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65 大般涅槃經玄義   No. 1765 [cf. Nos. 375, 1766, 1767]   大般涅槃經玄義捲上   隋天台沙門灌頂撰   夫正道幽寂無始無終。妙理虛玄非新非故。無始而言其始者。謂之無明生死。無終而語其終者。即是種智涅槃。無明生死本自有之名之為故。種智涅槃修因方克目之為新。此經乃於非始之始。分別佛性三因之殊。還就無終之終。辨於涅槃三德極果之別。若佛性之因非因。涅槃之果非果。是則因如不異果如。果如不異因如。若因如不異果如。非止涅槃之如非新。佛性之如亦復非新。若果如不異因如。非止佛性之如非故。涅槃之如亦復非故。是則佛性涅槃因果之如。皆是非新非故。非新非故之理即是法身。非新而新之果即是摩訶般若。既有非新而新種智之圓極。則非故之故無明生死患累究竟斯亡目之解脫。此則三德之義宛然。不縱不橫妙等伊字。但眾生利鈍不同。是以大聖赴緣之教亦有頓漸之別。頓則譬於忍辱之草牛食即得醍醐。漸則五味階級次第圓滿。或有不定根緣為赴此機所說教門非頓非漸。喻之置毒於乳也。皆是能仁妙窮權實巧赴根緣。化他利物罄無乖爽。今此大經為欲開通往昔教門。顯發如來方便密義故。於娑羅雙樹大師子吼。師子吼者名決定說。決定說者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如來畢竟不入涅槃。不入涅槃即是入於無上大乘大般涅槃。此經若具依梵本。應雲摩訶般涅槃那修多羅。摩訶言大般涅槃那此翻滅度。釋此三字具依兩義一別二通。第一別釋者大即法身。故此經雲。所言大者其性廣博猶若虛空。其性即法性法性即法身也。滅者即是解脫。解脫二種。煩惱生死永滅。免斯因果患累即解脫義也。所言度者即是摩訶般若。故大論雲。信為能入智為能度。當知別以三字標今經之目。即是三德之異名也。第二通釋。大者謂大法身大般若大解脫也。滅者即是三德皆寂滅也。度者即是三德皆究竟圓滿也。故通以三字標名表三德。皆大寂滅究竟也。別通之義雖殊。然並是用非果之果無上祕密之極果。以標一教之首也。修多羅即是聖教之總名。有翻無翻事在別釋。若具依梵本。應言摩訶般涅槃那。今翻為大滅度。大若虛空不因小相。又其性廣博多所容受。又名不可思議諸佛之法界。是為三義釋大也。滅者滅二十五有及虛偽物。又得二十五三昧種種示現。又生滅滅已。寂滅為樂。是為三義釋滅也。度者度於不度。又度於度。又度此彼之彼岸。亦度非彼非此之彼岸。譬如神龜水陸俱度。是為三義釋度也。總攬三法三目三點名大般涅槃。金剛寶藏滿足無缺。不縱不橫不並不別微妙祕密以當其體。常住不變恆安清涼不老不死以當其宗。置毒佛性遍五味中味味殺人。震大毒鼓雖無心欲聞聞之皆死。八大自在我以當其用。常住二字無上醍醐與諸典別決定之吼以當其教。名含體攝常宗毒用極教之相也。   玄義開為五重。    一釋名 二釋體 三釋宗 四釋用 五釋教   釋名又五。謂翻通無假絕。翻者四說。謂無有亦有亦無非有非無。初言無者。天竺五處不同。東南中三方奢切小殊。西北兩處大異。如言摩訶。摩醯。泥曰。泥洹。此則三方。如言洹隸槃那。般涅槃那。此則二方。類如此間楚夏耳。有人以泥曰目雙卷。泥洹目六卷。涅槃目大本。是義皆不然。雙卷明八十無常。六卷明金剛不毀。豈可以方言簡義。毘婆沙雲涅槃那。今經無那字。蓋譯人存略耳。肇論以摩訶涅槃。為彼土正音。古今承用。其各說者凡有五家。一廣州大亮雲。一名含眾名。譯家所以不翻。正在此也。名下之義。可作異釋。如言大者。莫先為義。一切諸法莫先於此。又大常也。又大是神通之極號。常樂之都名。故不可翻也。二雲名字是色聲之法。不可一名累書眾名一義疊說眾義。所以不可翻也。三雲。名是義上之名。義是名下之義。名既是一。義豈可多。但一名而多訓。例如此間息字。或訓子息。或訓長息。或訓止住之息。或訓暫時消息。或訓報示消息。若據一失諸。故不可翻。四雲。一名多義如先陀婆一名四實。關涉處多不可翻也。五雲秖先陀婆一語隨時各用。智臣善解契會王心。涅槃亦爾。初出言涅槃。涅槃即生也。將逝言涅槃。涅槃即滅也。但此無密語翻彼密義。故言無翻也。二雲有翻者。梁武雲。佛具四等隨其類音溥告眾生。若不可翻此土便應隔化。四等亦是不遍。引釋論般若尊重智慧輕薄。既得以輕代重。何得不以真丹。單別翻天竺兼含。既可得翻且舉十家。一竺道生。時人呼為涅槃聖。翻為滅。引文雲。聞佛唱滅悲哀請住。魔王所以勸令速滅(云云)。二莊嚴大斌。翻為寂滅。引文雲。生滅滅已寂滅為樂。前家止滅於生。後家滅生覆滅於滅。故言寂滅(云云)。三白馬愛。翻為祕藏。引文雲。皆悉安住祕密藏中(云云)。四長干影。翻為安樂。引文雲。如人病差名為安樂。安樂名涅槃。五定林柔。翻為無累解脫。既無創疣即無累也。六太昌宗。翻為解脫。引四相品雲。涅槃名解脫。迦葉品雲。慈悲即真解脫。解脫即大涅槃。七梁武。翻為不生。引文雲。斷煩惱者。不名涅槃。不生煩惱乃名涅槃。八肇論。雲無為亦云滅度。九會稽基。偏用無為一義為翻也。十開善光宅。同用滅度。引文雲。大覺世尊將欲涅槃。引六卷雲。大牟尼尊今當滅度。彼此兩存正是翻也。例大本稱娑羅雙樹。六卷雲堅固林。又引法華長行雲。中夜當入涅槃。後偈雲佛此夜滅度。又引華嚴雲。古來今佛無般涅槃。除化眾生方便滅度。又引遺教。佛臨涅槃略說教誡。又雲。時將欲過我欲滅度。是為十家明有翻也。三明亦可翻亦不可翻者。叡師雲。秦言謬者定之以方冊。梵音不可變者即而書之。匠者之公謹受者之重慎。今經翻摩訶為大。般涅槃三字存梵音。是則一字可翻三字不可翻。梵漢雙題正應在此。四雲大名不可思議。故非可翻非不可翻。今明。漢人多不曉梵即有眾說。莫知孰是。世既鹹用開善未能異之。今雖同其翻不用其義。同翻者摩訶此翻為大。般涅此翻為滅。槃那此翻為度。是為大滅度也。有翻無翻四家竟。次出開善四解。一雲。滅據法度據人。生死之法滅已還無。生死之人轉而作佛。二雲滅名目無。滅有還無故。度名目有。從此至彼故。實法道邊人法俱滅。相續道中人法俱度。三雲。滅是有餘度是無餘。有餘涅槃既未究竟止可是滅。無餘永免方得是度。四雲。滅是本有今無之義。而加之以度者是永免之名。欲明凡夫之死亦得是滅而非永免不得稱度。觀師難初解雲。若生死之法滅無。生死之人附何而度。若生死假人轉得成佛。生死之法何不轉為涅槃。今研初解是何等義。若依聲聞法者。三果生死未併滅假人不永度。若第四果凡法因雖滅凡法果未滅。假人猶未度。若灰身滅智假法俱寂。寂則不論度。又不得作佛。若菩薩法者。凡法都不滅假人又不度。是誰法滅何等人度。如此往推非三藏義也。若依聲聞菩薩共法者。三乘之人同以無言說道斷煩惱入第一義。即體生死法是涅槃法不論滅與不滅。即生死人是涅槃人。不論度與不度。既無法可滅何用以滅目之。既無人可度用度目誰。如此推之則非通教義也。若獨菩薩法非但滅生死之偽法。亦滅涅槃之真法。非但度生死之凡人。亦度出世之聖人。彼師言不涉真法語不論聖人。以此往推非別教義也。若就佛法者。滅之與度。不縱不橫無二無別。彼師分滅異度離法論人。如此往推非圓教義也。既非小。非共。非菩薩。非佛。並非先聖之法言。則不敢道也(云云)。今研第二解。若以滅目無以度目有者。若受此有無。猶是苦諦。執此有無猶是集諦。修此有無猶是道諦。盡此有無猶是滅諦。滅諦之真尚不可以有無名之。雲何以有無名大涅槃。如此往推非三藏真義。若以滅目無以度目有。若雙目生死生死本自不然。今則無滅。生死既無滅以滅目誰。生死本自不然那得是有。非有則無度法亦無度者。度復目誰。既不可以滅度目於生死。雲何以滅度目於涅槃。疆以疣贅累彼虛空。以此推之非是聲聞菩薩共法。若以滅目無以度目有者。此以名召法以法應名。名物尚存為見所縛。雲何以見義釋大涅槃。若以滅目無門以度目有門者。為目小門。為目大門。小門能通拙所通偽。貧住化城久已被棄。雲何以拙能通釋大涅槃。若以滅目無以度目有。明真俗二諦者。此是偏邪二邊。雲何以二邊釋中道大涅槃。如此往推則非菩薩法也。若以滅目無。以度目有。有不關無。無不關有。滅非是度。度異於滅。縱橫狼藉。劫掠群牛不解鑽搖。漿猶難得況酥醍醐。如此往推則非佛法。既非小乘。非共乘。非菩薩乘。非佛乘。是何等義邪(云云)。今研第三解。若有餘涅槃既未究竟止可是滅。無餘永免方得稱度者。亦應滅度。四住非是究竟滅度。塵沙方得稱度。又滅度塵沙亦非究竟。滅度無明。方得稱度。又滅度無明亦非究竟滅度。究竟滅度方得稱度。以後望前前非究竟。第二第三亦非究竟。何得以初番滅度釋大涅槃(云云)。今研第四解。凡夫已有還無得是滅。亦應凡夫從此至彼便應是度。若凡夫非度凡夫亦復非滅。若聖人已有還無亦得是滅。聖人從此至彼復應是度。若凡聖俱度俱滅若為論異。若同凡聖則近陜非高廣。若異凡聖亦非高廣。非高故則非無上。非廣故則有邊涯。雲何以此釋大涅槃。若具研四解。應作四四十六番。今但十番而已。餘皆可知。明哲自解何俟多言。時人以開善為長故薳研之。餘人置而不言耳。翻名已如前說。釋其大義者。大有三義。一理大。二智大。三用大。釋論謂大多勝。大取包廣。多取含攝。勝取秀出。今言。法身法界遍一切處。是廣大義。報身智境照發相應不可窮盡。是含攝義。應身自在無能遏絕。是勝出義。於一大字三法具足不縱不橫不可思議。名祕密藏。祕密藏者即大涅槃。釋般涅為滅。滅有三義。謂性滅圓滅方便滅。性滅者理性至寂非生非起。生起不能喧動故名性滅。圓滅者。照無不遍。發無不足。明窮境極故名圓滅。方便滅者。權巧妙能。逗必會取必克故名方便滅。如是三滅即三解脫。無縛無脫。是性淨解脫。因果畢竟。是圓淨解脫。巧順機宜無染無累。是方便淨解脫。於一滅字三脫具足不縱不橫不可思議。故名三點。三點者即大涅槃。釋槃那為度。度有三義。謂實相究竟度。智究竟度。事究竟度。實相度者。諸佛之師也。非此非彼亦非中流。非能非所無始無終故名實相度。佛師度故諸佛亦度。論雲。智度大道佛善來。智度大海佛窮底。即其義也。智度者如如智稱如如境。函大蓋大照發相應故名智度。論雲。智度相義佛無礙。即其義也。事度者自度度他。彼我利益無不究竟。慈悲誓願一切周悉故名事度。如此三度即三般若。實相般若是一切種智與諸佛同體。觀照般若即一切智與諸佛同意。文字般若即道種智與諸佛同事。於一度字三智具足不縱不橫不可思議。故名面上三目。三目者即大涅槃。今作三番九義。淺深別異各各不同者。雖復多含攝勝未是今經正意。文雲。法身亦非。那可單作三身釋大。文雲。解脫亦非。那可單作三脫釋滅。文雲。般若亦非。那可單作三智釋度。故知單釋非今經意。意者文雲。三法具足名大般涅槃。三法即三智三智即三點。三法即九法九法即三法。三法即九法是不縱。九法即三法是不橫。不並不別亦復如是。不三而三不一而一所以名祕密藏。攝一切法悉入其中。是諸佛體。是諸佛師都名總號。乃為具足稱大涅槃。意在此耳。一智三智三智一智。所以名一面三目。涅槃亦耳。一脫三脫三脫一脫。所以名為伊字三點。涅槃亦爾。體意及事。不得相離不得相混。不可言言不可思思故名大涅槃。二釋通名者。涅槃之名遍佈諸處。安樂一意亙十法界皆稱安樂。梵行品雲。寒地獄中若遇熱風以之為樂。熱地獄中若遇寒風以之為樂。如是安樂亦名涅槃。獼猴得酒則能起舞騰枝躍樹。秋水卒至河伯欣然魚鱉噞喁歕沫戲沼。如是安樂亦名涅槃。餓鬼飢渴得水食飽滿則得安樂。如是安樂亦名涅槃。修羅怖畏得歸依處則得安樂。如是安樂亦名涅槃。如貧得藏如病得差。則得安樂。如是安樂亦名涅槃。檀提婆羅門。飽食撫腹。我今此身即是涅槃。此計欲界果報法為涅槃。阿羅羅仙得無想定。此計色界法為涅槃。鬱頭藍弗得非想定。此計無色界法為涅槃。文雲。斷欲界結則得安樂。乃至斷無色界結則得安樂。如是安樂亦名涅槃。此多用善因為涅槃也。若三十三天常樂我淨用善果為涅槃也。若修二乘者。多貪慾人得不淨觀則得安樂。如是安樂亦名涅槃。乃至數息慈心念佛因緣亦如是。此計二乘方便法為涅槃也。若斷三界煩惱。八萬六萬。四萬二萬。一萬住處。則得安樂。如是安樂亦名涅槃。此計二乘果法為涅槃也。釋論雲。菩薩從初發心。常觀涅槃行道。初心菩薩亦名涅槃。此文雲。十住菩薩雖見不了了亦名涅槃。諸佛法王聖主住處。乃得名為大般涅槃也。涅槃之名隨情逐事浩蕩若此。蓋是通名也。達摩鬱多羅翻此法勝。解雲。煩惱滅名有餘涅槃。引經雲。滅諸煩惱名為涅槃。離於生死名無餘涅槃。引經雲。離諸有者。乃名涅槃。此就所滅。釋二種涅槃也。二乘所得二涅槃。若於如來皆是有餘。唯佛乃是無餘。引勝鬘雲。二乘是有餘如來是無餘。昔滅是盡今滅非盡。經雲。不應生滅盡想。涅槃非滅。非滅故常也。若依鬱多之解。乃是通涅槃。今昔相對一塗之說。若擘肌分理義則不然。何者二乘有餘無餘。所滅則異真諦則同。若於如來皆是有餘。唯佛是無餘者。若爾二乘既是有餘涅槃。子縛斷破無明。入菩薩位見佛性。生死身謝即應同佛入無餘涅槃。何事被訶言非。不斷煩惱。不到彼岸破除草庵。若此等皆無分者雲何對佛是有餘涅槃。又若二乘有餘無餘對佛而得是有餘涅槃者。自地獄已上至菩薩已還例應如此。若諸涅槃皆不可得然。二乘安是。故知鬱多羅之說不可依也。問安樂之名通十法界。佛性四德名復雲何。答經雲。一切諸法中悉有安樂性。一切眾生悉有佛性。豈非佛性通耶。文雲。二十五有有我不耶。答言有我。寱言刀刀。又楊樹黃葉等豈非四德通耶。然名乃該通義不得混。應作三番四句料揀。初四句。謂通別亦通亦別非通非別。通者如向說。別者各有所以。六道以安身適性為安樂。猶起煩惱惡因。招生死苦果。安樂義不成。要斷煩惱使苦樂不復隨身憂喜不復隨心。得有餘無餘灰身滅智。隔別生死入於涅槃者則與六道別也。菩薩從初心為一切眾生觀涅槃行道。望二乘是別望佛猶通。即是亦通亦別也。諸佛究竟大般涅槃。非六道之通非二乘之別。即非通非別之安樂也。又安樂之名。或是病非藥或是藥非病。或亦藥亦病或非病非藥。是病者長者沒已。劫掠群牛□□□□□□□□□□□拌□□□□楎□□□□□奸□□□□□□□列襁□禈□礸□覘□j□□穡□□覷□玲□□□榵□□□X]□□樾□模裀□垓誇駕□□□矩輪娀□庚鞢慼慼慼慼慼慼扭瓷憮瑤埤□奎□□□□妶妧□□示□□□G誇□□□庚鞢慼弩堙慼慼G埤□□禮妧□樗娀□G埤□□駗奎□□誇□□□□禭□娀□饋□埤□示□□□□□姎□餖飫埤□檳□□均澆拊僁籈芋慼慼慼慼樊瞴撳晼慼慼憎央慼撚}□□妖□□觝□□□□□□屢□餿E□□□□□□埤□□□□襼□益□奐□拉G埤□視□□矩益娀□G埤□□□□□拉G夾□馨□□□□切□q祤稀□}□□楰鷺□□}□q逆□切奪□襼□□榖秅粿□榜駿□□□□□□□□□□檢□□□禱□飀□列□覷規□饋□□□餞楷U奉禘刺□□□□□□魯□□□奐□逆□褽□□櫻T□□□□椸□逆□□□□奸裀□礸襤□奸裀□□楺椸□禕奸裀□□呂□□奸裀□祅□□覕媽□□程搾□妨□□禎□妨□□□租□妨□□□覕妨□□飣禷覕埤□□診□西□裀□□奐□□禶妧□□騖馜□□□□逆□□□□楰□□□□□□□穀□□婝}□□□□禕婝q逆□□□飾□槂□}□q逆□□碌□□□□□□□□i□□□□餾□□□□□q橁□□□餾□□□□□G□□□□餾□□復□□餾□□□□覗□{馨□□□奼□□□妧□檢□□□饛□□□□□奉礽□□□□□媸□奕切檢□□□□□□□□姜D□埤□奰D稜□埤□□蔥驉摯鞢播□□□囊埤□□□□j□褽□褾□騫橫□埤□□禕□□□□馨□□□□□□□襮馨□□□□□□□騖飲馨□□褸□□稀□駜露□□□衽□衽□淚□□□妄露□祅□□□□馨□禮妧□檢□□餺□□□□□靈埤□□□□衽□□□聾槾糖□□□□□□埤□□□□□□□□□復□橚□馘隆飼□□□□□妧□□□□觭馘錄稫□□□□□妧□□□埤□□玲□□魯□□□駾s糖□□□□奪□□□飀□妧□□玲□□□□玲□□妧□□□□□□□□飼榶妧□□□□□裀□□羇□□□□□荂撓S□□妻埤□□稫榱零□榳言□□□□□覭祤□□□裀□覜饐□□橖□飀□餺□□飼槄□□□□□妧□□□姜□□矩狀□奪□逆□妶妧□□耔□□□□□檢□錄礿□饐□□□□檢□錄礿□□□□□飲檢□龍□□禜饐□□□□駬□□檢□秜列饐□耔□□□□稀埤□奮□禭□h□□□□□□□□餾玲□露□拏□□□娀□奼奪□□□駾s糖□□埤□祥□露□列驖□□□□列□□□□坱u□奾粳□魯訃□□□禶妧□□□□稍□□□櫸□□□□Х□□耔□□埤□□□飼榶妧□槄□□埤□矩露□裡□□□□□飼槄□□□□妧□矩狀□奪□稀埤□矩露□鷺榜餺槄□□□□馜驒□侗m鞳慼摯鞢慼慼播□□□椸□禮妧□□□飄[埤□□□露□奾禜饛□□□娃□□□□□□□碌娃□□□□□□□□觶□□□饛□□埤□椸□碌婀□騃□□□□□□□奾媜C□□□□□□□□□申觶□□□騃□□埤□椸□堜`娃□□□□□□□□堜`娃□□□□□□□禭□□□□□□離規□榵□□誇□覭□□□□禶妧□□□。問古來傳譯什師命世。升堂入室一肇而已。肇作涅槃無名論其詞虛豁洋洋滿耳。世人翫味卷不釋手意復雲何。答高僧盛德日月在懷。既不親承其門難見。鑽仰遺文管窺而已。觀其旨趣不出四句。其論雲。有餘無餘涅槃者。良是出處之異號應物之假名。若無聖人知無者誰。若無聖人誰與道遊。即其有句也。寂寥虛豁不可以形名得。微妙無相不可以有心知。豈有名於其間哉。即其無句也。果有其所以不有。故不可得而有。有其所以不無。故不可得而無耳。恍忽窈冥其中有精。本之有境則五陰永滅。推之無鄉則幽靈不竭。即其亦有亦無句也。然則有無絕於內。稱謂淪於外。視聽之所不暨。四空之所昏昧。而欲以有無題牓標其方域者。不亦邈哉。即其非有非無句也。然其作論談大意不在小。不可謂是三藏四句也。文雲。超度有流言不涉界外之流。大患永滅不滅涅槃之患。故不可謂是別圓四句也。辨差中雲。三車出於火宅。俱出生死。無為一也。此以三三於無。非無有三。如來結習都盡。聲聞結盡習不盡。盡者去尺無尺。去寸無寸。修短在於尺寸。不在無也。智鑒有淺深德行有厚薄。雖俱至彼岸而升降不同。彼岸豈異。異自我耳。以此推之歸宗指極。在於三人同以無言說道斷煩惱入涅槃。文義孱然何可隱諱。故知是通教四句也。夫通教詮理非有非數。而以有無四句為通道之門。若執門求所通。其失一也。又通教體法之觀非如來本懷隨自意語。乃是俯提枝末隨他意語。故嬰兒行雲。不知苦樂晝夜親疏等相。不能造作大小諸事名曰嬰兒。不知苦樂是泯憂喜。不知晝夜是齊明暗。不知親疏是等憎愛。不作大小是亡鉅細。三人同學體觀。喻之以嬰兒。俱證無為喻之以入水。論其智德喻之以三獸。論其斷德喻之以灰斷。宗在他經要非此典。那忽將彼釋。此其失二也。又法華教起已破化城。一切諸菩薩。疑網悉已除。千二百羅漢。悉亦當作佛。佛開通教。方便之門示真實相。雲何迫欣三獸更建草庵。其失三也。又聾瞶之徒不在法華席者。於哀歎品中更為分別。汝先所修。悉是顛倒。我先所說亦非實語。斥故顯新指劣明勝。雲何違經波動水浪握捉瓦礫持作月形。其失四也。然綱維既闕網目安寄。執佛法之遺棄謂是真實。徒施於十演終非三德明矣。今言涅槃無名。涅槃者指三德涅槃也。無名者無六道安樂之名也。又無三藏有門見有得道。獲有餘無餘涅槃之名。亦無見空得道。亦無亦空亦有得道。亦無非空非有得道。獲有餘無餘涅槃之名也。又無三乘共行十地有門得道。獲有餘無餘涅槃之名也。亦無空門。亦空亦有門。非空非有門得道。獲有餘無餘涅槃之名也。又無別教有門得道常住涅槃之名也。亦無空門。亦空亦有門。非空非有門得道。獲常住涅槃之名也。無如是等諸方便之名。從所離故。故言無名。從所得故。故言涅槃。此即圓教有門之意也。又非離諸名外。別一涅槃。即諸名無名。便是涅槃。故言涅槃無名。此圓教空門意也。又從所離故。故言無名。從能離故。故言涅槃。能所合稱。故言涅槃無名。此圓教亦空亦有門意也。若有能所則大有名。何謂無名。今無能所稱為涅槃無名。此是圓教非有非無門意也。門雖有四。涅槃非四也(云云)。無名之意。超度爾許諸涅槃名。然後乃顯圓當四門大般涅槃。諸師都未嘗分別一兩節目。即道無名。無何等名。名曰無名。疑誤後生今所不用也。故梵行品雲。無緣慈者。不緣眾生亦不緣法緣。於如來故名無緣。今亦例此無六道之名無四聖之名。而有祕藏涅槃之名故言。涅槃無名也。四釋假名者。德王初雲。涅槃非名非相。雲何而言可得見聞。不可見故無相。不可聞故無名。佛以佛眼佛耳尚不見聞。況復下地及與凡夫而能見聞。大悲方便動樹訓風舉扇喻月。能令機緣而得見聞。其見聞者實無見聞而言見聞。迦葉品雲。涅槃一名有無量名。亦名無生無出。乃至亦名甘露亦名吉祥。凡列二十五種示其無量。悉為眾生而假施設。文雲。如坻羅婆夷名為食油。實不食油無有因緣。強為立名名為食油。如經廣說。涅槃亦爾。無有因緣強為立名名為涅槃。智度雲。名假施設。受假施設。法假施設。實非色心而言色心。是法假施設。於色心上更設五陰十二入十八界等是受假施設。於陰入界上。更立張王李趙等是名假施設。亦如攬色香味觸是法假施設。於四微上。更作根莖枝葉等是受假施設。根莖之上更立楓栴柿柏等名是名假施設。是大涅槃亦復如是。強指此實法名為佛師。是佛祕藏是法假施設。於佛師上更復分別法身般若解脫三點是受假施設。於三點上更立名字大般涅槃是名假施設。或復呼為洲渚窟宅。或復呼為乳糜妙味。或復呼為醍醐上藥。或復呼為一闡提。或復呼為一破戒明鏡。譬說虛空不可得無障礙如是豈非名假施設。當知從地獄已上。至佛已還皆言安樂者悉假名也。大論雲。眾生無上者佛是。法無上者涅槃是。所以設此假名者。欲令眾生知名非名。名不在內亦不在外。亦不在中間亦不常自有。大品雲。菩薩菩薩但有字。佛佛但有字。是字不住。亦不不住。是字無所有故。涅槃亦爾。涅槃不在法身。文雲。法身亦非。又涅槃不在般若。文雲。般若亦非。又涅槃不在解脫。文雲。解脫亦非。三德中各各求皆不可得。三法合求亦不可得。故智度雲。若人見般若是則為被縛。若不見般若。是亦為被縛。若人見般若。是為得解脫。若不見般若是亦得解脫。法身解脫亦如是。譬如幻化物不可見而見。見而不可見。是事為希有。此經名為微妙不可思議。但假名字名此三身為祕密藏涅槃。但假名字。名此三般若。為摩醯三目涅槃。但假名字名三解脫名三點涅槃。但假名字具足三法名大涅槃。但假名字引導眾生。譬如空拳。為喜小兒。為引小兒。為止啼兒。為教黠兒。其事辦已。散指舒拳拳無拳矣。涅槃亦爾。以新伊悅之。以新伊引進之。以新伊破之。以新伊悟之。是為假名四種利益。得利益已。寧復執名而起諍乎。假立有名既爾。假立無名。假立亦有亦無名。假立非有非無名亦如是(云云)。應說將跨來因緣(云云)。又如治噎法(云云)。五釋絕名者。有人以無釋絕。亡有而存無。無則不絕。非今所用。有人以離釋絕。言涅槃之中無有諸有。此尚非小乘義。亦所不用。有人以滅釋絕。言滅諸煩惱。悉無所有猶如火滅。存於涅槃者。經稱是邪解邪難。此豈可用耶。有人引經雲。如大香象頓絕羈鎖自恣而去。將此釋絕者。此乃三修比丘。偏歎菩薩所絕一邊。義未具足。同上無名之意非今絕名也。若言語相逐對無說有。乃至對有無說非有非無等。待對不息言則不絕。若以心分別。介爾動念心起想即癡。心亦不絕。心既不絕言那得絕。若知心是攀緣三界。攀緣三界生滅是無常苦空無我。息此攀緣心無所得。心絕故其言亦絕。此乃修習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非真絕也。若入見諦苦忍明發世諦死時名生不生。身子雲。吾聞解脫之中。無有言說。亦是解脫之中無有分別。此則真證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蓋三藏絕意。指此一絕凡絕幾許人法況復餘耶。然入真時絕出觀不絕。何者。真俗異故。一絕一不絕待對宛然。雲何名絕。若能道遠乎哉。即事而真。聖遠乎哉體之即神。見色與盲等。聞聲與響等。其說法者無說無示。其分別者無所分別。無絕無不絕而名為絕。此亦方便道中。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若空慧相應入第一義。豁然清淨無能絕無所絕。無絕者無絕法。此通教絕名意也。此雖冥真未冥中。雖斷通未斷別。淨名雲。結習未盡。華則著身。下文雲。無明未吐。迴轉日月。如瘧病者。對界內說界外。想通惑對別惑是則不絕。若能以大涅槃心修行五行具十功德。是時一向專求大涅槃行。無復界內之心。無復界內之說。如是方便。亦名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而未是冥中。若發中道所得功德不與聲聞辟支佛共。昔所不得而今得之。昔所不絕而今絕之。蓋是別教絕名意也。然證絕之時乃同圓極。而修時梯磴江河迴曲。何者。發心不能遍法界。故法界外更有法故不名絕法。拙行不能行一行是如來行。如來行外更有行故不名絕行。非無上方便。方便上更有方便非絕方便。若圓發心觀大涅槃諸心法界。法界外更無復法界。獨一法界故稱絕法界。又如經復有一行是如來行。如來行外更無復行故名獨絕行。又如經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尼俱耶洲直入西海猶如直繩。是絕方便。絕方便絕者。如經斷絕一切疑網心。故名為解脫。三藏四門即是法界。即如來行即上方便。何者。生死即是涅槃。況聲聞法生決定心寧起疑網。通教四門亦即法界。共乘疑網斷故。別教四門即是法界。菩薩乘疑網斷故。是名斷絕一切疑網之心。名獨絕解脫。唯說一法界不說餘法界。唯思一法界不思餘法界。是為方便道中。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是圓方便亦有四門。若謂一切法絕是法界唯一法界。此約有門絕名也。若謂法界尚無法界寧有其餘。此約空門絕名也。若謂法界微妙一法即三法三法即一法。此就亦有亦無門絕名也。若謂法界不可思議。此就非有非無門絕名也。此皆方便道。若謂開示悟入如以金鎞抉其眼膜。二指三指。了了分明。是名究竟絕言。言滿法界而無一言。心滿法界而無一念。是為圓教絕名意也。然諸經絕名其旨非一。華嚴雲。如執虛空風如畫虛空中。說之已自難何況以示人。淨名雲。諸法不相待一念不住故。又諸菩薩言於言。文殊言無言。淨名杜口絕言。善吉雲。我無所說不覺不得。龍樹雲。若法為待成。是法還成待。今則無因待。亦無所成法。今經雲。譬如虛空不因小空名為大也。涅槃亦爾。不因小相名大涅槃。雲何小相。從二乘所證乃至生死安樂皆是小相。不因此小而名大也。又雲。譬如有法不可稱量不可思議。乃名為大。涅槃亦爾。不可稱量不可思議。故名為大。當知絕名涅槃其義顯矣。斯文甚多。逗緣亦異不可一概。今以四句料揀。謂不絕絕。非絕非不絕。絕絕。雲何不絕。如前六道安樂等。雲何為絕。如三藏通共等。雲何非絕非不絕。如別四門等。雲何絕絕。圓四門是也。雲何絕絕。絕能絕所。故言絕絕。從別教四門已下名為所絕。從圓教四門名為能絕。以能絕絕所絕。能絕亦絕。如前火木然於草已亦復自然。當知。絕名與無名為異。義在此也。故言絕絕。次總結釋名一章開為五重。都是圓教四門意也。若大涅槃名真善妙有。本自有之非適今也。此是有門義。故作翻名同名釋之。若大涅槃空迦毘羅城空此是空門義。故作無名釋之。若大涅槃亦色非色。此是亦空亦有門義。故作假名釋之。若大涅槃名為中道遮二邊故。此即非空非有門義。故作絕名釋之。夫大涅槃者。尚非是一。雲何為四。四者門也。門以標理。有種種名。如天帝釋有千種名。解脫亦爾。多諸名字。名字功德品雲。涅槃是名其餘稱歎是則為字。若爾涅槃是總。而當機立之為名。三點等及餘一切皆屬於字。若法身當機是總已復為名。涅槃及一切物已復屬字。若爾更互無定。雖復無定今既定以涅槃為名。若定不定若總若別皆無待對。悉是不可思議。悉是大絕。故名絕大涅槃也。   第二釋涅槃體。先出舊解。莊嚴雲。佛果涅槃出二諦外非真俗攝。凡夫以惑因感果是浮虛世諦。假體即空故是真諦。佛果非惑因所感故非世諦。不可復空故非真諦。引仁王經雲。超度世諦第一義諦。住第十一薩雲若地也。開善雲。佛果涅槃還為二諦所攝。體是續待二假故是世諦。即此二假可空故是真諦。佛果靈智亦復冥真也。冶城秀雲。佛果涅槃非世諦。是真諦微妙寂絕。故雲世諦死時名生不生。龍光雲。佛果涅槃具相續相待二假即世諦。乃即真之義而不冥真。若冥真同頑境。即無靈智故非真諦也。有人難此四解。若佛果出此二諦外即應非有為非無為。汝義中那雲佛果一向是無為。若為二諦所攝佛果應是亦有為亦無為。若佛果是真諦。真諦不可說於眾生無用。若佛果是俗諦佛果一向是有為。此皆成論師說。自相矛盾都不愜人情。亦不稱肇論。論雲。不可形名得不可有心知。言之失其真。知之反其愚。有之乖其性。無之傷其軀。肇意推之墮在四見。佛法邊外尚非小涅槃門況小涅槃體。尚非小涅槃門體焉得是共別涅槃門體。尚不是共別門體何得是大涅槃體耶。經雲。是諸人等。春陽之月。乘船遊戲。失琉璃寶。即共入水。競捉瓦石歡喜持出。謂琉璃珠。都非真寶。是珠澄渟清淨故在水中。猶如仰觀虛空月形超然獨遠。非眾人所執。亦非眾盲所觸。古來復約三聚論涅槃體言。佛地一向有心聚。一向無無作聚。色聚亦有亦無。無粗色有妙色。引經因滅是色獲得常色。六卷雲。妙色湛然常安隱(云云)。又一解。色是頑閡。不可研進。故佛地無色無無作。唯有靈智獨存。經道色者能應為無窮之色。又妙果顯現義說為非色。引文。願諸眾生滅一切色。入於無色大般涅槃。又分別兩界有色一界無色。又四空無色者無粗色耳。三界並有色。界外變易則無色。六地已還身在分段故有色。七地已上身在界外則無色。又七地是兩國中間猶有光影色。八地已上則無色。又言金心猶有色。故經言。意生身者雖無一期壽命但有唸唸生滅名為變易。故言意生身。身者猶有色也。唯佛地無復色耳。無作者金剛已前皆有無作。唯金心無心無無作也。有人難此義。若涅槃定有色。應有長短質像。須依食住處。若定無色心無所依。豈可有心而無色。若色頑須離心是取相何意不離。如是等釋皆是妄語。猶如盲跛。見佛亦盲跛。王語諸臣我庫藏中無如是刀。不須多難也。   大般涅槃經玄義捲上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65 大般涅槃經玄義   大般涅槃經玄義卷下   隋天台沙門灌頂撰   古來復約三性。明涅槃體。言佛地。一向是善性。一向非惡性。無記性亦有亦無(云云)。光宅雲。常住佛果。有兩種無記。一知解無記。二果報無記。如棋書射御。闡提亦有故非是善。佛地亦有故非是惡。即是無記性也。果報者。如生死苦無常報。既非是惡。只是無記。涅槃地常樂我淨亦非是善。直是無記。開善莊嚴並言。佛無無記。唯一善性。知解無記。有多釋。莊嚴雲。是善性。開善雲通三性。在闡提是惡。在佛是善。在餘人是無記。言果報者。生死中多有異具故。果報可是無記佛果報何以是無記。佛果唯一習果。無復報法豈得類此是無記。以習善既滿。併成習果也。夫三性者。若有若無。只是世俗尚不是真。何得用此釋涅槃體。此皆數論之極說安處佛體。如野人暴背獻至尊耳。今明涅槃體者。上來釋名論無。無一切方便。論絕絕能絕所。名下妙理寧可思議。德王雲。大般涅槃非色非聲。雲何而言可得見聞。古來諸師雲何以色為涅槃體。又經雲。夫涅槃者。不從因生。體非是果。古來諸師雲何以佛果釋涅槃體。又涅槃之體無定無果。古來諸師雲何謂涅槃體定是一法。當知其體非色非聲。非因非果。非一非異。非諸聲聞緣覺所知。亦非十住能了了見。不能默已。強作五種言之。一約性淨涅槃。二約法身德。三約一諦。四約不生不生。五約正性。初論性淨。總指一部。次論法身指哀歎。次論一諦指聖行。次論不生指德王。次論正性。指師子吼迦葉等。不可備引。斑駁略周耳。性淨者。淨有三種。一方便淨。二圓淨。三性淨。方便淨者。嘔和善巧權能逗物。住首楞嚴。建於大義。或一閻浮提。或一四天下。或一大千界。或十方土。隨諸眾生應可調伏種種示現。無生而生。王宮七步。無滅而滅。倚臥雙林。是以晨朝放光。大聲遍告。正覺世尊將欲涅槃。若有所疑今速可問。為最後問。所以三界躄踴。八部悲號。獻供填空。流血灑地。高幢翳諸日月。廣蓋遍覆大千。如經廣說。乃至下者作九法界身。非生現生。非滅現滅。不前不後。一時等現。然於寂滅。無所損減。於諸生死。無染無累。故名方便淨涅槃也。圓淨者。因圓果滿。畢竟成就。原其初基。以大涅槃心。行如來行。持戒不殺。擁護正法。廣宣流布。利益眾生。迴向大乘。感得金剛堅固之體。法身常身圓滿具足。獲大涅槃。修道得故。安住於此祕密藏中。復能頒宣廣說。一切悉有佛性。施與一切。常命色力安無礙辯。雖破煩惱亦無所破。雖圓智慧。亦無能圓。雖施眾生。不得眾生及以施相。是名圓淨涅槃也。性淨者。非修非得。非作業非與業。本自有之。非適今也。沖湛寂靜。不生不滅。雖在波濁。波濁不能昏動。猶如仰觀虛空月形。五翳不能翳。雖復隨流苦酢其味真正。停留在山。雖沒膚中。膿血之所不染。故名性淨涅槃也。此三涅槃。不可相離。即三而一。不可相混。即一而三。雖復一三。即非一三。雖非一三。而復一三。會之彌分。派之彌合。橫之彌高。豎之彌闊。微妙莫測。不可思議。今欲分別令易解故。總唱涅槃。即是其名。專據性淨。以當其體。指於圓淨。即是其宗。方便善巧。以為其用。作此分別。即是其教。雖復分別。都是一法。所謂大乘。大般涅槃。若得此意。無俟多言。其未解者。更重複說耳。二約法身德者。德有三種。一法身德。二般若德。三解脫德。法身者。即是金剛豎固之體。非色即色。非色非非色。而名為真善妙色。真故非色。善故即色。妙故非色非非色。又真即是空。善即是假。妙即是中。例一切法。亦復如是。以是義故。名為佛法名佛法界。攝一切法。名法身藏。名法身德也。般若德者。即是無上調御。一切種智。名大涅槃。明淨之鏡。此鏡一照一切照。照中故是鏡。照真故是淨。照俗故是明。明故則像亮假顯。淨故瑕盡真顯。鏡故體圓中顯。三智一心中得故。言明淨鏡。攝一切法。故稱調御。是佛智藏。名般若德也。解脫德者。即是如來自在解脫。其性廣博無縛無脫。是廣博義。體縛即脫。是遠離義。調伏眾生。是無創疣義。如是解脫。攝一切法。亦名解脫藏。亦名解脫德。如是三德。不可相離。文雲。法身亦非。乃至解脫亦非如是三德不可相混。文雲。三點具足。無有缺減。當知雖一而三。雖三而一。雖復三一。而非三一。雖非三一。而三而一。不可思議。攝一切法。攝一切人。文雲。我及諸子。四部之眾。悉皆入中。微妙難思。為若此。今欲分別令易解故總唱祕藏。以當其名。法身攝一切法。不縱不橫。以當其體。般若攝一切法。如一面三目。以當其宗。解脫攝一切法。如三點伊。以當其用。如此敷演。即是其教。非但經體義明。餘義亦顯(云云)。三約一諦者。世人解諦。或境或智或教非無此義。今用理釋諦。理當即境正。境正即智教皆正。以理釋諦其義為允。有四種四諦。一生滅四諦。集是能生。苦是所生。能生生所生。所生還生能生。苦集迴轉。生死無已。道名能壞。滅是所壞。所壞亦壞能壞。能壞亦壞所壞。更互生滅。故稱生滅四諦。若論其相。逼迫生長能除所除等是也。如經。二無生四諦者。推苦集之本。本自不生。不生故則無苦集。既無所壞。亦無能壞。故稱無生四諦。論其相者。解苦無苦。而有真諦。集道滅亦如是。如經。三無量四諦者。分別校計苦集滅道。有無量相。非諸聲聞緣覺所知。如經。四一實四諦者。解苦無苦。而有於實。乃至解滅無滅。而有於實。實者。非苦非苦因。非苦盡。非苦對。而是一實。乃至滅亦如是是名一實四諦。具如經。非離生滅四諦。別有一實四諦。即達生滅而是一實四諦。無生無量。亦復如是。一中有無量。無量中有一。不可思議。不可說示。強欲分別令易解故。總唱一實四諦。即是名也。取一滅諦。即是其體。故勝鬘雲。一依者。即一滅諦也。道諦以當其宗。取道諦所治。以當其用。調御心喜。說此真諦。即名為教。雖差別說。只是一無差別法耳(此中遺一章)。五約正性者。性有五種。謂正性因性因因性果性果果性。正性者。非因非因因。非果非果果。是名正性。因性者。十二因緣。因因性者。十二因緣所生智慧。果性者。三藐三菩提。果果性者。大般涅槃。今且約一事論之。五陰下所以。即正因佛性。五陰即因性。觀五陰生智慧。是因因性。此智慧增成。是果性。智慧所滅。是果果性。於陰既然。餘一切法亦爾。當知五性亦非條別。即一而五。即五而一。一而不混五。五而不離一。不可思議。不可說示。強欲分別令易解故。指果果性為名。指正性為體。指因因性果性為宗。指因性為用。作此分別五性為教。雖復分別。只是一法。更無差別。若人能如此解者。非但識體。於名宗用教。觸事冷然。為未解者更論宗耳。   第三明涅槃宗者。有人言。宗體不異。是義不然。何者。若論至理。二即不二。不二即二。此則宜然。若論名事。不二不可為二。二不可為不二。既立宗體。寧得是同。宗者要也。修行喉[示*禁]莫過因果。此經明因。略有三種。一破無常修常。如哀歎品。以常樂我。斥諸比丘無常。苦無我。虛偽不真。宜應捨離。今當為汝說勝三修。此是破無常修於常。能得常果顯於非常非無常。煩惱為薪。智慧為火。以是因緣。成涅槃食。令諸弟子。悉皆甘嗜。劣三修是煩惱薪。勝三修是智慧火。非常非無常。是涅槃食。四眾安住祕密藏中。即是甘嗜。又雲。如來體之。是故為常。體者履也。履而行之。法常故佛亦常。亦是法非常非無常故。佛亦非常非無常也。問初為純陀。直說一常。次明常住二字。次斥諸比丘。雲勝三修。何意增減。答皆是今昔相對。昔說四非常。總是一無常。今論四德總是一常。舉總常破總無常耳。昔說生死無常。而復流動。今以常破生死。以住破流動。故舉二字。以破二耳。諸比丘置事緣理。但修三想。今舉勝理破劣理但用三修(云云)。二者。以大涅槃心修從淺至深。次第行學。如聖行中。專行五行。初謂戒定慧。居家如牢獄。梵行若虛空。從頭至足。其中唯有髮毛爪齒大小腸胃。觀察八苦五盛陰等。次解苦無苦。而有真諦。次分別校計。苦集滅道。無量無邊。次非苦非集非道非滅而有實諦。廣說如經。修是行已。得二十五三昧。住大涅槃。況出諸佛功德。不復可說。當知從淺至深。成因克果。顯非因非果。始終莫不以常為宗。德王品中亦如是。初觀四大如篋五陰如害。六塵如賊。愛如怨詐。煩惱如河。八正如筏。運手動足截流而去。得到彼岸。戒定如動足。智慧如運手。涅槃是彼岸。師子吼中。亦如是。初從少欲知足。乃至住大涅槃。又善修戒。不見戒因戒果戒一戒二等。是名善修。定慧等。亦復如是。原始要終。皆宗常住。以常為宗明矣。三者如聖行中雲。復有一行是如來行。所謂大乘大般涅槃。大乘即是修因。涅槃即是得果。大乘為因。何所不運。大涅槃果何所不克。一切無閡人。一道出生死。莫復過此。大略可知不復委說。但此文中。處處論行。或修十想或知根知欲。種種不同。不出三種。初破無常而修常。即是以圓接小接通意也。次以大涅槃心修無常。次修於常。即是從漸入頓次第別意也。後即無常而修於常。即圓頓人也。雖三不同。悉以常為因歸宗常果。住大涅槃。等無有異。故文雲。因雖無常。而果是常。即第二番意也。餘例可知(云云)。問明體一章。即識五意。明宗亦爾否。答例然宗有三義。一宗本。二宗要。三宗助。宗本者。諸行皆以大涅槃心為本。本立道生。如無綱目不立。無皮毛靡附。涅槃心為本故。其宗得立也。宗要者行之宗要。要在於常。行會於常。能顯非常非無常。如七曜之環北辰。似萬川之注東海。行以常為要。亦復如是。宗助者。助名氣力也。常宗得成賴於資助。或人助。或教助。或行助。或道助。由助得力。故言宗助。總此三。宗是釋名。專論宗本即體意。專明宗要即宗意。專明宗助即用意。分別此三。異餘法門。即教意。   第四釋涅槃用者。為三。一本用。二當用。三自在起用。本用者。先出舊解。靈味小亮雲。生死之中。本有真神之性。如弊帛裹黃金。像墮在深泥。天眼者捉取淨洗開裹。黃金像宛然。真神佛體萬德鹹具而為煩惱所覆。若能斷惑佛體自現。力士額珠貧女寶藏井中七寶。闇室瓶盆等喻亦復如是。此皆本有有此功用也。新安述小山瑤解雲。眾生心神不斷。正因佛性附此。眾生而未具萬德必當有成佛之理。取必成之理為本有用也。開善莊嚴雲。正因佛性一法無二理。但約本有始有兩時。若本有神助有當果之理。若能修行金心謝種覺起名為始有。始有之理本已有之。引如來性。貧女額珠闇室等。證本有。引師子迦葉明乳中無酪。但酪從乳生故言有酪。酪非本有。必假醪暖。種植胡麻。答言有油。油須擣壓乃可得耳。又引佛性。三世眾生未來當有清淨莊嚴之身。此證當有。雙取二文。意與瑤師不異。又引木石之流。無有成佛之理。則非本有之用。眾生必應作佛。今猶是因。因是本有。果是始有。本有有始有之理。即是功用義也。有人難初義。若言眾生身中。已有佛果。此則因中有果過。食中已有糞。童女已有兒。若已具佛果何故住煩惱中坐不肯出耶。何故不放光動地。故文雲若言有者。何故默然正破此執耳。次難第二有得佛之理。此理若常為相續常為凝然常。若相續常何謂本有佛果之理。若凝然常則因中有果過同於前。難第三家。若言本有具始有。亦應本有常住。復有無常。本有只得是常不得無常者。本有只本有那得有始有。又若本有有始有亦應無常有於常。無常不得有於常。本有那得有始有。又本有有始有則了因有生因。若了因了本有是常。生因生始有是無常。不得相有者今本有那得有始有耶。鷸蚌相扼更互是非。由來久矣。今當宣明此義。若定執本有當有。非三藏通教之宗。乃是別圓四門意。本有是有門。當有是無門。雙取是亦有亦無門。雙遣是非有非無門。別家偏據不融門理兩失。為圓家所破。何者若執本有之用譬之樹木。工匠揆則任曲者梁用。直者桁用。長者槊用。短者箭用。本有之用。亦復如是。佛即破之。草木生時無梁箭用。工匠所裁。因緣獲用。若裁曲為直。曲無梁用。展直為曲直無桁用。割長為籌長無槊用。折短為薪短無箭用。何得苦執本有之用。經雲。三世有法無有是處。何得苦執本有當有。當本不立勝用安在耶。若專難破復失適緣。何者理非本非當。非亦本當非非本當。有四利益。或言本有即是常用。或言當有即是無常用。或亦當亦本即常無常雙用。或非當非本。即雙非不用之用。本有常用攝一切法何得無三門用。三門亦攝一切法。何得無本有常用文雲。大般涅槃是諸佛法界。即其義也。是為圓教赴緣。論此四用大獲利益不同舊義(云云)。二當有用者先出舊解。解有三。一雲理出萬惑之外須除惑都盡乃可見之。譬十重紙裹柱雖除九重終不見柱。併盡乃見。二引漸備經明一切智慧皆漸漸滿不可一期併悟也。三雲真諦可漸知佛果可頓得。何者即俗而真。更非遠物所以真可分知。佛果超在惑外。不即生死故不可漸知。有人難初義。若理不可漸見惑豈可漸除。既不見理由何除惑。若言理可漸見夫理若是分。可作分知。理既圓通若為漸解。若初見稱後見與後無異不名漸見。若初不稱後不名頓見(云云)。若言見真者須漸。得佛須頓。是義不然。釋論雲。若如法觀佛般若與涅槃。是三則一相。華嚴雲。虛妄多分別生死涅槃異。迷惑聖賢法。不識無上道。真與涅槃既其不異。雲何真漸果頓耶。今明。諸解更相馳逐。水動珠昏。然理非遠近。見理之智寧得漸頓。智若漸頓寧得稱理。如方入圓殊不相應。如理而解解如於理。不見相而見。無所得即是得耳。有因緣故亦得漸頓。此中應有四句。漸漸漸頓頓漸頓頓。漸漸尚非漸頓。況復頓漸。漸頓尚非頓漸況復頓頓。法華玄廣說。頓漸者無差別中差別耳。頓頓者差別中無差別耳。三種修三種見明宗中意是也。漸頓修漸頓見者。是不定觀意也。漸更不同又開四句。漸修漸見。漸修頓見。漸修頓漸見。漸修非頓漸見。見此一句意餘三句亦可解。四四十六句不同。當知顯體之用甚多。那只作一兩種解耶。文雲王家力士一人當千。種種技藝能勝千。故一人當千。又雲。譬如大地草木為眾生用。我法亦爾。當知用同草木比大力士。故知用不一也。舊論照境之用不同。問。俗有三世流動萬境去來佛智若為照之。若逐境去來則生滅無常。若不逐境去來則不與境相稱。由此一問七解不同。冶城嵩雲。佛智乃無大期死滅。猶有唸唸流動逐境去來。此人臨終舌爛口中浪語之過現驗也。二藥師解。佛智體是常住。用是無常逐境去來。此解亦違經。經雲。若正見者當說如來定是無為。那忽體是無為用是有為。三光宅雲。若無常之智照常住境而不逐境是常。今常住之智照無常之境。豈應逐境無常。此亦不可。四作九世照境義明。此境雖在未來。復有當現在當過去義。今遂來現在及過去我皆照竟。所以不生滅也。此亦不可。向在未來時猶是當現在未正現在。今遂來在現在即作正現在。照當知已息。豈不生滅耶。五作逆照義雲。如來道迎正覺時初一念併逆照萬境。從初流來至後成佛併皆照竟。後萬境自有去來我都不更新照。如天子初登極時。併付製法後人犯者。隨輕重治不更複製也。此亦不可。佛智照境何嘗暫息忽言初照後都不照。縱令如此終不與境相稱。六開善雲。佛在因日導發初心已能橫照數境豎照數時。次入初地一念橫照百法豎照百時。二地千法乃至佛地一念橫照萬法豎照萬時。如懸鏡高臺。此亦不可。鏡照先無而後有未免無常之難。七靈味更借虛空為喻。萬物在空空不生滅物自去來。此亦不然。佛智靈知豈同頑空。今明三藏教中二諦不相即。故二智各照。所以諸解喧喧若此。若通教中。二諦相即二智二而不二。尚無此諍。況復三諦即一諦。一諦即三諦。三智即一智一智即三智。一照即一切照。一切照即一照。非一非一切不可思議。寧復有此微淺問答耶。又開善解。佛智照真與真冥。無復智境之異。智體與真境都復不殊。約位分別。凡夫不冥不會。因中聖人會而不冥。佛果亦冥亦會。第二解雲。佛智是靈知真諦是無知。二體既殊。豈可併有知同無知。但會之既極詺之為冥。豈得有冥異會。慧印三昧經雲。冥不冥寂不寂。肇論亦有用冥體寂之語。今難。佛之真智既其冥真與真不異。佛之俗智亦應冥俗與俗不異。佛雖知幻而非幻人。若爾佛雖知俗不可冥俗。佛雖冥真不可同真。不應作如此冥真冥俗義。冥真不出二乘。冥俗不出凡夫境界。雲何得是佛智用耶(云云)。三自在起用。用遍法界廣不可委。文雲譬如大地一切草木為眾生用。我法亦爾。當知勝用無量無邊。且約三種。一不可思議用。二二鳥雙遊用。三善惡邪正雙攝用。不可思議用者。舊釋有七。一雲令他見須彌入芥子。其實不入。唯應度者乃能見之。此解不可。若不入者何謂神通。二解實入。但佛神力蹙大令小開小令大。此亦不可。若爾乃以大容小何謂以小容大。三解不知入與不入。既是不可思議。那可定判入與不入。此亦不可。佛果上地皆是不可思議。盡應不可解。餘者盡言可解。至此一義獨言不知耶。四若有則相妨。小大皆空故相容。此亦不可。若其皆可何所論入。亦無大小也。五大中有小性小中有大性。以芥子之大性容須彌之小性。此亦不可。若執定性過同外道。又似毘曇。又還是大容於小。何謂以小容大。六地論解。大無大相。不無無相之大。小無小相。不無無相之小。以無相之小。容無相之大。無相之大。還入無相之小。此亦不可。大小本是相既言無相那有大小。若有大小應是有相。若定無相還同空也。七興皇雲。諸法本無大小。因緣假名相待假說大為小。假說小為大。說大為小。小是大小。說小為大。大是小大。故得相容。此亦不可。大不自大。待小為大。小不自小。待大為小。此墮他性義。自性大小尚不能相容。他性大小那得相容。今明小不自小亦不由大故小。大不自大亦不由小故大因緣故小大。亦不離大離小。不在內外兩中間。亦不常自有。不可思議。大亦如是。通達此理故即事而真。唯應度者見不思議。須彌之高廣入於不思議芥子之微小。是名以不思議之大入於不思議之小。住首楞嚴能建大義如經廣說(云云)。一往明。不思議用在於道後。其理實通。乃至善惡邪正等例如是。所謂四趣是邪人天為正。又三界是邪二乘為正。又二乘偏邪菩薩為正(云云)。邪正兩用亦遍法界。四趣是惡人天是善。又三界悉是惡二乘是善。又二乘是惡菩薩為善。此用亦遍法界。三界皆悉無常二乘是三無為常。又二乘是無常菩薩是常。常無常用亦遍法界。其門略義廣也。常無常雙用者俱亡二邊。如鳥喻品中說。即是一時雙用也。前後倒瀉即是異時偏用。宜一時即並用。宜前後即單用。不必一種。用自在故。善惡雙用。如迦葉品中說。善星至惡尚能攝受令得出家。況復善者寧當不攝。或雙用或前後(云云)。三邪正善惡俱攝者。陳如品中說。邪即外道。正即陳如弘廣。邪即諸魔。正即阿難。平等皆攝。巧施妙用。遊諸世間作大利益。若見此意即是自在之用。善巧四隨稱機利益。住首楞嚴種種示現不動法性。其見聞者無不蒙益。此義可知不俟多說(云云)。問此一章五意雲何。答例前可解。若總論三用即釋名意。若專本用即是體意。若專當用即是宗意。若專自在用。即是用意。若分別三用即是教意。   第五釋教相者。為二。一增數。二經來緣起。增數者。謂一乳二字三修四教五味也。所言乳者此名則通。外道言教亦稱為乳。文雲。是時舊醫純用乳藥。二乘言教亦稱為乳。阿含雲。舍利弗是所生母。目連是乳母。二人說法生養四眾。後文亦云。聲聞緣覺佛性如乳。菩薩教行亦稱為乳。故雲手出香色乳。施令得飽滿。佛教亦稱為乳。故目連騰請雲。譬如犢子其生未久若不得乳必死無疑。又雲。醫占王病定須服乳。乳名既通。若為分別。舊醫偷教。竊取乳名。不解其義。而為相續悅意轉動薄皮所誑起四顛倒毒亂心中多所傷害。即邪教也。二乘乳者。佛以方便合三種藥。謂鹹苦酢。二乘之人用此方便。為於四眾治彼邪乳。如以楔出楔。此以四非常教名為乳也。菩薩乳者。以大慈大悲。隨諸眾生應以何法而得度脫隨而說之。或說方便法。或說真實法。或治邪常。或治無常。稱彼機緣令得飽滿。是名菩薩教乳也。佛教乳者。究竟真實如經。其犢調善不馳不住。不處高原。亦不下濕。不食酒糟麥□滑草。不與特牛同共一群。故其乳多德最為第一。正顯涅槃之教是最上乳也。又外道教如驢乳。亨之成糞。從其教者墮落三塗。二乘教如羊鹿乳。亨之成酪。從其教者升出生死。菩薩教如下品牛乳。亨之成酥。從其教者革凡成聖。亦革聖成無上道。佛教如上品牛乳。從佛教者即得安住祕密藏中。當知涅槃教乳最上最妙。問何故於一乳中多種分別。答此經意爾。如本有一偈四出證義明無差別差別等。例作此說之無咎。又德王中不聞聞不生生等。皆作四句。今亦例爾。邪乳名乳乳。二乘名乳不乳。菩薩名不乳乳。佛是非乳非不乳。意高例盡子何須惑。二字者世亦二字。出世亦二字。上上出世亦二字。今文亦二字。二字既通。復須分別。世二字者。如瑞應雲。太子乘羊車。詣師學書。師教二字。謂梵佉婁。此二字應詮世間禮樂醫方技藝治政之法。故是世間二字也。又雲梵字應如金光明中說出欲論。明修梵法歎梵執故。是出欲論也。佉婁字應是無量勝論。明十善法歎釋天報。善能攻惡故言勝論。總而言之世間二字也。謝靈運雲。梵佉婁是人名。其撮諸廣字為略。如此間倉雅之類。從人立名故言梵佉婁。雖復廣略還是世間之二字。出世二字者嬰兒行雲。婆和二字。所謂有為無為為二字也。若出世與出世上上共為二字者。即是半滿為二字也。眾經同以鹿苑說為半字。摩訶衍所說為滿字。小大相對共為二字。又諸師釋此滿字不同。地人云。涅槃六行俱明是滿字。法華是大乘非滿字。由是無常。此都非義。不須論難(云云)。興皇嘲諸師作五滿。半邊滿豎滿□□□聾□聾□□□□□□□條□□。今明半滿二字更為五意。一直是半。二對半滿。三帶半滿。四廢半滿。五開半滿。如鹿苑無常此直半無滿。若方等之流。說無常逗小。又彈小褒大此正對半明滿。若大品通三人共學是帶半明滿。若法華正直捨方便。是廢半明滿。亦有開權顯實。即開半明滿。若此經斥劣辨勝。即廢半明滿。一切眾生悉有佛性。須跋陀羅得羅漢果。即開半明滿。而復對破生死流動明於常住二字。常破生死。住破流動。此亦是廢半明滿。一切諸法中悉有安樂性。又是開半明滿。故知二字雖通不可一概。今之常住二字。於諸字中最尊最勝其義可知。又結為四句。二乘無常是半非滿。一乘是滿非半。若斥小帶小等是亦半亦滿。若世間非半又非滿。大意可知(云云)。三三修者有邪三修劣三修勝三修。邪三修謂世間顛倒。隨邪師教見相似相續謂為常。適意可悅謂為樂。轉動運為謂是我。愚惑所覆如執掣電。如蛾如蠶追求無厭。如渴飲鹹唐無毫益。亦是厭下苦粗障。攀上勝妙出故名邪三修。劣三修者。依半教破於邪執。無常鹹味破其執澹。無樂苦味破其執甜。無我酢味破其執辣。三界皆無常諸有悉非樂。一切空無我無我所。能破欲染色無色染無明掉慢疑。如諸跡中象跡為最。於諸想中無常為最。如經廣說是名劣三修。勝三修者。依佛勝教。破於劣修。謂常樂我法身常恆無有變易遊諸覺華歡娛受樂。具八自在無能遏絕。如是修者。入祕密藏名勝三修。又邪修是世伊。劣修是故伊。勝修是新伊。大涅槃理即非新非故伊。今經即是新伊勝修最尊最上之教也。四四教者。此該佛一化。名相理趣別有疏本(云云)。三藏教者。謂戒定慧藏。為彼嬰兒梯磴出苦畏憚長遠止息化城。即小乘法也。菩薩以大涅槃心修即成聖行。如經浮囊白骨八苦等觀。即其文義也。通教者。三乘共學近遠俱通。若能前進亦可得去。即摩訶衍法也。菩薩以大涅槃心修即成聖行。如經解苦無苦而有真諦。乃至解道無道而有真諦。即其文義也。別教者。別在菩薩不與二乘人共。所行事理非彼境界。即獨菩薩法也。若以大涅槃心修即成聖行。如經苦有無量相。分別校計有無量種。非諸聲聞緣覺所知。乃至道亦如是。即其文義也。圓教者。即事而理。一教一切教。一切教一教。非一非一切不可思議。隨佛自意是佛境界。非諸二乘下地所知。如經非苦非諦有實。乃至非道非諦有實。是名一實諦。即其文義也。菩薩大涅槃心修即是圓心。圓心為本行於眾行。從淺至深。屆極而止。如放金剛到際則住。當知聖行之一意即是漸頓之教。亦名漸圓教。此乃文中一種耳。復有一行是如來行。所謂大乘大般涅槃者。即發軫仍頓仍圓一切諸法悉入其中。眾流悉鹹無非性海。漸圓與頓圓更無別異。歷次第門故言漸耳。今經乃具二文。從勝受名即是圓頓之教。於諸教中最為尊上也。若類通異名者即是四藏。三藏是聲聞藏。通是雜藏。別是菩薩藏。圓是佛藏。上能攝下佛藏第一也。若例四句。三藏是聞聞。通是聞不聞。別是不聞聞。圓是不聞不聞。乃至生生等例可解。五五味者。即五種牛味正譬說教次第。不應以淺深意取。若謂初淺後深是義不然。文雲醫占王病定須服乳。又雲如得乳糜更無所須。無所須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大涅槃。此豈淺耶。文雲如水乳雜臥至一月終不成酪。若以一滴頗求樹汁投之於中即便成酪。眾生佛性亦復如是。若本有者何故待緣。如此酪譬不可淺也。文雲。譬如甜酥八味具足。是大涅槃亦復如是。當知此酥其況深矣。文雲。阿羅漢辟支佛猶如醍醐。如此醍醐不可言深。若初味定淺。後味定深。防文害義。若作次第意釋者則無過咎。牛者譬佛。大覺朗然圓明成就。如血變為乳具足在牛。從牛出乳譬佛初說也。即寂滅道場從法界體流出法界法教諸菩薩。如日初出先照高山。故言從牛出乳也。次從乳出酪者。為小機不堪。如聾如啞。隱其無量神德。示丈六身。覆如來藏。但說三藏以貧所樂法。隨宜方便。令章凡成聖。故華嚴大後次說三藏之小。如從乳後即有於酪也。次從酪出生酥者。譬三藏之後以大訶小挫其取證敗種壞根無生無用。先與後奪如亨酪作生酥也。次從生酥出熟酥者。譬方等之後。委業領財使諸聲聞轉教教菩薩也。次從熟酥出醍醐者。譬般若已後付財定性與記作佛。故文雲八千聲聞於法華中得記作佛。見如來性如秋收冬藏更無所作。無所作者即究竟也。夫眾生不見佛性智手指撝。或作大說。或作小說。或訶責說。或教化說。或定天性說。眾生若見佛性則靜乎。雙樹指撝畢矣。息教二河法流竭矣。如牛出乳極至醍醐。諸佛布教極於見性。今經是最後之說喻彼醍醐。一切諸藥悉入其中。歎於橫廣。在四味之上歎其豎高。故此經處處歎教不可思議。只是歎於上妙之乳常住二字最後新伊極圓之教醍醐妙味耳。種種名目只是一法。一法者只是佛師諸菩薩母。佛菩薩辯所不能宣。凡夫千舌豈解揄揚。二乘百盲安能舞手者哉。五味義具在法華玄中說。又從增一至五。總諸說者即釋名意。若專五所以是體意。若專五所以設諸名相是宗意。若專對破是用意。若分別其相是教意。準前可知。不復委釋(云云)。二經來緣起又二。一經緣起。二疏緣起。經緣起者。有雙卷六卷大本。雙卷明八十入滅不辨常住。蓋小緣所感三藏教也。六卷與大本皆明常住。俱是大緣所感。同座異聞。例如大小品耳。又雲小本是法顯於天竺鈔。初分翻為六卷。大本上帙是道猛齎來。斯乃廣略二文耳。世猶惑焉。若是異聞那忽問詞答旨兩本皆同。若是鈔者只應存略那忽前後。大本則如來說偷狗。六卷迦葉問偷狗。大本偈說三歸。六卷長行說三歸。解雲問詞答旨所同處少不同處多。昔鈔梵文尚無前後。秦人翻譯逐意奚互。於二義無妨也。昔道猛亡身天竺唯齎五品還。謂壽命。金剛身。名字功德。如來性。大眾問等品。到西涼州值沮渠蒙遜割據隴後自號玄始。其號三年請曇無羅讖。共猛譯五品得二十卷。遜恨文義不圓。再遣使外國。更得八品。謂病行。聖行。梵行。嬰兒行。德王。師子吼。迦葉。陳如等品。又翻二十卷合成四十軸。傳於北方。玄始五年乃得究訖。是時姚萇復號弘始。弘始非玄始。玄始五年即晉恭帝元熙元年。次入宋武劉裕。得四年。次入宋文帝。文帝尚斯典。敕道場寺慧觀。烏衣寺慧嚴。此二高明名蓋淨眾。康樂縣令謝靈運。抗世逸群一人而已。更共治定開壽命。足序純陀哀歎。開如來性。足四相四依邪正四諦四倒文字鳥喻月喻菩薩凡十二品。足前合二十五品。掣三十六卷。則一萬餘偈。讖雲經義已足。其文未盡。餘有三品。謂付囑燒身份舍利。二萬言未來秦地耳。小亮雲。是羅什足品。由來關中不聞涅槃。恐其言為謬。經錄稱謝靈運足品相承信用。初三人欲刪略百句解脫。俱夢黑神威猛責數剛切。汝以凡庸改聖人言義。其過大矣。若不止者以金剛杵碎之如塵。因不敢刪略。但去質存華。如啼泣面目腫。改為戀慕增悲慟。如嗚啑我口改為如愛子法。故其文璀璨皆此例焉。經者通名也。如法華疏說。序品第一者亦如彼(云云)。二疏緣起者。余以童年給侍攝靜。攝靜授大涅槃。誦將欲半。走雖不敏願聞旨趣。於是負笈天台。心欣藍染。登山甫爾仍逢出谷。不惟菲薄奉從帝庭。師既香塗二宮。光曜七眾。道俗參請門堂交絡。雖欽渴甘露如俟河清。詎可得乎。嘗面請斯典。降旨垂許。有期無日。逮金陵土崩師徒雨散。後會匡嶺。復屬虔劉。爰西向江陵。仍遭霧露。敕徵師江浦。頂疾滯豫章。始舉颿南湖。已聞東還台嶽。秋至佛隴冬逢人滅。歎伊余之法障奚可勝言。昔五百群盲七迴追佛。祇洹一狗聽兩鐘鳴唯疆唯沈無見無得。入山出谷浮墜泝江。希聞斯典竟不獲聞。日既隱於重崖。盲龜眠於海底。馮光想木詎可得乎。余乃掃墓植樹。更伏灰場口誦石偈思愆畢世事不由已。迫不得止戴函負封西考闕庭。私去公還經塗八載。日嚴諍論追入咸陽值桃林水奔而夜亡其伴。又被讒為巫收往幽薊。乘冰濟北馬陷身存臨危履薄生行死地。悼慓兢兢寧可盡言。昔裹糧千里擔簦於東南。負罪三讒驅馳於西北。若聽若思二塗俱喪。情不能已尋諸舊疏。將疏勘經不與文會。怏怏終日恆若病諸效。群盲之觸象。學獨夢之談刀。以大業十年十月十日廬於天台之南。管窺智者義意輒為解釋。運丁隋末寇盜縱橫。海鬧山喧無處紙筆。匿影沃洲。陰林席箭推度聖文。衣殫糧盡虧其次第。於是懷挾鄙志託命遂安。草本略通放筆仍病。縣令鄧氏呼講淨名。曳疾應之。事不兼舉寄疏他捨。他捨被燒廓然蕩盡。冥持此本得免灰颺。重寄柵城。海寇衝突玉石俱罄。蕭亮提挾復獲安存。所謂焦不能燒賊不能得。再蒙靈異重厲微誠。更往遂安披尋補削。復值軍火食息無寧。乃卜安洲。安洲者微瀾四繞絕人獸之蹤。峰連偉括兼二山之美。左臨水鏡澄徹鑒心。右帶蕖池紅葩悅目。修竹冷風勝白牙團扇。蔞蒨翠草加戴氏重席。雲霞鏤糅於松桂。五彩羞其繪圖。猿麇和韻於蟬蛙。八音陋其絃管。雅有高致豐趣冥倫。仍蒔粟拾薪勤兼曉夜。暨染筆已來凡歷五載。何年不遭軍火。何月不見干戈。菜食水齎冰床雪被。孤居獨處夢抽思乙。詞既野質意不會文。其玄義一卷釋文十二卷用紙七百張。有崖易迨空海難遍。盲寱偏知敢稱圓識。特是不負本懷遽茲石火。卷舒常住之卷。酬報乎身手。讚歎解脫之法。仰謝於心口。粗耘毒草微養藥王。螳□□□□s□禛□□□   大般涅槃經玄義卷下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66 涅槃玄義發源機要   No. 1766 [cf. Nos. 375, 1765]   涅槃玄義發源機要序   夫涅槃無方。佛性無體。而菩薩見之謂之假。二乘見之謂之空。凡夫日用而不知。故如來之道鮮矣。古者能仁大覺愍群機之未悟也。於是仰觀妙理。俯立嘉號。圓常之經於是乎作也。其體言見心。得兔忘蹄。不知紀極。洎乎去聖踰遠。人根漸鈍故。四依大士撰之以疏。童蒙之類又不能曉其旨。故人師申之以記。俾因記以了疏。因疏以知經。因經以識理。理斯達矣。孰為經乎孰為疏乎孰為記乎。混而為一則如來之道不遠而復。若乃考其功。則記為啟發之先也。故秉筆立言者。實難其人。嘗試論之。夫欲開前疑。決後滯者。必在乎識也。學也。才也。匪識胡以宗圓理斷是非。匪學胡以曉群言通理論。匪才則言之不文行之不遠。三者備矣。始可與言筆削已矣。斯玄疏者。蓋章安法師用智者義趣演龍猛宗旨以申經意也。遂古作者莫之與京。圓不佞識昧學寡才短。故非立言之人也。竊念斯文墜地傳受道息。於是辯理解紛而筆記之。乃有玄記兩卷疏記二十卷。文淺義迂實無所取。意者。俟夫後世者。有達如荊溪者。忿我之紕謬。秉洪筆敷麗藻而發揮之。俾斯經斯疏光大於時。導無窮之機入祕密藏者。豈不功由於我耶。夫經名者。題牓大理。經文者剖析眾義。眾義由大理所出也。譬如觀發源必知其流多也。挹眾流必知其源一也。故玄之五義疏之五門。大底申明於此旨。使大理眾義總別相涉無越三德爾。夫三德者。實諸佛之所證也。眾生之所具也。生佛不二同歸於心。若然者。則首題之總。品卷之別。在我方寸。豈他物哉。嘗撰疏記以指歸為名者。蓋令於別而識總也。今玄記以發源為號者。蓋令於總而識別也。此乃贊述疏主之微旨耳。豈古自我作哉。抑又此之玄義皆用經語以成文章。具引則文煩。略之又義闕。繇是粗徵經文。聊輔大義。機要之名。又在此也。吾宗達人且不以狂簡罪我。或有可觀無隱乎爾。時聖宋三葉天子在宥之十七載。大中祥符紀號之七年歲次甲寅正月既望。錢塘沙門釋智圓字無外。於大慈山崇法寺方丈。絕筆序雲。   涅槃玄義發源機要卷第一   宋錢塘沙門釋智圓述   此玄義即章安舊文既辭旨盡善。故荊溪不更修治。或曰。下文有此中遺一章之語。即知亦經再治。今謂不爾。遺章之語蓋後人籤注書者謬寫。此乃鄙語常談。豈是荊溪再治之例。若再治者。應書雲。四明不生不生下注闕字。如梁氏刪止觀書三大章皆注闕字。今以七義驗之。知不再治。一者疏文再治則於總題削大般二字。今此備有知非再治。二者題下無再治之人號。故三者。或謂闕逸借使闕逸治者之號。則不合顯書疏主之名。例下疏中。只合雲頂法師撰。今既顯書名諱知非再治。四者文中全無私謂之語。知非再治。五者準淨名部。荊溪亦但刪略疏文。而不再治玄義。以此例彼知非再治。六者疏文舊本再治二俱在世。而此玄義唯有一本。知非再治。七者準下疏文釋義有闕。則荊溪私加補助。今既再治。何故不生一章闕遺無釋。然義非難見。但恐後學穿鑿。故此評之。初題目二。初標法。題玄義者。五章釋題妙盡經旨。故稱玄義。二顯作者。沙門者。此翻勤息。謂勤勞息斷煩惱故。瑞應經雲。息心達本源故號為沙門。若乃息見思之妄心。達真諦之本源。藏通沙門也。息塵沙之妄心。達俗諦之本源。別教沙門也。息無明之妄心。達中道之本源。圓融沙門也。又次第息三惑達三本者。是別沙門。一心中息三惑者。是圓沙門。今疏主即圓人也。然沙門之名。於諸教中復通因果。今約疏主跡說。乃住前因中沙門也。灌頂即名諱。華嚴第十法雲地名灌頂位菩薩也。經雲。諸佛智水灌其頂故名。為受職。故名灌頂。字法雲小字非凡。蓋言十地之聖非三賢之凡也。俗姓吳氏常州義興人。祖避地東甌因而不返。今為臨海章安人也。父夭早亡。母親鞠養。生甫三月孩而欲名。思審物類未知所目。母夜稱佛法僧名。師乃口效音句清辯。時共驚異。因告攝靜寺惠拯。法師聞而笑曰。此子非凡。即以非凡為字。及年七歲還為拯公弟子。才業日新玄儒並騖。弱冠之歲進具律儀。洎拯師厭世沐道天台。即陳至德元年。時俗壽二十七也。智者辯才雲行雨施。能領能記唯師一人。故方集奔隨為法上將。後於隋大業十年十月。廬於天台之南。撰此疏文。越五年於安洲絕筆。即唐武德元年也。常於章安攝靜寺講說此經。值海賊抄掠道俗奔委師。撾鐘就講顏無懾懼。賊徒麾旛詣寺。忽見兵旗曜日。持弓執戟人皆丈餘。雄悍奮發。群賊驚散其感通有如是者。事蹟見唐續高僧傳習禪科。若乃撰疏之休徵為法之難苦。則下文詳悉。以唐貞觀六年八月七日終國清寺。春秋七十二。將終之際身現微疾。室有異香。命弟子曰。彌勒經說佛。入城日香煙若雲。汝多燒香吾將去矣。有同學智晞。智者親度。於貞觀元年卒。臨終雲。吾生兜率矣。見先師智者寶座行列。皆悉有人。唯一座獨空雲。卻後六年灌頂法師陞此說法焚香。驗意即慈氏降靈。計歲論期審晞言不謬。是故灌頂之名法雲之字。豈有過實之畏哉。撰者。鳩集文義解釋之也。本文二。初總序玄旨二。初標。題大般涅槃經序者。以此序是開題序王。故別標之。如法華玄別行經序。亦標雲序王。或除削此題者。非也。二夫正下正序二。初總歎三德宗歸二。初嘆所詮宗極三。初雙嘆事理二。初正嘆事理融即二。初嘆即事之理。二嘆即理之事。理即三千三諦之理。生佛一貫因果無殊。事即十界迷悟之事。始終兩異新故有別。然而即事而理。波即水也。即理而事。水即波也。故此事理是今經之所詮。斯教之極致故。於文首舉而嘆之。初文者。正道即妙理綺互其文。正以簡邪道約能通。謂涅槃佛性之理。無二邊邪而遍通一切。故名正道。妙則不縱不橫。理乃無所不統。無始終之喧動。故稱幽寂。無新故之滯礙故稱虛玄。又幽寂即妙理寂絕。虛玄即正道虛通。而言正道幽寂者。蓋言正道即妙理故。妙理虛玄者。蓋言妙理即正道故。雖有二名而無兩體。然則約理乃無始終新故之異。約事則始終新故宛然。今談於理實不離事。即始終而無始終。即新故而無新故。其猶指波即水也。二無始下嘆即理之事。即無始終而有始終。即無新故而有新故。其猶指水即波也。波水融一理事誰分。無明生死等者。無明對種智為始終。生死對涅槃為始終。翻無明為種智。即生死證涅槃。故本自有之者。無始本迷故。修因方克者由緣了因得智斷果故。二此經下結為今經所詮。非始之始等者。問向以無明生死為始。今何故。以佛性三因為始耶。答無明生死體。即三因。二若佛下複疏釋成三。初按定。是則下釋上二句義。如即理事也。因理即果理故佛性非因。果如下果理即因理故。涅槃非果。二若因下複釋上文。既顯因果理同。則非但極果所證之理。非新非故。下凡所具之理亦非新非故也。文中反覆釋成。故雲因如不異果如。果如不異因如。大抵只顯因果理一耳。問據前所釋。乃以涅槃為新佛性為故。此中合雲非止涅槃之如非故。何以卻雲非新耶。答若因果對明誠如所責。今雖分句釋義。但顯因果理同並非新故耳。故下結雲。是則佛性涅槃因果之如。皆是非新非故也。三是則下結成。三非新下結歸三德。以理事對一性二修。共成三德。一性是理以配法身。雖理本具三。今對修成一。二修是事雖智斷俱冥於理。今對性但二。此即合性為一合修為二。若約開說則修性各三。理具三法身。智即三般若。斷即三解脫。開雖成九。九隻是三。三九互融展轉無礙。下明體宗用三。各各互具即此意也。即理成解故曰非新而新。即理成惑故曰非故而故。既惑解即理故種智不發。無明不斷而斷。即一而三故。非點水之縱。即三而一故。非烈火之橫。不縱不橫如新伊字。凡論修性進否非一。顯性錄備明之。二辨能詮興由二。初通舉一化利鈍不同者。一切眾生無不本具三德平等無殊。但由熏習淺深故。成利鈍差別。利根者於華嚴座席即悟圓常。故法華雲。始見我身聞我所說。悉皆信受入如來慧。其鈍根者如聾如啞全生如乳。故須三味次第調熟。來至今經方歸祕藏。故法華雲。除先修習學小乘者。如是之人我今亦令得聞是經入於佛慧。其有不定根性。則於三味得悟妙理。對前名鈍對後名利。由此根機不等故。有五時之教差別故雲。是以大聖赴緣等也。頓即華嚴。漸即三味。鹿苑漸始。方等漸中。般若漸終。法華涅槃會前頓漸歸非頓非漸。頓則下徵下經文證成其義。忍草等者。第二十五雲。雪山有草。名曰忍辱。牛若食者。即得醍醐。雪山譬佛。忍草譬教。牛譬機緣。食譬修行。得譬入位。頓機扣佛說圓頓教。聞教修行解發入住。此證利根。於華嚴會悟三德理。彼雖兼別且約圓說。漸則下第十三雲。從牛出乳。譬從佛出十二部經。即華嚴也。從乳出酪。譬從十二部出九部。即阿含也。從酪出生酥。譬從九部出方等。從生酥出熟酥。譬從方等出般若。從熟酥出醍醐。譬從般若出大涅槃。法華與涅槃開顯義同。故經省之。此證鈍根。既於華嚴全生如乳。故須歷三味漸次調熟。至於今經方悟三德。故雲次第圓滿。因前四味次第。得至今經三德圓滿。故雲次第圓滿。喻之下二十七雲。置毒乳中乳即殺人。酪及二酥置毒亦爾。宿習了因名為置毒。藉今聞教毒發不同。若昔於二酥下圓乘種。故今再聞無明即滅。名為殺人。此證不定根性味味得入也。皆是下總結也。釋迦。此雲能仁。妙窮權實者。五時增減不出四教。教教所詮豈離十界。藏通詮六。別圓詮十。由即不即故分四殊。今能仁究竟顯理。十界唯心九權一實。權實理等故雲妙窮。巧赴下亦由眾生理具權實。故感如來施權實教。權實雖異理常平等。故不二門雲。由眾生理具非權非實為權實機。佛亦果具非權非實為權實應。罄盡也。爽失也。二今此下別彰。此經開通往昔等者。開諸權門顯今實義。故法華雲。開方便門示真實相也。密義者。佛若不說偏小不知。故名密義。又已前顯施方便。而密意在圓。今談此意故雲顯發如來方便密義也。畢竟不入涅槃者。偏小之機。謂佛灰滅圓頓之機。知佛常住。二此經下別序五章玄義。初序二。初廣序釋名二。初翻名釋義二。初約三德釋二。初通舉梵文。二隨文翻譯二。初釋別名三。初翻對開章。二依章正釋。二種煩惱生死者。界內見思煩惱感分段生死。界外無明煩惱感變易生死。免斯因果者。因謂煩惱。果謂生死。通釋下包廣曰大。三德圓融包括百界故。俱受大名圓融故。俱無二邊之喧動故。皆稱寂滅圓融故。俱超二死之暴流故。悉名究竟。三別通下結意。顯題無上至極果者。即約究竟所顯涅槃。以立題也。二指通名聖教之總名者。大小偏圓總名經故。事在別釋者。如法華玄義中約有翻無翻各有五義也。無翻五者。以彼語多含此方單淺。不可以單翻複。應留本音。既不可翻而含五義。一法本。二微發。亦云顯示。三湧泉。四繩墨。五結鬘。有翻五者。一翻為經。二翻為契。三翻法本。四翻線。五翻善語教。昔佛法初度梵漢未明。故有無翻之說。乃是河西群學所傳晚人承用耳。有翻之家雖具五義。以經為正。以此方先聖之語悉名經故以佛語為經。此義翻也。是以三藏中但有經藏。十二部中但有經部而無線藏線部等名。二若具下約三諦釋。然三德三諦同體異名故。前約三德。次約三諦。文分為二。初重翻別名。二再釋三字。初約真俗中俱名大也。初明真諦。遍蕩相著故。大故雲大若虛空。次明俗諦。體具三千故。大故雲其性廣博。後名中諦。遮照不二故。大故雲又名不思議等。不因小相者。虛空絕待非對小名大也。二約真俗中俱名滅也。初約真諦自行名滅。滅凡夫生死故雲滅。二十五有滅二乘涅槃故。雲及虛偽物。次約俗諦化他明滅。則隨類現形滅彼三惑故。雲得二十五三昧也。二十五三昧如聖行品說。後明中諦。滅真滅俗故。雲生滅滅已。生即是俗。滅即是真。二邊俱滅故雲滅已。是則中諦名寂滅樂。三約真俗中俱名度者。度以過越為義。三諦無著悉是過越。鹹得度名。不著於俗故雲度於不度。不著於真故雲又度於度。又度此彼下約中諦明度也。不著雙照故雲度。此彼之彼岸不著雙遮故。雲亦度非彼非此等。此即生死俗。彼即涅槃真。神龜者。中華古今注雲靈龜者。玄文五色神龜之精也。上隆法天下平法地。能見存亡明於吉凶。水陸俱度者。譬中道度於二邊也。水喻生死。陸喻涅槃。二總攬結歸三法等者。哀嘆品雲。何等名為祕密之藏。猶如伊字三點。若並則不成伊。縱亦不成。如摩醯首羅面上三目。乃得成伊。我亦如是。解脫之法亦非涅槃。如來之身亦非涅槃。摩訶般若亦非涅槃。三法各異亦非涅槃。故知即一而三。即三而一。方是涅槃也。二金剛下略序餘四。然釋名總論三法體宗用。別論三法。總既含別。別不離總。故體即是大。宗即是度。用即是滅。教相分別總別之三法耳。是故五章不出三法。金剛寶藏等者。二十一經雲。譬如寶藏多諸珍異種種具足。佛道甚深奧藏。亦復如是。多諸奇異具足無缺。名大涅槃。二邊不壞故曰金剛。含攝三千故名寶藏。無二死遷變故曰恆安。無三惑熱惱故曰清涼。不老不死即常住不變也。置毒佛性者。毒喻佛性。五味喻五道。二十七經雲。譬如有人置毒乳中乃至醍醐皆悉有毒。名字雖變毒性不失。若服醍醐亦能殺人。眾生佛性亦爾。雖處五道受別異身。而是佛性常一無變。應以見性破惑名為殺人。即是今經大力用也。前引置毒喻五時教。此引置毒喻五道機同引一文而用意各別。毒鼓如第九經。譬如有人以新毒塗鼓於眾人中擊。雖無心欲聞。聞之皆死。唯除不橫死者。是經亦爾。於諸行眾中有聞聲者。所有三毒悉皆滅盡。雖無心思念是經力故。能滅煩惱犯重造逆。聞已亦作菩提因緣。漸斷煩惱。除不橫死一闡提輩。八自在我者。一一多示一身以為多身。身數大小如微塵。充滿十方。如來身實非塵。以自在故現微塵身。二大小示一塵身滿大千界。三輕重以滿大千之身。輕舉飛空實無輕重。四色心如來一心安住不動。所可示化無量形類。五根六根互用。六得得一切法亦無得想。七說演一偈經無量劫義亦不盡。八見如來遍滿一切處。如虛空不可得見。具如第二十一經。常住二字者。壽命品雲。常當繫心修此二字。佛是常住。若有修此二字。當知是人隨我所行至我至處。四諦品雲。或聞常住二字音聲。若一經耳。即生天上。無上醍醐者。即經雲。從熟酥出醍醐如從摩訶般若出大涅槃也。二名含下結極教之相也者。聖人被下之言曰教。分別同異曰相。謂分別今經三德圓融。異偏小縱橫也。又望前諸部明圓雖同兼等則異。今雖重施同知佛性故與兼等其義永殊。天竺五處不同者。五國鹹名天竺。而言音各異。天竺或言身毒。或言賢豆。皆訛也。正言印度。印度月名。月有千名。斯一稱也。良以彼土賢聖相繼。開悟群生照臨如月。因以名也。奢切小殊者。謂言音大同。但奢緩親切小異。如中國雲摩訶。東南稱摩醯也。此間楚夏者。此則言音大異。如中國雲般涅。西北稱涅隸。淮南曰楚。中原曰夏。楚即蠻夷也。中原語正類彼中天。淮楚語訛。類彼西北。春秋後語曰。楚之先季連苗裔曰鬻熊。其子事周文王早卒。子熊任。任生熊繹。成王舉文武之勤。而封於楚蠻也。孔安國曰。大國曰夏。雙卷者。自有二經。一在王捨城鷂山中說。名佛般泥洹經上下兩卷。即西晉帛法祖譯。一在毘捨離國大林中重閣講堂說。名大般涅槃經。亦上下兩卷。即東晉釋法顯譯。而此二本皆是小乘。六卷名大般泥洹經。亦法顯所譯。大本即無讖所翻六卷。乃是大本前分耳。是義下斥古非也。肇論下彼涅槃。無名論雲。泥洹泥曰涅槃。此三名前後異出。蓋是楚夏不同耳。涅槃者正也。故今雲。為彼土正音。如言大者下以此方大含多義以例涅槃。不偏翻一切至於此者此即涅槃。大品雲。一切法中涅槃為第一。又大下名字功德品雲。所言大者。名之為常神通者。瓔珞經雲。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天心慧性究竟開發。名之為大。故曰極號。常樂下總包四德故名為大。故曰都名。故不可翻也者。以涅槃多含故存梵語。是色聲之法者。手書故屬色。口說故屬聲。不可下累書是色疊說是聲。意雲。既書梵名不可更書華名也。又一梵名具含多義不可累說。由是不翻。義豈可多者。此師不許一名含多義也。但一下正示己義。還引此方息字為例。問多訓與多義。豈不同耶。答不同。如訓子息時。但有子息一義。故子息名下更無多義。此皆人師情見如此。蓋匪通方。或訓長息者。以生長訓息也。暫時消息者。此以調養為消息。報示消息者。此以音信為消息。一名四實者。先陀婆一名。而有鹽器水馬之四實。智臣善解者。菩薩品雲。如是四物共同一名。有智之臣善知此名。若王洗時索先陀婆即便奉水。若王食時索先陀婆即便奉鹽。欲飲奉器。欲行奉馬。經喻如來密語。唯大乘智臣應當善知。四等者。謂慈悲喜捨也。亦曰四無量。無量從境四等從心。境雖無量我心常等。以輕代重者。以智慧翻般若也。真丹者。或雲。震旦旃丹指那指難。皆梵音賒切也。若準華嚴翻為漢地。又婆沙論中有二音。一雲指那。此雲文物國。即讚美此方是衣冠文物之地也。二雲指難此雲邊鄙。即貶挫此方非中國也。西域記。翻摩訶支那為大漢國。或謂日出東隅其色如丹。故雲震旦。真丹者。此皆訛也。竺道生者。竺姓也。道生名也。本姓魏鉅鹿人。幼而穎悟聰哲若神。後值沙門竺法汰遂改俗受業因姓竺也。言涅槃聖者。初生遊長安。從羅什請法關中。僧眾鹹謂神悟。後還建康住青園寺。寺即晉恭思皇后褚氏種青之處。因以為名。以六卷泥洹。先至京都。生剖析經理洞入幽微。乃說闡提皆得成佛。遂撰十四科。其第十眾生有佛性義雲。經言闡提無者。欲擊勵惡行之人。非實無也。以其見惡明無無惡。必有抑揚當時誘物之妙。豈可守文哉。於時大本未傳。孤明先發獨見忤眾。於是舊學以為邪說譏憤滋甚遂顯大眾擯而遣之。生於大眾中正容誓曰。若我所說反於經義者。請於現身即表癘疾。若與實相不相違背者。願捨壽之時踞師子座。言竟拂衣而遊。初投吳虎丘山。旬日之中。學徒數百。其年夏雷震青園佛殿。龍升於天光影西壁。因改寺名龍光。時人嘆曰。龍既去已生必行矣。俄而投跡廬山銷影巖岫之中。僧眾鹹共敬服。後涅槃大本至於南京。果稱闡提悉有佛性。與前所說合若符契。既獲斯經尋即講說。以宋元嘉十一年冬十一月庚子。於廬山精舍升於法座。神色開明德音俊發。論議數番窮理盡妙。觀聽之眾莫不悟悅。法席將畢。忽見塵尾紛然而墜。端坐正容隱幾而卒。顏色不異似若入定。於是京邑諸僧內慚自疾。追而信伏其人鑒之至徵瑞如此。嘗著涅槃記。事跡委如梁傳第九。其於涅槃獨見若此故。時人美之為聖。引下文引唱滅速滅。即是譯人翻涅槃為滅也。前家下今師判也。前謂生公後指莊嚴唱滅速滅但約生身故雲止滅。於生覆滅滅者亦滅涅槃也。二邊俱滅故稱寂滅。白馬引第二文。長干引第十五文。定林引第五文瘡疣即二死也。梁武引二十三文。因中用智名斷。果上惑盡名不生。叡師下叡公釋論序也。秦言者。秦有亡秦符秦姚秦乞伏秦。今雲秦者。姚秦。亦曰德秦。以符秦為前秦也。叡乃什公門人。即姚秦時也。方冊者。即此土經籍也。禮記中庸篇曰。文武之政布在方冊鄭玄注雲。方版策簡也。或曰。一扎曰簡。連編諸簡曰冊。故左傳序曰。大事書之於冊。小事簡牘而已。梵音不可變者。謂不可翻也。唐三藏明不可翻。凡有五例。一祕密。如陀羅尼。二多含。如薄伽梵。三此方無。如閻浮樹。四順古。如阿耨菩提。五生善。如般若。今涅槃不翻。應在生善多含之例。即時書之者即就也。匠者。謂師謂什公也。受者。謂資謂筆受之人也。謹敬也。四雲下約所詮之理不可思議故。雙非華梵。又理難思故不可翻。而摩訶亦可翻大故。非不可翻。滅據下法即五陰。人即假名。生死下滅生死妄法證涅槃真法。轉凡夫因人為極聖果人。以轉釋度義也。滅名目無者。目謂題目以滅名題目其無。以度名題目其有也。實法即第一義諦。假人五陰俱不可得故。雲俱滅相續即世諦。從因至果革凡成聖故去。俱度三雲下苦依身在名有餘。身智俱滅名無餘。而非永免者。謂死已還生故但名滅。佛於三界更不受生。方得名度。觀師下難開善。初解也。生死之人附何而度者。且人之與法豈得相離。由五陰實法有眾生假人。如攬指成拳。故無異體。其法既已先滅。其人附何而度。此難彼釋滅義也。若生下人既可轉例知。法亦可轉以人法無異體故。何得雲生死法滅耶。此難彼釋度義也。今研下今師以四教望之。次第破彼四解。三果生死未併滅者。初果雖滅四趣生死。而有欲界人天七生。二果尚有一生。三果雖無慾界生死尚有色無色生死。故前三果未併滅也。凡法下約有餘解脫難。子縛已斷名因滅。苦依身在名果未滅。若灰下約無餘難假法俱寂者。謂假人寶法也。寂則不論度者。人既寂滅約誰論度。又下下小教所談二乘取證無餘無作佛義。凡法都不滅等者。以三藏菩薩不斷惑故。不論滅。與不滅度與不度者。以本自不生今則無滅。若法若人俱如幻化故。非但下滅偽法。在十住滅真法。在十行滅偽法故度。凡人滅涅槃故度。聖人言不涉真法者。彼釋滅但雲生死之法。滅語不下釋度。但雲生死之人轉。故雲不涉真不論聖也。滅之與度不縱不橫者。滅即三解脫度即三般若。而體同名異。三一相即不縱不橫。既非下小即三藏。共即通教。菩薩別教。佛即圓教。先聖法言唯茲四教。彼既並非故不敢道。受此有無猶是苦等者。領受二見故逼迫為苦。執此起惑故成集。修行對治故是道。斷常俱離故是滅。此斥開善有無之義。全同斷常。言猶是滅諦者。謂縱滅斷常未出三藏小乘。意未涉大故雲猶是滅諦之真。下開善所說尚非小乘滅義。雲何釋今圓頓涅槃。若以至目有者。牒義。若雙下按定雙目生死者。謂以滅度俱約生死以說也。生死本自下正難。則無度法等者。實法既無假人亦無故。雲亦無度者。既不可下以生死本空如幻化故。雲何下生死尚不可。何況涅槃耶。疣贅者上音尤。下之汭切。說文曰。疣贅也。小曰疣。大曰贅。釋名雲。疣者。丘也。出於皮上如地有丘。今以滅度之義。如彼疣贅通真之理喻之虛空。若以下約別教破。且以初地中道為涅槃。文中先邪次小。約二邊次第縱破也。縱非邪執乃是小義。縱非小義乃是教道。二邊定非中道。涅槃以名召法等者。以滅度名召有無法。以有無法應滅度名。名物尚存者。物即法也。能通拙者。且據三藏二乘為破析色故。拙所通偽者。所證偏真非是真實故。貧住化城者。乏大乘財食。猶如貧子止住草菴。患佛道長遠。譬之疲商權息化城。法華開顯破草菴之滯情。蕩化城之執教。故雲久已被棄。雲何下安用法華已棄之義。用釋今經圓常之名。偏邪二邊者望當教但中理故。二邊悉是偏邪。有不關無等者。有無不融故非圓義。縱橫狼籍者。各體故縱並得故橫。劫掠下掠力尚反。奪取也。經喻外道竊佛常樂之名。喻以劫牛。今斥開善但得滅度之名。如掠劫群牛。不知其義。如不解鑽搖。三藏酪漿尚猶難得。況通別二酥圓醍醐耶。又滅度無明亦非究竟者。以破無明通分真故。滅度究竟者。破惑究竟唯妙覺故。方得字上或有滅度二字者。文誤以後下後謂妙覺前謂分真。第二第三者。文亦誤。應雲第三第二也。第三約塵沙無明。第二約四住塵沙。初番即有餘無餘尚不可。以第四番中分破釋涅槃。況用第三。第二尚不可以第三第二。況用初番小乘義。以釋圓頓極果涅槃耶。亦應凡夫從此至彼。便應是度者。準前開善立義。乃雲度者。永免之名。不雲從此至彼今此例難也。既得以已有還無釋滅。例應以凡夫死此生彼釋度也。文中初難凡夫展轉複並。意雲。既許是滅即應是度。若不是度亦應非滅。何得雲滅通凡夫度唯聖人耶。若聖下次難聖人既許滅義。同凡例應度義亦同故雲聖人從此至彼等。若同下結難也。若同小乘凡聖。則近同小果。非至圓極之高。狹唯六道非包十界之廣。若異下借使異小凡聖。但是通別。是故亦非高廣。雲何下結斥應作四。四十六番者。難第三第四解。亦應例前二解。作四教難之。故有十六。今文存略。前二解各約四教則成八。後二解各合為一。故但十番。然後二解文雖但一義。各含四。第三約有餘無餘及以三惑。則已該四教。第四既約近狹非高廣。以斥之則高廣在圓。近狹收三義各含四。其旨煥若。明哲下示存略意。哲智也。時人下示研難意。薳音偉遠也。已如前說者。如前依開善翻名也。釋其下依翻釋義。於中分二。初且寄歷別為釋義故。次正約圓融為顯理故。非前歷別無以顯後圓融。非後圓融無以會前歷別。故知圓融更無別法。但是達前三九互攝耳。復於二文。皆徵下哀嘆品中祕藏之說。以顯其義。於次第中引法說文用結三身故雲祕密藏者。名大涅槃。伊字三點。首羅三目。只是譬說。還譬三德故無別途。今就義便點。是文字宜結解脫。目能照了宜結般若。至圓融釋乃取合譬之文以結其義。故雲法身亦非等。故哀嘆所談祕藏法譬合三義無別趣。既用法譬以證歷別。合文以證圓融。乃知二文義歸一揆。不可見下斥雲未是今經正意。便棄歷別別覓圓融。若得此意至下釋經用別用圓處處多爾。秀出者。秀亦出也。又榮也。智境照發相應者。以智照境由境發智。境大智大故曰相應。境即法身智即報身。應身自在者。應遍法界如鏡現像。形對像現故曰無能遏絕。非生非起者。前生即因後起即果。照無下以遍以足釋其圓義。照無不遍者。圓滅周遍照三諦故。發無不足者。性滅具足發三智故。雖境智雙舉。正顯報智圓滅耳。照遍故明窮發足故境極。逗必會者。以四教法逗權實機。隨自隨他示生示滅。稱機無乖故曰必會。取必克者。義同上句克勝也。諸佛之師也者。諸佛即智師即是境。境能發智故稱佛師。非四即之此岸。非究竟之彼岸。非分真之中流。非能契智非所契理。無始因無終果。實相絕待故並非之。故雲故名實相度佛師度故。諸佛亦度者。境既絕待智亦絕待也。以境智不二故。此雖明智正在示境論雲下釋論讚般若偈也。境發智故名佛善來。智照境故名佛窮底。如如智等者。全境如為智如故曰如如智。全智如為境如故曰如如境。佛無礙者。即大義。自度度他者。自既出二死。亦令他出二死也。度他故彼利益。自度故我利益。一切周悉者。等彼十界故名周悉。淺深別異者。於三番中各有深淺也。法身則深二身則淺。性淨涅槃一切種智則深。二淨二智則淺。身智脫不同故別異。未是今經正意者。意本圓融說有次第。今據所說故非經意。意者下正約圓融三法。即三智等者三法。謂三法身也。以理智用皆可軌故。同受法名。三智即三般若。三點即三解脫。法身即一切種智性淨涅槃。報身即一切智圓淨涅槃。應身即道種智方便淨涅槃。三法下兩番融即。初明九三相即。次明三一相即。良由九隻是三三隻是一故也。三法即九法者。以身智脫各開三故。九法即三法者。以合三身為法身。合三智為般若。合三脫為解脫故。不三而三下明三一互融。不得相離者。即三而一故。不得相混者。即一而三故。涅槃之名遍佈諸處者。涅槃是安樂法。諸處即十法界。此乃約事以辨故。有十界淺深之殊。獼猴者。毛詩草蟲經曰。猱獼猴也。楚人謂之沐猴。騰枝躍樹者。後漢王延壽王孫賦曰。緣百仞之高木。攀窈褭之長枝。河伯者。水神也。名天吳。山海經雲。天吳八首十八尾。亦曰水伯。援神契曰。河者水之伯。上應天漢。噞喁上音驗。下牛凶切。說文雲。眾口上見也。淮南子曰。天且雨也。魚已噞噞。修羅怖畏得歸依處者。謂與天主鬥戰奔北。故怖入藕絲中即歸依處也。欲界報法等者。即人中飽足為樂。是報法也。斷欲界結等者。即第二十一文多用。善因者。謂斷結之言。皆在人中懸發上二界定。故雲善因。若三下嬰兒行品文也。八萬等者。初果八萬劫成菩提。六四二及十千。如次對二三四果及支佛。以由界內經生多少故。成菩提賒促有差。經有三文。第十雲。成菩提。十九雲至大涅槃。二十雲。得阿耨菩提心。委釋如疏記釋論下諸文明菩薩法界。多明三教菩薩。或但取別教。今此乃以圓教分真名菩薩界。故知從初發心即指初住故。引此經十住見不了了。證成其義。唯取極果為佛界。問三教菩薩及圓住前。何不明之。答欲顯極果住大涅槃。是經正意故。且以真因為菩薩界。餘可準知。各有涅槃義也。隨情逐事者。十界事別各謂涅槃。此翻法勝者。亦法尚是阿羅漢。佛滅度後八百年中。於婆沙中取三百偈以為一部。名雜阿毘曇。又撰增一集文中解二涅槃。皆先立義。次引證悉。是今經第二十一文也。滅煩惱即子縛斷。離諸有即果縛斷。皆是有餘者二乘雖斷果縛無明全在。是故望佛仍是有餘。故引勝鬘證成其義。昔滅下昔教小乘以灰斷為涅槃故雲是盡。今經大乘以常住為涅槃。故雲非盡。若依下約別義正斥。今昔相對者。昔小今大俱有涅槃。正是通途之義。非別顯今經圓極涅槃也。若擘下蓋約別義以彈剝之也。故雲義則不然。肌謂肌肉。理謂湊理。張平子西京賦曰。街談巷議彈射臧否。剖析毫釐擘肌分理注雲。言此人彈剝善惡雖毫釐肌理之間。亦能分擘。何者下牒彼立義所滅則異者。彼以滅煩惱為有餘滅生死為無餘。若爾下今師正難也。法尚既於小乘以斷見師子縛為有餘。斷生死果縛為無餘。若例大乘。亦應以破根本無明為有餘。破變易生死為無餘。此則大小兩教各有二種涅槃高下碩異。小既未破無明。豈得以小所得二種為大乘有餘耶。汝今既以小乘二涅槃為大。有餘則應小乘。已破無明入菩薩位也。故雲若爾至同佛入無餘涅槃也。何事下既若二乘已破無明入菩薩位。何故復被彈訶言非大乘耶故雲被訶言非也不斷下出訶小之文。不斷根本無明故。不到三德彼岸故。門外草菴非長者宅內故。雲何下結責也。此約別義則大乘二種涅槃。唯佛及證。不應對佛雲小是有餘也。又若下約通義例斥。通則九界皆應對佛稱為有餘。何但二乘。皆不得然者。然是也。謂皆不是大乘有餘也。豈非佛性通耶者。安樂性即佛性也。前明涅槃約事通於十界。如雲寒獄以熱為樂等。今明佛性約理通於十界。且取通義故得例答。   涅槃玄義發源機要卷第一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66 涅槃玄義發源機要   涅槃玄義發源機要卷第二   宋錢塘沙門釋智圓述   文雲下即如來性品文。二十五有者。即細開六道也。謂四洲四趣。無想天那含天。六欲天梵天。四禪天四空天二十五有生死不亡故。並名有我。謂真我亦佛性也不耶。即迦葉問辭。答言即。佛答雲。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即是我義也。寤言下文選曰。寤言莫予應。注雲。謂臥而語也。依經應作寱牛世切。眠言也。如來性品雲。譬如二人共為親友。一是王子。一是貧賤。見王子有一好刀心生貪著。王子後持是刀逃至他國。貧人於後寄宿他家。即於眠中寱言刀刀。傍人聞之。收至王所。乃至雲。菩薩亦爾。出現於世說真我相。說已捨去譬如王子持刀逃國。凡夫說言一切有我。如彼貧人止宿他捨寱言刀刀。又楊下嬰兒行。止小兒啼故。以楊樹黃葉為金等者。取木人木馬皆為止啼。此喻說三十二天妄常樂我淨也。下疏雲。葉喻妄常金喻妄淨。人喻妄我馬喻妄樂。六道以安身適悅等者。如寒地獄中以熱間為適悅也。餘道可知。望佛猶通者。以未能究竟隔別變易生死故。非通非別者。此成四句故屬雙非。若束而明之。只是通別九界是通。佛界是別故。上句明菩薩而雲望佛猶通也。□□□饈逆□槉□□□□□榵□姭□埤□□□祓□□□□□□□送□□奐□□□□□□□□□□埤□娙婀□□觭糕妎妘益埤□楑□玲□□□□□□□□益埤□模□櫓饋槔□通櫚樾□榷□□□露□□□榵□埤□□XE□□益姜陋□□饜襱□□楦□列裀□□□□□娗鷺褥j□姅粿□奇□X^□□□□□□□□□□□□□裀□□首輪娀埤□□□□□□示□□婧□□□□□□G媧□□□□□□弩堙漿西□□□□□□椸□□埤□姍奪□□□□餖飫娀埤□□□楓□□□□□□□□飫飯□囹寧耔□觀□夾□□樗奪橋娀埤□□□覕奐□埤□□兩覕奐□埤□屢□餿p埤□□□□□□□□□□□□□□槄□□□餿F□□視□□□□□□埤□□□駩□椸餕□穛駝F□□□□□駩□□楉祜□□駩□□□□□□奾祐□埤□□褓□□奱□駝j□奪□□□□秭飀□列□覷觭□埤□□□□衽□□埤□示□□□□奅襆□埤□□礿□□□□□□裀□禘刺□□埤□□餞楷U埤□□□恣慼慼慼Z□□□□襐□□□□□□□雷稑稚□□□□□□□E□莆□□□□□□□埤□□□□□□□綠□□□□□□椽櫧□□□□□礹□□□椸□稀埤□□□□□□□□□□□□奸言埤□□榕□□□□□□□埤□□□□□□奐□礸襤□□□□襤□騪露襤□□奪□□楺椸□梱□樞□□□誇□□□程椸□楛□婇□□□□□□逆□□□□□□□□□□□顫e覕埤□□程搾□□妨□□練粳玲□楏□妧□□埤□礸□□□禨□□□妘鷗活撕隉撩捸慼憫哄慼敷S□□襯□□□□奐□禎□□□□□□□□妘□覕埤□□□租□妨□□□□□驛示□□□□租埤□□妘□□奪□□覕妨□□□褓楸觟夾□□□言姘□糖□□□褸□□馥□□襼□□□□□□褓□□裀□□□□□□觩□礸□□誇□□裀□□誇□□□□榭□礸□均慼慼熨w□妘楚敷S□埤□皜訄e□埤□□訪K鍊□□橫□□□□飾□槭□埤□□□□□□□拉G夾□礹□□□吝□埤□□□□矩j□□槴□□j□奉□□□奾□□□□奪□□□□i□□□□駰□埤□□□誇□□□□□奮騺□餘□□馨□□□q橁□□□埤□□姍誇□□稀埤□□□□□□□□□□□□□埤□□祰露□□切奪□襼□□□□□埤□□□□檢□馘□□□□□□□j□糖□□□□□□□□□□□稜□□□姐楛□埤□□□粿□媸□□□□霸馳奸□□□□禭□□□□□椸□□□□□埤□概□礹□□榭□□逆□□廉婟□□□楮祭言媽棇□□□□□廉埤□□□褓褓□□礿□廉□j□腆□□□駟埤□姪襐□□餺□□□□磻楜□□j□觀奸□□□□□□樨□□□□楜□□□□□□q□奐□□□飀□□露□□□□□駿□埤□槿□□礹裀□雜□櫚□□槫□□□崙□□E□□葉□□□祲□□□□□□禶妧□□糖□□□糖□□禘□□送□驌倫裀□□□□□夾□□□飀□襦□□糖□□□□娭葉檟褓□□礸矩□□□□□□靈□□駔倫□□□□a□□□□□□□□□□馘廉□j□奪□□□驂□□□□□□□駟偷□□□驅榯□□糖□□□駢禨驂□□□□嬌□□□夾□□□□如驒□□輦廉□j□櫬馱□□□□□槫鷺矩□□飀□輦□□□□埤□□□囊□□魯覕飀□□秕榕□妧□□□□糖□□奪□□□□埤□□□膳□□示□□□□□□□□□□□□□□□□飼榶妧□埤□□□□檢□妶妧□□稫椹□□□□妧□□p□飀□奱□稫檢□□稫椻娭餿稫槄□□□襼□□禜饛□檢□□送□稫檢□□□裡□檢□駢□□□延檢□□妧□□□檢□□姊送□禖礹□□零□□□□埤□□□□□□駛觺□□□□□□□□祐□□榳褸□□□□訇□□言埤□□覭祤香□□□□□槔□□□誇□□裀□覜送□□禮妧□□□□襼□□□零□駉□□妶妧□□稫榕埤□矩狀□奪□稀埤□巨姜□埤□□式慼摯鞢h□□□駷□率觺□□逆□禂率襾夾□逆□示□禕埤□□錄稫榕□饐□□□秜列饐□埤□□禜□□□□匿□□□□□□褓□□□姜類椿匿□稙□□類□□□□□□□□類椸□□□□□□□□□芊摯鞢慼慼慼慼慼慼慼撰屆摯鞢撥~□□□□驖□□□□□□□□□□餺橛駝毇堙撲ㄐ慼牖粥e□獎□□埤□饡稀埤□□□□□詬奴□□魯□□楂□□□饡祛□□□F□□□□椽□□稀埤□□□□飀□□奰糖□□酋□□槌□礸饡礹□□□□櫸□□□逆□□c□輦□□逆□榗襏履埤□累□□槾[□切□送饘檢□□露□楸□□□□□□礽□□樿□□□裀□送褓□□楏□□□□□量送□露□□□楅礸駾腹n餛□□□□□業□□□□□奪□量餺□埤□□樀埤□榵覝醏曫□□椿□□椹□□□□□襼□逆□□□□□□□□□□□□□□□□□□省□□□□芋慼潸芊熱嗖ョ潮晼慼熬T□樀垓□□□□□□榬□椹□□□餾□□□□□□樀埤□練□褓□□□□□祠□奮□埤□妖□□□□□祠□□□□□□□奮□□橫G□□□□□□淚祠□□□□妖□□□□□稀□□埤□□□□□膳□□□□□檢□拌橠□飀□拓稞□□□□檢□□□□□□□□□□□□□饐□□□□祂□□□□奉粳羽□□檢□瞴潛矷模謘慼慼熱}□□□酋□□□檢□榛□□□練騢□馜□□□□□□□□榖稿□□□□□□□□□橫G□□□魯□□□□□□□□□K言□飀□礸□□□埤□□F□□□□□餉□□禗□襜霸逆□□矩荂慼慼慼慼慼慼摯鞢慼慼慼憬搡蛂潑W婖□□裀□□橛□□□□□□椸□□□□逆□□□□榗訶□□櫬□履埤□□□埤□醴奘椻□□□□□□□□楠埤□□□□□橫裀□□□埤□□□□□姮□□糕婌□祜□□□堅椸□□□奈□榖礹□□□□□糖□雜□□□□□逆□□□□埤□榖□□椸□襏□□□□秬□□詫□□□R楦驒□□□□□□埤□奏□□夾□□□□□□□觀禜□榖逆□□□□槾飀□□□誇□□□□礸□逆□□□□褸□逆□□□誇□□□飯□□礸□逆□示□駔駁吽慼慼慼暱滿慼慼慼慼慼慼槽[□□飀□覜送□□埤□□褸□逆□示□□□妧□□餽奮馜饐□□橖□飀□餺楏誇□女□□襆埤□椸□□\埤□□褸□j□詖□礸□篿m\埤□橖□礸□逆□□□□示□魯□□礹□□□□□飀□□□□馱□□□饅榖饟□□□R槥荂摯鞢慼慼滕窆u□□□□埤□□嬌□祐□埤□驤褽露□□□□□□妻奐□埤□栗櫬□理□駔僚埤□□□橫□□誇楁祐□□□□□□□椸□□j□延襮橀□□□騫檢□楻□概□□□騁褓□□□稈糖□□姜飼楻□槄□褓□埤□□姜飼樀檢□□駟娀埤□禜騁褓□□好□示□□楦□說慼慼慼慼慼慼樞驉歎W椸□□□□褓□霸祋婝□詁□□媸□榵□□□榜□娀埤□□訃□娃□□□□□□芊撰滿慼憫角蟆鞢慼慼慼慼撫m侗j□□埤□□鞳慼撓堙撰q稀□□埤□□□槄□□□量稀□□埤□□□榜飀□□糖□□□□□□襹□□□胚礹□□□馱□□□□穛□□□媸□襆埤□榛□□□□駝覘O嬪□楦駔□裀□媸□□F□□襆飯□槄□□j□□榜餺□□覷□奪槄□□□褸□□奪榜飀□馱□妖□稀巨□□□囊埤□□蓼□囊□騮埤□□兩襭覕□□埤□□□□妧□□□□□茵□馱□□□□□□□樁□□□□□夾□□□患姨□□埤□駕□樁□□□□□□□茵□馱□埤□□□□□□□□檢□□□□□礹□□饟館□橫□□□□襓□埤□□禜馱□□□□□□楅椸□□□飲□欖□□示□□埤□□示□□□樀埤□□q禂□覷娶□楛□□□□駕□樀埤□楺桌□禬□□□□F□□□□□□妶妧□□埤□椻婧□□□禂□□娾□E□□□矩磻祏□U奜□□□□□F□逆□奱□□騾□Z□□□□□□□□□切埤□□□□□□□玲□奐□□□□□□誇□□□糖信詁□□楛□□□□餉U埤□□送首□□□鞳慼摯e糖□□□椸□□□R餺□妧□餉U娀檢□□□□U埤□楦□患□□□□□□e□□□□□□□□□□妳□□裀□□□□□□□□□□規□□O□□視□□褸□規□□□□□夾□毽}騽飀□馜□□□e□□□□□埤□□□□□礹□□視□□褸□規□切埤□□襖□糖覷□□□□□妧□椸□□椿□□□覶妧□□□□□糖襼□□□□□□□埤□□祓□□□夾□□□士限切)然者。尚書曰。方鳩□餉埤□□饜□□□騁□□□韣¥□□苦楨□□□韣|□□□懤□J□□‥□□□□□諢慼蝖撬峚D蝥復諍蘆□若復諍若□§□□□□晃□諢慰D□咥□兩□□□□檣|湤礡□□□光|□□□意□□兩□□□褥□□晃□酈詫□韣|詳□意朧□□c□□□□黥□□□|亡意朧□耙賢□□c□莦□□|麥莦□□韣□葷□□□□□苧揩狤□|該襦噥□咨□藎□□□□葷□□□蕁□□陰腹撓均慼慼慼慼慼撫滿憤t□□葷□懥E□韣□□□□麥晃□褉□¥濾鋤□□咨□|□若サ□□□該□剝察騰‥□□□□霽z‥□櫫□嶡徇□□□咨□|該釧亥□□□□艦噥□□□□□□□吒韣□□□□□□□詡□噥□吒韣¥濾鋤□□□□□□□艤阤□□慦恢‥□麥□籦紂|懨□□ゴ~□舉□□□耙□¥釨□□意皂§磨溥惱欣‥□櫫您□§□淥漘|懨□□□‥□□淦□□□璦□蕭□§磨溤吽撢z□蕭□‥□橤□□□□□□□¥癒慼潰瞴嬈□噩□□□□□□韣□耙賢苤苤艦器□橨珩□l□¥□□□摥□營□□□□卡苦碩擇□□□□□□□□□鶠L□□珵縑慝漦□□警韌□□□柍□□□|□□獺慼嵉﹛樅Z‥□五怪切)聾也。斥故顯新者。故即劣三修新即勝三修。波動下用哀嘆春池失珠喻也。瓦礫喻小理月形即珠喻圓理。委釋如疏記。肇以昔教三乘所證之理。而解今經圓融涅槃。何異捉礫為珠也。綱維即綱上大繩故。綱維整則網目正。綱維闕則網目墮。涅槃大義喻以綱維。九折十演其猶網目。涅槃義壞折演何為。故雲安寄。執佛下昔教方便。佛於法華涅槃已斥為權。故雲遺棄。十演者。彼有十九篇而名九折十演。折者。問難也。演者。答釋也。謂一開宗。二覈體。三位體。四徵出。五超境。六搜玄。七妙存。八難差。九辨差。十責異。十一會異。十二詰漸。十三明漸。十四譏動。十五動寂。十六窮源。十七通古。十八考得。十九玄得。於中一三五七九十一十三十五十七十九是演。餘九是折。終非三德者。十演之談但明昔教涅槃。終非圓常三德也。今言下今師正明涅槃無名之義。請尋文覈旨。比望肇師雖塗漢之相遠。山毫之相絕。未得為喻。優劣歷然。其猶指掌非獨情也。初舉三德釋涅槃。次離九界釋無名。六道並三教三乘合成。九界。從所離等者。所離即九界能離即佛界。乃是無九界涅槃之名。故曰無名而有佛界三德之名也。故知涅槃無名四字上二顯。能離下二明所離以約能所相待故屬有門。即諸名無名者。即九界名是佛界無名故雲便是涅槃。此約絕待故屬空門。涅槃非四者。三一互融。豈存四相。須知四門還是三觀。即空故名即無名。即假故不離九界名。即中雙照是兩亦。雙遮是俱非。當曉十界一心三觀。融攝涅槃無名之旨。不離方寸皎在目前。豈假九折十演迂曲而談哉。故名無緣者。不緣二邊也。今亦下無六道名即不緣眾生。無四聖名即不緣法。有祕藏名即緣於如來。況復下地等者。佛眼佛耳。尚不見聞。況餘四眼四耳而能見聞耶。問佛眼佛耳豈不見聞耶。答見無見相聞無聞相。故雲不見聞也。大悲方便者。隨四悉機施設假名也。動樹舉扇喻名相。月喻實理。文雲下即第二十一文也。坻羅婆夷疏雲。是鷃雀一音二名。智度下論四十六文也。更設五陰等者。開心故成五陰。開色故成十二入。心色俱開故成十八界。故此三科不出色心楓柟。或復下所列諸名散在經文。欲有見無明四流所不能漂。名洲陼。爾雅曰。水中可居曰洲。小洲曰陼。能遮煩惱惡風雨故名窟宅。圓法遍攝故圓修者。如服乳糜更無所須最第一故喻之醍醐。能扶起闡提圓信心故。喻之以杖。故三十四經雲。是經能為一闡提杖。猶如羸人因之得起。照了破戒猶如明鏡。故經雲。是經即是毀戒眾生之明鏡也。如世間鏡見諸色像故。雲為破戒明鏡。有本於為字下加一字者非。不可下釋喻虛空義也。即空中故如空不可得。遍一切故如空無障礙。大論下眾生假名五陰實法。皆因中之稱。既通極果例知涅槃果稱。亦通因中。故知十界悉言安樂。名不在內等者。不在內即非空。不在外即非有。中間即兩亦常自即雙非。是字不住即四性不可得名性空。亦不不住者。此空亦空名相空。涅槃亦爾者。佛菩薩是能住之人。涅槃是所住之法。人既二空法豈不爾。人法不二體性無殊。合求亦不可得者。謂具足三德亦非涅槃也。此明三德若具若各皆無定相故。各各求及合求皆不可得。方名涅槃。故智下引大論讚般若偈。證見與不見各求合求俱縛俱脫。顯向涅槃不在之言。是不見脫也。若人等者。於法起見名見被縛。迷於法相名不見縛。稱法起見名見得。脫見無見相名不見脫。法身解脫各例般若以為四句。故雲亦如是。譬如下幻體本虛故不可見。而有色像故而見。不可見而見喻見脫。見而不可見喻不見脫。但假名字引導眾生者。假立祕藏三德之名。欲令眾生悟。名下理達名非名。即是大悲動樹舉扇也。譬如空拳下次第配四悉可知。以新伊悅之者。大機發悅即歡喜益。引進即引生大善。破之即破昔小惡。悟之則悟小即大。無則不絕者。於無起計何曾得絕。尚非小乘義者。以通教二乘即有達空證涅槃故。大香象等即哀嘆品文。羈鎖者。革絡馬頭曰羈。釋名曰。羈檢也。所以檢持制之也。介爾動念者。介微弱也。周易繫辭曰。憂悔吝者。存乎介心。既不絕等者。心為語本故也。楊子法言曰。言者。心之聲。書者。心之畫。此乃修習言語道斷等者。即小乘內凡方便道也。苦忍明發者。即見道十六心中初苦法忍苦法智也。略舉見道意該修道。以此二道皆真證故。世諦死時者。即見思破處名世諦死。指此下舉劣況勝。三藏之劣已能絕六道人法。況餘三教大乘之勝乎。然入下將明通義先斥三藏。真俗異故者。以三藏事理相隔故。入觀冥真故絕。出觀入俗故不絕。不同通人事理相即。出觀入觀鹹皆契絕。若能下正明通義。初二句。即肇論中語以肇論所詮。但在通故。遠乎哉者。言不遠也。初句明法即俗而真。故道不遠。次句明人即凡而聖。故聖非遙。無絕無不絕者。皆如幻化故無二相。方便道即性地也。空慧相應者。見地已上悉名相應。淨名下即天女訶身子文也。無明未吐者。下哀嘆品二乘白佛雲。我於往昔情色所醉輪轉生死。如彼醉人臥不淨中。如來今當施我法藥。令我還吐煩惱惡酒。而我未得醒悟。雲何放捨迴轉日月者。又雲。如彼醉人見上日月實非迴轉。生迴轉想眾生亦爾。為諸煩惱無明所覆。生顛倒心我計無我。乃至樂計為苦。如彼醉人於非轉處而生轉想。如瘧病者者。又雲。如瘧病人值遇良醫所苦得除。我亦如是。邪命熱病雖遇如來病未除愈。未得無上安隱常樂。對界下結示經意。界內通惑雖除。界外別惑全在。故雲結習未盡無明未吐等也。以大涅槃心修行者。以但中解修次第五行。具歷別十德也。然五行約修十德約證。亦互通修證。今此且約地前教道以說。則二俱在修。則是一向專求初地真證。大般涅槃而修地前諸行也。無復界內之心等者。界內心即析體智。界內說即藏通教。如是方便者。即別教三十心也。而未是冥中者。以初地分證為冥中。昔所不得等者。昔於凡位不得證中智。今聞中智不絕無明。今絕無明而修時梯磴等者。以果望因斥為次第階級。如登梯磴。離邊求中如河迴曲。第十經雲。一切江河必有迴曲。發心不能遍法界者。信本有性至果乃發。故次第滅九顯出佛界。不能達九即佛名為不遍。非無上方便者。別三十心非圓融相似方便故也。方便上更有方便者。別教方便上更有圓教內凡方便也。若圓下通明圓絕。文中明理行教皆絕。初明理絕言諸心法界者。諸心即九界心。達九界妄心即三諦真理。故雲法界更無復法界者。如觀地獄心。即三諦理具足三千攝無不遍。離此心外更無餘法。觀九界起心遍攝鹹爾。故雲獨一法界也。又如下明行。又如下明教。尼俱耶洲喻教也。指事即理如直入海。第十經雲。於此大千有洲名拘耶尼。其洲有河端直不曲。名娑婆耶。猶如直繩入西海。絕方下正釋。方便初絕偏顯圓有本絕。方便下多一絕字者誤。如經下依經總立。三藏下約教別示。一切疑網即三教偏疑。寧起疑網者。寧願辭也。以疑是解津不起疑心。豈得生解。故迦葉品雲。若人於此生疑心者。能破煩惱如須彌山。故知執小為決定者。無由入圓。方便道中者。即觀行相似也。是圓下結成四門。亦有亦無門者。一即三是亦有。三即一是亦無。不可思議即非三非一故。屬雙非門。若謂下真道開示悟入。即四十真因位也。金錍喻涅槃教。眼膜喻無明。三指喻三諦。是名究竟絕者。對前方便真因分顯。通名究竟。非剋指妙覺也。而無一言者。言由心變即言是心。心空故言空故。滿法界無一可得。心滿例爾。心無定相隨緣而起。隨染緣則起九界心。隨淨緣則起佛界心。染淨雖別只是一心。心性亡泯故無一念。然諸下引諸經證成。又諸菩薩言於言等者。三十二菩薩各說不二法門。即是言於詮理之教。故曰言於言。淨名杜口直顯絕理。文殊讚淨名雲。寂然無說真入不二。即是以言詮於無言之理。非絕非不絕。如別四門者。非藏通之絕。非六道之不絕。前火木者。進火杖也。草喻所絕木喻能絕。次總結下顯前五重。皆依經立義。非是徒然。故徵經顯門以收五義。在文可見。同名即通名也。四者門也者。涅槃是所入理。四說是能入門。如天下天帝喻理。千名喻門。涅槃是名等者。亦由人以定體為名彰德立字也。不可復空者。意謂涅槃是妙有故也。具相續相待二假者。如前說。乃即真之義者。以即真故非全同世諦。而不冥真者。以不冥真故非全同真諦。故與前三師立議並殊。有人難下次第破前四師。初破莊嚴。二若為下破開善。三若佛下破冶城。四若佛下破龍光。此皆成論等者。為諸師皆依成論立義。謂佛果是無為也。及至釋義翻在有為等故。使人情不伏遭前四破。矛盾者。矛兵器。盾傍牌也。莊子曰。楚有鬻矛盾者兩皆譽之。買者曰。以子之矛擊子之盾如何。鬻者不答。凡說義相違。皆喻矛盾愜伏也。肇論下涅槃之理。非色像故不可以形名。得非緣慮故不可以有心知。本無言而強興言說故。失其真實。本無知而強起慮知故。反成愚執。謂有則乖非有之體。謂無則傷非無之軀。此由涅槃不思議非有無故也。肇意推之下正出肇意也。墮在四見者。謂以四句言之。以四句思之。謂有謂無但是邪見故。雲不可以名得等也。然肇師立義。但離邪執及小四門。而正是通意廣如前說。經雲下引哀嘆品喻以斥諸師。以四見釋大涅槃。如捉瓦礫謂琉璃珠也。春陽譬塵欲耽湎之境。乘船譬乘諸業。遊戲譬著可愛果。失寶譬無解。因於放逸慧解潛昏。故言失耳。即共入水者。信教如入水。謂佛果是二諦等。如競捉瓦石皆謂得意故歡喜。以此示他如持出。謂是涅槃深理。如謂琉璃珠。俱背。圓常故。都非真寶體。非四執故雲澄渟清淨。為教所詮人自不曉故。雲故在水中周遍一切。如仰觀虛空圓備無缺。如彼月形非眾人所執者。結斥諸師解義。如執礫為寶。此喻本斥小乘三修。今借之以斥異解。眾盲所觸者。競執尾牙不見全像。亦譬諸師色聚亦有亦無者。亦有真常妙色。亦無無常粗色。經道色者下此師釋妨。恐他難雲。佛果若但有心。何故經雲獲得常色等。故以真應二義釋之。一則應同方類故有色。二者真果顯現有可見義。故喻以色故雲義說為色。為下多非字。或為字下。缺色其實三字。應雲義說為色其實非色。兩界有色者。欲色二界也。無粗色耳者。舍利弗毘曇雲。無色有色。此經雲無色界色非諸聲聞所知。故此師定謂三界並有色也。六地已還者。通六地也。即前三果猶有生故。故雲身在分段。七地下殘思已盡故生界外。兩國中間者。以分段變易為兩國。亦是同居方便為兩國。金心者。即等覺是金剛心也。意生身者。楞伽大慧問佛。何名意生。佛言。譬如意去速疾無礙。此即從譬。彼經兩義而釋通名。初雲如十萬由旬外。憶先所見唸唸相續。疾至於彼。次雲如幻三昧力憶本願故。生諸聖中。二義並是意憶生故也。而有三種意生。如疏記。皆有無作者。皆有第三聚也。何意不離者。既離妄色亦應離妄心。若許有真心何妨有真色。如是下今師斥前。若立若破皆是妄語。無如是刀者。略如前記。廣在下經。今以貧賤寱言。喻諸師異解也。◎   ◎無記性亦有亦無者。謂無記有四種。一異熟二威儀路。三工巧處。四通果。異熟者。謂三界五道果報五陰即異時熟故。變異熟故。異類熟故。具此三義故。名異熟。二威儀有二。一威儀事謂行住坐臥四塵為性。二威儀心即意識強盛。能引發威儀眼等五識。自性羸劣雖緣威儀。不能引起威儀。第七末那唯執賴耶為內。我既不緣色等。四塵所以不發威儀。第八賴耶雖緣色等。諸塵亦性是羸劣不能引發。威儀言路者。謂威儀行路也。工巧者。一工巧事謂彩畫彫鏤。五塵為體。二工巧心。即是意識眼等非威儀準前。四通果者。謂證果有於通用。亦名變化無記。一變化事謂改易形質無而欻有。小乘以五塵為性。大乘以五陰為性。二變化心。即是意識。今雲。亦有即佛果有工巧及異熟。亦無即佛果無威儀路及通果。如下光宅簡出。二種其義自顯。故注云云。一知解者。即工巧。二果報者。即異熟。然此去取皆是人師情計。不當正理弗可致詰。總如下破。如痐U釋佛地有知解無記也。眭怴C博物誌曰。舜造圍痐戌項膜均C書者。帝王世紀曰。黃帝垂衣裳蒼頡造文字。然後書契始作。射者。禮記曰。男子生。桑弧蓬矢六射天地四方。鄭玄注曰。天地四方男子所有事也。御者。家語曰。善御馬者正銜勒齊轡策。均馬力和馬心。故曰。無聲而馬應轡。策不舉而極千里。夫無銜勒而用箠策。馬必傷車必敗。故曰。御四馬者執六轡。果報者下釋佛地有果報無記也。開善下即開善寺智藏。莊嚴寺僧旻。並光宅寺法雲。即梁朝三大法師也。今此二師立義不許佛地有無記。初且總示。故雲並言至善性。知解下釋出佛果無知解無記也。有多釋者。合雲有二釋。不應雲多。是善性者。謂眳捄左噪悗D是無記以通佛果有之。故雲是善性。餘人下除闡提及佛果凡夫至菩薩。悉曰餘人。此謂眳捄它b餘人。得雲知解無記。在佛地悉名為善。非無記也。言果下釋出佛果無果報無記也。多有異具者。具應作熟文誤。無復報法者。謂佛無生死中異熟執故。此明佛但有習因習果也。夫三下總斥。尚不是真者。三性尚非小教偏真也。以偏真涅槃無三性故。何得下尚非偏真。何以用此釋。於中道極果大涅槃耶。如野人曝背等者。列子曰。野人之所安。野人之所美。謂天下無過者。宋國有田夫常衣縕黂(符分切縕黂亂麻也)僅以過冬。既春東作自曝於日。不知天下之有廣夏隩室綿纊狐貉。顧謂其妻曰。負日之暄人莫之知。以獻吾君。將有重賞。裡之富室而告之曰。昔人有美茙菽甘枲莖芹萍子者。對鄉豪稱之。鄉豪取而嘗之。蜇於口慘於腹。眾哂而怒之。其人大慚。子其類也。今以諸師喻野人。三性喻曝背。涅槃喻至尊。今師斥之。喻裡之富室也。五種言之者。五名雖異其體無殊。性淨即法身。乃至即正因。正因即不生。不生乃至即性淨。餘義皆爾。舉一即五舉五即一。總指一部者。以二十五品通名涅槃。故方便淨者下初正釋相三。初方便淨文中先釋方便義。次然於下釋涅槃義。初釋方便即現十界身也。又二。初明能現由住首楞嚴。故能現像。漚和此雲道種智。建於大義者。建立也。或一下二明所現。先明處所從狹之廣。始一閻浮終乎十方。隨諸下次明現身。初廣明現佛界身示生示滅。示生中雲七步者。四相品明東行七步。是對小機。十方各行七步是對大機。示滅中示倚臥者。即如來答迦葉三十四問畢。乃倚臥如彼小兒及常患者。如現病品初說。是以下明序中發起倚臥示滅之相也。擗踴者。擗拊心也。踴跳躍也。翳隱也。障也。乃至下示九界身也。下者即劣機所感。但見地獄乃至菩薩等身。且約見身以為下劣。若論聞法則一一界身。各說四教。若然者勝身說劣劣身說勝。論其悟解勝劣自分。今約現身。且以見佛身為勝。見九界為劣。不前等者。總結十界生滅隨機利見不相妨礙。故雲一時等現。然於下釋涅槃義。雖十界喧動而不損寂滅。由契寂滅故於生無染於死無累。涅槃之義其在此也。故名下總結。二圓淨文中亦二。初釋圓淨義。次雖破下釋涅槃義。初又二。先總後別。總釋中言因圓果滿者。分真因圓妙覺果滿也。原其下別釋。先明因。次明果。三文各有自行化他。初文至正法因中自行也。始乎名字達性成修。故曰初基。五行互融名如來行。持戒下別舉戒聖行也。不殺事戒無非中道。斯則理事自他不二。名護正法。廣宣下化他也。弘通正法故曰廣宣。令彼聞悟故曰利益。迴事向理迴因向果。故曰迴向大乘。此之自他始從名字。終至等覺。悉名因中。感得下果上自行也。感即能感之因。得即所得之果。謂妙覺極果也。金剛下正示所得不可破壞。故喻金剛。理可軌則故曰法身。理無遷改故曰常身。此之三名悉是法身異稱耳。雖三身不二。且從勝說。修道得故者。舉因顯果。由修常因得此常果。復能下化他也。一切悉有佛性者。介爾有心三千具足。不簡闡提及以定性。故雲悉有。又依正唯心不簡草木。故雲悉有。施與下此由純陀獻最後供故。佛印之得五常果。當以常字貫下力等五法並常故。初雲常連持曰命。常命則以無始無終。而無斷絕。以非色為色。吾今此身即是法身。作用為力。遍一切處用無窮盡。不動名安。雖具力用安固不動。被機有辨。無緣慈悲普施法藥。雖破下釋涅槃義也。初約自行明寂滅。雖施下次約化他明寂滅。亦無所破者。以煩惱即智慧故。亦無能圓者。以智慧即煩惱故。不得眾生等者。佛如生如一如無二故。是名下總結。三性淨文中亦二。初釋性淨。沖湛下釋涅槃。初文雲非修等者。謂三千三諦始凡本具。非修因非修果非作業非與業者。字誤。作應作正。與應作期非意業故。雲非正業。非身口故雲非期業。第三十四經雲。正業者。即意業也。期業者。謂身口。疏釋雲。意是業體故也。以身口自然符會有若期契。故雲期業。本自下既非因果及以三業。故知本來具足。非今修成果證始有也。適始也。沖湛下釋寂滅義。不生不滅者。由性本寂滅故。名此性以為涅槃。雖在下舉春池喻以釋之。如前記。五翳者。煙雲塵霧修羅手。以喻五住煩惱不污性淨之理。猶如五翳不隱月形。此言月形。即池內珠故。非五翳能隱。隨流等如前記。雖沒下如來性品雲。譬如王家有大力士。眉間有金剛珠。與餘力士角力觸。珠尋沒膚中。都不自知是珠所在。其處有瘡。命醫欲治。醫善方藥知瘡因珠入。其珠入皮即便停住。廣如經文。今以珠喻性淨之理。本來寂滅故雲膿血不染。此三下明互融。不得相離者。體性互融故。唯一法不可相混者。體用既分自成三種。會之彌分者。即一而三。故派之彌合者。即三而一。故橫即豎故彌高。豎即橫故彌闊。更復重說者。更約法身以明義也。◎   涅槃玄義發源機要卷第二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66 涅槃玄義發源機要   涅槃玄義發源機要卷第三   宋錢塘沙門釋智圓述   ◎德有三種者。然此釋體。正約法身以三德互融故。須備舉而於此三各自具三。謂三身三智三脫。開之成九。合之成三。三九雖殊同歸一體。一尚無一豈有九三。雖無九三九三宛爾。佛果既爾生因亦然。乃識體宗用三展轉相成。只我一念。若知此旨前後易明。法身者下釋三德相。一一德中各自具三。在文可見。釋法身中雲。非色即報身。即色謂應身。雙非謂法身。由三身互融故。名真善妙色。又真下約三觀。釋因修三觀果證三身。例一切法者。亦應雲真善妙心真善妙陰界入等。乃至根塵細開凡聖備歷。皆可加於真善妙三字。以明諸法同歸三諦焉。又例一切法者。即是以真善妙三字攝一切三法也。法身藏等者。包含三故名藏。皆具常等。名德下二結雲藏德者。亦爾。二般若言一切種智者。大論雲。一相寂滅相種種行類相貌。皆知名一切種智。一相寂滅即中道雙遮也。種種皆知即中道雙照也。當知三智圓融名一切種智。故下結雲。三智一心中得。照中即一切種智。照真即一切智。照俗即道種智。三解脫自在解脫等者。自在即方便解脫。解脫即實慧解脫。其性廣博即實相解脫。無縛下次第釋出三脫義也。體縛即脫者。體達也。即是實慧達結業之縛。即解脫也。此即釋上解脫二字。調伏眾生自在無礙。即方便解脫。此即釋上自在二字。令彼眾生離二死苦。名無瘡疣。所引三文皆下經中明百句解脫中語。攝一切法攝一切人者。十界實法假人俱在一念即三德故。悉皆入中者。我究竟入諸子分入。餘義亦顯者。謂餘四章也。世人解諦等者。下疏雲。舊或以境為四諦。或以智為四諦。謂凡夫無智但有於境。所以經雲。有苦無諦。或雲。苦集滅道皆是對境說智智即是諦。境能發智令智無所有。智能照境了境本無。境智相成故言四諦。下疏中闕約教釋。諦義應謂言教詮辨分明是審諦義。經雲。心喜說真諦。說即教也。各得一途故雲非無此義。今用理釋諦者。此即用興皇義也。故下疏雲。興皇雲諦者。只是佛性涅槃非境非智非漏非無漏。非因非果非世出世。故名聖諦。此乃約理釋也。然今約一理隨機而有四種四諦之別。則興皇所釋未為盡善理。當即境正者。以境是事事元依理故境正。即智教俱正者。以依境發智依智說教故。以理下理為境智教之本。舉本攝末故以理釋諦義方允合。能生生所生者。習因招苦果也。所生還生能生者。於苦果上還起集因。因又招果故雲苦集迴轉。道名能壞者。戒定慧能治苦集也。滅是所壞者。苦集盡處名滅諦也。更互生滅者。能壞生則所壞滅聖人是也。所壞生則能壞滅凡夫是也。逼迫下如次對四諦。如經者。如四諦品及聖行品明四諦慧中說下三文。末皆雲如經。悉指二品。有無量相者。以約十界明四諦故。解苦無苦者。陰入皆如無苦可捨。煩惱即菩提無集可斷。邊邪皆中正無道可修。生死即涅槃無滅可證。故雲。乃至解滅無滅。皆即一心三諦故。雲而有於實。苦因即集。苦盡即滅。苦對即道。一中有無量等者。一即是一實四諦。無量即三種四諦。取道諦所治以當其用者。苦集滅處用義乃彰。調御下即迦葉問。雲何諸調御心喜說真諦。故佛以四諦一品答之。只是一無差別者。前約理釋諦妙在此也。此中遺一章者。此非正文。乃是古本闕落。不生不生一義後人校勘籤。於捲上或注於界外寫者。不曉輒入。文中亦始疏中。如是下有白書重點二字。亦是文中合重書。如是二字而疏本闕落。勘者籤之。今於如是字下重點寫者。不曉亦書在文中。鸚鵡學語斯言驗矣。然此不生不生之義。若欲例說者。如德王中明四句。謂生生生不生不生生不生不生也。生生是無明生死。生不生是斷德解脫。不生生是智德般若。不生不生是理體法身。而此四句即一而四即四而一。令易解故總唱四句。即名不生不生即體。不生生即宗。生不生即用。如此演說。即教非但經體義明餘義亦顯。性有五種者。正因約理餘四約事。以約理故。雖非因果體遍因果。所生智慧因緣之境。已是於因智慧望果。復是於因。故曰因因。果果性者。菩提智德已是於果。復得涅槃斷德之果。故雲果果。今且下約五陰正示。以五陰之境常現前故。所以止觀初唯觀陰煩惱等九。待發方觀。今從要的故約陰境以示五性。五陰下所以者。所以猶義理也。五陰是事佛性是理。事由理變。此事即理故雲所以也。五陰是因復生智慧之因。故曰因因。問五陰是果何名因耶。答凡夫妄果望佛仍因。智慧增成者。分證究竟悉曰增成智慧。所滅者。所滅即無明。無明滅處即涅槃果。餘一切法者。即界入等。果果性為名者。以經名大涅槃故。正性為體者。正性是妙理故。因因性果性為宗者。以因果為宗故。問既以因果為宗。何故不攝涅槃斷果耶。答其實兼之。但經題正約果果而立其義。既便故。宜當名。若準前義。亦應雲總攝五性為名也。因性為用者。十二因緣是所破故。以所顯能用義明矣。二即不二等者。二謂因果不二即理體。事理融一故並相即不二。不可為二者。以名事分別。則不二之體不可為因果之宗。故雲不可。為二下句例說。既立下正約名事分別。以立五章修行喉襟者。如身之喉。如衣之衿。蓋言要也。莫過因果者。以因收萬善果攝萬德。故略有三種者。謂三修五行一行也。次第標釋故不先列。問淨名玄雲。涅槃非無五行之因。而果正因傍以果為宗。又上句雲。莫過因果。何故但引三種明因之文。以釋宗義耶。答雖引因文因必克果。則與上句義同符。經簡示則與淨名玄義義同。下名三修雲能得常果成涅槃食。五行中雲修是行已得二十五三昧住大涅槃。德王中到彼岸師子吼中住大涅槃。一行中大乘大涅槃。此等皆是所克之果。故知明因意在於果。則是今經明宗之意。以此經中正譚果人所證故也。斥諸比丘者。以圓斥小也。顯於非常非無常者。即因果所顯之體也。劣三修者。即所破無常也。是煩惱薪者。以二乘人無明全在故。勝三修即當住因果也。涅槃食者。即所證理分理極理悉名。為食。四眾即四十真因也。即是甘嗜者。智能證理故喻甘嗜。履而行之者。履踐其性體而修因至果。法常等者。法即所履之境。佛即能履之智。何意增減者。增至二三減至二一。置事緣理者。諸比丘棄置小乘事行。而對佛稱嘆昔教苦無常無我三修之理觀也。故經雲。譬如諸跡之中象跡第一。此無常想亦復如是。舉勝理破劣理者。苦等劣理也。常樂我勝理也。問何故但言三修。答空濫果證。今明修義故且不言。既增減由機。亦應至四。二者下約次第五行明修因也。初謂戒定慧者。以五行中聖行居初故雲初也。聖行不出三種故標戒定慧。居家下次第釋出。初文即戒聖行。即經雲。在家不樂猶如牢獄。出家閑曠猶若虛空。文雲。梵行者。非指四等之梵行。蓋指出家為梵行耳。以離在家染穢故。此明戒聖行也。從頭下明定聖行。此即特勝禪也。引文雖略而有修有證。從頭至足修也。唯有下證也。證此特勝。發開身倉備見己身三十六物。觀察下明慧聖行。而有四種慧行。初觀八苦等是生滅。次無生。次無量。次無作。在文可見。如經者。指第十一卷。得二十五三昧者。即慧行果由慧行成。謂無畏地得二十五三昧隨機利生也。分證三德名住涅槃況出等者。舉分果況出極果。從淺至深者。因淺果深。顯非下以因果事顯雙非理。德王下五行約修十德明證故。彼品雲。菩薩修行大般涅槃證十功德也。然五行通證十德通修。捨傍取正。以分二別。疏記委論。四大如篋者。大如毒蛇。身如篋笥。四大成身如蛇在篋。五陰如害者。即經雲。五旃陀羅拔刀隨之也。經文甚廣。截流者。流喻煩惱生死。從因名煩惱河。從果名生死河。經中凡有六河。謂煩惱生死善求惡業佛性涅槃。初從下第二十五經有十番。初少欲。二知足。三寂靜。四精進。五正念。六正定。七正慧。八解脫。九讚嘆解脫。十以涅槃化眾生。今舉初二及第十。中間並略。故雲乃至。又善下文在第二十九。彼雲。若見戒戒相戒因戒果戒上戒下戒聚戒一戒。二此戒彼戒戒滅戒等戒修修者。戒波羅蜜若有如是見者。名不修戒。釋曰。見有戒體防止戒相。修時名因成時名果。聖上凡下多戒名聚。總一別二。自此他彼。息過名滅餘善名等。修上七門名為戒修。修人名者戒能到果。名波羅蜜。見如是相名不修戒。今文直顯修相故。雲不見等也。定慧等亦爾者。謂定定相定因定果等。例戒釋之。原始要終者。始因也。終果也。何所不運何所不克者。大因大果無所不攝。故因運萬善果克萬德。因果融通即事而理。一切下圓因圓果遍融一切。名無礙人。生佛無差名為一道。如是修證能出二死。或修十想至知欲者。並在第三十四卷也。經雲。菩薩若四眾能修十想。當知是人能得涅槃。一者無常想。乃至十者無愛想。知根知欲者。經雲。菩薩於三十七品。知根知因知攝知增知主知導知勝知實知畢竟者。則得名為清淨梵行。又雲。三十七品根本是欲因。名明觸等。故今雲知根知欲也。接小接通者。小即三藏以圓常法。接引兩教三乘也。此約通途接引。故雲接小。若明三接則不通六度菩薩及兩教二乘。委明如疏記。從漸入頓者。以地前為漸登地為頓。故文雲下引迦葉品證別意。本立道生者。涅槃本立則諸行道生。涅槃也者。其唯行之本歟。如無下如無綱維則綱目不正也。綱皮喻涅槃。毛目喻諸行。靡無也。要在於常者。雖破偏次第圓融三行不同。而常果無別。故向文雲。雖三不同悉以常為宗。行會於常者。行即因常即果。能顯下果上所顯理也。即前宗本義。故知宗本約理宗要約智宗助約行。以此尋文義無不曉。七曜謂日月五星也。北辰者。荊州星占曰。北辰一名天關。一名北極。北極者。紫宮天座也。論語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似萬下尚書曰。江漢朝宗於海。七曜萬川喻行。北辰東海喻智。或人下人理教行並能資助。令分真極果常智開發也。謂依人聞教。依教修行。以行契理。由斯四法得入分真乃至極果。故雲由助得力。或道助者。道即理也。亦是用偏人偏教等為助。如止觀對治助開中說。如弊下即如來藏經喻也。彼經雲。譬如持金像行詣於他國。裹以穢弊物棄之在曠野。天眼見之者。即以告眾人去穢現真像。一切大歡喜。我天眼亦爾。觀彼眾生類惡業煩惱纏生死備眾苦。又見彼眾生無明塵垢中如來性不動無能毀壞者。力士下今經喻也。額珠如前引。經寶藏者。如來性品雲。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從本已來常為無量煩惱所覆。是故眾生不能得見。如貧女捨多有真金之藏。家人大小無有知者。井中下經雲。如闇室中井及種種寶。人亦知有闇故不見。有善方便然大明燈照之得見。是人終不生念。是水及寶本無今有。涅槃亦爾。本自有之。非適今也。大智如來以善方便然智慧燈。令諸菩薩得見涅槃正因佛性。附此眾生者。由心神不斷故。但約下謂其理元一。約時有異故雲兩時異。或作若字者誤。本有下神時雖無當果之事。而有當果之理。時或作助者誤。金心即等覺。種覺即妙覺。明乳下乳喻眾生。酪喻佛性。醪煖喻修行。醪應作撈。謂取酪必撈攪也。應法師雲。應作酵古孝切。起酒麵也。經文多作醪音勞。三蒼說文皆雲有滓酒也。醪非字體。胡麻喻眾生。油喻佛性。擣壓喻修行。雙取二文者。取如來性文證本有。取師子吼及迦葉文證當有。又引下即迦葉品雲。為非佛性說為佛性。非佛性者。謂牆壁瓦石。此師但得簡去木石之文。豈識依正互融之理。當知木石剎塵悉由心變當體即心。我心成佛即剎塵俱成。安有木石別居心外。則非本有之用者。謂眾生則有本有之用。木石則無也。寧曉因中有依正互融之理。果上有依正互融之事耶。因中有果過者。斥彼所解過同外道。若相續常者。由因相續得至果故。亦應至無常者。此亦他人不了二鳥雙遊之旨。故有斯難。若達雙遊則常與無常二皆理具。了因了本有等者。了因是智照本有性。如燈照物。生因是福從因至果。如泥成瓶。鷸蚌下今師雙斥二家也。專執者。不許專破。專破者。不許專執。更互是非其猶鷸蚌。而併為今師漁父所擒也。春秋後語第十雲。趙將伐燕。蘇代為燕說趙王曰。臣從外來過小水。見蚌方出暴。而鷸啄其肉。蚌夾其喙。鷸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必見蚌脯。蚌亦謂鷸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必見死鷸。兩者不相捨。漁父得而併擒之。今趙且伐燕。燕趙相支以弊其眾。臣恐強秦之為漁父也。故願大王熟計之。趙王乃止。今當下雙斥二家。初約理非三世以斥專執。次約適緣四說以斥專破。初文中非三藏通教之宗也。佛性之名不在二教故。工匠揆則任用者。揆度也。左傳曰。山有木工則度之。有本任下闕用字。槊用者。山卓切。埤蒼雲。槊長丈八尺。或作槊。俗字也。佛即破之者。此段皆師子吼中破定性文也。□直為曲者。□音臣字誤也。□應作熨。下陳如品疏雲。向時曲者。任機熨機直為床。向時直者為床。令熨床曲為機。若專下約適緣四說。以斥專破也。是諸佛法界者。法界遍攝四門互融。舊義下云云者。今四句互融不同。舊師各執。又約理非四句不同。專執而隨機說四不同專難故。此二家悉為令破。須除惑都盡等者。惑許漸除理須頓見。不可一期等者由智漸滿故理漸見。三雲下此師明佛果在二諦外。故真可漸知果須頓得。既不下除惑由見理故。理既下以理體圓通如太虛空不可分知故。若初下反覆詰難也。初既稱後即是頓見。則不須後見。初不稱後者。謂初淺後深也。既有淺深故非頓見。然第二師但執漸見。恐彼被難轉計於頓。故此遮之。如法觀佛等者。佛即佛果涅槃即真諦。此計涅槃在真不同。前師謂涅槃是俗也。佛與涅槃既是一相。不應真漸見佛頓得。引華嚴者。彼謂即俗而真故可分知。果在惑外不即生死故不可漸得。既不即生死。豈非虛妄分別生死涅槃異耶。以佛果無所證但證涅槃故。真與下佛果所證。涅槃即是真諦故也。依此知是執佛果不出二諦家難也。若以今家會通並是通義。約當教則不出二諦。約被接見中故出二諦。今明下將明正義。先斥古師諸解相攻。故雲馳逐由是諍計水動妙理珠昏。然理下文有二。初明理非漸頓。次有因緣下明漸頓。隨機約理則不同執家。約機則不同難家。寧得稱理者。以如理而解方名智。故智不稱理全是邪執。如方下如方鑿入於圓柄。言不相應也。不見下不見約理無得約智。俱非漸頓。能所一如故。不見不得而見而得。明宗中意者。即前文雲。初破無常而修常。即是以圓接小接通。次以大涅槃心修無常。次修於常。即次第別意後即無常而修於常。即圓頓人。雖三不同悉以常為宗。同歸常果即前二是頓漸。後一是頓頓。所接藏通及別次第。既已會歸則顯前教。是頓家之漸頓。乃無差漸則有差。故向雲無差別中差別。以解行俱頓故名頓頓。是不定觀者。兼前二句及後漸漸。即三種止觀也。漸更下謂約漸漸句。更自開四也。前文但明三句者。此既細開漸漸。故前闕之。此中細開仍闕三句。前後互顯四句鹹足。漸修漸見者。藏通當教修行見真也。漸修頓見別教地前。漸修登地頓見也。漸修頓漸見者。別接通也。接歸地前還是漸見。接歸登地則是頓見。漸修非頓漸見者。圓接通別也。異前三教故非頓漸。餘三亦可解者。謂漸頓頓漸頓頓皆各開四。準漸配釋思之可知。今且明頓頓中四義以示後學。頓頓修漸見者。修圓頓發藏通三乘境也。頓頓修頓見者。圓修圓發也。頓頓修頓漸見者。修圓頓發別教菩薩境也。頓頓修非頓漸見者。約理故雙非亦是發煩惱等境也。照境之用者。即當有用上有照境之能。舌爛口中事蹟如疏記。當說如來定是無為者。體用俱是無為也。那忽下責彼違經。光宅雲下無常智謂凡夫智。常住境謂佛境。意雲。凡智觀佛既不逐佛境為常。今佛智觀凡豈逐凡境為無常耶。此亦不可者。如大論雲。若如法觀佛般若與涅槃。是三則一相。豈非凡智逐佛境為常耶。若然者反例佛智逐俗境為無常也。作九世者。過現未各更開三也。欲明佛智無遷。且約未來三世以說。復有當現在等者。當即未來也。今遂來等者。謂至未來時則未來成現在。望今成過去故雲及過去。例如今日望明日為未來。至明日時今日乃為過去。若於今日併知明日之事。則是遍知三世。以今日是現在明日是未來。明日望今日是過去故。既於一念遍照故非逐境生滅。此亦下今斥照。當知已息者。今照正現在故。向者當現在智已息也。豈不生滅者。即照當智已滅。照現智方生。正是無常也。文中照當智。或作知者字誤。逆照者。反觀過去名逆照。則知向九世家約未來三世。是順照也。從初流來者。流來為迷真起妄之始。天子登極者。易緯曰。天子者。繼天治物改政一統各得其宜。父天母地以養人至尊之號也。終不與境相稱者。境體常照智體亦然。若後不照何能契境。佛在因日等者。指地前為在因時。導發初心者。謂引導開發初心眾生也。其心便能橫豎照了。但力用微劣未能周廣。故雲數境數時。數去聲。三四五並名數。若據下雲百千萬展轉而增。則數當其十境。謂十方故橫。時謂三世故豎。懸鏡高堂者。梁元帝講學碑雲。詳其懸鏡高堂衢樽待酌。或改堂為臺者非。萬物在空者。萬物喻境。空喻佛智。況復下諦智三一既乃相即。豈所照俗境能照俗智是無常耶因中聖人謂初地已上也。亦冥亦會者。冥約體一會約契合故。冥之與會其義兩殊。第二下此師立義。復破開善冥一之義。二體既殊者。佛智有知真諦無知。有無兩異。故曰體殊。豈可下責開善。但會下示己義會極為冥。不以體一為冥也。慧印下引證會極為冥。寂亦冥也。肇論下即般若無知論中文也。故彼論雲。用即寂寂即用。用寂體一也。佛雖知幻等者。如下經中長者難佛雲。瞿曇知幻應是幻人。佛反問雲。汝知旃陀羅。應即是旃陀羅耶。若其非者。如來之幻。豈是幻人。若爾下依經顯義。須知中智雙照當體雙遮。故知俗不冥俗真不同真三當有。起用下前列章雲。自在起用。今雲當有者。謂今第三即是第二。當有果成起自在用。相由明義故雲當有起用。望前列章。乃是互現。疏中此例甚眾。或改此文。當有為自在者非。且約三種下即三輪施化也。不思議謂芥納須彌。即身輪現通。二鳥雙遊謂雙照。常與無常即心輪。鑒機善惡邪正雙攝。謂聲教等被即口輪說法也。不思議用者。四相品明。身密中經雲。善男子。是大涅槃能建大義。汝等今當至心諦聽。廣為人說。莫生驚疑。若有菩薩摩訶薩住大涅槃。須彌山王如是高廣。悉能取令入於芥子。其諸眾生依須彌者。亦不迫迮無往來相如本無異。唯應度者。見是菩薩以須彌山納芥子中。復還安止本所住處。此名不思議用。而古來解釋七家不同。一雲下次第出七家義也。何謂神通者。但是眾生自見。何顯菩薩神通。況經雲如是高廣悉能取令入芥子中。而此師雲其實不入。顯背佛言。三解下此成論師義。下釋四相品疏文。重破此論師意雲。此是聖人權巧於凡不解。故雲既是不可思議等。餘者下經所談。無非聖人境界。既皆釋義驗悉解知。那於權巧獨雲不解耶。小大皆空者。長沙所解義與此同。彼頌雲。須彌本不有。芥子本來空。將空納不有。何處不相容。若其下破也。況大小相入正論事用。不應以皆空約理釋之。大中有小性者。須彌有芥子性故能小。小中有大性者。芥子有須彌性故能大。此亦下破此解凡有三失。一同外道。二同小乘。由執定性故。縱非外道還同小乘有門之義。故雲又似毘曇三不成妙用。故雲還是大容於小等。地論師義大約與第四師義同。興皇謂法性本空絕大小相。故雲本無大小。世諦虛假相待而說有大小名。其體無異。但是一有為法耳。小是大小者。芥子是須彌之大相也。大是小大者。須彌是芥子之大相也。既是一有為法中有此二相。何妨相入。故雲故得相容。大不自大等者。須彌自無大相。待他芥子之小為大相也。小不自小等者。芥子自無小相。待他須彌之大為小相也。故墮外道他性之執。自性下舉前第五師。況斥興皇也。前解雲大中有小性小中有大性。即是自性大小其義甚巧。尚己被破。況今作他解其義迂拙耶。今明下明今義二。初依理起用。二用遍法界由分證妙理故。有大用而自在應機。普周十界故。有二文。初又二。初理絕四計。以芥子之小須彌之大。二並是事而此事即理。並絕四性。豈同古師。文中先明小。次以大例。明小中初句明不自生。亦不下明不他生。大不下此二句屬推大。然是相對而來以此段正推小。故下雲大亦如是。方是明大也。因緣故小大者。明不共生。應以上句亦不字貫下。亦不下明不無因生。不在下引經以證理絕四計也。內自外他兩中間共常自有無因。由此妙理本絕四執。故不可以九界心思言議也。大亦下明大例小可見。故雲亦如是。通達下明依理起用。通達此理者。通達向明絕四之理也。即事而真者。達大小事即實相理。唯應度者。即能感之人見不思議等。即能應之事。感應道交以所見也。大小俱言不思議者。以須彌之大芥子之小。俱由心變無非心性。而此心性本具依正心性既一相入何疑。但由在迷則無外用。此理顯已轉變無方。內則果住楞嚴。外則建斯大義。如經廣說者。指四相品。一往下明用遍法界。在於道後者。唯於佛界現變也。其理實通者。謂變於十界。乃至現地獄身等。乃至下以例善惡等用。亦遍十界菩薩。為正下云云者。此則九界邪正悉為佛界非邪非正。所攝下明善惡其義例爾。三界下例二鳥雙遊用。亦遍十界。是三無為常者。謂虛空擇滅非擇滅。通舉乃三。其實但證擇滅無為也。如疏記。以真空比生死故真空名常。又二下菩薩破空出假。空既可破。故二乘無常菩薩是常。常無常雙用者。句首合有二字。即前例章雲二。二鳥雙遊用也。俱亡二邊者。中智之體非常非無常故俱亡。即亡而照雙用二邊。而用有二異一併用。如鳥喻品以鴛鴦雙遊並息。以喻涅槃二用。同時前後下二單用如已前二用無常破邪常。今經用真常破無常。喻以倒瀉病無不盡。宜一下結示二意。用時雖單佛意必並。故知單用不失雙遊。用自在故者。單並適宜也。善惡下以例攝善。攝惡亦是雙遊。不妨亦有單並之別。故雲或雙用或前後也。邪即外道等者。彼品之初。如來始告陳如。談五陰常住結正觀行故。捨無常色獲得常色等。能如是知是名沙門。名婆羅門。以斥外道虛假詐稱都無實行。外道聞之心生瞋恚。遂索論議。凡十外道。其第十人即弘廣也。以是權人故在正攝。故經雲。是婆羅門乃往過去於普光明佛所發菩提心。久已通達了知法相。為眾生故現處外道。邪即諸魔等者。即經雲。世尊知已。即告陳如。阿難比丘今為所在。答言。阿難比丘在娑羅林外。去此太會十二由旬。而為六萬四千億魔之所嬈亂。平等皆攝者。非但攝陳如。阿難亦攝。外道諸魔同歸祕藏也。若見此意等者。謂見不思議雙遊雙攝之三意也。具此三者。名自在用善巧。四隨者禪經名隨大論名悉。謂隨樂欲隨便宜隨對治隨第一義也。住首楞嚴者。謂分住及究竟住。悉能起十界用。故雲種種示現。雖終日示現而不離楞嚴。故雲不動法性。其見下見形聞聲俱蒙四益。若專本用即是體者。以本用在理故是體。當用在果故是宗。自在化他故是用。手出香色乳等者。此謂觀音經文也。今約觀解。應以兩手錶二智。出乳表說教。令他飽滿法味也。舊醫偷教者。外道偷佛教也。用佛常樂之名。故雲竊取乳名。不解下不解四德真義也。而為下由不解四德則起四倒。妄計唸唸相續為常。妄計人天悅意為樂。妄計轉動自在為我。妄計薄皮所覆臭身為淨。由此四事所誑而起四倒。毒亂下四倒毒乳悶亂真心。而傷法身害慧命也。鹹苦酢喻三修也。以榍出榍者。又作楔同。先結切。說文楔櫼也。櫼子林切。以正乳之楔。出邪乳之楔。或說方便法者。以小乘無常治邪常也。或說真實法者。以圓常治無常也。此即別教十行隨機利他。如經者。即哀嘆品文也。犢喻佛也。得中道理柔和善順名調善。不馳空不住有。不處涅槃高原不居生死下濕。不染真諦三昧。如不食酒。不著俗諦三昧。如不食糟。泥洹智易得如滑草。分別智難生如麥□。特牛無乳譬無慈悲。明佛有不共慈悲。革凡成聖者。此約別教革地前凡成登地聖。亦革下革十地聖成妙覺無上道。佛教下圓信圓修初後不二。故雲即得安住等。四出證義者。即本無今有偈。人師名為四出偈。亦名四柱偈。則涅槃如室四出如柱。一出菩薩品。二出梵行品。三出二十五卷。四出二十六卷。大意是同而為緣則異。一菩薩釋差無差。二釋得無得。三釋有不定有無不定無。四為破定性說無定性。故雲明無差別差別等也。例此說之。無咎者。例彼四出說乳多種。邪乳名乳乳者以生死喻乳。涅槃喻非乳。凡夫因果俱生故名乳。乳子何須惑者。結責問者。子謂男子之美稱也。詣師學書者。此方古者子生六歲而教數與方名。十歲入小學學六甲書計之事。則文學之謂也。出欲論者。明梵天出離欲界也。釋天即忉利也。倉雅之類者。然倉雅多種。倉有蒼頡篇埤倉三倉。雅有廣雅博雅小雅。倉即人名。帝王世紀曰。黃帝垂衣裳蒼頡造文字。雅非人名。爾近也。博於聞識可近而取正。故曰爾雅。謝氏正引蒼頡以證梵佉婁。是人名。雅則相帶而來還。是世間二字者。例如此方蒼雅二書。俱說文字詁訓之義。名為二字。是則梵是一人。佉婁是一人也。婆和者。是小兒習語之聲。以喻方便小教也。所謂有為無為者。苦集有為道滅無為。此名生滅二諦為二字也。半滿為二字者。前有為無為合為半字。對大為滿。六行俱明者。勝劣各三修也。是大乘非滿者。意謂涅槃勝劣俱談。則是大小滿足故稱滿也。法華廢小故。是大非滿。由是無常者。由應作猶。謂談常住謂在涅槃也。此都下法華開權顯實。超出諸教已今當說。最為第一。卻謂非滿。世間相常住知法常無性。顯談常住卻謂無常。非聖反經。顛亂已甚不可與言。故雲不須論難。興皇五滿略如疏記。彈小褒大者。彈三藏褒三教也。帶半者。帶二乘也。廢半明滿者。若以四教明之。則後三教俱得滿名。若在法華涅槃。則前三悉是半字。唯圓名滿。開半明滿者。廢約相待開約絕待。故知半滿二字其名則通其義則異。須跋此雲善賢。陳如品雲。娑羅林外有一梵志。名須跋陀。年百二十得非想定起涅槃想。佛令阿難召來為說第一義諦。得羅漢果。彼聞圓常而證小果者。由小半即大滿故。明於常住二字者。如哀嘆品。又結下約五時結為四句也。初句是鹿苑。次句法華涅槃三句二味。四句即鹿苑已前。天教也。邪三下初約邪慧釋。次約邪禪釋。如執掣電速滅喻妄常非久住飛蛾起火喻妄樂唯是苦。蠶繭自縛喻妄我非自在。追求下明由起邪執。故追求五塵。亦是下約邪禪釋。此即六行觀也。外道於初禪覺觀支中。厭離覺觀以初禪為苦粗障二法。動亂定心故苦。從二法生喜樂故粗。二法翳上定故障。二禪異此名勝妙出。修上三禪四空皆爾。此厭三欣三亦得名邪三修也。能破欲染下明三修有破惑之功。染即是貪。遊諸覺華者。七覺如華故雲覺華。又邪修下哀嘆品文。但有新舊兩伊。今以義加世伊及非新非故伊。例前一乳多種分別。智論明四依菩薩依義立名。名為法施。此其例也。然經以舊伊喻外。今既義立世伊。故以舊伊之名。以名二乘也。別有疏本者。開淨名前玄以為三部。謂四悉四卷。四教四卷。三觀兩卷。今指四教也。謂戒定慧藏者。即是律藏詮戒。經藏詮定。論藏詮慧。藏有三別故雲三藏。此是合字解義。四念處中謂聲聞緣覺菩薩。故言三經律論。故言藏者。即分字解義也。為彼嬰兒等者。三乘悉名嬰兒。歷修三學如登梯磴。畏憚長遠者。不能行五百由旬也。止息化城者。偏約二乘以說。若菩薩因中不入至果方入。菩薩下此指圓頓菩薩。修小三學以為助道。亦是漸次止觀行人也。下明通別亦爾。浮囊是小戒。白骨是小定。八苦是小慧。近遠俱通者。鈍根近通偏真。利根遠通中道。即受接人也。若能下借彼法華開小之文。以成通人受接之義。所行事理者。事則塵劫修行入空出假。理則初心知中登地開發故。非兩教三乘所知。兩教菩薩所證真理。既同二乘故。悉在二乘所攝。故上雲不與二乘共。顯前菩薩與二乘共。是彼境界也。非諸二乘下地所知者。圓融三諦之教非兩教二乘非別教下地所知也。下地即地前也。證道同圓則有知分。從淺至深者。三教互有淺深。圓教唯深菩薩備修四教。故雲從淺至深。即是漸頓之教等者。歷三教偏漸至圓頓故。故名漸頓漸圓也。此乃文中一種者。即次第五行從漸至圓。於三種止觀中。即次第止觀也。復有下一行即不次第五行也。於三種止觀中即圓頓止觀也。發軫者。文選曰。發軫清洛汭。注雲。軫車也。言發車洛陽也。今以發軫喻初修也。更無別異者。圓法無別從漸入故名漸圓。非謂圓有漸頓之異。通是雜藏者。以當教三乘及被接者。其人不一故稱雜也。正譬說教次第者。以從牛初出於乳。譬佛出世先說華嚴。乃至最後變成醍醐。譬佛最後說法華涅槃也。如第十三卷中說。不應以淺深意取者。不應謂乳等定淺。則以華嚴等為劣。醍醐定深則以涅槃為勝。須知約次第相生故有五味。而諸味中悉有圓融故無勝劣。鹿苑顯無祕密亦有此亦不約開未開。別以分勝劣也。若謂下廣引諸文用破定執。所喻淺深之見。四味若淺不應喻深。醍醐若深不應喻淺。醫占王病等者。醫喻佛。王喻眾生。病喻執無常。乳喻今經。以常藥破無常病也。甜酥八味者。乳酪時淡醍醐時濃。酥居中間故具眾味。一生味。二熟味。三酥味。四漿味。五乳味。六甜味。七淡味。八膩味。以喻涅槃具常樂我淨。恆安無垢清涼不老不死之八德也。況其深矣者。況比也。不可言深者。既喻二乘其法乃淺。如血變為乳者。無明即明如血變乳。從法界體至界法者。即依圓頓理。說圓頓教也。   涅槃玄義發源機要卷第三◎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66 涅槃玄義發源機要   涅槃玄義發源機要卷第四   宋錢塘沙門釋智圓述   ◎如日下日喻法界體。照喻法界法。高山喻菩薩。◎如聾下喻小機。在華嚴座不得大益。聾故不能聞大。啞故不能說大。隱其下初約隱身。次約隱法。初文者。神德捨那身丈六釋迦像。覆如下明隱法。如來藏者圓頓法也。令改革凡夫成小聖人。無生無用者。敗種無生壞根無用。先與後奪者。與小即鹿苑。奪小即方等。委業領財者用法華窮子喻也。此喻委以大乘家業。以化菩薩。如諸部般若多是空生身子。滿願對揚也。付財定性者。會父子定天性也。如經雲。此實我子我實其父。以喻法華開權二乘。皆當作佛也。文雲下即第九卷。指法華持品中八千人也。故知法華涅槃開會事等。悉號醍醐。但彼廢此施義有小異然由法華本懷已暢故。至今教遂般涅槃。夫眾下通示化意也。眾生本具與佛無殊。日用不知。乃淪生死故。佛出世以二智手指撝迷徒點示本性。方將直顯復慮謗法。機既不等遂有五時。兼別但小對三帶二。一期調熟乃獲開權。法華今經所以興也。或作下敘五時華嚴唯別圓故大。鹿苑但三藏故小。方等訶責偏小。褒嘆圓大。意令恥小慕大。般若委以大法。令教菩薩漸使通泰。法華開權名定天性。眾生下明法華既見佛性故。於今經涅槃。故知二經見性義一靜乎雙樹者。即經雲右脅而臥。表一期化極。內智指撝其功已畢。息教二河者。即經雲。寂然無聲也。故雲息教也。二河者。拔提河大在城南。熙連河小在城北。相去百里。佛居其間。於四雙八隻樹下涅槃也。諸佛下燈明迦葉出於淨土。但說法華即入涅槃。今佛世尊既出穢土。故須扶律以拾殘機。二經雖殊見性無別。又若約扶律為涅槃者。則唯穢土。若約談常為涅槃者。則淨穢皆說只是下能發究竟智。故名佛師。能生分真智故名菩薩母。佛菩薩下舉佛菩薩之勝。以況凡小之劣。千舌百盲者。舉千百言多耳安能。舞手者。毛詩序雲。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故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專五所以是體意者。五番所詮之理名為所以。謂從上品乳滿字。勝修圓教醍醐所詮。俱是今經正體。設諸名相者。應雲行相即依理起行故是宗。意對破者。即五番中皆有以圓破偏意也。皆言若專者。專獨也。謂五番具含眾義。今若獨取其一故。成體等不同。雙卷等者。如上卷記。大本者。雖南北二本不同。同名大本。對六卷名小本也。同座異聞者。宜廣聞大本。宜略聞六卷。例大小品者。般若有大品小品。故以為例。準諸經目錄。秦弘始五年四月二十三日。譯大品竟。二十七卷成者是也。竺法護於晉太康元年譯。上帙為光讚。羅什又重譯為十卷。名小品。是知小品亦是抄其前分。若然者。則次說為是。以六卷但盡菩薩品故。斯乃廣略者。六卷則略抄前段。大本則廣有後文。世猶惑焉者。或雲異聞或謂廣略難可準定。故人尚疑如來說。偷狗等者。示其前後不同也。如來說則在後。迦葉問則在前。偷謂盜賊。以喻見魔。狗喻愛魔。如四依品。說三歸在如來性品。秦人彌譯者六卷。東晉所翻大本。北涼所翻俱非秦代。而言秦人者。但姚秦翻譯最盛。故義學之家相承而用。□互者。□胡計切。換也。或作係奚者。俱誤。昔道猛等者。按譯經圖紀及僧傳並雲曇無讖。以玄始元年歲次壬子至姑臧。齎涅槃前分十卷。止於俗捨。遜聞讖名厚遇請譯。遂以玄始三年歲次甲寅起首。至玄始十年辛酉譯經律。總二十三部。合一百四十八卷。慧嵩筆受。又南山涅槃弘傳序雲。北涼沮渠氏玄始三年。有天竺三藏曇無讖者。涼言法豐。齎此梵本前分十卷。來達姑臧。偽主蒙遜珍賞隆重。於涼城內閑豫宮中。前後三翻成四十卷。終宋武帝永初二年。據此諸文乃是讖公齎至。不雲道猛將還。沮渠蒙遜者。胡人。其先為匈奴左沮渠。遂以官為氏。蒙遜博覽群史。頗曉天文。殺段業自稱涼州牧。又破辱檀於窮泉。乘勝入姑臧。僣號西河王。隴右即隴西也。右或作後後並誤。自號玄始者。改元玄始也。是時下南經緣起也。經從北涼入於江南。後因治定。既與舊本品捲開合不同。遂號南本。姚萇殺符堅。改長安為常安都之。改元白雀。後改建元。萇卒。子興立。改元皇初。後改弘始。今雲。姚萇復號弘始者誤。應雲姚興弘始。非玄始者。別其兩國年號也。玄始五年即晉恭元熙元年者。恭帝者。即東晉第十一帝。都建康。在位一年遜位於劉裕。是為宋武帝。故雲次入宋武裕也。恭帝元熙元年即是宋武永初元年。以當年改號故。宋武姓劉諱裕字德輿。得四年者。宋武在位三年而崩。長子義符立。是為少帝。即位昏亂。太后廢帝為榮陽王。在位二年。武帝第三子諱義隆即位。是為文帝。以少帝於武帝三年當年即位。在位二年。至文帝元嘉元年。凡四年矣。故雲得四年。此即大本始至南朝之年也。故開皇錄雲。宋文帝世元嘉年初達於建康也。即北涼玄始九年也。此二高明者。謂德高智明乃美稱也。事跡如梁傳第七。康樂縣令者。南史第十八雲。謝靈運少好學博覽群書。文章之美與顏延之。為江左第一。縱橫俊發過於延之。深密則不如也。襲封康樂公。今雲。縣令恐誤。抗世逸群等者。抗舉也。逸群猶出群也。南史雲。以國公例除員外散騎侍郎。不就。為琅□王大司馬行參軍。車服鮮麗衣物多改舊形制。世共宗之。咸稱謝康樂也。開皇三寶錄雲。陳郡處士謝靈運治定者。蓋靈運自稱處士也。靈運陳郡陽夏人。嘗為永嘉太守。郡有名山水。公素愛好肆意遨遊。稱疾去職。於始寧縣修營故墅。傍山帶江盡幽居之美。因著山居賦。尋山登嶺常著木屐。上則去其前齒。下則去其後齒。會稽太守孟顗事佛精懇。公謂之曰。得道應須慧業。丈人生天應在靈運前。成佛必在靈運後。顗深恨之。今撫州城東南四里。有翻經臺。唐顏魯公碑雲。宋康樂侯謝公。元嘉年初。於此翻譯涅槃經。因以為號。問謝公但修定舊本。安稱翻譯。答翻經之所有譯語者。筆受者。綴文者。證義者。潤色者。而通稱譯人。謝公治定乃是證義潤色之職也。故稱靈運翻經焉。開壽命下開壽命為四品。復改壽命為長壽。開如來性為十品。凡十二品者。新開品目則有十二。並舊壽命如來性共有十四。皆準六卷。中品名開之。故三寶錄雲。靈運等以讖涅槃品數疏簡。初學之者難以措懷。乃依舊翻泥洹正本加之。文有過質頗亦改治。足前等者。並舊大眾問等品也。北本但十三品成四十卷。南本二十五品成三十六卷。故北遠師名北本為少品多卷經。名南本為多品少卷經。有三品等者。至唐麟德中後分方來。尚闕分舍利。其後分中立品與讖說不同者。和會如疏記第二十卷。由來關中者。關中秦地羅什居關中不見大本。故知足品非羅什也。錄稱者。即梁寶唱錄及隋開皇三寶錄第十三雲。豫州沙門范慧嚴。清河沙門崔慧觀。陳郡處士謝靈運等加品改治。故今依之。知小亮非也。初三人下此明事蹟。與梁僧傳及開皇錄不同者。恐是傳說有異。而彼二文鹹雲三十六卷。始有數本流行未廣。嚴後一夜忽夢一人形狀極偉。厲聲謂嚴曰。涅槃尊經。何以率爾輕加斟酌。嚴既覺已懷抱惕然。旦乃集僧欲收前本。時有識者鹹共止之。此蓋欲誡勵後人耳。若必乖理。何容即時方始感夢。嚴以為然。頃之。又夢神人曰。君以弘經精到之力。於後必當得見佛也。如法華疏說者。即玄義第八明有翻無翻。各具五義也。亦如彼者。如文句也。以玄義文句。皆是解經通得稱疏。釋序品義既指法華文句。故下疏文直釋通序五事而已。更不消釋序品名義。又下疏文初且離文通示五章。所以疏初不題序品二字。若法華疏發初即解序品。故雲序謂庠序等。所以疏初乃標序品二字。或例法華文句。於此疏初加序品二字者非也。且淨名疏初亦不標其品目。用意各別。豈須一準。又疏文已經治定。標題從省。故削大般二字。但題雲涅槃疏。此乃荊溪新意。或加大般二字者。亦非必也。正名宣尼所誡。後之學者宜善思擇。二疏下疏緣起二。初通示。二由二。初製疏遠由二。初受經攝靜。緣起者。因由曰緣。興致曰起。余我也。童年稚歲也。攝靜寺名。在章安。即慧拯法師也。傳雲。及年七歲還為拯公弟子。具載上卷。予嘗讀高僧傳。見古來盛德鮮有不講誦斯經者。信夫。法王顧命慈父遺囑為臣為子理合遵奉。邇世講誦闃其無人。法漸陵夷於斯驗矣。庶幾同見同行勉力流通。載紐頹綱重樹顛表。忠臣孝子於是乎在。二走雖下求旨天台二。初別示緣差二。初八障喪聽二。初師存喪聽二。初正明八障。凡稱走或僕或蒙皆謙也。東京賦曰。走雖不敏庶斯達矣。注雲。走謂走使之人。公子自謙敏達也。願聞旨趣者。既誦其文願知其義。負笈天台者。切韻曰。笈負書箱也。史記雲。後漢蘇章字士成。北海人。負笈追師不遠千里。天台指智者所居之山也。陶隱居真誥曰。高一萬八千丈周回八百里。山有八重四面如一。當鬥牛之分。上應台星。故曰天台。輿地誌曰。天台山一名桐柏。眾嶽之極秀者也。心忻藍染者。劉子雲。青出於藍而青於藍。染使然也。此以染義喻從師求解不取勝義。登山甫爾者。甫始也。言未久也。仍逢出谷者。又值智者奉陳後主詔出山也。疏主傳曰。陳至德元年隨師出京。住光宅寺。不惟下自謙也。言不思已德荒薄而輒侍奉。隨從智者於皇帝朝廷也。易緯曰。帝者。天號也。德象天地不私公位。稱之曰帝。香塗三宮者。或作六宮。並由斯文。古無章記。講貫者寡。故令傳寫魚魯成訛。今謂三宮定非二六通用。有雲。三宮為正。乃地名也。引唐僧傳疏主傳雲。三宮廬阜九向衡峰。無不揖跡依迎。訪問遺逸。此不應爾。今敘大師正宮京輦。地乃金陵非三宮也。今按三宮即東嶽泰山。故茅君內傳曰。岱宗山之洞周回三千餘里。名三宮空洞之天。言二宮者。文選曰。婉變二宮徘徊殿闥。注雲。婉孌徘徊皆顧慕貌。二宮謂帝及太子宮也。故大師別傳雲。陳主幸寺捨身大施。又雲。皇太子已下並託舟航鹹宗戒範。故雲二宮也。續高僧傳中皆指帝宮及儲宮為二宮。既稟戒法故雲香塗。即經雲。常用戒香塗瑩體也。或謂大師為陳隋二帝戒師。即是二宮。此亦不然。此中正敘陳主欽崇。下雲金陵土崩方歸隋國。豈於陳世預說隋朝。無乃不可。或作六宮。即特指天子其義亦通。言六宮者。周禮天子後立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鄭玄注曰。六宮者。前一宮後五宮也。五者後一宮。三夫人一宮。九嬪一宮。二十七世婦一宮。八十一御妻一宮。凡一百二十人。後正位宮闈。體同天子。七眾者。一比丘。二比丘尼。三式叉摩那。四沙彌。五沙彌尼。六優婆塞。七優婆夷也。比丘等六翻名釋義。具在疏文。式叉摩那者。此雲學法女。不別得戒也。先以立志六法練心。為受緣也。四分雲。十八童女應二歲學戒。又雲。小年曾嫁年十歲者與六法。十誦中六法者。練心也。試看大戒受緣二年者。練身也。可知有胎無胎。此式叉尼具學三法。一學根本謂四重是。二學六法。謂一染心相觸。二盜人四錢三斷畜生命。四小妄語。五非時食。六飲酒也。三學行法。謂一切大尼戒行並須學之。言光輝七眾者。此謂戒香既塗於二宮。道光彌耀於七眾也。道俗參請者。道謂出家五眾。俗謂在家二眾。交絡者。謂參玄請法之人往來不絕也。雖欽下甘露喻涅槃旨趣也。瑞應圖雲。露色濃甘者為之甘露。王者施德惠。則甘露降其草木。甘露仁澤也。一名天酒。如俟下謂待智者講說此經。如待黃河之清。言其難者也。王子年。拾遣記曰。丹立千年一燒黃河千年一清。皆至聖之君以為大瑞。又黃河清而聖人生。左傳子駟曰。周詩有之曰。俟河之清人壽幾何。杜預注曰。言人壽促而河清遲。詎豈也。有期無日者。雖許講宣。以我多障竟無日得聞也。逮及也。金陵地名也。吳晉宋齊梁陳謂之江南。六朝悉都其地。建康實錄雲。本楚金陵邑。秦改為秣陵。吳改為建業。晉愍帝諱業改為建康。元帝即位稱建康宮。土崩者。隋開皇八年文帝命晉王楊廣。清河公楊素。督兵五十萬以伐陳。旌旗千里金鼓震天。俄而平江東膚陳主。陳國傾壞喻以土崩。文選陳琳檄書曰。必土崩瓦解不俟血刃。師徒雨散者。陳國既破法集遂停。師徒相捨如雨分散。絕交論雲。駱驛縱橫煙飛雨散。大師遺囑雲。朝同雲集暮如雨散。或作兩字者誤。後會匡嶺者。匡嶺即廬山也。廬山記曰。匡俗出於周威王時。生而神靈隱淪潛景。廬於此山。俗稱廬君。故山取號焉。大師別傳曰。金陵既敗旋錫荊湘。路次湓城。忽夢老僧曰。陶侃瑞像敬屈守護。遠公冥請也。於是住憩廬山。俄而潯陽反叛寺宇焚燒。獨有茲山全無侵撓。復屬虔劉者。左傳曰。虔劉我邊垂。杜注雲。虔劉皆殺也。即是值潯陽反叛也。江陵荊州也。仍遭霧露者。仍值兵亂也。抱朴子曰。白霧四面圍城不出百日大兵必至。又三國名臣。譖曰。雖遇塵霧。注雲。塵霧謂恥辱也。敕徵下江浦即江都今揚州也。亦曰洛浦。文選曰。歸骸洛浦。注雲。揚州則梁之洛陽也。敕徵者。即煬帝潛龍之時。鎮守江淮。兩請智者。初請出江都求受戒法。即開皇十一年也。事畢仍歸江陵建玉泉寺。後又請出江都撰淨名疏。此言再出江都時。疏主滯疾於洪州也。若初出江都。則獲隨從故。疏主傳雲。開皇十年晉王作鎮揚越。陪從智者止於□溝。漢制天子曰敕。太子曰令。諸王曰教。煬帝鎮揚越時。猶是諸王。後既登極故雲敕徵。故別傳雲。奉敕撰淨名疏也。頂滯疾豫章者。頂疏主稱名也。始稱餘次稱走。今稱名文體之變也。豫章郡名。今洪州也。大師既再出江都。而疏主滯疾洪州。不獲隨從。既遠聖師安聞斯典。始舉飄南湖等者。南湖即宮亭湖。亦曰拱亭。謂於豫章病癒始舉掉飄帆。速往江都以就智者。而值隋文東巡狩。晉王入朝。於是大師東旋台岳。是故無暇講演。且給侍東歸。此乃大師最後入天台。即開皇十六年春也。東旋者。旋或作還同。似泉切。文選曰。祇召旋北京。作此旋字也。秋至佛隴者。神邕天台山記曰。從修禪寺南行二百步有盤石。平正猶如削成。古老相傳佛嘗於此放光。故名佛隴。春離江都秋時方至者。以隨處利人行程故緩。冬逢入滅者。即其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未時。於天台西門石城寺彌勒像前。加趺而終也。嘆伊余之法障者。伊維也。語辭耳。余我也。法障者。欲聞此經法義竟不獲聞。由前八事為障也。一逢師出谷障。二參請交絡障。三金陵土崩障。四復屬虔劉障。五仍遭霧露障。六滯疾豫章障。七東旋台嶺障。八冬逢入滅障。由具八事障我聞法。故曰法障。若不出谷則合得聞。雖在帝庭。若參請事簡則合得聞。雖其人交絡。若金陵久安亦當得聞。乃至若不入滅雖有前障。終當講演令我得聞。故入滅之障最為深重故下嘆雲。日既隱於重崖。盲龜眠於海底也。奚可勝言者。奚何也。勝平聲謂法障之多非言所載也。二昔五下引事感傷。初引事類己。賢愚經第六雲。毘捨離國有五百盲人。乞丐自治。時聞人言。如來出世。盲人聞已還共議曰我曹若當遇佛必見救濟。即便問人佛在何國。答雲。佛在捨衛。遂各乞金錢一枚。僱人引往。時有一人收取金錢。將諸盲人至摩竭提國。棄諸澤中。盲不知處。互相捉手。經行他田傷破苗穀。長者行田見彼踐苗。甚多瞋怒。盲者求哀具宣上事。長者使人將詣捨衛。適達彼國。又聞佛往摩竭提國。及到彼國。復聞世尊已還捨衛。如是追逐凡往七反。佛知根熟乃於捨衛待之。盲到佛所。蒙光目開。佛為說法成阿羅漢。祇洹等者。譬喻經第三雲。昔有一人作兩業。有二婦適詣小婦。小婦語言。我年少婿年老。我不樂住。可住大婦處作居。其婿拔去白髮。適至大婦處。大婦語言。我老頭已白婿頭黑宜去。於是拔黑作白。如是不止。頭遂禿盡。二婦惡之。便各捨去。坐愁致死。過去世時作寺中狗。水東一寺水西一寺。聞楗椎鳴狗便往得食。後日二寺同時鳴磬。狗浮水欲度。適欲至西。復恐東寺食好。向東復恐西寺食好。如是猶豫溺死水中。文雲祇洹者。通取寺名。非直指祇洹寺也。唯疆唯沈無見無得者。結前二事。盲雖七追唯至於他疆。竟不見佛故。雲唯疆無見。狗聽兩鍾唯死於沈溺。竟不得食故雲唯沈無得。次入山下以己類事己之多障。如盲如狗。入山出谷總前八障。入山攝七八。出谷攝前六。浮墜泝江者。釋上句也。浮墜字誤。應作乘陵。謂入山乘陵。出谷泝江空歷艱苦。不聞斯典。文選北徵賦曰。乘陵岡以登降。注雲。陵岡皆山丘也。左傳曰。吳將泝江入郢。爾雅曰。逆流而上曰泝洄。順流而下曰泝游。字林雲。順流曰沿。逆流曰泝。泝蘇故切。日既下舉喻。嘆師滅也。日喻師解圓明。隱崖喻師入寂滅。崖山也。淮南子曰。日入崦嵫。注雲。亦曰落棠山。盲龜喻己無智眼海底喻迷深。雜含第十六雲。告諸比丘。如大海中有一盲龜壽無量劫。百年一遇出頭。復有浮木止有一孔。漂流海浪隨風東西。盲龜百年一出得遇此孔。龜至海東。浮木或至海西。違遶亦爾。雖復差違或復相得。凡夫漂流五趣之海。還復人身甚難於此。今借彼文以喻聖師難值也。憑光想木者。人在半夜欲憑日光鑒物。龜居海底空想浮木安身。其不可得也。故雲。詎可得乎。二余乃下沒後思愆師既已滅。斯經旨趣莫得而聞。省己宿愆。於是躬事塔廟。口誦斯經。以期未來值師聞法也。掃墓願值師誦偈期聞法。西土塔婆即此方墳墓也。掃灑墳塔種植林樹。以墳必樹故含文。嘉曰。天子墳高三仞樹以松。諸侯半之樹以柏。大夫入尺樹以槐。庶人無墳樹以楊柳。更服灰場者更平聲。謂常更換淨服。於塔所誦經也。故法華雲。著新淨衣內外俱淨也。或作伏字者非。如來闍維之地號曰灰場。今大師土葬而言灰場者。用其故實耳。亦猶法華疏序雲。晚還台嶺仍值鶴林。鶴林之言例同灰場也。石偈即此經也。以聖行品中雪山大士既獲半偈。乃於草木石壁書之。以示來者。故名此經為石偈也。疏主童年誦經已半。知此誦其全部。非只一偈也。思愆畢世者。則是思往世之愆成今法障。遂乃身掃口誦隱居求志。期盡此身故雲畢世。二事不下五難喪思。五初僧使迫已雖欲隱居畢世。而為眾舉差。因與智璪同充僧使。屢入帝京。故雲事不由己。蓋為僧事所逼迫也。故雲迫不得止。事備國清百錄。戴函負封者。所持牋表詔敕皆用函也。百錄雲。金書一函與天台眾。西考闕庭者。考應作朝字誤也。闕謂雙闕以石為之。其上隱起奇獸異禽之狀。在端門外夾道置之。亦曰象闕魏闕。周禮太宰以正月懸理象之法於象魏。使萬人觀理象焉。左傳哀公三年火。季桓子命書藏象魏曰。舊章不可忘也。崔豹古今注曰。闕者。觀也。古者每門樹兩觀於其前。所以表宮門也。其上可居。登之則可遠觀。故謂之觀。人臣將朝至此則思其所闕。故謂之闕。天子所居曰闕庭。隋都長安也。私去公還者。充僧使而去。奉敕命而還。或度僧造寺。或修營香火事備百錄。故百錄雲。今遣大都督段智興。送師還寺。故曰公還經塗下往還充使。經由道塗凡八年也。二日嚴下諍論遭追。雖免僧使仍因諍論。重入帝京日嚴寺名也。唐高僧傳曰。煬帝時為晉王。於京師曲池施營第林。造日嚴寺。咸陽即長安。今永興軍也。諍論之事而不傳不書。乃傳搜訪之闕耳。三值水夜奔桃林水奔者。尚書放牛桃林之野。是也。左傳晉侯使詹嘉處瑕以守桃林之塞。杜注雲。桃林在弘農華陰縣。此言行至桃林山。水夜至避之奔走。故失伴侶。四又被下被讒收往及至京都。又遭讒佞。謂為巫蠱惑亂於人。而煬帝信讒故收往河北。幽薊二州名在河北。薊音計。五乘冰馬陷冬月度河。故乘履其冰以濟北岸。馬雖陷冰而死。其身猶獲生存。臨危履薄者。詩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疏主意雲。昔聞詩語喻以戒慎。而今身當履踐。故下句雲。生行死地也。寧可言盡者。危難若此。那可具言。二昔裹下總結俱喪者。裹糧至東南者。即指前負笈天台已下文也。入山出谷揚越往來。何啻千里。文選雲。裹糧萬里簦長柄竹笠也。史記虞卿躡屩擔簦。說趙孝成王。一見賜金百鎰。再說拜為上卿。負罪至西北者。即指又被讒已下文也。三讒者。晉獻公三子皆為驪姬所讒。故曰三讒。疏主自比也。三子謂太子申生重耳夷吾也。左傳第五曰。初晉獻公欲以驪姬為夫人。卜之不吉。筮之吉。公曰。從筮。卜人曰。筮短龜長。不如從長。弗聽。立之。生奚齊。其娣生卓子。及將立奚齊。既與中大夫成謀。姬謂太子曰。君夢齊姜。必速祭之。太子祭於曲沃。歸胙干公。公田。姬寘諸宮六日。公至。毒而獻之。公祭之地。地墳。與犬。犬斃。與小臣。小臣亦斃。姬泣曰。賊由太子。太子奔新城。公殺其傅社原款。或謂太子。子辭。君必辯焉。太子曰。君非姬氏。居不安食不飽。我辭。姬必有罪。君老矣。吾又不樂。曰子其行乎。太子曰。君實不察其罪。被此名也。以出。人誰納我。十二月戊申縊於新城。姬遂譖二公子曰。皆知之。重耳奔蒲。夷吾奔屈。言東南西北者。以帝京居中。則揚越在於東南。幽薊居乎西北也。若聽若思等者。前希聞斯典。故擔簦。東南有入障故喪其聞。後欲思愆畢世。由驅馳西北有五難。故喪其思。故雲二塗俱喪。二情不下製疏近由。後時雖獲生還台嶽。以昔兩緣聽思俱喪。於是慕法不已。更尋他疏以勘經旨。義既違經。因自撰疏。舊疏即河西光宅等諸師疏義各存也。不與文會者。乖經失旨也。怏怏於亮切。悵怏也。病諸者諸之也。見其義非如已有病。此即製疏之近由。二學群下正明述作時處二。初謙光述懷。經第三十雲。譬如王告大臣。汝牽一象以示盲者。時彼眾盲各以手觸。其觸牙者即雲。像如萊茯根。其觸耳者言象如箕等。經自合雲。王喻如來。臣喻方等大涅槃經。像喻佛性。盲喻一切無明眾生。獨夢談刀如經第十八。略如上記。刀喻佛性。夢寱謬談非親得刀。此皆疏主謙也。謂心思經旨如盲觸象。豈識全軀。口說經文如夢談刀。故非實有。二以大下著述時處二。初明時處二。初示染筆時處。大業即隋煬年號。十年即甲戌歲也。廬於天台之南者。小爾雅雲。廬寄也。謂寄止也。亦別捨也。黃帝為廬。以避寒暑。春秋去之。冬夏居之。故雲寄止也。神邕天台雜記雲。赤城為南門。石城為西門。今雲天台之南。謂赤城也。二管窺下明憑師述作。管窺智者義意者。莊子雲。以管窺天也。謂智者法門如天之高遠。已解推尋如以管窺。義意者。五時四教之義。三觀六即之意。依此義意輒為此經解釋旨趣也。為去聲。尚書序曰。承詔為五十九篇作傳。大業明製撰之時。天台之南顯筆削之處。管窺智者示所學之宗。二運丁下敘難緣二。初避難。四移兩蒙靈異。丁當也。大業十二年有大鳥似鵬飛入殿內。至於御幄至明而去。九月幸江都。以代王侑留守西都。越王侗留守東都。既至江都。唯以酒色為務。五月星隕吳郡為石。徵求螢火數斛。夜出遊山光遍巖谷火守羽林星如鬥出。王良閣道聲如隤牆。枉矢出北斗米一斛。計錢八九萬。用錫環錢細如線。十月李密起兵於梁楚之郊。竇建德盧明月等所在稱號。盜賊公行劫掠州縣。又諸道賊師孟海公。徐圓朗。朱粲。劉武用。薛舉。蕭銑。李子通。沈法興等各率眾寇掠。多者數十萬。少者二三萬。天下無處無賊。故曰寇盜縱橫於時。天台悉為沈法興所有。雜記雲。大業十四年沈法興擅置海州。即改臨海縣為海州也。匿影沃洲者。匿藏也。沃洲山名在剡。即支遁所棲之山也。赤城既喧復更匿藏形影。避盜於沃洲山也。蔭林席箭者。山宿野棲故無屋宇。但蔭茂林以為帳布。箭竹以為席。亦猶古人班荊而坐也。箭竹偏產會稽。爾雅曰東南之美者。有會稽之竹箭焉。衣殫等者。殫音丹。盡也。既避盜深山而衣糧又盡。故於撰述致乖次第。於是下明為撰述緣闕。更求他處挾藏也。鄙志謙也。託命遂安者。寄託形命於遂安也。遂安縣名今屬睦州。縣令鄧氏者。即遂安令也。曳疾應之者。赴請為講也。應去聲事不兼舉者。既務講宣。且停筆削因將草本寄於他捨。冥持此本者。謂冥聖護持。故得燒捨疏在。故雲得免灰。颺颺音羊。風所飛颺也。重寄柵城者。講經既畢。復寄柵城意欲補削草木也。柵音冊。編木成援也。未詳何處。今仙居縣有柵岸保。恐是其地。玉石俱罄者。玉石喻貴賤賢愚。海賊劫掠貴賤並盡。故雲俱罄。尚書曰。火炎崑岡玉石俱焚。蕭亮即當時將帥也。復獲安存者。身安疏存。焦不能燒者。即前雲冥持此本得免灰颺。賤不能得者。賊劫柵城玉石俱盡。而此疏獨存也。再蒙靈異者。初火不燒次賊不得。故雲再也。勵勉也。誠心也。或作厲非也。食息者。息寢臥也。無寧不安也。二乃卜下幽境稱懷勤加補削二。初敘幽境。稱懷卜者。禮記曰。龜曰卜。蓍曰筮。古者移居必卜。故離騷經有卜居也。左傳曰。非宅是名唯鄰是卜。今疏主以移居為卜居。安洲在樂安縣。今仙居縣也。故僧傳雲。樂安南嶺地曰安洲。然安洲之名始於疏主。台州圖經曰。管竹山在縣東南五里。高二十丈周回二里。其下舊有潭。唐武德年中。邑人請天台國清寺灌頂尊者。講於光明寺時。此潭之魚取者甚眾。尊者率道俗於潭側講金光明經。誘漁者令止其採捕。一夕忽暴風雨至。旦視之。乃為洲矣。故號為安洲。以此洲渚在樂安故。微瀾者。瀾力旦切。又力安切。爾雅曰。河水清且瀾漪。大波為瀾小波為時。絕人獸之蹤者。山深溪隔故。人獸不到。峰連偉括者。謂偉美山及括蒼山也。陶弘景玉匱雲。括蒼山西南百餘里。有偉美山狀如宮闕。多靈異。可偉美也。皇朝新修圖經曰。亦名天姥山。又雲。大括蒼嶺在縣西一百八里。兼二山之美者。謂安洲景象兼有偉括之好。水鏡者。溪水澄淨有若明鏡也。蕖池者。謂池有荷花也。爾雅曰。荷芙蕖。郭璞注曰。別名芙蓉。江東呼荷。紅葩普巴切。華也。白牙團扇者。善見律雲。優波離昇座執象牙裝扇。先集律藏。萋蒨者。草茂盛貌。加亦勝也。戴氏重席者。東觀漢記。戴憑字次仲。拜侍中正旦朝賀。帝會群臣。諸生能說經史者。更相詰難義。有不通者輒奪其席。以益通者憑遂坐。五十餘席。今疏主承修竹之風。藉翠草而坐。勝於牙扇重席也。以彼由造作此任天真。其實勝之固非誇飾。下雲羞繪圖陋絃管亦爾。雲霞赤白松桂青黑雕鏤雜糅。而有五彩之文。則使畫圖有羞色繪畫也。猿吟麇叫蟬噪蛙鳴相和成韻。似其八音之樂。翻令絲竹成陋聲故。左太沖招隱詩雲。非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麇居筠切。鹿屬。八音者。五經通義曰。金石絲竹匏土革木也。金為鐘。石為磬。絲為絃。竹為管。匏為笙。土為塤。皮為鼓。木為柷敔。雅有高致者。竹風草蓆畫圖音樂。皆得之於自然。故雲高致也。豐趣冥倫者。冥幽也。倫人也。謂此高致豐饒歸趣於我幽人也。倫亦可作淪。淪沒也。謂隱沒於山澤也。二仍蒔下明資緣勤苦。蒔種也。種粟充食拾薪備爨。二。暨染下感傷謙己二。初感傷多難。暨至也。從此絕筆逆至染筆。凡歷五載。即唐高祖武德元年戊寅歲撰疏絕筆也。煬帝即位改元大業在位十三年。十二年幸江東宮。十三年唐公起義師於太原。破宋老生於霍邑。所在克敵。遂入長安尊煬帝為太上皇。奉煬帝孫文德太子之子侑。篡位即恭帝也。改元義寧。至二年遜位於唐公。改雲武德。既雲凡歷五載。知是武德元年絕筆也。於此五載凡經六移。初寄天台之南。二移沃洲。三移遂安。四移柵城。五重移遂安。六移安洲。並前八障及中五難共成十九難緣。於後六中更取火賊二事。則有二十一也。五難謂僧使遭追值水被讒馬陷也。前八中五是製疏之遠由。尋舊疏是近由。後六是正製疏。問前八為障何名遠由。答由不聞法故自撰疏。若其聞者則疏是師說。安得自製。前八為障竟不聞法。後六雖艱終成斯疏。嗚呼正法難聞正道難行。其若是乎。干戈者。孔安國曰。干盾也。戈戟也。論語曰。而謀動干戈於邦內。菜食水齋言其儉也。水床雪被喻其寒也。其有圓頂方袍暖衣飽食。既逢遺教。又偶清時。而口不談出世之言。心不則至真之道。自樹迷暗反輕學宗。吾知斯人紹三塗種。疏主聖者。得無悲乎。夢抽思乙者。乙應作一。昭明文選序雲。耿介之意既復。壹鬱之懷靡愬。注曰。壹鬱憂思也。今謂軍火所怖干戈所駭。而夢驚若抽憂思壹鬱。辭既下謙己述懷。野質者。論語曰。質勝文則野。此言辭鄙意。豈會文者。謂所立義意淺近。豈能契會斯經圓頓之文也。此言義暗辭鄙義暗皆謙也。有崖易殆者。爾雅曰。重崖岸注曰。兩崖累者曰岸。殆危也。有身速滅如土岸易崩。空海難遍者。圓空廣大若滄海難遍。故不可以易殆之身窮。難遍之義也。盲寱下如盲觸象如寱談刀。或可偏知於少義。敢言圓解於大理也。特是下正明述作之意。既是偏知何故撰疏。故釋雲。特是不負本懷也。言本懷者。始為此經遂親智者。即前文雲。走雖不敏願聞旨趣。於是負笈天台。心忻藍染也。遽茲石火者。淮南子曰。人生天地之間。如鑿石見火電光過隙。疏主自謂。無常忽遽如彼石火。不能久研經義。故且率爾成疏也。卷舒下自慶也。初句明卷舒尋經。次句明讚嘆撰疏。仰謝於心口者。由心思故口讚也。鹿耘毒草。或作粗芸。並豕亥之誤。應作麃[卄/尢/(ㄠ-ㄙ+(衣-〦))]。上彼苗切。下音袞。左傳曰。譬如農夫是穮是[卄/尢/(ㄠ-ㄙ+(衣-〦))]。杜注雲。穮耘也。[卄/尢/(ㄠ-ㄙ+(衣-〦))]壅苗也。然毒草藥王之語。出在今經。故如來性品雲。譬如雪山多生諸藥。亦有毒草。諸眾生身亦復如是。雖有四大毒蛇之種。其中亦有妙藥。大工所謂佛性。或執訛字便求麋鹿耘草之緣者。何異聞三豕渡河。便謂豬行水上乎。故僧傳道丕議沙汰雲。僧之清尚必不露於人前。僧或凶頑而偏遊於世上。必恐正施藨[卄/尢/(ㄠ-ㄙ+(衣-〦))]。草和蘭茞而芟。方事淘澄。金逐沙泥而蕩。彼用藨[卄/尢/(ㄠ-ㄙ+(衣-〦))]之語義與今同。又麃藨穮三體並通。爾雅雲。綿穮也。經典釋文作麃耘也。字林雲。耕禾間也。說文雲。□□咒□□□□露□延贊□n飀□□□□尢/(ㄠ-ㄙ+(衣-〦))]毒草。顯佛性正理如微養藥王。故前文雲。將疏勘經不與文會。怏怏終日恆若病諸也。螳□□□□埤□□□稟□□秉餓孌□□□□邪‥q□□‥GI□炤□嶨□‥□臥□逢□擣|懩□□|□□GG鋦□§榩□□鋩□|□□¥□□綸注艤邪¥意□槤鋨□¥□□襤□□□‥Q□耙□□□□耙□鯥□□耙□枻栠□耙□琣□耙□□□□耙□蹩□□耙□□劍□耙□魵Sc□□□□□□|□□祤韣¥□□□|祥□□□‥□O□不能拒抗於車轍。螢熠不能爭輝於曜靈。此疏主自謙識見微劣。不能抗曜於諸師也。吾祖聖師為法之志艱苦之跡。盡在於此文矣。傳斯宗者。得不思齊。詩雲。伐柯伐柯其則不遠。可不懋乎。或卷末有半紙批文者。蓋後人謬錄。   涅槃玄義發源機要卷第四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67 大般涅槃經疏   No. 1767 [cf. Nos. 375, 1765, 1766]   科南本涅槃經序   元崇聖院傳天台宗教校經沙門師正述   吾佛大聖人。最後雙林會上。為末世比丘普及大地眾生明心見性。而說是經也。備明戒檢。廣開常宗。摩訶止觀。依之為扶律顯常。喻之以贖命重寶。故經雲。此經若在佛法則在。此經若滅佛法則滅。佛法命脈存亡繫焉。始於沮渠蒙遜。請曇無讖及猛法師。兩度翻譯。共十三品成四十軸。行之北方。至宋文帝敕嚴觀二師。同謝康樂更共治定。開為二十五品。縮為三十六軸。行之江南。其間說聽領悟甚眾著述申明亦多。如僧傳所載也。去聖逾遙神根轉鈍。吾祖章安尊者。約龍樹宗旨。用天台義門。製疏科經。深符佛意。荊溪刪補。法道重明。自四明慈雲講唱孤山作記之後。寥寥絕聞。其故何哉。蓋由經文浩博。疏義淵微。加之科未入經卒難尋討。師正刻志斯典有年於茲。宋之壬申寓古源法師永清輪下為座首。遂倣法華光明體例。以疏科句分標經上。凡疏不牒者。起盡難定而與諸友往復徵折。方丈主決。必歸於是。每夜集於猊峰軒下。經科疏記輪環讀之。預斯集者。大慈懷總。報慈大成。大雲居簡。壽星文勝。龍華清正。園華懷坦。天竺法杭。始於是秋之八月。終於明年之季春。無極東堂可度。重加仇訂。白雲古山僧錄道安。鋟梓流通。願與後人。受持讀誦。如說而行。上不孤於佛祖。下不負於己靈。壽祝一人。功霑九有雲。時至元歲在壬午聖制日序。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一   隋章安頂法師撰   唐天台沙門湛然再治   序品上   上代直唱消文釋意。分章段起小山瑤關內憑等。因茲成則。此經文句盈縮非一。有二三四五七八。梁武但制中前中後。開善唯序正。光宅足流通。靈味問有緣起。答有餘勢。河西五門。婆藪七分。興皇八門。雖蘭菊各美而經遮論開。牧女添水遮也。派深析重開也。今分為五。又為七。一列章。二示處。三釋名。四生起。五通別。六引證。七異解。初列章者。一召請涅槃眾。二開演涅槃施。三示現涅槃行。四問答涅槃義。五折攝涅槃用(云云)。二示文處者。初從如是訖流血灑地。是請。從純陀訖大眾問。是施。從現病訖德王。是行。從師子吼訖品。是義。從迦葉訖經。是用。三釋名者。道不孤運待時處伴。今涅槃時到而面門啟照。隨類發聲駭悟感動會此拘屍。緣牽曰召。招致曰請。眾有權實。實者可召。權者宜請。五十二眾十方奔集。鹹為顯發大般涅槃。故名召請涅槃眾也。佛於無量阿僧祇劫。修習難得大涅槃藏。本無祕吝但不盡能受。所以初用毒塗後以水洗。前同末異。伺機時待。因純陀獻供。施常色力。因比丘請住。斥偽談真。慇懃勸問迦葉承旨。隨問施與使無遺滯。法雨充溢滿拘屍城。故名開演涅槃施也。然祕藏淵凝非行不到。善巧方便示現令前。所之右脅而臥默無所說示現病行。迦葉推請乃加趺融懌說三指一。菩薩奉行五行十德。是故名為示涅槃行。然涅槃以義浩然無盡。欲舉一蔽諸。若指鹹淡海。故專問佛性聯翩六重。佛一一酬名涅槃義。然佛性之體非善非惡。善惡雙用彌滿無涯。且囊括梗概以略該廣。用善則羅雲被攝。用惡則善星堪收。二子既然餘皆可例。又體非邪正邪正雙用。用正則始攝陳如五人。用邪則終收邪徒十外。初後既爾中亦例然。名涅槃用四生起者。由眾有施。由施行立。由行見義。證義有用亦是用由於義。義由於行。行由於施。施由眾集。逆順相由故成次第。無始而始故有召請。不終而終故有大用。惡盡邪亡善窮正息。折攝既休畢竟寂滅入於涅槃。五通別者。初中後說莫不對眾。若無眾者唐說授誰故通是眾。別說眾集最在於初。宣名召請。通論一言一事皆施眾生。別對問緣因求而與。其文既廣其事亦明。是故名為開演涅槃施。通論訓物莫非規矩。悉通是行。別論五行十德。文多事顯故名涅槃行也。此經始終悉明佛性。佛性則通無處不辨。別以一番問答。純論佛性。文明事顯名涅槃義。通論一部導利群萌。如大地藥草為眾生用。我法亦爾。是故名通。別論攝惡攝邪。文多意顯故別明用。六引證者。先引多文。次引一處。初多文者。如聲光普告。令疾至佛所。為最後問豈非召耶。又師子吼雲。召請十方諸大菩薩。集娑羅林大師子吼。純陀品雲。我今施汝常命色力。德王品雲。汝今欲盡大涅槃海。值我多有能相慧施。聖行品雲。菩薩應當於大涅槃專心修習五種之行。又雲。修大涅槃得十功德。師子吼中。則以六句問於佛性。以何義故。名為佛性。如來具答。佛性只是大涅槃義。迦葉品雲。慈心游世間。世間不出善惡邪正。翻十仙之邪攝一子之惡。即涅槃用。次引一處文者。師子吼雲。佛性者。亦名首楞嚴三昧。亦名般若波羅蜜。亦名金剛三昧。亦名師子吼三昧。亦名佛性。然佛性非一。雲何有五。以五名之令解非五。召請之眾悉是如來同行知識。若從德本乃皆住楞嚴。若從示現即五十二眾。故以首楞嚴名證召請眾。私謂。五十二眾者。比丘等三眾。菩薩眾為一。從二恆至千億恆。增數眾有二十一。同數眾有八。無數眾一。中間眾有四。六天為六。梵眾一。修羅一。魔天一。大自在天一。四方四。合五十二。無上調御一切種智。周照機理纖芥無差。開常顯性發掘覺藏以施時會。若從佛智應名般若。若從設教名涅槃施。當知般若之名。何以證涅槃施。是五一行真正調直不可傾動。復能碎散煩惱結惑。若從修習名之為行。若從譬喻喻於金剛。當知金剛三昧可以證涅槃之行。義者名之所以。故涅槃名下有佛性所以。佛性即是涅槃之義。此義自在決定無畏。若從能譬喻師子吼。若從所譬即佛性義。當知師子吼名可證涅槃之義。體用相即。一切諸法中悉有安樂性無非佛性。即體而用。游化世間。攝惡攝邪皆歸正善。當知佛性之名可證涅槃之用。今依經分章文義有據非徒穿鑿。七出異解者。梁武中前中後約時分經。若以平旦中後可然。黃昏夜半復齊何文。居士請僧經雲。說此歷一周。為是何年中前中後。今隨法分章則無此難。開善為序正。序即召請。正即四章。光宅足流通。只是用章少分。靈味取問有緣起。答有餘勢。既處處有問答。應處處有餘勢。若河西。以初兩卷為引接今昔有緣門。此得實失權。今言召請具包權實。以第三卷至大眾問為略廣門。此但約文言多少。今開為演涅槃施。則兼於廣略。以五行為涅槃行門。十功德為菩薩功德門。行與功德俱是因中。今合為行章則不煩文。以師子吼盡經。為不可思議中道佛性門混和難解。今分義用文則易明。地師以第一卷為神通反示分此得權失實。今言召請即無所偏。彼以第二卷為種性破疑除執分。第三卷至大眾問為正法實義分。今為一涅槃施。則兼其二分。彼以五行十功德為方便修成分。彼以師子吼為不放逸入證分。前之修成已是入證。證又入證可非煩重。今為義章。彼以迦葉為慈悲住持分。陳如為顯相分。持惡向善顯邪還正合為用章。興皇初為引接今昔有緣門。此用朗意。二破疑除執門。此用地人意。三略廣門。四行門。五位門。六行中道門。皆用朗意。方便用門。邪正不二門。與河西開合之殊名味不異。第二別釋者。召請章是經家所置。舊呼為通序別序。三世道同故言通序。教門機別故言別序。又今佛一期小大別圓悉安如是故名為通。經經由藉悉皆有異故名為別。又諸經初皆安如是。同是勸信之詞。於通序中。或五或六由主處離合。如是者。所傳之理。我聞者。能傳之人。一時者。能傳傳所傳。會機會理之時。佛者稟承之主。住者所聞之地。眾者親承之伴。展轉相證勸信非虛。欲使將來順而不惑。又小大諸經初皆勸信。信大信小大小應異。若不異者則無小大共別圓殊。如其有異如何分別。今略說之。若言能傳所傳。二事相似為如。能傳所傳無非曰是。此信三藏意也。若言解與真合為如。身灰智寂為是。此信通教意也。若言稱機為如。事逆理順為是。此信別教意也。若言魔界即佛界為如。一色一香無非中道為是。此信圓教意也。如是既爾。我聞等類之可解。故龍樹雲。其信者。言是事如是。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若信初三。是信方便諸權如是。若信後一是信圓融一實如是。此通別序諸師皆用。世所常聞不俟多說。具如法華疏中。今此唯存約教一義。他皆準彼。今明通序五句。亦可序於五章。如是序請。我聞序施。一時序行。住處序義。同聞序用。如是序涅槃眾者。夫不異曰如。無非曰是。若不得如是。異則定異非則定非。達斯意者。異則不異非則不非。始從列眾蛣□餉□□□□搳慼慼慼慼慼慼慼撓媕芊慼慼摯M□觴□襂bM□□□□□姊□□□□耔□x□□襾福□□□福□切埤□妳□□旅□□□榥g□□XT□j□崙□□□□□姨□□□婝E□腹慼慼慼慼撢b大□蓼□□□J□輦O□□□怏廷滿慼摯鞢慼慼慼p□□稿j□□□□□祑詁□秜j□G□□□□馱□U埤□□□□粘□椽□□X漇插慼p□j□垓媽□怏廷滿慼慼慼慼撢廷滿慼摯鞢慼慼慼慼菕慼慼慼慼慼慼撫mV□□飀□示□□馜送□□復□模□菕慼慼慼慼慼撓堙慼慼慼慼慼G□□□□□□飀□檳誇□□禮妧□□□神□禮妧□□埤□妘玲診□□魯□□褽□禘葉祺姩槫魯□□□婂□妃□□□□裀□矷E□□□埤□□通嬌□□娀□□□檳□神□禮妧□飀□□怏廷滿憎弘鞢慼熟﹛牖□j□□□□□□鞢慼Lj□□姭囊送飯□□□駔□□□□□□□□餃檢□奐□LД褅廷滿歎ョ慼憧隉撓濼琚澆憛慼慼慼慼撙\□鷺□□□□E□□□□□□□秏J□□□□□□□J□□奐□□□□□□□纂慼慼慼慼憤憾a□□□□□□椹□□□□□□□□□□□□□□□□□禕□□□□驫□□□□□□□□□□□□□□□□□p□□□□□檳大□□□鷺□□□□G槄矩□h□R□□□□R□□□□j□□□U□□□□□□秧□□□□G□□□]□楸□□□□□鉆s□□□□□□逆□□漕矛縑慼毅氶慼熱u□□□r駜□□□□□□□□逆□□z襤礹言婛榜騂駜□□□□□□□□□示褓楈矩j□□□c□□禸□□□□□□□J活Q□□楜覷□□蓼□□牷數O□□□□□埤□□□騁□□□□□□□楨□妞逆□□□復□楯樗□□□□樀滿撐齱慼慼慼礡慼潰h□□□□駥□樗露□妶妧□飀□□□□岐瘋O□逆□廬杻榯□□楮稦□□□觜D牢□□□□□蓼□□□□鷺□□□神娀埤□□□□□□□□神夾□□□□□□神妖□褙□j□J□神娵禶妧□□□□□神夾□都□飀□□□神奼□□□□□蓼□神婀□鷺□□□□樦□岐澈蛂熱u□□□鷁躞H魯□j□妘縷□芊慼憫[□□襑□□□馱□騾□□□漕氐e□糖□□□□楊眚葌a魯□飀□□唌慼撳J□粳裀□蓼□□L牷數O□□□馬□□□□練□駐j□□笠□露駐j□□□□□□椸□夾□□□□□□岫獢摯鞢慼慼慼慼慼慼摩哄數F□□□□怵S駐E□□□馬□□□□拏□稀埤□□笠□拏□逆□□岩O□□□□醴裀□神□兩裀□□怯R□□□。例以五序。序經要義。皆悉準此。不復廣說餘例思之。我聞者。我我我。無我無我我。非我非無我。聞聞聞。不聞不聞聞。不聞不聞。三種我聞。是昔所聞方便之義。非我非無我不聞不聞。圓論我聞者。今經正意。一時者。一是數方。世間義耳。空為一者即二乘義。真俗合一菩薩義也。一一切。一切一。非一非一切。而一而一切。後一者。今經正意。一時佛者。三身四義。後義在今準前可知。住處者。具存應言拘屍那竭。此無翻。或翻為角城。有三角。華嚴雲。角城南者。即其城也。或雲蓑草城。或言茅城。此城草覆因以名之。或雲仙人城。昔仙人壽長崇其人。以人名。名於住處。亦以名。名國故言拘屍國。力士生地者。人中力士力敵千人。凡三十萬共為群黨。無所臣屬以法自持。亦不暴亂即士人也。故言生地。阿夷羅跋提。此翻金沙。在城南闊二十丈。或言闊四十丈。娑羅雙樹者。此翻堅固。一方二株四方八株。悉高五丈。四枯四榮。下根相連上枝相合。相合似連理。榮枯似交讓。其葉豐蔚。華如車輪。果大如缾。其甘如蜜。色香味具。因茲八樹通名一林。以為堅固。只此一城有種種見。若見土石者人所住處世間之義。若見是無常苦空興廢者二乘住處。若見是發菩提心處。是值先世佛處願處修定等處者。是菩薩住處。若見是四德圓滿究竟具足慈憫示人。茅城表常。力士表我。吉河表淨。樹間表樂。又一一事。表四德者。城不可壞表常。豐有表樂。禦敵表我。無難表淨。力士無屬表常。心安表樂。力壯表我。色悅表淨。河者恆流表常。金沙表淨。清涼表樂。吉福表我。樹者下文雲。東雙表常。南雙表樂。西雙表我。北雙表淨。又雙茂表常。陰涼表我。華以表淨。果以表樂。若能總別識四德者。即諸佛住處。若謂同聞是生死人凡夫所見。謂是聖人二乘所見。謂登地去菩薩所見。謂是九佛中之八佛即諸佛所見。若得此意。下去句句作此消之。就同聞眾又二。初眾集次威儀。初文者。私謂準一家意。須以五十二眾。以為同聞。是故同聞冠五十二。今比丘當初故雲同聞。同聞為五。謂與歎類眾數。今文少眾義合有之。與者共也。釋論以七一釋共。謂一處一時一戒一心一見一道一解脫。諸比丘與佛同此七一。故言佛與。若三藏明義。丈六佛與諸比丘。同是拘屍處。同在涅槃時。同律儀戒。同禪定心。同無漏見。同涅槃道。同有餘脫。七皆同佛。是故言共。若通教明義。五同二別。何者體法智慧即色見空非色滅空。此見不同摩訶衍道不同隘路道不同也。當知二別。若別教明義。尊特身佛時處等七。前兩比丘之所不見。如為盲人設燭。何益無目者乎。戒心見道解脫於前兩比丘。如為聾人奏樂。何益無耳者乎。此佛不與前兩比丘共。此中比丘尚不與前佛共況比丘耶。若圓明義。佛之七一。皆佛境界。唯與圓菩薩共住首楞嚴。示比丘像者。共尚不與前三佛共。況比丘耶。今言共者。皆是大權及開顯竟故也。大者歎德也。釋論雲。摩訶者。翻大多勝。天王大人之所恭敬故言大。通四韋陀三藏故言多。勝九十五種故言勝。此依三藏釋也。賢聖之所恭敬故言大。通達析體法門故言多。勝析法心慧兩種解脫故言勝。此依通教釋也。學無學人之所恭敬故言大。通達大小法門故言多。出過聲聞辟支佛上故言勝。此依別教釋也。七種方便之所恭敬故言大。通達權實法門故言多。於畢定眾而作上首故言勝。此依圓教釋也。大權開顯如前。比丘者氣類也。以三義故。名為比丘。不仰不下。不方不維。次第行乞清淨活命。故名乞士。戒禁七支禪鎖心猿怖無常狼。伏煩惱脂是名破惡。修此三法天魔煩毒慮其出境。復恐度人是故愁怖。此三藏義。體達諸法非仰非下非方非維。以資慧命知惡非惡。亦無知者是名破惡。不得怖喜無怖喜者是名怖魔。此釋通比丘義。從淺至深歷次第三諦。求中道法喜是名乞食。次第破五住是名破惡。以煩惱怖故業怖。業怖故陰怖。陰怖故天魔怖。是為怖魔。此釋別比丘義。一切諸法中。悉有安樂性。名真乳糜。以此自資。安樂性中純是佛法。無惡可破名為破惡。魔如佛如名為怖魔。此釋圓比丘義。準諸經皆有眾字。四人已上和合名眾。釋論有破戒啞羊有羞真實四僧。後之二僧。應百一羯磨。前二不堪。煖等是有羞。四果是真實。即三藏眾。乾慧性地是有羞。八人已上是真實。即通教眾。三十心是有羞。十地是真實。此別教眾。十信是有羞。四十一地是真實圓教眾。餘二比丘。教教有之惡無差別故不別說。有羞真實。復有四義。一發起。二影響。三當機。四結緣。合而明之故言眾(云云)。八十億百千者數也。或但人或數人法空。或數法門。或數實相(云云)。次前後圍繞者。威儀也。或以三業恭敬機動。或以四門入空機動。或以四門入假機動。或以四門入中機動。從二月十五日下。第二別序。正是召請文為三。初明能召。次明所召。三結召。能召又為三。一聲召。二光召三動召。聲召有六。一聲時表法。二聲時臨機。三聲之本末。四聲之橫豎。五聲有感應。六聲中歎告。初二月下。聲時表法者。二月是仲春之時。仲中也。即表中道。十五日是月滿之時。滿表圓常。故以仲時滿月之日。表於中道圓明之法。次臨涅槃時下。聲時臨機道機時熟。不待不過臨赴之時。下文雲。香山諸仙拘屍力士純陀須跋善根成熟。故唱涅槃。令其得入祕密之藏。法華雲。應以滅度而得度者。示現滅度而度脫之。即此義也。三以佛下。聲本末者。神力為本大聲為末。從本垂跡皆悉令悟非本非末。又空慧為本種智為本寶相為本(云云)。四其聲下。聲之橫豎。遍滿是橫。有頂是豎。他解。有頂但是梵世即尼吒天。無色無身不應聞聲。故非有頂。有人。引仁王雲。無色定力。能變化作香華雲等以供養佛。何以不能變化作身此亦堪難。今作三番橫豎。一橫被六道。豎徹三界。二橫被四生。豎徹三乘。三橫被十界。豎徹等覺。故知不唯尼吒為有頂也。若以三有之頂即非想是。又三有頂即無學是。復有一頂。即妙覺是。兩頂被召一頂被請。此意既寬豈比梵世。五隨其下。聲之感應。隨類則感不一。普告則應無二。以無二之聲應不一之感。蓋不可思議。六今日下。聲之歎告。又為二先歎後告。歎令崇仰。告令悲戀。初歎又二。初雙歎兩德。次雙結兩德。初先歎內德。次歎外德。初文者。內德無量。但歎三號者欲明三事。初歎如來。允同諸佛生其尊仰。是為世父。應供者。是上福田能生善業。是為世主。正遍知者。能破疑滯生其智解。是為世師。故下文雲。我等從今無主無親無所宗仰(云云)。次外德者。外德無量。但舉四等者欲明本父君師。本時誓願皆具四等。今當利益拔苦與樂斯為要也。憐是大慈。憫是大悲。覆護是大喜。等視是大捨。次為作下結歎為二。初為作歸依結三號。次為世間捨結四等。次從大覺下告也。告之言報。初報令斷疑。次報令興問。大覺遍知能斷前疑。四等慈悲必聽後問。後問則教道演暢。獲涅槃施。斷疑則棄偽獲真。新伊方顯。大聲普告為設教之序。此義明矣。前具歎三號。今但報大覺。大覺正是遍知。明師即主即父故不煩文。復次如來是初號。大覺是後號。歎初告後互舉一邊其意則遍。若依前分別應節節明四義得意自顯故不復雲。次爾時下。光召文為四。一光時。次所出處。三光所照。四光利益初文者。夫昏明交際旭旦之時。表智明生惑闇消滅涅槃力也。為此緣宜故晨朝放。次明光處者。面門口也。口非六色而六色在口。表佛性非六不離六法。又青黃赤白是定色表隨自意。玻璃瑪瑙是不定色。隨物而變表隨他意。又大涅槃海大身眾生所居之處。種種龜魚種種珍寶其明雜色。正應表此。又濟六道淨六根。故放六色。三光遍照此下明所照。三千乃至十方。即是橫照。若例聲中應有豎照。而不照者高廣互現。四其中下光益。他人至此判為新眾。既有其中之言何須雲新。又雲三業等可知。今文為二。初蠲三障。六趣眾生是報障。罪垢是業障。煩惱障如文。次是諸下。三業戀慕生善在文易見。障除善生速得見佛。指於光召序涅槃行意在此也。三爾時大地下。地動召中。有陸動水動。水地相依是故俱動。表無明愛見二互相依將翻。有緣癡愛故地動以表之。復言震者。起湧動是其形。震吼覺是其聲。廣則六動十八動也(云云)。然聲光動等。或前或後或復一時感見不同豈可定執。從時諸眾生下。次明所召。文為二。初總明所召。謂時諸眾生是也。二時有下別明所召。謂隨類別出。總召為四。初抑苦。二興請。三釋請。四釋苦。初文者。聞師父滅何得不苦苦沒憂海自他無益故言裁抑。次當共下興請。若抑苦而住亦復無益。故須興請故言當往佛所。一劫減劫者若請大劫則妨後佛只是請於小劫。從人壽八萬四千漸短至十歲。是一小劫。三互相執手下。是釋請文為三。初發起請。次正釋請。三結請。言執手者。只是更互悲悼起發之端。次復作是言正釋請意。夫如來者乘如故來世則有佛。如來若去世則無佛故言世間虛空欲請如來父也。佛是應供供福不窮。若無應供善業則竭故言眾生福盡。欲請應供主也。遍知之智遮惡示善。遍知若去無人示道故言不善增長。欲請正遍知師也。請意既爾宜急詣佛不可停留。三結請者。速往速往。四又作是言下。釋苦。夫慈悲覆世。苦者拔之。貧者樂之。今慈悲雙去俱嬰貧苦。雙唱虛空無救無護無所宗仰。此釋無主苦。貧窮孤露一旦遠離無上世尊釋無親苦。設有疑惑當復問誰釋無師苦。如是展轉釋成愁苦之意。次從時有無量去。是別召。請文為二。初召此土。次召他土。此土為三。先召閻浮眾。次召中間眾。三召上界眾。閻浮有三。謂聲聞菩薩雜眾。釋論明菩薩行中道故居季孟間。具足應如法華疏文。有事有表(云云)。他人先分二意。一增數列。二減數列。於初分道俗眾等今意如前。初聲聞又二。一僧二尼。僧又二。初佛邊眾。次外來眾。問佛邊何用召。答雖不召來駭令後問。又從多故亦得言召。佛邊眾為三。一所召。二奉召。三順召。初雲時有無量者。上已定數。言無量者。上列端首。此通徒屬故言無量。大弟子者。如弟如子。尊讓兩楹而目一事(云云)。尊者者。諸梵行人。互相敬重。稱為尊者。如阿含中。諸比丘從今稱長者為大德少者稱長老。美其德業故言長老(云云)。迦旃延。此翻扇繩。薄拘羅。此雲善容。優波羅陀。此翻大喜。或雲重喜。其形端正。父母字之為大喜。在家為輪王捨身為魔王。魔王知將來事。現十八變化。汝能出家當得如是。父母聽之得三明六通故字為重喜。次遇佛光者。是奉召。應言遇聲光地動。略舉一兼二。三其身戰掉去。是順召。上文遇光蠲三障生三善。今略障存善如文。問羅漢憂悲都盡何頓至此。答此是殘習非正使也。又示楷模令物攀慕。又別惑未除非通惑也。憂悲者。是佛法界攝一切法。下文有憂無憂悉是如來境界。約四教分別不復委言。次爾時復有八十百千去。召外來眾為二。所召奉召。所召有四。數類歎結。初數可解。次比丘者類也。釋如前。皆阿羅漢去。先歎自行德。羅漢是無學之位。心自在是俱解脫人即歎不生德。所作已辦是歎無學智應供德。離惱調根根亦是賊。遺教雲。此五根賊。此歎殺賊德。次如大龍王去。歎化他德。既雲有大威德無容自威。知是利物為他所仰。夫像是陸中力大譬慧。龍是水中力大譬定。或只呼象為龍象。如帝釋婆羅寶象步虛而行眴息之間超忽萬里。化其身為三十二牙。牙有七池。池七蓮華。華七玉女。女奏樂音。適悅三十三天。若取龍象為喻者。彌順化他。旃檀譬以戒益物。師子譬以慧益物。能以二法匠成於他。還為淨眾之所圍繞。四如是無量功德下結也。既言無量知結自他。佛真子者。跡為小乘。真子本是大乘真子。以大乘真子結上自他功德(云云)。次奉召中三。初光。次聲。後動。初光召。二各於晨朝去。是奉光召。朝是明初。用楊枝者即表行。初可表機動顯勝行。初遇佛光明。次更相謂言下。順光召。望前亦無蠲三障之文而有三業善文。更相謂言是口業善。舉身毛豎是身業善。生大苦惱是意業善。波羅奢是樹名。葉青華有三色。日未照則黑日照則赤。赤脈皆現。日沒則黃表未奉召。三善不生如黑。奉召悲哀如赤。無佛如黃(云云)。為欲利益去。簡順召之意。利益眾生簡非自行。成就大乘簡非小道。第一空行簡非淺近。此與佛之真子文會。次從顯發如來去。是奉聲召亦二。初大聲普告令最後問今奉此召。顯發如來方便密教。開常問極最後教興。次為不斷絕下。順聲召。若順佛聲教則不斷說法。三為諸眾生去。奉地動召亦二。初上山海震動翻邪見性。今奉此召。次調伏因緣疾至佛所即順動召。能召所召互相領悟。智能知智此之謂矣(云云)。二列尼眾為兩。初列眾。次發跡。列眾為二謂所奉。所召有四。名數位歎。等列中列上首三人。拘陀羅未見翻。尼姨女。通是二方女人之稱。別論者在俗為女。受五戒等者為姨。出家者為尼。但律中亦呼阿姨阿姊以法為親作此稱之。位可知。歎中先歎自行如上。次如大龍去。歎化他德亦如上。次亦於晨朝時去。是奉順三召如上說次比丘尼眾中去。發跡為二。初明初比丘尼跡也。皆是菩薩本也。先指通位次別指高位。菩薩語通未知高下。所以更釋本高跡廣。初雲人中龍者。若只於世人中如龍此不多奇。乃是賢聖人中之龍。次位階十地者。釋其本高。現受女身者。明其跡廣。跡何故廣。四無量心故。本何故高。得自在定故。尚能作佛。何以不能為九界像(云云)。他分此文為兩雙。初本跡一雙。後因果一雙。因果難見(云云)。次列菩薩眾亦為二(云云)。所召六。謂數類位名歎結。初一恆河沙者數也。諸經多以恆河為量者。有四義故。一人多識之。二入者得福。三於八河中大。四是佛生處大聖同鄉故多用之。此乃四悉檀意。次菩薩摩訶薩者類也。此翻道心大道心。釋論解菩薩十義一儘教化一切眾生。二盡供養一切諸佛。三盡淨一切佛土。四盡持一切佛法。五盡令一切佛種不斷。六盡分別一切佛土。七盡知一切佛弟子眾。八盡分別一切眾生心。九盡知斷一切眾生煩惱。十盡知一切眾生根。如是十門為首。復有無量阿僧祇門。是故名為菩薩。大品佛自明摩訶薩義。亦有十門。一當於無量生死中大莊嚴。二當捨一切所有。三當等心於一切眾生。四當以三乘度脫一切。五當度一切。度一切已忘其度功。六當解一切諸法不生法相。七純以薩婆若心行於六度。八當學智慧了達一切法。九當了達諸法一相。十當了無量相。是十門為首名摩訶薩。龍樹釋此十義。一大莊嚴者。不計日月歲數百千萬億劫。於生死中利益度脫一切眾生。二捨一切所有者。一切貴賤若內若外無所遺惜。三一切眾生等心者。憎愛厚薄冤親悉均。四三乘度脫者。隨其堪任皆使同到涅槃。五忘其功者。不得彼我亦不見能度所度。六知不生者。一切法皆不生。七行六度者。以清淨無雜心。行六度迴向薩婆若。八了達一切法者。世間所作之事皆悉了達。九一相門者。謂畢竟空也。涅槃相離憶想分別。十無量門者。一二三四諸增數法門。此十門為首。復有無量法門。是名摩訶薩義。此中應明四種菩薩。如別記文中多歎圓菩薩德。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一上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67 大般涅槃經疏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二   隋章安頂法師撰   唐天台沙門湛然再治   序品下   三人中之龍去明位。人中龍者出方便位。位階十地者住真實位。安住不動者本際常寂。方便現身者遍下地法界化益。四其名曰下。列名。一恆沙眾但列二人。海德者如大集中海慧菩薩。亦如下文大涅槃海八不思議。從此立名名為海德(云云)。無盡意者大集中此菩薩自說其名。舉八十種法門明無盡意(云云)。五其心皆悉下歎德。文為三先單歎上求。次約四弘兼下化。三結上求下化。初文敬重者此約理論。如下文雲諸佛所師所謂法也。大品雲。佛初成道觀誰可敬無過般若。我當敬重。即其義也。安住者此約證論。下文雲一切眾生及以諸佛悉皆安住祕密藏中。即其義也。深解者此約智論。下文雲。能生菩薩深廣智慧。如函大蓋大井深綆長。即其義也。愛樂者約事行論。如下文雲。雪山八字不以為難。日割三兩未曾稱苦。即其義也。守護者此約教論。如下文中仙豫行誅覺德破陣。即其義也。諸菩薩上求心大至此如海。略舉五義以示其相。次從善能隨順去。歎下化德。初總歎四弘。次別歎。菩薩已階十地安住不動不證涅槃寧入生死。憶本誓願隨順世間以大悲隨順起兩弘誓。以大慈隨順起兩弘誓。即總歎意也。次作是誓言去別歎。未度者度別歎。初誓已於過去持戒。戒是罪垢對治。以對治故垢縛得脫故。言解未解者。別歎第二誓。紹三寶種者是法門無量。別歎第三誓。若言刻檀鑄寶書修多羅剃頭染衣。此但事中相從三寶不絕。若發菩提心名佛寶。體解大道名法寶。事理和融名僧寶。此即理性三寶不絕。小般若雲。經卷所在即有佛及尊重弟子。下文雲。若知常住當知此家即為有佛。以此而推三寶不絕。即是無量法門。於未來世去。是無上佛道誓願成。別歎第四誓。三以大莊嚴去。是總結四弘。亦是雙結上求下化故言大莊嚴。若作別結第四誓者。未來作佛相好嚴身。十力無畏以莊嚴心。名大莊嚴。大品多用六度三十七品以為莊嚴。小般若中以無莊嚴而為莊嚴。下文以六度福德十地智慧為二莊嚴。六成就下結又二。先總次別。初總結上求下化福德智慧。次等觀眾生如一子下。即是別結下化四弘也。次亦於晨朝去。是奉光召。次舉身毛豎去。是順光召。存身意略口善及三障等。顯發去奉順聲召。為諸眾生去奉順地動召。釋如上(云云)。三二恆河沙下列雜眾為三。初二十一眾增數。次八眾同數。三一眾無數。初二恆河文為三(云云)。初所召中亦有數類名歎結。初二恆數也。非世所知故以恆量之。優婆塞下次類也。舍利弗毘曇雲。離欲男女。正法華雲。清信士女。大哀經雲。勳士勳女。或雲。善宿男女。雖有多種通名在家二眾。若別說者形雖在俗元未婚娶常隨如來。為二眾者此是離欲二眾。若曾婚娶今持五戒永斷俗法則於佛法有功名曰勳士。若俗法不虧而持五戒加復八齋名善宿男女。復次直三歸者名無分優婆塞。若一若二名少分。若三若四名多分。若具持五名滿分。經言具足即是滿分。又具持五戒近求人天即無分。兼畏生死。若志求涅槃是少分。若為眾生是多分。若知戒是法界攝一切法專為佛道是滿分。威儀具足者有威儀恆與禮俱。恆與戒俱。恆與無常俱。恆與慈悲俱。恆與實相俱。恆在首楞嚴定能種種示現。遍十界像。舉足下足皆具佛法。婬捨酒肆無非正道。住佛威儀乃名具足。當知五戒與威儀有本有跡。能於本不動普現眾跡。是名具足戒威儀。問優婆塞義若此聲聞菩薩佛復雲何。答義理必然未見名教。惑者不信。今試言之。四善根是無分。聲聞初果是少分。二三果是多分。無學是滿分。又此四分若於大乘俱是無分。若斷塵沙是少分。若斷無明一兩品是多分。若盡無明是滿分。故法華雲。我等今日真是聲聞。以佛道聲令一切聞即多分聲聞。若乾慧性地是無分菩薩。若八人至六地斷惑與羅漢齊是少分。七地修方便道是多分。八地道觀雙流是滿分。又三十心是無分。初地二地是少分。三地至九地是多分。十地是滿分。又十信是無分。十住是少分。行向是多分。十地是滿分。又通教十地別三十心是無分。別十地圓十住是少分。圓十行十回向是多分。圓十地是滿分。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而無見用即無分佛。初住初地能百界作佛即少分佛。二住二地已上是多分佛。妙覺是滿分佛。以是義故。一一法門皆有權實本跡。即此義也。問蛣□騝脣嵙鏍恣摯鞢慼慼慼慼撰滿熨w□檢□□□□奪櫬飥□□□□□□駽p□□檢□□□□□□□□□騖□□□龍□檢□翌蛂慼慼撫丑慼摹□檢□□□□□□吝□□□磻□檢□□櫸□□僚賂檢□□奾禜馬□椹□j□楏□□□姨□□□□□□□□□饈祐□楈示□□□□□□□埤□矩臨□駾娩□視奅□□權□□j□□褓□□□□稀媽矩杻樈□□□□□埤□□褓□□□□□□□□檢□□□□露□□□降f□覭迭慼慼阭e□□□檢□Z□飾□□□□玲E□□□□□□□槂□妲□□□埤□規□觭餺□飥□□□□隉慼慼撫mH□□□□□□□□□□□□聾□□□□誇□示□□□言飯□倫玲□□言飯□禶妧□□□□威□g□□□□大□榳□□□樀誇□祤橁□□□嫵□禶妧□□□言□駂□觀埤□言埤□□騖□□馭□埤□□首駰□□□□□□榜□□□□□□禖糖□□□□□獎□□□瞴歎ョ慼撚|□□Q□榆降f□□臨□楏□□祿縷□□□j□觚礸褓□□覯□□□椹□□馜□茶妼□□□楰□□龍□襐□□F□□□褸□椿秜藥j□檳□□□□□婁□□□□□p□□視餾□□娗姍姛褸□輦殺□□□□□許覘殺□□□□□□姍姛褸□奎□奭裀□論殺□□□□□□□□□姍埤□奎□奪□□樂□□□□姈p□□□□□婀□□□V□F□襯模□奾餺□娀檢□□妖□褓□禜糖□□□□示□□雷□□□□□託奰□□觝埤□觝婛楎□饟耔□裀□岐滲q姠□□觝埤□□碌□糖□□裀□□礸餿H奮□□□□□□糖□□□奅□□雷□糕□禶妧□□□□j□□鞳撢恁歎ョ慼岑恁慼歎ョ慼慼慼慼潸疇隉慼慼潘U逆□磻禶妧□□蓼□禶妧□逆□□詬□□□淚□馜饅□}□□□□妎褸□雷□送□量□騪□檢□□奾馜送□□復□模□□□□規□□楸□槄□□均鞳歎ョ慼R□□馲□規□裀□□□姍姍奎□奪□妲□□裀□□姨□□□□□□□延椸□□□□□□模□j□延橛□襦□獎□□□襄□榆R禭□□□□□□榷□□□禷□□示□□□□□飼□□□□□□\□餛魯□□□□□狊l礸□□□□□j□□奐□樓奐□妧□□祅妶妧□□□□j□□送□檢□禘隆殺□□□飀□矩□慄□□榖餾說榕餛□□礸□□菕憫砥撲q□□模□□□□埤□□□□□槄□□□□□禳慼潑]□|檢□□奈□襉□□□檢□□祏奈楈埤□驒□□□□□觜蓼□□□觜蓼□楈楈□□□□覈□觭餺□飥□□□覲觩□□□禶妧□□□□觩□□□禶妧□□檢□□□E□oE□□飥□□□女□禍褽□□□□□h□□□裀□□□□□□□□□□矩鷺□□□奪□□姍埤□□□□□□誇□□□拉G奪□□□□□□p埤□□□□□礹覆魯□□□荅□□□□騉□□□□橫□埤□妙□訪□褙□□□楅□□檢□□□碌姐槂□礹覆魯□□□□礹言埤□□□餽聾娶□□□□□埤□聾□□檢□□□□樀埤□□□□□□□□□□□□□設福□□□飀□□□詠本□E□檢□□□h□訪□裀□福□□□□□稅□□姵□罐□□□□□□騃□□□□□逆□□榖□覜□□饅□□□矩r□□□□□都□腹慼慼慼慼慼慼歎恁撮峞慼慼樁e誇□穡慄□榕飀□□□□襦□娞□□□□□檇K□□慄□□□襮檇h□□覲檢□騲□□埤□□覭□□□檢□橦馜言□□椻□露□檢□□□妘E□埤□□縜E□埤□箋□□□□□碌妘E□□□□鶠E□□□禖餾量穖□榕駍□覘便騁□□□馜覜□X~□□埤□□妘E□婝縜E□埤□□Xs馳姻□□送餖祅□□□樓□楺禂□楚□□□□覅覂□覿□□椸□楅□X瑮魽慼蝌腹撥]□□勵奎□□楋奏□□□□□□觜D飯祿拏□□□□□晼慼D□□□橫祿濾縷□□□Э╮撥]□楷□餽漏□□□楅□□□騠□驚□□□槔露馥□□□□楦□逆□□]□□說慼慼摩d□□□櫚□楏□□逆□□餒□□禳慼潟腹慼慼C所召為四。謂數類名歎。初三恆是數。次優婆夷下是類。如上釋。三壽德下列三人名。以壽為德即常等也。有人言。德鬘是勝鬘。勝鬘是王夫人類。不應在此。捨佉是三十二卵之母。從悉能堪任去。是歎德。歎文為兩。一略歎上求下化。二廣歎上求下化。初堪任護持即略歎上求。護者護正法之教。如上守護大乘。持者持於正法事理。如上敬重大乘乃至愛樂大乘。為度百千者弘誓緣由。現為女身者弘誓所作。故指此為略歎之文。次從訶責家法去。廣歎上求下化。還是廣於護持之意。於廣歎中三。先上求。次下化。三雙結上求下化。初上求文為二。初論事觀。次結成功德。事觀為二。初標事境。次出五門。初訶責家法者即觀境也。若只以箕帚婦禮為家法者太局。若三界輪迴為家法者太奢。今以五陰為家法果報。卷局籠檻繫閉凡愚之所保養。聖賢之所鄙棄。故言訶責。次自觀己身下。初是苦觀。四大相害諸蟲復啑。四大互殘身為苦藪。是身臭穢者是不淨觀。即五種不淨也。貪慾縛者薄皮覆之謂之為淨。纏著無已故名欲縛。死徇者究竟不淨。九孔當流者自相不淨。如城去是空觀。瓦木土石假緣虛立。三毒惡鬼止住其中。外誑內諂是故名空。是身不堅者是無我觀。是身無常者是無常觀。粗細兩觀如文。次從寧以牛跡去。結其功德。結其事觀合為七。一舉譬結其事觀。觀知此身過患彌廣。次舉三三昧結其事觀。道理深微。因緣者事觀。即是內外推求檢不可得故空。空無陰相亦無空相。以無相故所以無作。釋論雲。二乘緣真觀三三昧。菩薩緣實相觀三三昧(云云)。三舉大乘結其事觀。與修多羅合。四舉能說結其上求不失下化事觀。即是教他之法。五護持下舉護持結其事觀。即是理觀不動本地。六毀訾下舉其訶毀之事跡也。即菩薩之本結其事觀。是願力所為。七結其事觀即是正觀。能壞生死。在文可見(云云)。此意鹹是優婆塞章對治之門。男性剛直但論對治。女性愛染故備五門。五門同緣緣於實相。即事而理是妙對治。於菩薩章中是深樂大乘。守護大乘與上同也。雖現女身實是菩薩。是上安住大乘。次從善能隨順去歎下化德。如上釋(云云)。三以大莊嚴去。雙結上求下化也。釋如上(云云)。亦於晨朝者奉召也。各相謂言去是順召。宜應者宜順三召。獻供敬儀(云云)。次四恆河眾為二(云云)。所召有數類歎名。初四恆數也。次毘捨離城等類也。毘捨離翻為好道。肇師翻廣嚴。什師翻廣博。皆是國巷華整從此得名。離車亦黎昌亦彌離楚夏不同。此雲邊地主。或雲傳集國政。觀師雲。其國義讓。五百長者遞為國主故言傳集國政。罷政即出外為邊地主(云云)。諸王眷屬者是諸離車皆更互為王。即有皇枝外戚等還屬王類。三為求正法下歎德為二。初歎後結。歎為二。初為求法故一句明上求。次三雙是下化。一戒施。二折攝。三聽說如文。文似下化而兼上求。次從皆悉成就去結如文。列名如文。二如是等各相謂言去。是順召。若無奉召何得有順。舉順即知有奉順召。但明順動召。餘可知。次獻供敬儀如文。七多羅樹者。王性剛高不居物下佛力接之高七樹也。或雲只是隨宜耳。次五恆大臣長者。文為二。所召順召。所召有數類歎名。數類如文。歎中有上求下化如文。列名(云云)。從所設供具去是順召。設具中因食開常是順聲召。詣雙樹間是順動召。心懷憂惱是順光召(云云)。次列捨離既言六倍勝。前應是六恆。但王數可數。但除阿闍一人。餘者不須恆量。故數不言耳。文為三。所召奉召順召。初所中有類有名。類中簡闍王者。此王在後列名如文。嚴四兵去即是順召。是諸王等是歎德。具有上求下化歎德。而不次第者顯其無定。次亦於晨朝是奉召。三持甘膳等是順召。次七恆夫人眾。上列當世夫人。此列寡嬪淑等。文為二。所召順召。所召有數類名歎也。類中簡世王。又出本是三三昧跡為女儀。悉是權類。列名如文。悉皆安住歎德也。上求下化悉如文。各相謂言者順召如文。次八恆天女眾文為三(云云)。所召有數類名歎。初如文。次天女類也。此中多是三光。已上四埵已下天女之類。三列名如文。四作如是言下歎德為三。先歎報得天眼所見。次是諸下歎上求。三善能下歎下化。初如文。次歎上求中。欲聞大乘是深解大乘。威儀具足是安住大乘。餘如文。三善能隨順下。是下化。釋如前。亦於晨朝者是奉召。各取天木香者是順召。如文(云云)。次九恆龍眾亦為三(云云)。所召。有數類名。奉召如文。設諸供具下是順召。如文。次十恆鬼神王眾。文為二。所召有數類名。此應是同名。後列者是正四王仁等速詣是順召。供具如文(云云)。次二十恆鳥王增數至千億恆沙鬼神至白濕王。但略列數語類出名而已。其中或有歎德皆可解。是為增數。前二十一眾意從復有十萬億恆河沙天子風神雨神。是三眾同數。復有二十恆沙象王至二十恆沙仙人凡五眾同數。同數文竟。閻浮提中一切螽王者是無數眾。第二列中間眾。閻浮提是一邊。無量世界是一邊。其中間又為二。一結前列後。二悲近召遠。結前者結前三十四眾。簡出二眾者有事有顯。事者迦葉入滅定。定所持故不來。阿難為魔所□故不來。有所顯者迦葉為顯不捨細戒故。迦葉最長子方持佛法。佛若臨滅應赦細戒。告阿難言。我滅度後諸微細戒能持者善。不能者捨。迦葉後問何等是微細戒。阿難言不知。即訶阿難雲。汝面受佛旨。今言不知。可捨不可捨。又為外道所譏。師所制戒滅後皆捨。復不可捨。迦葉若來寧得執正此事。阿難為顯最後佛稱歎付囑顯神咒力。阿難若來則不顧問亦不稱歎。亦復不使文殊持咒解□。二眾不來其意顯此。問佛令捨細戒迦葉不許。師弟相拒何也。答不然佛為利根隨有利益。迦葉為鈍根還令如故。故非違拒。次列後為三。初人天。次山神。三河海神。初文者。即是諸四天上下之人天也。經言中間。中間何所不收。文雖不雲三天下及百億四天下義推應有。何者他方遠國尚復能來。東弗西瞿何緣不至。十方尚來。百億四天何意不來。若推中間之言眾最應多。唯可意知不可文載(云云)。次及諸山神下。他雲山神山形此未必爾。樹神示半身不作樹形。山神不必為山形也。直是神道附山而已。先列眾山。次談其相。後明詣佛。海神亦爾。如文。熙連者相傳雲。只跋提是熙連。今言不爾。跋提大熙連小。或言廣四丈或八丈在城北。跋提在城南相去百里。佛居其間涅槃。為散華所及。熙連未見翻。次其林變白下是悲近召遠。已集者悲未集者召。又為二。先悲近次召遠。初悲近者。凡現三相。娑羅如前釋。此林榮茂忽然變白。猶如白鶴。林中有鶴。當林變時與鶴無別。此有所表。榮若定榮不應忽變。枯若定枯不應如鶴。枯既如鶴則枯非枯。榮既忽變則榮非榮。非榮非枯中間涅槃者。表不生不滅而現生滅。雙林一變隨類各解。上達其本。下悲其跡。中根在悲達之間。現病品雲。下愚凡見言必涅槃。唯諸菩薩文殊師利等。能知如來常住不變。即此義也。次虛空堂閣綺飾分明者。表佛身相。天上天下最為第一。今身緣已謝。無上智慧不復居御下士所悲。又堂本地架而今處空則空中有堂而彫文刻鏤綺飾分明。不動不墮妙麗莊嚴表空中藏。具足無減中士所尚。又華堂嚴整光悅利益是其有也。高處虛空無人受用。是其無也。若有無事訖當收此空有。歸非空有。此上士所達。下悲上達中士悲達季孟之間。三堂下多有流泉浴池者。表佛身口。赴下流出無量言教。猶如浴池。浴池有二。一能滌垢穢。二除熱悶。表於佛教。能令客塵外盡無明內除。有妙蓮華者。表遵佛教。即是修因。因逾世果故引兩處為喻。化緣將訖如堂高。舉言教流潤如清泉在池。論其本體非去非留。語其利益故言去留。文雲。鹹睹如來涅槃之相者。一往是下士所見。若具足論應有上達下悲。具如前說。此之三相前後雖異而意同前。前以大聲勸問。問則祕密教顯如今堂下清泉流出利益多人。前面門放光五色遍照除三障生三善。令立行升進如今高堂。迥出去下陵空綺飾分明種種莊嚴。校前動地動水表於翻倒見性。今變林況鶴使不滯榮枯歸中會。極物之難悟。再更抵掌悲近召遠。相雖復異而意同前。但再令開曉。從四天王下即是召遠。若從前開文即第三召上界眾。凡有五章。初欲界天。先明四王。即是類也。各相謂言者奉召。良由聞見聲光即以天眼觀他。獻供而自營辦。來至佛所即順召也。釋天但有所召順召(云云)。乃至第六天其間三天略不出之。上至有頂此應是色頂。加列大梵王如文。料揀三頂(云云)。前論佛力應徹三種頂。此中論供具只明色頂(云云)。次列修羅王捨脂父正報劣天依報相亞。言光勝者此是大菩薩光故可言勝。次魔眾魔名殺者。波旬名為惡中之惡。住六天頂為欲界主。文為三。一類數二開恩赦下。三辦供上獻。上獻為兩。一奉咒。二奉供佛受咒不受供。問魔既弊惡寧得好咒。答此咒是先佛之法偶爾得之。譬如有人在國遇寶還奉國王。他解。咒是鬼神名聞。名不得為害。如盜者伺財財主知名。覺喚其名盜則不行。次雲咒是鬼神王名。若喚主名主勸其黨亦不為害。三雲咒如霹靂鬼神畏威不敢為害。四雲咒是密語如軍中號相應即放不應則治。鬼神亦爾。順況則護不順頭破。五雲咒是佛敕無敢違者。有人彈雲。咒是明咒大明咒無等等咒。若是鬼名等。五雲何令人得悟道果。今解不爾。若一向解不能契道。應作法門解之。諸煩惱是鬼名。無明是鬼王。善能破惡猶如霹靂。即事而真是為密語。第一義諦為佛所敕。依此法門必能得道。又是通別四悉檀意。前四別後一通。此解無妨。次大自在天即魔醯首羅。居色界頂主大千界。十地菩薩跡現其中。若法華中列世界主梵天王者此意雲何。若言娑婆世界主者。正是首羅。若言屍棄大梵等者。更舉二禪等收三四禪梵王耳。又雲。若言為世界主者。其實只領小千而已。經家美之故言世界主。私謂此是大千之中得為大千之主降此不得。文為二。一與同類是所召。二獻供是順召如文。次爾時東方下召他土眾。或雲聲光不至彼。彼佛自遣命至此土。若依前文光遍照此三千世界。乃至十方亦復如是。豈非光召。又彼佛遣文三召意足。香飯奉佛此光召也。往彼禮敬此動召也。請決所疑聲召意也。文為二。初明一方。次例三方。東方為三雙。初彼佛說此佛。此眾見彼眾。次此間大眾以不思議不見而見。見彼無邊身。無邊身以不思議不來而來。三復以彼供奉此佛。此佛不受彼佛之供。如此三相還是經初三種之瑞。彼佛說此。此眾見彼。即是聲瑞。此眾見彼彼眾來此。即動地瑞。彼供獻此此佛不受。即是光瑞。初雙中初彼佛說此佛。文為四。一明遠近二彼佛說此。三發來。四現瑞如文。次此眾見彼眾亦為四。一驚怖。二安慰。三見彼眾。四唱苦哉。然大眾見佛應生歡喜何以唱苦。聞彼佛說此佛應當入於涅槃。還是前聲瑞。覺地動戰慓還是前地動瑞。見如鏡之光還是前光瑞。聞見是已彼佛為此作涅槃相是故唱苦。問此眾皆是佛同行人何因驚怖。答今論實者意不在權。又十地位有上下品。上品所作下品不知。佛力所作佛借神力昆蟲能知。不借神力則不能知。此無邊身承佛神力而現此瑞。首羅驚怖復何所疑。次第二雙。初從大眾見無邊身一一毛孔。明此菩薩示不思議不見而見。明一毛道即是見小。容七萬八千城莊嚴巨麗即是見大。然其身量同等虛空。空非大小安可說。盡而復不妨從彼而來。鉅細相容毛孔不闊城亦不小。復聞歡娛受樂之聲。復聞唱言苦哉之聲。復聞純說大乘之聲。即是非苦非樂不相障閡。菩薩所以現此事者。表於今佛入般涅槃亦不可思議。次從爾時無邊身菩薩與無量菩薩。是彼菩薩以不可思議不來而來。次第三雙中初供佛。次不受如文。次例餘三方悉如文。問身既無邊此土他土俱在毛端。那忽從彼以來於此。是即彼邊而來此邊。此間大眾見從彼來。即是此邊見於彼邊。舊雲。少分無邊故有來去。此不應爾。既言量同虛空。虛空豈有少分多分。既言少分則不同空。今明菩薩不思議色即邊無邊。無邊即邊。非邊非無邊。邊即無邊量同虛空。無邊即邊自彼之此此見彼來。雖邊無邊非邊非無邊。而能邊無邊故稱不可思議。若有定者非不思議。例如丈六梵不見頂。非見非不見。能見能不見。譬如帶鏡身邊身在鏡堙C埵茷D堙C非埵郘堙C又如日不下池水不上升而影現水。頑閡之色尚復難思。況不思議寧以情取。從娑羅雙樹去。大段第三結召請中二。初結眾集。次結瑞相。瑞本集眾。眾既已集瑞亦隨竟。故須兩結。初結眾集又為二。先明其處不可思議。次明其人不可思議。初文者三十二由旬能容五十二眾長旛大蓋人無妨閡供具無傷。又鍼鋒微塵容無邊身已不思議。況受四方十方微塵無邊身菩薩。復有幾許眷屬。供具人無障閡具無損傷。此是處不思議。次人為四。初從十方下結他方眾集在鍼鋒及閻浮者。結此土眾集在雙樹。此是人不可思議。二簡應集不集不應集而集。應集即迦葉等三眾。不應集毒蟲惡人惡鬼等三眾。此明集不集俱不可思議。三明眾集利益。謂集不集眾等起慈心。集不集處等皆嚴淨。羅那婆神者是集眾。三千大千眾生是不集眾。又揀除慈不慈。不慈者一闡提是不生慈心。慈不慈者皆不思議。從爾時三千世界以佛力故下重明處。三千是眾集處。十方世界是不集處。等皆嚴淨如極樂土。故言十方亦復如是。以眾集故致此利益。不集處不集眾不發心尚不思議。況復如來示生示滅寧可思議。此是結眾集竟。次從如來面門下結瑞相竟。從前至此總有九瑞。共成三意。但作一收。所以然者。聲光及風皆從口出。若收光入口風聲例然。收聲則息教。疑者問誰此表師去。收光則息照三障闇於道三業善不。生此表主去。收風則息神變顛倒無由得轉此表親去。大眾見一解三見收聲入口知必失師。是故嗚呼而哭唱言不受人天供養此哭失。由悲無法食見收光入口知必失主。是故哭言聖慧日光從今永滅。三障誰除三善誰發。見收風入口知必失親。是故哭言法船沈沒誰破無明此岸度到涅槃彼岸。三種之哭。哭主親師。嗚呼是意慟。號哭是口哀。戰動是身苦。三業悲戀乃至於此。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二(終)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67 大般涅槃經疏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三   隋章安頂法師撰   唐天台沙門湛然再治   純陀品上   釋品為三。一辨疏密。二辨德行。三釋名。初意者依天竺文猶屬壽命品。開破今昔常無常義。於義則密於文則疏。謝氏從人從事題純陀品。於文則密於義則疏。今明涅槃施章。於梵漢兩文俱無所失。隨前人則施常命。隨後事則施常修(云云)。次德行者。純陀是二恆之數。何故別立一品。略明十異。一時眾先供而後請純陀先請而後供。二時眾三請佛皆默然。純陀一請如來即受。三因受大會。四因食開常。五自請住。六騰眾請。七金口歎。八大眾歎。九當徒問答。十往昔誓願眾無其一寧不立品。問純陀十異迥超眾表何不前供而後獻耶。答後供者讓他德也。舊明五讓謂賤讓貴凡讓聖粗讓妙少讓多近讓遠。今依文宜為十讓。初以俗讓。道謂僧尼眾。次以凡讓聖。謂學無學。三以淺讓深。謂諸菩薩。四以賤讓貴。即國王大臣。五以顯讓冥。謂天龍鬼神。六以少粗讓多妙。謂人天等。七以財讓法。即是魔眾。八以同類讓異類。即師子鳥蜂等。九以近讓遠。謂十方菩薩。十以城旁讓隱遯。忍辱仙眾。五讓收文不盡十意粗周。問何故昔默今默而有受不受異。答佛意難如。今通別兩解。今昔二默俱是四悉。世人所默有受不受。佛隨世界故有二默受不受異。或宜默受宜默不受。二俱生善。欲生彼善故有二默。破惡得道亦復如是。聖無唐捐非凡所測。別釋者時眾無奇緣弱不感。令追責往緣是名世界默然不受。初若發言不受則後供息心。眾供都集普皆等受。是名為人默然不受。默不受者貶其不能因食以明不食開無常顯常無勝治力。是名對治默然不受。若是食身可默受食法身常諸無食無受。是名第一義默然不受。默然不受是佛境界。義不可盡略言四耳。三釋名者。純陀名也。六卷雲。姓華名子純子之與陀二文互出。舊雲。本名純陀後大眾稱德號為妙義。今則不然。純陀是彼音。妙義是此語。先立嘉名。為最後作瑞。所以大眾稱美。不應名德兩分。例如善吉空生即其儔也。然妙義淵博不可言盡。略示其十。謂義妙解妙檀妙位妙德妙感妙通妙說妙田妙益妙。義妙者三點四德不縱不橫不並不別。佛及眾生皆悉安住祕密藏中。文雲。諸佛境界不可思議。一切法中有安樂性。解妙者解大涅槃微妙智慧照窮理性動合機宜發心畢竟等無差別。文雲。言純陀者。名解妙義雖受人身心如佛心。檀妙者。八斛四斗充足一切鍼鋒大眾。文雲。令汝具足檀波羅蜜。位妙者。雖在居家蓋諸無學工巧之賤。釋梵歸仰如盛滿月映蔽星辰。是優婆塞等法王子。文雲。如幼出家墮大僧數。德妙者如前十異十讓。為佛為眾之所稱歎。文雲。南無純陀南無純陀而為我等之所瞻仰。感妙者東方佛使作大神通人天枯燥齎持香飯獻而不受。九方亦爾況復人天。純陀一請即為哀納故知物妙非妙食粗不粗非粗非妙。文雲普為大會哀受純陀最後供養。神通妙者始辦供具地六種動。正獻食時說十三偈如經即神通妙。說妙者巧興五難善覆有為如經。田妙者最後入滅是良福田。文雲汝為眾生作良福田。益妙者因受其供普受大會則財益。一切因食開常即法益一切如經。純陀大士具此十妙及餘無量一切諸妙故名純陀品。若依經名應言十大若依人名故言十妙。妙之與大左右之異。從此訖眾問是涅槃施。分文為三。此品施常住五果擬對此土雜類眾。哀歎品施勝三修擬對此土聲聞眾。長壽品去。隨問而施擬對此土諸菩薩眾(云云)。問有他方眾何文擬之。答從現病品去更明五行十德。師子吼問性及迦葉陳如。擬對他方諸菩薩眾。然佛平等說普雨一切豈容分隔一往分文以示起盡於無分別中作差別說。問若爾始終只是一涅槃施則無餘章。答前明通意得作此說(云云)。此品為四。初因獻食以明不食。不食是常破於無常開非常非無常。二因其請住以不住破住開非住非不住。三因於論義有為無為且共置之開非有為非無為。四因催供明為滅須食為不滅不食開非滅非不滅。四段在文可尋。生起者眾被召來意在開密故因食明常。常則應住故因常請住。住非圓極。是故遮住以無住破住。住與無住互成得失。故有為無為且共置之。若置非求是是亦無是故即非是。是故文言方便涅槃即是而非故催其施今正是時。第二第三亦復如是。是非俱非寂滅為樂事窮理盡故低頭飲淚而辦供也。通別者雖分四段不可一向。何者圓滿妙說義不可盡隨其類音各各得解不可各解局於圓法。今三意望之一別舉常破無常。文雲我今施汝常命色力安無閡辯別明於我。以有我故所以論於我住我觀。若無我者誰住誰觀。文雲汝今當觀別明於淨有為不淨無為即淨。文雲善覆如來有為之相。別明於樂樂即涅槃一切諸佛皆至是處。文雲生已不住寂滅為樂。若一向從別則成對治失於圓旨此義可知(云云)。二明通者今所明常不言常異於我常即是我亦即淨樂我即是常亦即淨樂淨樂亦爾。文雲是常法印即是諸佛之法界也。若但是常常即缺減不具四德寧當得是法界印耶。三明非通非別畢竟清淨。何者若但是常破於無常是待對法經論所害。釋論雲無常者是對治法非第一義。常治無常亦復如是。中論雲若法為待成是法還成待。今言常者非常無常故非通別。若是通者通即對別別既被非通寧。得是。當知常者非通非別。文雲二施果報等無差別無通無別。乃名為等我亦如是非我無我。文雲汝今當觀諸佛境界佛境界者無我無無我淨亦如是非淨非不淨。文雲有為無為且共置之捨有捨無即非淨非不淨樂亦如是非樂非不樂名寂滅樂。文雲不應思惟長壽短壽無長無短即非樂非不樂如是三意不可定。三不縱不橫不並不別即通而別即非通別不一二三而一二三須識圓妙乃解於常。又此四文成前起後。言成前者。上大聲普告令最後問為欲顯發方便密教。今果為開雙非之教上面門放光卻障生善鹹欲成就第一空行。今果勸觀諸佛境界。上地動翻倒鹹歸佛所。今果示有為無為且共置之欲求正法應如是學。如是學已寂滅為樂同於如來所至到處故涅槃施成前召請等義。言起後者。教觀諸佛境界即般若德。欲求正法應如是學且共置之即解脫德。寂滅之樂佛所到處即法身德。如此分文即顯佛語上中下善不徒開章。初獻供文為四。一請二受三難四答。請又二。初經家敘德。二發言陳請。敘德為二。一敘德。二敬儀。先敘其讓德。次敘所為德。敘讓德中兼具十意。優婆塞如前釋。此即三讓。謂俗讓道凡讓聖淺讓深。拘屍城如前釋。此是以近讓遠。城旁讓隱遯工巧之子有二義將作大匠子則貴執斧子則賤未知是何且指以賤讓貴。以粗讓妙。同類十五人者。一本雲五十。雙卷雲五百十五。據端首五十。據親近五百據徒屬。或當如此。此之一句是同類讓異類。以顯讓冥。以少讓多。今敘意者。此人正為請。佛受供即是以財讓法。依文證義義自滿足。次為令世間得善果者。敘所為德善果多塗。謂可意果無漏果隨分果究竟果。可意果者賢聖所訶。文雲我今於此處不求人天身。無漏果者二乘灰滅。經家所歎。必非自調自淨之果。隨分果者。三賢十聖住果報分而非極。下文雲我今所獻食願得無上報。故非分果為令眾生得佛菩提究竟之果。次捨身威儀下。敘敬儀威儀不同。謂俗威儀。道威儀。法門威儀。佛威儀。如波斯匿王見諸佛時捨五威儀。冠劍□□□□詛槄□□榜騄□飽慼慼慼熱u□椿票□□□□□□埤□□諸□h□□□駩□奼都履駭飀□婖□□□埤□□勵□奿□騫觀婖□□□□□□埤□□襆□□□露□□馳埤□楏轢□禜□□□□□榍□□□妳婖□□□本□禜□壘□□□□諸□□□埤□餿稢□□□□□蔦□□稢□大□褸□騢□□□□□□奼省□□□□餾輦□□□□楷檢□□□妒□矩□□□□□楯檢□□□槶□H□餛□□□□□樦榬□槄□襼□□□駝F□檢□□榩賂駉餾輦□祰□□□諸□□飀□□□祜□埤□妗□□驚詠椸橖□□奏□祜□□桌□□□妘□□雀E□部慼慼慼慼慼撢均慼慼慼慼憔癒慼摩x□□□□覭□□□□殺□□□□視□□□視□椻□□□榕□嬈□祜□□□□飀□□□□襏□□槶□□夾□□□□□吟□□□覲檢□□□□榕嬈□祜□□溺□□糖□□□□□□□□□□履埤□□榭□□□覕□□□□□言奪□覬□褓□堅覕騫襑□□馭□□□□□□□槄□椹□□□切如□禂□欖雷祿綠□□模□□□□椸□□褾□□祉秦量礸□輦□如□□□□□□礸□祛□□□覘□如□□□覗□□□駝E□輦□如□□□□奏社□□□□□□□祐□L鯚饜捸慼憐p□糕椻妄痢褽□□□□□□□□媽□□□褽□□□□延覕糖□□覭襜□□□□□□□□□□□騫□□□□□□駂□□□□送餞樈劣□□□騇□榱□檢□□楰□□□褒衽□□椹□□□□□診□祅□□□靈□檢□□妅覂□婖□禭□□逆□覘靈□檢□□露餞本□□□□鞢撳H□p□□倫□□□□□□□□□□□□□□社□□□□□婠信□□禈□□飯□縷□n□飀□□□□委□□□□□□□□楈□□D□□□妶妧□□□D□□□□□礹□□□□□□□□埤□□□□□□□槄□切妨糕椹□□□□□榬□□行□□□樄□□楰□□□□送飀□娭□觀□□□□□□□□延□□□□□延□□□□□飀□□腹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摯鞢慼慼撬^檢□□□磻□□□□□磻□埤□□□磻□逆□□禕□□□□□□□□□□□逆□□□□□□□裀□□□□規□□□□□□□□逆□規□□鶴祉耔□鞳播□□□逆□□□□玲裀□□□□□襉耔□龍□□□□□j□□□□□贊□□□□耔□□□□□□□□□□□□□□□□菕s□椸□黎□□延□□□□□□腹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撐}埤□□□□□□露駛□□□降倫□□量E□□□□□□社檸□□□□糯□□□祑□□□量腹慼慼慼慼慼慼H□禭□□□量均慼慼慼暴s□本□□觾飀□□□□□□□□□□□E楰□□□U饎□鶴□□□□□飀□□秪縑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敵吽慼慼撈E耔□□姪j□□散□□□□□□□□社檸飼□秪j□□□饛□□孌□□拏□不□茶送□檢□腹慼敷S□餿□□□西□□□□祛□□褸□□□□送□□□□ё唌t□U駿□□□□□□□□夾□j□槾婖□□吟□□覘罐□j□計□□□□馘涼□□娾□□□□j□橙□□□□馘梁誇□□癒犛J□j□□□□□□□□□設□□□茶送□檢□□□聾□□□□□槾送□□□□□□□□餘稷魯□□□□j□餾□騖□餘禗□饌椻患□糖□□□□U飀□□g□□□龍□隸姪覶妧□□槾婖□□餺□駕□□□祠□□□計□□□□饛□□旅□□□□橙□□□□樀埤□□秜D縷□□□祅楑□玲□□□餞槭馱□U埤□□□粿□□□樔□□□□□□X怴慼慼慼U奅楑□穛□模□櫓饋槔□通檢□□□□□□褓□□□□餞橚□□□□□楉榵□□餞楖□□□埤□□□秪j□□□□□□□□□□式慼慼慼慼毅瞴慼慼模瞗慼慼模D□榜餽□拌椸□□□□□馯□□檢□奢i□□□□□□雷U駭□X{椸□□□槾糖□□□□□□奉U駭騭□□G□餘祉社□□□□設□□祛□□飯□□□累鶴□□□饛□餘祅槾饉社□□□祏□□累□□廓榃□D切埤□餼□□□□□□□□餺□礸□露□□□奾禭□露□□□□□□褥j□妖□□□駔規□裀□榭□□禘孛瘖捸慼慼慼慼慼撫l逆□餘礸□茶騪□□□□□礸□□□□□□□□礸□□□□□□□□礸□□□□□□□□送飣□□□□□□□□□□□□□s□榱□社檸切埤□襾E□□輦鈴□□□□□示褓□□玲□□孌送□□□□□□□□□□延□餘逆□□□D列□馭□□□礸□□餞槭馱□U埤□□□□楏□X怴慼慼撫r□□□駕□延□□□□延□□橡練□□逆□媧秪襤□□楜□埤□□□□耔□□□鞳慼慼慼慼慼熬Z稫□□延□□橡立□□逆□散□□□□□騖飀□□t□G□糖□□騖饁□□粿□輦殺□檢□□□□送□□□□□兩□驛襤驛褸□□□□□□□延□□橡鷺楛□逆□椸餽□□牷U埤□詠榠駷□□奅騫□□視福□□□□□楏礸□榜饅餛□□□□□□□稻秪j□□□椽□□立□□逆□□□婛□□□□□練□□逆□□□□□□靈娊□□□□□練□□逆□□賂□□饛□□逆□J□□姴□□□列餺□□□□j□□□□{□□□□□都□□□□□□□□□□□□露飥□□馱□U埤□□立□□□鷺榭□□榭□□淚□立□□□露餘穡吝馱□U埤□□□□□饛□礹□□□奪□□□J□示□□□□□□□J□禘聾榭□祈□□誇□□□□□□□碌奈□□□□□□□□□□□□□□□□楸襑□□□□□□□□□楸襮飀□□□□□□楸訾□□□樺□礸□□餞椸餽□穡輻□楅祤槭馱□U埤□□饈香□□□□□□□□□嬌□□E□□□樗葉駽躺H□饅奅椸□□旅□□□□□診□□□□樑□□□□□□綠□逆□奈□□礸□J□稀埤□□□姾餽姾駂□逆□□榖□□□婦觤□□飀□□炭瓷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暴G□餺□視餾□騖□□饖□埤□馘立□□□榕孌馭□□□□散□□□[□□□□秪}□□饖□□□散□□□□祥□柳□禜饅餛□□□姊□□□□□□稜□□楱□□飀□□□柳□□□□□□□□□□□倫□□□□□□□逆□詙□騖騭□秅粿□□□楅餛□□婧□□鶴□□襖□□婧□妲騭□騏騖飀□兩□婛□□□□楛□□兩□□矩鈴□□□□□婛覘鈴□□馱□□奅□□□礸□□准I□□餖禍□□礽□穡黎□□□□□視□□□□□榱□騫□□□□□襑□□□□□□□聾榭□逆□□楸襮馘□□□□聾槷□逆□□楸訾輦□□□□聾褓□逆□□□□埤□駟妖禗裀□餖滿憔h□□□設□襐襴散□□忡秪j□礸□□媧礹□祽送□□□□□□禕好□□囊媧逆□□G□騇□騏騖餕□矩□逆□楰□□□樲逆□□槄□□□檢□□□□覆麗楜覭□襴散□□□□飀□覭禳奐襾□□□□□□禳奐褸□□□□□姊馘練秕埤□□□□倫覈□□祐褸□柳□□□□禪祐褸□倫□□祿□U奐褸□□□□□□旅□褸□□飀□□妲粿□詙□駒埤□□楰□□□□送□□□□□裀□□首□□奐訪柳□□□倫□□祐詙□飀□楰□□□□□玲□□兩□□楎□□縷□□楛□□飀□黨蝖慼憤間撙飽模j□□祛□□□□□□□□□□□熔痋慼撙飽憔銵慼慼撫|□□餖楚慼慼慼慼熬a□□褸飀□□□□娭□□□□□□□□□□□禈□K□□□妧□□□信□□□□□□□□祅娶□□□秜p埤□□椸□襜褽□□□娶□□□□j□覘□聾□□誇□蓮禳模Lq□□□□□□□襤□□□□□□□□間慼慼C次我今無主無親去雙結上法譬中所失之請。三如羅□羅者。雙結法譬中求失之請。佛是金輪即羅□主。又是親師我及一切亦復如是。事三如一同羅□羅。從爾時世尊去第二受供文為三。一許受施。二正受三釋施。許受又二。一敘許。二佛唱許。初經家舉三號。佛然其所請故以三號而對許之。舉世尊許為主。舉種智許為師。舉調御許為親。既許為主即斷其貧。既許為親即袪其窮。既許為師即除其困。三失還得三求遂克。世尊者一切之所瞻仰。如世孝子之事親。如婆羅門之事火。如諸天之奉帝釋。事親即親義。事火即師義。奉釋即主義(云云)。又世尊者。如學無學等眾星之瞻佛月。如四種菩薩海水繞佛須彌寶山。檀林師子等喻喻戒定慧。世所崇仰故言世尊。一切種智者或以相好色身遍對一切一切各解故名一切種智。何者世有眾生事八十神一神一好隨其所睹見其所事。如來一身遍令其解故名一切種智。又不以色身為佛。以一切種智為佛。一切種智依此色身見相莊嚴。當知智慧具足故名一切種智。調御者稱適機緣應生應滅應受不受皆為調御一切眾生。他經以調御丈夫為兩號。今經合為一號。文雲自既丈夫復調丈夫。善哉善哉者印其法譬兩請。次我今為汝除斷貧窮去。是佛唱許。斷貧是許主。法雨是許師。生法芽是許親。從汝今於我去是正受。汝今於我欲求常命色力者。述其請父。安者述其請主。無閡辯者述其請師。我當施汝者。即是許三(云云)。舊明涅槃正體是常治於無常故序五時雲般若雖明尊特之佛為成無生。楞嚴雖雲七百僧祇豈及法華無量壽。法華無量壽猶是無常。至涅槃教始明常樂。遠斥鹿苑近破法華。同歸涅槃圓常窮源盡性之說。如此說者偏摘諸經對緣一句作無常義。偏取涅槃破病之常以為正體二塗俱失。何者般若佛母涅槃佛師。楞嚴三佛涅槃三點法華一乘涅槃佛性。一乘即佛性一切眾生悉一乘故。雲何一乘還破一乘。法身雲何破於法佛。佛師雲何破於佛母。故知惑其方便迷於部教。互相是非失其正旨今所不用。地人雖無五時之執以當現常破無常義義勢相似已同舊壞。興皇解雲常無常者藥病相治無常治常。若識無常是治常方便病去藥盡。若不識者執藥為病。病即斷見故雲王今病重。常治無常亦是方便病去藥盡。若不識者即成常見。識兩方便能斷斷常則非斷常。故智者見法生即滅斷見。見法滅即滅常見。若不識者還是二見。今明此釋與舊不同。若得意者無所間然。逐語生想俱同前病。何者彈常無常。是互論方便指非常非無常而為正體。如避空求空去空逾遠。何者佛言二施果報等無差別。若其昔說五果無常今說是常可是差別。若常無常俱是非常非無常者方是等無差別。亦是顯發方便密教。若得此意般若楞嚴莫非祕密。然此常義斯教之喉衿。眾經之心首。群聖之窟宅。諸佛之法界不可思議。如來智慧說不可盡。若嶷然常若當現常若破病常豈會圓理。今試言之。夫佛出世本為大事因緣。大事因緣即是常住常法包容故名為大。常立諸法故名為事。常機常感故曰因緣。常無差別差別說常。下文雲諸佛所師所謂法也。以法常故諸佛亦常。三世諸佛悉師此常。常無師弟師弟俱常。如是分別名世界常。我今為汝除斷貧窮無上法雨雨汝身田令生法芽。汝今於我欲求壽命色力安樂無閡辯才。我當施汝常命色力安無閡辯。又雲我今哀憫汝及一切是故今日欲入涅槃。若諸天人於此最後供養我者悉皆當得不動果報。如此等文皆明常法發生常善是名為人常也。若欲遠離四顛倒者應知是常樂我淨。我是佛義常是法身樂是涅槃淨是正法。以此四種破四顛倒。又雲先所修習四法相貌悉是顛倒。欲得真實修諸想者如彼智人巧修我想常樂淨想。譬如明醫先以鹹苦治其本病。本病雖去復患鹹苦後以淨乳治於鹹苦。佛亦如是。先以無常治其常病。常病既去更病無常。今以真常破昔無常。故雲我為醫王欲伏外道。是故唱言無我無人。為此因緣而說有我。常破無常亦復如是。又東方雙者即是於常為破無常。又二鳥雙游譬於如來無二二用。如是等文皆明常法對破無常。釋論亦云常與無常是對治法非第一義。是名對治常也。第一義者則非常無常。今經亦云二施果報等無差別。若常破無常無常異常。是則差別非第一義。第一義者非常無常故無差別。若二鳥雙游明其二用。二鳥俱息明其雙寂。即用而寂寂滅為樂是大涅槃。如是等文皆第一義常也。當知是常四悉無閡常亦間隔因緣大事。常亦寂絕畢竟妙理。常亦出生建立諸法常亦對治破於倒惑自在若此。雲何偏據是於對治藥病互論埋沒圓能害諸經論。又大涅槃本自有之非適今也。又二十五有悉皆有我。我即佛性佛性即常。佛性雄猛難可毀壞。此多文義即是現常。又雲夫有心者皆當作佛未來當得常樂我淨。如是等文即是當常。又三世有法無有是處既無三世何得復有現常當常。淨名雲但以世俗文字說有三世。非謂菩提有去來今。若固執當現各據三世不解我意寧會偈旨。又此常者顯發如來方便密教。昔覆於常今開辯常無別。今常異昔無常開昔無常即是今常。次我今為汝斷貧窮者若除四趣貧窮。即開諸惡無常而顯於常。下文雲懺四重禁除謗法心盡五逆罪滅一闡提。即其義也。若斷人天貧窮即開諸善無常而顯於常。文雲我今於此處不求天人身設使得之者心亦不甘樂。又雲因滅是色獲常色等即其義也。若斷二乘貧窮即開無漏無常而顯於常。文雲為諸聲聞開發慧眼(云云)。若斷方便菩薩貧窮。即開六度通別無常而顯於常。文雲令諸菩薩了見佛性。又雲自此之前我等皆名邪見人也。總而言之開諸有餘悉是無餘。開諸不了悉是了義。是名顯發如來方便密教悉皆安置三點四德祕密藏中。又此常者即是佛性佛性即常。既開於常即開佛性。既為此等作親開正作主開緣作師開了。除斷貧窮開境界性。悉皆當得不動果報即開果性。若例此義何人何法何教何行何位何用而不是常。何法不是非常非無常。豈復更有善惡三乘差別等性。畢竟悉是大般涅槃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不可思議。豎深橫廣無邊無底。能建大義充滿法界不可窮盡。何得判是嶷然破病當現常耶。如此常義猶若虛空。略對四家示其梗概。次正受中五果之名文中不釋。私雲五既並果具攝因果一切萬德。先消名次對法。五法並常故初雲常。連持曰命。常命則以無始無終而無斷絕。以非色為色。吾今此身即是法身。作用為力遍一切處用無窮盡。不動名安雖具力用安固不動被機有辯。無緣慈悲普施法藥。次對法者此即三密。命即意密。色力及安即身密。無閡即口密。亦名四德。意是常德。身是樂我。口即淨德。若得此意遍一切法無非此五。佛具此五故以施人。以五常故施亦無盡。言無盡者即五果也。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三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67 大般涅槃經疏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四   隋章安頂法師撰   唐天台沙門湛然再治   純陀品中   二何以故去即釋施也。釋初釋後中間可知。此意非但後教開常開初亦爾。既舉諸教例知行位證人亦復如是。是常法印印於一切無不是常。初後供養即是行常。初後法施即是教常。初後二施必有其人。即是人常。初後果報即是證常。證必有位即是位常。等無差別即是法常(云云)。復次等無差別者。若依答文有種種義。或初後皆受皆食皆不食故等。或初後皆得五果故等。或初後皆見佛性皆斷煩惱皆能說法故等。若依楞嚴初後皆如皆空故等。若依釋論初後皆是諸法實相故等。若此中意即是初後皆常故等。常者即是非常非無常之常故等。若得非常非無常意歷一切法教行位人等無差別。問一切眾生常為現為當。答已如上說三世皆常。問若現常者眾生即佛耶。答如胎中子豈不同父姓。若同父姓寧責耆少。凡有六即。一切眾生即是理常。聞大涅槃解知佛性即名字常。知性能修即觀行常。如夜見杌即相似常。金錍抉眼三指分明即分真常。無上大覺即究竟常。如此諸常疑何等常。阿耨菩提翻名釋義如常可見。受最後供一期事畢法理具足。汝聞見此依而行施檀必具足。三純陀設難文為二。初總非。不然後別作難。冶城作四難。開善作五難。名目不同(云云)。今明五難。一有智斷無智斷。二有聖號無聖號。三具四身三身。四具度眼不具度眼。五得五果不得五果(云云)。初一難具論自他。後四難唯論於自。此難本明受者福他。初既備舉後不煩文是故略之。然此五難芰角難解。何者至理寂滅無大。無小。若垂跡化物緣有利鈍應有勝劣。小緣所見初後俱劣。大緣所見初後俱勝。若始坐樹下受牧女乳麋食。此食已十力充滿此小緣劣見。若始坐華臺眷屬菩薩悉坐華葉。十方諸佛放眉間光入華臺頂。諸佛眷屬放眉間光入華葉頂。華臺菩薩三昧受職成於報佛。華葉菩薩成於應佛。此大緣見勝。當知牧女與諸佛不同乳麋與光明永異。此即大小二佛最初受施。若見佛自行乞食到純陀捨食檀耳羹。中夜入滅輿向雙林以火焚身此小緣劣見。若見純陀悲感但獻八斛四斗不思。議供充飽一切。見十方佛遣大弟子缽盛香飯奉佛涅槃大緣見勝。當知乞食與送食不同香飯與檀耳永異。大小二佛最後受施其相若此。例推智斷乃至五果亦應各異。純陀芰角將大緣之後並小緣之初構差別之難。佛約大緣所見初後無差以答。則涇渭皎然初後不二。今更引經而分別之。勝天王中。初坐樹下有四種相。或見坐祥草。或見坐天衣。或見坐七寶。或見坐虛空。像法決疑經。佛入涅槃亦四種相。或見拘屍土石樹林。或見是七寶莊嚴。或見是三世諸佛菩薩所游居處。或見是真如實相純佛境界。前後既現四相不同。例推智斷乃至五果亦應各異。今更對教主而略說之。若三藏佛初受乳麋未有智斷。不能化他令得智斷。凡法未離不得聖號苦行體羸外須雜食。無漏未發內有煩惱果縛尚在是後邊身必歸磨滅是無常身。雖行事檀未得理度檀不具足。乃至般若亦復如是。父母之身但是肉眼未有通明故無四眼。既受食已自得五益能五益他。觀純陀言專引三藏佛初成為難。若通教佛菩薩道時已斷正使無漏現前自得智斷。亦令他得已捨凡法入聖人位。誓願扶習現坐道場示受食身。無復四住但有習氣。名無常身後邊之身。非是正使無常之身後邊之身已具亡三檀波羅蜜乃至般若。已得四眼未得佛眼。示消揣食福利於他令得五果。純陀所難都未涉此。若別圓佛初受施時如佛所答我成佛來無量阿僧祇劫久具智斷令他智斷。乃至久已不食不消無五事果示現初成初受後成後受。豈可以劣見之初難勝見之後。初後二果等無差別其義明矣。四佛答為兩。初正答五難。次普受大會。初答第三四身三身之難者。身有離合故有四三。常是此教之首故超而答之。但純陀先舉三藏佛初以作難。三藏之佛六年苦行精氣殆絕乳麋資益身力充滿則是食身。如是食身從業緣現故是煩惱身。三十四心斷子縛盡唯果縛在是後邊身。終必入滅是無常身。故舉為難。佛今以三破四正言後邊與無常同故合為一無常身也。汝舉四身乃小緣所見大緣所睹則無此四。何者光明者即是智慧。智慧者即是常住。常住之身則非食身。又光明者即是智慧。智慧之光破煩惱闇非煩惱身。若始斷煩惱猶有果縛是後邊身。今非始斷故非後邊。四大果縛可是無常。常住智慧猶如金剛故非無常。大緣所睹唯三無四。何況如來已於無量阿僧祇劫無此四身。大小雙非四三俱遣。即是非食非不食非常非無常。非煩惱非不煩惱。非法非非法。非邊非非邊。非金剛非不金剛。能赴兩緣作四作三。而於如來非四非三玄而復玄。是故二施果報無差明矣。次從善男子未見佛性去。答第一有智斷無智斷難純陀引三藏佛為菩薩時納妃生子棄國捐王。樹下坐草起洗受食。是時未斷一毫煩惱不能化物據此為難。佛以大緣所見為答。破於藏通二緣成佛。何者二緣所見非但三藏未受食時不見佛性。受已作佛亦不見性。通佛亦爾。當知未見性者雙破二教。若華臺菩薩受佛職。時入金剛定登佛職位。得三菩提明見佛性常身法身金剛之身。即名為智無四種身。即是於斷亦能令他具足智斷。又入金剛三昧即金剛身。破無常身即一番智斷。得三菩提即是法身破煩惱身又一番智斷。究竟見性即是常身破於食身又一番智斷。亦能令他具足智斷。是故二施果報無差。智斷無殊得名時異。三從菩薩爾時破壞四魔去。答第二有尊號無尊號難。純陀據三藏菩薩在家之日有輪王相是人中天。從出家來至受食時猶未得道尚劣生天何得尊號。亦非生天之天。乃至不得作生淨天之天。既無此號故言猶是眾生。佛今不以三藏為答。乃以大緣所睹華臺。華臺菩薩已破四魔。故釋論雲得菩薩道破煩惱魔。得法性身破陰死魔。得不動三昧破天子魔。今經亦爾。入金剛定是金剛身破天子魔。即是生天。得三菩提即是法身破煩惱陰。得見佛性即是常身破於死魔。如此功德豈非生天淨天天中之天。今入涅槃亦破無常等四倒之魔。無四倒故破煩惱魔。無煩惱陰死即無天魔。初成後滅既俱破四魔俱非眾生。俱得尊號是天中天等無差別。四從菩薩爾時雖不廣說去。答第四六度五眼難。純陀據三藏中棄國捨位不見說法但有捨財不見理檀。故言猶未具足檀波羅蜜乃至般若。但見障內故言唯有肉眼無有佛眼乃至慧眼。佛今乃以華臺大緣所見雖不說法。先已通達財法事理檀波羅蜜。乃至般若皆已具足。過於人天二乘菩薩之所見也。亦分得佛眼今佛答法檀一事。餘度五眼準此可知故略不答。先廣通達今為眾生廣顯通達。是故二施等無差別。五從善男子如來之身去答第五有五果無五果難。純陀以三藏中施食五德命色力安語施主還得五種果報。今聞佛說我實不食施主亦應無五事果。佛今以本地初成答之。我無量劫不受不食畢竟清淨。小緣初見口受乳糜。大緣初見頂受光明。而於法身非食非不食。小緣後見受於檀羹。大緣後見普受大會。而於如來無乞無受。是故初後二施果報等無差別。次普受者從我今去。是受眾供次請住文為四。一因請。二騰請。三遮請。四重請。先生起四意眾鹹獻供請住。供既不允請住未申。佛因純陀許受眾供。眾因純陀更請佛住。純陀順旨仍騰眾心。佛受眾供普開於常。常法非住不應請住。常法深奧眾未能達。眾意慇勤是故重請。興皇解雲大眾同聞聲。告不久當滅。聞答難雲法身常身。又初聞滅謂如燈盡聞常謂恆在世。夫如來者本無去住。何曾如彼見住見去只去是住只住是去。不起寂滅現身餘會。去相宛然而恆在住相不去而常去。若爾如來去。住於眾何益(云云)。今明佛無去住緣宜不同。略有四種。或有見去而自慶。乃言無量眾生墮佛前後。我今有幸見佛始終自慰為得。此是世界因緣見去。或悲泣懊惱拍頭號哭三業戀慕。此是為人因緣見去。或有見去破無量惡。如來尚去我雲何著。是為對治因緣見去。或有見去入祕密藏至佛至處了了見性與法王子等。是為第一義因緣見去。或可一人具四。或但三但二。或可四人各一種種。不同而於如來都無去住。且舉純陀。或時悲感。或時歡喜。或雲如來不般涅槃而我不能不懷憂惱。或時自雲我今已與文殊師利法王子等。若眾無緣純陀豈然。故知純陀不爾悉為緣耳。於去一句四緣不同餘住亦去亦住非去非住。三句準知。初因請文為二。初長行。二偈頌。初為二。謂喜歎。初不納供是故悲塞。今聞普納鹹皆歡喜喜由純陀是故稱歎。欲遂本心所以進請。就歎為兩一略二廣。略舉四歎。謂名利德願。名者嘉名先立妙義後興。將後驗前名不虛稱故同聲歎雲希有純陀。言大義者橫闊無涯。言妙義者豎深無底。又常非常是深義一常一切當是大義。非常非非常是妙義。已如前說。次汝今下利者吉祥福地。率土同集十方響會。旛懸梵世蓋覆三千。如來默然一無所納。純陀後請前供普收。如此聲譽絕倫蓋世。故眾歎言汝今現世得大名利。德者即德之一字十讓居後五果當先。一人而已八斛微小用滿檀度此其德也。願者願等三字滿足貫上四俱足。故前佛立誓今佛願圓故言願滿。從甚奇純陀去。廣歎從後向前以歎四德。初更舉六難廣歎第四願滿。諸天命盡五衰相現。其餘天子為咒願雲。願生善處願得善利。處是人道利是持戒。下文雲。十方土多爪上土少。舍人天身得三惡多。舍人天身得人天少。捨天得天諸天不喜。捨天得人諸天所願。猶如兩人在兩須彌。一彼豎豎孔一因風放。綖得入鍼孔此事甚難。若在人中能持戒者復難於此。海底盲龜千年一出值浮木孔入孔中居此事甚難。若在人中值世有佛難復過此。仰鍼於地梵宮投芥墮在鍼鋒此事甚難。值佛生信復難於是。生信聞法復難於是。辦最後供復難於是。此六於他為難純陀則易。故大眾歎言甚奇純陀復得難得無上之利。如優曇華者華表輪王。能最後供得五事果必作法王大眾已為授記。廣歎願滿竟。次從南無去是廣歎德。南無或言救我。或言歸命。或言屈膝。謂屈雙膝。其有十讓五果檀度之德故今歎之。又南無者具有三義。口稱是口業屈膝即身業歸。命即意業。三從猶如秋月去。廣歎其利秋是陰時月是陰精。至時即盛映蓋眾星孤明獨秀麗天皎地一切瞻仰純陀亦爾既有妙利。與勝妙時會建立妙義。在大眾前眾莫能先。對佛開常蒙普受供。一切大眾三業歸崇。四從南無純陀心如佛心下。廣歎其名。上雲名斛妙義名與法合。心如佛心名與佛合。真是佛子名與僧合。與三寶合即顯其身一體三寶。亦是五果三點四德五佛。性等一切法界具如向說歎其得主心如佛心。歎其得師名解妙義歎其得親如羅喉羅(云云)。次偈頌中二。初一偈頌上歎。次三偈請。初文雲汝者汝即純陀頌上名也。生人道者六難之一頌願滿也。超第六天而等梵王請佛開常即頌德也。我及一切眾頌譽也。上同聲讚。此雲我及一切也。如有端首推下論義似如文殊為請首也。次請中二。先二行為眾為一切(云云)。次一行要請。要之以命者。佛不在世不蒙甘露法身慧。命將不全也。次騰請為二。初長行經家所敘。次偈是純陀請詞。初長行中雲卒喪者略耳。具足應言喪主親師(云云)。前奉聲光大眾奔躄流血灑地故今言卒喪。蒙施常命色力安辯。該統法界許主師親故言忽然還活。時眾大喜於前純陀慶悅於後復是一讓。次偈中十八行半為兩。初十一行半騰眾歎。次七行騰眾請。初文中略騰三歎。初騰歎願中先騰六難。後猶如下作譬結。初雲獲已利。騰歎善利難人身善處難。蠲除等是善利所離。金寶聚者騰佛世難。不懼者所離也。優曇華者騰生信難。投鍼鋒者騰最後供難佛不染世法去騰聞法難。我今所奉食去騰歎德也。因供發願願無上果不願諸有。如伊蘭出栴檀去。因於微少充足大眾。又因食顯不食非食非不食。道香德風開發一切悉非常非無常。我今得現報去。騰歎利如文。從一切諸世間去。正騰眾請為三。初兩偈騰悲苦意。次三偈騰請住益意。後兩偈結二意。文雲世間無調御者。無主親師生大苦惱。次文如來在僧中去。總明三寶益。如須彌山別明師益。山若映水水同山色。師若說法如法奉行故是師益。佛智能善斷半行是智度益。雲起清涼是善權益。此兩明親益。如來善能除去是主益。煩惱之賊寇亂行人佛日照除撥亂反正故是主益。三結者若失三益增戀悲慟結上苦惱意也。若得三益信心增長結上請住意也。從佛告純陀如是如是去第三遮請有長行偈頌。長行為二。初述歎難。次以難遮請。初文者。夫六難展轉相依三種無佛時亦有。三種佛出乃有。今述佛出時三難。餘者可知(云云)。次以難遮請為三。初以難遮請。二以佛境界遮請。三以二用遮請。以諸難遮請者。汝騰眾四歎自快六難。六難之與四歎由我涅槃施汝常命種種功德普及一切。我若久住無最後供。誓若不滿眾不稱譽。名亦虛設自失己利。又障他人那忽自欣後供而請久住。久住無後供後供無久住。汝自矛盾故遮言不應意正有此。次汝今下。舉佛境遮者。佛之境界唯佛能知非下地圖度。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至存彌亡至亡彌存。非存非亡即住不住。不住即住非住非不住。如此境界言之者訥取之者失。絕其情慮故遮雲不應。問純陀住十住地那忽遮之同凡不知。答知有六種(云云)。亦是為下而抑於高高尚不應下自息望。三悉皆下。舉二用遮請者。但佛境玄妙及佛勝用汝所不知。謂常無常二鳥雙游去住適宜稱機隱顯。或時用住或用不住。只不住即住亦是非住非不住。昔用無常施得五果一切諸行悉皆無常。若定無常何得今教施常五果遍一切法悉開無常。當知非常非無常能常能無常。又昔用無常論五門觀謂他境界今教用常論五門觀即自境界。豈定自他能作如此之自他耶。當知皆是佛之勝用若用於常故無勞請。若用無常復不須請。故舉二用遮言不應。十一行半偈為兩。初十行半明無常用。後一行明常用。初又二。前九行通明諸行無常。後一行半正用無常。初又五。初三行半無常觀。次一行苦觀。次一行空觀。次二行無我觀。次一行半不淨觀。問諸天化生豈是不淨。答雖無臭薉賢聖所訶亦是不淨。次諸欲下。明正是無常用。如瑞應雲。出四城門起於厭患故不貪著。離欲思惟六年苦行。證真實法。三十四心發無漏慧。今日當涅槃即最後無餘。次我度有彼岸一行。即常用。度者度此彼之彼岸。亦度非此非彼之彼岸。於諸此彼而得自在。故我非但過一切苦亦過諸樂及無苦樂。乃名大樂。我淨例然(云云)。他判前九行半是佛同於常無常行亦是真不真義。後兩行即是諸行同於如來無常常不真真義。此常無常顯非常非無常真實法也。今言若爾常無常是二方便。因兩方便得顯真實。即如纓絡二觀方便得入中道第一義諦。此乃淺深三諦之意菩薩境界。雲何得與佛境界同。此文分明雲當觀諸佛境界。佛境界者三諦一諦一諦三諦。非一非三而三而一。一空一切空三諦皆空。一假一切假三諦皆假。一中一切中三諦皆中。只中是俗真只俗真是中無二無別如此乃名諸佛境界。所以用佛境界而遮請者。若一空一切空雲何請住。乃至一中一切中雲何請住。遮請之意正在於此。雲何以菩薩境界釋佛境界耶。若但隨文難見此意。今更就偈文以顯此意。前九行半明一空一切空。離欲一偈明一假一切假。我度一偈明一中一切中。偈中廣出還釋長行佛境界意。且點其意在後更釋(云云)。四重請者。或雲非重請佛不重答故。或言兩向望前為重請望後為論端。於中為三。初領旨。次謙謝。三正請。領旨從以難遮請生六難由佛誠如聖言。謙謝從佛境界生諸佛境界浩無涯底。豈是蚊蚋能知邊表。分知非究竟知知是謙也。謝者從於用生。蒙佛受供成最後檀。慳結漏斷等於文殊蒙佛受供成彼岸智均大菩薩。故舉龍象喻於智斷。又舉幼年自況。以初具戒況於先達。拔淵泉之下處雲霄之上者。蓋佛菩薩之恩。是故須謝謝無常用。三正請常住之用。能生物善大眾苦至如來未然是故重請。有法譬合。初法如文。次譬中言變吐者有二解。一雲譬大眾戀慕飢渴願如來住終無變吐。故文雲我今欲令如來久住。故知為眾生作譬。二雲為佛作譬物思物機亦如飢渴願佛住世亦無變吐。故合譬雲唯願世尊亦復如是。故知為佛作譬。夫聖言巧密不可偏取(云云)。第三旁論者。何名旁論。先釋名次帖文釋名又三。一釋名二出意三料簡。初釋名言。旁論者前獻供為正為無為是旁。又時眾是旁人時眾未解為旁故論。又兩人實慧為正方便為旁。興斯問答是其權巧故名旁論。又如來境界為正二用為旁。今之所論論於二用故言旁論。斯乃四悉意。思之出意者何故旁論。佛因獻供施常以破無常。又明二施等無差別利者玄解非常無常。惑者便生勝負之見。鄙無常而崇於常。如來又因請住以不住破住。又明諸佛境界不可思議。利者即解非住非不住。惑者又謂不住勝住。迴惑自迷不能。得解。是故文殊以無常不住訶其請住。純陀以常住難其無常不住拒抗紛紜彰其非理故雲有為無為且共置之。懸指如來後當廣說。舉是顯非昭然可解。為是義故故須旁論。復次上純陀自雲文殊師利法王子等。時眾懷疑文殊古佛行遠解深能問能答。純陀初心位淺解微。上雖能問未見其答。雲何稱等是故旁論。文殊深而墮負純陀淺而獲勝。淺勝非勝深負非負。非負非勝方顯其等。約斯事理顯旁論意。大略可見不俟多釋。料簡者。問文殊明空三昧而為正法應是無為。純陀對有論無無待有成還應是有。那忽言文殊執有純陀執無。解雲文殊扶昔教之空望大是有。純陀扶於今教對有論無。有去無無還得是無。又復純陀始具足檀則行淺不應雲勝。文殊古佛則深故不應負。解雲適物所宜更互椎砧非定勝負不負而負於深無損。不勝而勝於淺無增。文殊且共置之則勝負雙捨。又文殊執昔。就昔為是望今為非。純陀執今。就今為是望昔為非。若作四句。各執二用顯體為俱是。各執二用傷體無俱非。各辨體用各有一是一非。即用而體即俱非是非非。文為二。一旁論。二復宗。旁論又三。一文殊訶勸。次純陀訶勸。三文殊稱美。初文殊訶勸又二。先訶次勸。先訶中牒其請辭汝今不應發如是言即訶也。次汝今當觀應如是學即勸也。次純陀訶勸又二。先雙訶說觀。次雙勸說觀。就雙訶又二。初訶說觀之非。次雙結觀說之過。初訶說觀之非又二。先訶說次訶觀。初訶說又三。一不應摧勝號同劣號。二不應舉劣法同勝法。三結其失辱。初文者夫如來者通是諸佛之極號。今古不異故曰如來。豈可以極尊同於諸行。夫諸行者生死賤名卑鄙底下群有勞累。若以如來同諸行者。摧常住為遷滅屈涅槃作生死豈可然乎。次譬如水泡去。舉三見一聞不應以劣法同於勝法。勝法者即四德也。劣法者即四倒也。水泡譬無常。車輪譬苦。我聞諸天壽命極長。極長天者即是非想。非想無色不可見故。故言我聞。舉長對短短即墮胎落孕。此舉不淨問無色雲何是不淨耶。答雖非惡色賢聖所訶亦是不淨。如聚落主失勢力者譬無我也。當知不應。舉四倒法同四德法。三世尊亦爾去。彰其失辱若摧勝同劣則失天中之尊號。亦失四德之勝法。若舉劣同勝則辱諸佛世尊之勝名。亦辱常等之勝法。從是故文殊下。是訶其觀亦為三。一不應觀勝名同劣名。文雲勿觀如來同於諸行。二不應觀劣法同勝法。文雲為知而說不知而說。若知如來非是諸行強說同者令下法同上法。若不知如來非是諸行而言同者。即闇惑上法混和下法。三彰其失辱。若使如來同諸行者則不得稱為天中天。則失尊勝名及尊勝法。若使諸行同如來者。則辱尊勝之名亦辱尊勝之法(云云)。次從譬如人王去。兩譬雙結觀說之過。初譬結觀過。次譬結說過。初文又二先譬次合。初譬中雲王者譬眾生力士譬佛。力士為王施功。佛為眾生施化。王見力士多技藝者厚賜封祿。眾生得佛恩深四事供養。力士以技德伏物不以威加如來但以智慧神通非那羅延力。佛具功德汝今雲何憶想分別觀於如來同諸行耶。此豈非結觀之過明矣。次短壽譬結其說過亦二。先譬次合。初譬中雲父母譬眾生。子譬於佛。相師譬文殊。眾生感佛譬如父母佛隨機應譬如生子。佛實長壽文殊說短。豈非訶說之過此文明矣。次從譬如貧女者。是雙勸說勸。舊雲貧女譬生解。丈夫譬護法。開善雲貧女譬生解。丈夫譬捨迷。冶城雲貧女譬護解。丈夫譬慚愧。招提雲貧女譬說佛無為。丈夫譬覆佛有為。今以女譬慈。生子譬說。丈夫譬剛。遠行譬觀。譬文自現。又承躡上來非徒臆說然對聖訓凡寓上誡下非訶勸文殊。又勸博地無益極聖不勞勸。不上不下發心已去未足已還正須訶勸。譬文自明矣(云云)。初勸說譬有開有合此開六慈。謂理乃至究竟。貧女至加復病苦。以譬理慈。貧譬無智。病譬無斷。無有居家譬無常住五果。無救護者譬無主無親女雖貧病有生子義。理無智斷而有解說之義。下文雲慈是一切諸善根本(云云)。飢渴所逼遊行乞丐者即名字慈。無智為饑無定為渴。癡散所逼欲求靜慧則素絲易染。薄知名數微達方隅名字慈也。止他客舍觀行慈也。觀五陰如逆旅暮合朝散觀六入如空聚貪者求物。觀六塵如惡賊愚不知避焚灼。憫之豈非觀行慈也。齊此慈來通名解說。解說未彰如女雖能生而子未顯。可譬懷胎寄生一子相似慈也。向觀陰捨生清淨解。如寄生子此慈說已彰譬子生出。通前慈說悉有障難。至相似時慈悉倚伏更五彊弱故於此位說諸障難實通前也。捨主驅者。此譬報障障於慧解。義言驅去慈解同體故言抱兒。向涅槃城故至他國。名字慈後。分真慈前兩楹之間故言中路。遇惡風雨即內業障。蚊虻啑食即外業障。經由恆河即煩惱障。抱兒而度者。於三障中不捨正說。說陰界入非常非無常說諸惡業非縛非脫。說諸煩惱非明非闇。以相似慈及相似解。障不能障故言而度水漂疾者三障力彊激奪慈說。慈說體妙不屈三障。故言而不放捨。於是母子遂共俱沒者。慈與解觀俱從相似轉入分真故言俱沒。如是女人慈念功德生於梵天。天者通是分真究竟兩慈觀。下合譬其義自顯(云云)。從文殊若有善男子去。合譬先通合四慈。後通合兩慈。通塗明者。從前理慈已來。不應偏渾偏解偏說。初文為三。一者正護不得偏說。二者引過不得偏說。三者乖理不得偏說。偏說非正護正護不偏說。偏說無慧眼慧眼不偏說。偏說乖正理正理豈偏說。此中三文廣有所破(云云)。從若正見去。合後兩慈合前許圓說不許偏說。合後開偏說不雲圓說。若通論前後皆有偏圓而互現者前未見機理宜但許圓止偏。是故文雲自責愚癡後見機理尚許偏說何況圓耶。是故文雲正見者也。又正見者即是圓見。若見有無不名無為。具有無者方乃名圓。就文為四。先開偏說。次釋見機。三牒譬合初沒。四牒譬合後證。初開偏如文。次釋見機者。能為眾生是見世界機。生善法故見為人機。亦是見第一義機。生憐憫心即對治機。三四如文。次從如人遠行是勸觀有譬合譬又二初正勸次重勸。初文者六卷名為丈夫譬。此開六種觀義。謂理觀乃至究竟觀。遠行譬理觀。去後位遙名遠。理寂而照名行。中道譬名字觀。始末兩間通稱中耳。疲極者煩惱勞累生死拘逼謙卑請益皆是疲極寄止他捨譬觀行觀。三界幻居猶如寄止五欲非己為他。權託陰入如捨。無明所壓如臥沈昏不醒如寐。忽然火起火是無常來無徑路故言卒起。卒起無常即報障也。上具三障此略舉一。即時驚寤譬相似觀。昔來未得而今得之為驚。似解鄰真為寤。言定死者解惑相排惑雖彊盛不久摩滅如入海見平故言定死。雖知定死即猶未死。未能入聖但在白法故言慚愧。衣纏身者衣以譬觀。身以譬境。若作偏觀照境不周是為可恥。圓觀圓境無所可恥故言纏身。便命終者。他以被問難屈為死。然被難死死者無量應生梵天。既不生者當知非也。今言死者似觀轉謝。生忉利天者分真觀起此譬兩成就三十二臣即分真義。若就一主即究竟義。而言梵王及輪王者更譬究竟觀。不生等顯其所離。善男子下重勸勿觀。從文殊如來真實去。合譬但合上即便命終分真觀去。若能如是去。合上生忉利天。他以此文三十二相合者乃是合主不是合臣。若爾八十反應合八十種好。輪王無敵應合十八不共法耶。今雲八十種好亦不與他共故皆合究竟。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四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67 大般涅槃經疏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五   隋章安頂法師撰   唐天台沙門湛然再治   純陀品下   從文殊讚言去。是第三文殊稱美。文為四。初領成其說。二歎言行相應。三歎玄。會佛旨。四受勸又勸領成前兩勸兼領兩訶初如文。次善男子汝今下。言行相應言長壽因緣者。正見正知正護正說。即是常住因緣也。此領前合譬中似解之意故言因緣。能知如來是常住法者。此領前合譬中分真之解善覆如來。此領後合譬似解也。常受安樂者。是領後合譬中分真解也。若領真似二解即是兼領六位之意。然文殊止一言訶勸。純陀作爾許訶勸。文殊竟不觝攘翻更讚美。良由純陀所說會教會機。聖人但說己法不說他法。驗知純陀是分真位。是故文殊還以分真美其言行。即是發純陀五戒之跡顯分真之本。私雲當知十讓從跡而說復以小初難大後者亦恐時會及未來世。唯執小初以難大後。妨於大後用破小初。言時會者乃是新眾。何以故一代教門彈斥洮汰已會毫善。豈執如來定入涅槃同於初小正為未來鈍根小習而執於小。故法華雲除佛滅後。若不爾者豈有如前幢旛妙供人天雜類菩薩聲聞皆默不受而於城中工巧微供彰言納受。因茲普領時會之供復能難佛為佛所歎。又與文殊旁論往復。故知純陀非聊爾人。三從如來次後去歎玄會佛旨指哀歎等為廣說。四從我之與汝去受勸。又汝勸我覆於有為。我亦勸汝覆於無為。雖終日說有不能盡其用。終日說無不能罄其極。言所不洎絕而置之。又言置者。指廣置略即世界置。涅槃正體非體非用非為無為。既非正體可共置之即第一義置。汝勸我覆有我勸汝覆無。更互是非莫知其正即對治置。有為無為乃是旁論。今此正以獻供為宗。置旁復宗故言且置即為人置。次從汝可隨時去。是復宗論文為四。初復宗勸供有勸有訶。二如來印讚成前起後。三明悅可有問有答。四明讚發讚純陀之說發文殊之跡。初又二。先勸次訶。就勸供為三。一勸時二勸速。三勸奉佛。勸時者如初行時初到時病時物新熟時。今最後供是初去時。二勸速者古佛道法過中不食今速赴此時。三勸奉佛者正為最後供佛涅槃。次純陀下訶。亦為三。一不知時。二不知速。三不知佛。初令時者。汝令時施佛可時施一切大眾不皆涅槃。此則非時非時索施理涉於貪。次不知速者。佛六年苦行尚一麻一米今須臾間何須速也。三不知佛者汝謂如來實須食耶。文殊同他見謂須雜食。純陀申已解食即不食故訶文殊墮三不知。次爾時佛告去。如來印讚成前起後印其訶即是成前讚其智即是起後。三從文殊語純陀去。是明悅可。文為五。一偏慶悅可。二破偏悅可。三並悅可。四解悅可。五寂絕悅可。時眾謂純陀行淺故佛印其所悅以破時情。初文殊因此偏而慶之汝說無為蒙佛悅可。次純陀即以圓破偏。非但悅可於我亦悅一切。三文殊作兩番關並先定之。若定悅可一切眾生我說有為亦應悅可若不悅我圓。悅則破一切之義是則不成還是偏悅成佛愛憎即作伏並。四純陀覺其伏並還解兩關。一無偏染悅可。二有普淨悅可。無偏為三。一彈無偏悅可。二釋無偏之意。三舉譬顯如文。次從等視一切去。明有普淨悅可。即是如來境界非我爾所知(云云)。五從國王去明寂絕悅可。不應作偏普籌量。上文殊明有為無為且共置之即是絕言不可說悅。此中意明有悅無悅。是佛境界不可籌量即是絕思悅可。初譬分智不及究竟。王家駕駟譬究竟智。群下驢乘譬分真智。後譬分斷不及究竟。龜龍在水喻有無明菩薩行故見不了了。金翅騰空譬無明盡佛不行故見則了了。開善雲。前是下不知上後是上能知下。冶城雲。兩譬皆是下不知上。初不知上智。後不知上境。靈味雲。初不知法身。後不知應身(云云)。四文殊去讚發。讚純陀之說故言如是如是。其既高推佛境不可度量。是故讚美。發者拂我執一塗之義。因汝試我試則非實故言有為非有為。汝推未詳故言無為非無為。前文殊雲。且共置之則言語道斷。今純陀雲。是佛境界非我所知則心行處滅。覈微則言盡研極則思窮故說觀皆寂。從爾時面門去第四催供文為四。一催供。二請住。三領解四。辦供。前來諸瑞各有所表。故知此光正為催供。文殊前勸純陀時施靳固彈訶。今佛躬催不敢前卻催文為兩。謂光催。聲催。光催為兩。一催二默。初催又三。一放光。二解光。三騰光。初放光中照文殊者。上佛印純陀所說會教合機。今光照文殊亦扶上化下二人論難皆由佛力。次即知是事者解也。數人云見色知心文殊睹光遂解佛意。三騰光催供如文。次悲默者催供故悲未諾故默。次聲催亦二。初三催次悲哭。次復白大眾去。請住文為兩。初告眾共請。次重請。初告眾文為兩。初告眾請。次佛有酬告請如文。