故夜見物。悟則無咎 七傷體無知。   又以此心圓入虛融。四體忽然同於草木。火燒刀斫曾無所覺。又則火光不能燒爇。縱割其肉猶如削木。此名塵併排四大性一向入純。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圓遍也。入觀達也。以此定心。遍了一切。己身他物無不虛寂。此即心融思寂執受不行。四大五塵忽然排併。既無能執。割截如空。念想一純暫得如是八遍觀諸界。   又以此心成就清淨淨心功極。忽見大地十方山河皆成佛國。具足七寶。光明遍滿。又見恆沙諸佛如來遍滿空界樓殿華麗。下見地獄。上觀天宮。得無障礙。此名欣厭凝想日深想久化成。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厭穢忻淨積想所凝。圓定功深感斯妙境耳 九他方夜睹。   又以此心研究深遠。忽於中夜。遙見遠方市井街巷親族眷屬。或聞其語。此名迫心逼極飛出故多隔見。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識心通靈因定功發。飛出隔見。遠近皆然。逼極之功。非因妙證 十師體變移。   又以此心研究精極。見善知識。形體變移。少選無端種種遷改。此名邪心含受魑魅或遭天魔入其心腹無端說法通達妙義。非為聖證。不作聖心魔事消歇。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此人曾有邪心種子。合外魔境相因而來。然此一章非善境界。純是魔嬈。不同前文皆稱善種起心作證方始成魔 三結勸弘宣。   阿難。如是十種禪那現境。皆是色陰用心交互。故現斯事。眾生頑迷不自忖量。逢此因緣迷不自識。謂言登聖。大妄語成。墮無間獄。汝等當依如來滅後於末法中宣示斯義。無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護成無上道 此是於觀行中。色陰將盡未盡。用心差異。有此十境。若不識知皆認聖證。即為魔惑。故佛勸令開示後世也。問此不作五陰次第觀門。何得陰次第盡明其境耶。答觀雖總相五陰同觀。陰有粗細。粗者先盡。譬如浣衣粗垢先去。此陰既積妄所成。妄盡自然陰滅。從粗至細。理必然也。   首楞嚴義疏注經卷第九(之一)   首楞嚴義疏注經卷第九(之二)   長水沙門子璿集   二受陰三。一盡未盡相二。一明區宇。   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奢摩他中色陰盡者。見諸佛心。如明鏡中顯現其像。若有所得。而未能用。猶如魘人手足宛然見聞不惑心觸客邪而不能動。此則名為受陰區宇 色陰盡者。以止觀中觀其五陰觀心純熟不為色礙。故雲陰盡。見諸佛心者。妙覺明心觀中明露。即色相盡而色性現也。觀中暫見。非真實見。故如鏡像。有所得者即前見諸佛心也。既是觀心變影而緣。非是觀證。故未能用。以用受陰為領納故。親證必能有妙用故。未破受陰如魘人。色陰盡故能見佛心。如見聞不惑。受陰客邪既在。妙用之動未能。為受所覆。故雲區宇 二明盡相。   若魘咎歇。其心離身返觀其面。去住自由無復留礙。名受陰盡。是人則能超越見濁。觀其所由。虛明妄想以為其本 其心離身者。以客邪不觸心。於根門得自在也。不為魘咎之所留礙。故能返照自面。此顯見聞有用也。去住下二句明手足得用也。此上皆約喻顯。若約法者。受陰盡故心亡領納。既無能領之受。即無所領之法。心法既亡。自在宜矣。超見濁者。以根身正是見濁之體。見聞覺知擁令留礙。水火風土旋令覺知。斯則執受相仍便成根質。受妄領納執以為己。以見是推求執取為義。由受領前境。取著隨生。受陰既亡即超見濁。覺明之心虛通領納。故雲虛明妄想 二正明現境十。一見物生悲。   阿難。彼善男子。當在此中得大光耀。其心發明。內抑過分。忽於其處發無窮悲。如是乃至觀見蚊虻猶如赤子。心生憐愍。不覺流淚 此正顯也。奢摩他中。定光發現。狂慧既起。內抑太過。憂悲種子在藏識者忽焉現起。凡見生類。皆如自己所生赤子。赤子嬰兒也。   此名功用抑摧過越。悟則無咎。非為聖證。覺了不迷久自銷歇。若作聖解。則有悲魔入其心腑。見人則悲。啼泣無限。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此結判也。心光忽現內抑太過憂悲種發。非為聖證。取即引魔。他皆倣此 二勇志齊聖。   阿難。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銷受陰明白勝相現前。感激過分。忽於其中生無限勇。其心猛利。志齊諸佛。謂三僧祇一念能越 色盡受現。定之勝相也。先未曾得今既獲得遂生感激。感激太過勇志便發。謂言三祇一念能越我齊諸佛更無如者。   此名功用陵率過越悟則無咎。非為聖證。覺了不迷久自銷歇。若作聖解。則有狂魔。入其心腑。見人則誇。我慢無比。其心乃至。上不見佛。下不見人。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凌謂篾他。率謂自強。由見勝相。因茲感激遂有此生。斯則無始我慢種子被激而生。悟則無咎 三渴心沈憶。   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銷。受陰明白。前無新證。歸失故居。智力衰微。入中墮地。迥無所見。心中忽然生大枯渴。於一切時沈憶不散。將此以為勤精進相 受陰未空。前無新證。色陰已盡。歸失故居。前後失准。墮在兩楹無所依倚。名中墮地。既於此處心無所措。遂生沈憶。以此名攸。認為精進。   此名修心無慧自失。悟則無咎。非為聖證。若作聖解。則有憶魔入其心腑。旦夕撮心懸在一處。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若於色受盡未盡中。用無相慧觀察陰體。本自不生。今則無滅。唯一實相。如此則何有無新證失故居之慮哉。今既不然。故成自失 四疑自果成。   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銷受陰明白。慧力過定。失於猛利。以諸勝性。懷於心中。自心已疑是盧捨那。得少為足 失於猛利者。過在慧之猛利也。心懷勝性。疑是捨那。更不求進。得少為足。   此名用心忘失恆審溺於知見。悟則無咎。非為聖證。若作聖解。則有下劣易知足魔入其心腑。見人自言。我得無上第一義諦。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定力微故忘失恆審。慧力過故溺於知見。定慧若均。寂照無二。慧力既過。故溺知見。即前失於猛利也。此則勝解忽生引起見取種子執劣為勝。故此現也 五逼意憂愁。   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銷受陰明白。新證未獲。故心已亡。歷覽二際。自生艱險。於心忽然生無盡憂。如坐鐵床。如飲毒藥。心不欲活。常求於人令害其命早取解脫 二際者未證已亡之二也。定無方便安忍其心。遂成憂惱不耐活命也。   此名修行失於方便。悟則無咎。非為聖證。若作聖解。則有一分常憂愁魔入其心腑。手執刀劍自割其肉欣其捨壽。或常憂愁走入山林不耐見人。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悔惱種子被激而生。修無方便。故引魔鬼也。如四分律婆求河邊諸比丘等修不淨觀。厭游過分求刀自害。魔使之然。悟則無咎 六生心喜樂。   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銷受陰明白。處清淨中。心安隱後。忽然自有無限喜生。心中歡悅不能自止。此名輕安無慧自禁。悟則無咎。非為聖證。若作聖解。則有一分好喜樂魔入其心腑。見人則笑。於衢路傍自歌自舞。自謂已得無礙解脫。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輕安是禪支。雖因定生。須慧覺察。忽然過分掉舉種生。好喜樂魔因茲得便 七無端我慢。   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銷受陰明白。自謂已足。忽有無端大我慢起。如是乃至慢與過慢。及慢過慢。或增上慢。或卑劣慢。一時俱發。心中尚輕十方如來。何況下位聲聞緣覺 此有七慢。恃己凌他高舉為性。名我慢。稱量自他比校同德。但稱為慢。於他等謂己勝。名為過慢。於他勝謂己勝。名慢過慢。未得謂得。名增上慢。雖知下劣返顧自矜。名卑劣慢。非毀經像。即是邪慢。此之七慢。由禪定中忽生勝見無正慧覺。是故起也。   此名見勝無慧自救。悟則無咎。非為聖證。若作聖解。則有一分大我慢魔入其心腑。不禮塔廟。摧毀經像。謂檀越言。此是金銅。或是土木。經是樹葉。或是疊華。肉身真常不自恭敬。卻崇土木。實為顛倒。其深信者。從其毀碎。埋棄地中。疑誤眾生入無間獄。先於正受。當從淪墜 愚者修禪皆墮此見。並是魔種。不識如來像教之意。且末世住持依因像教。出家學道藉此而修。魔壞信因。令毀經像。故楞伽雲。佛若不說。教則滅壞。教若滅壞。誰有修行及得道者。愚者不見此文。一向謗佛無說。故知。若不說法。十二部經於茲滅矣。須知。毀經像人魔鬼入心。是大邪見。當須善察勿同此謗 八頓獲輕安。   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銷受陰明白。於精明中。圓悟精理得大隨順。其心忽生無量輕安已言成聖得大自在 精明中者即圓定寂照中也。定中發慧與理暫契。名圓悟精理。理智相冥得無違拒。故雲隨順。由隨順故身心調暢。便謂成聖。   此名因慧獲諸輕清。悟則無咎。非為聖證。若作聖解。則有一分好輕清魔入其心腑。自謂滿足。更不求進。此等多作無聞比丘。疑誤眾生墮阿鼻獄。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自謂滿足更不求進者。良以不學修禪次第不善通達禪支行相。暫得輕安。便謂成聖也。無聞比丘觸處皆有。世世輪轉。熏識成因。以類相從。卒難曉悟 九誤入空心。   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銷受陰明白。於明悟中得虛明性。其中忽然歸向永滅。撥無因果一向入空。空心現前。乃至心生長斷滅解 得虛明性者。即依圓定。發於空慧。悟性空理。依此起見成惡取空。故撥無因果生斷滅解。此即由無方便邪見忽發也。   悟則無咎。非為聖證。若作聖解。則有空魔。入其心腑。乃謗持戒。名為小乘。菩薩悟空。有何持犯。其人常於信心檀越。飲酒噉肉。廣行婬穢。因魔力故。攝其前人不生疑謗。鬼心久入。或食屎尿與酒肉等。一種俱空。破佛律儀。誤人入罪。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此內由邪見外引空魔也。大般若雲。魔能入一切眾生心。令歸依魔黨如膠如漆。斷手截臂不以為難。魔力之故人皆信伏。法華所謂。深著虛妄法。堅受不可捨。乃謗持戒等者。此之魔種代代有之。南山雲。戒是小乘。勸令捨之。又不肯捨勸令持之又不肯持。豈非與煩惱相應卒難諫曉。魔力所惑誰能奈何 十狂成貪慾。   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銷受陰明白。味其虛明深入心骨。其心忽有無限愛生。愛極發狂。便為貪慾 味其虛明者。愛著禪中色陰盡處以為勝境。由此起愛。無慧覺察。引其貪慾種子而發。遂成狂欲也。   此名定境安順入心無慧自持誤入諸欲。悟則無咎。非為聖證。若作聖解。則有欲魔入其心腑。一向說欲為菩提道。化諸白衣平等行欲。其行婬者名持法子。神鬼力故。於末世中攝其凡愚其數至百。如是乃至一百二百或五六百。多滿千萬。魔心生厭離其身體。威德既無。陷於王難。疑誤眾生入無間獄。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此貪慾種。如火遇薪。忽然而發。欲魔得便因此入心。如林中比丘忽然禪發不避死馬。因定引魔。此之類也。攝諸凡愚至千萬者。欲本順貪。因魔熾盛。凡愚惑著何事不從。又魔因妄起。本性不常。勢盡厭生。去身留難 三結勸弘宣。   阿難。如是十種禪那現境。皆是受陰用心交互。故現斯事。眾生頑迷不自忖量。逢此因緣迷不自識。謂言登聖。大妄語成。墮無間獄。汝等亦當將如來語於我滅後傳示末法遍令眾生開悟斯義。無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護成無上道 受陰交互者。不能定慧均平善巧安忍。既失方便。異念即生。由此故有十種境界。皆是內心交互外引諸魔。苟能識之。不落邪見 三破想陰三。初盡未盡相二。一明區宇。   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受陰盡者。雖未漏盡。心離其形如鳥出籠。已能成就。從是凡身。上歷菩薩六十聖位。得意生身。隨往無礙 觀中伏惑全未斷故。名漏未盡。心離形者。受陰既破無執受故。觀心自在。如鳥出籠無有障礙。已能成就上歷聖位者。此是圓頓利根者得受陰破諸陰隨破。於此凡身即能入位。得意生身。更無魔惑令其退也。若鈍根者。更須破下諸陰。隨未盡處猶有魔事。不得無礙。今約利者說耳。若最鈍者。至識陰破。得根互用。方入乾慧。若以前後比望中間。合於想行盡處亦說入位。是中根者。今經不言。文略故耳。   譬如有人熟寐寱言。是人雖則無別所知。其言已成音韻倫次。令不寐者鹹悟其語。此則名為想陰區宇 此喻鈍根觀力微弱。雖受陰盡有成就聖位之分。然不破想陰。故如熟寐寱言也。音韻倫次者如有成就聖位分也。無別所知想陰蓋故。不寐人者如證聖人。則知此人已有昇進聖位之分。般若雲。如來悉知悉見是人皆得成就阿耨菩提也。問破色陰時已是成就觀行。何故不說上歷聖位耶。答色陰雖破。未能破心。故未成就上歷聖位。以最粗故。受陰既是四心初首。故破受陰。得說上歷六十聖位。問若言破色是粗故不說者。今破受陰。望於想行亦即是粗。何故得說上歷聖位耶。答雖望餘陰亦即是粗。然受等四陰同是心法。故利根人若破受陰三蘊隨破。不同破色鈍根之者。未能破想。觀力弱故。故在區宇。又解。此中不分利鈍二別。但都明此位得受盡者即能已具歷位昇進之分。如人取仕。既得及第。即能具有官位之分。然待為政。功德勝劣方序用耳 二明盡相。   若動念盡浮想銷除。於覺明心。如去塵垢。一倫生死首尾圓照。名想陰盡 想者取像。謂要先安立境分劑相。方能隨起種種名言。念緣不息即名浮動。念即想也。浮想既除。觀心轉淨。故雲如去塵垢。一倫生死謂行陰倫類也。首尾本末也。以行是遷流遷流即生滅。今無想隔。故本末皆現。即生滅體露。觀心明見。故雲圓照。   是人則能超煩惱濁。觀其所由。融通妄想以為其本 一切煩惱以想為本。擾惱身心。汩亂真性。故名為濁。如前文雲。又汝今者憶識誦習。性發知見。容現六塵。離塵無體。離覺無性。相織妄成名煩惱濁。今想陰盡此濁亦超也。融通妄想者。想能融變。身隨於心。心想酢梅口中流水。融通質礙。故名融通 二正明現境十。一貪求善巧二。一心愛忽生魔得其便。   阿難。彼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圓明。銳其精思貪求善巧 心愛生也。虛妙空寂也。邪慮即前十種心念也。謂發悲生勇等。愛圓明者著定境也。銳利也。淬利愛心令其精妙。故貪善巧。   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不覺是其魔著。自言謂得無上涅槃。來彼求巧男子處善。敷座說法。其形斯須。或作比丘。令彼人見。或為帝釋。或為婦女。或比丘尼。或寢闇室身有光明。是人愚迷。惑為菩薩。信其教化。搖蕩其心。破佛律儀潛行貪慾 魔得便也。既貪善巧異想紛然。魔附他人。來應求巧。師資相誘。憒亂其心。破佛律儀。故成魔業 二口說異端去身留難。   口中好言災祥變異。或言如來某處出世。或言劫火。或說刀兵。恐怖於人。令其家資無故耗散 說異端也。   此名怪鬼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俱陷王難 致留難也。   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勸先覺也下諸境倣此 二欲經歷二。一心愛忽生魔得其便。   阿難。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遊蕩。飛其精思貪求經歷 心愛生也。經歷遊行也。   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亦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遊善男子處。敷座說法。自形無變。其聽法者忽自見身。坐寶蓮華。全體化成紫金光聚。一眾聽人各各如是得未曾有。是人愚迷。惑為菩薩。婬逸其心。破佛律儀潛行貪慾 若行住在定。遊禮何妨。若蕩逸周流。隨情喪志。魔得其便。恣欲其心。破佛律儀。廣行魔業二口說異端去身留難。   口中好言諸佛應世。某處某人當是某佛化身來此。某人即是某菩薩等來化人間。其人見故。心生傾渴。邪見密興。種智銷滅。此名魃鬼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俱陷王難。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文段可知 三願契合二。一心愛忽生魔得其便。   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綿□。澄其精思貪求契合 綿密也。□合也。澄凝寂也。精思即前愛心也。夫亡機寂照相念不生。理自冥會。若希求□合。愛念潛增。疑心即差。遂招魔惑。   爾時天魔侯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實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合善男子處。敷座說法。其形及彼聽法之人。外無遷變。令其聽者。未聞法前心自開悟。唸唸移易。或得宿命。或有他心。或見地獄。或知人間好惡諸事。或口說偈。或自誦經。各各歡娛得未曾有。是人愚迷。惑為菩薩。綿愛其心。破佛律儀潛行貪慾 心希契合。令未聞法便自開悟乃至得通自誦經等。頗合其心。故多綿愛 二口說異端去身留難。   口中好言。佛有大小。某佛先佛。某佛後佛。其中亦有真佛假佛男佛女佛。菩薩亦然。其人見故。洗滌本心。易入邪悟。此名魅鬼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俱陷王難。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男女佛者。貴引行人行貪慾事無妨成佛。洗滌本心者。本心修行俾離貪慾。今反行之。本心遂去。故雲洗滌 四樂辨析二。一心愛忽生魔得其便。   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根本。窮覽物化性之終始。精爽其心貪求辨析 根本者求根尋本究物之元底也。物化萬境也。爽明也。   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先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元善男子處。敷座說法。身有威神。摧伏求者。令其座下雖未聞法自然心伏。是諸人等。將佛涅槃菩提法身即是現前我肉身上。父父子子遞代相生。即是法身常住不絕。都指現在即為佛國。無別淨居及金色相。其人信受亡失先心。身命歸依得未曾有。是等愚迷。惑為菩薩。推究其心。破佛律儀潛行貪慾 心欲求元。魔精附物。說肉身為三德之本。指相生為常住之因。清淨之方只此穢境。相好之體全是我身。妄本既宣。邪信便發。魔力所制更不推移。盡命歸心。從邪敗正 二口說異端去身留難。   口中好言。眼耳鼻舌皆為淨土。男女二根即是菩提涅槃真處。彼無知者。信是穢言。此名蟲毒魘勝惡鬼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俱陷王難。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世有金剛禪二會子。頗是此類。斯皆魔著。卒受王難 五希冥感二。一心愛忽生魔得其便。   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懸應。周流精研貪求冥感 夫功深行著。感應自冥。起念妄求。魔精暗入。   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元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應善男子處。敷座說法。能令聽眾暫見其身如百千歲。心生愛染不能捨離。身為奴僕。四事供養不覺疲勞。各各令其座下人心知是先師本善知識。別生法愛粘如膠漆得未曾有。是人愚迷。惑為菩薩。親近其心。破佛律儀潛行貪慾 希求既起。魔伺便來。影附他人。為善知識。感心激切。認是先師。法愛倍生。膠漆何異 二口說異端去身留難。   口中好言。我於前世。於某生中先度某人。當時是我妻妾兄弟。今來相度。與汝相隨歸某世界供養某佛。或言別有大光明天。佛於中住。一切如來所休居地。彼無知者。信是虛誑。遺失本心。此名厲鬼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俱陷王難。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休居地者涅槃處也。真實涅槃豈有處耶。今指天為圓寂之地。非魔是何。信則墮魔師弟俱墜 六冀靜謐二。一心愛忽生魔得其便。   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深入。剋己辛勤。樂處陰寂。貪求靜謐 愛深寂境為真修處。故雲深入。夫心亡則境寂。豈間塵喧。念動則緣繁。任居谷隱。靜欲纔舉魔精即來。束約身心。故曰剋己。   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本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陰善男子處。敷座說法。令其聽人各知本業。或於其處語一人言。汝今未死已作畜生。敕使一人於後蹋尾。頓令其人起不能得。於是一眾傾心欽伏。有人起心。已知其肇。佛律儀外重加精苦。誹謗比丘。罵詈徒眾。訐露人事不避譏嫌 令知本業者宿命事也。令蹋尾者現後報也。起心知肇即他心也。訐露人事天眼天耳也。魔得邪定。故有此通。作此異端。誰不信伏。攻發私事曰訐 二口說異端去身留難。   口中好言未然禍福。及至其時毫髮無失。此大力鬼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俱陷王難。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未然者。然生也。預說凶吉。應無毫差 七祈宿命二。一心愛忽生魔得其便。   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知見。勤苦研尋貪求宿命 夫宿命等通。禪者自有離欲靜慮。任運現前。若起念先求無功強取。非唯喪本。亦乃成魔。   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殊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知善男子處。敷座說法。是人無端。於說法處得大寶珠。其魔或時化為畜生。口銜其珠及雜珍寶簡策符牘諸奇異物。先授彼人。後著其體。或誘聽人。藏於地下有明月珠照曜其處。是諸聽者得未曾有。多食藥草。不餐嘉饌。故或時日餐一麻一麥其形肥充。魔力持故。誹謗比丘。罵詈徒眾。不避譏嫌 簡策符牘皆國家奇要之物。書大少之事。合君臣之信。故用之耳。授此異物令心信伏。後乃著之 二口說異端去身留難。   口中好言他方寶藏十方聖賢潛匿之處。隨其後者。往往見有奇異之人。此名山林土地城隍川嶽鬼神年老成魔。或有宣婬破佛戒律與承事者潛行五欲。或有精進純食草木無定行事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多陷王難。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如文可見 八求神力二。一心愛忽生魔得其便。   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神通種種變化。研究化元貪取神力 化元謂神變之本也。此貪如意通耳。   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誠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通善男子處。敷座說法。是人或復手執火光。手撮其光分於所聽四眾頭上。是諸聽人頂上火光皆長數尺。亦無熱性。曾不焚燒。或水上行如履平地。或於空中安坐不動。或入瓶內。或處囊中。越牖透垣曾無障礙。唯於刀兵不得自在。自言是佛。身著白衣受比丘禮。誹謗禪律。罵詈徒眾。訐露人事不避譏嫌 神境之通離欲方得。貪心強取即陷魔羅。必若真通。刀豈能沮。以斯取驗。邪正可分。身著白衣受比丘禮者。准仁王經。白衣高座比丘地立佛法滅相。菩薩戒中亦同此說 二口說異端去身留難。   口中常說神通自在。或復令人傍見佛土。鬼力惑人。非有真實。讚歎行婬。不毀粗行。將諸猥媟以為傳法。此名天地大力山精海精風精河精土精。一切草木積劫精魅。或復龍魅。或壽終仙再活為魅。或仙期終計年應死其形不化他怪所附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多陷王難。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猥媟粗穢事也。餘如文 九愛深空二。一心愛忽生魔得其便。   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入滅。研究化性貪求深空。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終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空善男子處。敷座說法。於大眾內。其形忽空。眾無所見。還從虛空突然而出。存沒自在。或現其身洞如琉璃。或垂手足作栴檀氣。或大小便如厚石蜜。誹毀戒律。輕賤出家 夫真空不妨妙有。有而性常自空。所以具修萬行了無所著。若欲杜絕眾行。以為深空。即同外道斷見撥無因果。魔得其便。從空出沒。幻惑其心 二口說異端去身留難。   口中常說。無因無果。一死永滅。無復後身及諸凡聖。雖得空寂。潛行貪慾。受其欲者亦得空心撥無因果。此名日月薄蝕精氣金玉芝草麟鳳龜鶴。經千萬年不死為靈。出生國土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多陷王難。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口說空理。無因無果。蓋由心祈致招魔惑。薄蝕精氣者。此即惡星精耀能為蝕神。亦為魔怪 十好永歲二。一心愛忽生魔得其便。   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長壽。辛苦研幾貪求永歲。棄分段生。頓希變易細想常住。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竟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生善男子處。敷座說法。好言他方往還無滯。或經萬里瞬息再來。皆於彼方取得其物。或於一處。在一宅中數步之間。令其從東詣至西壁。是人急行。累年不到。因此心信。疑佛現前 夫分段生死。三界惑盡。方始得離。二乘無學登地菩薩皆得變易。今未離染。頓欲於此分段身上變粗身為細質易短命為長年。過分希求。故為魔著細相常住者。微細存想求久住世也 二口說異端去身留難。   口中常說。十方眾生皆是吾子。我生諸佛。我出世界。我是元佛。出世自然不因修得。此名住世自在天魔。使其眷屬如遮文茶及四天王毘捨童子未發心者利其虛明食彼精氣。或不因師。其修行人親自觀見。稱執金剛與汝長命。現美女身盛行貪慾。未逾三歲。肝腦枯竭。口兼獨言。聽若妖魅。前人未詳。多陷王難。未及遇刑先已乾死。惱亂彼人以至殂殞。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遮文茶未詳。毘捨童子即毘捨遮鬼也。此雲食精氣。頻那夜伽亦此類也。世人所事為善知識。皆六欲天魔以為其主。口獨言者即前美女也 三結勸弘宣四。初總結諸境。   阿難當知。是十種魔。於末世時。在我法中出家修道。或附人體。或自現形。皆言已成正遍知覺。讚歎婬欲。破佛律儀。先惡魔師與魔弟子婬婬相傳。如是邪精魅其心腑。近則九生。多踰百世。令真修行總為魔眷。命終之後必為魔民。失正遍知。墮無間獄 此文即同涅槃經雲。未來世中。是魔波旬。漸當壞亂我之正法。乃至現比丘比丘尼及阿羅漢像。非法說法。非毀戒律。自言得聖。惑亂世間。以此二經。鑒於世間。稱聖毀戒者非魔而誰 二敕勸弘宣。   汝今未須先取寂滅。縱得無學。留願入彼末法之中。起大慈悲。救度正心深信眾生。令不著魔得正知見。我今度汝已出生死。汝遵佛語。名報佛恩 大聖深慈。勸不取滅。慇懃付囑。正為今時。若以今文望前發願。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斯則師資相成。悲救一揆。四派入滅一何現權 三重示迷因。   阿難。如是十種禪那現境。皆是想陰用心交互。故現斯事。眾生頑迷不自忖量。逢此因緣迷不自識。謂言登聖。大妄語成。墮無間獄 如文 四再勗流布。   汝等必須將如來語。於我滅後。傳示末法。遍令眾生開悟斯義。無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護成無上道 據弘此經。合魔宮震動。凡夫不覺故也。如說四安樂行。正同此意。故文殊問雲。於後惡世雲何能說此經。佛令住四安樂行。廣說離譏毀等緣。豈非同此魔事耶。   首楞嚴義疏注經卷第九(之二)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799 首楞嚴義疏注經   首楞嚴義疏注經卷第十(之一)   長水沙門子璿集   四破行陰三。一盡未盡相二。一明區宇二。一想盡益相。   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提。想陰盡者。是人平常。夢想消滅。寤寐恆一 想陰若存。寤即想像。寐即成夢。今想陰盡。即無有夢。以想陰是夢之元故。寤寐一者。雖有寤寐。以無想故。寤亦如寐。寐亦如寤。故雲恆一。   覺明虛靜猶如晴空。無復粗重前塵影事 圓明心體。名為覺明。離想浮動。故名虛靜。空喻覺明。晴喻離想。粗重即煩惱也。以想陰是煩惱濁故。前塵影事即所想境。能想既亡所想不立。故雲無復。   觀諸世間大地山河。如鏡鑒明來無所黏過無蹤跡虛受照應 觀緣也。雖有根識緣諸境界。而不想像繫念在意。故如其鏡照物無跡。但虛受虛照虛應而已。亦可如鏡照於光明雖鑒無影。故雲虛受。   了罔陳習。唯一精真 了畢竟也。罔無也。陳舊也。習妄想也。畢竟無有無始妄習。唯有一靈真如性也。又了謂了別。即諸識也。罔謂罔象。陳習謂無始種子也。唯一精真者唯一識陰。也如下文雲則湛了內罔象虛無微細精想。以對行陰。故雲精真也。顯此行人得想陰盡唯識陰及行陰在。今此行陰又現披露。故名識陰為精真也 二行陰現相。   生滅根元從此披露。見諸十方十二眾生。畢殫其類。雖未通其各命由緒。見同生基。猶如野馬熠熠清擾。為浮根塵究竟樞穴。此則名為行陰區宇 行陰是生滅元。以遷流造作故。想盡行現。故雲披露。畢殫其類者。殫盡也。盡此十二類生皆從行出。以行是業體故。未通各命者。雖已了知十二類生總從行出。而未知眾生別種在識陰中。此即本識業苦種子。是眾生各別性命因由端緒也。見同生基者。同分生基即行陰也。十二品類。同以行陰為其基本。猶如野馬者。塵合陽氣鼓而為之。熠熠即光起閃爍。喻生滅也。清擾者。即此行陰擾動生滅微細不停。以無想陰塵垢。故名清也。為浮根塵究竟樞穴者。門簨曰樞。門臼曰穴此皆動轉之要處也。根塵生滅。皆以行陰為機紐處。了知此者正在行陰。故雲區宇 二明盡相。   若此清擾熠熠元性。性入元澄。一澄元習。如波瀾滅化為澄水。名行陰盡。是人則能超眾生濁。觀其所由。幽隱妄想以為其本 性入元澄者。行陰若盡。遷流性澄。歸一藏識。名入元澄。經雲藏識海常住也。以觀行增勝。能純生滅根元習氣。令其不動歸一識陰。猶如澄水也。以行是眾生遷流業性故。此若盡即超眾生濁也。行陰生滅微細難覺。故名幽隱 二正明現境十。一二無因論二。一標。   阿難當知。是得正知奢摩他中諸善男子。凝明正心。十類天魔不得其便。方得精研窮生類本。於本類中生元露者。觀彼幽清圓擾動元。於圓元中起計度者。是人墜入二無因論 止觀增勝想念不起。故雲疑明正心。欲界愛染不生。故雲魔不得便。於此推窮生類之本。唯一行陰幽隱清虛。以為一切生滅之元。今既披露。此外更無眾生之本。便執世間無因而起。以不知善惡因由差別種子在識陰故。即外道論因此而有。皆修行至此邪慧忽生。名為見發。非是本來別有外道 二釋二。一計本無因二。一正辨。   一者。是人見本無因。何以故。是人既得生基全破。乘於眼根八百功德。見八萬劫所有眾生業流灣環死。此生彼。秖見眾生輪迴其處。八萬劫外。冥無所觀。便作是解。此等世間十方眾生。八萬劫來無因自有 生基全破行陰現也。八百功德。謂由定力。發其眼根本分功德。百倍增勝。乘此通力。見八萬劫眾生死此生彼。過此不知。亦是行陰勢力盡處。不知識陰生因種子無明所熏感果差別。以不知故。便執本來無因而有。如見飛鳥遠不及處。便謂為無。以眼根取塵本唯八百。世間通力不越於此。若出世通過此無礙 二結成。   由此計度亡正遍知。墮落外道。惑菩提性如文 二計末無因二。一正辨。   二者是人見末無因。何以故。是人於生既見其根。知人生人。悟鳥生鳥。烏從來黑。鵠從來白。人天本豎。畜生本橫。白非洗成。黑非染造。從八萬劫無復改移。今盡此形亦復如是。而我本來不見菩提。雲何更有成菩提事。當知今日一切物象皆本無因 初二句標。何以下出所以。今盡下正顯末無因義。以本無因故末亦如是。八萬劫前不見菩提。八萬劫後亦復如是。以見本無。末亦無也。知人生人等者。人只生人。無因生鳥。鳥只生鳥。無因生人。此皆不知新造異業感異類生。故成此執 二結成。   由此計度亡正遍知。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一外道立無因論 二四遍常論三。一標。   阿難。是三摩中諸善男子。凝明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圓常中起計度者。是人墜入四遍常論 圓常者。行陰生滅相續不失。故名常。由計四種遍一切法。故名圓也 二釋四。一二萬劫常。   一者。是人窮心境性。二處無因。修習能知二萬劫中十方眾生所有生滅鹹皆循環不曾散失。計以為常 於勝定中。以心境二法。為所窮處。由是觀成。知二萬劫十方眾生生滅循環不曾散失。如水為冰冰還成水。雖循環而體不失。故名為常 二四萬劫常。   二者。是人窮四大元。四性常性。修習能知四萬劫中十方眾生所有生滅鹹皆體恆不曾散失。計以為常 此人觀中。以四大為所觀處。觀成能知四萬劫中眾生生滅鹹皆體常。以眾生皆以四大為體四大既常眾生亦常。故無散失 三八萬劫常。   三者。是人窮盡六根末那執受心意識中本元由處。性常恆故。修習能知八萬劫中一切眾生循環不失本來常住。窮不失性。計以為常 梵雲訖利瑟吒耶末那。此雲染污意。執受者即第八識。窮此八識。性元是常。由是能知八萬劫中眾生生滅不斷不散。以眾生無不具有八種識故。八識既生滅不失。眾生亦然。故名常也 四不生滅常。   四者。是人既盡想元。生理更無流止運轉。生滅想心今已永滅。理中自然成不生滅。因心所度。計以為常 生理即行陰。以見想盡。想能運動。今已息故。運動既無。不生滅理自然是行。此於生滅計不生滅。故執為常 三結。   由此計常亡正遍知。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二外道立圓常論 正遍知即菩提性。那倒分別故失正。唯局二四八萬劫中。餘不能知。故失正遍。知遍知既亡。故成外道邪論 三四一分常論三。初標。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自他中起計度者。是人墜入四顛倒見一分無常一分常論 或執我能生他我常他無常。或執我從他生他常我無常。皆計一分無常一分常論 二釋四。一我常彼無常。   一者。是人觀妙明心遍十方界湛然。以為究竟神我。從是則計我遍十方凝明不動。一切眾生。於我心中自生自死。則我心性名之為常。彼生滅者真無常性 此人修定既未證真。有漏觀中。觀妙明心遍十方界。假想而見。不知無明妄識變影似真。執此妄心遍十方界。以為真我凝明不動。定力持故。見諸眾生。於我心中自生自死。即是無常。我不動者即是常故 二劫壞劫不壞。   二者。是人不觀其心。遍觀十方恆沙國土。見劫壞處。名為究竟無常種性。劫不壞處。名究竟常 此人定中乘通。見十方界。於中見界未壞。便執為常。見已壞處。執無常性。此雖觀器。必帶正報 三我如微塵轉。   三者。是人別觀我心。精細微密猶如微塵。流轉十方。性無移改。能令此身即生即滅。其不壞性。名我性常一切死生從我流出。名無常性 我心如微塵者。以心性微密難見。故如微塵。非謂其小也。此執微細心性。以之為我。我者自在。主宰為義。故能流轉性無移改。卻能令此粗蘊色身有生有滅。以此粗蘊皆從我心所流出故。所流出者名為無常。能流出者名為常性 四行常餘無常。   四者。是人知想陰盡。見行陰流。行陰常流。計為常性。色受想等今已滅盡。名為無常 行陰披露現見遷流。故執為常。想等。觀中暫伏不起。故執無常。是故此身一分無常。一分常也 三結。   由此計度一分無常一分常故。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三外道一分常論 四四有邊論三。一標。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分位中生計度者。是人墜入四有邊論 想陰盡處。有四分位。計此以為有邊無邊 二釋四。一三世。   一者。是人心計生元流用不息。計過未者。名為有邊。計相續心。名為無邊 此人心計。行陰現今流注不息。名為無邊。過未不見。名為有邊。此約流用生滅不息無有邊際。說無邊耳 二眾生。   二者。是人觀八萬劫則見眾生。八萬劫前寂無聞見。無聞見處。名為無邊。有眾生處。名為有邊 雖八萬劫見於眾生。然有分劑。故曰有邊。此外寂然不見有生。則無分劑。故執無邊 三心性。   三者。是人計我遍知得無邊性。彼一切人現我知中。我曾不知彼之知性。名彼不得無邊之心但有邊性 我能遍知一切眾生。一切眾生現為我知故我即得無邊心也。我曾不知下。彼一切人雖有於知。此知且不現我知中。以不現故。即是有邊 四生滅。   四者。是人窮行陰空。以其所見。心路籌度一切眾生。一身之中。計其鹹皆半生半滅。明其世界一切所有。一半有邊。一半無邊 窮行陰空者。想盡行露。今於觀中。研令取空也。以研窮心。計度行陰。一切眾生一身之內即生即滅。世界亦爾。生處有邊。滅處無邊。生現見故。滅不見故 三結。   由是計度有邊無邊。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四外道立有邊論 五四不死矯亂論三。一標。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知見中生計度者。是人墜入四種顛倒不死矯亂遍計虛論 此人於知見中。不能抉擇。有人問者。皆矯智亂答。言不死者。准婆沙說。外道計天常住名為不死。計不亂答得生彼天。若實不知而輒答者。恐成矯亂。故有問時。答言祕密不應皆說。或不定答。佛法呵雲此真矯亂 二釋四。一八亦。   一者。是人觀變化元。見遷流處。名之為變。見相續處。名之為恆。見所見處。名之為生。不見見處。名之為滅。相續之因性不斷處。名之為增。正相續中中所離處。名之為減。各各生處。名之為有。互互亡處。名之為無。以理都觀。用心別見 別義觀行也。於一生滅行陰。分為八義。別見謂常變生滅增減有無也。不見見者見不見也。滅處不可見故。餘如文。   有求法人。來問其義。答言我今亦生亦滅亦有亦無亦增亦減。於一切時皆亂其語。令彼前人遺失章句 約義答問。略舉六義也。以不能定其道理。但兩楹答。故雲亦生亦滅等。令彼前人於章句中不得義理。故雲遺失章句 二唯無。   二者。是人諦觀其心互互無處。因無得證。有人來問。唯答一字。但言其無。除無之餘無所言說 唸唸滅處。名互互無。以心纔生即滅。無體可得。行既如是。諸法亦然。故雲因無得證。故有問者。但答無耳 三隻是。   三者。是人諦觀其心各各有處。因有得證。有人來問。唯答一字。但言其是。除是之餘無所言說 唸唸生處。名各各有。因是得證一切皆有。有人來問但答是者。雖見其心唸唸有生意計皆有。又見其滅。不敢答有。故但答是。擬防其失 四俱見。   四者。見人有無俱見。其境枝故其心亦亂。有人來問。答言亦有即是亦無亦無之中不是亦有。一切矯亂。無容窮詰 此有無俱計也。其境枝故其心亦亂者。以不定是一義。故成亂也。以前二論但偏證有無。今此一論即有無俱見也。亦有即是亦無者。意計亦有之中即有於無。得成有無計也。亦無之中不是亦有者。雖於有中說無。二相各別。故雲不是亦有。無容窮詰者。若詰有即是無。又雲無中不是亦有。若詰無不是有。又雲亦有即是亦無。互相遮防。故難窮詰 三結。   由此計度矯亂虛無。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五外道四顛倒性不死矯亂遍計虛論 如是四論。長阿含雲。一者若沙門婆羅門等。作如是見。雲不知善惡有報耶。若如是問我。我不能答。有愧有畏。我當答言。此事異此事不異。此事非異非不異。是為初見。二以他世有無問。亦作此答。三以何者為善惡問。亦作此答。第四愚冥暗鈍。若他有問。俱隨言印可。但雲如是。如有問雲蘊有幾種。彼反問雲。汝意謂幾。他即答言我意謂五。彼雲如是。或雲此事異等 六十六有相論三。初標。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無盡流生計度者。是人墜入死後有相發心顛倒 無盡流行陰也。今見行遷。卻執於我。死後有相者。以行是我所有故。行既遷流不息。故我死後有相也 二釋二。初本計。   或自固身。雲色是我。或見我圓含遍國土。雲我有色。或彼前緣隨我迴復。雲色屬我。或復我依行中相續。雲我在色。皆計度言死後有相。如是循環有十六相 初約色蘊具出四句。皆雲死後有相。如是循環。例作後三陰十二句也。固身者。固堅也。堅執現今形色是我本體。色陰既爾。受想行等例此而作。成十六句。問前三陰盡。唯行識二陰。何得更執前三又不言識。答前之三陰。觀中雖破。但約觀法增勝不被陰迷。善巧安忍不生過患。豈可都無謂之破耶。今觀行陰。依止前三遷流相續。故執三也。不言識者行陰覆故。由是通前而不言識也 二別計。   從此或計。畢竟煩惱。畢竟菩提。兩性並驅。各不相觸 既十六相皆死後有。煩惱亦爾。以是生死根故。菩提亦爾。以是覺元明故。真妄兩驅。畢竟無改。二皆有相也 三結。   由此計度死後有故。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六外道立五陰中死後有相心顛倒論 七八無相論三。初標。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先除滅色受想中生計度者。是人墜入死後無相發心顛倒 見前三陰已滅。當知行陰亦應還滅。即計死後斷滅。總名無相 二釋二。初本計。   見其色滅形無所因。觀其想滅心無所繫。知其受滅無復連綴。陰性銷散。縱有生理而無受想。與草木同。此質現前猶不可得。死後雲何更有諸相。因之勘校。死後相無。如是循環。有八無相 此約四陰。現在因亡。未來果滅。都成於八 二別計。   從此或計。涅槃因果一切皆空。徒有名字。究竟斷滅 陰既因果皆無。涅槃因果亦皆斷滅。斯則有為無為染淨諸法因果俱無。故雲一切皆空 三結。   由此計度死後無故。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七外道立五陰中死後無相心顛倒論 八八俱非論三。初標。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行存中。兼受想滅。雙計有無。自體相破。是人墜入死後俱非起顛倒論 此先將已滅三陰。例現存行陰。得四箇非有偏句。又將行存一陰。例前已滅三陰。得四箇非無偏句。前後相望。每陰皆得非有非無。成四俱非。現在既爾。死後亦然。現在未來共成八也。故雲死後俱非也 二釋二。初本計。   色受想中見有非有。行遷流內觀無不無。如是循環窮盡陰界。八俱非相。隨得一緣。皆言死後有相無相 色等三陰先雖是有。而今破盡。故雲非有。例行亦爾。此四非有也。行遷流內觀無不無者。若將行陰。例前為無。現且唸唸遷流不斷。此又非無。行既非無。前三亦爾。此四非無也。如是循環窮盡陰界者。現將四陰。循歷相例。一一皆見非有非無。故雲循環。推至死後。故雲窮盡陰界。隨得一緣者。即此四陰隨舉一陰。皆悉死後非有非無。今言有無者。有即非無。無即非有也 二別計。   又計諸行性遷訛故。心發通悟。有無俱非。虛實失措 此但現見行陰遷變。生中有滅。故非有。滅中有生。故非無。由是通悟一切皆是非有非無。何啻於八。虛實即無有也。有不定有。實何曾實。無不定無。虛何曾虛。舉著皆非。故雲失措 三結。   由此計度死後俱非。後際昏瞢無可道故。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八外道立五陰中死後俱非心顛倒論 後際下釋死後非義。無可道者。言有不有。言無不無。有無二途俱道不得也。現在尚爾。豈況死後不覺不知而言有無耶。故雲昏瞢 九七斷滅論三。初標。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後後無生計度者。