次佛酬中二。先止亂。次說五門觀。觀中二。先作觀。次結。初六譬空三譬無常三譬不淨兩譬無我後總結。何故說五門耶。汝請住世本為開道若能五觀與住不殊。若不能觀住世何益。遺教雲。能持戒時與佛在不異即此義也。次重請亦二。有請有酬請如文。重酬為兩。初酬次釋。初文者。汝請久住為哀憫我以入滅為哀憫(云云)。釋中二長行偈頌長行如文偈與下二偈意同後當說之。偈中二。先偈次長行。止三爾時純陀領解。又二。初領解次述成。領解者雖知不滅不能不悲不能不請。雖知如來滅而不滅不能不慶不能不悅。述成又兩。一述不能不喜。二止其不能不悲。初喜者。汝既能知如來方便亦應合知如來真實。故舉二鳥以譬權實不得相離。春陽之時譬適會機宜。無煩熱池譬涅槃自在無畏。諸佛同以二法逗緣無閡自在能如此解。善哉善哉。次汝今不應思量長壽短壽去。凡舉四義止其不能不悲。一舉如來境界不可思惟若長若短皆如幻化幻長幻短非短非長何所可悲。二舉如來方便若長若短如來於中無所染著何所可悲。三舉如來涅槃成汝檀因克不動果因果具足何所可悲。四我為良田成汝因果汝克因果自是良田。復能令他因果圓滿自利利人何所可悲。尋文可見。四爾時純陀下是辦供。先自謙。次辦供。初文中雲。涅槃非涅槃者亦是共行二鳥義也。即如來境界故下地絕思。次辦供中雲。尋與文殊者。有二解。一雲文殊解最後供故攜友共辦。二六卷雲。燒香散華盡心供養佛及文殊不雲同去。   哀歎品上   荼毒居懷曰哀。悲號發言為歎。略從事標言哀歎品。廣而言之內喪道法曰哀。外失慈覆曰歎。文雲。失廕及法味如犢失其母。世界也。又已生善訛故哀。未生善翳故歎。文雲。養育諸子付旃陀羅老少病苦而行險道生善也。又現惡未盡故哀。將惡方起故歎。文雲。猶如困病人食所不應食對治也。又應獲祕而不獲故哀。應不失祕而失故歎。文雲。獨以祕法偏教文殊遺棄我等第一義也。然四緣感佛佛則興世四機若息。佛則唱滅故約四悉釋哀歎品。此文梵本猶屬壽命品。謝氏分為兩者略有十異。前品從人後品從事。前品對俗。今品對道。前品有供今品無供。前品雙請此品單請。前品因人此品率自。前品略明佛性常住。此品具說三點四德。前品論今教此品具今昔。前品二人論今品對佛論。前品動執生疑。此品破執除疑。前品聞法抑割。此品見地動哀歎。然此十義備有通別。今舉一邊別彰其異。興皇釋此品有七。謂三請三酬結會生起雲佛入涅槃眾生孤露故哀請住世。佛酬雲。汝本為獻供聞法今已納供生汝福德已說新伊生汝智慧而不肯學知住何益。次祈請者。如來昔教無常五十許年始得成就。今說新伊常樂我淨應久住教詔若入涅槃不如還修舊法。舉象跡秋耕憚教不受。佛即酬雲。非全不教終令汝等得解新伊故雲安置諸子祕密藏中。我亦住中名入涅槃。前已哀祈既不許住只應譏諷以命要請如來。若具常樂我淨即免四倒。便得自在久住於世。必入涅槃便不免倒常樂之言便為徒設。若不住者我等毒身寧容久住亦當同佛入於涅槃。佛即酬雲。我之去住豈汝所知汝言去是定去住是定住。我之去住如二鳥雙遊去而恆住此何勞請住。住而恆去亦何須請汝不解此寧得同我入於涅槃。既三請不允情無所錯即便生疑若無常非昔不應說常樂若是何不早說如來則有差機之失。佛即會雲。昔說無常破汝常病。汝今又以無常為病為汝說常。汝病有前後故教有興廢。汝自橫謂施教早晚迂迴。如來屈曲隨逐豈佛差機。早晚自汝反咎如來如此生起於義易見。而復三請在前三酬居後。其間子段處處相關斯乃彼師玄談七意。若欲消釋殊背相生。今明此品是對比丘施於新伊勝三修法。就文為四。一大眾請。二如來答。三比丘疑執。四佛破除疑。就請又二。一請緣。二正請。緣者緣於地動知必涅槃。是故悲請。問誰動地為緣。答法不在因亦不在緣。不在因緣不離因緣。既從因緣寧有作者。雖無作者亦佛神通而動於地令其悲戀安置有緣於解脫中。亦佛智力說法歡喜安置有緣於般若中。亦佛體力非悲非喜安置有緣於法身中。亦是純陀文殊智力令眾開解入般若中。亦二人通力去時地動令眾悲戀入解脫中。亦是二人第一義力令眾非悲非喜入法身中。亦是大眾感對治力聞法歡喜感為人力動地。非哀感第一義非悲非喜致地動緣。其義無量。淨名雲。或有恐畏或歡喜或生厭離或斷疑。斯則神力不共法就地動。又四謂時處相由時者佛以四事止華氏之悲。純陀腷臆小醒低頭飲淚大眾聞法悲惱暫息。二人既去。法音已停。更欲增其悲戀之善。於其去後未久之頃。當是時也。震地動之即是時也。處者大地是橫處。梵世是豎處。或言初禪是梵世。或通四禪皆是梵世。雖不連地而有寶宮。亦皆震搖即其事也。問上釋聲光徹至非想以為有頂。今此地動焉止梵宮。答上雲。有頂有頂文寬得作遠解。此雲梵世齊文而已。若依下文動時能令眾生心動名大地動。無色四心亦應被動即其例也。相者有三。一小大動相。二六種動相。三十八動相。是三種相。皆以形聲為本形有動湧起。聲有震覺吼。若單形聲是為小動形聲共動是名大動。形聲各三。是為六種。一中更三謂動遍動等遍動三六十八。若更分別閻浮提一四天下小千中千大千十方傳傳相望作小大動大大動等。有人云。此經六種。華嚴十八動。此豈應爾。特是形中略言一動聲中略言一震。又雲大動。又雲。能令眾生心動。當知義兼十八不同人情。由者例此亦應有小由大由大大由。若輪王生沒地得主失主悲喜故。動是名小動。若辟支羅漢生沒地。得應供失應供悲喜故動是名大動。若佛生滅地神山神及諸天龍等得應供失應供悲喜而動即大大動。今經正明如來八相。唯少升天降魔文略不存。就八相中是如來入滅地大震動。此則別語經由。若通論者如前所解純陀大眾皆是動緣。舊雲料簡地動之詞是經家所序。或言佛說。觀師雲。不然當時聞語豈是經家文無標告。焉知是佛應是地震而有此詞。次從時諸天龍下是正請又為三。初長行及十一行半偈是哀請。次二行是祈請。三長行五譬是譏請。初長行敘語以毛豎哀泣而為其相。次十一行半偈為三。初兩行一句略請。次七行一句廣請。三二行結請。初標調御師人仙犢母即是略舉三事為哀請之端可見。次猶如困病人下作喪師譬(云云)。如國無君主下作喪主譬(云云)。長者子下作喪親譬(云云)。如來入涅槃下兩行結哀請上文。初明犢失母今結還明我等及眾生悉無有救護。護字結無主救字結無師。次譬如日初出兩行舉日山兩譬是祈請歎於一佛而具三益日有三義。一高圓明譬主益。生長萬物譬親益。照了除闇譬師益。而譬文論照了合文明除暗正言師義是本兼有二能。山亦三義。高出水上譬主益。深入水底譬親益。水色同山譬師益。師德如山安處眾海能宣妙慧照下昏迷言略意兼矣。舊解日還自照爭論不同。開善莊嚴雲。佛有智能自照。光宅雲。佛果無有自反照智。觀師難光宅雲。佛無反照智亦應不自知作佛不作佛。彼救雲。佛雖無智知作不作。若欲知時借諸佛智佛道同故。今更問之佛道既同諸佛無智何所可借。又並但能知他無智自知者唯應覺他不名自覺。此是光宅四失樏隔真諦牛糞淨土指端種覺無記如來。次問開善莊嚴汝用反照智照一切種智者。復用何智照反照智是則無窮。觀師自雲。佛無別反照智只自有智智能反照。如此說者即害兩家(云云)。今明佛有一智三智三智一智非三非一而三而一一道種智外破諸闇。二一切智能反自照。三一切種智非內非外非自非他。若即一而三可難光宅。即三而一可難開善。三一難思可難觀師(云云)。此二偈亦名祈請如來在世所益。若此祈佛留光照益我等故名祈請。從長行去即第三譏請。先述舊解譏請凡作五譬。初作有始無終譬。二作怖畏譬。三違本擔譬。四不平等譬。五無慈悲譬。初譬有三開合結國王佛也。諸子四眾也。他雲技藝者始從鹿苑終至法華所說諸經巨有所妨。今則不爾。以二乘法合之則可見。端正正見也。愛念禪定也。技藝神通也。旃陀無明也。亦習氣也。初教三學似如有始。不盡餘惑故言無終。二怖畏譬者亦三。舊雲諸論者譬通達諸經今謂不爾。譬破四魔而今不住乃畏死魔。三違誓譬者。略無結請有人佛也。作務本誓誓盡度生官事譬起應。囹圄譬入生死。人問者舊雲十方佛。或雲實智問權。又雲假設此問。今以機為旁人機謝告終。終如出獄故言安樂。夏曰夏臺。殷曰羑里。周曰囹圄。白虎通曰囹令也。圄舉也。令其思愆舉罪(云云)。四不平等譬亦三。方藥十二部法也。祕方即密教教文殊諸菩薩也。不教外學二乘也。五無慈譬亦三。可尋舊釋譏請但譏請於師。失主親二義今更會之。初一譬譏法親。次兩譬譏法主。後兩譬譏法師。初譬譏法親者。夫雲親者慈念為本初生教訓似若親慈。付旃陀羅頓乖骨肉法親亦爾。從佛口生即是養育得佛法分即是端正技藝者學人思惟無學習氣。若大乘意凡有無明斯皆毒害棄我而去是付旃陀(云云)。次兩譬譏法主者。夫雲主者以威伏敵以恩養民。前譬威武未暢。後譬恩惠不充。通達諸論如當敵怖畏。今畏此論者如為敵欺。法王亦爾。除眾生畏眾生未免故佛有畏。初學作務譬民有生業。收閉囹圄譬民無聊生。業。廢譬無惠。閉獄譬無恩。法王亦爾。初令學無學等修道品作務。而復猶在思習無明獄中。百姓有罪在予一人。眾生苦惱雲何如來欲受安樂。次兩譬譏法師者。夫師有訓導之德。前譬譏師內惜良方。後譬譏師外祕坦道。觀諸譬文皆有深意而此譬最明。攀類文殊而恥行險路豈非譏師意耶。第二酬請。初酬哀請。有長行偈頌。長行初止外悲勸修內觀。凡夫八風得失憂喜道與俗反升沈碩異。何者失不可愁憂追喜不可愁惱。得下文雲。若常愁苦愁遂增長唐勞無益。若能勤遮二惡勤生二善。惡是憂喜之本善故則無憂喜。唯當清淨故勤精進止其苦惱。苦惱止故則無攀緣。寂然無為謂之正念。正念者何即無念也。若無念者親主師誰。誰臣子弟。誰去誰住誰度不度。誰是愁者。所愁者何。寂然無眹。由是人天還得正路止不啼哭。又以譬顯之。佛是生善之緣。得善如愛子。失善如喪子。今聞近慧不憂失善。故言殯送已訖(云云)。次偈頌為二。初一偈是止悲。次一偈是勸觀。而互有二義不可一向。初言開意者。開精進意尚已無憂況開定慧。又言開者。開意實相。生死涅槃二邊俱寂。偈雲是故當默然。又開者明解二用皆方便故。故雲諸佛法爾(云云)。次偈者。樂不放逸勸正念慧守心勸定也。遠離勸進也。自慰者結前勿悲。受樂者守斯念慧。汝應正念修心勿如凡夫悲號何益。然諸比丘悉是上果豈同下凡。特是對聖訶凡此正酬其哀請也。復次比丘下。酬其祈請歎請。汝稱佛如日如山。鎮照等益法身常在不出不沒。隨機二用作隱乍顯。日雖照世有目者睹。山雖峙海流入者見。汝同無目不流復何益矣。若言有益今勸汝問。設不能問我今為汝開其問端。若能問者為說甘露然後涅槃。既不能問請住何益此乃貶其不及止其祈請。兼顯菩薩之德正酬其歎請祈請也。舊解十五雙。純就初教中作藥病義。謂空是藥不空是病乃至二不二亦如是。有純約今教。謂空是生死。不空是涅槃乃至二不二亦如是。若能問者則甘露門開於汝有益。既不能問請住何益。興皇雲。下文具有此意。下文正約始終意也。空即昔教不空今教乃至二不二亦如是。今明此義寬廣兼開眾問。故文雲。如是等種種法中我當隨順為汝斷之諸釋無咎。今更約三種空不空非空非不空乃至二不二非二非不二亦如是。又約四種空不空亦空亦不空非空非不空乃至二不二亦如是。昔教今教悉得同此二種。四種廣分別之(云云)。即是昔教今教三門四門。從諸比丘佛世難值下是酬譏請。興皇雲。此為八階。是彼師之盛釋。一歎五難。二歎離八歎。三舉佛昔因成佛今果。四奪其果非。五奪其因非。六顯真法性勸今修習。七勸捨昔依今。八正示新伊。先歎次示。先奪後與。得成次第以此八階酬五譏也。初五難於餘人是難於汝為易。八難難離而能得離是故歎之。既歎離歎得羅漢果。即是於始方令汝入祕密之藏。即是於終雲何而言有始無終。復言空過於小為是於大為非故言空過。舉於往因成今果者。正酬其譏明如來久劫舍頭目髓腦求大涅槃只為利益豈當怖畏。所以非其果者。汝果虛偽非正法寶無戒定慧不能莊嚴正法寶城。他取寶城證涅槃是圓總包含故。故不可翻。興皇雲。涅槃非總非別名含總別。取此酬其不違本誓所以非其因者。發菩薩心乃名出家汝不發心則非出家。袈裟但是染衣而已。汝不染正法故非大乘衣。汝雖剃頭不為正法除諸結使所以示勸真實法性昔之小乘是虛偽。今日大乘是真實。昔以無為為法性。今以妙有為法性。法性未曾是有是無。為他緣故說有說無。知昔無為是法性者如迦葉雲。身是法性身。雲何存身若存者即非法性。當知昔以無為為法性。佛即破之滅非法性。夫法性者非是滅法取此酬其不平等譏汝取滅度非我不等。所以捨昔依今此正釋疑。疑雲令我捨昔依今者昔何不說。佛即解雲。譬如大地我法亦爾。治眾生病。初說無常為治汝病。今說於常亦治汝病。初後並為治病故也。所以說新伊者。既勸捨昔依今故須新伊祕密安置汝等令住其中。非是棄汝不示坦道不是無慈前後共答五譏請也。今明不然。得五難離八難同是。一意。何以分為二隻就斥中酬五譏請文義具足。何煩八階共來答之是故不用。今分文為三。一歎與。二斥奪。三勸獎。夫欲奪之必先與之。其譏請既切今斥奪亦深。既斥其偽。復須示真。與奪抑揚自成次第。於此三中即是三雙。初歎與為一雙。謂能得能離是故須歎。次斥奪為一雙。謂不得不離不得真實不離虛偽是故須斥。三勸獎為一雙。謂應離應得昔教應離新伊應得是故須勸。初從佛出世難下。是歎與得離又三。先釋次譬三結。初文五難此與上文互有互無。上為俗人不歎出家割愛難。不歎阿羅漢難。此中為出家人不歎最後檀難。不歎聞法難餘皆相應。離八難者得人身離三塗值佛離佛前後鬱單越長壽天及邊地難得出家離根不具難得羅漢離世智難。次舉金沙曇華譬之。次離於下結之(云云)。從汝等遇我下。是斥奪不得不離。今點此意酬五譏者。汝等遇我。我初令汝得五難離八難。是我善始今復使汝不應空過是我令終雲何。謂我有始無終。又取意釋其上文雲。生育諸子形貌端正是佛之始。付旃陀羅是佛無終。若取佛意不應以親認佛。何者其不識佛非是王子不識寶城形不端正無明自覆。即栴陀羅何須遣付。此即無始無終迴過與諸比丘從我於住昔下。第三即是酬其違本誓譏。夫難行苦行非止一塗我甘之如薺。無上方便其門不小未嘗吝惜。汝等放逸不受不行於此大乘不肯作務非我無惠。夫身命者誰所不重我輕生忽死經無量劫。指山指地骸骨倍多。指海指江隨腦非喻。況復妻子國城捐棄無數。如是恩德但為汝等放逸無慚繫在囹圄。不得解脫非我無恩。此以不慚不受之過還諸比丘。從汝等比丘雲何莊嚴下。酬第二怖畏譏我正法寶城功德具足。戒為牆壁。嚴峻絕險眾魔群盜所不能闚。定為其塹。深廣波瀾無涯無底。五塵六賊沒溺沈淪。慧為埤堄。鑒微識遠。博達今古。明瞭具足。我城如是。何所不威何所可畏。汝等比丘無城無嚴有怖有畏。故迴怖畏還諸比丘。從汝今遇是下。酬其第四不平等譏。此正法城表裹。皆寶琳琅充溢。瓖琦煥爛。非但無窮復無遮閡。商人遇之執持偽礫取者鄙吝非城不等。此以偏過迴還比丘。從汝諸比丘下酬其第五無大慈悲不示坦道。譏汝下心知足是不厭小徑。不貪大乘是不欣坦道。披服袈裟是不厭糞埽。不染淨法是不欣纓絡。多處乞食是不厭貧裡。不求法食是不欣上昧。剃除鬚髮是不厭小智。不為正法是不欣大明。汝既不厭悲無所拔。汝既不欣慈無所與。盤桓隘路憎背坦道。此以無欣無厭之過還諸比丘。已懸酬五譏竟今更帖文從汝等遇我下。是第二不得不離一雙。文為二。先略明不得不離。次廣明不得不離。汝等遇我是略明不得。不應空過是略明不離。我者即是真佛。此佛亦我亦常亦淨即是法身金剛之身。非後邊身非雜食身。如此真佛汝所不識但識應化。化非真佛非說法人。淨名雲。汝不見佛不聞法不入眾數與六師等。不識真佛是斥其不得不應空過此奪其不離。雲何不離雖離八難不得無難。雖得四果不得真果。果既非真難亦不離故言空過。即是奪其不得。次從我於往昔下。廣斥不得文為二。一斥不得真三寶。二廣示真三寶。斥文為三。一廣釋真佛。二廣釋真法。三廣釋真僧。廣示此三彰其不得。初釋真佛又兩。先舉道前方便故言我於往昔。次舉道後方便故言今得無上方便。將後例前皆是無上。無上方便者道前是圓因。下文雲。復有一行是如來行。道後是圓用。下文雲。二鳥雙游舉前舉後。無上方便釋成真佛常樂我淨汝所不識而汝識者灰斷入滅無道後圓用雖有道前非無上圓因。此是斥其不見真佛。從汝等雲何莊嚴下廣釋不見真法。夫真法者即真善妙色出生妙善甘露圓滿具足無缺。亦名醍醐一切諸藥悉入其中。一切三學種種功德縱橫高廣充溢彌滿猶如寶城牆塹埤堄乃名真法。汝以空觀除惑惑盡則觀亡以身智為有餘涅槃。若入無餘灰身滅智同空永寂。淨名雲。貧所樂法。攝論為下劣乘。法華雲。鄙事此經稱偽礫。此是斥其不得真法。從汝諸比丘勿以下心下。廣斥不得真僧。又二。先總斥下心不慕上法。次別約因果功德斥之。本以因果功德名僧。汝之因果皆非真僧。雖服袈裟非破五住惡非怖內外魔。雖行乞食經歷多處非應供乞士。雖剃除鬚髮非殺賊不生則非真僧。上舉真佛法斥偽佛法而不出於偽佛法相。今斥偽僧亦不出真僧之相。前後互現亦是舉真即知偽舉偽即知真。從汝諸比丘今當真實下。示真三寶。文為二。先標今當真實是也。真對昔偽實對昔虛。二正示者今我現在是也。我即佛寶。大眾和合即僧寶。如來法性即法寶。法寶之中具於三點。如來即般若法性即法身不倒即解脫。此三稱藏藏一切法佛僧例然。三從是故汝等下。是應離應得一雙。又二。初勸離偽。次勸修真。初文者夫偽體者。正由無明無明未除不得免偽。故勸捨無明。諸比丘譬如大地下。是勸修真。文為四。一譬說祕密藏。二法說祕密藏。三釋祕密藏。四結祕密藏。譬為三。一大地譬。二諸山藥草譬。三為眾生用譬。大地非但普載而已。亦不生而生生於藥草。亦無用而用為眾生用藥草。所生不離能生。亦即所生為眾生用。眾生雖復取用。亦業招大地福感藥草。三種宛轉不得相離。種別不一一即具三可以譬祕。三即是一可以譬密。具一切物可以譬藏。故舉此譬祕密之藏。次從我法亦爾下。即以法合譬以明祕藏。於中有順合。超合。欲表祕藏自在不定不可思議。初我法亦爾者此順合。法身如大地。大地如法身故言亦爾。舉三法身合大地三義。出生妙善甘露法味此舉三般若合諸山藥草三義。為眾生用舉三解脫合用中三義。我今當令一切眾生入祕密藏即超合用。諸子四部入祕密藏即超合藥草。我亦自入超合大地。病苦愈者藥地之功息矣。安住湛然眾生得益般若功亡法身之用息矣。同歸至寂祕密藏中。一切眾生是初發心擬初住位。四眾是中心擬四十位。佛是後心擬妙覺位。同入祕藏鹹見佛性。問眾生入者與佛同耶。答六位分別(云云)。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五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67 大般涅槃經疏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六   隋章安頂法師撰   唐天台沙門湛然再治   哀歎品下   復次躡上文來。大地譬佛寶。諸山藥草譬法寶。為眾生用譬僧寶。次合文者我法亦爾是佛。出生甘露是法。而為眾生是僧。三從何等名為下。是釋祕密藏。先出他解。次帖文。地人云阿梨耶識在妄惑。內稱祕密藏。成論人云。當來果佛在眾生外一切眾生當得佛果此理屬人。是亦內即時未有。是亦外外故非內內故非外名祕密藏。涅槃本有。論雲。眾生身內有佛亦非密身外有。非身內非身外有。非非內非非外有。並非密也。眾生即是故名為密。前兩種解為此論破(云云)。若昔教說者。隱故名祕覆故名藏。謂無常覆常相覆無相。不了覆了。令常等隱名祕密藏。如形殘人如外道論等。種種譬喻下文廣說是名昔教祕密之藏。今經開敞如月處空清淨顯露不如昔教。但以正法微妙不可思議絕名離相眾生不解名為祕密。法界包含攝一切法用不可盡名之為藏。故下文雲。不縱不橫不並不別是祕密義。三法具足無有缺減是其藏義。文義炳然那忽餘解。舉涅槃論破諸人師。舉涅槃經破方便教。大風捲霧清漢昺然(云云)。今釋祕密藏。文為三。一譬三點。二譬三目。三合以三德。此之三文一往而言是從事入理。三點是文字此約言教。三目是天眼此約修行。三德是佛師此即約理。又是佛印印於教行。凡有言說與此相應即祕密教。修習相應是祕密行。證得相應是祕密理。故約三釋稱理教行。初三點中言雲何如世伊字外國有舊新兩伊。舊伊橫豎斷絕相離借此況彼橫如列火豎如點水各不相續不橫不同列火不豎不同點水應如此土草下字相細畫相連是新伊相。舊伊可譬昔教三德。法身本有般若修成。入無餘已方是解脫無復身智如豎點水縱而相離。又約身約智分得有餘解脫橫一時有三法各異如橫列火各不相關。新伊字者譬今教三德。法身即照亦即自在。名一為三。三無別體故是不橫。非前非後故是非縱。一即三如大點。三即一如細畫。而三而一而一而三不可一三說不可一三思故名不可思議。不可思議者即非三非一名祕密藏。如世伊字。此句是茲經之根本。為顯斯義廣立問答致二十五品洋洋無盡。若失此意全迷根本將何指歸(云云)。次約三目釋者。摩醯首羅居色界頂。統領大千。一面三目三目一面。不可單言一三縱橫若並若別。能嚴天顏作世界主徹照三千若不縱橫嚴主照世一切皆成。三德亦爾。縱橫並別祕藏不成。不縱不橫祕密藏則成(云云)。次約三德釋祕密藏者。果地眾德但言三者蓋舉略兼諸。法身之身非色非無色。非色故不可形相見。非無色故不可心想知。雖非色而色充滿十方鉅細相容不廣不狹。雖非非色亦可尋求。能發眾生深廣智慧。故曰如來色無盡等即法身德。般若者非知非字。非知故不可動慮分別。非字故不可言說書紳。亦非不知非不字。非不知故不同灰滅。非不字故不同偏空。雖非知無所不照。三諦遍朗極佛境界凡聖並明。雖非字而半滿具足。世間出世間出世間上上諸字悉了法界。流注若懸河海湧不可窮盡。淨名雲。能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皆謂世尊同其語斯則神力不共法即般若德。解脫者非喧非寂非縛非脫。非縛故五住不能繫。非脫故十智不能虛。非脫而脫。二邊之所不拘。如百句解脫中說。非縛而縛。為訥鈍邪癡闡提外道所縛。故有病行嬰兒行。住首楞嚴示現善惡。隨所調伏眾生之處雖鄙必施。如醫療病如華在水無染無著名解脫德。佛身業不可思議法身則攝。佛口業不可思議般若則攝。佛意業不可思議解脫則攝。故知三德攝一切德。又大品名為色淨般若淨受想行識淨般若淨。法華雲。如來莊嚴。又雲六根清淨。總諸經異說悉為三德所收。包含總別囊括事理。以略收廣不逾三德。若偏縱橫。並別一異皆非祕藏。文雲。法身亦非。般若亦非解脫亦非。不縱不橫不並不別。三一相即。一中無量無量中一。非一非無量者是名祕藏。從我今安住下。第四結祕密藏安住三法此結三德。入大涅槃結祕密藏。如世伊字是結三點。文略不結天目。然佛常安住三法而言我今者。蓋隨緣宜故雲。為眾生故名入涅槃即此意也。第三從爾時諸比丘去。是疑執章文為三。一執二請三疑。佛上斥奪。奪是所證未能即捨是故有執。佛說新伊一聞不解欲學須請。今昔兩教皆是佛說。何故一偽一真故有斯疑執。文為兩。一敘悲苦。二正陳執。初文者其聞佛說安住三法。名入涅槃了不思惟安住之義而生去此住彼之解是名悲苦(云云)。次從世尊快說去。是陳執。他雲述上聞法上未曾說但執昔教。就執為二。初執後歎。執又三。一約教執理。二約行執理。三正執理。快說者執昔之教壯之言快。此教快能詮理故也。次譬如象跡者。執昔之行。行是進趣中勝故以大跡為譬。行有智斷想是智之初門舉初為言。從精勤去。是執斷斷思則知亦斷邪見。是故語後不言前耳。及無常想者惑去智亡。從世尊若離無常去。正執理此理中適非離非不離。若離無常應不入涅槃。若不離無常猶具諸惑。以非離非不離故能斷諸惑。冥理會真。豈復過此斥言是偽(云云)。他解離者則昔教為非。若不離者則昔教為是。觀文難見。次從世尊譬如農夫去。是歎也。歎上三執。秋時耕者。法有二能。一草不生二水地肥。肥即歎教草死歎斷。又肥即歎行。農法歎理。秋耕歎教。像跡歎行。無常歎理(云云)。次世尊譬如帝王去。是請。上聞新伊欲欣修學。如來若去從誰稟承因是則請。上譏請中多作親譬佛斥非真。今不敢作親譬但作主師。譬正是統訓義寬故也。合有五譬。初一請主譬。後四請師譬。觀合譬文是請學新伊。何者羅漢已破四住無知。無明是所未除既舉別惑知請新伊。初恩赦者通為聲聞未除兩惑者作請咒師譬亦通為聲聞未除無明者作請。香象譬偏為學人未除思惑者請。瘧病譬偏為無學人未除一邊者作請。醉人譬通為一切凡聖作請。前二譬如文。第三香象譬中。先譬次合。合中雲。五十七煩惱者。解者有三。五五蓋也。十十纏也。七七漏也。數人言。欲界四鈍。貪瞋癡慢通迷五行。五行者見諦四思惟一。五行上各有四四五二十。上兩界各除一瞋則五行下各三。三五十五兩界成三十。就欲界二十成五十。通心七使即七漏為根本。論人云。見諦十使迷四諦為四十。思惟四使又迷四諦四四成十六。合見諦為五十六並無明是為五十七。興皇雲。五門觀一一有三倒。謂想見心三五十五。約三界成四十五。又四諦各三倒。三四十二足前成五十七(云云)。醉譬中行三業惡得報合中服藥吐惑(云云)。三從世尊譬如芭蕉樹去。是疑教昔教若非佛不應說昔教。若是佛不應非。今教若是何不早說。今教若非雲何稱實。是故致疑。就文為三。初明無我。次引證。三明用。芭蕉約行陰。漿滓約色陰。七葉約三陰。次引佛說一切法無我我所。三如鳥跡空中下。明無我用者。昔教能除見思故也。所以明無我者。佛昔教明無我我修無我。若有我者無有是處。雲何今日說言有我。故舉無我為疑教端。第四從爾時世尊讚諸比丘去。是破執除疑。文為二。先讚次破。初文者。上有三意。何故獨讚無我。無我是執疑等本故也。何故讚之。世間問答法爾故也。又初以無我破邪其能服用。又將欲奪而先與之。又執劣感勝即四悉意也。次佛破為三。初破其偏理。下文雲。是三種修無有實義。二破其偏行。下文雲。先所修習悉是顛倒。三破其偏教。下文雲。先所斷乳此非實語。此三意各二。謂騰執酬破初破偏理。先騰次酬。初騰為三。一接讚騰執。二作譬。三世尊下結歎。醉有二過。一倒亂。二乖善。三結歎文二。初結醉過與不修者。二歎無過與善修者。次佛破者即以酬為破。於中為二。初破不倒亂是倒亂迴醉與之。次破善修非善修。迴不善修而與之。初破倒亂為四。一誡聽牒起。二明其倒亂。三出不倒亂。四結過歸之。誡聽中言牒起者。重牒彼計。但知文字不知其義者。文是語言義是理趣。醉亦聞語不曉語意。亦自有語而無實錄。汝亦如是聞他流轉他不流轉。自言善修實非善修。次倒亂中提日月來者。正破倒亂譬也。眾生者。他雲。正寄比丘汎指眾生。今謂不爾。既迴醉與之。當知比丘即是眾生我計無我者。破其倒亂。亦是破其執。於無常無我為是。汝以無常無我為是。此是亦非實非無我橫計無我。如彼醉人於非轉處而生轉想(云云)。三我者去出不倒亂者。即常樂我淨汝之所非則不非。乃非其所是佛者覺義以自在故名我。常者法身不從緣生故常。樂者即是涅槃。涅槃無受名為大樂。淨即是法。法即無染。汝所非者而今則是。是義不知良由於醉(云云)。四汝等比丘下結歸者。即迴醉還之。比丘謂常是倒無常不倒。佛迴無常是倒常是不倒。如日月不轉醉見迴轉。日月豈醉醉者過耳。常樂我淨實非無常。橫計無常是倒者過。次從汝等若言去。破善修非善修文為四。初雙標兩修。次雙明八倒。三雙迴過還之。四專舉勝修初中雲。汝等若言者。是標其善修無有實義。斥善非善如醉偽言而無真實。次標勝修。夫相對者義有廣略。或作十門八倒六行等不同。今但略對三次從苦者計樂去。是雙明八倒。汝行八倒雲何自樹稱為善修。文雲。是人不知正修諸法。三從汝諸比丘去。是雙迴八倒而反歸之文為二。初迴常樂四倒歸之。後迴無常四倒歸之就初又二。初正迴倒。次三番料簡。初如文。次三番者。謂世出世有不有倒不倒等。初世出世者。夫至理如空非世出世惑之者成倒名為世間。解之者成德名出世間。無明覆汝唯倒非德。彼若救雲。若是倒者雲何名為常樂我淨。次世間法下。有不有故於世間料簡字義。義如下說但有其名是故非德而無其義。三何以故下。有倒無倒是則但有四倒三倒顯其無義。舊雲。三心無倒識心是倒。又雲。識心無倒餘三三倒。想有想倒。受有心倒行有見倒。又通別二釋三倒通在四心之中。差別對者識心心倒想受想倒行心見倒。又凡有心緣境即心倒。通是想像即想倒。通能分別即見倒。又初心妄計即心倒。心緣成想是想倒。想成水執是見倒。又見倒在凡夫。心倒想倒是學人。無學則無倒。今謂何故卻以倒還比丘。是等比丘妄謂心盡心實不盡無漏心空想遍見故。故成三倒一倒具四。成十二倒故結過還之。問世間亦有常樂我淨。出世亦爾者亦應言。世間亦有無常無我出世亦然耶。答例二乘無常無我即是世間諸佛無常無我無上方便。即出世間。問有名無義(云云)。世間出世間倒德非倒德勝修劣修並應四句分別。又世間唯倒無德。出世唯德無倒。即倒不倒是世倒之德。起方便用是出世之德。例餘一切諸義悉然舊雲。無常無我是劣修。常樂我淨是勝修。又雲。單修者劣。雙修者勝。又非偏圓修乃是勝修。今問屬當諸修與誰分別(云云)。單勝修者是次第人雙勝修者是不定人。非偏非圓者是頓人(云云)。四從何等為義去。是專明勝修。文為二。一對劣明勝。二勸勝修。若通論其劣備有諸過。但偏破甚者生死有縛著故無我。聲聞更進趣故非常。外道以苦捨苦故是苦。有為多染是不淨(云云)。偏舉勝破劣如經。今通意者初文雲。我者即如來只標三寶攝一切法。常即法身。此標三點攝一切法。樂即涅槃。此標四德攝一切法。淨即無為。此標法界攝一切法。然此諸義不縱不橫不一不異不可思議故得是義故得是勝次若欲下。勸修如文。次從時諸比丘去。是破其偏行亦名酬請。文為二。初騰請。後酬請破行。初騰為三。一領旨歎佛。二因歎正請。三要命結請如文。從爾時佛告去。是酬請又二。初訶不應。次正酬。初訶者如來去住非汝境界。汝既不能知佛往來。寧得隨去故言不應。次酬請為二。初以人酬。次以法酬。汝前請住正欲學法。今留人法於學頓足更何所請。人酬中為三。一標付囑人。次歎人同如來。三釋歎初二如文。第三釋中意者如王委任大臣。巡者行也。佛欲巡行餘方故委任迦葉。從汝等當知去。以法酬請又二。初酬請。次破偏行。初酬中有法譬。合譬中從春時去為偏行作譬。舊雲。聞思修慧。觀文不會。今隨河西朗師。分文為兩。先明起惑失理。後修學求理。初一句是起惑。春時者年初。物生譬起惑之始。又因惑生解故言春時。有諸人等二句失珠之處。舊雲大池是無常教。朗師雲。是生死海。浴字或作沼多作浴。乘船遊戲三句失珠之緣。舊雲。聞慧解淺故雲遊戲。河西雲。恚慢心如乘船五欲樂如遊戲。失琉璃寶喻失佛性。舊或言。失理或失解。沒深水中一往沒失非永失也。舊雲。圓理蘊在無常教下故言沒深水中。又佛性理為恚慢生死所沒不能得現。次是時諸人下。習解求理為二。先依昔教偏修即是偽修。二明今教圓修。即是勝修。初雲競捉者。即是偏修無常苦觀而習學之。瓦石自傷害譬苦。草木虛浮譬無我。砂礫水底分分離散譬無常。各各自謂無非得理。次歡喜持出下。譬今教圓修。舊亦三慧今意不爾。猶是偏修之未明理未極。故言乃知非真。一往為四。一悟昔非真。二由佛性力令眾生悟。三明信解。四明慧見即是得理初文即今教起已方悟昔非。舊兩釋歡喜向前持出向後。莊嚴雲。歡喜持向前出非真向後。今皆為一句。次是時寶珠下。由佛性力始明真修。此聞今教說於佛性由佛性力令眾生悟。在水中者佛性非遠。只在生死五陰身中水澄清者由佛性力令眾生悟。三於是大眾下。明一往信解喻之如見而未得取。如月形者中道圓理究竟無缺。四是時下慧見也。安徐者處在生死如在涅槃故言安徐。次汝等比丘不應下合譬。又四。先合偏修。次合圓修。三復應當知下重合偏修。四欲得真實下重合圓修。此中經文是留心處故存舊解請勿嫌煩。今釋此章。諸比丘雖聞新伊未除舊執。謂佛無常所以請住。雖信法常未信佛常。口雖請新意猶從舊。佛訶其舊執雲。汝等不應作如是語佛酬其請新故言所有正法悉付迦葉。如來緣謝故去迦葉機興故付。內同佛德外委大臣秉正法教乃指圓伊而作依止酬其所請。此中為學新伊者故。故言法付迦葉。下文為不學新伊者故。故言迦葉無常不堪付囑各各為緣。今初以法酬請中為二。一法說破。二譬說破。法說者汝欲學新伊。應改迷生信猶存偽執真法不染故雲。汝先修習無常苦者非是真實。次譬中又二譬合。初如春時去先開。放逸失寶譬。次開求得不得譬。亦名有方便譬無方便譬。春時者年物俱新適悅時也。譬五塵六欲是耽湎之境。諸人者總譬放逸之徒在大池浴者大池譬生死河。浴譬恚慢愛憎等也。乘船譬乘諸業。遊戲譬著可愛果失琉璃寶者譬無解。因於放蕩慧解潛昏故言失耳。故此章破行失為便非先解。後失著樂翳解義言失耳。沒深水中者生死陰覆也。從是時諸人去為無方便求解不得作譬。諸人者通是迷徒別擬三修。悉共入水者信於初教義如入水求覓是寶者作劣三修。競捉瓦石者證三為真。自謂得者言得滅度。歡喜持出一句譬上稱歎象跡。第一善修無我內執在懷故言歡喜。向佛稱歎故言持出。譬上封執生疑之意。乃知非真者為有方便求解得者作譬。譬聞今教破昔理行非實方知苦無常等偽同瓦礫故言乃知非真。都從上來合作六意。共消求得之文。夫寶珠者。珠是本有非適今也。而眾生著樂沈沒水底拙觀推求竟不能得即理寶珠。以聞今教知前不實知字知義。始自今經即名字寶珠。是時寶珠猶在水中以珠力故水皆澄清者觀行寶珠。依教觀理。理為所詮故言猶在水中能詮如所詮。所詮如能詮故言以珠力故水則澄清。於是大眾乃見寶珠故。在水下猶如仰觀虛空月形者相似寶珠。仰觀於月彷彿類珠似解鄰真故言乃見。相似位明矣。虛空譬相似常。月圓譬相似樂。月光譬相似淨。非上非下以上比下。自在無閡譬相似我(云云)。是時一人譬分證寶珠。以一名人。人得其門故言一人。方便力者道前圓修。安徐者安於生死作涅槃解。微妙正觀徐詳審諦不昏。教水不動心波與理相應。即分得寶珠。此約六位顯有方便勝修之人求得寶珠約行義便。汝等比丘者合得失兩譬又二。而復兩番合者。初番合三修得失。後番合四修得失應用此意。遍歷諸法皆有劣勝兩種修也。故文雲。在在處處常修我想常樂淨想。豈獨今經非止一境觸處成觀思之。第三從爾時諸比丘去。是破疑教章。文為兩。初騰後破。初騰具昔教行用理如佛先說教也。而修學者行也。離我慢等用也。入涅槃者理也行理等已破竟。語勢相成正意在教。昔教若是今不應非。今教若是。何不早說(云云)。就破為兩。先歎問。次答。答又二。先譬後合。譬為四。一譬四倒病。二譬三修藥。三譬三修病。四譬四德藥。就初為六。初倒病者王是也。內闇常淨外舉我威貪引取樂是為病者。次秉倒師者外道著常淨為頑著我樂為嚚邪病師也。三信受邪倒。謂厚賜俸祿信邪術也。四純用乳藥者倒藥也。色白是常味甘是樂膩潤為我稱藥是淨。即邪藥也。五亦復不知自是邪也。六是王下亦不自知病王不別者是病者不知是倒病也。已略對竟。重更釋文。王者王領為義。如受化者亦有徒屬。譬之為王。無明為闇。著樂為鈍。世智為少智。醫譬外道。其實不能治病。而亦欲為眾生疆請。春秋傳雲。心不則德義為頑口不談忠信為嚚。外道亦爾。內無真解。外無巧說。俸祿者受化眾生供養外道。純用乳藥者。總明藥少病多俱不知藥病。不知病起根源者。眾生三毒八倒由於取相取相緣於無明其所不知不知病也。雖知乳藥是不知藥。佛假說我橫計即離。乍言青白黃黑(云云)。風冷熱病者逗藥失所。風喻瞋冷喻癡熱喻愛。是王不別者何但不知藥亦不知病。次復有明醫者。譬三修藥。文為三。初說明醫。二治病緣。三正治病。初文明醫曉八術。一治身。三治眼。二治胎。四治小兒。五治創。六治毒。七治邪。八知星。內合佛知八正道能治八倒病(云云)。今通論醫有十種。一者治病但增無損或時致死空見外道也。恣行惡法善法既亡慧命亦死。二者治病不增不損常見外道也。投巖赴火不生禪定不能斷結。三者唯損無增即世醫所治差已還發斷結外道也。四治病差已不發所治不遍即二乘也。五者雖能兼遍而無巧術六度菩薩也。六者治無痛惱而不能治必死之人通菩薩也。七者治難愈病而不能一時治一切病別菩薩也。八者能一時治不能令復本圓十信也。九者能一時治亦令復本而不能令過本圓中心也。十者能一時治復令過本圓後心也。今之明醫即第十醫。通達常無常等二鳥雙游即是八術。次從是時舊醫去。是治病緣為二。初同後異同為三。一同生業。二同學業。三同化緣。初同生業者。明如來託生王宮納妃生子而眾生不知咨受反生貢高如文。次同學業者。乘羊車。學書後園講武脫冠遣馬詣阿羅羅六年苦行等。四十八年者。中阿含雲。就外道學必先給使四十八年。然後與法宗師雲。自佛出世凡五十許年法華已來至涅槃時始明久本。前三時教唯明此身成佛無別本身。然師弟之敬必自終身則猶是外道弟子故言四十八年。從法華已來別有本身。所餘二年始非其弟子此解太漫。又開善雲。四十即四禪。八年即八定。六卷雲。四十八年。冶城雲。八禪中各有六行厭下苦粗障攀上勝妙出合四十八。依天台止觀中四見為根本。一見三假一假四句一見十二句四見合四十八句。即是邪法四十八年。三共入見王者是化緣同然外道實無觀機之智邪化先出故言是同。次是時客醫為王說去。即是後異又為二。初少異後頓異。初文雲。醫方者如為提謂說五戒文鱗三歸技藝者即是神通。如瑞應中明。治國療病者三歸翻邪入正。譬如治國。五戒治五惡譬之療病。又歸戒者皆能翻邪治惡。時王聞已即是歸正驅令出國即是捨邪從是。時客醫去即是頓異。又二。先觀機頓異。次設教頓異。初觀機中有問有答。實非顯灼二往復也。初求願者唯觀一初教之機也。次王即答者根緣冥對右臂身份者右手動便譬初教中無常苦。便餘身份者譬後機教並皆隨順此。即已有大機意也。又解右臂譬我見。餘分譬諸惑。作此解者於初教便彼客醫言。我不敢多者此重觀機但唯須初教一機多傷損者我是生惑妨害事多。若聞正教猶故計我。當斷善根之首。橫死者以解斷惑。此是壽終以惑障解此名橫死。時王答言下眾生受化。復傳未聞即上中下皆得悟也。次爾時客醫去。即正施教此中舉五味者。即五門觀。辛譬不淨。苦譬無我。鹹譬無常。甜譬空。酢譬苦(云云)。三其後不久下正治。眾生復起無常之病。前破邪常說無常教。眾生不解定執一切皆是無常還復成病。譬如癡人謂鹿為馬。智人語言。此鹿非馬。雖知鹿無馬而執無為馬。何處復有無是馬耶。故無馬是病。起無常倒。復有多種。一謂佛果無常此病易見。二謂生死無常此病難見。何者生死即是真常。佛性既謂無常寧不是病。文雲。王復得病者眾生病也。文為二。一正起病。二根緣扣佛初如文。次即命是醫下根緣扣佛如遣使命醫。古本雲。我今病重困苦欲死四醫占王病下。說今真常四德之藥。文為四。一一往為說。二眾生不受。三如來重說。四眾生方受。初文又四。一正說。二開權。三顯實。四病藥相治。初即如來正為說常次我於先時下開權。古本雲。所斷乳藥是大妄語。今經治定止言昔非實語明昔權宜說非究竟。三今若服下。顯實即顯今時常樂之教。四王今患熱下病藥相治無常譬火。能燒世間故言患熱。今圓常之藥猶如乳味能治熱病。次時王語醫下。眾生不受即前諸比丘疑執不受常住之言文中有四。雙驚雙譏貶如來褒外道。狂耶是一驚。熱病是一驚。故雲雙驚。狂謂失心之病。今驚如來為是失本無常之解。熱病者是驚如來為更起於邪常惑耶。汝先言毒。今雲何服。即是雙譏。汝先言毒。今雲何服。即是以昔譏今。今既令服先那言毒即是以今譏昔。迴互此語即兩譏也。欲欺我耶者還成上意。三先醫所讚下。是貶咎如來。如來誤我驅逐舊醫。四如汝所言下。褒外道如文。三是時客醫下如來重說即是此中破執釋疑。文中有四。一止其所說。二正為釋疑。三重問。四重答。此初即一往止其所說。次如蟲食木下正為解釋。又二。先譬後合。此中通體是譬。今更為譬。作譬明外道橫計之我。偶與正我名同而非解理如蟲食木。次大王當知下合譬可尋。三時王問言下重問。四客醫答言下重答。又二。先唱兩章門。次釋兩章門。初唱章門者。初即毒藥邪常章門。二即甘露真常章門。次雲何是乳下釋兩章門。又二。先廣釋甘露。後略解毒藥。所以爾者。既廣識甘露反此即毒不勞繁文。就初釋甘露章又三。牒釋結初牒可見。次若是乳牛下釋章門。舊解七事初事者。本明於乳而言牛者欲明乳從牛出譬教是佛說。此言牛者為犢子時不食酒糟等後成大牛其乳則善。譬為菩薩時已不起斷常果時多得。諸法師雲。酒糟能令荒醉以譬五欲之愛。滑草滑利則譬利使。麥□粗澀以譬鈍使。興皇雲。酒是真味糟糠則無譬橫說求真無復真味。又雲。酒清浮在上。糟沈濁在下。譬斷常高下。滑草譬貪慾。麥□譬瞋恚。次其犢調善下第二事明復有善好眷屬放牧之處。第三事所行境界不高不下。二解一雲。慢心為高。愛心為下。又雲。二乘為高。凡夫在下。飲以清水下。第四事明唯有般若清水無戲論馳動不與特牛下。第五事外譬特牛是無乳之牛內合。諸惡知識斷常之人不受中道圓常之教。即是特牛飲食調適下。第六事舊雲。禪定之水譬之如飲。智慧資糧喻之如食。明定慧二事並得所宜。又雲。正以此慧方便自資不令失所故言調適行住得所第七事。舊雲。精進勤策名為行取捨調停故言住。又雲。常在中道平正故言行住得所。次除是乳已下釋毒藥章門。今明是義不然。何者既舉甘露破於毒乳應辨常義破於無常。何用利鈍兩使釋滑草麥□。復將矜己以蔑人。解高原下濕此與聲聞斷。見思何異。共二乘無我我所何殊。同於無常如何破病今所不用。今釋七事牛譬教主。即喻法身常身捨那尊特異於無常丈六。乳譬常教。此乳亦名醍醐。下文雲。牛食。忍草即出醍醐。是其義也。酒糟者酒清譬無為定。糟濁譬有為定。佛不耽染真諦三昧如不食酒。不味者俗諦三昧如不食糟。滑草麥□者泥洹智易得如滑。分別智難生如□。佛智非一切智非道種智。其犢調善者得中道理柔和善順。不處高原下。濕者不以涅槃為證不以生死可住。飲以清水者非五欲淤泥非無明闇濁離此二邊。即佛性清水不馳空真不驟俗假。不與特牛同群者特牛無乳。譬無慈悲明佛有不共慈悲。飲食調適者入空為饑出假為飽。中道不入不出。即不饑不飽。行住得所者住祕密藏是住得所。二鳥雙游是行得所。如此釋者。符經合義。常破無常文理俱會豈與他同。四從爾時大王下眾生受化又四。一受教傳化。二餘人不受。三重為說。四方信受。初文前自信受後更傳化。即上根人自得解已傳化中下皆令得悟。次國人聞之下中下不受。三王言下重複傳化。四爾時大王下上中下根俱時領悟次汝等比丘下。合譬。上本有兩藥兩病。今此合中但合兩藥不合兩病。所以然者。本疑經教有說不說。若昔非者即不須說。今若是者何不早說。今用此意除疑為邪常故不得早說。今常復破邪常病故只得說於昔空無常今直合。兩藥令於教門可解故不復言病文中。初合無常之藥。後合真常之藥。上譬中先明始同後明末異。今亦偏合此先合始同。今言如來為大醫王。正合前時有明醫曉八種術。出現於世者今合從遠方來。次降伏一切下合末異。初合漸異即合共入見王說種種醫方及餘技藝治國療病等。次欲伏外道下合頓異。即此教意無我無常合前和合諸藥。謂辛苦鹹五味。次比丘當知下合此教意前結外道之非。後結今教為是。為調眾生為知時故須說此無。三如是無我一句二解。一雲此語向後。二雲此猶屬前有因緣故。合前真常之教。合後又三。第一正說。二簡外道之非。三說如來之是。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六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67 大般涅槃經疏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七   隋章安頂法師撰   唐天台沙門湛然再治   長壽品   前之三品嚴觀所安。此品存本但改命為長。移壽在下西方語倒不移亦善。譯人左右應無別意。恐依上文。當知如來即是長壽。或依偈初。雲何得長壽長只是常。何不用常為名。正言由常樂我淨。獲此長壽從所得立名故也。今釋長壽為四。一同諸佛法身智慧壽命皆悉同等故言長壽。二由物欣長惡短引令樹善故。三對破偏修無常之拙明圓勝修之常。四長短相形是對治門。會非長短之長故言長壽。此是涅槃施中第三對菩薩眾隨問而施。凡十四品諸問答中長壽為首。從初命品餘各隨便。其文有勸問正問。初勸比丘。次勸大眾。初勸有三佛法至三故。又表佛慇勤故。又初勸除疑。二勸受寄。三勸益物。其上疑既盡。初勸則默既不堪寄付。次勸則辭既無化力。後勸則推。初文者何故偏勸問戒律。河西雲。佛法有兩一經二律。上已問經。今勸問律。是義不然。經深律淺。既能問經豈不能問律而待勸耶。觀師雲。律是聲聞之本。又是今經之宗。不殺為因得長壽果故偏勸問。是亦不然。今案經雲。於諸戒律是則律儀定道俱名為戒。諸語不一豈獨律儀。又將下驗上非偏勸問律。空者慧也。寂者定也。當知勸諸比丘問戒定慧。有人作二諦消。是亦不然。二諦文晦三諦文明。何者戒定慧三是入真之梯磴即勸問真。本性空寂即是問中。明瞭通達即是雙照。二諦即勸問俗。又言。莫謂如來唯修空寂者。如來既不專修真俗即是勸問。非真非俗第一義諦。第二再勸為二。初勸次辭勸問。戒律初者一雲略耳。具說如上。又取下文意佛欲寄付故以戒律而為勸端。次辭者既於戒律不能問者即辭不堪。有法譬合。法說又三。正辭釋結。正辭。辭無智慧不能問於三號如文。次釋辭釋於三號。皆不思議如來境界深微之法允同諸佛故號如來。我不能問則是辭上本性空寂。所有諸定不可思議窮於甚深微妙禪定能為一切而作福田故名應供。我不能問則辭上明瞭通達。所演教誨不可思議者。窮於一切言說邊底示導眾生。是道非道號正遍知。我不能問則辭上戒律。又釋辭不能問於三諦。諸佛境界是不能問中。所有諸定是不能問真。所演教誨是不能問俗。三結辭中雲無智慧者無三智也。次譬辭為四。一聲聞不堪寄。二如來不應寄。三聲聞彊受寄。四如來失所寄。初明不堪。言老人者。閻浮果報將盡之年譬諸聲聞。十二緣觀支支十二從過至現故百二十。過現滅故老死滅無明滅乃至老死滅故將入涅槃。身嬰長病者正使雖盡習氣尚存。又無明別惑未侵一毫故言長病。寢臥床席者沈空滯寂失遊戲神通。不能起居者不能入有如不能起。不紹三寶如不能居。氣力虛劣者無常住命如無氣。無十力雄猛如無力。少真實故名虛。非勝修故名劣。餘命無幾將入灰斷。次有一富人者下譬如來不應付囑。智斷圓滿故言富人。緣事欲行者。適化多務故言緣事。乘如起應故言欲行。以百金者百句解脫。漢書稱一萬為一金。既有百金即是百萬。一句解脫既有一萬解脫。以為眷屬。百句解脫即有百萬解脫而為眷屬。或經十年二十年者。有三解。一雲。十劫二十劫。二雲。人中為十天二十。三雲。正法為十像法二十。是義不然。若爾後時如何得歸會耶。今明通惑為十。別惑二十。逗緣除物通別兩惑名付家事。受寄者除通別惑即感我歸。還時歸我者舊二解。一雲。只指釋迦餘方應盡。此土感興後還猶見我昔法寶。二雲。彌勒下生猶見釋迦真實之法。法身不異故言歸我。今解。通別惑盡即是還時即是歸我此義稍便。三是老病人下。聲聞妄受無繼嗣者。舊二解。一雲。無善心實男慈悲心女。二雲。無受化眷屬紹續其後。今言。無常住信心之子。病篤命終者灰身入滅。四財主行還下。如來失所寄法寶喪失。癡人者二解。一雲。受寄者即是癡人不能籌量妄受人寄。二雲。能寄者名癡人。假設此言。若遂寄聲聞則是癡人。若不寄者則非癡人。次世尊下合譬。但合妄受喪失不合前二。合後二中先合第三。次我今下合第四。從佛告下。第三勸益物為三。一勸二推三贊。初如文。次推功為二。先譬後合。譬又四。一譬歎菩薩。二十五者。即二十五三昧。盛壯端正者。是諸三昧王多有財寶者一切三昧悉入其中。父母者三諦一諦為母。一諦三諦為父。法喜為妻。善心為子。道品為眷屬。十方諸佛即是宗親。次時有人下。譬正應付囑。例上釋。三是時壯夫下。譬秉持受寄。四其人遇病者譬不失正法。世尊下是合譬。先舉不應。次合應寄。三爾時佛贊下即贊也。無漏心羅漢心者忘我推功也。二緣者緣聲聞不能菩薩則能。或善能問答。或法寶久住利益眾生悉出上文。從爾時佛告一切大眾下第二通勸大眾。問佛既普等。若得問人普皆利益。又對於偏勸故普勸也。先偏後普明偏普不定顯非偏非普。問比丘寡德慇勤三勸。菩薩不爾何俟二三勸耶。答佛如師子殺象及兔。皆盡其力終無厚薄故皆三勸。若爾菩薩亦應無疑而有辭讓。答比丘皆無菩薩皆有。以有問故。故知有疑。是故菩薩則可付囑以慈心故。故能益他。又例作無而意異菩薩久解。是故無疑。自謙是退義稱佛菩薩乃是推功。問何故約命言不可量約辯言不可盡。若戒若歸而勸問耶。答多有所關略舉四意。一如來是大富施主隨其所求而給與之。若問命即開長壽金剛身身密等義。若問辯即開般若四相口密等義。若問歸戒即開善業。首楞嚴能建大義百句解脫意密等義乃至開邪正四倒四諦如來性文字月鳥等義。涅槃施得顯也。二如來施主方便無量。若問命即開天行。若問辯即開梵行。若問歸戒即開聖行嬰兒行。歸戒所防即開病行。五行若立十德自顯涅槃行明。三如來施主正法寶城莊嚴無量如來能問無可問處。如來能答無能問人。百金妙寶初求付託得能問人。問命即常莊嚴。問辯即樂莊嚴。問戒即淨莊嚴。問歸即我莊嚴能問能答具二莊嚴雙樹涅槃其義得顯。四如來施主慈悲無量憫念邪僻哀憐不善。若能問歸即用常辯攝耶。若能問戒即用常命攝惡。涅槃之用得顯為此義故舉此三種以為問端。問問端通後亦通前不。答問命即是常修。問辯即是樂修。問歸戒即是我修。又問命即常法身德。問辯即樂般若德。問歸戒即淨我解脫德。又問命即常命常色常力。問辯即常語。問歸戒即常安。又文雲。能如是問則大利益一切眾生即通前通後問端該廣籠括。若此(云云)。第二正問為四。一欲問。二許問。三謙問。四正問。欲問又二。初經家敘起。次自咨。發敘中為四。一敘本位。二敘。跡宗。三敘。感對。四敘。威儀。初本位者。有通有別。菩薩通位童子別位。論雲。十二而能問者即有四意。一正法非色。不可以人幼而棄於法。重法重人故也。二生比丘善於菩薩道信念堅固。三折伏高心。四明佛力大。若依十住即第九住。若類文殊童子即十地頂。聖位難知。且用十地釋童子也。次跡宗中言婆羅門者。跡託高宗姓。大迦葉者。寄生貴族如此間甲族。三以佛神力者感對也。為決定眾而作上首感佛威加作對揚主。令五十二眾同飲甘露。非斯大器孰能為之四即從座起敘其威儀。次而白佛言下自咨發者。佛雖通勸寧許問不。是故有咨。次佛告下佛許如文。三從爾時迦葉去是謙問。文為三。初大小為一雙。次高廣為一雙。三借助為一雙。初文者。如來哀憫即大慈悲大中之大。我以蚊蚋小智小中之小。以小問大。寧得相稱。次雙者。佛德巍巍明佛威高。師子難伏明其眾廣。如來之身猶真金剛。佛色大故智慧亦大。智海圍繞則大眾智大。佛及大眾高廣若斯。我以蚊蚋何能當此。第三雙者若論鉅細不言自絕。今假佛威神借助智力大眾善根添我機辯。乃能發問。四從即於佛前是正問。舊說三種不同。一分偈。二問數。三因起。初分偈不同者。河西雲。前十九偈是問。後四偈請答。又一師雲。前二十一行是問。後二行自謙。又一師雲。從前至後無非是問。又一師雲。從容兩存後亦非問。乃是迦葉巧致問之餘勢為諸品生起。又亦得是問甚深行等是問五行十德。安樂性是問師子吼迦葉等(云云)。二問數不同者。梁武三十二問。河西三十四問。靈味亮。冶城素。莊嚴旻。並用之。中寺安三十五問。開善三十六問。光宅三十七問。三因起不同者。開善雲。一一問皆從純陀哀歎中生。太昌宗雲。悉是臨時致問皆不從前文生。靈根令正雲。或有從前生。或不從前生。豈可一例。從前生者雲何得長壽。問從純陀品生。當知如來即是長壽。生金剛身問從法身常身金剛身生。願佛開微密從哀歎品祕密藏生。雲何得廣大從迦葉為眾作依止生。有屬當者可從上生。無屬當者不從上生。興皇雲。此問不應近自純陀。乃通論釋迦一化教門始自王宮終乎雙樹。何者文雲。生死大海中雲何作船師。即是問始即初成道時事。後問雲何捨生死如蛇脫故皮。此即問終是最後涅槃時事。中間施化法門非一欲顯發如來方便密教應來應去種種示現。此意宏壯包羅廣大大明覺道囊括古今。今觀此二十三偈前十九偈雖即是問問中有請。唯願大仙說是也。後四偈雖是請請中有問安樂性諸行等是也。又開合不同。如初一偈合成兩問開成四問。雲何知天魔一偈合成一問開成兩問。若直數雲何則有三十二問。若數合偈亦只有三十二問。若數開偈則有三十四問。若數請偈中三問足合偈則有三十五問。若數請中三偈足諸雲何亦有三十五問。若數請中三偈足開偈者則有三十七問。各有去取致盈縮不同意在於此。此是事數增減在人不勞生爭。今依河西數開偈不數。請偈但為三十四問。答盡大眾問品。言因起遠近者若謂諸問因上文生聲聞未曾聞常聞可生疑。菩薩久聞何故致疑。又聲聞聞說疑執已破。菩薩利根那忽未解。救雲。為緣故疑。若爾則問不因上。又雲。菩薩知佛應說此法承佛神力預為咨問者佛力無所不至。何乃近在兩品耶。又言。問於一化始終者與經抗行全不相應。經問長壽之因。佛答往昔至心聽法持不殺戒是長壽因。今乃取一化從王宮來佛在何處聽法從誰受戒。雙樹之終復聽誰經為受何戒。若無此事一化不成彼為極談。今謂不與文會故非極談。今試出其意。雲何得長壽。此問常果元本之因。佛答雲。若業能為菩提因者。至心聽受聞已轉說我修是業得三菩提。今復為人廣說是義。如此之因蓋非近世。如法華中點塵數劫猶不能知。今正問此久遠之因。本若無常果不應常。本若是常常不可修。而未能知長壽常果所因雲何。若問此義任運自顯非常非無常之常因獲得非常非無常之常果。因果常義既顯果上萬德悉是雙非之因獲得雙非之果。義雖無邊一往結撮是問過去本初因果行位誓願功德智慧道品六度等諸法門。若問雲何於此經究竟到彼岸。即是問一化始終現在逗緣所施諸教。何者若其無初即無於後。今既問後任運問初。既問初後中間可知。當知一化始終凡對無量機緣所施言教不可窮盡。雖不可盡一往結撮是問現世隨他隨自隨自他無量法門。若問雲何得廣大為眾作依止即問來世所施方便。引導眾生國師道士儒林之宗。住首楞嚴種種示現無量無邊雖不可盡。一往結撮是問來世權實曲巧方便誘接荷負度脫等諸法門。略舉三句示斯問意不出三世。故文雲。如是甚深諸佛境界自利利他無量法門豈出三世。若尋古始元元不窮。若尋現世廣廣無極。若尋來際永永無盡。如是乃是囊括古今。大明覺道可謂諸佛之境界。豈只近因兩品。亦非遠由一化。今敘問意宏遠若此。猶懼不會諸佛境界之明文。況諸師所言寧稱佛旨。興皇嘲人云。不知兔角有無而空爭長短。不知諸問進不而爭於問數少多何益。今用河西於問中分二十三偈為兩。前十九偈正作三十四問。後四偈請答。初一行問佛因果佛修因得果不可言是現未強可指於過去。次一行雲何於此經問今教。今教當機而說不可言是過未彊可言是現在。雲何得廣大下十七行雖義通三世上已屬兩世竟彊可名為未來。何故言彊大般涅槃非三世攝非謂菩提有去來今。皆以世間文字彊說之耳。後四偈請答前三意。初一偈願為諸菩薩說微妙諸行等。前問長壽果果必有因。因即是行。故知此偈請答過去法門。次一行請答現在前問雲何開祕密此中請答安樂性。安樂性由來未開。故知是請答現在。後兩偈請答未來。上問廣大依止此請答未來法門甚自分明。已列問數結請文竟。次示答文處雲何得長壽。凡四問此品下文及金剛身品答。雲何於此經究竟到彼岸名字功德品答。願佛開微密四相品答。雲何得廣大為眾作依止。實非羅漢等四依品答。雲何知天魔凡兩問邪正品答。雲何諸調御心喜說真諦四諦品答。演說四顛倒四倒品答。雲何作善業能見難見性並如來性品答。雲何解滿字文字品答。雲何共聖行鳥喻品答。雲何如日月太白與歲星月喻品答(十五問竟)雲何未發心下有十二問。皆菩薩品答。雲何未發心夢見羅剎偪令發心答。雲何於大眾而得無所畏三偈答。雲何處濁世四華喻答。雲何處煩惱醫師等十四譬答。生死大海中雲何作船師風王四譬答。雲何捨生死如蛇脫故皮金師兩譬答(龍能脫骨可譬涅槃)雲何觀三寶菴羅閻浮樹答。三乘若無性文殊騰疑本無偈答。雲何諸菩薩而得不壞眾舉護法因緣答。雲何為生盲而作眼目導如人口爽不知六味答。雲何示多頭常為眾生而作父母答。雲何說法者增長如月初如人有子始生六月答。雲何復示現究竟於涅槃凡七問皆大眾問品答。雲何復示現究竟於涅槃放光奉供答。雲何勇進者知人天魔道若有比丘能以如來誓願而發願者於世最勝不能觀了常者是旃陀羅答。雲何知法性而受於法樂說二十一行偈答。雲何諸菩薩遠離一切病三病人答。雲何為眾生演說於祕密廣釋諸有餘偈以無餘偈答。雲何說畢竟及與不畢竟用雲何名為無餘義耶。雲何復名一切義乎。唯除助道常樂我淨善法。其餘一切皆名有餘答。雲何而得近最勝無上道。亦取前諸菩薩。遠離一切病答。上三種病人得滅罪後近無上道兼答此問。若有病人若遇不遇悉得差者。此去佛最近。若遇即差不遇不差此則次近若遇不遇皆不差者此去佛遠。又雲。取大眾發心如來授記以答此問。今引十證明答問竟。一者偈中興問次第而來。長行相對次第而答。故知答問盡二者偈中設問竟即自謙雲。甚深微妙安樂性等非我所知。請於如來為諸菩薩自演說之。若從此意知答問盡。三者答若未盡不應謝恩。答問既竟時眾得益起禮燒香散華供養。故知答問盡四者上來召眾雲集慇懃勸問答。若未竟寧得倚臥涅槃既右脅息言知答問盡。五者付囑文殊寢而無說。大眾重請既受請已加趺融懌方談五行。故知答問盡。六者對告德王賓主有異知答問盡。七者師子更問問人既別知答問盡。八者文雲。如來初開涅槃經時說有三種人。三種人乃是答問之末。實非創說之初。今雲。初開乃是後說之初非初說之初。既有初說後說不同知答問盡。九者前問多答卷少後問少不應答卷多知答問盡。十者河西面對梵文口決曇讖指授慇勤親說十九偈。是問後四偈非問斯人不信孰可信耶。爾時佛讚下。第三佛答又二。初讚問。次答問。讚問又二。初讚。次謙讚又二。先總讚。次別讚。酬其上別總二請。若三十四問是曆法別。請後則總請。先酬總請故初雲善哉善哉。所以須此讚者。世間問答酬往稱美佛不違世法。是故先讚人但見年幼不期智深。見問淵玄方知非淺。又若見佛讚皆發奇特心是故須讚。他方來眾見小小菩薩能問大大事皆生敬伏是故須讚。又此一一問皆與理合。是故須讚。皆有所擬(云云)。次別讚者即是別讚三世之問初讚其問過去。法門有三義。一舉果讚因。言汝未得者非全不得。乃是因中分證非是果地究竟故言未得。二舉甚深密藏讚其所問。汝問長壽佛以一切種智為命。此之智命果地所證。故言我已得之已得非始得已圓滿。唯佛與佛乃能究盡。故雲。甚深密藏而汝能問。是故讚其所問之法。三讚其被加其上請雲。承佛神力。今加而讚之故言等無有異。坐道場者讚其問現。其上問雲。雲何於此經究竟到彼岸佛即舉三義讚之。一舉初以成後讚其巧問該現化之始終故言我坐道場初成正覺。二讚其一人以均大眾故雲有諸菩薩亦曾問我是甚深義。三讚其現得大眾加助。其上請雲。及因大眾善根之力。今明功德句義無異。是為讚問現在法門。從如是問者則能利益無量眾生是讚問未來。上問言雲何得廣大為眾作依止。此言利益可解(云云)。舊解坐道場亦曾問者或言。是華嚴中問翻經不盡其文未來。或言。是偏方不定教文亦不來。或言。是祕密教非顯露攝。義皆不然。今明道場乃是元初圓滿始坐非方便道場。第二卷雲。我已久於無量劫來久已成佛。亦如法華成佛已來甚大久遠昔諸菩薩曾問此義。如今不異正對過去之問。非一化之始。不應據寂滅道場及偏方祕密。爾時迦葉下。第二自謙佛向讚其。上等如來下齊菩薩。其謙亦兩一謙所問橫豎不及。二誓聞法頂戴增加。初文者不能飛過大海橫不及也。不能周遍虛空豎不及也。次文雲頂戴守護高深。增加守護廣大何以知然。文中次釋雲。願令我得深廣智慧。從佛告迦葉下。第二正答問大分為兩。初次第答三十四問。次大眾供養。初答者初盡此品文是答長壽之問又兩。初答長壽因後答長壽果。更釋因果之名。一雲。若有因果則墮常義。若無因果則墮斷義。若言開因果之祕故說因果。此語小勝。若為顯涅槃兼言因果。此語最勝。涅槃無因果方便說因果。從容抑按顯於正法故言因果。今明若因自是因果自是果則墮自性。由因故果。由果故因則墮他性。因果因緣故因。因果因緣故果則墮共性。非因非果故因果墮無因性。皆墮斷常。但以四悉名為因果。顯非因果故雲因果。前文非不明果。後文非不明因。從多從正分此二門。初答因為三。初誡聽。次正答。三論義。初誡聽者。將說長壽甘露妙藥若覆器不聞則思修俱失故須誡眾。釋論雲。專視聽法如渴飲一心入於語義中(云云)。從如來所得長壽之業去。是正答。文為五雙。一指果人因人以標業。二指果法因法以勸業。三明自行化他以證業。四開譬合譬以況業。五示果報華報以結業。初果人者如來。因人者菩薩。若無此業不名菩薩。佛無此業不名如來。此業成因因名菩薩。此業成果果名如來。業若定因不得作果。業若定果不得作因。當知此業非因非果能因能果。雖能因果因果叵得。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如來境界不可思議。精進菩薩亦不能知。豈是凡情闇心圖度不能已已輒述所聞。次果法者菩提也。因法者三慧也聽是聞慧。受是思慧。轉為人說即是修慧。若菩提無此業不得成果。三慧無此業不得成因。至高無頂。至廣無涯。多所成就。其相雲何。若業能破業是為破業。從無住業立一切業是為立業。非破非立而破而立是為正業。如是正業不可言三。不可言一。言一則失用。言三則傷體。即體而用即用而體。即體而用故言此業能為菩提之因得菩提果。道前體用廣為人說。道後體用即用而體。非因非果非自非他。故上文雲。以珠力故水即澄清。豈非即體而用。下文雲。大慈大悲名為佛性。豈非即用而體。三從善男子我以修習去。是舉自行化他證成於業。我以修習故得菩提。即證道前體用。今復為人廣說此法即證道後體用。然我果久成道前之業非復今時。故知卻明過去法門答初之問。四開譬中。先譬次合譬。如王子者似譬道前。王譬菩薩。子譬群生。犯罪譬起惡因。繫獄譬受惡果。憐憫譬天性相關。愛念譬拔惡因。躬至繫所譬拔惡果。夫王子者剎利種也。罪為獄囚眾生亦爾。同佛之性罪業所拘流浪生死。亦有佛性亦無佛性如王子是囚囚是王子。為此義故慈悲與拔。菩薩亦爾下。合譬凡舉三法合譬。初一子地合同體大悲況即體而用。次四無量心拔苦因與善因。拔苦果與樂果。大喜慶悅大捨平等。況用不離體即用而體。三四弘誓願遍約四諦。苦諦則通不但四趣。集諦亦通不但十惡。道諦不但戒善。滅諦不但灰斷。弘誓之境囊括則周故用三法。合譬況業。五舉二報結者。聖人以慧為命。智慧自在故壽命。長即譬果報。天上受樂則譬華報(云云)。三從爾時迦葉白佛去。是論義。凡四番問答。初番先問次答。問有三意。一述不解。二謂不應。三正作難。不解者領長壽業。非因非果非自非他故言深隱。次不應者一子之地同體大慈體無愛恚。雲何子想。若同子想即是起愛。起愛雲何同體。同體雲何起愛。故雲不應。三作難者破戒作逆應須治罰。治罰乖慈雲何等視。等則無罰雲何言治。治偏乖慈慈之與。治二俱乖體。展轉有妨。難從此生(云云)。次佛以一言答其三意雲。我於眾生同一子想。如羅□羅者同體之慈。是慈清淨微妙第一非染愛慈。是慈深隱非但難解亦復難說。即體而用不妨等視如羅□羅。既即體而用慈亦復然。一言答三其意在此。然迦葉問菩薩修慈此問道前。佛以道後果慈答之雲。我於眾生亦一子想。舉後答前前後不異。次從迦葉復白去是第二問答先問次答。初問中舉昔事難今義。力士無慈碎聽戒童子。童子命斷即昔事也。若承佛力即如來遣害傷慈縱毒頓乖一子即難今義。次佛答中明三世之慈為三。初明童子是昔事若答此事擬過去。慈童子金剛二皆是化幻人。幻杵以害幻命寧有實耶。設權懲惡正是大悲拔其苦因。假設濟危正是大慈與其樂果至慈至巧非一子義何者是耶。他解見機猶害五百淨行尚實有害事。若將此釋都無所損。次從迦葉去。明現世慈本地指三業行慈又三。初如來之意於諸眾生生一子想。雖謗法闡提邪見毀戒悉如一子。況復餘人。心常平等即意慈也。次從譬如國王去。明口行慈又二。一先舉國憲。次明佛法。後結治罪。初國之嚴刑以酷為本。二佛之法網以慈為宗舉非顯是。佛法有三。若擯永出眾外。若四羯磨不出眾外唯不得為羯磨之主。十四知事人今通名羯磨。而實有輕重。初言驅遣羯磨即是律中驅出羯磨。馬師滿宿二比丘於聚落污他家行惡行。佛令與驅出羯磨出此聚落。訶責者即律中苦切羯磨。般荼盧伽比丘喜鬥事鬥構兩頭與人鬥競至城中訴。乃以詞牒結著衣帶數數如是。佛令作苦切羯磨苦惱切勒。置者即依止羯磨是。施越比丘為人輕薄數犯可悔罪數惱僧。佛令與作依止羯磨。令依剛正有德之人住持教示不令數犯。舉罪者即律中下意羯磨。鬱多羅比丘為質多居士菴羅寺主恆得好食。居士後時遇優波斯那於捨供養不與寺主。相知鬱多羅生瞋語居士言。飲食雖美但無胡麻歡喜丸耳。此居士少年貧時曾為此業故以刺之。居士因即說譬如雞與烏共生一子。或作雞鳴或作烏聲。汝或善語或作惡語。而此比丘父母異國故以譏之。佛知令與作下意羯磨。僧中遣一人將是比丘往居士所下意懺悔。不可見即是三擯八法之中以明三擯。一不見擯。二不懺擯。三惡邪不除擯。此中無不懺之名是滅擯一事教門不同。不可見即是不見擯。車匿比丘數數犯罪諸比丘勸懺悔。答言。我不見罪。佛令與不見擯。不懺者還是車匿數犯人勸。答雲。我雖見罪不能懺悔。佛令作不懺擯。滅即滅擯未捨惡見即惡邪不除擯。事起利吒言欲不障道三諫不從與作惡邪不除擯。三從善男子如來所以去。是結無對治罪之意。使其無復惡因則無惡果。即是大慈施無恐畏。三從善男子汝今下。即是身行慈也。舊雲。照人為一。天為二。五道為五。又雲。常光為一。非常光為二。面門三。眉間四。通身為五(云云)。從善男子未可見法去。明來世行慈而言比丘糾治者。比丘護法文為四。一標來世。二明持毀。三譬。四結。初二可見。第三譬中言暴惡者。譬破戒人。會遇重病者。譬所犯彰露。鄰王興兵者譬持戒糾治。病王無力者。毀禁惡止。恐怖修善者明其得益。譬中有三。三種何異。初為各住各學行非法者故以鄰王為喻。次為同住各學行非法者故以宅樹為喻。後為同住同學行非法者故以白髮為喻。又解斷四住惡解惑相治如除鄰王。斷塵沙惡除體上垢如除毒樹。斷無明惡同體之惑如除白髮(云云)。四若善下結。即判真偽。不治毀禁壞亂佛法佛法中怨。無慈詐親是彼人怨。能糾治者是護法聲聞真我弟子。為彼除惡即是彼親。從迦葉白佛去。第三番問答。先問。次答。問又為二。初非佛旨。次舉事難。初文者領前能訶責者是我弟子不驅遣者佛法中怨。此則一是一非。愛憎去取則無等視一子之心。升沈碩異故仰非也。次舉事者。若一塗一割等無憎愛。亦應一持一犯鹹不賞黜。既賞持黜犯亦應治割賞塗。塗割既等持犯應均。若持毀禁此言則失。若不治刀割彼言則虛。進退結難。次佛答為三開譬合譬況顯。開譬為四。一生諸子。二付嚴師。三囑苦教。四得福無罪。初王大臣者譬佛菩薩。生育諸子譬生信者。生信不同故言諸子。形貌端正譬戒能防色聰明黠慧譬定慧防心。二三四者。有人云。一二是出家二眾。三四是在家二眾。此義不然。舊雲。若二是小大。若三是三根。四是四部。此亦不然。一是一乘。二是小大。大是一乘。三是三根。上根是一乘。四是四部。四部中有一乘。若爾一子諸子皆處處著亦處處有。是則太亂。今以信心為子。生信不同略為四種。謂藏通別圓。各有三學通皆得論。端正黠慧準下合文。以壞法者為子。此不相乖三種信。偏則破壞法性即是可悲為子。就正信者可慈為子。次付嚴師者。舊雲。四依為師。依下合文。以國王四部為師。此是秉法之人。而秉法者以法為師。下文雲。諸佛所師所謂法也。法有嚴與不嚴。不嚴有三。嚴即圓法。三而作下囑教。君可教詔者。教偏入圓。威儀禮節者譬圓戒。技藝譬圓定。書數譬圓慧。學圓速成不須苦切。若不速成要當苦治。杖譬於智。藉杖故子死。如由智故偏破。偏破故如三子死。圓立故如一子成。言破偏者非但治毀。三藏通別持毀悉皆苦治。何以故。於藏是持於圓是犯。通別亦爾。故言雖喪三子我終不恨。圓子信常是故不死。未階究竟故言苦治。舊以四部為四子。杖殺何部。何部不死。合義不成不會經文。今所不用。次合譬中。如來合王臣。視壞法者合諸子。國王四部合師。三品法合禮節等。應當苦治合杖死。不也者合唯福無罪(云云)。三從善男子去。是況顯。王之與師。是子則念非子不念。成就其子不成就他。偏念偏治尚無有罪。況佛平等慈念。平等成就。平等治之。而當有罪。故雲如來善修平等心。故王之與師偏念偏教。尚得福無量。況復如來等念等教。寧不獲福。故舉三世功德。善修是現世。長壽是來世。宿命是過世(云云)。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七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67 大般涅槃經疏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八   隋章安頂法師撰   唐天台沙門湛然再治   長壽品下   迦葉復白去。是第四番問答。先問次答。初問又三。初非佛旨。次譬釋非。三合譬結過。初非佛旨者。領上修平等心得三世福。謂此旨為非。次何以故下。舉譬為三。一如知法人但有其言。二還至家中都無其行。三是知法人結言行相違(云云)。三合譬結過亦為三。修習等心合上知法。今者世尊去合上無行。如來將無去合上相違。若言慈心應得長壽。而今短壽必有怨心。此結意行相違。不殺命長而今短壽。凡殺幾生此結身行相違。口行相違。已如上說。興皇述他釋雲。迦葉恆執跡為難。佛恆用本為答。此則問答永不相關不問本跡。何以為答。而雲執此生疑難耶。只約丈六一身。疑者不達恆言無常。達者了此即是於常。常若異此則非常也。此釋未明常義甚多。佛以何常而為答。問無常亦多。迦葉為執何無常耶(云云)。次佛答為兩。初彈其粗言。次明常壽第一。今明粗言者。汝以果討因。乃謂如來怨心殺害。汝何不以因討果。明如來命長。必無惡因而謂有者即是粗言。次於諸常中最為第一者。於何等常而言第一。自有世間相續不斷名常。復有三。無為常斷煩惱。得者名數緣常。事緣差者名非數緣常。無此二者名虛空常。此之四種皆悉不及如來之常。如來常者即是妙有故言第一。此三藏義。又真諦之常對生死虛偽。謂此真常既無生死。亦無此真亦無照應。如來常者本自有之無所待對。其常實照故雲第一。此約通義。又言常者出常無常。即是非常非無常。直常而已。此約別義。又如來常者即邊而中。具足三點不縱不橫。是故此常最為第一。約圓教義。從白佛去第二佛答長壽果文為二。初明佛寶常。次明三寶常。就初有二。先略問答。次論義。初問如文(云云)。次佛答舉四譬。初譬諸壽入常壽。常壽第一。次常壽出諸壽。常壽第一。三譬常壽非常非無常故。常壽第一。四常壽能出能入故。常壽第一。亦是生死壽命之河入涅槃河。涅槃河出生死河。非生死非涅槃。而生死而涅槃(云云)。初文者舊解八河譬四生。各有因果。又四生為四。人天地及虛空為八。今謂人中天上地及虛空。各有生陰中陰壽命。是為八河。若為論其出入。凡是一切生陰中陰所有壽命。若長若短。皆當作佛果地壽命。如八河流必歸於海。一切諸命悉入常命。是為入義。次言出者。大涅槃河常命為本。能出人天地及虛空長短之壽。如阿耨池流出四河。大品雲。由般若故出生剎利婆羅門等。淨名雲。從無住本立一切法。是為出義。三非出入者若定出入。何能出入故非出入舉虛空歎。四能出能入舉醍醐歎(云云)。次就論義文為三。一躡宗作請。二問世性。三問法性。初躡宗中問如文。次答為四。一非。二況。三結。四勸。可解。就世性問為二。初唱世出世兩章門。次難。難又二。初難兩教無異。次難兩理無異。次佛答中皆作異答。初答教者先佛說常教。外道盜常教。盜不盜異。雲何不異。次理異者佛理微妙。是故不現。外道理偽是故不現。微妙與偽雲何不異。答此為四。一先佛被盜。次後佛認歸。三結正。四勸修。初先佛章有開有合。初開譬中。言長者者先佛也。群牛說教也。色種種逗機異也。同共一群詮理等也。付放牧人弘經者也。令逐水草隨機化益也。唯為醍醐期常住也。不求乳酪不期人天二乘無常□□嬌□□□觶□□□□□□稀契□□□褽□□椹□□□□□□□□騢□□□□□餼楥□□□西□□□□□窩□|□輿m謊韣§□□耙k|□啦籧□韣|葧□□騩□□□韣‥□□醜瞴璋礡熟鵅L譨□□蒩□踤□□¥□□□□□□□□‥譨□□擭薩□□季□熒數□□□瑹邁O鞳慼慼慼撈h¥蝩酋□□□¥X捩搨□□□¥□鋤□□□左□□泌擰□韣□耙臧□□巨擁□□□□□□¥硥□□薛m□翩慰D劫大□□¥硥□愨□□□□□c□該□□鋤薣§□□鑄_|□□□滎禳熨r¥大慦□T□巨□□傣c□繪荂撩滂ヾ慼慼情撚i□□□□鋤□□|□□□□□□已自食。實不知因少梵行生梵天者合無婦女。雖修行生天實不知因於佛法。從是故如來出世之後去。二明今佛認歸。又三。法譬合。初法如文。次譬中雲輪王今佛也。群賊退散者驅逐外道遍六大城牛無損命認常樂等。具足還歸付放牧者。付弘經人。即得醍醐者自他俱契法性常住。三從法輪王去。合今佛出世。凡夫不能合驅外道。令諸菩薩去合放牧人。三如來是常不變去結正。是非可解。四從迦葉當知下勸修。又二。初勸修。次簡修。初又二。先勸迦葉。次通勸(云云)。次簡修者簡昔顯今。若修二字作滅相者昔教灰斷法性也。若修二字常住者是今教法性。三問答法性中。問為四。初標問作請。次舉昔難今。三以今難昔。四結也初可見。次文者然昔教身智兩捨。今問法性即是捨身。不言捨智者數師言。智有二種。有漏智滅即是涅槃。無漏智滅是非數緣。不取為涅槃。既有是非故不言捨智。論師雲。兩智滅皆是涅槃。而有二義。若言道能致滅此邊則非。若言果盡此邊即是。涅槃既有是非故不言捨智。觀師雲。不應爾。特是略耳。若無所有者難也。故以法性難身。三身若存者下。以今難昔。身若存者是身難法性。法性是無身即是有。有無相害更互相難。四身有法性下。結其不解。佛答為兩。先非次譬。初非者。我不曾言滅身滅智名為法性。此乃昔說。今則不爾。是故非之。次譬又二。先譬次合。譬又二。先正譬。次譬斥非。初雲無想天者。數師雲。無想初念猶有心起從生愛結無想樂成。即便滅心則有。非色非心。補處論師雲。心不可滅而言無想者。爾時心細如蟄蟲冰魚似無細心。而言無色想者不復緣於粗色。次不應下譬非此中具論五陰。雲何住即色陰。受樂即受陰。想行即兩陰。見聞即識陰。一解雲。但是四陰。後言若為行於想心不別言行陰。次善男子下合譬又二。初合正譬。次合斥非。初合無想天成就色陰而無有色想。如來法性成就寂滅而無有滅。不應作滅不滅問也。次汝今不應下合彈訶(云云)。從復次善男子下。第二通明三寶一體。是常歸依文為二。初明三寶常。次論義。初又三。一勸修常。二明得失。三正辨歸依。先勸作常想。後明無無常想。次若於三法下明得失。舉失為誡。舉得為勸。若昔四時都不得言三法異想而不得戒。何以故。以作別體歸依故也。開善雲。前已得道得戒。若不得者今教起時何不更受。既不更受當知已得。若見今時一體教起。猶執昔別不依今圓。即是不信故言無戒。若能於是者更重勸也。三譬如因樹去是正辨歸依。又三。開譬合。譬舉非顯是。迦葉下是論義。有兩。初番問答。次番領讚。皆可見(云云)。興皇雲。樹譬常住。影譬如來。而為眾生作歸依處。迦葉難闇中有樹無影。譬如來滅後則不為他作歸依處。佛答闇中有影肉眼不見。如來常為作依。薄福不見而言非依。   金剛身品   金剛能譬。身是所譬。金剛四義。一紫磨金精世界基本。二其體堅牢無能侵毀。三其用勁利所擬無前。四其色不定煜爚難視。金精譬法身至極攝一切法。體堅牢固譬常住不動。離百絕四。勁利譬寂而常照大覺大明。不定譬無閡自在遍一切處。然法身具足無量功德。此中正明離百絕四堅牢常住。答上金剛之問。若從能譬言金剛品。若從所譬應言法身品。此則法譬雙題故言金剛身品。復次上雖三十四問通用一意只長壽故。金剛之身即堅固力而不可壞。法身常身非雜食身。圓通無隔。若解長壽即解金剛之身。乃至諸問皆悉通達。若不解長壽亦不解金剛之身乃至諸句。為不解者更分別說。若以通當名非無別義。若以別當名非無通義。通不當名則通非通。別不當名則別非別。非通非別而通而別。今從別意明金剛身答第二問。有人解。長壽是法。此法附人。金剛是人。此人有壽。堅固力是用。此是人法體用之異。以判通別。今明等欲分別何不附文。上文雲。施汝常命色力安無閡辯。初已略說今則廣說。言長壽者即是常命。金剛身者即是常色。堅固者即是常力。名字功德即是常安。言四相者常無閡辯。後廣答問亦不離此常住五果。五果故別。常住故通。若別若通。若束若散。皆非總非別。非束非散。自在無閡。直明通別一意統攬理義。推之自明故不多說。又他明長命短命可壞不可壞常無常等。各自兩邊不相關涉。非長非短非壞不壞非常無常在兩邊外。此則縱橫並別。乃是一塗非經正意。今則不然即長而短故枯林入滅。即短而長故榮林入滅。東方雙者為破無常而說於常。即非短非長雙樹中間。非榮非枯中道法性。第一義諦。一中一切中。榮即是真。一真一切真。枯即是俗。一俗一切俗。三諦即一諦。一諦即三諦。差別無差別。無差別差別。非差別非不差別。而差別而不差別。諸佛境界具足如此不可思議。不可破壞故名金剛身品。就文為二。初明法身果。次明法身因。上問中含兩。今答為兩章。初明身果又兩。一明法。身二論義。略舉五身明法身義。舊解。法身常身是當體得名。不可壞身非雜食身。從離過得名。金剛身從譬得名。又言四身更互相成常身故不壞。不壞故常身。非雜食故成法身。法身故不雜食。故金剛譬之。今明四句皆當體皆離過皆法皆譬。亦得相成。何者金剛有四。能成顯法身。法身有四德成於譬意。金剛立世喻法身體。堅喻常身。勁利喻不壞身。不定喻非雜食身。正用此意標品。豈可作餘釋耶。從迦葉白佛去。第二論義。文為三。謂問答領解。初問中二。先問次釋。初問者舉所見難所不見。既應入滅是無常身。病苦所侵是破壞身。碎為舍利是塵土身。受純陀供是雜食身。既不見四身亦不見能譬金剛之身。次何以故去。是釋初無常身。餘例可解。次從佛告去。答又為三。初非其所問。次正答。三結勸。初如文。次正答中。具百非者。然此百非若單數則一百六十句。若複數則一百句。既言百非。理應複數。然百非之中。或有雙非兩捨。或一存一亡。雖不常住。非唸唸滅。即雙非之意。非身是身即一存一亡。然古舊相承不解百非。唯釋非身是身一句。今出七家。一雲。非身者非是食身。是身者是法身。又雲。非身者非生身是身是法身。又雲。非身非金剛前身。是身是金剛後身。此三家悉用俗為非以真為是。又非身者法身冥如。是身者應現十方。又雲。非身者真諦。是身者俗諦。此二家以真為非。以俗為是。又雲。非身者非真身。是身者是好身。此一家漫漫不知。何者為非何者為是。雖復漫漫終有是非。興皇雲。法身不為是之與非。是所不能是。非所不能非。絕百非非百是。無是無非能是能非。故言是身非身。觀師雲。是身非身因緣相成。法身非身不妨是身。終日是身而復非身。終日非身而復是身文。一雲。是空離空雖不常住非唸唸滅。此兩家是一意。今未能精識眾家旨趣。且為書之。天台大師明三種四句。一單。二複。三具足。單四句者。謂是非。亦是亦非。非是非非。複四句者。是是是非。非是非非亦是是非。亦非是非。非是是非。非非是非。是是。不是是。亦是亦不是是。非是非不是是。前句約非。次句約是。亦應前單後複。具足者。是是是是。是是不是是是是。亦是是亦不是是。是是非是是非不是是。是名具足有句。非是。非不是。非亦是亦不是。非非是非不是。非是是。非不是是。非亦是是亦不是是。非非是是非非不是是。是名具足無句。餘兩具足句類之可解。不復能作。但依天台大師止觀文中三四句相則易可見。私雲。既雲但依止觀文則易見。今比望彼文。是非各作三種四句。先約是者。是不是。亦是亦不是。非是非不是。單也。是是是不是。不是是。不是。不是。亦是亦不是是。亦是亦不是不是。非是非不是是。非是非不是不是。複也。是是。是不是。是亦是亦不是。是非是非不是。不是是。不是不是。不是亦是亦不是。不是非是非不是。亦是亦不是是。亦是亦不是不是。亦是亦不是亦是亦不是。亦是亦不是非是非不是。非是非不是是。非是非不是不是。非是非不是亦是亦不是。非是非不是非是非不是。次約非中亦三四者。非不非。亦非亦不非。非非非不非。單也。非非非不非不非非不非不非。亦非亦不非非。亦非亦不非不非。非非非不非非。非非非不非不非。複也非非。非不非。非亦非亦不非。非非非非不非。不非非。不非不非。不非亦非亦不非。不非非非非不非。亦非亦不非非。亦非亦不非不非。亦非亦不非亦非亦不非。亦非亦不非非非非不非。非非非不非非。非非非不非不非非非非不非亦非亦不非。非非非不非非非非不非。仍存章安先釋不敢擅易。然雖是非各別成句。不非即是。不是即非。為成三四故須互對。將此三種四句。望前諸師所非。為非何四句未非何四句。非此等諸四句。彼但出四句之見。未出絕言之見。那即結為法身耶。今言非身者。非如此等諸見所得雜食之身。無常塵土之身。故言非身。即非而是。是於法身常身金剛之身。然佛身非是非非。能為物現非身是身。又解除一法相者不二也。如來身者實是雙非。而言法身者蓋為緣耳。故雲除一法相。大品雲。除為薩婆若心。古來非唯不釋百非亦不出其意。何故唱百為非何所屬當。今試言之。夫如來身離於百非。佛身既權實不同。百非亦淺深有異。百非者下文雲。具足百福成於一相。如是展轉具足成就三十二相。言百福者持不殺戒有五種心。謂下中上上上上中上乃至正見亦復如是。是五十心名初發意決定成就。是五十心名百福德。如是百福成於一相。又雲。一善具十是為百福。釋論雲。大千人應失眼失命。有能救得其眼命者是為一福。如是百度名百福德。對百福論百惡。百惡為非。從百惡感得四趣。雜食無常塵土之身。名為非身。從百福感得如來相好之身。法身常身金剛之身。五分清淨名法身。得三無為名曰常身。八十億魔不能壞名金剛身。故名是身。此乃三藏佛身離百非也。又百福所感三十二相清淨之身。悉是有有。有有果報賢聖所訶。釋論雲。毒器不任貯食。食則殺人。有心行行不任得道。故知迦葉正難於此。我今唯見雜食無常塵土之身。當知百福為非。福性空故為是。故曰凡有相者。悉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此以空法為法身。空無生空為常身。空不得空。便是金剛身。是為通教佛身離百非。又空中無法無是無非亦復無身。豈可以空為是。若不是者即為非也。二乘得空何故不是。佛身如空不可窮盡。無相無閡普能顯現乃可稱是。二乘不能現者但是偏空。非時取證名雜食身。此空可破即無常身。此空須棄是塵土身。故空為非身。諸佛得空能現身者是中道空。中道即是法身常身金剛之身。是名別教佛身離百非也。又非百惡入百福。非百福入百空。非百空入百中。次第淺深縱橫並別皆為非也。次第取證即雜食身。前後勝劣是無常身。差別隔閡是塵土身。故別非也。佛身圓妙無復若干。一中無量無量中一。非一非無量。不一不異。具足無缺名大涅槃。惡即中道無二無別。一切諸法悉安樂性。百惡尚中。況百福空而不即中。即中之法法身常身金剛之身。乃可稱是。是名圓佛離百非也。離前三非名佛身者。他經中意第四即非名佛身者。今經正意古來諸師全不料簡。雖唱百非不知何非。徒言法身未知是何。此釋大意可見。此既諸佛境界玄妙難測鑽仰彌難。更又一解。初人天身一句。即具九十九句功德。後涅槃句。亦具九十九句功德。中間亦然。何者一句既是法身故備諸功德。依經又三番。前三句為一番。明非人天身似如非俗入真。入真之意即俗即真雙非兩捨。如放金剛到金剛際乃止。次八十句為一番。明非身是身。似如非真出俗。出俗之意即空即中。一出一切出。隨應度者皆得見聞。後十七句為一番。明無有知者。無不知者。似如雙非二邊。即邊入中一色一香無非中道。雖此分別亦不一向。若一向者不成微妙。微妙者即入即出即中。又即出即入即中。又即中即出即入。不一二三而一二三。三如來下結勸。又二。初結。如是乃名微妙法身具足功德。餘四身亦如是結。非聲聞緣覺所知結成常身。二乘無常不能知常非長養結成非雜食身。真身不同壞器結成不壞身。結金剛身如文。又結不壞身雲。示病苦為調眾生者即是示破壞身。若例此文亦應示非法身鹿馬等身。亦應示無常身朝生暮殞等。亦應示雜食身為臘師食肉等。亦應示非金剛身芭蕉泡沫等。明五句法身即入非身意也。示五非法之身即出是身意也。即入即出即出即入。即是微妙功德之意。非入非出是不可宣說意也。依入五身身具百句。即五百句依出五身。身具百句即五百句是為一千。又即入即出即出即入。又是二千。非即非非即非即出非即入。又是二千。總為五千句。文雲。如是無量微妙功德。豈止五千。約此經文聊作五千。次從汝今日去勸也。勸自行化他如文。三從白佛去是領解。領上兩勸(云云)。從唯然世尊去。是第二答法身因。因有得果之能。能名為力。即是答得大堅固力之問也。迦葉前疑無常速朽。聞佛百非非於雜食塵土等身。然後方顯常身不壞悟解歡喜。而猶未知法身所因。雲何更騰疑牒問。金剛身是騰前所因。雲何是起後。佛答為三。一正答。二領解。三勸修初有略廣。略為二。初明護法。次引證。初文者護法不壞今得常住。不壞之身取相似因而為答問。次我於往昔是略引證。從善男子護持正法去廣答。又二。初廣明護法。次廣引證。初又二。一在家。二出家。在家護法取其元心所為。棄事存理匡弘大教。故言護持正法。不拘小節故言不修威儀。護法有四句。出家在家共不能護者無名行比丘。無勢力俗人是也。在家出家獨不能護者還是兩種各各不能。出家在家獨能護者佛及仙豫是也。出家在家共能護者今文是也。昔是為今非。今非為昔是。今昔俱非。今昔俱是。昔時平而法弘應持戒勿持仗。今時險而法翳應持仗勿持戒。今昔俱險應俱持仗。今昔俱平應俱持戒。取捨得宜不可一向。次從迦葉白佛去。是出家之人護法有問有答。問中棄理存事為難。答中棄事存理為答。如文。二善男子過去久遠去。是廣引證文為四。一護法本緣。次從爾時有一去。明護法行。三從尋即命終去。是護法果報。四從爾時王者去。是結。會前二。如文。第三中雲阿□者道行雲無怒。放光雲妙樂無怒妙樂二名相成。淨名雲無動。王前生是第一。比丘後生是第二。又約四依王是初依第一。比丘是第二依。為聲聞者非小乘也。乃是大乘聲聞。舉此二人定。以何人為證。舊取王能護為證。或雙取為證。第四如文。次迦葉白佛如來常身猶如畫石是領解。我以常解解佛常身。耿耿不沒喻如畫石。三以是因緣下勸修。又二。初通舉因果以勸四眾。次別勸在家開執刀仗。文即為二。先勸次簡。又四。一問二答三領四述。就問為二。初問師之有無。二問戒之持犯。問者問其與持刀仗者。相隨猶有師德為無師德。就佛答又兩。初正答。後結歎。正答中二。初答戒之有無。次答師之有無。初文二。初正答。是無戒人與護法相隨。而護法者非無戒人。如文。次既自持戒。雲何化他。更問此事。佛答與護法者俱如文。從迦葉夫護法者去。二答有師無師之問。先略後廣。略中三意。一持經二持律。三摧伏破戒。具此三德故可為師。正見是內解經律。遇弘緣摧伏惡人是外用。迦葉若有比丘下。是廣答。還廣前三而不次第。初廣摧伏為三。先出壞眾師弟。次通舉三眾。三明淨眾能壞前二眾。從善持律去。廣明持律能壞前二。律中明六種五法。一學人。二無學人。三神解。四畜弟子。五訓誨。六事用。此中正是神解五法得離依止堪為師位。四事與律問答小異。一事則異。律謂為誦木叉。此中名隨時教化。神解五法者。一是調伏眾生。二知輕。三知重。四是律應證。五非律不證。雲何調伏。調眾生時不得選擇時節處所。又不得一向漫調(云云)。知重可見。知輕者即十三。前九無諫。後四有諫。兩諫不從未結具方便罪。三諫不從方結正罪。非律不證者。知他犯律不應證之。如有人云佛入凡夫中作五欲。便自忘是聖人。後遇善知識語雲。汝是聖人那作此事。只覺自是聖人。又佛入地獄代眾生受苦。實受割□之痛。如此等言予皆不證。聖人豈然。又雲。彌勒應為五百。我是一人。斯言皆不可證。善解一字者。即律一字。應約律字解五名也。如止觀(云云)。善持契經去。廣明經亦復如是。例律應有五事。一隨時教化二知有餘。三知無餘。四非經不證。五是經應證。二佛法無量是結歎。迦葉下第三領解。佛讚下第四述成(云云)。學人五法者。謂信戒定慧多聞。從五停心至那捨也。無學人五法。謂五分法身。齊第四果。神解五法如前。畜弟子五法者。一謂十夏。十夏是長宿。堪畜弟子。二持戒纖毫不犯。今時不犯。初篇即名不犯。後可悔故。三多聞大小內外精通者。若不能具會須一藏無者不可。四能除弟子憂悔。若退戒還俗。應說苦切之事。五能除弟子惡邪。弟子既無衣食勢力。即欲越濟應為除其惡邪。餘兩五法不論(云云)。   名字功德品   夫世間名字有同有異。同者俱是體上之稱。異者名召於體。字歎其德佛法亦爾。隨順世間強分同異。以大般涅槃為名。其餘稱歎不可思議。諸佛境界正法門等悉皆是字。而此名字通有功德。今先分別名之功德。文中舉七善七譬。釋此經名。謂語善義善文善。純備具足是獨一善。清淨是行善。梵行是慈善。金剛寶藏是備具善。冶城取上中下足為十善。開善合為八善。今依七譬釋七善文。又餘經及下文皆言七善不勞足之。初譬明大是廣義。所謂八河入海。又是深義。所謂一方深奧祕密。又大是極義。所謂希望永斷。又是第一義。所謂象跡為最。又大是勝義。所謂秋耕為勝。又大是寂義。所謂善治亂心。又大是具足義。所謂八味具足。皆一一敘之。名大般涅槃。此即名功德。次稱歎字功德。功德有三。一是諸佛之師。文雲無量無邊諸佛世尊之所修習。二是菩薩之門。文雲菩薩修是大般涅槃。得正法門能為良醫。三杜眾生四惡之趣。文雲眾生聞此經名墮四趣者無有是處。然涅槃功德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略舉三條釋字功德。六卷名受持品此從能持人得名。此文從所持法作名。互舉一邊。此品答上雲何於此經究竟到彼岸之問。文中明諸佛修習已到彼岸。菩薩得聞則是中流眾生聞名發足此岸。然涅槃之河非彼此中而彼此中。一問三答答過所問。就文為四。一勸持。二問。三答。四領解。初為二。一勸持。二受持。受持功德不墮四趣者。舊雲聞經修行登於性地是則不墮。二雲為作遠緣起惡則墮但藉此緣後能反本。又雲聞經理解與聞慧相應理數不墮。興皇雲聞經名者下文自雲。名無名故聞不聞故。如此聞名無生正解。尚無人天寧墮四趣。當知所得功德超度有流。是佛境界二乘不知。今皆不然。聞經得解自是生解功德。何關歎於聞經功德。此不相應但持五戒五戒小善尚不墮惡況復修行。夫大涅槃是深廣極勝第一寂靜具足之名。信此為受不忘為持。如此聞名自不墮惡不俟深解。二白佛去是問為二。一問名功德。二問持功德。向聞勸持及以聞名既猶未了。是故更問三佛答其二。問即為兩章。答名為三。初判名。次明七善。三明七譬。初文可見。次七善者。舊釋序正流通為初中後善。招提雲萬德是初善。萬善是中善。萬果為後善。果與善殊此不可用。經約行施是初善。持戒為中善。得報為後善(云云)。三七譬者。他解六譬釋大。後一譬釋般涅槃。今觀文初譬釋大。後六譬釋般涅槃。然通釋名不分別也。問此中以常釋大應以大釋常便為不異。答一往名異其意則同。以非常非無常故常。非小非大故大。故互相釋。降伏諸結者。即煩惱魔魔性者天魔。放捨身命者即陰死兩魔。餘五譬可見。最後譬中雲八味者以譬四德。開常出恆。不為緣生故常。不為緣滅故恆。開樂出安。外無能壞為安。內無所受為樂。無垢與清涼同皆是淨。不老不死同皆是我。問雲何是酥之八味。有人用八功德水為答此不爾。水乳體別本不相關(云云)。耎輕屬觸。不臭是香。飲時無苦調適是功能。雲何併之而作味釋。有人以六味為答此亦不然。苦辛鹹酢酥中永無。對義不便數又不足。今謂乳酪時淡其味不足。醍醐時濃味已純一。酥居季孟之間兼備眾味可得為譬。酥有生熟去酪近即酪漿二味。乳是其本即五味也。就甜淡膩即為八味。二善男子下答奉持問。上答名則廣。今答持何略。既廣達名字。受持功德亦復不少故不多說。白佛下領解也。初領名後領持。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八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67 大般涅槃經疏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九   隋章安頂法師撰   唐天台沙門湛然再治   四相品上   四者數也。相者如經以四種相開示分別。大般涅槃顯然可見從此立名。前諸問答皆含三德義略不彰。此品答其願佛開微密廣為眾生說之問。明四相解般若明三密解法身明百句解解脫。今解般若從此當名故言四相。問願佛開微密。又雲演說於祕密。開演雲何。舊釋雲昔說法身般若無解脫。今開涅槃具足三德。此但解開未明於說。開善雲。四相答開密。現病答說密。此示兩文未判其異。興皇雲。豎論是開橫論是說。昔以無常覆常今以常覆無常。更互相覆今昔兩覆。迦葉請開佛明今昔兩說是涅槃二用方便。同顯非常非無常。復次昔三點無常。今開是常。昔教直言自正正他是為四相。今開為般若。昔直言此身納妃生子。今開是法身。昔說有為解脫。即是智上意地能緣。今開為解脫此三皆常。並是涅槃方便。此即豎明開微密相。若橫釋者昔欲說常而不得說為於邪常。今始說常二用具足。下文雲昔說有餘江河迴曲。今說無餘河不迴曲。今昔相成共顯一道。此即橫說微密相也。是義不然。常無常亦常亦無常非常。非無常。此之四句皆覆正理。故釋論雲般若波羅蜜四邊不可取邪見火燒故。又是四句皆方便門譬王密語智臣能解。又此四句對治四執。又此四句皆是正理故雲一切諸法中悉有安樂性。若爾悉皆相覆那獨言常與無常更互相覆不言餘二。論其方便那獨言常與無常獨是二用兩非方便耶。論其開密那獨言開非常非無常不開三句。偏僻自壞其間並決可自思之。今明四句悉互相覆通是祕密。四句互治通是方便。四句即理皆得開祕皆名涅槃。如是悟解名開祕密。如是敷演名說祕密。更以四句重分別之。自有開非說。說非開。亦開亦說。非開非說。就自行為開教他為說。自他雙明則亦開亦說。不自不他則不開不說。今之四句該括凡聖不獨在佛。又一一句各論開說。自行顯理名開。自說己證名說。說中二者分別法相名開。如分涅槃以為四相。名開祕密通塗廣演名說。興皇只是此之一句自行化他有。二者。令他同己所得名開。己法授他名說。不自不他亦為二者至無至處名開。常無所宣名說。如是分別開祕說祕。差別之相亦無差別。舊雲此品明三密不明三德。亦云此品明三德不明三密。又雲只明三密即開三德。開口密是般若。開身密是法身。開意密是解脫。三據不同而為三章。今家用此三章消文。然呼為三密亦互相有。而從多判以為三密。約四相廣開般若。一則破偏二則顯圓。何者昔說般若無相離相。今明般若即相無相。只般若是四相。只四相是般若即相無相。不求無相。顯圓者開於涅槃以為四相。涅槃寂滅尚無涅槃而四相無缺。雖開四相四相一相即大涅槃。從涅槃開四即俗諦。四相即一相是真諦。一相即四故非一。四相即一故非四。非一非四名大涅槃。不並不別不縱不橫方顯圓意。約十界身開法身者。亦破偏顯圓。昔說法身無我。今用無我而我我即無我。例如般若(云云)。約百句開解脫者。亦破偏顯圓。昔離百非絕四句名為解脫。今解脫即百句。百句即解脫。解脫即非。非即解脫。例如前說(云云)。就口密為二。先正明口密。次兼明身意二密。初正明口密中文為二。初明四相。次料簡涅槃。初又二。一明一相四相。次明四相一相。初為三。初標次列三解釋。文自為四。然自正與善解是自行。正他與答問是化他。就自行中有化他意。從多則自行攝化他亦爾。就口密中通有身意而多屬口身意亦爾。標大涅槃一也。開示分別四也。就自正為二。初明佛自正。次譬比丘自正。初雲若佛如來者即是正人。見者正智。諸因緣者正緣。於境而有所說即是正教。明正人中舉二號者。佛是正覺如來與佛其義不異。此之二號自正。義便故言若佛如來。又復見者是用。佛眼照因緣境。實相非因故非自。亦不在緣故非他。不共不無因了達實相名之為見。以見正故所說亦正。次譬比丘者。佛境難解。舉淺況深而令易了。又為三。一見火。二誓。三結。見火聚者。火從緣生。推此火聚。火為自生。為從薪生。為薪火生。為離薪火生。若火滅時為至東方南西北方耶。生無所從滅無所至。火聚因緣四不可取。邪見所燒觀身亦然。不有不無不亦有無。不非有無悉不可得。是名正見。次便作是言下因見立誓。我寧抱是熾然火聚終不邪見。若有若無乃至非有非無。亦不邪說十二部經佛僧三寶。抱火燒身誓不邪見。利刀割舌誓不邪說。若聞他說亦不信受。明自正見不為邪動。於此說者復生憐憫。明其自誓不為邪行之所滅沒。比丘正見及以正說。尚復如此況復諸佛。三應如是下如觀火聚破身見定執結成自正。舊有問雲汝開涅槃以為四相。自正正他而為兩相。亦應開一寶以為三寶。自覺覺他應為二寶。寶不開二自正正他豈為兩相。觀師答雲。教門不同何得盡例為緣異說。今若例之自覺覺他同就佛智。但是一寶自正正他。約自他相他相非自不得為一。自覺覺他智唯佛智不得為兩(云云)。就正他文為四。初以歡喜正他二以無我正他。三以常樂正他。四以第一義正他。初文者知而故問。令汝歡喜豈非世界。以無我無常調伏賢聖。令生善根豈非為人。出世常樂破世無常豈非對治。若欲遠行寶付善子即第一義。尋文會義理甚分明。夫乳養嬰兒止可含酥。若耎強食食俱不可。正他亦爾從微之著漸而正之。女人能生譬慈是善本。嬰兒譬初信。始生乳養譬聞法自資。含酥譬讚歎歡喜。讚歎逸美益更成病。故雲多含兒酥將無夭壽。酥尚莫多況強耎食。喜逸妨道況生善與對治故。須籌量含酥譬世界故文雲如來實說令我歡喜。又女人心疑含酥太多不得聽法。佛為解釋令得專心是正他相。又嬰兒稍大節乳與食此譬勸進生諸功德即為人也。文雲亦說無常苦空無我。又兒長大能自行來硬食尚消況復耎乳。譬功德稍著堪可切磋彈斥對治故。文雲出世三味破世三味。又兒長大委業示寶。此譬生善破惡已周歸宗會極入第一義故。文雲應以寶藏付於善子。推此經文須作四悉就歡喜正他文為五。一女人默念。二如來故問。三女人歎佛。四請法多少。五結其歡喜。舊四釋。一雲正說法時此女人來。二雲不爾佛於爾時已年八十呼女為姊。豈有老姊乳養嬰兒。蓋引昔事。三雲佛化為女例如化童。四雲都無此女假設寓言。從世尊如是去是生善正他舊用此語以合上譬。又雲女人稱佛以為世尊。或雲是佛自稱世尊。今將此文成前起後。若消不消即是成前。說無常等即是起後。文為三。初成前歡喜。次亦說下正是生善。三若佛下料簡不堪對治(云云)。復告女人去。是對治正他文為二。先牒不堪次明對治。以出世三味對破世三味。然鹹酢苦是凡夫報味。無常苦無我是賢聖道味。凡聖合稱為世間三味。甜辛淡亦是凡夫報味。常樂我是出世道味。合稱出世三味。此別有意(云云)。復告女人去。是第一義正他文為二。初以三悉即是惡子不付寶藏。後第一義名為善子即付寶藏。不付聲聞故不以真諦為第一義。又取聲聞為生善者既非獨大乘此乃小大通共以為四悉。當知是家則為有佛者。佛是常義又是覺義。覺即解義。此人解常故其家有佛。三者能隨問答文為二。一正釋能問答。二唱斷肉。初文佛舉無方之問。須作無方之答。但約一施為端餘事例爾。若不施名施應不持戒名屍乃至不智名般若(云云)。答有五句。例為兩釋一初不知彼不食魚肉。以魚肉施彼既不受。於我無損而成大施。二雲先知不食慾顯彼德。故以施之於我無損於彼著名。又見作福隨喜不障亦是大施。又見苦者方便解之不損一毫而名大施。迦葉白佛下。二立斷肉制有六番問答。初番唱斷肉有師十義釋應斷肉。一雲皆有佛性盡應作佛。二雲諸佛菩薩變化無方。三雲眷屬輪迴。四雲同四大五陰。五雲精血不淨。六雲恕己不能而欲啖他。七雲本自無怨橫加酷害。八乖菩薩化道。九食少罪多。既不斷肉望十方有分。十怨對無窮。若殺一生五百生償故不應食。如食子肉者。父子同體天然之慈垂淚而咽無耽味心。一雲有其昔事。昔國王在路饑。食子肉以度險道。二雲子捨身肉供養父母。三雲舉譬如食子肉。四雲非但食肉如子肉想。凡受施時及果菜等皆他命分如子肉想(云云)。第二雲斷大慈種有三解。一雲佛是大慈。二雲初地是大慈。三雲性地是大慈。大慈必藉小慈為種。若食肉者則無小慈故言斷種。又雲只眾生是大慈種定應作佛。華嚴名諸眾生以為佛子。食之即是斷。佛種也。第三雲三種淨肉即是不見聞疑有二解。一雲不見為我殺不聞疑亦爾。二雲若不見不聞但令是殺不問為我不為我。若是不疑須雲為我。第四番明十種不淨肉者。下梵行雲。人蛇象馬豬狗雞狐獅子獼猴。獼猴似人。蛇似龍象。馬是濟國之寶。豬狗狐是鄙惡之畜。獅子是獸王。人是己類。九種清淨者。即是見聞疑。各有前後方便及以根本(云云)。第五番明美食若隨他語言是美食。若隨自意不言是美。第六番雲。五種牛味乃至金銀盂器悉不應受。佛答為八。一訶不應同尼犍裸形自餓饕餮若過若不及也。此中應自斟酌。如寶物者。起重貪心尚不應畜。如五味者。非正身份故聽受之。豈如尼犍一向制之。二明須識如來開三遮十之意。那得同彼外道見乎。以為眾生不可頓斷。先斷三種相三種外故。次斷十種次斷十種之外。斷貪想故一切悉斷。三頓制諸弟子悉斷一切肉者。對昔唱今而菩薩戒中久制輕垢之罪。為度眾生雖現食肉而實不食。四明食肉怨嫌長遠化道不行與眾生隔絕(云云)。五明執小乘食肉謗大頓斷起惡爭論。六明食肉多起惡事。七除饑年污器。八結制悉如文。雲何善解因緣義即第四相。若通論者預是經論皆是假名因緣之教。若別論者三藏事相是因緣教。今文偏指戒律者。如欲制戒先須緣起。次明戒體。後廣出相故名為因緣。餘兩藏少不如此多故不別指。就文為二番問答。初假設四問。一問何不頓說。二問墮。三問律。四問木叉。先一是總。後三是別。如來何故不為弟子頓說五篇七聚令其修行待其有犯方始制耶。波斯匿者此翻和悅。王多仁慈若不醉時恆懷愛念。若得酒時應死判生(云云)。佛在其國欲制盜戒問王。國法盜幾入重。王答五錢。佛依國法有事制立多問於王。今標國主意在於此。深妙義者何不頓說篇聚戒律。戒是大乘常樂我淨故言深妙。第二問墮而不問戒與毘尼誦者義得相兼。木叉名解脫毘尼名滅。只滅兼解脫。問木叉兼得毘尼。律有二義。一詮量輕重。二者遮制。今取遮制邊兼得戒義。戒是遮止律攝。誦者書之在文為律。闇諷在口為誦。一體而有兩名。佛答四問更重答木叉。舊用此為五問(云云)。就答中不次第。初答木叉次答墮。三重答木叉。四答律。五答總問。初答木叉者知足淨命是其義也。次答墮者墮通輕重。若犯五篇則墮四趣墮義則通。又復墮者偏在犯重(云云)。又墮者長養此偏在輕。輕墮二塗重在地獄。波羅提下三重答木叉。律者下四答律。初一句直順入三藏。入戒威儀即毘尼藏。深經即修多羅藏。善義即毘曇藏。十誦唯九十。彌沙塞九十二。一尼不病不得往說法。二迴僧物向己。今言九十一者復是教門廣略。五或復有人破一切戒去。是答總問。何不頓說所以不得頓制五篇者恐人屏破。若頓制五者恐人不敢持。所以漸漸從輕至重。具足者具一切惡。盡一切相者一切善也。無有因緣者無復佛法因緣。亦是撥無因緣。爾時有善男子去。第二番假設問如來何不預說文為二。先問何不預說。次問將欲陷墜在文可尋。佛答為二。先答陷墜之譏。後答不先之意。於中有譬有合。初譬中作輪王譬。又有三意。初說十善譬頓教。次行惡者漸斷譬漸教。三行聖王之法。即捨位出家譬會漸歸頓。合文亦爾。於中二。先正合。次舉輪。寶明開合意。初雖有所說合頓意也。要因比丘合漸意。乃見如來法身合會頓意。次舉輪寶譬三寶不可思議者。顯如來頓漸開合。若先說不說皆非眾生所能圖度故不可思議。從復次自正去。是第二明四相一相。前分別顯示大般涅槃故明一相四相。今明是一一相即大涅槃等無有異故明四相一相。若定一四豈得一四。故知非一非四得說一四。他以異體一體三寶為例。今明不爾異體三寶是小乘非此流例。一四四一皆大乘意。一體三寶三寶一體可得類之。亦如上文總稱涅槃別稱三德(云云)。就文為二。初正明四一。後反質釋疑。初正明者證名自正。常破無常是正他。因問廣衍為答問。分別三點為因緣名異體同更非別法故是一相。上文以法身為別涅槃是總。今以涅槃為別祕藏為總。是故不同。然顯名法身隱名為藏。或時為總或時為別。解脫與般若既等無有異例亦應然。次反質中有疑有質有答有通可尋。問四相一相是四悉不。答義理應通觀其文相亦可例作大般涅槃即第一義。為聲聞說常是對治。因問廣說即為人。三點而成即世界(云云)。佛告迦葉去。第二料簡若涅槃即四相等無有異。何故料簡涅槃不料簡四相。四相名異於昔涅槃名與前同。昔滅因縛無依無正名為涅槃。故滅煩惱已無別涅槃。今涅槃滅煩惱已有常住法。昔涅槃滅諸有。今涅槃有妙有。昔涅槃無有依報。今涅槃有所師法。昔涅槃無正報。今涅槃有如來。若不料簡無以取異。文為四。一佛料簡。二迦葉論義。三領解。四述成。初佛料簡為二。先假作五難。一明滅惑。二明滅有。三明滅依。四明滅正。五通滅有。皆引昔教悉據佛意可尋。次若有人作如是難去。是佛作答為三初訶次答三結異。初訶有通別。通訶是邪以偏難圓故言邪難。次迦葉下別訶迦葉不應者不應名同混令無常故言不應憶想。次答為三。初答滅惑滅依兩問。文雲滅煩惱者。者謂主者既無煩惱主者依報則無所屬故不名物。若依昔義指此無物以為涅槃。若依今義只是所離。何以故下即明所得畢竟是淨寂靜是樂無上是我常如文。今之涅槃所離所得與昔為異。次從滅盡諸相去。是答滅有滅正兩問。相即是有兼於正報。若依昔義滅有滅果即是涅槃。若依今義只是所離。無遺餘去明所得無有遺餘是樂。鮮白是淨。常住是常。不退是我(云云)。三從言星流者答第五通問。星流即煩惱。滅有餘涅槃。散已尋滅不在五趣無餘涅槃。若依昔義即名涅槃。若依今義只是所離。皆是常住無有變易。即是所得與昔不同。三復次迦葉去。結定其異。昔涅槃中無正報人。今涅槃中有於諸佛。昔涅槃中無有依報。今涅槃中有法為師。昔涅槃中無有諸有。今涅槃中而有妙有所謂恭敬。昔涅槃滅煩惱已無復有法。今涅槃中有常住法。以法常故諸佛亦常。此仍略語若具言之。以法樂我淨故佛亦復然(云云)。次迦葉復白去。論義兩番問答初番中先問次答。初問中文有二。似作三難似約煩惱業有。初雲煩惱火滅如來亦滅者。由煩惱故是故有人。煩惱既滅何得有人而言如來常在不變。次意言迸鐵赤滅莫知所至。良以業運業滅則不能有至。雲何而言常樂我淨。下文雲鐵熱赤色滅已則無復有。良以惑業故得有有煩惱業滅那得妙有。次佛答言鐵是凡夫如來不爾。今明凡夫二義。外道世智斷惑還更得生即是凡夫無常。二乘斷通惑已復生別惑。亦是凡夫無常。如來不爾。不同二邊是故名常(云云)。迦葉復言去是第二問答。此問還躡前兩意先問次答。初問中意者。凡夫滅惑還更得生故是無常。如來既滅亦應還生猶是無常。次佛答中二。初彈非次轉譬。初彈不應。何者佛非兩凡。久盡通別。豈生煩惱故言不應。次轉譬答。凡夫體熱如鐵難融。佛智猛盛如火然木滅已有灰。滅煩惱已則有涅槃。壞衣斬首破缾物謝於前名生於後。煩惱滅已獲得涅槃不同汝問。三迦葉下領解如文。四述成者。後宮是統化之境譬閻浮提。後園是賞翫之所譬常樂我淨(云云)。迦葉復問我已度去。是第二廣開身密六道殊形為遮。皆聖所作餘人不能。今皆開顯法身之密。前開般若為四相合四相為涅槃。涅槃即是法身解脫。此以一周開口密已今更開法身出種種身。合種種身只是涅槃般若解脫。他謂一物覆一物開一物顯一物隱。故各開各顯永不相關理豈然乎。只覆於開只開於覆。成論人謂此是權巧於凡不解。今明若此不解餘何可解。地人云是法界用。今明豈離體而有用。他明鉅細相容是聖人之術事。今明何有一術而非因緣。因緣即空即假即中。唯應度者乃能見之寧非因緣。因緣妙慧能以一塵。容於無量無量容一塵。延促過現引擲此彼自在無閡。莊周達體化為蝴蝶。又識己夢往至天涯昏恍尚然況復至德者哉。就文為二。初開身密次論義。初開密為兩。一問二答。問為四。一領旨二正難三結問四請答。初如文。次難者耶輸此言名聞。羅□此言宮生(云云)。三四如文。答為三。初總非次誡聽三正答。初如文。次是大涅槃下誡聽。若有菩薩去是正答。正答又二。初通舉菩薩住大涅槃有八。復次後別舉釋迦。初文又二。初七復次正釋。後一總結。初中舊解菩薩住大涅槃為三。一雲是佛應為菩薩示作因人為能住果故言住大涅槃。二雲不爾若是佛者還是佛在涅槃何謂菩薩住涅槃。住者有二種。一信住二真住。既是因人但是信住。有人難此兩解若其是佛應為菩薩。此還是佛住於涅槃非關菩薩。若是信住何能作於如是大事。夫涅槃體迥出因果雖非因果而能因果。若將因人來望涅槃雲涅槃是因因人住故。若將果人來望涅槃雲涅槃是果果人住故。例如正性非因非果而果而因(云云)。今明圓菩薩從初發心常觀涅槃行道。故上文雲一切眾生皆悉安住祕密藏中。圓教菩薩何以不能住大涅槃。所以明菩薩者舉因以顯果。因尚若此何況於果此義自成。何故言佛應作菩薩復何故雲菩薩不能作諸變現。下文雲菩薩住大涅槃修種種行何意不能住大涅槃種種神變。故不用彼解此。七復次並從少至多初直舉一須彌八芥乃至十方入塵。展轉相望彌顯不可思議之妙。次總結可知善男子我已久住去。次別舉釋迦文為三。一略明化道之法。二廣辨方便之處。三總結。初如文。次於此三千去廣辨方便之處。又為三。初總明三千施化。二別明閻浮施化。三總結諸方便。就別約閻浮又為四。一此生應現。二明餘生。三重明此生。四重辨餘生(云云)。初此生中言摩耶者。賢劫經翻極妙。瑞應翻曰妙。又翻大智母。十方各行七步者。河西雲象王初生即行七步。如來示同象王行故。冶城雲示過六道故行七步。大善權經雲。各行七步應七覺分覺未覺故。南方言作上福田者。河西雲梵本以南方為右右是便手。明佛法以淨戒為便故為上福田。開善雲南是陽方能生萬物故言福田。西方示七步者。河西雲西方是後故曰生盡為最後身。開善雲西是秋方謂言死地。北方者河西雲梵本言勝故雲已度生死。東方是諸方之首生長為義。從我於閻浮提示現出家是第二辨餘生。若依一方示現出家即生成佛。今言四果故是餘生。又蓋由眾生感見不同。若作今生者亦有此事。二乘之人鹹言如來是阿羅漢。釋論雲聲聞法中阿羅漢地名為佛地(云云)。為欲度脫去即是第三重辨。此生成佛之事。輸頭檀亦云閱頭檀。此雲白淨。亦云淨飯(云云)。瞿曇者。善見婆沙翻為滅惡。阿含雲純淑。我又示現去。第四重辨。餘生(云云)。迦葉復言去。第二論義。有兩問答。此中論義牒前燈滅譬。滅已永不復生。何得無方楞嚴示現。將前意難後義答文為三。初訶其問。二舉譬答。三反責迦葉奉答因以為難佛答。文四。一訶問。二定宗。三會譬。四料簡。初二如文。三會燈滅雲是羅漢涅槃永滅不生。如來涅槃滅而不滅無生而生(云云)。若更下四料簡中雲那含不受生者。一雲不受欲界生。大乘那含不受二邊生也。   四相品下   從此卷初是第三開意密明解脫德。文為二。初明開密次明解脫。他解開意密。興皇雲開身密未盡。今明通開三業之密。文雲如來之言開發顯露豈非開口密。如來心無慳吝豈非開意密。如來法身具足無缺豈非開身密。經有通文不須偏說。何者佛示凡像說半字法隨他所宜。方便三業覆真三業愚者不了名之為藏。今開方便即是真實。智者了達無所祕藏是約三業開密。又約四句開密。謂他開佛密。佛開他密。佛開佛密。他開他密。他開佛密者品初迦葉雲佛法不爾。鹹令眾生悉得知見。知即開意密。見即開身口兩密(云云)。佛開他密者。示諸眾生諸覺寶藏顯發額珠置祕藏中是開他密。佛開佛密者。我從得道常說般若法身解脫。我今此身及諸色像即是法身。若子長大有堪任力。如來則無慳吝之心。是佛開佛密義也。他開他密者。如德王雲。我解一句半句。以解一句至半句故見少佛性。如佛所說我亦當得入大涅槃(云云)。又十二句開密。謂四句中各開三業。則十二句開密(云云)。又無開無覆無顯無密。何者佛性之理未曾是開其誰為覆。既無開覆寧有顯密。一句叵得則無眾多。特以眾生聞不能解名之為密。智者了達則無復顯密。無顯密故名之為開。無開而開如前分別。問釋論雲般若是顯示法華是祕密。舊解此雲般若大道無住之說而為顯示。法華斥小以為祕密。祕密不了顯示則了。此義不然法性非顯非密。為緣顯密經經悉爾。豈可以龍樹別意通害諸經。此文亦以無常斥常豈是不了。故前開密此說解脫者。兩義相關。何者若定開定覆為開覆所局不名解脫。非開非覆能開能覆開覆自在方是解脫。故此兩文並屬解脫德攝。就開文為兩。前明開密次論義。開文為三。一問二答三領解。問為三。初非密藏而言無。次是密語而言有。三結也。初文雲藏者理也。理無開覆雲何言密故是無也。次何以故去。是語故有語者教也。教本為緣。緣有開覆。故有密語。例有身意等密。就是密語有法譬。合等(云云)。初法如文。次譬中幻主機關應是兩事。幻有二義。一鄙術淺近不令人見。二畏他效術不令人見機關亦爾。二事既同共為一譬(云云)。合結如文。第二佛答為兩。初歎問答其無有祕藏。次九譬答其唯有密語。然諸譬之中或順或反。秋月是順譬積金是反譬。在文可見(云云)。就九譬分為三。初七譬斥密三業開顯三業。次長者教子一譬釋開密因緣。三龍王一譬明無開密因緣。初文者秋是陰時月是陰精。陰精在陰時其明轉熾。月譬佛能應。秋譬機能感。感應相應唯開無密。第四譬雲雖負出世法者。河西雲佛本誓度一切眾生眾生未盡佛入涅槃故言負之。興皇雲佛得果時是為眾生豈有行因而為眾生得果。不為但眾生未盡故名為負。斯意俱不異河西。今為兩釋。初心是小富得果是大富。能度眾生生不肯度。如人不從債主求物。主當與誰。義言為負實無所負。下文龍王譬乃兼顯之。又佛初發心誓令眾生厭棄諸有。是名不負世法。誓令修習出世之法荷負此事。如地持物始終不捨。故言雖負出世之法。此乃荷負之負非負貸負。次長者教子譬為兩。初為密作譬。後為開作譬。初為二。先開次合。初開為四。一欲教大。二緣不堪且為說小。三不說大。四結無覆藏。初二如文。三不說大中雲毘伽羅論者。此雲字本論。河西雲世間文字之根本。典籍音聲之論。宣通四辯訶責世法贊出世法。言詞清雅義理深邃。雖是外論而無邪法。將非善權大士之所為乎。其文問答等可尋。四結如文。從佛言善哉下合初譬也。初述贊正合欲說大教也。次以諸聲聞下合且為說小也。三而不為下合不為說大。四善男子如彼下合無祕藏。次從如彼長者教半字已下為開密作譬。次所謂下合如文。舊引此文證無常是小常是大。興皇難此義雲。大品亦明無常應是小乘。解雲無常通大小並雲半滿亦應爾。今明無常是三藏。常無常是通。常是別。即常無常而非常非無常是圓。應用四意分別眾經。豈可一向而生爭論。三復次下龍王雲雷去為無密因緣者作譬。不下種是無密緣。不萌芽是無開緣如文。三迦葉復言即領解文。次如佛所說去是論義。又二。先論義。次領解。初論義有兩番問答。初問有三。先領今常。次引昔無常。三問雲何。佛答為二。初明昔權。後明今實。初昔權中雲波斯匿者。鴦掘經雲和悅。阿含經雲祖母養。次我今下明實舌墮落者以常為無常致招此過。彭城寺嵩法師雲。佛智流動臨無常時舌爛口中此尚不易。迦葉復言去是第二番問答。此問近從如來常存無有變易生。偈迮但三問長行有四問。佛答初問有三意。無積聚者舉積明無積聚。積聚有二者是明無積之積。僧亦如是者是明積之無積。聲聞是有為者聲聞作意故是有為。非時取證故名積聚。菩薩無作中行故曰無為。不以空為證名無積聚(云云)。次亦得名為者答第二問。跡難尋者答第三問。我說是人者答第四問。今明佛答四問廣顯常住。無積是淨知足是樂難尋是我無至處是常。復此無積是無集。知足是無苦。難尋是有道。無至是有滅。有滅故無苦有道故無集。道之與滅皆常樂我淨常存之義明矣。次迦葉復言者是領解也。從佛告迦葉所言大者去。有人用此文述成迦葉今從此去。第二正明解脫文為三。初略明解脫。次廣明解脫。三總結解脫。略又二。初略說解脫。次論義。略說為三。一舉廣大二舉無創疣。三解脫處。包攝無外不可求其涯底故言廣博。淫怒癡盡患累都除故無創疣。境智相應故名為處。是為略說三點不得相離。亦是體用成就亦是自他具足。三意雖略義理粗周。就廣大文有法有譬。所言大者其性廣博此是隨名訓釋不可謂是待小之大。何者上文以常釋大。此以廣釋大。下以不思議釋大。當知此大乃是絕待不思議大。譬有豎橫兩意人雖多德要在壽命。壽命無量即是豎譬合於內行。行雖多塗貴在正法。故言為人中勝。如我所說下。一人具八多有功能即橫明眾德。將譬望法具以橫豎釋大。次從所言涅槃下明無創疣。有人引此翻涅槃為無累。無累即是無疣。興皇解雲涅槃外國總名解脫。此間別稱理應。以此總翻彼總以此別翻彼別。何得用解脫別名翻彼總名而翻涅槃為解脫。今不翻總而但翻別為無疣者正言總能兼別別有無疣之義。故以別釋總如此翻名那可混濫。就文有法譬合。法說自無創疣。譬說治他創疣只是互現。三從解脫處文為二。一自解脫。二調伏他。初文中言處者。第一義諦而為處所。不會此處不得解脫。自安此處復調伏他。普賢觀雲常波羅密所攝成處。此又雲以是真實甚深義處。當知以第一義諦為處明矣。次隨有調伏下化他處者。非但顯圓亦是斥小。昔法身般若雖化眾生而無解脫。無餘解脫無餘二德一入永謝。尚自不能一處調他況復處處。今之解脫隨十法界六道四聖。但是眾生須調伏者。普於其處而調伏之。雖在地獄身心不苦。雖在畜生而無怖畏。雖在餓鬼恆無飢渴。雖在人天無人天事。雖在二乘以佛道聲大悲教他。於一切處都無創疣染著之累。以是義故名解脫處。非直觸處無染。又有般若照明法身自在。只解脫處三點具足。斥昔顯今其義明矣。二迦葉白下是論義。上明三義此但論兩。初二番問答論無創疣義如文。後三番問答論解脫處。初番如文。次番問答為二。初問雙標。次答中二。初雙釋。次雙結。舊解常住佛果有色而引此文。又一師雲佛果無色。而言色者妙慧顯然故名為色。二能應為色。又有說雲三聚之中二聚非色一聚是色。取色聚顯然喻佛果解脫。興皇雲若定有色定無色者不應安或。或者無緣作色無色。然法身非色非無色。而或色者是無色色。或無色者是色無色。以是義故二乘不解非其境界。聲聞無色者小乘患色猶如桎梏為說無色。菩薩能體色無色故言妙色湛然。今皆不然解脫之體何曾是色及與非色。下文雲不可說色及以非色。不可說空及與不空。為兩緣故言色非色非色亦色色亦非色色非色不可思議。第三問答正顯此義。乃是諸佛境界非聲聞緣覺所知即其義也。二爾時迦葉白佛唯願哀憫下是廣明解脫。有問有答。問或為二。涅槃行是問因。解脫之義是問果。觀師雲不須分別因之與果。直是問此解脫行德行德是行。今謂不然乃是請廣上三義。行者衡音謂是施行演暢令其開廣請廣上廣博意。言解脫者請廣上無創疣意。義者請廣上解脫處。上三義既略今是廣請。雲何餘解。次答中相傳有百句。招提雲就頭首數止有八十四五。若大小合數有九十七八。極細為言有一百餘。但一百是數之圓名故言百句。例如大品百波羅蜜唯有九十(云云)。古來未見釋此百句。唯真諦三藏一卷義記略不可解。天台大師曾於靈石一夏釋此百句解脫。一句之中皆作百句。凡萬法門先學自飽。而不錄之今無以傳。惜哉惜哉後代無聞。上舉三義略釋解脫。後百句廣明於一一句備於橫豎。無有創疣到解脫處調伏眾生句句悉爾。何者三點相即具足無缺。三義具足止可懸照豈可厝言。欲廣明之為力不足。鑽仰不已輒分其文。初從名為遠離去至譬如日月不偪眾生。廣上無創疣義(三紙)從名無動法至不生一念之善。廣上解脫處義(一十七行)從譬如穀聚去至譬如幻物。廣上其性廣博義(一紙六行)又從無有身體去至能救一切怖畏者。更廣上無創疣義(一紙十八行)又從即是歸處去至洗浴還家。更廣上解脫處義(二紙)又從無作樂去至斷一切貪一切相。更廣上無創疣義(三十七行)此中既是廣說之文重釋無咎。觀師偏解一兩句雲解脫不爾雖無此岸而有彼岸者彼此相對。若雙非者如非彼此此彼既去然後以非彼非此結之。例如絕待非小非大結之為大。非彼非此結為彼岸。又相待釋如惡墜善升。將非顯是此岸是生死彼岸名涅槃。欲貶下劣尊於高勝故言雖無此岸而有彼岸。又解脫者斷四毒蛇取四鈍使以為四蛇。謂貪瞋癡慢。正言此四通於見思能傷法身損慧命。問斷惑是因解脫是果。雲何解脫斷四毒蛇。開善引經雲無明力大佛菩提智之所能斷。果有等覺妙覺等覺即斷。莊嚴引經雲上士者斷無上不斷。觀師雲果地非斷非不斷緣宜聞斷如開善。緣宜不斷。如莊嚴。今若取四教義。三藏果斷因不斷。通教因時斷正果起斷習。別教因斷多分果斷一分。圓教從因至果皆稱佛智皆非斷非不斷。不斷而斷斷即不斷。斷一切有去。是去理外生死出生無漏善法。即是就理內涅槃。斷塞諸道者斷有所得諸道。若我無我四句皆除。不除我見者不除理內之我。今明斷一切有即是破假。出生無漏即是入空。斷塞諸道即是雙非二邊。不除我見即是入中。名為解脫。此義比諸師明哲自見之。三從三跳三歸去是總結解脫。又二。一總結二論義。總結者三跳免怖結上無創疣。三歸結上解脫處。即一而三是橫廣。即三而一是豎深。結上其性廣博。他解畏獵師故三跳。怖魔外故三歸。初跳喻歸僧。離蠟者猶近第二跳喻歸法。第三跳喻歸佛。方得安隱故下文中怖鴿入舍利弗影戰怖未安。又逐三寶次第。初跳喻歸佛。次跳喻歸法。第三跳喻歸僧。具歸三寶乃得無畏。有人云前是別體三歸。後方是一體三歸。今雲不爾只於此中即是一體三歸。時眾未了迦葉更問而重顯之。迦葉白佛若涅槃佛性下舉三事論義。一問三歸。二問無作樂。三問不生不滅。百句既廣略舉三問。私雲於解脫後設此三問。信此三問攝萬法門。初問三歸者。既言解脫如來涅槃唯是一法只應一體一歸而已。雲何言三即是舉三難一。佛答為四。一以體妙故應三。二名義科簡故應三。三引證故應三。四自在故應三。初體妙故應三。若解脫涅槃定是一體不得三者則非妙非寶不可歸依。即三而一即一而三乃是妙寶是可歸依。文雲。怖畏生死故求三歸。以三歸故知涅槃一即其義也。次名義科簡者。解脫如來及以涅槃同皆是常。所以名同其義則異。從同故一從異故三。名一義異尚得為三。名義俱異何得不三。三引證應三者。昔別體僧上尚具三寶況一體佛上而不具三。四自在不定故應三者。昔為破邪說一為三三不乖一。今為破別說三為一一不乖三。如此三一乃是諸佛境界非下所知。迦葉復言去問無作樂。問為二。初領旨次雲何下作難。意雲若畢竟樂名涅槃者。即無所有誰受安樂。佛答為三。謂譬合結。以患故吐吐故無復所有乃名為樂。佛無受樂亦復如是。迦葉復言去問不生滅有七問答。前四如文。第五問雲何如來作二種說者。此問從何生上來或以虛空喻佛身或不用。或以雲雷喻佛身或不用。或言一三或言三一。執此為難雲作二種說。佛以兩譬答。害佛害母身雖不壞逆罪已成。皆不可定說。若言身壞身實不壞。若言無罪其實得罪。如來知時或時定說或不定說。以四悉檀皆不虛也。三迦葉白佛去是領解。四佛贊去是述成也。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九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67 大般涅槃經疏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十   隋章安頂法師撰   唐天台沙門湛然再治   四依品   四者數也。依者憑也。一切世間憑之得益故言四依。憑有二種。一憑自法取益。二憑他取益。若唯憑法不兼憑人不名為依。若憑人者兼得於法。文雲四人出世護持建立利益義彊故立四依。答上雲何得廣大為眾作依止問。廣大法也。得者人也。直論廣大亦可依止未必有人。若得法者人必有法。上問得法人今答得法人。故知從人立四依名。又昔人雜真偽依法簡人。今法混小大依人簡法。今依正人取正法故依於四人立四依品。又昔依法簡人則其人無法法亦不遍如捨此就彼以求虛空。今明人即秉法不捨此就彼故從四人立四依品。是用四悉檀意以釋品也。問如來是正人何不作如來像。四果非正人那作四果像。答佛雖正人其出佛後故不得作如來之像。四果非正人謂四果是真福田化道易行宜作此像。問餘像難者楞嚴何故種種示現。答通論悉作別存四果。自有如來為如來如來為四依。四依為如來四依為四依。四依為四果四果為四果。四果不能為四依。雖有諸義今取一塗。即是四依為四果像。問如來為四依可得四依為一依不。答上開一相為四相合四相為一相。開則百解脫合則但是如來涅槃。今從涅槃開出四依。合則還是佛為四依。問何故初令依法後令依人。答佛初出世邪人甚多使依正法簡邪人。後無邪人唯有小法令依正人簡小法亦是初。人利故。依法今人鈍故依人。究竟而論人法雙依文雲依法者是法性。法性即如來舊明四依位行不同。地論人三十心前是弟子位三十心是師位。初地已上是第二依皆師位。成論人十住六心已前是弟子位。七住已上是初依師位。又雲十二心已前是弟子位。十三心是初依師位。彼見華嚴十三心為主為導為尊為勝。又十七心已前弟子位。十八心已上是初依師位。又十九心已前是弟子位。二十心道種。終心是初依師位。中論師十信皆非師位。十住初心去至六住是初依師位。從七住至七地是第二依位。八地九地是第三依位。第十地是第四依位。差別為論初有煩惱無涅槃後有涅槃無煩惱。無差別論初後俱有煩惱俱有涅槃。然地人是別義。中論是圓義。成論三十心不斷別惑而於中立依別圓俱不成。今約地前未斷別惑是初依。地上斷別惑作三依者是別義。約十信是初依三十心十地斷別惑作三依者是圓義。就圓義更作通別。通者四十心共作四依。別者十信是初依。初住至六住是第二依。七住至九住是第三依。十住是第四依。餘皆例爾。他明初依有師弟位。今則不爾四依通是師位能為世間作依止故。通是弟子位弘宣佛法故。別論初依唯弟子後依唯師。中間亦師亦弟子(云云)。   分此品為八。    一標名相 二辨利益 三明出時 四論植因 五判罪福 六勸供養 七簡真偽 八會今昔   初文為三。一標章歎二列數歎三示相歎。標章者。大涅槃中有四種人。此四皆得涅槃法故名涅槃中人。若俱得法雲何初依具煩惱性。今明得法多種初依相似得法。後三分真得法真似合論皆在涅槃。此中通歎四人自行化他之德。於有佛法處不令他緣擾亂故言能護。於無佛法處能令興顯故言建立有無兩處皆能住持故言憶念。此三句自行德也。有佛法處能令增上故言能多利益。無佛法處能使見聞故言憐憫。有無兩處雙作依止。今按此句歎益他德。二從何等為四者列數歎也。具煩惱性名第一者。依別教判即三十心。依圓教判即十信位。此之兩位皆斷通惑。則不得言具煩惱事皆伏別惑其事不起其性猶存故言具煩惱性。次二果名第二者。依別教判初地至六地。若依圓教一塗。別判初住至六住。準通共乘見地至薄地俱未離欲。若準大乘七地亦有未離肉身(云云)。三果為第三依者。依別教判是八九地。若依圓教一塗。別判在八住位。準小乘判不還欲界。準大乘判七地之位不還三界(云云)。第四果可解。若細就圓教判者(云云)。從雲何名為去是示相歎為二。先示四人相。後總歎德。初文自為四。初人相為三。一伏道相。二修行相。三位相。初伏道者。煩惱未除故名為具事。已被伏但惑體在故名為性故是伏道。次修行相者。伏惑行行不出自他。自行不出戒慧二學。化他不出生善破惡。總而言之不出權實二智。善知方便權智也。祕密之法實智也。尋文可見。八大人覺者出遺教經。少欲知足遠離精進正念正定正慧不戲論。少欲是道多欲非道。乃至不戲論是道戲論非道(云云)。三位相為三。初以凡簡聖。次以聖簡凡。後以因簡果而定其位。初是凡非聖者菩薩非佛。非第八人者用共地釋之。八人是斷道。初依是伏道故非第八。又從後向前八人地。是第八故言非第八人。第二依相亦三。一證相二行相三位相。初證相中若得正法者是斷道證。別惑既除佛性乃顯。與法相應修道得故。故雲得法。次行相中受持正法者。即從真起行例如小乘修道之行。亦不出於自行化他。然證道行行心純是法無有非法故言不淨之物。佛聽畜者無有是處(云云)。三是名下位相小難。舊雲未得色無色定。又四忍為論但得伏順未得無生寂滅。今明若準前人亦應可照以前簡後是第二人。以後簡前未得第二第三住處。準小乘中佛為第一身子第二阿難第三。此中以後向前簡之。故佛是第一。第四依是第二第三依是第三。此人未得如是第二第三住處名為菩薩。故是因位已得受記。定當得果。此人斷無明見佛性。緣熟即能八相成道。故言已得受記。古來三釋皆不可解。河西雲。後人從初人受名。第四從第三。第三從第二。第二從第一。即名第一人。所以未得第二第三住處。觀師雲。合凡聖兩人共作一依。但是初依未得第二第三住處。依增一集初二。二果為第二依人。初果未得第二第二果未得第三。彰此二果並有未得。同是功用。故為一依。此解易見。不同諸師。今明若依圓教初依之人。已斷通惑長別三界。豈有第二依未得色無色界住處。若依別教地前初依亦斷通惑。早過三界。不應以色無色為第二三。亦不應以初果為一住處斯陀含為第二住處。第三人相亦三一證相二行相三位相。初證相乃多略示三業清淨。不誹謗正法去是口淨。及為客塵去是意淨。不藏舍利去是身淨。骨肉所覆法身隱沒名如來藏。今法身顯舍利不藏即是身淨。不論說我者重明口淨。受身無蟲重明身淨。臨終不怖即是意淨。次阿那含者為何謂去明行相名為不還。如上說者指第四卷後。不還欲界。乃至不還三界。即是往行。能入欲界不為二十五有過患所污。即是反行。往反利物即是周旋。三名為菩薩去。即判位相。第四依相亦三。一證相。二位相。三行相。雖不如前次第三義是同。初文雲。斷諸煩惱者。殺通別兩賊。明其因亡。捨於重擔者。不受分段變易兩生明其果喪。逮得己利得佛所得。得作已辦者至第十地。學行窮滿是名應供。住第十地即是判位出其處所。三得自在智下即行相。得自在智即自行相。隨入所樂即化他行相。欲成佛即成結自在之智。是名四人去。二總歎四人自行化他功德。迦葉白佛去。第二明依利益外遣魔邪內淨結業至功妙用利益世間。就文為二。初教聲聞降。二不教菩薩降。初番有問答。問為三。初唱不依二釋不依三結。唱不依如文。釋中瞿師羅翻為美音。佛答為兩。一然問觀察。二正降魔。佛是外緣內須信智。智照邪非信受正法。於佛尚須信智況復餘耶。正降魔為二。初譬次合。譬為三。初譬魔來。次譬魔降。三譬魔退。偷狗譬魔。捨譬佛法。夜入譬正法衰羸弟子起無明為夜。六卷雲賊狗。次其家婢使下正譬降魔。三乘之中聲聞最劣譬之婢使。斷命者五繫繫之魔偽不行義如斷命。三偷狗聞下魔退。汝等下合譬合上三譬可尋。五繫二釋。一五屍繫二繫五處。五屍表五種不淨觀伏愛魔。五繫表五門觀伏見魔。見魔是偷。愛魔是狗。迦葉白佛去是第二不教菩薩降魔。此章有問有答。問為兩。初明依法自足。二明何用依人。佛答為三。初然問。次正答。三讚歎。然問如文。次正答為三。一法。二譬三結成。法說又二。初唱兩章門。次雙釋小大。聲聞雖天而肉。不能徹理為魔所□。所以須教。菩薩雖肉而佛。遍無不照魔界即佛。所以不教(云云)。二譬為三。初譬佛教聲聞。次譬佛不教菩薩。三譬菩薩教聲聞。初譬有開有合。開譬有三。謂教方便教起念教破敵。初方便中雲勇健譬佛性。怯弱譬聲聞。聲聞之人常依附佛。四念處如弓。五善根如箭。神通如槊。五繫如□索。次又復告言去是教三勝念。不怖是教戒。視他是教定。勇健是教慧。或時有人去是破敵。又為三。謂魔來魔降魔退。魔無智慧故言無膽。變為相好詐作健相。邪定為弓。邪慧為刀。世技為器仗。陣中大呼者說五諦六陰十九界十三入等。汝於是等正降如是輩下是魔退。善男子去合譬。但合後兩不合初一。精進堅固合上教三勝念。善男子下是第二不教菩薩。降魔文為三。初不教降。次釋不降。三譬顯。初聞深經者聞魔界如即佛界。為此義故不教降也。內乘大乘外憑佛力眾魔群盜如螢見日則失威光。此乃釋其不降之意。譬顯可尋。復次善男子下三譬菩薩教聲聞。有譬有合。譬為四。一魔化聲聞。二聲聞受化。三四依降魔。四聲聞還本。復能發心魔用通力轉變猶如大龍。無慈善心此弊惡魔攝化聲聞如欲害人。眼視譬神通。氣噓譬邪。說次是故下聲聞受化。見形者睹其變。聞聲者聞其辯。觸身者惑其術。喪命者失善根。三有善咒者下四依降魔也。善咒者即是大乘涅槃中道之法力。四如是等下聲聞還本乃至發心。聲聞緣覺下合譬備合四譬。先合聲聞受化。次合魔化聲聞。三學大乘者下合四依降魔。四聲聞去合還本進發。復次去即是第三結成為三。初結為聲聞。次結不教菩薩。三雙結兩意。三是大涅槃去讚歎文。還讚美菩薩人法。初贊現在人法。次贊未來人法。爾時佛告去。是第三明四依出時。是時為用非時無益。若佛在世正法猶興。飽德豐道何勞助弘。若佛滅後正法衰羸。無醫無藥應須治救。方假四依文為三。初佛通說時。二迦葉別問。三迦葉料簡。通說時者。佛涅槃後時通正像未。是通說時。次從迦葉白佛下。是別問時。有問有答。問為兩。一滅後久近不如法時。二滅後久近如法救時。次從佛告去佛答二。問後四十年者正法八十年分為前後。即是後四十年。經說不同。一雲正像各千年。一雲各五百年。一雲正法五百。像法一千。或雲正法一百。或雲八十。蓋由緣有濃淡致說有賒促。若前四十年去佛猶近如法人多。後四十年去佛小遠猶有見佛者。如釋論優波踘多見年百二十。尼問佛相好比丘威儀。當知後四十年猶有見佛人也。恐是後非法起時多誹謗故。一解雲正法五百除四百二十年。取八十年分為前後。前四十年廣行流布。後四十年隱沒於地。一雲不然。佛滅後百一十六年王作大會。異部起計。優波踘多不能融會。爾時佛法稍有澆醨。豈唯四百六十方沒於地。當知迦葉阿難持法四十年與佛在不異。後四十年去聖日遠已就澆薄。而後文迦葉問佛去後四十年沒地何時還出。佛答正法欲滅餘八十年前四十年還出過此覆沒。正當此言。正道四百二十年後之興沒。又一解佛三十成道。若年十歲人悟道者。至佛滅時其年六十見佛始終能融會大小。於佛滅後四十年秉教如佛在不殊。過此已後不見佛始者。不能整理生斷常計故言隱沒於地。而不道百三十歲者。年耆根熟不能匡正。故不言之。問十歲者見佛始迦葉阿難佛得道日生。此不見始。何能持法如佛在耶。答此二人者迦葉是長子。阿難得佛覺三昧。不比餘人(云云)。次從善男子去。答如法人能拔濟者。文為兩。先正答。後歎勸正。答又二。初褒貶小大。二正明救濟。初褒貶開譬合譬開譬為四。一譬大。二譬小。三結貶。四結褒。即此褒中雲粳糧譬常。甘蔗譬樂。石蜜譬我。醍醐譬淨。粟稗譬無常等也。合譬如文。二善男子下正明四依救濟。先譬後合。譬有三。一敘小乘化。二大乘化。三小受大化。初文者小乘之人各有眷屬有所王領故言如王。小化者小行偏曲。譬如深山入無為坑故言惡處。雖有甘蔗慳惜不啖。懼其有盡者小化也。專行小行妨於大道。雖有大教以求有心受持讀誦。譬之慳惜。有所得故譬懼其有盡。二有異國王是四依救濟。以大法統王故稱為王。車載者事解車載經論與之。又雲。以神通化之令大乘弘宣。譬如車載。又雲。方便智曉令其得解。興皇雲。以身弘道譬如車載。今明大行訓之故言車載。三其王得已即受大化。次是四種人下合譬。但合後兩意。以五種過合上貪惜積聚。為利是為地獄有為名譽是鬼。有以解法增長我心是修羅。有為依止故是畜生。有為貿易故是世智辯聰外道業也。次又善男子下歎勸。初歎經。後勸人。王至深山能令深山平坦。譬經至曲見能令曲見大直。地即金剛。譬開小乘理即大乘理。人即金剛開小乘人即大菩薩。迦葉白佛去。第三科簡。時有問有答。問意雲。佛滅後四十年隱沒於地。為當永沒復更興耶。次佛答中雲餘八十年者。一雲但正法餘八十年在時。前四十年興後四十年已即滅。一解雲。正法一千五百年未滅。八十前四十興。後四十滅也。迦葉復白佛下是第四植種深淺以顯四依。夫深經妙義不易可聞。況復當徒開演分擘玄毫指南宣揚卷舒宇宙。非輕悰者所能為之。就文為兩。一問二答。初問為三。初舉惡時。次索好人。三請答惡時有四句。正戒正教雙滅惡人惡法。俱興此四句應是五濁亂時。何者。正法滅是見濁。正戒毀是命濁。非法增是煩惱濁。無如法眾生是眾生濁。時是劫濁。索好人有六句。信曰受。不忘曰持。臨文曰讀。背文曰誦。傳文曰寫。傳義曰說。即五種法師。又是三業。受持是意。讀誦說是口。供養書寫是身。於五濁亂時能三業如法者請答此事。今答為三。初歎問。次正答。三勸初如文。次正答中舉九河者。舊解雲。值一佛發一願下一沙雖值多佛不發願不下沙。雖發心不見佛亦不下沙。雖見一佛多發心只下一沙。雖一發心見多佛亦只下一沙。以如此數令滿一恆是為一恆。熙連與恆河異者。熙連在拘屍城北尚小跋提。恆河入東海。四河中大故異熙連。若就行者熙連但聞而不謗。一恆加有信樂。二恆加讀誦。三恆說淺義。四恆加一分。五恆加八分。六恆加十二分。七恆加十四分。八恆具足一十六分。四恆從惑取解則難。五恆從解取解則易。六恆去更深細為難。如仕至太尉則易。至丞相則難。此猶難解。十六分者譬如世間一十六兩以為一斤。仙慧師雲。熙連是弟子位。八恆是師位。兩兩配四依(云云)。開善冶城雲。九恆皆初依位。熙連至二恆是初心習種性。三恆至五恆是中心性種性。六恆至八恆是後心道種性。亦極難解。若全稱佛法以為一斤。則初依人。窮佛法盡至三四依復何所為若稱初依以為一斤。此乃自是初依之法。何關佛法。今明熙連至三恆為初依一分。八分為二依。十二十四為三依。十六為四依。文雲。具足解盡其味(云云)。三從若有始發心去是勸也。上說九恆值佛窈窈至深恐時情抑絕更接引勸之。但令發心。未來必能護持建立。善男子有惡比丘去是第五明信謗罪福。前熙連已上唯信而已。今熙連已前有信謗罪福。勸福以遮罪。就文為二。初明罪福因果。次勸福結依。初文明為四。初謗相。佛是一切眾生師父。入涅槃時人天悲苦。乃至毒蠆懷仁無不戀仰。惡人獨言滅快。是一惡也。少欲知足受持禁戒威儀具足。名之為僧。其皆放捨二惡也。大乘之法賢聖之師。其獨拒逆不信三寶即謗相也。從善男子汝今應當去。次明信相。自行生於二世之善。化他滅於二世之惡互舉一邊即信相也。從若有不信去三明謗人之報。現身去是現報。命終後去是生報。生生常處去是後報。從若復有人去四明信人之報。本所受形去是轉報障。譬如霧露去是轉業障。如人出家去是轉煩惱障。立譬多種。若作大戒譬。譬十地真解。若作十戒譬。譬地前似解。如純陀中意此中作無戒譬。始自凡夫發心即階。十住。雖未斷惑因中說果。即是轉煩惱障。上惡人約三報橫論。今善人約三障豎論。綺文互說耳。二從或有眾生去是勸福結依。此文甚寬不問弟子非弟子。因善因惡但能發心聞一偈者。則近菩提因。貪希利養是因三毒發心。況九恆植善四依功德耶。即是能信始終鑑戒謗者因果。善男子汝應供養去是第六勸供養文為二。初勸供養。次論義。初又二。初勸供養。次問答。初文者夫四依大益九恆因厚。難可遭遇故勸供養。次問含二意。雲何識田雲何供養。佛答亦二。初正答。次引偈。初文者建立正法是福田相。河西雲。發心持戒受持大乘為人解說及護法等是福田相。今文但明護法。即兼眾事當捨身命。是供養相。以重奪輕。次偈者初引事師偈。次引事主偈。二迦葉白下是論義。先問次答。問有領旨陳疑請答領旨如文。次陳疑為三。初三定。次三難。後三結。從然出家人去是三難。若從昔法皆不應禮。若從今義皆應供養二旨相違是故作難。從如佛言曰去是二結如文。或言三結取持戒比丘亦名有犯。是結出家不禮在家。二從佛告去答為二。先略答。次廣答。略文少而意廣。何者。我為菩薩說如此偈。不為聲聞。三三之疑皆遣故也。廣答文多而但專明持禮。於破不言有罪。是為意陜。然答此一條餘二例遣二。廣答文為三。一舉時。二設譬。三結。時中又四。一舉時濁。二明救濁。三和濁。四明無罪。初文雲。如我上說者近指前文。前文是迦葉問詞。被佛印竟即成佛說。正法滅是見濁。毀正戒是命濁。增長非法是煩惱濁。一切賢聖隱是眾生濁。受畜不淨是劫濁。次從是四人中去是救濁。即能救濁者。此人出世撥亂反正使人之濁不濁。三見諸比丘者。是惡濁之徒。不紏治者且和濁光未得機便。四善男子去結無罪。如此破戒。若年少若在家應須禮敬供養。次善男子去設譬又二。先譬次合。初譬文為三。一為時作譬。二為同作譬。三為紏作譬。此中既釋持毀。又開大小乘。故須此事以消其文。秉法主如國王。緣盡謝世如崩亡。儲君譬傳化弟子。熙連一恆植善淺薄故言稚小。此譬正法毀滅之時。旃陀羅者破法身慧命之種。多饒財寶者惡業增長。多有眷屬者破戒徒黨。篡居王位者破戒統位。此譬破戒增長非法盛時。國人居士婆羅門者譬三種持戒之人。上品遠離故投他國。中品不遠不同故言不欲眼視。下品不能自移故言如樹。又樹譬上品。如童子不遠而能匡正。此譬一切聖人隱不現時。守邏諸道去明其作威作福。守邏諸道譬惡比丘置立制網塞持戒路。七日擊鼓譬立制網開放逸門。灌頂師者。外國登位使七世素貴缾盛四海水灌於王頂。是曰國師。如此間授璽稱尊號時。譬惡眾中求羯磨師和僧三唱是事如是持。分半國者烏迴準此僧正。犍和吒準此僧都。互相羯磨秉捉門徒皆無來者。譬持戒人恥入惡眾不共同事。復作是言去再作威福非法轉盛。若不肯作羯磨師者。當舉破戒者為主。甘露不死藥者名聞利養安身之具。是同此等皆譬非法盛時。二爾時有一婆羅門子去是和同譬文為四。一童子受慕。二王大歡喜。三諸人瞋怪。四同事日久。婆羅門者淨行也。童子者因位也。弱冠二十盛時。二智英勇淨行戒也。長髮慈也。善咒巧慧我昔為之同事也。次王大歡喜。喜惡化無壅。諸人瞋者是不見機持戒者嫌也。三從爾時童子下為紏作譬文為二。先治惡次立善。治惡文為四。一相研定。二求取大法。三弘宣大乘。四正作擯。初研定者。我捨家法息大乘持戒。來作王師者作破戒眾主。教王微密者元令入大。此意不彰故雲微密。次童子答言下是求大法。不死藥者佛性常住之理隱在破戒之下。言不知者惡障妙理則是不知。言持去者不惜破戒之眾任汝開化。三是時童子去攝來大化也。請諸大臣者譬其來學者也。諸臣白王者迷徒得悟傳化者也。王語師言者生信求解。四爾時童子更與餘藥者。依律苦切對治訶責。王既服已受治屈折。藥發悶亂者推尋事理生重憂悔。方乃自知佛海死屍。前大臣白王者上根悟也。王求藥者中根悟也。悶絕者下根悟也。次從爾時童子立本儲君去。是立善人中又為四。一立善。二驅惡。三無犯。四旁歎。初文雲立本儲君者。大乘本體還得統立也。師子御座不應升者第一義空與破戒者不相應也。治國理民者破戒亂常擾善機民。次爾時童子復以解藥去更說實相懺悔之方。驅出國者廢小乘中分別決定若持若犯之限域也。三四如文。次從善男子我涅槃後去合譬也。但合二不合時。此初合和同。以方便力合上我捨家法也。與破戒等同其事業者合上來作王師。釋論明四種僧。破戒僧名同。雜僧應是畜不淨僧。有差僧應是假名僧。從爾時菩薩下二合紏治破戒也。八不淨者。謂畜金銀奴婢牛羊倉庫販賣耕種手自作食不受而啖污道污威儀損妨處多故名不淨。從爾時菩薩雖復恭敬去是第三結成。又二。初結有罪無罪。二結但為菩薩不為聲聞。初中雲雖恭敬去明持禮毀無罪。雖受不淨是亦無罪。何以故去釋無罪意。從以是因緣去明持受毀供養亦無罪如文。次明若乖此說則有罪。若乖此心則有罪。次從善男子我於經中者結為菩薩。又二。先引偈次判(云云)。迦葉白佛去第七料簡為三。先問答。次約法簡。三領解。初中有問有答。問為兩意。一問緩二問失只應是一問。佛有兩答。故為二。問佛言去答也。先答失不失。後答緩不緩。初答不失中先法次譬。初法者律中解雲。若破戒者體解俱失。數師雲。戒體常在但是污戒。下文雲。失與不失悉是戲論不解佛意。今經明四依示同破戒故無所失。次善男子如隄塘下譬也。又二。先譬次合。譬中又二意。無治則漏。治則不漏。犯已懺悔則不失。不懺則失次合二譬可解。當知菩薩不同隄塘。次於乘緩者答第一問。舊雲聲聞急戒緩乘。菩薩急乘緩戒。有人云。乘如綱戒如目。提綱則目正。得中道本戒則自圓。今明不爾經偏舉菩薩急乘緩戒。若具論者聲聞菩薩各有四句如別記。次約法簡又三。初約福田簡。次約智簡。三天眼。簡初福田中三。法譬合(云云)。問下梵行使平等施與此相違。答各有其意。此中明四依故簡真偽。梵行明慈心平等故不分別。又此中誡福田。梵行誡施主(云云)。二復次善男子如迦羅下用智簡。先譬次合。六卷雲迦留治牟皆不見翻。但知是甘毒二果譬於持犯。女人譬凡愚執事。小兒譬無智施主。問何處得果者推其根本。笑而捨去譬知偽棄之。善男子大眾下合譬。受八不淨合迦羅迦。不受不淨合鎮頭迦。持毀共住合二果同林。有優婆塞據教問次引祇洹為證。次不許同住等合智者問。從若有受者自毀誤人合上笑而捨去。三從譬如城去約天眼簡於中二。先譬後合。雪山譬涅槃常住妙理。藥譬依涅槃立清淨行。賣藥人譬姦狡執事。雜藥譬毀者不別。不別者買譬無智施主。迦葉去合假名合雜藥。真僧合妙藥。肉眼合不別者。天眼乃能別天眼非但別偽因不應禮施。復能見果。不應禮施。三迦葉白佛是領解。初稱歎次頂受(云云)。從如佛所說去是第八會通。昔依四法今依四人。文有問答。問又二。先舉昔依次請會。初昔依者然阿含中出次第。依法不依人。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與今迦葉所列次第有異。梁武雲。此文為定。諸法師雲。今經出昔依以阿含為定。或言出經者誤。或言於昔雖了望今未了故了義在後。今且釋阿含次第者。昔人無常故不可依。以法常故。故法可依。法有小大大法了義是故須依。語若生著故不須依。了語下義義體無著。是故須依。識著智解是故依智。從如是四法非四種人正請會通。次佛言下答又為二。先別會後總會。所以別會者。正言今依人與昔依法二言相反。故偏須別會文為四。初會人法依法即是依人。二明昔不依人者不依無法之人。三明今依人者還是有法之人。四舉下況上。初依法即依人者人法不異。興皇言。昔以法簡人結還依智。今以人簡法結還依人。昔人既破昔法亦除。今人既存今法須取。但今人法不二。昔人即聲聞緣覺豈依此人。昔法即方便半字。若不悟者亦須破法。若了悟者不除此法。次若復有下明昔不依無法之人。三如上所說下明今依有法之人。又為四。一唱應依。二釋應依。三歎德。四釋歎四。若有人能下舉下況上。明外凡能知佛常不為利養所轉。尚復可依。況於四人而不依耶。次從依法者即是法性去總會四依。又三。初就今教會。二舉今昔相對會。三結會。初文又二。先會次結。初還依問次第會之。文自為四。初依法為三雙。一雙標。二釋釋。三雙結。初依法者即妙有之法。不依聲聞之人。即雙標也。法性者即如來。聲聞者即有為。是雙釋也。雙結可尋。次文二。初會依義者。覺了即般若。不羸劣即法身。滿足即解脫。昔教解脫具則無身智身智在則解脫不滿。又不得是三寶。次不依語下又二。先明無理之語。後明亂正之語。初文者如佛所說。貪求無厭去有二解。一雲此是佛說外道經中之言。二解是佛自說經生凡夫之過。不得依此為行。次又復唱言下是亂正之語。三釋依智不依識。若知法身是常即是真智。若言無常即是識著。四釋了義為三。一標宗。二曆法。三辨宗。初約一大乘兩緣來望為了不了。次又聲聞下是曆法有五雙相對。大小常無常大小所說食不食滅不滅可尋。三聲聞乘下辨宗。初辨小後辨大。各有標釋結。次如是下總結。復次依義下第二今昔相對會通釋前兩依文句相涉。人謂但三文為三。初兩依共釋。次釋第三。三釋第四。初共釋為三。一釋依義兼明依法。次釋不依人。三釋不依語。此初第一偏明依義。次此後即不明依語。但語勢相仍。仍明不依人。又明依義即是依法。是故無別依法之文。但有不依人。此即第一偏明依義法者。名常下釋法也。後具結二種。若有說言不可見下釋不依人。若復有人下釋不依語。依智者下二別釋第三依。依智不依識。所言識作識受無和合僧者但有識著作因受識著之果皆是生死。則無常住一體之僧。三依了義者別釋第四依。明瞭不了。若言有四緣得畜八不淨。即是了義。一無檀越。二時饑。三建立。四淨施解者不同。一雲具此四緣方乃得畜。二雲隨一皆得。三雲前三一一皆得畜之。但須淨施。淨施一事既不可無。是則皆須二緣得畜若說有時非時皆聽畜者。為不了義三分即是三藏。我為肉眼下第三結會也。或時肉天兩眼相對。則是障內外。或法慧相對。此論照真俗異。今以肉慧相對者。此論凡聖之殊。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十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67 大般涅槃經疏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十一   隋章安頂法師撰   唐天台沙門湛然再治   邪正品   邪者魔也。正者聖也。邪魔多種。謂邪惡邪俗邪偏邪漸。邪惡者闡提謗法四重五逆十惡四趣等果是也。文雲。聽畜八種不淨即謗佛。執九部經謂無方等即謗法。若欲行淫應脫法服。即犯四重。此等名為邪惡。邪俗者通謂二十五有。因緣煩惱業陰天魔等是。文雲。依因父母愛慾和合生育是身。愛即煩惱是身即陰。以有漏形作無漏身即是天魔。往昔苦行即是業等即其義也。邪偏者謂聲聞緣覺。無常苦空邪曲涅槃等是。文雲。如來無常變異宣說無我即其義也。邪漸者謂分別歷別棄捨二邊別求中道。亦三昧魔菩提心魔等是。文雲。如來於諸外道邪論無所知。於世間湯藥無所知。無所知故故名如來。於刀割香塗不生憎愛。唯能處中故名如來。即是其義。正者名聖。聖正多種。謂執正善正真正方正。對於四邪以論四正。四邪既出於文翻邪即正不俟更論。此四邪四正即四悉意。邪惡尤重眾邪之根即世界也。邪俗之邪為清升者。立此名字即為人也。邪偏偏破生死入涅槃即對治也。邪漸所到之處即是常住。從歷別門立此邪名即第一義。正亦如是執正是魔是欲界主執正。欲界即世界也。善正是世間之善。為成眾善即為人也。真正是出世之法。對破世間方乃名正。是次第大乘能到實相。實相即第一義。通塗邪正其相如是。今經所指兩法兩人。謂魔經魔律。持魔經律是為四魔。此意則寬該前諸邪正亦四種佛經佛律。持佛經律是為四正。則冠前四正。從此立名故言邪正品。此品答前迦葉問。雲何知天魔為眾作留難。如來波旬說雲何分別知。然四依有廣大之德。邪正有分別之能。雖二義相成。而四依答廣大邪正答分別。兩品備有形聲兩偽。而前品多明形亂。後品多明聲亂(云云)。文為五。一略明邪正。二廣明邪正。三論義。四領解。五述成。初略中有問有答。問則牒上四依。答則出邪三寶。魔即邪佛。所說即邪法。受持者即邪僧。如百論迦毘羅自謂為佛所說。弟子等為此惑亂須上四依。迦葉白佛去。二廣說邪正。有問有答。問中雙問邪正三寶雲何分別如文。上問雲何知天魔為眾作留難。是問形亂。如來波旬說雲何分別知。此問聲亂。今問魔及所說即上兩問。而言隨魔行者即是徒黨還隨魔作形聲兩亂。廣答文為二。先答形亂。次答聲亂。初雲七百年者正法。千年。由度女人減五百年。六百七百入像法時。摩耶經雲六百年馬鳴出。七百年龍樹出。是時魔盛。即有四依。魔有有漏通。能變為四部四果及佛色像。猶如獵師外被袈裟內懷殺害。魔亦如是。外為聖像內挾邪謀。夫無漏在心不在於色。雲何言作無漏之形。聖人有無漏威儀亦是無漏五陰故魔學之。從是波旬當作是說下。二是明聲亂文為五。一亂佛身。二亂結戒。三亂佛德。四亂經律。五亂罪福。初亂佛身者。又四。一亂生。二亂行。三亂入廟。四亂納妃。初文者若言實生是魔說。言不生生是佛說。次就行中亦應例爾。今不爾者。明不行是魔說。行是佛說。何者。魔邪常欲隱佛之德顯佛之過。名亂佛行。入廟納妃皆如文。從佛在捨衛去。是亂結戒如文。六十四能者。佛有三十二相。外道誇毘謂倍勝佛。故雲有六十四能。又佛有三十二相並業。外道攀對求等故立六十四能。三從若有說言去。是亂佛德。此中明佛不知好惡不別冤親。刀割香塗悉不欣惡。如即人云刺眼不眴。此以癡意亂德。四從若有說言如來為我者。是亂經律。初通就經律作亂。後就常無常作亂如文。五從復有人言去。是亂罪福。文為三番。初明正。次明邪。三更明正。初比丘自知非聖。答雲非聖是則無犯。次從復有說言無波羅夷去是邪。三從若復說言於諸戒中去。更明正。若過一法者。說戒時最初問清淨不。三唱不答。即犯妄語(云云)。一切眾生雖有佛性要因持戒者。佛性是正因。持戒是因緣(云云)。迦葉白佛去。是第三論義。文有三番。一論佛性。二論過人。三論夢覺。初番先問(云云)。次答中。如來或說我。或說無我。是名中道者。中論雲諸法實相中。無我非無我。我無我皆是假名。言我是假。言無我是實。非我非無我即是中道。次第二番問答先問次答。答中先明犯。次明不犯。後重明犯如文(云云)。第三番問答中二。先問次答。夢淫無罪寤已應悔。若寤已讚歎得罪大品中意亦爾(云云)。摩訶楞伽此雲赤色。與下文被服赤色相違雲何通。解雲。下文說未制戒時。此中說制戒後。又一解。赤亦多種。大赤則遮如乾陀。輕赤此則不遮(云云)。迦葉白佛去。第四是領解。第五述成。   四諦品   此品。答上雲何諸調御心喜說真諦。舊雲佛昔隨情但說有量四諦。止在界內聖心不暢。今緣常住說無量四諦。出三界外故佛心喜。亦名有為無為四諦。亦名有作無作四諦。今問。有量出分段不出變易。無量亦不出變易。不出既同俱是有量。量與無量是對小大兩緣何足為喜。又有量是有為者。那言三是有為一是無為。若爾有為義不成。若無量是無為者。那得猶有變易生死。解言。不為分段身命所為故言無為。不無三相。若爾實非無為。無為不成。無作亦壞。勝鬘雖有此之名教別為一緣。不得用彼無量四諦釋此經文義不相會。舊又明五時四諦初時約事如苦是逼迫相(云云)。第二時至第四時約理。如五受陰洞達空無所有。是苦義義即是理。解言。入觀之時亡名絕相無此四事。藉四方便故言四諦。如見諦入真無八忍八智但緣一滅。言忍智者。從方便為名。為此義故四時不明佛性。佛心不喜。第五時以智為諦。文雲無苦而有真實故說佛性。佛心則喜。今問若還是前有量無量已如前難。若非有量無量復是何諦則無別名。既無別名則無別理。復何用此以釋今經。今明此品與聖行品有同有異。聖行具明四種四諦。今文但明一實四諦。其相雲何。佛性實相遍一切處。能於四事明瞭實相乃可稱諦。若不了者倒而非諦。經有明文何須致惑。謂知如來甚深境界常住不變。微密法身。名之為諦。此乃且舉佛果為端。實通一切畜生地獄陰界諸入。悉了常住法身不。變名苦聖諦。於不淨中而生真智。不壞正法名集聖諦。於斷滅中識如來藏名滅聖諦。明識三寶及正解脫名道聖諦。諦非四數約四了諦故名四諦。如來出世元為說此。覆相今開塗乳獲洗故言心喜說真諦。從此立名故言四諦品。文為二。初明四諦。二領解。初四諦即為四章。章章各六。但有次第不次第之殊。苦諦六者。一明惑。二明惑果。三明解。四明解果。五結解。六結惑。一即是四四即是一。名不思議。此文明矣。初明惑又兩。先直明苦。後不解故苦。下明苦有三種。一是苦非諦非實。二是苦是諦非實。三非苦非諦是實(云云)。當知是人必墮下是明惑果。若有能知下是明解。若一經耳下是明解果。若如是知下結解。若不知下結惑。次集章亦六。次第如前此初明惑。以是不知下明惑果。若有深智下明解。以是因緣下明解果。又牒昔迷舉非顯是。若能知下結解。若人不能下結惑。次滅諦章亦六次第小異。初明惑。言多修空者。一是二乘沈空二是外道撥無。即是多修空。次修苦滅者是明解。亦應言逆聲聞而偏語外道。有二義。一前來以訶聲聞。二聲聞乖理即是外道。若有修習下明惑果。若有不作下明解果。若能如是下結解。若有不能下結惑。道諦章亦六還如前次第。但後結小異。初即明惑先出所惑。次正明惑。以是因緣下明惑果。若能發心下明解。乘此一念下明解果。若有人言三寶無常下結惑。若修是法下結解。實結道滅。言四諦者。道滅是四諦之後當於第四。迦葉白佛去二是領解。   四倒品   倒者惑也。上雲醉人眩亂日月迴轉。況顯惑義但倒數不定。或一二三四八乃至眾多。一者只是無明虛妄羅籠自繞。二者是見想取著而致毀傷。三者癡心心倒狂狷想倒分別見倒。四者常樂我淨偽藝無實。八者無常樂我淨瓦礫非真。眾多者但涅槃佛性畢竟清淨非倒非諦。從解惑因緣而說倒諦。先佛出世破倒之教遺法在世。時去聖遠執字亡旨。不知方便藥變成毒。即起常樂我淨四倒。佛初出世投無常藥而倒瀉之。病去藥存執之為是。迷佛方便起無常等。佛觀是病應用常等以治其病。若後末世常等為病。傳付後佛乃能治之。通亙前後皆名四倒。若治常等則如昔教。治無常等如哀歎品。此品但明迷惑之病。若其解病即能解藥。離倒無諦。緣宜別說。故明四倒。文明八倒以四題品。經家從略就合為四。今從合題者欲對四諦使相成故。近論三品相成。魔說佛說總論邪正。四諦別明正解。四倒別明邪惑。若但解諦倒者如偏識人。入單知杌人非具足知。不名正善具成就。不能作善業。雙解邪正倒諦俱通。即是正善具成就。能作善業業者即如來性。次第相成合為四倒。其義則便故言四倒品。文為二。先明四倒。後領解。初就四倒。即為四章。初章為三。一出苦境。二出苦體。三結。於佛果非苦為苦此即是惑應招苦報。遂言是解即是苦中生於樂想。無常變異者謂佛行苦。捨身入滅謂佛壞苦。彼言如來是常謂為倒。無常謂為諦。我若說言下。正是倒心樂生苦想(云云)。無常常想即第二倒。境中雙舉二想。體中偏釋一想。上已雙舉不欲煩文亦出倒境。後明倒體並結可見。所言不修者。即是不修般若空慧。後二倒可尋。第二領解又二。先領解。後述迷。別論取撥無因果名邪見。迦葉久無通取一切倒心為邪。迦葉猶有(云云)。   如來性品   此題。不標佛而言如來者。允同三世。三世諸佛皆初號如來。又舉初以標後。又如名不異破諸異計。又如來即佛佛即如來。故言如來性品。四悉檀(云云)。又如來是極果之勝號。性是至理之本名。非但極果名曰如來。眾生本性亦名如來。又如來擬果。性擬於因。雖因果雙列。意在於因。故言如來性品。又果之本性性隱難辨。舉顯以目隱故言如來性品。又性理含藏備種種性善惡三乘。舉勝棄劣故言如來性品。又如來名通。夫有心者悉未來如來。四依開士猶如如來。十方諸佛同稱如來。就一佛之上有化應報法皆稱如來。今文中。正辨如來藏之如來。二十五有悉皆有我。以我同故故名如。以如示人故言來。常不可壞名之為性。從此立名名如來性品。當知此如來藏即佛性也。諸師解藏義不同。論師言佛果在當。即時未有故名為藏。又言佛性眾生心神。心神自能避苦求樂。即是心神。開善雲。六法是佛性。義皆不然。此品以如來自性。不以心神。不以六法。又如來藏隱。心神六法皆顯。又如來藏常。心神六法遷變無常。與如來性全不相關。今皆不用。地人云。惑覆於理名之為藏。是義不然。私謂非無一邊但不與此品題合。彼以惑與理異故惑能覆理。今依經一切諸法中悉有安樂性。那得無性之惑覆於無惑之性。不會經旨故不用也。私謂非但惑性相即。一切何所不收。涅槃何法不在。一切眾生即涅槃相。一切國土即涅槃相(云云)。又論人云。當果為性此即在外。六法為性此即在內。地人云。惑覆黎耶此亦是內。興皇雲。非內非外偏據正性。地人偏據本有。論人偏據緣了。復據當果果性果果性。悉為經訶。如盲觸象不會玄旨。今明四句平等清淨無爭故名為如。以四悉檀巧示眾生故名為來。常不變易故名為性。豈獨一法為藏性耶。又人執雲。如來藏者不得不有。是義不然。佛性非有非無。非亦有亦無。非非有非無。那得獨言是有。雖非此四有因緣時於一門中作四悉說。故言如來藏者不得不有。以有接斷。以有破常。以有令悟。悟佛性時佛性非有。三門亦爾。雲何執有而害三門。如人問橋多爭何益。今明佛性其意若此。若得此意。亦在本性中間極果。亦隱亦顯亦外亦內。如經舍內金藏大小不知。善能掘出宗仰是人。即其義也。問藏性理三雲何同異。答只是一義。若欲分別理惑合論名之為藏。全不論惑稱之為理。不可改變稱之為性(云云)。有師。生起五譬。初問二十五有有我不耶。佛舉貧女藏答。明其有我但隱而不顯。若爾何不早說。佛舉毒塗譬之。由常病未歇不得洗乳。前後兩病就眾生論。隱顯塗洗就佛教論。若爾眾生等有何故六道區分升沈碩異。佛舉因鬥失珠。致有悲喜不等。若爾何故鬥耶。佛舉甜藥真正停留在山。寡德所招流乎鹹酢。若爾真味不變誰能毀傷。若叵毀傷則無殺罪。佛舉利钁能穿石砂不損金剛。如佛不可害興心逆罪。性不可毀毀陰得罪。然一答可解何故聯翩。只為佛性難明。須萬斧劈樹。生起五譬是彼之巧思故今存之(云云)。然此一品答上兩問。初答雲何作善業。次答能見難見性。此兩相成只由善業能見於性。性由善業。業始性終從終題品。論人解。善業義者假名行人能御善惡。御善則陶練心神得成正覺。中論人問。生死中有假人此人是佛性不。彼答不得是佛性。即並亦不得是我。既其無我誰御善業。又汝明假者是不自在。我是自在二事相害。地人明。法界之體有善惡用。體用具足在妄惑內。如土覆金無能沮壞。妄惑若爾此用無用何能作業。今明此義如經金藏不可見者。是時不能作於善業。掘出藏已何須善業。耘除草穢。小乘運作非是善業。異人方便示子金藏。於捨掘之。正是能作善業之義。若約六位。初位不能。後位不須。中間四句是作業位。若約四句。隱不能顯不須。亦隱亦顯正能作業。就答善業又二。一明佛性為善業作緣。二明佛性正起善業。初為善業作緣又二。一明業緣。二論義。初業緣中復有問答。問近從四倒品生。一切世間雖說有我不名佛性。出世真我名為佛性。是故興問。二十五有若定有我。有則非有。若定無我誰作善業。故言二十五有有我不耶。佛以兩譬答之。初譬則明本有不可見。次譬不即得說以釋疑。初譬中有法譬合。法說為兩。一本有。二不可見。然佛性非本非當為緣說之。次譬文為四。一譬本有。二譬不可見。三譬緣感。四譬顯說。初文意者窘乏緣了故言貧。有能生力故言女。棲託五陰故言捨。有正佛性故言金。此性包含故言藏。此性廣博故言多。次家人大小不知者。舊解四果聖人為大。三界凡夫為小。此皆不知。中論人云。但菩薩為大。但聲聞為小。亦皆不知。今明人天為小。析空二乘為大。析空二乘為小。體空二乘為大。但空聲聞為小。但空菩薩為大。但空菩薩為小。出假菩薩為大。皆亦不知。三時有異人去譬緣感。於中問答。先以小道逗之故言耘除草穢。緣不肯受故言不能。若示子金緣為化力。欲先於人。我亦欲見。即是後己。四是人即去。顯說三合。譬有二。先合次帖。合可見。第二譬為二。先譬次合。初譬為四。一明起有我病。二說無我藥。三邪我病息。四真我教興。意同哀歎。彼譬顯此譬隱。舊解女人良醫凡四師說。一雲女譬法身。醫譬應身。二雲女譬實智。醫譬權智。三雲女譬前佛。醫譬後佛。四雲女譬佛智。醫譬機緣。上文貧女譬眾生身。此女既不言貧用譬佛智勝應。生育一子譬於眾生稟教生解。以解微故故言嬰孩。著邪常故故言得病。次是女愁惱下。譬說無我之藥又三。一佛智觀機。二得機設化。三斷邪我。初文者權智起悲故言愁惱。覓無我機故言求醫。次良醫既至即得機施化。設三種藥譬無常三修。三因告女人下。斷邪我教。此中乳譬真我。真我非時故言莫興。苦味塗乳者譬以無我覆於真我。如苦與甜其性相違。前合三藥中何故復有乳。此亦是無我苦味與常相違。三其兒渴乏下。譬邪我病息。先明病息。次明藥消。真我緣起故言渴乏。我無我相違故言毒氣。無我治邪。邪消藥息故言藥消。四母乃洗乳。譬真我教興。又四。一為說。二違情。三重說。四受行可見。次如來亦爾者合譬也。但合二藥。不合二病。本意疑於我無我異。是故合藥。治病是旁是故不合。哀歎亦爾。問隱名如來藏我是佛性者。一切眾生有我性耶。答一切眾生皆悉有性。未即是佛。是故有我未是我德。何者人別法通。法通故有性有我。人別故非佛非德。問法是人法昔既無別人。法是誰法。解雲。法屬法性(云云)。迦葉白佛下。第二論義問答。初問者前明二十五有有我。今難此義初總唱無。次何以故下。別作十二難。合為四意。初四難約果。次兩難約因。三四難又約果。四兩難難處。初為兩雙。謂始生終沒差別勝負可見。次因難又兩十惡等是約惡因。酒後是約惡緣可見。三重約果四難者。一據苦果。二據苦緣。三據忘失。四據憶念。四責處兩難。初難別在何處。次難遍在身耶。或可但作六雙為十二難。或可十難難現用。二難難處所(云云)。二佛告下答也。還酬十二難。初舉兩譬答覓現用。後利钁譬答覓處。所言現用者。其難真我若常應無生滅。次差別勝負難。佛答意實有真我為瞋癡所覆。不能得見故有終沒升沈。前譬得而失。後譬失而得。但此妙解凡夫未得那忽言失。此是理數之言。應得不得故言得而復失。得無別得還得於失。失無別失還失於得。得無所得失亦無失(云云)。於初二譬中。初譬三意謂譬合結。譬為四。一本有性理。二遇緣起惑。三根緣扣召。四聖應破惑。初文中。言王家者佛所統處。力士者。譬眾生有能降魔制外之用。故言力士。眉間者中道也。金剛珠者。或言理或言解。或言理。解圓淨不可破壞如金剛珠。次與餘力士者。即遇緣起惑失本有理。又二。一起惑二失理。初文餘力士者。天魔外道諸惡知識(云云)。角力相撲者。斷常乖於正觀。正觀破於斷常。故言相撲。以頭觸之者。乃以身見觸中道解。次其額上珠下。明失正理。沒在斷常邪見身中。三其處有創即是機緣感苦。二見傷正解為創。舊雲感生死苦果為創。即命良醫機召於佛。時有明醫即聖智達知失理招苦。即便停住者明失非失。四是時良醫下說法破惑又二。初譬偏說。次譬圓說。初偏說者無我撿邪如就覓珠。力士驚答譬稟教作於無我之觀。從迷得解故言驚答。將非幻化即無我觀。為何所在即無常觀。憂愁啼哭即是苦觀。此為說偏教。次是時良醫下。譬說圓教又為四。一為說。二不受。三重說。四即受。譬說佛性一往不受也。初文中。言皮堛攽蘌_常中。影現外者。舊雲。當果在當。興皇雲。佛智默照。今明。性理虛通遍一切處。是影現於外。次是時力士下。是眾生不受。舊雲。皮媊散{在。筋媊揖憎荂C若在現在何不破惑而出。若在未來不應可見。興皇雲。惑輕曰皮。惑重曰筋。三時醫執鏡去。是如來重說。鏡譬圓經。照信心面。文明理顯信諦明瞭。四力士見已。即是信受。次善男子下。合譬但合三。不合第一。初合第二遇緣起惑。譬中有二。今唯合一起惑。合相撲。次故墮地獄下。合第三招苦感失。此中併得通答前十難。三如彼力士。合第四聖應說法。初合偏說。前有佛說眾生作無我觀。今但合後意又二。先合作觀。後明不知。中有牒譬正合也。譬如非聖下。是雖觀無我亦不能解。何者若解真我方識無我。既不解我所以無我不成。先牒譬後合也。次如來如是下。合為說圓。前譬有四但合後二。此初合第三如來重說。是諸眾生下。合第四信受。先合後舉譬帖。正合中先明有惑時不信。後明除惑時信受。第三結歎不思議。次復次善男子下。雪山甘藥譬。舊雲。助答上問。觀師雲。譬失而復得。開譬合譬。開為四。一失。二得。三重失。四重得。初明失中二。初理性。次辨失。初文者雪山譬眾生身。一味藥譬中道不二。故雲一味。此理能除倒惑故名藥。名曰樂味。其味極甜者。教理相稱即是教樂理甜也。次在深叢下者。明煩惱覆所以失理。煩惱深邃倒惑交加致使不見。次有人聞香下。是第二明德又二。先少分得。後具足得。初分得中雲聞香者。一雲依經信知故言聞香。二雲十住菩薩見未明瞭故言聞香。過去世中下。第二明具足得。即是前佛已證此理。造作木筒者。即是說教。譬十地了因以因承果故言接藥。在在處處者。過去生生修十地因。從地流出集木筒中者。因果相應了因克正故言流出。三王既沒已下。重明失。即是前佛去世眾生縱逸。構諸煩惱致使失之。六味譬六道。本味真正從起惑後流入六道。或酢或鹹是藥真味停留在山。譬眾生身正性不異。隨六道流是故有異。凡夫薄福加功不得者。譬有著心苦行禪慧求覓真理而不可得。亦譬種種掘鑿欲覓性理了不相關。四復有聖王下。重得。即是今佛復證此理。善男子下。第二合譬。但合兩失不合兩得。此初合有理而失。前雲在深叢下。今合為煩惱叢林所覆。前次譬雲人無見者。今合雲無明眾生不見。以煩惱下。合第三重明失。即是或酢或鹹。正酬前勝負差別之問。佛性雄猛下。第二答前十二中後二責覓處所之問也。前有別總之責。今正答總問。雖約五陰論有此性。而身可毀性不可毀。身是性之住處。身家之性即是佛性。性家之身無非佛性。又二初正說。次論義。初正說為三。初牒不可壞。次廣辨。三總結。迦葉白佛下。二論義有問有答。問者。前雲佛性雄猛不壞應無殺生之罪。次佛答為二。先法次譬。初法為四。一雲。五陰可殺故成惡業。所言住五陰中者。他用六法以為佛性。非解此文。六法只是五陰。何容五陰住五陰中。眾生還住眾生之中。若用心神為佛性者。心是四陰是則心神還住心神。他解。當果為佛性者。當果繼屬眾生。故言住五陰中。當果若有復非當果。當果若無何所繼屬。地人以梨耶為佛性為惑所覆。釋此乃便復當前難。若有佛性即生之日便應有知。今用下文釋之。佛性不即六法不離六法。不即故不如諸師所解。不離故言住五陰中。實理言之佛性豈應有住不住特是為緣。作此異說。若定執此妨前後文。畢竟清淨寧有內外當之與現住不住耶。私謂此說終窮。又五陰中者。約五陰論得有此性不約草木。私雲。作此說者仍挾方便。次以業因緣下釋疑。疑雲。或謂唯應殺墮地獄。那復得有二十五有。故今釋雲。業緣不同致諸趣異。三非聖之人下。簡諸外道。自謂得聖計我不同。四出世我相下。明正我相。二復次善男子下譬也。又二。先譬。次合。初譬為二。先為五陰可毀作譬。後為佛性不可毀作譬初譬中雲。善知伏藏者譬能殺人。利钁譬殺具。多殺於磐石砂。鹵等。次唯至金剛下。為佛性不可毀作譬可見。次合中唯合不壞。從善男子方等經者下。是第二章。正明佛性能起善業文為二。初明作善業。次論義。初文者有人云。佛性能起。起於正道所作善業。今觀前譬。佛性但為善業之緣。今文明以佛性教作善惡業故喻喻之。從迦葉復白佛去。二論義。初雙問甘毒如文。次佛答為三。一明愚智二人。次明一體三寶。三明中道圓觀。妙解次第相生由智不惑。教識一體三寶妙觀得成能作善業。愚者反此善業不成。初約愚智中三。先佛更徵問。次迦葉答。三佛為釋。釋中初有七行半偈又二。前四行半雙辨愚智。次三行偏明智者。初文兩譬兩合。前一行同服甘露有夭有壽。次半偈同服毒藥有死有生。古來三解。一雲。同稟大乘有得有失。後譬同稟小乘有得有失。二雲。約師弟。師說大乘無得之教。弟子解者為壽迷者為夭。小乘師說有得之教。弟子作大解為生。守小教為死。三者只是一大乘經。於其得者作甘露名。於彼失者作毒藥名。又只作一甘露名。說其稟行者有得有失。只作一毒藥名。說諸有稟者有生有死。反覆相成。今明於其失者俱名甘露及以毒藥。保愛染著名為甘露。傷毀破壞故名毒藥。於其得者俱名甘露亦名毒藥。入理生善故名甘露。顯體破惡故名毒藥。具此二義名善業教。諸文之下各有合譬。尋之可見。譬如癩人服鴆病差。解藥還醒。譬學無常苦空斷惑。知是大方便即入摩訶衍。從聲聞及緣覺下。偏明智者皆約人辨。初約二乘。次約菩薩。後約眾生。似約三諦而作善業。菩薩即中增進善業。二乘即空而中以作善業。眾生即假而中便作善業。故舉三人意或在此。從迦葉汝今當去。第二辨一體三寶。然昔初教舉非顯是破邪歸正。明別體三寶此義易知。前長壽中明護法。舉法歸依諸佛已成一體三寶不許歸別。歸別體者歸戒不具。今文勸歸己身當成一體三寶。顯於自體成善業。故又免魔縛各有所據。就文為三。一勸。二論義。三領解。初文中雲善分別者。勸令分別己身之中一體三寶。先勸。次釋。初如文。次若能諦觀者釋勸也。得入祕藏者。即生理善甘露之義。是人已出世者。即是破惡毒藥之義。二俱有得即此明文。又知我者是佛寶。我所者是法僧。二寶雖無異體義說為三。又佛覺法不覺僧和合。於一佛性說此三義。二爾時迦葉下。論義有二番問答。初併不受。後併歸依。佛皆不許。初問有十偈為四。前一行半唱不知。次兩行問昔別體。三四行半問今一體。四兩行結問請答。就初總雲不知。次無上者別不知歸佛。無畏者不知歸僧。雲何作無我者不知歸法。次雲何歸佛者。兩偈問昔別體為三。此半偈問佛寶。得安慰者如前四相中說。次一行問法。三半行問僧。轉得無上利者。如前波闍波提供僧得佛法功德。僧是傳法之人故言轉得無上利。三雲何真實說下四行半問今一體中又四。初一行半法說。未來若不成去。己身中隱三寶未來當成可得歸依。若其不成為可依不。不如次第依於別體。無預知者無預約自照。次第約從他。次雲何未懷妊一行三句是譬說。懷子譬解。懷子必十月。十月譬十地。若有解者十地若滿可得成佛。若無解者徒自萬月亦不成佛。三眾生業亦然一句合譬。四如佛之所說下。一行難佛不定說。或令歸現或令歸當。致令愚者輪迴墮苦。四假名下。二行結問請答。初一行明我不知結請。次一行明佛知故請答。二迦葉汝當知下。佛答還酬四問。從後為次。初一行許斷疑酬其請答如文。次一偈酬問一體。前舉懷妊據了因作問。佛以中道正因為答。明諸菩薩與佛不異。那得雲無十地包胎不可歸依。於諸菩薩者。舊有三釋。一是及字即是汝及諸菩薩等。於第七佛偈文迮不安及字。二改於為及。三不須改明諸菩薩皆同是佛。賢劫則第四。若七佛數即第七佛。佛是覺義能覺佛性與佛義同(云云)。三兩行酬其別體之問。翻邪入正故須歸依。邪者天神為佛寶。殺法咒羊雲。是婆藪殺汝而得生天即是法寶。能殺之人即是僧寶。翻此三邪。歸於三正。問昔以正三翻於邪三。何不以正我翻於邪我。若以無我翻邪我者。何不以無三寶翻邪三寶。答對治之法略有二種。一用有門為對治者立正破邪。二用空門為對治者。故用無我破於邪我。各有便宜。三寶是境歸馮有在宜用有門。邪我是內患宜以無虛之(云云)。四如是下半偈酬前唱不知。今言能知得無所畏不應不知。迦葉白佛下。第二問答。初問中意者。併欲歸依。三種三寶皆是佛說何所取捨。初一行欲依昔別體別既翻邪即是正路。次兩行欲依自隱時一體。後一行欲依他顯時一體。既出生死已成正覺。故言諸有所無有。又解諸有有現成佛。無有無二十五有。二爾時佛告下。佛答佛欲更為分別不得妄依。文為三。初昔之別體有依不依。二顯時一體有依不依。三隱時一體正是所勸一向須依。初依不依者為二。先明今不須依。次明昔則須依。初又二。初別體既是昔時為緣。今不須依昔依時翻邪昔日須依。次所以者何去。更釋不依之意。於佛性中有法僧二寶者。非但已成之佛。佛性之中具有法僧。只當成佛亦具二性即佛法。法佛不二即是僧寶。身既具三何須依於別體三寶。次須依又二。初為欲化度下。明昔則須依。次若欲隨順下。更釋須依之意。興皇明四假。理緣就緣對緣因緣。昔即是對邪明正是故須依。若依龍樹四悉即對治意(云云)。次從菩薩應作下。明顯時一體又二。有依不依。不依文為二。初明不依。文雲。我今此身歸依佛者。即是自歸己身佛寶豈敬他佛。次何以故下。更釋不依之意。然我與他佛既無異。何須歸他。次若欲尊重去。明有依義。為相尊重。是故須依。又二。先正明後解釋。初正明者法身是本地。舍利是應身。欲令眾生敬我意者為欲亦化眾生生善。三從亦令眾生去明今之所勸。隱時一體。一向須依。文有三。法譬合。初法中為五。一分別一體有三。此初文則自身有佛寶也。一切眾生皆依下。即是自身有於法寶。又有歸依非真下。即自身僧寶。問身有法僧可爾何為有佛。答身中佛性。佛性即是法身佛寶。能說此法即是法寶。能受持者即是僧寶。他尚歸依我身三寶。我今豈可不自歸耶。問會三乘歸一乘。名一乘者。亦應會三寶歸一寶名為一寶。若會三乘歸一乘無三乘異。會三寶歸一寶亦無三寶之異。論師數師不敢為例。觀師例之。會三寶歸一寶。上義說佛法僧異。亦如會三乘為一乘義說三乘異。故法華雲。真是聲聞真阿羅漢(云云)。從若有分別下。次為他作一體三寶。舉體是佛。佛是覺義。舉體是法。法是不覺。舉體是僧。覺與不覺而不相違。從於生盲下。三結別體。為生盲凡夫作此分別。復當為諸下四結一體。為二乘得聖之人說我身有一體三寶。如是菩薩下五雙結兩義。為惡眾生而作佛事。則結自身說於別體。為諸智者而作佛事。亦結自身說於一體。次譬說為三。一大將。二太子。三大臣。所以舉三譬者。大將譬了因。太子譬正因。大臣譬緣因。亦譬三寶。太子譬法寶。大將譬佛寶。大臣譬僧寶。大將建意三。一臨陣制敵。二我最第一。三諸兵依我。諸兵依我譬緣。制勝譬了。第一譬正。太子亦爾。紹繼霸業譬正。調伏王子譬了。餘王子依譬緣。如王如先王成前譬。王子大臣者王子即屬大臣譬也。三菩薩亦爾。合譬中二。先正合。後結勸。初合者所言三事與一體者別說於三。即是一體。一體之上義說於三。如涅槃中具有三點實非別異。次如來下。結勸又二。先勸捨昔別體之三。次勸取今一體之三。初捨中又二。先出昔三寶。後乃勸捨。昔別體中。舉頭譬佛寶。頭最為上。支節手足譬法僧。為化眾生示此梯磴。次是故汝今下勸捨。次汝於大乘下結勸。取自身中一體。如大將大臣於自身中建決定意。不取別體及他已成。迦葉白佛下。第三領解文為四。一領解。二佛勸持。三稱歎。四佛述成。初文又三。一發跡。二自領解。三誓化他可尋。善男子下。第二佛勸持還只勸前自解化他。自解即是高昇祕藏。化他即是下度愚迷(云云)。迦葉復言下。第三稱歎。稱歎佛性即是隱時一體。相好等即是顯時一體。爾時佛讚下。第四述成從。我今當更為汝下。是第三明中道圓觀。文為三。初許說。次正說。三歎教。初中雲。入如來藏者。入藏由觀。非觀不入。次若我住下是正說。文為二。初略後廣。略又為三。一標中道。二明乖中之惑。三辨破惑之觀。初標中道即明非有非無。若我住者明非有。我住在身中即是常法。不離於苦常即是我。身即是苦此即是有。此有非道。若無我者明非無。若定是無則無修因趣果。亦無父母世間善法。此無非道。既作有無兩責。不得有無。即非有無。名中道說。次若言諸法下。是明乖中之惑又二。初明惑。次結惑。初明惑。中有六句。三雙相對。三句計常。三句計斷。於生死中自作此計。障理不明故名為惑。若開善雲。生死一向是苦無樂。光宅雲。生死之中有定實樂。莊嚴雲。生死之中有虛妄樂。妄樂乃為行苦所偪。故非實樂。然三師所說皆為此訶。開善雲。生死是苦即是此中斷見。光宅雲。一向是樂。即是此中常見。莊嚴雲。妄樂又為行苦所逼。即是此中亦常亦斷。亦應有第四句計不知是誰。次從修一切法常下。結惑又三。謂法譬合。初法中言修一切法常下結。墮斷見者解有二意。一雲。本自執常他將斷難。常義不立。便執於斷。本自執斷。他將常難。斷義不立。更執於常。二雲。兩見相因。見修斷過即自修常。見修常過即自修斷。如步屈蟲下譬。六卷雲折腰蟲。周易雲。尺蠖之屈以求伸也。時俗雲。桑枝變作。未必全爾。桑根為蟬。腐草為螢。其例亦然。此蟲腰折。修常斷者合譬。明斷因常生。常因斷生。故有此譬。以是義故下。第三明破惑之觀又二。初正明。次結解。初亦有三雙六句。對前無我只應言我。而經中言常者有二解。一雲誤。二雲。常是通名。我等是別。佛果萬德通得名常。言餘法者中道之外皆名餘法。常樂我淨即指如來祕藏佛法僧正解脫等。當知中道只是真法二邊為餘。當知如是下是結解又二。先法。後譬。初法中雲愚人無疑者有二解。疑為解津愚既無解。所以不疑。二雲。中道分明顯然易解。愚尚不疑。何況智者。依文似如後解為勝。如羸病人下。譬說還餘前二解。若依惑意即愚人分別而生諸見如服酥輕便。若依後解酥是好藥。健人服者本來自好。羸人服者亦得輕便。譬中道法。愚人亦解。六卷雲。服已迷悶。即是不解迷惑意也。有無之法下。第二廣明中道又二。初約諸法有無顯中道。二約諸法不二顯中道。初文者夫有無者不可定取。說有為無。說無為有。有是無有無是有無。於無上說有。有不定有。於有上說無。無不定無。不有不無即是中道。次不二者。無二異不二。無不二異二。二不二不可得。乃是非二非不二。是名中道。初文有無中。有法有譬。初法說極略。唯此一句。直標有無其性不定。若他明。三無為定無。不可為有。三聚定有。不可為無。此非不定不名中道。譬如四大下。次舉譬。先譬。次合。初譬中。欲明有無不定。如佛赴緣。若執有者破有說無。若執無者破無說有。四大亦爾。如善醫師別知諸病。若水病者以火藥治。若火病者以水藥治。地風亦爾。不善醫師不別病相妄授於藥。次善男子下合譬。初總合。次別合。初可見。次若言不別合又二。先舉有無為合。後舉常無常例合。初又二。先別破有無。後總結為誡。初文三句。初句雲智。不應染者有二解。一雲。智聞佛說佛性是有不應染著。愚便責其現用處所。或六根中或遍身中。二若聞佛性是有應知佛意不定專在於有有即表無。無即妄語者。是第二句。破無。亦二意。一雲。道理不無定無乖理故是妄語。二雲。佛性雖有未有現用故言是無。汝有智人不應雲妄。若言有者是第三句。為執有情多。故更重破不應默然者。若有佛性應能現瑞。何以默然。二雲。若定有有者。就汝推撿。何以默然。次亦復不應下結。不許爭論。言有言無。乃至四句並是戲論。若說於苦下。第二舉苦無常等例合復有五。一約苦。二約無常。三約我無我。四約空寂。五約幻化。皆解惑對辨可見。文雲。雖有去來而常住無變者。此是即去來不去來。即動而寂。從若言無明下。是第二約不二不異。明中道亦有法譬。法說為三。一約因緣明不二。二約觀行明不二。三總結明不二。因緣是境。觀是智照。總結是境智。初十二因緣明不二又三。先舉無明。次舉行識。三舉善惡。舊解。無明是惑明即是解。又雲。無明行是過去。識等是現在。三世分別。此不會經。經訶雲。明與無明行識等異是愚人法。智者了達其性無二。若言應修下。第二約觀行明不二又三。一苦。二無常。三無我。我與無我下。第三總結不二又三。一結歎。二結勸。三結會。結歎又二。先結佛所歎後結說已。結勸又二。初勸持不二法。二勸持不二。經如我下三結會。懸指般若。舊雲。引深奧品中燈炷喻。或雲。大品度不盡。外國本經應有此文。或言。大品雖不的當。而不二之義無差。又雲。諸有二者名有所得。無有二者名無所得。又二是眼識。識內了別。眼外見色。此則是二。眼識無二。乃是智者了達諸法亦爾。從如因乳生酪下。第二譬成因緣不二之義。如五味相生無自他性。即是因緣。因緣即是中道。其意顯然。文為三。初列五味。二廣破自他。三結因緣義。初列五味者。五味相生成前不二。次如是酪性下。廣破自他。先立章門後解釋。初章門中酪從乳生為章門。次例四味。就初又兩。初從乳生酪即是章門。從自生他生。並是非門。次若從他生下。第二釋二章門先釋非門。次釋是章門。初非門中。先釋不從他生。次釋不從自生。初破他生可見。破自生中雲。不應相似相續自生是一往。將誰相似相續。而今見續乳後有酪等味。故知不從自生。自生即應五味一時。既前後相續豈得一時。雖不一時下。釋是章門。破自他之後。因緣假記雲酪從乳生。而不自不他。而言先有者亦是因緣。甘味多故不能自變者。乳味即甜酪味即酢。下論義難此。是牛食啖下。第三結是因緣。先譬。次合。初譬中食水草譬稟經教。血變成乳譬變惡為善。若食甘草譬稟大教。若食苦草譬稟小教。雪山譬此經。肥膩譬佛性牛若食者譬眾生。醍醐譬佛果。能依此經。修行得無上佛果。無有青黃赤白等色。譬依教而修無聲聞天人之果純得醍醐涅槃果也。此中六位文義宛然(云云)。是諸眾生下。第二合譬中先合。次論義。初合中。先合二。後合不二。不二中。雲無明轉變為明者。他經復雲。明起斷無明。舊三解。一雲。只斷是變。變是斷。文兩義一。二雲。變語就體。斷語就用。一心體上有善惡兩義。只己心上變善為惡。變惡為善心即不變。次就用者。須斷無明。只得於明。不斷不得即莊嚴師解。開善嫌莊嚴淺近。就修習緣了兩緣釋之。從迦葉下第二論義。從前乳中先有酪性生。文為二。先難。次答。難中又二。先定。次難。難中二。先難定有。次難定無。初難定有為三。一正難乳中有酪者。即是已有雲何言生。夫生義者。先無而有。乃名為生。次法若本無下釋難。若言乳中下三並難。若乳是酪因。草亦乳因(云云)。又倒並若草為乳因。亦應乳為草果。草為乳因草中得有乳者乳為草果。乳中亦應有草。乳酪因果亦例此。並文中但舉一耳。若言乳中下。二難定無者只應難有。不應難無。恐佛轉計度入無中。是故逆遮而難無也。善男子下。二佛答文為三。初研譬。二重為合譬。三結譬意。初又三。一非定執。二以理解。三結非定執。初非執中。先作三章門。後次第釋破。一定有門。二定無門。三他生。釋三門者。初釋不得定有。雲乳中有酪。何者。乳白酪黃。乳甘酪酢。色味既異何得定有。次釋乳中不得定無酪者。文雲。置毒乳中酪即殺人。先得置毒於乳後時乳變成酪。飲此酪者毒猶殺人。何得言乳定無酪。是牛食啖下。第二以理解釋又二。先明乳從草生還是因緣假說。後明酪從乳生亦是因緣假說。兩文各二。初二者先雲。從緣而有。後結是因緣。眾生福力者有三義。一牸牛之福欲飲子時血變為乳。二犢子之福令母有乳。三□□□□□□□□□省□□□□□□祅奪□□魯□奷□□□□蛂F□累□□□□g□□□□□□□□□碌姊饌□□□覘療□□□□□椽□□逆□□□驂□莆切婝j□姊饌□示橝蛂慼慼慼慼敷X驂□□□□□言嫵□□□誇□祰□□□□騮□{□逆□□祭□x耔□E□□□□□□裀□□□□□首穠飥□□□□□。以是因緣下。第三結譬意。善男子眾生薄福下。第三歎教勸持又二。先歎佛性理。次歎教。歎理為二。先舉忍草。後牒兩譬。於中先牒兩譬。次諸眾生下總合兩譬。次從譬如虛空下。是歎教又二。先歎經後勸信。初文有譬有合。虛空譬法身。雷震譬說法。起雲譬慈悲。象牙譬眾生。華譬佛性。有三解。一雲別有象牙草聞雷生華。二雲。是象牙生華。經雲。四象優缽羅等。聞天雷時牙上有華。三雲。此象牙非別生華。直是牙上有文彩如華。眾生佛性下合譬。有三番合之可尋。若有善男子下。是第二結令勸信。從迦葉白佛下。品中第二答能見難見性。文有四問答。初兩番辨深行證見。後兩番明淺行聞見。聞見酬其能見。證見酬其難見。於證見中總有二番。初番可見。次番中有問有答。答中總舉十譬。初以百盲通譬一切眾生。百是一數之圓。例如世姓甚多而言百姓。求解見性譬如治目。造詣良醫者。根緣感佛。是時良醫。譬佛垂應。金錍四解。一雲譬此經一指。三指譬昔三乘教。亦云。金錍譬佛方便慧一指。三指譬根緣悟道。除膜譬斷無明煩惱。二雲。三指譬三慧。三雲。初教一指。般若至法華二指。涅槃三指。四雲。譬三忍信順無生。解三忍為二。一雲。十信信忍。三十心順忍。十地無生忍。又初地至三地是信忍。四地至六地是順忍。七地至十地是無生忍。今明不然。經合佛性豈可餘釋。一指示之答雲不見者。譬入真諦則不見性。二指不見者。譬空假二諦亦不見性。三指示之答言少見。此譬一諦三諦即空假中名為佛性。初住初地則能分見故言少耳。善男子下合譬又二。前正合。此況聲聞。初文者。若尋合文金[鏍-糸+廾]譬涅槃教。三指譬佛性。即是三德三諦等也。文雲。無我惑亂者即是不了。昔教惑於無我故不見性。今教真我乃見佛性。次九譬可尋也。迦葉白佛下。是第二有兩番。明淺行聞見。初番問可尋。佛答有四。一譬。二合。三勸。四褒貶。初譬中雲非想非非想天者。三有四空之頂。無身而有識。無想而有想。此事難知。佛性亦爾。非二乘所了。二合等三文可見。迦葉白佛非聖凡夫下。第二番問答。初問中雲。非聖凡夫者即外道也。其自稱聖如來奪之故言非聖。若理內凡夫即聖凡夫。內道外道俱雲有我。有我之性兩事雲何。佛舉貧富二人譬。有三。初譬。次合。三結成。譬為三。初菩薩施化。二聲聞施化。三如來施化。初菩薩化又為四。一說教。二稟受。三捨應。四起惑。共為親友者。能化所化化道交通義言親友。王子富於法財。真我顯現故言富眾生。取我在身具足諸見故言貧人。互相往反者。感應相關。是時貧人下。是第二眾生稟。受見王子刀者非是證見。聞菩薩說真我佛性。好刀譬中道佛性真我。心中貪著者。愛樂此法。王子後時下。第三菩薩捨應。持真我去故言持刀。機感事密是故言逃。更化餘處故言他國。貧人於後是第四凡夫起惑。菩薩捨應眾生流轉。受五陰身故言寄宿。眠是闇時譬無明昏。自號有我故喻囈言。古本曰諂言。寱者典誥囈字。旁人聞下。第二聲聞施化。應具論四果。文略闕第三王。初王是初果。私謂餘子之言。可兼二三。舊即旁人譬機。機將是人是感初果。故言收之。興皇雲。旁人是五方便似解。王是初果真解。似伏真斷破彼我見。言至王所。眾生對初果。義言君臣。屠割者。譬分析五眾求我叵得。曾稟此法。故言素為親厚。能化所化既非異轍。故言一處。眼見譬聞慧。手觸譬思慧。取譬修慧。並不得思修。故言不敢手觸。況當故取。羊角者邪曲計我。欣笑譬悲慘。未欲破此邪計。故言隨意。去尋立餘子即二果施化。次第四王即四果。卻後下。是第三如來施化。但是前逃菩薩今還成佛。數時者數耳。唯明無我。不言真我者。望下文合中。應有說我教也。優缽羅華者。婆羅門計神白色。羊角者。剎利神色黃。火聚者。毘捨神赤。黑蛇者。首陀神黑。善男子合譬。還合三譬。譬雲。有一好刀。合雲。說我真相。譬雲。持是淨刀逃至他國。合雲。說已捨去。聲聞緣覺下。合前第二四果施化。為斷如是下。合第三。如來施化又二。先明無我之教。正是合前。善男子下。第二更明真我之教。前譬中無但有其義。善男子若有凡夫下。第三結成答意。在文可見(云云)。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十一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67 大般涅槃經疏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十二   隋章安頂法師撰   唐天台沙門湛然再治   文字品   此品意有四。一次第者。上性品明字下之理。此品明理上之字。答上問雲何解滿字及與半字義。前問名字功德。正論此經。專解出世上上滿字。今品通論眾教。若半若滿。世間出世間上上等文字。開密者。他解。無常為半常為滿。興皇彈雲。如樝梨兩片。是半邊之滿。他又解。昔說無常不名為滿。今教具說常與無常。是故名滿。又彈。若以常足無常者。一片梨足半片樝。應為一果者。此是足滿。興皇解。涅槃佛性之體。非常非無常。常無常具足。故名為滿。今明。彼家彈舊。或為半邊。或為足滿。自說非常非無常。常無常為滿者。此亦是樝梨柿栗四片合為一果。今依此品。開一切字悉是滿字。文雲。如來出世能滅半字。是故汝今應離半字。隨逐滿字。於一切法無閡無著。本對半明滿。既無有半。亦復無滿。當知字非字以無字為滿字。文雲。半字是諸經書記論文章根本。又半字是煩惱言說根本。又雲。滿字是善法根本。一切善法言論根本。異論咒術一切文字。悉是佛說非外道說。當知佛所說者。悉是內道正法。此以正法而為滿字。又雲。若解文字能令眾生口業清淨。佛性不爾。不假文字。然後清淨佛性自淨。當知諸字悉是佛性。佛性非字非非字。而能字能非字故稱滿字。雖有三義勿作三解。即字無字。無字即字。亦即非字非非字。具足無缺。不縱不橫。爾乃名滿。譬如金銀種種等寶。同入爐冶。俱成一器。而種種不失。亦名種種亦名於一。一即種種。種種即一。亦復非一非種種。而一而種種。開一一字悉是佛性。法性法界亦復如是。包一切字。不得一字一切字。而具一字一切字。豈隔半邊。而非滿字。是則名為開祕說滿。從此立名。名文字品。文中為三。一略標字本。二廣明字義。三領解述成。初文先總標。異論咒術皆是佛說。有二解。一雲。根本皆在佛法之中。三寶四諦涅槃四德。悉是佛法名教。長者去後。劫掠群牛。外道偷之。安其己典。二雲。是佛方便之說。如清淨法行經雲。迦葉為老子。儒童為願回。光淨為孔子。若如前解佛則認歸。若如後解方便施與。若開一切文字。皆佛正法。則非認非與(云云)。迦葉白下。第二廣明字義。有二番問答。初問如文。佛言下。如來重答為三。初明文理之本。持諸記論下。二別明字本。凡夫人下。三明學半得悟滿法。迦葉復白下。第二番騰問請答。問如文。善男子十四音下。如來答為三。一通明諸字。二別釋半滿。三結得失。亦是明無字之義。初又四。一以音隨字即是明音。二以字隨音即是明字。三音字所因。四音字利益。初文音隨字者。十四音也。是十四音去。是也。古來六解。大為二塗。前四解禪。後二解複。一宗師雲。書缺二字師不能通。故無兩音止有十二。二招提足悉曇二字。三梁武足涅槃二字。引經雲。所言字者名曰涅槃。四開善雲。於十二字中止取十字。除後庵痾。謂是餘聲故。經釋炮音便雲於十四音是究竟義。更取下魯留盧樓四音足為十四。插著中心。謂阿阿伊伊憂憂魯留盧樓咽□□飀□□□□褉□□□□□□□□□□□□□裀□襏□□送駛□□□□稀楛饒□□□□□□□□□□□□□□□槾妲飩□槾埤□□□□□□崙駛禨□□□□□□蓼□□□□□楟G□□□饅駛□覜饅□□□□□□覜餺□□□送駛□覜送飀□覈□□□□□□□□□□楅□□□□襼□□□□□觼□□稀埤□橁□□□□□□凌磻□□□□□□埤□□□妧□□褸□餺□秋樨□觼□□見□□埤□□穀□磻楜□□□□□□□□襾祰秸□□埤□覢□樀埤□妧□褓□□□婚禧□□□□祅□逆□褓□□□妧□□□□祛□逆□□□□楅飯□□□□詖□□埤□□姍R飯逆□□崙駛禨□□逆□婭崙駛禨□□□埤□誇□讋□□□□襭□□糖□□討□□埤□□秏G□□□□□妙□□奭□□□□□祅駕□□奾□覷逆□□□□□楟G楣j□覲□碌奉□□□□□□□□□□□□祐觀□□□□□□□□□□□□□□拏□□□□□□□□□□□□覢□□□礸□□□□□□□逆□本□□穚褸櫸□裀□褸□□□□□□□□□□椽送□省逆□褸□□□□□□□禜送餺□□□示□E驟□□□□堙慼慼澆憛撬芊慼慼慼慼熱H逆□□□禜□□□□稀埤□榳奐□□逆□□祐□省逆□褻夾□觀□□逆□礹觀□省逆□□□□□□□□魯□□□椻奪□□□□□□□□□□□觚禜膳□□訶□□□□□馻□□□。河西雲。十二字喻之如飯。後二十五字喻之如羹。後九字攝持諸句。如守門人亦如瓔珞。後九字亦字亦音。魯留下之二字童蒙所不習學。吸氣舌根。是第三明諸字所因。皆有差別故迦佉等是舌本聲。多他等是舌上聲。吒侘等是舌頭聲。波頗等是脣間聲。遮車等是齒間聲。故言皆因舌齒差別。如是字義下。第四明字之利益。前舉字義。後明佛性雲不如是。又半字下。第二別釋半滿為三。先法。次譬。三合。何等名下。第三更明無字之義亦是得失。後番領解述成如文。   鳥喻品   河西雲。文字。鳥。月。三品。同明真應。文字半滿只是鳥喻常無常。常無常只是月喻隱顯。因字識理達常無常能隱能顯。今更次之。如來常依二諦三諦說法。故知文字是佛教。即文字達三諦。具足一教一切教。欲顯圓滿修多羅。故題文字品。次鳥喻者。依教立行即雙流行二行。並觀一行一切行。下文雲。復有一行是如來行。次文字之後明二鳥共行。故成次第。亦是依教生智。智望於教教即成境。由境發智由智立行。教轉成境智轉成行。故為次第。此品答雲何共聖行娑羅迦鄰提。此還舉鳥以況於行以為答問。能喻是娑羅迦鄰提。所喻是雙流共行。舊解不同。或言娑羅是雙。迦鄰是鳥。然娑羅翻為堅固。何得言雙。或言娑羅是一隻。鄰提是一隻。此乃兩類不得是雙。或言娑羅一雙迦鄰提一雙。引下文雲。鳥有二種。一名鴛鴦。二名鄰提。此乃兩類為兩雙。或言娑羅翻為鴛鴦。問中問娑羅。答中答鴛鴦。類異義同。乃以鴛鴦替於娑羅。或言鄰提無翻。或翻為天鶴。引六卷雲。雁鶴舍利。然漢不善梵音只增爭競。意在況喻取其雌雄共俱飛息不離。以況一中無量。無量中一。非一非無量。而一而無量。呼為雙流乃名共行。問為凡與凡共行。聖與聖共行。凡與聖共行。他解雲。觀生死無常不識涅槃常。觀涅槃常不識生死無常。二解不明。如但識金不識瑜。但識瑜不識金。若精識二物乃是雙觀苦樂。我無我亦如是。聖如是行凡亦如是。故言共行。此不應爾。與譬相違。譬明二鳥俱游。如汝所釋。一鳥窮下之生死。一鳥窮高之涅槃。升沈碩乖雙游不顯。假令二鳥但雙游下不雙游高。游高不游下雙游不成。又一家引半滿約一法。雙游約二法。若取生死無常佛果是常。共為滿者兩物各異。梨柰體別安得是滿。夫雙游者。觀生死中有常無常。觀佛果中亦常無常。取生死涅槃兩常為一雙滿。取生死涅槃兩無常為一雙半。即是兩法共起。乃曰雙游。今明義皆不爾。兩常俱起乃是二雄俱飛。兩無常起乃是二雌並飛。與譬相背雙游不成。今言雙游者。生死具常無常。涅槃亦爾。在下在高雙飛雙息。即事而理即理而事。二諦即中中即二諦。非二中而二中。是則雙游義成雌雄亦成。事理雙游其義既成。名字觀行乃至究竟雙游皆成。橫豎具足無有缺減。此中備有凡凡共行。凡聖共行。非凡非聖共行。約人法分別俱成。以是義故。故言鳥喻品。文為二。先總。次別。總又二。初略。後論義。略中先譬後合。初譬中舉二鳥譬常無常而合文。以苦無我合者但是略耳。私謂又顯義同是故互出具論應六。次論義中先問後答。答中先法後譬。初法中言異法是苦是樂者。舊雲。生死異涅槃。涅槃異生死。故言苦樂。觀師言。前多斥倒約豎以論常與無常。今品一時明常無常。只生死中有異法而說苦。有異法而說樂。乃至我無我亦如是。後譬五穀各異成前異意。下別譬中雲華葉無常而果。是常者非常住常。言華葉不定故無常。果已定故是常。借此以顯無常成常。從如是諸種去。別說共行又為三。一就生死明無常。二就涅槃明無我。三雙就生死涅槃以明苦樂。然前兩是橫。後一是豎。理應備論。但文互現。初文又二。初正明二行。次結章。初正明中舉五譬。初譬又二。先譬。次合。譬又三。一譬。二論義。三領解。初萌芽譬生死中無常。熟時譬生死中常。次論義二。先問。次答。答中明生死常與如來常異。三迦葉下。領解又二。先領解。次述成等皆可見(云云)。善男子雖修一切下。二合譬。未聞是經皆言無常。聞是經已皆雲是常。豈非生死中具常無常。契經諸定者。修多羅翻名為契經。又是定藏。故言諸定。後四譬皆有合。次譬雲金樸者。玉未理者名璞。金未理者亦名樸。此有木邊玉邊之異。金未理者亦名礦。礦者異金名也(云云)。招提呼為樸音。觀師呼為礦音。然樸字兩喚(云云)。是故我言下。第二結章。正應明常無常。而復結言無我。欲明例爾迦葉白佛下。第二就涅槃以明無我。我二行無憂悲。即有我有憂悲。即無我文為二。先問。後答。問為二。正問。結問。一往謂是無端之問。然佛說涅槃亦有無常。無常是有為。有為即憂悲。今問憂悲。是問涅槃有無常不。佛答為四。一釋問。二歎理。三重釋問。四重歎理。初文二。先譬。後合。譬中三。先正作譬。次更為譬作譬。三還以譬合譬。初雲無想天者是譬。次更舉樹神譬顯無想譬。即是為譬作譬。佛法亦爾下。以譬合譬。二復次善男子無想天下。歎理甚深。先譬。次合。如來實無憂悲。但於無中說有。眾生有苦未得脫難。見佛有苦。既其有苦即有憂悲。佛斷苦因受第一樂。復無憂悲。有憂即無我。無憂即有我。若應物雲如來有憂。實理即無。今問既示有悲亦應有苦。如來心地不念眾生應是無苦。問如來實無憂喜。汝何以雲如來實喜。今亦反問佛無憂喜。何以定雲如來無憂。我說如來實非憂喜。義說憂悲。此是不定之言。三譬如空中下重釋問。兩譬。先舉捨住譬。次舉幻師譬。皆先譬次合。初譬中有二。前為法作譬。心亦如是下。即為譬作譬。後復舉無想天壽亦為譬作譬。如來憂悲下正是合譬。如幻師下次譬二譬合。如來有憂及以無憂下重歎理又四。一法。二譬。三合。四結。此即法說。譬如下人下。第二譬說。若依毘曇有三種度義。一人度。二根度。三地度。下果不知上果。上果能知下。即是人度。鈍根不知中上。中上能知下。即是根度。初禪不知上禪。上禪能知下禪。即地度。成論不爾。互有知義明獼猴尚見佛心。豈有鈍根不能知利。今亦有少分故知亦得言知。不能具足知故亦言不知。三合譬。四結。可尋。復次善男子下。第三雙就生死涅槃以明苦樂。即是豎論。文中有二先釋。後論義。就初釋中三。謂譬合結。此即譬說。二鳥喻法身。子譬眾生。盛夏水長譬起倒。選擇高原者。病無常即須常藥。常為高原。病常即無常為藥。以無常為高原。即是非常非無常。常無常具足能離諸倒。為長養者譬令其解常無常理。然後隨本安隱而游。譬如來度訖然後游諸覺華。如來出世下。第二合譬。是名異法下。第三結成。迦葉白佛下。第二論義。三番問答具簡六行。初番又二。先問。次答。問可見。此中又兼常無常我無我等。佛言下第二如來答又四。先舉二偈為答。次長行解釋。初中又二。初偈明生死涅槃二果。次偈明生死涅槃二因。初偈上半明涅槃果。下半明生死果。次偈亦爾。可見。次長行從若放逸者下具釋上兩偈如文。三如人在地下。明下不知上以明於苦。亦先譬後合。初譬中明不見鳥跡者。欲明空中鳥飛無行地跡亦有毛羽氣息。當其飛處亦有此跡。但非地下人之所見。合如文。四精勤勇進下。明上能知下。以明於樂又二。初舉兩偈正是解釋。此初偈明人後偈明法。次少長行通釋二偈。迦葉白佛下。第二番先問次答。問中二。先非佛說。次則難。難意既無憂無喜。雲何復言升智慧臺。佛答以凡夫有憂故雲如來無憂。正是對治之義。又正念眾生故言有憂。如淨名說。眾生病故菩薩亦病。第三番亦先問後答。皆可尋。   月喻品   前鳥喻俱游。橫論一時。今月喻隱顯。豎論前後。先橫次豎。自成次第。又俱游是自行隱顯。是適宜自行化他。復成次第。河西雲。三品皆是一真應意此乃一塗。問答既三意寧一耶。自有兩問一答一問兩答一問一答。河西雲。只是一句餘之二句推文可解。今雲。其問既異答亦不同。前問共行以鳥喻答之。今對三光以立三問。以月喻答之。然其問中非獨問月備問三光。月取虧盈日用長短星以吉凶。雖有少殊同況隱顯。在先答月故以標品。私謂月攝日星故月題品。又名異義同故月義便。梁武敕學士撰天地義有三。一宣夜。二周髀三靈憲。宣夜久廢不傳。諸學士推理不得。周髀者是周公問殷齊論天地義雲。天如圓繖。邊下中高為蓋天義。日月橫行。同於佛法。靈憲即是渾天義也。張衡作渾天圖雲。日如雞子黃。天如雞子白。日從東出漸漸西沒。復從土下入地東出繞天地轉。故言日出扶桑日入濛氾日月豎行。長阿含及樓炭雲。日月天子果報與四王同壽五百歲。舊雲。二百五十。日形縱廣五十由旬。月形四十九由旬。星小者不減三由旬方百二十里。日城為兩寶所成。二分火精二分金精。月為二寶所成。二分琉璃精二分白銀精。星唯一寶所成。謂水精。繞須彌山照四天下。樓炭第五雲。劫初未有三光。眾生福力感亂風。吹火精黃金二寶作日。日天子所居城郭七重。東西二千里。南北高下亦然。周圍八千。又亂風吹二寶琉璃白銀作月天子所居。其城七重。東西一千九百六十里。南北高下亦然。周圍七千八百四十里。又亂風吹水精作星天子所居。皆大風持。猶如浮雲右轉而行。大者周圍七百二十里。中者四百八十里。小者一百二十里。月以三事故缺減。一者角行。二侍臣形服如琉璃色在於月前。三以日有六十光照之故減。有三事故增。一月正行故增。二十五日處正殿侍臣不當前故增。三日所放六十光照月皆不受是故增滿。此品正答。雲何如日月太白與歲星。既具答三光而以月喻。當名者如向分別。一者月在中從中題品。又月有虧盈譬隱顯易見。有月譬文多從易從多以用題品。古來雲。品後明日出時眾露悉除十行六字屬菩薩品出經者誤。招提雲。非誤只是歎經力用之文。興皇不定。或屬前品。或屬後品。觀師雲。屬前。今分為二。先答問。二結歎。經初約三光分為三段。用答三問。就月為六。一出沒。二虧盈。三大小。四善惡。五長短。六樂厭。初明出沒中。先譬後合如文。從善男子如此滿月下次明虧盈。亦先譬後合。長阿含雲。從十六日去黑衣侍臣初一日一兩上侍至三十日諸臣併上。故稍稍虧。從月一日諸臣漸下至十五日諸臣都下。故稍稍滿。二雲。日天子放六十種光奪月故虧。若月天子處正殿後光對日天。是故盛滿。三雲。從月初一出白銀面。至十五日銀面全現琉璃全隱。從十六日出琉璃面。至三十日琉璃全現白銀全隱。因須彌山者為五風所吹。自然運轉。一持風。二住風。三動風。四轉風。五行風。世雲。六月一食者。書雲。正由運行相遇六月一周陰陽相御故有此食。經雲。修羅所為。三復次譬如滿月者明大小。先譬次合。初譬中雲。鍑口者關西謂釜為鍑。關東謂鍑為釜。四復次如羅□去。是明善惡。亦明制戒文為三。一制止。二輕重。三如來教戒。皆有譬合。五復次如人見月去。是明長短。亦有譬合。譬中諸天須臾見食者。此據四天王同見此月。忉利身光不須日月。六復次譬如明月下是明樂厭。先譬次合。文雲。眾生若有貪恚愚癡則不得稱為樂見者。為是眾生不樂見月。為是其月不樂見耶。解言兩意。一雲。直由三毒眾生不樂見月。二雲。月名不樂見。如作盜人自名其月為不樂見。復次譬如日出去。是第二舉日。亦先譬次合。三時異者。佛法無秋故言三時。二雲。佛法有秋。經言。秋耕為上。又雲。過夏名秋。秋雨連澍。金光明雲。三三本攝足滿四時。律明三時為簡賊住。今言。三時非簡賊住。為春秋同不分為二。合譬有兩。初以如來壽命合。次以經教合。可尋。譬如眾星者。第三舉星喻文為三。一舉眾星。二舉陰暗。三舉彗星。皆先譬後合。前二可見。第三譬中言黑月者。優婆塞戒經雲。十六日至三十日名為黑月。六卷雲。支斗星。梁武翻為惡相星。或作歲音。或作戍音。形如埽帚。世人或呼為刁。或呼為麻。謂其作除故佈新之怪。即如辟支佛出無佛世。復次善男子譬如日出下第二結歎。前喻文為三。一歎。二勸信。三結歎。又二。先歎滅惡。次歎義深。以是義下勸信。又二。先勸信。次勸學。結歎如文。今用此三文結三光喻歎教理行。結日喻歎常住教。結月喻歎常住理。結星喻歎常住行。   菩薩品   此品次第者。上有十三或十五問。是問佛事。佛答已竟。從此品去有十九問。問菩薩事。佛皆答之。諸師或言。此品答十二至十七問。今明答十二問。諸問不可備題。從初為名故言菩薩。釋菩薩義略有四重。一三藏菩薩。從見釋迦佛三事供養名初發心。三阿僧祇百劫。修相名為中心。坐菩提樹名為後心。二通菩薩。從初虛信諸法幻化未霑理水名乾慧地。理水霑神伏斷見思名為中心。遊戲神通淨佛國土。餘有殘習微煙薄障是名後心。三別菩薩。從十信三十心是初心。十地是中心。等覺是後心。此三菩薩攝法不盡。退不攝一切眾生。進不攝佛根性人。四圓菩薩。初謂理性菩薩。名字觀行相似分真究竟。菩薩始自理性通諸眾生終於妙覺。皆名菩薩。所以迦葉問雲。雲何未發心而名為菩薩者。故知不問前三菩薩。正問於圓。就圓菩薩不問五位。正問理性。故從所問得名正。是理性菩薩標品。就如來答中正答理性。是未發心稱為菩薩。而此理性為因。涅槃教光為緣從謗而信轉成名字。名字即是發心菩薩。理性即是未發心者。問答之義炳然在文。安作餘解豈會經宗。從此題名故言菩薩品。然河西明此品答四問。同為一意。謂未發心者因經發心得見佛性。見佛性故處眾無畏。乃至見佛性故。如醫療病不為病污。今明經之圓意靡所不通。何但答於四問而已。乃至見性能為船師能脫故皮。如天意樹等佛性之力無所不能。舉體皆通而少於眉目。今就答十二問為兩。先自行。次利他。初自行又二。先答生善。次答滅惡。初答生善中。先牒譬歎經旁答上問。次正合問。初歎經旁答文兩。一旁答。二料簡。興皇雲。以涅槃經力令未發心者發心。又偪令發心如夢羅剎。即是其義。若爾乃是內因外緣令得發心。發心方乃名為菩薩。非未發心得菩薩名。又救雲。先已聞經中忘斯意。今蒙聲光冥入其體方能發心。發心之前已是菩薩。今不用此解。何者中忘之前已曾發心。若未曾發何名中忘。若已曾發已是發心何謂未發名為菩薩。涅槃光者二解。一雲。佛放身光入彼毛孔。佛即涅槃名涅槃光。二雲。以涅槃教詮理分明喻之若光。闡提無善光不入心。四重五逆善根微少故言毛孔。光譬於教。毛孔譬信。契經者脩多羅藏故舉三藏以彰劣。顯涅槃以為勝。又今經當機勝餘契經。二料簡中。先問次答。問中先領歎旨。次仰非。後作難。初領旨者。先領生善之歎即此品之前。次領滅惡之歎。即前品之末。次仰非如文。後作難有三。一作持犯等難。二作賞善罰惡不等難。三作難易難。初何以故去。即持犯等難。若光入毛孔皆能發心持戒毀戒修善作惡有何等異(云云)。次如來何故說四依義是不等難。四依出世正欲賞罰。若因光發心何用賞罰。三如佛言下即難易難。上說熙連三恆猶未解義。此即是難。今雲。經耳能除煩惱此即是易。既不解義焉能除惑。以此難難易。今明迦葉以別難圓就別明義。則持犯升沈賞罰自異。雲何得等。就圓為論皆即佛性。何故不等。就別為言積善方解。就圓為語即理為解。故佛答雲。大事大德即是圓意。二佛言去答。又為兩。一正答。二釋答。初正答中二。初明去取。次正答。初中二。初簡闡提。次明其餘皆能發心。然發心者。非是隨宜。乃是大福大事。二釋答者。大福大事乃是祕藏。如來佛性此即不簡闡提。闡提寧非祕藏佛性。欲明名字等菩薩故簡闡提通取其餘。欲明理性菩薩故言祕藏如來性也。若無一家圓別之義如何消經(云云)。從迦葉白佛下。第二正答問又兩。一問。二答。初問正是騰上作請。此有遠近。遠則騰初偈十二問。近騰品初之說。從佛告下答又二。初正答後簡闡提。初正答又二。初因經致夢。次歎經。初因經致夢者。即是答四位菩薩除前置後。但答中四。何者其問菩提因正答其問略舉四耳。得聞涅槃。是名字菩薩。夢見羅剎寤已發心。即觀行菩薩。不墮三惡人天續發。即相似菩薩。是大菩薩。即是分真明文在此(云云)。次歎經可解。二從善男子去。舉十譬簡闡提文為四。初一譬雙簡。次一譬別簡。三四譬重雙簡。四四譬重別簡。初譬除闡提取善根故言雙簡。虛空譬法身。雲譬報身。雷雨譬應身說法。大地下田陂池譬四位菩薩。枯木石山高原堆阜。喻於闡提不受佛教。次一譬唯簡闡提。是故雲別。三四譬中初譬可見。第二譬中言藥樹王和乳酪六物者。舊雲依經作六行觀。若未譬長行散說。丸譬偈頌。塗創譬聞慧。熏譬思慧。塗目譬修慧。見譬讀。嗅譬誦。根譬法說。葉譬譬說。取身譬理味。取皮譬文言(云云)。開善但九譬不取最後金剛譬。前第六金剛譬中雲白羊角。釋論雲山羊角(云云)。迦葉白佛下。是品中第二但前答未發心是生善之義。次答三問是滅惡之義。生善滅惡是菩提要路得佛近因。迦葉為後世開眼故有斯問。就滅惡三問即滅三障。初答雲何於大眾而得無所畏。是滅業障。次答雲何處濁世不污如蓮華。是滅報障。三答雲何處煩惱煩惱不能染。是滅煩惱障。今舉三偈以答初問。前二偈明懺悔滅業障。後一偈明護法滅業障。即是改惡修功補過。通論懺悔凡有十意。謂逆順各十如別記。懺護是其二也。懺中二。初偈舉非。次偈顯是。初約惡以明懺悔。先舉偈問。次釋偈為答可見。二迦葉復言下。是約善以明懺悔。亦先舉偈問。次釋偈為答。凡三番釋偈。初番見所作即現在。生死際即過去。至無至處即未來。通懺三世業障。次番舉非。不見所作謂一闡提。後從若有菩薩所作善業即是舉是。二作惡不即受下第三偈。是護法滅業。護法力大能滅業障。復感長壽不壞眷屬等。亦先舉偈次釋。釋此偈有四意。初舉非。次明是。三重舉非。四歎經。初舉非中。河西雲。天竺熱停乳少時自然成酪。文明惡即不受報。不如乳即成酪。而文不更安不字者不須加之以上不字而冠於下。次譬如王使下。明是正以護法滅業障。先譬後合。王譬佛。使譬四依。善談論譬內智慧。巧於方便譬外能說法。實智居懷巧說外化如是之人能護法利他。奉命即傳佛旨。他國是入生死。寧喪身命不匿教者。身輕法重死身弘法合譬可見。三善男子有一闡提下。重舉非更出前偈。四是故當知下歎經。先歎滅惡。如蓮華下歎生善。皆可見。復次善男子如優缽羅下是品第三答上雲何處濁世不污如蓮華滅報障之問。文為兩。初舉華喻正答。次舉風喻助答此釋報障。雲何說華生淤泥耶。蓋由煩惱能成於報。如華生泥相緣由故。明於煩惱正意在報可尋。復次譬如良醫下。品第四答上雲何處煩惱煩惱不能染。是答滅煩惱障問。凡十四譬。初十二譬譬所說教。次兩譬譬能說人。初譬教中。初一譬譬昔小教。先譬次合。初譬譬昔教。八種譬八正。文雲無常不淨等五門因緣慈悲不淨觀為八種。阿薩闍無的翻。義言無可治。次良醫譬今教可解。第三如文。次第四譬雙明生善滅惡為三。一正舉譬。二更問答料簡。三重舉譬。初譬次合。舊解吐懺現在下懺過去通生善滅惡為塗身。別持滅惡為灌鼻。求理為熏。受持文言為洗。持偈頌為丸。持長行為散。興皇分此八句。初四句譬昔無常。吐譬苦。下譬無常。塗身譬無我。不淨譬灌鼻。後四句譬今教。常德譬熏。淨德譬洗。樂德譬丸。我德譬散。貧愚不服醫將還家。舊解雲眾生顛倒憚教不受故言不肯服。將還家者示三塗苦報是罪樓處所。興皇雲。一說不受再更為說。今明慈悲是聖人之家慈心為說故言將還。女人產者。舊雲女人譬生善。闍樓此言兒衣。兒譬常解。衣譬煩惱。煩惱難除譬衣不出。興皇雲。女譬菩薩。產譬正觀。衣譬常無常兩教。夫兒衣裹兒。兒若出者衣亦須去。若不出者反為大患。常無常教本生中觀。觀解若成此教須去。教若不去反覆成病。下雙合二譬可見。次料簡中先問次佛答亦可見。三如彼嬰兒。即重舉譬還明前意正觀漸增。如嬰兒長大。先藉教生解。故言是醫最良。藥病不同故言善解。一切眾生未聞經時常處無明。故言我本處胎。與母藥者母譬經教。藥譬常與無常相治。病去解生故言安隱。惑心既解還歎於教。故言奇哉。十月者二解。一雲十使所覆。二雲十地行滿。推乾去濕者。舊雲。慢為乾愛為濕。興皇雲。二乘如乾凡夫如濕。除不淨者舊雲除無明。興皇雲。除斷常諸倒容受中道故言長養其身。犯四重下合譬可尋。復次譬如良醫下第五譬。解者不同。一雲醫譬佛。子譬菩薩。藥譬經教。二雲醫通譬此教。子譬持戒滅罪。蛇譬謗法。蛇似於龍。謗似闡提。龍譬五逆。蝮譬四重。良藥譬理。塗屣譬教。觸毒譬破謗法之心。又雲屣是下物譬不善心。不善被調能破惡毒。譬如有人以毒塗鼓。下第六譬。人譬佛。毒藥譬今教。塗鼓譬著教。又雲人譬此經。雖無心欲聞遇時聞者必能斷惑。譬如闇夜是第七譬。昔教如夜今教如明。猶如天雨是第八譬。八十者三解。一雲應言八千。如持品中八千得記是也。出經者誤為八十。二雲外國本有八十人受記。此文不來故無。三雲此非人數乃是指於諸老聲聞年已朽邁於法華中方得信解。後之兩解不可承用。若定以八十為數。數陜不該諸得記人。若定是年何必併同有過有少故不可用。秋收冬藏是第九譬。雖非正譬教。要因於教得收藏故。聞他人子是第十譬。醫譬此經。使譬弘者。又言是滅罪生福章句。他人子者往是佛子起逆起重即成他子。非人所持譬被外誘。卿若遲晚我當自去者。譬弘經人不稱化緣佛當自化。又遲晚者即是差機。若能詣理即是自往。聾人是第十一譬。譬如良醫是第十二譬。王譬犯罪眾生。必死病者譬必入惡道。王不信者譬不受此教。不見腹內者不見未來。下藥譬懺悔昔罪。王不肯服譬諸眾生不肯懺悔。以咒力故令隱處生創者譬經之力令於夢中見墮地獄(云云)。復次善男子下。有兩譬。是第二說教之人文為兩。先譬昔教主。後譬今教主。上十二譬亦爾。前一譬譬昔教。後十一譬譬今教。初中昔教雲八術。今雲過八。又下文中合譬皆以佛菩薩合之。以是得知譬今昔教主。從譬如大船去。品中第五答上生死大海中雲何作船師之問。前答除障但自解縛。今答船師能解他縛。前是因時藉經獲自行力。今是果時藉經有化他力。前是法身善逝力。今是應身應來力。文舉四譬。前二譬是正答。後兩譬歎經助答。就初明船未明船師。後譬具明船師及所度人。船譬涅槃。師即化主。所度之人即受化者。風及風王兩譬並歎經教如文。復次如蛇脫故皮。即答第六應去之問。問雲何捨生死如蛇脫故皮。此中還舉蛇喻為答文有兩譬。前蛇喻是正答。次金師譬助答。蛇譬譬一方應去。金師譬處處應來處處應去(云云)。復次如庵羅樹下。是品中第七答雲何觀三寶猶如天意樹。今還舉人間樹為答天樹。隨天欲見華果長短。悉隨天意譬佛適緣。宜見生王宮。宜見滅雙樹(云云)。人樹三時榮枯不同。取其譬便亦應無在。文為五。一明佛身有三異。二明如來密語。三明興衰。四勸立丈夫志。五論起沒。前三是三寶。佛身是佛寶。密語是法寶。興衰是僧寶。然三寶有兩。一體多約果人。別體並約因果。佛是果人。僧是因人。此中既雲僧有興衰即是別體。初佛身譬又三。初譬。次合。三領解可尋。次善男子如來密語下。明法寶文有四。法譬合結。莊嚴雲。密是涅槃總名不可別翻。如四非常。從大乘出於一無常。即備四義各有其意。苦為破樂。乃至空為破有。智者應解如此密語。大乘亦爾。雖說一常各有其意(云云)。今奇一事論密語者。佛但說一具四種意。如說有句即具於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但作有解不名智臣。此與四教義合。佛說生滅即不生滅。即亦生滅亦不生滅。即非生滅非不生滅。但作三藏生滅之解即非智臣。此義又與四門義合。有門乃至非有非無門(云云)。六卷譬與此異。三者劍四澡槃(云云)。三合譬中。先合無常。後合於常。初文具以四無常合四種語。以是義故是正解脫去。是舉常教為合亦四。而不與前相對。初明不動。次明無相。三明常不變。四佛性。雖有四種只一涅槃。亦如四句只先陀婆。四是諸比丘下總結可尋。三復次如波羅奢樹下。雙明二寶衰相為三。初明經無威德即法衰。次比丘起過即僧衰。三深誡弘經即是雙明二寶。初文先譬後合。夫藥樹值雨盡堪愈病。若值亢旱樹死無力。正法亦爾。得好弟子弘宣此法能破顛倒。值惡比丘法即衰滅。二復次如來正法去。是比丘起過即是僧衰。由末世惡人懈怠造過令僧衰訛。三放牧下。是深誡弘經令好護持。由人起過致毀法僧。先譬次合。譬者舊雲。本一斗乳初加二分者。加二斗水成三斗。又加六斗成九斗。又加二九成二十七斗。又加二分成八斛一鬥。又有解言此不應爾。初本一斗加二分成三。又加二成五。又加二成七。又加二成九。合譬有七句前四度加水譬於添譯。後正譬於弘法之人。牧女譬弘經者。女性諂曲譬弘經人不能亡懷為法。而多諂求利故以牧女譬之。初加二分者。一鈔略此經。二分為多分。第二加二分者。一除深妙語。二安世言詞。第三加二分者。一鈔前著後。二鈔後著前。第四加二分者。前後著中中著前後。有人解。第四加二分雲一所遮則開。二所開則遮。是時當有諸惡下。合第三加二分也。是諸惡人雖復讀誦下。合第四加三分。第五譬受學者求法。為子納婦供賓客者。舊雲子譬常解。婦譬常境。餘知見譬賓客。又子譬中觀實智。婦譬師資相繼。世人為後不絕納婦。譬欲使其化不絕師授於資。急須此乳者。譬求法人速請知解。賓客譬以方便巧用。至市欲買譬至講堂求法。賣乳者。是第六弘經之人多求利養。七是人語言者。即聽法人善別深淺。值我客急者。譬聽人云為無聽處而來於此。取以還家者。譬聽已作觀都無所以。猶勝千倍者。雖無深旨猶是大乘。比於小典則勝數倍。二善男子下。備合上七意也。天台大師釋雲。牧女譬佛。真乳譬於涅槃之法。佛欲說此法法不可說。說必依諦。所謂二諦故言加二分水。餘牧女譬作論通經菩薩。為經難解更作優波提捨申二諦教。即是第二加水。近城女人譬弘論之師。為論。難解更作義疏以申此論。即是第三加二分水。城中女人譬受學者為疏難解更作記申釋。即第四加二分水。經文以惡世比丘鈔略作多分合初加水。不以如來為緣說法。緣樂鈔略為依二諦而分別之。佛以所被緣合。智者以能被緣合。亦不違經。合第二加水雲隱深密語此似作論申經。復次善男子去。第四勸立丈夫志為二。先勸次領解。初又二。先毀訾女身。次定判男子。初訶毀如文。何以故下定判也。經判出兩句。若廣明應有四句(云云)。復次如蚊子澤下。第五明大法起沒又二。先沒相。次雙辨起沒。初文先譬次合。惡世惡人多弘宣人少。如蚊子澤不能救旱。次過夏名秋去。雙辨起沒。沒如沒地盛如秋雨(云云)。從爾時文殊下。是品中第八答上三乘若無性問。文為兩。初釋偈疑兼遣上問。二迦葉論義正答上問。初文為五。一文殊騰純陀疑。二如來許說。三文殊出疑。四如來為釋。五文殊領解。然此是答問那忽騰疑。疑何不決復使他騰。河西解雲。文殊是遊方大士影響釋迦即眾中上座。恆為啟發之主。所以為其騰疑。二雲聖無彼我唯益是存。況復二人為友為騰何妨。純陀於何處生疑。前設五難。佛答中。未見性是無常。見性是常。如來受飯食已入金剛三昧。是食消已則見佛性得三菩提。如此之常即本無今有已有還無。便是無常。當知如來不得是常。何故復言兼答迦葉三乘若無性雲何得有三乘差別之問。今舉此偈明差別無差別。所以得為兼答問也。迦葉所問懸與理同。若三乘人同一乘性何得三異。若三乘人全未有於一乘之性雲何說有。若舉偈答差無差疑一切皆遣即兼答意也。然純陀與佛論未見性是無常見性是常。時凡三根解悟。上根於哀歎品中已悟。中根於迦葉問中悟。下根既未解悟。今文殊更為騰疑。此一偈凡四出。一出此中。二出梵行。三出二十五。四出二十六。大意是同而為緣則異。此中釋差無差別義。梵行中釋得無所得義。二十五釋有不定有。無不定無。非有非無中道之義。二十六為釋破定性明無性義。此之四出亦為下品三根。成論師雲。金剛心未是常後心是常。無常則本有而今無。常則本無而今有。此釋正是純陀所疑非關偈意。又解。本有者本有煩惱此昔日之本。今無者今無般若即昔日之今。皆是金剛心前本有今無耳。三世有法無有是處者。據金剛心已後常住。佛果非三世攝故言無有是處。復雲上半不異前。而言三乘人同入無餘涅槃。故言三世有法無有是處。復一解。本有煩惱今無煩惱非三世攝。本無涅槃今有涅槃亦非世攝。諸師雖作眾解都不遣純陀疑。只為汝本既無常今亦無常。本未得常今始得常。本無今有三世所攝。疑難宛然何關偈意。地人云。常法非是始得本來體用具足。但為妄惑所覆後時方顯。若爾先隱後顯亦應顯已還隱。既顯已不隱亦應隱而不顯(云云)。三藏師雲。生死無始而有終。涅槃有始而無終。今時始得故言有始。一得永已故言無終。作此釋者還同地人。小乘亦得作如此說。惑滅道存本無今有悉是無常。作此說者準舊不免純陀之難。興皇雲。迦葉難意。三乘各得涅槃雲何同一佛性。同一佛性亦應同一佛乘。佛答三乘只一佛性。昔於一為三。今只三為一豈可三乘。前來無性而今方有但隨緣異辨。前來未悟則本有而今無。今時始悟則本無而今有。例如過去燈王多寶此是本有今無。未來彌勒即是本無今有。亦是現在過去現在未來斯乃上半意也。至論佛性何關有無及以今本即下半意。又彈他解雲。有三可三便成差別。有一可一便成無差。若差則失無差。若無差則失差。開一為三則失一。合三為一則失三。今明不爾。昔三猶是今一。今一猶是昔三。開三不失一。合一不失三。即是差即無差無差即差。若得此意本有今無三世有法無有是處。亦應例言。本無今有三世有法斯有是處。無常常境智非境智因果非因果。例皆如是。又雲。本有只是有今無只是無。又本不有今不無只是非有非無。又雲。上半是有下半是無。無有是處。是非有非無。例本無今有亦復如是(云云)。然興皇以同一佛性為本有。始悟為今無釋上半。佛性非今非本釋下半。指此為差別無差別義。斯乃分文兩派義不相關。今則不爾只約一句。差即無差無差即差。一諦即三諦故言本有。三諦即一諦故言今無。即三一而非三一故。言三世有法無有是處。如是展轉不得相離。乃是差即無差無差即差。非差非無差。是則遣迦葉之難豁無遺餘。亦是無常即常常即無常。即非常非無常釋純陀之疑。雲消冰冶智悟亦然。悟一即三名本有。悟三即一名今無。悟三一非三一名無有是處。此則何難不遣何疑不除。如是則本有者。一有一切有即是世界。今無者一無一切無即是對治。合此有無一切亦有亦無即為人。三世有法無有是處即第一義。今此一悉即具四悉。乃遣難釋疑。私謂若二人疑難皆遣皆釋。是則物機鹹融悉會。本有即有句有門。今無即無句無門。聲聞緣覺亦有差別。亦無差別。即亦有亦無句。亦有亦無門三世有法。無有是處。即非有非無句非有非無門。一四相即乃遣難釋疑。觀師三釋。一雲上三句出所非除性有性無。後一句結無有是處。二雲。本有即不有此有可令無。本無即不無此無可令有。此有不有故非有。此無不無故非無。非有非無故言三世不攝。三雲上半無差別而差別。下半差別而無差別。釋此為二。一者當體。二者為緣。當體即法身本地故無差別。約緣故有三乘之異差別不同。又釋本有今無即是無今之本此本非今即是非今之本。本無今有即是無本之今此今非本即是非本之今。故非世攝。此解大意可見不復具之。迦葉白下。第二正答上問又為四。一論無差別。二論有差別。三雙領二義。四重論有差別。初有問答。問如文。答有兩譬。前譬聞經信見。後譬分明證見。初譬中二。先譬次合。譬中為三。初譬眾生同有佛性。次譬致疑。三譬解悟。長者有二解。一雲譬佛。二雲譬眾生。諸牛譬六道不同。種種色者譬於六道差別萬品。一人守護譬有信心。又雲譬弘經菩薩令教化之。為祠祀者。譬弘經者能報佛恩。盡□□□裀□□觜D縷□□□逆□□□娭□□禷裀□□□□□□□□□□□淪□□樑糖□□□D聯□□□稱褸□□馘鷺□□露□□□□□D殮□□□□□□□妘隆D玲□□□衽□□□□□□設□□□褸□飀□□襐□□□逆□□□觜D露□訇□□□飼觜D魯奾□□訧□□□□□□□□□□□□□設□□襏都□□樑駙□□□□□侄U奅駕□吝□□□露糖襐□□□稀埤□饐□□楸褽禮妧□□□駁□堙潟砥慼慼憧隉慼慼慼澄妧□□□妧□□首示□□□□□榶妧□□□妧□□□□□祐□□奐□□褽□□□□奸褽露□□媸融C埤□□□□□□□漶慼慼摯e糖裀□□□□椸□□妧□□通□□□奩稨□□□□椸□j□□□槄□□覶妧□□□□□本□餺□襾示□妧□□□奇□椸□□□□礸□妧□□□□□吝□□逆□樑驒□□□□驛驠□駾飀□樑驒□□妀禱U埤□□□□□楷U□送飀□□□吝□□□□U誇□□U姭□□□騿樑餖驒□□□濾切埤□□□□J□祋□埤□□□□□□稨褽□□□□□切埤□□□□禕奉□□□□驀□言飯□行稨裀□捊湆臘t□□□肋□□□□□□□延訏騖□□礸□Lj□樑□□□蓼□□□□□□□□娭禳□□□□樑駙□□姷□□□肋□□□□□□□□□率□□□□}j□詨□□□韞說撞v□飀□□□□觭□□□□□□率□□□□□□埤□□誇餞楸褽魯□□□□□□□□□□倫率□□□襮□饅都□□□□降芋慼撞翩慼慼撞v□□□飯□露□裀□□羇□□埤□□診□礹□□礹□□馬□□楸觀□□□肋□□□□□□□□姤□□□□□□□□□槤□X怴慼潤芋慼慼慼X漍滿潤芋慼慼慼慼C復次如人生子下。是品中第十二答上雲何說法者增長。如月初之問。前舉月問佛。今約生子悉有增長答之。十六月者二解。一雲十箇六月即是五歲。二解始經十六月即是過週四月。在文可見。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十二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67 大般涅槃經疏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十三   隋章安頂法師撰   唐天台沙門湛然再治   一切大眾所問品   六卷稱隨喜品。古本稱憂悲歎頌品。六卷取迦葉見純陀修成菩薩道我亦隨喜。古本取佛受純陀供即入涅槃憂悲歎頌。今取何義以題品目。有二解。文中實無大眾相問之言。及以大眾問佛之事。但有化佛受大眾供即為大眾所問之境。二雲如來今日受我供已當入涅槃。我等當復更供養誰。乃是大眾更相慰問。觀師雲。迦葉發問元為大眾。佛是所問。能問所問意在茲品。從此得名故言大眾所問品。今明文中不載問詞據答顯問。上明常住不變。今示涅槃之相。相與說反眾問斯義。佛以偈答畢竟常住不入涅槃。從答顯問故言大眾問品。文為兩。一次第答問。二歡喜領解。初中河西雲。此品答七問為四章。初章答示現涅槃問。兼答示人天魔道問。次說偈已下答知法性問。三釋有餘偈正答說祕密問。兼答遠離病問及近無上道問。四雲何復名無餘義耶。答畢竟問就初為二。一大眾奉供。二如來受供。奉供又二。一緣起二獻供緣起為五。一放光二欲獻三人天遮四重放光五奉供。而以此為答示現涅槃問者。河西解雲。示現涅槃有三種。一言說示現。二神通示現三即事示現。即事者。香木酥油受最後食是也。神通者放光現瑞是也。言說者。告純陀言汝欲令我久住世者宜當速奉最後供養。即答問意。爾時天人下是第二獻供。又二。初大眾供。次純陀供。初大眾供。又二。一大眾供。二比丘持衣缽。次純陀供為四。一辦供二變土三悲請四稱歎。爾時世尊下。第二如來受供。又四。一受大眾供。二受純陀供。三大眾興念鉅細相容。四大眾悲歎。所以兼答示人天魔道者。河西雲。世界嚴淨毛孔化佛。純陀少供普充大眾。凡此殊勝希有大事。能令時會了了睹見。故是兼答示人天魔道問。爾時世尊下。是第二章。答知法性問。受於法樂又二。初正答問。二領瑞結成。初正答問又二。先答知法性問。次答受法樂。初又二。先偈文中正明知法性。後長行褒貶得失。初有二十一行偈為三。初四行止悲誡聽。次十三行正辨法性。三四行結勸修習。初四行如文。次十三行為二。前十二行二二相對。以為六雙顯法性之理。後一偈總結止悲。然正是十二偈。而後文雲十三偈者。兼取總偈。初一雙中初行中雲烏與鴟者。此二鳥得共處。若烏鵒與鴟不得共處。鵒即鴝鵒只是鵂鶹此鳥與鴟烏不可共處。次雙可見。第三雙中雲七葉至臭婆師極香。迦留毒樹。鎮頭甘果。餘三雙可見。後勸修中雲三寶同真諦者。開善雲。佛果冥真真既常絕果亦常絕。莊嚴雲。佛果出真真所不攝。是常妙絕與真同故故同真諦。二師猶作偏真釋之。言果出真外復與真同。既同寧出既出豈同。今明佛僧是人諦即中道。中道之法即法是人即人是法。故言三寶同真諦偈。後長行褒貶得失者。莊嚴用此文答示人天魔道問。旃陀羅即是魔道。阿羅漢是人天道。有師不用此。釋羅漢非人旃陀羅非魔。此但是結前得失之意。知三寶常堪受供養。如阿羅漢名之為得。若不知常為害法身。如旃陀羅名之為失。次爾時人天眾去。明受法樂。因事答問又二。先受法樂。次伸供養。爾時佛告下。第二領瑞結成為二。前命迦葉領。次命純陀領。前迦葉文中。雲復見大眾說十三偈者。一雲佛與大眾各說十三偈。此文是佛說。大眾偈不來。二雲又見大眾屬上句。說十三偈屬佛。不是大眾說十三偈。於命迦葉領中。文為四。一命二領三推功在佛四推菩薩能知。次命純陀亦四。一命二領三佛重結四迦葉隨喜。世尊一切契經下第三章。答上雲何為眾生演說於祕密問。兼答遠離一切病得近無上道三問。但有餘之偈。是如來隱覆隨緣之說。非平道顯理究竟之義。今演隱覆令祕顯露即是酬其上問。而文中明五逆四重謗法三種病人罪滅病癒。即是兼答遠離一切病由病差罪滅得近無上道。兼答兩問意在於此。文為二。初略問答。次廣出七偈。初中初略標有餘無餘之問。次略答有餘是不了是密無餘是了是顯(云云)。次純陀白下。是廣出七偈。問答即為七章。七章或是純陀舉。或是文殊舉。或佛自出(云云)。初一章是純陀請問。文為六。一簡闡提二取三罪人三釋取意四釋簡意五結偈六緣起。初簡闡提中有四番問答。初舉偈請釋。雲何一切佈施皆可讚歎佈施持戒可讚。佈施破戒雲何可讚。次佛答中除一闡提。第二第三番問答可見。第四番問何名闡提。次佛答中有三番。初通說四部弟子謗法造重究竟無改。雖非即是而亦趣向一闡提道。第二番指四重五逆。第三指說言無佛法眾撥無因果。除三番外施皆可歎。爾時純陀復白下。是次問答取三罪人即四重等。於中三。初一問答略出三相。次廣明四重謗法五逆可滅。後別明誹謗因緣。初略如文。次廣中先問次答中意為三。初明滅惡法。次釋滅惡法。三正明惡滅。初滅惡法者。河西雲。有六妙藥。一發菩提心。二慚愧悔過。三守護法。四恭敬護法者。五達罪相。六受持解說大乘經典。此亦六緣大同小異。一被法服。二慚愧改悔。三生護法心。四供養護法者。五自受持讀誦。六為他說。河西雲。發心達罪亦可會此。次何以故下釋。中即釋其意有譬合結三。若有譭謗下正明惡滅。應具如前而今文略。直言還歸正法舉是舉非。犯五逆者明五逆可滅。亦舉是舉非。此中三罪皆悉可滅。即是兼答遠離一切病問。既得滅罪即得近於無上之道。又善男子。犯重罪者下。第三釋取三罪人意。有法譬合。譬為四。一未生解。二已生解。三明護法。四得果報。初譬造罪破戒時。女譬淺行菩薩有生解義。如女懷妊蘊解未發。值國荒亂譬破戒眾。持犯路絕故言遠至他土。次在一天廟譬生解。天廟譬此經依經生解舊邦豐熟聞持戒功德所得果報。三路經恆河譬護法。斷常邪眾譬恆河。邪辯忉諂譬河水暴急。寧失報命不捨其解故言不獨濟也。四命終之後是得果報生天。三犯四重下合譬可尋。四純陀復言下。釋簡闡提。先問次答。答中三。法譬合。法中意雲施此人不得福也。譬如有下譬。既破核竟種則不生。施一闡提如種破核。然闡提改悔則非闡提。下文雲闡提作佛亦名謗佛言不作佛亦名謗佛。若言闡提悔而作佛是不謗佛。合如文。五善男子下結偈意。前一切施可稱歎者是有餘說。今明差別則無餘說。六純陀復言下是說偈緣起。復次善男子如我昔日下第二章。佛自舉偈為三。一佛舉偈。二文殊舉偈反質佛偈。三如來解釋。初文可見。次文殊反質中雲方等阿含者。阿含翻法歸。眾法所歸。阿含通小大。小直雲阿含。大加方等。三佛言下是佛為釋。爾時文殊下第三章文殊重難。於中先難。次佛告下佛答。初問中意言九十五種皆趣惡道。聲聞為正即是善道。華嚴雲。九十六種皆是邪道。二文雲何通。解言。華嚴指實行二乘故不名正。古百論疏雲。順化聲聞皆是外道。次佛答如文。爾時世尊下第四章。復是佛舉偈為三。初佛舉偈。次文殊疑。三佛印讚。爾時文殊下第五章。復是文殊舉偈。又二。先文殊說偈。次如來印成。貪愛無明者。舊解雲貪心是內向。喻之如母。無明是外境喻父。然只是貪愛豈墮無間。因貪起邪見是故墮落。此義不然。貪愛無明俱有內外無明是受身之本如父。貪是枝末煩惱如母。又父是疏緣如無明。母是親緣如貪愛。如來復為下第六章。如來自舉偈為三。一如來舉偈。二文殊難。三如來釋。第七章文殊自舉偈。又二先舉偈。次如來違釋。爾時迦葉白佛下第四章。答雲何說畢竟及與不畢竟問。一番問答。答中具騰上意無餘即是究竟義。雲何復名一切義乎即不究竟。佛還酬兩問。唯除助道是無餘義。酬其畢竟問。其餘諸法通餘無餘。酬其復名一切義乎不畢竟義。唯除助道常樂善法者。河西雲。助道是因。常樂是果。修萬行因得萬德果。此則無餘為利根人。作真實說無法不盡故雲一切。亦皆無餘。其餘諸法悉是有餘。就有餘中亦有無餘。如為聲聞說四諦為緣覺說十二緣。稱器取之故言無餘。興皇雲。助道語通不的是因。今以常為果善法為因。此果此因並是助道為緣斥倒。非因非果乃是正道名無餘義。迦葉菩薩心大下。即是大段第二大眾歡喜領解。初開章為二。一次第答問。二歡喜領解。今答問既竟。次大眾歡喜文為二。一正領解。二現病結成。初又兩一迦葉領解。二大眾領解。迦葉領又二。初領解讚歎。次迦葉更問功德。爾時諸天世人下。是第二大眾領解又三。一大眾稱歎勸請。二如來止悲酬請。三大眾供養發心。初文四偈為三。初一行標請。次兩行釋請舉出家二人在家一人未至不應入滅。後一行結請如來止悲酬請兩行半為二。初兩行酬請。次半行止悲。但初酬中二人云阿難多聞士自然能解了是常及無常。六卷雲。觀如來兩足自知常無常。如來涅槃時一足黑黮一足光淨。光淨表法身常住。黑黮表跡應無常。爾時大眾下。第三大眾供養發心又三。一供養。二發心。三進位可見。爾時世尊下第二如來結成又三。一授記。二付囑。三現病。舊雲。從付囑下便為現病品。今則不然。現病為結成前在此無妨也。背痛者出大智論。昔鹿王為後來跛兔忍死待之。今佛為須跋故背痛也。   現病品   莊嚴名第二周。梁武稱中後。開善答離一切病。興皇兩存。前雖答竟何妨更說。後雖更說何妨答前。觀師兩望。望前是結成前答。望後是生起五行。雖復兩望望前是旁望後為正。今皆不然。從此品去是第三涅槃行。其文有二。先明修五行。次明證十德。初文為五。一病行。二聖行。三梵行。四天行。五嬰兒行。今說初行。從此標名故言現病品。然品題現病而文明無病此義雲何。由前品末授記付囑竟即雲我今背痛舉體皆痛。如彼小兒及常患者。從此義故題現病品。由現此病致有三推三請明如來無病。就文為四。一明推請。二現無病相。三大眾供養。四廣明無病。初有三推三請。一請說法。二請息惡慢。三雙請二事。三推者一推自行二推化他三推證果。兩三相間皆先推次請。合成三段開成六章。初約自行推者。佛萬行悉滿眾苦屏除寧當有病。次化他推者。佛自行竟化他功滿。能斷眾生三毒之病寧當有病。三證果推者。佛地圓足種智現前湛然常住寧得有病。就推自行文為兩。初明無病因。後明有無病因。偏言四分者通見思故。五見及疑別在見諦。通別病因佛必定無。有二因緣下推有。無病因。憐憫是內心給施是外捨。內救外濟除眾苦惱即是無病之因先推竟。次世尊世人有病下。是請說法文為四。一請教弟子。二請大乘。三請教不退即是生善。四請治惡人。即是滅惡在文可見。此亦是四悉意也。諸菩薩等下。是推化他文為二。先明化他除三障。次明化他及以發願。初文三。先標三障。次釋。後結。初標可見。次釋中又三。初釋煩惱障。四句料簡。利而不深。亦深亦利。若數數起妨修道者名煩惱障。深而不利。不深不利。不數數起。雖是煩惱而不名障。通論四句皆是煩惱。此別分別故爾。七慢如文。成論有大慢為八但此文略。河西有九慢。謂小中上。等中等。單慢。開為兩。小中上者。自恃我解勝他小愚。恆自慢於小者。等中等者。我與他齊起勝彼心。慢慢者。謂其智解勝一切人更無及者。大慢者。等中上。上中等。不如慢者。多不如中言我小劣而實懸殊。我慢者。觀五陰為我著我所由。邪慢者。實無功勳自以為有。次釋業障者。決定四趣業能障初果。決定欲界業障第三果。決定色無色業障第四果。此中重惡之病乃是報障。何以釋業。舊二解。一雲重惡之病實是報障。而釋業者果中說因。二雲五無間業如惡重病借此為譬。三釋報障雲。謗法闡提何關報障。亦二解。一雲生在謗法一闡提家豈非報障。二雲惡人具二。一是惡業。二是惡報。故雀欲蛇嗔皆先業果。復次世尊下。二即是請除惡慢文為二。初請除愚人之惡見。佛現病生必死想起斯惡念。後請息外道之慢。復次世尊下三是推佛證果。身力具足豈當有病又二。先明身力。次明智力。初身力中廣舉諸力格量。優缽羅等象者。此象色青。芬陀利色赤。二雲象行時足下有華。如優缽羅因以名之。大拏雲行蓮華上白象即其證也。又雲雷震時芽上生優缽羅華。故以為名。餘者例之。缽建提此翻堅固。那羅延此翻金剛。如來今者下。三是雙請說法息惡。先長行略請。後偈廣請。偈有七行。初三行正請。次三行釋請。後一行結請。初正請又二。前一行請起說法。次兩行請除惡慢。初文中迦葉是佛弟子何以同彼外道稱佛為瞿曇。解雲凡稱瞿曇亦有所簡。如人瞋喚及以喜喚皆雲張王。況復但言瞿曇聖德豈同外道慢心喚耶。次釋請又二。初一行釋息惡。次兩行釋說法。後結請可知。爾時世尊大悲下。是第二佛示無病相文為三。一光明利益。二蓮華利益。三化佛利益。而此三意有事有理。事者病色萎悴健色光悅。今放光晃耀即無病相。蓮華是瑞非是病相。化佛者如來所作。若是病人不能所為。有所為者則非病相。表理者光從身出表法身。華能含果表解脫。佛是覺慧表般若。三德具足寧當有病。三章各二。初光明。次利益。初光中。雲大悲熏心者。佛德無量何獨大悲。上文請雲。三世如來大悲為本。如是慈悲今何所在。今酬此請故言大悲熏心。前亦放光不言過百千日。正為現病非病所能現光破疑。大悲熏身。惠施眾生下明利益。二爾時世尊心無疑慮下。是蓮華利益亦為二。初辨蓮華。次是諸光明下利益。華益之處遍於三塗。彌見其華以表解脫明矣。八寒地獄。前四從聲。後四從色。罪人初入見是華池起愛即往從見得名。或言只是地獄色如四華。擘字應作劈裂讀之。三如是一一華下。化佛利益亦為二如前(云云)。爾時一切天龍下。是第三大眾供養勸請。勸請意者。向謂臥病恐即涅槃。今見光相知未入滅。是故請法先供後請。初文中雲建陀者。河西雲一肩鬼。使人肩痛。優摩陀能令人醉鬼。阿婆摩羅令人狂鬼。二說偈下。是勸請十五行並少長行分為二。初十四行正請。次一行並長行經家敘事。初文三。初兩行標請。次十行釋請。後兩行結請。初如文。次十行為五。初本誓故請。次墮惡故請。三下愚不知故請。四施甘露法故請。五療病故請。次結請如文。二是諸大眾下。是經家敘事為二。初請已默止。次請聲所至至淨居者。色頂有形有耳識故。無色不爾故不至彼。序品中雲有頂(云云)。例世間天生天淨天。應言生淨居無漏淨居第一義淨居(云云)。爾時佛告下。品中第四廣說無病又二。一明如來無病。二舉病行對辨。初文為三。一明無病。二舉往證今。三雲現病是方便密語。此初歎迦葉。迦葉是請首是故歎之。善哉是總歎。四句是別歎。歎得歎離。離外惡緣及內惡因。得內善因及外善緣。二善男子我於往昔下。明我久無此病。過去無量者。是舉昔證今。三如言如來下。現病是方便密語。凡舉十二事密語。初十一事是舉類。後一事合無病。迦葉世有三人下。是第二舉有病對無病。如此之人可得有病。佛不如此豈得有病。又為二。先明三病人。次明五病人。此中三病人異前三人。前三人不差今三人不差差差差。初是三種罪人。次是二乘小道。三是聞經菩薩。初法譬合。後二皆有譬合。合第三人云。為諛諂利養誑他故。受持是典與前碩異。寧當不受不持不用破戒讀誦。此乃與奪之意。初列三病人。不差者即開出三不差。差者未開。差者即開出怖畏利養等六事。約五法師合三十種中者。後更開五種病人都合三十八種(云云)。二迦葉有五種人下。還成上第二病人。既言遇緣可差不遇緣死。即是四果緣覺此等帶病修行故言有病行處。菩薩在因亦應例此。如此之人可言有病。佛斷惑盡即無復病。初果斷三結者。我見。疑。戒取。人天七反者尚略。廣則十四二十八。此文八萬劫成菩提。下文八萬劫發菩提心須會釋之。三果斷五下結。即欲界煩惱。更以貪瞋。足我見疑戒取。為五下分(云云)。羅漢或出有佛世。或出無佛世。故非獨一之行。辟支決定出無佛世。故名獨一之行。   聖行品上   次第釋名枝本說不說。次第者河西明。前略廣門說涅槃果。五行修涅槃因。十德聚功獎勸行因。舊雲。五行辨因十德明果。開善雲。五行明有行。十德明空行。義皆不然。河西以望果行因文乃承躡義不相干。何者前明圓極之果。五行是梯磴之因。方圓非類於義不允若舊以五行是因。不應言佛之所行故名聖行。若十德是果。復不應言菩薩修行大涅槃經得十事功德。又且五行非圓因。十德非極果。不成次第。開善五行是有。是亦不然。聖行是開空法道。梵行修十一空住平等地。天行是第一義理。嬰兒行不來不去。病行是如來密語。豈可偏據有行義耶。言十功德是空義者是亦不然。十是數法。昔所不得不聞不知今得聞知。以聞一句半句見少佛性何獨偏據空行耶。今明次第者。上因食論不食廣明大般涅槃施竟。今因病何不病。病有三種。一不可治。二應須治。三不用治。不可不用皆不須方一須用治治。又為兩。一者次第。二不次第。服此方法名為修行。修故有證證十功德。功德是不病。不病故體顯。體顯故見性。見性故遍法界。用攝惡攝邪。攝惡邪竟付囑焚身份布舍利。若取斯義善成次第。次釋名者。文雲聖者諸佛菩薩之所行故。故名聖行。此含兩意。菩薩所行即次第行。諸佛所行即非次第。乃是復有一行是如來行通稱聖行。其義未顯今當別釋。何者聖名為正菩薩所行前淺後深。真不知俗俗不知中。偏而非正但通稱聖行未為別意。若復有一行是如來行。一行一切行。一智一切智。故知圓行名正名聖。故上文雲是大乘經名為佛乘。如是佛乘最勝最上圓根性人行於佛乘修如來行。法華雲。佛子行道已來世成正覺。即此義也。經文有兩通釋別釋。人多從通不識別意。今從別釋名故名聖行。梵行者梵者淨也。涉有同塵塵不能染。就功能立名。天行者。就諦理立名。嬰兒行者就譬喻立名。病行者就所治立名。如來行者就圓人立名。通稱行者。不住名行。自證不著令他不住故稱為行。文列五行一行。而聖行在初。從初立名故稱聖行品。枝本者有人言。病是根本從病開四。是義不然。彼見病行其文在前而言是本。此是讀文何關推義。何者病同他惡乃是枝末。雲何以末而為本耶。文雲菩薩住於大般涅槃。專心修習五種之行則涅槃為本。言涅槃者即是天行。緣於涅槃自修名聖行。緣於涅槃化他名梵行。涅槃理顯乘理自進名天行。乘理化物同善名嬰兒行。同惡名病行。豈不以天行為本而棄本從末。有師言。五行通是病行。引文雲是五種人有病行處唯佛無病。是義不然。五人有病修於聖行以治自病何能病行。唯佛無病能作病行。若五行次第從淺至深則病行居後。若論一行即是五行則一病行備於五行。迦葉推佛佛因無病即是聖行。推果無病即是天行。大悲熏心即是梵行。如彼小兒即嬰兒行。及常患者即是病行。一即具五名為圓行是如來行。餘之四行亦復如是。若判通別亦以天行為通。餘行則別。雖作此釋不可一向(云云)。有師言。五行為因一行為果。是義不然。俱稱為行雲何偏判。有師言。五行別一行總。一五五一束散之異。其理乃爾。其行不然。諸佛境界非是二乘菩薩所知。上能束散於下。下不能卷舒於上(云云)。此品列五行名。說三不說二。何者天行是眾行眾聖之本其意可見故遙指雜華。私謂以雜華中自始之末偏圓菩薩事理行願因果義足不可卒備不如指經以令因指往尋睹彼廣文不逾一理。初住已上天之行故故名天行。行即天故故名天行。為天修行故名天行。因天行進故名天行。遠指於天故名天行。有通有別思之可知。病行前已現說道後自彰故不說二但說於三。私雲既不說二還成現品未有。若爾應雲結前起後。病無病相結前說常酬迦葉請。說行因果起後不然。則雲說四不說一也。就文為三。初雙標五一。次雙釋五一。後單結五行。標中先標次第行為四。一標人謂菩薩。二標所緣法謂大涅槃。三列名即次第五行。四結勸。謂治之即差不治不差。是故勸也。標不次第行為三。一標行名。謂復有一行。二標不次第人。謂如來也。以如來因行即因人也。三標不次第法。謂大乘大涅槃經。大乘即圓因。涅槃即圓果。即因而果具足無缺。是為一行一切行。不結勸者。是人必差是故不勸。問五一兩行俱緣涅槃是義雲何。答同緣涅槃立行有異。一緣涅槃次第立行從淺至深。一緣涅槃即以涅槃為行。於一一行無非涅槃。而有偏圓。他不見此而作因果束散之說。謬濫多矣。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十三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67 大般涅槃經疏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十四   隋章安頂法師撰   唐天台沙門湛然再治   從迦葉雲何菩薩下。第二雙釋文為三。謂聖梵嬰。初聖行為二。初雙釋次不次行。次歎經。初釋五一中。初釋聖行為三。一雙釋戒行。二雙釋定行。三雙釋慧行。初釋戒為三。初雙釋戒行。次雙釋戒果。三雙釋行名。初釋行中二。先釋次第。次釋不次第。初釋次第戒行為二。一建心。二立行。建心為二。一遇人緣。二遇法緣。初人緣者。若從聲聞是遇瞻病者。若遇如來是遇良醫。聞大涅槃是遇良藥。聞已生信。建心欣厭。求無上道是槃若。有大正法是法身正行是解脫。諸佛是佛寶。無上道是法寶。大眾是僧寶。此中非無法緣從多為名。名遇人緣即建心也。次法緣者。復有方等。即是從經卷中聞於三德及三寶等。愛樂貪求即是起欣。捨離所愛即是起厭。得法為緣則能建心是為可治。既遇因緣欣厭分明動魔愁慮。從是時菩薩即至僧坊去。是第二立行文為二。一受戒。二持戒。受文為二。一處師。二受如文。從既出家已是第二持戒文為二。謂法譬。譬中有二。先譬次合。初譬為五。謂四重。僧殘。偷蘭。波逸提。吉羅。合文為六。第三篇三十九十開作兩合(云云)。或可捨墮經宿懺提對首懺為此開二。羅剎有二解。一雲譬外惡知識。二雲譬內顛倒心。具如止觀第四持戒清淨中。從菩薩若能下。二明不次第戒文為四。一具枝本。二具事理。三具輕重。四具誓願。初根本者。即是性重。前後眷屬者。是方便後起。此二屬律儀戒。非諸惡覺。是防意地定共戒也。護持正法念清淨戒。即道共戒。是二屬攝善法戒。迴向大乘即攝眾生戒。性重為本派出諸戒。次從迦葉復有二種戒去是具事理戒。前之枝本皆屬事攝凡人能行。正法戒去與理相應聖人能持。三復二種去是具輕重戒。前之事理皆名為重。息世譏嫌去名之為輕。菩薩具持等無差別。疐子者舊雲接音博梨柿之類。觀師雲此是蔕音。漢廣成侯名。此又禮記雲。為士破瓜疐之直除疐而已。意明諸子不得畜之。安黃木枕者二解。一雲其中空如鼓簧。二雲。其木有文狀如黃華。波羅塞者。梁武雲。是雙陸此起近代。牽道是夾食。八道行成是塞戲。四從善男子菩薩去。是具誓願初自願次願他。初自誓有十二。初一誓內不起破戒心。次有六誓不受外施。三有五誓不為內根外塵所破。從菩薩護持下次願與他共。文有十種護持。一種則通。清淨戒與善法戒。攝善法攝。不缺不坼兩屬。遮禁邊律儀攝。離過邊善法攝。後五取其廣運無閡皆屬攝眾生也。不退者酒肆王宮不今戒退。隨順者與理相應。畢竟者一切周足。波羅蜜者彼此窮底。一持戒心具足一切諸戒。是名一戒一切戒。戒為法界攝一切法即圓戒行。次從菩薩修治下。第二雙明戒果。若論報因應招報果。近感人天勝報。若論習因招於習果遠感常住法身。今不近不遠。以不動地為果者。舊有三釋。一雲十地中第八是不動地。二雲初地真解成就名不動地。三雲約地經明屍羅配二地。此言不動者即是二地。今明不爾。前雙明次第不次第行如上分別。今合論其果必取證道。證道同處。言同處者即是初地。若單就次第三學明果則入理名住。住即不動十住是戒果。住生功德名為行。行以自在為義。十行是定果。地能生載無所畏地即是慧果。此次第意。若就圓明戒果者初住是也。文意不單宜須合辨。正是初地證道處同以明戒果於雙義便。至解釋中其義自顯。釋文為四標譬釋結。初標如文。次譬中雲不動等者。常故不動。樂故不墮。我故不退。淨故不散(云云)。問釋論雲。八風不動隨藍風至碎如腐草此復雲何。今取尋常隨藍不動論取劫盡。三菩薩下釋中三番。初番約三諦。若言色聲香味者俗諦中善果。若言地獄等者是俗諦中惡果。聲聞辟支佛者是真諦中人。異見邪風者是真諦中法。生死善惡涅槃人法。皆不能動不墮不退不散。即顯中道戒果之地常樂我淨。次番約三障以顯三身。三毒是煩惱障。四重謗法是業障。退戒還家是報障。報障去法身顯。業障去應身顯。煩惱障去報身顯。若至初地三身現前三障皆除。第三番約四德。煩惱魔不動即淨德。不為陰魔所墮即樂德。不為天魔所退即我德。不為死魔所散即常德。初地具足常樂我淨為戒果者於兩義便。四善男子下是結戒聖行。善男子雲何名聖行下。是第三雙釋聖行名。文為三。一標二釋三結釋中為三。一舉偏圓兩人彌顯雙釋。二別舉定慧二法以成於戒。三總舉七財七覺法釋聖人。聖人行聖法聖法成聖人故名聖行若證道同者宜取初地戒定慧人七財七覺以釋聖行名。第三結如文。復次善男子第二明定聖行文為二。初明次第定。二明圓定。初文二。先明行次明果。開善釋定行作四念處觀。諸師皆隨之。此義不然。凡有二謬違經妨義。違經者文雲作此觀已得四念處。四念處已住堪忍地。若定聖行是四念處亦應次之入堪忍地。若未得是堪忍地者何得是四念處耶。妨義者。今明定行用四念處慧者。下明慧行應用八定亦應戒行即是定行此失不小(云云)。此中關十六特勝八背捨九想等法門。既非根本皆有觀慧能知無常無我。我是眾惡之本故偏明之。諸師見作無我之觀。謂是念處實非念處。初文為兩。一特勝。二背捨。初特勝為二。初明修次明證。初言修者。觀察是身從頭至足。次言證又二。初正證相。次菩薩下明。此證法與解俱發。初文雲。其中唯有髮毛爪齒三十六物。證此特勝發開身倉備見己身內外中間。各有十二合三十六(云云)。腦者在上胲者在足總舉上下。河西及招提並雲是桃核。腦中有骨如桃梅核。扁鵲方雲。足指三毛處名胲其中有脈。次從菩薩專念去是特勝定中與解俱發不生味著。此中文略但推無我具。論備須苦空無常。二從除去皮肉去是八背捨觀。文為二。一明修二明證。初雲修者。謂除卻皮肉正是修相。次唯觀白骨下證相亦二。初正是證相。次復作是念下證中之解無有味著。即得斷除一切色慾。更增其證下去更四重。雲復作是念者。只是更緣證起觀。初雲除三欲者。復是證相。此似九想之證而不見修文。是修背捨而證九想亦有其義次觀青骨時見此大地去。復似勝處觀觀青骨時是修相。見此大地去是證相。從菩薩作是觀時復是修背捨相。眉間即出青黃等光復是證相。見已即問去緣證作於內觀外觀。若彼罵辱至誰受罵者即結內觀。若聞其罵去即是外觀。從我若不忍去是結觀慧。所以善識遮障長養定心。不起惡法之因。則無地獄之果。從菩薩爾時去。是第二明定果。此中明俱解脫人。所修定慧雙修故言作是觀已得四念處。念處能斷結入位。位即堪忍地。文有標有釋。舊雲。第五地禪波羅蜜備是堪忍地。今明不爾。若各就別圓別論定果已如前釋。若圓別合論還是初地。忍貪慾至飢渴是法忍。忍蚊虻至楚撻是生忍。身心苦惱是總結。迦葉白佛下。第二明圓定行。他雲是料簡破戒應在戒行後。而在此說者解為三。一雲出經者誤。二雲欲會兩地令無異體。前名不動此雲堪忍。只是一地。三雲直爾持戒未能見機不得行殺。定能見機可為毀戒事。此義不然。此中正是明圓定意。問此文雲未入不動地時得破戒不。雲何乃言是圓定耶。答若非圓戒何得即毀而持。既持毀自在例定亦然。即散而靜不起圓定而行於殺仍是圓定。戒既可解即戒而定不復煩文。是故指此名圓定行。問前明圓戒竟乃明戒果。今明定果竟方明圓定何也。答前後不定彌顯圓定。文為三番問答。初番略。次番廣。第三文殊述事。事乖理順不應得惡果報。問佛答如文。復次又有聖行者。是第三明慧聖行文為二。一明慧行。二明慧果。就慧行文二。一釋慧行。二釋慧行名。初釋慧行又兩。一釋次第慧。二釋圓慧。次第慧為三。一釋四諦慧。二釋二諦慧。三釋一實慧。他雲此是開合之義。畢竟空中說為一諦。次開一為二。又開二為四。亦得開四為一十六乃至無量。若合無量為十六。合十六為四。二一合一入空。今明雖束散開合而名義不同。對緣悉異大有所關今一往對三藏緣說四諦慧。對通緣說二諦慧。對別緣說一實諦慧。於對緣義顯。次第義亦成(云云)。舊或以境為四諦。或以智為四諦。或苦集滅道皆是境。對境說智智即是諦。境能發智令智無所有。智能照境了境本無。境智相成故言四諦。興皇雲。言聖諦者只是佛性涅槃。非境非智非漏非無漏非因非果非世出世故名聖諦。若依諸師各執一見解文不當四諦義多那一向解。今文列出三種四諦。若言苦者偪迫相去。即有作四諦。若言解苦無苦而有真諦去。則是無生四聖諦。若從苦有無量相去。則是無量四聖諦。此三種四諦悉是菩薩觀境。菩薩住於大乘大般涅槃者。即是無作四諦慧。能所合論備有四種。就初為三。一略二廣三結。略又六。初標列。二釋名。三釋用。四釋體。五釋制立。六更廣體。初如文。次釋名者。以偪迫釋苦。身是苦本眾苦所集故是偪迫。集能生長只是因能生果。滅者寂滅相生死盡也。道名大乘因運向果。若謂四諦是三藏義者雲何言道是大乘相。若一往將對三藏者。三藏菩薩道最勝故亦名大乘。三釋用者。苦者現相是明其用。苦是果報果報顯現。集是因相因相微隱故言轉相。數人云。見著知微從微至著即是轉相。世人苦者皆據現事不須相續故言現相。集是業力用必相續兩心轉變故言轉相。滅是除相者。除於所除即除苦集。道是能除。復次苦有三相下四釋體。集是二十五有者。數人云。習續不斷名之為集。論人云。招集為集。此集能習續二十五有。能招二十五有果。復次有漏下。五明制立。約有漏無漏兩因果立此四諦。復次八相下。六更明四諦相。即是廣體。言十力等為道者。莊嚴雲。果地非道。道乃是因而言十力者因中分修十力無畏。開善雲。道通因果。果地以菩提為道。涅槃為滅。更無異體義說為二。從善男子去。是第二廣明四諦。即為四章。苦諦又三。一略八苦。二廣八苦。三會通。初略者八苦自為八章。初生者初託識枝但有身根未具六根即初託胎。至終者盡於一期故言至終。增長者六包增長。出胎者生時也。種類者出胎之後牙齒髮毛等老增長。滅壞者有二解。一雲老時年疾增長健相滅壞。一雲從生至長是增長。從長至老是滅壞。病苦應具四大。但言三者地大轉動不如風火。是故略之雜病客病即攝地大。死者福命有三句。一雲但失財物身命猶在是福盡。財物在而失命是命盡。俱盡可解。初句不是死義(云云)。河西雲。命者本應千年止得百年。福盡故命亦隨亡。故言福盡非命盡。命盡非福盡者。福業本長猶應未盡。但為命盡不復得住。故言命盡非福盡。俱盡可解。私謂有二義故互盡不同。一由過去。二因互別。二由費財殺害致福命現在互損不同。放逸破戒而命根斷者。反此名不放逸。持戒捨命者直名壞命。又解雲。此非捨命直是造罪。便名死屍。無復善根慧命也。謗法闡提名為放逸。破四重禁名為破戒。五六七八如文。夫八苦者前七有別體。後一總七無復別體。今依經文以五陰盛。是其別體。善惡陰盛即是苦體。方便陰盛則非苦體(云云)。次迦葉生之根本下。第二廣明八苦文自為八。初生苦為三。一明生為苦本。二明生死相關。三明生多過患。初明生苦為七苦之本。又簡出一苦六苦生亦是本。世間眾生下。第二生死相關。有法有譬。法說中二。先明凡夫貪著。次明菩薩厭離。譬中二。先譬次合。初譬中二。先作厭離譬。次作貪著譬。初文為四。一生可欣。二死可惡。三生死相關。四明菩薩俱捨。初住復有六。實無人間答。但是生境與菩薩觀智相研。假為賓主耳。女譬生果誑惑凡夫令生染愛喻之如女。菩薩之智觀生初起故言入捨。端正美麗為物欣好纓絡者生果之處有多榮華。主人譬菩薩撿責。女人答者譬生果對智。次復於門外下。第二明死可惡往復有六。死在生後故言門外。死果誑人故譬於女。醜陋者死境壞果。使萬事鄙惡死生相違故言皴裂。血氣已盡故言艾白。主人持刀有二解。冶城雲。精勤重厭譬之持刀。招提。以智慧為刀。死若不去修智斷之。三主人問言下。生死相關。生在死前為姊。死在生後為妹。終不相離故言共俱。還入問天去。菩薩檢生知與死俱。主人即言下。第四明菩薩俱捨。文為三。一俱捨。二俱去。舊雲。金心已還故言還其所止。三菩薩喜慶是時二女下。第二為貪著作譬。往復有四。初明俱趣凡夫。凡夫乏善故言貧家。貧人下第二凡夫貪愛。功德天言下。第三生境撿讓凡心。貧人答言下。第四凡心。應境既其欣生所以受死。迦葉菩薩下合譬。先合菩薩厭。後合凡夫貪。復次迦葉如婆羅門下。第三明生之過患。凡五譬。初譬淺善。又四婆羅門淨行。譬菩薩初欲修般若畢竟淨道。幻童解行淺弱饑所偪者。三塗苦偪。糞中果者。苦無常中有生天果。有智人下。二深行訶責童子。聞已下三淺行懷愧。雲非貪天樂為欲於中修道捨之。智者語言下。四菩薩勸捨。善男子下合。但合後兩不合前。二復次下是第二譬。有人譬佛。四衢譬四生初受身。器譬經教。盛滿飯食譬佛說五戒十善招人天果。言而賣者。以此化生。遠來譬從惡道中來。饑虛羸乏譬重苦。問言者。實有此事不。食主答言譬佛答。唯有一毒。不免無常即死滅也。更復重審。若無常者如來何故令人修之故言何以賣之。佛還答言深智令捨。愚淺凡夫一往接之。三四兩譬可見。譬如險岸下。是第五譬。生死果上有草覆。譬生死中有假名我及相續常。多有甘露譬虛妄樂。深坑譬三塗。腳跌譬命根斷。第二觀老第三觀病二文可解。然生定在死前。病不必在老後。今文先老後病者。少時病者猶有望差。老時若病催死則病如將崩更折故在老後明病。文釋病苦而雲身心安隱者。解有二。一雲只安隱是病如大庾小庾。父子分別十年後得相見白日相慶。過夜即死此安隱是病。第四觀死苦又二。先正觀死。次夫死者下傷痛。初文者何等是死苦。若氣未絕由生非死。若氣絕已不復覺苦。若受地獄即是後身非關死苦。此事難知。例如責滅。為當未滅時是滅滅已時是滅進退難定。似本有今無本無今有(云云)。今只取將絕未絕名為死苦。至論菩薩未全免死。而言唯除菩薩住於涅槃者。三解初名佛為菩薩。二雲金心菩薩一轉成佛。三雲初地菩薩雖未免生死。志求涅槃不為生死所亂。今明初解是應菩薩此不會經。次金心一轉此正是死何故被除。後解菩薩雖不為所亂而不免死何故被除。被除者。是圓教菩薩。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不可覆滅。生死非生死亦非涅槃。生死尚不能生死。生死何能生死。非生死如此菩薩即是被除。不為生死所害。文雲。如金剛雨能破一切。此雨復能破金剛不。若不能破利義不成。若其被破堅義不成(云云)。死傷一切如金剛雨。唯有菩薩不為所傷復喻金剛。當知金剛碎散不能傷磐峙金剛。則菩薩不為死所死。摩羅毒蛇者。河西雲。黑蛇毒觸人衣即死。餘人觸此衣亦死。阿竭多星者。此星八月出。若有人得此星咒者能消其毒。次夫死者下。有十句傷痛最為可悲。若離即成二十句。於險難處病其苦最重。無有資糧者謂之善法。去處懸遠者其路無窮。而無伴侶者孤魂獨逝無隨去者。於十二時常無休息。晝夜常行無前無後故無邊際。如萬仞坑故言深邃。以內昏故而外不照故無有燈明。死為窮道眾路地塞故言入無門戶。又雲死亦不從六根而入故無門戶。必有來處故言而有處所。當時恍惚故。言雖無痛處。而良醫拱手故言不可療治。賢聖所不能制。故言往無遮止。到不得脫。初死儼然。非是刑害。故言無所破壞。而親友悲泣故言見者愁毒。更非虎狼禽獸所啖。故言非是惡色。無有不畏死者。故言令人怖畏。此即陰身之後。故言敷在身邊。而不測其好惡。故言不自覺知。若依此義命絕中陰是為死苦。第五觀愛別離苦。從離緣生即是壞苦。若論壞苦因中說果。即指樂受為體。今亦如是。即指恩愛是別離苦。文中明捨所愛身者。若命斷時為死苦者己屬前世。今取離所愛身及所愛親屬並依報等。是愛別苦。釋論雲。離他人易。離親屬難。離親屬易。離父母難。離父母易。離己身難。離己身易。離己心難。頂生者是濕生。實論人在天邊猶如乞兒在於王側。雲何而言二王相似。然頂生是應故得類天。若實報者是則不及。天王壽長故眴疏。人王壽短故眴數。金輪至重餘不能升。王以德力應重則輕。髦尾者古人讀此為□尾不然。短者單作毛。長者髟下作類。如呼多技人為髦士取其德長。劉孝標稱任昉為海內髦傑。即是此字。昔魏王珠照十二車。況頂生珠寧不照一由旬。此言大如車轂。又經雲。衣帶中者在其德力不在大小。寶女者能生千子乃名寶女。法顯傳雲。王妃生肉如瓜。有千□。一□一子者是。釋論雲。劬嬪是寶女不孕。二文既異如何會通。此各為時所重(云云)。第六觀冤憎會苦。既從合會緣生。生即是苦前境偪心。心領境偪憂惱故名冤憎會苦。第七觀求不得苦。還約前愛離冤會。於愛求會而離。於冤近離而會。二求不遂即是求不得苦。第八總結。上七苦即是五盛陰苦。已如前釋。定有別體(云云)。爾時迦葉下。第三會通苦諦者。昔阿含等經皆言三受中有樂受。今言五陰皆苦都無樂義今昔義乖。開善分此中四番問答為四章。觀師分為二。後三番子章只是作難。今先問次答。就初問為三。一總非。二作五難。三結。初領旨仰非。何以故下作難。初第一與第四問同據樂緣。第二問別據樂體。第三與第五問同據樂因。初據樂緣者。佛昔於阿含告釋摩男雲。色若定苦不應求色。色若定樂不應厭色。但今單難無樂不應求色。若求紅黃當知有樂。今日何緣全言無樂。今具舉六根對於六塵以為樂緣。如佛說偈下。是第五重據樂因與第三同。舉樂因而復異者。前舉善為樂因只言世間之善。今具舉聲聞菩薩出世之善名為樂因。就五偈為四。初兩偈明聲聞之善為樂因。次一偈明菩薩之善為樂因。三一偈重結小乘。四一偈重結大乘。明菩薩畢竟不得同佛畢竟。乃是分畢竟。世尊如諸經下三結非。諸經即指昔教如佛今說故指此教無樂唯苦。佛告迦葉下。第二如來答大分為二。初歎其所問。次善男子一切眾生下正答。答又二。初總答。後別答。總答中二。初答。後論義。初文者。昔隨他意以下苦為樂。今隨自意。故一切皆苦。前迦葉作五難相次而來。世尊一答五難玄解。今昔兩說不復相違。實非是樂謬情所計橫生樂想。迦葉白佛下。第二論義。還難佛解下苦之義。又為兩。初正難。後領解。就初為三。一謬領難。二顛倒難。三據事難。謬難者佛意以輕為下苦。難意以重為下苦。故成謬領難。迦葉列八苦皆為三品。下受三塗。中人上天。若下苦有樂者三塗之中應有樂相。若復有人下。次倒難。若下苦生樂想者。亦應下樂生於苦想。何者下樂且就世間歌姬舞女為上樂。中庸之歡為下樂。於此下樂應生苦想。就其謬領作此謬。並世尊若下苦中下。三據事難。如人受千罰。初受一鞭應生樂耶。佛告下答又二。初且然問後正答然其第三一罰之意。明實於下苦而生樂想。若得免多罰於一罰甘受亦以為樂。從以是義故下正答。但答其第三據事難時。前謬領倒難自然懸去。我實不雲下是重苦。下是輕苦。汝何謬領故不答。並亦不然。其下樂而生苦想故不須答。正答第三。應受千罰初得一下即聞放脫寧非下苦生樂想耶。如人應刑聞百鞭放亦是於下苦中而生樂想(云云)。次番領解。先領後述。或謂此文是一難。謂言此人不於一罰而生樂想。但於脫多生樂想耳。此是得意領解不名為難。佛述言實不虛者隨情之說。昔雲有樂此是隨情。今言無者道理如然。迦葉有三受三苦下。第二別答五難。但有三文。第一答前第二樂體之問。第二答前第三第五樂因兩問。第三答第一第四樂緣之問。此初答前第二樂體問者。又三。第一出兩教。第二點三受。第三結虛實。此初先出兩教。一三受教。二三苦教可見。善男子苦受下。是第二點三受者。但昔教亦點三受。謂苦苦點苦受。壞苦點樂受。行苦點捨受。此乃小乘之教其義未極。止是單點即成論人所用。今此極教則複點此初苦受具三苦。苦苦者心緣苦境苦境偪心。心境合舉故是苦苦。樂不長有暫時而住。樂緣既謝即是壞苦。無常所侵即是行苦。餘二受各二苦。或雲各一苦。故文雲二。今解不然前既複點。今雲何單用壞苦點樂受。用行苦點捨受。故知一受具二苦。樂受亦具壞行兩苦。捨受亦具壞行二苦。樂舉體可壞即壞苦。而復有無常所切復具行苦。捨受亦二捨必離壞故是壞苦。而復未免無常是行苦。但此二苦不須境偪故無苦苦。善男子以是因緣下。第三結虛實。又二。一結昔說妄樂非實。為凡夫言樂。菩薩不爾皆苦。文雲。生死之中實有樂受。文復雲。生死之中實無有樂者皆是隨情之所妄計。梁三藏師計生死有樂無樂。並皆爭論如前(云云)。善男子生死之中下。二結今說實苦可尋。迦葉白佛下。第二答前第三第五據因之難。又二此初迦葉重牒問以求答。或謂別是新難。今則不然。還是牒前偈中世出世善之問。更飾其詞非別問也。佛答意者。我說善能感樂遠得菩提之樂。不言生死中樂。初言菩提根本即是佛果生因。又言長養菩提即是佛果了因。舊雲一向不得有於生因。今謂有因緣亦得說之。善男子譬如世間下。第三答第一第四據樂緣問。又二。先正答。次舉解惑結正答又兩。先明為樂緣。後明為苦緣。緣既不定故無樂也。後出諸珍寶等並皆是苦。且舉一事如多畜寶初謂是樂。為之失命復是極苦。善男子下。第二舉解惑結又三。初結菩薩解苦。次結二乘不解故隨情為說。三重舉菩薩結也。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十四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67 大般涅槃經疏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十五   隋章安頂法師撰   唐天台沙門湛然再治   聖行品中   起卷廣明集諦。文為三。初明集諦。次會通。三料簡。初又三。一標名。二釋體。三明是非。初標名二。先牒章門。次釋雲集因能得陰果。故言是陰因緣。所謂集者下。二釋體。昔教以業煩惱為集。煩惱之中具足十使。今但言煩惱不明於業本是煩惱煩惱潤業。於煩惱中偏說貪愛。愛是繫地之惑潤業故生。   華嚴雲。無業無煩惱苦諦無所住。無明無所行平等行世間。又十二緣不生不滅是為平等。乃名集諦。若十二因緣生滅是集非諦。此中有七番。一明集因。於果已起即是五陰成辨於愛。還愛此有是愛陰身。次愛有二種下。是明二種愛。己身是我。所須是所。三二種愛慾得已得。四即三界愛。五三種謂業因緣愛。以報因故感此苦果。如鴿雀多欲皆先業果。次言煩惱因緣愛者。以習因故生愛可解。次苦因緣愛。為脫重苦於輕苦生愛。如畏死苦而苦治令差。然針灸實苦因此得差即便生愛。六復有四愛即是四事。七復有五種愛即是五陰。善男子愛有二種下。第三明是非。若不善愛則是集。若善愛則非集。其中復三番料簡。初將聖對凡簡。次舉菩薩對二乘簡。三諦非諦簡。故雲凡夫愛名為集不名為諦。菩薩愛者名為實諦不名為集。菩薩愛者名為實諦不名集者。取其解智故名為諦。凡夫不爾。故但名集。若例此義俗亦非諦。若望解了則得名諦。若復隨情則稱於俗。迦葉白佛下。第二會通。昔說業惑為集。今雲何獨說愛為苦因。先問次答。問中先引四經。次正結難。初引經中言六觸者。即是六識取塵而有觸對。此亦是集緣此識心得來世果。如四識住處為五盛陰今以何義下正結難。次佛答中又二。先歎其問。次正答初如文。次正答中意雲。昔教今教。兩不相違。是故今日說愛是陰界本。就今教又二。初明愛是根本。二明愛之過患根本。又二。謂法說次譬說。凡三譬謂大王膩衣濕地皆如文。善男子菩薩下。第二明愛過患又二。先標列九章門。後一一廣釋釋中自為九章。一一章中仍當分合譬。前一為二乘作譬。後八為凡夫作譬。初文者二乘未斷習如還財未盡。下八為凡夫尋文可見。次善男子以是義故下。第三料簡。苦集世間因果已竟。於四諦中間。結前有作苦集。起後無生四諦。忘前是忘生死。忘後是忘涅槃。約此生滅。文中料簡。即令第二三。四三番皆顯。所以者何。若見有苦則有苦生。若有苦生則有苦滅。既解苦無苦苦則不生。苦既不生苦則不滅。大品雲。即色是空非色滅空。色性自空空中無生亦復無滅。淨名雲。五受陰洞達空無所起是苦義。若能如是解苦無苦而有真諦。夫集從苦生既解苦無苦寧復有集。解集無集即是真諦。苦集滅故名為滅諦。既無苦集寧得滅諦。滅本不然今則無滅。是為解滅無滅而有真諦。道治苦集既無所治亦無能治。故道不二解道無道而有真諦。又寄此中間簡無生者明二邊無生。世間因果既其不生。出世因果亦復不生則無四諦。只解世間苦集無苦集。只解出世道滅無道滅即是無生四諦。其意無量且略言之。若欲簡出第三番者。解苦無苦而有實者。是就實中又有二意。次第實不次第實。次第實者即是無量四諦。不次第實是無作四諦。還就簡四諦為四章。初簡苦諦自有兩本。若舊本則言凡夫之人合聲聞緣覺皆言有苦諦。若新定本於集諦中。則開凡夫二乘有異。凡夫但有苦無諦。二乘則有苦有諦。此於二乘而與奪之。舊雲苦是境諦是智。凡夫無智但有於境所以唯苦無諦。二乘之人有少分智故有苦有諦。無真實者不能觀苦解苦無苦故非真實。集諦例爾。道滅二諦不論凡夫者。唯二乘與菩薩道滅二諦有真偽之異。以二乘人不能觀滅諦非諦故非真。菩薩能知故是真實。從善男子下。第三廣明滅諦。雖覆滅道寄彼生滅中間。而料簡之以生滅滅道猶未釋故。故更釋之。無生等三後自廣釋。次釋滅諦文為三。先唱兩章門。次釋。三結唱。見滅見滅諦兩門。若見滅即是斷章門。見滅諦是離章門。二乘灰身滅智但有斷離兩事。菩薩具智德等事(云云)。二所謂斷一切煩惱下是解釋。初八字釋見滅門。是斷惑之無以之為斷。若煩惱下是釋見滅諦章門為二。初用次體。初用中凡五句。初四句是四德。或謂五德。今且作四德是就用為言。常於色聲下二就畢竟寂滅是約體論。三善男子菩薩下結如文。善男子雲何下第四廣明道諦。文為二。初明道諦。次會通。初為三。一章門二解釋三結。釋中先譬次合。初譬中言因燈者即譬八道。然燈照物。物即常無常等雖異終是一道隨緣異說。次合譬中雲陀羅驃者。河西雲。是真實諦。求那是莊嚴瓔珞功德等。舊雲主諦依諦。非陀羅即非真非求。那即非俗。迦葉白佛下。第二會通佛昔種種異說今但言八道是故會通。