是人墜入七斷滅論 是人見行陰唸唸滅處。名後後無。設生七處。後皆斷滅。故成此論 二釋。   或計身滅。或欲盡滅。或苦盡滅。或極樂滅。或極捨滅。如是循環窮盡七除。現前銷滅。滅已無復 或計身滅即欲界人天也。同界地故。欲盡即初禪。苦盡即二禪。極樂即三禪。極捨即四禪及無色也。現前銷滅者。三陰已滅。行陰亦爾也。七處皆現斷滅。死後不復生也 三結。   由此計度死後斷滅。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九外道立五陰中死後斷滅心顛倒論 十五現涅槃論三。初標。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後後有生計度者。是人墜入五涅槃論 行陰滅而復生。故雲後後有也 二釋。   或以欲界為正轉依。觀見圓明。生愛慕故。或以初禪。性無憂故。或以二禪。心無苦故。或以三禪。極悅隨故。或以四禪。苦樂二亡不受輪迴生滅性故 以欲界為正轉依者。因修觀行。發欲界未至定。於觀心中。見圓明相。不捨欲界即是涅槃。為正轉依。或以初禪性無憂者。已離欲染。無復憂心。得輕安樂故。或以二禪心無苦者。即是極喜也。或以三禪極悅隨者。即極樂也。或以四禪苦樂二亡。即捨受也。   迷有漏天。作無為解。五處安隱為勝淨依。如是循環。五處究竟 不識教相。得此四禪及欲界定少分安樂。便計涅槃。執有漏天作無為解者。因修正定。忽發此禪得少輕安。非是究竟。便妄執計以為涅槃 三結。   由此計度五現涅槃。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十外道立五陰中五現涅槃心顛倒論 三結勸弘宣二。初結前諸境。   阿難。如是十種禪那狂解。皆是行陰用心交互。故現斯悟。眾生頑迷不自忖量。逢此現前以迷為解。自言登聖。大妄語成。墮無間獄 此十種境。乃是邪見因修正定而忽發生。故雲狂解。由三陰滅。覺至行陰用心差異。故雲交互。苟能深入禪定。以慧照察唯心境界。不取不著。自然消歇。若以為證。即墮邪見成地獄因 二敕勸弘宣。   汝等必須將如來語於我滅後傳示末法。遍令眾生覺了斯義。無令心魔自起深孽。保持覆護。消息邪見。教其身心開覺真義於無上道不遭枝歧。勿令心祈得少為足作大覺王清淨標指 孽災也。想陰未盡猶引外魔。今想陰盡行陰明露。但於所覺境界。別生異見。執此為是。故雲心魔。故令覺察善能消息。不失正見。能至無上。故深付囑。傳而示之。俾修行者無入邪網失正覺路。枝歧邪道也 五破識陰三。一盡未盡相二。一明區宇二。一行盡益相。   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提行陰盡者。諸世間性幽清擾動同分生機。倏然墮裂。沈細綱紐補特伽羅。酬業深脈感應懸絕 前三句標人。諸世下正明行盡。世間性者。行陰即是世間體性。世間有二義。一有生滅。二性有漏。三可破壞。既墮世間。同以行陰生滅為性也。隱密故幽。離想故清。擾即是動。同分生機。前是基本。今是機要。忽爾而破。故雲倏然墮裂。沈細下重釋盡義。網上大繩曰綱。衣領結處曰紐。皆喻其要也。十二類生。如網如衣。行陰貫通微細結要。加綱如紐。補特伽羅雲數取趣。即總指十二類也。行陰能持此類生故。故雲沈細綱紐。綱紐是業因。伽羅是果報。業因亡則孰為引果。果報息則誰作能酬。因果既亡。故絕感應。深脈亦喻行陰幽隱也。   於涅槃天將大明悟。如雞後鳴瞻顧東方已有精色 涅槃名為第一義天。得無生忍名大明悟。明悟在近。故名曰將。將當也欲也。如雞後鳴者。雞第二鳴天將曉也。五陰在如全夜。陰都盡如大明。色受二陰破如雞初鳴。天全未變。今想行又除。唯有識陰。明悟在近。即如雞後鳴天有精色。若約位說。此當第二漸次人也。彼文雲。禁戒成就。則於世間永無相生相殺之業。偷劫不行。無相負累。亦於世間不還宿倩。即是今文酬業深脈感應懸絕。彼文又雲。是清淨人修三摩地。父母肉。身不須天眼。自然觀見十方世界等。即此文雲。瞻顧東方已有精色。此則正得似位。相似通發也 二識陰現相。   六根虛靜。無復馳逸。內內湛明。入無所入 由定所攝。無行陰使。雖存六根。識不馳散。故雲虛靜無復馳逸。唯專內境。定心內照。故雲內內湛明。又內內者深深寂照也。窮到識陰。更無所見。名入無所入。   深達十方十二種類受命元由。觀由執元。諸類不召 受命元由即是識陰。今觀識陰既是類生種子元由。不起煩惱。不作新業。由是執持不令起果。無受生分。故雲諸類不召。   於十方界。已獲其同。精色不沈。發現幽祕。此則名為識陰區宇 既知識是生類元由。故十方界依之與正。皆識所變。同一識體。斯則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先雖信教。今觀中明見也。精色不沈所觀境現也。由觀力故境界明白。故雲不沈。發現幽祕者似通發也。未至此位。諸根暗昧不能遠觀。故雲幽祕。今由觀力。六根清淨。不由天眼徹見諸界等。故雲發現 二明盡相。   若於群召已獲同中。銷磨六門。合開成就。見聞通鄰互用清淨 初二句指在識陰中也。若於此中。以定慧力。銷磨根隔。令其開通合成一體。則見聞覺知互相為用。斯則明不循根。寄根明發也。故雲互用清淨。此識盡獲證。是第三漸次證無生法忍也。故文雲。如是清淨持禁戒人。心無貪婬。於外六塵不多流逸。因不流逸旋源自歸。塵既不緣。根無所偶。返流全一。六用不行。既雲六用不行。即是銷磨六門。既雲返流全一。即是合開成就互用清淨也。彼說由戒。故與此異。   十方世界及與身心。如吠琉璃。內外明徹。名識陰盡 世界身心皆唯識現。今識陰盡。唯是覺體。覺體明妙如淨琉璃一無障礙。名內外明徹。身心為內。世界為外。俱無所得。故雲明徹。前文雲。十方國土皎然清淨。譬如琉璃內懸寶月。身心快然妙圓平等。獲大安隱。一切如來密圓淨妙皆現其中。是人即獲無生法忍。即知識陰盡者是隨分覺也。文殊亦云。一處成休復。六用皆不成。塵垢應念消。成圓明淨妙。   是人則能超越命濁。觀其所由。罔象虛無顛倒妄想。以為其本 命體即識陰也。以命煖識三俱時而轉。識既已離。命煖隨亡。故超命濁。罔象虛無者。此是覺明初起影像之相。攬此妄想虛無影像以為識體。即業轉二相也。   首楞嚴義疏注經卷第十(之一)   首楞嚴義疏注經卷第十(之二)   長水沙門子璿集   二正明現境十。一因所因執二。一約其所解。   阿難當知。是善男子。窮諸行空於識還元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行陰雖盡已滅生滅。返識循元未歸寂滅。故雲精妙未圓。以識未破。正在細生滅故。精妙即精真妙明也。   能令己身根隔合開。亦與十方諸類通覺。覺知通□能入圓元 觀中暫爾也。暫於觀中。似開根隔。未全互用也。諸類通覺者。於此觀中。已見十方眾生及與我身。同一覺性。互相融合無知覺殊。此即能入圓元也。此之境界全是識影。未為寂滅。故前文雲。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若於所歸。立真常因。生勝解者 正生計也。於此所入通覺之境。認為真常。便立為因。能生一切。即為所歸咎竟之處。決定不謬。故雲勝解 二判屬邪徒。   是人則墮因所因執。婆毘迦羅所歸冥諦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是名第一立所得心成所歸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外道種 於所因識陰。執為真常是萬法之因。故雲因所因執。萬法無因。虛妄生滅。今計有因是真常性。即與外道所執冥諦是常能生一切。無有差別。此即計阿賴耶識未形兆前冥然之初。為冥諦也。迷佛菩提者。菩提雲覺。覺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虛空界無所不遍法界一相。今執有法從一因生能所差別。故雲迷也。不如實知。故雲亡失知見。所得心即識陰也。因中為所得。果上為所歸耳。餘文可解。問據下七段皆雲能非能等。獨有此文為因所因耶。答以一切諸法皆從識變。正是所因。以不了虛妄執為實同。故同外道。下文直顯當體虛妄。故雲非能等也 二能非能執二。一約其所計。   阿難。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若於所歸覽為自體。盡虛空界十二類內所有眾生。皆我身中一類流出。生勝解者 前計雖執識陰為真常因。而未取為自體。今計即是我之自體。一切眾生皆從我出。我能生彼。決定不謬也 二判屬邪徒。   是人則墮能非能執。摩□首羅現無邊身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是名第二立能為心成能事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大慢天我遍圓種 實非能生執以為能。名能非能。摩□首羅即大自在天。三目八臂。外道所宗為能生因也。現無邊身者。以執我能現起無量眾生也。因既能為。果成能事。因果相稱也 三常非常執二。一約其所計。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若於所歸有所歸依。自疑身心從彼流出十方虛空鹹其生起。即於都起所宣流地。作真常身無生滅解。在生滅中早計常住。既惑不生。亦迷生滅。安住沈迷生勝解者 所歸即識陰。前覽所歸為自身。今認所歸為他體。故疑自身及一切法從彼生起。都宣流地者即識陰也。妄認為他是真是常是無生滅。惑不生者。本覺常住不生諸法。迷而不解也。亦迷生滅者。妄認識陰為真常也。二俱不識。故曰沈迷。堅執不轉。故雲安住 二判屬邪徒。   是人則墮常非常執。計自在天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是名第三立因依心成妄計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倒圓種 於無常處妄計為常。名常非常執。自在天即首羅也。前計他從我生。今執我從他起。故雲計自在也。因依心即識陰也。立為他體。計能生我。故同外道計彼為常 四知無知執二。一約其所解。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若於所知知遍圓故。因知立解。十方草木皆稱有情與人無異。草木為人。人死還成十方草樹。無擇遍知。生勝解者 所知即識陰也。是彼觀行所知境故。識陰能變一切諸法。名知遍圓。悟此諸法從知變起以知為體。故雲因知立解。十方草木下即解之行相也。既此依正皆從知有。何得一知一無知耶。故無揀擇一切皆知。自謂決定不謬。故雲勝解 二判屬邪徒。   是人則墮知無知執。婆吒霰尼執一切覺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是名第四計圓知心成虛謬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倒知種 草木無知而執有知。故雲知無知執。婆吒霰尼二外道也。涅槃雲波私吒及先尼。梵音小轉。既執一切覺。即草木有命也。圓知即遍知也。虛謬果者斥成妄想。此即不了皆是妄識所變妄想凝結假立無情妄想流動假名有情。如前文雲。想澄成國土知覺乃眾生。以不善分虛妄識有內分外分。故成執計 五生無生執二。一約其所計。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若於圓融根互用中已得隨順。便於圓化一切發生。求火光明。樂水清淨。愛風周流。觀塵成就。各各崇事。以此群塵。發作本因。立常住解 根互用中得隨順者。以於似觀暫得相應。故雲隨順。便於圓化一切發生者。一切諸法同名變化。故雲圓化。皆可修習能成聖果。故雲一切發生。以於一根暫得諸用。由此例知。一切亦爾。皆可於無知見中修成知見取常住果。故求火樂水愛風觀塵也 二判屬邪徒。   是人則墮生無生執。諸迦葉波並婆羅門勤心役身事火崇水求出生死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是名第五計著崇事迷心從物立妄求因求妄冀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顛化種 四大之性。實不能生常住之果。執為能生。故雲生無生執。迷心從物者。迷失唯心所見。而各隨順崇事以求常住。因果俱妄。故成妄求妄冀也 六歸無歸執二。一約其所解。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若於圓明。計明中虛非滅群化。以永滅依。為所歸依。生勝解者 明中虛者圓明之理。即所觀識也。已滅生滅。故明中虛。非即是滅。故雲非滅。色受想行攝一切法。名為群化。永滅依即明中虛也。此計空為所歸依處。即涅槃也 二判屬邪徒。   是人則墮歸無歸執。無想天中諸舜若多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是名第六圓虛無心成空亡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斷滅種 此明中虛。實非所歸。而計于歸。故雲歸無歸執。無想天五百大劫想心不行也。舜若多四空處也。圓虛無心斷滅因也。空亡果斷滅果也 七貪非貪執二。一約其所計。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若於圓常。固身常住。同於精圓。長不傾逝。生勝解者 執識陰以為圓常。欲固此身亦同識陰。故雲同於精圓長不傾逝 二判屬邪徒。   是人則墮貪非貪執。諸阿斯陀求長命者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是名第七執著命元立固妄因趣長勞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妄延種 根身虛妄。本是無常。實不可貪以為長久。今堅貪著妄執長生。故雲貪非貪執。阿斯陀者雲無比。即長壽仙也。長勞果者。勞即牢固。字之誤耳。妄執延年。故雲妄延 八真非真執二。一約其所解。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觀命互通。卻留塵勞恐其銷盡。便於此際。坐蓮花宮。廣化七珍。多增寶媛。縱恣其心。生勝解者 觀識陰為十方眾生之命元是十二類命之通要。由是我命通彼。彼命通我。故雲互通。今觀識陰若盡。十方眾生命即皆盡。我命亦盡。盡即教誰證真常理。誰為所化眾生。徒有真常。無證真者。故留塵勞。卻起貪慾。化蓮華宮及諸欲境。恣受欲樂。圖命不滅俾要證真起用化物。作此執計定不移轉。故雲勝解。媛女寶也 二判屬邪徒。   是人則墮真無真執。吒枳迦羅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是名第八發邪思因立熾塵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天魔種 起惑恣欲實非證真。計此即能證真起用。故雲真非真執。吒枳迦羅未見正譯。此既能化欲境受用。即是欲界自在天類也。邪思因者。既於定中發此邪念。不能善察。由此熾盛起塵勞事。故同天魔耳 九定性聲聞二。一約其所解。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於命明中。分別精粗。疏決真偽。因果相酬。唯求感應背清淨道。所謂見苦斷集證滅修道。居滅已休。更不前進。生勝解者 識陰露現。故曰命明。識既含藏漏無漏種。今於此中分別抉擇。苦集有漏。名粗名偽。道滅無漏。名精名真。擇去粗偽苦集。而留精真道滅。故雲分別精粗等。修道為感。證滅為應。但取於此。故雲唯求。背清淨道者。本修圓觀。法界平等離二邊垢。名清淨道。今發小乘厭忻之解。故名曰背。所謂下釋前義也 二判屬邪徒。   是人則墮定性聲聞。諸無聞僧增上慢者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是名第九圓精應心成趣寂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纏空種 定性者。且就一期趣寂無改。判為定性。實有劫數。終迴上乘。無聞僧者。不了識陰。迷為涅槃。故同此也。圓謂周遍。精謂非粗。已離行陰為諸命元。故曰圓精。稱乎妄計。故雲應心 十定性緣覺二。一約其所解。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若於圓融清淨覺明。發研深妙。即立涅槃。而不前進。生勝解者 本觀圓融清淨覺體。今見識陰離行生滅。謂深且妙。立為涅槃。不知流注。故不前進 二判屬邪徒。   是人則墮定性辟支。諸緣獨倫不迴心者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是名第十圓覺□心成湛明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覺圓明不化圓種 認識陰為圓覺。符妄計為□心。寂焉不動。非無覺了。故雲湛明。證識覺之圓明。無悲化之妙用。故雲不化圓種。唯識論雲。聲聞畏苦障。緣覺捨生障。是此類也 三結勸弘宣四。一結前斥失。   阿難。如是十種禪那中途成狂。因依迷惑。於未足中生滿足證。皆是識陰用心交互。故生斯位。眾生頑迷不自忖量。逢此現前。各以所愛先習迷心。而自休息。將為畢竟所歸寧地。自言滿足無上菩提。大妄語成。外道邪魔所感業終。墮無間獄。聲聞緣覺不成增進 中途成狂者。方在似覺。未成不退。邪慧發生。故雲成狂。不察識陰微細生滅。便謂已證。故雲因依迷惑等。餘文可解 二敕勸弘宣。   汝等存心。秉如來道。將此法門。於我滅後。傳示末世。普令眾生覺了斯義。無令見魔自作深孽。保綏哀救消息邪緣。令其身心入佛知見從始成就不遭岐路 深勸後世。令了識陰未盡有此十境發相。知而覺察。見魔自息。迷而取著。必落偏邪。入佛知見證真位也。從始初修也。成就果滿也。不遭岐路中間更無委曲相也。即前十類耳 三顯佛所乘。   如是法門。先過去世恆沙劫中微塵如來。乘此心開得無上道 無有一佛不破五陰而得菩提。皆能覺了。故免岐路 四陰盡功用。   識陰若盡。則汝現前諸根互用。從互用中。能入菩薩金剛乾慧 現前根互用者。即前第三漸次證無生忍也。前文已見。從互用中入乾慧者。即此互用便是已入乾慧地也。互用即是自在位故。如前文雲。返流全一六用不行。乃至一切如來密圓淨妙皆現其中。此人即獲無生法忍。從是漸修。隨所發行。安立聖位。是則名為第三增進修行漸次。斯則始從乾慧終至等覺。俱不離此第三漸次而建立也。今約從總入別。故雲從互用中入也。言金剛者。以此行人從始至終皆由修習金剛三昧而得成就。故前文雲。是種種地。皆以金剛。觀察如幻十種深喻。奢摩他中。用諸如來毘婆捨那。清淨修證漸次深入。或可此約利根之者到乾慧地精心發化遂超因位直入妙覺。故得別受金剛之號。若鈍根者。隨所發行。更歷諸位。故不得受金剛之名。但稱乾慧耳。若將此位。立在等覺後心。其如前文彼。文雲。如來逆流。如是菩薩順行而至。覺際入交名為等覺。豈可於入交彼更立乾慧地耶。古人迷此。於等覺後更立金剛乾慧一位。誠誤後學。理例俱無。不敢聞命。   圓明精心於中發化。如淨琉璃內含寶月。如是乃超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四加行心菩薩所行金剛十地等覺圓明。入於如來妙莊嚴海。圓滿菩提。歸無所得 於乾慧心既證圓妙。此之心性頓發諸行頓具諸德。故雲發化。慧心如琉璃。因行如寶。果德如月。此喻一中現無量無量中現一。因行果德一時具足無閡圓明。故如琉璃內含寶月。超因入果者。由前發化因果具故。乃得超也。福足故名莊嚴海。慧足故圓滿菩提。理極故歸無所得。即大涅槃常寂無得也。此是圓頓下根又利者也。由下品故。至識陰盡方得入位。由又利故。於此發化乃超諸位。問前受陰盡。即雲上歷菩薩六十聖位。今識陰盡。何故言超。答前約上根稍鈍者說。例今亦合有頓超者。今約下根又利者說。故得言超。例前受破。亦合有歷聖位者。前後互現耳。想行陰盡。合是中根超歷之處。略故不說 三結勸四。一總指魔事。   此是過去先佛世尊。奢摩他中毘婆捨那覺明分析微細魔事 覺明即觀慧也 二識即離邪。   魔境現前。汝能諳識。心垢洗除不落邪見。陰魔銷滅。天魔摧碎。大力鬼神褫魄逃逝。魑魅魍魎無復出生。直至菩提無諸乏少。下劣增進。於大涅槃心不迷悶 褫撤去也。鬼魄撤去而逃逝也 三別顯咒能。   若諸末世愚鈍眾生。未識禪那。不知說法。樂修三昧。汝恐同邪。一心勸令持我佛頂陀羅尼咒。若未能誦。寫於禪堂。或帶身上。一切諸魔所不能動 不別修定次第。故雲未識禪那。未學智慧方便。故雲不知說法。定慧不習而樂安禪。魔境現前。孰分邪正。當勸持咒安其正解防其邪慮。即不墮魔 四勸令欽奉。   汝當恭欽十方如來究竟修進最後垂範 是諸如來究竟了義之說。又是出世最後時說。故雲最後垂範也 二阿難因聞請益二。一阿難問三。一欽奉前聞。   阿難即從座起。聞佛示誨。頂禮欽奉。憶持無失 二正申三問。   於大眾中重複白佛。如佛所言。五陰相中。五種虛妄為本想心。我等平常。未蒙如來微妙開示 問妄想也。未聞五陰總是妄想而名有殊。   又此五陰。為併銷除。為次第盡 問除斷頓漸也。併即頓也。   如是五重。詣何為界 問邊際也。界分也 三祈為開示。   唯願如來發宣大慈。為此大眾。清明心目。以為末世一切眾生作將來眼 眼目左右之言皆喻心也。心明照了如眼之見 二如來答二。一正答所問三。一答妄想三。一總明二。一顯真覺圓淨。   佛告阿難。精真妙明本覺圓淨。非留死生及諸塵垢 精真法身也。妙明般若也。圓淨解脫也。三德圓融唯一本覺。生死苦道也。塵垢業煩惱也。斯則妙性圓明離諸名相耳 二明妄想發興三。一順敘妄起。   乃至虛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斯元本覺妙明真精。妄以發生諸器世間。如演若多迷頭認影 不更具敘色之與心三種相續。故雲乃至。虛空無為尚是妄生。豈況有為一切諸法。狂癡故有。故如認影 二反破妄因三。一示無因。   妄元無因。於妄想中立因緣性 既稱為妄。雲何有因。若有所因不名為妄。故雲無因。自諸妄想展轉相因交妄發生遞相為種。故雲於妄想中立因緣性 二破異執。   迷因緣者稱為自然。彼虛空性猶實幻生。因緣自然皆是眾生妄心計度 說有因緣。猶是妄執。更認自然。迷中陪者。故雲眾生妄心計度 三總結斥。   阿難。知妄所起。說妄因緣。若妄元無。說妄因緣元無所有。何況不知推自然者 若知妄起。許說因緣。妄元無生。說誰因緣。因緣尚是妄中建立。而況不知是妄推為自然耶 三結成妄想。   是故如來。與汝發明五陰本因同是妄想 五陰之因。元妄所結。此即於妄想中立因緣性也。此因緣性。妄中權立。欲令了法元無所有。是故同名一妄想耳 二別顯五。一色。   汝體先因父母想生。汝心非想。則不能來想中傳命 正指是想也。攬父母遺體而成此身。遺體即是想愛流出。故雲父母想生。汝之託陰亦是想愛而來。以想遺體為勝境故。識即趣彼。結成胎藏。故雲汝心非想不來傳命。斯則三處妄想和合結成此體也。   如我先言。心想酢味口中涎生。心想登高足心酸起。懸崖不有。酢物未來。汝體必非虛妄通倫。口水如何因談酢出 引前釋成也。即引破想陰文。懸崖酢物。俱不到身。由汝所思。便能生汝口足酸水。若非妄想同類。孰有水等生焉。通倫猶同類也。   是故當知。汝現色身名為堅固第一妄想 結歸立名也。以此驗之。如何非想。是故應知。妄想凝結即成色陰。故雲堅固 二受。   即此所說。臨高想心。能令汝形真受酸澀。由因受生。能動色體。汝今現前順益違損二現驅馳。名為虛明第二妄想 前四句躡前色陰動身之想。即明受陰是妄想也。由因下正顯也。因想梅等便有受領。若非領納焉得水生。此受亦是妄想轉變妄生領納也。二驅馳者。領此順違生苦樂法。遂成損益。為彼所使。照境而領虛通無礙。故曰虛明 三想。   由汝念慮。使汝色身。身非念倫。汝身何因隨念所使。種種取像。心生形取。與念相應。寤即想心。寐為諸夢。則汝想念搖動妄情。名為融通第三妄想 初二句標。念慮即想。身心驅役皆想所為也。身非下釋。初三句反質。若非想類。何以隨念。種種下五句正顯。凡取前境。先須想像後身隨之。想若是實何須形取。形若非想自不能行。二既相須。豈非虛妄。故雲與念相應。寤寐雖異皆是想為。寐既成夢。夢非有實。應知寤想豈是實耶。則汝下結。是知。現今想像念慮。正由妄情搖動故爾。豈不是妄。融色質。通心念。變境像。成夢寐。故雲融通妄想 四行。   化理不住。運運密移。甲長髮生。氣銷容皺。日夜相代曾無覺悟 顯行相也。初二句標。行陰遷流。微細難覺。故雲不住密移也。甲長下釋。前三句釋不住。後一句顯密移。   阿難。此若非汝。雲何體遷。如必是真。汝何無覺。則汝諸行唸唸不停。名為幽隱第四妄想 示虛妄也。真猶實也。行陰若非汝體。何得相代不停。又若實是汝身。何不知覺生滅。非汝不可。是汝無憑。故知虛妄。則汝下結想名。密移難覺。故雲幽隱 五識二。一正辨其相。   又汝精明湛不搖處名恆常者。於身不出見聞覺知 牒指識體也。初三句牒計也。行人所認微細明瞭離行生滅堪然不動目為常住者。即識陰也。於身下指體也。識陰豈越見聞覺知。此約用指也。   若實精真。不容習妄。何因汝等曾於昔年睹一奇物。經歷年歲憶忘俱無。於後忽然覆睹前異。記憶宛然曾不遺失。則此精了湛不搖中唸唸受熏。有何籌算 正顯虛妄也。初二句反標。若此湛明是真實性。不合容受虛妄習氣。習氣即種子也。何因下九句順釋。憶忘俱無者。初若有憶則有忘時。元既無憶。故不說忘。覆睹者再見也。再見既無所遺。此則容受妄習。故知虛妄非真湛明。則此下結示也。受熏持種。發起現行。流注生滅不可計矣 二重顯微細。   阿難當知。此湛非真。如急流水望如恬靜流急不見非是無流。若非想元。寧受妄習。非汝六根互用合開此之妄想無時得滅 正顯微細也。識陰離行。故名為湛。不是常住。故雲非真。喻急流者。凡夫二乘全不覺知。十地已前雖覺未盡。故雲流急不見。若非想元等者。顯此正是妄想根本以第八識為界趣生本也。非汝下四句明難斷。互用合開者。寄根明發。故雲互用。開令無隔。合為一體也。如前文雲。返流旋一六用不行。開即是合。故無二別。若非證真。此難滅矣。   故汝現在見聞覺知中串習幾。則湛了內罔象虛無第五顛倒微細精想 因細得名也。此是諸識之中串習機要。亦名精明湛不搖處。故雲湛了。即本識也。有而若無。故雲罔象。罔無也。像似也。非有形質。故曰虛無。望前行陰。最為其細。再三示雲微細精也 三總結。   阿難。是五受陰。五妄想成 此五即是眾生所受報法。故通名受。亦曰五取蘊。眾生取此為自體故 二答邊際。   汝今欲知因界淺深 答詣何為界也。界即因義。亦是分義。因依界分際限別故。故雲因界。   唯色與空。是色邊際 色謂形色。空謂顯色。俱色蘊攝。妄色妄空互形顯故。略舉色空。攝一切盡。   唯觸及離。是受邊際 觸有違順。即成苦樂二受。離無違順。但一捨受也。   唯記與忘。是想邊際 記憶。忘失。取像攀緣。俱為想陰之分齊耳。   唯滅與生。是行邊際 生滅遷流。剎那四相。但是生滅皆行分也。   湛入合湛。歸識邊際 湛前行陰。合歸識陰。見識不動。認為真湛。齊此名為識陰邊際。以見行陰是生滅法。離生滅處。必是湛寂。就所修處即識分齊也 三答頓漸。   此五陰元。重疊生起。生因識有。滅從色除 答前為頓消除為次第盡也。生起則從細至粗。從內感外。一切諸法唯識變故。故雲生因識有除斷則先粗後細。從外向內。如浣衣磨鏡粗垢先落。然生起時。實非前後。一念頓變。以約粗細作此說耳圓頓觀法。斷亦非次。功行成時自然爾也。   理則頓悟。乘悟併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 前約生起除斷。道理合然。若定作此解。焉知虛妄。故須先理後事頓悟漸除方了修證之義耳。理則頓悟者。若約證悟圓理。即一斷一切斷。無前後也。如前文雲。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脫。塵垢應念消。成圓明淨妙。解悟亦然。圓覺雲。知幻即離。離幻即覺。亦無漸次。以一切法皆從心起妄念而生。念即無念。一切頓盡。由真性中本無妄故。故雲乘悟併消。事非頓除因次第盡者。五陰妄法。名之曰事。陰既粗細不同。法爾粗者先去。解行雖頓。斷自有序。日出孩生皆喻此也。   我已示汝劫波巾結。何所不明再此詢問 此引前說。結責未解也。如前文雲。巾體是同。因結成異。又雲畢竟同中。生畢竟異。又雲。六結同體。結不同時。即結解時雲何同除。此皆理則頓悟事非頓除。如何再問耶。頓漸悟修如圓覺疏 三結勸弘宣。   汝應將此妄想根元心得開通。傳示將來末法之中諸修行者。令識虛妄深厭自生知有涅槃不戀三界 如上五種妄想。即是五陰根本。五陰攝一切法。故一切法皆妄想也。如上文雲。娑婆世界並洎十方諸有漏國及諸眾生。同是覺明無漏妙心。見聞覺知虛妄病緣。和合妄生。和合妄死。汝既悟此。故雲心得開通。亦令他解。故雲傳示令識。若知依正自他俱一妄想。即可厭患五蘊自體求趣涅槃常樂。何三界之可戀乎。故此囑勸弘宣。自他俱益也 三流通分二。一如來況顯經能二。一舉施福無邊二。一問多。   阿難。若復有人。遍滿十方所有虛空。盈滿七寶。持以奉上微塵諸佛。承事供養。心無虛度。於意雲何。是人以此施佛因緣得福多不 此文校量。文雖不多。意已周盡。七寶財之勝也。滿空。多之勝也。微塵諸佛。福田勝也。承事供養無虛度者。心之勝也。又虛空珍寶。廣大心。奉上諸佛承事供養。第一心。心無虛度。長時心。如是布旋心境俱勝。所獲福德其大矣哉 二答勝。   阿難答言。虛空無盡。珍寶無邊。昔有眾生施佛七錢捨身猶獲轉輪王位。況復現前虛空既窮佛土充遍。皆施珍寶。窮劫思議尚不能及。是福雲何更有邊際 施佛七錢獲輪王位。顯福田中佛福為勝。輪王之福。七寶具足。千子圍遶。況盡空珍寶以奉如來。所施之物尚窮劫難思。其所招福豈有邊際。非一切智莫能知矣 二顯經益超勝二。一說者轉業顯福德門。   佛告阿難。諸佛如來語無虛妄 此告語不虛。令深信佛所說真實也。   若復有人。身具四重十波羅夷。瞬息即經此方他方阿鼻地獄。乃至窮盡十方無間。靡不經歷 示人具極罪也。波羅夷此雲棄。或雲不可樂。棄故即現無僧用。不可樂即當入地獄。小乘四棄。大乘十重。具犯此罪。受報無窮。故歷十方靡不皆至。阿鼻五無間獄。   能以一念。將此法門。於末劫中開示未學 顯弘經時少也。一念心之邊際也。夫弘經者。時必長久。豈有一念而宣說者。今顯弘經力大。故舉至少以顯殊勝。   是人罪障應念銷滅。變其所受地獄苦因。成安樂國 滅罪勝也。重罪之人。一念弘經。其力能翻極重苦報。成極樂報。   得福超越前之施人百倍千倍千萬億倍。如是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得福勝也。前之施福已自難量。今此復超千萬億倍。喻所不及。何奇之若此乎。問極重罪人極少時分為人演說。未足可稱。何以滅業得福如此殊勝耶。答此有多義。故獲勝報。一所弘之經。是佛極談。教理行果皆不思議故。謂顯如來藏心法法皆是。有情無情有性無性齊成佛道。此理不思議也。佛頂心咒。因人果人。皆依此法。滅惡生善。入理化他。防邪護正。進行彌速能成菩提。此教不思議也。圓通行門。二十五聖。觀音為最。此行不思議也。六十聖位。第三漸次便證無生。復說乾慧能超因位。直入果海。此果不思議也。二末世多障。能於此時弘此極談。信解真正。實希有故。三施福唯得生死之報。仍但自利。弘經法利能至無漏。能令聞者信解無謬。展轉利樂無窮盡故。由是一念雖少。其利博哉。是故能勝前寶施福 二持者得果顯智慧門。   阿難。若有眾生。能誦此經。能持此咒。如我廣說窮劫不盡。依我教言。如教行道。直成菩提無復魔業 廣說不盡者。即前文雲。若我說是佛頂光聚悉怛多咒。從旦至暮音聲相連。字句中間亦不重疊。經河沙劫。終不能盡。此顯經義及持者功德皆不可量也。依我下。以能得最極之果能離內外魔事。用勸如說而行也。斯則弘持經者所得所離。唯佛與佛乃能知之 二大眾欽聞禮退。   佛說此經已。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脩羅。及諸他方菩薩。二乘。聖仙童子。並初發心大力鬼神。皆大歡喜。作禮而去 二十五聖及妙吉祥。雖各有說。功歸於佛總名佛說。三種世間。故雲一切。器界所住境也。菩薩二乘智正覺攝。餘皆有情世間。聖仙童子此仙眾之一也。經中有此真言。大歡喜者。近得世間歡喜。遠得出世初地。由三義故歡喜。一能說人清淨。二所說法清淨。三所得果清淨。由斯義故皆大歡喜。   絕筆頌曰。  以此少分贊經力  施他流演無窮盡  所獲利樂悉迴向  菩提實際眾生界   首楞嚴義疏注經卷第十(之二)   大佛頂首楞嚴義疏注經後跋   楞嚴義疏注經。板開歲久。湮沒者四十有九。旁搜注本。命工刊湊。復成部帙。用廣其傳。惟願教海恢張。法門瑩徹者。 時淳祐巳酉上元日清湖沈元晟謹識   七徵八辯之文。實如來直指眾生立地成佛之要。佛世比丘。已自望洋。況後來淺智者乎。長水尊者。以無師自然智。發明幽翳。剖裂玄微。而疏釋之。朗然猶披雲霧而睹青天。何其昭晢明白如此。鋟梓流傳。歲久散失。每為賢首學者之恨。居士沈君。見而憫之。旁搜善本。續成金書。遂使摩尼寶珠碎而復圓。可謂知所施矣。經不雲乎。若有一人發真歸源。十方虛空悉皆消殞。其為利益。豈淺淺哉。     淳祐己酉中和節瑞巖住山比丘德雲跋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800 請觀音經疏   No. 1800 [cf. Nos. 1043, 1801]   請觀音經疏   隋天台智者大師說   弟子頂法師記   此經從人法以標名。人是至慈之大士。法是至良之神咒。人有二義。一通二別。別是觀音之勝名。通是菩薩之嘉號。別又二義。一能二所。請字。是標能感之群機。觀世音三字。是標能應之聖主。法有二義。一用二體。消伏毒害明其力用。陀羅尼明其正體體有二義。此間名為能持能遮。持於三義。遮於二邊。用即為三。一事二行三理。事者虎狼刀劍等也。行者五住煩惱也。理者法界無閡無染。而染即理性之毒也。故言從人法以標名焉。經前玄義五重(云云)。名者從人法以為名。靈知寂照法身為體。感應為宗。救危拔苦為用。大乘為教相。名者眾經皆有通名別名。此經人法等是別名。經之一字是通名。所以有此通別者。三義往簡。一教二行三理。教者。聲聞不同諸部名異。異故是別。然同是佛口所說。非餘弟子人天所作。是名通約。行者。入道多途非唯一種。觀門有異修習亦殊。是故言別。契道之時同歸一理。是故論通。理者。理是一法多諸名字。或雲真如實際實相。阿黎耶識種種名字。名字既異所以稱別。同名一理是故論通。今就別名復為二。一人二法。人法相成豈得相離。今欲令易解故作兩釋。先明於人。次明於法。人者即為二。一能請之人。二所請之人。請之一字是標。能請之人即是有機之徒感於菩薩。觀世音三字。標所請之人。今明能請有三義。一為自故請。二為他故請。三護正法故請。並出下文。如斯那等是自請。如月蓋是為他請。七言偈是護正法請。復次自請是攝善法戒。為他是攝眾生戒。護法是攝正法戒。若得意只三請還是一法。何以故。如欲使自身戒定慧明淨。即是攝善法。若己定慧淨能利益他。即是攝眾生界。是故華嚴雲。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故知三法是一也。今作三者。隨行者意逐其傍正。或時自行為正。餘二傍(云云)。自請復為三。一延請。二祈請。三願請。為他護法。皆具延祈願三請也。此之三請。只是機感之因。用延祈願三請。即對三業。延即屈伸俯仰。延致之義。即身業請。祈即發口乾求。即口業請。願即要心處所。即意業請。皆出下文。如五體投地是身業。四行偈明大悲覆一切是口業。一心一意是意業。復次延即是請人。祈是請法。願是總人法。今就延請又為三。一標心請。二約行請。三約證請。標心者。如域意祈求專誠致請。機成則感大聖也。行請者。如人雖不標心。但其三業無瑕身口純淨。大士自然感應。證請者。如其修念佛三昧現前時。十方諸佛悉皆現前。身業既具此三請。口意亦爾。合有九請。自既有九。為他三業亦有九。護法三業亦有九。三九二十七。足前十二合有三十九請。能請既有三十九。能所合辯即有七十八種也。能請之人即是十法界眾生。十界之中九界論請。佛界須料簡。第三明所請之人。即是觀世音也。此又為二。一通二別。別即觀世音三字。通即菩薩兩字。亦約此通別明三義。教行理。教者菩薩皆具眾德普修萬行。為逗物設教各立一名。如文殊以妙德為稱。彌勒以慈心為名。此菩薩以觀智標號。至論三德妙理。亦不異無緣之慈。一切種智但逗物宜聞。各舉一名耳。各舉故論別。從初地至後等覺。同是因地故稱通約。行者萬行皆修趣。舉一行為首。如五百比丘各說身因。亦如三十二菩薩各說入不二法門。是故論別。同入無生至理。此處不殊故言通約。理者無相一理。多諸名字。名字各異所以亦異。是故言別。異名異說不離於理。是故言通。今釋別名得觀世音稱者。即為二。一總釋二別釋。總釋又二。一破二立。破者觀是能觀之智世是所觀之境。從境智得名。今問。此境智為當自境故境。自智故智。為當是由境故智。由智故境。為當是境智合故境。境智合故智。為當非境非智故智。非境非智故境。若自境自智。此是自生等。此之四執皆如中論所破。墮在自他四句中。復次有此四見故。具有六十二見。見故是受。受有三受。三受故有三苦。樂受則愛。苦受則恚。不苦不樂則癡。三毒等有名等分。從此四分開出八萬四千塵勞。即是集諦。以集故能招感生死。苦報不窮即苦諦自生。見中具六十二見。四分煩惱八萬塵勞。苦集流轉。餘三見亦爾。故經言。眾生處處著。即四見所起苦集也。今時人尚不識自中所起苦集。何能破他生共無因等。諸見苦集。以其不識四句中苦集故無道。無道故無滅。故令生死浩然。是故不用第二立者。今所明境智。非自非他共無因等。畢竟空寂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何境何智之可論。有所依則有所著。若無四執則無所依倚。無所依倚則無受。無受則無集。無集則無苦。問若如是者亦無道滅。答如此破四執之見。故知句句中九十人使。名識病名苦集。於四見無滯閡。名識道知。四見皆是污穢。五陰是見依。色不淨不受名為念處。勤斷見增道。名四正勤道品等。又正勤心覺了四執即佛寶。了達法性即法寶。與實相和合即僧寶。如此觀時四諦三寶宛然假名。以無所住心。四悉檀意赴物機宜。假設方便而論境智。則有四種。一因緣境智。二假名境智。三四悉檀境智。四不思議境智。因緣者。或從自生他共無因等四種因緣。而明境智故。經言。一切法從緣生也。二假名者。若實者則不可立。以其浮虛不實。假名施設。如破瓶斬首等。但有名字。故雲。是字不住亦不不住無所有故。故名假名境智也。赴緣四悉檀者。法眼明瞭深識機宜。逐其樂欲便宜對治。第一義而為立名。則以出假名道種智中所明境智。不思議境智者。法界之理。雖無境智之二而論境智。故經言。不思議智境。不思議智照。境智不二不相妨閡。此之四種。欲擬四教所明境智也。今觀世音。久袪四執慈悲普被。應物立名而辯四種之號也。故經言。我於三乘亦無志求。欲求聲聞(云云)。第二別釋者。又為二。一明境二明智。今言境者。即是三諦三境。一因緣俗諦境二真諦境。三中道第一義諦境。此之三境為智所觀即為四。一者觀因緣觀。觀俗諦粗事。二者觀因緣俗諦粗細。空無所有無非幻化。即是入空觀。三者分別俗諦。萬物方圓長短四微好醜細事無滯。即是出假觀。四者觀真俗之實相。是中道第一義諦觀。故涅槃雲。十二因緣有四種觀。中論偈雲。因緣所生法。即空即假即中之謂也。但此之四觀。終是三諦之境。問俗諦何獨開為二觀耶。答俗境有粗細故開為二。又問俗有粗細為二觀。真亦淺深亦應二觀。答俗是事故得為二。真是理。理則無二。是故不開。約此四觀。亦明自觀化他護法標心行證等觀(云云)。次明智者。又為二。初明智義。二通對諸法。今明智義者。觀因緣俗是世智。亦名名字智。亦明等智觀。因緣空觀。亦名二諦觀。亦名一切智出假觀。亦名平等觀。亦名道種智。中道觀者。亦名一切種智。世智是世間之智。但有名字凡聖通用。但此智不能出生死。菩薩觀因緣時。於此觀中具行六度慈悲喜捨。來成勝解具一切法。然後坐道場。三十四心斷煩惱。如旃延子所明菩薩義。即是三藏境智。觀音若觀因緣空。不同二乘取證。有善方便雖行於空不住於空。而修萬行慈悲喜捨。成滿誓願。從初心斷結乃至十地為如佛。即通教境智觀音也。若觀假名不同通教。但從空出。此中明知空非空破空出假。以四悉檀具修萬行。斷除塵沙無知之惑。登初地斷無明。乃至十地行滿。即是別教境智觀音也。圓教中道者。不同別教。次第觀理斷無明。此乃稱理之觀。理既三諦之境。觀亦三智之觀。從初至後三諦圓觀。初住已能五住圓除。乃至四十二地無明究竟。稱為妙覺觀音。約此法門圓觀三諦故。稱圓教境智觀音也。第二通對諸法者。此之三智亦對五眼。照俗諦粗報色。名肉眼。照俗諦細報色。名天眼。照真名慧眼。照假中諸道根性有別。一切藥病塵沙法門。名法眼。照真俗之實相。名佛眼。此眼觀三法是一。而異名開合。四觀五眼三智(云云)。此之三智。今合四教。因緣法是三藏教。即空是通教。出假是別教。中道是圓教。如是廣類通諸經論。異名法相。皆融會入三智之法。無不收攝(云云)。世者。即是十法界。差別隔異故言世。世是色。色即觀。世身四心是意。即觀世意。音是機。即觀世音一界之中。有自他護法。自中有延祈願。延中有標心行證等。一界有三十九。十界有三百九十觀也。次釋通名。言菩薩者。具名菩提薩埵摩訶薩埵。菩提名道。薩埵名成眾生。摩訶言大。釋論雲。菩薩初發心。誓度於一切。能忍成道事。不動亦不破。是心名薩埵。以菩提是成就眾生。道有種種。成因緣道。空道。第一義道。道語則通。通稱為菩薩也。又於諸道中又言通別。若直修因緣道。止是人天乘。此道則通。若能起慈悲。誓願萬行莊嚴是菩薩道。此道則別。今菩薩遍觀諸道。遍行諸行。無不周普。豈有捨一取一。經言。五眼具足成菩提。然菩薩於諸道。亦不作難心苦心。亦不分別。我行是道不得是道。分別出自前人之情。希向既殊修行。為機亦異感降不同。若作三藏教。學者自感三藏之觀音。乃至一心具萬行。學者自見圓教觀音。故經言。隨諸眾生類。為之立異字也。他人問。三業俱觀。身口若為觀。答聖觀智觀。前人身口非是身口。觀前人也。意謂通亦得第二釋。法即消伏毒害陀羅尼也。消伏者。消名消除。伏名調伏。故經言。消除三障無諸惡。五眼具足成菩提。但除其病。不除其法。譬如蛇虺有毒。但除消其螫蠆令不侵人。不可殞命也。伏者調善令堪乘馭。伏三障之毒。為入道之門。隨應得度而度脫之。故不須斷。復次消有二義。一消除。二消滅。即對斷煩惱入涅槃。不斷入涅槃也。伏亦二義。一除伏。二平伏。亦對斷不斷也。如金剛般若雲。如是降伏其心。降是消義。具二種消伏。是二種伏也。毒即三障。文有三番明咒。初雲淨三毒根。即煩惱障。次雲破惡業。即業障。次雲遊戲五道及八難苦。即報障。通論三障其相如是。但別明不無輕重之殊。即用三咒。消伏其病也。歷四教十法界。除三障陀羅尼者。如釋論雲。陀羅尼中無閡陀羅尼。最大三昧中王三昧。最大此翻言能持能遮。持者。持名持義。行證化他正法等。遮者。遮三障。遮三障名消持名。義為伏咒。即是願也。經者教也。如舊釋。此對四詮教(云云)。餘四重玄義(出餘疏)感應為宗者。以十法界眾生三業為機。備於四句(云云)。分文為三。從如是至令得無患。是序分。第二從爾時佛告長者。至如除重雲生諸佛前。名正說分。第三從佛說是已去訖文。名流通分。或時正說訖。後番咒令不橫死為正說分。今依前生起三段如別文。今就序為三。次序由序述敘。居一說之初名次序。神光駭集名由序。言論激發名述敘。引例(云云)。三序之中復有通有別。諸經同有次序故名通。由藉各異故言別。如是者如舊解。大林者。是第一義。包含二諦故名大。萬德叢聚故名林。精者無八倒故名精。如涅槃觀色不淨。因滅是色獲得常色。一陰通除八倒。五陰合除四十倒名精。空於二邊畢竟空故名捨。亦是住十八空理故名捨。重閣者。重空觀也。空生死涅槃也(云云)。就第一列聲聞有五(云云)。如鍊真金。是總歎(云云)。澄即歎定。靜即歎慧。具足身心諸定也。色界四禪為身定。無色四空為心定。前三背捨是身定。後五背捨是心定。故知得解脫者。身心澄靜也(云云)。第二列菩薩眾(云云)。大智去有六句。前四是約因歎。後二是鄰果歎。大智者。是慧莊嚴名為解。亦名為目。調伏諸根名福莊嚴。名為行亦名為足。目足備故入清涼池。若約四種明智者。三藏以四諦智為大智。通教以空慧為大智。別教以道種智為大智。亦可二諦智為別大智。圓教以一切種智為大智。一切種智亦有一切智。此是總別之異名。例如四諦十六諦。四六不同。二乘義一切智(云云)。本行者。若修行為語從行以入理。理則為本。若化道者從本起行。如般若中百二十條勸學。欲得佛法皆學般若。般若即是諸行。故知般若是行本。如如意珠出生眾寶。若無此慧解。則不能起行要。因有解立行故智為行本。皆成者還約四種論成。非但解成。亦是行滿具足(云云)。調伏者。是明福德故。大經雲。福德莊嚴者。所謂六波羅蜜。智慧莊嚴者。所謂從一地乃至十地智慧。今依諸度以釋。調伏諸根義也。如金剛般若明檀義。初約眼根辨法相謂不住色佈施。若住色此名眼慳。捨色名檀。檀義攝三。資生無畏法故。約檀明義餘度自顯。又經雲。福德莊嚴者。有為有漏。此即斥無方便者。亦是福德不趣菩提因。實相慧導此福德以成正覺。以有慧故。眼色三事皆空。若是但空。復成聲聞無方便空。菩薩以不可得空。是空亦空無染不著。而能於眼空中慈悲方便。行諸萬行通達佛道。導成福德趣於菩提。但眼之本不空不有。即是正因佛性。了此眼不可得空。即是了因佛性。能捨一切塵勞而行。佈施事中諸用功德。即緣因佛性。約此眼根。明三般若三解脫三法身。在眼中亦約四位。調伏諸根義。於色中不起惡不染。即因緣中不著色。眼中檀義。若知色空如幻。即通教中調伏眼。捨二十五有檀義。知色假名。分別一切色諸法相。而不為諸惑所惑。即別教調伏眼。即出假捨無知障明檀義。若知色非色不二本性常淨。即中道調伏。乃至諸根調伏(云云)。如思益雲。不為六塵所傷名屍。能忍違從之境名忍。於因緣六塵不染名生忍。於空中不著違從名法忍。出假名中不著違從名法忍。圓教中違從不著名中道忍。捨六塵不染六根名精念。念入道名進。亦於四位中明不雜辨精進(云云)。離憂喜苦樂諸根故名禪。初禪離憂根得覺支。二禪離苦根得喜支。三禪除喜得樂支。四禪除樂得不苦不樂。得捨支。是名眼根中得禪。若如大乘菩薩眼根入正受。耳根三昧起。即是於六根具禪般若者。根塵識三事是不可得。了達究竟盡即般若。如是於眼中方便修六度。具佛威儀者。即八相成佛道之威儀。論四位中智慧覺了。得八相義而非具。但名鄰果。等覺方是具也。心大如海如論四位所約。各有大義而非究竟。今中道正觀具三義。廣深含眾流乃名大海。今正智照十法界相名廣。徹真源故名深。攝萬法故名受流。正觀乃名大也。列名皆的的中道觀判名也。寶即實相實智也。月即虧盈。半滿方便權智也(云云)。月光約智斷二德也。跋陀雲賢首。等覺是眾賢位極故。佛聖首聖極故(云云)。第三列凡夫眾。即有八部。名四種眾。當機。是五百及後得道者。發起。是月蓋舍利弗等。影響。是上列二萬及八部中權者。結緣者。是當時無益。後世得度人也。又作乘急戒緩四句(云云)。第二由序者。從毘捨離去是由藉序。就此為二。一病相。二明病由。文中說因之與病。乃是假事表理。豈可止就事解而不深推。即具兩釋。就事捨離翻為廣嚴。具如淨名疏中釋。明諸病者及病相。不出此國也。病相。即是眼赤如血耳膿等。是也。此病相是五根之相。眼主肝。耳主腎。鼻主肺。舌主脾。口主心。化為粗澀。是身根病相。如人食惡食。納腹內為病。即是主身根。以五根病故。意識昏迷故雲如醉。即是意根病。良由五根不利。致五根病惱。亦可是病從五根入五臟傷壞。病由者即是五。夜叉惡鬼為是鬼故。致令國人疾惱故。言病之所由。就理釋者。法界之國無邊名廣。性善莊飾是嚴義。十種行人不出法界。十者分段有八。一受苦報人。二修世間善法。三修聲聞。四修緣覺。五修六度。六修通教。七修別教。八修圓教。此八在分段未斷惑。造心之始各修諸法。而有愛見之惑。致六塵傷壞。六根而致病也。變易土二人。即是分段盡來。入別位三十心中。或入圓位初住中。此二人地地之中皆有愛見。若別教有淨妙五欲之愛。四句見佛性不融之見。圓教有佛愛菩提愛順道愛。四門見佛性等見。皆是愛見義。由是見故。於五根中。謂色是常是無常等。四執謂是事實。餘妄語。而作四執之解推理之心。皆是病義。於五根推理名為夜叉。生五見故名為眼。鉤牙惡業從下向上。傷害於人。吸人福德智慧精氣。以是惡業故言面黑如墨。第三敘述序者。從城中有長者去為三。一敬儀。二敘病。三請如文。耆婆是世醫。妙術不救者。就世間妙術為四。一因緣事相中明妙術。即醫方神仙禁咒等術。二空見外道無因無果。謂此為是為術也。亦有亦無非有非無。外之妙術。此四種妙術。世醫所不能救治。愛見之病故。令五眼不明。五分之身羸損福慧之精消歇。五見愛夜叉所蠱害。故請觀音(云云)。第二從爾時佛告長者。名為正說。三序既足。弄引義成。是故正須利益。故言正說。就此為五。一示能除毒害人方所。二勸長者三業祈請。三因光見佛三聖降臨。四具□枝淨水。五說咒治病有生起意(云云)。就初示方所為二。一示方所。二列名歎德。言不遠者。西方去此二十恆河沙。何故言不遠。一解雲。於凡是遠於聖不遠。今解不爾。若機緣未熟。雖近而遠。若機緣熟。雖遠而必應。故言不遠。西方者。佛法之中乃非時方。數陰持入所不攝。但隨俗故亦有時方使人信受。言西者。若依五行。西即是金。金王決斷剛直之義。若對四諦即道諦。道是能通。用智慧見理。此言彼有大智觀音。能以無閡陀羅尼消此之毒。故西方用表道諦也。又解雲。日從東出而入於西。此明東土釋迦能發生物善。西方之佛能斷除眾生之惑。生滅兩機在此二土。故言西方也。無量壽者。佛有二種無量。一生身無量。此則有量之無量也。二法身無量。此是無量之無量也。今釋迦彌陀。俱是法身之無量。此化緣短故。故生身是有量。彼佛化道長非人天所知。故生身是無量。而實有數也。耆闍凜師解雲。釋迦為應。彼佛為真。執應不能除毒害見。真則能消伏毒害。今不用此解。但此土西土同是應佛。淨穢相形故有優劣。若作真語不復得移動。辨其優劣。若彼是真佛土應極淨。此則不可。若作本跡語。此為跡彼為本。本跡相傳。望此語則寬。雖然今亦不用。那知釋迦是跡無量是本。二佛各有本跡。那互為本跡。此又不可。今明此土為穢彼即為淨。今穢國眾生見思毒害。欲借淨土來破其病。是故請於彼佛。國土相形互為優劣。破惑互有消除。如十種行人。作意祈請方法不同。是故觀音十種垂應有異。此亦十種。西方十種。祈請十種。消伏毒害也。問何意請彼佛耶。答此土請釋迦。為消伏之因。彼佛二菩薩為外緣。因緣應在二佛。故勸令請。又就彼佛。表如來法身實相之境。觀音表中道正觀之智。大勢表福德神力熏修。但聖人皆具三德無不具足。今各據一門的當為語。三人各從一法標名。今欲消伏毒害。必須勝境顯發法身。亦須智慧照了除惑。亦須福德資成智慧。是故三聖俱請。問若三聖俱請何意。獨標題稱請觀音。答正言智慧。是除毒之對治。對治義強總略為言。故止標一人。得意具三義也。恆以大悲者。是歎也。三聖俱有大悲俱憫俱救。然而別說如來。以大悲為法身之境。觀音為智照。大勢為福力冥熏。然而皆具悲憫救濟也。第二從汝當五體投地去。勸示祈請。申三業之機。大聖乃當常欲濟拔。為外緣無創之者毒不得入。應須內因。故令運三業為機也。事解五體投地者。眾生之本體。一義同父母。是故虔恭尊敬歸投於地。表欲報恩之相。理解地是一實相。若與薩婆若相應心合。故名為投地。若離薩婆若名不投地。如人謙卑恭謹。是則投地致禮。與常理合。若傲慢逆理禮則不施。今明五體即表五陰。左腳是色。右腳是受。左手是行。右手是想。頭是識。何故爾。受是心神之法。為陽如右腳。戒是色法。無作冥密。如陰表左腳。故言左陰右陽也。想是推晝前境。是陽如右手。行是思數如陰表左手。頭為識者。五識在頭能了別故對頭。若離薩婆若。而起五陰者。此是平倚五體。不歸命觀音。毒害不消名為惑。是故沈淪生死。為五受陰所害。若依薩婆若心地者。即得五分法身之五陰戒。是防護七支故。是色陰定。是受者。如經說。三昧是正受。定意開出故定。是受陰慧是悟。虛智即想陰。解脫即是行陰。行陰招累故。解脫無累。對之解脫知見。即是識陰。識陰能了別故。以五分法身。代生死之五陰。故涅槃雲。因滅是色獲得常色。乃至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即是薩婆若心。故名五體投地。五體歸命能令毒害消伏。名之為解脫。則出生死蕭然累表。故言五體投地也。燒香散華者。香即薰馨。遮掩臭穢。表於智慧斷結毒害。香即智慧也。亦是止善。散華表定。定是福德莊嚴。如華能嚴飾彫麗故。用華以表定。亦名行善。復次華以表慧。何以故。華是可見法。慧是照了見理之法。用華以對慧香。以對定者。香是冥熏對定。有寂靜之義。故用對定。何故作此互判。此是通釋。定中有慧。慧中有定。若別對者。法身皆名為慧。此中豈得無定。七淨之法皆名為華。此中豈得無慧。而別對定慧也。故言化訓滅五陰拔斷十二根。復次燒香對無作善。無作因作而發。不須更作任運常起。亦如人受戒。作意發得無作。任運常能破惡。如燒香時止用火為緣。即便煙香任運遍滿。故用香對無作善。華以手散。若不運手華則不散。此對作善。若不作善則不生。既表無作作兩善。定慧亦爾明。此約十種行人故用對此(云云)。合消伏毒害意。繫念是勸意業。所以先意後口者。先須域意然後口宣。言繫念即是默念之請。作禮即是延請。口請佛即是祈請也。繫念之法若能調和不風不喘不氣者。名之為息。十息為一念。凡百息為十念。能如是者。下根人即得心定亂止。中根人得細住。上根人即得未到地定。於未到定喜發諸禪及諸無漏。或於此定見十方佛。念佛三昧乃至一切禪。多約未到定發得也。即將此數息。約十種行人。若數息調適。能令身心安靜四大調和。即是消伏果報上毒害。若數數時。能令善心開發噁心調伏。煩惱惡業俱息其世者。即是人天數息。若觀此所數數息。是風氣四大之強者。故言此身無住風力所能。風氣即是法色也。能觀之心王。即是識。領受此數即是受緣想。此數即是想。其餘諸數即是行。數息中具五陰。即是四念處觀。名聲聞數息。若觀息是過去無明因緣所成。致現在果報。息三世因緣。即是緣覺人數息。若觀息不保不愛無所著名檀。不於數息起不善名屍。能安忍耐此數息名忍。唸唸相續名精進。知色數法在緣。不謬亂名定。照了數法分明分別是風是喘識邪正。是智慧無相等慧。即通教數息。別修數息不定空不定俗。中道佛性前後觀之。即別教數息。若圓觀此息非空非假。一心三諦圓說。即圓教數息也。第三因光見佛為二。一見佛。二三聖降臨。今言於光中者。即是釋迦放法身之光。如如智慧之光。照了因此法身。得見應身也。如來神力者。或可是釋迦力。或可如來。只是真如之法。此真如有神力。乘此神力而來。故言神力。不動捨離。至實相之法界廣嚴之處。住此地憫眾生為除毒害。城即法界取其防非。禦敵之用為城門。即不二門。住此門不動。令眾生得入此門。到法性城也。金色照者。如如即智。還照如如境。第四即具楊枝淨水者。此是勸具兩因。正為機感也。楊枝拂動。以表慧。淨水澄渟以表定。楊枝又二義。一拂除。即對上消義。二拂打。即對上伏義。又拂除對消滅之消。二拂打即對消除。淨水二義。一洗除。即對消義。二惺悟。即對伏義。水又四義。一洗除。二潤漬。三惺悟。四安樂。洗除對消滅之消。潤漬對消除之消。惺悟對除伏之伏。安樂對平伏之伏。復次洗除對消伏毒害大悲拔苦。是慧義。潤漬是大慈與樂。是定義。惺悟是慧義。安樂是定義。明此約十種行人自各有定慧。拔苦與樂各有消滅伏義。例作(云云)。舊約此經文。為懺悔方法。制為十意常所行用。八意出在經文。一一檢取。一莊嚴道場。二作禮。三燒香散華。四繫念。五具楊枝。六請三寶。七誦咒。八披陳。九禮拜。十坐禪。釋此十意備作事理(云云)。第五從大悲觀世音而說咒曰。去為三。初從此去訖平復如本。明消伏毒害。是破煩惱障。第二從世尊重請觀音去。至如鷹隼飛。明破惡業障。第三從繫在囹圄去訖現前見佛。說六字章句已去。破六道治六根。俱是破報障。通論三障。皆是毒害。皆是煩惱。皆是惡業。皆是報法。若別論不無輕重。分為三障。三處經文悉具三障之語。今就別明義。判三咒破三障。此有兩義。或有人三障而悉須三咒破之。自有人雖具三障。而煩惱最重。若破煩惱。餘障弱者自消。或業重或報重。是故隨其強者破之。弱者隨去。或有人雖破煩惱業報猶在。如羅漢雖破子縛。而猶有償狗齧除者。例爾。或除一障餘者皆除。如經言。若斷一法我證汝得阿那含果。所謂貪也。非是斷一能得此果。乃是斷其重者。輕自隨滅。復次三咒治三障對三根人。初咒對上根十種人煩惱毒害。次咒破中根十種人惡業毒害。後咒破下根十種人果報毒害也。毒害之名。通此三根。能害法身慧命故。今從別義。更立破煩惱破惡業破報之名。就理無勝劣。行人修進便宜而為勝劣。類如法華三周說法。通名開三顯一。初說當開權顯實之名。第二第三亦復如是。而論別更加法譬因緣。即此三番咒。通別之意也。自有人取後一番咒為正說。即是兼於總別。而治三障也。若不取後咒為正說者。只於前三咒之中各作正旁。即兼得總別意也。今就初咒為五。一勸三業為機。二歎咒體用。三正說咒。四明行者得益。五捨離人平復。就勸機為二。一經家敘。二正三業致請。三稱三寶。是通為眾生作消伏之所。觀音是別緣。是故請三寶。復有通別。所以三稱。或可欲除三障故。或可表三周說咒故。或可表三釋故。須三稱也。三業如文(云云)。四行偈為二。初二行正請。後二行結請。初為二。前一行總請。後一行別請。初一句標自請。次三句自他請。苦厄者約十種行人。皆雲苦厄(云云)。不獨苦在身上。眼赤耳膿之厄也。大悲覆一切者。非止覆捨離城中之苦。亦是覆十法界人。故言一切也。普放光者。即是請大智光明為調伏柔善。滅除無明癡闇即消除。如華嚴又放光。或除慳除恚等。種種所治。今此智光。亦治十種行人之毒害也。無明既盡如覆大地。即頓除惑。次第除十人惑。即漸除惑也。次別請。即是別標三障殺害苦者。即是毒害惡業也。由毒害故。所以招苦報。是故言害歷十種行人中明惡業毒害也。如魔喜來惱行者。或將空來破其有中修行。令墮二乘。害其菩提之善。或將散善佈施來。破其空無相無漏善。令墮人天中。皆是害義。二障如文。必來是欲降施大樂者。請大慈大慈調伏柔善大樂故。前是大悲拔苦是消滅義。若世間苦報得除。亦名為樂。人天善成亦名為樂。如是等分有樂義。而不名大至得常樂。圓教之理方名為大樂。能請語長遠。故知不止請於捨離城報苦一種也。次二偈語慈父者。十種行人。皆名眾生世間。而有父子義者。同有佛性。如來藏理是正因性。昔經世世相隨。或作諸功德低頭舉手。隨從化道。即是緣因性。但未有了因。而今結縛得滅。為說消除毒害平復如本。豈非了因性。三種天性相關得為父子。故請雲。世間慈悲父。免我三毒苦。當知請父甚廣。豈止事中報障耶。病除為今世樂。未來當得道為涅槃樂。未來有餘涅槃。為今世樂。無餘為後世樂。十種人當分得道為今世。究竟涅槃為後世。餘諸樂非大樂。究竟方是大樂也。第二稱歎神咒為二。一歎咒體。二明用。從白佛必定去。是歎體。即是實相正觀之體。非空非有。遮於二邊之惡業。持於中道之正善。名實相咒體也。此體具於三德。不縱不橫。文雲。三世諸佛陀羅尼印。即是法身實相之德。必定即是師子吼決定說般若。吉祥即眾苦永得盡。普令各解脫。以此三德歎陀羅尼體也。又必定名師子吼。消滅拔苦義。吉祥是善利之詞。是調伏與樂義。故大品雲。是大神咒大時咒無等等咒。咒只是願。佛說法時願眾生如立是咒也。譬如螟蛉故。諸經皆是咒也。中道之咒遮於二邊。伏空伏有。破於二邊滅空滅有。即是消滅伏之。亦有餘伏平伏等意(云云)。咒亦是願。亦是禁咒。咒誓亦是咒術。術法盡與十行人。毒害相應密能消伏。諸佛祕要不可思議也。三世佛印。即是實相印。印定諸經。故名咒體也。聞此咒者即是明用。如不識藥。未知其良。若不明用。何知力強。苦儘是消滅。得樂是調伏。遠八難是消滅。得念佛定是調伏。調伏柔善感見諸佛。乃至有見無見。四見橫計不順於理。皆名惡業。二乘空中所見。三藏四門。通教四門。皆未順理亦是惡業。今此中道神咒悉能消伏。當知此咒神用廣遠。第四持者得福。如文。第五平復如本。約十行人明如本。此報身無明之病。今病除如本。本修世善之心。無惡業之害。五塵之病。今還復人天善本。修四諦求涅槃。以無見愛今得前心。故言平復。乃至圓教亦爾。本是法性淨照。起五住妄惑之病。即病除與法性等。故言如本。第二從爾時世尊憐憫去。是破惡業咒。就此為三。一如來重請。二觀音奉命說。三佛述成。今言佛請者。非是自請。是為他護法耳。請字有二音。若作淨語可施於下。如天子請百官。又經題呼為淨。可施凡下。若作請語重兩語。隨意消息。今意重說消伏毒害咒者。從通為言。又破惡業咒者。從別受稱。如前(云云)。第二正說咒為二。一正說咒。二明力用。一說咒言承佛力者。承於如如大覺之力也。更稱三寶義同前。一切怖畏者。即復為二。一總明咒力用。二別釋。今言一切怖畏者。一歷十種行人。各各有怖畏也。二作惡鬼虎狼者。例如金光明初地至十地。皆有虎狼師子之難。此中十人乃無事中虎狼。約煩惱法。為虎狼也。別釋者。從破梵行人去也。十惡業者。十惡是性戒。受與不受俱是罪不同。其餘遮制等戒。如比丘草木戒。受者犯得罪。不受犯不得罪。今取性重者。咒力能令清淨輕者。例滅設者。有二義。一假設設。二者但設設。性淨之理本無惡業。今起惡業。皆是虛假。實來破虛皆使清淨。故言設。此明除虛妄之假也。但設者。但有一法。是業種類所攝者。無問重輕。此咒皆能破之令清淨。大品設有一法過涅槃者。亦如幻化。此條然言無。如十九界等。畢竟不可得。今言假設。不妨有浮虛之樂。與大品設語。乃同復為異(云云)。現前見佛者。見佛三昧為種。地獄人念佛時。感見形質不同。乃至人中所見。二乘通別等菩薩。所見各異。凡約十行人明見佛不同。三昧觀法亦異(云云)。從佛告阿難去。是第三佛述成就此為四。一述功能。二勸行法方軌。三引證。四結成功能。就明功能中。能除二種患難。身無患心無病。從凡夫地乃至等覺。猶一生在皆有身心。於分段中具三塗身心。人至第四禪為身病。四空有心病。故知苦樂隨身至四禪。憂喜隨心至有頂。若聲聞五方便人。具足身心之患。須陀洹雖見諦思惟尚在。乃至羅漢有餘時身病尚在。習氣不忘亦是心病。緣覺亦爾。六度通教亦爾。若斷分段生變易者。此就無作四諦中。五分法身深淺優劣。無明住地心惑重輕。乃至餘一生在。三賢十聖住果報。豈非是身。乃至欲得佛無上報。皆是身患無明未盡。佛性不了皆是心病。故經雲。因滅是色獲得常色。方無身病。因滅受想行識。獲得常受想行識。方無心病。還將此身心兩患。約十種行人(云云)。火從四面來。此是外火。節節疼痛是內火。事解如文。理解外來者。是見惑橫計而生。故言外來。四面即是有無四見等。此見焚燒見諦解。故言燒身。龍是神靈之物。即表法王。自在設教如龍雨。雨除見惑如火滅。即是信行人。節節疼痛是思惟惑。附理生如須陀洹人。已得無漏理解。而猶有思惑。故言內火。節節即是思惟所斷九品。欲界九品。四禪四空等處處九品。豈非節節也。前一作信行。龍王降雨。今龍即是無漏心王。發得禪定法水。滅思惑火也。明此約十種行人分段。見思可解變易既有。菩薩勝妙五欲。此中自有無作界外見思。例作火義至一生在(云云)。穀貴饑饉者。事解五穀不收為饑。菜蔬不生為饉。譬解者。遠聖不聞道為饑。近則為飽。無正慧為饑。無助道為饉。如法華飢餓羸瘦。此則事中。乃至人天善。皆例饑飽義。若二乘非饑者。法華不應雲從饑國來。此則小乘為饑。大乘為飽。約十人傳作(云云)。王難者。分段用四魔為難。變易用十魔為難。乃至一生在。亦有魔故。言三魔已盡。唯有一分死魔在。惡獸是惡業。盜賊是六根六塵。迷路是邪僻。牢獄是果報。果報二種。一者約諸道明報獄。如人得天往(云云)。二者當分受身為獄。亦約十行人。杻械是定慧障。枷是權實障。鎖是得業繩等也。海是生死。或雲法性。妄想動法性故。波浪為難。夜叉羅剎是見思。毒藥是理境。如四見取理不得而成毒故。法性亦名毒藥。亦名甘露。刀劍是無常。三界皆為無常所遷(云云)。第二從此陀羅尼灌頂去。是勸如法行。經三。一正勸。二示法用。三得益。灌頂者。事解雲。輪王欲授位太子。取四海水淋太子頂。而委以天下。故雲灌頂。若案十地雲。佛授十地菩薩記。以法性海水。淋十地法王子頂。名為佛受職。故稱灌頂也。今明此義。凡有十種人。智有頂可見。佛但法性。無見頂者。餘人少分智慧理。極不能思度。名之為頂。若得陀羅尼咒被灌之。即能得進解行轉深。名為灌頂。如是約十種人。皆有頂義。皆有被灌之義。唯妙覺身最高極不可復灌。能以陀羅水。普灌十種人頂。此十地之頂也。齋者齊也。齊身口業也。齊者只是中道也。後不得食者。表中道法界外更無別法也。中前得啖而非正中。此得明表前方便。但似道之中。得有證義。故得啖也。亦是表中道法界外有法也。不啖肉者。是無緣大慈也。故不啖眾生。緣法緣皆有分齊。此無緣無分齊故不得啖也。灰者五停心觀也。五辛苦辣。是五陰苦諦也。葷氣是五陰中有集諦也。污穢五陰苦集也。十方佛是十法界皆有佛性。七佛是七覺分。第三從佛告阿難有一女人去。是引證。非是獨證。此段亦通證於前。如文(云云)。第四從此咒功德三障永盡。是結成功能如文。第三從若有眾生囹圄去。是第三番咒除報障。此即為四。一明說咒之由。二正說咒。三稱歎功用。四結成。第一所由及第二正說如文。第三歎功用。文為三。一明六道六字章句用。二明修因六字章句用。三明六根六字章句用。他釋六字者。或言稱三寶名。是六字章句。此配六字乃足。而不見文中有標章結句之言。或三寶為三字。觀世音為三字。此於誦持為便。上文不標章結句。若以此六字者。處處皆有此義則通。今皆不用。今明六字章句者。案經文有標章結句起盡之文。約義為便。明六字章句。今案經對六道六妙六根等。以明六字章句。如大經對二十五。有明二十五三昧。今對六道明六字章句。成消伏六道之害毒。於義為便。所以明此三種章句。此三種六字。凡有三處六出。初明果報。六字章句者。說偈竟即雲。若有四部聞六字章句去。便廣說六道中拔苦功用之事。後結句雲。若有聞此六字章句。次明修因。六字章句者。如斯那聞六字章句觀心心脈者。廣明六妙。後即結雲。此大精進勇猛寶幢六字章句三。明六根六字章句者。從舍利弗在寒林中。斯那問眼。眼與色相應。雲何攝住者。廣明六根。後即結雲。聞此六字障句。數息繫念淨行之法。此即三種起盡文義冷然。故依此為判也。第一明六道六字章句者。六道是果報法故。六道是六字門。一道之中分別有無量種。即是章句。觀音又照六道實相。得陀羅尼究竟旨歸。如大經雲。二十五有有我不耶。答雲有我。我即佛性。諸佛菩薩窮此理性。於諸道中而得自在故。能以陀羅尼力。消除六道三障之毒害。今此中偈但列五道名。若依舊解五道者。但合脩羅為一鬼道。若開即成六道。今文正明脩羅為一道。復明餓鬼道。而不辨天道。不知是翻者脫落。不知更有別意。今斟酌者。或可天道苦少。且明下五道耳。故不論六。又長行中。則有六道義。何以故。如雲從迷失道徑去。乃至婦人生難此是人道。此咒巍巍能免地獄餓鬼畜生脩羅等苦。即是四惡道。八難者。即長壽天是一難。此語即攝天道。故具六道。又偈中雲。普教一切眾令離生死苦。若爾者一切之言。即是攝得六道(云云)。今約六道段中為四。一明拔六道苦惱難。二明得失。三說偈。四結如文。從今世後世不吉祥事永盡無餘。是明失也。從持戒精進皆悉具足。是明得也。又二義。一明得念定總持諸法。次明得見佛得旋陀羅尼。得陀羅尼者。勘法華經明位即齊佛。如無生忍。此即似初境界(云云)。第二從王捨城斯那去。明修因六字。此為二。一通二別。通中又為二。一略觀心心脈者。若事解。只赤肉之心一身之主。由是心脈。能開出一切脈。能開之心一身之主。由是心脈。能開出一切脈。以通成一身。具如通明觀(云云)。此即是因緣釋。心義若空。共一切世間中。無不從心造。心如工畫師。造種種五陰。種種五陰由心故有。心無故一切法亦無。心不有一切法不有。心空故一切法空(云云)。雖一切法空。而有諸脈名字假名差別。從一心脈。乃至無量諸脈。皆能通達而無滯閡。此即達心脈。是假名故。一切法皆是假名(云云)。心脈若定是空。空不可假。心若定是假。假不可作空。當知心脈不空不假。當知一切諸脈亦不空不假。如是則遮於二邊。兼照空假。即是圓觀心脈。如是三觀歷十種行人(云云)。今約經文作三觀者。若有能觀即有所觀。能所合故即是因緣觀也。使想一處。即是入空觀也。見觀世音。即是出假觀也。即得解脫者。即是中道觀也。而又雲。得阿羅漢者。此約十種行人。小乘大乘明羅漢無咎(云云)。第二從端身去。是廣明也。依禪法明(云云)。二十五種方便。俱有事理兩解。今正取調五事。明調色息心三方便。是此文正方便意。原身之始。始於三事。眾生不知三事故名迷。達三事故名解。今為修此六字故。須方便調此三事。從端身是調身。正心是調心。心氣相續是調息。端身是約戒。正心是約定。氣相續是約慧。此明戒定慧調三事。約世間陽上陰下。隨世俗故。右陽居下右陰處上者。欲將定靜之法。鎮於陽散也。世俗既有威儀。此即是以戒法。禁約粗獷。即對戒也。二陽動相陰靜相。以靜鎮動。是制亂方便。即對於定。三者右表方便。屬權而居下。左是實智居上。是則自權而顯實。此即表慧。此戒定慧。還約十種行人(云云)。舉舌向顎為防難故。為止言語故。從一至十是數門。成就息念不外向是隨門。不澀不滑調和得中是止門。下去是三門如文。赤肉心起一脈。生四大脈趣四支。各起十脈合四十脈。一支十脈復起百脈。就根本合四百四十脈。今但取四支。四十為言也。又取頭十脈。就根本四脈。故言十四脈。止應舌至鼻。喻如江海通流。若是肝氣青肺白脾黃腎黑。唯有心赤而不見。是略耳。諸氣來會鼻。失本色故如琉璃。息細八寸亦是定將散。表八正道此中六妙門。凡應有十科意。今只是一相生妙門也。若此中觀者。只是通明觀也。從佛告此大精進去。是別明六妙門。前六妙門通凡夫。三乘共觀故言通。今三乘未合故。別觀六妙門也。第一明聲聞六妙門者。即為二。一從大精進去。是歎六妙門。從汝等善聽去。是勸。勸文為二。一勸。二受行。今明勸者。當自攝身明戒端坐正受。是定觀苦。是明慧苦者。只報身是苦聚。生來無主為空。命盡故壞。取此為次也。若無常為初。取念無常也。五門者。此有三種。一五處止為五門。即五輪禪也。此經雲。於節節間皆令繫念。即是其義。二五方便。為五門禪。今明念佛一門。餘者數息不淨因緣慈心等。而毘曇無念佛。但雲界方便破我見。足數息等為五門。今明界方便。乃是因緣觀。破斷常等見。而猶闕念佛。是故用念佛等為五門。此經文雲。得念佛定。即是其義。三無常苦空無我寂滅五門。即如此文。苦空無常是其義也。若五輪為五門。一向是繫念於色屬定。若無常等為五門。一向就理是慧。若五方便合用定慧。復次開五停心觀為六妙門。開息方便出隨止二門。何以故。數息有三種也。合不淨慈心兩方便為一觀門。因緣方便是還門。念佛是淨門。何故爾。念佛有法身佛。法身即是空理淨故也。又合五方便六妙門為三障。數息是報風。故屬報障。慈心不淨因緣。治此三障各有三。如數息是覺觀。覺觀三種即有三治(云云)。恚有三種欲。有內外(云云)。癡有斷常性(云云)。業有浮沈惡境(云云)。如是治法。亦有三治之具。如禪門(云云)。今經不用此等治。但明一空無相如幻如化。以入實際遍治之(云云)。第二從寒林中即是受行。又為二。一奉行得意。二斯那聞下。簡三乘人六門。寒林者。即是無漏清涼也。金是慧。三乘人同入第一義法性理。故如金。第二斯那問。即是第三番。六字章句意也。眼見色即有三種。初一念時是獨頭。無明一念轉。即與相應無明共起。若順色即愛違即瞋。平平即起無記。事中攝住者。但數息不令三種心起。即是也。理中論。若根塵為因緣析。此因緣分分無常生滅。以見理者。即如毘曇見有得道也。若觀根塵淨虛不實空平等見理。即是見空得道。若觀根塵無明因緣諸行老死。即是緣覺人。攝住此六根不次第。於義無失。今言色香味觸與細滑相應者。五根微細皆寄身根法塵。意根若領納法塵時。身已虛有諸觸備至。故言色香等。與細滑相應。細滑即身也。六根例作理釋。通別圓意(云云)。地無堅者。如實故言無堅。通教觀地如幻如鏡像。有堅又四句。責責見細理鄰虛。是有見空。即是無見。乃至四句。深著不可捨。皆名為堅。今蕩此四執。除此四過。求不可得故。言地無堅。水不住四句故。風無閡者。豈無四句質閡。是身出火者。慧解脫人但有無漏火。俱解脫人備有事理火。慧人燒子縛身因。俱解脫人燒果縛身果。見十方佛。是聲聞破惡成辟支佛。住不退是菩薩。言服者。結成意也。   請觀音經疏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801 請觀音經疏闡義鈔   No. 1801 [cf. Nos. 1043, 1800]   請觀音經疏闡義鈔序   此疏自智者演說。章安記錄。古來人師無聞贊述。既傳授道息。後學往往有不知其名者。知其名而未嘗披其卷者。於乎斯文之未喪也。一線爾。吾不肖而實痛焉。吾如默默則何以傳後。遂因疾間輒約文敷義。筆之為鈔。凡二卷。庶申明於大旨。開發於童蒙也。既成乃作序。以言其由。復作闡義之名以名之。   皇宋三葉登封之明年歲次己酉。孟夏哉生明。於南塔上方病中序。   請觀音經疏闡義鈔卷第一   宋錢唐沙門釋智圓述   請觀音經四字是疏之別名。疏即通名。以解釋諸經通名疏故。以別簡之。略標四字。疏者疏也。決也。疏理經文。抉擇義趣也。然智者。釋經解題稱玄義。解文稱文句。玄文合成一部者。則題為疏。今即合者。故題疏焉。天台所住之山。智者。能說之人。昔隋煬皇帝時為晉王。既從大師受菩薩戒。乃依地持經立師之號。號為智者也。大師者。大乃褒美之詞。師者教人以道之稱。古者或解行可軌於人。人必稱之為大師。暨唐懿宗朝。補署行焉。自茲厥後雖有其實莫敢召者。說者縱辯而談。非秉筆製述也。斯文既是弟子章安記錄。故不書諱。而書其美號也。弟子者資則捨父從師。敬師如父。師之謙讓處資為弟。是知弟子之名。韞乎敬讓。故師召資。為弟子在於讓也。資亦自稱為弟子。在於敬也。雖有異說。今依淨名疏焉。頂法師者。諱灌頂字法雲。臨海章安人。而雲頂法師者。此疏元無記者之號。後人狀之。故不書其諱。是禮也。如法華行儀法界次第。既大師親撰。故皆自書名諱。至於諸部凡弟子記其言者。皆雲智者大師說耳。又如涅槃疏。既經荊溪治定。故亦書雲頂法師撰。此為標式。來者宜則之。禮雲。二名不偏諱。謂二字之名不一一諱也。故今稱頂而不稱灌。又如大師之諱智顗。今稱智者止諱一字耳。偏其諱非古也。後世之節制耳。然則詩書不諱。臨文不諱。講者具稱故無咎也。法華有五種法師。一受持。二讀。三誦。四解說。五書寫。今章安即解說人。故人召為法師也。記者記錄師言也。次入文。此下分節科。既別行不復編入。人法者。請觀世音菩薩人也。消伏毒害陀羅尼法也。若約自行應先法後人。以諸佛所師所謂法也。觀音由悟法成道故。今約化他故先人後法。以法不孤運弘之在人。故觀音說所證之法。治他三障之毒。故經題先人而後法也。人是下無緣之慈。超彼生法故曰至慈。道過凡小故稱大士。離二邊惡故曰至良。治障不虛故曰神咒。大士即能說之人。神咒即所說之法。至慈則顯大士之德。至良則美神咒之功。群機即月蓋及毘捨離人也。能必對所。若以群機為能感。觀音即是所感。觀音為能應群機即是所應。今聖沒所感目為能應。凡沒所應目為能感。各從功力以能為稱。故知凡由理具三千故。能感聖。由三千分顯故能應。消伏等者。消謂消除。伏謂調伏。三障通名毒害。經雲。消除三障無諸惡力。即是用。又生善故言力。滅惡故言用。此咒消除三障用也。顯發三諦力也。正體即三德此間等者。以陀羅尼是梵語。翻就此方名遮持也。三義即持名持行持義。二邊即生死涅槃。故知三德之理即寂而照。故能持即照而寂故能遮用。即下此疏釋題。凡有三番。俱論三義。一能說人。二所說法。三經總題人及總題。在下方辨。法有三義。正在此文。故至別釋但直爾解。總別二文互現其義。大師說法之巧也。章安秉筆之妙也。然今部通四教而三番三義。並約圓論文之旨。故應修門故。深收淺故。佛元意故。說者觀者宜乎思擇。事者下三文。皆直示毒害。以顯消伏。虎狼等者。即經雲。逢值虎狼師子及毒藥刀劍。臨當刑戮稱名誦咒。而得解脫者。皆約事消伏也。五住謂三界見為一。三界思為三。足根本無明成五。皆昏煩之法惱亂心性故。通稱煩惱。即名此煩惱為虎狼等。經雲。淨三毒根不被三毒等。即約行之明據也。故下疏釋虎狼。引金光明十地猶有虎狼之難。蓋此意也。修一心三觀破五住惑。即約行消毒也。法界無礙者。三諦一心名為法界。生佛互融一一鹹遍。故雲無礙。無染而染者。淨名疏雲。中道自性清淨心。不為煩惱所染。本非縛脫不染而染。難可了知。即是眾生迷真性解脫。起六十二見。考彼言義允合今文。若消今文。應雲法性之與無明。遍造諸法即無染而染。全理性成毒名理性。毒由理毒故即有行毒事毒也。今觀諸法唯心染體悉淨。即神咒治理性之毒。即下經雲。皆入如實之際也。若爾。與約行何別。答前約行者。是約智斷。智即能斷。斷是所斷。五住斷處名消行毒。今則不爾。專約諦理。理非能所。但由具惑即是無染而染。名為毒害。惑即法性。即是染而無染。名為消伏。是則惑性相待非關智斷。或謂性惡是理毒者。毒義雖成消義全闕。若無消義安稱用耶若雲有者。應破性惡。性惡法門不可破也。五重下注云云者。次第辨示不假。先列名者下。辨示五章。夫釋名總論三法體宗用。別論三法教相。分別三法。人法為名者。請是能感。觀音是能應。即感應。宗消伏毒害明其力。用即救危拔苦用也。陀羅尼明其正體。即法身體也。釋名總論其在此矣。靈知至為體者。經通四教。理有偏圓。若論正體唯取圓理。靈知寂照皆法身。即照之義。然雖寂照不二。菩薩既從觀智立名。以所從能乃以照義為體。例此若以止定為名者。應以寂義為體。靈知即法身靈明本覺。寂照謂靈知。是法身即寂而照也。應知三身並常三諦俱照。從勝從本且指法身。又體性本一有種種名。故使諸文明體。隨文約義名字不同。法華正約開權。乃以實相為體。涅槃既是示滅。即用性淨涅槃為體。普門既談二身。乃以靈智合法身為體。靈智即報身以報合法。二身明義乃真身也。至若今經三聖降臨既表三德。故以法身為經之體。又普門品明隨類現像。此經明聖主來儀。約身義便故於辨體俱立身名。感應為宗者。月蓋致請為感三聖。遠降為應。教興由此故以為宗。然諸經或以因果為宗。但於今經明義不便。何者。因果語通凡聖各有。如捨離人致請求救為因。未來證道為果。此凡有因果也。觀音昔在凡地為因。今居分證為果。此聖有因果也。今以凡雖有因果。但以感為名聖。雖有因果但以應為名。故以感應為宗也。救危拔苦為用者。以捨離病苦危若倒懸。以大悲救拔令平復如本。雖亦與樂拔苦為正。大乘為教相者。包含曰大。運載曰乘。教則聖人被下之言。相則分別同異。雖部談四教。而三教大乘為其正意。三義往簡者以約修行始終。三義收盡。謂依教修行行成契理。以三義俱有通別。故有通別之名。此三乃通別二名之義旨也。若以位分即約教屬名字位人。稟教生解故。約行屬觀行相似。依解修行故。約理在初住。分證本理故。然於約行復須從容。若論造修猶居名字。的取行成方名觀行。凡當辨位。須知此旨。教者下釋。此三義約理約行。皆對理性而為通別行別。同歸理一。名異唯初約教不對理。明聲聞者。聲謂所聞之聲。教即八音四辯也。聞即能聞之機。用耳識攬別也。大論雲。耳根不壞聲在可聞處。機宜既異所說則殊。所說既殊諸部乃異。此經彼經各有名故。故曰名異。餘弟子即三乘賢聖。問智論雲。佛經通四人說。謂弟子諸仙諸天化人。今何言非。答為佛印可同稱佛說。如今經觀音說咒。身子說四大同入實際。以佛印故皆名佛說。入道多途者。至理虛通目之為道。諸經稱四悉。機示其入理之路。不獨一類。故曰多途。觀門有異者。如法華四安樂行。為入理之門。今經以數息等為入理之門。又四教四門不同。俱是異義。契道者。謂契會真道。即入初住分證三德之時也。至此位時修性一合。無復分張。故雲同歸一理。理者。即向觀門所契之理也。真如者。體非妄偽故言真性無改異故。稱如不虛名實至極曰際。非生死相非涅槃相故。名實相。阿梨耶亦阿賴耶。此雲藏識。以能藏自體。於諸法內藏諸法於自體內故。此皆一心三諦之異字也。問何不用第九淨識為詮理之名耶。答大師依地論明阿梨耶識。是真常淨識。不立第九。若依攝論。梨耶是無記無明隨眠之識。九方名淨。是知二論隨機故異。若就即義唯至第八。猶雲即無明是法性也。若就離義乃立第九。猶雲斷無明即法性也。若曉今宗理應無諍。不即不離一體無殊。而即而離何妨兩立。喻之波水大旨可知。人法下明來意也。陀羅尼。是三德即所證之法。觀世音。即能證之人。自既已證三德。今說此咒令他亦證三德。是則法假人弘人因法立。相成相即不可暫分。今順經題約化他義。故先人次法。是自請者斯那問。身子根境相應攝住。自為入道之門。故是自請。月蓋為捨離重病。故是為他佛說偈付囑流通。為護正法。此之三種皆名請觀音也。若約經文則為他居初。今約義便故先列自請。以自請意狹為他。次廣護法最廣從狹之廣而為次第也。問斯那請。身子說六根如來付囑八部。何名請觀音耶。答觀音遠降意在說治障之法。斯那所請亦為此法。如來付囑八部。亦只令此法久住於世。約人雖殊法門無異。以法顯人俱是請觀音也。三請對三聚戒中。應以第一對攝律儀。第三對攝善法。瓔珞經雲。律儀戒。謂十波羅夷。戒疏雲。攝律儀能令心住。此與斯那自請義合。瓔珞雲。攝善法。謂八萬四千法門。戒疏雲。攝善自成佛法。此與如來護法請相應。瓔珞雲。攝生謂慈悲喜捨。化及眾生令得安樂。戒疏雲。攝生成就眾生。此與月蓋為他請相應。是故今經三請。即是三聚。此三聚名出方等地持。而文雲。自請是攝善法護法是攝正法者。或是文誤。或別有據。若得下示三戒本融。前文既對三聚。此中止會二名。亦恐文誤。應雲自身戒明淨即是攝律儀。定慧明淨即是攝善法。明淨即相似分真亦義通觀行。引華嚴者。諸法唯心戒定慧三即心而具。我心既爾生佛鹹然。彼我互融故無差別。由無差故。故佛以所證說示於我。我心既淨還能化他。三聚之義於斯著矣。方知三請其體本融。二傍下云云者。自行為正。如斯那為他為正。如月蓋護法為正。如如來傍正互論。必具三請。後世行者思齊在茲致至也。祈告也。干求也。要心者。要謂要期。皆出下引證。既先明自請合引斯那請文。而引月蓋者。文顯易見故。傍正而論三請。互具互引無在域限也。限意專請觀音不在餘聖也。行請者。雖不標心以行淨。故自然感聖即行淨。是請故名行請。證請亦然。念佛三昧如般舟經三昧。成時見十方佛在空中立等。蓋言雖不標心。而證理時自見觀音也。行請位在觀行。證請位在六根及初住也。標心一謂位通深淺。身業下例示口意。各具三請也。向文雖雲三業無瑕而正在身業。問口業倒身可爾。意業雲何。說標心等耶。答若依今經觀心心脈。即見觀世音。是標心也。若依法華涅槃。但觀心性實相入觀行等位。自見觀音者。此既初不標心則是行請證請。然此論請皆約見彼應身。若標心無感乃由過現緣淺。非今請義。不標而感。此由過現緣深。是今請義。標心復感其旨可知。此聖既然諸聖例爾。且眾生三業互有強弱。強可為機。故於三業各論三請。足前十二者。謂自他護法。各具延祈願三是十二也。問護法既是如來付囑。何故亦約三業論標心等請。答經雖付囑而行人。豈無為護正法請觀音耶。九界論請者。乃至三教菩薩為除界外三障。須請圓教觀音也。佛界須料揀者。應問雲。九界可爾。佛界雲何請耶。應答雲。名字觀行即佛。為除分段三障故。須請分證之觀音。相似即佛為除變易三障亦爾。於分證中位位互作。乃至等覺為除三障請究竟觀音。此約圓中五即俱名佛界也。若剋取究竟位為能請者。以眾生斷惡機在觀音。故須請也。則如經雲。爾時世尊。憐愍眾生覆護一切。重請觀世音菩薩等。菩薩皆具眾德者。圓證實理故具眾德。文殊具雲文殊師利。此翻妙德。以見三德佛性不縱不橫故。稱妙德。大經雲。了了見佛性猶如妙德等。彌勒。此雲慈氏。一體三慈無所不攝。故以為名。至論下明體性本融。釋成皆具眾德義也。是故德慈智三一體異名展轉互攝。以三德三慈三智無異體故。無緣種智並從勝說。中體雙照慈智俱三。但逗下明隨機立號。宜聞者即隨其所聞。有四悉益。所以各立一號。同是因地者。同是真因也。各說身因者。涅槃三十二雲。五百比丘問身子雲。佛說身因。何者是耶。身子答雲。汝等亦各得正解脫。自應知之。何緣方更作如是問。有比丘言我等未得正解脫時。意謂無明即是身因。作是觀時得阿羅漢果。有說愛有說行乃至飲食五欲。如是五百共往佛所。各說已解。身子白佛。誰為正說。佛言。無非正說。三十二者。淨名中初法自在菩薩雲。生滅為二不生不滅為不二。乃至文殊說雲。無說無示為入不二。共三十二人。若兼居士默然則三十三也。同入下五百比丘四八大士。能入雖異所入無殊。約跨節論五百趣實例。如觀經疏雲。四四十六同趣常樂也。一理者萬法雖差心性常一。故雲一理。所以亦異者。義趣別也。此則理體雖同義異名異。如理有遍照義。故立觀智之名。理有遍攝義故立慈氏之稱。名義雖異。只是一理故雲不離於理也。釋別名中應先分二段。初約境智釋應。次約界業釋機。總別釋者。總釋即境智合辨。別釋即境智開說。言破立者。以觀世之名。本是界外不思議境智。隨順機緣亦為思議境智。而皆絕四離百慮。人於此起四性執。故須先破四執。既破四悉被物則藏境智成。乃至圓境智成。故須後立。破者下先且標立境智之名。以為所破。世即三種世間也。今問下境智相望各有四句。在文可解。自境故境等者。謂境自是境智自是智。不相因也。此是自生者。若雲境自是境者。境不因智照是境自生。若雲智自是智智不因境發。是智自生。此中但難初句餘三例之。故雲等也。若欲備難者。次句應雲若由境故智是智他生。若由智故境是境他生。何者。自境。故境既稱境。為自以境望智。智即是他今境從智生。豈非他境智。亦如是若合故境合故智者。此則境不由智故境。亦不由境故境。智境因緣和合故境智亦如是。此即共生共生有二過。墮自他性中。若非智非境故境故智者。此則離境離智無因緣而辨境智。從因緣尚不可得。何況無因緣耶。此四並是妄想推計。故須破之。問佛法皆雲因緣和合。何故破共生。答為定執故亦須破之。四執破已四說無過。中論所破者。論雲。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說無生。龍樹既破。那得如前四種執一為是餘妄語乎。六十二見。謂我大色小色大我小。即色是我離色是我。四陰亦爾。三世五陰總成六十。不離有無。故六十二皆邊見攝。今於境智起四見者。實八十八使具起。略言邊見及三受耳。若具論者。隨執一句謂我知解此法。法中計我即身見。執初三二句墮有邊。執二四二句墮無邊。乃六十二見所攝。即邊見也。如此妄執不當道理。即邪見執此是實計為涅槃。即見取。果盜謂此為道依之。進行即戒取。因盜有三苦者。樂受有壞苦。苦受有苦苦。不苦不樂受有行苦。樂受則愛等者。謂執一種境智為是。若他讚歎。心則愛著生喜而心樂。即貪使。苦受者。若他違逆則忿怒生瞋而心苦。即瞋使。不苦不樂即不為毀讚則在癡使等分。亦在三使中收。又我解此境智他所不解。以其所執矜傲於人即慢使。既執此為是今雖不疑後當大疑。即疑使。是則十使宛然。皆從所執境智上起。將此歷三界四諦。則有八十八使。就思惟歷三界則有九十八使。今於五利略舉邊見。五鈍略明四分者。從要而言。以四句境智皆墮一邊。依此所執皆生三受。其相易見。故且明之。如向細論。備九十八故下。文雲知句句中九十八使名識病也。八萬四千塵勞者。真諦三藏準十使經。以貪等十為根本。謂貪乃至戒取一一有九。隨眠一即成十。十即成百。前後等分各一百成三百。置本一百就前後二百中。又各以十使為方便。二百即成二千一百。約五類眾生。謂多貪多瞋多癡著我思覺。五品各二千一百。即成一萬五百。配已起未起成二萬一千。又配貪瞋癡等分。此四各有二萬一千。成八萬四千也。今雲。四分開出者。惑數雖多四分收盡。畢竟空寂者無四執故。無依倚者以空寂故。問意者理既空寂。何故有道滅因果耶。答意者但識知苦集不為四執滯礙。即名道諦。所緣空寂即是滅諦。知四下示道諦相。污穢五陰者。止觀明九種五陰。一期色心名果報。平平想受名無記。起見起愛名兩污穢。身口意業善惡分二。變化示現名工巧。三善根人名方便。四果名無漏。今於境智起見起愛。故雲污穢。不受即觀受是苦也。餘二存略。道品等者。等取三四二五七覺八正也。又正下示滅諦相也。即以能觀為佛所觀為法。境觀不二為僧。三義一心即同體三寶也。覺了即能觀三觀。四執即所破妄惑。法性即所觀三諦。境觀不二故雲和合。而於正勤心中示滅諦者。以道品約位則正勤是小乘內凡位也。以小準大即圓六根相似。證滅無所住心等者。謂大聖人內無四執外順機緣。令獲四益說境智異。謂若人樂聞自生境智。即說境是自境智是自智。以赴欣欲之心。或宜聞生善。或說必破惑。或聞則悟道。他共無因亦復如是。故使經論所明。若境若智不出自等。列名中四教境智俱順四悉。別教獨得名者。以出假位正以四悉化他故。圓名不思議者。則顯前三教皆思議也。然四境智皆是總釋觀世二字。應預知差別則至文易了。前二以心生六界三種世間為境。而智有體析之殊。別教以心生十界三種世間為境。用次第智。圓教以心具十界三種世間為境。用一心三智。一切法從緣者。證境智因緣皆是實有。破柝方空也。但有名字者。謂瓶已破首已斷。但有瓶首之名。實無其體。此喻出大經。是字不住即性空。亦不不住即相空。法眼等者。即十行出假說四教四悉境智也。雖無境智等者。法從心造全法是心。心本自無諸法寧立。不有而有三千宛然。無始不覺理具情迷。今既覺了知心即是不離。能觀別有所照而於一心強分境智。故曰而論。經言下境即所觀照即能觀。能所一如故皆雲不思議。欲擬者大師尚謙表無專執久袪四執者。以得無所住心故。慈悲等者。被偏圓機示四教像。是故向約四種境智以釋其名。故經下引證也。維摩經身子問天女雲。汝於三乘為何志求。天曰。以聲聞法化眾生故。我為聲聞。以緣覺法化眾生故我為辟支佛。以大悲化眾生故。我為大乘。觀音天女俱分真故。故得引證別釋中。若依名字為便應。先明觀智。次辨世境。若解義為便。前明世境。次辨觀智。以先有境可得論觀。若未有境何所可觀。譬如鏡鼓後方映擊。今從義便故。先境次智。三諦三境者。止觀明理性是一。對止名諦對觀名境。諸文所明諦即是境。不雲二別。今亦同之。所以然者。諸文但雲三觀不論三止故。且止觀行門。方乃委示。一因下列名此之三境者。謂此三境不一不三唯在一念。遍攝諸法三無差別。彼彼互融但以情迷不能覺了。遂於無縛法中強生繫縛。謂有情無情事異理異。於無脫法中而妄求解脫。遂厭苦欣樂捨有入空。離二邊求中道。故有凡夫生死及三教境智之異。故雲為智所觀即為四也。四種觀者。經雲。下智觀故得聲聞菩提。中智觀故得緣覺菩提。上智觀故得菩薩菩提。上上智觀故得佛菩提。今家釋義用對四教。以聲聞是下乘藏是最下教故。聲聞菩提即藏教也。緣覺是中乘通教復居藏別之間。菩薩是上乘別教仍居通教之上。圓教復在別教之上。故雲上上中論可知。終是三諦之境者。根有遍圓迷成四境。若論本理三諦常融。開為二觀者。即前藏別二觀俱觀俗諦。答下俗諦雖同。藏見粗相別見細相。故分二別。真亦淺深者。前三果分見故淺。四果究竟故深。亦互為淺深。既分粗細二俗。應有淺深二真。理則無二者見有淺深。真空但一偏真既爾。中真例知。此淺深之言不可用通教複真消之。以文雲理則無二。若約複真灼然。是二故知。答意各從當分等觀下云云者。應通前結數。前約自他護法等。能所合辨有七十八。今歷四教觀法。觀之則有三百十二請也。次明智下者。夫境智二法不分而分。故前釋境乃對智明。今文釋智還約境說。是知境非智莫顯。智非境莫成。義雖相仍文有傍正。觀因緣下標藏智。觀因緣空標通智。二諦觀者假是虛妄俗諦。空是審實真諦。今欲去俗歸真。故言觀。因緣空假是入空之詮。先須觀假知假虛妄而得會真。故言二諦觀。出假下標別智。從空而出故言出假。入在假內亦曰入假。故出入二名諸文互立。別雖三觀以假為正平等觀者。望前稱平等前破假用空。今破空用假破用既均故名平等。中道下標圓智。雖三觀一心從勝彰名故指中道。三皆名觀。復名智者通而為論。觀智義一。別而往目因果兩分。世智下斥凡夫也。以凡夫外道通有此智。不出生死不動煩惱。故雲是世間之智也。但有名字者。以此世智虛誑不實。但有智名而無其體。故向雲亦名名字智也。凡聖通用者。謂凡夫用此智得四禪八定。聖人二種不同。慧解脫人但用無漏智得成無學。俱解脫人俱用二智。斷惑之時隨用一智。故雲凡聖通用也。以此智凡聖等有。故向雲亦名等智也。但此下結斥也。菩薩下顯菩薩也。於此觀中者。指世智也。既不斷惑但用世智。而能觀無常修六度。成其勝解終出生死。慈悲喜捨即四等心也。慈故與樂。悲故拔苦。見彼離苦得樂故喜。不求恩報故捨。不擇怨親等用此四故。名四等具一切法者。即六度四等萬行具修也。三十四心。謂八忍八智斷見。九無間九解脫斷思。如旃延子者。即釋論引迦旃延子。明菩薩義。釋迦初為陶師。值昔釋迦。發菩薩心行六度行也。三藏境智觀音者。菩薩自伏六蔽。悲心熏物。眾生稱名即能脫苦。自行六度慈心熏物。應可度者。即能示現令得安樂也。雖行於空等者。菩薩從薄地學遊戲神通。多修假觀八地出假故。名不住於空。初心謂見地也。為如佛者。被接之人能破無明。無明破已如通佛地。同得八相故名為如。不同通教等者。別人破空出假不同通人空心出假。扶習潤生知空非空。在六七住破空。出假即十行位塵沙據所迷之法。無知約能迷之心。四念處雲。十住斷見思。又斷界外上品塵沙。十行中品十向下品。今論中品也。行滿者。以經論所明別教位。次等覺一位或有或無。今約無說故雲十地行滿。稱理之觀者。別次第觀尚非稱理。藏通析體不稱可知。三諦圓融本性自爾。順性而觀故名稱理。理既下示稱理相。從初至後者。初謂名字依。解修觀名名字觀音。後謂妙覺。究竟顯理名究竟觀音。五即位殊圓觀一揆。五住圓除者。謂三惑俱破也。問十信位中既兩惑先去。何名五住圓除耶。答圓觀心性粗垢自去。故四念處以治鐵為喻。是故圓觀一生之中。初住可獲。若次第行者。借使一生兩惑先除。雖不經歷亦成次第。或圓接別。或別接通。或解圓行漸並兩惑先除。俱非今意。今文的取圓頓行者。故曰圓除。妙覺觀音者。問觀音是等覺。因人何故約妙覺極果釋耶。答觀音三昧經雲。此菩薩已成正覺號正法明佛。觀音受記經雲。次當補處稱為普光功德。其本跡若此。約究竟釋理應無失。問別名可爾通號如何。答文雖不明例有此釋。謂名字菩薩乃至究竟菩薩也。大論雲。眾生無上者佛是。況菩薩眾生華梵之異名。通極果。文義在茲。此之三智者。並世智有四。以世智是境故。但雲三。亦對五眼者。三智既約四教五眼亦然。肉天二眼照粗細事皆是世智。悉為諸觀境本。即同中論偈初句也。藏教觀音不斷煩惱故。唯約世智二眼也。若約二乘從此入析法觀。斷惑亦得慧眼。又菩薩於三祇百劫。得五神通獲法眼。分別根性調熟眾生。今以別教望之只名世智二眼。通唯慧眼別唯法眼。其意亦然。照真即一切智。故對慧眼即通教也。照假即道種智。故對法眼即別教也。藥即道滅病謂苦集。照真俗實相即一切種智。此眼即佛眼也。三法真俗中也。俗攝肉天法三眼。佛眼有五眼用。故曰一而異名。小般若雲。如來有肉眼不。答雲有。乃至有佛眼不。答雲有。今經雲。五眼具足成菩提。皆此意也。但從勝受名。雲佛眼耳。譬如眾流入海失本名字。大論雲。十智入如實智無復本名。但稱如實智。五眼具足而但稱佛眼。三智下云云者。應釋出開合。所以四觀。謂大經四種十二因緣觀。下中上上上。彼經通取析法故。明四觀。大品瓔珞直就摩訶衍但明三觀三智。今若開二經合涅槃者。應開析法從假入空觀生滅一切智也。若合涅槃就二經者。下中觀同是一切智也。若將三經。若開若合對五眼者。肉天二眼皆是世智。為諸觀境本。若三觀三智。從此境即入體法一切智。若四觀四智。從此境即入析法一切智。今約菩薩不斷惑邊故。