文為二。先問次答。問中二。先問次難。初問為三。一唱不相應。二釋不相應。三結不相應。初如文。次何以故下釋者。十四經多是阿含等教信心乃至佈施說道不同。次世尊若八聖道下難。又三。一以今難昔。二以昔難今。三結過。初文者若昔是則今非。二若今是者昔何不說(云云)。三結如文。佛答為二。第一歎問。善男子去正答。又二。謂法譬。法說中意者。以機別故說異。會齊故理同。譬如良醫下譬說也。凡舉六譬。一良醫。二飲水。三金師。四然火。五一識。六一色。皆先譬次合。初良醫譬可見。河西解。水名尼婆羅者。煮訶梨水名缽晝羅。煮樹葉為湯。以樹為名。次飲水中波尼罽賓水名。鬱特者東天竺水名經本或言鬱特。今未定相承為鬱特□賂□□□駉□□□□楈騁□榰□□□□樗□□□□□□□□□裀□示□□橫□□j□□□□□飀□□□□埤□□□奅駩□□都□橁□□□□□稦□□□□□逆□□□呂□□□□□□□□□驁□□楈驈□□□□□□榙□□□妀□□□□□□□□□□履埤□□□□□□觿□祈飀□□□穈□□□椸□□□□□□□□□□都□橁□□□□□呂□□□□楮椸□Z□□矩都□橁□□楮楈楈驈□□□□□□□嬪□□□驈□□□□□□□計馜驁□駖j□穢詠榵□□饈驈□□褸首祏都□□□祭□拏□椸□□駸□□□樑駙□□□□□馘鞳樁唌慼摯f□□□飀□□鞳撬s□□□□□□□□礪逆□騮□□□□□□棇□□禜□□□檢□□□□璉□姛□□□□□□□□龍□龍□礪秫□□□祕吝□□露□計馘□□□□飣祜□馜襖□□□龍□□□□□□□□餽□□□□檳奅訪□奰□□□□□□□□□□□榔□□□□□□□姛□□驒□□□□□馜駬□□檢□□□榔□□□榔□□□□□□□檢□□□□□楈姛忡□□□露□□□礸□□□□□駕□□駛□送□□□□□□□奐□□祉拌榔□□□樑餖駙□□□□□□□龍□蓼□□□礪逆□禜饕吝□□□□□□觤□騾診□□□□□檻裀□□稀奅稫堅榙□□馜送饓□□□磊□□□□飼榕誇□□□□樈送□□埤□□□□□□□□□□奰□娀婦饁祛□h□椻奈□□□□餽□□復□□□□□碌□樾裀□□□切埤□ョ慼慼慼慼慼撬芊慼樁唌撮U誇□□□妖示□楈妠□覜馱□裡j□奧□樀婦餖i□□□□□□□褓□□U誇□□□□□□□□□楈□□崙□埤□覘度□g□□□埤□龍□廓堅檢□襾i□□□□□□□□□□□□□□□楈妠□覜馱□裡j□橝q□g□□□埤□蓼□□□堅檢□襾i□□□□□□□糕□□□騪□妳□□椿z裀□□□□奈楈妠□規□靈婖□□□□□□橝q□g□□□埤□蓼□□□□檢□襾i□□□□□□□褉□□□□□□□□□□□□馜馱□□□□□楈妠□覜馱□裡j□橝q□g□□□埤□蓼□□僚延檢□□□□□□□餽□□□□橝G□褸□□□□□□□□□□□檻裀□□祜□□□□□聾檻□馱檢□□桌□□□□□□□□槂□□□□堅椸□□礽槴□□□□飀□□□諢樁l□檻□□□埤□示□□延詙□矩縷□□□□楈延詙□馱□率覘縷□□□□□奈楈奅□□□□妘□□槾飀□□□饖□□□稜□□□□饖□禲覲□饡逆□□□稜□稼□□覜飀□□詙□娓□槭餖逆□□□饉礸□□楺檇D□□□□祉礸□□□□櫸□□騖驙□稓□槔玲□妧□□玲□祤禂□□檢□□妧□祤禪計禨□□□□稓□榳□□□檢□□□堸騺□□送□祀裂飀□□楉堜p□□□□稙奏□□□□檢□□詙□□□騖驙□馘□□□□駝j□□□楈娛覘鷺□羇□埤□□奅□□□□□□□□楈延□埤□馱□率覘縷□□□□□奈楈奅□□□埤□□□婖□□□□埤□□騉□□□□駂□□□□裂馳奡□□□駂□□□□娀埤□□□規□□□□□□□騖饅娀埤□□饅妖□□嫗□□娜□□□□鷺楦□□□□饅媽□□□□礹□□□延觀□娜□□□□鷺楦□□□褽□娀埤□□□聾妙銵慼銵撓堙敷﹛慼樅禳慼歎ョ慼慼敷Q馜□娖餼通妵逆□□□鷺楦□□□觶□□R□飀□□□□□□驖□□□駔□□□□。又六道之入。是入苦門。二乘之入。是入不苦門。菩薩之入。入亦樂亦苦門。諸佛之入。入非苦非樂門。三又知界分性者是名中智。分別諸界有無量相是名上智。雲何分別六道。眼界性分唯見於色不能聞聲。色界性分但對於眼不對於耳。乃至意界性分但能知法不能見聞。法界性分但對於意不對耳眼。二乘界者。眼界性分。但是無常苦空無我不得常樂。乃至意界性分亦復如是。菩薩界者。菩薩眼界性分。但見色空不能即空即假即中。乃至意界性分。但能即空不能即假即中亦復如是。佛諸界者。眼是法界法性性分。即能見色聞聲嗅香別味覺觸知法。即空即假即中不可思議具足一切無量佛法。乃至意亦如是。又六道以苦為界。二乘不苦為界。菩薩亦樂亦苦為界。佛以非樂非苦為界。又知色壞相是名中智下。重廣約陰。文雲。分別諸色無量壞相是名上智。六道之色壞善壞定。二乘之色壞因壞果。菩薩之色壞有壞無。佛色者壞上諸壞。壞為法界。非壞非不壞悉是法界。又六道色壞樂。二乘色壞苦。菩薩色壞雙是。佛色壞雙非(云云)。又知受是覺相是名中智。分別是受有無量相是名上智。六道之受。受違受順受不違順於違起瞋覺。於順起貪覺。於不違順起癡覺。二乘之受。於三覺中。一一皆起五分法身。須陀洹人初覺無漏(云云)。菩薩受者。受佛法受眾生。受佛法時覺於十力四無所畏諸波羅蜜。受眾生時覺於慈悲喜捨四無量心。諸佛受者自覺覺他。即覺不覺非覺非不覺悉是法界。又知想取相名為中智。分別是取有無量相是名上智。六道之取。但取人我眾生壽命色香味觸。二乘之取。取於無常苦空無我。取於涅槃。菩薩之取。不取二邊但取中道。如來取者。取即不取即非取非不取悉是法界。又知行作相是名中智。分別是行無量作相是名上智。六道之行。能作二十五有。二乘之行。能作涅槃。菩薩之行。作諸波羅蜜。諸佛之行即作不作即非作非不作作等法界。又知識是分別是名中智。分別是識無量知相是名上智。六道分別。取此取彼飲苦食毒。二乘分別。厭生死沈涅槃。菩薩分別離邊會中。諸佛分別非邊非中。經文約苦諦竟。二知愛因緣能生諸陰是名中智。知一切愛是名上智。六道之愛是後陰因緣。二乘之愛五分因緣。菩薩之愛是無等等色。乃至無等等識因緣。諸佛之愛是色解脫乃至識解脫因緣。三知滅煩惱是名中智。知滅煩惱不可稱計。滅亦如是。不可稱計是名上智。凡夫六道亦得有滅差已還生。二乘之滅灰斷不起。菩薩自滅復令他滅。諸佛之滅。滅一切滅即是法界。道離煩惱是名中智分別。能離之道無量無邊是名上智。六道之道離善之惡離惡之善。二乘之道離漏之無漏。菩薩之道離邊之中。諸佛之道無離無至。何以故。一切諸法即是佛道故。動見修道品。不動見修道品。亦動亦不動見修道品。非動見非不動見修道品(云云)。是為分別無量四聖諦竟。從知世諦者是名中智去。是第三結四無量為二無量又二。先明二諦。次明二諦慧。初文即是二諦。文中直知世諦是中智。分別世諦無量無邊是上智。直知三法印即是中智。知第一義無量無邊不可稱計是上智。世間人但言第一義諦真諦涅槃。只得是一不得有二。況復無邊。今文明第一義諦不可稱計。豈唯一種。此中言無常涅槃等真諦者。與數論不同。數雲。四諦十六諦並皆見真得聖悉是第一義論家唯無我一種通於真俗餘皆世諦。而皆相從言是真者。以無常盡於常等倒。苦集隨真相從名真依。淨名雲。不生不滅是無常義。儘是實相皆第一義。又是三法印。爾時文殊下。第二明二諦慧者。先出舊解六種二諦。一有空。二虛實。三世流布亦言隨事。四相續。五相待。六因生。空有指大品。虛實流布指阿毘曇。相續相待因生指成論。又解意同名異。一凡聖。二虛實。三空有。四假實。五事理。六親疏。舊釋名雲。俗是浮虛真名真實。世是代謝。第一義是無過。俗待不俗。不俗名真。真待不真。不真名俗。虛實相待真俗名生。他問真是真。實可稱為諦。俗是浮虛何以稱諦。彼解雲。審實浮虛。若爾諦義兩釋。俗以浮虛釋諦。真以審實釋諦。興皇雲。諦未曾二約緣故二。俗於凡為實。真於聖為實。俱用實以釋諦不用浮虛。今問真於聖為實聖。有照真實智可得稱為諦。凡於俗為實。凡無照俗智安得稱為諦。若凡無照俗智而於俗為實得稱俗諦者。凡無照真智於真亦為實亦應稱真諦。凡於真無智不稱真諦者。凡於俗無智安得稱俗諦。又聖於真為實而稱為諦者。聖何以於俗不實不得稱為諦。是則聖人無權智。今言諦者還是審實。淨名雲。四諦是菩提不虛誑故即是審實。有隨情審實隨智審實。隨情智審實故。隨凡隨聖。約真約俗。俱得稱諦。喻如一色。凡夫謂有。賢聖為無。亦如一日醉醒不同有轉不轉。一諦二諦其義亦爾。舊解二諦一體不異龍光雲。既稱二諦寧當一體。二諦有二體亦俱通緣。假法為世體。無相理為真體。雖有二體而實相即俗。雖名相即無名相。真無名相不妨名相。又言。二諦一體空為理本故。以真為體俗是其用。或言從俗取真。俗為其體真是其用。開善雲。二諦共以中道為體。義皆不然。若二諦二體則世無第一。第一無世但是不相即不得有相即。若其一體但是一諦則無二諦。若其二諦以中為體。取相障真無知障俗。誰復障中。二諦之智不能見中。焉得為體。若二諦二體二體各異不論相即。若二諦一體只是一諦與誰相即。仁王般若雲。二諦不相即猶如牛二角。大品即色是空。淨名五受陰洞達空無所起是苦義。及此經中皆雲二諦相即(云云)。舊雲。合四諦為二諦。或言苦集世間是世諦。道滅出世是真諦。或言。三諦是世諦。唯滅是真諦。或言。四諦皆是世諦明因果故。無相因果乃是真諦。或言。只四諦是世諦。即世諦是真諦。文雲。解苦無苦而有真諦。餘三亦爾。今明非但四諦開合不同。只就二諦開合非一在後當說。就文兩番。問答初問為三。一直審。次世尊下。雙定定相有不。三如其有者下雙難。難中意者。若言有者。即是一諦真俗相即故。真中有俗。俗中有真。二諦不異故言是一。如其無者。即是虛妄實而言之。定有定無。定一定異。皆是虛妄。皆出經者互現其文。若定有無便成斷常虛妄之說。善男子下。如來直答二諦相即不斷不常定非虛妄。世尊下第二番問答。初問意者。還成一諦故雲則無二諦。如長在短中則失長。真在俗中則失真只成一諦。佛答有二。初略明大意理實中道唯有一體。善巧方便為緣說二。若隨言說下第二廣說。凡有八種。一世出世。二名無名。三實不實。四定不定。五法不法。六燒不燒。七苦不苦。八和合。他亦作六種二諦。若言空有虛實等諦。皆言有虛有實兩理鏗然故非經意。今文雲。隨順眾生說有二諦。如隨醉人說則有轉日。當用此意以釋經文。一師雲。七種一統隨緣說異。一師言。七種各異。今明智者大師有七二諦。名雖不同其義可會。一生滅。二無生。三禪俗複真。四禪俗禪中。五複俗禪中。六複俗複中。七圓二諦。若依法華玄文。名相稍別義意必同。讀者應知。就一種中復各三種。謂隨情隨智隨情智。今欲以彼七種二諦來釋此文。佛旨難知。且出一師之見八種不同。即為八文。初約世出世兩人。判二諦者通冠下七。一一二諦各有此意。世情多想束為世諦。聖智多知束為真諦。此即隨情智判二諦。次善男子五陰和合者。約名無名判。攬陰名生即世諦。即陰離陰如性知之性即真諦。此約有作四諦立之。三復次善男子或有法有名有實者。他雲。世諦有名名名於體。物應於名。真諦但有名而無實。今文反此。世但虛名而無真實。不生不滅與法相稱即是真諦。不能即色而空故有名無實。能即色是空。故有實有名。此依無生四諦立之。四善男子眾生壽命如旋火輪。此禪俗複真以論二諦。假名幻化熱焰火輪但有其名而無其實。稱世流布即是世諦。真與中合共為真諦。若禪以真為第一義者。不得言苦集滅道是第一義。俱指四諦即真中合此明無量四聖諦中若真若中同為第一義諦。前文雲。第一義無量無邊不可稱說。五善男子世法五種去。此約禪俗禪中以明二諦。上以熱焰火輪五譬。以譬人我而為世諦。今以五法而為世諦。五法如焰輪。焰輪譬法。法譬互舉同是禪俗。心無顛倒如實知之即禪指中道以為如實。此明有作無生等苦集為俗。指下一實諦為真。六善男子若燒若割去。此約複俗禪中以明二諦。若燒若死此明體法始終。若割若壞此明析法始終。即以兩始為有兩終皆無。此之有無合之為俗即是複俗。禪指中道非有非無故無燒割即第一義。明上有作無生之真俗同名為俗。指下一實諦而以為真。七善男子八苦有無去。此約複俗複中以明二諦。複俗如向。言複中者非禪指理。即事而理法界圓備名為複中。此合上來有作無生真之與俗皆名為俗。指下一實不可思議而為真諦。文雖不顯義推自成。然此一番猶是複俗。複中二諦。八復次善男子下。先譬次合明圓二諦真俗相即皆不可思議。譬如父母和合生子。一人多能以譬圓俗。十二緣和合三道即是三德即第一義以顯圓真。是名不可思議二諦。一切二諦悉入此中。方便隨俗說諸二諦無量無邊。止論七種何足驚怪。能如是知名慧聖行。古來皆迷此二諦文。今用天台大師七種二諦義。來釋八番義。則相應真順聖慧。文殊師利下。第三明一實諦慧聖行。若前文中舉四舉二共顯一實。何不從四至三而超至二。非無三諦。但此中文束四為二。其義則便。束四為三。義少不便。故不言三。解者不同此間以常住佛果是一依一實諦。引勝鬘雲。一苦滅諦即是真實地人云。除妄顯黎耶即是實諦。中假師雲。除斷常顯中道為一實諦。興皇悉不用。佛果所依能依。焉是一實。妄惑與黎耶為一為異。若一既除。妄惑亦除黎耶。若異待妄說實豈是一實。對邊說中中還是邊亦非一實。然一切法本無所有畢竟清淨。實無所有何曾有實及以不實。諦與不諦為緣方便假設。言教依文正以一道清淨為一實諦是正真法。故華嚴雲。法性遠離是故今明。若非彼是此非一實諦。若隨緣異說得意無咎。文顯一實甚自分明。就文為二。一標宗。二論義。初標有問有答。答中有八。善男子初二共成初義則有七不同。一約境。二約心。三約言說。私謂亦可約言行。四據人。五約教。六約因體。七約果體。文殊白佛下第二論義還論七章。初約境論義。有問有答。問中先領問。一往似問如來虛空佛性三種有何差別。尋下答意。正是問此三種與一實。諦有何差別。佛答有三。一倡兩章門。二釋。三結。初倡章門又二。初倡昔四諦。次倡今一實。興皇名初為實滅章門。次為滅實章門。取教為實滅。取理為滅實。亦以四諦教中之實即是實諦。若虛空佛性皆是理實。即為諦實。故名為諦。今此初倡昔四諦章者。各有三句。苦是苦境。諦是苦教。亦是苦智實是苦諦之理不二為實。又雲。除苦一句。餘二亦得判實。又但取實除兩句只用實為諦。次如來非苦下。第二倡一實章門三種皆是實。非苦者非境。非諦者非教。是實者是理。後三諦亦爾。如來虛空佛性亦爾。顯時名如來。隱名佛性。虛空取隱顯不二。所言苦者下。第二釋兩章門。只約四諦即為四別。一一諦中皆先釋實諦。實諦即是昔四諦中之實。次釋諦實皆如文。復次言真實者即是如來下。第三結章門又二。先結三法與真實相即更無異體。次從有苦有苦因下。更結是非又兩。初結三法異於四諦。故是諦實。次結三法異於有為有漏。是故是實。所言有苦即苦諦。苦因即集諦。苦盡即滅諦。苦對即道諦。問非虛非實稱為實者。非虛非實亦應稱諦。答如所問。問二義若齊何故二乘稱諦。如來稱實。答與奪之殊二乘審知是苦。又解苦無苦與其諦名。未窮理實故奪其實。文殊白佛言如佛下。釋第二據心章門。先問次答。初問意雲。諦攝倒不。如其攝者雲何得言不倒為實。若不攝者復違前言攝法皆盡。進退兩望悉皆有過。然下文具明是苦集攝。此中但明是苦諦者。偏據果報酬因之義。第三問答釋約言說章門。其中二事可見。私請準佛答文既約斷惑知是約行。文殊言如佛所說下。第四就人為問雲。二乘所說為實不實。佛不定判實與不實。約斷惑邊是實。而非常住義當不實。文殊魔說下。五就教為難。魔所說者聖諦攝不。佛答意雲。四諦之中苦集諦攝。問外道二十五六等諦為屬何諦。又外道所說四諦之中為壞幾諦。今明但壞苦集不壞道滅。何者。彼雲冥初生覺。後生五大五微等。生覺是因壞佛集諦。大微是果壞佛苦諦。二十五六為佛苦集二諦所攝。文殊師利言如佛下。第六釋約因體章門。文殊牒佛一道清淨是實諦者。外道亦云一道清淨。應是實諦。佛答意明外道但有苦集無道滅。於非滅中而生滅想者。即橫計非想以為涅槃。非道道想者。計雞狗戒而以為道。非果果想者。計於萬物微塵世性之果。非因因想者。計微塵世性是萬物因。問前雲不壞滅道。今計非想雞狗等戒。豈非壞耶。答此起橫計橫壞道滅。前則不爾。彼明二十五諦直言冥初生覺等。六諦之中但言主諦依諦。何處雲計非想之與狗戒。故知不壞道滅二諦。又問外道有苦諦者。前何故雲凡夫有苦無諦。答直言有苦境以為苦諦非謂苦智。文殊言如佛所說下。釋第七據果體章門。先問次答。問為三。一唱外道有四德。二釋。三結。此初唱有如文。何以故下釋。凡有二十四復次。計有常樂我淨即為四別。初八復次計有常。二五復次計有樂。三三復次計有淨。四八復次計有我。此初八復次計常文。在初者通以因果故知有常。二列殺生因必得惡果故常。三據能專念故常。四舉憶想據所念。五舉修習。六舉算數。七據讀誦。八據形相。皆如文。次計樂有五復次。一據因果。二據有求。三據樂因。四據樂緣。五據三品。三三復次計有淨。一據淨因。二據淨緣。三據淨器。四八復次計有我。一據造作。二據相貌。三據別味。四據作業。五據求乳。六據名字。七據有遮。八據伴類。世尊諸外道等下。第三總結外道應有實諦。佛言下二如來。答文為三。初略。次廣。三結。初文二。初非後釋。初如文。次何以故下釋非。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十五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67 大般涅槃經疏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十六   隋章安頂法師撰   唐天台沙門湛然再治   聖行品下   起卷是如來次廣答所問。破前四執文為三。一廣破計常。二略破樂淨。三廣破計我常。我是執之端首故廣破之。初破常文為三。一明外道理非。二明其言謬。三正答所問。初又三。一明非。二舉過。三結非。初文者。何故名非橫計有常。常非緣生緣生無常。然諸外道有計自然應不從緣。若自然者法塵對意而起此計。豈非緣生。是故外道悉是無常。善男子佛性無生下。二舉過即舉是對非。舊雲。當果佛性故不生滅。若是緣生即是生滅。此不應然。今是舉正以對邪計。三結非者。正是一道清淨之理佛性之性不生不滅。豈得唯作當果釋耶。以是義故故須結非。善男子是諸外道下。第二明外道言謬又為三。一論其言謬。二破其所執。三舉是顯非。初言謬者以不見佛性三寶真理故有所說謬而非真。若見此理言即真實。諸凡夫人下。第二破執。前文殊舉邪計中。第八復次執於大地形相衣服及車乘等皆計有常今破此執。一切有為不。第三顯非。善男子有為之法下。第三正答所問又為三。一雙辨色心兩章門。二偏明心無常。三偏明色無常。舊雲。總有三聚。引梵行雲。色法非色法。非色非非色法。以非色非非色為無作聚。又引聖行雲。白四羯磨然後得者得於無作。是義不然。非色非無色乃是中道雙忘兩捨豈是無作。無作有為此過非小。白四羯磨然後乃得。此受得戒不足證於中道無作。何者作與無作皆有漏善。闡提信作不信無作。若依小乘無作有漏。若依今意無作無漏。如向引戒聖行受戒無作為證。何等無作耶。彼救雲。若不許有無作義者。不文那雲言無作是爭論耶。答數人云。無作是色。論人云。無作無色。各執不同致成爭論。我今設雲有無作者終不計於色與無色況各計耶。又我設雲有無作者終不定執小有大無則無爭論。又準文只雲色之與心何以強說作與無作。若數人心是心王數隨王起。又識是心王數是想等。色有十一。謂五根五塵並無教色。論人明五根五塵四大為十四色。然此但明四大五色。下文明十一色。所以然者。互現一邊不專一處。善男子心名無常下。第二偏明心是無常。又為四。一無常。二破常執。三重明無常。四重破常執。初明無常為四復次。一攀緣異。二六識異。三六塵異。四相應異。善男子心若常者下。第二破執常四復次。一明識不應獨緣。第二六識不應異。第三所因不應異。第四謂名不應異。復次善男子下。第三重明無常五復次。一明三聖心異。二三凡夫心異。三三受心異。四三毒心異。五三外道心異。初如文。次三凡心中雲在家遠離者。身在家而心離遠。善男子心若常者下。第四重破常正是破於前八復次文還有八。雖不相對或破前或生後不破。私謂前七破前。後一生後。又出沒不同。沒四謂不破因果殺生算數形相。而賸生後已作今作非冤非親及我物他物。最後第八復次總結無常。私謂是則但有第一破第三專念。第二破第四憶想。第三破第七讀誦賸有四五六。第七破第五修習。第八生後亦是賸文名有出沒者。皆是隨宜非凡所測。我今於此非色法中下。第三偏明色是無常。又二。先結前生後。次是色無常下。正辨無常自有十句。一初生異。二時異。三味異。四力異。五形狀異。六果報異。七名字異。八壞合異。九次第生異。十次第滅異。皆舉外對辨。中間或略。前後皆對。若無常即是苦下。第二總破前五復次計樂。三復次計淨又二。先正破。後指上已答。若無常即是苦破其計樂。若苦即是不淨破其計淨。因迦葉上問已答者有三解。一開善雲。前四諦慧聖行初說苦諦明五陰皆苦。迦葉以設諸難明有樂緣樂因理應有樂不應皆苦。佛答於下苦中橫生樂想是已答竟。二冶城雲。前性品中。佛有真我之性。迦葉即十二難責覓現用。佛舉力士額珠等譬答竟。三諸師多用長壽品末迦葉問世間亦說梵天是常與佛說何殊。佛答外道。皆是竊得此言如偷牛之喻故言已答。河西記中雲。即是第七卷中已答。觀師雲。是四倒品中具說淨樂等倒。此中不復委悉但略破樂淨故指上也。復次善男子下。第三明無我以答前八復次計我。文為二。初總明無我。二正破彼執。初總唱色無色二章。次釋二章。前破常中亦先標次釋。釋之則廣此中釋章門即略。前亦就色心破常。今破我亦就色心。色非我下。釋初章門中。先明色非我。色何故非我。可壞可破故也。非色之法下。釋非色章。非色是心。心則無定從境生故。樂緣觸心心即便樂。苦及不苦不樂亦爾。既其從緣故無常無我。若諸外道下。二正破所執上有八復次。今有九復次。亦不正相對。今是隨機不同不破第一造作第四作業賸。第一專念第二憶想第七三法。是則第三破第七第四破第八。第五破第六。第六破第五。第八破第二。第九破第三。不次第者但隨舉而破應無別意。善男子是諸外道下。三結過訶責。凡舉兩譬。初小兒。後生盲。初小兒譬行非。生盲譬教非。如嬰孩唐戲終日不營家業。外道亦爾。無益苦身不成淨行故。文雲。無慧方便。次如生盲人徒聞四譬不識真乳。外道亦爾。闇信韋陀寧知常樂。故文雲。而問他言(云云)。文殊白佛下。第二明圓慧行。舊雲。破迷四諦二諦一諦之著。又雲。破前分別心。明畢竟盡淨無所住著。是義不然。前標章。說次第五行。戒定兩行尚無破著何獨慧耶。慧行被破。戒定自破。三行破者即破聖行。聖行破五行亦破。五行若破即無所修。無修即無證。無證則破十功德。此義不然當知。此文明圓慧行。文為四。一發起。二正說。三領解。四結章。初發起中。不稱四二但稱一實。何以知之。昔初教中析法四諦。摩訶衍中相即二諦。先已曾說非為希有。又非無上。今臨涅槃方復更轉一實真諦是為希有名為無上。故次第後發起圓慧。正說為二。一明不般示圓慧。二約不更示圓慧。不般又為三。一直示。二約不轉橫歷事示。三約如來虛空豎示。就直示又二。初止其雲何。二示其真理。雲何有二意。一寄文殊嗟於未達故言雲何。二難文殊為是未達。為發起故故言雲何。次示真理如文。二從善男子若計有我去。明不轉橫歷諸事以示圓慧。明不轉者凡歷七事。謂非果非因非轉非生非出非作非造。皆即事而理悉是常住。三從善男子轉法輪佛境界去。是豎結圓慧無非常住。或雲。如來約果理。佛性約因理。虛空通因果(云云)。從善男子語有二種下。是第二明不更為二。先明異故不更。次明同故不更。初異故不更者。既其兩異何得言更。異有八。一語異。二眾異。三根異。四德異。五利益異。六請主異。七所說異。八聲遍異。初轉法輪為五比丘。一陳如。二十力迦葉。三跋提。四頞鞞。五摩男拘利。今總言之。復次凡有所說下。二明同故不更。又三法譬結。初法中明同故無更。譬如下譬釋無更。凡三譬。初譬生善滅惡。二偏滅惡。三偏生善。此等義同是故無更。是故汝今下。是第三結無更。爾時文殊下。第三領解發跡。爾時世尊下。第四結初。先對迦葉。中間對文殊。今慧行竟還對迦葉善始令終。迦葉白佛下。是第二釋行名。問何故戒慧之後俱釋行名定行無耶。答初後既釋中間略無。今文為四。前佛復宗通結竟。今初迦葉問。次則如來別結。三迦葉更問。四如來開結。次第五行。此之五行本為五人有病行處說此法門。二乘之人得有修義。即聲聞緣覺如是聞已則能奉行故名聖行。又有別根性拙度菩薩。約次第修亦名聖行。若是諸佛世尊之所行者名為聖行。此結圓行。如來行之故作不治。遇與不遇悉皆得差。正結此人及此法門。古來不見此結束意。是故不作別圓兩釋。若二乘人及別根性有病行處。聞佛說者修之則差。不修不差此結次第。善男子是菩薩下。二明慧行果文為五。一倡地名。二釋地義。三明地體。四明地用。五結下地況上地。初文者。舊明慧果得二地謂無畏地。從初至六地。從七地至法雲。名自在王地。所以得二地果者。慧行斷煩惱通道疾利。今謂不然。且戒定兩行不斷惑。通道鈍者雲何。舊解。不動。堪忍。皆是初地一體異名。若其同是戒定之果。何不二地通至法雲。今明只是一地自在往生。乃是無畏用不應更開。善男子若有菩薩去。是第二釋地義。此文與十地經合。彼解初地離五怖畏。今文亦然。在名小異意義則同。不畏貪恚下。無不活畏無死畏。不畏惡道下。無惡道畏。惡有二種下。無惡名畏。亦復不畏沙門下。無大眾威德畏。無死畏即常無不活惡道畏即樂無惡名畏即淨。無大眾畏即我。具四德無五怖。是故此地名無畏地。亦復不畏受二十五有去。第三明地體文為三。初出體所入位。次善男子住無畏下。出體所證三是名下結。初如文。次所證者。此地得二十五三昧。名諸三昧王。一切三昧悉入其中。即是中道第一義三昧。總攝諸三昧。所謂俗締三昧。真諦三昧。皆來攝屬故得稱王。一諦三諦即是其體。舊言二十五三昧斷三界惑故。六地菩薩名無畏地與羅漢齊。今不用之。若二乘斷二十五有得稱王者可言其齊。既不是王何得雲齊。文雲聖行者。諸佛所行。非諸聲聞緣覺境界。何得雲齊。又六地菩薩斷三界惑。是通菩薩非此文意。諸師謬用全不相關。釋二十五三昧。具如法華玄文第四卷中。彼釋二十五名具四悉意。雖二十五無非是王。為辨異故立名不同即世界意。於二十五中。如日光月光等。即為人意。如不退心樂等。即對治意。如常樂等。即第一義意。一一三昧通皆四意。一明諸有過患。所謂三惑。二本法功德。即修三諦三昧。三結行成。即三昧成入於初地。四慈悲破有謂得入初地。即能現於十法界身。遍入諸有令他破有。古人釋此全無片意(云云)。善男子菩薩入如是等諸三昧王下。第四明地用又二。初明力用自在。次明生用自在。初力用中三雙。一依正為一雙。須彌是依。眾生心是正。二自他為一雙。內他入己化己為他。三少多為一雙可見。次生用者。初總生諸處即十界處。次別生處即是十界。壞須彌包世界。散合十方而不染游。處地獄而不苦。即地之用。善男子菩薩成就去。是第五結下況高如文。問是諸菩薩功德悉等。雲何復有高下不同。舊雲。等中等悉同無別。等中不等故復淺深。興皇釋雲。橫論一地具諸功德。豎論則有高下。橫豎亦復何定。亦如一物推倒即橫。捧起即豎(云云)。爾時眾中下是第二章歎經。經詮聖行依教奉行。革凡成聖故可稱歎。文為四。一無垢歎教。二如來述歎。三迦葉自誓。四如來述誓。歎教為二。先經家敘。次正歎教。初經家敘內德外儀。初內中有大威德者。總論無畏地之體用。威是外用德是內證。備內外德故言具大威德。大神通者。即歎外用。如自在地有吹山覆海之用。得大總持者。得二十五三昧王持諸三昧。得無所畏者備如佛說。上諸功德皆悉具足。即從座起是敘外儀。世尊下。是正歎教又二。先領佛旨結下況高。百千功德。次歎上說次第不次第別圓之教。何故謂佛菩薩不如大乘。大乘是佛母。母能生子則教可尊崇。文雲。方等力故能生諸佛。若就道不自弘。佛能說教則佛勝於教。佛能弘教此就化他。教能生佛此就自行。藏王所歎舉自行邊。時佛讚言下。二如來述歎為三。謂述釋結。述如文。釋中法說開譬合譬。開善謂譬五時教。佛合牛。出十二部經指初教。修多羅指般若。言修多羅是法本。般若是行本故。方等指淨名思益。稱歎菩薩故。般若是法華。法華明平等大慧。大慧只是般若。涅槃可解。又雲。般若始在十二年中。終則鄰於涅槃乃在法華之後。引釋論畢竟品為證。若爾修多羅是淨名。方等即法華。般若即般若。招提雲。前三明教。後二明理。前三教者。十二部即小乘藏。修多羅即雜藏。方等即菩薩藏。佛教不出此三故。後二理者。般若是因涅槃是果。行般若因得涅槃果。興皇雲。佛說法即是十二部經。學此十二即了修多羅。知諸法本即達方等。達方等故生於般若。般若生故能了涅槃。觀師雲。此並從多之少從廣至略。初歎十二部。十二部通於小大。此則是總。更別歎修多羅。修多羅又通。更別歎方等。方等未為希有。復別歎般若。於般若中更別歎涅槃一句佛性。如從牛出乳。乃至醍醐。則涅槃為最。義皆不然。何者十二部經通於大小。豈獨是小乘。又十二部謂是初者。小非初說故不可用。復何故以修多羅為般若。餘經豈無長行耶。復何故以般若為法華名不相應義雲何會。假使以般若鄰於涅槃。般若則是第四時教。復違爾五時次第。招提三教兩理者。此文是述其歎教何故喻理。縱如招提所說乃歎他經非歎今教。興皇所說乃生解次第復非歎教。藏王雲。諸佛雖有無量功德。故不如是大般涅槃。從教生解非文所歎。若觀師所說。從廣至略而為最勝。文雲。醍醐最上一切諸藥悉入其中。廣豈過此。既其是廣可不被歎。諸師皆欲包括收攝。不覺咫尺漏失正宗。邯鄲學步兩無所獲(云云)。今但依經即如藏王。聞佛說於次第之別不次第圓次第之教。能生漸行菩薩功德。不次第教。能生一切諸佛功德。歡喜踴躍雙歎兩教。佛助其喜還述歎之。若次第相生窮玄極妙更加稱美。牛者即涅槃教主。乳者戒聖行。酪者定聖行。生酥者四諦慧聖行。熟酥者二諦慧聖行。醍醐者一實諦慧聖行。如五味次第宗於醍醐。五行轉深極於一實故。言最勝最上。此即述其歎次第教。若單說實慧一慧一切慧慧為法界攝一切慧。不由次第。佛即醍醐最上最妙。一切諸藥悉入其中。如來即是人醍醐也。一實諦者是法醍醐。醍醐之人說醍醐法。醍醐之法或醍醐人。人之與法一而無二。中間諸法無不醍醐。次第一實一而無二。歎五行之一實。即是歎一實之五行。作此釋者次第歎教二義皆成。若望一期教次第者。從佛出十二部者即指華嚴。華嚴最初是十二部。修多羅者即三藏中之一藏。物不堪大即為說小。方等之教折小彈偏歎大褒圓。般若之教三人同聞專歸一實。引小歸大接偏成圓。及住方便未證小果許其通學摩訶衍道。大般涅槃尊極之教。已住小果斥廢三修說勝常樂。若爾何以不說法華。法華破小果滅化城引入寶所與涅槃同。又迦葉如來二萬燈明皆說法華。以為極唱不說涅槃。今此釋迦惡世垂跡宜以異名。顯於常樂。兩教同極不言法華意在於此。又前番小熟者以法華熟之。後番未熟更以般若洮汰。今涅槃熟之。釋論雲。般若至法華後即此義也。又歎此教與一期教亦不相乖。戒是聖行之首。又戒廣攝如文所說。與華嚴中初照義同。定聖行正與修多羅中定藏義合。四諦慧行以大涅槃三修斥小無漏之非。與方等彈訶義合。二諦慧行真俗相即正與摩訶衍即色即空義合。一實諦慧行即涅槃教。可知一期一經次第皆成。義不相違。以是義故下。第三結歎。迦葉白佛下。第三迦葉自誓。文為三。一領旨。二憫他。三自誓。自誓為四。一誓以正報皮骨以為紙筆傳持五行。二誓以依報財力充足飽滿令得宣行。三誓以智力折伏攝受。四誓於同好傾盡三業而宗事之。爾時佛讚下。第四佛述其誓。又為三。一讚。二記。三證。此初讚也。汝今下是記。記文有三。一記超越行。二記成道果。三記轉法輪。三乃往下引證。一引昔。次證今。初舉昔中有三。一陳菩薩昔行。二者諸天謀議。三者[稫-禾+彳]試陳解。初昔行如文。我修如是下。諸天謀議。二輪者福慧也。大仙我當與汝俱往下。是第三[稫-禾+彳]試。先譬燒打磨三試。次合三試者。一說半偈試有智無智。苦知文義未盡即是有智。若不知者即是無智。二示可畏身試有畏無畏。若心堅固不生怖畏。若其浮弱即生怖畏。三從索身試其能捨不捨(云云)。半偈者。但說無常一邊。不說常邊故言半偈。有為三相何故但明生滅而不言住。一解四句偈迮是故略之。問若略何不略餘字。答此復有義。住法不顯生滅遷謝。但明始終中間宜略。問三相遷法那得有住。住即是常常即不遷。又與無常異。答言。是無常之住並三相自是無常而有無常之住。亦應有無住之常(云云)。文雲。所說空義此偈明無常那得是空。舊解。無常未是空。但是空方便後雲得空。一解不然。只無常即是空之異名。大品雲。無常即動相。動相即空相。淨名雲。不生不滅是無常義。今亦無常是不生不滅義。文雲。寂滅為樂者。涅槃之體非生非滅。今此既雲寂滅為樂。亦得生滅。生已寂滅。生為樂不。答任道者是例不任則不例。生起相滅除相正取除生除滅是寂滅樂。生是起相涅槃無生是故不例。超越十二劫者。出曜佛藏等經。皆雲超九劫。或雲。根緣不同佛為增減說之。次善男子汝今亦爾下。證今(云云)。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十六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67 大般涅槃經疏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十七   隋章安頂法師撰   唐天台沙門湛然再治   梵行品   諸師。謂梵行四心為體。聖行三品為體。引經雲。說四無量是梵天道名轉梵輪。說四諦是第一義天道名轉法輪。又師言。慧定戒為梵行體。七善悉知知即慧也。四心是十二門禪即定也。後明持戒得失即是戒也。若然與聖行何異。異者梵是化他聖是自行聖。以慧為正。戒定相成梵以戒為正慧定相成。聖是聖人所行。梵是淨道。道通凡聖。聖先戒後慧。梵先慧後戒。是為梵聖異也。又師言。因果是梵行體。梵者言淨是涅槃因。能得涅槃故以因果為梵行體。義皆不然。若四心為體。斯乃梵天道。非大涅槃。若三品為體。雖異聖行不出二乘。非大涅槃。因果為體者尚存因果。雲何名淨非大涅槃。若非大涅槃是誰梵行名義無取故皆不用。今言梵者名淨。淨義有三。謂淨淨。不淨淨。非淨淨非不淨淨。雲何淨淨。所謂七善四無量心三品六念。如是等法悉是出世涅槃淨道。今以梵行遍淨諸淨。文雲。誰是一切諸善根本。當言慈是。是名淨淨。雲何不淨淨。我說是慈有無量門。所謂。神通。調象。調狂。治眼。治創。慈游世間悲入湯鑊。慈善根力無所不現。使諸不淨悉皆得淨。是名不淨淨。雲何非淨淨非不淨淨。所謂大乘大般涅槃。非因非果非自非他。非染非淨畢竟清淨。即是如來常樂我淨。文雲。慈若有無是有是無是聲聞慈。慈若有無非有非無。如是之慈是如來慈。如來慈者乃是非淨淨非不淨淨。若此三慈縱橫並別。非妙非淨即一而三即三而一。不可思議。乃得名為清淨梵行。從三得名名梵行品。文為二。初明梵行。次歎經。初梵行為三。先七善。次四心三持戒。初七善中二。初徵次釋。釋中三標釋結。標則標章。唱數列名。此七善者。前三通自他。次兩專自行。後兩是化他。若旁正言之。正是化他旁是自行。釋中二。初明別七善。次明圓七善。別七善中即為七章。初釋知法者。法通自他。以知法故能自行化他。此章亦有標釋結。初標如文。次釋中二。先列。次釋。釋中十二部經為十二段。初雲修多羅者。舊雲。無翻五義訓釋。或雲。契經是用此代彼。或雲。契經是正翻。開善雲。但通無別。莊嚴雲。有別即是偈頌長行。引成論雲。祇夜頌修多羅。祇夜者。具足應雲路伽祇夜。祇夜翻為句亦云頌。開善雲等句。莊嚴雲等頌光宅雲重頌。是頌長行之偈。受記者。梵雲和伽羅那。論雲解義經。此翻受記。即授六道三乘等記。伽陀經。一雲不等句。二雲不等頌。三雲直偈。即孤起偈。所言除修多羅者。除別相被頌長行。又言及諸戒律者。又除戒律中有此偈。知前有長行。無長行者即是孤起。優陀那。論雲。無頌之長行。經雲。無問自說因緣。此偈出法句。尼陀那論雲。本末次第即因緣經阿波陀那。論雲。即譬喻經。伊帝目多伽。論雲。一竹伊帝目多伽。開善翻如是語。莊嚴翻為本事。言我所說名界經者。各有界別。欲明各有封印。名如是語。闍陀伽。論雲本生。然本生本事不異。即合第九為本生。第八為如是語。開異者第八名本事。第九名本生。毘佛略者。論雲廣。今經方廣。亦云鞞佛略。直廣是小乘中名。方廣是大乘中名。阿浮達磨即未曾有。優波提捨。即論義。亦云大教。亦云解義。大乘中沒解義名。光宅。以前和伽羅那名解義。謂解受記義(云云)。菩薩若能下。是第三總結。次釋知義者。即知十二部經所詮之理。今明此解極略應言解十二部經空平等義。又於一句解無量義。又解畢竟清淨義。若解三義義勢則周。第三知時。如是時中任佈施善即是化他。餘句多是自行。四釋知足下。兩善是自我。五自知者。諦視善不善。如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六雲何知眾下。兩善皆屬化他。知眾者應備知十法界眾。文中略舉人及二乘。於一一眾施三業化。但略舉身口。又化他多用身口。少用意是故略之。七知尊卑者。應備知十界尊卑。文亦簡略。不信是闡提。即地獄界。此則極卑。不往僧坊。無事中福德。即餓鬼界。不禮拜是憍慢。即畜生界。不聽法不受法訓。諂曲很戾即修羅界。不至心聽散善不專即人界。不思義者雖至心聽不能思義是天法界。不能修行。但有聞思。無有修慧。是二乘方便道淺劣皆卑。但求小乘無大志願。雖復發真此亦為卑。若求大乘此乃為尊。次第相望乃至圓別。是佛菩薩界。如是節節迭為尊卑。善男子去。即第二明圓七善舉兩譬者。如意珠譬圓生善。甘露譬圓滅惡。一善一切善無善不備。一滅一切滅無惡不除。故舉兩譬。先譬。次合譬可見。次如是下合譬雲。於人天中最尊最勝。若直以世人天解者未為允當。於賢聖人天中尊勝乃應合文。善男子是名下。第三總結。能具七善即梵行中之一品。第二明四無量心者亦名四等。無量從境。四等從心。何者前境非一故名無量。在境雖多。我心一相故名為等。通而為言。境亦名等。心亦無量(云云)。文為二。初明四心。後明心果。初辨四心又二。先明次第四。後明圓四。次第又三。一略標。二論義。三領解。初標如文。次迦葉下論義。先問次答。問開五難。一難四心應三。二難四心應一。三重難四心應三。四難四心應二。五重難四心應一。合而言之亦成三難。第一與第三難四令三。第二與第五難四令一。第四一難難四令二。且依經文而分五難。第一以兩心無異同能治瞋應同是一。喜能與樂捨能除癡。是故但三不應有四。慈有三緣下。第二皆同有三難令唯一。先唱三緣。次釋三心。三緣深淺但為一義。然約境雖異緣心無別。如緣貧窮即眾生緣。知此貧人應須衣食即是法緣。若知眾生須知如來受第一樂。則無所須即是無緣。能緣既一不應有四故只是一緣五陰名眾生緣者。五陰從何而生。緣所須物而施與之。是名法緣。若緣如來不須此物。即是無緣。欲明緣境心遍。乃至上緣於佛況復餘境。慈之所緣下。第三舉三緣難。眾生境淺法空則深。無緣兩無是故極深。既有三緣寧得有四隻應有三。成論人云。緣生是生空。緣法是法空。緣如來是平等空。此失文意。文雲。緣眾生者。緣於父母妻子願與其樂。何時雲空。人有二種下第四難。人有二種。見行利根。愛行鈍根。利人好瞋為教鈍者。十遍不解是故生瞋。為此義故須修慈悲以捨瞋心。鈍見利者恆生嫉妒。所以令其修於喜捨即除嫉妒。若爾只見有二不應有四。夫無量者下。第二以名字離合作難既言無量豈得唯四。既其但四不應無量。若無量者唯應是一。次如來答為二。先破定四之執。次答無四之難。初有三。一明教門廣略不定。二明反常不定。三明治惑不定。既其不定何必須四。初約十二因緣不定為答。或十一乃至二一因緣。隨機利益不可為定。除生一法者。河西雲。薩遮尼揵。聰明鍱腹。頭戴火冠來至佛所。其心高逸不聽佛法。密跡杵擬怖方聽法。其父是梵志母是尼揵。俱共出家。以從非法父母生故。唯此為恥。餘無所憚佛將護之。故除生一法唯說十一。為迦葉說。以辟支根利復無忌諱。具說十二。善男子如來方便下。第二反常不定。或謂口密不定。佛實具足常樂我淨。亦說無常不淨。生死實是無常不淨。亦說常樂我淨。善男子或有眾生下。第三治惑不定。謂身密不定。作轉輪王施財是捨。與五欲樂是喜。作僕使趨走是慈。訶諫是悲。善男子是無量下。第二答無四之問。又二。前總後別。總又二。初舉二事。次總非前問。舉二事者。前舉體異。次明用異。初體異者。得報不同。慈得遍淨。悲得空處。喜得識處。捨得不用處。處異故治惑不同。如是無量伴類下。第二明用異者。貪取人物。慈與人物。瞋與人苦。悲拔人苦。嫉忌人樂。喜與人樂。癡長憎愛。捨亡愛憎。以是義故下。二總結前非。非一者非第二第五。非二者非第四。非三者非第一。第三如汝所說下。第二別答五問即為五章。此初答第一治惑難唯三無四。今明。雖同治瞋。瞋有輕重。是故成四。有六復次如文。是故迦葉是無量下。答第二同緣難。治惑不同伴類有四。何得令同。有三緣但共為一。復以器下。答第三淺深難。難令有三。今明隨用有四。豈逐行為三。或言器是境。以行分別下。答第四據人利鈍難。欲明雖有兩人而有四行不得為二。以無量故下。答第五名字難為二。初列四章門。次廣解釋。欲明無量有四句。何妨得有四種無量。迦葉白佛下。第三領解如文。世尊頗有菩薩下。第二明不次第即圓四心又二。初料簡小慈。次顯大慈。此之大小小亦不小。不可以凡夫為小二乘為大。二乘為小菩薩為大。何以故凡夫二乘俱不住於大涅槃故。今以次第慈為小。不次第慈為大。此兩俱住大涅槃故。有人。以似為小真為大。此亦不然。次第似真俱小。不次第似真俱大。故簡小有兩問答。初問有菩薩住大涅槃有慈悲心。非是大慈心不此正問次第梵行。次佛答為三。一唱有。二釋有。三結有。初倡如文。次釋有中二。先出境。次明觀。初境有九品。冤親中人各有三品。或謂中人唯一但七。中人於我無冤無親不須開三。一往如此。然此中人不無愚智貴賤之殊。故可分三便成九境即有九慈。次是菩薩下正明修觀。若全未修。但欲與其三親三樂三冤三苦。三種中人不與苦樂。若初修慈。於三親中與三品樂。於三中人與三品樂。於三冤人上冤與下樂。中冤與中樂。下冤與上樂。第二修時。上冤與中樂。中下兩冤與其上樂。第三修時。三冤併與上樂。未是親中三種之樂。第四修時。即以中人下樂併與三冤。第五修時。以中人中樂併與三冤。第六修時以中人上樂併與三冤。第七修時。以三親下樂併與三冤。第八修時。以三親中樂併與三冤。第九修時。以三親上樂併與三冤。是名上冤與增上樂。爾時得名慈心成就。又直取三品樂與九種境。初入觀時三親與三樂。第二時中親與上樂。下親與中樂。第三時下親與上樂。第四時下中人與下樂。第五時下中人與中樂。第六時下中人與上樂。第七時上冤與下樂。第八時上冤與中樂。第九時上冤與上樂。是名慈心成就。今文中但略有四番入觀。初番三親等與上樂。此總三親以為一番。別開三冤以為三番。若明修觀實有九品修習不同。而今文中但明三品。善男子是名得慈下。第三結有。世尊何緣下。是第二番亦先問。次答。答為三。一倡難成。二釋。三結。初文但次何以故下釋先法。次譬凡舉四譬如文。惑彊慈弱不得名大。達惑慈成方名大慈。以是義下第三結。善男子菩薩住初地下。是第二顯大明圓四心方是大慈。文為二。一明大慈。二明虛實。初大慈又三。一正明大慈。二明兼用。三明善本。初正明大慈又三。謂倡釋結。初倡如文。次釋中意者。上來於上冤與上樂。未於闡提與其上樂。今此圓慈。緣於闡提。但見實相不見其過。故不生瞋方是大慈。三結如文。善男子為諸眾生下。是第二明慈兼用者。若慈但與樂悲唯拔苦則非兼用。今明慈亦拔苦悲亦與樂。捨中亦二如文。唯四無量心下。第三明善本為三。初為六度本。次為發心本。三自相本。迦葉白佛下。第二明虛實開善謂為實觀亦先問。次答。問為三。一奪難。二縱難。三遮難。初奪難者又二。先法。次譬。初法者明雖欲拔苦實未拔苦。皆是虛言。雖欲與樂。實不得樂。此是假說。次舉譬顯。亦如比丘作假想觀。觀羹為薉而實非薉。雖言與樂實不得樂。世尊若非虛妄下。第二縱難。縱有實益何以不見得安樂者。若實與樂今佛菩薩無量無邊。何以不見與眾生樂。若當真實下。第三遮難。佛若答言是虛無實如來亦由往昔行慈得為梵主。最勝最上何得無益。是故遮雲。不得無益故名遮難。次佛言善男子下。答前三難。初答遮難。次答奪難。三答縱難。初答遮難為二。先歎其遮。次正答。答中四偈為三。初一行明大慈。次一行大悲。三兩行格量。實能與樂功福無量。善男子夫修慈者下。二答奪難。又二。初倡真實。故舉聲聞假想之非。顯菩薩是實。雲何知耶。第二廣明是實。又五。一實能轉境。二實能治惑。三實能善本。四實能遍諸法。五實不可思議。初為三。一倡。二釋。三結。初如文。釋中意者。解此有二。一實能轉境。二但能令見。若轉金為土則可實轉。若令眾生為非眾生但能令見。一師雲。經雲能成。雲何二解。菩薩非但能轉金成土亦轉眾生成非眾生。非眾生者即是草木。轉非眾生成於眾生。若言眾生本來虛妄無所有者。當知眾生有非眾生。若言諸法有安樂性。即非眾生亦是眾生。情與無情有性無性準此可知。私問。若眾生與非眾生實更互轉。情作無情無情作情是義難信。若不實轉聖力徒施。總而言之只是諸佛菩薩。自既依正。不二而二二而不二。能令眾生亦復如是。此則永轉。若暫轉者。不無斯義。亦令轉者不自覺知。況復慈即如來如來即慈。慈即佛性佛性即諸法。敬請後德思之思之。復次善男子下。第二明實能治惑。又三。謂倡釋結。舊雲。四等但是功德猗樂相伏非究竟斷。此中四等即是般若即是能斷。復次善男子四無量下。第三明實為善本。又二。先明能為大乘善本。次明能為三乘善本。初又二。初明通為一切善本。次明能為佈施之本。初文可見。善男子菩薩下。二偏明為佈施之本。又五。一正施本。二無相為得。三有相為失。四明一心即四心。五廣發誓願。初明施本舉八事。為下八事作本。如是施時下。第二明無相為得。又三。初總。次別。三結。初如文。次別中雲。不見因果者。施時是因。得報是果。得果是常。不得是斷。菩薩皆不作如此施。三雖復下結如文。善男子菩薩若見下。第三明有相為失為三。法譬合。法如文。譬中。人譬淺行菩薩。箭譬慳起。眷屬請醫譬知識勸施。言且待者。譬不肯時施。我當觀者。取相分別。毒箭誰射。譬分別福田若持若犯。何箭竹柳。譬分別施物何物可捨何物不可。所有毒者。譬執施之人竟不知施。而命終者。既不得施為慳所蔽斷善根命。合譬如文。復次善男子下。第四一心即四。顯圓慈相。明行施時具有四等。施時生慈及以起悲施時心喜施已是捨。菩薩於慈心中下。第五廣發誓願。凡有八重。初明施食乃至燈明。初三如文。第四施衣雲離身一尺六寸者。一依理雲。裂諸見衣除十六知見。二依事雲。面各四寸即一尺六。第五施華香中雲無戒者。是無戒之戒非是不受及受不得之無。華嚴雲。如虛空戒無所依戒。大集雲。無所住戒見住戒非故。言無作戒者非是非色非心之無作。乃是此戒。不作生死涅槃之戒。餘如文。善男子一切聲聞下第二為三乘本。又三。初明三乘。次一切法。三總結。以此章用慈攝一切法無法不遍。圓慈之義轉更明顯。然善本者。即是利他。利他之中慈悲最勝。初文即是三乘。菩薩摩訶下。第二別列一切法。不淨與出入息即是二甘露門。七方便者數師雲。一不淨。二別相。三總相。四暖。五頂。六忍。七世第一。論師雲。一色苦。二色集。三色滅。四色道。五色過。六色味。七色出。三觀處者。謂苦無常無我。此小乘名。若大乘者。觀十二因緣苦業煩惱。以為三觀。又瓔珞雲。明三觀者。二諦觀。平等觀。中道第一義觀(云云)。無爭有三解。一雲。慈心成故無爭。二雲。空解明故無爭。三雲。隨心覺照與物不爭。本際智者二解。一空解為本際故。阿若憍陳如。名了本際。二以邊際智。緣延促自在為本際智。以是義下。第三總結。善男子能為善者下。是第四實遍即是諸善。亦是遍於一切善法。明圓慈轉顯。又二。先明即大乘諸善。一十五句。次明即小乘諸善。有十六句。初十五句。句句中皆結是如來慈。慈若無常下。是第二遍小乘善法十六句。亦句句後皆結是聲聞慈。善男子慈若有無下。第五明實不可思議。又四。一歎大慈體。二歎行慈人。三歎詮慈教。即大涅槃。四歎說慈主。初歎慈體。舊有三解。一雲。眾生慈緣有。法緣緣無。無緣緣非有非無。二雲。初地至三地。空心多故是無。四地至七地。有心多故是有。八地至十地。有無並觀故雲非有非無。三雲。同據佛果妙有故是有。無生死界故是無。冥真故非有非無。今言不然。緣五陰法如何是無。若是無者即應入真。既不入真何得是無。有若是無。無緣何異。又初地至三地。豈一向空。又非有無豈皆佛地。今文歎於行慈之人。但行慈者皆有雙非。不必唯佛此乃正明梵行中意。若緣淨淨是無。若緣不淨淨是有。若緣非淨非不淨。是非有非無。不並不別。又緣於三諦。緣真故無緣。俗故有緣。中故非有非無。中論雲。因緣所生法。即空即假即中道義。問四句是戲論何以釋經。答定性四句即是戲論。假名四句非是戲論。菩薩住於下。第二歎行慈人。是大涅槃下。第三歎詮慈之教。諸佛如來下。第四歎說慈之主。迦葉白佛下。第三追答第二縱難。前難雲。慈悲若實應有利益。故更牒問請答。還復進退兩難一就實修慈為難。若佛實修應與眾生。何以眾生不得慈益。若慈不能與眾生益。慈即無用。答又三。初明實有益。二引事證。三結歎不思議。初又三。前倡有益。次善男子下釋益。三以是義故下結益。初如文。次釋益。若定業不轉則不得益。若不定業則得益也。雖是定業若修善者還成不定。如定壽八十此不可轉。若中間非橫慈即益之。雲何定業。如初興殺起重毒害。殺時決定殺後暢快。並起恚心。此業即定則不能與樂。若不定者慈能與樂。問業自不定自應得樂。何須慈與。答業雖不定或轉成定。若得慈益轉重為輕。見虎豹等自然生怖者。喻行慈者人見生喜。善男子我說是慈有無量門下。第二引事為證。凡舉八事慈運神通以救眾生。初事中文雲。謂呼是血者。有三解。此是十二年前未制壞色故純著赤。二雲。五部不同。十誦一衣三種雜點。五分四分三隨著一。謂青泥木蘭。木蘭赤色。三雲三色。衣中一衣即用三色點之。如大豆許。但諸弟子併著點衣但其點雖小遙望猶赤。次五事可見。第七事初雲憍薩羅捨衛者。或有言是一國異名。或雲。憍薩是附庸國。其國有賊故波斯遣兵。善男子下第三結歎。夫無量者。不可思議乃是通歎菩薩所行。不可思議歎次第慈。諸佛所行即歎圓慈。是大乘典即是歎教。皆不思議俱會一圓。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不可說不可量。   梵行品之二   起卷。是第二明四心果。又為二。初明三心極愛地果。次明捨心空平等地果。舊二解。一雲。三心未成但共一果。一心已成獨得一果。二雲。三心同是有行故共一果。一心空行獨得一果。義皆不然。三心未成何以得果。又四心同緣眾生。同緣於法。同是有行。同緣無緣同是無行。有無既同三一應等。今亦一往別圓兩判。別者即理而事。慈悲喜三與愛相扶故制一果。捨心扶空故獨一果。若圓判者。上明一慈即悲喜捨。圓慈即遍一切諸法。無法不收果豈隔別特是文略亦是互現(云云)。一子地文為二。初明地果。後論義。初先倡章門。次解釋初文。舊雲。是性地。二雲。八地已上。三雲。是初地。今明不然。先明聖行即是自行已雲初地。此明梵行即是化他。先之自行已入初地化他何容但是性地。何容超至八地已上斯皆若過若不及。正是初地證化他果。雲何此地去。是解釋。先標兩章。謂極愛一子。然極愛故一子。一子故極愛。不應有異。而今分別。極愛就心。一子就境。子非我內故言外境。次釋中凡舉五譬。初譬釋極愛。四譬釋一子。結判分明。初如文。譬如父母下。第二譬菩薩見諸凡夫起惡。因是生悲。如人小時下。第三別譬發心學人起於取著。土塊等譬五陰。下文合雲。身口意業。左譬實智。右譬權智。又左譬定觀。右譬智拔。捉頭救其身非。挑出救其口過。譬如父母下。第四別譬眾生感於苦果。故言同生地獄。譬如父母下。第五通譬救因果。迦葉白佛去。第二論義。兩番問答。初番論義。次番領解。初中先問次答。初問為二。一直申不解。次若諸菩薩下。正是論義。或雲五難。或雲三難。一難殺婆羅門。二難罵提婆達多。三舉須菩提為況。初殺婆羅門。又三。一何故殺。二應護念。三何不墮獄。若使等視者。是第二罵調達。三舉須菩提小乘況大。小乘尚乃護生若此。況佛果滿猶有殺罵。若慈何故令人增長煩惱。汝今不應下。第二佛答。答前三問。但不次第。初答況難。次答殺難。三答罵難。問何故不次。答只是逐近何必須次。是例甚多。然況難最劇。何者說師無慈不及弟子。是故前遣仍訶責之言其不應。先總訶。次舉七事。別別訶之。初言蚊嘴者。鳥口尖者曰嘴。蚊口似此。以類名之。中五可見(云云)。最後文中更有多事。於中雲寧與毒蛇等。總寄迦葉誡制愚蒙。善男子如汝所言下。第二答殺難。還酬三意。今初答何故。殺而實非殺。廣舉六度。文為三。先牒問。次正答。三結。實不殺汝向所問下。酬其護念問亦三。先牒問。次我時已得下。是正釋上迦葉問。未得不動地時得破戒不。佛答言得。此中答雲。殺時已得一子之地。二文雲何。一解雲。上問家。問未得。佛答雲。得地及破戒。二解雲。上言未得未得於真。此中言得即得於真。舊解雲。是見機殺故雲無罪。河西雲。一大悲心恐其墮獄。二為護法。其既謗法。是故殺之令免謗罪。三為滅邪見。四生其信心。作此觀之亦似實殺。興皇雲。是示現殺。如前童子盜聽。如後罵於調達。今問若是化殺豈有地獄三念。甘露十劫之事。若皆是化。如來所作為利益誰。若俱非化。童子死已後生何處。故知二解不可偏用。若得意者理在其間。三以是義下結。善男子若人掘地下。三酬其不墮問又三。一更反問。二迦葉答如文。佛讚下第三正答。又三。一歎述。二簡內外諸殺。三會通所問。此初歎述。明噁心殺草尚得罪者。若無噁心殺人無罪。婆羅門法下。次簡內外。初簡外殺如文。佛及菩薩下簡內。善男子若有能殺下。第三會通。言殺無罪者。下文雲。施一闡提得千倍報。施一餓狗得百倍報。而此中雲殺闡提言無罪者。互明與奪。若據闡提現在無善。害之無罪。過去五戒感報人身。勝於畜生故報千倍。汝上所言下。第三答其罵難亦為三。牒問。正釋。結會。初如文。次釋中引昔七事為證。又為二。初總略述意。次如我一時下。別舉七事。我於爾時下。三結會所問。迦葉白佛下。第二領解。又二。先領。次述成。四味者即四諦味。出是出苦味。離是離集味。滅道如文。迦葉白佛下。第二明捨心果。文為二。初明空平等。二辨知見。所以然者。即寂而照。即空而有。即實而權。上三心果。即事而理。而後結雲諸佛境界。即事而理。與今互顯。初又三。一明平等果。二辨空義。三明利益。初文先問後答。答中二。初略明空門果。後廣明空門果。歎須菩提者。於聲聞中解空第一。舉小況大以明地體。舊有二解。一雲七地。引經雲。七地能入寂滅。二雲八地。空有並觀故是平等。今雲。初地與一子地。理同能異。故立別名。何得淺深。例聖行中戒定之果。同在初地。善男子下。第二廣明空門果。又三。法譬合。初法說具明人法二空。不見父母等即是生空。不見陰界即是法空。而復言眾生壽命者。更牒前生空。次譬如虛空下。舉事空為譬。一切諸法下合。迦葉白佛下。第二廣辨空門義。又二。先問。後答。答又三。一列十一空章。二一一解釋。三結。初文者。若大品明十八空。或論七空。今處中說故但十一。然大品廣空而略性。此經廣性而略空。總其二經互顯其美。菩薩雲何下。解釋十一空。舊有二說冶城雲。前六空是互無空性空。下五空是任理空。任理是真諦空。互無是世諦空。莊嚴用之。開善皆是理空。而廣斥冶城。仍分為四。初六是假名空。次二是實法空。次一是平等空。次二是佛果空。以修行有漸故。觀師雲。此十一空皆是破病。引釋論雲。如藥有十一破十一病。空十一有名十一空亦得皆明理。亦得言前八是破病後三是顯真。今明羅列十一。界分不同即世界。緣宜十一說之生善是為人。治十一病是對治。聞一一空即能見理是第一義。通方融治豈應定執。私謂經論不同不逾四悉。該括漸頓融通顯密豈逾於斯。此十一空即為十一段。初文明內空雲無外法外空無內法。冶城呼為互無空。開善明外空時例解內法亦空。內空時亦例解外法亦空。知有為是空時例知無為亦空。知無為時有為亦空。有人評此二解。謂冶城於文為得於理為失開善於理為得於文不便。有師言。待內明外既無內即無外。此還扶開善解。文解內空無有常樂三寶等。後文又雲。如來法僧不在二空。解言。前雲無者。無理外橫計。後言不無者。即理內正法。若釋內外空作互無釋。極不相應。若作相待意則易見。既待內外得離內外以為二空。既無內外即無內外合為一空。有為空者。如內外空。無為空者。而言佛等四法。非有為非無為。即中道正法。無始空者。一雲。破外道冥初。故言無始。二雲。遠討其根無初來處非今始空始破。明無無無有始。性空。一雲。破性說性空。二雲。本性皆空。如貧窮人一切皆空。舊雲。從眼生滅去。就法空明第一義。從何等去。就人空明第一義。開善雲。何得用於淺近生法兩空釋大涅槃。又諸經無不前明生空。何故此中前明法空。觀師雲。眼生時無所從來即不生義。滅時無所去即不滅義。還是中論兩不之義。若眼是有不應本無今有。已有還無。推其實性無眼無主。推一切法亦應如是。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十七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67 大般涅槃經疏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十八   隋章安頂法師撰   唐天台沙門湛然再治   梵行品二之餘   問第一義空何得有業有報。答此寄有以明無。寄無以明有。不有不無即第一義。空空者為三。謂歎釋結。歎者。此是凡小所迷沒處。是有是無。正釋也。一雲。是有是無是二章門。後言是是。還牒上兩是。又言非是者兩是皆空。二雲。上明有無兩境皆空。下明權實二智皆空。是是即權智。非是即實智。今更作三句責。為空境名空空。為空來空智名空空。為空來空能空之法名空空耶。若直空境空智此猶是偏。未得名圓。若將空來空空乃是圓。正中道之空。大品雲。一切諸法悉皆是空。是空亦空。有兩師不同。一雲。一切法空者空猶未妙。今更將空來空此空。二雲。不爾。前一切法已是妙空。今空亦空只能空之法亦空。河西同後解。故雲。或謂萬法雖空而智體不空。遣破惑情故曰空空。是有亦空。是無亦空。下句即雲。前計既空智不獨有。真悟之心理無並照。雖無並照遣義可知。有漏空無漏空人多重。無漏空將有漏空輕。有漏空無漏空。二空體一豈應輕重。萬法既寂智體又空。蓋謂妙空非二乘所及。有人言。大空即般若空者。色大故般若大。釋論解大空有事理。事者。東方空乃至十方空。理者。即涅槃第一義空。大品指涅槃。涅槃般若更互相顯。今約三諦釋十一空。內空者真諦空。外空者俗諦空。內外空者即二俱空。有為空者生死俗空。無為空者涅槃真空。無始空者三諦相即不見元祖名無始空。性空者三諦體性。本來自空故名性空。第一義空者。真即是中中即是真。名第一義空。空空者。一空一切空。大空者。三諦俱空。後歎文。亦約三諦為歎。三諦相即諸凡小聖所迷沒處。是有是無者。雙照二諦故言兩是。一一諦悉備真中故言空空。是是非是者。單照一諦即具空假。空故是是。假故非是。即備中道故言空空。若雙若隻若三若一。皆不可思議具足無缺。故非凡小所議。善男子菩薩下。第三結歎。我今於下。第三明利益。又二。一明悟空。二住是地已下。說功能即是前離後得之意。善男子菩薩住是地中去。第二廣辨知見。知見廣遠良由空寂。亦是即寂而照。文為四。一明知見。二無所得。三會通。四結歎。即寂而照故明知見。即照而寂故無所得。得無所得其性不二。是故會通。此法奇特是故稱歎。初文為二。一知十三法。二得八種知見。三得四無閡智。初文雲。行即是心。緣即是境。性即是內相即是外。親者為因。疏者為緣。復次知而不見下。第二明八知見。一知非處。二知是處。三知共行。四知因果。五知轉障。六知佛性。七知二諦。八知二智。知外道邪法。是知非處。知善惡報是知處。知常無常四德等是知共行。求大乘是知因。到彼岸是知果。身戒心慧是知轉障。佛性為三。一據凡夫。二據十住。三就諸佛。不知不見是知真。亦知亦見是知俗。惠施等是知權。不見所施等是知實。迦葉白佛下。第三明四無閡智。又二。前問。次答。答為三。一章門。二釋。三料簡。初如文。次釋為五。一就世諦釋。二就出世釋。三就無著釋。四就譬釋。五就往因釋。初世諦釋者。法者。知法及法名字。義者。知法下義及名下義。詞者。音聲清雅分別了亮。樂說者。能宛轉變換無窮無盡。隨字論者。定其文字善識字體。正音論者。正其音詞分明切齒。闡陀者。法句論亦言合聲。如合聲唄。河西雲。即是此間詠歌聲也。又言。唯是外法未必全爾。乃是偈聲通於內外。復次下。次就出世釋者。知三乘義悉皆歸一。三就無著釋為二。初釋。次論義他雲。是遣執釋。今依難意為無著釋。迦葉下論義。先問。次答。初迦葉難意雲知即是著。佛答。以無著故知。四就譬釋中。初舉六譬釋法無閡解。還指六譬釋義無閡解。言地持者。持眾生非眾生。勝鬘雲。大地持四重擔。謂山海草木眾生。彼廣此略。山取壓地地取安山互相持故。眼能持光。有二解。優樓迦計。眼光與意合時能見借此為譬。二雲。非借外義。眼有清淨四大之色。因外光能見。善男子菩薩下。五就往因釋。善男子聲聞緣覺下。第三料簡。又二。初料簡。後論義。初為三。一明二乘無無閡。二別釋。三總結。初如文。次別釋中。先釋緣覺。次聲聞。迦葉下二論義。先問。次答。答為三。一正答。二開昔權。三顯今實如文。迦葉白下。第二明無所得知見。又三。一明無所得。二引偈證。三無得而得。初又三。一問。二答。三領解。問又三。初領指前文。前文。已遠故言梵行。次菩薩知見下正難。三雲何如來下結難。佛答又二。初歎其問。次正答。又二。先正答。次結正簡邪。初正答中凡十復次。得無得相對。得者非謂得中之得。乃是無得之得。此無非是析滅之無。是體達無。十對者。所謂得無得。倒無倒。智慧無明。涅槃諸有。大乘小乘。方等三藏。真空生死。常無常。真空五見。菩提二乘。次善男子汝之所問下結如文。大品明諸有二者。是有所得。諸無二者。名無所得(云云)。迦葉白佛下。三領解又二。有領解有得益。次引偈證者。如來上雲。於此正在雙樹。雲何更指雙樹。解言。直是語法未必別處指此雙樹。二雲。見聞不同寧有定所。假使異處指此何妨。此偈是第二出釋得無得。文為二。一舉偈請問。二釋偈為答。答為三。一別釋。二總釋。三結釋。別又三。一略標。二重問。三正釋。釋中二。先誡許。次正答。答中凡有八番。前六番正釋。後二明不果得說。一一併前釋上半。後釋下半。又須望下總釋之意。舊釋此偈。本有煩惱即是昔本。今無涅槃即是昔今。不得雲是今日之今。何者今有涅槃故。若天魔梵說言如來有煩惱者。無有是處。此乃今日佛果不為三世所攝。如此釋文一往得去不遣他難。只為昔日有無。無常後乃是常。還是本無今有。焉能遣疑。興皇雲。本無今有皆是隨緣。本有煩惱非有說有。今無涅槃非無說無。若天魔梵能解此者。說言如來有煩惱者。無有是處。遣難釋文二塗俱了。今謂乃是總答中意。若別釋文猶自未去。此之偈意為化眾生。眾生唯作善惡之見。謂昔有惡今則有善。二乘作真俗不一之見。菩薩作三諦各別之見。文殊作三諦相即之解。亦是四門四悉等解。豈可只作如上諸人一種解耶。私謂如來自作八重解釋。佛意乃將此八為式。當知其義遍一切法。若如諸師各一種見。佛何不唯一種釋耶。欲許諸師一一皆是。若欲非之假使諸釋寧得佛意。略如章安四悉故悉是。離悉故俱非。故知四出則四是。各計亦四非。四非故一切俱非。四是故八番皆是。故更總釋以總冠別方稱佛旨。四悉四門具如前釋。如來普為下第二總釋。總成前意故知言有不有。言無不無。皆為利益。悉皆無定。隨國土人其相不同。是故輕重犯不犯異。善男子一切世諦下。第三總結釋。皆以生死為世。涅槃為第一義。有時說世謂第一義。或說諸法空寂即是生死。謂說第一義。或說妙有常住即是第一義。人謂是生死。如來說空欲明不空。說有欲明不有。眾緣皆作有無之見。善男子是故汝上不應難言下。第三明無得而得。又三。先標。次問。三答。初標如文。次問中二。先問。次難。初問者。若有得應是無常。自有法譬合。夫道者非色下。次難。若常則應無得。三佛答為二。先答初問。次答後難。初文先汎明道有二種。常道雖得而非無常。道與菩提悉皆名常下。第二正答。今雲。道定圓常本來有之。為惑所覆斷惑復本。義言其得得而是常。次善男子道者雖無色像下。答後難為三。法譬合。初法說。次如眾生心下譬說。然實是常。能修者得不修不得。善男子見有二種下。第三會通又為二。一會通二論義。初會通者。會前所說知見等法。皆有似真。似是相貌了了即真。真又為二。一菩薩了了。二如來了了。此下盡卷是會通兩章如文。   梵行品之三   起卷。是第二論義有問答。問為二。一問同世間。二問異世不知。答為二。先正答。次結。初答為三。初明異世間。二明同世間。三非世非出世。異故即世間不知。不知十二部經。或同者世間橫計微塵等生。計世界有邊為終。無邊為無終。皆墮斷常。舊雲。無始無終有兩解。一雲。無始無明。全無始終。二雲。無始無明。有始有終。無有一始。在此無始之初者。故知有始而復終。於佛果此之兩解。同於此中橫計斷常。十一空中明無始空。為破此始亦破此終。於如是事下。第三明非世出世。若菩薩知謗言不知。即是謗人。言無菩提。即是謗法。次結如文。爾時迦葉下。第四說偈結歎。他雲。初半行歎大慈。次一行半歎大悲。後兩偈結歎。今謂初半行如前。次半行歎大悲。次世醫者一行半歎大喜。喜之所離故言不發。喜之所得故言甘露。眾生既服下半行是歎大捨。次一行結歎如文。說是偈下是第三明戒為梵行。開善雲。前明深梵行。此明淺梵行。是義不然。以戒為本故能化他。就文為三。一持戒。二護法。三六念。以持戒故能護法。以護法故能修念。次第相成法爾故也。持戒為二。初略明持戒。次廣明得失。初文有問答。問為二。初領旨。後正難。難中為兩。先難同世。若世間不知見覺。菩薩亦應不知見覺。次難異世。佛答有二。先開兩章。次釋兩章。汝言有何異下。釋兩章門。先明不異即釋同章。有同有異不一向同如文。菩薩聞是下第二釋異章門。又二。先明聞經故得三法。次明三法相資。初文具明三法。皆戒為本。以修慧下。第二明三法相資。文略故但言二。初明慧資戒。二明戒資慧。迦葉復言下。第二廣辨得失。有問有答。答又二。先舉不淨持戒不能相資。次明淨戒正答問。初文又二。初明不淨。次無相資。有四不淨。一為有如難陀(云云)。二性不定。或時能持或不能持。三非畢竟不能從始至終永永長持。四不為眾生無廣大意。自局在己不兼利他。菩薩摩訶薩下。第二明於淨戒正答其問亦二。先明淨戒。次明相資。初淨中。四淨對前四不淨戒。非戒即對前無始終。戒非戒非是五戒律儀等。乃以無戒無持為戒。此是畢竟淨戒。於戒淨中下。第二明相資之力。又二。初三法相資。次五法佐助。相資中次第傳傳釋前句。於中二。初因戒故釋不悔。又有法譬合。譬有三譬。次以淨戒故下。次釋歡喜。又二。先明三相。次明悅樂。初文為三。初明持喜。二明毀憂。三雙明二義。前二各有法譬合。於第三雙明持犯中二。先譬。次合。初中牛譬經教。女譬稟者。酪缾譬破戒。漿缾譬持戒。至城欲賣譬俱求當果以因貿果(云云)。腳跌譬命終。二缾俱破譬身壞。憂喜譬持毀。漿缾者已□□糠□□□鈴□□□□□□□示橖□□□□□□□凌`□□覮襑□□□□楖□□□橖□□夾□□R覜□□奧□媩□□‥□□蒤□□薄慼慝□□□儻嶩□□□|詳亡□口|□□蒤若□悅懣|□飽撢a入釤鞳慼憮Uc狦Ⅶ肥翩播慼樞籠DW□鶠L□癭牶D別句V□§□警□□獨磩狣¥T□□籥大營□慦恢§□□漦稌§□□恁熟茬均憔讕a籣§檥靘S譥□朦約□籣¥□□邐□□□檦□|□莤□□□□譣‥耙薄澆虎M□¥□□□鰣|慦燴□□‥□□□□□□慦恢¥愧□□□葥□□苣§□□莨□□‥□□□諢□稌‥□擭碧□□詳□稌|□蒤熒顴□□□□閒D翩慰D刨趑t□|□□□□¥蝨趑s踩禳播╮潺慼歐晼慼潼^□□□季□艨趑諢□□鐐§□嵧□□□□□稌□耬□□□|懤□¥嵒f滎牬滿撩楚t蒨□郛d邪¥古蘆懧□□條□h□□□懥痢□滎牬滿撩耬□ョ慼慼慼情慼慼慼慼慰D□莦□□□湤□□□□□□諤□□□□¥蝨趑r□滎纖艦季¥蝦諢趨□|□諢趥間敵伙㏑說慰D蝦懨□‥□□恁歐斮邐□□□□□□該諨竇碤犖□襪□滎□|□□□□楹U§□□趑□□‥□□艦□□□□□□犖□□□□∥□|□□□□該□□□§□□□季□艨煄憫齱憮U§□艨□□諢□□鐐¥□□□窗慼慼慼慼慼慼熟鵅L湉C□□§□賢蕁□珵耤撒惃狤□□□□□那□□□□□菕慼慼慼撩滿潦□蕁□□□|詳□□□§澧□薦□□□¥□詳□□c□孱□□□□磣¥□□蜀帨驦□綈泣□□□葷□□澤薦□□□熒辣|漦□□譥□巨□□詫澤薦□¥愧□□□□恁憮U§□□□銵慼慼慼慼慰D別藥□□|□□□間慼播噶恣慼慼恁慼慼慼慾J□峞潑lS□□¥□諢窨□¥□□□□□□□韣|慦□ヾ慼L□萬□ゝD戣□□□□壕DW□攔□□ゝD婥□覤□艦學腦穌¥齱撥\□□苣§□艦莥孥□¥□コ譣|莥□□嫥□¥□阤□□孥□¥□詳□□□□□耙□□鴦□旅□□□蒨瘥鴦□□楫□潩□□¥□□艨□左犅□穌□□□滎□□□¥孥□□煦犛□§□□□□□□□孥□§□□□□¥□漦どi□緦□□□□□孥□¥鍤楫□□¥S楫□窣|擭潦諢窺□§□□諢竇鸛擭詳□愣|潦諢□愣¥□□i怴豸炊)。就文為二。先唱數列章。雲何下。解釋六念。即為六章。念佛章為二。先念佛果。後念佛因。念因是念往因。念果是念現果。由何因得今果。念果為四。謂兩章兩釋。初立十號眾德兩章門。次釋十號眾德兩章。釋十號是釋名下義。釋眾德是釋體下義。先列十號章門。成論與阿含。皆合無上士與調御丈夫為一號。至世尊十數方滿。今經與釋論。開無上士與調御為兩。至佛則十名已足。總結上德十號。具足為世所尊就別釋中不稱世尊。但言婆伽婆。此是佛之總名。將代世尊。常不變易下。二列眾德章門。三以知法下。釋眾德章。前文皆略直釋最後大法師一事。還以前七善為釋。知我能持戒能說大乘。復知中道名大法師。知小乘遍道皆非法師。雲何名如來下。第四釋十號。梵雲多陀阿伽度。舊但以乘如實道來成正覺一義。以釋如來。釋論。四義釋如來。謂如來如去如解如說。依三世佛學十二部經。修十一空而得成佛。故名如來。去離生死永免諸惡。即是如去。如如而解。如如而說。亦是說我所解。解我所說。此中三復次。前後二復次。是如說義。中一是如來義。如去在善逝中。如解在世間解中。雲何為應。梵雲阿羅訶有三義。謂殺賊不生應供。此中但雲應不言供。有五復次。為兩。前四以殺賊為釋。後一以應供為解。前殺賊兼不生。以破陰魔。故即是不生。雲何正遍知下。是第三號。又二。初正釋。次雲何不遍下。反釋。初文者。梵雲三藐三佛陀。有五復次。前四是佛能知四法皆悉遍故。言因苦行定得苦果者外道苦行。後一斥小。雲何明行足。是第四號。梵雲毘侈遮羅那。有四復次。前一就腳足釋。後三就滿足釋。皆先舉世譬。次用佛合。明者名咒。般若是大明咒。因咒得解。即解脫也。吉者菩提。果名涅槃。因於菩提得涅槃故。三明者。菩薩明是因。佛明是果。無明明三解。一雲。無明是惑明是解。用明解斷無明故。雲無明明。二雲畢竟空境。不當明與無明。而能生明及以無明故。言無明明。又一解。前分菩薩佛者作異解。後舉無明明作不異解。佛與菩薩俱是無明明。無明即明(云云)。雲何善逝第五號。梵名阿耨多羅。亦言修伽陀。亦言修伽度。有三復次。最後復次有法譬合。初中雲善名高者辨於高勝。逝名不高者。雖出生死而不捨。就佛心為言。善知識者即是道品。雲何世間解第六號。梵雲路伽憊。世間有三。謂五陰眾生國土。此中六復次。即六世間。一五陰。二五欲。三國土。四眾生。五詺佛。為世間六照世。名世間。雲何無上士第七號。梵雲富樓沙。有五復次。開斷惑不斷惑義。文雲。體大涅槃。無新無故者。過去諸佛已成名故。眾生是當成名新。無新無故即無已當。此任理之體達也。若為緣雲有新故已當也。雲何調御下。第八號。梵雲曇藐波羅提。先明丈夫。次明調御。丈夫又二。先明能調開二章門。能調即如來。所調即眾生。後釋兩章。如來實非下。釋能調實非丈夫方便示為能調丈夫。一切男女下。釋所調。丈夫具足四法乃名丈夫。若無四法行同畜生。大論亦云。人頭鹿鹿頭人(云云)。如御馬者。以此四種法釋能調。利鈍不同。如快馬見鞭鈍馬痛手。利人說生。鈍說老死。如大論野干(云云)。雲何天人師第九號。梵雲捨多提婆魔□捨喃。有十二復次。初兩復次釋師。次五復次釋天。並用勝義釋天。次四復次釋人。言驕慢者。非惡驕慢。欲立丈夫弘護三寶。復能破慢。次一復次總釋天人師如文。雲何名佛釋第十號。前釋名後歎德。梵雲佛陀耶。亦云佛陀四耶。此翻覺者。亦言教寤。前緣覺者。亦同此義故覺應是正。如支佛翻為獨覺。不言獨教。地人云自覺覺他。復言他覺此太煩矣。婆伽婆下釋第十一。或謂是世尊彼此之異。何者前列章雲世尊釋章釋婆伽婆。故知是也。此恐不爾。世尊梵雲路伽那他。此稱世尊。龍樹釋婆伽婆為四。一能破煩惱。二有功德。三巧分別。四好名聲。今具四義。初一復次釋破煩惱。次一復次釋有功德。三一復次釋巧分別。四一復次釋好名聲。初是釋破煩惱可見。次又能成就下。釋有功德成就善法正是功德。三又能善解下。釋巧分別。四有大名聞下。釋有聲名。餘三復次屬釋功德。當知婆伽婆有無量功德。功德據內。世尊者為世所尊。此即據外。今將婆伽婆代世尊。非即名世尊。文有二義。前七釋四義。後一復次勸修。善男子何故下。是二念佛因。欲明得果謂久修因文為二。前徵起次正釋。釋中二。先明六度四等為因。後明五十四心為因。於中雲無為心者。非謂常住。謂無所為作。無心無無心雙捨此二。非但無心亦無無心無無記心。光宅雲。常住佛果有二無記。一知解無記。二果報無記。即違今經。修因之時尚無無記。雲何佛果猶有無記。無報心者不求果報。不住心者無住著。無常心者無所定執。無多少心者不厚此薄彼。界知心者分別諸法各有界分。生界知心者即生滅界。住界知心者知常住不滅界。自在界心者於常無常皆悉不生通達自在。生界者知俗。住界是知真。自在是知中。雲何念法下。第二念。舊雲。二先念別體法。唯此正法下。念一體法。今不爾。文雲。最上最妙能令眾生得現在果。若準藏通。能得現果而非上妙。別是上妙。而非現果。動經無量阿僧祇劫。唯圓上妙。能得現果。當知是圓一體之法。雲何念僧下。即第三念。舊亦為二。先明別體事和僧。不可睹見下。次明一體理和僧。今明不爾。文雲。受正直法。三教非直。唯有圓僧是正直法。雲何念戒。是第四念。雖無形色而可護持者。或謂以為無作之戒。自有三釋。一雲。僧祇部謂無無作色故自無無作。無作亦無色。但有其心。故言而可護持。二薩婆多。謂無作是色。即數人所用故自有無作。而復有色色非質閡而有。無教假色故須護持。三曇無德部。成論所用無作是非色非心。如此等說並是爭論。乃是小乘自論有無。大乘之中都不明此。故上文雲有漏之法。凡有二種謂色非色。非色。法者。心心數法。色法者。地水火風。何時雲有無作色耶。雲何念施下。第五念。謂修善因。言雜華者。觀佛三昧海經雲。我於雜華已為普賢賢首等說。此土無雜華經唯有華嚴。或謂別有雜華不來此土。一雲觀佛三昧雲。雜華者是華嚴。雲何念天下即第六念。或謂當果第一義天。今謂不爾。通念諸天直是念天不雲當果。當果天與前佛果無異正是通念。此世天境隨義別立故名為天。善男子下。即大段第二歎經文為二。初盡此卷歎經生善。後兩卷歎能滅惡。初生善文為三。一正歎經。二歎弘經人。三歎興衰。此三次第者。良由五行能顯於道。復有亡身弘道之人。人弘故興不弘故衰。初正歎經又二。初如來歎。次迦葉領。初佛歎中雲十二部經所不及者。二解。一雲小乘十二部。二雲大十二部。亦不及涅槃大乘方等當機故勝。又涅槃之中有十二部。十二部中未必有涅槃是故勝也。今明圓經勝於歷別十二。迦葉白佛下。是第二領解。從世尊以何義故下。第二歎弘經人。文為三。一問二答三領。問如文。次佛答歎菩薩。有十三不可思議。一能發心。二受生死苦。三受地獄苦。四旋還赴救。五終不退轉。六度生死海。七能稱量生死。八能說常住。九生死不惱。十在胎不亂。十一於法不吝。十二遠離十惡。十三忘於功用。不思議者。舊雲人所不測。是義不然。如人間事鹹所不測。豈可以此亂於聖賢。今明三諦相即不可以一二三思。心行處滅。亦不可作三二一說言語道斷。雖列十三實非是數名不可思議。初不思議中雲。無有人教自能發心者。緣真發心則墮聲聞。理須人教緣俗發心則墮分別。須境教之皆不得稱不可思議。若緣中道三諦相即則非真俗。不從人境故言無人教者。明瞭佛性故言自發。不雜名精。入流名進。地獄是舉生死果。諸結是舉生死因。累劫為此因果所燒。今了生死即是涅槃。又了諸結即是菩提。非復二邊故名為一。動寂不壞故名決定。燒身碎首無非正道。內不捨道外不求救。此約三諦發心明不思議。與止觀中發心意同。次第二不可思議。文雲。所見生死無量過患。非諸聲聞緣覺所及。不生厭離者二乘但知分段少分。而不知於變易過患。菩薩過之故言不及。即俗真中故言不厭。即中真俗故言不離。約照三諦智明不思議。此與止觀安心意同。第三不思議。文雲。受地獄苦如三禪樂者其文甚略。亦應更言受三界苦如涅槃樂。此約三諦上障。明不思議。此與止觀通塞意同。亦似大慈。第四不可思議。文雲。如長者救子。宅譬中道故言旋還。燒譬於俗故言火起。出譬於真故言出捨。此約三諦行明不思議。此與止觀真正悲心意同。第五不可思議。文雲。見諸眾生厭生死過退為二乘。菩薩不爾知生死常不見其過。知涅槃近不退取小。此約三諦證。明不可思議。此與止觀道品意同。第六不可思議。文雲。聖人神通譬體法智。修羅長大譬次第智。人無兩種而能得度譬圓教智。非通非次即圓智度。此約三諦位。明不可思議。此與止觀次位意同。第七不可思議。文雲。藕絲懸山一念稱量生死者。即是稱量。一中無量。無量中一。非一非無量。是約三諦法。明不可思議。此與止觀妙境意同。第八不可思議。文雲。無常樂我。說常樂我者。隨病說藥逗會得所。此約三諦教。明不可思議。此與止觀中對治意同。第九不可思議。文雲。不溺不燒者。雖在生死不為所害。第十不可思議。文雲。在胎不亂者。前是死不能滅。此是胎不能生。此約三諦報。明不可思議。此與止觀中安忍意同。第十一不可思議。文雲。菩提與心皆不可說。說之無吝。此約三諦說默。明不可思議。此與止觀中通塞意同。第十二不可思議。文雲。從身離身等(云云)。此約三諦業。明不可思議。此與止觀中破法遍意同。第十三不可思議。文雲。終不說言我破煩惱。此約三諦無能無所。明不可思議。此與止觀中離愛意同。此經明初心菩薩未入位時不可思議。意與止觀圓教菩薩十觀相應故用釋此文雲。慧不能破火不能燒。他雲如是實法元用實慧。是一心故故不能破。相續之法即是兩心。前滅後起故能破惑。復伐於慧。若斷惑已無所攻伐。故於實法而不能斷。然此中歎菩薩弘經何須假實。但是推求慧不可得故言慧不能破。倒如求貪癡不可得故。故無貪癡。又生來生滅滅不能滅。滅來滅生生不能生。又生若是常生不應滅。滅若是滅滅不應滅。諸法例爾。此中直歎一切諸法皆無所有。智慧亦然不存其相。三迦葉下領如文。世尊無上佛法下。第三歎興衰。又四問答。一釋尊佛法。二迦葉佛法。三一切佛法。四重結釋迦佛法。初問答。問如文。答中二。先明修五行則興多犯戒則滅。次迦葉復白下。明迦葉佛法。亦有問答。初問又二。先領旨次問。初文者賢劫經雲。迦葉佛法住世二十年。今言七日。答七日之時與佛在無異。七日之後佛法訛替不如在時。二十年者。明住久近。迦葉如來下。第二問又二。先難定有不。次雙難。佛答為二。先汎明有滅不滅。次正答所問。初汎答中又二。先許。次正汎答。初中雲文殊乃解者。指本有今無偈。欲明滅是不滅不滅而滅。次汎答中文相可見。次善男子汝向所問下。第二正答所問。於中又四。一明先佛有經。二明不須演說。三今佛對辨。四法實不滅。此初明先佛有經。次善男子迦葉佛時下。二明不須演說。今世眾生下。三今佛對辨。寧說蚊嘴下。四明法實不滅。善男子若佛初出下。第三通明一切佛法。有六雙對辨初解義不解義。二有檀越無檀越。三為利不為利。四起爭不起爭。五說過不說過。六種種說不種種說。善男子我法滅時下。第四重結釋迦佛法。又三。一明將滅起爭。二明拘睒彌國佛法遂滅。三大眾悲歎。初文如迦葉品明。洛沙者。河西雲。從波羅奢樹出。出時純蟲。外國以染毛。爾時拘睒彌下。第二明佛法遂滅因。六百起爭相害致滅。爾時拘屍下。第三大眾悲歎。又三。初大眾悲歎。次迦葉慰撫。三大眾悲止發心。言聞滅則悲聞不滅即悲止。達非滅非不滅即發心故。知非滅非不滅而滅而非滅大作利益。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十八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67 大般涅槃經疏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十九   隋章安頂法師撰   唐天台沙門湛然再治   梵行品之四   起卷。是第二歎經滅惡之能。惡即闡提四重五逆皆能滅之。舊解闍王是實逆。經力能滅非無此義。而密跡經雲。闍王是方便示現滅逆之方。例知調達破僧定非實破。亦如善星示為闡提實非闡提。那提犯重亦非實犯。此經威力能除重惡。令實犯者決定歸依。即顯梵行令不淨淨。梁武不見謂此段文非經次第名為客品。若得不淨淨意正是梵行不名客品。就文為二。前明起惡。次明滅惡。初起惡文為三。一惡因。即喜行殺戮具口四惡。其心熾盛具十惡因。二惡緣。純以惡人而為眷屬。貪著現世去是。三正明造惡因。害父已去是。第二明滅惡又三。一滅惡因。二滅惡緣。三正滅惡。初滅惡因又四。一深生悔熱。二深信因果。三母以藥塗。四深自鄙悼。時有大臣下是。第二滅惡緣又二。先明惡人為緣。後明善人為緣。問為惡可以惡人為緣。今論滅惡何用惡人。答惡人勸惡不從惡教亦滅罪緣。若爾善人勸善不從善勸而作惡者。善人亦是作惡緣耶。一往亦例如大涅槃亦名甘露亦名毒藥。二往不例原佛本心不為眾生作煩惱緣。汝不受勸自是惡緣。惡勸不受於汝成善。亦由於汝當知一切皆由自心。惡人緣約六臣為六章。各為四別。一臣來朝白。二王報答。三奏王明滅罪處。四倡歸依。舊或雲世王是實此即不可或言是應。或法界用。然此皆是聖人權謀。世王開逆方便顯經威力能滅諸惡。刪闍耶者。淨名雲。夜輕重音耳。此是刪詩定禮之字借音胝者丁尼切。阿耆多是名。翅捨是敝壞衣。欽婆羅是古貝衣。阱有二音一靜二淨多用淨音。字有二體。一阜邊二穴下多用穴下。爾時大醫下。第二明善人緣又二。一兄二父。初為四。一耆婆問。二王答。三勸往佛所。四羞恥未從。初文者。耆婆此翻固活。童子生時一手把藥囊。一手把針筒昔誓為醫善能治他。從德立號翻為固活。菴羅女之子。第二王以偈答。偈有十七行半並少長行。分為三。初十一行半偈汎明安眠者。次六行汎明不安眠者。第三少長行正明王不得安眠。初文又四。初四行明佛得安眠。次五行半明菩薩得安眠。三一偈結佛。四一偈結菩薩。初就佛中二。初兩偈明離生死得涅槃。次兩偈明離惡過得常住。但佛實無眠。以無煩惱住安樂性。義說安眠。心無有取著下五行半。明菩薩得安眠。三四如文。眾生無明冥下。第二辨不得安眠又二。初三行法說。次三行譬說。太子未紹位者。即是先帝已崩嗣主未立。四方未寧不得安眠。非謂東宮不得安眠。耆婆我今下。第三少長行正自明不得眠又二。初標次釋。初標又二。初標病重。次言無醫。何以故下。釋此兩事又二。先釋病重。次釋無醫。耆婆答言下。第三耆婆慰喻勸往佛所。文為二。初酬前兩意。次勸往佛所。初酬王意者。又二。初明王罪輕。次示王醫藥。初文又四。一王有五德故輕。二他無五德故重。三結無五德是一闡提。四結王有五德。非一闡提。初有五德中但四略。無近善友一事者。以下望上。上理應有。然耆婆正當善友之事。故讓不言。言四德者。一王有慚愧。二王能懺悔。三王能發露。發露與懺悔大勢相似不無小異。懺是懺謝。悔是悔愆。言發露者向人說過。四明王有信心。然四事已定。而未信耆婆之言。若定信者即是善友。為未定故但言其四。若有眾生下第二明他無五德故罪重。造罪即無發露德覆藏不悔無懺悔德。魯扈抵突無慚愧德。不見因果無信心德。不能諮啟無知識德。雲何罪人下。第三就無五德結一闡提。大王今者下。第四就王有五德結非一闡提。如王所言下。第二示王醫藥。文為二。初示良醫。次示妙藥。初示良醫中。言字悉達多者。此翻成利。善知眾生諸根下。第二示於妙藥。藥即勝法妙藥。良醫灼然在近。雲何言無藥。文為二。一明知根。次從去此十二由旬。是明說法。又二。初總次別。初文是總說法。次若有若無是別說法。別說又二。初約二法。次約三法。初二法者。無有即二諦。有為無為。是煩惱涅槃。有漏無漏即四諦。煩惱果亦是若集。善法果亦是道滅。若色法非色法下。次說三種法。色非色非色非非色。數人云。色是十一種色。非色即是心心數法。非色非非色即是十四不相應行。論人云。色是十四種色。非色只是心法。非色非非色即是無作。觀師雲。色是色法。非色是心。非色非非色即是兩捨第一義諦中道之法。此之兩捨只是俗諦豈成中道。今明不爾。前明二諦。次明三諦。色即俗諦。非色即真諦。非色非非色即是中道第一義諦。自作自受可解。自作他受下文雲。無有我作他人受果。兩文相害各各有據。今且明自作他受。他雲。如因諸人發心令王罪除。又諸菩薩所作功德悉施眾生。眾生得樂亦是他受。今明不爾。自作自受。自從假入空。自作他受。從空出假。無作無受即是中道。諸文例然下文雲。若於佛所聞無作無受罪即除滅故是中道。王今且聽下。第二勸往佛所。又三。一廣引昔十三事勸。二明佛心平等勸。三格量福德勸。次第者。昔為惡者。眾皆見佛得除。佛心平等。不厚昔薄今。初列十三事又二。先正列事。次大王若能下總結證意。次大王諸佛世尊下。第二明佛心平等不隔也。三大王假使下。第三格量福勝。爾時大王答下。是第四鄙恥未肯信從。爾時空中下。第二父王為緣文為四。一空中出聲。二王反問。三父王說實。四世王悲毀。初文為三。一佛法將滅故勸。大王汝今下。二明罪重必招地獄故勸。大王我定知下。三雙結兩事勸令急往。二王反問。三父王實答。四世王悲毀皆如文。問父王已死何由出聲。答為二。一雲父王得道雖殺不死是故能勸。二雲非是本父乃是諸聖託為父言。   梵行品之五   起卷。是第三正明滅罪。又二。前為住世後為滅罪。前文又二。一為住世。二論義。論義中二。先問次答。答為二。一正答。二密語。初答意者同在雙林之眾咸知不滅。唯世王謂滅。故須雲為。善男子如我下。第二明如來密語。又三。一倡密語。二解釋。三結歎。唱密語如文。解有六番。初明此語多含。即是通為一切。二雲不為無為。無為三解。一雲八地已上是無為眾生。二雲登地已上真證乃是無為。三雲此文自說無為者非眾生也。當知佛果方乃稱為無為眾生。又說理內眾生皆是無為。然非但眾師不同。經亦不定。文雲為者為一切。又雲為五逆。五逆與一切不同。又雲為未發心者下。文又雲汝於毘婆屍佛已曾發心。發心與未發心不同。又雲闍王者不見佛性具煩惱人。又雲闍王者名不生。不生者名涅槃。涅槃者寧不見性。他雲夫密語者所解不同。今謂如來密語豈可定。作深淺遠近。如來密語下。第三結歎不可思議。爾時世尊下。第二正為滅罪。文為二。先身次心。故雲先治王身然後及心。以其前言無有良醫。治身心者。是故放光治身說法治心。初治身文為二。先放光次論光。初放光如文。次王覺創愈下。是第二問答。論光有五文於中又二。初四番論光。後一番解月愛。初四番中各有問答前三如文。最後番亦先問次答。答中七子中一子遇病者三解。一雲。通譬六道眾生。以有罪者譬於一子。二雲六住菩薩。並外凡為七。外凡是病者。三雲四果支佛菩薩為六。合取外凡為七。一子遇病。即譬外凡起惡者是。今明不爾。文雲七子之中一子遇病。何曾的雲是外凡病。又一切眾生皆是吾子如前諸解。或進或退收義不盡。今取圓家七方便根性為七子。子之中起逆過者心則偏重(云云)。六住二解。一雲即真解六地。二雲似解六心。後番解月愛。先指如來所入三昧。次問次釋出。於中皆先舉月為喻。凡六番如文。王語耆婆。第二滅其心罪。又二。先明滅罪緣。次正滅罪。初文為四。一自未發。二受勸而往。三如來稱歎。四至佛所初明未發。有二番問答。一王不能發。耆婆勸往。第二番論一闡提。先問次答。答中先譬次答。初譬中為四。一闡提斷善。二根緣感佛。三善不可生。四而為說法。就初文又二。先明起五鈍。後明起五利。初又二。初起惡。次失善。初又二。初總起惡。後別明五鈍。初總中兩句。初是病譬闡提有重惡。次句雲夜夢者。譬無明心。升一柱殿譬闡提斷現未善盡。唯有過去少善所感報身。譬如大殿唯有一柱將頹不久。次服酥油脂下。別起五鈍。夫愛使黏膩譬若酥油。貪慾浸潤譬之於脂。在口為服。在身為途。意通身口。臥灰食灰譬起瞋使。瞋體碎裂躁急譬之如灰。發瞋運身如臥灰。縱毒在口如食灰。意通身口。攀上枯樹譬於起慢。自舉陵人如上樹。何不攀上茂華之樹。若賢聖自高可譬茂華。以惡自高故言枯樹。或與獼猴下。譬起疑疑使不定如獼猴騰擲從枝至枝捨一取一。譬疑心求理計有計無或我無我。又獼猴似人而實非人譬疑。謂得理實不得理。沈水沒泥下。譬於無明。輕者如沈水。重者如沒泥。墮墜樓殿下。第二明失善。又二。先失三品。次失三乘。初文者墜樓譬失慧。樓是高觀譬於智慧。升出照達而今墜者是失慧品。高山譬失戒品。樹木譬失定品。次象馬牛羊譬失三乘。案此之意應有四乘相承但雲失三乘耳。四乘皆有墜落之言但是文略。身著青黃下。第二起利使。又二。初起利使。二雜起惡緣。初身著衣。譬起我見。如人計我四種不同。婆羅門計黃。剎利計赤。毘捨計青。首陀計黑。喜笑歌舞譬起見取。於無樂中而生樂心。於無勝中而生勝想。譬之喜笑。烏鷲狐狸譬起邪見。此之四類皆悉食肉故譬邪見。吞啖善根齒髮墮落譬邊見。即斷常兩邊今偏言斷見。裸形枕狗譬戒取。即持狗戒狗為信首故言枕狗。私謂全計五陰故雲臥糞穢中。復與亡者下。第二雜起惡緣值惡知識亡即死人譬斷善盡。私謂四儀動運無生善處。故雲行住坐起。善纔欲生邪念尋起故雲攜手。以邪自資故雲食啖。蛇譬多瞋。私謂心所行處常與瞋俱。故雲滿路而從中過。被髮女人譬多愛人。樹葉為衣譬無慚愧人。乘壞驢車譬惡法自運。正南者三解。一雲南是離地北是坎地。去坎就離譬失善起惡。二雲就諸方為語。北是上方譬斷善人從上墜下。三雲。天子南面殺活自在。此人邪見判無因果。此心自在身病轉增。譬諸惡向重。以病增故下。第二明根緣感佛。病增譬斷善心重。諸家親屬者。三解。一雲過去戒善感此人身。唯此善在譬之親屬。二雲闡提斷過現善盡。而當善方生。皆應作佛名未生善以為親屬。三雲不然自有善感佛。自有惡感佛。闡提無善但以惡感惡為親屬。即是遣使請醫形體缺短者。若以善為使。此善為惡所瘵。故雲缺短。將若惡為使此惡道理自是痤陋善根微弱故言缺。信不具故故言短。私雲信等不具故雲根不具足。頭蒙塵土者。五住所覆。著敝壞衣者。被無慚愧。載故壞車者。藉先世善感此人身殘缺善根。私雲冥機冥叩故雲語醫速疾。上車者。立望感應。爾時良醫下。第三觀善不可生。又二。初觀察。二許應。初又二。一一往觀機。二重觀察。初觀機。不得善根佛未欲捨故重更觀。二復作是念下即是重觀。又二先觀現世。二觀過去。現在為三。一觀日譬上根。次觀星譬中根。三觀時譬下根。時言夜者最下闡提。星劣於日中品闡提。雖復三品俱斷善根。初觀日中。四日譬四倒。六日六蔽。八日八邪。十二日撥無十二因緣亦十二我見。十四日撥無十四諦。十四諦出華嚴。十四相差別示。成事生起盡無生。說入道如來智等。二觀星之中。凡佔六星譬受六師教。三觀時中凡佔五時。或雲斷於五乘善根。復作是念下。第二觀過去善根。觀二世善。皆無善根。從思惟是已下第二許應。又二。一許應。二正應。初許應又二。初正許應。二更觀察。初文雲與使俱者。一往許應。感應道交。故言與俱在路。復念下第二更觀察。又二。初觀現在。次觀未來。初現在中雲。二小兒者即是斷常有無等。見持火滅者。火無光用譬失慧品。斫樹木譬定盡。曳皮革譬失戒品。闡提雖受既不遵承猶如枯皮。遺落物者出世善盡。唯有憐愛妻子之善。聖人所棄。空器者雖有身器無道可受。沙門獨行。譬出世法獨一無侶。復見虎狼是啖肉獸。譬現在惡食善都盡。復於前路下。第二觀未來又二。一觀未來因。次觀未來果。前路者。次此身後亦未生善。復聞南方下。觀未來果即三塗報。鳥獸聲。譬聞受苦之聲。爾時即入下。第二正應。又二。先正應譬。次更觀察。初譬即入宅舍本地入生死故言入病人捨。見彼病人下。第二更觀察。又二。先觀現在。後觀過去。現在為四。一三毒。二五根。三十使。四三業。初三毒者寒凝結譬癡。熱躁變譬貪。略無瞋。次骨節疼痛譬五根。骨節是身根目赤是眼根耳聲是耳根咽喉是舌根。略無鼻根。三其色正黑下。是十使。黑色譬無明使。頭不自勝譬慢使。欲將慢自舉而不得高體枯無汗。譬瞋使。無有潤澤便利不通。譬斷常二見。身卒肥大譬我見。四語聲不調下譬三業。語聲是口業。舉體斑駁即身業。其腹脹滿即意業。醫見是已。第二更觀過去又二。先檢根緣既雲昨來豈非過去。次根緣對凡五句。初一失出世善。後四失世間善。一失信三寶之善。二失惠施之善。三失少食無廉讓之善。四失弊惡之善。五失慈孝之善。既雲三寶知是出世。餘是世間四善如文。本性弊惡今和善者。但有憐妻愛子和純之善。弊惡是剛烈失護法之善。醫聞是已下。第四為說法又三。第一說法。第二息化。第三絕應。說法為二。初一往為說。二窮源重說。初文者嗅之譬一往為說。知七香五臭。七香譬七漏。五臭譬五欲。觸身下。第二譬窮源之說。轉復相近如觸身唯見三毒。語瞻病者下。第二息化。遽務者更餘方化。明當更來者。現在無善化緣已息。且遙指將來。恣意勿禁非佛教所制。明日使到下。第三絕應。使到譬復更感佛。善既不生故言我事未訖。大王世尊下。第二合譬文為三。一正合。二簡闡提。三住三塗救拔。此初正合略合大意。若望前譬唯合後兩不合前二。初合第四而為說法。次合第三觀善不可生。闡提輩下。第二料簡闡提。而此中言現在生或後世生。若即事為言三世皆無。若方將遠望有生善義。又二。初因時教化。次果時濟拔。譬如淨人下。第三往三塗拔救也。王語耆婆下。第二受勸而往如文。爾時佛告下。第三如來稱歎又為四。一王歎疑。二佛為決定。三持一切問。四佛答。初言疑者。疑於佛智能除不能除。疑已罪可除不可除。次我今下。佛作決定。以能除智。除可除罪。三爾時下。持一切問。佛說一切無定。雲何為王而作定說。四佛言下答。王自謂可除不可除。我為其除除其不定為定。爾時大王下。第四到佛所又四。一王來至。二佛慰問總喚猶惑別喚欣喜。三迦葉騰述。四王獻供如文。爾時彼告下。第二正是滅罪為二。前略說法。次廣說法。初略文又二。初略說次領解。略說又三。初許誡次正說三結。正說中先標二十事。次釋。釋中為十雙。初明無無漏真法。次明無有漏似解。此真似為一雙。次初通明有生死惡因。後明墮三塗惡果為一雙。三初明無道前智慧方便。次明無道前修定之力。為一雙。四初明四倒生死唯苦無常。後明不脫八難。倒難為一雙。五冤讎為一雙。六初不免三塗苦果。後不免苦因子果。兩縛為一雙。七無始無終為一雙。八空有為一雙。九因果為一雙。十癡逸為一雙。今約三諦釋二十觀。一無無漏無善根者。此無真諦中真似之法生死未調。深坑怖畏者。此俗諦中因果有畏。兩句佛性者此無中道道前慧定方便。四倒是煩惱道。八難是苦道。冤家諸有是業道(云云)。凡夫之人下。第三結得失。作二十種觀者為得不觀為失如文。阿闍世言下。第二領解。世尊自我招殃下。第二廣說又三。一世王起執。次佛廣破。三王奉教行。初起執有四。一執重罪。二執父王。三執無辜。四執定墮堅執。此四妨於入道故須破之。佛告下第二佛破又三。初別破次總破三結勸。初別破即破上四執但不次第。初破第四定墮又三。初正破者殺無定相。如普賢觀雲。一切諸罪業。皆從妄想生。端坐念實相。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若達妄想則罪業釋然無業故無墮。次世王領。三如來述成。大王如汝所言下。第二破第二父王之執。雖雙牒父王無辜。而先破父王。先明因緣假有故無父。次明唸唸生滅故無父。初中以於諸法推求撿覓父不可得。若就世諦天性尊重父子炳然。若就真空諸法平等無有差別。既無父子之殊。寧有能殺所殺之色。色有十種者即五根五塵。乃至應有四大文略。亦是相攝五塵成四大。四大成五根。四大成五根即是四大攝十色。五塵成四大即十色攝四大。故不廣說。雖可見縛下。第二明唸唸生滅故無罪。大王一切眾生下。第三破其第一定重之執。混高下之心泯分別之見。大王頻婆下。第四破其第三無辜之執又二。先引昔事。次牒執破之。大王眾生狂惑下。第二總破又三。初舉四狂等袪其定執實有。次如王宮中下。破其無慈不等。三譬如涅槃下。破其滯邊失理。初四狂中二。先法次譬。法中貪狂猛盛倒亂尤甚。藥狂迷悶衝突水火。咒狂被詛縱橫非法。業狂業持令其失心。王無三狂但有貪狂。貪狂所作貪之過耳。次譬中二。先醉次幻。初醉又二。先譬次合。初舉醉人譬。若本時相瞋。寄酒後罵者不名為醉。若從此義作罪得罪。若其醉後全無所知都無避就。如此作罪是則無罪。王今下。合王亦如是猶如醉人。次大王譬如幻師下。次舉幻化等九譬。破其實有。皆先譬次合。初譬正舉幻化以破實有。如王宮中下。第二破其無慈不等。重死者何人重死而輕生。今不言故重於死。莫問人獸皆以死苦為重。故言保命重死人獸無異。若就結戒者。人犯重獸犯輕。此就往業善惡別論不可相類。若就施食此就施心同緣實相故等此復別論。大王譬如涅槃下。第三破其滯邊失理。又二。先舉涅槃為譬。次將殺來合譬。凡三番。合如文。三番破竟結勸其觀(云云)。大王色是無常下。第三結勸觀行又二。先勸作無常等觀。次若殺無常下。勸作常樂等觀。爾時阿闍世下。第三奉行又二。前明觀行。次辨發心。初觀行為三。一正作觀。二諮佛。三自慶。初文中明作無常又作常。何者若不作常不解無常。觀常無常達非常非無常。二作是觀已即是諮佛。三世尊我昔曾聞下歡喜自慶又三。初明蒙佛覆廕。次須彌山王下。明仰同佛解。三我見世間下。正是自慶。無根信者。本時五根未立今遂得信故曰無根。世尊我若不遇下。第二辨其發心又三。一偏明王發心。二夫人眷屬發心。三辭退。王發心又三。一王發心。二如來印。三王重發心。二爾時摩伽陀國下。通明王及眷屬發心又三。一發心。二供養讚歎。三如來述成。正發心又三。一國人。二王夫人。三王慶喜。國人發心令王罪輕者。以是滅罪之疏緣故。何以故。由眾生病故菩薩病。眾生病癒菩薩亦愈。若依此文從毘婆屍佛所發心不墮。若依世王經。已於七十二億佛所發菩提心。說是語已下。第二供養讚歎又二。初少長行身業供養。次偈口業供養。偈有十五行半為二。初九行半稱歎。次六行發願。就九行半又三。前七行半歎口密。次一行歎意密。三一行歎身密。初口密又三。初三行歎實語。次一行半歎軟語。三三行歎義語。實語對虛語軟語對粗語義語對綺語。應有和合語對兩舌語無者文略。又實語兼和合語。二如來為一切下一行歎意業大慈之德。世尊大慈悲下一行歎身為物示現。我今得見佛下。第二六偈發願懺悔即五悔意。初一行明迴向。次一行明勸請。次一行隨喜。次一行明懺悔。後兩行發願。初行願悉發始心。次行終見佛性。爾時世尊下。第三述成又三。一述其現世。二汝昔已於下述其過去。三從今已往述其未來。亦是勸修。世王經中明佛為說。文殊為說。王之重罪如須彌山。一切皆滅。所不滅者如芥子許。猶入賓吒地獄。雖復在中而無苦痛。又為授記成佛名惟首陀惟沙耶。此言淨其所朗。三辭退如文。天行縣指雜華。   嬰兒行品   此是第三明嬰兒行。有師言。借譬得名。權智為體化物為用。今明涅槃非大小亦得論大小。小即嬰兒行。大即如來行。權智為體可施黃葉。此不得在如來之行。文為三。初明嬰兒。次釋嬰兒意。三結嬰兒果。上聖梵兩行皆爾此不應無。就初為二。一明圓行嬰兒。二明偏行嬰兒。他解。不起不語是本地嬰兒。此義不然。汝雲嬰兒是化他行本地化誰。今明本地非大非小。能起大小兩化作大小嬰兒。就圓嬰兒為二。一譬二合。譬為四。一不能起。二不能住。三不能來。四不能語。不起譬常。不起邊中諸法之相。不住者譬淨。不著生死涅槃。不來譬我。不從淺至深動搖彼此。不語譬樂。寂滅涅槃不可言說。此圓嬰兒從初發心常觀涅槃四德行道。故言不能起住來去語言。呼此嬰兒為如來行。佛作此行引上根者。能化所化皆行四德。悉如來行故名如來嬰兒行。上聖梵兩行皆先釋次第行後釋圓行。今品先明圓行後明次第。當是前後赴緣自在。從如來亦爾去是合。向四譬合前三為三如文。次合不語中為四。一究竟故不能語已至大涅槃故。二明說即無說故不能語。三祕密之言眾生不解故不能語。四明隨類不同。隨他言音於我非語。非語故不能語。是究竟樂。說即無說是常。祕密不解是淨。隨類是我。不能語中還具四德。餘三譬亦應如是。從又嬰兒者能說大字去。是第二明偏行嬰兒文為五。一大字嬰兒。二無知嬰兒。三不作嬰兒。四黃葉嬰兒。五欣厭嬰兒。初大字中二。有譬有合。初譬中言大字者婆和是也。正取和字而為大字。即是六度菩薩嬰兒。此菩薩三僧祇劫百劫種相志求作佛。此佛是有為半字無常之佛。故知是和字嬰兒。合文自釋文甚分明。二從又嬰兒者不知苦樂下。是無知嬰兒有譬有合。譬中舉六字。無苦樂是不取捨。無晝夜是無憎愛。尋譬文似自行。合文中合菩薩化他。當是互現。前後皆以如來合譬。中間兩種以菩薩合譬。亦是互出。佛與菩薩皆能具行諸嬰兒行。下文雲迦葉及九十三萬人悉皆得此五行(云云)。無知是通教菩薩嬰兒。達幻化相苦樂平等冤親不二合文分明。三從又嬰兒者不能造作去。是不作嬰兒有譬有合。初譬中雲不作大逆不作小乘。此是別教菩薩嬰兒。次合文雲無五逆二乘等心。即是非生死非涅槃。行於中道菩薩之行。四從又嬰兒者啼哭之時下。是黃葉嬰兒。有譬有合。初譬中雲楊樹譬妄常。黃葉譬妄淨。木牛馬譬妄樂。木男女譬妄我。次合文中合於天上常樂我淨。此中義推應有人中四倒常樂我淨。文略不出。五又嬰兒者下。欣厭嬰兒直法說無譬。文為二。初略標二釋。厭生死時說於二乘即是標。然實無有者是釋。又二。初略釋二廣釋。初略者。知生死過是識苦集。見涅槃樂是識道滅。次廣者。有斷不斷此約集諦。正使有斷習氣不斷有真不真此約苦諦。生死中無涅槃則不真。離生死有涅槃此則有真。有修不修此約道諦。四倒惑等是不修。四念處等是修。有得不得此約滅諦。利使鈍使名不得。見道修道名為得。然此中先明道次明滅者。若鈍根小乘望果修因滅前道後。中乘利根道前滅後此亦無在。問此中偏明五種嬰兒。上何不明五梵行五聖行。答彼之兩行依文則無義推則有。所言義者以大涅槃心修於三品。即別菩薩聖行諸佛說已。聲聞緣覺則能奉行。則是二乘聖行二乘既能奉行。例知六度通別人天等亦能隨分隨說奉行故則有也。梵行中九品增修即是別菩薩梵行。慈為一切善法根本。自然攝得聲聞六度通教人天等四無量心一切梵行。何以知然。此嬰兒行同他小善。小善不一故具列五偏嬰兒行。聖行正是自行但明次第不次第故不列餘行。梵行是淨行化他但列佛菩薩次第不次第梵行六度。通教雖有化他一是具惑。二是半惑非淨梵行故不列。二乘及以人天皆無化他故不列之。有無之意大旨如此。從善男子如彼嬰兒下。第二釋嬰兒譬意。文為三。一牒譬二合三釋。初牒。金譬妄淨。木牛馬譬妄樂。非道譬妄常。木男女譬妄我。二如來亦爾但合木男女一意餘三可解。三若佛如來下釋既知是妄何以誑彼眾生。若不以妄引墮邪因果無由得出。今以妄引破彼邪因。則因縛眾生想破。破彼邪果則果縛眾生想破。是名破眾生相。眾生相破由此妄引。人天嬰兒其意既爾顯餘可解。若於眾生中下。第三明嬰兒行果。若於眾生作眾生想者。但是嬰兒非嬰兒行。以於眾生不作眾生想故。能破眾生相即嬰兒行成以行成故止不啼哭。以果成故得大涅槃。得果之文分明若此。古來不見如何如何。前聖行梵行立果近在初地。今嬰兒行立果遠到涅槃。近遠互現勿起偏執。又初地亦具常樂我淨亦呼為大涅槃(云云)。善男子下。是大段第三單結次第五行。文為三一總結。二迦葉領。三佛述如文。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十九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67 大般涅槃經疏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二十   隋章安頂法師撰   唐天台沙門湛然再治   德王品   瑤亮雲。五行是略。十功德廣。一二功德廣聖行。乃至九十功德廣病行。太昌宗雲。從初至六廣前三行主對相應。後四廣後兩全不相應。光宅雲。五行十德體一義異同是因善。起自外凡終於窮學。感後集果謂之為行。酬前習因謂之功德。是則行因德果。開善雲。五行據淺十德據深。五行始於聞經終於初地。十德始於初地終金剛心。故品初則歎不與聲聞辟支佛共。聞者驚怪。第六功德以金心為體。河西雲。五行是涅槃因其趣深遠恐憚不修。故舉十德莊嚴獎勸令學。今皆不然。前兩家以廣略主對義不相應如其所說。光宅雲。習因習果乃菩薩之位不關佛乘。開善雲。行淺德深。文雲第九功德初發五事悉得成就。此不應深。聖行以大涅槃心修。嬰兒行雲得大涅槃此那忽淺。河西雲。是獎勸之語。獎勸則通何處不勸研其遺文。不與經會。皆不用之。今依經文菩薩當修五種之行行即是修。文雲菩薩修行大涅槃經得十事功德豈非是證。前三聖行各說行果亦是於證其文則少。後十功德非不明修而證文多。其事顯故判行為修以德為證。就文為三。一佛明十功德。二高貴領解。三總結。初又二。一總唱十數。二別釋。初倡數為三。有對告倡數稱歎。初對告者光明遍照論外化廣。高貴德王辨內行深。又光明是般若。高貴是法身。德王是解脫。解脫攝法故如王。般若理周故遍照。法性尊極故高貴。三德具足以目一人。從德名人從人題品。次倡數者直倡十數不別列名。下別釋中一一出名。三稱歎者河西雲。梵本雲希有奇特。鈍根小智聞則驚怪。翻者略希奇但存九句。獨佛境界不與小共。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故不可思議。深無底故驚。廣無邊故怪。不真故非內。不假故非外。分別智所不知故非難。泥洹智所不洎故非易。無色故非相。無心故非非相。無去來今故非世法。無邊無中故無相貌。絕四離百故世間所無。何等為十下。第二是歷別解釋。先徵起次正釋。即為十章。舊分此不同。冶城為兩周。初功德不聞而聞從淺至深。至第六功德金剛三昧為一周。第七功德又始發心至第十功德修三十七品見佛性為一周。開善作三周。初周如前。第七第八為二周。謂從善友生即是外緣第九第十為一周。由信心得即是因由。今謂若望法華明三周義。初法次譬後因緣。皆重說前義故言三周。今之功德名義永異豈同三周。今但為十。初文為三。先明五事。次論義。三結。初文又三。先標五章。次列。三別解。舊明五事為三慧。初一聞慧。次一思慧。後三是修慧。有雲。初兩是聞思二慧。中間二是聞思功用。後一是修慧。興皇以初一是本後四相成。由聞得益益故斷疑疑除故直直故知祕。今明不然。三慧似道此文明證修大涅槃得十功德真證炳然。尚不得以別真道釋。何用小共似道釋之去文逾遠。興皇以五法相由是亦不然。夫入證在懷非復前後說非行時。何況證時猶在次第。文明證得而作修解。文明不共而作共解。文明不聞聞而作從他聞解。文明不思議作思議解。文明祕密作顯露解。文明圓備作偏缺解。文明驚怪作尋常解。文明無差作差別解。文明中道作邊窮解。若依文者無十過失。不知何故拒抗佛經(云云)。私諮。後學請觀初德五法之文。不聞而聞猶參因相。聞已利益等四。全是果上之名。初既多立果名。餘九縱似修因。亦是正中之行。章安置多少之言意亦如是。乃至細尋九句之文。皆悉順於若修若證。故知凡諸釋經若尋文取義。若依義判文。不然則罔象消文必招眾失。三解五法文自為五。初釋不聞聞為三。標釋結。標不聞聞者。乃是圓證妙悟發解稱聞非他邊領。若從他聞即是聞聞何得是不聞聞。次所謂甚深下此即是釋。釋此圓聞。一聞一切聞不可具說。略舉三種。初不聞聞第一義諦。二不聞聞俗諦。三不聞聞真諦。此之三諦三法一心。非前非後不淺不深。故言不與聲聞辟支佛共二乘之人永不證中。故不與共亦不證俗復不與共。其雖證真不知真之祕密。亦不與共如此不共是故驚怪。乃至非是世法上所稱美正歎於此。今初就不聞聞第一義中為二。初通列。次通釋。初列中。一佛性。二一體三寶。三四德。四涅槃常住。五如來涅槃。次通釋一一事中。無非中道甚深。凡二十句餘亦如是。次從復有不聞聞一切外道經書下。是第二不聞。聞俗諦又二。初列俗諦法。二明祕密。初俗法者。然根本有三外道。各有經書此但列迦毘羅優婁佉。不明勒沙婆者略。又迦毘羅計一。即陰是我。優婁計二。異陰是我。勒沙婆計亦一亦二。亦即陰亦異陰。與二人略同故不說。復有十二部經去。是第三不聞。聞真諦法亦二。一聞真諦法。二聞祕密。皆言因此經而得聞之。即是圓證之義。毘佛略中。明三寶一體佛性常住涅槃。小乘所無是故除之。三結如文。次釋聞已利益者為三。標釋結。標證得之益。非是思慧之益。文雲得近三菩提。思慧猶未發真豈近義耶。次釋為二。一略二廣。略中又二。先提緣由故言聽受。次顯真證是一心三智舉三譬。譬之真智照理。如鏡內淨。假智照事。如炬了外物。中智圓照。如日遍朗。而三番說者令人易解。證時一心俱得三智。二若有菩薩去。是廣明利益又二。初敘緣由。次歷四法。明益如文。不從他聞是真證之益。而能自知近三菩提故知非思慧明矣。三結如文。三釋斷疑心者為三。標釋結。標如文。前利益是內證斷疑。是外論去離亦稱智斷。明生暗滅雖前後互明同顯圓證功德故。舊雲是聞思功能。若小乘聞思何曾聞思佛性之義。若大乘聞思。未見佛性今作離斷之義。於證義便釋文為二。初略釋離二廣釋離。略有三番。初離名義兩疑。次離八倒之疑。三離權實之疑。初名義可見。次疑八倒雲。疑佛涅槃是無常倒。次明常倒理須具八而文略。將三單對一雙是五種(云云)。涅槃四倒總別之殊。三疑有三下。離權實上疑。疑三乘是疑權。了眾生佛性是實理。須具列佛性今但互現。復次下二是廣離又三。一離眾多疑。以無常為首者。即離實法上疑。次復次色是我去。即是離假名上疑。三四重五逆下。是離依正兩報上疑。五逆四重就正報論重惡。有佛性無佛性就正報論極善。世界有邊無邊是依報。初如文。次假名中。雲生死之法有始有終者。有始有終是邪外所計。內亦有之。一雲生死都無終始十二因緣輪轉無際。二雲無明一念即是其始。金剛後心即是其終。三雲無始而有終。經雲無始。無明即是無始。佛果即是有終。若定作三執即是爭論。真證之時即便得離。聽是經下三結如文。四釋慧心正直無曲亦三。標釋結。初標。前明內證三智外離諸疑未知何智。今標正直之智非是二邊。所以雙舉正直邪曲兩章。次釋出既識二邊正直自顯。菩薩修聖行時已能除凡夫二乘邪曲。當知五行是修曲見既除所見則正。當知十德是證明矣。釋聲聞曲見如文。三修行如是下結可解。五釋祕密義亦三。標釋結。初能知者標也。前無二邊邪曲而有正直中道之慧。此慧能知深密之義。次釋中為三。一果深密。二因深密。三不思議深密。初所謂下。即是如來大般涅槃即果深密。次一切下是約因。三復次下。約不思議。實無有我而於未來不失業果下二句。此寄無而言有。次諸業下四句。寄有而言無。寄有無而言非有非無。寄非有非無而言有無不可思議。不可思議復不可思議。玄而復玄約不思議而論深密。爾時光明下。第二論義為四。一德王論。二琉光論。三無畏論。四德王重論。初為兩。先問次歎。問為兩。初領旨仰非。二正難。上雖說。五事今正難初事。凡作三雙。初一雙作奪門。次作縱門。三作況門。初奪門為兩。先法次譬。法說為三。初通約有無奪。次正就不聞聞奪。三結。初有無奪又二。初奪次遮。初文奪分使成兩次無不應下。遮生滅不得作一。次如其下。就不聞聞奪。三世尊若不下正結。先結定成兩。次雲何下結定不應。一譬如下。是第二譬說先譬次合。譬中奪凡累三譬。至是住相何因有去。去既未至所以須去。生已生故故不更生。若其不生即不生。不生不得不得例爾。皆定奪為兩。次聞已下。合譬不得為一譬中無不一譬。但是開合互現耳。從世尊若不聞聞下。第二一雙。是縱難。難有三。初縱眾生有三縱一徵。次縱佛果有一縱一徵。三更結兩縱如文。從世尊凡是色者下。第三一雙。是況難前就色聲況。次就三世況。初文者障內色可見。障外不可見。粗可見。細不可見。質柱一邊見。餘邊不見。世間之色尚有可見不可見。況涅槃微妙雲何可見。聲亦類爾。次三世者。三世有為尚不可見。涅槃無為何可見聞。爾時世尊下第二歎答。舊雲。稱歎此非是答。今明亦是答。其以定相難佛明幻等豈可得定眾疑皆息是為歎答。琉璃光光來非青見青。非黃見黃。豈非不聞而聞。即是瑞答。後琉璃光答問即兼答。德王無疑為眾興問。凡此三答三答三根釋然。河西亦言歎是總答下別答。時大眾中下。第二琉璃光論義為二。一從遠來。二至已論義。初又二。先現來相。次正明來。初現相中先放光。次問答。初放光者。乃是奇異。仍釋前問名為瑞答以示來相。放光是光體。大眾遇光是光用。師子王定即自在定。跡既自在乃顯光體不可思議(云云)。爾時文殊下。二問答又二。先明其本。次明其跡。初本又二。先無言辯本。次寄言辯本。初四菩薩相問皆默者。一顯諸法無言。二顯此疑應從文殊得解故餘人不答。文殊問佛佛默然。眾見佛默答鹹謂文殊玄解。所以迦葉復問文殊文殊又默。眾謂迦葉已解。如是傳傳乃至五百。爾時世尊下。第二寄言明本。先問次答。凡有七番。前六皆破定相次一明因緣。私謂此因緣答是破是立。因滅無明即是破也。如前皆默熾然菩提即是立也。如後世俗又前是自行破立故眾皆默。後是為他破立故答。光緣故知光之本者莫逾菩提之燈。是故此光非色現色從真起應。自彼而來放光召機故非現而現。問菩薩放光豈是常住。一雲藉彼佛力故有常光。二雲彼菩薩是佛自有此光。佛言文殊下。第二辨光跡。亦有問答。佛言莫入即止其本。應以世諦宜明其跡。跡文為三。初此述彼土。次彼述此土。三明菩薩欲來。爾時琉光下。第二彼菩薩正來。非彼佛不能答示佛道同。欲生此土善滅此土惡令見性得道。是故遣來。問若諸佛道同彼土遣來此應遣往。答亦應遣往但略不說。又隨化主所舉此佛舉彼菩薩故菩薩來彼亦應舉。此但略不舉。問迦葉好世不說此經。今佛惡世對治無常故說常經。滿月如來亦出好世何以說之。問難皆與德王同耶。答常治無常其土應無。若逗常機任理而說是故雲同。並雲昔所不聞而今得聞可非對治。又迦葉如來亦有常機何故不說。今解不爾彼土雖無對治之說亦二悉說迦葉亦爾。爾時世尊問下。第二至已論義為二。初旁論去來。二正問上義。初文者。然問答前後隨緣不定。此中佛先問次菩薩問。此中旁論與純陀異。上文對佛而文殊旁難。即是人旁而法不旁。此中正應問不聞聞而問去來。即是法旁而人不旁。佛問意者。汝見諸法有去來故來無去來故來。琉光答十番。初兩就前境明無來。後八番約迷悟。悟無去來。迷有去來。琉光明理不去來而跡有去來。迷悟亦爾。兼答高貴不聞而聞。世尊且置下。正論義為四。一請許二問答三重研四結難。請許如文。次琉光下問若具足問應如德王三雙六隻。此中直問聞所不聞。凡有三異。一德王問廣琉光問略。二德王問證琉光問修。三德王問不聞聞。琉光問聞所不聞。雲何會通。解雲琉光在本土亦作三雙之問。眾已聞廣是故但略。德王通問五行之證。證是內悟不由外聞故言不聞聞。琉光問證中之修即是天行。天行任運唸唸增明故言聞所不聞。詞異理同(云云)。佛答為二。初緣起。二正答。初緣起中二。有讚許誡聽許有六句似如六度而不次第。汝欲盡海我能善說此約精進許。拔毒箭此約戒度許。慧炬照明此約般若許其問不聞聞。佛許汝於佛性未得明瞭我有慧炬能為照明。當知廣說不聞聞即廣佛性。上文云云何不聞聞得聞常樂我淨復是其義。若琉光問與德王同琉光得了因高貴亦然。下文雲我因是事即得悟解一句半句得見佛性入大涅槃。若不聞聞是佛性者三句。雲何不聞聞是了因。聞不聞是緣因。不聞不聞是正因。聞聞是境界。又是因性。聞不聞是因因性(云云)。例來不來生不生至不至等亦復如是。作船師此約忍度許。生赤子心此約禪度許。惠施此約檀度許。次諦聽去。是誡聽又二。初誡未聞。次誡聞已。誡未聞有三。諦聽令不覆器。善思令不漏器。念之令不污器。不覆故能受。不漏故不失。不污故堪飲。誡聞已亦三。初三事誡覆。次二事誡漏。次五事誡污。初標覆次釋覆。當生敬信標法。至心聽受標已。恭敬尊重標師。莫求其過釋覆法。莫起三毒釋覆已。不觀種姓釋覆師。若無三事即器不覆。從既聞法已下二是誡漏。莫生驕慢去是勿漏生死。亦莫生念去勿漏涅槃。無此二邊即是不漏。從於佛法僧去。誡勿污一勿污一體。二勿污四德。三勿污大乘。四勿污無住。五勿污法相。若作別體污即不能尊師。若起四倒污即不能尊法。若起小乘住著生貪污即不能尊自。無此五失即是不污。凡行十法結是至心(云云)。問琉光放光光即常住安被斯誡。答椎堪叩物寄聖誡凡。善男子有不聞聞下。第二正答即為二。初約不聞聞四句。次廣開不生生兩番四句。南方舊解。初四句是法說。後兩四句是譬說。地論人。初四句是教相。次二是證相。觀師雲。諸四句無異為逗三根三番說之。舊解。初番四句諸師不同。一師約二諦雲不聞聞即真為俗故真得有聞。不聞不聞此但真諦絕無見聞。聞不聞即俗為真無所聞也。聞聞但是俗中有於見聞。一師約真應不聞聞者法身起應。不聞不聞法身嶷然。聞不聞者攝應還真。聞聞應跡聞見。一師約生死涅槃。涅槃真寂不聞不聞有感便應。不聞而聞生死紛紏。若能修道則聞不聞。若不修道常是聞聞。一師雲。聞聞四句非是正意。後重研不生四句方是正意。宜就不生等解。不聞不聞是涅槃無始無終。不生生是涅槃無始而始。生不生是涅槃無終而終。生死亦然。生生是生死無始無終。不生生是無始而始。生不生是無終而終(云云)。今謂義皆不然。何者此三番四句圓冠諸法靡不該通。用圓釋經猶懼不會安得偏作若教行證法譬解耶。非但方不會圓兼復屠割傷體。又一師依於一諦以釋四句。雖言親密彌益疏遺。況作二諦疣累轉多。真應生死涅槃等二亦復如是。況作生生等三句解者損失事深。況作互無只是小乘少分意耳不關大道。今皆不用。又此十事皆是內證。德王難不聞聞。琉光難聞不聞。二詞雖異而同問證。答正廣明四句。若欲釋之千塗萬轍同顯斯證猶懼不當。而諸師蓬飛野外蓱流海表。偏據事相執一害諸。非但乖圓永不聞證若以四句通釋諸義觸處皆通欲解初四句應扶佛語。佛雖答證意在通修。初入證道修道忽謝無所可有名為不聞。真明豁開無所不照即是於聞故名不聞聞。證得如是大般涅槃。大般涅槃無有聞相故名不聞不聞。證起惑滅名聞不聞。寂而常照隨扣則應名曰聞聞。今取佛解不生生中四句。釋此既是佛解非徒穿鑿。初句明證智。次句明證理。第三句明證斷。第四句明證應。若事若理智斷自他於初證中具足無缺。如此之證不與小共不可思議聞則驚怪。盡涅槃海此一妙證釋二人疑。復此不聞聞是證聖行。聞不聞是證梵行。不聞不聞是證天行。聞聞是證嬰兒行病行。一證一切證圓證具足。故上文佛告迦葉不獨汝得如是五行。今此眾中五十三萬人悉皆同得如是五行即其義也。復次不聞聞是證了因。聞不聞是證緣因。不聞不聞是證正因。聞聞是證境界。故佛答琉光雲。汝於佛性猶未明瞭我有慧炬能為照明即其義也。復次不聞聞是證圓淨。不聞不聞是證性淨。聞不聞聞聞是證方便淨。故佛答琉光雲。汝今欲盡大涅槃海我能為汝具足解釋即其義也。若得此意於一證中自在廣說(云云)。第二廣明四句。從如不生生去明兩種四句。雲何名如是不異義。彼此四句不可異故。於彼四句更立名義互相顯釋類例可通。略舉兩種。顯廣義端。遍冠一切內外諸法。那言此四是譬說耶。興皇例以此四句。通於本有今無雪山割肉等偈。不生生是本無今有。生不生是本有今無。生生即是三世有法。不生不生即是無有是處。生不生是諸行無常。不生生是是生滅法。生生即是生滅滅已。不生不生是寂滅為樂。不生生是如來證涅槃。生不生是永斷於生死。生死即是生生。若能志心聽常得無量樂即是不生不生。今明初約圓證根本其義既立。遍通一切內外之法。何但通諸大經亦通小律。生生是諸惡。生不生即是莫作。不生生是諸善奉行。不生不生是自淨其意(云云)。非但通於大小經律。亦得通於菩薩之論。生生是因緣所生法。生不生是我說即是空。不生生是亦名為假名。不生不生是亦名中道義(云云)。世尊雲何不生生下。第三重研。何故重研。良由不聞聞等義猶難解。更研不生生等重助釋之。若了不聞聞等則不重研。不生生等今欲類例通之使遍一切故重研也。又為二。一約內四句。二約外四句。內四句中句句皆。先問次答。安住世諦者有二義。若就生死外法。即是初念託胎來名安住世諦。若就涅槃內法。修習方便位名安住世諦。從修發證無明豁破。即是初出胎時。亦是涅槃無始而言於始。將此類通不聞聞等。即是圓證其義轉明。世諦死時亦有二義。若就生死外法福命俱盡名世諦死。若就涅槃內法。即是無明盡時名世諦死。亦是生死無終而終。四住菩薩舊雲。十住中第四生貴住於生自在。又雲。十地中第四地斷見諦盡。不生三塗能以神力示自在生。今觀二解。一似別義。一似通義。未會此文。尋此義意但令菩薩四住惑盡。非是結業牽生三界。而能示現名生自在地。經有六住義。第四住與此義相應。具如止觀第五。是引彼亦引證不生生等。第二約外法四句而言未生生者。未之與不各隨義便。琉璃光下。第四結難。於三四中但難不生生等。於不生生等四句中但難生生。欲因生生廣解諸句。就文為三。一難。二解。三領。就難為六隻三雙。初就常無常難。次就自生生他難。三就本有本無難。皆難生生。為常故生。無常故生。為自生。為他生。為本有生。為本無生。初文常無常者。生若是常有漏之法應無此生。生若無常則有漏是常。生自無常無常則滅不能自固。豈生有漏。有漏既其不為生之所生故應是常。次世尊若生自生下。第二結自生生他難。生若自生生無自性者。言生既自是所生非復能生無能生性。故言生無自性。二雲生本假緣未有自性何能自生。若無自性何能生他。能生他者等是生他。何故但能生於有漏之他。而不能生無漏之他。有漏無漏望自俱他。世尊若未生時第三難。若本有者未生之時已是於生。何故於今方名為生。於今乃是緣合之時。若本無生而可生者虛空是無。那不復雲虛空生耶。佛言下第二解釋為三。先非六問。次釋六非。三答六問。合有六非一是為七章門。初非六問者。若定如汝問則皆不可說。初言不生生不可說。即非初難生定是常。生生不可說。非第二難生定無常。生不生不可說。非其第三自生則失自性故是生不生。不生不生不可說。非其第四生他之難。前雲若能生他何不生無漏。故言不生不生不可說。生亦不可說。非其第五本有之難。不生不可說。非其第六本無之難。後一結有因緣亦可得說。即是顯四悉檀因緣而可得說。雲何不生生不可說下。第二釋上六非章門。釋第一雲。自雲是生。復雲不生。不生即常兩事相乖故不可說。釋第二章。生若無常則生復生生為生所生舉體皆生。復為滅所滅舉體。皆滅。生生故生即舉體皆生生生故不生。即舉體皆滅故不可說。釋第三章門。生不自生本取生死。釋第四章門。涅槃亦有生義不可定言涅槃不生。前難雲。等是生他何不生於無漏。無漏只是涅槃。涅槃亦有生義。如是修道得故。故復是生。是生不為滅之所滅此生即常故不可說。釋第五章門本無有生豈可言未生已是有。釋第六章門。不可定言有於不生。而復有於可得之事。所以復生。不同虛空一向無生。第七可說章門。十因緣者。除後兩支。前十為生而作因緣故可得說。此只消文。止觀中釋四句稍廣。私謂準彼釋意與今大經文理雅合。深會彼文無生之觀鹹契涅槃無生之文。莫入空定大眾鈍。故有二解。一雲眾實是鈍不解空定故言莫入。二雲若作空定之說眾解則遲。空義深隱取解為難。以遲難為鈍。然經文偈六句皆不可說。有因緣故亦可得說。佛六番釋不可說竟。又指因緣亦可說竟。此義猶略。今更兩番說有因緣皆可得說。具於一句作四句說。所謂不生生。生生。生不生不生。不生四句皆如此說。是為因緣亦可得說。亦應言有因緣故皆不可說。何以故。一句具四。何可偏作一二三說。為此因緣則不可說。乃至四句悉具四句那可偏作一二三說。為是因緣皆不可說。又四句即事而理。理皆不可說。又四句即理而事。事皆可說。何以故。下文雲。若知如來常不說法是名多聞。今例此義若知四句即事而理即是說。地師名前三種四句約教行證。一往而言非無此義。今欲分別此之六句。似如禪複通別惑解。初兩句明通別惑。次兩句明通別解。不生生是別惑禪。生生是通惑複。不生生是通解禪。不生不生是別解複。次生句。結前禪生複生同是惑生。次不生句。結前禪不生複不生同是解故。如此禪複惑解皆不可說因緣可說。具如前辨(云云)。善男子有為之法下。第三答。即正答六問。答前六句為兩。初答前兩問。次答後四問。答前又二。先別就四相。次合就四相。初別就四相即為四。初言生是常者。當其分部守其自性故得是常。言無常者住來住生。生即改變復是無常。住亦如是。為生所生不得是常。異亦如是。而言法無常者前生中雲。住若無常生亦無常。今舉法對異。還是前生住無常法。異亦有常無常義。具如生住。壞亦如是。文雲。本無今有壞亦無常者。本無今有只是生義。已生來生壞壞不得是常。本有今無復是無常。善男子以性故下。合明四相。各守性分皆得是常。以二義故不得是常。近論唸唸遷變。遠望涅槃即復非常。為涅槃所斷是故非常。善男子有漏之法下。二答後四難又為二。一正答第五兼答第六。二正答第四兼答第三。此初答第五問者。上問若本有者雲何於今乃名為生。今答雲本有生理非是已有今方是生。即兼答第六等是無生。何故不說虛空為生。今答亦云有可生之理方得有生。虛空無可生之理。何得說空以之為生。無漏之法下答第四難。有法譬合初文者。初難雲。若能生他應生無漏。今答無有生於無漏之理故不能生。有漏之法有生性故。故可得生。兼答第三生無自性難。若有自性生能生之既無自性豈可得生。兼答兩意。自然懸去。次譬中舉火眼者。各有其性。火性能生眼性能見。此中言有生性故生能生者即是破性義竟。然後說性是則無爽如前非性執竟。後方雲有因緣時則可得說合如文。爾時琉光下第三領解又二。初經家敘相。次正陳解。陳解又二。自陳陳眾。初陳自雲聞不聞。陳眾雲不生生。此即陳其得解之門。只為不至至四句。有未解者無畏更問生不動國。德王更論不至至等。世尊我今已解下。第三無畏論義為三。一請許。二論義。三請答。德王之問請許如文。二無畏論義有三問答。領解問中又二。初問此生彼。次問彼利根。此兩相成轉側為異。問經說淨穢二土菩薩互有勝負今雲何通。答若敵對相望淨土則勝若權實相望若入實淨土勝。若入權穢土勝。次佛答。正答初問兼遣後問。偈有二十一行為兩。初十行是止善。後十一行明行善。然淨土之業即菩提心。今論別行乃是總別不異。三領解如文。是光明遍照下。第三請答德王之問。上中已解為未悟者更請。先問次佛答。問如文。佛答為二。先讚誡聽。次正答。答中先舉未至不至。次牒聞不聞。初又二。初標至不至章。次解釋。釋中意者。然德王初問有三種六種。佛說六喻及光瑞答不聞聞竟。次琉光論義已答不生生竟。今更重牒不至至爾。初聞不聞四句上根已了。次不生生。四句中根又悟。今為下根釋不至至緣之所宜故前後間出爾。就此四句前兩句明涅槃有至不至。修道除惑則至不爾不至。下兩句明生死有至不至。若修道背厭則不至。不爾則至。還重反覆成上諸句。然此中解釋還須望前。前雲不生不生即大涅槃。此言不至還是不生更無別異。若爾何以不同前明不至不至。答為緣禪複。不至者即是凡夫不能修習所以不至。不至至者。亦望前初出胎時名不生生。此中言不至至於生死互舉一邊。至不至者亦須望前。世諦死時名生不生。亦是互舉。至至亦須望前。前雲生生不斷。此中還論生死故與前同。次牒聞所不聞又二。前列四章。次釋中但釋一句。前已釋竟不欲煩文。地人別分教證淺深之異。然今文意只是緣宜。宜作三說。但是悟有前後非關法有淺深。何以故。語異義同故。爾時光明下。第四德王重論為二。初禪問果。次雙問因果。初問為二。一問二答。問為三。一問涅槃始有即是無常。二問因莊嚴故復是無常。三問涅槃若有亦是無常。於第三問中復有四章。不者直作七問。一問本無今有故無常。二問因莊嚴故無常。三問若是有故無常。四問可見故無常。五問不平等故無常。六問有須待故無常。七問有名字故無常。初問又三。謂領旨略問廣問。廣問有法譬合。第二第三第四如文。第五有兩重譬合。第六有譬有合。引昔第七如文。爾時世尊下。第二佛答三問。初答本無今有有法有譬有合。地人作真緣兩修釋。言真修是本有。緣修是始有。三論師。用正因緣因釋。正因是本有。緣因是始有。從汝言因莊嚴故下。答第二有法有譬。譬中三重譬合如文。從汝言因緣故下。答第三涅槃是有。一往問答似不相應。問直雲涅槃是有即應無常。今舉五因者。明涅槃不同五因之有。後舉生了而復簡生。但同於了只答此問即兼餘四。前舉五因似四緣三因。生因即報因但長有。草木和合因。即是習因善惡自然相似。住因即依因。增長因即增上緣。遠因即緣緣但無次第緣。後二因者不同作因同於了因如文。以後二因簡前五因皆作因故。爾時光明下。第二雙問因果。問中二。先六度即是問因。次問涅槃即是問果。佛答又二。一雙答因果。二別答因果。初雙答如文。善男子雲何是施下。二別答因果。又二。先因次果。初因中又二。初明順因。次明違因。初文又二。初正答次歎經。初正答為六辨度非度。前五是少分涅槃。後一正是判度。有相有得則非度義。無相無得乃名為度。其中廣舉一檀為首。餘五悉指雜華。雲何菩薩不聞十二歎經。先結菩薩為歎。次結三乘為歎。初文中雲十二部經其義深粹者。昔十二部但明於空比生死為深而非邃。此經明生生即不生生。即生不生即不生不生。故為深邃。亦是即有不有。即空不空。即非空非不空。是故深邃(云云)。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二十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67 大般涅槃經疏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二十一   隋章安頂法師撰   唐天台沙門湛然再治   德王品之二   起卷德王問。若犯重下第二明違因。於中為三。謂問答領解。冶城為六問。開善為五問。只是三意。初兩問四罪。次兩問一闡提。三一問不定。初問四罪者。若有佛性不應墮地獄。如其退落佛性不持。第二問。若有佛性。雲何復言無常樂我淨。若無四德豈有佛性。第三問。闡提斷善應斷佛性。第四問。不斷佛性何名闡提。第五問。四罪與闡提等不定還生善根。涅槃不定還成凡夫。難文小廣。入涅槃已若還出者。聖還成凡。若爾佛無四德。若不爾者闡提亦無成佛之義。前難令涅槃無常。佛答非無常。此中作不定難。一切不定則一切無常。則涅槃亦是一切之限亦應無常。此難難一切人悉令皆轉(云云)。佛答為兩。先歎問。次答問。初歎問為四。一歎現德。二歎往因。三歎所問超逾人天。四誡聽許說。如文。善男子一闡提下。正答為三。一答第五不定問。第二答第三斷善問。即兼答第一第二罪人問。第三重答第五不定問。兼答第四問。初答第五中三。先標。次答。三結。從如汝所言下。第二正答第三有三番。一約內外。二約漏無漏。三約常無常。佛性中道。非此二邊故不可斷。人天是善。三塗是惡。凡法為外。聖法為內。世間是漏。出世無漏。有為無常。無為是常。佛性悉非此之兩邊。故不可斷。若是斷者下。兼答第一第二罪人問。彼雖作罪終不斷性。明罪不定。以不定故得三菩提。本取斷已名一闡提。性非已得雲何可斷。既非定有豈能遮墮。答第一問。若非定有遣第二問。又斷已得方名闡提。今性非已得亦遣第四問。犯四重下。第三重答第五問為三。初汎明不定。二廣明不定。三結不定。初文又四。一明惡人不定。二明諸法不定。三明善人不定。四明如來不定。此即惡人不定也。色與色相下第二明諸法不定。有法譬初法如文。次譬中凡三譬三合如文。而言亦有定相謂常樂我淨者。為其前難不定雲如來入已亦應出聖成凡即無常樂。今答不爾。無定之中亦有定相。謂如來常樂我淨。故言亦有定相。須陀洹下第三明善人不定。如來今於下第四明如來不定。方便道中如來不定。法身本地定不為凡是名為定。二端不可得燒者。兩解。一雲襯身譬本地。在外譬跡應。此二不滅。二雲襯身譬佛智觀機。在外譬神通應物。物機無窮故神通不盡。是故不燒。襯音者非應言親音。此衣在埵W為襯衣。善男子當知如來下。第二廣明不定。舊解諸句。作一存一亡。非鬼至亡法身。非非鬼至存應身。今謂法應兩分還是定義豈是不定。興皇雲。非鬼法身不定。法身則亡非亡。非非鬼應身不定。應身則存非存。存非存能鬼能非鬼。亡非亡能非鬼能鬼。今謂皆未免定。何者鬼定能非鬼。非鬼定能鬼。雖言不定亦名為定。今明鬼即非鬼。亦即非鬼非非鬼。非鬼即鬼。亦即非鬼非非鬼。非鬼非非鬼亦即鬼非鬼。是一即三是三即一。無一無三一三不定。斯則真不定義。餘句例然。今先唱章門。次解釋。凡二十章門。但解十六不釋四門。於第九短非短門中。雲現三尺身者。河西雲。其家無兒。產一子長三尺而死。父母悲苦失性。佛現兒像。父母見子還得本心。謂兒言。我言汝死汝何處來。答言從死處來。因緣暫會。身屬眾緣。四大假合。遍觀眾緣。何者是身種種說法。惑心即斷。便現三尺佛身光明色相。長者得阿那含。非漏非無漏是第十六章而最在後釋。何故爾。佛欲廣釋此章。故留在後。又私謂諸門之中。若漏無漏凡夫聞之多易解故。又二。初明非有漏。其文極廣。後明非無漏其文甚少。廣略相望亦應可見。初非有漏文為二。先明三漏。後明七漏。問何不取三界煩惱為三漏。而取色無色為有漏。通取無明為無明漏。答佛說無定。或轉三漏以為四流。然作三漏者欲重故獨為。一色無色小輕故合為一。無明是根本通共為一。但數家稱為漏落生死。論家稱為漏失道理。今經意者只是煩惱則名為漏。復次一切凡夫下。第二明七漏。一見。二思惟。三根四惡。五親近。六受。七念。前兩是漏體。後五是漏緣。見是利使。思是鈍使。根是內五根。惡是外惡法。近是惡人。受是受取色慾等法。念是晝夜唸唸不斷。今文無思漏。又惡漏作離漏名。能離是道。所離是惡。初解見漏中應具十使。但舉疑見者。欲明貪瞋癡慢四使通於見思五見及疑。但在見諦思惟門中。則為慢攝。文又二。先廣明疑心。後別明見使。疑乃非見。但疑見相關故言疑見。生六種心者具列諸見。莊嚴雲。只是五見開邊為斷常故言六。開善雲。決定有我。決定無我。未是六數。但總唱決定。從我見我一下即是六數。一我見我。二我見無我。三無我見我。四我作。五我受。六我知。所言六者。一於假我計有真我。故言我見我。二於假我上計無此我。故言我見無我。三於陰身上計有真我。故言無我見我。我作下三種。即十六知見中三。河西以決定有無為二。我見我者。本計有我。入定之時見妙光明。猶如日月。即以所見證定有我。故言我見我。我見無我者。計現有我過未無我。即斷見外道。無我見我。謂諸有情悉無有我。離五陰外別見有我。如麻麥等。我作我受者。謂始終常有。即是常見。謂我能作因。我能受果。及以能知。從凡夫不能善攝下。三釋根漏又三。一明凡夫因根起漏。二明菩薩不爾。三結如來無漏。凡夫如文。菩薩下二明雖復因根不起諸漏。行苦者二解。一雲。即三苦中之行苦。此若最通二雲。行是無常苦但是報。不得為一。言二十五里者譬二十五有。缽譬色心。油譬於戒。不棄一滴譬不犯一戒。王譬佛。臣譬行人。拔刀在後譬於無常。如來拔出下。第三結如來無漏也。復有離漏下。第四釋惡漏。當體名惡。從治道名離。又二。先明能離之道。後明所離之惡。初又二。先明菩薩修行。後引昔證今。初文有五種法師。而言一經於耳七劫不墮者。前名字功德品雲。若聞常住二字生生不墮者。聞有多種。若深能思惟如說行者即生生不墮。若不能深思惟行者只得少益。八魔者。舊雲。無常等四各有其因。是為八魔。又一解。煩惱等四及無常等四為八。善男子我念過去下。第二引昔證今。於中有偈。舊解。上半明果下半辨因。證涅槃是果。至心聽是因。果中有得離二事。證涅槃是得。永斷是離。因亦有二。至心是修行。無量樂是得果。言得樂果者。非常樂果。乃是行因得因中之樂果。有人評之。比太近局全無所以。若只有此事何能賣身。復雲何聞此而得成佛。觀師雲。偈意無量不可得盡。所該甚廣義味無竭。且出十義。一三寶。二四諦。三三德。四四德。五生不生等四句。六本有今無偈。七雪山偈。八四悉檀意。九中論偈。十四種佛性。所言偈含三寶者。只如來證涅槃。此一句。即是佛法三寶。能證之人是如來。即是佛寶。所證之法是涅槃。即名法寶。永斷一句只是助語。若能至心即是僧寶。能至心聽即是秉行之眾。豈非僧寶。但此一句亦得兩望。至心亦得是法寶。至期何處即是聽法。今且屬僧。得無量樂亦是助句。明三寶者只是兩句。且置兩句。言四諦者。不取締義但取行證。證此法者佛證涅槃。即是證滅。何故知爾。涅槃翻滅豈非滅諦。永斷於生死。即是除集集是煩惱及以結業。今生死亦是煩惱及以結業。若能至心聽。即是道諦。由至心聽故即證道。常得無量樂即是苦諦。何以故。苦果既遣便獲樂報。三三德者。即是摩醯首羅三目。亦是伊字三點。如來證涅槃。即法身德。永斷於生死。即解脫德。至心聽。即般若德。更須一一釋之。四依品中明三德者。一法身。二解脫。三般若。四相品中不爾。一者涅槃。二者解脫。三者般若。即取涅槃代法身。今此中既雲涅槃者豈非法身。永斷生死是解脫者。有生死即有累不脫。今既斷除。即是無累寧非解脫。至心聽即是般若者。由聽法故能生智慧。智慧既生寧非般若。不至心者容可不生。今既至心聽即能生智。復得法樂自娛。非復世間之樂。言四德者。即常樂我淨。如來證涅槃即常德。問為將如來為常。涅槃為常。今明人法皆常。故前文雲。以法常故。人亦是常。永斷即淨德。生死是可惡不淨充盈。既除不淨便得淨法。豈非淨德。至心聽即我德。由我能聽。無我誰聽。常得無量樂自是樂德。亦云復是重明常德。生不生等四句者。前已委悉解竟。今不復釋(云云)應本有今無偈者。如來證涅槃。即本無今有。未證涅槃。即是本無。今既證竟。即是今有。永斷生死。即是本有今無。如來未斷生死之時。由有煩惱。即本有義。既證法身無復煩惱。豈非今無。下之兩句不可分張。只此三世是無有是處。故直合是三世有法無有是處。何者是三世法耶。只證此法涅槃常果。即是三世無有是處。雪山偈者。文小交加須善分別。上半不應此中文義。但取下半。而復不全應。今四句但應今兩句。生滅滅已。即是永斷於生死。寂滅為樂。即是常得無量樂。此兩偈相望互有所無。此偈望彼。即無諸行無常是生滅法。彼偈望此。即無如來證涅槃。若能至心聽。亦應四悉。如來證涅槃。即第一義。有時說涅槃為第一義。永斷於生死即對治。論中雲。以三觀治三漏。今正斷生死豈非對治。若能至心聽。即是世界。世界之中。或言有我或言無我。皆當至心領受此我無我。常得無量樂即各各為人。論中雲。一法分為兩種說之。為計我者即說無我。計無我者即說有我。著苦說樂執樂說苦。今此為除計無常苦者故。明常樂等法。中論偈者。因緣所生法。即如來證涅槃。涅槃只是因緣之法。若非因緣即成性義。我說即是空是永斷生死。既斷生死故得是空。亦名為假名者。即是至心聽。若有假我方能聽受。亦是中道義。即是常得無量樂。中道即是非有非無。亦是非常非無常。結之為常。無苦無樂結為大樂。今此常樂。即是中道之常樂也。四種佛性者。除正因性。但取果果因因四緣佛性。如來證涅槃即是果果性。故下文雲。果果者。謂大涅槃。永斷生死即因因性。下文雲。因因者。十二因緣所生之法。亦斷十二因緣煩惱盡者生觀智解。豈非因因。至心聽者。即了因性。三十七品六度四等。並是了因。常得無量樂是菩提果。以常樂故豈非果性。觀師雲。聊爾思惟即便得此十科大義。是故當知。其理無量非可述盡。前梵行中言痛。此中雲不痛。舊解雲。只是淺深(云云)。次明所離之惡。謂惡象惡馬諸惡獸等能害人者。能生惡念動身口惡。惡城惡捨無情之物。何能為惡。如在邊城持弓執箭警柝遏道。豈不生人殺害心耶。惡捨亦爾。此是惡緣。惡知識者。甘談詐媚巧言令色。牽人作惡是故須離。次釋第五親近漏如文。復次一切凡夫下。第六釋受漏。文雲。覺覺即受也。聖行品雲。受為覺相。因三受後起三煩惱。故名受漏。其中復釋沙門等名。皆有多義不可定執。此中六難與上純陀有異。上以檀為難。哀歎品以羅漢果為難。此中以怖心為難。何故三處辨難。而五同一異。純陀品對俗故雲最後檀難。哀歎對道故羅漢難。此中通對著有凡夫故怖心難。   德王品之三   起卷釋第七念漏。又二。先明漏相。次明菩薩無漏。能斷念漏。行心邪念為漏。理應具三受中生念漏。今偏據苦中生念漏起貪瞋等過。菩薩下。第二明菩薩無漏又三。法譬結。初少許法說。正明菩薩思惟能斷念漏。凡夫愚人不能思惟令其漏滅。從譬如有王下。第二譬說。為二。先譬次合。初譬者。說之不同。或七八九。望下合文應是八譬。一四蛇。二五旃陀羅。三詐親。四聚落。五六賊。六大河。七草筏。八到岸。束八為三。初六譬道緣。次一譬修道。後一譬得果。初言王者三解。一雲。佛說眾生身中四大。二雲。無明能構眾生四大之身。三雲。此經詮眾生四大。各相違害譬之如蛇。篋譬一身。養食譬摩洗。準法者。依所作惡品有輕重。戮之都市者。斷善根絕慧命。其事顯然故雲都市。切令者。敦惡莫作誡善奉行。逃走者。若得真解彰顯而去。今初伏惑故言逃走。次王時復遣下。五旃陀羅用譬五陰。刀譬無常苦。迴顧者。欣涅槃為逃走。厭生死為迴顧。三是時五人下詐親譬。藏刀者。以虛妄我覆於無我。妄樂覆苦。密遣一人一人譬愛。五陰行心。有此貪愛能惑眾生。故言詐親。四其人不信下聚落譬。譬於五根。五根即是識所棲。託如人居聚落。缸器者。舊雲。是重口罌譬五根重。沓字書為洪音。既不見人即人空。求物不得即法空。坐地者安心空境。五聞空中聲下六賊譬。譬於六塵能劫善財。空聲譬於聞佛教中說有六塵。夜來者。無明闇心蔽此六塵。六路值一河下。譬遇惑流。但諸眾生恆在煩惱。那忽雲值。然都未修道則不知惑過。今始研心知其為閡。故名為值。斷常衝擊譬之漂急。乏戒定慧故無船筏。七即取種種下。筏譬修道。運手動足譬道用。筏不可依。慮善微弱不能勝濟。身倚者。心依此善截流而去。草木譬眾善法。兩手譬權實二智。兩足譬戒定二善。八即達彼岸下。譬得涅槃果。在此在流多有所畏。既度到果必無所怖。次合八譬。初合四蛇。即是四大。大有內外。內身四大正合四蛇。四大共造眼根合見毒。共造身根合觸毒。共造鼻根合氣毒。共造舌根合齧毒。次合五旃陀如文。三合詐親。親只是愛。愛能諛諂誘害眾生。但前三心不能生愛。唯行心中能生親愛。然此五陰盡能為惡。但起愛取要在行心。故雲一怨。文雲。怨詐親者有始有終。愛心不爾。無始無終。復有二義。一者如十二緣。猶如車輪。無有始終。愛心亦爾。無有始終。然十二緣。復有始終。即無明為始。老死為終。言無始終義者。求愛來處永不可得。即無始義。去處無從復是無終。次合第四空聚落者。即內六入。外世間聚人所住處。無人故空。六根即是我之棲託。求不可得故空。如人望捨。謂內有人比至進覓都不見有。菩薩亦爾。觀於六根皆空無我。但此六入即為六根。並外六塵內外十二。六根亦名六情。亦云六識。根以能生為義。情從生識得名。然六根無情。識即有情。從能受名故雲六情。識取和會。根塵和會故能生識。次合第五六賊。即是六塵。賊從外來劫人資財。六塵之賊劫人善法。但此六塵生三種法四事能生細煩惱者名為四微。所生者粗故名四大。言四事者。色香味觸。四大各四。亦不具四。五事生者名為五欲。言五事者。足一聲塵。六事生者即名六塵。塵是滓累之名。次合第六一河。河是煩惱。但此關二河六河。不暇併述。有生死河涅槃河善法河佛性河(云云)。但此經中三河不同。師子中明生死河。迦葉中明涅槃河。此中明煩惱河。既至河上取草為筏下。合第七譬戒定智慧以為三品。到於彼岸下。合第八到彼岸。譬常樂涅槃。雲何如來非無漏下。第二釋非無漏。半句文雲。如來常行有漏者。數人云。有漏無漏逐境為判。若緣漏境名為有漏。緣無漏境即名無漏。此中明如來有漏。似數人解。何故爾。文雲。如來常行有漏。有漏即是二十五有。故知是從二十五有境為名。論人從心何時逐境。我體清淨無煩惱時。雖緣漏境心不成漏。此之兩解為鬥爭本。此中具明如來非有漏非無漏。非有漏者。乃明如來無復諸漏。非無漏者。明佛猶有漏。此漏無漏。欲明佛是非有漏非無漏漏無漏雙非。何曾雲是有漏無漏。善男子以是因緣下。第三結不定。爾時德王下。第三領解(云云)。如佛上說下。第二德王更請答上果問者。前問既遠故重牒之。就上第二雙問因緣中。先雙答因果。次別答因果。別答中如來既廣答因竟。今德王更騰果問。文為二。先騰果問。爾時佛讚下。第二如來答。又二。一歎問。二正答。初但歎問。即有二意。一歎其有憶持不忘。既經長時。猶憶前問。能請佛答故。是得念總持之力。二者此涅槃中多有所含。汝今併欲而總持之。是故復雲得念總持。如世人言下。第二正答又二。一者舉大小相對。是就相待義答。二者就絕待義答其大涅槃問。初明相待即有十對。絕待義者。如下文中。譬如虛空。不因小空名為大空。涅槃亦爾。不因小相名為大相。就相待中先舉十對。以為十譬。次合合中為兩。先總合。次別舉譬帖合。總合又兩。先列大小兩章門。次雲何涅槃下釋兩章先釋小。次釋大。初釋小又二。先舉五事。少分有滅苦之義。名為涅槃。非大涅槃。若凡夫人下。第二舉斷伏之滅。名為涅槃。先出凡聖兩章門。次釋中二。先釋次釋成。初從或因世俗下釋上凡夫。或因聖道下釋上聲聞。世俗即是外道。得禪伏惑之人。聖道即是小乘。斷惑之人。何以故下。二釋成上兩。還生煩惱即釋凡夫。有習氣者即釋小乘。次文中具出習氣之義。通論十使皆有習氣。如舍利難陀畢陵伽等(云云)。今偏就我見明習。無我無樂唯有常淨。無我樂者。此是與其常淨。奪則皆無常樂我淨。常樂我淨下。此三句合十二字。釋上大涅槃章門。善男子譬如下。第二舉譬帖合。上有十譬。今但別合七。餘三則兼合。王城地三事共一合。此三事相兼。王即有城。城即有地。義勢相隨。人天又共合。於別合中。先合海。次合河。三合山。摩訶那伽缽建提者。大論雲。大龍大象天中力士。梁武翻為極牡。隨小王下。第四併合三譬。大王大城等也。四種兵下。第五合前第七眾生大眾生譬。若有人能下。六併合前人大人天大天兩譬。普示眾生一實下。七合前有道大道。大名不可思議下。第二釋大涅槃。即絕待釋又二。先總次別。初總釋又二。初明不可說次可說。次別釋中但約三德不言常者二義。一雲。前開宗廣明常竟。故略不言。二雲。名字品雲。所言大者名之為常。此更明大不復言常。就三德中亦各有二。初大我中二者。先不可思議釋大。次多因緣釋大。即可說不可說也。今文中雲。有大我故名大涅槃。又雲。涅槃無我。舊有二解。一雲。無我者絕名冥真故。涅槃無我。俗諦寄名故。涅槃有我。二雲。無我者涅槃中無我者無生死妄我。有我者有常樂之我。觀師難此二解。若絕名冥真名無我者。亦應絕名冥真名為無常。彼解雲。不得無常涅槃是常故。以冥真四絕名為無我。更並冥真四絕故無常(云云)。難次家雲。既言無生死中我。亦應無生死中常。彼即反難。生死中何處有常。即應反問。生死中何得有知。彼若解雲。生死無真我。而有假我者。又並無凝然常有相續常。若爾非但無生死之我。亦無生死之常。並之無窮。八自在者。一一多。二小大。三輕重。四色心。五根。六得。七說。八見。如文。復次譬如寶藏下。第二釋多因緣故名大我。次大樂又二。一明不可說大樂。次世間下。明多因緣大樂。初文釋四樂於中。初樂之中有三。復次明無苦無樂之樂。二大寂靜下。即是明無喧無靜。名大寂靜名之為樂。三一切下。釋非知非無知。乃名大知名之為樂。四釋身不壞者。即是非生死非涅槃之身。是故不壞名為大樂。次世間名字下。第二釋有因緣。還對無緣以之為釋。故分有因無因二文釋之。先明有因緣。次辨無因緣。涅槃即同無有因緣。還是前絕待之意。初有因緣中。雲迦迦者烏聲。究究者雞聲。怛怛者雉聲。次無因緣中。雲曼陀等者。河西雲。曼陀婆者。梵本一音二物。一者高座敞堂。二者藥湯。而出經者言殿堂飲漿。薩婆車多雲。似馬芹一音二名。坻羅婆夷是燕雀亦一音二名。次有法不可稱量下。第三就不可量釋淨。初釋中文多因緣。但是文略。次以純淨故名為大。後釋淨義。凡舉四淨義如文。善男子是名下。大章第三總結也。   德王品之四上   起卷明第二功德。他釋十德各各論體。謂初功德以五事為體。此功德以五通為體。今雲不爾。此文雲。以得大涅槃威神力故。當知十功德皆以涅槃為其體。隨事分別種種不同體應根本。義從枝末而言十德。五通者。皆約無分別中而論分別。若十若五。舊雲。初功德深第二功德淺。此不應爾。上以四句開拓人謂為深。此中直說人謂為淺。若欲開此為四句者。不得得。得不得。不得不得。得得。餘章亦爾。何淺之有(云云)。舊雲。大乘異小。唯佛乃具漏盡。菩薩乃是因人。故但五通不說漏盡。此乃一往以因讓果。若具足論唯佛世尊有真天眼。不以二相見諸佛國。他心宿命究竟在佛。菩薩既其分得五通。何以不雲分得無漏。今此文中雖列五章六通意足。舊用不得而得是總標五通。今雲不爾。不得得者得大涅槃。大涅槃者中道佛性非漏非無漏之無漏。故文中非外道即非漏。非二乘即非無漏。而言得大涅槃。即非漏非無漏之無漏釋雲。所謂神通者。不如小乘十八變化之神通。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天然之慧即是中道。無二邊漏名大涅槃。指此而為無漏通也。私謂驗此十德皆證。初文既有知於略藏。豈有不能分證六通。故知德文皆悉互通為辨。不別而別故十相不同。別而不別同一涅槃。是故對地亦應無失。況復十地義通圓別。別而不別圓義也。不別而別別義也。若依此意。以此十德中之法門。一一皆挾十地。帶圓法門作通別釋。彌益其美。此則與經部會。與五時會。與諸教會。與逗機會。就文為四。初標。次列章門。三解釋。四結。二列六。名既異小乘。當知六通不與彼共。文中解釋一一簡出。列名雖異今指此文亦名六通。不得而得即漏盡通。不聞而聞即天耳通。不見而見即天眼通。不至而至即如意通。不知而知即他心宿命二通。三解釋文即為五。然列章與解釋小不次第。緣宜不同是故耳。就初不得得章為三。一標。二簡顯。三結。標者即標神通。神是大涅槃天然之理。此理融通自在無閡。故稱神通。其名雖同其理永別。故簡除凡小。顯出中道。圓具自在。故知漏盡方名神通。從通有二種去是簡顯。即為二。標釋。釋中二。一簡非。二顯是。初簡非中。即簡出外道二乘如文。顯是為兩。一明一心中神通圓滿具足如文。二顯身心自在具足。就其體圓自在明其用妙。就自在天又二。先簡出不自在。次明自在。第三結文可解。復次所現身相下。二釋不至至章門。即是身通文為三。一明遠到。二簡異二乘。三明自在如文。復次善男子下。三釋不聞而聞。即是天耳通文為二。初釋次論義。釋文為四。一修。二得。三簡。四無著。前二如文。第三文中。雲復轉修習得異耳根者。明其修得皆異小外。轉修即是大涅槃心。無閡自在之修。又雖聞音聲無音聲想。是名轉修。得異耳根者不與小共。第四無著中。雲主相依相者。不同外道陀驃求那。不作果相等者。不以禪定為因神通為果。簡異於小。餘文可見。爾時光明下。第二論義。有二番問答。初問為兩。一領旨仰非。何以故下作兩難。一難善聲。二難惡聲。皆作定難。佛答為二。初歎問。次正答。答又二。初總答。次別答。就初總復二。初皆不定。次復明定。還是不定中之定。初有二重。皆先法。次舉譬後結。次如汝言下。別答為兩。初答善聲。次答惡聲。欲明原由噁心不關惡聲。世尊聲若無定下。第二番問答。先問次答如文。善男子下。四釋不見而見。是天眼通文為六。一修。二得。三簡。四不著。五明異知。六結。此有數番。明知非是後知乃借知明見。後結文乃借天眼文助結以不共故。善男子雲何下。五釋不知而知。即是他心宿命兩通。文為四。一知他心。二知宿命。三重明他心。四以是義故下結。初他心又二。先知他心。次知佛性(云云)。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二十一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67 大般涅槃經疏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二十二   隋章安頂法師撰   唐天台沙門湛然再治   德王品   復次下。二明知宿命又二。初正明宿命。次念過去。簡異準前可知。略不具說也。復次雲何下。三重釋他心又二。先橫知六道。次豎知十六心。此文明十六。扶順數義論雲。見道無量心。此心疾利名無間心。成論雲。聲聞欲知第三心。乃見十六心。緣覺欲知第三心。乃見第七心。唯菩薩能備知。小乘根鈍欲知第三心來去。併欲知後諸心。比欲知已至第十六心。中乘人小利。欲知第三心去得知第七心。菩薩不爾。併知逐之。無有一心而不知者。此乃是三乘共義。而有三人不同而同。此十六心非今經意。前知六道是知有邊。次十六心是知無邊。以非有非無中道之體。能知有無。復次下明第三功德。舊言。此中明慈成上梵行品(云云)。於中先標次釋。釋中二。先釋次結。初釋中意者。然此中功德。應具明四心。而偏明慈者。一雲。特是文略義應具有。二雲。慈尚是一切善法根本。何意不得。即是三心。捨偏得圓舉一知三。略不說之。釋文為二。先唱捨得。二章門次釋。釋中先徵起。次釋。釋中凡有五番。初約二諦。次約凡聖。三約闡提對如來即是善惡。四約卑鄙對菩薩即是勝劣。五無著。次結如文。次明第四功德文為二。初明功德。次論義。初為四。初標。次列章門。三解釋。四結。治城雲。前兩是地前。後八配八地。前言根深即性地。亦是生空。決定心入初依。亦是法空。後八初不觀福田即初地檀滿。第十斷除二邊即八地。是義不然。今並是真證功德。雲何根深下。第三解釋。文中第五第六合為一釋。釋初章文為三。標釋結。初事中具足五義。一根本。二根深。三根廣。四根長。五根勝。不放逸即是根本。若通塗行善皆不放逸。若別論者。以初檢心為不放逸。具此兩意以為根本。次阿耨三菩提根者。即是根深。深窮實相到際即真。是菩提根故言深也。一切諸佛諸善根本皆不放逸即是根廣。以能增長即是根長。諸善中勝即是根勝。凡舉十三譬。譬其勝相。雲何不放逸下。凡舉十根重釋根長。具此十義深固難拔。私謂。長勝既以多義解釋。驗三亦然。餘四皆十皆十三。雲何於身下。釋第二章門。文為三。標釋結。標如文。釋為二。一定身。二定心。初定身中。觀身是有是生死器。觀身是無是涅槃器。今觀身非有非無。正顯中道。即三菩提器名身決定。次心亦如是。若陜小者。即自為心。變易二義。若論修因生滅無常名為變易。若論受果變易生死名為變易。聲聞辟支從人標心。此屬無為邊。魔心即魔天。自樂心通諸天。樂生死心通三界。此三心是有邊非決定。求慈慈於無。求悲悲於有。是為決定。雲何不觀福田下。釋第三章。文為三。標釋結。上四依品匡持佛法。須簡持犯。此中自修宜用平等。又前誡出家令遵戒行。今誡在家修亡相檀。異念處者。異於二邊正觀中道。持戒外道者。非但持戒又得上定。下文雲。施斷結外道勝持戒比丘。持戒比丘止伏欲界惡。比之言勝施。雖四種俱得淨報者。以無施無報乃為淨報。雲何淨佛土下。釋第四章。文亦三。標釋結。標如文。釋中但淨土業菩提為本。此中十善者。非直十善。與菩提心和合而行。例如上答無畏之問。然十善者。明相似因得相似果。離妄語得華果者。明妄無實如華無果。今不妄語有實果報。受報之時感好華果。雲何滅除下。合釋第五第六兩章。義勢相關合為一釋。解者不同。一雲。此中開章明三種有餘。初兩事釋第五滅除有餘。後一事釋第六斷除業緣。二雲。煩惱餘報釋滅除有餘。餘業釋上斷除業緣。餘有一事但是賸出。就文為三。先倡三章門。二次第釋。三結。二釋三章中。初釋煩惱。若以習報分門。則習因為煩惱。報因為業。今分習報之異故。言煩惱餘報。然感報由業。煩惱但能滋潤此業。若大論中。只任煩惱亦能得報。雲何餘業下。第二釋上除業緣。總明凡夫與二乘業。言須陀洹人受七有業者。然須陀洹人雖斷見盡。猶有思惟。潤生人天。七人七天往還。合數只是七有。往還離數即十四有。斯陀含人受二有業者。斯陀含人。但人天中各有一生。此則兩生離數。若合數者只是一有。問何故。初果合數二果離耶。解雲。只是互現。阿那含人受色有業者。阿那含人。斷欲思盡餘色惑在。故雲受色有業。然那含有五種。但出一上流者。上流有二。一者至阿迦尼吒。二至無色。所以經雲。樂論義者生五淨居。樂禪定者生無色界。然生尼吒即遍歷四禪。若於初禪不得滅者復生二禪。二禪不滅生第三禪。三禪不滅復生第四禪方滅。於中復三。超半超遍沒。若生無色名無色般(云云)。若生無色即不更生。亦生即滅。不同色界四禪受生。故略不雲。受無色業。只雲受色業。中不生故。亦云有行無行。生同於色故亦不雲。雲何餘有下。第三釋上除餘有。無業無結而轉二果者。莊嚴雲。羅漢轉為六地菩薩。支佛轉為七地菩薩。故言而轉二果。今明此乃通教之義。非釋今經。開善雲。無此事。轉者。本是鈍根羅漢轉為利根。支佛亦爾。數習故轉為二果。今明還是二乘全非今經。河西雲。上句二果得道得向。轉羅漢向得羅漢果。支佛亦然。文中自雲得及果者。豈可不作此釋。今明還是二乘之義。非今經意。又一解雲。煩惱因盡果報亦亡。而今不滅者。只是輪轉餘勢。然業既除。唯此二果於菩薩為累。是故言轉。轉即是捨還是他義。不關今經。興皇雲。轉二果者。二乘果身有寒熱飢渴。此果得除故言轉二果。亦小乘義。今明此果不生任盡則止。何用因經轉之。答三界果雖盡界外果方生。言轉果者轉界外果。今明此是別教義。亦非圓意。雲何修清淨身下。釋第七章。亦三。標釋結。初標。次釋。中師子吼品。明或一業一相。或一業二相三相。此中明百福成一相。文為二。先明相業。次明好業。外道所事各指一相。佛集眾相備在一身。十二日者。即子丑等十二日。河西雲。一年有十二吉日。堪祠祀求福。然修相好亦四悉意。一者法王之體。應以相好而自嚴身。諸佛皆爾。是為世界。令人見者生信起善。是為人一身具眾好對破外道。是為對治。色淨故般若淨。般若淨故色淨。是第一義。文舉四譬。或當主此(云云)。雲何了知諸緣下。第八章。此中亦三。標釋結。初如文。釋中。他雲。知因緣和合即是世諦。是義不然。不見色相是行支滅。不見色緣是無明滅。不見色體是識名色六入觸受滅。不見色生是愛取有生等滅。不見色滅是老死滅。不見一相是不見十二因緣空。不見見者是不見因緣假。真俗雙雲。二諦俱泯。亦不見中。如是通達了知因緣。為若此雲何只是世諦耶。一切法亦如是。雲何菩薩下。釋第九章。文為三。標釋結。標如文。次釋文為二。初明離怨。次簡出怨。初離怨又二。初自離怨。次為他離怨。初文者。遠離煩惱是自離怨。次五住者。是為他離怨。次何等為怨下。是簡出怨敵。河西。釋八魔者。謗方等。等四惡是四魔。即生死魔。無常無我等四即涅槃魔(云云)。雲何遠離是第十章。亦有標釋結。標如文。釋文中。以二十五有愛煩惱為二邊。即是因果二法。私謂。破二十五有中三種惑故。故離二邊。河西。以業與煩惱為二邊。私謂。若雲三惑有三種業。方會今意。直以界內惑業。以為二邊。全非今意。既得此意。例一切法。有無常斷垢淨縛脫等。皆是二邊。爾時光明下。第二論義。有問答。問意者。若菩薩具修十事。如來何故不修淨土。佛答為四。一我因具十事。眾聖亦然。二若使世界下。訶其所問。三西方下。示其無勝淨土。四為化眾生下。為化眾生出穢土。悉如文。復次下。第五功德文為三。標釋結。標如文。釋中二。先釋次論義。初釋者。舊解五事有三說。冶城雲。通外凡及三十心。既言不生邊地諸根完具。即是其證。二雲。此德不淺。何者。登地已上皆因事表堙C言諸根完具者非耳眼等。乃是出世信首根。諸邊地者。非世間邊陲。無佛法處。乃是離斷離常。諸天護念者。以佛為天。四眾恭敬者。為物福田。三開善雲。此乃登地菩薩。猶生欲界故言完具等。若論無漏得變易報。而此菩薩。猶有有漏故今受生。雖有此五心不存著。正以不著為體。今評之。開善。全是三藏菩薩義。初家通地前是別教初心。不關經意。中間登地是證道意。就文為二。先明功德。後論義。初功德者。有標釋結。標如文。釋者。此五前四是報果。後一是習果。次論義中。先問。次佛答又二。先贊問。次正答。答中有二。初是勝劣章。次善男子下。是顯勝劣相。初舉五章定是樂勝是我。常淨可見。異是中道不共。無漏是證中道。利益安樂等是化他。次文雲。離渴愛。是釋定釋樂。生死斷不相續是釋常。得作菩薩是釋淨。斷一切貧善法。是釋勝釋我。無分無果。是釋異釋不共。兼得釋無漏利益眾生。佛說五事因大涅槃得。人師解通內外三十心。當知地前不名為得。佛自說是無漏。開善雲。是有漏。既公抗佛語。豈不疑誤後生。故知人解全不可信。將來學者但自依經。善男子下第六功德。舊解金剛三昧。若論十地是最後終心。若論三忍即是上忍。退非菩薩名等覺。進非妙覺是金心菩薩。一釋雲。具空有二解。二雲。但取照有之解。不取空解。空解未足。莊嚴雲。金心斷惑盡。引此文由乾陀山七日並照一切燒盡。故知等覺斷惑盡。開善解。金心但伏無明。至妙覺佛時。斷此一念輕惑。即得成佛。勝鬘雲。佛菩提智能斷。此文說伏為盡。金心有解。乃滿空解未足。引二十二遇經及夫人經證。廣論其義。觀師雲。不可定判其位。應例如般若通貫諸地。又十地太高。第五功德復是何地。不應懸殊。但使與三昧相應。亦不簡高下。舊又解。十地得百三昧已方得首楞嚴。方入金剛三昧者。進非佛果退非下地。唯在窮學。此亦不然。此一三昧亦有通別。別據窮學通亙諸地。亦通似道。何異金剛般若通初後地。般若既通。三昧寧別。何者。舉體堅如金剛。舉體定如三昧。舉體利如般若。故經雲。金剛三昧有三種名。下文亦云。佛性五名。若言終心有斷無斷。乃是二家相扼。為緣利益故作斷不斷說。而其實理非斷不斷(云云)。今謂。莊嚴家引由乾陀山譬偏。何者。夫七日現時。非但能燒由乾陀山。一切洞然。而今不以洞然為諭。但燒草存山者。非譬十地終心斷惑。取七日初出先照由乾陀故其草然。明此三昧是初地功德最初斷惑。故以燒草為譬。標釋結。初如文。次釋中為三。一略明三昧。二廣明三昧。三釋其名略。中又二。前明自德。次辨化他。自德又二。初明能斷。次舉非。悉能破散是能斷。見一切法是舉非。住是三昧雖施眾生下。第二明化他也。譬如金剛下。第二廣明又二。初廣自行。後廣化他。廣自行又三。初能斷。次能見。三重明能斷。初能斷中凡舉八譬。初一譬能斷。後七譬稱歎。善男子若有菩薩安住下。第二廣明能見。初一譬能見。次三譬稱歎。善男子如由乾陀山下。第三重明能斷。亦有三譬。初一譬能斷。次二譬亡功。若有菩薩安住下。第二廣明化他為四。一變身如佛。二還本處。三斷他惑。四三密示現。示現又四。一口密。二身密。三重明口密。前則一音異適。今明一法異適。四菩薩下意密。何故名為下。第三釋名。譬有三。初不定譬無相。次不平價譬無苦。後離苦毒譬無畏。結如文。   德王品之五   起卷明第七功德。開善。用此下兩功德。為第二周。由近善友初聞正法。於位則淺。下第八功德九事為體。辨心慧解脫。明義深極。今謂不爾。悉是初證不聞聞時。所獲功德。佛作第七第八番說。明其洞識涅槃近因之法。堪為眾生作善知識。那忽棄其內德化他之功。而作外求師範。自行之解。縱令自求善知識者。亦是寄事而表於理。例如淨名念佛之時。師子嚮等皆來說法。說已而去。如此知識聞法思修。何得是淺。就文為三。初標章。次釋。三結。標如文。次釋又二。初明四事。次論義。初又二。一標章。二解釋。標章又三。一明是。二舉非。三正列名。明是如文。次舉苦行非中兩解。一雲。外道無益苦行。二雲。只佛法中直修苦行不能得道。要須慧品為正。餘行相資。三列名如文。譬如有人下。第二解釋又二。先總釋。後別釋。初總中舉三譬。初兩譬菩薩。後一譬凡夫。初菩薩譬中。初譬自行亦具四事。菩薩居因聖法未滿。亦須善友聽法修行(云云)。次一譬。譬菩薩化他。化他亦須四事。諸佛起發如教行行(云云)。後譬譬凡夫。凡夫罪重故言如癩(云云)。如是三譬一一有合。初譬中。熱譬愛。冷譬癡。勞譬慢。下譬瞋。瘧譬疑。眾邪通譬五利(云云)。問菩薩利鈍俱盡寧有此病。答寄通指別耳。菩薩別惑至佛方盡。寧得無病。私雲。通別之惑名同體一二三異。譬如畜弟子下。第二別釋四事又二。先略後廣。初略釋知識又四。一善知識。二聽法。三思惟。四修行。初又四。先稱歎。有譬有合如文。善知識者下。第二出其人。人有五別。一菩薩。二佛。三緣覺。四聲聞五人。中信者何故名為下。第三辨其位。初明五位。一教離惡行善。二如說如行。三修菩提。四行戒施。五不自為為他。或以配前五人。未必須爾。如空中下。第四得善知識益。夫初月雖不可見。不得言無。初近知識。謂未有益而實已潤。若能聽下。是第二釋聽法人又二。先聽三經。後得三解。三經者。謂十二部方等大乘此經。尋此文意。似如一化初中後教(云云)。次專心聽法下。明三解。謂八聖道。十一空。大涅槃。有人以三解對前三教。今明未必全爾。於一一教中具生三解。文以修習故得大涅槃。若有能修八聖道者。即是佛性得大涅槃。徒聞涅槃不修習者。豈有能得三菩提耶。譬如病人下。釋第三思惟。下文以五塵四相無常為十相。今以五塵三相男女為十。只是教門不同。雲何名如法下。釋第四如文。善男子第一真實下。第二廣釋四法。亦為四。此是初明善知識人略而文廣。先法說。次舉七譬。初法說中有三種語。悉是如來善達根機。應以耎語為說善法。應須訶責為說苦切。應須兩說即便雙用。七譬之中。或前喻或後喻(云云)。雲何聽法下。第二廣釋聽法又二。先釋後引證。釋中有法有譬。譬中有四譬。是故我於下。第二引證又二。先引諸經。後引兩事。初汎引諸經。二從以聽法故須陀洹下。引二事證。先明初果事。即是須達得病。聞身子四說十慰喻。便得病癒四種即是此中四法。十慰喻者。舊雲。八正道盡無生智。然初果無兩智。彼救雲。見諦盡為盡智。見諦不生即無生智。此言無據。河西雲。八正正智正解脫。此出阿含不得作餘解。無目謂凡夫。一目謂法眼。二目謂法慧。又無目謂散心凡夫。又一目謂天眼。二目謂天慧(云云)。如我昔下。二引身子事。佛遣阿難為其說法。阿難是初果。上果不伏聽下果法。令人舉床。往佛所聽法便愈。雲何思惟下。第三廣釋思惟為五。一離五欲。二離四倒。三離四苦。四知住因。五解常。初文者心思於法。寧復有心緣於五欲。若未聞法橫計我常。既已思惟我常倒遣。此中明滅滅只是死。雲何如法下。第四廣釋修行又三。一明止行二善。二明空無常解。三明七種知見。知見又三。先標章門。次釋三料簡。初標章門。次略列中。舉實不實兩章。實即有七知見。不實中無。雲何名為知下。第二釋也。第一知涅槃又二。先略出三涅槃。後解釋。一佛涅槃。二凡夫。三聲聞。後二皆少分滅耳。初明佛涅槃者。然佛具萬德。略言八耳。盡謂一切煩惱盡。善性謂如來所作一切皆善。實是不虛。真是不偽。餘四如文。外道涅槃八事者。若散心外道不涉此文。今取得非想定能脫下地惑。故名解脫。即有善性。但非究竟真實常樂我淨。是故言無聲聞。六事者互有與奪。不及佛故奪其常我。只有六事。勝外道故與其樂淨。此據有餘涅槃。故雲無漏八聖道。有身智在故雲安樂。斷於子縛故言清淨。若有眾生下。二釋上章門。不釋前一唯釋後二。以佛涅槃此經盛談。無俟更廣。後二須解。此初釋凡夫涅槃。雲何六相下。釋二乘文中。明不真不實。以得無漏八聖道故。故言淨樂。未來當得大涅槃故。所以無常後仍結異。次釋第二知佛性章門下迦葉品中。明五種性異。一者佛佛性有七事。一常。二我。三樂。四淨。五真。六實。七善。二者後身佛性有六。一常二淨。三真。四實。五善。六少見。三者九住佛性亦六。五不異前。第六可見。今此所明皆非佛佛性。以義異故。開善雲。此二皆是九地佛性。若迦葉品則是約位分別。初地至五地有五性。六地至七地有五性。八九二地有六性。十地亦六性。後身佛性有七。即分判之。今此文不約位明六七。通據十地。因位不可分別以配諸地。然須直知通辨十地。當見與可證並未具得。降佛已還通作此說。四者八住下至六住有五事。與常名不異。五者五住至初住有五事。善與不善異耳。次釋第三知如來相。具有一體別體。先明常樂之體。次言示道可見即別體。次釋第四知法章亦具二義。一雲。常樂我淨一體法。後無常等即別體。次釋第五知僧章。常樂即一體僧。是弟子相即別體僧。次釋第六知實相。實相之體。則非因非果非有非無。若據用者遍通諸果。皆有異義。次釋第七知虛空。此前未說。而有行結之言。又三。一明真空。二辨事空。三明涅槃空。空乃無異。約法為三。又唯二空。涅槃自屬第一故也。初明真空故言慧眼見此見無見。善男子空名無法下。第二明事斷之空。舉此為譬。善男子眾生之性下。三明涅槃空。文雲。光明故名虛空者。二解。一雲。虛空不可見。但有通光明之用。若但空者無光明色。色若因空故得見色。若有障者即不見色因。空無障即見光色二。雲虛。空非識心所見。識心見光導生行心。方得見空。涅槃雖樂下。第三料簡。簡前四種。即為四文。初簡涅槃。是別德故唯寂滅樂。次簡佛是人人總於法。故有二樂。證於涅槃有寂滅樂。有智照境有覺知樂。三簡實相既通故有三樂。四簡佛性中道當來可見。故有菩提之樂。此據正因為言。爾時光明下。第二論義。問為二。一正問。二結難。初正問為三。一問斷煩惱處是涅槃。二問斷煩惱處非涅槃。三重問斷煩惱處是涅槃。初文又二。初領旨仰非。次正難。難又二。初據答魔。二據菩薩亦斷此惑。此難從前雲。直是諸佛斷煩惱處故名涅槃。準理只應難斷煩惱而言處非涅槃者。恐佛轉宗逆遮佛意。以處作難。初據答魔者。若斷煩惱為涅槃者。初成道時已斷煩惱。便是涅槃。何故待有多聞弟子。方乃涅槃。及雲卻後三月是涅槃者。當知。初斷煩惱未是涅槃。答魔之詞出長阿含。二引菩薩為難者。若必斷煩惱是涅槃者。菩薩亦斷應是涅槃。若斷煩惱非涅槃下。第二難此遮佛意。非是正難。故文不多。若斷惑非涅槃者。何故昔告婆羅門雲。我今此身即是涅槃。身若是者斷非涅槃。斷若是者身處即非。如來又時下。第三重難斷處是涅槃。又三。一還據答魔。雲三月者。月令不同。亦得言卻後二月三月四月。四月是周時。三月是殷時。二月是夏時。此雲三月用殷時。二雲不爾。如今年十一月中。魔催佛去。佛答卻後三月我應涅槃。二據在道場時。三據語力士等為難。爾時者二解。一云爾於道場時。爾時既是涅槃。何須今日後夜涅槃。二雲。爾者爾於二月十五日朝。已是涅槃。何故方雲後夜涅槃。佛答為二。先直答結其過。直是誠諦之言。已是不虛。況乃出廣長舌。寧當妄語。又復如來。善識機緣適時逗益。或說斷為涅槃。或說斷非涅槃。皆是佛教無非實者。後正答三難。但不次第。前答初難。第二答後難。第三答中間難。答初為二。先答魔。答魔不識涅槃謂默為滅。佛隨其情豈是涅槃之體。善男子下。二答菩薩之難明佛菩薩同而有異者。佛有涅槃。菩薩即無。是僧寶故。故雲三寶各有別相。但言常住清淨二事無異。後兩釋亦爾。善男子爾時我下。第二答第三重難斷處問。先明滅惡故唱涅槃。後明生善故唱涅槃。初滅惡中。先法說。次廣舉五譬。次善男子如來懸見下。是生善之時故唱言涅槃。善男子有名涅槃下。第三答中間難斷處非涅槃。明有是有非。若不見佛性。唯斷煩惱得名涅槃。非大涅槃。若見佛性斷煩惱者。是大涅槃。是非既爾。何得一向。又為二。初分別是非。二廣解大涅槃。凡十一。復次由來人引此中初文雲。般涅言不。槃那言織。將此為翻。文中了無槃那之語。又是織識二字。經本不同。餘之十文。文相可見。三結如文(云云)。釋第八功德有三。標釋結。初如文。次釋中有九事。文為二。先明功德。後論義。初為二。先列九事章門。後次第釋列章門如文。釋初除斷五事。即是五陰。而菩薩實未全除五陰。而復不為陰之所蓋。初釋陰中二。先總釋。次別釋。初總言陰蓋及重擔等。雖見陰下。第二別釋色陰。五根五塵以為十色。皆是因緣故言無性。受有百八有二釋。一雲。受陰之中無百八語。但行陰中。有諸煩惱九十八使。及以十纏足為百八。二依釋論。只受陰中自有百八。通約六根。一根有三。即成十八。就一根中復有善不善。即成三十六。復約三世合成百八。雲何遠離下。釋第二章門。謂離五見。又雲。因是五見生六十二兩解。一雲。合我邊二種為六十二。我見有五十六。邊見有六。我見五十六者。欲界五陰。各有即離四見。為二十。色界亦爾。為四十。無色但有四心。各四見為十六。足前為五十六。邊見有六者。三界各有斷常為六。二雲。但結邊見為六十二。不論身見。約三世辯。現在有我無我四見。約五陰為二十。未來邊無邊為二十。過去如去不如去為二十。即有六十。俱不離斷常。以斷常足為六十二。中論觀涅槃品。明佛滅度後依佛起於斷常二見。約過去未來。不明現在計。如來如去不如去。約五陰為二十。常無常為二十。未來邊無邊為二十。斷常足之為六十二。雲何成就下。釋第三章成就六念。與梵行品同。但小不次第。雲何修習下。釋第四章即修習五定。前是四禪後是般若。知定即初禪。以有覺觀故。寂定即二禪。無覺觀故。亦名聖默然故名為寂。受快樂即三禪。樂受極故。無樂定即四禪。已斷苦樂是捨受故。首楞嚴者。自有通別。通則亙於十地乃至地前。別則於十地中。更修百八三昧方得此定。雲何守護下。釋第五章門。謂護菩提之心。隨所修善皆菩提行。有法譬合。雲何親近下。釋第六章即四無量心。雲何信順下。釋第七章門。即是一乘一乘為實。法華雲。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雲何心善下。釋第八章門。心慧異者二解。一冶城雲。緣俗諦心無復貪恚。是心解脫。緣真諦心無復無知。是慧解脫。二雲。斷貪恚等故心解脫。斷除無明故慧解脫。引論雲。煩惱趣心無明趣慧。雲何慧善解脫下。釋第九章門。如上釋。所言因慧解脫昔所不聞等三句者二解。一雲。聞即天耳。見即天眼。至即身通。二雲。九地為聞。見佛性十地為眼。見佛性具足明瞭。今因慧解脫至第九地。是不聞而聞。因九地至十地。即不見而見。因十地至佛地。為不至而至。爾時光明下。第二論義。論前第八章心解脫。先問。次答。初問有三。先就本無奪難。次就本有縱難。三就不定難。皆令縛解。初文者又二。先領旨仰非。次正問。問中意者。若心本有煩惱此亦不可。本無煩惱此亦不可。定有煩惱此亦不可。定無亦不可。就初立本無難中。有九世尊。為三意。初一雙明心無縛無脫。次有五偏明無縛。後三偏明無脫。此即初文正難無縛無脫。若心本性下。第二五中偏明無縛又二。前四明無所縛。後一明無能縛。舉安橛譬木卓空中無因倚住(云云)。若心無貪下。第三三者偏明無解為三。初明無解。二明無得解者。三明無得解道。世尊貪亦是有下。第二據本有作縱問。又二意。一明若本有者應善心中有貪。二譬如鑽火下。明應前境中有貪。初中又二。先法說。次舉二譬。初法說中意者。若言心本有貪是亦不可。本有則不從因緣。既借他色而生貪者。當知非有。又心本有貪不可令無。應不得脫。心應常貪。次以境對心亦如是難。世尊心亦不定下。第三據不定為難又三。初明心不定。次明貪不定。三明貪及境亦俱不定。爾時世尊下。第二佛答。有雲。即次第答前三問。即為三別。初答本無之問。有諸外道下。答第二本有之問。善男子諸佛終不定下。答前第三不定之問。又謂不然。次第安處似相主對。亦觀文意全不相關。但隨義為三。先據正義。第二破執。第三廣辨因緣。中道此即第一明心體非有非無。非心非不心。非貪非不貪。事事雙非兩捨。寧非中道正義。次有諸外道下。第二破於定執又二先破計有。次破執無。汝若謂心定有貪定無。貪則同尼乾。初文又二。先廣出所計。一切凡夫無明所盲下。二結過訶之。有諸凡夫下。第二破其執無亦二。先出所執。如是等輩下。正是訶責結過。有法說譬說。善男子諸佛菩薩下。第三廣說中道因緣之義無所定執。又二。一明因果諸法非有非無因緣故有。第二明心之有貪亦非有非無因緣故有。初文為三。一明離於四句。若言因中先定有果下。第二定執為非。諸佛菩薩下。第三正顯中道之法。善男子諸佛菩薩終不定說下。第二章。正明心之有貪非有非無因緣故有。又二。第一明心性本淨不定非有非無。第二明心性本淨無有和合。初文有三。一標。二釋。三結。釋中又三。先唱章門。從緣生貪從緣解脫二章門。因緣有二下。第二釋兩章門。有因緣故下。第三四句料簡也。三以是義故下。因緣結。善男子是心不與下。第二明心性本淨故無和合又二。先明無和合。次明因緣和合故有縛脫。此即初文。明畢竟清淨故無和合。諸佛菩薩下。第二明因緣和合得有縛脫又二。先明縛脫之境。次明縛脫之人。就境中又二。先標。次釋。標出境章。除貪慾是解境。有貪慾是縛境。次譬如雪山下。釋二章門又二。初釋縛境。先譬。次合。初譬中。山譬八正道懸險難行苦行。人譬魔。獼猴譬外道。俱不能行悉不修聖道。獼猴能行。即是得上界定外外道。人不能行。即魔住欲界。二俱能行。即五塵六欲俱能行之。獵師者還譬魔邪。黐膠譬愛慾之境。置案上譬五欲置果報上以誑眾生。手觸譬眼耳等觸色聲等。黏手者。於行心中以起繫著。五處皆著者。五根起染。杖貫之者。魔邪化行。負還歸者。將入三塗。合譬如文。譬國王下。第二釋得解境。即四念處。雲何繫屬下。第二明縛脫之人為二。先明縛人。次明脫人。縛人為四。一起到故縛。二取相故縛。三我見故縛。四非法故縛。如文。最後文中雲慳惜他家者。此家與我最為親厚。不許他往。稱譽者。唯應稱我不許稱他。若有不受下。第二明得解之人。文略但一後結如文。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二十二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67 大般涅槃經疏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二十三   隋章安頂法師撰   唐天台沙門湛然再治   德王品之六   起卷第九功德。開善雲。第一至第六。始不聞聞至金心。第七第八。始於善友至慧解脫。第九第十。始於信心至三十七品。此卷即是第三周。又有師言不爾。而此十德兩兩。莊嚴前之五行乍淺乍深。今皆不然。前五行是修。今十德是證。證中功德淺深非一。若爾何以前深後淺。答亦有此義。如初功德。已言不與聲聞辟支佛共。最後而言三十七品。聞道品名。謂其初淺。論其義理超絕二乘(云云)。於中先標。次釋。三結。初標如文。次釋中為二。初明五事。次論義。初又三。一列。二釋。三歎。初文二。先徵。次列名者。信由內發得見聖性。直起中懷不為緣由。戒是信成。友全具菩提。聞於不說。如此五事多就理明。豈可言淺。在文可見。雲何為信下。第二解釋。即為五章。初信又三。前出信體。次釋信德。三結。初信體者信何等法。凡舉五種。一信三寶。二信因果。三信二諦。四信一乘。五信三諦。一師雲。信第一義是信真。信善方便是信俗。一師雲。前已二諦竟。何容重說。依華嚴經雲。若歎菩薩作二智名。若歎佛者作二身名。只是一體隱顯為異。有言。第一義諦善方便者。即是二身亦是二智。今明此文自稱第一義諦。何容改諦為智。復改為身。今作三諦自異二諦。不成重說。而文約一乘顯其信意。為眾生故分別說三。知無異趣是故說一。準此一條例通四法。三寶亦爾。為眾生故分別二體。知歸至極故說一體。因果亦爾。為眾生故說因致果。到於彼岸無施無受。二諦三諦亦復如是。次如是信者下。釋信德。釋有四意。相次而來。此信。堅固無能壞者。何故不壞。得聖人性以為根本。即是見性之信深固難拔。以根深故即能增長。近大涅槃成就戒等。初一切諸法從於聖性。近大涅槃即是豎高。戒聞智慧等即是橫廣。雖有橫豎深廣之異。而亦不見橫豎之相。彌著彌亡。如此明信那忽雲淺。三結如文。雲何直心。釋第二事又三。標釋結。初標如文。次釋中文為兩。初以不諂為直。後以懺悔為直。初明不諂中二。先釋。次論義。初中二。初正釋。次釋疑。初文者。以解因緣故不諂。次雖見惡下釋疑。左右解之。初見惡不說。後見善則歎。疑者雲。見惡應說而不說者。乃是不直何名直心。即釋雲。恐生煩惱。即復疑雲。既見惡不說。見善亦應不說。乃是直心。次明不爾。即釋雲。讚佛性故令得菩提。次論義中有問答。初問有六。而為三雙。初兩從現病生。彼明三種五種病人。次兩從初功德生。後兩從此文生就初兩中。初一又為三。先非佛旨。次領初開經時說。若言遇不遇下。第三正難。既能自發菩提之心。何須歎於佛性令得菩提。是取第三病人為難。初中第二又兩。先領旨仰非。次正難。明闡提人亦應發心。何故爾。其既有性應自發心。何俟須歎。此是取第二病人為難。如佛所說下。是第二兩難。從初功德生。第二十卷中明五難。初兩難據四種罪人。中兩難據闡提後一難據不定。佛答中。明佛性非內非外非常非無常所以不斷。今還因此生問。先領旨仰非。次正難。正言不斷佛性。雲何言斷善根。只此佛性即是善根。既其斷善即斷佛性。雲何復言佛性非內非外。如佛往昔下。後難。若佛性不斷。何故不遮令不墮地獄。既不斷佛性但斷善根。由有佛性應能遮惡。答未了故更論義。若因佛性下。第三復有兩難。近從此生若歎佛性令發心者。何須復說十二部經。直歎佛性其義自足。有法有譬合。諸佛如來下。即是後難。從第八功德。佛答。貪心非有非無非因非果。或即因中有果。或因中無果。今還取此為難。若爾乳應無酪樹無五丈。若乳有酪樹有五丈者。當知因中有果。不得汎言或無。爾時世尊下。佛答為二。初讚。次答。初又二。初讚問。次舉五句歎其功用。初六種二人。歎其能開發大眾能令得解。非但能除見世者疑。亦使未來無有滯閡。實為希有。是故歎之。初兩人。一者本不造惡。二者作已能悔。即是前二健兒。第二知恩報恩。他與我恩我復須報。第三聽受新法。二者直溫故不忘。書雲。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第四造創新好。二者治葺故壞。第五樂說樂聽。若無說者聽何所聽。若無聽者說為誰說。第六能難能答。正意在此二人。前之五雙乃為弄引。善問是汝身。善答即我是。若無汝精問。何得我善解。無我巧答。何得汝能問。自有人身左能右能。口辯通敏能主能客。自有人專一無二。昔莊嚴門下。有淨藏法師。唯能並難答無所以。有善解釋不便論義者。即彭城正公(云云)。今推前六雙成後五句。能問能答能聽能說。成後轉於法輪句。造新修故。成枯十二因緣大樹。取有是新。無明是故。不生生是新。世諦死時是故。以新破新名造新。以故破故名修故。作恩念恩成度海句。世恩為他舟航念恩。自運舟航故成度海句。不作惡悔惡成摧魔幢句。魔以惡為幢今能倒之。復自能建故前後相成。歎生善。即初一句歎滅惡。即後四句既言因此善問即能轉於無上法輪。寧非生善。後四句復為二。初兩句歎能滅惡。次兩句歎摧惡。於初二句又二。上句即歎枯十二因緣大樹者。十二因緣枝條森聳。喻之大樹。今枯此樹使華葉不生。能度無邊生死大海者。即此生死海中勇浪可畏。今得度此永免驚懼。無復可畏。能與魔王共戰者。此明其始。摧波旬所立勝幢者。此明其終。舉終攝始。外國亦戰得勝樹幢麾不勝者。即倒此麾。今魔戰敗即摧其幢。次就答中。次第答三雙六問。初答前舉三病二問次答。舉初功德兩問。後答此中兩問。但答前兩問不次第答。直解三種病人竟。即是答第一兩問了。依理只應解於初後二種病人。而今復解中間者。不用此為答。只為中間舉來。今還次第為釋。彼不舉來今亦不解。一闡名信下。二答第三難。前言若不斷佛性亦應不斷善根。只善根即是佛性。佛性即是善根。今答佛性中道不同善根。何者。一闡名信。提名不具。佛性非信。亦復非具。雲何可斷佛性非善非惡。闡提但能斷善。雲何斷性。其中諸句例爾。古來雲。闡提具含眾惡。不知的翻。唯河西翻為極欲。言極惡欲之邊。此乃於總惡之內。取一事為翻。例如涅槃名含眾德。亦無的翻。而翻為滅度者。亦是總中。取此一事為翻。又善法者。名生已得。依數人義善有二種。一生得善。二方便善。世間慈孝名生得善。闡提亦無故言已斷。如汝所言下答第四難。前難雲何不遮墮。今牒問作答。明闡提佛性非有非無。即事求而頗得故非有。而有是理故非無。又善巧方便則非無。無巧方便則非有。故舉箜篌喻此有無。先譬次合。初譬中。所言王者譬眾生。箜篌譬眾生身。音聲譬佛性。大臣譬佛菩薩能善說之。斷絃譬就此身盡命終。皮木坼裂譬五根四大求之頗得。即無方便故非有也。合譬者。佛性無有住處即非有。以善方便故可得見。即是非無。如汝所說若乳無酪下。第三答第五第六兩難。明應有定性。答意非定有性因緣故有。若乳定有酪即應自生。不假頗求樹汁。既其假緣。當知因中無果。然前作六難。今但舉一訶者何也。答與奪適時皆為利益。正言此難。是計性義與外道同。寄正訶邪雲是癡人實不訶德王。此答即兼答第五歎善自足。何須說十二部經。今明既無定性因緣而有。是故須說十二為緣。次以懺悔明直心者。若有失不悔則非直心。犯愆發露乃名直心。文為三。初設有過下正懺悔。次於師同學下即是發露。三慚愧自責下。即斷相續心。結如文。雲何修戒下。第三釋戒文為二。一離惡戒即牛狗等。並取其相而為護持。外道得通者。見牛狗等死後生天。便學彼行望得生天。餘皆例爾。次得善戒如文。雲何菩薩親近下。第四釋善友為四。一辨明是。二辨非。三證非。四證是。初明是為二。一菩薩是。二如來是。剎多見佛得生天者。二解。數義必須上定乃得生天。今見佛力發昔修定故得生天。二雲。但令伏下界惡。隨有散善皆得生天。雖有舍利下。第二明非。既未識機不能稱緣。是故雲非。如來稱緣知病識藥。是故名是。我昔住於下。第三證非。觀白骨者即背捨禪。數息即根本禪。舊雲。金師子善取火色。故應教數息。今明不爾。金師之子善解調椎。宜扶其習故教數息。私雲。準莊嚴論雲。善解□囊善知息相。澣衣之人善取淨相。故教骨觀。今明不爾。澣人厭穢作背捨易。若使眾生下。第四證是如文。雲何具足多聞下。釋第五章文為五。前一就文言。後四就義理。十二文多而義奢。佛略文少而義要。義要故是多聞。又除十二。唯此涅槃者。不言涅槃之理出十二外。正言十二文言浩博。除廣就略其理存焉。即是多聞何必在言。故復除全體但取四偈。又除四偈但取常住。復除常住取寂默。故知損之。又損遂至無為。但貴其理以為多聞。不取博言而為多聞。次善男子若有下。第三稱歎又二。一法說歎。二譬說。歎法說為二。一唱三章門。二解釋。解釋為兩。一釋三事。二不存著如文。譬為三。初為難施作譬。亦有合。次為難忍難作作譬。亦有合。三為無著作譬。有法譬合。爾時光明下。第二論義兩番問答。初問又二。先兩定。次兩難。先兩定者。一定自空。二定空空。若性自是空此結。初定為一難。若性自不空此結。後定為一難。善男子下答為二。先答初定者性本自空。何以故下。明一切法不可得故。既不可得豈不是空。次答後定。亦須修空然後見空。而其本性理本是空。但不能見要修於空方乃見空。既答兩定二難自遣。答初定中為三。一略標。次何以故下廣釋。三相似相續下。舉得失致結。於中又三。初舉凡夫失。次菩薩得。三更訶凡夫失。善男子一切諸法下。答第二定。意明雖復本空復須修習然後乃見。有無常性故滅能滅之。有空性故修空得空。當知本空。具有法譬合。譬有二。初如一切法下舉內法為譬。如鹽下舉外法為譬。菩薩修空下合也。光明下第二番論義。還從鹽譬生。問為二。一問觀空是倒。何者本來不空而修空見空。是於不空見空。寧非顛倒例如實常而見無常。無常見常。皆是顛倒。亦有譬合。還轉鹽譬來此為譬。二問空既是無為何所見。若有可見即非是空。若無可見不應言見。佛答兩問為二章。答初為三。一總標。二廣釋。三重結。初總標中有法譬合。佛答意雲。見不空法能令其空。而非顛倒。但就理論無非空者。而於眾生乃是不空。只滅其謂情故雲能令不空作空。是故非倒。善男子貪是有性下。第二廣釋又二。先廣釋非空作空。後廣釋非是顛倒。初文雲非空者於緣是有。又二。一明貪慾於其是有。次明色性於其是有。若不是有雲何貪著。今言非空使空者。此法皆空。以是義故下。第二廣釋非倒又二。初標非倒。一切凡夫下。正是廣釋又二。一不生貪相故非倒。次見佛性故非倒。問入初地時已能見空。此文雲住九地者見法有性。其義雲何。解雲。約二忍明義。初地至十地是無生忍。唯佛地是寂滅忍。今約二忍。九地望佛寂滅則見法有性雖比於佛非究竟空。亦分有空。故華嚴雲。七地菩薩能入寂滅。寂滅即空。赴緣異說不應迷執。諸佛菩薩下第三重結。佛亦有時說有說無。當知為緣故。今皆說以為空也。善男子汝言見空下。第二答後難又二。先牒問。善男子下第二正答正答又二。初正答。次引昔證。初文者以無見為見。例如般若無知無所不知。是故我下。廣引昔證如文。次明第十功德。亦先標。次釋。釋中舊用三十七品為體。興皇雲。涅槃佛性為體。舊以菩薩行因。道品是因故以前文為體。興皇雲。前諸功德未以涅槃為體。最後義深故取後文為體。問此中何不用六度而用道品。一解雲。但是略耳。一解雲。釋論雲。六度是遠因道品是近因。今明不爾。道品攝度捨覺攝檀。餘皆可見。婆沙文中。以十一法攝於道品。十一與六名體相當。但餘二念通於諸度。就文為二。初明功德。次論義。初又二。先明道品入涅槃。次簡得失。信者為得。不信者為失。初功德雲。不聞聞者。常住祕藏即是中道。不聞聞者。外道經書毘伽羅論即俗諦。不聞聞。十一部經即真諦。三諦一心中不聞而聞。今第十功德亦如是。三十七品即真諦。入大涅槃即中道。為諸眾生分別演說即俗諦。此亦一心三諦始終不異。若能信者入大涅槃。意謂此解方近於理(云云)。興皇以最後功德涅槃為體。第九已上皆不如此。此解大失。已如前難。論義為二。一問。二答。答為二。先舉惡人為誡。次舉善人為勸。惡人為三。先法說。次舉五譬。三還合五譬。先別合。後總合。初譬栴檀貿凡木者。二車並載。一炭一檀。值冬炭。售檀者遂乃燒香為炭。雖得易售而無所直。持戒者貧寒飢渴。見破戒者富□穰□檢□□□□□襗□□□□□馱□腹慼慼摯f□□□□□□□O□埤□□□試□□穇□檢□□詩□娑穩□□檢□□凌魯□□□□姊騲□□□□□□□□□□□□本□□□□□□□□□□□埤□槌楦□□□褸騭□□逆□奐襦□逆□□祭□褥F□□□□□饖□□□□馘E□訧□埤□肋□□□□訧□大□逆□馘縷□□□□□   師子吼品之一上   諸師鹹言。此品譬能問者得名。非為不爾不一向然。此俱譬能問能答。雙題品目。何者。菩薩與佛皆二莊嚴。下文中有師子王及師子子。若師子子足滿三年則能哮吼。又若能師子吼讚於大悲。能吼無量師子吼。徵文據義二種雙明。講者因何只作一解。惑者雲。題中只稱師子吼菩薩品。雲何強作兩種釋之。答依題則失文。依文不失題。廣能兼略。師子擬王。菩薩擬子。吼通兩處。二義炳然更何所惑。又師字自邊安匝言師。居左位事理皆匝。則自行圓滿。又師字訓帥。帥帥也。師有他化之能。故知師者擬佛明矣。子者訓資。弟子之禮受稟於師。若從師者日新月益。故知子字者擬菩薩明矣。吼通兩處者。吼是口密通有六位(云云)。今明究竟與分吼通兩處。身口意密皆有六位。口密通六。此是世界。[八/(卑-(白-日))]約子者此從為人。[八/(卑-(白-日))]約吼者此從對治。[八/(卑-(白-日))]約師者從第一義。故題具多意。地人呼此品是入證分。開善雲。答安樂性問。河西。興皇。同為佛性門。今悉不用。若是入證。入證則無說。若說入證非菩薩說。若答安樂性問。安樂性問為是誰問。而今以此品答之。若明佛性佛性誰說。而以此品用目說人。諸說乖舛故皆不用。今明此品是第四問答涅槃義。是師子子問。是師子王答。若從其文應言問答佛性義。前章皆稱涅槃。相從稱為涅槃義。涅槃只是佛性。佛性只是涅槃。涅槃名總佛性名別。總攝於別。就品又為二。初明佛性後歎經。初文又四。一明佛性。二明中道。三明縛解。四明修道。佛性是基本。由佛性故中當通達。不識故縛識之則解。欲得解縛應須修習。初文有問有答。問為四。一勸問。二求問。三許問。四正問。勸問中。先舉諸法門。後正勸。初舉諸法中有六門。一舉三寶。次舉四諦。三舉實諦。四舉四德。五舉五佛性。六舉因果等。有乘無乘是舉了因性。何者。萬善一乘皆屬了因。有性無性是舉果性果果性。有眾生無眾生是舉正因性。有有無有有真無真舉境界性。何者。夫二諦是智所緣境。境又生智故是境界性。有因無因者[八/(卑-(白-日))]舉因果。一解雲。先兩句明習因因果。又三句明報因因果。有作無作是煩惱因。業非煩惱。是善惡業報。是煩惱業果。二解雲。上兩句明出世因果。下三句明世間因果。復次舉法門勸者。總論是舉二諦法門。有佛即世諦。無佛即真諦。乃至有報是世諦。無報是真諦。文但二諦。若準恣汝所問寧只二諦。二門四門等一切諸法。豈止二諦。且通三諦乃至四門。通三諦者。有佛俗無佛真。非有佛非無佛中道。乃至報亦如是。通二門者。有佛是有門。無佛是空門。乃至有報無報亦如是。若準恣汝所問應有四門。兩門如上。亦有佛亦無佛是兩亦門。非有佛非無佛是雙。非門乃至亦有報亦無報。非有報非無報亦如是。問佛勸問諸法門。何不依佛所勸而別問佛性。答諸法門雖別通入佛性。若問佛性總能攝別。何者。依有乘無乘五句之勸。即是問五種佛性。又依三寶是問雲何為佛性果。依苦集二諦即問境界佛性。依道滅即問緣了。依實無實即問正性。依因果即問因性。因因性。果性。果果性。依作無作即是問因性。依業無業即問緣性。復次依乘無乘。是問雲何為佛性體。依報依三寶四諦等。即是問何義故名佛性。依四德即是問何故名佛性。依有因無因即問菩薩何眼不了了見。依有果無果即問佛以何眼能了了見。依有作無作等二句。即問眾生何故不見。依報無報即問正性。佛有十八條勸。菩薩依此勸門起六種問。同異若此。而人不見。私謂。勸別問別實稱佛言。但未為得意。總勸別問收法不遍。未為得意。總勸總問亦稱佛意。但恐時眾不曉總中之別。故佛別勸而設總問。深得佛旨時會易曉。故佛別勸而師子吼總問。良由此也。此從今恣汝問下。即是正勸。正勸中有正勸敦勸。佛慇勤令眾得益。爾時會中下。即是第二求問。先經家敘。次正發言。歛字亦為撿字。皆是恭敬之貌。次正發言。爾時佛告下。即是第三許問。先勸供養。次正許。初勸中三。先正勸。次釋。三結。初勸供中備勸三業。尊重是意。讚歎是口。迎送是身。所以者何下。二釋勸文。有法譬合。法中。先明過去德。次明現在德。善男子如師子下。譬說又二。先為佛作譬。次為菩薩作譬。佛譬中。先譬法身。次譬應跡。法身又為三。先總。次別。後結。初一句總譬。自知身力下五句別譬。諸德身即六度。力即十力。牙齒即智慧斷截煩惱。四足即四如意。地即屍羅。巖穴即禪定。境尾即大悲大悲。俯救如尾下垂聲即八音說法。三若有能具下總結。晨朝出穴下。二明應身方便又三。一正應。晨朝是暗終明始。譬惡滅善生之機而能應之。次出穴。即是從法身起。頻伸為滅惡。欠呿為生善。四望即四無閡。發聲即說法。有十一事。三一切禽獸下。即是眾生得道。水性譬凡夫愛染。陸行譬二乘高原。飛譬降眾魔。香象譬制外道。如彼野干下。第二為菩薩作譬。野干者。先舉非。次明是。三年譬三行。然下合文。於五行中略說此三。又梵行是化他。化他中。同其斷惑是病行。同其生善是嬰兒行。梵行兼之故不具說。如來正覺下合譬。初合佛譬。次合菩薩譬。初文二。先合妙本為眾生。次合應跡。合初小不次第。備合十一事。合前欲壞實非師子詐作師子。合雲。為諸眾生而師子吼。前文雲。欲試身力。合雲。示眾十力(云云)。從聖行下第二合應。但不合晨朝。師子吼者下。第三合前眾生得益。前有四句。今合直言決定說。所以降魔制外。兼釋師子吼義。次聲聞緣覺下。合菩薩譬。亦前合舉非。次合明是如文。開譬合譬。明佛菩薩二義宛然。豈可單釋品耶。諸善男子下。第三結勸供養。爾時世尊下。二正是許問。師子吼白佛下。第四正問。凡發六問。但為兩意。前三問問法。後三問問人。初三問者。舊解。初一問果性。次問因性。後雙問因果性。觀師雲。此與文不相應。直依文者。初問佛性體。次問佛性義。後問佛性名。河西意亦爾。今將後人來問前法。初問理佛性體。次問分佛性義。後問究竟佛性名。若一切眾生下。問見不見人。初問。問不見性人。後兩問。問見性人。於中又二。初問何法有了不了。次問何眼有了不了。法據性體眼約性用。佛答為兩。初歎問。次正答。歎問又兩。初歎。次論義。初歎又二。初歎二莊嚴。次歎解六義。汝自解六為他故。問歎六義中。歎初後各二中兩則略。師子吼下。第二論義兩番問答。初問如文。答中為四。前三就勝劣義解。智莊嚴勝於福德。後一就平等解。有雲。初番以空解為智慧。有解為福德。十地為智。五度為福。直言般若即是有中智慧。故屬福德。若識波羅蜜即是空。解屬智慧。次番又取九住已還為福德。十住及佛屬智慧。後以果地為智慧。因中為福德。此就法體相望如此勝劣。若此土則福勝慧。若淨土慧勝福。令樹出衣食。但企尚智慧故言慧勝耳。篤論具足者善也。今明三番應約三教而分別之。十地發真破無明故是智慧者。此別教意。十住菩薩與佛同為智慧者通教意。因中為福果上為智者。六度因中都不斷惑故是福德。佛斷惑故是智慧。而文雲常住者。此非全是六度菩薩。若消此文。應雲利根人於三藏中宜聞常住。聞即得解。如初轉法輪時八萬天子得無生忍。最下既然。例餘亦爾。乃是密教意。但差別不定不可執一。汝今具足下。就平等答。故雲。汝之與我各具二莊嚴故能問能答。寧非平等無差別義。今謂此釋似約圓教。師子吼言下。第二番問答。問為三。正難釋難結過。初正難者。我若二嚴則不應問佛。若二嚴則不應答。以問答非二嚴故。所以者何下釋難。明諸法無有一種二種。一種二種下結過。是凡夫相佛答還詶其三。一詶初難。只由具二莊嚴一能問二能答。二若言下詶其釋難。只由解一二無一二故。能問一二能答一二。眾生不解一二無一二。今示其一二。令知無一二。非是一二於一二。乃是無一二之一二。亦是言於無言。非是言於言。善男子若言下。詶其結過。翻其前難(云云)。前雲。是凡夫相。今雲。是十住相。先唱生死涅槃兩章門。次釋一名涅槃。是常常即無二。次釋二名生死。愛無明過現故為二。二則非一。此之一二非凡夫相。解為兩。一雲。正須此語。其雲一二是凡夫相。佛言一二非凡夫相。二解雲。凡夫不知一亦不知二。雖在生死不識生死。若知一二者非凡夫相。今解不爾。一者是常。此大涅槃常故非凡夫相。二者生死。無明與愛此即二乘涅槃。未除無明沈空之愛。即是生死之二。此二非凡夫。菩薩能知此二。此不二無一二過則非凡夫。福慧平等是圓教義。今師子吼難此圓義。圓教雙亡無一無二。那忽能問一二能答一二。佛還以圓教雙照答之。良以雙亡一二則能雙照一二。雙照一二即能雙答一二。還以雙照答其釋難。良以一二故能無一二。若無一二何能無一二。又以雙照答其結過。汝言一二是凡夫相。我言一二非凡夫相。雙照一二豈非凡夫相。不作圓教問答此義難解。善男子下。第二正答五問兼答一問。答初問又二。先牒問誡聽如文。次佛性者下。正答。初問又二。一明佛性體。二簡不見者。初明體又三。一標名。二釋相。三結體。標者佛性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智慧。智慧是有。即空而有。即有而空。空則三諦皆空。一空一切空。乃是第一義空。名智慧者三諦皆照。一照一切照乃是智慧。當知空有非空非有。即三而一即一而三。即非三非一即空故盡一切相。即智故照一切境。即非空非智故雲一切中。是故名為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智慧。名為佛性。如此標名。貴在得意。不可言盡。次所言空者下。釋相者為二。先釋空。次釋智。初釋空則三諦皆空。文雲。空者不見空與不空。不見空者。不見空邊不見不空。是不見中無邊無中。是第一義空。次釋智。智則三諦皆照。文雲。智者見空及與不空。見空是見邊。見不空是見中。見邊見中。是第一義智慧。若此空智。非前非後不淺不深。即空即智即智即空。亦即非空非智而空而智。是為佛性之相。文又釋不空者即是四德。空者即是二邊。無有四德。對非顯是解釋分明。三結體者。佛性名中道。中道之法常恆無變。如文。從無明覆故下。第二簡不見者又二。先簡二邊異故不見。次簡起中道見故不見。初文者。無明所覆。此簡生死有邊異故不見第一義空。次簡二乘偏證空邊異故不見第一義空。如文。次從善男子去。是簡起中道見故不見。有人解雲。兩種不見一種見。而皆言不見者。以隨情故。是義不然。前唱中道見凡有三種。全未見而言見中道者。此乃名同而於名起見。後結以是義故不見佛性。當知三種並不見性。將後驗前。前是唱中道見。凡夫惑心雖作中道想。而因苦果苦是定苦行。是故不見第一義空。二乘自行勝於凡夫。化他邊劣於菩薩。雖作中道之想名定苦樂行。二乘偏空故不見第一義空。菩薩慈悲甘苦如樂。是定樂行即是偏假故。不見第一義空。如此三種。雖同名中道與上名相違。相違故無圓遍之義。是故不見。如汝所言下。正答第二問。舊雲。此答因性。觀師雲。此具明五性豈獨因耶。就文為兩。初答第二問。後論義。初答問為二。先牒問。次正答。初具提其問。其問何義。義者名之所以。有何所以稱為佛性。佛答為三。初總舉圓義。二別舉遍義。三結歎。初總答意者。善得圓旨是其所以。佛是圓人性是圓法。人法合稱故言佛性。又一切諸佛是圓人。菩提是圓果。兼得涅槃之果果也。既言果與果果。即知此果從因。因生此果。果從因生。中道者非因非因因。非果非果果。皆顯現者悉由佛性為種子。故知此中道即是佛性。佛性既為種子。種子能生兩因兩果。此兩因果。又是種子能顯中道。即是更互以為種子。不作此釋無奈此文何。通塗雖爾。別說即是佛性以為種子。問佛性既為四性種子。何獨是於菩提種子。答特是略出。又是旁正。如十二因緣非無旁義。正發觀智生於菩提。種子義彰。餘之三性其義則旁。譬如胡瓜正能發熱是熱病緣。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二十三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67 大般涅槃經疏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二十四   隋章安頂法師撰   唐天台沙門湛然再治   師子吼品之一下   復次善男子下。二別舉遍義應遍一切。別舉四種遍有中道。一顛倒上下。二生死。三斷常。四因果。他解。此四是中論八不。不上不下是不來不出。不因不果是不一不異。餘兩可知。一師雲。法門無量何必如此。今明。初以上下屬當凡夫顛倒。橫計上下不見中道。諸佛體之不上不下。得見中道。次生死約六度遍行。既不斷於無明愛惑。惑心求佛。是二中間則有生老病死。不見中道。諸佛體之不生不死得見中道。三斷常約二乘厭生死。是背常入涅槃。是向斷不見中道。諸佛體之非常非斷。於二乘法得見中道。四者。十二因緣觀智是因。得菩提是果。修因克果次第淺深。此約別教地前不見中道。諸佛體之知非因果。於菩薩法能見中道。上文雲。一切諸法中悉有安樂性。普賢觀雲。毘盧遮那遍一切處。譬如耆婆執草成藥。佛亦如是。遍一切法無非中道。中道即是佛性。汝問何義。其義如是。略屬當竟。今更帖文。初雲道有三種者。先唱三章門。次下者下解釋。下者外道邪見。謬謂梵天以為涅槃。實非涅槃。還是生死故名為下。所言上者即是凡夫。未免八倒無常計常。常是上法當得上果。故名為上。所言中者第一義空。智慧無常見無常。如理而見不同外道。故不名下。不同凡夫故不名上。而是兩邊之上故言是上。又言與佛不異故言是上。復次生死本際下。第二明不生不。死中道之義。文為二初明中道。次舉解惑初為三一唱中道。二明能破生死三結是。佛性無明有愛下。但中間只是行識名色六入等。何以雲有生老死耶。解雲。後文雲現在世識名未來生。現在六入等名未來老死。中間即是生死義。言中道者。兩因夾一果。一果居中。如此論中方是妙中。破生死義。雲何只以因緣因果不生不滅。名為中道。今作易解。無明與愛即現過見。煩惱道也。點煩惱道即是般若。中間是苦道即是法身。法身即中道。若是中道則無生死。無生死故名破生死。以是義故下。第三結為佛性。既是中道寧非佛性。以諸眾生下。第二舉解惑。有法譬合。法中初明惑者。不見則是無常。後明解者。能見則非無常。正用此語兼答第三難。難雲。以何義故名常樂我淨。以見佛性故常樂我淨。譬如下為惑解者作譬。與上貧女譬同。合如文。復次眾生起見下。是第三不斷不常明中道又三。一唱章門。二釋。三結。初章門中。明凡夫菩薩二乘。前後舉非中間明是。次佛性雖常下即釋也。又三。先釋凡夫。為無明所覆故起斷常。次又未能度下釋二乘。只為兔馬不盡河底。二乘智偏沈空取證。不見佛性無常無斷。是觀十二因緣下。第三釋菩薩章。十二因緣即是觀境。菩薩觀境生智。合取境智皆名中道。善男子佛性者下。第四約因果明中道為三。一明有因有果。二明非因非果。三明亦是因果亦非因果。只應明非因非果何得雲因果。若不明因果何所辨非。初文有法譬。法說中論兩因兩果。兩因者謂因因因。兩果者謂果果果。尋此文意。不得以因家之因為因因。而得以果家之果為果果。得以因家之果為因因。得以果家之果為果果。何故爾。[八/(卑-(白-日))]因是境重因是觀。[八/(卑-(白-日))]果是菩提重果是涅槃。境但是因。不從因至於因。但因非因因。觀智從因至於因故。得是因因。菩提但是果。不從果至於果。但果非果果。涅槃從果至於果故。得是果果。譬說中意是則不然。譬中以無明為因因。無明當體是因。而復為行作因故是因因。識當體是果。復為行作果故是果果。以譬例法。境是因因。菩提應是果果。而不例者。境體非因。不從因至於因。但是因非因因。觀智體非果。不從果至於果。若然譬與法乖答取少分譬。私謂。亦非全取無明行識。以為境智菩提涅槃之譬。但是先舉無明行等。亦有因果因因果果之名。故下文中具舉四句。佛性涅槃為初二句。十二因緣為第三句。言少分者。名同義異故雲少分。若欲將境智為二因菩提涅槃為二果。是則境體是因。復為智作因故名因因。智體是因。復為二果作因。例二果亦爾。準因作之亦應可見。以是義故下。第二明非因非果。即中道正性。此中十不賸中論中有不因不果。從是因非果下。第三明亦是因果亦非因果。開善作五性。是因非果即境界性。是果非因即果果性。是因即了因。是果即菩提果。非因非果即正性。而彼家用眾生為正性。與非因非果義不相應。莊嚴作四性。是因即了因。是果即涅槃。是因即正因。是果即菩提。非因非果非復是性。但非前義。觀師亦作五性。是因非果即境界性。是果非因即果果性。是因是果即了因性。及菩提性。言了因者。以望境界為果。望菩提是因。若爾菩提性亦應兩望。望了因是果。望果果是因。非因非果即正性。興皇但名正法正性。不許稱為正因。今經中有正因之名。何以不許。然此五性乃是開合之異。正性不二緣性則二。二是因果。開因出因因。開果出果果。合四為二。所謂因果合二為一。合緣為正。正無複數。以是義故下。第三結歎甚深又為三。一略歎。二廣歎。三總結。初略歎者。簡凡小不見。唯佛能見。以何義故下。二廣釋甚深有六。一明因緣甚深。二明凡夫不見故甚深。三唯佛能見。四重明甚深難見。五重明能見。六雙明見與不見。初中雲不常不斷者。諸句例作中道以明甚深。雖唸唸滅即是不常。而無所失即是不斷。不斷不常即中道甚深。雖無作者即不有。而有作業即不無。即不可思議中道甚深。一切眾生下。二明凡夫不見。十住下。三唯佛能見。菩薩少見。如來具見。然十住既少見於終。亦應少見其始。今互顯沒者。正言十地一轉即便作佛去終處近。故言能見其終。始則杳然故言不見。舊雲。十住破元品無明。當果不起故雲知終。生死久遠其始難知。興皇雲。自性無所有為易。因緣所起不有而有則難。今言。十住有治道。能分斷則分見其終。而不能分見其始。譬如健人破賊而不知賊起根元。私謂。亦可雲初住所斷斷其始故。故雲見始。並始斷故亦云見始。故知賢位非但不見中道。亦不見於無明。故從初斷始邊名為見始。等覺菩薩餘一品在。在者名終。由未斷終故不見終。斷之終故亦名見終。故知等覺非但不見最後真如。亦不見於終品無明。故唯佛斷唯佛方見。諸佛見始見終者究竟知無始終。究竟鑑其始終。文中從惑起邊。是故反此。始謂元品。終謂終末。最粗著故。見謂知見。有智能治故名為見。初住智淺。但見終末故雲見終末。有治於元品之智故雲不見。一切眾生下。四重明不見。是故我下五。重明能見觀。十二緣智下。六雙明見不見又二。先唱四章門。次釋四章。三種不見唯上上能見。可將此義類前定樂行等三皆不見。於義明矣。問十住少見者。為唯第十住少見。九住至初住亦少見耶。舊解為二。一雲。唯第十住分見。九住至初住皆不分見。二雲。初住至十住皆少分見。而須兩望。初至九住望二乘為少見。望十住為不見。有人難前解雲。二乘不見各得菩提。九住既不見。得何等菩提。進不同佛退非二乘。應當別得一箇菩提(云云)。今明。若指住是地。而言十住皆分見者。此是別義。若住非地。十地則見十住不見。此亦別義。若言十住即十地地住皆少見者。此即圓義。若言十住非十地十住亦少見者。此亦圓義。若言十住非十地。而言九住不見十住少見者。此是別接通義。人不識此。於文於義往往不通(云云)。以是義故下。第三總結甚深。即五佛性。十二因緣名為佛性者結因性。第一義空結因因性。中道者結正因性。即名為佛結果性。涅槃結果果性。文義具足此結甚妙。爾時師子下。第二論義。此義起上結眾生行業甚深甚深。若眾生與佛平等不二。何用修道。初似是一問佛為兩答。則成二問。下佛答中。一答佛與佛性平等。二答修道。故知兩問。地人云眾生是佛具足在妄。便不用修道。正當此難。若成論人云。佛果在當。則不當此難。而不得言即是佛。此應作無差別差別答。無差別故即是佛。差別故未具足。如父生子姓無差別。用未具足故須莊嚴。莊嚴故後則具足。然但明佛性。何關具足不具足。具足既藉緣而具佛性亦應藉緣而具。若言佛性在當。此據果性果果性。若言佛性在現。此取因性因因性若言佛性非當非現。此取正因性。若各以為是如盲觸象。若見此意無當現之爭。佛答為三。一非問。二正答。三引證。非問如文。正答為兩。一答無差別亦有差別。二答何用修道。初答為三。一正答。二引偈。三舉乳酪而譬。此意者。據體不殊約緣成異。初文有法有譬。法說中雲未具足者。但有其理。事用未足故言不具。非謂悉無名為不具。譬如下二譬為二。先譬次合。初譬。又二。先舉惡譬。次引善惡例。初文者。必定當墮。如害母者悔。身雖未墮必去不疑。眾生亦爾。有佛性理未來必得。次佛復引雲行十善者。名見天人。行十惡者名見地獄。亦是當報。一切眾生下二合譬。一切眾生未有相好。以當得故。一解雲。當得相好之果。一解雲。當得果佛性。佛性雲何是當。若是當者為三世攝。即是無常。則不應言當果佛性。二引偈答者。略釋偈意。已如前文。此偈四出。初答常無常。二答得無得。下二十六答破定性。今答有無不定以明中道。若但以有無別解俱不會偈旨。常無常等亦應如是。此中準經應作差無差。亦差亦無差。非差非無差。不一不異。不思議釋。乃會偈旨。餘常無常等亦復如是。今長行釋本。有雲。三世皆本有如文。準此而言。生死與涅槃。各應本有。各應今無。若生死本有者。具足無量煩惱。生死本無者本無涅槃。涅槃本有者。涅槃本有非適今。涅槃本無者。久已成佛無諸煩惱。生死雖復本有今無本無今有。悉束為有。以涅槃望生死。生死有所得故。涅槃雖復本有今無本無今有。悉束為無。以生死望涅槃無所得故。又即本有是今無。不離有而論無。即本無是今有。不離無而論有。此前三句。即是差別三世所攝。本有之有非有。今無之無不無。不有不無。三世有法無有是處。此一句是無差別。不為三世所攝。更約本末重明四句。自有兩本兩末。一本一末。末而不本。本而不末。非本非末。上文雲。寄生一子捨主驅逐。捨主是境。豈非生死為本。一子正觀。豈非涅槃為末。文雲。大般涅槃本自有之。又如來藏依持建立。豈非涅槃為本。迷理起惑。豈非生死為末。若各有其本則各有其末。為是義故兩本兩末。又生死無終。將涅槃之始為生死之終。涅槃無始。將生死之終為涅槃之始。二河相望互作終始。是為一本一末。又生死若本若末皆束名為末。以其虛妄無根本故。故末而不本。涅槃若本若末皆名為本。以其真實無偽故。本而不末。末本非本。本末非末。非本非末。三世不攝。分別本末四句既成。例具不具得無得常無常。皆悉不定不可思議。亦復如是。四句不定不可思議。即是三諦不並不別。如前說。譬如有人下。第三舉乳酪譬以證當有。此謂約有心論有佛性。不即心為佛性。何異眾生有佛性之理。後得佛時。不取眾生為佛心。佛心亦爾。只雲有心為佛性。心不即為佛性。畢竟有二種下。第二應須修道。正答前何用修道之問。眾生等有一乘正性。應須修於六度莊嚴。若不修不得正性。他雲。一乘是萬善。今此文中。則以一乘為中道正性。此一道清淨能運眾生作佛。故名一乘。豈同萬善。文中為二。先唱章門。次解釋。初章門有兩雙四隻。次釋中。先釋以六度為莊嚴。一乘為究竟。次釋世間出世間。初六度與一乘更無別體。但隨義異釋。其間有譬有合。初譬雲。忉利鬱越果報。雖勝人不得見佛性。既為無明所覆不能得見。故須修道。復次佛性下。釋後兩隻又二。先偏釋出世畢竟。後雙釋世出世兩畢竟。初又三。一出體。二釋名。三舉類。初如文。次釋名中雲。首楞嚴翻為堅固。和闍黎翻修治心。而此三昧有通有別。別在終心通通諸地。如一三昧下。三舉類。覺名定覺。即七覺中定覺分。正名正定。即八正中正定。又雲。覺名定覺。即八大人中定覺。楞嚴亦爾。有五種名(云云)。善男子一切眾生下。第二雙釋世出世兩畢竟。下中即世間畢竟。上定即出世畢竟。於中二。先具釋三定。後重釋上定。初釋三定中。先釋上定即是佛性。或雲了因。或雲正因。中定即色界定。下定即心數定。數人云。十數並起呼為大地通五品。謂善惡無記不共穢污等。成論雲。法起十數義說為十。或雲。欲界十居止是十數。三塗人六天。一切眾生悉有下。重釋出世。即首楞嚴釋論。名為健相三昧善男子我於一時下。第三引證答。此明如來觀機可不。或說佛與佛性無差。或時說異或說修道或說不修。例如知外道機應須說我應說無我(云云)。文為二。先正引昔證今。次更會通。初引昔證今又二。先引昔次證今。引昔又三。一明洗浴。二外道論義。三時眾得益。是佛性下二證今。正言佛性非我而說為我。不應定執詶修道之問。如來有因緣下。二是會通。如來自在。或以我為無我無我為我。又一解。在因佛性故言無我。在果佛性故言有我(云云)。爾時師子下。第三答上第四問為二。先申問次正答。初申問長有金剛力士語。正答為兩。初正答。後結歎。初正答中凡舉七譬。大為三意。初三譬譬有而不見。中間一譬譬平等皆有。第三三譬譬待緣故見。三意次第而來。雖復雲有而復不見。未知定有故不見定無故不見。次一譬譬其定有。既其定有何故不見。次答須待因緣然後乃見。初三譬一一皆先譬次合。初是盲人譬。譬底下凡夫如盲故不見。色譬佛性。數人解色。有二十種。青黃赤白高下邪正方圓長短光影明闇煙雲塵霧。或加虛空為空一顯色。如眼膚翳。第二眼病譬。譬諸菩薩眼有少翳不得見色。譬諸菩薩有煩惱故不見佛性。不同前盲。合譬中先舉十地菩薩。後更舉四人。凡夫二乘十住如來。如來全見。菩薩少見。兩全不見。譬如初月下。第三譬。亦譬眾生未斷惑者不見斷惑者見。如初日月則不可見漸漸可見。佛性亦爾。本有此理。眾生煩惱不能得見。惑稍稍盡稍稍得見。文雲。大悲十力等一切眾生悉有性者。舊雲。當有即事未有。引下文雲。破一闡提然後乃得。地人解雲。真神佛性如敝帛堛驉C大慈大悲十力相好。此事具有為惑所覆。若除煩惱即得見之。除敝帛已即得黃金。觀師雲。此二解相害。若當有此經文雲。大悲十力四無所畏眾生有之。既言悉有寧得言當。若言現有如金為所覆者。夫佛性雄猛何不排惑。若執當現便是爭論。只具此理不可推當。修道乃得不可言現。彼三解偏據未會圓旨。何者。佛性非一二三。而為眾生作四門分別。或言第一義空迦毘羅城空。或言不空者。即是智慧貧藏額珠。或言亦空亦有如水酒瓶。或言非有非無名為中道。欲使因四悟於不四。捨執四以求通。論人指當此執則無。地人或覆此執即有。觀師所說。此執亦有亦無門。今明。佛性如王見象。眾師所睹全同盲觸(云云)。合最後譬中。言三種破煩惱者。舊有二解。一雲。二國煩惱見思二。或是界內穢土煩惱。習氣是兩國中間淨土煩惱。無明是界外煩惱。七地菩薩斷二國中間煩惱。莊嚴所用。二解雲。見諦為一煩惱。思惟為二煩惱。習氣是三煩惱。無明元品品數與習氣是同。故不別說。初地至三地斷見諦。四地至六地斷思惟。七八地者並斷習氣無明。此是開善解。又一師難此二解。文雲三種破煩惱竟不出破煩惱。意但出三種名與。經乖較若論。破意應如。釋論三觀。治三種病亦如瓔珞本業。從假入空名二諦觀。從空入假名平等觀。二觀為方便。得入中道第一義諦觀。用是三觀能破煩惱。又世諦破性病。真諦破假病。此二諦但說伏為斷。若非真非有即是中道觀。雙除性假二病名斷煩惱。今明。是義不然。前二解乖經。觀師破其違經。今難其義僻。若三種破煩惱已見佛性。破見思穢土煩惱。及破中間淨土煩惱。為見性不見性。若見性者。二乘之人亦破見思。何故不見。若不見性與經相違。開善雲。破見為一。破思為二。須陀洹人乃至四果。悉破見思。為見性不。若見性者無有此義。若不見者與經相違。又二諦觀平等觀。皆是方便。不入中道亦不見性。復與經違。世諦破性。真諦破假。是伏非斷。又不見性此亦違經。唯非真俗斷煩惱者。乃得見性。雖唱三種破煩惱名。二種破者則不見性。唯一種破得見。經稱三種破於煩惱皆見佛性。若一種破見二破不見者。寧得相應。今明。七地修方便。八地道觀雙流。破無明見佛性者。此以別接通。是一種破煩惱得見佛性。若入理般若名為住。破四住惑出生功德名十行。破塵沙惑未見佛性。十迴向伏無明。登地破無明見佛性。此是別教次第破惑。又是一種。破煩惱見佛性。若圓觀法界煩惱即菩提。初法心時便成正覺。入銅輪位。登初住時破無明見佛性。三種破惑其義炳然。而皆見性。與經文會。諸德寧知。又一空一切空三諦皆空。此觀破五住惑能見佛性。又一假一切假三諦皆假。此觀亦破五住惑能見佛性。又一中一切中三諦皆中。此觀亦破五住惑能見佛性。如此三種。數之與義正與經合。諸德亦未能知。前三種破惑是就別意。後三種觀是約圓意。善男子十二因緣下。二有一譬。譬平等皆有。先譬後合。前譬就外。今譬就內。即為四。一唱等有。二出因緣體。三明有具不具。四結等有。初明平等皆有。而言亦內亦外者。此唯在人非謂外物。心則為內色則為外。具有色心故雲內外。又雲。在胎為內出胎為外。私謂。文中自雲內外貪求及為內外事。然此文中。非謂以十二緣而為觀境。但取十二以為佛性。例如十二緣支支別辨。為令眾生識於三世輪迴之相。豈可無明之時唯有無明。故知乃至老死常具十二。故下合雲佛性亦爾。豈可在眾生時唯是眾生。況一切眾生。一一無不唸唸具足。十界百界依正因緣。故界界中無非佛性。故內外之言意兼多義。何等十二下。二出因緣體具解十二支。過去具有因果。何以取二因而不取果。然過去之果自酬前因。是故不取。是則二因生今五果。取今三因生後二果。識支二解。一雲。初受胎七日為識。爾時有色色未顯現。識義已顯故受識名。二雲。但取託胎初念。雖即有色色乃未足。而名識者。識是報主是故言識。亦至第二念即是色支。此解稍勝。入胎五分釋第四名色支。亦云五胞。二手二腳及頭。四根未具者。但有身意。未有眼耳鼻舌。言名色者二解。一雲。色陰是色四陰名名。二雲。只此色與眾生之名。故言名色。次具足四根。即第五支既具四根。六根都具故言六入。從此已去有粗細相生。若細相生。即是胎內識心。未有想受。若粗相生。即是初出胎時。未能捉火觸毒。如一兩月小兒未別苦樂。下第六觸支。若細生相是胎內想心未知苦樂。若粗相生。即一兩歲已能捉火觸毒而未有所知。手內有物未辨貴賤。染習一愛第七受支。五果之後若細相生。即胎內受心。言一愛者。於一樂緣而生想著。若粗相生。即三四歲但知食愛未知五欲。習近五欲。第八愛支。即三因之初。若細相生。即胎內行心之初。就行心為三。初名愛中名取後名有。若粗相生。即八九歲稍知欲愛。內外貪求第九支。即十餘歲稍復長大。轉能貪求行中稍增。為內外事下。第十支起即十餘歲身成長大盡屬百年。現在世識下。第十一支。即未來二果之初。還同現在識支時節。即初託胎一念。現在名色下。第十二支。還同現在名色等時。即未來老死支。識名色六入等。並是未來二果。未來二果還是現在識名。色六入等。但轉名名之。三具不具中。約色界言無三受者。二解。一雲。於三受中不具苦受故言無三。亦無苦受家想故言無三種觸。亦無苦受家行故言無三種愛。若色無色不具十二。雲何文雲亦得名為具足十二。然歌羅邏死及色無色界生。雖復不具十二而苦輪未息。往還三界終具十二。二解。據第四禪至無色界。無復苦樂。亦無中容之捨。故言無三受。無色既無色不具十二。以定得故下。第四總結。皆具十二。既未息苦輪始終長望。故雲皆具。佛性亦爾。第二合譬。六道四生皆有十二。譬諸眾生等有佛性。雪山有草下。第三三譬明待緣方見。即為三。初文譬合。合中二。先正合。次明理。明理又三。初唱九章門。門門有三句。合二十七句。第二解釋。釋中長出三事非章。所列合三十六句。後兩善男子是第三總結(云云)。第二舉黑鐵譬。第三舉種子譬。前二譬皆先譬後合。後譬無合文。是大涅槃下。第二結歎如文。爾時師子下。答第五問。先騰上兩問。後作兩答以答前問。答文為二。初唱十章。後解釋其八。是八大人覺屬自行。後兩章是化他。八覺是小乘名教。雲何是菩薩行。一解雲。法門無定在大即大。二解雲。只八大人自行為小。復有化他故得是大。今明。以大涅槃心修即異小乘。師子吼下。第二解釋十法有五番。初番有問答。答但以少欲知足共為一解。以義相帶故。餘者各解。就初釋少欲知足複數番。初約善惡共解。後有少欲下。約小大共解。文為四句。初句少欲是須陀洹。前雲少欲知足為善。今釋不少欲不知足為善。法華雲。得少便為足。自保守小謂是為足。今釋少欲是須陀洹。知足是中乘。皆是保非為極少欲知足。即知四果最極。對菩薩不少欲不知足。菩薩上求佛果無窮故不知足。下化無窮復不知足。餘如文。第八釋解脫。即是無上涅槃者。二解。靈味。令正翻涅槃為解脫。此明涅槃與解脫異。開善雲。涅槃翻滅度。解脫翻無累。觀師雲。涅槃與解脫同是斷德。因滅煩惱故得解脫。得解脫故得大涅槃。即是不異。又雲。四暴河者。即前三漏長有見暴河。即通覽三界見為見暴河。復次出家之人下。第二番約出家人釋十法。但有八文。前合少欲知足。後但釋解脫。不明涅槃是故略耳。四樂者。大樂即出家人樂。應是戒樂。寂靜即禪定樂。永滅即智慧斷惑樂。畢竟即菩薩樂。四精進即四正勤。復次菩薩下。第三番據菩薩釋十法。但有九者。菩薩以涅槃心修故不說之。隨順天行為正定者。此明天行以定為體。今寄一併。若正定隨順天行。天行遂以定為體。應身隨順眾生。眾生應以應身為體。今明。天行是理。以理為本故言正定。復次夫少欲者下。第四番解十法。文亦可解。八解脫為正定者。數人云。八解脫以定為體。論人。八解脫以慧為體。私雲。皆不爾(云云)。復次善男子下。第五番。但解九。五種樂者。河西雲。一因樂。受樂。斷樂。遠離樂。菩薩樂。因樂者。因內外緣得樂。受樂者。從內外緣身得增長。心得安隱名為受樂。修習聖道斷除諸受。令道增長名斷受樂。永離煩惱身心無患。名遠離樂。以常樂故名菩薩樂。五樂皆從淺至深。出菩薩地經。善男子如汝所言下。答第六問。先牒問後正答。答為二。先答後勸。初答又為兩。先明瞭與不了。次明眼見聞見。初了不了中有五番。最後釋一切覺者。一心三智照一諦三諦。名一切覺十住亦得此覺。比佛猶昧故不了了。地前十住全不見性。是故不論了與不了。次眼見聞見中有兩番。初以十住為聞見。佛地為眼見。次番以九地已還為聞見。第十住為眼見。此中應作四句。第十住亦聞見亦眼見。九地已下但有聞見。佛地但有眼見文中自出此之三句。若眾生聞不信者。非聞見非眼見(云云)。若十住與十地異者。非唯初住不見。十住亦不見。即是別位。若十住與十地同者。豈第十住見初住亦見。今文雲住。又復雲地。故知此中住地不異。即是圓位。而簡九地是聞者。以其見不了了。抑之為聞。第十住勝加之以眼。蓋是圓位得作此釋。餘位不得(云云)。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二十四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67 大般涅槃經疏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二十五   隋章安頂法師撰   唐天台沙門湛然再治   師子吼品之二   起卷是第二勸修。初勸修後論義。上雲十住聞見至佛眼見。若欲聞見眼見。應當受持十二部經。故有勸修。師子吼言下。第二論義。六番問答。初一番明見義。中間四番明能見之行。後一結成。初文者先問次答。初問文者。上雲如來妙絕凡夫。雲何見聞是故興問。次善男子下答中二。初明實不可知。次若欲觀察下。明亦有可知。上就究竟證為眼見。分證為聞見。今約凡夫修習中取聞見。得道力強眼見。色身則弱。上德王品說。見佛初生出家不達妙本。悉是曲見。今睹如來生行七步。知是方便則得見佛。各有所據不得一概。於中三。先標章。次解釋三結。初標如文。就解釋文有六番。初身口二業。次形聲兩勝。三身通心通。四受身說。法五身口忍。六身形聲說。前五可見。第六文中。於聞見文末。雲為梵王說中道者。約顯露教。說四諦五人得初果。約密教。說中道無量菩薩。得無生忍乃至補處。又鈍根聞生滅四諦。中根聞無生四諦。則不聞說中道。利根聞說無量無作四諦。即說中道。明中道有五番。或雙捨論中道。或相成論中道。或雙照論中道。私雲。兩捨是兩教。相成是別教雙照是圓教。在文可尋。如來心相下第三結成如文。爾時師子吼下。第二有四番問答。明能見之行。初番先問次答。問又二。先舉僧寶問。次舉佛說難。初文者即四依人問。心是內本行是外跡。言初二種者。以初二濫後二故不可知。如佛所說下。第二正舉佛難。直置僧寶尚已難知。況乃如來。但見色身聞說法。雲何依此二事知是如來。佛答又二。先答僧次答佛。初答僧為三。一結問。以難知下。次以四緣故知。具足四事下。三結成可知。戒有二種下。第二答佛問。復有六番。初番持戒究竟不究竟。復有二種下。第二番為利不為利。後四番悉如文可尋。師子吼言下。是次番問答。前雲持菩薩戒得見佛性。為作要求。為不要求。要求者是市易法。若不要求行而無願。未知雲何故有此問。佛答有兩。初發起十四句。法性自爾而相鄰接。任運法爾非作要求。若心不悔持戒不淺。次持戒下。心任運成得見佛性。住大涅槃(云云)。第三番問答。問中又三。先領旨。次作難。三結。初如文。次難中。初難戒是眾行之本。有果而無因。應是真是常。涅槃居在諸行之末。有因而無果。應是無常。後偏結一邊可見(云云)。佛答先歎。次答。歎中為三。一歎因深。二歎持力。三誡聽。初如文。次文中善得時長釋迦日短者。以緣宜故也。例如日月燈明。六十小劫此間食頃(云云)。二佛答。初答持戒無因之問。有法譬合。法中為二。一唱有因。二遮無盡。初有因者。以聽法善友等。為作戒因。從信心因於聽法下。二遮恐無窮之難。故指二法互為因果。次譬如下凡舉三譬。初為遮無窮作譬。諸師多言。尼乾淨行不以瓶著地。三木為拒以支一瓶。瓶由拒立拒藉瓶成。二梁武雲。尼乾口啖牛糞身裸穢根。有何淨行而可稱耶。拒者。今之渴烏取水者是。亦名轆轤。井上施之更互上下。即是互為因果之義。而言尼乾者。指其家有此拒。次舉十二因緣譬。若克定三世譬。此不便取輪迴不窮。更互義成。三舉小乘中八相為譬。大生直名為生。小生言生生。成論人破毘曇大小生義。解此文雲。一期之壽是大生。唸唸生滅是小生。由一期有唸唸。由唸唸有一期。解文不了。而復不許用毘曇義。此不應然。破立適時借譬何爽。私謂。古人以一期與唸唸更互相生。何以不得然不及剎那。八相只一剎那。是生是生生。故一剎那中。大相是因小相是因因。小相是果大相是果果。是則更互為因更互為果。如一信心。即此信心是聽法心。即聽法心是於信心。雖同一念而更互相因。既互相因即互成果。信心聽法下合譬。答前初難。明戒有因。從是果非因下答後難。明涅槃是果而無因答。後又三。初唱兩章門。一是果。二非因。次何故名果下。釋是果章門。是出世果故言上果。是習果故故是沙門。婆羅門果是佛果故。故言斷生死是絕待果故故言無煩惱。煩惱名過過者。體是死因。一過復得苦果。故言過過。又無明能迷理。復能障智故是過過從涅槃無因下。二釋非因章門。無生滅者無世間因。無所作者無報因。非有為者無生因。常不變等三句。是無相待因。三善男子下。結無因義。次第四番問答。問為三。初領旨仰非。次舉六無為難。三結。次畢竟無但是語勢。非是正意。正取有時無故為難。言有因者。有習因了因。言無因者。無生因報因。故舉有時無以之為難。如池沼之雨旱。如日月之籠散。因之有無。似同於此。少無者。以少故無非是全無。不受無者。只是不受為無。非無彼法不受惡亦如是。不對亦爾。後之三無。俱是互無之意。三結如文。佛答為二。先明無因。次明有因。初答無因為三。先非五就一。次六喻併非。三結無因。初非五就一者。汝以畢竟無以為正難。尚不全是有少分是。是故就之。況以五喻寧得會耶。次併非六喻。六是世法。不可對於出世之法。而復重非畢竟無者。以其墮斷無我無我所。故與涅槃乖。涅槃有我故重說之。三善男子下。結意如文。是因非果下。二答涅槃是因而非於果。文為二。初標章次釋。標者。明涅槃是因以佛性為因。即是了因。復簡出非因即非生因。標其非果非沙門小果。前雲沙門果者。指佛果為沙門婆羅門果。因有二種下。釋文為三。一明有生了二因。二舉三譬譬之。三三番舉法門合之。合中悉用親為生因疏為了因。此雖明不可思議之法。略須分別。前一番事理相對。六度是事為生因。佛性是理為了因。次定散相對。後橫豎相對(云云)。而初文中雲菩提者。此欲明因取果。又舉果成因。問涅槃無因而義說生因了因。亦應義說生了二果。答了因所成即是了果。生因所出即是生果。何不得並別有二果。生果即是無常。了果即是於常。世人謂屈。此並此乃不思議法門。何所不得。且用首楞嚴通之譬如術人於眾前死。得財物已而復還生。今經二鳥雙游即是其義。近是下。文雲佛身二種一常二無常(云云)。師子吼下。第三有一番問答。結成本宗。此問從前眼見聞見如來佛性生。夫佛性之性絕色非色。雲何可見。佛答此為二者。皆悉再答悉開兩意。故有可見不可見。如文。佛性非內非外下。是品中第二大段。前作佛性說。此作中道說。文為三。一略標中道。二廣破邊執。三結歎佛性。初標中道有三句。初句雲非內非外者舊解雲。不定在眾生身內。故言非內。復不離眾生。即此識神而得成佛。故言非外。觀師解雲。非在眾生身內故言非內。亦不在眾生身外故言非外。今皆不然。舊說取捨如步屈蟲。次說如鳥除二翅。何者。眾生五陰是因緣生法。即是空不在俗諦故非外。此法即假不在真諦故非內。此法即中故不俱在二諦。此法遍一切處故不獨在中道諦。此法不可思議。不縱不橫不並不別。豈作單能說之。上文雲。一切覺者名為佛性。諸師單說。非一切覺則非佛性。不名中道。三點具足名一切覺。是名佛性乃是中道。只以即空非外不在俗諦。只依此意任運破諸師所說。標第二句。雲雖非內外而不失壞。此還成上意。舊雲。非外故不失。非內故不壞。若定在外應東西散失。若定在內應同於死身有臭壞。故言非失非壞。觀師雲。其本無成所以不壞。其本無得所以非失。今明。二師解初句未成。釋後句無託。此句釋成上非內非外。而復即中故言不壞。而復雙照故言不失。標第三句。雲故名眾生悉有者。觀師雲。雖非內外亦不有無。而假名為有。今相。釋上不失不壞。即遍一切處故名悉有。師子吼言下。第二廣破邊執文為二。先破因中有果執成上非內。次破因中無果執成上非外。此執若除不失不壞。佛性中道悉皆可解。就破因中有果更為四。一據佛教。二據世情。三據緣因。四據正因。初據教者。近據前文。故名一切眾生悉有佛性。遠據前品貧女寶藏力士額珠。此皆內有寧言非內。世情者。世人求酪取乳求油取麻。若無油酪人何故取。舉緣因者。內若無正何須外緣。如穀無芽不須水土。舉正因者。由外有緣使正得生。此皆據於因中有果。顯眾生中悉有佛性。性應在內。就初據教有六番問答。初引品初及如來性品為問。佛答明乳即是空故不定說有。但言酪從乳生。乳即是假故從因緣有。如文。第二番問答。問一切法各有時節。乳中有酪待時而生。如穀有芽春來方出。佛答為三。初作即空奪破。故言乳時無酪。二作縱答。如其有者何故不得二種名字。如文。三從因有二種下。更示乳即是假。是故言有。第三番問答。若乳無酪何不從角而生。此舉非因作難。佛一往縱答角亦生酪。第四番問答。即取此為難。求酪之人何不取角。佛答乳是正因是故取之。角是緣因是故不取。第五番舉非果為難。佛先縱答。乳亦生樹如文。次則奪答。若一因生者可得如難。須兩因乃生乳。非樹之正因。因緣各異何得生樹。尋文可見。第六番問答。直問眾生佛性復有幾因。佛答亦具二因。正謂眾生。緣謂六度。莊嚴家據此文。明假名是正因佛性。觀師不用雲緣因。不但唯有六度。復有境界及道品等。皆是緣因。正因何得但是假名。亦有五陰及心神等。今明。莊嚴覽陰成眾生此據外。觀師取五陰此即據內。豈可然耶。上文雲。佛性非內非外不失不壞。今謂眾生是正因時。眾生假名。為定在內為定在外。內外求不可得。還是非內非外。雖非內外而有六度。生其陰軀則不失不壞。一切眾生悉有於陰。還是向義不應餘解。雖作此消文可更思之。師子吼言我今定知下。二據世情執有為難。佛答為二。初正破執。次示正義。初文二。初作三番。次更重破。初三番者。初番問取乳不取水據乳有酪為問。佛答為二。先非問。次並難。初如文。次難中雲汝言求酪取乳不取水者。並雲如人求面而取於刀。不舉鏡者欲作橫豎並之。又鏡亦得為刀。仙人孫博。屈刀為鏡伸鏡為刀(云云)。第二番即執刀有面為問。佛答。若定有面何故顛倒豎長橫短。若有己面何故狹長。實不狹長而見狹長。若因己面見他面者。何故不見驢馬面。第三番仍併通。佛並眼光到刀中則見己面像。不見驢馬面像。又眼光到刀中。同刀豎而長。同刀之橫闊。是故見之。佛答為三。一奪破光實不到。二縱破假到則多過。三結奪。初奪如文。光若到下。縱破有四過。一若光到火火應燒眼。眼既不燒知光不到火。二若光到遠那忽生疑。三光若到者不應見水精中物。水精閡眼不見外物。淵中魚石水應閡眼。眼何得到。四光若不到能見者。何故不見壁外。若見壁外應見外物。是故下第三結奪。善男子下二重破。上未委悉故更重破。文亦為三。一縱二奪三結訶。初縱為三。一應責酪駒。二應壞子孫。三應含五丈。其既舉世情為執。佛亦用世情破之。若乳有酪。賣乳之人應責酪直。縱若有酪亦應五味一時。若無醍醐那獨有酪。賣騲馬者應責駒直。駒復有駒駒駒無己。如其不然知馬無駒。世人為子騁妻。妻若有子不得名女。女則無子有子非女。若女有子子復有孫。孫孫無窮。一腹所生併是兄弟。世豈然乎。如其不然知女無子。子中有樹應具五丈。已是亭亭雲外交柯接葉布濩八方。如其不然知子無樹。乳色味異下二是奪破。色異者乳白酪黃。味異者乳甜酪酢。果異者乳治熱酪治冷。既無此等雲何有酪。譬如服酥下。第三結訶。明當服酥今已患臭。亦當明當醪渜今已飽飫得酪食。用何有是事。譬如有人下。第二示正義文為四。一舉譬示正義。二引偈證。三下約眾生。四高推佛境。初舉三譬又二。先譬次合。初譬中示於無性假緣而有。譬如文。一切諸法下合譬。以是義故下。第二引偈證成。但取初二句證無性足。若定有性不應本無而今有。亦不應本有而今無。本有應常有。本無應常無。既其不定。雲何而言乳有酪性。下二句相仍而來。此偈是第四出。以證今義。若諸眾生下。第三約眾生。身空以示正義。自有法譬合。重譬如文。眾生佛性諸佛境界下。第四高推在佛如文觀上經文。縱奪破竟明佛性即空。次舉三譬明佛性是假。次引偈證佛性即空即假。次明眾生身空。譬於佛性遍一切處。引諸佛境界明佛性即中。觀文甚會。亦與上文佛性名為第一義空。空名智慧等。義甚相應。私謂。章安依經具知佛性遍一切處。而未肯彰言。以為時人尚未信。有安示其遍。佛性既具空等三義即三諦。是則一切諸法無非三諦。無非佛性。若不爾者。如何得雲眾生身中有於虛空。眾生既有餘處豈無。餘處若無不名虛空。思之思之。師子吼下。第三據緣能發因中之果。若都無者何用緣耶。又有五番問答。初番問意。若乳無酪性何用緣因。虛空無性不俟二因。答如文。第二番轉緣因作了因名。問中有三譬。次引乳譬合如文。佛答為四。一明性即是了因。二明瞭應自了。三應能兩了。四舉正因為決。初言性即是了者了本了。其令出若己有性。性自是了何須他了。乳已有酪性性自是了。何須酵渜而了出之。次若是了因下。正言酵渜為了。應能自了。若不自了何能為乳而作了因。初若自了者。應能自了而出於酪。不須了乳令乳出酪。若言了因有二下。第三應能兩了。只酵渜自能了出於酪。復能了乳出酪。若有二者下。第四舉正為決。欲明酵渜能兩了者。乳亦應能作於兩正。自作酪正復為酵渜作正。第三番問意。前雖四難正執。第三自了了他故。言我共八人者。如數他為七己足為八。此是自數他數。他亦如是自了了他。佛答為二。先破執二示正義。初破又二。初破若爾則非了因。次何以故下釋。夫智能自數己色。複數他色。色不能自數數他。了因如色何能自了復能了他。別有一法自了了他故言了因即非了因。一切眾生下。第二示正義。欲明非本定有藉緣能有。第四番更復轉難還引佛言。明有乳有酪故知是有。佛答為二。先汎舉三答。轉答即隨問答。默答即置答。疑答即不定答。後正用轉答如文。師子吼下。第五番不許當有之說。故設此難問為二。先仰非次正問為三。法譬合。佛答為二。先譬次合。譬為四。一明過去有。二明未來有。三重明過去有。四重明未來有。未來有即是當有。答問即足。而復更明過去者。當由異部不同眾計非一。薩婆多計三世皆有。曾有當有正有。曇無德計過去未來是無。唯現在為有。已上破有竟。今若用之。但是假名隨俗之用。且法王所為。豈可以人情測。前雲種橘芽甜熟酢。後之酢味本在前甜。證過去有。今時此橘初酢後甜者。或是國土物異。或是取爛熟時為後。此時味酢。眾生佛性下合譬。正明當有即眾生當得。師子吼下。第四據正因執有。凡四問答。初番又四。一法二譬三合四結。初法中言正因佛性者。即中道正性。尼拘陀下舉譬又四。一正舉譬。二旁舉瞿曇姓。三合譬。四猶如下。以譬帖姓為難。難意。若尼拘陀子無樹性者。雲何得名尼拘陀子。應名佉陀羅子。乳無酪性亦不名乳。應別生餘事。佛性亦復下。合佛答為二。初舉八事不可見。尼拘陀子若有樹性何故不見。次若言細障下。更破二事又二。先總非。次何以故下正破。破中又二。先破細次破障。初破細者。夫樹相甚粗何得不見。若本細者後不應大。後若大者初亦應大。次破障者。若尼拘陀子障尼拘陀樹不可見者。障常應障常不可見。第二番問答。問中還舉兩因。了因了無正雲何無耶。良以了細成大所以可見。佛答有五重。一明本有本無皆不須了。若尼拘陀下。二舉非果為難。難於本無。尼拘陀子本無尼拘陀樹粗相者。亦無佉陀羅之粗相。何故不生佉陀羅樹。若細下三難粗應可見。四舉燒相為並。若樹樹本有性後生樹者。亦應本有燒相後時可燒。子性被燒不應生樹。五更取意破其先生後滅。文舉一切法生滅一時。且就尼拘陀子生滅一時者。雲何先生而後方滅。既生滅一時。遂得先生後滅。亦應先滅後生。第三番問答。舉非因為問。等是無性何不出油。次佛雲。亦得出油。壓子汁出汁即是油。第四更問。亦應得稱為胡麻油。佛答隨緣各異受名不同。不得名麻油。得名尼拘陀油。眾生佛性亦爾。眾生中有佛性。草木中無佛性。而有草木等性。師子吼言下。第二破因中無果執既非外義。唯一番問答問為三。一領旨二正難三結歎。領旨仰非者。領無果之旨不復致疑。因中既其不得有果。眾生之中亦無佛性。此義可信。眾生即執定無為實。既其定無不復得言一切有性。故雲是義不然。不然者豈非執無。何以故下。第二正難又二。先難次答。初文凡作七番。一據業行。二據斷善。三據發心。四據退轉不退轉。五據修萬行六度。六據退萬行。七據僧寶。初就行業為難者。人天無性但有業緣。五戒得人十善得天。天得作人人得作天。菩薩亦爾。但以業緣而得成佛。非謂佛性。次就斷善作難者。若眾生有性善。不可斷墮於地獄。以佛性力應止地獄。夫佛性是常。常何可斷。既斷於善即知無常。若無常者則無佛性。三據初發心難者。若本有性應本發心。心既始發知本無性。又佛性無發發則非性。四據退不退為難者。若本有性不應毘跋致。只應阿毘跋致。唯應不退不應有退。既其有退知無佛性。五據萬行難者。若本有性何須萬行。修萬行者知無佛性。六據退萬行為難者。佛性是常何得有退。既見三惡而有退者。知無佛性。七據三寶為難者。如佛所說三寶是常。僧既是常只應常住。何得進修令後成佛。進修則無常無常故無性。何故雲一切眾生悉有。次佛言下正答七難。但不次第。第一答第一業行問。第二答第三發心問。第三答第六退轉萬行問。第四答第二斷善問。第五答第五萬行問。第六答第七僧寶問。第七答第四退不退問。此答第一問。止有八字具答。問意舉人天由業不關佛性。亦應由業致佛不關佛性佛答。人天不須佛性。只由於業致有往反。不關佛性。佛性常故作佛亦常。知有佛性。汝言下第二超答第三發心。先牒問次正答。汝言何故有退下。第三超答第六退轉萬行。明實無退只是遲得謂之為退。而不答萬行。為下答可酬之。此菩提心實非佛性下。第四追答第二斷善問明菩提心非佛性。闡提不發菩提心。而佛性不斷。善男子汝言下。第五答第五萬行之問為二。一正答二更取意難。前無此言。一解雲。前應有此問翻者脫落。二解雲。本無此問直是取意。善男子汝言僧寶下。第六答第七問有四。復次初有二種和合。次十二部經和合。三十二因緣和合。四諸佛和合。皆明僧常。乃是一體之僧非今事僧。善男子汝言眾生若有佛性下。第七追答第四退不退問。文為二。先牒問誡聽。次正答其難。雲若有佛性。豈合跋致阿跋致異。答文為四。一明退轉行。二明不退願。三雙明退不退兩人。四重明不退行。佛答意者。不關佛性有退不退。只由志願彊弱不同致退不退。雖退非失遲得名退。初論退行又為四。一明十三法。二明六法。三明五法。四明二法。初十三法如文。次六法中有營世務者。出家學道經營俗法巨有所妨。言俗法者。真修之外皆名為俗。春秋中。臧文仲有三不仁。使妾編蒲席賣為外邦所彈。曰汝國之大夫失德。與百姓爭利。俗人尚誡貪。況驅馳耕販。必應休道。設使彈訶何足以言。又句句應論觀慧。文煩不書得意自在。夫觀解者。非但執來運斤名為俗務。坐馳五塵六欲即是世務。又專念空無相願亦是世務。又念蒼生塗炭慈悲慰拔亦是世務。若能無唸唸於無念。非念非無念。一心中覺方非世務。私謂。如大師釋經。句句之中依文消竟。即句句觀解於文非要。但為法行者隨語起觀。故處處明。二雲何下第二明不退之願。願作心師有二解。一雲。只是前後兩心。前心起惡後心隨流者。此非心師。前心起惡後心能止。是則心師。二解。以假人制心不隨心作。所作假人人是心師。今明太近。上文雲。諸佛所師所謂法也。心緣於法法為心師。深淺自在。善男子不可以下。第三雙明退不退。兩人正酬其問。有譬有合如文。師子吼下。第四重明不退之行。先問次答。通論六度皆是不退之行。今趣舉三十二相業。約求佛心。便上文明百福成一相。今文或一業成一相。或多業得多相。此就相似因果為語。一業一相多業多相。示因果不差。佛實有四牙。而文但二牙者。二牙大二牙白。兩白為一兩大為一。故言二牙。又一解。若論牙則有四。若論邊則有二。今明二邊牙故言二牙。善男子一切眾生下。第三結歎佛性。此文具五種佛性。眾生即正因。諸佛境界即果性果果性。業果即了因佛性。即境界性。又一解。眾生是正因。諸佛境界是境界性。業是了因性。果是果性。果果性後佛性是總結章耳。又一解。一切眾生明凡夫。諸佛明聖人。業即是因性因因性。果即是果性果果性。佛性即正因性。下總結四法即指此為四。皆稱不可思議者。不可以定相取。即一性是五性。五性即一性。非一五性而一五性。不縱橫不並別。如是乃名不可思議。若得此意望上兩番破義。無性即有性。有性即無性。非有性非無性。而有性而無性。即是非內非外。雖非內外而不失壞。名諸眾生悉有佛性。若失此意全非祕藏之宗。文理抗行焉釋涅槃。文雲四法者。眾生諸佛境界業果是為四法。文雲眾生煩惱覆障故常者。只名此為常。以其煩惱起故是常。又一解雲。只眾生中有佛性之理。是故名常。今謂此解淺近常義亦不成。眾生煩惱障覆即是常者。眾生是生死。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既言即是寧不是常。問果果了因萬善如何是常。一解雲。能了佛性故雲是常。今謂此不然皆不可思議。不可思議故常。明文在茲何勞餘解。不可思議故常。此是圓義。無常覆障破無常已得受樂故。此是別義(云云)。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二十五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67 大般涅槃經疏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二十六   隋章安頂法師撰   唐天台沙門湛然再治   師子吼品之三   起卷。第三明縛解。眾生雖有佛性。為惑所覆不能得見。須修萬行解生惑盡。佛性理彰故明縛解。文有五番問答。初問答中初問為二。先領旨唱無。次是五陰下。生滅為難。若正性不生不滅故無縛解。緣性唸唸不住。又無縛解。此惑體性即起即滅。雲何此惑能縛眾生。既其無縛即亦無解。有法有譬有合。答為二。初誡許次正答又二。初明縛後明解。就初縛為三。一死陰二中陰三生陰。就初死陰中三。有法譬合。初法如文。次譬中雲。日既西沒。雖殘光東照終不歸東。人命將盡。雖有餘氣終不更生。此陰滅已彼陰續生。此乃即死明生。眾生下合又二。先正合。次如燈生闇滅重更引譬。次如蠟印印泥下。第二明中陰又二。先譬後合。蠟譬死陰。泥譬中陰。印滅文成者。譬死陰若滅中陰即起。文非泥出者。此身非是中陰所出。又非無因亦不餘來。藉於死陰而得現也。不可求其處所。但因緣故有。問亦有不受中陰者不。答通論皆受。如大理獄責定行刑。中陰亦爾。覈定善惡惡墜善升。若有別從猛利善惡。如五逆者徑墜。十善者徑升。□O□□□□□□飀□礸□椸□□□i詙□誇□□□□設□□□□覬□□□騰□□□□□□□□覬□騭□□裀□□駰□□□騰切埤□□□檸聯□璉□□□□禜騰切□檢□□粿□□禜餘□□□騺□奉禜騧詣□□□餛□奉禜騭詣□□□□□□E□□飀□□□饛□匿□飀□□□腹慼潑M□□□□□□馘D□□□□楅□□榜駔□□□□□□□□□⑹腋緷_□□□R祛□□□□□□□□□□穛□□奿妻□□□□駸□□驛粿□埤□□□□□騬□□飀□□麗□□本□慄□□鷺□奾礸□□□□飽潠諢慼慼恁慼慼慼慼毅氶摯f□□□□□□□□□□□□□□襴量□□□□累□□□□□楖□駩□□□□□□驙□□□埤□□奼□□□□秎□□□□□□□□□媧□□□□□□□□玲□飀□□□□□□娭□□□娀奰□槂□檢□□□誇□逆□譫堙歎ョ慼牖窗慼h□飽慼慼慼慼撳本□駸□□□飽□饞□□□□診□槸□□□□□橖□□□□診□椸□□□□□□□送膳□□魯□□□□楁逆□□□檇□□□□□□□椸□□□□露騫檻雜□□裀□□□□□□□□□□駕□襴憐□□□□□□□□礽□□□□□□□□D隆D笠□□□□□□□隆D□□□嬌□□□□□□□□□奾□驛□□奅檇D累□縷□□埤□□縷□□□□□□□□奐□□□□D□□□□逆□□□□□□饐□□粒□□□□□□□吝□□復□逆□□□馳娭□裀□□□□□□妼□□□□□□□□覕□駸□□□□□□□稀埤□礹覜□□□□□□□魯褸□j□□□襦□逆□□□□□襼□禲送□□□□□楅襴憐□□□□濾切埤□□□□襖□D零饖□粿□□□□□侐C騧□□□□□□□滶鞢斠V觭饅□□□裀□]□覘f襐□襙裀□□□□x禲駕□□矩鞢歎ョ歎挴齱熟∴U樂妀逆□□□□蓼□□□襼□禲餺□祐□□□D暈粿□□椸□□□□□□□□□□□□□□饅□□□□覘襖□□□□□□□□秫□□□□□}縷□□□楖□□q祐□蓼□楖□□p奏槏G□□c□□□橠褓矩紐G□□□橠□□橤覯G□□p婃□R橡j□言奅襖□□裀□□奅觀奾□□□禭□兩□□□□□栗□□□襾□□□□□□餽□□□□□□□□□□□□□□□□□□□姛□柍□□□□□□□D鷺□□□□禮姬□□L荂慼慼撩]駸□□奾稄□□延椿荂慼慼澆峞慼潭昹w□吝□□□荂撚j□□□L荂慼撳I荂慼歎ョ慼慼j□□□□□埤□觀婛桌□裡□□□錄j□□□□j□s□□□□□饋裀□□□送饕吝□□□鷺□□D鷺□姚概□□□餿j□□□□西□奿姛觺□□逆□□奿妻姅粿□□埤□□□餿j□□姬□□□□□□奿妻□□餿荂慼慼慼慼慼暴狻d奾稫椿荂慼慼撰A□奿妻娀□□□逆□□□奿妻誇□□□□欖□□□□□□蝯}誇□j□□饅□□矩芊蝪f□□逆□□駕□鍊□□□□□□□□□奿妻娀□□□秭飀□荂撚j□□榜□□娃□□□□□□□玲□□□□□□□□□奪□□□櫬駛褼□觺□醴襜□□□□□□□□□瑩□□檢□□□□槔旅□□□□□埤□□□□龍□女□裀□□礸□j□□□□□□□□逆□鞳數F夾□□□□□□□□□褼□□槔旅□□□□□埤□□□壘□□埤□□□觀奅□□□□□飽□□□□□□□□□槄□□□□□□□□□□□娵□設□覃□埤□試飽□□□□□□□□□□□□□姍褸椸□□□□□襖□□饜□□□椸□旅□埤□□□□□饛□□飀□□□K褼□觔淋□□□□□□□□□□F□□委旅□□□餺□□詙□騺□□□□襯□□□槄□練□□□□□列送□□埤□□□□□□□□□□□□驁□□□輦都□□□□□□□□□□□埤□□槄□切□□V□□□□耔□□業□□埤□□龍□拏□□槔□□□□業□飯□□饜褻楜切埤□□龍□列□□□□□□楜□□□淋□□埤□詙□餺□□淋□□□□ヱG□□槔□□埤□□□□□□年奉□□椹□□□檳媧□□R櫸□□埤□□槄□□砥敷S□□□□□艙}埤□□□楈奐□□□□□□□□□□□□褸□□□□□L荂慼慼慼慼L荂慼慼L荂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澆徥u□□饁襴切埤□□□□荂慼慼慼暴倵捸慼慼E饓□□□祰□□饓□拏□□禶妧□咽□□□□襴□□□□□□□□□□駕□□□□□□論□□裀□□□蓼□□□□□□蓼□稜□□□論□□□□襁□□□□□□□饓□□□□□□□□□□□□□練□□□□矩□□□□□□□□檇D廓榃□□□□□□□送楁□□□榭□□□□量逆□□切垓延觀姩□□□□□□□觜D切□□□□□□□量秜D殺□□□□餽□□□□歷□□□□□□□□□□□埤□□□妃□□□饓□□□言埤□□□□□馭□饅註□□□□□□□□樀埤□□□馘稀埤□□□娉□□□□□□□□□飯□訊奮□□言□飯□□訊埤□□□婝瓷慼慼慼慼樟C□□□□□□□□□瓷撙嗾r□覕□□□□□榖稀奅□□□榗□□□埤□館□□逆□□稀飯□牢奈□□露椹□□逆□椸襤□埤□□□□□□□□□□□襤□□□□□飀□瓷瓷摯鞢慼憔晼慼慼慼慼慼慼o□□□□□□□□□□飾□稜□□饓□□覜□飯□露馜餺□□□飀□觕□飯□露駕□□□□□飀□信樀飯□□□□楏□奅□檢□□□□□□露□誇□□□□槾飀□□□荂撬均慼摯f□椏餾□妧□□□□妧□□□□逆□□□□吝□□□駕□□妧□□□□□□□逆□□□誇□僚□□妧□埤□□□□□椸□僚婦馘禮妧□□□□□量D輻□□□□□埤□奐□□□□□馜□奪矩露□埤□□□僚妘禮妧□□□□□□□誇駛褸□率觀□□□□□□委亮□□□妘露□□□馜□□□妘露□埤□禮妧□□□□□雜□□□□□□□□樀滿慼慼慼摯鞢潮粘□□□□騧□□□□飀□□蓼□□□□□□□□誇駛觔率□褥j□□□□□妻□□□□楰□□□□□□D玲□奪槄□□□□□□□□□送□□□□餳□□□□□埤□玲□□□饛□馞□□□□□□□送□□□[□□□i□□□婝樀滿慼慼撫r□□□樀滿慼慼撩]饛□□□□□秭騃□禶妧□□□h□□□□□妧□饛□□矷慼暱P馘咽□□腹摯f□褽□□□妧□□□送□□禮妧□□□□□。第二有四番問答論佛性義。初番就共有不共有為難。先標兩章門。後釋如文。佛答又二。先法。次譬。初法中言不一不二。不一故非共。不二故非各。雖爾終是一切眾生同共有之。地人云。一切眾生同梨耶識法界體性。若爾一人得時應多人得。成論師雲。眾生各有佛性。但成佛時權智齊等同一法身。力無畏等亦復如是。若爾佛性可數即是無常。正當此難。然佛性平等非一非二非共非各。亦如今之持戒修行之人。不可一不可異。人人各修豈得是一。我解彼解彼解我解。是故不異。又如五種佛性並不一異。眾生等有豈可異。五種不同豈可一(云云)。問眾生於五佛性中為具幾許。答盡有盡無。眾生無觀智之了則不能發境。發境之智既無亦無觀境。因既無因。寧別得果及以果果。既無因果雲何非因非果。盡有者必當得故。從緣現故。故言盡有。今時雖無必當有之。次譬如文。第二番難忍辱草譬。若一者一人修已。餘人亦得佛答。佛性是一隨多人修。各各得之不相妨閡。第三番問。如多人在路於後為妨。佛性亦爾。前人修時亦妨後者。佛答者如路橋醫並是少分。聖道之路則不如是橋等亦然。第四難。天人六道其相非一。雲何共有一佛性耶。佛答。置毒乳中。隨其五味毒能遍殺。佛性亦爾偏一切處(云云)。十六大國下。第二明修道因緣又二。初明道緣。二明道因。初道緣又三。一處緣。二時緣。三人緣。非處非時非善知識皆不能得。故雲待處待時待伴。就處又二。先城處。二樹處。城處又二。先問。次答。問意。言十六大國有六大城。如來何故在此小城。答為二先。訶次。正釋。初訶問者。佛所居處不應言小。舉三譬況。如來世尊是人中之尊。居止之處其處則尊。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我念往昔下。第二正釋又二。一報地恩。二驅邪黨。初報恩又三。一報發心。二報四無量。三報弘誓如文。次驅邪黨又二。初遍六大城。後明至此降伏。既了邪窮正盡。即寂滅涅槃。六城為六。初即至王城。然外道潰亂誘引眾生令墮三惡。故須來此而驅遣之。又國主有請。佛不違言故往王城。外道自知其術淺薄仍奔捨衛。佛因化三迦葉及通慧二人。時彼城中有一長者下。是第二往捨衛逐外道。就文為三。一明往之緣起。二共試神力。正論往彼。然諸外道在王捨城不敢拒抗。行至捨衛仍求面論。珊檀那者是王捨城人。此翻護彌。祇陀。此翻勝氏。須達多者是捨衛人。此翻善溫。問佛名聞十方。須達亦是六大居士。何以聘婚夜宿始聞佛名。答初非不聞孟浪飄瞥。今道機時熟。聞則毛衣遍豎。   師子吼品之四   起卷是第二至城共試神力。文為三。一試緣。二正試。三眾益。初又四。一求試。二王不許。三重求。四王許。所以求者。前於王城已被斥逐。今復更來捨衛城中。奪名失利不可容忍。訴王求試。就初為二。一褒美於王巧言令色。二貶挫於佛動容劇謗。年既幼稚者。佛既三十成道。於時只可年三十餘。苦行止六年而已故言學淺。真實不生王種中者。彼言佛是幻化必非王種。劫奪他人父母者。佛教令人離俗出家。即是劫奪父母之兒。亦是斷他父母子胤。不許妻娶。亦是劫奪家他父母(云云)。王言大德下。二是王不許。六師答言雲何無妨。是第三重求。王言善哉下。是第四王許。王雖私許又須咨佛。佛言善哉下。是第二正試又二。初命王多造。二正現神變。如賢愚經(云云)。三時眾得益。此中不明交論往復。直爾示於希有奇異。外道睹變自知不逮。仍奔至於婆枳多城。問何不交論。答三輪之中宜神通輪當是時也。時眾及以外道徒屬得益。其外道師猶未信伏。爾時六師內心下。是第三佛復向彼城。問佛有大悲不惱眾生。雲何處處追逐六師不得停足。答欲摧異見救無量人。令出邪濟除生死縛得大涅槃。此非哀憫更以何等為慈悲耶。於是六師復相集下。是第四向毘捨離。如來復往為菴羅女及離車等。種種說法。此即耆婆之母瓶沙夫人。既有麗色誡諸比丘觀身念處。次為離車說不放逸破其憍慢。國法每選智能為主。餘者參議。是故翻之為邊地主。亦云傳參國事。是時六師下。第五復至波羅奈城。六師聞已下。第六復至瞻婆城。爾時六師周遍六城下。二明至拘屍皆被追逐不知何去。正言拘屍陜小且自保而住不意佛來。就此文為三。一邪教。二正教三邪正論義。初是外道至拘屍城。廣談佛過令人起邪。文雲。母既是幻子不得非。此有何意。意言。人之生法自有常儀。何因乃從右腋而生。豈非幻母而生幻子。二佛至說正撥邪。歸正則邪正各行。爾時六師復作下。第三邪正合論。凡七番問答。前六番正論。後一番降伏。此即初番。先立邪義。以見者為我。即十六知見中一。佛破有三。初令六根俱用。其上舉向為譬今還難之。人在向中見色聞聲俱取六塵。汝以我在眼中只能見色不能遍取諸塵者。當知汝非。次令老少不殊。如在向中。乃至一百年見外分明。我在眼中百年見物亦應分明。若老我在眼不及少者。何得用向而為譬耶。第三令內外俱見。人在向中內外俱見。我在眼中何不見內。六師復言若無我者下。第二番進問此非正難。為前難甚故更問我。佛言有色下答又三。一示因緣。二破邪我。三結正我。此即初示藉諸因緣而得見色曾非我見但橫見言有。六師若言下。第二破其邪我又三。初標唱不然。次何以故下別出諸過。我以自在為義。只應唯作婆羅門種。何故復受六道不同。色既無我。受想行識悉無有我。以無我下三結過。六師如來下。第三結示正我又二。初略示。次對辨。初文意者。前既破色受等無我。其即更問如來為是色等已不今懸取其意答雲。如來我者無復色縛。亦無受想行識之縛具於四德。汝所言我不免四縛。次更結。亦與外對辨。外道言我從因緣故。是故無常。如來我者。非因緣得故常樂我淨。六師言瞿曇下。第三番外道改宗。或雲部別。以偏一切處為我。不取色為我。佛言下如來破之有二意。初直就遍破。後更就一異檢。初文又兩。復次初復次責遍。我既遍者。不應初不見應常見也。次責我遍者。應遍五道何故畏三惡道。為人天身持於戒善。次就一異者又二。初先唱兩章門。次一一釋。就一責如文。就多責者。一一身中各有一我。我是自在。雲何利鈍愚智不等。瞿曇眾生我下。第四番外道重救。我則是一又亦恆遍。眾生修業自有差別業果不同。佛破雲。我既遍而且常。豈得善惡迭謝。便應罪福俱有。故言行惡應有善。行善應有惡。若不俱有即是不遍。又我是自在應善惡自行(云云)。瞿曇譬如一室下。是第五番外道復救以然燈譬。雖同一明而燈體各異。我終是遍但善惡用異。如一室中然百千燈(云云)。佛破又二。先唱不然。次三種破。一從緣破。二就明出異處破。三就明闇共住破。初破雲。汝燈譬於法明譬我者。明由於燈。多油炷者燈則明盛。若爾我由於業業滅我死。業既陜小我則不遍。第二責處者。明從燈出。若爾者我從業出。則業有我非我有業。第三明初燈時與闇共住。若爾汝之常我。皆應在於無常我中。無常之我亦應在於常我之中。瞿曇若無我者下。第六番外更請問。佛答又二。一破邪我。我既是常雲何能作。常何有作。設令有作何不作善而或作惡。既善惡不定則無常也。次明正我。即是如來常住無閡。第七一番外道歸伏如來結章如文。善男子以是因緣下。第二明樹處又二。先結前生後。次正明處。初如文。東方雙者下。第二正明樹處為三。一表理。二護法。三法味利益。初表理理即四德。何意以東譬常無常等。一解雲。趣取一事無的所在。亦可以東譬樂無樂。二河西雲。二株枯乾表應化身滅。二株敷榮表法身常存。然菩提樹。亦一觚生一觚枯。至佛法滅二株皆枯。若爾何必定破常無常等。然佛隨緣化應有所以。河西雲。東方雙表常無常者。外道所事大自在天在東方住。教行於西。今佛法常破其無常。故言東方雙者表常無常。南方表我者。南是右方右手作便。譬我用自在。西方表樂者。西方行佛教即得樂。表佛法樂。北是淨方又是出家之處。故表佛法中淨。又雲。自在天面向東。則右手在南。皆是為破外道四倒。表佛法四德。故作此配。此中眾生為雙樹故下。第二護法。先舉事後明理。事者佛在樹下入於涅槃。四天大王常護此樹。不令外人侵毀其枝葉。昔召伯治理有善政。常聽訟於小棠之下。及其既沒百姓思其仁愛其樹而作勿剪勿伐之詩。況復如來娑羅樹耶。從華果常茂下。第三明法味利益。先譬。次合釋。華果者。華敷嚴飾見者生愛。譬法身湛然常住無變。故用華表我果表樂者。其味甘甜色香具足。見聞嗅觸嘗食遍樂。法身亦爾。一切眾生皆同此樂。師子吼言如來何故下。第二時緣又二。初二月時。次十五日時。前二月時有問答。答為二。初舉喻明事。次合譬明理。初文者。若依夏時即是二月。若依周時即是四月。眾生悅時皆保常故。破著悟道。又雲。六時中者二解。河西雲。外國二月為一時。年有六時。是則春夏冬三時各有前後。金光明雲。若二二說足滿六時。三三而說一歲四時。今此正取二二足滿六時。招提雲。舉春冬兩時各有孟仲季故言六時。文中舉孟冬對陽春(云云)。言二月者下。第二合譬明理。二法身者即是真應。河西雲。常身無常身俱為照世。果喻四果。一雲。是小乘四果。大能兼小故也。二雲。是四德。師子吼言下。第二明日時。亦先問。次答。問者長阿含說。八日出家八日入涅槃。此雲。十五日蓋由感見不同。亦是如來身密自在。次佛答為二。初就本。次就跡。初本者。欲明妙本圓極故。以十五日為譬。如十五日下即是就跡。師子吼言何等比丘下。是第三明人緣於中又二。先出人。次論義。初明人中有問答。言莊嚴者。此人具德具行多知多見。巧示巧說故能莊嚴雙樹。亦是德行具足堪可依憑。故得是緣。佛答為二。初明因中六人。六人者。或是略說或是物宜。或是對上六師故舉六耳。問何不取菩薩莊嚴雙樹。答菩薩游化無定不常隨佛。此六人者常隨侍佛。得是人緣。又此比丘即是菩薩(云云)。文雲。身子聞涅槃不憂。聞常住不喜者。阿含中雲。身子聞佛欲涅槃不忍見佛。去世乃前入滅。雲何言聞涅槃不憂。佛答中述其德果。知正是菩薩之義。不可作小乘意釋。若有比丘能說下。第二明果人。即如來是前出人竟。次惟願下是論義。有三番問答。初雖非正難亦得稱問。佛言下答為二。先明本。次辨跡。本為兩。一略無住。二廣無住又二。先法。次譬。初法中二。先釋住。此釋無住於中。雲名虛空者。妙體非有故言虛空。金剛三昧即是如來者。舊解雲。十地窮學乃未是佛。相續道中轉金剛心即名為佛。今依此文雲是如來。此名通於因果。例如首楞嚴通因果。檀波羅蜜等者。非謂六行能成於果。上文雲。六波羅蜜滿足之身。道品亦然。譬如虛空下。二就譬說無住又二。先譬。次合。初譬。如文。次合中反以差別簡空。空即無住。於中雲。六住菩薩煩惱因緣墮三惡道者。或言六心或言六地。私雲。恐是六地。善男子如來今於此下。第二明跡。方便道中還歸寂定。眾生不見謂佛入涅槃。師子吼下。第二番問答。如來何故不常利生而入寂耶。佛廣答其意。不共法藏者不與二乘人共。其中或為滅惡或為生善。即四悉意須入寂定。師子吼言下。第三番問答。問雲何名涅槃為無相耶。佛答為三。初直明十無相。次明有相之失。三明無相之得。師子吼言何等比丘下。第三明修道之用文為三。初明三法。次辨二法相資。三明力用。初文前略問答。後廣問答。略問答如文。然三法不同。若聖行以戒定慧為三法。今文以定慧捨為三法。定慧為正捨是調停。而言時時者非專一品。應時時調均令得自在。師子吼言雲何名下。第二廣問答。問中二。初通問雲何為定慧捨相耶。次別問三法為二。初廣約定問。次以慧捨例。初問定為三初據本有。次就一境。三就一行。初本有中言皆有者。謂一切眾生皆有三昧。數師明。十大地中有三摩提是定數。此定本有何須修習。河西雲。取造事心專。不必十大地中定數。次心在一境者。若但行一境為定者。更復緣餘便非是定。若不餘緣雲何得名一切智人。三就一行為問者。若一行是三昧行。餘行時即非三昧。若不行餘行非一切智。次慧捨二事例亦如是。問佛答中。先答別問。次答通問。先答別問中二。先答定。次答慧捨。先答定中前問定有三。今先答第二問。以第三問例。次追答第一本有之問。今初第二。雲如是餘緣亦是一境。謂心專一緣此是定境。以定緣之無境不定。非謂猶是問境之一。蓋是定心緣境非是散心。以定一於一切。名一切智。若是散心緣境為境所牽。若定心緣境設改緣易觀。非境牽心故得是定。行亦如是者。即兼答第三一行之問。若以散心而行諸行。行牽於心若以定心行於諸行。令諸行一。又言眾生下。追答第一本有之問。善三昧者不取大地。通三性定乃取善修之定。次以住如是下。答慧捨又二。先答其慧相。不見三昧慧異答其捨相。復次若取色相下。第二答前通問文為四。一略標三法體。二釋三法名。三更廣三法體。四明功用。初略標體為三。先標定體。言取色相者。非定執色相之心。乃是禪定門戶入住出相。不能觀色常無常者。正作靜攝不作照知故不能觀。次若能觀色下。出於慧體。常無常俱照故非偏慧。三三昧慧等下明捨體。二事合調故雲平等。又三。先法。次譬。三合法如文。次譬者。偏定是遲偏慧是疾。二法均平故以駕駟為喻。三菩薩亦爾下合。合中雲十住菩薩智慧多三昧少者。河西雲。十住進求勝地。方建大乘嚴土化人。智用偏起故不見性。二乘自調自淨志求證得。定多智少亦不見性。於二平等則能見性。今明入空多則是遲相。入假多是疾相。空假雙亡是平等相。能見性者是別教意。即空即假即中乃不遲不疾。是善駕駟即圓教意。乃能見性。奢摩他下第二釋名。先釋定名。一本雲陀。亦云捨皆梵音輕重。翻名不同。一翻為止止息惡緣。或名為定。此名多訓故留本音不可偏判。毘婆捨那此翻為觀。亦云見。憂畢差翻為捨相。亦平等不爭等。奢摩他有二種下。第三更廣三法體。皆增數辨之。初廣定中增至十法。能大利益者。百論雲達分三昧。因果俱樂者。河西雲。謂佛所得定。入出自在始終常樂。念覺觀者。善惡覺觀俱是過患。觀生滅者。人多於生滅起斷常觀。十一切處者。但列地水風不明火者。有人言。經本誤失火字。河西雲。行人觀身內四大。非觀外四大。身內三大顯。骨肉等是地。洟唾等是水。氣息是風。此三顯現。火大劣有少煖。所以但三。而言不用處者。明自下地至不用處。招提雲。火大不恆。假薪而有無薪不發。三大恆有所以用之。不用處者。明此觀成窮不用處。故數為一。慧有二種者下。廣出慧體。般若正是慧。毘婆正是觀亦名見。闍那正是智。釋般若雲。名一切眾生者。顯般若是慧。能知一切眾生數故。又釋毘婆是總相。亦言是三昧。所以三昧慧能總知也。常塗解雲。慧是不癡故在凡夫見名小。勝故在聖人智是決斷最勝。在諸佛別相總相破相。亦據優劣。興皇雲。凡夫分別是別相。二乘聖人總。前諸法無常是總相。諸佛菩薩皆破此。故是破相。今明不然。斯乃論一心三智。破相是照空。別相是照假。總相是照中。三智一心中得論。不思議慧。不雲捨者異體非故。四功用如文。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二十六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67 大般涅槃經疏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二十七   隋章安頂法師撰   唐天台沙門湛然再治   師子吼品之五   起卷是第二明定慧相資。亦是相即亦應言捨。但是略耳。又捨無別法。定慧均平即名為捨。文中先問後答。問意雲。慧能斷惑何須用定。舉偏別之難。以祈圓融之說。初師子吼引佛經為難。果知不破外人。亦非破問者。只是破佛為緣之經。佛經不出四教。觀此義意。正用圓破別。別既被破餘例可知。次佛答中初文為兩。初總破。次別破。初總中總唱。是義不然。何所不該。若邪執若小教。若共教若漸次。皆墮不然之中。但是治內之流滯。非破外之閑邪。次別破為二。先以法料簡。後示圓融無方定慧。於初文中為七。一約無異。二約無有。三約無所。四約無缺。五約無動。六約無能。七約無作。初約無異破者文為二。一論體同。次舉譬。譬體同也。何者惑者鹹謂煩惱與智慧其猶水火怨賊。須修智慧故破煩惱。自別教已還莫不如此。故師子吼挾此設難。祈於異聞。佛以圓破別。何者智慧何者煩惱。蓋是法界之解惑。解惑同體無二無別。若惑時舉體是惑。惑外無智。若解時舉體是解。解外無惑。經言煩惱即菩提。菩提即煩惱。又經言。出法性外更無有法。出外有法即非法界。若然有煩惱時則無智慧。何所論破。若有智慧無復煩惱。復何所破。而言智慧能破煩惱。故舉明時無闇闇時無明。喻此圓法。斯理斯文彪炳灼然。不應餘解。從誰有智慧下。第二約無有以破文為二。先責人法。次結無破。初文者。自三藏已上別教已還。不能法界圓融虛己忘物。二乘猶存我衣我缽。菩薩則嚴土化人。彼我雙存智斷俱證。此則有誰不得無誰。佛以圓法責之。只此智慧是煩惱。誰以煩惱斷於煩惱。只此煩惱是智慧。誰以智慧斷於智慧。尚無煩惱斷於煩惱。何得智慧斷於智慧。是故結雲。如其無者則無所破。從善男子若言智慧下。第三約無所以破文為二。先雙明不到到。次雙結無破。何者智慧是法界。縱令出法界外有煩惱。用法界內智慧破外煩惱。為不到彼所能破。為到彼所能破。若不到彼所能破。凡人不到亦應能破。若到彼所即能破者。為初念能破後念能破。若初念不能後亦不能。是故結雲。到與不到若能破者是義不然。法界之外更無復法。是故無所。從復次毘婆下。第四約無缺以破文為二。先約法正破。次舉譬。初法意者。智慧是法界。圓滿具足無有缺減。智慧即是戒定等而無有異。那忽法界外而猶有伴。共破法界外之煩惱。既無伴破獨亦不能。故舉盲譬。若獨若伴俱不見色。若獨若伴是缺減義。從善男子。如地堅性下。第五約無動以破。文為二。先舉類破次結破。如四大性不可動轉。更無一物改動四大令失本性。煩惱亦爾。與智同性。智性自斷。煩惱之性亦自是斷。雲何以斷能斷於斷。次結文雲。毘婆捨那決定不能破諸煩惱。從善男子如鹽性鹹下。第六約無能以破文為四。前奪次縱。三更奪。四復縱。初舉鹽蜜轉他同己即奪。智慧不能如鹽蜜。不滅之法。智慧不能彊令其滅此奪。智慧無斷惑之功。次若言下引鹽能鹹者。縱於智慧能滅他者。智慧自唸唸滅。豈令他滅。如溺人自沈何得浮他。三善男子有二種下更奪。正以性滅奪之。智是性滅不能令煩惱滅。四若言智慧能滅下。復重縱之。舉火燼斧伐求其滅處不可得也。前一縱奪。明無常苦空及緣修等智慧。自是無常何能斷惑。歷然可見。後一縱奪。責不見能斷所斷方所。此破法界外別有於惑。為智所斷何以不見處所。如火燼如斧□。既無燼痕則無惑可破。既其無惑智慧破誰。用圓破別文義明矣。從善男子一切下。第七約無作以破。亦呼此為總結於前。此中明一切諸法性自空者。誰令生滅。無造作者那得智慧破於煩惱。若修習定下。第二示圓融無方定慧。皆是法界。非但慧能斷惑定亦斷惑。文為四。一明定慧相具亦具一切法。二明定慧相即即寂能斷即斷能寂。三明定慧名相。四明自在適時。開此四科即四悉意。定慧具足三菩提即第一義。即寂能斷即對治。定慧名相即是世界。適時利益即是為人。就初定慧相具文為三。一即定具慧謂正智見也。二定具世間生滅無常等法。引證是也。三具三菩提是也。定為法界包含既爾。慧捨亦然。次菩薩具足二法下。明定慧相即若言相資此義則疏。又為二。初即定而慧。次即慧而定。初文中凡舉八譬。即定而慧妙能斷惑。次復調攝五根去。明即慧而定在危而安處損能益(云云)。初譬如刈菅草者。字音姦。詩雲白華菅兮。又雲無棄菅蒯。爾雅雲白華野菅。郭璞雲茅類也。甘鍋者。融金之器土釜也。字當作□□□機□裀□□□言嫵□□□□□□祏□□□覭□j□□□祭□□W糖□□楦□逆□□褸□□馘]□言埤□□□□□□□□檻言□□駛裀□□駛觫□饐□□□觚矩靈□□礸□禳埤□□□□覕奐□□□榵□姪觀□□□□□□規□□□□馱□裀□□騏騖送□□□□□詁香□粳裀□□□□□□□□□□□□吝□□□□E馳妙□□□□輻□□□飀□禨□駔礪□□{□埤□□粳觀□□□牷敵俅禲慼慼斯}埤□□礿}□□□□她□飲□憎弘鞢慼槨\□□飀□秅粿□□□楅□娀埤□□礿E桌□□□□□o□駛褻妘拏□□□□覶妧□□□□□□□亮礿情慼慼慼慼慼慼慼牖滔滿慼熱J□禳慼慼憐C驖□□□禳摯M□裡□□□□禳撢齱Y□坶R□□□Z□□□□姭膳□概□榜驖□□h□□□□□禶妧□□□餉礽□椻楛□飀□□□首礿p婠□掠□□。善男子若有菩薩修習下。第三修道力用文為二。初明感樂得涅槃。後明離苦轉障。初文又二。初明得涅槃。次論義。論義有兩番問答。初問躡修三法能得涅槃故問其相。文為二。初牒無十相名大涅槃。但因答竟。此旨已領未解其餘。更以十法為問。開善取此諸結火滅名為滅度。以翻涅槃。莊嚴取離諸覺觀名為涅槃。以彈開善雲。子縛盡名滅度。果縛盡名涅槃。雲何取子縛之文。翻涅槃之果。開善救雲。具存外國子果縛盡俱名解脫。有餘無餘二滅俱名滅度。而出經者巧互其詞。以子縛盡存此音為滅度。果縛盡存彼音為解脫。然此中十答。皆答涅槃之圓德。兩師各執一句而起於爭。此是因於解義而起煩惱。又同觸象(云云)。師子吼下。師子吼重問。已聞十義未知修者。為修幾法得涅槃耶。次佛言下佛答。答意者。向之十法但是涅槃果。果之異耳。若欲修行復具十法。於中三。標釋結。師子吼言如佛先告下。第二明離苦轉障又二。先明所轉之業障。次明能轉之治道。初有二番問答。初番明業不定故障可轉。次明業不定故道可修。初問答為二。先問善業。次問惡業。初問善業為五。一明無窮。二明必定。三重無窮。四重必定。五舉況結問。初又三。一語端。二領旨。三結問。初告純陀者此欲設問之由。漸如佛下領旨。施畜生百倍闡提千倍者。畜生前因惡今報卑。闡提取前因善。今報勝故有百千之殊。上文殺畜生得下罪。殺闡提無罪。此復雲何。答畜無斷善謗法之愆。闡提有此之失。純陀大士下結問。次世尊經中復說下。問必定又二。先領次正問純陀心重而因勝。此業決定何得成佛。三世尊經中說下重明無窮。四世尊經中說下重明必定。五又阿尼樓馱下舉況結問。次世尊若善果下。第二舉四人惡業無窮雲何能得菩提。佛言下答又為二。一讚問。二答。答又二。初緣起。次正答。初歎業力深是答問緣起。然佛十力亦無優降特是。宜爾。又業輕重定不定等難知。餘人不解故稱為大。有諸眾生下。正答又四。一開權。二顯實。三釋權。四釋實。初開權者。為不信人唱言決定。一切作業下。第二顯實。業法不同有輕有重有定有不定。安得一向決定。或有人下釋權。只緣邪者不信為其定說。或重業下釋實又二。先出愚智二人。從一切眾生下。二雙。出二轉。智轉重為輕定為不定。愚轉輕為重不定為定。若如是下。第二番問答。明業不定可得修道。問意有兩。一以惡業不定。何用梵行求於涅槃。二以善業不定故。亦何用梵行求於涅槃。佛答此問。其文甚廣。所破疑惑處多故不可不委。若不曉此一切行不成。是故此文。文相稍長。文為四。一正明業不定故修道。二明業定有多過。三雙明業定不定。四結不定故修道。初又二。先明不定。次善惡相奪。初又二。先若定者不勞修道。二以不定可得修道。若能遠離下。明善惡相奪。以惡不定故可得為善。善不定故可得為惡。若一切業定得果下。二明定則多過又二。初明定則無修道。次明定故則有多過。就初又二。前略次廣。略中二。初明若定則不須修道。次明若不修道則無解脫。若一切業下。二明廣說亦二。先廣明定則不須修。次若人遠離下。廣明若不修則無解脫期。善男子一切業定下。是第二明業定多有過又二。初明業定過。次明人時定過。前文又二。初正明有過則應一作善惡業。永受善惡永無息期。次業果若爾下。結無修道。人作人受下。第二明人時定過又二。初正明過。次結不須修道。前又二。初明人定之過。業若定者。人天六道貴賤好醜。永應常爾。不可改動。小時作業下。二明時定之過。小時作業還小時受。壯老亦爾。次業若無失下。結無修道。善男子業有二種下。第三廣明業有定不定又二。初唱定不定兩章。次解釋。然業有四句。一報定時不定。二時定報不定。三俱定。四俱不定。今合為兩章。報定時不定時報俱定。同入定章門。時定報不定時報俱不定。同入不定章門。所以然者。正意皆據報定為正。定業有二下。第二釋章門又二。初釋定章門甚多。次釋不定章門極少。止十二字。初釋定門更為兩章。一報定時定。二報定時不定。緣合則受下即釋。先釋報定時不定。時不定者。於現生後三時應受。而不受者此永不受。必時不定。報定者。善惡報具唯待緣合。緣合即受無有毫差。若定心作下。第二釋俱定又三。一釋報定。二釋時定。三雙結。初文又三。一明定業。二還復不定三釋疑證轉。此初正明定。復有四事莊嚴。一信心。二歡喜。三發願。四供養。此據善業四事飾之。惡亦例爾。一信惡。二歡喜。三發願。四供養惡黨。以此嚴於惡智者。善根下。第二明此業復遇緣迴轉。還復不定又三。一智人轉重為輕。二愚人轉輕為重。三結是不定。菩薩無地獄業下。第三釋疑證轉。恐物情疑見諸聖人而生地獄。豈非業定。故今釋之。實無彼業但是願力而生其中。為度眾生故。結雲。非現生後受是果報。所言證轉者。前文雖言愚智轉業未見其證。今明聖人入惡化物。若業不轉則在彼無益。既其有益當知可轉。其中又二。初略次廣。我念往昔與提婆下。第二釋時定又二。先釋現報。次雙結生後。現報又二。前明為調達所弊是現事。次為迦羅富所弊。小般若雲歌利。賢愚經雲迦利。釋論雲迦梨。同是一人。梵音不同。忍辱名戒者。次第六度相攝。皆不言忍是戒。今雲忍名為戒者。何也。此是戒忍更互相成。忍若內明戒亦外淨。於忍只是忍於殺盜婬妄。戒只防此。是故忍有成戒之力。故言忍名為戒。今明忍為法界具一切法。不能具說。且舉一端。故言忍名為戒。說文雲。劓者割鼻刖者斷足。善業生報後報下。第二雙結兩報。菩薩得菩提下。第三雙結報時兩定又二。初雙結。次偏結時。初文者。闡提犯五逆。惡業雖不可現報。復不得受後報。應生報此時報定。文雲。得菩提時一切諸業悉得現報者。此時菩薩斷一切惑無生後報。唯一生在即得佛果故雲得現報。又解。若以一生之言。同於分段則不名現報。以增一品智斷名為一生。故雖一生仍名現報。一雲。只法身佛有此現報。二雲。是跡身佛有此現報。即指應身。若業定得現世報下。第二偏結時。定正為時定。故只得現報不得生後。又修三十二相業不得現報者。以此業難成必為佛因故都無現報。若業不得三種下十二字。即釋不定章門。對前可知故不廣說。若言諸業定得下。第四結成不定故有修道又二。初結定則為失。次一切眾生下。結不定為得。有二種人下。第二明能轉障治道又三。初轉障人。次轉障行。三明轉相。初人又二。先法說。次舉十二譬。初後二譬有合。中十無合。中十譬中第九譬雲。無副軸者二說。一雲。乘車遠行須儲軸為副擬備折傷。如天子御車有副牛代倦。二解雲。此字誤應是輻軸。若欲乘車須此輻軸。師子吼言下。第二明轉障之行。有問有答。初問中二。先領旨。次正問。問意。何等輕業重受。何等重業輕受。佛答又三。先出愚智二人輕重不定。次舉六復次。次以十四善男子譬說及多雜喻。初文又二。初出人。次法說廣明其相。雲身戒心慧者。合束為言只是戒慧二事。若然修此戒慧能令重業為輕。無此二事令輕為重。離而為語。故雲修身修戒修心修慧。身是七支。戒防意地。修心靜攝。修慧者是般若。七種淨戒者。即七支戒。不修心謂不修三種相。即是入住出三相。又不能觀生住滅三相無生無住無滅。不修慧者謂不修梵行。梵行中具三法以慧為正。次六復次者。第一可見。第二文中身數者。五陰五根四大等數。下戒者即雞狗牛雉等戒。又言為天五欲而持戒者。即是下戒。邊戒者。河西雲。外道五戒非佛法內。內方名中故名曰邊。或言窮惡欲邊。持樂戒者即是窮於樂邊。持苦戒者即窮於苦邊。餘四如文。十四善男子中。第二雲。火天者。火是天口。若供養之無燒魚肉煙氣至天。天得此氣故是天口。又外道事火以火為師。又用此火供養於師。以尊師故呼火為天口。最後雜喻中。雲兜羅茸者楊華。身者八尺。相者五包也。因者飯食等也。果者過去五戒感身為果。聚者色陰聚也。身一者總彼假實合成一身。身二者四大和合所得。此身自身。他者彼身。又此身者業力所得。他身者即遺體。身滅者唸唸不住。身等者有人觀身與虛空等。又言六道各有身故言等。身修即所修之法。修者能修之人還是人法。後戒慧例應可解。師子吼言是人下。第三明業轉之相二番問答。初問雲何轉輕為重。後問雲何轉重為輕。答如文。   師子吼品之六   起卷第四勸修文為二。一舉法勸。二舉人勸。初舉法中先問次答。問為三。一問佛性力故應同得涅槃。那有六道差別。二問既有佛性應自得菩提何用修道。三問既有佛性即能吸得菩提。初問先領旨。次作問如文。世尊下第二問又四。一領經。二作譬。三合。四結難如文。若一闡提下。第三問又為三。法譬合如文。次佛答為二。初正答。次總結。初為四。一答同得涅槃難。二答吸取菩提難。三答不須修道難。四重答吸取難。答初有譬合結。譬中先總大意。河邊七人鹹備手足。手足雖同而有度與不度。次別列七人。初七人者。前二是外凡。次一是內凡。後四是聖人。外凡窮惡闡提。次將立而退故為二人。內凡有五方便。同為一者雖復優劣俱未發真。聖人為四者。聲聞不侵習。支佛侵習。菩薩侵習復化眾生。佛習氣盡。若不作此解無以取異。上說眾生皆有佛性。眾生何故不同得涅槃。欲令分明更作一河七人不同。此經前後凡說六河。謂生死涅槃河。煩惱佛性河。善法惡法河。兩兩相對。生死論得出不得出。涅槃論得入不得入。煩惱論能斷不能斷。佛性論能見不能見。惡法論能離不能離。善法論至極不至極。此中正明恆河譬生死。迦葉品以大涅槃為河。河中七人離合不同。此文明七人。後品明七眾生。此中合四果為一。第四離三乘為三人。後品離四果為四人。合支佛菩薩佛為第七人。至下當更分別。言洗浴者。譬出家受戒自身清淨。怖畏寇賊者譬煩惱。采華者二解。一雲。七淨華即是求因。二雲。游諸覺華即是求果。出家應是出河。而言入河者。欲明生死涅槃非迢然別。須於生死中而求涅槃。第一人者下。別列七人。沒即闡提。過去乏善宿因既劣。現在無信故不習浮。第二人是將立而退身力大者。過去善深今生不修。名不習浮能斷善根。第三人即是得住以譬內凡。沒已出者昔日經沒。第四人即是四果以譬四方。四方者下文以四方譬四諦。非今用譬。文雲。不知出處故觀方。以昔不知出處故不觀。今知出處故言觀方。又不知大乘出處故取小果。第五人即支佛。亦云。觀方過於四果。以利根故不取四果。但為自證故言而去。同畏生死故言怖。第六人即菩薩。去不住者不住生死。淺處住者心安生死。從其心邊故言淺處。第七人即是佛。善男子生死大河下。第二合譬。先合總譬。畏煩惱賊合前怖畏。發意欲度合前入河。出家剃髮合前洗浴。身披法服合前采華。既出家已下。第二合別譬七人。初合常沒。即一闡提。此中略合。有六因緣下廣合五部僧者。二解。一雲。五眾向五眾邊更互說過。二雲。是五部律。佛滅度後一百餘年育王設會。上座他鞞羅立義。摩訶僧祇大眾不同。分為二部。後上座部更生二部。謂雪山。薩婆多。雪山絕後。薩婆多更習僧祇生於三部。謂彌沙塞。曇無德。迦葉遺。就婆多僧祇為五部。如來預見互相是非。大集經亦預指五部。如宗輪論廣明分部以為二十。非今文要故不引。第二人下合將立而退。即外凡人亦能斷善而不同恆沒。第三人者下。此合內凡得住之人。小大兩位俱在中者。豈非通教三人共位。若作別義大乘教異不應同位。文雲。信如來是一切智常恆無變。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一雲。此是三乘。初業不愚於法如勝鬘說。此文多有所關。若信如來常不變易眾生有佛性。則似別義。以大涅槃心修方便行入方便位。下文須跋得果即是其義。第四人者合四為一。但斷正不侵習。第五人是支佛。但侵少許習。第六人是菩薩。能侵多習復化眾生。第七人是佛習究竟盡。為此義故。分四人之異。此是通義。既具兩文未可專是。今作一種推之只是通義。俱指分段生死為河。以大涅槃心發意求度。而有七種差別不同。同有佛性義。同成涅槃義。亦成答問宜作此說。是恆河邊下第三結譬。酬其應同涅槃之問。手足俱備答其佛性是同。習浮不習浮得度不得度。答其不同得涅槃之問。文為二。初明不修不得非如來咎。法譬如文。次明修者必得。舉三譬譬之又二。先譬。次合如文。汝言眾生下。第二超答第三問又二。初牒問褒貶。若能修者必得不疑是故褒歎。若不肯修自恃有性。欲令吸取者故貶之為非。次譬如有人下。正答中二。初答修者必得故舉汲井喻之。井譬五陰身。渴乏譬厭苦求樂。心井深譬身性理遠雖不見而必有。汲取譬因修見性。佛性亦爾下合如文。次胡麻下譬不修則不得。合如文。如汝所說世有病人下。第三追答第二問又二。初訶其引經謬。解六住不同。一雲。是十住中之第六住。二雲。是十地中第六地。此地般若現前有自差之義。佛訶雲。我言遇病自差者。為六住菩薩說不為凡人。示其僻引。次譬如虛空下。正答。凡舉三譬。有人云。此舉世間眼所見空以之為喻。有取真諦空為喻。有雲。即是理內非內非外之空。中論雲。虛空非有非無非內非外。此譬佛性。次文中雲財物者。財在他方雖不現用往取即得。譬佛性雖未能見修之即會。後文中雲造業者。造譬初心。業譬修習。果譬見性。其中有六句。一非內。二非外。三非有。四非無。五非本無今有。六非無因出。非此作此受下。二明修者必得。有五句次第釋之。一雲。非此陰作業此陰受果。若此作此受則是一陰一即是常。又不由此陰而有後陰此則為斷。第二句非字冠下。即非此作彼受者。非此陰作業彼陰受果。河西雲。人作天受者。則有因而無。果有果而無因。有果無因是常見。有因無果是斷見。亦應有彼作此受。無者可解。彼作彼受同第一句。第四無作無受都無因果是則不可。時節和合是第五句。眾生佛性下合譬。初合造業六句。但合五不合非無因出。初合第五句。非內非外合第一雙。非有非無合第二雙。非此非彼下。合第二修者必得感果之相。前有五句今備合。初非彼非此即合兩句。非彼是合非彼作彼受。非此即合非此作此受。非餘處來即合非此作彼受。非無因緣合上無作無受。亦非一切眾生下。合前時節和合而有。善男子下。第四重答第三問。前問答有法說譬說。今直答譬。初非其問次答初非者夫磁石不能吸鐵。次何以故下。釋不吸意又二。先釋次譬。初文者。石無心識寧能吸取。如葵藿無心而隨日東西。芭蕉無耳聞雷出華。皆異法出生能隨能聽。琥珀吸芥亦復如是。安得以此例佛性耶。今釋異法出生異法滅壞者。異法有故異法出生。諸法皆為因緣所起。因緣於諸法名之為異。有異因緣便有諸法。故言異法有故異法出生。亦如水土為芽緣。芽與水土何時有心領解生法。雲我與汝生汝可受生。但有此異緣芽則得生。亦如水因緣故火便盡滅。水火亦無更相領解我起汝滅。次舉葵藿東西向日。豈應有心而作此事。故更為譬。作譬凡舉五譬。次磁石吸下又二。初還以譬合譬。次眾生佛性下。更以法合所譬之法。即是佛性文為三。一明因不吸果。二明佛性無有住處。三廣辨佛性。初文又三初正合磁石之譬。次舉十二因緣顯無吸之義。無明為因諸行為果。乃至生因死果。無明豈能吸諸行耶。亦如佛性不能吸菩提。三有佛下正顯不吸。次善男子若言佛性下。第二明佛性無住處。有法譬合。法可見。如十二因緣下譬又二。先正舉譬。次舉如來帖譬。如來是舉顯佛性是舉隱。次佛性下合譬如文。譬如四大下。第三廣明佛性為四。一明非當非現而說當有。第二明非即非離。第三簡邪正。第四廣出體性初非當非現約眾生當得故名當有。有譬有合。然四大無的一業能感地大。復有一業能感火大。餘二亦爾。但聽業緣總能感得。佛性亦爾。時至即現故以四大為譬。譬雲有輕有重者。風火輕地水重。又言赤白黃黑者此配其色。火赤風白地黃水黑。若配五行火赤金白地黃水黑木青。又小乘中明風無色。大乘明風有色。五行中金在西方主白又主秋。秋氣白秋風蕭飋故言風白未詳。合如文。譬如有王下。二明佛性非即非離。有譬有合。初文中言萊茯根者。爾雅作蘆菔。郭注為蘿茯。蘿茯為正。牽象示眾盲者。他作一存一亡釋之。頭足等皆非像亡也。不離頭足等是象存也。佛性非六法亡也。六法之外無別佛性還用六法存也。如此釋者不得出於即離兩句。況得絕於四句離百非耶。此文雙彈即離。非頭足為象此彈即也。離是無象此彈離也。頭足之中既無有象不可即也。頭足之外既無別象不可離也。非即非離非內非外而得言象。眾生佛性亦復如是。非即六法非離六法。非內非外故名中道。名為佛性。若取六法為佛性者。乃是眾盲之佛性。若離六法為佛性者。如指虛空為佛性。如諸婆羅門所謗為仙豫所害。取不即不離中道為佛性者。如大王臣智所見佛性。若得不即不離意。廣歷諸法悉是佛性。四無量六度等悉如文。於合文中又二。先總合。次是諸眾生下別合。於中又三。先正合。次更舉本盲帖合。三結。初正合中六。一一皆三。先合六法。次舉譬帖。三結。悉如文。有諸外道下。第三簡邪正為二。初簡邪我非外道所計。或言常遍或言如芥子。並是邪執。次明正我又二。初明假我。次明真我。初明假我文為二。初法次譬。譬中有六。初後有合中四無合。開善假名有用有名無體。莊嚴名用體俱有。此兩皆不可。若名用體皆有者何謂為假。開善雖無體既有名用亦復非假。觀師引中論無我無無我。無我破常無無我破斷。亦破即離。為破此等故言我與無我。雖說此二皆是假名。故文中舉六譬。譬於假我。如來常住下。第二明真我。此之真我對破妄我畢竟清淨。即無我無無我。眾生亦應得此真我。大慈大悲下。第四廣出佛性又三。初明佛性有八復次。次如我上說下還結是當。三我若說色下結非五陰。前四如文。第五雲第四力者。一雲。是十力中第四根力。知物根緣化道之要。二雲。別有名教。一信力。二忍力。三定力。四善權力。善權力者。化道便故。故言第四力。第六雲。十二因緣即佛性者。於他兩解並皆不便。一雲。十二因緣是觀智。何得有境界性。二雲。是果性此亦不可。今明十二因緣是佛性別有所出(云云)。餘二如文。善男子若諸眾生下。第二總結酬前問又三。初結問不須修道。次若諸眾生下結勸。三佛性不可思議下結歎為二。初佛歎。次師子吼歎。師子吼言雲何不退下。第二以見佛性人勸修。有問有答。問如文。佛答有三。一自試其心。二為物受苦。三用六度化他。初一是自行。後二是化他。初自試者猶是淺行。深者不俟言。粟□□奪□□□□□F□□餺□鞢慼潯恣慼慼慰D□□□□□¥愧□□□橧□□苣□□莧□驥荂慰D齱慼潮衪U□艦莥孥□□□悅懣¥齱慼潮衪U¥コ譥□銵慼慼撓U□艣□耦□□擤□□□橤韣□□□迴□□¥□慦煩噤韣□艦□□噤軥□該□芎噤蕁窺□¥□珵□□|噤蕁窺砭D啗|□□|內□□□□□□詫豦□楫□蝣|懤□¥鍧軋大□|□□狣¥蝧大□□□¥蝩□□□檸|□襦□□鐐‥□□□□□□□¥察□□□詳亡□邪‥□鐓湧□□□詳入襦□¥蝦□靨齱嬈□□悅懣|□X□□苣¥襦□□胥齱慼情慼潰憛慼潠獺慼慼慝□□鋤警□□□耤慼敵窗撮麭齱聝D□□□鋧□胣|□□鏷譣|懤□□|薦□薦□‥芤□§□□詳噩□□譥□鞢慼樊l荂慰D□該□□珵□□□□□¥襤□□噥□□苧□軼⊥臐慼慼慼潰ˉ隉慼慰D愧□□苤□□舉□□¥劫□|□皓□¥蝦懦□□□|□□揀|□□□□籩□癒慼慼慼戮鵅慼情慼慼潛□葦穌□滎獺慼撢隉慼慝髡□工踧□踧□|全耦籩□癒慝□□熒□§擤□□籩□□潰磣□□□踧□踩□踩□□踣□葷耤葷□滎□□□|詳晃□奩□云云)。合如文。師子吼言下二料簡。有問有答。問從前深難得底不生不滅。不三種生獨一種耶。佛答初總明不受卵濕二生。次別明不受化生(云云)。爾時師子吼下。三偈歎說經主。四十行偈。初兩行請求說。中三十七行歎。三一行結(云云)。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二十七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67 大般涅槃經疏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二十八   隋章安頂法師撰   唐天台沙門湛然再治   迦葉品之一   此是善始發問。今欲令終是故更請。前隨義題品。今從人立名。故雲迦葉。迦葉如前說。開善用此答安樂性問。地師為慈光善巧住持分。河西興皇同為佛性門。今明。第五涅槃用此經初後通論佛性。此品與前有何同異。異略為五。一義用異。前品明中道佛性義。為菩提種子。今品明佛性勝用。能攝極惡闡提偏邪外道。二因果異。前品明因性在因不在果。果性在果不在因。此品明一切惡陰皆是佛性。此即因性。從惡五陰生善五陰。此亦果性。又雲。佛性有三世有非三世。聖人果性通三世不通三世。由來解果性。通三世是應身佛性。不通三世是法身佛性。此不然。只說果性通於因果。何須分應法兩身。若善五陰佛性通因果。因中佛性即三世攝。果佛性即非三世。三開合異。前品生死河合四果離三乘。此品涅槃河離四果合三乘。四通別異。前品通明五種佛性。天人六道皆有佛性。此品專明正因佛性。闡提由正因故還生善根。前品別據萬善了因佛性。今品通據善惡皆是佛性。故雲。善根人有闡提人無。闡提人有善根人無。五者前品對告一人。今品再對迦葉。諸異乃多。起品初明用異。從初意立章故言涅槃用。就文為二。初明攝惡。後明攝邪。就攝惡中二。先明佛性用。二歎經。初明用又二。先明斷善。後明生善。以虛妄力故斷善。以佛性力故生善。舊解雲。作惡生善兩人更遞然不相關。又一師雲。只是一人。前顛倒故起惡。後遇知識故生善。今明不然。或是一人或是多人。如河中七種即是多人。若一人始沒乃至成佛即是一人。舊雲。生善有接識義。眾生從界外無明識窟中。始起一品無明而來未起四住。有佛接去即得成佛。此義大妨。設有此經亦是一時改惡為緣。若無此經全不堪依。若言必須起五住竟方能改惡作善。亦無一經定作此說。設有此經亦以一時為緣而已。若爾任惡極而任運被接。何須修道。與八萬劫得道何異。若言從識窟中來者。即是從無明中來。雲何言始起一品無明。若未起惑應在別處。若從窟中來始起一品而被接者。自後起品乃至四住何不被接。若無明窟中既被接。四住窟中何不接之。故是難信。若爾併不須修。上數破此義。若佛性力任得菩提不須修者。正破於此。舊言。善星無發跡處是實惡人。是義不然。雖未見經義推是權。何者。佛兩弟兩子各行善惡。阿難為善調達作惡悉皆是權。今羅雲為善善星作惡。例知是權。斷善文為三。一明斷善人。二明斷善相。三明斷善見。斷善人者即善星是。斷善相者不定根性是。聞不定教執成定解。斷善見者。分別推求諸法道理。初就人中二。先問。次答。問為二。先緣起。次正問。緣起中二。先明佛有能化之德。次明善星有可化之緣。就佛又二。初內有慈悲。二外有方便。初文者憐即大慈憫即大悲。次不調能調下。有七句即外方便。善星比丘下。第二明有可化之機又二。初明是子即羅雲庶兄此緣則重。次出家之後是有信戒。受持十二部經是慧。壞欲界結獲得四禪是定。具足三德豈非因深。次雲何如來下正問。先作兩難。後作兩結。初難何故記是惡人。後難何故不先為說法。初又二。初難何故記是闡提即惡因。次難何故地獄劫住是惡果。如來何故下。是第二難與佛緣重何不先為說法。如來世尊下結兩難。雲何得名有大慈憫下結初難。佛有慈悲雲何名為廝下劫住。既為廝下當知佛無慈悲。次有大方便下結後難。佛既不先為其說法。雲何名為有大方便。若有方便應為說法。佛答中不答緣起但答兩難兩結。先答後。後答前。前答後中凡七譬。前六譬明緣有淺深故說有次第。後一譬明佛心平等等說無偏。前六譬中例有三。一舉譬問。二述事奉答。三合譬作解。何以有此三之次第。解雲。如佛初為提謂文鱗瞽龍說人天五戒。次赴鹿苑為二乘人轉四諦法。後明方等教諸菩薩。自是一塗約小為初。若初成佛道以捨那教。初照山王。次照平地。此復一塗約大為初。今此文意包括始終。以山王為初。文鱗為中。雙林為後。然第三子雖復極惡以體同故。是故須教。下田雖瘠以家業故是故不廢。下器雖破防急用故。下病雖必死以親屬故。下馬雖老以代倦故。下人雖卑以等施故。前六譬中雖差別答義兼無差。意猶未顯。第七譬中文轉分明。舉師子王不重象輕兔俱盡壯勢。譬佛不厚善薄惡等運大悲。若鉅細而觀象不足兔有餘。若量力而觀象須疾兔須徐。獸王不爾等一無殊。就緣而觀菩薩教深細聲聞教淺近。闡提教世間佛不二。三大悲平等我於一時住王城下。二追答記彼之問。問有二句。初答闡提。次答記意。初答闡提自謂有信慧定。盡非其問不許有之。明無信又三。一不信佛是無所畏人。我於一時在迦屍下。二明不信佛是無妄語人。我於一時與善星下。三明不信佛是無嫉妒人。初文者。汝言出家表其有信。今以三事顯其無信。第二佛行時足離地四寸。千輻印文常現跡中人皆欲見。其常滅之既不能滅。取死蚯蚓置佛跡中。令無量人起踐害想(云云)。第三文者。夫人鬼報別而宛然相見。詶往問答豈實惡人所能為也。驗知是權(云云)。善星雖復讀誦下。二明其無慧。但得文字不解其義是則非慧。親近惡友下。第三明無定又二。初明雖得後失故言無定。次退禪下總結起邪所以記之。善男子汝若不信下。第二答其前問記意又二。先明記意。次明不可治。初文者。以其必入故我記之。顯必入相故往見之。見佛起惡即入地獄必入明矣。往善星所者。或謂舉往事。或難思力不動而往(云云)。善男子善星雖入佛法下。二答不可治人。由彼放逸故不可治憫之而已。有法譬合。合中二番各二。皆先正合。次以譬帖合。我後昔來下二答其兩結。初答先結無慈悲心又二。先正答次。料簡。初正答中有法譬合。二更問答料簡。於中二。先問。次答。答中二。先正答。次善男子下引昔顯實。於中引目連記事非全不著。但見前兩不見後接。但見頭白不見體駿(云云)。如來不爾。是故無二。善星比丘常為無量下。答後方便之結。明我令其恆在左右不令遠去。恐其為惡雲何是無方便。第五解力即是欲力。知眾生欲解也。世尊一闡提輩下。第二斷善之相文為三。初正明斷善。二明根性不定故斷善。三明說教不定故斷善。初有五番問答。初番先問。次佛答。中以斷善根故所以無善。依數人解。闡提起惡邪無閡斷此善根。如無漏無閡道斷煩惱。若爾當知畢竟不復生善。雲何能得還生善根。是義不然。闡提身中有重惡障善不並興。名此被障善不得生。後惡稍滅善復得生。故言還生善根。問闡提為有善可斷無善可斷。答具有兩義。其曾作善後遇惡友斷滅此善。故言有善可斷。無善可斷者。向時作惡全未有善。而惡業將滅善業應生。而復起障善不得起。名無善可斷。文雲。眾生悉有信等五根闡提永斷者。相承釋雲。理內眾生有信等五根。理外顛倒虛妄故無信等五根。此義不然。只此理外亦有信等。闡提既是理外。起惡斷此五根。但作惡眾生既有佛性應生五根。而即事未有義說應有。故雲。一切眾生悉有。文雲。殺闡提無罪殺蚊螘有罪者。闡提有重惡在身殺之無罪。蚊螘無重惡故殺之有罪。文雲。施畜生得百倍報。施一闡提得千倍報者。闡提過去五戒感人。施之福重。畜生先世惡業感此畜身。施之福輕。世尊一闡提者下。第二番問答。問中定宗答可見。世尊一切眾生下。第三番問答。問中明闡提不斷未來雲何斷善。佛答斷有二種。一現滅。二障未來。若現起惡善法不生。故是現滅。既現作惡復遮未來。善不得起。故斷未來。亦具斷三世。過去作惡而復不悔即無復善。未來復有還生善義。但自微弱不能救之。世尊一闡提輩下。第四番問答。明不斷佛性。佛性是善此善不斷名不斷性。又佛性是常實不可斷。所言如世間眾生我性佛性者。三解。一雲。借外道我以之為譬。都無邪我故三世不攝。真我是常三世不攝。二雲不爾。只是世間眾生我性即是佛性。是佛性故三世不攝。三雲。即是真我。語勢牽令佛性是常。後文雲。佛性未來。前雲。非三世攝。兩語相違。今須會通。前雲。三世所不攝者。就佛性體。後言。未來約眾生修。一切眾生未來當得清淨之身。故言未來。迦葉言佛性下。第五番問答。初問佛性。次問闡提。初問者。佛性既其三世不攝。雲何言未來。如來若言下。次問闡提。若言闡提全無善法。何以得有憐愛等心。若有此心即是有善。佛言下答先答。初問又二。先答問。次論義。初答中二。先歎問。次正答。性非三世約未來得故言未來。故下舉例說因為果說果為因。佛性亦爾。雲未來者因中說果。言食及觸者。食可見。觸名不同。或以識為觸。或根為觸今具二義。故論雲。觸不定故。故無別法。若意識在緣名觸。此觸在識。若言眼識眼觸。此觸在想。今言見色名觸。此謂識心以之為觸。色是前塵能生識觸。故謂色為觸。亦因中說果。世尊下第二論義。先問。次答。問因前生果性既非三世。雲何言眾生有。佛答性非內外猶如虛空。而諸眾生定有此性。文雲。悉皆有之。如汝所言下答。次問初牒問非之。何以故下正答。有法譬合。法說。雖有孝慈等善文雲皆是邪業。雖有見聞皆是無記。既無正善皆名邪惡。取業求業者。對翻於善。善中先生善欲。次生善思。今以取業對善欲。求業對善思。雖皆言善猶是無記。次舉譬雲。如訶梨勒味唯是苦。色香非苦。然前難闡提豈得無善。其有憐愛即名為善。故佛答雲。悉是邪惡。莊嚴雲。無出世善有憐愛善。光宅雲。設有憐愛並無記性。不名善性。如棋書等是工巧無記。開善雲。斷善作惡。設有憐愛並屬惡邪。何得有善。觀師同。開善雲。重惡居身。如種苦瓠根葉悉苦。合如文。善男子如來具足下。第二明根性不定。或惡或善。又二。初正明不定。後更問答論義。初又二。初明不定。次斷善根。初明不定又三。一知不定根二出不定相。三結不定。初如文。次文者。數習則利轉下為中上。不習則鈍轉上為中下。三結如文(云云)。以無定故下。二明不定故。故斷善根又三。初明不定斷善。次明若定則不爾。三是故下證不定。迦葉白佛下第二論義(云云)。問可見。佛答為二。初就善星答。後就餘人答。非但知善星根性。亦知餘人根性。初又三。初明其居王位即能破滅。善星若不下。二明出家不出家俱能斷善。出家增其敬長。讀誦修定等善具如上說。若我不聽下。三結知根力。次佛觀眾生下。約餘人為答又二。初明不定。次辨升沈。初又二。有斷善生善。初斷善又三。一正斷善。次何以故下出斷善之行。三以是因緣下結其斷善。次如來復知下二明生善。有法譬合。法可見。譬中。泉譬佛性。村譬陰身。熱渴譬苦逼。欲往譬求樂心。邊智者譬佛菩薩。合譬中二。先合。次結知根力。爾時世尊取地少土下。二明升沈不同沈多升寡又三。初舉事問。次領旨奉答。三合又三。初就果合。次就因合。三結知根力。迦葉白佛如來具足下。第三明說教不定。佛照根不同說教則異。眾生不達根教之殊。執成爭論能斷善根。為二。先問。次答。初問為三。一明知根。二明執爭。三結問。何故作不定說致令起爭。初明知根亦應知。過去特是略爾。如是眾生下次明執爭。因茲廣出爭論之相。開善雲。二十爭論。冶城雲二十一爭論(云云)。三如其如來下結難(云云)。次答中佛具答三問。此卷內答前兩問。後卷初答第三問。答初為二。初正明說教不定。次廣明不定法。初文為四。一明理深難解。二出愚智兩人。三明須不定說。四結知根力即四悉意。初言理深者。非六凡識所知。唯聖智能解故是理深。此第一義意。次愚智中又二。先出智。次出愚。初智人聞有知無聞無知有。聞有無知非有無。一二等亦如是。次愚人聞有執有以拒無。聞無是無而非有。聞亦有無以封雙存。聞俱棄而著兩捨。面聞尚然。末世轉尤斯由不解。對治悉意。三如來所有下須說不定。此總據不定。有法譬合。初法者。為度眾生須說不定。本令得益。不令其執不定為爭。次譬中如醫用藥元為差病。終不願其服藥成病。合譬中為國土封疆不同豈可一類。一類則無益國土者。如多寒國用毛褥著皮。靴時節者。饑饉時乞唯得肉食。為他語者。如九住言不見十住言少見。為人者。隨人根性。此即為人意也。四結知根力。即世界意(云云)。有一經文無結應是遺漏。於一名下。二廣出不定法又三。初正明不定法。次引證。三結非二乘所知。初文又二。初名義不定。後廣略不定。初名義中二。初列章門次解釋。初列中列三章門如經。若欲對明應有六句。對一名說無量名。應雲對無量名說一名。對一義說無量名。應雲對無量義說一名。對無量義說無量名。應雲對無量名說無量義。今文略舉一邊。雲何一名下釋出。先釋三章門。後重釋第二門。釋初章舉涅槃一名具含眾名。大亮雲。涅槃八味之都名眾德之總稱。意在於此。而諸師種種翻涅槃者。亦只因此而生爭論。次釋一義說無量名。舉帝釋釋者與前何異。前寄法後寄人下重釋。中復寄五陰者此寄果法。亦是一義而復多名。種種分別令易解故。河西翻婆蹉婆為好嚴飾。昔好衣佈施今報得麗服。富闌陀羅翻為調伏諸根明。天帝外以麗服嚴容。內以善法調意。摩佉婆翻為無勝。無過超諸天故。因陀羅翻為光明。光明最勝。千眼者一時知千義斷千事。金剛者身相堅固。三釋無量義說無量名者。就如來萬德具足釋之。即是無量義。一義一名即是無量名。八智有三解。一雲。常等無常等八。二雲。四諦各有法比為八。數人就欲界論法。色無色為比。論家就現在論法。過未為比。三雲。優婆塞戒經有八智。七如梵行中七善法。足一知根。四復有一義下。重釋。第二章門。前約帝釋止就善義有無量名。名不通惡。為顯斯意重約五陰。此是有漏。復名顛倒。陰是苦諦境為念處所觀。觀色不淨受苦想行無我識無常。復名四念處。但除色陰餘四陰即是四識住處。陰通內外故名四食。能通名道因。於實法。有假名時故雲時。體即無相名第一義。三修即身戒心煩惱者。正在行陰。解脫者即有為解脫。亦名十二因緣者。即以五陰為因緣體。亦名三乘者。能成三乘之身。餘皆可解不復釋(云云)。善男子如來世尊下。第二明廣略不定為三。初列四章門。次雲何下釋出。三結。釋中雲。世諦為第一義者。阿之言無若之言智。謂其得無生智此即約世諦說第一義諦。餘可意推。三是故隨人下結又二。先結不定。次我若當於下。結知根力又二。初明佛知有智人下。明非淺識所知。次何以故下。明為人不定。不為五人說五種法者。不用對治但用為人。只教慳人戒忍禪慧自能行施。破戒之人令禪慧等自能持戒。是故我先下。第二引證。廣略說法下。第三結非二乘所知。善男子如汝所言下。第二答第二執爭之問又二。先略答。次廣答。初略中言第五解力。亦云欲力。是知眾生欲解之法。文又雲是二力者。由第四力名根力。第五名解力。以成二力。善男子若言如來下。第二廣答中。明佛赴緣異說眾生不解致成爭論。凡二十一條。一是涅槃不涅槃。須解異部。菩薩婆多。據事明畢竟涅槃。曇無德及僧祇。據理雲不畢竟涅槃。古來評雲。婆多非而短。無德是而長。皆失佛意。文雲。若言如來畢竟涅槃不畢竟涅槃。同是爭論不得我意。雲何評之妄判長短。河西雲。畢竟是斷不畢竟是常。言斷常者豈是斷常。乃是非斷非常能斷能常。言斷不違常言常不違斷。斷常不相異斷常俱圓滿。觀師雲。佛赴機說何得是非則失佛意。如醫治病授藥不同。弟子不解妄執失旨。此初爭論又二。初章門。次解釋。釋中又二。初釋執定涅槃。次釋執不定涅槃。前文又二。先釋。次結。初文者佛為五事說涅槃。一為諸仙。二為力士。三為純陀。四為須跋。五為世王。先為諸仙者。然仙生香山而言展轉者。從於諸天轉至山上仙人住處皆得羅漢。有權有實。破其保常故說無常。拘屍那下第二為力士。有一工巧下第三為純陀。王捨城下第四為須跋。羅閱祇下第五為世王。失通墮而不死者以餘勢故。頻婆娑羅王亦云瓶沙。國曰摩伽陀。亦云摩竭提。羅閱祇此翻王捨城。後總結可解。菩薩二種下。第二釋執定不涅槃又二。先釋。次結。初文者。為假名菩薩言不涅槃。真實菩薩即不言涅槃及非涅槃。此菩薩能知如來非常。非無常。豈偏作常無常解。善男子有諸眾生下。第二爭論明有我無我者。須善異部意。數人宗薩婆多純明無我。破諸外道謂之邪我。無假名我一向明無。雖明無我終了無我無常。而得入道不同外道。論人同曇無德明有假我。破諸外道即陰離陰。有相續假我因成假我。復言實法唸唸遷滅。無復假名相續假我因成假我。復言實法唸唸滅故無我。假名相續不斷故有我。又雲。真諦無我世諦有我。此即一向明有我義。而此二家不得佛意故成爭論。招提解雲。此之二文明我無我者以破兩病。言有我者破邪見無我不言假我。言無我者破即離我。常見之人直說無我亦不言假。真諦難雲。若我無我破我無我者。有此理不理中。若不得有我無我者。亦應不得用我無我破病。更並生死之中既用我無我破病。涅槃中亦應用常無常破病。若涅槃唯有常不得有無常者。生死中唯得是無我不得有我。若中論雲。諸佛或說我或說於無我。諸法實相中無我無非我。應將此意例諸爭論。就文為二。先明有我。次明無我。初又二前明相續假我以破邪見無我。次又我一時下。明因成我又二。初正明因成。次明因成所成。初文者文雲。我者即性。舊有二解。一雲。是佛性之性。引前文雲。二十五有有我不耶(云云)。二還以假名性為我性。性即是體體即因成。三假之中唯因成是體續待是用。內謂四陰外謂四大。十二緣者色心之總名。眾生者假名性也。此等成身即因成假。若為其作佛性義者。眾生具為五陰所成。佛性正約眾生。身內五陰實法性也。心界者五陰中心王也。功德業行下。次明因成所成。業行即因。自在天即果。修因得果。言自在者。不止但標欲自在天。總語諸天升舉自在。世者餘四趣也。復於異時下。第二明無我又二。先佛說。後起執。初為三。一假問。二假答。三觀無我得益。問為三。一問名雲何名我。二問體誰是我。三問何緣故我。我時即為下二假答。答為三。初總大意答。次別答。三結無益。大意為二。先舉章門。次釋出。如汝所問下二別答三問。大意已足。何須別答。然總論無我。次答別假名假體假因緣。初答假名中而言期者。河西雲。如人期契應期而來即是合義。不應期者是不合義。五陰和合即成假名故是期義。次舉業以答體問。次舉愛以答緣問。業正能成果故是體義。愛是煩惱潤生於業復是緣義。譬如二手下三結無又四。一明假名故有即先譬。次合二手能出聲。其聲譬體相拍譬愛。比丘一切下。第二明即離皆無。諸外道下第三簡也。文雲。終不離陰者。外道起於即離之計。此中雲。離陰無是處者。雲何解此為兩。一雲。元本皆計即陰是我。無計離陰於草木計我。佛破即陰無我。即更計離陰有我。今此中存破。故雲若離陰有我無有是處。二雲。佛法小乘亦有計即陰我義。所以破之。亦不得計離陰有我。一切眾生下。第四結無我。爾時多有下。第三觀無我得益。當時說此會機得益。後執成爭(云云)。善男子我於經中下。第三有中陰無中陰爭論。婆沙雲。育多提色婆說。地受生定有中陰。毘婆闍婆雲。定無中陰。薩婆多亦言定有。論家亦云有。舉業利鈍如□O□□□□□□稀姛□奜□□□□□稀奾□鷺□飀□槄□□□□礸□□□□馜送餖馬□□□□□□饛□馬□□□□送□□□饅□飀□□□□奏□聾□□□□□□□婖□n埤□n奏□□□□礽褓□□□□□□祭□騪□驀□□□□□□檢□□□鞳憐C驀□□□□□□椸□□□□□妀□露□□□觭香□□□□驀□飀□妼□□類櫬送□□□□馞□□□妼□□□馲餺獎□□□□駔E□□馲飀□□馗□送□□□□□楮褓□□□露□□□槦□□□唐_□□□糖□□□□□□馜香□□□□□□□□□龍□□礸□□覘牷慼慼標T□□□□□褸飀□娭□裀□奏褸飀□詀□煄歎琚慼慼暱n妼□□驀□饅□□□□□E□□□詀□j□□牷慼潯恣慼慼慼慼潔秭恣E□□賂妘n妼□□□□□□□妼□驀□□□孌拖諾□□玲□□妼□□□饋橫□□□驀□饅□□□□□□□□□□餡逆□□□□□□□□□□□□□□□□□送□□□□□祭□□騭□□驛粿□褥E□縷設□□□□飯□榃□□□□妼□□□□E□□□耔□□□椸□□□□□□□□□祭□□□□□□□□□檢□J□□駂□□□□餼□□□駂□□粘□□□□□□楅騪□□□□□□□□□□□駂□□騺□駂□□□□□□礸□覘呥蛂慼慼鞳慼慼慼撞翩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撬芊歎l逆□□□□□□稀埤□餼□□祛□□列駂□□粘□□龍□□□□駂□埤□□送楛□□□馱□|□呥蛂慼慼慼慼摯鞢慼慼慼慼摩x龍□□□楛□□□言□槐槄□□□□禖礸□□□襟禜飀□□□耔□□□□□□□□□□□□□□□□□奪□□□g□□□□□本□□切埤□榜□椽榜駔玲□饌鷺□□□□□檢□□□□□□餓□檢□椸□g□□□騶□□□鞳慼慼澗y□□娭馘龍□□□褸□夾菉檢□□□□奪□□g□□Z□□埤□□茶妼□□E饛□馱□玲□□□亮□□□□□□□□□□□□Z□□□掠□□。釋後兩句可見(云云)。我經中說一切眾生下。第七爭論心常無常。薩婆多雲。心無相續即是無常。僧祇雲。心有相續即是常義。成論用薩婆提義。心有相續即是常也。文為二。先執心常。次執無常。初執常雲。四大散壞是身破滅。作善業者心即上行即生好處。還將此心至於好處。豈非常義。作惡亦爾。我經中說下。第八爭論五慾障道不障道。薩婆多雲障道。僧祇雲不障。成論有障不障。皆有其義。我經中說遠離下。第九爭論世第一在欲界通三界。若薩婆多雲。色界四根本禪能發世第一法。曇無德人云。色慾兩界通發五方便。無有論明無色界發五方便者。唯犢子部雲三界併發。在凡夫時已作等智斷惑至無色界。而後時更修無漏斷惑至無色界。仍前所斷即發方便故雲三界併發。文中為三。即各執一界。我經中說四種施下。第十爭論施通三業不通三業。成論雲。唯在意地。以捨財相應思為正體。亦以身口暢之。毘曇用薩婆多雲。施定三業但意地善故身口亦善。文為二。先執在意。次通五陰。明四句施主信因果等並是意地後明色力等是身辨是口命是意。我於一時下。第十一爭論有三無為無三無為。然諸部中不見計無三無為者。何有此文。此亦有意。若成論人云。三無為既同是無為寧有異體。此即是計無三無為。數人計三無為別有異體。既言三種豈無異體。此即計有三無為義。我又一時為跋波下。第十二爭論有造色無造色。毘曇定有。因四大故有形顯等色。成論則無。文即為二。初明有者又為二。初明能造之四大。譬如因鏡下。第二出青黃等是所造色。輕重澀滑是所造之觸。次明無造。文極略不廣者。以就事為言多因四大則有造義。故不廣明無。往昔一時下。第十三爭論有無作色無無作色。薩婆多定雲無作有色。成論曇無德定雲無作非色。僧祇總雲無作不可言有色無色。文中先執有色。非異色因果者。異色是心。言無作不為心作因又不作心果。故知是色。河西雲。不生餘色。文亦二。先明有。次明無。我於經中下。第十四爭論明有心數無心數。薩婆多別有異體心數一時俱起。僧祇說無心數。佛陀提婆無異體起。亦相次前起為心。後起為數。成論同之。就文為二。前明無心數。次明有心數。就明無中二。先舉聖人十二因緣。次正明凡夫十二因緣。於中又二。先明後即前。次明前生後。既其相即即是一也。故無心數。初文可細尋之。從受因緣下。二明前生後須細尋。釋此中言受。或謂以未來生支為受非今世支。我於經中作如是說下。二執有心數。亦具約五陰十二緣明其相可見。雖復相生而不相即。故是別有心數不同。我或時說下。第十五爭論明五有六有。餘部多說五道。唯犢子部說有六道。釋論亦言有六。然修羅一道婆娑二釋。一雲天攝。二雲鬼攝。言一有者通是一有為。私謂通是二十五有中一有。所言通者如下三趣。亦只通為一有。不同人天各離為多有。即人四天十七。二即因果善惡。三即三界。四即四生。五即五道。六即六道。七即七識處。河西雲。色無色足五道為七。八即八福。河西雲。色無色足六道為八福。此不應然。三塗雲何是福。九即九眾生。居二十五有等。河西雲。九即八禪及欲界。我往一時下。第十六爭論五戒八戒具受不具受。薩婆多具受乃得。成論不具亦得。如優婆塞戒經雲。直受三歸未受一戒。即名無分優婆塞。如是二分多分滿分。又人師解雲。併受五但持一二名一二分(云云)。文為二。先明五戒不具。次明八戒具。但是互出。我於經中下。第十七明犯重失不失。四卷毘曇有犯重捨即是失。故毘曇雲。調御戒律儀有五時捨。一邪見增。二法滅盡。三命根斷。四犯重禁。五罷道時。若雜心毘曇更增損之。但是薉戒除法.滅盡及犯重禁並言不捨。二根生時不入僧數。又非尼攝。餘部多言不失。文為二。初執定失。次執不失。到道即真無漏。示道即相似無漏。受道即持戒。污道即犯戒。我於經下。第十八明一乘三乘。諸部之中無此計。何者一三皆是大乘所說非其境界。所以無此。文雲。一乘一道一因等。並雲。不解我意者。法華明解一乘一道。即知三乘同還一理。即是此乘何得言非。解雲。前文亦云。能得常住二子不墮惡道。此那更雲。執常不解佛意。何異執一乘一道不解佛意耶。又若言三乘同歸一乘得成佛者。大論何故問雲。聲聞人成佛不成佛。論主答雲。此事非論義者所知。若爾豈可得言同歸一理為定是耶。文中二。初明皆得佛道即是一乘。後明不得即是三乘。言羅漢二種現在未來者。現在正斷未來不生。我經中下。第十九明佛性離眾生即眾生。諸部亦無。並是近代所計即離。當果與真神即是離眾生有。心及眾生即眾生有。並不得佛意。文中二。先舉六事及三文明離。後說眾生即是佛性。以是因緣下。第二十犯四重人有佛性無佛性。開善雲。二十者此還屬第十九佛性即離之義。若冶城雲二十一。此是第二十何故屬前。前雲即眾生離眾生。此中雲作五逆犯重佛性有無。雲何是同故為異。我於處處下。第二十一有十方佛無十方佛。薩婆多明無。僧祇明有。成實一世界則無。多世界則有。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二十八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67 大般涅槃經疏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二十九   隋章安頂法師撰   唐天台沙門湛然再治   迦葉品之二   起卷詶其第三結問。如來善知根性。何故作不定說使其爭論。文為二。初歎理深。次簡疑執。初歎又二。初明不定之說。是佛境界故是理深。非佛故作不定相違之說。令其爭論。由其不達所以執爭。若人於是下。次誡勸又二。先勸生疑。次誡勿執。聞不定說而生疑者必牽於解。是故有勸。若聞不定執之為是必成惑本。是故有誡。初文者。夫疑是解津復是惑本。若十使中疑者是見疑。此疑非解津不能破惑。如須彌山者。一雲。煩惱高廣如須彌之隆闊。疑能破之。又雲。煩惱磐固如須彌之安峙疑能拔之。故以為喻。迦葉白佛下。二簡疑執為二。前兩番問執。後四番問疑。前兩番各有問答如文。後問意者。未見涅槃那忽疑之為有為無。佛答。生死名苦涅槃非苦。其必因苦以疑。非苦定有非苦能斷苦耶。第二番舉現事問疑。若見苦疑非苦者。人見初果應疑墮苦。佛答中四。初責斯乃定義不合疑之。我唯定說此果不墮未嘗說墮。亦如言佛定一切智。何得於定生不定疑。次何以故下。出疑心相以顯不疑。中有三譬。並雲。先見後疑。三一切眾生先見二物下。結定疑執。四何以故下。釋出疑由。次第三番問有二。先問涅槃。次問濁水。如此事理並未曾見而亦生疑。何必先見後生疑耶。佛答。亦先想度涅槃生死。生死是所治涅槃是能治。故使比度能治為有為無。汝意若謂下。答後濁水又二。先牒問非之。次何以故下正答。將餘先見有淺有深。以疑此中深之與淺。次第四番問答如文。迦葉白佛下。大段第三明斷善之見又三。一更出其人。二明起見。三能斷善根。前已出善星。今更出者。將明起見。故更舉人。離是四事下。第二出其起見文為四。一有六復次明無施業。二六復次明無父母。三三復次明無因果。四九復次明無聖人。夫福從緣生。施受緣合自能生福。如種良田天雨地水因緣具足則能生芽。豈容施貧還得貧報。貧是劣果施得勝報。不應種穀而變為稗。田瘠收少置而不論。私謂。若施貧得貧應下種於地冬收水土。若起見斷善。斷善起見者。多在閻浮。三洲柔弱。諸天著樂。地獄苦重皆無剛決。故少此心。初六復次中。先一復次以子果相似以明無因。第二復次能施所受財物皆無。第三復次施與前人。前人得物作善作惡。作惡既其不資施主善亦不資。若有施主施其利刀令殺前人。此惡寧不資於施主。第四復次施既施物。物既無記。焉得善果。第五復次作不可見。推施由意意不可見。施豈可見但見於善惡之果。第六復次無作無受。若為過去亡者修福。何處有人而受此福。無父無母下。第二六復次明無父母如文。第三三復次明無因果。第二文中雲。行善死生三惡行惡者死生天人。解雲。皆由臨終一念善惡。而墮而升。餘未償者終不敗亡。以現生後三世分別理則可思。餘悉可見。第四九復次悉如文。作是觀時下。第三能斷善根又為二。初明斷善。次料簡利鈍。悉如文。問闡提昔有智慧習因應有習果。何以斷善。答但有世智無出世智。以世智慧斷出世善。亦能斷於清升善根。世間此例其實不少。昔徐僕射理人甚善。為上虞令犯事不閑答問。如天柱瑜極解深義不曉世語。此上智人闇於世事。而是闡提雖有世智。何必能知出世之法(云云)。迦葉白佛下。是大段中第二明生善。文為三。初雙明中道生善。二單明中道。三單明生善。初有五番問答。亦可為三。初一番明生善時節。次一番明不斷佛性。三三番因性生善。初番問如文。佛答中二。先明時節。次明生善。初文者。利人初入鈍者後出。道理應有中根之人。在中生善在獄受苦。無暇能生。是故不說。善有三種下。更對生善而論斷善。但斷現善不斷過未。由有此善令善得生。又三。先唱三世。次釋。三結。釋中二。過去之善。善已隱伏不可得斷。因雖滅盡果未熟者。未來未起復不可斷。三是故不名下雙結又二。初明過未世不可斷。次明現善可斷。初文者。過未二世皆不可斷。過去即結過去不斷。又言果字即結未來不斷。次斷三世下。正明斷三世因者。正斷現在善因。現善因滅即無當善。當善不起義說為斷。既無現未。過去亦息義說為斷。即是具斷三世之善。習因既盡亦不能牽三世習果。第二番問答明佛性不斷。問為二。初問佛性是三世不。次問佛性是可斷不。初先領旨。次定宗。後結難。於定宗中有四問。即是通別三世結難。但難別三世義。初難雲。若過去者。佛性若常即非過去。雲何乃言過去斷耶。若未來者即有兩難。一難令非未來。二難令在未來。佛性既常。常非未來。若非未來者。未來皆當得三菩提。豈非未來。現在亦兩難。初難令非現在。以其常故。二難令是現在。何者性既可見寧非現在。如來亦說下。第二問可斷不可斷又二。先舉六事。次方正問。初之六事為問緣起六義二解。一雲是了因。二謂正因。望下法性即是九地佛性故其數相應。若斷善根下。第二正問中三問。初問闡提若有佛性不應斷善。此從六事中第四佛性是生善。若無佛性下。第二問若斷佛性雲何說言一切悉有。此從六中第六可見生。既一切可見雲何斷耶。若言佛性下。第三問懸取答意難。若謂往時等有後自被斷者。則亦有亦斷。雲何言常此從六中第一常生。佛答為二。初唱四章門。次解釋。釋中先解三門。仍重釋分別。後方釋置。釋前三答即為三。文就重釋分別答正用遣問。所以重釋前答後問。後答前問。初答後問有四。一從如來十力下舉佛性七事。次舉後身六事。若七若六皆是答之緣由。如汝先問下三正牒問。其問有三。今牒初問。亦有如來下正答。初明雖有而無。後明雖無而有。即通答前三。如來佛性非過去下。第二追答前三世問。前問佛性是常。則非三世佛今答之。先分別如來九八五住等佛性不同。然斷善人悉皆有此七種六種等性。未來當得故不得言非三世。法當相即非三世所攝。而未來得復雲未來。文為五。一如來及後身佛性。二九住佛性。三八住至六住佛性。四五住至初住佛性。五結其所問。初又四。一如來性則非三世。二後身性則有三世。現在少見未來全見。三重明如來因是三世果有是非。若善五陰猶是三世。若菩提果則非三世。四重明後身皆是三世可見。九住下。第二九住六事。但言可見與前為異。八住下。第三明八住至六住。但有五事不與常名。五住下。第四明五住至初住。但有五事言善不善異前後身六事。言少見者。其位既高能得少見。隨分見性故言少見。九地至初地其位既下未能見性。當應得見故言可見。五地至初地言善不善者。善有修不修義。修得是善不修不善。並雲。亦應真不真。解雲。真實是佛性體不有而已有。即真實只為此真。所以有於善不善異。舊解。六地般若現前有時失念。失念不善不失是善。問後身與九地同有六事。六事之中同有常之一事。八地至初地同有五事。何故無常一事。人解雲。後身位高九地位下。故長有常。仍未遣難。故更並五地至初地。位下同有無常一事。後身望佛亦應無常。有人答雲。佛隨自意語不可彊分別。難亦未去。問後身有常淨何意無我樂。答菩薩常具二慧。化物故言常。境智俱明故言淨。真是對偽實是待虛。無惡名善。分見故少。無八自在是故無我。有報身在是故無樂。今謂此解非圓後當別釋。是五種六種下。五結詶前問。若有說言下釋置答。先正釋。後明問答。置答有二。置而不答。是置答。反質答之。亦是置答。私雲。以置為答名為置答。迦葉白佛下。是第三明因於佛性而生善者。為三番問答。初明因果性。次正明因性生善。三釋疑。初番問意言。如來果性非三世攝。可是佛性因中因果是三世者。何名佛性。佛答為二。先正答。次結性為惑隱。初為三。一分別因果二性有是三世有非三世。次出因果性體。三引證。初又二。初明因果章門。次則解釋。初章門中。所言五陰有因果者。五陰之中惑業為因。善陰是果。因中二乘即是三世。若大菩提則非三世。前文雲。如來未得菩提時因性即是過去。未來果性不爾。有是過未有非過未。今至此中方始解釋。次釋因者。一切無明煩惱結業惡五陰者。因佛性也。從於無明煩惱等生善五陰者。即是果性。惡法五陰一向因性善五陰者。即通因果。因即三世果非三世。前文雲。果性亦三世亦非三世。有人解雲。應身果性是三世。法身果性非三世。善男子一切無明下。第二出因果體為二。初出因體。次出果體。初文者欲明中道性即諸法。若約煩惱即名為因。從無明行下。第二出果體又二。初明善陰果性通因。即是四果十地之果即是三世。次明陰果唯在於果即非三世。是故我於經中下。第三引證又二。初證因有法譬合。是故我說下。二證果亦有法譬合。就果中備有因中之果及菩提果。現在煩惱下。第二結性為惑隱。還明中道而被惑覆。又為三。法譬合。迦葉白佛五種六種下。第二番正明因性生善。先問。次答。問中先牒前七六五佛性。次正問中意既在未來。雲何。言有而能生善。佛答為三。一雙譬。二雙合。三雙結。初又二。先舉過去業故現受樂報。次舉未來業未生故終不生果。有現在煩惱下。二雙合又二。初一句合前過去業現在樂果。即合現在。以煩惱故能令斷善。必由過去。今言現在煩惱者。本是過去今來現在。次若無煩惱下。合第二譬未來業未生終不生果。即合未來佛性因緣故能生善根。是故斷善根人下。三雙結如文。迦葉言未來雲何下。第三番釋疑。疑雲。未來未有雲何生善。佛答又二。先譬。次合。初文先舉燈日譬。若鏗然固執燈日未出不能破闇。若因緣假名燈日未生亦能破闇。次佛性亦爾下。合眾生皆有未來之善能生佛性。迦葉白佛若言五陰下。第二單明中道為成生善眾生若無中道之理何能生善。由有佛性依持建立。文為三。一明非內非外中道。二非有非無中道。三約諸法廣明中道。亦得言前兩正明中道體。後一廣明中道用。初文兩番問答。初番如文。次番先迦葉自申非是我意專為利物。佛答有六復次。一就解惑明中。二約內外道明中。三就果內外明中。四就內外因緣明中。五就內外行明中。六就身內外明中。六中為二。初一略明大意故約解惑。後五廣此非內非外。初略明又三。一標是中道。二釋。三結。此初標。善男子我為眾生下。第二釋總明為物。非內者非內六根。非外者非外六塵。但後五別為破兩執。是故如來下第三結。私謂。此之一經大分五章皆稱涅槃。涅槃只是佛性。即三而一即正因性。即一而三即三德性。今明。眾生有佛性者備此二義。章安至此稱為中道。豈有無真俗之中名佛性耶。是故佛性中道。佛性鹹遍。故上下文。多處論遍。所以至此雲非內非外。言雙非者。不唯雙非復應雙是。故下諸文雲亦內亦外。若無雙是雲何言遍。故文斥雲。凡夫眾生或言佛性在五陰中。如器中果及如虛空。世言佛性唯有情者。如器中果耳。尚未能計猶如虛空。安能曉了非內非外。況經文自釋。根塵合故乃名中道。根塵合者豈非體一。豈非相即。豈非性遍。豈同器果。今問牆壁為是根耶。為是塵耶。為二合耶。為雙非耶。若雙非者亦非五陰。何但牆壁。哀哉世人。苦哉講者。請細將六門以括一部。願以一部統收一期。釋迦以望十方三世理無二。是事弗毫差。所失不輕。故勤勤耳。復次下。第二廣明中道有五復次。皆明非內非外。於中二。初一復次先出二執。次四復次正結中道。善男子眾生佛性非有非無下。第二文二。一明宗。二廣破執。初明宗又三。先明非有非無。次明亦有亦無。三結非有非無。初又三。先倡兩非。次釋兩非。三結兩非。次亦有亦無文為三。雙倡。雙釋。雙結。倡釋如文。有無下結。是故佛說下三結兩非如文。善男子若有人問下。二廣破乖中之執。多寄譬文。文為三。初種子譬破次乳酪譬破。三舉鹽鹹譬破。初種子中三。譬合結。私謂合文為二。先示。次釋。初示中言眾生別有佛性。是義不然。次釋雲。眾生即性性即眾生。既非內外。又亦內外。內外不二。亦可雲。色即佛性佛性即色。故前第二復次以相好為外。力無畏等為內。若色等無相好亦無。下三復次準此可知。次乳酪譬中二。先正作乳譬。次更為乳作生識譬。初又三。先正定中道。次破偏執。三結就性理。初正定中。先問。次答。答中為三。初定。二結假說亦有亦無。三釋。善男子二破偏執。亦應雙破有無。今但破有。文為三。初作因果同時互出難。次明因中有果例並難。三明果中有因例並難。初明乳酪既其同時亦應酥醍醐等一時而出。以同時故是故更責。若不時出誰作次第。善男子若有下。第二因中有果難又二。先作例並。次難不例。初例並者。乳是酪因而能出酪。水草乳因亦應生乳(云云)。次何以故下不例。善男子若言乳中下。第三果中有因例並難。言例並者。乳為酪因酪為乳果。乳為酪因因中有果者。酪為乳果果應有因。其中又二。先正難。次結難。於中二。先結本無。次結非有非無。善男子是故如來下。第三結性理又二。先結離偏。後結中道。次善男子四事和合下。二舉生識譬為譬。作譬又二。先正舉生識譬。次乳中酪性下。還以乳酪合譬又二。初正合。次破執。破執又二。先牒執。次正破。破中二。先兩章門。次釋章門。初一異因異果。是初章門。次非一因生一切果。非一切果從一因生。是第二章門。如是四事下。二釋兩章門。先釋後章。然眼識者但生眼證。即不能生耳鼻等識。豈是一因生一切果。乳能生酪亦復如是。必待眾緣。眾緣生者即是無。後釋前章門。初釋非一因生一切果。非一切果從一因生章門。如文。次是故我於下。追釋前異因異果章門。因生故計有。因滅故計無。有滅不滅即異因異果。善男子如鹽下。第三舉鹽鹹破又二。初正舉譬。次更破執。破執為二。先牒執。次破執。初牒中凡牒二執。一牒鹽中有鹹執。二牒種子中有四大執。次鹽性亦爾下。正破二執又二。先破不鹹中有鹹。次破四大。初破又二。先非。次何以故下正破又二。先責難。次例餘物。正責難意者。若鹽置不鹹而鹹者。當知即無本性。本來無鹹而今鹹者。豈非本無。次並之。將一升鹽置多水中失本鹹性。而水中又無鹹性。既兩處皆無。何有鹹性。次例一切皆爾。若言外四大下。二破四大。即破其後執亦二。先破。後例(云云)。如我所說十二部下。第三約諸法廣明中道。亦云明用為三。一依理起教用。二明修因趣果用。三習解除惑用。初教用中又二。先標。次釋。釋中又二。初通明三語。次別明自意語。初又兩。一就昔教明三語。次就今教明三語。初昔教中具解三語為三文。初隨自者。如諸比丘各說身因佛亦自說。即隨自意語。如長者稱幻佛隨其說幻。即隨他意語。隨自他意可知(云云)。善男子如我下。二就今教明三語。文亦自三如文。善男子如來或時下。次別明隨自意為三。初廣略隨自意。次明七種隨自意。三明有無隨自意。初文者就一法即略。就無量法即廣。次七種又二。先列次釋。釋中自為七文。初因中說果者。行善見天人行惡見地獄是也。次果中說因者。見貧知慳見富知施是也。餘五如文。三如來復有下。明有無隨自意為三。一正明有無。二明眾生不解。三作四句分別。就有無又二。初就如來佛性有無。二明闡提佛性有無。初明如來又二。初明有無。次類例釋。初又二。初明無所有。次明有所無。初文者。十力無畏等並是無有而有。次明有所無者。不善無記一切煩惱等並是昔有今無。次如有無善不善下。舉二十二雙法雙類前二事。有漏無漏者。有漏類有所無。無漏類無所有。世間類有所無。非世間類無所有。下去皆爾。次一闡提佛性下。是明闡提佛性有無。皆悉反上如來有無。如來有善闡提即無。如來無惡闡提即有(云云)。我雖說下。次明眾生不解如來是語又二。初正出不解。次引昔證。初文有二。初不解。次舉深況淺。深行菩薩尚自不了。況復淺人。次我往一時下引證。佛說世諦聲聞不解者。二解。一雲。世諦種別事關業行。因果深隱故難解。二雲。應身為世諦故二乘不了。問佛於何處說世諦五百不解。一雲。華嚴中說五百聾啞。二雲。外國經多度此者少(云云)。天台大師解此別有所關(云云)。或有佛性下。第三四句分別此為二。先正約四句。次勸分別。舊解者。闡提人有。有於惡邪境界性。善根人有。有萬善了因亦名緣因。二人俱有併有正性。或眾生性。俱無者。無果果果性。河西雲。闡提有有惡五陰不善性。善根人有有善五陰善性。二人俱有者。俱有無記五陰性。俱無者。俱無妙絕涅槃果性。此與舊語異意同。興皇釋此從一句至七句。一句只是中道。二句是如來闡提佛性。若有若無。三句是三種語。佛自語闡提有性。他語闡提無性。自他語亦有亦無。四句是此中四句。七句是七眾生。前二人是惡後五人是善。復作三種釋。一總就諸義。二就理內外。三單就理內通。就諸義者。理非善惡而有善惡二用。善根人有有善用。闡提人有有惡用。俱有者各有一邊。俱無者各無一邊。次就理內外者。佛性本非得無得。約緣故有得無得。理外闡提是有得。理內是無得。善根人有無得之性。闡提有有得之性。俱有俱無如上說。次單約理內。闡提即是善星。善根人即是羅雲。此是順逆二化。闡提有逆化不善之性。善根人有順化善法之性。俱有俱無如上說。謂此為能解難解之說。今明。欲依此文作四句者。闡提人有但有於沒。善根人有但有於出。二人俱有俱在恆河。二人俱無俱不到岸。欲思作者亦應無量。略出如此(云云)。又約三諦者。闡提人有者世諦惡因。善根人有者出世善因。二人俱有俱有世諦果報之身。二人俱。無俱無中道因果。次我諸下勸分別如文。如恆河中下。第二修因趣果。用亦是約譬明中道有譬合結。譬說二。先總次別。舉七眾生不同而佛性是一。如是微妙下合譬。具合前品以河譬生死。今以河譬涅槃。初合總如文。次常沒者下合別譬。合初常沒闡提為四。初合背善。次作是念下合其向惡。三如惡法住下合住惡。四是人具足下合是斷善人。我雖復說下。合第二暫出還沒人亦四。初起行背理。即是為有修善。次何故名沒下。是第二釋出沒義。是人雖信下。第三明行不具足。出還沒下。第四別出其人就行不具足又二。初正出五事。次結。初五事者。一信不具。二戒不足。三聞。四施。五慧信。可見。第二戒中言威儀戒者。內無實德外揚廉儉欲人恭敬。從戒戒者。內外相稱不為人事。但求實利而持戒者。謂從戒戒也。求戒者。求三有也。捨戒者。捨三有也。第三聞中雲信六部不信六部者。河西雲。修多羅。祇夜。毘伽羅。優陀那。伊帝目多伽。優波提捨。此六顯現易解故信。餘六深隱難解故不信。復有人言。但於十二中信六不信六。餘者可見。是人不具下第二結。第二之人下。第三合得住之人。準理應言第三。那雲是第二人耶。解雲。此第二人習行應得作第三人。故言第二。師子品通五方便三十心皆是得住。今此中但據初得位且據小乘。即前二方便念處暖法。若作七方便即前四方便。從頂法忍法已上至初果便屬觀方人。若據大乘則通三十心為觀方人。登地已上屬到彼岸。文為四。一本起。二出其人。三明得住。四辨行法。前三在此卷末。今第一明本起。因前第二為今第三。或改為第三者非。我佛法中下第二出其人。應出似解之人。而今身子目連並是真解者。舊有二義。一雲此第三人位通上至羅漢。所以通舉其人。二者取其昔。初是似解人修得入真。今仍本似位所以列之。雲何為住下。第三明得住。問涅槃河中四人同得涅槃。羅漢支佛菩薩佛。生死河中唯佛一人。是第七人餘三未度。有人解雲。涅槃河中三乘同得涅槃。所以皆是第七人。生死河中四果未免生死河。故不得度也。羅漢後雖無生而猶有此生在。故是不度。所以得涅槃未必免生死。度生死已必得涅槃(云云)。今評此解解語似去其理未明。今更問。涅槃河中四人同得涅槃者。四人同見佛性不。彼若答雲同見性者。此殊不見理。若答不同見者。亦不同得涅槃。那忽前文同為第七。既同第七有見性不見性者。故知涅槃有異生死不同。今觀經意。生死河者亙於變易。唯佛得度餘悉河中。涅槃河者專在分段。通於四人即小乘七人。故釋論雲。阿羅漢地名為佛地。又迦葉共佛同解脫床。即是其義。通別互舉適悅時宜。不可定執。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二十九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67 大般涅槃經疏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三十   隋章安頂法師撰   唐天台沙門湛然再治   迦葉品之三   起卷是第四辨行法又五。一修行。二通別。三名體。四人數。五結住。初文又四。一不淨觀。二念處觀。三因緣觀。四暖法觀。然得住人但具二方便。何用四耶。不淨因緣是念暖前方便。開則列四合只是念暖。初又二。先明緣起中。雲智不具足有五事者。即前信戒施聞慧。次正明四法。而以不淨當名。若依雜心三度門。此中賸有著我多者說十八界依。地持五度門。則足因緣。次如法行已下是念處觀。觀有總別。總深別淺(云云)。得是觀下第三因緣觀。如是觀已下第四暖法觀。通論前二方便亦皆得住。別論正據暖法。空解成時決定不退名為住人。次迦葉白下。明通別料簡暖法。先問次答。初問又二。初問人通舉暖觸為問。次引佛說為證。佛答為二。初非其問。汝之所據非我所說。次如是暖法下。正答又二。初明地別。次明人別。初地別者色有欲無。次人別者我弟子有外道則無。文雲暖法以色有欲無。仍作三義釋之。一多用色定發暖法觀。從多為言。二據中間三界皆能發於暖法。而色界居中言色界有。三據勝處為語。色發暖為易欲界為難。色界雖有下。第二明人別。簡除外道唯佛弟子。外六行觀者。攀上勝妙出厭下苦粗重。佛弟子十六行者。即十六諦。亦是苦法忍苦法智。苦比忍苦比智等。此中既未斷惑。只是十六諦觀。私謂。緣此諦觀而修欣厭。是佛弟子亦修欣厭。若外道修唯約地也。迦葉白佛下。第三定名體。先問次答。問中二。先問名次問體。如文。佛答中先答後問。後答前問。初答體為二。初正答。次料簡中。先問次答。初引佛明馬師無信。即是無暖。次佛答。我亦不取信心為暖。信是暖因。暖者從觀四諦智生。言十六者。即四諦下之十六也。如汝所問。何因緣下。次答名又二。前正答。次重論。初又二。初牒暖略答。明從譬得名。次譬如下。第二廣答又二。先譬次合如文。次重問答。初問中二。先領旨。次若是有為下正問。所言報得色五陰者。若依數師實用暖法得色界報。但不為受身為無漏業即是滅報。論師解。暖焦生死不復受報。但是色定得報故從之受名。佛答中二。先然其問。如是暖法下正答有三。法譬合。意同數解以想心為愛。愛故受生。厭故觀行。為無漏相。得暖法人下。第四明人數。言七十三者三解。一莊嚴雲。欲界十善相應心名電光定。時得時失故名電光。此人名具煩惱性。而不開品數。若論方法。定有九品。惑亦九品。以九定斷九惑。足電光人合成十人。色界四禪無色三空。一一地中皆有九品惑九品定。七九六十三。足前十人合七十三。二開善雲。無別電光異方法。亦無方法異電光。只電光定以對九惑而成九定。初一品定只是實法。未賴於假。猶與惑抗行未能伏惑。第二品定與初品定。作相續假共為力用。方乃能伏初一品惑。第三品定伏第二品惑。乃至第九品定即伏第八品惑。餘有欲界一品惑在牽於初禪。一品定起而共伏之。並四禪三空一一皆有九惑九定。乃至不用處第九品定伏第八品惑。猶餘第九品惑在。更將非想定來伏不用處第九品惑。八九七十二。復取非想定足之合為七十三。引鬱頭藍弗得非想定即其義也。此中雲欲界初禪乃至無所有處。前文得非想定斷不用處惑。皆是良證。三數人解者亦二不同。事障未來性障根本。一雲。分為九品解。一品解對一品惑。復有十善相應心。即具煩惱性足前成十。具煩惱人與初品定共斷一品惑。後去一品解對斷一品惑。四禪三空一一九定九惑。亦成七十三人。第二解雲。性障根本者。未來禪九品定斷欲界九品惑。取欲界具煩惱性一人。足九品合成十人。如是八人皆有未來。二禪未來定斷初禪九品惑。三禪未來九品定斷第二禪九品惑。乃至非想未來定斷不用處九品惑。亦得七十三人。問前雲暖是色界法。何得通三界作七十三人。答初學之人須依四禪。據後利時則通三界。又昔在凡夫外道。曾得七十三定。今入佛法中作暖法觀。如是等人下。第五結得住人。不復斷善根不犯四重。是人二種下。合第四觀方之人又二。前列觀方人體。次更問答論初果義。初又二。此先牒前。次正合。初文者。牒前第二暫出還沒人。若遇惡友即恆為此人。若遇善友則進為住人。復成觀方。是故先。還論於前人。次觀四方者下。第二出觀方人體。或謂從苦忍去至於初果方是此中人。文意不然。凡有五人。一頂法。二忍法。三世第一法。四苦忍至十五心。五初果至第十六心。以此五人皆觀四諦並名觀方。然前暖法亦觀四方。且從得住立名。沒觀方義頂法已上方受其名明。此五位即為五章。文悉可見。但前二文皆雲性是五陰。實論頂法唯是行陰。而言五者。以其未免陰之所蓋。是故通以五陰為言。而能觀四諦世第一法。言五根者。以最深勝近生真解顯是根義。別本亦云陰。次得苦忍即是真解。緣一諦者得於平等真空一諦。師子吼中則以四方用譬四果。今譬四諦者各有所據。而婆沙雲。東方是苦乃至北方為道。次迦葉白佛下。第二論義即初果義。三番問答。初番中先問有四。一問斷惑。二問觀方。三問名義。四問譬喻。見思共有九十八使。見諦有八十八。思惟有十。八十八先盡。但有十使故言輕也。有經言須陀洹夢八十八頭蛇死。即表此意。如四十里水者。如池喻經(云云)。佛答四問為四。先答斷惑之問為二。初正答。次明所為。初又二。先倡兩章門。次釋。初又二。一重章門。二攝一切煩惱章門。譬如下。次釋兩章門。先釋攝章有譬有合。此三煩惱能攝一切。如王行多從世人但言王來王去。三是惑本遍攝諸惑。何因緣下。次釋初重章門。凡有五句。一常所起故。二微難識故。三難斷除故。四為惑困故。五是三對治諸怨敵故。初言常所起者。恆存有我即是我見。皆信邪神即戒取。猶豫未了即疑心。次難識者。我見似正見。戒取似正戒。疑心似正解。三四可見。五是三對治。怨者我見乖見慧。戒取乖正戒。疑心乖正定。有諸眾生下。第二明所為即是為引物故略言此三。若言斷無量煩惱者。眾生或當生於退意故不說多。次答觀方又二。先牒問。次善男子下正答。答中言五根者。即信首五根。言訶內外煩惱者。以三毒為內。疑及諸見為外。次答第三名義又二。初正答。次重顯。初正答中二。先牒問。次正答。中正答二。先釋修無漏名。次二種下釋逆流名。流有二種。一生死流。須陀洹人即逆此流。眾生順之。二者道流。須陀洹人順入此流。小般若雲。名為入流而無所入。次論義重顯。初問通義。若逆流者後三果人亦皆逆流。盡名須陀洹不。佛答又二。初正答次明根別。初正答中二。先明下名通上。次明上名通下。下名通上又二。初明修無漏名通。次明逆流名通。所以下名通上者。以初得故名須陀洹。後得者名斯陀含(云云)。須陀洹者亦名菩薩下。是第二上名通下又為二。初明菩薩名通下。次明佛名通下。佛只是覺能見理故。今須陀洹覺知諸法斷惑見理。豈不名佛。是須陀洹下。第二明根別又二。先倡兩根。次別釋。別中釋二。先釋鈍根。極鈍七反生死乍減無出。鈍中又有六五四三二也。次釋利根。即生至第四果。次答第四譬喻又二。先牒問。次釋於中二。標釋。釋中堅持者。如魔說五諦長者不信。是為堅持。迦葉白佛下。第二番先問次答。先問中有兩定兩結難。初兩定如文。若先得道下結兩難先結初難。若初得道則名須陀洹者。得苦忍真解亦應名須陀洹。不應名向(云云)。次結次難。舉外道昔斷煩惱得上定伏下結。後迴心時齊所伏而斷即成那含。既是初果應名須陀洹。佛答有二。此答初難。本以初果名須陀洹。苦忍之時未得初果。由是向故是故非也。如汝所問下。答後問又二。初牒問。後正答可見。迦葉言得阿那含下。第三番先問次答。問雲那含亦具八智十六行。佛答又二。初明行異。次明境異。此先明行異。所言十六行即觀十六諦。言有漏者即似解。有共不共者三解。一毘曇師雲。前十五心共觀。十六不共。一時併觀苦。觀苦時只得觀苦。不通餘諦。乃至道。亦爾故言共。若得十六心一時獨觀十六諦者。故言不共。第二愛師言。有漏十六與凡夫共。無漏十六不與凡共。此解不然經本雲。有漏有共有不共。何以無漏釋之。第三河西雲。以七方便中前三方便亦觀十六。是則名共。後四方便則是不共。若初果次第行則備作七方便觀。捨共得不共。若超越人但作後四方便仍證三果。故言不爾。無漏十六行亦有二種一向二得者。論家解雲。初果前未有果故言捨向得果。那含前已有二果。超越者。雖不取證皆從中過故雲不爾。若依數義。超越之人懸得那含。亦不從前二果而過。則從方便道入十六心。十五心是那含向。十六心證那含果。亦是捨向得果。解此不便。彼亦釋雲。若初果定爾那含不定。若超越者亦爾。次第者不爾。既其不定故言不爾。八智亦二者。即四諦各有比現故為八。非十智之八。若依數師。則向中但有七智。果唯一智。此亦不便。須陀洹人緣於四諦下。第二明境別。所言初果緣四諦那含緣一諦者。初果入道之初。方便之時具游十六行觀。故備緣四諦。那含在思惟道。擇法覺支隨得一諦。為緣故言一諦。遍觀己行者合第五譬。即是斯陀含果。若攝諸賢聖者即攝得那含向。復攝得斯陀含向並自地果。攝此三事何故攝阿那含向。那含本取觀已即住。汝在向時猶行非住。所以攝得。已上向屬下果攝故。若得那含便名行已復住。例如羅漢內屬那含果攝。若依此例。斯陀含向應屬初果攝。而不然者。以初果但明正位不說進行。又見思道異故不相攝。今斯陀含果位則有一果兩向。文雲為斷四惑三毒及慢者。乃應具言十使。以思惟道中五見及疑皆攝入慢。所以不述。文有二。先正合。次舉譬帖。行已復住下。合第六譬阿那含人又四。第一章門。第二解釋。第三簡中滅。第四釋復住。此初章門中又四。一列二人。二列五人。三列六人。四列七人。此初先列二人。即經生不經生。經生者即上行人。問依莊嚴即有十一那含。於九人中即更明信解與見得人。足成十一。開善師但雲有九。又彈莊嚴雲。此簡利鈍非是二人。今只問此文於九。何故但出其七。不言身證及轉世人。答有三義。一者不言轉世與身證者。以轉世人竟不出觀故不說。身證人乃入滅盡定。大乘不說此定故無二人。二者只是廣略不同。三者身證與轉世目足論所明。我大乘所無。行般涅槃復有二種下。第二釋章門。上雖有四今但釋兩。先釋二人。次釋五人。六七兩章門並略不釋。此初釋二人。於二人中第一現滅人。雖在章門前章已釋。又現在身得那含已。亦更進修即得羅漢竟不滅此身。於現身上即得兩果。極是利根。易解故不釋。但釋上行之人。又二。初明生數。次辨行別。此即初文。言行般即上流。貪著色無色人也。或受二身者初禪死生二禪。四身者遍四禪受生。二身為利四身為鈍。利鈍亦不正關生數。今約多少明之。利根那含初禪死生二禪。即得羅漢果。鈍人本從初禪生二禪不得羅漢。復更生三禪不得。已復生四禪。爾時始名得羅漢果。今約四禪故作此說。復有二種下。第二明行別。並言二種即是四句約進定兩行有無。從欲色界眾生有二業下。釋第二五人章門即為五。此先釋中陰滅人。何者是耶。即已離欲未及色界。於中即得阿羅漢果。又三。初明用業。二釋中陰名。三明入滅。此初明用業中言二業者。業即散業。受生即上界定業。又捨欲界身下。第二釋中陰名。在兩生中間。故私謂。是於色界中陰而入涅槃。既不受正生故言利根。是中涅槃下。第三明入滅之心。言四種心者二解。一雲前兩是那含果空有二心。後兩即羅漢果空有二心。一非學非無學者。即那含緣世諦心。二者學即那含緣真諦心。三無學即羅漢緣真諦心。四非學非無學即羅漢緣世諦心。以那含得滅即是羅漢果。就兩故明之。二解雲。此四句同就那含果上明之。一非學非無學即被導心。二學即緣真心。三無學即修舊心。四非學無學即失念心。有師雲。此解不可。其見文雲阿那含四心。應言那含自有此四心。前解當理。初二心是那含。後兩心是羅漢。問既其二果共四心者。何得雲那含四心。解雲。今雲那含四心者。此是帶本為語。此中是釋中滅人。只滅已是羅漢。又言。一是二非還應兩解。若前解者。則言羅漢兩心是涅槃。那含兩心非涅槃。羅漢得無餘極果所以是涅槃。那含未得無餘。非極果故非涅槃。若後解則世諦兩心是。真諦兩心非。更須釋之。次釋第二受身涅槃又二。初正釋。次論義。此初正釋。即生滅之人生初禪滅。次論義。先問次答。可見。次釋第三行滅。常修行者即是鈍根。言三昧者。慧心靜故作三昧名。次釋第四不行滅。不待自勤然後得滅故是利也。次釋第五上流人又二。初單就色界。次遍就上二界。此即初文。所言得第四禪已退生初禪者。解雲。實無聖人得上界定。生上界已退生下者。有此言者。以曾懸修得上定已而退故生下。非身在上界而退。又言以道流故上生者即是方便非實煩惱受生。是四禪下中。第二遍上二界。從此分流生於兩界。樂論義者即生尼吒。樂三昧者生不用處。問自有人。從於初禪即生尼吒即得入滅。復有人。生不用處方得入滅。有人。未至阿尼吒即滅。未至不用處即滅。此屬何人。答雲。此屬見得信解兩人。不名上流。凡四義相對。初據樂定樂慧。二明修五差不修五差。三明樂寂靜樂論義。四修熏禪不修熏禪。此之四義還成兩意。第三成第一樂智慧樂三昧。第四還成。前有五差無差之異。前三如文。於第四中所言熏者二解。一數師雲兩無漏心挾熏一有漏心。二者論師雲。以慈悲心而熏此定。所以不釋後兩章門者。前六人本加現滅人。上章門已解現滅人竟。故今不釋。前七人本加上行人。至無色處滅。上已兼釋第五人竟。故不須解。迦葉白下。第三論義料簡中滅。先問次答。問中有二。初問中滅既是利根。何不現滅即得羅漢。二問何故欲界有中色界則無。佛答為二。此答初問。以三義故故不現滅。一羸劣。二乏眾緣。三喜作世俗忽務等事。餘皆可見。初。如文。二乏眾緣事出婆沙。彼雲。天須菩提非今解空須菩提。如汝所問下。答第二問又二。初明緣別。次明根別。初緣別中又二。初明欲界多在緣。二明性勇健故色界中為無外諸苦所以不得。欲界既有外諸煩惱。以厭此故即修道品。名修為勇若依數解。上界全無初入道者。論師亦有同前雲無。或雲上界亦有初入。故普曜經雲。八萬諸天得法眼淨。是則上界亦證初果。而有此文者。以信法行人初在方便。可得出觀上生。故言得果。非元發始從凡至聖。次明根性勇健。次有三種下。明根不同如文。喻以□魚下。第四釋行已復住。到彼岸者合第七人。又有四人。一羅漢。二支佛。三菩薩。四佛。前三皆分到。佛究竟到。如恆河中下。第三結譬又三。初正結譬。次明得失。三辨同異還成前意。初正結中又三。一通結七人。二更問答論義。三偏結到彼岸人。初文又兩。初結七人。即見佛性人。次結七法。法即佛性。此初明七人悉皆不離佛性之水。有譬有合。是七眾生下。第二明七法即佛性。一善。二不善。三方便。四解脫。五次第。六因。七果。前後可見。中間三者即婆沙三道。方便是似解。解脫是解脫道。次第是無閡道。故論文念處品雲。如次無閡必生解脫。然此七法為佛性者。即有二意。一次第合上七人。二總合。次第合者。若善法即合第二人凡夫眾生有少善根。不善者即合第一常沒人。極重闡提無善可論。故言不善。方便道者。即是第三得住人。具四念處暖法二方便也。若解脫道即合第四觀方之人。從頂法去至十六心是真解脫人。故名解脫道。次第道者即合第五觀已行。從見諦道次入思惟得斯陀含。故雲次第因者即是行已復住。未得羅漢始是那含故雲因也。果者即是第七到彼岸人。羅漢中乘菩薩佛四人。二總合七人者。於前善惡兩人故是河中常沒及出已沒。若因者即從得住至阿那含並皆是因。果者即羅漢等四人盡皆是果前方便道者儘是因位。迦葉菩薩言下。第二論義為二番問答。初問有二。前問涅槃無因那得名果。次問雲何涅槃復名沙門果。佛答為二。先答初問。次答後問。此先答初問又二。先明七果。涅槃是遠離果。次明二因。涅槃有了因。汎論亦得義說不生名為生因。其實是了。文雲三解脫門能為煩惱作不生生因者。令煩惱不生而善法得生。即是義說三解脫了因而為生因。而復能為涅槃作了因。此即正義。如汝所問下。答其後問具於三義。一斷乏。二樂靜。三上人。迦葉言下。第二番問答。初問者更論前意。佛答雲翻那即道。沙門名乏。斷餘乏。餘道名八正道。即兩非意。阿羅漢人下。第三偏結到彼岸四人又二。前結羅漢支佛。次結菩薩佛。初文者。問支佛是果屬到彼岸。其向屬何所攝答前既雲那含向。屬第五觀已即行。本取住為第六。向中猶行那不屬第五行人。亦是本果為第七人。向猶是因。所以屬第六行已復住。問本用得果為第七人。菩薩未得果。雲何是第七人。答經中解雲。何故為菩薩以行六波羅蜜。波羅蜜者翻度彼岸。又十地是十波羅蜜。雲何非度彼岸人。今謂此答未遣難。別有意也(云云)。是七眾生不修身下。第二明得失又三。初更結中道不定。次正明得失。三總結大宗。初文又四。此第一明沒人。言七人皆不能修身戒心慧者。四種果人正是能修。雲何不能。解雲。初皆不修。後時佛菩薩修故得到彼岸。闡提不能修。即不到彼岸。佛性亦有亦無。得此亦有亦無。即是兩破(云云)。今謂不應作此解。七人初皆未修。未修之時非是第七人。修已方名第七人。經文現雲七人皆不能修。雲何言初初非第七人。今明此是以別破通。故七人皆不能修身戒心慧。此中以通涅槃為河。明文在此不須致惑。是七人中下。第二明出人。若有說言下。第三明偏執不可。是七種人下。第四正明中道不定。或一人具七則始終為語。初雖作惡後漸修行。成第二三及以第七。或七人各一則當分為言。若人心口下。第二正明得失又二。初單明失。次雙明得失。初又二。先就三法明失。次結於失。初為三。初就闡提。次就聖道。三就佛性。定皆不可。是故我於契經下。第二結失義又四。初倡二人能謗。若信心下。第二倡信慧互無。不信之人下。第三結皆是謗。是故我說下。第四結互無。若有說言下。第二雙明得失又二。先就闡提成佛不成佛。次就眾生有佛性無佛性。各有三句。初三者前兩是謗。後一不謗。何故爾各據一邊取有取無。故兩句成謗。若以從容中道之解。故一句不謗。有人云。闡提不捨噁心即得成佛。是謗義。復言闡提只即此身不得成佛。於異身中乃得成佛。復是謗義。有人云。闡提改惡修善。善心相續不斷。即非謗義。佛性義亦爾。有人云。眾生有佛性。身中已有相好常樂具足。斷惑即得者。亦是謗義。若言眾生全無佛性亦名為謗。今時有說。當果佛性則墮此中。後之三句。初二是謗後一不謗如文。夫佛性者不名下。第三總結大宗又四。一明佛性之理。未得菩提下。二明約法因中說果。三引證明如來或因中說果果中說因。是名如來下。四結隨自意語。迦葉菩薩言下。第三明異同又三。初明佛性同虛空。次明異虛空。三破外道執虛空佛性。言同異者。肇雲。為好同者說同。雖同而異。為好異者說異。雖異而同。前明佛性有同虛空不同虛空。此乃法王正典有同不同破外道。虛空者此乃破世性眼所見之虛空。初明同義。先問次答。答中有三。先明佛性同虛空非三世攝。次明同虛空非內非外。三明同虛空無罣閡。初文廣明三世相待。是無故不得有三世。三世既無。虛空即不為三世所攝。文雲虛空無故非三世攝。其相如何。空只是無無即是常。佛性是有而復是常。故三世所不攝。虛空是無而常。亦非世攝。問若爾即應佛性是有不為世攝。何因雲常非三世耶。解雲。佛性不全有故不雲有。又虛空無故非內外下。第二佛性同空非內非外。如世間中下。第三佛性同虛空無罣閡。不復細開。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三十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67 大般涅槃經疏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三十一   隋章安頂法師撰   唐天台沙門湛然再治   迦葉品之四   迦葉白下。第二明異虛空義。又兩番問答。此初番問者。正言佛性涅槃虛空等並非三世。虛空非三世而名為無。涅槃非三世而名為常。同無三世何不同有。佛答為三。一章門。二解釋。三結酬。先唱章門如文。雲何名下次釋三門皆有所以。涅槃等三為利益故相待而說。空無利益故無相待。但得是無不名為常。私謂言利益者。只為將護末代權機者。不宜聞於生死是涅槃。二乘是如來。瓦礫是佛性。忽有機緣不可不說。但依下答其言有歸。法華已說豈可固違。故經雲世間相常住。世間之言豈過五陰國土等耶。況陰界入色大小兩乘不唯正報。一切世間下第三結酬。以虛空無待故所以名無。涅槃有待故名為常。問涅槃對非涅槃。虛空亦對非虛空。何故非待。解雲。欲互顯故。涅槃本絕而名為待。虛空本待而名為絕。涅槃相待故得是有明是妙有。虛空絕待故得是無明是妙無。此即不例。後番迦葉因佛上答即設並雲。如來向雲涅槃有對是故名有。虛空無對即是無者。四大無對亦應是無。四大無對而是有者。虛空無對亦應是有。此文不易。故一切世間無非四大對。猶名四大有者。一切世間凡所有物。皆是四大即皆是有。無非四大對於四大。雖復作並佛竟不答。但牒虛空以對涅槃。問何故不答亦有深意。迦葉本雲。四大無對是故名有。虛空亦應無對是有。今明四大雖無外計非四大來對於四大。而四大中自有相對。如地水等各自相對。而虛空中更無有物自相對者。所以是無。此並虛出故佛不答。佛答有三。初牒問非之。何以故下二釋。明涅槃有十五句所以有。虛空無十五句故所以無。若有離於下。第三正答有五句。先明虛空若有應同四大有三世攝。如世人說下。第二明虛空若有應同心數。自有三句。虛空若同下。第三明若有待者是三世攝。若三世攝下。第四明應是四陰但同四陰。除色一事餘名四陰。四陰非見虛空亦然。陰三世攝空亦然耶。是故離四陰下。第五結非有。此意正明法。若是有可論相待。空既是無無何所待。復次諸外道言下。第三破外道計空又二。初正破執。次結同異。就正破又二。先別破八執。次總舉五大例破。初別破八執。一破空是光明。二破空是住處。三破空是次第。四破空在三處。五破空是可作。六破空在無閡處。七雙破兩執。八重破空是住處。初破空是光明者。數家亦謂二十一色空屬明色。於中又二。先牒執。次破之。文雲亦可說言虛空是常者。具足應雲亦不可說是常。文中略故而無不字。虛空雖無不可說常。終是無常。但此外道不解空義雲空是色。乃是空中容於光色。何得乃言空是色耶。言亦可者應言不可。語略故爾。復有人言下。第二破空是住處。亦先牒次破三結。光宅雲。既言真諦有重數。亦言虛空有處所。如東西二室一滿一空。當知有處。亦同此破。復有說言下。第三破空是次第。言次第者。如簫管中及門向內。數人云。窗內見於外間之空。先於第一窗櫺中見。復於第二第三中見。此是次第。亦先牒次破。若復說言下。第四破空在於三處。即有三計。亦二。先牒。次破彼計。一雲空還在空處有中無空。二雲空在有處無處無空。三雲在有無處如濕爛物當爛。未爛即名有空。破執如文。如說虛空可作下。第五破空是作法。亦先牒執。次破之。今時數論等各計。穿地斫樹等悉皆得空。並是作空世間人說下。第六破無閡處。先牒執。次破彼執。於中二。初具不具下先兩句定。次若具下難。只問無閡處為空者。此空為具足容十方空為。不具足容十方空耶。若具十方虛空者。當知十方無有虛空。若不併著者亦是此有彼無。若有人說下。第七雙破兩執。一執空與有並。二執虛空在於物中。先牒兩執。二俱不然下。正破先總倡不然。次何以故下。雙破兩執又二。前破空與有並。次破器中。初文又二。先作三章門。次次第解釋。三章門者。一異業合如飛鳥集樹。唯鳥來棲樹樹不來棲鳥。亦如物來合空空不來合物。二二業共合如兩羊相觸。空亦合物物亦合空。三已合共合如二雙指合者。物用與物已合。物只是體用是物家。動用此二事體用已合。空用與空已合。空即是空體用即是空。所容受用。此體用已合復更以物合空。如兩指先已合後更兩兩共合。若言異業下。次釋上三章。先釋第一文自有三。一無常難。二常難。三亦常無常難。今初先作無常難中。言一是物業即是動業。二虛空業即是空業。言空業合物空則無常。物既無常而空與其合。豈不無常。若物來合空物則不遍者。此既合彼應隨空亦遍。復應物隨空是常。百論中或心神等覺以覺等神破(云云)。然今在言小異而其還於此執。正言物既不遍雲何合空。言則是無常者。空亦無常耶。若言虛空是常下。第二作常難又二。先牒執非之。次正難。難意並之令併無常。若言虛空亦常無常下。第三作常無常難。彼意或言。合物之空自是無常。不合物空恆自是常。雲亦常無常者。今直難雲無有是處。謂法相中無有一法半常半無常者。若共業合下。釋第二章門又二。此初牒執非之。何以故下正破。言若空與業合業亦應遍者。謂空體與用合用亦應遍。若空用遍則應遍與物合不得更有離物之空。不應說有合與不合。若言已合共合下。釋第三章門又二。此先牒章門非之。何以故下正破。其中有法譬合言先無後有者。謂空之與物先時不合後時方合。則是本無今有。應是無常。然此唯破後合不破前合。所以然者。前空體與空業用。物體與物業用。不有則已有則俱時。豈可得言先時無合後時方合。而淺識者謂空是體有。若來時方有空用。物亦如是體移動時方有動用。只此前合亦是本無今有。破則應雲無常。只此先無今有。破者即具破於前後二合。正破後雙合。旁破前單合。若言虛空在物下。破其後執明空在物中又三。初牒執非之。次正難。後結句。此初牒執非之。何以故下正難又二。初作理責。次作並難。初又為三。此初正責。若言有器空在器中者。本無器時空在何處。若有住處下。第二難應有多空。未有器時已有一空。後有器時復有一空。寧非多空。如其多者下。第三結過。凡結三過。一不得言常。謂先是無器之空今是有器之空。寧得是常。二者不得言一。可解。三者不得言遍。有器時空非無器時空。空寧得遍。若使虛空離空有住下。第二並難。若謂無器時空離有器時空而有住處者。物亦離空而有住處。是故當知下。第三結句可見。若有說言指住下。第八重破空是住處。亦先牒次破。所言指住處者。若言即指一切住處為虛空住處。既有四方。方若異者空應四方隨空住處。有法若從因緣下。第二總結舉五大住例破可尋。虛空無故非是過去下。破外道執中次結同異。所言同者。涅槃虛空同無三世。所言異者涅槃是常虛空是無。又三。初明空非三世。次舉兔角亦非。是故我說下。三結同異。善男子我終不與下。明用中第三習解。除惑之用亦言無爭之用。何以除惑。已得中道觀故能去之。若無此觀何由能斷。大分為二。先明如來習解已滿故不與世爭。二明諸菩薩等觀解除惑。前文又三。一觀解。二論義。三結成不爭之用。此即初文。世間智人體中道理雙說有無。佛亦如是不違彼說。復是由佛得中道故故與物和。所以不爭。豈非中道觀解之用。世間愚人所述乖理不當法相。言有言無違於佛旨如與佛爭。況世間人。迦葉菩薩言下。第二論義有四番問答。此初番先問次答。答中有三。初唱十法。次列十法。三結不爭。倡結二文之中皆有沾字。須作點音。次第二番問答論世智所說有無。問可見。答中定於法體又二。先明有。次明無。次第三番問中二。先正作相違之問。次結佛有顛倒。答中明不相違各有所據。眾生之色從煩惱生故色是無。佛色不然故得是有。次第四問答明色常無常相。問含二意。一問雲何色陰從煩惱生而是無常。二問雲何色不從煩惱生而得是常。答中具明二義。今問中略故但舉色從煩惱生是無常一邊。佛答有三。一明觀與不觀為常無常之本。二正明常無常果。三結所屬之人。初文又二。初總明觀與不觀。次單明觀者。亦可雲先略後廣。廣中唯明一義。前文又四。此即一明生三漏是所觀境。智者應當下二出能觀人。如人將盲下三出不能觀者。有四種人下。第四雙舉二人。前二如文。第三文中不觀之人。人譬三漏。盲譬眾生。棘譬惡道。欲明三漏牽諸眾生令墮三惡。縱出惡道法身破壞。法身破壞故三身盡壞。四雙結兩人中有四句。前二即是觀不觀者。後二即是任業之人。若人能觀下。第二單出能觀人又二。先單出人。次廣明其人又二。初總後別。總中又二。此初正明觀漏。有六句。復作是念下。二明其自能勤修。亦有五句。是故我於下。第二別明觀漏亦二。初正明觀漏。次明能自勤修。前文有三。此初先觀因有法譬合。有智之人下。次觀果報。觀果報已下。三觀於輕重。智者若知下。二明自能勤修。亦有法譬合。有人能知煩惱下。二正明常無常果又二。先明不從煩惱生則得常果。次明從煩惱生得無常果。知煩惱煩惱因下。三結所屬人又二。先結得常果者即是如來。次明得無常果者是凡夫。世間智者下。第三還結成不爭之用。迦葉白佛下。第二明菩薩除惑。即是諸菩薩等習此觀解離諸結漏。若無中道力用雲何能令惑使俱盡。又四。一觀漏體。二觀漏因。三觀漏果。四結觀智。初觀漏體有三番問答。此初文先問三漏之體。佛答中三漏為三。初明欲漏又三。一出體。二引證。三結名初出體。內惡覺觀即內心。因於外緣即是外境。是故我昔下第二引證。此偈出出耀經。佛將阿難共行。見一女人將兒汲水。見一男子遂生染心瞻目不已。因繫兒頸內兒井中。乃說偈自責雲。欲欲我知汝根本。意以思想生。我不思想汝。則汝不得生。說者或小不同。但明三漏兩處不同。前德王品以欲界一切煩惱除無明是欲漏。上二界煩惱除無明是有漏。總三界無明是無明漏。今文所明以欲界中愛為欲漏。上二界愛為有漏。無明與我見合為無明漏。是故一切下。第三結名。次明有漏中亦三。初出漏體。次簡異欲漏。三結名。次明無明漏中又二。初出體。次明能生諸漏。此初一行餘出體。從無明即一切下。第二明能生諸漏。文有三。倡釋結。迦葉言如來下。第二番問答。先問何以異說。如是二法下佛答有三。初倡兩章門。一互因果。二互增長。不善思惟下。第二釋章門。先釋互為因果。其能生長下釋增長。如子生牙下第三譬結。迦葉白佛下。第三番問答。問意言佛前說第三漏雲是無明。今復雲何從無明生。佛言如我所說下。佛答又三。先倡有兩無明。若說無明下。第二釋兩無明又二。先明無明漏是內無明。次解從生是外漏內心不了。是一無明而外復生煩惱是外無明。若說無明漏下。第三結兩果。言無明漏名無始終者。謂得無始無終果。十二因緣無明最初。而能生於行識等果。如是因緣三世輪轉名無始終。若得中觀能焦因緣成有始終。翻彼生死歸涅槃終。從無明生陰入等者。謂從無明生於諸漏亦招陰果。迦葉白佛下。第二觀漏因有兩番問答。此即初問。智者當觀下。佛答有四。此初明外因。何緣轉下作中下。第二明內因。菩薩作是觀時下。第三明為觀得道。是故我於下。第四引證。迦葉言眾生一身下。次番問答。初問。次如一器中下佛答。先譬次合。初譬中言如一器者譬一神明。有種種子者譬成就諸惑。得雨各生者。謂得取相各自相生。若取好相生貪。取惡相生瞋。次合譬雲。愛因緣故生煩惱者。還復取相名之為愛。或復說愛未必明取相。迦葉言下。第三觀漏果亦兩問答。此初問答中又二。先明報果。次明習果。就報果中有三種苦及三無常者二解。一雲。三苦即苦苦行苦壞苦。三無常者一生滅二流動三大期。二雲。此謂三界為三苦。三無常者即是三界皆無常也。迦葉言佛有無漏下。第二番簡無漏果報。問中有二。初略次廣初略問又三。一倡有無漏果。二明智者斷果。三問斷無漏果不。諸得道人下。第二廣問亦三。此初倡有無漏之果。如其智者下。第二明雲何言斷。如其斷者下。第三問雲何言有。問意雲。有有漏果復有無漏果。聖人若當斷無漏果者。雲何能得聖人果報。然佛答有二意。一雲當體為言。即無漏無有果報。今言有者是因中說果。佛答有三。初舉因果互說。次明無漏無果。三明無煩惱果。前文三句。初倡如來有兩種說。如世間人下。第二明世人之說。我亦如是下。第三出如來之說。言身從心至梵天邊者。是因中說果。謂色界為身初禪之定為心。定是意業所以名心。所以常謂色界為心。生身是為定心。心實非身。但能得身故名為身。即是因中說果果中說因。可見。一切聖人下。第二明無漏無果。果謂三界中但以漏業得報。故雲無無漏果。下句復雲無漏果者。此是因中說果。因此無漏能得佛果。因實非果。能得果故名因為果。有智之人下。第三明無煩惱果又二。初明斷惑。次智者下明修道。聖道者下第四結觀智。   迦葉品之五   起卷是第三單明生善兩番問答。初為三。一緣起。二正問。三結問。緣起中法譬合(云云)。若從是義下二正問。用煩惱為眾生眾生復是煩惱。煩惱為眾生即是因苦而無善。眾生復是煩惱即是果苦不善。若爾俱不善雲何而得生於善法。何得復有妙藥王耶。若言下三結問。佛答為三。初歎問。次合前譬。三結能修之人即佛性力。初歎如文。雪山下次合前譬。然前妙藥譬於佛性。今雲藥王即淨梵行。在言少異。若有眾生下三結如文迦葉白佛下第二問答。正出所生之行此更問前意。何等眾生有清淨梵行。佛答為二。初總答所問。次別答。初總中先譬次合。佛答意者。眾生亦不盡具有此梵行。如世果子其已是果。但此果不必併生於子。鳥食火燒水爛則不能生。不被三事即能生子。眾生亦爾。不能修者是煩惱果。而於果上復生惑因。若修善者即但有惑果無有惑因。即此眾生身中有清淨梵行。眾生觀受下第二別答明修觀解。文為五。一觀受。二觀想。三觀欲。四觀業。五觀十二因緣。此之五觀但成兩科。前四觀五陰。後一觀因緣。觀五陰中何故不觀識色兩陰。識初起時未別苦樂。論人云。識得實法想得假名。未能分別是故不觀。色陰粗淺故亦不觀。三陰猛盛所以觀之。於三陰中受想不開。行陰開二。謂欲業是。所以然者行陰過重是故開之。觀中一一例皆有四。一觀受體。二觀受因。三觀受果。四明修道。初觀受體。夫受心者只是果報。言近因者以受是五果之末。從於此處復起三因生諸煩惱名觸因緣。言因緣者觸名不定無別自體。亦可說識為觸。亦可說想為觸。此是次第因緣。言無明觸即是煩惱前心。言明觸者即是無漏前心。言非明無明觸者即是有漏諸善前心。復當更觀下第二觀受因。前討受因無所從生。後明從和合生。次觀果報下即第三觀果。若人能作如是下第四修道。文雲觸有三種。一無明觸者。若行心作惡即識想受三名無明觸。行心起善即前三心名為明觸。行在無記非善非惡。即前三心名非明無明觸。又一解如次。文雲明觸即入聖道。餘之二觸增長諸惡。復次善男子下。第二觀想例前為四。此言想者非謂想陰。以行心中別有想倒。又思惟中名想倒心倒。見諦之中名為見倒。今乃總論不得名見通名為想。又雲無色界為一切想者。無色界中乃有不用處非謂一切。但前二是一切故以為名觀想體中又二。先正觀體。次問答(云云)。初問中雲滅受想名解脫者。數人云。得解脫者不止滅。此二心滅一切心乃得解脫。今偏言二心者過患多故受心修禪想修無色。受心味禪想計無色以為涅槃。論家不爾。緣世諦名想受。緣真諦名慧心。世諦想心可滅得脫。真諦慧心不可滅。與數大同。故迦葉難雲。滅一切法名為解脫。豈滅兩心得解脫耶。佛答須滅一切方得解脫。佛或時總說即攝一切。或時別說。今說受想二滅即得解脫。此則總論已說一切。文中初雲。因眾生說聞者解法者。即是因於眾生說善惡等法聞即得解。又雲。因法說眾生眾生得解者。先說善法須近。惡法須捨。眾生聞此即能得解。此兩意正酬前問。次觀想因亦二。先正觀因。次兩番問答。三觀果四修道悉如文。復次智者觀欲下。第三觀欲即是煩惱門。亦例有四。此初觀欲。體正是內心。今但舉外塵者。能生心欲故名塵為欲。此即因中說果。倒想因緣便生於受下。第二觀欲因。次觀下三觀果報。是故下四修道。復次智者下。第四觀業亦為四。先觀體。文雲。受想觸欲是煩惱者。數論二解。一雲。受想觸欲心王起時數即隨起。此中雲受想者。即是十通。心數中四數。受即痛數。既屬通心俱通善惡。心數起善即名為善。心數起惡即名煩惱。今據起惡言之。論雲無王數異。此中雲受想四者。即是四心但無色陰。觸即是識。欲即行陰。若行起善即名為善。若行起惡即名煩惱。此中正明作惡義也。又言能作生業不作受業者二釋。一雲。由此煩惱因緣不絕故雲生業。而不能分別五蓋果報諸受差別。故不作受。二雲。由此煩惱潤業得生。故言能作生業。而不能招。捨受二捨中容捨心。既是煩惱雲何能潤生。於受樂受正是樂心。復不能潤。此並論潤業生義。與業共行則有二種者。欲出業體比論業時。猶有於惑故言與業共行。而業法不同故具為生受二業。又雲身口二業亦名為業亦名果者。其能造作即名為業。復暢口意即名為果。意但是業無自暢義故不名果。又雲正業是意。以意正是業體故也。期業為身口業者。以身口自然符會。有若期契故雲期業也。第三觀果報又二。初正解四業。次兩番問答料簡。初如文。初番問如文。答中雲無漏名果不名報者。或時雲果報不異。此中判別。私謂無漏是習果。故但雲果不得雲報。次番問如文。答中雲又言十不善法有上中下。重苦入地獄。輕苦入餓鬼。不重不輕在畜生。十善有四報在四洲。閻浮年命果報最劣下業之果。而言上上者。取其修道行善邊勝。四有智之人下修道。復次智者觀業煩惱已下。第五是觀十二緣。文亦有四。謂煩惱業有苦。但今文準前受想等皆具四門。今文但雲煩惱等。私雲十二緣中體因果報三義具足。能觀之智即是修道。且依現文即是果報。以此文推煩惱得苦。業亦得苦。不應雲煩惱不能招報。十地經分十二因緣為三道。謂煩惱業苦。無明愛取是煩惱道。行有是業道。識等及老死是苦道。此中為四長出於有。即指現在五果為有。生死為苦。苦之與有此亦無定。而上文明八苦。不取識名色但取老死。故作此說。然此四句若具存其相。一從煩惱生煩惱。二從煩惱生業。三從煩惱生有。四從煩惱生苦。次更約業。一從業生業。二從業生惑。三從業生有。四從業生苦。後兩句亦爾。即應十六句。今文但九句。亦有經本說十二句者。但九句少十二句多。準理應有十一句。何者十二因緣次第相生。如因無明生行因行生識乃至因生生老死。老死不知更生何等。若爾只十一句。但出經者安十二時。意欲彰於十二因緣。今此不足只是廣略不同。夫相生者有前生後後逆生前。復有跨節相生。且作初句煩惱生煩惱。無明是本。即是煩惱而生愛取。煩惱生業即是無明生行。煩惱生有者即是無明生識等。煩惱生苦即生老死。第二句從業生業者從行生有。從業生煩惱者行生無明。從業生有者行生識等。從業生苦者即是行生老死。第三句從有生有者識生六入等。從有生煩惱者即識生無明。從有生業者識生行。從有生苦者即識生老死。第四句從苦生苦是從生生老死。從苦生煩惱者從老死生無明。從苦生業者即老死生行有。從苦生有者即識等五果。文雲。內外愛則有愛。苦者經有二文。一雲受苦。二雲愛苦。愛義稍弱義解皆通。言受者由此受故則受於苦。言愛苦者經中多言恩愛為苦。就觀因緣。今亦準前四觀不同。體中為四。一明因果相生。二觀五道皆苦。三觀三界皆苦。四觀八苦。初又二。初正辨相生。後結十二義。相生九句並相關如文。有智之人觀地下。第二觀五道苦。就五道中具有十二因緣。中煩惱等四。地獄即是苦。煩惱即是煩惱。業即是業體即是有。例餘道亦然。智者深觀三界下。第三觀三界皆苦。然三界未必皆苦。唯三塗是苦。人天至第三禪皆樂。第四禪是捨。此且一邊。若依如來初成道時。手指上下三界皆苦。智者若能下。第四觀八苦智者深觀下。第二觀苦因。文雲。苦因即愛無明者。小乘中業煩惱為苦因。大乘中即愛有無明為苦因。小乘業為苦本無明為旁。是故文雲。愛為集諦皆用煩惱為苦本。文雲。愛無明有內外者。有二義。且出愛內外者。見外色境生心想著名為外愛。自心起染名為內愛。見他人身是外愛。見自己身是內愛。無明者內心不了名內無明。不別外事即外無明。文雲。愛因緣取取因緣愛者。此如十二因緣。順則愛緣取。逆則取緣愛。此二義者還是取愛互相因待。如無明緣行行緣無明。亦因亦果。三觀果報。四智者下修道如文。迦葉白佛雲何下。品中第二歎經。分文為三。一正就教歎。二就行歎。三就佛歎。初正難教。能生中道佛性遂使闡提還生善根。是故歎教。依教而行此行希有。是故歎行。佛是教主是故歎佛。此即歎三寶也。初教中文有二番問答。初問意者雲何梵行之緣。此非正問梵行之體。佛答一切法是此乃通答。一切諸法皆能生行。此文意在涅槃滿教含一切法。後義自現。第二番問答正是歎經。問意者經能生行雲何通。言一切法。是佛答二。先歎。後答。答中意者只此涅槃是一切法。又二。先廣舉二十五譬。後善男子下結指涅槃歎此經也。第二十五中雲割習氣者。輕品同斷。今斷最輕無明以習氣為言。若三藏通教皆先斷正後斷習。正是界內正習。若依別教先斷界內正習。次斷界外正。次斷界外習。依圓教界內外正習一時同斷。今文雲。斷習者。即是歎圓教同斷之意非方便也如我先說下。第二就行為歎為二。初明道品。次明十想。此有兩義。一為行之要。二皆是大行。言行要者。菩薩應修六度四等為行之要。何得以聲聞道品十想為要。此明道品取真解之位已上。十想取方便之位。此是似解。正觀是入道宗。寧非要耶。又以大涅槃心修則非二乘法。言大行者欲攝眾善。無非大士之所行故。初明道品於中為二。初正明道品體。次明道品因緣。初體又三。一明真解為是。二明有漏則非。三還結真是。莊嚴解道品雲。三四是外凡所觀。二五是內凡能觀。八七是真聖作觀。開善雲不爾。三十七品通內外凡。三四二五並是內凡似解之觀。八七皆是真聖觀之。八正是見諦。七覺是思惟。觀師彈莊嚴雲。大品明三十七品是出世法。雲何三四是外凡。彈開善雲。此文世第一法非淨梵行。三十七品是清淨梵行。雲何外凡而能觀之。天台明道品多種。具在止觀道品文中。莊嚴據約位道品。開善據通修道品。皆是一塗(云云)。就初明是有四。第一明三十七品為梵行之宗。若離如是下。第二明離道品則不得果。以是因緣下。第三結是。何以故下。第四釋是之意。迦葉白佛有漏之法下。第二明非有四番問答。此初番問中明有漏善非。問意雲。有漏之善亦資生無漏。何故不說以為梵行。答以其體是倒故。是故不得言是。倒者不明有漏之善有常無常等倒。但既是有漏則有執心不能無得。故名為倒。迦葉白佛世第一法下。第二問答。問意欲舉世法為難故先定義宗。佛言有漏者佛答。開善雲。五方便皆帶取相實是有漏。然又是相似無漏。但未能斷漏。不攝無漏之異故言有漏。然其體實不執。故難文即雲性非倒也。世尊雖是有漏下。第三問答正難。問意雲。雖復謂為有漏而能生解體非顛倒。既其若是何故非梵行。佛答有二。此初言向無漏故不名倒者。明此觀發無漏故不名倒。而自體有執。次又言世第一法唯是一心者。正取鄰於苦忍為第一法。則唯一剎那心。今佛答意。明我說梵行本令眾生發心相續。世法即唯一心是故不取。迦葉白佛眾生五識下。第四問答。問中舉五識為問文雲。眾生五識非是顛倒者諸解不同。有說識陰未有取相。或言識心有相。但輕後三心。而今問家雲。五識非倒者。謂但一往得境。未分別三假參差之相。故說非倒。而復雲非一心者。如眼見色即心心相續若爾者不得不為梵行。佛答云然是有漏復是顛倒。故知識心已有取相。又雲體非真實非著想故倒。下文釋雲。生男女想乃至舍宅缾衣等想者。識心未得男女形心缾衣等解。此乃想心而有。此文者欲。明想時何故有執。正由前識心已著色聲故生今想著。舉果明因也。善男子三十七品下。第三結是也。善男子若有菩薩於三十七品下。第二明道品因緣即能知九義。九義即是道品之用。婆沙中明道品有九性。此則是性。若論其體各有所據。言九性者。一戒。二定。三慧。四念。五信。六精進。七喜。八猗。九捨。約道品中惟三是戒。即正語業命。八種是定。四如意為四定。五定根。六定力。七定覺。八正定。九種是慧。四念處為四。慧根慧力為六。擇法覺分為七。正見正思惟為九。四種是念。念根念力正唸唸覺分。兩種是信。信根信力。八種是精進。四正勤為四。根力為六。正精進及精進覺分為八。所餘各一。此文有五。一列名。二明體。三釋義。四約法。五料簡。此第一列名。然此九義即為三別。初四是道品之因。中三是道品之體。後二是道品之果。言前四因者。根是欲欲發心求於菩提。因是明無明。善因是明。惡因是無明。攝是收攝不令散失。增是善思惟思惟作善。所以此四是因。主是念。導是定。勝是慧。既雲念定慧寧非是體。實是解脫即少分。畢竟即涅槃果。此二豈非是果。迦葉白佛下第二明體。先問。次答。答又二。先讚問。次正答。答中雲因名明觸者。即善知識之緣。善男子善欲即是下。第三釋九義即為九文。此先釋欲為根本又。二先釋。次料簡。釋中二。先答。次譬。次料簡中有兩番問答。世尊雲何明觸下第二釋。觸最有多句。以觸無定。然則隨有觸對之義皆得說也。文雲。因正命故得淨根戒。前明正命已。是木叉。木叉雲戒。此中又未明定共道共。何以知然。下文自雲。因淨根戒得樂寂靜始是得定能善思惟。始是得慧既未明定慧。雲何已有道定戒耶。而今得木叉竟。在道定前而說淨根戒者。有二釋。初雲。前明正命是木叉戒正是堅持不犯。此復明淨根者。更明此戒漸細乃能攝護五根不令起過。故謂淨根。二雲。不言淨於五根。但菩薩自有信等諸根。戒有能生之義。即戒為根。此戒既淨能生定慧等法。故謂淨根戒。十住論。優婆塞戒經。並有淨根之說。受名攝取下第三釋攝受。前明觀受。受是生煩惱之始攝取煩惱。今明受生道品。故還謂受為攝取。因善思惟下第四釋增。謂因思惟故心解增進故名為增。其中先倡。次釋。若觀能破下第五釋念。有法譬合也。既入定已下第六釋導。謂定能導生於智故有導名。是三十七品下第七釋勝。有法譬合。意言慧能正斷故名為勝。雖因修習下第八釋實。先舉定伏非實。次正明智斷是實。是三十七品下第九釋畢竟。其中二。先明四沙門果猶非畢竟。後正明得大涅槃乃為究竟。而文言除斷三十七品所行之事。謂得果之日因中有為諸慧悉捨。復次善愛念。心下。第四明約法又三。一約法。二約人。三就譬。此初就法明。其中九法為三意。前四是因。中三是體。後二是果。復次欲者即發心下第二就人。此中九法為二。前四就因。後五就果。然因中通內凡。果地通學與無學。復次欲名為識下第三就譬。此又三解。一開善雲。此舉十二因緣是九法之境。道品緣此境也。二者今之所用此是就譬明此。九法次第如十二緣相生。此九法亦爾。次第相生。然此十二因緣有三事難解。一不具足。二識支重出。三不次第。所以不具者正為存略。而略行不略無明者。以無明是因緣根本。所以識支重出者。一正是識支。二謂觸為識。所以不次第者。正欲明因緣輪轉無窮不定次第。迦葉菩薩言根本因增下。第五料簡。先問次答。答有五復次。初復次雲根者初發可解。因者即是相似。是即初後兩心相續不斷。增者滅相似得相似者即滅前相似心。更復得後相似之心。而但簡三法。其中有三道之說。見道即見諦道修道即思惟道。唯除羅漢果。無學即羅漢。迦葉菩薩言如佛所說下。第二就十想明行。先問次答。答中有三。初總標。次解釋。三總結。此初總標十想次列。然論其體實是慧也。以想名說之。初作觀時未能明瞭想像其事。後觀成時從方便立名亦名為想。若論其位則通淺深。以其初習亦名十想。大品中亦有十想。釋論雲。初習名九想。成就名十想。名數大略與此是同。但有兩異。一者大品賸有不淨想斷想。二者大品無有多過罪想及無愛想。其中離惡想即離解脫想。盡想即滅想但此十想為二。前六明觀行。後四明出離。就前六為二。初三是正觀。謂苦無常無我。後之三想相成而已。古來二解。一雲。別相主對以死想成無常。不可樂想成苦。厭離食想成無我。言食厭成無我者。然世間人於食生貪者。只由計我欲美其色故。佛知無我即不貪求精好飲食。故知厭食成無我想。不可樂成苦想者。所以瑞應經雲。三界皆苦何可樂者。死想成無常者此最易見。以死故無常。言通相成者。只由食厭不可樂死故無我。亦只由食厭不可樂死故苦。由食厭不可樂死故無常。後四想者多過罪想通厭世間。離解脫想與滅想為異者三解。一雲。斷因盡為離。斷果盡為滅。二雲。分知為離。全盡為滅。三雲。伏惑為離。斷除為滅。無愛想者。既離滅之後故心無愛著。文雲稱比丘義可知。故下雲稱可沙門之相。迦葉言雲何名為下。第二解釋又三。初別解六想。次總歎六想。三略標。四想。此初先別解六想。無常為初。先問。次答。答中六想自為六文初無常中二。先標。次釋。釋中二。先粗次細。言二苦因者二解。一雲。因內生內苦。因外生外苦。二雲。出在文中。飢渴為內寒熱為外。言行六處者即是六塵。次修苦想下。第二解苦想。雲深觀此。身即無常器者。身中三苦八苦。皆在身內故言苦器。文又雲。無常故苦者。數人云。無常力切故苦。若無常所偪則不苦。論師雲不爾。苦必無常。無常未必有苦。如一切草木亦無常而不苦。有情之類有苦必無常。三聚為色。與無記並皆無常而不苦。唯心一事是苦。從智者復觀下。第三無我想可見。次明食厭想又三。初正明。次論義。三結成。文中雲。四食揣正搏觸思識者。揣只是今時人飯食。可分段故。觸食即是依報。衣服臥具彊軟諸觸。思食是業食。識食只是意食。次明不可樂想如文。次明死想又二。初明大期之死。後明唸唸死又二。初問。次答。文雲。一息一眴四百生滅。成論雲。一念六十生滅。問雲何兩文不相應耶。解有二意。一雲。成論是小乘明無常。猶奢所以六十生滅。經是大乘明無常。稍切故所以四百。二雲論雲。一念者此念短故但六十。經雲息者息長故有四百。智者具足下。第二總歎六想。明從六想得於七想。文雲。一常修想。非觀常境但常作此修故也。樂修想作願樂之音。亦是恆樂欲修也。若人具足如上六想下。第三略標四想。文雲。能訶三界即是過罪想。遠離三界即離想。滅除三界即滅想不生愛著即無愛想。是名智者下第三總結。爾時迦葉下。次偈歎中第三就佛為歎。三十六行偈大分為三。初兩行總標。次三十行正歎。三四行結歎。靈味師雲。師子吼歎佛大慈。此品歎佛大悲。今謂不爾。文中自言佛具一味大慈心。復雲所謂慈心救世間。寧直大悲。今謂應如靈味。師子吼明佛性。即是大慈與樂。此品明闡提生善。即是大悲拔苦。別說若是。雖明大悲非無大慈。雖說大慈非無大悲。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三十一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67 大般涅槃經疏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三十二   隋章安頂法師撰   唐天台沙門湛然再治   憍陳如品之一   憍陳如翻火器。姓也。阿若翻無知。名也。其義甚多。且出四意。在先得道是最初上座。左面右面前佛滅度。持法領法於今未來。耆年長德為最後座首。佛欲善始令終故對其人。二初轉法輪最先對之布衍甘露。後轉法輪復更對之以開祕藏。三本行理外最初翻邪。今因其人最後破外。四初對之令五人見諦。後對之令十仙見理以是義故從人得名。若作付法對陳如者。若領受言教應在阿難。若住持紹繼應在迦葉。弘闡大旨應在文殊。而諸大弟子。或已滅度。或復未來。耆年長德見佛始終。必藉上座堪任付囑。故對告之流通遺命。開善雲。翻經未盡只有序正。正又為三。初開宗略說。二辨宗廣說。此品是第三攝邪歸正說。光宅雲。翻雖未盡三段且足。此品即是流通段也。又雲此品答第三十七。今欲問諸陰而我無智慧。興皇雲。若是答問得前少意失後諸文。若言流通得命阿難文。又失其餘。若評諸師各得一意。若引曇無讖言此經義足而文未盡。若引居士請僧經雲三品未來。又引下文命阿難則有二事。一令化須跋。二應付囑。命化已竟未見付囑。當知未盡。言有流通者。一攝邪歸正流通。二付囑流通。雖無付囑之文。而有攝邪故言有流通分。今明此品。猶是涅槃用。其義則寬。現在有攝邪攝惡之用。將來有救惡救邪之用。欲為正說流通兩塗。皆得欲作翻。盡不盡二義無妨。今明涅槃用。前品是攝惡用。此品是攝邪用。就文為二。第一結正觀行。第二破諸邪說。修行之要莫過此兩。正觀是自行上求。破邪是利他下化。正觀是行善。破邪是止善。正觀是解生。破邪是惑滅。正觀是智德。破邪是斷德。即四悉意。初明正觀又二。第一正辨觀行。第二總結褒貶。此初雙明常無常觀。皆憑陰為境。不論餘法者總有四義。一化道始終。二隨物所宜。三結一經首末。四諸法初後。一化道始終者。法華雲。昔於波羅柰轉四諦法輪。分別說諸法五眾之生滅五眾即五陰。生滅即無常。今入涅槃還滅五無常。得五皆常。二隨所宜者可見。三言結一經首末者。此經開宗。便言我今施汝常命色力。今最後經還結此意。辨五陰是常。欲明命色安辨即是五陰。四言結諸法始終者。凡觀行之體。無不先以五陰為始種智為終。故大品等經。多言色空受想等空乃至種智。五陰即其始。涅槃即其終。略其中間。他解色是閡法。心是緣法。佛無閡無緣故無色心。若有色者。應覆之以屋著之以衣。所言色者。辨智明淨譬之於色。今明此解違經。經雲因滅是色獲得常色。亦應滅於閡色獲無閡色。亦應滅於緣心獲無緣心。何得猶存緣心。復呼緣心而為色耶。若以色譬智慧。受想行識復譬何等。豈可以小乘牛跡乘於大海。又一師雲。據實論之佛無色心。引經雲。爾時過意界住在智業中。雖引此經還成自害。智業是何豈非佛心。又言凡夫名陰佛豈然乎。佛名五分何者陰名蓋覆。佛無蓋覆故非是陰。例如因名萬行果名萬德。此亦違經。經雲。獲得常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豈非常陰常色心耶。上文雲。我今施汝常命色力安無閡辨。即常住陰覆蓋法界。何所妨害而言非陰。夫法身者非常陰非無常陰。界入亦爾。而能常陰能無常陰。此中正對陳如說於前義。破無常色獲得常色。即常色陰雲何違經言無色陰。若作圓說即無常色仍是常色。受等亦爾即無常陰是於常陰。界入亦爾。雖別圓二種同明常陰常界入等。二結成褒貶。其文可見。因此破邪。爾時外道下。第二破邪又二。初緣起。次正破。就緣起中二。初謀議。次求佛角力。謀議有五番可見。爾時多有下次欲求角力。爾時眾中闍提下第二正破。十仙即為十章。此是其一。闍提首那宗迦毘羅。執因有果因果同時。故百論雲。迦毘羅弟子誦僧佉經二十五諦。今此具出故知是也。此章為二。一論義二歸伏論。義為四。一定義宗。二受定。三正難。四通釋。初定宗者。我聞瞿曇涅槃常者。為定爾不。次答如是如是。即是受定。然涅槃何曾定是常無常。亦常亦無常。非常非無常耶。欲以常破之故言如是如是。婆羅門言下第三正難又三。先非佛義。次正難。三取意結。初如文。次正難中有五難。不出兩意。初四難同令無常。後一難非但無常亦無樂淨我。初明修無常想得常涅槃。不應無常因得於常果。舊當此難。彼雲涅槃是果。修於習因還生習果。涅槃之果既其是常。復以何等為此常因。乃至我淨亦復如是。彼若答言我之涅槃自是常果。墮自然義(云云)。瞿曇又說解脫欲貪下。第二難明解脫欲貪得於涅槃。所脫欲貪既無常者。能脫涅槃亦是無常。此難最拙。瞿曇又說從因故生天下。第三直明從因生故故是無常。涅槃是果即從因。生不得是常。瞿曇亦說色從緣生下。第四開作兩難。若涅槃即陰。陰既無常涅槃亦爾。若離五陰與五陰異。猶如虛空即不可得。雲何眾生能得涅槃。瞿曇亦說從因生下。第五難明涅槃既是無常不得是常者。何但無常亦無樂淨我。若瞿曇說亦常無常下。第三取意結。難意雲。佛見難常既不可通。恐佛移宗向亦常亦無常。即成二語。若二語者即不名佛。佛言下第四通釋文為二。初答正難。次答結難。初文又二。初答第一難。次答第三難。所以不答餘三難者。其難涅槃令是無常。故餘從例。不答第二所斷欲貪者。欲貪無常雲何能令斷亦無常。不答第四者。涅槃是常何論即離。不答第五者。涅槃是常寧無樂淨。今先答初難。佛先問之令出彼義。其向拒抗不出其義。佛因餘難遂出其義。我性是常。大等諸法何妨無常。若爾即是能生之因是常。所生之果無常。佛便並通。如汝法中因常果無常者。何妨我法因是無常而果是常(云云)。此二十五諦與百論中有同有異。總為三。一者名異體同。論雲。從冥生覺從覺生我心。此中雲。從性生大從大生慢。即是名異體同者。冥是八萬劫外冥然不知。此中言性是萬法性。冥伏在於八萬劫外不可得知。論雲。覺者即是覺知八萬劫事。此中言大只是能大。覺知慢我易見。二者名體俱同。即是五大五塵五情五業。並心平等。三名體俱異者。論雲。神我為主即是一根。此雲。染粗黑者亦是一根。此即大異染粗黑三雲何為一。解雲。三不並起。貪等後前隨取其一足二十四。問此闍提既其宗於迦毘羅義。何故不同。解雲。當佛世時不見三師但見其徒。其徒改本故說不同有染等異。如莊嚴雲。佛果無有續待因成三假。後招提琰是彼學士。即改雲佛果無因成。不妨有續待。開善雲。二諦同體。後龍光是其學士。即改二諦各各有體(云云)。五業中雲男女二根。論以大小便為二根。各有所據。論就一體。經就二人(云云)。但此性諦。或謂即是神我。或謂是冥初。皆有其義。冥初據二十五諦之初。以是冥諦。又言是常乃是神我。未測何異。於中雲從慢生十六法者。此未即生一十六法。無有染黑粗三。一時而起隨從其一生。此不定故先不說言。十六法者。即是五大。五知根。五業根。心平等根。列五根名。乃雲觸者謂身為觸。問平等根者論家所明意識以託五根起者為五知根。心既遍緣故名平等。文言是二十五法皆性生者。其實性生二十四法。能所合數故二十五。準彼義者性即是常所生無常。佛以彼義而並通。雲何妨我義因是無常而果是常。從汝等法中有二因不下。第二答彼第三難。亦先一一覈出彼義。文言了因所了即同了不者。謂了因所了之果。必與了同不。如燈是了因。了出缾盆之果。此之了因與缾盆等了果同不。彼雲不同。何故爾。如燈名了因。因人息之火滅。豈令缾滅。涅槃亦爾。雖從了出涅槃果常。汝不得雲從因生果即是無常。若答汝義既有二因。了因所了之果。不同能了之因。我亦如是。此之涅槃從了因有。了因無常涅槃果常。是故如來所說有二下。第二破其取意結難。明佛無二言隨根說法。有時說有有時說無。意欲令解中道正法。寧是二語。後文更取眼色生識。釋所說意。佛之二語為了一語者。謂眼色雖二而同生識。識是一故。故言一語。從婆羅門言下。二歸伏又六。一請。二說。三述。四印。五歸。六許。初更請佛說。爾時世尊下。二佛即答。雲苦諦者。亦二亦一。乃至道諦亦復如是。此有二解。一愛法師雲。以實法苦樂為二。而相續道中終以苦識研成此樂。故是一義。故言亦二亦一。道諦例爾。又有師解。佛說四真諦。首那因此四諦悟道。不應只是相續假義。所以有此文者。如大品差別品中。善吉問佛。為以苦諦得度。為以苦智乃至道智得度。佛答雲。不以苦諦苦智乃至道智。我說四諦平等名為得道。又雲。四諦平等即是涅槃。是則苦諦是境。苦智是智。世諦道中有境智二。若見無生則不見有境智之別。皆是一相故亦二亦一。婆羅門言下三述。言苦諦一切凡夫是二聖人是一者。若依愛師寧解此文。後用凡夫分別故見有境智之二。聖忘境智皆是一真故言聖一。四印。五歸。如文。   陳如品之一   六許。佛告陳如聽其出家者。陳如是最後付囑。汝既上座須知僧事。得羅漢果者。若依開善此皆現跡。若依莊嚴實得羅漢。以佛神力說法之功。即令此人從凡入聖。極為奇特。但前文明已得正見。此中復言出家之後方得羅漢。故知前明正見。難測淺深。亦可始得初果。亦可只是方便。是故今方得羅漢果。私謂迴邪入正即是正見。何論入位之淺深耶。婆私吒下第二人。此是優樓僧佉學徒。文亦有二。初論義。後明歸伏。論義有四番。前二文各有問答可尋。然問佛涅槃常耶。佛亦答言如是。至論涅槃何曾定常。復問無煩惱為涅槃耶。佛亦答如是。佛何曾雲。無煩惱為涅槃耶。前文不雲已斷煩惱為涅槃。但以不生煩惱為涅槃。今對此外道宜作此說。為其是計斷見之人。但第三番所舉四無意以滅無為難。若法滅無雲何復有常樂。未生即是未來之無。滅無即是過去之無。佛答雲同於互無。此亦對於外道故說。若論正理非全互無。所以然者。本以牛馬互無名為互無。今明生死之中本有涅槃。是故正理非全互無。其中第四番彼仍復難。若是互無亦應無常。雖牛中無馬而言有馬。馬中無牛亦爾。牛馬終是本無今有。涅槃亦爾。涅槃中無生死。而有涅槃者即是本無今有。亦是無常。佛今若之。雖同互無而復不同為異無。中有三種無。一是互無。二是先無後有。三已有還無。當知涅槃同是異無。即無此三事。是故常樂。文中有三。此先法說。次舉。三病。三藥為譬。三舉譬明果。次文中雲。蜜能治冷。依醫者說。蜜性乃冷。是土宜異不必皆爾。又譬中雲。三種病中無三種藥。三種藥中無三種病者。舊以此文證無同體。若使慧中得有無明藥乃有病。乖於此說然莊嚴舊解。明無漏中實有有無之惑。此言無者但無取相等惑。若招提解。以真無漏實不得報。無勞說於無明以入解體。而勝鬘中說。無明住地緣無漏業為因者。此說相似無漏及被導無漏。不言真無漏。婆私吒言。如來為我說常無常下。第二歸伏。其文雲。色是無常解脫色常者。有二解。一者色既無常。我解脫色則無復色。故所以常。二雲。解脫即色。色即是常。故前文雲。獲得解脫常住之色。後。解為勝。此中寄陳如懺悔文。言禰瞿曇姓者。舊為禰音。謂彼呼汝為禰。故言禰瞿曇姓。今依冶城西房從法師說為苨音。但翻此在北。北人多雲苨。亦云禰我之音。大集經中亦用此字。彼經即是人旁作爾。文雲。瞿曇姓者。若佛弟子稱佛為瞿曇。如前現病品偈中。雲瞿曇大聖德願起演說法者。此謂稱歎之詞。明佛雖復七世已來釋種王世。而其本族起自瞿曇大姓。世胄殊遠非始今日。若外道意稱瞿曇者。此不論德直以姓為言。此是經略之謂。如世人言。不呼人位但呼姓者。遂為輕略。又雲。我亦不能久住毒身今欲入滅者。謂本有神通即得聖果。用邊際智故入涅槃。前文雲。得阿羅漢施三衣者。準理得羅漢已具足。衣缽今言無者。若善來羅漢即有三衣。既自得羅漢。是故須衣。又此人本是出家外道不俟剃髮。何以知之。前文闍提。雲婆羅門。今婆私吒。但言梵志。梵志即是出家外道。所以更須施其應器。爾時眾中復有先尼。是第三外道。外道先尼非止一人。今此非是前卷先尼。如佛弟子中同名迦葉者眾。此章有四。一緣起。二破執。三論義。四歸伏。然佛說不定。自有先明正義使外道得解。自有先須默然待彼立義。然後破之以申正理。今宜先默然。故三問不答。然不答凡有三義。一者根緣所宜雖復不答是默然答。二者定問有無皆是邪意。故大論中有十四難佛皆不答。有邊無邊有常無常如去不如去等。所以不答。三者佛欲對彼自立之義。出其綱宗然後乃破。如來上答恆被彼難竟未得破所以默然。有此三意。先尼言若一切眾生下。第二破執。其中有二。先立宗。次正破。此下是立宗。凡有三義。一者立我是遍。二者立我是一。三者立我是作者。我即眾生士夫壽命。我既被破人及士夫眾生自去。作者知者既被破已。起者即是作者之類亦皆被破。今問外計。為是即陰為是離陰。今謂計我是作者者。作即行陰計行為我。若計是知者見者。並是計即陰為我。其計我是作者。所作之業雖復不同。而同是作者。佛言先尼下。第二明正破有二。初正破前三。次別破。餘三見者知者受者。就初文為三。初破遍。次破一。後破作。初有四番。此初第一先定彼義。佛言若我周遍下。第二正破。明若我遍者應在五道。何須修善欲受天報離惡道耶。惡與生天我應常在不須修善。先尼言。我有二種。一作身我。二常身我者。先尼本計常身之我。為被破故轉成二我。佛言如汝說我下。第三佛更逐破。若常身我在作身中。作身無常。常身之我亦應無常。若常身我不在作身則非遍義。先尼因此更舉捨譬。捨主譬常身。捨譬作身。捨既被燒主即出去。如作身無常常身即去。佛言如汝說我下。第四便逐破之。明常身我既其遍。在常即無常在常此常。在無常中寧不無常。如是遍在色與非色。在非色既即非色。在色寧得不即是色。捨與主異。有燒不燒。不得俱明。捨主可爾。常身作身此則不然。何以得雲作身無常我即出去。今當問汝。出何處去。常身既常。常體恆遍。出無去處。汝意若謂一切眾生下。第二次破一義凡有八番。此下初番。我既是一。父我子我。二我何異。次先尼救雲。謂一人一我。非一切人同共一我。故有父子二我不同。此即破竟便轉義宗。佛言若言一人下。第二佛便逐破。若一人一我。我有眾多則不名常。先尼若言。一切眾生業報應同。汝言一人各一我者。我既是遍無處不有。如張人我亦來在於王人我中。王人之我亦來在於張人我中。若爾者。我既互通即無愚智。亦無貴賤。亦如天得我既在佛得眼見。佛得之我亦在天得。佛得之我既因眼見。天得之我亦應因佛得眼見。天得佛得是人名也先尼救雲。我遍一切法。而諸法不相遍。故天得佛得二作不同。佛言法與非法下。第三佛復逐破。法與非法非業作耶。以定先尼。或釋先尼所計我是作者。業字應作我字。義則可然。不須改字。隨下文業字。既計我是作者。所言業作即是我作。次先尼答可見。佛言法非法下第四又破。既同是我作故。天得作時即佛得作。二作既同報應不異。下舉業平等果亦應同。次先尼舉燈明救。佛言汝說燈明下。第五逐破彼譬。明在炷邊復照於堂。譬有邊表之處。我亦應有眼識處所。我既遍於法與非法。法與非法亦應遍我。是則相與俱遍。先尼言。汝引燈喻下。復救於譬。善男子我所引喻者則是非喻下。第六又破彼譬。如是喻者則是非喻。故知燈明不得喻我。若喻我者。則於彼不吉於佛為吉。先尼言。汝先責我又救明佛亦不平。佛言如我不平下。第七明我之不平破。汝不平令汝得平。即是我平同諸聖人。得平等者始是大平。先尼救雲。一切眾生平等有我。即是我平。汝亦說言下。第八佛更逐破平等之義。既言當受五道之身。我豈得等。汝意若謂我是作者下。第三破作者有六。善男子此初文者約受苦破。若我是作者。那自作苦。若苦非我作。一切諸法應非我作。眾生苦樂下。第二明憂喜。汝說我常下。第三明有十時。若我作者下。第四明有盛衰。眾生亦有盛衰。眾生既即我。我應盛衰。豈是常邪我若作者下。第五明不應利鈍。那得此人於書利於棋鈍。彼人於棋利於書鈍。餘例皆爾。我若作者下。第六明汝自說無我而疑我有無。汝意若謂離眼有見下。第二破餘三義。故言別破。此中有三。初破見者。次破受者。三破知者。初破見者。自復有三。此初正破。若謂離眼有見者。此謂我是能見。衛世師執神使智知而神異。知此義同。僧佉所計。神即能知故言離眼有見。是義不然。若離眼有我。而能見者何須此眼。若離我見用眼能見者。如言華能燒村。但因華裹火擲在屋上。故雲華燒者。神因眼見亦復如是。終是眼見神不能見。先尼言下。第二救雲。如人執鎌則能刈草。譬我因眼則能見色。就正義中乃是假我。令眼能見必無實我。須因眼見。善男子鎌人各異下。第三重破。鎌人不同可得刈草。若離根外無別有我故不為例。汝意若謂身作我受下。第二破受者。是我身作即是我作下乃自顯。先尼言我有二種下。第三破知者是我於中有二此先明執。佛言善男子所言知者下正破。我因智知同華喻壞者。還是前義。華能裹火。火能燒屋名華燒者。神雖能知而復更用智為知者。終是智自能知神不能知。前已破竟。故言同華喻壞。佛法正義亦有假我御智知義。但不同實我因智知能。先尼言若無我者下。第三論義。上佛句句破先尼義。邪義既除。今更與佛共論此義。為定有我定無我耶。一者亦是難佛無有我義。二者復立我義難佛無我義。佛義不立有我義顯。自有五番。此先尼第一問。若無我者誰能憶念。佛答。若以憶故知有我者。今以忘故知應無我。汝以有念證有我者。既有忘失證知無我。若暫時憶顯有我者。亦應暫忘顯無有我。我既自在雲何念惡而不念善。又雲。念所不念正在定中。應當思惟憶念定境。何故更緣其餘事耶。又雲。不念所念者。正作惡時復存善法。既其有我何得不定。先尼誰見誰聞下第二問。若無我者誰能見聞。佛答意者。根塵和合故有見聞。實不由我而能見聞。自舉二譬。先尼言若無我者下。第三問意以名責之。雲何名為我見我聞。世人並雲。我見我聞我苦樂憂喜等。佛答有二意。一者卻反還之言我見聞。知有我者如他作罪。雲不見聞亦應無我。次如四兵下。復舉假名合我見聞。先尼言如汝所說下。第四更問。若內外和合者誰出聲耶。佛即答言。因無明者即是因十二因緣和合成身。以有身故覺勸動風。風擊脣舌出聲說我。如大論雲。風名阿優陀。觸臍而上去。至牙齒脣舌鼓動故出聲。風鈴熱鐵亦復如是。先尼言如瞿曇說下第五問。明若隨理者全無有我。如來何緣得有常樂。由有我故有常等法。若無我者何得此法。佛答意者。得常我者須滅身後爾乃得之。豈即此身得常我耶。先尼言唯願大慈下。第四歸伏。復有四番。此初請佛說。佛廣為說。因說慢義欲彈斥彼本慢之心。先尼言如是如是下。第二領旨如來因此重說又二。先誡。次說言非自非他非眾生者。明法與眾生同一平等。先尼言我已解已下。第三自獲得解。如來因更責出其相。世尊所言色者下。第四出己所解又二。先自述。次佛命善來得慧眼淨。言法眼者即是初果。言慧眼淨是第四果。但其與佛言論之時已得初果。後命善來得第四果。外道眾中復有姓迦葉下。第四外道文為三。初緣起。次論義。後歸伏。此初三問皆默以為緣起。是故不答。如來欲令彼出己義。梵志復言下。第二論義。自有五番。此初彼先立義。明身異命異。如人捨身未及後身受中陰時。爾時身命異先身命。非因所得。次善男子我說身命下。如來破明萬法從緣。不但身命諸法悉然。陰死之時此命假緣續其中陰。梵志復言我見世間下。第二番出彼立義。彼明有法不從緣生。如來復責梵志。言我見大火下。第三彼因立事。言凡明絕焰是不從緣。如來復破明亦從緣。其中榛木之字。或以為臻音。或以為愁申反。今以臻音為正。詩雲。樹之榛栗。傳雲。榛栗棗羞。說文雲。榛以梓實如小栗。梵志言絕焰去時下。第四重申明不因薪炭。佛即破之明因風而至。瞿曇若人捨身下。第五復出彼難。明兩身中間誰為因緣。佛即答言。終以煩惱而為其緣言有因緣。身即是命命即是身。此據一期果報。一業所得有因緣故。身異命異者。據色心連持謂之為命。五陰名身。其義異也。梵志言唯願為我下。第三歸伏又有三番。此初請說。次佛答又二。先答次牒。計之亦名印述世尊我已知已下。第二領解。次佛重徵。次世尊火即煩惱下。第三委陳已解。經五日已得羅漢果者說其證果。賒促機悟早晚。外道眾中復有富那下。第五外道。彼之所執即是邊見。雖有其執恐有屈滯不敢述之。故且舉問。就文有二。初論義。後歸伏。此初論義自有四番。此即初番舉六十二見問。六十二見有二解一雲。身見邊見共六十二。何者身見五十六。邊見有六。約於五陰各有四執。即色離色。亦即亦離。不即不離。餘四例然。則為二十。欲界色界則為四十。無色無色但說四陰。四四十六。故知身見有五十六。邊見六者。謂三界中各有斷常。以足身見成六十二。故大品雲。譬如我見攝六十二見。二直就邊見。自六十二。現在世中即色為我則色滅我斷。離色為我則色滅我常。亦即亦離。亦斷亦常。不即不離。則不斷不常。四陰亦然則我二十。去來例然。則成六十。雖有六十不出斷常。故以斷常而標其首。為六十二。今文中雲。常無常者則是過去。有邊無邊則據未來。此言邊者。非謂闊陜豎論分際。故是彼邊。如去不如去者。據佛滅後乃計如來。即色涅槃畢竟永滅。此是如去。若身不滅是不如去亦如去亦不如去等(云云)。足前成六十。復雲。是身是命即常見。身異命異即斷見。合成六十二見。而此文雲。如來滅後者。他人不見此。既不許約如來作二十計。即自解雲。我如色來。即如色去。不如色去。故雲如去不如去。佛即答之。我不作此說。梵志言今者見何罪過下。第二問。此有何過而不為說。佛答明此是見取之過故不作說。瞿曇若見如是罪過下。第三問如來何所見。著何所說耶。佛答之。先遣見著之言。後明就見能說。瞿曇雲何下。第四重責見說。佛乃廣答又二。先正答。後更反責以出其相。富那言請說一喻下。第二歸伏。譬雲如大村外者。此譬佛果涅槃。有娑羅林者。有人譬金剛心。今譬眾生心。中有一樹者譬佛性。足一百年者是一數之圓名。譬中道佛性圓滿端正。文雲。一樹先林而生。一樹既譬佛性。可雲佛性在眾生前。無眾生而已。有眾生即有佛性。今何以雲先林而生。若言佛性眾生有先有後。若共若離皆悉不可。並須破之。性執破已方得假說有前有後。此之前後則不相乖。既不相乖乍可義說佛性在前。何以故。佛性本有。以本有故故義雲。先即不失理。林主修治者。即修持人。其樹陳朽皮膚悉脫者。譬煩惱諸惡一切都盡。唯真實在即是萬德。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三十二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67 大般涅槃經疏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三十三   隋章安頂法師撰   唐天台沙門湛然再治   陳如品之二   起卷是第六外道文為二。初論義。後歸伏。論義有二番。初番問眾生何法故起常無常等六十二見。佛答。不知色故起常無常。乃至不知識故起常無常等。夫言色者。先業為因。今世父母衣食為緣。虛偽假合謂有定性。所以能起常無常等。乃至不知於識亦起諸見。次番更問。知何色知何識故不起諸見。佛言。知色但是因緣和合無主無我即無諸見。乃至知識亦復如是。梵志言唯願為我下。二是歸伏。文雲。捨故等者。故名無明與愛。新名取有。解者為二。一雲。無明與愛是過去所以名故。取有現在所以名新。愛是現在那忽言故乃強解雲由行得愛。此解不然。二雲。若據煩惱無明愛為新。若據業者取有為故。此亦不可。取是煩惱那忽為新。無明愛新那忽屬業。最為不可。又一解雲。不須雲過現及煩惱業。但論無明與愛是起身本。取從無明愛起即是枝末。所以名新。無前諸失。上雲。無明為父貪愛為母。若尊敬此死入無間。又雲。生死本際凡有二種無明與愛此豈非故。今約三世現在望過去無明。是故。未來望現在愛即是故。與觀師同又不失三世。文雲。我今已得正法淨眼。或法眼淨此應無異。特是左右之異。十五日後得羅漢者。悟有早晚。犢子梵志下。第七外道文為三。一緣起二論義。三歸伏。亦以默然為緣起者。不得例前表其儒雅。是故徐詳待三方答。犢子言下二是論義。此無自執但咨正義故因佛默。先問默意。次佛思。默意乃開問端。次犢子言下正論義。既無自執但問正義。於中二。先問法。次問人。初問法中二。先問。次佛答。答中又二。先許。次正答三種十種。於中先雙釋。次雙結。於釋中雲解脫欲者。此是無貪善根。次問能修善斷惑之人者。其欲修習先訪其人。若有高例我亦隨修。此中但問出家。二眾兼得。四眾。斷一切有者。此明羅漢即出家二眾。得阿那含者。即問在家二眾。度疑彼岸者。少分稱得度。此中再明優婆塞者。有離欲者有妻子者。文雲。受五欲樂而心無疑網者。是佛皆答非一二三乃至五百者何。如大品明大數五千分。然諸經中多明五百弟子。此是數方之言。從世尊我於今者樂說譬下。第三歸伏。於中五。先請述。次佛許。三述己。四請出家。佛令四月試。優婆塞經明必四月。言四月者只是。一時。根性不同復不一種。聞不一種即求出家。五佛聽出家。出家後修行得益。言二法者。或言止觀。或定慧。奢摩捨摩輕重音異。報佛恩者。依法修行是報佛恩。納衣梵志下。第八外道。此亦出家外道常服此納。因衣名人。此間亦有麻襦。杯度之流。文為二。初論義。後歸伏。論義又二。初執後破。初執者。開善分初文為八復次。一據煩惱。二據五大。三據鐶釧。四據自性。五據五塵。六據五根。七據小兒。八據有無。招提分此文為二。初難正義。後立邪義就初復二。一非業行。後難煩惱。觀師分為四初一復次難因緣義。次三復次立自性義。三一復次重難正義。四三復次重立自性。但分文在人孰是孰非。且依觀師諸師多雲。納衣正問眾生之始三界流來。弘廣問終咨決如來涅槃。問始是問流來。問終是問反出。觀師據三文推之。一陳如若弘廣雲。若人來問常無常有始佛常默然。若納衣問始佛何故答。二其初難。眾生無量世中作善不善業。未來還得善不善報。此問行業因果。何關問始。三可中問於初流來者。佛答不去。何者界外初起一念流來。此之流來。復何處來。向前推之永不可得。知答不去。由不作此問故如來解釋。納衣正問因緣。愛闡生義。惡因緣死見地獄時。反更生愛而生其中。善因緣死則見天堂。而生愛者則生其中。解此數論不同。數人言。於生陰前起愛潤生。有身有惑同在一時。亦起愛心即便得身。此即身先煩惱在後。論人云。於死陰後起愛潤生。即煩惱在前身乃在後。初難因緣又兩。初領旨而非。次難煩惱文又為四。一領旨。二雙難。三別難。四總結。此下牒佛所說。煩惱與身故雲領旨若因煩惱下。第二雙難又三。先兩定。次兩難。三兩結。初兩定可見。兩難者。初雲。若煩惱在先全未有身。那得煩惱。煩惱何處住。煩惱因誰生。若煩惱復因煩惱。煩惱知不是先故言不可。次難身在先者。則不從煩惱而得是身。身既不從煩惱。煩惱亦不因身。此俱不可。若言一時下三別難。既言因果不應一時。先後一時下。四是總結三義。三皆不可。故知諸法不從因緣。復次瞿曇堅是地性下。次立邪自性之義有三復次。彼明地性堅乃至空性無閡。體性如此非因緣成。五大既爾一切亦然。即自性義。復次世間之法有定用處。證成前義。在額名鬘等者。如此土嚴具。故初舉工匠揆木為難。直者任床。曲者任機。復舉五道為難。乃言。自性生地獄等。又舉陸龜生即入水。海堻F蛤誰之刻畫。三舉貪慾。一復次更難因緣前非佛旨。後乃作難。難有四意。一難貪不對塵。如人睡時亦不對塵而生欲貪。二難小兒初生無所分別亦復生貪。三難賢聖在於山林。雖離五塵亦復生貪。四難自有對塵貪對塵不貪。並是自性。第四有三復次重立邪義。初明五根不具而多財。五根雖具而少祿。根若不具則過去作惡。今生何以多財。若根具者過去行善。今生何以貧窮。並是性爾不關因緣。第二復次可見。第三復次舉有無難。彼以虛空為有。兔角為無。誰作虛空之有。誰使兔角令無。二事既然一切亦爾。皆是自性。佛言下答。以答望問略有三異。一有無。二鄭重。三不次第。言有無者。前有四難為八復次。今但七復次。何故爾。佛答七難竟其即領解。是故不答第八難也。鄭重者。重答第二難。何故爾。性是其宗故再破之。不次第者。第一答第二。第二答第三。第三答第四。第四答第一。第五重答第二。第六答第五。第七答第六。第八答第七。初答第二破立自性義者。彼以五大不從緣生。例一切法亦不從緣。佛逐破之。汝立五大不從緣生。是故名常。例一切法不從緣生。亦應是常。汝言用處下。是第二答第三破其證義。彼雲。鐶釧無有因緣。佛破雲。皆從因緣得名。亦從因緣得義。名鬘名纓。此是從因得名。匠為箭槊。此從因得義。若性是箭無假工匠。況本是鐶。今打為釧改釧為鐶。向是曲者任機。熨機直為床。向時直者為床。今熨床曲為機。皆是因緣何性之有。汝言如龜陸生下。第三破彼第四復次。中有七事。為破七事。此即初事。何不入火□□□□□□□逆□□□觀如馜騇□礸□□□□□□椸□馬□□規□□j□樨□□囊□埤□□□馭□□埤□□□馘呂秈j□□楦□□□覜囊□□稀檢□誇□禳□騇□礸□□□餺□□v槾婖□□駥□□□橖□漶摯e送□□□□□□J榜驀□□□|禘輻□檢□□□觀如馜騇□礸□□□□□□□褚飲□□誇□禳□飲□礸□□□□□□ヾ潑O□□褚餖g□□□□□禳誇□□□□□□慼慼摯鞢憤瓷慼摯f□□□□稟褉□奮鞢慼慼撓堙慼暴戔謘慼慼慼慼熬^□□□□□□□□祭□□□□□□褸□□□□□□□□□馬□□楉□□□饛□□□覗裀□□驛□□饈婛□□□□□□□□□□□□□□槸□□□□□□□□□榭□□□□榜送飀□□婛□□□裀□□□粿□□裀□驛粿□稚□□□□婛□□□□□□□□糖□□□槭□飀□□□□□詛□□□□□□□□□□□粿□□詛□□□□□□詛駝j□□□□驛□□□□□□□□□裀□椽□□□騪□粿□□□□□祽□馭□□粿□□羇□埤□詛□□□言埤□□□□檢□R榜□□□□□□□觙□□□□奅□□□□□□□□□餺槄檢□奿□□□□□□□□□□□飀□□祭□□秜D露□□□□□□□□□□□□□飀□□E□□□□V□□□□□□欖吝□□□□□□埤□□□□襼□□□□妘聾櫸□□□□□埤□□礸□□□□□□□□雷□□□□□□矩露□□□□□□□。第二文中言其前後者。此是一時中之前後。無前後異一時。亦無一時異前後。今只於一時義中說有前後。即煩惱為前。身屬於後。煩惱是因身即是果。豈非因前果後。若如中論所明緣成由果。此有別意(云云)。私謂。諸大乘經雲無始者。不獨雲身。不獨煩惱。若一在前一則有始。今經從於對治化機以說。故雲。要因煩惱故而得有身。仍帶理說故。雲雖無前後。雖是不盡之詞。不儘是有餘之說。故知實理卻是權道之有餘。實而言之。非但過去言無先後。只於現在煩惱為身。而作因時亦無先後。何以故。因果無二色心體一。三道三德一念無乖。五陰五脫剎那理等。貴在衲衣執破。破已了性同空。空無前後內外誰施。三十六軸唯從涅槃。五十二眾鹹成佛性。至此不了終歸結緣。此兩段只有二行。餘經文是釋疑之要也。從汝意若謂如人二眼下。第三更取意破。若言煩惱與身是一時者。不應前後。如牛二角左不因右右不因左。是事不爾。如炷與明是一時有。而要因炷有明。終不因明有炷。煩惱與身亦然。但炷是燈器因燈有明。而雲炷者但齊火燒者名炷。未燒之時不得名炷(云云)。明佛此義正是一時因果。舊說多謂此明眾生之始是一時因果。今謂不然。此不明眾生之始。但明眾生用業得身必由煩惱。自有二種。一者潤業。二者潤生。若潤業者身果為奢。今之所明正取潤生。若依數解。正以生陰之初有染污識。為潤生惑。即結一期果報。是為煩惱與身一時而有。於義為便。但今依後解。若靈味法師亦用生陰。雲初起潤生愛。極似數義。其餘師並雲。死陰之中起潤生愛。得言一時因果者。此前迦葉章中雲。由愛無明二因緣故得住壽命。十地經雲。有漏有取心生熱惱種子漸備。經雲。有漏有取心生有漏種子。潤生之惑雖在前起。而正由識。是有漏故潤生之愛。所以結之是為取識。有漏已有即是一時因果之義。故此義意微采靈味之說。彼前難雲。若言一時義亦不可。今答一時而有此義。殊堪反於邪難故也。故雲汝意若謂如人二眼下。正取彼意破之。明雖俱是同時實有。相因之義如炷之有明。一時而有而復相因。汝意若謂身不在先下。第三答煩惱在前難又二。此先牒彼難。何以故下正破。但此中文有兩家讀之。一雲。若以身先無因緣故名為無者此是牒於難。汝不應說者即是非之。汝不應作如此說一切皆有因緣者。還明一切法實有因緣。然不須如此分句。直雲。汝不應說一切法有因緣也。然彼是自然之義無有因緣。而言汝不應說一切法有因緣者。然此三師外道。雲有二十五諦皆悉相生。即因緣義。而與佛因緣義異。佛法據過去為因現在得果。彼家直據現在一世相生以為因緣。又如勒叉婆有依諦主諦。如五大造五根。五大是主諦。五根是依諦。並是因緣。如火大造眼令能見色。色是火家之求那。亦如空大造耳可能聞聲。聲是耳家之求那(云云)。若言不見下。復取彼意破之。汝若言不見身因故不說者。今現見缾從泥出何故不說。見故不說乃是違心。若見不見下。此明誰論汝見與不見。但雲現論諸法皆從因緣。善男子若言一切諸法悉有自性下。第五重破第二五大性難。先且破其地大。佛翻其義酥蠟等物是彼家地。但酥蠟不定或時為水或時名地。是不定後更破之。白蠟等物舉為五大(云云)。不言三大四大寧非因緣耶。此中兩雙。前謂汝義說有五大。後說有香為地有色為火。如論文香相品中明。衛世師義。不言香為水色為地。寧非因緣耶。後雙者前謂汝義雲從泥出缾從縷得衣。寧非因緣。後謂汝義濕是水大。假使由寒緣故凍。汝猶隨濕緣。是水不隨寒緣是地。又水凍時不名為地。故名為水。何故波動時不名為風者。此是芰角並難。若例難者。應言水本流性凍時不流而尚名為水者。風本動性。應有物不動尚不名風。而今此文若作芰角並意者。水本流性。凍時不流尚為水者。風本動性。波既是動應名為風。波雖是動不得名風。水既不流不得名水。又解此是例難。如水本流遇寒因緣凍而不流。而猶隨本為水。風本性動。遇水因緣激而成波。應猶隨本是風。若波動遂逐因緣成水。不名為風。凍時亦應逐因緣成地。地非是水。並意為水。本是流濕之性。凍時無流。守本濕性猶名為水者。風本動性風激成波。猶自名水不名風者。水凍成冰應名為地。水凍成冰守本濕性猶名水者。何異波動時守本動性應名為風。只為波動名水凍時名凍。所以得並。動是風大。水為浪時雖藉風為緣。猶隨因屬水。不隨動為風。寧非因緣。汝言非因五塵下。第六破彼第五。明五塵但為外緣。復由覺觀內因善惡。覺觀即生貪瞋。汝言具足諸根下。第七破彼第六。明業因不同致果報參差。如汝所言世間小兒下。第八破第七。明兒有啼笑則知有緣。又不破第八者二解。開善舊雲。第八是二種。無法無不從緣。則無勞破。二冶城雲。此破七竟。彼便領解是故不破。梵志言若一切法下。此是第二歸伏文為二。初作兩問汎爾求解。次從唯願為我去是正歸伏。佛知根利。直說二邊及與中間。彼即領悟。夫破義多方不唯一種。隨病用藥不定後前。若棄通從別須論次第。初起道樹多用因緣破性。次用無常苦空以破因緣。次用體破析。次用分別破析體空。次用中道破於二邊。次用圓常破於偏漸。如此等義。遍乎經論。今大涅槃圓常極說。而用因緣破彼納衣自性計者。蓋隨其病以此初藥而後用之。初後既然中間亦爾。於一切處以智方便。或隨欲隨宜隨治隨悟互用無失。而次第宛然。私謂。四悉義兼祕密不定。雖祕不定次第宛然。若得此意應具作所以使文義分明。因緣破性雖具經文。更須懸作無常析空乃至圓常等義。令法行成就。節目顯然皆與修多羅合。此義若成。破諸外道邪教邪執。破一切內道正教正義。破一切小乘聖賢教行位理。破一切大乘賢聖教行位理。包括佛法尚盡。況復執性外道耶。於十仙文中一一須作具載。則文煩故於納衣章中略出此意。得斯問意將對前後。縱橫用之(云云)。復有婆羅門名弘廣下。第九外道文為二。初論義。後歸伏。彼無所執直問知心念不。佛知其念故作異說。其本有四念。佛亦作四句答者。涅槃是常。有為無常。曲即邪見。直即八正。此四義者與其名同而意則異。故重問之。佛方為說即雲。乞食是常。別請無常。曲是戶蘥。直是帝幢。即是以所懷之事默以試佛。佛知其意乃跨節用所表之理而以答之。答過其表所以更請。然□□褚驖□綠□□□示□□□粵苦□□□擤譨□苤□|□部□□‥□懨耩□□韣¥T句嫦□□□□□□□熒□□□□□另□□□□□□□□□|牧□龤慼慼情撢部熟唌慼慼慼慝詳晃熒□‥□□□□□詳□□§灨□|□懦□蔧□□‥芧□□懨□□□剮傣¥□□□□苣□□□莦□□¥嶢譧鼨﹦□□粵酨□□i薩云云)。靈味以此一人例九外道皆。並是權觀。師不許。並雲。若見一人發跡例九非實。亦可九人是實反例一人非權。但諸人直雲證果不明是跡。此人欲知城知道自作守門。既發大心非為小事。隨文判之不須盡例。爾時世尊下。第十外道有人云。此章有三與前小異不止化外。一為付囑。二為降魔。三化須跋為付囑者。以說經竟須付囑阿難。為降魔者。正法之障本由天魔。今以咒降令法無壅。為化須跋者。前諸外道協邪難佛。佛降伏竟。須跋自恃不來。顧命阿難喚來得道。今明不然。皆化外道。詞異意同。何者。佛大慈無量非但當時破執。亦使將來救邪。所以顧命阿難付囑流通。阿難現為魔□。魔亦能□。障未來故以神咒咒之。使二世無壅。須跋自很表將來背化。遣阿難往召表流通傳法。故須跋來而得道。表於將來鹹得歸正。作此消文。化外義成。流通不失。就文為四。初顧命阿難。二更論義。三正命阿難。四兼化須跋。初文二。先問。次答。此下是問。欲為付囑此經兼化須跋。所以顧命阿難所在。陳如言下二答。文為二。初明眾魔為亂。次明阿難受亂。先眾魔亂中二。先眾說為亂次。神通為亂。初眾說中雲。毘伽羅那即是論文。亦言和伽羅那。梵音不同。然此中魔說。盡明佛法正義。不說魔邪之法。若說魔義念阿難解之。然其常聞如來所說。纔聞異義即不信受。若爾雲何為亂。解雲。或說十二因緣。或說四緣。復說四諦八諦等。以為惑亂。文雲。三觀者有多種。一雲。苦無常無我。一雲觀陰入界。亦云。觀三毒。言七方便者。數人云。不淨觀總別四念處並暖法頂忍世第一。成論人云。一者觀色苦。二觀苦集。三觀苦滅。四觀苦道。五觀苦過。六觀苦出。七觀苦入。約一切法皆爾。從世尊阿難比丘見是事已下。二明阿難受亂。而阿難得初果親為佛侍。而今忽受眾魔所亂。此有二義。一者跡中現受。表神咒功方能降魔。二者阿難既不在座。欲令如來顧問。文殊往復論其德業。堪為付囑。河西解雲。阿難所以為魔所惱凡有五義。一者陳如應是對揚化諸外道所以阿難不來在座。二者謂魔得度故示在彼。三者欲顯阿難內德八事。四者欲令阿難往召須跋。五者欲折阿難高心。爾時文殊白佛下。第二更論義釋疑。復為二。初問。次答。問中復二初問。具出菩薩自能流通。從何因緣故下。此問阿難何為獨蒙顧問。爾時世尊告文殊言下二答。文為三。初具述本緣。次現前稱歎。三正答二問。此初具述本緣。即是如來昔於僧中。命覓侍者之本緣(云云)。文殊師利阿難下。第二現前稱歎。若阿難在眾豈得歎美。又二。前歎八事不可思議。次歎希有。又雲。毘捨浮佛七佛之名。定應如此脫。有本有捨浮者非。從如汝所說下。第三正答二問。明菩薩雖能流通。各有重任調伏眷屬。故不付囑。阿難下果。親為侍者。多聞最上。所以付之。長壽品初盛明聲聞不堪菩薩堪受。今付阿難不付菩薩。此有三義。一者前訶實行故言不堪。今明是權故言其堪。二者對揚大法弘宣深理其即不堪。於教文言受持章段其即堪能。下文自雲。若阿難所不知者。弘廣菩薩自為宣說。深義正理即付菩薩。三者明聲聞者自有與奪。奪故不堪與故言堪。文雲。是吾弟者。此是從弟但欲論近。不復言從直雲是吾之弟。所未聞者弘廣菩薩當能流布者。此有三解。一冶城雲。十外數中跡居第九。實是菩薩。是故佛言弘廣菩薩自能流布。二者招提雲。佛法之中大士。何[阿-可+昆]而忽取同外道名。謂能弘經言弘廣者。非據一人。但能弘通教化利益即是弘廣。故大智論。結集法藏中具明其事。迦葉對阿難則出修多羅阿毘曇。對優波離出於毘尼。即是律藏。若文殊師利與彌勒等對阿難出大乘藏。是則文殊彌勒即是弘廣菩薩。第三解。既非外道又非通說。別有菩薩名為弘廣。如言普賢文殊等之流。從文殊師利阿難比丘今在他處下。第三正命阿難。舊明三義。而文中唯有降天魔。喚須跋應有付教之事。文少不來。今就文有五。一佛命文殊。二如來說咒。三文殊奉命。四魔王發心。五阿難致敬。第一佛命文殊。令其持咒以解阿難。文雲大陀羅尼者。翻音不同。亦云總持。亦云能持。能持正法不失邪法不起。故謂為持。亦翻辯才。是梵音兼義。正翻為持。故其文雲。聞是持名。其中令持咒人行於五事斷辛等。悉如文爾時世尊即便說之下。二如來說咒。咒之名義已如前解。但咒中雲若竭裨。經本不同。或作衣邊。或為土邊。今以衣邊為正。而有二音。一徐愛音雲此是卑音。今以為婢離反。然土邊作亦有二音。又雲婆嵐彌。其字山下風。此本是攜字。若作攜音者字當作[山/(幾@(上/土))]。說文雲。從嵐省從圭聲。又賴綈之字或為第音。今為提音。說文雲。厚繒也。然新金光明經陀羅尼淨地品。佛為十地菩薩說十篇咒。此之一咒即是彼經第十篇擁護十地。此咒正護第十地菩薩。若爾當知。阿難位行即高乃是十地菩薩。如來說咒而擁護之。彼經雲。得此咒者不畏毒蛇師子虎狼等。圓教一生既許超登十地。肉身未免如是等畏故咒護之。然阿難縱非此生始證本跡何殊。咒護之意思之可見。若不爾者菩薩斷煩惱無復怖畏。今何得雲得咒方乃免怖。故人多釋。或雲其事實是難知。不可淺情所度。而有一義。法身之體而無所畏。就應身為論此當示畏。如來道登種覺尚有九惱。況乃菩薩。皆依前釋。爾時文殊受咒下。第三文殊奉命。魔王聞是下。第四眾魔發心。文殊與阿難俱下。第五明阿難致敬。但古來咒文不譯而有五義。一是三寶名。二四諦名。三空境名。四勝行名。五鬼神名。總此五義故稱為總。能持善不失。持惡不生。故名為持。三寶名者。請觀音雲。南無佛陀達摩僧伽。但三寶名種種不同。或當如此。所以摩竭大魚聞三寶名即便合口。四諦名者。賢愚經中。聞四諦名鸚鵡生天。空理名者。真境無名無所不名。故聞此空名。即便悟道成聖斷惑。勝行名者。大品言。般若波羅蜜是大明咒無上明咒。又請觀音明六字章句。即六妙門。一數。二隨。三止。四觀。五還。六淨。鬼神名者。一者善神王名。二者惡神王名。佛告阿難是娑羅林外下。第四兼化須跋。文為三。一緣起。二論義。三歸伏。初緣起又三。一告阿難。二阿難奉命。三相隨而來。初文須跋陀羅此有二翻。一雲好賢。二雲善賢。雖得五通未捨憍慢者。慢是散心之惑。既得上定應伏下惑。而言未捨憍慢者。數論兩解。若依數義。慢從他使背上而起。彼既得非想定。即緣彼地而起慢也。故言未捨憍慢。若依論解。慢是散心煩惱此實已伏。非想一地猶有慢在。且慢本自高。而彼得下定我心殊多。以有我心故得名為未捨憍慢。生一切智起涅槃想者。此是須跋長存之想。謂生一切智想及涅槃想。又雲。其人愛心習猶未盡者。可有二義。一雲。此是善愛。謂父慈子孝之愛。此乃有煩惱愛故生此心。但生判屬世中之善。而謂為習猶未盡者。未必便是習氣。但明數起。此善其事既數數習不已。是故便雲習猶未盡。二者此論煩惱之習。若煩惱習有二解。舊雲。要永伏斷方始起之。即是所用。二解。明凡夫所起之習。而言未盡者。以其得上地定伏於重惑。餘輕者在故雲習猶未盡。時須跋陀到已問訊下。二是論義。文為二。初論業行。後論解脫。初業行者。即是世間解脫即出世間。具與佛論世出世二事。就前文為四。此下第一求聽。佛言。今正是時。第二佛許。瞿曇有諸沙門下。第三彼正問佛。四如來答。前二如文。第三問佛中。不雲是其己義。但言世間有諸沙門等皆作此說。何故不自出己義宗。此亦有意。前來聞佛破諸外道所立之義。所以今時不自立宗。恐為佛破。直舉諸人所解問佛。明一切善惡果報皆由本業。無有現身起業及現因緣。有業之義殊近正說。但無現在因緣即便為邪。只因過去之業能感苦樂二報。若現在能修斷苦樂報既能修道。現在此身便得涅槃。故雲。一切眾生苦樂果報。皆悉不由現在之業因在過去。現在受果現在無因未來無果。若有沙門下第四佛答。文自為三。初難彼邪說。次責其邪師。後為明正義。此下先難彼邪說有四重假設。皆立一彼一我相對。文皆可見。從我言仁者下。第二責彼邪師。文中言彼若見答富蘭那。然須跋之師實是鬱頭藍弗。故下文雲。汝師鬱頭藍弗利根聰明。而今言是富蘭那者。是假設之詞。蘭那是六師之宗。其人邪見撥無實不說業行。但雲假使是火師富蘭那者。亦須併責。文雲下苦因緣受中上苦不者。實論因果則下因得下果。亦有轉障隨緣不定。故言下因得中上苦上因得下果。可有轉障。又雲。能令樂業受苦果不者。謂行善是樂業。而轉於地獄獲報人中受果。即是樂業受樂果也。苦業受樂果者。即是為王除賊。此是苦業而得富貴。是苦業受樂果。令無苦無樂業作不受果者。此非無起之業為無苦無樂。今以下善為捨受之因。即是無苦樂業隨緣異故都不得報。故雲不受果也。又文雲。能令無報作定報不者。此非超然無報。正謂無定之報能令作定報不。仁者當知定有下。第三正義。仁者若以斷業因緣力故下。第二論解脫義。此有五番。此初番也。世尊我已先調伏心下。第二述已自陳。佛言汝今雲何下。第三重責。世尊我先思惟下。第四文雲。我先觀欲是無常無樂無淨者。然外道所觀多作六行。謂苦粗障止妙離。若佛法弟子作八行觀。謂無常苦空無我不淨如癰如創如毒如箭。今此須跋亦作八觀。但例而為言。應觀欲界為無常無樂無我無淨。而今獨不言無我者。以外道為我修禪令我出離無無我觀。然此須跋次第斷三界煩惱。得非想處謂為涅槃。是先謂心。佛言汝雲何下。第五如來重破。汝雖言調心。而猶有計非想處而為涅槃。涅槃無想汝自計之。豈是調心。前斷三界思惟煩惱。是除粗想。而復計有涅槃。是存細想。其中雲汝師鬱頭藍弗後退非想定作飛貍身。所以然者。此外道本欲界身得非想定。為眾鳥所鬧乃發誓願。願作飛貍殘害魚鳥。後時退定遂受此身。然其得定以為涅槃。生大邪見後墮無間是受惡身。世尊雲何能斷諸有下。第三歸伏。文為三。一請說無想之法。二時眾得益。三須跋悟道。私謂。此悟道文少應如後分。此下請說無想之法又二。先請。次答。答文自二。初略後廣。此初略說實想者。若從境為名應言實相。若從智為名即雲實想。想是智名。相是境名。須跋言雲何下。第二更請廣說。於中先請。次佛答。答中文雲。隨所滅處名真實想者。此有二義。一者以真實智斷諸煩惱。故雲隨所滅處。二以此空遣於俗有。故言隨所滅也。又言。名第一義諦第一義空者。涅槃果上亦有此名。如師子吼初說。今文中則正明真空為第一義。下智觀故得聲聞菩提。中智得緣覺菩提者。古來有解。謂三乘異觀。今此文中明三乘同觀第一義空。但智有下中成三乘別。例如三獸度河得水深淺。三乘同觀中道深智即得無上菩提。淺智但得辟支與聲聞菩提。說是法時十千菩薩下。第二明時眾得益。文雲。得一生實相二生法界者。謂十地補處大士以為一生。九地則是二生。若具論者則如法華經損生義說。須跋陀羅下。第三明須跋悟道。應有正付囑。而文來未盡。開善雲。自斯已後幾可哀傷。然皆已蒙作得度因緣。故如來滅後得道不一。今經教滿足。唯宜自勵脫復不遇沒苦。如何居士請僧經雲。涅槃後分更有燒身品起塔品囑累品。此文三品不來。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三十三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68 涅槃經遊意   No. 1768 [cf. No. 375]   涅槃經遊意   沙門吉藏撰   就此經有南北二本,廣略不同,北方舊本,卷或有三十三,或三十者,品唯有十三。南土文,卷有三十六,有二十五品。   其間文義浩博,豈可詳寫。故經云:「一恆二恆始髣拂見之,三恆四恆乃能知一分之義」。梁武皇帝云:「涅槃者,義高萬善,事絕百非,空空不能測其真際,玄玄不能究其妙門。自非德均平等,心會無生,金壚玉室豈易入哉!」   余昔經注錄之疏零失,今之憶者,十不存一,因茲講以聊復疏之。   就攝山大師唯講《三論》及《摩訶般若》,不開《涅槃》、《法華》,諸學士請講《涅槃經》,大師云:「諸人今解《般若》,那復令再講。」復重請,乃為道「本有今無偈」而遂不講文。至興皇以來始大弘斯典。   但開此經,初形勢非一,或明開路義,如國家域有梗礙,偏隅未賓,開疆祐出,先須斫伐,然後方得行師。今亦爾,為從來舊執擁塞正道故,須破洗然,後乃得講經。開路義,別有科目,待餘暇矣。又或明捨那、釋迦二佛教門差別不同,或辨因果人法十雙相對,並置而不論。   今於此經初且為六段:一大意、二宗旨、三釋名、四辨體、五明用、六料簡。   第一說經大意者:   此經之意復何窮?如:河西五門、波藪七分、興皇八章,迦葉三十解問,如來次第解釋則三十解意。今直舉其樞要,陳其綱領,可然。   正道平等,本自清淨,豈有生死異於涅槃?特由眾生虛妄,執文求實,聞名仍不見其真,或雲涅槃是有,或意是無,或言二諦所攝,或意出二諦之外,或意出生死無常,或意涅槃常住,因此謬造種種異計,便成繫縛,致有生死。   前諸佛菩薩為引此妄情假說涅槃,為出處方便空假立名。名無得物,物無應名。名物既爾,萬法安立。所以生死涅槃本無二相,但為化此虛妄,如度虛空,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如此了悟名得涅槃,實無涅槃可得。   但約此迷悟說凡說聖,假名生死強稱涅槃,令改凡成聖,捨生死得涅槃。既悟此本來不二、亦復不一,若於凡聖、生死、涅槃作一異解者,則障正道,名為「據語」。今破此一異等見,名為「開道」。   約智開復,有何道可開耶?從來雲如來之身非凡是聖,是聖涅槃之法,是常非無常。今為對此故,明如來之身非凡非聖,凡聖悉是如來善巧,涅槃非常無常,常無常皆涅槃方便。   何者病耶?常病重故,設無常之藥。眾生執有為涅槃故設無,身心皆盡乃為妙極,物情不了便謂佛身無涅槃斷滅。故經云:其復不久,王復得病,須服乳藥。故今教為對無常故設常住,則左右除病,迭代破執。執病若盡,在藥皆除。   涅槃之法竟何所有?雖無所有而無所不有,雖無所不有而無所有。有無既爾,常無常亦然,非常非無常,常無常具足也。   大師於此明四雙八隻義:一凡聖,二常無常,三隱顯,四半滿。   言凡聖者,涅槃實不開凡聖,但住大涅槃能建大義,或時為凡,或時化聖。   故佛初出世間同凡夫事,雖同凡而異解。凡初生則行諸方七步,云:「天上天下,唯我為尊」。又云:「我生胎分盡,是最末後身,既自得解脫,復度眾生。」此言已障是聖,但說此言已,更為嬰兒;乃至槃馬、捔力等,具同凡事,此則以凡覆聖。今日教起明久已,聖人方便便現為此事,則是以聖開凡。   開覆之義,具通今昔。昔開凡覆聖,今開聖覆凡。但昔覆名,今開稱。所以爾者,初為緣未堪,不得說是聖,但得說是凡,則凡覆聖。今始得說道:我本是聖人,以聖開凡。故前覆,今道開也。   人聞此開覆,便作二解。聞昔覆,謂言別有一聖為凡所覆;聞今開,則謂卻除於凡別有聖出。今明不爾,昔本來是聖,為緣未堪不得說為聖,唯得說為凡,隱聖道不得說名之為覆,豈別有一聖可覆?今只道:昔凡則是聖,詺之為開,豈別有凡可除,聖可開耶?   故經云:「顯發如來方便密教故,昔隱不說為密也,今日顯說為開密也」。   凡聖既然,常無常亦爾。昔說「無常」隱「常」為「覆」,今日顯說於「常」為「開」。然昔說「無常」,只說「常」為「無常」,詺「無常」覆「常」;今日只說向「無常」者,「常」名為「開」也。又,且昔日名「覆」,今復名「開」,何者?昔說「無常」不為「無常」,昔說「無常」為開。今日「常」若無昔「無常」,何能顯今日「常」?是則昔「無常」為今「常」。化方便故,昔「無常」今得是「開」也。此是片到明,未是好開。   至下文明常、無常,為顯非常、非無常,常無常、無常常具足,乃是「開密」也。如此凡聖常無常開無常常,常無常、無常常,具足乃是「開密」也。如此凡聖常、無常開覆,並是大涅槃方便。如用若真,明凡覆聖,聖開凡,常、無常開覆未足為奇,亦非妙用,只為畢竟無。如此凡聖常無常,而能在中為凡為聖,能常能無常開覆等事,乃是不可思議方便妙用耳。   然此可有三道開覆:一、以凡覆聖,以聖開凡。二者、凡聖是實,覆涅槃凡聖方便。今明凡聖有無,並是涅槃妙用,名之為開。三者、凡聖覆非凡聖方便,今始得顯涅槃非聖非凡,凡聖具足名之為開。   凡聖既爾,常無常亦然也。但凡聖中復有凡始凡終,聖始聖終,凡終聖始,聖始凡終。   何者?昔託王宮而生為凡始,道場樹下成道為凡終。成佛為聖始,雙林入滅為聖終。只聖始則凡終,凡終則聖始也。   開凡終為聖始,聖始則凡終者;可得聖終為凡始,凡始則聖終不?解云:若通就實凡實聖則可例。何者?只起一有得斷常之心,無得正觀便斷,則凡始為聖終。若無得正觀不觀,有得虛妄便起,則聖終為凡始也。但此中如來一期凡聖方便只得凡終為聖始,聖始為凡終;不得聖終為凡始,凡始為聖終。   若進論,此間感息,他方現生;則此土聖終,他國凡始也。   問:凡有始終,聖亦始終者?無常有始終,常亦有始終不?常無常相對,無常有始終,常無始終;亦應凡聖相對,凡有始終,聖無始終。   解云:小乘明凡聖皆是無常,故皆有始終。大乘凡聖有二種:一者方便,則凡聖皆無常。二者實義則無,此凡聖者,無始終也。問者說無常覆常為覆,邪常之覆正常耶?若昔無常但覆邪常,不覆正常者,昔說是凡但覆邪聖,不覆今正聖。昔正覆今日聖,亦昔無常正覆今常。   又難:若昔無常覆今常,不覆昔常者;昔無常除今常,不除昔常,昔宜禁乳,則昔通除常。又,若無常覆今常者,未說今常,雲何覆今常?前說無常時可以今常覆昔無常,昔無常未有今常,何得言昔無常覆今耶?   解此已如上諸佛本是常,昔隱不得說常,但說無常,故言無常覆常也。   然此開覆則是如來藏義。   何故名如來藏?為當眾生藏如來,名「如來藏」;為當如來自藏,名「如來藏」耶?然只此間,則是解竟,然具此二義:一者、眾生性顛倒隱覆如來性,故名「如來藏」;二者、眾生不堪聞如來之性,隱而不說,亦名「如來藏」。   今教顯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佛性是「我」義。眾生依方等大教臨度斷除顛倒,則顯如來藏。藏顯則名法身。顯眾生有佛性,則顯眾生是佛性根本。眾生是佛故有佛性,非佛則不得有佛性。如人姓張,郎則有張姓,非張則不得有張姓,佛性亦爾。   故論云:非眾生身內有佛非密,身外有亦非密,四並非密。眾生則是佛為密也。   有時難此義,何故有佛性非密則是佛為密耶?   有解云:有義則疏,是義則密。釋難眾生則是佛為密,有性不密者,眾生則佛性義深,眾生有佛性不深。經云:眾生有佛性甚深,既有性為深,何意有佛性非密,不見好解(扶解孝奉落:疏密之語不言深不深者,如人。二人相近,即言密,不得言深。若向何得言深淺?是亦如此。眾生即佛性,即相密;若單論佛性,即深。經雲眾生有佛性甚深,是約佛性為言;眾生即佛者,是約眾生為論。所以眾生外,更無佛性。故即是佛性與眾生不疏為密。是密義甚深,故有佛性甚深者乎雲)。   問:地論亦隱顯義,與今何異?   解云:語雖同其意大異。彼有如來藏體,為妄所覆名之為隱,復則現出此體名之為顯。如貧女寶藏,暗室瓶盆,則用此譬為義。   今則不爾。此譬為破始有,故言本有,豈可守斯為定耶?今明只迷故名隱名藏,豈尚別有此體可隱?只悟故名顯,名法身無體可顯。迷故名隱,隱無所隱;悟故名顯,顯無所顯。只迷因緣故隱,悟因緣故名顯。如箜喉之喻,無乎無棍等因緣則無聲,為隱,無別聲可隱在內;若因緣具足,聲則便出,無別聲可顯。如來藏隱顯亦爾,不了因緣故隱,顯又如此,隱顯並出於緣。緣未堪如此說,故為隱;今皆聞之,故不隱。乃出於緣,法身更何隱顯也!   四、次半滿義。   他云:昔無常為「半」,今常為「滿」。   此有種種計不同:或雲《般若》已上,《法華》已來是無常「半教」;唯《涅槃》常住,乃為「滿」字。難(云云)。   又,彼明常無常云:斷明義,生死「無常」不通「常」;涅槃「常」不通「無常」。乃至金剛心無常不通「常」,佛果常不通「無常」。   如此一握「無常」,一握是「常」。無常一握既「半」,常是一握亦「半」。今一家有時對此牽生死無常至佛果「常」,牽佛果常至生死「無常」,令彼兩處互通。無常邊亦「滿」,常邊亦「滿」。   一家云:半邊滿,滿邊半。此非互語「半三斗,三斗半」,亦如「山在南,在山南」,豈可為一?   今滿半、半滿亦有異義。但此「有為」意:   一者「滿半」圓偏語,「半滿」積足語。   「滿半」圓偏語者,明涅槃本來具足,緣未巧具聞圓旨,故說「無常」一邊名為「半」字。故經問:「雲何解『滿』字及與『半』字義亦得道?雲何解『半』字及與『滿』字義?但今得意,明涅槃具足圓滿。」為緣說「半」,故言「滿半」也。「半滿」是積足者,「無常」是「半」,「常」足為「滿」。「常」亦爾,故定知「半滿」大師戲言耳。   又,「滿半」是圓偏語,如前「半滿」是對治語。何者?汝言「常」是「滿」者,此「半邊滿」耳,有時明「常、無常」名「半邊滿」,「常、無常」雙用名「滿邊半」也。   但一家釋「半滿」復有展轉明義。一、無常為「半」常為「半」,無常為「半」常為「滿」;二、常無常皆「半」,是常無常所,病皆洗除,盡名之為「滿」;三者、常無常用「半」,非常非無常體「滿」。體用異故,此體用、用體具足始為「滿」。   無常為「半」,常為「滿」,別二邊高下。若非常非無常,常無常具足,別二邊雙遊也。   大師明無常復有四種:一病藥,二開覆,三半滿,四二邊。此四句無常雲何不別?   解云:病藥無常者,以無常治常,常病既去,無常之藥亦除。如三修耶,常雖去猶存無常,故成尤疾。所以文雲王今病重故也。此一向須寫寫矣。   開覆無常如前,以無常覆常,復是道無常者,常不除無常也。   半滿無常,昔說無常為半,今還明無常為滿。又昔說無常不了故為半,今明無常顯了,生死無常、佛果常住,字義具足為滿也。   二邊無常者,此二恆俱,豈得除無常明常?但二邊有前後,尤有高下,充並充等義。   第二明經宗旨。   古來明宗體異,以常住為宗,文言為體。   今一家明只宗是體,豈異體別有宗?大師云:今解釋此,茲國所無。汝何處得此義耶?雲稟關河,傳於攝領,攝領得大乘之正意者。若是諸師皆悉推片,不熟看經論,妄引候文,失於圓旨。   如聞佛性者名第一義空,便種種解釋,或雲從境為名,或雲即於真諦。彼云:佛性是智,第一義空是境,但智即境,故雲佛性名第一義空。又云:佛性是俗諦,但俗即真故,雲佛性名第一義空也。今明此語未足。佛性者名第一義空,智者見空及以不空,此始成一句耳,是故發初與他異。   他明此經以常為宗,今初辨常者,乃倒寫之用,未是正意。常是藥用,豈會開正宗?前藥治前病,後藥治後病。常是藥用,常為宗者;無常是藥,亦應以無常為宗。   彼云:後藥治後病,後藥為後經宗;前藥治前病,前藥為前經宗。今明前藥為前經宗,前經有無量種,豈得併以無常為經前宗?既不可無常為宗,後經寧得以常為宗?今對彼故以無得為宗,汝以常為宗,文何所出?   我今依經文自云:「無得者名大涅槃」,故無所得此經宗也。又亦汝言涅槃定常不得無常,斯則常故,常名有所得;有所得者,乃名生死,何謂涅槃?   彼雲我亦有得、無得義。至忘為無得,彌存為有得。今責汝妄不可為存,存不可為妄。真絕不可待,俗待不可絕。還成有所得。何謂無得耶?   又,彼義真諦中不得有樂,不得有一乘也;我、樂、一乘並是世諦;又,於汝證言生死無常,涅槃是常,大眾聞之何所悟?故雲涅槃不可定常,不可定無常,非待非不待,不可思議,聞者悟也!   只無所得故不可思議,無所得為經宗也。   他難云:汝以無得釋經宗為是者,我亦以常釋經宗亦是。   解云:常無常雖經說,而有病故,則無所得義生。經云:雖不常住非唸唸滅,此已常無常兩除。   次復明涅槃非常無常,常無常俱洗。如〈德王〉中說:何偏得以常為宗耶?無得之義,始終無行,故以為宗也。   問:有得名生死,無得名涅槃,則有得名無常,無得名為常,得無得還是常無常。雲何捨常、無常而用得、無得耶?   解云:若定用無得為是還成有得,不名無所得。一無所依乃名無得,無得通常無常。何者?彼雲生死無常、涅槃常,如此常無常並有所得;今明常明無常,因緣假名字說,無有無常可有,亦無有常之可得。一無所住故名無所得也。   又,他常無常智斷明義,生死無常涅槃常。前心無常後心常,故是有所得。今明諸法未曾常、無常,或說常或說無常,諸法實相行常無常也。   然無所得非但是此經宗,通是一切大乘之正意也。   第三釋名。此中復為三:第一明異名,第二翻名,第三絕名。   初明異名者:或雲泥洹,或雲泥曰。肇師云:「彼國楚夏不同耳」。大亮云:「涅槃者異俗之音,音有楚夏,涅槃正中天竺之音也」。或云:「此三名目於三本,《泥曰》此是中本,《泥洹》是六卷經,《涅槃》則此大本」。今謂未必然也。大本亦得名大泥洹經也。   次翻名。且明摩訶義,此是外國音。此雖有三義,正翻為大。《金光明》云:「摩訶提婆此雲大天」。又今既標大意,何須更標?但大有多義,依此經凡有六義:   一常故大。所言大者,名之為常。然無常二得名大,而終不及常。大薪大火。大薪不及火,常無常亦爾也。   二者廣故大。所以然者,經云:所言大者,其性廣博,廣博故大也。   三者高故名大。經云:譬如大山,一切世人所不能上,故名大山;涅槃亦爾,聲聞緣覺及諸菩薩所不能上,是故名大。   四、深故大。經云:大名不可思議,一切世人所不能測,是故名大也。   五者多故名大。經云:譬如大城,多諸珍寶故名大城;涅槃亦爾,多諸法寶故名為大。   六者勝故名大。譬如有人,於人中勝故名大;涅槃亦爾,勝於一切,故名為大也。   雖有六大名不出二種:一體大,二用大。體大者則是法性也,涅槃者則諸佛之法性也。用大者八自在我故名用大也。   又有二大:一待大、二絕大,然此無二,只待則絕因緣則空故也。   次明涅槃義。前摩訶題既標大更無異釋,翻涅槃則眾解不同,或言無翻、言有翻。   今略出無翻四師,有翻六師。   無翻四師者:   第一、大亮師明涅槃無翻。彼云:涅槃是如來神通之極號,常樂八味之都名。涅槃是異俗之名,名有楚夏,前後互出乃有三名。涅槃正是中天竺之音名含眾義,此方無一名以譯之,存其胡本焉。此遠述河西乃至大濟,皆同此說也。   第二、瑤師亦云無翻。彼師序云:稱包眾理,名冠眾義,一名之中有無量名,楚音無以譯其稱,晉言無以代其號者,故不可翻。   第三、寶亮師亦云不可翻。彼序云:涅槃是出世法總名,貫眾法之通號。然此之語乃方土之音,聖既出彼國,此亦無名以正翻,但文詶況指,義釋而已。   第四、知秀師亦云不可翻。彼師序云:涅槃是圓極至住之總名也,然因跡見名,見名知本。名跡之興肇自天竺,我大梁亦應有稱。但弘道之近,既發軫西域於未測,此方以「伊」譯翻,是以前賢後哲,皆順舊本述而不作,故題之經道。   此四師並雲涅槃不可翻。彼明不可翻有文有義:義者,涅槃是圓德,圓德立圓名,故不可一名翻;二者有文者,三點成涅槃,故不可一名翻也。   今作五難難云:   一、作大悲不等難。彼國有總名,此間無圓稱。如來但念彼土眾生不受此方,今殘彼有圓名解義,此無圓名則不解圓義,故悲不爾,涅槃來於此土便成無益也。   第二、就今昔相決難。今昔皆涅槃,應皆可翻。然今不可翻,可是涅槃;昔可翻,昔應非涅槃。昔不具足涅槃,今具足不可翻;昔不具足則可翻者,則難今具足可是涅槃,昔不具足應非涅槃。   第三、約摩訶難涅槃。涅槃是摩訶涅槃,涅槃既不可翻,摩訶是涅槃,摩訶涅槃亦不可翻。又,摩訶含三義,翻摩訶者涅槃含三德,亦一解說翻涅槃也,若言摩訶非圓名,涅槃是圓名者,此摩訶非涅槃摩訶,涅槃非摩訶涅槃也。涅槃含三德,名既圓;摩訶含三義,摩訶亦是圓名。皆不可翻也,皆可翻也。   第四、難涅槃不可翻,則涅槃一部並壞。涅槃發初,晨朝唱告般涅槃,一切大眾皆悉悲惱。純陀云:「雖知如來方便涅槃,而我等不能不懷悲惱」。既是眾德,大眾及純陀何事悲苦?又《現病品》云:「倚臥鶴樹間,下愚凡夫見尚言必涅槃」。若是眾德,下愚豈能得見?若見眾德,乃是上智,何故名下愚?故不可。   第五、總別難。彼有圓偏名,彼有總別;此但偏名無圓名,此但有別無總。此彼皆有總別名,彼此皆有圓偏名也。   次出有翻六師,翻者無量,略明六師。   第一、道生法師翻為滅,其義訓乃自多方,正名為滅,經論皆爾也。   第二、肇師翻之以「滅度」,秦言「無為」,亦言「滅度」。以虛無寂漠,妙絕有為,名曰無為;以其大患永滅,超度四流,故雲滅度。   他家不同,滅則語法,度則目人。法本有今無,人從此到彼。又云:實人實法皆滅,假名人法悉度也。又,滅者凡聖皆滅,度則簡異凡夫,凡夫滅已後生不得稱度,大聖一滅永不復生,故稱之曰度。   第三、太原宗師翻解脫。彼云:涅槃者,累盡之通名,萬善之號。涅槃是天竺之音,此正言解脫,如經說也。乃至開善等,翻為無累也。   第四、宣武寵師翻為大寂定。經云:涅槃名大寂定也。   第五、仙師翻不生。梁武用對煩惱不名涅槃,煩惱不生乃名涅槃也。   第六、影師翻安樂。不安則名生死,安樂則是涅槃。北人云:般涅槃那翻入息。入有三種:一實論,謂息妄歸真,從因趣果,故名入;二者真應相對,息化歸真名入;三但就應為言,謂捨有為入無為,名入也。   涅槃正翻為滅,若隨義翻不生解脫等。   問:若正翻滅,何故下文雲滅諸結火名滅度,離覺觀故名涅槃?   外國滅名不同,諸結火滅名「彌留陀」;離覺觀名「涅槃那也」,言息,究竟解脫永蘇息。   息有三:一息因果患。二息諸事業。諸事業者,文云:「雖得禪定、智慧、解脫,不名畢竟,若能斷除三十七品所行之事,乃名畢竟涅槃也」。前諸師定言不可翻,具如前難。今復定言可翻,亦彼研覈叡師《大品序》云:秦言謬者定之以字義,胡音失者正之以天竺,不可變者則而出,今既出以涅槃則是不可翻,雲何言可翻耶?   今更別難為兩意:來生肇等翻為滅為一難,來宗師等翻解脫無累為一難。若言涅槃翻為解脫,棲神無累何事憂悲耶?又雲滅諸結火名為滅度,離覺觀故名為涅槃。既涅槃滅度兩出別,知不以滅度翻涅槃,然生肇等師親承什師並共翻譯,豈當有謬而釋彈片耶?   今明不破生肇,今古人彈其定翻者耳,若定言翻滅度則過之甚也。   問:汝今雲何作此問者且反彼?汝言涅槃為有名為無名而問翻無翻耶,而未知有名無名而更問翻無翻,如未知兔頭有角無角而問菟角若為長短耶?   翻無翻亦爾,無名是本,翻無翻是末也。然此義有齊不齊,定其齊者,涅槃未曾名未曾無名,未曾翻未曾無翻。則非名非無名,非翻非無翻。故經云:「大涅槃者不可得聞。何以故?非有為故,非無為故,非音聲故,不可說故」,故知非名;亦可得聞,以聞故,故知非無名。所以涅槃非名,所以涅槃非無名,強立名。非但強立名,亦強言無名。則非名非無名,施名施無名;亦非翻非無翻,強翻強無翻也。   言不齊者,明涅槃非名無名強為涅槃立名,就強名中論翻不翻。何者?涅槃別總故翻而無翻,涅槃總別故無翻而翻。不翻而翻亦名為滅度,亦名無累解脫等;翻而不翻,則三德圓滿無所不含。豈可以一義翻耶?故涅槃具總別義,故具有翻不翻也。   又就今昔論總別,有四句義:自有總是別非,合曰三德涅槃也;自有別是而總非,如昔日涅槃唯是斷無為涅槃也;總別俱是者,昔別是今總是;俱非者,昔總非今別非也。   次明今□涅槃。目論總別是非四句義,何者為其相?一往就因緣為論,明總是別非,是是非也。言總則得別,道是則得非。若言總不得別,則別非總。別道是不得非,此是非非。今總是別總,總是別,則是即也。今別是總別,別非總,即非也。若論以意者,此言已是,而人心有得不能雲悟。障教之徒好依字,今復須示其文處。   總是別非者,如《哀歎品》三德縱橫,皆非三德圓,其乃是也。   別是總非者,如下文:佛名覺,涅槃名解脫。又涅槃名果,果取斷不取智也。   次總別無定,一切皆總皆別。若當涅槃總三德別,有時三德總涅槃別,一切皆是般若,皆是解脫,有涅槃成祕藏。如《四相品》說,涅槃為別也。《大品》雲攝一切善法入般若,是般若為總也。然今因涅槃總別,則議涅槃別總必具此二義,若偏取一義,則未識涅槃通意也。   第三明絕名。   古來明真諦與涅槃絕不絕,凡有三說不同。   一雲、二皆不絕。真諦有真如實際之名,涅槃有常樂我淨之稱;而言絕者,乃絕生死世俗患累之名,若見美妙之名則不絕。   第二、明二種皆絕。真如本自寂絕布微,非名所及,涅槃亦爾,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也。   第三師云:真諦絕、涅槃不絕。是俗諦乃有,則真義尚論。涅槃終是俗諦,是續待二假。莊嚴明涅槃二諦攝,開善明是俗諦攝,故不絕。   今次第難之。   難第一家:真諦涅槃皆不絕則違經文。經云:「涅槃非名,強為之名」。又云:「非名非相,非待非不待」。雲何言不絕耶?若言涅槃無生死之名為絕者,亦應生死無涅槃名,生死亦絕。若互無,為互絕者;亦應互無,應互妙。不可互妙耶!互絕耶!又肇師依《涅槃論》明涅槃無名,雲何涅槃不絕?斯則乖關河舊說,復違涅槃正文也。   難第二解:明涅槃斷言語、絕心行、無名無相,所以是絕者,亦不然。若涅槃絕同真諦絕者,亦應涅槃同真諦頑。涅槃不可同真諦頑者,則涅槃不可同真諦絕。   第三師云:真諦絕、涅槃不絕者,亦不然。若真諦絕涅槃不絕者,真諦妙涅槃不妙,真諦空涅槃不空,二種皆空則二皆絕也。彼雲真諦妙無,涅槃妙有,二種有無,雖異而是妙,既皆妙則應皆絕,一絕一不絕則一妙一不妙也。   問:今意雲何耶?   解云:若更有解還同足載耳!只除前來諸解注意自現,何煩別說耶!而今為障學者未能體道,今因指識月,藉教知理,而心無所存。又云:無離文字說解脫相。又經云:乃知解脫無言,未知言則解脫。   二雲乃知涅槃無名,未知名則涅槃也。又此經下文云:「如來涅槃非有為、非無為、非名、不名、非待不待。」則是非絕非不絕,何得而絕不絕耶?又涅槃之體有是不是,有非不非,是是不能是,非是亦不是,非非不能非,是非亦不非,故非是非非,能是能非,非絕非不絕,能絕能不絕也。   有人言:三論所釋但得真諦一支義,我真諦離四句絕百非。今明不爾,經既雲非物非不物,則非真非不真,非俗非不俗,何關真諦?   問:涅槃既非名非不名,是何物而能名能無名耶?   解云:涅槃非物非不物相得,更問道何物耶?無物而物而物所謂正道。故肇師云:「涅槃者,名為道也。涅槃無名,強為立名,名為涅槃。」但下文明名有二種:一因緣名,二無因緣名。因緣名如舍利弗也;無因緣者如坻羅婆夷,實不食油強名食油。涅槃亦爾,無有因緣強名涅槃也。   問:強為涅槃立名為對生死不對生死?   解云:涅槃豈不對生死?故肇師云:出處異號應物假名也。   難云:若爾,則是因緣名,何謂無因緣名?   解云:涅槃未曾名無名,未曾對不對。道因緣亦是強言因緣,一切強立名也。   次舉五類一況釋涅槃。   五類者:一法界、二法性、三法身、四般若、五佛性;一況即是虛空,虛空具教不絕義及總別義。   言法界者,如《華嚴》云:佛子法界者,界非故則不絕,絕名無名義而名法界。則絕不絕義,無名名義。   法性者,正法性遠離一切語言道,一切趣非趣,悉寂滅相,則不絕絕義,名無名而名為法性,則絕不絕,無名名義也。   法身如《金剛身品》。   般若如「歎般若偈」。念相觀已除,語言亦滅也。   佛性者,如《師子吼》明佛性第一義空。所言空者,不見空與之不空也。   舉虛空況者,如《六種品》雲,是故知虛空非有亦非無,非相非可相也。   次明人法義。   問:涅槃是人名,是法稱?為具足名,為不具名耶?   他雲涅槃是法名,既稱雲涅槃,涅槃是至極之名,窮原盡性之說,所以是具足也。今明涅槃非有為非無為,則非具足、非不具足、非人、非法,亦具足、亦不具足、亦人名、亦法稱。   何者?三點圓伊金剛寶瓶滿足無缺,故是具足;而涅槃是果,果斷德故,不具足。涅槃是法,不可解言人者;四德為涅槃,我則是人也。又,涅槃非但法,亦得是譬云:「如實、非有非無,王罪亦爾也」(是闍王作逆,佛慰喻之言是)。又,《中論》云:「無生亦無滅,寂滅如涅槃」也。舊云:「佛方廣華嚴具足人法涅槃」。但是法,非人者,明「法長人短」義(明釋迦出穢土,為破我人之病,故明「法長人短」;捨那出於淨土界,「人法俱長」)。   然釋迦人法具有四句:一、法長人短,二、人長法短,三、俱短,四、俱長。   釋迦為破我人病故,明無人我,而有法,故雲無造、無受者,善惡之累不忘也。又法通生死涅槃故,法長人短者,生死無人,唯涅槃有人,生死無我,唯涅槃有我也。此則具破眾生斷、常二見。生死無人故不常,而有法故不斷。眾生若聞生死中有人,則起常見;破常見故,明生死一向無人。眾生若聞無法,則言無因果、罪福等,則起斷見;為破此見,故雲有法。雖無有人,善惡之法不失,故明人短法長也。   法短人長者,此少難見,且一往明三我人,同斷結惑,同入灰斷,未辨法有終極。今曰涅槃及前人法,明人壽等同太虛,正法終竟,滅盡故法短也。   俱短者,生死既有虛妄,人亦有虛妄。   人法皆長者,又佛常、法常、比丘僧常,故長。   如此長短,為顯不長不短也。   第四明涅槃體。   前明經宗,通明一經之宗。今明體,涅槃一法體也。即為四:初、就一法明體,次、二法明體,三、三法明體,四、就四法明體。   言一法明體者,人法言是有故。下云:涅槃名為善有,舊云「妙有」也。有復為二義:一者本有,二者始有。義雖本始不同,並是常。本有此常,始有此常也。   今難此義,若涅槃有本有始,亦應有曾有今;若有曾有今,則成三世;三世無常,常法無曾無今者。常法無本如,既有本有始,則應有曾今,便成三世無常。   次二法明體者,則是二諦義。   莊嚴云:涅槃出二諦外。明惑因所感果是浮虛之故,是世諦;假體則空故,是真諦。今佛果非惑因所感故,非世諦;非世諦故不可則空,故非真諦。所以《仁王經》云:「薩雲若覺,超度世諦第一義也。」   開善解云:果涅槃具足二諦。涅槃是續待二假,故是世諦。非但則真,亦復冥真,故是二諦。   第三冶城師云:佛果非世諦則是真諦。明真諦是諸法之本,但眾生顛倒起惑,構造生死,遂成世諦。今還修道,斷惑生死盡,世諦則滅。世諦既滅,還歸本真。譬如清水,本性寂靜,假外風漸鼓擊致有波浪,風若息還收本性。   今皆不同此說。具如《二諦義》中廣破。今述:但今明佛果,非內非外、非有為非無為、非待非不待、非攝非不攝,豈可定言攝不攝耶?   故肇師云:「涅槃之為道也,寂寥虛廣,不可形名得;微妙無相,不可有心知。言之者違其真,知之者反其愚。有之者乖其性,無之者傷其軀。斯乃希夷之境,太玄之鄉,而以有無題[肆-聿+旁],標其方域。而語神通者,不亦邈哉。」涅槃之體乃其如此,豈可以凡心推度,或言在二諦內,或言在二諦外耶?   次明三德者,明三法有三種:一者三聚,二者三性,三者三德也。   三聚者色、心、無作,今不釋此名,但佛果為具此三不?   成論師解此有三例:若是「心」則定有;「無作」定無;「色」一種則有多解。   一云:佛果乃盡粗色,則有妙色。故經云:「捨無常色,獲得常色」。又六卷云:「妙色湛然常安穩」。又經云:「解脫有二體,一色、二無色」。無色者,聲聞解脫。色者,諸佛解脫也。第二云:佛果無色。色是頑礙之法,不可研磨,增進佛果之時靈智獨存,無有「色」與「無作」也。——而經中道「妙色」者有二義:一能應為無窮之色,二者妙果顯然故,故為色耳。——故《六經》云:「願諸眾生滅一切色,入於無色大般涅槃也」。   「地論」明三佛皆有色作身,色可知。釋身色者如經,一一相,海無量,諸相雖有此色,而不可見。《地經》說佛相好,為實報身也。法身色者,如來藏中色性法門顯現成佛體。體雖是色,而無色相。如比丘無作,雖是色性,而無色相。又云:法身出生,法則無盡色像。又云:無礙之色,如無像之形,不同下地因中也。   論心者雖捨無常識,獲得常識,涅槃以為體,但心為體。(但心有三:一、「六識心」緣外境,二、「七識心」緣內法,此二皆滅,唯第三「八識」唯真識覺知也。)   論「非色心」者,無生死色、心,亦名非色心也。   又常釋「色」至處者,成論師凡有四說:   一:欲、色兩界有色,無色界無色。   第二云:三界並有色,三界外乃無色。何者?六地已還,身土分段有色土,七地已上,出三界外無復色,而是四空無色者,無粗色耳。   第三解云:六地穢國土地,二國中間,猶有如影知光色,八地已上則無復色。   第四解:金剛心則有色,唯佛無色。而言界外意生身者,爾時無復一期壽命,但有唸唸生滅,名為變易,故雲意生身耳,無作一法窮至金剛也。   今明皆不然。若言佛果定有色者,則應長短質像,則有處所;若定無色,亦應無心。何者?色是心依因,既無有色,心何所依?若言色是頑礙,故須離者;心是無常,亦應須離。又心是取相之法,亦應須除。若轉取相心為無相心者,亦應轉頑礙之色為無礙色。又歎如來無色應為色者,亦無心應為心。   解云:心為體,汝何心為體?汝捨粗心,以妙心為體;應捨粗色,妙色為體也。   今明:若言一切皆無,是無不待於有,是故性無。有亦然也。故今有不乖無,無不妨有;有無自立,色心無礙也。   第二、顯三性明體。   三性:善、惡、無記。釋此三,亦三例:   善,一向定有。惡,一向定無。   無記,復有二解:   第一、光宅明佛果有二種無記:一、知解無記,二、果報無記。知解者,如基射馭,闡提亦有故非善,佛地亦有故非惡,故有無記性也。果報者,如生死中苦無常,釋既非惡,但是無記,涅槃之地,常、樂、我、淨亦非是善,並是無記也。   第二、開善、莊嚴並雲是善非復無記。次通彼二種無記之善,莊嚴明知解應是善。開善通三性,闡提是惡,佛則是善也。果報者,生死之中多有異具,故果報可是無記;佛果唯有習果,無復報法,寧可類此是無記耶?   今所明涅槃之體,非善非不善,非記非不記,無一定相。善巧方便,無所不是善不善。有時為對不善,如復道是善。故云:諸惡已斷,眾善普會。   第三、明三德者,涅槃乃具萬德,而經文略言三德耳。   但從來教三德凡有三師:   第一、莊嚴云:法身語其體,般若、解脫明其用。勝難多不出智、斷。般若智,解脫斷,體具智、斷,故言三也。   第二、開善云:對付昔日二種涅槃,故言三德。昔日有餘身,智雖在,解脫未具;今日身知在時,解脫已具,則是斥彼有餘。昔日無餘,子果累盡,解脫乃具,而無復身智;今明解脫具時,而有身智,則斥彼無常。   第三、合二解,合用兩義。直論今教,如莊嚴。若對今昔,則如開善也。   今明若無所得因緣假說,無法不得。但此三釋無文證據,直是義推。今謂此等各有妨難,所以不可具論。   初家凡有兩難:一者、明三德本共為涅槃體,雲何但以法身為體?又且法身亦得為用,豈謂智斷偏為用耶?若雲身是體異名,故以法身當體者,下文云「涅槃名解脫」應以解脫當名,而今不以解脫者,當那忽以法身當解。二者、文中自道縱亦不成,別異亦不成,三法曾無縱橫之異。豈有體用之殊?若有體用,有本末,若有本末,則有劣勝。   雲、次難復解:若言斥昔涅槃,故言三德者,此名數殊不相組對,如破邪三寶則言正三寶。今破二涅槃明二德,又以法身般若斥無餘者,亦應以解脫常住斥彼有餘,何者昔日有餘,何但解脫未足,亦非常住?今若正言解脫,不言常住者,亦應無餘,正言法身,不言般若。   第三既具用兩釋,具招二難也。   今明:直是教門不同,故偏具。為昔日不堪具說,方便偏說一解脫;今大心發故,說三德圓伊涅槃。興皇師云:「無感不應故雲法身,無境不照名為般若,無累不盡故雲解脫。」   又,明三德為開如來三密,故迦葉問願,佛開微密,廣為眾生說也。如此三密並《四相品》是也。亦是對凡夫三業,凡夫三業不密故。   又,為對生死三障明涅槃三德:對報障明法身,對業障明解脫,對煩惱障明般若,生死只三障,故涅槃唯有三德也。   次約四法明:亦體即是「四德」。此德亦無定,或一圓是「妙有」也;有時明二,即「妙有」及「我」;有時明「三德」鄰「三修法」也;四、可解「五德」對彼五門;有時「八德」則八味也。   一德有二行,二德有四行,三德有六行,四德有八行,五德有十行,八德有十六行也。   行有三雙:生死涅槃明行解,生死在無常為行解,涅槃樂為行。此八行解乃得涅槃四德也。   二明因果:因在無常,果常樂我。   三約本跡:跡在無常,本身常、樂、我也。   八味者,開善四德為八味,謂:一常、二恆、三安、四無垢、五不老、六不死、七快樂、八清涼。   開善為恆,河西雲常,「常」、「恆」者名異義一。不從緣生為「常」,始終真實為「恆」;開「樂」為「安」,內無惱為「樂」,外不危曰「安」也;不老、不死是「我」(我故不老,我故不死也);清涼、無垢並是「淨」義也。   涅槃復有八相,如文云:好體對五門應明五德,但不淨觀在初,聖人不為,但有四倒,四德對四倒,故明四行四德也。   又對四人明四因四德。四人者:則闡提、外道、聲聞、緣覺也,四因者:謂信心、般若、虛空三昧、大悲。破闡提不信明信,信故得淨德也;般若對外道,外道著我人一異,般若正慧破一異,我心故明。般若故得真我德;虛空三昧破聲聞厭苦無常,在可厭故得三昧,三昧故得樂德也;大悲對緣覺,緣覺著無常果永入滅,無大悲故。大悲破無常得常德也。為對四人明四因,故釋四德也。   但此四德,《大經》辨其名數不同。   「常」不見別名數,直明常而恆耳——但無常有二種:一生滅,二流動——對生滅故言常,流動故言恆也。   「樂」名數不同,經雲有佛二樂:謂覺知樂及寂滅樂。實相樂之三樂無愛樂。佛性一樂謂菩提樂也。復有四樂:一、斷樂,若不斷樂還成有斷,在復斷樂,故名大樂;二、寂滅樂;三、一切智樂,若不知則若一切智故樂;四、身不壞故樂。   「我」有八自在,義如經也。   「淨」有四種:一、有淨,離二十五有。二、樂淨,凡夫一樂不淨也。三、身淨,身無常不淨。四、心淨,心有漏則不淨,無漏故淨也。   次、第五明涅槃用。就此亦有三義:一者、明本有用,二者、明照境用,三者、明發智用。   今第一明本有用。但前已略明本有義,此義未顯,今更廣明之也。然古來有三解。   第一靈味寶亮:生死之中已有真神之法,但未顯現,如蔽黃金。《如來藏》經云:如人弊帛裹黃金像墮泥中,無人知者,有得天眼者,提淨洗則金像宛然,真神亦爾,本來已有常住佛體,萬德宛然,但為煩惱所覆,若斷煩惱佛體則現也。   次有新安瑤師云:眾生有成佛之道理,此理是常,故說此眾生為正因佛性。此理附於眾生,故說為本有也。   第三、開善具有二義。一者本有,二者始有。更無二體,但將兩義成定之耳。欲明不有神明,定若有神明則本來有當果之理。此本有義,但約萬行圓滿,金剛心謝,種覺起時,名為始有。《大經》具有二文:如貧女寶藏、力士額珠、闇室瓶盆、井中七寶,本自有此。證本有之文,下《師子吼》及《迦葉品》中皆以乳酪為譬,明乳中無酪,但酪從乳生故言有酪。又云:佛性非三世攝,但眾生未聚莊嚴清淨之身,故說佛性在於未來,此則證始有之文。故知佛性具有兩義:若定木石之流,無成之理,此眾生必應作佛,則本有義;若於佛則今利是因中,因中未有果,則始有義也。   今並不同。   且破第一義:若定本有真神則同僧法;又若因中已有,則同賣乳索酪價、貨草馬索駒直也;又真神力大,何意住煩惱中而不能排煩惱出,而待修道斷惑乃得出耶?   破第二義解:若得佛之理已自是常,則眾生身中已有常住之法,還成常見之執,非真神之法;若此理無常,則不成本有之義。   次破第三開善解具二義:汝言常住之法常有、始有者,亦應常住之法有曾、有今,若有曾有今則墮三世,成無常。   反詰雲(又難):若常住之法復有始有之義者,亦應無常之法,應無本有之義;若無常法但有始有,無本有者,則常住法但是本有,無始有也。   又,常住之法具二義者,何因所出?本有之義須了因而出,始有之義復為何所感?若無別因,則應無別有;既有二有,則便兩因,若從生因則無常也。   今明涅槃未曾本,亦不曾始。為破本故始,道始亦為洗,故雲本到則顯。道非本始,非本始,並是方便也。   第二、照境用。又二:初照俗境,次明真境。   今先明俗境。   明俗中有流動□法去來,今佛智作,若為照,若逐境,有去來,則佛知無常;若不逐境,境去來,則不與境攝。(弟子決解孝云:境有去來,是□誰心?若約因緣去來,境智亦因緣;去來既因緣,何因果去來與不去來?去則靜,來則動,因緣則智,智則無相。但覺者去來,是相無常。若知無常,境智亦無常,是來有得為疑,且去來相則顛倒,顛倒之境本來所無,何智所知?)   故彭城法師為此難故,明果乃無大期,生滅猶有,唸唸流動,逐境去來。此解不可。故經云:若言如來無常,舌則墮落。此師現世舌爛口中也,彼師尋改悔,作懸高堂。譬如鏡在高堂,萬像現鏡中矣。像有去來,鏡無生滅,雖作此解,猶在不免難。鏡是無情,知是靈識;又且鏡是無常,雲何得譬常住之智?   第二、安師云:知體是常,用則無常,用無常,故逐境去來也。此亦不可。豈得分如來體是無為,用是有為?經云:正見者應說如來定是無為故也。   第三、光宅師作例解如今:以無常之智,照常住之法;而不逐境之智是常。此亦不可!智既不同境常者,亦以常住之智,照無常之境,豈應逐境無常耶?   第四、復有一解作「九照境」義。此智雖照未來,復有當現在、當過去義。我皆照竟,所以不生不滅也。此解不可。明向在未來時是「當現在」,未正現在;今遂成正「現在」,則作「正現在」。照當知息不息耶?若息便為生滅,不息何有此理?當知不息只有「當知」,無現在知也。   第五、作「逆照」義。明如來道成正覺時,一念併逆照竟。後境自去來,知不新知。如天子初登極時,併作製法,後人犯者,隨輕重治之,不復更制,佛智照境亦爾也。此義亦不可。佛智照境,何曾暫息,而言成道時照,後時不照,縱如此,終不與境相拔也。   第六、明「橫豎照」義。明佛在因之月,道初心已能橫照豎照;次入初地則能一念之中橫照百法,豎照百時;乃至二地,於時至佛地,萬法萬時。   又作虛空譬,物在空中,物有生滅,空無去來。此亦不可。虛空無智,佛果靈智,豈得喻耶?   今明如來智慧,寂絕凝遠。非常無常,能常無常;非生滅非非生滅,能生滅能無生滅。無照而照,照無所照也。   次明真義,但古來有二解。   第一、開善明知照真,即與冥一,無復境智異。所以爾者,智體既妙,湛然常寂,與境不殊,但約德而辨自有三句:一凡夫不冥不會,二因中聖人會而不冥,三者佛果亦冥亦會也。   第二解不同此說,明佛知是靈智之智,真諦是無智之境,兩體既殊,豈可研此有智之法,同無知之境?但會之既極,詺為冥耳,豈得有冥異會耶?   然經中亦有冥會之言,故《慧印三昧經》云:「冥不冥,寂不寂。」《肇論》亦有用冥體寂之語。真體寂滅,言境相定異,豈得言冥言會。   今明境智未曾一,亦復不異。故影師云:「內外並冥,緣智俱寂也。」   次明佛果涅槃發智用。   問:佛果涅槃,為當漸知,為當頓知?古來解不同,舉真諦對明,凡有三說:   一云:二種皆頓知,不可漸見。何者?理既在萬惑之外,雖除一兩分終不見理,要須除或盡理,方可見也。十重紙裹物,除九重終不見,除盡方見。   第二解云:二種皆可漸知。故《漸備經》明一切智慧,皆漸漸滿足,豈可一朝併悟耶?   第三解云:佛果可頓得,真諦可得漸知。所以爾者,真諦即俗之空,更非遠物,所以得智慧即可分知;佛果智出生死之外,所以不可漸知。   今謂此之解皆不可。初雲皆頓知不可者,汝既都未見理,亦應都未斷惑,若少分斷惑,則應少分見理;又且不見理則無智慧,無智慧以何除惑耶?   次皆漸知不可者,明理。若有分可得分知,理既通同無分,那可分知;又責初地見真,為已稱理,為不稱理?若已稱理,與二地何異?若未稱理,何謂見理?   第三傢俱招二難,又且二語自相反,故不可。   今明至理尚無頓漸,豈有頓漸之知?雖無頓漸,亦頓亦漸。故經云:發心畢竟,二不別。《華嚴》云:初心菩薩與三世佛等,而復有漸漸知義,有五十二地不同,初地百法,二地千法故也。   第六、總問答料簡。   此涅槃有三本,雙卷大千本及六卷。說者不同,有雙卷是小乘經,二是大乘。或云:同座異聞故,廣略差別也。有雲翻有廣略,多應爾。法顯得大本上帙,翻為六卷故也。   涅槃經遊意(終)   道融先於江南會稽遊學,聞彼大德等云:其吉藏法師《涅槃疏記》等,百濟僧並將歸鄉,所以此間無本留行。道融 《京感亭》曰:年過見百濟,賢者持此吉藏法師《涅槃玄意》,行故鄉寫之二,有疏,而未得讀,乃寫其,賢者在彼訓。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69 涅槃宗要   No. 1769 [cf. No. 375]   涅槃宗要   元曉師撰   是經有其二門。一者略述大意。二者廣開分別。述大意者。原夫涅槃之為道也無道而無非道。無住而無非住。是知其道至近至遠。證斯道者彌寂彌暄。彌暄之故普震八聲通虛空而不息。彌寂之故遠離十相同真際而湛然。由至遠故隨教逝之綿歷千劫而不臻。由至近故忘言尋之不過一念而自會也。今是經者斯乃佛法之大海方等之祕藏。其為教也難可測量。由良廣蕩無崖甚深無底。以無底故無所不窮。以無崖故無所不該。統眾典之部分歸萬流之一味。開佛意之至公和百家之異諍。遂使擾擾四生僉歸無二之實性。夢夢長睡並到大覺之極果極果之大覺也。體實性而忘心實性之無二。混真忘而為一。既無二也。何得有一真忘混也。孰為其實。斯即理智都忘名義斯絕。是謂涅槃之玄旨也。但以諸佛證而不位。無所不應無所不說。是謂涅槃之至教也。玄旨已而不嘗寂。至教說而未嘗言。是謂理教之一味也。爾乃聽滿字者鹹蒙毛孔之益。求半偈者不傾骨髓之摧造逆罪者信是經而能滅燋。善種者依茲教而還生之矣。所言大般涅槃經者。若也具存西域之音。應謂摩訶般涅槃那。此土譯之言大滅度。欲明如來所證道體周無外。用遍有情廣苞遠濟。莫是為先依莫先義。故名為大體大用無二無別。既無彼崖可到。何有此崖可離。無所離故無所不離乃為大滅。無所到故無所不到方是大度。以是義故名大滅度。所言經者。大聖格言貫十方而一揆。歷千代而莫二法。而且常故名為經。正說之前先序時事。以之故言序品。第一故導大般涅槃經序品第一。二者廣開之內有其四門。初說因緣。次明教宗。三出經體。四辨教跡。   第一說經因緣門者。問佛臨涅槃而說是經。為有因緣為無因緣。若無因緣亦應無說。若有因緣有為幾種。答佛說是經無因無緣。所以然者。所說之旨絕於名言不開因緣故。能說之人離諸分別不思因緣故。無因強說是經。如此下文言。如拉羅婆夷名為食油。實不食油強為立名字為食油。是大涅槃亦復如是。無有因緣強立名字。又攝論雲。若佛果是無分別智所顯離分別。眾生。雲何得作眾生利益事。如理無倒為顯無功用作事。故重說偈言。譬摩尼天鼓無思成自事。如是不分別種種佛事成。解雲。若依是義無因緣而有所說。又復得言無因緣故亦無所說。如是經下文言。若知如來常不說法是名菩薩具足多聞。二夜經雲。從初得道夜乃至涅槃夜是二夜中間不說一言字。以是證知無因無說。或有說者。有大因緣佛說是經。所以然者。如愚癡人都無因緣有無所作。智者不爾。有深所以乃有所作。如智度論雲。譬如須彌山王不以無因緣及小因緣而自動作。諸佛亦爾。不無因緣而有所說。依是文意有因有說。若依是意說此經因有總有別。別而論之因緣無量。所以然者。大人發言必不徒說。一偈一句各有因緣。一言之內亦有眾緣。此經梵本有二萬五千偈則有二萬五千因緣。隨其一偈皆有四句。則十萬句有爾許因緣。又一一句各有諸緣。由是言之有無量緣。別緣如是不可具陳。總因緣者如來宜以大因緣而說是經。所謂欲顯諸佛出世之大意故。如法花經言。諸佛如來唯以一事因緣故出現於世乃至廣說。又此經菩薩品雲。若有人能供養恭敬無量諸佛。方乃得聞大涅槃經。所以者何。大德之人乃能得聞如是大事。何等為大。所謂諸佛甚深祕藏如來之性。以是義故名為大事。解雲。今說是經之時正臨一化之終日究意顯示諸佛大意。所謂總括成道以來隨機所說一切言教。悉為示一味之道。普今歸趣無二之性。十方世一切諸佛悉同是意無二無別。是謂諸佛出世大意。是名如來甚深祕藏。由有如是一大因緣。是故如來說是大經。如是總門一大因緣即攝別門無量因緣。以其眾緣不出一意。問彼初師義無因無說。此後師意有因有說。如是二說何得何失。或有說者。二說悉得。皆依經典不相妨故。雖非不然故說有無無而非定然故不相違。說經因緣應如是知。   第二辨教宗者。此經宗旨說者不同。有師說言。經文始終所詮眾義以為經宗。對問而言。即有六六三十六義。所謂第一長壽因果乃至最後諸陰法門。或有說者。四種大義為此經宗。何等為四。一者大涅槃圓極妙果具足三事及與四德。二者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煩惱□故不能見。三者三寶佛性同體無二。四者闡提謗法執性二乘。悉當作佛。如是四義以為其宗。或有說者。出世因果以其為宗。果即菩提涅槃。因即佛性聖行。如能陀章開菩提果。□□[□□□妧□□□□□祓□綠□祛□□模□□□□□祛□□橤信襓□□拏□□□垓□□□□□□逆□榜騪□埤□楸覯均慼慼慼摯f□□□□秜D廬馜餽□逆□□崙楸襦□櫸□飣稈□妧□□輦夾未牷熨w□□□練□□鞢慼摯f□妓□□憐□隆D縷□駕榞□□桌榞□□陛慼毅洁慼慼撮b□□□飾禈□餿□□妘茶囊奪□□□逆□□[□□奐□妧□□□榜騪□埤□□誇□□□臨□逆□□□褽□稈□妧□□□奾{稀□□□□□□f□□C□鞢摯f□稈□姶□□x□□□逆□檳妘禮妧□□□禶妧□□逆□榜騪□埤□褽□娗龍□□□堙慼慼摯f□□說□穛□詛□禕妖□詖□□□□飀□□覕誇□□□□h□矷慼慼慼慼侗m鞳慼樊寣潑奪梓□榷觀□□□□椸□桌□□駂□□□□□覕媽□□D麗□□玲□□□□□褓□□□□□□□□媽□□□祐□□樗麗□□餾□□禶妧□□□□□馱□奐□□□檢□佴丑憤楚慼慼慼慼慼E□娃□堅詖□□□E□延詖□□□□□龍□□娗碌□□臨□禗裀□楅橡□F□□□□楁省信襐□□□診□□□妧□□□聾□□□□娀□□檢□□榜騪□埤□訪□餞檢□□龍□馱□□榕埤□榜騪□埤□□□□檢□□福□槄□餛□埤□楮饉□□贊□囊埤□檳妘鷺□□椸□詁夾□□□□槄檢□□□楈埤□□□□□姤□檻裀□□妧□□□□穖□□妧□□饅□□楈埤□□□驖□□□□詖□□驀□□□□□□婖□□□餺□□□□□穖□□□驖□莆□□□飀□□□□延訪□□□□橫□□□□橫□駿□□駿□□□榜騫襮逆□□□□駿□□□檢□榖秸□大□娊□□□□□□□榖□□誇□□□槄□覶妧□□□詠□□□□□□□檢□□□□□埤□覭□秶□□□示□□□橡鞢^□D□□□大□楰禬□妧□□□禳妴馭□妖稨□□旅□□□秉殺□□□觜D□□□榻□檢□妘吝首秕檳妻□榭□□妧□□□□□□□榜騫襮逆□□□□飀□□□□□□楜□{饐□□□□□□飯N露□□觕檢□□誇□露□□□□□榖秸□大□秎□□□□量禖稨□□娀誇□□娭裀□□襼□饐□□妧□□□□□□□□□糖□□妧□□□□□檢□□□□椹□□妧□□□□□檢□□椹□糖□□妧□□□誇□□□□□□糖□□妧□□□□□埤□□□姾糖□□妧□□□□□飀□□□駾糖□□妧□□褸□稨□□□祭□□□□飀□□糖□糖□□妧□□□奐□□□裀□□□觾糖□□妧□□□□□檢□□椹□糖□□妧□□□□奇□淚□滿慼慼慼撐矘□q□□垓誇□露□p□□□廓姬□□□馘□□□婀□□□驛□□□□□駿□□耔□□□□□□橡鞢^□D碌□大□楰禬□妧□□□□□□□□□□莆□妧□□□□□褸□禭□□o□□觕榭□姶□禗□□□□□檢□襏量示□□□□檢□□□□□□妧□□□□□□礸□椸□駿□□□檢□□□□□^□D□□鴃慼慼慼慼慼撬芊暱陳鸙n好□□□□□廓姬□□□馘練示□婀□□□秎□□騖驛□□□□僚□橝樀滿摯鞢慼慾j□樇□露馜觕樈□妧□□□□□□□□觥□□□奐□□檢□□□□□奐□妧□□妘練秸馘O妻□橝隉慼慼暱滿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潘^□禘刺□葉榕妼□□駶□R榖逆□□碌□襤楜□p埤□□□□禮妧□樀滿摯鞢憤H觥□□□奐□妧□□□□□奐□妧□□□椻□覭□飯p埤□□□□僚□橝瞗澆夆鞢慼憚嚏j□□茶囊誇□詁夾□□鷺□□□□妘綠婝j□□榜騪□埤□□□□□□餾□□稀□□□埤□茶餺□埤□妧□□□□□□飀□□□橫\□鷺橫j□□鷺橫隉慼慼撬芊慼慼慼慼慼憫芋撫Z□□□□□□□□□□□□□褓□□餖逆□夾□濾□□□□埤□□鷺槾馜馭□□□婚□橡鞢^□D□□□楯橫]□□驒□□□奾□示□祖□□□□□□□僚□樀孌□鷺橫隉慼毅牷慼樀滿憤菰蒝R礸□觾糖□□□玲□□□□玲□夾□□槾駝E□夾□妧□□埤□□□妘露□襼□□□露馜觕樈□妧□□奅□送□□□□□□礸□襼□妧□埤□□驛粿□□觔玲□□奸□□□□□觥□□奐□□樀奪矩□鷺橫F□□檢□□□□奐□妧□奏楯橫R耔□椹□飀□□□診□楠□奷□驛□□□楈奿□埤□□□□堅襖□□□□□□□□埤□□□鷺椹□H婇□駿□□飀□□□□□□離□檢□□□稀埤□□□□□□□觀□飀□□□□□□□蓼□裀□d□□□□□□襼□□□□□祤禜饅□飀□□奻□□□覕奐□□逆□□□□□稀奅□禍□□楦□□□□□□□□妧□□□奐□□逆□□婕礹□□覕奐□□逆□□□□□□□稀奐□□□逆□□□餺□□□□縷□禭□□□□姪□□□覕奐□□逆□□□□□稀奐□□□呂□□□□礸橖□□g□□□□□禮妧□□囊奐□□逆□□緄襼□□覕□□逆□□□□□□□□□□礸褓□□□礸□奐□□逆□妧□□磊□□□襏□訏騖送□□U□奐□□逆□□□□□□覕奐□□逆□□□□□□□稗磻□覯□檢□妧□□磻□□Xs馳姏□榕奐□逆□□奮□□□覕奐□□逆□□□□□□橖□□□□□□□□示□□妧□□飼觀誇□□奐□□逆□穠飥□□□□□娀□□饛□飀□□姐榻奾離妓離埤□□□娀埤□□□□飀□駕櫬饌樺□□□□褓□奐□□埤□□□□□□□□□檢□□□□□埤□□鷺□□橫□□□□□榻娀埤□□□□飀□□芊潑O□□□禕奐□□埤□□□□□□稫觀誇□露□□□楯□□□禶妧□□□類榻□□讋□□□離娀埤□詛□□飀□□□量穛□詛□礸□訇□示□褸□□奐□□埤□□□稨□□祰馨□飯□□□□□□□飯□復□檢□□本□妧□□□□□□□量離奾n□祐□□□離娀埤□□□□飀□□□□礸□秅粿□奐□□埤□夾□茶飀□妧□穈鞢慼摩均慼慼摯e駾飀□□奾宥觓均慼慼慼U□□魯□□□神娃□礸□秅粿□□秅粿□□奐□□埤□□□□□妧□褥j□□餽神埤□□飼褽□秅粿□□奐□妧□□□奾h□祐□□□□媽□□練□檢□橡輦咽□□□□□□□h□□□□槂□埤□□□□□□粿□□□□□□□□妘拏□□□妧□□□□□襼省□概駔襗□□□奾矷摩均慼慼慼慼慼慼憬r粿□□槂□□□□□僚妞□□矷慼慼慼潑_□埤□□□稫褓□□□□妧□□暈粿□□椸□□□i褸□□□□□□奐□妧□□□僚埤□姾飥□□□□□樀□□餺□飀□□槫茶□□□觾飀□□觾□□□練穠飀□粿□娀妘材飀□粿□□姜D量祺檢□均靨奐□□檢□槫茶□妻奾秩槫□奐□□檢□槾飥□□□廓妖秅粿□樀滿摯鞢慼暴俵□騖饓□□□□□□稀□秅粿□縷□妧□□禶妧□嬪□□禕奾祐□□□□□裀□妖秅粿□□□□□稈□妧□□妖秅粿□□妧□埤□□好□□□□□□□秅粿□誇□□妧□□□粿□□□妧□□□祭□褽□□隔粿□□禘縷□妧□□□□□□□妖□□□妧□禶妧□□孌餺□堙播m稙埤□d□□祐□□妧□□□□妖□□□褽□椏騖駕□□騖首稙姌榜驤覃□□誇□祏禶妧□□□□褽□稙□□露□□□□奾秫□妧□□□□吝□秎□騖驛□□□□□□□□□□粿□夾□妘禮妧□埤□訏騖駭首□□壘□□秅粿□□□誇□□□□妧□□□練稙埤□姷□觨□褽□糖□騖馱□檢□□□□□夾□稈礸□藺□埤□□□□□□騖餺椸□□□褽□矩練逆□婖□□□□□□□□□□□魯□□禳慼摯f□□□切□□□□駾饜褸□□□□□騖飀□芊撐}□□□□駾饜觩槫□□□□褽□□□□□槲U娀□□□秅粿□誇□□妧□□□暈粿□□□妧□□妘茶囊誇□詁夾□□□驖□□□   第二出體。於中有二。先出體性。後簡虛實。出體性者諸說不同。或有說者。無垢真如是涅槃體。始起功德非是涅槃。即能證智是菩提故。如經雲。涅槃義者即是諸佛之法性也。又下文言。涅槃之體本自有之非適今也。大品經雲。諸法性空即是涅槃。占密經雲。煩惱生死畢竟無體。求不可得。本來不生。實更不滅。自性寂靜即是涅槃。如是等文不可具陳。故知真如正知其是涅槃。斷滅煩惱所顯義門即說真如名為數滅。數滅即是無垢真如。或有說者。果地萬德不問。本始總束為一大涅槃體。如此經中總說三事即為涅槃。又下文說八自在已總結而言。如是大我名大涅槃。法花論雲。唯佛如來證大菩提究竟滿足一切智惠名大涅槃。攝大乘論雲。三身所顯無上菩提。既說三身皆是菩提。當知皆為大涅槃體。如是二說皆有道理。所以然者。涅槃菩提有通別。別門而說。菩提是果在能證德道諦所攝。涅槃果之是所證法滅諦所攝。通門而言。果地道諦亦是涅槃。所證真如亦是菩提。例如生死有通有別。別而言之。內根始終名為生死。如經言。生者新諸根起。死者諸根滅盡。通而論之。諸雜染法皆是生死。如經言。空者一切生死廣說乃至無我一切生死。對此生死以說涅槃。故知涅槃亦有通別。問若始有功德亦是涅槃。是是即涅槃亦有生因。若爾何故迦葉品雲。三十七解脫門三十七品能為涅槃。作生因。作生因亦為涅槃。而作了因。善男子遠離煩惱即得了了見於涅槃。是故涅槃唯有了因無有生因。上下諸文之中皆說唯有了因。未曾言亦有生因。答始有功德雖是涅槃。涅槃之義存於寂滅。寂滅之德合於所了。是故說言唯有了因。如說菩提生因所生而亦有說了因所了。即是義准當知涅槃了因所顯而亦得言生因所起。由是道理故不相違也。體相如是。次簡虛實。問生死之法是虛妄。虛妄故空。是事可爾。涅槃之果真如為體。為虛為實為空不空。答或有說者。涅槃之體性是真決定不空。如此經雲。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如來者即是決定。又下文言。空者一切生死。不空者謂大涅槃乃至廣說。勝鬘經說。三諦是有為是虛妄。一苦滅諦是實乃至廣說。如是等文不可具陳。故知涅槃。是實不空。而餘處說皆悉空者。是遣妄心所取涅槃說真智所證涅槃。若使涅槃亦是空者。是即如來佛性皆空。十一空內入於何空。既非空攝當知不空。或有說者。生死涅槃皆是虛妄空無所得。佛法之義無有一法而不空者。如德王品雲。般若波羅蜜亦空。乃至檀波羅蜜亦空。如來亦空。大般涅槃亦空。是故菩薩見一切法皆悉是空。花嚴經言。生死及涅槃是二悉虛妄。愚智亦如是二皆無真實。如是等文不可具陳。當知悉空乃名平等。而餘處說生死虛妄涅槃不空等者。為護淺識。新發意者生驚怖故作方便說。如大品經化品言。若法有生滅相者皆是變化。若法無生無滅是非變化。所謂無誑相。涅槃是法非變化。須菩提言。如佛自說諸法平等。非聲聞作乃至非諸佛作。有佛無佛諸法性常空性空即是涅槃。雲何言涅槃一法不如化。佛言。如是如是諸法平等乃至性空即是涅槃。若新發意菩薩聞一切皆畢竟空乃至涅槃亦皆如化心即驚怖。為是新發意菩薩故分別生滅者如化不生滅者不如化。須菩提言。世尊雲何令新發意菩薩知是性空。佛告須菩提。諸法先有今無耶。依是文證當知餘處說不空者皆是方便語不盡道理也。是涅槃空及佛性空十一空內何所攝者。空空所攝故說是空。唯佛所窮。十八空中畢竟空故。如前所引槃若經說。若使諸經所說涅槃皆空是遣妄心所取相者。是即諸經所說生死法空是遣遍計所執生死。若此不爾彼亦不然。又若涅槃是實有者。即不能離實有之言。其能離實有言者即謂實有。宜是妄語。是故當知彼說實有唯說自心妄耶境界耳。問如是二說何得何失。答若如言取二說皆失。互相異諍失佛意故。若非定執二說俱得。法門無礙不相妨故。是義雲何。若就德患相對之門。即生死是空涅槃不空。以妄心所取無境當知故說為空。能取妄心不得自在故說無我。真智所證道理稱心故說不空。能證真智無礙自在故名大我。依如是門前師為得。彼所引文是了義說。若就相待無自相門。則生死涅槃等無自性。以不空待空我待無我乃至無待待於有待故。如起信論雲。復次一切染法淨法皆是相待無有自相可說。依如是文後說為得。其所引文非不了說。又大涅槃離相離性非空不非空非我非無我。何故非空。離無性故。何非不空。離有性故。又離有相故說非我。離無相故說非無我。非無我故得說大我。而非我故亦說無我。又非空故得言實有。非不空故得說虛妄。如來祕藏其義如是。何蜜異諍於其間哉。體門竟。   第三明通局門者。於中有二。先小後大。小乘之內二部異說。犢子部說通於凡聖。彼說涅槃有其三稱。謂學。無學。非學非無學。凡夫等智斷結所得涅槃名非學非無學有學。聖位所得無為無學涅槃。若依薩婆多部所說涅槃之名唯在無學。無學人斷結所得無為唯名滅等。不名滅等不名涅槃。如智度論雲。離空處欲乃至非想地八種欲彼名斷名滅名無慾名諦。不名斷智不名沙門果不名有餘涅槃不名無餘涅槃。盡無生智非想九種結斷彼名斷名滅名無慾名諦名斷智名沙門果名有餘涅槃。不名無餘涅槃。阿羅漢陰界入不相續彼斷名滅名無慾名諦名斷智名沙門果名無餘涅槃。不名有餘涅槃。若依大乘即有四句。一極通門。凡夫二乘菩薩與佛音有涅槃。如此經言。諸凡夫人依世俗道行斷結行名入涅槃。又言得少飲食亦名得涅槃乃至廣說。聖人涅槃不待言論。二簡凡聖門。聖有凡無。如地持經說。三乘聖人定有涅槃名為正定。外凡定。無名為邪定。內凡不定名不定聚。三簡大小門。大有小無。法花論雲。無二乘者謂無二乘所謂涅槃。今此經雲。菩薩摩訶薩住大涅槃。諸佛亦爾故。四者簡因果門。因無果有。唯佛一人證得涅槃。是義具如德王說。通局門竟。   第四明二滅門者。亦有二種。先明性淨及方便壞。後顯有餘無餘涅槃。初明性淨方便壞者。真如法性本來無染故曰性淨。亦名本來清淨。涅槃即如如理凡聖一味。是故亦名同相涅槃。方便壞者。智悲善巧壞二邊著。由是轉依真如顯現。從因立名名方便壞。由轉二著不住二邊故亦名無住處涅槃。如攝論雲。諸煩惱惑滅名無住處涅槃。故即此涅槃不通凡住。故亦名不同相涅槃。如地論雲。定者成同相涅槃。自性寂滅故。滅者成不同相方便壞涅槃。爾現智緣滅故。是二涅槃同一真如。但依義門建立二種門耳。問性淨涅槃得涅槃名。為在凡住亦名涅槃。為聖所證乃名涅槃。若如後者方便所證即同方便壞涅槃義。若如前者自然所得諸凡夫人已入涅槃。又若凡夫已入涅槃即應聖入不入泥洹。如是錯亂雲何簡別。答性淨涅槃得名有二。別門而說。如後問意在聖所證所證之有其二義。對分別性證本來淨。望依他性證轉依淨。由是道理同是所證二種別義不相雜亂。通相而論。如前問意亦在凡位。若依是義得言凡夫已入涅槃。又得說言聖人不入。依是義故淨名經言。一切眾生同涅槃相不復更滅。起信論言。一切眾生從本已來入於涅槃。菩提之法非可修相非可作相。楞伽經言。菩薩一闡提常不入涅槃。以能善知一切諸法本來涅槃故。當知諸佛法門非一。隨其所說而無障礙而不錯亂。所以然者。菩薩不入勝於凡夫已。以其善知本來涅槃故。凡夫已入不如。聖人不入未能知自入涅槃故。由是道理無雜亂也。雖無雜亂而非簡別。所以然者。菩薩不入還同凡已。凡已入不異菩薩不入。以明與無明愚者謂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故。雖復凡聖其性無二。而是凡聖不為一性。以愚者謂二。智者了達故。當知凡聖生死涅槃不一不異非有非無非入非不入非出非不出。諸佛之意唯在於此。但隨淺識顯設彼說耳。次明有餘無餘滅者。若依薩婆多宗義者。涅槃體一。約身說二。如智度論說雲。何有餘身界涅槃。答或有說者身有二種。一者有煩惱身。二者生身。阿羅漢無煩惱身而有餘生身。依此生身得涅槃故名有餘身界涅槃。雲何無餘身界涅槃。答阿羅漢已滅四太諸根盡而入涅槃。此文未分明故下即問曰。此文不應作是說。身諸根覺性滅名無餘身界涅槃。應作是說。阿羅漢斷一切結盡入於涅槃是名無餘身涅槃界。此不說者有何意耶。答彼尊者依世俗言信經故而作是說。雜心論中亦同是說。問身智滅處何故非涅槃。答依此宗明數滅無為體是善故名涅槃。身智現亡是無常滅有為故非涅槃。現在斷因未來生後報法不起。是非數滅無記故非涅槃。以智從報亦同此說。若依成實論宗。假名實法二心無處是有餘涅槃。心空及身未來不起是無餘泥洹。身智現滅亦非涅槃。故彼論雲。二空心處滅定及無餘泥洹。問此論宗無餘泥洹為是數滅為非數滅。答彼論宗說斷集因故。苦果不起亦是數滅智。雖非報其無常邊行苦所攝故。其報起亦入滅諦。若依譬喻部。說斷集因故苦報不起。雖是涅槃而非數。非非故是無記性。如婆娑雲。或有說者。有餘身涅槃界是善是道果是諦攝。無餘身涅槃界是無記非道果非諦攝。若就大乘即有四門。一就化現。二約實義。三對大小。四依三身。化現門者同小乘二種涅槃。其義同前二宗所說。但彼謂實此似現耳。第二約實義者。就實言之。是二涅槃同以轉依真如為體。但斷因所顯義門名為有餘果。已所顯義門說名無餘。如攝論雲。煩惱業滅故言即無種子。此顯有餘涅槃。果報悉滅故言一切皆盡。此顯無餘涅槃。又瑜伽論抉擇分說。問若阿羅漢六處生起即如是住相續不滅無有變異。更有何等異轉依性而非六處相續而轉。若更無有異轉依者。何因緣故前後二種依止相以而今後時煩惱不轉聖道轉耶。答諸阿羅漢實有轉依。而此依轉依清淨真如所顯而彼真如與其六處異不異性俱不可說。問又下言。無餘依中所得轉依當言是常當言無常。答當言是常。清淨真如之所顯故。非緣生無生滅故。又問於無餘依般涅槃者於色等法當言得自在當言不得耶當言能現在前。答當言不現在前當言得一分能現在前一分不現在前。謂諸如來於無餘般涅槃已能現在前。所餘不能令現在前乃至廣說。第三大小相對門者。二乘涅槃名為有餘。如來所證名曰無餘。如勝鬘說。涅槃亦二種。有餘及無餘。有為生死盡滅之處所得涅槃名曰有餘。無為生死盡滅之處所得涅槃名曰無餘故。第四依三身說二涅槃者。應化二身身智猶在名曰有餘。即離生死一切過患故名涅槃。如此經言。今我此身即是涅槃故於法身中身智平等名為無餘。離一切相畢竟寂滅故名涅槃。如金鼓經言。依此二身一切諸佛說有餘涅槃。依法身者說無餘涅槃。何以故。一切餘究竟盡故。若依此義即取三身為涅槃體。又有一義。無垢真如正是涅槃。但望二身說此真如名為有餘。別餘故。若望法身說此真如名曰無餘。無別餘故。如攝論雲。如緣覺不觀眾生利益事住無餘涅槃。菩薩即不如。是住波若波羅蜜不捨眾生利益事。般涅槃亦有餘亦無餘。於法身是無餘於應身是有餘。故言離住無餘涅槃。以不應彼處故。又復即此轉依真如涅槃望於三身說無住處。所以然者。二身生滅不同真如。是故不住於彼涅槃。法身離相無異真如。故非能住於其涅槃。故對三身說為無住。如經說言。依此三身一切諸佛說無住處涅槃。何以故。為二身故不住涅槃。離於法身無有別佛。何故二身不住涅槃。二身假名不實。唸唸滅不住故。數數出現以不定故。法身不爾。是故二身不住涅槃。法身不二。是故不住於般涅槃。二滅門竟。   第五明三事門者四句分別。初出體相。次明建立。三明總別。四往復。出體相者。法身體者佛地所有一切功德。其體無二唯一法界。法界舉體以成萬德。萬德之相還同法界。法界之性不異萬德。隨舉一德無所不遍。如是一切白法圓滿。自體積集故名法身。其義具顯金剛身品。般若體者即此法身。性自明達無所不照故名般若。解脫體者即此法身。離諸繫縛無所障礙故名解脫。三德實殊不可說一。可相一味不說異。以之故名如來祕藏。是謂三法之體相也。次明建立三事所由。一體萬德無非涅槃。所以偏說此三法者。以對生死三種患故。何者。生死萬累不出三種。所謂苦果五陰身故建立法身。以除煩惱迷惑法故建立般若。離諸葉障繫縛因故建立解脫。又復對彼小乘入涅槃時灰身滅智故說法身常存大智不滅。對彼小乘身智存時未免苦報習氣繫縛故就身智立真解脫。建立之由略說如是。第三明總別者。一性而言涅槃是總況。於伊字三法是別喻對。以三點總別成總其義有四。一者要具三法方成涅槃。獨舉一一即不得成。如一一點不成伊字。如經言。解脫之法亦非涅槃。摩訶般若亦非涅槃故。二者三法等圓乃成涅槃。雖具三數若有勝劣不得成故。如三點並必有右左。如經說言。三點若並即不成伊故。三者三法一時乃成涅槃。雖無勝劣若有前後不得成故。如三點縱必有南北。如經言。縱亦不成故。四者三法同體乃成涅槃。如說虛空不動無礙。雖非前後而各別體不成總故。如彼三點雖非並縱各宜別處不成一字。如經言。三點若別亦不成伊故。如是三法具此四義乃成涅槃。如世伊字故。三是別涅槃是總。一性雖然再論未必然。所以足者盡理而言四種功德皆總皆別。皆別義者。涅槃是寂寂義。法身是積集義。般若是照達義。解脫是離縛義。故知四種無非別也。皆總義者。如經言。若無法身苦報不盡。何成涅槃。若無般若闇感不除。豈得涅槃。若無解脫不免業繫。故非涅槃。如是餘三其義同爾。何者。若無涅槃生死未滅。何為法身。若無般若煩惱所纏何名法身。若無解脫諸業所縛故非法身。法身般若解脫具三乃涅槃成。准前可解。故知總如說四種總別之義。一切功德皆亦如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是故總別無所障礙不同。伊字是總非別。其中三點是別非總。唯取小分以為譬耳。第四往復抉擇門。問如是如來實德法身當言有色當言無色。答或有說者法身無色。但有隨機化現色相。所以然者。色是質礙粗形之法。顛倒分之所變作。諸佛如來永離分別歸於理原。法界為身。由是道理不須色。乃至凡夫至無色界離色分別故無色身。豈說如來還有色身。如金鼓經言。離法如如離無分別智。一切諸佛無有別法。何以故。一切諸佛智惠具足故。一切煩惱畢竟滅盡得佛淨地。以是法如如如如智攝一切佛法。又言。如是法如如如如智亦無分別。以願自在故眾生有感故應化二身。如日月影和合出生。起信論雲。諸佛如來唯是法身智相之身第一義諦無有世諦境界離於施作。但隨施眾生見聞得益。故說為用。此用有二種。一凡夫二乘心所見者為應身。二菩薩所見者名為報身。乃至廣說。依此等文。當知實德永無色身。唯有隨根所現色耳。而此經說如來解脫是色等者。對惠眼根說色。非實色。如智惠非眼而說惠眼。雖名為眼實非色根。如是法身非色而說妙色。雖名為色實非色塵。由是道理當知無色。餘處說色皆作是通。或有說者。法身實德有無障礙色。雖無質礙之義說色。而以方所示現說色。雖離分別所作粗色而有萬行所感而得妙色。如說雖無分別識而得有於無分別識。如是雖無障礙之色而亦得有無障礙色。如此經言。捨無常色獲得常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然色陰之色通有十入。對眼之色唯是一入。故彼不能會通此文。又小泥洹中純陀歎佛言。妙色湛然體常安隱。不為時節劫所還。大聖廣劫行慈悲獲得金剛不壞身。薩遮尼揵子經言。瞿曇法身妙色常湛然體。如是法性身眾生等無差別。攝大乘雲。為顯異人功德故立自性身。依止自性身起福德智惠二行。二行所得之果謂淨土及法樂。能受用二果故名受用身。依此等文當知二行所感實報有自受用身及自受用淨土。而餘處說法身無色者。約自性身說為無色。是三身門之法身義令三事門所說法身總取始有萬德為體。是故說為法身有色。問二師所報何失何得。答或有說者。定取一邊二說皆失。若非實報二義俱得。是義雲何。佛地萬德略有二門。若就捨相歸一心門。一切德相同法界故說唯是第一義身無有色相差別境界。若依從性成萬德門。色心功德無所不備故說無量相好莊嚴。雖有二門而無異相。是故諸說皆無障礙。為顯如是無礙法門。金剛身品廣說之言。如來之身非身是身無識是識離心亦不離心無處亦處無宅亦宅非像非相諸相莊嚴乃至說廣。當知如來祕藏法門說有說無皆有道理。三身門竟。   第六四德分別略有四門。一顯相門。二立意門。三差別門。四和諍門。顯相門者。問說法身即備四德。四德之義有通有別。別而言之。常是法身之義。對彼完身是無常故。樂是涅槃之義。對彼生死是苦海故。我是佛義。以對眾生不自故。淨是法義。以對非法是染濁故。如哀歎品雲。我者即是佛義。常者是法身義。樂者是涅槃義。淨者是法身義。樂者是涅槃義。淨者是法義。且約一邊如是配當。就實通論無所不當。如前三事總別門說是即四德是法身義。又此四德是涅槃義。望餘諸皆亦如是。如德王品雲。以見佛性而得涅槃。常樂我淨名大涅槃。總說雖然於中分別者。四德之相各有二義。常德二義者。如來通達無二之性不捨有為生死。以不見生死異涅槃故。不取無為涅槃。以不見涅槃異生死故。依是二義離斷常。乃法身常德義也。寶性論雲。依二種法如來法身有常波羅蜜。應知何等為二。一者不滅一切諸有為行。以離斷見邊故。二者不取無為涅槃。離常見邊故。以是義故聖者勝鬘經說言。世尊見諸行無常是斷見非正見。見涅槃常住是常見非正見故。樂德二義者。謂離一切意生身苦及滅一切煩惱習氣。離意生身苦顯寂靜樂。滅煩惱習氣顯覺智樂。如論說雲。依二種法如來法身有樂波羅蜜。何等為二。一者遠離一切苦。以滅一切意生身故。二者遠離一切煩惱習氣。證一切法故。我德二義是。謂離我見邊及無我見邊。非我非無我乃得大我故。如論說雲。依二種法身有我波羅蜜。何等為二。一者遠離諸外道邊。離虛妄我戲論故。二者遠離諸聲聞邊。以離無我戲論故。以是義故楞伽經雲。離諸外道邊禁燒無我見。令我見熾燃如劫盡火燃。淨德二義者。通達分別性除滅依他性故。通達分別顯自性淨。滅依他性顯方便淨。如論言。依二種法如來法身有淨.波羅蜜。何等為二。一者本來自性清淨以同相故。二者離垢清淨以勝相故。問何故常與我對二邊顯一。而於樂淨德遣一邊說二。答是顯略門及影論門。其作論者以巧便術也。第二明其立四意者。萬德既圓何獨立四。立四之由略有四義。除四障故。翻四患故。對四倒故。離四於故。除四障者。凡聖四人各有一障。一者闡提謗法障於淨德。貪生死為淨法故。二者外道著我障於我德。不了真我執虛妄故。三者聲聞畏苦障於樂德。不知彼苦即是大樂故。四者緣覺捨心障於常德。捨於常利而取斷滅故。為除如是四種障故。菩薩修習四種勝因。所謂信心般若三昧大悲。次第得證淨我樂常。如寶性論偈雲。有四種障礙。謗法及著我怖畏世間苦捨離諸眾生。闡提及外道聲聞及緣覺。信等四種法清淨因應知。翻四患者。分段生死有四種患。謂無常苦無我不淨。為翻如是四種患法故於涅槃建立四德。此義可見。不勞引文。然何故四門開空無我。此中廢空立不淨者。四諦道理是正觀境以理為勝。所以開空。今四患門是念處境為對四倒故立不淨也。對四倒者。謂聲聞四無倒行雖對治凡夫有為四倒。而翻法身無為四德。以不了五陰即是法身故。為對治此無為四倒。是故建立法身四德。如寶性論雲。如是四種顛倒對治。若依如來法身復是顛倒應知。偈言。於法身中倒故對治。此例說有四種法身功德乃至廣說。離四相者。變易生死有四種相。所謂緣相乃至壞相。離此四相故建立四德。何者。以離相無明染故立於淨德。以離因相業所繫故立於我德。離於生相微細苦故立其樂德。離於壞相無常滅故立其常德。如論說言。住無漏界中聲聞辟支佛得大力自在。菩薩為證如來功德法身有四種障。何等為四。一者緣相。二者因相。三者生相。四者壞相。緣相者。謂無明住地與行作緣。如無明緣行。無明倒地緣亦如是故。因相者。謂無明住地緣行此以為因。如行緣識。無漏業緣亦如是故。生相者。謂無明住地緣無漏業因生。三種意生身亦如是故。壞相者謂三種意生身緣不可思議變易生死。如依生緣故有老死。此亦如是故乃至廣說。問諸聲聞起四顛倒。為在正觀時為在出觀時。答正入觀時正證人空遠離一切名言分別。故於彼時不起四倒。觀後起此四倒。四倒之相有總有別。別起相者。彼計樹下成道之身實是惑業所感之報故。謂無常苦無我等不了是化即真。是即倒於法身四德。總起相者。總觀五陰苦無常等不達五陰即是法身。是即倒於法身四德。建立門竟。   次第三明差別門者。四德差別乃有眾多。且依一略顯二四。謂於常我各說二種。樂淨之中各開四別。二種常者法常佛常。法常義者無生無滅是常身義。佛常義者不老不死是常壽義。如下文言。如來長壽於諸壽中最上最勝。所得常法於諸法中最為第一。此言常法即是法法。言長壽者是報身壽。又言。以法常故諸佛亦常。法即法身。佛是報佛。又諸佛者亦是化佛。依是義故攝大乘說。法身為二身本。本覺常住。未來依於本相續恆在。如恆受樂如恆施食。二身常住應如是知。寶性論中依七種因成常命義。復以三譬顯常身義。七種因者。一因緣無邊故得常命。謂無量劫來捨身命財攝取正法無窮無盡。既修無窮之因還得無盡之果。偈雲。棄捨身命財攝取諸佛法故。二眾生無邊故得常住。謂初發心時結四弘誓。眾生若盡我願乃盡。眾生無盡我願亦無盡。為究竟滿是本願故窮未來際常住不盡。偈曰。為利益眾生究竟滿本願故。三大悲圓滿故常者。若諸菩薩分有大悲尚能久住生死不入涅槃。何況如來純得清淨大悲圓滿豈能繫捨入滅盡耶。偈言。得清淨佛身起大悲心故。四神足圓滿故常者。世間有得神足力者尚能住壽四十小劫。豈況如來具四神足而不能住壽無量劫耶。偈言。修四如意足依彼力住世故。五妙智成就故常者。遠離生死涅槃分別體證無二不動不出。是故畢竟無有滅盡。偈言。以成就妙智離有涅槃心故。六三昧成就故常者。世間有人淨得禪定者尚能不為水火刀箭所傷。何況如來常在深定而以外緣可得壞耶。偈言。常得心三昧故。七成就安樂故常者。既歸理原得大安樂安樂相應故得常住。偈言。成就安樂相應故。依此七因故得常壽。復以三喻顯常身者。一世法不染故常住者。如來法身常在世間四染不能染四相不能相。偈言。常在於世間不為世法染故。二遠離死魔故常住者。如世門甘露令人久長生。金剛三昧滅煩惱魔故證常果遠離死魔。偈言。得淨甘露處故離一切魔故。三本來不生故常住者。法身之體本來湛然。以非本無今有故非先有後無。偈言。諸佛本不生本來寂靜故。故彼論偈總結而言。初七種譬喻如來色身常。後三種譬喻善逝法身常。若依別門。常命是菩提德。常身是涅槃德。就通相門。常身常命皆是涅槃。其義如前出體門說。四種樂者。一斷樂受。以離三種分別受。二寂靜樂。遠離故無苦無樂乃為大樂。諸行流轉行苦得大寂靜故為大樂。三覺知樂。以離無知所受苦苦無所不知故為大樂。四壞不樂。遠離無常衰老壞苦得金剛身故為大樂。別而論之。前之二種是涅槃樂。後二種者是菩提樂。通相而言。即無別異。以菩提涅槃無二無別故。如下文雲。有大樂故名大涅槃。大涅槃無樂。以四樂故名大涅槃乃至廣說。二種我者。法我人我。言法我者是體實義。如哀歎品雲。是真是實是依是常不變易者是自在義。如德王品初偈中說。自在有八。一多少自在。如經言。能示一身以為多身。身數多少猶如微塵。充滿十方無量世界。如來之身實非微塵。以自在故現微塵身。二大小自在。如經言。示一塵身滿三千界。佛身無邊實不滿於大千世界。以自在故滿大千界故。三輕重自在。如經言。以滿大千世界之身輕舉飛空過恆沙等諸佛世界而無障礙。如來之身實無輕重。以自在故能為輕重故。四一異自在。如經言。如來一心安住不動。所可示化無量形類各令有心。如來有時成造一事而亦眾生各各成辨。如來之身常住一立而令他立一切悉見故。五者對境自在故。如經言。如來一根亦能見色聞聲乃至知。以自在。如來六根亦不見色不聞聲乃至不知法。令根自在。六者得法自在。如經言。以自在故得一切。如來之心亦無得想。何以故。若是有者可知為得。實無所有雲何名得。若使如來計有得想。是即諸佛不得涅槃。以無得故名得涅槃。以自在故得一切法。得諸法故名為大我。是意正顯諸法非然而非不然。而不然故永無所得。非不然故無所不得。如是無障礙故名大自在。七者演說自在。如經言。如來宣說一偈之義過無量劫義亦不盡。而不生念我說彼聽。一切法亦無有說。以自在故如來演說以名大我故。八者普現自在。經言。如來遍滿一切諸處猶如虛空。虛空之性不可得見。如來亦爾。實不可見。以自在故令一切見。是明有所現者即當有所不現。如來都無所不現也。別門而言。真實我者是涅槃我。自在我者是菩提我。就實通論即無別異。是故經中總結之言。如是大我名大涅槃。四種淨者。一名果淨亦是有淨。以離二十五有果故。二名業淨亦是因淨。以離凡夫諸業因故。三名身淨。佛身常住故。四名心淨。佛心無漏故。前二離德後二修德。離修雖異齊是涅槃。如經言。以純淨故名大涅槃。雲何純淨。淨有四種乃至廣說。故總而言之。如是四德不出三事。三事即入於二種我。二種我者一大涅槃。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是名如來祕密藏也。次第四明和相諍論。諍論之興乃有多端。而於當偏起異諍法身常住化身起滅。於此二身諸說不同。唯於報身二執別起。別起之諍不過二途。謂執常住及執無常。執常之內亦有二家。一家說雲。報佛功德有生無滅。生因所滅故不得無生。證理究竟故離相。離相故常住不變。第二家雲。報佛功德雖生因得而離生相。雖是本無始有而非本無今有。既非今有亦非後無。由是道理遠離三際。離三際故凝然常住。然道後始成故非本有始。離三際故非有生。非有生故亦得無滅。無生滅故定是無為常住不變。若未能得如是正見。不應定說有為無為。如純陀章雲。唯當嘖自。我今愚癡未有惠眼。如來正法不可思議。是故不應宣說如來定是有為定是無為。若正見者應說如來定是無為。長壽品雲。常當繫心修心是二字佛常住。若有修習此二定者。當知是人隨我所行至我至處。而餘處說非常住者。皆就佛相非說報身。如德王品雲如來非常。何以故。身有分故。是故非常。雲何非常。以有智故。常法無知。猶如虛空。如來有心。是故非常。雲何非常。有言說乃至有姓。此故有父母。故有四儀。故有方所依。是七義說非常住。當知皆此就化相說。若人不知如是之意亦說報佛同是無常。即是邪見必墮地獄。如純陀言。外道邪見可說如來同於有為持惑。比丘不應如是。於如來所生有為想若言如來是有為者。即是妄語。當知是人死入地獄。如人自處於己舍宅乃至廣說。故不應說報佛無常。執常之家作如是說也。執無常者說言。報佛生因所生不得無滅。生者必滅一向記故。然依法身相續恆存。窮未來際永無終盡。不同生死唸唸磨滅。由是道理說為常住。無老死故名不變易。如四相品雲。如來成就如是功德。雲何當言如來無常。若言無常無有是處。是金剛身。雲何無常。是故如來不名命終。如來性品雲。若言解脫猶如幻化。凡夫當謂得解脫者即是磨滅。有智之人應當分別人中師子雖有去來常住不變。又聖行品雲。復次善男子心性異故名為無常。所謂聲聞心性異。緣覺心性異。諸佛心性異。依此等文當知報佛心是有。為是生滅法。而初分說定是無為。又言。修習常住二字隨我所行至我至處等文者為對聲聞無為四倒故。約真如法身而說為常住。以彼聲聞不達法空。不知如來法身遍一切處無為常住隨於物機現此色身。是故彼計如來色身惑業所感必歸磨滅。五分法身雖非有漏而依色身亦是斷滅。為欲對治如是病故。故說法身無為常住。如請僧福田經中月德居士歎佛如來涅槃。以復法滅不久如來告言。汝等居士應修如來常住二字。是常住法者是一切眾生二乘六道闡提五逆人之法性。見法性者當得吾身如今無二。如此經言。修此二字隨我所行至我至處。故知是文正顯法身。而說慈心不殺等因之所得者。是明瞭因之所顯證。有人不知是意趣。妄執報佛亦無生滅遂同虛空知無為。又若德王品說。如來非常住七種因緣皆就化身說非常住。非說報佛。亦常者是即彼文亦以七因成非無常。皆就法身說非無常。不開報佛亦非無常。如彼文言。有生之法名曰無常。如來無生。是故為常。有限之法名曰無常。如來無生無姓故常。有常之法遍一切處。無常之法或言是處有彼處無。如來不爾。是故為常。無常之法有時是有無。時為無。如來不爾。是故為常。常住之法無名無色。虛空常故無名無色。如來亦爾。是故為常。常住之法無因無果。虛空常故無因無果。如來亦爾。是故為常。常住之法三世不攝。如來亦爾。是故為常。如是七因皆當法身。所以然者。彼說報佛生因所得即有因果非如虛空。若彼救言。隨順法身無生故常。報佛亦同無生故常。是故此因義通二身者。他亦爾。可言化身有知故非常。報佛有知亦非常住。是故此因義通二身。此若不通彼何得通。又彼強言雖是本無始有而非本無今有者。但有其言都無其實。所以然者。若如所言是即雖非先有後無而是先有終無。若許終無終無即滅。若不許言既非後無何為終無。既非今有何為始有。又若非後無故滅盡者。即應是本無故有生起也。如是進退永不可救。是故彼義智者不用。執無常者作如是說。問二師所說何得何失。答或有說者皆得皆失。所以然者。若決定執一邊皆有過失。如其無障礙說俱有道理。如楞伽經雲。如來應正遍知為是常耶為無常耶。佛言非常非無常。二邊有過故乃至廣說。今此言雖不常住非唸唸滅。如是等文破其偏執。定取一邊不當道理。無障礙說二義皆得者。報佛功德離相離性。以離相故離生滅相。究竟寂靜無作無為故說常住。以離性故離常住性。最極暄動無所不為故說無常。然離性無二無別。離相不異於離性。故常住不妨於生滅也。離性不異於離相。故生滅不礙於常住也。由是道理二說皆得。於中委悉亦有多門。具如楞伽經宗要中說。然執無常家義有未盡意。謂說法身定是常故。若定常住即非作法。非作法故不作二身。是故法身亦非無為。楞伽經言。若如來法身非作法者。言有修行無量功德。一切行者即為虛妄。攝大乘說。法身五。於中言第三有為無為無二為相。非惑業雜所生故。由得自在能顯有為相故。釋曰。一切有為法皆從惑業生。法身不從惑業生。故非有為。法身由得自在能數數顯有為相。謂應化二身故。非無為是明法身雖非惑業所生有為而非凝然無動作物也。又報常家雖樂常住而其常義亦有不足意。謂始有功德不遍於前位故。若此功德有所不遍即於法界有所不證。若於法界無所不證即等法性無所不遍。如花嚴經言。如來正覺成菩提時住佛方便。得一切眾生等身。得一切法等身。得一切殺等身。得一切三世等身。得一切法界等身。得虛空界等身。乃至得寂靜涅槃界等身。佛子隨如來所得身當知音聲及無礙心復如是如來具足。如是三種清淨無量是明如來成道後所得色身音聲及無礙心無所不等無所不遍。既言等於一切三世。豈不遍金剛以前。然此道理諸佛祕藏非思量者之所不能測。但依佛言起作信耳。涅槃之義略判如是。   第二明佛性義。佛性之義六門分別。一出體門。二因果門。三見性門。四有無門。五三世門。六會通門。出體門內亦有二重。先序諸說。後判是非。昔來說雖有百家義類相攝不出六種。第一師雲。當有佛果為佛性體。如下師子吼中說言。一闡提等無有善法。佛亦言。以未來有故悉有佛性。又言。以現在世煩惱因緣能斷善根。未來佛性力因緣故遂生善根。故知當果即是正因。所以然者。無明初念不有而已有心即有當果之性。故修萬行以剋現果。現果即成當果為本。故說當果而為正因。此是白馬寺愛法師述生公義也。第二師雲。現有眾生為佛性體。何者。眾生之用總御心法。眾生之義處處受生。如是御心之主必當能成大覺。故說眾生為正因體。如師子吼中言。眾生佛性亦二種因者謂諸眾生也。莊嚴寺是法師義也。第三師雲。眾生之心異乎木石。必有厭苦求樂之性。由有此性故修萬行終歸無上菩提樂果。故說心性為正因體。如下文言。一切眾生悉皆有心。凡有心者必當得成阿耨菩提。夫人經言。若無如來藏下得厭苦樂求涅槃故。此是光宅雲法師義也。第四師雲。心有神靈不失之性。如是心神已在身內。即異木石等非情物。由此能成大覺之果。故說心神為正因體。如來性品雲。我者即是如來藏義。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即是我義。師子吼中言。非佛性者謂瓦石等無情之物。離如是等無情之物是名佛性故。此是梁武簫焉天子義也。第五師言。阿賴耶識法爾種子為佛性體。如此經言。佛性者一切諸阿耨菩提中道種子。瑜伽論雲。性種性者六處殊勝有如是相從無始世展轉傳來法爾所得。此意新師等義。第六師雲。阿摩羅識真如解性為佛性體。如經言。佛性者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智惠。寶性論雲。及彼真如性者如六根聚經說。六根如是從無始來畢竟究竟諸法體故。諸說如是。次判是非者。此諸師說皆是非。所以然者。佛性非然非不然故。以非然故諸說悉非。非不然故諸義悉是。是義志雲何。六師所說不出二途。初一指於當有之果。後五同據今有之因。此後五中亦為二倒。後一在於真諦。前四隨於俗諦。俗諦四說不出人法。前一舉人後三據法。據法三義不過起伏。後一種子前二上心。上心之內隨義異說耳。然佛性之體正是一心。一心之性遠離諸邊。遠離諸邊故都無所當。無所當故無所不當。所以就心論。心非因非果非真非俗非人非法非起非伏。如其約緣論。心為起為伏作法作人為俗為真作因作果。是謂非然非不然義。所以諸說皆非皆是。總說雖然於中分別者。於一心法有二種義。一者不染而染。二者染而不染。染而不染一味寂靜。不染而染流轉六道。如下文言。一味藥隨其流處有種種味。而其真味停留在山。夫人經言。自性清淨心難可了知。彼心為煩惱所染。此亦難可了知。起信論中廣顯是義。此者真諦三藏之義。第六師說。真如佛性得於染而不染門也。前之五義皆在染門。何者。隨染之心不守一性。對緣望果必有可生。可生之性不由熏成。是故說名法爾種子。第五師義得此門也。又即如是隨染之心乃至轉作生滅。識位而恆不失神解之性。由不失故終歸心原。第四師義亦當此門也。又若隨染生滅之心依內熏力起二種業。所謂厭苦求樂之能因。此為本當至極果。第三師義當此門也。如是一心隨染轉時。隨所至處總御諸法處處受生說名受生。第二師義合於是門也。如是眾生本覺所轉必當得至大覺之果。而今來現說名當果。第一師義合於是門也。由是義故六師所說雖皆未盡佛性實體隨門而說各得其義。故下文說。如彼盲人各各說象。雖不得實非不說象。說佛性者亦復如是。不即六法不離六法。當知此中六說亦爾。出體門竟。   第二明因果門。佛性之體非因非果而亦不非因果性。所以舉體作因作果。果佛性者佛之體性故名佛性。如迦葉品雲。如來十力四無畏等無量諸法是佛之性。又下文言。如來已得阿耨菩提所有佛性一切佛法常無變易。故無三世猶如虛空。如是等文明果佛性。因佛性者。作佛之性故名佛性。如師子吼中言。是因非果名為佛性。非因生故是因非果。又下文言。眾生佛性亦二種因。正因者謂諸眾生。緣因者謂六波羅蜜。如是等文說因佛性。總說雖然於中分別者果有二種。所生所了。所了果謂涅槃果即是法身。所生果者謂菩提果即是報佛。對此二果說二佛性。法佛性者在性淨門。報佛性者在隨染門。如師子吼中言。善男子我所宣說涅槃因者所謂佛性之性不生涅槃。是故無因。能破煩惱故名大果。不從道生故名無果。是故涅槃無因無果。是文正顯法佛之性唯約隱顯說為因果也。迦葉品雲。夫佛性者。不名一法不名萬法。未得阿耨菩提之時一切善不善無記法盡名佛性。非佛性者。所謂一切牆壁瓦石無情之物。離如是等無情之物是名佛性。是文正明報佛之性以隨染動心雖通三性而亦不失神解之性故說此為報佛性。但為簡別怯佛性門遍一切有情無情。是故於報佛性不取無情物也。別門雖然就實通論者。性淨本覺亦為二身之性隨染解性亦作法身之因。何以知其然者。如實性論言。依二種佛性得出三種身。佛性論中顯是意言。佛性有二種。一者住自性性。二者引出佛性。為顯住自性性故說地中寶藏為譬。為顯引出佛性故說掩羅樹芽為譬。約此雨因故佛說三身果。一者因住自性佛性故說法身。法身有四種功德。是故說毀敗布堹u金譬。二者因引佛性故說應身。是故說貧女如壞輪王譬。三者因引出佛性故復出化身。故說羅漢中佛像為譬乃至廣說。此論意者。應得因中具三佛性。彼應得因如理為體故。如性淨門中真如佛性通為三身而作正因。既說性淨本覺雖非生滅而得與二身作正因。當知隨染解性雖非常住而與法身作正因性。如不增不減經言。即此法身煩惱纏無始世來隨順世間波浪漂流去來生死名為眾生。離一切垢住於彼岸於一切法得自在力名為如來應正遍知乃至廣說。起信論中為顯是意故引喻言。如海水因風波動。水相風相不相捨離。如是眾生自性清淨心因無明風動心與無明不相捨離乃至廣說。是意欲明法身雖非動相而離靜性。隨無明風舉體動轉。動轉之心不失解性。後復無明還至歸本。歸本之時還成法身。是故當知隨染動心正為還靜法身之因。若依是門得說法身亦是作法。以修諸行始得成靜故。如楞伽經言。若如來法身非作法者。言有修行無量功德。一切行者皆是虛妄故。因果門竟。   次第三明見性門者。謂至何位得見佛性。有人說言。佛性法界雖無二體而義不同見位亦異。是故初地證見真如法界而未能見佛性之義。乃至十地猶是聞見。至妙覺位方得眼見。是說不了。違文義故。何者。處處皆說初地菩薩證見法身。法身佛性名異義一。而言雖證法身不見佛性者。不應道理違諸文。次當廣說如實義者。若於初地得證法界。即於此位已見佛性。若第十地未見佛性。亦於彼位未見法界。欲顯是義三重分別。一者究竟不究竟門。二者遍不遍門。三者證不證門。若就究竟不究竟門。唯於佛地得名眼見。此時究竟歸一心原證見佛性之全分體故。金剛以還未得眼見。宜是仰信但名聞見。以其未至一心之原不證佛性全分體故。如說佛性法界亦爾。餘一切境皆亦如是。若就第二遍不遍門。初地以上眼見佛性。遍遣一切遍計所執遍見一切遍滿佛性故。地前凡夫二乘聖人有信不信齊未能見。以未能離一切分別不能證得遍滿法界故。若依第三證不證門。二乘聖人得見佛性。一切凡夫未能得見。所以然者。二空真如即是佛性。二乘聖人雖非遍見依人空門證得真如。故亦得說眼見佛性。如長壽品言。若於三法修異相者。清淨三歸即無依處。所有禁戒皆不具足。尚不能得聲聞緣覺菩提之果。何況能得無上菩提。是文欲明若二乘人入觀之時唯取三寶人法異相不證三寶同體人空。即不能具無漏聖戒。亦不能得盡無生智。是即反顯彼能證見三寶一體故亦能得二乘菩提。三寶一體即是佛性。准知亦說得見佛性。唯彼人雖實得見佛性而未能知謂是佛性。如說眼識見青不知青。雖未能知謂是青色而是眼識實見青色。二乘者見佛性當知亦爾。證不證門文義如是。遍不遍門之文義者。如師子吼中言。復次色者謂佛菩薩。非色者一切眾生。色者名為眼見。非色者名為聞見。法花論雲。八生乃至一生得阿耨菩提者證初地得菩提故。以離三界分段生死隨分能見真如佛性名得菩提。寶性論僧寶品雲。有二種修行。謂如實修行及遍修行。如實修行者。謂見眾生自性清淨佛性境界故。偈言。無障淨智者如實見眾生自性清淨佛法身境界故。遍修行者。謂遍十地一切境界故。見一切眾生有一切智故。又遍一切境界者。以遍一切境界依出世惠眼見一切眾生乃至畜生有如來藏。應知彼見一切眾生皆有真如佛性。初地菩薩摩訶薩以遍證一切真如法界故。偈言。無礙淨智眼見諸眾生性遍無量境界故我今敬禮故。解言。此中如實修行即正體智。遍修行者是後得智。是知初地菩薩二智皆能證見真如佛性。但正體智宜證真如佛性實體名如實行。其後得智見諸眾生悉有佛性故名遍行。遍不遍門文義如是。究竟不究竟門文證者。師子吼中言。佛性亦二。言色者阿耨菩提。非色者凡夫乃至十住菩薩見不了。不了故名非色。色者名為眼見。非色者名為聞見。瑜伽論雲。問一切安住到究竟地菩薩智等如來智等有何差別。答如明眼人隔於輕繫睹眾色像。到究竟地菩薩妙智於一切境當知亦爾。如知盡事業圓布眾采。唯後妙色未淨修治。已淨修治菩薩如來二智亦爾。如明眼人微闇見色離闇見色。二智亦爾。如遠見色如近見色。猶如輕翳眼觀極淨眼觀。二智差別當知亦爾。依此文證當知佛性境界菩薩未究竟。於一切境皆未究盡。未究盡故通名聞見。得因滿故亦名眼見。所以未窮知者略有五義。一者本識相應最綱妄想無明所識隔金剛眼。是故似隔輕繫也。二者萬行已備三智已得而唯未得大圓鏡智。如最妙色未淨修治。三者解脫二障故得淨未輕極微無明住地。是故不異微闇見色。四者有惑障習而非親障法空觀智故。如遠色。五者其知障氣雖是微薄近曉惠眼事同輕繫。依是五義未能窮照。故說如是五種譬喻。於中通難會相違文。具如二障義中廣說。第三重內文義如是。若知如是三重別義。諸文進退無所不通也。   第四明有無者。有無差別略有二句。一就聖位二約凡位。聖位有無先作五階。謂前五地為第一位。以十度行配十地門。未得波若相同凡位故。六七八地為第二位。雖有出入無出入異。齊於俗諦有功用故。第九地為第三位。以於真俗俱無功用故。第十地為第四位。具足十度因行窮滿因故。如來地者為第五位。就此五位說事有無。如迦葉品說。如來十力四無畏等無量諸法足佛是佛之性。即如是佛性即有七事。一常二樂三我四淨五真六實七善。後身菩薩佛性有六。一常二淨三真四實五善六可見。九地菩薩佛性有六。一常二善三真四實五淨六可見。八住菩薩下至六地佛性有五事。一真二實三淨四善五可見。五住菩薩下至初地佛性有五事。一真二實三淨四可見五善不善。解言。此五位中通有十事。一善不善二者可見三少見並佛地七。是十法在報佛因果非就法身真如佛性。以彼處文相不得爾故。然此十事有無總束以為五倒。一真實淨三貫通五位。二者善之一事在上四位。三者可見一事在下三位。四者常之一事在上三位。五者我樂少見善不善四隨其所應局在一位。所以然者。我者即是佛義。樂者是涅槃義。佛與涅槃究竟之名故說此二唯在果地。言少見者。為前所說五對所顯故此一事唯在十地。善不善者相同凡夫未得純善故此一事在一位。一位四事立意如是。所以常事在上三位者。任運現前是其常義。九地以上三位雖因果殊俱於真俗得無功用。故說常事在上三位。所以可見在下三位者。十地因滿佛地果員。因果雖殊同員滿故。九地以下齊未圓俱足應滿故說可見。所以善事在上四位者。六地已上已得般若善巧利物故得善事。所以淨與真實通於五位者。此中淨者是無漏義。初地以上得真無漏。故說淨德通於五位。離妄為真義。在見分。不虛為實義。當相分。無漏見相非妄非虛。故說此二亦通五位。然此十事有無之義但約一邊顯其階級。未必一向定為然也。次約凡夫位說有無者。如迦葉品四句中說。或有佛性。一闡提有善根人無。或有佛性。善根人有一闡提無。或有佛性。二人俱有。或有佛性。二人俱無。解雲。如是四句顯報佛。非就法身真如佛。彼處文勢必應爾故。四句差別略有四義。顯二門故。別因果故。開四意故。遮二邊故。第一義者為顯二門故說四句。何者。前之二句約依持門說五種性。其後二句就緣起門顯因果性。謂初句言闡提人有者。不定性人斷善根時猶有。作佛法爾種子故。善根人無者。決定二來有善根時無。如前說作佛種子故。第二句中善根人有者。菩薩種性無斷善根本來具有。作佛種子故。闡提人無者。無性眾生斷善根時永無。如前菩薩種性故。故知此二句顯五種性也。第三句言二人俱有者。前二句內兩重二人皆有。緣起門中因性凡有心者當得菩提故。第四句言二人俱無者。即第三句所說二人齊無。緣起門中果性當時未得無上菩提故。故知此二句顯二果性。如此經意寬無所不苞。通取二門以說四句。初義如是。第二義者宜就緣起一門而說。前立三句明因差別。最後一句顯果無二。何者。初句中言闡提人有善根人無者。是明一切斷善根人所有不善五陰亦作報佛之性。第二句言善根人有闡提人無者。是明一切有善根者所有善五陰亦為報佛。第三句二人俱有者。謂前二人所有四種無記五陰皆能得作報佛正因。以彼一切三性五陰皆為一心轉所作故。為顯三性皆為佛性故。作三句明因差別也。第四句言二人俱無者。謂前二人雖有三因而皆未得報佛果性。為顯極果純一善性故。立一句顯無二也。二義如是。第三意者。為四種意故說四句。第一句者抑引意說。引斷善根者除絕望心故。抑善根人持善夢惡故。第二句者勸請意說。既除夢惡勸修眾善。舉手低頭皆成佛道故。既除絕望心。識離諸惡。惡為禍本能障佛道故。第三句者生普敬意。無一有情不含當果。含當果者必成大覺故。第四句者起廣度意。雖有當果而無觀覺。無觀覺者長沒苦海故。此四意內所詮義者。第一句中約邪見說。第二句中約信心說。第四同望當果指當有義說為俱有。據現無義亦說俱無。三義如是。第四義者。為離二邊故說四句。謂前二句別顯離邊。後之二句總顯離邊。言別顯者。謂初句言闡提人有。遮定無邊非據定有。第二句言闡提人無。止定有邊不著定無。如下文言。若有說言斷善根者定有佛性定無佛性。是名置答。善男子我亦不說置而不答乃說置答。如是置答覆有二種。一者遮止二者莫著。以是義故得名置答。如就闡提遮止二邊。對善根人當知亦爾。言後二句總顯離邊者。第三句言二人俱有。是明佛性不同菟角依非無義說名為有。第四句言二人俱無。是顯佛性不同虛空約不有義說名為無。如下文言。眾生佛性非有非無。所以者何。佛性雖有非如虛空。虛空不可見。佛性可見故。佛性雖無不同菟角。菟角不可生。佛性可生故。是故佛性非有非無亦有亦無。雲何名有。一切悉有是諸眾生不斷滅。猶如燈炎。乃至菩提故名有。雲何無。一切眾生現在未有一切佛法。是故名無。有無合故是名中道。是故佛性非有非無乃至廣說。若依如是離邊之意。四句皆望當果佛性。若使四句齊望一果。總別二意有何異者。前二人說二句者。依遮詮義以遣二邊。後總二人立句者。依表詮門以示中道。中道之義通於二人。是故合說。二邊之執隨人各起。所以別說。然佛說四句意趣眾多。今且略爾四種義耳。有無門竟。   第五明三世非三世略有二義。先就法身後約報佛。若就別門。法身佛性雖復因名應得果名。至得其體平等無生無滅。是故一向非三世攝。是義灼然不勞引證也。次約報佛因果性者。依下文說即有三句。一者如來圓果菩薩滿因。此二相對以顯不同。如來圓智窮於理原。等一法界遍三世際。故非過去現在未來。後身菩薩未至理原。雖復已得滿因故已少見。未至極果故未具見。未具見。邊名為未來。未成圓果故。已少見邊名為現在。現得滿因故。猶未謝故非過去。如經言。如來佛性非過去非現在未來。後身菩薩佛性現在未來。少可見故得名現在。未具見故名為未來故。問未具見義猶是現在有。何得說是名為未來。又若菩薩現得少見故名現在者。是即如來現得其見。應名現在。答如來現得得遍三世畢竟不為時節所遷。故雖現得不在現世。菩薩少見未免生死猶墮時節故為現在。是通後難答。前問者。未具見義雖是現有具見種子猶伏未起。由現起故名未來。如瑜伽說。未與果當來種子相續名未來果。當知此中道理亦爾。第二句者宜就如來因果相對以明差別。立果望因因皆未極不離生滅故隨三世。就果談果即有二義者。生因所生者必滅剎那不住。故是三世。二者已至理原體一法界無所不遍。故非三世。然其生滅德無不體理。故一一念皆遍三世。遍三世德莫不從因。故其周遍不過剎那。爾退剎那而遍三世不從周遍而為一念。為一念故隨於三世。遍三世故非過現未。是謂佛德不可思議。但應仰信非思量流。如經言。如來未得阿耨菩提時佛性因故亦是過去現在未來。果即不爾。有是三世有非三世故。問者是經文有是有非。即應二別不就一德。有是三世者化身色形是。有非三世者報佛內德是。亦如是二義灼然可見。何勞宜就實德而作難解之說。答如汝所見亦有道理。為新學者應作是說。若非新學無定執者為是等人應如前說。為顯是義故。彼下文言。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雲何名因亦是過去現在未來。果亦過去現在未來。非是過去現在未來。佛言五陰二種。一者因二者果。是因五陰是過現未。是果五陰亦是過去現在未來亦非過去現在未來。依是文證當知宜就一果五陰亦是三世亦非三世。第三句者宜就菩薩因果相對以辨三世者。菩薩佛性未免生死。望後為因望前為果。種子為因現行為果。如是因皆隨三世未至理原。無非三世。如經雲。後身菩薩佛性因故亦是過去現在未來。果亦如是。九地菩薩佛性因故亦是過去現在未來。果亦如是。九地菩薩佛性因故亦是過去現在未來。果亦如是乃至廣說故。問第二句中明如來因乃取未成佛時因性。今第三句明菩薩果廣說當成時果性。何故此中不取當果。解雲。不例立果望因。因是已修故得取。因在望果。果非已證。所以不取。是故宜就菩薩位內前後相望而說因果三世。三世門竟。   第六會通。於中有二。初通文異。後會義同。通異文者。問如因果門所引文雲。未得阿耨菩提之約一切善不善無記法盡名佛性。若依是文菩提之心六度等行皆是佛性。何故師子吼中言。正因者名為佛性。緣因者發菩提心。如是相違雲何會通。通者解雲。以性攝行不攝故說一切盡名佛性。以行望性有性非行故分性行以說二因。又復性有二義。一是因義。二非作義。就因義故盡名佛性。約非作義行即非性。由是道理故不相違也。問如體相門所引文言。非佛性者所謂一切牆壁瓦石無情之物。又復迦葉品中說雲。或雲佛性住五陰中果。或言佛性性離陰而有。猶如虛空。是故如來說於中道。眾生佛性非內六入非外六入內外合故名為中道。若依後文瓦石等物外六入所攝而為佛性。如是相違雲何會通。通者解雲。若依有情無情異門。瓦石等物不名佛性。若就唯識所變現門。內外無二合為佛性。此是唯約報佛性說。又復前說文說報佛性。後所引文說法佛性。若作是說亦不相違也。問見性門內所引論說初地菩薩無礙智眼見諸眾生悉有佛性。何故是經不能見。如德王品第九功德中言。住九地者見法有性不見佛性。住十住者見法無性方見佛性。又師子吼中言。十住菩薩唯能自知當得菩提。而未能知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又言。十住菩薩唯見其終不見其始。諸佛世尊見始見終。以是義故諸佛了了得佛性。又言。十住菩薩唯見一乘不知如來是常住法。以是義故言。十住菩薩雖見佛性而不明瞭。又言。一切覺者名為佛性。菩薩不得名一切覺。是故雖見而不明瞭。如是等文雲何會通。通者解雲。通相而言。為顯究竟不究竟異故說十地見不明瞭。若依隨分證見門者。初地菩薩亦得眼見。餘文進退隱顯門說。何者。為顯十地是因滿位故說得見。九地以還因未圓滿故說不見。又復起信論說六種染中第五能見心不相應染是九地障。未出此障故說九地見法有性。入第十地已出彼障。是故說言見法無性。且時一邊顯位階降。又說十住唯見終者眾生之未終乎。六識有情之本始。於一心菩薩通達六識之相而未證見一心之原。故言見終而不見始。又言自知當得菩提未知眾生有佛性者。是約遠近以說難易。謂自當果在第二念近故易知。眾生當果即天後邊遠故難知。是望當果佛性說也。又言。十住雖見一乘不知如來是常住法者。是約因果顯其難易。言一乘者正因佛性。如來常者是果佛性。十住因滿故見因性。未得圓果不見果性。即依是義故後文說言。菩薩未得名一切覺。是故雖見而不明瞭也。餘文相違准此可通。次會義同者。於同類義有異文句。以義類而會諸文。佛性之義有無量門。以類相攝不出五種。一性淨門常住佛性。二隨染門無常佛性。是二種門皆說因性。三者現果諸佛所得。四者當果眾生所含。五者一心非因非果。依是五門以攝諸文。第一常住佛性門者。四相品雲。唯斷取著不斷我見。我見者名為佛。佛性者即真解脫。如來性品雲。我者即是如來藏。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即是我義。師子吼中言。佛性者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智惠。智者見空及與不空。愚者不見空與不空。又言。觀十二緣智凡有二種。下中智者不見佛性。即是二乘。上智觀者不見了了。不了了見故住十住地。上上智者即了了見。了了見故得阿耨菩提。以是義故十二因緣名為佛性。佛性者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中道。中道者名為佛性。佛性者名為涅槃。又言究竟。究竟者一切眾生所得一乘。一乘者名為佛性。一切眾生皆有一乘。無明□故不能得見。如是等文舉諸異名同顯性淨真如佛性。三乘同歸故名一乘。十二之本故名因緣。離一切故名為空性。有本覺名為智惠。眾生中實故名為義。自體自照故名我見。諸名雖異所詮體一。所以說是眾多名者為顯諸經唯一味故。謂名我見名如來藏者是會勝鬘楞伽等旨。又名為空名智惠者是會諸部般若教意。又名一乘者是會法花經等。又名真解脫者是會維摩經等。為顯是等諸經異文同旨故於一佛性立是諸名也。第二隨染門中報佛性者。師子吼中言。佛性者名大信心。何以。信心故菩薩能具六波羅蜜。又言。佛性者名慈悲喜捨。佛性者名四無礙知。乃至佛性者名灌頂三昧。迦葉品雲。後身菩薩佛性有六。