向以世智對藏。又藏教滅事方空。既存於事故對世智。中論偈初句對藏。即此意也。餘眼對智及觀悉如向文。收攝下注云云者。凡諸經論所明名相束廣。開狹常使成三。三一一三互融互攝。攬入己心以成妙觀。乃知十方佛法不離剎那。世者不約界業釋機。若論為機正在音字。若不連世其義莫顯。以十法界是生機處。故就文分二。初通明世義差別隔異者。於此十中有凡有聖。有大有小。有權有實。二報三業高下不同。名別名異。世是下別顯為機。世是色者。又闕心字。於十法界各三世間。假實屬正國土屬依。今雲色心且指五陰實法也。假名攬陰而立國土。乃陰所居故舉色心足該餘二。色即觀世身等者。謂若約大士自行觀五陰空而成聖道則應名觀世身。及觀世意。既名觀音即是觀彼十界眾生口業為機。故雲音是機也。此約化他立稱。此文且以身意在應口業屬機。若具足論各備三業。三俱在機者。如五體投地燒香散華身業為機。大士往應即觀世身。繫念數息意業為機。大士往應即觀世意。祈請口業為機。大士往應。即觀世音三俱在應身意如向。若約口業。即是大士自觀音聲而得成道。由自行成故能應物。此釋機應各三。與普門玄義或異者。符今疏文也。言菩薩等者。蓋西竺語倒。此方則雲大道成眾生也。謂自求廣博大道。又成熟眾生。釋論下初發心即自求大道。度一切即成熟眾生。能忍成道事者。不同二乘匆匆取證。不動下魔不能動小不能破。有種種成者。名通四教故。因緣道即藏菩薩。空道即通菩薩。假道即別菩薩。第一義道即圓菩薩。文闕假道二字。又於諸道者。即前四道。然文但示藏教。通別餘三略無。直修因緣。如直行六度及四無量心。不修無常觀不發四弘誓者。但是人天之因。既亦名道。故須揀之。今言道者。乃別顯菩薩修出世之道。故雲起慈悲等。若通菩薩應揀二乘自證之道。別揀但從空出之道。圓揀次第之道。今菩薩即觀音本修圓行故。能於一道觀一切道。一行修一切行。故至分果隨機利見四應不同。自非觀心三千三諦者。其孰能至此乎。豈有捨一取一者。問如菩薩本修圓行。則捨偏小。何言無取捨耶。答取捨即無取捨。以圓觀權實不離心性。豈可捨心性取心性耶。以唯見心性故。然菩下雖知本具當體空中。而無所得故。無難苦及無分別。為機亦異等者。明鏡是一現像自殊。現像不同良由形對。故順四機有茲四應。以喻合法其旨可見。他人下問答。合在釋別名。後而在此者。或隨便或文誤。問意者。設雲菩薩三業俱觀機者。意輪鑑機。此義可了。身口是色雲何鑑機。故雲身口若為觀聖觀智觀。前人等者。上觀去聲。下觀平聲。即是意輪觀彼十界身口之機。則可名觀世身觀世音也。非是聖人用自己身口觀他也。以身口但能現身說法故。然實觀三業之機。彼既正以身口為難。故不雲意。但言觀前人身口也。通亦得者。上約別論觀機唯意。若約通義則三業本融六根互用。則聖人身口何妨觀機。但除下病謂妄情。法謂三障。妄情若去障體元真。若破三障即是破德。故但除病不除其法。蛇虺者。虺亦蛇也。爾雅雲。蝮虺博三寸首大如擘。注雲。身廣三寸頭大如人擘指。此自一種蛇。名為蝮虺。螫音哲。又音適。蠆田界反螫蠆毒也。蛇虺如三障毒如妄執。今遣妄執如除毒。不迷三德如不侵人。三障本真如不殞命。如世咒蛇之法。但除其毒耳。調善者。謂調惡令善也。堪任乘御者。大經明咒師咒毒龍等。堪可乘御非殞彼命也。隨應得度者。以性惡不可斷故。故至果上為機所扣。現四惡趣身。   請觀音經疏闡義鈔卷第一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801 請觀音經疏闡義鈔   請觀音經疏闡義鈔卷第二   宋錢唐沙門釋智圓述   次約二義釋消伏者。前約一義唯就圓論。今約二義偏圓合辯。部屬方等故須兼含。消除即不斷是圓義。消滅即斷是別義。滅謂死滅。如殞蛇虺之命也。此斷不斷若約界內外。即四教也。界內斷即是藏。不斷是通界外。別圓已如向說。除伏即斷平伏即不斷。前以除對滅則滅死除生。今以除對平則平無所移。除猶改動。故須以平對不斷也。不無輕重者。有人三障俱重。須此三番。有人報障偏重。餘二障輕。但治其重輕者隨去。餘例可解。無礙陀羅尼者。如法華明三陀羅尼一旋即旋假入空。二百千萬億旋即從空入假。旋轉分別。三法音方便。即是二觀方便得入中道解一切言音。亦能一音說法隨類各解。得此三者。即入無礙陀羅尼。具足一切陀羅尼故雲第一也。三昧或三摩提。此雲正定。王三昧者。即首楞嚴等百八三昧。皆中道一心名王三昧也。然陀羅尼是慧性。三昧是定性。不二而二故分二別。因中修一心止觀。果上證此二法。法華疏雲。三昧與陀羅尼體一而用異。寂用為三昧。持用名陀羅尼。今引大論正顯此經。神咒是中道無礙陀羅尼也。又引王三昧者。意明此慧。即定不二而二二而不二耳。遮三障等者。以遮惡不起是消除義。故經雲。消除三障無諸惡持善不失。是調伏義。故經雲。五眼具足成菩提。咒即是願者。即解經題咒字義。謂大聖說此陀羅尼。只是咒願眾生如佛。譬若蒲盧咒螟蛉也。然則陀羅尼既是梵語。咒字即當華言。經題華梵雙舉。故雲陀羅尼咒。若爾何故雲陀羅尼翻遮持耶。答古人見祕密不譯。例如此土禁咒等法。便以咒名往翻。然亦不失遮持之義。何者。咒既訓願。如菩薩四願。二願拔苦即遮惡義。二願與樂即持善義。故知咒與遮持義歸一揆。經者教也者。謂經即言教訓法訓常。有翻無翻俱指舊釋。即古來人師解義也。今唯訓教則四教。俱經。言略意周不俟餘說。餘疏即指普門玄義也。然雖指彼不無小異。辨體不同已如前記。又彼此雖俱感應為宗。彼是法華正約圓機感於圓應。雖明三教意在開權。今經方等帶偏明矣。彼明普門示現。乃以慈悲為用。則與拔雙明。此顯捨離求救。乃以救危為用。則拔苦為正。彼明教相即偏而圓。此明教相偏圓相隔。宜在區別無得雷同。四義既指餘疏。而復辨感應之宗者。以今經以感應為要。機通十界應通四教。各備四句其相難知。故此略示四句者。一冥機冥應。二冥機顯應。三顯機顯應。四顯機冥應。若過去善修三業。現在未運身口藉往善力。名為冥機也。雖不現見靈應而密為法身所益。不見不聞而覺而知。是為冥益也。二冥機顯應者。過去植善而冥機已成。便得值佛聞法現前獲利。是為顯益。如佛初出世最初得度之人。現在何嘗修行。諸佛照其宿種自往度之。即其義也。三顯機顯應者。現前身口精勤而能感降。故月蓋曲躬聖居門閫。又如行人道場禮懺能感靈應。是顯機顯應也。四顯機冥應。如人一世勤苦現善濃積而不顯。感冥有其利。此是顯機冥益。若依法華玄義。更開四句。以成三十六句。機應等在彼文詳之。題下譯人名者。司馬氏。都於建康是曰東晉。竺難提此雲喜。西域人也。以第十一主恭帝元熙元年歲次己未。至此土。翻傳焉。或時等者。即他人分經。今依前者。今師以第四咒是護經故。屬流通生起三段。如別文者。光明疏雲。序本序於正通。正本正於序通。通本通於序正。即生起也。居一說之初者。如是等六事在一經之首。故神光駭集者。如法華放光動地。淨名合蓋現土。駭驚也。集謂集眾。言論激發者。如法華文殊彌勒問答釋疑。淨名寶積說偈述歎。皆名述敘。引例云云者。他經為例如向引文。若的約今經則以捨離病苦為由。月蓋請佛為述。同有次序者。六事同故。應雲由藉敘述各異不言。敘述文略耳。如他經多以瑞相為由。騰疑為述。此經以重病為由。求救為述。故雲各異。此則束前三序為通別二序也。初釋。次序中疏文存略。通指舊解。今依諸疏六義科釋。一切諸經皆以此六居首者。大論雲。佛將涅槃。阿難問佛。一切經首作何等語。佛答阿難。應雲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方某國土與某大眾。非獨我法如是。三世佛經初亦然。故知六義即是通序。初如是者。即所聞法體也。佛如法相而說。阿難如聞相而傳。故言如也。佛如法相而解。阿難如海量而受。故言是。二我聞者。即聞持之人。阿難與聽眾述佛遺旨親承不謬。故雲我聞。三一時者。聞持和合也。眾生感法佛慈赴教。機應之時故雲一時。四佛者。能說教主也。佛陀此雲覺者知者。謂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自覺異凡夫。覺他異二乘。覺滿異菩薩五住。毘捨離者。此雲廣博嚴淨。其國寬平名為廣博。城邑華嚴故名嚴淨。觀解者。一心三觀能觀心性。猶如虛空。即具福慧二種。莊嚴無染無著。菴羅樹園者。菴羅是果樹之名。以樹目園。故雲菴羅樹園。其果似桃。或雲似柰。此樹開華華生一女。國人歎異以園封之。園既屬女女人守護。故言菴羅樹園。宿善冥熏見佛歡喜。以園奉佛。佛即受之。而為住所。觀解者。三觀觀心心性不動。而修道品。因起悲誓善根牢固。成諸總持即住園也。疏雲。如是者。者應雲等。謂等取餘五事也。大林精舍等疏文唯存理解。然向下消經多無事釋。隨病隨機凡有四意。一執教忘行。二得事失理。三義易觀難。四情局性遍。示行示理從難從遍。且就理明義。例明一家觀心。不出三種。謂約行附法託事。約行則存乎止觀。事法則遍在諸文。然應深曉止觀所談心性三千遍攝一切大小理惑智行位教。若依若正不離己心方了。諸文隨事表對其旨有歸。是知觀雖有三意唯在一。以附法託事扶成約行耳。今釋大林精舍。即附事觀心也。故萬德之言並約己心非指他果。若指他果必迷自境。若了心境自即他故他即自故。不了此境自尚成他。況觀他耶。問淨名疏釋毘捨離等。皆約三義。一事釋。二約法門。三約觀心。直爾表對是約法門。以三觀攝事方名觀心。今疏以包含二諦故名大等。乃是約法門釋。應非附事觀心。答文義隨便不可一準。以淨名經中有法喜為妻等文。文雲。諸佛解脫當於眾生心行中求。既有二文。故分二釋。若諸文只以法門表對。即是觀心如止觀普賢白象方等。旛壇此皆直爾表對法門。而義例指為附事觀心。故須隨文豐約唯變所適。故今所表即是觀心。包含二諦者。即邊是中故曰包含萬德。下果上萬德因理本具故。指本具名為叢林。精無八倒者。中道精純非二邊雜故。離常無常等八種倒也。如涅槃即大經陳如品。觀色不淨者。應雲觀色淨不淨。淨即有不淨即空。獲得常色即是中道。真常能破二邊。此真常亦名非常非無常也。今文從略。若具論者。應雲觀受是苦是樂。因滅是受獲得常受。乃至觀識常無常。因滅是識獲得常識。仍是且論常德。樂我淨三亦復如是。今於五中略舉色陰故。雲觀色。於八倒中略。舉不淨。於四德中略舉常德。具論必備也。五陰是所執之境。八倒是能執之心。四德是所顯之理此理顯處即此五陰。名五涅槃。一陰通除八倒者。約境別觀總而論。故觀一陰能除八倒。十八空者。空唯是一破十八。有名十八空。謂內空外空內外空乃至無法有法空也。重空觀者。以中道正觀。空生死之有空涅槃之無。名重空觀也。經與大比丘去。第六聞持之伴。此證阿難與大眾共聞。豈謬傳也。所以先聲聞次菩薩後天龍者。二乘滯空。凡夫滯有。菩薩不滯。常行不二故處其間。有五下云云者。應分經為五。一數。二位。三歎。四名。五結。初數中與者共也。千二百五十者。三迦葉有弟子千人。優樓頻螺有五百。伽耶有三百。那提有二百。身子目連有弟子二百五十人。迦葉舍利弗等先並事火。翻邪入正。便得上果。感佛恩深常隨侍佛。故為同聞眾也。比丘此翻除饉。眾生薄福在因無法自資。得報多所饉乏。出家戒行是良福田。能生物善除因果之饉乏也。或言無翻。名含三義。一破惡者。如初得戒。即言比丘以三羯磨發善律儀。故言破惡二怖魔者。既能破惡魔羅恐其出我界域化我眷屬。故生驚怖。三乞士者。出家之人內修道德遠離四邪。告求資身故名乞士。此之三義通初後心。經家所列皆後心耳。二位阿羅漢此翻無著。或言無翻而含三義。謂不生殺賊應供也。無明糠脫後世田中不受生死果報。故言不生。九十八使惑盡故名殺賊。具智斷功德堪為人天福田。故言應供。三歎中五句經文。初二句約所破歎。次二句約能破歎。後一句約果用歎。初所破者。即世間因果也。諸漏是因後有是果。諸漏謂三漏欲有無明也。成論雲。失道故名漏。律雲。癡人造業開諸漏門。毘曇雲。漏落生死。論律語異而同明漏義。漏儘是因滅也。後有即二十五有生處也。現因既盡後果不生。是果亡也。次能破者。即無漏定慧也。如鍊真金者。珠叢雲。鎔金使精曰鍊。煮絲令熟曰鍊。故字宜從金。疏雲。是總歎者。即總歎。修定學慧猶如鍊金。數數入定轉轉明淨也。又鍊金是約喻歎。澄靜是約法歎。喻總而法別也。合雲澄即歎慧。靜即歎定。今雲澄即歎定等者。文誤。色界下約有漏無漏解諸定也。四禪四空是有漏定。八背捨是無漏定。前三背捨者。一內有色相外觀色。位在初禪。能捨自地及下地故。名背捨。二內無色相外觀色。三淨背捨身作證後五背捨者。四虛空處背捨。五識處背捨。六無所有處背捨。七非有想非無想背捨。八滅受想背捨。此八通名背捨者。智論雲。背是淨潔五欲。捨是著心故名背捨。若發真無漏慧。斷三界結業盡。即名八解脫。故雲。故知得解脫等者。身心澄靜也。云云者。謂八勝處十一切處等諸無漏禪。皆是身心澄靜也。經六通無礙是果上之用也。六通謂天眼天耳知他心宿命身如意漏盡。四名經文略舉十三尊者。身子智慧第一故。以大智標之。舍利弗具雲舍利弗羅。此翻身子。以母好形身身之所生。故言身子。又翻珠子。其母於女人中聰明。聰明相在眼珠。珠之所生故名珠子。時人以子顯母為作此號。新雲奢利弗呾羅。奢利雲鶖。即百舌鳥。亦云春鶯。弗呾羅言子。以母才辯喻如鶖鳥。此是彼子以母顯之。故雲鶖子。目犍連姓也。翻讚誦。文殊問經翻萊茯根。真諦雲。勿伽羅翻胡豆。二物古仙所嗜。因以命族。新雲摩訶沒特伽羅。此雲大採菽氏。上古有仙居山寂處。常採菉豆而食。因以為姓。尊者之母是彼之族。取母氏姓因以為名。得大神通。揀餘諸姓故雲大採菽氏。名拘律陀。拘律陀樹名。禱樹神得子。因以名焉。新雲從父。本名名俱利迦。亦云拘隸多。摩訶迦葉此翻大龜氏婆羅門種。其先代學道。靈龜負仙圖而應。從德命族。故言龜氏。又翻飲光。上古有仙身有光明飲蔽日月。迦葉是彼之種。以姓為名。故名飲光。言大者。簡餘迦葉。摩訶迦旃延此雲文飾。亦云扇繩。母戀此子不肯改嫁。如繩繫扇。新雲摩訶迦多衍那。須菩提此翻空生。生時家中倉等等皆空。占者言吉。因空而生。字曰空生。或雲善吉。阿□樓馱亦云阿那律。亦阿泥樓豆。皆梵音奢切。此翻無貧。昔於饑世贈辟支佛稗飯。獲九十一劫果報充足。故名無貧。新雲阿泥律陀。此雲無滅。劫賓那此雲房宿(音秀)父母禱房星感子。故用房宿以名生身也。又翻房宿(音夙)佛與同房宿化作老比丘。為之說法因而得道。故雲房宿。慈恩雲。房星房星現時生故。憍梵波提此翻牛□。無量壽經稱牛王。增一雲。牛跡過去因摘一莖禾數粒墜地。五百世作牛償他。今雖人身尚作牛蹄牛□之相。新雲笈房缽底。此雲牛相。畢陵伽婆蹉此翻餘習。五百生中為婆羅門惡性粗言。今雖得果。餘習尚在。如罵河神故名餘習。新雲畢躪陀伐蹉。薄拘羅此翻善容。以色貌端正故也。年一百六十歲無病無夭。有五不死報。後母置熬盤釜中。水中魚食。刀破皆不死。昔堅持不殺戒故。九十一劫命不中夭。昔為貧人施病比丘一訶梨勒。服已病除。故今無病。新雲薄矩羅。難陀此翻善歡喜。亦云欣樂。亦喜根本。是放牛之人。因問佛放牛十一事。知佛具一切智。獲阿羅漢果。阿難陀此雲歡喜。亦慶喜。世尊成道內外鹹慶。當喜時生故名慶喜。羅□羅此翻覆障。真諦雲。羅□本名修羅。能手障日月。翻此應雲障月。佛言。我法如月此兒障我。不即出家世世障我。我世世能捨故言覆障。新雲羅怙羅。此翻執日。所以新舊語殊者。皆由五天之境方土不同。梵萊傳來。方今有異。例如此土後漢都於洛陽。東晉遷於建業。儻漢籍先傳於身毒。必以北音為正。晉人後往於竺乾。必以南語為正。故於所說不無矛盾。以此明之古來梵語。未必盡訛略也。五結眾所知識者。聞名欽德為知睹形。敬奉為識。菩薩眾下注云云者。應分經為四。一數。二歎。三名。四結。約因者。且如圓教初緣無作發心至等覺邊際智滿。悉名為因。鄰果者。佛果。如十五日月。等覺如十四日月。相鄰近也。大智下總釋四句。此之解行悉在分真。目足備者目故能見喻解。足故能行喻行。目導足行故有所至。涼池喻三德涅槃也。若約下三教當分俱有大義。若望圓教前三非大故。大論雲。我今如力欲演說大智彼岸實相義。當知大智即是觀諸法實相之觀也。亦有一切智下恐闕道種智三字。總別之異名者。觀中道是總。照二邊是別。即別而總邊即中故。二智即一切種智。即總而別。中即邊故一切種智即是二智。三智圓融總別一體。例如下舉小為例。十六諦即四諦下十六行也。四諦是總。十六是別。總別雖殊只是小教一切智耳。意顯圓教三智總別不同。只是圓頓一切種智。修行為語者。約自行也。從行以入理者。即住前修行至初住位。分證本理趣本之行。故雲本行。化道者。約化他也。故引勸學證之。從本起行者。依智修行也。是則智為行本。智家之行故言本行。如般下彼經既皆勸學般若。驗知無智諸行不成。則是從大智本一心具足諸波羅密也。金光明雲。一切種智而為根本。無量功德之所莊嚴。亦此意也。當知稟教生智。以智導行行必入理。故與前釋共為表堙C珠為寶本以珠喻智。以寶喻行。皆成下釋皆悉成就也。約四種等者。謂四菩薩果雖未滿。因行已圓。故言成就。藏初緣生滅四諦發誓名大智。行六度名本行。相業成名悉成就。通緣無生起誓名大智。檀三事空乃至般若名本行。十地如佛名成就。別緣無量生解名大智。行無量波羅密名本行。等覺名悉成就。圓緣無作發心名大智。一心萬行名本行。等覺智滿名悉成就。是則解行俱成就。故雲皆悉。大經下六波羅密中雖有智慧。由在地前非是真證。故屬福德。登地真證乃名智慧。真雖有福從勝故也。以證此文滿足六度唯在福德。六中智慧則約地前。五度通真故並屬福。故今福慧悉在分真。故雲成就及以滿足。今依下標示也。諸度即六度以修六故。根方調伏。如金下約圓正明金剛至檀義者。彼雖通三。今唯約圓。捨色名檀者。所捨乃同能捨則異。由能捨異故分教殊。今之能捨即圓三觀檀義。下明檀義該攝。言攝三者。三字恐誤。應雲攝六。金剛論偈雲。檀義攝於六資生無畏法。此中一二三是名修行住。無著雲。若無精進疲倦故不能說法。若無禪定即貪信敬利養染心說法。若無智慧便顛倒說法。故約下述意也。由檀攝六故。今但約檀釋。又經下明檀以慧導。無慧導者不趣菩提。有慧導故即成正覺。斥無方便者者。即無慧導也。三事皆空者。謂不見施物施者受者。若準下疏文即以根塵識為三事也。若是下簡小也。無方便空者。不能即空是假是中名無方便。菩薩下顯圓也。是空亦空者。以有假中方便故不滯於空。即是能空於空。故曰是空亦空。由有方便故無染著。而能下由無染著故。即空而假。具修萬行通達佛道者。達彼萬行即三諦理。乃由此智引趣菩提。但眼下結示三性。若論本性自具三因眼根。即中是正。即空是了。即假是緣。今作一性二修示之。但眼之本等者。即指本具中理為正因。此即合性為一也。了此等者。謂修觀了達也。能舍下謂不著三事方捨塵勞。此乃合修為二以說。若各開者。了眼亦具於三。能捨亦具於三也。荊谿雲。智亦具三照本有三。福亦具三助智嚴本。約此下類通三法略舉三種。應知一切三法皆三因之異名。四位者。位應作教字之誤也。下文放此。分別一切色者。即十法界色也。色非色不二者。色即是事非色即理。事理相即如波與水。故雲不二。事穢理淨事即是理。故雲常淨。問一家談理既具性惡。何名淨耶。答性中之惡惡全是善。理體無差豈應隔異。如雲清具濁性濁全是清。珠具寶性寶即是珠。思之可見。調伏下云云者。應以諸根例眼釋出。如思益下約眼根明餘五度也。應各論四教。於中廣略不同。忍進備四。禪分大小。戒慧二度。雖則直明義亦含四。不為六塵所傷者。今約眼根應言不為色塵所傷。言六者通舉耳。凡夫著色則為所傷。無防非義。三藏了色無常。通了即空。別了假名。圓了中道。四教當分俱不為傷。能忍至名忍。標示忍義從順也。於因下約四教明忍。捨六下標示進義。應雲色塵眼根言六通舉也。亦於下約四教明義云云者。謂藏了根塵生滅。通了即空故不染雜。別不染雜於空。圓不染雜二邊是精義也。離憂下標示禪義。初禪下約四教明禪也。初約四禪即藏通。後得六根互用即別圓。他住初禪等者。約支林功德以辨也。初禪五支。一覺。二觀。三喜。四樂。五一心。二禪四支。一內淨。二喜。三樂。四一心。三禪五支。一捨。二念。三喜。四樂。五一心。四禪四支。一不苦不樂。二捨。三念清淨。四一心。心與定法名一心支。四禪俱有心及定法。故具有此支。三禪有喜支。今雲除喜未詳。六根具禪者。從便言六。意具顯眼。究竟盡者。藏通究竟盡見思。別盡塵沙。圓盡無明。當分而論各名究竟。如是下總示向文正顯眼根六度也。八相謂下兜率託胎降生逾城降魔成道說法涅槃。以諸佛垂應皆示此八而成佛道也。威儀者。左傳雲。有威可畏謂之威。有儀可則謂之儀。論四下明四教。俱有佛威儀也。謂三藏後心。通十地。別初地已上。圓初住已上。此四種智慧覺了俱能八相成道。名佛威儀而非具也。何者。別教妙覺但圓第二行。藏通極果唯齊六根。故並非具。然前三教果上無人。今之所論且約權說。但名下具佛威儀。但名其圓教等覺耳。問等覺未極。何得言具。答果雖未滿因行已圓。故得雲具。各有大義者。如前以四教釋大智也。三雖名大望圓仍小。故雲而非究竟也。今中下正示圓智。乃名如海。列名者雖歎勝德不的顯名。莫知其人故略出七人。皆的約中道者。約事則繁就觀釋名。足知大況經。文殊師利此雲妙德。若見佛性即具三德不縱不橫。故雲妙德。童子者。內無法愛。如世童子情無慾染。寶即下實智者。常住不移寶可貴重。故表實相實智。權者暫用還廢。如月盈復虧。故以月表方便權智也。月光約智斷者。從一日至十五日光漸漸增。譬智德。從十六至三十日光漸漸減。譬斷德。即涅槃月喻三昧義也。經寶積者。觀心雖空具足萬行。萬行眾寶積之於理故雲寶積。經日藏者。中道正觀如日。具足諸法名藏。眾賢位極者等覺名賢。讓極果為聖也。佛是聖首等者。四十二位俱名為聖。妙覺為其上首。居聖人之極經十六人者。即賢首之同類也。經彌勒雲慈氏。無緣大慈攝諸法故。然諸菩薩俱具諸德。引物歸心各彰一號。能如是解。乃於自心見諸菩薩。淨名雲。諸佛解脫當於眾生心行中求。斯之謂也。列凡夫眾者。順古立名也。若準今家。應雲雜眾。以其中凡聖兩兼道俗相間故。即有八部名。四種眾者。即經雲。四眾天龍八部。天謂欲色諸天。龍是畜趣。正報似蛇依報如天。亦能變為人像。八部即四天王所領。東方領二鬼揵闥婆富單那。南方領二鬼薜荔多鳩槃茶。西方領二鬼毒龍毘捨闍。北方領二夜叉羅剎。共領八部不令惱人。四眾者。舊雲出家在家各二合為四眾。此名局意不周。今於一眾更開為四。即各有當機等也。當機是五百等者。宿植德本緣合時熟。故謂當機。五百即同類五百長者也。後得道即斯那等發起。謂權謀智鑒知機知時。擊揚發動成就利益。如月蓋致請及下文身子白佛雲。佛說禪定第一等。影響謂古往諸佛法身菩薩。隱其圓極匡輔法王。雖無為作而有叵益。結緣謂力無引導擊動之能。德非伏物鎮嚴之用。過去根淺三慧不生。現在聞法無四悉益。但作未來得度因緣也。經人非人者。人即四眾。非人即天龍等。或雲人非人。是疑神。經恭敬圍繞者。修謹曰恭。崇仰曰敬。周迴曰圍。坐遍稱繞。或作行遶。即表機動。四句者。一戒乘俱急。戒急受人天報。乘急見佛得道。即此經天人在會是也。二戒緩乘急。戒緩生惡趣。乘急值佛得道。今龍鬼在會是也。三戒急乘緩。戒急得人天身。乘緩不得值佛設得值佛亦不聞法得道。如捨衛六億及著樂諸天不來聽法。皆是也。四戒乘俱緩。戒緩墮惡道。乘緩無解脫期。釋由序中初標文出意。就事下分二。初約事消經。如淨名疏中者。略如前記。經舌噤渠飲切。謂不能言也。眼主等者。白虎通雲。肝繫於目。肺繫於鼻。心繫於口。脾繫於舌。腎繫於耳。故知經雲舌噤無聲。即心脾二藏病也。無聲是口不能言。故主心病。此即肉團心也。腹內為病者。腹屬身故。意識即慮知心也。五根不利者。根應作藏。字之誤也。謂五藏不利外應五根。成病惱也。此約病從內出。亦可下約病從外入。如久視久聽。乃至飲食皆成病。故具論者外入。乃是病緣。入傷五藏。五藏既病。外應五根。五根亦病也。夜叉新雲藥又。此翻勇健。能飛騰空中。舊翻捷疾鬼。致令國人病惱者。即是鬼為病緣。由鬼氣外陵五根。入傷五藏。五藏成病還應五根。經鉤牙上出者。鉤或作狗。字之誤也。經律異相賢愚經觀佛三昧海經。並作鉤牙。鉤字從金。從才。並通。喪大記曰。妻於夫拘之。經典釋文音溝。古經字或從才。故誤為狗字也。經吸人精氣者。普門疏雲。人心中有七滴甜水。和養精神。鬼噉一滴令頭痛。三滴悶絕。七滴即死。二約理重釋。一念三千即空即中。彼彼互遍故雲無邊。三障即三德障。性是善故雲性善。十種下以十種行人釋一切人民也。十種行人不出三諦法界。如一切人民不出毘捨離國。受苦報人即人天受苦者。如廣嚴重病之比。亦攝四惡趣世間善法。即人中行五戒十善之者。二乘則兩教合說。菩薩則四教開論。愛見即界內見思。藏通內外凡。別圓外凡。俱未斷故而致病者。即依三種色聲等。致貪瞋癡病也。變易土者。即方便實報。別位三十心者。且總舉耳。七住已上方生方便土。受變易身也。圓教十信及藏通斷惑盡人。同別三十心。別教登地同圓初住。文雖偏舉而義必具攝。地地者。所依曰地。通指諸位。皆有愛見者。即界外同體無明也。四句即四門。是無常等者。等取兩亦雙非常即有門無常即空門。餘二可知。是事實等者。以己解一門為是。斥他解三門為非。問月蓋屬何行人。答經是方等不可定屬。應知月蓋本是第十。或示為圓教初心。或通示前八。推理起見名為夜叉。見不出五故。經雲。而有五眼五見如前記。鉤牙等者。牙既從下向上。能傷害人。業亦從見而起。傷害法身因見起業。為生死因。業體黑闇故雲如墨。經五百長者。風俗通雲。耆年德艾事長於人。以之為長者也。彼國有五百家。悉曰離車。傳禪(去聲)為王。離車翻傳授國政蓋由此矣。此五百長者共行道法。率土人民莫不歸德。而月蓋為首者。爾時為國主也。故維摩香積品雲。於是長者主月蓋從八萬四千人來。是也。經頭面作禮者。智論雲。禮法有三。一者口禮。二屈膝頭不至地。三頭至地。至地名上禮也。耆婆此雲故活。影堅王之子。善見庶兄柰女所生。出胎即持針筩藥囊。為世醫師也。謂此為是為術也者。以己執為是斥他執為非也。因緣事相即攝。有見外道。外之妙術者。外謂外道。非四句外。不能救治等者。初一但醫身病。後三醫心。反增見愛之病。五眼不明者。眼應作根。明謂明利。外為五塵所侵。故不明利。云云者。謂十種行人為見愛所害。故請觀音。觀音亦十種不同。經天尊者。諸天世人無能過故。故曰天尊。亦曰世尊。古者譯經二名互用。唐杜行顗譯佛頂最勝經。皆稱聖尊。   請觀音經疏闡義鈔卷第二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801 請觀音經疏闡義鈔   請觀音經疏闡義鈔卷第三   宋錢唐沙門釋智圓述   哢引者。哢家之引。正說如哢。三序如引。降臨者。周禮雲。臨謂尊適卑也。生起意者。因序中用。蓋致請故。佛示能除毒害者。在於西方由示方所故勸祈請。由祈請故聖降。由聖降故授楊枝。由受楊枝故為說咒。西方去此等者。語出大經。彼文乃是東方不動世界。指此娑婆雲西方去此二十恆河沙。若論安養。即如小彌陀經雲過十萬億佛土也。今但借其語勢。以為難辭。何故下問也。一解下答也。他解約應而失於機。故不取也。今解不爾者。據佛對告長者雲去此不遠。乃約機緣不同。他人約應論不遠也。雖近而遠者。如捨衛三億不見不聞。其猶八音至近。瞶者不聞。雖遠必應者。如今月蓋祈請三聖即降。有若天月至遠水清即現。時謂時節。方即方所。數謂數法。佛教所談其理寂絕。無時方數故。五陰十八本持十二入之法。不能攝也。若外道法中計有時等。即為三科所攝。後漢安世高翻經。謂十八界為本持也。但隨下真理雖無世諦說有。如律中令內弟子時食時衣。是有時也。今雲正立西方。是有方也。五行者。行天之氣也。老聃雲。天有五行木火金土水。分時化育以成萬物。西即是金者。東木南火西金北水中土。若對四諦者。謂東集南苦西道北滅。故雲即道諦也。道是能通等者。道是戒定慧。能破惑通至於理。如金能決斷也。用智慧見理者。此解道是能通義也。慧能見理故。是能通理即所通也。此言下正顯西方觀音以表道諦。觀即種智故雲大智。三德互融。故雲無礙。消此之毒。即智能破惑。通至於理。即能通義。日從下東出表生善。入西表滅惡。生滅兩機者。謂生善則機在東土。滅惡則機在西方。故雲在此二土。二種無量者。謂三身為生法二身。亦名真應二身。有量之無量者。夫應之為義機熟則生。機盡則滅。終成有量。但以人天不能數知。故言無量。若釋迦八十之壽。既可數知。則是有量中之有量也。光明疏雲。有量有二義。正由此矣。法身無量者。法身即真身。今明二身則合法報同名法身也。以報法體一故。在因則境觀不二。在果則法報相冥。故光明疏雲。智既應冥亦非身非不身。請觀既亦二字足驗體同。法報體一常住不變故無限量。故雲此是無量之無量也。俱是法身之無量者。二佛俱得法報之常身故。彼此二佛俱能應長應短。但此釋迦應穢土機緣宜短故。生身是八十及七百阿僧祇也。彼彌陀應淨土機緣。宜長故壽無量也。而實有數者。非人天所知。雲無量爾。既觀音補處驗有數也。然則光明談山海之壽。是釋迦能現無量。例此彌陀亦現有量也。故光明疏雲。應佛皆為兩量。逐物參差長短。問光明談山海之壽。故以常果為宗。若例彌陀終成有量。則是無常。何雲常果。答池水深則蓮花大。法體常則應用遠。山海是常體之用。故談大用足顯體。常以斷信相。執八十無常之疑也。而彼疏從容以報身當品題者。取其上冥下應義便爾。實明應身能為常也。耆闍凜師者。謂耆闍寺凜法師。故有優劣者。以此之穢形彼為淨故彼優此劣。而同是應土。若作下破凡二意。一有動移故非真。二未極淨故非真。不復得移動等者此初意也。真理寂然無去來移動無淨穢優劣。經說彌陀從彼來此彼優此劣。豈是真耶。若彼下次意也。若是真身應居寂光極淨之土。既法說三乘人分九品。雖無四趣而有人天故。於同居尚未極淨。據此則不可謂是真身也。故雲。此則不可。故淨名疏明二十七品淨土。彌陀止是第六。而諸經偏讚為淨者。形此土故由物機故。是攝生故。令專注故。宿緣厚故。約多分故。此語則寬者。以久本今跡俱應身故。此一往許之也。二往不可。故雲。今亦不用。以無經文明說故。曰那知須知。二佛各有久本今跡也。那互為者。責他以彼為本以此為跡。今明下示今正義。彼此俱是應土但淨穢不同。今此穢土機緣破惡宜在淨土之佛。以淨破穢是對治。故互為優劣者。此土為劣淨土為優。同居為劣方便為優。實報寂光準說可見。互有消除者。穢土見思毒害請淨土佛消除。淨土塵沙毒害請有餘土佛消除。有餘無明毒害請實報土佛消除。故雲互有。此亦一往。應知淨土眾生若機在釋迦。亦請此佛。如十下舉十人示互有消除相。十種垂應者。受苦報人及修世間善法者。但感事相觀音。乃至修圓者。感圓通觀音。此八人皆是同居穢土。感同居淨土八種觀音也。變易二人者。別三十心感實報觀音垂應。圓初住感寂光觀音垂應也。十種西方者。初人唯見事相。乃至第十見如虛空。例此娑婆亦應十種。如淨名經明身子與梵王所見。法華常在靈鷲山等。但據多分眾生為其取土。故彼淨此穢。於中機緣不無異見。佛佛道齊於茲信矣。十種消伏約拔果報苦。乃至破無明說之。此土至令請者。因緣和合能破三障故。一法標名者。隨機各立一號也。今欲下明須請之由。由表三德故須俱請。今此土眾生欲消伏三障毒害。必須外假勝境之緣。顯發自己法身之理。彌陀勝境既表法身故須請也。而此法身為感所覆。今欲顯發。須修觀慧照了此理。除其惑障。觀音表慧故須請也。然慧不孤運假福資成。勢至表福亦須請也。釋迦欲令眾生顯發本理學慧修福故。請三聖密以表之。對治義強者以愚癡故。見有苦相。若有觀智則達苦無苦。今由病苦。正須智慧以為對治。故用標題。得意具三者。觀為顯理必假福資故。略標一名。即具三義。大悲至之境者。無緣大悲普覆一切。即法身也。申三業之機者。五體投地等是身業。繫念等是意業。當請彼佛是口業。無創等者。創與瘡同。禮記頭有創則沐。字皆此作。大經雲。如人手瘡捉持毒藥。毒則隨入。若無瘡者毒則不入。瘡即菩提因緣。毒即第一妙藥。五體投地者。二肘二膝及頂。俱是體分悉至地也。眾生之本體一者。眾生心性與佛無別。故雲體一。義同父子天性相關。母字誤也。子拜其父既表報恩。眾生拜佛義亦同也。薩婆若此雲一切智相。內觀心性與果智合。離薩婆若即心隨妄境也。與常理合者。與五常理合也。逆理謂逆五常理。戒是色法者。應雲色是戒法。文之倒誤也。無作冥密者。由作以發無作不與色心相應。而在第三聚攝。故雲冥密。左陰右陽者。夫左右陰陽因於方所。東南屬陽西北屬陰。此方之禮君父師南面則左東右西。則左是陽右是陰。西土之禮三皆東面。則左北右南故左是陰也。涅槃雲。譬如四方北方為上。上即左也。推畫顯現如陽之明。思數在內如陰之暗。五識在頭者。眼耳鼻舌俱在頭。故身雖遍體頭亦身故。平倚者。倚立也。名為惑者。不與理智相冥。唯隨妄我慮知之執。則是全法。性為無明也。五受陰即是五夜叉也。若依至心地者。則是投地作禮義也。五分之名通大小乘。今意在大義亦兼小。以通十種行人故。悟虛智者。悟法空之智也。行陰招累者。百論疏雲。心王了其總相。心所了其別相。以識創起但緣青等總相。次取境像即是想心。次領納前境即是受心。次起貪等煩惱造作即是行心。前三但是無記未能成業。行既成業故雲招累。因滅下滅九界無常五陰。得佛界常住五陰也。斷結毒害者。結即煩惱故喻臭穢。亦是止善者。掩臭如不殺等。雕麗者。雕文飾也。禮雲。其民雕題。家語雲。器不雕偽華能嚴麗。如福能資慧也。行善即放生等。定中下定無慧無以深其寂慧。無定無以窮其照。若別對等者。示別對之失。法身皆名為慧者。慧應作香字之誤也。華嚴以五分法身。皆喻香故。豈得無定者。五分有定身故此示以香獨表於慧之失也。七淨者。一戒淨。二心淨。三見淨。四度疑淨。五分別淨。六行淨。七涅槃淨。此七名七覺淨華。大經雲。定水湛然滿佈以七淨華也。戒是戒學心是定學。餘五慧學。豈得無慧者。此示以華獨表於定之失也。而別下結責也。佛言通表。豈宜別對。故言下引證未詳。火為緣者。以火喻受戒作法也。定慧亦爾者。例戒學各具作無作也。對此下云云者。對止行事善及戒學無作作兩善。是約前二行人。論表法也。對定慧則約後八行人。論表法也。故前明定慧含大小偏圓界內外義。凡論表法意。令行人睹對香華。無忘自己戒定慧耳。不了此旨。唯數外境何所益哉。合消等者。表所消毒害亦十不同。如初行人以香表不殺等。止善應以臭氣表四惡趣業。乃至第十行人以二住所破無明。為臭氣也。所以下三業次第。應先身次口後意。而經文以意居次者。以先須期心故默念之請即願請也。不風等者。有聲曰風。守之則散。結滯曰氣。守之則塞。出入不盡曰喘。守之則勞。不聲不滯出入俱暢名息。守之乃定。禪門明用息不同有三。一師教繫心數出息。一師教數入息。一師教入出無在。但取所便。入定無過。即用皆不許出入俱數。行人欲行此法。應以數息為意。十息為一念者。數息一門有修有證。安庠徐數從一至十。攝心在數。不令馳散。是名修數覺心。任運從一至十。不加功力。是名證數。能如下明證數。下中二根所證即欲界定。禪門雲。欲定有三。一粗住。二細住。三證。欲界定粗住者。因前息道諸方便修習。心漸虛凝不起緣慮。名為粗住。細住者於後心泯泯轉細。即是細住。當得此粗細住時。或將得時。必有持身法起。比法發時身心自然。正直坐不疲厭。如物持之。乃至經一坐久無分散意。名欲界定。如今下根人心定亂止即粗住也。未到地定者。禪門雲。此欲界定後身心泯然。虛豁失於欲界之身。坐中不見頭手床敷。猶若虛空。此是未到地定。所言未到地者。此地生初禪故也。喜發等者。喜去聲好也。以今經行法是六妙門故。故禪門雲。自有眾生慧多定少。為說六妙門。六妙門中慧多故。於欲界初禪中即能發無漏。未必備至上地諸禪也。一切禪即有漏無漏亦有漏亦無漏非有漏非無漏禪也。即將下標十種。而下文但明八者。變易二人無報息故。然數息是一由觀法別故。成十人故。不定。止觀有通修觀別一章若數數時者。上數所角切。頻也。下數如字。下文雲。所數數息亦爾。不保不愛下藏菩薩也。知色數者。色應作息字之誤也。在緣謂攝心在數不謬亂。謂從一至十。無相等慧者。無相慧即通第六度等。即等取前五度。然通與藏體析有殊。六度無別故接藏。文略。言智度以智導五。俱成即空等慧。應雲慧等不定空故破空。出假不定俗故破假入中觀。此息非空非假者。了息唯心猶如幻化。故非假息。性具足諸法故非空法。身之光如如者。法身遍一切處照如如不變。故名光耳。智慧之光照了者。即是智能照境稱境而觀。境智不二也。因此法身等者。因如來法報一如究竟圓極。能起大用故。令眾生得見應身之光也。然此應用不離法身。普賢觀雲。釋迦牟尼名毘盧遮那。涅槃雲。吾今此身即是法身。故約法報解應身之光也。釋神力中。初約事解。即是釋迦神通之力也。然大聖施為事必表理。義須兩備。故事理二釋俱雲或可也。如來秖是真如等者。以真如解如。以神力解來。以明如來神力也。此真如有神力者。神名不測。力名幹用。不測則天然之理深。幹用則轉變之力大。乘此神力而來者。謂乘真如而有應身。故曰而來。即乘如實道來成正覺也。不動下解往毘捨離也。捨離之處即是寂光。故雲不動。此寂光土唯佛究竟。故雲至實相等。廣包百界萬善莊嚴故。曰廣嚴。住此下解住城門閫。初釋住字。住此者謂住實相之地。以無緣大悲遍覆法界。憫念眾生為除三障毒害。故雲住也。城即法界者。謂法界為城。防涅槃之非。禦生死之故。心性唯一故雲不二。含受一切無所隔礙稱門。遍一切處無非門也。佛證此理常住不變。故雲住。此門不動令眾生等者。自既證此理。亦令眾生證此理也。經門閫。三蒼雲。閫門限也。如如即智等者。謂境即是智。故雲如如即智。此智還照於境也。並雲如如者。謂智如如於境境如如於智。即境智不二之稱也。具楊枝等者。以觀音左手把楊枝。右手持澡瓶。是故國人授此二物。而內表兩因也。定是緣因。慧是了因。慧能除惑故以拂動表之。定能止散故以澄渟表之。說文雲。水止曰渟。對上消義者。如文雲消名消除。又雲。但除其病不除其法。故今以拂除對之。如物上塵但除其塵不除其物。拂打者。打丁領切。對上伏義者。伏名調伏。又雲。調善令堪乘御也。此並對前約一義。解消伏也。又拂下對上約二義也。消滅即斷入涅槃。消除即不斷入涅槃。此中但對二消不對二伏者。在水四義中具明故。或是文略。應雲一拂除對消滅之消除伏之。伏二拂打。即對消除平伏。醒悟者。水能灑悶獲醒也。懺悔方法者。夫懺法有三。謂作法取相無生。前二是事後一是理。今經燒香散華五體投地等。即作法也。於現身見佛授手及疾疾得見觀音等。即取相也。皆悉入於如實之際。無生也。此之十意皆是作法。無生理觀不可暫忘。取相一種任運自現。今時行人都昧心源。專求好相。據此希求。恐落魔境。故禪門雲。夫見相者忽然而睹。尚邪正難知。逐文作心。求之多著魔也。問若爾。不應觀相懺悔。答觀相者。但用心行道功成相現。取此判之。便知罪滅。非謂行道之時。心存相事。而生取著。若如此用心。必定多成魔事(已上禪門文)。八意出在經文者。第一第八人師義立。滅後歸依必假形像等。故須莊嚴道場披陳過罪。此經無文。雖有破障之語。自是顯經力用。故此二意人師加也。備於事理者。如前疏釋。五體等悉是理解。是知約理即無生所攝。云云者。謂此十意。且依古師。若準今家十意少別。今師依經請後。楊枝古人則以請居後。第十坐禪今為誦經。以第四數息即坐禪故。既闕誦經。故今加之。古人但見經雲數息繫念向下。又雲。修五門禪。遂將數息坐禪以為兩科。不知數息即五門中數息一門也。今家十意具在百錄。然此經行門於四三昧中。即非行非坐三昧。亦名隨自意三昧。然約諸經修行。事儀雖殊。理觀無別。事儀則各依諸教。理觀則同用十乘。若非十乘終無所到。故止觀修大行中。事儀廣而理觀略。正修中理觀廣而事儀略。後之理觀必用前之事儀。前之事儀必用後之理觀。文雖互出用乃同時。今之疏文但為釋經。至於修行須依止觀。為三下前二咒觀音說。後一咒釋迦說。皆是毒害者。三障損三諦故。皆是煩惱者。報名煩惱果。業名煩惱因。即三障皆是煩惱也。皆是惡業者。報名業果煩惱名業本。即三障皆是業也。皆是報法者。煩惱名報本業名報因。即三障皆是報法也。不無輕重等者。雖俱稱煩惱。以惑心昏亂義重。故別受煩惱障名。雖俱稱惡業。而三業繫縛義重。故別受業障之名。雖俱稱報法而陰身詶因義重。故別受報障之名。故雲分為三障。悉具三障之語者。此即通義。然通中有別。故判三咒各破一障。如破煩惱障中。經文雖有業報之語。是知業是煩惱因。報是煩惱果耳。捨傍取正。秖是破惑心煩惱障也。餘二例知。兩意者。一俱重。二互有輕重也。悉須三咒者。以三障俱重。故子縛即煩惱障。猶償狗齧者。業報俱在也。過失業因遭今狗齧。如法顯傳說。取食聖沙彌為彭城吳氏家犬所傷等。例爾者。或業除而煩惱報在。或報除而煩惱業在。斷其重者者。重即貪也。輕即瞋癡。此三俱屬煩惱障。今以此文明斷惑有輕重之殊。以例三障也。今從別義者。毒害通名也。煩惱等別稱也。開三顯一者。三即權一即實。亦復如是者。三周俱名開權顯實故例。如今經三咒通名消伏毒害也。更加下即初周名法說。二周名譬說。三周名宿世因緣說。例如今經三咒初名煩惱。次名破業。後名破報。自有下即前明古人分經。以正說盡第四咒也。即是下出其義。謂前三別治三障。後一總治三障也。若不下明今解兼得總別者。如初番咒正破煩惱重者即別。餘二障隨滅即總。餘二例之。經南無此雲歸禮。或雲歸命。通為眾生等者。佛如醫王。法如良藥。僧如瞻病人。故雲消伏之所。別緣者。別在大悲拔苦之力。是故別請也。三寶復有通別者。三寶是通各三稱為別。謂除三障說三咒表三德。故須三稱也。三釋者。釋應作德。字之誤也。通稱三寶。既復論通別觀音。別緣亦應復論通別。以亦三稱故義可例知。三業如文者。稱名口業。投地身業。一心一意意業。苦厄下云云者。中七有分段之苦厄。後二有變易之苦厄。不獨下謂苦厄語通。不獨在於受苦報人也。無明癡暗等者。此初番咒正破煩惱障。故此文總請但雲滅除癡暗也。下別請言業報者。是兼破耳。如華嚴下放六度光也。除慳即施光。除恚即忍光等。即等取餘度證。今滅除癡暗是智光也。又如思益經雲。又如來光名曰能捨。佛以此光能破破戒之心。令持禁戒又光名安和。破瞋恚之心。令行忍辱。又光名勤修。破懈怠心。令行精進。又光名一心。破妄念心。令行禪定。又光名能解。破愚癡心。令行智慧。今雲淨光明。即是思益放能解光也。覆大地者。草木皆死。譬圓中一斷一切斷也。次第除十人惑者。除受苦報惑時。餘惑未必除。故須次第。如法華玄義行妙中次第破有義。此即別教也。經雲殺害苦。而輔行引經雲毒害者誤耳。不可執彼改此。況今疏文牒釋分明。仍以毒害解殺害也。魔即天子魔也。魔字字書元無。譯人義作。梵言魔羅。此翻障。能為修道作障礙故。亦言殺者。常行放逸斷慧命故。或言惡者。多愛慾故。將空等者以小破大也。小雖出界不能化他。菩薩化他誘其徒屬。空彼宮殿。故害大心。此證四教菩薩有遭殺害義也。將散下以事善破二乘。二乘出彼界。故此證聲聞緣覺有遭殺害義也。然變易二人亦為界外魔所害也。如華嚴十魔。二障如文者。煩惱即煩惱障。眾病即報障。前是大悲等者。指前總請大悲覆一切也。對今施樂。即慈悲互顯。前舉能拔。故雲大悲。今舉所與故雲安樂。若世下釋大樂而先簡分樂。如是等者。等取二乘以證真為樂。菩薩以出假為樂。分有下皆是少分樂。不名大樂。至得下正示大樂。不遷不變故常無二邊苦。故樂四德之二也。能請語長遠者。謂月蓋通為十種行人請。不秖為於受苦報人也。經聞名救厄者者。即同法華觀其音聲而得解脫也。十種下釋世間也。皆名眾生世間者。此雖舉一義必具三。以五陰和合而有眾生。眾生所居即是國土。而有下釋慈悲父也。父子義者。既指觀音為父。眾生即當如子。眾生由理具佛性故。能感觀音。由分顯佛性故能應。感應互遍生佛無差。其猶父子天性相關也。故雲同有佛性。如來下正釋佛性。以佛性是總名三因是別名。總元詮別別不離總。此中三因正唯約性。緣了約修。於修二義稍異諸文。以諸文中若論類種。即以低頭舉手為緣。乃至聞一句為了。今約俱未開悟故悉在緣。故雲作諸功德。及雲隨從化導。斯則散心聞法攝在其中。別取聞法人位名為了因。故雲結縛得滅。當知滅縛即相似及初住也。若論假名五品。不無名字觀行滅義。故知圓名字即至於分證悉屬了因。然此三因諸部所談。進不非一。如顯性錄。具明天性相關者。生佛各三高下互遍。故請下結示也。既雲免三毒苦。即是斷惑入位須廣約十人方顯高下。豈止在於受苦報人也。病除下約三義釋。今世樂一句。初義約受苦報人。言得道者。即二乘涅槃也。然則豈無未來得圓頓道耶。今約從淺至深存次第。故汎明其義。至第三通約十人。方為準的又病除為今世樂者。豈無即時悟道耶。然即時悟者。乃由過去下種成熟。今依觀音得脫耳。今且約正為未來下種。及下種未熟者請。故雲今世樂所以約未來。於小乘得脫。為後世樂也。乃至圓教種熟脫三例亦如是。未來下約二乘人有餘無餘以分。今後十種下約分得究竟以釋。今後此十種行人即時各得悟道為今。以圓中妙覺涅槃為後。然此十中前四如初。二兩義已明今後。此又通以圓中究竟涅槃為後者。以第十行人是初住位。既為今世。須以妙覺而為後世。雲大涅槃非極果如何。若十人各各自論。今後細作可知。然非佛意。佛意欲令一切同至圓融究竟涅槃。故觀音深位能了此旨。教令請雲及與大涅槃也。餘諸下結顯及與大涅槃句也。涅槃是安樂法故。故雲方是大樂也。此一句經即是請施後世樂也。師子吼者。涅槃雲。師子吼決定說。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以欲知智在說故。即般若德也。以此三德等者。以印對法身。必定對般若。吉祥對解脫。陀羅尼是遮持。遮三障惡不生。持三德善不失。故三德是遮持之體也。又必下約拔與釋而不釋陀羅尼印者。以印是中道之體。必定吉祥即中道與拔之用耳。消滅拔苦義者。師子吼時百獸皆死。如智慧照時眾苦鹹滅。故大下明陀羅尼義通顯密也。除障不虛名神咒。智鑒無昧名明咒。獨絕無倫名無等等咒。大品以此咒名通歎顯密咒。秖是願者。此釋大品咒義也。願眾生。如立者。立應作佛。字之誤也。譬如下。詩雲。螟蛉有子果臝負之。教誨爾子式穀似之。箋雲。式用也。穀善也。今有教誨萬民用善道者。亦似果臝故今以果臝喻佛。螟蛉喻眾生。螟蛉桑蟲也。果臝細腰蜂也。俗呼為蠮螉。諸經皆是咒者。咒既訓願。是故不獨密語名咒。諸大乘經顯說皆名咒也。以無非佛願眾生如佛故。又可偏小之說亦名為咒。故法華雲。雖說種種道。其實為佛乘。則偏圓顯密鹹是咒也。遮即調伏義。破即消滅義。故雲滅空滅有即是消滅者。上文伏空伏有。下應雲即是調伏無者。闕文也。除伏平伏等意者。等取消除消滅二也。應雲滅之亦有消滅除滅也。即以斷不斷對之。玄義已詳。故注云云。亦是禁咒。咒誓者謂三德。囚禁三障如世禁蛇。誓者制也。制三障令不起。故亦是咒術。術法者。解上咒術。秖是破三障之法耳。盡與下謂上願禁誓術四義。皆與一人斷障相應也。密能消伏者。咒是密語。約前四義各具消伏。實相印者。三蒼雲。印信也。檢也。大論雲。大乘經用一實相印。生死即涅槃。涅槃即生死。不二不異故。苦盡下以前消滅調伏二義。對釋經文也。乃至有見者。略三途惡業故。雲乃至。從乃至字至廣遠。凡五十八字。當在釋第二番咒云云字下。爛脫在此。第三正說咒。經救護眾生神咒者。無緣大悲普令離苦。故名救護。言神咒者。新翻並雲真言。謂皆是如來難思祕密真實之言也。然眾經所說功用不同。或專用治病。或專用護法。或專用滅罪。今經四咒則通治病滅罪護法也。如般若大明咒無上明咒無等等咒。則非治非滅非護也。通則兼具眾德。別則各順經文。古來諸師解義不同。今意會之。不出四悉。一雲。咒者是鬼神王名。稱其王名。部落敬主不敢為非。此世界明咒義也。或雲。咒者如軍中密號唱號相應無所訶問。若不相應即執治罪。此為人義也。或雲。咒者密默治惡惡自休息。譬如微賤奔逃彼國。訛稱王子因以公主妻之。而多瞋難事。有一明人從其國來。主往說之。其人語主。若當瞋時應說偈雲。無親遊他國。欺誑一切人。粗食是常食。何勞復作瞋。說是偈時。默然瞋歇。後不復瞋。主及餘人但聞斯偈。皆不知意。咒亦如是。密默遮惡餘無識者。即對治義也。或雲。咒是諸佛密語。如王索先陀婆一名。而具鹽水器馬之四。實一切群下無有能識。唯有智臣。乃能知之。咒亦如是。秖是一法遍有諸力。病癒罪除善生道合。即第一義也。有此四義。故存本音譯人不翻。意在於此。於五不翻中即祕密不翻也。於四例中即翻字不翻音也。縱翻華言義亦莫曉。例如典語召物。物實不知。而庸俗不知聖地密言。凡豈能解。然此三咒或作鬼神名號。註解者。蓋後代之妄作也。況疏解此咒。密談三德。若唯鬼號減謗何深。世行大悲咒而有註釋者。亦同此例。又此三咒或改言音。或易文字而言傳之。於梵僧正之。於梵學者非也。且難提所授之音。儻與中天有異。斯亦五天方土不同。如摩訶摩謚身毒賢豆之例。今既改其神咒。亦合別譯經文。以梵本不同故也。陳隋之世智璪諸師多行此法誦咒。唯依現文而徵感尤多。具彰僧傳。識者詳之。今以古經咒詞。錄在記文。