乃至初地佛性有五。皆是過去現在未來。又言。未得菩提之時善不善等盡名佛性。如是等文同顯隨染門內報佛性也。第三明現果佛性者。師子吼中言。佛性者亦色非色非色非非色亦相非相非相非非相。雲何為色。金剛身故。雲何非色。十八不共非色法故。雲何非色非非色無定相故。雲何為相。三十二故。雲何非相。一切眾生相不現故。雲何非相非非相。不決定故。迦葉品雲。如來佛性即有二種。一者有二者無。有者所謂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十力四無畏乃至無量三昧是名為有。無者如來過去諸善不善無記乃至五陰十二因緣是名為無。是名如來佛性有無。如是等文同明現果。第四說當果佛性者。師子吼中言。譬如有人我有乳酪。有人問言。汝有蘇耶。答我有酪實非蘇。以巧方便決定當得故言有蘇。眾生亦爾悉皆有心。凡有心者定當得成阿耨菩提。以是義故我常宣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迦葉品雲。如汝先問。斷善根人有佛性者亦有如來佛性亦有後身佛性。是二佛性障未來故得名為無。畢竟得故得名為有。如是等文明當果佛性。第五明非因非果非常非無常性者。如德王品雲。善有二種。有漏無漏。是佛性非有漏非無漏。是故不斷。復有二種。一者常二者無常。佛性非常非無常。是故不斷。師子吼中言。佛性者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有因者即十二因緣。因因者即是智惠。有果者即是阿耨菩提。果果者即是無上大般涅槃。是等文同顯一心非因果性。所以然者。性淨本覺是無漏善。隨染眾善是有漏善。一心之體不常二門故非有漏非無漏。又佛果是常善。因是無常善。一心之體非因果非果故非常非無常。若心是因不能作果。如其是不能作果。良由一心非因非果故得作因亦能為果。亦作因因及為果果。故言佛性者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是故當知前說四門染淨二因當現二果其性無二唯是一心。一心之性唯佛所體。故說是心名為佛性。但依諸門顯此一性。非隨異門。而有別性即無有異。何得有一。由非一故能當諸門。由非異故諸門一味。佛性之義略判如是。上來所說涅槃佛性全為第二廣經宗竟。   第三明教體者。先敘異部後顯大乘。迦退論中以名句味以為經體。故彼論說。十二部經名何等法。答曰名身語身次第住故。若依雜心有二師說。如界品。八萬法陰皆色陰攝。以佛語之性故。有說名性者行陰攝。若准婆沙第四十卷。以音聲為教體者是佛陀提婆義。以名句味為教體者是和須蜜義。俱捨論中又出是二。如界品雲。有諸師執佛正教言音為性。於彼入色陰攝。有諸師執文句為性。於彼師入行陰攝。有人說言。俱捨論中有三師說。第三師義通取音聲名句為體。如法界品下文說言。諸師異判如是。眾生有八萬煩惱行相。謂欲瞋癡慢等差別故。為對治此行佛世尊正說八萬法陰。如八萬法陰相。五陰中色行二陰攝。以是文證得知評家取此第三也。雖有是說而實不然。所以然者。彼不能顯論文分齊。監取異文作是妄說。彼論前文已出二師說攝陰竟。   次說八萬法陰之量。一出三師義。此言諸師異判如是已下正成第三評家之說。說法陰量已竟。次欲更說五分法身十一切入等諸門攝義。是故條前成後之言八萬法陰相五陰中色行二陰攝。此言總條前二師義。是故當知彼說謬異。當知小乘諸部之內出教體性唯有二說更無第三也。若依成實。相續假聲以為教體。如彼論不相應行品雲。有人言。名句字應是心不相應行。此事不然。□□□□法入所攝。解雲。此論師意假聲詮用更無□□□□聲性色陰所攝。詮表之用意識所得唯□□□□□所攝也。大乘之中音聲名句及所詮義□□□□□雖無別體不相應行而有假立不相應行□□句行□所攝。由是道理異彼二宗。是義具如瑜伽論說。又彼論攝抉擇分言。雲何為體。謂契經體略有二種。一文二義。文是所依。義是能依。雲何為文。謂有六種。一者名身。二者句身。三者語身。四者字身。五者行相。□者機請乃至廣說。是論意者欲顯教體無別自□□□緣含能生物解故說諸緣為教體耳。於中餘□□□□□如楞伽經疏中說 第四明教跡者。昔來□□□□南土諸師多依武都山隱士□[利-禾+(ㄙ/蟲)]義雲。如□□□□說無出頓漸。花嚴等經是其頓教。餘名漸□□□內有其五時。一佛初成道已為提胃等說五戒十善人天教門。二佛成道已十二年中宣說三乘差別教門。未說空理。三佛成道已三十年中說空無相波若維摩思益等經。雖說三乘同觀於空未說一乘破三歸一。四佛成道已四十年後於八年中說法花經廣明一乘破三歸一。未說眾生皆有佛性。但彰如來壽過塵數未來所住復倍上數。不明佛常。是不了教。五佛臨涅槃說大涅槃。明諸眾生皆有佛性法身常住。是了義經。南土諸師多傳是義。北方師說般若等經皆了義。但其所宗各不同耳。如般若經等智惠為宗。維摩經等解脫為宗。法花經者一乘為宗。大涅槃經妙果為宗。皆是大解起行德究竟大乘了義之說。即破前說五時教言。如大品經往生品中。諸比丘聞說般若讚歎檀度遂脫三衣以用佈施。論中釋言。佛制三衣不畜得罪何犯戒為行施耶。以此在於十二年前佛未制戒。是故不犯。是以文證非局在於十二年後。又彼論雲。須菩提聞說法花舉手低頭皆成佛道。是故今問退不退義。以是文證般若之教未必局在於法花已前。破斷五時即為謬異。又復若言般若教中不破三乘淺化者。大品經中舍利弗問。若都不退定復不異。何故得有三乘差別不唯一乘。須菩提答無二無三若聞不怖能得菩提。此與法花無三言何別而分淺深耶。又若般若不說佛性淺者。涅槃經說佛性亦名般若波羅蜜亦名第一義空所。般若及空即是佛性。何得說雲不明佛性。又大品說真如法性。論主釋雲。法名涅槃不戲論法性名本分種。如黃石金性白石銀性。一切眾生有涅槃性。此與佛性有何差別而不說故是淺耶。又法花論雲。所成壽命復倍上數者。此文示現如來常命。以巧方便顯多數量不可數知故。又言。我淨土不毀而眾生見燒盡者。報佛如來真淨土第一義諦之所攝故。既顯常命及真淨土。而言是不了說者不應道理。問南北二說何者為得為失。答若執一邊謂一向爾者。二說皆失。若就隨分無其義者。二說俱得。所以然者。佛說般若等諸教意廣大甚深淺通復不可定限於一邊故。又如隨時天台智者問神人言。北立四宗會經意不。神人答言失多得少。又問成實論師立五教稱佛意不。神人答曰小勝四宗猶多過失。然天台智者禪惠俱通舉世所重。凡聖難測。是知佛意深遠無限。而欲以四宗科於經旨亦以五時限於佛意。是猶以螺酌海用管□□□娀□□騿□□□奈□□□□   涅槃經宗要        天治元年五月廿四日書之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70 本願藥師經古跡   No. 1770 [cf. No. 450]   本願藥師經古跡上   青丘沙門太賢撰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此經略以三門分別。一者題名。二者教攝。三者本文。一題名者經有三名。一說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二說十二神將饒益有情結願神咒。三說拔除一切業障。此中宋孝武世大明元年譯出之本取第三名拔除過罪生死得度。隋大業十一年東都洛水南上林園翻經館譯略取初名藥師如來本願經。今大唐貞觀年中玄奘三藏所譯之本具取初名題一部也。文義廣略後二相似。言藥師琉璃光如來所歸人也。本願功德者所感德也。能拔眾苦喻名藥師。無緣不徹稱琉璃光。所修妙行名為本願。所證勝果名為功德。即以如來因果為宗。勸物歸依出苦為趣。是以初名題宗為稱。後二之名以趣為號。經謂契經能詮名也。與義相應貫持法器令不散失故言契經。藥師如來之本願功德。本願功德之契經。故六合釋中依主釋也。二教攝者。南地師雲。佛教有三。一頓二漸三偏方不定教。初二如常。今藥師經第三教攝。隨緣局說異頓漸故。此不應理。以頓漸外無別悟故。勿離大小有別教故。既對曼殊直說大乘因果德故所說頓教。又說淨土無覆相故。第三了義大乘教攝。三本文者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遊化諸國至廣嚴城住樂音樹下與大苾芻眾八千人俱菩薩摩訶薩三萬六千及國王大臣婆羅門居士天龍夜叉人非人等無量大眾恭敬圍遶而為說法。   述曰。本文有三。一說經因起分。二對問廣說分。三聞名喜行分。此初也。如是我聞等如常應知。薄伽梵者含六義名。一自在義。永不繫屬諸煩惱故。二熾盛義。猛焰智火所燒練故。三端嚴義。眾妙相好所莊嚴故。四名稱義。功德圓滿無不知故。五吉祥義。親近供養必獲利故。六尊貴義。具諸功德利樂有情無懈怠故。如佛地論頌曰 自在熾盛與端嚴 名稱吉祥及尊貴 如是六種義差別 應知總名為薄伽 言廣嚴者梵雲毘捨離或雲毘耶離。表眾德滿至廣嚴城。示生物樂住樂音樹。微風歷動宮商雅音從而出故名樂音樹。眾有三種。一聲聞眾二菩薩眾三世間眾。如文可解。就中居士居家士也。夜叉可畏或威勢義。   爾時曼殊室利法王子承佛威神從座而起偏袒一肩右膝著地向薄伽梵曲躬合掌白言世尊唯願演說如是相類諸佛名號及本大願殊勝功德令諸聞者業障消除為欲利樂像法轉時諸有情故。   述曰。自下對問廣說分。此有五義。一菩薩請問成就。二法王讚許成就。三大眾樂聞成就。四如來說法成就。五夜叉報恩成就。此初也。於此有三。一請因緣門。如經曼殊室利法王子承佛威神故。曼殊室利唐雲妙吉祥。從法化生得佛法分稱法王子。二請威儀門。如經從座而起乃至合掌故。從座而起者表從真際起。偏袒一肩者表作利樂事。右膝著地住世間故。向薄伽梵者趣出世故。曲躬者離慢故。合掌者專心故。三正開請門。如經白言世尊乃至諸有情故故。略問三事。一問佛名號。二問因大願。三問果功德。令諸聞者已下舉說之利。言像法轉時者。大集經雲有六種堅固。一法身得住堅固。二解脫得住堅固。三禪定得住堅固。四多聞得住堅固。五福德得住堅固。六鬥諍得住堅固。此中初一佛在世時。後五滅後。如其次第各五百年。總言三時。一者正法。謂彼五中初二堅固。二者像法。即次二堅固。三者末法。即後一堅固。如次具有教行果三。有二無果。有教無二。今為利樂千年之後像法有情發此問也。   爾時世尊讚曼殊室利童子言善哉善哉曼殊室利汝以大悲勸請我說諸佛名號本願功德為拔業障所纏有情利益安樂像法轉時諸有情故汝今諦聽極善思惟當為汝說曼殊室利言唯然願說我等樂聞。   述曰。此中有二。一法王讚許成就。如經爾時世尊乃至當為汝說故。所聞可記初言善哉。應時宜故重言善哉。欲令審文故言諦聽。令解義故言善思惟。二大眾樂聞成就。如經曼殊室利言唯然願說我等樂聞故。   佛告曼殊室利東方去此過十殑伽沙等佛土有世界名淨琉璃佛號藥師琉璃光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丈夫調御士天人師佛薄伽梵。   述曰。第四如來說法成就。此有二門。一正答所請門。二勸物利益門。初亦有三。答三問故。此初也。廣釋十號如瑜伽等。   曼殊室利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本行菩薩道時發十二大願令諸有情所求皆得。   述曰。答第二問中有三。略標廣說總結故。此初也。阿脩羅經雲。琉璃光菩薩遇智勝佛初發總願。寶頂佛所始發別願。十方諸佛現前經雲。青龍光佛所發十二誓願。   第一大願。願我來世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自身光明熾然照曜無量無數無邊世界。以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隨好莊嚴其身。令一切有情如我無異。第二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身如琉璃內外明徹淨無瑕穢光明廣大功德巍巍身善安住焰網莊嚴過於日月。幽冥眾生悉蒙開曉隨意所趣作諸事業。第三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以無量無邊智慧方便令諸有情皆得無盡所受用物莫令眾生有所乏少。第四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行邪道者。悉令安住菩提道中。若行聲聞獨覺乘者。皆以大乘而安立之。第五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無量無邊有情於我法中修行梵行。一切皆令得不缺戒。具三聚戒。設有毀犯聞我名已還得清淨不墮惡趣。第六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其身下劣諸根不具醜陋頑愚盲聾瘖啞踤躄背僂白癩癲狂種種病苦。聞我名已一切皆得端政黠慧諸根完具無諸疾苦。第七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眾病逼切無救無歸無醫無藥無親無家貧窮多苦。我之名號一經其耳。眾病悉除身心安樂家屬資具悉皆豐足乃至證得無上菩提。第八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女人為女百惡之所逼惱極生厭離願捨女身。聞我名已一切皆得轉女成男具丈夫相乃至證得無上菩提。第九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令諸有情出魔羅網解脫一切外道纏縛。若墮種種惡見稠林皆當引攝置於正見漸令修習諸菩薩行。速證無上正等菩提。第十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王法所繩縛錄鞭撻繫閉牢獄。或當刑戮及餘無量災難陵辱悲愁煎迫身心受苦。若聞我名以我福德威神力故。皆得解脫一切憂苦。第十一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飢渴所惱為求食故造諸惡業。得聞我名專念受持。我當先以上妙飲食飽足其身。後以法味畢竟安樂而建立之。第十二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貧無衣服蚊虻寒熱晝夜逼惱。若聞我名專念受持。如其所好即得種種上妙衣服。亦得一切寶莊嚴具華鬘塗香鼓樂眾伎隨心所翫皆令滿足。   述曰。廣說門中有六對門。一饒益淨穢門。即初二願。淨土一切如我身故。乃至世界中間幽冥眾生皆逐意故。二世出世間門。即次二願。以人天乘無所乏故。乃至行邪道者。隨其種姓安住三乘菩提道中。不定二乘皆以大乘而安立故。三存戒存身門。即次二願。不缺重戒具三聚故。六根之身皆得淨故。此中下劣不具標句也。雖具諸根不勝妙故。及有缺故。言醜陋者釋身下劣。言頑愚者釋意下劣。盲聾等下釋眼耳舌身根不具。癲狂釋意根不具。種種病苦攝鼻等病。端正等四如次翻上。四除內外苦門。即次二願。一能除外緣逼切苦。無救者標無醫藥也。無歸者標無親等也。今得佛醫法藥聖財故除病等乃至豐足。二能轉內緣女身苦。如涅槃經。一切女人皆是眾惡之所住處。五內外解縛門。即次二願。攝置正見解惡見縛。證無上道出魔□故。以威神力出刑縛故。六志食與衣門。即次二願。以食法味而建立故。以妙衣等而令滿足故。   曼殊室利是為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應正等覺行菩薩道時所發十二微妙上願。   述曰。總結也。   復次曼殊室利。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行菩薩道時所發大願及彼佛土功德莊嚴。我若一劫若一劫餘說不能盡。然彼佛土一向清淨無有女人亦無惡趣及苦音聲。琉璃為地金繩界道城闕宮閣軒窗羅網皆七寶成。亦如西方極樂世界功德莊嚴等無差別。於其國中有二菩薩摩訶薩。一名日光遍照。二名月光遍照。是彼無量無數菩薩眾之上首。悉能持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正法寶藏。是故曼殊室利。諸有信心善男子善女人等應當願生彼佛世界。   述曰。答後問也。於中有二。初本處莊嚴功德成就。後外方聞名功德成就。此初也。言所發大願佛土莊嚴說不能盡者。顯如大願果亦無邊。身應準願。略說其土則有八種功德成就。一無所著穢成就。如經無有女人故。二離所怖惡成就。如經亦無惡趣及苦音聲故。三所依清淨成就。如經琉璃為地故。四道路成文成就。如經金繩界道故。五宮殿莊嚴成就。如經亦如西方故。六大聖無絕成就。如經有二菩薩即補處故。七利樂不斷成就。如經悉持彼佛正法藏故。八願生無礙成就。如經應當願生彼佛世界故。   爾時世尊復告曼殊室利童子言。曼殊室利。有諸眾生不識善惡唯懷貪吝。不知佈施及施果報。愚癡無智闕於信根。多聚財寶勤加守護。見乞者來其心不喜。設不獲已而行施時。如割身肉深生痛惜。復有無量慳貪有情積集資財。於其自身尚不受用。何況能與父母妻子奴婢作使及來乞者。彼諸有情從此命終生餓鬼界或傍生趣。由昔人間曾得暫聞藥師琉璃光如來名故。今在惡趣暫得憶念彼如來名。即於念時從彼處沒還生人中。得宿命念畏惡趣苦不樂欲樂好行惠施讚歎施者。一切所有悉無貪惜。漸次尚能以頭目手足血肉身分施來求者況餘財物。   述曰。此即第二外方聞名功德成就。於中有五。令諸聞者除施戒修十善業道往生樂處五種障故。今此初段顯除施性福業障。此有三門。一顯障自性門。如經不識善惡乃至來乞者故。不識惡者唯貪吝故。不識善者不知施故。不識善惡也。愚癡無智唯懷貪吝故。闕於信根不知施等故。多聚不捨。二示障過患門。如經彼諸有情生鬼畜故。以慳貪故生餓鬼界。以愚癡故生傍生趣。三聞佛勝利門。如經由昔人間乃至況餘財物故。   復次曼殊室利。若諸有情雖於如來受諸學處而破屍羅。有雖不破屍羅而破軌則。有於屍羅軌則雖得不壞然毀正見。有雖不毀正見而棄多聞。於佛所說契經深義不能解了。有雖多聞而增上慢。由增上慢覆蔽心故自是非他嫌謗正法為魔伴黨。如是愚人自行邪見復令無量俱胝有情墮大險坑。此諸有情應於地獄傍生鬼趣流轉無窮。若得聞此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便捨惡行修諸善法不墮惡趣。設有不能捨諸惡行修行善法墮惡趣者。以彼如來本願威力令其現前暫聞名號從彼命終還生人趣。得正見精進善調意樂便能捨家趣於非家。如來法中受持學處無有毀犯。正見多聞解甚深義。離增上慢不謗正法。不為魔伴漸次修行諸菩薩行速得圓滿。   述曰。此顯能除戒性福業障。此亦三門。如前應知。初門有三。一攝律儀戒障。如經破屍羅軌則故。言屍羅者別解脫戒。言軌則者於往來等正知而住。二攝善法戒障。如經毀正見棄多聞增上慢故。三攝有情戒障。如經復令無量俱胝有情墮大險坑故。次示障過患門者。如經於地獄等流轉無窮故。後聞佛勝利門者。如經乃至三聚速圓滿故。   復次曼殊室利。若諸有情慳貪嫉妒自讚毀他。當墮三惡趣中無量千歲受諸劇苦。受劇苦已從彼命終來生人間作牛馬駝驢恆被鞭撻飢渴逼惱。又常負重隨路而行或得為人生居下賤作人奴婢受他驅役恆不自在。若昔人中曾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由此善因今復憶念至心歸依。以佛神力眾苦解脫。諸根聰利智慧多聞。恆求勝法常遇善友。永斷魔□破無明穀。竭煩惱河。解脫一切生老病死憂悲苦惱。   述曰。此顯能除修性福業障。亦有三門。一顯障自性門。如經慳貪嫉妒自讚毀他故。此中慳貪能障修慈。不與樂故。嫉妒障喜。不隨喜故。讚毀障悲。能惱害故。三通障捨性。染污故。語便次第故不相違。二示障過患門者。如經墮三惡趣及受苦故。三聞佛勝利門者。如經乃至永破四種魔故。如文可解。   復次曼殊室利。若諸有情好喜乖離。更相鬥訟惱亂自他。以身語意造作增長種種惡業。展轉常為不饒益事互相謀害。告召山林樹塚等神殺諸眾生取其血肉祭祀藥叉邏剎婆等。書怨人名作其形像以惡咒術而咒咀之。厭媚蠱道咒起屍鬼令斷彼命及壞其身。是諸有情若得聞此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彼諸惡事悉不能害。一切展轉皆起慈心利益安樂無損惱意及嫌恨心。各各歡悅於自所受生於喜足。不相侵淩互為饒益。   述曰。此顯能除十善業道障。亦有三門。初障自性者。如經好喜乖離乃至增長種種惡業故。好喜乖離意三業道悉能令他離所欲故。更相鬥訟語四業道理不相應多招諍故。惱亂自他身三業道三業果遂即惱亂他。若不果遂惱亂自故。二障過患者。謂由自惡招他謀害。如經展轉常為不饒益事乃至咒起屍鬼斷壞身命故。三勝利門者。現尚離害。況於當苦。文顯可知。   復次曼殊室利。若有四眾苾芻苾芻尼鄔波素迦鄔波斯迦及餘淨信善男子善女人等。有能受持八分齊戒經一年或復三月受持學處以此善根願生西方極樂世界無量壽佛所聽聞正法而未定者。若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臨命終時有八菩薩乘神通來示其道路。即於彼界種種雜色眾寶華中自然化生。或有因此生於天上。雖生天中而本善根亦未窮盡不復更生諸餘惡趣。天上壽盡還生人間。或為輪王統攝四洲威德自在安立無量百千有情於十善道。或生剎帝利婆羅門居士大家多饒財寶倉庫盈溢形相端嚴眷屬具足聰明智慧勇健威猛如大力士。若是女人得聞世尊藥師如來名號至心受持。於後不復更受女身。   述曰。此顯能除往生樂處障。此復有二。第一顯除淨處樂生障。如經生極樂世界故。此中受持八分齊戒經年月者。邁師雲。經一年者謂一年中月別六日。謂黑白月各八十四十五日故。或三月者不能一年月別六齋。但能一年持三長月。謂即正月五月九月三除之中各初月齋即表一年常修善也。如宋本雲常修月六齋年三長齋故。智論十三雲。齋日持八戒者。是日惡鬼逐人欲奪人命。劫初聖人教人持齋。然不受八戒直以一日不食為齋。後佛出世制立八戒。問五戒八戒何者為勝。答有因緣故二戒俱等。以時及支互多少故。問十念稱名尚得往生。況令一年何故不定。答勇猛容豫有差別故。如智論雲。臨終心猛勝百年功。自然化生者。如涅槃經。菴羅樹女因樹華生名為濕生。淨土因華何名化生。邁師雲。未託生前樹有濕氣。淨土蓮華與人化生。第二能除穢土樂生障。如經或有因此生於天上等故。此復有四。生天輪王貴勝男身。如文可解。   本願藥師經古跡上(終)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70 本願藥師經古跡   本願藥師經古跡下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爾時曼殊室利童子白佛言。世尊。我當誓於像法轉時以種種方便令諸淨信善男子善女人等得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乃至睡中亦以佛名覺悟其耳。世尊。若於此經受持讀誦或復為他演說開示。若自書。若教人書。恭敬尊重以種種華香塗抹香燒香華鬘瓔珞幡蓋伎樂而為供養。以五色綵作囊盛之掃灑淨處敷設高座而用安處。爾時四大天王與其眷屬及餘無量百千天眾皆詣其所供養守護。世尊。若此經寶流行之處有能受持以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及聞名號。當知是處無復橫死。亦復不為諸惡鬼神奪其精氣。設已奪者還得如故身心安樂。   述曰。大段第二勸物利益門。此有五門。一誓願警覺門。如經我當誓於像法轉時方便令聞如來名號由於此經受持供養天眾守護無災橫故。   佛告曼殊室利。如是如是。如汝所說。曼殊室利。若有淨信善男子善女人等欲供養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者。應先造立彼佛形像。敷清淨座而安處之。散種種華燒種種香以種種幢幡莊嚴其處。七日七夜受八分齋戒。食清淨食。澡浴香潔著新淨衣。應生無垢濁心無怒害心。於一切有情起利益安樂慈悲喜捨平等之心。鼓樂歌讚右遶佛像。復應念彼如來本願功德讀誦此經思惟其義演說開示。隨所樂願一切皆遂。求長壽得長壽。求富饒得富饒。求官位得官位。求男女得男女。若復有人忽得惡夢見諸惡相。或怪鳥來集。或於住處百怪出現。此人若以眾妙資具恭敬供養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者。惡夢惡相諸不吉祥皆悉隱沒不能為患。或有水火刀毒懸嶮惡象師子虎狼熊羆毒蛇惡蠍蜈蚣蚰蜒蚊虻等怖。若能至心憶念彼佛恭敬供養。一切怖畏皆得解脫。若他國侵擾盜賊反亂。憶念恭敬彼如來者亦皆解脫。復次曼殊室利。若有淨信善男子善女人等乃至盡形不事餘天。唯當一心歸佛法僧受持禁戒。若五戒十戒菩薩四百戒苾芻二百五十戒苾芻尼五百戒。於所受中或有毀犯怖墮惡趣。若能專念彼佛名號恭敬供養者。必定不受三惡趣生。或有女人臨當產時受於極苦。若能至心稱名禮讚恭敬供養彼如來者眾苦皆除。所生之子身份具足形色端正見者歡喜利根聰明安穩少病。無有非人奪其精氣。   述曰。此即第二如來述成門。於中有二。初明供養後說獲益。供養有三。一財物供養。如經造立形像乃至莊嚴其處故。二正行供養。如經七日受戒乃至平等之心故。三三業供養。如經鼓樂歌讚乃至演說開示故。獲益有三。一所求稱遂門。如經隨所樂願乃至得男女故。二所厭消滅門。如經若復有人乃至亦皆解脫故。三毀戒離苦門。於中有二。一現身毀戒。畏當苦故。如經復次曼殊乃至不受三惡趣生故。此中菩薩四百戒者。良由如來隨物宜聞廣略說故開合不同。方等經說四重二十八輕。瑜伽論說四重四十五輕。梵網經說十重四十八輕。有不同故。然此一本宋譯雲二十四戒。隋譯雲一百四戒。諸梵本者有不同故。二前身毀戒。受女產苦故。如經或有女人乃至奪其精氣故。   爾時世尊告阿難言。如我稱揚彼佛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所有功德。此是諸佛甚深行處難可解了。汝為信不。阿難白言。大德世尊。我於如來所說契經不生疑惑。所以者何。一切如來身語意業無不清淨。世尊。此日月輪可令墮落。妙高山王可使傾動。諸佛所言無有異也。世尊。有諸眾生信根不具聞說諸佛甚深行處作是思惟。雲何但念藥師琉璃光如來一佛名號便獲爾所功德勝利。由此不信返生誹謗。彼於長夜失大利樂墮諸惡趣流轉無窮。佛告阿難。是諸有情若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至心受持不生疑惑。墮惡趣者無有是處。阿難。此是諸佛甚深所行難可信解。汝今能受當知皆是如來威力。阿難。一切聲聞獨覺及未登地諸菩薩等皆悉不能如實信解。唯除一生所繫菩薩。阿難。人身難得。於三寶中信敬尊重亦難可得。得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復難於是。阿難。彼藥師琉璃光如來無量菩薩行。無量巧方便。無量廣大願。我若一劫若一劫餘而廣說者。劫可速盡。彼佛行願善巧方便無有盡也。   述曰。此第三毀信損益門。此有四門。一佛語決定門。如經如我稱揚乃至諸佛所言無有異也故。二譭謗衰損門。如經有諸眾生乃至流轉無窮故。三敬信獲益門。如經佛告阿難乃至墮惡趣者無有是處故。四勸物信受門。如經阿難乃至無有盡也故。   爾時眾中有一菩薩摩訶薩名曰救脫。即從座起偏袒一肩右膝著地曲躬合掌而白佛言。大德世尊。像法轉時有諸眾生為種種患之所困厄長病羸瘦不能飲食喉脣乾燥見諸方暗死相現前。父母親屬朋友知識啼泣圍遶然彼自身臥在本處見琰魔使引其神識至於琰魔法王之前。然諸有情有俱生神隨其所作若罪若福皆具書之盡持授與琰魔法王。爾時彼王推問其人算計所作隨其罪福而處斷之。時彼病人親屬知識若能為彼歸依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請諸眾僧轉讀此經。燃七層之燈懸著五色續命神幡。或有是處彼識得還如在夢中明瞭自見。或經七日。或二十一日。或三十五日。或四十九日。彼識還時如從夢覺。皆自憶知善不善業所得果報。由自證見業果報故乃至命難亦不造作諸惡之業。是故淨信善男子善女人等皆應受持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隨力所能恭敬供養。   述曰。此是第四開像資助門。此有二門。一資助所為門。二資助勝利門。初所為者。如經像法轉時乃至而處斷之故。言琰魔者唐雲靜息。曉悟罪人止眾惡故。即由此義雖鬼界攝亦名法王。謂由業力病人意識現四相分。一琰魔使。二已神識。三琰魔王。四俱生神。傳說本識與身故名俱生神。能熏習言具書持。表於法王故言授與。由業威力似神相現。如淨土三昧經雲。同生同名一神俱生。二資助勝利門者。如經時彼病人乃至諸惡之業故。此中資緣有五。歸佛請僧轉法燃燈及懸幡故。燈者明也。幡者將也。救闇沈故須幡燈也。七層五色者無說所以。若以義推。伏七支罪。調五方故。或有是處彼識得還者。為簡定業故言或有。言或經七日乃至四十九日者。擬中有命。七日住故。然其後三隔二七說。為顯據實不離身故。傳者皆言其實神識未曾離身。   爾時阿難問救脫菩薩曰。善男子。應雲何恭敬供養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續命幡燈復雲何造。救脫菩薩言。大德。若有病人欲脫病苦。當為其人七日七夜受持八分齋戒。應以飲食及餘資具隨力所辯供養苾芻僧。晝夜六時禮拜供養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讀誦此經四十九遍。燃四十九燈。造彼如來形像七軀。一一像前各置七燈。一一燈量大如車輪。乃至四十九日光明不絕。造五色綵幡長四十九揭手。應放雜類眾生至四十九可得過度危厄之難不為諸橫惡鬼所持。復次阿難。若剎帝利灌頂王等。災難起時。所謂人眾疾疫難。他國侵逼難。自界叛逆難。星宿變怪難。日月薄蝕難。非時風雨難。過時不雨難。彼剎帝利灌頂王等。爾時應於一切有情起慈悲心。赦諸繫閉。依前所說供養之法供養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由此善根及彼如來本願力故。令其國界即得安穩。風雨順時穀稼成熟。一切有情無病歡樂。於其國中無有暴惡藥叉等神惱有情者。一切惡相皆即隱沒。而剎帝利灌頂王等壽命色力無病自在皆得增益。阿難。若帝后妃主儲君王子大臣輔相中宮婇女百官梨庶為病所苦及餘厄難。亦應造立五色神幡燃燈續明放諸生命散雜色華燒眾名香。病得除愈眾難解脫。   述曰。自下第五問答釋難門。於中有二。一問答故。二釋難故。此初也。答中有二。初約病難答。如經救脫菩薩言乃至廣說故。此中所說就其邊際設不具足非無勝利。如前經言隨力所能而供養故。法社經雲。貧者一燈亦得成故。各置七燈者。邁師雲。像前一座造七輪燈形如車輪。一一像座前各置一輪燈。一一輪上各安七盞燈。後約國難答。此復有二。國界難故。眷屬難故。如經復次阿難乃至眾難解脫故。非但病人亦濟王難。此中意也。國有七難。如文可解。灌頂王者。最大國主上位之時諸小國王及諸群臣各取四大海水灌其頂故。言國界安穩者。第二三難除故。風雨穀順者。第六七難除故。無病無神者。初難除故。惡相隱沒者。第四五難除故。王眷屬難如文可解。   爾時阿難問救脫菩薩言。善男子。雲何已盡之命而可增益。救脫菩薩言。大德。汝豈不聞如來說有九橫死邪。是故勸造續命幡燈修諸福德。以修福故盡其壽命不經苦患。阿難問言。九橫雲何。救脫菩薩言。有諸有情得病雖輕。然無醫藥及看病者。設復遇醫授以非藥。實不應死而便橫死。又信世間邪魔外道妖□之師妄說禍福便生恐動。心不自正卜問覓禍。殺種種眾生解奏神明呼諸魍魎請乞福祐。欲冀延年終不能得。愚癡迷惑信邪倒見。遂令橫死入於地獄無有出期。是名初橫。二者橫被王法之所誅戮。三者畋獵嬉戲耽婬嗜酒放逸無度橫為非人奪其精氣。四者橫為火焚。五者橫為水溺。六者橫為種種惡獸所噉。七者橫墮山崖。八者橫為毒藥厭禱咒咀起屍鬼等之所中害。九者飢渴所困不得飲食而便橫死。是為如來略說橫死有此九種。其餘復有無量諸橫難可具說。復次阿難。彼琰魔王主領世間名藉之記。若諸有情不孝五逆破辱三寶壞君臣法毀於信戒。琰魔法王隨罪輕重考而罰之。是故我今勸諸有情燃燈造幡放生修福。令度苦厄不遭眾難。   述曰。此即釋難門。於中有五。一難二決三徵四解五結。決意者九種橫死皆不定業宿業相似等流果故。若有助福得延長故。言終不能得者。夫殺生短命食肉病多。而斷他命延已壽乎。得病雖輕損滅壽業橫死入獄。此中意也。結意者。若不延命屬琰魔故。文相可知。   爾時眾中有十二藥叉大將俱在會坐。所謂宮毘羅大將。伐折羅大將。迷企羅大將。安底羅大將。頞爾羅大將。珊底羅大將。因達羅大將。波夷羅大將。摩虎羅大將。真達羅大將。招杜羅大將。毘羯羅大將。此十二藥叉大將一一各有七千藥叉以為眷屬。同時舉聲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蒙佛威力得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不復更有惡趣之怖。我等相率皆同一心乃至盡形歸佛法僧。誓當荷負一切有情為作義利饒益安樂。隨於何等村城國邑空閑林中。若有流布此經或復受持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恭敬供養者。我等眷屬衛護是人。皆使解脫一切苦難。諸有願求悉令滿足。或有疾厄求度脫者。亦應讀誦此經。以五色縷結我名字。得如願已然後解結。爾時世尊讚諸藥叉大將言。善哉善哉。大藥叉將。汝等念報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恩德者。常應如是利益安樂一切有情。   述曰。此下第五藥叉大將獲益報恩成就。此中有三。初經家列名。次藥叉誓願。後如來讚許。文相可知。   爾時阿難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法門。我等雲何奉持。佛告阿難。此法門名說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亦名說十二神將饒益有情結願神咒。亦名拔除一切業障。應如是持。時薄伽梵說是語已。諸菩薩摩訶薩及大聲聞國王大臣婆羅門居士天龍藥叉健達縛阿素洛揭路羅緊□洛莫呼洛伽人非人等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述曰。此下第三聞名喜行分。言應如是持者答第二問。應如三名所詮之法而受持故。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本願藥師經古跡下(終)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71 彌勒經遊意   No. 1771 [cf. No. 452]   彌勒經遊意   有十重。    第一序王 第二釋名 第三辨經宗體 第四論因果 第五出世久遠 第六論成道真應 第七辨三會人多少 第八論與釋迦同時涅槃 第九明教大小 第十雜料簡   第一序王   諸佛出世大事因緣故。居初發心不足之地。專覺無所得大乘修諸萬行故。或上兜率。為諸天子。說般若波羅蜜。或五十六億七千萬歲時。下閻浮提。乃成種覺。故前佛後八相成道。紹位紹尊。皆是一生補處。故前記釋迦。次授彌勒。明此菩薩功等十地。德成高行。逾三忍之上忍。方當改斯穢土。為彼淨國。人壽即八萬四千由旬。田即一種七獲。況乃名華軟草浮空滿地。寶藏神殊盈瞿逸陷。三會說法。道掛天人。一切名字悟無生忍也。   第二釋名   此經若存胡音。應言佛陀般遮阿那羅彌勒菩薩耨多羅修摩兜率陀提婆修多羅。漢言覺者說觀慈氏大心眾生上生知足天經也。今簡異名不同。一名毘留。亦名闍那迦。此雲成。佛陀此雲覺者知者見者等也。三藏雲清淨覺也。修多羅亦云修妒路修吒羅修林嵐。異名有四。三藏雲。修多闌多含五異名之。今上下生兩經。舉胡漢兩音與人法二種。因經明以爾者修行之人。皆是前生後生人得成佛故也。次簡阿逸多與彌勒。阿逸多此雲無能勝。故淨土經雲莫能勝也。彌勒者。亦彌帝禮。或名彌帝隸迦也。婆修密經亦言和修密經。雲阿羅彌勒也。皆雲觀慈氏。但相傳。或雲阿逸多是名彌勒是性。或雲阿逸多是性彌勒是名。兩釋未詳取捨也。皆人曩劫行慈。久習慈因。修慈以立為名。舉德標人。故言慈氏。故釋論雲。阿難問佛。何因緣故。得彌勒字。佛答。過去久遠。於閻浮提中。有一佛出世。名曰弗沙佛。彼時有國王。名曇摩留枝。往佛所時。見一比丘。入慈心三昧。形身安靜。放大光明。王見則問佛。此比丘。入何三昧。光明乃爾。佛答王雲。此比丘。入慈心三昧。王聞此語。信增欽仰言。此慈心定魏魏乃爾。我亦修習此慈心三昧。爾時。曇摩留枝王。今彌勒是。於世則發此慈心。自此以來。常字彌勒。久習性故。至成佛時。猶名慈氏。如然燈佛。生時。一切身邊如燈故。名然燈佛。初本乞油供養諸比丘因緣。名為目然燈。亦名錠光佛。如聲類書雲。有足名錠。無足目鐙也。賢愚經十二卷雲。彌勒生在波羅捺國劫波利村輔相之家。初生有三十二相。身紫磨黃金色。姿容挺特。輔相歡喜。召相師相之。相師善。因爾立名。則問兒生時凡有何相。答言。其母素性不能良善。懷兒以來。慈矜苦見。相師喜言。是兒者必慈心。因此為立名。號曰彌勒。父母愛重。心無有量。其殊勝名相相稱。令國土宣傳聞名。波羅捺國王名梵摩達。聞之心懷懼。恐奪王位。意欲未長大時方便除之。其父母知之。遣人遂與其舅。舅名波婆利。領五百弟子。在異國學道。舅得彌勒已教學問。學未□歲時。則通經書。其舅。後時聞有佛出世。則遣彌勒等十六人往至佛所。思念為四句。一問幾相。二問年壽。三問弟子。四問經性。彌勒問已。如來歡喜答。佛更開化說法。其十五人。則得法眼淨。各從坐起。則索出家。佛言善來。便髻自墮。重以方便。為其說法。十五人成阿羅漢。彌勒七歲發心而已。彌勒後時從佛還迦維羅國。大愛道比丘尼為佛自手紡績。作一端金色縷之疊袈裟。繫心積想。以奉世尊。世尊不受之。還令供養眾僧。逐語則供養眾像。眾僧之中行之。無有欲取者。彌勒前則取著之也。時佛過波離捺國。身紫摩黃金色。又被金縷織袈裟。表堿蛜晼C行乞食至大陷上。擎缽住止。人民見之。視者無有足。雖皆敬重之。而無有人與食者。時有一穿珠師。將還家供養。其婦怒言失穿珠師之利共。彌勒則將此師還眾僧。眾僧廣說法供養利重。佛為其人利。阿那律過去世一氈生生世世無貧。亦為說施彌勒未來果報事也。   第三辨宗體   一往大判。上生經者。以大乘為宗體。下生經者。以小乘為宗體。故上生經內。具證六度四等菩薩行。亦具詮中假。故大乘因果等為宗。如後第九段中簡也。下生經。但辨戒定慧三品三藏。故小乘為宗。故三會說法證四果而已。亦但說假。不明中故也。同經中。具明常樂等四德。雲何小乘為宗耶。答。常樂等四德義。辨小乘涅槃義。說四德等。亦是對壞其無常等。說常樂等。未必與破三修比丘說常樂等四德。或傍明大乘故下生經雲。則此日出家得阿耨三菩提也。一家義宗。而法無非經。色表非色。香表非香等。而法例無非經。但就釋迦教。色聲等為經體。不二而二明之。十五色中。三色為經體得也。若言宗體異者。正法為體。因果為宗也。具如大經疏與大品疏等也。   第四論因果   有三。第一明因行。第二論果德。第三辨始終。   第一明因行。經與論釋不同。如摩德楞伽藏經雲。於一一地中。經百千大劫。方成一地之行。不數軟根者也。若如大智論迦旃延子雲。三阿僧祇劫。修習果行也。   問曰。迦旃延子。申半教與辨菩薩積劫解行者。何謂半教。則是小乘大乘滿教也。   答。亦難知之。但有傍有正。迦旃延雖正明小乘教。而傍明大乘滿教菩薩行。何傍也。如成實論雲。正解三藏中實義。而不妨彼論大小。利業品雲。檀等六波羅蜜得阿耨三菩提果也。阿僧祇者。十十名百。十百名千。十千名萬。十萬名億。千萬億名那由他。千萬那由他名頻婆。名迦陀。過伽陀名一阿僧祇也。就釋迦菩薩發心行行者。第一阿僧祇中。解行而不自知我當作佛。第二阿僧祇中。雖自知我當作佛。而不敢發言。心無所畏。具之而知也。經彌勒發心在前。釋迦發心在後故。佛藏經雲。彌勒昔時值善明佛出。於佛所。最初發菩提心。故經雲。彌勒發心在釋迦前四十劫也。又大方便報恩經雲。今釋迦前有一佛出世。名大釋迦牟尼。時於地獄中火車見受苦。方得發大心。從此過去大釋迦佛至罽那屍佛。為初阿僧祇。是時釋迦菩薩。不離女身。從罽那屍佛。至燃燈佛。名為第二阿僧祇。是時始得離女身。是時菩薩持華供養。上燃燈佛。敷鹿皮衣。布髮淹泥。是時燃燈佛。坐為授記。汝於來世。過九十一劫。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從燃燈佛至毘婆屍佛。名為第三阿僧祇。修種智滿足作佛也。   第二論果德。有近果與遠果者。如經雲。劫後十二年二月十五日。還本生處。捨命生於第四天。名為近果也。遠果有二種。一者五十六億七千萬歲時。下閻浮提成佛。則是應近果。二者若積劫修行。金剛心後成佛。名為真果。是遠果也。   問。橫疏論之有可如此。豎密正果何不辨之。   答。正果非近與遠。非因非果。不辨之。若欲強明之。亦得也。   第三辨始終時節。如賢劫等經雲。有三世劫。劫有千佛。過去莊嚴劫千佛。現在賢劫千佛。未來星宿劫千佛。此三千佛。往昔同修行勝因故。次第致果。在乎三劫。又賢劫佛千獨為一類。然賢劫千佛中。前四佛已過。今彌勒是第五佛。當出世興也。出世有前有後故。今具敘之。大論迦旃延子雲。過三阿僧祇劫。是時菩薩百劫修行三十二相業自在遲速。遲則百劫。疾則九十一劫也。五華散供養佛故。後九十一劫當作佛。但直明之。應百劫滿足作佛。精進苦行故。超踰九劫。餘九十一劫也。若不超者。應在彌勒後成佛故。經中往往雲。彌勒發心行道在釋迦前。但不精進苦行故。成佛處後。故彌勒自念言。我千阿僧祇劫。生在兜率陀天。說法度諸天。不能暫捨身種種苦行也。釋迦精進苦行故。超之九劫。得成佛也。如大經中聞羅剎說偈超十二劫。大論雲超九劫。不同者。諸師釋雲。小劫超十二劫。大劫超九劫。三劫各超三劫。故九劫也。   問。大經雲何得師偈超十二劫。大論名為九劫耶。若大經雲。雪菩薩。聞羅剎為說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故。超十二劫。大論雲。廣解弗沙佛出世時節。不定說時節久遠。但彼佛有二弟子。一者名釋迦。二者名彌勒。弗沙佛。觀釋迦菩薩心未純熟。所化弟子心已純熟。所以爾者。釋迦心自利為傍。化他為正。又彌勒心已純熟。而所化弟子心未純熟。所以爾者。自行為正。化他為傍故也。是時弗沙佛。作如是思惟。一人之心易可化度。眾人心難調伏。故弗沙佛。欲使釋迦疾得成佛。則雪山於寶窟中。入大光明三昧。是時釋迦菩薩化外道仙人。上採名華。仍見弗沙佛化生寶窟中身放光明。菩薩見佛。心大歡喜。便先翹一腳立。叉手向佛。一心觀佛。目不曾眴。七日七夜。以偈讚佛。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界所有我盡見。一切有如佛者。七夜諦觀於佛。目未曾眴。於是得超九大劫。於賢劫中成佛也。有人言。今超者相好業中超有種智曰超。今謂不然。超非超者並然後熟。波若業超。若得波若則萬事進也。但此九十一劫。佛出世不同。如釋論第九卷雲。前九十劫中。有三佛出世。後十劫中。有千佛。九十劫中初劫有毘婆屍佛。秦言種種見也。第三十二劫中有二佛。一名屍棄佛。秦言火。亦云頂髻。二鞞怒婆附佛。秦雲一切勝也。第九十一劫。劫初有四佛。一名迦羅鳩餐陀佛。亦名□□□□□□稫椸□□□□□送□牢□□褓□□□□□蓮□□□饇□□□□□□□□殺□□□褓□□餺□□□□褻餺□□饐□樑餽□□□□□槉殺□□□□□□□□餽□□禘露□□□楉□餽□襼□□□□□□□□□□□□□□□□□□□□□□□□□餽□□□□□□□覜饛□□□觬□□□□□□□蓼□□□□□□□□雜□□□□□□□□□□╮慼慼慼熱y□□槎□□□□□檢□迭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潰b□□軒□獢慼慼慼慼撮荇]佛。出世五濁。經六萬歲。至三萬歲時。有第五□□□□殺□□□□褓□□□□□□□□□□□□□□□駬□□樑餽□□檢□□□□□□□樑餽□□□□□□□□□□隉慼慼慼樞K□□□祤飀□□囊襛□□□□示□□□□□□□□□□□□□□隉慼慼R□礸□□□鴃慼慼慼慼撕隉隉慼數F飯□□□Z□□隉慼澎情潑W妻姛□□姶□□□誇□□□□□列騾璉綠□□□□□□□□□□□□□□□□□駁□樵逆□樂□□□□覃□□□□□□□□j□□□□覮□□□糕餺□□檢□□□裀□褓□□□□覈□□□覮□□□□□□□□詠□c□□襼□裀□□□飀□餖□K檢□□□□埤□□□□省□□□□□□□□省□駔省□□□□□□□□□□w□隉慼慼敷蝖慼慼慼慼慼熱y□□槎□□□模□檢□□□覬□□□□□□□□□□□□□□□□□□□□褸檢□□馨□□□K□□□魯□□穩□□□□□覷綠□驛祛□□□□奿□j□□□□飀□□禢姶□□祽□□□鷺□□矩拏□□餺□□□逆□□□恁熱u□□□□逆□褓□□裀□□□□饞□□□□□礸□□褓□褸□□□□□□□□□□祊□□□K□媸□禰□□□祼省□祅飀□牷憔晼慼樁m牷慼慼撙嫖G□□□□□□□□□□□奅□□□□□饅□褸□禎□觀夾□□□□□驛祛□□□□□□j□□□禍□□□□□□□□□□祊□□□K□奐□□□□□省□□覷□□□祼省□□□□□□褸榙□□□□□□□□馜□□埤□□奄□□□□馵□□送□□□□艅桃s禤□‥散靨□皰□¥履紇鍥□□¥U蓨糯□芊情慼慼慼慝蓨散□□R|□孥□□□譣§麩□□□□纖薣c□辨臥R§□孥□楫□譣|□耤□‥韌□□劇□荂瑩芃D纖蜀□□□□□¥□□□c□□□R¥騿慼慼慼曹憛慼慼敷翋r|□□□□□¥鍥T□耤楫□□韣□   問。樓至如來。何以獨用半劫耶。   答。應是隨機緣應如數耳。   問。此何故賢劫中有千佛耶。   答。金力士經雲。昔有轉輪王出世。有千子具足。諸王子各發菩提心。願求作佛。父聖王欲誡。此千王子。雖前作佛。題取千王子名。對王子。以香汁洗之。令千王採取算。得第一者最初佛。如是至九百九王子。最後一王子。一名字第千佛。諸王子譏言。我成佛化已盡。汝復作佛何所處度。小王子聞此語悲泣。復更思惟。世界無邊。眾生無盡。我今發願。願我作佛時。我在世界眾生壽命。具與諸王子等所度眾生數亦同之。於是地六種動。佛即與其授記。以是因緣故。最後一佛。獨當半劫也。以泣啼故。名為啼泣佛。啼泣標佛。樓至者此啼泣。亦云光明。佛生時有勝光明故。於是諸王子即發願。王子作佛時。我等金剛護樓至佛。但金剛護。此是五性執金剛護。此是五性中促金剛神護也。   問曰。賢劫中千佛。可是聖王世。千子具足。提所名牽取偈。次第出世作佛。去來兩二世二千佛。何因各千佛出世耶。   答。諸法師雲。不見經說因緣。此即有之。而類例得言。如現千佛因緣。如大品經雲。此天主問。須菩提答。釋般若者。十方恆河沙佛國中。亦如天主問須菩提答。所以爾者。諸佛道同故也。地攝兩論。成毘二家義宗。成佛之體。更非異物。亦是眾生神識有續不斷。終成極果。若諸治滓穢。則眾粗斯盡。種智國明湛然常住在之。曰則廣修萬眾行善滿。以成萬德也。故金剛心謝。法身即起。轉無明以為明。故大經雲。無明轉反為明。若通論成佛。凡有識之者。皆是其體。故大經雲。而眾生悉皆有心。凡有心者。悉得三菩提。別而論。唯積劫修行。金剛心後。眾德圓備。乃名真成佛也。今大乘宗。橫論之。假名說之。亦有此意。但一家義宗彼。若彼諸家。心識成佛。雲心打破洗盡淨假名名為真成佛。而彌勒者。如十住斷經與諸佛下生經意。久已成佛。但跡中一日出家則此日成佛也。若論法身之體。名言心識絕。但慈悲滿足。不違誓願。萬德莊嚴。所以爾者。為化物故形雜界應。跡眾生故。種種應現。為化物令出有無與生死故。雖形不同。今七佛形壽等不同。如長阿含等經雲。第一毘婆屍佛。亦名維衛佛。佛是剎利王種。剎利此雲分田。是性憍陳如。佛身長二千四百里。紫摩黃金色。諸金釵是歲樹下金。夫人一時禮佛。頭頭上釵落地。都不見金釵下乎。橫之佛光影不現。故知佛色紫磨黃金色。復昧閻浮提金。閻浮提阿闍那。此雲歲樹也。南閻浮提此樹表名也。此樹高上四十千里也。毘婆屍佛。父名般頭摩多。母名槃摩底。子名欠拏。城名槃頭摩也多。圓光百二十由旬。壽命八萬歲也。第二屍棄佛。亦名式佛。亦是剎利王種。姓憍陳如。身長一千六百八十里。身色亦紫摩金色。通身光一百由旬。壽命七萬歲。屍棄佛。父名明相。母名光曜。子名無量也。第三毘捨婆佛。亦云鞞怒附佛。亦是剎利種。種性憍陳如。身長一千二百八十里。圓光四十由旬。通通身光六十由旬。壽命六萬歲也。毘婆沙雲。佛父名善證。母名稱戒。子沙學。城名無踰。第四□□□□□□□□槾嫿騰□□□□數槾婖□j□□□模□□稿樑飀□□礸□□□□□送膳□□□□□□□餺□□□□□□□□□□□□襩□駬□□□□□□□型晼慼慼慼撥~□□□□□降f□□□□□□□□□□□]□饒□□□□□軒□韥□□□□該醧o性訃|□令□‥□工□□猣¥□劑耙□□□猣c□□劑耙□□□猣¥□□艨□□|□□□□□□臥□□□趥□崢ヤ纂慼慰D□□□□¥E□腦掠韣§□孱令□□|□□ヾ慼撓迶Po性訃¥瓨令□¥□□□韣‥□工□孤艤¥□□□□□□□□艨□□韣¥□擤□‥令□□胦祥大□|□□狤滎□□耤□胦□大□□□□胦票□踦□葦穌c□大□|□□□□□□□韣□□趥□□ヤ纂慼敷F¥□□□□¥E□醧l□韣¥□□□□□祥醥痳r§□□狨獵韥□□|□該鎥察訃¥瓩狨念‥□□耤舥孥□¥□劑胥□□□□嫥□□‥臩狨殮□□§擨□纖滎□□警□巧擤□□□□嫥□c□□□□擤□□胥□面‥□鴥嫥□‥□舉□□□□珚學K□c狨殮□□嫥□□韣c迥□擤□□□□嫥□□c狨□□楫□□□□c狨捻□□□□¥醥□□□艩迥□居□¥□□‥賢□□窺□□□耬訃‥□孥□□□□嫥□鴣¥唌撬n□§□□韥ゴ□嫥□兣¥大□□□□□□□□□□□□橧□韣¥悅□□□滎□□|薦□□驦迴ヾL攔□□□聝D□矷慼澄m□|漧□胥□靨鴨□□擣‥□辨□|□□□□□□鴨□|□z該□擤鋦□□|□$耙鴣|諍胥□嫥□芨□□□‥□辭□嫥□□銵慰D□靨紇e□楫□萩□|□m芣□□□□□□□蝨□□那|□□鴥□耨□¥粨□散□□□□凰z□□□‥散□□k¥鎳ㄤ匏V□稐□□□□m粣¥驉慼潼U鴦那|□□舐龤耦□¥巨□□□¥舐載鋨□□|□□□薣§□□□□□□§□□□□§□□□□韣|□諢□諨□□韣c狨獵趥□□□恝禳慼慰D□□m□i¥E□簾Sn狦銵慰D□□□□□意□□擨□韣|Q醥□□糠狨念¥蝧□邧□□胦□‥艦鋨□稐□□篋□□¥□芥□若□□□□¥嚏潑p□湣‥瀨撥g煦□□尤¥□□□棩□玨□‥□□□□□‥□諨□悅□韣¥蔬N□覦諍芩□鯉韣‥瀤□艦解舉□嫥□□¥□□□工□□‥□悅螢□擤□‥□舥□孤艤¥□劇□□笣¥□□嫨□□□□|該醧o性訃¥瓦□峞梵說慼慼慼慝□□□ョ慼慼慼ヤ禳慼樞憰□□杇o¥□□氶慰DE□}□□¥□□□□□左□韣‥□舉□□□□c狨殮恣慼慰D□□砥情慝葥□□□¥□□嫨□□□□|葥□該□|□□詡瑣|葨□|□蘆膚韣¥□□□諢□□□□□c□m□q□□|□□□|□蝤□□□劑□|□S□□T滎醥□沷r§□□□□□□□|□蝤□□□樓孫佛。最後佛名樓至佛也。未來名星宿劫。有千佛。最初佛名曰光淨光稱王佛。最後佛名須彌相如來也。若依稱揚諸佛三千佛經雲。過去千佛中。最初佛名人中尊佛次師子步佛。最後佛名金剛王佛。賢劫千佛中。最初佛名□□□□□□□□□殺□□□□□□□□□□□本□□□□□□□□□□□□□□□□□□□□□□礽□□□   第五明出世時節久近   劫初人壽命數不同。或雲千萬億歲。或雲四萬歲。或雲八萬四千歲也。漸漸轉促。正於百年乃至十歲。雜心亦同也。故樓炭經雲。人壽至十歲時。有三小劫。一者刀劍劫。二者穀貴劫。三者疾疫劫。刀劍者。人多貪粗。行十惡法。若行善眾共笑。推為愚。爭共懷滅。相教作惡。無一善人。爾時人民。亦壽十歲。時女生五月日生兒。人多行非法。女嫁所有飲食羹味一切衣服皆悉滅盡。天下山林豁谷崖岸自然而生。所有七寶皆沒地中。但棘荊。於時人民不教。父母不承。卑沙門無人。人民相見。但欲殺害。譬如獵師見鹿獐便欲殺之。於時草木瓦石。皆化為刀劍。展轉相殺人既止壽十歲中。有點之者。見此相殺。走入山林谿谷深河相中藏遲。言無有能殺我者。我亦不殺汝。人便在山林。食諸樹根果。相殺七日便止。又經雲。七日方止。時人死者。皆墮泥利中也。相殺既止。智者乃出。相見共相約敕。不宜相殺害。於是天下人民。更善行。其後生子皆壽二十歲。如是後生孫壽四十歲。稍增至八十。乃至百千一萬二萬四萬六萬歲。既約相戒。並為善行。其壽稍稍增長。如久久天下人民皆壽八萬四千歲。然後當有佛出世名彌勒。天下興衰。其相如此。是為刀兵劫也。飢餓劫者。人多作非法。惡疾邪見。慳貪嫉妒。守財不施。水旱不節。田種無收。米穀轉盡。食粒驚貴。釋秕糠街巷葉落。以自車爾。秕葉既盡。家鑿地下。食草木根。在先而死捺則死人復共食噉。噉之轉飢渴。於屠殺之處。乃至塚間。拾諸骸骨。煮汁飲之。以此自消。餓飢死盡者。生餓鬼中。名為飢餓劫也。疾病劫者。人皆正見。修行十善。終不生三劫中也。但人無福德。值惡時惡人故。疾病眾多。又無他方計少有賢業。雖行眾善不能攘劫。遇病輒死。生平在世。侵燒撾打捶。既其心亂。臨死時。接其精神。直落三惡道中。受無量苦也。故經雲。一日一夜持不殺戒。終不生刀兵劫疾病劫也。又雲若以呵梨勒果施僧。終不生病疾疫劫中。若一食施僧供僧。終不生飢饉劫。此閻浮提惡劫可起。餘方少此間刀劫起。彼唯重嗔。此間疾病劫起。彼惟氣力羸劣。此有飢饉劫。彼但小小渴之耳。此三劫者。出長阿含經三法度經華嚴經及大論與雜心論等撰之也。經雲三劫者時序改發惡時為小劫。非是四十里方名等小中大三劫也。   第六辨成道   先明七佛成道。坐樹不同。依長阿含經明之。第一毘婆屍佛。坐波羅樹下成道也。第二屍棄佛。坐分陀利樹下成道也。第三毘捨婆。坐博落叉樹下成道也。第四□□□□□□□謗軋□蹤苦萩□韣§□□□那含牟尼佛。坐憂曇婆羅樹下成道也。第六迦葉佛。坐□□□□送□□□□□□□□槉殺□□□□□□妨送□□□□□雜□羚襩楨□□V□□□饐□縷□□□□楝□□詙□送□□□□□□□□□□□令送□□□□□櫚□□驪餺□楚慼慼熟芊慼慼慼慼慼慼慼潑F□□櫚□□□隆麗□□□□□騿饋□□□□櫚□埤□恁慼部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撙滿慼z襾□□□□楜□j□淚□□□□飀□□□檇麗□□□□騿饋□埤□□□□旅□□□□榗埤□□□令送□□□馭□□□□□騿饋□□□□祛□□□□□□j□□模□h□禎模□□□□□磊□□□椿部慼慼摯f□□□□□□□送矩說模□□□□□□□□□□□褙□□□說模□□□□□□送□□□褚騺□□□□□□楅□□模□□□□送□h□□膳□□□□□驪騺□□□□□□□□□饛□糖□□   第七明三會度多少不同   依觀佛三昧經明之。七佛佛三會度人不同。第一毘婆屍佛三會說法。初會說時度十六萬八千人。第二會時度十萬人。第三會時度八萬人也。第二屍棄佛。亦三會度人。初會時度十萬人。第二會時。度八萬人。第三會時度七萬人也。第三毘捨婆佛二會說法度人。初會時度七萬人。第二會時度六萬人也。第四□□□□□□□□□埤□楛□□□□□□□□□殺□□□椸□□□埤□椸驗□□□□□□□槉殺□□□椸□□□埤□本□□G□□□□□矩稜□□禈□□□□贊□□□□□□馘秶□□□妙□本□□G□□□□□艗□□架□□飀□□□□□□□□□□埤□□□□□餺□□□奐信襤馘F□□□□□□□襤餕□□□婛□□□□□ЭS□□褓□□□矩露□□□情慼慼慼慼慼G□□□□□□□□□觸□樑駭送饅□蓼□□□□□餅□牷慼慼慼慼慼慼G□□□□□□□□□省□饅□G□□□□牷慼G□□褸□□□G□□□□□□椸□□□娀奩殺□□廓□□□□□榳娼□F□□□□□□□□馜□□椸□□□榜□□□□□□□□□□馜□□□褓□□□□□□□□f□□□橫活慼慼慼慼慼撓俸氶慼慼毅芊慼慼撕衋芊慼慼憬e□飀□□□委□□□□□□□□□□□□□□□騪□□□□□□□□□□□□□膳□□□□□騪□□□縷R羇□檢□□□□□□□示□□埤□□□□□□息□饋□埤□□□□□□□□□耔□□□□架□□裀□祅□□□□□楚熨D□檢□鈴□□□檢□□駶□禜□□褓□□□G□□□楅襌褓□禭□□□□□訃f□□膳禳□肋□□□□□□□□□□□□□□饌標埤□□□檇D□□椽□饈檢□詘□□檢□穛□□駾□椹□□褸□椻襴□□樄□□□□   第八辨彌勒與釋迦同時涅槃不同滅度   尋佛是周莊王十年夏四月八日辛卯度恆星不現時即是佛生日。佛是惠王八年四月八日出家。於時年十九。至惠王十九年四月八日成道。於時年三十。至經五年二月十五日滅度。於時年八十。佛自出世。從周莊王至契。合得一千二百四十年。具如大經疏中辨之也。菩薩處胎經集法品雲。如來即二月八日成。八日轉法輪。二月八日降魔。二月八日而入涅槃也。諸經說小小不同。次明彌勒入涅槃時節故。如彌勒觀經雲。優婆離問佛言。世尊往昔於毘尼中及前後諸經。說阿逸多當得作佛。此人具凡夫身。未斷諸結。其人今者雖復出家。不修禪定。不斷煩惱。佛說此人成佛無疑。此人命終。生何國土。佛答言。此人從今去。十二年中命終必得往生兜率天上。仍為諸天子廣說法也。優婆離又問佛。今此大士。何時於閻浮提生於彼天。佛答。卻後十二年二月十五日。於波羅捺國劫波利大婆羅門家本所生處。結跏趺坐。入滅盡定。而取滅度。時諸人等起眾寶塔。供養舍利。於兜率天上寶臺內摩尼殿上師子床坐。忽然化生。於蓮華上。結跏趺坐。身如閻浮檀金色。長十六由旬。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晝夜六時。說法度諸天子。五十六億七千萬歲。爾乃下來生此作佛也。言不修禪定不斷煩惱者。舊論諸師雲。此觀經同初教法輪。亦如釋迦。以凡夫身。六年苦行。方得作佛。為例也。今經既應現為慈心位。故上生經中。具六度四等菩薩行。即不退轉之行。具論中假者可言不修禪定不斷煩惱耶。但優婆離執小乘意問耳。半教之宗。真凡夫身成佛。都不論前身證聖與成佛。故作如此問耳。今大乘具論本跡故。佛答直明上天兜率生依正報事。修趣不修不斷等事也。故大品經雲。入法位人。得初授記。又十住斷結經雲。彌勒久已成。為慈悲本願故。現身成佛。大品經夢行品雲。彌勒久行六度。無所得故。又如大品第卷雲。昔於華嚴城內。見燃燈佛。即得不雖六波羅蜜行。若爾豈得言不修定斷煩惱耶。大經第三十四卷雲。發心畢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先心難。自未得度先度他。是故我禮初發心。發心已為天人師。勝出聲聞及緣覺。如是發心過三界。是故得名最上道也。華嚴經第四十七四十八卷雲。彌勒菩薩語善財雲。我於此閻浮提南界摩離國內拘提聚落婆羅門種性中生。為欲滅彼憍慢心故。化度父母及親族故。於中受生。於此命終。生兜率天。化度彼故。於彼天上。壽命終盡時。下生此間。成等正覺。汝及文殊師利。謂得見我。汝往詣文殊處。問菩薩行。修菩薩道。何以故。文殊師利。常為諸佛之母。常為諸菩薩之師也。若爾諸經分明如此說者。可言不修定不煩惱耶。但諸論師等義宗。發心之位定下假名定前為發心。即是真凡夫位次故。作如此判耳。今明發心位。具中假明之故即齊也。又尋撿眾經。釋迦與彌勒滅度時節釋不同一者。地攝成毘諸家雲。彌勒於人。入般涅槃。應是釋迦滅度。何以得知。說法華經時。亦有彌勒。若至雙林法席。不復見列彌勒名。說法華在前年之末。說涅槃是今歲之初。若彌勒在佛後生天者。便應在涅槃法席。而今無者。當知必是佛前入涅槃也。二大經雲。彌廣菩薩者。通論諸菩薩。若爾彌勒預在弘廣菩薩限中。無有一菩薩名弘廣故也。三今謂則不然。如第一諸師說。第二雲似有如此義。而釋論第一卷與第百卷。親雲佛滅度後阿難文殊彌勒三人結集大乘藏。故知佛滅後方入涅槃。若爾成略。故不引名。或是如第二釋也。   第九簡教大小乘   舊諸師雲。釋迦一化現形致教。不出二途。一是世教。二是出世教。明世教有三種。一者三歸。二者五戒。三者十善也。二者出世教。亦有三種。一頓教。為利根大行人說。如華嚴大乘等經是也。二者偏方不定教。為中根人。如夫人與金光明等經是。三者階漸次第教。此為下根人說經。即是五時四時等經教是也。談此經。於二種中道出世教與三教中。師解若同。一雲是偏方教。明未來因果成佛淨土因果之事。依正二果事事精華。具如經文所說也。二雲此是次第教。五時教中此是初教。補釋迦。並論一生成佛事。亦是小乘。指授記事名本末經中說也。又此既從阿含中出。阿含中是三藏教。此經理因是小乘教。若如大彌勒經別說。未必是阿含中出也。又一雲是大乘教故。中阿含復釋是大乘。即此經文中。有常樂等語。今謂不然。汝既言阿含經復是大乘等者。非正宗。傍明大乘也。故今謂上生經是正是大教。故經文多具明六度四等菩薩行菩提心無上道也。亦具論中假故。大乘因果。第三假明宗中說下生經是小乘為宗故。說文唯證四果而已也。   問。若爾經文何言證常樂等四德耶。   答。尋常等語品。漫如小乘滅度無為中亦義記常樂。大乘妙有亦得明常樂。假屬大乘。可例如般若教。已上一例。或可是對悟無常說常等事。何必是破三修比丘說常樂我淨也。   第十明雜料簡   問。此經既是大乘經。何故不安五事。   答。傳雲。既從大成佛經出。故略爾不安五事。大經雲。既有五事。所以小本無。如觀音經。不安五事。大本成佛經安五事。佛住優摩加陀國。遊彼沙山。此翻雲孤陀山。過去諸佛常降魔處。夏安居中。與舍利弗等。經行山頂。與說經也。   問。此經宗。淨土因果為宗。是名物淨土。   答。此國土穢土中淨穢土。非是如無量壽淨土等。何以知之者。大論雲。地居故非諸天。無慾故非欲界。賢愚經雲。彌勒出世時五百歲行嫁有婦女等。即得是好淨土也。   問。釋迦何故十九出家三十成佛。彌勒何以且趣出家。初夜成道耶。   答。舊雲彌勒發心來久故。所以小乘時成道。釋迦發心成近故。所以久時成道。   問。釋迦發心成近故。不即成佛者。發心成近故。在後成佛。何言前佛成。   答。釋迦精進苦行故前成佛。   問。由精進苦行前成佛者。精進苦行故即得出家成佛。不應久久成佛也。今未必然。給是明隨緣機宜方便久遠不同示耳。   問曰。釋迦何故託生剎利性。彌勒何以託生婆羅門性。   答。釋迦所化眾生。剛強難化。故所以託生貴姓。化眾生也。彌勒所化眾生。柔軟易化。故所以託生婆羅門性。故菩薩處胎經雲。汝說法者易。我說法者難也。釋論雲。諸佛八相成道。一上天。二下入胎。三住胎。四出胎。五出家。六成道。七說法。八滅度。大彌勒經雲。七乞食。八尋迦葉。九滅度也。瑞應經雲。乘白藏入勝經處胞胎身處天宮也。華嚴經廣說入胎事殊絕不可思議。可彌勒佛出世時。田一種七獲。米長七寸。白如珂玉。甘甜如蜜。如劫初米四寸也。衣寸從樹生。自然而有。同如北鬱單越國也。又明珠柱長。小本雲。十里當照八由旬是三千二里也。又雲明珠柱。一雲明珠莊嚴柱故。言明珠也。二雲柱是明珠作。如金作柱也。又賢愚經雲。人壽八萬四千歲也。又經雲。歎屍骨身者。大本雲。迦葉入滅盡定。得待彌勒出時。三衣缽具已。仍不入無為涅槃。有人言。骨身舍利故。放光相出八十八反瑞故。皆言骨故。又雲。入滅盡定。骨身不朽壞。猶如骨堅。故言骨身也。今謂應如後解。阿含經雲。佛聲聞弟子有四人。至今猶未入涅槃。傳佛法。滅盡時。方入無餘。一摩訶迦葉。二賓頭盧和上。三君頭拔嘆。四羅□羅。是四比丘。若爾迦葉入滅盡定中。不入無餘涅槃。彌勒成佛已領大眾。往至迦葉所。用三種法。發起迦葉。一香油流。二打楗槌。三吹螺。迦葉從滅定起。破眾生心故。作十八反。如金翅鳥飛騰虛空須彌山。放金身光明。破伏彼眾生心也。   問。三種事從滅定起者。如阿難入第二禪。摩王打阿難頂。尚不出定。雲何三事出滅定耶。   答。迦葉昔在要斯。於彌勒出世時當出定故應起。次假三方便得發起也。   問。往者奢崛山須言狼跡。何言山耶。   答。狼跡山是崛山之所山。如鍾山之有獨龍山也。   問。迦葉何時得佛大衣。與八萬四千法藏。待彌勒來狼跡時。起滅定。付囑彌勒佛。   答。釋迦入涅槃時阿難迦葉復來佛所。爾時佛從棺起。廣為說法。爾時付迦葉。迦葉得此二物。後時奉彌勒佛也。   問。既有彌勒成佛經耶。無釋迦成佛經耶。   答。道理應有之。但未見之。但現釋迦。欲勸結因緣故偏明之。三世諸佛出世。必前往兜率。乃下生成佛。故應有之。彼諸佛各說之。與通論授記。如大釋迦牟尼佛。汝未來世。當得作佛。名如我名釋迦牟尼。燃燈因五華授記釋迦當得作佛。即是釋迦成佛經也。   問。彌勒但成佛跡能壞佛耶。   答。義理備有此義。始生日成。終成名壞。或如應作。魔壞佛法。亦有捨佛義。或如舉本長存廢滅亦身等亦捨佛義。而今言成佛者。此是據始標勝。故言成佛也。   問。援記有通別不。   答。有之。若記未來當作佛。如大經言。凡有心者皆當作佛。如是道理通記。又如生法師所明。一閻提成佛等通記也。別記。當其國土壽命等。此是跡中別。如今經等。為別記也。   問。佛身形是應長雲何。   答。經說不同。成佛經觀佛三昧經。身長八十肘。之二尺即是十六丈。又雲一肘四尺。若爾則三十二丈。下生經雲。身長千尺。即是百丈。一倍過人。即五十丈也。脊長廣三十丈。面長二丈四尺。身與面平掌。舊明分之一。匈與身五分之一。如是身長八尺。面與掌並八寸。匈廣六尺。釋迦身長丈六。面掌並一尺六寸。匈廣三尺。此得相稱。然彌勒身百丈面長四丈。釋諸法師雲。恐相傳經者誤自惑處所生。人形不同。如此聞人鼻短。胡人則長。何必是誤也。觀佛三昧經雲。諸佛出世。無不黃金色。又下生經雲。彌勒應生。亦作黃金色也。又彌勒未來成佛歲數。如諸經說不同。一如雙卷泥洹經雲。一億四千餘歲。乃當有彌勒世也。又二如賢劫定意經雲。彌勒五億七十六萬歲下作佛。三如觀經與一切智光仙人經。同雲五十六億萬歲與下作佛。四菩薩處胎與賢愚經雲。及賢劫經。同雲五十六億七千萬歲方下作佛也。又彌勒雲。釋迦滅後。如閻浮提日月數。凡五十六億七千萬歲。方出世也。   問。補處菩薩。何意必生第四天中。不生下天與上天耶。補處菩薩必生第四天者大論與涅槃經具說之。大經第三十卷雲。下天中其心闇鈍。在上天者。其心放逸。唯第四天最勝故。必生彼天也。大論雲。下天結使厚。上天結使利。唯兜率天不厚不利。智慧安隱。又下天壽命短促。命終時。佛來出世。機不合故。上天中壽命長遠。未時佛出世時過去。須機過度故。第四天時壽命處中。合機時故。必生死皆中天也。如長阿含經。華嚴經。樓炭經。俱捨論。立世毘曇等。意合雜耳和耳。   問。六欲天諸事同人間不。   答。有同身不同者。四王身皆半由旬。衣長一由旬。具應二分。天壽五百歲。大而明之。以人間五十。天中一日一夜。亦以三十日一月。十二月一歲。彼五百歲即人間九萬歲也。若食淨揣含洗衣服。為細滑食。男天嫁娶女身行陰陽。一一同人間。以昔三業善根。今生為天。自然化現。在女兒天勝上生天。形之大小。如人間兩年兒。又傳雲。男生坐父天勝上。女生坐母勝上。與既有女天男天。何容男天勝上坐。若爾則無分別男女二天也。又男女兩異者。一頭上華等多與群菩薩故。分男女也。又兒生未久頭自知飢渴。七寶好器盛百味食。若福多者。飯色自白。若福中者。飯色自青。若福下者。飯色自赤。飯食味甘露蘇醍。若食竟亦不污食器。器中食飯不停。如蘇投水父也。又諸天等。入池沐浴。諸香樹下。枝條垂曲。取者塗身。莊嚴具華鬘寶器藥果寶樂器。各各有樹出。遍往詣之。唯意所取。入諸園林。無教天女。鼓樂強歌。讚歎相向。業生染著。視西忘東。其戲樂。忘其東西等方所。又念識知承先世業。得生天上。戲歎池浴澄。榮華果茂。其城七重。皆廣六千由旬。闌楯羅網宮殿壚壁行樹。皆悉七重。毘沙門王。常有五大鬼神。一名那闍樓。二名檀陀羅。三名醯摩拔陀。四名提謂羅。五名修逸疏摩。當隨付衛。半月三齋。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四天王常以八日。敕諸使者。汝等案行世間。觀察人民。出敬沙門及婆羅門長老。受持齋戒佈施不。使者教具聞善聞惡。聞惡不悅。言善則喜。十四日。四王當遣太子。安行天下。十五日四王自行歷諸世界。得善惡事。然後諸善法殿致具啟。天帝釋聞作惡則愛言善則樂。謂偈歎勸受持齋戒人與我同行善法。具出長阿含與大智論樓炭經等也。餘三天大勢豈同意也。忉利天此雲三十三天。此天居須彌山頂。有三十三天宮。王名釋提桓因。此雲能作天主。身長一由旬。衣長二由旬。廣二由旬。衣重六銖。壽六千歲。若欲臨命時。有五相現。一衣垢膩。二頭上華萎。三身體臭穢。四腋下汗流。五不樂本坐。事現時心大愁。如地獄苦也。飢食嫁娶猶四天王也。身體相近抱。以氣成陰陽。三法度經雲。行欲如人間也。以身口意三業善根。生忉利天。自然化現。在天勝上。如三歲兒也。天即恣言是我男我女。自識前世施持得身。若欲得欲食。現滿金器。福有深淺。食有差別。降如四天王天也。城縱廣八萬由旬。樓炭經雲。廣長各三百萬也。其七重九百九十門。門有六十表。青衣夜叉守之。三十三天。金城銀門。銀城金門。如是七寶互為城門。樓閣臺觀。周匝圍繞。園林浴地。寶華開。雜樹行列。華果繁茂。香風四起。悅者天心異類寄青鳥無數和呼也。又園中有觀池。縱百由旬。其水清澄。七重寶塹。生四種華。青黃赤白。紅綵雜色。香氣普薰。聞一由旬。根如車載。汁白如乳。味甘如蜜。復有雜園。大歡喜園。中間有樹。名盡度。園七由旬。高百由旬。枝葉四布五十由旬。其香風逆聞百由旬。內有忉利殿。南又有一樹。名波利質多。一樹高四千里。枝葉分南二千里。風吹華香。逆風行聞二千里。當樹華時。諸共坐樹下。以歡樂。帝釋與三十二臣。故三十三天也。炎摩天事契之時。大論雲。妙喜天宮。風輪所持在虛空中。在名時善。身長二由旬。衣長四由旬。廣二由旬。衣重三銖。從樹而生出。明淨光曜。有種種色。身體光明。不須日月。三業善根。生此陀然燭明銖。佈施持戒定等業。生此天。壽二千歲。飲食嫁娶成欲。如下天。法廢經雲。相抱成欲也。初生之時。形如人間四年兒。光明等。下天不及也。兜率天此雲知足。天宮。風輪所持。在虛空中。名善喜。後邊身菩薩生在此天。身長四由旬。衣長八由旬。廣四由旬。衣重一銖半。壽天四千歲。食同下天。亦有嫁娶。執手成欲。其天初生時。如人間五歲兒。如彌勒生。異餘人天故。彌勒上生經雲。兜率陀天。七寶堂內。摩尼殿上。師子床上。忽然化生。故大經雲。名色命三種。異餘天生也。亦自知前世如下天事也。衣冠歌舞身光明。勝下天也。化樂天事。化樂天宮。亦有為風輪所持。在虛空中。王名名善。自化五欲。以自娛樂。身長八由旬。衣長十六由旬。廣八由旬。衣重銖。壽天八千歲。飲食等。多下天同。亦有嫁娶。相見成欲。三法度經雲。以深染污心。與天女共語成欲。其天初生。如人間八歲兒。光明殊勝兜率天也。他化自在天事。他化自在天宮。亦為風輪所持。在虛空中。天王名自在。待集他所化以娛樂也。又名愛樂。於欲界中。獨得自在娛樂。身長十六由旬。衣長三十二由旬。衣重半銖。壽命天萬六千歲。飲食如下天。亦有婚姻。暫相視成欲。樓炭經雲。謂念便成欲。三法度經雲。共女各深染著。相視成欲。若不染心不成欲。但樂與已。人間相抱時樂心也。彼天初生時。如人間七歲兒也。彼天見他人所化種種事。至取樂。故雲他化自在天也。第七魔波旬天者事。魔天宮。在欲色二天中間住也。廣者譬如石魔魔。破壞佛弟子。恐德也。宮縱廣六十由旬。城塹七重。廣嚴猶如第六天也。又有十法。一飛去無退數。二飛來無限數。三去無礙。四來無礙。五天無身皮膚骨然筋脈血。六無身之有不淨大小便利。七身無疫極。八無有女故不產。九天目不眴。十身謂意。好青色則青色。好黃色則黃色。好赤白等眾色。謂意與現之。此是彼天十法也。又有十事。一飛行無極。二往還無極。三無諸盜賊。四不相說自行善事。亦不說他人作惡。五無相侵損。六諸天互齒等通是一切刀刃也。七髮紺青色清淨甚長也。八諸天等青色髮者。身亦隨青色。九欲得白色亦隨白色。十欲得黑色。身即隨黑也。此七天諸事不同者。依長阿含。涅槃。樓炭。三法。華嚴等。並釋論中意。更有出入不同。今取一禮料簡之也。   問。釋迦出時與彌勒出時地水闊狹雲何耶。   答。闊狹有異。彌勒水減增。今時人小。水廣地狹。後時人多。水減地增也。人即福德人處處滿。受樂。無有相損之事也。水減者。彌勒出世時。四海四面各減三千由旬十二萬里也。是時閻浮提水小而地闊。人物多也。釋迦處世。海廣而地狹七千由旬。今彌勒時。地廣十千由旬。合三十萬里也。   問。四域中南閻浮提地水減。餘三域一地水亦有減耶。   答釋迦不同。一言但穢損一地增減。是佛出家教三處。非佛出家不增減也。二言四域處各增減也。則同此說。釋迦所化處。四域惡趣六欲天等間四禪四無色無相天阿那含二十五有也。又雲。百億須彌山百億日月有也。又諸法何依造一色地。經雲。須彌山王北。鬱單曰地廣。此雲最上地。各廣長三十六萬里。地形正四方。彼人面形逐地勢。證正四方如方鏡也。以福德死自然食。無有君臣異。亦無有疾病患等也。山惠有弗於逮地。此雲初月地。地廣長各三十六萬里。地形周匝圓如鏡。彼人面形。逐地形勢。圓如十五日也。山西有瞿耶尼地。此雲滿月。之雲貨牛。彼用黃牛九市易故言貨牛也。地廣長三十二萬里。地形如十五月。彼人面形。逐地形上平下圓也。山南閻浮提地。此雲穢樹。穢樹洲口高四千萬里。地廣長二十八萬里。地形北廣南狹。此人面一逐地形勢。上廣下狹也。彌勒出時。四海水減三千由旬。水足四處。地地則廣千三由旬。地地如鏡廣與平。正同琉璃。地雖平如鏡嚴。而或是空地。名華香樹充滿莊嚴。或復是名華香莊嚴。而未心有城色銀金人家。故明色比次。雞飛相及。不相違也。雖復如此種莊嚴。與未心有人故。明福德之人充滿其中也。   問。誰謂出此經。   答。是羅什法師偽秦時弘始四年二月十五日出翻。沙門道習筆受。見二秦銀中出也。   問。此經凡有幾種。   答。略有五種。一大成佛經。一卷十五紙。有如是五事。小成佛經傳雲從此出也。二有彌勒本願經一卷。是竺法護以晉大安二年七月十七日出。三彌勒觀經一卷。是為安陽侯以宋孝建中出。四彌勒問戒經一卷。五彌勒光身經一卷。復有彌勒口教經一卷。若爾合六經耶。   問。白銀彌勒出何經。   答。一切智光仙人慈心經雲。彌勒金色放白銀光明。黃金校飾。如白銀山。唯有此文。無有白銀色。   問。兜率陀。二名兜術陀。三名鬥師陀。四名那兜率陀。五名中阿含三十卷雲兜率吻嘆。此五。同翻雲知足。大論亦同也。   終彌勒經遊意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72 觀彌勒上生兜率天經贊   No. 1772 [cf. No. 452]   觀彌勒菩薩上兜率天經題序   大慈恩寺基撰   原夫性質杳冥超蹄象而含總。覺體玄眇絕視聽而融貫。方智雲法縠月察神理而猶迷。假慧仞於叢筠揆靈機而不測。至道圓而粹容顯。實際彰而真識淨。然後俯提十地疏海目於寶方。下控三乘挺仙儀於垢城。若鴻鍾之虛受應物扣以騰聲。譬皎魄以澂暉循器清而肆影。故有紹隆報佛即灌頂於甄臺。纂業化身先貽神於紺殿。撫根熟而趨座待生機而降跡。斯乃三際受職之宏儀一生補處之靈範者也。今此經者灑群萌之一雨。濟眾獸之通津。運弱喪之大舟。引炎童之妙輪。雖復探幽曉祕歸乎異線之華。然而拯溺符機寔在此筌之葉。所以金光夕燭旗有景於昏徒。芳蘤前霧表無虧於後實。妙祥之儔波萎鶖子之輩雲趨。雖則稟訓一時實乃津梁千祀。若夫天宮聖境資莫限之因嚴。覺苑神幾葉無彊之德履。匪心樞而攬觀。豈語極之揚光教府自陳題衡息。讚 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者。六事齊修二因兼積。心勤妙境欣趣日觀。彌勒梵音此雲慈氏。母志悲纏蠢類。子性恤及懷生。宿願今誠俱以標號。道圓上果跡履下因。祈覺運生假稱菩薩。上生即往昇兜率。言知足自在光潔神用名天。此由補處天宮端居利他。祈心住觀必獲瞻奉。經者攝也貫也常也法也。生資教攝永絕樊籠。理藉文貫長離散滅。百靈常軌千葉良規。利物詮真目為經也。   初釋經文聊以五門分別。一佛成權實。二慈氏所因。三時分有殊。四往生難易。五問答料簡。   第一佛成權實者。權謂隨宜接物。實謂究理往真。佛之身說皆有此二。只如法華經為引不定性雲。唯此一事實。餘二即非真。顯一乘教為實二乘教為權。即涅槃經半滿教也。勝鬘經中明決定義雲。若如來隨彼意欲而方便說唯有一乘無有二乘。即唯說有一乘為權。說有四乘為實。謂大乘獨覺聲聞及無聞非法眾生以人天善根而成就之。教既如是。身亦復然。故金剛般若經雲。若以色見我以音聲尋我。彼生履邪斷不能當見我。彼如來妙體即導師法身體不可見。彼識不能識。其論又雲。應化非真佛。彼亦非說法者。說法不二取無說離言相。以法身為實。二身為權。法華經中執糞器而著垢衣喻權身也。現壽量而無邊際顯實身也。此以受用為實。化身為權。然此三身有二四句。有報非化謂自受用身。有化非報謂現八相身。有報亦化謂他受用身。多受法樂可言受用。隨機而現可言變化。有非報化謂佛法身。復有四句。有報非化謂自受用身。有化非報謂隨生類六趣化身。長者居士猿猴鹿馬種種之身。有報亦化謂他受用及八相身。前變化身亦此句攝。有非報化謂佛法身。雖此四句說身不同。權實二德總皆攝盡。略有二種。一者法身稱實。餘二並權。實者諸法體真。權者事相權跡。般若論雲。應化非真佛等是。二者法身及自受用唯佛與佛乃能知之。是身之本俱離差別。功德智慧一一無邊。不可以色形量而取。都無分限起盡之相。具真實德。修證實成。非應物現。名之為實。他受用身及八相化身隨生類所示現。身可令下類皆知見是身之末。俱有差別。功德智慧非並無邊。可以色心形量而取。然有分限起盡之相。具相狀功德。因利他取起。應物而現。名之為權。故佛地論雲。佛身有二。一實身二生身。然此實身各居自土。俱遍法界非方處求。法身本有諸佛共同。凡由妄□有而不覺煩惱纏裹得如來藏名。由近善友斷妄生死。出纏裹時具法身之稱。諸功德法所依止。故勝鬘經中在纏名如來藏。出纏名法身。約位因果得名別。故但可說證不可說成。初地以上分亦證得。佛果圓證。自受用身新修所起有情分別事體異故。從凡夫位但有無始無漏種子。由近善友聽聞正法。種子漸增為報身本。亦名如來藏。楞伽經雲。阿梨耶識名空如來藏。具足熏習無漏法。故名不空如來藏。前法身藏。此報身藏。發心修行如幽贊說。在地前位唯修種子令漸增長。由此勢力令有漏善業生。生當感報相好圓滿生於八相。變化土中至初地上便資有漏得十王位。生生常得三十二相八十隨好。然未無漏亦未圓明。唯有六七二識無漏。生他受用隨類土中。如梵網經說位大小。金剛道後有漏皆滅無漏五蘊一切圓明。捨無常色獲得常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獲得無漏三十二相八十隨好。盡未來際相依相續。然諸菩薩受變易身。有從初地即受變易。如入滅定怖煩惱故。有終乃至七地滿心方受變易。如入滅定不怖惑故。其變易身一得不捨覺。其勢盡還入定。資乃至金剛轉位方盡。由此七地滿心之中直往菩薩便生第四靜慮廣果天中。避五淨居不生彼。故資此下地感現身業。乃至十地數數資助將至金剛。遂往色究竟上妙淨土中。華嚴經雲。有妙淨土出過三界。第十地菩薩當生其中。生者起也往也住也。十地雲。現報利益受佛位故。後報利益摩醯首羅智處生。故瑜伽第四解深密經對法論等皆作是言。超色究竟有妙淨土。十地菩薩方生其中。有十相現大寶華王出菩薩坐中而成正覺。金剛心位身猶有量。猶是因位有漏皆是在。至解脫道身遂無邊既名果位。無漏圓滿。此所修生無漏果身等法。身量智境兩如。事理相稱皆無份量。不可相求。故名為實。彼二權身各有差別。隨宜即現。方處可求。只如他受用身為初地菩薩現。由彼菩薩悟十百門。能見百佛。一佛即是一佛所王三千大千。此理即是百億化身。一佛化同故言一佛。雖見百佛總一受用。此受用佛坐百葉華。一葉即是百億化身一佛土也。此一佛土地前所見。為彼所現身稱彼土然有二類。一者一四天下所現之身。二者三千界中同一主佛。由彼地前有階降故。初地所見他受用身稱百葉華。不大不小。初地菩薩隨侍彼佛。大小相稱。然彼地前隨生何界身隨小大多等佛半。初地以往既證真如。現生無漏功德漸勝。相好轉明。故所感身稱佛大小。分段變易粗細有殊。功德力資身量必大。於十王位為此洲王。隨類化生。惑受不受故。此身量亦復不定。正智證真如後智見彼佛。如十百門一一宣說。若至二地得千法門。見受用身坐千葉華。一一葉中百億化佛。其佛處坐大小相稱。菩薩隨侍身量亦爾。如化弟子侍佛大小。故梵網經雲。我今盧捨那方坐蓮華座。一華百億國。一國一釋迦。各坐菩提樹一時成佛道。亦如阿彌陀佛。眼如四大海水。眉間毫相如五須彌山。法華亦云。眾生見劫盡大火所燒時。我此土安穩天人常充滿。常在靈鷲山及餘諸住處說是法華經。等皆他受用隨大小菩薩所宜便現身量不定。現處亦爾。非唯淨土色相有殊。感處便或在西方或在此處。只如妙吉祥所見。乃是他受用身。舍利弗所見即為化身。故華嚴會舍利弗如盲如聾不聞不見。文殊師利引出會已方始知見。後得所觀。即是權身。正智所證即是實身。若第十地菩薩將成佛時。必往色究竟上大自在天妙淨土中。大寶華王坐中而取正覺。此大寶花王量等十阿僧祇百千三千大千世界。十地菩薩坐中大小相稱。況此所見他受用佛。彼佛身量無量無邊。此處定在色究竟上。如前所引經論等文。然此等土必無二乘女人黃門惡趣等生。設有皆是佛及菩薩之所作化。故無量壽經論言。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佛地論雲。設有鸚鵡等莊嚴道場。皆佛菩薩為令他方菩薩來生喜心所以化作。鼓音王經雲。阿彌陀佛父名月上。母名殊勝妙顏。子名月明。奉事弟子名無垢稱。魔王名無勝。調達名寂。既無女人。母非實女。佛等所化。如命命等。故是報土亦不相違。有解。是實女人者化。阿彌陀佛有報佛土。螺髻所見。劫盡常在靈山說法是報佛土。然華嚴雲。摩耶夫人腹中三昧見腹含容。無邊世界諸大菩薩集會聽法。故知報佛有化父母。此亦未爽。觀世音授記經雲。阿彌陀佛壽命無量百千萬億劫。當有終極。滅度之後觀世音菩薩明相出時。於七寶菩提樹下成等正覺。號普光功德山王佛。國土勝阿彌陀佛國百千萬億。不可為比。國名眾寶普集莊嚴。此佛滅已大勢至成佛。名善住功德寶王佛。不說先住何方後來補處。不同化佛。然於此處補處。無失化處。欲令欣樂心深。所以先有住處。其他受用即以花臺為道場坐。下位有父母。上位不見父。且如化身為地前菩薩二乘等現或淨或染或小或大。任物所宜。將成佛時先昇知足。以彼天處機宜相稱厭苦心深生死樂具已知足故。不處餘天必在於此。只如釋迦彌勒處知足天。菩薩處胎經說。具足五十六億七千萬歲下生。根熟方下成道。三際成道皆有道樹金剛座道場降魔等事。其降魔不同。如理趣疏。金剛聖道二障已拂。解脫道中無漏道備。冥真契德證覺利生已故名成佛。今此下生經明成佛事。非法身佛理但可證非有上下生成等義。亦非自受用。彼無處天成佛之相說法利生令生見義。他受用佛不處天宮。不住摩竭提。令地前見故。即是化身上生成佛。雖標化佛影彰餘身。自受用身圓成道果。真如妙理障盡圓證。自利果滿宿願須行。當此會中化生。權起他受用佛。應十地所宜變化佛身。隨地前所現。雖復此處彰化體。而影顯餘佛。見者自成機別。現者身亦說殊。非實佛身有其異體。如月出雲際圓朗徹空影現水中。水月圓明任器器成萬別。月本一同。豈以影有千差遂令月亦有異。真權兩體義理必然。真即理源。權隨物跡。故知上生成佛備彰化質。欲令隨類濟生欣修易。故缽經說。彌勒語文殊師利言。如我後身作佛如恆河沙等。文殊師利不能知我舉足下足之事。鴦掘摩羅經言。北方有國名曰常喜。佛名歡喜藏摩尼寶積。文殊師利即彼佛也。文殊既是佛不知彌勒者故知化也。攝大乘等八相成道既是化身。故知上生定非真佛。菩薩有三。一者一生所繫。二者最後之身。三者坐於道場。上生則一生所繫。下生局得二身。成佛由因故三皆盡。唯化佛有餘不見文。以理而推亦應通有。如第七地菩薩。唯此一身即受變易名一生所繫。八地以上名最後身。無別分段生死相故。往大自在宮坐蓮華座名坐道場。此名成自受用身亦有三菩薩。他受用身理亦如是。觀音之身名最後身。其坐道場一生所繫。未見誠證。理必定。有說。彌勒菩薩名一生者。住在人中名一生。一大生故。如七生等。據實並中有合有四生。若說天中唯有半生。並中有二生。大智度論說為三生。設在人中除成佛身故有三也。然諸菩薩有五種生。一除災生。由願自在為大魚等濟諸飢乏。為大醫王救諸疾病。為大善巧善和鬥諍。為大國王如法息苦。為大天神斷邪見行。為火為水為乘為舟為種種物息除災患。二隨類生。願自在力於傍生等惡類中生彼所。行惡而自不行。彼不行善而自行之。如入酒肆能立其志入諸婬捨示欲之過為說正法除彼失。三大勢生。稟性生時壽量形色種姓富貴最為殊勝。能斷眾生輕慢等過。四增上生。受十王界自在化導。隨所應示。五最勝生。此生資糧已極。圓滿如釋迦等。生剎帝利大國王家。能現等覺作諸佛事。今者彌勒住都史多天具後四生。或二三四。若下此洲第五生攝。此即第一佛成權實也。   第二慈性所因者。依正梵本應雲梅呾利耶。此翻為慈。古雲彌帝疑或雲彌勒者皆語訛也。依賢愚經第十六卷雲。生波羅奈國劫波利村輔相之家。即上生經雲。劫波利村波婆利大婆羅門家初生。便有三十二相八十隨好。身紫金色姿容挺特。輔相歡喜召相師相之。相師既見轉讚其善。因欲立名方問生時之相。父答之言。其母素性不調。懷子以來慈矜苦厄。相師占曰。此即兒志。因為立號名梅呾利耶。若釋此名應雲梅呾利曳尼。梅呾利尼是女聲。母性慈故因名慈氏。父母愛重聲譽遠聞。王梵摩達心惱生懼恐奪其國。伺其未長方欲降之。內人既知潛報父母。私送舅氏避難習業。舅名波羅利。領五百弟子。異方學道。舅甥師弟聰穎超群。數歲之間學通經典。舅後聞佛出世。遣慈氏等一十六人往至佛所而為四問。一問幾相。二問年齒。三問弟子。四問種姓。慈氏問已如來具答。慈氏歡喜。佛因更化餘十五人得法眼淨。俱從坐起並乞出家。佛言善來。衣嚴髮落。方便更說並成應果。唯有慈氏不預彼流。後從世尊遊迦維羅衛國。其大愛道手自縵績金疊袈裟繫想奉持。世尊不受令供養僧。僧中次行無敢取者。到慈氏所尋為取之。身披金疊從佛遊化。身紫金色衣貫金彩。表堿蛜晲策璊^食。持缽巷陌。觀者無厭。雖皆敬歡無與食者。有穿珠師將還供養。婦來嗔罵言。失穿珠之利。慈氏得珠持還問眾人。廣說過去供養所生福利佛因無滅。說過去事便說未來慈氏之事。慈氏後作佛。故猶名慈氏。慶喜問佛慈氏名因。佛言。過去此贍部洲有大國王。名達磨流枝。此雲法愛。爾時有佛號曰弗沙。有一比丘入慈三昧。身相安靜放光照耀。王問此僧何定致此。佛言入慈定。王倍生欣躍雲。此慈定巍巍乃爾。我當習之生生不絕。往法愛王者今慈氏是。從彼發意常號慈氏。久習性成佛稱彌勒。又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經說。佛在摩伽提國寂滅道場彌加女村自在天寺精舍。一時佛與千二百五十比丘經行林中。彌勒菩薩金色相好放銀光明。黃金校飾如白銀山。來至佛所。結髮梵志五百人等遙見彌勒。五體投地白佛。請問彌勒光明乃與佛等於何佛所初發道心。佛言。梵志乃往過去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時有世界名勝華敷。佛號彌勒。恆以慈四無量法教化一切。經名慈三昧光大悲海雲。聞者必超百億劫罪成佛無疑。時有大婆羅門名一切智光明。六十四能多智博達。聞佛彼經即生難詰不能屈伏。便發信心而發願言。願持彼經必得成佛號曰彌勒。即捨家入山谷長髮梵行。滿八千歲乞食誦經。時有星現表王婬荒。彗星橫流洪水不止。不得乞食七日空住。時林中有五百白菟。有一女菟。母子見仙無食而作是言。仙人為法不食多日。法山將崩法海將竭。我今為法應不惜命。便告諸菟。諸行無常眾生愛身未曾為法喪捨身命。今者欲為生類作大橋樑供養法師令法久住。即說頌曰。  若有畜生類  得聞諸佛名  永離三惡道  不生八難處  若聞法奉行  生處常值佛  信法無疑惑  歸依賢聖僧  隨順諸戒行  如是疾得佛  必至大涅槃  常受無上樂   說此偈已告諸菟言。我今以身欲供養法。汝等隨喜。我從多劫三毒所使為鳥獸形虛受生死。今將為法棄捨身命。時山樹神為積香木。菟王母子遶仙七匝白言。大師我今為法供養尊者。仙人告曰。汝是畜生。此心難辦菟言。我今身供養者為法久住饒益眾生。王語其子言。汝可隨意求覓水草繫心思惟正念三寶。子聞母告跪白母言。如尊為法欲供養者。我亦願樂。即投火中。母亦隨入。當爾菩薩捨身之時。大地振動天雨諸花持用供養。肉熟之後諸神白仙。菟王母子為供養故投身赴火。今肉已熟。宜可食之。仙聞神言悲不能對。以所誦經書置樹葉而說偈言。  寧當殺身破眼目  不忍行殺食眾生  諸佛所說慈悲經  彼經中說慈悲者  寧破骨髓出頭腦  不忍噉肉食眾生  如佛所說食肉者  此人行慈不滿足  當受短命多病身   仙發誓言。願我世世不起殺想。恆不噉肉。入慈三昧。乃至成佛制斷肉戒。語已投火而死。與菟母子併俱時命終。地六種振動。天神之力樹有光明。金色晃曜照千國土。眾生見光尋光來至。見仙與菟俱死火中。得所說偈並佛經。已持還上王。王遺遍宣令。聞皆發大菩提心。佛告梵志。時菟王者今我身是。其菟兒者羅□羅是。誦經仙人者今彌勒是。五百菟者大迦葉等五百人是。山樹神者舍利弗目揵連等二百五十人是。時千國王者今跋陀波羅等千菩薩是。彼國眾生得聞法者賢劫佛所得道者是。由是菩薩乃至成佛猶名彌勒。其所說經亦名慈三昧光大悲海雲。此說初時。賢愚經說弗沙佛時。乃近代也。欲顯生生常習慈行相師立名遠符往性。今古合稱故名彌勒。若依此。姓名為慈者應雲梅呾利曳那。梅呾利那是男聲。自性修慈故稱男也。婆羅門種姓有眾多。其此慈者父王本姓。父姓母姓俱有慈故名為慈氏。又有雲。慈氏本姓頗羅墮。字阿氏多。又王姓頗羅墮。字阿氏多。字理無差。姓成乖角。其彌勒者母及自性俱行慈愛。因以為名。由是得號。是心行性亦種姓也。如釋迦是姓牟尼是號一切義成是名憍答摩是皇。如此立姓之所生聖也。是名第二慈性所因。   第三時分有殊者。劫有多種。如別章說。觀藥王藥上菩薩經雲。爾時釋迦佛告大眾言。我曾往昔於妙光如來末法之中出家學道。聞是五十三佛名心生歡喜。復教他人。他人聞已轉轉相教。乃至三千人。異口同音稱諸佛名。一心敬禮即得超越無量億劫生死之罪。其初千人者花光佛為首下至毘捨佛。於過去莊嚴劫中得成為佛。毘捨佛者即七佛中第三毘捨浮佛。此中千佛拘留孫佛為首下至樓至如來。於賢劫中得成為佛。後千佛者日光如來為首下至須彌相佛。於未來星宿劫中當得作佛。賢劫經亦云。過去莊嚴劫有千佛出現世間。文皆同此。其三千佛復各自類同修勝業。俱時獲果。故別類出無垢稱經第六卷。雲過去輪王名為寶蓋。今寶焰如來。輪王千子今賢劫千佛。月蓋王子今釋迦是。五濁經雲。今當賢劫第九住劫已有四佛。人壽四萬歲迦諾迦村陀佛出世。人壽三萬歲迦諾迦牟尼佛出世。人壽二萬歲迦葉波佛出世。賢劫經雲。人壽一千二百歲釋迦始生都史。人壽一百歲出世作佛。都史天壽四千歲人間當五十六億七千萬歲。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不論末法。仍雲過千五百年後釋迦法盡獨覺行化。與諸經不同。人命轉促。正法之時人壽不減。像末法中人壽便減至三二十歲。有飢饉疫病刀兵次起。人多死盡國界空疏。仙人相誡人懷其善。子年倍父漸漸長壽至八萬四千歲。從增六萬歲至增八萬。皆有轉輪聖王相次而出。八萬歲時王名儴佉。彌勒方出。然論釋雲。劫減佛興。劫增轉輪王出。以此撿。彌勒八萬四千劫初減方出。厭生死故人壽百歲慈氏生天。人壽八萬四千方始下生成佛。當人間五十六億七千萬歲。以此而推。劫減時長。劫增時短。慈氏光照四十里。梵志經雲。父名梵手母名梵經。子曰德力侍者曰海氏。智慧弟子曰慧光神足弟子曰賢精進。正法八萬歲收佛舍利共興一大塔寺。賢劫經雲。從迦諾迦忖陀佛至第九百九十九佛共出一大劫。第一千樓至佛獨出一劫後。更十二劫空過無佛。後有一佛名淨光補王。壽十小劫即是星宿劫中第一日光佛也。翻名有異體即一佛。過此以後三百劫中空過無佛。樓炭經中明。樓至佛獨出一劫。所由廣如彼說。金剛力士經雲。昔有輪王千子具足。各發勝心共求作佛。父王試子何者先成佛。香水浴籌令千子取。得第一者即最初成。最後得者即最後成。其最後者為餘者譏。我等成佛人已化盡。汝何所度。小子悲泣復思惟。世界無邊眾生無數。諸兄所度何能盡也。願我作佛度人壽命一等諸兄。岌然地動佛即鹹記。由是因緣故後一佛獨出一劫。以啼泣故名啼泣佛。和上解雲。胡盧支故盧支者此翻雲父愛。父小子偏所愛念故為名也。於是諸兄願作金剛。擁護小弟。依小乘說。菩薩百劫修相好業。釋迦買五花以供養定光。定光即燃燈也。遂為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又由釋迦彌勒同事弗沙世尊入火光定滅光恍曜釋迦讚歎復超九劫故。先彌勒以得菩提。故經數說。彌勒自言。我寧千阿僧祇劫都史天說法度人。不能昔時捨身少分。以稽留故在後成佛。然釋迦佛百劫修相好中九十一劫中第一劫逢毘缽屍佛。第三十劫逢屍棄佛鞞濕婆佛。第九十一劫逢賢劫千佛。有雲。住劫中初五劫無佛出世。第六劫有俱留孫佛。第七劫有俱那含牟尼佛。第八劫有迦葉佛。第九劫有釋迦。第十劫有彌勒。有雲。四佛並第九劫。四已出訖並前即為七佛也。彌勒當賢劫第五佛也。即是第三時分有殊。   第四往生難易者。且如西方天親淨土論無著往生論俱。言報土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又阿彌陀經雲。非少善根因緣而得生彼。又言。其中皆是阿鞞跋致諸大菩薩。又觀經雲。上上品生得無生法忍。須臾之間遍十法界。奉事諸佛即得受記。上品中生經一七日得不退轉。經一小劫得無生忍。上品下生者經三七日其華始敷了了方聞說法音聲。經三小劫住極喜地。中品上生應時即得阿羅漢果。中品中生者經七日華開得須陀洹。逕半劫已成阿羅漢。中品下生者過七日已花開。遇二大菩薩說法。逕一小劫成阿羅漢。下品上生者經七七日花敷。經十小劫具得百法明門得入初地。下品中生者經六劫蓮花乃敷。聞二菩薩說法發無上道心。下品下生者經十二大劫蓮花乃開。聞說法已方發道心。百法明門說初地得。豈阿羅漢勝初地耶。又中品生得阿羅漢。下品始發心。即迂會者勝直往耶。又言得須陀洹等。豈由片時修故遂便得果處處皆說阿羅漢果。若練根者六十劫成。豈由小善遂超生死成利根阿羅漢。又雲。作諸觀成得生西方。豈舉心已諸觀便成。若由小善便得果者。便同說假部。由福故得聖道。道不可修道不可長。觀無相等資糧加行便徒施設。又無垢稱經雲。若諸菩薩行於八法。行無瘡疣方生淨土。一思於有情恆作善事不希善報。二思代有情受苦所有善根悉迴施與。三思於有情其心平等心無罣礙。四思於有情摧伏憍慢敬愛如佛。五信解未聞經典無礙無謗。六於他利養無嫉妒心於己利養不生憍慢。七調伏自心常省己過不譏他犯。八恆無放逸當尋善法精進修行菩提分法。豈生淨土者皆具八法也。又對法第十二卷雲。別時意趣者。如說若有願生極樂世界皆得往生。意在別時。故攝大乘雲。譬如一錢而得千錢。意在別時。非唯由發願即得生。故又雲。對治祕密者。一治輕佛。二治輕法。故說我於爾時曾名勝觀如來等。與彼法身等無差別。故法華經雲。我成佛道以來無量無數劫等皆是。三對懈怠。故作如是言。若有願生極樂世界皆得往生。四對治小善生喜足。故於一善根或時稱讚。為令歡喜勇猛修故。或時毀訾。五治貪行者稱讚淨土富樂莊嚴。六治慢行者稱讚諸佛或有增勝。七為除悔惱障修善法說如是言。於佛菩薩雖行輕毀。然彼眾生亦生天趣。八為除不定性於聲聞等下劣意樂說大聲聞當得作佛。又說一乘更無第二。又佛毫相如五須彌。豈凡地前能見此相。身量大小可得。初地所見。凡若能見皆為超越。又念彌陀彌勒功德無有差別。現國現身相成勝劣。但以彌勒惡處行化慈悲深故阿彌陀佛淨土化物慈悲相淺。又淨土多樂欣生者多。厭心不深。念令福少。非奇特故。惡處多苦欣生者少。厭心深重故念福多。甚希奇。故雖知佛力念亦可生。聖教不同屢生心惑。知足天宮同在此界。外道內道大乘小乘所共信許。既是化身決定得生。由此經文四眾行六事法。八部聞名歎喜。造諸惡業懺悔歸依修十事行。迴願生彼一切皆得。菩薩處胎經第二卷雲。彌勒初會九十六億受我五戒者。次九十四億受持三歸者。後九十二億一稱佛名者。故知微善迴向皆是往生成佛。經中說由十一業來生我所。一謂讀誦分別決定修多羅毘尼阿毘曇。為他演說讚歎義味不生嫉妒。教於他人令得受持修諸功德。來至我所。乃至第十一或有恩愛別離朋黨諍訟極大苦惱。以方便力令得和解。修此功德來至我所。故知不由唯修勝業方始得生。諸教共同必無異說。或有釋言。生西方者決定不退。生兜率者或可有退。故不願生。理亦不然。此經亦言。諸有敬禮彌勒如來。聞名稱名暫睹豪光。下至聽聞彌勒所說一句法義歸依。生彼定不退於無上正覺。無量劫罪皆盡消滅。無量善法運運生長。故見彌勒得生彼所。雖有天女種種侍衛。或佛菩薩所化為。或實天女彼聞能說不退之法。厭欲過患必無退轉。佛力所加心生決定。豈由欲界即皆退耶。位至不退處處皆不退。未至不退彼何必不退。且上聖上賢皆修此業。西域記說。西方即有無著天親師子覺等菩薩。高僧傳說。此方亦有彌天釋道安廬山慧遠慧持等。近親所見。大唐即有三藏和尚文備神泰法師等。皆修彼業兼有上生靈感。或有身在現相。或有將終現相。或有生後現相。人所共知。具如別傳。西方勝處人所樂生。此土穢方誰能願住。但以經論明證賢聖同修。背苦求樂誠非上士故。無量壽經下卷雲。閻浮提一日一夜受持齋戒。勝無量壽國百年修善。以彼佛國無有惡故。又維摩經雲。閻浮提修道一日一夜。過諸佛土百千大劫。良以此世界中有十勝事。謂以佈施攝貧窮等。厭苦心深有苦可拔。西方淨土便無是事。處穢方而修淨行。寔聖者之利他。居淨域而嚴淨因。非上士之弘濟。願於盲暗世界為作燈明。邪見眾中安立正道。但業行殘缺願往西方。萬一不生。恐成自誤。故當己行應修此業。   第五問答料簡者。依上生。下文優波離問雲。此阿逸多具凡夫身未斷諸漏。雖復出家不修禪定不斷煩惱等。明知此等皆小乘經。大乘菩薩無是義故。今依上生。初列跋陀波羅文殊師利諸菩薩等。後陳化佛說陀羅尼。佛以一音聲說百億陀羅尼門。復言。身圓光中有首楞嚴三昧。又雲。令五百億天子不退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等。明知是等皆大乘經。小乘經中無是事故。由是古德或說。此經為小乘。從阿含離出說。慈氏佛猶是凡夫身故。或說。此經為大乘。說初列菩薩眾等。復非阿含中出。有雲。依大智度論雲。小乘經初唯列聲聞。大乘經初備兼菩薩。今上生經初既列聲聞菩薩。明知大乘經。下生雖略亦大乘雲。大捲成佛經中。三會說法皆有得證聲聞獨覺發於無上正等覺心。故知並大乘。其優婆離身處小位所解局跡。以己所知輒為此問。豈慈氏位次為彼所知。故定大乘。如金剛般若唯列聲聞。豈非大乘。此上生經並彌勒受決及一切智光經等皆晉代安陽隻譯。下生經中大卷有如是我聞者。晉時竺法護所翻。小卷雲大智舍利弗無如是我聞者。是晉時羅什所譯。古人解雲。小卷者阿含中出。大者別坐所說。又解。翻者有異其實一本。今大師雲。大者有三分無結集本。其小卷無序分者是略。偈頌即二藏中菩薩藏攝非聲聞也。問彌勒釋迦誰初發意今者成道前後乃然。答佛藏經雲。彌勒發心先四十劫釋迦方發心。佛本行經第一卷雲。昔有如來號曰善思。彌勒菩薩於彼佛所最初發心。在於我前四十餘劫。然後我發無上道心。有佛名示誨幢如來。我於彼國作轉輪王名曰罕弓。初發道心。此中皆說後時發心。彌勒發心因彌勒佛。釋迦發心因釋迦佛。故彼非初。但以捨身苦行修業不同。所以彌勒成道終後。問如賢劫經明超劫事。佛本行經第三卷發心供養品雲。昔有佛出世號曰弗沙。彼佛在雜寶窟。我見彼佛心生歡喜。合十指掌翹於一足。七日七夜讚歎彼佛。佛言。是人過九十四劫當得作佛見真理。佛言。是人過九十三劫當得作佛。毘婆屍佛言。是人過九十一劫當得作佛。佛地論亦說。釋迦超九劫。因事弗沙翹足而歎。說超九劫即百劫中修相好時。故經多言過去九十一劫有毘婆屍佛。不說百劫。其九十一劫初有毘婆屍。故多作此說。涅槃等言。雪山菩薩為半頌捨身超十二劫。金光明經薩埵王子投身飼虎超十一劫。摩納仙人布髮掩泥超於八劫。菩薩地言。菩薩修行有超水火及日月劫。無超阿僧祇。彼所言超何時超也。答雖無正文理准應爾。翹足超九百劫中超。餘說超者阿僧祇內。不爾何位更得說超。問諸天勝所經說。無邊一生菩薩何獨知足。答知欲樂之足易可厭成故。菩薩處中勸化易故。上界欣掉既重。惡趣慼行極深。既無佛現。餘處不如知足。三際諸佛皆同住故。依智度論。往生品說。兜率天眾利根結薄。一生補處常住其中。自下三天結深心亂。自上二天結厚根鈍。所以不住。不言他方來者。恐生疑謗。句化生故。不住人中後生作佛。非應機宜欣不深故。問十王果報應為第四禪主。何故一生所繫居知足也。五地菩薩定處何天。答據因剋果應為第四禪主。符下行化故捨而居知足。五地剋果位處知足之天。修行不定處一方。何必要居兜率。一生住此。五地化遊亦不爽也。但說菩薩應受十位。非諸菩薩皆定受之。捨位修行隨利生故。問何故釋迦劫減百歲出世。彌勒劫增出世。答釋迦願於惡劫教化行苦行等。並異彌勒。彌勒願好時教化。所以不說超劫。又釋迦眾生遭苦發心。樂即退敗。彌勒眾生樂即發心。苦即退敗。如聞俱胝耳樂妙樂具故。所以不同見。惡時出厭心深故。樂時出者欣心勝故。問何故釋迦剎帝利姓。彌勒菩薩婆羅門種。答釋迦出自惡時眾樂於富貴。彌勒出自好時眾生樂於淨行。由斯二佛生姓不同。問長阿含經雲。毘婆屍佛人壽八萬歲時出世。屍棄佛人壽七萬歲時出。毘捨浮佛人壽六萬歲時出。拘留孫佛人壽四萬歲時出。拘那含牟尼佛人壽三萬歲時出。迦葉佛人壽二萬歲時出。釋迦一百歲時出。彌勒佛人壽八萬歲時出世。豈前三佛同住劫耶。答五濁經明。賢劫前四佛同出第九住劫。或雲。住劫中初五劫無佛。阿含經說佛出世時人壽長短。不說同劫。亦不相違。   如是我聞。   贊曰。今此經中總有三分。初從如是下至合掌住立佛前。說經因起分。次爾時優婆離下至若他觀者名為邪觀。是發請廣說。爾後爾時尊者阿難下至禮佛而退。是聞名喜行分。神光炬燭驚集有緣。舌相舒耀總持方演。慈氏應時獨悟請記佛前。釋迦為益當來因斯記別。故名說經因起分也。婆離見悕記相。復念往昔佛言。所以發言申請。世尊為其廣說。故名發請廣說分。陳事既周時眾獲益。將冀流通後代。慶喜問其經名。聞法者積喜於胸懷。愛道者奉言以行學。故名聞名喜行分。初分之中復分為二。一說經通所因。如是我聞等諸經通有故。二說經別所緣。爾時世尊出廣長舌下是此經別有故。或初名證信序。委證此經破疑生信故。後名發起序。顯發此經起之所由。今隨義增各標別稱。不爾信起豈不通耶。若依古師通序有六。今依佛地通序有五。一為令生信總顯己聞言如是我聞。二說者聽者共相會遇時分無別故名一時。三法必有主。欲顯主尊法必勝益。故須稱佛四說必依處。在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化身所居非報土也。五教所被機放光召集根宜聞。故阿難請其四事佛遣致其通。由世尊為斷眾疑。慶喜又陳別序。俱承佛教並利玄宗。觀教釋文何容一准。佛地論說。如是之言依四義轉。一依譬喻如。有說言。如是富貴如毘沙門。如是所傳所聞之法如佛所說。定無有異。定為利樂方便之因。或當所說如是。文句如我昔聞。二依教誨如。有說言。汝當如是讀誦經典。此中如是遠則佛之教誨。近即傳法者之教誨也。或告時眾。如是當聽我昔所聞。三依問答。謂有問言。汝當所說昔定聞耶。故此答言。如是我聞。四依許可如。有說言。我當為汝如是而思如是而為如是而說。謂結集時諸菩薩眾鹹共請言。如汝所聞當如是說。傳法菩薩便許可言。如是當說。如我所聞或信可言是事如是。謂如是法我昔曾聞此事。如是齊此當說定無有異。由此四義故經初置如是我聞。真諦師雲。微細律說。阿難昇坐集法藏時。身如諸佛具諸相好。下座之時還復本形。勘集藏傳亦作是說。眾生有三疑。一疑佛大悲從涅槃起更說妙法。二疑更有佛從他方來住此說法。三疑彼阿難轉身成佛為眾說法。故經初言如是我聞。非此三事。為令先信除此三疑。注法花雲。如是者感應之端。如以順機受名。是以無非立稱。眾生以無非為感。如來以順機為應。傳經者以名教。出於感應故立言如是。注無量義經雲。聖人說法但為顯如唯如為是故言如是。瑤公雲。以離五謗名為如是。第一句如是此經離執有增益謗。第二句如是此經離執無損減謗。第三句如是此經離執亦有亦無相違謗。第四句如是此經離執非有非無愚癡謗。第五句如是此經離執非非有非非無戲論謗。光宅雲。如是將傳所聞前題舉一部也。如是一部經義。我親從佛聞即為我聞。作呼轍耳。梁武帝雲。如是如斯之義。是佛所說故言如是。長耳三藏雲。如是有三。一就佛。三世諸佛共說不異名如。以同說故稱是。由斯可信。以同說故。二就法。諸法實相古今不異故名為如。如如而說故稱為是。既稱理言不增不減。決定可信故稱如是。三就僧。以阿難言望佛本教。所傳不異故名為如。求離過非故稱為是。又如是者信順之言。智度論雲。如是我聞生信也。信受奉行生智也。信為能入智為能度。信為入法之初基。智為究竟之玄術。信則所言之理順。順則師資之道成。因信故所說之法皆可順從。由順故說聽二徒師資達立。於此信中略為十釋。一信者依仁王等經。趣聖道之初因證諦理之鴻漸。故四十心以信為首。將入聖位有信根信力。有信根故七覺因此而生。有信力故四魔不能屈伏。故由斯經首創令信生。二依大毘婆沙論。信者食法味之喜手。學佛法者如大龍象以信為手。以捨為身。以念為頸。以慧為頭。於兩肩擔集善法。像所飲噉以鼻為手。故學法者最初信生。三學者大商元規法實。故初生信獲彼聖財。顯揚論雲。七聖財者。謂信戒聞捨慧慚愧。信即一焉。四瑜伽論雲。入一切法欲為根本。起希望故作意所生數警覺。故觸所集起時對境。故受所引攝領在心。故定為增上心微寂。故慧為最勝擇善惡。故解脫為賢固息纏縛。故出離為後邊覺道滿。故信既為欲依。故最初令起。五成唯識論雲。信如水精珠。能清濁水能治不信自性渾濁。故宣尼雲。兵食信三信不可棄。春秋亦謂。苟有明信。□溪沼沚之毛蘋蘩薀藻之菜可薦於鬼神可羞於公王也。六俱捨論雲。拔眾生出生死泥。正法佛手即正宗也。信為眾生手序分也。兩手相接出淤泥故。七諸論雲。信者能越惡道離賤貧因。故入聖已有不壞信。故初令起。以下三解准經為釋。八浮大溟海假手以行舟。渡生死河資信以發慧。九見珍財資手以採拾。聞法寶藉信而方得。十遊曠野而有手持甲伏以捍群賊。出生死源而有信發慧解而斷煩惱。由斯經首如是我聞。為令眾生起正信故。以上合有二十六釋。言我聞者。傳法菩薩自指己身。言如是法親從佛聞故名我聞。我謂諸蘊世俗假者。然我有三。一妄所執我。謂外道等所橫計我。二假施設我。謂大涅槃樂淨常我。除二乘倒強施設故。三世流布我。謂世共傳天授等名。今傳法者隨順世間自指稱我。不同前二。即是無我之大我也。問諸佛說法本除我執。何故不稱無我聞乃言我聞。答以四義故但稱我聞。一言說易故。若言無我。知此表誰。二順世間。三除無我怖。言無我者。為誰修學。四有自他染淨因果事業等故。所以稱我。問若爾者。何故不稱名字但稱我耶。答有三義。一亦不乖俗。西域方言汎皆稱我。宗雖顯真說不乖俗。理雖顯妙言不乖粗。欲顯真諦不離俗故。二我者主宰自在之義。阿難多聞聞持。其聞積集三慧齊修文義並持。於三藏教總持自在。若稱名字。雖順正理無於諸法得自在義。由斯稱我不道阿難。三我者親義。世間共言我見我聞。此將為親證。若言阿難聞。或非親聞。從他傳受。今顯親聞世尊。可說非是傳聞破他疑網故。不稱字但言我聞。聞即耳根發識聽受所說。今廢耳別就我總稱故名我聞。雖依大乘根識心所境至和合方名為聞。然根五義勝識等故根名聞。若但聞聲可唯在耳。既緣名義便在意中。故瑜伽言。聞謂比量。耳名聞者。親聞於聲與意為門意方聞。故因聞所成總名為聞。若緣名義稱之。為聞既在於意。故合名聞癈別耳意總稱我聞。以耳為門熏習在總。因聞所成總名為聞。故名我聞。慶喜於時雖亦見覺知佛所說然三義。但言我聞欲證深理要先聞故。此界以聲為佛事故。希證菩提要聞重故。由斯經首不說見覺知唯說我聞。據實於時亦見佛說。諸餘佛土以光明等而為佛事可言見等。龍軍等言。佛唯有三法。謂大定智慧久離戲論曾不說法。由佛慈悲本願緣力眾生識上文義相生。此文義相雖親依自善根力起。而就強緣名為佛說。由耳根力乃自意變。故名我聞。故無性雲。聞者識上直非直說聚集顯現以為體性。若爾雲何菩薩能說彼增上生故作是說。譬如天等增上力故令於夢中得論咒等。故佛亦言。始從成道終至涅槃。於其中間不說一字汝亦不聞。親光等言。佛離分別名無戲論。豈不說法名無戲論。謂宜聞者善根本願緣力如來識上文義相生。此文義相是佛利他善根所起。故名我聞。世親說言。謂餘相續識差別故令餘相續差別識生。彼此互為增上緣。故由此經說。我所說法如手中葉。未所說法如林中葉。此中二解隨彼兩文綺互解釋。應知說此如是我聞意避增減異分過失。謂如是法我從佛聞。非他展轉顯示。聞者有所堪能諸有所聞。皆離增減異分過失。非如愚夫無所堪能諸有所聞。或分別不能離增減異分。結集法時。傳佛教者依如來教初說此言。為令眾生恭敬信受。言如是法我從佛聞。文義決定無所增減。是故聞者應正聞已如理思惟當勤修學。   一時。   贊曰。第二說教時分也。法王啟化。機器咸集。說聞事訖總名一時。此就剎那相續無斷說聽究竟假立名。論有二解。一道理時。說聽之徒雖唯現在五蘊。諸行剎那生滅。即此現法有酬於前引後之義。即以所酬假名過去。所引之義假名未來。並於現在法上假立。即說聽者五蘊諸法剎那生滅。前後相生事緒究竟假立三世總名一時。非一生滅名為一時。二者說聽二徒識心之上變作三時相狀而起。實是現在。隨心分限變作短長事緒終訖總名一時。如夢所見。謂有多生覺位唯心都無自體。聽者心變三世亦爾。唯意所緣不相應行蘊法處法界所攝。此中不定約剎那。亦不定約相續。亦不定約四時八時及十二時。亦不定約成道已謝竟年數時節名為一時。但是聽者根熟感佛為說。說者慈悲應機為演說。聽事訖總名一時。由能說者得陀羅尼說一字義一切皆了。或能聽者得淨耳意聞一字義一切皆解。或說者少時聽者多時。或說者多時聽者少時。故不定說一念多劫之時節也。由於一會聽者之機有利有鈍。如來神力或延短念為長劫。或促多劫短念。亦不定。故但約說聽究竟名一時更無異義。問何不別說四時六時。答晝夜時分諸方不定。經擬諸方流通。所以不得別說。問何不別說成道竟後若干時節。答雖隨化相亦可言之。然凡聖所見佛身報化所說淺深成道近遠各不同故。經擬凡聖同行。所以不得定說。問處中有淨穢。隨機定說處。時中凡聖殊。何容不定說。答說處標穢淨。穢可定知。說時短長凡聖不可准一。會機宜有利有鈍長時短時。如何準定。故處定說而時總言。   佛。   贊曰。第三教主也。佛陀梵音。此略雲佛。有慧之主。唐言覺者。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故稱為佛。如次不同凡夫二乘菩薩三種故以為名也。佛地論雲。具一切智一切種智。能自開覺亦能開覺一切有情。如睡夢覺如蓮花開。故名為佛。即古所言無明惛睡覺法相理中覺空智有智理智事智真智俗智如所有智盡所有智之差別也。准依梵本。標薄伽梵。即第十號。以此一名總標眾德。由此外道皆稱本師名薄伽梵。此以翻譯之主意存省略隨方生善故稱佛名。問此三身中何身所攝。答准所施化即是化身。文殊在中亦通報佛。應化非真佛亦非說法者。推功歸本即是法佛。由機不同一處見異亦非定准。彌勒八相之尊說者故成化佛。理通報法義亦無違。今顯主尊教。隨最勝初標勝主。令生喜故。   在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贊曰。第四說法處也。梵雲室羅筏悉底。言捨衛者音訛略也。此中印土境憍薩羅國之都城名。為別南憍薩羅故以都城為國之稱。真諦法師雲。昔有兄弟二人。一名捨婆二名婆提。故彼所翻金剛般若雲。在捨婆提城兄弟二人於此習仙後而果遂。城因此號名捨婆提。今新解雲。應雲豐德城。一具財物。二好欲境。三饒多聞。四豐解脫。國豐四德故以名焉。祇樹者應雲誓多林。祇樹者訛也。誓多雲勝。此即太子名。太子生時鄰國怨至戰而得勝。遂以為名。給孤獨者是蘇達多長者。此雲善施。善施仁而且叡。積而能散。拯濟貧乏哀恤孤老。時人美其德號給孤獨。是缽剌□□□駉駎□□□榖樓□□□□□□□□□□梱□□□□□餾□□□□□□□業□評稀□□□楩橁□□□□j□□驕稀奰禍堅□□□□K□逆□□□聾櫸□□□稀奅□□□□□□J□禷□□□□□□詷□□□□雜□□□□饌R驛祖□□□□驁□□楰□□□稜□□□□□檢□□騩□□□□□駥□□□□滿慼熱}□埤□□□□祅馘唌慼慼慼w□□□□□□□Y榜駷□□姍覭□□□□□□□□□□飯□觴□槄飀□□□□□椹□□橠襯□□□□示□逆□E□□裀□寧Z示□□□覜飣□□□□□□□□ぱ□(爻*爻)+((人/人)*(人/人))]塏泉林蘩鬱壁方十里。可設伽藍。善施請買。太子不許。因戲言曰。布金滿地厚敷五寸時即賣之。善施許諾。太子辭以戲言。因陳不與。善施請為斷理。時淨居天恐人遮之曲從。遂化為斷事者。斷與善施。善施得之布金而取。時少五百步未滿十里。一庫金盡。使者來報。善施思惟。當取何金。太子疑其情吝請悔地還金。善施具陳心非悔買。太子知其情邈自發勝心。人之所貴莫過金寶。而彼當能傾庫買地以造僧園。我何所乏而無修建。請悔先地。長者不從。太子雲。許地取金。未論林樹。地隨汝主林屬我身。共助成功。俱陳供養。佛後遊此告阿難曰。園地善施所買。樹林誓多所施。二人同心共崇功德。自今已後應謂此地為誓多林給孤獨園。化身在此。彰報佛而有淨土劫盡火燒而我土由來安穩。結集不可具陳。二佛並顯淨穢之土隨標一土。義准有三。事中有二。理亦有三。三身所居各有異故。如理趣疏。   爾時世尊於初夜分舉身放光其光金色繞祇陀苑周遍七匝照須達捨亦作金色。   贊曰。第五教所被機也。於中有二。初放光集眾。後矚光眾集。問何故此經放光集眾。餘經不爾。答彌勒上生因深果遠。若不警召有緣。有緣無由聞見。又無明昏夜覺照難生。不警群機無由自悟。故放光召集不類餘經。集眾中有三。初放光。次雨花。後化佛說言。此即初也。於中有六。一明化主世尊。二明時在初夜分。三明處舉身。四明神變放光。五明相狀金色。六明化境遶祇陀園照須達捨。無垢稱經佛告阿難陀。以要言之。諸佛所有威儀進止受用施為皆令所化有情調伏。是故一切皆名佛事。如涅槃經雲。佛入涅槃二月十五日等佛皆自說。各有所表。故此經文皆有表示。化主可知。二放光時者。涅槃晨朝。法花白日。般若日中。此經初夜。各有所表。釋迦牟尼出於五濁。是時有情煩惱已重。其未度者愚癡更多。所以初夜放。要初夜者。無始無明極昏闇故。今佛初夜放大光明。表說深經。欲令於釋迦不得度眾生令見彌勒得聖智光破重無明故。舉者遍也。遍身放光明。涅槃從其面門。法華從白毫出。般若次第遍身皆放。今舉身以放光。顯佛慈悲普弘濟故。顯修行者並得度故。遍十方法界悲智皆照故。要放光者。導迷徒故。破處黑闇諸眾生故。照愚盲者智眼開故。作金色者。法華白光。涅槃四色。此為金色。表可寶重故。濟末代眾生第一之珍寶。故遶祇陀園警出家眾。照須達捨者。警俗眾故。大施主故。欲顯聞經驚集二眾。二眾聞經。於當來世彌勒佛所普得度故。言七匝者。表令出家者現在未來破七隨眠故。除身語七諸惡業故。持七支戒故。當超七生得七覺分故。法應如是。   有金色光猶如霞雲遍捨衛國處處皆雨金色蓮華。   贊曰。第二明雨華有三。一光形二光處三雨金色蓮花。光形如霞雲者。表佛法身周遍法界化身隨物猶如霞雲。蔭四生故。說法雨故。慈悲如雲。遍捨衛者。釋迦牟尼受須達請授彌勒記。此國眾生遍有緣故。捨衛豐德表彌勒世出世財皆具足故。雨蓮花者。花有五德。一能掩惡。喻滅眾罪。二能生果。喻聞此經見彌勒佛獲證聖道。三香氣遠聞。學經見佛英聲遠振故。四能出水。喻聞經等已出生死海故。五能開敷。喻今後佛敷妙義故。   其光明中有無量百千諸大化佛皆唱是言。   贊曰。第三化佛說言也。有四。一化佛二皆唱三顯因四明果。此初二也。化佛者。喻彌勒上生跡非真故。諸佛神變難思議故。皆唱言者。喻百億釋迦同與彌勒等授記故。   今於此中有千菩薩最初成佛名拘樓孫最後成佛名曰樓至。   贊曰。此後二也。今於此中有千菩薩者。顯未成佛居賢劫位。當彌勒等現居因故。最初成佛名拘留孫最後成佛名曰樓至。於此有緣果當成佛故。令諸眾生各起希願得親近故。如千佛因緣經具陳其事。   說是語已尊者阿若憍陳如從禪起與其眷屬二百五十人俱。   贊曰。第二眾集也。於中有三。初四眾集。次二眾集。後八部集。初中有四。一苾芻眾。二苾芻尼眾。三近事男眾。四近事女眾。苾芻眾中有四。一耆舊尊宿眾。二少欲杜多眾。三神通外化眾。四智慧內德眾。此即初也。梵雲阿若多解也。憍陳那婆羅門姓中之一性也。憍陳如訛也。梵薩縛遏剌他悉陀(唐言一切義成舊雲悉達多訛略也)太子踰城之後。棲山隱谷己身殉法。父王淨飯乃命家族三人。一阿濕婆此二馬勝。二拔提。三摩男□□飀□□鷺□□□□□□□□□□□樑飀□□□□□□襮椿z襭□□□j□契□□驚觟□□□□祉祏□行□□□楉祐□□□□□□奮婝□□婀□□□□□□□覜□□□□□□□□□磊□□□率訬□□□□荂慼慼潰`□檢□□馞□檢□□□鍊□□□□□□□飲榗鍊□□□槂□□□□餺□□□糕妘j□□□□聾槐檢□□廓模□橁□□姻□□□娳禔□□□□□鍊□□□□□□L磻□□□□□□□□飀□□□□橝]迭慼慼憎央慼慼慼慼慼熱u□□□□□模□□騏餾□□□程模□L□□礹□□□馞□□飲榗鍊□丹□□□□□橀□j□□□模□□□榐□□□□橀□觛襾遄慼慼數O□□□□□□□□□榛□□□□□□□□}□□逆□□□□□栗j□X□□□□□□埤□□□秉秉□□□□□榵□祿耔□□□□□□□鍊□□□嬪□□□j□□槍示□□□姪□祏祰□□□□□□榵□飽□逆□□□□□禎槂□□□□□□□奏勵奓飀□□插摯f□□□□□□□□餾□饋□馭□□磻餺□□□□□□餃楔憐□□□□娭駝瓷慼慼撩砦ㄟ鞢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澆諢慼慼摯鞢慼撩k瓷慼撩騆堙澎情慼慼慼慼慼敷[益□樗□馱□□騙奮□□年訇□檢□襤□襠□□□□□□埤□□□□部澆鵅慼慼漿□樧□□□□禕飀□練□咽禜餺□□埤□□訪□j□□腹熬_□□i□□□□□□R香□□□□□餑騺□□□□□駥奉□□活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樅芊慼慼慼撢邶X□□樀妘玲□覷糖婃□□□飀□□辰□□□奰□□□□□□規楋□稿Vj□□榼訿□□□腹慼慼慼慼慼慼摩K□s□檢□□榼訪觤□□駐檢□□槤□襋□J□飀□騽馳娼□□□□□檢□□□□□□□□□□□a□□襱埤□襤餺樨□□□□□訧□□□□□□□□衽□□□□□□□□□□□□□祅□□□稀樈□□香□□訊□□□□V□□□□楰□□□□□褓□□奪榜□□□褓□□□□□□逆□廓□□飀□□□祐□□褸□□□□□□□夾□□   尊者摩訶迦葉與其眷屬二百五十人俱。   贊曰。第二少欲杜多眾也。摩訶大也。迦葉波飲光也。略故雲迦葉。此婆羅門姓。飲光仙人種。昔有婆羅門獲證仙果。身皮金色飲蔽日月之光。尊者是彼之種。以姓標名。又迦葉身光飲日月光故以為名。付法藏傳雲。昔過去九十一劫毘婆屍佛入涅槃。後四部弟子起七寶塔。中有佛形像。佛面金色少處缺壞。有一貧女。遊行乞丐得一金珠。見像面壞欲補像面。迦葉爾時作鍛金師。女即持往請令修造。金師聞福歡喜。為治用補像面。因共立願。願我二人常為夫婦。身真金色恆受勝樂常修梵行。從是以來九十一劫身真金色生天人中快樂無極。最後託生第七梵天。時摩竭國有婆羅門名尼俱律陀。過去修福。聰明多智巨富無量。金銀七寶牛羊田宅奴婢車乘比瓶沙王千倍為勝。瓶沙王有金犁千具。彼婆羅門恐與王齊畏招罪咎。其家但作九百九十九具。其家有量。最下之者其價猶直百千兩金。有六十簞金粟。一簞有三百四十斛。其家雖富竟無兒息。於其捨邊有一樹神。夫婦常往祈請祭祠求乞有子。多年無應。嗔忿語曰。今更七日盡心奉事。若復無驗必相燒剪。樹神愁怖告四天王。四天王告帝釋。帝釋觀閻浮提無堪彼子。即詣梵王所廣宣上事。梵王即以天眼遍觀見。一梵天臨當命終。即往勸之勸其往生。梵天受教即來託生。滿足十月生一男兒。顏貌端正身真金色光明赫奕照四十里。相師占曰。此兒宿福必當出家。父母聞之甚懷愁惱。夫婦議曰。當設何方斷絕其意。覆自思惟。世所耽著唯有美色。當為娉取端正好女用斷其情。至年十五欲為娉妻。語父母言。我心清淨不須婦也。父母不聽。兒知難免便設權計語父母言。能為我得紫金色女端正超世。我當取之。父母即召諸婆羅門遍行娉求。諸婆門鑄一金女端正奇特。輿行村落高聲唱言。若有女人得見金神禮拜之者。後出嫁時必得好婿身真金色端正殊妙。女聞悉出。唯有一女軀體金色端正殊好。即是往日施金珠女也。以昔勝緣有此妙身。志樂清潔獨不肯出。諸女強將共見金神。此女既到金色光明映奪金神。婆羅門見即為娉。得既到夫家夫婦相對。各皆清潔了無異意。共立要契各住一房。父母知已嚴塗一房令其同捨安置一床。迦葉語婦。我若眠息汝當經行。汝若眠臥我當經行。後次婦臥垂手床前。毒蛇入室欲螫其手。迦葉見已以衣裹手舉著床上。婦便驚悟而責之異。我立誓要不相近。今復何緣竊舉我手。迦葉答言。有蛇來入恐傷汝手妨廢修道。是故舉之實無染意。即指蛇示。婦意乃悟。夫婦節操深厭世間。啟辭父母求欲出家。父母見已遂便聽許。於是夫婦俱共出家來至佛前。佛為說法。即於此時得阿羅漢。三明六通具八解脫。婦於後時亦得阿羅漢。迦葉在世常與如來對座說法。佛滅度後所有法藏悉付迦葉。迦葉後時結集三藏竟至雞足山。全身不散。後彌勒佛出世之時。從山而出。在大眾中作十八變度人無量。然後滅身未來成佛號曰光明。如法華中佛為授記。   尊者大目犍連與其眷屬二百五十人俱。   贊曰。第三神通外化眾也。梵雲摩訶沒特伽羅。此雲大採菽氏。今訛略雲大目犍連。此婆羅門種。上古有仙居山寂處。常採菉豆而食。因以為名名大採菽氏。與舍利子小為親友。舍利子以才明見貴。尊者以精鑒延譽。才智相比動止必俱。結要終始契同去就相與。厭俗苦求捨家。遂師珊闍耶焉。舍利子遇馬勝阿羅漢。聞法悟聖。還為尊者重述聞。而悟法遂證初果。與其徒眾一百人俱。亦云二百五十人。俱到佛所。世尊遙見指而告曰。彼來者我弟子中神足第一。既至佛所請入法中。世尊告曰。善來苾芻。淨修梵行得離苦際。聞是語時鬢髮自落俗裳變緇。戒品清淨威儀調順。經七日結漏盡證阿羅漢果得大神通。後佛在無熱惱池。人天咸集唯舍利子不侍從會。佛命沒特伽羅往召來集。沒特伽羅承命而往。舍利子於時方補護法衣。沒特伽羅曰。佛在無熱惱池。命我召爾。舍利子曰。且止待我補竟。與子同行。沒特伽羅曰。若不速行。欲運神力舉爾石室至大會所。舍利子乃解帶置地曰。若舉此帶而得動者。我身或動。時沒特伽羅運大神通舉帶不動。地為之震。因以神足還詣佛所。見舍利子已在會坐。沒特伽羅俛而難曰。今乃以知神通之力不如智慧之力矣。今標其輩雲二百五十人俱。   尊者舍利弗與其眷屬二百五十人俱。   贊曰。第四智慧內德眾也。梵雲設利弗呾羅。設利此雲春鶯亦云鶖鳥。弗呾羅雲子。今訛略故雲舍利弗。母未懷子前言詞訥鈍。每共弟摩訶俱絺羅論議。常不如弟。懷子以去辨捷難酬。捔論恆勝。以母多辨號曰春鶯。春鶯即今百舌鳥也。是彼所生故復稱子。亦云鶖子也。尊者大婆羅門種。其父高才博識深鑒精微。凡厥典籍莫不究習。其妻感夢具告夫曰。吾昨宵寐夢感。異人身被鎧甲手執金剛。摧破諸山退立一山之下。不知何所表。夫曰。夢甚善。汝當生男。達學貫世摧諸論師破其宗致。唯不如一人為作弟子。果而有娠。母忽聰明高論劇談。言無屈滯。尊者年始八歲名擅四方。其性淳質其心慈悲。朽壞結縛成就智慧。與沒特伽羅子少而為相友。深厭塵俗未有所歸。於是與沒特伽羅子於珊闍耶外道所正修習焉。乃相謂曰。斯非究竟之理。未能窮苦際也。各求明導。先嘗甘露必同其味。時大阿羅漢馬勝執持應器入城乞食。舍利子見其威儀閑雅即而問曰。汝師是誰。曰釋種太子厭世出家成於正覺。是我師也。舍利子曰。所說何法可得聞乎。曰我初受教未達深義。舍利子曰。願說所聞。馬勝乃隨宜演說。舍利弗聞已即證初果。遂與其徒一百人。亦云二百五十人。往詣佛所。世尊遙見指告眾曰。我弟子中智慧第一彼來者是。至已頂禮願從佛法。世尊告曰。善來苾芻。聞是語時戒品具足。過半月後復聞佛為長爪梵志說法聞餘論而鹹悟。遂證阿羅漢果。後阿難承佛告滅期。展轉相語各懷悲感。舍利子深增戀仰。不忍見佛入般涅槃。遂請世尊先入寂滅。世尊告曰。宜知是時。告謝門人亦至本生裡。侍者沙彌遍告城邑。未生怨王及彼國人莫不風馳。皆悉雲會。舍利子廣為說法。聞已而去於後夜分正意繫心入滅盡定。起已而寂滅焉。   摩訶婆闍婆提比丘尼與其眷屬千比丘尼俱。   贊曰。第二苾芻尼眾也。梵雲摩訶缽剌闍缽底。摩訶雲大。缽剌闍雲生。缽底雲主。即大生主。舊雲婆闍婆提。此雲大愛道。皆訛謬也。佛母摩訶摩耶夫人此雲大術。早為遷壽。生主是佛小母。故稱為姨母。為育養世尊因證正覺。佛之所化三乘聖人名曰大生。或大者眾義。一切眾生皆為佛子。姨為佛母。大生賀賚故言大生主。佛許出家事如律說。梵雲苾芻此具五義。一曰怖魔。二雲乞士。三雲淨持戒。四雲淨命。五雲破惡。尼者女聲。女有五德名苾芻尼。言比丘尼者音訛略也。與其眷屬一千人夜矚神光俱來佛所。   須達長者與三千優婆塞俱。   贊曰。第三近事男眾也。梵雲鄔婆索迦。鄔婆近也。迦事也。索男聲也。於男聲中以呼之即近事男。舊雲伊[卄/補]塞優婆塞。優婆塞雲清信男。皆訛謬也。戒德俱圓。皆堪能親近承事苾芻大阿羅漢。故善施耆尊稱為長者。靈光既照亦來佛所。   毘捨佉母與二千優婆夷俱。   贊曰。第四近事女眾也。梵雲毘捨佉。此雲黑鹿。因兒得稱名毘捨佉母。鄔婆斯迦雲近事女。斯女聲也。業行清潔皆能親近苾芻尼眾大阿羅漢尼故。鹿子因緣如經廣說。   復有菩薩名跋陀婆羅與其眷屬十六菩薩俱。   贊曰。自下二眾也。梵雲菩提薩埵。此略雲菩薩。菩提覺義。智所求果。薩埵有情義。悲所度生。依弘誓語故名菩薩。又求三菩提之有情者故名菩薩。或薩埵者勇健義。不憚處時求大菩提。有志有能故名菩薩。又菩提即般若。薩埵謂方便。如是二法能利能樂一切有情故名菩薩。摩訶大也。薩埵如前。今此菩薩位居十地。為簡於小故言大薩埵。梵雲跋陀婆羅。跋陀者賢義。婆羅者護義。此雲賢護菩薩。具大賢德護念眾生弘護佛法故名賢護。與其徒十六菩薩俱。   文殊師利法王子與其眷屬五百菩薩俱。   贊曰。梵雲曼殊室利。此雲妙吉祥。文殊師利音訛也。鴦掘摩羅經言。是北方常喜世界歡喜藏摩尼寶積佛。諸有聞名敬禮歸命種種事業菩薩皆能為作吉祥。神用無比名妙吉祥。法王子者久應證覺跡履因位。紹繼灌頂佛之太子。由此獨標法王子稱。亦與其眷屬五百菩薩俱。此二因緣如經所說。前大智眾此大悲眾。前今聖眾此先聖眾。前十地眾此紹位眾。故名二眾。法花論雲。跋陀波羅等十六人威儀不定具種種行。故此別標。何故先列聲聞後彰菩薩。聲聞等類形像同佛。出家威儀常親近佛。令諸菩薩於聲聞眾生恭敬。故捨憍慢故。   天龍夜叉乾達婆等一切大眾睹佛光明皆來集會。   贊曰。第三八部眾也。八部者。一天。二龍。三藥叉舊雲夜叉。四犍達縛舊雲乾闥婆。五阿素落舊雲阿修羅。六揭路荼舊雲迦樓羅。七緊捺路舊雲緊那羅。八莫呼路伽舊雲摩□羅伽。藥叉者此雲勇健或雲暴惡。飛行空中食噉生類。亦攝地行諸羅剎婆。羅剎婆者此雲可畏。犍達縛者此雲尋香行。諸作樂神中有此等輩。由此西方呼諸散樂名犍達縛。不作生業尋食香氣作樂乞求。阿素洛者此雲非天。阿之言非。素洛雲天。提婆之異名也。多行諂詐無彼天行故雲非天。揭路荼者妙翅鳥也。翅羽嚴麗雜色莊挍特異眾禽。禽中最大。舊雲金翅鳥。一切飛禽皆此所攝。緊捺洛者此雲歌神。莫呼洛伽此雲大腹田父。蝦蟆蟒蛇等類皆此所攝。此中且舉彼類之首。其中一一各有無量形容異類。如是等輩一切大眾睹佛光明皆來集會。由佛智悲廣為引化。有靈之類皆悉奔波。希法雨以潤萌牙。冀智藥而除眾苦。如歸慈父若趣醫王。但由平等慈非恩沾動植故也。   爾時世尊出廣長舌相放千光明。   贊曰。上明說經通所因。下明說經別所緣。於中有五。一出舌放光。二有多化佛。三化佛說法。四釋迦自陳。五彌勒領悟。此即初也。將說深經先出舌者。明授彌勒記濟度有緣不妄語也。三十二相中舌廣博相。凡時舌相但覆面輪至髮等際。若作神通或覆大千。或更無量。智度論說。佛與阿難從捨衛國向婆羅門城。時婆羅門城主信屬外道。聞佛欲來即立制限。若與佛食共佛語者。當罰金錢滿五百文。後佛來到入城。乞食人皆閉門。佛與阿難空缽而出。見一老婢持破瓦器盛臭□[米*定]出門棄之。見佛相好空缽而來心念欲施。佛知其意申缽。從乞所棄□[米*定]。老婢淨心持表施佛。佛受施已語阿難言。此婢因施十五劫中天上人間受福快樂不墮惡道。後得男身出家學道成辟支佛。當時佛邊有一婆羅門。聞佛此語即語佛言。汝是淨飯王之太子。何故為食而作妄語。時佛出舌遍覆面輪上至髮際。而語之言。汝頗見有如此舌人而作妄語。婆羅門言。若舌覆鼻尚不妄語。何況覆面上至髮際。即生信心而白佛言。我今不解少施報多。佛即告言。汝頗曾見希有事不。婆羅門言。我曾行見尼拘陀樹。其蔭遍覆五百乘車。佛即問言。樹種大小。彼即答言。大如芥子三分之一。佛復語言。誰當信汝。婆羅門言。實爾世尊我眼見之非虛妄也。佛即語言。我見此女淨心施佛得大果報。亦如此樹因少報多。時婆羅門心開意解。向佛懺悔。佛為說法得須陀洹果。即時舉手大聲唱言。一切眾人甘露門開。如何不出。諸人聞已皆送五百金錢與王請佛供養。即破制限。王與群臣亦歸依佛。佛為說法悉獲道果。故今出舌顯授當記眾生修行願至彼所定得往生。表不妄語故。般若論解。不妄語者雲於授記曾不妄語。放千光者表小千界。各有化佛破諸眾生愚癡暗故。   一一光明各有千色一一色中有無量佛。   贊曰。第二有多化佛各有千色者表中千界。各有千化佛。一一色中有無量化佛者表大千界。當來同有百億彌勒一時生故。   是諸化佛異口同音皆說清淨諸大菩薩甚深不可思議。   贊曰。第三化佛說法於中有二。初總後別。此初也。身別故異口。語等故同音。清淨諸大菩薩者。謂第十地因已圓滿障亦微細名為清淨。或八地已上一切煩惱皆不行故名為清淨。或初地已上證性淨理能伏諸惑令總不行名為清淨。此三解中初解圓得。次解任運相續而得。後解分證。一切無違。甚深者微妙義。不可思議超分別心言說道故。梵雲陀羅尼此雲總持。念慧二能總含眾德以為體性。識達簡擇明記不妄。能以少略含多廣故名為總持。法者教也。說彼法故也。   所謂阿難陀目佉陀羅尼空慧陀羅尼無門陀羅尼大解脫無相陀羅尼。   贊曰。此下別列也。此四別者。一喜有。二解空。三於因無礙性。四於果大解脫。解脫即無相。或第三謂四無礙解。外化辨才。第四謂諸福慧內德解脫。或八地任運得初二。九地得第三。十地得第四。或四總持。一法。二義。三能得菩薩無生法忍。四諸明咒。如次配之。教法名有。所詮義名空。無生法忍名無礙性。得此忍已於一切法無礙達故諸咒名為大解脫。無相能解脫障縛不可分別名無相故。如幽贊中略已顯示。   爾時世尊以一音聲說百億陀羅尼門。   贊曰。第四釋迦自陳。欲明所記不虛故今化佛同說。如說法花。能寂自陳猶恐他惑。多寶塔湧為證方明。今亦如是。非但我言。化佛同唱。欲令彌勒深悟解。故佛以法義二持廣宣教理。故以一音演其百億。以略含廣名總持也。   說此陀羅尼已爾時會中有一菩薩名曰彌勒聞佛所說應時即得百億陀羅尼門。   贊曰。第五彌勒領悟也。於中有二。一明領悟二明請記。此初也。因行久圓果今示證。微假資習多有所成。釋迦一音纔宣。百億彌勒領悟萬倍解生。由此應時即得百萬億也。   即從座起整衣服叉手合掌住立佛前。   贊曰。此明請記。坐中證悟遂起整衣。申虔敬之儀。展請記之軌。從坐起者。表有所得從生死起。言衣服者。表四儀圓備七支無缺戒德滿故。叉手合掌者。表心與境冥理與神會空智有智照冥真俗智德圓也。住立佛前者。表結使俱已斷德圓備。或住而不動。表證三昧心不動搖定德成也。或示將有往生相故。所以起立。此意總顯已出生死三學久成唯希為記當生當覺。唯此軌儀唯有身業。事不虛設。故各有表。威儀進止皆法輪故。   觀彌勒上生兜率天經贊捲上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72 觀彌勒上生兜率天經贊   觀彌勒上生兜率天經贊卷下   大慈恩寺基撰   爾時優婆離亦從座起頭面作禮而白佛言。   贊曰。上明說經因起分。下明發請廣說分。一生補處受記非輕。示相勸生嚴因寔重。若不因請而說。補處之相未尊。若無請而自談。欣當生心不重。故放光集眾普召有緣。假請談經令興重業。於中有二。初辨外果後辨內果。辨外果中復分為三。初波離啟請。次世尊廣答。後佛告優婆離若有比丘及一切大眾下結勸生彼。請中有二。初明請軌後明陳請。此即初也。梵言優婆離此雲近執。佛為太子。彼為佛大臣親近太子。執事之臣。古人云佛之家人。非也。今雲優波離訛也。亦從座起者。既見彌勒位立。優波離垂斯啟請。是故稱。亦表聞彌勒之事當證菩提故。從座起頭面作禮者。屈己首尊禮佛卑足。一心頂戴虔恭深故。憍慢久除為顯成佛尊貴因故。無見頂相之妙業故也。   世尊往昔於毘尼中及諸經藏說阿逸多次當作佛。   贊曰。下明陳請。於中有二。初舉昔生今問。後顯今徵後問。此初也。前言世尊呼佛。又言世尊談佛。談佛往昔說彌勒故。世出世尊略言世尊。即是第十薄伽梵號。梵雲毘奈耶此雲調伏。調和控御身語等業。制伏滅除諸煩惱故。即是廣律本也。古雲毘尼或雲毘泥皆訛也。近執明究律藏頗亦諳經。受記多在律中。因斯起問。阿逸多者此雲無能勝。彌勒字也。名彌勒字阿逸多。往昔佛在耆山說。次我後當成佛者名曰彌勒。時有菩薩名曰慈氏。從座而起白言世尊願我未來作彼彌勒。佛言可爾。故今騰昔而生後問。   此阿逸多具凡夫身未斷諸漏此人命終當生何處。   贊曰。顯今徵後問也。文有其二。初舉今徵後生之處所。後舉今徵後生處淨穢。此初徵也。波離下器情局小乘。以己所知輒揣尊極。小宗說於菩薩三劫猶是凡夫樹下三十四心方成聖者。欲恚害覺時亦未已故言凡夫。未斷諸漏。漏有三種。如法華贊。生何處者。三界何界五趣何趣四生何生九有何有。觀因驗果未遣心疑。唯願法王指陳生域。   其人今者雖復出家不修禪定不斷煩惱佛記此人成佛無疑此人命終生何國土。   贊曰。徵淨穢也。從緇落飾形貌出家。常現威儀不修禪定。受姨母之妙服。欲貪未遣。矚毫光而不識。尚有無知。佛記果圓理深難測。命終生處淨穢何方。但以菩薩不起滅定而現威儀。將繼法王。遂取金疊讓。推光位等問豪光。波離不知乍謂。無定情粗睹相真疑有惑。禪定有九。煩惱有十。如餘處說。然且成佛之先必在睹史一生補處大小共同。波離挾己下心輒量上位。示有不知以發今請。   佛告優波離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如來應供正遍知今於此眾說彌勒菩薩摩訶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贊曰。下佛廣答有二。初敕聽許說。後依問具申。此初也。諦者審諦。聽音察理。貴在審情。恐聽不明。重令諦聽。極妙作意名善思念。如來者第一號也。涅槃經雲。如過去佛所行妙行三十七品十一空等來至涅槃故雲如來。應者第二號也。應已求害煩惱賊故。應不復受分段生故。應受世間妙供養故。正遍知者第三號也。正知遍知名正遍知。非邪小知。正滿知故。具二種智知空有故。上來三號如次斷德恩德智德。阿耨等者。阿之言無。耨多羅雲上。三言正。藐言等。又三雲正。菩提雲覺。即是無上正等正覺。諸法莫先名無上。理事遍知名正等。離妄真照名正覺。或智斷圓名無上覺。簡異生邪智名正覺。簡小乘分智名等覺。簡菩薩缺智復名正覺。下一覺字貫通上文。彌勒當圓證此獨得全名。記者識也驗也。佛自稱三德。今為汝等驗識分別慈氏菩薩當來成佛之事。   此人從今十二年後命終必得往生兜率天上。   贊曰。下依問具申有二。初答生處。後答淨穢。此即初也。從今十二年後者示受記。已求超生死十二緣。故生兜率天而為補處。   爾時兜率陀天上有五百億天子一一天子皆修甚深檀波羅蜜為供養一生補處菩薩故以天福力造作宮殿。   贊曰。下答淨穢有二。初正答淨穢。後佛告優波離此名兜率陀天十善報應下結此所因歎處勝妙。初中有三。初五百億天子造外眾寶宮。次一大神造法堂內院。後五大神於此二宮種種嚴飾。夫諸天福力果出自然。況補處之宮豈更須他造。欲顯福異餘天果從他作諸天敬重發願嚴因。又諸天資具凡業所生。知足宮園必由勝行。外陳他作內表修因。譬人王之內苑似天帝之喜園。不說自然之報唯陳他造之果。皆是菩薩未上生前。預知欲生發願先作。初中有三。一諸天植因發願。二時諸天子作是願已下明天願果。三五百億龍王圍繞此垣下龍王守護。初復有三。初明植因。次我今持是等下正明發願。後如是諸天子等下明行願皆同。初中復二。初明所因。後明植因。此即初也。修願行之所因者。一為修檀度。初業之妙行故。二為供養菩薩故。菩薩盡此一生必定成佛福田既大。故應植因。因者檀度。緣者願助現傍資者。天之福力由現。天福傍資因緣二種力。故變成天宮因緣之果。冀在良田天之福資變成宮殿。五百億者。由信精進念定慧五根為勝因緣內證法苑樂外感五百億天為造宮殿。修餘萬行資此五根。故以百億為稱。或是菩薩化預莊嚴。准報土中所有嚴飾勝出世間善根所起故。此所說五根為因。   各各脫身旃檀摩尼寶冠長跪合掌發是願言。   贊曰。此明植因。旃檀者檀香也。色通赤白。摩尼者如意珠。即諸天所著。如赤白檀香色。如意神珠乃天頂上所戴寶冠神珠。施者表當果生所求皆得故。種智圓明得如意故。脫寶冠者順尊敬故。受記為佛得最尊故。諸天並脫。故言各各。長跪者雙膝著地直身而住敬相周故。表修定慧恆無間故。合掌者虔恭貌。表心冥境證智合理故。上明修行身業因。下發願者語業因能起。二者意業因三輪備故。   我今持是無價寶珠及以天冠為供養大心眾生故。   贊曰。第二明發願。此起願因。慈氏廣以智悲運蒼生。而居彼岸情懷廣大。居因位而號眾生。摩訶薩埵雲大有情。以義解之名大心眾生。   此人來世不久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於彼佛莊嚴國界得受記者令我寶冠化成供具。   贊曰。正明發願。此人者慈氏。當在人中未生天趣預興此願。故言此人於未來世當成正覺。我於彼土佛成正覺時。可為莊嚴殊勝國界得預彼會受記別者。令我寶冠化成供具。供具者四事什物供養之具。變寶冠而為供具者。顯轉凡而修成聖德。此但說冠略無寶珠。所願同故。或寶謂如意珠。冠謂天冠。合而論故。若不爾者。何故行因冠珠兩捨。及其發願獨有天冠。故應後釋不違正理。   如是諸天子等各各長跪發弘誓願亦復如是。   贊曰。第三行願皆同上。雖總說諸天已訖。結集之家恐生疑惑施說。諸天願唯一發。今顯行該一切願亦普同三業修因相皆等故。   時諸天子作是願已是諸寶冠化作五百萬億寶宮。   贊曰。上明植因發願。自下第二明天願果。於中有二。初明十重嚴飾。後時樂音中下重顯前嚴。十重飾者。一宮二園三寶四光五華六樹七色八金九天女十音樂。此初也。既有十地菩薩圍繞。亦有凡夫十善往生。復是菩薩十力增上之所顯現。宮有十重。故下經雲。菩薩福力十善報應。宮謂法苑。初地真智得空寂。金初創得。故內修五根。所以感宮等皆言五百。   一一寶宮有七重垣一一垣七寶所成。   贊曰。此有二嚴。二地持戒生長善法。守護六根感園圍繞。三地證得。聞思修慧照了大乘教理行果。起智光明故感園寶色。成此各七者。二地持戒七支備故。三地能照三乘教理行果七故。又具忍辱七種觀故。一安受苦忍。二諦察法忍。餘五並是耐怨害。忍謂親善想准法想無常想有苦想攝受想。如幽贊上卷說。   一一寶出五百億光明一一光明中有五百億蓮華。   贊曰。此有二嚴。四地修得菩提分法。慧焰增故。百行助成感百億光。五地作四諦觀出生死泥智花敷故。內解五明外感五五百億華。   一一蓮華化作五百億七寶行樹一一樹葉有五百億寶色。   贊曰。此有二嚴。六地作十二因緣觀。厭生死苦樹。感七寶樹故。思慧風動樹觀緣起故。七寶樹者七十七智觀所引。故七地純作真無相觀。證法性色感妙色故。   一一寶色有五百億閻浮檀金光一一閻浮檀金光中出五百億諸天寶女。   贊曰。此有二嚴。八地相土皆得自在故能現起閻浮金光。此於諸金最為第一。近閻浮樹水下而有色蔽諸光。故偏舉此。九地成熟四無礙解。化利眾生出生善根感寶女故。   一一寶女住立樹下執百億寶無數瓔珞出妙音樂。   贊曰。此第十嚴女執諸寶及眾瓔珞。此寶瓔珞出妙音樂。第十地中陀羅尼門三摩地門。無礙神通感寶瓔珞貴莊嚴故。雲雨說法感樂音故。此上十嚴皆由內具彼德外招彼果。十善業道十力智等隨應釋相。   時音樂中演說不退轉地法輪之行。   贊曰。重顯前嚴有四。一廣第十樂音說法。二廣第六七寶行樹。三廣第四破暗光明。四廣第二垣牆高厚。此初廣樂音也。不退有五。一未信者信。信不退故。二未定者定。位不退故。三未得者得。證不退故。四未修者修。行不退故。五已斷者不生煩惱。斷不退故。此乃三乘通不退地法輪之行。法輪能詮。行是所詮。正法輪者。唯所詮行。摧滅移轉行周圓。故行即法輪。今言法輪之行。故知教名法輪。說彼五位所修行也。以彼聽眾具三乘故法輪有五。一自性。二眷屬。三因。四境。五果。如章中說。今明行者。即攝初三或攝一切。   其樹生果如玻璃色一切眾色入頗梨色中。   贊曰。第二廣樹。頗梨色者。謂紅赤色此為根本。一切寶色為此所含皆入此色。顯所化眾生究竟位皆歸一乘。   是諸光明右旋宛轉流出眾音演說大慈大悲法。   贊曰。第三廣破暗光明。右旋宛轉表菩薩行一切不離智慧光明及慧所引拔苦與樂大慈悲法。大慈以無嗔為性。大慈以無嗔無癡為性。此各有三。一有情緣緣假有情。二法緣不見有情但唯有法。三無緣法相亦無唯有真理。或有情緣緣有情起。法緣緣十二分教起。無緣緣真如起。無所緣故。彌勒慈尊導萬物故演慈悲之法。   一一垣牆高六十二由旬厚十四由旬。   贊曰。第四廣垣。垣謂圍墉。高六十二由旬者。顯生彼者逾破六十二見故。厚十四由旬者。御摧十四不可記事故。此四嚴中初二進行皆歸一乘。發心證果有差別故。次一破嗔癡濟有情類。後一永斷外道邪見。   五百億龍王圍繞此垣。   贊曰。造宮之中下第三段龍王守護有三。一明守護。二雨寶樹。三次樹說法。此初也。法王教化天神警衛。恐致外侵龍王守護。五百億者。顯內具五力四魔不能屈伏。外有龍王非人不能逼害。內持五戒諸惡不侵。外感龍圍橫災自滅。   一一龍王雨五百億七寶行樹莊嚴垣上。   贊曰。明雨寶樹。因五力起七財故。感龍王雨樹嚴飾。七聖財者。謂信戒聞捨慧慚愧。   自然有風吹動此樹樹相掁觸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諸波羅蜜。   贊曰。明樹說法。風喻大悲。任運所擊真俗智樹棠觸談演如是等法。所謂一切有漏逼迫自性皆苦所執。法體都無名空。有為起盡遷流生滅無總自體。一常實我。由此能令諸修行者越到彼岸名波羅蜜。   爾時此宮有一大神名牢度跋提即從座起遍禮十方佛發弘誓願。   贊曰。明外果中次下第二明大神為造法堂。慈氏內院也。以堂為主名造法堂。據實而言。具造內院。至下當悉。於中有三。一發願。第二既發願下所願果遂。第三爾時十方無量諸天下諸天睹勝發願往生。初中有二。一明儀軌二明發願。此初也。普憑威力遍禮十方。欲解廣大發弘誓願。雖知凡聖同感內院方成菩薩。力增多由聖現。一大神者。表無漏智能起妙土。佛地經雲。勝出世間善根所起如如意珠有神用。故亦是凡夫發菩提心加行智感。   若我福德應為彌勒菩薩造善法堂令我額上自然出珠。   贊曰。正明發願。宣妙義捨名善法堂。表親尊重。珠從額出。內院宮字如下自陳。法堂尊勝故標願首。   既發願已額上自然出百億寶珠琉璃玻璃一切眾色無不具足如紫紺摩尼表堿M徹。   贊曰。下明願遂。於中有五。一明作宮。第二時諸園中下作園。第三亦有七寶大師子座下作座。第四時宮四角有四寶柱下作柱。第五如是天宮有百萬億無量寶色下天宮天女寶色皆同。作宮中有八。一明作宮。二欄楯。三天子女。四手生花。五光明。六樂器。七起舞。八說法。作宮殿中有二。初出珠後作宮。此初也。琉璃碧色。頗梨紅色。一切眾色皆具足者。額上之珠舉碧紅為首。自餘眾色一切皆足。或此二寶一切色類皆悉具足。紫謂紫色。紺者說文雲。帛深青而陽赤色含紺也。青而含赤色。今此紺者與彼稍異。如紫青色。如意神珠表堿M徹。   此摩尼殊迴施空中化為四十九重微妙寶宮。   贊曰。此作宮也。四十九重者。持戒堅牢宮遂重密。   一一欄楯萬億梵摩尼寶所共合成諸欄楯間自然化生無量億萬七寶蓮華一一蓮華上有無量億光其光明中具諸樂器如是天樂不鼓自鳴此聲出時諸女自然執眾樂器競起歌舞所詠歌音演說十善四弘誓願諸天聞者皆發無上道心。   贊曰。自下第二作欄楯。第三化生天子天女。第四手生蓮花。第五有無量光明。第六光有樂器不須擊鼓而自然響。第七樂聲既動女起舞歌。第八歌舞不作生死之戲皆演十善行四弘之誓願。四弘願者。一未離苦願離。二未得樂願得。三未發菩提心斷惡修善者願早發心斷惡修善。四未成佛者願早成佛。亦云知苦斷集證滅修道。諸天聞已發大乘心。此由聖行八聖道支八解脫樂。凡持八戒不殺不盜不邪婬不妄語不飲酒。不香鬘塗身歌舞作倡。不騰高廣大床。不非時食。如其次第之所感得。聖凡眾行助正智等之所集成。如慧為先安布間飾。故能致此。不爾何緣有斯勝處。   時諸垣中有八色琉璃渠。一一渠有五百億寶珠而用合成。一一渠中有八味水八色具足。其水上湧繞樑棟間。於四門外化生四華。水出華中如寶華流。一一華上有二十四天女。身色微妙如諸菩薩莊嚴身相。手中自然化五百億寶器。一一器中天諸甘露自然盈滿。左肩荷佩無量瓔珞。右肩復負無量樂器。如雲住空從水而出。讚歎菩薩大波羅蜜。   贊曰。第二大段願遂中一大神作園。於中有二。初列七事嚴。後結生彼得。初中有七。一八色渠八色渠者。青黃赤白紅紫碧綠。二寶珠合成。三八味水即前八色皆悉具足。八味者八功德水可愛味故。八德水者。一清二輕三冷四濡五香六美七飲時不損喉。八飲已不傷腹。四水湧繞樑門外生華。八色之水從花而出。水色交映如寶花流。五花出天女二十四者。持七支戒防三世惡別三心受。故所感果有二十四。六手出寶器甘露滿中。表得法味故滿甘露。七此諸天女左佩瓔珞右負樂器。從八色水而出。如瑞雲住空。口讚菩薩諸波羅蜜。持七支戒身三語四。反修七聖財兼行七覺分。除七隨眠之所招感。此等天女或非實女。並佛菩薩所共化成。莊嚴道場。或是女人宿持淨戒精進無犯之所感現。不可凡心之所測度。   若有往生兜率天上自然得此天女侍御。   贊曰。結生彼得。   亦有七寶大師子座高四由旬閻浮檀金無量眾寶以為莊嚴。   贊曰。第三大段明願遂中大神作座。於中有十。此文有二。一座量高廣清淨法界內含四德。化身之座高四由旬。二金寶莊嚴。三業智行所嚴飾故。言七寶者。三文不同。無量壽經雲。金銀琉璃頗梨珊瑚馬腦車渠。恆水經雲。金銀珊瑚真珠車渠明月珠摩尼珠佛地論雲。一金二銀三吠琉璃四頗胝迦五牟娑珞揚婆(當車渠也)六遏濕摩揚婆(當馬腦也)七赤真珠。雖有帝青大青石藏杵藏。非常所重故多不說。三文隨方愛樂差別。不可釋其不同所以。   座四角頭生四蓮華一一蓮華百寶所成一一寶出百億光明其光微妙化為五百億眾寶雜華莊嚴寶帳。   贊曰。三生四花。慈悲喜舍內四無量外感花故四。百寶飾十善業道自作教他讚歎慶喜。少分多分全分少時多時盡喜行。故一一有十名為百行。內修百行外百寶成。所以上下多說百數。五放光明。智破暗故。六雜花莊嚴。眾行助故。   時十方面百千梵王各各持一梵天妙寶以為寶鈴懸寶帳上時小梵王持天眾寶以為羅網彌覆帳上爾時百千無數天子天女眷屬各持寶華以布座上是諸蓮華自然皆出五百億寶女手執白拂侍立帳內。   贊曰。七內修四辨外有大梵懸寶鈴天人敬重。八內修總持外有小梵為網。九天子天女持花布座。十寶女執白拂侍立帳內。皆由凡除十惡修善戒。菩薩亦持十無盡戒之所招感。   持宮四角有四寶柱一一寶柱有百千樓閣梵摩尼珠以為交絡時諸閣間有百千天女色妙無比手執樂器其樂音中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諸波羅蜜。   贊曰。第四大段願遂中大神造柱。於中有四。一於宮四角各有一柱。二寶柱各有寶珠樓閣梵摩尼者。謂淨摩尼或大梵王如意珠也。此柱皆以梵如意珠而為交絡。三閣間天女手執樂器。四樂音演法內修四念住心住不動。外感四柱種種莊嚴。   如是天宮有百億萬無量寶色一一諸女亦同寶色。   贊曰。第五大段願遂中天宮天女寶色皆同。欲顯內院種種莊嚴。欲令有情同入佛慧故。   爾時十方無量諸天命終皆願生兜率天宮。   贊曰。大神造堂中大段第三諸天睹勝發願往生。彌勒生已方皆發願。亦有未生而發願者。   時兜率天有五大神。   贊曰。自下第三大段明五大神於外內宮種種嚴飾。於中有二。初標後顯。此標也。由菩薩等內修五蘊妙用莫方。外感五神威力無比。五蘊者。一戒蘊。二定蘊。三慧蘊。緣有為慧。四解脫蘊。勝解數也。五解脫知見。蘊緣無為慧。   第一大神名曰寶幢身雨七寶散宮牆內一一寶珠化成無量樂器懸處空中不鼓自鳴有無量音適眾生意。   贊曰。內持戒得尊高。如寶幢高顯故。戒七支雨七寶。由持戒故各稱人心。感得樂音適眾生意。   第二大神名曰華德身雨眾華彌覆宮牆化成華蓋一一蓋華百千幢旛以為導引。   贊曰。內修定蘊外感大神名曰花德。定水澄清出妙花故。起四無量垂覆四生。故雨眾華化成花蓋。無量眾行助嚴禪定。感百千幡以為導引。   第三大神名曰香音身毛孔中雨出微妙海此岸栴檀香如雲作百寶色遶宮七匝。   贊曰。內具慧蘊說法利物破無明臭。外感大神名曰香音。智慧可重如海此岸香。海此岸香六銖價直娑婆世界。遶宮七匝除七漏故。七漏者。謂見漏念漏愛漏思惟漏根漏惡漏親近漏。   第四大神名曰喜樂雨如意珠一一寶珠自然住在幢旛之上顯說無量歸佛歸法歸比丘僧及說五戒無量善法諸波羅蜜饒益勸助菩提音者。   贊曰。內嚴解脫蘊。外感大神名曰喜樂。離邪解憂苦得勝解喜樂。心既決定修行能成。故雨如意珠也。心常決定住於真如。外感神珠住在幢幡之上。既說三歸又說五戒及諸善法。饒益者利樂義。勸者讚勉義。助者資益濟苦義。音謂音聲。者謂行者。此意總顯神珠演說三歸五戒利樂勸勉發求大菩提聲之行者。   第五大神名曰正音聲身諸毛孔流出眾水一一水上有五百億華一一華上有二十五玉女一一玉女身諸毛孔出一切音聲勝天魔後所有音樂。   贊曰。內修解脫智見蘊。外感大神名曰正音聲。智順正理。如正音聲故。出眾水者。智水潤渡正覺牙故。五百億花嚴眾德故。二十五玉女者。利益出生二十五有諸善根故。此諸玉女出諸聲者。二十五有一切眾生皆歸念故。出世間聲美妙可愛故。勝天魔後所有音樂。或五大神凡持五戒之所感得。亦是五通之所招集。神通他心宿命天眼天耳如次之所感現。   佛告優波離此名兜率陀天十善報應勝妙福處。   贊曰。答淨穢中。上來第一答處淨穢。下結所因歎處勝妙。於中有二。一結因二歎勝。此結因也。十不善業得果有四。一異熟。二等流。三增上。四士用。十善業道能得五果加離繫果。無漏得四除異熟果。有漏有四除離繫果。二種相資故得五果。下明內身即異熟果。又雲於一時間成熟五百億天子得不退地。即離繫果。長壽相等名等流果。此等外果有二。一增上二士用。如瑜伽論第五十九六十及對法論第八廣說十惡業道所有果相。翻彼即是十善道果。此中總說十善道果不別顯示。然諸善法十善攝盡。業道據重十善通輕。故此據總攝一切盡。隨義應知。   若我住世一小劫中廣說一生補處菩薩報應及十善果者不能窮盡今為汝等略而解說。   贊曰。此歎勝也。一小劫者日月歲數劫也。三劫行因果應無量。況佛示現境界難思。凡善因果亦廣大。故一小劫說亦難盡。即是聖凡之因所招外內二果下上兩品所招集故。今為小器略而解說。廣則無邊。   佛告優波離若有比丘及一切大眾不厭生死樂生天者愛敬無上菩提心者欲為彌勒作弟子者當作是觀。   贊曰。明外果中自下第三結勸生彼。於中有三。一示生彼人。二教生彼行。三結成正觀。此示生彼人也。略有三人。一者菩薩行法不厭生死受生死苦行利樂故樂生天者。詑脫所依修妙行故於一切生受尊貴。故處劣。自體行不圓故生天得見彌勒佛。故不同二乘厭生死苦恐天放逸不樂生也。二者愛敬無上菩提心者。樂修勝行求大菩提。於彌勒所開大法故。不樂大乘希小果者隨受生處欣涅槃故。三者欲為彌勒作弟子者。願於惡界為作善利。苦有情所希行救濟不願淨土。作餘佛弟子彼無苦有情可行濟度無苦可厭。欣心不深故。又釋迦末法持戒犯戒有戒無戒釋迦皆囑彌勒度之。自揣解行難生淨土。可為彌勒作弟子者。於上所說天宮處所應作是觀。其觀者何。   作是觀者應持五戒八齋具足戒身心精進不求斷結修十善法一一思惟兜率陀天上妙快樂。   贊曰。二教生彼行也。此修五因。一持五戒。二持八戒。三持具足戒。即是出家五眾所受皆名具戒。四身心精進不求斷結。精謂精純無惡雜故。進謂昇進不懈退故。不求斷結者。非作精進六行斷結。斷結便生上二界。故五修十善法。今此且論凡夫散心。五粗因行感內外院。增上果業未是鉅細分別。解釋生彼業因。廣勸生中方具教示。雖修此因要須一一思惟。彼天上妙快樂迴願生。故前行非觀觀為首。故思惟彼故名之為觀。   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贊曰。結成正觀。去佛時遙病重行闕。受佛付囑欣當佛度末代津梁。真為正觀。業淺識微智量疏拙。欣生報土。越分所望不稱病行名為邪觀。   爾時優波離即從座起整衣服頭面作禮白佛言世尊兜率陀天上乃有如是極妙樂事。   贊曰。上明外果下明內果。於中有三。初啟請。次廣答。後佛滅度後勸生於彼。啟請有三。一請儀二歎勝三正請。此中具二。作禮以上請儀。白佛以下歎勝。   今此大士何時於閻浮提沒生於彼天。   贊曰。正請也。有二問。一問此沒二問生彼。   佛告優波離卻後十二年二月十五日於波羅奈國劫波利村波婆利大婆羅門家本所生處結加趺坐如入滅定。   贊曰。下廣答有四。第一答此沒。第二時兜率陀天七寶臺內下答生彼天。第三閻浮提歲數下乘言便故說下生時節明住彼天之壽量也。第四佛告優波離是名彌勒下總結。初中有七。此文有三。一命終年月卻後十二年者。表聞授記得度生死十二緣起。二月者。涅槃經第三十雲。二月名春陽。春陽之月萬物生長。種植根栽花果敷榮。江河盈滿百獸孚乳。是時眾生多生常想。為破此常說一切法悉是無常。唯說如來常住無變。於六時中孟冬枯悴眾不愛樂。陽春和液人所貪愛。為破眾生世間樂故演說。常樂我淨亦爾。言二月者喻二種法身。謂自性身及智法身。冬不樂者喻於智者不樂如來無常入於涅槃。二月樂者喻於智者樂於如來常樂我淨。種植者喻聞法歡喜發菩提心種諸善根。河者喻於十方諸大菩薩來詣我所諮受如是大涅槃典。百獸孚乳者喻我弟子生諸善根。花喻七覺。果喻四果。以是義故二月涅槃。師子孔言。初生出家成道轉妙法輪皆以八日。何故涅槃獨十五日。善男子如十五日月無虧盈。諸佛亦爾。入大涅槃無有虧盈。故以十五日入涅槃。如十五日月盛滿時有十一事。一破暗。二令見道非道。三令見邪正。四除鬱蒸得清涼。五能破壞螢火高心。六息一切賊盜之想。七除眾生畏惡獸心。八能開敷優缽羅花九含蓮花。十發行人進路之心。十一令諸眾生樂受五欲多獲快樂。如來滿月亦復如是。一破無明暗。二演說正道邪道。三開示生死邪險涅槃平生。四令人遠離貪嗔癡熱。五破壞外道光明。六破壞煩惱結賊。七除滅畏五蓋心。八開敷眾生種善根心。九覆蓋眾生五欲之心。十發起眾生進修趣向大涅槃行。十一令諸眾生樂修解脫。故十五日入涅槃義理既同。故涅槃之時與佛無異。上明歲月。二者涅槃處。處即於本國本村。父名波婆利。本生之處。釋迦佛於迦維羅衛國生。於俱屍那國入滅。表此化緣畢餘方教化。處胎經第二說。我身今滅不復更生於閻浮提。於十方面三十二說諸佛剎。中遍施佛事。此緣盡故彼不盡故。慈氏本生處入滅者。此緣未盡。表於此滅後於此生行利他故。三者入滅形相結跏趺坐如入滅定。釋迦北首右脅枕手而入滅者。四威儀中臥為極故。表釋迦佛化緣盡故。欲臥必坐。顯彌勒佛利樂未終當得果時事方終故。二相不同。表極未極有差別故。如入滅定者。似入涅槃實未圓滅。方上生故。   身紫金色光明艷赫如百千日上兜率陀天。   贊曰。第四終後生相。身紫金色者。表利當生最第一故。如百千日者。能破眾生癡愛想故。   其身舍利如鑄金像不動不搖。   贊曰。第五舍利之形也。舍利者[米*舀]殼也。馱都者體也。佛體大小如[米*舀]穀量故以為名。釋迦如來碎分舍利表分身十方處處導利。彌勒舍利全身且在兜率行一佛化故。不動搖者。表佛法身本無生滅動作事故。   身圓光中有首楞嚴三昧般若波羅蜜字義炳然。   贊曰。第六圓光神異。梵雲三摩地。此雲等持。三昧者訛也。大乘之中妙定及慧字之與義二俱炳然。炳然者煥爛之異名也。此意即顯圓光之中有定與慧字義煥爛溢目顯然矚其文而義顯。故義稱現。不爾如何光能現義顯。雖入滅禪定智慧由來明煥。   時諸天人尋即為起眾寶妙塔供養舍利。   贊曰。第七天人供養。身雖入滅舍利猶在。   時兜率陀天七寶臺內摩尼殿上師子床坐忽然化生。   贊曰。自下第二答生彼天。於中有六。一生處。二生相。三身量莊嚴。四異聖神變。五相好光明。六說法利益。此即初也。七寶臺者。七財飾故即法堂也。師子座者。於彼臺中法王位極得無畏故。忽然化生者。四生中最勝故。自餘諸天於父膝上忽然化生。彌勒乃於師子座生。凡聖異故。欲顯菩薩離欲生故。   於蓮花上結跏趺坐身如閻浮檀金色。   贊曰。第二生相蓮華上者。於師子座上更有蓮花。一切佛座淨土等中皆坐蓮花。表出生死之淤泥秀二乘之濁水故。結跏趺坐者。如盤龍居。以左押右降伏而坐。以右押左吉祥而坐。既將說法顯作吉祥。身色如金錶可寶重。   長十六由旬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皆悉具足頂上肉髻紺琉璃色釋迦毘楞伽摩尼百千萬億甄叔迦寶以嚴天冠。   贊曰。第三身量莊嚴。長十六由旬者。德高無比能越六道超十地故。相好之義如下當說。壽量隨天示同俗故量越天眾真德高故。肉髻上髮紺青琉璃之色釋迦毘楞迦摩尼者。謂能種種現如意珠及甄叔迦寶以嚴天冠。甄叔迦寶狀如延珪似赤琉璃。   其天寶冠有百萬億色一一色中有無量百千化佛諸化菩薩以為侍者復有他方諸大菩薩作十八變隨意自在住天冠中。   贊曰。第四異聖神變。意顯心首。常共諸佛十方菩薩為伴侶故。十八變者。一振動。二熾然。三流布。四示現。五轉變。六往來。七卷。八舒。九眾像入身。十同類往趣。十一隱。十二顯。十三所作自在。十四制他神通。十五能施辨才。十六能施憶念。十七能施安樂。十八放大光明。如瑜伽論三十七說。   彌勒眉間有白毫相光流出眾光作百寶色三十二相一一相中五百億寶色一一好中亦有五百億寶色一一相好豔出八萬四千光明雲。   贊曰。第五相好光明。眉間毫相第三十一相也。諸佛毫相皆眉間者。極端嚴故。面為尊。上間表兩中顯佛恆時貴處中道。毫相若舒便長無量。卷如秋月。圓皎鮮光。白類雪珂。暉煥眾景。白為色本。表作情。依時有卷舒。顯隨緣現。流眾光者。顯演三乘相中最勝。所以偏說下聖無有。由此獨陳。三十二相者。依大般若第三百八十一。佛言。善現雲何如來三十二相。善現世尊足下有平滿相。妙善安住猶如奩底。地雖高下隨足所蹈。皆悉怛然無不等觸。是為第一。世尊足下千輻輪文輞轂眾相無不圓滿。是為第二。世尊手足皆悉柔軟如睹羅綿。勝過一切。是為第三。世尊手足一一指間猶如雁王鹹有鞔網。金色交絡文同綺畫。是為第四。世尊手足所有諸指圓滿纖長甚可愛樂。是為第五。世尊足跟廣長圓滿與趺相稱勝餘有情。是為第六。世尊足趺修高宛滿柔軟妙好與跟相稱。是為第七。世尊雙□漸次纖圓。如翳泥耶仙鹿王□。是為第八。世尊雙臂修直□□□□□□□□□□騆□□蓼□□□□楰□□襋□益說檢□槌橾□□楦□□□□蓼□□□□楰□□□□□□□□□□□□□□□飀□蓼□□□□□楰□煄戮萫芊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毅邅o□□□溺□□□□楰□□d□□□□□□□□□櫸□□□□溺□□飀□楰□□J檇□□□馽□□□□□□□□|□□□腹慼慼慼撥纂慼慼慼樑縑熬_□□□□□□□騂送□奅妻□□溺□□□□楰□驠奜□瑩□飀□溺□□□□楰□樅□□楅□檢□溺□□□□楰□糖□□匿率□□溺□□□□楰□□□炕敷炕慼撥纂慼慼慼樑縑慼敵瓷慼憫[饑襌□□□□□N□□□溺□□□□楰□梱楹樺□□□□□□逆□□□□□□溺□□□□□楰□□駝□□□□□溺□□□□□楰□□襛□□□□□襯榠□□□□□□鷺□□飀□楰□□馱I□□飀□鷺□□□□楰□襾祑□□□□騄觛□□娃□□□□覓璘□裀□□送□□視□□誇□□□□□□□□□詛□□芸p縑慼慼熱}j□□□_□妶□□□□□□□□襾礸□□□鷺□□□□楰□□訖□襻□稃□橝□□□□魽慼數O□□□□楰□婟□鞢慼摹B觜q□□□□騁j□樁□□秋楦□駝□□□□駴□□□機□□鷺□□□□楰□□□通姊□□□□□□□□詛□□□鷺□□□□楰□□□□□I□姒□□覽□矩j□鷺□□□□楰□□□槌榻列裀□駛診覷襦□□□□□溺□膳□□楰□驖□駙□□裀□□□□復□□姶□□I□□詀□□飀□露膳□□□楰□□□六暴馲驫詡陋襜□楦□驗□□露膳□□□□Щ\□膳□□旅□裀□□G□大□櫬馭□□□□□襆□□□E楰□秈□驕□□□馽□羭芊慼慼摯鞢潛d□□□□楰□□□祜□橕簦び□陛t□熒□|詫□□□□蜀□鋨泥□□□莿|逢□□擦≧□入斮詫□□艣□蜀□鋨泥□□悅□‥□□□鐇面z□□|詫□□□□蜀□□□□吥□□籩□熒□|詫□□□□蜀□綸蝤□□熒□|詫□□季□蜀□□□□□□□惱飽璃恝詫□□胣□蜀□□□□陛慰噸N□□恝詫□□嫣□蜀□□□薱鴃慼慼滕陛撩疑S□□集恝詫□□面□蜀□□□□□□□□惱址恝詫□□□□蜀□□□{□□徇惱飽璃恁L艨□□□|詫□□稐□蜀□□t□□柛圓妙善安布。是第十二。世尊骨節交結無隙猶如龍盤。是第十三。世尊膝輪妙善安布堅固圓滿。是第十四。世尊隱處其文妙好威勢具足圓滿清淨。是第十五。世尊身支潤滑柔軟光悅鮮淨塵垢不著。是第十六。世尊身容敦肅無畏常不怯弱。是第十七。世尊身支堅固稠密善相屬著。是第十八。世尊身支安定敦重曾不掉動圓滿無壞。是第十九。世尊身相猶如仙王。周匝端嚴光淨離翳。是第二十。世尊身有周匝圓光。於行等時恆自照曜。是二十一。世尊腹形方正無欠柔軟不現眾相莊嚴。是二十二。世尊臍深右旋圓妙清淨光澤。是二十三。世尊臍厚不窊不凸周臣妙好。是二十四。世尊皮膚遠離疥癬。亦無黶點疣贅等過。是二十五。世尊手掌充滿柔軟足下安平。是二十六。世尊手文深長明直潤澤不斷。是二十七。世尊唇色光潤丹暉如頻婆果上下相稱。是二十八。世尊面門不長不短不大不小如量端嚴。是二十九。世尊舌相軟薄廣長如赤銅色。是第三十。世尊發聲威震深遠。如象王吼明朗清徹。是三十一。世尊音韻美妙具足如深谷響。是三十二。世尊鼻高修而且直。其孔不現。是三十三。世尊諸齒方整鮮白。是三十四。世尊諸牙圓白光潔漸次鋒利。是三十五。世尊眼精青白分明。是三十六。世尊眼相修廣譬如青蓮花葉。甚可愛樂。是三十七。世尊眼睫上下齊整稠密不白。是三十八。世尊雙眉長而不曲。緻而細軟。是三十九。世尊雙眉綺靡順次紺琉璃色。是第四十。世尊雙眉高顯光潤形如初月。是四十一。世尊耳厚廣大修長輪埵成就。是四十二。世尊兩耳綺麗齊平離眾過失。是四十三。世尊容儀能令見者無損無染皆生愛敬。是四十四。世尊額廣圓滿平正形相殊妙。是四十五。世尊身份上半圓滿如師子王威嚴無對。是四十六。世尊首髮修長紺青稠密不白。是四十七。世尊首髮香潔細軟潤澤旋轉。是四十八。世尊首髮齊整無亂亦不交雜。是四十九。世尊首髮堅固不斷永無□□□□溺□□□□楰□橫R馻□□饡□□□逆□鷺□□□□楰□□楠□□□橀唌暴狨芊數O□□□□楰□□□祤秫率□□鷺□□飀□楰□觫婀姪襜□□□鷺□□□□楰□□屢□□□□□秭□埤□鷺□□□□楰□□觜腹慼慼鞳慼慼慼數O□□□□楰□□□炕憮屆慼敵□□襦□□列裀□鷺□□□□楰□□□□□□□□□□□□□縷□□□□鷺□□□□楰□□□□□餘□□□□□駝□□驁j□鷺□□□□楰□□隸姪規□□規□□□□溺□□□□楰□□騫覯□□□□□□量s糖□飀□聾□□□□楰□□□□□□□□□□飀□聾□□□□楰□檻襑襜□饑□□□□□□槌□驗□□聾□□飀□楰□□□□□□襦□□□埤□胚駶□y□ョ摯鞢敷丑慼慼慼樑縑樊蛂潼Cq祰露□E□□□駐槄□j□聾□□□□楰□□規□□□埤□聾□□□□楰□□□荅□矩~□□□饑□□□娉□□聾□□□□楰□□□橇□□□□□穇切□Z□逆□聾□□□□楰□□□□□模□□□□X奪椸□樿□□聾□□□□楰□□榵□逆□□□□□□□□樦□飀□溺□□□□楰□□□□褸□□□觜D濾勒□孌稨□□露□□□□楰□□信覜粿□滿慼慼慼慼慼慼摯鞢敷S□□□□楰□□□□□□埤□覜粿□]□□褉□□露□□飀□楰□□□褾□□□□饛□□□□□□□□露□□□□楰□騧□覜粿□j□□□□□□□□j□露□□□□楰□□□訧□□□□□□□□襖□裀□露□□□□楰□襆□□禜粿□□□□□□露□□□□楰□□襠□楜□□□露□□□□楰□葉□□□□□□□□埤□露□□□□楰□□□□訇楉□□饐駥獎□□□□視祐□□□□□芊熱u□溺□□□□□Щ\□□□襆□□□s□櫬馭□□□□□□飼觛襆□□□□糕□□□礸膳□衽□桌□□□□□□□□蓮□□□譝T□龍□□□褸桌□□槂□□□覜粿□□□□覓□□□□□□姘□□膳□□觭□□饅馘J楸褸□j□覜粿□K露□□妙□□□覜診□□裀□□□□□送□禈□□□□□□□□膳□衽□桌□□□□蓮□□□□龍□龍□□□褸桌□□槂□馨□覜粿□威□觜棸S□□□j□□s□壘量祋□饋□訏騖餽□部慼憬p□娜□□□□□□檢□□□襆□□□□□□□禜粿嬪□□□□槍□□□駛□馨□□□□□_E饉驒樖駩□□□妳□娜□□□□媧□奪□均慼慼撓凅_埤□蓼□□禍□糖□埤□膳□□觔□□□j□□□□□褙□馱□□□穇□□□襼□□量逆□□□□椸膳□□□□誇□□覜餺□Q□飀□□□襆□□□□□□□□駩□□祅□□□□駗埤□□□□□□誇□□□□□□□□□馘瞴慼澆庉tn飀□Шs□飀□□奇□櫸□椹□飀□駙G□□姚模□□檢□□□□□j□□□□□□饈檢□□□□饋□□□□□\襐□□□□祅□□□□q□□姘□覈□□□□□□   與諸天子各坐華座晝夜六時常說不退轉地法輪之行。   贊曰。第六說法利益。於中有三。一陳所說。二明利益。三顯常業。此初也。各坐花座表菩薩眾並出生死之淤泥故。晝三夜三名為六時。佛住六時恆起六神通恆說六度行。拔六趣生破六隨眠超六塵故。   □□□□□□□□Q□飯□□□□□切襤□誇□□騏餾□□   贊曰。此明利益。成五百萬億天者。令生五根具足五力。當圓五眼超五道故。   如是處兜率陀天晝夜恆說此不退轉法輪度諸天子。   贊曰。顯佛常業。彼恆光明都無暗。夕以起睡相。得其夜名。佛即不然。常度天子。   閻浮提歲數五十六億萬歲爾乃下生於閻浮提如彌勒下生經說。   贊曰。第三明下生時節。即住彼天之壽量也。梵雲瞻部。此樹名也。言閻浮提訛耳。此洲從樹為名。四洲所由如餘處辨。此間四百歲當彼天中一日一夜。類彼三十日為一月十二月為一年。彼天壽四千歲。慈氏窮彼天壽而方下生。不中夭。故此經雲當閻浮提五十六億萬歲者。依瑜伽論第四及立世經毘婆沙等計。此間四百歲為彼一日。此四千歲為彼十日。此間四萬歲為彼百日。彼天一年當此一十四萬四千歲。彼天十年當此一百四十四萬歲。彼天百年當此一百四十四億歲。彼天千年當此一千四百四十億歲。彼天四千歲當此五千七百六十億歲。即與經文不同。今以理推。初以人間四百年為彼一日一夜。復若數以一百而為一類。數計即相當。一當百故人間四十歲為彼十日。人間四百歲為彼百日。人間一千四百四十歲為彼一年。人間一萬四千四百歲為彼十年。人間一億四萬四千歲為彼百年。人間十四億四萬歲為彼千年。彼四千年當人間五十七億六萬歲西方有三億數。一十萬為億。二百萬為億。三千萬為億。以理推排。以千萬為一億。計之即相當矣。是故於經億字之上應加七字。其前六字應萬上安。只恐梵本誦有參差過。譯家自成謬。若不爾便少一億五萬歲。理定應爾。智者應知。然此歲數四文不同。賢劫定意經雲。彌勒五億七千六萬歲當下作佛。其五億者即五十億。前以千萬為一億成五十億。此以萬萬為一億。故成五億。七十萬者即七億也。十萬為一億故六萬數同。更不勞釋。唯此一經增減雖殊。與論算同。自餘皆別。雙卷泥洹經雲。一億四千歲。全不相當。此經及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經雲。五十六億萬歲。如前已正。菩薩處胎經及賢愚經雲。五十六億七千萬歲。其六字應雲七。其七字應雲六。其千萬者以百萬為一億以算之。六千萬者六十億也。義不相違。如是推尋。雖乖古疏尋文究理亦應無謬。菩薩在天壽量曾無中夭生在人間。大成佛經說。壽六萬歲天盡其年人間長者時宜現。故不同釋迦大盡其年人間早滅眾生厭故化緣畢故。處胎經說。彌勒人間壽八萬四千歲。若依彼說。不須和會。如下生經陳下生事。天利既畢人機復熟。故乃下生。   佛告優波離是名彌勒菩薩於閻浮提沒生兜率陀天因緣。   贊曰。第四大段總結上說。因緣者相狀所由為利益故終說上生。皆有所由名因緣故。   佛滅度後我諸弟子若有精勤修諸功德威儀不缺掃塔塗地以眾名香妙華供養行眾三昧深入正受讀誦經典。   贊曰。明內果中自下第三勸生於彼。於中有三。初勸生彼行。次眾發希願。後結成正觀。初文有五。一弟子修六事法往生。二八部聞名敬喜往生。三二眾犯戒悔淨往生。四歸依不退當得度脫。五四部弟子願往生者修十善行念名恭敬等滅罪多少。雖有五段分之為三。初三段明三品往生。次一段明作歸依總勸歸生證得善利。後一段示歸生者滅罪多少。初之三段明三品生中分三。初一段上品行生。次一段中品行生。後一段下品行生。初中有六。一示其六法。二教其迴願。三明正往生。四諸天讚勸。五生彼利益。六總結成上。此初文也。六事法者。一精勤修福敬恩悲田中所作業等。二威儀不缺堅守諸戒行自住軌則等。三拂塔塗地修飾道場正理制多等。四香花供養四事什物隨給濟等。五凡夫行三昧聞思等定。聖人入正受。隨所得禪或凡三昧非六行定。六行定者必上生。故深住聞思亦名三昧。六讀誦經典演說修習十法行等。且舉偏勝易行。上首有此六事。其中一一具攝眾業。若具修六或能修五上上品生。若修三四上中品生。若修一二上下品生。   如是等人應當至心雖不斷結如得六通。   贊曰。第二教迴願。文勢有二。初歎業勝。雖諸凡夫不斷結使異於聖者。若修六事神用廣大必定往生。如得六通聖者無異。   應當繫唸唸佛形像稱彌勒名。   贊曰。次明稱念。雖復修行。仍須正念心想形容口恆稱念。   如是等輩若一念頃受八戒齋修諸淨業發弘誓願。   贊曰。後明迴願。如上所說行六事輩極少但能於一念頃至心不犯。持八戒齋隨修淨業。發願資助迴向定生。言一念者非餘時犯。唯一念持戒。初唯發願一念持故。何況多時。   命終之後譬如壯士屈申臂頃即得往生兜率天於蓮華上結跏趺坐。   贊曰。第三明往生有二。一生時節。譬如壯士屈申臂頃。顯業決定生便速疾。二生處。所蓮花之上結跏趺坐定出生死除煩惱故。既生彼天住於梵行故。於花上結跏趺坐。   百千天子作天妓樂持天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以散其上。   贊曰。第四諸天讚勸有三。初散花也。摩訶曼陀羅花者此雲大適意花。   讚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於閻浮提廣修福業來生此處。   贊曰。次讚歎也。歎美深極重善哉。由習大因今成勝果。   此處名兜率陀天今此天主名曰彌勒汝當歸依。   贊曰。後勸歸也。處名知足。由是不耽生死。主號慈尊。故能垂矜苦厄。   應聲即禮禮已諦觀眉間白毫相光即得超越九十億劫生死之罪。   贊曰。第五生彼利益中有二。初滅罪也。無間罪劫一增一減。餘處罪劫歲數為之末劫。凡夫行多庸鄙能超惡境祈彼淨方。夙運不殫生為上品。況乎靈景獨在毫光心專諦觀不超生死者也。   是時菩薩隨其宿緣為說妙法令其堅固不退轉於無上道心。   贊曰。後獲得也。隨說宿緣令憶前業識因知果自成不退。昔不退者更為堅固。隨其位次成上發心。   如是等眾生若淨諸業行六事法必定無疑當得生於兜率天上值遇彌勒。   贊曰。第六總結成上。中有四。一得生上也。三業俱淨六事齊修後生彼天。此事何惑。隨修六法少淨三業心期不退後定上生。   亦隨彌勒下閻浮提第一聞法。   贊曰。二隨下也。父子之道尚感天然。虎嘯風生此事何惑。六事滿三業圓。上品生彼者隨初會而聞法。   於未來世值遇賢劫一切諸佛。   贊曰。三值賢劫佛也。善業純備正見恆生。既具智福之資糧逢賢劫之佛。   於星宿劫亦得值遇諸佛世尊於諸佛前受菩提記。   贊曰。四值星宿劫佛也。小乘中說。初劫逢七萬五千。第二劫逢七萬六千。第三劫逢七萬七千佛。依涅槃經第六卷行四依中。初依在地前逢五恆沙佛。第二依在前六地逢六恆河沙佛。第三依在七八九地逢七恆河沙佛。第四依在第十地逢八恆河沙佛。初地菩薩得值百百億佛。二地千百億乃至十地無量無邊。故生彼者因見彌勒得逢星宿劫千佛。此何疑也。受菩提記者。此句通上。賢劫諸佛亦為受記。受記有六。如菩薩地說。   佛告優波離佛滅度後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等是諸大眾若有得聞彌勒菩薩摩訶薩名者聞已歡喜恭敬禮拜此人命終如彈指頃即得往生如前無異。   贊曰。此第二段八部聞名敬喜往生。即是第二中品生也。於中有二。初明敬喜發願往生。後明不願生聞名亦利益。此即初也。四眾八部先不犯戒亦不造惡。罪輕微者聞名心喜語發恭敬身禮拜者。由因勝劣當果雖殊。天讚罪除不退值佛。與前無異。具三業者中上品生。唯具二業中中品生。若唯一業中下品生。   但得聞是彌勒名者命終亦不墮黑闇處邊地邪見諸惡律儀。   贊曰。此明不願生聞名亦利益。有二。初無惡後有善。無惡有四。一不墮暗處。若處黑暗名暗處。即諸地獄及二界中間若黑果處名暗處。即三惡趣二界中間生無佛法處也。二不墮邊地。不墮之言貫下三句。若處邊名邊。即諸邊境遠賢良處。若行邊名邊。即攝處邊及蔑戾車達絮等處。前不墮三塗。此不墮八難。三不墮邪見。若別邪見唯斷善根類若不正名邪見惡見。皆是四不墮諸惡律儀。惡者不善。律者法。儀者式。即不律儀。對法第八不律儀有十四或十五。謂屠羊.養雞.養豬.捕鳥.捕魚.獵鹿.置兔.劫盜.魁膾.害牛.縛象.立壇咒龍.守獄.讒搆好為損等。涅槃經中說有十六。牛羊豬雞為利故養。肥已轉賣。即以為四。為利故買已屠殺。復以為四。並前為八。捕魚捕鳥獵師劫盜魁膾兩舌獄卒咒龍復以為八。合前十六。瑜伽第九說有十二。加對法一少對法三。雜心說十二。謂屠羊養豬養雞捕鳥捕魚獵師作賊魁膾守獄咒龍屠犬伺獵。總有十二。四文不同者。涅槃獵師即攝獵鹿兔兔縛像三種。對法據多分且說三種。涅槃意通捉雉之屬。對法樂損涅槃中無。對法寬故。涅槃初八開差別故。即對法四俱彼生。故對法讒搆即是兩舌名異義同。故雜心小宗俱說重者名非律儀。餘者輕故。此惡律儀亦攝一切犯戒惡行。其墮邪見及惡律儀有佛無佛中方邊方皆具有之。若聞彌勒名皆定不墮。三業歸依深心歡喜。四等宿願威力加故。   恆生正見恆生正見眷屬成就不謗三寶。   贊曰。此明有善有三。一恆生正見。翻前邪見。二眷屬成就。翻前不作諸惡律儀。諸惡律儀者惡眷屬故。三不謗三寶。翻前不墮闇處。不生邊地恆逢三寶生信向。故不但中品無四惡有三善。上下品生隨應亦有。欲明聞名者改八部之異形受四生之勝體。偏於中品而獨明之。   佛告優波離若善男子善女人犯諸禁戒造眾惡業聞是菩薩大悲名字五體投地誠心懺悔是諸惡業速得清淨。   贊曰。此第三段二眾犯戒悔淨往生。即是第三下品生也。於中有三。一悔歸罪滅修行往生。二見得不退。三未來值佛。初中有三。一罪滅罪滅有二。一者先受戒禁而後犯之。二者先不受戒造眾惡業。聞名歸禮兩手二足及以頭首五體投地至誠懺悔罪速清淨。   未來世中諸眾生等聞是菩薩大悲名稱造立形像香花衣服繒蓋幢幡禮拜繫念。   贊曰。二修行也。設不作罪懺悔願生。但修十行定得生彼。一聞名稱。二造形像。三香供。四花供。五衣服供。六繒蓋供。七幢供。八幡供。九身恆禮拜。十心口繫念。   此人欲命終時彌勒菩薩放眉間白毫大人相光與諸天子雨曼陀羅華來迎此人此人須臾即得往生。   贊曰。三往生也。犯戒造惡。悔歸清淨聞名修行。命欲終時菩薩放白毫之妙光滅其罪暗。雨綺花之麗色長其道種佛天來迎。表慈深故須臾往生。顯業勝故。此中有三。懺悔造像供養禮拜及繫念者下品上生。懺悔造像供養禮拜不恆繫念者下品中生。懺悔造像供養而已不恆禮拜不常念者下品下生。雖歸懺悔罪得銷除。不造形像供養禮拜等。或但形像或但供養或但禮拜或但繫念或一稱名亦下下品。說不生彼三會之中亦得度脫。   值過彌勒頭面禮敬未舉頭頃便得聞法即於無上道得不退轉。   贊曰。第二見得不退轉也。善根久熟見便禮敬。慈悲自起疾得聞法。除不信心速得不退。   於未來世得值恆河沙等諸佛如來。   贊曰。第三未來值佛也。上來三類明九品生。並內眾中親得見佛速聞法也。若生外眾。雖第九品任運後時還成不退。佛號慈尊。善自長故。   佛告優波離汝今諦聽是彌勒菩薩當為未來世一切眾生作大歸依處若有歸依彌勒菩薩成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時如此行人見佛光明即得受記。   贊曰。第四大段總但明有歸依不退當得度脫。有三。一明作歸依。我即滅度真報之佛未逢末法弟子皆囑慈尊令度。若不見者便失大利名作歸依。二歸依者得不退。三彌勒成佛見光受記。其得聖者慧矚智光。其凡夫者眼見金色。多陀阿伽度如來也。阿羅訶應也。三藐三佛陀正遍知也。   佛告優波離佛滅度後四部弟子天龍鬼神若有欲生兜率天者當作是觀繫念思惟。   贊曰。第五大段明上九品願往生者修十善行念名恭敬等滅罪多少。於中有二。初明樂生業滿得生。後明不樂行亦未滿。樂生中有四。一令念。二勸行。三教願。四滅罪。此初也。   念兜率陀持佛禁戒一日至七日思念十善行十善道。   贊曰。第二勸行也。且論持戒不論餘業。舉其極小一日至七日亦得往生。何況多年多生修行。以一切善十善攝盡故思念之。行據重者名十善道。   以此功德迴向願生彌勒前者當作是觀。   贊曰。第三教願也。有行無願。而行心孤未必得生慈氏所故。有願無行而願必虛。前既無因果不生故。所以教願與行相扶。   作是觀者若見一天人坐一蓮華若一念頃稱彌勒名此人除卻千二百劫生死之罪。   贊曰。第四滅罪有三。一逢緣駐想。二聞名起敬。三禮拜投誠。此即初也。初緣有二。一有情二諸法。見一天人者。隨遇一有情緣即念彌勒。有苦念拔。無樂念與。惡者念除。善者念攝。勝者欣求。劣者念厭。善友念崇。惡友念拒。見一蓮花者。隨遇一法即念彌勒。好法思供養。惡法思不遇。染法欣斷。淨法欣修。此中且舉有情及一法即念彌勒。此意總顯作上生業。二品修者逢緣思念。一切時念不暫休廢。若一念頃念滅千二百劫生死之罪。慈氏宿願念者心專故致於此。阿彌陀佛八十劫滅。彌勒昔願力不同。慈悲深淺樂苦土殊。欣心輕重有差別故。如前校量中說。   但聞彌勒名合掌恭敬此人除卻五十劫生死之罪。   贊曰。第二聞名起敬也。前明若逢緣一念頃念滅千二百劫。此但聞名合掌恭敬除五十劫。但發身業首不至地。歸心輕故。   若有敬禮彌勒者除卻百億劫生死之罪。   贊曰。第三禮拜投誠也。以首至地晝夜相續除罪百億劫。身心等歸並皆重故。此為最重見毫。第二一念頃。第三聞名合掌。第四輕重異故。問何故見身毫相不如遙念。答見佛身相滅罪寔多。良以遙念行而難生。見歸崇而易起。行化之法先勸作難修後勸作易行。又人間苦重欣意殊深。天上樂多厭心誠淺。又遙念者一念頃時長故意念故。見光者暫時間時短故眼見故。遙念者滅罪多。見毫光者滅罪小。問聞名歸念滅罪多。小經有明文。造形供養功德多少。答功德更多。作事相續念亦大故。此中且舉少念少禮一暫歸聞。若數數聽聞頻頻敬禮朝朝供養。功德更多。前三品修但明得生之福。未論滅罪之相。第二段中明作歸依不退利益。今第三段方明滅罪。即是總說作大歸依。令眾欣生歸崇滅罪。   設不生天未來世中龍華菩提樹下亦得值遇發無上道心。   贊曰。此明不樂生業力未滿者龍花三會亦發道心。其前樂生三品業滿龍花三會悉得道。此唯發心故成差別。菩薩處胎經第二卷說。汝生快樂國。不如我國苦。汝說法甚易。我說法甚難。初說九十六受我五戒者。次說九十四受持三歸者。後說九十二一稱南無佛。據實上品生修六事法。彼經唯言受我五戒。初會度者但舉行者修六中一。威儀不缺攝。上下品生唯一事故。受持三歸第二會度者中三品中中上品生。具三業故。一稱南無佛第三會度者下三品中下下品攝。唯口念故。彼經且舉三中各一。粗俗所修非具顯。故不相違也。   說是語時無量大眾即從座起頂禮佛足禮彌勒足繞佛及彌勒菩薩百千匝。   贊曰。勸生彼中自下第二大段眾發希願有二。初眾發希願。後佛記生。願中有二。一明威儀。二明發願。此初也。從坐起者。表生於彼從生死起。禮二足者。捨煩惱故。繞佛菩薩百千匝者。顯百千生常不離故。   未得道者各發誓願我等天人八部今於佛前發誠實誓願於未來世值遇彌勒捨此身已皆得上生兜率陀天。   贊曰。此發願也。未得道者但舉凡夫。聖隨願故不還無學等神通可往。勵勸末代故唯舉凡不談聖往。未來值遇三會得度。捨此身已方願生上。   世尊記曰汝等及未來世修福持戒皆當往生彌勒菩薩前為彌勒菩薩之所攝受。   贊曰。下佛記生。汝等及未來下品行者乃至一念稱彌勒名皆得生彼。況能修福持戒上品不生。三乘五乘皆度脫故。   佛告優波離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贊曰。勸生彼中第三大段結成正觀。為度末代慇懃勸往。   爾時尊者阿難即從座起叉手長跪白佛言世尊善哉世尊快說彌勒所有功德亦記未來修福眾生所得果報我今隨喜。   贊曰。一部之中第三大段聞名喜行分。於中有四。一問。二答。三時眾獲益。四喜退流通。初中有二。初讚說隨喜。後正問持名。此初也。歎凡及聖功德業果。故成前說皆通二感。   唯然世尊此法之要雲何受持當何名此經。   贊曰。此問持名。唯然者敬諾詞。此經要妙如何受持。行之儀軌復何名之。   佛告阿難汝持佛語慎勿忘失為未來世開生天路示菩提相莫斷佛種。   贊曰。第二隨答為二。此答受持。我今滅度末代無依。故勸受持敕令不妄。為令未來近受天中之法樂捨四趣之淪喪。遠示菩提之妙相出三界而超驤。經在有善植根法。滅便斷佛種。佛謂圓覺。種名為因慧。學故慧生。不學種斷。   此經名彌勒菩薩般涅槃亦名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陀天勸發菩提心如是受持。   贊曰。此正答名。說彌勒菩薩涅槃之事故以為名。示生彼相令有瞻觀。勸發道心流通萬代。依名釋義。如是受持。受謂領納之在心。持謂任持之不妄。   佛說是語時他方來會十萬菩薩得首楞嚴三昧。   贊曰。第三時眾獲益有二。一聖益後凡益。此初也。   八萬億諸天發菩提心皆願隨從彌勒下生。   贊曰。此凡益也。不但當時發心。亦願未來隨下。   佛說是語時四部弟子天龍八部聞佛所說皆大歡喜禮佛而退。   贊曰。第四喜退流通。得未曾有由此歡喜事訖。依教故退流通。惡果惡因生於季俗之末。佛前佛後長於無暇之中。欣生淨土妙行不成。若冀天宮恐勝因無結淨土。雖無惡染聖教自有參差。天宮雖有欲樂。道理定無疑惑。厭塵境者觸事染而不染。耽欲樂者是事不染而染。戒業缺然福慧淺薄。佛既應物機而現穢。凡亦契聖境而欣生。上聖上賢皆為此業。下凡下位何得越之。故行同者皆應專習。率已穿鑒。望充生因。自餘狀跡具如別傳。   大宋高僧傳第四雲。後躬遊五臺山。登大行至西河。古佛宇中宿。夢身在半山巖下。有無量人唱苦聲。冥昧之間初不忍聞。徒步陟彼層峰。皆琉璃色。盡見諸國土。仰望一城。城中有聲曰。住住咄。基公未令到此。斯須二天童自城出問曰。汝見山下罪苦眾生否。答曰。我聞聲而不見形。童子遂投與劍一鐔曰。割腹當見矣。基自割之腹開有光兩道。暉映山下見無數人受其極苦。時童子入城持紙二軸及筆投之。捧得而去。及旦驚異未已。過信夜寺中有光。久而不滅。尋視之數軸發光者。探之得彌勒上生經。乃憶。前夢必慈氏令我造疏通暢厥理耳。遂投毫次筆鋒有舍利二七粒。而隕如吳含桃許大。紅色可愛。次零然而下者。牧如黃梁粟粒(云云)。  依此讚得義  本經行講演  欣以此法施  順次詣都率  慈尊受教誡  顯法身無相   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贊卷下終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73 彌勒上生經宗要   No. 1773 [cf. No. 452]   彌勒上生經宗要   釋元曉撰   將說此經。十門分別。初述大意。次辨宗致。三二藏是非。四三經同異。五生身處所。六出世時節。七二世有無。八三會增減。九發心久近。十證果前後。   第一述大意者。蓋聞彌勒菩薩之為人也。遠近莫量。深淺莫測。無始無終。非心非色。天地不能載其功。宇宙不能容其德。八聖未嘗窺其□□□□規□□祅榥埤□觲襆巨埤□滿N言夾j□椸□襼□□□□叢□□□□□夾□□□□橐楏禮飀□履嬌□□□□□榜□殺□□□□□礹□□鞳慼慼慼慼慼慼憧荂毅牷慼慼慼慼樞K□□□□□□□柍□□□礪襮□□驅j□□□椹□□□□□□□□妵□□□□□□□逆□□糖□埤□驖拏□□□馘F□逆□}E駕□□楅患□□□通榵禖□婛□□□□□□祤□□□□□□□逆□祛□□□寣慼慼慼慼慼潮怴慼慼慼憫芋慼j□□驗□椹□□□□Q□□□□□□□□埤□魯□□w□□□糖□騿飀□覺餿飽慼敷片J□□□□騖□埤□□□覷都□□□□□□□□禘聾梖□□□檢□禲餽□□□□□襮□□錄R□□□□□滶f□隉慼撬芊撓怴潠鞳慼慼慼慼慼慼澆憛撙\□□□□□□埤□□□娶□□□□□糖□□聾槬□□□□□□□婇□□□□狾銵慼慼慼慼慼熱u□□婀□□□寣j□□首□埤□奐□娶□□□粳□逆□□姇綠□□西嬌□檢□奐□□飀□騖餖G□祤飀□媸□□□□□婝□砥撙\□□□□□晼慼慼慼慼摯鞢慼樊朅J□□□□□□F□□□□□□□□□奪□息□□□□□諒□飀□稃□復馨□□訊埤□礪覷魯□□□□□□□□橚j□□馭□□□埤□馘磻祿□□妨□□j□□□□□□□□騖送□聾□□□駶□□□。   次第二明經宗致者。此經正以觀行因果而為其宗。令人生天。永無退轉。以為意致。所言觀者。有其二種。一觀彼天依報莊嚴。二觀菩薩正報殊勝。專念觀察故名三昧。而非修慧。唯在聞思。此但名為電光三昧。而無輕安。是欲界因也。所言行者。略有三種。一者聞大慈名。敬心悔前所作之罪。二者聞慈氏名。仰信此名所表之德。三者行於掃塔塗地香華供養等諸事業。如下文說。此觀此行。合為一根。所生之果。略有四種。一者牙莖離土之果。二者華葉蔭涼之果。三者妙華開敷之果。四者芳果成就之果。第一牙莖離土果者。伏滅前來所作眾罪。是因初行所得果也。第二華葉蔭涼果者。不墮三途邊地耶見。因第二行所得果也。第三妙華開敷果者。謂得兜率依正妙報。因第三行之所得也。第四芳果成就果者。於無上道得不退轉。依前二觀之所得也。所以然者。觀察菩薩依正報故。生彼天時。親承聖導。永不退於阿耨菩提。故依二觀。得第四果。由聞慈氏之名。信其仁賢之德。遠離不聞賢聖名處。恆隨正見。成就眷屬。故依聞名。得第二果。餘二因果。相當可知。知是觀行因果成就。無上菩提自然而至。是謂上生之果之所致也。   次第三明二藏是非者。諸說不同。或有說者。此上生經是小乘教。聲聞藏攝。所以然者。說阿逸多具凡夫身未斷諸漏。又說彼果為十善報。以之故知非大乘教。或有說者。此經正是大乘之教。菩薩藏收。略以四文而證此義。一者智度論說。聲聞藏中。無菩薩眾。猶如川流不容大海。菩薩藏中。有菩薩眾及聲聞眾。猶如大海容於眾流。今此經中既有聲聞及菩薩眾。故知是大而非小也。金剛般若序中。雖無初菩薩眾。後流通分列菩薩眾。是故不應以彼作難。二者經下文中說牢度大神禮十方佛發弘誓願。故知是大而非小也。以小乘教中無十方佛故。三者下文說言。晝夜六時。常說不退轉地法輪之行。逕一時中。成就五百億天子令不退於阿耨菩提。此言實非小乘教所容。故知是大而非小也。四者聞說是經。他方來會十萬菩薩。得首楞嚴三昧。八萬億諸天發菩提心。准此得益菩薩行願。故知所聞是大乘教也。評曰。此教通被大小根性。如言愛敬無上菩提心者欲為彌勒作弟子者。乃至廣說。故但小不容大。大能含小。故隨所宗。菩薩藏攝。所以後師所說是也。問若如後說。初所引文雲何和會。解雲。所言具凡夫身等者。是舉小乘所執釋作問。而答文言身圓光中有首楞嚴三昧波若波羅蜜字義炳然者。是表菩薩位登十地。以此三昧在彼地故。又言十善報應者。欲明菩薩十善之報。實遍十方。非直在此。但應物機。局示彼天。以之故言十善報應。由是道理。彌合大教。如下文言。若我住世。一小劫中。應說一生補處菩薩報應及十善果者。不能窮盡。故知非直十善果義說名報應。亦示以淨報應於物機。依如是義。故言報應。非直實報名十善果。由是不違大乘道理也。問此中菩薩依正莊嚴。為是萬行所感實報。為是隨機所應化相。若如前者。非凡所見。是報非應。若如後者。不遍十方。是應非報。雲何得言菩薩報應。解雲。彼一一相。皆有分齊。不壞分齊。各遍十方。遍十方邊。非凡所見。其分齊邊。是凡所睹。然分齊即遍。遍即分齊。無障無礙。無二無別。如是功德。無非實報。隨分所見。無非應化。由是道理。故說報應。就實而言。因具萬行。果圓萬德。但今局說在天報應。故說其因直取十善也。   次第四明三經同異者。上生下生及或佛經。相望略有三種同異。一所為同異。二所詮同異。三所攝同異。言所為同異者。修觀行也。有其三品。上品之人。或修觀佛三昧。或因懺悔行法。即於現身。得見彌勒。隨心優劣。見形大小。此如觀佛三昧海經及大方等陀羅尼經說也。中品之人。或修觀佛三昧。或因作諸淨業捨此身後。生兜率天。得見彌勒。至不退轉。是故上生經所說也。不品之人。修施戒等種種善業。依此發願。願見彌勒。捨此身後。隨業受生。乃至彌勒成道之時。要見世尊三會得度。是如下生成佛經說。是即上生所為。為中品人。餘二經者。為下品人也。   第二所詮有同異者。上生所詮。是天報應菩薩功德。餘二經者。詮於人報成佛等相。此後二經。互有廣略。其所詮理。大意同也。   第三所攝有同異者。上生經者。菩薩藏攝。義如前說。餘二經者。聲聞藏收。所以然者。其成佛經。出長阿含。下生經文。深淺不異。又說成道。未明應現。依經得益。證小乘果。以之故知。非菩薩藏。然縫衣之時。短針為要。雖有長戟。而無所用。避雨之日。小蓋是用。普天雖覆。而無所救。是故不可以小為輕。隨其根性大小皆珍者也。   次第五明生身處所者。說處不同。華嚴經入法界品中。彌勒菩薩告善財童子言。我於此閻浮提南界摩離國內拘提聚落。婆羅門家種性中生。為欲滅彼憍慢心故。化度父母及親屬故。於此命終。生兜率天。為欲化度彼諸天故也。賢愚經第十二卷雲。爾時波羅奈王。名波羅度達。王有輔相。生一男兒。三十二相。眾好備滿。輔相增悅。即召相師。令占相之。因為立字。相師問言。自從生來有何異事。輔相答言。其母素性。不能良善。懷妊已來。悲矜苦厄。慈潤黎元。相師喜曰。此是兒志。因為立字。號曰彌勒。其兒殊稱。令土宣聞。國王聞之。懷懼言曰。今此小兒。名相顯美。儻有高德。必奪我位。寧其未長。當豫除滅。作是計已。即敕輔相。聞汝有子。容相有異。汝可將來。吾欲得見。其兒有舅。名婆婆梨。在波梨富羅國。為彼國師。於時輔相。憐哀其子。懼被其容。復作密計。密遣人乘。送與其舅。令彼長養乃至廣說。今此經言。波羅奈國劫波梨村波婆梨大婆羅門家本所生處。此三種說。雲何相會。解雲後二經文。文異意同。所以然者。賢愚經意。寄父表生。故言輔相生一男兒。此非的出其生之處。上生經文。的明生處。彼土之法。婦懷妊已。還本家產。本家在於劫波梨村。知此二經文不相違也。華嚴經意。別顯異處。大聖分身。隨機異見。處處異生。不足致怪。由是道理不相違背也。   次第六明出世時節者。欲顯彌勒世尊何劫何節幾時出世。言何劫者。在第十劫。如藏論雲。二十住劫中。有五佛出世故。前五劫中無佛出世。第六劫中拘留孫陀佛出世。第七劫中拘那含牟尼佛出世。第八劫中迦葉佛出世。第九劫中釋迦牟尼佛出世。第十劫中彌勒佛出世。後十住劫中亦無佛出世。乃至廣說。言何節者。劫減時出。如論說雲。為劫上時諸佛出世。為於劫下。偈曰。成佛於劫下。減八萬至百。雲何不於劫上時出。此時眾生難教厭離。從百歲至十。厭離心重。最應易生。何故不出於此時中。五濁熾盛故。又雲人壽無量時。乃至八萬歲。輪王出世。不減八萬時。何以故。減八萬時。非此吉祥福樂品故。問依此論文。輪王與佛出世時異。雲何輪王與佛同世。解雲。輪王生時。未減八萬。末及始減。故得相值。如賢劫經言。稍增至六萬歲時。有轉輪王。輪王相次。經第七王時。人壽八萬四千歲。彌勒出興。大彌勒成佛經亦云八萬四千。阿含經及賢愚經中。止論八萬。俱捨論雲。長極八萬。短至十歲。案雲。言八萬者。舉其大數。不至九萬。故言極八。又佛出時。始減數十。大數未□□□□姌樨□□□□□□夾□□□□□□□□□榜□□□□□延橫□□□□□埤□□□□□橫□□□□□□□檢□□詁夾□□□□埤□□椸□□□□□□□□□□□□□□□□□樑餽□□檢□□□蝖慼慼慼隉慼慼慼樞K□□□祤飀□□饛□□□□□□示□□□□□□□□□□□□芋慼慼慼慼鴃慼慼慼播□□□□騖飀□奾□溺□□飀□□□□□□□誇□□□褓□□□芋慼慼播□□□□□□□□□╮慼慼慼慼慼慼鴃慼慼撰縑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敵E騙娃f□□□□□□□褙□糕餺□□□□□□□□□□□□□臨□□□□□□□臨□□□□□□□□□□□□□□□□□□□饛□□□□褓□□□裀□示□□□□□F□□□□□碌□□□檢□□訇□□□□□□□j□□□夾□□□□□□□□□□□□□F□□□□榖□□□□逆□夾□□□□□□裀□□□□□□□□F□□□□□□□臨□□□□□□□□□□埤□礽□□椹□□□□□□□□□□鞢慼慼慼潮釓對^□□褓□□□襄□□埤□箋□□□□□□裀□□觿□魯□檢□禜□蝖慼慼慼慼潯恣慼歎ョ歎煄慼慼慼慼慼毅芊慼慼槭O詛□□娀埤□□□橫□□□玲□□榵□槫殮□□□□□□□蓮□□□饃□禨□□□□□□□□□□□□□弄粘祹□□□□D列□□□□□ヶM□□橁□□□□□□□□□□□□□椸□芋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熨w□□□裀□□鷺□□弄粘祹□□□I隉慼慼慼慼慼Z□□w□□□□□□□□□□榭□□□□□□觕檢□露□□□□褾□□□□隉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R本□□延橇□檢□□□□□隉慼慼慼慼慼慼慼慼w□□□□□□□j□糖□□□□□E□□□□禖□□□□□□埤□□□□饛□□□□□示□□襄□飀□□率詁埤□鷺□□□□□□□橀□□□□□□□□□奰□□□□J楏祽□□□□□□誇□妖□□□□□埤□□姶□□□□□埤□橁奪□□襄□首逆□露驛□□□□率詁埤□□□□□□□□□飼椸□□□□□□娏騖駔練□□飀□槄□□□□祤□□□□□□樀埤□□□□腹潯絳]□□芋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敷S□奈□□□□淚□□□□芋慼慼慼慼撓堙慼慼慼撓堙慼慼慼慼慼撮]□□□詙□G□□奭□□□□□□□□□□□□□□□□奭□□□G□膳逆□橇□樏騖送□魯□□□□□□z奭□□□□□□騖送□魯□□□□z奭□□本□裀□垓妖□□□□□□□□□□j□列送□□□□□□□□□□埤□□靈奸□□□□□□夾□□飀□□觶□樀埤□訪□□□襄□首逆□□桌榖□□送□魯□裀□□□□□□□列驅滿慼慼慼慼慼慼撬芊撓堙撐夾□□妺堅榖逆□□□送□□□□□□□榜驁□檢□□□□槬□□示□□□秎□q馻□□□□□吝馴□穗□□椸□誇□□□堙慼撚砥慼慼慼歎ョ慼慼數[□□□□□□□隉慼慼撓L誇膳□飣礡慼慼慼慼礡慼慼憫恣慼礡慼慼慼]襣□□□垓娶□礡慼慼慼撞痋慼慼慼憫哄慼礡慼慼慼毆馫痋慼慼慼慼毅毇瞴敵礡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撫o奪褥j□姇□□穗□□榜粿□□淚□□□□□□穗□□楣□□□□□榭□□□□□娶□馻□□□□□神累□穗□□椸□誇□□□□□□膳□□□□裀□□□觀□□□□□□□□□□□磻稙累□□□□□□□□□□□□□□姆□□□□□□□□□樽□□□□椻□□□騖飀□觟娶□飀□飯□□裀□□樏騖飀□視□□飀□誇□□裀□□□累□□□蓮□□好□馱□覭□□□□飯□□□□□j□   次第七明二世有無者。慈氏出世在於賢劫。賢劫千佛。諸經同說。過去未來二劫之中千佛有無。經說不同。如觀藥王藥上經中。釋迦佛言。我昔於妙光佛末法中出家。聞是五十三佛名。以心喜故。後轉教人。乃至三千人同音讚歎。一心敬禮。即時超越無數億劫生死之罪。其初千人者。華光佛為首。下至毘捨。於莊嚴劫成佛。過去千佛是也。中千人者。拘留孫佛為首。下至樓至。於賢劫中次第成佛。後千人者。日光如來為首。下至須彌相佛。於星宿劫當得成佛。依此經文。三世有千佛也。大智度論第九卷雲。前九十劫有三佛。後一劫有千佛。九十劫初劫有毘婆屍佛。第三十劫中有二佛。一名屍棄。二名鞞怒婆附。第九十一劫初有四佛。一名迦羅鳩餐陀。二名迦那含牟尼佛。三名迦葉佛。四名釋迦牟尼。賢劫經言。從拘留秦佛。至九百九十九佛。共出前半劫。後有樓至佛。獨用半劫。樓至滅後。更六十二劫。空過無佛。過爾有一佛興。號曰淨光稱王。壽十小劫。過此佛後。復三百劫。亦空過無佛。依此經論。去來二劫應無千佛。雲何和會。解雲。有無二說。皆實不虛。所以然者。隨機見聞。有無不定。故說有無。皆不相妨。問。賢劫之量。以何為限。樓至如來獨用半劫。為一相續。故是一壽為多。過去故為多壽。解雲。金剛力士經言。昔有轉輪聖王。千子發心。願求作佛。王欲試其誰先得佛。於是取千籌。以香湯洗之。令千子取。得第一者。最初成佛。如是至九百九十九佛。最後一子。為第千佛。諸兄譏言。我等成佛化人已盡。汝後作佛。何所度邪。於是小子聞此悲泣。後復思惟。世界無邊。眾生不盡。我今發願。願我後作佛時。壽命與諸兄等。所度眾生。其數亦同。於是地動。佛與其記。是因緣故。獨用半劫。以啼泣故。名啼泣佛。於是諸兄即願作金剛神護樓至佛。賢劫經中亦同此說。依此經文。一壽之量。等諸兄等。言一壽者。數多為一。一本所垂一名出故。賢劫量者。相傳說言。六十四劫為一大劫。名賢劫等。所以然者。火水風劫一周轉訖。合六十四。以此為限也。   次第八三會增減者。然通論一化說法之會。有無數會。何得唯雲而說三會。度爾許者準度前佛所遺弟子。通論諸佛度先所遺。此亦未必唯在三會。或一二會。度先所遺。或有四五乃至十會。然今釋迦彌勒二佛。齊有三會度先弟子。但其所度有多小耳。如菩薩處胎經。佛語彌勒言。汝生快樂國。不如我累苦。汝說法甚易。我說法甚難。初說九十六億。二說九十四億。三說九十二億。我初說十二。二說二十四。三說三十六。汝所說三人。是吾先所化。九十六億人。受持五戒者。九十四億人。受持三歸者。九十二億人。一稱南無佛者。汝父梵摩淨將八萬四千。非我先所化。是汝所開度。乃至廣說。案雲。三會唯度小乘弟子。以皆證得阿羅漢果故。若論大乘根性之人。令得無生忍等果者。無非先佛之所化度。故無限於三四會等。於中委悉文處當說也。   次第九明發心久近者。佛本行經第一卷雲。昔有如來。號曰善恩。彌勒菩薩。於彼佛所。最初發心。彌勒菩薩。在於我前。四十餘劫。發菩提心。然後我發道心。昔有佛名示海幢如來。我於彼佛國。作轉輪王。名曰牢□。弓初發道心。智度論第二十四卷雲。釋迦牟尼佛。與彌勒等諸菩薩。同時發心。精進力故。超越九劫。案雲。釋迦彌勒各有眾多。同時前後。皆無妨也。問論說釋迦所超九劫。為是大劫。為是小劫。若是大劫。同劫成佛。何得言超。若是小劫。在前一劫。雲何超九。若言釋迦應在彌勒之後九劫成佛。而今同在一劫成道。所以得言超九劫者。雲何而言同時發心。解雲。此中所超。準是大劫所以然者。言超劫者。非就實行。但依獲準。示其超耳。謂三僧祇已滿之後。脩相好業。應逕百劫。而於九十一劫。修滿故。言超九也。論說第九十一劫中千佛出世故知其九亦是大劫。然此二菩薩同時所發。是不定心。若論決定發心之時。彌勒發心九劫已後。釋迦乃發決定之心。故應在後九劫成道。而今超九。同在一劫。此論約彼最初發心。故言同時發心之耳。由是道理不相違背也。餘處所說超十二劫。準此應知也。   次第十明證果前後者。如十住結結經雲。彌勒菩薩方習菩薩行乎。莫造斯觀。所以者何。慈氏積行恆沙數劫。先以誓願成等正覺。吾方習行而在其後。案此而言。彌勒之本在先證果。然釋迦證果經說不同。如因果經言。善慧菩薩。功行成滿。位登十地。在一生補處。生兜率天。名聖善白。梵網經言。我今盧捨那。方坐蓮華臺。周匝千華上。復現千釋迦。一華百億國。一國一釋迦。各坐菩提樹。一時成佛道。乃至廣說。案此而言。寄跡表本。善慧菩薩生兜率本在十地。釋迦如來坐樹下時。本方證果。又法華經壽量品雲。我實成佛已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乃至廣說。案此而言。釋迦證果。有久有近。彌勒成道。例亦應爾。良由多本共垂一跡。所以異言。莫不皆實。由是道理。不相違也。   彌勒上生經宗要(終)   波羅捺(此雲江遶)劫波利(此雲捉髑髏鬼)波波利(此雲守護)祇陀(此雲戰勝)須達(此雲善溫)。   元慶二年七月十日定心院政所交了                釋圓敏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74 三彌勒經疏   No. 1774 [cf. Nos. 452, 454, 456]   三彌勒經疏   興撰   彌勒上生經料簡記   將釋此經。略以五門分別。一者述教興緣起。二者廣辨□□□。□□□□□□。□□□□□。五者隨文解釋。   所言□□□□□中有二。一者略辨。二者廣辨。言略辨者。竊以法性致深。體遍法界。用周宇宙。體遍法界。故遠近難量。用周宇宙。故空有豈測。良真理同□□□□□。而無所融智了真際。無所照故無所不照。無所融故無所不融。無所不融故理事俱現一心之鏡。無所不照故鏡智同潛一如之海。是義至聖圓智方等究證。是故彌勒大士位登妙覺。跡垂娑婆。位登妙覺。故二障□暗映用四智鏡。跡垂娑婆。□□□□□□□□□□□□□□□□□□□□□□□□德。所以德高群魔自摧。功大諸異學類茲伏。是□□□□□路開涅槃門。為息苦輪故近在兜率。遠臨壞劫。□□□□□□□□□□□□名□故說此經第二廣辨者且□□□□□□□□□□□□□□敬心由□聖□妙□□□□□□□證淨信故二為於正法生尊重心。顯已所聞令生信故。三為欲□眾放光召眾睹相雲集故。四為欲敘事將說法時雨華動地故。五為欲宣說真實義及多所作故。真實義者。即諸經中所有正宗。稱其機宜獲利樂。故名真實義。義者義利也。多所作者前真實義。□□末代拯濟無極故。名多所作。多所作者。應為第六。然而真實□。□送□□機故。合□一判也。將此□相須諸大□□□終宣說因緣。略為三義一神力所作。即攝眾尊諸□□二也。二種智所作。即能說者真實義二也。三慈悲所作。□多□□□也□此五相準者。上生經備彼五相。下生經無有攝眾敘事二相。□佛經唯有初後二相。所以然者。如來善權方便非□。□□可□□異□□相雖然□□說□經所被□□□二種。一者聖者。二異生。初復有二。一為此方菩薩。如經雲如來一音聲說百億陀羅尼門。彌勒菩薩應時即得故。二化他方菩薩。如經雲如來說兜率天十善報應。十方菩薩得首楞嚴三昧法門。後異生有三品。謂上品修者。或修觀佛三昧。或懺眾罪。□於□身。得見彌勒。□□優劣見形大小。廣如方等陀羅尼經及上生經說。中品修者。或修觀佛三昧。或修淨業。捨身之後。生於彼天始□彌勒。至不退轉。亦如上生經說。下品修者。修施戒等種□□發弘誓願□□彌勒。捨此身後。隨業受生。乃至彌勒成道時。得值彌勒。三會蒙度。是即如下生成佛二經說。有說上生經為化中品。餘二經為化下品。其上品者。正是方等經所被機。上□上生經□□上中二品。若科為上品。而不為上品。□□便違上生經。□雲命終時彌勒放大人相光迎此人故。故初□為勝問。八相雖異。但是彌勒一相續身。身既不殊。何須如來別說三經。答良由眾生機悟不同。不同者何。略有十四種。一為諸眾生未種善根故令種善根。說上生經。已種善根令得解脫故說餘二經。二為諸眾生修成大因故說上生經。為令眾生說得小果故說餘二經。三為諸眾生聞讚菩薩功德得益故說上生經。為令眾生聞讚成佛獲益故說餘二經。四為諸眾生□□種善根得益故說上生經。為令眾生久種善根得益故說餘二經。五為諸眾生遠見佛故說上生經。為令眾生近見佛故說餘二經。六為諸眾生於兜率天得益故說上生經為令眾生於閻浮提得益故說餘二經。七為諸眾生聞□□□天宮祈生彼故說上生經。為令眾生見寶樓閣破壞得解無故說餘二經。八為諸眾生見多佛身得益故說上生經。為令眾生見一佛身得益故說餘二經。九為諸眾生於兜率天身得益故說上生經。於閻浮提出家得益故說餘二經。十為諸眾生聞釋迦歎彌勒得益故說上生經。為令眾生聞彌勒歎釋迦得益故說餘二經。十一為諸眾生聞彌勒初一相得益故說上生經。為令眾生聞後七相得益故說餘二經。十二為諸眾生應聞近執請說得益故說上生經。為令眾生應聞鶖馬請說得益故說餘二經。十三為知上下生處依果勝降差別故說三經。十四為知上下二正報因果等量異故說三經。   第二教□體者。有二。初總辨宗體。後別□□宗雲總辨即二家說。謂江南諸師多作是說。約所詮義辨宗體。雲宗即體。體即宗。宗體無別故。今唐世諸師雲。教名為經。義名為宗。故宗體不同。此說各有得失。謂若如初說者。法義二無礙境。應同故。謂論雲法無礙緣名等。義無礙緣所詮故。若如後說者。契經體性。應非義故。若爾者便違論文及義故。初義義中生解究竟門。後義教義中令差別門故。亦名共得。然則今辨教宗體。自有二門。一教義別性。即宗體不同。謂教名體。義名宗。二文義同用門。即宗體無異。謂義亦教。教以宗體無異故。對法論雲。法所緣者。謂名句文身。宗即體故。舊中□□雲。顯體分即所詮十義體即宗以□□□雲。經體有二。一文。二義 次後別顯經宗者。三說。一雲此經以三昧為宗。謂願生兜率得見彌勒。自非三昧不成就故。一雲不然。若雖修定。而若無觀心。都無所就。故應說以觀心為宗。故經下文雲。若作是觀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耶觀。又若不許。便違題目雲觀義故。一雲。前說皆未悉理。謂定非欲界因故。觀非正所求故。應說即以依正因果為宗。後說為勝。然此中三說。一雲。唯以眾生生天見聖因果為宗。謂人生天。天得不退轉。是經大意故。一雲。正顯彌勒生兜率令益眾生。乃見經本意故。一雲即以菩薩及眾生依正因果為宗。謂經雲是名兜率陀天十善報應勝妙福處者。即顯菩薩因果也。又下雲佛諸弟子修行六□即生彼天者。顯眾生因果。然題目中觀□眾生因之。生言表菩薩果者。影略互顯也。上生經辨宗已意。次辨二經宗者。有二說。一雲廣辨依正報及欲生修因。以下生經為宗。廣顯國土並佛神德及以眾生見佛因緣。成佛經為宗。今雲不然。謂依正二報眾生見佛二經皆同故。應說二經皆以彌勒七相教化眾生。隨其所應今得自棄之果為宗。   第三經本單重者。此中先辨單重。後辨真偽。言單重者。上生經八紙者。北涼阻渠捨安陽侯譯。下生經九紙者。晉承聖三年羅什於豫章寶因寺譯。成佛經十七紙者。西晉笠法護譯。後秦弘始年羅什譯。下生經六紙。然名彌勒受決。又別人譯名彌勒成時經。然三紙。詞謂不備故存前本。此雲十七紙成佛經。六□下生經。三紙成時經者。弘始四年譯。第二出宋錄。雲十七紙成佛經六紙下生經。三紙成時經。同本異譯。然不言弘始經此十七紙六紙三紙者。與法護譯。大同小異。見二秦錄。長安釋道標譯。成佛經是第三譯也。齊世江□□驖□□□□□□首檳楰j□□□□□□訬□□臨□□□槶□榜飣褙□□餅礹寧□□□□□臨□□餺□□□衽□飥□麗□j□蓮香□□娭秸□□淚□飣褙□□餅逆□蓮香□□□魯□□□□□□駕□□□□□□衽□椸饈檢□槄□賂樀埤□崙婠□□□□□□□□□□芊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撙{□□□埤□□□□騭□埤□□觜論□埤□□露駶□□檇切□N□□□觬□驖□□□□椻□h□槔飼榛□祂□飀□玲□駶□□□覓□□□魯覕飀□□送騧□□□□□□駶□□□縷□姚楰魯覓□□誇□j□□奅祇□□□□稫□吝駾囊埤□□□□□臨□礹覓□□□□□□送□驦榥g□馘禕埤□□□□楰魯覓□□□□臨□oE□□□□□□賝期\□□□穠□□□祰咽□埤□□□□□□榜□□檢□駶□榜飣祰崙□埤□□□臨□□訪□□□□槾妖禮□飀□□祅□□訪□□□駩□□□Q□餺□□□□□□□埤□□□□□誇□□□□□□□□奷□□□□□聾祇□□□飀□□臨□贊觭餖逆□贊觭駾飀□□禶妧□埤□襢E□縷□□□楻□□□□驛□□□□□臨□□樓□□□□□□□誇□磊□□E□□埤□襤禈□□□□□馜□□姚□示□覞□□□□□□□□埤□娏騖駜E誇□稀□□□□檳誇駶□□礹覲椸□□□□□□槾餺□埤□□□□□□□□臨□□饌□□誇□□□詙□奰□榥g□□飀□G□羇□禕埤□□□□□覕饌□□奪□饅□詡觔諒□囊埤□□□□□□□□延覯□觭□□饌檻□埤□□□□餺楏縷□□□   第四釋題目者。此中三。初通辨名。次別釋題名。後總解題名。此即初。謂準經下文自有二名。初名彌勒般涅槃經。後名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陀天發菩提心經。有說。經首題名雖通二名皆不周悉。何故。雖題目中初名中彌勒菩薩之名。而無般涅槃。雖立後名中觀兜率陀天。而略發菩提心故。有說。初名即彌勒菩薩終沒之名。後名即彌勒菩薩生天之名。是故今將彼第二之名。以立經目。所以然者。經正體分中。具辨彌勒人死生天。其後分中具列二名故。因和上雲。二解共不盡理。謂經題目及品目未必佛說故。故應說此經目有三名。於前二經中。加初題目故。謂初一經家立後二乃如來說。由此義故題目與後二名義不同也 第二別釋題名者。言佛說有唱能說主。言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陀天者。表能觀及所觀。謂物令修因故。然言略故但言觀耳。言經者契經。言佛者具在梵音可言佛陀。此雲覺者。今此言佛者。即應化兩身言說者具言遮。此反說。謂文義能起。此中有說。如來慈悲本願增上力。聞者識上現文義相。此文義雖親依自善根力起。而就強緣名為佛說。有說。聞者善根增上力故。如來識上文義相生。此文義相是佛利他善根所起。名為佛說。今後說為勝。謂佛果位備有色心德故。故如來第八識上兜率依正因果文義相生。故名佛說也。觀者具言阿耶羅。此反觀。謂心懃彼妙界向趣故觀也。彌勒者亦名彌帝隸者。古所傳皆訛也。今正梵音雲梅怛利耶。此雲為慈。慈有二義。一從母慈故。二據自慈故。初慈即梅呾利尼。梅呾利尼是女聲。謂從母姓慈故因名慈氏。如賢愚經第六十雲。初生便有三十二相。身紫金色。姿容挺特。輔相歡喜。召相師。相師既見貌轉讚其善。因欲立名。問雲生時之相矣。文答雲其母素性不調。懷子以來。慈矜苦厄。相師占曰。此兒者。因立名。名梅呾利耶。後慈即梅呾利曳耶。梅呾利是男聲。以自性修慈。如經說。佛雲過去此贍部洲。有大國王。名達摩流波。此雲法愛。爾時有佛。號曰弗沙。有一比丘。入慈心三昧。身相安靜。放光照耀。王問。此僧何定致此。佛言。入慈定。王倍生欣躍。雲此慈定巍巍乃爾。我當修習生生不絕。彼時法愛王今慈氏。謂從彼發意。常號慈氏。久習性成佛亦稱彌勒。彌勒波羅門種姓。父姓母姓俱有慈故名為慈氏。復婆須密經雲。阿羅彌勒。此雲慈氏。語轉異而義亦無違。又解。阿羅即阿逸多。阿逸多是名。彌勒是姓。姓字俱唱故。故不相違。言菩薩者。梵雲菩提薩埵。此雲覺有情。緣覺有情為境故有財釋。或能求大覺有情故依主釋。今雲菩薩者語略也。彌勒即菩薩故持業。彌勒之菩薩故依主釋。言上生者。昇勝名上。報起名生。謂寄彼勝天諸報新起故。是即八相中一相。言兜率陀天者。具言都史多提婆。此雲知足天。亦名喜足天。謂理有妙樂不沈不浮而生喜足故。言經者。具存素怛攬。此雲契經。謂當於道理及合物機故。當理貫穿所應說義。合機故攝持所化有情。是故親光論雲。貫穿攝持所應說義所化有情故名契經。總言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陀天之經。故依主釋也 後總解題名者。略有五門。一人法相對門。謂佛及彌勒名人。餘名法故。二教義相對門。謂說及經名教。餘名義。三心境相對門謂觀名心。餘名境。四依正相對門。謂彌勒上生名正報。兜率陀天名依報。五通別相對門。謂佛說經亦通餘經。故名通。觀彌勒等局在此經。名別也。   第五隨文解釋者。總分為二。初一經辨彌勒上天弘化利樂。後二經辨彌勒下人弘化利樂。補處菩薩現化。雖有八相。略言唯在人天善趣故。故初辨上天利樂。今此初經分段人不同。或三分或四分或五分或六分或十八分。多小任意。故不可具錄。且依佛地論。此經總為三分。一教起因緣分。謂總顯已聞及教起時。別顯教主及教起處。教所被機。即是教起所因所緣故。次聖教所說分。謂正顯聖教所說法門品類差別故。後依教奉行分。謂顯彼時眾聞佛聖教歡喜奉行事故。初中二。一證信序。二發起序。元曉師雲。經雲於初夜分以下。為發起序。謂如來放光及化佛授記者。即教起所因故。基師雲。出廣長舌相以下。為發起序。謂教所被機者。即證信序故。不爾違諸論六五句義故。今還前說為好。謂教所被機雖復證信。而今此文在顯相故。故宜為發起。若基師雲。依古解。序分有六。今依佛地論。唯有五。此亦不然。放光雨華化佛授記。定非通諸經故。但佛地經顯教處已。即說被機故。作此說耳。不可引此例一切經。此有五句。應說此經序分中有四。除教所被機故。   雲如是者。傳佛教者言。如是事我昔曾聞。是故應生信。此中有四。一依譬喻。二依教誨。三依問答。四依許可。言譬喻者。如是所傳所聞法。如佛所說。定無有異。為利樂方便因。言依教誨者。如是語。遠即佛教誨。近即傳法者教誨。言依問答者。謂有人問言汝所說昔定聞邪。是故答言如是我聞。依許可者。結集時諸菩薩眾鹹共請雲。如汝所聞當如是說。故傳法者便許可言如我所聞當說也。此中。一經雲唯依許可。一雲唯依問答。如實義者。經雲如是通依四義。義準可解也。   言我聞者。傳法菩薩。自指己身。言如是法親從佛聞。故名我聞也。我謂諸蘊世俗假者。聞謂耳根發識理受。攝別就總。故說我聞。問諸說法本願除我執。何故不稱無我聞。答四義但稱我所聞。一雲言說易故。謂若言無我。不解表誰故。二順世間故。謂如來言說無非。眾生共立量故。三除無我怖。謂若言無我者。為誰修學故。四有自他染淨因果事業故。若言無我。即不能表此差別故。問若爾何故不稱名字乃言我聞。答有三義。一亦不乖俗。謂西域言汎皆稱我。宗雖顯真。說不離俗。理雖顯妙。而言不離粗者。欲顯真諦不離俗故。二我者即主宰自在義。慶喜多聞。持其所聞。各備文義。並持三藏。教自在故。若稱名字。雖順正理。無於諸法得自在義故。三我者親義。謂世間共言我見聞故。由此三義故。但言我聞。而非稱慶喜。問慶喜於時亦見覺知如來所說。何故不言我見覺知。答亦有三義。一欲證理必先聞故。二此界以聲作佛事故。三希證菩提必重心聞故。總雲傳法者眾生令恭敬信受故。如是法我從佛聞。文義決定。無所增減故。故如是我聞也。   經曰一時者。第二教起時。論雲。時者即是有為法上假立。謂色心等諸法上假立。是不相應行蘊所攝。此中有二義。一道理時。謂諸說聽徒現在五蘊諸行中。有酬前引後義故。假立三世。總名一時。二唯識時。謂說聽徒心識上反作三世時。問時既別。何故不說四時六時等。答日夜時分諸方不定故。謂經於諸方令流通故。故分說多時。問何不別說成道竟後若干時節。答雖隨化相可說。而然凡聖所見解淺深不同故。近遠不同。不得定說。問處有淨穢別。隨機定說者。亦可時凡聖所解。何容不定說。答處淨穢定可知。然而時有長短不定故不可準。謂隨利鈍長時短時不定故。慶喜既佛成道夜生。後三十年方傳者入。而一切經皆雲一時者。傳者入時由請更為說故。無非一時失。問更說時說一句耶說多門。答說一句。而耳根得自在故。聞一句而即解無量義。廣如報恩經。   經曰佛者。第三別顯教主。梵音雲佛陀。此雲覺者。謂具得二智。永斷二障。於諸境界自開悟故。佛地論雲。梵雲薄伽梵。謂以此一名總表眾德故。   經曰在捨衛國以下。第四教起處也。真諦雲。昔有兄弟二人。一名捨婆。二名婆提。於此山修道得果。城國名捨婆提。今雲梵音室羅筏悉底。即中印度境憍薩羅國之都城。為別南憍薩羅故。以都城為國名。此雲豐德城。具四德故。謂一具財物。二妙欲境。三饒多聞。四豐解脫故。昔雲聞物國。皆訛也。此即表彌勒出生德。謂財物慾境即世間德。多聞解脫即出世德。祇者即太子號。謂梵雲誓多此雲勝林。謂太子生時。鄰國怨至。戰而得勝。故因為號。樹者顯臣名。謂梵言蘇達多長者。此雲善施。以善施仁。宜濟貧乏。哀恤孤老。時美其德。號給孤獨。古雲祇樹者訛也。其國王古雲婆斯匿者訛。今梵雲缽剌犀那博恃王此雲勝軍。之園亦名精舍。振旦名寺。釋論雲。捨衛國在恆河南岸。去河五里。有給孤獨園。此即表彌勒自利利他德。謂勝林況自利。以智慧摧魔故。獨園囑利他。以慈救物故。言在者。燈論雲有二種。一心所在。二身所在。身所在如竹林精舍靈鷲山等。其心所在者有六。一梵住。住四等故。二天住。住四禪故。三聖住。住神通故。四壽命住。住五分法身故。五威儀住。住四威儀心故。六大住。住第一義空理故。此六即是境界住。佛所獨住。不得言佛與諸比丘住。若身住。即是依止住。得有佛與比丘住。   經曰爾時世尊於初夜分以下。第二發起序。此中二。初現相召眾。後宣法獲利。初中亦二。初現相召眾。後睹相眾集。初中三。初放光召。次雨華召。後授記召。是初。問涅槃經雲晨朝。法華經雲白日。般若經雲日午。此經雲初夜何義。答釋迦出五濁世故。所化有情類重。是故□未度者甚愚癡多。故更初夜後照。又解明日沒入間亦初夜。是喻釋迦既入涅槃彌勒垂跡時。舉者遍也。謂身中遍。放光者顯佛慈悲普濟故。光色者。法華經白色。涅槃經四色。此經上文百億色。今此雲金色者。寶中顯可重義。謂末代生益第一寶故。有說園捨與前園無別。今雲園。即祇桓精舍。捨即長者舍宅。   經曰有金色光以下。第二雨華召。謂佛慈如雲。蔭四生故。故雨華也。問何故園為須達。照國以雲。答園者遮周義故。故喻七匝。破七非令得七覺分故。故狹。國廣有緣皆被。故雲為喻。問後二經不召眾。何故此經召眾。答今雲如來說法必有顯相召眾。然結集者。或有或無耳。蓮華者。蓮華有五德。一能掩。喻滅眾罪。二能生果。喻聞此經見彌勒佛得道果。三香氣遠聞。喻學此經見佛英聲遠振故。四能出水。喻聞此經者出生死海故。五能開敷喻今佛敷後佛妙義故。前四德表眾生修行得益。後一德表彌勒因滿得種智果。妙義者種智故。   經曰其光明中以下。第三授記召。此中二。初授記主。後正授記可準。大化佛者。為顯彌勒上生事誘了非真故。故雲化佛。而諸佛神變難思。故雲大也。   經曰皆唱是言至樓至。此文略作六門。一劫量長短。二佛數多小。三發心先後。四修行次超。五證果權實。六還釋本文。   言劫量長短者。昔雲六十四劫名為賢劫。以火水等六十四數名最大劫。故後諸師多作此說以佛為賢劫量。謂千佛具出為賢劫量。諸佛出生無決定故奘師雲。二十住劫名為賢劫。印度諸師皆作此說。更無諍論。然智度論第九卷雲。前九十劫有三佛出世。謂初劫毘婆屍佛出。第三十二劫二佛出。一名屍棄。二名鞞怒婆附。第九十一劫千佛出。謂劫初四佛出。一名迦羅鳩飧陀。二名迦那含牟尼。三名迦葉。四名釋迦牟尼。及世施設。說二十住中前五劫後十劫佛不出。唯中間五劫佛出者。皆據隨轉理門說。既據不同。故不相違。不爾便違智度論雲。無量歲時有佛出世。名阿彌陀。又婆羅門傳雲。此今此中劫雖小乘宗名第九劫。而依大乘有二十住劫中初故。故今大乘雲。拘留孫等四佛皆出初劫。所餘諸佛出後十九劫。又瑜伽論雲。初後二劫。亦增減故。故知非唯減時佛出。增時佛出亦無違義。由此義故。前十劫出九百九十九佛。後十劫獨出樓至佛。若作此解。善順金剛力士經雲。樓至最後成佛而壽半劫。與九百九十九佛所度這等無有差別。三說中後解為勝。不爾如何智度論雲。淨居天子見劫成時蓮華。而知賢劫有千佛。又菩薩處胎經雲。梵王過賢劫已。其命乃盡。此賢劫既二十中劫。應例過未二劫。亦二十中劫。此即應說成二十劫。名莊嚴劫壞。二十劫名星宿劫。謂成壞時既有眾生佛可教化故。   第二佛出生多小者。賢劫佛出諸教不同。謂賢愚經雲。過去久遠時有佛號無量精進。時有國王名華德。其王有千子。即是賢劫中千佛也。金剛力士經雲。昔有轉輪王。王有千子。各發菩提心願求作佛。解雲。是蓋華德王也。藥上藥王經亦同此說。悲華經雲。半賢劫中一千四菩薩成無上覺。樓至如來後劫說法度人。是故彼經第六卷雲。寶海梵志白寶藏佛言。未來世賢劫中有幾佛出世。佛雲。半賢劫有千四佛出世也。寶海白言世尊。賢劫諸佛般涅槃已。最後妙音龍成無上覺。名那羅延緣藥。於半劫出生。諸佛般涅槃。正法已滅。然後我當成無上覺。如千四佛所得壽命。聲聞弟子亦復如是。等無差別。設我般涅槃後。正法賢劫一時滅盡矣。寶藏佛言。汝於來世。過一恆河沙等無數劫。入第二恆河沙無數劫。後分賢劫一千四佛成無上覺。汝當得奉施飲食。成無上覺。號樓至。壽命半劫。聲聞弟子與千四佛無差別。解雲。以此文證。明知賢劫有千五佛。問何故餘經多說賢劫千佛。而悲華經說千五佛。答有說見機不同。有說。餘經曰千佛者就大數。如妙高山量。今雲。理實賢劫有千五佛。而前三經談發心同時次第成佛故。唯千佛耳。謂金對力士經。千子各發心故。問賢愚經雲。從迦諾加忖陀佛。至第九百九十九佛。共生一大劫。第千樓至佛獨出一劫。又樓炭經亦爾。彼經雲一大劫。以何為量。答有說八十劫為一大劫。謂成空四十劫佛不出。而相從名一劫。問所以得知壞劫佛出答悲華經雲。樓至佛般涅槃後正法賢劫一時滅盡。既言正法賢劫一時滅。故知壞劫佛出。有說不然。諸論劫減時佛出故。成壞二劫皆無減位。故應說住二十劫名一大劫。有說亦然。謂若言減時佛出論為證者。既彼論減百年後佛不出。若爾樓至佛二十劫住。應說九百九十九佛住世時量等彼增減為一劫半劫量。是故樓至亦半劫。以等諸佛壽故。問何得知諸佛出世唯半劫量。答雖定文無。而例唯應然。又解。前諸佛出初十劫。最後樓至出第十一劫。至後九劫皆是樓至遺法所被。若作是說。十劫名一劫。對此後十劫且說半劫。義亦無失。   第三發心先後者。問釋迦與彌勒誰先發心耶。答彌勒先釋迦後。是故佛藏經雲。彌勒發心四十劫已釋迦乃發心。又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雲。彌勒發意先我前四十二劫。我其後發道意。於此賢劫。以大精進超越九劫成正覺。又佛本行經言。昔有如來。號曰善思。彌勒菩薩於彼佛所。最初發心。彌勒菩薩在於我前。四十餘劫。發菩提心。然後我發道心。昔有佛名示海幢如來。我於彼佛國作論王。名曰牢山。初發心。是等諸經。皆彌勒先發心。釋迦後發心。問若爾何故智度論佛歎精進雲。釋迦牟尼佛與彌勒等諸菩薩。同時發心。釋迦牟尼精進力超越九劫。答此二菩薩發心有二。一者決定。二者不決定。不決定者。同時發心。若決定心自有前後。若盡道理論。應作是說。彌勒菩薩發決定心。四十餘劫。然後釋迦乃發決定心。然精進力故。超四十餘劫。同在一劫。先證菩提。是故十住毘婆娑雲。或有先發不同心後發決定心。如釋迦菩薩等。此即釋迦菩薩。因釋迦佛發決定心。彌勒菩薩。因彌勒佛發決定心。問釋迦菩薩。因釋迦佛發心不疑。何以故得彌勒發心因彌勒佛。答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經雲。佛在摩伽提國寂滅道場彌加女村自在天寺精舍。一時佛與千二百五十比丘。經行林中。彌勒菩薩。金色相好。放銀光明。黃金挍飾。如白銀山。來至佛所。結髮梵志五百人等。遙見彌勒。五體投地。白佛請問。彌勒光明乃與佛等。於何佛所。初發道心。佛告梵志。乃往過去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時有世界。名勝華敷。佛號彌勒。恆以慈心四無量法教化。時有大婆羅門名一切智光明。生詰難而不能屈伏。便發信心。而發願言。願持彼佛所說經。必得成佛。號曰彌勒。爾時梵志入山谷。滿八千歲。乞食誦經。時災星橫流。洪水不止。不得乞食七日。時彼林中。有五百白菟。有一菟王母子。見仙無食。而作是言。仙人為法不食多日。法山將崩。法海將竭。我今為法不應惜命。便告諸菟。諸行無常。眾生愛身。未曾為法。而說頌曰。  若有畜生類  得聞諸佛名  永離三惡道  不生八難處  若聞法奉行  生處常值佛  信法不疑惑  歸依賢聖僧  隨順諸戒行  如是疾得佛  必至大涅槃  常受無上樂   告諸菟言。我今以身欲供養法。汝等隨喜。我從多劫。三毒所使。為鳥獸形虛受生死。語其子言。汝可隨意求覓水草。然正念三寶。子聞母告。白母言。若為法供養者。我亦願樂隨母火中入矣。菩薩捨身時。天地振動。天雨華。持用供養。肉熟後。諸樹神白仙人言。菟王母子。為供法故身投火中。今肉已熟。汝必可食。仙聞神語。悲不能對。而說偈曰。  寧當燃身破眼目  不忍行殺食眾生  諸佛所說慈悲經  彼經中說行慈悲  寧破骨髓出頭腦  不忍噉肉食眾生   作此語已。自投火坑。與菟併命。地動天振。神力故樹放光。金色白光曜照千國土。眾生見光尋來至。見仙與菟俱火中死。及得所說偈並佛經已。持還上王。王宣令皆發大菩提心。佛告梵志。時菟王者今我身是。其菟兒者羅□羅是。誦經仙人今彌勒是。五百菟者大迦葉等五百人是。山樹神者舍利弗目連等二百五十人是。時千國王者今跋陀波羅等千菩薩是。彼國眾生得聞經者。賢劫佛所得道者是。以此定知。初逢彌勒佛。發決定心。故名彌勒。然賢愚經約後位故。說弗沙佛時也。   第四修行次超者。問彌勒先發心。釋迦後發心者。何故成佛時釋迦先成。答經論不明故相傳不定。基師雲。釋迦四十餘劫以後乃發心。然佛本行經第三卷發心供養品雲。昔有佛出號曰弗沙。我見彼佛。心生歡喜。合十指掌。翹於一足。七日七夜讚歎彼佛。佛雲是人過九十四劫當得作佛。見真理佛雲。是人過九十三劫當得作佛。毘婆屍佛言。是人過九十劫當得作佛。佛地論第七卷言。事弗沙佛。翹足而歎。故超九劫。涅槃經雲。雪山菩薩為半偈捨身超十二劫。金光明經雲。薩埵王子投身時超十一劫。又摩納仙人布髮時超八劫。如是等諸超中。若超九劫者。百劫修相好業時。所餘超者。皆三僧祇內隨應超。若不爾何位更得說超。秦師雲。值弗沙佛。七日七夜歎。超九劫者。第三僧祇欲滿時。其相好業。唯逕九十一劫得成滿。是故諸所處超劫者。皆三大阿僧祇內。總前後超。超四十劫。成果時。與彌勒佛。同在一劫。問何得知弗沙佛第三僧祇最後。答准佛本行經雲。弗沙佛後有四大劫。初一大劫唯有弗沙佛。與釋迦記當來九十四劫作佛。次大劫唯有見真理佛。記言汝當來九十三劫作佛。最後大劫毘婆屍佛記雲。汝當來九十一劫成佛。第三大劫。都不生佛。以不授記故。以此知弗沙佛第三僧祇最後佛。問若見弗沙佛時在僧祇位。雲何得雲歎弗沙佛故修相好業中超九劫。答縮時節相融為論也。文備師雲。釋迦菩薩後乃發心。而逢本師釋迦時超十九劫。雪山童子時超十二劫。歎弗沙佛時超九劫。證果時與彌勒在同劫成道。引證會文。皆同秦說也。雖有三說。皆不盡理。謂基師有何失。經俱言身投飢虎前而不言超十一劫故。又摩納仙人布髮時。但言得授記而不言超八劫。是故此二說皆義無可准。爾所超故。唯有虛語也。秦解有何失。且彼言弗沙佛後有四大劫中佛出世。第三劫佛不生。若既如是者。既言祇沙佛沒亦更逢見真理佛。雲何可說弗沙佛是第三僧祇最後佛。最後佛語。必表更無後故。又藏論雲。毘婆屍佛百大劫始佛。後說弗沙佛故。明知弗沙佛第三僧祇最後佛非也。備師何失。經但雲逢本師釋迦發種種願。而未曾說超十九劫。是故唯有虛語也。又總難諸師解有二失。一宗趣乘別失。謂諸師皆言。歎弗沙佛故超修相好業百大劫故。是小乘經說。三僧祇後。更百劫修相好業。而大乘必無此義。若不爾便違智度論廣破百劫修相好業故。又優婆塞戒經雲。始從燃燈佛終至迦葉名第三僧祇滿故。既爾雲何與小乘其同。二聖教不通失。謂尋拾諸經。釋迦超劫。非唯三四時。故增一經第三十一雲。彌勒菩薩應三十劫當成無上正覺。我以精進力超越成佛。智光仙人經雲。我為求法不惜身命投於火坑以身供養故。便得超九百萬億劫生死罪。彌勒先成佛道。如是等諸經。皆說釋迦由精進力超多劫。先於彌勒。得成正覺。若如前三說。雲何唯超三十劫二菩薩在一劫成道。是故今更作一解。謂釋迦發心。後於彌勒其過四十餘劫。若不爾釋迦以精進力超多劫故。莊嚴劫中。應成菩提。然佛本行經雲。三十劫者約大劫數。若兼小劫通此故。彌勒所問經等。諸小劫積數為語故說四十二劫。二劫即應小劫故。起塔因緣經身投飢虎越九劫。增一經超三十劫。智光經大集經悲華經等都無劫數。不可輒定。待慈氏身可決疑納也。謂諸經由精進力超多劫故。離不通聖教失。歎弗沙佛超第三劫行故。無不別宗趣失也。大聖善權應機非一。不可如言取義為定量。是故悲華經第一雲。彌勒。汝於過去十大劫。若欲成無上菩提者。汝速成無上菩提。入無餘涅槃。彌勒。汝久住生死以本願故。所以不成以待時。彌勒所問經雲。菩薩以四事不取正覺。一淨國土。二護國土。三淨一切。四護一切。彌勒求佛時以此四事故不取佛。佛地論雲。是故如來底沙佛時曾與慈氏同為弟子。佛觀釋迦所化有情善根先熟。慈氏所化有情善根後熟。又觀慈氏因行先滿。釋迦後滿。遂於一處。入火光定令釋迦見。七日七夜不下一足。一頌讚歎。令超慈氏在前成佛。問彌勒真身已成佛不。答昔來有二說。一雲未成真佛。是金剛心菩薩。一雲真身已成佛久。而示現故始成佛。是故十住斷結經之第八雲。從此去東八十億恆河沙。有佛世界名寂漠。其世界中。有百億佛。百億佛語雲。娑婆世界化物甚難。捉竿先捉先去化物。爾時次第捉竿。其釋迦次彌勒次遠吉如來次師子如來等。後說為勝。問釋迦乃彌勒先已成佛既知。未知二菩薩真身誰先成佛。答十住斷結經雲彌勒積行恆沙數劫。先以誓願。成正覺。吾身習行在其後。以此文證。彌勒先成。釋迦後成。然法華經雲。我實成佛以來無量無邊那由他劫者。二佛真身共自有久近。思可通。   第六釋本文者。雖見光及華瑞。或有未達旨者故。略化佛唱。化佛唱者。既此文為序說故。故真佛正說為漸門。是中有千菩薩者。顯未來賢劫佛。謂彌勒等現居故。有義。是中者則閻浮提中。今雲不然。對星宿劫故。拘留孫者梵音。此雲金仙。謂修因時金色仙人故。此佛時人壽四千歲。一會說法弟子四萬。今觀佛三昧經雲。拘留孫佛身長二十五由旬。圓光三十二由旬。遍身光五十由旬也。樓至者昔語。此雲啼泣。泣因如金剛力士經是訛。奘師雲梵音胡盧支。此雲父愛。謂作小子其父偏所愛故。今且舉初。後二佛。廣說如賢劫經。問四佛已過。雲何得言今於此有千菩薩。答今通賢劫始終成佛。故不違也。問若爾何故放光經雲彌勒是未來佛。答賢劫內時長。前後相望。名為未來。而非星宿劫未來。   經曰說此語已以下。第二睹相眾集。此中三。初別結現相。次別列眾集。後總結。是初也。   經曰尊者阿若以下。第二別列集眾。此中略作四門。一眾類異。二眾多小。三眾總別。四正列集眾。   初中有三對。一新舊類別對。謂慶喜等為舊。曾住祇園。非放光所召故。其迦葉等為新。謂住外而以所光召故。二凡聖位異對。謂迦葉等為聖眾。其諸天龍等為凡眾故。三機影類別對。謂文殊等為影嚮眾。其迦葉等為當機眾。當機者。由說始知彌勒死生事故。集嚮眾為顯法勝故。集機眾為顯法益故。   第二辨眾多小。亦有三對。一聲聞菩薩對。謂聲聞多。以有七千故。菩薩小。以有五百十六人故。二在家出家對。謂聲聞眾中出家少。以有二千故。在家多。有五千故。菩薩眾中在家小。有十六人故。出家多。以五百故。三信男信女對。謂信男多。以四千五百六人故。信女小。以三千人故。   第三辨總別者。有二對。一凡聖總別對。謂凡眾名總。唯雲天等不表名故。聖眾名別。別名別故。二主伴總別對。謂聖眾中迦葉等名別。別名列故。眷屬名總。總表數故。有義。光所召新舊眾皆盡。今不然。如下文十方菩薩非此所列故。   第四正列集眾。眾類雖有十三眾。略分為三。初聲聞眾。次菩薩眾。後常流眾。初中二。初出家。後在家。初中亦二。初比丘。後比丘尼眾。如是次第有何義者。即有四對。一聖凡次第。謂聲聞菩薩。聖故在前。天龍等凡故後。二近遠次第。謂聲聞近故前。菩薩遠故後。三上下次第。道即上。俗即下。四勝劣次第。道中僧名勝。尼名劣故。言阿若憍陳者古語。今雲阿若多。此反解。古雲了本際。或雲解無智。今婆羅門姓。憍陳名也。悉達太子踰城後。棲山隱谷。忘身求法。爾時父淨飯王命家族三人。一阿濕婆。又雲馬勝。二拔提。三摩訶男。又命舅氏二人。一憍陳如。二十力迦葉。王曰我子捨家修覺故。孤遊山野。汝等要隨知所止處。時五人受命期出要曰。夫修道者懃苦欲證樂果乎。舅氏曰要樂為道。三家族曰懃苦為道。二三交諍以明太子。爾時太子為伏外道日食五麻麥以支身。二舅氏曰。太子所行非正道。即捨而遠去之。太子六年苦行。未證菩提。即解苦行非真理。更受乳糜而證果矣。三家族曰。功垂欲成而今退苦行。其不宜亦非。太子浴尼連河。坐菩提樹。成正覺已。號稱天人師。思察應度。唯鬱頭藍證非想定堪受妙法。爾時空天曰彼命終已逕七日。如來歎曰惜或斯何。更改觀察矣。有阿藍迦。證無所有處定。可受其理。時又諸天曰。彼已終逕五日。如來再歎曰。愍哉薄祐。又更諦觀。誰應受教。唯施鹿林有五人。即往趣矣。五人遙見。互相謂曰。太子彼來。是歲月久而都無果證。宜我等徒各默然勿起迎禮。如來近矣。威神所逼故五人忘制各起禮。即聞法得道。問如是五人得道次第雲何。答五人律雲俱鄰初悟之。頞鞞及十力迦葉次悟之。拔提摩訶男二人後悟之。言俱鄰者即陳如。摩訶迦葉者此雲大飲光。文殊問經翻為大龜。大目健連者訛。今梵音摩訶沒特伽羅。此雲大採菽氏。謂在山常採菉豆故。菉豆者綠豆也。舍利弗者。梵音雲奢利弗呾羅。弗呾羅者此雲子。奢利弗者此雲春鶯。亦曰鶖。今百舌鳥也。言尊者之德可重故。言眷屬者即親屬。十二由經雲。初成道第二年為五人說法。第三年化迦葉兄弟三人。第五年度身子目連也。分別功德論雲。佛法最大者謂陳如。最小者須跋陀即過去兄弟六人也。摩訶波闍以下。第二尼眾。梵雲摩訶缽剌闍缽底。此雲摩訶者反大。缽剌闍反生。缽底者反主。謂佛母摩耶死。而其佛小母。命遷生主故。故稱姨母。古波闍波提。此雲大愛道皆訛也。比丘者有五義。一怖魔。二乞士。三淨持戒。四淨命。五破惡。尼者女聲。梵雲苾芻尼。然比丘尼者皆訛。   經曰須達長者以下。第二列在家眾。優婆塞者訛。今雲鄔婆索迦。此雲鄔婆者近也。迦者事也。素者男聲也。優婆塞此雲清信男者訛也。毘捨佉者此雲黑鹿。謂因兒得號。母者女聲。優婆夷此雲淨信女。此亦訛。今雲鄔婆私迦。此雲近事也。   經曰復有菩薩以下。第二列菩薩眾。菩薩者乘中通號。然加摩訶薩者為簡二乘故。謂菩薩有大慈悲德故。跋陀波羅者梵具。雲波羅者反護也。跋陀者反賢。即王捨城在家菩薩中最上。有說。此雲十六者。大國中各有一菩薩故。今說不然。一國中多菩薩有故。謂無盡意菩薩問菩提經雲。同智菩薩等十六菩薩。跋陀為上首。此經及法華經論等。跋陀等十六菩薩。何故列不同者。在家菩薩威儀不定。故別。別列也。文殊師利者是出家菩薩。今雲梵音曼殊室利。此雲妙吉祥。鴦掘摩羅經雲。是北方常喜世界中歡喜藏摩尼寶積佛也。跡履因位。紹灌頂位。故名法王子。藥師經雲。曼殊室利童子。故似在家。然不違之。號假施設。不必如義故。   經曰天龍以下。第三列常流眾。言天龍者。一雲一龍二天。今雲常流眾者即八部眾。謂一天二龍三藥叉四揵達縛五阿素落六揭路荼七緊那落八摩呼洛伽。   經曰一切大眾以下。第三總結。一者盡際辭。切者普遍雲。謂十三眾類非一故。雲一切也。   經曰爾時世尊出廣以下。第二辨演法獲利。此中三。初現相。次說法。後得利。是初也。世尊者即釋迦如來。出舌者。表授彌勒記。濟度有緣類不妄語也。放千光明者。表小千界各有化佛。破眾生暗故。各有千色者。表中千界各有千佛也。有無量佛者。表大千界當來時有百億彌勒一時生也。   經曰是諸化佛以下。第二說法。此中二。初重化佛說法。二應佛說法即釋迦也。是初也。清淨者八地以上。一切煩惱不現行故。或初地以上證性淨理。伏諸惑故。言甚深者。圓得分得。如次得故。不可思議者妙義。超分別心絕言說道故。陀羅尼者此雲總持。義作四門。一釋名。二辨體。三問答。四釋本文。   言釋名者。即念慧等能總合眾德。識明達記不忘。以略含廣。名總持。   第二辨體者。昔來三解。有說以定為體。謂智度論雲。定得智火能持故。有說念為體。彼論雲。念力故持令不失。有說以慧為體。彼論雲。若菩薩心中名般若。聲聞心中名道品。不忘人心中名陀羅尼。今以念定慧為體。謂喻伽論雲。妙陀羅尼。略有四種。一法二義三咒四忍。此中景法師雲初三唯後智為體。後一正體智為體。今雲法義二以念慧為體。咒一種以自在定為體。謂定力令有神驗故。忍一種以慧為體。謂無分別智能忍無生理故。   第三問答者。問准智度論。既說定慧念三名陀羅尼。如何三家各談一耶。答彼文意者。定為體者。即念慧為方便也。念為體者。定慧為方便也。慧為體者。念定為方便也。問若慧亦陀羅尼為體者。何故智度論雲三昧共實相故能生陀羅尼。答智未必能總持。總持依定而成辦故。不違彼文也。問智等三名總持者。應說相應法。何故智度論雲。或心相應。或心不相應。答三法皆通現種。種即不相應。現即相應故。   第四釋本文者。言諸者有二義。一法義非一故。二空有非一故。言法者亦有二義。一總持自體即有軌持義故名法。總持即法。故持業釋。二詮陀羅尼之教名為法。陀羅尼之法。故依主釋。   經曰所謂以下。四陀羅尼者。基師雲。初二者有空對。謂初解有後解空故。後二因果對。謂於因無果故。名大解脫。解脫即無相故。或可第三即四無礙解。以化外故。第四即福慧。以內德中解脫故。今雲法義二總持名阿難陀目佉。以對教持義故。忍總持名空慧。以忍無生理故。咒總持名解脫。解脫障縛無災患故。如是四種總持深妙。二乘及新學菩薩非所知。非所得故。名無礙性也。   經曰爾時世尊以下。第二應佛說法。問化佛何故談說甚深陀羅尼門。答彌勒菩薩為得深陀羅尼門故問應佛說陀羅尼既足。何故須重化佛說。答應化所說不虛為證故故。法華經猶恐他疑故。多寶佛塔踴為證而說。又金光明經恐他不信。故四佛現令信命。此亦爾也。百億者。基師雲。法義兩總持差別。今雲。既經唯言百億。而不簡忍咒故。通四總持差別無失。或有經雲百萬億。或有經雲百千萬億。恐非也。以諸講者皆釋百億故。   經曰說此陀羅尼已以下。第三得利。約實所餘眾生亦得益。而彌勒最勝故不說餘眾生也。問何故彌勒集眾中不列。答波離慶喜在眾中而不列。是等皆舊眾故不列也。坐起者表所得定。整衣服者表四威儀。以七支戒德滿故。叉手合掌者。表心與境冥理而神會是照真俗智滿故。住立佛前者。表證三昧故其心不動。   經曰爾時優婆離以下。第二聖教所說分。此中二。初廣辨外果殊勝。後廣顯內果莊嚴勝。初中三。初發請。次如來廣答。以結勸生彼。是初也。優離者近護皆訛。今鄔婆離。此雲近執。謂佛為太子時親近人故。太子執事之臣。此近執見彌勒住立。乘斯起請。毘尼者反戒。是訛也。今雲毘奈耶。此雲調伏。謂控制三業。或除諸煩惱故。謂五分律第五。雖非正授彌勒記。而顯龍王事說彌勒出時年數故。經藏者阿含等經。當生何處者。舉今徵後生處也。生何國土者。舉今徵後生處淨穢。真諦雲。阿逸多者姓名。今雲阿逸多者。是凡夫果報號。此雲無能勝也。彌勒者補處名。從果為號也。凡夫身者。近執下器。情狹小乘故。以已所知故。菩薩三大祇劫猶是凡。樹下三十四念方成聖者。未斷諸流者。既凡夫不斷三流。其三界中何處生。   經曰佛告優婆離以下。第二如來廣答。此中二。初敕聽許說總答。後具申勝報別答。是初也。言如來者。十號中第一號。涅槃經雲。如過去佛所行乘三十七品十一空等。來至涅槃。故雲如來。應供者第二號。謂已永害煩惱賊故。不復受分段生故。應受世間妙供故。正遍知者第三號。謂正遍知故名正遍知。具三種智。知空有故。此三號如次斷德恩德智德也。阿者無也。耨多羅者上也。三者正也。藐者等也。菩提者覺也。若智度論雲。菩提有五。一發心菩提。謂在生死海。始發菩提。有說在十信。即非也。十信已入初僧祇故。二伏心菩提。謂十信已去漸伏煩惱故。三明心菩提。即前七地得無漏慧明。四出對菩提。即八地已上以出有無對無生忍位故。五無上菩提。即如來果。果復有二。一實菩提。即畢竟轉依。二應菩提。即權時轉依。今此雲菩提記者。即應菩提也。   經曰此人從今以下。第二申勝報別答。言提捨此經佛答文略有六觀。一天中勝報觀。二人間歸寂觀。三上升兜率觀。四下降閻浮觀。五眾生大依觀。六菩薩廣攝觀。今此答文中唯有初觀。即觀一生補處及十善勝報。約文為二。初答生處。後答淨穢。是初也。十二者。應雲此人說此經已後十二年命終生天。然十二年講者不同。一雲。維摩四年。法華七年。涅槃一年。名十二年。以說維摩經第一年時說此經故。一雲。說維摩經五年。法華七年。名十二年。說般若經第二十五年說此經故。一雲。說維摩經第三年時說此經。何故者。外國集經傳雲。如來滅度時。文殊弘廣彌勒三菩薩。共闍毘佛身。二月十五日入涅槃。即此年夏三月。集經時雖在三菩薩。而弘經時唯有弘廣文殊。而彌勒無故。謂七月十五日集經已訖。從八月乃至第二年二月十五日弘經法。是故維摩二年法華七年涅槃一年集經一年弘經一年合十二年。雖有三解。而無聖教。取捨任意。然彌勒命終二說。一雲。佛滅後方命終。既雲結集時有三菩薩故。一雲。法華會中雖有彌勒。而至涅槃會無彌勒號故。故先如來命終。然結集時為悅眾故化現耳。不爾違長阿含經阿難序雲。彌勒在兜率中。而佛涅槃時下結集闍毘故。後說為勝也。又大集經第四雲。佛告於此眾中誰我滅度我法令久住。乃至下說言。佛世尊滅度。彼兜率天上。廣宣如是無上經典。又則彼經第一雲。得佛道始十六年說此經。是以明知彌勒菩薩者佛成道第十六年時已生兜率天也。又菩薩處胎經第二雲。佛告彌勒。如是天中未得神通。彌勒白佛言。有成熟者。有未成熟者。又增一經第一雲。辨結集法時眾集雲。梵天帝釋四王諸天下降。彌勒兜率來集。故知彌勒先佛入涅槃生彼天也。既爾二解中第二說為勝。問何故補處菩薩要生第四天。答智度論第三十八雲。無色界中無形。不得說法故。色界中雖有色身及說法。而染禪味。不能大益眾生故。下三欲天深厚結使故。上二天結使薄而心濡不利故。故第四天結使薄及利故菩薩是中住也。又若從人生人成佛者。人則起慢。諸天不信。若從人生天成佛者。不應受化天故。故唯從兜率耳。   經曰爾時兜率天上以下。第二答淨穢。此中二。初廣辨廣麗。以答淨穢。後結所因歎勝。初中三。初五億天子造外宮。次一大神作內法堂。後五大神嚴二宮。是初也。五億天者。是菩薩所變化。為預莊嚴故。約實雖具修十善而受天報。其施勝故偏說也。一生補處菩薩者。奘師雲。梵雲彌底履。此雲慧行。又利支。舊雲彌勒皆訛也。此菩薩今身死生兜率。過多數死生。還生彼天。最後死而生人方成佛。名一生補處。問彼天中多死生。雲何一生補處。答秦雲。薩婆多雲五百菩薩。正量部雲千菩薩。雖兜率天有多死生。而剡浮提。並各有一生。故名一生。不言天中一生。謂五百菩薩。次第生人中。唯有一生處。無餘生故。大乘雲三說。一雲。天身名為一生。其人生名為後身。如大般若經第七雲一生所繫都史天菩薩故。一雲。人身名為一生。更受人生方佛故。故解說經雲觀音文殊名一生補處故。一雲。人天多身合名一生。如極七反故。今初說為勝。以一生及最後身善說故。然聖教不定。謂或有聖教。設天身名最後身。如佛地論第七雲都史多天後身菩薩故。或有唯天身而名一生。名最後身。如菩提資糧論第一雲。一生所繫菩薩者入兜率天。最後生菩薩者住兜率陀。或有唯人身名最後身。如喻伽四十八雲最後身者。謂諸菩薩。於此生中能現等覺。或有唯人身而名最後及一生。如智度第四十所說。如是諸教既有多門。各談一邊故不違。問好說中天身名一生者。何故智度論三十八雲。三生菩薩唯生兜率。答雲。三生者以最後生逆數故。謂一最後生。二天生。三人生。此後人生。若死已定生兜率故。身栴檀者。栴檀香其色通赤白。摩尼者如意珠也。問彌勒天宮為恆有不。答。一雲恆非有。若恆有者。便違經雲五億天更為彌勒造宮殿。一雲。菩薩天宮賢劫常有。以千菩薩同生彼宮故。今初說為勝。問若爾釋迦生天時誰造宮。答更無作令莊嚴。然應物非一。不致疑。是故佛本行經第五雲。護明菩薩生兜率時。諸天宮殿自然莊嚴。大心眾生者。彌勒示在因位故。同眾生也。化成供具者。四事供養名為供具。或則寶宮名為供具。   經曰作是願已者。辨願遂。則有十重。一宮二園三寶四光五華六樹七色八金九天女十音樂。謂凡夫生彼天十八善根故。今此菩薩十力增上所現故。宮有十重莊事也。法輪之行者所詮義也。輪者能詮教也。頗梨色者紅赤。其一切寶色。皆此所含也。婉轉垣牆六十二由旬者。為治六十二見故。十四由旬者。為治十四不可記事故。由旬者訛。今雲踰繕那。此雲合。謂藏論雲五百弓為一俱盧捨。俱盧捨八為一踰繕那也。言五百億龍王者。內顯五力。伏四魔故。   經曰爾時此宮以下。第二辨一大神造內法堂。此中三。初大神發願。次所願果遂。後諸天睹勝發願往生。是初也。牢度跋提。此雲惡主。以治惡主故。謂夜叉。天相似。冥潛難測名神。神中最勝曰大也。由菩薩增上力現。一大神者。表無漏智能起妙土。   經曰既發願已以下。第二所願果遂。此中五。一作宮。二作園。三作坐。四作柱。五天宮天女寶色皆同。是初也。琉璃者碧色也。頗梨者紅色也。額上珠舉碧紅二色為首。餘眾色類一切皆具足也。紺者。說文言帛染青。今此雲紫紺。摩尼者青而含赤色珠也。四十九重者。為表彌勒超度四十心及初地等前九地。今跡在第十故。九億天子者。為表能超因品九品故。然方便時由信等五根成熟故。雲五億天女也。四弘誓願者。七佛經曰。一覆度一切眾生如橋船也。二普含萬物如大虛。三願我身如藥樹聞者患苦皆除也。四願我成佛時所度眾生如恆沙也。菩提資糧論雲。一末度令度。二未解脫令解脫。三未蘇息令蘇息。四末寂令寂。此二經論雖異。一義中名別耳。故不違也。發無上道心者。發大乘心。有七因緣。如法印經雲。發菩提心有七種因。一諸佛教化。二見法欲滅。三眾生中起大悲。四菩薩教化。五因佈施故。六為覺他故。七聞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故。此七中。初三發心真菩薩。能護正法。疾成無上覺。餘四發心。非真菩薩不能護持諸佛正法。然欲疾成無上覺也。今雲發心者。既因彌勒菩薩教化故。非真實也。   經曰時諸園中有八色琉璃渠以下。第二作園。八色。謂赤黃青白紅紫碧綠也。為表能起律儀等八種律儀故。八味水者。一雲。前八色中皆具八味故。一雲。則功德渠中第四味中有八味也。以清輕冷等皆非味處故。化生四華者。青黃赤白也。水出華中者。八色水從華而出。四色華從水而生。水色交映如寶華流也。   經曰亦有七寶大師子坐以下。第三作坐。七寶者。稱讚淨土經雲。一金。二銀。三吠琉璃。四頗胝迦。五赤真珠。六阿濕度揭柱婆。七牟娑洛柱婆。真諦雲。梵雲佛陀羅側。此雲黃色寶。則金也。梵雲栴陀羅乾。此雲白色寶。則銀也。梵雲吠琉璃。此雲青色寶。燒不能破。是其金鳥翅卵也。頗胝迦。此雲黃綠色寶。智度論雲。過一千歲冰化為頗梨珠。真珠者。佛地論雲。赤蟲口所出。故珠體亦赤也。阿濕度揭柱婆。昔雲馬惱。真諦雲赤色寶也。牟婆洛揭柱婆。昔雲車渠。真諦雲紺色寶也。智度論雲。金出山石中。真珠出魚腹中。珊瑚出海中。真珠出蟲甲中。銀出燒石中。所餘諸玉皆出山巖中。如意珠出佛舍利中。謂若法沒盡時。諸舍利皆反如意珠。大乘論雲。七寶皆石所攝。問此七寶坐何故名師子坐。答智度論雲。佛為人中師子。佛所坐處若床若地。皆名師子坐也。譬喻經雲。五百師子。聞佛出世化諸眾生。我當何飧。心中懷毒。住欲害佛。佛化殊妙座。在師子頭上而坐。眾人見名曰師子座也。高四由旬者表四德故。四角者表內具四無量。四蓮華者表外生。青色蓮也。   經曰時宮四角以下。第四作柱。四寶柱者表四十九重法堂之四柱也。梵摩尼者淨摩尼。或雲梵王如意珠也。   經曰如是天宮有億儀以下。第五天宮天女寶色同也。   經曰時兜率天宮以下。第三辨五神外內二宮之嚴飾。此中二。初總標。後別顯。是初也。謂內修五蘊妙用莫方。外感五大神其力無比也。問天有神者便應天中有餘道邪。答亦有無失。謂華嚴經雲。人生法有二天守護。一名同名。二名同生。天得見人。人不見天。天既通。所餘道中類可通也。既五道中各有五道。五五二十五道也。   經曰第一大神名曰以下。第五別明五。故為五段。是初也。內持戒故。由七支外雨七寶也。第二內修定故由水生德華。第三內修慧蘊故由慧說法利物。除無明嗅外雨香之。七幣者表除七漏。七漏如涅槃經說。謂見念等也。第四內修解脫故由勝解喜樂令離憂苦外雨如意珠。菩提意者。求菩提人也。第五內修解脫智見故。由智水故。外生正覺華也。或雲由五戒故所顯五神也。   經曰佛告優婆離此名兜率以下。第二結所因。歎處勝。此中二。初結因後歎勝。是初也。十善報應者。十善業能得五果。一異熟。二等流。三增上。四士用。五離繫。若委細說者。無漏得四。除異熟果。有漏得四。除離繫果。總約二種故。故言得五果。謂後當所說內身名異熟果。於一時間成熟五百億天得不退地名離繫果。彼此長壽等名等流果。此中外果有二。一增上。二士用。如瑜伽五十九說也。問此外果唯增上果。雲何此中名報應。答勝果酬因。故名為報。遂其所求。稱為應。亦可彌勒權門所應故曰應也。勝妙者。對前勝因顯果故。   經曰若我住世以下。第二歎勝。小劫者。一雲飢饉等小劫。此解不然。飢饉等時極短。說凡夫果不可盡。況菩薩所有應。今雲日月歲數劫也。   經曰佛告優婆離若有以下。第三結勸生彼。生彼人雖無量。略有三類。一託勝所依為修妙行故。不厭生死者能生彼天。不同二乘厭生死苦也。二愛敬無上菩提心者。能生彼天。為聞彌勒所說大法故。不同樂小果者也。三欲作彌勒弟子者也。生彼天者修五因。一持五戒。二持八戒。三持具足戒。則出家五眾戒。總名具戒。以沙彌戒亦近大戒故。四身心精進不求斷結。五修十善。如是修五因時實一一思惟。彼天上妙樂迴向發願方能生也。   經曰爾時優婆離即從坐起以下。第二辨內果莊勝。此中三。初發請。次廣答。後結勸生彼。是初請。請意有二。一問此沒。二問生彼。   經曰佛告優婆離以下。第二廣答。答中四。一答此沒。二答生彼。三住天壽量。四答已總結。初中初有七。一命終年月。二命終處所。三命終形相。四終後生相。五舍利形。六圓光神異。七天人供養。是初也。十二年者。表聞授記修十二住得度十二因緣也。二月者。春陽月植種時故。表聞法已發菩提心求佛果四德也。十五日者表除無明闇也。   經曰於波羅捺國以下。第二終處。波羅捺者。此雲江遶城。劫波利者。此雲捉髑髏鬼。婆波利者。此雲大護。是則本國本村本名。名生處也。謂釋迦生迦維。而俱屍那城中滅者。為表此染盡故。彌勒還大處身滅者。為表此染未盡故還生也。彌勒生處教不同。謂華嚴經入法界品雲。彌勒菩薩告善財童子言。我閻浮提南界摩離國內拘提聚落波羅門家中生。欲滅彼慢心故。化度父母及親屬故。於此命終生兜率。賢愚經第六雲。波羅捺王名波羅摩達。有補相。生一男子。則具三十二相眾好故。補相增悅。占相師。相師雲有大德相矣。國王聞已憂必奪我位。欲殺其子。然補相密遣婆波梨所令長養。今此經與彼二經不同。雲何通耶。答賢愚上生語異意同。何以故。賢愚經寄父辨生。而不指生處。今上生經直指生處。彼國俗婦懷妊已還本家故。本則劫波利村也。華嚴經約異故。不可定判。是謂大聖隨機見不同生也。一雲。華嚴經指養處也。基師雲。賢愚經表生處。上生經指養處也。   經曰結跏趺坐以下。第三命終形相。結者交也。跏者重也。釋迦盡緣故右脅枕手入涅槃。彌勒染未盡故。二聖不同也。   經曰身紫金色以下。第四終後生相。身紫金色者。表當生最第一故則艷□□□□□Z□娀埤□贊觛襼□D慄□□□□   經曰其身舍利以下。第五舍利形。釋迦破碎分舍利。彌勒全身舍利。不動不搖者。表佛法身本無生滅事也。   經曰身圓光中以下。第六圓光神異。三昧者訛也。今雲三摩地。此雲等持。謂此文意。定慧字與義二俱炳然。炳然者煥爛異名。首楞嚴者。此雲健行。唯佛及第十地菩薩所得。涅槃經雲有五名。一首楞嚴。二般若波羅蜜。三金剛。四師子孔。五佛性。謂意等持隨所化。雖通諸位。而今彌勒表等覺位故。言首楞嚴。   經曰時諸人天以下。第七天人供養。妙塔者。昔雲兜婆此。雲塔。訛語。今窣堵婆。此雲積聚也。   經曰時兜率陀天以下。第二答生彼。七寶臺者。七財飾。故則法堂也。師子座者。彼臺法王得無畏故。忽然化生者。四生中最勝故。謂餘諸天於父膝上忽而化生。然彌勒師子座生者凡聖異也。以菩薩離欲故。於蓮華上結跏以下。意表彼師子座上更有蓮華。是則一切佛座皆淨土。出生死淤泥也。結跏趺坐者。以左押右。降伏而坐。以右押左。吉祥而坐。說法者則以吉祥坐也。金色者。菩薩身如寶可重也。無量光三昧經雲。彌勒白銀色者。其體閻浮檀金色。而外照光。是銀色也。是故一切智光仙人經雲。彌勒金色。而白銀光校飾如白銀山也。釋迦毘楞迦摩尼者。此雲能現種種如意珠也。甄叔迦者。狀似赤琉璃寶珠。一雲淨白色。一雲樹名。其華赤色似此寶故因為號也。以無量佛及菩薩者。心首表一切佛菩薩為伴侶也。十八變者。一振動。謂依定能振無量世界。二熾然。謂其身上發火其身下注冷水。舉身洞燃出種種焰故。三流布。謂光明遍滿無數世界故。四示現。謂隨其所樂示諸相故。五轉變。謂所有自相可變色物皆轉變故。六往來。謂隨所樂往來無礙故。七卷。謂能卷一切雪山王等如極微故。八舒。謂能舒一極微令如雪山王故。九眾像。謂一切色像為入自內身大眾令出故。十同類。謂隨其類不同彼故。十一隱。謂於大眾前百千變隱自身故。十二顯。謂大眾前還出故。十三所作自在。謂一切有情往來等所作事中皆自在故。十四制伏神通。謂一生菩薩所有神通。除佛所餘得神通。能制伏故。十五施辨。謂於諸有情能與辨才故。十六施念。謂諸有情於法失念能與億念。十七施樂。謂說法聽者得身心輕安樂故。十八放光。謂身放光無數界有情息眾苦故。或有經雲住天窗中。或有經雲住菩薩額。雖有二本。後為正。順經文故。謂辯菩薩天冠次即說故。豔雲者蔭覆之義。隨八萬四千根病致八萬四千教故。放八萬四千光也。雲屬上雲也。六時常說者。表彌勒演說法為天子也。不退者。一雲八地已上不退行。一雲十信已上不退。恐俱非也。以三乘凡聖皆聞此已得利故。   經曰閻浮提歲以下。第三住天壽量。閻浮提者訛。今雲瞻部。從此樹名。此間四百歲。當彼天一日一夜。數三十日為一月。十二月為一歲。彼天壽四千歲。慈氏窮天壽而下生。不中夭故。此經雲當閻浮提歲數五十六億七千萬歲。若瑜伽論第四立世經第七卷毘婆娑等雲。此四百年為彼一日。以此乘則彼天四千年。當此五千七百六十億歲。何故與此經相違者。基師雲。以理推尋。人間四百歲為彼一日一夜。乘則彼天四千年。當人間五十七億六萬歲。然而西方億有二種。一十萬為億。二百萬為億門。計則相當。然於經億字上應加七字。其前六字置萬上。以理定應爾。恐梵本誦有差。又譯家自算處謬。不爾小一億五萬歲故。然此歲數四文不同。謂賢劫經雲彌勒五億七十六萬歲當下作佛。解雲。言五億者。即五十億。以千萬為億門成五十億故。以萬萬為億門成五億故。言七十萬者即七億。以十萬為億門故。六萬數同故。更不須釋也。雙卷泥洹經雲一億四千歲。今不相當此經也。一切智光仙人慈心經雲。五十億萬歲當於龍華樹下得成佛道。義如前已說。菩薩處胎經及賢愚經雲。五十六億七千萬歲。除其六字應雲七。其七字應雲六。其千萬者以百萬為一億門故。算六千萬者六十億也。義則不違。如是推究無謬失。菩薩在天壽量曾無中夭生在人間也。大成佛經雲壽六萬億歲。天盡其年人間長者。時宜現故。不同釋迦天盡其年人間早滅。化功意故也。處胎經雲。彌勒人間壽八萬四千歲。若依彼文。無可令彌勒下生及成佛益物義。如下生經雲。天利盡畢。人機復熟。故乃下生(基師作如是說)。一雲雜心論雲。彌勒菩薩人間五十七億六百萬歲。然後下閻浮提成正覺。賢愚處胎仙人經如前所引。又定意經雲。彌勒五億七十六萬歲作佛道故。若依千萬為億門。則為五十七億六百萬歲。當於雜心文。若依萬萬為億門。則五億七千六百萬歲。依定意經而言七十六萬歲。下算位誤也。謂七千為七十。六百六十故。其餘三經皆雲五十餘億等者。並依千萬億門。但譯家煩有增減而已也。雖有三解。未盡理故。且作二難。一二聖不齊難。若彌勒百歲時上生至八萬鹹時下生者。即於中劫纔過至半劫也。若釋迦人壽千二百歲時上生。稍減至十增至八萬。還減至百歲乃下生。則過一劫。是則位長於前。而皆彼天四千歲。人間五十餘億等雲何相當。二聖教相違難。謂若釋迦逕多死生。彌勒於彼受小死生者。非俱受彼四千耶。又以三億敢會通者。佛本行經第三十八雲。伊羅缽龍王白佛言。我何時脫此龍身得人身。爾時佛告。汝從今已去。過若干年若干億後。當有佛出名曰彌勒。又五分律第十五雲。同佛告此龍王言。當來過百億萬歲。有彌勒佛出生。汝爾時得脫龍身。既爾餘三億外更有何億會此教也。是故今更作一說。謂彌勒所化機宜不定。謂或有聞彌勒遲下生生信心。有聞慈氏疾下生生信心。或有聞慈氏疾下生種善根。是故下生時年久近分別。不可凡情即定其實也。基師雲。賢劫經雲。人壽千二百歲。釋迦始生睹史。人壽一百歲下生作佛。睹史天壽四千歲。人間當五十六億七千萬歲。人壽百歲慈氏生天。人壽八萬四千歲下生成佛。當人間五十六億七千萬歲。以此文推。劫減時長。劫增時短。故不可難言釋迦逕增減劫。何故彌勒唯增半劫。其歲數等彼天四千歲。何以故釋迦劫減千二百歲時上生。漸至百歲時下生。彌勒百歲時上生。增至八萬歲始下生故。故二菩薩在天時等也。今雲。此亦隨宜作是說。謂時雖久遠。欲令眾生生渴仰故。菩薩生彼天。雖逕多死生。而約最後所受生。且說當人間五十六億七千萬歲也。所以得知瑜伽論第四雲。四大王眾天滿足壽是等活大那落迦一日一夜。即以此三十日為月。十二月為一年。彼壽五百歲。如是三十三天壽是黑繩壽量。以時分壽量成眾合壽量。以知足壽量。成號叫壽量。乃至極燒熱壽半中劫。無間壽量一中劫。是故彌勒在知足天。逕半劫餘。釋迦在彼天。逕一劫餘故。故逕號叫壽量時。已逕彼天無數死生。況亦半劫等中間。何唯受一生四千壽量耶。   經曰佛告優婆離是名以下。第四總結。言因緣者。為利眾生因緣故。命終後上生天也。   經曰佛滅度後以下。第三勸生彼天。欲辨修行生兜率天。略作五門。一辨修因人。二辨所修因。三見聖不同。四彰生得益。五還解本文。   言第一修因人者。有三類。一菩薩。二二乘。三凡人。初菩薩者。一雲。從初發心乃至法雲。此義不然。以八地已上永離分段。定不生兜率天故。故今解從勝解行地至遠行地。為供一生菩薩故。為聞法種善根故生彼天。次二乘者。發心求二乘道。而資糧未備。現身中聞兜率天極妙樂事。及聞彌勒號。仰喜故迴向心發願得往生。後凡夫者。有眾生雖受禁戒不能護持造眾惡業。聞彌勒名悔過發願。得往生也。   第二辨所修因者。諸經論因雖多。今且依此經辨彼無因。略有五種。一捨施因。謂聞是菩薩名。造立形像掃塔塗地香華幡等種種供養。發願欲生。則得往生。二防非因。謂一念須受八戒齋及修諸善業。一日乃至七日發願得往生。三離散因。謂當繫念行眾等持念佛形像發願得往生。四簡擇非因。謂讀誦經典稱彌勒名發願得往生也。五淨重因。謂佛滅度後四部弟子聞彌勒名發願禮拜。此人命終彈指頃則往生也。若唯論有五門。一禮拜門。依名禮拜一生菩薩求生天。二讚歎門。謂至心稱歎一生菩薩智慧光求生天。三作願門。謂發願願生彼天故彼修菩薩所行所成也。四觀察門。謂觀彼天上功德莊嚴及彼菩薩功德莊嚴並天眾功德莊嚴。五迴向門。謂不捨眾生。所作功德迴向群生共生天上故。若以此五門資前五因。必生彼天。   第三見聖不同者。聖有三身。一真身。則法報。二應身。則八相成道。三化身。隨時忽有。此中真身常寂無往來相。故生天者非所見。唯見菩薩應化二身。   第四彰生得益者。且依此經得益有二。一滅罪益。二聞法益。初中六。一歸依得益。如經雲諦觀眉間白豪則除九十億劫生死罪。二禮敬得益。如經雲若禮敬彌勒菩薩除百億劫生死罪。三聞名得益。如經雲但聞彌勒名不墮邊地耶見惡律儀。四滅罪得益。如經雲聞彌勒名合掌恭敬除五十劫生死罪。五聞稱得益。如經雲若一念頃稱彌勒名除千二百劫生死罪。六悔過得益。如經雲男子女人犯禁戒造眾惡業。聞彌勒大悲名五體投地誠心懺悔。速得清淨。第二聞法得益者有三。一聞法得益。如經雲是時菩薩隨其宿緣為說法不退無上道心。二遇聖得益。此中有三。一現值聖益。如經雲值彌勒故。二生值聖益。如經雲遇賢劫一切諸佛。三後值聖益。如經雲於未來得值恆沙諸佛。三授記得益。此中二。初彌勒授記。如經雲若歸依彌勒菩薩成佛見佛光明則得授記。後諸佛授記。如經雲於星宿劫值諸佛諸佛前授記。   第五解本文者。此中三。初觀生彼行。次眾發願。後結正觀。初中亦三。初修因往生。次勸歸聖得利。後歸聖滅罪。初亦三。初上品因生。次中品因生。後下品因生。初中六。一示修因。二教迴願。三正往生。四諸天讚歸。五生彼得益。六總結。是則初也。言修諸功德者。總表句也。威儀以下釋句。則為六事因。一談戒行。謂威儀不缺故。二敬塔行。謂掃塔塗地故。三供養行。謂名香妙華故。四等持行。謂眾三昧入正受故。五誦經行。六讀經行。此六行為三。初三為戒行。此中初即止惡戒行。後二則作戒行故。次一則定行。後二則慧行故。正受者定異名也。若修六五行。為上上品生因。若修三四行。為上中品生因。若修一二行。為上下品生因。問入正受行。即應生上界。何故為欲界因。答一雲。唯識論雲欲界方便亦有輕安故無失。今雲專修六行。其三業離諸散亂故同正受義也。   經曰如是人等以下。第二教迴願。   經曰命終之後以下。第三正往生。   經曰百千天子以下。第四諸天讚歸。   經曰應聲即禮以下。第五生彼得益。問隨觀一相應滅罪何故偏說白毫相光。答諸功德所成故。謂大集經第三十七卷雲。一切眾生三世功德及聲聞緣覺所有功德。佛始成時成熟一毛孔功德。如是展轉三十二相聚集百倍。成如來眉間白毫相故。滅九十億劫罪者。理實隨心勝劣。多少不定。今隨機宜而說耳也。   經曰如是等眾生若淨以下。第六總結。此中四。一得往生上。二隨從下生。三值賢劫佛。四值星宿佛。是初也。若淨諸業者三業淨。六事者上所說六事。   經曰亦隨彌勒以下。第二從下生。謂若六事行三業圓上品生彼者隨下生。初會聞法。   經曰於未來世以下。第三值賢劫佛。謂備善業及正見故。逢賢劫諸佛也。言賢劫者。娑婆世界五濁極盛難可忍。而千佛賢聖出世化導。故為賢劫也。   經曰於星宿劫以下。第四值星宿劫佛。星宿者。千佛當來世似列星故。莊嚴劫者。曾千佛彼劫中莊嚴故。然此三劫略作四門。一建立意。二佛出時。三劫次第。四解本文。   第一建立意者。問何故立此三劫。答觀藥上菩薩經言。爾時釋迦佛告大眾雲。我曾往昔。於妙光如來末法中。出家學道。聞是五十三佛名心生歡喜。後教他人。他人聞已轉轉相教。乃至三千人。異口同音。稱諸佛名。深心敬禮。則得超越無數億劫生死罪。其千人者。華光佛為首。至毘捨佛。於過去莊嚴劫中得成佛。此中千佛。拘留孫佛為首。至樓至。賢劫中得成佛。後千佛者。日光如來為首。至須彌相佛。於未來星宿劫當得作佛。   第二佛出時。問此主劫中既有千佛者。為一成壞有千佛耶。為逕多成壞劫耶。答真諦三藏雲。成壞空劫皆無佛出。唯於住劫有佛出。其二十劫中。前五劫無佛出。次五劫中。如其次第拘留含牟尼迦葉釋迦彌勒。彌勒後無量劫無佛出世。是故逕多成壞方千佛出生也。又若賢劫千佛莊嚴劫千佛各同在成壞一劫者。何故藏論雲過去莊嚴劫中千佛末後主佛。主佛中毘婆屍佛則九十劫中初劫出世。若屍棄佛毘捨浮佛則在第三十一劫出世。已後無佛。乃至第九十一劫。即賢劫為初。則拘留孫佛出世。既說莊嚴劫千佛逕多劫方足千數故。即以此為證也。玄奘三藏雲西方現判住劫二十中初小劫已有四佛出世。是故彌勒亦此初住劫。從減至增八萬歲出世。是故瑜伽論二十住劫皆有增減方為一小劫。若諸眾生機根熟有見佛緣者。一一小劫有千佛出亦無過失。況更有千九小劫。然前所引藏論者。百劫修相好業。九十一劫中前後佛出世等。是小乘所說耳。非大乘。大乘中不言三僧祇後百劫修相好業。不成為證。問所以得知大乘中三僧祇後百劫中不修相好業。答優婆塞戒經第一雲。我於往昔寶頂佛所。滿足第一僧祇劫。燃燈佛所。滿足第二僧祇劫。迦葉佛所。滿足第三僧祇劫。解雲。若三劫後更有百劫者。釋迦不應迦葉佛補處。是故大乘菩薩。三劫外無更百劫也。約理實為論者。小乘雲。雖逕多成壞劫。而大乘宗在一成壞義無違。所以得知多成壞而為一成壞。則為賢劫量者。賢劫經第九賢劫千佛出世。雲能仁如來人壽百歲。賢出如來法氏如來妙御如來。此三如來人壽億歲。順觀如來人壽九十億歲故。解雲。若瑜伽婆娑等雲八萬十歲增減為二十住者。雲何得言億歲九十億歲。以漸減無量歲時方應有此億歲等故。然智度論雲。前九十劫中初劫一佛出。謂毘婆屍(此雲勝觀)。第三十一劫二佛出。一名屍棄(此雲火)二名鞞怒婆[仁-二+付](此雲一切勝)第九十一劫初有四佛。一名迦羅鳩飧陀(此雲冠頂)二名迦那含牟尼(此雲金仙人)三名迦葉四名釋迦。如是等諸經論。皆據隨轉理門也。問雲何知一成壞劫。為賢劫量耶。答菩薩處胎經雲。如六天王等滿四天下。不如一大梵天功德。乃至壽命過賢劫。其命乃終。解雲。梵王壽命。既六十劫。而言過賢劫。雲何得言多成壞劫。又智度論雲。前九十劫三佛出。後一劫有千佛出。解雲。後一劫者第九十一劫。劫初中四佛出。如前所引。言一劫者成壞為一劫故。   第三劫次第。問此三劫次第無間越不。答一雲。莊嚴劫望賢劫定應無間。是故藥尚經雲。莊嚴劫千佛最先成名仙光佛。最後成名毘捨佛。解雲。毘捨即前九十劫第三十一劫中佛故。此劫以後不說別劫。至第九十一劫方說賢劫。即知前九十劫以去。名莊嚴劫。若以賢劫望星宿劫者。謂說不定。謂大般若第九雲。佛告阿難雲。從此坐起無量苾芻。從此已後六十一劫星宿劫中。當得作佛。皆同一號。謂大幢相如來。解雲。若依此文六十一劫為星宿劫量。星宿劫前皆名賢劫也。賢劫經第十雲。普廣言。轉輪聖王即定光如來是也。其千子是賢劫中千佛。過千佛已。六十五劫當知無佛。然後有大劫量。大名稱劫。皆同斯劫取成正覺。過此劫已八十劫都無佛興。然後有劫名喻星宿。其八萬大臣。斯劫中取成正覺。過星宿劫三百劫亦無佛興。然後有劫名重清淨。其采女八萬四千。當於其劫取成正覺。解雲。若依此文。賢劫已後有大名稱劫。然後乃有星宿劫。八萬佛出世。問何故如是相違。答一雲。三劫量長短不定。謂星宿劫者總含多劫故。大般若經星宿劫初名星宿劫。故但說六十一劫為星宿劫也。賢劫經中星宿劫終名星宿劫。故隔多劫乃為星宿。約理實皆為星宿劫。是故白馬雲三劫。劫各千佛。千佛壽亦不等有長短。一雲。若依小乘宗。三劫未必無間越而成佛。善根小故。若依大乘。三劫定應無間。善根多故。謂成住壞劫如次名為莊嚴劫賢劫星宿劫。   第四釋本文。言菩提者。此翻覺。覺諸法故。然授記略作五門。一授記意。二授記者。三受記人。四時差別。五釋大文。   第一授記意者。如來授記。自其五意。一大師遠照。二因必得果故。三令他人起敬故。四不捨眾生故。五行位已高故。故須授記也。   第二授記者。佛有三身。一雲若授二乘地前菩薩記唯是化身。若授大地菩薩記通報身。今雲化身亦化大地菩薩。應身亦化凡夫二乘。若不爾。便違佛地論雲神力加而令暫見故。法身雖說法。說法與授記義有異故可言授記者必是化身及他受用身也。   第三受記人有五。如資糧論雲。一未發心。二共發心。三隱□。四現前。五密意。前四受大乘人。後一受小乘人。解雲。未發心者。一雲當十信位。今雲不然。十信已前已發心。況十信。是故無始來未發菩提心。今如首楞嚴經雲。是人往來五道諸根猛利好樂大法。佛知是人過此若干百千萬億阿僧祇劫當得阿耨菩提心。言共發心者。一雲十解十行。今言。十信已前善法欲。以法名為發心也。隱□者。十迴向至七地。謂若聞自授記。於六度行不起精進。若不聞更起精進故。然而欲斷。他人念此菩薩。幾時得菩提。疑故授記也。言現前者。若菩薩成熟出世五根。及得無生忍。住不動地時。非前非後諸佛現前授記故。言密意者。如法華經雲我等皆隨喜。大仙密意說授記舍利弗。我等亦當得成佛也。   第四時差別者。莊嚴論雲。時差別有二。一有數時記。二無數時記。解雲。前菩薩記中。初二為無數時。以行淺故。後二有數時。以行深故。若四劫中間增上及定性為無數時。以但通記故。應化及退菩提為有數時也。   第五解本文者。隨應應通有數時無數時也。   經曰佛告優婆離以下。第二辨中品生。此中二。一發願往生。二雖不願生一向聞名得益。是初也。   經曰但得聞是以下。第二雖不生得益。言闇處者三陰。邊地者即八難。邪見者則五見。惡律儀者則不律儀。對法論立十四種。涅槃經立十六。瑜伽論立十二等。開合不定也。正見者反邪見故。眷屬者反前惡律儀。不謗三寶者不墮闇處邊地也。   經曰佛告優婆離以下。第三辨下。品生。一謂設犯戒悔淨得往生也。言不退轉者。一雲。此下品人生彼天聞法。則入十信位故。今雲得不退因故不退。而非已得不退也。   經曰佛告優波離汝今以下。第二勸歸聖得利。多陀阿加度者翻如來。阿羅呵者反應供。三藐三佛陀者反正遍知也。   經曰佛告優婆離佛滅以下。第三歸聖滅罪。言十善行者。思念雲為行。若重者為十善道也。見一天人者。隨遇一有情。即應念彌勒所思。謂有苦令離。無樂令得。惡者令除。善者令攝等也。一蓮華者。隨遇一法。則應念彌勒妙法。今且舉一有情一法則念彌勒。如是意者顯作上生因。除千二百劫罪者。彌勒大願力所致。是故但思中念人除千二百劫罪。若起身業而首不至地人者。除五十劫罪。若首至地人。除百億劫罪。此第三人日夜相續。長時身心等歸皆重故言設不生天者。生天業力未滿。未滿善因故。龍華三會發心。前三品修人者。業力得滿故。此唯修思勝劣故。差別也。問預造彌勒當成佛形者。從何境生福。答一雲。從未來境生福。以信未成故。若造佛及普菩薩形造者。有二義可解也。今雲不然。去來其現在所隔。是故從彌勒本地生福。   經曰說此語時以下。第二眾發願。此中二。初眾發願。後佛記生。是初也。百千匝者。為顯不離百千生也。   經曰世尊記曰以下。第二佛記生。謂乃至下品行者。一念稱彌勒名皆得生。況能修福持戒上品而何不生耶。   經曰佛告優波離以下。第三結正覺。   經曰爾時尊者阿難以下。第三歡喜奉行分。此中四。一問。二答。三時眾得益。四奉喜退。流通可准也。言他方者。或有經雲十方是。則善慧地菩薩聞此經得入第十地健行定。以此文證。化身化地上也。八萬諸天者。此方兜率天眾得益。非但當時發心。亦願未來隨生故。   彌勒下生經   將釋此經。略有三門。一來意。二釋名。三講文。   言來意有二。一為化下品眾生故。謂彌勒生天雖得上品中品人利而下品人未得聖益故。二為顯人間教導故。謂天上教導雖先廣顯。而人間以七相教化眾生。猶未唱故。故上生後辨下生。   第二釋名者。有三對。一能說所說對。謂佛說者為能說。彌勒下生經者為所說。二能受所受對。謂彌勒為能受。下生為所受。三所詮能詮對。謂彌勒下生為所詮。經為能詮也。都言雖有八相。而復後七相皆在人間。對天故皆言下生。廣談下生聖化之事故。名下生經。則依主釋也。   第三講文為二。初略辨下人化益眾生。後廣辨下人化益眾生。謂下品人自有優劣故。故有此略廣。初中三分。一證信傳經分。二問答廣說分。三聞說奉行分。一雲。此經亦有發起序。謂爾時阿難至汝還就坐。為發起序。此解不然。無有餘經對問佛答文而名為發起故。初中有五句。若三句同別。   經之初句聞如是者。前經中先標所聞法故。先言如是。後曰我聞。今此經意。多聞總領如來所說法為表。故先聞後如是。或可錯語非一故。義亦無失。後句中雲五百人者。如中阿含經雲。佛告舍利子。此五百比丘。九十比丘得三明達。九十比丘得俱解脫。餘比丘得慧解脫也。   經曰爾時阿難以下。第二問答廣說分。此中四。一阿難陳請。二如來許說。三阿難領旨。四如來正答。初中三。初儀式。二彰聖。三陳請。是初也。露右臂者。顯能解佛意也。膝著顯能領也。白世尊言以下。第二彰聖。即為二。初總彰。後別彰。是初也。言事者即指法也。當來等者指時。欲請彌勒當來化導事故。故須彰三通智也。縣鑒(音皆彌冥辨)。   經曰過去諸佛以下。第二別彰。此中三。初彰過去佛智。次彰現世智。後彰未來智。是初也。言姓者。毘婆屍佛出剎利姓。拘留孫佛出婆羅門姓等也。言字者即二十年名。言名者初生名。言號者十號也。弟子者聲聞也。補翼佛故名翼從也。言多小者。毘婆屍佛三會說法。謂初十六萬八千人。次十萬人。後八萬人。屍棄佛亦三會。初十萬人。次八萬人。後七萬人。毘婆捨佛二會。初七萬人。後六萬人。留孫佛一會說四萬人。含牟尼佛一會說三萬人。迦葉佛一會三萬人。釋迦一會千二百五十人。廣如長阿含第一卷也。言一劫百劫等者顯時智也。如婦人無近請佛經雲。第一佛般涅槃已來九十劫。第二佛般涅槃已來三十一劫。第三佛般涅槃亦三十一劫。乃至迦葉佛般涅槃已來萬歲者。解雲。七世佛中間前後遠近差別也。亦復知以下意顯知化眾。謂雀無近經。第一佛父名波漂剎利王。母名波頭末。乃至迦葉佛父名波羅摩達。母名檀那越等也。   經曰則能分別以下。第二彰現世智。   經曰亦復明瞭以下。第三彰未來智。   經曰欲聞其變以下。第三陳請。請五事。一神力變。二徒眾多小。三彌勒成佛。四依果莊嚴。謂境豐樂。五億世時。   經曰佛告阿難以下。第二佛許說。言彌勒出現者。正許佛問兼許時問也。國土豐樂也。弟子多小者。許弟子翼從也。   經曰是時阿難以下。第三阿難領旨。   經曰爾時世尊告以下。第四如來正答。此中二。初正問答。後勸修因。初中四。一答境豐樂。二答佛。三答徒眾。四答滅時。神變者答徒眾。弟子中兼故不別答也。初中亦四。一國邑莊嚴。二地土廣美。三人民相和。四王臣勝善是初也。久遠者說此經時。望彌勒出世時。逕五十六億萬歲故。雞頭者。奘法師雲。西方說王捨城是香芳城。未來有王名飼佉。所都大城名雞頭末。此雲慧幢。然即知雞頭末即是王捨城國界。一雲閻浮提國界。義亦無失。成佛經雲翅頭末即是也。言城者王居義。人民所居名為郭也。城似雞頭。故因為名雞頭末也。十二由旬者。雖受勝報而不出十二因緣故。七由旬者不雖七隨眠故也。街巷(音上桂下弘實上離下加屍於彌也)成佛經雲。有大力龍王名為羅屍棄。即是互顯也。羅剎鬼者此雲可畏也。成佛經雲大夜叉神者互顯。以彼城有夜叉羅剎二神故。寐後除穢者。其鬼者人眠後乃現詣惡穢爭令淨故。   經曰阿難當知以下。第二地土廣美。十萬由旬者。成佛經雲。是時閻浮提地長十千由旬。廣八千由旬。金光明經第六雲。閻浮提地。縱廣七千由旬者。今雲。彌勒初出時。四海水多減而地多增。故雲十萬由旬。後漸久遠時。海水還增。地狹短故。十千及七千不違。若有違文。准此可解也。各據一方者。海水各退縮一方故。諸山消滅及平正如鏡者。約理實言其時亦有山石等。而對令故無耳。若不爾。違下文雲大迦葉住此山故。   經曰爾時時氣和適以下。第三人民相和。四時者春秋等四時。順節者八節。謂四時有二日故。即立春春分。立夏夏分。立秋秋分。立鼕鼕分。廣如淨度三昧經也。若人民行違天地。即四時氣不順時節。今其時人民相和故。百八患者。一雲百八煩惱。今雲不然。諸大乘經論。曾無說百八煩惱故。故今雲患即身病。謂百八者。苦樂捨通六境中即十八。十八通緣染淨即三十六。三十六逕三世故。又雲。瑜伽論雲百十種苦。即此經百八患開合異耳。可引論也。貪慾以下。意顯心內患也。不大慇懃者。懃者即數數。愍者即重。謂彼時煩惱薄輕也。人心平均者。無三毒故。皆同一鄉者。雖非一鄉。而無王都外異故。故上雲村落相近雞鳴相接。是即無嫉妒故。事訖還合者。成佛經雲。爾時有三病。一便利。二飲食。三衰老故。有疑人。若爾應同釋迦時。是故今須此說也。粳米者。增一阿含經第四十九雲。爾時雞頭城生自然粳米。長三寸。極為香美。尋取尋生。皆不見所取處。問彼時生飧熟飧。答長阿含經第二十一雲。自然粳米無有粳糠不加調和。其眾生便取食。故知生即飧也。所謂金銀等。文意雲。說此經時。眾聞自然粳米。而疑七寶自然不故。故佛說意七寶亦自然也。   經曰爾時法王出現以下。第四王臣勝善。此中二。先王勝善。後臣勝善。初中亦二。初辨正報勝。後依報勝可准也。七寶者。輪王但以散善所化導。故令所得果報人六欲天。是故成七寶而非六八也。言輪寶者金輪。謂成佛經曰金輪寶故。增一經雲。具足千輪東方來應。像寶者。增一經雲。是時象寶從南方來。有六牙。金銀校飾。能飛虛空。馬寶者。增一經雲。是時馬寶從西方來。毛青尾朱。行不移動。能飛虛空。珠寶者如意珠也。增一經雲。東方來。有八角。四面有火光。長一尺六寸。夜半照彼國界十二由旬。大成佛經雲長三肘。解雲。此亦有大小故。故無失也。女寶者。增一經雲。玉女。顏貌端正。面如桃華。不長不短。不白不黑。口優缽華香。身栴檀香。謂王左右不失時節也。主藏寶者即守藏寶。增一經雲。輪王出世時便有居士寶。身體紅色。得天眼通。此居士白王言。唯願聖王壽延無窮。兵寶者即主兵寶增。一經雲。輪王出時。四兵自然來應。問輪王及其七寶一時滅死。答長阿含經雲。善見王忽然命終。如壯士一食飯。其王死七日。輪寶珠寶不現。所餘五寶日日命終。城樓觀等皆變為七木也。輪王命終。寶有瑞相。謂長阿含經雲。金輪寶於虛空忽離本處。輪迴速往白王。王聞已言王壽未滅。增一經雲。輪王命終後生三十三天。如今者。一雲如者夫也。今者現也。一雲今釋迦有四大藏。彌勒亦爾。故雲如今也。乾陀越者。此雲他持。在北天竺也。伊羅缽者是樹名。謂比丘析樹枝以受龍身。是故以業自樹也。諸珍物者。此四大藏各有四億小藏圍遶故。彌梯羅者。此雲等共。在南天竺也。係綢者此雲黃頭。是龍名也。須賴吒者此雲黑色。在東天竺也。寶藏者即賓伽羅大藏。此雲黃眼。是亦龍名。係綢波羅捺者此雲紅澆。因水目名。在西天竺也。蠰佉者。增一經雲。蠰佉大藏在波羅捺國。此四寶藏者。增一經雲。昔有長者有四兒。勸令歸三寶矣。不從命。即時父雇黃金。爾時父將兒詣佛問雲。此兒雇受歸依。得福不。佛答亦得。謂未來彌勒出世時。當守護寶為四龍王也。諸守藏人者。增一經雲。爾時典藏人名善寶。爾時伊羅缽等四龍王往至善寶所。語曰。欲所須者我等相給。則四龍王以四藏寶奉上。善寶取四藏也。寶即奉上蠰佉王也。問何故彌勒時其七寶處處有。何今雲惠施貧窮。答約寶豐足。而對輪王故雲貧窮也。樹上生衣者。長阿含經雲。鬱單越土復有衣樹。謂果熟時自然出種種衣。今引彼為例也。   經曰爾時彼王有大臣以下。第二辨臣勝。此中二。先辨臣勝。後辨妻勝。可准。言修梵摩者此雲善淨。梵摩越者此雲淨主。以王娘故成佛經雲。父名妙梵。母名梵摩婆提。乃是也。八四態者。女人內心諂媚相也。大本經雲。諸婦人八十四態。此經雲八四者誤也。太子五夢經雲。菩薩在樹下時。魔王欲試。遣天女三人。三人往詣佛。佛為說人穢病八十四態。如畫瓶盛糞。爾時女人等慚愧皆變成老母。   經曰爾時彌勒菩薩以下。第二答佛問。謂辨彌勒成佛時。正報身也。汎論諸佛皆有八相。一上天。二入胎。三住胎。四出胎。五出家。六成道。七說法。八滅度。今此經中有四。一入胎。二出胎。三出家。四成道。是初也。准諸經論。菩薩住天將下生時。先觀四事。一觀時分。謂何時中應出世。即知人壽八萬歲乃至百歲等也。二觀處所。謂何方處應出世。即出閻浮提中印度也。三觀種性。謂出剎利或波羅門姓。四觀依器。謂出父母。觀此四事已。後七日下閻浮提生中印度也。今此中言父母者。顯觀依器。大成佛經雲。佛雖在胎如遊天堂也。   經曰應從右脅以下。第二出胎相。菩薩處胎經雲。我從右脅生。汝彌勒從頂上生者。蓋隨機說不定。又雲。約實彌勒從脅生。而歎尊勝故。具雲頂生也。   經曰爾時人壽以下。第三出家相。謂太子五夢經雲。彌勒生年三十得道。未曾作婚。必觀五欲過患。不樂在家。然賢劫經雲。彌勒有子名德力。此經雲五千年行嫁雲何會。答大聖應物非凡小思境。是故生年雖三十。而示行婚以產德力。有何失。問女人年五千歲後出適者。何故成佛經雲五百歲出適。答一雲。阿含經大成佛經皆五百歲行嫁故。五千語誤。一雲。彌勒始出世時五千歲方出適。若久遠以後五百歲始出適。既有興衰。婚始亦有遲疾也。在家未幾者。年三十而得道故。   經曰去雞頭不遠以下。第四成道相。此中三。初辨成道。次剎土震動。後地神唱令可准也。成無上道果。大成佛經雲。詣道場。彌勒即自剃髮出家學道。即是日初夜降四魔。成無上菩提者。解雲。此經意約降魔終時名夜半。不違也問佛不曾唱雲吾成道。由何因地神知成道。答是地神亦如來所示現也。問准餘宗。菩薩生時聲唯至欲界他化自在天。成佛道時聲至色界究竟。轉法輪時聲至梵天。雲何今此經但言成道聲至梵天。答彼意言者。菩薩生時受欲界身故唯至第六天。成道時作三界主故逕色究竟。轉法輪時由大梵請故至梵世。然今此經意。二定以上無自地語聲。故順言至梵世耳也。   經曰爾時魔王以下。第三答徒眾。此中二。初三會眾。後十想眾。初中二。初說法眾。後結名姓。初中二。初正辨初會眾。後乘答神變問。初亦二。初說法。後釋疑。初中為六。一魔王眾。二長者眾。三國王眾。四大臣眾。五佛母眾。六剎利眾。是初也。言魔王者。欲界第六天也。生天之論者。一雲十善也。一雲即前施戒。總名生天之論也。出寶為妙者。修五欲不淨想者生上界為寶也。顯說世間法也。爾時彌勒以下文意顯說出世法也。苦者苦諦也。習者集諦也。滅者滅諦也。道者道諦也。塵垢者。瑜伽第八十六雲。見所斷煩惱纏為塵。彼煩惱隨眠為垢也。法眼淨者。四諦中忍智也。   經曰爾時大將以下。第二長者眾。此中四。初魔王勸出家。二長者請佛佛為說法。三聞法得益。四長者出家。略結時眾可准也。善財等者。善來得戒也。   經曰是時蠰佉以下。第三國王眾。言初中後善者。彰其教。謂始聽聞時生歡心故為初善。修行時無難艱故為中善。終至究竟果故為後善也。義理深邃者。彰所詮義。邃者以無相法與合故名邃也。立太子者。太子立為王紹。賜剃頭珍寶者。剃頭師及珍寶賜於太子。又以珍寶與梵志。是故阿含經雲。賜剃頭師寶。復以雜寶與諸梵志也。時八萬四千以下。意顯王出家得果也。   經曰是時梵摩大長者以下。第四大臣眾。三結者。一身見。二戒取。三疑。約實永斷三界見惑。而此三結障道增勝故偏說。身見不樂解脫。戒取執著耶道。疑不進修故。盡苦際者。表得七生邊際故。阿含經雲。今此眾中最小比丘皆見道跡不趣惡道。極七生往反必盡苦際也。   經曰是時佛母以下。第五佛母眾。問所將眾皆得無學。雲何佛父母唯得初果。答為久住世流通佛法。故不須證無學果也。   經曰爾時諸剎利以下。第六剎利眾。剎利者分田主。此義如藏論也。越次取證者有二。一漸。二頓。頓即初果而越中二果得羅漢。漸即凡夫倍離欲及令離欲入見道倍得中二果。阿含經或有不越次取證者。今此經略故不說。問何故阿難不越次取證者。答慶喜是到彼岸性。助佛宣說一切法若相若性真實義故。名奉法人。既作佛事。教眾生故。不順世間不可樂想。以是義故。到彼岸人一切皆得四沙門果。   經曰爾時彌勒以下。第二釋疑。疑雲。初會眾皆得聲聞果。既爾彌勒唯說聲聞乘教。是故顯三乘教說也。   經曰如我今日以下。第二乘答神變問。謂山門開示事即神變力故。此中一雲。如來初會中說迦葉變事也。然而成佛經。三會已後辨此神變者。捨家隨語勢便在後而說。今雲。若爾如來三會說法應有間絕故。應說慈氏三會度人已。眾生漸有懈怠故。往狼跡山開彼上門。如智度論雲。彌勒佛三會已訖。將諸大眾。往彼山頂。示大迦葉骨鎖身。大眾遂起精進心。然而今此經在初會答神變者。捨家意樂故。故不違也。約文為二。初標名彰德。後正答神變。此初也。頭陀者。古言小欲者訛也。今雲除棄。謂由小欲行。除棄貪慾故。若具有十六。謂衣中有四。食中有六。處中亦六。言衣中者。一糞掃衣。二毳衣。三納衣。四三衣也。食中六者。一乞食。二次第乞。三作注餘食法。四一坐食。五一揣食。亦名節量。六不中後飲漿。謂若下品行者。雖出家。以種種耶命為自活。若中品。雖離前過。而受僧食施主別請食。若品不受僧食施主食唯行乞食也。處中六者。一蘭若處。二塚間。三樹下。四露地。五常坐。常坐者隨有草地便坐。常坐者。若行若立即大苦。若臥即甚樂。若坐則離二邊能長久。是故須常坐也。然而此經略故說十二。十二者。如四分律雲。衣中二。謂納衣及三衣也。食中四。謂次第乞食乞食中攝故。不飲漿即一坐食中攝故。處中六者同前說。合為十二也。涅槃經立十頭陀。如彼說也。   經曰爾時迦葉去以下。第二正答神變。此中二。先捨家標儀式。後正答神變。是初也。問四威儀中皆得修善。何故偏說結坐。答是賢聖常威儀及順善品。而不共外道故。正身者即安坐義也。正意者正願。正願者是順善品義也。係念在前者。繫唸唸自面對義。何須對面者。無始時來男為女色女為男色。多分依面故。今觀自面者欲伏煩惱故。迦葉雖無煩惱。而遊觀大法故作此坐儀也。   經曰爾時世尊告以下。第二正答神變此中三。初佛以法衣授於迦葉。次迦葉領衣入狼跡山。後迦葉衣上彌勒。是初也。向八十餘者。若上經為例者即有二義。若維摩在初年中說此經者。年唯三十八。雲何可言向八十餘。若說般若在終年中說此經者。年三十七。亦不可言年向八十餘。今雲。雖無聖說明文。而此經者在上生經前說。若不爾上生經指下生經語。又阿難初生即佛成道日。二十五年方作侍者。而在此會請問。明知若五十年若五十五後時說此經也。何故偏勸四聲聞者。迦葉頭陀行中能苦行故。若屠缽歎者能降伏外道故。賓頭盧者不毀禁戒故。羅雲者讀誦不懈故。若大成佛經雲勸者有二。謂衣及法。今此經略而不說也。由我遺化得盡漏者。勸迦葉助彌勒化我遺晚機弟子也。   經曰摩竭國以下。第二迦葉領衣入山。彼山者即耆闍崛山。又有經狼跡山者。猶是崛山少分也。若智度論第三十五雲。大迦葉入王捨城乞食。食已未久登雞足山。山有三岑。如仰雞足。尊者入中結趺坐。作誠言。願我此身納缽杖久住不壞。乃至經五十七億俱胝六十百千年慈氏正等覺出世時。施作佛事。發此願已尋般涅槃。時彼三岑便會成一。掩弊尊者巖也。   經曰又彌勒如來以下。第三迦葉衣上彌勒。此中二。初彌勒示彰。後彌勒受衣。是初也。鬼神開門者。智度論雲。彌勒佛以足指扣開耆闍崛山。時迦葉骨身著僧伽梨而出。禮彌勒足。上昇虛空。現變如前。即於空滅身。然此經中鬼開者。鬼神從佛行故。故不違也。釋迦禪窟者。阿含經雲迦葉靜窟。解雲。年舉者。古時釋迦禪室故。又可此經誤也。得法眼淨者。善根已熟者也。或有眾生者。未熟善根。故不得聖果。唯見迦葉骨身也。亦由四事因緣者。由釋迦四攝事所成熟。謂一惠施。即此施也。二愛語。即此仁愛也。三利行。則此利人。四等利。即此亦同。善生經如是說。   經曰爾時阿難彌勒以下。第二彌勒受衣。梵音僧伽胝。此雲大衣。今雲僧伽梨謬也。大成佛經雲。彌勒取釋迦大衣右手覆及裁。覆左手而不通。以彌勒大其衣小故。星散者現十八變事已忽無故。佛本行經雲。迦葉入無餘涅槃者。約實入滅定。而入無餘者。現同法者也。敬正法者。顯敬教法也。成無上正真道者。顯敬證法也。   經曰阿難當知以下。第二會也。行事供養者。大成佛經雲。行四事供養。謂前施仁等也。   經曰又彌勒以下第三。會也。智度論雲。初會九十九億。第二會九十六億。第三會九十三億。賢愚經雲。初九十三億。次九十六億。後九十九億。解雲。聞機不同故。又是先所度聲聞弟子其大根性。雖前佛所化。皆三會後得無生忍故。無爾許也。   爾時比丘以下。第二結姓名。   經曰爾時彌勒以下。第二辨十想眾。此中三。初正說十想。次眾集所以。後時眾得益。是初也。此中想者。以慧為體。智度論。無常想者。即聖道力名。或言四念處。或言四諦。或言無常想故。若相從者。亦想數為體也。如念住以定慧為體而名念住。此亦爾。皆以慧為體。而隨義門說十想也。此十想中。前九想對治四倒。後一想對治貪著。前九想中。初一想治常倒。次一治樂倒。次二治我倒。無我想治我見。空想治我所見。餘想皆治淨倒。以是義。修習十想盡流心得解脫也。謂由過去佛說故。今彌勒時盡漏解脫也。   若此眾中以下。第二眾集所以。此中二。初長行答徒眾問。後頌其答長行。此中十三事是皆示通三學。謂後言梵行八音即戒學也。四等心即定也。住出誦等則慧學。若初雲梵行通三學也。言四等心者四無量定心也。善本者三善根也。此十三事。皆通三會值彌勒因。言八關者受八戒故。   經曰是時彌勒以下。第二頌。此中三。初捨家長行起。次彌勒正頌。後釋迦結。約頌有九行。分為二。初七頌別長行。顯二頌總結也。心原本者三善根也。意無若干想者。顯無散亂心。或契經者脩多羅。善習者毘尼。法本者阿毘曇藏也。   經曰阿難當知以下。第三釋迦結也。   經曰爾時眾中以下。第三時眾得益。者數名。謂佛本行集經言。百百千為千萬。千萬百為十億。十億百為千億。千億百為萬億。萬億百為千萬億。千萬億百為十兆。十兆百為千兆。千兆百為十萬兆。十萬兆百為十京。十京百為千京。千京百為十萬京。十萬京百名為垓也。前九十六億等。顯三會得阿羅漢人等。今雲垓者。三會得初果人等也。   經曰彌勒如來以下。第四答幾時住問。此中二。初立戒時。後住法時。是初也。無瑕穢者清淨無犯。若增一經雲。毘婆屍佛百年清淨無犯。釋迦佛十二年無瑕也。   經曰彌勒如來以下。第二住法時也。   經曰其有善男子以下。第二勸修其因也。爾時阿難以下。第三聞說喜奉行分也。   佛說彌勒成佛經   此經將釋。略作三門。一辨來意。二釋題目。三正解本文。   言來意有二。一為廣顯彌勒人間弘化故。二為化下下遲晚流令得度脫故。何以故。前略雖示慈氏如來下人教化。令上中人殖善本。而未廣辨慈氏威力令最下根智祈聖心故。以此二義。下生經次說此經也。   第二釋題目。若依別本。有其七名。一名一切眾生斷五逆業障報障煩惱障修習慈心與彌勒共行。經二名一切眾生聞彌勒佛名必勉五濁世不隨惡道經。三名破惡惡業心如蓮華定見彌勒佛經。四名慈心不食肉經。五名釋迦牟尼以衣為信經。六名有聞佛名者決定得勉八難經。七名彌勒成佛經。雖有七名。而第七為本。故今此經用第七名。此中彌勒菩薩坐龍華下。見其寶臺毀懷。即修無常想示得正覺。故名成佛。成佛之經故依主釋。恐濫天等所說故。故名佛說也。   第三解本文者。大成佛經雲。佛住摩伽他國波沙山中夏安居。因舍利弗請而說。今此經中略而不說。然猶有三分。一鶖子發請分。二來酬答分。三大眾奉行分。初中二。初讚請德。後述請辭。是初也。   言舍利者身也。弗者子也。從母為名也。此人英慧超類。性來聞一解千。故名大智。是彰內德也。能者善巧別言。謂善隨物機巧宣法化故。輪者見道也。法者利人也。轉者度他相續故。隨者正轉於前。鶖子受唱於後。故名為隨也。是彰外德也。大將者。內懷神謀。外揚威力平怨。故名大將。譬舍利弗內懷神力外揚辨才降伏煩惱怨故名大將也。   經曰白佛言以下。第二述請辭。此中二。初指本。後請廣說。是初也。大成佛經雲。前後經中所未說。甚違此經。一雲同本別譯。然所未說者譯者誤也。一雲別本別譯。故大先說。小後說之。此二說中初為勝。謂此經無證信序。必從大經出。是故知大經誤也。問前後經其指何。答一雲彌勒三經互為前後。一雲不然。於三經隨指何經名為前後者。前後者不可了故。應說此經以前諸處處經彌勒作佛事可得。故雲前後。是故增一經雲佛在捨衛國說彌勒成佛事。又在迦毘羅國家珠師佛說彌勒成佛事。又如上生經中所引。佛昔於毘尼及諸經藏說阿逸多次當作佛。如是前前諸教前後所說可引起問。是解最勝。順聖教故。此中二。初請今聞。後請當見。是初也。言功德神力者即正報。謂功德者福果也。神者智果也。國土莊嚴者依果。謂國土者體也。莊嚴者土想也。   經曰眾生以何施以下。第二請當見也。行何施得大富。持何戒得人身。修何慧得見佛。又解眾生見佛自有三品。故問此三義。是亦無失也。   經曰爾時告以下。第二如來酬答分。此中二。初受請。是初也。舍利弗四大海以下。第二答請。此中二。初答中聞請。後答見請。初中二。初答國土莊嚴。後答功德神力。初中四。一出體。二出莊嚴。三出都。四出主。是初也。謂釋迦佛世閻浮提地七千由旬。西八千由旬。東九千由旬。北十千由旬。彌勒時除三千由旬水故。增三千由旬地。故成十千由旬。如是四方皆增三千由旬故。是故今此中東西是長。長十千由旬。南北名廣。廣八千由旬。   經曰名華儒草以下。第二辨土嚴。城者州。縣謂處也。萬民雜居名為邑也。街衢方整名比丘也。八萬歲者。大成佛經雲八萬四千。解雲。彼經據初下生時說。此經久遠時。不違也。如言身量長十六丈。而賢愚經雲身長八丈。就初後時無過也。便利者內逼迫也。飲食者外惑苦也。衰老又遇身羸劣也。大成佛經雲無寒熱風太等病。九苦惱。阿含經雲。時人有九病。一寒。二熱。三飢。四濁。五大便。六小便。七欲。八飲食。九老。解雲無時節代謝寒熱故。大成佛經雲無寒熱等。而飲食中亦有冷熱。故阿含經雲有寒熱等也。五百歲者。下生經雲五十歲者通此文二說。如經第二也。大成佛經雲人長百六尺。今此中略故不說。   經曰是時有一大城以下。第三出都。此中二。初都邑莊嚴。後園泉。初中二。初眾寶莊嚴。後災凶除滅。是初也。翅頭末者。此雲淨意。是即國之都城也。長者南北也。廣者東西也。大成佛經雲。八萬四千小城以為眷屬。翅頭末最處其中。今經略故不說之。言端嚴者。七寶所成故。殊妙者。樓臺壯麗故。莊嚴者。羅網覆故。是王所鎮故名都城也。軒窗者相司也。街者四交道也。巷者直道也。陌者東西道也。多羅屍棄者。此雲善護也。池近者在其城側也。淹(音暗實設又雲塵坐)。   經曰有大夜叉神以下。第二災凶除滅也。遜(音順實順)問彼時人命終後生何處。答大成佛經雲。欲死時行詣山林命終。後生大梵天及諸佛國。   經曰舍利弗我今為汝以下。第二辨園泉。言八功德者。一輕。二冷。三軟。四美。五清淨。六不臭。七飲時調適。八飲已無患(少門道善作此說)。今稱讚淨土經雲。一澄清。二清冷。三甘美。四輕實。五潤澤。六安和。七飲時除飢渴等。八飲已長養根大也。翠(音主為實他鳥而夫)鵝鴨。香山流水者。涅槃經雲。香山頂有無熱池四方流出味甘香也。一種獲七者。增一經雲。自然粳米者。初出時及久遠時不同。故不違也。   經曰爾時轉輪王以下。第四出主也。四種兵者。一車。二牛三象。四馬也。寶臺千頭者。千子所遊處故。形如蓮華者。寶藏湧地貌也。   經曰翅頭末城眾寶以下。第二答功德力。德力雖有八相。今五相。一入胎。二出胎。三出家。四成道。五轉法輪。其相雖五。今文即為二。初辨處勝。後辨人勝。是初也。   經曰其城中有大波羅門以下。第二辨人勝。此中二。初託父母受身。後厭世出家成佛。是初也。妙梵者父名也。婆羅門者姓名也。釋迦生王種中。彌勒生輔臣姓中。化眾生宜不同也。梵摩婆提者。此言淨道也。梵摩婆提者。還西國婆羅門姓。身長千尺者。千尺者計即百丈。爾時人身長半卑。謂五千十。古言掌與身十分一。若胸與身五分一。謂若人身長八尺。面及掌並八寸。胸廣一尺六寸。是故釋迦身長丈六。計十六尺。面掌並一尺六寸。胸廣三尺二寸。爾乃相稱。既彌勒身百丈。面應十丈。而今此雲二丈四尺者。恐傳經者誤也。   經曰彌勒菩薩觀世以下。第二厭世出家成道。此中二。先厭世出家。後坐道樹成菩提。是初也。   經曰坐於龍華以下。第二成菩提。此中五。一成道。二天龍雨華。三動世界怖魔。四放光引可度。五演梵音眾得益。是初也。謂樹枝如寶龍坐百寶華。故名龍華樹。依此樹下成菩提。故名菩提樹也。大成佛經雲。早趣出家即是日初夜降魔成菩提也。彌勒作佛經雲。到樹下坐。用四月八日明星時得佛。解雲。清且出家初夜成佛也。   經曰爾時諸天以下。第二雨華也。不現身者龍身可怖故。   經曰三千大千以下。第三動地怖魔。謂眾生長眠生死故。不動者不悟長。故須動也。   經曰佛身出光以下。第四放光攝生。   經曰爾時人民以下。第五演梵音眾得益。此中三。初在華林。次城邑。益後靈山益。初中九。一攝眾。二觀欲。三尋因。四彰師。五義學。六歸力。七合奉。八授道。九得益。初有十類眾。一人民眾。二王宰眾。三淨智眾。四長者眾。五外道眾。六大臣眾。七天宮眾。八太子眾。九彌勒親族眾。十無名眾。準可知也。   經曰彌勒佛見以下。第二觀欲。欲者欲樂也。   經曰是諸人等皆於以下。第三尋因。因者行也。此中有十行。一知法行。即讀三藏。三修福行。即修諸功德。三兩利行。謂衣食施他及自持戒故。四供佛行。謂幡蓋等。五修慈行謂拔苦故。六修悲行。謂與樂故。七修忍行。八修齊行。九修禪行。十智塔行。準可知也。   經曰善哉釋迦以下。第四彰師。   經曰而作是言汝等以下。第五義學。   經曰善哉釋迦以下。第六歸力。此中二。初既辨歸合力。後言釋迦牟尼佛為汝等以下。辨歸昔力也。   經曰彌勒如是開道以下。第七合奉。   經曰彌勒佛觀察以下。第八授道。   經曰爾時彌勒佛以下。第九得益。約實為論。諸佛化物不定。或一會或二會乃至十會無量會。然而三會者約一化終。前佛殘弟子。然長阿含經雲。毘婆屍佛三會說法。初會十六萬八千人次會十萬人。後會八萬人。屍棄佛三會。初會十萬人。次會八萬人。後會七萬人。毘捨婆佛二會說法。初會七萬。後會六萬。樓孫佛一會說法。即四萬。含牟尼佛一會說法。即三萬。迦葉佛一會說法。即二萬。我今一會說法。即弟子千二百五十。若依無近請佛經雲。惟衛佛初會十萬。次會九萬。後會八萬。式佛初會九萬。次會八萬。後會七萬。隨葉佛初會七萬。後會六萬。樓孫佛一會四萬。含牟尼佛一會三萬。迦葉佛一會二萬。我釋迦佛一會千二百五十。是其機宜不同故如是別說。   經曰彌勒佛既轉輪以下。第二城邑益。此中六。一率眾入城。二現神力。三天資上供。四人彰希奇。五魔王助道。六群生領悟。是初也。   經曰當入城時以下。第二現神力。   經曰釋提桓因以下。第三天資上供。此中二。初上供。後世尊入時以下偈讚。   經曰爾時天人羅剎以下。第四人彰希奇。   經曰爾時魔王以下。第五魔天助道。   經曰爾時街巷男女以下。第六群生領悟。   經曰爾時彌勒佛諸弟子以下。第三靈山益。此中為十。初門徒出。二明共登靈山。三為開神骨。四令眾驚奇。五雙讚師資。六稱德行。七顯昔留化。八辨今利人。九彰佛悲深。十令生故極。是初也。   經曰爾時彌勒以下。第三共登靈山。   經曰於山頂上以下。第三為開神骨。大成佛經曰。到崛山已登狼跡山頂。舉足大指踐於山根。是時大地十八相動。以手擗山。如輪王開大城門。時梵王持天香油灌迦葉頂。繫大楗槌法蠡。迦葉即從滅盡定覺。整衣服長跪合掌。持本師僧伽梨奉與彌勒。而作是言。大師釋迦牟尼佛臨涅槃時囑我。衣今奉世尊。   經曰爾時男女天眾以下。第四令眾驚奇。   經曰彌勒佛讚以下。第五雙讚師資。   經曰釋迦牟尼佛於大眾以下。第六稱德行。   經曰彌勒佛讚以下。第七顯昔留化。謂曾彼惡世能修至心。故為傳化骨身留也。   經曰爾時人眾見以下。第八辨今利人。成佛經雲。時迦葉即踴身虛空作十八變。承佛神力以梵音說。釋迦佛十二部經八十億人得阿羅漢。空而下說有為無常辭佛而退。身出水火入涅槃。是即初也。   經曰是諸人等念以下。第九彰佛悲深。   經曰令得具六神通以下。第十令生故極。   經曰爾時說法之處以下。第二答見佛。此中六。一辨道場量。二示佛神力。三讚佛壽量。四美佛住持。五正勸修因。六審令得見。此初也。   經曰其中人眾以下。第二佛神力。   經曰彌勒佛住以下。第三讚佛壽量。大成佛經雲。壽命具足八萬四千歲。無有中夭。而今此經雲六萬歲者。解雲彌勒佛壽雖八萬四千年。但受三分二。捨第三分二。萬四千壽故。故但六萬。如釋迦佛不受第三分但受八十。是故大集經言。諸佛皆捨第三分也。   經曰滅度之後以下。第四美佛住持。大成佛經雲。三像法世三萬歲。及彌勒入涅槃後起塔供養。今此經略故不說。   經曰汝等宜應以下。第五正勸修因。   經曰得見世間以下。第六審令得見。   經曰佛說是經已以下。第三大眾喜奉行分也。   三彌勒經疏一卷       憬興撰   全忠大德送施圓珍 (寬平二年閏九月十一日追記之珍)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75 注維摩詰經   No. 1775 [cf. No. 475]   注維摩詰經卷第一併序   後秦釋僧肇選   維摩詰不思議經者。蓋是窮微盡化。絕妙之稱也。其旨淵玄。非言象所測。道越三空。非二乘所議。超群數之表。絕有心之境。眇莽無為而無不為。罔知所以然而能然者不思議也。何則夫聖智無知而萬品俱照。法身無象而殊形並應。至韻無言而玄籍彌布。冥權無謀而動與事會。故能統濟群方。開物成務。利見天下於我無為。而惑者睹感照。因謂之智。觀應形則謂之身。覿玄籍便謂之言。見變動而謂之權。夫道之極者豈可以形言權智而語其神域哉。然群生長寢非言莫曉。道不孤運。弘之由人。是以如來命文殊於異方。召維摩於他土。爰集毘耶共弘斯道。此經所明統萬行則以權智為主。樹德本則以六度為根。濟蒙惑則以慈悲為首。語宗極則以不二為門。凡此眾說皆不思議之本也。至若借座燈王請飯香土手接大千室包乾象。不思議之跡也。然幽關難啟。聖應不同。非本無以垂跡。非跡無以顯本。本跡雖殊而不思議一也。故命侍者標以為名焉。大秦天王俊神超世玄心獨悟。弘至治於萬機之上。揚道化於千載之下。每尋翫茲典以為棲神之宅。而恨支竺所出理滯於文。常恐玄宗墜於譯人。北天之運運通有在也。以弘始八年歲次鶉火一命大將軍常山公右將軍安成侯與義學沙門千二百人。於長安大寺請羅什法師重譯正本。什以高世之量冥心真境。既盡環中。又善方言。時手執梵文口自宣譯。道俗虔虔一言三復。陶冶精求務存聖意。其文約而詣。其旨婉而彰。微遠之言於茲顯然矣。余以闇短時預聽次。雖思乏參玄。然粗得文意。輒順所聞為之註解。略記成言述而無作。庶將來君子異世同聞焉。   維摩詰所說。   什曰。維摩詰秦言淨名。即五百童子之一也。從妙喜國來遊此境。所應既周將還本土。欲顯其淳德以澤群生。顯跡悟時。要必有由故命同志詣佛。而獨不行。獨不行則知其疾也。何以知之。同志五百共遵大道。至於進德修善。動靜必俱。命淨國之會業之大者。而不同舉明其有疾。有疾故有問疾之會。問疾之會由淨國之集。淨國之集由淨名方便。然則此經始終所由良有在也。若自說而觀則眾聖齊功。自本而尋則功由淨名源其所由故曰維摩詰所說也。肇曰。維摩詰秦言淨名。法身大士也。其權道無方隱顯殊跡。釋彼妙喜現此忍土。所以和光塵俗因通道教。常與寶積俱遊為法城之侶。其教緣既畢將返妙喜。故欲顯其神德以弘如來不思議解脫之道。至命寶積獨詣釋迦自留現疾。所以生問疾之端建微言之始。妙唱自彼故言其說。竺道生曰。維摩詰者此雲無垢稱也。其晦跡五欲。超然無染。清名遐布。故致斯號。貴名求實者必重其說。說本表實。重之則終得所求。因斯近接有過聖言矣。   經。   肇曰。經者常也。古今雖殊。覺道不改。群邪不能沮。眾聖不能異。故曰常也。   一名不可思議解脫。   什曰。亦名三昧亦名神足。或令脩短改度。或鉅細相容變化隨意。於法自在解脫無礙。故名解脫。能者能。然物不知所以故曰不思議。亦云。法身大士念即隨應。不入禪定然後能也。心得自在。不為不能所縛故曰解脫也。若直明法空。則乖於常習。無以取信。故現物隨心變。明物無定性。物無定性則其性虛矣。菩薩得其無定。故令物隨心轉。則不思議乃空之明證。將顯理宗故以為經之標也。肇曰。微遠幽深二乘不能測。不思議也。縱任無礙塵累不能拘。解脫也。此經始自於淨土。終於法供養。其中所明雖殊。然其不思議解脫一也。故總以為名焉。上以人名經。此以法名經。以法名經所以標榜旨歸。以人名經所以因人弘道者也。生曰。無垢之稱或止形跡。心不必然。故復言其解脫更為一名。不可思議者凡有二種。一曰理空。非惑情所圖。二曰神奇。非淺識所量。若體夫空理則脫思議之惑。惑既脫矣則所為難測。維摩詰今動靜皆神奇。必脫諸惑。脫惑在於體空。說空是其所體。是以無垢之名信而有徵。名苟有徵。其求愈到。到於求者何患不悟乎。   佛國品第一   什曰。經始終由於淨國。故以佛國冠於篇也。   如是。   肇曰。如是信順辭。夫信則所言之理順。順則師資之道成。經無豐約。非信不傳。故建言如是。   我聞。   什曰。若不言聞則是我自有法。我自有法則情有所執。情有所執諍亂必興。若言我聞則我無法.則無所執。得失是非歸於所聞。我既無執彼亦無競。無執無競諍何由生。又雲愛有二種。一五欲愛。二法愛。外道出家能斷欲愛不斷法愛。故情有所執。佛弟子兼除二愛。法愛既盡執競都息。經始稱我聞存於此也。肇曰。出經者明己親承聖旨無傳聞之謬也。   一時。   什曰。說經時也。肇曰。法王啟運嘉集之時也。   佛在毘耶離。   什曰。據佛所在方也。毘言稻土之所宜也。耶離言廣嚴。其地平廣莊嚴。肇曰。毘耶離國土名也。秦言廣嚴。其土平廣嚴事因以為名也。   菴羅樹園。   什曰。菴羅樹其果似桃而非桃也。肇曰。菴羅果樹名也。其果似桃而非桃。先言奈氏事在他經。   與大比丘眾八千人俱。   肇曰。比丘秦言或名淨乞食。或名破煩惱。或名淨持戒。或名能怖魔。天竺一名該此四義。秦言無一名以譯之。故存義名焉。別本雲摩訶比丘僧八千人俱。什曰。共聞經人也。舉時方人三事以證其所聞也。摩訶秦言大亦言勝亦言多。於一切眾中最上。天人所宗故言大。能勝九十六種論議故言勝。其數八千故言多。比丘秦言破煩惱亦言乞士。除五種邪命養法身故言乞士。比丘菩薩不合數者。以比丘儘是肉身。菩薩多是法身。身異故。若肉身菩薩未正位取證心異故。以二因緣比丘菩薩不合說也。所以先羅漢後菩薩者。人謂菩薩未盡諸漏智慧未具。羅漢三漏既盡智慧成就。隨人情所推以為先後耳。   菩薩三萬二千。   肇曰。菩薩正音雲菩提薩埵。菩提佛道名也。薩埵秦言大心眾生。有大心入佛道名菩提薩埵。無正名譯也。別本雲菩薩三萬二千得大神通。什曰。大士凡有三種。一者出家二者在家三者他方來。復次一者結業身。二者法身。此中菩薩多是法身。然應感之形與物同跡。物或齊其所見而生劣想。故舉大數然後序德也。梵本雲。神通智慧本事已作。六度諸法即通慧之因。通慧之因即本事也。   眾所知識。   肇曰。大士處世猶日月升天。有目之士誰不知識。別本雲。眾所敬仰。什曰。梵本雲。多知多識。顯德應時故物咸知識。物咸知識故敬之者眾。此義則出也。   大智本行皆悉成就。   肇曰。大智一切種智也。此智以六度六通眾行為本。諸大士已備此本行。   諸佛威神之所建立。   什曰。佛威神建立言佛所念也。為佛所念則莫能沮壞。猶如魚子為母所念必得成就也。肇曰。天澤無私不潤枯木。佛威雖普不立無根。所建立者道根必深也。   為護法城受持正法。   什曰。法城即實相法也。使物無異見故言護也。復次一切經法皆名法城。護持宣佈令不壞也。有能持正法者亦兼護之也。肇曰。外為護法之城。內有受持之固。   能師子吼。   肇曰。師子吼無畏音也。凡所言說不畏群邪異學。諭師子吼眾獸下之。師子吼曰美演法也。   名聞十方。   什曰。上言多知多識者謂現跡二方化淳一國。物沾其惠又識其人。今雲名聞十方者。謂道風遐扇聞其名也。肇曰。行滿天下。稱無不普。   眾人不請友而安之。   什曰。為利有二種。若今世後世。物以利交故請而後動。聖以慈應故不祈而往。往必與親。親必為護。故曰不請友而安之。肇曰。真友不待請。譬慈母之赴嬰兒也。   紹隆三寶能使不絕。   肇曰。繼佛種則三寶隆別本雲。興隆三寶能使不絕。什曰。非直顯明三寶宣通經法之謂也。謂能積善累功自致成佛。成佛則有法。有法則有僧。不絕之功事在來劫。今言不絕則必能也。又於其中間自行化人。我既化人人亦化物。物我俱成。三寶彌隆。眾生無盡故三寶亦不絕也。   降伏魔怨制諸外道。   什曰。魔四魔得無生忍煩惱永斷故降欲魔。得法身則更不得身故降身魔。無身則無死故降死魔。無三魔則波旬不得其便故降天魔也。伏外道如令舍利弗與外道論議。七日七夜然後得勝。斯其類也。肇曰。魔四魔也。外道九十六種道也。   悉已清淨永離蓋纏。   什曰。離蓋纏有三種。一者持戒清淨蓋纏不起。二者世俗道斷。斷而未盡。當其不起亦名為離。此中得無生法忍滅盡離也。肇曰。蓋五蓋纏十纏。亦有無量纏。身口意三業悉淨則蓋纏不能累也。   心常安住無閡解脫。   什曰。不思議解脫即其類也。於事無閡故言無閡。無閡故解脫。或於一事乃至百千。或於一國至恆沙國。於中通達自在無閡。未能如佛一切無閡。肇曰。此解脫七住所得。得此解脫則於諸法通達無閡。故心常安住也。   念定總持辯才不斷。   肇曰。念正念。定正定。總持謂持善不失持惡不生。無所漏忘謂之持。持有二種。有心相應持。不相應持。辯才七辯也。此四是大士之要用故常不斷別本雲。其念不遠斷乃至辯才成就。什曰。念者無上道念也。不斷。不中斷也。不斷義通貫下三法也。菩薩得此四法深入堅固。逕身不失歷劫愈明。故言不斷也。   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及方便力無不具足。   什曰。上言道念不斷。道念不斷然後具行六度六度具足自事已畢。自事已畢則方便度人。度人之廣莫若神通。神通既具乃化眾生。如是次第如後淨國中說也。肇曰。具足謂無相行也。七住已上心智寂滅。以心無為故無德不為。是以施極於施而未嘗施。戒極於戒而未嘗戒。七德殊功而其相不異乃名具足。方便者即智之別用耳。智以通幽窮微決定法相。無知而無不知謂之智也。雖達法相而能不證。處有不失無。在無不捨有。冥空存德。彼彼兩濟。故曰方便也。   逮無所得不起法忍。   什曰。有識已來未嘗見法。於今始得能信能受。忍不恐怖。安住不動故名為忍。肇曰。忍即無生慧也。以能堪受實相故以忍為名。得此忍則於法無取無得心相永滅。故曰無所得不起法忍也。   已能隨順轉不退輪。   肇曰。無生之道無有得而失者不退也。流演圓通無繫於一人輪也。諸佛既轉此輪。諸大士亦能隨順而轉之。別本雲。轉不退轉法輪。什曰。法輪無生忍也。以輪授物。物得此輪故名轉。授者得而不失名不退轉。自乘轉進亦名為轉也。   善解法相知眾生根。   肇曰。諸法殊相無不解。群生異根無不知也。   蓋諸大眾。   什曰。梵本雲。眾不能蓋。眾不能蓋明其超出。今言蓋眾其言亦同也。   得無所畏。   什曰。菩薩自有四無畏。非佛無畏也。恐畏之生生於不足。無不足故無畏。能說而不能行亦所以畏也。今能說能行故無畏也。能說能行名曰法也。肇曰。菩薩別有四無畏。一得聞持總持。二知眾生根。三不見有能難己使己不能答者。四隨問能答善決眾疑。有此四德故能映蓋大眾也九十六種外道各有部眾故言諸也。   功德智慧以修其心相好嚴身色像第一。   什曰。明備此德所以無畏也。肇曰。心以智德為嚴。形以相好為飾。嚴心所以進道。飾形所以靡俗。   捨諸世間所有飾好。   什曰。色相瓔珞飾好已備故不假外飾也。肇曰。為尊形者示嚴相耳。豈俗飾之在心哉。   名稱高遠踰於須彌。   肇曰。名自有高而不遠遠而不高。前聞十方取其遠也。今踰須彌取其高也。高謂高勝也。   深信堅固猶若金剛。   肇曰。七住已上無生信不可壞也。   法寶普照而雨甘露。   肇曰。法寶光無不照照癡冥也。澤無不潤潤生死也。喻海有神寶能放光除冥亦因光能雨甘露潤枯槁也。   於眾言音微妙第一。   肇曰。殊類異音既善其言而復超勝。   深入緣起斷諸邪見有無二邊無復餘習。   肇曰。深入謂智深解也。解法從緣起則邪見無由生。有無二見群迷多惑。大士久盡故無餘習。   演法無畏猶師子吼。   什曰。上明一切時無畏。此明說法無畏。上師子吼明德音遠振。此明能說實法。眾鹹敬順猶師子吼威懾群獸也。   其所講說乃如雷震。   什曰。正智流潤譬如天雨。辯者發響猶如雷震。人有慧而不辯或辯而無慧。既雲無畏又言雷震。明其辯慧兼也。肇曰。法音遠震開導萌牙。猶春雷動於百草也。   無有量已過量。   肇曰。既得法身入無為境。心不可以智求。形不可以像取。故曰無量。六住已下名有量也。   集眾法寶如海導師。   肇曰。引導眾生入大乘海採取法寶使必獲無難。猶海師善導商人必獲夜光也。   了達諸法深妙之義。   肇曰。如實義也。   善知眾生往來所趣及心所行。   肇曰。六趣往來心行美惡悉善知也。   近無等等佛自在慧十力無畏十八不共。   什曰。諸佛智慧無與等者。而此佛與等。復次實相法無有等比。唯佛與等。菩薩鄰而未得故言近也。肇曰。佛道超絕無與等者。唯佛佛自等故言無等等。所以辯其等者明第一大道。理無不極。平若虛空。豈外降之有也。自在慧者。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即其事也。大士雖未全具佛慧。且以近矣。   關閉一切諸惡趣門而生五道以現其身。   肇曰。法身無生而無不生。無生故惡趣門閉。無不生故現身五道也。   為大醫王善療眾病應病與藥令得服行。   肇曰。法藥善療諭醫王也。   無量功德皆成就。   肇曰。無德不備也。   無量佛土皆嚴淨。   肇曰。群生無量所好不同。故修無量淨土以應彼殊好也。   其見聞者無不蒙益。   肇曰。法身無形聲。應物故形聲耳。豈有見聞而無益哉。   諸有所作亦不虛捐。   肇曰。功不可虛設。別本雲。所作不虛。什曰。所作必成。兼以度人。故不虛也。   如是一切功德皆悉具足其名曰等觀菩薩不等觀菩薩等不等觀菩薩。   什曰。等觀四等觀眾生也。不等智慧分別諸法也。等不等者兼此二也。   定自在王菩薩。   什曰。於諸定中得自在也。   法自在王菩薩。   什曰。說諸法中得自在也。   法相菩薩。   什曰。功德法相現於身也。   光相菩薩。   什曰。光明之相現於身也。   光嚴菩薩。   什曰。光明莊嚴也。   大嚴菩薩。   什曰。明其身相大莊嚴也。   寶積菩薩。   什曰。積聚智慧寶也。   辯積菩薩。   什曰。積聚四辯。   寶手菩薩。   什曰。手中能出無量珍寶也。   寶印手菩薩。   什曰。印者相也。手有出寶之相。亦曰手中有寶印也。   常舉手菩薩。   什曰。現以大慈之手撫慰眾生令不恐畏。是以常舉手向人。唱言勿怖也。   常下手菩薩。   什曰。常垂下其手。現慈心屈下無傷物之像也。   常慘菩薩。   什曰。悲念眾生也。   喜根菩薩。   什曰。喜根喜等也。亦於實相法中生喜及隨喜也。   喜王菩薩。   什曰。喜有二種。一不淨二清淨。清淨喜故言王也。   辯音菩薩。   什曰。辭辯也。   虛空藏菩薩。   什曰。實相慧藏如虛空也。   執寶炬菩薩。   什曰。執慧寶炬除眾闇冥。   寶勇菩薩。   什曰。勇於德寶亦得寶故能勇也。   寶見菩薩。   什曰。以慧寶見於諸法也。   帝網菩薩。   什曰。幻術經名帝網也。此大士神變自在猶如幻化。故借帝網以名之。   明網菩薩。   什曰。明網自說手有縵網放光明也。   無緣觀菩薩。   什曰。觀時不取相無緣。亦深入觀時莫見其所緣也。   慧積菩薩。   什曰。積聚慧也。   寶勝菩薩。   什曰。功德寶超於世也。   天王菩薩。   什曰。一假名天。二生天。三賢聖天。言天王則賢聖天也。   壞魔菩薩。   什曰。行壞魔道也。   電得菩薩。   什曰。因事為名。   自在王菩薩。   什曰。於法自在。如王之於民也。   功德相嚴菩薩。   什曰。功德之相莊嚴其身也。   師子吼菩薩。   什曰。以大法音令眾生伏。   雷音菩薩。   什曰。所說能令天人歡喜群邪振悚。猶若雷音聞者喜懼也。   山相擊音菩薩。   什曰。以大法音消伏剛強。音聲震擊若山相搏也。   香象菩薩。   什曰。青香象也。身出香風。菩薩身香風亦如此也。   白香象菩薩。   什曰。其香最勝。大士身香亦如是也。   常精進菩薩。   什曰。始終不退。   不休息菩薩。   什曰。不暫廢也。   妙生菩薩。   什曰。生時有妙瑞也。   華嚴菩薩。   什曰。以三昧力現眾華。遍滿虛空大莊嚴也。   觀世音菩薩。   什曰。世有危難稱名自歸。菩薩觀其音聲即得解脫也。亦名觀世念亦名觀自在也。   得大勢菩薩。   什曰。有大勢力也。以大神力飛到十方。所至之國六反振動惡趣休息也。   梵網菩薩。   什曰。梵四梵行。網言其多也。   寶杖菩薩。   什曰。或物寶或法寶以為杖也。   無勝菩薩嚴土菩薩。   什曰。淨國土也。   金髻菩薩。   什曰。金在髻也。   珠髻菩薩。   什曰。如意寶珠在其髻中。悉見十方世界及眾生行業果報因緣也。   彌勒菩薩。   什曰。姓也。阿逸多字也。南天竺波羅門之子。   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   什曰。秦言妙德也。數從小至大。故二人在後。復次二人在此方為大。餘方為小。亦應在後也。妙德以法身遊方。莫知其所生。又來補佛處。故言法王子也。   如是等三萬二千人。   肇曰。歎德列名。所以存人以證經也。   復有萬梵天王屍棄等。   肇曰。屍棄梵王名。秦言頂髻也。   從餘四天下來詣佛所而聽法復有萬二千天帝。   什曰。舉其從餘四天下來者。據此四天下以明梵耳。復次天有二種。一者地天。二者虛空天。帝釋處須彌頂。即是地天。又為地主。舉釋則地天斯攝。舉梵王則虛空天盡攝。復次帝釋得道跡。梵王得不還常來聽法眾所共知。故經序眾所知識以為會證也。復次一切眾生宗事梵天。所宗尚來則知餘人必至矣。   亦從餘四天下來在會坐。   肇曰。一佛土有百億四天下。一四天下各有釋梵。故言餘。亦或從他方佛土來。   並餘大威力諸天。   肇曰。除上梵釋餘大天也。   龍。   什曰。龍有二種。一地龍二虛空龍。肇曰。龍有二種。地龍虛空龍。種有四生。   神。   什曰。神受善惡雜報。似人天而非人天也。肇曰。神受善惡雜報。見形勝人劣天。身輕微難見也。   夜叉。   什曰。秦言貴人亦言輕捷。有三種。一在地。二在虛空。三天夜叉也。地夜叉但以財施故不能飛空。天夜叉以車馬施故能飛行。佛轉法輪時。地夜叉唱空夜叉聞。空夜叉唱四天王聞。如是乃至梵天也。肇曰。夜叉秦言輕捷。有三種。一在地二在虛空三天夜叉。居下二天守天城池門閣。   乾闥婆。   什曰。天樂神也。處地上寶山中。天欲作樂時。此神體上有相出。然後上天也。肇曰。天樂神也。居地上寶山中。天須樂時。此神體上有異相現。然後上天也。   阿修羅。   什曰。秦言不飲酒。不飲酒因緣出雜寶藏。此是惡趣。男醜女端正。有大勢力常與天共鬥也。肇曰。釋同上也。   迦樓羅。   什曰。金翅鳥也。肇曰。金翅鳥神。   緊那羅。   什曰。秦言人非人。似人而頭上有角。人見之言人耶非人耶。故因以名之。亦天伎神也。小不及乾闥婆肇注同上。   摩□羅伽等悉來會坐。   什曰。是地龍而腹行也。肇曰。摩□羅伽大蟒神也。此上八部皆有大神力。能自變形在座聽法也。   諸比丘比丘尼。   肇曰。比丘義同上尼者女名也。已上八千比丘別稱得道者也。   優婆塞。   肇曰。義名信士男也。   優婆夷。   肇曰。義名信士女也。   俱來會坐彼時佛與無量百千之眾恭敬圍遶而為說法譬如須彌山王顯於大海安處眾寶師子之座蔽於一切諸來大眾。   肇曰。須彌山天帝釋所住金剛山也。秦言妙高。處大海之中。水上方高三百三十六萬里。如來處四部之中。威相超絕光蔽大眾。猶金山之顯溟海也。   爾時毘耶離城有長者子名曰寶積。   肇曰。寶積亦法身大士常與淨名俱詣如來共弘道教。而今獨與裡人詣佛者。將生問疾之由啟茲典之門也。   與五百長者子俱持七寶蓋來詣佛所頭面禮足各以其蓋共供養佛。   肇曰。天竺貴勝行法各別持七寶蓋即以供養佛。   佛之威神令諸寶蓋合成一蓋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什曰。現此神變其旨有二。一者現神變無量顯智慧必深。二者寶積獻其所珍必獲可珍之果。來世所成必若如此之妙。明因小而果大也。   而此世界廣長之相悉於中現。   肇曰。蓋以不廣而彌八極土亦不狹而現蓋中。   又此三千大千世界諸須彌山。   什曰。秦言妙高山也。凡有十寶山。須彌處其中。餘九圍之也。   雪山目真鄰陀山摩訶目真鄰陀山香山寶山金山黑山鐵圍山大鐵圍山大海江河川流泉源。   別本雲顯彼大海。什曰。山金色海水清淨水映發也。緣水顯發金光亦復如是也。   及日月星辰天宮龍宮諸尊神宮悉現於寶蓋中。   肇曰。此佛世界。   又十方諸佛諸佛說法亦現於寶蓋中。   肇曰。將顯佛土殊好不同故通現十方也。諸長者子皆久發道心而未修淨土。欲說來供之情啟發淨土之志。故因其蓋而現之也。   爾時一切大眾睹佛神力歎未曾有合掌禮佛瞻仰尊顏目不暫捨。   什曰。信樂發中相現於外。   長者子寶積即於佛前以偈頌曰。   什曰。上以身力供養。今以心口供養。上以財養今以法養。復次眾雖見其變未知變之所由。欲令推宗有在信樂彌深。故以偈讚也。肇曰。形敬不足以寫心。故復讚之詠之者矣。   目淨修廣如青蓮。   什曰。面為身之上。目為面之標。故歎形之始始於目也。復次佛以慈眼等視眾生。重其等故歎之。肇曰。五情百骸目最為長。瞻顏而作故先讚目也。天竺有青蓮華。其葉修而廣。青白分明有大人目相。故以為諭也。   心淨已度諸禪定。   什曰。心淨則目明。故舉心以證目。復次目為形最。心為德本。將歎德故美其心也。度諸禪定釋所以淨也。肇曰。形長者目。主德者心。故作者標二為頌首也。禪定之海深廣無際。自非如來清淨真心。無能度者。   久積淨業稱無量。   什曰。淨業無量故名亦如是。肇曰。於無數劫積三淨業故名稱無量。   導眾以寂故稽首。   什曰。梵本雲寂道。寂道即八正也。肇曰。寂謂無為寂。滅道也。   既見大聖以神變普現十方無量土其中諸佛演說法於是一切悉見聞。   肇曰。既見合蓋之神變。已不可測。方於中現十方國及諸佛演法。於是忍界一切眾會悉遙見聞。更為希有也。   法王法力超群生常以法財施一切。   肇曰。俗王以俗力勝民故能澤及一國。法王以法力超眾故能道濟無疆。   能善分別諸法相。   肇曰。諸法殊相能善分別也。自此下至業不亡盡歎法施也。   於第一義而不動。   肇曰。第一義謂諸法一相義也。雖分別諸法殊相而不乖一相。此美法王莫易之道也。動謂乖矣。   已於諸法得自在是故稽首此法王。   肇曰。世王自在於民。法王自在於法。法無定相隨應而辨。為好異者辨異而不乖同。為好同者辨同而不乖異。同異殊辨而俱適法相。故得自在也。   說法不有亦不無。   肇曰。欲言其有有不自生。欲言其無緣會即形。會形非謂無。非自非謂有。且有有故有無。無有何所無。有無故有有。無無何所有。然則自有則不有。自無則不無。此法王之正說也。   以因緣故諸法生。   肇曰。有亦不由緣。無亦不由緣。以法非有無故由因緣生。論曰。法從緣故不有。緣起故不無。   無我無造無受者。   肇曰。諸法皆從緣生耳。無別有真主宰之者。故無我也。夫以有我故能造善惡受禍福法。既無我故無造無受者也。   善惡之業亦不亡。   肇曰。若無造無受者。則不應有為善獲福為惡致殃也。然眾生心識相傳美惡由起。報應之道連環相襲。其猶聲和響順形直影端。此自然之理無差毫分。復何假常我而主之哉。   始在佛樹力降魔。   肇曰。道力之所制。豈魔兵之所能敵。自此下至禮法海。歎初成如來功德也。   得甘露滅。   什曰。梵本雲寂滅甘露。寂滅甘露即實相法也。   覺道成。   肇曰。大覺之道寂滅無相。至味和神諭若甘露。於菩提樹先降外魔。然後成甘露寂滅大覺之道。結習內魔於茲永盡矣。   已無心意。   什曰。無別意也。   無受行。   什曰。無受想行。肇曰。心者何也。染有以生。受者何也。苦樂是行。至人冥真體寂空虛其懷。雖復萬法並照而心未嘗有。苦樂是逕而不為受。物我永寂。豈心受之可得。受者三受也。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也。   而悉摧伏諸外道。   肇曰。無心伏於物。而物無不伏。   三轉法輪於大千。   肇曰。始於鹿苑為拘鄰等三轉四諦法輪於大千世界也。   其輪本來常清淨。   肇曰。法輪常淨猶虛空也。雖復古今不同時移俗易。聖聖相傳其道不改矣。   天人得道此為證。   什曰。證明佛初轉法輪。肇曰。初轉法輪。拘鄰等五人八萬諸天得道。此常清淨之明證也。   三寶於是現世間。   肇曰。覺道既成佛寶也。法輪既轉法寶也。五人出家得道僧寶也。於是言其始也。   以斯妙法濟群生一受不退常寂然。   肇曰。九十六種外道上者亦能斷結生無色天。但其道不真要還墮三塗。佛以四諦妙法濟三乘眾生。無有既受還墮生死者。故曰一受不退。永畢無為故常寂然矣。   度老病死大醫王。   肇曰。生老病死患之重者。濟以法藥故為醫王長也。   當禮法海德無邊。   肇曰。法輪淵廣難測。法海流潤無涯。故德無邊矣。   毀譽不動如須彌。   肇曰。利衰毀譽稱譏苦樂八法之風不動如來。猶四風之吹鬚彌也。   於善不善等以慈。   肇曰。截手不慼捧手不欣。善惡自彼慈覆不二。   心行平等如虛空。   肇曰。夫有心則有封。有封則不普。以聖心無心故平等若虛空也。   孰聞人寶不敬承。   肇曰。在天為天寶。在人為人寶。寶於天人者豈天人之所能。故物莫不敬承也。   今奉世尊此微蓋。   什曰。自欣所獻小而睹大變也。肇曰。微是小也。   於中現我三千界諸天龍神所居宮乾闥婆等及夜叉悉見世間諸所有十力哀現是化變。   肇曰。所奉至微。所見至廣。此是如來哀愍之所現也。十力是如來之別稱耳。十力備故即以為名。自十號之外諸有異稱類耳。   眾睹希有皆歎佛今我稽首三界尊。   肇曰。睹蓋中之瑞也。   大聖法王眾所歸淨心觀佛靡不欣各見世尊在其前。   肇曰。法身圓應猶一月升天影現百水也。   斯則神力不共法。   肇曰。不與二乘共也。   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皆謂世尊同其語斯則神力不共法。   肇曰。密口一音殊類異解。   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各各隨所解普得受行獲其利斯則神力不共法。   肇曰。佛以一音說一法。眾生各隨所好而受解。好施者聞施。好戒者聞戒。各異受異行。獲其異利。上一音異適。此一法異適也。   佛以一音演說法或有恐畏或歡喜或生厭離或斷疑斯則神力不共法。   肇曰。眾生聞苦報則恐畏。聞妙果則歡喜。聞不淨則厭離聞法相則斷疑。不知一音何演而令歡畏異生。此豈二乘所能共也。   稽首十力大精進。   肇曰。此下一一稱德而致敬也。   稽首已得無所畏。   肇曰。四無畏也。   稽首住於不共法。   肇曰。十八不共法也。   稽首一切大導師稽首能斷眾結縛稽首已到於彼岸。   肇曰。彼岸涅槃岸也。彼涅槃豈崖岸之有。以我異於彼故借我謂之耳。   稽首能度諸世間稽首永離生死道悉知眾生來去相。   肇曰。眾生形往來於六趣。心馳騁於是非。悉知之也。   善於諸法得解脫。   肇曰。我染諸法故諸法縛我。我心無染則萬縛斯解。   不著世間如蓮華常善入於空寂行。   肇曰。出入自在而不乖寂故常善入。   達諸法相無罣礙。   肇曰。萬法幽深誰識其涘。唯佛無礙故獨稱達。   稽首如空無所依。   肇曰。聖心無寄。猶空無依也。   爾時長者子寶積說此偈已白佛言世尊是五百長者子皆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願聞得佛國土清淨。   肇曰。阿耨多羅秦言無上。三藐三菩提秦言正遍知。道莫之大無上也。其道真正無法不知正遍知也。諸長者子久已發無上心而未修淨土。所以寶積俱詣。如來現蓋皆啟其萌也。既於蓋中見諸佛淨土殊好不同。志在崇習。故願聞佛所得淨土殊好之事。   唯願世尊說諸菩薩淨土之行。   肇曰。土之所以淨豈技飾之所能淨之。必由行故請說行也。凡行必在學地。故菩薩。此問乃是如來現蓋之微旨。寶積俱詣之本意也。別本雲佛國清淨之行。什曰梵本雲清淨之相。下言眾生是佛土。則是其相兆於今。故事應於後。   佛言善哉寶積乃能為諸菩薩問於如來淨土之行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於是是寶積及五百長者子受教而聽佛言寶積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   什曰。寶積問淨土之相。故以淨相答之。淨相即淨土因緣。淨土因緣有三事。一菩薩功德。二眾生。三眾生功德。三因既淨則得淨土。今言眾生則是者。因中說果。下釋義中具三因緣也。肇曰。夫至人空洞無象。應物故形。形無常體。況國土之有恆乎。夫以群生萬端業行不同。殊化異被致令報應不一。是以淨者應之以寶玉。穢者應之以沙礫。美惡自彼。於我無定。無定之土乃曰真土。然則土之淨穢繫於眾生。故曰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也。或謂土之淨穢繫於眾生者。則是眾生報應之土。非如來土。此蓋未喻報應之殊方耳。嘗試論之。夫如來所修淨土以無方為體。故令雜行眾生同視異見。異見故淨穢所以生。無方故真土所以形。若夫取其淨穢。眾生之報也。本其無方。佛土之真也。豈曰殊域異處凡聖二土然後辨其淨穢哉。生曰。淨土行者行致淨土非造之也。造於土者眾生類矣。容以濫造。不得不先明造本以表致義然後說行。   所以者何菩薩隨所化眾生而取佛土。   什曰。自此以下二章列三因釋則是之義。梵本雲隨化幾所眾生。似是隨化人多少故國有大小也。義者雲。隨以何法化眾生。若施若戒等各隨彼所行來生其國。亦隨三因深淺以成嚴淨之異。若因持戒則其地平正。若因行施則七珍具足。略舉二法。餘皆類此。肇曰。此下釋所以眾生則佛土也。佛土者即眾生之影響耳。夫形修則影長。形短則影促。豈日月使之然乎。形自然耳。故隨所化眾生之多少而取佛土之廣狹也。是以佛土或以四天下。或以三千。或以恆沙為一國者也。生曰。夫國土者是眾生封疆之域。其中無穢謂之為淨。無穢為無。封疆為有。有生於惑無生於解。其解若成其惑方盡。始解是菩薩本化自應。終就使既成就為統國。有屬佛之跡。就本隨於所化。義為取彼之國。既雲取彼。非自造之謂。若自造則無所統。無有眾生何所成就哉。   隨所調伏眾生而取佛土。   什曰。梵本雲毘尼。毘尼言善治。善治眾生令棄惡行善也。隨其棄惡多少行善淺深以成其國。調伏旨同而語隱。故存其本也。肇曰。隨所調伏眾生之深淺而取佛土之好醜。生曰。化雖已兼而名在始。彼不容無調伏。故宜明之。若不調伏則無七珍土矣。   隨諸眾生應以何國入佛智慧而取佛土。   什曰修淨國時。逆觀眾生來世之心。於未來世中應見何國而得解脫。先於來劫位國優劣。然後與眾生共攝三因以成其國。使彼來生。言攝攝先所期者也。此言佛慧。下雲菩薩根。明將來受化有淺深也。肇曰。眾生自有見淨好慕而進修者。亦有見穢惡厭而進修者。所好殊方。略言之耳。所因雖異然其入佛慧一也。故隨其所應而取佛土焉。生曰。隨化雖已從解。容濫其疆。故復宜明。如或有濫則同彼惑必不能統成之矣。   隨諸眾生應以何國起菩薩根而取佛土。   肇曰。上為入佛慧。佛慧七住所得無生慧也。今為菩薩根。菩薩根六住已下菩提心也。生曰。入佛智慧亦已兼矣。而名在始涉。容無深大。故復宜明。若無深大則無一乘土矣。   所以者何菩薩取於淨國皆為饒益諸眾生故。   什曰。釋所以先立國土優劣然後造行也。若為我取國者。應任行之所成。今為饒益眾生。故從物所宜而制國也。肇曰。法身無定。何國之有美惡。斯外何淨可取。取淨國者皆為彼耳。故隨其所應而取焉。生曰。所以上四句也。若自無造國又不在彼疆。然後能成就眾生耳。   譬如有人欲於空地造立宮室隨意無礙。   什曰。梵本雲。空中造立宮室自在無礙。空不可用為宮室。如是不離眾生得淨國也。又雲。空中得為宮室。不可用空為宮室。要用材木然後得成。如是菩薩雖解於空。不可但以空心得。要以三因成其國也。又意異故經文不同也。生曰。造立宮室譬成就眾生也。空地是無妨礙處譬取無穢。穢則礙也。   若於虛空終不能成。   生曰。於虛空謂無物可用作宮室也。譬如自造國無眾生可成。   菩薩如是為成就眾生故願取佛國。   生曰。無礙處也。   願取佛國者非於空也。   肇曰。淨土必由眾生。譬立宮必因地。無地無眾生。宮土無以成。二乘澄神虛無不因眾生。故無淨土也。生曰。非無眾生也。   寶積當知直心是菩薩淨土。   肇曰。土之淨者必由眾生。眾生之淨必因眾行。直舉眾生以釋土淨。今備舉眾行明其所以淨也。夫行淨則眾生淨。眾生淨則佛土淨。此必然之數不可差也。土無洿曲乃出於心直。故曰直心是菩薩淨土也。此則因中說果。猶指金為食。直心者謂質直無諂。此心乃是萬行之本。故建章有之矣。   菩薩成佛時不諂眾生來生其國。   肇曰。不諂直心一行異名也。菩薩心既直化彼同己。自土既成故令同行斯集。此明化緣相及故果報相連。則佛土之義顯也。自下二句相對。或前後異名。或前略後廣。或前因後果。類因行耳。凡善行有二種。一行善二報善。自此下諸眾生所習皆報善也。生曰。致國之義已備於前。今但明眾行是淨國之本。居然可領故雲寶積當知。知如前也。答其所問。故偏據事淨表以無穢真實之心也。斯則善行之本故首明之也。不諂眾生是淨之一事。菩薩皆語其行。眾生皆言其報。而對說之者。明眾生昔受此化今有此果。菩薩行成應之則屬於佛。豫總於國故雲來生也。   深心是菩薩淨土。   肇曰。樹心眾德深固。故難拔深心也。   菩薩成佛時具足功德眾生來生其國。   肇曰。深心故德備也。   大乘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大乘眾生來生其國。   肇曰。乘八萬行兼載天下不遺一人大乘心也。上三心是始學之次行也。夫欲弘大道要先直其心。心既真直然後入行能深。入行既深則能廣運無涯。此三心之次也。備此三心然後次修六度。別本雲。直心深心菩提心。什曰。直心誠實心也。發心之始始於誠實。道識彌明名為深心。深心增廣正趣佛慧名菩提心。此皆受化者心也。受化者行致淨土。人又來生。以因緣成菩薩國。善有二種。一者行善二者報生善。凡言來生其國具足善者皆報生善也。   佈施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一切能捨眾生來生其國。   肇曰。外捨國財身命。內捨貪愛慳嫉。名一切能捨也。   持戒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行十善道滿願眾生來生其國。   什曰。持戒獨言滿願者戒是難行亦兼攝眾善。故所願滿也。肇曰。十善菩薩戒也。亦有無量戒。略舉十耳。戒具則無願不得故言滿也。   忍辱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三十二相莊嚴眾生來生其國。   肇曰。忍辱和顏。故繫以容相。而豈直形報而已。   精進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勤修一切功德眾生來生其國禪定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攝心不亂眾生來生其國智慧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正定眾生來生其國。   肇曰。得正智慧決定法相。三聚眾生中名正定聚也。   四無量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成就慈悲喜捨眾生來生其國。   肇曰。此四心周備無際故言無量。   四攝法是菩薩淨土。   肇曰。以四等法攝眾生為四攝也。一者惠施。財法二施隨彼所須。二者愛語。以愛心故和言隨彼所適。三者利語。隨彼所利方便利之。四者同事。遇惡同惡而斷其惡。遇善同善而進其善。故名同事也。   菩薩成佛時解脫所攝眾生來生其國。   什曰。或有見佛而不解脫者。由功慧淺也。能行四攝必慧深而功重。故於佛前得解脫也。亦四攝能令眾生得解脫。故行者後致解脫義。肇曰。解脫則四攝所成無為果也。同行故眾生皆為此果所攝也。   方便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於一切法方便無礙眾生來生其國。   肇曰。方便者。巧便慧也。積小德而獲大功。功雖就而不證處有不乖寂。居無不失化。無為而無所不為。方便無礙也。   三十七品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念處正勤神足根力覺道眾生來生其國。   肇曰。念處四念處。正勤四正勤。神足四神足。根五根。力五力。覺七覺意。道八正道。合三十七。義在他經。   迴向心是菩薩淨土。   肇曰。二乘三界各有別行。若情無勝期則隨行受報。大士標心佛道。故能迴向彼雜行向於一乘。此迴向心也。   菩薩成佛時得一切具足功德國土。   肇曰。遇善迴向。何德不備。此下三句雖不言眾生。言國則在矣。   說除八難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國土無有三惡八難。   肇曰。說除八難之法。土無八難也。   自守戒行不譏彼闕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國土無有犯禁之名。   肇曰。犯禁惡名出於譏彼而不自守。   十善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命不中夭。   什曰。迴向善向佛道故言迴向。迴向則己兼舉眾生。故說具足功德。具足功德則無八難。故復說除八難。除八難為行。故受無難之報。既無八難則無眾惡。無眾惡則無犯禁。故次說無犯戒。上說戒度今復言戒者。義不在戒也。欲因戒以明不譏彼闕。不譏彼闕故莫知其闕。莫知其闕則無犯禁之名。以此為行故獲此為果。獲此為果則眾惡都息。故以十善次也。肇曰。不殺報也。   大富。   肇曰。不盜報也。   梵行。   肇曰。不婬報也。   所言誠諦。   肇曰。不妄語報。   常以軟語。   肇曰。不惡口報。   眷屬不離善和諍訟。   肇曰。不兩舌報。   言必饒益。   肇曰。不綺語報。   不嫉不恚正見眾生來生其國。   肇曰。嫉恚邪見心患之尤者。故別立三善也。生曰。修於十善者會上諸行成身口意淨為淨土之本也。   如是寶積菩薩隨其直心則能發行。   肇曰。夫心直則信固。信固然後能發跡造行。然則始於萬行者其唯直心乎。此章明行之次漸。微著相因足以始於直心終於淨土。譬猶植栽絲髮其茂百圍也。直心樹其萌。眾行因而成故言隨也。生曰。前唯明眾行各是淨國之因。而未知所以得也。故次序其意以釋之焉。如是者謂上諸行如下意也。言任直心之勢。自然能發行眾行。   隨其發行則得深心。   肇曰。既能發行則得道情彌深。   隨其深心則意調伏。   肇曰。道情既深則意無粗礦也。   隨意調伏則如說行。   肇曰。心既調伏則聞斯能行也。   隨如說行則能迴向。   肇曰。聞既能行則能迴其所行標心勝境。   隨其迴向則有方便。   肇曰。既能迴向大乘。則大方便之所由生也。   隨其方便則成就眾生。   肇曰。方便之所立期在成眾生也。   隨成就眾生則佛土淨。   肇曰。眾生既淨則土無穢也。   隨佛土淨則說法淨。   肇曰。既處淨土則有淨說。   隨說法淨則智慧淨。   肇曰。既有淨說則淨智慧生也。   隨智慧淨則其心淨。   肇曰。淨智既生則淨心轉明也。   隨其心淨則一切功德淨。   什曰。直心以誠心信佛法也。信心既立則能發行眾善。眾善既積其心轉深。轉深則不隨眾惡。棄惡從善是名調伏。心既調伏則遇善斯行。遇善斯行則難行能行。難行能行故能如所說行。如所說行則萬善兼具。萬善兼具故能迴向佛道。向而彌進是方便力也。方便大要有三。一善於自行而不取相。二不取證。三善化眾生。具此三已則能成就眾生。成就眾生則三因具足。三因具足則得淨土。土既清淨則眾生純淨。眾生純淨則不說雜教。故言說清淨。受法則具下三淨。具下三淨則與化主同德。故曰一切淨也。上章雖廣說淨國行。而未明行之階漸。此章明至極深廣不可頓超宜尋之有途履之有序。故說發跡之始始於直心終成之美則一切淨也。肇曰。積德不已者欲以淨心。心既淨則無德不淨。生曰。功德者殊妙果也。本其所從故以名之焉。   是故寶積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肇曰。結成淨土義也。淨土蓋是心之影響耳。夫欲響順必和其聲。欲影端必正其形。此報應之定數也。   爾時舍利弗承佛威神。   別本雲承佛聖旨。什曰。聖旨梵本雲神力。神力所轉能令無疑者而發疑念也。   作是念若菩薩心淨則佛土淨者我世尊本為菩薩時意豈不淨而是佛土不淨若此。   肇曰。土之淨穢固非二乘所能及也。如來將明佛土常淨美惡生彼。故以威神發其疑念以生言端。故言承也。生曰。既聞事淨便封在事。還昧無穢謂石沙與行為乖。故示難決之。舍利弗誠無不達而居不足之地。可傍為不悟故設斯念以申眾懷應機而作。本從佛慧中來。今示非已。豈虛也哉。   佛知其念即告之言於意雲何日月豈不淨耶而盲者不見對曰不也世尊是盲者過非日月咎舍利弗眾生罪故不見如來佛國嚴淨非如來咎。   肇曰。日月豈不明。不見自由瞽目。佛土豈不淨。罪穢故不睹。生曰。日月之照無不表色。而盲者不見。豈日月過耶。佛亦如是。昔之為行以化眾生。無有不致無沙石之土。而眾生有罪故得斯穢不見之耳。非佛咎也。   舍利弗我此土淨而汝不見。   肇曰。向因此土生疑。故即此土明淨也。生曰。既明不淨罪在眾生。則為淨之旨居然屬佛。故雲我此土淨。而舍利弗據穢致疑為不見也。言而者傷嗟之也。   爾時螺髻梵王語舍利弗勿作是念謂此佛土以為不淨所以者何我見釋迦牟尼佛土清淨譬如自在天宮。   什曰。佛土清淨階降不同或如四天王。乃至如六天或如梵天。乃至如淨居。或有過淨居天。過淨居天者。唯補處菩薩生此國也。稱適眾心故現國不同螺髻所見如自在天宮者。復是其所應見耳。而未盡其淨也。下言譬如寶莊嚴佛國。始是釋迦真報應淨國。淨國即在此世界。如法華經壽量品中說。此淨穢同處而不相雜。猶如下一器中有二種食應二種眾生。肇曰。夫同聲相和同見相順。梵王即法身大士也。依佛淨慧故所見皆淨。因其所見而證焉。且佛土真淨超絕三界。豈直若天宮世淨而已哉。此蓋齊其所見而為言耳。舍利弗在人而見其土石。梵王居天而見如天宮。自餘所見亦各不同。佛土所應義在於此。生曰。螺髻梵王跡在生死。邪推己同在三界受福為淨。知無福者自取斯穢釋迦之土便與天宮無異。以質舍利弗之不達為甚惑矣。   舍利弗言我見此土丘陵坑坎荊棘沙礫土石諸山穢惡充滿。   肇曰。各以所見而為證也。生曰。雖聞向語猶封穢惡。故復言己所見以申疑焉。   螺髻梵王言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故見此土為不淨耳。   肇曰。萬事萬形皆由心成。心有高下故丘陵是生也。   舍利弗菩薩於一切眾生悉皆平等深心清淨依佛智慧則能見此佛土清淨。   肇曰。若能等心群生深入佛慧。淨業既同則所見不異也。生曰。心有高下者。據石沙致疑。則就眾生之優劣也。又是不依佛慧為應之趣在乎必悟之處。故唯見不淨耳。若取出惡之理。則石沙眾生與夫淨土之人等無有異。又是依佛慧而觀故無往而不淨也。   於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時三千大千世界若干百千珍寶嚴飾譬如寶莊嚴佛無量功德寶莊嚴土一切大眾歎未曾有而皆自見坐寶蓮華。   肇曰。佛土常淨。豈待變而後飾。按地者。蓋是變眾人之罪所見耳。寶莊嚴土淨土之最故以為諭。生曰。神力變地者。以明出穢為淨。喻石沙雖穢至於離惡之處不容有異。又現此變示無定相。以遣封穢之情。使取為淨之旨。   佛告舍利弗汝且觀是佛土嚴淨。   生曰。且觀者且寄嚴淨以明無穢。於實乃現亦無事淨土矣。   舍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見本所不聞今佛國土嚴淨悉現。   肇曰。顯淨土於未聞猶開聾瞽於形聲也。生曰。既悟其義。而據自疑已前為本。故雲本不見聞也。從不見聞而悟之。則佛土為好淨悉現也。   佛語舍利弗我佛國土常淨若此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眾惡不淨土耳。   什曰。若隨其罪福自致淨穢者。非示之謂也。而言示之者有示義也。諸佛能為眾生現淨而隱不淨。現淨而隱不淨則無益眾生。任而不隱義示同也。肇曰。自佛而言故常淨若此。外應下劣故不淨同彼也。生曰。既雲是同則與彼無異。俯就下劣故示若不淨。   譬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如是舍利弗若人心淨便見此土功德莊嚴。   肇曰。始生天者欲共試知功德多少。要共一寶器中食天上膳。天饌至白無白可喻。其福多者舉飯向口飯色不異。若福少者舉向口飯色變異。在器色一。在手不同。飯豈有異。異自天耳。佛土不同方可知也。生曰。喻梵天舍利弗也。慧心明淨則見功德莊嚴。以闇心而取故謂之穢耳。非佛土然也。   當佛現此國土嚴淨之時寶積所將五百長者子皆得無生法忍八萬四千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肇曰。佛國之興其正為此。無生忍同上不起法忍。忍即慧性耳。以見法無生。心智寂滅堪受不退。故名無生法忍也。   佛攝神足於是世界還復如故。   肇曰。非分不可以久處。故還彼所應見也。   求聲聞乘。   肇曰。下乘道覺非獨覺。要師而後成。故名聲聞乘亦名弟子乘也。   三萬二千天及人知有為法皆悉無常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肇曰。國土穢而可淨。淨而復穢。因悟無常故得法眼淨。法眼淨須陀洹道也。始見道跡故得法眼名。塵垢八十八結也。   八千比丘不受諸法漏盡意解。   肇曰。無著之道於法無受無染。漏盡九十八結漏既盡。故意得解脫成阿羅漢也。   注維摩詰經卷第一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75 注維摩詰經   注維摩詰經卷第二   後秦釋僧肇選   方便品第二   什曰。此品序淨名德者。非集經者之意。其方便辯才世尊常所稱歎。故集經者承其所聞以序德耳。   爾時毘耶離大城中有長者名維摩詰已曾供養無量諸佛。   什曰。將序其德先明修德之所由也。   深植善本。   什曰。功德業也。肇曰。樹德先聖故善本深殖也。此經之作起於淨名。其微言幽唱亦備之後文。出經者欲遠存其人以弘其道教。故此一品全序其德也。   得無生忍。   什曰。慧明業也。如來已盡則以智為名。菩薩見而未盡而能忍受不退。故以忍為名也。肇曰。所以菩薩無生慧獨名忍者。以其大覺未成智力猶弱。雖悟無生。正能堪受而已。未暇閑任故名忍。如來智力具足。於法自在常有閑地。故無復忍名也。   辯才無閡。   什曰。既具二業以辯才說法化眾生也。肇曰。七辯也。   遊戲神通。   什曰。因神通廣其化功。亦以神通力證其辯才。如龍樹與外道論議。外道問曰。天今何作。答曰。天今與阿修羅戰。復問。此何以證。菩薩即為現證。應時摧戈折刃。阿脩身首從空中而墜落。又見天與阿脩羅於虛空中列陣相對。外道見證已乃伏其辯才。神通證辯類如此也。肇曰。經雲。菩薩得五通。又雲。具六通。以得無生忍三界結盡。方於二乘故言六。方於如來結習未盡故言五也。   逮諸總持。   什曰。智慧能持實相亦名持。餘持如大智度論中說也。肇曰。總持義同上。經雲有五百總持。亦云無量總持也。   獲無所畏。   肇曰。菩薩四無所畏也。   降魔勞怨。   肇曰。四魔勞我故致為怨。   入深法門。   肇曰。諸法深義有無量門悉善入也。   善於智度通達方便。   肇曰。到實智彼岸善智度也。運用無方達方便也。   大願成就。   什曰。初發心之時其願未大。或大而未成。大而成者唯法忍菩薩也。如無量壽四十八願。是大願之類也。肇曰。大願將無量壽願比也。   明瞭眾生心之所趣。   肇曰。群生萬端心趣不同。悉明瞭也。   又能分別諸根利鈍。   肇曰。三乘諸根利鈍難辯而善分別。   久於佛道心已純孰決定大乘。   肇曰。七住以上始得決定也。   諸有所作能善思量。   肇曰。身口意有所作。智慧恆在前。故所作無失也。   住佛威儀。   肇曰。舉動進止不失聖儀。別本雲具佛威儀。什曰。謂能變身作佛。舉動進止悉如佛也。   心大如海。   什曰。海有三德。一曰深廣無邊。二曰清淨不受雜穢。三曰藏積無量珍寶。菩薩三德義同海也。肇曰。海有五德。一澄淨不受死屍。二多出妙寶。三大龍注雨滴如車軸受而不溢。四風日不能竭。五淵深難測。大士心淨不受毀戒之屍出慧明之寶。佛大法雨受而不溢。魔邪風日不能虧損。其智淵深莫能測者。故曰心大如海。   諸佛咨嗟弟子釋梵世主所敬欲度人故以善方便居毘耶離。   肇曰。諸佛所稱人天所敬。彼何欣哉。欲度人故現居毘耶。   資財無量攝諸貧民奉戒清淨攝諸毀禁以忍調行攝諸恚怒以大精進攝諸懈怠一心禪寂攝諸亂意以決定慧攝諸無智。   肇曰。至人不現行。現行六度者為攝六弊耳。   雖為白衣奉持沙門清淨律行。   肇曰。沙門出家之都名也。秦言義訓勤行勤行趣涅槃也。   雖處居家不著三界。   肇曰。三界之室宅也。   示有妻子常修梵行。   肇曰。梵行清淨無慾行也。   現有眷屬常樂遠離。   肇曰。在家若野故言遠離。   雖服寶飾而以相好嚴身。   肇曰。外服寶飾而內嚴相好也。   雖復飲食而以禪悅為味。   肇曰。外食世膳而內甘禪悅之味也。   若至博弈戲處輒以度人。   肇曰。因戲止戲。   受諸異道。   什曰。現受外道法也。   不毀正信。   肇曰。同於異者欲令異同於我耳。豈正信之可毀哉。受謂受學異道法也。   雖明世典常樂佛法。   肇曰。世典雖盡明所樂在真法。   一切見敬為供養中最。   什曰。諸有德者能致供養。能致供養者復供養此賢。所以為最也。肇曰。含齒無不敬。淨養無不供。故曰為供養之最。   執持正法攝諸長幼。   肇曰。外國諸部曲皆立三老。有德者為執法人。以決鄉訟攝長幼也。淨名現執俗法。因此通達道法也。   一切治生諧偶雖獲俗利不以喜悅。   肇曰。法身大士瓦礫盡寶玉耳。若然則人不貴其惠。故現同求利。豈喜悅之有。   遊諸四衢饒益眾生。   肇曰。四衢要路人所交集。隨彼所須而益焉。   入治正法救護一切。   肇曰。治正法律官也。導以正法。使民無偏枉。救護一切也。   入講論處導以大乘。   肇曰。天竺多諸異道。各言己勝。故其國別立論堂。欲辯其優劣。欲明己道者則聲鼓集眾詣堂求論。勝者為師。負者為資。淨名既升此堂攝伏外道。然後導以大乘為其師也。   入諸學堂誘開童蒙。   什曰。如釋迦菩薩入學堂說梵書梵天下來為證眾人信受。斯其類也。肇曰。學堂童蒙書學堂也。誘開如太子入學現梵書比也。   入諸婬捨示欲之過。   什曰。外國有一女人。身體金色。有長者子名達暮多羅。以千兩金要入竹林。同載而去。文殊師利於中道變身為白衣。身著寶衣衣甚嚴好。女人見之貪心內發。文殊言。汝欲得衣者當發菩提心。女曰。何等為菩提心。答曰。汝身是也。問曰。雲何是。答曰。菩提性空。汝身亦空。以此故是此女曾於迦葉佛所宿殖善本修智慧。聞是說即得無生法忍。得無生法忍已將示欲之過。還與長者子入竹林。入林中已自現身死膀脹臭爛。長者子見已甚大怖畏。往詣佛所。佛為說法亦得法忍。示欲之過有如是利益也。肇曰。外國婬人別立聚落。凡豫士之流目不暫顧而大士同其欲。然後示其過也。   入諸酒肆能立其志。   肇曰。酒致失志開放逸門。   若在長者長者中尊為說勝法。   什曰。長者如今四姓豪族也。聲聞於凡夫為勝。如是展轉佛法最勝也。肇曰。凡人易以威順。難以理從。故大士每處其尊以弘風靡之化。長者豪族望重。多以世教自居。不弘出世勝法也。   若在居士居士中尊。   什曰。外國白衣多財富樂者名為居士。   斷其貪著。   肇曰。積錢一億入居士裡。寶貨彌殖故貪著彌深。   若在剎利剎利中尊。   什曰。梵音中含二義。一言忍辱。二言瞋恚。言此人有大力勢能大瞋恚。忍受苦痛剛強難伏。因以為姓也。   教以忍辱。   肇曰。剎利王種也。秦言田主。劫初人食地味。轉食自然粳米。後人情漸偽各有封殖。遂立有德處平分田。此王者之始也。故相承為名焉。其尊貴自在。多強暴決意不能忍和也。   若在婆羅門婆羅門中尊。   什曰。廣學問求邪道。自恃智慧驕慢自在名婆羅門也。   除其我慢。   肇曰。婆羅門秦言外意。其種別有經書。世世相承以道學為業。或在家或出家苦行。多恃已道術自我慢人也。   若在大臣大臣中尊教以正法。   肇曰。正法治政法也。教以正治國以道佐時也。   若在王子王子中尊示以忠孝。   肇曰。所承處重宜以忠孝為先。   若在內官內官中尊化正宮女。   什曰。非如今內官也。外國法取歷世忠良耆長有德用為內官。化正宮女。肇曰。妖媚邪飾女人之情。故誨以正直。   若在庶民庶民中尊令興福力。   什曰。昔有一賤人來入城邑。見一人服飾嚴淨乘大馬執寶蓋。唱言不好。乃至再三。彼人怪而問曰。我嚴淨如是。汝何言不好耶。賤人曰。君宿殖德本獲此果報。威德被服人所宗仰。我昔不種福。鄙陋如是。以我比君猶如禽獸。故自言不好耳。非毀君也。賤人因是感厲廣修福業。形尊悟物所益以弘。況以道法化人哉。肇曰。福力微淺故生庶民也。   若在梵天梵天中尊誨以勝慧。   什曰。小乘中初梵有三種。大乘中有四種。餘上三地亦如是。梵王雖有定慧而非出要。誨以佛慧故言勝也。肇曰。梵天多著禪福。不求出世勝慧也。   若在帝釋帝釋中尊示現無常。   什曰。梵垢薄而著淺故為現勝慧。釋愛重而著深故為現無常也。肇曰。天帝處忉利宮。五欲自娛。視東忘西。多不慮無常。   若在護世護世中尊護諸眾生。   什曰。護世四天王也。諸惡鬼神殘食眾生。護世四王護之不令害也。今言尊者道力所護兼及十方也。肇曰。護世四王各治一方護其所部。使諸惡鬼神不得侵害也。   長者維摩詰以如是等無量方便饒益眾生。   肇曰。法身圓應其跡無端。故稱無量。上略言之耳。   其以方便現身有疾。   什曰。上諸方便以施戒攝人。施戒攝人則人感其惠。聞其有疾問疾者眾。問疾者眾則功化弘矣。是以廣現方便。然後處疾也。   以其疾故國王大臣長者居士婆羅門等及諸王子並餘官屬無數千人皆往問疾。   肇曰。雖復變應殊方妙跡不一。然此經之起本於現疾。故作者別序其事。   其往者維摩詰因以身疾廣為說法。   什曰。欲明履道之身未免斯患況於無德而可保也。肇曰。同我者易信。異我者難順。故因其身疾廣明有身之患。   諸仁者是身無常。   什曰。諸佛常法要先以七事發人心。然後說四諦。何等七。一施。二戒。三生天果報。四說味。味樂味也。五果報過患。雖有少樂而眾苦無量。眾生迷於少樂而不覺眾苦。猶以芥子置於山頂唯見芥子而不睹大山也。六教厭離世間。七歎涅槃功德。今不說七法直說無常者。將以此會積德已淳慧識修明故也。復次無常是空之初相。將欲說空故先設無常。所以但說身不說餘法。餘法中少生著故也。   無力無堅。   什曰。無有能作力也。無堅體不實也。   速朽之法不可信也。   肇曰。身之危脆強力不能保。孰能信其永固者。此無常義也。   為苦為惱。   什曰。無常故苦。苦則惱生。   眾病所集。   肇曰。苦八苦也。亦有無量苦。惱九惱也。亦有無量惱。病四百四病。此苦之義也。   諸仁者如此身明智者所不怙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   肇曰。撮摩聚沫之無實。以喻觀身之虛偽。自此下至電喻明空義也。   是身如泡不得久立。   肇曰。不久似明無常義。然水上泡以虛中無實故不久立。猶空義耳。   是身如炎從渴愛生。   肇曰。渴見陽炎惑以為水。愛見四大迷以為身。   是身如芭蕉中無有堅。   肇曰。芭蕉之草唯葉無幹。   是身如幻從顛倒起。   肇曰。見幻為人。四大為身。皆顛倒也。   是身如夢為虛妄見 夢中妄見覺後非真。   是身如影從業緣現。   什曰。形障日光光不及照影此現。由無明三業隔實智慧。所以有身也。   是身如響屬諸因緣。   肇曰。身之起於業因猶影響之生形聲耳。   是身如浮雲須臾變滅。   什曰。俄頓異色須臾變滅。身亦如是。眴息之間有少有長老病死變。從如沫至如電盡喻無常也。或以無堅。或以不久。或以不實。或以屬因緣。明其所以無常也。下四大喻喻空無我也。   是身如電唸唸不住。   肇曰。變滅不住似釋無常。然皆取其虛偽不真故速滅不住。猶釋空義也。   是身無主為如地。   什曰。地無常主。強者得之。身亦無主。隨事而變。病至則惱。死至則滅。聚散隨緣不得自在也。肇曰。夫萬事萬形皆四大成。在外則為土木山河。在內則為四支百體。聚而為生。散而為死。生則為內。死則為外。內外雖殊然其大不異。故以內外四大類明無我也。如外地古今相傳強者先宅故無主也。身亦然耳。眾緣所成。緣合則起。緣散則離。何有真宰常主之者。主壽人是一我。義立四名也。   是身無我為如火。   什曰。焚燒林野威聲振烈。若勇士陳師制勝時也。實而求之非有敵也。身亦如是。舉動雲為興造萬端。從惑而觀若有宰也。尋其所由非有我也。肇曰。縱任自由謂之我。而外火起滅由薪。火不自在。火不自在火無我也。外火既無我。內火類亦然。   是身無壽為如風。   什曰。雖飄扇鼓作或來或去。直聚氣流動。非有存生壽也。身亦如是。呼吸吐納行作語言亦假氣而動。非有壽也。肇曰。常存不變謂之壽。而外風積氣飄鼓。動止無常動止無常風無壽也。外風既無壽。內類可知。   是身無人為如水。   什曰。澄淨清明洗滌塵穢。曲直方圓隨時所適。實而求之為者竟誰。身亦如是。知見進止應事而遷。假緣成用。乘數而行。詳其所因非有人也。肇曰。貴於萬物而始終不改謂之人。而外水善利萬形。方圓隨物。洿隆異適。而體無定。體無定則水無人也。外水既無人。內水類可知。   是身不實四大為家。   肇曰。四非常訖於上。自此下獨明身之虛偽眾穢過患四大假會以為神宅非實家也。   是身為空離我我所。   什曰。離我眾生空。離我所法空也。上四句說空無我喻。此直說空無我義也。肇曰。我身之妙主也。我所自我之外。身及國財妻子萬物盡我所有。智者觀身。身內空寂二事俱離也。   是身無知如草木瓦礫。   什曰。會而成知非真知也。求知不得同瓦礫也。肇曰。身雖能觸而無知。內識能知而無觸。自性而求二俱無知。既曰無知何異瓦礫。   是身無作風力所轉。   什曰。無作主而有所作者風所轉也。從無知至無作更釋空無我義也。肇曰。舉動事為風力使然。誰作之也。   是身不淨。   什曰。須陀洹雖見四諦猶惑淨色。故四非常後次說不淨也。復次上說無常苦無我。此說不淨門。為破四顛倒故說四種觀行。行此觀已然後能於身不著。身不著已然後能學法身。故先說厭法後說法身也。   穢惡充滿。   肇曰。三十六物充滿其體。   是身為虛偽雖假以澡浴衣食必歸磨滅。   什曰。此明無常所壞所以苦也。自此以下盡說苦喻也。為災病苦也。丘井以下總喻生老病死眾苦無量也。肇曰。雖復澡以香湯衣以上服。苟曰非真。豈得久立。   是身為災百一病惱。   肇曰。一大增損則百一病生。四大增損則四百四病同時俱作。故身為災聚也。   是身如丘井。   什曰。丘井丘墟枯井也。昔有人有罪於王。其人怖罪逃走。王令醉象逐之。其人怖急自投枯井。半井得一腐草。以手執之。下有惡龍吐毒向之。傍有五毒蛇復欲加害。二鼠嚙草草復將斷。大象臨其上復欲取之。其人危苦極大恐怖。上有一樹。樹上時有蜜滴落其口中。以著味故而忘怖畏。丘井生死也。醉象無常也。毒龍惡道也。五毒蛇五陰也。腐草命根也。黑白二鼠白月黑月也。蜜滴五欲樂也。得蜜滴而忘怖畏者。喻眾生得五欲蜜滴不畏苦也。   為老所逼。   肇曰。神之處身為老死所逼。猶危人之在丘井為龍蛇所逼。緣在他經也。   是身無定。   什曰。念有死分無定期也。   為要當死。   肇曰。壽夭雖無定。不得不受死。   是身如毒蛇。   肇曰。四大喻四蛇也。   如怨賊。   肇曰。五蔭喻五賊也。   如空聚。   什曰。昔有人得罪於王。王欲密殺。篋盛四毒蛇使其守護。有五怨賊拔刀守之。善知識語之令走。其人即去入空聚落。便於中止。知識復言。此處是惡賊所止。若住此者須臾賊至。喪汝身命失汝財寶。宜速捨離可得安隱。其人從教即便捨去。復見大水。縛筏而渡。渡已安隱無復眾患。王喻魔也。篋喻身也。四蛇四大也。五怨賊五陰也。空聚落六入也。惡賊六塵也。河生死也。善知識教令走者。謂佛菩薩教眾生離惡魔棄四大捨五陰。眾生從教雖捨患三惡。而未出諸聚落未免惡賊。復教令乘八正筏度生死流。度生死流已坦然無為無復眾患也。肇曰。六情喻空聚皆有誠證喻在他經。是故涅槃經雲。觀身如四大毒蛇。是身無常。常為無量諸蟲之所唼食。是身臭穢。貪慾獄縛。是身可畏。猶如死狗。是身不淨。九孔常流。是身如城。血肉筋骨皮裹其上。手足以為卻敵樓櫓。目為孔竅。頭為殿堂。心王處中。如是身城諸佛世尊之所棄捨。凡夫愚人常所味著。貪淫嗔恚愚癡羅剎止住其中。是身不堅。猶如蘆葦伊蘭水沫芭蕉之樹。是身無常唸唸不住。猶如電光暴水幻炎。亦如畫水隨畫隨合。是身易壞。猶如河岸臨峻大樹。是身不久。虎狼鴟梟鵰鷲餓狗之所食噉。誰有智者當樂此身。寧以牛跡盛大海水。不可具說是身無常不淨臭穢。寧團大地使如棗等漸漸轉小如亭歷子乃至微塵。不能具說是身過患。是故當捨如棄涕唾。   陰界諸入所共合成。   肇曰。陰五陰。界十八界。入十二入。此三法假合成身。猶若空聚一無可寄。   諸仁者此可患厭當樂佛身。   肇曰。吾等同有斯患可厭久矣。宜共樂求佛身。   所以者何。   肇曰。近見者謂佛身直是形之妙者。未免生死寒暑之患。曷為而求。將為辯法身極妙之體也。   佛身者即法身也。   肇曰。經雲。法身者虛空身也。無生而無不生。無形而無不形。超三界之表絕有心之境。陰入所不攝。稱讚所不及。寒暑不能為其患。生死無以化其體故。其為物也微妙無象不可為有。備應萬形不可為無。彌綸八極不可為小。細入無間不可為大。故能出生入死。通洞於無窮之化。變現殊方應無端之求。此二乘之所不議。補處之所不睹。況凡夫無目敢措心於其間哉。聊依經誠言粗標其玄極耳。然則法身在天為天。在人而人豈可近捨丈六而遠求法身乎。生曰。夫佛身者丈六體也。丈六體者從法身出也。以從出名之故曰即法身也。法者無非法義也。無非法義者即無相實也。身者此義之體。法身真實丈六應假。將何以明之哉。悟夫法者封惑永盡髣拂亦除。妙絕三界之表理冥無形之境。形既已無故能無不形。三界既絕故能無不界。無不形者唯感是應。佛無為也。至於形之鉅細壽之脩短。皆是接眾生之影跡。非佛實也。眾生若無感則不現矣。非佛不欲接。眾生不致故自絕耳。若不致而為現者未之有也。譬日之麗天而影在眾器。萬影萬形皆是器之所取。豈日為乎。器若無水則不現矣。非不欲現器不致故自絕耳。然則丈六之與八尺皆是眾生心水中佛也。佛常無形。豈有二哉。以前眾患皆由有身故令樂佛身也。然佛道跡交在有。雖復精粗之殊。至於無常不應有異。而令樂之。宜明其意。既雲即是法身。非徒使知無有身患。乃所以用斷一切眾生病矣。斯又引使樂法。樂法之行下法。是以行於法者得佛身也。   從無量功德智慧生。   肇曰。夫極妙之身必生於極妙之因。功德智慧大士二業也。此二業蓋是萬行之初門泥洹之關要。故唱言有之。自此下雖別列諸行。然皆是無為無相行也。以行無相無為故。所成法身亦無相無為。   從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生。   肇曰。五分法身。   從慈悲喜捨生從佈施持戒忍辱柔和勤行精進禪定解脫三昧。   肇曰。禪四禪。定四空定。解脫八解脫。三昧三三昧。此皆禪度之別行也。   多聞智慧諸波羅蜜生。   肇曰。諸即上六度也。波羅蜜秦言到彼岸。彼岸實相岸也。得無生以後所修眾行盡與實相合。體無復分別也。   從方便生從六通生。   肇曰。七住以上則具六通。自非六通運其無方之化。無以成無極之體。   從三明生。   肇曰。天眼宿命智漏盡通為三明也。   從三十七道品生從止觀生。   什曰。始觀時係心一處名為止。靜極則明。明即慧。慧名觀也。肇曰。止定觀慧。   從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生從斷一切不善法集一切善法生。   肇曰。必斷之志必集之情此二心行之綱目也。   從真實生從不放逸生。   肇曰。真實善根所以生。不放逸功業所以成。此二心行之要用也。   從如是無量清淨法生如來身諸仁者欲得佛身斷一切眾生病者當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肇曰。發無上心豈唯自除病。亦濟群生病。   如是長者維摩詰為諸問疾者如應說法令無數千人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弟子品第三   爾時長者維摩詰自念寢疾於床。   生曰。自念寢疾者自傷念疾也。夫有身則有疾。此自世之常爾。達者體之。何所傷哉。然毘耶離諸長者子。皆覲佛聽法。維摩詰事應是同。閡疾不豫理在致傷。故託以崇法招佛問疾也。   世尊大慈寧不垂愍。   肇曰。上善若水。所以洿隆斯順與善仁。故能曲成無吝。動善時至。所以會幾不失。居眾人之所惡。故能與彼同疾。世尊大慈必見垂問。因以弘道所濟良多。此現疾之本意也。生曰。以閡疾不豫妙聽。良可哀也。此之可哀理應近者。是哀之為事宜遣慰問。而佛大慈普念。今也無使。寧不愍之耶。此蓋因常情以期使耳。豈曰存己。乃遠以通物也。若佛遣使。則向疾之弊匆化成大休矣。返常之致不亦然乎。   佛知其意即告舍利弗汝行詣維摩詰問疾。   什曰。聲聞法中諸羅漢無漏智慧。勝菩薩世俗智慧。大乘法中二事俱勝。今用聲聞法明大小。故先命弟子也。舍利弗於弟子中智慧第一。故先命之。知其不堪而命之者。欲令其顯維摩詰辯才殊勝發起眾會也。覆命餘人者。欲令各稱其美明兼應辯慧無方也。此下宴坐梵本雲攝身心也。肇曰。至人懸心默通。不先形言冥機潛應。故命問疾也。舍利弗五百弟子之上智慧第一。故先敕也。如來知諸人不堪而猶命者。將顯淨名無窮之德以生眾會怖仰之情耳。舍利其母名。弗秦言子。天竺多以母名名子。生曰。知其意者達其旨也。今日之使理歸文殊。而命餘人者。託常遣使之儀。欲以假顯維摩詰德也。德以此顯者。遘既在昔。今必高推。推若有理則理可貴矣。苟己伏德而藉。聞理為貴。至於論疾之際豈有不悟哉。夫遣使之體。要當自近及遠。是以先弟子後菩薩也。舍利弗是親承之最故首命之焉。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   肇曰。奉佛使命宜須重人。淨名大士智慧無量。非是弟子所堪能也。且曾為所呵默不能報。豈敢輕奉使命以致漏失之譏。生曰。夫以妙乘粗無往不盡。而今所扣蓋是近應群生。於舍利弗豈有不堪之時耳。不堪之意良在於茲。今欲現之若實要應有寄。維摩詰跡在辯捷。為一國所憚。往有致論之理。而舍利弗曾亦示屈於彼以為不堪。孰謂虛哉。   所以者何憶念我昔曾於林中宴坐樹下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舍利弗不必是坐為宴坐也。   肇曰。無施之跡效之於前矣。曾於林下宴坐時。淨名來以為坐法不爾也。生曰。有以致辭。非拒命也。託不拒命之辭以取推維摩詰美也。不必是者不言非是。但不必是耳。不言非是者。實可以為求定之筌也。不必是者。有以之致病。病所不病。可不呵哉。舍利弗誠無所復。假宜由行以軌物。所行交是彼之所病。維摩詰以其居不足之地。固可寄以為呵。然則舍利弗跡受屈矣。宴坐者閑居之貌。   夫宴坐者不於三界現身意是為宴坐。   什曰。此章大明至定以誨未能。非獨明空也。菩薩安心真境識不外馳。是心不現也。法化之身超於三界。是身心俱隱禪定之極也。聲聞雖能藏心實法。未能不見其身。身見三界則受累於物。故隱而猶現。未為善攝也。亦云。身子於時入滅盡定能令心隱。其身猶現故譏之也。肇曰。夫法身之宴坐形神俱滅。道絕常境。視聽所不及。豈復現身於三界。修意而為定哉。舍利弗猶有世報生身及世報意根。故以人間為煩擾而宴坐林下。未能形神無跡。故致斯呵。凡呵之興意在多益。豈存彼我以是非為心乎。生曰。原夫宴坐於林中者。以隱其形也。若不隱必為事之所動。是以隱之使離於事。以為求定之方。而隱者有患形之不隱。苟執以不隱為患。而隱者猶為不隱所亂。非所使隱也。隱形者本欲藏意也。意不藏必為六塵所牽。是以藏之以不見可欲。得因以息欲。而藏者有患意之不藏。苟執以不藏為患。而藏者尚為不藏所亂。非所以藏也。若能於三界不見有不隱不藏之處。則不復為之所亂爾。乃所以是隱藏之意耳。不隱不藏為現。現必不出三界。故言不於三界現身意也。   不起滅定而現諸威儀。是為宴坐。   什曰。謂雖入滅定而能現無量變化以應眾生。肇曰。小乘入滅盡定則形猶枯木。無運用之能。大士入實相定心智永滅。而形充八極。順機而作。應會無方。舉動進止不捨威儀。其為宴坐也亦以極矣。上雲不於三界現身意。此雲現諸威儀。夫以無現故能無不現。無不現即無現之體也。庶參玄君子有以會其所以同而同其所以異也。   不捨道法而現凡夫事是為宴坐。   肇曰。小乘障隔生死。故不能和光。大士美惡齊旨道俗一觀。故終日凡夫終日道法也。淨名之有居家即其事也。生曰。既隱林中便應求定。求定之法先當正身使不動。不動故不乖定。正身故不違道。斯可以求道定之良術也。若封以不正違道而正之動乖定而住之者。猶復為不正及動所亂。非所以正身不動旨也。若不起滅定即是現諸威儀者。是則不現威儀異於定也。無異故不相乖矣。威儀者則是動也。滅定者滅心心數法定也。此定正反形動之極。故偏舉以為言也。若不捨道法即是現凡夫事者。是則不見凡夫事異於道也。凡夫事者即是身不正也。威儀凡夫事在下句者。所病在此故以上牽之也。   心不住內亦不在外是為宴坐。   什曰。賢聖攝心謂之內。凡夫馳想謂之外。言不內不外者等心內外也。肇曰。身為幻宅。曷為住內。萬物斯虛。曷為在外。小乘防念故繫心於內。凡夫多求故馳想於外。大士齊觀故內外無寄也。生曰。既正身不動。次應攝念。攝念之法若去所緣即攝令還。念去從事謂之馳外。攝還從我謂之住內。若以馳外為亂住內為定。即復是為內外所馳。非所以攝念之意也。心不住內者則無內可住也。亦不在外。者則無外可在也。然後乃是不復馳焉。   於諸見不動。   什曰。若以見為動是見住也。   而修行三十七品是為宴坐。   肇曰。諸見六十二諸妄見也。夫以見為見者。要動捨諸見以修道品。大士觀諸見真性即是道品。故不近捨諸見而遠修道品也。生曰。攝念之義要得其道。其道為何在乎正觀。正觀即三十七品也。三十七品觀是見理之懷也。以從理而見故意可住耳。若貴觀得理。即復是為觀所惑。則失乎理。非所以觀也。若於諸見不動即是行三十七品者。是則不見三十七品異於諸見。則無復惑矣。不動者不去之。諸見者邪見也。   不斷煩惱而入涅槃是宴坐。   什曰。煩惱即涅槃。故不待斷而後入也。肇曰。七使九結惱亂群生。故名為煩惱。煩惱真性即是涅槃。慧力強者觀煩惱即是入涅槃。不待斷而後入也。生曰。既觀理得性。便應縛盡泥洹。若必以泥洹為貴而欲取之。即復為泥洹所縛。若不斷煩惱即是入泥洹者。是則不見泥洹異於煩惱則無縛矣。此上二句亦所病在下。以上牽之。   若能如是坐者佛所印可。   肇曰。此平等法坐佛所印可。豈若仁者有待之坐乎。   時我世尊聞是語默然而止不能加報。   肇曰。理出意外。莫知所對也。   故我不任詣彼問疾佛告大目揵連。   什曰。目連婆羅門姓也。名俱律陀。拘律陀樹神名也。以求神得故因以為名。生便有大智慧故名大目揵連。神足第一者也。肇曰目連弟子中神足第一。出婆羅門種。姓目揵連。字拘律陀也。   汝行詣維摩詰問疾。   生曰。夫人才有長短。所能不同。舍利弗自可不能餘何必然。故不抑之而不告也。復得因以廣維摩詰之美也。   目連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入毘耶離大城於里巷中為諸居士說法。   什曰。居士智慧利根應直聞實相。而目連未睹人根。依常說法。先以施戒七事發悟居士。居士聞施戒生天受福。則起眾生想。起眾生想已則於諸法妄生眾相。故建章明無眾生後破眾相。乃可以返其所迷應其本識也。肇曰。經不載其所說。依後呵意。當是說有為善法施戒之流也。   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大目連為白衣居士說法不當如仁者所說。   肇曰。淨名觀諸居士應聞空義。而目連不善觀人根導以有法。故致呵也。生曰。說法本欲引使貴法。非除法也。彼既貴之。便封著而樂小。樂小者專欲離病。然違其大本封著者則乖於法理。乖違誠出彼情。而說法者可致闇根之嫌。又有不如法說之跡。白衣非取道之操。幸可不說捨俗之理以傷其本也。居士以貪著為懷。不可使見法可貴以移其著也。故雲為白衣居士說法不當如仁者之所說也。   夫說法者當如法說。   肇曰。法謂一相真實法也。法義自備之後文。   法無眾生離眾生垢故。   什曰。眾生垢即二十身見也。妄見取相。而法竟無相。理乖於見故言離也。章始終以二義明畢竟空。一言離相。二言離見。因惑者謂言有相故。以離相明無相也。邪者雖起妄見而法法中無見。故以離見明無彼妄見所見相也。自此以下凡言無名無說離識離觀。類如離見也。肇曰。自此以下辯真法義也。夫存眾生則垢真法。若悟法無眾生。則其垢自離。眾生自我習著偏重。故先明其無。生曰。自此以下大論法理也。法有二種。眾生空法空。眾生空法空理誠不殊。然於惑者取悟事有難易。故分之也。眾生以總會成體。不實之意居然可領。故易也。法以獨立近實之趣多。故難也。今先明眾生空也。法無眾生者。以無眾生為法也。離眾生垢故者釋之也。言眾生自出著者之情。非理之然也。情不從理謂之垢也。若得見理垢情必盡。以離垢驗之知無眾生也。眾生者眾事會而生。以名宰一之主也。   法無有我離我垢故。   生曰。我者自在。主爾。   法無壽命離生死故。   肇曰。生死命之始終耳。始終既離則壽命斯無。諸言離者皆空之別名也。生曰。存世曰命。百年為壽。亦以名有壽命者矣。壽命是宿行之報生死之法。夫有壽命之垢則有生死之累。於累既離以驗無壽命者。乃諭明也。不言壽命而言生死者。壽命是人情所愛。若聞離之必不能樂。生死是人情所惡。若聞離此必欣故也。   法無有人前後際斷故。   肇曰。天生萬物以人為貴。始終不改謂之人。故外道以人名神。謂始終不變。若法前後際斷則新新不同。新新不同則無不變之者。無不變之者則無復人矣。生曰。人者有靈於土木之稱。是往來生死者也。往來固無窮矣。斷則愈可樂也。   法常寂然滅諸相故。   肇曰。夫有相則異端形。異端既形則是非生。是非既生安得寂然。諸相既滅則無不寂然。生曰。上四句眾生空也。此下二十六句法空也。寂然者寂靜無事之義也。相者事之貌也。眾生易了。著之為惑重故。以其垢於內明之。法難悟。著之為惑輕故。以所惑於外顯之。   法離於相無所緣故。   肇曰。緣心緣也。相心之影響也。夫有緣故有相。無緣則無相也。   法無名字言語斷故。   肇曰。名生於言。言斷誰名。   法無有說離覺觀故。   肇曰。覺觀粗心言語之本。真法無相故覺觀自離。覺觀既離則無復言說。二禪以上以無覺觀故。故稱聖賢默然也。   法無形相如虛空故。   肇曰。萬法萬形。萬形萬相。   法無戲論畢竟空故。   肇曰。真境無言。凡有言論皆是虛戲。妙絕言境畢竟空也。   法無我所離我所故。   肇曰。上直明無我。此明無我所。自我之外一切諸法皆名我所。   法無分別離諸識故。   肇曰。分別生於識也。   法無有比無相待故。   肇曰。諸法相待生。猶長短比而形也。   法不屬因不在緣故。   什曰。力強為因。力溺為緣。肇曰。前後相生因也。現相助成緣也。諸法要因緣相假然後成立。若觀法不在緣則法不屬因也。生曰。因謂先無其事而從彼生也。緣謂素有其分而從彼起也。因本以生為義。今也不能不生。豈曰能生哉。是則因不成因矣。因近故難曉。緣遠故易了。今以所易釋所難。則易也。因親故言屬。緣疏故言在也。   法同法性入諸法故。   肇曰。如法性真際此三空同一實耳。但用觀有深淺故別立三名。始見法實。如遠見樹知定是樹。名為如。見法轉深。如近見樹知見是何木。名為法性。窮盡法實。如盡知樹根莖枝葉之數。名為實際。此三未始非樹。因見為異耳。所說真法同此三空也。入諸法者。諸法殊相誰能遍入。遍入諸法者其唯法性乎。生曰。法性者法之本分也。夫緣有者是假有也。假有者則非性有也。有既非性。此乃是其本分矣。然則法與法性理一而名異。故言同也。性宜同故以同言之也。諸法皆異。而法入之則一統眾矣。統眾以一。所以同法性者也。   法隨於如無所隨故。   肇曰。法自無法。誰隨如者。以無所隨故名隨如也。生曰。如者無所不如也。若有所隨則異矣。不得隨也。都無所隨乃得隨耳。良以名異實因故有隨之言也。如宜言隨。故以隨言之也。   法住實際別本雲。法同如法性實際。   什曰。此三同一實也。因觀時有深淺故有三名。始見其實謂之如。轉深謂之性。盡其邊謂之實際。以新學為六情所牽。心隨物變。觀時見同。出則見異。故明諸法同此三法。   諸邊不動故。   什曰。故有無非中。於實為邊也。言有而不有。言無而不無。雖諸邊塵起不能轉之令異。故言諸邊不動也。肇曰。有邊故有動。無邊何所動。無邊之邊謂之實際。此真法之所住也。生曰。有無諸邊不能改法性使變則無際矣。無際之際謂之實際。其不動者是住此也。   法無動搖不依六塵故。   肇曰。情依六塵故有奔逸之動。法本無依故無動搖。生曰。六塵各有主。對事相傾奪故有動搖之義也。既已動搖便成異矣。非其實也。   法無去來常不住故。   肇曰。法若常住。則從未來到現在。從現在到過去。法逕三世則有去來也。以法不常住故法無去來也。   法順空。   生曰。著有則乖理遠矣。故空宜順也。   隨無相。   生曰。空似有空相也。然空若有空則成有矣。非所以空也。故言無相耳。既順於空便應隨無相。   應無作。   肇曰。同三空也。生曰。遣成無相似有意作。意作非理故言無作也。既順空隨無相。便應冥符此矣。   法離好醜法無增損法無生滅法無所歸法過眼耳鼻舌身心。   肇曰。超出常境。非六情之所及。   法無高下法常住不動。   肇曰。真法常住。賢聖不能移也。   法離一切觀行。   肇曰。法本無相。非觀行之所見。見之者其唯無觀乎。   唯大目連法相如是豈可說乎。   肇曰。心觀不能及。豈況於言乎。   夫說法者無說無示其聽法者無聞無得。   肇曰。無說豈曰不言。謂能無其所說。無聞豈曰不聽。謂能無其所聞。無其所說故終日說而未嘗說也。無其所聞故終日聞而未嘗聞也。示謂說法示人。得謂聞法所得。生曰。法既如前。何有可說。此苟無說彼豈有聞得乎。   譬如幻士為幻人說法當建是意而為說法。   肇曰。當如幻人無心而說。   當了眾生根有利鈍。   肇曰。居士應聞空義而目連為說有法者。由其未了眾生根也。   善於知見無所罣閡。   肇曰。說有不辯空者。由其於諸法無閡知見未悉善也。無閡知見即實相智也。   以大悲心讚於大乘。   肇曰。自捨空義。諸有所說皆非弘讚大乘之道。非弘讚大乘之道則非大悲之心。生曰。非達其根不作小說也。夫說大者必有讚大之辭。讚大是會其本也。會本故其人可拔。能拔然後為大悲之懷耳。此則呵其闇根。以擊去彼樂小之情耳。   念報佛恩不斷三寶。   肇曰。夫大悲所以建。大乘所以駕。佛恩所以報。三寶所以隆。皆由明瞭人根善開實相。而目連備闕斯事故以誨之。   然後說法。   肇曰。若能備如上事。然後可說法也。生曰。成大乘為繼佛種。使三寶不斷則報佛恩矣。然後乃是說法也。   維摩詰說是法時八百居士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無此辯是故不任詣彼問疾佛告大迦葉。   什曰。先佛出家。第一頭陀者也。昔一時從山中出。形體垢膩著粗弊衣。來詣佛所。諸比丘見之起輕賤意。佛欲除諸比丘輕慢心故讚言。善來迦葉。即分床坐。迦葉辭曰。佛為大師。我為弟子。雲何共坐。佛言。我禪定解脫智慧三昧大慈大悲教化眾生。汝亦如是。有何差別。諸比丘聞已發希有心鹹興恭敬。迦葉聞是已常學佛行。慈悲救濟苦人。有是慈悲而捨富從貧。意將何在耶。將以貧人昔不植福故致斯報。今不度者來世益甚。亦以造富有名利之嫌故。又不觀來世現受樂故。亦以富人慢恣難開化故。亦以貧人覺苦厭心易得故。從捨之生必由異見故。譏其不普誨以平等也。肇曰。迦葉弟子中苦行第一。出婆羅門種姓迦葉也。   汝行詣維摩詰問疾迦葉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於貧裡而行乞。   生曰。大迦葉少欲行頭陀中第一也。得滅盡三昧亦最勝。凡得滅盡定者能為人作現世福田也。其自以幸。能使人得現世報。而貧有交切之苦。故以大悲欲拔之也。乞食是頭陀之業。又至貧裡有會少欲之跡。   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大迦葉有慈悲心而不能普捨豪富從貧乞。   肇曰。迦葉以貧人昔不植福。故生貧裡若今不積善後復彌甚。愍其長苦多就乞食。淨名以其捨富從貧故。譏迦葉不普也。生曰。從貧乞本以悲為主。故先呵其悲偏也。夫貧苦為切既交。自應在先。何偏之有哉。於不達者為偏耳(故得寄之以為呵也言夫大悲以普為主)。而用之有偏良在可怪也。   迦葉住平等法應次行乞食。   肇曰。生死輪轉貴賤無常。或今貧後富。或今富後貧。大而觀之。苦樂不異。是以凡住平等之為法。應次行乞。不宜去富從貧也。生曰。既以悲乞。乞又偏矣。故次呵其乞偏也。乞食有四事。以次行為一也。次行為法不越次之謂也。不越次者從等來也。今別詣貧裡。雖不違其事。以傷其意也。住平等者。出家本求泥洹。泥洹為等則住之矣。苟住等法理無偏情。故言應次行乞食也。   為不食故應行乞食。   什曰。即食之實相。應以此心乞食也。肇曰。不食即涅槃法也。涅槃無生死寒暑飢渴之患。其道平等。豈容分別。應以此等心而行乞食使因果不殊也。生曰。以乞為二也。在家以生須食。故有資生之業。其業既繁為惡滋多。業繁惡多則生死愈有。是謂以食長食也。將欲絕食者不得不出家捨生業也。既捨生業是無復資生之具。不得不乞食以存命行道。故言為不食故應乞食也。不食是平等之法。而今有偏又違之也。   為壞和合相故應取揣食。   什曰。和合相即揣食。食有四種。一曰揣食。二曰願食。如見沙囊命不絕。是願食也。三曰業食。如地獄不食而活。由其罪業應久受苦痛也。四曰識食。無色眾生識想相續也。壞和合相即是實相。令其以是心行乞也。肇曰。五陰揣食俱和合相耳。壞五陰和合名為涅槃。應以此心而取揣食也。若然則終日揣食終日涅槃。生曰。以取揣食為三也。凡欲界食謂之揣食。揣食者揣握食也。揣是和合之物。隨義言之也。壞和合者壞五陰和合也。泥洹即是五陰壞也。   為不受故應受彼食。   肇曰。不受亦涅槃法也。夫為涅槃而行乞者。應以無受心而受彼食。然則終日受而未嘗受也。生曰。以受為四也。不受者不受生死也。   以空聚想入於聚落。   肇曰。空聚亦涅槃相也。凡入聚落宜存此相。若然則終日聚落終日空聚也。生曰。次呵其少欲也。若見彼富此貧而捨富從貧為少者是惡多也。惡多者是不免多矣。非所以少也。當以空聚想入於聚落勿見貧富有主。   所見色與盲等。   肇曰。二乘惡厭生死怖畏六塵。故誡以等觀也。盲謂不見美惡之異。非謂閉目也。生曰。六情所欲為多。若能無之然後免耳。   所聞聲與響等。   肇曰。未有因山響而致喜怒也。   所嗅香與風等。   肇曰。香臭因風。風無香臭。又取其不存也。   所食味不分別。   什曰。法無定性。由分別取相謂之為味。若不分別時則非味也。雖食當如本相也。   受諸觸如智證。   什曰。證義同於觸。觸時當如以智觸實相也。肇曰。得漏盡智無生智自證成道。舉身柔軟快樂而不生著。身受諸觸宜若此也。生曰。梵語智證與觸音相比。故即以為喻也。泥洹是智之所證也。   知諸法如幻相無自性無他性。   什曰。指會成拳故無自性。指亦如是故無他性也。肇曰。諸法如幻。從因緣生。豈自他之可得。夫有自故有他。有他故有自。無自則無他。無他亦無自也。   本自不然今則無滅。   什曰。迦葉自謂滅生死能為福田。故以不然明無所滅。以遣其所謂也。肇曰。如火有然故有滅耳。法性常空本自無起。今何所滅。猶釋意所對法也。生曰。從他生故無自性也。既無自性豈有他性哉。然則本自不然。何有滅乎。故如幻。   迦葉若能不捨八邪入八解脫。   肇曰。八邪八解本性常一。善觀八邪即入八解。曷為捨邪更求解脫乎。若能如是者。名入解脫也。生曰。然後呵其以滅盡定欲福於人。為不得也。若以定欲福於人。則是滅盡定異於八邪矣。苟有異心不能福也。若能不捨八邪入八解脫者則無異矣。   以邪相入正法。   肇曰。若本性常一者。則邪正相入不乖其相也。生曰。向在八事。今取邪正之義也。   以一食施一切供養諸佛及眾賢聖然後可食。   肇曰。因誨以無閡施法也。若能等邪正。又能以一食等心施一切眾生。供養諸佛賢聖者。乃可食人之食也。無閡施者。凡得食要先作意施一切眾生。然後自食。若得法身則能實充足一切。如後一缽飯也。若未得法身但作意等施。即是無閡施法也。生曰。乞食得好而在眾食者要先分與上下坐以為供養也。若等解脫者則能無不供養也。力既如此。然後必能福彼也。   如是食者非有煩惱非離煩惱。   肇曰。有煩惱食凡夫也。離煩惱食二乘也。若能如上平等而食者則是法身之食。非有煩惱而食。非離煩惱而食也。生曰。既受食食之。便應著味生煩惱也。以既解脫心而食者。則不生煩惱。故言非有煩惱也。既無煩惱又不見離之矣。   非入定意非起定意。   肇曰。小乘入定則不食。食則不入定。法身大士終日食而終日定。故無出入之名也。生曰。比丘食法食時作不淨觀觀食也。雖入此定不見入也。不見入為非入耳。非起定也。   非住世間非住涅槃。   肇曰。欲言住世間。法身絕常俗。欲言住涅槃。現食同人欲。生曰。食既充軀則命存住世也。既得存命行道以取泥洹。故不兩住也。   其有施者。   什曰。乃至不依聲聞此儘是施主所得矣。   無大福無小福不為益不為損。   肇曰。若能等心受食則有等教。既有等教則施主同獲平等。不計福之大小己之損益也。生曰。施平等人應得平等報。故施主亦不見有大小福也。   是為正入佛道不依聲聞。   肇曰。平等乞食自利利人。故正入佛道不依聲聞道也。生曰。得平等報者必不偏局為小乘也。   迦葉若如是食為不空食人之施也。   肇曰。食必有益。生曰。言必能福彼也。然則非徒拔其貧苦而已。乃所以終得大乘之果也。   時我世尊聞說是語得未曾有即於一切菩薩深起敬心復作是念斯有家名辯才智慧乃能如是其誰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肇曰。時謂在家大士智辯尚爾。其誰不發無上心也。   我從是來不復勸人以聲聞辟支佛行。   肇曰。始知二乘之劣。不復以勸人也。   是故不任詣彼問疾。   注維摩詰經卷第二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75 注維摩詰經   注維摩詰經卷第三(弟子品)   後秦釋僧肇選   佛告須菩提。   什曰。秦言善業。解空第一。善業所以造居士乃致失者。有以而往亦有由而失。請以喻明之。譬善射之人發無遺物。雖輕翼迅逝不能翔其捨。猶維摩詰辯慧深入言不失會故五百應真莫敢闚其門。善業自謂智能深入辯足應時。故直造不疑。此往之意也。然當其入觀則心順法相。及其出定則情隨事轉。致失招屈良由此也。維摩以善業自謂深入而乖於平等故。此章言切而旨深者也。諸聲聞體非兼備則各有偏能。因其偏能謂之第一。故五百弟子皆稱第一也。又上四聲聞復有偏德。有供養者能與現世報。故獨名四大聲聞。餘人無此德。故稱第一而不名大也。肇曰。須菩提秦言善吉。弟子中解空第一也。   汝行詣維摩詰問疾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入其捨從乞食。   生曰。須菩提得無諍三昧人中第一也。無諍三昧者。解空無致論處為無諍也。維摩詰機辯難當。鮮有敢闚其門者。而須菩提既有此定。又獨能詣之。跡入恃定矣。便有恃定之跡而致詰者。豈不有為然乎。   時維摩詰取我缽盛滿飯。   生曰。維摩跡在居士有吝惜之嫌。若未與食便詰之者。物或謂之然矣。故先取缽盛滿飯而不授之者。恐須菩提得缽便去不盡言論也。   謂我言唯須菩提若能於食等者諸法亦等。   生曰。苟恃定而來者。於定為不等矣。即以食詰之者。明於食亦不等也。不等於食豈等定哉。是都無所等也。既無所等。何有等定而可恃乎。   諸法等者於食亦等。   生曰。更申前語也。食事雖粗其理自妙。要當於諸法得等。然後可等之矣。   如是行乞乃可取食。   肇曰。須菩提以長者豪富自恣多懷貪吝不慮無常。今雖快意後必貧苦。愍其迷惑故多就乞食。次入淨名捨。其即取缽盛飯。未授之間譏其不等也。言萬法同相。準一可知。若於食等諸法亦等。諸法等者於食亦等。以此行乞乃可取食耳。曷為捨貧從富自生異想乎。生曰。用心如此。乃可恃以取我食也。意雲不爾勿取之也。   若須菩提不斷婬怒癡亦不與俱。   什曰。得其真性則有而無。有而無則無所斷亦無所有。故能不斷而不俱也。肇曰。斷婬怒癡聲聞也。婬怒癡俱凡夫也。大士觀婬怒癡即是涅槃故不斷不俱。若能如是者乃可取食也。生曰。須菩提是斷婬怒癡人。原其恃定必以斷為不俱。故復就而詰之也。就詰之意轉使切也。若以斷為不俱者。非唯無有等定。於婬怒癡亦不斷矣。   不壞於身而隨一相。   什曰。身即一相。不待壞而隨也。肇曰。萬物齊旨。是非同觀一相也。然則身即一相。豈待壞身滅體然後謂之一相乎。身五陰身也。生曰。斷婬怒癡者則身壞泥洹也。泥洹無復無量身相為一相矣。不壞於身。事似乖之故雲隨也。   不滅癡愛起於明脫。   肇曰。聲聞以癡曀智故癡滅而明。以愛繫心故愛解而脫。大士觀癡愛真相即是明脫故不滅癡愛而起明脫。生曰。身本從癡愛而有。故復次言之也。不復為癡所覆為明也。不復為愛所縛為脫也。   以五逆相而得解脫亦不解不縛。   肇曰。五逆真相即是解脫。豈有縛解之異耶。五逆罪之尤者解脫道之勝者。若能即五逆相而得解脫者。乃可取人之食也。生曰。既言於縛得脫。而五逆為縛之極。故復以之為言也。斯則解為不解縛為不縛。   不見四諦非不見諦。   肇曰。真見諦者非如有心之見。非如無心之不見也。   非得果。   生曰。於縛得解是見諦之功。復反之也。非不見諦是得果矣。故即翻之也。   非凡夫非離凡夫法。   肇曰。果諸道果也。不見四諦故非得果。非不見諦故非凡夫。雖非凡夫而不離凡夫法。此乃平等之道也。生曰。見諦在人。故復論之也。   非聖人非不聖人。   肇曰。不離凡夫法非聖人也。道過三界非不聖人也。   雖成就一切法而離諸法相。   肇曰。不捨惡法而從善則一切諸法於何不成。諸法雖成而離其相。以離其相故則美惡斯成矣。生曰。人必成就於法故復極其勢也。   乃可取食。   肇曰。若能備如上說乃可取食。   若須菩提不見佛不聞法。   肇曰。猶誨以平等也。夫若能齊是非一好醜者。雖復上同如來。不以為尊。下等六師。不以為卑。何則天地一指萬物一觀。邪正雖殊其性不二。豈有如來獨尊而六師獨卑乎。若能同彼六師不見佛不聞法。因其出家隨其所墮而不以為異者。乃可取食也。此蓋窮理盡性極無方之說也。善惡反論而不違其常。邪正同辯而不喪其真。斯可謂平等正化莫二之道乎。生曰。此一階使言反而理順也。苟體空內明。不以言反惑意矣。須菩提見佛聞法者。而言不見佛不聞法。言正反也。若以無佛可見為不見佛。無法可聞為不聞法。則順理矣。   彼外道六師富蘭那迦葉。   什曰。迦葉母姓也。富蘭那字也。其人起邪見。謂一切法無所有。如虛空不生滅也。肇曰。姓迦葉字富蘭那。其人起邪見。謂一切法斷滅性空。無君臣父子忠孝之道也。   末伽梨拘賒梨子。   什曰。末伽梨字也。拘賒梨是其母也。其人起見雲。眾生罪垢無因無緣也。肇曰。末伽梨字也。拘賒梨其母名也。其人起見謂。眾生苦樂不因行得。自然耳也。   刪闍夜毘羅胝子。   什曰。刪闍夜字也。毘羅胝母名也。其人起見謂。要久逕生死彌歷劫數然後自盡苦際也。肇曰。刪闍夜字也。毘羅胝其母名也。其人謂。道不須求。逕生死劫數苦盡自得。如轉縷丸於高山縷盡自止。何假求耶。   阿耆多翅捨欽婆羅。   什曰。阿耆多翅捨字也。欽婆羅粗衣也。其人起見非因計因。著粗皮衣及拔髮煙熏鼻等以諸苦行為道也。肇曰。阿耆多字也。翅捨欽婆羅粗弊衣名也。其人著弊衣自拔髮。五熱炙身以苦行為道。謂今身併受苦。後身常樂者也。   迦羅鳩馱迦旃延。   什曰。外道字也。其人應物起見。若人問言有耶答言有。問言無耶答言無也。肇曰。姓迦旃延。字迦羅鳩馱。其人謂諸法亦有相亦無相。   尼犍陀若提子等。   什曰。尼犍字也。陀若提母名也。其人起見謂。罪福苦樂盡由前世。要當必償。今雖行道不能中斷。此六師盡起邪見。裸形苦行自稱一切智。大同而小異耳。凡有三種六師。合十八部。第一自稱一切智。第二得五通。第三誦四韋陀經。上說六師是第一部也。肇曰。尼犍陀其出家總名也。如佛法出家名沙門。若提母名也。其人謂。罪福苦樂本自有定因。要當必受。非行道所能斷也。六師佛未出世時皆道王天竺也。   是汝之師因其出家。   生曰。既不見佛聞法。是受道於邪見之師。因其得為邪出家也。順在六師之理是悟之所由為師又從以成出家道也。   彼師所墮汝亦隨墮乃可取食。   肇曰。生隨邪見。死墮惡道。生曰。既以師彼。彼墮三惡道。不得不隨其墮也。順在若師六師理為出家者雖三惡道而不乖墮也。別本雲。不見佛乃至隨六師所墮。什曰。因其見異故誨令等觀也。若能不見佛勝於六師。從其出家與之為一不壞異相者。乃可取食也。   若須菩提入諸邪見不到彼岸。   什曰。此以下明其未應平等則未出眾累。故言入邪見。住八難同煩惱具此眾惡乖彼眾善。下句儘是其所不得也。肇曰。彼岸實相岸也。惑者以邪見為邪彼岸為正。故捨此邪見適彼岸耳。邪見彼岸本性不殊。曷為捨邪而欣彼岸乎。是以入諸邪見不入彼岸者。乃可取食也。自六師以下至乎不得滅度。類生逆談以成大順。庶通心君子有以標其玄旨而遺其所是也。生曰。師邪見師則入諸邪見矣。到於彼岸本由正見。入邪見者則不到也。順在解邪見理為入也既入其理即為彼岸無復彼岸之可到。   住於八難不得無難。   肇曰。夫見難為難者。必捨難而求無難也。若能不以難為難。故能住於難。不以無難為無難故不得於無難也。生曰。既入邪見便生八難。不得無難處也。順在已解邪見便得住八難理中無復無難之可得也。   同於煩惱離清淨法。   肇曰。夫能悟惱非惱。則雖惱而淨。若以淨為淨。則雖淨而惱。是以同惱而離淨者。乃所以常淨也。生曰。入邪見在八難生者。便無結不起。為煩惱所牽。不能得自異之也。愈遠清淨法矣。順在既住八難理中心與煩惱理冥即之為淨無復淨之不可離也。   汝得無諍三昧。   什曰。無諍有二。一以三昧力將護眾生令不起諍心。二隨順法性無違無諍。善業常自謂深達空法無所違諍。今不順平等而雲無諍者。則與眾生無差也。   一切眾生亦得是定。   肇曰。善吉之與眾生性常自一。曷為善吉獨得而群生不得乎。此明性本不偏也。善吉於五百弟子中解空第一。常善順法相無違無諍。內既無諍外亦善順群心令無諍訟。得此定名無諍三昧也。生曰。上詰其恃定不等。是言其不得定也。意雖在此而未指斥。是以終就其事以貶之焉。須菩提若得此定。眾生無有不得之者也。順在彼之不得亦是此得也則無異矣。   其施汝者不名福田。   肇曰。我受彼施令彼獲大福。故名福田耳。猶大觀之。彼我不異。誰為福者。誰為田者。   供養汝者墮三惡道。   肇曰。五逆之損供養之益大觀正齊。未覺其異。若五逆而可墮。供養亦墮也。生曰。報應影響若合符契。苟施邪見之人則致邪見之報而墮在三惡道也。報以邪見者言無福田也。既無福田何有可名哉。順在終獲正見則解無有福田可名得出三惡道而不異墮也。   為與眾魔共一手作諸勞侶。   肇曰。眾魔四魔也。共為□塵勞之黨侶也。生曰。施能造果謂之為業。若於業生邪致受三界報者。為勞苦眾生也。斯則邪見與業為侶。然後得之三界報矣。而此業成勞乃與魔所作同。故雲共一手。順在既得正見不異於魔所作勞侶也。   汝與眾魔及諸塵勞等無有異。   肇曰。既為其侶。安得有異。夫以無異故能成其異也。生曰。若受施而使施主得邪見報者。是害其慧命為內外魔也。順在令彼獲等則生其惠心必不見與害者殊也。   於一切眾生而有怨心。   生曰。害其慧命為魔者。怨之甚者也。順在起彼惠心是親友之義而不見異於怨也。   謗諸佛毀於法。   肇曰。怨親之心毀譽之意美惡一致。孰雲其異。苟曰不異亦何為不同焉。   不入眾數終不得滅度。   生曰。為害之由由乎謗佛毀法。斯人則為不入四眾數矣。順在親友之義以歎佛譽法為體亦不異謗。故雲謗也。   汝若如是乃可取食。   什曰。汝若自知有過如是之深者。乃可取食也。肇曰。犯重罪者不得入賢聖眾數。終不得滅度。若能備如上惡乃可取食也。何者夫捨惡從善人之常情耳。然則是非逕心猶未免於累。是以等觀者以存善為患。故捨善以求宗。以捨惡為累。故即惡而反本。然則即惡有忘累之功。捨善有無染之勳。故知同善未為得。同惡未為失。淨名言意似在此乎。   時我世尊聞此慌然不識是何言。   生曰。若以語言之。我則不然。就意而取。已所不及。故竟不識是何言。   不知以何答便置缽欲出其捨。   肇曰。淨名言逆而理順善吉似未思其言。故不識是何說。便捨缽而欲出也。生曰。進退無據故不知以何答。則有屈矣。向言若爾乃可取食。不爾故不取也。有屈便應輸缽。故置之欲出。   維摩詰言唯須菩提取缽勿懼。   生曰。懼無答而置缽。即復著言相矣。欲解此滯使得取缽。故先言取缽勿懼也。   於意雲何如來所作化人若以是事詰寧有懼不。   肇曰。淨名欲令善吉弘平等之道。無心以聽美惡斯順。而善吉本不思其言迷其所說。故復引喻以明也。生曰。言乃至如所作化亦不能有心於所詰也。   我言不也維摩詰言一切諸法如幻化相汝今不應有所懼也。   肇曰。若於弟子中解空第一。既知化之無心亦知法之如化。以此而聽曷為而懼。生曰。化既無懼。諸法如化亦不得生懼也。   所以者何一切言說不離是相。   肇曰。是相即幻相也。言說如化聽亦如化。以化聽化。豈容有懼。生曰。所以言諸法如幻便應無懼者。以諸法化幻言說亦然故也。言說苟曰如幻。如何以言致懼耶。   至於智者不著文字故無所懼何以故文字性離。   肇曰。夫文字之作生於惑取。法無可取則文相自離。虛妄假名。智者不著。   無有文字是則解脫。   肇曰。解脫謂無為真解脫也。夫名生於不足。足則無名。故無有文字是真解脫。生曰。不復縛在文字故言解脫也。   解脫相者則諸法也。   肇曰。名生於法法生於名。名既解脫故諸法同解也。生曰。向以諸法如幻明無文字。文字既解還復悟解在諸法也。   維摩詰說是法時二百天子得法眼淨故我不任詣彼問疾佛告富樓那彌多羅尼子。   什曰。富樓那秦言滿也。彌多羅尼秦言善知識。善知識是其母名也。其人於法師中第一善說阿毘曇論也。肇曰。富樓那字也。秦言滿。彌多羅尼母名也。秦言善知識。通母名為字。弟子中辨才第一也。   汝行詣維摩詰問疾富樓那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於大林中在一樹下為諸新學比丘說法。   什曰。近毘耶離有園林。林中有水。水名獼猴池。園林中有僧房。是毘耶離三精舍之一也。富樓那於中為新學說法也。   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富樓那先當入定觀此人心然後說法。   肇曰。大乘自法身以上得無礙真心心智寂然未嘗不定。以心常定故能萬事普照。不假推求然後知也。小乘心有限礙。又不能常定。凡所觀察在定則見出定不見。且聲聞定力深者見眾生根極八萬劫耳。定力淺者身數而已。大士所見見及無窮。此新學比丘根在大乘。應聞大道。而為說小法。故誨其入定也。   無以穢食置於寶器。   肇曰。穢食充飢小乘法也。盛無上寶大乘器也。   當知是比丘心之所念無以琉璃同彼水精。   肇曰。當識其心念之根本。無令真偽不辨也。   汝不能知眾生根源無得發起以小乘法彼自無瘡勿傷之也。   肇曰。彼大乘之體自無瘡疣。無以小乘之刺損傷之也。   欲行大道莫示小徑無以大海內於牛跡。   肇曰。大物當置之大處。曷為迴龍象於兔徑注大海於牛跡乎。   無以日光等彼螢火。   肇曰。明昧之殊其喻如此。而欲等之者何耶。   富樓那此比丘久發大乘心中忘此意。   肇曰。未得無生。心皆有退忘也。   如何以小乘法而教導之我觀小乘智慧微淺猶如盲人不能分別一切眾生根之利鈍時維摩詰即入三昧令此比丘自識宿命曾於五百佛所殖眾德本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肇曰。淨名將開其宿心成其本意。故以定力令諸比丘暫識宿命。自知曾於五百佛所殖眾德本。曾以迴此功德向無上道。此其本也。   即時豁然還得本心於是諸比丘稽首禮維摩詰足時維摩詰因為說法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復退轉我念聲聞不觀人根不應說法是故不任詣彼問疾佛告摩訶迦旃延。   什曰。南天竺婆羅門姓也。善解契經者也。肇曰。迦旃延南天竺婆羅門姓也。即以本姓為名。弟子中解義第一也。   汝行詣維摩詰問疾迦旃延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昔者佛為諸比丘略說法要。   什曰。法要謂一切法略說有二種。有為無為也。迦旃延於後演。有為則四非常。無為則寂滅義也。肇曰。如來常略說。有為法無常苦空無我。無為法寂滅不動。此二言總一切法盡故言略。生曰。為悟所津。若出之由戶焉。   我即於後敷演其義謂無常義苦義空義無我義寂滅義。   肇曰。如來言說未嘗有心。故其所說法未嘗有相。迦旃延不諭玄旨。故於入室之後皆以相說也。何則如來去常故說無常。非謂是無常。去樂故言苦。非謂是苦。去實故言空。非謂是空。去我故言無我。非謂是無我。去相故言寂滅。非謂是寂滅。此五者可謂無言之教無相之談。而迦旃延造極不同。聽隨心異。聞無常則取其流動。至聞寂滅亦取其滅相。此言同旨異。迦旃延所以致惑也。生曰。迦旃延是分別佛語中第一也。佛既略說於前。迦旃乃敷述於後也。存旨而不在辭。故曰演其義也。   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迦旃延無以生滅心行說實相法。   什曰。若無生滅則無行處。無行處乃至實相也。因其以生滅為實故。譏言無以生滅說實相法。通非下五句也。肇曰。心者何也。惑相所生。行者何也。造用之名。夫有形必有影。有相必有心。無形故無影。無相故無心。然則心隨事轉。行因用起。見法生滅故心有生滅。悟法無生。則心無生滅。迦旃延聞無常義。謂法有生滅之相。法有生滅之相故影響其心同生滅也。夫實相幽深妙絕常境。非有心之所知。非辨者之能言。如何以生滅心行而欲說乎。生曰。佛既稱迦旃延為善分別義。豈應有謬哉。於封其言者論之故有闕耳。夫佛與迦旃延所明是同。至於不達取之亦不得不異。而佛無致譏之義。迦旃有受詰之事。其故何耶。佛以窮理為主。言必在通。迦旃未能造極。容有乖旨。故可寄之以貶諸闕焉。無常者變至滅也。苦者失所愛也。空者非己有也。無我者莫主之也。寂滅者無此四也。然則四為可惡之法。無之是可樂理也。原夫五本為言以表理之實也。而謂盡於生滅之境者心所行耳。諸比丘行心所行故不解脫。超悟其旨然後是也。   迦旃延諸法畢竟不生不滅是無常義。   什曰。凡說空則先說無常。無常則空之初門。初門則謂之無常。畢竟則謂之空。旨趣雖同而以精粗為淺深者也。何以言之。說無常則雲唸唸不住。不住則以有繫住。雖去其久住而未明無住。是粗無常耳。未造其極也。今此一念若令繫住則後亦應住。若今住後住則始終無變。始終無變據事則不然。以住時不住所以之滅。住即不住乃真無常也。本以住為有。今無住則無有。無有則畢竟空。畢竟空即無常之妙旨也。故曰畢竟空是無常義。迦旃延未盡而謂之極者。故自招妄計之譏也。肇曰。此辯如來略說之本意也。小乘觀法生滅為無常義。大乘以不生不滅為無常義。無常名同而幽致超絕其道虛微。固非常情之所測。妙得其旨者淨名其人也。生曰。夫言無常者據事滅驗之也。終苟有滅始無然乎。始若果然則生非定矣。生不定生滅孰定哉。生滅既已不定。真體復何所在。推無在之為理。是諸法之實也。實以不生不滅為義。豈非無常之所存耶。然則無常雖明常之為無。亦所以表無無常也。畢竟者不得不然也。   五受陰洞達空無所起是苦義。   什曰。無常壞法。所以苦也。若無常粗則壞之亦粗。壞之亦粗則非苦之極也。今妙無常則無法不壞。無法不壞則法不可壞苦之甚也。法不可得空之至也。自無而觀則不壞不苦。自有而之散苦義所以生也。肇曰。有漏五陰愛染生死名受陰也。小乘以受陰起則眾苦生為苦義。大乘通達受陰內外常空本自無起誰生苦者此真苦義也。生曰。夫苦之為事會所成也。會所成者豈得有哉是以言五受陰空是苦義也。五受陰苦之宗也。無常推生及滅事不在一。又通在有漏無漏故言諸法。苦即體是無義起於內。又得無漏者不以失受致苦。故唯受陰而已也。洞達者。無常以據終驗之雲畢竟耳。苦以空為其體故洞達也。無所起者。無常明無本之變理在於生。苦言假會之法。所以配其起也。   諸法究竟無所有是空義。   什曰。本言空欲以遣有。非有去而存空。若有去存空非空之謂也。二法俱盡乃空義也。肇曰。小乘觀法緣起內無真主為空義。雖能觀空而於空未能都泯。故不究竟。大乘在有不有。在空不空。理無不極。所以究竟空義也。生曰。惑者皆以諸法為我之有也。理既為苦則事不從己。己苟不從則非我所保。保之非我彼必非有也。有是有矣。而曰非有。無則無也。豈可有哉。此為無有無無究竟都盡。乃所以是空之義也。   於我無我而不二是無我義。   什曰。若去我而有無我。猶未免於我也。何以知之。凡言我即主也。經雲有二十二根。二十二根亦即二十二主也。雖雲無真宰。而有事用之主。是猶廢主而立主也。故於我無我而不二乃無我耳。肇曰。小乘以封我為累。故尊於無我。無我既尊則於我為二。大乘是非齊旨。二者不殊為無我義也。生曰。理既不從我為空。豈有我能制之哉。則無我矣。無我本無生死中我。非不有佛性我也。   法本不然今則無滅是寂滅義。   什曰。明泥洹義也。由生死然盡故有滅。生死即不然。無泥洹滅。泥洹滅真寂滅也。肇曰。小乘以三界熾然故滅之以求無為。夫熾然既形故滅名以生。大乘觀法本自不然。今何所滅。不然不滅乃真寂滅也。生曰。法既無常苦空。悟之則永盡泥洹。泥洹者不復然也。不然者事之靖也。夫終得寂滅者。以其本無實然。然既不實。滅獨實乎。   說是法時彼諸比丘心得解脫故我不任詣彼問疾佛告阿那律。   什曰。天眼第一也。肇曰。阿那律秦言如意。剎利種也。弟子中天眼第一。   汝行詣維摩詰問疾阿那律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於一處經行時有梵王名曰嚴淨與萬梵俱放淨光明來詣我所稽首作禮問我言幾何阿那律天眼所見。   肇曰。梵王聞阿那律天眼第一故問所見遠近。   我即答言仁者吾見此釋迦牟尼佛土三千大千世界如觀掌中菴摩勒果。   肇曰。菴摩勒果形似檳榔。食之除風冷。時手執此果。故即以為喻也。   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阿那律天眼所見為作相耶無作相耶。   什曰。色無定相。若見色有遠近精粗。即是為色。為色則是邪惑顛倒之眼。故同於外道。若不為色作相。色則無為。無為則不應見有遠近。而言遠見三千。則進退無可。故失會於梵天。受屈於二難也。肇曰。三界報身六情諸根從結業起名為有作相也。法身出三界六情諸根不由結業生名為無作相。夫以有作故有所不作。以法身無作故無所不作也。   假使作相則與外道五通等。   肇曰。外道修俗禪得五通。然不能出凡夫見聞之境。此有作相也。欲等之哉。   若無作相即是無為不應有見。   肇曰。若無作相即是法身無為之相。豈容見聞近遠之言。   世尊我時默然。   肇曰。欲言作相則同彼外道。欲言無作則違前見意。故不知所答也。   彼諸梵聞其言得未曾有即為作禮而問曰世孰有真天眼者。   什曰。以阿那律天眼為色作相非真天眼。若不作相則是真眼。未知誰有。故問言孰耶。肇曰。諸梵謂天眼正以徹視遠見為理。而淨名致詰殊違本塗。疑有真異故致斯問。   維摩詰言有佛世尊得真天眼常在三昧悉見諸佛國不以二相。   什曰。言不為色作精粗二相也。肇曰。真天眼謂如來法身無相之目也。幽燭微形鉅細兼睹萬色彌廣。有若目前。未嘗不見而未嘗有見。故無眼色之二相也。二乘在定則見。出定不見。如來未嘗不定未嘗不見故常在三昧也。   於是嚴淨梵王及其眷屬五百梵天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禮維摩詰足已忽然不現。   肇曰。其所發明成立若此。   故我不任詣彼問疾佛告優波離。   什曰。長夜誓願世世常作持律。故於今持律第一也。肇曰。優波離秦言上首。弟子中持律第一。   汝行詣維摩詰問疾優波離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昔者有二比丘犯律行以為恥。   生曰。犯律者必有懼罪之惑也。原其為懷非唯畏苦困。已交恥所為也。   不敢問佛。   什曰。以佛尊重慚愧深故。亦於眾中大恐怖故。復次將以如來明見法相。決定我罪陷於無淺。則永出清眾望絕真路也。生曰。既違聖禁。加所為愚鄙。故不敢以斥問佛也。   來問我言唯優波離我等犯律誠以為恥不敢問佛願解疑悔得免斯咎。   肇曰。愧其所犯不敢問佛。以優波離持律第一故從問也。疑其所犯不知輕重。悔其既往廢亂道行。故請持律解免斯咎也。生曰。違禁誠重。能改為貴。是以許有改法也。優波離解律第一故以問焉。疑者恐罪及己而猶有不至之異也。悔者既已懼之必自悔所為也。   我即為其如法解說。   肇曰。如法謂依戒律決其罪之輕重。示其悔過法也。   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優波離無重增此二比丘罪。   生曰。未知罪相猶封以致懼。既明所屬而改之。法重封懼之情愈致深也。深乎惑者罪彌重矣。   當直除滅勿擾其心。   什曰。犯律之人心常戰懼。若定其罪相復加以切之。則可謂心擾而罪增也。若聞實相則心玄無寄。罪累自消。故言當直除滅也。肇曰。二比丘既犯律行疑悔情深。方重結其罪則封.累.彌.厚。封累既厚則罪垢彌增。當直說法空令悟罪不實。悟罪不實則封累情除。封累情除則罪垢斯滅矣。曷為不察其根為之決罪。擾亂其心重增累乎。生曰。除罪用術。於理既迂。又應病則是其方。乖之更增其病矣。   所以者何彼罪性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   肇曰。覆釋所以直除之意也。夫罪累之生因緣所成。求其實性不在三處。如殺因彼我。彼我即內外也。自我即非殺。自彼亦非殺。彼我既非。豈在中間眾緣所成。尋之悉虛也。生曰。封惑本出人耳。彼罪豈當有哉。苟能體之。不復自縛於罪也。既不復縛罪。便是出其境矣。已出罪境者罪能得之乎。不在內者不在我心也。若在我心者不應待外也。不在外者不在彼事也。若在彼事者不應罪我也。不在中間者合我之與事也。罪為一矣。豈得兩在哉。   如佛所說心垢故眾生垢心淨故眾生淨。   什曰。以罪為罪則心自然生垢。心自然生垢則垢能累之。垢能累之則是罪垢眾生。不以罪為罪此即淨心。心淨則是淨眾生也。生曰。引佛語為證也。心垢者封惑之情也。眾生垢者心既有垢罪必及之也。若能無封則為淨矣。其心既淨其罪亦除也。   心亦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   生曰。罪雖由心垢而致。悟之必得除也。向已明罪不在內外中間。故言心亦不在三處。   如其心然罪垢亦然。   肇曰。尋知其本也。夫執本以知其末。守母以見其子。佛言眾生垢淨皆由心起。求心之本不在三處。心既不在。罪垢可知也。   諸法亦然不出於如。   肇曰。萬法云云。皆由心起。豈獨垢淨之然哉。故諸法亦然。不離於如。如謂如本相也。生曰。心既不在三處。罪垢亦然也。反覆皆不得異諸法豈容有殊耶。則無不如也。   如優波離以心相得解脫時寧有垢不。   什曰。心相謂羅漢亦觀眾生.心實相得解脫也。今問其成道時。第九解脫道中觀實相時。寧見此中有垢不。生曰。以優波離驗之也。心相者無內外中間也。得解脫者不復縛在心也。以心相得解脫者無垢可見。   我言不也。   肇曰。得解脫時謂其初成阿羅漢。第九解脫。爾時心冥一義無復心相。欲以其心類明眾心故先定其言也。   維摩詰言一切眾生心相無垢亦復如是。   肇曰。群生心相如心解相。生曰。眾生心相無垢。理不得異。但見與不見為殊耳。   唯優波離妄想是垢無妄想是淨。   什曰。罪本無相而橫為生相。是為妄想。妄想自生垢耳。非理之咎也。肇曰。優波離分別罪相欲以除垢。罪本無相而妄生罪相。乃更增塵垢也。其言雖汎意在於是。生曰。垢實無也。在妄想中是垢耳。若無妄想垢即淨也。妄想者妄分別之想也。   顛倒是垢。   生曰。見正轉也。見轉於內則妄分別外事也。   無顛倒是淨。   肇曰。無罪而見罪顛倒也。   取我是垢。   生曰。取我相者不能廢己從理也。既取我相見便轉也。   不取我是淨。   肇曰。見罪即存我也。   優波離一切法生滅不住。   什曰。此已下釋罪所以不可得也。生曰。諸法皆從妄想而有。悉如此也。   如幻如電諸法不相待乃至一念不住。   什曰。前心不待後心生竟然後滅也。肇曰。成前無相常淨義也。諸法如電新新不停。一起一滅不相待也。彈指頃有六十念過。諸法乃無一念頃住。況欲久停。無住則如幻。如幻則不實。不實則為空。空則常淨。然則物物斯淨。何有罪累於我哉。   諸法皆妄見。   什曰。皆由妄見故謂其有耳。   如夢如炎如水中月如鏡中像以妄想生。   肇曰。上明外法不住。此明內心妄見。俱辯空義。內外為異耳。夫以見妄故所見不實。所見不實則實存於所見之外。實存於所見之外則所見不能見。見所不能見故無相常淨也。上二喻取其速滅。此四喻取其妄想。   其知此者是名奉律。   什曰。奉律梵本雲毘尼。毘尼秦言善治。謂自治婬怒癡亦能治眾生惡也。生曰。作如此知無復犯律之咎也。   其知此者是名善解。   肇曰。若能知法如此乃名善解。奉法律耳。不知此法而稱持律第一者何耶。令知優波離謬教意也。生曰。善解律為理也。   於是二比丘言上智哉是優波離所不及持律之上而不能說。   肇曰。二比丘悟罪常淨無復疑悔。故致斯歎。   我答言自捨如來未有聲聞及菩薩能制其樂說之辯。   肇曰。內有樂說智生則說法無窮名樂說辯也。此辯一起乃是補處之所歎。而況聲聞乎。   其智慧明達為若此也。   肇曰。其明達若此。吾豈能及。   時二比丘疑悔即除。   什曰。有罪則憂怖自生。罪無則疑悔自滅也。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作是願言令一切眾生皆得是辯故我不任詣彼問疾佛告羅□羅。   什曰。阿修羅食月時名羅□羅。羅□羅秦言覆障。謂障月明也。羅□羅六年處母胎所覆障。故因以為名。明聲聞法中密行第一。菩薩出家之日諸相師言。若今夜不出家。明日七寶自至為轉輪聖王王四天下。王即於其夜更增伎樂以悅其心。於時菩薩欲心內發。羅□羅即時處胎。耶輸陀羅其夜有身。於時淨居諸天相與悲而言曰。菩薩為欲所纏。迷於女色。眾生可愍。誰當度者。即時變諸妓女皆如死人。甚可怖畏。令菩薩心厭。即勸出家。車匿牽馬四天王接足踰域而去。到菩提樹下思惟。苦行六年已夜成佛。時羅□羅乃生生已佛乳母問言。悉達出家於是六年。汝今何從有身。若六年懷妊世所未聞。諸釋聞之相與議言。此是不祥。毀辱釋門。必是私竊。欲依法殺之。耶輸曰。願見大王爾乃就死。王於是隔慢與語。具以事詰問其所由。耶輸如實自陳。我非私竊。是太子之胤耳。自太子出家我常愁毒寢臥冷地。故此兒不時成就耳。語王言。自看此兒顏貌色相為是孫子不。王即抱而觀之。見其色相與太子相似。王乃流淚而言曰。真是吾孫子也。佛欲證明化作梵志。來入王宮見兒問言。汝名何等。答言。我名羅□羅。梵志讚言。善哉汝以業因緣故處胎六年。所覆障故應名此也。王問何業因緣。答曰。我知業因緣。不知何業。佛後還國。羅□羅見佛身相莊嚴。敬心內發願欲出家。其母語言。此人出家得成聖道。道非汝分。何用出家。羅□羅言。若令一人得道。我要當得使人剔髮。髮已垂盡唯有頂上少許。復言。若髮都盡則與死人無異。決定汝心無從後悔。答言。國位寶珍無量妙樂我能棄之。況惜少髮耶。道心堅固遂棄國出家。以舍利弗為和尚羅□羅因緣及出家事以聲聞法略說也。肇曰。羅□羅秦言覆障。六年為母胎所障因以為名。弟子中密行第一。   汝行詣維摩詰問疾羅□羅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昔時毘耶離諸長者子來詣我所稽首作禮問我言唯羅□羅汝佛之子。   生曰。言其承聖之基。   捨轉輪王位。   什曰。轉輪王亦有不入胎者。如頂生王是也。昔轉輪王頂上生瘡。王患其癢痛。婆羅門欲以刀破之。王時怒曰。雲何以刀著大王頂上耶。更有婆羅門。以藥塗之。至七日頭瘡乃壞。視瘡中見有小兒。威相端正取而養之。後遂為王。因從頂生故名頂生王。或有從肩臂手足等生。此皆從男女生也。佛若不出家則大轉輪王王四天下。羅□羅不出家。王一閻浮提。地下十由旬鬼神空中十由旬鬼神皆屬羅□羅為其給使。羅□羅失會。其旨有四。一不見人根。應非其藥。二出家功德無量。而說之以限。三即是實相而以相說之。四出家法本為實相及涅槃。出家即是二法方便。今雖主得已有其相。羅□羅雖說出家之美。而不說其終之相。故違理喪真受屈當時也。二人雖俱說出家功德。而羅□羅以四失乖宗。維摩以四得應會。其得失相反差別若此也。生曰。羅雲有轉輪王相。王閻浮提也。   出家為道。   生曰。意雲。不應捨此而出家也。   其出家者有何等利。   什曰。長者子見其毀形粗衣持缽救命。徒見其所棄之利。而未見其所得。自外而觀可愍之甚。戀昔悲今冀其有利。故問其利也。肇曰。佛不出家。應為金輪王王四天下。羅□羅不出家。應為鐵輪王王一天下。以其所捨不輕。所期必重。故問其利也。生曰。然捨而出家。故當必有勝事耳。竟有何等利於此耶。   我即如法為說出家功德之利。   肇曰。不善知其根。為說有為功德利也。生曰。世榮雖樂難可久保。出家之理長樂無為。豈可同年語其優劣。   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羅□羅不應說出家功德之利。   生曰。諸長者子本以貪樂存榮。為懷聞之更移其著。則乖出家利矣。於彼為不應故言爾也。   所以者何無利無功德是為出家。   肇曰。夫出家之意妙存無為。無為之道豈容有功德利乎。生曰。正以無利無功德為出家理也。   有為法者可說有利有功德。   生曰。貪樂是無窮法為有為也。   夫出家者為無為法無為法中無利無功德。   什曰。無漏道品一切法及律儀皆名出家法。出家法皆名無利也。若世俗法則受生死不絕。報利愈積。若出家法於今雖有。終期則無。何以言之。本欲假事以息事因有以之無。將出於功德之域入於無利之境。無利之境即涅槃也。今就有利而言無利。是因中說果也。肇曰。夫有無為之果必有無為之因。因果同相自然之道也。出家者為無為。即無為之因也。無為無利無功德。當知出家亦然矣。生曰。無為是表理之法故無實功德利也。   羅□羅出家者無彼無此亦無中間。   什曰。此即因中明涅槃相也。肇曰。偽出家者惡此生死尊彼涅槃故有中間三處之異。真出家者遣萬累亡彼此。豈有是非三處之殊哉。生曰。彼者出家也。此者我也。中間者此二法也。功德之利出於此三。三既為無。何有功德利哉。   離六十二見。   什曰。無利故離見也。   處於涅槃。   什曰。出家法名為處。言是向涅槃處也。肇曰。既無彼此則離眾邪見同涅槃也。上直明出家之義。自此下明出家之事。雖雲其事。然是無事事耳。何則出家者以去累為志。無為為心。以心無為故所造眾德皆無為也。   智者所受。   什曰。一切賢聖大人悉讚歎。受持出家法也。   聖所行處。   什曰。眾聖履之而通也。肇曰。賢智聞之而從。眾聖履之而通。可謂真出家之道乎。   降伏眾魔。   肇曰。眾魔四魔也。正道既夷邪逕自塞。經曰。一人出家魔宮皆動。   度五道。   什曰。凡夫能出四趣。不能出於天道。出家求滅則五道斯越物我通度也。肇曰。五道非無為之路也。   淨五眼。   肇曰。淨五眼如放光說也。   得五力立五根不惱於彼。   什曰。在家雖行善。然有父母妻子眷屬之累。若物來侵害必還加報。是故在家是惱彼因緣。出家無此眾累則惱因自息。故言不惱彼也。肇曰。道超事外與物無逆。何惱之有耶。   離眾雜惡。   什曰。凡以雜心而興福業皆名雜惡也。出家修善則滅除妄想。又為涅槃故離眾雜惡也。肇曰。俗善雖善猶雜不善。道法真淨故純善不雜也。   摧諸外道。   什曰。出家不以摧物而諸惡自消。猶如日出眾冥自滅也。肇曰。日月不期去闇而闇自除。出家不期摧外道而外道自消也。   超越假名。   什曰。緣會無實。但假空名耳。若得其真相即於假不迷。故名超越也。肇曰。萬事萬名虛假以生。道在真悟故超越假名。   出淤泥。   什曰。在家沒欲泥。出家沒見泥。今明真出家故總言出也。   無繫著。   什曰。若有所繫亦未為出家。一切不著是真出家也。肇曰。出生死愛見之淤泥。無出家愛道之繫著也。   無我所。   什曰。於我所法中一切捨離。故言無也。肇曰。出家之道本乎無為。   無所受。   什曰。受義言取。取有四種。在家人有愛取。出家人有戒取見取愛取。真出家者無此四受。亦於一切法無所受也。肇曰。無四受也。欲受我受戒受見受。   無擾亂。   什曰。凡心有所在方便不息。是名擾亂。出家無事一切永離也。   內懷喜。   什曰。喜有二種。一者有現世功德。自然欣預。二者後得涅槃心常安悅。既具二喜。又無想著。乃真喜也。肇曰。夫擾亂出於多求。憂苦生乎不足。出家寡慾。擾亂斯無。道法內充。故懷喜有餘。   護彼意。   什曰。謂能獎順眾生不乖逆其心也。   隨禪定。   什曰。出家凡有三法。一持戒二禪定三智慧。持戒能折伏煩惱令其勢微。禪定能遮如石山斷流。智慧能滅畢竟無餘。今持戒清淨則結薄。心靜與禪相順。故言隨也。   離眾過。   肇曰。諸長者子應聞出家無為之道。而示以有為功德之利。是由不隨禪以觀其根不審法以將其意。眾過之生其在此乎。故因明出家以誡之也。   若能如是是真出家。   肇曰。若能不違上說。乃應出家之道。出家之道非存利之所能也。   於是維摩詰語諸長者子汝等於正法中宜共出家。   生曰。無利之利真利也。故勸之耳。   所以者何佛世難值。   什曰。佛常在世。於罪者為難耳。肇曰。淨名知其不得出家而勸之者。欲發其無上道心耳。   諸長者子言居士我聞佛言父母不聽不得出家。   什曰。長者子不得出家。而重出家之美。所以深其惱耳。肇曰。非不欲出家。不欲違親耳。   維摩詰言然汝等便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   什曰。若發無上道心心超三界。形雖有繫乃真出家。   是即具足。   什曰。雖為白衣能發無上心者便為出傢俱足戒行矣。生曰。出家本欲離惡行道。若在家而能發意即是足矣。亦為具足其道者也。   爾時三十二長者子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生曰。諸長者子既以有閡乖出家事。而聞在家有出家之理欣然從之。   故我不任詣彼問疾佛告阿難。   什曰。秦言歡喜也。問曰。阿難持佛法藏。即其所聞足知無病。今雲何不達。答曰。真實及方便悉是佛語。故二說皆信。又雲。阿難亦共為方便也。肇曰。阿難秦言歡喜。弟子中總持第一。   汝行詣維摩詰問疾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昔時世尊身小有疾當用牛乳。   生曰。佛而有疾。現去物不遠。使得有企仰之情也。而用牛乳者。有遍應從此化故也。   我即持缽詣大婆羅門家門下立。   生曰。未便乞乳。有待然乎。   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阿難何為晨朝持缽住此。   生曰。晨非乞食時。必有以也。   我言居士世尊身小有疾當用牛乳故來至此。   生曰。以事對也。   維摩詰言止止阿難莫作是語。   肇曰。至人舉動豈虛也哉。如來現疾之所度。淨名致呵之所益。皆別載他經。生曰。於不達者為不應也。   如來身者金剛之體。   什曰。小乘人骨金剛。肉非金剛也。大乘中內外金剛一切實滿。有大勢力無病處故。生曰。如來身無可損若金剛也。   諸惡已斷眾善普會當有何疾當有何惱。   肇曰。夫痛患之生行業所為耳。如來善無不積。惡無不消。體若金剛。何患之有。生曰。且略示其無病理也。言都無致病之本。而有樂因普會。自應有何疾耶。   默往阿難。   肇曰。默然而往。   勿謗如來。   肇曰。如來無疾。言疾則謗。生曰。苟雲是實為謗佛也。以此言之。無乞乳理故令還去焉。   莫使異人聞此粗言。   生曰。病為常近粗之極也。不達聞之必為然矣。   無令大威德諸天。   什曰。謂五淨居天上別有清淨諸天名世間頂。悉十住菩薩所生也。若聞此言則知阿難不達方便而生劣想。故誡言無令得聞。恐此似當時所宜非實言也。   及他方淨土諸來菩薩得聞斯語。   生曰。彼推已無疾必達佛矣。而此言實病。不亦哂斯語之不得乎。   阿難轉輪聖王以少福故尚得無病。   什曰。有羅漢名薄拘羅。往昔為賣藥師。語夏安居僧言。若有須藥就我取之。眾竟無所須。唯一比丘小病受一訶梨勒果。因是九十劫生天人中受無量快樂。但聞病名而身無微患。於此生年已九十亦未曾有病。況佛積善無量。疾何由生。問曰。善惡相對報應宜同。五逆重罪一劫受苦。雲何一果之善受福無量耶。答曰。罪事重而力微。善事輕而勢強。譬有惡蛇將取人食。先吐毒沫在地。人踐其上即時昏熟不能起去。然後以氣吸之。三寶中作功德亦復如是。初作功德時。其事雖微冥益已深。然後方便引入佛道。究竟涅槃其福乃盡。   豈況如來無量福會普勝者哉。   肇曰。轉輪聖王隨命脩短終身無病。生曰。以事推之使人悟也。轉輪聖王乃不及欲界諸天。但以人中少福尚得無病。豈況如來普勝三界。而有疾哉。   行矣阿難勿使我等受斯恥也。   生曰。推事既爾。必應還去也。苟執不去。非徒佛有斯謗。我等亦受其恥也。   外道梵志若聞此語當作是念何名為師自疾不能救而能救諸疾人。   生曰。師不可師之人。便應受此恥辱矣。   可密速去勿使人聞。   肇曰。正士聞則謂汝不達。邪士聞則謂佛實有疾。何名為法之良醫。身疾不能救。而欲救人心疾乎。生曰。急宜還去也。   當知阿難諸如來身即是法身。   什曰。法身有三種。一法化生身。金剛身是也。二五分法身。三諸法實相和合為佛。故實相亦名法身也。   非思欲身。   什曰。非肉身即法化身也。非三界之形故過於三界。雖有生滅而無老病眾惱十事之患故名無漏。無漏則體絕眾為故名無為。形超五道非物之數故曰無數也。肇曰。三界有待之形名思欲身也。法身之義已記之善權。生曰。以向來語當知必如下說也。思欲是妄想之懷致病本也。如來身從實理中來。起不由彼。應有何病耶。   佛為世尊過於三界。   生曰。既以思欲為原便不出三界。三界是病之境也。佛為悟理之體超越其域。應有何病耶。言佛為世尊者。以明過於世間也。   佛身無漏諸漏已盡。   肇曰。夫法身虛微妙絕常境。情累不能染。心想不能議。故曰諸漏已盡過於三界。三界之內皆有漏也。生曰。雖出三界。容是最後邊身猶是漏法。漏法豈得無病哉。佛既過之無復斯漏。何病之有耶。   佛身無為不墮諸數。   肇曰。法身無為而無不為。無不為故現身有病。無為故不墮有數。生曰。雖曰無漏或有為也。有為是起滅法。雖非四大猶為患也。佛既以無漏為體。又非有為。何病之有哉。為則有數也。   如此之身當有何疾。   生曰。併合四句語也。   時我世尊實懷慚愧得無近佛而謬聽耶。   肇曰。受使若此。致譏若彼。進退懷愧。或謂謬聽也。生曰。近佛而謬。所以應慚也。謬必致罪不得不懼也。得無之言誠是從容之辭。而意在必謬也。   即聞空中聲曰阿難如居士言但為佛出五濁惡世。   什曰。劫濁眾生濁煩惱濁見濁命濁。多歲數名由泓。多由泓名為劫。大劫如賢劫比也。大劫中有小劫。多諸惡事總名劫濁。善人既盡淳惡眾生眾生濁也。除邪見已諸煩惱如三毒等增上重者不以道理能障聖道必入惡趣。如是結使煩惱濁也。除四見已唯取邪見謗無因果罪福及聖道涅槃是名見濁也。大劫初時人壽無量。爾時佛未出世。後受命漸短人壽六萬歲。爾時拘留孫佛出世。乃至百二十歲時釋迦牟尼佛出現於世。自後漸短乃至人壽三歲。百二十歲已下盡名命濁也。彌勒生時小劫更始人壽更長也。   現行斯法。   什曰。梵本雲貧法。現病行乞等是貧法也。   度脫眾生。   生曰。解阿難意使得取乳也。實如維摩詰語。但佛應五濁惡世自應爾。   行矣阿難取乳勿慚。   肇曰。以其愧惑故空聲止之。如居士言。何有無漏之體嬰世之患。但為度五濁群生故現斯疾耳。取乳勿慚也。五濁者劫濁眾生濁煩惱濁見濁命濁。生曰。慚跡應在必行矣。故令取乳勿慚也。   世尊維摩詰智慧辯才為若此也是故不任詣彼問疾如是五百大弟子各各向佛說其本緣稱述維摩詰所言皆曰不任詣彼問疾。   注維摩詰經卷第三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75 注維摩詰經   注維摩詰經卷第四   後秦釋僧肇選   菩薩品   於是佛告彌勒菩薩。   什曰。彌勒既紹尊位。又當於此土而成佛。眾情所宗故先命之。彌勒維摩大小之量未可定也。或雲。維摩雖大或有以而不成佛。或雲。彌勒雖大將有為而故辭行或此是分身彌勒非其正體。以此三緣故有致屈之跡也。彌勒不堪便應超命文殊。而兼命餘人者。將以一雖不堪眾不可抑故。推眾求能廣命之也。亦欲令各稱所聞以盡維摩之美也。肇曰。彌勒南天竺婆羅門姓。出此姓即以為名焉。   汝行詣維摩詰問疾。   肇曰。五百弟子皆已不任故覆命菩薩者。將備顯淨名難酬德也。生曰。彌勒者婆羅門姓也。雖生兜率為諸天師。猶以本姓稱焉。以其親承佛弟子。使亦宜在眾菩薩先也。   彌勒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為兜率天王及其眷屬。   什曰。是人中說法也。此天以彌勒將上為天師。豫懷宗敬。故常來聽法也。   說不退轉地之行。   什曰。即無生法忍也。維摩詰不先遣忍心而先遣受記者。良由諸天見彌勒受記。故有補處之尊。遂係心成得。希想受記。故先明無受記。受記必由心生。故尋生以求記。生壞則記亡。故推世以去生也。肇曰。下呵雲。實無發心亦無退者。以此而推。似存不退之行以勸發無上之心也。雖曰勝期。猶未免乎累。教跡不泯故致斯呵。然經雲。補處大士心無不一。智無不周。應物而動。何闕之有。是由得失同懷脩短迭應。利彼而動。無計諸己。故彌勒假有以啟始。淨名居宗以濟終。互為郢匠器彼淳樸。雖復跡同儒墨致教不一。然相成之美實存其中矣。生曰。體如之行不復退轉也。彌勒躬有此行而現得受記。今說之者將以引之使見利樂法。   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彌勒世尊授仁者記一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生曰。阿耨多羅者無上也。三藐三者正遍也。菩提者彼語有之此無名也。實則體極。居終智慧也。然有三品。聲聞也辟支佛也佛也。二乘各於其道為菩提耳。非所謂菩提也。唯佛菩提為無上正遍菩提也。一生者無復無量生餘一生也。有兩句義矣。   為用何生得受記乎。   生曰。彌勒向說行意以受記引之耳。不為說受記也。而彼生著情。便貪記以有行。斯則復是見菩提可得也。是以維摩詰即推彌勒受記為無。以呵其說行之意。遣彼著也。然後乃更釋其見菩提心焉。夫受記者要以四事合成。一一推之皆無也。四事者。一以人受記為主。二以體如為本。三無無量生。四在一生中得佛。交在一生中。而以之受記。要應先推一生也。一生者舉八萬歲生唯一念現在。餘皆過去未來也。故言為用何生得受彌勒記乎。   過去耶未來耶現在耶。   肇曰。發無上心修不退行受記成道。彌勒致教之本意也。今將明平等大道以無行為因無上正覺以無得為果。故先質彌勒。明無記無得然後大濟群生一萬物之致以弘菩提莫二之道也。夫有生則有記。無生則無記。故推斥三世。以何生而得記乎。   若過去生過去生已滅。   肇曰。別推三世明無生也。過去生已滅。已滅法不可謂之生也。生曰。無復有也。   若未來生未來生未至。   肇曰。未來生未至則無法。無法以何為生。生曰。竟未有也。   若現在生現在生無住。   肇曰。現法流速不住。以何為生耶。若生滅一時則二相俱壞。若生滅異時則生時無滅。生時無滅則法無三相。法無三相則非有為也。若盡有三相則有無窮之咎。此無生之說亦備之諸論矣。三世既無生。於何而得記乎。生曰。生時已去未始暫停。豈可得於中成佛耶。   如佛所說比丘汝今即時亦生亦老亦滅。   肇曰。證無住義也。新新生滅。交臂已謝。豈待白首然後為變乎。生曰。引佛語證不住也。即時者不待變也。   若以無生得受記者無生即是正位。   什曰。實相常定故名正位。向以因緣明生非真實故無受記。今明生既非真則無生。無生則常定。常定中無受記也。   於正位中亦無受記亦無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生曰。次推無無量生也。夫無無量生者。體生是無故得之矣。苟體生是無。而無無量生者。無無量生。復何有哉。斯乃為正位者也。正位者永與邪別也。然則既以無無量生為正位者。無有受記。理自明也。以得菩提故有受記。復雲無得菩提耳。前推生直推其體。今推無無量生。以正位推之者。生本根於癡愛。是有者之所惑。故宜於外推其體也。無無量生。原在悟理。是得者之所達。自應以正位於內明之也。   雲何彌勒受一生記乎。   肇曰。上推有生無記。此推無生亦無記也。無生即七住無相真正法位也。此位為理。無記無成。彌勒於何受一生記乎。生曰。並質之也。   為從如生得受記耶為從如滅得受記耶。   肇曰。如雖無生滅。而生滅不異如。然記□起於生滅。冥會由於即真。故假如之生滅以明記□之不殊也。生曰。復次推體如也。如生者。體如之時我本無如。如今始出為生也。如滅者。如是始悟中名義。盡菩薩最後心為滅也。夫為得佛之因。既在於始。又在其終。故言為從如生滅得受記耶。別本雲從如起滅。什曰。此亦因其所存而遣之也。夫受記要由得如。本未得而今得。似若有起。如起則累滅。亦似有物於如中滅。故先問其起滅以明無起滅。一切人皆如以下更明如理無二無受記也。   若以如生得受記者如無有生若以如滅得受記者如無有滅。   肇曰。如非不生滅非有生滅。非不生滅。故假以言記。非有生滅。以知無記。生曰。如是悟理之法。故即以明之也。理既已如。豈復有如之生滅哉。苟無生滅。與夫未體者不容有異。何得獨以為無上道之因耶。若非因者不得以之受記也。   一切眾生皆如也一切法亦如也眾聖賢亦如也至於彌勒亦如也。   肇曰。萬品雖殊未有不如。如者將齊是非一愚智以成無記無得義也。生曰。復次推人受記也。受記誠非為悟之法。已有體如在前。故復取其所體貼之以事。事既皆如。然後推焉。   若彌勒得受記者一切眾生亦應受記所以者何夫如者不二不異。   肇曰。凡聖一如豈有得失之殊哉。生曰。夫如者無得與不得異也。既無得與不得異。而彌勒得者。是假以不得為得也。若彌勒以不得無得者。一切眾生不得便應亦是此得之理矣。然則言眾生亦應受記者。以明無彌勒實受記也。二者直二事也。異者二相殊也。其事既二。然後相與為異。故先言不二。後言不異也。已取如事在上。是以釋但舉如義也。   若彌勒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一切眾生皆亦應得所以者何一切眾生即菩提相。   肇曰。無相之相是菩提相也。生曰。菩提既是無相理極之慧。言得之者。得即是菩提相也。果是其相則非實矣。苟得非實。一切眾生亦是此之得理也。所以然者。菩提本無不周。眾生即是其相故也。夫授記言得菩提者。懸指之耳。今雲彌勒得者。就語之也。既就得時而無得相。豈應懸指有得乎所指。苟已驗無為。指理自冥矣。   若彌勒得滅度者一切眾生亦當滅度所以者何諸佛知一切眾生畢竟寂滅即涅槃相不復更滅。   肇曰。本性常滅。今復何滅也。生曰。既得菩提至於滅度。於滅度中又無滅度也。故復極就其終以驗之焉。滅度非慧。事止於滅。故不得如菩提釋也。然終既至滅。始滅驗矣。始若果滅。終豈滅哉。終苟不滅。眾生亦此滅矣。唯驗終以悟始者知其然耳。舉佛明之者。佛既親得滅度。又為悟之極。必可以定之也。且佛終日滅度眾生。然知眾生即涅槃相不復更滅。是盡為滅而不滅也。   是故彌勒無以此法誘諸天子。   什曰。梵本雲誑也。生曰。既無受記。豈得以受記引之耶。若引之以虛為誘誑也。   實無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亦無退者。   肇曰。平等之道實無發心亦無退者。而以不退之行誘其發心示其美記者何耶。生曰。明不應存行也。於發有退故須不退行耳。既無發退。何用行為。若惡發中有退而須不退行者。猶未免退矣。非所以不退。   彌勒當令此諸天子捨於分別菩提之見。   肇曰。菩提以寂滅為相。生死同相。而諸天卑生死尊菩提。雖曰勝求更生塵累。宜開以正路令捨分別。曷為示以道記增其見乎。生曰。釋諸天見菩提心也。先訶然後教矣。訶以遣著。教以釋見。著為咎累。宜以訶遣之。見謂涉理。須以教釋之焉。   所以者何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   肇曰。自此下大明菩提義也。道之極者稱曰菩提。秦無言以譯之。菩提者蓋是正覺無相之真智乎。其道虛玄妙絕常境。聽者無以容其聽。智者無以運其智。辯者無以措其言。像者無以狀其儀。故其為道也。微妙無相不可為有。用之彌懃不可為無。故能幽鑑萬物而不曜。玄軌超駕而弗夷。大包天地而罔寄。曲濟群惑而無私。至能導達殊方開物成務玄機必察無思無慮。然則無知而無不知。無為而無不為者。其唯菩提大覺之道乎。此無名之法固非名所能名也。不知所以言故強名曰菩提。斯無為之道。豈可以身心而得乎。生曰。若見有菩提可得者則有相情也。苟以相為情者。豈能不以之起身心行乎。若以身心行求菩提者。則求之愈遠者也。   寂滅是菩提滅諸相故。   什曰。菩提有三所謂羅漢緣覺如來。三人漏盡慧通達無閡乃名菩提。此已下歎菩提真解妙同實相。欲擬心求解亦當如是。亦明菩提即是實相以遣其著也。實相是菩提因亦名菩提也。餘句類可尋知也。肇曰。妙會真性滅諸法相。故菩提之道與法俱寂。生曰。既不以相得菩提則無菩提相矣。若不能滅諸相者。豈得以寂滅為體哉。   不觀是菩提離諸緣故。   肇曰。觀生於緣。離緣即無觀。   不行是菩提無憶念故。   肇曰。行生於念。無念故無行也。   斷是菩提捨諸見故離是菩提離諸妄想故。   肇曰。諸見斷妄想離乃名菩提也。   障是菩提障諸願故。   肇曰。真道無慾障諸願求也。   不入是菩提無貪著故。   肇曰。入謂受入可欲。   順是菩提順於如故住是菩提住法性故至是菩提至實際故。   肇曰。不異三空菩提義也。隨順本相謂之如。故繫之以順。常住不變謂之性也。故繫之以住。到實相彼岸謂之際。故繫之以至。   不二是菩提離意法故。   什曰。六識對於六塵未始相離。菩提所解出六塵之表。故言離也。肇曰。意與法為二。菩提無心。何法之有哉。   等是菩提等虛空故。   肇曰。無心於等而無不等。故謂若虛空也。   無為是菩提無生住滅故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   什曰。智慧是菩提知他心也實相是智之因亦名知他心也。肇曰。菩提不有故無生滅。菩提不無故了知眾生心也。   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故。   肇曰。諸入內外六入也。內外俱空故諸入不會。諸入不會即菩提相也。   不合是菩提離煩惱習故。   肇曰。生死所以合煩惱之所纏。離煩惱故無合。無合即菩提也。   無處是菩提無形色故假名是菩提名字空故。   肇曰。外無形色之處。內無可名之實也。   如化是菩提無取捨故。   肇曰。菩提無取捨。猶化人之無心也。   無亂是菩提常自靜故。   肇曰。內既常靜。外亂無由生焉。   善寂是菩提性清淨故。   肇曰。性無不淨故寂無不善。善寂謂善順寂滅常淨之道也。   無取是菩提離攀緣故。   肇曰。情有所取故攀於前緣。若離攀緣則無所取也。   無異是菩提諸法等故。   肇曰。萬法同體是非一致。不異於異者其唯菩提乎。   無比是菩提無可諭故。   肇曰。第一大道無有兩逕獨絕群方。故以無諭。   微妙是菩提諸法難知故。   肇曰。諸法幽遠難測。非有智之所知。以菩提無知故無所不知。無知而無不知者微妙之極也。生曰。種種明之者美而詠之也。豈曰為美以發人情矣。   世尊維摩詰說是法時二百天子得無生法忍。   生曰。彌勒先引使樂法。然後維摩詰除其病情。所以得忍也。斯則相與成化。有何屈哉。   故我不任詣彼問疾佛告光嚴童子汝行詣維摩詰問疾光嚴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出毘耶離大城。   生曰。託在常出實有以也。   時維摩詰方入城我即為作禮。   生曰。城門是人所湊處故得因廣化功也。作禮者跡同鄉黨現修長幼禮也。   而問言居士從何所來。   生曰。交從外來。故可寄問以取其來自有從也。   答我言吾從道場來。   什曰。以光嚴心樂道場故。言從道場以發悟其心也。光嚴雖欲得道場。而未知所以得。得必由因故為廣說萬行。萬行是道場因。而言道場者是因中說果也。復次佛所坐處。於中成道故名道場。善心道場亦復如是。廣積眾善故佛道得成。是以萬善為一切智地。乃真道場也。肇曰。閑宴修道之處謂之道場也。光嚴志好閑獨。每以靜處為心。故出毘耶將求道場。淨名懸鑒故現從外來。將示以真場啟其封累。故逆雲吾從道場來。從道場來者。以明道無不之場無不在。若能懷道場於胸中遺萬累於身外者。雖復形處憒鬧跡與事鄰。舉動所遊無非道場也。生曰。得佛之處也。   我問道場者何所是。   肇曰。會其所求故尋問也。生曰。夫得佛由行。行乃是道之場矣。然寄在地成地有其名耳。既據答於常。是從地來也。又跡在不闇。故復得問何所是以招下答之焉。   答曰直心是道場無虛假故。   肇曰。修心進道無亂之境便是道場耳。若能標心為主萬行為場不越方寸道自修者乃真道場也。曷為近捨閑境而遠求空地乎。直心者。謂內心真直外無虛假。斯乃基萬行之本。坦進道之場也。自此已下備列諸行盡。是修心之閑地弘道之淨場也。生曰。以無虛假為懷者必得佛也。   發行是道場能辦事故。   肇曰。心既真直則能發跡造行。發跡造行則事業斯辦眾行俱舉也。   深心是道場增益功德故。   肇曰。既能發行則樹心彌深。樹心彌深則功德彌增者也。   菩提心是道場無錯謬故。   什曰。道心明正不隨異路不錯也。肇曰。直心本行轉深則變為菩提心也。此心直正故所見不謬。凡弘道者要始此四心。四心既生則六度眾行無不成也。   佈施是道場不望報故。   肇曰。施不望報無相行也。夫言有不失。無言無不失有。有無異說而不乖其本者其唯大乘道乎。何則言有以明非無。不言有也。言無以明非有。不言無也。然則萬行雖殊以無相為體。無而不無故即有為實。有而不有故施戒為一。然此經前後至於辯列眾行有無不同。苟能領其所同則無異而不同也。   持戒是道場得願具故。   肇曰。未有戒具而願不具者。   忍辱是道場於諸眾生心無閡故。   肇曰。忍忿則心存懷忿則心閡。   精進是道場不懈退故禪定是道場心調柔故智慧是道場現見諸法故。   肇雲萬法彌廣。現若目前智慧之能也。   慈是道場等眾生故。   肇曰。等心怨親欲其安樂慈行也。   悲是道場忍疲苦故。   肇曰。見苦必赴不避湯炭悲行。   喜是道場悅樂法故。   什曰。慈雖假想與眾生樂樂從慈起。還見其受苦其心悲惻。則入悲心欲令常得此樂。次入喜心。喜心雖是假想而作意欲令常樂。故異於慈心也。復次慈心與樂。喜心直觀其得樂其心歡喜耳。肇曰。以己法樂樂彼同悅喜行也。   捨是道場憎愛斷故。   肇曰。夫慈生愛。愛生著。著生累。悲生憂。憂生惱。惱生憎。慈悲雖善而累想已生。故兩捨以平等觀。謂之捨行也。   神通是道場成就六通故解脫是道場能背捨故。   肇曰。解脫八解脫也。觀青為黃觀黃為青。捨背境界從心所觀謂之背捨。   方便是道場教化眾生故四攝是道場攝眾生故。   什曰。一惠施。惠施有二種。施下人以財。施上人以法施二愛語。愛語復有二種。於下人則以煖言將悅。於上人則以法語慰諭。皆以愛心作愛語也。三利行。利行亦有二種。下人則為設方便令得俗利。上人則為作方便令得法利。四同事。同事亦有二種。同惡人則誘以善法同善人則令增善根。隨類而入。事與彼同故名同事也。肇曰。方便起乎弘化。四攝生乎來眾焉。   多聞是道場如聞行故。   肇曰。聞不能行。與禽獸同聽也。   伏心是道場正觀諸法故。   什曰。或以事伏心。或以理伏心。今正觀則以無常等觀制伏其心也。肇曰。心之性也強梁則觀邪。調伏則觀正也。   三十七品是道場捨有為法故。   什曰。道品斷受生故名捨有為。亦以空空三昧等捨三三昧及一切善法故名捨也。肇曰。三十七品無為之因也。   諦是道場不誑世間故。   什曰。小乘中說四諦。大乘中說一諦。今言諦是則一諦。一諦實相也。俗數法虛妄。謂言有而更無。謂言無。而更有。是誑人也。見餘諦謂言必除我惑。而不免妄想。亦是誑也。今一諦無此眾過故不誑人也。從一諦乃至諸法無我是諸法實相。即一諦中異句異味也。由此一諦故佛道得成。一諦即是佛因故名道場也。肇曰。四諦真實無虛誑也。   緣起是道場無明乃至老死皆無盡故。   肇曰。十二緣起因緣相生無窮盡也。悟其所由則智心自明。智心既明則道心自成。然則道之成也乃以緣起為地故即以為道場也。   諸煩惱是道場知如實故眾生是道場知無我故一切法是道場知諸法空故。   肇曰。煩惱之實性.眾生之無我.諸法之空義。皆道之所由生也。   降魔是道場不傾動故三界是道場無所趣故師子吼是道場無所畏故。   肇曰。此即是佛所得也。雖則非佛名為場總名為佛佛即道也。上以菩薩行為場。今果中以佛為道。眾事為場也。   力無畏不共法是道場無諸過故三明是道場無餘閡故。   肇曰。降魔兵而不為所動。遊三界而不隨其趣。演無畏法音而無難。具佛三十二業而無闕。三明通達而無閡。斯皆大道之所由生也。   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場成一切智故。   什曰。二乘法以三十四心成道。大乘中唯以一念則豁然大悟具一切智也。肇曰。一切智者智之極也。朗若晨曦眾冥俱照。澄若靜淵群像並鑒。無知而無所不知者其唯一切智乎。何則夫有心則有封。有封則有疆。封疆既形則其智有涯。其智有涯則所照不普。至人無心。無心則無封。無封則無疆封疆既無則其智無涯。其智無涯則所照無際。故能以一念一時畢知一切法也。一切智雖曰行標。蓋亦萬行之一耳。會萬行之所成者其唯無上道乎。故所列眾法皆為場也。生曰。一念無不知者始乎大悟時也。以向諸行終得此事故以名焉。以直心為行初。義極一念知一切法。不亦是得佛之處乎。   如是善男子菩薩若應諸波羅蜜教化眾生諸有所作舉足下足當知皆從道場來。   生曰。若行上諸行皆使應諸波羅蜜者。無復生死往來也。然有之者隨應出也。出若為應。豈非道場來耶。推向所明。便知其然矣。   住於佛法矣。   肇曰。若能應上諸度以化天下者。其人行則遊道場。止則住佛法。舉動所之無非道場也。生曰。應悟群生為佛義矣。既從行來而理極於斯故雲住也。   說是法時五百天人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故我不任詣彼問疾佛告持世菩薩汝行詣維摩詰問疾持世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住於靜室時魔波旬。   什曰。波旬秦言殺者。常欲斷人慧命故名殺者。亦名為惡中惡。惡有三種。一曰惡。二曰大惡。三曰惡中惡。若以惡加己還以惡報。是名為惡。若人不侵己。無故加害。是名大惡。若人來供養恭敬。不念報恩而反害之。是名惡中惡。惡中惡魔王。惡最甚也。諸佛常欲令眾生安隱。而反壞亂故言甚也。肇曰。波旬秦言或名殺者或名極惡。斷人善根因名殺者。違佛亂僧罪莫之大故名極惡也。   從萬二千天女狀如帝釋。   什曰。釋是佛弟子。知其不疑故作釋形來也。持世不作意觀他心故不見也。生曰。魔者害人智慧命之稱也。惡中之惡謂之波旬也。夫善惡理隔無相干之道。況乎至善之與極惡得相惱哉。而有其事者。皆大權菩薩託以為化然也。誠以為託要使跡全是也。跡是為何。此雖善交是人。彼雖惡居為天。天可以惡降跡。人亦標善致改。可假之良其不然乎。狀若帝釋者。帝釋是佛弟子。常宗有道。故以其狀使持世不覺也。持世跡在沙門。而沙門以化人為體。彼有非法必致教矣。可得因之有女事惑焉。   鼓樂絃歌來詣我所與其眷屬稽首我足合掌恭敬於一面立我意謂是帝釋。   肇曰。魔以持世宴靜欲亂其心。若現本形恐不與言。故變為釋像。時持世不以通觀故謂是帝釋也。生曰。彼事是帝釋也。持世據人言之故可云爾也。   而語之言善來憍屍迦。   什曰。憍屍姓也。字摩迦陀。肇曰。憍屍迦帝釋姓也。   雖福應有不當自恣。   生曰。以供養而來故善之也。從女絃歌是自恣法也。福有而自恣者復為罪之根也。   當觀五欲無常以求善本。   生曰。五欲者五情所欲也。夫用為自恣。寶之必深。若覺其無常。然後能以之求本矣。   於身命財而修堅法。   什曰。若雖有命而不能行道。無異禽獸之命。若於今能不惜身命修行善者。則來世所得命必能修善行道。是名清淨之命。非為使生也。肇曰。堅法。三堅法。身命財寶也。若忘身命棄財寶去封累而修道者。必獲無極之身無窮之命無盡之財也。此三天地焚而不燒。劫數終而不盡。故名堅法。以天帝樂著五欲不慮無常故勸修堅法也。生曰。以求善本事也。身既無常。便應運使為善。命既危脆。便應盡以行道。財有五家。便應用為施與。此皆無常所不能壞。謂之堅法也。   即語我言正士受是萬二千天女可備掃灑。   生曰。因其說法故可詭以從善。實欲以女亂之。   我言憍屍迦無以此非法之物要我沙門釋子。   肇曰。持世菩薩時為比丘也。生曰。向教其行施。彼既從之。理應為受。然非所宜。夫施者之懷唯欲人取。故言勿以向語其施要我使受也。言沙門釋子者明己理所不應。非苟逆人善也。   此非我宜所言未訖維摩詰來謂我言非帝釋也是為魔來嬈固汝耳。   生曰。因其不覺故復可得託語。以明魔不能隱於己也。斯則力能制之矣。將欲使魔懼有不得不與之跡。固者非虛焉。   即語魔言是諸女等可以與我如我應受。   肇曰。以持世未覺故發其狀也。將化諸女故現從其索。我為白衣。應受此女。曷為以與沙門釋子乎。生曰。施本唯欲捨物。不應擇主。既能行之便應與我。我是受此物者。   魔即驚懼念維摩詰將無惱我。   生曰。既不能隱於維摩詰。知力必不如。復得發斯念也。   欲隱形去而不能隱盡其神力亦不得去。   肇曰。淨名神力之所制也。生曰。現盡魔之神力也。   即聞空中聲曰波旬以女與之乃可得去。   肇曰。淨名以魔迷固故化導之也。生曰。非維摩詰則是持世也。亦可魔自作之耳。   魔以畏故俛仰而與。   生曰。權其輕重留女。故當勝自不得去也。   爾時維摩詰語諸女言魔以汝等與我今汝皆當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什曰。女人從主為心。屬魔則受邪教。屬菩薩則從道化。故受而誨之。肇曰。在魔故從欲教。在我宜從道教也。生曰。既以與我便屬於我。不得不從我教也。   即隨所應而為說法令發道意復言汝等已發道意。   生曰。發道意不可苟從於人。故復為說法使其悟。然後為發也。   有法樂可以自娛不應復樂五欲樂也。   什曰。夫魚之為性惟水是依。女人之性唯樂是欲。初發道意自厲修善。未能樂也。積德既淳則欣樂彌深。經難不變。履苦愈篤。內心愛樂外無餘歡。令其以此自娛。則厭天樂。自此以下列萬法者。旨取法中之樂不取法也。肇曰。女人之性唯樂是欲。以其初捨天樂故示以法樂。夫能以弘道為美積德為欣者。雖復經苦履難而不改其美。天地所重無易其欣。以此自娛樂之極也。豈五欲之所存。自此下備列諸行以明超世之道。至歡之所由生也。生曰。入理未深不能無樂。若無有代必思舊樂而退矣。故說法樂以易其昔五欲樂也。   天女即問何謂法樂答曰樂常信佛。   生曰。魔天以不信正為本。故令信佛也。夫理本無定。苟能樂之則為樂矣。既樂而恆。又益樂也。   樂欲聽法樂供養眾。   什曰。三寶中生信也。肇曰。信而後悅莫若三寶也。   樂離五欲。   什曰。是信戒也。得四信時先信法次信佛後信僧及戒也。問曰。四信雲何先信法次信佛後信僧及戒耶。答曰。譬如人重病服藥。若病癒則信藥妙。藥妙必由師則信師也。雖師妙藥良要由善看病人則信看病人也。三事雖妙。要由我能消息則信我也。法中四信亦復如是。觀實相見諦時煩惱即除則信法妙也。三寶雖妙要行之由我。我戒業清淨故累病得除則信戒也。深信四法心常悅豫。可以諧神通性。故非天樂所擬哉。   樂觀五陰如怨賊樂觀四大如毒蛇樂觀內入如空聚。   什曰。如方便品中說也。肇曰。善惡必察何樂如之。   樂隨護道意。   什曰。謂能將御無上道心。令不忘失不錯亂也。肇曰。將護無上道心令無差失。   樂饒益眾生樂敬養師樂廣行施樂堅持戒樂忍辱柔和。   什曰。如羼提比丘。雖割截身體心愈欣樂恬然無變。法中生樂類如此也。   樂勤集善根樂禪定不亂樂離垢明慧。   什曰。世俗慧中不能生樂。要得無漏慧離塵垢則至樂自生也。   樂廣菩提心。   什曰。令眾生同己。無所齊限故言廣也。肇曰。彼我兼得謂之廣也。   樂降伏眾魔。   肇曰。眾魔四魔也。   樂斷諸煩惱。   肇曰。諸煩惱眾結之都名。   樂淨佛國土樂成就相好故修諸功德樂嚴道場。   肇曰。道場如釋迦文佛菩提樹下初成道處三千二百里金剛地為場。諸佛各隨國土之大小而取場地之廣狹無定數也。   樂聞深法不畏。   什曰。心無近著。心不邪疑。又能信諸佛有不思議法。故能聞深法心不生畏也。肇曰。樂法之情不深者。聞深法必生畏也。   樂三脫門不樂非時。   什曰。功行未滿則果不可得。未至而求得是非時行也。肇曰。三脫空無相無作也。縛以之解謂之脫。三乘所由謂之門。二乘入三脫門不盡其極。而中路取證。謂之非時。此大士之所不樂也。   樂近同學樂於非同學中心無恚閡。   什曰。我學大乘。彼亦如是。是名同學。所習不同名不同學。處同則樂。處異亦夷。其心平等無增減也。肇曰。異我自彼。曷為生恚。非同學外道黨也。   樂將護惡知識樂近善知識樂心喜清淨。   什曰。於諸禪定及實法中清淨喜也。肇曰。清淨實相真淨法也。   樂修無量道品之法。   什曰。是上所說之餘一切善法也。肇曰。法樂無量。上略言之耳。生曰。始於信終於道品。背隨魔所病而明義焉。   是為菩薩法樂於是波旬告諸女言我欲與汝俱還天宮。   肇曰。先聞空聲畏而言與非其真心。故欲俱還。生曰。本不實與故可得喚其還去也。復恐其不去以天宮誘之。夫本同而變反化則易。將女還宮。實在斯也。   諸女言以我等與此居士。   生曰。既已屬人不得自在。若欲竊去彼自有力俱不得脫也。答其喚還之語矣。   有法樂我等甚樂不復樂五欲樂也。   肇曰。已屬人矣。兼有法樂。何由而反也。生曰。明已自更有樂不樂五欲樂也。答其以天宮誘之之語也。   魔言居士可捨此女。   什曰。先無真與之心。見維摩詰教化已畢知其不惜。故請之耳。   一切所有施於彼者是為菩薩。   肇曰。淨名化導既訖。魔知其不吝。故從請也。菩薩之道一切無吝。想能見還也。生曰。女誠不樂天宮故不去。苟主遣之亦不得自在。故還乞之也恐不必得。是以說法也。   維摩詰言我已捨矣汝便將去令一切眾生得法願具足。   什曰。居士以女還魔則魔願具足。故因發願令眾生得法願具足。此是維摩詰願也。肇曰。因事興願菩薩常法也。以女還魔魔願具滿。故因以生願。願一切眾生得法願具足如魔之願滿足也。   於是諸女問維摩詰我等雲何止於魔宮。   肇曰。昔在魔宮以五欲為樂。今在菩薩以法樂為樂。復還魔天當何所業耶。生曰。既不復樂於魔宮。當復有理使樂之不耶。   維摩詰言諸姊有法門名無盡燈汝等當學。   肇曰。將遠流大法之明以照魔宮癡冥之室故說此門也。生曰。以此法門便得樂魔宮也。   無盡燈者譬如一燈然百千燈冥者皆明明終不盡如是諸姊夫一菩薩開導百千眾生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於其道意亦不滅盡隨所說法而自增益一切善法是名無盡燈也。   肇曰。自行化彼則功德彌增法光不絕名無盡燈也。   汝等雖住魔宮以是無盡燈令無數天子天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為報佛恩亦大饒益一切眾生。   肇曰。報恩之上莫先弘道。   爾時天女頭面禮維摩詰足隨魔還宮忽然不現世尊維摩詰有如是自在神力智慧辯才故我不任詣彼問疾佛告長者子善德汝行詣維摩詰問疾善德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自於父捨。   什曰。從父得。不從非法得。故名父捨也。肇曰。元嗣相承祖宗之宅名父捨焉。   設大施會。   什曰。大施會有二種。一不用禮法但廣佈施。二用外道經書種種禮法祭祀兼行大施。今善德禮法施也。生曰。婆羅門法七日祀梵天。行大施期生彼也。言已承嫡繼業於父捨然也。寄之可以致明法施之大矣。   供養一切沙門。   什曰。佛法及外道凡出家者皆名沙門。異學能大論議者。名外道也。   婆羅門及諸外道貧窮下賤孤獨乞人。   什曰。乞人有三種。一沙門二貴人三下賤。隨其所求皆名為乞人也。   期滿七日。   什曰。是第七日。所以乃至第七方來譏者。欲令其功德滿心淳熟也。生曰。本期七日而滿也。須滿然後呵者。滿為功成必恃焉。   時維摩詰來入會中謂我言長者子夫大施會不當如汝所設。   肇曰。天竺大施會法於父捨開四門。立高幢告天下。諸有所須皆詣其捨。於七日中傾家而施。以求梵福。時淨名以其俗施既滿將進以法施。故先譏其所設以明為施之殊也。生曰。非謂大也。   當為法施之會。   生曰。施從理出為法施也。為會謂辨具足也。   何用是財施會為。   什曰。見其佈施不行隨喜而反譏嫌者。施有三種。一財施二心施三法施。以財施人為佈施。慈心等心與人樂為心施。說法利人名為法施。亦菩薩所行眾善皆為饒益眾生。饒益眾生有二種。一即時饒益。二為饒益因。此二者皆名法施。今欲令善德行法施心施故去其財施也。肇曰。夫形必有所礙。財必有所窮。故會人以形者不可普集。施人以財者不可周給且施既不普財不益神。未若會群生於十方而即之本土。懷法施於胸中而惠無不普。以此而會。會無不均。以此而施。施不遺人。曷為置殊方而集近賓。捨心益而獨潤身乎。生曰。財是有限之物。施從此出。理自不得普而等也。   我言居士何謂法施之會。   生曰。旨問法施會為大之理也。   法施會者無前無後。   什曰。財施不能一時周則有前後。若法施之會一時普至。若一起慈心。則十方同緣。施中之等莫先於此。故曰無前後也。   一時供養一切眾生。   生曰。佛為真梵天也。行法以供養則祠之矣。終必生其境也。又此為施理無不周亦無不等。無不等者不先於此而後彼也。無不周者能一時與之。   是名法施之會。   肇曰。夫以方會人。不可一息期。以財濟物。不可一時周。是以會通無際者彌綸而不漏。法澤冥被者不易時而周覆。故能即無疆為一會。而道無不潤。虛心懷德而萬物自賓。曷為存濡沫之小惠捨夫江海之大益。置一時之法養而設前後之俗施乎。   何謂也。   肇曰。群生無際而受化不俱。欲無前無後一時而養者何謂耶。生曰。問為會之方也。   謂以菩提起於慈心。   什曰。起慈心也。有三種。凡夫為生梵天。二乘則為求功德。菩薩則為求佛度脫眾生。今欲令其為求佛道而起慈心。自此已下隨文求義。不必盡類。但令不乖法施耳。肇曰。夫財養養身。法養養神。養神之道存乎冥益。冥益之義豈待前後。經曰。一人出世天下蒙慶。何則群生流轉以無窮為路。冥冥相承莫能自反。故大士建德不自為身。一念之善皆為群生。以為群生故願行俱果。行果則己功立。願果則群生益。己功立則有濟物之能。群生益則有反流之分。然則菩薩始建德於內。群生已蒙益於外矣。何必待哺養啟導然後為益乎。菩提者弘濟之道也。是以為菩提而起慈心者。一念一時所益無際矣。生曰。施是救物之懷。以四等為主。故先明焉。然要在行實四等也。虛則不成法施會矣慈本所念在彼。理不得偏。不偏念者唯欲普益也。菩提既無不等。又能實益。若以此理為懷。豈虛也哉。   以救眾生起大悲心。   什曰。若起悲而不為救物者。乖於悲也。當為救物而起悲心。肇曰。大悲之興救彼而起。所以悲生於我而天下同益也。生曰。悲本所念在苦欲拔之也。若以實救為悲。悲之大者也。   以持正法起於喜心。   什曰。凡夫及小乘則見眾生樂故起喜心。今欲令持正法故起喜心。心於法中生喜也。肇曰。欲令彼我俱持正法。喜以之生也。生曰。喜本欣彼得離非法。是意存法也。若以持正法為喜。喜之實者也。   以攝智慧行於捨心。   什曰。凡夫及小乘為捨怨親故行捨心。今欲令其為平等智慧一切捨離以行捨心。復次捨心中唯見眾生無分別想。同於無明。欲令其捨心中行智慧也。肇曰。小舍捨於怨親。大捨捨於萬有捨萬有者正智之性也。故行捨心以攝智慧。生曰。捨以捨憎愛為懷也。攝智慧慧無不攝也。若以無不攝慧為捨者。捨亦無不捨也。   以攝慳貪起檀波羅蜜以化犯戒起屍波羅蜜以無我法起羼提波羅蜜。   肇曰。忿生於我。無我無競。別本雲。以無我法起忍。什曰。初行忍時則為我求福。習行既深則忘我而忍。復次若能即我無我則無受苦者。無受苦者故能無事不忍。若以無我行忍則其福無盡。譬如水中生火無能滅盡者也。   以離身心相。   什曰。遠離有二種。身棲事表名身遠離。心無累想名心遠離。於身心不著亦名為遠離也。   起毘梨耶波羅蜜。   肇曰。精進之相起於身心。而雲離身心相者。其唯無相精進乎。   以菩提相起禪波羅蜜。   什曰。令其為佛道故以起禪。不為樂及受福。復次梵本中。菩提相亦名寂滅相。當為此相起禪也。肇曰。菩提之相無定無亂。以此起禪。禪亦同相。   以一切智起般若波羅蜜。   什曰。欲令其標心大覺不為名利也。肇曰。在佛名一切智。在菩薩名般若。因果異名也。然一切智以無相為相。以此起般若。般若亦無相。因果雖異名其相不殊也。   教化眾生而起於空。   什曰。是棄眾生法也。當為化眾生而起空也。肇曰。存眾生則乖空義。存空義則捨眾生。善通法相。虛空其懷。終日化眾生終日不乖空也。   不捨有為法而起無相。   什曰。無相則絕為。故誨令不捨也。肇曰。即有而無。故能起無相。即無而有。故能不捨。不捨故萬法兼備。起無故美惡齊旨也。   示現受生而起無作。   什曰。無作不作受生行也。無作則絕於受生。故誨令為示現而起無作也。肇曰。作謂造作生死也。為彼受生者非作生而受生也。是以大士受生常起無作。   護持正法起方便力。   什曰。無方便慧則取相。取相則壞正法。有方便慧則無取相。無取相則是持正法。   以度眾生起四攝法。   肇曰。非方便無以護正法。非四攝無以濟群生。   以敬事一切起除慢法於身命財起三堅法於六念中起思念法。   肇曰。念佛法僧施戒天六念也。   於六和敬起質直心。   什曰。欲令眾和要由六法。一以慈心起身業。二以慈心起口業。三以慈心起意業。四若得食時減缽中飯供養上座一人下座二人。五持戒清淨。六漏盡智慧。若行此六法則眾常和順無有乖諍。昔有二眾共行諍。佛因是說六和敬也。肇曰。以慈心起身口意業為三也。四若得重養與人共之。五持戒清淨。六修漏盡慧。非直心無以具六法。非六法無以和群眾。群眾不和非敬順之道也。   正行善法起於淨命。   肇曰。凡所行善不以邪心為命。   心淨歡喜起近賢聖不憎惡人起調伏心。   肇曰。近聖生淨喜。見惡無憎心。   以出家法起於深心。   什曰。出家則能深入佛法具行淨戒。肇曰。出家之法非淺心所能弘也。   以如說行起於多聞。   肇曰。聞不能行非多聞也。   以無諍法起空閑處。   什曰。與物無逆又不乖法是名無諍。當為此而起閑居也。肇曰。忿競生乎眾聚。無諍出乎空閑也。   趣向佛慧起於宴坐。   肇曰。佛慧深遠。非定不趣。   解眾生縛起修行地。   什曰。謂修禪定道品法也。當為兼解眾縛起修行地。不應自為而修行也。肇曰。己行不修安能解彼矣。   以具相好及淨佛土起福德業。   什曰。一切善法分為二業。謂福德慧明業也。六度中前三度屬福德。後三度屬慧明。二業具足必至佛道。譬如兩輪能有所至。福德業則致相好淨土諸果報也。慧明業得一切智業者也。   知一切眾生心念如應說法起於智業。   肇曰。大乘萬行分為二業。以智為行標故別立智業。諸行隨從故總立德業。凡所修立非一業所成。而眾經修相淨土繫以德業。知念說法繫以智業。此蓋取其功用之所多耳。未始相無也。   知一切法不取不捨入一相門起於慧業。   肇曰。決定審理謂之智造心分別謂之慧。上決眾生念定諸法相然後說法。故繫之以智。今造心分別法相令入一門。故繫之以慧也。別本雲。智業慧業。什曰。二業中慧明勝。故有二種分別。內自見法名為慧。外為眾生知其心相決定不疑而為說法名為智也。   斷一切煩惱。   什曰。即慧明業也。   一切障閡。   什曰。還總福德慧明二業。二業具則罪閡悉除。下二句亦總二業也。   一切不善法起一切善業。   肇曰。無善不修故無惡不斷也。   以得一切智慧一切善法起於一切助佛道法。   什曰。佛法有二種。一者世間二者出世間。出世者名為助佛道法也。肇曰一切智慧即智業也。一切善法即德業也。助佛道法大乘諸無漏法也。智德二業非有漏之所成。成之者必由助佛道法也。生曰。若盡以一切智慧一切善法為助佛道之法者。法施會必辦矣。   如是善男子是為法施之會。   肇曰。若能備上諸法。則冥潤無涯。其為會也不止一方。其為施也不止形骸。不止形骸故妙存濟神。不止一方故其會彌綸。斯可謂大施。可謂大會矣。   若菩薩住是法施會者為大施主。   生曰。無不與大之極。   亦為一切世間福田。   什曰。若行財施但名施主不名福田。若行法施亦名施主又名福田。肇曰。福田。謂人種福於我。我無穢行之稊稗。人獲無量之果報。福田也。生曰。施主易。受施難也。要當德必能福然後是耳。   世尊維摩詰說是法時婆羅門眾中二百人。   什曰。既用其禮法。亦以其有福德智慧故以為坐之宗主也。   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時心得清淨。   肇曰。心累悉除得清淨信也。   歎未曾有稽首禮維摩詰足即解瓔珞價直百千以上之。   生曰。七日施而此物在者。最所重也。而以上維摩詰者。現崇法施情也。   不肯取。   什曰。本來意為說法故。亦為譏財施故。懷此二心。所以不受者也。   我言居士願必納受隨意所與維摩詰乃受瓔珞分作二分持一分施此會中一最下乞人持一分奉彼難勝如來。   肇曰。上直進以法施。未等致施之心。故施極上窮下。明施心平等。以成善德為施之意也。   一切眾會皆見光明國土難勝如來。   什曰。以彼佛威德殊勝國土清淨。將欲發起眾會令生勝求。故先奉施後使其見也。   又見珠瓔在彼佛上變成四柱寶臺。   什曰。為善德現將來果報如此之妙也。   四面嚴飾不相障蔽。   生曰。分作二分者欲以明等也。現神力驗法施也。   變成四柱寶臺。豈財施能為之乎。是法施會然也。故能無不周耳。   時維摩詰現神變已作是言若施主等心施一最下乞人猶如如來福田之相。   什曰。施佛以地勝故心濃。施貧以地苦故悲深。是以福田同相致報一也。   無所分別等於大悲不求果報是則名曰具足法施。   肇曰。若能齊尊卑一行報以平等悲而為施者。乃具足法施耳。生曰。用心如此非財之施也。乃所以具足法施會也。   城中一最下乞人見是神力聞其所說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故我不任詣彼問疾如是諸菩薩各各向佛說其本緣稱述維摩詰所言皆曰不任詣彼問疾。   肇曰。三萬二千菩薩皆說不任之緣。文不備載之耳。   注維摩詰經卷第四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75 注維摩詰經   注維摩詰經卷第五   後秦釋僧肇選   文殊師利問疾品第五   爾時佛告文殊師利。   肇曰。文殊師利秦言妙德。經曰。已曾成佛名曰龍種尊也。   汝行詣維摩詰問疾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彼上人者難為酬對。   什曰。言乃超出我上。豈直諸賢。此蓋深往之情耳。豈其實哉。肇曰。三萬二千何必不任。文殊師利何必獨最。意謂至人變謀無方隱顯殊跡。故迭為脩短應物之情耳。孰敢定其優劣辯其得失乎。文殊將適群心而奉使命。故先歎淨名之德以生眾會難遭之想也。其人道尊難為酬對。為當承佛聖旨行問疾耳。   深達實相。   肇曰。實相難測。而能深達。   善說法要。   什曰。此文不便。依經本應言以要言說法。謂能簡要之言折繁理也。肇曰。善以約言而舉多義。美其善得說法之要趣也。   辯才無滯智慧無閡。   肇曰。辭辯圓應而無滯。智慧周通而無閡。   一切菩薩法式悉知。   什曰。謂神通變化諸威儀也。   諸佛祕藏無不得入。   什曰。如密跡經說身口意是也。肇曰。近知菩薩之儀式。遠入諸佛之祕藏。祕藏謂佛身口意祕密之藏。   降伏眾魔。   肇曰。眾魔四魔。   遊戲神通。   什曰。神通變化是為遊引物。於我非真故名戲也。復次神通雖大。能者易之。於我無難。猶如戲也。亦云。於神通中善能入住出自在無礙。肇曰。遊通化人。以之自娛。   其慧方便皆已得度。   肇曰。窮智用盡權道故稱度也。   雖然當承佛聖旨詣彼問疾。   肇曰。其德若此。非所堪對。當承佛聖旨然後行耳。   於是眾中諸菩薩大弟子釋梵四天王等鹹作是念今二大士文殊師利維摩詰共談必說妙法即時八千菩薩五百聲聞。   什曰。餘聲聞專以離苦為心。不求深法故不同舉耳。五百弟子智慧深入樂聞深法。所以俱行也。   百千天人皆欲隨從。   肇曰。大士勝集必有妙說故率欲同舉也。   於是文殊師利與諸菩薩大弟子眾及諸天人恭敬圍遶入毘耶離大城。   肇曰。菴羅園在城外。淨名室在城內也。   爾時長者維摩詰心念今文殊師利與大眾俱來即以神力空其室內除去所有。   什曰。將欲明宗故現空相以發興也。盡敬致供必稱其所安。以文殊樂虛靜故應之以空也。生曰。發斯念者因以空室。示有虛納之懷。有去故空。密在用標宗致也。現神力者念之使也。   及諸侍者。   生曰。為妨已陪侍者須別將。又以明體夫宗致無捨群生之懷。苟不棄之莫非皆侍矣。   唯置一床以疾而臥。   肇曰。現病之興。事在今也。空室去侍以生言端。事證於後。唯置一床借座之所由也。生曰。眾多室小。雖床亦妨。且坐臥行立本隨人體所宜須之便設。何必在豫。以此去之。豈曰不延。乃所以有客故爾而實設之待須者。將現神力以表說理之功。功既非測。以驗所說是實。   文殊師利既入其捨見其室空無諸所有獨寢一床。   生曰。見之者得其旨也。   時維摩詰言善來文殊師利。   什曰。若默然無言。以賓主不諧。讚言善來者欲明賓來得會。主亦虛受也。   不來相而來不見相而見。   肇曰。將明法身大士舉動進止不違實相。實相不來。以之而來。實相無見以之相見。不來而能來。不見而能見。法身若此。何善如之。生曰。既以體理為懷。來則旌其為不來相之來矣。有不來相之來者善之極也。   文殊師利言如是居士若來已更不來若去已更不去。   生曰。如是者謂前理爾也。若者設使來不能自表於不來。既來不復更來。來為不來相居然顯矣。體之無功。我何有善哉。   所以者何來者無所從來去者無所至。   生曰。來本生於不來來者尚無所從而來。況來者可得更來耶。以去對來相明也。   所可見者更不可見。   肇曰。明無來去相成淨名之所善也。夫去來相見皆因緣假稱耳。未來亦非來。來已不更來。捨來已未來。復於何有來去。見亦然耳。其中曲辯當求之諸論也。生曰。已備前文故不復廣之也。   且置是事。   肇曰。雖貪微言而使命未宣。故且止其論而問疾矣。   居士是疾寧可忍不。   什曰。若病重難忍則廢其道業也。問疾輕重寧可忍不也。   療治有損不至增乎世尊慇懃致問無量居士是疾何所因起。   什曰。外道經書唯知有三大病不知地大。佛法中說四大病。病之所生生於四大增損。四大增損必自有因而然。故問其因起也。   其生久如當雲何滅。   肇曰。使命既宣。故復問疾之所由生也。是病何因而起。起來久近。雲何而得滅乎。生曰。作問實疾之跡以求假病之意也。   維摩詰言從癡有愛則我病生。   道融曰。眾生受癡故有愛。有愛故受身。受身則病。以彼病故則我病生矣。眾生有病而我病生者。明為物故生毘摩為物來久故知不近也。下言彼病滅則我病滅。明其起病不齊限眾生也。新學菩薩未能久處生死為一切起病。故明大士曠懷處疾。推其前際以發心為始。尋其後際則與眾生俱滅。新學聞之局心自曠。病生滅二句言雖在病意在明悲。故但說病生滅久近。久近既明則大悲自顯。是以先答生滅後答大悲起也。此集以明宗為本。而先說大悲者。有二門入佛法。一大悲二智慧。階淺至深。弘之有漸。故先說大悲後說實相也。什公作空解雲。癡無前際。無前則亦無中後。病亦如是無久近也。此中不似有空義。故別記私通如上。肇曰。答久近也。菩薩何疾。悲彼而生疾耳。群生之疾癡愛為本。菩薩之疾大悲為源。夫高由下起。疾因悲生。所以悲疾之興出於癡愛。而癡愛無緒莫識其源。吾疾久近與之同根。此明悲疾之始。不必就己為言也。生曰。夫現疾之意欲拔眾生無始癡愛盡其無窮之源。雖我今生而實無我今生。意存彼昔義。乃是彼昔病。然則病起於有癡愛之時。非適今也。不以一切言之者。今答病久義不在普故也。然汎雲癡愛普亦在其中矣。又不以眾生言之者。菩薩無復癡愛。居然有屬故也。   以一切眾生病是故我病若一切眾生病滅則我病滅。   肇曰。答滅也。大士之病因彼生耳。彼病既滅吾復何患。然以群生無邊癡愛無際。大悲所被與之齊量。故前悲無窮。以癡愛為際。後悲無極。與群生俱滅。此因悲所及以明悲滅之不近也。生曰。癡愛是眾生染病之源。源盡其病亦除也。菩薩之病本在於此。而彼病既愈得無滅乎。又菩薩病以汎濟為主。眾生有不蒙者。彼自不應從。化非有偏也。然則雖曰一人病癒菩薩便愈。乃所以是一切眾生得不復病然後菩薩病滅也。以眾生言之者。菩薩友亦有病。不得不以別之也。   所以者何菩薩為眾生故入生死有生死則有病若眾生得離病者則菩薩無復病。   肇曰。夫法身無生況復有形。既無有形病何由起。然為彼受生不得無形。既有形也不得無患故隨其久近與之同疾。若彼離病。菩薩無復病也。   譬如長者唯有一子其子得病父母亦病若子病癒父母亦愈菩薩如是於諸眾生愛之若子眾生病則菩薩病眾生病癒菩薩亦愈又言是疾何所因起。   生曰。問本在前。今答居後。故稱之焉。不先答者。其病之因以生滅而顯故也。   菩薩病者以大悲起。   肇曰。菩薩之疾以大悲為根。因之而起答初問也。生曰。自非大悲病不妄起也。   文殊師利言居士此室何以空無侍者。   肇曰。空室之興事在於此。問室何空又無侍者。無侍者後別答。生曰。問疾既畢次問室空意也。夫人所住自應有資生之物。而今廓然。其故何耶。又凡病者理必須侍。亦莫知其所。復何在乎。並問二事者。以侍者在空而別故也。   維摩詰言諸佛國土亦復皆空。   肇曰。平等之道理無二跡。十方國土無不空者。曷為獨問一室空耶。生曰。有今可得而去。居然非實。以明諸佛國土雖若湛安然亦空矣。諸佛國者有佛之國也。舉此為言者。良以佛得自在尚不能使己國為有。況餘事乎。亦以是人情所重故標為悟端也。   又問以何為空。   什曰。室中以無物為空。國土復以何理為空耶。肇曰。室以無物為空。佛土以何為空。將辯畢竟空義。生曰。猶存國安為有。不悟同此所無。然居言其同。以何獨得之耶。   答曰以空空。   什曰。無以無物故空。以國土性空。即是畢竟空故空也。肇曰。夫有由心生。心因有起。是非之城妄想所存。故有無殊論紛然交競者也。若能空虛其懷冥心真境。妙存環中有無一觀者。雖復智周萬物。未始為有。幽鑑無照。未始為無。故能齊天地為一旨而不乖其實。鏡群有以玄通而物我俱一。物我俱一故智無照功。不乖其實故物物自同。故經曰。聖智無知以虛空為相。諸法無為。與之齊量也。故以空智而空於有者。即有而自空矣。豈假屏除然後為空乎。上空智空。下空法空也。直明法空。無以取定故內引真智外證法空也。生曰。上空是空慧空也。下空是前理空也。言要當以空慧然後空耳。若不以空慧終不空也。豈可以我謂為不空哉。   又問空何用空。   什曰。若法性自空則應直置而自空。諸賢聖復何用空慧空諸法耶。肇曰。上空法空。下空智空也。諸法本性自空。何假智空然後空耶。生曰。若理果是空。何用空慧然後空耶。自有得解之空慧。此空即是慧之所為。非理然也。何可以空慧然後空便言理為空哉。   答曰以無分別空故空。   什曰。上空是空慧也。下空是法空也。雖法性自空不待空慧。若無空慧則於我為有。用此無分別空慧故得其空則於我為空也。肇曰。智之生也起於分別。而諸法無相故智無分別。智無分別即智空也。諸法無相即法空也。以智不分別於法即知法空已矣。豈別有智空假之以空法乎。然則智不分別法時。爾時智法俱同一空無復異空。故曰以無分別為智空故智知法空矣。不別有智空以空法也。生曰。向言空慧者。非謂分別作空之慧也。任理得悟者耳。若以任理為悟而得此。然後空者。理可不然乎哉。   又問空可分別耶。   什曰。問解空慧也。向雖明空慧不見空有分別。未明慧體空無分別。故問此空慧可分別耶。肇曰。上以無分別為慧空故。知法空無復異空。雖雲無異而異相已形。異相已形則分別是生矣。若知法無異空者。何由雲以無分別為智空故知法空乎。故問智空法空可分別耶。智法俱空故單言一空則滿足矣。生曰。即空之言。空似有相。有相便與餘事分別也。空苟分別而慧不分別者。則空與慧異矣。空既異慧。復不從慧來也。   答曰分別亦空。   什曰。慧異於空則是分別。雖有分別其性亦空也。肇曰。向之言者有分別於無分別耳。若能無心分別而分別於無分別者。雖復終日分別而未嘗分別也。故曰分別亦空。生曰。夫言空者。空相亦空。若空相不空。空為有矣。空既為有。有豈無哉。然則皆有而不空也。是以分別亦空然後空耳。   又問空當於何求。   肇曰。上因正智明空。恐惑者將謂空義在正不在邪。故問空義之所在。以明邪正之不殊也。生曰。言之誠已盡。然而惑者猶未能全信。故復請效斯語以悟之焉。前推理實為空極。分別亦空。空則無相矣。若果以無相空為實者。於何求之得其然耶。   答曰當於六十二見中求。   什曰。上明畢竟空則無法不空。然造心求解要必有津。求津之要必有所惑。惑之所生生於見異。異之甚者莫過邪正。邪正之極莫過於此。故問於何求。而答以二法也。肇曰。夫邪因正生。正因邪起。本其為性。性無有二。故欲求正智之空者。當於邪見中求。生曰。夫以相為懷者。極不出六十二見。見則邪矣。而此中無空。空不然乎。   又問六十二見當於何求。   生曰。若六十二見以存相為邪者。復於何求得其然邪。   答曰當於諸佛解脫中求。   肇曰。捨邪見名解脫。背解脫名邪見。然則邪解相靡。孰為其原。為其原者一而已矣。故求諸邪見當本之解脫也。生曰。解脫者解脫結縛也。若存相不邪。不可去矣。而解脫中無之者。故知諸見理必然也。言諸佛者明妙必同。   又問諸佛解脫當於何求。   生曰。若諸佛解脫解脫結縛者。復於何求得其然耶。   答曰當於一切眾生心行中求。   肇曰。眾生心行即縛行也。縛行即解脫之所由生也。又邪正同根解脫一門。本其真性未嘗有異。故求佛解脫當於眾生心行也。生曰。心行者不從理為懷也。懷不從理者纏縛生死不相出也。若一切眾生心行中都無解脫者。故知解脫解脫之也。心行亦六十二見耳。但其為義不同故取之有彼此。若無以明諸佛解脫為解脫結縛。猶未足以驗六十二見為邪。若無以明六十二見為邪。亦不足以驗空之為實。是以次請問則明矣。別本雲。六十二見諸佛解脫眾生意行。什曰。二見有之根邪之極也。解脫有之終正之妙也。眾生意行二見之中也。此三聚法眾情所滯決定見其異也。夫取相興惑因茲而起。反迷求宗亦必至於此。三性同致故展轉相涉者也。   又仁所問何無侍者一切眾魔及諸外道皆吾侍也。   肇曰。世之侍者唯恭己順命給侍所須謂之侍者。菩薩侍者以慢己違命違道者同其大乖和以冥順侍養法身謂之侍者。所以眾魔異學為給侍之先也。   所以者何眾魔者樂生死菩薩於生死而不捨。   生曰。魔樂生死則住其中矣。若不就化永與之乖。豈得使悟有宗.理乎。   外道者樂諸見菩薩於諸見而不動。   什曰。言不見其有異相也。肇曰。魔樂著五欲不求出世。故繫以生死。異學雖求出世而執著己道。故繫以邪見。大士觀生死同涅槃。故能不捨。觀邪見同於正見。故能不動。不動不捨故能即之為侍也。生曰。亦不捨諸見也。魔與外道是背理之極。而得其宗已。自此以外復何言哉。   文殊師利言居士所疾為何等相。   什曰。即事而觀若無病而雲有。又未見其相故求其相也。肇曰。既知病起之所由復問由生之疾相也。四百四病各有異相。大悲之疾以何為相乎。將明無相大悲。應物生病者雖終日現疾終日無相也。生曰。問疾之狀應在空前。前以答依實妨問空意。又空義既明。其狀乃顯故也。   維摩詰言我病無形不可見。   肇曰。大悲無緣而無所不緣。無所不緣故能應物生疾。應物生疾則於我未嘗疾也。未嘗疾故能同眾疾之相而不違無相之道。何者大悲無緣。無緣則無相。以此生疾疾亦無相。故曰我病無形不可見也。生曰。病是形。理有必可見。而無其實故言爾也。   又問此病身合耶心合耶。   什曰。上答無形不可見。即是說畢竟空也。就言亦似是有病不見。故生此問耳。肇曰。或者聞病不可見。將謂心病無形故不可見。或謂身病微細故不可見。為之生問也。病於身心與何事合而雲不可見乎。生曰。夫身為受病之本。心為覺痛之主。病或合之為無形矣。故假茲以問。乃致明病無所寄然後盡無形也。   答曰非身合身相離故。   什曰。無身故無病也。   亦非心合心如幻故。   什曰。心無真實故無病也。肇曰。身相離則非身。心如幻則非心。身心既無。病與誰合。無合故無病。無病故不可見也。生曰。身本殊表故言離相也。心動無方故言幻也。身心既無。何所合哉。   又問地大水大火大風大於此四大何大之病。   什曰。此將明病所由起。病所由起不以一事。必由四大假會而生。假會而生則病無自性。病無自性則同上不可見也。此雖明病所因起。乃明所以無病也。肇曰。身之生也四大所成。上總推身。今別推四大曲尋其本也。生曰。身心本是四大合之所成。身心可無四大或有。而四大各起百一諸病。便可是之故無形也。復得寄斯為問以明因四大有病無實形矣。   答曰是病非地大亦不離地大水.火.風大亦復如是。   肇曰。四大本性自無患也。眾緣既會增損相剋患以之生耳。欲言有病本性自無。欲言無病相假而有。故病非地亦不離地。餘大類爾也。   而眾生病從四大起。   生曰。實因之也。   以其有病是故我病。   肇曰。四大本無病亦不有。而眾生虛假之疾從四大起。故我以虛假之疾應彼疾耳。逆尋其本彼我無實。而欲觀其形相。何耶。生曰。亦是因之而非實病。   爾時文殊師利問維摩詰言菩薩應雲何慰諭有疾菩薩。   肇曰。慰諭有疾應自文殊。而逆問淨名者。以同集諸人注心有在。又取證於疾者。乃所以審慰諭之會也。此將明大乘無證之道以慰始習現疾菩薩故生此問也。生曰。夫慰諭有疾本是無疾所為。維摩詰既能無之。故次以問焉。雖為菩薩而未免病者。不能不為病所苦。以之戀生而畏死也。苟有戀生畏死之情。必以增生死也。是以同道之體宜相慰諭。慰諭之方除其此懷。此懷若除生死。幾乎息矣。   維摩詰言說身無常不說厭離於身。   什曰。凡有三種法。謂世間法出世間法觀無常而厭身者是聲聞法。著身而不觀無常者是凡夫法也。觀無常而不厭身者是菩薩法。今為病者說菩薩法。以此處病則心不亂也。肇曰。慰諭之法應為病者說身無常去其貪著。不應為說厭離令取證也。不觀無常不厭離者凡夫也。觀無常而厭離者二乘也。觀無常不厭離者菩薩也。是以應慰諭初學令安心處疾以濟群生不厭生死不樂涅槃。此大士慰諭之法也。生曰。夫戀生者是愛身情也。情既愛之無有厭己。苟曰無常豈可愛戀哉。若能從悟。不期遣惑而惑自亡矣。亡乎惑者無復身也。雖已亡惑無身。終不掇理。於理不掇必能窮之。窮理盡性勢歸兼濟。至於在惑之時。固應患惑求通。求通之懷必以無常厭身。然則厭身出於在惑。非理中懷也。   說身有苦不說樂於涅槃。   生曰。理若無常則以失所愛致惱。曲辯之。八苦之聚尤不可戀也。向在惑以無常厭離。今亦取苦樂涅槃樂。就理為言。豈得然乎。   說身無我而說教導眾生。   生曰。凡愛身者起於著我。苟是無常而苦。豈有宰之者乎。若無宰於內。復何以致戀哉。亦據其患惑人用之獨善而已。既在悟懷謂之教導也。   說身空寂。   什曰。隨其利鈍故說有廣略。譬如大樹非一斧所傾。累根既深非一法能除。或有雖聞無常謂言不苦。則為說苦。既聞苦便謂有苦樂之主。故說無我及空也。   不說畢竟寂滅。   肇曰。雖見身苦而不樂涅槃之樂。雖知無我不以眾生空故闕於教導。雖解身空而不取涅槃畢竟之道。故能安住生死與眾生同疾。是以慰諭之家宜說其所應行。所不應行不宜說也。生曰。既無能為宰。我身何有耶。若不有身。戀復從何生乎。所言空寂明無實耳。非謂無也。然此四句皆隨義作次。理盡兼矣。   說悔先罪而不說入於過去。   什曰。利根者聞上四句則能處疾不亂。自此已下便為鈍根者也。說近切之言諭其心也。今日之病必由先罪故教令悔先罪也。既言有先罪。則似罪有常性入於過去。故為說不入過去去其常想也。肇曰。教有疾菩薩悔既往之罪。往罪雖繫人。不言罪有常性從未來至現在從現在入過去也。生曰。夫戀生畏死者恐有罪故也。若能改而悔之則出其境矣。復何畏哉。是以教誨前罪以除其畏也。此則據緣故耳。不言有實。   以己之疾愍於彼疾。   什曰。令其推己而悲物也。當念言。我今微疾苦痛尚爾。況惡趣眾生受無量苦也。肇曰。勸疾者推己之疾愍於他疾也。生曰。我有智慧猶有疾苦。況乃不達者乎。推己愍彼。是兼濟之懷。豈得自畏死焉。   當識宿世無數劫苦。   生曰。無數劫來經苦無量。如何一旦忽忘之耶。   當念饒益一切眾生。   什曰。無數劫來受苦無量。未曾為道。為道受苦必獲大利。既以此自諭。又當念饒益眾生令得此利也。肇曰。當尋宿世受苦無量。今苦須臾。何足致憂。但當力勵救彼苦耳。生曰。念欲饒益一切眾生者方入生死不得有畏也。   憶所修福。   什曰。外國法從生至終所作福業一一書記。若命終時傍人為說令其恃福心不憂畏也。肇曰。恐新學菩薩為疾所亂。故勸憶所修福悅其情也。生曰。若有福者所生必勝。有何畏哉。   念於淨命。   什曰。淨命即正命也。自念從生至今常行正命必之善趣。吾將何畏也。肇曰。勿為救身疾起邪命也。邪命謂為命諂飾。要利存生也。生曰。行善之時本為得道度世。未始求利衣食。尚不畏為生死所牽。況罪苦者乎。   勿生憂惱。   生曰。憂之無益。徒以致惱耳。   常起精進。   什曰。雖身逝命終而意不捨也。生曰。因病致懈。懈乃愈生其憂。勤與命競。恆患不至。豈復容惱哉。   當作醫王療治眾病。   什曰。令其因疾發弘誓。如是諸病無能救者。當作法醫療眾病也。肇曰。當為大法醫王療治群生之疾。自疾何足憂乎。生曰。唯當勤求療方以兼一切。勿起憂惱。徒苦而無益也。   菩薩應如是慰諭有疾菩薩令其歡喜文殊師利言居士有疾菩薩雲何調伏其心。   肇曰。上問慰諭之宜。今問調心之法。外有善諭內有善調。則能彌歷生死與群生同疾。辛酸備經而不以為苦。此即淨名居疾之所由也。將示初學處疾之道故生斯問也。生曰。夫心為事馳無惡不作。譬猶放逸之馬難可禁制。是以波流生死莫出其境。將欲自拔要在伏而調之。調伏之方必有道也。譬猶調馬以埒。豈能不從。既得其道然後伏矣。而菩薩未免乎疾者。必為病切所牽愈難制也。故復問之爾焉。   維摩詰言有疾菩薩應作是念今我此病皆從前世妄想顛倒諸煩惱生。   生曰。苟為病切所牽不得不推病理也。病理是無。何能牽我哉。夫從緣起者已自非有。況乎惑想顛倒所生者哉。   無有實法誰受病者。   肇曰。處疾之法要先知病本。病疾之生也皆由前世妄想顛倒。妄想顛倒故煩惱以生。煩惱既生不得無身。既有身也不得無患。逆尋其本。虛妄不實。本既不實誰受病者。此明始行者初習無我觀也。生曰。又無所病也。既無所病。病又無矣。   所以者何四大合故假名為身四大無主。   什曰。四大是身之本。本既無主故身亦無我也。   身亦無我。   肇曰。釋無我義也。四大和合假名為身耳。四大既無主。身我何由生。譬一沙無油聚沙亦無也。主我一物異名耳。生曰。夫計我者或即以身為我。或謂身中有我也。今推身為理。唯以四大合成無復別法。四大無主身亦無我。四大四矣我則一矣。苟雲處中為主之矣。然其無主則我無中矣。身為一也我亦一也。苟雲即是身是之也。然無我則我不即也。我果是無。何所病哉。   又此病起皆由著我。   什曰。病起有一事。一者由過去著我廣生結業。結業果孰則受於苦。二者由現在著我心惱。著我心惱故病增也。   是故於我不應生著。   肇曰。我若是實。曷為生病。生曰。復原此病本空。而有病者皆由著我起也。若能於我不著。病何有哉。   既知病本。   什曰。著我是也。   即除我想及眾生想。   什曰。此三者事同而義異耳。肇曰。病本即上妄想也。因有妄想故現我及眾生。若悟妄想之顛倒則無我無眾生。生曰。既知病由著我而起。便應即除之也。眾生雖即是我。而將欲推眾法合中無我。故以帖之徵現此義焉。   當起法想。   什曰。此假法以遣我。猶人養此怒以滅彼怒也。肇曰。我想患之重者。故除我想而起法想。法想於空為病。於我為藥昇降相靡故假之以治也。生曰。除之為何。教起法想。起法想者非謂著法也。   應作是念但以眾法合成此身。   生曰。眾法者陰界入也。合成身者明其為因也。言但者因中無我也。   起唯法起滅唯法滅。   肇曰。釋法想也。五陰諸法假會成身。起唯諸法共起。滅唯諸法共滅。無別有真宰主其起滅者也。既除我想唯見緣起諸法故名法想。生曰。起滅者是果也。言唯者果中亦無我也。   又此法者各不相知。   生曰。此下二句又明因果即非我也。眾法合成之時相緣而起。相緣起者不能不相起。非能相起也。若能相起者必有相起之知。而所知在彼不在於己。反覆為相知矣。是即自在為我義焉。   起時不言我起滅時不言我滅。   肇曰。萬物紛紜。聚散誰為。緣合則起。緣散則離。聚散無先期故法法不相知也。生曰。從緣起者亦不能不從起。非能從他起也。若能從起者必有從起之知。而所知在己不在於彼。故無相知之義也。是亦自在為我義焉。   彼有疾菩薩為滅法想。   什曰。向以法遣我。自此以下以空遣法也。   當作是念此法想者亦是顛倒顛倒者是即大患我應離之。   肇曰。法想雖除我。於真猶為倒。未免於患故應離之。生曰。夫以法想除我想者。豈復有法生著也哉。有於言跡生惑故次除之。又兼得對明以盡其義焉。   雲何為離離我我所。   肇曰。我為萬物主。萬物為我所。若離我我所則無法不離。生曰。有我之情自外諸法皆以為我之所有。我之所有是對我之法。我既已無所有豈獨存乎。   雲何離我我所謂離二法。   生曰。向直雲二事耳。今言要當離二事相對為二然後是離也。   雲何離二法謂不念內外諸法行於平等。   肇曰。有我我所則二法自生。二法既生則內外以形。內外既形則諸法異名。諸法異名則是非相傾。是非相傾則眾患以成。若能不念內外諸法行心平等者。則入空行無法想之患。內外情塵也。生曰。內者我也。外者一切法也。此則相對為二矣。謂不念之行於平等為離也。   雲何平等謂我等涅槃等。   肇曰。極上窮下齊以一觀乃應平等也。生曰。涅槃雖非無。是表無之法也。故於外法中指舉此一事以對我明等也。   所以者何我及涅槃此二皆空。   肇曰。即事無不異。即空無不一。   以何為空但以名字故空。   生曰。名下無實。   如此二法無決定性。   肇曰。因背涅槃故名吾我。以捨吾我故名涅槃。二法相假故有名。生本其自性性無決定。故二俱空也矣。生曰。無定爾也。   得是平等無有餘病唯有空病。   生曰。亦以言跡除之也。義以粗妙故云爾也。   空病亦空。   什曰。上明無我無法而未遣空。未遣空則空為累。累則是病。故明空病亦空也。肇曰。群生封累深厚不可頓捨。故階級漸遣以至無遣也。上以法除我。以空除法。今以畢竟空空於空者。乃無患之極耳。生曰。空理無病。病有空耳。就病言之故謂空為病也。   是有疾菩薩以無所受而受諸受。   什曰。受謂苦樂捨三受也。若能解受無受。則能為物受生而忍受三受也。生曰。諸受者謂三受也。既觀病空三受皆無也。能無三受者三受自除也。非是欲捨故有入受為化之情焉。   未具佛法亦不滅受而取證也。   肇曰。善自調者處有不染有。在空不染空。此無受之至也。以心無受故無所不受。無所不受故能永與群生同受諸受。諸受者謂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也。佛法未具眾生未度不獨滅三受而取證也。生曰。據患受之情慾求無滅之者。必取其足能除患之處以為妙極。不復希盡理也。是則證明無義。中道而止矣。   設身有苦念惡趣眾生起大悲心。   什曰。我功德智慧之身尚苦痛如是。況惡趣眾生受苦無量耶。即起悲心志拔苦也。生曰。向有入受為化之情。是大悲心也。大悲為何。設身有苦以念惡趣眾生而拔濟之。前雖觀病空正可使情不惑苦。未得便實無之。若久觀理明後生則無矣。是以言設身有苦也。以念惡趣眾生者。言我在人中有福。又資智慧之明猶尚有苦如是。況三惡道中無福慧者。但念惡趣者。夫在生死皆不免之。故以為發大悲之緣矣。   我既調伏亦當調伏一切眾生。   肇曰。要與群生同其苦樂也。生曰。自非調伏則不免三惡道矣。   但除其病而不除法。   什曰。謂妄見者所見常樂淨等法也。所以言無者。不以有樂淨法而以無除之。直為除妄想病耳。無法可除故能處之不除其法也。生曰。調伏除其所惑之有。不除法有也。   為斷病本而教導之。   肇曰。諸法緣生聚散非己。會而有形。散而無像。法自然耳。於我何。患之生者由我妄想於法自為患耳。法豈使我生妄想乎。然則妄想為病本。法非我患也。故教導之興但除病本不除法也。生曰。病本斷然後病除也。   何謂病本謂有攀緣。   生曰。所取之相為攀緣也。有者彼有之矣。   從有攀緣則為病本。   什曰。上說菩薩自尋病本以理處心。故能處疾不亂。今明為斷眾生病故推其病原。然後應其所宜耳。機神微動則心有所屬。心有所屬名為攀緣。攀緣取相是妄動之始病之根也。肇曰。攀緣謂妄想微動攀緣諸法也。妄想既緣則美惡已分。美惡既分則憎愛並熾。所以眾結煩於內萬疾生於外。自慈以往巧歷不能記。本其所由微想而已。故曰攀緣為本。生曰。向言有之。今言始有也矣。   何所攀緣謂之三界。   肇曰。明攀緣之境也。三界外法無漏無為。其法無相。非是妄想所能攀緣。所能攀緣者三界而已耳。生曰。三界之法耳。非實理也。   雲何斷攀緣。   肇曰。既知其根。何由而斷。   以無所得。   生曰。以無所得理斷之也。   若無所得則無攀緣。   肇曰。所以攀緣。意存有取。所以有取。意存有得。若能知法虛誑無取無得者。則攀緣自息矣。   何謂無所得謂離二見。   生曰。二見無所得也。   何謂二見謂內見外見是無所得。   肇曰。內有妄想外有諸法。此二虛假終已無得。生曰。二見本以得內外法為懷。智慧觀之理無內外。然後二見不復得內外也。   文殊師利是為有疾菩薩調伏其心為斷老病死苦是菩薩菩提。   生曰。菩提以實濟為道。菩薩若能如是。雖未得之便是有矣。   若不如是己所修治為無慧利。   肇曰。若能善調其心不懷異想。而永處生死斷彼苦者。是菩薩菩提之道。若不能爾。其所修行內未足為有慧外未足為有利也。生曰。無慧利於物也。   譬如勝怨乃可為勇。   生曰。己及所親皆無復怨也。   如是兼除老病死者菩薩之謂也。   生曰。菩薩念眾生如親無異。若不除其老病死怨。便是己怨亦不除矣。   彼有疾菩薩應復作是念如我此病非真非有眾生病亦非真非有。   什曰。解病非真故能處之不亂也。言若以病為真有。則病不可除。眾生無邊病亦無盡。無盡之病其性實有雲何可度。即時迷亂心生退轉。若病非真易可除耳。悲心即生弘誓兼濟也。生曰。又以此念起大悲心也。如我此病非真非有者。言己已達也。眾生病亦非真非有者。雲彼不悟也。是欲教之令知此法也。然其起大悲之懷。已自備於前文。故今但明念而已矣。   作是觀時於諸眾生若起愛見大悲即應捨離。   什曰。謂未能深入實相。見有眾生心生愛著。因此生悲名為愛見大悲。愛見大悲虛妄不淨。有能令人起疲厭想故應捨離也。肇曰。若自調者應先觀己病及眾生病因緣所成虛假無實。宜以此心而起悲也。若此觀未純見眾生愛之而起悲者名愛見悲也。此悲雖善而雜以愛見有心之境。未免於累故應捨之。生曰。作上二觀起大悲之時。若於觀中有愛念心。又見眾生而欲拔濟之者。為愛見大悲也。   所以者何菩薩斷除客塵煩惱。   什曰。心本清淨無有塵垢。塵垢事會而生。於心為客塵也。   而起大悲。   肇曰。心遇外緣煩惱橫起故名客塵。菩薩之法要除客塵而起大悲。若愛見未斷則煩惱彌滋。故應捨之。生曰。愛見是惑想所起為客塵也。除之乃可以起大悲者矣。   愛見悲者則於生死有疲厭心。   什曰。若因愛生見悲者有疲厭也。   若能離此無有疲厭。   生曰。若以愛拔之增必捨焉。既見而無除。能盡化哉。   在在所生不為愛見之所覆。   什曰。若能除愛見。即棄捨結業受法化生。自在無礙也。肇曰。夫有所見必有所滯。有所愛必有所憎。此有極之道。安能致無極之用。若能離此。則法身化生無在不在。生死無窮不覺為遠。何有愛見之覆疲厭之勞乎。生曰。在在生者無疲厭故也。豈為愛見所覆然耶。   所生無縛能為眾生說法解縛。   肇曰。愛見既除法身既立則所生無縛。亦能解彼縛也。生曰。大悲既不為愛見所覆而生者。不復於生縛也矣。   如佛所說若自有縛能解彼縛無有是處若自無縛能解彼縛斯有是處是故菩薩不應起縛何謂縛何謂解。   肇曰。將因縛解釋內調之義也。   貪著禪味是菩薩縛。   什曰。貪著禪味有二障。障涅槃及菩薩道也。肇曰。三界受生二乘取證皆由著禪味。所以為縛。生曰。貪報行禪則有味於行矣。既於行有味報必惑焉。夫惑報者縛在生矣。   以方便生是菩薩解。   肇曰。自既離生方便為物而受生者則彼我無縛。所以為解也。生曰。欲濟群生而生者為方便生也。以本不為己故報無惑焉。   又無方便慧縛有方便慧解無慧方便縛有慧方便解。   肇曰。巧積眾德謂之方便。直達法相謂之慧。二行俱備然後為解耳。若無方便而有慧未免於縛。若無慧而有方便亦未免於縛。生曰。復廣縛解義也。方便凡有二種。一造行有功終致妙果。二以之為化使必成遂。慧亦二種。一為觀理伏心。二為於觀結盡。觀理伏心者三乘所同偏執則縛在小也。若以為化方便用之則不縛矣。行功致果者。有結便受三界之報則縛在生也。若得結盡之慧則解矣。   何謂無方便慧縛謂菩薩以愛見心莊嚴佛土成就眾生於空無相無作法中而自調伏是名無方便慧縛。   什曰。觀空不取。涉有不著。是名巧方便也。今明六生已還未能無礙。當其觀空則無所取著。及其出觀淨國化人則生見取相心愛著。拙於涉動妙於靜觀。觀空慧不取相。雖是方便而從慧受名。此中但取涉有不著為方便。故言無方便而有慧也。七住以上其心常定動靜不異故言有方便慧也。肇曰。六住以下心未純一。在有則捨空。在空則捨有。未能以平等真心有無俱涉。所以嚴土化人則雜以愛見。此非巧便修德之謂故無方便。而以三空自調故有慧也。   何謂有方便慧解謂不以愛見心莊嚴佛土成就眾生於空無相無作法中以自調伏而不疲厭。   生曰。觀理伏心必惡生死。以為化方便造之而得耳。   是名有方便慧解。   肇曰。七住以上二行俱備。遊歷生死而不疲厭。所以為解。   何謂無慧方便縛謂菩薩住貪慾瞋恚邪見等諸煩惱而植眾德本是名無慧方便縛。   什曰。七住以還又優劣不同也。此明新學不修正觀不制煩惱。故言無慧也。而能修德迴向仰求大果。故言有方便也。若能修四念處除四顛倒。是名離煩惱慧也。又善能迴向心不退轉。是能求方便也。六住以還雖通在縛境。若能具此二法則是縛中之解也。上說無相慧及涉有不著方便。是二門出世間法也。此說有相慧及能求方便。是二門世間法也。肇曰。不修空慧以除煩惱。是為慧也。而勸積眾德有方便也。   何謂有慧方便解謂離諸貪慾瞋恚邪見等諸煩惱而殖眾德本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生曰。雖以無結免縛於生。容可資以成小。故須言迴向也。   是名有慧方便解。   肇曰。上有方便慧解。今有慧方便解。致解雖同而行有前後。始行者自有先以方便積德然後修空慧者。亦有先修空慧而後積德者。各隨所宜其解不殊也。離煩惱即三空自調之所能。積德向菩提即嚴土化人之流也。前後異說互盡其美矣。   文殊師利彼有疾菩薩應如是觀諸法。   肇曰。非真以下無縛之觀也。   又復觀身無常苦空無我是名為慧。   什曰。上四句雜說世間出世間慧方便。今此四句偏明出世間慧方便。亦云。上統慧方便。此旨明處疾中用慧方便故能不滅身取證也。若以身為有病至則惱。若知身非實則處疾不亂。出世間慧亦有深淺。無常則空言初相。故先說無常。無常是出世間淺慧也。   雖身有疾常在生死饒益一切而不厭倦是名方便。   什曰。生死可厭而能不厭。善處嶮難故名方便也。肇曰。大乘四非常觀即平等真觀故名為慧。以平等心而處世不倦故名方便。慰諭之說即其事也。   又復觀身身不離病病不離身。   什曰。離身則無病故不相離。又雲。身病一相故不相離也。   是病是身非新非故。   什曰。此明身病實相無有新故。說出世間深慧也。   是名為慧設身有疾而不永滅。   生曰。雖雲方便有慧。而方便中不復更有慧也。以方便造慧者。慧中又有方便也。是以明之而因廣義焉。   是名方便。   什曰。不取可滅之相故能不滅。是方便力也。涉有應取相而不取相。不取相則理與有絕。而能涉有巧於難事。故名方便也。肇曰。新故之名出於先後。然離身無病。離病無身。眾緣所成。誰後誰先。既無先後則無新故。新故既無即入實相。故名慧也。既有此慧而與彼同疾不取涅槃。謂之方便。自調初說即其事也。慰諭自調略為權智。權智此經之關要。故會言有之矣。   文殊師利有疾菩薩應如是調伏其心。   生曰。觀察得失亦調伏矣。   不住其中。   生曰。若欲除不調伏。必以調伏為懷。   亦復不住不調伏心。   肇曰。大乘之行無言無相。而調伏之言以形前文。今將明言外之旨。故二俱不住。二俱不住即寄言之本意寄言之本意。即調伏之至也。生曰。不以調伏為懷耳。非不調伏也。   所以者何若住不調伏心是愚人法若住調伏心是聲聞法是故菩薩不當住於調伏不調伏心離此二法是菩薩行。   肇曰。不調之稱出自愚人。調伏之名出自聲聞。大乘行者本無名相。欲言不調則同愚人。欲言調伏則同聲聞。二者俱離乃應菩薩處中之行。   在於生死不為污行住於涅槃不永滅度是菩薩行。   肇曰。欲言在生死。生死不能污。欲言住涅槃。而復不滅度。是以處中道而行者非在生死非住涅槃。   非凡夫行。   什曰。凡夫行者有三種。善不善無動行。無動行色無色界行也。上二界壽命劫數長久。外道以為有常。不動義也。佛亦因世所名而名之也。   非賢聖行。   什曰。謂行三脫而不證也。   是菩薩行非垢行非淨行是菩薩行。   肇曰。不可得而名者也。   雖過魔行而現降伏眾魔是菩薩行。   肇曰。不可得而有。不可得而無者。其唯大乘行乎。何則欲言其有無相無名。欲言其無萬德斯行。萬德斯行故雖無而有。無相無名故。雖有而無。然則言有不乖無。言無不乖有。是以此章或說有行或說無行。有無雖殊其致不異也。魔行四魔行也。久已超度而現降魔者示有所過耳。   雖求一切智無非時求是菩薩行。   什曰。功行未足而求至足之果名非時求也。肇曰。一切智未成而中道求證名非時求也。   雖觀諸法不生而不入正位是菩薩行。   什曰。觀無生是取證法。不入正位明不證也。肇曰。正位取證之位也。三乘同觀無生。慧力弱者不能自出。慧力強者超而不證也。   雖觀十二緣起而入諸邪見是菩薩行。   肇曰。觀緣起斷邪見之道也。而能反同邪見者。豈二乘之所能乎。   雖攝一切眾生而不愛著是菩薩行。   什曰。四攝法也。四攝是愛念眾生法。今明愛而不著也。肇曰。四攝攝彼慈惠之極。視彼猶己而能無著也。   雖樂遠離而不依身心儘是菩薩行。   什曰。心識滅盡名為遠離。遠離即空義也。不依者明於空不取相也。肇曰。小離離憒鬧。大離身心盡。菩薩雖樂大離而不依恃也。   雖行三界。   什曰。現生三界。   而不壞法性是菩薩行。   什曰。處而不惑也。肇曰。三界即法性。處之何所壞焉。   雖行於空而殖眾德本是菩薩行。   肇曰。行空欲以除有。而方殖有德也。   雖行無相而度眾生是菩薩行。   肇曰。行無相欲除取眾生相。而方度眾生也。   雖行無作而現受身是菩薩行。   肇曰。行無作欲不造生死。而方現受身也。   雖行無起而起一切善行是菩薩行。   肇曰。行無起欲滅諸起心。而方起諸善行。   雖行六波羅蜜而遍知眾生心心數法是菩薩行。   什曰。六度是自行法。自行既足然後化人。化人乃知眾生心。今雖自行而已能知彼。復次第六度觀法無相。不以無相為礙。亦能知眾生心也。肇曰。六度無相行也。無相則無知而方遍知眾生心行也。   雖行六通而不盡漏是菩薩行。   肇曰。雖具六通而不為漏盡之行也。何者菩薩觀漏即是無漏。故能永處生死與之同漏。豈以漏盡而自異於漏乎。   雖行四無量心而不貪著生於梵世是菩薩行。   什曰。四無量行則應生四禪地。今偏言梵者。以眾生宗事梵天舉其宗也。亦四禪地通名梵耳。   雖行禪定解脫三昧。   什曰。禪四禪也。定四空也。解脫八解脫也。三昧空無相無作也。   而不隨禪生是菩薩行。   肇曰。取其因而不取其果。可謂自在行乎。   雖行四念處而不永離身受心法是菩薩行。   什曰。雖觀此四法。而不永滅而取證也。肇曰。小乘觀身受心法離而取證。菩薩雖觀此四不永離而取證也。   雖行四正勤而不捨身心精進是菩薩行。   什曰。精進即四正勤也。不取故言離也。肇曰。小乘法行四正勤功就則捨入無為。菩薩雖同其行而不同其捨也。   雖行四如意足而得自在神通是菩薩行。   什曰。雖現學神足實已神通自在也。肇曰。雖同小乘行如意足。而久得大乘自在神通。如意足神通之因也。   雖行五根而分別眾生諸根利鈍是菩薩行。   肇曰。小乘唯自修己根不善人根。菩薩雖同其自修而善知人根。令彼我俱順也。   雖行五力而樂求佛十力是菩薩行雖行七覺分而分別佛之智慧是菩薩行雖行八正道而樂行無量佛道是菩薩行。   什曰。盡明現行淺法而內已實入深法也。肇曰。雖同聲聞根力覺道。其所志求常在佛行也。   雖行止觀。   什曰。初係心在緣名為止。止相應名為觀也。   助道之法而不畢竟墮於寂滅是菩薩行。   肇曰。係心於緣謂之止。分別深達謂之觀。止觀助涅槃之要法。菩薩因之而行。不順之以墮涅槃也。   雖行諸法不生不滅而以相好莊嚴其身是菩薩行。   肇曰。修無生滅無相行者本為滅相。而方以相好嚴身也。   雖現聲聞辟支佛威儀而不捨佛法是菩薩行。   肇曰。雖現行小乘威儀。而不捨大乘之法。   雖隨諸法究竟淨相而隨所應為現其身是菩薩行。   肇曰。究竟淨相理無形貌。而隨彼所應現若干象也。   雖觀諸佛國土永寂如空而現種種清淨佛土是菩薩行。   肇曰。空本無現而為彼現。   雖得佛道轉於法輪入於涅槃而不捨於菩薩之道是菩薩行。   肇曰。雖現成佛轉法輪入涅槃。而不永寂還入生死修菩薩法。如上所列。豈二乘之所能乎。獨菩薩行耳。   說是語時文殊師利所將大眾其中八千天子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注維摩詰經卷第五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75 注維摩詰經   注維摩詰經卷第六   後秦釋僧肇撰   不思議品第六   ◎爾時舍利弗見此室中無有床座作是念。   什曰。法身大士身心無倦。聲聞結業之形。心雖樂法身有疲厭。故發息止之想。身子於弟子中年耆體劣。故先發念不用現其累跡。又以維摩必懸得其心。故直念而不言也。尋下言諸大人當於何坐。似是推己之疲以察眾人之體恐其須故發念之也。   斯諸菩薩大弟子眾當於何坐。   生曰。前除座待須。故舍利弗發須之念也。   長者維摩詰知其意語舍利弗言雲何仁者為法來耶。   什曰。不直譏而問者。欲現其所念乖理進退入負門也。   求床座耶。   肇曰。獨寢床旨現於此。舍利弗默領懸機故扣其興端。淨名將辨無求之道。故因而詰之也。生曰。須座之念跡在有求。有求則乖法。非所以來意者也。   舍利弗言我為法來非為床座維摩詰言唯舍利弗夫求法者。   什曰。不取法相理會於法名為求法。若取相生著。心與法乖。非求法也。   不貪軀命何況床座夫求法者非有色受想行識之求。   肇曰。真求乃不求法。況安身之具乎。自此下遍於諸法明無求義也。   非有界入之求。   肇曰。界十八界。入十二入也。   非有欲色無色之求。   肇曰。無三界之求也。   唯舍利弗夫求法者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眾求夫求法者無見苦求無斷集求無造盡證修道之求所以者何法無戲論若言我當見苦斷集滅證修道是則戲論非求法也。   肇曰。有求則戲論。戲論則非求。所以知真求之無求也。   唯舍利弗。法名寂滅。若行生滅是求生滅非求法也。法名無染。若染於法乃至涅槃。是則染著非求法也。法無行處。若行於法是則行處非求法也。法無取捨。若取捨法是則取捨非求法也。法無處所。若著處所是則著處非求法也。法名無相。若隨相識是則求相非求法也。法不可住。若住於法是則住法非求法也。法不可見聞覺知。   肇曰。六識略為四名。見聞眼耳識也。覺鼻舌身識也。知意識也。   若行見聞覺知是則見聞覺知非求法也法名無為若行有為是求有為非求法也是故舍利弗若求法者於一切法應無所求。   肇曰。法相如此。豈可求乎。若欲求者其唯無求乃真求耳。生曰。夫求法者非謂求也。以無復諸求為求耳。   說是語時五百天子於諸法中得法眼淨。   肇曰。大乘法眼淨也。   爾時長者維摩詰問文殊師利言仁者遊於無量千萬億阿僧祇國何等佛土有好上妙功德成就師子之座。   什曰。自知而問者。欲令眾會取信也。借座彼國其義有二。一者欲現諸佛嚴淨功德致殊特之座。令始行菩薩深其志願也。二者欲因往反之跡使化流二國也。肇曰。文殊大士遊化無疆。必見諸國殊妙之座。淨名欲生時會敬信之情。故問而後取。示審其事也。生曰。先問之者。欲明後所致是實也。   文殊師利言居士東方度三十六恆河沙國有世界名須彌相其佛號須彌燈王今現在彼佛身長八萬四千由旬。   肇曰。由旬天竺裡數名也。上由旬六十里。中由旬五十里。下由旬四十里也。   其師子座高八萬四千由旬嚴飾第一於是長者維摩詰現神通力即時彼佛遣三萬二千師子之座高廣嚴淨來入維摩詰室。   肇曰。淨名雖以神力往取。彼佛不遣亦無由致。   諸菩薩大弟子釋梵四天王等昔所未見。其室廣博悉苞容三萬二千師子之座無所妨閡。於毘耶離城及閻浮提四天下亦不迫迮悉見如故。爾時維摩詰語文殊師利就師子座與諸菩薩上人俱坐。當自立身如彼座像。其得神通菩薩即自變形為四萬二千由旬坐師子座。諸新發意菩薩及大弟子皆不能昇。爾時維摩詰語舍利弗就師子座。舍利弗言。居士。此座高廣吾不能昇。   什曰。維摩神力所制。欲令眾知大小乘優劣若此之懸也。亦云。諸佛功德之座非無德所昇。理自冥純。非所制也。   維摩詰言。唯舍利弗。為須彌燈王如來作禮乃可得坐於是。新發意菩薩及大弟子即為須彌燈王如來作禮。便得坐師子座。舍利弗言。居士。未曾有也。如是小室乃容受此高廣之座於毘耶離城無所妨閡。又於閻浮提聚落城邑及四天下諸天龍王鬼神宮殿亦不迫迮。維摩詰言。唯舍利弗。諸佛菩薩有解脫名不可思議。   肇曰。夫有不思議之跡顯於外。必有不思議之德著於內。覆尋其本權智而已乎。何則智無幽而不燭。權無德而不修。無幽不燭故理無不極。無德不修故功無不就。功就在於不就故一以成之。理極存於不極故虛以通之。所以智周萬物而無照。權積眾德而無功。冥寞無為而無所不為。此不思議之極也。鉅細相容殊形並應。此蓋耳目之粗跡。遽足以言乎。然將因末以示本託粗以表微。故因借座略顯其事耳。此經自始於淨土終於法供養。其中所載大乘之道無非不思議法者也。故囑累雲。此經名不思議解脫法門。當奉持之。此品因現外跡故別受名耳。解脫者自在心法也。得此解脫則凡所作為內行外應自在無閡。此非二乘所能議也。七住法身已上乃得此解脫也。別本雲。神足三昧解脫。什曰。同體異名也。夫欲為而不能則為縛也。應念即成解脫無不能名為解脫。能然而莫知所以然。故曰不思議也。   若菩薩住是解脫者以須彌之高廣內芥子中無所增減須彌山王本相如故。   什曰。須彌地之精也。此地大也。下說水火風地其四大也。惑者謂四大有神。亦云最大。亦云有常。今制以道力明不神也。內之纖芥明不大也。鉅細相容物無定體明不常也。此皆反其所封拔其幽滯。以去其常習。令歸宗有塗焉。   而四天王忉利諸天不覺不知己之所入。唯應度者乃見須彌入芥子中。是名不可思議解脫法門。又以四大海水入一毛孔。不嬈魚鱉黿鼉水性之屬。而彼大海本相如故。諸龍鬼神阿修羅等不覺不知己之所入。於此眾生亦無所嬈。又舍利弗。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斷取三千大千世界如陶家輪著右掌中擲過恆沙世界之外。其中眾生不覺不知己之所往又復還置本處。都不使人有往來想。而此世界本相如故。又舍利弗或有眾生樂久住世而可度者。菩薩即演七日以為一劫。   什曰。或者亦云。時為常法。令脩短改度示不常也。   令彼眾生謂之一劫。或有眾生不樂久住而可度者。菩薩即促一劫以為七日。令彼眾生謂之七日。又舍利弗。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以一切佛土嚴飾之事集在一國示於眾生。又菩薩以一佛土眾生置之右掌飛到十方遍示一切而不動本處。又舍利弗。十方眾生供養諸佛之具菩薩於一毛孔皆令得見。又十方國土所有日月星宿於菩薩一毛孔普使見之。又舍利弗十方世界所有諸風菩薩悉能吸著口中而身無損。外諸樹木亦不摧折。又十方世界劫盡燒時。以一切火內於腹中。火事如故而不為害。又於下方過恆河沙等諸佛世界取一佛土。舉著上方過恆河沙無數世界如持鍼鋒舉一棗葉而無所嬈。又舍利弗。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能以神通現作佛身。或現辟支佛身。或現聲聞身。或現帝釋身。或現梵王身。或現世主身。或現轉輪王身。又十方世界所有眾聲。上中下音皆能變之令作佛聲。演出無常苦空無我之音。及十方諸佛所說種種之法。皆於其中普令得聞。舍利弗。我今略說菩薩不可思議解脫之力。若廣說者窮劫不盡。是時大迦葉聞說菩薩不可思議解脫法門歎未曾有。謂舍利弗。譬如有人於盲者前現眾色像非彼所見。一切聲聞聞是不可思議解脫法門不能解了。為若此也。智者聞是其誰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等何為永絕其根於此大乘已如敗種。一切聲聞聞是不可思議解脫法門。皆應號泣聲震三千大千世界。   肇曰。所乖處重故假言應號泣耳。二乘憂悲永除尚無微泣。況震三千乎。   一切菩薩應大欣慶頂受此法。   肇曰。迦葉將明大小之殊抑揚時聽。故非分者宜致絕望之泣。己分者宜懷頂受之歡也。   若有菩薩信解不可思議解脫法門者一切魔眾無如之何。   肇曰。但能信解魔不能嬈。何況行應者乎。   大迦葉說是語時三萬二千天子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爾時維摩詰語大迦葉仁者十方無量阿僧祇世界中作魔王者多是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以方便力教化眾生現作魔王。   肇曰。因迦葉雲信解不可思議者魔不能嬈。而十方亦有信解菩薩為魔所嬈者。將明不思議大士所為自在欲進始學故現為魔王。非魔力之所能也。此明不思議。亦成迦葉言意。   又迦葉十方無量菩薩或有人從乞手足耳鼻頭目髓腦血肉皮骨聚落城邑妻子奴婢象馬車乘金銀琉璃車□□□駏□□姏□紐□□□□□□復□□p□□綠露□呂□□□□騖糕妖餾壘□□□椹□□楠□□□   什曰。結業菩薩於施度將盡而未極。是以不思議菩薩強從求索。令其無惜心盡具足堅固。亦令眾生知其堅固。亦使其自知堅固。肇曰。凡試之興出於未分。不思議大士神通已備逆睹人根。何試之有。然為堅固彼志故不須而索。不須而索者同魔試跡。故以試為言耳。豈待試而後知耶。   所以者何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有威德力故行逼迫示諸眾生如是難事凡夫下劣無有力勢不能如是逼迫菩薩。   肇曰。截人手足離人妻子。強索國財生其憂悲。雖有目前小苦而致永劫大安。是由深觀人根輕重相權。見近不及遠者非其所能為也。   譬如龍象蹴蹋非驢所堪。   肇曰。能不能為諭。像之上者名龍象也。   是名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智慧方便之門。   肇曰。智慧遠通。方便近導。異跡所以形。眾庶所以成。物不無由而莫之能測。故權智二門為不思議之本也。   觀眾生品第七   爾時文殊師利問維摩詰言菩薩雲何觀於眾生。   什曰。眾生若有真實定相者。則不思議大士不應徒行逼試令其受苦。以非真實易可成就。故行惱逼也。復次佛法有二種。一者有二者空。若常在有則累於想著。若常觀空則捨於善本。若空有迭用則不設二過。猶日月代用萬物以成。上已說有故今明空門也觀眾生為若此。眾生神主我是一義耳。如一癡人行路遇見遺匣匣中有大鏡。開匣視鏡自見其影。謂是匣主。稽首歸謝捨之而走。眾生入佛法藏珍寶鏡中取相計我棄之而去。亦復如是。亦如一盲人行道中遇值國王子堅抱不捨。須臾王官屬至加極楚痛強逼奪之然後放捨。如邪見眾生於非我見我。無常苦至隨緣散壞乃知非我。亦復如是。如空中雲近之則無也。真實慈觀諸法空則是真實慧。真實慧中生無緣慈名為真慈。亦以慈為本為人說真實法名真慈。亦慈為本然後行佈施等眾行為名。或以自性為名。或以所因為名。自此已下例可尋也。肇曰。悲疾大士自調之觀微言幽旨亦備之前文矣。然法相虛玄非有心之所睹。真觀冥默非言者之所辯。而雲何不證涅槃與群生同疾。又現不思議其跡無端。或為魔王逼迫初學。斯皆自調大士之所為也。自調之觀彼我一空。然其事為喻乃更彌甚。至令希宗者惑亡言之致。存己者增眾生之見。所以無言之道難為言也。將近取諸喻遠況真觀。以去時人封言之累。故生斯問也。生曰。上不思議是應化眾生之跡。無方應之。似有眾生之情矣。有眾生情者不能為化。故須問焉。   維摩詰言譬如幻師見所幻人菩薩觀眾生為若此。   肇曰。幻師觀幻知其非真。大士觀眾生亦若此也。生曰。非不有幻人。但無實人耳。既無實人。以悟幻人亦無實矣。苟幻人之不實。眾生豈獨實哉。   如智者見水中月如鏡中見其面像如熱時炎如呼聲響如空中雲。   肇曰。遠見有形。近則無像。   如水聚沫如水上泡如芭蕉堅如電久住如第五大如第六陰如第七情如十三入如十九界。   肇曰。經有定數。   菩薩觀眾生為若此如無色界色如燋穀牙如須陀洹身見如阿那含入胎。   肇曰。阿那含雖有暫退必不經生也。   如阿羅漢三毒。   什曰。大乘法中雲通三界外輕微耳。   如得忍菩薩貪恚毀禁。   肇曰。七住得無生忍心結永除。況毀禁粗事乎。   如佛煩惱習。   肇曰。唯有如來結習都盡。   如盲者見色如入滅盡定出入息。   肇曰。心馳動於內息出入於外。心想既滅故息無出入也。   如空中鳥跡如石女兒如化人煩惱如夢所見已寤如滅度者受身。   肇曰。未有入涅槃而復受身者。   如無煙之火。   肇曰。火必因質。   菩薩觀眾生為若此文殊師利言若菩薩作是觀者雲何行慈。   肇曰。慈以眾生為緣。若無眾生慈心何寄乎。將明真慈無緣而不離緣成上無相真慈義也。生曰。既悟眾生不實必自兼物。是以有慈矣。然復似無所加慈。故復次問之焉。   維摩詰言菩薩作是觀已自念我當為眾生說如斯法。   生曰。理常皎然若此。而眾生乖之彌劫。菩薩既以悟之。能不示諸。此假為觀意設念。非實念也。   是即真實慈也。   肇曰。眾生本空不能自覺。故為說斯法令其自悟耳。豈我有彼哉。若能觀眾生空則心行亦空。以此空心而於空中行慈者。乃名無相真實慈也。若有心於眾生而為慈者。此虛誑慈耳。何足以稱乎。生曰。必能實濟。非虛念而已矣。   行寂滅慈無所生故。   什曰。知諸法寂滅無生。因此生慈而不失寂滅。故以寂滅為名也。肇曰。七住得無生忍已後所行萬行皆無相無緣與無生同體。無生同體無分別也。真慈無緣無復心相。心相既無則泊然永寂。未嘗不慈未嘗有慈。故曰行寂滅慈無所生也。自此下廣明無相慈行以成真實之義。名行雖殊而俱出慈體故盡以慈為名焉。生曰。欲以眾生如幻為說之者。是即如幻慈也。凡曰可以為慈莫不皆然。是以推而名之。不復甲乙言也。如幻已自辨之於前。無所釋也。下既無辨。得不釋乎。   行不熱慈無煩惱故。   肇曰。煩惱之興出於愛見。慈無愛見故無熱惱也。   行等之慈等三世故。   肇曰。慈被三世而不覺三世之異也。   行無諍慈無所起故。   什曰。見法有起則與法諍也。肇曰。彼我一虛。諍訟安起。   行不二慈內外不合故。   什曰。內外內外入也。內外為二。相對為合。肇曰。內慈外緣俱空無合。   行不壞慈畢竟盡故。   肇曰。無緣真慈慈相永盡。何物能壞。   行堅固慈心無毀故。   肇曰。上明外無能壞。此明內自無毀。   行清淨慈諸法性淨故。   肇曰。真慈無相與法性同淨也。   行無邊慈如虛空故。   肇曰。無心於覆而心無所不覆也。   行阿羅漢慈破結賊故。   什曰。秦言殺結使賊也。此從除結中生。因以為名。亦能除結故因能受名也。肇曰。阿羅漢秦言破結賊。嫉恚邪疑諸惱結因慈而滅。可名羅漢矣。   行菩薩慈安眾生故。   肇曰。菩薩之稱由安眾生。慈安眾生可名菩薩。   行如來慈得如相故。   肇曰。如來之稱由得如相。慈順如相可名如來。   行佛之慈覺眾生故。   什曰。群生長寢菩薩覺之。肇曰。自覺覺彼謂之佛也。慈既自悟又能覺彼。可名為佛也。   行自然慈無因得故。   什曰。無因即自然。自然即無師義也。肇曰。大乘之道無師而成謂之自然。菩薩真慈亦無因而就。可名自然乎。   行菩提慈等一味故。   什曰。唯佛菩提能解一切法一相一味也。今無相解中生慈故遠同菩提也。肇曰。平等一味無相之道謂之菩提。無相真慈亦平等一味。可名菩提也。   行無等慈斷諸愛故。   什曰。凡夫有愛結而行慈則可與等。愛斷行慈者無能等也。肇曰。二乘六住已下皆愛彼而起慈。若能無心愛彼而起慈者。此慈超絕可名無等。   行大悲慈導以大乘故。   肇曰。濟彼苦難導以大乘大悲之能。慈欲彼樂亦導以大乘。可名大悲也。   行無厭慈觀空無我故。   肇曰。疲厭之情出於存我。以空無我心而為慈者。與生死相畢無復疲厭也。   行法施慈無遺惜故。   肇曰。未有得真實慈而吝法財者。可名法施也。   行持戒慈化毀禁故。   肇曰。未有得真實慈而為殺盜不兼化者。可名持戒。   行忍辱慈護彼我故。   什曰。若能行忍。則內不自累外不傷物。故言護彼我也。凡此中慈上行字梵本中無。肇曰。未有得真實慈而不護彼己致忿諍者。可名忍辱也。   行精進慈荷負眾生故。   肇曰。未有得真實慈而不荷負眾生者。可名精進也。   行禪定慈不受味故。   肇曰。未有得真實慈而以亂心受五欲味者。可名禪定也。   行智慧慈無不知時故。   什曰。行未滿而求果名不知時也。肇曰。未有得真實慈而為不知時行者。可名智慧也。   行方便慈一切示現故。   肇曰。未有得真實慈而不權現普應者。可名方便也。   行無隱慈直心清淨故。   什曰。其心質直有罪必悔不隱其過此二業也。肇曰。未有得真實慈而心有曲隱不清淨者。可名無隱耳。   行深心慈無雜行故。   什曰。直心中猶有累結。今深入佛法無雜想也。肇曰。未有得真實慈而雜以淺行者。可名深心。   行無誑慈不虛假故。   什曰。身業直正不誑物也。肇曰。未有得真實慈而虛假無實者。可名無誑也。   行安樂慈令得佛樂故。   什曰。梵本雲住涅槃樂。肇曰。未有得真實慈而不令彼我得佛樂者。可名安樂。   菩薩之慈為若此也。   肇曰。自上諸名皆真實慈體自有此能。故有此名耳。不外假他行以為己稱也。真慈若此。豈容眾生見乎。   