庶無墜也。   哆耶他(丑加切) 嗚呼膩 模呼膩 鬥婆膩耽婆膩 安茶詈 般茶詈 首埤帝(埤避私切)般般茶 囉囉婆斯膩 哆姪他 伊梨寐梨 鞮首梨(鞮音低) 迦婆梨 佉鞮端耆 旃陀梨 摩蹬蓍(蹬音鄧) 勒叉勒叉 薩婆薩埵薩婆婆耶啤娑訶 多茶他 伽帝伽帝膩伽帝修留毘修留毘 勒叉勒叉 薩婆薩埵 薩婆婆耶啤娑訶(一百一字)   經雲怖畏乃至疾病。當約十種行人消之。此報身者即報得之身。謂受苦報人也。無明之病者無明應作五根。字之誤也。眼赤耳膿即五根病也。乃至圓教者中略。緣覺及三菩薩。故雲乃至本是法性至之病者。即同前文。無染而染理性之毒也。即病除與法性等者。達無明即法性故。此即染而無染。是消伏義也。前分行理。此兼前二。非是自請者。佛居至極毒害已盡故。既雲覆護一切重請觀世音。即知是為他護法也。若作淨語可施於下者。即受下之朝請也。如天下引證也。漢制諸侯春朝天子曰朝。秋朝曰請。故漢官儀有朝請大夫。則佛如天子。觀音如百官。請百官即朝百官也。臣赴君曰朝。以觀音之法臣。朝釋迦之法王。故雲請觀音也。又經下示經題亦通。淨音可施凡下者。凡下即月蓋及捨離人。朝於觀音也。若準前喻。則天子喻觀音。百官喻凡下。前是佛受觀音之朝。故單言下。今是觀音受眾生之朝。故言凡下。請語重者。咨尊曰請。依字音也。隨意消息者。正約經中重請之言也。若作咨尊義。即佛為眾生請於觀音也。若作淨音。即佛重受觀音之朝。證彼說咒也。如如大覺即法身之佛也。以依此理說咒。故第二咒。   哆姪他(哆都我切)陀呼膩 模呼膩 鬥婆膩 耽婆膩 阿婆熙 模呼脂 分茶梨 般茶梨(般補槃切) 輸鞞帝(鞞部迷切)般茶囉 婆私膩 休樓休樓 分茶梨 兜樓兜樓 般茶梨 周樓周樓 膩般茶梨 豆富豆富 般茶囉 婆私膩 矧墀(矧詩引切)跈墀(跈徐殄切)膩跈墀 薩婆阿婆耶羯多 薩婆□□□□其柯切)娑陀伽 阿婆耶 卑離陀 閉殿娑訶(凡九十九字)   各各有怖畏者。乃至第十行人。有下地可捨。即是怖義。經雲毒害。準怖可知。金光至之難者。有二義。一約生身得忍有超登十地者。生身既在故有此難。二約法身菩薩。住變易土則以無明為虎狼等。此中十人者。十應作二。字之誤也。前八的有事中虎狼但變易二人無也。煩惱法為虎狼者。此亦約行毒害也。梵行者。梵是西語具雲梵摩。此翻清淨。葛洪字苑雲。梵潔也。取其義耳。性戒者。謂不殺等十。持之性自是善。犯之性自是惡。不由佛制。方有善惡也。故輪王出世則以此法化人。若受佛制戒之後。犯於殺等則更加違制之罪也。故雲。受與不受俱是罪。草木戒者。此一向是遮。但因外道俗人計草木有命。見比丘剪伐謂無慈心。息彼世機佛乃制戒。故比丘受已犯之。得違制之罪。俗眾不受犯之無性罪。故雲不受犯不得罪。經雲。糞穢即十惡也。設有下解設有業障也。假設者。業障本空妄想故有。故知業障是假設也。但設者。業種至多。但有一法屬業障攝。皆為神咒所破也性淨下解假設義也。性淨等者。無染而染故曰本無今起也。皆是虛假者。迷理起業業不離理。業體本無而言業者。虛假施設耳。實來破虛者。實即三德。密教虛即惡業。今稟教達理了業唯心。染即無染。心體本虛業相無寄。故雲。皆使清淨。但設下以設訓但。對前成異。若論業體意不殊前。大品雲。設有一法等者。涅槃之外實更無法。欲遍蕩相著故。假設過言過尚如幻。況不過耶。條然言無者。以一切空寂故。如十九界等者。等取十三入六陰也。以界但十八入唯十二。言九言三喻畢竟無浮虛之樂者。合雲浮虛之業。樂字蓋誤也。與大品等者。今經設有業障與大品設有一法。俱是假設之設。即語同也。復為異即意別也。彼明泯蕩相著。則一切皆空。此明從理立事則有浮虛之業。以此段咒正破業障。故見佛三昧為種者。外見形像由內修觀佛三昧也。地獄下約十法界所見不同。乃至人中所見者中略鬼畜修羅。故雲乃至。通別等菩薩者。等取藏圓也。所見各異者。即見佛形像不同也。如三惡道習見佛。如黑象腳等三尺之身。又如提謂等以人天位見佛為樹神等。準此六道眾生。並見佛不同。皆非出世相。若六道中有出世機。則見佛四種不同。即是四聖法界也。故大論十一引密跡經雲。一切天人見佛色量。或如黃金白銀諸雜寶等。或見丈六。或一里(藏)或見十里乃至百億(通)或見無量無邊(別)滿虛空中(圓)天人所見既乃不同。四趣亦爾。此約多分亦有為圓機而感劣身。如法華應以地獄身而為說法等。凡約十種行人者。即受苦報人非但人中重病。意亦收於四趣。故向雲地獄人念佛等三昧。觀法亦異者。即四教不同。五方便人者。外凡合一。內凡開四。謂煖頂忍世第一也。思惟尚在者。是有心病也。二果欲界殘思三果色思並是心病。略而不論。故雲乃至。身病尚在者。如身子患熱。畢陵伽患眼痛。習氣不亡者。如畢陵伽有慢。身子有瞋。緣覺侵習未深心病還在。故雲亦爾。六度同凡夫。通教十地準四果可知。故雲亦爾。不言別圓內外凡者。文略也。生變易者。變易之言該於二土。今雲就無作四諦者。且約生實報人及生方便斷塵沙者。若生方便未斷塵沙。須學無量四諦也。五分下明身病。無明下明心病。約四十二位互作淺深優劣重輕。望下為深優輕。望上為淺劣重。乃至等覺一生在。皆有二病也。故經下示妙覺無病也。等覺一品猶是無常。妙覺究竟故五並常方無兩病。外內火即仁王經七火也。一鬼火。二龍火。三霹靂火。四山神火。五人火。六樹火。七賊火。人火者。惡業發時身自出火。樹火者。如久旱時諸木自出。今雲內火即人火也。外火即餘六也。又內火即病也。病侵於身如火燒物。又是身內火大不調故為病也。故經雲。節節疼痛稱名誦咒。即得除愈也。病差曰愈。事解如文者。若約事證。如東晉謝敷南齊陸果作觀音應驗傳所明也。故言燒身者。身喻見諦也。雨雨者。上雨字去聲。雨猶降也。即是信行人者。稟教修觀斷見惑。故是思惟惑等者。思不障理其實附理。如須下示附理相故。言內火者。以內火在身如思惑附理也。處處九品者。三界九地各九品。共八十一品思惑也。前一下約法行。例龍雨也。經明外火。即雲龍王降雨。內火但雲除愈。今大師依義立名。身病既得名火病癒。即是降雨義也。既以內火表思惑。即以龍王表心王。心靈自在如彼龍故。無漏心王者。即指三向三果所觀無漏之心也。發得禪定法水降雨也。雨能滅火如禪能斷思。問前釋外火表見道。既約信行。此論修道何故作法行釋耶。答見道修道各有利鈍二根。利入見道名法行。鈍入名信行。利入修道名見至。鈍入名信解。是則見修各有信法二行也。今以初入見道稟教義強。約信為便。修道重緣約法為便。得意而論義。必兼具分段。見思可解者。前八人中別圓二人猶在凡位。所破仍是界內見思。故雲可解。變易下即後二人。乃是別三賢人斷界內惑盡。已生方便。及圓初住已破無明生實報土。此二人俱約界外同體見思。以明內外火義也。勝妙五欲者。如華嚴中無量香花雲百千禪定也。香華雲即是變易土中欲界也。禪定即色無色界。此即界外思惑也。文闕見義應如地持。等覺入離見禪。涅槃迦葉自敘雲。已前名邪見人。皆是界外見惑也。然此見思實無異體。但指根本無明。障理名見。潤生名思。不同界內二惑。差別事解下爾雅文也。飢字或饑。並通五穀者麥菽稷黍麻也。或曰。房散角芒□椹□□□□□□埤□□□□誇□曩蛂慼慼殲吽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潟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摯M□玲□□□□K□□□□□□□□□□□□□□□□□□驁□□褓□□顯A□□逆□□駉駐堅褓□□□□□楊駩□□□□□驁□□飀□□□□饖□埤□□楠□□□奪□□□□□□□□□□埤□楠□□□□□□□□駂□□□□□□□□駂□□□槫蓼□□□□□□□□□楈榮娮□□□□林□□□□□□□□□□飯□□□粿□□□□□埤□讀□□□□□□飼襏榕埤□□粿□□□□□埤□馥□□□□囊埤□□□□裨□□埤□□□□觔神□埤□□馭□□□□埤□□□馭□□祏榕埤□□馘穭□娀□□埤□□□娭詭□稑祿□埤□□餾□妙□□褸□覕埤□□□□姓□f□糖□□□□□□□□驁□□□暈粿□□□□□衽□大□□□奪□列送□榭□□□□□□聾□飀□□娀埤□□□馘G□□□妝□□□□□□□□□□祤飀□□奾G□□磻饉堙熱u□□□□□□駔鷺□□奪□□□□□□□□□□□妳□□□□楈楏稚□□□埤□□觴□□□夾□□□□□□□饜襤送□□□□□□□槴□□□□埤□□□履埤□□□楅示□□糖□□垓飯□部慼撩]□□□□□□婠信□□□□□綠□□□□□E駕□□□□奜羇□□□□訄□□□□□□□□□襮□逆□□□□□□□□□□□詠襐□□□□□□檢□祜□騂糖□□□橙□襯楏□□覬□□□□妲馘憐□□□□У⊿芊慼慼潦_□□逆□奪□逆□憐□橚□□□祺□駭□埤□□□馥□糖□□驃□□□□婁[□梱□□檢□□□糯□□楠□逆□□□□□誇□□逆□禖□□埤□褻奰量□禖□逆□秬□□唌撓寑H□逆□祉□□祏□妥□埤□□夾□礿□□埤□奏褸飾量逆□祉□飣逆□楈□唌慼撰□□□□饉唌慼慼慼摯鞢慼慼歐梮q稀埤□椻□□□禖□□埤□糕奰量□禖□□逆□□□□□禖□量逆□□祰量禛□□襾逆□垓姬□餓奎□□辰□飀□榵□□□□雷礸□魯□□□□□□□□□逆□□□□靈□□倫龍□殮□逆□嬌□橚□□姶□襮□禗□論逆□褓□行稚□□□覈□□□秫□□w□□槔□□□礹褸□鶴觛□□□嬌□□檢□橛榜馭□□□祠□埤□□□部慼憮屆慼慼慼潑離婝倥哄毅葅[□□糖□□□□□□□□禕□□驂□□□□婀□□□模襼□□□□□□□埤□□□□□□□□□□□□□□覘鷺□橚□□□禘露□□妖□□礹□□□□玲□□□□逆□□□妀禷□□□逆□□□妳妀稀埤□□□□□襼□□妳妀稀埤□□聾觀妀□□□鞳慼慼慼慼慼慼憔癒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摯鞢敵怴慼慼慼慼撚}□□□□□□□□□□□□□槐椸□稀埤□橝h□□奏椸□逆□妳妀礸□秶□礹□□□□祰□禕媽□□埤□□□□□媽□□□□□妗飣□覕奻□□□□□旅纂撲W□裀□□□□埤□□□□□□鷺□j□駕□槂□□羇□□□□□□□□褓矩龍□襼□□□[□□桌輦矷慼慼慼慼慼撐{本□□□騋妞□□□委□[□□□□□□槔□□□□□□委□瓷慼慼慼慼慼潑Vm□□□□□□□埤□妧□}□□□□□□□□□□□□□□逆□□馯□□駕切埤□□饈隔粿□椸□拏□榎褽□□埤□讀□□□□□槎□□磻□□□□玲□j□□□□□□□□□□□□□楦□□□逆□□秶□□□□飼讋□□□楛□□禰□□晼毅訄f□□禭□檢□□□□□□蓮□□□秎□礽□□□□□埤□□椏讀□□□□\□□婛□□□□姶□□□騖□稿示□飥□飼褽□□□□橠□埤□□□祤褙□椏騖飀□□祔靈婛□□祐□□□騖糖□□□榳妀稀埤□槫□類榕誇□□□□□□□榥誇□□□樀埤□□□□□驠□都□□□婽□□□□□□□概槫殮姐椹□□□祐□奰□榙□□□□□奾礸□□驀□□蔦□□稿礹□□□姭□埤□□□□□□觀妀□禰□□臐慼部慼慼牖□□□□□□□□□切埤□f□□□□□□□□□□□□□□□□履埤□□駕榚□棇□□□訪椹□□□□□j□□□□□□堅觶□□□□縷□埤□□K□饑□堙慼慼慼慼憔褑r連□檢□詠椽□鼴□榗裀□□委褸□□□□□錄秜I□禕埤□饁□□祩□騪j□□□□□埤□□□□□□□□□□□□□□□□嬌□□夾□□□奐□□刱H示□□□侗k□□□□礸□□□□□禖□馱□□□□□□□□□□□楰阱□□□□□□飀□楅楗□□□□□□□□□□碌誇□E□蓼□□□楏楅橘□□榬□□□□□□糖□□觾誇馘秶□□□騵稫襤騰□□誇□送椽□□□娥崙□□□□胚□鶠慼慼潑B祅□□□□□送椽□埤□□□樧□□奪□□埤□矩露□□□□穰切娀埤□□□椸□□□穰魯□□□□□賂□□□送□□□□槄□大□□□□穰魯□□□□魅□埤□□椸□□隉戮腄撫y糖□□□切埤□□□□□□餺□j□□□□□□□□□□詣魯鶠慼撚}□□□J驗□□□□□□□□□□騊□□□□詣□□□□□□魅飀□□□□魯□□□礸□吟襜□□□□餾切埤□□礽雷□祇□□□□雷□□駛褼□駾飀□□□□□魅飀□矩露□□□□□□□□□□□□□靈□□榜馳夾□□□□□□□□埤□□□□□□□□□□□馯□□□詛饈□逆□□□□橙□□□□□□□匊□□□奜詁□□□□□□羚□□□□□□樟逆□□□視糠□□□匊□□□鷺□□□□□□誇□穰□□□楉糠□龍□F□□妧□□□□□餺□□□詬飀□□騂□□姴□□□□□I□□□馱□拏□□□騰拓飀□□□□□□部暴峖銵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熱u□龍□□禪襼切埤□□□橇□□□   請觀音經疏闡義鈔卷第三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801 請觀音經疏闡義鈔   請觀音經疏闡義鈔卷第四   宋錢唐沙門釋智圓述   ○涅槃雲。不住法相及眾生相。名無緣慈。不住二邊。即不噉義。眾生緣法緣者。涅槃雲。慈之所緣一切眾生如緣。父母妻子親屬名生緣。不見父母等。見一切法皆從緣生。名法緣。是則生緣雖不噉空而噉有。法緣雖不噉有而噉空。故雲皆有分齊。無緣無分齊者。不著二邊故。灰能去垢。灰如五觀。垢如貪等。貪等除時名澡浴清淨。說文雲。澡洗手也。浴洗身也。五辛苦辣者。慈閔三藏雲。蔥蒜韭薤興渠五也。興渠者。應法師雲。梵音訛也。應雲興宜。慈閔雲。根形如蘿蔔出土辛臭。慈閔冬到彼土不見其苗。此五物辛而復葷故。經雲。五辛能葷有辛而不葷者。如薑芥之屬。則非所制。蒼頡篇雲。葷辛菜也。凡物辛臭者皆曰葷。決定經雲。若人食酒肉五辛入伽藍。隋豬胎中。後得人身常患腋氣。故今誦咒之人。不得食也。今約理解乃以辣味逼迫於舌。如五陰之苦也。葷氣經宿猶存。如五陰中所起惑業。能至未來故。雲有集諦也。污穢等者。指上所表。是約見愛污穢陰也。九種五陰如前記。經女人污穢者。大論雲。婬欲雖不惱害眾生。以心心繫縛故。既求解脫。故須制之。經長與苦別者。似位別分段苦。真位別。變易苦。此別圓也。亦應約十種行人通證於前者。觀音說兩咒既畢。故通印證之。釋迦因是自說第三咒也。經來嬈此女人者。即鬼動其婬也。阿含雲。婬亦有鬼。鬼入心則使婬佚無度。或鬼使瞋使邪。嬈乃了切說文雲。擾戲也。郭璞雲。嬈弄也。經入善境界者。約十人中。餘九皆名善境界也。乃至唯佛名善。經惡鬼消伏者。觀音有威有恩。若非懷恩則是畏威。所以消滅調伏也。經三障永盡者。二種三障也。一分段三障見思為煩惱障。惑業為業障。界內生為報障。二變易三障。又二。一方便三障塵沙為煩惱障。無漏業為業障。變易生死為報障。二實報三障。無明惑為煩惱障。非漏非無漏業為業障。彼土變易為報障。此咒能令至於究竟寂光。故雲三障永盡也。三界獄火者。三界繫閉行人。猶如牢獄。無常如火。眾苦者。分段三界有五八之苦。變易三界有塵沙無明之苦。四百四病者。一大不調百一病起。四大合四百四病也。界外應以障四德為病。入陣鬥戰者。若約理者。與五陰魔煩惱魔死魔共戰也。經如鷹隼飛者。易曰。王用射(是亦切)隼於高墉之上。孔穎達雲。隼者貪殘之烏。鸇鷂之屬。今明觀音垂應如彼鳥飛。言其速疾也。經囹圄者。音鈴語。廣雅雲。夏曰臺殷曰羑□裡。紂拘文王是也。周曰囹圄。皆獄之別名。周禮雲。三王始有獄。釋名雲。囹領也。圄禦也。謂領錄囚徒禁禦之也。經及諸刑罰者。即五刑五罰也。王制曰。刑者侀也。侀成也。一成而不可改也。說文雲。罪之大者曰刑。罪之小者曰罰。廣雅雲。罰折伏也。尚書甫刑雲。五刑不簡正於五罰。孔安國注雲。不簡核謂不應五刑。當正五罰。五刑謂刻其顙而涅之曰墨刑。截鼻曰劓刑。刖足曰剕刑。男去勢婦人幽閉曰宮刑死刑曰大辟。於今即笞杖徒流死。為五刑也。五罰者。出金贖罪也。書雲。墨辟疑赦其罰百鍰等。於今則笞杖徒各有五等。流有三等。死刑二等贖銅。各有斤數。經一日等者明受苦惱之時分也。第三咒。   多絰他 安陀詈 般茶詈 枳由詈 檀陀詈 羶陀詈(羶式禪切)底邪婆陀 耶賒婆陀 頗羅膩祇 毘質雌 難多詈 婆伽詈 阿盧(之引切)薄鳩詈 模鳩隸 兜毘隸 沙訶(共五十三字)   歡功用文為三者。前一是應能拔苦。後二是機能修行。又前一是果上化他。後二是因中自行。又六道是所觀之境。六妙是能觀之觀。六根是所破之惑。故此三段經文不出機應。自他及機應各論境觀惑三也。稱三寶名是六字章句者。謂佛陀達摩僧伽一寶二字也。三寶為三字者。即單雲佛法僧也。若以此六字者。即指前二家處處皆有者。前二番咒皆稱三寶。應皆名六字章句也。起盡之文者。起即標章盡謂結句。六妙者。此六次第相通能至真妙涅槃。故雲六妙門也。於義為便者。二十五有及以六道但總別之殊。大經既以二十五三昧破二十五有。則與今經六字章句對破六道。其義相符。故雲為便也。所以明此三種章句者。謂三種雖殊不離破有也。前一是化他破有。後二是自行破有。於自行中前一是破有觀。後一是有中惑。即六道中各具六根。六根皆起三毒也。是知三種六字不出大經破有之義也。六出者。三處各出標章結句也。說偈竟者。偈應作咒。字之誤也。後結句雲等者。即經雲。告阿難言。是六字章句乃至若有聞者。獲大善利。六道是六字門者。文剩門字。無量種者。如人道貴賤愚智妍蚩一一不同。人道既然。餘皆倣此。即是章段句逗義也。又照六道實相者。謂照六道三障即三德也。此約自行釋遮持義。破三障即遮。達三德即持。故雲得陀羅尼等也。有我不耶者。彼經迦葉問也。答雲。即佛答也。我即佛性者。即直我也。窮此理性者。研窮三諦生佛無差。菩薩分顯諸佛究竟。而能理事互融普門示現。故雲而得自在。故能下約化他釋遮持也。以自證故。乃能化他。亦由自他體性互遍。天道苦少者。謂非全無苦。但少於諸趣爾。如欲天有五衰之苦。四禪有不得速入禪苦。四空有四心之苦。八難謂三惡道為三。四北洲。五長壽天。六佛前佛後。七世智辯聰。八聾盲瘖啞。一切之言等者。既雲一切何所不攝。尚離二種生死之苦。況天趣耶。經果蓏說文雲。木上曰果地上曰蓏。應劭雲。木實曰果草實曰蓏。張晏雲。有核曰果無核曰蓏。經亡失下示禍對相。經接還本土者。失妻子喪財產由亡國故。今得接還則餘事自得。經鳩槃茶此雲甕。或雲冬瓜。其陰似甕等故。即厭魅鬼也經巍巍者。高大之稱。論語雲。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經阿修羅者。阿之言無。修羅雲天。彼非天故。又脩羅雲端正。彼無端正故。從今世等者。據經分齊。從阿難當知已去。今的指得失之文。故雲從今世等。失謂失惡。是遮義。得謂得善。是持義。如無生忍者。大品雲。無生法即是佛。此與陀羅尼義同也。然亦通因似初境界者。似六根淨位。旋假入空耳。未敢定判故雲似也。經吉祥句即陀羅尼。近世經本於手出香色乳下剩有飢渴逼切者。一句古本皆無。智者於諸文引用。亦無此句。經善集慧即一切種智也。經如救頭然者。金光明雲。譬如男女如火燒頭如火燒衣。救令速滅。火若未滅不得暫安。懺悔亦爾。此則然字是燒然也。又大論明野干救頭之喻。名救頭。然則然字是語辭也。經寒林者。即屍陀林。僧祇律雲。此林多死屍。人入如寒可畏也。修頭陀行者。多居此林。以易觀無常故。斯那即其人乎。經無央數者。梵雲阿僧祇。此雲無央數。楚辭雲。時猶未央。王逸曰。央盡也。觀心下廣釋心脈。於中先約肉團心。為因緣之境。次觀慮知心。以成三觀。赤肉之心即肉團心也。正法唸經中如蓮華晝開夜合。即此心藏也。俗書謂之方寸。以此心藏唯方一寸故。然為慮知之所託附故。由團有病則慮知顛倒也。一身之主者。提謂經雲。心為大王。上義下仁故居百重之內。故一身六分悉由於心也。通明觀者。謂從初修習通觀息色心三徹見無礙。故名通明。又善修此禪能發六通三明。因中說果故名通明。此禪無別位。次還約根本四禪四空。而修耳。今經觀心心脈即此禪也。委明修證如禪門第八卷。若空下此約慮知之心。以成空觀。於中先立境。次心無下明觀一切世間。即十界各三種世間也。無不從心造者。十界是所造心為能造。全所是能。故觀能造即具諸法。種種五陰者。亦約十界也。此皆華嚴文。心無下正明空觀十界。依正既並由心。故觀心空則諸法空。如伐樹得根。則枝條自死也。言心無心不有心空皆一義耳。乃至無量諸脈者。即十界各各心脈不同也。心脈下覽前空假同歸心性。三一圓融。故皆不定。不空不假者一念叵得故不假。百界宛然故不空。是故空假不離心性諸脈。亦不空不假者。諸脈皆由心造。故諸脈皆即是心故。所以心即中故諸脈亦中。即是圓觀心脈者。總結前文。俱成圓觀。行人下云云者。以事解歷受苦報。及修人天善法者。以空觀歷二乘。以假觀歷三教菩薩。三觀融即本在圓人。深不遺淺義可通攝。若有能觀等者。即釋觀心心脈句也。能觀即觀字。所觀即心心脈也。既雲一處。一即空也。世即三種。音是機緣。故屬假也。不為二邊所縛。故名解脫。是中觀義。而又雲下此釋伏難也。應難雲。若此經文對三觀者。何故結雲成阿羅漢耶。故今釋雲。此約十人。前二得道成小乘羅漢。乃至成大乘圓頓之羅漢。如法華雲。我等今者真阿羅漢。普於其中應受供養則圓人亦名羅漢明矣。故雲無咎。廣明經文應分為二。初從雲何下明方便。二從安庠去。明修證。禪法即次第禪門也。云云者。謂具五緣。訶五欲。棄五蓋。調五事。行五法。故有二十五種也。故禪門雲。方便者。善巧修學之異名。行者於初緣中善巧修習故名方便。事理兩解者。如止觀約觀心釋方便。即理解。禪門中但有事解。調五事者。謂調食令不飢不飽。調眠令不節不恣。調身令不寬不急。調息令不澀不滑。調心令不沈不浮。然此五事食眠則定外各調。後三則定內合調。今經於五事中。但示合調。三方便者。從要而說。行者必須備二十五法。具如禪門。始於三事等者。正明今經從要之意。大集經雲。歌羅邏時即有三事。一命。二煖。三識。出入息者。名為壽命。不臭不爛名之為煖。即是業持火大故。地水等色不臭爛也。此中心意名之為識。即是剎那覺知心也。三法和合從生至長無增無減。愚夫不了。於中妄計我人眾生。作諸業行心生染著。顛倒因緣往來三界名迷。若尋其原本。不出此之三法名解。修此六字者。即是欲修六妙門。故須用此為前方便也。端身者。即跏趺坐也。是約戒者。戒防身口故約端身。定制亂心故約正心。慧能唸唸分別故約相續。陽上陰下者。如天地也。此是世俗所用。右陽下正明佛法表對之意。右陽左陰如前記。欲將等者。陰表定陽表散。散即定障也。故以陰上陽下。世俗既有威儀者。即左手壓右手為世俗威儀也。此即下示所表粗獷。即七支愆過也。自權而顯實者。自從也。先安右手居下。如先施權。後以左手置上。如後顯實此戒等者。於十人中。唯約人明慧。復須甄別。分段中七人是權。一人是實。變易中一權一實。慧既不等。戒定自殊。從一下釋修證也。分三。初正示經文。此一段。經六門義足。委論行相具在不定止觀及次第禪門。是數門者。謂攝心在數不令馳散。名修數門成就息念者。謂覺心任運從一至十。不加功力。爾時應捨前數法修於隨門。一心依隨息之出入。想心緣息知息出入。心住息緣。故經雲。無分散意等也。不澀不滑等者。謂修止時不念數隨。凝靜其心。故雲不澀不滑等也。經如嬰兒等。即喻修止不澀滑之相也。嬰兒者。蒼頡篇。男曰兒女曰嬰。今言嬰者。通男女也。釋名人之初生曰嬰兒者。胸前曰嬰。接之嬰前。而乳養之也。下去是三門者。經文從於心端至去於鼻端。是觀門。還入心根是還門。令心明淨是淨門。赤肉下別釋觀門。然經中談觀門義。即通明禪也。準禪門所說。有修有證。此禪既無別次位。還約四禪而辯修證。今此經文即是初禪覺支證相也。禪門明證相有三。謂初證中證後證。今經所明如琉璃不青黃等。則似中後二證。欲委知者。請尋彼文。初心行人欲修習者。當依六門次第先修數門。即如經雲。安庠徐數從一至十也。數成修隨隨成修止。止成方修觀也。若約所宜。隨修一門則無前後。四大脈者。對小得名。十脈百脈名小脈。趣四下大師口決雲。心如拘物頭華四片相合一片。各有十紀脈共交絡。故心端有四十脈也。口決正示初心故。止雲四十。不雲四百四十也。經雲。取一中脈者。口決雲。直往趣臍號曰優陀那風。優陀那者中也。故號此脈為中脈也。又取等者。即是中脈直下趣臍還從臍出至於頭十脈。故經雲。從大脈出至於舌下也。口決雲。其息出從臍出入至臍滅。今明出息至舌端。故取上四十脈合四。大脈為十四也。應舌至鼻者。應宜作從。字之誤也。即釋經文從舌脈出。乃至至於鼻端。還入心根直趣於臍。猶如江海流注也。口決雲。身中脈如百川通海是也。肝屬木故氣青。肺屬金故白。脾屬土故黃。腎屬水故黑。心屬火故赤。是略耳者。以經不言不赤故。諸氣來會鼻等者。諸氣即五藏脈氣也。至鼻時失其青等本色。但如琉璃瑩徹非五色也。息細八寸者。此釋經文正長八寸也。八寸是出息之微細不粗大也。正即端正不斜曲也。定將散者。廣雅雲。將扶也。釋名雲。將獎也。今以八寸之息。扶持獎護其散亂也。表八正者。八數等故。經至於鼻端者。此息從口而出從鼻而入也。經還入心根者。以此息還從鼻入。至於心藏也。此即還門不定。止觀雲。修還者。既知觀從心生。若隨於境此即不會本源。應當反觀。觀心此雲還入。心根即當反觀。觀心義也。經今心明淨者。此即淨門不定。止觀雲。修淨者。知色淨故不起妄想分別。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息妄想垢息分別垢息取我垢。是名修淨。舉要言之。若能心如本淨。是名修淨。即今經令心明淨義也。然六門皆有修證合成十二。故瑞應雲。遊止三四出生十二也。十科意者。即大師於建業瓦官寺。為尚書令毛喜。略出此法以為十科。名不定止觀。今題為六妙門者是。十科者。一歷別對諸禪。二次第相生。三隨便宜。四對治。五相攝。六通別。七旋轉。八觀心。九圓觀。十證相。今此經文所明。但是第二一科意耳。若此下辨此經觀門也。故言通者。以通總而說。未揀三乘。今三下既未開顯。須示三乘差別之相。故須後別方顯前通。經勇猛寶幢者。破煩惱障故曰勇猛。貴極名寶超出曰幢。經駛速也若無常等者。謂餘經或先觀無常也。故有三種者。五門之相經不顯談。佛意難量故作三釋。五處止等者。不定止觀雲。止為妙門者。行者因此止心故。即便次第發五輪禪。一地輪。即未到地。二水輪。即種種諸禪定禪根發也。三虛空輪。即五方便人覺因緣無性如虛空。四金沙輪。即見思解脫無著正慧如金沙也。五金剛輪。即第九無礙道能斷三界結使永盡。證盡智無生智入涅槃也。通名輪者。借譬得名。禪門雲。輪者轉也。如世輪若轉離此至彼。經文既雲節節繫念。繫念即是止門。止門即出生五輪也。故雲。即是其義。今明念佛一門者。然五門禪。禪經數論兩出不同。今師正用禪經故。取念佛一門。而不明界方便也。以今經自雲得念佛定故。餘者下四門經論皆同。慈心等者。即等取所治也。謂念佛治睡障道數息治散亂等。而毘曇等者。正明彼論五門。與今經不同也。今經五門正可與禪經會同。以俱有念佛故。界方便破我見者。彼論雲。著見行者以界方便。愚夫不了。宿業煩惱積聚五陰。於緣計我。當於自身以界方便觀察。種種性業相謂地等六界。彼地界者。為水所潤而不相離。彼水界者為地界持。故不流。火界成熟故不淤壞。風界動故而增長。空界空故食得出入。有識界故有所造作。由眾緣故。故知無我足數息等。為五門者。等取不淨。因緣慈心則無念佛也。乃是因緣等者。謂毘曇中界方便破我。秖是禪經因緣觀義耳以因緣有三種。各破不同故。一者三世因緣破斷常。三世相續故不斷。三世迭謝故不常。二者二世因緣破我。謂現未二世具十二緣。於父生愛。於母生瞋。名為無明。父遺體時謂是己有。名之為行。從識支去至老死支。與三世同。三者一念破性如下記文。是知此三並是著諸邪見不出生死。故通名愚癡。故因緣破癡已具破我義也。毘曇五門明界方便破我。乃成煩長。於破障道仍闕念佛。是故今依禪經方為具足。乃與今經其義符合。故雲是故用念佛等。無常等者。前三如向疏釋。無我即不著能觀寂滅。即推求能觀至不可得。若五下經雲。從頭至足一一節間。皆令繫念。頭等是色繫念是定。又五輪因止而發故屬定也。合用定慧者。停心五處是定。五處觀察是慧。又數息是定。餘四是慧。復次下明開合。五門六妙既是開合之異。故知雲修五門禪者。即六字義也。又此五六但是能治。能不孤立對所得名。所治者何。所謂三障故。束五六以成三障。出隨止二門者。數息已當數門。即三妙門也。息有三種者。若準禪門明三種。即數息隨息觀息。今約觀門別有所對。故以止門在數息方便中。各隨義便止。即不念數隨凝寂其心也。以約數隨而修止故。故今以止門在數息中。不淨分別六貪。各各修觀慈心分別九品。一一與樂。此二約觀照義便故。對觀妙門。因緣方便是還門者。因緣破斷常等見。還門即反觀心源。四句檢心至不可得。即破斷常等見。故知因緣即是還門。念佛既通三身。今以念法身當淨門也。以淨門不起妄想諸垢心無依倚。即是見法身理也。又合下以能對所結成三障也。歎息是報風等者。禪門雲。等分之中覺觀亂法即是粗四陰故名為報障。慈心不淨因緣者。謂慈心治瞋。不淨治貪。因緣治癡。此三毒即為習因煩惱障也。念佛治障道。即是業障。疏皆闕文。覺觀三種者。一者明利心中覺觀。謂於修定時三毒之中亦無的緣。或緣貪。或緣瞋。或緣癡。而所緣之事分明了了。二半明半昏。心中覺觀明則覺觀的緣思想。不住昏則無記。瞪瞢無所覺了。三一向沈昏心中覺觀。謂雖心昏闇如睡眠中。而切切攀緣。覺觀不住。即有三治者。一明利者教令數息。數息之法於沈審心中記數。能治明利。半昏半明者應教令隨。隨息出入則心常依息。若但數息即有扶昏之失。若但觀息亦有扶亂之失。不明善對治也。三昏沈者。應教觀息求其根原。出無分散入無積聚。不見定相心眼即開。破於昏沈。恚有三種下文闕。注云云。三種者。一非理瞋。謂修定時瞋覺欻起。無問是理非理他犯不犯。二順理瞋。謂外人實來惱觸。三諍論瞋。謂己所解為是。謂他所說為非。既他說不順己情。即心生惱覺。欲有內外者。即此內外以成三種。一外貪慾。謂修定時貪慾心生。男即緣女女即緣男。取其色貌等。二內外貪慾。謂非但貪外男女。復自緣己身形貌摩頭拭頸。唸唸染著。三遍一切處貪慾。謂非但愛著內外正報。而復於一切五塵依報起貪也。癡有斷常性者。此亦三種。一計斷常。二計有無。三計世性。此三並是著諸邪見不出生死。是故通名愚癡斷常者。推尋三世。若之滅即墮斷中。若謂不滅即墮常中。有無者謂我及陰等諸法。為定有耶。為定無耶。乃至非有非無耶。世性者。謂由有微塵故有實法。有實法故便有四大。有四大故而有假名及諸世界。業有沈浮惡境者惡。業障道。亦有三種。一沈昏暗弊障。謂於修定時昏沈暗睡無記瞪瞢無所別知。障諸禪定。二惡念思惟障。謂雖不沈昏而惡念心生。或念欲法十惡四重五逆毀禁還俗等事。三境界逼迫障。謂身或卒痛覺有逼迫之事。見諸外境。或見無頭手足等。或復夢中見諸惡相治法。亦各有三者。瞋病既有三種。對治亦三。一治非理瞋者。應令修眾生緣慈。謂約親中怨各開三。共成九品。觀之皆令得樂。取他樂相能生愛念。即破於眾生中瞋惱怨害之心。二治順理瞋者。應教修法緣慈。謂觀五陰虛假不見眾生。豈有是非之事。但緣諸受中法樂。以與於他。慈心愛念不應加惱。是非既泯瞋心自息。三治一切法中諍論故瞋者。應教修無緣慈。行此慈時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於一切法不憶不念。若無憶念因何諍訟而生瞋心。大慈平等同與本淨之樂。治三種貪者。九想治內。背捨治內外。大不淨治一切處。治三種癡者。三世因緣治斷常。二世治計有無一。念治世性。治三種業障者。念應佛謂心緣三十二相等。治沈昏暗塞障。念報佛謂心緣力無畏等。治惡念思惟障。念法佛約心緣法性空寂治。境界逼迫障。藥病相對成三十種。具在禪門第四卷。明內方便中委說。故雲。具如禪門。皆注云云者。指在彼文也。不用此等治者。不用向所明十五種事治也。如幻如化者。即下文十喻入實際。即下文推四大。一一入於如實之際也。此即今經但用第一義。般若正觀通能治十五種病也。摩訶衍雲。有三昧能治三毒。即是今經所明一空無相正觀第一義悉檀也。正觀能治三種貪者。思益經雲。貪慾之人以淨觀得脫不以不淨。正觀能治三瞋者。般若說。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爾時無我相等。則瞋恨不生。故知實相能治於瞋。正觀能治三癡者。智慧破於無明其義可見。涅槃雲。明時無暗智慧時則無煩惱。正觀能治三覺觀者。正觀心中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淨名雲。何謂息攀緣。謂心無所得。正觀治三業障者。普賢觀雲。端坐念實相是名第一懺。是知正觀如何竭。藥即能遍治眾病也。故雲。以入實際遍治之。斯那聞下等者。此屬第三明六根六字文義鉤鎖。故兩向科之。經雲。時優波斯那聞是語已。身如水火等。即簡聲聞觀無明行等。即簡緣覺或入寂定等。即簡菩薩。故雲簡三乘人六門也。金是慧者。釋身真金色也。金能決斷慧能斷惑以五分有慧身。故雲身也。三乘下約通三乘也。俱有即空之慧。故同入真理。利根被接則見中道。故第一義不無深淺。第三審者。分經為五。初斯那問。二身子答。三聞法悟道。四身子白佛。五述成功用。經即從座起者。禮雲請益起請業起。斯那備其儀故從座起。此則二土之禮玄同也。即有三種者。謂順色違色平平色。初一念時等者。即是心王了其總相。謂識創起。但緣青等總相。故雲初一念時也。以未與貪等相應。故名獨頭。輔行雲。直爾障理名獨頭無明。一念轉等者。即是心所了其別相。謂次取境像。即心想也。次領納前境。即是受心次起貪等煩惱造作。即是行心。故雲。一念轉等。輔行雲。與諸使合名相應無明。若順下示相應相無記。即癡也。不令三種心起者。雖對三色以數息。故則貪瞋癡心不起。毘曇論明三藏有門見空。如成論即三藏空門。於四門中略舉二門。此約聲聞乘也。若觀下明一念十二因緣也。大集雲。因眼見色而生愛心。即是無明為愛。造業名行。至心專念名識。識共色行。是名色。六處生貪。是六入。因入求愛名觸。貪著心者名受。纏綿不捨名愛。求是等法名取。如是法生名有。次第不斷名生。次第斷故名死。生死因緣眾苦所逼名惱。乃至意緣法塵亦然。此約緣覺也。不明菩薩者略耳。此六等者。據法相應先身後意。今經文先明意後明身。故雲不次第。經諸顛倒想等者。亦約意根也。想即想數也。其耳等五根皆有三種相應攝住。例眼可知。故疏不說。今言下釋身根。五根微細者。對身即身根粗大故。意根若領等者。釋五根皆寄身根法塵也。意根懸思五塵。即是領納法塵也。已虛有諸觸者。非實對色等境。但心思色等時則眼等已虛。有色等諸觸也。文剩備至二字。不然則虛有下闕領受二字。故言下牒經。故知經舉五塵皆是心意懸思。乃屬法塵耳。與細滑相應即是心思時虛受諸觸也。故經即雲。而此識賊乃至遍緣諸法也。傷害真性名之為賊。攀緣不停故雲如猿猴走。遍緣諸法即是懸思五塵時。身已虛受諸觸也。故此一段經文。但是明身根耳通別圓意者。通了根塵即空。別了假名。圓了中道。皆名攝住。此則十種行人俱論攝住也。前約事解即屬苦報。人及修世間善法。人如實故。言無堅者。體地本虛入如實際。即無堅也。通教下示觀法也。通通別圓故示通義餘亦可了。有堅應雲無堅。字之誤也。又四下破四見示無堅義。謂若依三藏四門所見。俱成堅執。豈得無堅。鄰虛者。極細之塵鄰於虛空。名鄰虛塵。毘曇析色不滅鄰虛。即有門也。見空即是無見者。成論析色鄰虛亦滅。即空門也。乃至四句者。兩亦如昆勒論。雙非如迦旃延經。深著等者。謂析地至鄰虛。即地是有有即實。實是堅義。若謂地是無。兩亦俱非是事實。餘皆妄語。此之邪執並是堅義。故雲深著不可捨等。既離四過故求不可得。即無堅性也。然此地大本非四句無堅名字。因情謂堅故四句寄堅破執。水不住四句者。謂水為有有即是住。乃至謂水是非有非無亦即是住。今不住有四句。亦不住無四句中。亦不住不可說中故。言水性無住風無礙等者。觀風為有有是礙乃至謂風雙非皆是礙也。故雲豈無四句質礙。今觀無四句故。故雲風性無礙。不言火大者。文略也。應雲火不從自生。乃至不從無因生。本無自性賴緣而有。故雲火性不實。此明四大本虛。即色陰入如實際也。餘之四陰經文存略。但例色陰而已。故雲受想行識等。若欲推之。應雲受無領納性不可得。若謂受是有有是領納。乃至謂受是非有非無亦是領納。乃至識是了別亦復如是。經雲。一一性相者。即性相俱空四句推不可得是性空。亦不住無四句是相空。所以經文約五陰示者。以一切眾生皆五陰現前故。故以陰為觀境。經雲。皆悉入於如實之際者。五陰俱空故雲皆悉等。如實之義應通四教。同名實際而有空中之別。經諸結賊者。見思煩惱能結縛賊害於行人也。若約三結釋義。即疑身見戒取名三結也。是身出火者。即經雲。身中出火也。但有無漏火者。慧人但修無漏觀斷惑。不修觀練等禪。故無神通不能化火焚身也。備有事理火者。用無漏觀斷惑。是理火。修事禪發神通。能化火焚身是事火。子縛即煩惱因果縛即若依身以能化火故。燒果縛。經收其舍利者。新雲設利羅。此雲身骨。而有全有碎。碎者。悉如芥粟。今斯那即碎身也。經於上起塔者。梵雲塔婆。新雲窣睹波。此雲廟。或雲方墳。此義翻也。見十方佛是聲聞者。即經雲。毛孔見佛也。問小乘不說有十方佛。何故雲見十方佛。是聲聞耶。答小乘之中諸部不同。亦有信十方佛者。即小乘人修第四禪。邊際定力見十方佛等破惡。成支佛者。即經雲。觀無明等十二因緣皆悉不實。名破惡也。經舉十喻。皆喻因緣即空。熱時炎即陽焰也。野馬行者。風動塵故於曠野中。猶如野馬行也。乾闥婆城者。靜苑法師華嚴音義雲。乾闥婆。城此雲尋香城。謂十寶山間有音樂神。名乾闥婆。忉利諸天意須音樂。此神身有異相。即知天意往彼娛樂。因以此事。西域名樂人為乾闥婆。彼樂人多幻作城郭。須臾如故。因即謂龍蜃所現城郭。為乾闥婆城也。以如彼樂人所作故。如幻者。如幻師幻出象馬等。如化者。如得神通者種種化現。住不退是菩薩者。即經雲。或入寂定已去經文也。此雖約通而通別圓。以有接故。經童真即圓。初住念不退也言服者。結成意也者。即向經雲。若有服者身如琉璃等。今示此文。是結成三乘六門之意也。疏文從便先示經中三乘之文。後方點出一段經文。儘是結成之意。經具戒定等者。即成五分法身也。防非止惡名戒。息慮靜緣名定觀達有無名慧。累盡清淨不滯有無名解脫。於一切境知見顯了名解脫知見。此五作成身之因名分。可軌則名法。有體依聚三義名身。用此五故名為法身。正在三藏義通四教經身出水火者。即現十八變。身上出水身下出火等也。經發三種清淨三菩提心者。三乘道心也。經夢中等者。夢即如夢三昧也。三昧成時能見觀世音。即相似分真位人也。如大猛風等者。三昧如猛風惡行如重雲。生於佛前即初住出聖胎也。此約理釋。若事解者。即往淨土佛前蓮華化生也。故經雲。蓮華化生為父母。三流通分疏文無釋。今私分為五。初讚歎付囑二。初長行。二偈頌分二。初七言偈付囑三。初十二行付囑。為護正法文中。所囑意在四王。東南則囑其正主。西北則囑其臣屬。囑主則臣可知矣。囑臣則主可知矣。提頭賴吒者。此翻持國。謂護持國土安眾生故。即東方天王也。等取者等所領二部。鬼神即乾闥婆及毘捨闍。此即舉主收臣也天子者。金光明雲。雖在人中生為人王。以天護故稱天子也。王肅雲。王者雖號稱帝而不得稱天帝。而曰天子者。乃天之子。子之與父尊卑相去遠矣。法臣者。有法度之臣。故曰法臣。佛敕令擁護是經。如法臣。護於天子也。我敕海龍下四行。是付西北二方之臣屬也。西方毘留博叉此雲雜語。或雲醜眼主領二部。龍及富單那也。龍是臣中之勝者。故偏囑之。伊羅缽者亦云伊羅跋羅。伊羅樹名也。此名臭氣。跋羅此雲極。謂此龍往昔由損此極臭樹葉故。致頭上生此臭樹。因即為名。閻婆此雲雙羅剎此雲可畏。即北方天王之臣屬也。北方毘沙門此雲普聞。或雲多聞。主領二部。謂夜叉羅剎。又雲毒龍等者。再囑西方臣屬也。龍有四毒故曰毒龍。謂聲視氣觸也。有出聲方害人者。乃至觸人方害者。毘留勒迦或雲毘留勒叉。此雲增長。謂能令自他善根增長故。即南方天王也。主領二部。謂弓槃茶及閉黎多。此亦舉主收臣也。難陀跋難陀者。難陀名歡喜。跋名善。兄弟常護摩竭提雨澤以時。國無飢年。瓶沙王為一會。百姓聞皆歡喜。從此得名。慈恩雲。第一名喜。次名賢喜。此二兄弟善應人心風不鳴條雨不破塊。初能令人喜。後性復賢令喜。故以為名。娑伽羅從海受名。慈恩雲。即鹹海之龍也。優波陀亦優缽羅亦漚缽羅。此雲黛色。蓮華龍依池得名。慈恩雲。紅蓮華居池為名。帝釋者梵雲釋迦提婆因達羅。釋迦姓也。此翻為能。提婆天也。因達羅帝也。正雲能天帝。釋提桓因雲天帝釋。俱訛倒也。此在妙高山頂而住。三十三天之帝主。諸天即三十二也。孝子者。孝者畜也。事親之道宜常畜在心。以在心故能順顏色。正導者若眼自開明則不須導引故。雲須眼。又據眼未開者。須假正人導之。則免墜重險也。此段經文凡有五譬。皆譬持經之人。謂一帝釋。二父母。三財寶。四眼。五正導。但取擁護心專為義。二我敕下明違順損益分二。初明違教致損鬼神者。屍子雲。天神曰靈。地神曰祇。人神曰鬼。惡人惡口者者。三業不善謂之惡人。而偏舉口業者。以口能譭謗故起。不善是修因。白癩是花報。墮獄是果報。二是故下明順教獲益二。初破惡益地獄餓鬼其苦重故。故偏舉之。經雲。無八難則兼於餘趣也。此則破六道三障之惡也。二後生下生善益分二。初正明生善分二。初自行善。二普施下化他善。一切即十界。大安樂即三德涅槃也。約五即明普施義修十地者。即圓十住。地從所依得名。又別地即圓住故。二我從下引已為證分二。初證自行。二永與下證化他。三界即二種三界也。二若有下總明人法功能。初二句是人誦持此咒。即法離諸惡去五句三字明破惡生善功能。初離諸惡等破惡也。蓮華化生等生善也。胎經雲。蓮華化生者。非胎卵濕化之化生也。非化而言化耳。實不知四生中之化生也。心淨即三德分顯無塵垢。即三惑分除。二五言偈讚歎二。初通歎。道齊如日月者。破眾生煩惱暗如日月之照晝夜也。又日喻實智月喻權智。流出等者。相總而好別。相若無好則不圓滿。輪王釋梵亦有相。以無好故相不微妙。從總出別故雲流出。是則依。身有相依相有好。相以表德令人敬德。以念佛好以嚴身。令人愛樂欲親近也。須彌山者。正雲蘇迷盧。此雲妙高。亦云安明。出水八萬四千逾繕那。四寶所成。離二種三惡道也。界外即見修無學。二一切下別歎。今經二。初歎能說教主。一切佛即十方三世。以諸佛皆讚觀音大悲故。二讚歎下歎所說人法。顯諸佛皆說此經也。二爾時下說咒護持三。初敘意。二正說咒。此咒歷尋古今多本詞句鹹同。故不錄入。良由行人不誦致免改易。三明功用。三舍利下傳授所因二。初身子問三。初歎。四咒功能。如此神咒者通指四番咒。二世尊下正請所因。三使未下未來有益。二釋迦下答二。初正答所因二。初悟道因由二。初通示所因。謂通於無量佛所。聞說此咒也。二又念下別示所因。別於一佛所聞也。文分為四。初值名號。二彼佛下聞佛言教。三我即下依教修行。四霍然下行成證理。霍然者應法師雲。倏忽急疾之貌也。無生忍即圓初住。首楞嚴者。大論十八翻健相。大經雲。首楞者一切事竟。嚴名堅固。一切畢竟而得堅固。名首楞嚴也。二若善下勸持獲益。受持讀誦書寫解說者。信力故受。念力故持。看文為讀。不忘為誦。聖人經書難解故。須解釋宣傳為說。受持是意業。讀誦解說是口業。書寫是身業。二佛說下眾聞悟道。五百即月蓋等。四舍利下未來獲益二。初身子白佛。二佛告下如來印可。再言如是者。深可其言也。五說此下眾喜會散。   請觀音經疏闡義鈔卷第四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802 十一面神咒心經義疏   No. 1802 [cf. No. 1071]   十一面神咒心經義疏   夫至理幽寂言形之表。而靈智妙應玄感之機。炎嚮情風忽動慈極之妙觀。電影身雲流光悲重之珠王。感起東剎應從西興。每感必應如谷神響。酬而現形如鏡明像。度十二因緣舉十二觀面。救八難極苦開八種神咒。然則入道雖多不出人法。所言人者十一面是。所言法者神咒心是。非人無以持咒。非法無以成人。法人雖殊不思議一也。十一面者。神徹三有無非現化。形入六趣無非感應。功齊已成之尊。跡同未極之流。體法性而永寂拯溺衰而興悲。智窮太靈身遍法界。靈達無方能照三業。信敬德力難思善救五趣苦難。十一面者。前三面慈相見善眾生。而生慈心大慈與樂。左三面瞋面見惡眾生。而生悲心大悲救苦。右三面白牙上出面見淨業者。發希有讚勸進佛道。最後一面暴大笑面見善惡雜穢眾生。而生怪笑改惡向道。頂上佛面或對習行大乘機者。而說諸法究竟佛道故現佛面。各爾三方三面為化三有故現三面若合本面應十二面。而十一面是方便麵。本體常面是真實面。面離於身而智面主面表內懷以顯權實。故常面上現十一面。故曰十一面也。神咒心者。人既叵思大士所說神咒法亦難測也。神者難測也。咒者敕責也。心者慮智也。經者彼雲修多羅。亦云經也常也。漢地風俗聖人所說皆名為經也。今大聖所說故目之為經。前賢今聖雖歷永劫所說經常故也。   今釋此經前有六義。第一明大意。第二明經宗。第三明功能。第四明階位。第五明感應。第六明釋文義。第一明大意。凡是大士化世之大意者。欲令一切入於佛道。故上求佛道下化有情。具三阿僧祇行望得三菩提果。皆為有情令入佛道。然諸有情從本以來無明所藏纏縛生死。故菩薩垂大慈悲。以種種方便種種教化。大悲拔苦大慈與樂。故此觀世音菩薩現種種身說種種教。化諸有情方便之事於諸經中而廣說也。故華嚴經曰。觀世音菩薩經大悲法門度脫一切也。法華經曰。以種種形遊諸國土度脫眾生。故三十三身現化眾生也。不空□索經曰。是觀自在菩薩乃現八手而被鹿皮。又曰。千手千眼大自在王十一面觀自在菩薩。此菩薩或現大自在天身故現此身也。亦此菩薩有無量身無量面。故觀世音經偈曰。具足神通力。廣修智方便。十方國土中無剎不現身也。問有何因緣故是觀自在菩薩乃有如是方便而度娑婆耶。答天地本起經曰。劫初時天下無光。爾時西方阿彌陀佛念。當彼往化。能仁是同學。應彼作佛即擊犍槌。一切皆集鬱提講堂。佛告眾言。過此八十恆河沙土有忍土。眾生失於光明為大困苦。誰建立功德。於是應聲菩薩白佛。世尊十方佛皆建立。便天人不絕。即與吉祥菩薩二人共議。為世作眼目而造日月也。應聲菩薩作日。吉祥菩薩即作月也。應聲菩薩即觀世音菩薩也。吉祥菩薩即大勢菩薩也。是二菩薩神德無量。名稱若干早陰。此方與物緣重也。問此菩薩為幾劫化耶。答此菩薩願重。故若眾生不盡者是菩薩之化而不絕也。故經曰。昔有轉輪王名曰遍淨。有太子亦有大臣名寶慧也。大臣發大誓願欲度娑婆世界。時是太子隨臣發願共化此土。故爾時轉輪王者西方阿彌陀佛也。太子者是觀世音菩薩也。大臣者是釋迦文佛也。故觀世音經偈曰。弘誓深如海。歷劫不思議。侍多千億佛。發大清淨願也。第二明經宗。問此經以何為宗耶。答正說所說意略有三義。一者以觀世音菩薩行法為經宗也。問於觀世音三昧經已明行法。何故更說觀音行法耶。答行有二種。一者寂靜行。二者動轉行也。彼經依定力而徵瑞。此經依作法而顯益。故異也。三昧經所說行法若不得定難可易得。不當末代機也。若此經如行法而作法而終無不得益耳。二者說觀世音菩薩神咒為宗。此有二事。一顯現事。二隱密。是經所說神咒祕密之事如法行者是菩薩大士無形能不應有情之感。故以神咒為經宗也。三者為一切有情慾示所歸依處。故以菩薩德力為經宗也。故一切行者必依行法及菩薩神力而得成道之終以無上道果為經宗。故下經曰。百千俱胝那由他佛名稱菩薩稱名二功德平等平等也。問此經行法於三乘行中為何行耶。答三乘雖殊其理一致。但心自有大中小。故三行差別也。故此經正明菩薩大行為宗也。問此經所說神咒心者為是菩提心耶。為是正神咒心耶。為是行者之心耶。答今言神咒心者非是有情之心也。是神咒祕密變異之義似有心神隨人所念得成就。故曰神咒心也。問若是神咒有心者為是生滅心耶。為是無生滅心耶。答是神咒者與理相應故非色非心。而能色能心者皆觀自在菩薩神咒似有心而非是有情心也。十一面者實是十二面也。上佛面是果。下菩薩面是因也。謂是因果一雙也。亦上十一面是方便麵。下一面是真實面也。謂是真實方便一雙也。是十一面中前三面慈相左三面瞋相。慈是文瞋是武。謂是文武一雙也。右三面白牙自在菩薩變現十一面。或現佛面或現慈面或現瞋面或現白牙上出或現暴大笑面。雖現十一本體不二故。舉變現面故曰十一面也。問是菩薩有慈面相不可怖。而何故是菩薩有瞋面耶。亦有牙出笑面相示三相耶。答夫聖絕淨污之氣。豈有瞋笑相耶。然隨世間者依違境而發瞋也。依順心而發笑也。現牙出相而讚淨也。白牙上出相者方廣經曰。身口意淨故二牙白相也。故知讚淨三業有情。故有白牙上出相面也。暴大笑相者化善惡雜穢有情。故現暴大笑相也。何知然者。夫笑之者見善而心喜故笑也。見惡而嗤謗故笑。而今曰暴大笑相者。必當嗤謗彼惡罪故有暴之言故。嗤彼善惡雜穢有情故有笑面也。謂世間人面表於心。心出於面。見善色喜。見惡色惡。隨心善惡面色美醜。故隨世間故聖現此面相也。問若化善眾生但以慈面。化惡眾生但以瞋面。而化善惡雜穢有情但以暴笑面。化淨業有情但以白牙上出面者。是化娑婆有情。善者甚少惡者甚多。故以瞋面而化度耶。不以餘面化耶。答先以瞋面而化有情惡。後若調其心而成善心者。乃以慈面而化度也。亦以瞋面能除怨敵也。故下雲。取慈支一顆誦一百八遍。衕I此像左邊瞋面。面向怨敵怨敵不進也。問若爾各各一一而現化耶。亦得具現十一面耶。答方便化物不可定相。或具現或不具。今依具現之。但若有惡緣怨害行者。至誠發願欲離此怨者。是觀世音乃現瞋面而降伏之。若有眾生欲求佛道。即現佛身而為說法之。若有眾生欲度眾生懃修淨業而淨。現白牙上出面乃讚勸進也。若有眾生欲見觀音現後化度。即現慈相而說法也。若有眾生或善或惡或行不行心行不定欲見觀音化度。即現暴笑面而為說法也。今更釋十一面以五義而釋。一聖有二化方便。一聖默然密化。如維摩詰默然。即是本面也。二聖說法。謂種種方便種種說法也。即是十一面相也。二聖有二化。一說實慧而化有情。所現之身亦真實體。即是前三慈面也。二說權方便慧而化有情。所現之身亦方便身。如瞋面笑面牙出面也。三聖有二化。一者一往化。如笑面嗤惡業也。二遂化。如瞋面呵惡也。牙出面讚淨業也。四聖有二化。一相順化。如華嚴經田獵魚捕共助而化也。即如暴笑面化也。二相奪化。如持論逼迫化。即瞋面呵惡也。五聖有二化。一慰喻化。如維摩慰喻章。即此慈面嘆善也。二調伏化。如維摩調伏章。即如瞋面呵惡也。雖不對生菩薩。而作十一面像如法修行者願令得也。問何故佛面是一。慈面瞋面牙出面各有三面。亦笑面是一耶。答果道無二故佛面無二也。慈面三者慈不出三故三面也。一慈有苦無樂有情而令離苦得樂也。二慈有福無慧有情而令具福慧也。三慈有慧無通有情而令備神通智慧。故慈面三也。瞋怒面三者。一怒欲離苦報重迷苦業也。二怒欲求樂果不知樂因也。三怒觀寂靜理還著散亂境。故瞋面三也。白牙上出面三相者為讚三業淨故有三面也。亦為化三有故有三三九面也。暴大笑一面總嗤善惡雜穢有情故有一面也。問至人無相。相隨緣現。故不見世間人面十一身一者。何故違世而現身耶。答每面應有而以彼人。故淺識之者見彼瞋面人但知瞋人不知觀音方便。故今為淺者令知觀音一身變現十一面之身。故現十一面身也。第三明功能。是觀自在菩薩神咒功能非是一類。處處不同。隨彼所說而不等也。是功能雖多略有三種。一請觀世音經說四種神咒。正現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是大利益。二不空□索經說大神咒得二十八功德。三此十一面經明八種神咒。明十四種利益也。如此功能雖多不出得離也。離有三種。一者能滅八難。二者能拔三道苦。三者能滅四重五逆也。三道八難是苦果。四重五逆是苦因也。故觀世音經偈曰。地獄鬼畜生能滅諸有苦。生老病死苦以漸悉令滅也。若滅四重五逆者餘罪可易滅。若皆滅罪者苦報易脫也。問何故不說滅是誹謗大乘罪耶。答大品經曰。若誹謗大乘人墮大阿鼻地獄。若劫盡時更移他方地獄。逕無數劫不說出時也。得有三種。一見諸佛攝受。二現世豐安即現報也。三生安養國也。雖有十四種功德及一切善報不出得離。合六種功德也。亦不出世出世二種果報也。世間報即是人天豐樂報也。出世間報即生淨土不退菩提果也。問若至心行者得免三界三苦耶。答一切苦無非解脫。故觀音偈曰。生老病死苦以漸悉令滅也。第四明階位。凡菩薩階位不出二種。一者已成佛菩薩是法身大士也。二者未成佛菩薩是直往菩薩也。已成佛菩薩者。如妙德菩薩等是已成佛也。未成佛菩薩者。從初發心至於十地未滿行業故未成佛菩薩也。今大乘有二義。一平道門二漸捨門也。平道門者。一切大有情從本以來與佛常一。但以眾生起二見故有二相。故經曰。不知自身有如來。流轉生死無出時也。亦淨度三昧經曰。平等真法界佛不度眾生也。漸捨門者。不無已成未成之義也。故從初發心而於五十二位中。每位乃有入分住分勝進分。故滿行斷惑方得成佛也。是觀世音菩薩乃有二義。一雲。已成佛菩薩也。故觀音三昧經曰。是觀世音在我前成佛。名正法明如來。吾為弟子也。二雲。未成佛菩薩也。故觀音授記經曰。是觀世音菩薩昔於金剛師子遊戲佛所初發菩提心。彼時國王名曰威德王。於其國觀入於三昧。其王左右有二蓮華從地湧出。雜色莊嚴其香芬馥如天栴檀。有二童子化生其中結跏趺坐。一名寶意二名寶上也。時威德王從定而起。見二童子坐蓮華藏。以偈問曰。汝為天龍王夜叉鳩槃荼。為人為非人。願說其名字。時左面童子以偈答曰。一切諸法空。雲何名字。過去已滅。當來法未生。現在法不住。仁者問誰名。空法亦非人龍非羅剎。人與非人等一切不可得。左面童子而說偈言。名名者悉空。名名不可得。一切法無名。而欲問名字。我名為寶意。彼名為寶上也。是阿彌陀佛滅度後世界法音不斷。彼佛於中夜入滅度。是觀世音補佛之處。世界轉名眾寶普集莊嚴世界。佛名普光功德山王佛也。次大勢至補觀世音處。佛名善住功德寶王佛。是金剛師子遊戲佛與阿彌陀佛皆有乘。後二佛唯菩薩乘。聞此三佛名者得轉女身超四十億劫生死之罪也。弘猛海慧經曰。昔此閻浮提有王名曰善首。有五百王子。第一太子名善光。值空王觀世音佛乃發十願。一大悲觀世音願知一切法。二大悲觀世音願乘波若船。三大悲觀世音願得智慧風。四大悲觀世音願得善方便。五大悲觀世音願度一切人。六大悲觀世音願超生死海。七大悲觀世音願得戒定道。八大悲觀世音願登涅槃山。九大悲觀世音願會無為捨。十大悲觀世音願同法性身。是觀世音發願。願我未來作佛。字觀世音三昧。稱我名不往來度者不取妙色身。若行此願清淨莊嚴一室。以於此土行菩薩道。故知未成佛菩薩也。若從多者為已成佛。亦為化有情故更示成佛耳。故法華雲。應以佛身得度者。即現佛身而為說法也。第五明感應。問是觀世音菩薩何處故有情感即觀音應耶。答是觀世音菩薩既為法身大士無所不遍。故經曰。十方剎土中無剎不現身也。若依華嚴經曰。南方有山名曰光明。彼有菩薩名曰觀世音。汝詣彼問。善財童子登彼山頂。推求見觀世音菩薩住仙西阿。處處皆有流泉浴池。林木鬱茂池草柔燸。結跏趺坐金剛寶坐。無量菩薩恭敬圍繞。師為為說法大慈悲經也。復次不空□索經曰。佛在補多羅山頂。觀世音菩薩宮殿所住之處。復次大無量壽經曰。正在西方安樂世界。阿彌陀佛補處菩薩也。問彼菩薩身量為幾許耶。答是菩薩身量亦是處處不同說也。故無量壽經曰。阿彌陀佛身高六十二恆河沙由旬。觀世音菩薩身量長八十萬億那由他由旬也。又三昧經曰。身長一丈。項背曰光也。故准彼而造像者不可堪管也。故隨根機而造少形。故不空□索經曰七尺。此經雲一揭手半也。夫聖人現身長短不定。故就一釋迦身量不定也。若現遍滿法界之身時為名盧捨那也。若現王宮時或名釋迦。身長一丈六尺。若俱尺羅長者以尺量。佛足自跟至膝不知。故知機緣不定。故身不定也。夫感應義常雲。以三世善而感佛故應也。又以惡感佛之時。捊應感惡。生善時佛應也。若無惡者何應而化物耶。感者召義應者應現義也。應有二相。一直以佛菩薩應現。如請觀世音經明阿彌陀及菩薩現於王捨城也。二密以方便身而應現。是事甚多載於記傳也。問何相感故乃應現生佛菩薩。何相感故應現方便耶。答略有三雙六隻。一眾生有二種。一深種善根者感故應現生佛菩薩身也。二福薄眾生感故應現方便身也。深種善根者多佛值多供養佛多聞法發菩提心也。薄福眾生者目而不見。雖聞不勤。勤而不久。故數退為福薄也。二者有二眾生。一能觀實相。二不能觀現世。夫如實覺觀故名成佛也。所言實相者。一切諸法本來寂靜。無所去來亦無生滅。能如是觀。菩薩即應。故華嚴經曰。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滅。若能如是觀。諸佛常現前也。一切凡夫有情豈起是心。故不應佛菩薩也。三有二眾生。一當時至誠發願。二不至誠發願也。至誠發願即應現佛菩薩。不至誠發願故不應也。第六釋經文。夫釋經文有二種。一者龍樹菩薩造智度論以釋摩訶般若經者。但釋經文義而不開段也。二者天親菩薩造金剛般若論以釋金剛般若經者。即開十二章也。漢地諸經論師亦有二種。一鳩摩羅什三藏師。時世稱無相佛也。乃釋維摩經文義而已也。二釋道安法師。時世稱印手菩薩也。將釋一切經。每經要開三段。所謂序說正說流通說也。今日意者若欲釋文義者。要依龍樹菩薩及羅什師意也。若將開章段。亦因天親菩薩及釋道安師意也。將釋此經文有三大段。第一序說。是經初文現也。第二從白佛言世尊。我有神咒心下是正說也。第三自爾時觀自在菩薩說此語已下是流通說也。就初序說有二段。一者通序也。二者從觀自在菩薩下第二別序也。謂通有諸經首故為通序。別於此經中在序故為別序也。就初通序有六句。一如是。二我聞。三一時。四婆伽婆。五在室羅茷竹筍道場者是住處也。自與大比丘眾下第六同聞眾也。如是者謂信也。我聞者是阿難之我。元傳聞之名也。時者簡非餘經說之時也。正是說斯法別時也。婆伽婆者此雲能破四魔。亦云永吐欲根等。多諸稱名故雲婆伽婆也。室羅茷者亦云捨婆提也。此翻雲不可害也。亦翻雲仙人住處也。是通處也。竹筍道場者是別處也。以竹筍為嚴修道場窟故曰竹筍道場也。與大比丘眾下第六明同聞眾也。就此有二。初別列眾。次總結也。就初中有四。初明羅漢。二明菩薩眾。三明四部眾。四明十部眾。謂八部眾加於鳩槃荼與毘遮捨也。就初有五句。初明與者共也。二明大者有三義。一德高故曰大。二行勝故曰大。三數多故曰大也。三明比丘者。此雲乞士怖魔破惡也。四明眾者多也。五明千二百五十人俱者人數也。謂佛恆所繞眾也。菩薩摩訶薩下第二明菩薩眾。就此中有三段。初舉名也。謂菩薩此雲道心眾生。摩訶薩此雲道心眾生也。第二舉數文現也。從慈氏為首以下第三舉別名也。彼國具言彌牽勒。此雲慈氏。是姓名也。亦此菩薩但修慈行與觀世音同類。故初首列也。故是彌勒菩薩於釋迦佛前四十二劫先發心也。但釋迦懃行苦行。彌勒但修慈行。故釋迦超九劫而成佛也。從無量無邊下第三明四部眾。中有二段。初舉數文現也。次舉名。謂比丘比丘尼等是四部眾也。比丘者僧眾也。比丘尼者尼眾也。尼者此雲女也。優婆塞者此雲清信士也。優婆夷者此雲清信女也。從天龍夜叉下第四明十部眾也。一者天自在義也。二龍是畜生中有威勢。能雨澤地增長穀果也。龍有二種。一地龍。二虛空龍也。三夜叉此雲可畏亦有二種。一天夜叉二地夜叉也。四揵闥婆此雲[求*更]疾亦云輕繞也。五阿修羅此雲無酒也。彼國人女好男醜也。六迦樓羅此雲金翅鳥也。七緊那羅此雲樂神也。八摩□羅此雲匍匐行也。九鳩槃荼此雲冬瓜鬼也。十毘庶捨此雲赤色鬼也。從人非人等下第二總結也。如緊那羅等似人而額上角。故為非人。故曰人非人等也。從爾時觀自在菩薩下第二明別序。此中有三段。一種牒來眾。謂無量俱胝那由他百千持咒仙人也。俱胝者億也。那由他者婉也。前後圍繞右遶三匝者。第二明將來儀則也。謂欲度三有故曰三匝也。謂欲承一道清淨之理一乘如實之行故曰退坐一面也。從白佛言世尊我有神咒心以下第二大段正說也。此中亦有三大段。第一舉神咒功能。是嘆樂門。此即有二。初舉神咒次佛述讚也。從善男子我亦隨喜受汝神咒下第二大段正說神咒。是受樂門也。從世尊如是神咒下第三大段明修行方法。是利益門也。就初大段亦有三段。初正明神咒德。自欲利益安樂以下第二明略讚功能。第三自一切諸佛同所稱嘆下引經嘆咒也。此中有二。初以三句略嘆咒也。一同所稱嘆。二同所隨喜。三同所讚持也。從世尊我憶過去下第二明值佛。此中有二佛。初值佛名百蓮華眼無障礙頂熾盛功德光王佛。具十號。次值佛名美音香佛。具十號。此二佛中各有二段。初舉佛名。次明所化也。初明佛名百蓮華眼是譬名也。眼根清淨如百蓮華也。無障礙頂者次嘆頂相。謂無上最勝義也。次明功德光王者次嘆光明。謂光中上光也。明是曉頂是法身光是波若音以若三點德具佛也。次佛名美音香者。以或香法音以為名佛也。所化益有十益也。一脫八難。二滅大重罪。三月蝕還生。謂天下有患。自有日月蝕。而如法咒者還生而無患也。四明格量功德也。謂百千俱胝那由他佛名稱觀世音菩薩名稱平等平等者。是平等中平等故重言也。此中有二義。一他方諸佛是他方有緣。此土無機也。觀世音此土有緣故。二功德平等無異也。今義以不二二者。諸佛於他方有緣故功德多。是觀世音於此土有緣故福多也。以二二不二者。諸佛是法身體一。是菩薩亦為法身體一。故曰平等平等也。五明得不退轉也。退有三種。即行退念退位退也。是十心中六心是行退也。是七心以上六地以還是間無行退。而有念退位退也。當於七地是位退也。是八地中無行退位退。但有念退也。正至十地無三退。故曰不退轉也。六離一切病也。是一切病者不出四百四病。隨四大起也。是一一大各起一百一病故也。七脫一切障也。一切障不出三障。一煩惱障。謂從心而起四十七心煩惱也。亦從見思二輪而起九十八使百八煩惱也。二報障不出三報。一現報。謂現世受報。二生報。謂死後受報。三後報。謂第二生所受報也。三業障是三業障也。謂以所作惡業恆障善業也。八脫一切畏不出二種。一有情畏。如盜賊鬼難等也。二無情。謂水火風等也。九滅三業障重。舉身口意三業重障也。十領受菩提者。謂受記作佛也。第二從爾時世尊讚觀自在菩薩下佛述嘆文現也。從善男子我亦隨喜以下第二大段正說神咒有八少段。第一明根本咒也。此咒者是八咒中之根本也。為成此咒故有餘七咒。此中有三段。初敬三寶。次正誦神咒。後明得益。餘七咒例此可知也。有一經者此根本咒並誦三尊也。此經咒前為先敬三寶。是離合不同耳。此中觀自在菩薩也。彌勒本願經曰光世音菩薩也。法華經曰觀世音菩薩也。此觀自在之稱最為勝也。觀有二種。一遍二不遍也。二乘所見有不遍義。但見三千世界內故也。菩薩所見無所不遍故曰觀自在也。故經曰。無垢清淨觀慧日破諸闇能伏災風火普明照世間也。第二咒咒水及衣咒。第三咒咒油香咒。第四咒咒華香鬘咒。第五咒咒獻佛供咒。第六咒咒薪咒。第七咒咒結界咒。第八咒咒請還宮咒也。闍提華木截為三十一段。蘇酪密漬之以誦燒火也。闍底華木者此雲一生亦曰實也。此土無木也。問若以此咒咒彼水衣時。是咒著水衣耶。答水衣無心。咒亦無相。而咒物時一切隨咒。此是聖密術耳。然則以無色色咒而咒尚著無心物者。何況以此咒咒有情之流耶。問何故先咒水耶。答水是能除穢。若不除穢法即不成。故先咒水也。次雖咒水除穢而若不除所著之衣穢者亦難成。故咒淨於衣也。次既咒水衣而油香不淨者燒光不淨。故咒於油香也。次雖咒油香若華香鬘不淨者莊嚴不淨故。咒華香鬘也。次雖咒香華若佛供不淨恭敬不懃。故咒佛供。雖咒佛供若火薪不淨者火氣不淨也。何以故。先咒水者令淨穢故。復令咒薪者令淨火氣故。水火之理能藥能毒以咒力故為能成藥也。有邪氣故為能毒故咒水火為助成咒力也。既咒火氣而不結界者神鬼相亂。故咒結界令鎮咒場使制惡鬼也。第八咒請還宮者。以咒令知禮節。是隨世間禮儀也。初咒是根本後七是相從也。次從世尊如是神咒以下第三重舉修行方法也。就此中有三大段。初誦咒得益也。次從世尊若欲成立下第二明造像方法也。自復次行者或於日月下第三正勸行法也。就初中有三少段。初總表也。從若患皰病下第二明得益也。荼耆尼者此雲莫勝也。畢遮捨此雲狂鬼。亦赤色鬼也。羯吒布旦那此曰火熱病鬼。雲一大臭鬼也。癲病者是崩病也。此病有二種。一邪風所得。二邪鬼所著也。癇病者是小兒癲癇病為癇病也。樺皮者蓋是桂皮耳。極苦有所餘種種疾病下第三總結也。次從若欲成立下第二明造像方法。中有二段。初正明造像法。次略明修行法也。初中有三段。初明所造檀木狀也。第二明長短大小。謂長一揭手半也次第三明正容體也。謂左手執紅蓮華。展右臂掛數珠。及作施無畏手作十一面也。所以提華者。左手未便之手。以喻行者初發信心。右手掛數珠者。右手是已便之手。即喻行者修行增進便熟之利也。數珠者謂福慧二種莊嚴之寶珠也。及作施無畏手者。修行求願必得所願。故表施無畏手者。謂福慧二寶能施一切破貧窮困故為施無畏手也。作十一面者。頂上一面作佛面也。前三面作慈面左三面作瞋面右三面作白牙上出面後一面作暴笑面也。謂本體一面一身。或作佛面而為說法究竟菩提。或作慈面大慈與樂。或現瞋面乃令制惡大悲救拔苦。或作笑面令安左家利嗤離亂引入佛道。故以所化十一面為名觀世音。故曰十一面也。次從此像造已下第二略明行法有九段。初明時間。白月一日至八日即是陽時也。謂萬物順氣而成故曰順日月也。若欲破除應用陰時也。謂黑月是陰時。從十六日至三十日也。問此中佛說陰陽俗事耶。答佛法真諦不離俗法。依此俗故有真諦也。故佛為提謂波利長者說陰陽。是人天教。故今雖說大乘行法。不無助教也。次誦咒數。謂每日三時誦一百八遍也。對一百八煩惱故誦一百八返也。一日三時者三尊而求願也。次自從此以後於一靜處下第三舉處所也。靜處者是山谷靜處之處也。雖非山谷於裡廣博靜處也。外國持咒法向東流水房塗牛糞不令氣通。故為靜處也。次自面向西方下第四明所向方也。西方是菩薩所住之處。亦是觀音之師阿彌陀佛所住之處也。故向西方也。次自隨力所辦下第五明所獻佛供。亦有二段。初明佛供。二明行者食物也。佛供者謂沈香蘇合也。二明行者食。大麥乳者謂內腹長養不妨脹滿也。自至十三日下第六明更勝獻供也。又行者食三白乳酪蘇者。除熱患調和內安也。自取菩提木下第七明所燃香木也。菩提此雲道也。般若問論曰。優樓頻螺林中成道即是菩提樹也。優樓頻螺者此雲木菰也。自復取彼木截以為一千八段下第八誦咒數也。謂必以徵瑞為期信心轉增故誦咒更倍前。百八更增千八也。此菩提樹用都魯色迦香油清之也。法華經曰李盧波香此雲草香。與此中都魯色迦香音韻少異大意相似也。謂彼香燻油以香詔油故曰都魯色迦。香油也。咒木一段即置火中也。自爾時大地山及然搖動下第九顯驗徵瑞也。此中有二。初明動像二明出聲也。問木是無心。何故動而出聲耶。答此有三義故動而出聲也。一者行人心誠。二願強盛故。三菩薩願重故也。人世不無是事也。如丁蘭木母猶現生相僧感畫女尚應哀形。何況是菩薩而不應耶。經曰。佛從天下木像起坐。佛先令坐後異處住故。佛言。若人禮佛像得福如真佛也。問此行法中何故白色為法如日月設禮白檀作像白牙上出白味為供面向西方耶。答白色是眾色之本。觀音是行人之基。如法華白毫放光白牛駕車白葉華坐。以表一乘眾教之本也。面向西方者。有五義故面西方也。一依五行者。西是金東是木南是火中央為土北方為水。謂以金剋木而成物也。菩薩向西者備金義也。行者向東取木義也。謂願菩薩為聖工乃取智慧金兵。而刀為剋行人質樸木。令除闇愚相為成正覺形也。二者依五時。東為春西為秋南為夏北為冬四維為四季時也。菩薩向西者。是秋萬物已成果之時也。行人向東者。是春萬物動陽榮華之時也。菩薩向西秋方者有二義。一菩薩已成佛道法身大士如秋成果也。二成道故願施道果。如秋被賴也。行人向東春方有二義。一行人始行向道如春動陽。二已向道春願得秋果也。三者依五色者。東青西白南赤北黑中央黃色也。菩薩向白色方者。白是眾色之本。是行法眾行之基。行人向青色方者。是所滿之未也。青是萬物生相。有物向行如青也。四者依五常者。東仁北義西禮南信中央智也。菩薩向禮方者。是觀世音菩薩不受餘物。但受方禮敬向西方也。如法華但受稱禮不受寶珠也。行者向仁方者。行人必被仁慈而得道。故向仁方也。五者依五戒者。東不殺北不盜西不婬南不妄語中央不飲酒也。菩薩向不婬方者。婬是欲界根本。先度欲界苦故向不婬方也。行人何故向不殺方者。殺是眾罪根本故也。謂欲遇觀音慈悲故向不殺也。問若無白檀之國者為何木作像也。答若依方法者。必求白檀而作像也。若以義門而推者。若求而不得者亦以柏木作像也。何故者。若觀世音必依白檀木像而現瑞應者。何故不空□索經以布而作像耶。若彼經所說方與此經所說異者。此一經中用木。何故或用闍低華木或用任婆木或用菩提樹木或用蘇末木香。故知彼國多有種種香木故用種種香木也。若定用一香木為法者。可舉四種香木。若求白檀而不得者。應用餘木也。若燒香木而無四種木之國隨有得用也。彼天竹多有珍香木。此土無故不翻木名而用天竺音也。故有闍底蘇末任婆木名也。上面出聲者。即是佛面出聲讚行者也。此中有二。初出聲後讚行人也。第二讚文有五。初受讚。二騰空而去也。謂得菩薩所行之分故得是菩薩少分神通也。三遊化無礙。謂菩薩一旦遍歷十方無所不趣也。四得作持咒仙。仙有二種。一內仙人二外仙人也。內仙人者。謂佛菩薩故龍樹菩薩讚文曰。稽首天人所奉尊阿彌陀仙兩足尊也。二者外仙人也。謂外道仙人修苦行者也。今雲持咒仙人者即是菩薩仙也。如我自在無礙障者行人所修如觀世音所得功德自在無礙也。何故佛面出聲者。佛是極果相證為足故也。亦行此行故當得佛果。故佛面出聲而讚也。次自復次行者或於白月下第三明修行方法也。此中有三段。初明行相。次明現瑞。第三明行益也。初中有八段。一明時也。謂白月十五日者何故舉圓月時者 如白月圓滿所行滿足故也。又白月之時晝夜清明。所行決定清淨明無疑也。又諸佛菩薩必用中道。欲學佛行故用中道也。謂十五日者是月之中道也。何者。如補處菩薩生欲界中天即是兜率下生中國迦毘羅也。中夜出生中夜涅槃故用中道也。次從以十一面觀世音菩薩者第二明所作像也。次自置有佛馱都制多者第三舉所置處也。佛馱者此雲覺者也。都制多者此雲塔也。或盡塔有二種。一有舍利即真塔也。一無舍利但置經及佛像即兜婆也。今即都婆塔或曰都制多也。次從著新淨衣者第四明外淨具也。謂內淨意業外淨身口故及淨三業堪可行道也。次從受持齋戒下第五明內淨意也。次經一日一夜者第六明修行時間也。行間有三時。短者一日一夜。中者一七以上三七以下也。長者是一月以上也。人有三根。一上根福德又是一日夜也。中根是七日以上也。下品下根是一月以上必為現瑞也。次自不飲不食者第七明苦行相也。不飲不食者是仙人行也。飲食是大患也。若學仙道持咒者一日一夜尚不飲食也。何況長時斷穀也。問不食為道耶。答若行邪道者食不食皆邪也。若行正道者食不食皆正行。故悉達太子初行斷穀。但服胡麻然後受食也。自取蘇末華者此雲好意。是第八舉誦咒數也。此華一千八枚每華誦咒乃置像上也。是天竹國華此土無斯華也。問若無此華者。得用餘華耶。答是經行法要用此華必求可用也。若無此應用餘華也。次自爾時其像下第二現瑞有三段也。初明正現瑞也。謂當前一面出聲如雷也。何故此行法中從慈面出聲者。前表極果令於行者乃乘大慈令得大樂也。自由此便令以下第二動地先段動像後出聲。此段先出聲後動地者。前段發動行人心。然後慰喻其心也。今此中先令慰喻後發動信心也。次自行者爾時應自安心下第三行人得益也。此中有八少段。初明行相。二明禮念。三明願誓。四遂願。五能除國災。六能愈長病。七能消結怨。八能除障受善也。初明行相有四少段。初明願期。二自敬觀自在菩薩下明禮念也。次自我於阿耨多羅下第三明略願誓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此無上正遍知道也。是金剛道後所證極果也。便與其願下第四正遂願也。此中有四段。初正明遂願也。次自復次行者於月蝕時下第二月蝕還生也。天表更相神咒令除也。謂取蘇一兩銀器盛之。置此像前念誦此咒。是月還生也。次自復次行者應等分取下第三明惡夢極病併除。謂取雄黃置此像前。念誦此咒一千八遍。以水和點置眉間三事成就。如前所說也。若暖水洗浴其身則除障也。夢惡者。附神令見誦神咒。神咒故反惡令吉也。極病者。四大相違五體不順皆令和安也。次自復次若他方下第四能袪他敵也。謂應取燕支一顆誦咒之一百八遍。衕I此像左邊瞋面面向怨敵方。怨敵不進也。有惡怨故。請觀音方便瞋面大悲拔苦。餘二面用之法而不說也。依金光明經曰。若有帝王欲護國土。自降其身手擎香爐供養三尊。仰聽經王應持讀誦。梵釋八部鬼神護國也。今行此法咒者能袪他方怨敵也。次自復次若國土中下第五能袪國災也。國有災怖有四因緣。一政令不順正。二心別有阿黨。三不修慈心行。四不修福業也。國常豐樂有四因緣。一政令順正。二心常平等。三常行慈心。四對修福業也。任婆木者涅槃經曰。占婆華幡經者曰此雲木綿華也。此土所無也。別取彼木截以為一千八段。每取一段塗芥子油。咒之一遍擲著火中也。次從若有卒為下第六能除長病。病有二種。一定業病。雖定業病漸時得愈。二橫病也。天下萬病經曰。用三寶物十年得病。金剛密跡所責故也。雖是橫病以咒得愈也。鳩槃荼如上翻也。部多鬼者。此鬼神部黨多鬼也。次自彼次若為下第七能除袪結怨也。謂若結怨業連續不斷。雖有斯怨力能除怨也。鑠迦像者是木名。謂檀木之名。此雲堅固木也。故上文雲。堅好無隙白檀也。次自復若知身中下第八總除障受善報也。毘奈耶迦像者此雲律亦曰法也。謂如法作像也。次從爾時觀自在菩薩說此語已已下第三大段流通說也。此是觀自在菩薩所說之經但金口印可之故為佛經也。故佛與菩薩因果雖殊。化度之旨其懷同。故聞菩薩所說而佛還歡喜也。   十一面神咒心經義疏   寬文七年秋八月五日於仁和寺書寫畢。   寫本雲以高山寺石水院經藏之本書寫之雲。            求法沙門乘真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803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教跡義記   No. 1803 [cf. No. 967]   鋟尊勝陀羅尼經疏敘   曩者佛陀波利三藏遠涉流沙。禮謁五臺大聖文殊垂誨。重還西域齎斯經來。然則東方。救濟方便。蓋無過於斯經也。先歷五譯。未有釋家玄詮微趣將焉克通。千福法崇尊者曾遊不空三藏門。大小乘教暨祕密藏靡弗該貫。乃作之疏。厥為體也取事眾典斷目一理。滅禍銷殃之祕。延壽益齡之妙。骸霑咒土之功。體拂遺塵之利。入此而出彼。以淺而為深。真得經意者乎。南山基公憾世得疏者甚罕。訂魚魯正訛謬。乃托梓以弘海宇。近有一妄庸人。漫裁疏文雜諸鄙辭。如截蜀錦紹襤褸碎隋珠參瓦礫然矣。今復得覿全珠完錦。抑基公之賜也哉。余嘗惡世人玩新遺舊。遇此盛舉隨喜罔極。乃敘其事且勸後哲。懋復古之學雲。   安永己亥正月   沙門 智暉謹譔   代宗睿文武孝寶應元聖皇帝特 敕令天下僧尼誦尊勝真言奉 敕語京城修功德使李元琮。天下僧尼誦佛頂尊勝陀羅尼。限一月日誦令精熟。仍仰每日誦二十一遍。每年至正月一日。遣賀正使具所誦遍數進來。   大曆十一年二月八日內謁者監李憲誠   宣   沙門乘如等言。伏奉今月十七日中書門下敕牒。令天下僧尼並誦尊勝陀羅尼者。自天明詔抃躍無任。乘如聞。大雲普覆三草皆滋。皇澤一施萬物鹹潤。伏惟   陛下潤清淨之祕印。葉甘露之妙門。開佛頂用如來之慈。息人災行天帝之事。舉國諷誦嚮合風雪。觸類所聞鹹除氛霧。豈保釐於剎土亦澄澹於身心。凡在緇林實荷鴻造。不勝仰戴 聖恩殊常之至。謹詣右銀臺門。奉表陳謝以聞。沙門乘如等誠歡誠喜謹言。   大曆十一年二月二十二日京城釋門眾大安國寺上座內外臨壇大德乘如等狀進   敕批。佛頂真言神力普救。受持嚴潔靈應無方。廣歡誦習。拯濟群品。師等梵園領袖慰愜當深謝知   沙門慧朗等言。伏奉恩敕。令天下僧尼誦持佛頂尊勝真言者。諸佛之心目。蒼生之津梁陛下受佛付囑。申以法化。慧朗跡在緇門。又叨近侍。愚誠之分。實驚實喜。伏惟 陛下謀協聖慈陰贊生利。致仁壽之域已在一言。播無疆之休以靖萬國。山川鬼神亦莫不寧。鳥獸魚鱉□□種□□□禜飾穀□□□□禈□□□□裀□□□□□□送□□飀□□輻□□□裀□覆□禗委言□娀奓飀□捻□□□奪□□□□訪襼□礸□□婧□□驙□□聾□□□□駩詙□□威j□□□□□驒□□   大曆十一年二月二十三日京大興善寺鎮國文殊內閣院供奉賜紫袈裟沙門慧朗等狀進   敕批。佛頂真言神力廣被。庶資弘益普及含靈。比令誦持有勞表謝也。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教跡義記捲上   上都千福寺沙門法崇進述   蓋聞。妙途凝邃理出於有無。至道希夷像超於視聽。然昏衢積闇資慧炬以開冥。苦海橫流假慈舟而拯溺。是知。三千世界俱霑有漏之津。百億諸天希出無明之境。粵有天子其名善住。三歸果滿十善因圓。怡神勝殿之中。縱寶華園之上。雖朝觀妙樂千齡之積慶未窮。夜聽空聲七日之餘殃已近。既迫將危之命。旋驚向受之軀。爰投喜見之尊。式敘憂聞之懼。遂得桓提降念帝尺主垂矜。俯寶池以求乞希方仰金山之請救我。世尊大悲拯物弘道濟生。俄現笑於丹唇。遽流光於紺頂。滅禍銷殃之祕法妙旨爰創。延齡益壽之奇方吉祥斯闡。故使憍屍獲利一時聞四辨之音。善住蒙恩六日發三希之歎。居寶宮而讚德既賀全軀。樹金地以酬恩更欣摩頂。題稱佛頂尊勝陀羅尼者。蓋當部之都名。則此經之別目也。其為文也雖辭約而理繁。其為用也實功深而利大。何則骸霑咒土天宮之樂果必登。體拂遺塵地獄之苦報斯斷。故使摩尼淨寶擬妙力於華編。閻浮檀金抵神功於葉偈。初稱佛號。先標兩足之雄名。次說頂言。方敘一身之貴相。尊以彌高立稱彰教體之彌高。勝以至妙受名表佛心之至妙。陀羅尼者梵語。此翻名曰總持。包四義之幽宗。括一經之極指。經者常也。亦曰轉也。八十八恆之眾聖同演說之。通稱常。三十三類諸天共流通之。別號轉。因此義故遂曰佛頂尊勝陀羅尼經也。   將釋此經。略以十門分別。   第一釋其教主。第二以處表事。第三顯教被機。第四見身同異。第五出經宗體。第六聽法軌儀。第七見聞得利。第八釋經題目。第九翻譯時節。第十依文判釋。   第一釋其教主者。依大智度論雲。有五種。第一佛說。第二聖弟子說。第三諸天說。第四神仙說。第五變化說。今此經中但有其四無神仙說。為佛印可總名為經也。此即第一釋其教主竟。   第二以處表事者。有其三種。第一以國表事。第二以林表事。第三以園表事。且第一以國表事者。即是室羅筏國也。漢雲名聞城也。即是中天竺國勝軍王所治之城。用表如來永超三界長出二乘悲潤四生身圓萬德。故居遠聞城也。第二以林表事者。即是誓多林。漢雲最勝林。此即是戰勝太子所施之林。用表如來七覺法林慈蔭一切也。第三以園表事者。即是給孤獨園也。此是須達長者所施之園。表如來有無量法齎給施一切貧乏眾生也。此則是第二以處表事竟。   第三顯教被機者。然教門是一所學有三。故智度論雲。兔馬像三獸渡河。淺深有異。如法華經雲三子同出一門所樂各別。佛言。我若以小乘法教化諸眾生。我即墮慳貪。又維摩經曰。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上中下智各觀別故。下智觀故聲聞菩提。中智觀故緣覺菩提。上智觀故諸佛菩提。此則第三顯教被機竟。   第四見身同異者。如大梵王見佛身長千尺。又如應持菩薩見佛身長丈六。即便量佛頂上。過無數世界至華上佛剎。還見如來身長丈六。如報恩經雲。外道見佛如孩子想。如聲聞人但見丈六身。菩薩見無邊身。諸佛見法性身。所以華嚴經曰。譬如淨滿月水水悉能現。影像雖無量本質未差別。諸佛法如是。隨感現眾像。化相雖無量法體無差別。此則第四見身同異竟。   第五出經宗體者。外道小乘各各不同。如涅槃經以佛性為宗。大般若經以空慧為宗。維摩經以不思議為宗。大集經以陀羅尼為宗。今者此經亦以陀羅尼為宗。以一切法而為經體。所以華嚴經(附錄四右引舊華嚴是同)雲。一切世間諸佛境。皆悉能令轉法輪。於法自在無縛是謂如來真實智。又契經說。教體有其兩種。一者以文為教體。二者以義為教體。此總攝一切。今者以一切法為教體。此即第五出經宗體竟。   第六聽法儀軌者。依大集經雲。說法者作三種想。第一作醫王想。第二作救病想。第三作拔苦想。聽法者亦作三種想。第一作甘露想。第二作醍醐想。第三作除病想。又智度論雲。聽法者一心端視如渴思漿。如飢思食聞法歡喜。又智度論雲。聽法有其三種。一者恭敬供養。二者受持讀誦。三者繫念思惟。第一恭敬供養者。是身業善能生聞慧。得三種福。一者長命人相具足。二者大富饒財寶。三者蓮華化生。第二受持讀誦者。是口業善能生思慧。得四種福。一者所言人信。二者所言人順。三者眷屬團圓。四者不被誹謗。第三繫念思惟者。是意業善能生修慧。得三種福。一者衣食自然。二者得大端正。三者得大智慧。此則是第六聽法儀軌竟。   第七見聞得利者。有其兩種。一者見聞得利。二者不見不聞不得利。一者見聞得利者。涅槃經曰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一聞大乘經。億百千劫不墮三塗八難。又涅槃經雲。於一恆河沙諸佛前種善根。得暫聞大乘經。於二恆河沙諸佛前種善根。得聞大乘經。不生誹謗。於三恆河沙諸佛前種善根。能歡喜禮拜。於四恆河沙諸佛前種善根。能書寫流通。於五恆河沙諸佛前種善根。能受持讀誦。明知大乘經甚難得云云。又此經下文。若有須臾得聞此陀羅尼。千劫已來積造惡業聞悉消滅。更不復受惡道之身。當生諸佛淨土。又涅槃經曰。假使有人開王庫藏一日佈施。所得功德無量無邊。不如有人一口稱佛功德。何況得聞大乘經典。又提謂經曰。不論聽法但入寺即得五種功德。一者端正為見三寶心生歡喜故。二者好聲為念佛故。三者生天不餘惡業故。四者尊貴為禮一切三寶故。五者得證涅槃為有餘福故。第二不見不聞不得利者有其七種。一者造惡眾生。二者受樂眾生。三者地獄眾生。四者餓鬼眾生。五者畜生眾生。六者病患眾生。七者遠行眾生。第一造惡眾生者貪造十惡五逆。不得聞經云云。第二受樂眾生者如人間富貴者。衣以羅綺。食以酒肉。若於上界諸天著三銖衣。五欲樂貪受快樂。不得聞經云云。第三地獄眾生者為八地獄四增十六隔等皆有刀山。滿目劍樹。侵身猛火。上燒刀輪下切貪受苦。故不得聞經云云。第四餓鬼。第五畜生。第六病患。第七遠行。此之四種以義意釋之云云。   第八釋經題目有其三種。一名佛頂尊勝陀羅尼。二名延壽。三名善吉祥。言佛者三覺之號故名為佛。頂者一身之勝立以名頂。尊者三世如來所共尊故。勝者二乘所不及故。陀羅尼者翻雲總持。總持之義有其四種。具如上說。故言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第九翻譯時節者。西南國名罽賓。有婆羅門名佛陀波利。生居末法不睹聖容。遍覽圖書披撿經論。聞大士文殊師利在五臺山。為諸菩薩說華嚴經。遂即錫杖隨身。衣缽隨體。發自天竺來詣震旦。至儀鳳元年到五臺山下。有黑雲靉靉白霧莽莽。來路莫知。去道誰辨。遂即誠心頂禮五體歸依。須臾之間雲開霧散。煥然除蕩無有煙雲。次復前行數十餘里。乃見地聳高山。天連翠嶺。崇神勵志徐步緩登。過五里已來忽見瑞雲如蓋。乃益悲泣流淚。合掌歎曰。人是凡人。聖是大聖。自非冥加何以得見。未舉首頃。忽見一老人。素服皓首。儀宇肅然。具婆羅門音。謂佛陀波利曰。大德遠來甚大辛苦。波利曰。故來禮謁文殊豈辭辛苦。老人曰。此土眾生造罪者多。修福者少。死入地獄者無量無邊。生諸淨土者萬中無一。其尊勝陀羅尼者。甚救此土眾生。不審大德將經來以否。佛陀波利曰。但是經論一不將來。但為禮拜文殊故來至此。老人曰。大德可卻還西國取此經來。廣利群品開天堂門濟地獄苦。後會相見必示文殊。縱今得見未必能識。言訖忽然不見。時佛陀波利如喪所親悲泣懊惱。於是杖策西乘。屢移寒暑周遊九萬里。來去十餘年。永淳二歲還至大唐。所將梵本奉進宮闕。並具老人事由委悉同時俱奉。是月蒙垂屢問優賓特殊。爰敕右司賜絹三十匹。時中天竺國譯經三藏地婆訶羅唐雲日照。宣風五印流化九州。敕令請此法師並追典客令杜行顗等於內翻譯。翰簡斯畢奉獻於聖。曾所未聞倍常珍敬。每日先披數遍。後履萬機。祕之內宮無令外有。波利竊惟雲。應感此神人備說尊勝功能此土含生蒙潤。豈復九重有賴。萬姓無憑。比者委命捐生不辭勞苦。冀望天人福利幽顯有安。於是表叫紫微庶流玄澤載布經本傅示未聞。皇上愍此懇誠允其前志。敕令未傳者附已譯者留。既遂本懷悲欣交集。頂戴跪受百倍恆心。然貝葉天文未訣句義。若無重譯豈訓將來。沙門順貞西明寺僧也。妙閑梵語。彌解經文。乃與大德測法師並罽賓三藏。於西明寺再更翻出。即日照三藏所譯於先。波利法師所翻於後。雖文質少異而義理不殊。尋其兩本是永淳二年之翻也。波利還齎梵本入五臺山。自爾迄今音塵無嗣。是知大權方便文殊引接。千歲一遇其此之謂歟。羅什古譯還有一本。   第十依文判釋。   如是者。   述曰。此經一部分為三分。先明三分。後明二序。言三分者。一教起因緣分。二聖教所說分。三依教奉行分。從經如是我聞下至具如上說是教起因緣分。從爾時如來下至俱來見我是聖教所說分。從爾時天帝下至信受奉行是依教奉行分。夫聖人說法必有所敘。所化俗流須驚耳。率爾而說。不起敬情。故經先標教起因緣分。既淨心信仰即開宗受法。次明聖教所說分群生不寂大悲無限。是以傳訓故言依教奉行分。就前第一教起因緣分中復分為二。一者證信序。二者發起序。從如是我聞已下至與大菩薩僧萬二千人俱是證信序。從爾時三十三天已下至具如上說是發起序。先明證信序。後明發起序。言證信序者有六句經文。一信。二聞。三時。四主。五處。六眾也。六義若圓即能證信。六義不足不能證成。爰以天親論偈雲。前三明弟子。後三證師說。一切修多羅法門皆如是。就信成就之中復分為三者。一明有之所由。二明顯六成就。三正解其信。第一明有之所由者。周穆王五十二年壬申之歲二月十五日平旦。忽然黑風暴起日無精光。發屋折樹大地震動。過齊已後天下大暗。從西方有白光十二道左右通徹。穆王問大史扈多曰。此是何祥也。扈多對曰。西方有大聖人將欲滅度故現此相。當此之時有是如來世尊欲入涅槃之日。阿難見佛欲入涅槃。其心憂惱悲涕流淚。如喪父母時。長老無滅語阿難曰。豈同凡夫有其憂惱也。當問如來四種大事。此即第一有之所由。第二顯六成就者。有其三種。一為斷疑。二為生信。三為止謗。第一斷疑者。大智度論雲。如來世尊於二月十五日娑羅雙樹間而入涅槃。爾時諸天恐將法滅。往迦葉所。頂禮摩訶迦葉。是以而說偈言。耆年慾恚慢已除。其形譬如紫金柱。上下端嚴妙無比。目明清淨如蓮華。爾時諸天說偈讚已白迦葉言。大德法船將沒。法城將頹。法海將竭。法幢將倒。法燈將滅。爾時大迦葉報諸天言。世間無常不久盲冥。默然受請。爾時天等禮迦葉已。各各還天宮。爾時大迦葉即自思惟。我當能報佛恩。故為一切天人結集法藏。即便身昇虛空住須彌山頂。擊鐘楗鎚而說偈言。佛諸弟子若念於佛。當報佛恩。莫入涅槃。當傳此楗鎚聲及迦葉語一時普遍三千世界。是佛弟子能悉聞我語。得阿羅漢者一時來集大迦葉所。爾時大迦葉告大眾言。佛所將滅法今將欲滅可共結集。結集已訖隨涅槃。時大迦葉至王捨城。選得千人。唯除阿難未得羅漢。餘者九百九十九人皆是羅漢。問何為只取千人不多不少。答頻婆娑羅王者阿闍世王之父也。發願每日供養千僧。乃至其子阿闍世王亦準父法。時大迦葉至王捨城已。告阿闍世王言。我今欲結集法藏。王可辦供。是時迦葉與一千人俱往耆闍崛山。夏三月安居初十五日說戒訖時。大迦葉即便入定觀眾中誰有煩惱應逐出者。唯有阿難。餘者是羅漢。時大迦葉以手牽阿難。出眾而語之曰。此是清淨之眾結集三藏。汝結未盡不應住此。爾時阿難慚恥而自念雲。我仕世尊二十五年。不會如是生苦惱。實是大慈含忍白迦葉言。我為供養故故留殘結。迦葉曰。汝更有六種應懺突吉羅懺悔。一者請度女人出家。滅我正法五百年。二者不請佛住。三者不與佛水。四者疊鬱多羅僧臥。五者蹈佛僧伽梨衣。六者以佛陰藏視於女人。有此六罪。汝應懺悔。阿難答曰。我聞過去未來世佛皆有四種所以。請放女人出家。第二不請佛住世者。為魔蔽我心故。第三不與佛水者。為上流處有五百乘車過其水混濁。不堪與佛水。第四者疊鬱多羅僧臥者。為患身痛故。第五疊佛僧伽梨衣以足蹈上者。為風吹錯入足下。第六以佛陰藏視女人者。令女人生厭也。阿難即於眾中脫革履。偏袒右肩長跪合掌。作突吉羅罪懺悔。懺悔已訖。大迦葉即於僧中以手牽阿難出而告之曰。汝若殘結未盡勿復來也。即便閉門將諸羅漢共相謂言。誰能結集毘尼法藏。時阿泥樓豆言。舍利弗弟子憍梵婆提者善解毘尼。今在天上尸利沙園說毘尼。爾時大迦葉差羅漢往忉利天。為僧使故如雁迅飛往到天上憍梵婆提所。頭面禮足。問訊起居。白言。大德。南閻浮提今有僧事。可疾速往。憍梵婆提曰。僧不鬥諍耶。佛日滅度耶。破和合僧耶。比丘答曰。佛已滅度。憍梵婆提雲。佛滅太疾。世間眼滅。又問。我和尚舍利弗在不。答曰。已入涅槃。又問。摩訶目連在不。答曰亦入涅槃。爾時憍梵婆提報比丘言。我今既失離欲大師。和尚覆滅。更往何為。我今不能重下閻浮提。可於此處入般涅槃。作是語已。即便入定。踴上處虛空現十八變。現神變已。自心化出。以火燒身。火中出水。水分四道流下。至大迦葉結集三藏之處。水中有聲說偈而言。憍梵婆提頭面禮諸眾第一大德僧。聞佛滅度我隨去。如大象去象子隨去。爾時下座比丘還閻浮提耆闍崛山中結集法藏之處明阿難果。爾時阿難即於當證得羅漢即敲堂門。大迦葉問曰。敲門者是誰。阿難答曰。我是阿難。迦葉問曰。汝何為來。阿難復答曰。我已證羅漢。迦葉報曰。汝既證羅漢隨意入來。阿難既入。迦葉令阿難昇高座。昇座已後。如來修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爾時阿難一心合掌向佛入涅槃處而說偈言。佛初說法時爾時我不見。展轉聞佛在波羅奈。佛為五比丘初開甘露門。說四真諦法苦集滅道。阿若憍陳如得見道。及八萬諸天聞是得見道。爾時阿難說此偈已。時千羅漢皆言。無常力大。我等眼見佛。同聲說偈。我見佛身相。猶如紫金山。妙相眾德滅。唯有名獨存。是故當方便。來出於三界。勤集諸善根。涅槃最為樂。是千羅漢說此偈已。遂復本座。時大迦葉對優婆離先集五部律藏。次對阿難集素怛覽藏阿毘達磨二藏。信如來初轉法輪乃至般涅槃集四阿含。一增一阿含。二長阿含。三中阿含。四相應阿含。總名修多羅藏。爾時大迦葉結集法藏已訖。方耆闍崛山中告諸弟子曰。今日晡時是吾入涅槃之時。諸弟子一時下山告王捨城一切貴人曰。摩訶迦葉今日晡時入涅槃。爾時一切人民各懷愁惱。一時至大迦葉所。迦葉為說種種法要。即便著佛所屬僧迦梨衣。執持衣缽。手提錫杖。如金翅鳥踴身空中現十八變。現神變已便願言。願我此身得見彌勒。發願已訖直入耆闍崛山中。如入軟泥。入已還合。住待彌勒。至人壽八萬歲身長八十尺有彌勒佛出世。長一百六十尺。面廣二十四尺。圓光十里。三會度人說法人民懈怠。爾時彌勒佛即以足指案耆闍崛山。即為開山。開已訖時。大迦葉著僧伽梨衣出禮拜彌勒。上昇虛空現十八變。現神變已而入涅槃。當爾之時度無數眾。此即第一斷疑。第二生信者。如大地能生草木。信如父母能資養男女。若佛寶則資長法身。此則第二生信。如外道經書則無如是六義。所以被誹謗。第三正解其信。言如是者。真俗齊通。理事雙舉。師資並稱。凡聖同歸。十地纔可闕望。三乘莫知其本。又注法華雲。如是者感應之瑞。所以大寶經雲。如來凡常說法先現三種大吉祥瑞。一為梵音。二為妙香。三為光明。現此三種變成寶臺。遍至十方。普動世界。眾生見者身毛皆豎。發勝心品。能令眾生煩惱崩落。如毘濕藥置毒藥中。令彼毒藥變成甘露。如是吉祥妙藥置八萬四千塵勞中變成真如甘露。所以如是吉祥瑞。略有十喻說如是。一者積薪諭。二者師子筋諭。三者轉輪王諭。四者寶精諭。五者檀香諭。六者賓伽羅諭。七者耆婆鼓諭。八者師子乳諭。九者功德瓶諭。十者水精珠諭。第一積薪燒盡。二師子筋作琴弦。三以輪降伏。四寶精諭光明。五檀香諭者。攝伊蘭林方四十里。六者賓伽羅諭者。優婆塞戒經曰。迦陵國中有七寶藏。名曰賓伽羅。具足七寶。眾生取之無盡。信亦如是。能生一切諸佛法寶也。七者耆婆鼓諭者。如明瞭論雲。耆婆鼓。但有一切眾生入軍陣中遇諸毒箭。以枚擊鼓。所有毒箭一時皆出無諸苦痛。信亦如是。信心一發。能令三毒之箭一時即出。八者師子乳諭者。華嚴經曰。如師子乳投諸乳中悉化為水。信亦如是。能化一切煩惱。變為法水法湛菩提。九功德瓶諭者。智度論雲。有婆羅門。於十二年中事功德天以求如意。十二年滿功德天現授與一瓶雲。汝所須者從此瓶索即得如意。信亦如是。能生一切諸善功德。十水精諭者。唯識論雲。有諸濁水以置此珠威力得水即清淨。信亦如是。能令不信混濁悉得清淨也。又真諦三藏雲。如是者。離諸謗故名為如是。謗有五種。一增益謗。二損減謗。三相違謗。四愚癡謗。五戲論謗。言此經因果決定實有是增益謗。言此經因果實無是損減謗。言此經因果亦有亦無相違謗。言此經因果非有非無愚癡謗。言此經因果非非有非非無戲論謗。言離五謗故名如是。又佛地論雲。如是者。依四義釋。第一譬諭釋。第二教誨釋。第三問答釋。第四許可釋。第一譬諭釋者。汝今福貴如毘沙門。第二教誨釋者。汝當如是讀誦如是修行。第三問答釋者。如是我聞如是宣說。第四許可釋者。我當為汝如是宣說。梁武帝雲。如斯之言是佛所說故言如是。又靜泰法師雲。如即指法。是即定辭。如法所說一切皆是故言如是。又肇法師解雲。信即所言之理順。順即師資之道成。故在經初建言如是。今解如者如三世諸佛之言。是者即三世諸佛之所說。故言如是。又梁朝攝論。信有三種。一信實有。二信有可得。三信有無窮功德。譬如木中定有火性鑽之火得。得有種種功用。佛性亦爾。今者略為十釋。一入聖位之初因。出凡籠之漸果。二食法味之嘉首。荷法寶於兩肩。三獲七財之原首。得王力之初心。四三乘所依止。萬行因此而修。五湛心水之清珠。朗意性之課濁。六出淤泥之中。七超生死之險路。八沈苦海之舟船。九採法寶之手足。十遊曠野之甲伏。所以唯識論善十一中有其三段。一有之所由。二解六中信。三斷疑生信止謗。以淨信為體。如水精珠能清濁水也。上來雖有三種不同。總明第一信成就竟。   我聞者。   述曰。第二聞成就也。亦作三門分別。一釋阿難名。二釋阿難因。三正釋其聞字。第一阿難釋名者。是梵語。漢雲歡喜。故五分律曰。師子頰王有其四子皆作國王。一名淨飯。二名白飯。二名斛飯。四名甘露飯。且淨飯王有其二子。一名悉達多。二名難陀。白飯王亦有二子。一名拔提。二名提沙。斛飯王亦有二子。一名提婆達多。二名阿難陀。甘露飯王亦有二子。一名摩訶男。二名阿泥盧豆。其淨梵王大子悉達多者。年十九捨輪王位。於二月八日夜半子時踰城出家。一志安禪合掌定心而坐。苦行六年。日食麻麥。皮骨相連。王聞如是。悲泣歎曰。我子捨輪王位。空無所得。菩薩於後食香乳訖。入尼連禪河。洗其質已。往金剛座。自發誓言。不破結跏成等正覺。發是語已天地震動。魔宮不安。時天魔波旬既見菩薩將欲成道。將八十億魔女及鬼種種相惱。滿六十由旬來怖菩薩。爾時菩薩入慈定三昧。令魔刀箭化作蓮華。魔知不如。即往淨飯王宮而惱其父王。於虛空中而告之曰。汝子昨夜命終已訖。王聞驚怖不覺墮床。良久乃蘇。悲泣流淚而說偈言。阿夷陀言虛。瑞應亦無驗。先得吉利名。一切無所獲。爾時淨飯王說此語已。菩提樹神見佛成道。將天曼陀羅華往淨飯王宮。於虛空中而說偈言。汝子已成道。魔眾已退散。光明如日月。普照十方國。時王疑曰。前言我子已死今道成佛。所言何耶。樹神答曰。前是魔王故來相惱。我是菩提樹神。今來相慶。王時喜曰。我子捨輪王成法輪王。彼此無失。淨飯王正歡喜之時。斛飯王來報淨飯王曰。貴弟夫人已誕一男。王聞歡喜。眾慶皆來。可因此樂而名為歡喜。又如頌曰。面如淨滿月。眼若青蓮華。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難心。此即第一釋阿難名竟。第二釋阿難因。如法華經雲。我與阿難於空王佛所同時發心。我常行精進。阿難常樂多聞。又釋迦牟尼佛昔迦葉佛時為沙彌。時師主每日令誦千言。復令常乞二人食。恐誦經不得。在路啼哭。爾時有一長者。問沙彌曰。汝何為憂惱。沙彌報曰。我和尚令我誦千言。復令我常乞二人食。我恐誦經不得。所以憂惱。長者報曰。汝可安心誦經。自今已後。常來向弟子家取二人食。師若成佛願為法藏弟子。昔日誦經沙彌者即釋迦牟尼佛。是施食長者即阿難。是此則第二釋阿難因竟。第三正釋其文。佛地論雲。我為諸蘊世俗假名。聞為耳根發識聽受所說。廢別就總。故說我聞。問曰。佛讚無我。何為傳法。菩薩稱曰我聞。答曰。此佛說法常依二諦。一者俗諦。一者真諦。言我聞者。俗諦說耳。佛言諸根說於我或說於無我。諸法實相中無我無非我。又朗法師解根不能聞耳識不能知合不能聞此則不聞也。親承音旨簡異說傳。故曰我聞。問曰。如來五十年說法。阿難仕佛適經二十五年。前二十五年阿難總不聞。何故一代之教皆曰我聞。答曰。依報恩經雲。為阿難重說十二部經。是故一代之教皆曰我聞。問曰。阿難何為能持十二部經。答曰。阿難得金華三昧。能持十二部經。又涅槃經雲。阿難具足八法。能持十二部經。一者信根堅固。二者其心質直。三者身無苦痛。四者常懃精進。五者具足念心。六者心無憍慢。七者成就聞慧。八者從聞生智慧具足八法。能持十二部經。面如滿月。士女奔馳。目類青蓮華。貴賤咸仰。佛光夜照。聞奏慶喜之言。天蕊朝開。晨歸舞蹈之樂。如來演法常有瓶受之能。大聖弘經乃有金言之美。