文殊師利又問何謂為悲答曰菩薩所作功德皆與一切眾生共之。   什曰。功德及功德果報悉施眾生。此佈施救苦眾生也。三等盡就施中明等。若廣說亦應如慈等。肇曰。因觀問慈。備釋四等也。哀彼長苦不自計身所積眾德。願與一切。先人後己大悲之行也。生曰。夫欲拔苦。要當捨己之樂以濟之也。又為實悲矣。   何謂為喜答曰有所饒益歡喜無悔。   肇曰。自得法利與眾同歡喜。於彼己俱得法悅。謂之喜。生曰。慈悲既以益之。唯喜而無悔也亦為實喜矣。   何謂為捨答曰所作福祐。   什曰。亦施中明空也。   無所希望。   什曰。現世不求恩。未來不求報也。聲聞行四等不能實益眾生。今菩薩行四等已實能利益眾生。故四等皆名大也。肇曰。大悲苦行。憂以之生。慈喜樂行。喜以之生。憂喜既陳則愛惡徵起。是以行者捨苦樂行平觀眾生。大乘正捨行報俱亡。故無所希望也。三等俱無相無緣與慈同行。慈行既備。類之可知也。生曰。虛想眾生以捨憎愛者。非實捨也。若能不望功德之報。捨之極者也。   文殊師利又問生死有畏菩薩當何所依。   什曰。為物受身而未離結業。結業之體未能無畏。必有所依然後能剋終大業。故問其所依趣能不廢退也。肇曰。生死為畏。畏莫之大。悲疾大士何所依恃而能永處生死不以為畏乎。生曰。行實等者必入生死也。而據生死言之。是可畏之境。苟未能免或為所得。菩薩何所依怙不畏之耶。   維摩詰言菩薩於生死畏中當依如來功德之力。   什曰。如來功德如是深妙。我當得之。寧可以此微苦而生疲厭。一心求佛道直進不迴則眾苦自滅恐畏斯除。亦以念為依亦以求趣為依。   肇曰。生死之畏二乘所難。自不依如來功德力者。孰能處之。生曰。夫以等入生死者必欲濟生死也。苟以濟而入終成如來果矣。若以利重推之。故不應難於小苦。又乃有此冥報。生死豈能加諸苦。   文殊師利又問菩薩欲依如來功德之力當於何住。   什曰。欲依趣如來功德。要標心有在。故問其所住也。生曰。若直欲濟而入或不必能濟。不必能濟不成大果。故復問入當何住也。   答曰菩薩欲依如來功德力者當住度脫一切眾生。   肇曰。住化一切則其心廣大。廣大其心則所之無難。此住佛德力之謂也。生曰。明以濟而入必住度脫中者也。   又問欲度眾生當何所除。   生曰。所謂度脫必有所度。有所脫故問之焉。   答曰欲度眾生除其煩惱。   肇曰。將尋其本故先言其末也。生曰。度煩惱之河脫煩惱之縛矣。   又問欲除煩惱當何所行。   生曰。問眾生既有煩惱當作何行乃得除之耶。   答曰當行正念。   生曰。夫有煩惱出於惑情耳。便應觀察法理以遣之也。然始觀之時見理未明心不住理。要須念力然後得觀也。念以不忘為用。故得存觀焉。別本雲正憶念。什曰。正憶念通始終兼精粗。凡非邪想念不乖理皆名憶念也。   又問雲何行於正念。   生曰。問正念為行也重問也。   答曰當行不生不滅。   肇曰。正念謂正心念法。審其善惡善者增而不滅惡者滅令不生。生曰。以不生不滅為行。   又問何法不生何法不滅答曰不善不生善法不滅。   什曰。惡法生則滅之。未起不令生也。善法不滅令其增廣也。生曰。念力而觀為造理之初。始是制惡就善者。   又問善不善孰為本。   肇曰。既知善之可生惡之可滅。將兩捨以求宗。故逆尋其本也。生曰。夫一善一惡者迭為根本。永無判也。要當求其本原而觀之者然後判矣。   答曰身為本。   什曰。身謂五陰也。肇曰。善惡之行非身不生。生曰。所以為善惡者為身故也。   又問身孰為本答曰欲貪為本。   什曰。由欲著情深故廣生結業。亦以愛潤所以受生。是以於諸結中偏舉欲貪也。肇曰。愛為生本長眾結縛。凡在有身靡不由之。生曰。欲者貪使在我故受身者矣。   又問欲貪孰為本答曰虛妄分別為本。   什曰。法無定相。相由惑生。妄想分別。是好是醜。好惡既形欲心自發。故為欲本也。肇曰。法無美惡。虛妄分別謂是美是惡。美惡既形則貪慾是生也。生曰。妄分別法故有可貪著也。   又問虛妄分別孰為本答曰顛倒想為本。   什曰。有無見反於法相名為顛倒。先見有無然後分別好惡。然則有無見是惑累之本妄想之初。故偏受倒名也。肇曰。法本非有。倒想為有。既以為有然後擇其美惡謂之分別也。生曰。惑心內轉為倒。然後妄分別外事。   又問顛倒想孰為本答曰無住為本。   什曰。法無自性緣感而起。當其未起莫知所寄。莫知所寄故無所住。無所住故則非有無。非有無而為有無之本。無住則窮其原更無所出。故曰無本。無本而為物之本。故言立一切法也。肇曰。心猶水也。靜則有照。動則無鑒。癡愛所濁邪風所扇湧溢波蕩。未始暫住。以此觀法何往不倒。譬如臨面湧泉而責以本狀者未之有也。倒想之興本乎不住義存於此乎。一切法從眾緣會而成體。緣未會則法無寄。無寄則無住。無住則無法。以無法為本故能立一切法也。生曰。所謂顛倒正反實也為不實矣。苟以不實為體。是自無住也。既不自住。豈他住哉若有所住不得為顛倒也。   又問無住孰為本答曰無住則無本。   肇曰。若以心動為本。則因有有相生。理極初動更無本也。若以無法為本。則有因無生。無不因無。故更無本也。生曰。無住即是無本之理也。   文殊師利從無住本立一切法。   肇曰。無住故想倒。想倒故分別。分別故貪慾。貪慾故有身。既有身也則善惡並陳。善惡既陳則萬法斯起。自茲以往言數不能盡也。若善得其本則眾末可除矣。生曰。一切諸法莫不皆然。但為理現於顛倒故就顛倒取之為所明矣。以此為觀。復得有煩惱乎。   時維摩詰室有一天女。   什曰。無宅無神。隨宅主有優劣故神有精粗。未曾有室故以天女為神也。生曰。外國亦以神為天也。夫有福之家必有福神附焉。是以菩薩託為之矣。是入生死事也。   見諸大人聞所說法便現其身即以天華散諸菩薩大弟子上。   什曰。諸菩薩上嫌其室空。今所以供養。將以宅主處疾故其神承旨而致供也。肇曰。天女即法身大士也。常與淨名共弘大乘不思議道。故現為宅神同處一室。見大士集聞所說法。故現身散華欲以生論也。生曰。現女神散華者。示卑而重法。以敦仰法之懷。密欲因事暢理以明不畏生死故雖入而不染也。若畏而避之愈致著也。   華至諸菩薩即皆墮落。   生曰。任之自墮。   至大弟子便著不墮。   什曰。天以此未曾有室無雜教故毀賤小乘顯揚大道。所以共為影響發明勝致也。生曰。雖曰天力使然。招之自有在矣。   一切弟子神力去華不能令去。   肇曰。將辨大小之殊故使華若此。生曰。夫制飾華者。本欲除其好情也。苟無情於好飾。終日在己豈有犯哉。而用神力去華惡其著身者。蓋託全戒。將明惡必致好雖欲順律乃反違其意矣。然則以致好之本排之。豈可去乎。故因事以明斯義。理亦如事也。   爾時天問舍利弗何故去華。   生曰。怪而問之。   答曰此華不如法是以去之。   肇曰。香華著身非沙門法。是以去之。一義華法散身應墮。不墮非華法也。生曰。不如律法。   天曰勿謂此華為不如法。   別本雲。不如法分別。什曰梵本雲不淨。沙門絕於飾好故以華為不淨也。   所以者何是華無所分別。   什曰。華性本不二故無分別也。生曰。華性無實。豈有如法不如法之分別哉。   仁者自生分別想耳。   肇曰。華豈有心於墮不墮乎。分別之想出自仁者耳。生曰。如法不如法出惑想之情耳。非華理然也。   若於佛法出家有所分別為不如法若無分別是則如法。   肇曰。如法不如法在心不在華。生曰。若體華理無好惡者。乃合律之法耳。   觀諸菩薩華不著者已斷一切分別想故。   生曰。非直不致著亦不能使著也。   譬如人畏時非人得其便。   什曰。如一羅剎變形為馬。有一士夫乘之不疑。中道馬問士夫。馬為好不。士夫拔刀示之問言。此刀好不。知其心正無畏竟不敢加害。若不如是非人得其便也。生曰。恐畏之時情已怯弱故得便者矣。   如是弟子畏生死故。   生曰。華香致好則增生死。然惡之者是畏生死也。   色聲香味觸得其便。   生曰。苟曰惡之。好得便矣。   已離畏者一切五欲無能為也。   生曰。既已離惡。正使五情所欲陳列於前不復能使好之矣。   結習未盡華著身耳結習盡者華不著也。   什雲。問曰。菩薩結習亦未盡。雲何不著耶。答曰。有二種習。一結習二佛法中愛習。得無生忍時結習都盡。而未斷佛法愛習。亦云。法身菩薩雖有結習。以器淨故習氣不起也。肇曰。著與不著一由內耳。華何心乎。生曰。向惡華去之。雖非結病然是其習矣。習尚招華著身而不可去。況有結乎。   舍利弗言天止此室其已久如。   什曰。梵本雲幾久也。肇曰。止淨名大乘之室久近妙辯若此乎。生曰。既已屈之。便嫌其止室為天。而不欲便相指斥故寄久為問焉。   答曰我止此室如耆年解脫。   肇曰。將明第一無久近之義。故以解脫為諭解脫即無為解脫也。生曰。止室是有縛矣。如解脫明無實縛矣。   舍利弗言止此久耶。   肇曰。解脫之道無形無相。逆之不見其首。尋之不見其後。眇莽無朕。謂之解脫。若止此猶解脫久近不可知者。乃大久也。生曰。舍利弗前問意雖雲止室。而語交在久。於不達者取之便謂向答是矣。苟答其語則雲如舍利弗解脫來久也。今舍利弗解脫來實久。止室得不久乎。止室既已有久。不復得同解脫也。是以不得不以久為問焉。   天曰耆年解脫亦何如久。   肇曰。逆問其所得令自悟也。耆年所得無為解脫。寧可稱久乎。生曰。言耆年解脫之為久。亦何所似乎。   舍利弗默然不答。   肇曰。言久於前責實於後。故莫知所答也。生曰。既言解脫無久。跡為實無也。解脫苟以無為實者。言亦實有也。有無相乖。豈可得以言解脫。是以託用斯默以明解脫非實無矣。解脫既非實無然後止言。乃可得必同之矣。   天曰如何耆舊大智而默。   肇曰。五百弟子仁者智慧第一。默然何耶。生曰。默然似有所不達故爾也。   答曰解脫者無所言說故吾於是不知所云。   肇曰。向聞如解脫請始終難知說以為久。而解脫相者非心所知非言所及。將順解脫無言之旨。故莫知所云焉。生曰。不知其會也。   天曰言說文字皆解脫相。   肇曰。舍利弗以言久為失。故默然無言謂順真解。未能語默齊致觸物無閡。故天說等解以曉其意也。生曰。有會矣乎。   所以者何解脫者不內不外不在兩間。   生曰。夫解脫者我解於縛也。不偏在我故不內也。亦不偏在縛故不外也。會成解脫又不兩在。   文字亦不內不外不在兩間。   生曰。我為內。所說為外。合之為兩間矣。   是故舍利弗無離文字說解脫也。   肇曰。法之所在極於三處。三處求文字解脫俱不可得。如之何欲離文字而別說解脫乎。生曰。舍利弗向言解脫無所言說故默者。是謂言說異於解脫。既明無異故誡之焉。   所以者何一切諸法是解脫相。   肇曰。萬法雖殊。無非解脫相。豈文字之獨異焉。生曰。無不是解脫相故也。   舍利弗言不復以離婬怒癡為解脫乎。   肇曰。二乘結盡無為為解脫。聞上等解乖其本趣故致斯問。生曰。以佛言離婬怒癡為解脫而問之耳。   天曰佛為增上慢人說離婬怒癡為解脫耳。   生曰。增上慢人以得法為懷。不能即婬怒癡為解脫也。故驗終以語之令其悟耳。   若無增上慢者佛說婬怒癡性即是解脫。   肇曰。卑生死尊己道謂增上慢人也。為此人說離結為解脫。若不卑生死不尊己道者。則為說三毒諸結性即解脫無別解脫也。二乘雖無結慢。然卑生死尊涅槃。猶有相似慢結。慢者未得道言已得以生慢。生曰。以無執為懷者。不復待驗然後悟矣。   舍利弗言善哉善哉天女汝何所得以何為證。   什曰。有為果言得。無為果言證。   辯乃如是。   肇曰。善其所說非己所及。故問得何道證何果。辯乃如是乎。生曰。既解而善其言也。要有所得有所證然後有如此之辯。故問之焉。   天曰我無得無證故辯如是。   什曰。若見有得證則情有所封。有所封則有所閡。有閡則無辯。以無得證故能若是也。肇曰。夫有閡之道不能生無閡之辯。無閡之辯必出於無閡之道。道有得有證者必有所不得有所不證。以大乘之道無得無證故無所不得無所不證。從此生辨故無所不辨也。生曰。無得為得。無證為證。故辨如是也。   所以者何若有得有證者則於佛法為增上慢。   肇曰。若見己有所得必見他不得。此於佛平等之法猶為增上慢人。何能致無閡之辨乎。生曰。若有得者則不得也。以不得為得增上慢矣。   舍利弗問天汝於三乘為何志求。   什曰。伏其德音知其不常。然則未測其所乘故問其志也。肇曰。上直雲無得無證。未知何乘。故復問也。生曰。三乘同以無得為懷。故不知為何志也。   天曰以聲聞法化眾生故我為聲聞以因緣法化眾生故我為辟支佛以大悲法化眾生故我為大乘。   肇曰。大乘之道無乘不乘。為彼而乘。吾何乘也。生曰。隨彼為之。我無定也。   舍利弗如人入瞻蔔林唯嗅瞻蔔不嗅餘香。   什曰。非謂有而不嗅。謂足於所聞不復外求耳。依喻義可知也矣。   如是若入此室但聞佛功德之香不樂聞聲聞辟支佛功德香也。   肇曰。無乘不乘乃為大乘。故以香林為諭。明淨名之室不雜二乘之香。止此室者豈他嗅哉。以此可知吾志何乘也。生曰。維摩詰居此室而應者。大明宗極之理也。而宗極之理無取小義。此則表佛功德外勳矣。   舍利弗其有釋梵四天王諸天龍鬼神等入此室者聞斯上人講說正法皆樂佛功德之香發心而出舍利弗吾止此室十有二年初不聞說聲聞辟支佛法但聞菩薩大慈大悲不可思議諸佛之法。   肇曰。大乘之法皆名不可思議。上問止室久近欲生論端。故答以解脫。今言實年以明所聞之不雜也。生曰。諸天鬼神暫入此室。尚無不發大意而出。況我久聞妙法乎。然則不能不為大非能為大矣。   舍利弗此室常現八未曾有難得之法。   生曰。既聞妙法又見未曾有事。豈得不為大哉。   何等為八此室常以金色光照。   生曰。應主在慈。豈不有照時乎。而不見之者彼自絕耳。非室無也。   晝夜無異不以日月所照為明是為一未曾有難得之法此室入者不為諸垢之所惱也。   什曰。其室清淨無逆氣惡神。垢緣絕故垢不生也。惡神起如十頭羅剎入一王體怒害即生。是其類也。肇曰。入此室者煩惱自息。生曰。此室常表於理。見之乃為入耳。果得入之不復為諸垢所惱矣。   是為二未曾有難得之法。此室常有釋梵四天王他方菩薩來會不絕。是為三未曾有難得之法。此室常說六波羅蜜不退轉法。是為四未曾有難得之法。此室常作天人第一之樂絃出無量法化之聲。是為五未曾有難得之法。此室有四大藏眾寶積滿周窮濟乏求得無盡。是為六未曾有難得之法。此室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阿□佛寶德寶炎寶月寶嚴難勝師子響一切利成。如是等十方無量諸佛。是上人念時即皆為來。   生曰。佛理常在其心。念之便至矣。   廣說諸佛祕要法藏說已還去是為七未曾有難得之法此室一切諸天嚴飾宮殿諸佛淨土皆於中現。   什曰。如有方寸金剛數十里內石壁之表所有形色悉於是現。此室明徹其諭如此。   是為八未曾有難得之法舍利弗此室常現八未曾有難得之法誰有見斯不思議事而復樂於聲聞法乎。   肇曰。顯室奇特之事以成香林之義。   舍利弗言汝何以不轉女身。   肇曰。汝以無礙之智受有礙之身而不轉捨何耶。   天曰我從十二年來求女人相了不可得當何所轉。   肇曰。止此室來所聞正法未覺女人異於男子。當何所轉。天悟女相焉十二年而已乎。欲明此室純一等教無有雜聲故齊此為言耳。天為女像為生斯論矣。   譬如幻師化作幻女若有人問何以不轉女身是人為正問不捨利弗言不也幻無定相當何所轉天曰一切諸法亦復如是無有定相雲何乃問不轉女身。   肇曰。萬物如幻無有定相。誰好誰醜而欲轉之乎。   即時天女以神通力變舍利弗令如天女天自化身如舍利弗而問言何以不轉女身。   肇曰。將成幻化無定之義。故現變而問令其自悟也。   舍利弗以天女像而答言我今不知所轉。   什曰。此從解中據理而言。   而變為女身。   肇曰。吾不知所以轉而為此身。如之何又欲轉之乎。   天曰舍利弗若能轉此女身則一切女人亦當能轉。   肇曰。仁者不知所以轉而轉為女身。眾女亦不知所以轉而為女也。若仁者無心於為女而不能轉女身者。則眾女亦然不能自轉。如何勸人轉女身乎。此明女雖無定相而因緣所成不得自在轉也。   如舍利弗非女而現女身一切女人亦復如是雖現女身而非女也。   肇曰。如舍利弗實非女而今現是女像。眾女亦現是女像實非女也。男女無定相。類己可知矣。   是故佛說一切諸法非男非女。   肇曰。佛語豈虛妄哉。   即時天女還攝神力舍利弗身還復如故天問舍利弗女身色相今何所在。   肇曰。將推女相之所在。故復身而問。   舍利弗言女身色相無在無不在。   肇曰。欲言有在今見無相欲言無在向復有相。猶幻化無定莫知所在也。   天曰一切諸法亦復如是無在無不在夫無在無不在者佛所說也。   肇曰。豈唯女相諸法皆爾。稱佛所說以明理不可易。   舍利弗問天汝於此沒當生何所。   肇曰。既知現相之無在。又問當生之所在。   天曰佛化所生。   什曰。不直說無生而說生者。欲據有生相結而理無生滅者也。   吾如彼生。   肇曰。此生身相既如幻化。沒此更生豈得異也。   曰佛化所生非沒生也天曰眾生猶然無沒生也。   肇曰。豈我獨如化。物無非化也。   舍利弗問天汝久如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肇曰。身相沒生可如幻化。菩提真道必應有實。故問久如當成。   天曰如舍利弗還為凡夫我乃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肇曰。所期必無。   舍利弗言我作凡夫無有是處。   肇曰。聖人還為凡夫何有是處耶。   天曰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是處。   肇曰。彼聖人為凡夫。我成菩提道。無處一也。   所以者何菩提無住處是故無有得者。   肇曰。菩提之道無為無相自無住處。誰有得者。   舍利弗言今諸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得當得如恆河沙皆謂何乎。   肇曰。據得以問。   天曰皆以世俗文字數故說有三世非謂菩提有去來今。   什曰。菩提性空故超於三世。菩提既空則無得佛。無得佛者則亦無菩提。緣會而生。理不相離。故有無宜同也。肇曰。世俗言數有三世得耳。非謂菩提第一真道有去來今也。   天曰舍利弗汝得阿羅漢道耶。   什曰。佛道深妙有之真極。己所未得猶謂不無。即其所得了其非有。故問令推己以悟佛也。肇曰。羅漢入無漏心不見得道。入有漏心則見有得。今問以第九解脫自證成道時見有得耶。欲令自悟無得義也。   曰無所得故而得。   什曰。以其解法無得則理會於法。故因其所會假名為得。肇曰。推心而答也。無得故有得。有得則無得。此明真得乃在於不得。   天曰諸佛菩薩亦復如是無所得故而得。   什曰。二乘取證無得俱同。但大乘悟法既深。又無出入之異耳。   爾時維摩詰語舍利弗是天女曾已供養九十二億佛已能遊戲菩薩神通所願具足得無生忍住不退轉以本願故隨意能現教化眾生。   肇曰。上但即言生論。未知其道深淺。淨名傍顯其實以生眾會敬信之情。   注維摩詰經卷第六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75 注維摩詰經   注維摩詰經卷第七   後秦釋僧肇選   佛道品第八   爾時文殊師利問維摩詰言菩薩雲何通達佛道。   什曰。因上章天女隨願受身流通佛法故廣圓應之跡以明通達之功也。肇曰。上雲諸佛之道以無得為得。此道虛玄非常行之所通。通之必有以。故問所以通也。生曰。應化無方為佛之道既能體之為通達矣。   維摩詰言若菩薩行於非道。   什曰。非道有三種。一者惡趣果報。二者惡趣行業。三者世俗善業及善業果報也。凡非其本實而處之皆名非道。處非而不失其本。故能因非道以弘道。則通斯通矣。譬如良醫觸物為藥故醫術斯行遇病斯治。   是為通達佛道。   肇曰。夫以道為道非道為非道者。則愛惡並起垢累茲彰。何能通心妙旨達平等之道乎。若能不以道為道不以非道為非道者。則是非絕於心。遇物斯可乘矣。所以處是無是是之情。乘非無非非之意。故能美惡齊觀履逆常順。和光塵勞愈晦愈明。斯可謂通達無礙平等佛道也。生曰。既出其表而行之者皆應化然也。因天女即是其事故廣之焉。   又問雲何菩薩行於非道答曰若菩薩行五無間而無惱恚。   什曰。五無間罪業也。地獄至餓鬼惡趣果報也。肇曰。五逆罪必由惱恚生。此罪捨身必入地獄受苦無間也。菩薩示行五逆而無惱恚。是由不以逆為逆故能同逆耳。若以逆為逆者孰敢同之。   至於地獄無諸罪垢。   肇曰。罪垢地獄因也。示受其報實無其因。   至於畜生無有無明憍慢等過。   肇曰。癡慢偏重多墮畜生。   至於餓鬼而具足功德。   肇曰。慳貪無福多墮餓鬼。   行色無色界道不以為勝。   什曰。梵本雲至色無色界。凡夫生彼則謂為涅槃第一最勝。今有為而生不以為勝也。肇曰。上二界道受有之因。雖同其行知其卑陋也。   示行貪慾離諸染著示行瞋恚於諸眾生無有恚閡示行愚癡而以智慧調伏其心。   肇曰。示行三毒而不乖三善也。   示行慳貪而舍內外所有不惜身命示行毀禁而安住淨戒乃至小罪猶懷大懼示行瞋恚而常慈忍示行懈怠而勤修功德示行亂意而常念定示行愚癡而通達世間出世間慧。   肇曰。示行六弊而不乖六度也。   示行諂偽而善方便隨諸經義。   什曰。雖跡與諂同。而實不乖正。所謂善方便隨諸經義也。肇曰外現隨俗諂偽內實隨經方便也。   示行憍慢而於眾生猶如橋樑。   什曰。言其謙下為物所凌踐忍受無慢。猶如橋樑也。肇曰。使物皆踐我上取卑下之極也。   示行諸煩惱而心常清淨。   肇曰。煩惱顯於外。心淨著於內。   示入於魔而順佛智慧不隨他教。   肇曰。外同邪教。內順正慧也。   示入聲聞而為眾生說未聞法。   什曰。處非不捨其本則勝習愈明。故不待聞而後說也。肇曰。聲聞不從人聞不能自悟。況能為人說所未聞。   示入辟支佛而成就大悲教化眾生。   肇曰。大悲大乘法。非辟支佛所能行。   示入貧窮而有寶手功德無盡。   什曰。手能出寶廣施無盡。肇曰。手出自然寶周窮無盡。   示入形殘而具諸相好以自莊嚴示入下賤而生佛種姓中具諸功德。   什曰。佛種姓即是無生忍。得是深忍名曰法生。則已超出下賤入佛境也。肇曰。得無生忍必繼佛種。名生佛種姓中也。   示入羸劣醜陋而得那羅延身。   什曰。天力士堅固端正身也。   一切眾生之所樂見。   肇曰。那羅延天力士名也。端正殊妙志力雄猛。   示入老病而永斷病根超越死畏。   肇曰。法身大士生死永盡。況老病乎。   示有資生而恆觀無常實無所貪示有妻妾婇女而常遠離五欲淤泥。   什曰。如太子慕魄比也。   現於訥鈍而成就辯才總持無失示入邪濟而以正濟。   什曰。渡處名為濟也。   度諸眾生。   肇曰。津河可度處名正濟。險難處名邪濟。佛道名正濟。外道名邪濟也。   現遍入諸道而斷其因緣。   肇曰。遍入異道。豈曰慕求。欲斷其緣耳。   現於涅槃而不斷生死。   肇曰。現身涅槃而方入生死。自上所列於菩薩皆為非道而處之無閡。乃所以為道。故曰通達佛道也。   文殊師利菩薩能如是行於非道是為通達佛道於是維摩詰問文殊師利。   什曰。自相遇以來維摩獨說。似是辯慧之功偏有所歸。今令彼說欲顯其德者也。亦云。推美以為供養也。   何等為如來種。   什曰。種根本因緣一義耳。因上大士隨類化物通達佛道。固知積惡眾生能發道心。能發道心則是佛道因緣。故問佛種也。亦云。新學欲得佛而未知佛因。故問其因也。肇曰。既辯佛道所以通。又問其道之所出也。維摩文殊迭為問答應物而作。孰識其故。生曰。如來種是擬穀種為言也。向以示眾惡為佛。今明實惡為種。故次反問焉。   文殊師利言有身為種。   什曰。有身謂有漏五受陰也。義雲。有身應是身見。身見三有之原結累根本。故直言身見。身見計我欲令得樂則能行善。故為佛種也。肇曰。有身身見。夫心無定所隨物而變。在邪而邪在正而正。邪正雖殊其種不異也。何則變邪而正改惡而善。豈別有異邪之正異惡之善超然無因忽爾自得乎。然則正由邪起善因惡生。故曰眾結煩惱為如來種也。   無明有愛為種。   什曰。向總說。此開為二門也。一切結屬二門。故偏舉二門也。自此已下次第廣開者也。   貪恚癡為種四顛倒為種五蓋為種。   什曰。四倒為因五蓋為果。是則名曰生死兩輪。兩輪既具六趣斯遊。   六入為種。   什曰。義言六情愛也。愛為生本故偏廣開也。   七識住為種。   什曰。初禪中除劫初梵王及劫初諸小梵自後合為第一識住。劫初唯有梵王未有餘梵。梵王念欲有餘梵。餘梵爾時遇會來生。梵王因起邪見謂是己造。餘梵亦自謂從梵王生。雖有精粗其邪想不異。是名異身一想。第二識住也。二禪形無優劣而心有若干。除入解脫種種異念。是名一形異想。是第三識住也。三禪形無精粗心無異想。所謂一樂想。第四識住也。並無色前三地是名七識住也。識住識得安住也。識念分明無有惱患無壞者是名為住。惡趣則苦痛壞。四禪則無想壞。非想滅定壞。亦彼地心想微昧念不分明。故識不安住也。問曰。欲界亦惡趣所壞。雲何立識住也。答曰。取地壞不取界壞。欲界惡趣善趣趣乖地異。苦樂殊致義不相涉。故不相壞也。又義雲。應為七使也。   八邪法為種九惱處為種。   什曰。愛我怨家憎我知識惱我己身。一世則三。三世為九。義雲。九結也。   十不善道為種以要言之六十二見及一切煩惱皆是佛種。   肇曰。塵勞眾生即成佛道。更無異人之成佛。故是佛種也。生曰。夫大乘之悟本不近捨生死遠更求之也。斯為在生死事中即用其實為悟矣。苟在其事而變其實為悟始者。豈非佛之萌芽起於生死事哉。其悟既長其事必巧。不亦是種之義乎。所以始於有身終至一切煩惱者。以明理轉扶疏至結大悟實也。   曰何謂也。   肇曰。夫妙極之道必有妙極之因。而曰塵勞為種者何耶。生曰。佛為至極之慧。而以眾惡為種未可孑孤。故問云爾。   答曰若見無為入正位者。   什曰。苦法忍至羅漢無生至佛皆名正位也。言無為而入者。由取相見故入正位而取證。又言見無為無為者盡諦。盡諦是其證法決定分明。見前二諦時雖無反勢未決定分明。言據其決定取證處。   不能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生曰。以現事明之也。見無為入正位者。苦法忍已上結使已斷既至其所始為見之。以本欲捨生死求悟。悟則在生死外矣。無復不捨即悟之義。故不能復發菩提心也。   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華卑濕淤泥乃生此華如是見無為法入正位者終不復能生於佛法煩惱泥中乃有眾生起佛法耳。   生曰。諭入正位。   又如殖種於空終不得生糞壤之地乃能滋茂如是入無為正位者不生佛法起於我見如須彌山。   什曰。言其見深而高也。肇曰。我心自高如須彌之在眾山也。   猶能發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生佛法矣。   生曰。諭見無為也。此二諭以明萌發其事焉。   是故當知一切煩惱為如來種。   什曰。謂為眾生無鞅數劫以煩惱受身深入生死。廣積善本兼濟眾生。然後得成佛道。所以為種也。   譬如不下巨海終不能得無價寶珠如是不入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   肇曰。二乘既見無為安住正位。虛心靜漠宴寂恬怡。既無生死之畏而有無為之樂。澹泊自足無希無求。孰肯蔽蔽以大乘為心乎。凡夫沈淪五趣為煩惱所蔽。進無無為之歡退有生死之畏。兼我心自高唯勝是慕。故能發跡塵勞標心無上。樹根生死而敷正覺之華。自非凡夫沒命洄淵遊盤塵海者。何能致斯無上之寶乎。是以凡夫有反覆之名。二乘有根敗之恥也。生曰。無價寶珠是海之所成。一切智寶亦是煩惱所作也。要入煩惱海中求之然後得矣。此一諭以明既不捨結有反入義焉。   爾時大迦葉歎言善哉善哉文殊師利快說此語誠如所言塵勞之儔為如來種我等今者不復堪任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乃至五無間罪猶能發意生於佛法而今我等永不能發譬如根敗之士其於五欲不能復利如是聲聞諸結斷者於佛法中無所復益永不志願。   肇曰。迦葉自知己心微弱不能發大道意。至於勝求乃後五逆之人。傷己無堪。故善文殊之說。   是故文殊師利凡夫於佛法有反覆而聲聞無也所以者何凡夫聞佛法能起無上道心不斷三寶正使聲聞終身聞佛法力無畏等永不能發無上道意。   肇曰。凡夫聞法能續佛種。則報恩有反覆也。聲聞獨善其身不弘三寶。於佛法為無反覆也。又法華雲。二乘中止終必成佛而此經以根敗為諭。無復志求。夫涅槃者道之真也妙之極也。二乘結習未盡闇障未除。如之何以垢累之神而求真極之道乎。以其三有分盡故假授涅槃。非實涅槃也。此經將以二乘疲厭生死進向已息潛隱無為綿綿長久。方於凡夫則為永絕。又抑揚時聽卑鄙小乘。至人殊應其教不一。故令諸經有不同之說也。   爾時會中有一菩薩名普現色身問維摩詰言居士父母妻子親戚眷屬吏民知識悉為是誰奴婢僮僕象馬車乘皆何所在。   肇曰。淨名權道無方隱顯難測。外現同世家屬。內以法為家屬。恐惑者見形不及其道。故生斯問也。生曰。普現色身以通達佛道為跡也。問此義者。欲明其事要必有本反於生死之致。故能無不入矣。是以答終戒品便雲所為無方也。   於是維摩詰以偈答曰智度菩薩母。   生曰。所謂菩薩以智慧為主。而智慧以內解為用。有母義焉。   方便以為父。   什曰。窮智之原故稱度。梵音中有母義故以為母。亦云。智度雖以明照為體。成濟萬行比其功用不及方便。故以為母。正方便父。梵音中有父義。方便有二種。一深解空而不取相受證。二以實相理深莫能信受要須方便誘引群生令其漸悟。方便義深而功重。故為父也。肇曰。智為內照權為外用。萬行之所由生。諸佛之所因出。故菩薩以智為母以權為父。生曰。方便以外濟為用。成菩薩道父義也。   一切眾導師無不由是生。   什曰。菩薩如來通名導師。以新學謂其未離受生應有父母。今欲顯其以法化生絕於受身。故答之以法也。生曰。菩薩以上至佛也。   法喜以為妻。   什曰。如二禪中自欣離下地故生喜。亦於諸善及實法深心愛樂發大歡喜。以此自娛外無餘欣。喜為樂具。其諭如妻也。肇曰。法喜謂見法生內喜也。世人以妻色為悅。菩薩以法喜為悅也。生曰。妻以守節為欣。失節則憂。喜於法者此之謂也。   慈悲心為女。   什曰。慈悲性弱從物入有。猶如女之為性弱而隨物也。肇曰。慈悲之情像女人性。故以為女。生曰。慈悲以外適為用。有女義焉。   善心誠實男。   什曰。誠實之心於事能辨。猶男有貞固之性濟成於家業也。肇曰。誠實貞直男子之性。亦有為惡而實。故標以善心。生曰。其心既善加以誠實。必能幹濟菩薩家而成大業。有男事焉。故雲誠實男也。   畢竟空寂捨。   什曰。障蔋風雨莫過於捨。滅除眾想莫妙於空。亦能絕諸問難降伏魔怨。猶密宇深重寇患自消。亦云。有非真要時復暫遊。空為理宗以為常宅也。肇曰。堂宇以蔽風霜。空寂以障塵想。生曰。於緣為有是外有也。自性則無為內虛也。可以庇非法風雨而障結賊之患。是捨之理也。   弟子眾塵勞。   什曰。眾塵即塵勞眾生。化使從己令受正道也。   隨意之所轉。   什曰。轉令從己化也。肇曰。塵勞眾生隨意所化無非弟子也。生曰。轉眾塵之愚以為智慧之明。豈非從化義哉。   道品善知識。   什曰。三十七品三乘通用。菩薩兼以六度為道品。取其親附守護利益成就。義同三益。故類之知識。   由是成正覺。   肇曰。成益我者三十七道品也。可謂善知識乎。生曰。益我以道。由之而成善友義也。   諸度法等侶。   什曰。或有雖為知識不必能為剋終之伴。或雖為伴而不為知識。又言伴侶明善始令終必至道場也。肇曰。六度大乘之要行。發心為侶。俱至道場吾真侶也。生曰。我本欲到諸法彼岸而假諸度得至。伴之良者也。   四攝為妓女。   什曰。四攝聚眾。猶眾妓之引物也。肇曰。四攝悅眾以當妓女也。生曰。悅以取人四攝理也。   歌詠誦法言以此為音樂。   肇曰。口詠法言以當音樂。生曰。悅耳致樂莫善於此。   總持之園苑。   什曰。總持廣納為眾妙之林。奇翫娛心猶如園苑也。生曰。持諸法使不得散失為園苑義也。   無漏法林樹。   生曰。無漏之法既根深不可拔。又理高而扶疏為樹之像。漏法不復得間錯其間。林之義矣。   覺意淨妙華。   什曰。華之體合則不妙。開過則毀。開合得適乃盡其妙也。調順覺意亦復如是。高則放散。下則沈沒。高下得中乘平直往。開合之相其猶淨華也。生曰。七覺以開悟為道。無染為淨。華之法者也。   解脫智慧果。   什曰。解脫無為果也。智慧有為果也。生曰。結盡為解脫也。從智慧生即以名之。終期所得為果矣。   八解之浴池。   什曰。水之為用除垢去熱。解脫之性亦除執去閡也。生曰。八以擬八方也。解脫者除垢懷也。故有浴池義焉。   定水湛然滿。   生曰。止則能鑒。水之義也。既定意足湛然滿矣。   布以七淨華。   什曰。一戒淨。始終淨也。身口所作無有微惡。意不起垢。亦不取相亦不願受生。施人無畏不限眾生。二心淨。三乘制煩惱心斷結心乃至三乘漏盡心名為心淨。三見淨。見法真性不起妄想。是名見淨。四度疑淨。若見未深當時雖了後或生疑。若見深疑斷名度疑淨。五分別道淨。善能見是道宜行非道宜捨。是名分別道淨。六行斷知見淨。行謂苦難苦易樂難樂易四行也。斷謂斷諸結也。學地中盡未能自知所行所斷。既得無學盡智無生智。悉自知見所行所斷。通達分明。是名行斷知見淨。七涅槃淨也。生曰。一戒淨。二心淨。三見淨。四度疑淨。五道非道知見淨。六行知見淨。七斷知見淨。此七既以淨好為理。而從定水中出。義為水中華焉。   浴此無垢人。   什曰。無垢而浴者。為除熱取適也。菩薩無結而入八解者。外將為眾生內自娛心也。肇曰。總持強記萬善之苑也。於此苑中樹無漏之林敷七覺之華。結解脫之果嚴八解之池。積禪定之水湛然充滿。布七淨之華羅列水上。然後無垢之士遊此林苑浴此華池。閑宴嬉遊。樂之至也。豈等俗苑林水之歡乎。覺意七覺意也。解脫有為無為果也。智慧即果智也。生曰。浴此則乃無復垢矣。   像馬五通馳。   什曰。駕大乘車遊於十方自在無閡。兼運眾生俱至道場也。生曰。五通不疾而速。以諭象馬。   大乘以為車。   生曰。駕以大乘車矣。   調御以一心。   什曰。一心梵本雲和合。道品心中有三相。一發動二攝心三名捨。若發動過則心散。散則攝之。攝之過則沒。沒則精進令心發動。若動靜得適則任之令進。容豫處中是名為捨。捨即調御。調御即和合也。譬如善御遲則策之。疾則制之。舒疾得宜則放之令去。縱步夷塗必之所往也。生曰。一心謂捨也。若無復高下遲疾。便宜任之以一心矣。   遊於八正路。   肇曰。五通為象馬。大乘為上車。一心為御者。遊於八正道也。生曰。八正為通衢而遊其上矣。   相具以嚴容眾好飾其姿。   什曰。嚴飾足於體不假外也。生曰。相好為嚴飾具者也。   慚愧之上服。   什曰。旨取其防非止惡。猶衣服可以禦風寒也。肇曰。慚愧。障眾惡。法身之上服。生曰。衣服障形者恥露其醜也。慚愧不為惡事此之謂者也。   深心為華鬘。   什曰。深心信樂故能修善處善之先。猶鬘之在首。又雲。深心發明眾善。亦如華鬘飾形服也。肇曰。深心法身之上飾。猶華鬘之在首。生曰。華鬘者既為首飾。而束髮使不亂也。深心是檢行之初。故以諭焉。   富有七財寶。   什曰。信戒聞捨慧慚愧也。處家則能捨財。出家則能捨五欲及煩惱也。由信善故持戒。持戒則止惡。止惡已則進行眾善。進行眾善要由多聞。聞法故能捨。能捨則慧生。故五事次第說也。五事為寶。慚愧為守人。守人於財主亦是財。故七事通名財也。生曰。財寶有七。其理無窮。富之極者也。   教授以滋息。   生曰。教授眾生。是與人之長善也。   如所說修行迴向為大利。   什曰。行自行也。以七財為本。又彼我兼利。復以此福迴向佛道。七財彌增則利之大也。肇曰。七財信戒聞捨慧慚愧也。世人以玉帛為饒。菩薩以七財為富。出入法寶與人同利。兼示以滋息之法。令如說修行迴向佛道。此利之大者也。生曰。如所說修行既收外益。而可以易得大寶。故為大利也。   四禪為床座。   什曰。言四禪取其似床座能離三患也。一離毒螫。二離垢塵。三離濕冷。四禪亦離三患也。離瞋恚毒.貪慾塵.睡眠冷。離此三患安隱快樂也。肇曰。世人為毒螫下濕所以伐木為床。菩薩為下界毒惡故以四禪為床。生曰。四以擬四方也。禪以安樂為理。床之象者也。   從於淨命生。   肇曰。四禪高床修淨命之所成。生曰。淨命為禪之巧功。   多聞增智慧以為自覺音。   什曰。向說床則眠其安寢。安寢則覺之有法。故次說樂。外國貴人眠時要先敕樂人。明相出時微奏樂音。然後乃覺。今以多聞法音覺其禪寢也。肇曰。外國諸王臥欲起時奏絲竹。自覺菩薩安寢四禪。多聞以自覺。生曰。外國貴人臥欲覺時。作樂以覺之也。從聞而悟者此之謂也。   甘露法之食。   什曰。諸天以種種名藥著海中。以寶山摩之令成甘露。食之得仙。名不死藥。佛法中以涅槃甘露令生死永斷。是真不死藥也。亦云。劫初地味甘露。食之則長生。佛法中則實相甘露養其慧命。是真甘露食也。生曰。天食為甘露味也。食之長壽。遂號為不死食也。泥洹是不死之法。故以諭焉。   解脫味為漿。   什曰。味有四種。一出家離五欲。二行禪離憒亂煩惱。三智慧離妄想。四涅槃離生死。亦有二種解脫。一解脫煩惱。二解脫於閡也。亦云。愛性無漏名之為渴。愛斷則得解脫。解脫止愛渴故名漿。四味亦以除愛渴故為漿也。肇曰。無漏甘露以充其體。八解脫法漿以潤其身也。生曰。愛為縛之本。以無厭為懷。若渴之須水則大苦矣。若解脫之者以無渴愛為漿。無苦為味也。   淨心以澡浴。   什曰。心淨則無染。無染即為浴。亦名游八解也。生曰。淨於心垢為澡浴也。   戒品為塗香。   什曰。淨戒除穢不假香也。肇曰。淨心為澡浴之水。戒具為塗身之香。生曰。戒在形而外勳為塗身香也。   摧滅煩惱賊。   什曰。煩惱有二種斷。一遮斷。二永斷。摧滅遮斷也。下降伏四魔永斷也。上說資養四體。體既平健則廣興事業。自此已下是說其事業。生曰。自此已下明其有所云為。   勇健無能踰降伏四種魔勝幡建道場。   什曰。外國破敵得勝則豎勝幡。道場降魔亦表其勝相也。肇曰。外國法戰諍破敵立幡以表勝。菩薩摧煩惱賊降四魔怨乃立道場建勝相也。   雖知無起滅示彼故有生悉現諸國土如日無不見。   肇曰。知無起滅則得法身。無復生分。為彼有生。故無往不見。自此已下盡歎菩薩變應之德。以法為家故其能若此。   供養於十方無量億如來諸佛及己身無有分別想。   肇曰。未嘗覺彼己之異也。   雖知諸佛國及與眾生空而常修淨土教化於群生。   肇曰。知空不捨有。所以常處中。   諸有眾生類形聲及威儀無畏力菩薩一時能盡現覺知眾魔事而示隨其行以善方便智隨意皆能現或示老病死。   什曰。如佛欲化弗迦沙王。故現作老比丘。亦如四城門所化比也。   成就諸群生了知如幻化通達無有閡或現劫盡燒天地皆洞然眾生有常想照令知無常。   什曰。或實燒或不實燒。不實燒者。二日乃至三四日出時。眾生見燒相即悟無常。還攝不燒也。   無數億眾生俱來請菩薩一時到其捨化令向佛道經書禁咒術工巧諸伎藝盡現行此事饒益諸群生世間眾道法悉於中出家。   什曰。以同習相感先同而後乖也。出家人有德為物所宗。故現入出家修德引物也。   因以解人惑而不墮邪見。   肇曰。九十六種皆出家求道。隨其出家欲解其惑。不同其見也。   或作日月天。   什曰。劫初時未有日月亦未有眾生。幽冥處初不見日月。故為作日月令得照明也。   梵王世界主或時作地水或復作風火。   什曰。劫初地未成。以神力令六方風來吹水結而成地。或見人入海船欲沒時。為化作地令得安隱。至須水火風處。皆應其所求也。或化作或以身作也。食及藥中亦如是也。肇曰。遇海漂人則變身為地。水火風皆隨彼所須而自變形也。   劫中有疾疫現作諸藥草。   什曰。或令除病或得昇仙。因而化之使入正道。外國有奇妙藥草。或似人形或似象馬形。似象馬者有人乘之徑凌虛而去。或但見聞此藥眾病即消也。   若有服之者除病消眾毒劫中有饑饉現身作飲食先救彼飢渴卻以法語人。   肇曰。菩薩法身於何不為。或為藥草令服者病除。或為飲食令飢渴者得飽滿。   劫中有刀兵為之起慈悲。   什曰。將來世劫盡時。刀兵起人壽十歲。婆須蜜從忉利天下生王家作太子。化眾人言。我等祖父壽命極長。以今瞋恚無慈故致此短壽。是故汝等當行慈心。眾人從命噁心漸薄。此後生子壽二十歲。如是轉續至彌勒時八萬四千歲也。   化彼諸眾生令住無諍地若有大戰陣立之以等力菩薩現威勢降伏使和安。   什曰。兩陣相對助其弱者。二眾既均無相勝負。因是彼此和安矣。   一切國土中諸有地獄處輒往到於彼勉濟其苦惱一切國土中畜生相食噉皆現生於彼為之作利益。   什曰。如過去世時人無禮義。欲殘害長老。猴象及鳥推敬長老。令人修善鹹相和須。如大智度論中說。   示受於五欲亦復現行禪令魔心憒亂不能得其便。   肇曰。欲言行禪復受五欲。欲言受欲復現行禪。莫測其變。所以憒亂也。   火中生蓮華是可謂希有在欲而行禪希有亦如是。   肇曰。自非靜亂齊旨者。孰能為之者也。   或現作婬女引諸好色者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   肇曰。反欲以順。   或為邑中主或作商人導國師及大臣以祐利眾生諸有貧窮者現作無盡藏因以勸導之令發菩提心我心憍慢者為現大力士消伏諸貢高令住無上道。   肇曰。慢心自高如山峰不停水。菩薩現為力士服其高心。然後潤以法水。   其有恐懼者居前而慰安先施以無畏後令發道心或現離婬欲為五通仙人開導諸群生令住戒忍慈。   什曰。世無賢聖。眾生下劣不入深法。故化以戒忍也。   見須供事者現為作僮僕既悅可其意乃發以道心隨彼之所須得入於佛道以善方便力皆能給足之如是道無量。   生曰。應適無方。皆是佛之道矣。   所行無有涯智慧無邊際度脫無數眾假令一切佛於無數億劫讚歎其功德猶尚不能盡。   肇曰。其權智之道無涯無際。雖復眾聖殊勝辯猶不能盡。   誰聞如是法不發菩提心除彼不肖人癡冥無智者。   肇曰。下士聞道大而笑之。日月雖明何益瞽者。   注維摩詰經卷第七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75 注維摩詰經   注維摩詰經卷第八   後秦釋僧肇選   入不二法門品第九   爾時維摩詰謂眾菩薩言諸仁者雲何菩薩入不二法門。   什曰。有無迭用。佛法之常。前品說有。故次說空門。復次從始會以來。唯二人相對。餘皆默然。今欲各顯其德。故問令盡說。亦云情惑不同。發悟有因。令各說悟。廣釋眾迷。夫勝會明宗。必以令終為美。今法坐將散。欲究其深致。廣說不二。乃盡其妙也。問曰。亦有三四乃至無量法門。雲何獨說不二耶。答曰。二事少而惑淺。餘門事廣而累深。二尚應破則餘可知也。復次萬法之生必從緣起。緣起生法。多少不同。極其少者。要從二緣。若有一緣生。未之聞也。然則有之緣起。極於二法。二法既廢。則入於玄境。亦云二法門攝一切法門。問曰。雲何不破一耶。答曰。若名數之則非一也。若以一為一。亦未離於二。遣二則一斯盡矣。復次無相之一。名假而實立。實立則體與相絕。故直置而自無也。肇曰。言為世則謂之法眾聖所由謂之門。生曰。既悟其一則眾事皆得。故一為眾事之所由也。   各隨所樂說之。   肇曰。自經始已來所明雖殊。然皆大乘無相之道。無相之道。即不可思議解脫法門。即第一義無二法門。此淨名現疾之所建。文殊問疾之所立也。凡聖道成。莫不由之。故事為篇端。談為言首。究其所歸一而已矣。然學者開心有地。受習不同。或觀生滅。以反本或推有無以體真。或尋罪福以得一。或察身口以冥寂。其塗雖殊。其會不異。不異故取眾人之所同。以證此經之大旨也。生曰。所以無方。其道皆入不二故也。今令人人說之。以為成驗。   會中有菩薩名法自在說言諸仁者生滅為二法本不生今則無滅得此無生法忍是為入不二法門。   肇曰。滅者滅生耳。若悟無生。滅何所滅。此即無生法忍也。此菩薩因觀生滅以悟道。故說己所解。為不二法門也。下皆類爾。萬法云云離真皆名二。故以不二為言。   德守菩薩曰我我所為二因有我故便有我所若無有我則無我所是為入不二法門。   肇曰。妙主常存我也。身及萬物我所也。我所我之有也。法既無我。誰有之者。   不眴菩薩曰。   什曰。不眴有三義。一如天。二愛敬佛身。諦觀不眴。三心無塵翳慧眼常開。   受不受為二。   什曰。受不受取相。不取相也。亦有漏五陰名為受。無漏名不受也。亦云受心不受心。如阿毘曇心說。   若法不受則不可得以不可得故無取無捨。   什曰。遣不受也。   無作。   什曰。言不復作受生業也。   無行。   什曰。心行滅也。   是為入不二法門。   肇曰。有心必有所受。有所受必有所不受。此為二也。若悟法本空。二俱不受。則無得無行。為不二也。   德頂菩薩曰垢淨為二見垢實性。   什曰。如洗穢物。至盡乃淨。淨則盡。盡則無淨也。   則無淨相順於滅相是為入不二法門。   肇曰。淨生於垢。實性無垢。淨何所淨。   善宿菩薩曰是動是念為二。   什曰。惑心微起名為動。取相深著名為念。始終為異耳。無取遣受也。肇曰。情發為動。想我為念也。   不動則無念無念即無分別通達此者是為入不二法門善眼菩薩曰一相無相為二若知一相即是無相亦不取無相入於平等是為入不二法門。   肇曰。言一欲以去二。不言一也。言無慾以去有。不言無也。而惑者聞一。則取一相。聞無則取無相。故有二焉。   妙臂菩薩曰。   什曰。以施報故。手能出無盡寶物。如五河流。故名妙臂也。   菩薩心聲聞心為二觀心相空如幻化者無菩薩心無聲聞心是為入不二法門弗沙菩薩曰。   什曰。二十八宿中鬼星名也。生時所值宿。因以為名也。肇曰。弗沙星名也。菩薩因以為字焉。   善不善為二。   什曰。一切有漏善心。及善身口業。無漏乃至涅槃名為善。一切煩惱所作身口業名不善也。   若不起善不善入無相際而通達者是為入不二法門師子菩薩曰罪福為二。   什曰。三界煩惱。煩惱相應。及煩惱所作身口業盡名罪。一切有漏善。盡名為福。   若達罪性則與福無異以金剛慧決了此相。   什曰。金剛置地。下至地際。然後乃止。實相慧要盡法性。然後乃止也。肇曰。金剛慧實相慧也。   無縛無解者是為入不二法門師子意菩薩曰。   什曰。師子度水。要截流直度。曲則不度。此大士以實智慧。深入諸法。直過彼岸。故藉以為名也。   有漏無漏為二若得諸法等則不起漏不漏想不著於相亦不住無相是為入不二法門淨解菩薩曰有為無為為二若離一切數則心如虛空以清淨慧無所閡者是為入不二法門那羅延菩薩曰世間出世間為二。   什曰。世間三界也。出世間。一切無漏有為道品法也。   世間性空即是出世間於其中不入不出。   什曰。出義生於入也。無入生死故。無出世間也。   不溢。   什曰。梵本雲流也。   不散。   肇曰。夫有入則有出。有出必有溢。有溢必有散。此俗中之常數。   是為入不二法門善意菩薩曰生死涅槃為二。   什曰。上言無為。三無為也。今明究竟涅槃也。   若見生死性則無生死無縛無解不然不滅如是解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肇曰。縛然生死之別名。解滅涅槃之異稱。   現見菩薩曰盡不盡為二法若究竟盡。   什曰。無常是空之初門。破法不盡。名為不盡。若乃至一念不住則無有生。無有生則生盡。生盡則畢竟空。是名為盡也。   若不盡皆是無盡相無盡相即是空空則無有盡不盡相如是入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肇曰。有為虛偽法。無常故名盡。實相無為法。常住故不盡。若以盡為盡。以不盡為不盡。者皆二法也。若能悟盡不盡。俱無盡相者。則入一空不二法門也。   普守菩薩曰。   什曰。萬善所持。眾聖所護。故名普守焉。   我無我為二我尚不可得非我何可得。   什曰。妄見有我。解則無我。言無我為遣我耳。非復別有無我法也。   見我實性者不復起二是為入不二法門。   肇曰。非我出於我耳。見我實性者。我本自無而況非我也。   電天菩薩曰明無明為二無明實性即是明。   什曰。無明能生明。故不異於明。明由無明生。故不異於無明。無明故不可取。能生明故不可捨。明亦如是。非無明故不可離。無明生故不可取。譬如蓮華色雖嚴潔。所因不淨推其所因。心不生著也。   明亦不可取離一切數於其中平等無二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肇曰。明慧明也。無明癡冥也。見無明性。即是為明。若見明為明。即是無明故不可取也。   喜見菩薩曰色色空為二色即是空非色滅空色性自空如是受想行識識空為二識即是空非識滅空識性自空於其中而通達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肇曰。色即是空。不待色滅然後為空。是以見色異於空者。則二於法相也。   明相菩薩曰四種異空種異為二。   什曰。外道法中有五大。佛法中有四大。此四種於作法中。最大故稱為大。   四種性即是空種性如前際後際空故中際亦空若能如是知諸種性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肇曰。四種四大也。空種空大也。此五眾生之所由生。故名種。然四大之性。無前後中。無異空大也。   妙意菩薩曰眼色為二若知眼性於色不貪不恚不癡是名寂滅如是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為二若知意性於法不貪不恚不癡是名寂滅安住其中是為入不二法門。   肇曰。存於情塵故三毒以生。若悟六情性。則於六塵。不起三毒。此寂滅之道也。   無盡意菩薩曰佈施迴向一切智為二佈施性即是迴向一切智性如是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迴向一切智為二智慧性即是迴向一切智性於其中入一相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肇曰。以六度為妙因。迴向一切智者二也。若悟因果同性。入於一相。乃應不二。   深慧菩薩曰是空是無相是無作為二空即無相無相即無作若空無相無作即無心意識於一解脫門即是三解脫門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肇曰。三行雖異。然俱是無緣解脫。故無心意識也。無緣既同。即三解脫無異。   寂根菩薩曰佛法眾為二。   生曰。有相則有對。有對則為二。不繫一與三也。   佛即是法。   生曰以體法為佛。不可離法有佛也。若不離法有佛是法也。然則佛亦法矣。   法即是眾。   生曰。亦以體法為眾。   是三寶皆無為相。   肇曰。無相真智。佛寶也。實相無為。法寶也。修無為道。僧寶也。三寶雖異。皆無為相也。生曰。乖理為造。故三寶皆無為也。   與虛空等一切法亦爾能隨此行者是為入不二法門心無閡菩薩曰身身滅為二。   什曰。身五受陰也。身滅涅槃也。   身即是身滅所以者何見身實相者則不起見身及見滅身身與滅身無二無分別於其中不驚不懼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肇曰。諸法生時空生。滅時空滅。身存身亡。亦何以異。而懷驚懼於其中乎。   上善菩薩曰身口意業為二是三業皆無作相身無作相即口無作相口無作相即意無作相是三業無作相即一切法無作相能如是隨無作慧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肇曰。三業雖殊。無作一也。諸法之生。本於三業。三業既無。誰作諸法也。   福田菩薩曰福行罪行不動行為二。   什曰。福行欲界善行。能得樂報也。罪行十不善道。能得苦報也。無動行色無色界行。不動義如通達佛道中說也。   三行實性即是空空即無福行無罪行無不動行於此三行而不起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肇曰。福欲界善行。罪十惡之流。不動色無色界行也。   華嚴菩薩曰從我起二為二見我實相者不起二法若不住二法則無有識無所識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肇曰。因我故有彼。二名所以生。若見我實相。則彼我之識。無由而起。   德藏菩薩曰有所得相為二若無所得即無取捨無取捨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肇曰。得在於我。相在於彼。我不得相。誰取誰捨。   月上菩薩曰闇與明為二無闇無明即無有二所以者何如入滅受想定。   什曰。旨明此中知照滅無有明闇也。   無闇無明一切法相亦復如是於其中平等入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肇曰。二乘入滅盡定。六根盡廢。心想都滅。雖經晝夜不覺晦明之異。諭菩薩無心於明闇耳。   寶印手菩薩曰樂涅槃不樂世間為二若不樂涅槃不厭世間則無有二所以者何若有縛則有解若本無縛其誰求解無縛無解則無樂厭是為入不二法門。   肇曰。世間無縛。曷為而厭。涅槃無解。曷為而樂。   珠頂王菩薩曰正道邪道為二住正道者則不分別是邪是正離此二者是為入不二法門樂實菩薩曰實不實為二實見者尚不見實何況非實所以者何非肉眼所見慧眼乃能見而此慧眼無見無不見是為入不二法門。   肇曰。實相慧眼之境。非肉眼所見。慧眼尚不見實。而況非實。雖曰無見。而無所不見。此真慧眼之體。   如是諸菩薩各各說已問文殊師利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文殊師利曰如我意者於一切法無言。   什曰。說曲辯也。   無說。   什曰。說一往說也。   無示。   什曰。顯現其相。言是善是惡。名為示也。   無識離諸問答是為入不二法門。   肇曰。上諸人所明雖同。而所因各異。且直辯法相。不明無言。今文殊總眾家之說。以開不二之門。直言法相不可言。不措言於法相。斯之為言。言之至也。而方於靜默猶亦後焉。生曰。前諸菩薩。各說不二之義。似有不二可說也。若有不二可說者。即復是對二。為不二也。是以文殊明無可說乃為不二矣。   於是文殊師利問維摩詰我等各自說已仁者當說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時維摩詰默然無言。   什曰。如佛泥洹後六百年有一人。年六十出家。未幾時頌三藏都盡。次作三藏論議。作論已思惟言。佛法中復有何事。唯有禪法我當行之。於是受禪法。自作要誓。若不得道。不具一切禪定功德。終不寢息。脅不著地。因名脅比丘。少時得成阿羅漢。具三明六通。有大辯才。善能論議。有外道師。名曰馬鳴。利根智慧一切經書皆悉明練。亦有大辯才。能破一切論議。聞脅比丘名。將諸弟子往到其所。唱言一切論議悉皆可破。若我不能破汝言論。當斬首謝屈。脅比丘聞是論。默然不言。馬鳴即生憍慢。此人徒有空名。實無所知。與其弟子捨之而去。中路思惟已。語弟子言。此人有甚深智慧。我墮負處。弟子怪而問曰。雲何爾。答曰。我言一切語言可破。即是自破。彼不言則無所破。即還到其所。語脅比丘言。我墮負處。則是愚癡。愚癡之頭。非我所須。汝便斬之。若不斬我我當自斬。脅比丘言。不斬汝頭。當斬汝結髮。比於世間。與死無異。即下髮為脅比丘作弟子。智慧辯才世無及者。廣造經論。大弘佛法。時人謂之。為第二佛。夫默語雖殊。明宗一也。所會雖一。而跡有精粗。有言於無言。未若無言於無言。故默然之論。論之妙也。肇曰。有言於無言。未若無言於無言。所以默然也。上諸菩薩措言於法相。文殊有言於無言。淨名無言於無言。此三明宗雖同。而跡有深淺。所以言後於無言。知後於無知。信矣哉。生曰。文殊雖明無可說。而未明說為無說也。是以維摩默然。無言以表言之不實。言若果實豈可默哉。   文殊師利歎曰善哉善哉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   肇曰。默領者。文殊其人也。為彼持言所以稱善也。生曰。言跡盡於無言。故歎以為善矣。   說是入不二法門品時於此眾中五千菩薩皆入不二法門得無生法忍。   香積佛品第十   於是舍利弗心念日時欲至此諸菩薩當於何食。   什曰。舍利弗獨發念者。其旨有三。一者結業之體。未能無資。二絕意大方。樂法不深。三推已有待。謂眾亦然。處弟子之上。宜為眾致供也。肇曰。置座設食。擬賓之常。而待客先發者。欲以生論耳。舍利弗時會之長。故每扣興端。生曰。不念弟子者。以其自有乞食法也。   時維摩詰知其意而語言佛說八解脫仁者受行豈雜欲食而聞法乎。   什曰。能於前法。自在無閡。無閡則累想宜廢。亦云。解脫為用。厭身捨著。而今念食乖致何深。肇曰。佛說八解脫。乃是無慾之嘉餚。養法身之上膳。仁者親受。謂無多求。然方雜食想。而欲聽法。豈是無舉來求之情乎。生曰。八解脫以不淨觀為初。而食是不淨之物。既以體八為懷者。豈復有欲食之情哉。又法中無食可欲蓋不可以欲食聞之乎。   若欲食者且待須臾當令汝得未曾有食。   什曰。不化作者。恐致欺妄之嫌故。不設常食。以非淨妙無利益故。欲令此眾見清淨國。又因香飯。得弘道意。故因其須食請飯香積也。生曰。常食是生欲法也。除欲食為未曾有食矣。   時維摩詰即入三昧。以神通力示諸大眾上方界分過四十二恆河沙佛土有國名眾香。佛號香積今現在其國香氣比於十方諸佛世界人天之香最為第一。彼土無有聲聞辟支佛名。唯有清淨大菩薩眾。佛為說法其界一切皆以香作樓閣經行香地苑園皆香。其食香氣周流十方無量世界。是時彼佛與諸菩薩方共坐食。有諸天子皆號香嚴。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供養彼佛及諸菩薩。此諸大眾莫不目見。時維摩詰問眾菩薩言。諸仁者。誰能致彼佛飯。   肇曰。既現彼國。推有力者。令取飯也。   以文殊師利威神力故鹹皆默然。   肇曰。文殊將顯淨名之德。故以神力。令眾會默然矣。   維摩詰言仁此大眾無乃可恥。   肇曰。勵未成也。   文殊師利曰。如佛所言勿輕未學。   肇曰。進始學也。   於是維摩詰不起於座居眾會前化作菩薩相好光明威德殊勝蔽於眾會而告之曰汝往上方界分度如四十二恆河沙佛土有國名眾香佛號香積與諸菩薩方共坐食汝往到彼如我辭曰維摩詰稽首世尊足下致敬無量問訊起居少病少惱氣力安不。   什曰。不言無而言少者。明身為病本本宜棄也。肇曰。將示有身不得無患。故致問如來。猶雲少病少惱。   願得世尊所食之餘當於娑婆世界施作佛事。   什曰。佛事謂化眾生。   令此樂小法者。   別本雲。樂少之人。什曰。樂不勝遠者。皆名為小。非但小乘也。   得弘大道亦使如來名聲普聞。   什曰。欲令聞而信者發道心也。此三事請飯之意也。肇曰。餘卑遜言也。彼土因香以通大道。此國眾生志意狹劣。故請香飯之餘。以弘佛事也。   時化菩薩即於會前昇於上方。舉眾皆見其去到眾香界禮彼佛足。又聞其言。維摩詰稽首世尊足下。致敬無量。問訊起居。少病少惱。氣力安不。願得世尊所食之餘。欲於娑婆世界施作佛事。使此樂小法者得弘大道。亦使如來名聲普聞。彼諸大士見化菩薩歎未曾有。今此上人從何所來。娑婆世界為在何許。雲何名為樂小法者。即以問佛。   肇曰。彼諸大士。皆得神通。然不能常現在前。又其土純一大乘不聞樂小之名。故生斯問也。   佛告之曰。下方度如四十二恆河沙佛土。有世界名娑婆。佛號釋迦牟尼今現在於五濁惡世為樂小法眾生敷演道教。彼有菩薩名維摩詰。住不可思議解脫。為諸菩薩說法。故遣化來稱揚我名。並讚此土令彼菩薩增益功德。彼菩薩言。其人何如乃作是化德力無畏神足若斯。佛言甚大一切十方皆遣化往施作佛事饒益眾生。於是香積如來以眾香缽盛滿香飯與化菩薩。時彼九百萬菩薩俱發聲言。我欲詣娑婆世界供養釋迦牟尼佛。並欲見維摩詰等諸菩薩眾。   肇曰。聞彼佛稱此佛菩薩功德。故欲同舉功德也。   佛言可往攝汝身香無令彼諸眾生起惑著心。   什曰。大怒則狂。大喜亦迷宜攝汝香防其惑因。問曰。若然者雲何不攝香飯。答曰。佛神力故。能杜其惑原。發其道意。故不攝也。   又當捨汝本形勿使彼國求菩薩者而自鄙恥。   什曰。恥深則隕。愧淺亦惱。二患交至。去道逾緬。上言惑著。此言鄙恥。二文互顯。約其文也。   又汝於彼莫懷輕賤而作閡想。所以者何。十方國土皆如虛空。又諸佛為欲化諸樂小法者。不盡現其清淨土耳。時化菩薩既受缽飯與彼九百萬菩薩俱承佛威神及維摩詰力。於彼世界忽然不現。須臾之間至維摩詰捨。時維摩詰即化作九百萬師子之座嚴好如前。諸菩薩皆坐其上。化菩薩以滿缽香飯與維摩詰飯香普薰毘耶離城及三千大千世界。時毘耶離婆羅門居士等聞是香氣。身意快然。歎未曾有。   肇曰。異香入體。身心怡悅。   於是長者主月蓋從八萬四千人來入維摩詰捨。   什曰。彼國無王。唯五百居士。共治國政。今言主眾所推也。肇曰毘耶離國無有君王。唯有五百長者。共理國事。月蓋眾所推重故名主。自此下皆聞香而後集矣。   見其室中菩薩甚多諸師子座高廣嚴好皆大歡喜禮眾菩薩及大弟子卻住一面諸地神虛空神及欲色界諸天聞此香氣亦皆來入維摩詰捨時維摩詰語舍利弗等諸大聲聞仁者可食如來甘露味飯。   生曰。以其向念故教食也。亦欲因以明食之為理。泥洹是甘露之法。而食此食者。必以得之。故飯中有甘露味焉。   大悲所薰。   什曰。薰義有三。一大悲果報。二悲心所念。三以慈眼視之。生曰。使人得悟。為外薰也。豈曰食能大悲力矣。然則飯之為氣。大悲所薰矣。   無以限意食之使不消也。   什曰。食此飯應發大心建大業。是名報恩。報恩名為消也。肇曰。先示受食法也。此飯大悲之果。悲意所設。悲心所興。故名大悲所薰。以限意食之則不能消。若知此飯大悲所成。不可思議。發道心而食者則消報施主恩。無限閡意也。生曰。飯出大悲則無限矣。而限言少者。則乃不消也。   有異聲聞念是飯少而此大眾人人當食。   肇曰。不思議食。非二乘所及。故生是念也。   化菩薩曰勿以聲聞小德小智稱量如來無量福慧。   肇曰。無量福慧。即香飯之因。夫有無量之因。必有無量之果。若因可量。果亦可量。如來無量福慧。豈是聲聞小智所能量乎。   四海有竭此飯無盡使一切人食揣若須彌乃至一劫猶不能盡所以者何無盡戒定智慧解脫解脫知見功德具足者所食之餘終不可盡。   肇曰。如來具五分法身無盡功德。報應之飯如何可盡矣。   於是缽飯悉飽眾會猶故不賜其諸菩薩聲聞天人食此飯者身安快樂譬如一切樂莊嚴國諸菩薩也又諸毛孔皆出妙香亦如眾香國土諸樹之香爾時維摩詰問眾香菩薩香積如來以何說法彼菩薩曰我土如來無文字說但以眾香令諸天人得入律行。   什曰。舉其多也。上雲說法。亦不必有言說。有因通教功同說耳。肇曰。其土非都無言。但以香為通道之本。如此國因言通道。亦有因神變而得悟者。   菩薩各各坐香樹下聞斯妙香即獲一切德藏三昧得是三昧者菩薩所有功德皆悉具足。   肇曰。此三昧力。能生諸功德也。   彼諸菩薩問維摩詰今世尊釋迦牟尼佛以何說法維摩詰言此土眾生剛強難化故佛為說剛強之語以調伏之。   什曰。如來說法。其要有三。一軟善語。二剛強語。三雜說。善行樂果軟善語也。惡行苦果剛強語也。讚善毀惡雜說也。肇曰。聖化何常。隨物而應耳。此土剛強。故以剛強之教而應焉。   言是地獄是畜生是餓鬼是諸難處。   肇曰。遍示八難處也。   是愚人生處。   肇曰。外道異學。名愚人生處也。   是身邪行是身邪行報是口邪行是口邪行報是意邪行是意邪行報是殺生是殺生報是不與取是不與取報是邪婬是邪婬報是妄語是妄語報是兩舌是兩舌報是惡口是惡口報是無義語是無義語報。   什曰。梵本雲。雜說也。凡不為善及涅槃。而起心口業。悉名雜說也。肇曰。華飾美言苟悅人意名無義語。   是貪嫉是貪嫉報是瞋惱是瞋惱報是邪見是邪見報是慳吝是慳吝報是毀戒是毀戒報是瞋恚是瞋恚報是懈怠是懈怠報是亂意是亂意報是愚癡是愚癡報是結戒是持戒是犯戒。   肇曰。如律藏說。   是應作是不應作是障閡是不障閡。   肇曰。犯律有罪重而不障道。有輕罪而障道者。亦有三障。業障報障煩惱障也。   是得罪是離罪是淨是垢是有漏是無漏是邪道是正道是有為是無為是世間是涅槃以難化之人心如猿猴故以若干種法制御其心乃可調伏。   肇曰。以其難化故。示罪福之若是也。   譬如象馬□□礸□壘□腆□□□□驪規□□祿□□   什曰。馬有五種。第一見鞭影。即時調伏。第二得鞭乃伏。第三以利錐。刺皮乃伏。第四穿肌乃伏。第五徹骨乃伏。眾生利鈍亦有五品。第一但見他無常。其心便悟。第二見知識無常。其心乃悟。第三見兄弟親戚無常。其心乃悟。第四見父母無常。其心乃悟。第五自身無常。極受苦惱。復加以苦言。然後乃悟也。   如是剛強難化眾生故以一切苦切之言乃可入律。   肇曰。非鉤捶無以調象馬非苦言。無以伏難化。   彼諸菩薩聞說是已皆曰未曾有也如世尊釋迦牟尼佛隱其無量自在之力乃以貧所樂法度脫眾生。   什曰。晦跡潛明自同貧乞。自同貧乞則與相接。接則易鄰。故為貧所信樂也。肇曰。諸佛平等跡有參差。由群生下劣志願狹小故。佛隱自在力同其貧陋。順其所樂而以濟之。應感無方不攝淨穢。此未曾有也。   斯諸菩薩亦能勞謙以無量大悲生是佛土維摩詰言此土菩薩於諸眾生大悲堅固誠如所言。   肇曰。成其所歎也。   然其一世饒益眾生多於彼國百千劫行。   什曰。譬如良醫遇疾疫劫中。醫術大行廣施眾藥。所療者眾致供無量。菩薩大士處不淨國。亦復如是。眾惡彌滋兼濟乃弘。十事法藥廣療眾病。化廣利深一超萬劫。肇曰。行不在久貴其有益焉。   所以者何此娑婆世界有十事善法諸餘淨土之所無有何等為十以佈施攝貧窮以淨戒攝毀禁以忍辱攝瞋恚以精進攝懈怠以禪定攝亂意以智慧攝愚癡。   什曰。癡有二種。一者一切法中癡。二者於諸佛深法中不能明瞭。不淨國中有二種癡。淨國中唯有佛法中不了癡也。   說除難法度八難者以大乘法度樂小乘者以諸善根濟無德者常以四攝成就眾生是為十。   肇曰。夫善因惡起淨由穢增。此土十惡法具故十德增長。彼土純善故施德無地。所以百千劫行不如一世也。別本雲。十惡業。什曰。十惡業有上中下。上地獄報中畜生報下餓鬼報。一品中復有三品。如是九品。不善三惡道中受九品苦報者也。   彼菩薩曰菩薩成就幾法於此世界行無瘡疣生於淨土。   什曰。深行菩薩非所疑也。今淺行者。處不淨國恐其行淺功微未能自拔。譬如少湯投之大水。亦如少力之人入水救溺。未能兼濟則與彼俱淪。故問以何為法得生淨國也。肇曰。將厲此土始學菩薩令生淨國。故發斯問也。   維摩詰言菩薩成就八法於此世界行無瘡疣生於淨土何等為八饒益眾生而不望報代一切眾生受諸苦惱所作功德盡以施之。   肇曰。代彼受苦不自計身。所有功德盡施眾生。豈以有益而想其報乎。若不為眾生應久入涅槃。為彼受苦令其先度。彼去我留非代。謂何此饒益之至一法也。   等心眾生謙下無閡。   肇曰。怨親不殊。卑己厚人。等心尊卑。情無介然。二法也。   於諸菩薩視之如佛。   肇曰。菩薩眾生之橋樑。三寶之所繫。視之如佛則增己功德。三法也。   所未聞經聞之不疑。   肇曰。佛所說經聞則信受。不以未聞而生疑惑。四法也。   不與聲聞而相違背。   肇曰。三乘雖異歸宗。不殊。不以小大而相違背。五法也。   不嫉彼供。   什曰。推其致供之由由於宿行。嫉之無益宜應修善。以理處心故嫉不生也。   不高己利。   什曰。若修善持戒得利養時當自念言。彼供養功德非為我也。假令有我。彼不見為。理既無我。高竟無主。如是思惟則高心自滅也。   而於其中調伏其心。   什曰。即於上彼供己利二事中。自調伏心。調伏心如向說。三句合為一事。肇曰。他種他獲。曷為而嫉。己種己得曷為而高。於是二中。善自調伏六法也。   常省己過不訟彼短。   什曰。如一比丘林中坐禪。時至須食持缽出林。路逢惡賊。惡賊引弓射之。比丘恕他自責不生噁心。又指腹語賊。汝應射此。我為腹出林故致斯惱。此腹之罪耳。省己恕物類如此也。不訟彼短。不如彼鈍根維那就地舐穢求人短也。省己過乃至求諸功德通為一事。肇曰。省己過則過自消訟彼短則短在已。七法也。   恆以一心求諸功德是為八。   肇曰。塵垢易增功德難具。自非一心專求。無以剋成具此八法。則行無瘡疣。終生淨土矣。   維摩詰文殊師利於大眾中說是法時百千天人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十千菩薩得無生法忍。◎   注維摩詰經卷第八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75 注維摩詰經   注維摩詰經卷第九   後秦釋僧肇選   ◎菩薩行品第十一   是時佛說法於菴羅樹園其地忽然廣博嚴事一切眾會皆作金色。   肇曰。至人無常所。理會是鄰。如來淨名雖服殊處異。然妙存有在。所以來往興化。共弘不思議道也。因遣問疾。所明若上。今將詣如來封印茲典。故先現斯瑞以啟群心者也。   阿難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緣有此瑞應是處忽然廣博嚴事一切眾會皆作金色。   肇曰。大士所為非小道所及。故問其緣者也。   佛告阿難是維摩詰文殊師利與諸大眾恭敬圍繞發意欲來故先為此瑞應於是維摩詰語文殊師利可共見佛。   什曰。維摩詰勸共見佛。旨可尋也。一者見其誠心欲遂其本意。二者欲令證明香飯多所發悟。三者以其懷勝遠遊宜令實反。故欲共詣佛所諮請遺法。   與諸菩薩禮事供養文殊師利言善哉行矣今正是時。   肇曰。有益時也。   維摩詰即以神力持諸大眾並師子座置於右掌往詣佛所到已著地。   什曰。世相迎送。必結駟輕騎。大士迎送。則運以妙通。   稽首佛足右繞七匝一心合掌在一面立。   肇曰。淨名置座於地。將先致敬也。   其諸菩薩即皆避座稽首佛足亦繞七匝於一面立諸大弟子釋梵四天王等亦皆避座稽首佛足在一面立於是世尊如法慰問諸菩薩已各令復座即皆受教眾坐已定佛語舍利弗汝見菩薩大士自在神力之所為乎。   什曰。欲稱大士神奇。將以厲狹劣之想也。   唯然已見於汝意雲何世尊我睹其為不可思議非意所圖非度所測。   肇曰。向與文殊俱入不思議室。因借寶座睹其神力。兼食香飯乘掌而還。莫測其變。故自絕於圖度。此經大旨。所明不思議道。故往往多顯不思議跡也。   爾時阿難白佛言世尊今所聞香自昔未有是為何香。   什曰。問曰上品香氣普薰三千。阿難雲何不聞耶。答曰。非分故近而不聞。今有以得聞也。肇曰。如來將辨香飯之緣。故令阿難聞也。   佛告阿難是彼菩薩毛孔之香。   肇曰。彼菩薩眾香國菩薩也。所以獨言彼者。欲令舍利弗自顯一食之香。因明香飯之多益也。   於是舍利弗語阿難言我等毛孔亦出是香阿難言此所從來曰是長者維摩詰從眾香國取佛餘飯於捨食者一切毛孔皆香若此阿難問維摩詰是香氣住當久如維摩詰言至此飯消曰此飯久如當消曰此飯勢力至於七日然後乃消。   什曰。七日乃消有二因緣。或有人食香飯飯不時消。心必厭捨故不令久也。亦云應得道者。飯氣時薰不過七日。必成聖道。如道跡七生。七步蛇嚙等勢不過七。事不須久故不令過七。肇曰。七日勢消飯常力也。若應因飯而階道者。要得所應得然後乃消也。生曰。不過七日也。   又阿難若聲聞人未入正位食此飯者得入正位然後乃消。   肇曰。入無漏境。名入正位焉。   已入正位食此飯者得心解脫然後乃消。   什曰。見諦十六心也。問曰。食香飯雲何得道。答曰。體安心靜發未曾有意。飯尚如此。何況道耶。有此妙果必有妙因。極大信樂深達因果。即解緣起解緣起則見實法也。肇曰。成無著果。名心解脫者。   若未發大乘意食此飯者至發意乃消已發意食此飯者得無生忍然後乃消已得無生忍食此飯者至一生補處然後乃消。   生曰。七日之內。必有所得矣。然一食之悟亦不得有二階進也。止一生補處者。佛無因得故也。無生菩薩及正位之人。豈復假外方得進哉。而今云爾者。以明此飯為宣理之極。備有其義焉。   譬如有藥名曰上味其有服者身諸毒滅然後乃消此飯如是滅除一切諸煩惱毒然後乃消阿難白佛言未曾有也世尊如此香飯能作佛事。   什曰。神足變化。說法度人化之常也。飯本充體而今得道。故歎未曾有。佛以化人為事。凡是化人皆名佛事。以阿難謂佛事之妙。妙盡於此。故下廣明佛事。以廣其心也。肇曰。飯本充體乃除結縛。未曾聞見也。生曰。佛以應悟為事。而香飯能之。未曾有者也。   佛言如是如是阿難或有佛土以佛光明而作佛事。   肇曰。阿難具香飯所益。謂佛事理極於此。故廣示其事。令悟佛道之無方也。此土眾生。見佛妙光自入道檢。亦有餘益。但以光為主下皆類此。   有以諸菩薩而作佛事。   什曰。佛直居宗靜默。令菩薩弘道以化人也。肇曰。有佛默然居宗。以菩薩為化主也。   有以佛所化人而作佛事。   肇曰。有純以化為佛事。如須扇頭比。   有以菩提樹而作佛事。   什曰。或出華果或出名香或放光明或為說法也。肇曰。佛於下成道樹名菩提。此樹光無不照香無不薰。形色微妙隨所好而見。樹出法音隨所好而聞。此如來報應樹也。眾生遇者自然悟道。此土以樹為化之本也。   有以佛衣服臥具而作佛事。   什曰。昔閻浮提王。得佛大衣。時世疾疫。王以衣著標上。以示眾人。歸命病皆得愈信敬益深。因是解脫此其類也。肇注同。   有以飯食而作佛事有以園林臺觀而作佛事。   肇曰。眾香國即其事也。一義飲食以舌根通道。園觀以眼根通道也。   有以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而作佛事。   什曰。或一相二相乃至眾多相。隨所應見而為現相。亦云以佛形像。如萍沙王以佛像與弗迦沙王因是得悟也。下言佛身全現身也。肇曰。好嚴飾者示之以相好也。   有以佛身而作佛事有以虛空而作佛事。   什曰。除卻形色廓然無像。令其空心虛靜累想自滅。亦如文殊師利滅眾色像。現虛空相以化阿闍世王也。肇曰。好有者存身以示有。好空者滅身以示空。如密跡經說也。八相雖在身而身相不一。所因各異故。佛事不同也。   眾生應以此緣得入律行。   肇曰。所因雖殊。然俱入律行也。   有以夢幻影響鏡中像水中月熱時炎如是等諭而作佛事。   什曰。於夢中悟感眾生也。下六事為現不真形色。令悟深理焉。肇曰。自有不悟正言。因諭得解者。   有以音聲語言文字而作佛事。   肇曰。即此娑婆國之佛事。   或有清淨佛土寂寞無言無說。   什曰。有形色無言教如維摩詰默然成論比也。   無示無識無作無為而作佛事。   肇曰。有真淨土純法身菩薩。外無言說內無情識。寂莫無為而超悟於事外。非是言情所能稱述。此佛事之上者也。   如是阿難諸佛威儀進止諸所施為無非佛事。   肇曰。佛事者以有益為事耳。如來進止舉動威儀俯仰乃至動足未曾無益。所以諸所作為。無非佛事。上略言之也。   阿難有此四魔八萬四千諸煩惱門。   什曰。煩惱根本有四。三毒及等分也。二萬一千塵垢屬一病。四病故八萬四千也。總說則八萬四千。別相則無量。今言八萬四千。則攝無量故為門也。肇曰。三毒等分此四。煩惱之根也。因一根生二萬一千煩惱。合八萬四千。因八萬四千。出無量塵垢故名門也。   而諸眾生為之疲勞諸佛即以此法而作佛事。   什曰。佛事有三種。一以善作佛事。光明神力說法等是也。二無記虛空是也。三以不善八萬四千煩惱是也。譬如藥師或以良藥。或以毒藥治人病也。佛亦如是。以煩惱如佛以愛度難陀也。瞋恚化惡龍比也。肇曰。眾生皆以煩惱為病。而諸佛即以之為藥。如婬女以欲為患。更極其情慾然後悟道。毒龍以瞋為患。更增其忿恚然後受化。此以欲除欲以瞋除瞋。猶良醫以毒除毒。斯佛事之無方也。生曰。若投藥失所。則藥反為毒矣。苟曰得愈毒為藥也。是以大聖為心病之醫王。觸事皆是法之良藥。   是名入一切諸佛法門。   肇曰。若能應會無方美惡斯順。無事不為。為之無非佛事。乃名入諸佛法門耳。生曰。苟達其一眾事皆畢。   菩薩入此門者。   肇曰。七住已上豫入此門。   若見一切淨好佛土不以為喜不貪不高若見一切不淨佛土不以為憂不閡不沒但於諸佛生清淨心歡喜恭敬未曾有也諸佛如來功德平等為教化眾生故而現佛土不同。   肇曰。佛無定所。應物而現。在淨而淨在穢而穢。美惡自彼於佛無二。曷為自生憂喜於其間哉。是以豫入此門者。見淨不貪己分不高。睹穢不閡乖情不沒。故能生真淨心。知佛平等而應跡不同。此闚□椹□□芋撳I□□□□□□□□□埤□□□□姪觩□□□j□鍊□□騖馗□□□□□履□□列□殺□糖□飀□□□襴□□□覜駕□飀□□□驪飀□榭嗉尨|□□礹□□   阿難汝見諸佛國土地有若干而虛空無若干也。   生曰。無地為空。而地出其中矣。   如是見諸佛色身有若干耳。   什曰。謂化現身也。下言身色等。真報應之身也。   其無閡慧無若干也。   肇曰。佛慧如空應形猶地。不以地異而異空。不以空一而釋地也。生曰。色身是外應之有。出無閡慧中。而無閡慧無色身也。   阿難諸佛色身威相種姓戒定智慧解脫解脫知見力無所畏不共之法大慈大悲威儀所行及其壽命說法教化成就眾生淨佛國土具諸佛法悉皆同等。   生曰。諸佛色身雖復若干。而一一佛無不有之。故無不等矣。   是故名為三藐三佛陀。   什曰。三藐三菩提。秦言正遍知。今言三藐三佛陀。言正遍覺也。見法無差故言正。智無不周故言遍也。出生死夢故言覺也。肇曰。秦言正遍知。見法無差謂之正。智無不周謂之遍。決定法相謂之知。生曰。若不等者。便有所不盡。不得名為正遍覺人也。   名為多陀阿伽度。   肇曰。秦言如來亦云如去。如法而來如法而去。古今不改千聖同轍。故名如來亦名如去。生曰。如者謂心與如冥。無復有不如之理。從此中來。故無不如矣。   名為佛陀。   什曰。多陀阿伽度。秦言如來亦言如去。如法知如法說故名如也。諸佛以安隱道來。此佛亦如是來。彼佛安隱去。此佛亦如是去也。佛陀秦言覺也。凡得道名為覺。覺有二種。一於四諦中覺。二於一切法中覺。覺而不盡。則非真覺故無覺名也。如佛問舍利弗三問不答。天女問默然無言。此未免於睡也。言遍言如言覺。此三名則是體極之稱。足以明諸佛同等異於二乘也。肇曰。秦言覺生死長寢莫能自覺。自覺覺彼者其唯佛也。此三句蓋體極之稱。若如上佛事。有一毫不等者。則不足以名三號具足也。生曰。於結使眠中而覺。故得心冥如也。   阿難若我廣說此三句義汝以劫壽不能盡受。   生曰。無不知無不能者。豈可窮之哉。言阿難不能盡受。亦何足用美其廣。意在以稱菩薩能盡受之矣。   正使三千大千世界滿中眾生皆如阿難多聞第一得念總持此諸人等以劫之壽亦不能受。   肇曰。三句之義無窮若此。其道平等理無不極。豈容優劣於其間哉。   如是阿難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有限量智慧辯才不可思議阿難白佛我從今已往不敢自謂以為多聞。   肇曰。阿難於五百弟子中。多聞強記第一。今聞佛事。乃自審寡聞也。生曰。阿難豈不知己之多聞本有在乎。自取不達。以申佛之意也。   佛告阿難勿起退意所以者何我說汝於聲聞中為最多聞非謂菩薩且止阿難其有智者不應限度諸菩薩也一切海淵尚可測量菩薩禪定智慧總持辯才一切功德不可量也。   肇曰。物有於上不足於下有餘。不可以下有餘而量於上也。   阿難汝等捨置菩薩所行是維摩詰一時所現神通之力一切聲聞辟支佛於百千劫盡力變化所不能。   肇曰。一時即向來所現一時若此。況盡其事。   爾時眾香世界菩薩來者合掌白佛言世尊我等初見此土生下劣想今自悔責。   什曰。雖奉聖旨。及見不淨劣想自發。由憶念佛教起想微耳。既了平等。誠心自悔也。肇曰。初見穢土生下劣想。謂諸佛菩薩亦有升降。聞此佛事乃自悔責也。   捨離是心所以者何諸佛方便不可思議為度眾生故隨其所應現佛國異唯然世尊願賜少法還於彼土當念如來。   什曰。彼亦不必專以香為佛事。故請言教法也。亦將欲遍至十方化不淨國。故請雜法也。亦以遠遊異剎。不宜虛反又以彼諸菩薩。必問其上要。故稟異聞也。亦欲令彼菩薩知恩故請。雲何令知恩。彼諸菩薩處清淨國。但食香飯自入律行。常樂則亡其樂。亡其樂則亡其所由。所由者佛。而彼昧之。是不知恩也。若聞下二門苦而後得乃悟自然得者因妙而功深也。肇曰。既知佛事之難議。故欲請法而反土。將宣揚如來不思議道。令本國眾生念佛功德也。生曰。請還彼土法也。   佛告諸菩薩有盡無盡無閡法門。   什曰。盡有二種。一無為盡二有為盡。有為盡。無常遷滅盡也。無為盡。智慧斷令滅盡也。今言盡門。是有為無常盡也。言無閡於二事不閡也。不盡功德有為。無凡夫閡也。不住無為無二乘閡也。   汝等當學。   生曰。欲還彼土。跡在捨此之彼。是自濟之懷。於菩薩為縛矣。若解脫之者。是其法也。   何謂為盡謂有為法。   生曰。有為是無常盡滅之法也。   何謂無盡謂無為法。   肇曰。有為法有三相故有盡。無為法無三相故無盡。生曰。無為則不盡矣。   如菩薩者不盡有為。   什曰。謂一切善。是有為功德也。一切有為悉是大累。可以遣累故有宜存。譬如無量怨賊在彼大城。城中有人來降。因是人得破怨賊。故雖是賊亦應供養之。   不住無為。   肇曰。有為雖偽。捨之則大業不成。無為雖實。住之則慧心不明。是以菩薩不盡有為。故德無不就。不住無為。故道無不覆。至能出生入死遇物斯乘。在淨而淨不以為欣。處穢而穢不以為戚。應彼而動於我無為。此諸佛平等不思議之道也。夫不思議道。必出乎盡不盡門。彼菩薩聞佛事平等不可思議。所以請法。故佛開此二門。示其不思議無閡之道也。生曰。此土有苦是有為也。彼土無苦是無為也。若縛在欲盡有為住無為者。蓋是此土患苦之情。非彼土然也。然則寄還彼土。以明法實得祛此縛矣。   何謂不盡有為謂不離大慈不捨大悲。   什曰。慈悲佛道根本也。聲聞無此故。盡有住無也。欲不盡有為成就佛道。要由慈悲。故先說也。肇曰。慈悲乃入有之基。樹德之本。故發言有之。生曰。菩薩之行凡有二業。功德也智慧也。功德在始智慧居終。不盡有為義在前。故功德不盡之也。住無為義在後。故智慧不住之也。不盡有為。是求理不捨生死之懷。以慈悲為本。故始明之焉。   深發一切智心而不忽忘。   什曰。志求佛道。其心深固。譬如種樹根深難拔。故歷劫愈明。不暫失也。肇曰。發心不忘。是眾行之中心者也。   教化眾生終不厭倦。   別本雲。心不厭倦。什曰。惱之者眾鮮能無厭。以大悲為本。故涉苦彌勤。雖魔怨逼試。心不生倦。   於四攝法常念順行護持正法不惜軀命種諸善根。   什曰。謂堅固善心深不可動。乃名根也。如有一人到舍利弗處求出家。舍利弗觀其宿命。八萬大劫不種善根。棄而不度。往五百弟子所。盡皆不受。於是到祇洹門下。悲泣懊惱。佛從外還見而問之。其人具以事答。佛即種種責舍利弗。汝智慧不深不見人根妄輕賤人耶。佛即受其人。讚言善來比丘鬚髮自落。法衣著身便成沙門。佛為說法即得阿羅漢。舍利弗問佛。此人何時種泥洹善根。佛言乃往昔過去無央數劫有佛名人可。時有一人。入林取薪虎從林出欲食其人。其人上樹虎在樹下。其人極大恐怖。時佛從空中飛過。其人見已稱南無佛。心生信樂極厭生死。深心誓願願離此苦。因此善根今得解脫。時舍利弗。向佛悔過舉身投地深自悲歎。佛言。譬如石中有金。愚人不知棄而不取。金師見之知其中有金。即以兩囊鼓而出之。眾生無明石中有智慧金。今汝智慧不深故棄而弗度。如來深見根本。以禪定智慧囊鼓而出之也。   無有疲厭。   肇曰。慈悲為根發心為心。然後順四攝化眾生。護正法種善根。以此眾德茂其枝條。道樹日滋不盡有為也。下諸行願枝條之流。及其日滋日茂以成不盡義。耳度捨慈悲道樹不建。眾德損耗自隱涅槃。謂盡有為法也。   志常安住方便迴向。   什曰。萬善無常隨意所成。故須方便迴向佛道。如缾沙王被繫在獄。獄孔中遙見佛於山上往來。心大歡喜應生兜率天。在中聞毘沙門天王食香。以餓死故心甚樂著。我今當往生彼食處。即時於毘沙門樓上化生。小既迴向大亦宜然。肇曰。方便迴向進善之要行。故常安住焉。   求法不懈。   什曰。求法不勤。果報未應。則生邪見。謂無所得。是故行者。求法不懈怠也。   說法無吝。   什曰。梵本雲無師倦。外道師為弟子說法。法之要者則握而不與。菩薩則盡其所懷。故言無師倦也。   勤供諸佛故入生死而無所畏。   肇曰。不以結生。曷為而畏。   於諸榮辱心無憂喜不輕未學敬學如佛。   肇曰。未學當學。所以不輕。已學當成。故敬如佛。   墮煩惱者令發正念。   什曰。念邪則生累。念正則累消。故化令正憶念。   於遠離樂不以為貴。   什曰。出家離欲及禪定智慧。離諸妄想。悉名遠離樂。假以求道非所貴也。肇曰。獨善之道何足貴乎。   不著己樂慶於彼樂。   別本雲。不著己樂。慶於他樂。什曰。凡夫見他樂則生嫉。他苦則心安。自樂則生著自苦則心動。菩薩則不然。見他樂不嫉其心隨喜。他苦心動欲令解脫。自樂不著自苦心安。   在諸禪定如地獄想。   什曰。禪定有三種。一大乘二小乘三凡夫。凡夫禪生高慢我心。小乘禪獨善求證能燒眾善壞無上道根。於菩薩則為惡趣。故視之如地獄也。肇曰。禪定雖樂。安之則大道不成。菩薩不樂故。想之如地獄也。   於生死中如園觀想。   什曰。意存兼濟故樂遊無畏。肇曰。生死雖苦大道之所因。菩薩好遊故。想如園觀也。   見來求者為善師想。   什曰。本無施意。因彼來求發我施心。則於我為師。故起師想。如月氏王出行遊觀。有數千乞人。在路側舉手唱聲各請所須。王問大臣。此是何人何所陳說。臣答言。乞人也。王智慧利根即解其意。語大臣曰。彼等我大師。非乞人也。汝不解其言耳。彼所須者。為我說法非為乞也。彼言我等前世亦作國王。不修佈施故受斯報。王今不施後亦當爾。以此故當知是我大師也。肇曰。乞者雖欲自益而實益我。故想為善師也。   捨諸所有具一切智想。   什曰。捨諸所有。謂身命及國城妻子悉能棄捨。給施眾生。給眾生時。了知此施必能具足一切智。明見因果施而無悔也。肇曰。凡所施與妙期有在。又審因果之不虛也。   見毀戒人起救護想。   肇曰。戒為人護。毀戒則無護。菩薩自己有護。故欲護無護者也。   諸波羅蜜為父母想。   什曰。取其能生法身也。亦云子有所須。則咨之父母。菩薩所須。則求之六度。取其饒益比之父母也。肇曰。餘四度行轉深。法身之所由生。故想為父母也。   道品之法為眷屬想。   什曰。助成聖道。令其尊勝。猶人有眷屬益其貴也。肇曰。助成我者。三十七道品。猶人有眷屬相助成者也。   發行善根無有齊限。   什曰。上說始種善根。今明修習增進。修習增進名為行。萬善斯行無所齊限。亦云不以劫數為限也。肇曰。上雲種善根。此雲無齊限。轉增廣也。   以諸淨國嚴飾之事成己佛土。   什曰。取彼淨國相。然後修行稱之故致淨國。與彼無異。是名以彼成己也。肇曰。為好飾者。淨土。不得不盡淨土之美。   行無限施具足相好。   肇曰。開四門恣求者所取。無礙大施法也。此施相好之所因。別本雲。行無閡施。什曰。或施心足而財少。或財足施心少。二事不具。則不能應無方之求。今二事兼具故。能無所齊限。恣物所求焉。   除一切惡。淨身口意。   什曰。身口意淨故眾惡悉除。因淨則果妙相妙之所以具也。肇曰。此明當大施時。諸惡悉除三業悉淨。故致淨相之報也。   生死無數劫意而有勇。   什曰。勇明其有力。上說意淨。此說有力淨而有力。故大願果成也。肇曰。生死長久苦毒無量。自非智勇孰能處之。   聞佛無量德志而不倦。   肇曰。不以佛難及。倦而不修矣。   以智慧劍破煩惱賊。   肇曰。煩惱之寇密固難遣。自非慧劍。無以斷除。   出陰界入。   什曰。煩惱既盡則隨法化生。法化之身超出陰界入也。   荷負眾生。   什曰。必令究竟不中棄也。   永使解脫。   肇曰。法身超三界。陰界入所不攝。故言出。若受陰界入身處情塵之內。則自同羇瑣安能濟彼。   以大精進摧伏魔軍。   什曰。魔天魔也。肇曰。魔兵強盛。非怠者所能制也。   常求無念實相智慧。   什曰。無取相念也。凡夫行有念智慧。則高慢益甚。是故菩薩求無念智也。肇曰。真智無緣故無念為名。俗智有緣故念想以生。   行少欲知足而不捨世法。   肇曰。不以無慾。而捨世法自異。   不壞威儀。   什曰。和而不同。   而能隨俗。   肇曰。同俗俯仰不失道儀。天下皆謂我同己。而我獨異人。   起神通慧引導眾生。   肇曰。見形不及道者。非通變無以導焉。   得念。   肇曰。正念。   總持。   什曰。以念持念。持能持法。故既言念又言持。亦云眾念增長。則成持也。   所聞不忘。   肇曰。由上二種持也。   善別諸根斷眾生疑。   肇曰。慧也。   以樂說辯演說無閡。   肇曰。樂說辯四辯之一也。上雲念定持辯。此雲念持慧辯。定慧互有其用。迭在四門者也。   淨十善道受天人福。   什曰。以不堪受道故為說法也。肇曰。不為福報修善。名為善淨。然為物受報。報在欲界人天也。   修四無量開梵天道。   別本雲。四無量令生梵天。什曰。欲使作梵天請轉法輪。處尊別物也。亦菩薩自行。自生梵天也。   勸請說法隨喜讚善。   肇曰。修四等即開梵道也。現為梵王請佛說法。隨喜讚善以弘正教。如屍棄之流也。   得佛音聲。   什曰。是讚善報也。肇曰。經雲有八種音。亦云有六十種音。密跡雲。佛不思議音。應物無量也。   身口意善。   肇曰。如來三不護法也。   得佛威儀。   肇曰。凡所舉動。一則如來音聲。三不護威儀。皆佛事也。菩薩雖未全具。然豫入其境故言得也。   深修善法所行轉勝。   肇曰。善法誰不修。貴在深勝也。   以大乘教成菩薩僧。   肇曰。僧徒雖眾。所貴大乘。   心無放逸不失眾善本。   肇曰。放逸乃眾惡之門。喪道之根。心無放逸則無善不集。善法無量。故略言本也。   行如此法是名菩薩不盡有為。   肇曰。修如上法自行化彼。功德日茂不盡有為也夫善有為法變壞物耳。廢捨不修則日耗日盡矣。   何謂菩薩不住無為謂修學空不以空為證。   肇曰。自此下皆無為觀行也。觀無為必睹恬怕之樂。而能不證涅槃永處生死。名不住無為也。空無相無作。三乘共行。而造觀不同。二乘空觀唯在無我。大乘空觀無法不在。以無法不在故空法亦空。空法既空故能不證空。   修學無相無作不以無相無作為證。   肇曰。二乘無相唯在盡諦。大乘無相在一切法。二乘無作不造生死。大乘無作萬法不造也。   修學無起不以無起為證。   肇曰。諸法緣會而有。緣散而無。何法先有待緣而起乎。此空觀之別門也。   觀於無常而不厭善本。   什曰。無常則無法不滅。滅而不斷故。故修善不厭。亦觀無常是泥洹道。泥洹道則背善本。今不住無為故不厭有也。   觀世間苦而不惡生死觀於無我而誨人不倦。   什曰。無我則眾生空。空而非無。故誨人不倦也。   觀於寂滅而不永寂滅。   肇曰。二乘以無常為無常。故厭有為善法。以苦為苦故惡生死苦。以無我為無我。故怠於誨人。以寂為寂故欲永寂。菩薩不以無常為無常。故能不厭善本。不以苦為苦。故不惡生死。不以無我為無我。故誨人不倦。不以寂為寂。故不永寂也。   觀於遠離而身心修善。   什曰。遠離有三。一離人眾五欲。二離煩惱。三諸法性空遠離。今觀性空遠離。而不厭善也。肇曰。遠離無為之別稱耳。雖見無為遠離之要。而身心不離有為善也。   觀無所歸而歸趣善法。   肇曰。諸法始無所來。終無所歸。雖知無歸。而常歸善法也。   觀於無生而以生法荷負一切。   肇曰。雖見無生。而處生荷彼也。   觀於無漏而不斷諸漏。   肇曰。凡諸無漏與無為同。體自無相皆無為行也。雖見無漏。而與彼同漏。同漏有二。有為入生死。實未斷漏者。有已盡漏而現不斷者。   觀無所行。而以行法教化眾生。   肇曰。法性無業何所修行。雖知無行而教必以行者也。   觀於空無而不捨大悲。   肇曰。諸法之相唯空唯無。然不以空無捨於大悲也。   觀正法位。   什曰。謂無生滅。取證法也。   而不隨小乘。   肇曰。正法位者。觀無為取證之地也。   觀諸法虛妄無牢無人無主無相本願未滿而不虛福德禪定智慧。   肇曰。諸法因緣所成。虛假無本。以何為實以何為主。雖知如此然本願未滿。不以功德定慧虛假而弗修也。生曰。不住無為。是窮理將入生死之懷。以滿願為極。故終明之焉。   修如此法是名菩薩不住無為。   肇曰。備修上法。則不證無為。證謂觀無為自證道成。自證道成即住無為也。   又具福德故不住無為。   肇曰。上直明菩薩不盡有為。不住無為。未釋所以不盡所以不住。夫大士之行行各有以。妙期有在。故復對而明之。夫德之積也。必涉有津。若住無為。則功德不具也。   具智慧故不盡有為。   什曰。上一門中現一義。今明一門中兼具二義。若不住無則不盡有。不盡有則不住無也。肇曰。智之明也必由廣博。若廢捨有為則智慧不具。生曰。總翻前也。所以欲住無為者貪其樂耳。福德既具便自常樂復何貪哉。所以欲盡有為者惡其苦耳。智慧苟備已自無苦。有何惡哉。   大慈悲故不住無為。   肇曰。慈悲入生死。豈住無為之所能者也。   滿本願故不盡有為。   肇曰。滿願由積德。豈捨有為之所能。生曰。別翻前也。以慈悲為懷者。不得貪己樂也。欲滿本願者。不得計己苦也。此取功德前句智慧後句。略舉二端為備也矣。   集法藥故不住無為。   肇曰。採良藥必在山險。非華堂之所出。集法藥必在險有。非無為之法所出焉。   隨授藥故不盡有為。   肇曰。廢捨有為則與群生隔絕。何能隨而授藥。生曰。翻前則是反入生死。必能救眾人。故有下四句也。集法藥者。使備有諸法理也。為功德意矣。隨授藥者知其所主隨病授也。為智慧意矣。   知眾生病故不住無為。   肇曰。習知眾生病。必知病所盡豈無為之所能乎。生曰。解其病相。功德意也。   滅眾生病故不盡有為。   肇曰。滅眾生病必造有治。豈盡有為之所能。生曰。達病所應。智慧意也。   諸正士菩薩以修此法不盡有為不住無為。   肇曰。二法雖異而行必相因。故對而辯之。明行名有以造用不同也。   是名盡無盡無閡法門汝等當學。   肇曰。不盡有為。故無閡德之累。不住無為故無獨善之閡。此二無閡門。是菩薩弘道之要路。佛事無方之所由。勸彼令學示其佛事不思議道。令必審諸佛無若干也。   爾時彼諸菩薩聞說是法皆大歡喜以眾妙華若干種色若干種香散遍三千大千世界供養於佛及此經法並諸菩薩已稽首佛足歎未曾有言釋迦牟尼佛乃能於此善行方便言已忽然不現還到彼國。◎◎   見阿□佛品第十二   爾時世尊問維摩詰汝欲見如來為以何等觀如來乎。   什曰。若自有慧眼。則能玄照不待觀形。若無慧眼。則對形而隔。故問其所以。何等觀如來。復次觀佛有三種。一觀形二觀法身三觀性空。問言汝三觀中作何等觀耶。下盡以性空答。此章悉用中百觀破相義。明如來性空。更無異義。故不疏問耳。肇曰。向命文殊共來見佛。雖復舉目順俗而致觀不同。如來逆睹其情將顯其來觀之旨。以明佛事不可思議。故知而問也。生曰。維摩詰向命諸菩薩。共來見佛。跡在人相佛焉。然見佛者。非謂形接得見便為見也。是以問之以明見焉。   維摩詰言如自觀身實相觀佛亦然。   肇曰。佛者何也。蓋窮理盡性大覺之稱也。其道虛玄固以妙絕常境。心不可以智知形不以像測。同萬物之為。而居不為之域。處言數之內。而止無言之鄉。非有而不可為無。非無而不可為有。寂寞虛曠物莫能測。不知所以名。故強謂之覺其為至也。亦以極矣。何則夫同於得者得亦得之。同於失者失亦得之。是以則真者同真。偽者同偽。如來靈照冥諧一彼實相。實相之相即如來相。故經曰。見實相法為見佛也。淨名自觀身實相。以為觀如來相。義存於是。生曰。若謂己與佛接為得見者。則己與佛異相去遠矣。豈得見乎。若能如自觀身實相。觀佛亦然。不復相異。以無乖為得見者也。   我觀如來前際不來後際不去今則不住。   生曰。若以見佛為見者。此理本無。佛又不見也。不見有佛乃為見佛耳。見佛者見此人為佛從未來至現在從現在入過去。故推不見三世有佛也。過去若有便應更來。然其不來明知佛不在過去矣。未來若有便應即去。然其不去明知佛不在未來矣。現在若有便應有住。然其不住明知佛不在現在矣。   不觀色不觀色如不觀色性不觀受想行識不觀識如不觀識性。   肇曰。法身超絕三界。非陰界入所攝。故不可以生住去來而睹。不可以五陰如性而觀也。生曰。向雲不見佛者。或是已不能見非無佛也。故復推無佛可見以盡之焉。人佛者五陰合成耳。若有便應色即是佛。若色不即是佛。便應色外有佛也。色外有佛又有三種。佛在色中色在佛中色屬佛也。若色即是佛。不應待四也。若色外有佛。不應待色也。若色中有佛佛無常矣。若佛中有色佛有分矣。若色屬佛色不可變矣。色者色之事也。如者色不異也。性者無本為色也。既言其事。事或可改。故言如也。雖曰不改本或不然。故言性也。然則要備三義。然後成色義也。是以如性五事亦不得而殊也。至識皆同之焉。既無所見乃為見實也。以實見為佛。見實所以見佛也。   非四大起同於虛空。   肇曰。法身如空。非四大所起造也。生曰。向雖推無人相佛。正可表無實人佛耳。未足以明所以。佛者竟無人佛也。若有人佛者。便應從四大起而有也。夫從四大起而有者。是生死人也。佛不然矣。於應為有佛常無也。   六入無積。   生曰。夫有人佛者。要從六入積而或出也。既無有積。夫有人佛乎。五是四大所造。故就六以明之焉。   眼耳鼻舌身心已過。   肇曰。法身過六情。故外入無所積。生曰。上言六入無積故無人佛者。正可無後世人佛耳。未足以明今亦無也。故復即六入雲已過也。六入已過者無積為甚久矣。   不在三界。   生曰。上言六入已過。容正在有六處。過或不及無六入處也。故復雲不在三界矣。   三垢已離。   肇曰。既越三界。安得三界之垢。生曰。三垢已離故不在三界也。以無三為不在三矣。   順三脫門。   生曰。順三脫門。故離三垢也。以三離三也。   三明與無明等。   肇曰。法身無相體順三脫。雖有三明而不異無明也。生曰。順三脫門則等明無明也。三脫門既三而明。故復就三明言之也。   不一相不異相。   肇曰。無像不像故不可為一。像而不像故不可為異。生曰。等者兩共等也。兩共等者不一不異也。   不自相不他相。   肇曰。不自而同自。故自而不自不他而同他。故他而不他無相之身。豈可以一異自他。而觀其體耶。生曰。有自有他則異矣。   非無相非取相。   肇曰。既非無物之相。又非可取之相。生曰。若無相為一矣。又不可取無一異相也。   不此岸不彼岸不中流。   生曰。順三脫門則到彼岸矣。若有到則不到也。無到不到然後為到耳。此岸者生死也。彼岸者涅槃也。中流者結使也。   而化眾生。   肇曰。欲言此岸寂同涅槃。欲言彼岸生死是安。又非中流而教化眾生。此蓋道之極也。此岸生死。彼岸涅槃。中流賢聖也。生曰。夫化眾生使其斷結離生死至泥洹耳。而向言無三。似若不復化之。故云爾也。然則三不無矣。   觀於寂滅而不永滅。   肇曰。觀於寂滅。觀即寂滅。滅而不滅豈可形名。生曰。既雲化眾生。復似見有眾生。故言觀寂滅也。觀寂滅者。非永滅之謂也。   不此不彼。   生曰。若化眾生。似復在此在彼也。在此在彼者應化之跡耳。非實爾也。   不以此不以彼。   肇曰。不此而同此。故此而不此不彼而同彼。故彼而不彼。豈復以此而同此以彼而同彼乎。此明聖心無有以而同也。生曰。雖雲不在此不在彼。或復可以此彼之跡化之矣。此彼是眾生所取。非佛以也。   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識識。   肇曰。夫智識之生。生於相內。法身無相故。非智識之所及。生曰。既不在此彼。又不以此彼。豈可以智知識識言其爾哉。   無晦無明。   肇曰。明越三光。誰謂之闇。闇踰冥室。誰謂之明。然則在闇而闇在明而明。能闇能明者。豈明闇之所能。故曰無闇無明也。生曰。明不在跡為晦矣然理不得在耳非為晦也跡反有明為明矣。然是彼取得可非為之明也。   無名無相。   肇曰。不可以名名。不可以相相。生曰。跡中有名。佛無名矣。相為可名之貌也。   無強無弱。   肇曰。至柔無逆誰謂之強。剛無不伏誰謂之弱。生曰。運動天地非為強也。應盡無常亦非弱也。   非淨非穢。   肇曰。在淨而淨誰謂之穢。在穢而穢誰謂之淨。然則為強弱淨穢者。果非強弱淨穢之所為也。生曰。相好嚴身非其淨也。金槍馬麥亦非穢也。   不在方不離方。   肇曰。法身無在而無不在。無在故不在方。無不在故不離方。生曰。東感則東西感則西豈在方哉。然是佛之應。復不得言方非佛也。故言不在不離也。   非有為非無為。   肇曰。欲言有耶。無相無名。欲言無耶。備應萬形。生曰。若有則有為若無則無為。而佛既無此有。又不無有。何所是有為無為哉。   無示無說。   肇曰。非六情所及。豈可說以示人。生曰。應見者示應聞者說也。佛本無示無說耳。   不施不慳不戒不犯不忍不恚不進不怠不定不亂不智不愚。   生曰。以六度為體。故能有如向之應耳。而度有度者。則不度也。無度不度。然後度耳。   不誠不欺。   肇曰。不可以善善。不可以惡惡。生曰。六度以誠實為道也。而誠有誠者則。不誠矣。無誠不誠。然後誠耳。   不來不去。   生曰。既度既誠便應有感為來。感盡則去也。若有此來去者。復不能來去也。   不出不入。   肇曰。寂爾而往泊爾而來。出幽入冥。孰識其動。生曰。來為出。去為入也。   一切言語道斷。   肇曰。體絕言徑。生曰。稍結之也。言以六度無相為佛。豈可得以言語相說之乎。   非福田非不福田。   生曰。以無相為佛故。能使人供養得福為福田矣。若使是者則有相乎。   非應供養非不應供養。   肇曰。無相之體莫睹其畔。孰知田與非田應與不應乎。生曰福田則應供養。非福田則不應供養也。   非取非捨。   肇曰。取之則失真。捨之則乖道。生曰。福田故應取。非福田故應捨矣。   非有相非無相。   肇曰。寂寞無形非有相也。相三十二非無相也。生曰。若是福田為福德人也。福德之人則有相祿矣。   同真際等法性。   生曰。無相便是之矣。謂佛為異故言同等。   不可稱不可量過諸稱量。   肇曰。無相之體。同真際。等法性。言所不能及。意所不能思。越圖度之境。過稱量之域。生曰。既同真際等法性。豈可以意而量之哉。過諸稱量者。言非所及之謂也。   非大非小。   肇曰。大包天地不可為小。細入無間不可為大。能大能小者。其唯無大小乎。生曰。言小則大包天地。言大則細入無間。   非見。   肇曰。非色故非見也。   非聞。   肇曰。非聲故非聞也。   非覺。   肇曰。非香味觸故。非三情所覺也。   非知。   肇曰。非法故非意所知也。生曰。非徒不可見聞覺知。亦無可作見聞覺知者矣。   離眾結縛。   肇曰。無漏之體絕結縛。生曰。既無見聞覺知。於何生結縛哉。   等諸智同眾生。   生曰。豈復容智出於群智。自異於眾生哉。   於諸法無分別。   肇曰。等實相之智。同眾生之性。渾然無際豈與法有別乎。生曰。於一切法。都無復分別情也。   一切無得無失無濁無惱。   肇曰。無得故無失。無清故無濁。事外之體何可惱哉。生曰。有失為濁。既濁成惱也。自此以下明佛無相理中無之也。   無作無起。   生曰。有濁有惱。便是作起後身。   無生無滅。   肇曰。法身無為。絕於施造。孰能作之。令起生之使滅乎。生曰。既作起後身。則有生滅者矣。   無畏無憂無喜無厭。   生曰。若有生滅是可畏法也。便欣生而憂滅矣。憂欣無已故可厭也。   無已有無當有無今有。   肇曰。法身無寄絕三世之有。三災不能為其患。始終無以化其體。恬淡寂泊無為無數豈容憂畏喜厭於其間哉。生曰。既無憂欣。不復受諸有也。   不可以一切言說分別顯示。   生曰。都結之也。   世尊如來身為若此作如是觀。   肇曰。窮言盡智莫能顯示。來觀之旨為若是者也。   以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爾時舍利弗問維摩詰汝於何沒而來生此。   什曰。見其神德奇絕。來處必尊。故問其所從也。維摩恐人存沒生。故下反問以明無沒生。亦云或有謂維摩生分未盡。故問其沒生。下答不盡善不長惡。明生分盡也。不直答者。一欲屈聲聞。二不欲自顯所從之美也。肇曰。上雲如自觀身實相。實相無生。而今現有生。將成其自觀之義。故以沒生問之也。   維摩詰言汝所得法有沒生乎。   肇曰。逆問其所得。以證無沒生也。所得法即無為無相法也。三乘皆以無相得果也。   舍利弗言無沒生也若諸法無沒生相雲何問言汝於何沒而來生此。   肇曰。以己所得。可知法相。復問奚為。   於意雲何譬如幻師幻作男女寧沒生耶舍利弗言無沒生也汝豈不聞佛說諸法如幻相乎答曰如是若一切法如幻相者雲何問言汝於何沒而來生此。   肇曰。生猶化存死猶化往。物無不爾。獨問何為。   舍利弗沒者為虛誑法壞敗之相生者為虛誑法相續之相。   肇曰。先定沒生之相也。生曰。是生死之理。而不實也。   菩薩雖沒不盡善本雖生不長諸惡。   什曰。凡夫死時起惡滅善。既生則眾惡增長。菩薩則不然。復次凡夫善本盡故。命終長顛倒噁心。然後受生。菩薩則不然。法化清淨。隨意所之故無此一患。無此一患則雖跡有去來。而非沒生之謂也。上先以性空。明無沒生。今以法化自在。明無沒生。求之二門。則沒生無寄。而問沒生失之遠矣。肇曰。善惡者皆是虛誑相續之相。敗壞法耳。然凡夫生則長惡。沒則盡善。菩薩生則長善。沒則盡惡。沒生雖同長盡不一。然俱是虛誑敗壞之相。何異幻化耶。生曰。生死尚不實。不應致問。況都無之耶。生死沒者。福德盡故也。生者必長諸惡也。   是時佛告舍利弗有國名妙喜佛號無動是維摩詰於彼國沒而來生此。   肇曰。上答無生此出生處。應物而唱未始無益。   舍利弗言未曾有也世尊是人乃能捨清淨土而來樂此多怒害處。   肇曰。此土方於餘國。怒害最多。   維摩詰語舍利弗。於意雲何。日光出時與冥合乎。答曰。不也。日光出時則無眾冥。維摩詰言。夫日何故行閻浮提。答曰。欲以明照為之除冥。維摩詰言。菩薩如是。雖生不淨佛土。為化眾生不與愚闇而共合也。但滅眾生煩惱闇耳。是時大眾渴仰欲見妙喜世界無動如來及其菩薩聲聞之眾。佛知一切眾會所念。告維摩詰言。善男子。為此眾會現妙喜國無動如來及諸菩薩聲聞之眾。眾皆欲見。   什曰。為下欲修淨國及往生者。現其剎也。不遙現而接來者。將顯維摩神力故也。即事則情悅而悟深故。舉令現此事耳。肇曰。既睹大眾渴仰之情。將顯淨名不思議德。故告令現本國。   於是維摩詰心念吾當不起於座接妙喜國鐵圍山川溪谷江河大海泉源須彌諸山及日月星宿天龍鬼神梵天等宮並諸菩薩聲聞之眾城邑聚落男女大小乃至無動如來。   肇曰。屈尊為難。故言乃至。   及菩提樹諸妙蓮華能於十方作佛事者。   什曰。華上或現化佛。或放光明。及說法種種變現。發悟眾生也。肇曰。彼菩提樹。及妙蓮華皆能放光明。於十方作佛事。及華上化佛菩薩。亦於十方作佛事。皆通取來也。   三道寶階從閻浮提至忉利天以此寶階諸天來下悉為禮敬無動如來聽受經法。   肇曰。欲天報通。足能凌虛然彼土以寶階嚴飾為遊戲之路。故同以往反也。   閻浮提人亦登其階上升忉利見彼諸天。   肇曰。嚴淨之土福慶所集。人天之報相殊。未幾。故同路往反有交遊之歡娛也。   妙喜世界成就如是無量功德上至阿迦膩吒天下至水際以右手斷取如陶家輪。   什曰。梵本雲如斷泥。今言如陶家輪。明就中央斷取如陶家輪。下不著地。四邊相絕也。   入此世界猶持華鬘示一切眾作是念已入於三昧現神通力。   肇曰。重為輕根。靜為躁君。非三昧之力。無以運神足之勳。   以其右手斷取妙喜世界。   什曰。斷取明不盡來。   置於此土彼得神通菩薩及聲聞眾並餘天人俱發聲言唯然世尊誰取我去願見救護。   肇曰。大通菩薩逆見變瑞。為眾而問其餘天人未了。而問。恐畏未盡。故求救護。   無動佛言。非我所為。是維摩詰神力所作。其餘未得神通者不覺不知己之所往妙喜世界。雖入此土而不增減。於是世界亦不迫隘如本無異。爾時釋迦牟尼佛告諸大眾。汝等且觀妙喜世界無動如來其國嚴飾菩薩行淨弟子清白。皆曰唯然已見。佛言。若菩薩欲得如是清淨佛土。當學無動如來所行之道。   肇曰。登高必由其本。求果必尋其因。   現此妙喜國時娑婆世界十四那由他人。   肇曰。十萬為一那由他也。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皆願生於妙喜佛土釋迦牟尼佛即記之曰當生彼國時妙喜世界於此國土所應饒益其事訖已還復本處舉眾皆見佛告舍利弗汝見此妙喜世界及無動佛不。   肇曰。將因舍利弗明聖集難遇經道難聞。故別問汝見不。   唯然已見世尊願使一切眾生得清淨土如無動佛獲神通力如維摩詰。   肇曰。因其所見而生願也。   世尊我等快得善利得見是人親近供養。   肇曰。自慶之辭。   其諸眾生若今現在若佛滅後聞此經者亦得善利況復聞已信解受持讀誦解說如法修行若有手得是經典者便為已得法寶之藏。   肇曰。手得經卷。雖未誦持。如人已得寶藏未得用耳。上直以聞通況。今別結其德品其升降也。   若有讀誦解釋其義。如說修行。則為諸佛之所護念。   肇曰。行應於內。護念於外理會冥感。自然之數耳。   其有供養如是人者。當知則為供養於佛。   肇曰。是人即佛所護念人。   其有書持此經卷者。當知其室則有如來。   肇曰。隨所止之室。書持此經。當知其室即有如來。書持重於手得也。   若聞是經。能隨喜者。斯人則為取一切智。   肇曰。若聞是經。能隨義而喜者。斯人會得一切智故言取。   若能信解此經乃至一四句偈為他說者當知此人即是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肇曰。明一四句為他人說。其福多於隨喜。故言即是受記。前言取者。以會歸為言耳。未及記耳。◎   注維摩詰經卷第九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75 注維摩詰經   注維摩詰經卷第十   後秦釋僧肇選◎   法供養品第十三   爾時釋提桓因於大眾中白佛言世尊我雖從佛及文殊師利聞百千經未曾聞此不可思議自在神通決定實相經典。   什曰。維摩詰接妙喜世界來入此境。及上來不思議事。皆昔來所見。未有若此之奇也。放光等所明實相。廣散難尋。此經略敘眾經要義。明簡易了故歎未曾有也。亦云會我為妙。故歎未曾有也。肇曰。說經將訖舍利弗已慶美於上。帝釋復欣其所遇。而致歎也。此經言雖簡約而義包群典。坐不踰日而備睹通變。大乘微遠之言。神通感應之力。一時所遇理無不盡。又以會我為妙。故歎未曾有也。   如我解佛所說義趣若有眾生聞是經法信解受持讀誦之者。必得是法不疑。   什曰。若累深信薄者。經涉生死究竟必得。若善積而悟深者隨願輒成之。久近不以劫數為限也。   何況如說修行。   肇曰。是法即上不可思議自在神通決定實相法也。如我解佛義深遠難遇。若聞能誦持者必得不疑。況如說修行者。斯人之德自列於下也。   斯人則為閉眾惡趣。   肇曰。八難眾趣。   開諸善門。   肇曰。人天涅槃門也。   常為諸佛之所護念降伏外學摧滅魔怨。   肇曰。四魔怨也。   修治菩提。   什曰。梵本菩提下有道字。道即趣菩提道也。   安處道場。   肇曰。在道場成佛道名菩提。今雖未成。便為修治佛道安置道場中。   履踐如來所行之跡。   肇曰。如說修行則同佛行。   世尊若有受持讀誦如說修行者我當與諸眷屬供養給事所在聚落城邑山林曠野有是經處我亦與諸眷屬聽受法故共到其所其未信者當令生信其已信者當為作護。   肇曰。天帝欣其所遇故致未曾之歎。兼欲護養以弘其道矣。   佛言善哉善哉天帝如汝所說吾助爾喜此經廣說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不可思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什曰。梵本此菩提下有法字也。生曰。經說佛慧則慧在經矣。經苟有慧。則是佛之法身矣。   是故天帝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供養是經者則為供養去來今佛。   肇曰。善其護持之意也。三世菩提不思議道。皆陳在此經。若受持護養則為供養三世諸佛。故助汝喜。生曰。夫以衣食供養者存其四體而長之也。若受持讀誦此經。既全其理。又使日增於佛法身。不亦有供養義乎。   天帝。正使三千大千世界如來滿中譬如甘蔗竹葦稻麻叢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或一劫或減一劫恭敬尊重讚歎供養奉諸所安。至諸佛滅後。以一一全身舍利起七寶塔。縱廣一四天下。高至梵天。表剎莊嚴。以一切華香瓔珞幢幡伎樂微妙第一。若一劫若減一劫而供養之。於天帝意雲何。其人植福寧為多不。釋提桓因言。多矣世尊。彼之福德若以百千億劫說不能盡。佛告天帝。當知是善男子善女人聞是不可思議解脫經典。信解受持讀誦修行。福多於彼。   肇曰。供養之福。以方慧解般若。諸經類有成挍。生曰。衣食供養本以施功致福。非求理之法。據此正可生人天之中。終不得成佛也。供養法身者。以佛所體為懷。至於大悟智慧。而以相比。豈可同年而語其優劣哉。   所以者何諸佛菩提皆從是生。   生曰。體此經理。終成菩提。故從中生。   菩提之相不可限量。   生曰。菩提無相。不可以意限量之矣。   以是因緣福不可量。   肇曰。高木必起重壤。瑾瑜必生荊岫。所以無量之果必由無量之因。諸佛菩提皆從習此經而生。菩提之道以無相為相。無相之相不可限量。因是生福福何可量也。生曰。以無相為受持之福。福無盡者也。   佛告天帝。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時世有佛號曰藥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世界曰大莊嚴。佛壽二十小劫。其聲聞僧三十六億那由他。菩薩僧有十二億。天帝。是時有轉輪聖王名曰寶蓋。七寶具足。王四天下。王有千子端正勇健能伏怨敵。爾時寶蓋與其眷屬供養藥王如來。施諸所安至滿五劫。過五劫已。告其千子。汝等亦當如我以深心供養於佛。於是千子受父王命。供養藥王如來復滿五劫。一切施安。   肇曰。上以財供養受持即法供養也。如來將成法供養義。故引成事以為證焉。   其王一子名曰月蓋獨坐思惟寧有供養殊過此者。   什曰。冀或有大德諸天殊特供養。若有過此慕欲及之。雲雖盡己所珍。不能上悅聖心。冀所珍之外有以暢其誠心。故發斯念更惟勝供也。肇曰。極世餚珍。無以攄其至到之情。冀所珍之外別有妙養以暢其誠心。又宿緣將會故生斯念也。生曰。引過去以驗供養法身為勝也。   以佛神力空中有天曰善男子法之供養勝諸供養。   什曰。若財供養則於佛無用。於眾生無益故非所欣也。如來積劫本為眾生。若奉順經典如說修行。則稱悅聖心乃真供養也。肇曰。藥王如來知其將化。故變為空神而告之。生曰。法供養者行法即為供養也。   即問何謂法之供養天曰汝可往問藥王如來當廣為汝說法之供養即時月蓋王子行詣藥王如來稽首佛足卻住一面白佛言世尊諸供養中法供養勝雲何名為法供養佛言善男子法供養者諸佛所說深經。   什曰。三藏及雜藏菩薩藏五藏經也。上四藏取中深義說實相等。故得為深經也。從此至下十方三世諸佛所說。儘是廣歎佛所說深經。未明受持修行法供養義也。生曰。先明經也。深經者謂佛說實相法。以為菩薩道也。   一切世間難信難受。   生曰。實相理均豈有深淺哉。世間情與之反。信受甚難。非其所及故為深也。   微妙難見。   生曰。妙絕人心。見之難矣。   清淨無染。   肇曰。深經謂方等第一義經也。其旨深玄非有心之所得。微妙無像非明者之所睹。超絕塵境無染若空。欲以有心有明而信受見者。不亦難乎。自此下美深經之旨。諸佛所說深經即佛法身也。夫財養養四體。法養養法身。若能護持斯經。令法身增廣者。此供養之上也。生曰。無相可取故不得生垢。若能見之垢亦除也。   非但分別思惟之所能得。   什曰。要須禪定等諸功德。非但智慧分別之所能得也。亦云要用實智慧。然後能了非分別取相所能解也。肇曰。第一義經微遠無相。自非明哲孰能分別。業之差別雖由分別。然非分別之所能得得之者。其唯無分別乎。故曰非但分別也。生曰。要積功德然後會矣。   菩薩法藏所攝。   什曰。凡為菩薩說法能成就菩薩。皆是菩薩法藏所攝也。生曰。是菩薩所體。而物莫能闚也。   陀羅尼印印之。   什曰。總持有無量。實相即總持之一。若經中說實相。實相即是印。以實相印封此經。則為深經也。復次印梵本言相實相也。以實相為經標相也。肇曰。菩薩法藏之所攝。故非小乘之寶。總持印之所印。固非域中之道。總持所印所印必真。法藏所攝所攝必寶。既藏以法藏印以總持。豈是常人所能開發。以明法寶深固難可闚□椹□□鍊□□□奰□□□□□□□檻褸□□□□襤餺□□夾□□□□駕列送□□□飀□□委淚□□□□延觸□□□□□馞□淚□□□□□□□耔□驖□□   至不退轉。   生曰。理無退處。從之必至。   成就六度。   什曰。言此經能令人不退成六度也。肇曰。不退所以至六度。六度所以成大乘。大乘之所出莫不由斯典也。生曰。非但不退而已。乃極諸法邊涯焉。   善分別義。   生曰。義謂言中之理也。而此經善分別之。   順菩提法。   什曰。深經所說於理無差。故言善分別善分別故順菩提也。肇曰。善分別實相之義。順菩提無相之法也。生曰。正以載菩提法為經故無乖矣。   眾經之上。   什曰。舉其深者。於眾經為上也。肇曰。三藏十二部方等為第一。生曰。九十六種眾經之上。   入大慈悲。   什曰。深經能令人入也。肇曰。深經所以建慈悲。所以弘。入之者。必以大慈大悲乎。是以方等深經皆入大慈大悲。合為一體也。生曰。明見法理。必能示諸不達。   離眾魔事。   什曰。凡非法緣悉魔之事。   及諸邪見。   肇曰。魔四魔見六十二見也。   正教既弘眾邪自息。   生曰。魔邪皆起於惑。若體此經則離之矣。   順因緣法。   什曰。若法定有則不生滅。若法全無亦不生滅。不生滅則與因緣相違。深經所說非有非無。非有非無故順因緣法也。生曰。說不違因緣理也。   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命空無相無作無起。   肇曰。法從因緣生。緣則無自性。無自性則無主。無主則無我人壽命。唯空無相無作無起。此深經之所順也。生曰。此則因緣法矣。   能令眾生坐於道場。   生曰。坐道場時思惟十二因緣。如此故得成佛。   而轉法輪。   肇曰。深經之所能也。生曰。既成佛復能使人悟斯法。   諸天龍神乾闥婆等所共歎譽。   什曰。以深經能成佛道轉法輪。則天人蒙度。所以群聖共歎深經也。肇曰。既有此能故有此譽。生曰。歎譽法輪。   能令眾生入佛法藏。   肇曰。未有捨背深經。而能入佛法藏者。生曰。體此經者。入佛法藏也。   攝諸賢聖一切智慧。   肇曰。一切賢聖之智。無離深經也。生曰。三乘皆同以其理為悟。故無不攝。   說眾菩薩所行之道。   肇曰。菩薩所行其道無方。八萬眾行皆陳之深經也。生雲。雖曰總攝賢聖智慧。而二乘不盡其理。唯是菩薩所行之道而已。   依於諸法實相之義。   什曰。經說實相故經依於實相也。生曰。言不遠宗也。   明宣無常苦空無我寂滅之法。   肇曰。不依實相辯四非常者。非平等教也。依實相乃曰明也。生曰。依諸法實相之義。則盡然表不得不無常。而無無常相也。   能救一切毀禁眾生。   什曰。小乘法中。五逆罪及犯四重禁。則皆棄而不救。大乘深法則無不救也。生曰。體之則出毀禁罪之境也。   諸魔外道及貪著者能使怖畏。   肇曰。毀四禁犯五逆。小乘法所不能救。眾魔外道貪著豪姿。小乘法所不能滅。能救能滅者其唯大乘方等深經乎。生曰。恐失其有。   諸佛賢聖所共稱歎。   肇曰。諸佛共稱以明其法必真也。生曰。唯諸佛賢聖。得其為美故歎之。   背生死苦。   生曰。體之則結盡泥洹也。   示涅槃樂。   肇曰。生死雖苦背之至難。涅槃雖樂識之者寡。自非深經孰啟其路。生曰。既達因緣法。則知息之為樂矣。   十方三世諸佛所說。   肇曰。諸佛雖殊其道不二。古今雖異其道不改。以明第一義經常一不差也。美深經訖於是也。生曰。十方三世諸佛。無不必同也。   若聞如是等經。   肇曰。大乘深經其部無量。故言等也。   信解受持讀誦以方便力為諸眾生分別解說。顯示分明。守護法故是名法之供養。   什曰。上來讚歎深經。今始更明受持宣行行法供養也。肇曰。如是等經盡諸佛法身也。若聞斯經能信解護持宣示分別。令大法增廣者名法之供養。養成法身也。生曰。以受持讀誦是守護之義。故名法供養。   又於諸法如說修行。   什曰。上章明奉順經典。真法供養也。如說修行通舉六度也。十二因緣以下。明得無生忍以實智慧隨順實法也。肇曰。上以信解護持宣示弘布以為法養。今明內行應順為法供養也。諸法即深經所說六度諸法也。生曰。如經說而修行者最深者也。故別明之焉。   隨順十二因緣。   生曰。情不復乖因緣理也。   離諸邪見。   生曰。既順因緣理。則離有無諸邪見。   得無生忍。   生曰。順因緣理無復邪見者。無生法忍也。   決定無我無有眾生。   肇曰。不悟緣起故有邪見之迷封我之惑。若如說行則得明慧。明見十二因緣根源所由。故能離諸邪見得無生忍。無復吾我眾生之想也。見緣如緣謂之隨順。明白有無謂之決定。皆智用之別稱也。   而於因緣果報。   生曰。無生忍之為見也。則決定矣。雖無我無眾生而非無受報之主也。   無違無諍。   什曰。見法如法故。無違。無違故無諍也。   離諸我所。   肇曰。無違無諍即隨順義也。五受陰身及家屬所有因緣果報。即我所也。若能明見因緣果報之性。順而無違則離諸我所也。上直觀因緣知無造者。故離我見。今觀因緣果報知無屬者。故離我所見也。生曰。亦離我所。   依於義不依語。   肇曰。至義非言宣。尋言則失至。且妙理常一語應無方。而欲以無方之語定常一之理者不亦謬哉。是以依義不依語者見之明也。生曰。不復逐語取相而昧其理也。   依於智不依識。   肇曰。六識識六塵而已。不能分別是非。分別是非其唯正智乎。是以行者依智不依識也。生曰。若識以著為情。智以達理為用。終不復從識乖智也。   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   肇曰。佛所說經自有義旨分明。盡然易了者應依。亦有應時之經詭言合道聖意難知。自未了者不可依也。生曰。辨理者為了義經也。雖曰巧辭而無理者。為不了義也。   依於法不依人。   什曰。佛言我泥洹後。當依止四法以為大師。所謂四依法也。明此四法可依止可信受也。依於法不依人者法謂經教也。當依經法不可以人勝故背法依人也。法有二種。一文字語言二義法。莫依語也。義亦有二種。一識所知義二智所知義。識則唯求虛妄五欲不求實利智。能求實利棄五欲故。依智所知義不依識所知義。為求智所知義故依智也。智所知義亦有二種。一了義經二不了義經。不了義經如佛說殺父母無罪未分別。是不了義也。若言無明是父愛是母。生死根本故名父母。斷其本則生死盡。故言殺之無罪既分別是了義經也。復次若佛言佛是人中第一。涅槃是法中第一。如是等皆名了義也。是故當依了義經莫依不了義經。肇曰。法雖由人弘。而人不必盡應於法。法有定楷人無常。則所以行者依法不依人也。生曰。人行理無非法為法也。苟曰有法不遺下賤。若無法者雖復極貴極高。亦不從之。   隨順法相無所入無所歸。   肇曰。法即下因緣法也。上順因緣知法無生。今順因緣知法無盡也。法從緣而有從緣而無。其有不從未來來。其無不歸入過去。故曰無入無歸也。生曰。復隨順法相無入無歸之義也。無入無歸盡不為實也。   無明畢竟滅故諸行亦畢竟滅乃至生畢竟滅故老死亦畢竟滅。   什曰。此即四依中如實法也。上十二因緣。明如說修行隨順因緣故得無生法忍。今明行四依依十二因緣如實相也。肇曰。無明十二之根本。無明既滅餘緣亦滅也。畢竟謂始終常滅不復更滅。始終常滅不復更滅。乃所以成無盡滅義也。生曰。畢竟滅者終要然也。終既要滅生豈有哉。生若不有其誰有滅耶。則無入無歸也。   作如是觀十二因緣無有盡相。   肇曰。滅盡義一。既曰畢竟滅而曰無盡者何耶。夫滅生於不滅。畢竟常滅則無不滅。無不滅則滅無所滅。滅無所滅。即是無盡義也。   不復起見。   肇曰。上觀因緣無生離常我等諸見。今觀因緣無盡離斷滅等諸見。   是名最上法之供養。   肇曰。若能順行深經明見緣起。具足四依離諸見者法養之上也。上直明誦持此內行應順。故言最上也。生曰。諷誦讀說已上於衣食供養。此又最上也。   佛告天帝王子月蓋從藥王佛聞如是法得柔順忍。   什曰。柔謂軟鈍也。於實相法未能深入。軟智軟信隨順不違。故名柔順忍也。肇曰。心柔智順堪受實相。未及無生名柔順忍。   即解寶衣嚴身之具以供養佛白佛言世尊如來滅後我當行法供養守護正法願以威神加哀建立令我得降魔怨修菩薩行。   什曰。四魔合為三怨。一煩惱二天魔三外道也。如來滅後月蓋道力未具。若不加威神則為魔所壞不能降伏。故請加威神。肇曰。聞法供養欣欲行之。然經道深遠非己力所弘。故願加威神也。   佛知其深心所念而記之曰。   什曰。欲令後人信伏。故記其守護法藏也。   汝於末後守護法城天帝時王子月蓋見法清淨聞佛授記以信出家。   什曰。若俗穢自纏乖於淨法。知非處穢之所弘道。故出家修淨以弘淨法矣。   修集善法精進不久得五神通具菩薩道。   什曰。明其無閡。如通達佛道中說也。   得陀羅尼。   什曰。是聞持也。   無斷辯才。   什曰。辯才無盡隨其說之久近不中斷也。   於佛滅後以其所得神通總持辯才之力。   什曰。以神通力故能現變知心。聞持力故不失所聞。辯才力故能等為人說。有此三力故能宣佈遺法者也。   滿十小劫藥王如來所轉法輪隨而分佈。   肇曰。分佈法輪。即弘法養也。   月蓋比丘以守護法勤行精進即於此身化百萬億人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立不退轉。十四那由他人深發聲聞辟支佛心。無量眾生得生天上。天帝。時王寶蓋豈異人乎。今現得佛號寶炎如來。其王千子即賢劫中千佛是也。從迦羅鳩孫馱為始得佛。最後如來號曰樓至。月蓋比丘則我身是。如是天帝。當知此要。以法供養於諸供養為上為最第一無比。   肇曰。吾成正覺由法供養。以是可知法養為上矣。   是故天帝當以法之供養恭敬於佛。   肇曰。行法養。即恭敬佛也。   囑累品第十四   於是佛告彌勒菩薩言彌勒我今以是無量億阿僧祇劫所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   什曰。言此經是菩提之因。   付囑於汝。   什曰。不付阿難以其無有神力不能廣宣故不付也。維摩非此土菩薩故不囑也。文殊遊無定方故不囑。囑彌勒者以於此成佛故也。佛自以神力宣佈欲成彌勒功業故也。肇曰。不思議經即佛無上菩提之道。其道深遠難可剋成。吾無量劫不惜身命肉施踰須彌血施過江海。勤苦積集今始得就。哀彼長迷故垂之竹帛。然群生薄德魔事熾盛吾道多難。非汝不弘嗣正之第。所以重囑累之也。   如是輩經於佛滅後末世之中汝等當以神力廣宣流布。   什曰。用神通則能消伏魔怨。廣宣無礙矣。   於閻浮提無令斷絕。   肇曰。城高則衛生。道尊則魔盛。自非神力無以制持。故勸以神力矣。   所以者何未來世中當有善男子善女人及天龍鬼神乾闥婆羅剎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樂於大法若使不聞如是等經則失善利。   什曰。若不聞此經或墜二乘。則失大乘善利也。   如此輩人聞是等經必多信樂發希有心當以頂受隨諸眾生所應得利而為廣說。   肇曰。法之通塞損益若是。故勸彌勒頂受廣說者矣。   彌勒當知菩薩有二相。   什曰。若好雜句應授之以文若好深法即誨之以義。要宜知其相。故為辯二相也。肇曰。行之深淺各有異相。得失兩陳以厲護持法者也。   何謂為二一者好於雜句文飾之事。   肇曰。文者何耶。妙旨之蹄筌耳。而新學智淺未能忘言求理。捨本尋末唯文飾是好。   二者不畏深義如實能入。   肇曰。妙旨幽深微言反俗。自非智勇孰能深入耶。   若好雜句文飾事者當知是為新學菩薩若於如是無染無著甚深經典無有恐畏能入其中聞已心淨受持讀誦如說修行當知是為久修道行。   肇曰。無染無著經之深者。自非久行孰能無畏。   彌勒復有二法名新學者。   什曰。將欲令人信樂深經。慎新學之過。故廣記新學過也。   不能決定於甚深法何等為二一者所未聞深經聞之驚怖生疑。   什曰。始聞則驚。尋之則疑疑則起謗。   不能隨順譭謗不信而作是言我初不聞從何所來二者若有護持解說如是深經者不肯親近供養恭敬或時於中說其過惡。   肇曰。一毀法二毀人。   有此二法當知是新學菩薩為自毀傷不能於深法中調伏其心彌勒復有二法菩薩雖信解深法猶自毀傷而不能得無生法忍。   肇曰。上雖聞深經不能信解。今雖信解不能行應。歷明諸失以試後學也。   何等為二一者輕慢新學菩薩而不教誨。   什曰。自恃深解故生慢也。肇曰。雖解深義未為心用。尊己慢人不能誨益。此學者之外患也。   二者雖解深法而取相分別是為二法。   什曰雖不生慢而有取相之累也。肇曰。因其所解而取相。分別雖曰為解。未合真解。此學者之內患也。   彌勒菩薩聞說是已白佛言世尊未曾有也如佛所說。   什曰。歎佛上來所說經及辯菩薩異相也。   我當遠離如斯之惡。   肇曰。一生大士豈有如斯之惡咎聞而後離耶。發斯言者為未離者耳。   奉持如來無數阿僧祇劫所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若未來世善男子善女人求大乘者當令手得如是等經與其念力。   什曰。以神通加其念力令不忘也。問曰。昔時魔常來下壞亂學人。今何因不來。答曰。優波掘恩力。故佛在世時有外道薩遮尼犍。大聰明能論議。心大高慢。知佛法尊妙意欲出家問佛言。我若出家智德名聞如佛不。佛言不得。又問得如舍利弗不。佛言不得。如是一一問五百弟子。乃至問得如羅□羅不。答言。不得。於是尼犍言。我出家既不得如佛。又不得如弟子。何用出家。又問後當得不。佛言後世無諸大人。然後當得。尼犍命終已。佛泥洹後百年阿育王時生。出家學道得阿羅漢有大名聲。教化國人令得阿羅漢。除度夫不度婦度婦不度夫。不在數中。但取夫婦俱時得阿羅漢者。以算子數之積算滿屋。後泥洹時以算子燒身。不假餘物。未泥洹時嘗於林中坐禪。見一餓狗饑羸將死。常減食與之。諸比丘各分食而與。狗遂腹脹欲死。時諸比丘各各坐繩床。圍繞守視誦經說法。狗以善心視諸比丘。又聞法音命終已生第六天。有大威德與魔王共坐。時狗已臭爛彼魔心念。何因有此大人與我共坐。觀其本緣乃知是狗即大瞋恚。是優波掘比丘使是臭狗與我共坐。當作方便令其毀辱。時優波掘林中坐禪入滅盡定。魔即以天上嚴飾華鬘繫額上已廣語四眾將共視之。此比丘於空閑處嚴飾如是。雲何名為清淨有德。須臾優波掘從定起覺頭有華鬘。知是魔為即指之汝是魔王。即取死狗變為華鬘。極大嚴飾。語魔言。汝以鬘供養我我還以鬘報汝。汝可著之便以神力繫鬘著魔王頸。繫已還成死狗。膀脹蛆爛甚大臭惡。魔以神力去之而不能得。至帝釋所帝釋不受。自還六天乃至梵天皆悉不受。無能為解語言汝自還去求彼比丘。即至優波掘所。求解臭鬘。優波掘即與要誓。汝從今日乃至法盡。莫復來下壞亂學人。又我雖見佛法身不見色身。汝今為我變作佛形。若能如是當解汝鬘。魔即受其誓便語比丘言。我作佛時莫向我禮。於大林中變為佛身相好具足放大光明。作諸弟子皆如舍利弗等。大眾圍繞從林間來。優波掘歡喜踴躍忘其要誓即為作禮。魔言雲何違要而向我禮。優波掘言我自作佛意禮耳。於是臭鬘自然得解。魔言佛真大慈悲。我種種惱佛佛不報我。而今比丘見報如是之甚。比丘言佛大慈大悲自能容忍我小乘之人不能如是。魔不來因緣略說之也。肇曰。冥啟其心增其善念也。   使受持讀誦為他廣說世尊若後末世有能受持讀誦為他人說者當知是彌勒神力之所建立。   肇曰。定己功於未然。息眾魔之候卻。   佛言。善哉善哉。彌勒。如汝所說。佛助爾喜。於是一切菩薩合掌白佛言。我等亦於如來滅後十方國土廣宣流布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當開導諸說法者。令得是經。爾時四天王白佛言。世尊。在在處處城邑聚落山林曠野有是經卷讀誦解說者。我當率諸官屬為聽法故往詣其所擁護其人面百由旬令無伺求得其便者。是時佛告阿難受持是經廣宣流布。阿難言。唯然我已受持要者。世尊。當何名斯經。佛言。阿難。是經名為維摩詰所說。亦名不可思議解脫法門。如是受持。佛說是經已。長者維摩詰。文殊師利。舍利弗。阿難等及諸天人阿修羅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   注維摩詰經卷第十   新彫維摩經後序   推誠保德翊戴功臣金紫光祿大夫行尚書左丞上柱國清河郡開國侯食邑一千七百戶食實封肆伯戶張齊賢述   壬午歲冬首。余自右補□□□□□淚稽驁□□□□□□□□計□榵□□□□□□襼□埤□□魦謘慼慼樂摯鞢摯e□□□鷺□□□□□□□□G諢摯鞢慼∞ョ慼慼慼慼敷S榰□娥□警□□錧□蟨蹤鋤芨韥□□□預知風水。袖中出水行圖子。以獻且言。十四日當有大風事。備錄異記。又數日晝夢。一人衣皁衣水中出其半身。自稱江饒要維摩經十卷。覺而異之。十四日果於荻港之上遇大風暴起。船將覆沒者數四。僅而獲全。即先言風水之日。夢中稱曰江饒。舉家脫魚腹之葬。不亦幸乎。屆於京師。遍令求訪維摩經十卷者。鹹曰無之。不數月餘於所親處睹一經函。發而視之即維摩經一部十卷。懿夫金文玉偈之殊勝海藏龍宮之守護功德之力。其昭昭乎。其昭昭乎。愚冥之徒不能起信。深可悲矣。因擇工人俾之彫刻。志願散施貴廣傳佈。用標靈異。直紀歲時。   聖宋淳化四年八月十五日道德裡序   東京左街萬歲西院講維摩經沙門守賢重勘  宣德郎守大理評事權大理寺丞公事張致用 翰林待詔承奉郎守少府監丞御書院祗候賜緋魚袋張用和 承奉郎守祕書省著作佐郎直集賢院武騎尉賜緋魚袋趙安仁等書。   皇祐三年月日推誠保順同德崇仁守正翊戴功臣武寧軍節度徐州管內觀察處置等使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師兼侍中行徐州大都督府長史判河陽軍州事。兼管內河堤勸農使馬步軍都部署提舉鄭滑等州巡檢兵甲公事上柱國鄭國公食邑一萬三千七百食實封肆阡玖佰戶夏辣重較。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76 維摩義記   No. 1776 [cf. No. 475]   刊維摩經義記序   余嘗見天僧統教藏總錄曰。維摩經義記四卷。慧遠撰。因謂吾祖智者大師疏觀經也多採用淨影。於維摩經想亦當然。頃一書賈齎義記一帙至。余得之欣然。讀之雖不如素意而其釋最委。至其伸釋一義多先徵起後方解之。實不忘本母之體。關中嘉祥不得抗衡也。吾祖釋義事理兩圓。而以理觀為主。事解稍略。故先讀斯記而後以智者融譚則可乎。但脫誤尤多。後之得善本者幸正之。    時   正德壬辰冬十月既朔比叡山寶珠沙門可透謹序   維摩義記卷第一(本)   沙門慧遠撰   聖教雖眾要唯有二。其二是何。謂聲聞藏及菩薩藏。教聲聞法名聲聞藏。教菩薩法名菩薩藏。聲聞藏中所教有二。一是聲聞聲聞二緣覺聲聞。聲聞聲聞者是人本來求聲聞道常樂觀察四真諦法成聲聞性。於最後身值佛欲小。如來為說四真諦法而得悟道。本聲聞性故今復聞聲而得悟道。是故名為聲聞聲聞。經言為求聲聞者說四真諦。據斯為論。緣覺聲聞者是人本來求緣覺道常樂觀察十二緣法成緣覺性。於最後身值佛為說十二緣法而得悟道。本緣覺性於最後身聞聲悟道。是故名為緣覺聲聞。經言為求緣覺者說十二緣法。據此為言。此二雖殊同期小果。藉教處齊等。以是義故齊號聲聞。對斯二人所說之法名聲聞藏。菩薩藏中所教亦二。一是漸入二是頓悟。言漸入者是人過去曾習大法中退住小後還入大。大從小來謂之為漸。故經說言除先修習學小乘者。我今亦令入是法中。此即是其漸入菩薩。言頓悟者有諸眾生。久習大乘相應善根。今始見佛即能入大。大不由小目之為頓。故經說言或有眾生世世已來常受我化。始見我身聞我所說即皆信受入如來慧。此是頓悟。漸入菩薩藉淺階遠。頓悟菩薩一越解大。頓漸雖殊以其當時受大受處一是故對斯二人所說為菩薩藏。聖教雖眾不出此二。故龍樹雲佛滅度後迦葉阿難於王捨城結集三藏為聲聞藏。文殊阿難在鐵圍山集摩訶衍為菩薩藏。地持亦云佛為聲聞菩薩行出苦道說修多羅。結集經者集為二藏。以說聲聞所行為聲聞藏。說菩薩所行為菩薩藏。地持復言十二部經唯方廣部是菩薩藏。餘十一部是聲聞藏。故知聖教無出此二。此二亦名大乘小乘半教滿教等。名雖變改其義不殊。今此經者二藏之中菩薩藏收。為根熟人頓教法輪。已知教之分齊。次釋其名。今言維摩詰所說經一名不可思議解脫者蓋乃樹經部別名也。諸經所以皆首題其名者為示所明法。此經以不思議解脫為宗故始標舉。但諸經立名不同乃有多種。或就法為名如涅槃經波若經等。或就人為目如薩和檀須達拏等。或就事立稱如枯稻稈經等。或就喻彰名如大雲經寶篋經等。或人法並彰如勝鬘經等。或事法雙舉如彼方等大集經等。或法喻俱題華嚴經法華經。或人事雙立如舍利弗問疾經等。如是非一。今此經者人法為名。維摩所說是其人名不可思議解脫是其法名。法藉人通故須標人。法是所顯故須舉法。但諸經首列人有四。一題說人如勝鬘等。二舉問人如彼彌勒所問經等。三舉所說人如睒子經薩和檀等。四舉所化人如玉耶經須摩提女等。今舉說人。說者不同有其五種。一是佛說。二是聖弟子說。三是諸天說。四神仙等說。五變化說。此經維摩中聖弟子說。然此經中三會差別。初會佛說。第二會是維摩說。第三一會是佛及維摩共說。由佛有說故。下文言佛說經已大眾歡喜。由維摩說故始舉之。以不思議解脫之法寄其人故。始標舉。維摩詰者是外國語。此方正翻名曰淨名。隨義傍翻名無垢稱。良以其人法身體淨妙出塵染。內德既盈美響外彰寄名顯德名無垢稱亦曰淨名。又復其人內懷真道能權化無方。雖不同塵俗而心棲累表。即染無污。故名為淨亦曰無垢。無垢淨德妙出言頑。假以名顯令人歸趣。顯德之名謂無垢稱。言所說者此維摩詰智慧內盈道尊眾聖。能以無量大悲方便現居毘耶。託疾招問以通法化宣德被人故稱為說。經者外國名修多羅此翻名綖。聖人言說能貫諸法如綖貫花。是故就喻說之為綖。綖能貫花經能持緯。其用相似故復名經。若依俗訓經者常也。人別古今教義恆定故名為常。經之與常何相閣預。以常釋經經者是其經歷之義。教之一法經古歷今恆有曰常。一名不思議解脫就法以名。前約說人已立一稱。今後就法更立一號。故曰一名。不可思議解脫是一名矣。此第十地所得無量諸解脫中初解脫門。彼維摩詰德充法界。隨其化相偏住此門以彰其目。今於此經說自所得令人趣求故始舉之。然此不思議解脫之門乃是神通化用之本。諸佛菩薩證入此門神知永亡取捨心滅。直以解脫法門之力能現種種神通化事。如如意珠雖無分別而能普雨一切種物諸佛菩薩所得法門例皆同爾。不可思者歎深之辭。不思據心不議就口。解脫真德妙出情妄心言不及。是故名為不可思議。分別有三。一就體論。此不思議解脫之門真心為體。體絕名言心意不及名不思議。二就相說此解脫門諸德為相。德窮法界難以限算妙過情分名不思議。三就其用。此解脫門神通為用。體雖妙寂而是緣起作用之性。諸佛菩薩證入其中能現無量神通化用。毛孔納海芥受須彌。種種變現情緣莫測名不思議。言解脫者出其法體。前言不思議通眾德。未知是其何法不思。為簡餘德故彰解脫。然其解脫亦復漫通。故須約前不思以別。真德絕累無礙自在故稱解脫。分別亦三。一就體論。真心體淨性出塵染。自體無綺故名解脫。二就相說。羈礙永除淨德無累故曰解脫。三就用辨。妙用無方所為自在故稱解脫。問曰此法名為解脫。於彼心慧二解脫中何門所收。釋言兼通。體則心脫用則慧脫。真識之心離染名脫故。體是心慧用無為名解脫故用是慧故。涅槃中說慧解脫開出五道。明知通用悉是慧脫。又問此解脫有為無為二解脫中何脫所收。義亦兼通。體則無為離染寂滅用則有為妙用煩興。此舉通名。   佛國品者就初以列。諸經立品大例有三。一是從廣。如菩薩行品等是。彼品初首非菩薩行。從其後廣名菩薩行。二者從略。如下文中觀生品初首少許經文明觀眾生餘者悉非。攝廣從略名觀眾生。三者當相。如下文中弟子品等。今言佛國從廣為名。若從初略應名序品。言佛國者佛如後釋。標人別處故舉其佛。國猶處也。經亦名土又亦稱界。安身曰土攝民稱國。國土不同分別稱界若論其土有身皆有。若說其國統王者有不王者無。今就如來統王以彰故言佛國。此國實與眾生共居。佛窮土實為化之主故偏言耳。法身平等實無棲託示化在方故言佛國。又復身土雖復平等隨其義門身土恆異。故以其平等法門之身還依平等法門之土如海十相亦以相依故雲佛國。品者品別。前品所明異於後品所明。後品所明異於前品所明。故雲品別。亦可品者是其品類。義留類相從稱為品。此經始終品別十四。此品建始故雲第一。此經始終四門分別。一就處分別二就會分別三就義分別四就文分別。言就處者據今一說次第以論。處別唯二。一菴羅樹園二維摩詰捨。若通維摩一世所說處別眾多。言就會者據今一說次第以論。會別有三。一菴羅會二維摩室三重會菴羅。若通維摩一世所說會別無量。言就義者此經宗歸不思議解脫之義。此不思議解脫之法是法界中一門義也。門別雖一而妙旨虛融義無不統。無不統故一切諸法悉入其中。所攝之法雖復眾多要唯二種。一是理法二是行法。理謂真如。如隨詮異門別種種。故下文中或時宣說如法性實際以為理法。或說三空或說二諦或二無我不二門等。行謂因果。因謂法身淨土之因。果謂法身淨土之果。故下文中具以顯之。顯相如何。人多粗判。初之二會偏明如來淨土因果。第三會中偏明如來法身因果。細求則通。是義雲何。如初中合蓋現變顯示如來不思議力是法身果。寶積讚歎發心願求即法身因。寶積復即是顯示淨土因果。第二會中從初極盡入不二門廣明如來法身因果。香積一品顯示如來淨土因果彼初明果修十修八是淨土因。第三會中菩薩行品雙明法身淨土之因。見阿□佛品雙明法身淨土之果。彼見釋迦及無動佛是法身果。現妙喜界是淨土果。故下佛言菩薩欲得清淨佛土學無動佛所行之道。下文復言願一切生得清淨土如無動佛。明知彼文亦顯淨土。此皆為明不思議法寄事顯之。所辨雖眾莫不皆成一不思議解脫門矣。此不思議法顯證在人。二者所謂諸佛菩薩。據此一化且就維摩釋迦以顯。故下文中初會寄就釋迦以顯。後之兩會寄就維摩而以顯之。然不思德成之在內。內德難彰寄就用相而以顯之。顯相雲何。下初會中令蓋現變案地令淨顯示如來不思議相。第二會中借座燈王取飯香積顯示維摩不思議相。第三會中掌持大眾往至菴羅。遠接妙喜安置此土。以顯維摩不思議相。此是第三就義分別。次第四門就文分別。文中細分有其八分。相從唯三。言其八者三會之中各有序正則有六分。經初如是我聞之言是其一部證信通序。別以為一。佛告舍利汝見妙喜無動不下明其一部流通之義。別以為一。通餘說八。相從三者。此之八分要攝唯是序正流通。於中進退凡有五階。第一偏約維摩現說以為正宗。是則從初乃至獨寢一床已來悉為由序。善來文殊不來相下是其正宗。佛告舍利汝見喜無動不下是其流通。問曰初會雲何作序。由其初會大眾雲集後得告命令往問疾故得為序。第二一品現病為由。弟子品後因苦起發故故得為序。昔來相傳多依此判第二約對維摩一世所說之法悉為正宗。是則從初乃至方便現身有疾來悉為由序。以其疾故國王大臣皆往問疾下悉為正宗。正顯維摩一世所說不思議法令人學故。流通如前。問曰初會雲何為序。此義似前因其初會大眾雲集如來告命令往問疾廣顯維摩一世所說故得為序。第二品初列人歎德起後所說故亦名序。第三通約佛及維摩所說之法悉為正宗。是則從初盡偈已來見其由序。寶積請後是其正宗。正顯所說令人學故。流通如前。第四通約諸佛菩薩不思議德以為正宗。是則從初乃至蔽於諸來大眾判為由序。毘耶離城有長者子名寶積下悉為正宗。顯不思議解脫德故。流通如上。第五約對三會別經以別三分。是則最初如是我聞以為一部證信通序。一時佛在毘耶離下三會別經。流通一文備如前判。此與華嚴大況相似。彼經最初如是我聞是其一部證信通序。一時佛在摩竭提下八會別經。流通一文外國不來。此經科分粗與彼同。今即依此最後一判科分解釋。就解證信通序之內三門分別。一解如是我聞有之所由。二解如是我聞達立之意。三正解如是我聞之言。有之所由者諸經之首何因緣故悉有如是我聞之言。阿難立故。阿難比丘何因緣立。由佛教故。佛何故教。阿難請故。阿難比丘何因緣請。阿尼樓馱教故。彼何因緣教。由見阿難以憂惱故。阿難比丘何故憂惱。由見如來般涅槃故。佛將滅度。在於雙林北首而臥。阿難爾時以佛將滅在佛繩床後。悲號啼泣莫能自勝。阿尼樓馱見其悲泣開覺阿難。汝是傳法人。何不請佛未來世事。徒悲何益。阿難對曰我今心沒憂海。知何所問。阿尼樓馱遂教阿難請佛四事。一問世尊滅度之後諸比丘等以何為師。二問佛滅後諸比丘等依何而住。三問惡性比丘雲何共居。四問一切經首當置何字。阿難被教心少惺悟受教請佛。佛依請而答。一切比丘何為師者。當依波羅提木叉為師。若我住世無異於此。木叉是戒比丘所學故說為師。諸比丘等依何住者。當依四念。何謂四念。所謂比丘觀內身修身觀精勤一心除世貪憂。如是觀外身內外身。身受心法亦復如是。是謂比丘所依住處。故經說言若住四念名自境界。不為魔縛。若行五欲名魔境界。為魔所縛。惡性比丘雲何共者。梵檀治之。若心調伏為說離有無經。梵檀是其默不共語。一切經首置何字者。共者當置如是我聞佛在某方某聚林等。由佛教置故有斯言。次第二明立意。佛本何故教置如是我聞之言。為生物信。如是之言若為生信。言如是者阿難彰己信順佛語。導佛所說為如言佛所說為是。令他眾生同己生信。我聞雲何生信。阿難自是不足之人。若言此法是己所說人多不信。由言此法從佛聞故人皆歸信。信有何義而為生乎。信者入法初門攝法上首。凡入佛法要先起信。故華嚴中說信為手。如人有手至珍寶所隨意採取。若常無手空無所獲。入佛法者事亦同爾。有信心手隨意採取道法之寶。若無信心空無所得。信有此要故為生之。次第三門解釋如是我聞之言。先解如是。於中初先就人以定後正解釋定之雲何。昔來相傳就阿難釋。所言如者阿難所傳如於佛語故名為如。為欲簡去相似之如故復雲是。如世人言此物似彼得稱為如。不妨體非不得言是。今言如者不同彼如故須彰是。究尋此言乃是就佛非就阿難。雲何得知。如龍樹釋言如是者信順之辭。其信順者言是事如是。其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阿難信順佛語故。名佛語以之為如。導佛所說以之為是。非是阿難自信己語道己所說為如為是。故溫室經初言阿難曰吾從佛聞於如是。故知名佛所說為如道佛所說以之為是。但方言不同。彼溫室經順此方語。是故先道吾從佛聞後出所聞。如是之法餘經多□外國人語先舉如是卻雲我聞。定之粗爾。解釋雲何。言如是者阿難道佛所說之法如於前事故名為如。說理如理說事如事。說因如因說果如果。如是一切如法之言是常道理故名為是。乖此之言名為非故。如法之言得稱為是。此約法解。若約人論。阿難道佛所說之法如過去佛所說不變故名為如。如諸佛說是正非邪故復言是。準涅槃經釋如來義亦有此相。言我聞者。阿難對彼未來眾生陳己餐說故曰我聞。聞實是耳得言我。諸根之別皆我用具。是故就主說言我聞。法中無人。何處有主而言就主說我聞乎。釋言法中雖無定主非無。假名綰御眾生故得就之宣說我聞。故涅槃雲譬如四兵令以成軍。雖無定主亦得稱言我軍勇健我軍勝彼。此亦如是。故得稱我。問曰阿難得理聖人。以何義故同凡說我。釋言阿難雖復說我不同凡夫。雲何不同。說我有三。一見心說我。謂諸凡夫我見未亡我見心中稱說有我。二慢心說我。謂諸學人見使雖言慢使猶在。我慢心中稱說有我。三隨世流布宣說有我。謂無學人見使久除慢使亦盡。隨世流布所以說我。阿難常於結集法時身居無學。直是隨世流布說我。非見非慢故不同凡。問曰無我真諦有我世諦。無我是勝有我是劣。何不從勝宣說無我。就劣說我。化我眾生法須如是。若不說我何由可得標別彼此。令人識知故須說我。是故乃至佛對眾生亦常說我。上來明期證信通序。下次明其三會別經。盡此品來是期初會。方便品下是第二會。菩薩行品下是第三會。三會何異。異有三種。一由序異。初會之中佛眾雲集而為由序。第二會中維摩現病以為由序。第三會中維摩持眾往至菴羅而為由序。二明法異。法義眾多難可具論。大約粗分唯因與果因異有二。一約人分別。前之兩會為化娑婆穢土眾生專教求淨。所修所行專求淨土。後之一會為化眾香淨土菩薩專教隨染。不盡有為不住無為。二常法分別。初會之中直出法體未辨修相。後兩會中明修成相。於中前會教修趣寂。破捨有無趣入不二。第三會中從寂起用。不盡有為不住無為。是其用也。因異如是。果異如何。先就身論後就土說。身中初會明應身果。下寄寶積歎而顯之。始在佛樹力降魔等悉是應也。第二會中明報身果。宣說佛身從於無量功德生故。第三會中明法身果。如下文說。觀身實相觀佛亦然。我觀如來前際不來後際不去。如是等也。細實兼通粗分且然。若論其土初會寄就釋迦顯淨土。第二寄就香積如來辨淨。第三會寄就無動如來彰淨。初寄釋迦即染彰淨明淨土體。第二寄就香積如來染外彰淨明淨土相。第三寄就無動如來取之置此彰淨隨染明淨土用。法異如是。細求兼通非全一向。三利益異。三會之中得益人別。就初會中先序後正序正不定進退兩判。一唯取如來所說為正。是則從初盡偈。已來通判為序。偈後為正。因請正說淨土因果序中有二。一佛眾雲集。二毘耶離有長者子名寶積下現相起發。蓋中普現十方佛國起後所說淨土因果。二通攝如來所現神變不思議德悉以為正。是則從初盡蔽大眾判為由序。從寶積等獻蓋已後悉為正宗。正顯如來不思議解脫之德。準勝鬘經歎佛章後齊為正宗此亦應然。序中有三。一明佛化主。二從與大比丘已下辨其徒眾。三彼時佛與無量眾下總明佛眾雲集所為。前中有三。初言一時明佛化時。第二佛標列化主。第三在毘耶下彰其化處。釋一時中先序異說次辨過非後正議。異說如何。昔來相傳。傳言佛說時阿難聞時更無先後。簡去傳聞成上我聞故雲一時。異說如是。次辨過非。先以事驗後引文證。事驗如何。如經說。阿難是佛得道夜生。如小乘中。佛成道已過六七日即便說經。何難爾時猶在懷抱身不豫會。佛成道已過二十年方始出家。三十年後方為侍者。自斯已前所說諸經多不親聞。雖不親聞而所集經亦云一。明知一時非簡傳之辭。又小乘中不得說言阿難是權。何由得言說聽一時。人復反徵雲何得知。阿難是佛得道夜生。將來破我為證此義。須知阿難立字因緣。阿難陀者是外國語。此名歡喜。歡喜之名三因緣立。一過去因緣如經中說。釋迦過去行菩薩道時作一陶師名曰大光。值過去世釋迦文佛。父名淨飯母名摩耶。侍者弟子名曰阿難。國土眷屬如今無別。因即發願。願我當來成得佛道還如今佛。由斯本願今得成佛。故今侍者還字阿難。二現在因緣。阿難比丘面貌端正。世人見者莫不歡喜故字歡喜。是故經中讚歎阿難。面如滿月目若青蓮。佛法海水入阿難心。三父母立字因緣。與字歡喜喜時生故。何者喜時所謂如來得道夜時。如來十九踰城出家。既出家已五年習定六年自餓身極羸瘦。父王遣人恆往瞻伺。知極微惙常恐不全。菩薩後時知餓非道受食乳麋欲取正覺。魔作是念。若佛道成空我境界。曼道未成當敗其志。遂卒官屬十八億萬持諸苦具來怖菩薩。菩薩於時入勝意慈定。令魔眷屬顛倒墮落。魔既被降便作是念。菩薩力大非我能勝。當惱其父。遂便往詣淨飯宮上唱如是言。悉達太子昨夜了矣。王時聞已從床而墮。良久乃甦更為傷歎。念子在家當為輪王。何期出家空無所拔。未久之間菩提樹神以佛道成復持天華慶賀父王。當成佛時天雨妙華而為供養。故持慶王。其時亦往淨飯宮上唱如是言。大王當知。地天太子昨夜明星出時降魔兵眾成佛得道。王時生疑。向者有天言我子死。今復有天雲子成道何者可信。菩提神曰我言可信。向者是魔故相惱耳。我是菩提樹神。以佛於我樹下得道故相慶賀。王時作念。我子在家當為輪王。今日出家為法輪大王。彼此無失。自者聞死今忽聞活一重大喜。復聞道成兩重大喜。未久之間王弟斛飯夜生阿難。寅抱詣王。弟於昨夜生此一男。王時對曰我子成道汝復生男。眾慶並集。與字歡喜。以斯準驗定知阿難成道夜生。阿難既是得道夜生。何由得言說聽一時。事驗如是。次以文證。佛初成道。在波羅捺仙人鹿苑為五比丘轉四諦法名轉法輪。經佛滅度後阿難比丘先集此經。將集此經先昇高坐說偈自言。佛初轉法輪。爾時我不見。如是展轉聞。佛遊波羅捺為五比丘眾轉四諦法輪。彼經之中道己傳聞復言一時。明知一時非簡傳之辭。辨非如此。次顯正義。言一時者就佛解釋。為化之辰目之為時。於佛一代化時眾多。為簡餘時是故言一。一時之言經中大有。如涅槃說。我於一時在加屍國。我於一時在恆河岸。我於一時在屍首林。我於一時在王捨城。如是非一。今言一時共彼相似。雲何得知一時從復非是屬前。準依地經所以得知。華嚴大本十地品初雲言爾時佛在天中。龍樹別傳改爾為一。爾時之言不可成上。改爾作一寧不屬下。雲言佛者標列化主。佛天竺語此翻名覺。覺有二義。一者覺察二者覺悟。言覺察者對煩惱障。煩惱侵害事等如賊。唯聖覺知不為其害故名為覺。此之一義如涅槃釋。言覺悟者對其智彰。無明眠寢事等如睡。聖慧一起朗然大悟如睡得寤。故名為覺。所對無明有其二種。一是迷理。性結無明迷覆實性。翻對彼故覺知自實。如來藏性從本常寂無為不動故名為覺。二事中無知迷諸法相。翻對彼故覺知一切善惡無記三聚之法故名為覺。故地持言於義饒益聚非義非非義饒益聚平等開覺故名為佛。義益善義利人故。非義不善不利人故。非非義是無記。於此悉知故名為佛。既能自覺復能覺他覺行窮滿故名為佛。雲言自覺簡異凡夫。道言覺他簡異二乘。覺行窮滿別異菩薩。是故獨此得名為佛。下彰化處。在毘耶離就通舉之。此翻名為廣博嚴事。菴羅樹園隨處別指。人謂此園饒菴羅樹名菴羅園。事實不爾。蓋乃從其園主彰名。有女從於菴羅樹生。即呼以為菴羅樹女。與經中說□女相似。此園是其菴羅女園。從主作名名菴羅園。佛至其國。此女捨園造立精舍。故仍本名名菴羅園。遊化更中目之為在。法身平等實無棲託示化有方是故言在。上來明佛下列其眾。眾別細分有其十七。一聲聞眾。二菩薩眾。三梵。四釋五餘天眾龍鬼八部。通前十三。人眾之中四部差別。通前十七。相從為五。一聲聞眾。二菩薩眾。三是天。四鬼神眾。五是人眾。要攝唯二。聖與凡。前二是聖後三是凡。聖中先列聲聞之眾後列菩薩。諸經多爾。何故而然。汎解有四。一近遠分別。二形相分別。三就德分別。亦云約教。四多少分別。言近遠分別者。聲聞弟子多近如來故隨近先列。菩薩不爾在後而列。何故聲聞偏多近佛菩薩不近。解有兩義。一聲聞弟子習道未久。雖得聖果進止威儀常須佛教。為是近佛。是故如來乃至涅槃常為制戒。如制聲聞不食害等。又如律中制阿那律不聽與其女人同宿。制婆伽隨不聽飲酒。如是等輩雖得聖果。須佛教制故多近佛。近故先列。菩薩之人久閑道法不假佛教。故不近佛。以不近佛在後而列。二聲聞弟子現蒙佛度。捨凡成聖荷恩深重。雖得聖果常隨如來圍侍供養。菩薩之人雖荷佛恩。攝化眾生利物為事故不近佛為是後列。此是第一近遠分別。次第二門約形分別。聲聞之人同佛出家。執持威儀形相似佛世共尊敬為是先列。菩薩隨化形儀不定或道或俗先列人怪故後列之。次第三門約德分別。亦得名為約教分別。如龍樹釋。教有二種。一顯示教彰相隱實。二祕密教翻相顯實。顯示教中宣說羅漢及辟支佛同佛漏盡。宣說菩薩現行煩惱不斷諸結。於此教中若聞菩薩在羅漢上人多驚怪。以是義故先列聲聞後列菩薩。若依甚深顯實之教。菩薩德尊理須在先。聲聞行卑宜須後列。如華嚴經。次第四門多少分別如涅槃經。一切諸眾少者先列。聲聞眾少為是先列。菩薩眾多是故後列。此後一義居在涅槃。今此文中先列聲聞後列菩薩具前三義。就聲聞中先標眾別後列其數。與大比丘是標眾也。約佛辨眾以身兼彼目之為與大者歎辭。外國語名曰摩訶。此翻有三。一者是多。眾數非一如世多人名為。大眾此通凡聖。二者勝。勝過餘眾。於諸異學最殊勝故。此亦該通。三翻名大。曠備高德過喻近學。今言大者義當第三。言比丘者是外國語。義翻有五。一名怖魔。就始彰名。初出家時魔心戰怯故名怖魔。比丘出家何關魔事乃令魔怯。魔性妒弊懼他勝己。又恐其人出家之後化他同出空其境界。為是戰怯。二名乞士。既出家已無所貯畜乞求自活。三名淨命。於乞求時正命乞求離五邪命故曰淨命。五邪命法如龍樹說道品義中具廣分別。此之兩名據中以立。四名淨持戒。精持禁戒無所毀犯。五名破惡。以持戒故能離諸過。此後兩名據終以立。非一稱眾。八千人俱彰其數也。略無歎德。何故而然。大教有二。一漸二頓。若論漸教藉少而入須歎聲聞。語其頓教不由小入故不歎小。此經頓教不藉小入。為是不歎。次列菩薩文別有五。一標別其眾。二辨其數。三歎其德。四列其名。五總結。初言菩薩標別眾也。外國名菩提薩埵。翻譯之者不殊煩廣。菩下去提薩下略埵直雲菩薩。此方翻之名道眾生。菩提名道薩埵眾生。良以此人內心求道備有道行。以道成人名道眾生。若爾聲聞緣覺皆求道並有道行同以道成。以何義故不名菩薩。釋言賢聖名有通別。通則義齊。涅槃說乃至須陀亦名菩薩。求索盡智無生智故。亦名為佛。正覺共道不共道故。但今為分賢聖之別。隱顯異名等分賢聖。何故獨偏名菩薩。解有三義。一就願心望果解釋。唯此眾生求大菩提餘悉不求。是故獨此名道眾生。故地論言上決定願大菩提獨言菩薩故。二就解心望理解釋。凡夫著有二乘住無。有無乖中不會中道。是故不得名道眾生。唯有菩薩妙捨有無契會中道。是故偏得名道眾生。三就行分別。入佛法中有三門。一教二義三者是行。教淺義深行為最勝。聲聞最劣從教為名故號聲聞。聲者是教餐聲悟解故曰聲聞。緣覺次勝從義立目。緣者是義於緣悟解故名緣覺。菩薩最上從行立稱。以能成就自利利他俱利之道故名菩薩。故地持言聲聞緣覺但能自度。菩薩不爾。自度度他是名道勝。以道勝故名道眾生。三萬二千辨其數也。眾知識下歎其德也。初無別歎。如是一切功德具足總以結歎。菩薩德度非別不彰故先別歎。非別能盡故復宜須總結顯多。別中初先歎其所成自分功德。近無等下歎其所修勝進功德。自分先成是故先歎。勝進後起為是後歎。己所成處名為自分。仰習之所說為勝。諸經歎德多依此二。前自分中文別有三。一明其人。行德顯著為眾知識。二名聞下明其成。行德寬廣名聞十方。三名稱高下明其所成。行德殊勝名稱高遠。就初段中先明其人。為眾知識大智本下辨其行德。成前知識。就初段中眾知識者謂知其德識其形也。亦可下人鹹共聞知上人同識。就下辨德成知識中先明自利。為護法下明其利他。行能益己名為自利。行能兼潤說為利他。諸經歎德多皆依此。前自利中大智本行皆成就者直歎行成。佛威建立明成所以。由佛威神教化建立所以成就。亦可前句歎其行成佛威建立歎其德就。就前句中言大智者是佛智也。佛慧深廣故名大智。言本行者約果顯因。菩薩所修能為佛因故名本行。斯具名皆成就。就後句中諸佛威神諸佛神力名佛威神。菩薩修成名為菩薩之所建立。始起名建功德曰立。下利他中為護受法明能護正。能師子吼明能摧邪。亦可初句為護受法利他方便。軌則名法法能遮防名為法城。為護此法不令他人違謗毀滅故須受法。護法之相如涅槃經金剛身品說。又如地經說護有三。一護教法。於佛教法書寫讀誦為他宣說。書寫讀誦自行護持。為他演說外他護持。二護證法。自證教他自證自護教化他護。三護行法。自依修行。他修行時有諸障難攝護救濟。此之三護皆須知法故須受持。飲法稱受慍守名持。所持非邪故雲正法。能師子吼正明化他。借喻名法。所說決定心無性懼如師子吼。說能摧邪如師子吼。說能寤寐如師子吼。說能安立如師子王。能安群輩如師子吼。說能教告如師子王。教告諸子名師子吼。如涅槃說。師子吼者為十一事如來是也。菩薩亦然。不可具列。自下第二彰其德廣名聞十方。於中初先舉名。顯德寬廣故名十方。名稱號等有何差別。通釋是一隨相別分非無差異。異相如何。顯體為名標德為稱。名稱外彰號令天下說之為號。今言名者通相言耳。由名矣大十方共聞。眾人不下辨德顯名。於中亦二。自利利他先明利他悉已淨下明其自利。前利他中初明教正。降伏魔下明其摧邪。前教正中眾人不請友而安者為化始也。不待物請強為非友。化令住正名友安之。解有兩義。一所化眾生無機感聖名為不請。菩薩彊化為作因緣名友安之。二所化眾生雖有道機無其樂欲不知求聖名為不請。菩薩隨機而為彊化名友安之。紹隆三寶使不斷絕為化終也。其義雲何。如華嚴經明法品說。彼有三翻。其一翻能令眾生發菩提心。是故能令佛寶不斷。開示演說十二部經深妙法藏。是故能令法寶不斷受持一切威儀行法。是故能令僧寶不斷。第二翻中讚歎大願。是故能令佛寶不斷分別顯示十二緣起甚深之義。是故能令法寶不斷修六和敬。是故能令僧寶不斷。第三翻中下佛種子於眾生田生正覺牙。是故能令佛寶不斷護持正法不惜身命。是故能令法寶不斷善御大眾心無憂悔。是故能令僧寶不斷。此之三翻亦有階降。初下次中第三最上。先就佛寶以顯不同。第一翻中令生發心標果令求。此為初始。第二翻。中讚大願者讚起行願令人修行。此以為中。第三中下佛種子於生田者化人成行。此為最上。化人成行堪為佛因名下佛種於生田矣。   次就法寶以顯不同。第一翻中開示演說十二部經宣通教法。第二翻中分別顯示十二緣起辨釋理法。第三翻中護持法者興建行法。教淺義深行為最勝。次就僧寶以辨階降。第一翻中受持一切威儀法者僧行方便。第二翻中修六和敬行成不乖。第三翻中善御大眾德成攝他。此亦初下次中後上。以此教他傳學不息故令三寶永不斷絕。上來教正。下明摧邪。先除眾魔後制外道。魔羅胡語此雲殺者。害人善故。汎論有四。或廣說八。言其四者。一煩惱魔。謂貪瞋等一切煩惱能害善法。二者陰魔。謂五陰身共相摧滅。三者死魔。能壞命根。四者天魔。於彼第六他化天上別有魔天好壞他善。四中初一是生死緣。中間陰死是生死果。此之四種大小通說。所言八者如涅槃說。前四種上更加無為四倒之心合為八也。無為四倒能壞大乘常樂我淨四種正解故。涅槃中說之為魔。小乘法中未以為患故多不說。又此通亦煩惱中收。故諸經中多亦不說。魔法如是。通論此八並須降伏。何故如是。煩惱陰死無為四倒妨違自行故須降伏。伏法不同。彼煩惱魔小乘多用諦觀降伏。大乘多用空慧降伏。陰魔小乘多用無餘涅槃得滅捨故。大乘多用常住法身。無為四倒於大因中正解降伏。於大果中菩提涅槃真德降伏。天魔一種妨於自行亦妨化他故須降伏。用法不同。自行因中正智降伏。知邪不從彼自退故。自行果中十力降伏。十力固牢不為魔邪所傾動故。自行如是。化他之中用法不定。若在因中。自身降魔多用神通。教他降魔多用神咒。彼無神通能降伏故。若在果中。自身降魔多以慈心。教他降魔亦用神咒。彼無慈力能降伏故。降魔如是。今就利他偏降天魔。菩薩自降多用神通下制外道。法外妄計斯稱外道。此亦妨於自行外化。並須制伏。但隨行別用法不同。自行因中正見降伏。正見道理不從邪故。自行果中無畏降伏。外道邪智難佛無德。如來有德於彼不怯能降伏故。自行如是。化他純用四辨降伏。四無礙辨廣知法義能難論故。今就化他。四辨摧邪名制外道。上來利他不明自利。於中初先明其斷德。心常安下明其行德。前斷德中悉已清淨明其攝治。永離義等彰其離障。又悉清淨明離惡業。正習斯亡名悉清淨。永離蓋纏明無煩惱。蓋謂五蓋。貪慾瞋恚睡眠掉悔及疑是也。廣如別章。亦可一切諸煩惱結通名為蓋。蓋眾生故蓋淨心故。纏謂十纏。無慚無愧睡眠悔慳嫉掉眠忿及覆是其十也。亦如別章。亦可一切諸煩惱結通名為纏。纏眾生故纏傳心故。於此蓋纏正習斯亡故雲永離。下行德中文別有二。一隨德別歎。二佈施下隨位別歎。前隨德中心常安住無礙解脫空解脫也。亦可安住一切法界無礙解脫此即十地解脫大也。念謂正念。念門不同。或說三種念佛法僧。或說四種身受心法。又如地論上念同法功德求義亦是四也。或說六種。念佛法僧戒施及天如涅槃釋。或說八種如龍樹說。前六種上更加二種。一念出入息繫心住於數息法門。二者念死常修死相。或說十種如大智論摩訶衍品說。前八種上更加二種。一者念滅念彼涅槃無為寂滅起意趣求。二者念身自念己身無常苦空無我不淨修行厭離。或說十一如地經說。念佛法僧念菩薩行念菩薩波羅蜜念十地念不壞力念無畏念不共法乃至不離念一切智。廣則無量菩薩悉念。定者所謂九次第定。八禪滅儘是九定也。亦可一切所得三昧悉名為定。此即十地三昧大也。言總持者是陀羅尼。此即十地大陀羅尼。言辨才者四無礙辨。知法辨了名之為辨。又說辨了亦名為辨。言辭才巧故名為才。唸唸常現故雲不斷。又說無間亦言不斷。上來第一隨德別歎。人言此歎地前功德。當應不然。歎地前行多不舉此勝上功德。自下第二隨位別歎。初地至十地德何故須然。菩薩住於一地之中普攝一切諸地功德。故歷諸位而以歎之。言佈施者初地功德。言持戒者二地功德。言忍辱者三地功德。言精進者四地功德。言禪定者五地功德。言智慧者六地功德。六度之義廣如別章。此應具論。今釋名。言佈施者以己財事分佈與他名之為布。惙己惠人目之為施。言持戒者胡名屍羅。此方正音名為清涼。三業炎非焚燒行人事等如熱。戒能防息故號清涼。此清涼行有能禁防止息之義故復名戒。堅守名持。言忍辱者他人加惡名之為辱。於辱能安說之為忍。言精進者陳心於法名之為精。精心務達說以為進。言禪定者禪那胡語。此翻名為思惟修習。上界靜法審觀方成名思惟修。又亦名為功德叢林。此乃從其所生為名。能生多德是故為功德叢林。言智慧者照見名智觀達稱慧。此六經中名波羅蜜。是外國語。此名度。又亦翻之名到彼岸。所言度者地持論中說有三義。一者時度。此之六行種性已上度三阿僧祇方始成滿。二者果度。此六能得大菩提果。三自性清淨度。此六能得破情相到法實際。具此三義故名為度。言到彼岸者如龍樹說。解有三義。一能捨離生死此岸到於無上涅槃彼岸。同前果度。二能捨離生死涅槃有相此岸到於平等無相彼岸。與前自性度義相似。三能捨離六弊此岸到於六度究竟彼岸名到彼岸。因修至成故名始修為能到矣。具此三義名到彼岸。此六同時隨位且分。檀寄初地乃至波若在第六地。如地經說。及方便力無不具足七地功德。七地修習十方便慧發起勝行名方便力無不具足。逮無所得不起法忍八地功德。逮謂及也亦曰至也。無生所得者理中無淨可得。此諸菩薩破去情相到無得處。是故名為逮無所得。不起法忍猶是經中無生法忍。由逮無得是故便成不起法忍。不見淨法可生起故。已能隨等九地功德。已能隨順轉不退輪是九地中說成就矣。謂能隨生轉妙法輪久堪化益故曰已能。化順物機名為隨順。說授名轉。不退輪者經中或說三業為輪。或復宣說佛法為輪。今此所論名為輪者。如彼轉輪聖王輪寶能摧剛強轉下眾生上昇虛空。佛法如是。能摧眾生惡不善法轉下眾生上入佛道故名為輪。一得永住故故不退。善解法相是九地中智成就也。知眾生根是九地中入行成就。蓋諸大眾得無畏下十地功德。蓋諸人眾得無所畏利他功德。十地學窮故蓋大眾。起說不怯故得無畏。功德已下明其自利。功德智慧以修心者妙德嚴心。功者是其功德莊嚴。智慧是智慧莊嚴。此二莊嚴廣如別章。此應具論。然今且可釋其名字。其功德者亦名福德。福謂福利。善能資潤福利行人故名為福。是其善行家德故名福德。如清冷等是水家德。功謂功能。善有資潤利益之功故名為功。還是善行家德故名功德。言智慧者。依如毘曇決斷名智對諸忍故。若依成實無著名智別想識故。通相以論。知法名智觀達稱慧。此智與慧通釋一物。隨義別分非無差異。異相如何。依如地持知世諦者名之為智。知第一義說以為慧。故彼文言於一切法部分知者名智波羅蜜。於第一義開覺名波若波羅蜜。涅槃亦然若。依地論證第一義名隨智者。了達教法名隨慧者。皆德無傷。此二經中名為莊嚴亦名律儀亦曰助法亦復說之為菩提具。言莊嚴者如涅槃說。能嚴行人故曰莊嚴。又復諸行共相莊飾亦曰莊嚴。如莊嚴具眾寶間錯。言律儀者如地持說。此二內調故名為律令法稱儀。言助法者望果為言。資順菩提故雲助法。能為佛因故復說之為菩提具。依此二行修練己心故曰修心。相好已下勝相嚴身表德名相。愜情稱好。用此莊形故曰嚴身。相好嚴身過餘世報名色第一。不假餘瑩故捨世間所有飾好。自下第三彰德殊勝故名高遠。於中先舉名稱高遠顯德殊勝。名聞上徹名為高遠。高遠如何踰於須彌。踰謂過世。須彌胡語。此名妙高山亦名安明山。舉高三百三十六萬里。縱廣亦然。四寶所成。六萬諸山而為眷屬。深信堅下辨德顯名。於中有三。一明其信二深入緣起下彰其解三無有量下顯其行。此三分中皆利自他。就初分中深信堅固猶若金剛是其自利。決定名信。信門不同。或說為二如地經說信菩薩行及諸佛法。或分為三信佛法僧。或說四種信佛法僧及以信戒如成實論說。或說八種如地持說信佛法僧即以為三。信佛菩薩神通之力通前為四。信種種因果是其世諦。信真實義是其真諦。通前為六。得義為七。得方便八。無上菩提名為得義。一切菩薩所修學道名得方便。隨別細分亦可無量。愍厚曰深難壞稱堅。此是法說。猶如金剛喻以顯之。下明利他。法寶普照而雨甘露明真能益。法寶普照慧法教人。聞思修等三慧之法名之為法。此法可珍又能照曜故說為寶。隨機等示故名為普。開曉明心除其闇彰說之為照。而雨甘露功德教人。世間甘露能除燋渴。功德善法能潤行人故名甘露。授之稱雨此明能益。於眾言音微妙第一彰其能說。說前法時能宣吐也。謂於世俗言音之中最為第一。第二解中深入緣起斷邪見等。是自利行。入深緣起明其攝治。觀窮曰深解順名入。言緣起者謂十二緣。經名因緣亦稱緣起亦曰緣集。藉因託緣諸法得生故名因緣。法藉緣起故曰緣起。法從緣集故稱德集。名字是何。謂從無明乃至老死。雲何深入因緣之法。唯真不生單妄不成。真妄和合方得集起。於中開合廣略不定。或分為二唯真與妄。據妄統攝十二因緣皆妄心起名之為妄據真統收皆真心起說以為真。或分為三。一事緣起。十二因緣皆從六種事識所為。二妄緣起。據妄統收十二因緣皆是七識妄相心作。如夢所見。故經說言三界虛妄皆一心作。妄心作矣。三真緣起。據真統攝十二因緣皆真心作。如波水作。此如地經六地中說。故彼經言十二因緣皆一心作。謂阿梨耶真心作矣。細分有六。於前事識因緣之中義別有二。事相因緣。三世流轉非我我所如毘曇說。二虛假因緣。十二因緣皆是名用。虛假之有無有自性。如成實說。於前妄識因緣之中義別亦二。一妄相因緣。十二因緣皆是虛約妄相之有。如化如炎。無相為相相即無相。不但無性相亦叵得。二妄想因緣。十二因緣皆妄心起。心外無法如夢所睹。但是心見心外無法。於前真識因緣之中義別亦二。一真用因緣。如來藏性不染而染起十二緣。故經說言如來藏性是其一切善不善因。能遍興造一切趣生。猶如伎兒變現眾趣。又經亦言即此法界輪轉五道名曰眾生。此等皆是真用因緣。真體因緣。如來藏性是因緣體。名因緣而此因緣相。良以真實如來藏性是緣體故。經中宣說。十二因緣以為佛性。見十二因緣名為見佛見法見僧。因緣如是。此諸菩薩皆能窮達故曰深入。此明攝治。下明離障。斷諸邪見正使永亡。五見非一說以為諸。法外推求名為邪見。見實除捨目之為斷。有無二邊無復餘習殘氣亦盡由證因緣。非有無性故。使有無二邊之見永無餘習。下明利他。演法無畏猶師子吼自心不怯。其所講說為如雷震說能益物。又演無畏說能摧邪講如雷震語能生善。前中初言演法無畏法說利他。依大智論。菩薩別有四種無畏。一總持無畏。於法廣知不畏屈短。二知根無畏。明瞭諸根隨而授化不具違失。三斷疑無畏。隨問能決不懼不堪。四益難無畏。隨難能通不懼屈滯。如師子吼喻以顯之。後中講說利他如雷喻顯。天雷一動卉蓻生牙。法音一闡道根普長。故取為喻。第三行中初無有量已過量者明其自行。行德深廣無有分限故曰無量。非是世人算數能及故曰過量。又非世人算數能及名為無量。超出世人算數之限故曰過量。集眾法下明其利他。集眾法寶如海導師攝他方便。法如珍寶門別非一名眾法寶。導人趣求名集法寶。如海導師喻以顯之。海中導師導人採寶。菩薩如是。導人求法故取為喻。了達已下化德成就。先知法藥後知眾生。知法藥中了達諸法知世諦也。了達深義知真諦也。知眾生中言知眾生往來所趣知過未也。知過去因名為知往。知未來果名來所趣。及心所行知現在也。其知現在心行善惡而教化之。上歎自分下歎勝進。於中先明修法身行。無量功德皆成就下修淨土行。此二之中各利自他。修法身中先明自利。關閉已下明其利他。前自利中近無等等明修至果。佛比餘生名為無等。佛佛道齊故復言等。剋證不遙故名為近。佛自在慧辨出等。佛智無礙故曰自在。十力無畏十八不共顯自在慧。言十力者一處非處力二者業力三者定力四者根力五者欲力六者性力七者至處道力八宿命力九天眼力十漏盡力。義如別章。此應具論。四無畏者一一切智無畏二漏盡無畏三能說彰道四能說盡苦道。備如後釋。所言十八不共法者毘曇宣說。十力四無所畏大悲三念處以為十八。依大品經別有名字。三業無失無異想無不定心無不知已捨是其初六。欲無減精進無減念無減智慧為減解脫無減解脫知見無減是其中六。三業隨慧行了達三世是其後六。亦如後釋。下利他中關閉一切諸惡趣門自無惡因。三塗修羅是其惡趣。諸業煩惱通人趣入名惡趣門。聖道遮防稱曰關閉。而生五道以現其身隨物現受。三塗人天是其五道。若分修羅道別有六。初入名生終出稱現。為大醫下隨生攝益。為大醫王療治眾病總明化益。能治曰醫自在名王。醫王中勝故名為大。下別顯之。應病與藥量宜授法。貪教不淨瞋教慈心。如是等也。令得服等筋物修習。令得服者教起聞思攝受法也。令得行者教使依法起修行也。下淨土中先明自利。無量功德皆成就者淨土因成。如下文說。無量佛土皆嚴淨者淨土果就。自報離染名之為淨。又用自在亦名為淨。淨滿法界故曰無量。下明利他。其見聞者無不蒙益親近益也。見形聞名皆得益也。諸有所作亦不唐捐順行益也。唐謂虛捐謂棄。無有順行虛然唐去世名不唐捐。上來別歎。如是一切德具足總以結歎。言皆具者解有兩義。一就人以論。所列菩薩齊具前德故雲皆具。二就德而辨。於前德中無不備之故雲皆具。次列其名。菩薩眾多文中具列五十二人。菩薩之名皆依德立。言等觀者多觀真諦平等法也。不等觀者多觀世諦差別法也。等不等者二諦通觀。此約慧別。定自在王依定立稱。此前約行。其法自在及與法相約法以別。如是等也。如是菩薩三萬二千第五總結。上列聖眾下列凡眾。於中初先列其天眾次列鬼神後列人眾。鬼神是其天之輔從次天以列。天中初先列其梵眾次列帝釋後列餘天。梵中初言萬梵天王列數辨眾。此皆應是初稱梵王屍棄列名。此雲頂髻蓋乃是其偏髮梵王。下言螺髻應是其人。從餘天下辨其來處。此言稍略。若具應言從餘四天下。上來之詣佛所至聽法所。就帝釋中復萬二千舉其數也。天帝辨眾。帝猶主也。忉利天主名為天帝。亦從餘天還彰來處。在會所至。下列餘天。道言並餘大威力者辨前兼後故說為並。謂欲界中餘天眾也。次列鬼神。龍是畜生。於中具有四生差別。有大神德能來聽法故今列之。夜叉是輕捷鬼也。乾闥婆者是天樂神亦鬼道攝。阿修羅者人釋言名不酒神。不知是非。或雲劣天。依如毘曇修羅唯鬼。依法唸經有鬼有畜。如彼羅□阿修羅王是師子兒體是畜生。依伽陀經有天鬼畜三種差別。修羅凡有五地之別。一在地上眾相山中如地經說。勢力最下。二須彌山北大海之下二萬一千由旬有脩羅王名曰羅□。統領無量阿脩羅眾。三羅□下復過二萬一千由旬有阿脩羅王。名曰勇健。四勇健下復過二萬一千由旬有阿脩王。名曰華鬘。五華鬘下復過二萬一千由旬有脩羅王。名毘摩質多。亦統領無量阿脩羅眾。毘摩之母本從天生故名劣天。劫初成時有諸天女。來海中洗浴。水觸其身遂失精氣。流在水中成一肉卵。逕八千歲乃生一女。有九百九十頭。頭有千眼有九百九十九口。口有四牙。牙上出火猶如礔□。二萬四千九百九十九腳。此女後時在海浮戲。水精入身生一肉卵。逕八千歲生毘摩質多。有九頭。頭有千眼。口中出水。有九十九手。腳唯有八。其形四倍大於須彌。純食淤泥及與藕根。多與天諍如法念說。迦樓羅者是其鳥神。於中有其金翅之鳥。純食諸龍。有四生別。有化生者。食四生龍。其胎生者食三生龍除其化生。其卵生者食二生龍除化生除胎。其濕生者唯食濕生。此四天下有一化生迦樓羅王。名曰正音。受八千歲。日別噉食一大龍王五百小龍。繞四天下週而復始。次第食之。命終時諸龍吐毒不復能食。飢火所燒聳翅直下。至風輪為風所吹而復上來。往還七返無處停足。遂至金剛輪山頂命終。以食諸龍身肉毒氣遂發猛火。其難陀龍王及跋難陀龍王恐燒寶山遂降大雨渧如車軸以滅其火。身肉消敬唯有心在。大如人脾純青琉璃。輪王得之用為珠寶。帝釋得之為結中珠。緊那羅者此名疑神。體是畜生形狀似人。面極端正頂有一角。人見生疑不知為人為鬼為畜故曰疑神。此亦是天之樂神。摩□羅伽是腹行神。世人相傳是魔神也。下列人眾。比丘如上尼猶女也。優婆塞者名為善宿男。懷善而居亦云近善住亦云清信士。優婆夷者如前。姨猶女也。上來第二列其從眾。彼時下第三大段明其徒眾雲集所為。於中初明佛與諸眾圍繞說法。說何等法。文中不辨不知說何。下明如來於眾獨勝。譬如須彌顯於大海喻說顯勝。高顯獨出在於大海名顯於大海。蔽於諸眾合以顯勝。上來由序。自下約對不思議德悉為正宗。如勝鬘經歎佛功德正宗所收。此亦應然無勞致疑。此正宗中文別有二。一因寶積獻蓋如來顯示不思議德令人願求。二寶積說偈已下因寶積啟請如來宣說淨土因果令人習學。前即是法身因果。後即是其淨土因果。初之一段望前為正宗望後仍有起發之義故亦名序。由其蓋中現十方國起後所說淨土因果故得名序。於中有三。一寶積等獻蓋為由。第二如來合蓋現變。三寶積等睹之敬歎以顯願求。初中爾時獻蓋時也。當爾佛在菴羅園時次舉獻人。毘耶離城出其生處。有長者子標別其人。名曰寶積論其名諱。與五百等兼列其眾。下明獻蓋。持蓋詣佛獻奉方便。各以其蓋共供養佛正明獻蓋。第二如來現變之中先合為一次廣合大。後於蓋中廣有所現。前合一中佛威神者明合所由。此不思議解脫之力說為威神。約通而辨。是約通力非餘通等。通有幾種而言非餘。通有四種。一如意通運變自身大音普遍。二者幻通。轉變外事。三法智通。通達諸法。四聖自在通。能於苦中生樂想。於樂法中生於苦想。苦樂法中生不苦不樂想。如是一切不隨緣變名聖自在。今轉外事故是幻通。何故悉受合之為一。為令施者眾聖滿足故悉受之為成一用故合為一。如佛初成受四王缽合之為一。又欲顯示不思議力故合為一。次廣令大。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如經說。一四天下有一須彌。四大海水鐵圍圍繞以為一界。數之至千名小千界。小千為一數復至千名中千界。中千為一數復至千名為三千大千世界。此三千世界同時成壞故合為一名世界剎。數此至於恆河沙數名世界性。此性為一數復至於恆河沙數名世界海。海復為一數至於恆河沙數名世界種。種復為一數之至於恆河沙數名一佛界。依如華嚴如是轉增凡有十重。最後名為世界須彌。今言三千一剎為言下明所現。所現有二。一現此界二又十方下現他方事。現此之穢令人同厭。現他方淨使人同忻。現此界中事別有五。一現地相。廣長悉現。二現諸山。三現眾水。四現日月星辰等事。五現諸天龍神宮等。現他方事言少可知。自下第三明寶積等睹前神變敬歎發心於中初先明諸大眾讚歎禮敬。爾時大眾舉敬歎人。睹佛神力敬歎所由。歎未曾有口業歎也。合多為一廣小令大普現諸事。昔所未見名為未有。合掌禮等身業敬也。觀佛無厭故目不捨。下明寶積說偈廣歎。先舉歎人。佛前歎處。偈頌歎相。何故偈歎。解有兩義。一偈言要略。少字之中能攝多義。寶積今欲以其略言攝佛廣德故須偈頌。二偈言美妙。諸讚歎者多以偈頌。寶積今欲讚佛美德故須偈頌。下出歎辭。辭中合有三十六行。四句為偈有十八偈。人科種種今判為五。初有兩行以為初收。歎美佛德。次有兩行為第二段。頌歎向前所現之事。法王法力超群生下有十三行為第三段。乘歎餘德。今奉世尊此微蓋下有四行偈為第四段。訟歎向前所現之事。大聖法王眾所歸下有十五行為第五段。廣歎難餘德。就初段中初先正歎。後故稽首總以結敬。就正歎中分別不同乃有三種。一歎身歎德二門分別。初句歎身餘文歎德。就歎身中偏歎佛眼。何故而然。六根身中眼根為首。就始偏歎餘略不論。又人身中頭最為上頭中眼勝。就勝偏歎。又人相見先目相睹。隨見先歎故偏歎眼。言目淨歎其眼淨。淨有二種。一清白分明色無闇濁名之為淨。二照矚分明說之為淨。言修廣者歎其眼相。修謂長也廣猶闊也。如青蓮者類以歎之。如有兩種。一淨如青蓮喻前淨也。二形如青蓮喻修廣。下難德中歎三學行。心淨已度諸禪定心畢竟離染超出餘人一切正受名度諸禪。久積淨業稱無量者歎佛戒行名戒淨業。佛修曩劫劫故雲久積。純淨業故名稱無量。舉稱無量彰業淨矣。導眾以寂歎佛慧行。由慧明勝故能利人。舉能利他彰慧勝矣。由前見佛為眾說法故歎導眾。寂是涅槃導眾入中。又寂真諦導人趣入。故經說言一切世諦若於如來悉第一義。為令眾生得第一義故說世諦。第二約就身戒心慧四門分別。目淨一句歎佛身淨。心淨一句歎佛心淨。此二一對身心分別。久積淨業依身歎戒。導眾以寂依心歎慧。此二一對福智分別。此即涅槃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四種果也。第三約就歎身歎德歎名歎德四門分別。目淨一句讚歎佛身。心淨已度久積淨業歎佛行德。心淨行體淨業行德。此二自德。稱無量者歎佛名稱。導眾以寂重歎佛德。此二化德。下結敬德。佛備前德故我稽首。此初段訖。下次頌前所現神變。既見大聖以神變者訟歎向前合蓋之事。既謂己也以猶用也。前以見佛用神通力合蓋為一故雲既見以神變矣。普現已下訟前蓋中所現事也。向前蓋中通現此土及他方事。今此偏訟他方之事。此土之事在後別訟。普現十方無量土者現其化處。其中諸佛現其化主。演說法者現其化相。於是一切悉見聞者由佛普現於是會中一切大眾悉見十方無量佛土及見彼佛聞其說也。自下第三乘歎佛餘德有十三行相後從為三。初有五行歎佛說巧。次有六行歎佛化能。下有兩行歎佛心等。就初段中前之三行歎說世諦不違第一。後之兩偈歎說第一不違世諦。前中初行明說益人。中間一行明說合法。末後一行牒以結敬。就初行中法王法力超群生者歎佛說德殊勝過人。佛於諸法得勝自在故名法王。知法有餘稱曰法力。此得過人名超群生。常以法財施一切者說能益物法能資潤名為法財。常以法財能常說也。言施一切能廣益也。第二行中能善分別諸法相者巧說世諦。於第一義而不動者不違真諦。第三行中以於諸法得自在者牒前初行中法王法力。自在是王之義也。是故稽首此法王者就之結敬。就下兩行明說真諦不違世諦中。初行說真不違有果。後行說真不違有因。說法不有亦不無者能說真諦。此明法空為真諦矣。真諦離相亦復離性名為不有。而有而有實性故曰不無。如地持說。又復真諦約對名有約對名無。就實亡對名非有無。以因緣故諸法生者不違世諦。就真雖說非有非無隨世恆說從因得果故雲以緣諸法生矣。所謂以其善惡因緣苦樂法生。無我無造及無受者能說真諦。此明生空為真諦矣。真中無有我人可得名為無我。以無我故無人作因名為無造。無人受果名無受者。善惡之業亦不亡者。真中雖無世諦恆有用之牽果故曰不亡。自下第二歎其化能。初先別歎。常禮法海總以結敬。前中初先歎其化始。以斯妙法濟群生下歎其化終。又復前歎小乘法化。後則歎其大乘法化。復就前中初先別歎。三寶於下總以結之。別中明佛寶現世。始在佛樹力降魔者成佛方便。佛依樹成所依之樹或名佛樹或稱道樹或復稱之為菩提樹。樹下成佛名為佛樹。樹下得道說為道樹。樹下證得菩提之果名菩提樹。將成託此故雲始在。魔於爾時恐佛道成而來惱亂菩。菩薩即入勝意慈定神力伏魔名力降魔。又以慈力令魔摧伏名力降魔。得甘露滅覺道成者正明成佛。得甘露滅明證滅諦。世間甘露能除燋渴。滅諦涅槃能除渴愛。是故約喻名甘露滅。隨化現證故名為得。言覺道成明得道諦。覺者是佛道是菩提剋就就成。前得此成言左右耳。   維摩義記卷第一(本)   維摩義記卷第一(末)   次明法寶。法中有二。一摧邪法。二三轉下明化正法。摧邪法中以無心意無受行者自無所著。以謂由也。由無心意無受行等便能滅邪故說為以。言無心意無忘心體。此言略少。若具應言無心意識。心意識等有何差別。依如毘曇。就一事識隨義以分義別五門。所謂名義業世施設。名者名心意名識。義者集起是心義。思量是意。別知是識。業者遠知名之為心。知未來法說之為遠。從未來起與身俱故。前知是意知過去法。續知是識知現在法。此乃約對三世境界以別其業。世者約就三世心體以別三種。未來說心過去說意現在說識。言施設者界施設心謂七心界。入施設意所謂意入。陰施設識謂識陰。若依楞伽。七識名心集起本故。意識名意同諸塵故。五識名識了現境故。今依後門。識之一字偈迮不論證實除捨。是以言無。無受行者無妄心用。謂無學果行因心也。亦可初言無心意者無識陰也。言無受者無受陰也。言無行者無行陰也。略不說想以偈迮故。此句明其自無所著。而悉摧伏諸外道者能破邪執伏外之想廣如經說。下明化正。三轉法輪正明所說。此名四諦以為法轉。從喻名之。如轉輪王所有輪寶能摧剛強轉下眾生上昇虛空。四諦如是能摧眾生惡不善法。轉下眾生上入聖道故名為輪。聖說授人目之為轉。轉有三種。一示相轉。如說三苦及八苦等是其苦諦。業煩惱等是其集說。苦集盡處名為滅諦。戒定慧等是其道諦。如是一切。二者勸轉。苦汝當知。集汝當斷。滅汝當證。道汝當修。三者證轉。苦我已知。集我已斷。滅我已證。道我已修。三轉如是。初轉何處。波羅捺國仙人鹿苑。本為誰轉。憍陳如等。於大千者出其說處。於大千界百億閻浮同時轉也。其輪本來常清淨者嘆其所說。不同情取故言常淨。問曰滅道常淨可爾。苦集染法雲何言淨。觀此破染能淨名淨。又此法相不同情取故亦名淨。下明僧寶。天人得道此為證者約人顯法。六道俱益至論得聖天與人故偏舉之。尋說悟聖名為得道。以此證成佛說不虛。名此為證。又證如來所說清淨亦名為證。上來別舉。三寶於是現世間者總以結之。上明化始下明化終。又復前明小乘法化下明大乘。於中三句。前二教人令得涅槃。後一化人令出生死。前兩句中以斯妙法濟群生者用法教人。所謂以此大乘妙法濟度群生。一受不退常寂然者明受有益。一納在心名為一受。道行堅固稱曰不退。永證涅槃名常寂然。度老病死大醫王者嘆佛化人出生死也。教斷集因不受來苦。是故名為度老病死。亦教度生。偈迮不說。以老病死苦過粗重為是偏舉。佛能教人除斯苦患名大醫王。上來別嘆。當禮法海德無邊者總以結敬。佛具多法名為法海。化德廣多名德無邊。自下第三嘆佛心等。初先正嘆。孰聞以下結成可敬。前正嘆中先嘆如來不為緣動。於善已下讚嘆如來於緣平等。此二之中各有法喻。前中初言毀譽不動法說以嘆。緣有違順毀違譽順。佛心平等不為其動。此言略少。若具論之緣有八種。利衰毀譽稱譏苦樂。是其八也。利衰二種約身以說。財榮潤己名之為利殺縛等事說以為衰。毀譽稱譏就口而辨。過惡罵辱名之為毀過善談讚目之為譽。當惡而道名之為譏當善而論謂之為稱。苦樂就心。此之八法在世同有。亦名八風。能動人心。如來於此悉皆不動。偈言要迮且舉毀譽。如須彌者喻顯不動。後中初言於善不善等以慈者法說以歎。順己名善違己不善。佛皆慈之。心等如空喻說明等。上來別歎下結可敬。孰謂誰也。誰聞如是人中之寶而不尊敬而不師永。次下四行是第四段重訟前事。今奉世尊此微蓋者訟已向前獻蓋事也。於中現我三千界者訟前遍覆三千世界廣長悉現。諸天龍神所居宮等訟前天宮龍神等宮悉現蓋中。悉現世間諸所有者訟前須彌鐵圍山等。十力哀現是化變者頌荷佛恩。佛具十力將德已呼名為十力。由十力尊哀愍我等現此化變。眾睹希有皆歎佛者訟前大眾睹佛神力歎未曾有。今稽首三千界尊者結己歸敬。自下第五乘歎餘德。行別十五相從為三。初有兩行歎佛身業。中間六行歎佛口業。後之七行歎佛意業。就身業中大聖法王眾所歸者歎佛人高。淨心[卄/視]佛靡不忻者歎佛身妙。靡猶無也。以佛身妙淨心。[卄/視]者無不忻慶。除邪謗人。各見世尊在其前者歎佛化巧。以化巧故有感斯現。佛已過去業得此妙身相。無心於彼此而能應一切。斯則神力不共法者結歎顯勝。亦得名為結歎顯異。他無此力故雲不共。就歎口中初有兩行。讚歎如來隨音異說。佛以一音演說法者發言不異。眾生隨類各得解者悟解不同。汎解有二。一約真說一。如來真實法螺聲相名為一音。眾生於中種種異解如一真身種種異見。如來真實常寂之聲名法螺音。恆有恆無名常寂聲。於淨耳者無時不聞名為恆有。有非新發。無淨耳者無時暫間名為恆無。無非始然。二就應說一。於中有二。一約方言以說一音。如來或時作一胡音。眾生於中解種種語。餘亦如是。二約法說一。如來或時說一佈施名為一音。眾生於中解種種法。餘亦如是。今此所論就應辨一。等就應中此偈約就方言說一。一切眾生於中解種種語故雲隨類各得解矣。皆謂世尊同其語者謂偏同己。斯則神力結歎顯勝。次有兩行讚歎如來隨法異說。佛以一音演說法者發言不異。眾生各各隨所解者悟解不同。如來或時對一眾生說一種法名一音說。眾生於中解種種義名各各解。普得受行獲其利者起行異也。斯則神力結歎顯勝。下有兩行讚歎如來隨心異說。佛以一音演說法者發言不殊。此亦是其隨法一矣。或有恐怖或歡喜等生心各異。趣說一法有人專謂說己罪過常墮惡道所以恐怖。有人專謂說己善業常生善處所以歡喜。有人專謂呵己過非所以厭離。有人專謂教己善義聞法生信所以斷疑。斯則神力結歎顯勝。下歎意中初四行偈歎佛德備。後三行偈歎佛解具。前四行中初兩行偈歎佛智德。後兩行偈歎佛斷德。此二之中各分自利利他之別。前智德中稽首十力大精進者歎佛十力。力由勳成故歎精進。已得無畏歎四無畏。先成在己故雲已得。住不共者歎佛十八不共法也。此歎自德。向前文中先舉其德後結稽首。今此文中先彰稽首後出其德。文之左右。稽首一切大導師者歎其利他。下斷德中先歎自德。稽首能斷眾結縛者除其滅障。稽首已到於彼岸者明證滅果。涅槃彼岸。修證名利。亦可前言能斷結縛離生死因。能到彼岸出生死果。下歎利他。能度世間謂能於此度眾生世間出生死因離生死道。能教眾生出生死果度生死因。得有餘滅離生死道得無餘滅。上明德備下明解具。悉知眾生來去相者明知人來。來是未來去是過去。以偈迮故不說現在。下明知法。善於諸法得解脫者總明知法。於諸法中心無偏著名得解脫。下別顯之。不著世間如蓮華者於有不染此明離愛。常善入於空寂行者於空能解此明離見。達諸法相無罣礙者於有能知此明離癡。稽首如空無所依者於空能證明離妄想。如空平等更無所依佛亦如是。證心平等無所取著故無所依。獻蓋至此望前為正。望後仍有起發之義。故亦名序。自下一段唯是正宗。因寶積請如來正顯淨土因果。於中有二。一從初乃至隨其心淨則佛土淨以為初段。爾時舍利永承佛威下為第二段。此兩段中總相粗分。初段偏明淨土之因。設使舉果對以顯因。後段偏明淨土之果。以實細論。初段因於寶積啟請具明淨土因之與果。後段因於舍利疑念拂疑顯淨以成前義。前中有四。一寶積等啟請為由。二如來讚歎敕聽許說。三寶積等奉教聽受。四佛廣為說。初中寶積標列請人。說此偈已結前起後。白佛世尊啟告所請。皆已發心申己所願。前睹如來合蓋現變顯不思議生心願求名為發心。諸人齊發故雲皆發。發之已竟故雲已發。阿耨菩提是外國語。此名無上正真正道。阿之言無。耨多言上。三名為正。藐之言真。三復名正。菩稱道。期求此道名為發心。菩提心義後當具論。何故道此。心為行本。明已有本唯須修行生後請也。願聞得下正宣請辭。願聞得佛國土清淨彰己所求。求聞常果。願聞得佛求聞正果。願聞土淨求聞依果。此求依果約正以辨。唯世尊說諸菩薩淨土行者請說土因。唯是敬辭亦是專義。專求如來說淨土行故言唯願。前就果德彰己願聞略不請說。此就因行唯明請說不彰願聞。言之隱顯道理齊通。自下第二如來歎問敕聽許說。先歎次敕後許宣說。歎中善哉是總歎也。善猶好也。所請事善。哉是助辭。乃能為諸菩薩問等出其善事。乃者是其希越之辭。無量眾生皆不能問至汝方堪故曰乃能。前兩句中據後以歎。是故偏言為諸菩薩問淨土行。若就前句應言乃能願聞得佛國土清淨。略不雲耳。諦聽善思敕誡辭也。諦謂審諦善謂委善。諦聽得聞善思得義故並敕之。念能堅持文義不告故復教念。為汝許說。於是寶積及五百等是第三段奉教聽受。自下第四佛為廣說。於中應先解淨土義然後釋文。義如別章。文中有二。一約大悲隨有之行宣說眾生以為佛土。二真心下約就出世。順菩提行說直心等而為佛土。前中有三。一總說眾生以為佛土。二所以上釋前眾生為佛土義。取土為生故名眾生以為佛土。三所以下轉釋為生取佛土義。初中眾生之類是佛土者緣中說土。土因悲得悲由生起。以有眾生菩薩起悲。悲故得土故名眾生。為佛土耳。無限大悲等眾生界情無分限故名一切眾生之類悉為佛土。第二釋中所以者何問前起後。土是己報。所以乃說他眾生類為我佛土。下對釋之。釋意如前。菩薩取土原為眾生。得土由生故名眾生而為佛土。文中四句。前二為於地前眾生。後二為於地上眾生。前兩句中化始調終。化者化於種性已前令生信解。調者種性已上令起行修。亦可化者化令生善。善心先無今忽令有故名為化。言調伏者調令離過。離過順法故名調伏。隨所化生而取佛土者為依淨土化人生善故耶取佛土。如彌陀界一生其中永善不退。為調眾生而取土者為依淨土調人離惡故取佛土。如彌陀界一生其中永離諸過。後兩句中入佛慧者趣入佛果。起菩薩根修起因行。亦可入慧是慧莊嚴。起菩薩根是福莊嚴。文中初言應以何國入佛慧者隨物所宜故言應以。為依淨土攝諸菩薩修慧莊嚴故取佛土。初地已上皆入三世諸佛智地。為教眾生入是智地故取佛土。應以何國起菩薩根而取土者應以如前。為依淨土攝諸菩薩修福莊嚴故取佛土。菩薩所行能為佛本。就人以彰名菩薩根。亦可菩薩行中根起初為後本名菩薩根。但諸眾生藉處不同起前道各異。是故並言應以何國。菩薩為之取種種土。問曰所取為真為應。體即是真用相是應。應必依真故為現應而取真土。自下第三轉釋為生取佛土義。先問後解。所以問也。問有兩意。一問菩薩得土自安。所以偏言為生者何。二問觀空破相之慧能治染過可得淨土。為生是其取有之心。所以能得淨土者何。不對釋之兩意別解。菩薩取國皆為饒益諸眾生故解初意也。得雖自安取土之意原為眾生。故說為生而取土耳。譬如人下釋後意也。釋意如何。淨土是其功德之果唯空不成。故為眾生能得淨土。先喻後合。如人欲於空地造立宮室隨意無礙順舉其得。人喻菩薩。修起淨土名造宮室。依空修慧依有起悲名為空地。用此求土得土不難名為無礙。若依虛空終不能成舉告顯德。捨有純空無得土義故能不成。下合顯法。先合前得菩薩合人。辨法同喻故曰如是。為成眾生合於地也。空略不合。願取佛國合造宮室。隨意無礙略而不合。願取佛國非於空者合後告也。純空不成故言非矣。自上第二明其出世順菩提行為淨土因。於中有二。一明行體。二如是寶積隨其直心則能發下明其行修次第成義。就前段中有十七句。一一句中皆先舉因對上請中願說菩薩淨土之行。後舉其果對上請中願聞得佛國土清淨。文中皆言菩薩成佛。對前請中願聞得佛。不諂眾生來生其國等對前願聞國土清淨。此義須知。文中有二。一修善法起淨土行。二說除難下明離惡法捨穢土行。前修善中三句分別。一約因。相從為三。一起行心。二佈施下明所起行。三迴向下明轉行心。二就果分別。汎論土果有三莊嚴。一事莊嚴謂眾寶等。二法莊嚴風鈴樹等皆宣法音。三人莊嚴勝善眾生居住其中。今此文中從初乃至三十七品是淨土來明人莊嚴。皆說善人來生其國。迴向一句明事莊嚴及法莊嚴。故下文言得一切具足功德國土。理實齊通語之隱顯。三隨文釋。就因三中先解初段起行之心。心別有三。一是直心。二是深心。三大乘心。此大乘心下先嚴中名菩提心。下先嚴中更有一種名發行心。此中略無。起行之意名發行心。初言直心是淨土者對果辨因。對前唯願說淨土行。淨妙之果虛心不得故須宣說直心為因。直心有二如涅槃。一自行直起行不虛。二化他行直利物不曲。此能得淨土之果。世尊因中而與果名故說直心以為淨土。其猶世人說食為命。餘行皆爾。菩薩成佛不諂眾生來生其國明因得果。亦得名為舉果顯因。此即對上願聞得佛國土清淨。菩薩成佛是得佛也。不諂眾生來生是土淨也。不諂由是直心利稱。菩薩自直安能使他直心眾生來生其國。解有四義。一以直心淨業之力自然還感彼不諂眾生來生其國。如屠殺人自然還感彼屠殺眾生來生家。二由自直心令他直心眾生樂見愛好親近。故令不諂眾生來生。三自直教他所教眾生還來歸從。故令不諂眾生來生其國。四由直心得好淨土。以土好故物皆樂住。故令不諂眾生來生。餘行悉爾。第二深心對果辨因。信樂愍至名曰深心。故地論言其深心者謂信樂等。菩薩成等明因得果。言具功德眾生生者深心是其諸行之因能生諸德。以是力故還令具德眾生來生。言大乘心是淨土者對果辨因。此乃名其求佛之心為大乘心。行能運通目之為乘。乘中莫加謂之為大。又佛菩薩名為大。大今所乘名為大乘。求此之意名大乘心。有經亦言菩提心是皆得無傷由是得土故名淨土。得果可知。上來明其起行之心。下次明其心所起行。於中有二。一明行體。二三十七下行熟成道。前行體中六度自利。四無量下明其利他。就自利中佈施舉因。菩薩成下明因得果。一切能捨猶是佈施。由自施故感彼眾生來生其國。持戒舉因。菩薩成下明因得果。言十善道滿願眾生來生國者十善是戒。行十善道戒行是也。言滿願者戒心極也。以自持戒故令十善滿願眾生來生其國。忍辱舉因下明得果。經文不同。又經直言三十二相莊嚴眾生來生其國此直舉果。是義雲何。修忍離瞋得端正報菩薩自修忍辱也。行得相好未來還有修行忍辱得相眾生來生其國。有經說言三十二相柔和眾生來生其國。此通因說。柔和是忍辱之別稱。菩薩自修忍辱柔和得相好果。未來還有如是眾生來生其國。三十二相如涅槃說。地持亦有。諸行皆得且就忍論。精進舉因。菩薩成下明因得果。勤修一切猶是精進。禪定舉因。菩薩成下明因得果。攝心不亂猶是禪定。智慧舉因。菩薩成下明因得果。正定眾生來生國者種性已上名正定聚。慧行成者住正定眾。住正定者由慧行成就。由自修慧正定不退還令如是眾生來生。下利他中初四無量明利他心。第二四攝明利他行。第三方便明利他智。利他心中四無量心是菩薩土對果辨因。慈悲喜捨是四無量義如後釋。菩薩成下明因得果。愛憐名慈惻愴曰悲。慶悅名喜已懷稱捨。心無存著故曰亡懷。利他行中四攝舉因。佈施愛語利益同事是其四也。義如別彰。此應具論。今且釋名。佈施如上。因其佈施錄物從道名佈施攝。此與檀度有何差別。同體義分。直爾與財名為檀度。因其與財錄人從道名佈施攝。美辭可翫名為愛語。因其愛語錄物從道名愛語攝。言利益者經論之中亦名利行。通釋是一。於中別事饒潤名為利益。化之起道說為利行。因其利行錄人從道名利益攝。言同利者經論之中亦名同事亦名同行亦名同利。通釋是一。於中別分。事中共同名為同事。行中同修名為同行。成德共同名為同利。初下次中第三是上。因同錄生名同事攝同行攝等。菩薩成下明因得果。解脫所攝眾生生者自以四攝攝取眾生令解脫故。未來成時還有出世解脫所攝眾生來生其國。利他智中方便舉因。化智善巧名為方便。此應宣說四無礙慧為方便矣。故下宣說無礙眾生來生其國。得果可知。上來明行。下其道。行熟虛通說為道矣。道行眾多。今此略舉三十七品。三十七品是菩薩土對果辨因。義如後釋。菩薩成下明因得果。念處正勤神足根力覺道眾生來生國者還是具道眾生來生。念謂四念。身受心法是其四也。勤謂四勤。未生諸惡令其不生。已生令滅。未生諸善令其得生。已生令廣。是其四也。言神足者四如意足。欲定釋進定念定慧定是其四也。根謂五根。信進念定慧是其五也。力謂五力。名同五根。覺謂七覺。念擇精進猗喜定捨是其七也。道謂八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命正業正精進正念正定是其八也。以自修故令此眾生來生其國。上來明行。下明迴向轉行之心。以迴向力令前諸行捨遠諸有趣向涅槃故名轉行。迴向舉因迴己善法有所趣向故名迴向。迴向有三。一菩提迴向。用己善根求大菩提。二眾生迴向。用己善根迴施眾生。三實際迴向。用己善根迴求實際。廣如別章此應具論。菩薩成時明因得果。亦得亦名為舉果顯因。言得具足功德國者上來諸句明人莊嚴以說善人來生其國。此句明事及法莊嚴故說具足功德國土。眾寶莊嚴及諸佛法名為具足功德國矣。上來修善起淨土行。下明離過捨穢土行。所得國土無諸穢惡。於中三句。初說除難教他離過。後二自離。前教他中說除八難是句淨土者對果辨因。教他除難為土因矣。何者八難。三塗為三。人中有四。一是生盲難生等聾。二是世智辨聰之難。謂惡邪見。三是佛前佛後之難。無佛法時。四鬱單越難。四中初一就苦說難。第二就惡。此二常體。第三就時。第四就處。通前為七。八長壽天難。謂色無色界。在此無有初入聖道故名為難。除辟支佛。教人修治捨離此難故名說除。修何等治能除八難。依如成實。天人四輪能治八難。一住善處。謂生中國。對治五難。三塗鬱單及長壽天。二依善人。謂值佛世。對治佛前佛後之難。三自發正願。謂正見心。對治世智辨聰。四宿殖善根對治生盲聾等難。若直約行以論對治。受持淨戒治三塗難。樂行法施遠離法慳對治生盲生聾等難。修正信解治辨聰難。親近善友願值佛世對治佛前佛後之難。願生中國對治鬱單越長壽天難。教人除難能得淨國故說為土。菩薩成下明因得果。國土無有三惡八難無惡果也。教人除難以為因故。淨土無之離辨聰難。應是無因。雲何通名無果乎。涅槃經說一闡提等名為報彰。多世積習方成就故。是故離此亦名無果。就後兩句自離過中自守戒行不譏彼闕是淨土者持出家戒離通過也。己無毀犯名自守戒。不觀他失名不譏闕。此舉因也。菩薩成時明因得果。國土無有犯禁名者無惡因也。尚無犯名。焉有犯事。舉此以顯畢竟淨矣。行十善道是淨土者持在家戒離俗過也。如涅槃經第四德中亦廣宣說十善道法為淨土因共此相似。身離三邪口無四過意無三惡是其十也。此十頓益。名之為善。道義有二。對思心通暢前思名之為道。若對後果通人至果目之為道。此有五階如經說。所謂凡夫聲聞緣覺菩薩佛十善。廣如別章。菩薩具修而為土因故言是土。下明得果。通明十善因果眾生來生其國。命不中夭無殺生果。言大富者無劫盜果。此明無果。言梵行者無邪婬行。所言誠諦無妄語行。常以軟語無惡口行。此明無因。眷屬不離無兩舌果。善和諍訟無兩舌行。言必饒益無□語行。言不嫉者無貪嫉行。言不恚者無瞋恚行。言正見者無邪見行。自修十善而為因故感此眾生來生其國。此後三句通亦是其人莊嚴矣。上明行體。下明行修次第成義。於中初別後總結勸。別中初言如是寶積總以告發。如下所說其事實是故曰如是。隨其惠心是種性心。種性已上心無邪偽故名為直。則能發行是解行心。解行發求出世間行故名發行。隨其發行因前起後。得深心者初地心也。初地已上信樂愍至故曰深心。隨其深心則意調伏是二地行。第二地中持戒離過名為調伏。故彼二地十直心中宣說軟心調伏心矣。隨其調伏則如說行是三地行。依聞修宣名如說行。故三地雲如說行者乃得佛法。不可但以口言得淨入諸禪等。隨如說行則能迴向是其四五六地行。修習順忍趣向無生故曰迴向。隨其迴向則有方便是七地修習十方便慧名為方便。隨其方便則成生者還是七地發起勝行。亦可七地修無量種化眾生德名成眾生。隨成眾生則佛土淨是八地行。八地修習淨佛國土名佛土淨。隨佛土淨則說法淨是九地行。九地辯才為人說法名說法淨。隨說法淨則智慧淨是十地行。十地成就智波羅蜜名智慧淨。隨智慧淨則心淨者金剛心淨。隨其心淨因前起後。則一切功德淨佛果淨也。由金剛心得佛一切淨功德矣。淨土之果即是一切德淨所攝。上來別論。下總結勸前諸句中據後以勸。餘略不論。言是故者是前心淨得佛一切功德淨土故。若菩薩欲得淨土常淨其心者舉果勸因。隨其心淨則佛土淨明因得果。有人宣說心淨在果。當應不然。下文宣說。為菩薩時意豈不淨。意猶是心明不在果。上來正顯淨土因果。自下第二拂疑顯淨。何故須然。前說淨土因得淨土果。而佛自身現居穢國。事與言乖所說難信。故須拂疑以成前義。諸經多爾。故涅槃中佛說菩薩修淨佛土。德王即問。如來何故不修淨土自居穢國。佛即答之我土常淨。與此相似。文中有三。一舍利弗疑念起發。二佛知念下對之顯淨。三常佛現此嚴淨時下明化利益。初中爾時生念時也。謂此說時。言舍利弗舉疑念人。經中亦名秋露子。又亦名為憂波提捨。舍利母名。母眼似舍利。此翻名身。弗多羅者此翻名子。舍利之子名舍利弗。秋露子者母名。其母眼似秋露鳥眼故名秋露。約母以別名秋露子。憂波提捨此名為論。其人聰慧善能難論。從此呼之為優波提捨。何故此人偏獨疑念。良以其人聰慧第一能於深法生疑起發故偏疑念。下文數爾。承佛威神生念所由不稟上力說之為承。威者威德神者神力。此承如來意力加備故生疑念。何故須然。因此疑念廣有開發所起事大故須承矣。道承佛威明念契常。作是念者正起疑心。下顯疑相。若菩薩心淨牒佛上言。生疑由此所以牒之。下約生疑。我世尊者舉所疑人。為簡前他方淨土之佛是故標言我世尊矣。此佛居穢有疑可怪故須別標。佛備眾德為世欽仰故號世尊。化我之尊名我世尊。本為菩薩意豈不淨而是佛土不淨若此出所疑事。本為菩薩意豈不淨準果撿因疑無淨心。意猶心也。豈謂可也。佛前自說心淨土淨。佛今自身住不淨土。本在因中為菩薩時所有心意豈不淨也。而是佛土不淨若此將因驗果怪無淨土。本有淨心應得淨土。何緣今日所得國土不淨若此。下對顯淨。顯之雲何。明土實淨眾生不見土隨不見應為不淨。文中有三。一佛正顯淨。二螺髻助顯。三如來重顯。此三相成。佛是化主兼是所疑。故佛先顯。佛雖說淨無人證見語成難信。故須螺髻彰己所見助成佛語。螺髻雖復言己見淨舍利不睹猶謂叵信。故須如來重複顯淨助成螺髻。以此三翻展轉顯淨穢相始盡。又復初翻如來顯淨令使聞知。第二螺髻明己見淨生其信解。第三如來隱穢顯含其證見。此則教入之次第也。就初段中佛知其念顯淨所由。由知所念故為顯示。即告已下正為顯淨。約喻顯之句。別有四。一如來就喻反問舍利。為約舍利所知之事類所不知故須反問。於意雲何就心總問。問其意解於汝意中所解雲何。日月豈下就事別問。初言日月豈不淨者是其一問。為約此事明土非穢所以問之。耶者是其不定之辭。而盲不見復為一問。約此事明舍利等不見所由故復問之。二舍利正答。不也總答。彰彼日月盲雖不見而非不淨故曰不也。下別答之。是盲者過答其後問推過在盲。非日月咎答其初問免過日月。明其日月無不淨咎。三佛取所答類之顯土。眾生罪故不見如來佛國嚴淨取前所答推過屬凡。非如來咎取其後答免過於佛。此言稍隱。準喻應言言非佛土咎。但前舍利就佛疑責。故今還須就佛免過。是故說言非非如來咎。此言含通。別則有二。一非如來因中有其不淨心咎。二非如來果中有其不淨土咎。四就所顯結己土淨推彼不見。我此土淨結己土淨。而汝不見推其不見。汝自不見何得疑我心土不淨。自下第二螺髻顯淨。佛雖說淨無人證見淨則回信。故復螺髻顯淨助成。又復舍利穢相未除。須彼螺髻顯淨除遣。文中有四。一遮呵舍利執穢之心。二所以下螺髻自申己之所見明土實淨成彼不應。三舍利言我見此下舍利自彰己之所見明非故違。四螺髻釋其見穢所由並解菩薩見淨所以。就初段中螺髻梵王舉能呵人。語舍利弗告所呵者。勿作是意謂此不淨正是誡辭。自下第二螺髻自申己之所見明土實淨。所以者何徵前起後。所以不應謂此佛土不淨者何。我見已下明己所見彰土實淨成前不應。我見土淨如自在宮類以顯之。此應名彼中間梵王所居之處為自在宮。何者是其中間梵王於初禪中除覺觀在名中間禪。彼何處住。初禪之中有其三天。一梵補天二梵眾天三大梵天。梵眾梵補同在一處民主之別。大梵即是中間梵王。雲何得知名此大梵為自在天。如經中說。外道所計自在天因是大梵王。彼於千世界統王自在名自在天。此梵住處名自在宮。此即螺髻所居之處。螺髻見土同彼淨矣。理實佛土淨過三界。此亦螺髻隨分見耳。自下第三舍利自彰己之所見明非噁心故違說穢。故今說言我見此土丘陵坑坎棘沙等。螺髻言下是第四段螺髻釋其見穢所由並解菩薩見淨所以。解彼舍利見穢所由令人厭捨。解釋菩薩見淨所以使人修學。先明舍利見穢所由。心有高下不依佛慧見穢所以。心有高下明無等悲。於諸眾生分別違順善惡等異名心高下。不依佛慧明無深智。於諸法中分別染淨空有等別彰佛深慧故曰不依。故見此土為不淨者正明見穢。下釋菩薩見淨所由。於一切生悉皆平等深心清淨見淨所以。於生平等明有等慈。翻前高下。深心清淨明有妙慧。翻前舍利不依佛慧。則能見此佛土淨者正明見淨。翻前舍利故見不淨。上來第二螺髻顯淨。自下第三如來重以顯前舍利言見不淨故須重現。文中有五。一如來現淨。二大眾同見。三佛勸舍利合其觀察。四舍利答佛明己已見。五佛就所見明土本淨。初中佛以足指按地現相變土。即時三千珍寶嚴飾隱穢現淨。譬如已下類以顯勝。此即顯佛不思議德。問曰前說由心高下不依佛慧故見不淨。佛今何不改變其心令使見淨乃須按地。釋言為化差別有三。一變境從心。二變心從境。三境心俱變令依初門變境從心從彼舍利求淨之意。為彰穢境無定相矣。自下第二大眾同見。初歎未有後見自身坐寶蓮華。先來恆處今時始見。自下第三如來勸觀。汝且觀者暫見非永故曰且觀。又見不見在於舍利未可專定故曰且觀。自下第四舍利答佛明己已見。唯然世尊奉命觀察。唯是敬辭亦是專義。然是許可依順之義。專依佛教觀察土淨故曰唯然。下明所見。本所不見本所不聞彰昔未睹。今佛國土嚴淨悉現明今始見。道此語者彰淨殊異。與前大眾歎未曾有其言相似。又欲彰土始淨非本。自下第五為遣舍利始淨之言如來重複明土本淨。於中初法次喻後合。法中初言我佛國土常淨若此明淨非始為欲度下辨應顯真成土本淨。言為下劣示土不淨明於上人由來常淨。問曰穢土乃是眾生自業所招。何關佛事。而言為度示土不淨。釋言眾生見穢見淨實由自業。然其所見見於佛土。良以佛土淨妙無礙能隨眾生現種種相如淨妙珠能隨眾緣現種種色。佛土隨緣令人異見故說為度下劣人故示不淨耳。喻中諸天喻見土人。天福不同見飯各異。人行不同見土各別。故取為喻。共寶器者喻同一國。用土資身名為共食。隨其福德飯色異者喻行不同見土別也。於佛一種圓妙土中種種異見。如於一飯見色各異。一質異見此之謂也。下合顯法。如是舍利若人心淨便見此土功德嚴者合彼勝天見飯好也。亦應說言若人心垢見土不淨。合彼劣天見食不如。文略不說。上來第二因念顯淨。自下第三明化利益。於中有二。一由現淨利益。二由還穢利益聲聞。前中常佛現國淨時得益所由。下正明益。寶積所將得無生者知土本淨從來無染無染可起故得無生。八萬四千發菩提者睹淨願求所以發心。後中佛攝還復如故得益所由。下正顯益。三萬二千遠塵離垢法眼淨者道悟初果由見土變。知有為法皆悉無常不取不執名為遠塵。內者見惑名為離垢。見諦明白名法眼淨。八千比丘不受諸法漏盡意解得羅漢果由見土變。知三界法悉無定性不生貪取名不受法。當前遠塵。內除愛染名為漏盡。當前離垢。得無學智名為意解。當前得眼。   方便品者。從此已下第二會說。於中九品此品之中廣顯維摩權導方便發起後說。因以標品名方便品。方便之義汎論有四。一進趣方便。進趣向果如見道前七方便等。二權巧方便。如二智中方便智等實無三乘權巧施之。三施造方便。如十波羅蜜中方便波羅所為善巧故曰方便。四集成方便。如地論說。此法巧成名方便等。諸法同體巧相集成故曰方便。前三唯德後一通法。今此所論義當第二權巧方便。但權巧中義別有三。一身方便。現形六道無所不為。二口方便。實無三乘權以施之。三意方便。現證聲聞緣覺之果及起煩惱業苦等事。今此正明身業方便亦兼口意。故下文言以如是等無量方便饒益眾生。又復此中巧化眾生。亦即是其施造方便。明此方便名方便品。下隨文釋。此會之中有序有正。不定進退有二。一唯取維摩現今一會所說之法以為正宗。是即從初至獨寢以疾臥來通為由序。善來文殊不來相下是其正宗。序中約人兩門分別。一通維摩及佛分別。第二唯就維摩分別。通約維摩及佛分別者序中分二。初方便品明其維摩現病起發。二弟子品下彰其如來告命起說。前現病中文別有三。初舉維摩為起說人。二已曾下讚歎維摩彰起說德。三其以方便現身疾下現病起說。後明如來告命序中文別亦三。初維摩詰念待聖問起告所由。二如來因念正告問疾。三念文殊與眾來下維摩空室待其所告。於此分中告問為宗。是故總名如來告問起發序矣。即文以求為序正爾。通約維摩及佛如是。唯就維摩分別雲何。於中略以三問分別。一顯德序二現相序三興念序。言顯德者廣顯維摩行德殊勝令人敬信聞說樂受。於中有三。一直歎顯德。二以疾故國王大臣皆往問下寄就說顯德。亦得名為寄化顯德。三弟子品下寄對顯德。於此分中先對不堪彰其德高。問疾品初寄對所堪顯其德妙。顯德如是。言現相者所現有二。一現病為由。二問疾品空室起發。論其現病為後十原。語其空室為後七本。故得名序。十之與七問疾品中當廣辨列。現相如是。言興念者為念有二。一弟子品初念問為由。二問疾品初念文殊來空室相待。序相如是。正宗之文至時當辨。此一序正舊來共傳。二通攝維摩一世所說悉為正宗。是則從初乃至方便現身疾來判為由序。以其疾故國王大臣皆往問下悉為正宗。廣集維摩一世所說為正行法令人學故。就初序中文別有三。一標列說人。二已曾供下歎其說德。三其以方便現身疾下現疾起說。初中毘耶出其住處。言有長者標列其人。德標時望故號長者。名維摩詰列其名諱。次歎其德。於中初先歎其實德。欲度人下歎其權德。實為化本故先讚歎。權為化由故復歎之。實中有二。一明維摩內德充盈。二諸佛咨下美響遐振為人敬歎。前中先歎自分功德。久於佛道心已純下歎其勝進。就自分中先歎自利。明瞭生下歎其利他。前自利中先歎行圓。大願成就歎其願滿。歎行圓中約位以歎。亦以維摩住於一地普攝一切諸地功德故約諸位而以歎之。已曾供養無量諸佛深殖善本歎七地已還功用之行。如地經說。一一地中多供養佛名為已供。無量諸佛此攝功德。深殖善本明攝智慧。又供諸佛起行所依。深殖善本正起所行。得無生忍歎八地行。忍別有五。如仁王說。一者伏忍。種性解行深伏煩惱故名為伏。二者信忍。初二三地。於後無生深信不壞。三者順忍。四五六地。趣順無生。四無生忍。七八九地。見法無起。五寂滅忍。十地及佛。相盡證寂得大涅槃。七地雖得無生忍而未清淨。八地已上無生忍淨故就說之。辯才無礙歎九地行。彼具四無礙辯才為生說法名辯無礙。遊戲通等歎十地行。遊戲神通是十地中神通大也。化用難測名之為神。神而無壅故說為通。於此神通歷涉名遊。出入無礙如戲相似故復名戲。逮諸總持是十地中大陀羅尼也。獲無畏等是十地中智慧大也。智有四種。一摧邪智。二入正智。此二一對。三是實智。四方便智。復是一對。文中初言獲無所畏降魔勞怨是摧邪智。獲無畏者得四無畏伏外道也。降魔怨者得佛十力壞魔怨也。魔能勞亂名之為勞。敗人善根故說為怨。十力堅固能降伏之。此皆佛德。何故說為十地智大也。滿在佛果得在十地。故大品經發趣品中宣說十力四無畏等十地悉得。入深法門是入正智。如來藏性是深法門。證會名入。此初對竟。善於智度是其實智。經說十地智波羅蜜最為增上名善智度。此即證智。通達方便是方便智。隨有巧知名通方便。此即教智。前歎行圓。大願成就歎其願滿。所求皆得名大願成。前歎自利下歎利他。明瞭眾生心之所趣智其欲也。現起希望名之為欲智欲所求名之所趣。又能分別諸根利鈍知物根也。宿習今成說以為根。謂信進等。根性不同有利有鈍維摩悉知。前歎自分下歎勝進。上攝佛德名為勝進。於中四句。文於佛道心已純淑是第一句明其願成。大菩提果是其佛道。純謂精也。淑猶善也。維摩於佛求心精純求心善淑故名純淑。決定大乘是第二句明其信成。佛果為佛。大人所乘名為大乘。於此深信決定不疑故名決定。諸有所作能善思量是第三句明其解成。勝修非一名諸所作。於此中審觀不謬名善思量。住佛威儀心大如海是第四句明其行成。住佛威儀身行同佛。心大如海心行同佛。前歎德盈。下歎名美為人敬歎。諸佛咨嗟上為佛歎。十方諸佛咨口嗟歎故雲咨。弟子釋梵世主敬者下為人敬。弟子敬者為人敬也。為佛四部弟子同敬。釋梵世主為天敬也。釋謂帝釋梵謂梵王。世主是其護世四王。常為此等之所尊敬。六趣同敬且舉此等。上歎實德下歎權德。權中初總。資財無量攝貧下別。以如是等無量方便饒益生下總以結歎。就初總中欲度人故現生所為。以善方便現生之智。方便之義約行汎論有其三種。一證方便。於第一義能捨情相善巧證入。故彼地經第八地中名彼證行以為善慧方便矣。二助方便。於彼隨有助道行中善巧修習故名方便。故地持中宣說十二巧方便行。於此門中巧修自利巧能利他悉名方便。三不住行中善巧修起。於中有六。一觀空不著能起有行名為方便。如地經說。十方便慧發起勝行。即其事也。第二行有不染心常證寂故名方便。三即淨常染得大涅槃不捨世間故曰方便。四即染恆淨不捨世間而常涅槃故曰方便。五自利兼他不偏自利故名方便。六他利兼自不失自善故名方便。今此所論不住方便。於不住中證空隨有即淨隨染即自兼他名方便智。居毘耶離正明現生。別中有二。一以道攝俗謂以六度攝取眾生。文相可知。二從雖為白衣已下即俗以通道。於中有三。一處俗不同。二入治正下以法化益。三若在長者長者尊下居上攝下。初中合有十三句文。攝為三對。自利利他。初七一對次四一對後二一對。就初對中前六自利後一利他。前自利中初一約形道俗分別。雖為白衣奉持沙門清淨律行。次一約處。雖處居家不著三界。次二約人。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現有眷屬常樂遠離。後二約就資具分別。雖服寶飾相好嚴身雖服飲食禪悅為味。食有二種。一世間食二出世食。世食有四。所謂段食思食觸食及以識食。出世之食有其五種。法食禪食念食願食及解脫食。然今維摩雖處段食禪悅為味。禪即禪食。禪定釋神名之為悅甘神曰味。此前自利。博弈戲處輒以度人是其利他。博謂六博。弈謂眱晼C此等戲處輒以度人。此初對竟。第二對中初二自利。受諸異道不毀正信明信不壞。雖明世典常樂佛法明願不壞。後二利他。一切見敬供養中最身業益物。維摩巧化今他見者悉共尊仰。是故名為一切見敬。維摩德深有尊敬者獲無量福。故為一切供養中最。執治正法攝諸長幼口業益物。以佛正法大小同教故攝長幼。此兩對竟。第三對中初自利。少集多慶名作諧偶。心無貪愛故獲俗利不以喜悅。後句利他。遇人便化故遊四衢饒益眾生。上來第一在俗不同。自下第二以法益物。於中五句。入治正法救護一切王法益物。入講論處道以大乘佛法攝人。入諸學堂誘開童蒙俗法教物。入諸婬捨示欲之過入諸酒肆能立其志。此之兩句行法利生。此兩段竟。自下第三居上攝下有十一句。前八人尊後三天尊。六道俱上人天益多。所以偏舉。人中初言長者中尊說勝法者。凡是長者人多諮稟須教勝法。居士中尊斷貪著者居士有二。一廣積資產居財之士名為居士。二在家修道居家道士名為居士。今據初門。彼多貪財故教斷貪。剎利中尊教忍辱者剎利王種。自在難寢故須教忍。婆羅門中除我慢者彼多博學喜生慢高故教除之。大臣中尊教正法者臣吏宰俗喜生柱罰須教正法。王子中尊示忠孝者王子於父是臣是子。為臣須忠為子宜孝。所以教之。王子貪位喜行逆害故教忠孝。內官中尊化宮女者。中曹奄人主常宮女易以法化。故教以正。庶民中尊令興福者凡庶薄福。故須教引令修福業。下為天尊。梵天中尊誨勝慧者梵者多樂習禪不修聖道。須教勝慧。帝釋中尊示無常者彼多著欲須示無常令生厭離。護世中尊護眾生者彼四天王防護世間不令鬼神枉害人民名護世王。維摩在中常護眾生。諸天無量且舉斯耳。上來別難。以如是等無量方便饒益生者總以結歎。上來第二歎其說德。其以方便現身有疾是第三段現病起說。假病弘道故曰方便。此亦是前諸方便中一方便耳。上來由序。下為正宗。於中略以五門分別。一約所化凡聖分別。二約所教凡夫二乘菩薩分別。三就維摩顯德分別。四約所顯因果分別。五隨文釋。初言所化凡聖別者盡此品來因凡問疾明教凡夫法。弟子品下因聖問疾明教賢聖中先對不堪彰昔所說。問疾品下對其所堪明今所說。此一門竟。言約所教凡夫二乘菩薩別者盡此品來教凡夫法。第二一品教聲聞法。菩薩問疾盡香積品教菩薩法。於中初先寄對不堪彰其法體。問疾品下對所堪明其修相。此兩門竟。就維摩顯德分別者。初盡菩薩問疾品來廣舉維摩巧說難敵彰其智勝。問疾品下廣顯維摩神變難測明其通勝。細實兼通粗判如是。此三門竟。言就所顯因果別者因果有二。一法身因果二淨土因果。從初盡入不二門品明法身因果。香積一品明淨土因果。就前法身因果之中隨人分三。此品之中對化凡夫顯法身因果。常樂佛身是法身果。從於無量功德生等是法身因。弟子品中對化聲聞顯法身因果。對前九人明法身因。對後一人彰法身果。菩薩問疾盡不二門對教菩薩顯法身因果。初彌勒明菩薩德是法身果。先嚴已後明法身因。就明因中先對不堪辨出行體。問疾品下約對所堪明修成相。法身因果辨之粗爾。就明淨土因果之中香積品初明淨土果。寄就香積如來以顯。香積品末修十修八明淨土因。所顯如是。次釋其文。此品之中因凡問疾明教凡法。於中有三。一因前現病國王大臣婆羅門等皆往問疾。二其往下因其問疾廣為說法。三長者維摩為諸問疾而說法下明說利益。初段可知。第二段中初言往者廣為說法總明為說。下別顯之。別中有二。一說生死過令其生厭。二說佛功德使其生欣。前厭生死護煩惱行。後令生欣護小乘行。前教厭中初先別教觀身五過。下諸人者此可厭患結勸生厭。前別教中教觀無常。苦空無我及與不淨通後佛身合有六法。然諸法門開合不定。總準一法謂一法界。或分為二生死涅槃。此二之外無第三法。約之說人凡聖之外無第三人。或分為三謂三自性。如楞伽說。所謂緣起自性及成緣起妄想是生死法。生死之中有境無實。從緣集生說為緣起。心虛不真說為妄想。成是涅槃性不壞故。或分為四謂四法印。如地持說。一切行無常一切行苦諸法無我涅槃寂滅是其四也。前三生死後一涅槃。問曰無我理通諸法。何故偏判以為生死。此義不定進退四門。一就情分別。生死有我涅槃無我。以著我故世間受生。是故有我偏在生死離我不生。為是涅槃一向無我。二就法相相對分別。生死無我涅槃有我。生死之法體無性實用不自在故說無我。涅槃性實故說有我。三就性實及與假用。生死涅槃二俱有我。是義雲何。生死法中有二種我。一性實我所謂佛性。故經問言二十五有有我不也。佛答我者即如來藏。藏即佛性。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即是我義。二假用我五陰和合集成我人。故經雲言眾生佛性不即六法不離六法。言六法者五陰及我。此我即是假用我也。生死有此涅槃亦然。如來法身是其性我。如涅槃說。若法是常是真是實是主是依名為我者是性實我。說諸佛五陰集成假人。是假用我此是第三。四就因緣破相空理生死涅槃二俱無我。如經中說。今就第二。是故無我判屬生死。故涅槃說生死法為無常苦無我不淨。涅槃之法常樂我淨。或分為五。如楞伽中五法是也。名相妄想正智如如是其五法。名相妄想是生死法。名之與相是生死境。境體無實但是名有說之為名。事相差別說之為相。妄想是其生死之情。正智如如是涅槃法。正智能證如如所證。又復如下迦旃延中所說五法亦是五也。彼生死中宣說無常苦空無我。涅槃說一。故合為五。空與無我有何差別而須分二。依如毘曇。陰體非我名為無我。陰非我所說以為空。若依成實。眾生空者名之為空。法體空者說為無我。故於彼論中眾生空觀名空。通遣十六神故。法空觀者名無我行。若依此經。眾生空者名為無我。故下文言眾生是道場知無我故。法空名空。故不文言一切法是道場知諸法空故。以有此異故別分為二。如此中說。生死宣說無常苦空無我不淨涅槃合一故有六種。或分為八。如涅槃說。生死法中宣說無常苦無我不淨涅槃宣說常樂我淨是其八也。或說為十。生死宣說無常苦空無我不淨涅槃宣說常樂我淨及與有義故合有十。或說十六。如涅槃說。涅槃有八常樂我淨真實善有。翻對涅槃生死亦八故有十六。廣則無量。今據一門且說六矣。就前生死五法之中。先教無常次教觀苦次教觀空次教觀無我後教觀不淨。明無常中是身無常生無常也。生分始起故曰無常。無彊是老。老失健故曰無彊。無力病也。病奪彊力故雲無力。無堅死也。性不堅固易可滅壞。此粗無常。速朽法者是念無常。唸唸遷滅名速朽法。不可信者總結顯過。身相如是。世人謂常不可信也。就明苦中初先正辨。如此身下約智顯過。前正辨中為苦心苦。為惱病集。是身苦也。為惱外苦違緣逼惱。病集內苦。就下約智顯過之中如此身者牒前苦身。道言智者所不怙者諸佛賢聖明智慧人終不恃怙如此苦身。就明空中句別有十。前五別就五陰以論。如華嚴說色如聚沫受如水泡想如野馬行如芭蕉觀識如幻。文中初言身如聚沫不可撮磨是彼色陰。是身如泡不得文應是彼受陰。是身如炎從渴愛生是彼想陰。炎謂陽炎。浮動相似野馬。故華嚴中說為野馬。身如芭蕉中無有堅是彼行陰。如芭蕉樹眾葉相裹中無堅實行亦如是。諸心數法聚合成行中無性實。是身如幻從顛倒起是彼識陰。如世幻法依事妄起。心識如是依法妄起。後五通就五陰明空。於中前三約就所依因緣辨空。後之兩句就身體性無常顯空。就前三中是身如夢虛妄見者約就所依明身虛妄。此身依於妄識心起。如夢中身依睡心起。謂依七識妄心起也。是身如影從業現者約對所因明身虛假。身從過去善惡業生。業如形質。身如影像。故取為喻。是身如響屬因緣者約對所緣明身虛誑。身從過去煩惱緣生。亦假現在父母精血飲食緣成。緣如聲形如響矣。就後兩句以性無常顯空之。身如浮雲須臾滅者此句舉其分段無常以顯空也。是身如電唸唸不住以念無常顯真空也。就無我中句別有八。前之五句約就四大以顯無我。後之三句常相辨無。就前五中初四別約四大之喻以顯無我。後一總約四大之法以顯無我。就前四中是身無主為如地者眾塵和合假以為地。地雖昇持而無主宰。身亦如是。假眾法成。雖有作用而無主宰。是身無我為如火者自實我體。自在我用。火得草木自在焚蕩。似有我用而無我實。眾生如是。雖有作用而無我實。是身無壽為如風者相續名壽。風雖相續偃山移岳而無壽者。身亦如是。雖復相續從此到彼而無壽者。是身無人為如水者宰用名人。水雖汎潤而無人體。身亦如是。雖有作用而無人體。就下總中是身不實四大為家攬大成身。所以不實。大為神宅故名為家。上來約大明身無我。自下三句常相辨無。是身為空離我我所明無我體。解釋有三。內外分別。約報名我。外境是其我家所有名為我所。二就內總分別。五陰和合集成假人名之為我。五陰是其我家所有名為我所。三就五陰相望分別。說色為我餘陰為所。說受作我餘陰為所。如是一切。雲何無我及我所。分別有三。一無橫計十六神我名為無我。以無我故諸法便非我家所有名無我所。如毘曇說。二假眾生中無有我性名為無我。假名法中無有定性名無我所。如成實說。第三假名人相令無名為無我。假名相全無所有名無我所。此義如下觀生品說。今言如空離我我所含此多義。此無我體。自下兩句明無我用。是身無知如草木等約就心法明無我用。現見有知雲何言無。法有四重。一事二法三理四實。陰界入等事相分別。名之為事。苦無常等諸法之數說以為法。破相之空名之為理。非有非無。如來藏性說以為實。此四重中約初事門。其實有知。就法推求。知則無知。是義雲何。一念之心具足四相。初生次住終異後滅。此四相中何者是知。若生是知餘三應非。若餘非知生亦應非。乃至滅相類亦同然。若使四相各別是知便是四念別知四法。何關一念具足四相。若使四相各別非知。四相和合方為知者。非知共聚雲何能知。如一盲不見雖伴眾盲豈有見理。又復四相無和合義。生相現時餘相未來。共誰和合。住相現時生相已謝。餘二未現與誰和合。乃至滅相現前之時餘相已謝。復與誰合。是故進退都無合義。何處生知。就法如是。就理推求。法相尚無。知復安寄。就實以求。破相之理亦不可得。況法與知雲何叵得。法若曾有可對說無。由未不有對何說無。是故亦無無相可存。此四重中今據後三故說無知。現見此身有動有止。雲何無知。故復舉草木事類以顯無動。而無知事同草木不動。無知猶如瓦礫。是身無作風力轉者約就色法明無我用。進止施為但是風轉。非是我作。無我如是。次論不淨句別有八。初之一句正顯不淨。後七更以餘義助顯。就初句中是身不淨常相正舉。穢惡充滿釋以顯之。不淨有五。一種子不淨。是身過去結業為種。現在父母精血為種。二住處不淨。在母腹中生藏之下熟藏之上安置己體。三自體不淨。三十六物集成己體。四自相不淨。九孔常流。五畢竟不淨。此身死已。蟲食成糞火燒成灰埋為為土。究竟推求無一淨相。今言不淨穢惡充滿。即是五中自體不淨。餘略不舉。下以餘義助顯不淨。謂以無常苦無我等而助顯之。又苦無常空無我等不淨法故亦名不淨。於中初句以無常義而顯不淨。其次五句以其苦義而顯不淨。末後一以空無我而顯不淨。就初句中是身虛偽是性無常。因緣虛集而無性實名曰虛偽。虛偽無性說何為常名性無常。此破常性。雖假衣食畢歸磨滅是相無常。前後遷變是無常相。破去常相無常為體。身雲何淨。次五以苦顯不淨中初三以其老病死苦而顯不淨。次一以其四大違苦而顯不淨。後一五陰生滅之苦而顯不淨。就前三中是身為災為一病惱是病苦也。一大不調百一病生。四大不調四百四病同時俱作。今約一大且言百一。是身如丘井為老所逼是老苦也。高丘必頹深井必滿有身必老。故取為喻。為老所逼約喻顯法。亦得名為辨法同喻。是身不定為要當死是死苦也。此前三竟。亦應說生苦。微故不論。如毒蛇者是其四大違損苦也。譬如四蛇盛之一篋共相違害。四大如是。盛一身篋性相乖反故取為喻。雲何乖反。論地則堅而重。風則動而輕。水則濕而冷。火則熱而□□□媸□襏□□□譯□妘聾褓□□僚□椹□□□奪□□□□譯□□□搾□□□□□□□□□離婁奏□□埤□奐□譯□□娃□襮□□□橫□□□□埤□茶餺□埤□□□□□詙□□旅□榑離埤□□□□\社榑離埤□□□□□□榑離埤□□□□鶴襾饉離埤□□□□□□駔觛褻□僚姛□□□奐□譯□□榃□□□□□槂□□□□□姪裀□□□□□□□□奅□覈□□姩□□□露□襼□□□楈□飀□□褻□□□廬□□□褻□□□□駔漏□秅粿□□□□駔憐□祰魯吟□□□□餺□□□□□□□馱□□□祽□勵□□□□礽□□粳輪誇□□□糕榕馱□餾□祽□餓□□□□餺□□□□□□□□□鞳撢S量粳露□矷慼慼慼J□□□□□□□□□□□馞□□襛□□□[□饉禱□榻埤□騖駕□□婠□□□□□□覆□□□娀□埤□奉□□□□□奮□□□□□埤□□□□□□□□□□婠□□□□餺□□□□□駂□□□鈴□□□隉慼慼慼慼慼慼數F□□□□□□□□□礸駾飀□□□姬□□□□□□綠□□□□□鞳撢S量粳□埤□□□□祊量禳媽□奐□□□□□□矷h□露□□鞳撢S量粳切姘□妨駢飀□楚慼摯鞢慼s□龍□醴觀委復□樺□□姵□□□□□□□□鞳撢S量粳切奠□□□□□餾錄щ奾飛e□□祈姜q□媸□□□□誇□餺□□□瓖h□□□□L說椸□辦h□□□□駩□□□□延檢□罐窗牖窗慼撓堙慼樁r□□□誇□饛□□□部慼慼慼R□□□R模□□□餖E膳□□□□R橁□□□□Z□□□□露□R橁□□□□□誇□祈□饛□□□楚潘U輻□駩□□櫚□□褉□□嬪□訊奐□□□榳□□□飥□姬□□□□□□□□□□□□立□□□□□□□逆□□駛襛□韃q祰□□□嬪□□□□□□□□□□□褉□□飀□□□□□□租□鷺□□□□嬪□□□□矩麗□□礸駩□□□□□□麗□□□□葉□□□驀□□矩蓮□逆□□覂□馘賂糕模□□□□□□□□□□餖馘w□飀□□□□□□\□□□□□椸□□拏□□□□妘聾楛□□□□□□□□嫵□□□□□□馘稀嫵□送馘逆□□□誇□□蘊說慼慼摩凄G□□□□駟埤□□楈延檢□觀□娜□□姵□□□□鷗H倫量馘U糕檢□□餾蓮□□□送□□□□模□□□□□馘Э兮牷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潸ヾ慼慼慼慼憮恣撞v□聾楅□□□□馘p奮陋□駜□□妼率□□楦□姬□□E膳□□□□量隉慼播聾橁□□□□□□淚□□□□聾橁□□□□□茶馭□饅穇□□□□矩淚□□□逆□□奾F□粳綠□□□□楈姬□□罐窗牖窗慼憬e□椸□祖□委笠□姵□□□□榕駩□□□辦h□□L說槔輦黎□駐檢□□樗呂禘聾檇說檢□□□□□□□D□□E□砢捇丑慼熱u□□妵李T□□砢ョ撬^橙□襐□□砢ョ慼慼慼撓堙牷熱u□□□□埤□s□靈委復□樺□□姵□□□□□□□馱□□□□□□糕榕馱□餾□□□契□□□礽□□粳輪娀□槙□切褸騏餾□□□□翩慼慼慼撞_j□□□□誇□慼慼慼撐}姶□駂□淪p娀□□□埤□□□□□□餾□□□   維摩義記卷第一(末)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76 維摩義記   維摩義記卷第二(本)   沙門慧遠撰   弟子品者。此品之中命聲聞弟子問疾。良以聲聞學在佛後故名為弟。從佛化生故復稱子。從其所告以題章目名弟子品。   次隨文釋。於中略以三門分別。一對上生起以釋來意。二對後科分。三依文正解。來意如何。兩義釋之。一約序義釋其來意。二就正宗以解來意。言約序者曲復有二。一就佛以釋。前品維摩現病起發。維摩現病原為起說須佛影響故。從此已下如來告問起彼所。說所告人先告聲聞故此品來。二就維摩顯德以釋。前品之初直嘆顯德。前品之末寄說顯德。二得名為寄化顯德。從此已下寄對顯德。先對聲聞顯其德高故此品來。約序如是。言就正宗釋來意者。前品之中因凡問疾明教凡法從凡至聖。從此已下因聖問疾明教聖法。教聖之中先教聲聞故此品來。來意如是。次科其文。於中有二。一約序科判。從此至後獨寢一床以疾臥來文別有三。一維摩詰念問為由。二如來因念告命問疾。三維摩念文殊師利與眾來下空室待問。二就正宗科判其文。從此訖盡香積品來文別有二。一維摩詰念待聖問。二佛知下如來告問顯其所說。科別如是。次釋其文。先解初段維摩所念。言爾時者。生念時也。長者維摩起念人也。自念疾等正興念心。然此句中念待聖問。非念為病。良以維摩悲物情深。待化如渴。故興此念。維摩現病專情為物。心雖為物得佛影響化事方成。故念自己寢疾於床。世尊大慈寧不垂愍病為慈境。故念自己寢疾於床。愍苦唯佛故念世尊。佛有深慈於苦多憐故念大悲。舉佛大慈欲使如來愍己病苦並憐所化為己必問。有大慈者見應憐故復怪嘖。寧不垂愍寧謂安也。我今病苦安能忍此而不垂愍。上心憐不名之為垂。愍謂悲愍。下佛知心遣人往問。佛知其意興告所由。下正告之。先告不堪。後告所堪。便足佛以何義通告不堪。解有三義。一為彰如來心等不偏。所以通告。與涅槃中普告大眾令問相似。第二為欲廣寄眾言顯維摩德故須通告。告命不堪彰其德高。告命堪者顯其德妙。第三為欲廣寄眾言以顯維摩所說之法故須通告。故下文中先告不堪彰昔所說。後告所堪明今所說。等是通告。以何義故。先告不堪後告堪者。解有兩義。一者欲次第等告令問成上三義。以是義故先告不堪。若先告堪後則無宜告不堪者。第二為欲約對不堪顯後能問。所問人高所說必深。令人渴仰。以是義故先告不堪。告不堪中先告聲聞後告菩薩。如來熟知聲聞不堪。何勞通告。解二有三。第一為顯佛心平等。與涅槃中先告比丘令問相似。第二為欲廣對眾人顯維摩德故須通告。故下文中先告聲聞。對之以顯維摩德高超出二乘。後告菩薩。對之以顯維摩德高過諸菩薩。第三為欲廣寄眾言。以顯維摩所說之法故須通告。故下文中先告聲聞明其所說教聲聞法。後告菩薩明其所說教菩薩法。等是通告。以何義故先告聲聞後告菩薩。解有三義。一聲聞近佛。隨近先告。菩薩不爾。為是後告。第二為欲聲聞菩薩等告令問成前三義。以是義故先告聲聞。若使如來先告菩薩。後則無宜更告聲聞。以彼劣故。第三義者約法次第。前品之中明教凡法從凡至聖。故此品中次告聲聞。對之以顯教聲聞法從小至大。故至後品方告菩薩。對之以顯教菩薩法化法應爾。就此品中所告聲聞凡有五百。前十別列。餘悉總舉。就前十中對初九人明法身因。對後一人明法身果。就前九中對初八人明修行法。對後一人明出家法。就前八中對前七人明修善法。對後一人彰滅惡法。就前七中對前六人明修道行。對後一人明起通行。修道行體。起通行用。就前六中初舍利弗明不住行。次對目連明入證行。對後四人明助道行。此即地經同相三道。就初人中先告後辭。即告舍利汝行問疾是告言也。舍利名字已如上辨。是王捨城波羅門子。其父本是南天竺人。外祖先是王捨城中大論義師。王與封邑。舍利父至與其論義。外祖受闕。王奪其封與舍利父。外祖因即嫁女與之生舍利弗。其舍利母先與其兄摩呵□□□奅□□□□□□□□□□稈□騫楸襾祋□□軋庥□該奧約□□V□滎詣¥鴥狤胦□¥□孥□譨□龤漿A¥S□纖蜀炕憔e□□□□警麥奸□稐|兩□□譨敹晦l□□□□蜀□□耙臧□□麥姥﹛慼慼售l詣|漥□孥□□蕁□∪f稐□□別□邪□□入別□□□□姥□□□警虧□該別□¥另□戣□□□氶戮怴憫O□‥滎試□該□□譥□□□入別□c狨耨滎試姨□□芩□□□□入T別□□□□□□□□□耦q□□兣|□滎□□諢濕→r|□譥蝨鴃憤V唚|□滎□□糯□剮澦該蝨熨r|逤□葩狣|亡□苧唚c狤警逤□窺擗uR|葦□□逤□□耤滎□□苦□銨疊蔦□□□□諍滎□|□譥刨艨□□□磣|邧武□若紈□□誡邦□蜀□□諢□苧□籥□略□籤滎}¥蝤警潤蔨艨□□那|□漦隱衄K□□鐐¥式撢颩Y□□□□¥芋慼熨rc□□蹤若□□式慰D更u□□|鏦該抉H□鰹Z襣□□□芋慼憮Y紇□誡逤□□□□□滎試□□楫□□詩□□|□譥蝨耬武□苤牖G□虨艣‥耙□豨□滎襩□邪¥別□U噣¥□滎□□滎z該□□式慼撓荂潦→r¥□詳嬨說L滎□紇e§武□□峞唌慼慼慝諍□耙□□苦□□□¥□□□□□□娩□晃□滎w□若約器誡□譥刨艦□噥T膣¥□式慼撓珥y艤韣¥□諢□□|□艨□櫫□□鋦□□若襦萬大|□譥孥北§□迭慼慰D蝥不□耦噩□硨□□□□T|□□□耦噩□□□□Y巧□□稦□I|□耬□耩獦噩□□□□T¥S□□耩獦噩□□□L□穌¥□蝥磻□犖□□篋□□□□□鯀□鰷該嶢□匣¥硥□□漦□鰣婧笲郣迭□□□□¥□□鯀笲飽芊慼慼慼慼L□橤□磻□藏雥憤□該楚慼L□囹粻□□櫓□□§□諍犖□□笲□譨□□□□|詫□吤邪|□婥磻譥蝥磻I憛Y巧□¥T磻J姣¥□稦□I¥□蝥磻□蕁左□蝖慼慼慼慼皜趵f靦□□警□□噂r|□□飽慼慼慼耤鷛N□□|□□巨□¥□□該嶡□□□韣‥□□□福該□□□‥□□□獢慼慼慼慼潠U踧□□□全□□‥□□□□□□跼_¥大□獢慼慼飽慝亡□□□‥□櫫□□巨鐓□艣¥蝥釤J□□□跼_|□釤J漥愨□跼_§儻釤J漧□□跼_¥意捻艦觸□怤珵□□□□□¥意悅□搳腹慼慼慼慼敵芊慼撳痺迻苤慼潛礨□銵慼慰DS耙踥閏□鈭滿慰D□邐□□□□獢潺C工□□¥嶢犖□□□□□樄□□□□□□V騿撫嫖l詣|詳全□耤蕁左□銵慼慼慼慼撩滿慼慼慼歐ヾ慼慼憤醜H□§婦□□□該硥□□‥□□□□□硥□□‥□櫫踧□□□全□□‥□□鋤□□獺慼慼L擰婦□□□□□口|淥粥獎□|入禳撓f蕁□□鍣‥□橧□麧復□意□¥□□熒口|入蹤□□□□□|逤□犖□|晃苦懤譨□□□□□□□□¥□橨□奧磨□艦觸□尤|□急□全□□□□履硥□□¥悅慦燁□¥□謦慦燁□□□鶔D□嶢□韣‥□□鋤□□獺慼樅漶潺C□|□耙磻譥溢均樁l□滎□□□式慼撫ョ撓茷憑V□□□¥硥□說J漥學□□芧磧□□□□姣□J漥孥□磧磨□巨□□□□‥□橤熒辣§復□臥□憒□誘u意□警□□譥□¥腹慼慼慼慼慾ㄐ憎漶潺C巢□滎H鋩□工說慝晃葷□姤□滎□□|晃苦懨耤滎□姥□□漥鳧□¥驉兢牷潛□孱□□巢¥狨□珵z□L藣|□籐譥□□□□□□豥□§□貊騿慼樅L藣□□□J晃滎□插慼慼慼慼慼慼撫嫖l試□□p□兣□葷□姤□滎□□湧□式慰DT婥磻譥蝥復莥嶧□巨攔□□□□□¥T復莥嶧□□□□□□慦恢¥□蝥磻警逢□卡滎□□□□楫□胥ザ□式慼慼憧d珵腹慼慼撈z‥□□□攔□q擁o該嶢□韣‥□橩□□踧□愨珵□□滎□□□藎□兣|晃苦懨耙嫨□□□□婦□尤‥□□□□□鋧瀝□‥□□□□□□□□c□□□珵姥飽慼慝入踤□□楫□胥ゲ□犖滵婦□大慦燁□□□□巨□□顧□□□犖淣¥姥飽V□大慦恢|詫□吤邪|□□□□□耦湦縈入□□丑L□迴黀瞗潸|□□□芤匽呯B‥□□悅詳迴□□□□□□□芨楫□誡邦□蜀□□詡□□蕁□□□□籥□跂彰己不及。此語順於外國語法。順此應言世尊我時聞是默止不能加報。前辭次釋。故我不任結己不堪。次告目連令往問疾。目連性字□□□□□楅規□□葅n覂椲墾□壕D□臧□豥□袕s|詫紵lH□□珵□¥刨臨滎□□□□□¥腹慼慼慼慼摯j嚏L譨□□□c□□J儐煤譥膣□□□□口¥諤□迴膣c□□□□□□薤□□□□蛣¥嶡□□□□□□痋慼慼|¥□□耦潤□□□□¥□□珵膣□□□灨蘣c□□□U□□冤□□□□芊慼慼撒╞y惱□□□□□□鶦牷ヾ慼慼撓插慼慼撬垣〩瞴L□□迴{□□□§□恤珵S□徇纖薣c□紅奧D鞘□‥滎詨擁嶩□□尥踧復□□□¥j鞨□□滎謊礞f|□諦諢□c□迭播9荂慼慾莕獥另□□□怤□迴插嬈□迭撚恣慼慼撚l□□□怦□□‥□□□墂□□□怦□□‥滎□古鋨□□□磣¥□逢耤葩□□蝦芊慼慼熟鵅情慼慼撫痋撈_□癒禰j邪‥滎詩□□□□巧□§□□□鋤□□蝦ヾ慼慼慼慼慼慼憔e¥鴃慼拮h散□逤腆襬l□§□□□□□□鋤譧堊□□稐□□□剮澣|□譥別□W潑l□‥熟趶縐案漶撓棲譫堔怑R唚¥蝧轤□北c狤警逤□窺擗uR□苦□銨疊□警□□□耨楫籦蔨□□□磣□□邧武□若□□□說熟間撓唌樣屆慼慼摩囑銵甇W噥□察□¥□葧□□滿慼慼樅袡彼難及。初中憶昔舉被呵時。入毘耶離於里巷中出被呵處。為居士說陳被呵事。說何等法。文中不辨。當應為彼白衣居士說戒說施生天法等。故下被呵。自下第二明教呵辭。何故須然。為益目連及諸居士所以教呵。文中維摩來謂總舉。唯下是別。別中不當如仁者說是呵辭也。教不應法故曰不當。又不應機亦是不當。夫說法下教其正說。於中有二。一約所說法體以教。二夫說法者無說無示下約就能說之儀以教。前中廣顯法寶之相令人證入。於中初總。法無不別。法相如是豈可說下以理及責。就初總中夫說法者總舉說事。當如法說總以教勸。當如法寶體性而說。法無生下隨法別教。於中廣顯法寶體相令依宣說。法寶體相如涅槃經念法中說。妙寂離相圓具眾義。諸佛菩薩所遊行處常恆不變。此即經中佛性真法如來藏矣。藏是一切諸法實性。是實性中無諸法相。故此文中破相顯之。宣說無生亦無諸法。言雖說空約實而辨。故下文中皆就法體說無眾生無壽命等。然法虛融義無不在。今此且約五陰及與十八界門而演說之。餘類可知。先就五陰明法離相法無我所。離我所下就十八界明法離相。眾生起計多在此處故就論之。前五陰中句別有十。辨義唯二。前之四句明人無我。後之六句明法無我。二無我義廣如別章。此應具論。人無我中四句何別。初句明其真法體中無有眾生。第二無我第三無壽第四無人。此即是彼勝鬘經中如來藏者非我眾生非命非人四種義也。我眾生等四種何異而須別遣。通釋一物其猶眼目。於中別分非無差異。異相如何。宣說陰體以為神主名之為我。和合之中計有定實說為眾生。相續之中計有神性任持不斷名為壽命。作用之中立有主宰說之為人。番對彼故說無我人眾生壽命。故彼轉女身經說雲觀內無我外無眾生。內外和合無其壽命畢竟清淨。所以無人。觀內無我陰體非神。外無生者五陰集用望其陰體名之為外。於中無實名無眾生。內外和合無壽命者陰共假生相續名命。無別命體畢竟清淨。名無人者宰用名人。以無我體人用亦無畢竟淨。文中初言法無眾生正明理無。謂於真實法寶體中無有眾生。所無有三。一無橫計神我眾生。二於假名眾生之中無其定性。三無假名眾生之相。此等皆是情相之有故悉無之。餘用類爾。離生垢者彼情顯理。取我之心名眾生垢。真法之中無此我心名離生垢。以無垢心故無眾生。第二句中法無我者正明理無。亦真法中無三種我準前可知。離我垢者破情顯理義同前解。此兩句中破情顯理。後二句中破相顯理宜須記知。第三句中法無壽命正明理無。亦真法中無三種壽。準前可知。離生死者破相顯理。若真法中有其生死。故可就之說有壽命。既無生死就何說壽。第四句中法無人者正明理無。亦真法中無三種人。準前可知。前後際斷破相顯理。有為之法前後相起。前為前際後為後際。若真法中有此二際。則可就之以說於人。真中無此。就何說人。於情為有於理本無。番情顯理故說為斷。非有所除。就後六句明法空中初二離相次二離名。次有一句結前離相。末後一句結上離名。初兩句中前之一句正明離相。相後之一句破去心緣成前離相。就初句中法常寂然正明理無。真法不動故曰寂然。滅諸法者破相顯寂。五陰是相於真本無名滅諸相。有相不寂無故寂矣。就後句中法離於相正明理無。於真法中無五陰相名法離相。無所緣者破相顯理。若真此中有相可緣不名離相。於真法中無相可緣故法離相。以無所緣能緣亦無。次兩句中前之一句破名破說。後之一句破去心覺成前離說。就初句中法無名字正明理無。謂真法中無彼妄想所立名字。言語斷者破去言說顯成無名。名是言本。以無名故言語不生名言語斷。舉語言斷成名無矣。就後句中法無言說離覺觀故破情顯理。覺觀言因。以真法中無覺觀故言語不生故無言說。粗思名覺納思稱觀。此皆精道。真法出情故無覺觀。次下一句結前離相。法無形相正辨理無。謂真法中無陰形相。以此結前離相之義故說無相。如虛空故類以顯之。真法離相似世大虛故言如空。自下一句結前離名。法無戲論正明理無。理外名言斯成戲論。真中離此名無戲論。以此結前離名之義故說無戲。畢竟空故釋以顯無。永絕言論名畢竟空。上來就陰明法離相。自下第二就十八界明法離相。六根六塵及以六識是十八界。文中句別有其十九。初之一句明人無我。後十八句明法無我。就初句中法無我所正明理無。明真法中無我及所義如上解。離我所故釋以顯無。法空中句雖十八相從為三。初有六句明六根空。法無動下五句之文明六識空。法離好下七句之文明六塵空。初六句中前三破相。後三即實。就前三中初句約識以明根空。第二得塵以彰根空。第三約自而顯根空。就初句中法無分別正明理無。於真法中無有六根生識了塵名無分別。離諸識故釋以顯無。於事分齊六根生識。真中無此名離諸識。以離諸識故無分別。第二句中法無有比正明理無。根塵相對名之為比。真中無此名法無比。相待者無釋以顯無。以無根塵相形待故說為無比。第三句中法不屬因正明理無。於事分齊根從因起與因作果名為屬因。真中無此名不屬因。不在緣故釋以顯無。親生名因疏助稱緣。有緣可在則可對之說其屬因。無緣可在知復對何說為屬因。亦可緣者因之別稱。言不在緣當知猶是不在因矣。不能重言彰不在緣。生不離緣因之為在。真不假緣故曰不在。不在緣故不屬因耳。後三句中約如法性實際三藏以顯即實。此三何異。於真法中空名為如。有名法性。非有非無說實際。真雲何空。離相離性。雲何不空。具諸佛法。雲何復名非有非無。有無同體。此如法性實際之義。廣如別章。此應具論。所顯真法共此三門同體義分。故得以法即如法性實際等也。就初句中法同法性當相正辨。如來藏中一切佛法名為法性。所辨真法與彼一體。一而不異故說為同。法性雲何而說同乎。法性清淨常恆不變。所辨亦爾故說同矣。入諸法故釋以顯同。入猶順也。順諸法性故名為同。此一體法雲何名順雲何名入。體性雖一義門恆別。義別體同故得雲入。下皆同爾。第二句中法隨於如當相正辨。不異如義。法界雖別空理不異故說為如。所辨之法順彼如理故名為隨。此與如一何得言隨。義如前解。門別義同故得說隨。前同此隨言左右耳。無所隨故釋成隨義。以於有法無有隨故。隨順如也。第三句中法住實際當相正辨。際謂際畔處之別稱。窮實之處名為實際。所辨真法即於實際名之為住。前隨此住言左右耳。諸邊不動釋成住義。不為有無二邊傾動故住實際。其次五句明識空中前二破相後三即實。前兩句中初約塵以明識空。後句正就識體明空。就初句中法無動搖正明理無。六識之心往來取塵名為動搖。真法常住不同於彼名不動搖。不依六塵釋以顯無。不同六識六塵生故無動搖。就後句中法無去來正明理無。六識之心三世流轉名為去來。去是過去來是未來。真法不爾故無去來。常不住故釋以顯成。現在名住。若使真法曾住現在故可對之說去說來。法無現住。知復望何說去說來。此二遣相。下三即實。即三脫門。三脫之門義如後解。法順空者順空門也。隨無相者隨無相門。應無作者應無作門。前順次隨後說其應。綺亦言耳。亦以真法與此三門義異體同故得說順說隨說應。就後七句明塵空中初有四句。正就塵體以說其空。次有一句。約根辨空。次有一句。復說塵體以明其空。末後一句約識論空。就初四中法離好醜明離塵相。於事分齊塵有美惡名為好惡為名醜。真法無此故說為離。法無增損明離塵法用。順益名增違總稱損。真法離此名無增損。法無生滅法無所歸明離塵體。六塵之體有起有盡說為生滅。屬人曰歸。真法無此故無生滅。亦無所歸。此一分竟。法過眼耳鼻舌身心約對六根以明塵空。於事分齊六塵是其六根所行不名為過。真中無塵根等不及故名為過。此兩分竟。法無高下還就塵體以辨其空。於事分齊塵有勝劣。上地塵勝名之為高。下地塵劣說以為下。真法離此故無高下。常住不動釋無高下。此三分竟。法離觀行約識辨空。於事分齊塵為識緣不離觀行。於真法中無塵可緣。是故名離一切觀行。上來別教。法相如是豈可說者以理反責。牒前所辨名法如是。名相但絕心行亦無豈可宣說。上來得就所說以教。下次約就能說以教。於中先教離四種心。然後說下結勸宣說。何者四心。一教除見心。二當了下教離癡心。三以大悲不教捨小心。四念報恩下教遠凡心。初句之中教令遠離我人之報名除見心。於中初先法說以教。夫說法者無說無示明無說人。將言對法名之為說。以言對人目之為示。於理實無名無說示。夫聽法者無得明無聽人。以聽對言目之為聞。將聽對法說以為得。於理亦無名無聞得。次以喻顯。譬如幻士喻無說人。為幻士說喻無聽人。當建下勸。第二句中教知根法然後起說名離癡心。當了眾生根有利鈍勸知根也。以前目連說不應機故勸了根。善於知見所罣礙勸知法也。以前目連言不當理故勸知法。第三句中教修廣心。教生大意名捨小心。以大悲者教修廣心。廣念眾生名為大悲。讚於大乘教生大心。以心大故稱讚大乘。第四句中教離魔業外道邪學名遠凡心。念報佛恩教離魔業。依佛法而得利益及欲加損名背佛恩。菩薩番彼念欲護法名報佛恩。不斷三寶教離外道。外道習邪乘違正法名斷三寶。菩薩番彼自求正法轉教他人能令三寶相續不絕。是故名為不斷三寶。上來別教。然後說法總以結勸。上來第二明教呵辭。第三教益。第四目連自中卑闕。文顯可知。前辭後釋。是故不任總結不堪。前對舍利明不住法。次對目連明其證法。下對四人明助行法。於中初對迦葉須菩明乞食行攝功德法。後對富樓及迦旃延明入法行攝智慧法。就前二中初對迦葉明乞食法。後對須菩明取食法。就後二中初對富樓明起行法。後對迦旃明生解法。所辨如是。先告迦葉令法問疾。迦葉是姓。字摩訶波羅耶檀那。此翻名為大施先矣。摩訶是大。檀那是施。波羅耶者名之為先。是王捨城波羅門種家極臣富。婦名婆山。其人昔於遊葉佛時作薄像師。時有一女。時一金玔。倩此像師修營佛像。由斯福善恆相逢遇。今值佛世還為夫婦。身並金色。在俗無慾。同皆出家齊得羅漢。其中委曲事如經說。迦葉即於佛弟子中頭陀第一常行乞食。今命問疾。於中先告汝行問疾。迦葉眾多將大以標。下辭不堪。於中初總所以下釋是故下結。釋中所以自徵起後。下對辨釋。文別有三。一舉昔日被呵由緣。二時維摩下出被呵辭。三時我世尊聞說是下自彰卑闕顯彼難敵。初中憶昔舉被呵時。於貧裡乞出被呵事。迦葉立意立憐其貧者無有福善現受貧總。今受其施欲令當富。故貧裡乞。由斯不等故後被呵。自下第二維摩教呵。何故須然。為使迦葉棄小學大是以教呵。文中維摩來謂總舉下別顯之。別中先呵。住平等法應次行下是教辭也。呵中初言有慈悲心而不不能普是正呵也。捨富從貧出不普不普事。又復前句有慈不普違於菩薩等慈故呵。捨富從貧違頭陀中次乞故呵。教中有三。一正教。乞食二名乞心。二以空聚下就乞食時教妨過儀。三者若能不捨八邪已下就乞食後教生道法。前中四句準事不次。次而論之。行乞為始次乞第二取為第三受為第四。但今文中為欲次乞教令利他故在先論。行乞與後取之為受同教自利。故迴後說。又得次乞教捨二乘居使之過故在先論。行乞與後取受二事同教捨凡生死之過。故迴後說。初次乞中住平等法教修等心。番前有慈而不能普。應次行乞教修等行。番前捨富從貧裡乞。後三句中斯教自為言有隱顯。初句為離生死之緣須行乞食。第二為斷生死之因須取揣食。第三為捨生死之果須受彼食。就初句中為不食故應行乞者食是身緣。得淨法身方能捨遠。彼淨法身要修捨世資生之業。乞食資身行道方得故為不食。須行乞也。第二句中為壞和合應取食者因能聚果名為和合。內證真道方以永離。其道必由捨世資生。從他取食資身起行方能證會。是故為壞和合之相應取揣食。自從他求。爾時名取。為不受故應受食者不受生死有為之果名為不受。不受唯佛。佛果二由捨世榮生。從他受取資身起道方能剋證。故為不受。須受彼食他與領得方名為受。自下第二教防過儀。以空聚想入聚落者就入聚時教離人想。觀聚無人故名為空。入聚多起男女等結故教修空。所見色下就行乞時教離法想。於乞食時多於六塵而生諸結。故教防離。然此文中於六塵境治法各異。於色塵境教觀根空而為對治。於聲塵境教觀境虛而為對治。於香塵境教類粗事而為對治。於味塵境教離取心而為對治。於觸塵教離能取及所取事而為對治。於法塵境教觀境空而為對治。立從皆得為約此六。教人多治顯隱異論。初言見色與盲等者盲人無根於色不著。行者應爾。觀眼體空同盲無根於色不取。故下文言若知眼性於色不貪不恚不癡。餘亦應然。言所聞聲與嚮等者嚮虛無無可貪取。觀聲似彼虛假無實無可貪取。餘亦應爾。言所嗅香與風等者風事浮粗人多不著。觀香似彼莫生貪著。餘皆應然。言所食味不分別者標杓無心雖在諸味不生分別。行者應爾。當如標杓除去心想莫生分別。餘悉應爾。言受諸觸如香證者智證法時不見己心以為能取。不見前境以為所取。行者應爾。知身體空無其能覺。亦觀境空無其所覺。故如智證餘亦應然。知法如幻無自他性教觀性空。幻無定性諸法像此。幻法無體名無自性。此幻法中亦無妄計我人等實名無他性。本自不然今亦不滅教觀相空。如彼幻化因緣法相畢竟空寂何但無性。相亦不有。以無相故無法可生。故本不然。無法可盡故今不滅。又知如幻明法非無。無自性等顯法非有。無自他性明非性有。本自不然今亦不滅明非相有。義如前解。又復知法如幻相者明知世諦。無自性等明解真諦。無自他性性空真諦。本自不然今亦不滅相空真諦。亦如上釋。觀法既然餘塵類爾。上來第二於乞食時教防過儀。自下第三就乞得後食用之時教生道法。句別有十。前之三句正教起道。中間五句彰益勸為。末後兩句嘆勝勸學。就前三中初二教起利他之行。後一教修自利之行。復前二中不捨八邪入八解脫約因以教。聲聞獨善故捨八邪入八解脫。菩薩兼利隨物現同故不捨八邪入八解耳。言八邪者番八正說八邪。邪見邪思邪語邪業乃至邪定。言八解者一義名彼八正之道為八解脫。彼八與邪正相番故。亦可名彼內有色相外觀色等為八解脫。修彼能治貪食過故。故下文言佛說八解仁者受行。豈雜欲食而聞法乎。故教人中言以邪相入正法者約果以教。邪相世間正法涅槃。聲聞獨度捨邪入正。菩薩兼益隨物現同。不捨世間而證涅槃。故不捨邪入正法矣。上教利他下教自利。言以一食施一切者下施眾生。施有二種。一施令食。二以食施之。共將奉佛及眾賢聖為是須施。供養諸佛及眾賢者上用奉聖。作決定意勿得隨冥。為此施竟然後自食。上來三句正教起行。次下五句彰益勸為。初有兩句。就上初句不捨八邪入八解脫以明彼益。如是食者牒前起後。下就論益。非有煩惱非離煩惱約慧辨益。非入定意非起定意約定彰益。以前不捨八邪義故非離煩惱非入定意。於八邪中有邪見故非離煩惱。有邪定故非入定意。以前入於八解義故非有煩惱非起定意。以八解中有正見故非有煩惱。有正定故非起定意。次有一句。就前第二邪相入正以明證益。非住世間是前文中入正法也。非住涅槃是前文中以邪相也。下有兩句。就上第三食施一切供諸佛等以明修益。其有施者牒前一食施於一切供佛及聖。下就論益。言無大福無小福者就因辨益。以等施故無有偏施。凡夫小福亦無偏施。賢聖大福。言不為益不為損者約果辨益。以等施故無有偏施。持戒之益施破戒之損。上來彰益。下嘆顯勝令人習學。於中兩句。初言是為正入佛道不依聲聞。前三句中結嘆初二不捨八邪入八解脫以邪入正。行無偏著上順佛德名正入道。不同聲聞捨邪取正。所以不依。為不空食人之施者結嘆第三施以一食施於一切供佛及聖。生福廣大故不空食人之施也。自下第三自彰卑闕顯彼難敵。於中四句。一彰己昔日聞法欣慶得未曾有。二即於下明已聞說準此類餘乘於一切菩薩深敬。三復作念下彰己昔日教嘆維摩斯有在家俗人之名。辨才智慧乃能如是自在無礙。四其誰下明已因是慕大厭小。其誰不發三菩提心是慕大也。從是不復勸人聲聞辟支佛行是厭小也。前辭次釋。是故不任總結不堪。次告須菩提令往得疾。外國正名為須浮帝。傳者音殊名須菩提。其須浮帝此名善吉亦曰空生。初生之日家物悉空故名空生。其人於佛弟子之中解空第一。又傳無諍三昧亦勝。今命問疾。先告後辭。辭中初總次釋後結。釋中所以自徵起後下對釋之。於中有四。一舉己昔日被呵由緣。二時維摩下出被呵辭。三時我世尊聞此芒然不識已下自申己闕彰彼難敵。四說是法時二百天子得法眼下教呵利益。初中憶昔舉被呵時。入捨乞食陳被呵事。自下第二維摩教呵。何故須然。為益須菩並淨二百天子法眼故須教呵。於此之中維摩初先取缽盛飯。後正呵詰。何不直呵乃先取缽盛滿飯乎。此有三義。一取其缽為盡言論。若不取缽彼得切難喜畏捨去。故須取缽。雖取其缽下須菩提猶欲捨去。說令不取。二若不盛飯望直設難相涉慳過。為拂此跡故先盛飯。三欲寄食以興言端故先取缽盛滿飲矣。下正呵之謂我總舉唯下是別。呵意如何。釋者不同。若如生公肇公所釋。要須菩提證空平等上齊佛下等凡乃可取食。若依什公釋顯難意。要須菩提證空起用上等諸佛下同凡夫乃可取食。又人復言徵須菩提令入法界緣起淨門。上同諸佛亦入法界緣起染門。下同凡夫乃可取食。若當準彼樂瓔珞經難意全別。今應同彼。彼經如何。其須菩提夜夢。如來以金色手而摩其頂。曉問如來。佛時答曰汝於今日當得聞於未曾聞法。其須菩提聞是語已入城中乞食。城中一女身佩瓔珞伎樂自娛。因以呼之為樂瓔珞。其須菩提過至其家。是女遂取須菩提缽。盛滿飯已執缽未還。問須菩提。汝何故乞。為有我想命想人想而乞耶。須菩提答。我無我想命想人想。是女復問。若無此想為何乞食。須菩提答。諸佛世尊亦行乞食。何獨見責。是女對曰。佛目無我想。須乞但為物。雲何為乎。彼中具辨為二十事故行乞食。汝同彼耶。須菩提言。我未同佛。是女復徵。自無我想便非自為。未同如來復非為他。為何乞食。其須菩提默然無對。維摩今此責相似彼。凡難聲聞乞食所為必用此法。離道更無。故今維摩還用此理徵須菩提。其乞食者無過自為無過為他。自為凡夫。其為他者謂佛菩薩。若同此二乃可取食。其須菩提自忖無此兩種所為。取食莫由。故下置缽而欲捨去。難意如是。文中有二。一約佛設難。若同諸佛乃可取食。二若須菩提不見佛下約凡設難。若同凡夫乃可取食。前中合十一句文。初之一句徵令同佛證空平等乃可取食。後十徵令問佛成就解脫之德乃可取食。就初句中於食等者諸法亦等將食類法觀食體空名為食等。以此類餘名法亦等。言諸法等食亦等者以法類食觀諸法如名為法等。以此類食名食亦等。如是行乞乃可取者結聽取食。就後十句徵令同佛解脫德中前九是別後一總結。就前別中初之七句約行以徵。後之兩句約人以徵。復前七中初五斷德。後二行德。復前五中初之三句是煩惱斷。次一業斷。後一苦斷。煩惱斷中初二見惑。後一修惑。見惑之中初鈍後利。鈍中不斷婬怒癡者是佛不住無為行也。婬者是貪。怒者是嗔。癡是無明。隨化常起故曰不斷。此即是不行違通道。亦即是下八萬四千諸煩惱門。而諸眾生為之疲勞。諸佛以此而作佛事。又二即是地經之中發起勝行。涅槃經中佛非無偏常行遍事。問曰此行為是佛作為是他見。釋言據情。佛無心作。他見我為。就能是佛所作。佛作有二。一是三昧法門力現。如涅槃說大般涅槃能建大義納妃生子種種示現。亦如華嚴善財所求一切法門悉能示現如是等事。二修力故現。佛以過去大悲願力亦以發起殊勝行力。雖無心想自然能現。是二相須。雲何相須。法雖能起起必假修。如似火珠雖能出火見日方生。亦如水珠雖能出水見月方出。此亦如是。故涅槃雲異法有故異法出生。異法無故異法滅壞。修雖能起起必依法。如聲依谷方能發響。如形依鏡方能生像。此亦如是。修力所現即是報應。法力所現即是法應。一門既然。餘門率爾。亦不與俱是佛不住有為行也。證實返望由來不有。無法可在名不與俱。非是有法捨而不俱。後利中不壞身者還是不著無為行也。現行身見而不捨離名不壞身。而隨一相還是不著有為行也。理如一相行證名隨。此約見惑以辨解脫。下約修惑。不滅癡愛還是不住無為行也。無明住地名之為癡。欲愛色愛有愛住地說以為愛。隨化現行故曰不滅。起明脫者還是不著有為行也。明是慧明翻對前癡。脫道心脫翻對前愛。由斷故起於慧明。明即慧脫。由離愛結故起心脫。此約煩惱明解脫德。下次得業。以五逆相還是不住無為行也。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是其五逆。此背恩及違福田故說為逆。殺父殺母背恩故逆。後三違於福田故逆。廣如別章。此應具論。隨化現起名五逆相。如調達等諸業皆起以此五逆。重故偏說。重尚為之輕不待言。而得脫者還是不住有為行也。永絕業羇名得解脫。此句約業明解脫德。不縛不解約對苦報明解脫德。同前說。亦不為生死苦報所纓名為不縛。隨化現受稱曰不解。上來約斷明解脫德。下約智從。智有因果。不見四諦非不見諦約因以論。示有見疑不觀諦理名非見諦。內實覺了名非不見。斯乃地上通名見諦。非得果者約果以說。此言略少。準前應言非得果非不得果。且舉一邊。名佛為果。不捨一切菩薩所行故非得果。實證菩提故非不得。今略不辨。上來七句約行以徵。自下約人。言非凡夫非離凡者內備聖德故非凡夫。現行凡事化眾生故非離凡法。言非聖人非不聖者現為凡愚化眾生故名非聖人。內具聖德故非不聖。上來別徵。雖成一切而離諸法總以結之。隨別難盡故須總結。此等皆是佛菩薩德。徵令同之。乃可取食總結應受。具前德者乞必為他故可取食。自下第二約凡設難。明同凡夫自為而乞乃可取食。於中初明同諸外道乃可取食。住八難下同餘凡夫乃可取食。為與眾魔共一手下明同眾魔乃可取食。前中有二。人同外道違佛法僧無行方便乃可取食。二若須菩提入邪見下明同外道無解脫行乃可取食。前中先令違背三寶。後結可取。若須菩提不見佛者明同外道違離佛寶。不聞法者違離法寶。彼外道下違離僧寶。同諸凡夫外道為師故離僧寶。於中初明外道為師。次明須菩提從之出家。後明須菩隨之墮落。前中初言外道六師總以標舉。彼外道中有六種人各別立見說為六師。次列其名。富蘭那迦葉是第一人。迦葉是姓。富蘭是字。此乃是其空見外道。末伽利拘賒梨子是第二人。末伽是字。拘賒母名。將母以別名拘賒梨子。此常見外道。刪闍夜毘羅胝子是第三人。刪闍是字。毘羅母名。將母以別名毘羅胝子。此一因見外道。亦得名為苦行外道。宣說眾生受苦受樂皆由往因不藉現緣。往業未盡不得解脫。多受苦行酬其往業。往業既盡便得解脫。何耆多翅捨欽婆羅者是第四人。何耆多翅捨是其字也。欽婆羅者是其□□□幾+(立/木)]。被此為衣就之以標名欽婆羅。此自然見外道。說一切法自然而有不從因緣。此涅槃中納衣之即師。迦羅鳩馱迦旃延者是第五人。迦羅是字。迦旃延是姓。此是自在天因外道。說自在天為眾生因。眾生由之受苦受樂。尼乾陀若提子者是第六人。尼乾是字。若提母名。將母以別名提子。此不須修外道。說諸眾生於未來世過八萬劫自然解脫。譬如轉縷紈於高頂縷盡自止。上來別列。下明此六與之為師。此初句竟。次明須菩因其出家。後明須菩由之墮落。外道邪見造作邪業墮墜三惡名彼師墮。須菩學之亦墮三惡名汝隨墮。可乃取食結聽令受。世間違背三寶之人為身求食。汝若同之為身求食乃可取食。上來明其違背三寶無行方便。若須菩提入諸邪下明同外道無解脫行。入諸邪見明無道因。不到彼岸明無滅果。亦應結言乃可取食。文中略無。上來第一明同外道乃可取食。自下第二明同餘凡乃可取食。於中五句。前三同凡無自利行。後二同凡無利他行。就前三中住於八難不得無難無道方。八難如上。同於煩惱離清淨法明無道體。同惱有彰。離淨無治。汝得無諍一切亦得明無道果。此返言耳。若正應言一切眾生不得無諍汝亦不得乃可取食。然此返言與下文中若彌勒得菩提一切眾生皆亦應得其言相似。以何義故為此返徵。彼須菩提乞食似凡。汝乞似凡得無諍定。一切眾生乞食似汝亦應得之。凡乞似汝不得此定。汝乞似凡亦同不得。乃可取食。何者是其無諍三昧利根羅漢凡所施為。常豫觀察欲界眾生未起煩惱起意將護不與其競名無諍定。故雜心云云緣欲未生恆依不動智慧。下二同凡無利他中其施汝者不名福田無善益他。世間罪人供之無福。供汝似彼。不生功德名非福田。供養汝者墮三惡道有惡損他。世有增上造罪眾生。有人樂惡愛其所作而供養之墮三惡道。供汝似彼墮三惡道。及可取食。上來第二明同餘凡乃可取食。自下第三明同眾魔乃可取食。於中初先徵令同魔後結聽取。前中有八。初四同魔有損他行。後四同魔有損己行。就前四中為與眾魔共一手者明同魔業。魔專壞亂作業同彼名共一手。中間兩句明同魔人。作諸勞侶與魔為伴。魔能勞亂名之為勞。與彼為伴名作勞侶。汝與眾魔及諸塵勞等無異者自身作魔。魔是魔王。諸塵勞者是其魔民。義如前。坌染眾生故說為塵。身皆同之名等無異。於一切生而有怨心此之一句明同魔心。於一切生欲壞其善名有怨心。上來損他。自下四句明同諸魔有損己行。謗佛毀法不入眾數。此之三句違背三寶明無道因。終不得滅明無滅果。上令同邪。如是行乞乃可取食總結聽受。具前過者須為身乞。汝若同之乃可取食。上出呵辭。自下第三申己卑闕顯己不及。於中初先彰己被難茫然不解捨缽欲去。後彰維摩安慰令住。就安慰中取缽勿懼總勸捨怖。下別安慰。別中有二。一舉化人類須菩提明無能畏。二所以下將其化法類己難辭明無所畏。前中維摩先舉化人問須菩提。次須菩提以理正答。下維摩詰取其所答類菩提。後勸捨畏。就初問中隨須菩提意解以問。於意雲何問其意解。於汝意中所解雲何。如來作化以是事語寧不者舉事正問。何故偏言如來化人。如來辨勝難辭可畏。為是偏舉。佛辨難當。