一聞俱領。八法齊修。四生所以重聞十方於茲再唱。親承音旨簡異傍傳故曰我聞。上來雖有三種不同。總明第二聞成就竟。   一時者。   述曰。第三時成就也。亦作三門分別。第一釋假名時。第二釋不思議時。第三正釋其時。第一假名時者。如陶家輪勢一極時。又如俱捨論雲。時中極少一剎那時。凡人一念有九十剎那。一剎那時有九百生滅。一百二十剎那名一怛剎那。六十怛剎那為一臘縛。三十臘縛為一牟呼栗多。三十牟呼栗多為一日一夜。此則第一釋假名時竟。第二釋不思議時者。諸佛境界不思議時。於一剎那攝一劫。一時普應竟無差別。故名一時。又維摩經說。或有眾生樂久住世。菩薩即演七日以為一劫。或有眾生不樂久住。菩薩即促一劫以為七日。又如大通智勝如來說法華經。時會聽者六十小劫不起於座為如食頃。此則第二釋不思議時竟。第三正解其時者。法王啟運之日。大眾嘉會之時。故雲一時。佛地論雲。說一部經之時。非為剎那相續。乃至究竟總名一時。又真諦三藏解雲。輪王出世七寶一時。法王出世法寶一時。令機教符會無差異時。故言一時。良謂小品立彼有斯大乘元無來無往。當常現常之代妄見空華。不滅實滅之初劫石於茲假稱。所以六十小劫攝在一時。明知妄立之言託境方稱。時義所為說聽無二。故言一時。又三藏解雲。具足十義故名一時。一佛出世時。二說正法時。三聽正法時。四持正法時。五思正法時。五修正法時。七下善種時。八成熟善種時。九解脫善種時。十心平等時。且一佛出世時者。如輪王出世時七寶一時可得。法王出世時法寶一時可聞。輪王出世未見者令聞。二說正法時者。佛說正法。一切狂聾皆得醒悟。故名一時。三聽正法時者。有四因緣。一者有宿因。二有正信。三願樂。四生尊重。具此因緣是聽法時。故名一時。四持正法時者。有三因緣。一為自行圓滿。二為他行成就。三為他諮承有處。具此三緣是持正法時。五思正法時有五因緣。一思擇相似簡為取真。二思擇轉勝如鍊真金。三思擇得果如月朗雲除眾所樂見。又女質覆以為嚴。四思擇無窮如如意珠出財無竭。擇法亦是顯理無窮。五思擇利益。如見日光作業不息。得佛法味化導無邊。具此五義是思擇時。六修正法時者。有五因緣。一智根利除煩惱障。二信具足除業障。三生人天除報障。四樂寂靜除散亂障。五值佛正法除邪歸障。具此五緣是好修時。七下善種時者。為發菩提心有十因。一依本佛性故。二依器依人天道。三依地依八禪故。四依三寶為行不退故。五依因依一切眾生為下種因故。六依意樂願唯發大菩提心故。七依智觀過失功德故。八依信信三寶四諦七處故。九依行依割肉飼鷹等行故。十依迴向所有善根為眾生故。具此十事名下善種時。八成就善種時者。有四因緣。一宿植善根即因成就。二生於中國即處所相應。三親近善友諮承為他。四如說修行離諸放逸。具此四緣名為成就善種時。九解脫善種時者。有五因緣。一親近善友時。二聽聞正法時。三持正法時。四思正法時。五歸正法時。具此五事名解脫善種時。十心平等時者。心若高下聽法不入。若能拔沈抑浮念智平等得入正法。名心平等時。具此十義故名一時。又長耳三藏解時雲。有三種。一分段時。二不思議時。三假名時。一分段時者。五蘊為體。四相為相。一期報限。如陶家輪。世極即住。名分段身時。二不思議變易時者。謂變易生死相續。於法分齊難知。名不思議變易時。三假名時。外國名劫波。自有三義。一迦羅。二三摩耶。三世流布。迦羅者此雲別相。如制戒律。大戒時聞小戒時不聞。出家時聞在家時不聞。國王時得聞餘人不得聞。二三摩耶時者。此雲破邪見時。為五部阿含九分達磨。不簡黑白一切得用。三世流布者。如雲一時在中首林中一時在恆河岸。調音起轉即是世人法語。令依破邪見時及世流布時。故名一時。問。此中時者依何建立。答曰。佛地論雲。時者即是有為法上假立分位。影像依色心等總假立。故不相應行蘊所攝矣。上來三種不同。總明第三時成就竟。   薄伽梵者。   述曰。第四主成就也。亦作三門分別。第一釋薄伽梵名。第二釋薄伽梵身。第三釋上主字。第一釋薄伽梵名者。瑜伽論雲。有大勢力能破大魔故名薄伽梵。又雲。坦然安坐菩提座。任運摧魔。有大勢力故名薄伽梵。又依佛地論說。婆伽梵者。具有六義。第一自在。第二熾盛。第三端嚴。第四名稱。第五吉祥。第六尊貴義。第一自在義者。不為一切煩惱之所擊縛名自在也。第二熾盛義者。為猛炎智火所燒鍊故。第三端嚴義者。為三十二相所莊嚴故。第四名稱義者。為一切殊勝功德悉圓滿故。第五吉祥義者。為人天親近供養故。第六尊貴義者。為具一切功德安樂有情故。具斯六義名婆伽梵。言四魔者。一破蘊魔。有漏五蘊為體。二破煩惱魔。一百二十八根本煩惱及隨煩惱為體。三破死魔。有漏五蘊謂無常相名為死魔。四破天魔。第六他化自在天子為天魔故。薩婆多論雲。能破四種魔故。故名薄伽梵。又俱捨論雲。菩提樹下破一切煩惱魔。金剛座上破一切天魔。留三月命破一切死魔。入涅槃破一切蘊魔。又大集經略述壞魔之義。觀空故壞蘊魔。觀無相故壞煩惱魔。觀無願故壞死魔。具三迴向菩提故壞天魔。又雲。第一觀身不淨壞蘊魔。第二觀受是苦壞煩惱魔。第三觀身無常壞死魔。第四觀法無我壞天魔。具斯六義名薄伽梵。此則第一釋薄伽梵名。第二釋薄伽梵身者。有其三義。一報身。二化身。三法身。第一報身者。為地上菩薩說法。第二化身為二乘人說法。第三法身者。法身常寂自利利他。雖有三種不同為見不異。異如聲聞見丈六身。菩薩見無邊身。諸佛見法性身。如是一繩生於三相。如眼暗為是其蛇。眼明者見其繩。智者審觀唯見其麻。報化法身亦復如是。若其通也即三是一。即一是三。若其述也即三非三。即一非一。如水冰波三種有異。即水是冰。即水是水。水外無波。波外無水。報化法身亦復如是。此即第二釋薄伽梵身竟。第三正解其主字者。依大智度論雲。有其五種。一者佛說。二者聖弟子說。三者諸天說。四者神仙說。五者變化說。今明此經即是佛說。佛為教主也。言佛者以覺為義。有其三種。一者自覺。二者覺他。三者覺滿。聲聞為得生空智但能自覺。菩薩雖得法空智為覺未滿。諸佛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故稱為佛也。佛者三界法王。四生慈父。放神光於千剎。灑法雨於五燒。所以外道歸依。天魔稽首。玉毫皎潔地獄照以消亡。頂相岧嶢天人莫睹其際。難解難測故號佛焉。上來雖有三種不同。總明第四釋主成就竟。   在室羅筏住誓多林給孤獨園者。   述曰。第五處成就也。亦有三種。第一顯國。第二顯林。第三顯園。第一顯國者。即是室羅筏國也。漢雲名聞城也。蓋是碩德廣學鴻儒嘉聲遠震故曰名聞城也。舊雲捨衛國。即是中天竺國。佛在世時勝軍王所治之城。周回六千餘里。其城中有二窣睹婆。一是佛姨母摩訶波提比丘尼精舍。一是須達長者故宅中窣睹婆。此即第一顯國竟。第二顯林者。即是住誓多林。大智度論雲。為憐愍眾生故住誓多林。言住者四威儀中是其一住。住有三種。一天住。二梵住。三聖住。一天住者。為佈施持戒忍辱得三事故得生天。名為天住。第二梵住者。為四無量心慈悲喜捨得生梵天(乃至)非想非非想天。名為梵住。第三聖住者。為行空無相無願住三空三昧。故名聖住。智度論雲。復有四種住。一天。二梵。三聖。四佛住。前三住者為聲聞緣覺等。四佛住者首楞嚴三昧八萬四千諸法藏故。故名為佛住。言誓多林者。漢雲最勝林也。即此城外東南五里有誓多林。即是祇陀太子所施之林。祇陀者翻雲戰勝王。故名戰勝也。此是第二顯林竟。次第三顯園者。涅槃經雲。園者須達為佛而買。林太子所施。又解初國通化處。即室羅筏國。後園別化處。即誓多林。在國為化俗流。住園為統僧眾。亦是喧靜雙舉。道俗兼明。佛在世時。勝軍王所治國也。傳之異國。稱曰遠聞。遠聞有四。一具財寶。二妙欲境。三饒多聞。四豐解脫。城內故墓上有窣睹婆。是佛姨母精舍。次東有窣睹婆。是須達故宅也。此雲善勝。城東南五六里有誓多林。此雲勝林。舊雲祇陀。是給孤獨園。昔善施為佛建立伽藍。今以荒癈也。東門左右各各建石柱高七十尺餘。無憂王造也。善施長者仁而慈愍。積而能散拯濟貧乏哀恤孤老。時美其德號給孤園焉。聞佛功德。深生尊敬。建大精舍請佛降臨。命舍利子隨而膽揆。唯太子誓多林園其園處閉靜。善施往詣具以情告。太子戲言希金遍地我園方賣。善施聞之生喜悅。即出金藏依言布地。有小未遍。太子請留曰。佛誠良福田。宜可種植。善施即於此地建立精舍。佛告阿難曰。園地善施所置。樹林誓多所施。二人同心式崇功業。自今已去應名此地為誓多林給孤獨園。然聖人形無定方。寧有常處。但為物生信故委具題施樹買園如別。賢愚經說。彼雲捨衛城國。波斯匿王輔相大臣名須達多。廣說巨富道德。雲有其七兒。六已取婦。唯第七者未婚。為欲揀擇殊勝咨容。囑諸婆羅門令為尋覓。後於王捨城中有長者護珍。唯有一女端嚴無比。乃往彼國論其婚事。正見其家欲請佛僧辦諸供具。無暇相承。須達怪問欲何所為。答曰。迎請佛也。須達忽聞佛名身毛皆豎。如有所得。心懷悅預。重問雲。何名佛。長者對曰。汝不可聞。迦毘羅城白飯子。姓瞿曇氏。字悉達多。其生未久。相師佔之當必輪王。棄捨出家無師自覺。貪恚癡盡其心平等。於諸眾生猶如父母等視一子。雖勝一切而無憍慢。塗割二事其心無二。十力四無畏五智三昧大慈大悲及三念處故號為佛。明請我請。是故匆匆未暇相待。須達言。善哉大士所言。佛者功德無量。今在何處。長者答言。今在此間王捨城。住迦蘭陀竹林精舍。須達心念其佛。佛無量功德。忽然光明。其明猛盛猶如日輪。即尋光出至城門下。如來神力門自開。門路有天祠。須達禮之。尋還黑闇。心生惶怖。欲還本處。城有一天神。告須達言。仁者子往如來所有多善利。須達言。雲何善利。天言。長者。假使有人。真實給絞駿馬百疋。寶車百乘。鑄金為人其數復百。端政女人身佩瓔珞。眾寶廁填上妙宮宅殿堂屋宇彫文刻鑄。金盤銀粟數各一百。以施一人。如是展轉盡閻浮提所須功德。不如有人發意一步詣如來所。須達多言。善男子汝是誰耶。天言。長者。我是相勝婆羅門子。汝往昔善知識也。我往日見舍利弗大目犍連心生歡喜。捨身得作北方天王毘沙門子。專知守護此王捨城。我見舍利弗心生歡喜。尚得如是妙好之身。況見如來無上法王。須達多聞已即還佛所。頂禮佛足。佛為說法。得須陀洹果。便請世尊降臨捨衛。佛則語言。卿捨衛國有精舍相容受否。須達多言。佛若垂顧。便即營辦。佛默然受須達請。復言。從生已來未為斯事。唯願如來遣舍利弗指受儀則。爾時如來敕舍利弗。與須達共乘一車。以神力故經一日夜到捨衛國。時須達多白舍利弗言。此大城外何處有地不近不遠。多有池泉樹林華果清淨閑務。我當於中造立精舍。時舍利弗言。祇陀園林最為第一。須達多遂往謂祇陀曰。我欲為佛造立精舍。唯仁者園中可堪造立。吾今欲買能見與否。祇陀答曰。設以真金布地猶不相與。須達多言。林地囑我。汝便取金。祇陀答曰。我園不賣雲何取金。須達言。若意不可共往斷事人所。即共俱至斷事人所。斷事人言。園囑須達祇陀取金。即時須臾車馬載負真金布地。一日之中五百金而未周遍。須達沈吟。祇陀曰。長者若悔隨意聽止。須達多言。吾不悔也。自念當出何藏金足。祇陀念言。如來法王真實無上。所說妙法清淨無染。故使斯人輕寶。乃爾即語須達言。餘未遍者不復須金。請見相與。我自為佛造立門樓。常使如來經遊出入。祇陀自造門樓。時須達多七日之中造立大房三百口禪房靜室六十三所。冬屋夏堂一切具足。即執香爐。向王捨城遙作是言。所設已辦。唯願如來慈哀憐愍為諸眾生受是住處。佛時懸知。即與大眾發王捨城。譬如壯士屈申臂頃。至捨衛國祇陀園林須達精舍。佛既到已。須達多以其所設奉施如來。佛時受已即住其中。故雲住誓多林給孤獨園也。又準真諦三藏。如經中說。須達過去為拘留孫佛。時於此地造立精舍。爾時地廣四十里。須達名毘沙長者。以金布地。寶衣覆之而為供養。俱那含牟尼佛時長者名大家主。爾時此地廣三十里。迦葉佛時亦立精舍。爾時此地廣二十里。長者名大惓。於今釋迦牟尼佛時此地廣十里。以金布地。後彌勒佛時。此地廣四十里。以七寶布地。爾時為儴佉王出家修道得阿羅漢果。問俱舉城園隨一即得。何須雙舉。答曰。真諦記雲。住處有二。一境界處。二依止處。住境界處為化在家之徒。往依止處為統出家之遠人。令知國境界住處後。舉祇園為近人令知依止別處故。又傳中說於此城邊有二精舍。一是磨伽羅小堂。二是給孤獨園。恐濫小堂故標園處。今總八義。一為化緇素二眾。二為遠近二人。三為簡濫。四為喧靜兩亡。五為悲智二事。六為道體道緣。七為自利利他。八為成無住道。隨其所應故舉二處。遊化居止目足為在。遊化在城。居止在園之與住其義一也。上來廣釋總明第五處成就竟。   與大苾芻眾千二百五十人俱者。   述曰。次當第六眾成就也。亦有三種。一顯聲聞眾。二顯菩薩眾。三顯諸天眾。且第一聲聞眾者。即與大苾芻眾千二百五十人俱。是今者先顯聲聞。後彰菩薩。言與者以自兼彼故言為與。言大者為拔群超眾故言為大。又言大者梵雲摩訶。摩訶此言大也。具三藏義。一大二多三勝。言大者非小聲聞。為天王人王大人所供養。又八義故名大。一者數大。千二百等。二者名大。名稱遠聞。三者德大。大阿羅漢故。四者離大。大障礙斷故。五者性大。功德智慧波羅蜜多種性故。六者識大。故大人所識故。七者趣大。迴向大菩提故。八者□大。能破外道故。言多也。言勝者具八義中。言苾芻者有其三義。一怖魔。二乞士。三破惡。言怖魔者。為出家之時。上動魔宮下利群品。以魔怖故。故名怖魔。言乞士者。為離四邪命故言乞士。言四邪命者。一下口食。為合和湯藥種植果實所得利養已自供身。名為下口食。二仰口食。為仰星.宿占相吉凶所得利養以自供身。名為仰口食。三方口食。為諂曲兩口巧說多端為國使命以得利養自供身名方口食。四維口食者。誦咒禁龍縛鳥名維口食。離此四種邪求活命故名乞士。言破惡者。撝智慧劍殺煩惱賊故名破惡。具斯三義故名比丘。言比丘言慕道處處。常持寶錫依僧肅肅如護明珠。乞食巡門侵寒暑而□利物。披灰攘服履霜雪以度眾生。皆能降伏魔軍摧折外道。所以果名殺賊。因號怖魔。應供聲震十方。度人名流三界。解脫床而同坐。涅槃山以齊登。拯四趣而絕胞胎。背五燒而歸寂滅。具斯三義故厥號比丘。言千二百五十人者。律及因果經說。佛初成道度憍陳如.摩訶男.婆提.婆敷.阿濕卑等五人。次度優樓頻螺迦葉眾五百人。次度伽耶迦葉那提迦葉二眾各二百五十人。次度舍利弗目乾連二眾各一百人。次度耶捨長者子等二百五十人。總合有一千二百五十人。舉大數故。唯爾所問何不標餘。但舉此等。答曰。名德高遠常隨佛故。皆先外道捨邪歸正故。毘婆沙論雲。四義故說一以皆是婆羅門種淨行出家故。二以皆是上上善來得戒故。三以皆是大阿羅漢故。四以皆是五師大門徒故。又準賢劫定意經說。釋迦初會說經一千二百五十人比丘皆得道證。經中且標初會所度故無餘也。   又與諸大菩薩僧萬二千人俱者。   述曰。此即第二顯菩薩眾也。言菩薩者。依佛地論雲。菩者菩提。薩者薩埵。菩提者所求果。薩埵者能求人。能所雙舉故雲菩薩。又佛地論雲。有其三種。一者菩提。二者薩埵。三者菩提薩埵。言菩提者。漢雲名為覺。覺者是所求果。言薩埵者。漢名有情。是能求菩提人。菩提薩埵者。名為勇猛。亦名精進。故言菩提薩埵。若具足梵語者。應言摩訶菩提薩埵。言摩訶者大。言菩提者是覺。薩是一切。埵是有情。總攝名大覺一切有情。今翻譯家意省略故言菩薩。菩薩者。垂形六種列高讚於十方。集彩二空度於五道。是以智力壞於煩惱。三毒雲消。慧炬破於無明。四魔殄滅。上方下方之內歸我大師。有形無形之流鹹皆伏膺。功德名遠可略言焉。問。何故列菩薩眾耶。答曰。有三義故。一者欲證阿難聞經可信。阿難若共小乘之人聞大乘法未足可信。今與菩薩同聞可信。二者佛為小乘人圍繞其德未重。大乘人翼從。佛德方尊。三者欲顯是大乘經。以聲聞位初無菩薩眾觀音大勢普賢文殊等為上首也。此則第二顯菩薩眾竟。第三顯諸天眾者。案日照三藏本。有忉利梵摩善吒梵魔而為上首。此則廣略不同。有無相似。上來雖有六段不同。總明證信序竟。從此已下發起序。   爾時三十三天於善法堂會有一天子名曰善住者。   述曰。第二發起序也。詳其文勢大節兩段。第一善住請。第二帝釋請。從爾時三十三天已下至雲何令我得免斯苦是善住請。從爾時帝釋聞是語已甚大驚愕已下至具如上說是帝釋請。今者先明善住。後明帝釋請。言善住請中有十段文。第一標處顯名。第二大天遊戲。第三受諸快樂。第四空聲告期。第五示所生界。第六正顯受身。第七善住驚怖。第八疾往帝釋。第九重述前言。第十希垂救濟。此則第一標處顯名者。有其三意。一者標天。二者示處。三者顯名。初言標天者。依俱捨樓炭等經述之。其三十三天者。住須彌山頂。其山在大海中心金輪之上。高十六萬踰[跳-兆+善]那。入海八萬出水亦然。四寶所成。北東南西金銀吠琉璃頗胝迦。威德光色顯於贍部洲。空作吠琉璃色。復有七金山七重圍繞。一一山皆入水八萬踰[跳-兆+善]那。下據金輪。上踰地際。其第一金山出海高四萬踰[跳-兆+善]那。第二金山出海高二萬。第三金山出海一萬。第四金山出海高五千。第五金山出海高二千五百。第六金山出海高一千二百五十踰[跳-兆+善]那。第七金山出大海高六百二十五踰[跳-兆+善]那等。一一山間皆有小海。其金山頂有金剛樹。並有夜刃神止住。金山之外有香醉山。樓炭經雲。香山高五百由旬也。立世阿毘曇論雲。有七種畜生王於中止住云云。俱捨論雲。香山南有無熱惱池。池南有大雪山。樓炭經雲。雪山有二十五由旬也。雪山南有九重黑山。一一間有無量地獄。九重黑山南名為南閻浮提。山西名西瞿陀尼。山北名鬱單越。山東名東弗婆提。其須彌山者。俱捨論雲。高十六萬踰[跳-兆+善]那。四寶所成。東面白銀。南面吠琉璃。西面頗胝迦。北面黃金。皆逐寶色形現於空。所以南閻浮提作吠琉璃色。樓炭經雲。其山四面各有大海。一一大海中各有一大龍宮。其龍具有四生。卵濕胎化。大海之外金山之側各有一樹。樹名俱梨睒。高四千里。枝葉枎疏蔭得一千里。東枝有卵生金翅鳥王宮。七寶所成。每從東枝下入大海中。取卵生龍食之。俱梨睒樹南枝上有濕生金翅鳥王宮。亦以七寶所成。從南枝下入大海中。取卵濕二生龍食之。俱梨睒樹西枝有胎生金翅鳥王宮。亦七寶所成。從西枝下入大海中。取卵濕胎三生龍食之。俱梨睒樹北枝有化生金翅鳥王宮。亦以七寶所成。從北枝下入大海中。取卵濕胎化四生龍食之。唯有十二大龍王。不被金翅鳥王所食也。俱捨論雲。其山有四層級。一一層級相去萬踰[跳-兆+善]那。明第一層上有堅手金剛山住。第二層上有持鬘金剛山住。第三層上有恆嬌金剛山住。第四層上有四天王宮。俱捨論雲。東面有提頭賴吒天王宮。南面有毘樓勒叉天王宮。西面有毘樓博叉天王宮。北面有毘沙門天王宮。樓炭經雲。其四大天王宮城。各各皆以七寶所成。七重城壁七重行樹。其城四面各各皆有寶池。黃金所成。俱捨論雲。身長五百尺。壽命五百年。從四大王天上迥高四萬踰[跳-兆+善]那至須彌頂。縱廣八萬踰[跳-兆+善]那。其地坦然。黃金所成。百一雜寶而瑩飾之。如兜羅綿。隨足高下。中有大城名曰善見。其城牆壁七寶所成。樓炭經雲。金壁銀門銀壁金門。其城四面。面廣二千五百踰[跳-兆+善]那。周匝高一踰[跳-兆+善]那。此城之中有大殿。名曰殊絕。以種種妙寶具足莊嚴故名殊絕殿。其殿四面。面廣二百五十踰[跳-兆+善]那。周匝一千踰[跳-兆+善]那。高一踰[跳-兆+善]那半。即是帝釋所居之殿。其城四面。外各有一苑。苑邊有池。各曰妙池。縱廣二千踰[跳-兆+善]那。是諸天遊戲之處。苑外東北有樹。名曰圓生。高百踰[跳-兆+善]那。蔭五千踰[跳-兆+善]那。盤五踰[跳-兆+善]那。若無風時周遍五十踰[跳-兆+善]那。問曰。樹蔭五十踰[跳-兆+善]那。雲何而能動百踰[跳-兆+善]那。答曰。若順風動時即得百踰[跳-兆+善]那。若無風時只遍五十踰[跳-兆+善]那。何以故為當樹下故。此即第一標天也。言示處者。即是善法堂會也。善法堂者。此城外西南角有堂。名曰善法。為諸天於此互論眾生善惡之事故。故名善法堂。諸天每月十五日於中互論一切眾生如法不如法事。若聞造善。諸天歡喜即言。我等天眾漸漸熾盛修羅減少。若眾生造惡者。諸天愁苦即言。天眾減少修羅增長。提謂經雲。一年之中三。□八挍每月六奏者為六齋也。智度論雲。月八日四天王太子下。十四日四天王下。十五日帝釋自下。二十三日太子下。二十九日四天王下。三十日帝釋自下。各各諸鬼神抄錄罪福。上奏天曹。天帝與三十三天於善法堂內參議。互論如法不如法事。若作福者名入福錄。為精進士增壽益算。各敕善神而擁護之。若作罪者名入四冥下。付地獄藏算減壽命。諸惡鬼常求其便。此即示處也。言顯名者。即是有一天子名曰善住。即此天內是一天數也。帝釋所中四方各八有三十二天。俱捨論雲。此天身長半俱盧捨。即一千尺也。樓炭經曰。此天白色。俱捨論雲。壽命千歲。人間一百年彼天一日一夜。還以三十日為一月。十二月為一年。如是歲數日月壽命一千歲。修中品十善即生其中也。   與諸大天遊於園觀又與大天受勝尊貴與諸天女前後圍繞歡喜遊戲者。   述曰。第二大天遊戲也。樓炭經雲。此善見大城城外四面各有一園。城東者名粗惡苑。城南名眾車苑。城西者雜林苑。城北者戲林苑。於城四面有此四苑。言城東粗惡苑者。於中鬥戰身即粗大故名粗惡苑。以七寶所成。苑中有樹名香樹衣樹瓔珞樹寶器樹樂樹飯食樹。若須香時樹下索之即得隨意多少。若須瓔珞向瓔珞樹下索之即得準前。若須寶器者至寶器樹下索之即得準前。若須飯食至其飯食樹下索之即得隨意。然諸天食有其三種。上福德者飯色即白。中福德者飯色即赤。下福德者飯色即變所青色也。須樂器時即於樂樹下取之隨意。苑中有池。以七寶莊寶。有二金鼓。是三十三天遊喜城南眾車苑者。於中眾車遊戲。馬車一千。亦以七寶莊嚴。亦有香樹衣樹瓔珞樹。亦有七寶池。亦有三金臺。以為莊嚴倍勝於前。城西雜林苑者。莊嚴如上倍勝於前。城北戲林苑者。有諸樹亦有寶池。池中亦有三金臺。種種莊嚴倍勝於前。如是四苑。是帝釋及三十三天子與諸綵女於中遊戲受快樂。自餘小天不得輒入。故雲與諸大天遊戲於園觀也。自餘小天於四苑外受天快樂。   種種音樂共相娛樂受諸快樂者。   述曰。第三受諸快樂也。樓炭經曰。此天於樂樹下取一切樂器而相娛樂受快樂也。   爾時善住天子即於夜分聞有聲言善住天子卻後七日命將欲盡者。   述曰。第四空聲告期文中有二意。初定時。後告限。言定時者。即於此日初夜分也。告限者。卻後七日命將欲盡。問曰。此天自有光明不藉日月。雲何經雲初夜分時。答曰。此天當有光明。晝夜無異不要日月。但以華開鳥鳴為晝。以華合鳥靜為夜。言初夜分時者。即是華合鳥靜之時也。言告期者。即是卻後七日命將欲盡也。問曰。諸天欲死有何相貌。答曰。有其兩種。一者小五衰相現。二者大五衰相現。言小五衰相者。俱捨論雲。一者衣服皆出非愛之聲。二者身光昧劣。三者水滴沾身。四者情滯一境。五者眼睛瞬動。若此小五衰相現未必定死。若大五衰相現必當定死。大五衰相者。大因果經曰。一者頭上華萎。二者腋下汗出。三者臭氣入身。四者不樂本座。五者眼睛瞬動。此相現時必定當死。此經雖無文準義合有應更詳之。   命終之後生贍部洲者。   述曰。第五示所生界。言贍部洲者。依俱捨論雲。在須彌山南度山有香醉山。香醉山南有大雪山。雪山北香山南有無熱惱池。池側有林曰贍部。其樹高大。其果甘美。依此林故故名贍部洲。樓炭經雲。須彌山南名南閻浮提。山西名西瞿耶尼。山北名北鬱單越。山東名東弗婆提。言南閻浮提者。廣長二十八萬里。上闊下狹。有六萬山陵五百大河。人壽一百二十歲。持五戒者即得生人中。其身長三肘或四肘。初時長命。劫末極短下至十歲。言西瞿耶尼者。廣長三十二萬里。形如正圓。受命二百五十歲。修下下品十善得生其中。身長十六肘言。鬱單越者。廣長四十萬里。地正方。壽命千歲。修下上品十善得生其中。身長三十三肘。言東弗婆提者。廣長三十六萬里。其地如半月形。壽命五百歲。修下中品十善得生其中。身長八肘。此贍部洲者。即是四天下之一數也。   受七返畜生身即受地獄苦從地獄出希得生人身生於貧賤處於母胎即無兩目者。   述曰。第六正顯受身文中有四。初受畜生。第二受地獄苦。第三受人身。第四生貧賤。處胎無兩目。若欲廣說因緣。有婆羅門述善住過去因中於母起瞋得報。如別抄記。   爾時善住天子聞此聲已即大驚怖身毛皆豎愁憂不樂者。   述曰。第七善住驚怖。   速疾往詣天帝釋所悲啼號哭惶怖無計頂禮帝釋二足尊已者。   述曰。第八疾往釋天也。   白帝釋言聽我所說我與諸天女共相圍繞受諸快樂聞有聲言善住天子卻後七日命將欲盡命終之後生贍部洲七返受畜生身受七身已即墮諸地獄從地獄出希得人身生貧賤家而無兩目者。   述曰。第九重述前言。   雲何令我得免斯苦者。   述曰。第十希垂救濟。上來雖有十段不同。總是第一善住天子請世尊說。從此已下即是天帝釋請世尊說也。   爾時帝釋聞善住天子語已甚大驚愕者。   述曰。第二帝釋請。此天帝釋請有十段經文。第一聞之驚愕。第二思受何身。第三入定諦觀。第四具知所受。第五痛傷心腑。第六師仰如來。第七帝釋持供。第八詣聖恭敬。第九廣獻佛前。第十具聞七返。此即第一聞之驚愕。   即自思惟此善住天子受何七返惡道之身者。   述曰。第二思受何身。   爾時帝釋須臾靜住入定諦觀者。   述曰。第三入定諦觀。   即見善住天子當受七返惡道之身所謂豬狗野干獼猴蟒蛇鳥鷲等身食諸穢惡不淨之物者。   述曰。第四其知所受。帝釋即見善住天子當受七返之身。所謂豬狗野干獼猴蟒蛇鳥鷲等身食諸穢惡不淨之物。言豬身者。大智度論雲。由邪憍慢故。故受豬身。提謂經雲。由癡虛受信施四事供養故。故受豬身。又法華經曰。由謗斯經故。故受豬狗野乾等身。又雲。由飲酒造癡業故受豬身。提謂經雲。惡口慳貪故。故受豬身。為物慳貪。言野干身者。大智度論雲。由輕慢善人故受野干身。又提謂經雲。由奸猾語故受野犴身。郭璞雲。野犴形大於狐。又能緣樹。言獼猴身者。大智論雲。由輕躁短促故受獼猴身。提謂經雲。由遊戲放逸故受獼猴身。又蟒蛇身者。亦大智度論雲。由瞋恚多故。故受毒蛇等身。爾雅雲。蟒王蛇。郭璞雲。蛇之大故。故名為王。問曰。由何此等畜生身有毛羽。答曰。大智度論雲。由受觸樂故身生毛羽。良為善住先造是業故。故受斯苦報也。   爾時帝釋觀見善住天子當墮七返惡道之身拯助苦惱痛割於心諦思無計者。   述曰。五痛傷心腑也。   何所歸依唯有如來應正等覺令其善住得免斯苦者。   述曰。第六師仰如來。   爾時帝釋即於此日初夜分時以種種華鬘塗香末香以妙天衣莊嚴執持者。   述曰。第七帝釋持供者。有其五種。一者華鬘。二者塗香。三者末香。四者天衣。五者瓔珞。言華鬘者。謂西國以綖貫華名之為鬘。塗香末香者。此天之中有其香樹。樹上取香隨意供養。言天衣者。大智度論雲。此天之中有其衣樹。天若須衣時樹下取衣而受用之。此衣白色由如薄冰。無有文字。樓炭經雲。此忉利天衣重六銖半。言瓔珞者。樓炭經雲。此天之中有瓔珞樹隨意取之。無有眾苦也。   往詣誓多林園於世尊所到已頂禮佛足右遶七匝者。   述曰。第八詣聖呈供。言七匝者。提謂經曰。應七覺分也。   即於佛前廣大供養者。   述曰。第九廣獻佛前。   佛前□跪而白佛言世尊善住天子雲何當受七返畜生惡道之身具如上說者。   述曰。第十具聞七返也。上來雖有多文不同。總是第一教起因緣分竟。   爾時如來頂上放種種光遍滿十方一切世界已其光還來遶佛三匝從佛口入佛便微笑者。   述曰。此大文第二。如來正答。明聖教所說分。自天帝釋跡發寶宮來儀金地。非直現滋善住。乃兼潤未來故。得頂放神光面含微笑。為問之答。莫大於斯。然文相既多。開為一十四段。第一現相表奇。第二標名示德。第三釋天重請。第四佛答深詞。第五重顯神功。第六專令授與。第七廣陳多福。第八建塔尊人。第九靜息護持。第十天王更請。第十一如來正答。第十二略顯威嚴。第十三示軌令持。第十四標功授與。此即第一現相標奇。文中有三。一放光。二收光。三微笑。言放光者。觀佛三昧經雲。以三度人。一者名字。二者說法。三者光明。今者欲度眾生故。所以放光。即是一也。又地持論雲。諸佛光明有其八業。一者覺業。二者因業。三者卷舒。四者正業。五者降伏業。六者敬業。七者示現業。八者請業。第一覺業者。為放大光明照諸菩薩如來即放護念故。第二因業者。為有無量阿僧祇光以為眷屬故。第三卷舒業者。為諸如來放大光明無量阿僧祇世界以還入常戒故。第四正業者。謂諸如來放大光明普照三途一切惡道悉皆息苦。第五降伏業者。為諸如來放大光明令魔驚怖不能破壞所化眾生故。第六敬業者。為諸如來放大光明現不可思議佛神力故。第七示現業者。為諸如來放大光明普照諸大會令見故。第八請業者。為於光中發聲說偈故。所以頌雲。覺因卷舒正降伏。敬業示現及請業。應知是名八種業。問曰。何故說法華經即放眉間光。今說此經便放頂上光。答曰。所表各異。是故放光不同。依報恩經雲。如來有八處放光。各各不同。一者足下。二膝上。三者陰藏。四者臍中。五者胸前。六者口中。七者眉間。八者頂上。言足下放光者照一切地獄。膝上放光者照畜生。陰藏放光者照阿修羅。胸前放光者照大天。口中放光者為照三乘人。眉間放光者為照大乘菩薩。頂上放光者十方六道一切普照。表陀羅尼最尊最上。又大智度論雲。如來於其八處放光。一一處中有六百千萬億光。一一光中皆具八業。三微笑者。菩薩處胎經雲。如來笑有多種。見生梵天佛亦微笑。見作轉輪王佛亦微笑。見作獄卒佛亦微笑。見作餓鬼佛亦微笑。見作畜生佛亦微笑。乃至反以入地獄皆非解脫。何如來微笑。問曰。如來大悲何為聞苦而笑。答曰。眾生入道有種種不同。有因苦而修善。有因樂而造惡。今者眾生深生世樂後墮惡道。佛則不喜。若見眾生雖受諸苦而能進道佛即歡喜。所以法華經雲。今世後世如實知之。又地持論雲。有法現世受樂他世受苦。有法現世受苦他世受樂。有法現世受樂他世受樂。有法現世受苦他世受苦。言現世受樂他世受苦者。為決定心殺生遊獵造十惡業。雖現世受小樂未來必墮惡道故。後受樂報言現世受樂他世受樂者。為樂心持戒。現世安穩未來得樂。言現世受苦他世受苦者。為邪見外道之人。或以五熱炙身為現受苦。未來後墮惡道受苦。如菩薩處胎經雲。昔佛過去世時為求法故至一山口。見一千箇外道集在一處。苦行求法。或有常翹一足隨而轉。或臥棘刺。或時服沙。或作獐鹿牛馬豬狗等觀。或投身深谷。或抱石自沈。或五熱炙身。或自解支節。或開腦然燈。或投身沸鑊。或江左殺生河邊發願。或繫父母擲置火中得生梵天。或食糞穢。或噉菰果。或七日一食。或以樹葉為衣。或將髑髏以為瓔珞。或用髑髏以為食器。或服針刺心以為持戒。集在一處。互相破腸以水洗腸。言除邪垢。此皆是現在受苦。他世受苦。即是第一現相表奇竟也。   告帝釋言天帝有陀羅尼名為如來佛頂尊勝能淨一切惡道者。   述曰。第二標名示德也。此天帝釋文中有一十四段經文。第一舉名顯德。第二淨除生死。第三破苦迴向。第四聞咒滅罪。第五略顯勝生。第六憶念增壽。第七三業清淨。第八如來觀視。第九天神侍衛。第十為人所敬。第十一惡障消滅。第十二菩薩覆護。第十三讀誦壞苦。第十四遊入勝境。此則第一舉名顯德。初則舉名。後即顯德。舉名者。即是佛頂尊勝陀羅尼也。言顯德者。乃是滅除一切惡道也。   能淨除一切生死苦惱者。   述曰。第二淨除生死也。此則略舉前後苦。若具足說者應雲生老病死也。涅槃經雲。佛告波斯匿大王言。有四大山。從四方來擁塞國王。當為何計。波斯匿王曰。不可逃避。唯知專心佈施持戒。佛言。善哉大王。我說四山者。即眾生生老病死當來逼人。雲何不修戒施。王曰。佈施持戒得何果報。佛言。當生人天多受快樂。法華經雲。四面者生為東面。老為南面。病為西面。死為北面。又法華經雲。不覺不知不驚不怖。火來逼身者。解雲。不覺者不覺生苦。不知者不知老苦。不驚者不知病苦。不怖者不知死苦也。火來逼身者。為無常之火也。何以得知。遺教經曰。當念無常之火燒諸世間。如救頭然早求解脫。今更略釋生老病死。言生死者。大小乘各自不同。如唯識論。以第八識賴耶受生。若依俱捨論雲。第六意識受生。今解者。由第六意識起愛引彼賴耶種子方始現行故所以受生。又俱捨論六道四生皆有中陰之身。由中陰身起愛所以受生。其中身七日一易。極遲七七日。又雲。死言受胎須具三緣。一者父母調適。二者父母起欲。三者乾闥婆城亦名中陰。問曰。雲何喚中陰身作乾闥婆城。答曰。為食香故。故名乾闥婆城。此中陰身唯食於香不食餘物。若是有福德者。以妙香氣為食。若薄福德者。以臭氣為食。為尋香故。故名乾闥婆城。問曰。其大小如何。答。身量大小猶如六七歲小兒。若生天中陰者。頭向上足向下。若是地獄中陰。即頭向下足向上。問曰。幾許時受中陰身。答曰。極遲者七七日。七日一度易身。若其七七日者即七度變身。若其七七日滿不得受生。即變於雜畜生之中而受生。若是春時中陰。便於馬胎受身。何以故。馬春時行欲故。若夏時中陰。便於牛中受身。以牛夏時行欲故。秋時中陰。便於狗中受身。為狗秋時行欲故。若是冬時中陰。便於熊中受身。何以故為熊於冬時行欲。若非四時中陰者。便於野牛野狗野馬中受身。及人等為非時行欲故。問曰。生有幾種。答曰。有其四種。謂胎卵濕化。凡此四生皆從第六意識起愛。然始受生。問曰。如化生生於地獄。見一苦具。雲何起愛而受生也。答曰。由愛處所故。所以受生。為生顛倒妄見一切猛火苦具有大光明。亦生愛樂即便受生。問曰。濕生雲何。答曰。愛香氣故所以濕生。若有福德者。以妙香為香。或以清淨為香。為生愛故於中受身。若薄福德者。以臭氣為香。以不淨為香。即便生愛於中受身。問曰。卵生雲何。答曰。卵生者由眾生遊戲處所故。所以受卵生身。若有福德者。望見種種園林種種堂殿遊戲自在於中受生。若有薄福德者。望見種種逼迫怕怖之事。或見大風。或見大雨。即便入井屋間或草葉間。於中藏避。乃言安穩。即便起愛便即受生。問曰。雲何胎生。答曰。由愛慾故所以胎生。若是男於母起愛心。若是女人於父生愛慾心。此中陰身皆有此二相。及想父母行欲不淨流出。心生歡喜。作自不淨想。仍託此不淨於中受身。此一剎那時便即受胎。譬如葉蟲依葉糞蟲依糞。種子受胎亦復依附精血而受此身。又瑜伽論雲。胎中有其五位。一七日羯羅藍。二七日頞部陀。三七日閉屍。四七日健南。五七日缽羅奢佉。是為胎中五位。初羯羅藍者。唐雲凝蘇。為父母妄想精血凝流。由如酪上凝脂。狀如稠膠結聚。二七日頞部陀者。漢雲胞結。為父母精血之上起諸胞結。狀糜粟形如粥皮。三七日閉屍者。漢雲結取。為結精血狀如爛肉。若是男子在母左邊。上闊下狹。面向其母。若是女人在母右邊。上狹下闊。面向其父。四七日健南者。此雲堅肉。為結或肉團。五七日缽羅奢佉者。此雲支分。為但有人形。未有眼耳鼻舌也。至六七日從母臍輪有風吹其肉團。乃至眼耳鼻舌上下手足一切身份在生藏之下熟藏之上。母若受飢寒冷熱。孩子亦爾。日月滿足。心生厭離。頭趣產門。如兩山間逼切其身。種種不淨與身俱出。其體細濡如新瘡不可得觸。手若觸時如利刀刃。故言生苦也。若言死苦者。依瑜伽論雲。由大怖畏一時俱至。親愛永隔。身屋崩倒。又雲。死王至時。如劫盡燒一切都盡。又如金剛霹靂諸山破碎都盡。又雲。如大猛風拔倒身樹。又五王經雲。言死苦者。謂四大分張。六情無主神識離體。風刀解身。眼張口開。白汗流出。兩手橫空。一切怖至。風斷氣絕。火滅身冷。地散血流。膀脹爛壞。蟲狼食盡。是名死苦。今此陀羅尼。悉能除此等之苦。此即第二得除生死也。   又能淨除諸地獄閻羅王界畜生之苦又破一切地獄能迴向善道者。   述曰。第三破苦迴向也。文中有其四意。一破地獄苦。二破餓鬼苦。三破畜生苦。四迴向善道。言地獄苦者。諸苦在地下故名地獄。俱捨論說八大地獄。總在地下。小者支派流在人間及山澤曠野或諸江海間。其處不定。唐琳冥報記雲。言餓鬼者。雜心說。常被飢渴多諸恐怖故名餓鬼。由過去多慳貪。所以受餓鬼身。又智度論雲。有諸餓鬼。為飢餓故。口出猛火自燒其身。由枯樹。若與水千年不足。又解深密經曰。有諸餓鬼。為飢餓故走至海邊。見諸海水悉皆枯渴。又善生經曰。由不行財施故無財寶報。由不行法施故得愚癡報。由不行無畏施故得恐怖。又薩遮尼乾子經雲。惜財不佈施。藏積恐人知。捨身空手去。餓鬼中受苦還受飢。又丈夫論說。慳心多者。雖是泥土重於金玉。悲心多者。雖是金玉類輕於草木。又雲。慳貪之人糞土上惜。何況財物。郁伽長者經曰。佈施能薄三毒。佈施之時能令貪薄破餓鬼業。見來乞者心生慈悲。能令瞋薄破醜陋業。迴向無上道。能令癡薄破畜生業。又畜生者。亦云傍生。以傍行故。故名傍生。依正法唸經雲。有三十四億形類各各不同。又樓炭經雲。本住處者在海中流派之間也。言迴向善道者。為陀羅尼能破三塗滅除八苦。所以迴向善道。此即第三破苦迴向竟。   佛告天帝此佛頂尊勝陀羅尼若有人聞一經於耳先世所造一切地獄惡業皆悉消滅者。   述曰。第四聞咒滅罪。明此陀羅尼一經於耳。所有一切地獄惡業皆悉消滅。顯其神力不可思議。   當得清淨之身隨所生處憶持不忘從一佛剎至一佛剎從一天界至一天界遍歷三十三天者。   述曰。第五略顯勝生。文中有其三意。一者得清淨身。二生諸佛國。三生忉利天。聞此陀羅尼力得此勝處生。大智度論雲。求生天者。要須修三種福。雲何三種福。一者禮拜。二者聽法。三者供養眾僧。又雲。佈施持戒忍辱。行此三種事即得生天。若不能修善三事。但聞陀羅尼。即得生天及諸淨土。   所生之處憶持不忘天帝若人命欲將終須臾憶念此陀羅尼還得增壽者。   述曰。第六憶念增壽也。   得身口意淨身無苦痛隨其福利隨處安穩者。   述曰。第七三業清淨也。若人憶念此陀羅尼。所有十惡之業皆悉消滅。所以三業清淨也。   一切如來之所觀視者。   述曰。第八如來觀視也。若人憶念此陀羅尼者。一切如來恆常觀視。   一切天神恆常侍衛者。   述曰。第九天神侍衛。若人憶念此陀羅尼者。常恆一切諸天善神隨逐守護也。   為人所敬者。   述曰。第十為人所敬。若人憶念此陀羅尼者。人所愛敬。   惡障消除者。   述曰。第十一惡障消滅。若人憶念此陀羅尼者。所有惡業等障皆悉消滅。   一切菩薩同心覆護者。   述曰。第十二菩薩覆護。言憶念此陀羅尼者。一切菩薩覆護也。   佛告天帝若人能須臾讀誦此陀羅尼者此人所有一切地獄畜生閻羅王界餓鬼之苦破壞消滅無有遺餘者。   述曰。第十三讀誦壞苦。文中有其三意。一破地獄。二破餓鬼。三破畜生。一破地獄者。依大智度論雲。於俱捨稍不同。有其八大地獄。一者等活。二者黑繩。三者眾合。四者叫喚。五者大叫喚。六者炎熱。七者大炎熱。八者阿鼻。名八大地獄。雲何名等活地獄。答。地獄中罪人各各鬥諍。相害相剝。鐵叉相貫。鐵棒相打。遞相殺害。晝夜不息。罪人死已。獄卒言活。應聲而活。還相殺害。經無量劫。故名等活地獄。雲何名黑繩地獄。答。為獄卒羅剎常以熱鐵黑繩拼度罪人。鋸解斧斫。方者令圓。圓者令方。齊秤之經無量劫。為繩拼度。故名為黑繩地獄。雲何名眾合地獄。答。為獄卒形如羅剎。或作牛馬虎狼師子之頭。或作獐鹿豬羊獸象之身。來食罪人。罪人忙怕走入山間。於其山間有大鐵輪來轉罪人。諸山競合。所有脂血。劇如押油笮蒲桃。積頭如山。成為山合故。故名眾合地獄。雲何叫喚地獄。答。為獄卒羅剎。頭黃如金。眼赤如火。手中放箭。口出惡聲。於虛空中箭下如雨。罪人忙怕東西逃避。走熱鐵上。脂血凝流。欲出門門即卻閉。號聲大叫。故名叫喚地獄。雲何大叫喚地獄。答曰。為獄中有二大鑊。一名難陀。二名跋難陀。滿中鹹苦以煮罪人。罪人入中由如煮豆。支節零落。經無量劫。後入灰河。滿中沸炭。復入炎床上。強扶令坐。一切毛孔皆出猛火。發聲大叫。故名大叫喚地獄。雲何名炎熱地獄。為滿中猛火。上火徹下。下火徹上。雲何名阿鼻地獄。答。為東壁火到西壁。南北上下並然。一切苦具皆悉滿中。罪人毛孔皆猛火。如是八大地獄。一一各有十六地獄以為眷屬。言十六者。所謂八寒八熱。言八寒者。一者阿浮陀。二者尼羅浮陀。三者阿羅羅。四者阿波波。五者阿□□。六者漚波羅。七者波頭摩。八者摩訶波頭摩。是名八寒地獄。言八熱者。炭坑。二者沸屎。三者燒林。四者劍林。五者刀路。六者刺林。七者鹹河。八者銅□。是名八熱地獄。雲何阿浮陀地獄。唐雲多少有孔。謂滿中積冰。復有冷毒。風吹諸罪人皮肉筋骨。一切破碎。若人劫剝眾生衣服。令他寒凍。受如是報在此獄中。雲何尼羅浮陀地獄。唐雲無孔。純冰所成。造前惡業即入其中。雲何阿波波。阿羅羅。阿□□。此三地獄。皆悉口噤寒倍於前。雲何漚波羅地獄。唐雲青蓮華獄。純冰所成。色如青蓮華。雲何波頭摩地獄。唐雲紅蓮華獄。謂此地獄極寒凍。諸罪人身份裂破其肉。乃宜所以名紅蓮華也。雲何摩訶波頭摩地獄。唐雲大紅蓮華也。其苦倍前。是名八寒地獄。雲何炭坑地獄。謂中炭火火皆沒膝。若人破戒墮此地獄中。雲何沸屎地獄。謂此地獄內滿中沸屎。深廣如河。若人破齊夜食入此地獄中。雲何名燒林地獄。為此獄內一切草木土地皆出猛火。若有眾生。焚燒山者墮此獄中。雲何名劍林地獄。謂此地獄中多有諸樹。皆劍為葉。風吹葉落皆成劍輪。墮罪人身上。支節零落。若人好鬥諍殺生墮此獄中。雲何刀路地獄。滿中以大刀為路。罪人入中支節墮落。以刀殺生者墮此獄中。雲何名刺林地獄。謂此獄中有鐵樹。樹高一由旬。以鐵為刺。上有毒蛇化為美女喚罪人。罪人上已鐵刺刺身。毒蛇貫腹。受大苦惱。若人貪慾者墮此獄中。雲何名為鹹河地獄。謂此河中滿皆總是鹹水由如灰汁。罪人入中支節爛壞。於其四岸有諸獄卒。有身熱鐵劍。禦捍罪人不令得出。若人好潛剝眾生者。死墮此地獄。雲何名銅□地獄。為此獄中多有銅□。縛諸罪人。獄卒羅剎以鉗開口。灌以洋銅。與鐵丸食之。食足已訖。五臟焦爛。支節火流。若人偷盜飲食。虛受信施。一旦命終墮此地獄。是名八熱地獄。言畜生者。依三法智度論雲。有其三處。合有九種。水中有三。一無足二多足三二足。陸地準之。空中亦然。合有九種。言閻摩路迦者。瑜伽論雲。此南贍部下五百踰[跳-兆+善]那。有閻羅王所住之國。唐雲靜息。一切罪人及以餓鬼並屬此王。問曰。餓鬼道幾生。答曰。胎化二生。化生可知。雲何胎生。答曰。經有成文。如餓鬼女白言。我夜生五子。隨所生處悉皆食盡而無暫飽。此即第十三讀誦壞苦。   諸佛剎土及諸天宮一切菩薩所住之門無有障礙隨意遊入者。   述曰。第十四遊入勝境。   爾時帝釋白佛言世尊唯願如來為眾生說增益壽命之法者。   述曰。此大節文第三釋天重請。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疏捲上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803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教跡義記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疏並釋真言義卷下   上都大聖千福法華寺內供奉翻經證義講論大德沙門法崇述  歸依毘盧遮那佛  大乘法藏陀羅尼  文殊普賢諸聖僧  我今頂禮故稽首  凡愚識淺不能了  隨文讚歎實慚懼  願與加護借威光  今得總持皆解脫   夫群迷不一。識性萬差。各隨封滯之門。不遇正真之路。故使沈淪苦海勝福無以得主。履霜堅冰積禍因茲不滅。遂乃文殊感激波利。卻取於此經。震境願成。海內鹹聞。而翳賴先王至聖翻譯暉於丹墀。□□襋□□魯□禖□□□□椽□□□□埤□□痢□橙□奰□魯□□□□□□駛□裀□□□□□□Z□□□□餞樧□□□秸飣□逆□W□□□□□□部慼均撩殏ョ慼慼慼慼慼慼慼樊魽慼潼H襐□□□祤□□飀□箋□□□□□□□□□觩□□□□□G□淪楚慼慼慼慼憔\□療□□□□K□□穻□□□□□□□□□委玲□檢□飣椏餾□□□禡粘逆□□□□飯□j□□□□□□□□□□□□□□□p埤□□□□□苤慼荂摯I□諑R騁□斂諑J□□}□□駟□□亮□□禛本□餞櫬饅□榖禭檟禍□□□訂□飀□□榙□□□□檇□□□□□□□□□輦輦□穡J□□□襼□□□□□□□□□□□□埤□酋□□覷□□姮□□飀□□□奩襼□逆□娑祔□□□□□橖□滿數V壘倫褸□□□□□□□□□部慼慼慼慼慼慼慼樣_摧辣c狦□□耙□性□褣§□耦□嬥□秅蛂情慼慼慼慼慼慾蛂情敵央潦^□棩尤§□□憒莧□c尤§□□垥□□□尤§□孥□□□鞏尤§□胥璁l□物尤§□嫩□鸒j□尤§□靦鮨□腦□尤§□□營□慦燴尤□   第一歸敬尊德門   爾時世尊知帝釋意之所念樂聞佛說是陀羅尼法即說咒曰者。   述曰。此大節第四。佛答深詞也。於中有二。初佛知心念。二正答咒詞。此之初也。於中言陀羅尼。   曩謨   唐雲歸命也。解曰。歸命者稽首之稱。稽者至也。首者頭也。世尊敬禮也。以頭至地故雲稽首。通三業敬。意顯福田摧我慢故。敬跪之極令物生善故。又曩謨者敬禮之名。歸命者依投義。歸還本源。依令證實。   婆哦縛帝   唐言世尊也。世尊者十號之中一稱名也。菩薩圍繞。天人敬仰。世間無比。故號尊也。能對治世故雲世尊矣。次出體者。此三業禮。身語二業色聲二處二界所攝。意業禮者行蘊法處法界小分為性。亦通後得智五蘊為性。定道無表亦此攝。故虔恭曰敬。軌儀稱禮。總以二十二法。遍行五別境五善十一併意為性。言遍行五者。即作意.觸.受.想.思為五也。言別境五者。即欲.勝解.念.定.慧為五也。善有十一者。即信.精進.慚愧.無貪.無瞋.無癡.輕安.不放逸.捨.不害為十一也。又三業禮者。意顯大師有天眼故身業禮。以可見故。若在暗處以語業禮。以可聞故。若眼耳俱失以意業禮。不能聞見故。又三輪為因故。身業禮者。神境輪為因。語業禮者。教誡輪為因。意業禮者。記心輪為因。故涅槃經雲。諸佛所師所謂法也。以法常故諸佛亦常。常者法則真如涅槃體矣。菩薩能歸修證斷惑。佛亦所歸依。即是持業釋也。且如凡夫地前菩薩。三業皆是有漏。若登地上菩薩七地已前本質身語唯是有漏。若後得智變起色聲即無漏性。若八地以上菩薩本質亦唯有漏。以第八識由有漏。故所變相分非無漏攝。若影像色聲第六識聚唯無漏故變身語亦唯無漏。若真言行人修持三密。覺悟一心。歸赴本源。依命修證。速疾承事一切如來。捨身奉獻。初禮東方阿□佛。全身委地以心禮。金剛合掌舒頂上。由此真言身印故即得圓滿菩提心。次應敬禮南方寶生佛。為奉灌頂供養故。金剛合掌下當心。以額著地。為獻此身妙請故不久當為三界主。為求供養轉法輪。次應敬禮西方無量壽佛。金剛合掌置頂上。以口著地奉其身。由獻此身誠請故。當同救世轉法輪。後當敬禮北方不空成就。為求供養羯磨故。則金剛合掌當心上。用頂著地。而奉獻。由是獻身方便故便能示現種種身。又此四方禮。當方皆有真言契印。於瑜伽阿闍梨處學習應悉周備也。   怛□□咽□   唐雲三世。亦云三界也。解曰。三世者。三時分位假立其名。唸唸遷流對冶為世。三界者。界別不同即有三界。欲色無色九有情居。欲禪四空趣生有異。受報差別粗細不同。唯佛特尊故超三界。世相輪轉生滅不停。體若虛空寧居幻境。   缽囉底尾始瑟吒野   唐言最殊勝也。解曰。三賢十聖分位修因。德行未圓不名最勝。唯佛上上無比特尊。因果具圓故名最殊勝。   沒馱野   唐雲大覺也。解曰。佛者覺也。我法既空名曰大也。聲聞自覺菩薩覺他諸佛覺圓名曰大覺。又此真言體成法界無所不遍故名大覺。問大覺廣遍唯佛窮源。凡何得知與佛齊證。答凡聖名別。心色不殊。以妄隔情即生二見。今從意密諦觀瑜伽。本尊真如無生無滅。從覺向覺不間修持。一念相應凡聖同也。   婆哦縛帝   唐雲世尊也。解曰。世尊者。具足稱言六種義自在熾盛與端嚴等。又薄伽雲破。縛帝雲人。如人接戰善解軍謀對敵無遺。故雲能破。是故降伏四魔。具大勢力。坐菩提樹。名婆哦縛帝也。   第二章表法身門   怛爾也他   唐雲所謂之義。亦云即說之義也。   唵   唐雲三身義。亦云一切法不生。亦云無見頂相也。解曰。唵字者祕密不可翻也。以聲明意連帶解釋有三身義。一阿聲一切法不生二鄔聲流注分別。三麼聲慈化等義。又雲。空義此三聲連合故曰唵也。所謂一切法不生者本是法身。所謂分別者報身也。慈者化身義也。故雲無見頂相義也。又三身義者如金光明說。一者化身。二者應身。三者法身也。佛地論說。法性之身體常不變。非假所立非如餘身合集所成。大功德法之處依止故。十力四無畏等名為法性。身體依聚義總說名身。法性即身持業釋也。報身者。明受用身能令他受用種種大法樂故。成唯識說。自受用身將自受用廣大法樂。他受用身為十地眾現通說法。決眾疑網令他受用。其化身者。利樂眾生示現種種變化事故。轉換舊形變無現有。化化多異神境勝化。名為變化事也。又解。修行願滿不待時處。隨眾生類現五趣身。是名化身。又永斷惑障能現應身。業障淨故能現法身。依空出電依電出光。依法身故出應身。依應身故出化身。問。三身既然。土義如何。答。法性土者。非色所攝。不可說其形量大小。然依事相無量無邊。譬如虛空遍一切處。其報土之中又分二土。自受用土者。十地菩薩生大自在天宮。有十種果相。現大寶蓮華座。周圍如千阿僧祇百千萬三千大千世界塵數量出。第十地菩薩坐登正覺既成佛土。眾生莊嚴隨法性土量亦無邊。其受用土量亦無邊。其受用土隨十地菩薩所安而現大小。初地菩薩坐百葉蓮華。悟百法明門。百佛剎土王一佛國土三千世界。二地菩薩坐千葉蓮華。乃至十地見佛極大數微塵數蓮華登坐。其他受用土處所不定。或在色界淨居天上。或在西方無邊等處。又法性土一切如來同所證故。體無差別。自受用土雖一切佛各變不同。而皆無邊不相障礙。餘二佛土隨諸如來所化有情。同時同處。各變為土。形狀相似不相障礙。轉為增長緣。令所化生自識變現。謂於一土有一佛。為現神通。說法饒益。如此土眾生。宜聞釋迦彌陀之化。即共變之。為諸有情無始時來更相繫屬。或多屬一。或一屬多。是故真言行者。唵字加持深入瑜伽。齊修三密。即等多身。名毘盧遮那三身義也。又解。唵字者是灌頂義。如剎利澆頭王。欲登王位。取四大海水。香華七寶嚴飾灌頂。方號澆頭王。今此佛頂是一切如來灌頂之法。含無量義。一切鬼神龍天梵王帝釋聞者鹹悉歸依。離諸災難。皆發善心。樂聞正法。問曰。陀羅尼密句自古不翻。何得今雲有此解釋。答曰。梵音微妙。通語極寬。欲界色天。龍神八部。閻浮北鬱眷屬等洲異類。天仙聞皆領會遞互相資。有漏諸天倍生歡喜。如翻此句雜語誦持。局在一方諸天領悟。以茲佛敕密化群迷。攝受加持專心梵誦。今但翻義句令物生解。誦持梵語不可輒移。謂此真言法爾成就第一義諦。仰生深信勿譯異。音猶如日輪唯假光明。而取照用。不可駐暗。專心領視也。   第三淨除惡趣門   尾戍馱野   唐雲清淨也。解曰。淨除者。迷因二障苦果無窮。持此真言者深依必遣。   娑麼三滿多縛婆娑   唐言普遍照曜也。   娑頗羅拏   唐言舒遍也。解曰。唵字加持已淨除二障煩惱所知。神力光明照曜舒遍。根本後得緣俗緣真。六趣稠林一切皆照。只為有情業重不遇真言。流浪三途不聞斯句。因粗果重出路無由。若得真言阿闍梨教照曜舒遍。必淨苦源。又解。舒遍者。以此陀羅尼光無有障礙。觸斯光者皆得淨除。若有先亡所在之處淨土一把。誦此真言二十一遍。散其亡者人身骨之體。即得離苦。具如下疏文解。平等照曜染淨不差。名言性空空何可得。照曜光發愚冥皆除。剎土現身所作無滯。   哦底哦賀曩   唐言其義甚深。亦云六趣稠林也。解曰。甚深有二也。一者理甚深。所謂佛頂真言。二者事甚深。所謂六趣稠林。染淨因果。漏無漏殊。真俗二深。唯佛窮備。言六趣稠林者。一是人趣。居四天下。南瞻部洲三邊各二千踰繕那。南邊三百踰繕那。半北俱盧洲四面各二千。東弗毘提洲三邊各二千。東邊三百五十。西拘耶尼洲經二千五百由旬。周圍此三倍。天趣所居。欲界地居共有六天。色界十八天。無色四天。身異想異。翻此身想差別不同。如起世俱捨。修羅趣者有其三別。一天趣形。二鬼形。三畜趣形。雖是一異熟報差。貧富傲慢猛利劣弱一一不同。如起世。畜趣差別。多分身橫住無上方。水陸空等。餓鬼趣者。宿因慳貪喜盜他物。心多怯弱。形瘦貌醜。身心輕躁故名餓鬼。地獄者。此下過二萬踰繕那有阿鼻旨。深廣同前。餘七地獄在無間上。一一各有四增。煻煨.糞屎.刀刃.烈河等。八寒地獄。如其次第繞四洲輪圍山外。極冥黑暗。若謗賢聖招如是苦。諸餘孤露地獄別業招者。或近江河山間曠野。或在地下。十六別處各有異名。迷因起業感此稠林。事理未明。不能離縛。諸佛觀智速疾真言。六趣稠林淨除皆盡也。   娑縛婆縛尾秫弟   唐雲自然清淨也。解曰。瑜伽普照。事理分明。習氣永除。自然清淨也。   第四善明灌頂門   阿鼻詵左□半   唐雲引灌頂我也。解曰。所謂灌頂者有其五種。一光明灌頂。謂諸佛菩薩放光加持。二者甘露灌頂。謂以部主真言加持香水。三者種子灌頂。謂部主真言想布字門遍身份。四者智印灌頂。謂部主所執契印加持。五者句義灌頂。謂部尊真言及思中義運用加持。若初修道入真言門。先訪師主大阿闍梨。建立道場求灌頂法。入修三密願證瑜伽。猶如世間輪王太子欲紹王位以承國祚。用七寶瓶盛四大海水。澆頭灌頂方承王位。如是真教入祕密門。同彼軌儀故號佛子。十方佛會五智成身。從灌頂為初聞瑜伽教。若先發心東方成就金剛智。創見道時超三賢位。名出到菩提。南方成就寶印智。修證十地平等功德。名灌頂位。西方成就蓮華智。轉妙法輪恆住觀察。名無量壽。北方成就業用智。住現化身大圓所作。總名灌頂相也。   素哦多   唐雲善逝。解曰。善逝者。十號之中一名稱也。能引眾生皆歸淨土故名善逝也。   縛囉縛左曩   唐雲殊勝教也。解曰。三乘之外別顯總持。顯密不同故曰殊勝也。   阿蜜□多鼻曬罽   唐雲甘露灌頂。亦稱雲不死句。不死句者。解脫法身也。解曰。藥中最上者無過甘露。著毒之者服乃必除。闡提不信謗法尤深。灌頂加持定當不死。以真言甘露塵累清淨。執遣界空名為解脫。離縛得脫即顯法身。悲智雙修名不死句也。又解。天降甘雨草木生芽。灌頂潤身亦成證也。   阿賀羅阿賀羅   唐雲唯願攝授唯願攝授。又雲遍攘災難脫諸苦惱也。解曰。重言攝受者。至誠發願懇切之辭。為是真言行者持誦策懃。祈願加持速雲攝受。諸佛慈念救護攘災得脫苦因名攘災也。又解。凡夫二念真妄參差。念誦持心功微力淺。若本尊攝受得入瑜伽。二心恬然。名曰攘災攝授也。   阿慾散馱囉抳   唐雲堅住持壽命。解曰。諸佛既以攝受壽命即是住持。又解。報力住持唯是第八諸佛攝受乃得延齡。又解。持此真言延命增壽。不被諸魔奪其命根。如善住天子受持之力。其命轉增遠記菩提成無上果。   第五神力加持門   戍馱野戍馱野哦哦曩尾秫第   唐雲如虛空清淨也。解曰。詳觀此意。法諭雙彰二因滌除淨若空界。賢聖分位修證不同。唯有佛身如虛空淨。又解。一切諸法體性空寂。諸佛妙智依空而轉。所有建立及不建立。空與不空智相常住猶如虛空。然此虛空體虛非實。唯有妙智功用不窮。故假諭雲虛空清淨也。   烏瑟抳灑   唐雲佛頂。解曰。如敘釋也。   尾惹野尾秫弟   唐雲。最勝清淨也。解曰。虛空寬廣體喻法身。佛頂最高名為報應。   娑賀娑羅囉濕茗   唐雲千光明。解曰。千光明者諭化身。准此顯句釋三身密字之中。先以廣辨。若以虛空清淨持業釋雲佛即虛空謬之甚也。   散祖爾帝   唐雲驚覺。解曰。既蒙光觸驚覺身心。懇切歸依有此來意。又解。光從頂發遍照剎塵。其光卻收還入佛頂。發起行者。持誦心開光觸有緣。故雲驚覺也。   薩縛怛他哦多地瑟奼曩地瑟恥多   唐雲一切如來神力加持。解曰。一切諸佛神力難思。潛護加持必獲成就。覺性菩提四智心品。覺相如幻恆觀月輪。以菩提心大悲方便示教利喜。驚覺有情。名神力加持也。   母捺□   唐雲契印。解曰。契印者。諸佛如來契約印信。契即是發。印即是驗。所謂身印百千威儀語印無量真言心印。塵沙觀智一一指歸全剛祕決。於阿闍梨伏膺受訓。當自明瞭之。   縛日囉迦野僧賀多曩尾秫弟   唐雲金剛鉤鎖身清淨也。解曰。凡夫不防多有漏失。縱有少慎不出二乘。豈同殊勝祕密真言。若受得金剛鉤鎖契印而有妄失。豈不堅固耶。故身清淨猶若金剛。鉤鎖永牢而無有失。又解。欲令有情具無礙智。於空不滯。於有體虛。以五智相屈曲如鉤。能鉤眾生出牢有海。能鉤聖智入眾生心。若有菩薩作佛事時。布身鉤鎖。及持此鉤印。鉤於十方界諸佛菩薩。如風疾至。加持此身即成鉤鎖也。   薩縛縛囉拏尾秫弟   唐雲一切障清淨。解曰。一切障清淨者。二障因緣輪迴不息。受諸逼迫。累業難除。今遇加持真言清淨神力。能護苦報自消。又解。佛頂真言能除三惡。自性無染。如摩尼珠雖處污泥而不受染。所求皆遂成就無疑。又解。內外觀察。心色一如。障體幻空。緣生非有。亦謂聲聞欣寂。外道惡求執有執無各生異見。唯有真言菩薩。智慧善巧建立種種微妙相。用入佛境界。得佛加持。於百千三昧出入無礙。不動不沒入眾生界教化無盡。而其身心不著不礙無有間斷。即於此生滿足佛地。一切障礙皆得清淨也。   第六壽命增長門   缽囉底□□□□篥式慼   唐雲壽命皆得清淨也。解曰。真言力大持即報深。壽命延長故得清淨。又解。命欲將終還得增壽。縱生惡處惡滅善增。如大悲經雲。說所生惡處有十五種。一者不被飢餓困苦死。二者不被囚禁楚杖死。三者不被怨家酬對死。四者不被軍陳相殺死。五者不為虎狼殘害死。六者不為毒蛇蠍所中死。七者不為水火焚漂死。八者不為毒藥所中死。九者不為毒害迷心死。十者不為狂亂失念死。十一者不為山岸墜落死。十二者不為惡人厭魅死。十三者不為邪神惡鬼得便死。十四者不為惡病纏身死。十五者不為非分自害死。復得十五種善報。一者所生之處常逢善王。二者常生善國。三者常值好時。四者常逢善友。五者身根清淨。六者道心純熟。七者不犯禁戒。八者所有眷屬恩義和順。九者資具衣食具足。十者恆得他人扶接。十一者所有財寶無人劫奪。十二者意欲所求皆得稱遂。十三者善神衛護。十四者所生之處見佛聞法。十五者所聞正法悟甚深義。命欲將終生惡處等。以慈持念。其壽轉增惡境消滅。又妄念欲生。善念欲滅。是人臨終識性昏昧。被魔所惑也。而以陀羅尼力忽得迴識也。   三摩耶地瑟恥帝   唐雲誓願加持也。解曰。誓願加持者。勸發進修普願成佛。轉凡成聖故名誓願加持。又解。真言行者修瑜伽時。無散動時。密念誦時。寂靜證得時。布金剛壇上正諦觀時。如來誓願潛護加持也。   麼抳麼抳   唐雲世寶。亦云法寶也。解曰。世寶者福德之因。法寶者智慧之果。由福因故進修萬行。由智慧故得大涅槃。又解。重言麼抳麼抳者唐雲心意。第八識能含藏故名曰心也。第七識染污故名曰意也。今遇諸佛灌頂加持。妙觀平等現前鏡智棄染有漏無漏。劣心不生等遍虛空。故重呼之也。故雲世寶法寶也。   第七定慧相應門   怛闥多部多句致跛哩秫弟   唐雲遍淨也。又雲真實。即是遍滿清淨也。解曰。人天福行皆有限量。雜業為因。皆招虛幻。豈同密教神力加持真實普緣皆遍清淨也。又解。怛闥者如如也。二心不生分別情息。真言智證名相皆如。心如色如。故重呼之也。又解。真實遍滿清淨者。此明心之實性非內非外隨薰習力似內外現。即迷心外執緣生法。妄成遍計空華夢等。如觀銅體不遍鏡外之像。以鏡外無像不可執其實有。以心之實性不礙緣生智鑒照然。故雲遍滿清淨也。問曰。體自如如。雲何妄想。答曰。匠成於器而非匠名。而器不能自成必有為器主。匠雖非器豈無為匠之功。成於器功歸於匠。妄心既謝還歸清淨也。   尾娑普吒沒地秫弟   唐雲顯現智慧也。解曰。無明殼破。業累消亡。真實普緣。智慧顯現。又解。如蓮華開。如萌芽發。既除我法。覺夢知虛。實相朗然。即智慧顯現也。   惹野惹野尾惹野尾惹野   唐雲最勝最勝。即是殊勝即是真俗二諦法門也。解曰。重言最勝最勝者。前雲顯現即是真如也。此明二門。根本智後得智。為後得達俗根本證真自利利他。故言最勝。又解真言行者修此觀門事理加持故言最勝。緣此佛頂能摧四魔得免諸災。故言最勝。如經所說。卻後七日必當命終。應生不生應死不死。即蘊死二魔現成超也。修持不間。魔境不侵煩惱頓除。復超後二也。   娑麼囉娑麼囉   唐雲念持定慧相應也。解曰。念者明記為性。持者不失為義。念持定慧與理相應。專注瑜伽心一境性。定以動搖。慧以拔離。浮沈平等不著有無。本尊常照持念增修。定慧相應故呼之也。又解。二乘樂寂壓離五塵。真言瑜伽智用無礙。於色常為佛色不礙有為。於心常為佛心不住無念。故定慧相應也。   第八金剛供養門   薩縛沒馱地瑟恥多秫弟   唐雲一切諸佛加持清淨也。解曰。一切諸佛者是十方諸佛也。為修瑜伽觀行三密齊修念誦功成身心清淨。諸佛歡喜雲集道場。摩頂此人。故曰加持也。   縛日□   唐雲金剛也。解曰。三乘行位。顯教具明五種菩提。彼以聊簡。今此明者。最上菩提萬德之源。眾行之本。性相清淨。圓滿月輪。堅若金剛。永無退轉。謂此真言加持有情。無礙神用起大悲心入一切智。名金剛菩提也。   縛日囉櫱陛   唐雲金剛藏也。解曰。金剛藏者。此是金剛頂瑜伽教也。謂從初發心精懃不退。積集萬行所證菩提。諸佛加持慈悲護念。事理堅密成金剛藏也。所謂金剛戒.金剛定.金剛慧.金剛鉤.金剛索.金剛鎖.金剛鈴.金剛杵。一一金剛塵沙供具。金剛香雲.華鬘.歌舞等。金剛無間金剛解脫。登金剛座。成金剛菩提。總成金剛藏。以此真言加持有情令最堅牢。故名不壞堅固密藏也。   縛曰覽婆縛都   唐雲願成如金剛也。解曰。真言念誦發起悉地。志誠希願菩提。如金剛藏。前念後念一一金剛。我及有情皆願成就也。   麼麼   唐雲是我之義也。解曰。若自誦持。自稱名字。若為他人誦稱彼人名字。為一切諸法皆從想生。念想連持稱名不間。一一獲福自利利他。故稱名字也。   第九普證清淨門   薩縛薩怛縛難左迦野尾秫弟   唐雲一切有情身得清淨也。解曰。前稱名字念誦加持自利利他。悲智成就相承便有此文來。一切有情願皆清淨也。   薩縛哦底跛哩秫弟   唐雲一切趣皆清淨也。解曰。一切有情身既清淨。即正報圓滿自利也。   薩縛怛他哦多三麼濕縛娑地瑟恥帝   唐雲一切如來安慰令得加持也。解曰。持誦稱名意願極廣。非但要身清淨。亦願六趣悉皆清淨。若無外護而相攝授。雲何自身能得成就。是以。諸佛一切如來同共加持。方有覆護。如人怖畏假勢乃安。亦如善住空中聞聲驚怖當來具申帝釋。帝釋速往轉問世尊。佛以慈悲冥加法力真言持誦諸苦悉除也。   沒地野沒地野   唐雲所覺所覺也。解曰。重雲所覺所覺者。覺我覺法。我法二執也。凡夫淪溺不覺不知。於法有迷於我不了。惛惛造業受苦無窮。菩薩修行方悟所覺。有不著於有。無不著於無。所覺之法得其本源。所覺之心不執我法。重言所覺意在如斯。又解。所覺者有其二種。一者明燈。二者眾色。所覺明燈既能破暗。所覺眾色因此得彰。亦知我法如幻如空。所覺真如能遍能廣矣。   冒馱野冒馱野   唐雲能令覺悟。能令有情速得覺悟也。解曰。重呼能令覺悟者。此有二種。一者能覺事陀羅尼。二者能覺理陀羅尼。所言事者俗諦軌儀。所言理者實相真諦。事則百千儀軌。理則一道真如。以此二法事理圓融覺悟悉通。名重呼也。事之與理依主持業釋也(云云)。   三滿多跛理秫弟   唐雲普遍清淨也。解曰。普遍清淨者。根本後得智。事理互緣自利利他。普皆清淨。又解。真言三昧令心等持。心境兩亡能所俱息。聲聞執境。緣覺捨心。不了所緣即生二妄。若悟總持修瑜伽觀。俱遣其執妄緣永斷。所執不生了本還源。是法平等。菩提煩惱生死涅槃。無始已來體本清淨。無縛無解由若虛空。持誦真言普皆清淨也。   薩縛怛他哦多地瑟□媸饜□女□□   唐雲一切如來神力所持也。解曰。演釋同前不異。所以不再釋也。   摩訶母捺□   唐雲即大印也。解曰。所謂大印。由入毘盧遮那曼荼羅受灌頂已。從師受得本尊瑜伽三摩地五智契印。相應身心。則同即大毘盧捨那佛身及大菩薩身。能現八相成道。名大印也。   第十成就涅槃門   娑縛賀   又密句不譯。唐亦說雲吉祥句也。   佛頂尊勝大心真言曰。   唵阿密哩多缽羅陛微布擇櫱陛缽羅菩提摩訶櫱陛都魯都魯娑縛賀   尊勝小心真言曰。   唵阿密裡多諦惹縛底娑縛賀   尊勝心中心真言曰。   唵薩婆悉底雞輸陀尼娑縛賀   興善寺大廣智三藏和尚以義解曰。娑縛賀者是涅槃義。所謂四種涅槃。敵對顯句。言四種涅槃。一者有餘依涅槃。二者無餘依涅槃。三者無住處涅槃。四者自性清淨涅槃。是為四種涅槃也。標釋令知少分。若字一字密句解釋。皆實相勝義。般若波羅蜜義。無量三摩地門相應。仍總釋一切世間一切佛法。具三身功德四智菩提故。所謂大圓鏡智平等妙觀成所作智等綣誦憶持。及塵影霑身皆得滅罪。延壽增福不墮惡趣。獲得人天淨妙佛剎。若依法則受持念誦。一切災禍皆得消除。所求世間果報亦成就。證無上菩提。又解我。誦此一切如來心心所持大印。印我身心。所有罪障皆得消滅。如是智印。由如智火一發之後草木俱焚。觸斯光者。罪無不滅。如經所說。罪從心生。還從心滅。火從木生。還從木滅。持誦功力福智無邊悉地皆成。名為娑縛賀矣。地持論雲。有四種陀羅尼者。一法二義三忍四咒也。言法者。文句中攝無量法。言義者教所詮義。於一義中攝無量義也。言忍者證忍真俗智也。以能證忍一切真俗也。言咒者述也。密語之言。大智度論雲。如來有三種密。一身密。二口密。三意密。言身密者。或見如金。或見如銀。或見如雜寶色。或見長三尺。或見長丈六。或見長一里。或見長十里。或見百里。或見千里。或見萬億。或見無邊虛空身。或見百千契印。名為身密。言口密者。所出音聲。或大或小。或一念廣開。或多聞遍滿虛空。盡法界四生六趣一時普聞。是名曰口密百千陀羅尼也。言意密者。唯佛與佛乃能知之百千三摩地。今此陀羅尼者。即是如來密意中說。為攝多功德故。所以除災卻障也。又解。陀羅尼略有三門分別。一名義。二體性。三問答。陀羅尼翻為總持。總持有其四種。一法。二義。三咒。四忍。忍亦名聞。法者為名。義者為理。咒者為詞。忍者為智。初三當體得名。由持法持義持咒故也。後一若當體得名。忍即是慧。為無生忍。般若為體。若雲聞者方便得名。因聞故得。第二體性者。上古諸師三皆不同。一以定為體故。智度論雲。由禪定力故得大智慧。二雲以念為體故。智度論雲。由念力故得命不失。三以慧為體故。智度論雲。在菩薩心中名為般若。在妄人心中名陀羅尼。真諦三藏雲。以慧為體。其聞取捨如理應思。第三問答者。問。此陀羅尼品類有幾。答。依莊嚴論。有其三意。一報得。由先世業力得故。二習得。由現在聞持力故。三修得。由依定力故。問。此陀羅尼有何業因。答。持法為立聞。持義為釋相。持咒為除障。持忍為入理。持法成法無礙。持義成義無礙。持咒成詞無礙。持忍成樂說無礙。問。此陀羅尼具幾因緣。答。地持論雲。具四功德乃能得之。一不習愛慾。多欲心惛故不習愛慾。二不嫉彼勝。嫉有其二種。嫉貴則賤。嫉富則貧。嫉智則愚。愚則無智。三等施無悔。施食得辨。施法得智云云。四樂法深厚。地持論雲。持法義之陀羅尼菩薩度初僧祇入淨心地。得因此法義修習三昧。因發善願得後辭忍二陀羅尼。諸餘問答如玄樞述。   爾時佛告帝釋此咒名淨除一切惡道佛頂尊勝陀羅尼能除一切罪業等障能破一切穢惡道苦者。   述曰。第五重顯神功也。此大節中有八段經文。第一顯名示德。第二多佛受持。第三如來智印。第四能破三途。第五救生死難。第六轉報受樂。第七滅惡業苦。第八標功總結。是即第一顯名示德。文中有其三意。一標名。二除障。三壞苦。此即總顯陀羅尼威也。   天帝此陀羅尼八十八殑伽沙俱低百千諸佛同共宣說隨喜受持者。   述曰。第二多佛受持。言殑伽者是河神名。依俱捨說。略而論之。從贍部洲北度九重黑山北有大雪山。高二十五由旬。積雪所成故名雪山。雪山直北復有香醉山。山高五十由旬。眾生聞香惛醉故名香醉山也。立世阿毘曇論雲。有七種畜生王。於中止住。香山南雪山北有阿耨達池。縱廣正等五十踰繕那。八功德水遍滿其中。雲何名八功德水。一者輕。二清。三濡。四冷。五香。六美。七飲時不損喉。八者腹不成病。其水有此八功德故。故名八功德水。亦云最勝也。自非得道之人餘者不得到此池中。池中有大龍王。名曰阿那婆達多龍王。止住其中。此雲無熱惱池也。大智度論雲。是七地菩薩也。俱捨論雲。此池四面流出四種大河。一者殑伽河。二者信度河。三者博叉河。四者徙多河。初殑伽河者。從池東面有金象口流出。二者信度河者。從池南面有銀牛口流出。三者博叉河。從池西面有吠琉璃馬口流出。四者徙多河。從池北面有頗胝迦師子口流出。其四面水各右繞其池一匝。當面入海。真諦三藏雲。此四大河初出口如肘方一由旬。滿中細沙與水同流。凡夫二乘不知其數慧知其量。諸佛菩薩乃知其數。大唐三藏雲。多舉殑河諭者。有其五義。一者由砂多。二者由世人共為福水入中洗浴滅罪生天。三者雖經劫不壞名字常在。四者佛常近其側宣說妙法。五者眾人共委知。是故經中多引為諭。故言殑伽河也。言俱低者。是西方之數也。俱捨論雲有六十大數是也。今略述之。論雲始無初故名為一。從一至十為十。十十為百。十百為千。十千為萬。十萬為洛叉。十洛叉為度洛叉。十度洛叉。為一俱低。此是西方大數名。無量諸佛同共宣說。隨喜受持。   如來大智印印之為破一切眾生穢惡道義故者。   述曰。第三如來智印。此彰決定之德。   為破一切地獄畜生閻羅王界眾生得解脫故者。   述曰。第四能破三途。文中有其三意。一破地獄。二破閻羅王界。三破畜生。閻摩路伽者。準樓炭經述。此閻浮提下有閻羅王大城。縱廣正等二十四萬里。有七重城壁七重行樹。門戶堂殿皆以七寶莊嚴。其閻羅王每日三度受苦。時於其中有大猛火柱赫奕自然化出。王即恐怖悶絕躄地。獄卒羅剎以鉗開口。灌以洋銅。五臟燋爛。如是日夜三時受罪。餘時依法治罰罪人。死至彼王前。五度勘問。問已訖方始受苦。言此陀羅尼悉能破故等皆解脫。   臨急苦難墮生死海中眾生得解脫故者。   述曰。第五救生死難。俱捨論雲。生死者譬之於海。由彼眾生沈溺於中。是故如海。   短命薄福無救護眾生者。   述曰。第六轉報受樂。言此陀羅尼能轉現世之苦。   樂造雜染惡業眾生故說者。   述曰。第七滅惡業苦也。   又此陀羅尼於贍部洲任持力故能令地獄惡道眾生種種流轉生死薄福眾生不信善惡業失正道眾生等得解脫義故。   述曰。第八標功總結。上來雖有八段不同。總是第五重顯神功竟。   佛告天帝我說此陀羅尼付囑於汝汝當授與善住天子者。   述曰。第六專念授與。此大節中有五段經文。第一付囑傳授。第二重誡令持。第三廣傳瞻部。第四宣示諸天。第五慇懃付囑。此第一付囑傳授。文中有二意。初付囑天帝。後付囑善住。   復當受持讀誦思惟愛樂憶念供養者。   述曰。此第二重誡令持。敕令修學。有其六意。一受持。二讀誦。三思惟。四愛樂。五憶念。六供養。受是從他聞。持是自力讀誦書寫。齊一繫心名為思惟。不捨戀著名之為愛樂。在心不忘名之為憶念。此五種能具五相應消息之。言供養者。依地持論說。有其三種。一者財供養。二者恭敬供養。三者行供養也。   於瞻部洲一切眾生廣為宣說此陀羅尼者。   述曰。第三廣傳瞻部。   亦為一切諸天子故說此陀羅尼印付囑於汝者。   述曰。第四宣示諸天。   天帝汝當善持守護勿令忘失者。   述曰。第五慇懃付囑。誡令不忘也。上來雖有五段不同。總是第六專令授與天帝竟。   佛告天帝若人須臾得聞此陀羅尼千劫已來積造惡業重障者。   述曰。第七廣陳多福。此大節文中有其十七段經文。第一聞咒滅罪。第二不墮三途。第三捨鬼神身。第四轉畜生身。第五得生勝處。第六倍勝前生。第七舉後證果。第八重顯勝名。第九摩尼讚德。第十淨金為諭。第十一廣顯流通。第十二能破惡趣。第十三安置處所。第十四顯能敬人。第十五塵影沾身。第十六廣除多苦。第十七總結授記。此即第一聞咒滅罪。   應受種種流轉生死地獄餓鬼畜生閻羅王界者。   述曰。第二能破三途。文中有四意。一破生死。二破地獄。三破餓鬼。四破畜生。顯陀羅尼神力能破此三途苦也。   阿修羅身夜叉羅剎鬼神布單那羯吒布單那阿婆娑摩羅者。   述曰。第三捨鬼神身。文有六意。一阿素洛。二夜叉。三羅剎。四布單那。五羯吒布單那。六阿跋娑摩羅。言阿素洛者。經文所說多有不同。瑜伽論及佛地論說。天趣所攝。正法唸經有二種。一鬼二畜生。如羅□師子種也。依婆娑論言。修羅者(此雲不端正也)為男則醜。為女則端正。以就男為名也。故名阿修羅也。今依伽陀樓炭經述之。伽陀經雲。有天有鬼有畜三種不同。其修羅有五處。一在其地上諸山於中勢力最下。二在須彌山北大海之下二萬一千由旬。有阿修羅王名曰華鬘。華鬘向下過二萬一千由旬。有阿修羅王名曰毘摩質多羅。各各統領無量阿修羅也。言毘摩質多羅王者。母是二禪中光音天種。為劫初之時。與諸天女於大海中洗浴。水觸其身遂失精氣。入於海中成一肉卵。經八千歲乃生一女。有九百九十頭。頭有千眼。有九十九口口有四牙牙上出火猶如猛焰。有二十四手。有九百九十腳。號為劣天。此遊於浮水精入腹生肉卵。經八千歲生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有九頭。頭有千眼。口中出火。有九百九十九手。唯有六腳。其形四倍大須彌山。純食淤泥及以藕根。多共諸天鬥諍。華嚴經雲。如其不如。即入藕絲孔中以避其難。若據此說。即在大海之下。若依樓炭經雲。在須彌山北海深四萬里。有阿修羅王。名沙多尸利。其城縱廣三百三十萬里。城有四門。一一門邊有三百阿修羅國。一一國亦有四門。一一門邊復有三十阿修羅小國。一切城壁七寶所成。有四種風持之。一者不可壞風。二者堅風。三者樹風。四者上風。此四種風持於城壁寄於水上。由如浮囊。此小不同。可更釋之。言夜叉者。此雲輕捷。亦名勇健。言羅剎者。此雲可畏。亦云暴惡。若是男名羅剎婆。若是女名羅剎爾。布單那者。此雲臭惡。亦云熱病鬼。羯吒布單那者。此雲奇臭。言阿跋娑摩羅者。此雲顛病鬼。亦名形影。亦云轉筋。鬼神等身者總結其類也。言此陀羅尼者。有如是業皆悉消滅。   蚊虻龜狗蟒蛇一切諸鳥及諸猛獸一切蠢動含靈乃至蟻子之身更不重受者。   述曰。第四轉畜生報也。   即得轉生諸佛如來一生補處菩薩同會處生或得大姓婆羅門家生或得大姓剎利種家生或得豪貴最勝家生者。   述曰。第五得生勝處。文中有三意。一明同受生。二明勝族生。三顯生因力。日照三藏翻雲。恆與諸佛俱。或生菩薩勝族。或生婆羅門大姓剎利大姓。剎利婆羅門稱為上族。剎利貴姓。婆羅門淨行姓也。不食辛穢。旃陀羅不得親近。   天帝此人身得如上貴處生者皆由聞此陀羅尼故轉所生處皆得清淨者。   述曰。第六倍勝前生。十方淨妙佛國土也。   天帝乃至得到菩提道場之處皆由讚美此陀羅尼功德如是者。   述曰。第七舉後證果。言菩提道場者。即摩竭提國寂滅道場。俱捨論雲。於此洲中有金剛座。上窮地際下據金輪。一切菩薩皆於此座起金剛定。   天帝此陀羅尼名為吉祥能淨一切惡道者。   述曰。第八重顯勝名。美其德也。   此佛頂尊勝陀羅尼猶如日藏摩尼之寶淨無瑕穢淨等虛空光焰照徹無不周遍若諸眾生持此陀羅尼亦復如是者。   述曰。第九摩尼讚德也言日藏摩尼之寶者。亦云摩尼珠。亦云無價神珠。真諦三藏雲。寶珠有其三種。一者如意珠。二者水精珠。三者吐金珠。一言如意珠者。所求皆得諭於佛寶。二水精珠者。諭於法寶。三吐金珠者。諭於僧寶。就此吐金諭又有三品。上中下也。下者投一兩得千倍。中者投一兩得萬倍。上者投一兩金得無量倍。諭聲聞緣覺菩薩僧也。言日藏摩尼之珠者。有其三品。復下中上。下者能雨寶滿半閻浮提。中者能雨寶滿一閻浮提。上者能雨寶滿一四天下。今用日藏摩尼之寶以為諭。為更無過上也。言寶者有六義。一難得。二清淨。三威德。四莊嚴。五最勝。六不變。又大智度論雲。寶又有三種。一者人寶。二者天寶。三者菩薩寶。言人寶者。得清淨光。得除毒除病除渴除飢除寒除熱除種種之苦。言天寶者。常逐天身輕而不重。與身不捨離。常與法語。言菩薩寶者。勝於天寶。今所說是菩薩之寶也。能知一切眾生死此生彼。由如明鏡見其面像。故以此寶為喻焉。   亦如閻浮檀金明淨柔軟令人喜見不為穢惡之所染著天帝若有眾生持此陀羅尼亦復如是乘斯善淨得生善道者。   述曰。第十淨金為諭。言閻浮檀金者。大智度論雲。金有多種。一切現在金不如佛在世金。一切佛在世金不如閻浮檀金。故以此金讚其德也。又說。其金在於水底光徹於外。輪王出世此金方現。   天帝此陀羅尼所在之處若能書寫流通受持讀誦聽聞供養能如是者一切惡覺皆得清淨者。   述曰。第十一廣顯流通。文中有六意。一書寫。二流通。三受持。四讀誦。五聽聞。六供養。又依無上依經雲。有十種受持。一書寫。二供養。三流傳。四諦聽。五自讀。六憶持。七自誦。八廣說。九思惟。十修行。前七得文。後兩得義。第八廣說通得文義。此有三人。前七是能持人。第八是能說人。後二能行人。能行但自利。能說但利他。能持通二種。前八是福德道。第九加行道。第十治障道也。   一切地獄諸苦悉皆消滅者。   述曰。第十二能破惡趣也。言能如是書寫流通者。一切惡趣悉皆消滅。   佛告天帝若人能書寫此陀羅尼安高幢上或安高山或安樓上乃至安置窣堵波中者。   述曰。第十三安置處所有其四處。一幢上。二山上。三樓上。四窣堵波中。安置此四處。有其二意。一高顯。二清淨。   天帝若有苾芻苾芻尼優婆塞優婆夷族姓男族姓女者。   述曰。第十四顯能敬人。有其六種。一比丘。二比丘尼。三優婆塞。四優婆夷。五族姓男。六族姓女。有此六種。修行陀羅尼。   於幢等上或見或與幢相近其影映身或風吹陀羅尼上幢等上塵落在身上者。   述曰。第十五塵影沾身。言如是等人乃至影沾身。所有諸罪皆悉消滅也。   天帝彼諸眾生所有罪業應墮惡道地獄畜生閻羅王界餓鬼阿修羅身惡道之苦皆悉消滅不為罪垢之所染污者。   述曰。第十六廣除多苦。所有如此惡業。若彼塵影沾身者。一切罪垢皆悉消滅。不能染污。   天帝此等眾生為一切諸佛之所授記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   述曰。第十七總明授記。言不退轉者。成就深心故名不退。依深心起勝進故名不轉。問曰。不退便足。何故更雲不轉。答曰。不退者永斷勝障。身見等煩惱根本盡。故於修道中滅根本無明。不退者成就方便。不轉者成就般若。不退者成就十力。不轉者成就四無畏。不退者得初地菩提心不失因故。不轉者二地已上修行增長。是名不退轉差別。言阿耨多羅者無上。三者正藐者遍。三菩提者名覺。長耳三藏雲。菩提有五種。一者發心菩提。二者伏心菩提。三者明心菩提。四者出到菩提。五者無上菩提。言發心菩提者。初發心於無量生死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從十信初心乃至十住。名發心菩提。言伏心菩提者。為斷分別煩惱降伏其心。行般若波羅蜜。從十住十行十迴向。此三賢位名伏心菩提。言明心菩提者。為觀三界平等得諸法實相畢竟清淨。從初地已上乃至七地。名為明心菩提。言出到菩提者。為於般若波羅蜜中得方便力。滅一切煩惱。見十方諸佛。得無量忍出過到薩般若海。從八地已上乃至十地。名出到菩提。言無上菩提者。為坐道場成等正覺。從十地乃至等覺妙覺。名為無上菩提。長耳三藏雲。習種性已前名發心位。次三十心名伏心位。入初地至七地明心位。入後三地名出到位。無明種除名無上位。諸門分別如玄樞述。上來雖有十七段文不同。總是第七廣陳多福竟。   天帝何況更以多諸供具華鬘塗香末香寶幢幡蓋衣服瓔珞作諸莊嚴於四衢道造窣都波者。   述曰。第八建塔尊人。此大節中有六段經文。第一持供造塔。第二安置神咒。第三呈恭修供。第四標人顯德。第五佛子住持。第六全身寶塔。此即第一持供造塔。文有三種意。一持供。二示處。三造塔。持供者。即華鬘瓔珞塗香末香寶幢幡蓋也。言示處者。即是四衢道中也。爾雅曰。一路謂之道。二路謂之旁。三路謂之逵。四路謂之衢。此即四達之道也。言造塔者。即於此處可建塔也。   安置陀羅尼者。   述曰。第二安置神咒也。   合掌恭敬旋遶行道歸依禮拜者。   述曰。第三呈恭修供。文中有六意。一合掌。二恭敬。三旋遶。四行道。五歸依。六禮拜。言禮拜者。大智度論雲。有其三種。一下品。二中品。三上品。言下品禮者但合掌。中品禮者□跪。上品禮者五體著地。此修敬之至也。   天帝彼人能如是供養者名摩訶薩埵者。   述曰。第四標人顯德。若人能如是名摩訶薩埵也。此雲大有情也。   真是佛子持法棟樑者。   述曰。第五佛子住持。言真是佛子者。為能紹隆聖種故名佛子也。梁朝攝論雲。佛子有其五義。一以大乘為種。二以般若為母。三以定為胎。四以大悲為乳。五以諸佛為父。所以名為佛子。真諦三藏雲。成眾生身必須五事。一父二母三種子四胎五乳。若有父無母亦不得。若有父母無種子亦不得。若有父母種子無胎藏亦不得。若有父母種子胎藏無乳母亦不得生。要須具此五緣方始成子。今者佛子亦復如是。   又是如來全身舍利窣堵波塔者。   述曰。第六全身寶塔。言舍利者。此雲身也。窣堵波者是真塔。依涅槃經雲。造塔有其四種。一輪王。二聲聞。三辟支佛。四如來。如此四種人應為起塔。又真諦三藏雲。因緣說。明八種人應為起塔。一佛。二菩薩。三辟支佛。四阿羅漢。五須陀洹。六斯陀含。七阿那含。八輪王。言輪王塔者。一露盤見之不得禮拜。何以故。非聖塔故。須陀洹二露盤。斯陀含三露盤。阿那含四露盤。阿羅漢五露盤。辟支佛六露盤。菩薩七露盤。如來八露盤。問曰。何為造塔有此差別。答曰。有三意故。一表人勝。二令他信。三為報恩。佛者無上慈父。能生一切眾生二種身故。一者肉身。二者法身。肉身形像。法身智慧。言塔者墳墓也。安之在處。言父母者。但是寄生也。梵雲設利羅。此雲體也。即是舍利之體。今此塔中不須更安舍利。即是其舍利之塔也。與法華經供養塔無異也。上來雖有六段不同。總是第八建塔尊人竟。   爾時閻羅法王於時夜分來詣佛所到已以種種天衣妙華塗香末香莊嚴供養佛已者。   述曰。第九靜息護持。此大節中有五段經文。第一靜息嚴供。第二修敬歸依。第三述詞稱讚。第四隨逐守護。第五歎人護念。此即第一靜息嚴供。以種種天衣妙華種種供養也。問曰。既是鬼主。雲何得衣以為供養。答曰。大智度論雲。由方便見敬物皆言天衣。為此妙衣故名天衣。又雲。為佛說法。諸天雨衣散華供養如來。所以一切眾及諸鬼神皆悉得之。既得衣已還用獻佛。故言種種天衣而以供養。   遶佛七匝頂禮佛足者。   述曰。第二修敬歸依。文中有二意。一行道。二禮拜。言行道者。即遶佛七匝也。提謂經曰。行道七匝者。以應七覺分度七世父母也。禮拜者。有其三品。如上所述。   而作是言我聞如來演說讚持大力陀羅尼者。   述曰。第三述詞稱讚也。   我常隨逐守護不令持者墮於地獄者。   述曰。第四隨逐守護也。   以彼隨順如來言教而護念之者。   述曰。第五歎人護念。上來雖有五段不同。總是第九靜息護持竟。   爾時護世四天王遶佛三匝者。   述曰。第十天王更請。此大節中有其兩段經文。第一天王修敬。初標天。後修敬。言標天者。即是四天王也。俱捨雲。在須彌山第四層級。亦云住持雙山須上。其四天王在須彌山四面而住。樓炭經曰。須彌山東面有提頭賴吒天王城。以七寶莊嚴。七重城壁。七重行樹。其城四面有七寶池。此天身量長五百尺。壽命五百歲。人間五十年當彼天一日一夜。三十日為一月。十二月為一年。如是壽命五百歲。修中下品十善得生其中。其提頭賴吒天王管二部鬼神。東弗婆提不令鬼神損害。言二部者。一乾闥婆。二毘捨闍。須彌山南面有毘樓勒叉天王城。亦以七寶。亦有七重城壁七重行樹。其城四面亦有七寶池。此天身量長五百尺。壽命同前。修中下品十善得生彼天。其二部眾者。一鳩槃荼。二薜荔多。其毘樓勒叉管此二眾。於南贍部洲不令鬼神侵損。須彌山西面有毘樓博叉天王宮。亦以七寶所成。池樹城壁亦復如是。修中下品十善得生此中。亦管二部鬼神眾。擁護西衢那尼不令鬼神侵害。二部者。一龍。二富單那。北方毘沙門者。城壁身量壽命日月歲數並同。亦管領二部鬼神。擁護北鬱單不令鬼神侵害眾生。言二部者。一夜叉。二羅剎。言修敬者。即是遶佛三匝也。提謂經雲。三匝者。應三界滅三世罪。除三毒應三業也。   白佛言世尊唯願如來為我廣說持陀羅尼法者。   述曰。第二請宣持法。上來雖有兩段不同。總是天王更請文竟。   爾時佛告四天王汝今諦聽我當為汝宣說受持此陀羅尼法者。   述曰。第十一如來正答。即此大節中文有六段經文。第一如來許說。第二顯短命位。第三潔淨剋時。第四明誦神咒。第五增壽除病。第六滅障壞苦。此即是第一如來許說。   亦為短命諸眾生說者。   述曰。第二顯短命位者。有其三種。一慧命。二戒命。三壽命。言慧命者。般若經雲。有為無漏聖慧修空不絕。以慧為命由不放逸生。十地論雲。修空聖智生。戒命者。亦名淨命。勝天王般若經雲。離四邪命故名淨戒。淨戒者由不破戒故。言壽命者。為識所持故名壽命。   當先洗浴著新淨衣白月圓滿十五日時者。   述曰。第三潔淨剋時。   持齊誦此陀羅尼滿其千遍者。   述曰。第四明誦神咒。   令短命眾生還得增壽永離病苦者。   述曰。第五增壽除病。   一切業障悉皆消滅者。   述曰。第六滅障除苦。上來雖有六段經文不同。總是第十一如來答說竟。   一切地獄諸苦亦得解脫諸飛鳥畜生含靈之類聞此陀羅尼一經於耳盡此一身更不復受者。   述曰。第十二略顯威嚴。此大節中有十七段經文不同。第一捨畜生身。第二現病得除。第三當病消滅。第四不墮惡道。第五得生淨土。第六不受胞胎。第七蓮華化生。第八常識宿命。第九咒土遺骸。第十誦持消供。第十一得生極樂。第十二證大涅槃。第十三延命受樂。第十四生十方國。第十五奉覲如來。第十六得餐妙義。第十七蒙尊受記。此則第一聞咒。捨畜生身也。即顯陀羅尼大神力也。   佛言告天帝若遇大惡病聞此陀羅尼即得永離者。   述曰。第二現病得除。   一切諸病亦得消滅者。   述曰。第三當病消滅。   應墮惡道亦得除斷者。   述曰。第四不墮惡道。   即得往生寂靜世界者。   述曰。第五得生淨土。   從此身已後更不受胞胎之身者。   述曰。第六不受胞胎之身。   所生之處蓮華化生者。   述曰。第七蓮華化生也。以陀羅尼力故得清淨化生之身。問曰。若化生者。何故後身菩薩而受胎生。答曰。為大利益而受胎生命。一切寂滅智菩薩是輪王種故。又為導引釋種令住正法故。又令一切眾生心起敬慕。捨邪歸正來趣佛道。亦令眾生起增上身。彼既是人我亦應爾。雲何而不能得如是佛身修正法邪。若無姓族。眾生鹹疑將為幻術為鬼為天不可知也。如外道矯言。過百劫後有大幻出食噉世間。是故菩薩息諸邪謗而受胎生也。又餘師說。為留身份故而受胎生。若受化生。纔生即滅。即無如燈焰滅無所見。是故受胎遺形令其供養。若作此釋恐將不當。何故契經說有化生金翅鳥取化生龍食之而充飢也。又雲。此鳥取已唯有心存。大如人體雲有遺形。應更詳之。食化生龍時由不死暫充飢也。   一切生處憶持不忘常識宿命者。   述曰。第八常識宿命。此陀羅尼一聞已後。生生之中常識宿命也。   佛言若人先造一切極重罪業遂即命終乘斯惡業應墮地獄或墮畜生閻羅王界或墮餓鬼乃至墮大阿鼻地獄或生水中或生禽獸異類之身取其亡者隨身份骨以土一把誦此陀羅尼二十一遍散亡者骨上即得生天者。   述曰。第九咒土遺骸。初標惡因。後顯惡果。惡因極重。準薩遮尼乾子經雲。為破塔壞寺。焚燒經像。費用三寶財物。謗三乘法言非聖法。障礙留難隱蔽覆藏。臨一切出家人所。若有戒若無戒持戒破戒打罵訶責。說其過惡禁閉牢獄。或脫袈裟逼令還俗。策役驅使斷其命根。殺父害母出佛身血。殺阿羅漢破和合僧。起大邪見謗無因果。長時當行十不善業云云。至貪瞋等污父母比丘尼。污僧迦藍。破齊戒。飲酒食肉。惱亂眾生。輕毀三寶。此等諸罪後輕初重。從初為因總說重名。講者詳之。惡果之中不越三趣。地獄餓鬼及與傍生。輕重雖殊同名惡果。翻此生天。持咒修善也。   佛言若人能日日誦此陀羅尼二十一遍應消一切世間廣大供養者。   述曰。第十誦持消供。真諦三藏解雲。若無戒定慧而受他供養者名劫奪食。若有戒而無定慧名舉債食。由須還他。若有戒定無慧者名聽許食。具三學者名家法食。又解脫論雲。四種受用。一盜受用。謂犯戒人。二負債受用。謂邪命人。三家財受用。謂精進人。四主受用。謂聖人受用。今持神咒人。每日讀陀羅尼二十一遍。應消一切世間廣大供養。如聖人受用堪為勝因也。   捨身往生極樂世界者。   述曰。第十一得生極樂世界也。其極樂國者。即是阿彌陀佛國也。或雲安養。或雲安樂。其國乃地瑩七珍。池通八德。風搖樹響與天樂而齊鳴。水激波清將法音而同韻。是以十方調御金口讚揚。三世如來留心護念。總斯多義。因以為名。故名極樂國也。觀經曰。欲生極樂要須十念。求見彌陀修其三行。今者但有眾生。得聞此咒即得往生極樂世界。然彌陀佛國有其二種。一為地前凡夫二乘人現變化淨土。二為地上菩薩現他受用報身淨土。此二種涅槃之後皆補處也。鼓音王經雲。阿彌陀佛國壽命無量八十億劫當入涅槃。正法滅後過中夜分明相出時。有觀音菩薩。於七寶菩提樹下結跏趺坐成等正覺。號曰普光功德山王如來。十號具足。國土如上。鼓音經雲。阿彌陀佛有無量聲聞。國名清泰。縱廣十千由旬。父是輪王名月上。母名殊勝妙嚴。魔王名無勝。提婆達多名寂殆。侍者弟子名無垢稱。即明極樂國也。由斯入滅有觀音補處也。   若常誦念得大涅槃者。   述曰。第十二證大涅槃顯功殊勝也。文有六種。一證大涅槃。二增壽快樂。三生諸佛國。四奉會勝人。五得餐妙義。六蒙授尊記。初明證大涅槃者。或雲泥洹。翻雲寂滅。或雲靜息。真諦亦云大成就樂。慈恩三藏雲。波利□□饖□□□□□□□槫□□□□□□奮□奪□□□□鷺□□妧□□□□□□□□□妧□□□□□妀禷裀□□妖餾□□□鶴觬□□□□饛□樀滿慼慼撮b□禸姪覶妧□□□□驤褾□□□□□褾□□□□□神埤□箋□復□□□□□□p□□□□□□□□騋奸西□榭□□奰□□□□□□飼覷襜□□E□□□□□□□□□礽□J□祅馘j□□奸計礽□□□□延褽□□□□□娀□禎□裀□□穀□□□□□□□□□□□□□   復增壽命受勝快樂者。   述曰。第十三延命受樂也。   捨此身已即得往生種種微妙諸佛剎土者。   述曰。第十四生十方國也。前者直生極樂。今者更顯得生十方淨土。   常與諸佛俱會一處者。   述曰。第十五奉覲如來也。   一切如來恆為演說微妙之義者。   述曰。第十六得餐妙義。   一切世尊即授其記身光照曜一切佛剎土者。   述曰。第十七蒙尊授記。上來雖有十七段不同。總是第十二略顯威嚴竟。   佛言若誦此陀羅尼法於其佛前先取淨土作壇隨其大小方四角作以種種草華散於壇上燒眾名香者。   述曰。第十三示軌令持。此大節中有九段經文。第一示軌立壇。第二一心念佛。第三作母陀羅尼。第四明誦神咒。第五壇中雨華。第六能供多佛。第七如來讚歎。第八得證三昧。第九總結其儀。此即初也。文中有三。一標人。二示處。三供養。   右膝著地□跪合掌一心念佛者。   述曰。第二一心念佛。顯三業齊修。言右膝著地者身業也。一心者意業也。念佛者語業也。解如三密。觀佛三昧經雲。若人念佛必得見佛。又涅槃經雲。假使有人開王庫藏一月佈施須者與之。所得功德無量無邊。不如有人一口念佛。增一阿含經曰。假使有以飲食湯藥以衣服臥具供養一切眾生經一百年功德無量無邊。不如一口念佛功德所如此辟之。又觀經雲。若念佛者。當知此人是人中芬陀利華。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當坐道場生諸佛家。法華經雲。我記如是人。來世成佛道。以深心念佛。能持淨戒故。又雲。念佛眾生攝取不捨。故今檀中心常念佛滅罪勝法。略而不述之。   作慕陀羅尼印屈其頭指以大母指壓合掌當其心上者。   述曰。第三作母陀羅尼。此雲印也。此身密門中百千契印此之一也。以如經文。   誦此陀羅尼一百八遍訖者。   述曰。第四明誦神咒。或七遍。或二七遍。或三七遍。乃至一百八遍。此語密門中陀羅尼也。法如抄說。   於其壇中如雲雨華者。   述曰。第五壇中雨華也。崛多三藏雲。神咒陀羅尼集雲。有散華印香水印。若作散華印而雨華者。此華能隨意所至供養十方世界。   能遍供養八十八俱胝殑迦沙那庾多百千諸佛者。   述曰。第六能供養多佛。此處大數也。諸佛乃知凡夫不可測。言那庾多者是其大數也。俱捨論雲。始一無初故名為一。十一為十。十十為百。十百為千。千千為萬。十萬為洛叉。十洛叉為度洛叉。十度洛叉為一俱低。十俱低為一末陀。十末陀為一那庾多。誦咒雨華。悉能供養如是諸佛也。   彼佛世尊鹹共讚言善哉希有真是佛子者。   述曰。第七如來讚歎也。能紹隆大乘種性故名佛子也。   即得無障礙智三昧得大菩提心莊嚴三昧者。   述曰。第八得證三昧。言無障礙智者。即無漏正體。親證理時周遍法界。故雲無障礙智。其三昧者古譯。新翻雲三摩地。此雲等持。不沈不舉專注一境即是三昧。言菩提者此雲覺。四智為性。成唯識論雲。菩提即是四智相應心品為體。有集生之德故雲大菩提心莊嚴。又華嚴經雲。菩提心者。則為一切諸佛種子。能生一切諸佛。能生一切諸法故。則為淨眼。悉能睹見邪正道故。則為勝宅一切眾生所歸依故。則為慈母增長一切諸菩薩故。則為大王。勝諸聲聞緣覺心故。則為大海。悉能容受諸功德故。則為蓮華。不染一切世間法故。則為善種鉗。拔出一切煩惱刺故。則為利穎。能刺一切煩惱賊故。則為斤斧。能伐無智諸苦樹故。則為善友。能度無量生死難故。則為法鼓。覺悟長夜寢眾生故。善男子。譬如有人得解脫藥。終不橫死。菩薩摩訶薩得菩提心妙智慧藥。生死過患終不能害。善男子。譬如有執翳身藥。一切眾生所不能見。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得菩提翳身藥者。一切諸魔所不能見。善男子。如琉璃寶。於百千歲處不淨中不為所染。菩提心珠亦復如是。於百千歲住欲界中。不為五欲所染。以其性淨故。善男子。譬如一兩訶羅沙藥。變千兩銅以為真金。於彼藥分無所損減。菩提心藥亦復如是。除滅一切煩惱業障。得一切法同薩般若。煩惱惡業不能損減。譬如有人學大伎術。雖未究竟。諸餘工巧所不能及。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學菩提心雖未究竟。聲聞緣覺所不能及。善男子。譬如太子生已即為大臣之所尊重。菩薩亦復如是。發菩提心已即為一切聲聞緣覺所共尊重。為大悲故。譬如王子年雖幼少一切大臣皆悉敬禮。菩薩亦復如是。譬如金剛。雖破小令一切眾寶猶不能及。菩提心亦復如是。雖小懈怠聲聞緣覺諸功德寶所不能及。譬如金剛猶能除滅諸貧窮苦。菩提之心亦復如是。雖小失威儀。猶能除此貧窮之苦。譬如金剛非常人之可得。菩提之心亦復如是。非小心眾生之所能及故。雲得菩提心莊嚴三昧。   持此陀羅尼法應如是者。   述曰。第九總結其義。上來雖有九段不同。總是第十三示軌令持竟。   佛告天帝我以此方便一切眾生應墮地獄道令得解脫者。   述曰。第十四標功授與。此大節中有五段經文不同。第一總結功能。第二惡趣清淨。第三現增壽命。第四付囑天帝。第五授與善住。此即第一總結功能。文中有三。一除地獄。二除餓鬼。三除畜生罪。   一切惡道亦得清淨者。   述曰。第二惡趣清淨也。   復令持者增益壽命者。   述曰。第三現增壽命也。   天帝汝去將我陀羅尼者。   述曰。第四付囑天帝也。   授與善住天子滿其七日汝與善住俱來見我者。   述曰。第五授與善住。上來雖有五段不同。總是第十四標功授與竟。上來雖有一十四段經文不同。總明第二聖教所說正宗分竟。   爾時天帝於世尊所受此陀羅尼法奉持還於本天者。   述曰。此是第三依教奉行流通分。此大節中有十一段經。曰第一天帝釋還宮。第二授與善住。第三奉持願滿。第四解脫眾苦。第五住道增壽。第六讚其神力。第七持供報德。第八歡喜聽法。第九如來授記。第十正顯經名。第十一大眾流通。此則第一還宮也。   授與善住天子爾時善住天子授此陀羅尼已者。   述曰。第二授與善住也。   滿六日六夜依法受持一切願滿者。   述曰。第三受持願滿也。   應受一切惡道等苦即得解脫者。   述曰。第四解脫眾苦也。   住菩提道增壽無量者。   述曰。第五住菩提道增壽。   甚大歡喜高聲歎言希有如來希有妙法希有明驗甚為難得令我解脫者。   述曰。第六歎其神力。   爾時帝釋至第七日與善住天子將諸天眾嚴持華鬘塗香末香寶幢幡蓋天衣瓔珞微妙莊嚴往詣佛所設大供養以妙天衣及諸瓔珞供養世尊遶百千匝者。   述曰。第七持供報恩。文中有二意。一持供。二旋遶。提謂經雲。行道有其三品。謂上中下。上者百匝。中者三十匝。下者十匝。以應百年。   於佛前立踴躍歡喜坐而聽法者。   述曰。第八歡喜聽法也。   爾時世尊舒金色臂摩善住天子頂而為說法授菩提記者。   述曰。第九如來授記也。   佛言此經名淨一切惡道佛頂尊勝陀羅尼汝當受持者。   述曰。第十正顯經名也。   爾時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者。   述曰。第十一大眾流通也。良為調御弘宣人天信受故得深心。歡喜頂禮奉行。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疏卷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