以其化人無心想故無真實故。用前難辭而難語之畢竟不畏。故今反問。寧有懼不我言不也須菩正答。化人不畏故曰不也。下取所答類須菩提。言一切法如化者汎舉諸法類同化人。言一切法皆如幻化明須菩提亦同化矣。汝今不應有所懼者結勸捨畏。知身如化無能畏者故不能懼。自下第二明己難辭。問如幻化明無畏所以者何徵前起後。所以向前勸汝取缽勿懼者何。下對釋之。句別有五。初一切言說不離是相明言如化。不離向前幻化相矣。道言一切言說不離即顯向前難辭亦然。二至於智者不者文下明於難辭。不應生畏此名菩薩以為智者。良以智者知言如幻故於文字不著不懼。舉彼智者於文字中不著不懼。今須菩提同彼智者於前難辭不著不畏。三何以下釋前智者不著所以。先徵後解。文字性離為是不著。文字體空名為性離。四無有文字即真脫下會前文字性離之義即真解脫。名前性離為無字文。真解脫處絕離言辭。故無文字即真解脫。五解脫相者即諸法也。以真解脫即一切法皆離文字。皆離文故悉不可畏。此第三竟。自下第四明維摩詰教呵利益。二百天子法眼淨者入見諦道名法眼淨。由聞前說證入初地見法顯了名法眼淨。非小乘中得法眼淨。前辭次釋。故我不任總結不堪。次告富樓令往問疾。其富樓那是其字也。此翻名滿。彌多羅尼是其母名。此翻名慈。將母以別名彌多羅尼子。其人於佛弟子之中說法第一。如法華說。故令今之今往問疾。先告後辭。辭中還初總辭不堪。次釋後結。釋中所以自徵起後。下正辨之。辨中有四。一舉本昔被呵由緣。二出被呵辭。三時維摩入三昧下彰其巧化。四我念聲聞不觀人下申己卑闕以小自責。就初段中憶念我昔舉被呵時。於大林中出被可處。為諸新學比丘說者彰被呵事。說何等法。總知說小不知小中說何等法。自下第二明教呵辭。何故須然。為益富樓並令比丘捨小求大所以教呵。文中維摩來謂總舉。下別顯之。別中有四。第一呵其違欲說法。二汝不能知眾生根下呵違根說。三欲行大道莫示小下重就第一呵違欲說。四此比丘久發大下重就第二呵違根說。初中四句。兩句教兩呵。初言先當入定觀心然後說者教觀欲說。二無以穢下呵違欲說。約喻呵之。無謂勿也。以猶用也。小乘之法如似穢食。比丘大欲事同寶器。勿用小乘穢弊法食投於大乘樂欲寶器。三當知下教知欲說。觀始知終故復教之。比丘念大汝須知之。四無以下呵違欲說。約喻呵之。比丘大欲以似琉璃。小乘小欲事同水精。勿將餘人水精小欲同此比丘琉璃大欲。此初段竟。第二呵其違根說中汝不能知眾生根原呵不知根。勿得發下遮其授小。無得發起以小乘法法說以遮。彼自無創勿傷之也喻說以遮。彼諸比丘大根完具名為無創。教小侵損目之為傷。遮抑不聽故言勿傷。第三重呵違欲說中約喻以呵。於中三句。欲行大道莫示小徑是一呵也。比丘求大名欲大道。小法卷狹如似小徑。求大教小理所不應故雲莫示。無以大海內於牛跡是二呵也。比丘廣欲如似大海。小結狹淺事同牛跡。安心住法目之為內。此亦不應故言無以大海內於牛跡。無以日光等彼螢火是三呵也。比丘大欲如似日光。聲聞小欲事若螢火。將大同小理所不合。是故呵言無以日光等彼螢火。第四重呵違根說中言此比丘久發大心中忘此意舉彼大根。如何以小而教導之呵其授小。我觀小乘智慧微淺猶如盲人不能分別一切眾生根之利鈍呵不知根維摩自導。我觀小乘下出所觀。智慧微淺猶如盲人智體劣也。不能分別一切眾生根之利鈍智用狹也。以智微故不能分別一切眾生。智慧淺故不能分別根之利鈍。此出呵辭。自下第三彰其巧化。於中六句。初維摩詰默入三昧。二由入三昧令此比丘自識宿命。曾於過佛種善發心。此乃維摩宿命通力故令識之。菩薩宿命凡有六種。如地持說。一自知宿命。二知他宿命。三令他人知己宿命。四令他人自知宿命。五令他人知他宿命。六能令彼所知眾生展轉相知。今令比丘自識宿命是第四門令他自知。三即時下由識宿命還得本心謂還得本大乘心矣。四於是下明諸比丘由得本心荷恩致敬。首是頭首。稽首禮足顯敬愍至。五維摩詰因其得心更為說法。六由為說法彼於菩提不復退轉。此諸比丘住在善趣。由聞命說進入種姓。故永退。自下第四彼富樓那自申己闕我念聲聞不觀人根不應說法。前辭次釋。是故下結。次告迦旃令往問疾。迦旃是姓。字名扇繩。其父早喪。母戀不嫁如繩連扇風吹不去。因與立字名曰扇繩。從佛出家。佛弟子中論義第一。今命問疾。先告後辭。我不堪任是總辭也。所以下釋。故我下結。釋中所以徵前起後。下對辨之。文別有三。一舉己昔日被呵由緣。二時維摩下出被呵辭。三說是法時彼比丘下教呵利益。初中憶昔舉被呵時。佛為比丘略說法要我即於後敷演義等出被呵事。說淺覆深不當物機。所以被呵。我即於後敷演其義總以標舉。謂無常等隨別列之。法門開合備如上辨。今據一門且列斯五。前四生死後一涅槃。自下第三明教呵辭。何故須然。為益迦旃並令比丘解法心勝所以教呵。文中維摩來謂總舉。下別顯之。別中無以生滅心行說實相法是呵辭也。彼迦旃延相法未已見法生滅。是故名為生滅心行。用此心行說己所知不稱法實。故呵無以生滅心行說實相法。法之實相備如後辨。下復教之。諸法畢竟不生不滅是無常者約就無常法門以教。無常義中有二種門。一世諦門二第一義門。世諦門中有三無常。一分段無常。六道果報三世分異。二念無常。有為之法唸唸還流。一剎那須初生次住終異後滅。此前兩門明法生滅破去常相。三者自性不成實無常明法虛集破遣常性。是義雲何。即前二種以理推求。四相同體相夫似立。無有一法別守自性名性不成。性既不成知復說何以之為常。故名曰性不成無常。於此門中有生有滅。即名為常以守性故。無生無滅乃名為常以無性故。故地持雲不知無言自性無常有生有滅。若知無言自性之事一切無常。何者是其同體四相有為之法義同幻化。相有體無。相有名生虛無稱滅。相有名生生非滅前虛無稱滅。滅非生後故生與滅同時無別。又此宣說無法為生。生非滅外還即說彼相有為滅。滅非生外故生與滅同體無別。即此生滅幻炎像立名之為住。又復幻法各守自相亦名為住。故地持雲以自性故名之為住。此住亦非生滅之外。即此虛法異於真諦性實之法故名為異。又異妄情所立情實亦名為異。此異亦非生住滅外。良以同時義分四故說之以為同時四相。故下文言比丘汝今即時亦生亦老亦滅。又以同體義分四故說之以為同體四相。以同體故就餘三相義說為生。離餘三外無別生性。生無性故生性不成。以此生性不成實故生則無生故生無常。還就餘三義說為住。離餘三外無別住性。住無性故住性不成。以此住性不成實故住則無住故住無常。餘亦如是。此三廣釋如優檀那章。此應具論。世諦如是。第一義者前無常法窮其體實畢竟空寂由來不有。此空是其無常之實名無常義。與經中說觀苦無生為苦諦義其言相似。無常之義具辨如是。聲聞但能世諦分中解知分段及念無常餘悉不知。是須教。就可教中若據世諦。宣說自性不成無常以為畢竟不生不滅。無常中極故雲畢竟。生無生性滅無滅性名不生滅。此不生滅是其究竟無常義矣。亦無住異。且言生滅。若就真諦。離相窮極名為畢竟。理寂無為名不生滅。此不生滅是其無常之實性故名無常義。亦無住異。且說生滅。汎論如是。準下流類。此應偏教真諦之義。五陰洞達空無所起是苦義者就苦以教。苦義亦二。一世諦門二真諦門。世諦門中苦別有三。所謂苦苦壞苦行苦。此三廣釋如四諦章。今略辨之有三種門。一約緣分別。緣別內外。內心涉求名之為內。刀杖等緣目之為外。外有違順。刀杖等緣名之為違。己身命財親戚之類說以為順。外中違緣能生內惱。名之為總。從彼苦緣生於苦心。從苦生苦。故名苦苦。外中順緣在能生樂。壞則生苦。故名壞苦。內心涉求名之為行。文行疲惱厭之生苦。名為行苦。第二約緣就體分別。心性是苦。於此苦上加以事惱。苦上加苦故名苦苦。加何等苦。加前三苦悉名苦苦。有為之法唸唸滅壞名為壞苦。前後遷流目之為行。遷流不安名為行苦。第三約就三種無常以別三苦。約就向前分段無常以說苦苦。有為之法體性是苦。於上加以分段粗苦。苦上加苦故雲苦苦。又以三世分段粗苦顯有為法本性是苦。用苦顯苦亦名苦苦。約念無常宣說壞苦。有為無常唸唸滅壞故名壞苦。約就自性不成無常宣說行苦。同體四相因緣虛集目之為行。虛集之行體無自性。自性無安故名行苦。世諦如是。言真諦者窮苦體性畢竟寂滅無相為無。於中淺深更有多義。如彼四諦章中具辨。今且總舉。此之真諦是苦實性亦名苦義。如是世諦分中前二三苦聲聞能解。今不須教。第三門中前之二苦聲聞亦解。今不須教。虛集行苦及苦真諦二乘不知。理須具教。但今偏教苦之真諦。五陰之果從因納得名五受陰。於陰窮解名為洞達。達陰實性本來常寂無陰可生名空無起。此空是其苦家體實名為苦義。如湯炎水無水為實。此與經中觀苦無生名知苦諦其言一也。諸法究竟無所有是空義者就空以教。法空名空。空義不同。汎有五階。一陰非我所名之為空。如毘曇說。雖名為空體是有法陰為體故。二假名法中無有定性名之為空。如成實說。三妄想法虛寂無相說之為空。如陽炎水水即無水。不但無性。近而求之相亦不有。四妄想法虛無說空。如夢所見心外無法。五真如法體寂名空。體雖真有離相離性故說空矣。五中前二聲聞能解。今不須教。後三不知。為是須教。所教之空離相中極故雲究竟無所有矣。如是究竟無所有者是真空義。陰上無人陰中無性不名真空。於我無我而不二是無我者教無我義。此說人空以為無我。分別有五。一陰非神主名為無我。如毘曇說。二於和合假名人中無有人性名為無我。三於妄想畢竟空中無有和合假名人相名為無我。四於妄想畢竟空中無有我人眾生之相名為無我。五於平等真如體中無有真法集用人相名為無我。五中前二聲聞能解餘三不知。為是須教。言我無我而不二者。依如毘曇。凡夫橫計我眾生等名之為我。五陰法類非神非主名為無我。此我無我相對為二。若於平等第一義中非直無我亦無五陰。無我之法是二齊無故雲不二。如此不二方是究竟無我之義。若依成實。凡夫橫計我人之性名之為我。假名眾生無有定性名為無我。此我無我相對亦二。若於平等第一義中非直無彼定性之我。亦無對情遣性無我。是二□絕名為無二。如此無二方是究竟無我義矣。故下文雲我尚不可得非我何可得。見我實性者不復起二。是為入不二法門。與此義同。法本不生今亦不滅是寂滅者教涅槃義。涅槃有三。一事盡無處數滅無為名為涅槃。如是涅槃本無今有。二約緣顯實破相證寂名為涅槃。法性常寂而妄相煩惱所覆。修八聖道以為了因。滅除闇惑證本法性。一證永寂故曰涅槃。此前二種經說為果。三就實論實。真體常寂名曰涅槃。此一涅槃非因非果。就實論。實實外無緣。知復約何以之為因。實外無緣。知復約何以之為果。是故涅槃無因無果。故涅槃雲涅槃之體非生非出非虛非實非一非異非因非果。於此分中無惑可生無染可滅。三中初一聲聞亦解。後之兩門二乘不知。為是須教。於後二中偏舉後門而以教示。是說以言法本不然今亦無滅是寂滅義。上來第二教呵辭竟。說是法時彼諸比丘心得解脫是第三段教呵利益。前辭次釋。故我下結。次告阿那律令往問疾。前明行德此論行用。用謂六通。且彰天眼。此阿那律經中亦名阿尼樓馱。又亦名為阿泥樓豆。本是一名。傳之音異。此雲無滅。八萬劫前曾供辟支。所得善根於今不滅。故雲無滅。是佛堂弟。如來父叔合有四人。各有二子。佛父最大名曰淨飯。有其二子。長名悉達多此雲成利。如來身是。小名難陀。其第二叔名曰斛飯。亦有二子。長名提婆達多亦曰調達。小名阿難。其第三叔名曰白飯。亦有二子。長名阿那律。小名摩呵男。其第四叔名曰甘露飯。亦有二子。長名跋提。小名提沙。佛有一阿姑名甘露味。唯有一子。名屍陀羅。前諸釋子並皆出家。其阿那律天眼第一。得眼因緣如經中說。彼阿那律於一時中佛邊聽法。坐下眼睡如來呵責。咄咄故為寐。壅螺蚌蠍類。其阿那律被呵慚愧。多日不眠遂便失眼。造詣耆婆求欲治之。耆婆問其患眼內緣。那律具答。耆婆對曰睡是眼食。久時不眠眼便餓死。永更叵治。那律聞之遂修天眼。半頭見物徹見三千大千世界。今命問疾。先告後辭。辭中初總。所以下釋。故我下結。釋中所以徵前起後下對之辨。於中有六。一舉昔日被呵由緣。二時維摩下出被呵辭。三我時默下自申己闕。四彼諸梵下諸梵讚嘆問真天眼。五維摩為說。六諸梵聞之發心。願求禮敬辭去。初中三句。一阿那律彰己昔日一處經行。遊行誦經名曰經行。二明諸梵來問天眼。良以諸梵報得神通悉具天眼。聞阿那律天眼最勝心生慕仰故來請問。嚴淨梵王與萬梵俱標列請人。放淨光明來詣我所稽首作體啟請方便。問我幾何天眼所見正問天眼。此乃順於外國人語。順此應言那律天眼所見幾何。問其天眼所見分齊近遠幾許。故曰幾何。三我即答下那律具答。吾見釋迦三千世界如觀掌中菴摩勒果小乘所見。局在一界。故以釋迦標而別之。如龍樹說。聲聞人中有大有小。小者能見一千國土。大者能見二千國土。緣覺人中有大有小。小者能見二千國土。大者能見三千國土。今阿那律是大聲聞。應見二千。強修力故能見三千。又以願智自在力故能見三千。所見分明故如觀掌菴摩勒果。上來具列被呵由緣。次出呵辭。何故須呵。為今諸梵求佛真眼所以呵之。文中維摩來謂總舉。下別顯之。唯阿那律天眼作相為無作相進退兩定。下就設難。假使作相則與外道等就相彰過。若無作相即是無為不應有見就無設難。無相即是真諦無為故應不見。此第二竟。我時默然是第三句自申己闕彰己不及。第四句中初明諸梵聞其所說嘆未曾有。次為作禮後問孰有真天眼。孰謂誰也。第五句中維摩言有總以答之。言佛世尊得真天眼就人略辨。常在三昧悉見佛國不以二相辨相廣答。寂而常用。故在三昧悉見佛國。聲聞法中眼耳二通定外作用。大不同小故在三昧悉見佛國。用而常寂故見諸國不以二相。如日照物不生分別。第六句中初明諸梵聞說佛眼發心願求。次禮維摩後。去不現下結可知耳。次告優波令往問疾。上明修善。此對優波明其對治滅惡之法。優波離者是天竺語。此雲上首。持律中上。本在家時是諸釋子剃髮之人。後諸釋子出家之時優波送去。諸釋子等欲至佛所脫所著衣冠瓔珞。並所乘像與優波離。釋去子後優波思念。諸釋子等果報如此尚捨出家。我住何為。若彼有得我亦應然。以所得物安著樹上像繫樹下作如是言。諸有取者吾即施之。後往佛所。諸釋子見問其來意。優波具答。釋子大喜即使請佛。此人先來為我驅使。若後出家我喜輕慢。願佛先度我當敬事。佛先度之。諸釋子等同為設禮。是時大地為之振動。空聲讚言。諸釋子等憍慢山崩。出家之後持律第一。今命問疾。先告後辭。辭中初總次釋後結。釋中所以徵前起後下正辨釋。文別有五。一舉昔日被呵由緣。二時維摩下出被呵辭。三於是二比丘言上智我下彰二比丘稱讚維摩。四我答言下明己述嘆。五時二比丘疑悔除下明二比丘聞法獲益。第一段中初明比丘犯律為恥不敢問佛請優波離。以優波離持律第一故偏請問。後優波離為其解說。言如法者如戒律法。明犯不犯輕之與重名為說解。自下第二明呵辭。何故須然。為教犯罪二比丘等。破相滅罪故教以呵。文中維摩來謂總舉。下別顯之。有呵有教。無重增此二比丘罪是呵辭也。雲何重增比丘造罪。原由著有取相故生。令復為其說有罪相增其情取故曰重增。當直下教。當直除滅勿擾其心是總教也。雲何曲滅而復雲直。說有罪相方教纖治名為曲滅。說罪體空破離罪相名直除滅。義如後辨。勿擾其心以理遮抑。擾謂擾亂。雲何擾心而言勿擾。說罪怖之增其怯懼名擾其心。說罪無罪令心正住除疑歡喜名為不擾。下別教之。所以者何。何徵前起後。所以教汝直滅者何。彼罪性學等明罪體空成應直滅。初先正教。其知此下結嘆令學。前中有三。一就罪正破。二如佛說下約心以破。此亦名為約因以破。心為罪因。三一切法生滅已下約法以破。此亦名為約緣以破。一切諸法是罪緣故。初中罪性不在內外不在中者明罪體空所以不在。內謂六根。外謂六塵。又內自身。外謂一切眾生等緣。罪從因緣假合而生。本無自性。以無性故內外中間一切不在。不在內外既法無罪。不在中間離法亦無。就第二段約心破中文別有四。一明眾生垢淨依心。第二心亦不在內下約心破罪。三如優波離以心相下重複約心破遣罪相成向後段。四唯優波離妄想垢下重明垢淨皆依於心成向初段。初中為欲約心破罪故引佛說明垢與淨皆依於心。良以心是眾生本體。是故心垢即眾生垢。心淨生淨。第二約破罪之中先明心空次約明罪後類諸法。宗為明罪舉餘類顯。心亦不在內外中間明心空也。內謂六根。外謂六塵。內外和合而生心識。別求無性。以無性故不在內外。中間亦無。故涅槃雲眼色明欲四事和合而生眼識。是眼識性決定不在眼中色中明中欲中。餘亦如是。不在內外類同前罪。是故亦言如其心然罪垢亦然。將心類罪明罪同心。如心既然不在內外不在中間。罪垢亦然不在內外及不在中。諸法亦然類顯諸法。法同心罪不在內外及不在中故曰亦然。諸法既然罪是一切諸法之例何獨不爾。不出於如顯亦然相。前說心性不在內外及不在中。即是如義。諸法同心不在內外及不在中。亦即是如。如外無法故雲不出。自下第三重複約心破遣罪相成前第二。於中為明一切眾生心無垢寄優波離悟解以顯。如優波離以心相得解脫時寧有垢不維摩反問。就人指法是以言如。彼優波離具二解脫。一心解脫。斷除愛結。二慧解脫。斷絕無明。今舉心脫故言心相得解脫耳。又就心中有性有相。真諦心性。世諦假有是其心相。心性常寂無脫無縛。世諦心相有縛有脫面相異性故說心相。得解脫時以其心相觀空離染名得解脫。此解脫時寧有垢染可斷除不。我言不也優波正答。得解脫時垢深不有故曰不也。是義雲何。若見垢染可除可斷不得解脫。不見垢染可除可離達本無垢。方得解脫故答不也。維摩詰言一切眾生心相無垢亦如是將聖類凡。凡類未解無垢理同故曰如是。自下第四重明垢淨皆依於心成上初段。於中三句。一妄想心垢無妄想心淨見等三倒之心是其妄想。若依地持八種妄想名為妄想。有則迷真所以是垢。無即真顯所以是淨。二顛倒是垢無倒是淨八倒名倒。有則迷於生死涅槃故名為垢。無則解達所以是淨。三取我是垢不取是淨取我亦是八倒所收。以此患本故復別舉。上來第二約心以破。自下第三約法以破。於中初明一切諸法生滅無性類罪無性。諸法皆下明法心起心外無相類罪無相。前中初法如幻等喻。如幻喻明自性無常。言如電者喻念無常。諸法下合。後中諸法皆妄見者法說明空。如夢等喻。喻別有四。一以妄想下合。上來別教。其知此下結嘆合學。其知此者知前所辨。是名奉律行順律法。其知此者知前所辨。是名善解心解律法。調伏名律觀空破罪。是真調伏故名善解。此第二竟。自下第三明二比丘聞法稱讚。二比丘言上智哉者嘆勝過劣。解出優波故曰上智。哉是助辭。是優波離所不及等明下劣上。是優波離所不及者明智不及。持律之上而不能說明說不及。優波離時持律最勝故名為上。而不能說罪性空寂除滅我罪名不能說。我答言下是第四段明己述嘆。捨自如來未有聲聞及菩薩能制其樂說之辨嘆其說勝。智慧明達為若此也嘆其智勝。時二比丘疑悔除下是第五段彰二比丘聞說獲益。益中有三。一除疑悔。二發大心。三興廣顯。顯一切眾生得維摩辨。前辭次釋。故我下結。   維摩義記卷第二(本)   維摩義記卷第二(末)   次告羅□令往問疾。對前八人明行修法。此對羅□明其發心出家之法。羅□佛子此名覆障亦云不放。在母胎中六年不出。故名覆障及不放矣。何故處胎六年不出。以宿緣故。緣如經說。本曾為王。沙門求見六日不看。故得此報。又於往昔曾塞鼠穴。故受此報。佛將出家。父王恐畏國祠斷絕留連不聽。菩薩於時手指妃腹而語之言。卻後六年爾當生男。即如其言。佛出家後六年方生。初生因緣備如經說。佛成道已還宮之時羅□始年五六歲計。如來將至變千比丘悉如己形。羅□直爾往至佛所。佛手摩頂將還精舍。敕舍利弗目連度之。出家之後喜多暴口形名他人。佛於一時以法誡約。於斯永斷打罵不瞋。佛嘆其人忍辱持戒。密行第一。今命問疾。先告後辭。辭中初總次釋後結。釋中所以徵前起後。下正辨之。文別有三。一舉昔日被呵由緣。二時維摩來謂我下明教呵辭。三於是維摩語諸已下明教呵益。初中憶昔出被呵時。毘耶離等彰被呵事。先問後答諸長者子何故為問。現睹羅雲所捨至重。未見所得是以怪問。言毘耶離諸長者子標舉問人。來至我等明請方便。問我言等彰請問辭。唯羅□羅敬告其人。汝佛之子所承至高。捨輪王位所捨極重。彼羅□羅若不出家作鐵輪王王閻浮提。故今舉之出家為道彰其所作。俗中安身謂之為家。解素從緇名出家為道。其出家者有何等利問其所得。羅□下答。我即如諸為說出家功德利者謂。依出家功德經說經言。有人殺三千界所有眾生。或挑三千眾生之目。其罪無量。其出家者福多於彼。羅□當應為說此利。自下第二明教呵辭。何故須然。為教羅□及長者子離相正出故須教呵。時維摩詰來謂我言總以標舉下別顯之。別中先呵。夫出家下如法正教。呵中不應說出家利當言正呵。所以下釋。先徵後解。無利無德是為出家舉是顯非。有為法者可說有利有功德等明非異是。樂名為利善稱功德。羅□以其捨俗為出家故對在俗家業等苦說樂為利。對彼俗中邪業之非說善為德。維摩以其離相為出。故說無利無功德者是為出家有利有德悉名在家。有為所攝故言有為可說有利有功德耳。上呵下教。教中先別。若能以下總以結嘆。別中有二。則約前所問以教。二出家者無彼此下汎舉一切出家法教。前中初言夫出家者總以標舉。為無為法彰其所求。無為涅槃是所求也。無為法中無利無德明其所出。下汎教中言出家者總以標舉下正教之。於中先約自行以教。降眾魔下約就外化利他以教。自中初言無彼無此離六十二見教其所出。無彼無此亦無中間教離相也。在俗為此出家為彼。出家方便捨此向彼說為中間。此皆無之。亦可生死名之為此。斷結涅槃以之為彼。聖道為中。此皆無之。離六十二見教去情也。六十二見後當具論。此教所出處涅槃等教其所入。處於涅槃總明所入。謂處法性無為涅槃。猶前為無為法耳。智者所受聖所行處別明所入。向前涅槃是其地前。智者所受復是地上。聖所行處故應處之。地前菩薩依教生解。故名智者。依教信順稱之為受。地上會正目之為聖。聖心遊法說以為行。法性涅槃為行所依。故稱行處。上教自行下教利他。於中初先教令降魔。摧諸已下教伏外道。前中降魔降魔人也。度五道等壞魔法也。法中有三。一明所出教度五道。地獄畜生餓鬼人天是其五道除因離果。稱之為度。二明所修教淨五眼五力等。五眼是解義如別章。此應具論。根力是行信進念定智慧是五。始修名根終成曰力。三明所離教遠魔業。不惱於彼不壞他善。離眾雜惡自不起過。伏外道中摧諸外道伏邪人也。超越假等破邪法也。於中亦三。一明所出。二內壞下還明所修。三離眾下還彰所離。前中明出煩惱業苦。超越假名明出苦也。生死之報虛假名有稱曰假名。證實除捨故言超越。假名之義廣如別章。今略辨之。經說有四。一生死假名涅槃非假。即如此說。生死浮虛假名而有。故曰假名。涅槃真實所以非假。二涅槃假名生死非假。如涅槃說。涅槃無名假為立名。故曰假名。生死之法實是名有所以非假。三生死涅槃二俱假名。如地持說。生死涅槃體是因緣假有之法。故說為假。標假之稱說為假名又假名字。生死涅槃法相建立名曰假名。四生死涅槃二俱非假。廢名求法體法如如理真實所以非假。真法離名故非假名。以故地持中說一切法離於言說離假名名矣。今就初門故說生死以為假名。得大涅槃求離稱越。次出煩惱。於中四句初出淤泥教斷愛也。愛能染污事等如泥。除斷名出。二無繫著明無愛故不著五塵。三無我所教除見也。不著我人及與我所若名無我所。四無所受明無見故不愛邪法。下教出業。諸外道等邪法教人名為優亂。除斷稱無。一義如是。復有異釋。此所出中分之為四。初超假名出生死果。二出淤泥下除煩惱因。因有見愛。初出淤泥明除愛也。無繫著等明斷見也。言無繫著明斷我見。無我所者離我所見。此前一對。三無所受出生死果。五道悉離故無所受四無優亂明斷業因。此復一對。前明所出次明所修。內喜護彼修利他行。於他所為心無嫉忌名內壞喜。身口將順名護彼意。隨禪定者修自利行。少欲知足守護根等能生禪定。故說為隨。下明所離。諸惡悉斷名離眾過。上來別教。若能如是是真出家結嘆顯勝令人學矣。上來第二明教呵辭。自下第三明教利益。句別有四。一維摩詰勸長者長子宜共出家。先勸後釋。二長者子父母為辭。三維摩詰教令心出。發菩提心即名出家即名具足息相求實名為發心。以發心故有惡斯捨離沙彌惡名即出家。亦斷一切大比丘過名即具足。菩提心義廣如別章。此應具論。四長者子如教發心。前辭次釋。故我下結。次告阿難。令往問疾。對前九人明其因行。下對阿難彰佛果德。阿難陀者是佛堂弟此名歡喜。喜義有三。廣如前釋。佛弟子中多聞第一。故今告之。先告後辭。辭中初總所以下釋。是故下結。釋中所以徵前起後下對辨之。文別有五。一舉昔日被呵由緣。二止止下明教呵辭。三時我世尊實懷慚下自彰己闕。四即聞下明空發聲諧和二家。五世尊維摩智慧辨下結嘆維摩。明己不及。初中憶昔出被呵時。世尊已下舉被呵事。事有三句。一明佛有疾己為乞乳。二維摩問。三阿難答。文皆可知。自下第二維摩教呵。何故須然。為使阿難及諸世人知佛常樂無為無惱息去邪謗愛樂趣求故須教呵。於中有四。一呵令止止。二默往下驅之令去。三行矣下摧令速去。四可密下教令密去。就初段中先呵後教。止止阿難莫作是語是呵辭也。如來下教。如來身者金剛之體明佛體堅。體堅難壞事同金剛。諸惡己斷眾善普會彰佛德備。諸惡己斷斷德圓也。眾善普會行德具也。此明所有。當有何疾當有何惱彰其所無。當有何疾內無疾苦。當有何惱外無衰損損。此初段竟。自下第二驅之令去。於中有三。一遣默往。第二呵誡不聽謗佛。三正教亦。默往阿難是初遣也。口止疾言是以須默。身遠乞所為是須往。勿謗已下第二呵也。勿謗如來遮其所言。佛實無病言疾枉佛。故名為謗。謗佛自損。為是須遮。莫使異等止其所傳。傳謗損他。故復須止。人有邪正邪聞譭謗。是以誡之。莫使異人聞此粗言說疾謗故名之為粗。正聞嚙□□橠訪□□□□□碌□票□祤糕榖騏騖餖稿韃j□□□椸□溺□馮□姐榕駤□□□□槎□奰□□奰□耔□x散□□□□觀□□槄□罹吝騾襋□W□□□□□□□□□□□□□漏□□□□餺□□□□□漏□□□R楏□□□□□□□賂□夾□□轢覭□□□□□□□綠麗□□聾□□婁R楏□□□綠麗□□禖女夾行驁h□j□□□兩□送楅□□□□□橫□□□□j□□□綠麗□□禁埤□橁□誇□詁U婁j□橁□奿稈騪□示□□□夾□楈姬□□□□□橁□□□鈴□訪□□奿逆□威隉冪屆慼慼隉慼慼慼憫芋j□椽□勵□奐□□□弮a祿□□□E□□□□□弮a稨□□□□駉□□□□□□□□楎□□□□送飀□□□樺□說橀漏□□□椻樦□□碌檳埤□妘茶囊婠詀□□□R樨□綠鷺□j□□饅□□姐榭□飀□送□□覘R櫸□□□砥慼慼慼熬恁j□□□□□□崙□j□□□露□襦□樺□□□□妱x□鞳慼J□騺□□隆說楊量禳□□覘隆說榳妀礹□□□□妧□□□□□□□□□稦□□楓□禍□□□□□□E□砥慼慼慼撩a□□□□□楰□禳撫r□□榮妞□□□□□飼□亮□□□□□□□露□□□□□i□□駛□□□□□□□□信覕詛□□□□□□呥蛂撕惕芋歎ョ慼慼慼LD魯□裀□□s□□□□□□□榜餽姖e□崙□j□□□□□□□□□□譯E□□覂□規□榜餽姖j□□槬□□霰[□□□□□騾□□□□□□□埤□□□楰□櫬禪□首礹□□□□□□驒□楰□□□櫬禪□奾耔□□□□婁□□□夾□□□□婘□□□□□□□□楰□□□楑□□□櫬禪□騇□□□□櫬禪□埤□禱□□□祉□□埤□襼□□□□耔□□駖□□□j□□□騪J□槄□□駗婠襼□□w□□□□□□□□□□□□□□□祒□□檢□□Y□□□妨駢飀□□□□□□楏輦綠□矩臨□饋橤襤祊□q□□□□□□魯□□□□□□□□騪j□J□□□□妘說檢□槂□□□□□□□□J□駗婠襼□□□□槂□□□□□□部數F□樄□D殺□□□□□□□□q鴃慼慼鞳慼慼慼慼熨╮毅隉慼慼慼慼慼潑V部數F□□檇D□□□□□大□□□□□□□□□□□□□□□□□褓□□□隉慼憫[糖□□□D樂□□褓□□□驛粿□□□□□騫觥□E□□□嬪□□□□K□□□□□□□□□□駖□奈□埤□□□□□□□□檢□□□蓮□□禳撬芊部數F□檇D切姏部潸虴遄慼慼潰D魯□□□□□□□椽□診□言橛□囹剖寑魽慼慼慼慼慼慼撩]糖□□□□璪之]踰人無敢近者。佛為度此婆羅門故示言有病須乳為治。阿難為佛持缽往乞造其門下。婆羅門見怒而問曰。汝何所須。阿難對曰。佛病須乳故故來乞求。彼聞作念。可令自取使牛踰殺。即語阿難。若須搆取。阿難言善。即往牛所。牛自開腳任其搆捋。牛語阿難願留一乳以乞我兒餘悉奉佛。犢子即言。盡奉如來我食水草。彼婆羅門在傍具見即自悔責。我不及牛不識福田生此噁心。遂於佛所深敬歸信。故言現行度脫眾生行矣。阿難取乳勿慚對前阿難實懷慚恥勸其莫慚。勸其行乞故言行矣。勸其受乳故曰取乳。為化行乞。是聖所宜故勸勿慚。此第四竟。世尊維摩智慧辨才為若此也是第五段結嘆維摩。前辭次釋是故下結。上來別告十人問疾。如是五百大弟子下總舉餘人。當時如來一一別告。備列難盡。故結集家總以通舉。   菩薩品者前品告命聲聞問疾。彼辭不堪。今告菩薩即就所告以題章目名菩薩品。來意略有三義。一前品告命聲聞問疾。彼辭不堪。須告菩薩故此品來。第二為顯維摩德高故此品來。是義雲何。前品告命聲聞問疾彰彼維摩德過二乘。此品告命菩薩問疾顯彼維摩勝諸菩薩。第三為彰維摩所說故此品來。是義雲何。前方便品因凡問疾明廣維摩教凡夫法。上弟子品因告聲聞廣明維摩教聲聞法。今此品中因告菩薩復明維摩教菩薩法。名顯所說。就下明教菩薩法中義有通局。局則此品明教菩薩。通則盡後香積佛品悉是此會教菩薩法。就其通中先將此品約對後文辨其同異。次通科分後別解釋。同異如何。異有五種。其一義者今此品中約對不堪。彰彼維摩人德尊高。問疾品下約對所堪顯其德妙。第二義者今此品中廣明維摩辨才難敵彰其智勝。問疾品下廣明維摩神變自在顯其通勝。第三義者今此品中廣寄他言以顯維摩解脫之德。問疾品下維摩自顯解脫之德。第四義者於此品中因告不堪廣顯維摩昔所說法。問疾品下因告所堪往彼問疾明今所說。第五義者於此品下明教菩薩所行法體。問疾品下明教菩薩修成之相。異相如是所言同者有其三種。一教人同。此品與下教同菩薩。二明法同。同以菩薩所行之法而為教示。三辨行同。於此品中辨行有二。謂證與教。初對彌勒明其證行。謂教天子捨相證實。後對餘人明其教行。問疾品下亦辨此二。入不二門明其證行。餘明教行。同異如是。次通科分。就下明教菩薩法中粗分為二。細分有四。粗分二者從此訖盡入不二門。明教菩薩法身因果。香積品下明教菩薩淨土因果。細分四者初對彌勒明法身果。菩提真性是其果也。先嚴已下盡不二門明法身因。香積品初明淨土果。香積品末明淨土因。修十修八。是其也。通科如是。次別解釋。於此品中所告眾多。告前四人隨別具列。如是諸菩薩各各向下總舉餘者。就前別中先告彌勒明法身果。彌勒是姓此翻名慈。字阿逸多此雲無勝。是彼波羅捺輔相之子。彌勒初生具諸相好。波羅捺王名梵摩達。聞其生已福相過人。恐為國患規欲危害。遂從其父索以瞻之。父知王心即答王言。外家將去。迴至家中。尋即遣人送南天竺波婆離國。外家養之。彌勒外舅姓波婆離有髮紺色手摩膝相。聰慧博達為世師首。以己所知用教。彌勒七歲從之受學。一日所習多餘。歷年未久知盡。其舅為顯彌勒之德自家欲設無遮大會寄以顯之己家物少。遣二弟子往彌勒家取索財物。其二弟子中路聞佛始出於世。迴道觀之。二人是時為虎所食。乘向佛善同生天上。使遂不達。彼波婆離久待不得率家所有施設其會。會滿七日。最後有一婆羅門來。財食俱盡竟無所得。便大瞋忿語波婆離。要以神咒破碎汝頭令為七分。波婆離聞極愁惱。前二弟子往生天者遙見師愁空中問之。師何故然。時波婆離具說所為以答二天。即問之言。天為是誰。而來見問。天具答之而告之曰。佛已出世何不往見。徒憂何益。彼波婆離先讀讖書知佛出。聞其所告即遣彌勒將十六人往驗是非教其觀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具足以不並教屏處。心念為問。我師是誰年今幾許身有幾相。彌勒受教往彼驗之。見佛相好明瞭具足。心念為問如問具答。彌勒於時與十六人從佛出家。彼十六人即成羅漢。彌勒一人不取漏盡願求佛道。如來爾時即為授記。說其次身上生率。畢天壽已下生閻浮成得佛道。成道之相如經具說。佛今告之。先告後辭。辭中初先明己不堪。所以下釋。故我下結。釋中所以徵前起後。下正辨之。辨中有三。一舉昔被呵由緣。二時維摩下彰彼維摩教呵之辭。三世尊維摩說是法下明教呵益。初中憶昔舉被呵時。為兜率王及其眷屬說不退地彰被呵事。由佛記說彌勒捨身當生兜率。故兜率天王與諸眷屬數來請法。彼於一時來問地行。彌勒為說。淨心已上名不退地。亦可名彼種姓已上為不退地。是位趣地之行名為地行。亦可問其成地之行名為地行。彼天隨相問修成義。彌勒為說。說相覆實為是被呵。自下第二維摩教呵。何故須然。為使諸天捨修入證故須教呵。來謂總舉下別顯之。別文之中初呵後教。從初乃至亦無退者是呵辭也。呵令相捨。彌勒當令此諸天子捨分別下是教辭也。教令證實就前呵中寄就彌勒。難破授記得菩提義。類明一切悉無所得。於中有二。一難破彌勒授一生記得菩提義。二是故彌勒無以此法誘天子下總以結呵。前中初先舉其所得。為用何下破以顯無。舉所得中言彌勒者告命其人。世尊授等舉其所得。授仁記者行因剋果。定得不失如心記物堅念不失。故名為記。聖記示人目之為授。言一生者人中得記。捨此身已上生兜率。後生人間然後成佛。中間隔彼兜率一報。故名一生。問曰。若使上生兜率後生人間方始作佛即是二生何故言一。釋言。此生聖說不定。依龍樹論說此彌勒以為三生。現身為受竟癡去不論。後生人間即是佛身。故亦不數。為是言一。問曰。若使一生天上後生人間而得成佛名一生者。有須陀洹一生天上人間而涅槃者。十四生中幾生所攝。釋言。此十四生中名為二生。若爾彌勒亦應同彼。何得言一。釋言。應齊而說異者以其所望不同故爾。彼須陀洹望於身盡。餘涅槃故受兩身。即是二生如彌勒等望於佛身。後生人間即是佛身對彼身故偏名兜率一報為一。言得阿耨三菩提者汎解有二。一真二應。實行相應名之為真。八相現成說以為應。此應與真得處不定。若論其成得處有三。一入種姓地名得菩提。如涅槃說。須陀洹人八萬劫到。乃至辟支十千劫到。到六菩提。當知。此等名至種姓為到菩提。二入初地名得菩提。如法華論說。彼釋法華分別功德品所言八生乃至一生得菩提者所謂得於初地證智。三至後際名得菩提。義在可知。或分為五。如大品說。一發心菩提在於無量生死海中發菩提心。位在善趣。二伏心菩提深伏煩惱。位分在於種姓已上伏忍位中。三明菩提修習明慧。位分在於初地已上。四出到菩提出離有無到無生忍。位分在於七地已上。五無上菩提究竟窮極位在佛果。隨別細分可亦眾多。若論應成種性已上一切堪能。若依華嚴賢首位中亦能八相不成正覺。今此所論是應成也。八相成佛名得菩提下對破之。文別有四。一就事相有生法中難破有得。二若以無生得授記下就其遣事無生法中難破有得。三為從如生得授記下約就真法緣起生滅難破有得。四一切生皆如已下約就真性平等義中難破有得。此四分中言有隱顯。初段之中偏破得記。第二分中難破得記及得菩提。第三段中偏破難得記。第四分中難破得記及得菩提。初中有二。第一約就三世之生難破得記。二如佛說下舉彼同時同體四相明生無性成無得記。前中初言為用何生得授記乎總以徵責。言過去耶未來耶等隨世別定。進退不定是以言耶。若過去下隨世別難。若過去生而得記者過去已滅。依何得記。若未來生而得記者未來未至。依何得記。若現在生而得記者現生不住。雲何得記。暫現即滅時無逕停。故曰不住。生既不住何誰待記而得受乎。舉下次舉彼同體四相明生無性成無得記。如佛所說比丘汝今即時生等舉佛昔言。言四相有三。一前後四相。有為之法一剎那頃初生次住終異後滅。二是同時別體四相。有為法邊別有非色非心生相能生諸法。乃至別有滅相滅法。三是同時同體四相。如起信論及此經說。是義雲何。有為諸法相有體無猶如幻化陽炎水等。於此法中相有名生。虛無稱滅。相有名生生非滅前。虛無稱滅滅非生後。即此生滅幻法像立。說之為住。又此幻法各守自相。亦名為住。故地持言。以性自故名之為住。此住非是生滅之外。彼生與滅義門各異。名之為異。又異真諦性實之法亦名為異。又異情實亦名為異。此異亦非生滅等外。以四相同時同體故。佛宣說比丘汝今即時亦生亦老亦滅以同體故。就餘三相義說為生餘三之外無別生性。生無性故。生即無生遣誰得記。乃至就餘三相說滅滅無別性。滅無性故。滅即無滅說誰得記。是故畢竟無受記者。自下第二次就無生難破得記得菩提義。何故須然。恐彼彌勒生處被徵於無虛立有得義。故就難之。若以無生得授記者逆取所立。道言無生即正位者立其道理。所謂即是真帝正位非行正位。與住中說是法住於法位相似。於正位中亦無得記無得菩提約理破得。雲何彌勒授一生記就理法呵。自下第三約就真法緣起生滅難破得記。真法體同名之為如。如隨妄情集起生滅。隨妄起染。名之為生淨隱稱滅。又隨對治淨起名生。染息雲滅。緣起之生非生為生。生則無生。緣起之滅非滅為滅。滅則無滅。如人夜闇見繩為蛇。蛇起名生。生則無生。至明蛇滅。滅則無滅。生滅既無依何說得。文中初先進退兩定。為從如生是一定也。為從如滅是二定也。依如生滅而受佛記。故說為從。進退不定故並稱耶。下就難之。若以如生得受記者舉前所定。如無有生以理難破。若以如滅得受記者牒後所定。如無有滅以理難破。如非生滅。非生為生生則無生。非滅為滅滅則無滅。故曰無矣。生滅既無依何得記。自下第四約就真性平等義中難破偏得。真性一如凡聖平等。凡於如中既無所得彌勒如中何獨有得。文中三番。初之一番難破得記。後之兩番難破得果。難得記中先明凡聖一切皆如。次破偏得。所以下釋。前一切眾生如者凡人如也。如性緣起集成眾生。攝相歸本故眾生如。法亦如者通明凡聖二法如也。如性緣起集成諸法。攝之從本故性亦如。眾聖乃至彌勒如者聖人如也。如性緣起集成眾聖。攝之從本故聖皆如。如水作波波即是水。如金作器器還是金。此等亦爾。次就設難。言若彌勒得受記者舉其所取。一切眾生亦應受記將凡類徵。下釋難意。所以徵問。我有何以言彌勒得眾生亦得。下對釋之。如者不二不異義故如無彼此故曰不二如無勝劣故言不異如不異故。彌勒如中有得受記。眾生如中亦應得記。眾生如中無生得記彌勒如中有何所得。下破得果。於中先破得菩提義。後破彌勒得涅槃義。前中彌勒得菩提者舉其所立。一切眾生皆亦應得將凡類徵。下釋難意。所以徵問。我有何以言彌勒得應生亦得。下對釋之。一切眾生即菩提相與彌勒同。故彌勒得眾生亦得。菩提體相如下文說。寂滅是菩提滅諸相故。不觀是菩提離諸緣故。不行是菩提無憶念故。如是一切此菩提性緣起集成集成生死眾生。攝緣從實故一切生即是菩提。彌勒實性即是菩提彌勒有得。眾生實性即是菩提亦應有得。眾生實性即是菩提於菩提中無眾生相。無眾生得。彌勒實性即是菩提此菩提中何處得有。彌勒能得下破彌勒得涅槃義。言若彌勒得滅度者舉其所取。一切眾生亦當滅度將凡類徵。滅度外國名為涅槃。下釋難意。所以徵問。我有何以彌勒得滅眾生亦得。下對釋之。佛知眾生畢竟寂滅即涅槃相不復更滅與彌勒同。故彌勒得眾生亦得。涅槃體相如上文說。本自不然。今亦不滅。是涅槃義。又復如彼地經中說。自性常寂不滅不生。是涅槃義。又復如彼涅槃中說。大般涅槃本自有之非適今也。非實非虛非生非作非一非異非去來今非因非果。此亦即是勝鬘經中一苦滅諦。經自釋言。非壞法故名為苦滅。言苦滅者無始無作無起無盡離盡常住自性清淨離一切惱。是其苦滅。此涅槃性緣起集成生死眾生。泯相即實。故一切生即涅槃相。此是體相非標相矣。於此法性涅槃之中從來無有眾生之相可以息滅。是故說言不復更滅。無生可滅。是滅之極故雲畢竟。此理常定。唯佛乃覺。故說佛知。此涅槃性眾生彌勒其理一也。滅既不殊彌勒有得。眾生同之亦應有得。然此法性涅槃之中畢竟無生得於涅槃。彌勒同之。何得可在偏說有得。問曰。涅槃是佛果德至果始有。雲何宣說一切眾生即涅槃乎。解義有三。一就緣說緣斷生死。已別得涅槃。是故經中宣說涅槃以為互無。二約緣論實。轉生死體以為涅槃。故說涅槃為了因果。三就實論實。生死之體即是涅槃不待遷轉。譬如闇夜見繩為蛇。明眼觀之蛇即是繩豈待遷轉。故經說言。大般涅槃本自有之。又論亦言。自性常寂非先有染後時離矣。今此所論義當後門。又約人論人有凡聖。凡聖一體。據凡望聖聖為惑隱。與後顯時淨德為本說為佛性及涅槃性。不名為佛不名涅槃。據佛望彼眾生之體從來常淨。無惑隱覆不須更滅。是故本來即是涅槃。今此所論據佛望之。故說佛知即涅槃矣。上來第一廣破有得。自下第二總以結呵。是故彌勒無以此法誘天子者約前正呵。是前彌勒無所得故無以隨相修得之法誘諸天子。實無發者亦無退者辨理重呵。於理無人故無發者。亦無退者上來呵竟。下次教之。彌勒當令此諸天子捨於分別菩提之見總以教勸。所以下釋。初先徵問。菩提見好有何所以。須舍下對釋之。是中應先釋菩提義然後釋文。義如別章。文中初言菩提不可身得心得略開二門。寂滅下廣無比下結。前開門中雲何不可身得心得菩提真性妙寂離相。五情不及故叵身得。意緣不至故叵心得。又復有身則非菩提。無身方是。故叵身得。有心則非無心方是。故叵心得。問曰。經說佛得菩提雲何叵得。釋言。世俗文字之數言佛得之。理實得時亦無得者。何故而然。菩提之外無有我人說誰能得。我人既無亦無人外菩提可證。故無所得。不見我人異菩提時方名究竟窮到菩提。故復名得。我人既然身心亦爾。菩提之外無別身心故無能得。身心既無亦無身心二種之外別有菩提可修可證。故無所得。不見身心異菩提時方名究竟真到菩提。故亦名得。良以立身立心不得故須捨於得菩提見。次廣釋之。於中先明不可心得。不會已下廣顯不可身得之義。前明不可心得之中有十四句。初十三句體寂離相即是自德。末後一句智用明瞭即是利他。前十三中初十明離能緣心相。後三明離所緣法相。前十句中初七離相。後三即實。前離相中初句為總。次二顯成二復為本。後四釋成。就初總中寂滅是菩提列其名字。滅諸相故釋顯寂義。滅有二種。一者性滅於實本無。二對治滅見實始離。由見實故達妄本無。後更不生故滅諸相。下諸句中離相齊爾。次下兩句不觀不行顯前總寂。於中初句明無觀解。後無行修。前無解中不觀列名妄相緣觀於真本無故曰不觀。又證除捨。亦名不觀。離緣釋也。觀解緣理名之為緣。於真本無稱之為離。又證除捨。亦名為離明無行。中不行列名緣修諸度。名之為行。於真本無故曰不行。又證除捨。亦名不行。無憶釋之。諸行皆由憶念而起以無憶念所以不行。次下四句釋顯向前不觀不行。於中前二釋成不觀。後之兩句顯成不行。釋不觀中初離見解後除妄相明不見本前離見中斷是列名捨見釋也。觀解推求。名之為見。於真本無名之為捨。又證除離。亦名為捨。後離妄中離是列名離妄釋也。妄識體虛名為妄相。於真本無名之為離。又證除捨。亦名為離。釋不行中初句離願無行方便。後句離貪無行所趣。前離願中障是列名障願釋也。求行之心名為願。證實不起名之為障。後離貪中不入列名無貪釋也。以無貪著故無所入。一釋如是復有異義。前諸句中寂滅是總餘句是別。別中初二明離淨相。不觀離解不行離行。後四離染。於中前二明其離見。後二離愛。前離見中斷是菩薩斷諸見者離事識中五見心也。離是菩提離妄相者離妄識也。後離愛中障是菩提障諸願者離貪所起思求心也。不入菩提無貪著者離願根本貪愛心也。上來離相下明即實。順是列名順如釋也。空理是如如與菩提同體義分。同體不亦故曰為順。住是列名住性釋也。有是法性法性菩提同體義分。同體相應故名為住。至是列名至實釋也。非有無性是其實際。實際菩提同體義分。同體無障稱之為至。上來明離能緣心相。下三明離所緣法相。於中初句明其離相。第二即實第三體常。初中不二列其名字。若有所緣對心說二。所緣既無不可將之對心說二。故曰不二。離意法故釋顯其相。意是意根法是法塵。是二俱離故無二矣。第二句中等是列名等空釋也。空與菩提同體義分。同體相稱故名為等。第三句中無為列名。體常不變故曰無為。無生住滅釋顯其相。上來諸句明其離相菩提體寂。即是自德。下彰用明瞭。即是利他。知是列名了生釋也。佛智明淨眾生心行佛智中現。故說為了。非有所緣名為了矣。上來廣明不可心得。下次廣前不可身得。句別有九。前二為門。後七釋成。前二門中初句離果。後句離因。前離果中不會列名。無有根塵和合生識。故曰不會。諸入不會釋顯其相。六根六塵相順名入。又入是處。六根六塵生識之處故名為入。合會生識故名為會。於真本無故入不會。又證除捨。故入不會。後離因中不合列名。煩惱諸結和合生。名之為合。於真本無故曰不合。又證除捨。亦名不合。離煩惱習釋顯其相。斷除正使名離煩惱。殘氣亦盡。故離其習。後七句中初之三句釋成不會。後之四句釋成不合。前三句中初句離相。後二離性。前離相中無處列名。身報永亡形無所在。故曰無處。無釋也。後無性中前無定名後無定體。無定名中假名列名。真德無名假以名顯。故曰假名。名空釋也。假有實無故曰名空。無定體中如化列名。諸德同時緣起相成。非有為有。有則非有其猶幻化。故曰如化。無取捨故釋顯其相。似如化故法非定有所以無取。亦非定無所以無捨。是義雲何。以別分總諸德皆空所以無取。攝別成總諸德斯有。是以無捨。就後四句成不合中。第一明其寂定除亂。第二明其淨慧離染。此前兩句明離惑體。三離能取明無惑因。四離所取明無惑緣。就初句中不亂列名。常靜釋也。體寂無為故曰不亂。第二句中善寂列名。不起染過故曰善寂。性淨釋也。證實及望從來無染故曰性淨。又本法性從緣始淨亦名性淨。第三句中無取列名。遠離妄識能緣心斷。故曰無取。離緣釋也。攀者是手緣者是足。心法取境似手似足。故曰攀緣。於真本無稱之為離。又證除捨。亦名為離。第四句中無異列名。第一義中無差別相。故曰不異。法等釋也。世法參差於理如等。故曰法等。等取故無異。上來別釋。下□結嘆。無比菩提無可喻者結前不可以身得也。過世色相不可比況。故身不得。微妙菩提法難知者結前不可以心得也。菩提性中雖具諸法不可測知。故叵心得。上來第二明教呵辭。世尊維摩說是法下明教呵益。前辭次釋。故我下結。次告光嚴令往問疾。前對彌勒明菩提果。下明其因。於中分別盡此品。來明其行體。問疾品下顯修成相。前行體中初對光嚴明道場行。次對持世明法樂行。後對善德明法施行。道場行者菩提果德名之為道。場者是其處之別稱。如治穀處名為穀場。治麥之處名為麥場。亦如鬥處名為鬥場。諠戲之處名為戲場。如是一切出生道處名為道場於中分別有真有應。菩提樹下得道之處名為道場。是其應也。實行出生菩提功德說為道場。是其真也。真有通局。第十地中有一莊嚴道場三昧親生佛德說為道場。是其局也。一切行德出生菩提。斯名道場。是其通也。今此所論是其真也。法樂行者以善自娛名為法樂。法施行者以行廣齊名為法施。三中初二是自利行。後一利他。自中道場是其出世成熟之行。法樂地前始修之行。道場行中初告光嚴。光嚴後辭。辭中初總。所以下釋。故我下結。釋中有三。一舉昔日被教由緣。二我即為禮而問已下顯彼教辭。三說是法時五百天人發菩提下明教利益。初中憶昔舉被教時。出毘耶離維摩方入彰被教處。第二辭中兩請兩答。我即為禮問言居士從何所來是初問也。答言吾從道場來者是初答也。彼第十地諸三昧中有一莊嚴道場三昧。維摩今就此門以答。故言吾從道場來矣。行能生果名為道場。依行向果故曰從來。我問道場何所是者光嚴重問。曰下維摩重廣答也。曰者總舉酬答之辭。下別顯之。於中初先出其場體。菩薩若應波羅蜜下就人辨從。就人彰來。前中有五。一就心說場。二佈施下就行說場。三神通下就德說場。四多聞下就道說場。五刀無畏下就果說場。諸佛果德菩薩分成。能生圓果。故亦名場。故上說佛從其十力無畏等生。心中有四。直心列名。情無虛為故名為直。無釋也。發行列名。於諸行問起意修學名為發行。能辨釋也。行無中廢故能辨事。深心列名。信樂慇至故曰深心。增益釋也。以心慇至故增功德。菩提心是列其名字。標果願求名菩提心。無錯釋也。正向菩提心無異求故無錯謬。第二行中初修六度。是自利行。後四無量是利他行。前自利中佈施列名。不望報者離佈施過。持戒列名。得願具者明戒心勝。用己所持迴施眾生名得願具。如涅槃說。忍辱列名。於諸眾生心無礙者釋顯其相。以於眾生心無悉礙所以能忍精進列名。不懈釋也。禪定列名。心調釋也。智慧列名。現釋也下。四無量利他行中慈是列名。等生釋也。悲是列名。忍疲釋也。喜是列名。悅樂釋也。捨是別名。憎愛斷故釋顯其相。第三德中初明自德。下方便等是利他德。自中神通列其名字。成就六通釋其相也。六通之義如廣別章。此應具論。此明德用。解脫列名。成就八脫故曰解脫。能背捨故釋顯其相。其八解脫亦名背捨。如龍樹釋。背淨五欲捨離著心故名背捨。義如下此明德體。下利他中方便列名。此化他智。化智善巧故曰方便。教化釋也。四攝列名。此利他行。佈施愛語利行同事是其四種。以此四行錄物從道。故名為攝。攝生釋也。第四道中初明自利。降魔已下明其利他。前自利中句別有八。初一是聞次一是思。次三是修後三入證。聞思修證一義次第如地論說。前三教道後一證道。初聞慧中多聞列名。如聞釋也。第二思中伏心列名。制意思法故曰伏心。正觀釋也。於所聞法正意觀蜜。第三修中初約道品以明行修。二約四諦。三約因緣。此三行門常相隨逐三十七品列其名字。捨有為法彰其行能。能治染過故捨有為。義如別章。此應具論。諦是列名。苦集滅道是其諦也。此是道境知此生道場。不誑世間彰其行益。自知四諦用度眾生。故不誑世。緣起列名。十二因緣名為因緣。亦稱緣起亦號緣集。義如上解。此亦道場知此生道。故曰道場。無明至死皆無盡者釋顯其相。菩薩知此輪轉無際故曰無盡。義如下釋。第四證中尋詮入實。詮別有三。一煩惱詮。二眾生詮。三是法詮。煩惱是場就詮以舉。知如實故約詮顯實。煩惱本性真如法。是推相窮本故知如實。眾生是場就詮以舉。知無我故約詮顯實。眾生本性空寂無我尋相窮本。故知無我。此說生空為無我也。一切法是就詮以舉。所謂五陰一切諸法。知諸法空約詮顯實。法性本空推相窮本。故知法空。如成實中生空名空。法空之理說為無我。此說生空以為無我。法空名空言左右耳。上來八句是其自利下明利他。於中三句。初降眾魔。第二隨有化益餘凡。三伏外道。就初德中降魔列名。神通伏魔故說為降。不傾釋也。自德牢固不為魔動。故能降之。第二德中三界列名。應現三有攝化餘凡能生菩提。故曰道場。無所趣故釋顯其相。雖現三界於中不著。故無所趣。第三德中師子吼是列其名字。能宣正法摧諸外道名師子吼。無畏釋也。摧邪不怯故無所畏。第五果中句別有三。初句是其對治功德。力等列名。力是十力。言無畏者是四無畏。言不共者十八不共。十八不共廣如別章。此應具論。無諸過者釋顯其相。十力牢固對治諸魔。無畏不怯對治外道。不共殊勝對治二乘。故無諸過。第二是其明淨功德。三明列名。命宿天眼及與漏儘是其三也。無餘礙故釋顯其相。宿命智明除先際愚。天眼智明除後際愚。漏盡智明除真諦愚。故得無礙。第三是其廣知功德。先列其名。菩薩心淨故於一念知一切法。成一切智釋顯其相。上來第一正出場體。自下第二就人辨從約人說來。菩薩若應諸波羅蜜應前自利。教化眾生應上利他。諸有所作順法起修。舉足下足如法進止。有言。出觀名舉足。入寂下足。此解不深。今正論之。乃至色身舉足下足皆從道場住於佛法。方名深矣。從道場來明其所從。住佛法矣彰其所至。上來教意。說是法下明教利益。前辭次釋。故我下結。次告持世。令往問疾先答後辭。辭中初總。所以下釋。故我下結。釋中所以徵前起後下對辨之。於中有四。一彰己昔為魔惑亂。二所言未下明維摩詰已告令知。三即語魔下彰彼維摩降魔索女以法化益。四世尊維摩有如是下結嘆維摩。顯己不及。初中憶昔舉被惑時。住於淨室舉被惑處。淨室修定。故為魔惑時魔已下顯被惑相。於中有四。一魔化為釋至持世所。二持世不識。謂是帝釋以法教勸。三魔以天女逼施持世。四持世不受。就初句中魔如前解。言波旬者此名極惡。依於佛法而得善利。不念加報及欲毀壞。故曰極惡以為諸女惑亂持世故從天女帝釋樂法數往觀佛。為令持世見而生信故魔自化狀如帝釋。為以音聲惑亂持世故樂絃歌。為惑持世故詣其所。詐善令信故與眷屬合掌禮敬。自下第二持世謂釋以法教勸。於中初明內心不識謂是帝釋。而語已下口言教勸。初先接引嘆其來好。故曰善來。憍屍是其帝釋別稱。雖富已下以法教勸。雖富有應不當自恣誡勸捨過。觀無常教修對治。以求善本勸習善因。翻前自恣。於身命財而修堅法教求常果。翻欲無常。自下第三魔以天女逼施持世。即語我言總以標舉。下別顯之。言正士者就德以呼持世出家受行正法。故曰正士。受萬二千女正勸受女。可備掃灑明受所為。自下第四持世不受。我言憍屍告語其人。無以非法之物要我呵施不應。女為惑垢名非法物。比丘息惡故曰沙門。從佛釋師教化出生。故名釋子。諸女既是非法之物莫用要我沙門釋子。此非我宜明受不合。此初段竟。自下第二明維摩詰告己令知。所言未語時也。言維摩詰告語人也。來謂我等告語辭也。非帝釋也彰其所非。是為魔來嬈固汝耳明其所是。嬈謂嬈亂固語固媚。自下第三明維摩詰降魔索女以法化益。於中有二。一從魔索女。二於是波旬告諸女下以女還魔。前從索女教以正法。後段還女令傳正法。又前索女化修自利。後段還女教修利他。又復前段化益天女。後段還女轉化餘天。初中有五。一從魔索女。是諸女等可以與我如我應受。可以與我明魔應施。如我應受明己應受。維摩俗人故應受女二魔聞不與於中初先內以驚懼。次念維摩將無惱我奪女強留名為惱我。後欲隱形維摩制之。而不能隱下復盡力維摩制之亦不得去。三空聲勸捨。即聞空聲總以標舉。此是誰聲。當應亦是維摩所發。波旬以女與之。將去正勸捨女。四魔畏捨女。恐彼維摩神力制已永不得去。故言畏故吝而強捨名俛仰與。五維摩得女。以法化益。問曰直爾化之足得。何勞從魔索得方化。女性從主。若不索取制仰從魔難以攝化。故須索取然後教法。   又若維摩不索屬己便於維摩疏礙不親難以化益。故須索取然後教法。文中有四。一總勸發心。魔以汝等與我今汝皆當發菩提心。二即隨所應而為說下別教發心。三復言汝等已發意下總教法樂。已發道意牒前起後。言有法樂可以自娛示其所欣。以法釋神名為法樂。不應復樂五欲樂也教其厭所。四天女問下廣教法樂。先問後教。教中先別後總結之。別中有二。一正教起行。二樂聞深下明攝行儀。前起行中相從為三。初樂信佛樂欲聽法樂供養眾明其翻邪歸正之行。二樂離欲下明其離過對治之行。於中四句。一樂離五欲。二樂觀五陰如似怨賊共相摧滅。三觀四大如似毒蛇性相乖反。四觀內六入如似空聚。眼等六根名為內入空無神主。三樂隨護下明修隨順趣道之行。於中初明世間所行。廣菩提下明出世間。世間行中隨護道意守菩提心。守護之相如涅槃說。樂饒益下起菩提行。起饒益生起利他行。樂敬養等修自利行。自利行中樂敬養師明攝法行。樂行施等明造修行。修行六度。出世行中廣菩提心明修廣願。樂降伏等明修廣行。樂降眾魔修利他德。下修自利。樂斷煩惱明修斷德。樂淨土等明修行德。樂淨佛土修淨土行。如上廣說。就相下起法身行。成就相好修諸功德修起報身相好之業。如涅槃經及地持說。樂嚴道場修起法身。亦如上說。上來第一正教起行。自下第二教攝行儀。於中合有門句四對。初二一對約法辨儀。於中樂聞深法不畏就約教法以明學儀。樂三脫門不樂非時約就理法以顯學儀。空無相願是三脫門廣如別章。此應具論。雖樂觀此不同聲聞非時取證而住小果。名為不樂非時。中間兩對約人辨儀。前二一對約就同學以辨學儀。樂近同學是初句也。於非同學心無恚礙是後句也。後二一對約就知識以辨學儀。護惡知識是初句也。近善知識是後句也。約人如是。下二一對約就說以辨學儀。樂心喜淨是離過心。樂修道品是修善心。又心喜淨是信樂心。樂修無量道品之法是廣願心。上來別竟。是為菩薩法樂總結。上來第一從魔索女以法化益。自下第二以女還魔利益餘天。句別有七。一魔喚諸女欲共還宮。二諸女不從。三魔喚不得從維摩索。四維摩與。五諸女請問。六維摩教勸。七天女辭去。就初段中言我與汝俱還天宮天樂招引。第二諸女不從之中言以我等與此居士翻前我欲與汝俱還。言有法樂我等甚樂不樂欲樂翻前天宮。第三魔從維摩索中魔言居士可捨此女直勸令捨。一切所有施於彼者是為菩薩以法勸捨。恐彼不捨故為此勸。第四維摩以女還。中我已捨已汝便將去正明捨女。令一切生法願具足因事興願。因遂魔願用兼一切。故願一切求法之願悉得具足。又願一切如法之願皆悉具足。又因捨女。令於他化廣利餘天名一切生法願具足。自下第五諸女請問。我等雲何止住魔宮此言兩解。一就違釋。我是菩薩雲何使我止住魔宮捨我還魔。二就順解。順請維摩。我等何止住魔宮利益眾生。自下第六維摩教勸。若對前違下文名勸。若對順請下文名教。於中住文曲有三句。第一總舉無盡燈門勸其修學。二無盡燈者譬如已下廣辨其門。三汝等雖下明學有益。初中諸姊告發其人。彼天先生故喚為姊。言有法門名無盡燈舉其法體。法從喻稱名無盡燈。汝等當學勸其修習。第二句中無盡燈者牒前起後。次辨後結。辨中初明自利兼他。先喻後合。夫一菩薩合前一燈。開百千生合前喻中然百千燈。令發阿耨三菩提心合前冥者皆明。於其道意亦不滅盡合前終明不盡。此喻反合自利兼他。隨所說法而自增益一切善法他利兼自。是名下結。下學益中汝等雖住以無盡燈令發心者為報佛恩他利兼自。令無數天子天女發菩提心是他利也。為報佛恩是兼自也。行順佛心名報佛恩。亦大饒益一切眾生自利兼他。此第六竟。爾時已下是第七段諸女辭去。上來第三廣明維摩降魔索女以法化益。世尊維摩如是下大段第四結嘆維摩。顯己不及。言有如是自在神力結嘆向前降魔之力。智慧辨才結嘆向前化女之德。前辭次釋。故我不任結己不堪。次告善德令往問疾。前告二人明自利行。此明利他。先告後辭。辭中初總。所以下釋。故我下結。釋中所以徵前起後下對釋之。文別有二。一舉昔日被呵由緣。二時維摩下彰教呵辭。前中初言憶念我昔明被呵時。自於父捨出被呵處。設大施等彰被呵事。由施局限所以被呵。前於父捨明處局也。設大施會供養一切乃至乞人明由局也。是中唯供七種之人不及餘者。所以是局。期滿七日明時局也。局故被呵。自下第二明教呵辭。時維摩詰來入會中乃至不當如汝所設是呵辭也。當為法下是教辭也。以行並治名為法施。法施寬廣。所以教之。教中粗二細分有四。言粗二者一就行修以明法施。二我時心得清淨已下約就財事以明法施。細分四者一就行修以明法施。二婆羅門中二百人下明說利益。三從我時心得淨下約就財事以明法施。四城中一下明法施益。初中有三。第一總勸。二我言下別教修習。第三是為法施會下結嘆顯勝。初中當為法施之會舉勝勸修。何用財會舉劣勸捨。第二教中兩請兩答。我言居士何謂法施是初請也。法施會者無前無後一時供養一切眾生是名法施是初答也。菩薩一行無為物一一所等為一切。故無先後。一時供養一切生矣。無先無後一時供養明施頓也。供一切生明供廣也。言何謂也是其後請謂以菩提起慈心等是後答也。此中所辨宗明利他。於中細分亦有自利利他他別。文中有四。初四無量明利他心。二以攝慳下修習六度。明自利行。三教化眾生而起空下依前第一利他之心起利他行。四以敬事下依前第二自利之行明修成相。就初段中先應解釋四無量義然後釋文。義如別章。文中初言謂以菩提起慈心者慈欲與樂緣於佛樂。欲授眾生故以菩提起於慈心。以救眾生起悲心者悲欲拔苦。欲拔眾生生死之苦。故救眾生起非於悲心。以持正法起喜心者喜能度物。所化眾生攝持正法雖未得脫去脫不遙故生喜心。以攝智慧行捨心者捨有多義。此中所論是其放捨。前人依法攝生智慧不復須憂。故行捨心。問曰。前三親益眾生可是利他。捨心背化雲何利他。解有四義。第一義者向前三心雖有益物而未能得。故須修捨捨前所緣自修能究竟。故須修捨捨前所為更修勝善方能究竟利益眾生。第三義者為得究竟放捨義故。慈自與樂悲自拔苦喜自慶物。繫發前三故名利他。第四義者捨前所益更化餘人。故名利他。今此所論義當第三。第二明修自利行。中具修六度。修此六六所為有三。一為求菩提。二為益眾生。三為離有為證入實際。通則六度皆為此三。如地經說。菩薩為求一切智地修行六度。是為菩提。如下文說。以施攝貪戒攝毀禁忍攝瞋恚。如是等比是為眾生。如大品說。菩薩為得諸法相實修行度。涅槃經說。為了佛性修行六度。如是等比是為實際。於中別分初之二種為眾生。中間二種偏為實際。後之二種偏為菩提。如此說文中說言。以攝慳貪起檀波羅蜜。以化犯戒起屍波羅蜜。故知。初二偏為眾生。何故而然。以此行粗用教眾生彼能起故。以攝慳貪起檀波羅蜜者以是為義亦是由義亦是用義。自施教他令捨慳貪。故為攝慳起檀波羅蜜。以化犯戒起屍羅者自持淨戒。教他同時令捨罪過。故為化犯起屍波羅蜜。經復說言。以無我法起羼提波羅蜜。以離身心相起毘利耶波羅蜜。故知。中二偏為實際。何故而然。以此二行修時有苦依空防退易入實際。故偏為之。又此二行依空方成。故偏為之。以無我法起羼提者此無我法是眾生空。由知無我於物能忍。故以無我起羼提也。以離身心起毘利耶者離身心相是其法空由知此空懃苦堪耐。是故以離身心之相起毘梨耶。經中復言以菩提相起禪波羅蜜。以一切智起般若波羅蜜。故知。後二偏為菩提。何故如是。禪定能生諸佛廣德。波若正是一切智因生果親強。故偏為之。菩提是佛福德莊嚴禪能出生。故為菩提起禪波羅蜜。一切智者佛慧莊嚴波若亦慧親能生彼。是故宣說。以一切智起於波若。亦可菩提是佛止行依禪息妄證入其中。故為菩提起於禪定。一切智者是佛觀行依慧照明滿是彼德。是故為得一切種智起於波若。自下第三依於向前利他之心起利他行。句別有五。前之三句依空離過。後之兩句隨有攝化。前三句中依三脫門而離諸過。教化眾生而起空者雖化眾生不見我人眾生之相。故起於空。此於空門而離過也。不捨有為起無相者隨化在有名為不捨。知有常寂名起無相。此依無相而離過也。示現受生起無作者隨有現形名示受生。知生無生名起無作。此依無作而離過也。隨有攝化喜生深過。故須依此而離諸過。後兩句中護持正法起方便力明化他智。化智善巧名方便力。以度眾生起四攝法明化他行。自下第四依前第二自利之行明修成相。於中初明修世間行。心淨歡喜起近賢下修出世行。修世行中句別有五。前二自分後三勝進。自分中敬事一切起除慢者修攝法行。於有德者尊仰求法名敬一切。以敬求法遠離慢高名除慢法。於身命財起三堅者修隨法行。捨離生死無常三分求於出世常身命財名起三堅。後勝進中於六念中起思念者起修始也。念佛法僧戒施及天。是其六念。菩薩於此常起思念。於六和敬起質直心行修次也。行修不乖故於六和起貪質直心。身口意同即以為三。同戒同施及與同見復以為三通前六也。此六和敬便相愛敬名六和敬。實心相敬而無諂偽名起直心。正行善法起於淨命行修終也。行成合法名為正行。不以此行求餘名利故起淨命。上來五句修地前行。下修出世。心淨歡喜起近賢聖是初地行於三寶中淨信不疑名為心淨。又證離染亦名心淨。初證多悅故曰歡喜。入菩提位生在佛家名近賢聖。次下兩句是二地行。不憎惡人起調伏心離煩惱恬。瞋過最重故偏說離。以出家法起於深心明離業垢。於出家戒求欲慇重。故起深心。次下三句是三地行。以如說行起多聞者聞慧行也。為行故聞故說以行起多聞矣。以無諍法起空閑者思慧行也。為息言諍故空閑處寂靜思惟。如說行者乃得佛法。不可但以口言而得。趣向佛慧起宴坐者修慧行也。為欲趣求四地已上無生行慧修世八禪名起宴坐。又為求佛無障礙智度眾生故修世八禪名起宴坐。次下一句四地乃至七地之行。為求出世無漏真德。解眾生縛修習四地。至七地行名修行地。亦可求佛無障礙智解眾生縛。修習四地至七地行名修行地。次下一句是八地行。以具相好求佛正報。及淨佛土求佛依果。為得此二修起福業。次下一句是九地行。言知一切眾生心念是九地中入行成就。如應說法是九地中說成就也。此二智能故起智業。次下三句是十地行。前二十地自分之行。後一勝進。趣佛之行前自分中初入證行。知一切法不取不捨入一相者證法平等無淨可取。無染可捨故入一相。又證平等不取有相名為不取。亦不捨有專著於無名為不捨。以離有無故入一相。修成此德名起慧業。下起教行。斷一切惱離煩惱障。斷一切礙明離報障。斷一切不善明離業障。修此三治名起一切善。如地持說。諸根成就解脫報障。善根成就解脫業障。智慧成就解脫煩惱。此等通名一切善業。修成名起。亦可前慧是第十地智慧莊嚴此一切善是第十地福德莊嚴。下勝進中一切智慧是佛如來智慧莊嚴。一切善法是佛如來福德莊嚴。為得此二故起一切助佛道法。前總次別下總結嘆。是為法施是總結也。若菩薩下是嘆勝也。住是法施行廣益人名大施主。能消物養生世福善名世福田。上來第一約就行修以明法施。自下第二明說利益。說是法時婆羅門中有二百人皆發阿耨三菩提心。自下第三約就財事以明法施。問曰。下明財施雲何法施。自於財事平等行施教人為之。等法教人故曰法施。又依等法捨財佈施亦名法施。於中有四。第一善德局心奉施。二維摩不受。第三善德廣心行施。四維摩納受。初中我時心得淨者意業淨也。聞前所說信樂不疑名為心淨。嘆未曾有口業嘆也。稽首禮等身業禮也。此施方便。下正行施。即解瓔珞置直百千而以上之不肯取者是第二段。維摩不受以其偏敬局施維摩。情無廣兼違於等施。所以不受。我言居士願必納受隨意所與是第三段。明其善德廣心行施。由局不受故隨意與。自下第四維摩納受。初先為受分作二下。用之轉施為欲則財教人等施故轉施之。於中初先分財為二。次用施人。一分施此會中下乞施下等上。一分奉彼難勝如來施上齊下。時維摩詰現神變下約己教他。現神變已作是言者牒前起後。若施主者標所勸人。施一最下猶如如來福田之相無所分別正教行。施等於大悲不求果報牒前所教。佛是大悲施下齊佛名等大悲。不為果報偏施如來名不求果。是則名曰具足法施結嘆令學。此第三竟。城中一下是第四段明法施益。城中下乞舉得益人。見是神力聞其所說得益所由。見前維摩所施瓔珞難勝佛上變成寶臺名見神力。聞前施下等於如來。不求果報名聞所說。皆發阿耨三菩提心正明得益。一人發心雲何言皆。此發同前。是故言皆。亦可見聞兩時俱發是以言皆。前辭次釋。故我下結。告前四人阿難別列。如是諸菩薩各各向下告餘菩薩阿難總舉。具列難盡故通舉之。文中直言如是諸菩薩。不知幾許。或容是前列三萬二千菩薩。或可是後向維摩捨八千菩薩。以彼德高皆言不堪。   文殊師利問疾品者前告諸人皆辭不堪。此告文殊令往問疾。因以標品名為文殊問疾品矣。此品之首三句分別。一釋來意。二對上辨異。三分文解釋。言來意者意別有三。一以維摩德高難敵餘悉不堪故告須命文殊往問。二所辨法妙餘不能請。故須告命文殊往問。三所化眾生宜聞二人問答獲益。故須告命文殊問疾。來意如是。言辨異者異別有五。備如上辨。第一義者前告不堪為顯維摩人德尊高勝過眾聖。此告所堪彰其德妙。文殊方堪故德妙矣。第二義者前告不堪彰彼維摩辨才難敵。顯其智勝。下對堪者廣顯維摩神變叵測彰其通勝。第三義者前告不堪廣寄眾言以顯維摩解脫之德。此對堪者維摩自顯解脫之德。第四義者先告不堪廣顯維摩昔所說法。此對堪者廣顯維摩今所說法。第五義者前告不堪辨明菩薩所學法體。下對堪者顯修成相。辨異如是。次第三門科分解釋。文別有二。一告文殊令往問疾起說由序。二善來下正對問人廣宣所說。前中初先如來告命下彰文殊奉命往問。文別有四。一嘆維摩德高難敵承力往問。二與大眾相隨共往。三維摩知來空室相待。四文殊至見其室空獨寢而臥。就初段中先嘆維摩彰己非敵。雖然已下承力往問嘆中初言彼上人者難為酬對是總嘆也。深達實相下別。別中有三。一嘆維摩智解殊勝。二一切菩薩法式知下行修具足。三降魔下德用自在。就嘆解中深達實相是其實智亦名證智。依涅槃經或名世諦以為實相。或名真諦以為實相。依大品經多名真諦以為實相。今此亦應名第一義為實相耳。於實窮證故曰深達。善說法要是方便智亦名教智。能宣法化故雲善說。所說要當故名法要。辨才無滯顯前善說。言能辨了語能才辨故雲辨才。辨才流滑故稱無滯。智慧無礙顯前深達。於深能入故曰無礙。行修具中一切菩薩法式悉知自分善也。諸佛祕藏無不得入勝修具也。大涅槃中法界門別名佛祕藏。盡觀相應故無不入。諸經嘆德多依此二。德自在中。降服眾魔是摧邪德。遊戲通等是住正德。遊戲神通通自在也。遊涉諸通自在如戲。故言遊戲。其慧方便皆已得度智慧滿也。慧是實慧其方便者是方便智。此二窮極到於滿處名皆已度。上來廣嘆維摩德高。雖然已下承力往問。前彰難酬此明承力容可為問。辨難兼易並以言雖。然猶爾雖爾難對我。常承佛聖旨往問下稟上力名之為承。旨謂意旨。此承如來意力加被而往問也。自下第二文殊與眾相隨共往。於中三句。一明諸眾念二大士必說妙法先舉能念人。於是眾中就處總舉。謂於菴羅佛眾之中。諸菩薩等隨人別列。言諸菩薩舉菩薩眾。大弟子者舉聲聞眾。釋梵王等舉凡夫眾。下彰而念。鹹作是念總以標舉。鹹謂皆也。今二士等正出所念人。大智高語必深遠故念此二大士共談必說妙法。二即時下明前諸眾樂欲隨從。三於是下文殊與眾相隨共往。於是文殊舉其眾主。與諸菩薩大弟子等兼列從人。恭敬圍遶彰其去儀。入毘耶離辨其所至。自下第三維摩知來空室相待。於中初念文殊師利與眾俱來。此念其來不念空室。有人言。此念欲空室。與後為由其言謬也。良以維摩待化如渴。如來心喜故為此念。次以神力空其室內除去所有及諸侍者。空室是總除有及侍顯室空也。為欲寄此起後言端所以空之。下置一床以疾而臥亦欲寄病而有所顯。故置一床以疾現臥。自下第四文殊往至入捨見空。唯見維摩獨寢而臥。上來序竟。自下正說。然序與正進退不定備如上辨。若以維摩一世所說悉為正宗是則偏判。方便品初以為由序。以其疾故國王大臣皆往問疾。後悉是正宗。若以維摩現今一會所說為正是則從前方便品。來皆悉判與此會由序。從此已下方是正宗。此正宗中三門分別。一攝法從人顯德入別。二廢人從法隨義分別。三依文正解。攝法從人顯德雲何。此經宗顯維摩之德。德謂不思解脫之門。於此門中義別塵算隨德論之要唯智通。上來廣舉維摩所說顯其智勝。下彰維摩神變自在明其通勝。通中隨義分為四對。從初盡於不思議品以為初對。觀眾生品為第二對。下佛道品為第三對。不二門盡香積品為第四對。四中皆初明其所行。後顯所成。第一對中初問疾品明其所行。不思品中借坐燈王。小室廣容明其所成。第二對中觀生品初明其所行。時維摩室有天女下彰維摩室具八未有還明所成。第三對中佛道品初明其所行。並現問下廣顯維摩一切種德還彰所成。第四對中入不二門明其所行。香積品中取飯香種。小室廣容復明所成。四對何別。初之三對明修教行而有所修所成。後之一對明修證行而有所成。後前三中初對明其治過之行而有所成。後二明修攝善之行而有所成。攝善行中初對明修入寂之行而有所成。捨有觀空是入寂也。後對明明修起用之行而有所成。行於非道是起用也。攝法從人顯德如是。次第二門廢人從法隨義分別。所說法義雖復無量要唯因果。因謂法身淨土之因。果謂法身淨土之果。從於向前方便品中以其疾故國王大臣皆往問疾。盡不二門辨明如來法身因果。香積一品辨明如來淨土因果。明法身中約化分三。第一於前方便品末因凡問疾明教凡夫法身因果。當樂佛身是法身果。從於無量功德生等明法身因。第二次於弟子品中明教聲聞法身因果。對前九人明法身因。對後一人明法身果。第三菩薩問疾品下盡不二門明教菩薩法身因果者前對彌勒明法身果。菩提真性是其果也。光嚴已後明法身因。因中前品明其行體。此品已後明修成相。於中略以二門分別。一破相分別。二顯德分別。破相有三。從此訖盡觀眾生品以為初分。行修入寂破難凡夫著有之相。二佛道一品從緣起用破捨二乘著空之相。三不二門品證入不二破遣菩薩分別二相。破相如是。顯德門中要攝為二。從初訖盡佛道品來依彼維摩解脫之相修習教行。不二門品依彼維摩解脫之性修習證行。前教行中義別三對。從初盡於不思議品還為初對。觀眾生品為第二對。佛道一品為第三對。此三對中還初明其所行後明所成。悉如上判。三對何異。前二自分後一勝進。修菩薩法名為自分。上求佛道名為勝進。又復前二修入寂行。後一明修起用行。行非於道是起用也。約位且分入寂多在六地以還。以樂空故。起用多在七地已上。彼修發起殊勝行故。前自分中初對明修治過之行而有所成。後對明修攝善之行而有所成。約位且分治過之行多在地前。地前過重須治斷故。攝善多在初地已上。行合法界成諸德故。就初對中先明所修後明所成。修多地前成多地上。此皆明法令人學矣。廢人論法辨之粗爾。   維摩義記卷第二(末)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76 維摩義記   維摩義記卷第三(本)   沙門慧遠撰   次釋其文。此品有二。一維摩文殊問答辨法。二文殊所將八千大下明說利益。前中先遣來去之相。且置已下問答辨法。來去覆真故須拂遣。維摩先言。文殊後述。維摩言中。善來文殊慰問之辭問。言善來慶其得來故曰善來。又嘆來好。亦曰善來不來相來。不見相見。拂相顯實。亦得名為約實辨相。就前文殊與眾俱來拂之顯實。是故說言不來而來。就前文殊入室見空無諸有等。拂之顯實。是故說言不見而見。不來而來汎解有三。一就世諦無常以釋。實法無來相續有來。故涅槃雲。諸行無常。亦無有來。二就二諦相望以釋。真諦無來世諦有來。故涅槃雲。諸法若常亦無有來。三就真應二身以釋。真身無來應身有來。不見而見解亦有三。一就世諦。眼色明等別分無見。和合有見。又生住異滅四相分別則無有見。假合有見。二就二諦相望以釋。真諦常寂無眼無見。世諦有見。三真應相對。真身平等離相離緣名為不見。應化隨物示有照矚。名之為見。文殊下述。文殊初言如是居士。總述前言。若來已下別述前義。先就來去述成前義。據維摩室望彼文殊說之為來。就菴羅會望彼文殊說之為去。若來不來若去不去。以理正述汎解亦三。一就世諦無常以釋。相續論之有來有去。細實分之來則無來去則無去。二就二諦相望以釋。世諦之中有來有去。於真平等來則無來去亦無去。三就真應相對以釋。應有來去真身則無。雖有三義第二正當。所以下釋。初先徵問。我有何以言來不來去更不去。下對釋之。來無所從去無所至。以來無來去更不去。菴羅會空故來無從。維摩室空故去無至。所可見者更不可見。約就其見述成前義。解亦有三。準上可知。雖具三義正當第二。上來拂遣來去之相。從此已下問答辨法。於中文殊先止前言。次通佛意。後自為問維摩具答。且置是事是止前也。無來去等具說叵盡。故須且置。居士是疾寧可忍等通佛問意。居士是疾寧可忍不。問疾輕重。療治有損不至增乎。問疾差劇。此通問辭。下顯問人。言世尊者正舉問人言慇懃者問心重也。致問無量問意深也。致謂通致。問病之心元元難盡。故曰無量。此問維摩至竟不答。以此未去故此不答。及下去時維摩共往。故亦不答。居士是疾何所因下文殊自問。維摩具答。然下為問悉因維摩現病空室二重事起。因前現病為問有八。一問病所因。二問病久近。三問滅法。四問病相。五問病所在。六問病體。四大之中何大之病。亦可此問起病之緣。七問慰喻。八問調伏。通佛兩問問合有十。因前空室為問有二。一問空室。二問無侍。通下論之所起有七。前二如向。三起下舍利念無床坐。四起下天女。五起下室中八未有事。六起下文中普現所問父母妻子親戚等事。七起下念食具說如是。然今文殊但問前二。通前問病自為十問。此十相從以之為三。初八偏就能化之人問其化相。第九雲何慰喻有疾。就能化人對所化者問慰喻儀第十雲何調伏其心。偏就所化問修治法。要攝唯二。前之八番問維摩詰現化方便。後二問其所化之人治病之法。復前八中相從為三。初三問病為彰維摩大悲方便。次二問其空室無侍為顯維摩悲行所依。悲依空成故問空室。悲隨有生故問無侍。後之三番重複問疾。為彰維摩病應非實。就初段中文殊初先並為三問。居士是疾何所因起。問病所因。其生久如問病遠近。當雲何滅問病滅法。下維摩詰先答第二。後答第三。後答第一。後二竟初義即顯。故後答之。答第二中從癡有愛我病生者。謂從眾生起病因來維摩恆病。以一切生病故我病者。謂從眾生受病果。來維摩常病。良以維摩自實無病。病皆隨物故隨眾生而說久近。問曰眾生病來無始。維摩悲病聖來始有。雲何得隨眾生之病而說久近。釋言。此隨一切眾生所有因果分分說之。不言從於無始已來常起悲病。如緣一人受地獄苦而起悲心。從造因來維摩恆愁。乃至受果。餘亦如是。次答第三。於中初言眾生病滅則我病滅。對問總解。眾生斷苦得涅槃時名為病滅。維摩於彼憂惱心息名我病滅。下別釋之所以徵問。我有何以說生病滅則我病滅。下對釋之。於中初法。次喻。後合。法中初言菩薩為生生死等。舉生顯滅。願隨諸有名入生死。為物受身名有生死。有生死故諸苦隨逐名有病矣。若生得離即菩薩無。當相正解。眾生離菩薩悲息不須為受。故無復病。次喻顯。譬如長者唯有一子。其子得病父母亦病。喻前為生入生死等。若子病癒父母亦愈。喻生得離則菩薩無。下合顯法。菩薩如是合前長者。於諸眾生愛之若子。合前一子。言眾生病則菩薩病合子得病父母亦病。眾生病癒菩薩亦愈。合子病癒父母亦愈。下答初問。又言是疾何所因起牒前問辭。菩薩病者以大悲起。對問正解。上來三問為彰維摩大悲方便。自下文殊次為兩問顯悲所依。悲依空成故問空室。悲隨有生故問無侍。維摩具答。問中居士室何以空。是一問也。言無侍者是二問也。答中維摩先辨室空。後顯無侍。明室空中具有七番。言相自起。維摩初言諸佛國土亦復皆空。類答前問。佛土皆空。室是土例。何得不空。答意如是。土空似室。是以言亦。第二番中文殊就土更重審問。又謂更也。亦是重也。又問佛土以何為空。為當去事無物名空。為當即事理無為空。維摩下答。以空空者謂以理空為土空也。身三文殊以土理空責室事空。又問空者牒前所答佛土理空。何用空者責室事空。既說理空為佛土空。何用空去室中所有而為空乎。維摩下答。明須空意。良以理空無分別故。今須空室而顯彼空。理空難明。無物顯示令人識知名無分別。空室顯之令人悟解名為故空。第四文殊約理窮詮故又問。空可分別耶。此問空理可以室空而分別也。維摩下答分別亦空。此言拂詮而顯理也。前番之中立詮顯理。故以室空分別理空。今此轉除破詮顯理。是以答言分別亦空。是義雲何。為不解者須以空室分別理空。得理返望空室本無。知復時何分別理空。是故說言分別亦空。分別空故理已詮示不可分別。第五文殊推問空處。故又問空當於何求。維摩為答。當於六十二見中求。六十二見後當具論。此見是其凡夫妄情無實即是空義。故於六十二見中求。又此妄情迷空而起。推其所迷即是空義。故於六十二見中求。第六文殊轉問見處。故又問言六十二見當於何求。維摩為答。常於諸佛解脫中求。佛證空理而得解脫。凡於脫處迷而起見。故於諸佛解脫中求。第七文殊推問脫處。故又問言諸佛解脫當於何求。維摩下答。當於眾生心行中求。眾生心行有迷有悟。迷則繫縛悟則解脫。諸佛解脫皆從心起。故於眾生心行中求。亦可眾生所有心行依真而起。體即是真。故經宣說生死二法是如來藏陰即佛性十二因緣即佛性等。窮悟此性即真解脫。故於眾生心行中求。前答室空下答無侍。又仁所問何無侍者。牒其問辭。下為辨釋。一切諸魔及諸外道皆吾侍也。對問正辨。凡是侍者資養為義。菩薩悲行由此資成。故說為侍。所以下釋。於中先徵。我有何以說魔外道而為侍者。下對釋之。魔樂生死。菩薩於彼生死諸魔隨而不捨。不捨魔行由彼資成。故說諸魔以為侍者。外道樂見。菩薩於彼諸見外道常隨不捨。名為不動。此不動行由彼資成故說外道以為侍者。前言不捨此雲不動。言左右耳。非是守正邪見不動。自下文殊更為三問。為彰維摩病應非實。初問病相。居士是病為何等相。緣摩下答。我病無形不可見者。以病實無故無形相而可見也。第二文殊問病所在。故言此病身合心合。維摩下答。雲非身合身相離者。應身無身病無所在。故非身合。言非心合心如幻者。化心不真事等如幻。幻無定實病亦無在。故非心合。第三文殊問其病體。亦得名為問病因緣。四大之中何大之病。維摩下答。言非地大不離地者。彰病實無。以病無故不可宣說即地有病。故非地大。亦不可說離地之外別有病體。故言不離餘大亦爾。而眾生下舉病應有成前實無。而眾生病從四大起。以其有病維摩現病。病隨物現。故非實有。非實有故不可宣說即四大有離四大有。亦可向前非地大等彰病實無。亦不離等顯病應有。而眾生下顯前不離地等所以。以眾生病從四大起。菩薩隨之故。不離大士來八問廣顯維摩現化方便。自下兩問就所化人明治病法。此則菩薩五行之中治病行也。於中初就種性已前實病之人明慰喻儀。彼未知法須他慰故。雲何菩薩調伏心下。就種性上實病之人明調伏法。彼自知法不須他慰。能自調故。前中先問。雲何慰喻有病菩薩。問曰文殊今來問病。慰喻之儀應當自出。何故請問維摩慰法。釋言。文殊今來問者問維摩病。前具問竟。不問維摩所化者疾。維摩所化慰喻之法唯在維摩。故今問其慰喻之法。令人習學慰喻病者。維摩下答。初別。後結。別中有其十一句文。攝為三對。自利利他。初六一對教修觀解。次二一對教生善心。後三一對教起行修。就初對中前五自利後一利他。就自利中對人分別。初四黑小。後一異凡。對過分別初四正觀滅煩惱行。後一悔過滅罪之行。就前四中說無常者。觀身生滅離常倒也。不說厭者常隨諸有不厭自身而取滅也。說身苦者觀身多惱離樂倒也。而不宣說樂涅槃者。在苦救物故不厭苦樂涅槃也。說身無我觀眾生空離我倒也。而說教道生者。雖知神空而隨假名化眾生也。說身空者觀法體空。離法著我。不說畢竟滅者雖知法空而常隨有不永滅也。上來四句明破煩惱而常隨有。故異二乘。說悔先罪修滅罪行。過去所犯名為先罪。追改名悔。而不說入於過去者。雖悔前愆恆知罪空。不執性罪入於過去。此滅罪業而不立性。故異凡夫。此前自利。以己之疾愍於彼疾。是其利他。此初對竟。第二對中當識宿世無數劫苦。觀過生厭。此句自利。當念饒益一切眾生。興心廣濟。此句利他。第三對中前二自利。憶所修福念淨命者。於己修善正願出離不異求也。勿生憂惱常起精進。於未修善忍苦修也。此前自利。當作醫王療治眾病是其利他。求為佛醫救眾生也。上來別竟。菩薩應如是慰喻有疾令其歡喜。總以結勸。下調伏中文殊先問。有疾菩薩雲何調心。維摩下答。文別有二。一明修相。二不住。其中亦復不住不調伏下明其成相。在病修治名為修相。病癒德立名為成相。就前修中初先別教。後總結勸。前別教中要唯智悲。修智自利修悲利他。智依空成悲隨有生。是二相須何故而然。若唯修智於空滯沒。若唯修悲有染著。於有染著是凡夫法。於空滯沒是聲聞法。菩薩異彼故須雙修。以雙修故悲與智俱於有不染。智與悲俱於空不著。於有不染非凡夫行。於空不著非賢聖行。故下文言非凡非聖是菩薩行。又不著有則非垢行。不偏樂空則非淨行。故下文言非垢非淨是菩薩行。菩薩巧行。妙在於此。文中三對修智修悲。初至文殊有疾菩薩應如是觀諸法來。是第一對。又復觀身無常苦下。是第二對。又復觀身不離病下。是第三對。三對何異。異有四種。一約事分別。事唯身病。初對約病修智修悲。第二約身修智修悲。第三雙約身病兩種修智修悲。二約法分別。法有階降。初對約就甚深空理修智修悲。第二約就苦無常等修智修悲。第三約就身病之事修智修悲。三約人分別。初對菩薩不共法中修智修悲。甚深空理唯菩薩知餘不解故。第二聲聞共行法中修智修悲。苦無常等聲聞緣覺亦能觀故。第三凡夫共行法中修智修悲。身病之事乃至凡夫亦能知故。四次第分別。次第有二。第一據深尋淺次第。空是菩薩正行所依。故先依之修智修悲。空依詮入故。次第二依苦無常修智修悲。苦無常等依事而辨故。次第三依身病事修智修悲。第二從寂起化次第。空是菩薩治病所依故。先依之修智修悲。此即自德依此起化為化二乘故。次第二依苦無常修智修悲。化行漸廣欲益凡夫故。次第三依身病事修智修悲。次第如是。就初對中文別有四。第一正明修智修悲。二文殊師利是為有病調伏心下結歎顯勝。三有疾菩薩復作是念如我此病非真有下以智淨悲。四有疾菩薩應如是觀諸法下總以結勸。就初段中先明修智。以無受下明其修悲。前修智中初觀見空破離有病。得是平等無餘病下觀空亦空破遣空病。前破有病滅煩惱障。後破空病滅除智障。二障雙遣名曰調心。又復前段滅煩惱障遣分段因。後除智障離變易因。二因雙除兩果不起。故為治病。前破有中觀二無我破二著我。是中應先解無我義然後釋文。義如別章。文中初明眾生空觀。有疾菩薩為滅法下明法空觀。前生空觀破離我想。後法空觀滅除法想。二想俱息名為調心。又生空觀斷滅四住去分段因。法空之觀除捨無明離變易因。二因雙除兩果不起名為治病。生空觀中初約四大為生空觀。又此病起皆由著下。約就五陰為生空觀。前中初先推其患本。今我此病皆從前世妄想顛倒諸煩惱生。眾生著我名妄顛倒。所取不真名為妄想。無我計我稱曰顛倒。貪瞋等結名諸煩惱。由彼生於現在病也。無有真下觀行斷除無有實法誰受病者。略觀無我。所以下釋。先徵。後解。四大合故假名為身觀身假有。四大無生身亦無我觀身實無。四大無主別求無神。身亦無我。將別顯總成總無我。下就五陰明觀無我。於中有二。一觀五陰破離總我。二又此法者各不知下。觀察五陰破離別我。前中初先破離我想。當起法下明修法想。前離我中。又此病起皆由著我推其患本。是故於我不應生著。於過去厭。既知病本即除我想及眾生想。知過斷除。不取人性名除我想。不取和合假名人想。是故名離眾生之想。觀別破總故悉除之。下修法想。當起法想總勸修習。應作念下別教修習。應作是念但以眾法念成此身。觀別成總。除前我相無人唯法。是以言但。謂但五陰眾法成身。起唯法起。滅唯法滅。破總歸別。遣眾生相無生紀法。是以言唯。此破總我。下破別我。又此法者各不相。知別觀五陰體非知者。起時不言我起滅時不言我滅。別觀五陰體非五陰體非神我。上觀生空下觀法空。有疾菩薩為滅法想。明修所為。下教正修。修有九句。第一教觀法相之過。當作是念此法想者。亦是顛倒法。著我心名為法想。倒有三倒八倒之別。心想見等是其三倒。常樂我淨無常無樂無我不淨是其八倒。心相見等是迷理倒。迷空立有常樂淨等迷法想倒。翻染為淨及淨為染廣如別章。此應具論。前眾生我是八倒收。此法著我是三倒攝。倒義同前故得言亦。二教生厭心。倒是大患我應離之三倒。是其一切惑本故言大患。患故須離。三教離法。雲何為離。問前起後。離我我所對問正辨。法著我中六根名我。六塵曰所。四重顯前離我我所。先徵後辨。謂二法五重明前離二法義。先徵後辨。所謂不念內外諸法行於平等。十二入中六根名內六塵稱外。內外皆空所以不念。以不念故純行平等。諸法皆等且說斯耳。諸經多爾。故經言謂十二入自性平等。共此相似。六釋顯前等。先徵後辨。所謂我等及涅槃等。此說生死以之為我。是凡體故生死法空名為我等。涅槃亦如名涅槃等。七重釋前我及涅槃二種等義。先徵後辨。此二皆空故曰平等。八釋顯前空。先徵後解。我及涅槃但名無實。是故言空。經說三但。但名但用但假施設。今舉初但餘略不論。破相畢竟用及施設亦皆無故。九出所空。如此二法無決定性故名為空。前破有病下破空患。何故須然。如人有病服藥破遣其病既除藥亦須捨。若藥不捨藥復成患。行者如是為破有病觀空。為治有病既除空亦須捨。若空不遣彼復成患。為是須破。良以說空原為破有。不飲使人於空計著。是以破之。文中初言得是平等無有餘病唯有空病。簡前起後。問曰空相雲何是病。於空樂著不能隨有起諸行。故又妄分別。彰於平等如實智故。是義雲何。如上文說。寂滅是菩提滅諸相故。此智是相所以是過。不觀是菩提。離諸緣故此智是緣。所以是過。不行是菩提無憶念故。此智憶念所以是過。斷是菩提斷諸見故。此智是見所以是過。離是菩提離妄想故。此智妄想所以是過。如是一切。空病亦空破後同前。著空之心名為空病。此妄分別體不真。以不真故情有理無。觀此理無破遣空病。是故說言空病亦空。空義同前。是以言亦。前破有病通破有法。此破空病空法亦捨。是義雲何。經說諸法悉如幻化。幻化諸法有無同體。以同體故無法為有。有法為無。無為有故有則非有。破遣有病有為無。故無則非無。破遣無病。若具論之說此有無為非有無。有無之外無則非有非無可取。破遣非有非無之病。還即說此非有非無以為有無非有無外無別有無自相可取。是故亦破有無之病。具離此等名出四句。破後二病。文略不說。上來修智。下次修悲。於中有二。一為化生不滅諸受。二設身有下依受生悲。前中初言以無所受。牒前起後。明自無受。向前修智見法平等。無法可受名無所受。而受諸受明受為物。為化眾生具受諸苦名受諸受。未具佛法亦不滅受。明受不息未具化他功德佛法。故不滅受而取證也。謂不證於受滅涅槃。上來為化不滅諸受。下明起悲。念惡趣生起大悲者。正起悲心。我既調伏下依悲化益。益中初言我既調伏亦當調伏一切眾生。明起化意。但除其病而不除法。明知化儀。知化眾生但須教其斷除心病。不須除法。何故而然。法有真妄。佛性是真。妄情所取。有無法說以為妄。若論真法體當非過。不須治斷。妄法情有。除情彼無。不勞別斷。故不除法。不除法故易可化度。為斷病下正明化益。為斷病本而教導之。總明化益。下別顯之。別中有二。一出其病本。二雲何斷下教令斷除。前中初言雲何病本。徵前起後。謂有舉緣對問正辨。此猶是其法著我心。諸過之原名為病本。攀者是手緣者是足。心之取境如手攀物如足緣樹。法從喻稱故曰攀緣。下重顯之。從有攀緣則為病本彰其本義。依此妄心能生諸惑。發業招苦故稱病本。何攀緣謂之三界。顯攀緣義。攀緣三界一切諸法故曰攀緣。下教斷中雲何斷緣。問以起發。以無所得對問略辨。觀真捨妄名無所得。若無所得則無攀緣。重複顯之。離上攀緣名無得。故若無所得則無攀緣。雖言無得則無攀緣。而猶不知。何者是緣說為無得。下復顯之。何謂無得徵前顯後。謂二見者出其所無。二見正是攀緣體也。雖言二見猶故難識更須重辨。何謂二見問前起後。內見外見對問正辨。內謂六根。立有不空名為內見。外謂六塵。立有不空名為外見。此內外見是其向前無所得也。上來第一明修智悲。自下第二結嘆顯勝。文殊是為有病菩薩調伏其心。結前修智。為斷老等嘆上修悲。於中初法。次喻後合。法中為斷老病死苦是菩薩菩提是順嘆也。為物斷苦方得名為。菩薩正道。是故名為菩薩菩提。若不如是已所修治為無惠利。是反嘆也。不能以道濟惠利人名無惠利。喻中勝怨乃為勇者。為他除怨。方名大勇。亦可眾生菩薩所親眾生所患即菩薩怨降伏此怨。乃為大勇。合中兼除菩薩謂者。兼為他人除老病死方。乃得其菩薩名也。自下第三以智淨悲。以智破遣愛見煩惱。合悲離染名為淨悲。文中有二。一以正智觀自觀他非真非有。二作是觀下用之淨悲。前中初言有疾應念如我此病非真非有。觀自類他。病相非真妄情有故體非有。性空寂故非真世諦。非有真諦。言眾生病亦非真有。觀他同自義如前解。上來世觀淨悲所依。下用淨悲。於中有二。一除愛見淨於悲心。二愛見悲者則於生死有疲厭下。明淨悲益。前中初言作是觀時於生若起愛見大悲即應捨離。正教淨悲。見有眾生實病可憐名愛見悲。菩薩觀察生病非真。故應捨愛。生病非有故應離見。通則義齊。所以下釋。先徵後解。菩薩斷除客塵煩惱而起大悲。故應除離愛見之悲。愛見之心是四住。惑見是初地。愛是後三。四住煩惱望無明地。後起依前名之為客。坌污稱塵。斷此客塵淨心度物名起大悲。淨悲益中有其二種。一有不厭常化之益。二有離縛解他之益。前中初言愛見悲者即於生死有疲厭心。舉損顯益。以有愛見能生諸苦。厭而求滅故於生死有疲厭心。又以愛見分別怨親不能廣化。故有疲厭。若能離此無有疲厭。彰益異損。翻前可知。離縛益中文別有四。初先正辨。在在所生不為愛見之覆也。明自離縛。所生無縛能為眾生說法解縛明能解他。二如佛說下引說證成。如佛所說若自有縛能解彼縛無有是處。舉失顯得。反明有益。若自無縛能解彼縛斯有是處。彰得異失。順明有益。三是故下結勸捨縛。是自有縛不能為他解縛義。故不應起縛。四何謂下辨縛解相。先問起發。雲何謂縛問其縛也。何謂解者問其解也。下對辨之。於中初約禪定之行以論縛解。貪著禪味是菩薩縛對初問也。得禪愛著名著禪味。以方便生是菩薩解對後問也。雖得諸禪。而不隨禪。解脫力生隨有能滿菩提法處。而生其中名方便生。不為禪縛故名為解。下約智慧以論縛解。先開四問後廣辨釋。前開門中。又者更義。前約定論。更約慧說。是以言又。無方便慧縛是第一門。隨有生染名無方便。入空自調說之為慧。如此修者不能以慧隨有除染。所以名縛。有方便慧解是第二門。隨有不染名有方便。入空自調說之為慧。如此修者能以空慧隨有除染。所以名解。此前二對約就有行明慧縛解。無慧方便縛是第三門。不能觀空除滅煩惱。名為無慧。隨有修善說為方便。如此修者以無慧故有行被染。故說為縛。有慧方便解是第四門。觀空離染名為有慧。隨有修善說為方便。如此修者以慧除染。有行不染說以為解。此二對約就空慧有之與無。明其有行縛之與解。下廣辨釋。何謂無方便慧縛牒問初門。下釋其相。謂菩薩以愛見心莊嚴佛土成就眾生釋無方便。見有佛土可貪可求。名愛見心莊嚴佛土。見有眾生可悲可起心攝取。名愛見心成就眾生。愛見心起名無方便。於空無相無作法中而自調伏釋有慧也。是名下結。如此修者不能以慧隨有除染。使無方便故慧名縛。何謂有方便慧解。牒問第二。謂不以愛見莊嚴佛土成就眾生。釋有方便。見土及生猶如幻化都無一實。隨化分齊。淨土利生名無愛見莊嚴佛土成就眾生。於空無相無作法中以自調伏而不疲厭。釋有慧也。是名下結。如此修者能以空慧隨有除染。使有方便故慧名解。何謂無慧方便縛。牒問第三。謂菩薩住貪慾等釋無慧也。以無空慧破除染過。故住貪等。貪慾貪毒瞋恚瞋毒下邪見等通皆是癡。而殖德本釋有方便。能隨諸有具修諸行名有方便。是名下結。以無空慧除煩惱故。有行被染名方便縛。何謂有慧方便解牒問第四。謂離貪等釋有慧也。以慧觀空破除染惑故離貪等。殖眾德本迴向菩提釋有方便。能隨諸有具起所行名有方便。是名下結。以有空慧除煩惱故有行不染名方便解。上來第三以智淨悲。自下第四總以結勸。文殊師利有疾菩薩應當如是觀察諸法。前所說中就初以勸。應說病法非真非有。前唯約病修智修悲。自下第二明唯約身修智修悲。又復觀身無常苦空無我名慧。是修智也。觀此身法而生厭離故名為慧。雖身有疾常在生死饒益一切而不厭倦是名方便。是修悲也。自下第三雙約身病。修智修悲。又復觀身身不離病病不離身是病是身非新非故是名為慧。是修智也。隨事分齊。身是苦身即體是病。故身與病不相捨離。下重顯之。是病牒病是身牒身。亦可是病身是病也。言是身者病是身也。此二同體起。無前後名非新故。道此何為。若別體法起容先後。先故後新。今言身病非新非故。明非別體。非別體故厭斷病者。身亦須厭。設身有疾而不永滅是名方便。是修悲也。假有非定。是以言設。上來三對隨別廣教。下總結勸。文殊有疾菩薩應當如是調伏其心。前明修相。下明成相。病癒德立名為成矣。由前智悲勳成菩薩不住行德。於中有四。第一寄對以顯不住。二雖過魔下約就修義以明不住。三雖行空下歷諸行門而顯不住。四雖觀諸法不生滅下就佛果德以說不住。初中四句。第一約對愚智二人以顯不住。愚謂凡夫智謂聲聞。中初先正明不住。不住中者不住向前調伏心中。專住調心不能現染攝化眾生。是故不住。此異聲聞。亦復不住不調伏者。明異凡夫。專住不調。便起染過招集生死。是以不住。所以下釋。先徵後辨。反以顯之。若住不調是愚人法。釋後不住不調所以。若住調心是聲聞法。釋前不住其中所以。是故已下結勸不住。離此二下結成菩薩不住道行。第二約對生死涅槃二種果法。以彰不住。初先正辨。在於生死不為污行。不樂有為。住於涅槃不永滅度不著無為。是菩薩行。總以結之。第三約對凡聖二人而顯不住。初先正辨。非凡夫行不著於有。非賢聖行不住於空。是行總結。第四約對生死涅槃二種因法以論不住。初先正辨非垢行者。常修無漏。非淨行者現起有漏。是行總結。此初段竟。自下第二約就修義以明不住。句別有七。初句約就摧邪行中。以明不住。初先正辨。雖過魔者是入寂行所證淵寂。魔緣不及名過魔行。辨寂兼有。是以言雖。下諸句中雖義例然。而現降魔是隨有行。能現勝通令魔佉伏名現降魔。是行總結。下六約就修正行中以明不住。初三自利次一利他。次一自利後一利他。前三句中初一約就求果心中以明自利。初先正辨。求一切智離不求行。無非時求捨專求行。未至極果中道取證名非時求。菩薩不爾。是故名為無非時求。是行總結。後二約就修因行中以明自利。於中前句是真諦觀。後一世諦因緣之觀。前中雖觀諸法不生。明不著有。不入正位明不證無。所謂不入無相正位。後中雖觀十二緣起。明不同邪。而入邪見明不守正。此三自利。次一利他。雖攝一切離不慈行。而不愛著去愛染行。次一自利。雖樂遠離修寂滅行。道言不依身心盡者。起隨有行。下一利他。雖行三界起物行。不壞法性修入寂行。見有乖空名壞法性。菩薩不爾。故雲不壞。上來七句合為第二。約就修義以明不住。自下第三歷諸行門以顯不住。於中細分有十三門相從為七。一三空門。餘處說三。此中說四。謂空無相無作無起。於空理中無果可為名為無作。無因可生說為無起。雖行於空明不著。有而殖德本顯不住無。是行總結。雖行無相明不著有。而度眾生顯不住無。雖行無作明不著有。而現受等顯不住無。雖行無起明不住有。而起善行顯不住無。二六度門。雖行六度不偏利他。遍知眾生不專自利。故名不住。三六通門。雖行六通心無壅礙。而不盡漏示起染障。六通之義廣如別章。此應具論。四四無量門。雖行無量明修梵因。不貪梵世不求梵果。故名不住。五禪定門。雖行禪定解脫三昧明修定因。禪是四禪定者。是其四無色定。言解脫者謂八解脫。言三昧者謂三三昧。而不隨生不受禪果故名不住。六道品門於中有七。雖行四念厭捨有為。而不永離身受心法不證無為。雖行四懃斷離有為不捨精進不住無為。雖行如意用而常寂。而得自在寂而常用。雖行五根明修自利。分別眾生不捨利他。雖行五力明常修因。而樂佛力亦恆求果。此二不偏故名不住。雖行七覺明常修因。分別佛慧恆求佛果。雖行八正明恆修因。樂行佛道亦常求果。此是第六。七止觀門雖行止觀不住有為。而不畢竟墮於寂滅不證無為。此是第三歷諸行門以顯不住。自下第四約佛果德以明不住。句別有五。前四修因求果。不住後一得果行因不住。就前四中初之三句求佛正果。後之一句求佛依果。求正果中初求報身。次求法身。後求應身。求報身中。雖觀諸法不生不滅明入空行。而以相好莊嚴其身起隨有行。求法身中。雖現聲聞辟支佛等起隨小行。不捨佛法修入大行。求應身中。雖隨諸法究竟淨相修淨滅行。而隨所應為現其身起化用行。求依果中。雖觀佛因永寂如空修離相行。而現種種清淨佛土起嚴土行。上來四句修因求果。自下一句得果行因。雖得佛道轉於法輪入於涅槃是得果也。而不捨於菩薩之道是行因也。此是不斷佛種業矣。是行總結。上來二人問答辨法。說是語時文殊所將大眾已下明說利益。   不思議品者。此初對中前明所行。此明所成。由前修治斷除病障。便成出世解脫之德。德成自在妙用難測。心言不及名不思議。廣辨此義名不思議。此品有三。一因舍利念坐為由。維摩身現不思議事。二舍利言未曾有下因舍利嘆。維摩口說不思議德。三時大迦葉聞說是下。因大迦葉傷嘆自絕。維摩辨出不思議人。初中有三。一舍利弗念坐為由。二維摩詰因其所念教正求法。三爾時長者問文殊下。因其所念取坐燈王現不思事。初中舍利舉能念人。見此室中無有床坐明念所因。因上空室。作是念等正明所念。斯諸菩薩舉菩薩眾。斯猶此也。大弟子者舉聲聞眾。此等諸聖當於何坐。何故舍利偏興此念。良以舍利弟子中標智慧深明。知因此念廣有起發。故偏起念。第二段中維摩何故教正求法。正心求法方與解脫實性相應。維摩所現方能見聞。故須教之。文中有二。一教正求法。二由正教。五百天子得法眼淨。前中有三。一維摩詰知其心念。審定舍利。為法來耶。求床坐耶。二舍利正答。我為法來非為床坐。三維摩詰隨答教呵。夫求法者不貪軀命。何況床坐。是呵辭也。餘是教辭。中有三。一明求正法必須捨相。二所以下明其取相不名求法。三是故舍利若求法下結勸捨相。前中初先教捨染相。不著佛下教捨淨相。染淨雙捨心與理合。名求正法。問曰淨好何須教捨。法門有三。一是對治修捨之門。有惡斯捨有善皆修。二破相門。若好若惡一切悉遣。三立相門。淨穢斯起。今就第二故染與淨悉教捨離。前捨染中。夫求法者舉其所求。下教捨相於中。約就陰界及入三科法門及三界處教其捨離。非有色等教捨五陰。隨俗有陰於真則無。無可貪求故言非有色受等求。餘亦如是。亦可了知非有色等名求正法。故言非有色受等求。餘亦如是。非有界者。了知真中無十八界。非有入者。了知真中無十二入。非有欲色無色求者。了知真中無三界處。教捨淨中。淨法無量。今且約就三寶境界四諦觀行。教令捨著。餘類可知。前三寶中。夫求法者舉正求法。不著佛等教其捨相。隨順世諦佛等可受名之為著。著故貪求。於理皆如。所以不著。無可貪取故曰不求。亦可不著名正求法故名為求。後諦觀中。夫求法者舉正求法。下教捨相。隨世分齊有苦須見。有集須斷。有滅須證。有道須修。貪樂此行名之為求。於理悉無。是故說言。無見苦求乃至無有修道之求。不求聖人觀苦之智名無見苦。不求聖人斷集之行名無斷集。不求聖人所造斷障。證滅之德名為無造盡證之求。造謂作也。盡猶滅也。不求聖人修道之行名無修道。於此諸行悉皆不求。亦可離此名正求法故名為求。上來第一明正求法必須捨相。自下第二明其取相不名求法。於中。初言所以者何。徵前起後。如來常說求知陰等名正求法。我有何以說正求法一切悉捨。下對釋之。釋意如何。明佛隨俗說。求陰等名正求法。今就真諦於真法中一切悉無。凡有所取皆非求法。故教之。文中十句。一一句中皆初明其法體無相。後明取相不名求法。此十相從攝為五對。一一對中皆初明其法體離情。情取之者不名求法。後明離相。取相之者不名求法。此互相成。由離妄情令相不生。由離妄相使情不起。五對何別。其第一對明取淨相不名求法。後之四對明取染相不名求法。第一對中。約就諦觀明其取淨不名求法。準依上文亦應宣說。取著三寶不名求法。今略不論。於此對中前句明其法體離相。取相之者不名未法。取已能修是其情也。所修善法是其相也。就前句中。法無戲論彰法離情。真諦名法。是法寶故取已有修。理外分別名為戲論。真法離此名無戲論。若言我當見若斷下。明其取情不名求法。何故如然。若言我當見苦斷集證滅修道。彰於平等無戲論理。故非求法。就後句中。法名寂滅。彰法離相。若行生下明其取相不名求法。於淨法中。道起名生。障息稱滅。若行生滅障於寂滅無生滅法。故非求法。後四何別。第一對中。前句明其法體離愛。愛心之者不名求法。後句明法離愛境界。取著愛境不名求法。第二對中前句明其法體離見。有見心者不名求法。後句明離見之境界。取著見境不名求法。第三對中前句明離妄識之心。有妄心者不名求法。後句明離妄識境界。取著妄境不名求法。第四對中。前句明離事識之心。有事識者不名求法。後句明離事識境界。取著事境不名求法。此四對中前之兩對明離心法。後之兩對明離心體。就初對中先離愛心。法名無染彰法離愛。法染猶愛也。若染已下明有愛心不名求法。若染於法若世法也。乃至涅槃著出世法。是則染著非求法者。以有愛染障於清淨無染之理。故非求法。下離愛境。法無行處彰法離相。五塵等法是愛行處。真中無此。名無行處。若行已下明其取相不名求法。第二對中初離見心。法無取捨。彰法離見。見好可取見惡可捨其中無此。名無取捨。若取舍下明有見心。不名求法。心有取捨障於平等無取捨義。故非求法。下離見境。法無處所彰法離相。五陰等法是生見處名為處所。真中離此。名無處所。若著處下明其取相不名求法。第三對中。初離妄心。法名無相彰法離情。妄識之心妄取虛境名為相識。真中無此。名法無相。若隨相下明隨識不名求法。下離妄境。法不可住彰法離相。妄相境界為心所依名為住處。真中無此。名法不住。若住於下明其取相不名求法。第四對中初句明離事識之心。言法不可見聞覺知。彰法離情。眼識名見耳識曰聞。鼻舌身識說以為覺。意識雲知。於真法中畢竟無此。故雲不可見聞覺知。若行見下明有見等不名求法。下明遠離事識境界。法名無為彰法離相。六塵境界是其有為。真中無此。故曰無為。若行已下明取有為不名求法。前明求法必須捨相。次明取相不名求法。是故舍利若求法下是第三段結。勸捨相。是前取相非求法。故正求法者於一切法應無所求。上來正教。自下第二明教利益。由前正教五百天子知法離相。於諸法中得法眼淨。此法眼淨初地見道。前舍利弗念坐為由。第二維摩教正求法。自下第三維摩因念取坐燈王顯不思事。於中有五。一問文殊。何等佛土有好上妙師子之坐。二文殊具答。三維摩詰神力取坐。四大眾同見。五命眾俱坐。就初段中。仁者遊於無量千萬阿僧祇國何等佛土有好坐者。為顯所取坐中勝也。師子坐者人處不怯名師子坐。亦可坐下有師子像如蓮華坐。十方妙坐維摩應知。何故須問。為使人文殊以實具答。就實以彰不思議力。為是須問。又欲使彼文殊彰遠寄遠以顯不思議力。是以須問。自下第二文殊具答。言東方者辨其方所。言度三十六恆河沙國彰其遠近。言有世界名須彌相列其國名。佛告須彌彰其佛稱。身長八萬四千由旬明佛身相。坐高八萬四千由旬嚴飾第一辨其坐相。言高八萬四千由旬是其佛坐與佛等量。弟子之坐倍卑於此。出世善根之所出生故嚴第一。自下第三維摩聖坐現神力者。如意通力非餘通等。彼佛遣者。神力使來因之為遣。三萬二千彰其多也。言高廣等顯其大也。縱廣四萬二千由旬故言高廣。入維摩室現不思議令人敬也。廣多之坐入於小室名示不思議。問曰下說香積取飯遣化而往。今此取坐何故不然。直現神力化隨時變非可一定。又香積國有人欲來須化引接。此無來者故無化往。自下第四大眾同見。言諸菩薩大弟子等舉能見人。昔所未見彰化異常。其室廣等正明所見。其室廣博悉容三萬二千坐等。明內不小。於毘耶離及閻浮提亦不迫迮悉見如故。彰外不大。人聞室廣苞容多坐。謂改舊室令使寬廣方容多坐。故須宣說於毘耶等亦不迫迮悉見如故。自下第五命眾俱坐。於中有二。一命大菩薩令其俱坐。地上菩薩是其大也。二新發下命小菩薩及聲聞眾。令其悶同坐。地前菩薩是其小也。前中四句。一勸文殊與諸菩薩上人俱坐。二教立身如彼坐像。坐高身卑恐不相稱。是以教之。三其得通下明諸菩薩受其後教變身如坐。四受前勸坐師子坐。後中五句。一新發菩薩及弟子眾皆不能昇。二維摩詰告命令坐。以前舍利念坐為心故偏告之。三舍利弗自辭不堪。四維摩詰教禮燈王。五諸菩薩及舍利等受教禮佛方始得坐。以是燈王化現境界故禮承力方堪昇坐。自下第二因舍利嘆維摩口說不思議德。恐舍利弗取前為極除此更無。故須廣說。文中有二。一舍利弗嘆前起後。居士未有是總嘆也。如是小室乃容受等是別嘆也。二維摩詰因嘆廣說。說中初言唯舍利弗諸佛菩薩有解脫者。總舉德體。此第十地所得。無量諸解脫中初解脫門。德體無礙名為解脫。又用自在亦名解脫。不可思者經中亦名不思議也。通釋是一。於中分別非無差異。異相如何。據實望情名不思議。據情望實名不可思。何故如然。據實望情實外無情。為是不思為是不議。是義雲何。情相之興原由妄想。以妄想故妄想法生。如因眠睡夢境界生。此是初對。妄想既生心取為有。為之施名。施名心起名心起已名字隨生。此是兩對。名字既生心隨名字。取著諸法。名為覺觀。覺觀起已發動口言名為言說。此是三對。言說起已復隨言說取所說法。是則言說以之為道。心以為行。由心取法。違順等境一切應心。此是四對。由是生死之相熾然增長不絕。契證如實達妄本無。由知無故妄想不生。妄不生故妄相不起。此初對滅。相不生故不復取相。為之施名。名心則盡名心盡故名字不起。此兩對滅。名不起故不復隨名取著諸法。覺觀心息。覺心息故不起言說。言說亦止。此三對滅。言說止故不復隨言取所說法。當知此則言語道斷心行隨滅。心行滅故違順等境一切皆息。名得涅槃。此四對滅。滅此四重妄相之心說為不思。離名去說稱曰不議。不思如是。據情望實情外有實。情外之實心言不及。是故名為不思議。今據後門。是故名為不思議。不思有二。一體。二用。體則淵深情緣不及名不可思。口言不逮名不可議。用則叵測名不可思。用過言限名不可議。名不思議解脫門矣。此舉德體。下彰其用。良以此法是其緣起作用之性諸佛菩薩證會相應。情相悉滅。但以法力自然普現無盡之用。如如意珠能出眾物。諸佛菩薩所得法門例皆同爾。凡所作用皆是法力。都非心力。故今住此解脫之門能現無量不思議用。文中初別我。今略下總結顯多。別中合有十三復次。前之十二色中自在。後一明其音聲自在。色中初有十一復次。世界自在後一明於己身自在。前世界中十一復次相從為七。一大小自在。須彌入芥。二廣狹自在。海入毛孔。三身力自在。亦得名為運轉自在。斷取三千擲置他方恆沙界外。還置本處。四修促自在。七日為劫劫為七日。五示現自在。一切世界莊嚴之事集在一國示於眾生一國眾生置之右掌飛到十方遍示一切。六容受自在。於自身中廣容諸物。於中有四。一十方眾生供養之具於一毛孔皆令得見。二十方所有日月星等於一毛孔普使見之。三十方世界所有諸風菩薩悉能吸著口中。而身無損。四十方世界劫盡之火入於腹中。而不為害。此四合為容受自在。七輕舉自在。下方過於恆沙世界取一佛土。舉著上方過恆河沙界。如持針鋒舉一棗葉。雖為此事不嬈眾生。上來明其世界自在。下次明於己身自在。住不思議解脫菩薩能以神通現作佛身。乃至或現輪王等身。上來明其色中自在。下次明其音聲自在。十方世界所有眾聲皆能變之令作佛聲。演出苦空無常等音。又十方佛所說之法皆於向前所變聲中普皆得聞。上來別說。下結顯多。我今略說解脫之力。若廣說者窮劫不盡。自下第三因大迦葉傷嘆自絕維摩辨出不思議人。於中初先迦葉傷嘆。維摩下出不思議人。迦葉何因而為傷嘆。由前聞說不思議德。知己無分所以傷嘆。傷嘆之意為欲使人厭小求大。文中有三。一大迦葉聞前所說嘆未曾有。二謂舍利下傷己絕分。三因前二諸天發心。初段可知。第二段中別有四句。一明聲聞聞大不解。先喻後合。二智者下明諸菩薩聞說不思解脫之德。無不解了發心願求。三我等何為永絕根下。就前第一明小絕分。並彰一切聲聞應泣。我等何為永絕其根於此大乘已如敗種。明小絕分。迦葉彰己及餘聲聞證小舍大。無心趣求。故言我等永絕其根於此大乘已如敗種。類以顯之。一切聲聞聞是不思解脫門等。明小應泣。失利處重故應號泣聲振三千大千世界。四一切菩薩應大欣下。就前第二明諸菩薩聞大應悟。並說信益。有大心者終能別證。故應欣慶頂受此法。有信解者受味難捨。諸邪異法法不能傾動。故一切魔無如之何。此四句中第一第三令人厭小。第二第四使人欣大。第二竟。自下第三明由前說故令三萬二千天子發菩提心。自下第二維摩因前辨出不思議解脫之人。何故須辨。前言信解不思解脫。一切魔眾無如之何。人喜生疑。向持世為魔惑亂。佛將成道為魔所嬈。如是非一。雲何而言信解不思一切魔眾無如之何。為遮此疑成前所說。故今宣說。十方世界作魔王者。及諸乞求惱菩薩者。多是不思解脫菩薩。非實凡夫。實凡不能為此事。故信解不思解脫。菩薩凡夫魔眾無如之何。又復前明順行現示。未明逆行。故此辨之。文中有三。一明十方作魔王者多是菩薩。二明十方強乞求者亦是菩薩。三是名下總以結嘆。初中先明作魔王者多是不思解脫菩薩。以方便下明作所以為化眾生。第二段中先法後喻。法中初先彰聖異凡夫。凡夫下劣不能已下。簡凡異聖。亦得名為舉凡顯聖。前中先明十方菩薩有人從乞頭目耳等。多是不思解脫菩薩。以方便下明作所為為誠其心令其堅固。所以下釋釋彼菩薩獨能所以。先徵後解。以此菩薩有威德力。故能逼迫。示諸眾生如是難行苦行之事。令人力厲堅固所行。亦令世人都之尊敬。簡凡異聖。文顯可知。喻中。譬如龍象蹴踰喻前不思菩薩獨能。非驢所堪。喻後凡夫下劣不能。彼十方界修行菩薩唯有不思菩薩。能逼強抑令施。凡夫不堪。彼一切處所有龍象。唯大龍象能蹴能踰。非驢所堪。下結嘆中是名智慧方便門者。行違攝物故曰方便。   觀眾生者。於此品中明觀眾生虛妄不有而行無量。就斯標品名觀眾生品。向前兩品合為初對。此品即為第二對也。於此品中初明所行。時維摩室有天女下彰其所成。與前何別。前初對中離過之行以為所行。後明所成。今此對中集善之行以為所行。後明所成。約位且分。離過之行是其地前。成善地上。就所行中。初明利他。文殊又問生死有畏當何依下明其自利。前利他中。修四無量以為利他。四無量義廣如別章。然今且約三緣分別。一眾生緣。二者法緣。三者無緣。汎解有三。第一直就化益分別。如涅槃說。諸眾生欲與其利名眾生緣。緣於一切五欲樂具利眾生法。欲與眾生名為法緣。緣如來者名曰無緣。簡前二故。故涅槃雲。慈者多緣貧窮眾生。如來大師永離貧苦。受第一樂。若緣眾生則不緣佛。故曰無緣。法亦如是。緣法之時欲與眾生。不欲與佛。以是義故名無緣。若爾何故須緣如來。為將佛樂與眾生。故若緣佛樂故與眾生應名法緣。為欲簡別世間法故不名法緣。又佛是人故不名法。若佛是人何故不名眾生緣乎。為欲簡別所益眾生。是故不得名眾生緣。第二義者。前二化益。後一觀入。以別三緣。如地經說。緣於一切所益眾生名眾生緣。緣於一切化眾生法名曰法緣。此二化益觀法空寂稱曰無緣。此一觀入。第三義者前一化益。後二觀入。以別三緣。如涅槃經及地持說。緣諸眾生欲與其利名眾生緣。觀諸眾生但是五陰生滅法數無我無人。而行慈等名為法緣。問曰。無人云何慈念。諸眾生妄為我人定所纏縛。為之輪轉。深可哀傷故得行慈。又如下釋。菩薩自念。為諸眾生說如斯法。是真行慈。如是一切。問曰無人為誰說乎。經言無者無定性人。非無和合假名眾生。故得為說觀眾生五陰法數畢竟空寂。而行慈等名曰無緣。問曰。無法雲何行慈。解有兩義。一念眾生妄為有法之所纏縛不能出離。深可哀傷。故得行慈。二念為生說如斯法。即是第一義樂。與人故得名慈。如是一切。問曰。無人法亦不有。為誰宣說。釋言若就菩薩自觀見法平等。實無能慈亦無所慈。佛亦如是。是以經言。平等真法界佛不度眾生。據凡望聖凡外有聖。聞聖宣說空無我義便能捨有證入其中。故得宣說菩薩行慈。佛亦如是。是以經言。眾生強分別說佛度眾生。於此門中更有多義。廣如別章。三緣如是。然今且約第三一門明修無量。理實四行齊有三緣。但今文中。言有隱顯。慈無量中備具三緣。初觀眾生人法皆空。而起慈行。即是法緣。及無緣義。下以六度益眾生等。兼具生緣。悲喜捨中唯眾生緣。餘略不論。良以是中慈為行體。故備三緣。餘三行用故唯生緣。就前慈中初明修相。行寂滅下明其相成。修在緣觀成在真心。修中初觀人法皆空。即是法緣及無緣觀。文殊言下依觀修慈。前中文殊先問起發。雲何菩薩觀於眾生。維摩下答。文別有二。一觀生空即是法緣。二如無色界色已下明觀法空。即是無緣生空觀中有十五句。皆借喻顯。前之一喻別舉別合。後十四喻併舉總合。此有何別。初之十句就相明虛。明五陰相虛無神主。後之五句就情說無。妄情所取畢竟不有。如第五大第六陰等。又前十句觀相虛假破去人性。後之五句觀理空寂。破去人相。前十句中譬如幻師見所幻人。立喻顯法。幻師知幻了了不真。故取為喻。菩薩觀生為若此者。合之顯法。下如智者見水月等。轉喻顯法。智者見於水中月等。知實非有。菩薩生觀實知非有。故取為喻。說何為水。名何以為空中之月。將何以為水中之月。總取水月況生無實。不勞別對。若欲細合汎解有二。一約眾生分齊以論。二約法說。約生論者曲有兩義。一起我見。二起我相。若起我見陰法如水。我見之心如水中月。於此門中本識之心。及本識中無始薰習。我見種子如空中月。由依此本。於彼妄想五陰法中我妄想生。如水中月。故地持雲。久遠積習我我所。著於五受陰起我妄想。此復為本。如空中月。於彼事相五陰法中中我人見起。如水中月。故地持雲。依我妄想起身見我慢。若起我想妄心如水。五陰集用我人之相如水中月。於此門中佛性緣起集用之我及本識中無始薰習我塵種子如空中月。由依此本。我妄想中妄相五陰集用人現如水中月。此復為本。如空中月。於彼事識我見心中。五陰集用我人相現如水中月。妄心妄境宜相起。故約法論者。亦有二種。一起妄心。二起妄心。本識之心及本識中無始熏習妄想種子如空中月。由依此本。於彼妄相虛偽法中心想見等妄想心生。如水中月。此復為本。如空中月。於彼事相陰界入中事識心生。如水中月。若起妄法妄心為水。妄法如似水中之月。於此門中。佛性緣起陰界入法及本識中無始熏習法塵種子。如空中月。由依此本。妄想心中陰界入等虛偽相現。如水中月。此復為本。如空中月。事識心中陰界入等事相法起。如水中月。汎論如是。今約眾生分齊言耳。水月既然。鏡中像等類亦同爾。後五句中妄情所取我性本無。是故說言如第五大第六陰等。又復假名人相亦無。是以說言如第五大第六陰等。於色法中唯有地水火風四大。更無第五。成身法中唯有五陰。更無第六。如第七情。情猶識也。於事識中唯有六識。更無第七。何故如是。六根之外無第七根。六塵之外無第七識。通妄及真說七說八。理亦無傷。今唯就事故無第七。生識法中唯有六根及與六塵十二入法。無第十三。根塵識等隨別開分。唯十八界無第十九。良以此等畢竟無法似身無我。故取為喻。法空觀中先喻後合。喻別十五言皆可知。上來觀生明其法緣及無緣義。下明修慈。於中文殊先問起發。若作是觀不見人法。雲何行慈。維摩下答。菩薩觀無自念。為生說如斯法。是真行慈。是義雲何。為生說前空無我法。能令眾生捨有證空。即是第一義樂與人。故得名慈。問曰。無人為誰說乎。此如上解。前明修相。自下第二明其成相。先辨後結。辨中有二。一明慈體性。二行羅漢下明慈行德。明慈體中句別有九。相從為四。初有五句明慈離相。次有兩句明慈體堅。次有一句明慈體淨。下有一句。明慈體廣。此慈佛性真心為體。真心離相常住不壞。清淨廣大慈亦如之。故此文中隨而具辨。前離相中初句是總。後四是別。前就總中行寂滅慈。列其名字。慈體無為。遠離一切煩惱業苦。故雲寂滅。無所生故。釋顯其相。證實離妄。故無所生。就後別中行不熱慈離煩惱因。煩惱燒人名之為熱。慈行離之故曰不熱。無煩釋之。行等之慈離煩惱果。無有三世分段果別。故名為等。等三世故。釋顯其相。行無諍慈明離業因。善惡相違名之為諍。慈行離此故曰不諍。無起釋也。行不二慈明離業果。內外不合釋顯其相。十二入中六根名內。六塵名外。內和合能生六識。故名為合。菩薩真慈證實以成。契實真慈性如虛空無內外別。是故名為內外不合。此前五句明慈離相。次有兩句。明慈體堅行不壞慈不為緣俎。慈即佛性體離相。慈亦如之。故緣不壞。畢竟盡故釋不壞義。離相窮極名畢竟盡。行堅固慈自體堅固。心無毀故釋顯堅義。真心為體故不可毀。無毀故堅。次有一句明慈體淨。行清淨慈列其名字。諸法性淨釋顯其相。如來藏中妙淨法界名諸法淨。慈即彼成。故慈淨矣。下有一句。明慈體廣。行無邊慈列其名字。如空釋也。理性平等名為虛空。慈行同彼名如虛空。虛空界廣無有分限。慈行亦爾。故曰無邊。前明慈體。下明慈德德義虛融行無不統。無不統故一備一切。一切成一。一備一切慈通眾行。故涅槃雲。我說是慈有無量門。一切成一萬行皆慈。故此文中遍就諸行以彰慈矣。於中初先約人分異。行自然下約行辨異。前約人中從下向上次第論之。行羅漢慈約人列名。破結釋也。羅漢專以斷結為行。故慈行中有破結義。說為羅漢。外國語中三名相逼。一阿羅漢此雲無生。亦云無者。二阿盧漢此雲殺賊。三阿羅呵此雲應供。今破結賊。當阿盧漢。而賢聖中多無此名。故就羅漢明破結賊。行菩薩慈約人列名。安生釋也。菩薩專以安生為行。故於慈中有安生義。說為菩薩。行如來慈約人列名。得如釋也。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是如來義。故慈行中有證如義說為如來。行佛之慈約人列名。覺生釋也。自覺覺他是其佛義。故慈行中有覺生義說為佛慈。問曰。今此明菩薩行。菩薩正應行菩薩慈。雲何宣說行羅漢慈乃至佛慈。菩薩遍學一切法。故上來約人。自下第二約行辨異。於中合有十六。句別通論。慈行俱是利他。隨相且分。初之三句自行利人。次有一句化行益物。次有七句自行利人。下有五句化行益物。就初三中。行自然慈列其名字。無因釋也。如涅槃說。因世諦慈得第一義慈。第一義慈不從因緣。此亦如之。修時假緣得實反望。從來無因。無因可從。故曰自然。行菩提慈列其名字。菩提胡語。此翻名道。圓通之道說為菩提。慈行圓通。故名菩提。等一味故釋顯其相。證菩提時體外無緣。故等一味。義如上辨。行無等慈列其名字。下不能齊故曰無等。斷諸愛故釋顯其相。體真窮極上無所欣。名斷諸愛。次下一句化行益物。行大悲慈列其名字。分相論之慈悲各異。今據攝相悲亦成慈。導以大乘釋顯其相。次七復明自行利人。於中初句是其證行。後六教行。前證行中行無厭慈列其名字。行常在空故曰無厭。亦可依空常化不惓。故曰無厭。觀空無我釋顯其相。下教行中六度差別。行法施慈就檀明慈。檀有財法無畏之別。今論法施。餘略不辨。無遺惜故釋顯其相。有法盡施故無遺。惜。行持戒慈就戒明慈。戒行教人名持戒慈。化毀釋也。行忍辱慈就忍明慈。忍行安他名忍辱慈。護彼我故釋顯其相。護是捨義。捨於彼我故不親己疏礙於彼而行惱害。行精進慈就進明慈。勤化眾生名精進慈。荷負眾生釋顯其相。行禪定慈就禪明慈。禪行益人故名為慈。不受味故釋顯其相。得禪愛著名為受味。味則捨他。菩薩不味故能化益。行智慧慈就慧明慈。慧行益人名智慧慈。無不知時釋顯其相。善知眾生應受化時。隨而攝取名無不知。此前七句約就自行以論慈益。下五復明化行益物。於中初句化他身巧。中間三句化他心淨。末後一句化他行益。化他巧中行方便慈列其名字。化行善巧故曰方便。一切示現釋顯其相。巧現異化故曰方便。如觀世音種種異現名為方便。化他心中。行無隱慈化他心直。心無諂偽故無隱覆。直心清淨釋顯其相。行深心慈化他心慇。化心慇厚故名為深。不雜釋之。以心深故不雜懈怠。又以深故不雜異求。行無誰慈化他心實。實心饒益故無虛誑。不虛釋也。化他益中。行安樂慈列其名字。令得佛樂釋其相。上來別論。菩薩之慈為若此也。總以結之。上來慈竟。下次明其悲喜捨行。皆初文殊問以起發。維摩後答。何謂為悲問悲無量。所作功德皆與一切眾生共之。對問辨釋。餘處多說。與樂名慈拔苦稱悲。依如涅槃。除無利益拔苦名慈。與其利樂說以為悲。今此所論悉不同彼。利他行體說以為慈。所得共他。目之為悲。隨己所得盡欲與他名共一切。何謂為喜問喜無量。所有饒益歡喜無悔。對問辨釋。餘處多說。見他得利慶悅名喜。今此益他不悔名喜。義之左右。何謂為捨問捨無量。所作福祐無所悕望對問辨釋。福利眾生蔭祐一切。不悕名利不望及報。捨此貪求故名為捨。經中說捨汎有七種。一心性平等。亡懷稱捨。情無存著。故曰亡懷。二於眾生捨離一切怨親等礙。目之為捨。三捨一切貪瞋等過。名之為捨。四見生得脫不復憂念。放捨名捨。五證空平等離相名捨。六自捨己樂施與他人。說之為捨。如涅槃說。七益眾生無所希望。名之為捨。今此所論義當後門。上來利他。下明自行。於中合有十二問答。相從為三。初一明求一切智心。次一明其念眾生心。後十明其離有為心。此三巧觀互以相成。就初番中文殊先問。生死有畏當何所依。問以起發。維摩下答。當依如來功德力者。依求佛智度生死也。依義不同。汎釋有三。一異相歸依。依憑他佛而度生死。二自德歸依。自求當來菩提功德。三自實歸依。三歸真性是己自體。息妄趣求名曰歸依。如涅槃說。今此所說義當第二。自依當來所成佛歸而治生死。第二深念眾生心中。文殊先問。欲依如來當於何住。維摩下答當住度脫一切眾生。無上菩提獨善不階。故求佛德須度眾生。此舉化他自成佛法。第三厭離有為心中。有十問答。初四問答尋其行原。後六問答推其患本。就前四中。初二問答明離煩惱。後二離業。離煩惱中。欲度眾生當何所除。問先起後。除其煩惱對問辨釋。自有煩惱不能解人。故欲度生須斷煩惱。欲除煩惱當何所行。問前起後。當行正念對問辨釋。一切煩惱由邪念生。故斷煩惱須行正念。就離業中。雲何行正問前起後。答曰當行不生不滅。略明離業。何法不生何法不滅。問前起後。不善不生善法不滅。廣明離業。不善不生教其離障。善法不滅教其修治。上來四番尋其行原。下六問答推其患本。初善不善孰為本者。問前起後。孰謂誰也。前善不善用誰為本。身為本言對問辨釋。五陰報身而為本也。身孰為本轉問身本。欲貪本者。明其陰身四住煩惱而為本也。四住惑中貪慾增強。受身所依。故偏舉之。又問欲貪孰為本者。轉問貪本。答曰虛妄分別本者。明前四住用七識中虛妄分別而為本也。於彼妄心所起法中。分別違順好惡等異名妄分別。猶地持中念不念等三種妄想。依此三妄起貪恚癡。故為貪本。又問。虛妄孰為本者。轉問妄本。答曰顛倒想為本者。明妄分別七識心體而為本也。七識妄心是想見。三倒所收。名顛倒想。非四顛倒。四倒乃是四位所攝。非虛妄本。故宜別之。此顛倒想猶地持中自性差別攝受積聚三妄所攝。又問倒想孰為本者。轉問倒本無住本者。明前倒想八識真心而為本也。如人眠夢報心為本。真心無緣無所依託。故曰無住。又問。無住孰為本者。轉問真本。答曰無住則無本者。明真體常更無依託。所以無本。如色依空空更無本。文殊師利從無住本立一切法者。明從真心建立一切虛妄法也。故經宣說。三界虛妄唯真心作。若知此本。虛妄之法自然息滅。故須推之。品初至此明其所行。   維摩義記卷第三(本)   維摩義記卷第三(末)   下明所成。所行是其功用之道所成是其無功用德。所成有二。一所成人。二所成事。依前利他化益天女。成就出世不思議德名所成人。依前自利。成就淨報所居之室具八未有名所成事。此皆寄約維摩顯之。理通一切。文中有三。一明天女聞說現身。二即以天華散菩薩下寄化顯德。三爾時維摩語舍利下辨實顯德。就初段中。時維摩室彰其處也。有一天女列其人也。此乃鬼神通名為天。與華嚴中夜天相似。見諸大人聞所說法。彰現所由。便現其身。正明現身。聞說心喜。所以現身。又此天女因說成德。德成起用。用應物情。所以現身。第二。寄化顯德之中。宗意有二。第一為顯天女之德。第二為彰維摩之室具八未有。隨文以求。言義有八。一明菩薩於華不著。二舍利言天止此室其已久下。不離文字而說解脫。三舍利不復已離婬怒癡下。不離三毒而得解脫。四舍利言善哉已下。明無得證。五舍利問汝於三乘為何求下。明其所求。六舍利言汝何以不轉女身下。明無所轉。七舍利問汝於此沒當生何下。明無所生。八舍利問汝久如得三菩提下。明無所得。就此八中兩門分別。一遣相分別。無得無離。二顯實分別。實得實離。遣相門中相從為四。一明無離。二明無得。三明無捨。四明無取。八中初三。明其無離。次一無得。次二無捨。後二無取。是義雲何。初之三分。明諸菩薩知相即如三業無離。初一身業不離五塵。第二口業不離文字。第三意業不離三毒。其次一分。明諸菩薩知如絕相無得無證。如外無心。故無能得亦無心外如相可取。故無所證。其次兩分。復明菩薩知相即如身心無捨。於中初分。明其內心不捨三乘。後明身報不捨女像。後之兩分。復明菩薩知如絕相無生無取。於中初分。明身平等無生可取。後分明其內心平等無果可取。遣相如是。顯實門中相從為六。義為三對。言其六者。初之一分。寄對聲聞明如實治。處塵不染。次有兩分。寄對聲聲聞明如實脫。在垢無縛。此二一對。次有一分。明如實德。無證為證。次有一分。明如實願。三乘等求。此二一對。次有兩分。明如實身。現無所捨當無所生。末後一分明如實心。無得為得。此二一對。就初段中文別有六。第一天女為欲誡諸菩薩聲聞心行差別。以華普散。二華至下明諸菩薩聲聞心別華至有異。以諸菩薩離相心成。華至則落。聲聞弟子取相未遣。華至不墮。三一切弟子神力去下。明諸聲聞恥花偏著神力遣之而不能去。四爾時天女問舍利下。天女問其去花之意。五舍利。答花綵非是出家嚴具名不如法。六天曰下。天女隨答以理教呵。於中先呵。若於佛法出家已下。以理教示。就前呵中。勿謂此花為不如法。隨答正呵。所以下釋。先徵後解。花無分別。明患非境。仁者自生分別想耳。推過歸人。就下教中六句三對。皆初非小。後顯其大。三中初對約行分異。第二約心。第三約惑。初中。若於佛法出家有所分別為不如法。是非小也。若無分別是如法等。是顯大也。若無分別是則如法。汎立道理。觀諸菩薩花不著下。就大顯德。此是初對。譬如人畏非人得便如是弟子畏生死故色聲香味觸得其便。此復非小。已離畏者一切五欲不能為也。還是顯大。此是兩對。結習未盡花著身耳。此復非小。結習盡者花不著也。此復顯大。此三對三番非小令人厭捨。三番顯大使人慕求。自下第二。明即文字而說解脫。於中四對。一舍利。問天止此室其已久如久近如何故曰久如。天女真答如耆年解脫。年長曰耆。天女以彼舍利長舊呼為耆年。耆年脫來我居此室。二舍利錯解。止此久耶。天女尋徵。耆年解脫亦何如久。天女之意。將舍利弗平性無縛以為解脫。此解脫來無有時節。取彼彼類己身之實性。安住維摩如實境界亦無久近。凡聖所依實無二故。舍利今者。謂得道來名為解脫。將此類彼。故答久耶。天女知錯。故即徵責。耆年解脫亦何如久。三舍利覺失默然不答。天女尋責。如何耆舊大智而默。道其耆舊彰其學久。雲其大智顯其能答。仁既耆舊而有大知。何故默然。四舍利反答。其解脫者無所言說。故吾於是不知所云。天女因答以理教呵。於中四句。一以理正教。言說文字皆解脫相。何須捨言。二所以下釋。先徵後解。言解脫者非內非外不在兩間。明脫同字。文字亦不內不外不在兩間。明字同脫。是義雲何。十二入中六根名內。六塵名外。約對此二說為兩間。字脫體實皆無所有。體既不有說何為內。說何為外及在兩間。此義不異。故說文字皆解脫相。謂同解脫之實相耳。三以理結呵。是故舍利無離文字說解脫也。四所以下釋。先徵後解。一切諸法皆解脫相。類以顯之。諸法性寂無定無繫。即是解脫。文字亦爾。是故不應捨離文字別說解脫。自下第三。明即三毒而辨解脫。舍利初問。不復以離婬怒癡等為解脫乎。舍利聞前一切諸法是解脫相。故為此問。天女下答。佛為慢人說離婬等為解脫者。簡小異大。小乘之人實未究竟。生究竟相名增上慢。佛為是人說離婬等以為解脫。婬即是貪。怒即是瞋。癡即是無明。若無慢者佛說婬等即是解脫。彰大異小。婬怒癡等雲何。即是解有兩義。一就化說。諸佛菩薩雖得涅槃而常現起。故下文言。八萬四千諸煩惱門而諸眾生為之疲勞。諸佛即以此法而住佛事。又復下說。菩薩現起一切煩惱名通佛道。地經說為發起勝行。二就實說。貪瞋癡等用真為體。窮其體性即真解脫。故經說言。凡夫未成佛菩提為煩惱。聖若成佛時煩惱即菩提。共此相似。如人迷解迷方即正。非於迷外別求正方。解知貪等即真解脫。雖得解脫。不捨貪等。自下第四。明無得證。初先舍利嘆問起發。汝何所得以何為證辨乃如是。天女下答。無得無證故辨如是。以理正解。何者是得。何者是證。而復宣說無得無證。然得與證通釋。是一隨義別分。異有三種。一約解行二門分別。解觀納法名之為得。行心相應說以為證。二約空有二行分別。有行成就說以為得。空行成就說以為證。三約滅道二門分別。道行成就名之為得。滅果相應說以為證。無得無證汎解有三。一約人分別。得證在人。菩薩見實知無我人。故無得證。與前文中眾生彌勒如故無得其義相似。二約法分別。法謂身心。身心契會名得名證。菩薩窮觀身心本無。故無得證。與上文中菩提不可身得心得其義相似。三就理分別。如理空寂無可悕取故無得證。又如體常不可取捨。故無得證。又如無處故無得證。與下文中菩提無處無得相似。由去妄想得證之情。實慧無礙。故辨如是。所以下釋。先徵後解。若有得證則於佛法為增上慢。舉失顯得。見我能證增上之法名增上慢。有得證者必有此過。我無此過故無得證。自下第五。明其所求。初舍利弗問以起發。汝於三乘為何志求。天女下答文別有二。一就化他三乘等求。以聲聞法化眾生故。我為聲聞。以因緣法化眾生故。我為辟支佛。大悲化生我為大乘。二就自利唯求大乘。於中有四。初一喻一合。汎明一切入此室者。但求佛德不樂二乘。法從喻稱。故說為香。二其有釋梵四王已下。舉他類己。明一切眾入此室者。聞斯上人講說妙法。皆樂佛香發心求。三吾止此下。明己同他。入此室來純聞大乘發心願求。此即顯己維摩所成。吾止此室十二年者。彰其時分。即相而辨。居其室來始十二年。約法以論。菩薩住於一一地中若攝一切諸地功德。天女所成十二住德。皆依此成名十二年。初不聞說聲聞辟支。明己不求小乘所以。但聞菩薩大慈大悲明己偏求大乘所由。四此室常現八未曾下。總明自地。入此室中求大所以。以此室中具八未有故。有入者悉皆求大不求餘乘。此即彰彼維摩所成不思議事。於中初列八未有事。誰有見斯不思議下。約事顯心。前中初總。次列。後結。文顯可知。自下第六。明無所轉。初先舍利問以起發。汝德如是應當自在。女身弊惡今有。何以不轉女身。天女下答明其無轉。於中有三。第一天女明己無轉。令其生信。二譬如下寄喻反問。合其生解。三即時天女以神通下。變女在彼令其證知。初中我從十二年來。彰其分齊。居其室來求女不得。故雲十二求女人相了不可得。當何轉者。正明無轉。男女之相就陰身說。觀陰體空。故求不得。求既不得知何所轉。第二段中。初先就喻反問舍利。譬如幻師化作幻女若有人問何以不轉為正問不。幻師即是天女真身。化作幻女天女應身。問人即是舍利弗是。次舍利弗以理正答。不也總答。幻無定相當何所轉。釋以辨答。天女下即取其所答。類顯諸法彰問不應。一切諸法亦復如是無有定相。汎舉諸法類同前幻。雲何乃下。彰問不應。第三段中。文別有二。一就舍利變男為女令知無轉。二即時天女還攝神下。就舍利弗變女為男令知無在。前中五句。一天女以力變舍利弗令如天女。天自化身如舍利弗。此即八地能以自身作眾生身。以眾生身作自身矣。二天女問何以不轉。三舍利答。以天女像。身為女也。而答言下。口言答也。不知何轉。明無所轉。女即無女。故無所轉。而變為女。明非無轉。無轉非有。而變非無。第四天女約其所答彰顯一切。舍利若能轉此女身則一切女亦當能轉。約前舍利不知何轉。明一切女悉皆無轉。反以言之。舍利若能於無女處能轉女身。一切女人實亦無女。於無女處亦應能轉。舍利不能於無女處轉於女身。一切人於無女處亦不能轉。雲何使我轉於女身。如舍利弗非女現女一切女人亦如是下。約前舍利而變為女。明一切女悉皆有轉。如者是其指斥之辭。如舍利弗非女現女。牒前舍利而變為女。一切女人亦如是等。類顯餘也。類之雲何。如舍利弗體實非女而現女身。一切女人亦復如是。體實非女。隨其業幻變以為女。良以非女變為女故。雖現女身而實非女。我亦如是。雖現女身而非是女。更何須轉。五是故已下。引說證成。是一切女非女為女。雖現女人而非女。故佛說諸法悲男非女。自下第二。就舍利弗變女為男。令知無在。於中亦五。第一天女自攝神力。令舍利身還復如故。二天女問女身色相今何所在。三舍利答。女身色相無在不在。即身非女。故曰無在。亦非有女捨此之彼名無不在。亦可現無名為不在。亦非先有後除為無名不在。亦可現無名為無在。先化在身名無不在。第四天女約其所答類顯諸法。明法無在。一切諸法亦復如是無在不在。解有兩義。一法體非有。故曰無在。此自體無。非是先有後除為無名無不在。二法體非有名為無在。法相非無名無不在。五夫無在下。引說證成。自下第七。明無所生。舍利初問。汝於此沒當生何所。天女類答。佛化所生吾如彼生。如來化身生則無生。滅則無滅。故取類己。舍利次領佛化所生無沒生也。沒猶滅矣。天女下。復取其所言類顯一切如佛化生生則無生滅則無滅。自下第八。明無所得。於中三番。初舍利問久如得阿耨菩提。天女反答如舍利弗還為凡夫。我乃當得。二舍利弗彰己作凡無有是處。天女約之明己有得阿耨菩提亦無是處。初先略辨。所以下釋。菩提無處故無得者。如上文說。菩提離相。是故不可身得心得。今言無處故不可得別是一義。問曰菩提在於後際。雲何無處。釋言。據凡望於菩提。菩提在當。若據菩提實性以論。體外無凡。既無生死凡夫在此。焉得宣說菩提為彼。故無住處。以無處故。修證無所故無得者。三舍利弗乘言作難。現今諸佛證得菩提。過去已得未來當得如恆河沙。皆謂何乎。天女下釋。於中。初先解釋三世非三世義。汝得阿羅漢道已下。解釋諸佛得無得義。前中初言世俗文字說三世。簡相異實。非謂菩提有去來今。明實異相。是義雲何。汎解有四。一就真應相對分別。應化在時故有三世。真則常住猶如虛空無去來今。二就真中性淨方便相對分別。依如涅槃性淨之果悉名涅槃。方便之果說為菩提。是則菩提藉緣修生。雖三世攝涅槃之體性出自古。不從緣生。非去來今。若依金剛般若論等。菩提門中自有性淨方便之別。方便修生說有三世。性淨體常非三世攝。無去來今。第三直就性淨之中。約就修證而為分別。性淨菩提藉緣修顯。修別前後。淨非一時。故有三世。約證反望從來常淨。以常淨故。無隱無顯非因非果。以是義故無去來今。此之一義與涅槃中捨世諦慈得第一義慈。第一義慈不從因緣其言相似。第四直就性淨之中。約緣就實而為分別。據緣望實緣外有實。緣外之實息緣方會。會之前後。故有三世。就實論實實外無緣。緣既不有誰來覆我。故本無隱。本既無隱豈有今顯。實性常寂不隨緣變。以是義故無去來今。汎解如是。今時所辨義當第三。又據第四理亦無傷。上來對難解釋三世義。下復對難明得無得。於中。天女先問舍利得羅漢耶。舍利次答無得而得。解有三義。一得羅漢時滅離情取名無所得。得此無得名為而得。二滅離情取名為無得。證無我理名為而得。三見法無性無可貪取名為無得。得此無得故復無得。天女下即約其所答。明佛菩薩得菩提義無得而得。解亦有三。一息情取名為無得。得此無得名為而得。二息情取名為無得。故涅槃中說十無得。實證相應名為得。故涅槃中宣說。菩薩得第一義。得道菩提及以涅槃。故非無得。三真性常寂無修無證名無所得。此無得法本為妄隱。藉緣修顯名為而得。是則無得從緣修得。反至得時得於無得。上來第二寄化顯德。自下第三。辨實顯德。於中。初明自利之德。以本願下明利他德。前自利中。爾時維摩語舍利弗天女已曾供養九十二億佛已。彰昔所修。已能遊等。明先所成。前所修中應供多佛。今言九十二億佛者。當應現報一身為論。後所成中。已能遊戲菩薩神通。明其用勝。此八地上淨佛國土自在行也。所願具足彰其德備。得無生忍明其證深。住不退轉顯其位高。七地已上同得無生。今住不退是八地上。法流水中任運上昇名住不退。他利可知。   佛道品者。通相論之一切所修皆菩薩行。悉是佛道。於中分別。捨相趣寂是菩薩行。證寂起用名為佛道。今修此道因以標品。名佛道品。上來兩對是自分行。自下第三。是勝進行。約位且分。自分在於六地已還。準依地經六地已還。修習捨相趣寂行故。勝進在於七地已上。準依地經七地已上。修方便智發起菩薩殊勝行故。實則兼通。就此品中初明所行。普現問下彰其所成。前所行中初明通道彰其行體。下說煩惱為如來種。顯其行本成前行非通道之義。前中初先問答正辨。後總結之。就正辨中有兩問答。文殊問言菩薩雲何通達佛道。是初問也。菩薩行非名通佛道。對問總答。染法非是出世正道名為非道。諸佛常以此法化人名為佛道。菩薩行此名通佛道。問曰。非道菩薩應斷何用行乎。如上所辨。法有三門。一是對治修捨之門。有惡悉除有善皆習。故上文言。不善不生善法不滅。二息相門。善惡俱離。乃至無有一法可存。故論說言。法尚須捨何況非法。三立相門。染淨俱行。言行染者如地經說發起勝行。此中所說行非通道。下文宣說。八萬四千諸煩惱門。而諸眾生為之疲勞。諸佛以此而作佛事。如是等也。行淨可知。問曰。直爾修淨便足。何用行染。解有四義。一約行分別。行有自利利他之異。自行修淨化他現染。現染對破聲聞偏淨。修淨對破凡夫偏染。故上文言。非垢非淨是菩薩行。第二約就化人分別。人有凡聖。化凡現染。化聖修淨。又復人有大小之別。教大起染。化小唯淨。三隨法分別。法有世間涅槃之異。願隨世間必須現染。欲求涅槃必須修淨。四顯實分別。如來藏中有二種門。一是寂滅真如之門。二是緣起作用之門。欲證是二必須了因。欲入寂門必須修淨而作了因。欲隨用門必須行染以為了因。有此多義。故今此中現行染法通達佛道。然此染行人言唯應。他見我作義實不作。此乃一相非謂一切。若唯應者。今此所修豈可是其應通佛道。地經所說發起勝行。豈可是其應殊勝行而非實乎。實有所修那得唯應。於中分別有修有成。修必力厲學起。非我不為。成有三義。一約情分別。他見我為我實不作。作染之情聖已斷故。二約因分別。所現染用皆是大悲願力因起。非直他見。三約法分別。所現染用皆是緣起三昧法門之所示現。如如意珠雨眾寶物。故涅槃雲。大般涅槃能建大義。金剛三昧種種示現。如華嚴中善財所求法界之門各有作用。如是等也。既從悲願法門力起。何得定說我實不為但是他見。又問雲何行於非道。重問起發。下對廣辨。文別有四。一起凡夫行。二從示入聲聞已下。起二乘行。三示入貧下。隨生死行。四現涅槃下。入涅槃行。四中前二凡聖相對。後二生死涅槃相對。初中有二。一現凡夫集生死行。二示行慳下。現起凡夫障道之行。集生死中明其現起煩惱業苦行。五無間而無惱恚。現起業因。殺父。殺母。殺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是其五也。此五業重受苦相續。因從果稱。故曰無間。凡夫五逆瞋惱心起。菩薩不爾。故無惱恚。至地獄等。示受苦果。至於地獄餓鬼畜生。是三塗難。至於地獄無罪垢者。地獄。實從罪業所招。菩薩化受故無罪垢。至於畜生無有無明憍慢等者。如涅槃說。貪瞋癡慢多生地獄。從地獄出受諸畜身。菩薩不爾。雖現受之而無煩惱。故無無明憍慢等過。至於餓鬼而具德者。餓鬼。多由慳貪所致。菩薩不爾。雖現處之而多福善。名具功德。行色無色不為勝者。是上二界長壽天難。欲界人天非難不論。鬱單雖難文略不舉。示行貪等現起煩惱。三毒可知。下起凡夫障道行。中初起凡夫損己之行。示入魔下。明起凡夫惱他之行。損己行中初示慳等。明無正行。下示諂等。無行方便。前中初言示行慳貪現起檀障。而舍內外不惜身命。則實能施。身內財外。亦行毀禁。現起戒障。而安淨戒小罪大懼。明實堅持。示行瞋恚。現起忍障。而常慈忍。明實柔軟。示行懈怠。起精進障。勤修功德。明實策勤。示行亂意。明起禪障。而常念定明實安靜。示行愚癡。現起慧障。而通世間出世間慧。明實博知。善達五明名通世間。覺了真諦名通出世。下彰諂慢。妨求正法是故名為無行方便。於中三句。示行諂偽現有卑下。形曲名諂。心虛曰偽。而善方便隨諸經義。明實巧直。而善方便翻前諂也。巧便隨物故非曲諂。隨諸經義。翻前偽也。心依法義故無虛偽。示行憍慢現起慢高。而於眾生猶如橋樑。內實卑濡荷負一切。故於眾生猶如橋樑。示行諸惱。現起染過。除諂除慢起餘煩惱。而心常淨明實不染。上來明起損己之行。示入於魔。起惱他行。順佛智慧。明實善益。正法教人名順佛慧。上來第一明起凡行。自下第二。起二乘行。示入聲聞現同小乘。而為眾生說未聞法。實有大解。示入辟支。現同中乘。而成大悲教化眾生。實有大心。自下第三。隨生死行。於中十句。前之九句現在所為。末後一句未來所作。就前九。初之五句在苦無惱。後之四句處染不污。就前五中。示入貧窮。現有所乏。而有寶手功德無盡。內實豐盈如轉輪王主藏之臣。寶從手出名為寶手。此句依果。下四正報。示入形殘。現有缺漏。而具相好以自莊嚴。寶報殊美。示入下賤。現處卑劣。而生佛種具諸功德。稟藉尊高。示入羸醜。現居衰漏。而得那羅眾生樂見。色身堅妙得。那羅延。色身堅也。那羅胡語。此雲堅牢。眾生樂見色身妙也。示入老病現有衰退。永斷病根超越死畏。法身康盛。上來五句在苦無惱。自下四句處染不污。初二無愛。次一無癡。後一無見。就前二中。示有資生現居豐逸。恆觀無常實無所貪。內除保愛。示有妻妾現處塵染。而常遠離五欲淤。內心恆淨。此明離愛。現於訥鈍外示愚拙。而成辨才總持無失。內實明利。此明離癡。示入邪濟現同外道。而以正濟渡諸眾生。心無異執。此明離見。上來九句現在所為。下二明其未來所作。現入諸道六趣皆生。而斷因緣實行常淨。上來第三隨生死行。自下第四入涅槃行。現於涅槃應取小滅。不斷生死常隨諸有。上來第一問答正辨。文殊師利能如是行為通佛道。總以結之。上來通道明其所行。下說煩惱為如來種。彰其行本成前行非通佛道義。雲何成前。良以煩惱是佛種故。向前行非名通佛道。文中有二。一問答正辨。二迦葉述讚。前中維摩先問起發。何等為種。前通佛道維摩自說。今如來種何不自論反問文殊。釋言。維摩上來宣說行非通道。恐人不信。故今反問文殊佛種。欲令宣說成己所辨。異人同說明理決定。文殊下答。純說一切煩惱惡法為如來種。何故而然。為欲成前行非通道。所以偏舉。問曰。生死煩惱業等違障佛道。雲何說之為如來種。汎解有三。一佛性緣起集成凡夫不善五陰。此不善陰體。是真心能為如來正因種子名如來種。故涅槃雲。無明等結悉是佛性。性猶種也。二不善眾生能厭生死。上求佛道故名一切惡不善法為如來種。故地持雲。以有煩惱樂求淨法名以有因。因猶種矣。三有煩惱者能行非道攝取眾生。以此能起通佛道行名如來種。今此所論義當後二。文中初說煩惱惡法為如來種。曰何謂下問答解釋。前中有其十二句別。一有身為種。二十五有生死之報名為有身。說此有身為佛種也。第二無明有愛為種。前身苦果。此是集因。煩惱無量無明有愛有分根本。所以偏說。第三宣說貪瞋癡等三毒為種。義如別章。此應具論。第四宣說四倒為種。生死之法實無常無我不淨。妄計以為常樂我淨。是其四也。第五宣說五蓋為種。貪瞋睡眠掉悔及疑是其五也。第六宣說六入為種。眼等六根名為六入。第七宣說七識處為種。欲界人天合以為一也。色界地中下三禪處即以為三。通前為四。無色界中下三空處復以為三。通前說七。問曰。欲界有三塗處。何故不說。論言。三塗有苦前逼識不樂安。故非識處。於色界中第四禪處何故不說。論言。彼中有無想報殘害心識。又四禪中有五淨居樂求涅槃殘滅心識。不欲久安故非識處。無色界中非想天處何故不說。論言。彼中有滅盡定。亦滅心識。識不樂安故非識處。第八宣說八邪為種。邪見.邪思惟.邪念.邪定.邪語.邪業.邪命.邪精進.是其八也。第九宣說九惱處為種。愛我怨家。憎我善友及與我身。為三惱處。三世分別即為九也。第十宣說十不善業道以為佛種。殺.盜.邪婬.妄言.綺語.兩舌.惡罵.貪.瞋.邪見.是其十也。其第十一六十二見以為佛種。廣如別章。此應具論。其第十二宣說一切煩惱為種。上來別論。下總釋之。曰何謂也問前起後。此皆生死障道之法。今說佛種其義何謂。下對釋之。義意如前。有煩惱者能厭生死。求大菩提故名佛種。又能行非通達佛道亦名佛種。文中有三。一就愛煩惱釋為佛種。二又如殖下就見煩惱釋為佛種。三是故當知一切煩下。通釋一切煩惱為種。前中初法。次喻。後合。法中若見無為入正不能復發三菩提心。舉非顯是。聲聞見證無為涅槃為入正位。於中樂著不能求大。是故不能發菩提心。是中亦應明凡能發。文略不說。翻前可知。喻中高原不生蓮華。喻前非也。取著無為名高陸地。卑濕淤泥乃生此華。喻前所明凡夫能也。合中如是見無為法入正位者不生佛法。合前高原不生蓮華。煩惱泥中乃有眾生趣佛法耳。合濕淤泥乃生此華。就見煩惱釋為種中。先喻。後合。喻中殖種於空不生。喻小非種。菩提心法名之為種。用教聲聞名之為殖。聲聞樂寂說之為空。以樂寂故不起大心名終不生。糞壤之地乃得滋茂。喻凡是種。我見眾生名糞壤地。此能決意求大菩提名能滋茂。下合顯法。入無為者不生佛法。合前殖種於空不生。起我見心如須彌山猶能發心。合糞壤地乃能滋茂。五見斯能。我見是本。所以偏說。自下第三通釋一切煩惱為種。是故當知一切煩惱為如來種。乘前顯後。是前愛見為佛種故。當知其餘一切煩惱皆如來種。此顯是也。下彰其非。前喻。後合。不能隨染行非通道。名為不入煩惱大海。以不入故不能得生一切智寶。自下第二。迦葉述讚。爾時迦葉嘆言善哉快說是語。是讚語也。誠如下述。於中四對。皆初述前凡夫為種。後述向前小乘非種。四對何別。第一明其煩惱眾生能為佛種二乘不能。第二明其惡業眾生能為佛種二乘不能。三雙結前二。四雙釋前二。就初對中。誠如所言塵勞之疇為如來種。述前凡夫能為佛種。煩惱坌污名之為塵。有能勞亂。說以為勞。疇謂疇輩亦曰疇類。起煩惱者疇輩品類名塵勞疇。此等實能為如來種。我等今者不復堪任發菩提心。呵毀二乘成前文中小乘不能。第二對中。初言乃至五無間罪猶能發意生於佛法。述前凡夫能為佛種。越輕舉重故曰乃至。五逆名義如上所辨。言無間者解有四義。一趣報無間。造作逆罪捨此身已直入阿鼻。前念人間後念已在。故曰無間。二身形無間。阿鼻地獄縱廣正等八萬由旬。一人入中身亦遍滿。第二人入身亦遍滿。如是一切。故曰無間。三壽命無間。餘地獄中數生數死。阿鼻不爾。一生其中壽命一劫。中無間絕故曰無間。四受苦無間。餘地獄中苦樂間雜。阿鼻不爾。受苦相續時無暫間故曰無間。五逆之義具此四義。故曰無間。此業雖重猶能發意生於佛法。如世王等。而今我等永不能發。呵毀二乘成上文中聲聞非種。於中初法。次以喻顯。眼等名根。根壞名敗。根壞之人名根敗士。於色聲等不能昭燭。不為五塵之所資益。名於五欲不能復利。下合顯法。如是聲聞諸結斷者。合根敗士。於佛法中合於五欲。無所復益永不志願。合不復利。第三結中。言是故者是塵勞疇為如來種。五無間罪生佛法故。凡於佛法有其反覆。造惡違背還能趣求名有反覆。是前我等不復堪任發菩提心。聲聞結斷於佛法中無所益故聲聞無也。第四釋中。所以者何徵前起後。何以凡夫偏有反覆聲聞獨無。下對釋之。凡聞佛法起無上心不斷三寶。釋前凡夫有反覆也。正使聲聞終身聞法力無畏等永不能發。解釋向前聲聞無也。聲聞樂寂無苦可厭。不能隨有悲念眾生。故不能發。上明所行。下明所成。於中普現初問起發。此問由上空室而起。維摩下答。於是維摩以偈答曰。經家序列。偈言要略。少字之中能攝多義。故以偈答。下彰答辭。辭中合有四十二偈。前三十九隨問正答。後三結歎。前正答中初十一偈明其所成。即是所有。摧滅已下有二十八偈。彰其所作。前十一中相從為四。初有七句。約世內親以顯其德。次有一句。約世住處以彰其德。次有五句。約世外親以明其德。四攝已下七行三句。約世資具以辨其德。初中智度菩薩母者。照空實慧名為智度。此能內養故說為母。所言方便以為父者。隨有巧智名為方便。此能外資故說為父。智度之母大智論中。名波若道。方便之父大智論中。名方便道。一切導師無不由生。舉佛類己。法喜妻者聞法度悅名為法喜。如妻逼情故說為妻。慈悲女者慈悲愍物。如世女人多懷慈愛。故說為女。善心男者善心堅正名為誠實。如男性堅。故說為男。次約住處以顯其德。所言畢竟空寂捨者。因緣諸法性相皆空名畢竟空。此為聖依。其猶舍宅故名為捨。次約外親以顯其德。初言弟子眾塵勞者。一切煩惱諸惡眾生名眾塵勞。用此以為所化所攝。故名弟子。隨意所轉釋為弟子。任已化益名隨意轉。所言道品善知識者。三十七覺名為道品。此能導人至大菩提。故名知識。由成正覺釋為知識。所言諸度法等侶者。十波羅蜜名諸度法。隨人至果故為等侶。下約資具以顯其德。初言四攝眾伎女者。四攝攝人如伎[取/奻]眾。故名伎女。歌詠法言以自娛釋名為音樂。總持園者。陀羅尼德名為總持。統攝多法持而不忘。如園苑中多有果菜。故如園苑。無漏樹者。離垢淨德名無漏法。差別如林。高出如樹。覺意華者。七覺支行名為覺意。念擇精進猗定喜捨是其七也。此在修道親生佛德如華生果。故說為華。華有三義。一感果義。如草木華。二清淨義。如世蓮華。在泥不污。三莊嚴義。如世華鬘。此文具有。今言覺意淨如華者。是感果華。解脫果者。無學聖德。是解脫智。從前七覺華中出生如世果實。故說為果。乃解池者。八解脫德能除垢染如世池水。故名浴池。義如後釋。定水滿者。八解位中諸定充盈名定水滿。布七華者。七淨之德清淨如華名七淨華。此華唯取清淨之義。何等為七。一是戒淨。二是定淨。三是見淨。四度疑淨。五道非道淨。此前五種大小名同。後二小異。小乘法中第六行淨。第七名為行斷智淨。大乘法中第六行斷。第七思量菩提分法上上淨矣。此七約行。要唯三學。初一戒學。次一定學。後五慧學。約位分之。初二在於見道已前。良以見前創捨外凡粗重之過。持戒遮防故先明戒。欲求出道非定不出。故後明定。次三在於見道之中。創捨外凡。以見道中斷除身見故立見淨。斷除疑心說度疑淨。斷除戒取是故宣說道非道淨。謂知無漏聖慧是道戒等非道。名道非道。問曰。見中是斷十使。以何義故。偏說此三。如涅槃釋。此三重故。所以偏說。又見道中雖斷十使。五見及疑見道中盡與其斷名。貪瞋癡慢見中不盡不與斷稱。就所斷中。三本。三隨。身見是本。邊見是隨。戒取是本。見取是隨。疑心是本。邪見是隨。經中就本。為是偏說斷二結矣。以斷三結故說三淨。後之二種大小不同。若依小乘在修道中宣說行淨。以起無漏修道行故。在無學道說行斷淨。以得畢竟斷結行故。若依大乘後之二種並在修道。七地已還說行斷淨。以其修習斷結行故。八地已上說思菩提上上淨矣。此以七淨位分上下故名為布。所言浴此無垢人者。彰前八解定水七淨之功用也。依前三德蕩除心垢故名為浴。所浴是誰。謂無垢人。問曰。無垢復何。須浴。釋言。由浴故得無垢。據終彰始。故言浴此無垢人矣。此亦得名約始論終。是故名為浴無垢人。何誰是乎。汎爾論之名佛如來為無垢人。即文以求名維摩詰為無垢人。所言象馬五通馳者。神足.天眼.天耳.他心.及與宿命是其五通。乘之去來事同象馬。所任駿疾。故名為馳。大乘車者。以大乘法運載一切物。故名為車。依法巧修名為調御。調由情專故雲一心。遊於八正出其行處。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是其八也。相具嚴容者。世人多以天冠.臂印.環玔.等事莊嚴形容。維摩不爾。具足三十二相功德莊嚴己容。眾好飾姿者。世人多以脂粉等事瑩飾姿首。維摩不爾。八十種好莊飾其姿。慚愧服者。慚愧之心能防諸過。如世衣服能遮形醜。故為上服。深心華鬘者。信樂慇至名曰深心。能嚴法身如世華鬘。此華唯取莊嚴義也。富有七財寶者。家豐曰富。富有何等。謂七財寶。信.戒.施.聞.慧.及慚.愧是其七也。此能資助故名財寶。教授滋息者。向前七財因師教授故得滋息。如所說行迴向大利者。依師教授隨順修行。以己所行迴向菩提。迴施眾生。迴於實際。令行增廣。名為大利。四禪為床坐者。八禪定中前之四禪有多力用。聖者多依故為床坐。從於淨命生者。一切世人邪命自活。名之為生。菩薩不爾。正命自活名淨命生。多聞增智慧者。世人多以習誦外典而增智慧維摩不爾。博受聖教而增智慧。以為自覺音者。用所聞法以為自覺之音聲也。甘露法之食者。佛法美善事同甘露。以此資神如食資身。故名為食。食有二種。一者世間。二者出世。世食有四。一者段食。二觸食。三者思食。四者識食。出世之食有其五種。一法喜食。二禪悅食。三者願食。四者念食。五解脫食。今就出世且舉法食。解脫味漿者。無漏解脫為聖愛樂。名之為味。此能潤神故說為漿。此亦即是解脫食耳。淨心澡浴者。十五淨心名為淨心。如地持說。出障離染名為澡浴。前八解等是其能浴。此是所浴。戒品塗香者。惡業臭弊戒能防息。故曰塗香。上來第一明其所成。亦名所有。自下第二。明其所作。有二十八偈。於中有四。初偈自利起離過行。次有一偈。明其利他。現化隨物。次有一偈。復明自利。起集善行。離知已下有二十五偈。復明利他。變化度物。初中摧滅煩惱賊者。正明所作。勇健無踰辨勝過劣。二乘近學治障不過名無能踰。降伏四魔重明所作。義如上辨。勝幡建場重複顯勝。世人鬥勝立幡以表。菩薩鬥勝現坐道樹成佛以表。法從喻稱。故言勝旛建道場矣。就第二段利他行中。雖知無起滅知理常寂。示彼故有生受身隨物。悉現諸國有緣斯起。如日無不見立喻顯示。就第三段自利行中。供養十方無量如來。供佛求福。諸佛及己無分別想。觀空修智。已佛皆如。故無分別。就第四段利他行中。二十五偈相從為二。初之一偈淨土化生。後二十四偈神通益物。前中初言雖知佛國及與生空。知理常寂。而常修土教化群生。隨有益物。空不乖有故。知國空常修淨土。知眾生空而常教化。就後神通益物之中。二十四偈相從為三。初有八偈。明其變化自在之行。劫中有疾下六偈之文。明其隨苦救濟之行。示受五欲下十偈之文。明其巧便攝物之行。初中八偈相從為四。初有三偈。明其眾生世間之化。次有一偈。器世間化。次三偈半。重明眾生世間之化。下有半偈。重複明其器世間化。就初眾生世間化中。初之一偈化同物形。諸有眾生類形聲及威儀者。舉其所同。行住坐臥名曰威儀。無畏菩薩一時盡現。明其能同。十明之中有一智明名為安住無畏神力。菩薩住此故能隨生一時盡現。中間一偈化同物行。覺知魔事內心明瞭。壞亂他善名為魔事。如大品經魔事品說。菩薩悉知而示隨行。現化隨物。以善方便內心善巧。十方便慧於空不著名方便智。亦可權實二智之中權巧之智名方便智。隨意皆現。廣化隨物以得巧慧故能皆現。末後一偈化同物報。示老病死正化同物。亦能現生。偈迮不說。成就群生明化利益。了知如幻者。知有體虛。知其生老病死等事猶如幻化。於中不畏。通達無礙者。所作自在。由其通達如幻化故。常能現為。故曰無礙。此初段竟。次下一偈器世間化。或現劫燒天地皆洞然。彰其所為。劫有內外。約就世界成壞明劫。名之為外。約就眾生內報明劫。名之為內。外劫有三。謂水火風。廣如經說。此應具論。然今文中且舉火劫。內劫如後。眾生有常相照令知無常。明其化意。謂令照知覺世無常。此第二竟。次三偈半重明眾生世間之化。於中初偈出世法化。無數眾生俱請菩薩。物機感聖。一時到捨。菩薩等起。化令向道。因赴攝益。其次一偈世俗法化。經書咒術工巧伎藝盡現行此饒益群生。次有一偈。外道法化。世眾道法外道法也。悉於出家菩薩示同。因以解人惑。因同化益。漸教捨邪名解人惑。而不墮邪自解無失。下有半偈諸天身化。或作日月現作日月星宿諸天。且言日月。梵王世界主者。作大梵王。千世界主餘天亦作。文略不明。此第三竟。下有半偈重複明其器世間化。或作地水或作風火。上來八偈明其變化自在之行。自下第二明救苦行。有其六偈。初之四偈救濟人苦。後之兩偈救惡道苦。前四偈中初之三偈。於三劫時能救物苦。內劫有三。所謂飢饉.疾病.刀兵事如經說。人壽漸短至十歲時飢饉劫起。七年七月七日之頃五穀不熟。人民死盡。希在一二。度是已後人相慈愛。以慈善故人壽轉長至八萬四千歲。樂極憍恣人壽退減。還至十歲復飢饉起。凡□□□□E□□□□□奊□逆□□椸□褸□夾□□□□□□□稀姚榭□□矩□□逆□鰨□□□□耬櫧煣¥悅誥蒬過七七飢劫一七疫病。復□□□□□□送□□奊□逆□□□妃□□□□馜觚櫚□□□□□覮襮□□婃□□□□褸□□□祅□□□散□□□□騖騃□□□散□□□柳騋檢□□□□埤□□□□飀□□□□埤□拌楏履埤□□□□謊診□□檢□診□褓□□□奈□□檢□□飣禈□□散□埤□□□襾□□□奈□□□訇□□□騖驅□q票□□□□鷺□檟椽勒□飀□□□□檢□□□□□□□□□□□榕□□□□秕誇□□□□□□覘纂撮牷慼慼慼慼潘UR楷社璉□糖□□□□□□觛襾鞢慼慼慼慼慼標情慼慼慼慼慼D□□□送饁裀□褻桌□□□□送□裀□□□□□□□D□□□□饁□褻桌□□□□□□訇□□□□□□□饁□□□□j□覬□□□□□□□埤□□□□□裀□拌楏履埤□□送□詀模□□j□J□□□延襆□□□褻妒□□□□妳埤□□□□詠模□□j□槂□□□□椽□楰i□□梱□□□□痢□駛□D□□□□姬□□□送饁裀□褻椽□□□□忡稀□□□□行祅樲□飀□□□□□□腹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撓釔]□□埤□J□祊□□□魯□□□□□□□腹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撓郋k□樀埤□J□餡□□□□□□□腹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摯e□裀□□□□□瞴慼慼慼慼撰縑腹慼慼慼慼撢e□□□□饁□褻椽□□□□診□□J□□埤□□忡□□□觚患檢□□□覜送膳□□裀□襴賂姭□□□□饁觸□姵□檢□□□□訇□橡屢□□□□□襯□□屢□□□□□襯□□屢□□□□椸□□□□□□□□姘□楦□□□□饈糕椹□□□姴□楻□□□□□□奘椹□□□□□榙□耔□□□奘樇□□□□□量耔□飴桌□□□礹□□槄□□□□槄□觜U奘楈糕檢□□□E□□堙慼樣r□G□□□□□□襄□□□礹□□□楅□秋楰□□□□□□□□□褽□□槌楰□□□□妳□□□□□□露□□□ЮF誇□□□埤□□□屢□□□□□□□□□□□□□埤□□□屢□□漶慼撓堙撢抆s□□□□□□□   入不二法門品者。問疾至此明修教行。教行既成便能入證。此品廣明證入平等不二之理。因以標品。是故名入不二品。此品之中四門分別。一定其所辨。二釋來意。第三解不入二門義。四隨文釋。所辨如何。有人釋言。此品宗顯不二之理。非辨行德。即文以求。此品宗明入不二行。非正論理。此雲何知。向前標言入不二品。維摩下問。雲何菩薩入不二門。下諸菩薩隨所辨說。皆悉結言是為菩薩入不二門。明知宗顯入不二行。不唯明理。若唯明理何須言入。所辨如是。次釋來意。於中有二。一就維摩以釋來意。問疾至此廣顯維摩所修所成。明解脫相。此彰維摩入不二門。明解脫性。性猶體也。相必依體故須辨之。又就維摩顯德之中。義別四對。前之三對。教行門中所行所成。從此以下是第四對證。行門中所行所成。此品所行。下香積品取飯香積。小室廣容明其所成。所行實證起用所依。故次辨之。二就所化菩薩以釋。問疾至此教諸菩薩修習教行。教行既成便能入證。故此品中廣顯不二。教令證入。故下文中五千菩薩聞說不二得無生忍。來意如是。次須解釋入不二義。於中初先釋其名義。後辨其相。名義如何。言不二者無異之謂。即是經中一實義也。實之理妙寂離相。如如平等亡於彼此。故雲不二。問曰諸法有一二三乃至眾多。翻彼說理。理應不一不二不三乃至眾多。以何義故偏言不二。釋言。不一乃至不多經有說處。故涅槃雲。除一法相不可算數。但今且就一不二門而辨道理。餘略不論。良以二者彼此通謂。是故偏對而說不二。又復二者別法之始。今此為明理體無別。故偏對二而說不二。雖說不二不一不三。乃至眾多悉入其中。是義雲何。若立一相以一對多即是其二。翻對彼二故名不二。若立多相以多對少還即是二。翻對彼二故名不二。又立多相。於多法中兩兩相對亦即是二。翻對彼二故名不二。以是義故遣一遣多。悉入不二。多少既然。遣染遣淨遣縛遣解遣有遣無。類皆同。爾若立有相。以有對無即是其二。翻對彼二名為不二。若立無相。以無對有還是其二。翻對彼二名為不二。若當定立非有無相。以非有無對有對無即復是二。翻對彼二名為不二。乃至建立不二門相。不二對二還復是二。翻對彼二名為不二。是故不二有相。皆遣。有理悉收。故偏名之。理體名法。此不二法形對佛性空如等義。門別不同。故名為門。又能通人趣入名門。捨相證會名之為入。名義如是。次辨其相。此不二門是法界中一門義也。門別雖一而妙。旨虛融。義無不在。無不在故一切諸法皆是不二。諸法皆是豈有所局。但此文中且約三十三人所辨以彰其異。所辨雖異要攝唯二。一遣相門。二相雙捨名為不二。非有所留。二融相門。二法同體名為不二。非有所遣。遣相門中曲復有三。一就妄情所取法中相對分二。翻除彼二名為不二。如下文說。我我所二。因有我故便有我所。若無有我則無我所。是為不二。如是等也。二情實相對以別其二。翻對此二名為不二。是義雲何。據情望實。情外有實。將實對情名之為二。據實望情情本不有。情既不有實亦亡對。故雲不二。如下文說。實不實二。其實見者尚不見實。何況非實如是等也。三唯就實。離相平等名為不二。是義雲何。就實論實由來無異。異既不有。一亦亡對故曰不二。如下文中維摩默顯。義應當此。遣相如是。融相門中義別亦三。一就妄情所起法中義別分二。二法同體名為不二。如經中說。無常即苦苦即無常。是無常苦同體無別名為不二。如是一切真妄兩別名之為二。相依不離名為不二。如下文說。明無明二。無明實性即是明名為不二。如是等也。三就真中義別分二。二法同體名為不二。於此門中曲分有四。一就真體隨義分二。如來藏中具過無量恆沙佛法。彼法同體名為不二。如經中說。過恆沙法不離不脫不異不思如是等也。又如下說。空即無相無相即無願名為不二。亦是其義。二就真中體用分二。如依真心緣起集成一切種法。體用無別名為不二。如經中說。佛性如來無二。無別。如是等也。三就真體所起法中隨義分二。彼二同依一佛性體名為不二。如經中說。佛性與彼不善法俱名為無明。與善法俱稱之為明。明與無明凡夫謂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如是等也。四就真性所起法中相別分二。如依佛性緣起集成一切行德。於彼德中諸行同體。緣起相成名為不二。如下文說。佈施迴向一切智二。佈施性即是迴向智性。如是等也。不二雖眾要不出此。言其入者義別有四。一就信明入。於此不二信順不違。故名為入。二就解說入。於此不二解觀相應。名之為入。三就行論入。依空照見明瞭現前不見二相。可以住中名入不二。不見二相是其心也。明瞭不二是其觀也。四就證辨入。亡情契實名之為證。於得證時不見如外有心能觀。既無有心。寧復心外有如所觀。不見能觀妄想不行。不見所觀虛偽不起。虛偽不起。如不離心。妄想不行心不離如。是則真名入不二門。入不二義辨之粗爾。次釋其文。於此品中文別有二。第一廣辨入不二門。二明說益。五千菩薩得無生忍。前中有三。一維摩問。諸菩薩等以言遣相名入不二。二諸菩薩問文殊對之。以言遣言明其不二。三文殊問。維摩因問以默遣言而顯不二。此三皆是化之分齊。息想教入之階降也。若論自覺相應境界不可言彰。叵以默顯。何故如是。據實以求法外本無音聲文字。何言能彰。法外亦無形相可得。誰用默顯。無言能彰。證處亡詮非默能顯。證處絕相詮相悉無。他所莫測。是故名為自覺境界。覺處無他。自亦亡對。問曰此品闡玄之極。若使默外猶有自覺相應境界何故不論。釋言。為化極於言默。言默之外不復可陳。不可陳處從來未辨。豈獨今哉。就初段中。維摩先問。菩薩後說。就前問中。爾時維摩舉能問人。謂眾菩薩言諸仁者。告命所問。言告稱謂。雲何菩薩入不二等。正宣問辭。問曰。維摩深體不二。何不自說。乃問菩薩令使說乎。釋有五義。第一為彰不二之門眾聖因證顯法要勝令人重敬。故須問之。第二為顯不二之理門別眾多隨人示入。第三為彰不二義廣諸法悉是令人遍學。第四為欲對之顯己所問淵深令人趣求。故須問之。五維摩所得藉淺趣入。故須問之諸菩薩令說。下諸菩薩隨得別說。義門無量隨義具說。說亦叵盡。今此略列三十一人以彰所說。就初人中。言有菩薩名法自在。標別說人。下明所說。言諸仁者生滅二。反立二相。生滅之義汎解有二。一有為法自相生滅。二染淨法對治生滅。自相生滅義別有三。一分段無常。報起名生報盡稱滅。二念無常。初起名生後謝稱滅。三自性無常。相有名生虛無說滅。自相生滅要略唯此。對治生滅義則有四。一就染說。凡起名生聖斷稱滅。二就淨說。修起名生。緣治終息說以為滅。又復淨法為惡所敗。亦名為滅。三雙就染淨約速說之。染起名生淨壞稱滅。又復真淨為惑。隱覆亦名為滅。四雙就染淨約悟說之。淨起名生。又復本隱性淨之法為緣顯了。始現名生染息稱滅。汎辨如是。今此所論通則皆是。即文以求偏就染淨對治門。說對治門中偏就染說。染起名生終斷稱滅。生滅兩分故名為二。下翻此二以明不二。於此門中二相雙遣為不二矣。先辨後結。辨中初言法本不生今則不滅。解不二義。不生不滅汎解有四。一生死染法虛集無性。以無性故生無所生滅無所滅。二生死染法妄相而有。妄體空相則無相。以無相故生無所生滅無所滅。三生死染法妄想而有。如夢所見心外無法。妄想情有道理實無。以實無故生無所生滅無所滅。四生死染法如來藏起。窮之即實實性。平等生則無生。滅則無滅。以是義故本無所生。今無所滅。不生不滅故曰不二。得此不生解釋入義。於前無生無滅法中。慧心安住名無生忍。從緣亦應名無滅忍。初約彰名偏言無生。上來正辨。是為下結。第二人中初德首曰。標人別說。曰猶辭也。下彰所說。我我所二反舉二相。汎解有四。一凡夫所立。我人等性名之為我。五陰諸法是我所有名為我所。二五陰集成假名眾生。名之為我。五陰是其我家所有名為我所。三眾生內報名之為我。外諸境界說為我所。四就真法。佛性為我真性。三歸我中所有名為我所。故涅槃雲。知我我所是人出世。今此所論義當前三。自下翻之以顯不二。於此門中。二相雙遣名為不二。先辨後結。辨中初言因有我故便有我所。反明無二。若無有我則無我所順。明不二。經中破法凡有八種。一推因破。如推五陰破眾生相推其往因破現常性。如是一切。二推果破如推當果破現無因。如是一切。三推理破。如下文說。色性自空如是等也。四推實破。譬如世人見繩為蛇推繩破蛇。迷如來藏起於生死。推藏破之。如是一切。五推名破。如說乳時不得酪名。明知無酪。女不名婦明無兒性。如是一切六推對破。如地論說。若有作者則有作事。若無作者則無作事。又如下說。有縛有解無縛無解如是一切。七責情破。如經中說。愚癡所盲貪著於我。三界虛妄但一心作。如是一切。八推智破。如說智者不得有無明法。無明法無性。牟尼不著明法無性。如是一切。破法不同。有此八種。今言無我則無我所。是前第六推對破之。雲何無我。分別有三。如上所辨。一五陰法非是神我名為無我。二假眾生中無其我性故名無我。第三假名眾生亦無名為無我。言無所者。誰前無我。亦有三種。一五陰法非是妄計神我所有。名無我所。第二假名我所法中無有定性名無我所。第三假名我所亦無無我及所。名為不二。是為下結。第三人中初不眴曰。標人別說。下明所說受不受。二反明二相。汎解有二。一約因說。凡夫心識取著諸法。名之為受。聖人離取名為不受。二約果說。凡夫受於生死之身名之為受。聖人不生名為不受。今此所論就初言耳。下翻此二。以顯不二。二相雙遣為不二矣。先辨後結。若法不受不可得者。明無二相。聖人了達諸法皆空。無可貪取名為不受。以不受故無法應心。名不可得。無取無捨明無二心。無法可取所以無受。無法可捨故無不受。無作無行明無二行。以無取故無有凡夫造作諸業名為無作。以無捨故亦無聖人除斷之行名為無行。是為下結。第四人中初德頂曰。標人別說。下明所說。垢淨為二。反立二相。煩惱名垢聖德名淨。下翻此二以明不二。二相雙遣為不二矣。先辨後結。見垢實性則無淨者。第一義空是垢實性。是實性中無有垢相。無垢相故亦無除垢淨相可取。名無淨相。順滅相者。滅是涅槃法本不然。今則無滅是涅槃相。無垢無淨同涅槃相。名順滅矣。是為下結。第五人中初善宿曰。標人別說。下明所說。動念為二。反舉二相。心識有八相從為三。一分別事識。謂六識心。二是妄識。謂第七識。三是真識。謂第八識。此三如彼八識章中具廣分別。彼妄識中粗細不同。義別六重。一是根本不覺知心。謂無明地。二是業識依前無明不覺。妄念忽然而動。動故名業。三是轉識依前妄念。心相漸粗轉起外境故名為轉四者現識依前所起。虛浪境界應現自心。如夢所起。一切境界現於夢心故名為現。五是智識。於己自心所現法中分別違順染淨等別。似於智解故名智識。六相續識論中亦名不斷識矣。妄境牽心心隨妄境相乘。不斷如海波浪名不斷識。又能持於事識業果令不斷絕。亦名不斷。此六差別如論具辨。今言是動是彼業識妄動之心。言是念者。是彼轉識乃至不斷。根本無明不覺知心未有分別。所以不舉。下翻此二以明不二。二相雙遣為不二矣。先辨後結。辨中不動則無念者。於情分齊依動起念。於真常寂。業動本無以無動。故念心不生。道言無念無分別者。無妄識中動念心。故六種分別事識亦無名無分別。此解不二。通達此二彰其入義。是為下結。第六人中初善眼曰。標人別說下彰所說。初言一相無相二者。反立二相。此就真中義別分二。一相是有無相是無。於真法中攝別成總。諸法同體名為一相。以別分總。諸法悉空名為無相。有無兩分名為二矣。下會此二以為不二。於此門中二法同體名為不二。先辨後結。若知一相即是無相。知有即無。亦不取無。知無即有。以即有故不偏取無。入平等者解釋入義。有無同體離於偏著。故名平等。是為下結。第七人中初妙臂曰。標人別說。下明所說。言菩薩心聲聞心二。反舉二相下。翻此二以為不二。二相雙遣為不二矣。先辨後結。觀心相空如幻化者。破相入如。觀心相空明心非有。不但無性。乃至因緣心相亦無名心相空。如幻化者明心非無。因緣之法有無同體。以同體故說無為有。有即非有。說有為無無即非無。有即非有故心相空。無即非無故如幻化。無菩薩心無聲聞心。證如遣相。理處無情故無菩薩聲聞心別。是為下結。第八人中初弗沙曰。標人別說。下顯所說。善不善二反舉二相。分別有三。一約情說。違損下沈名為不善。順益上昇目之為善。若從是義凡夫十惡名為不善。從凡至佛一切善法悉名為善。二望理說。違理不善順理名善。若從是義凡夫一切三性之業取性心起悉名不善三業。賢聖所修善法方名為善。三望實說。佛性是實。望彼佛性如來藏法性違不善。體順是善。若從是義。凡夫諸業乃至三乘緣治善法相順。性違悉是不善。諸佛菩薩真證善法方為善。善惡兩分故名為二。下翻此二。以為不二。二相雙遣為不二矣。先辨後結。辨中不起善不善者。善惡皆空故悉不起。此明離相即解不二。入無相等明其證實。即解入義。第一義空名無相際。始觀名入。窮證名達。是為下結。第九人中初師子曰。標人別說。下彰所說。罪福為二。反舉二相。前善不善據因分二。此罪與福就果分二。罪為罪報福名福報。下翻此二以為不二。二相雙遣為不二矣。先辨後結。辨中初言若達罪性與福無異。破相入如。何者是性。而言無異。淺如論之相空為性。空理不殊名為不異。深則佛性真心為性。體一故曰無異。以金剛慧決了此相無縛。無解證實離相。破相之智名金剛慧。明見罪福二種實相。名決此相。於此實中罪福本無名無縛解。以罪本無所以無縛福亦不有。所以無解。是為下結。第十人中師子意曰。標人別說。下明所說。漏無漏二反立二相。煩惱連注其猶創漏。故名為漏。聖德斷除名為無漏。下翻此二以明不二。二相雙遣為不二矣。先辨後結。辨中若得諸法等者。破相入如。染淨一如名諸法等。言不起漏無漏相者。契實離相。言不起漏離前漏相。不起不漏離無漏相。此離染淨名為不二。言不著相不取有相。亦不住無不取無相。此離有無名為不二。是為下結。第十一中初淨解曰。標人別說。下彰所說。為無為二反舉二相。言有為者解有兩義。一就法外四相以釋。為之言作。法外四相能有所作故曰有為。生能生法乃至滅能。滅諸法故。二就法體四相以釋。四相集起名之曰為。色等諸法皆此有為。故曰有為。翻離此二名曰無為。何法是乎。汎解有三。一就色說。生死之色是其有為。諸佛常色乃至佛性真常色等名曰無為。二就心說。妄心有為。諸佛常心乃至八識佛性心等名曰無為。第三約就非色心說。如毘曇中所辨。十四不相應行名曰有為。諸明。四相名字句等是十四也。虛空數法及非數滅乃至真如第一義空。通攝悉是非色心中無為法也。汎論如是。今就心說。妄想之心生滅流注名曰有為。真心常寂故曰無為。下反此二以明不二。於此門中遣妄唯真名為不二。先辨後結。辨中若離一切數者。明遣妄也。於妄心中諸心心法各各異別名一切數。謂想受等證實反望。從來無此。是故名離一切數矣。即心如空明澄真也。真心之體性如虛空。心外無有諸數之別。去妄唯真故心如空。有妄對真名之為二。離妄唯真真即絕對。故曰不二。今因此言明諸心有數無數。心有三重義如上辨。一事識心。二妄識心。三真識心。此三重中初六事識。一向有數。想受行等雖與心王同在一時。作用別故第八真心一向無數。諸法同體如虛空。故第七識中粗細六重。已如上辨。是無明識乃至相續。此六重中根本四重心識微細。諸心心法未曾別起。別相難得不說有數。以無數故論中名為不相應染。不相應者論自釋言。即心不覺常無別異。名不相應。後之兩重心粗用別。別相可得說有諸數。以有數故論中名為心相應染。言相應者論自釋言。心異念異同知同緣。故號相應。心是心王念是心法。此二同緣故曰相應。細實如此。然今此中總相分之。妄中說數真中不辨。此解不二。以清淨慧無所礙者。釋其人義。證真降妄名清淨慧。不為妄纏名無所礙。此德成時名入不二。是為下結。第十二中那羅延曰。標人別說。下彰所說。世出世二反舉二相。分別有三。一約位以分。見道以前名為世間。見道已上名為出世。二隨義以別。隨相之行從凡至佛悉名世間。故地論言。世行有三。廣大無量。廣謂初地乃至六地。大謂七地。無量是其八地已上。證如實慧名為出世。故地論中法無我智名為出世。三約理事以彰二別。事為世間理為出世。今據後門。下翻此二以明不二。於此門中會二。同體以為不二。非全破遣。先辨後結。辨中初言世間性空即是出世。正會二法以明不二。言性空者汎解有二。一因緣法中無其定性名為性空。如成實說。二妄相諸法自性空寂。不假因緣分段為空。故名性空。如陽炎水自性非水。不待塵大分為無水。今據後義。以世體空無世可在名為出世。非有可離名為出矣。即世無世。無世恆世故曰不二。下釋入義。於其中者。於前世間出世間中言不入者。明有即空無世可在。故曰不入。言不出者。明空即有常隨世間。故曰不出。言不溢者。溢是盈溢增長之謂。以不入故不增世間。故曰不溢。言不散者。以不出故常隨世間。而不除捨故曰不散。是為下結。第十三中初善意曰。標人別說下彰所說。道言生死涅槃二者。反舉二相。下反此二以明不二。二相雙遣為不二矣。先辨後結。辨中初言見生死性則無生死。遣生死相。生死體空名生死性。於此性中無生死相。故無生死。下約此無遣涅槃相。言無縛者。生死性中無生死故所以無縛。言無解者。此推對破。以無縛故不可對之說涅槃解。言不然者。以無縛故。本來不然。言不滅者。本無然。故今無所滅。此解不二。如是解者解釋入義。是為下結。第十四中初現見曰。標人別說。下彰所說。盡不盡二反立二相。妄息名盡。真德常住名為不盡。下翻此二以明不二。二相雙遣為不二矣。先辨後結。辨中法若究竟盡者。牒舉前盡。簡異無常生滅之盡。故雲究竟。若不盡者。牒前不盡。皆無盡者。前二皆空。空理常住故曰無盡。又於空理無法可除。亦名無盡。言無盡相即是空者。指斥其體。上來至此破相入如。空則無有盡不盡者。明實離相。此解不二。如是入者彰其入義。是為下結。第十五中初普守曰。標人別說。下明所說。我無我二反立二相。分別有三。一凡夫人取陰為我。聖智觀察知陰非我。此一五陰於凡為我於聖非我。故名為二。二五陰和合成假人。凡夫於中立有定性。名之為我聖智觀察但假。無性名為無我。三妄相諸法。集成人相名之為我。聖智深觀人相空無名為無我。下翻此二以明不二。二相雙遣為不二矣。先辨後結。我尚不可得非我何可得。破相入實。向前三重我皆叵得。何有遣我無我可得。見我實性不起二者。證實遣相。非有非無如來藏體是我實性。此亦是其無我實性。且約我說。於此實中從來無我二無對我無我可取故不起二。是為下結。   維摩義記卷第三(末)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76 維摩義記   維摩義記卷第四(本)   沙門慧遠撰   第十六中初電天曰標人別說下彰所說。明無明二返舉二相。分別有二。一隨相說闇惑之心緣而不了名曰無明。緣智顯了說之為明。二約心說。妄心性闇。設有緣解亦是無明。如人夢中雖有分別性是昏睡。亦如樂受性是行苦。真心性照說之為明。乃至凡時性淨之心亦說為明。今依後門下翻此二以明不二。於此門中真妄同體以為不二。先辨後結。言無明即是明者。會妄即真。妄心體實即是真心。故無明性即是明也。如昏睡體即是報心。此句正顯不三義竟。道言明亦不可取者。簡真異妄。何故須簡。人聞是明取同緣治。為遮此見故說是明不可取同緣治之。明名不可取離一切數。釋前叵取緣治。之明是妄心邊慧數所攝。令言明者是真心體真心平等性如虛空離一切數。是故不可取同緣治。亦可是中二相雙遣以為不二。言無明性即是明者。遣無明相。無明實性即明故不可一向取。離一切數遣其明相。二相俱泯名為不二。此解不二。言於其中等無二者。釋其入義。是為下結。第十七中初喜見曰標人別說下明所說。先辨後結。中初就色陰論之。後就餘陰。前色陰中色空二者反舉二相。次解有三。一色非我所名之為空。如毘曇說。二假名色中無其定性名之為空。如成實說。三假名色相亦無所有名之為空。此唯在大。今此所論義常第三。下翻此二以明不二。於此門中二諦同體名為不二。非全破遣色即是空。明有即無。雲色為色。色即無色故。色即空非色滅空。簡異對治事滅之空。色性自空。簡異將因分果之空。如陽炎水自性非水不待塵大分為無水。色亦如是。自性空無不待塵大分之為空。名自性空下餘陰中亦無舉二後明不二。文與前同。此解不二。言於其中而通達者。釋其入義。是為下結。第十八中初明相曰標人別說下明所說。言四種異空種異者。反舉二相。言四種異。明有異空。地水火風為四種。此有別空名之為異。亦可四大各別名異。空種異者明空異有。空有相異故名為二。下翻此二以明不二。於此門中二法同體名為不二。先辨後結。言四種性即是空性。正解不二。四大無性四大無相。故即是空。言如前際後際空故中際亦空。類顯不二。生死前際。涅槃後際。聖道名中。前後空故中際亦空。四大同爾。此解不二。若能如是知諸種性。解釋入義。是為下結。第十九中初妙意曰標人別說下明所說。先辨後結。辨中約就十二入法以明不二。初先約就眼色論之。眼色為二反舉二相。下翻此二以明不二。二相雙遣為不二矣。若知眼性於色不貪不恚不癡是名寂滅。破遣眼相。性空是其眼之體性。此眼性中無期。眼既不有。誰於色所生貪恚癡。貪等不生故名為寂。此偏破眼。破色不論餘義。若具為文。亦應說言若知色性眼無所貪無恚無癡是名寂滅。且舉一邊。一邊可知。下餘入中亦先舉二後明不二。明不中偏就意說。餘類可解。安住其中為入不二。牒以結之。   第二十中無盡意曰標人別說下顯所說。先辨後結。辨中初先解不二義。後釋入義。解不二中約就六度及迴向心而辨不二。先就佈施及迴向說。佈施迴向一切智。二反舉二相。諸佛果德名一切智。用己施行迴求彼德名為迴向一切智矣。下翻此二以為不二。於此門中二相同體名為不二。非令破遣。言佈施性即彼迴向智性。解有兩義。一約空說。同一空性。二約有說。此二同用真心為性。體無別故故雲不二。下餘度中亦先舉二後明不二。文同前釋。此解不二。言於其中入一相者。釋其入義。是為下結。二十一中初深慧曰標人別說下明所說。是空無相是無作。二反舉二相。此三廣釋如三脫章。此乃三種。雲何稱二。異故名二。又於其中二雲相對亦名為二。下會此二以為不二。於此門中二法同體為不二矣。空即無相無相即無作遣其別相。一空理中隨義分三故得相即。故龍樹雲。摩訶衍中三脫體一。若人入空即知無相亦知無作。乃至入於無作之中亦知於空及無相。若空無相無作則無心意識者。遣其別情。別曲情取故須遣之。心意識等通釋是一。於中別分七識名心。集起本故。六識名意。同說塵故。五識名識。了現境故。此三差別如楞伽說。就理推求此三體空。相亦不有。作用叵得。故悉無之。上來破別以歸其一。於一解脫即是三脫。觀一開別成前一義。下總結之。如是知者名入不二。是為下結。二十二中初寂根曰標人別說下彰所說。佛法僧二反舉二相。三寶相二故名為二。又於三中二雲相對亦名為二。三寶之義廣如別章。此應具論。下會此二以為不二。於此門中異法同體名為不二。非有破遣。先辨後結。辨中先解不二之義。佛即是法法即是眾。歷別相即而顯不二。此即經中一體三寶。亦名同體。是義雲何。汎解有四。一就事辨一。一佛果上隨義分三。覺義名佛。可軌名法。違淨過盡即名為僧。此之一義該通大小。乃至毘曇亦有此義。二就破性空理辨一。三寶雖殊皆無定性。無性理齊故名同體。此通大小。乃至成實亦有此義。不唯在大。三就破相空理辨一。三寶雖別皆空無相。不但無性。相亦不有。無相理一。故名同體。此唯在大。四就真實緣起門中以辨其一。三寶皆用真如來藏佛性為體。真識之心緣起集成三寶義故。於此門中說一不定。若就涅槃以辨三寶。三寶皆用涅槃為體。故名一體。故涅槃中。菩薩思惟。雲何三事與我一體。佛自釋言。我說三事即大涅槃。故名一體。若就佛性以辨三寶。三寶皆用佛性為體。故名一體。故涅槃雲。如是三歸即是我性。若就真諦以辨三寶。三寶悉用真諦為體。故涅槃雲。若能觀三寶常住同真諦。若就常義以論三寶。三寶皆用常義為體。名為一體。故涅槃雲。我亦不說佛法眾僧無差別相。唯說常恆無有變易無差別耳。若就空門以分三寶。三寶悉用空理為體。就不二門而辨三寶。齊以不二為體。如是一切。此一切一非一種一。今此所論約就真實緣起門說。一真如法緣起為三。三皆是如。佛即法。法即眾矣。前別相即。言是三寶皆無為者。總顯不二。三寶悉是真如常法。故皆無為。與虛空等類以顯之。如似塵空無礙不動。隨義以分而體是一。三寶如是故體是一。言一切法亦爾者。以此三寶同體不二類一切法。悉皆同體。故雲亦爾。此解不二。能隨此行解釋入義。是為下結。二十三中無礙曰標人別說下明所說。身身滅二反舉二相。生死之報名之為身。身滅涅槃名為身滅。有無兩分名之為二。下翻此二以明不二。二相雙遣為不二矣。先辨後結。辨中身即是身滅者。略明不二。身之無處與彼身滅無處一理。故言即是。所以下釋之。先問後解。見身寶相不起見身及滅身者。觀一破別。第一義空是身實相。於此實中由來無身。何有所滅。故見身實。不起見身及與滅身身與滅身無無二無別。破別歸一。身滅並無故雲無二。此遣別相。二相既無取情亦息名無分別。此遣別情。上來辨竟。言於其中不驚不懼為入不二。牒以結之。小乘眾生聞說無身及滅亦無。多生怖畏。故頓宣說不驚不懼。於滅無處不生驚怪於身無處不生恐懼。且可於身無處不驚於彼身滅無處不懼。通則義齊。是為下結。二十四中初上善曰標人別說下彰所說。身口意善反舉二相。別故稱二。又於其中二二相對亦名為二。下翻此二以明不二。二相雙遣為不二矣。先辨後結。辨中初先釋不二義。言是三業皆無作者。總明不二。窮之皆空無法可起名皆無作。身無作相即口無作口無作相即意無作。別顯不二。無義不殊故得相即。是三無作即一切法無作相者。牒此類餘明一切法悉皆不二。能如是隨無作慧者。釋其入義。是為下結。二十五中初福田曰標人前說下彰所說。福行罪行不動行二反舉二相。三塗惡業及人天中別報苦業名為罪行。欲界人天一切善業及鬼畜中別報樂業名為福行。上二界中稱定靜業名不動行。下翻此二以明不二。二相雙遣為不二矣。先辨後結。辨中初言三行實性即是空。破別歸一。空則無有罪福不動。以一遣別。此解不二。於此三行不起者。釋其人義。是為下結。二十六中初華嚴曰標人別說下彰所說。從我起二反舉二相。五陰及與和合假人名之為我。我所造作一切諸法名我所起。此別名二。下翻此二以明不二。二相雙遣為不二矣。先辨後結。見我實性不起二者。破遣二相。無我之理是我實相。此實相中本無有我。焉有所起。故不起二。不住二法則無有識。破遣二情。無所識者為入不二。牒以結之。二十七中初德藏曰標人別說下明所說。有所得二反舉二相。造作善惡得苦樂報名為所得。所得之中苦樂等異名之為二。下翻此二以明不二。二相雙遣為不二矣。先辨後結。若無所得無取捨者。於第一義所得本無。無所得故無樂可取無苦可捨。無取捨者牒以結之。二十八中初月上曰標人別說下明所說。闇與明二反舉二相。煩惱闇惑名之為闇。智慧為明。下翻此二以明不二。二相雙遣為不二矣。先辨後結。辨中先明不二之義。無闇無明則無有二。略以辨之。所以下釋。先徵後解。如入滅定無闇無明。玄喻顯示。一切法相亦復如是。合喻顯法。此解不二。言於其中平等入者。釋其入義。是為下結。二十九中寶印手曰標人別說下彰所說。樂涅槃不樂世間二反舉二相。下翻此二以明不二。二相雙遣為不二矣。先辨後結。辨中初言不樂涅槃不厭世間則無有二。略辨其相。所以下釋。先徵後解。言若有縛則有解者。反釋不二。若本無縛其誰求解。順解不二。此遣二法。無縛無解則無樂厭。破遣二情。無解可樂無縛可厭。是為下結。第三十中殊頂王曰標人別說下彰所說。初言正道邪道二者。反舉二相。汎解有二。一就行論。二就法說。就行於三。一凡聖相對。凡夫八邪名為邪道。一切聖人所修八正悉名正道。二大小相對。小乘所明是異乘見名之為邪。大乘名正。三相實相對。緣明是邪。實證名正。就行如是。言就法者亦有三種。一外法名邪。佛法為正。二小法為邪。大法為正。三妄法名邪。真法為正。今就法論。等就法中據第三說。邪正兩分。故名為二。下泯此二以為不二。二相雙遣為不二矣。先辨後結。辨中住正則不分別是邪正者。妄情取法名住邪道。滅妄證真名住正道。若據妄情住邪者說。邪外有正對邪為二。若就滅妄住正者說。正外無邪。以無邪故正亦妄對。不可名正。以無邪故。不生分別彼為邪道。正妄對故亦不分別此為正道。二相雙遣名住不二。離此二下牒以結之。三十一中初樂實曰標人別說下彰所說。實不實二反舉二相。世諦虛假名為不實。真諦名實。下泯此二以為不二。先辨後結。辨中初言實見者尚不見實何況非實。略明不二。就虛望實。虛外有實。對虛為二。就實論實。實外無虛。故實亦亡對。實亡對故有實見者不取實相。尚不見實。何況非實。是二俱泯名為不二。所以下釋。初先徵問。問意如何。以見實故名為實見。已言實見。有何所以言不見實及與非實。下對釋之。非肉眼見慧眼能見。釋前實見。眼有五種。所見各異一。肉眼見於彰內粗近之色。二是天眼見於彰外細遠之色。三者法眼見於一切苦無常等生滅法數及見眾生根欲性等。四者慧眼見諸法空。五者佛眼見法實性。今說空以之為實。是故此實非肉眼見。唯慧眼見。天眼法眼亦不見空。對初以論。是故偏言非肉眼見。而此慧眼無見無不見。釋前略中尚不見實何況非實。是義雲何。菩薩慧眼見空之時。窮空畢竟。不見空外有眼能見。既無空外有眼能見。為有眼外空為所見。故涅槃雲。菩薩摩訶薩明大涅槃不見虛空。如此不見真名見空。名無不見。故涅槃雲。唯有慧眼乃能見之。如是見者無見為見。故名為見。共此相似。此言正解尚不見實。不見非實易解不論。見不實者不能見空名為不見。菩薩斷離此不見心名無不見。是為下結。上來第一維摩為問。菩薩等以言遣相其不二。自下第二諸菩薩問。文殊對之以言遣言而顯不二。於中先問。如是諸菩薩牒舉問人。各各說已結前起後。問文殊下正宣問辭。何等菩薩入不二門下文殊答。如我意者。文殊彰己隨自意語不隨他也。於一切法無言說等。正辨其相。法有二種。一是世諦。二第一義諦。通則此二皆有可說不可說義。以名攝法法隨名轉一切可說。以可說故諸佛說法常依二諦。就實推求。法皆離名。以無名故一切叵說。故地持中說。一切法離於言說離假名性。於中別分。世諦可說真說叵說。故龍樹雲。第一義者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今據末後分相門中明第一義妙寂離言。故雲無言說乃至離答為真不二。問曰。言說示識有何差異而別說無。答雲。口陳文字謂之為言以言。闡法方名為說。亦可依法施語為言以言闡法號之為說顯法據人曰之為示教人解法說以為識。隨俗有是。真中悉無說曰無言乃至無識。言說既無。請酬義絕。故離問答。是為下結。前諸菩薩雖復遣相。留言對法。即是其二亡言絕對。方是不二。故今結之無言說等為入不二。自下第三文殊為問維摩默顯。於中文殊初問起發。維摩次默。文殊下復一歎以顯之。初中文殊標舉問人。問維摩詰啟告所問。我等說已結前起後。仁者常說何等是下正申問辭。次維摩詰默而顯之。維摩窮證不二之實。實處亡情。言說悉無。故默顯之。又前文殊對言期道。未若維摩淵默去求。亡言即道。故默不言。無言之道居言莫測。欲令言者息言同會。故下文殊嘆以顯之。文殊嘆曰總以標舉。善哉善哉正是歎辭。亡言入實顯理最勝。故名為善。哉是助辭。好中之極重言歎善。乃至無有文字語下出其善事。超言至默故曰乃至。無言即道道絕言對。是故名為真入不二。上來第一明入不二。下明說益。五千菩薩皆入不二得無生忍。   香積品者。此品寄就香積如來以顯諸佛淨土之果。就所寄人以題品目名香積品。此品之中三門分別。一定所辨。二釋來意。三隨文解。所辨有二。一就維摩顯德分別。此品亦為顯示維摩不思議德。取飯香積小室廣容。是其所顯不思德也。二就法分別。法謂法身淨土因果。今此正顯淨土因果。明眾香界莊嚴妙事是淨土果。下文所說修十修八是淨土因。所辨如是。次釋來意。還約向前兩義釋之。一就維摩以釋來意。維摩德中義別四對已如上辨。入不二下是第四對。於此對中前品所行修行實證。此品所成成就不思解脫之德。因行有就故須辨之。又復前品入不二門明解脫體。此品明其解脫之用。依體有用故次辨之。第二約法以釋來意。從上以疾國王大臣皆往問來廣明如來法身因果。此品明佛淨二因果。身必依土故須辨之。來意如是。須釋其文。此品有二。一正辨法。二維摩文殊於大眾下明說利益。前中復二。一因舍利念食為由取飯香積明淨土果。二彼菩薩聞皆曰未下因彼新來菩薩讚請明淨土因。淨土之果香積最顯奇彼以彰。淨土之因娑婆明勝。故就此說。然此所明淨土因果成上初會。雲何成乎。前初會中宣說菩薩成佛之時具足一切功德國土。相猶未顯。今此寄就香積顯之。故下文中明眾香即一切皆以香作。樓閣經行香地苑園皆香如是等也。又初會中宣說菩薩成佛之時大乘眾生來生其國。相亦未顯。故今亦就香積顯之。故下文中明香積國無有聲聞辟支佛名唯有清淨天菩薩。又初會中宣說菩薩成佛之時具足一切功德眾生來生其國。相亦未顯。今此亦寄香積顯之。故下文中明香積國諸菩薩等生香樹下即獲一切德藏三昧得是三昧菩薩所有功德皆具。成果如是。又前會中宣說六度四攝等行以為土因。未出明處。今此辨之。故下文中明娑婆界獨有十事諸餘淨土之所無有。又前會中宣說諸行為淨土因。未出明法。今此辨之。故下文中明此菩薩成就八法行無創疣生乎淨土。此八純是攝明之法。依此攝起一切諸行為淨土因。成因如是。就初辨明淨土果中。初舍利弗念食為由。後維摩詰為之取食顯示自己不思議力。並顯香積淨土之事。舍利念中。於是舍利舉興念人。以此慧勝能多起發。故偏生念。下出所念。日時欲至此諸菩薩常於何食。因尚空室故生此念。良以飲食時中所須所以念之。又因念食多有開發。故今念之。問曰。何故前念床坐通為弟子。今此念食偏為菩薩。釋言。床坐大小同須。是故通為。食中聲聞有乞食法。故不為之。又前念坐通為弟子而被呵責。故今不舉。就下維摩為取食中文曲有三。一呵所念令捨穢食。二若欲下許為取飲令求淨食。三時維摩入三昧下正為取食遂其心欲。初中維摩舉能呵入。知下意者明呵所由。而語已下正出呵辭。佛說八解仁者受行。舉其所明。八解是其離欲之法。所以偏舉。義如別章。此應廣論。今且列名。內有色想外觀色內無色想外想色淨想解脫以為第三。空處第四。識處第五。無所有第六。非相第七。滅盡第八。此八離縛名為解脫。背離下過。是故經中名為背捨。又龍樹雲。背淨五欲捨離著心亦名背捨。仁者受行明應無慾。豈雜欲等約明以呵。豈謂可也。受行八解可得雜於貪慾食心而聞法乎。以此穢食受用多過故呵令捨。問曰。舍利向前念食為菩薩。維摩何故呵其自欲。釋言。舍利向前念食原從自己須食心起。自有所欲謂他亦須。故念菩薩常於何食。維摩今者深察其本。故就呵之。自下第二許為取食。若欲食者舉其所須常令汝得未曾有食。許為取之。淨土之食受用多益。欲令求故須許之。自下第三正為取食。顯示自己不思議力。令人習學。並顯眾香淨土之果。使人願求。於此文中。宗為彰淨對穢顯之。文有六段。攝為三對。言六段者。第一維摩以神通力顯示上方香積佛界。遣他取食令此眾見。二彼諸大士見化已下。明眾香國諸菩薩等因化往彼知此娑婆而來聽法。此二一對顯示異土令互相知。三維摩即化九百萬下。明此娑婆小室廣容。四維摩詰語舍利等可食已下。明眾香界少飯廣竟。此二一對顯示異事令互相敬。五維摩問香積如來以何說下。彰彼如來攝他之儀。六彼菩薩問釋迦牟尼以何說下。明此世尊開道之法。此二一對顯示異法互相學。六中前四為彰食益。後之兩段為顯法益。彰食益中初維摩取。二彼佛與。第三維摩從他受食。第四維摩與眾令食。初中有三。一維摩詰現眾香界令此眾見。二問菩薩下命眾取食。三於是維摩不起坐下命眾不得遣他往取。就初段中。維摩初現後眾共見。問曰。維摩何故現彼令眾見乎。為顯淨土令眾求故。又現自己不思議力令眾學故。雲何示現。分別有二。一為彰所取是實非虛。寄實以顯不思議力。二為彰所取是遠非近。寄遠以顯不思議力。文中初言即入三昧。現化所依無時不在。隨化現入以神通力彰其所用。此不思議如意通力示諸大眾現化所為。下明所現。於中有五。一示方界分。二示遠近度四十二恆沙佛土。三所現國國名眾香。四所現佛佛名香積於今現在。五就所現廣辨其相。辨相有四。一土二人三土四人。其國香氣比於十方最為第一。是其初段明土勝也。汎論淨土有三莊嚴。已如上辨。一事莊嚴五欲精勝。二法莊嚴純說大乘。三人莊嚴純諸菩薩。此三莊嚴眾香具有。此即第一事莊嚴中香莊嚴也。彼土無有聲聞辟支唯有清淨大菩薩眾佛為說法。是第二段明人勝也。此亦即是人法莊嚴其界皆以香作樓。是第三段重明大勝。彼佛與下是第四段重明人勝。佛與菩薩方共坐食。受供人勝。有諸天子皆號香等。能供人勝。上來現土。眾見可知。自下第二命眾取食。何不望真遣化往取。乃須命眾示不自高不輕眾故。又欲對彼顯己力勝令眾尊敬起佛求故。於中有四。一維摩詰命眾取食。故問菩薩。仁者誰能致彼佛飯。是運致擔輦之謂。二以文殊威神力故眾皆默然。文殊為使維摩化取故剬令默。文殊何意欲令維摩遣化往取。維摩化往。彼多菩薩尋化推本來此聽法。餘往無宜。故制使默。三維摩詰擊眾令取。仁德眾多不堪取食可明之甚。故今反擊仁此大眾無乃可恥。四文殊師利為眾解過。如佛所言勿輕未學。以眾生學解脫之德。不堪往取。願莫輕辱。自下第三。彼維摩詰命眾不得遣化往取。何不身往乃使化乎。維摩即是此食化主。客在其室無宜輒捨。又欲使彼諸菩薩等尋化推本來此聽法。故身不去。於中有三。一化為菩薩。相好殊勝。二而告之下教往取食。三時化下明化菩薩蒙命往取。初中維摩不起於坐居眾食前。明起化處。化作菩薩相好光明威德勝等。明化所作。依金光明聖身有三。一是真身。謂法與報。二是應身。隨化現生。三是化身。從應化起。今維摩詰備此三身。彼維摩詰真德之體即是真身。毘耶所受即是應身。所化菩薩即是化身。第二教中而告之曰。總舉教辭。下別顯之。先示其處。須教身往下教乞辭。如我辭曰總舉教辭。下別。於中先教問訊世尊。願得已下教從求食。今此樂下明乞所為。令樂小者得弘大道。通法之益。亦使如來名聲普聞。傳人之益。又弘大道受法之益。亦使如來名聲普聞聞佛之益。問曰何故舍利念食偏為菩薩。維摩取食偏為樂小。答舍利念食偏為菩薩義如前解。又復舍利實謂菩薩身有所待。故為念食。維摩深知菩薩無須。今時取食專欲使彼樂小法者。睹佛菩薩淨土境界妙用難測發心願求。第三化往取食之中。初化菩薩昇於上方舉眾皆見。後化菩薩發言求食。合眾同聞。言如前教。上來第一現眾香界。遣化取食。合眾同見。自下第二明眾香園諸菩薩等因化知此。而來聽法。問曰。諸佛同不異。即彼佛所聽法。是得何勞來此。汎解有三。一自為故來。欲於此方佛菩薩所供養聽法。以於此方佛菩薩所有最因緣。供養聽法獲多益故。二為他故來。所為有二。一為彼土眾生於此佛所有最因緣。應見得益。德力微劣莫能自運。須大菩薩導引將來。如無邊身流離光等各將無量菩薩來此。而得利益。如是等也。二為此土眾生故來。此土眾生應見彼來得多益。故此是第二為他故來。三為讚揚三寶功德是故須來。於中或有讚揚佛德。佛如初成。菩薩眾集讚歎等是。或為顯法。顯法多端。不可具列。或為顯揚菩薩功德。德義非一。今諸菩薩從眾香來。應具前意。文中正求為自故來。並欲顯揚維摩之德。文中有五。一眾香菩薩睹他致問。彼佛具答。二菩薩審問維摩。其人如何能作是化。彼佛具答。三彼如來缽盛香飯與化菩薩。四眾香菩薩請欲來此。彼佛聽許。五時化菩薩既受缽下。化及彼眾承力至此。初中先問。彼佛酬答。問中初言彼諸大士舉能問人。見化菩薩彰其所睹。欲未曾有嗟其高勝。下正為問。今此上人從何所來間其所從。娑婆世界為在何許問其方所。言何名為樂少法者問其所為。彼國無小所以問之。由化菩薩前請彼佛。欲於娑婆施作佛事。令樂小者得弘大道。故發斯問。即問佛者請聖辨答。下佛答之。佛告之曰總舉答辭。下方度等隨問別答。於中初至界名娑婆。答上問中娑婆世界為在何許。娑婆胡語此翻名忍。悲華經釋。此土眾生忍受三毒及諸煩惱。土從人稱故名為忍。佛號釋迦於五濁世為小樂眾生敷演道教。答上問中雲何樂小法者。彼佛所化五濁惡世。樂小眾生名樂小者。彼有菩薩名維摩下。答上問中今此上人從何所來。明此化人維摩遣來。先列維摩住不思議辨其所得。為菩薩說明其所作。故遣化來彰其所遣。稱揚我名並讚此土令彼菩薩增益功德。明遣所為使此慕求。名增功德。自下第二彼諸菩薩審定。維摩其人何如乃作是化。問其人也。德力無畏神足若斯。問其德也。下佛答之。佛言甚大差其人高。對其初問。一切十方皆遣化往歎其化廣對其後問。第三彼佛以眾香缽盛滿香飯授化菩薩。文顯可知。自下第四眾香菩薩請佛來此。彼佛聽許聽中先請。初列請人。俱發聲等發言正請。供養釋迦見維摩等。彰請所為。下佛聽許。可往聽去下。為誡約。先誡其身後誡其心。身有二。一教攝身香。無今已下明教所為。彼見受染名起惑著。二教捨本形。勿使已下明教所為。睹勝卑退名自鄙恥。誡心中又汝於彼莫壞輕賤而作礙想。正勸捨過於人莫輕。於直莫礙畏而不入。名為礙想。所以下釋。先徵後解。十方如空明古實淨。土等如空。非無如空。又為他小不盡現淨。明化現穢。亦可十方皆如虛空。明其性淨。佛為化小不盡現淨。明其報淨。彼土實淨為化不現。故莫輕賤而作礙想。自下第五化及彼眾承力至此。時化菩薩既受缽飯。所求遂心。與九百萬所攝稱意。俱承佛威及維摩力。明來所依。於中分別。眾香菩薩承彼佛威。其化菩薩承維摩力。通則義有。於彼世界忽然不現。發之速也。須臾之間至維摩捨。所至疾也。由承聖力故彼不現。須臾至此。彼彰忽然。此雲須臾言左右耳。上來五段合為第二。自下第三明維摩詰從化受飯。並顯維摩不思議力小室廣容。令彼新來菩薩深敬。於中有四。一維摩詰化九百萬師子之坐。高廣如前。令彼新來菩薩坐上。二化菩薩以所取飯受維摩詰。三明飯香普薰毘耶及三千界。四由香普薰諸眾雲集。此即香之飯益也。於中初明聞香快樂口歎未有。明雲集中。初明人眾雲集。諸地神下餘眾雲集。人中初先辨列其眾。次來入捨。後明所見歡喜設禮。下明卻住。餘眾可知。此第三竟。自下第四維摩得飯。命眾同食。即顯香積少飯廣竟。令此尊敬。於中有二。一命共食彰食無盡。二其諸菩薩聲聞已下明食身樂。顯食殊勝。前中偏告聲聞令食不命菩薩。問曰前坐大小通告。今此何故偏命聲聞。解有四義。一前者念坐通為大小。故前等告。今此念食偏為菩薩。恐彼聲聞不敢取食。故偏告之。第二床坐大小通須。故所通告。食中聲聞別有乞法。於此所取無心欲食。故偏告之。第三義者。前所取坐至極高大。通此人量。須教菩薩變身如坐。須教聲聞禮佛而坐。為是通告。今所取食至少不多。聲聞心局畏少不足。無心欲食。為是次告。菩薩意廣知少竟多。不慮不食。是故不告。第四義者。向前取坐不簡大小。故前通告。今此取食雲言此樂小法者得弘大道。彼佛與食意亦如之。良以聲聞正是所為。故今偏告。欲使共食知飯無盡發心願求。義意如是。文中有三。一告聲聞直勸命食。二自果聲聞念其食小。化菩薩彰食無盡。三於是缽飯悉飽眾下者食無盡。初中先告舍利弗等。勸之令食。大悲勳下誡捨小意。食從悲起名大悲勳。取為定少名為限意。用不應法名為不消。此食無宜故須預誡。無以限意使不消也。第二段中文別有二。初異聲聞念其飯少。異有兩種。一別大稱異。大乘法中見道已前依教明行。名大聲聞。彼不同此。故名為異。二於小中簡大稱異。簡彼舍利目健連等諸大聲聞。故名為異。而此大眾人人常食。二化菩薩下呵其所念明食無盡。勿以聲聞小德小智稱量如來無量福慧。言小德者聲聞福德莊嚴少也。言小智者聲聞智慧莊嚴小也。無量福者佛福多也。無量慧者佛智多也。用少量多理所不合。故雲勿以。四海竭下明飯無盡。成念不應。四海有竭此飯無盡假約也事。明食無盡。一切人食揣若須彌乃至一劫亦不盡者。假約世人明食無盡。一切人食食人廣也。揣若須彌所食多也。人別須彌乃至一劫食時文也。假使如此猶亦不盡。所以下釋。初先徵問。一缽之飯所以我言不盡者。何下對釋之。無盡德人所食之餘終不可盡無盡。惑等是五分身。功德具者餘德具也。於是缽飯悉飽眾下。是第三段明諸大眾共食不盡。上來三段令為第一明食無盡。下明食者身安快樂。顯食彌勝。於中初明食者身樂。次喻顯。後明食者身皆出香。下以喻顯。此第四境。自下第五明香積佛攝化儀。令此眾生捨言習學。維摩先問香積如來以何說法。下具答之。彼菩薩曰。我土如來無文字說彰彼異此。但以眾香令諸天人得入律等。正辨其相。但以眾香得入律行。依香離道。菩薩各各坐香樹等。依香具善。文顯可知。自下第六彰此如來開導之法。彼使習學。於中初先眾菩薩問維摩詰。釋迦牟尼以何說法。維摩下答。於中初總須別後結。此土眾生剛強難化佛為說剛強之語。以調伏之。是初總也。是地獄等是其別也。別中約就四諦分四。一苦二集三道四滅。何故偏約此四明法。上說說釋迦於五濁世為樂少眾生。敷演道教。教少眾生多說四諦。故偏舉之。苦中地獄畜生餓鬼是三塗難。是諸難處者。謂鬱單越長壽天等難處也。愚人生處謂餘邊地無法處也。次明其集。於中雖復因果。通舉約果顯因。宗成集義無舉三邪。是殺生等明其十惡。是慳吝。等彰其下弊。文皆可知。次明其道。於中雖復邪政道舉。對邪辨五。道行雖眾要唯三學。先明其戒。是結戒者明其戒法。是持戒等明其戒行。持戒者是止持也。是犯戒者是止犯也。是應作者是作持也。是不應作是作犯也。是障礙者明前二犯能障道也。是不障者明前二持不障道也。是得罪者明前二犯得罪報也。是離罪者明前二持離罪報也。次明定學。言是淨者世俗淨定也。言是垢者味相應定。亦可淨者是無漏定垢者一切世俗定也。下明慧學。是有漏者世俗等智。是無漏者出世聖智。是邪道者解道邪智。是正道者。內學正智下明滅諦。是非通舉對非彰是。是有為者生死因也。業煩惱等興集生死。故曰有為。是無為者因中之滅。是世間者生死果也。是涅槃者果中滅也。亦可分段因之與果名曰有為。盡此之滅稱無為。變易因果名為世間。除此之滅說為涅槃。上來別相下總結之。於中初法次喻後合。以難化人心如猿猴以若干法制御乃調。是法說也。譬如喻下食可知。上來明果。自下第二明因。彼菩薩讚歎請問明淨土因。起因此勝就辨之。於中有二。一因彼讚歎彰此明勝。二因彼請問淨土因顯此明法。又復前段明攝善行。後明離過。故下名為行無瘡疣生乎淨土。又復前段明攝土行。自攝常土。後段明其生淨土現生他國。前中先歎。後對辨勝。歎中彼諸菩薩聞也。皆曰未有。是總歎也。下別歎之。初先歎佛。隱其無量自在之力以貧樂法度眾生者。此國眾生無有大乘法財自資。名之為貧。唯樂小乘說小以為貧所樂法。如來以此度眾生也。下歎菩薩。斯諸菩薩亦能勞謙無量大悲生在土者。勞謂懃勞。懃化人。謙謂謙下。謙卑謙物。憐苦隨生名無量悲生是佛土。上來歎竟。下維摩詰因歎顯勝。明此修勝故生此土。於中初明菩薩於諸眾生大悲堅固。一世所行多於彼國百千劫行。所言非虛。故曰誠如。所以下釋。先徵後解。此娑婆界有十事善淨土所無。對問總釋。何等下別。先問後別。通皆利他。於中別分。前六以已所修六度攝益利眾生。後四以其化他之法隨宜度物。於中前三是化他法。後一化行。法中初句。說除難法度八難者。小乘法化。以大乘法度樂小者。大乘法化。以諸善根濟無德者。人天法化。化他行中。常以四攝成就眾生是為下結。自下第二。因彼諸聞顯此修法。於中。先問此土菩薩成就幾法於此世界行無瘡疣生於淨土。此菩薩來意導人往生淨土。故為此問。與涅槃中無畏菩薩問生淨土其義相似。維摩下。答成就八法行無創疣生乎淨土。是總答也。行無瘡疣能淨其因。生乎淨土能招淨果。又無創疣能捨穢國。生於淨土能入淨國。何等下別先徵後列。此乃約就修義不同以分以種。此八悉是攝修之法。用此攝起初會之中淨土行也。八中初四是利他法。饒益眾生而不望報。是第一句。慈無量也。慈憐心益。故不望報。代一切生受諸苦惱。是第二句。悲無量也。悲心深厚。故代一切受諸苦惱。問曰。若是眾生法報何可代受。由其菩薩住苦教化彼得出離故名代受。又復繫囚鞭杖等苦有可代處。菩薩亦代。功德盡施是第三句。喜無量也。以喜除嫉故。能盡施。等心眾生謙下無等。色第四句。除無量也。捨除憎愛名為等心。齊能卑敬故曰謙下。絕離怨親差別之異故言無礙。後四自利。於諸菩薩視之如佛所未聞經聞之不疑。是一句。於自學處起敬信心。於菩薩視之如佛。於人敬也。所未聞經聞之不疑。於法信也。不與聲聞而相違背。是第二句。於他學處去恚礙心。不嫉彼供不高已利而於其中調伏其心。是第三句。於受用事恩癡穢心。彼供已利言之左右。有過背捨名為調伏。常省已過不訟彼短恆以一心求諸功德。是第四句。於明行事起專精心。常省已過不訟彼短離過心精。恆以一心求諸功德。慕善心專。不離餘想名為一心。有善皆欲名求功德。以此通前合為八也。是為下結上來辨法。維摩文殊於大眾下。大段第二明。說利益。此即通明一會之益。故言維摩文殊說時百千天天人發菩提心十千菩薩得無生忍。若準此品文殊不說。第二會竟。   菩薩行品者。於此品中因彼眾香菩薩諸法。廣辨菩薩盡不盡行。因以標品。是故名為菩薩行品。從此已下第三會說。於中頌以四門分別。一釋來意。二就維摩顯德分別。三就法分別。四科文辨釋。來意如何。釋有四義。一維摩室中所辨之法。須佛述讚傳希於後。故為此會。二維摩所現不思議菴羅。未睹。化事未周故興此會。三香積之飯菴羅未知。欲使同知彼此共求。故須此會。四眾香菩薩來為見佛土。上來未睹。今須往見請法還土。故集此會。來意如是。次維摩顯德。分別有三。明維摩解脫之行。寄往見佛明因趣果。趣入如來實證法身名解脫體。二彰維摩解脫之用。掌持大眾往詣菴羅。遠接妙喜安置此土。是不思議解脫用也。顯德如是。須辨其法。法謂因果。此品總明法身淨土二種之因。阿□品明其身淨土之果。問曰。此中所辨因果。與上何異而須更論。異如上辨。今更顯之。先就因明。後就異說。因異有二。一約人分別。向前兩會。為化娑婆穢土眾生專教求淨。明所行專求淨土。此會為化眾香世界淨土菩薩。教其隨深不盡不為不住無為。二常法分別。前初會中直出法體未明修相。後之兩會。明修成相。於中。前會教修趣寂破離有無趣入不二。問疾訖盡觀眾生品。破離凡夫著有趣寄。佛道一品。破離二乘著無趣寂。不二門品。破離菩薩差別二見以趣一寂。此會明其從寂起用。不盡有為是其用也。粗分且然。細分實謙通。因異如是。果異如何。先就身論。後就土說。身中初會明應身果。前寄寶積歎以顯之。始在佛樹。力降魔等悉明應也。第二會中明報身果。說從一無量功德生等。此會明其法身之果。如下文說。觀身實相。觀佛亦然。我觀如來前際不來。後際不去。如是等也。細求亦通。粗分亦然。土果如何。前初會中寄就釋迦。顯其淨土。第二會中。寄就香積而辨淨土。此會寄就無動如來而彰淨土。前寄釋迦即染彰淨。明淨土體。第二寄就香積如來。染外彰淨明淨土相。此會寄就無動如來。而辨淨土取之置此。彰淨隨染明淨土用。通則前會取飯。此食亦是用矣。辨法如是。次第四門科分辨釋。就此會中。初明由序。眾坐定下是其正宗。序中有三。一維摩詰。欲往佛所先現瑞相發起眾心。二掌持大眾往詣佛所起眾所欲。三佛為化益敕眾令坐。初中復三。一維摩現相。二阿難請。三如來辨。初中。是時佛說法者。明現相時。於菴羅園明現相處。其地忽然廣博嚴等。正明現相。為容多眾故今地廣。為安淨眾現宣淨法故令嚴淨。使大眾鹹皆慕仰故令眾會皆作金色。此亦即顯不思議也。二阿難請。三佛辨答。文皆可知。此初段竟。自下第二常持大眾往詣菴羅。於中。維摩初命文殊。可共見佛與諸菩薩禮事供養。次文殊述。善哉行矣。今正是時下。維摩詰正持眾往。先標其人。即以神力。明其所用。謂不思議如意通力。持諸眾等。顯其所作。先持眾往須到著地。下與諸眾禮敬如來。維摩先禮。稽首足下禮之別稱。此表敬也。屈首接足是自卑相。故用表敬。右遶表愛。□□□□□□濾□□裀□委吟覆□□□□□□恣犛J□□□□□榕誇□□□□□訏騖餖□言□晼樁v駜_觚橁諾□□椽□□□□□觜V□□襝□□饁□榕埤□覯□□□□槬□□□□饁□迭慼慼摯鞢慼慼慼熱u□□□□□□襋奾□□□穡累履埤□□槔□□□□□□逆□□□□送飀□□□襉□□□□□娖稈□]□埤□□榜餽□碌□□馘J□□□□□觜恣歎ョ敷X□灠e桌□騖餾樀奷□□□妳□□飀□□□餺□□□行□□□□□駥E□□□□□□O埤□□□□□□襉□□橦駩□□碌□□O埤□□□□□j□□□□蓮□□□□□魯□□□聾駭□□□x□馱□□旅□□□□j□聾樦□□□碌孌□饉□禖禮□□□□□□□x□饅稦□□□魯□□龍楷□□□□驚觭□□□鷺□埤□聾楋□□□□饅槂□□呂□飀□□騾觭□□□呂□□□□騛臐慼鳥丑潮昔恁慼慼慼騛臐慼鳥丑摩xR椸□碌娭設襼□□□鶴觭駜□F□埤□棇□橇□□□□□褸□□橇□□□奐□□鳥丑撬芊昔恁慼R椸□碌妙□夾□□椻妙□禸□椸□□□□奐□□昔恁慼慼慼慼慼慼慼滕晼敵佶L□□O埤□祈□饛□□□□□□復□槂□裀□□□餅梱□□□飀□□□饕行□饅秭□□□騾□□□騩□禮視盩□言+即]。維摩為辨。四阿難讚歎如來述成。初中阿難先問起發。今所聞香自昔未有是為何香下。佛為辨。是彼菩薩毛孔之香。第二段中。初先舍利自說身香。阿難次問。此所從來舍利後辨。長者維摩從眾香國取佛餘飯於捨食者一切毛孔皆香若此。故我身香。第三段中有兩問答。初阿難問。香住久如維摩次答。至此飯消阿難重問。久如當消維摩下答。於中。初約行德以答。後約斷德。前約行中初就凡論。此飯勢力至於七日後乃消。凡夫感薄。故唯七日。次就聲聞。未入正位食此飯者得入正位然後乃消。謂見道已上。入正位食此飯者得正解脫然後乃消。謂無學果。下就大說。若未發意食此飯者發意乃消。種姓已上。亦可是其初地已上。發意食者得無生忍。謂七地已上。得無生忍至一生補處然後消者。謂第十地。十地學窮度一生已便得菩提。是故名為一生補處。上來約行明消久近。下就斷絕。先喻後合。譬如有藥名上味等。立喻顯食此飯如是滅一切煩惱。然後乃消辨食同喻。問曰。此飯為實是食。為常是法假說為飯。慕訖之家言此。是法假說名飯。若實是飯安能如此。若法能然何是稱奇。飯食能示方是叵思。又法能示。淺而非深。飯食能示方為深極。實深為淺。更別求深入之謬矣。諸佛菩薩凡所受用一切境界悉皆如是。能資行用非獨此飯。如轉輪王所生□□檢□槎□誇□□橛□□倡蝖慼慼敵□樦□□餽□露□憐□□□□騖□□禰□□□□□□□□騖馜送□禳妀祆□□□□□□□禳妀禂餾槏恣慼慼慼慼j□□□誇□□□□覭芊潘]□j□□□騰龍椽□□□□□騾覭j□□□□□□□黎□r□檢□婇□□□□□□□□□觜恣歎ョ慼慼慼撐齱敷※鞢樊昳齍J□□□覜送飀□觜欘紕E糖□□□□訏□威□F□□□欘紕E饉□樦□□露□□□□婠覷襼□□□娖礸□□F□j□□駶□飥餖粘r逆□□□□□□奪□覷裀□礸□□覷襴□欘紕E糖□□□□□□□榜香□□□襴□□威□F□□□□□□蝌滿慼潑W婖□□□□□奿□□□□□□褽□□□廓她□□□□楹□駔聾橇□□□□□□□□□□□□飾□□□□覘s□楌橖□□□□縷□誇□□O姛□□諒□□婧□□□j□□□祈□膳□□埤□□□□□榜餽□碌□□馘J□□□飀□□□U埤□模□□j□□□□埤□□□□□覓粿□□□□□埤□模□□j□娀奅□□□□粿□□□□埤□□□□□□姿□□□□□橖□□□□□□□□粿□饉祏履埤□娀奅□□□□橖□□□□□□禍□□逆□□□餾□□□□□□□□□□□□誇馘逆□□糖□□□□□□襺榳婖□詙□奰□□□□飀□□□褽□□□觭□□□□送馘逆□□榳□□□騖駩□□□□□□□□□□襺橖□飀□娀妘魯j□□□□□祅禜送駙G□□銵慼慼慼慼慼毅R□槂□□□列餺□□□輟I檢□覭□襺楰□□□祅□□□□□蓼□□□□□襺檢□□□稀埤□□□□楜□□□襛□□□□□椿輟I□禷觀□□□襴□□祐□□□□□□□□埤□□□穩□□祖□□奐□□□□椿輟I堅□□□□□襴□□奐□□□□□覭□□□□□襺□□□□埤□□夾列饅□□□□□娀妘魯j□□□□奪□□□□□□□□奪□□□□□□□□奪□□□□□□饈褓□□□□□□奐覜饅□□□□□□覓粿□姜D□□□□□楏程椸□□□□□楋j□褽□щ□檇D□□□□□□□□□□□粿□□榥□褓褥j□秕誇□□□橖□□露□首切□□□楻□騫褽□橖□□□□姛□□諒□菉樏騖饅誇□□□□j□□誇□稫褽□婖□□淋□□□□□□褉□□□□□埤□□□姛□□騖饅□□□埤□騃□埤□□□檻□□□餺□j□□□□□□楈姛□□□□褽□□□□□□□□□□嬪□□禷襆□□露□□□□□□□裀□□規□j□□□□□□□□□□□□□□憐□□裡□□□□□□詛□□□□□裀□嬪□□礸□褽□露□□□□□送□□□□□□□□□□□縷□□□□□□□□□言□□飯□□□飀□□褸□□□□□□□□□□□□□禳慼慼慼慼慼慼潑B□褽□隸姪西□□□妨駢餿□□□□□部慼慼慼憤縝銵慼慼慼敵諶苤慼慼撬芊慼慼慼慼慼佪}□□雷□姪覅椽□祌檢□□□□□□□□□□□奪□□□□□□楸□□奪□□飀□褽□□楊量祹□駂□檇D紐i露□□□□櫸□□□囹恣慼慼澆唌慼J□桌□□恌牷慼慼慼慼慼慼J□槭駔隆晼慼慼慼慼慼慼J□楹□駔隆]餓□□□奐□□□□□□□□騛臐撰晼慼慼慼]飀□□□□□□褽□□樂□騋她□□□她□□□□靈飯□i吝飀□□都□□□觀奐□□□J□飀□□□□□□褽□□□騋她□□槄□餡耔□她□□□妘J□飀□□□J□香□糖□□褽□□□□觨]糖□□妘J□飀□□本□□襾秭糖□□□□□□奅稫褸□□□誇□□怴毆騿熱u□□i吝飀□□□礸□□w□逆□禪覂□□U糕□逆□□□□□□楣□□□馘w□逆□□□糕橇□Y□逆□□礸□餺□]飀□□□□飀□□□]飀□駛襆□飀□□t□飀□□□□□W量秭飀□觚楏履埤□□矩]駔隆]餓□□□□□□□□騛臐撰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潰h□□觀誇饐□□□屢□□□□□露□□□j□□奐□□□□餽□□□□□□□玲□□□驒□□□□□□□□餖饐□□□□□□□□□□□□祿□樀埤□□□□檢□襦□橁□櫚□□□□奐□□檢□襾飥□□褽□□褓□□□檢□□□□□□□□□□碌延褽□量祹□飀□□誇□禂饐□□□□□□□□□□□屢□□□□送飀□□□騛臐慼隉潘a飀□奅禍□□□□□□□□□逆□□□□式慼慼戮均慼憮菕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j□飥□楮餡□□□□E□□媽□□□□□姾飀□R槾□□□□□□□□□秭飀□聾楻□裀□□□□□瞗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戮均慼慼憤G□□□稈送膳□衽□D栗楦□□□□□□□椸□□逆□□□□□褽□切訏騖餉□□□餽□禍□□□□□息□□埤□切訏餾□□驙□□□J□□□□□稿羇□□呂□埤□J□襻□□□□□□□□□□□□p埤□溺□□埤□□□□□式慼慼牖窗樁t飀□委□□□□□□□□□溺□□埤□□楮餡□□□□□□□穀□□□□饅□□□□□□□□E□□□誇□□□ョ慼慼慼慼說撓堙慼撳哄慼慼慼播\□□□□誇□□□□襾奕□□□妊□□□□□□礸□姾糕□□□穀□切□埤□□□□□□□□□□□G□□□□□□E□□騖飀□碌□□□□G□□□□□□_E囊埤□□飣□p□□□稫褽□量逆□D□□□飥褸□□□□奮□□□□穀□□□□椸□姪襴□□樏騖糖□□□□□襴□□娖礸□□F□□□□□□騵禷□□□□□□覘f□香□稿□E□□□□□□□□駥牷慼撙飽慼慼撙飽慼慼慼慼慼慼慼毅堙慼慼毅謈癒慼慼毅牷慼殤驉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撩]香□誇□驙□堅訏騖糖□□G□婀□□□□禸□襏隸□飀□厝瓷慼慼慼慼敵E飀□□槶□飀□□U牷慼撩鞢慼慼慼潟梨L_E□□□□□□□□□臨□騩□□□□U牷慼熱u□□□牷E□□□□臨□騩□□□□□□□□□□□F□□□稿□剡ㄩ鞢熱u□G□□□□□Z□□□□礹□□□□□□□□□□□妳□□□□□□□□□□□槬□□觜恣歎ョ慼慼慼熱u□□糕妳埤□□□褓□□□□□椻□□□埤□□楓□□□□埤□□馮誇□□奈楈埤□□□楈埤□□□檻□欘紕E飀□□□檻□□椹□j□□□U楈埤□□□R樇□櫸□j□□□□楋□□□□□□E□□□□□□□□□埤□駴□□奈楈埤□嫵□□□□□□h□□□□矷慼慼慼慼慼憔銵摯e飀□□欘紕E騫□婂□□□□□□□□槂□□□驅□□訏騖騁E□□蔑X騖騁漶慼慼纂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樅禳慼j□龍椸□□□□埤□□□E□□□灠e桌□埤□饈祅褓□□□□□□□陋□□□□□□□露□□□□□□□j□□如□□詛□勵□□祉□檢□□娀□誇□□褽□□馘情慼摯鞢撙滿撳H露□呂□□□檇D紐J□□□□□□□大□賂楈埤□□□□□□□□誇□□□龍樀妱□□□□□輦殺觾飀□矩累茶飀□□□□槄楏練□□□媸□檢□譯□□□□□□□□□□□崙□大□檢□J□駛□□楏玲□□式慼慼慼慼慼熱u□詠椿部慼慾j□檢□楏勵□□□糖□奐□大□檢□□□□□□□□送飀□□□□裀□駛□□□□□婖□□駕業裀□□嫵□□□□□飀□馘蓼□駛□□□婖□□駕業裀□□□o□□□□□□□□駛□誇楸□呂□□□□□□姜兩□褽□□□□□饐□□□□□□饅榳埤□□駕業襋襼□o□□□祈□飀□□□□埤□□□□□駂□□□□誇□□□嫵□□□□駂□埤□□□駛□□堅樵礽□□□駂□□□駂□埤□□女僚□奐□駛□□嫵□□□□□□埤□□□□□□飼楸褽□□媸□□□□□□□埤□□女僚□奐□□□□□□□□駛□□□□□婖□□□騖送□□省觀埤□蝶]送飀□□楯□□□□□部慼慼憐C駂□□□□□□□粳詖□□奪□吟□□□駂□□龍□□□館□R□□□□□□□□馳誇□露□裀□□□槄檢□駂□□淚□□駂□□烈□逆□駂□□雜□□駂□□呂桌□□□□□]□□駂□褉□□□□□□□誇□□□□□□□□逆□□□□誇□□□裀□□□□□□□□□]□□□□□褉□□□□□□駜欘紕E驚覜騵粳裀□□奩年觬□□□□□□騖□埤□饈奪□裀□□□駂□□□樂□□□祋□□□覜糖□□□龍□□□□樂□□鷗H蓮□□裡□□□□□□□□□魯□□□□□□□□部慼暱E□□□魯□飀□□稫椸□□□□□R椸□□□魯□飀□□□覘E□□駂□□□露□龍□□□飀□□E□□駂□□□□□量□□□□□嫵□□□賂□魯□□□□□飀□糧□襼□□□□□裀□□□□□□□槂□□□□i□□橖□□□□□□□□送□U□□□□橖□□□橖□□□□□□j□信觸□□□□□□□騵禭□□□□□E□□□餕□褻□□□□□□馭□□□□饛□□□□□禪褸□襤禂□□賂糕楛□□□□□□□□□裀□楏□□□□□□□□□□□裀□□餾□訇□□□□□□鈴□□□□□□□奐□□□褙□□□□□奿□□□餾□□□□□奐□□□□□奮褸□□□□□裀□□妧□□□□馭□□□□□□w□椹□□□□奷□□X□□□□□□椸□覘U糕檢□饌檇D淋□□□□□襌模□□□□□□奸西婠模□□璉□□□□□w□飀□息□□誇□□□□奮覭□埤□□□□□□衛矷撕丑慼慼摯鞢慼摯□j□衛矷潘UL礡慼慼慼潸矷慼L杜J□□禍襮餽練騿□□□襉□□E□□□□□□□□□□□餽□□堜腕矷慼慼撳H□□□奐□□餾□□□□□駩□F□□□□□□□□□□□□□□□□□□□誇□覘聾樇□飀□□誇□□聾楈糕檢□□V露□□□褽□聾樇□飀□□□吝馘聾楈糕檢□□□□埤□□□倫玲□屢秋□□□誇□□奸襜覕饌檢□榜駶□□□委玲□□□□□□槾駛褼□□□露□□□□□覦苤慼慼慼慼慼敷S□奿□□苤慼慼憤翩滕梏芊慼憧說撞D□餓□□□□□□□娃□□檢□送□□□覕□襦□□□□□□□□□□□覕娃□點檢□□醷_□□□□□埤□□□恣慼撳IR□□□娙姭糕□□粿□□□□□□□□□□□□□覜餓□□□□妧□□□□□奸訃□覜囊饌檇D□□□□塈哄慼慼撓S□□禨□□逆□娃□襼□駛□D□□□榖□□□□襖□□□騖飾褻奈駉駂□□□妖□□□□□□逆□搾□楖□□□槬□□餿隉慼慼慼撰縑慼慼慼慼熨w□□□糕□□□信觸□□□□□□□□□□□稀□□□□大□□□□□玲□□褉□□□□□西□□□□埤□大□褉□□□□餓□□□榱□娵祖□□□□禕□□□□□稜□□餺□稜□□椹遄憤翩敵R□□□□大□□□□信羇□饅礸□褙□□□罹賂餓□□□□□露□□□□獎□□□□□□U糕檢□□□□□禕□□□□□□w□飀□觀□娜□□榯□□□□靈□□□□□□□□□□埤□□□□□□大□□□□□矩R椸橖□□□□□T□檢□□□餺□□□炕慼慼憔癒慼慼慼慾薄牖窗慼LX□□□□□□□□□□□馱□□□埤□□|□□□□□□□□糧□覜駩□椿]□□□馱□駑□□□延覷襜□□□切埤□□□□□□□□□埤□□□襜□□□□□□延覷襜□□F□□□□□□□茶餺□埤□□羬諢慼慼模蝖慼慼潯恣慼慼敷S□□楂馜飀□奪□延覷襜□□F□□□□□□□□□襜□梱□□□□□□□□□榜駶□□□□□禖□□槾駛褼□□吟□楛□□□□□□□餾□□□□□□□□□□襆□□□□□□祛□□□□□□□□診□□□□吟□楛□□饁□□□率襆□□□□禕埤□奜□□□□膳□□規□U□□□矩歷□□□誇□□□□□□礸□□□□□□示□裀□□炕慼慼慼X□□□玲□□覆切□饋稿J□□量祿稀□□□□媥纂慼慼慼慼慼憔癒慼慼慼撬芊慼慼播m逆□妄列饋逆□J□□禱□E□□□礸□□□□量□逆□□E□□□妙□礸□□□□□□□□餺□□□□□玲□切□饋滋禲□部慼慼慼E□□□□J□稀□□□獺慼慼慼慼慼慼摯鞢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憫恣模鵅撲V粿□□□□姲牷撢均慼慼慼慼慼慼慼潼A□粿□瞴慼慼慼慼熟丑慼諢慼慼慼潼A□粿□諢潤間慼慼慼慼諢慼慼慼慼慼慼標情慼潦_□□妙□祊□□粿□□□禈□□□□稃□□□□□□□□粿□奮□□□□□□□□□婛□□□□□□R□檢□稻□D聆褽□□□□□□誇□□□蒔牷熟丑慼摯鞢慼慼慼慼慼潦_□□□□祤馭□□□□□□□□□騪□□好□稨□□□鈴□□□□□□□□□□□□□驦□□□□□□□□□□□□□桌蓼□□□□□□□□□□□□□□□□驤□□□□□緄襤□□□□□□吝驦□n妲□□褓□□□姦□□□□□騫註□□禈□□□□□□□逆□楏玲□□□鞢慼慼樁m牷慼撢屁|□□□楅□妘R櫧□□□□□□□□□□□□檻診□逆□□□□埤□獺慼慼慼ヵ均慼慼潦_□逆□礪穛□□□□□埤□礪秸餞□□檻覅逆□□□□□□橖□埤□□□娶□□□褸檢□□□□妘獺慼摯鞢V□祉□□牷慼慼慼慼慼摯龤慼慼慼慼慼慼慼撙寥佶郋p□飀□□隉慼慼熟丑慼慼慼澆唌慼慼慼撕藎f□L}□□□玲□□□□□□□稀□□□獺慼慼慼慼慼慼E馥□椻檢□雜□□□R梱□逆□□□□□□u□□□□秭飀□怴慼撬芊慼u□□□□□逆□禳姛□□□□□□詁□娃□□礹□□粘牷毆鵿LD□□□奈駉飀□祿姘□□鹿唌撬芊撓S姘□□□E□裀□銵槽a埤□□延□首秜D淪□□姊餓□裀□妨□□□□□□飀□\□□檢□□楈糕檢□□w□逆□□□□□□□□埤□信□□□獺慼慼慼慼c□□□騖饖□□□□□□雜□□□L楚慼慼憧隉敵佌R禈□□□□□送□祅□□□□□騰□□□□□□□h□□輦L{□□□□□驁□獺慼慼慼慼慼撬y□□廉妞□□□婁□□□□□□□□□□□□襖□□□礽□□□□礽□□□□娞□□覘綠□□□□碌奮信□褽□□□奾礽□□□□□D黎□□□□襖□□□□奾礽□□□□□稜□礽□□□□礽□□□□□獺_E饖□埤□□c□□□□饋□□□楚摯f□榜駶□□□□□□埤□槾駛褼□□□礹覕饋□騖饃逆□□媽□逆□□礹觀娀□□□□孌椏騖駩□礸□檢□□奾禈□騖饃租□□□□畛飽慼c□□□□□逆□□□誇□□奰□□□□妘X□□□餓□□□延櫸□□□奠□□□□□□□□餖祋□□□楻□裀□□□□□□姵□□□□□R椸□龍□□□襴憐□裀□□□□□□嫵□騖送□龍□□□賂□魯□□□□襼□□□□□i□□□j□□□褸□□□□□□□□E□□□□規□□□祛□□F□□觀緄□□□□□□□□□□□□襏量祐□□□裀□□□□□□□□□□□□倫裡□□□逆□□□□□□飯訧□□□□崎禕奪□□飀□誇□囊娃□禜駩□□□矩R椸橖□□j□□T□檢□□榭□□楯□□□□□E□檢□□□□□□□□埤□賂□□□□□□□□□□觭饛□飯□□□□□□□□□言□□□□□埤□樦□駂□□襤□j□□襜褸□c□糖□□□橖□樀□□□玲□埤□檳□橁颻n□夾□檇D魯□□□□□□□□□□埤□□龍□樀□襁祐□覕騪襼□□□□□娀□□覷娀埤□檳妶妧□□夾□□□□楜覜送□□糖□□□□□□□□□c□□鷺□□□荂慼慼慼慼慼慼敷獢慼慼滕蛂慼慼慼慼慼慼慼慼□□□□□□□□□□Lc□□□饜□{□□□c□□□□□言□襖□埤□拏□□□□□□□□□□□馱□□訶□□礡慼慼撰F□樂□□稜□埤□□□□切□委靈□稻□□逆□露□□□□勵□□□□騧□槄□龍□逆□□覯D□饌檇D□□□□□切□□离□□露□□□□祋□□□延覓粿□□楯□奐□□□□□□覯е扎_□□□□□离□□□□□□□□□□饌檇D□□魯□□□櫬駔□□□檳延吟□□□□□□延吟□饌櫬駔□□□□□□□襤禂□□魯□□□檇D勵□□檳姜D裡□□□飀□禍襤禂□□姜D□□楏雷□□□□饌矩R□觛□□□□覂□□概□□□□□□□□□魯裀□淚□□□□楠□□□□緄□□□□□□□□□□禕誇□}□□□娙□□妳奩禜飀□□□□駟妳□槄□□□□誇□□駜說楠姊□□逆□媸□□□□□□□□□□□□□祐□D率□□□饐□□□裀□□E□逆□覜騵□□□□□□□□□裀□□□□輦□奐□□□□□蓼□諒□□礿腹慼慼慼憤楚慼慼慼撰q秦□□□逆□□□部殤驉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牷慼慼撰q逆□□□榙□衽□靈□□椹□□□驚觛觴□□□檢□□殺襮□□□楻□裀□s□□□□□□□□□椸□□□部慼R椸□露□□□飀□□□□患□□□□□R椸□□□飀□□□□□□□□□飀□□饈糕檢□□□送□□□秦量礸□龍□埤□□覜駔□□誇□龍□□褙□禕誇□□□妅逆□□駂□□橝|榖□□□□□訃□夾□□奅褙□礸□□駂□□□糕椸□□□□□□□糕柍□□□□□□賂糕榬□□□飾□賂糕患□□□□□□禪覂□誇□龍□埤□覂□覜囊誇□龍□□列□覕誇□□□埤□□襜覜□襌檇D□□□□魯□誇□□飀□□□□□□榳娗□誇□龍□埤□均慼慼潰D靈奐□榳娗埤□□奜覜飀□誇□龍□□覓□□誇□□□埤□憵CD年觀誇□□□誇□□飀□□飾□□□姜D輪誇□龍□埤□姍奜覜飀□誇□龍□□姜D輪誇□□□埤□輪□□□覷婛□j□誇□□飀□□□襭裀□□□糖□□□□□裀□□覭□□□□□裀□騖餉□E□□駂□□龍□□□□□□□□婖□□淋□□□□□駕業裀□屢襭襼□□□訏騖騫觀婂□□□□□□□□□_E騁漶慼慼嚏慼慼慼慼慼慼慼撙嘔L□□□□□□□□□□□□□□訏騖騁慼慼撬唌慼慼慼憤“[騺□□□□□□□□褻婦騏吝餺□□□餞檢□□□□j□□□□姜s騏廓她□y□她□躠n□□膳□□□□□□□□椹□□□□□夾□□椹□□堅訏騖餾□禎椹□□□箋□□□□□□j□□□□□□芊慼慼慼F□□□榕□□□□□□唌慼慼摯鞢慼慼撫|□□   維摩義記卷第四(本)   維摩義記卷第四(末)   見阿□品者。因行既成入佛境界能見諸佛。此品具論。於中初明見釋迦佛後見阿□。從後立稱。名見阿□。阿□胡語此雲無動。此品明見無動如來。是故名見阿□佛品。問曰。此品亦見釋迦。何故偏言見阿□乎。釋迦此土恆見。阿□如來今時親睹。就新立稱名見阿□。又見釋迦在於前品。見阿□佛在於此品。以阿□佛此品始見名見阿□。就此品中五門分別。一就維摩顯德分別。二就法分別。三釋來意。四對上辨異。五隨文釋。初就維摩顯德如何。彼德有二。一解脫行內正觀力見法身佛。二解脫用遠樓妙喜安置此雲令此眾見。前即自利。後即利他。顯德如是。次第二門就法分別。於此品中辨法有二。一為成因約法明見。因行既成能入佛境見諸佛故。二為成果約見明佛。佛果難彰。寄見顯故。顯法如是。次第三門解釋來意有二。一約見以解。前品明其因行之體。因行增長能入佛境見於如來。故次辨之。二就佛以釋。前品明因因成得果。果體微隱寄見以顯。故須辨之。來意如是。次第四門對上辨異異有三種。已如上辨。一化人異。前品化益眾香菩薩。此品化益娑婆之眾。二起明異。前品明修自分之行。行修增長入佛境界能見諸佛。是勝進也。三辨法異。前品明因此品論果。果謂佛德。辨異如是。次第五門隨文解釋。此品有二。一見釋迦。二爾時舍利問維摩下明見阿□。於此二中有七種異。一能見人異。前維摩見後大眾見。二所見佛異。前見釋迦後見阿□。三能見行異。前維摩詰內心觀。故能見佛。後諸大眾願求之力。故能見佛。四所現身異。前維摩詰內正觀力見法身佛。後段大眾以維摩詰勝神通力見色身佛。維摩德高。故是法身。大眾行劣故見色身。五通局異。前段之中局唯見佛。後段見佛及見佛土。六成行異。前段維摩內正觀力見法身佛成就自德。後段維摩以神通力。令諸大眾見色身佛成利他德。七化益異。前段化人捨相入實成就證行。證入如來法身之體。後段化人發願求生成就教行。故下大眾因見妙喜發願求生。兩段不同。有此七異。就前段中如來先門以為起發。欲見如來為以何等觀如來乎。維摩向前自從其捨欲往見佛。說之以為欲見如來。隨其化相自睹佛形。名之為見。實則內證相應名見。內覺證見大眾未知故。問顯之為以何等觀如來乎。下維摩詰身已所見令眾同入。於中初先觀身類佛。略明所見。我觀已下觀佛同己。廣明所見。問曰。何不望直就佛已明所見。乃先觀己以類佛乎。解有四義。一欲使人尋因知果。觀察自實類知如來法身體故。二欲使人準果知因。知佛法身與己體同。悟窮自實成佛道故。三欲使人知果與因同體無別。於自身處求佛如來一切法故。四欲使人知因與果同體無別。息去異見證入平等真如法故。前中如自觀身實相。觀因類果觀佛同己。故曰如自。何者身實謂如來藏佛往真我。此身本性故名為實。實之體狀目之為相。相狀如何。似下佛身。要而論之義門唯三如實空。二如實不空。如實空中略有二種。一離相名空。二離性名空。言離相者如論中說。謂非有相亦非無相。非非有相非非無相。非一相非異。非非一相非非異相。非一異俱相。非自相非他相。非非自相非非他相。非自他俱相。如是一切妄心分別悉不相應唯證境界。言離性者。如來藏中具過一切恆沙佛法。是諸佛法同一體性緣起相成。以同體故攝別成總一切皆有。將別分總一切悉無。是則真法常有常無。今說無義為離性空。空義如是。言不空者。如來藏中法雖無量略要唯二。一如實色。二如實心。如實色者如涅槃說。佛性亦色。亦是色故可以眼見。又復如彼如來藏經說。眾生中具足如來眼耳等根如橫中像。此等名為如實色也。此乃是其色性法門而非色事。相狀如何。似此比丘無作戒法。亦如陰陽五行等法體雖是色而無色相。無色相故不可青黃赤白已取真色。似彼體雖是色而無色相。無色相故聖人證得。法身無形體是色故。聖人證得具足諸根。又是色性緣起門故聖人證得。無緣不現。如實心者如經中說。真心是也。如來藏中過恆沙。法緣起集成集成覺知心性。是知性故與無明合便起妄知。息去無明便為正知。此亦是其如實覺知。心性法同而非情事。相狀似何。如鏡照物而無分別。真心亦爾。體雖是心而無分別。無分別故聖人證得神知永亡。是心性故聖人證得具知如實慧。有是知性緣起門故聖人證得。於一切法無不覺了。此如實色及如實心名為不空。如實空如實不空似後佛身。故將類佛觀佛亦然。正將類佛佛與佛性同體義分故。觀佛身同己實矣。是義雲何。凡佛體一。以體一故授佛望之。眾生之體從來常淨無障無染。即是諸佛圓淨法身。故上文言。佛知眾生即涅槃相不復更滅。更滅涅槃既然佛身亦爾。授凡望之彼淨法身。為惑隱覆與後顯時。淨德為本說為佛性故與佛同體無別。故涅槃說。實苦集等。實即是如來佛性虛空。又如彼說。三歸即我。以即我故觀身實相。觀佛亦然。自下第二觀佛同己廣明所見。於中先別後總結之。別中義多。要而論之妙絕諸相圓具諸義。妙絕諸相乃至無有一相可存。圓具眾義乃至無有一相可捨。經中說。真極唯在斯。離此別立悉是虛妄。故下文言。作如是觀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以此真極經中所說悉與此同。故涅槃經金剛身品。明佛法身十功德中明涅槃相。聖行品中明性。梵行品中念法念僧悉皆同此。無量經歎佛法身亦與此同。是故應以此之所說。類顯一切真實法矣。有人宣說如來法身唯空非有。此乃外道所立定空。宣說如來法身唯有非空。此亦外道所立性有非佛法身。有人復言。如來法身定非有無。此亦外道所立定義非佛法身。有人復言。如來法身亦有亦無。有真色心無於眾相。有不為無無不為有。此亦外道所立有無非佛法身。有人復言。如來法身出於四句定不可說。此亦外道所立第五不可說藏。如成實說非佛法身。離此偏過諸義通取無非法身。即無說有。有非定有。即有說無。無非定無。即此有無說非有無。非有非無亦非定性。即非有無而說有無。當知有無亦非定性。即此四句不可定說名不可說。彼不可說亦非定性。佛身既爾。菩提涅槃佛性等法類皆同爾。文中合有一百二句。相從為三。初至不可以識識來明雖妄總。智知識識是妄想故。二無晦下乃至一切言語道斷明離假名。名字是其言語道故。三非福田下乃至不可言說顯示明離言說。不可言說分別顯故。問曰。妄想假名言說何異而別說離。妄取之情說為妄想。相所施名呼召諸法說為假名。依起言辨說諸法名為言說。於真本無名之為離。又佛除捨亦名為離。地持論中辨真實義亦離此三。就初段中初先彰其佛體離相。明離所取。末後不可智知識識彰離妄想。明離能取。前離相有十四門。初八約對諸法別門辨佛體相。後六約對諸法通門辨佛體相。前八門中初六離相明其非有。後二顯實彰其非無。就前六中第一約對三世法門明佛離相。不從前來不去至後。今則不住前際未來今是現在。有為遷流可從前來向後際去。來去之間住今現在。佛身常住性如虛空。故前不來後際不去今不住矣。餘處多說前際過去後際未來。今以何故前際名來翻名不來。後際名去翻稱不去。釋言。三世是其時分約法而辨。時雖約法法恆是通時恆是局。如一色法通於三世。名之為通。三世而別說之為局。餘亦如是。又時是總法恆是別。一現在時統攝多法。名之為總。諸法各異目之為別。如現既然過未亦爾。時之與法有斯不同。若將別時別分一法。一法隨時分為三法。彼三法中。一分過去一分未來一分現在。是以經中前名過去後雲未來今為現在。若約三時辨一通法。得言此法從前際來住今現在向後際去。如世人言。我從小來向於老去。故今此中前際名來翻為不來。後際稱去翻為不去。第二約對五陰法門明佛離相。先就色說。不觀色者。不觀佛身同色有也。不觀如者。不觀佛身同色無也不觀性者。非有非無是色自性。不觀佛身同彼色性非有無也。於佛平等法性身中從來無色。就何說有。故不觀色。色本不有對何況無。故不觀色如。有無並絕。無可就之說非有無。故不觀性。色陰既然餘陰亦爾。第三約對四大法門明佛離相。非四大起同於虛空。第四約對六入法門明佛離相。六入無積。眼耳鼻舌身心過現不造因聚積常果名為無積。先有已捨故雲眼耳鼻等已過。第五約對三界法門明佛離相。生死報謝不在三界。第六約對三毒法門明佛離相。生死因盡見故名為三垢已離。貪嗔癡惑名為三垢。佛先斷竟名為已離。上來六內明佛離相。次下兩門顯佛實得彰其非無。順三脫門明其稱理。空無相願是三脫門。證會名順。亦可如來法身之體與彼三脫同體義分。同體不乖故名為順。具足三明影其德備。三明有三。宿命天眼及與漏盡說以為三。佛悉具足。二菩薩明佛明及與無明明等說以為三。佛悉具足。如涅槃釋。菩薩明者所謂般若波羅蜜是。言佛明者所謂佛眼。此二當體。無明明者謂十一空。空非慧照故曰無明。能生智明故復名明。如世五塵名為五欲。能生欲故。無明等者。雖具三明而無分別。是故說之與無明等。前八約對諸法別門而顯佛身。下六約對諸法通門而顯佛身。彼一異等通諸法故。於中初明不一不異。解有兩義。一遣相分別。一異並絕。是故名為不一不異。二顯德分別。體備萬德名不一相。萬德圓體如世虛空無礙不動非全別體名非異相。第二明其不自不他解有兩義。一遣相分別。自他並無名不自他。二顯德分別。隨化現形名不自相。法身體寂不隨緣變名不他相。第三明其非無非取亦有二解。一遣相分別。有無俱絕。是故名為非無非取。言非無相不著無也。言非取相不取有也。二顯德分別。隨化現形故非無相。自德常寂而無分別名非取相。第四明其不此彼岸等。解亦有二。一遣相分別。此彼中間一切皆無名不此岸及不彼岸不中流等。生死此岸涅槃彼岸聖道為中。對治門中說有此等。就實以求本無生死。故無此岸。既無生死知復對何說為彼岸。故上文言有縛有解。若本無縛其誰求解。兩邊既無約何說中。故無中流。二顯德分別。捨相證寂。故不此岸。得大涅槃不捨世間名不彼岸。染淨俱行不偏在中名不中流。第五明其而化眾生觀於寂滅亦不永滅。解亦有二。一遣相分別。雖化眾生觀於寂滅不取有相。為化眾生導以入寂故。化眾生而觀寂滅。滅而不取義有兩兼。是以言雖亦不永滅。不著無相。二顯德分別。雖化觀寂是入寂行。而不永滅是隨有行。第六明其不此不彼。解亦有二。一遣相分別。不此不彼就身以論。法身離相。故不在此亦不在彼。又佛國土一切皆如。無此可在名為不此。無彼可在名為不彼。言不以此不以彼者就心而辨。以是為也。真心常寂不為於此名不以此。不為於彼名不以彼。又復眾生一切皆無。無此可為名不以此。無彼可為名不以彼。二顯德分別。法身充滿一切法界不偏在此不偏在彼。是故名為不此不彼。大悲普覆不偏為彼名不以此及不以彼。上來離相明無所可。不取智知不可識識。明離妄想彰無能取。聖不能解。是故名為不可智知。凡不能緣。是故名為不可識識。上來第一明離妄想。自下第二彰離假名。於中初明佛體離相彰無所名。末後一切言語道斷。彰離假名明無能名。前離相中有十一門。第一約對明闇法明佛離相。解有兩義。一遣相分別。明闇並絕。是故說言無晦無明。晦猶闇也。明闇在情。真處無情故無晦明。二顯德分別。真慧照明故雲無晦。實證止緣故曰無明。二無名無相此直遣相。稱體本無故曰無名。形狀叵得說為無相。三無強無弱解有兩義。一遣相分別。強弱並絕名無強弱。體外無他。知復對誰說強說弱。二顯德分別。內心卑濡故曰無強。德行高勝故雲無弱。四非淨非穢解亦有二。一遣相分別。染淨兩泯名非淨穢。若本有穢可除為淨穢。本不為除何說淨。二顯德分別。現起染過名為非淨。體出塵染故曰非穢。五不在方及不離方解亦有二。一遣相分別。在離並無。方謂處也無處可在名不在方。無處可遠名不離方。二顯德分別。法身出相名不在方。爾化在處名不離方。六非有為非無為解亦有二。一遣相分別。有為無為二相雙絕名非有為非無為矣。問曰。佛常可非有為無為應好。何故非乎。釋言。據實有為本無。知復對何說為無為。故亦非之。二顯德分別。法身體寂故非有為。妙用煩興故非無為。七無示說此唯遣相。將言對人名之為示。以言宣法目之為說。於真無言故無示說。八約六度六弊法門而顯佛身。解有三義。一遣相分別。六度六弊一切悉無。是故說言不施不慳乃至第六不智不愚。二就遣相顯德分別。就檀度中於真無捨故雲無施。此句遣相。隨世修檀故曰不慳。此句顯德。就戒度中於第一義無惡可防故雲不戒。此句遣相。隨世離罪故曰不犯。此句顯德。就忍辱中於第一義無辱可忍故雲不忍。此句遣相。隨世離瞋故曰不恚。此句顯德。就精進中於理無修故曰不進。此句遣相。隨世懃策故言不怠。此句顯德。就禪度中於第一義無心可靜故雲不定。此句遣相。隨世修禪故曰不亂。此句顯德。就慧度中於第一義無慧可修故雲不智。此句遣相。隨世修智稱曰不愚。此就遣相顯德分別。第三唯就顯德分別。示起染過故無施等。常行淨德故無慳等。九不誡不欺誡就口誠謂實也。欺是誑也。實語名誠虛言曰欺。解有三義。一遣相分別誠欺並無。是故名為不誠不欺。以無言故。二就遣相顯德分別。於真法中實言二無故曰不誠。此遣相也。隨世實語故言不欺。第三唯就顯德分別。權言度物故曰不誠。真語化物稱曰不欺。十不來不去來去。就身解有兩義。一遣相分別。來去悉無名不來去。二顯分別。法身常住名不來去。第十一門不出不入。出入就意。隨有名出。證知雲入。解亦有二。一遣相分別。出入悉無名不出入。二顯德分別。行常入如故曰不出。隨化常有故曰不入。上來明其佛體離相乃至一切言語道斷。彰佛離名。名字是其言說所依名言語道。名由相生。情相本無。依何施名。是一切言語道斷。上來第二明離假名。自下第三明離言說。於中初明佛體離相。彰離所說。末後不可言說顯示。正明離言彰離能說。前離相中有十六門。一非福田非不福田。解有兩義。一遣相分別。田與非田一切悉無名非福田非不福田。不同善人故非福田。不同罪人故非不福。二就遣相顯德分別。法身平等無受供者名非福田。此是遣相。隨化示受故非不田。此句顯德。二非供養非不應供兩解同前。三非取非捨取淨捨染名為取捨。解有兩義。一遣相分別。取捨悉離名不取捨。二顯德分別。不偏住著名為非取。染淨雙隨故曰非捨。四非相無相。有名為相空名無相。解有兩義。一遣相分別就真以求。相本不有故曰非相。亦無遣有。非相可存名非無相。二就遣相顯德分別。法身常寂故曰非相。妙用隨緣故非無相。五同真際等法性。此句唯就顯實分別。如來法身與彼真際法性體同。同體無別故曰同矣。六不可稱量。此句唯就遣相分別。口言不及名不可稱。心緣不至名不可量。超過世人稱量分齊。是故名為過諸稱量。七非大非小解有兩義。一遣相分別。大小並絕名非大小。二顯德分別。能小非大。能大非小。是故名為非大非小。八非見聞覺知眼識隨生見。耳識隨生聞。三識隨生覺。意識隨生知。此句唯就遣相分別。如來法身不同事相。六情諸根亦不同彼六塵境界。是故非見乃至非知。九離結縛。此唯遣相。一切煩惱佛悉斷除名離結縛。又復據實從來不有名離結縛。十等諸智及同眾生。實性平等凡聖一如。故等諸智同眾生矣。第十一門於諸法無分別。前等於人此等於法。染淨平等。故無分別。第十二門一切無失無濁無惱。口無過失。心無濁亂。身無衰惱。第十三門無作無起無果可作無因可起。第十四門無生無滅。體真常住無有始生亦無終滅。第十五門無畏無憂無喜無厭。情相悉無故無畏憂及喜厭矣。第十六門明無已有當有今有。無有起已謝性過去。故非已有。亦非現無當來始生故無當有。亦非本無今生之義。故無今有。上來廣舉佛體離無相明無所說。不可一切言說顯示。正明離言彰無能說。言依相起。無相可論。知何所說。是故不可一切言說分別顯示。又復言說皆依情起。情想本無。誰起言論。是故不可言說顯示。上來別觀下總結之。言如來身為若此者。結明所觀。作如是下結明能觀。作如是觀結已能觀。以觀下辨觀邪政令他正覺。上來維摩見釋迦佛。自下第二維摩以神力令諸大眾見阿□佛。於中有四。一舍利弗問維摩詰前所從來處。如來為辨。二大眾聞說求欲見之。如來遣示。三維摩為現遠樓妙喜安置此土大眾同見。四為化事訖土還本處大眾同見。就初段中。舍利初問後佛為辨。舍利問中汝從何沒來生此者。彼舍利弗欲使維摩現本來處。使眾同見發願求生。所以問之。下維摩詰呵其所問。彰實無生。令眾趣入。於中有三。一就舍利所得之法明理無生。二於意雲何譬如幻下。明法虛幻彰事無生。三沒者已下。簡聖異凡明己無生。前中三句初維摩詰反問舍利。汝所得結有沒生乎。沒猶滅也。二舍利答。無沒生也舍利所得空無我理。不同事有故無生沒。三維摩詰約答反可。若所得法無沒生相。雲何問雲汝於何沒而成至此。第二段中句別有五。一維摩詰舉喻反問。於意雲何譬如幻師幻作男女寧沒生也隨相論之。業如幻師。由業造作六道之報名作男女。就本以說。心如幻師。由心造作一切種形名作男女。二舍利正答。無沒生也幻無定實。故無生沒。三維摩詰舉法及問。汝豈不聞佛說諸法如幻相呼。四舍利弗答曰如是。五維摩詰約答反呵。若一切法如幻相者。雲何問雲汝於何沒而成生此。第三段中初雲沒者為虛誑法壞敗之相生者為虛誑法相續之相。簡凡異聖。菩薩雖沒不盡善本雖生不長諸惡。彰聖異凡明己無生。自下第二如來為辨。於中有三。一如來因問辨出維摩所從來處。二舍利歎。三維摩因歎辨己來意。就初段中佛告舍利國名妙喜佛號無動。正出來處。法華經中說阿□佛在歡喜國。今雲妙喜大況相似。是維摩詰於彼國沒而來生。此就人辨來。前舍利弗問維摩。何故不自辨出使佛說乎。釋雲。維摩前彰己體實無生沒。今人捨相觀察趣求。今若自說彼沒此生。與前交反。故自不說如來為辨之。二舍利讚歎之中。未有總歎。是人乃能捨清淨土而來樂此多怒害處別以歎之。第三維摩顯來意中句別有五。一維摩問。日光出時與冥合乎。冥謂闇也。二舍利答。不也總答。日出無冥別以答之。三維摩重問。夫日何故行閻浮提。四舍利答。欲以明照為之除冥。五維摩詰約答顯己。菩薩如是合前日也。雖生不淨合行閻浮。為化眾生合欲明照。不與愚合日光出則無眾冥。但滅眾生煩惱闇耳合為除冥。此初段竟。第二段中。初明大眾聞說求見。後佛遣示。眾求見中。渴仰欲見妙喜世界求見其土。不動如來及菩薩等求見其人。佛遣示中。佛知一切眾會所念明告所由。告維摩等正勸令現。眾皆欲見彰勸所以。此兩段竟。第三段中初維摩詰為現妙喜。後眾同見。維摩現中先自思念。我當不起樓妙喜國安置此土。作是念已入三昧下如念正取。前中初言不起坐者。彰化自在顯己力能。示不思議解脫德也。樓妙喜國鐵圍山等舉所取事謂土及人。於中前別。妙喜世界成就如是無量功德總以結之。上至阿迦下至水際明取分齊。以右手等顯樓取相。在手迴轉如陶家輪。迴來至此名入此界。驚之不重如持華鬘。令眾同見名示一切。後正取中句別有四。一入三昧取彼置此。二彰彼眾有覺不覺。先彰覺者後顯不覺。前明覺中。先彰彼眾請問取者並求佛護。下佛答之。非我維摩。不覺可知。三明妙喜雖入此界而不增減。四娑婆雖容彼土。亦不迫隘如本不異。自下第二大眾同見。於中五句。一佛觀察。汝等且觀妙喜世界勸觀彼佛。其國嚴飾重勸勸土。菩薩行淨弟子清白勸觀彼眾。二大眾同答皆曰已見。三佛觀修學。欲得如是清淨佛土當學無動所行之道。四明此眾發願求生。五如來為記堅其去心。以斯驗求。明知此會亦明淨土非唯明身。此三段竟。第四初明化訖土還本處。後明大眾鹹皆睹見。文顯可知。上來三會別經已竟。佛告舍利汝見妙喜無動佛下總明流通。流通有二。一是觀學修行流通。二囑累下明其付屬傳教流通。人行法住。故須勸學。傳教法流。故須付屬。前勸學中隨人分三。一舍利勸學。二法供品初天帝勸學。三法供品後如來勸學。舍利勸學既是流通。何故在於此品宣說。釋言。因佛告言見妙喜不捨利答見。遂即興願歡喜自慶乘勸他學故。此論之。初中有二。一佛言舍利汝見妙喜不動佛不。二舍利下答。答有四句。一彰己已見故曰唯然。二願使下因見興願。願一切生得清淨土如無動佛。獲神通力如維摩詰。三我等快下慶己所得。初言我等快得善利是慶喜辭。得見是人親近供養出所慶事。四其諸眾生若今現下正勸修學。於中七句。其諸眾生若今現在若佛滅後聞是經者亦得善利況復聞已信解受等是第一句。明聞者益。得益同己故雲亦得。亦可此句舉劣顯勝明修行益。若有手得是經典下是第二句。明得經益。若有讀誦解釋已下是第三句。明其讀誦解釋等益。為佛護念是其益也。其有供養如是人下是第四句。明其供養維摩之益。良以維摩體與佛同故。供維摩則為供佛。亦可供前讀誦等人。則為供佛傳佛法故。其有書下是第五句。明其書寫經卷之答。以此中明佛法身故。書經處室有如來。若聞是經能隨喜下是第六句。隨喜益。聞經隨喜得佛不遙。是故名為取一切智。若能信解此經已下是第七句。明其為化宣說之益。信解此經乃至一四句為他說者當知此人受菩提記。佛其人定作佛故。一偈尚然何況今部。   法供品者下明天帝如來勸學。如來勸中明依法行。上順聖心名法供養。就之標品。是故名為法供養品。此法供養地論之中名行供養。地持名為至處道供養。名雖變改其義不殊。就此品中初明天帝勸學流通。二此經廣說過去未來現在佛下明如來勸學。前中初先天帝勸學佛言善下如來述讚。天帝勸中文別有三。一嘆經勝令人愛樂。二如我解下明學多益令人修習。三若有愛下天帝彰己供養守護令人重敬。初中爾時釋提桓因舉嘆經人。此乃天帝之別名也。於大眾中明嘆經處。白佛言等彰嘆經辭。我雖從佛聞百千經舉劣顯勝。未曾聞此不思議等對劣顯勝。如此經中說維摩詰不思議德。名不思議神通經典。又此經中宣說諸法決定實義。名為決定實相經典。第二段中如我解佛所說義趣。申己所解明學多益。益有二種。一依經教受持之益。二何況下明依經義修行之益。前中若有聞信解受持讀誦之者。舉持經人。必得不疑明持經益。謂是經中所說不思議解法必得不疑。修行益中。初言何況如說修行以劣況勝。下就論益。益隨位別。上下論之。斯人則為閉諸惡趣開眾善門。是種性前善趣益也。依經離過名閉惡趣。依經修善名開善門。常為佛護是種性上所得之益。佛稱成立故為佛護。護令離過。念使增善。降伏外學摧滅魔怨修菩提是初地上所得益也。降外摧魔是破邪益。亦即是其利他益也。彼具正智故破外道。彼具勝道故能摧魔。修菩提道是住正益。亦即是其自利益也。善學佛德名修菩提。亦有經言修治佛道。翻譯別耳。安處道場是八地上所得利益。道場之義如上廣辨。地前漸學地上成就相應名為安處。履踐如來所行之跡。是十地上所得益也。通則一切智慧三昧神通解脫陀羅尼等皆是佛跡。十地順行名為履踐。別則末後金剛三昧是其佛跡。此第二竟。自下第三帝釋彰己供養守護令人重敬。於中有二。一明依經修行之者往為供養。二所在下明有經處往彼守護。未信令信已信作護。上來帝釋嘆經勸學。下佛述讚。善哉總嘆。下別述之。如汝所說是即辭也。即前兩段經勝學益。悉如帝語名如汝說。吾助爾喜是述言也。述上第三行者往供。經處往護。此事大善。故助爾喜。爾猶爾也。自下如來勸學流通。於中有三。一明此經說三世佛阿耨菩提。有人受持供養是經。則為供養去來今佛。二正使下明財供養不及修經。三過去無量阿僧祇下引事證成。初中此經廣說過去未來現佛阿耨菩提明經說佛。前佛國品明佛應身。方便品中明佛報身。見阿□品明佛法身名說菩提。是故天帝若男女下。明其受持供養經者則為供佛。行順名供。供佛真身順佛化意亦供應身。自下第二明財供養不及修經。於中有四。第一廣舉供佛之事。二反問天帝此人供養福寧多不。三天帝正答甚多無量。四佛取所答。約對持經明福不及。初中先明所供之佛多少之相。政使三千如來滿中法說明多。如甘蔗等喻說明多。下對此佛明興供養。於中先明現前供養。至佛滅下彰佛滅後不現前供。初中男子女人舉興供人。或一劫等明供時節。下顯供相。恭敬尊重意業。供養讚歎口業。下言供養奉諸所安身業供養。不現供中至佛滅後明供時也。言一一全身舍利所供事也。舍利胡語此翻名身。諸佛或有全身舍利。身形如本。或復為其分身舍利。如似阿難般涅槃時分身四分。如是等也。或復為其碎身舍利。如此釋迦般涅槃時。焚燒骨身碎如芥評。全身舍利供之最勝。故偏舉之。若一劫等明供久近。上來第一舉供佛事。自下第二反問天帝其人殖德寧為多不。第三天帝以理正答多矣。總答福多。若百劫等別答顯多。自下第四佛取所答。約對持經明福不及。於中初明聞是經典信解受持讀誦修行福多前供。所以下釋。先徵後解。諸佛菩提皆從是生。明佛真德由經所起。菩提之相不可限量。以是因緣福不可量。約佛真德顯經殊。明持福多。上來第二明財供佛不及持經。自下第三引事證成。於中有三。一正舉往事明財供養不及法供。二時王寶蓋豈異人下會通古今。三如是天帝當知此下結嘆勸學。初中有二。一舉財供。二時王一子名月蓋下。約對法供以顯不及。前財供中初先辨列所供之佛。時有輪王名寶蓋下彰能供人。爾時寶蓋與眷屬下明供養事。所供佛中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明時久近。時世有佛號藥王等正列所供。藥王別號。如來等十是佛通稱。世界大嚴劫曰莊嚴辨其劫國。壽二十劫明壽長短。劫有內外大小之別。內外之相已如上辨。飢饉疾病及與刀兵。傷害眾生名為內劫。水火及風壞滅世界名為外劫。此二之中各有大小。內中小者。直爾飢劫疾病刀兵當分名小。言其大者。從初飢劫至後刀兵。是中凡有六十四劫。合為一劫名之為大。何故定言六十四乎。兵劫最小疫病七倍多於刀兵。飢饉七倍多於疫病。是故七飢有一疫病。七七飢劫方有七病。從初飢劫至後病劫五十六劫。於彼最後病劫之後。復經七飢方有兵劫。以此通前合說以為六十四矣。外劫之中亦有大小。直爾火劫風劫水劫名之為小。從初火劫至後風劫。是中亦有六十四劫。合為一劫名之為大。何故定言六十四者。義之似前。風劫最少水劫七倍多於風劫。大劫七倍多於水劫。是故七火有一水劫。復經七火方一風劫。為是定言六十四矣。今言佛壽二十小劫。當應就彼內劫之中小劫為言。其聲聞僧三十六億那由他等明眾多少。能供人中。時有輪王舉其人也。名曰寶蓋列其名諱。七寶具足彰其所有。言七寶者。一輪寶二是珠寶。此二非情。三是象寶四是馬寶。此二畜生。五典藏臣。龍樹說雲。是夜叉神與人交接。六主兵寶七王女寶。此三是人。此等相狀功能勢力。悉如經說不可具辨。主四天下明其所王。須彌四面大海之中有四洲渚。名四天下。東方有渚名弗婆提。形如滿月。人面像之。南方有渚名閻浮提。其形尖邪。人面像之。西方有渚名瞿耶尼。形如半月。人面像之。北方有渚名鬱單越。其形正方。人面像之。此四天下金輪聖王通皆鎮之。銀輪之王王三天下。銅輪之王王二天下。除東及北。鐵輪之王但王閻浮。為簡後三故說寶蓋主四天下。王有千子端正勇等彰其所生。下明供事。於中初明王自供養。供藥王佛至滿五劫下。教千子供養。王先敕告後明諸子奉命供養。上來第一明財供養。自下第二約對法供以顯不及。於中有四。一王子月蓋思己所為財供為勝。空天告之不及法供。二月蓋聞已仰請法供。空天教問藥王如來。三月蓋受教問藥王佛。如來為說。四王子月蓋從藥王佛聞如是下。聞法獲益修行法供。初中兩句。一王子月蓋獨坐思惟。寧有供養殊過此者。二以神通下明以佛力空天告之法供為勝。第二段中句亦有二。一月蓋王子聞勝請問。何謂法供。二空天教之問藥王佛當為汝說。第三段中文亦有三。王子月蓋詣藥王請問法供。二如來為說之中。初言法供養者牒其所請。下辨有二。一出法體。二若聞如是等經已下。約對前法以明供養。明法體中文別有二。一辨法體相。二能令眾生坐道場下顯其法能。前中有四。一明法深。二菩薩藏攝彰其法大。三陀羅尼印印之至不退轉明其法定。四成六度下彰其法勝。亦名義備。初中諸佛所說深經總以標舉。顯示深義故曰深經。下別顯之深有三種。一難信深難生決定。二難受深難領入心。三難解深難可悟入。初言一切世間難信是初深也。言難受者第二深也。微妙已下是第三深。明經所說第一實義。出過世人四心分齊故難解入。言微妙者明其出過聞慧境界。言教粗事聞慧能得。深經所顯第一實義不同後粗。故曰微妙。微妙故聞慧不得。言難見者。明其出過思慧境界。易見之法思能得之。法性實義難可得見。故思不得。清淨無染明其出過修慧境界。妙來藏性妙出情妄名淨無染。情緣不及。是故亦非修慧能得。非但分別思惟能得。明過報生識知境界。前聞思修是變易因。報生識知是變易果。以修無漏業因力故生便知法。是故名為報生識知。此知亦以妄心為體。性是攀緣分別之法故說以為分別思惟。以分別故彰於平等無分別法。然彼平等無分別法滅觀方證。非但分別思惟能得。上來第一明其法深。自下第二明其法大。明前深法是其菩薩法藏所攝不同小乘。   自下第三明其法定。約行顯之。陀羅尼即舉其行也。即是外國語。此翻名持。持諸法故。論其體性唯念與智。記法不妄是其念也。知法不失是其智也。持隨義別廣多無量要攝唯二。一者法持亦名聞持。持教不忘。二名義持。持義不失。隨所記持如法不改。故說為印。下約顯法。菩薩以此陀羅尼印印證諸法。故曰印之。以法定故一得不捨故至不退。舉至不退彰法定矣。此第三竟。自下第四明其法勝。亦名義備。於中初明修善之法。離眾魔下明治過法。前修善中初明自利。入大慈悲彰其利他。前自利中成熟六度明能起因。善分別義嘆其教勝。能善分別行修之義。故成六度。順菩提法明能趣果。辨果令求名順菩提。眾經之上嘆其教勝。善順菩提故名為上。此起自利。入大慈悲明起利他。入猶順也。善教菩薩化益眾生名入慈悲。上來修善下明治過。於中初言離眾魔事及諸邪見。明其離彰。離眾魔事除邪業也。及諸邪見滅邪解也。下明攝治。順因緣法明說世諦令人解也。言不乖法故曰為順。說生死法因緣虛集名順因緣。無我生等明說真諦令人證也。無我無生及無壽命明說生空。空無相等明說法空。諸法無性名之為空。緣相亦無。故雲無相。無果可造故雲無作。無因可為稱曰無起。凡欲滅邪要須觀察十二緣法。上下多然。故約因緣以明攝治。此第四段明其義備。上來第一辨法體相。自下第二彰其法能。於中粗分有三。細分有六。言粗三者。一者能令眾生坐乎道場成佛正覺。二令眾生入佛法下令人起行。三背生死下令人發心。細分六者。一令眾生坐於道場成佛正覺。二諸天下為人稱讚。三能令生入佛法下。令人起行。四諸佛賢聖所共稱下為聖稱讚。五背生死下令人發心。六十方三世諸佛所說為佛稱說。此六段中初二一對。次二一對。後二一對。就初段中能令眾生坐道場者。此大乘法能令眾生成佛道也。辨義有三。一直論真。金剛三昧親生佛德名為道場。依之得果故名為坐。通則諸行能生佛德悉名道場。如上光嚴問疾中說。坐義如向。二唯就應菩提樹下得佛道處名為道場。居中得果名之為坐。三約應顯真。寄約應坐心顯真成。今此所論約應顯真。而轉法者。內證真道能為他說。舉為他說顯己得也。第二段中諸天龍神乾闥等所共嘆者為凡歎也。唯後應爾。第三段中。初能令人起自利行。說眾菩薩所行道下起利他行。前自利中。能令眾生入佛法藏入佛教法。攝諸賢聖一切智慧入佛義海成就證行。亦可令生入法藏。入佛字義二種法藏。攝眾賢聖一切智慧。成就證教二種智慧。下利他中文別有二。一於法能說。二能救下於人能益。前能說中。說眾菩薩所行之道能說行法。依於諸法實相之義明宣無常苦空無我能說理法。於人益中。初於一切毀禁眾生能為救濟。教令悔除名為救矣。後於一切諸魔外道及貪著者能使怖畏。諸魔是其邪業眾生。外道及貪煩惱眾生。外道有見及貪有愛。皆使怖畏厭離斷除。此第三竟。第四段中諸佛賢聖所共稱嘆為聖嘆也。亦嘆其法。第五令人發心之中。皆生死苦令人生厭。向涅槃樂使人生欣。第六段中十方三世諸佛說者。明此經法能令眾生背生死苦求涅槃故。諸佛共說上來明法。自下第二約對前法以明供養。於中有二。一於前教令信解受持讀誦解脫為法供養。二依前義旨如說修行為法供養。前中先辨後總結之。辨中若聞如是等經信解受等。   依法自覺為法供養。以方便力為眾生等。以法化他為法供養。是名下結。下依法行為供養中。先辨後結。辨中義二文別有四。言義二者。一則依前成六度等集善之法。修習善行為法供養。二則依前離眾魔等治道之法。修離過行為法供養。文別四者。第一總明依四依法修集善行。第三隨順十二緣下。依向前十二緣法修離過行。三依義下重廣初段明依修集善行。四隨順法相無所入下。重廣第二依十二緣修離過行。就初段中又於諸法如說行者。準後明依四依之法而修行也。第二段中。隨十二緣觀法緣有。十二緣義廣如別章。此應具論。離邪見等知法實無離法邪見。依空所除。得無生忍依空所滅。決定無我無有眾生正明所解。此前一對明眾生空。而於因緣無違無諍復觀緣有。空不乖有名無違諍。於法無違。於人無諍。離諸我所復觀實無。法為我所於理無也。此後一對明法體空。自下第三重就四依明修善行。四依之義廣如別章。此廣具辨。今且釋名並論次第。名字如何。初言依義不依語者。義解有四。一對相顯實所以名義。二對體彰用義用名義。三對惡論善義利名義。如地持說。善法名為義饒益聚。不善名為非義饒益。無記名為非義非非義。四對因彰果。德義名義。故地持中無上菩提名為得義。菩薩所行名得方便。諸經說義具此多種。今此所論理法為義義當初門。憑之起行故說為依。不依語者詮談為語。不依有二。一自未知義。但可不依乖法之語。二自己知義一切不依。第二依智不依識者。解法決了目之為智。憑之取法故說為依。闇心分別名之為識。棄而不從故曰不依。第三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者。顯實分明名了義經。憑之取義故說為依。覆障之言名不了經。棄而不從故曰不依。第四依法不依人者。法解有二。一軌則名法。二法名自體。憑之起行目之為依。又憑取義亦名為依。宰用名人。不依有二。一自未知。但可不依乖法之人。非令不依如法之人。二自己知一切不依。名義如是次第如何。經論不同略有五種。一觀入次第。如成實說。第一依法不依於人。第二依了不依不了。第三依義不依於語。第四依智不依於識。此乃約就聞思修等觀入以辨。依初兩門修成聞慧。於中初門簡人取法。後門就法簡非取是。第三依義修起思慧。思知義故。第四依智。依諸賢聖智行之法起於修慧。第二從體起用次第如涅槃說。第一依法不依於人。法者所謂大涅槃。涅槃果體故先辨之。第二依義。義者所謂法身解脫摩訶般若。是佛果德。依體有德。是以次論。第三依智。智者謂佛一切種智。依德有用故須辨之。第四明依了義經。依智起說。是以後論。第三據果尋因。次第亦如涅槃。第一依義。義謂法身解脫等法。此佛果德。是以先論。第二依法。所謂法性果依理成。是以次辨。第三依智。智者所謂僧行常住無為不變。果由因成。所以次說。第四明依了義經。所謂一切大乘經典。因依教起所以後辨。又前果德因之而起。故明依智。前所依法藉教而顯。故明瞭義。第四據深尋淺。次第如此中說。第一依義。義是理體成德所依。故先辨之。第二依智。智是證智依義成德。故次論之。第三明依了義之經。經是義證。前所依義由詮而顯。所以次辨。第四依法。法謂行法。前智依於行法修成。故復明法。第五攝法起修次第如地持說。第一依義。義是理義起行所依。是以先論。第二法。法是教法。義由詮顯。故次辨之。此二是其攝法次第。後二起修。第三明其依了義經。依教修解。於此門中正解取教。莫問大小。一切悉了隨分所說皆當法故。故彼文言。於如來說深住清淨一切悉了。與此相違名為不了。第四依智。智謂修慧。此依前義起修慧行。故彼文言。以修慧知。不以聞思議諸法義。義有多途各據一門。今此且修一相之言。自下第四重就向前十二因緣修離過行。於中初辨。作如是下結以顯益。辨中初言隨順法相明觀世諦。無所入下明觀真諦。言無所入無所歸者。總明真觀。因緣空寂始無所入終無所歸。無明滅下別明真觀。初言無明畢竟滅故行畢竟滅就始觀也。因緣法中觀法有二。一順二逆。逆順不同汎釋有四。一就事相次第分別。從前向後尋因趣果。名之為順。從後向前尋果推因。說之為逆。二就法相生滅分別。觀十二緣集生名順。散滅為逆。三就理相破性分別。觀十二緣假有名順。順法有故。無性空寂說以為逆。逆於有故。四就理義破相分別。觀十二緣妄相虛有。名之為順。如空中華如陽炎水。相即無相名之為逆。如陽炎水就觀本無。不但無性。相亦不有。此反緣相故說為逆。四中前三大小同知。後一唯大。今此所論義當後門。向前宣說隨順法相。是順觀也。此言無明畢竟等。是逆觀也。乃至因緣相亦不有名畢竟滅。乃至生滅老死滅者。越餘舉終。義皆爾也。上來別觀。下結顯益。作如是觀十二因緣牒前順觀。無有盡相牒前逆觀。法本無生。今無可滅名無盡相。無法可盡方乃足其畢竟滅矣。不復起見正顯觀益。一切斷常有等見不復起也。前明法中。先明離見後方宣說順因緣法。今此先說順因緣觀後明離見。言左右取。上來別明修行供養。是名四最上法之供養總以結嘆。上來第三月蓋請問如來為說。自下第四明其月蓋聞法獲益修行法供。王子月蓋從藥王佛聞如是法得柔順忍。聞法益也。此四地上雲何得知。五忍別分地前伏忍。初二三地見是其信忍。四五六地是其順忍。七八九地是無生忍。十地及佛是寂滅忍。今言柔順見彼第三忍所收。故四地上。即解寶衣教具供等荷恩供養。白佛已後修行法供。於中有三。一自宣己心彰己欲於如來滅後修行法供請佛加護。二如來為記。三月蓋蒙記正行法供。初中白佛如來滅後我行法供。自宣己心守護正法彰己所作。願以神力加哀建立。請佛加護。冥助以力名威神加。哀憐助念。第二段中佛知其念內心知也。而記曰等口言記也。法能遮防從喻名城。知必能護所以記之。第三月蓋行法供中文別有二。一於佛現在。修行自德為法供養。二於佛滅下。明佛滅後以經化地為法供養。前中初先聞佛授記以信出家。次修善法精進不文得五通下。明其所得。得五神通行用無礙。通菩薩道行體自在。此二自德。得陀羅尼意業城成就。無斷辨才口業成就。此二化德。就佛滅後行法供中。初明月蓋依法起說。月蓋比丘以守護下。明說益人。前起說中。於佛滅後起說時也。以其所得神通總等起說德也。滿十小劫彰說久近。藥王如來所轉法輪舉所說法。隨而分佈正明說也。後益人中。月蓋比丘守護法故勤行精進牒前起後。下正論益。初益菩薩。即身化益百萬億人。於大菩提立不退轉。後益二乘。能令十四那由他人發二乘心。後益凡夫。無量眾生得生天上。就引證中上來第二。正引往事明財供養不及法供。自下第二會通古今。明供多益悉得作佛令人□學。文顯可知。如是天帝當知此要以法供下。是第三段結嘆勸學。當知法供於諸供養為上為最第一無比是結嘆也。是故天帝當知法供供養於佛是勸學也。   囑累品者。上來廣明勸學流通。自下明其付囑流通。累是擔累。法是傳者之重擔。故名為擔累。以此囑付令人傳通。故名囑累。就斯標品名囑累品。亦可累者是其重累。如來慇懃重累付囑。故雲囑累。約斯標品名囑累品。此品有二。一如來付囑令人傳通。二佛說是下。明其所說當法稱機大眾同喜。就初段中付人有二。傳者有四。付人二者。一付彌勒。二付阿難。彌勒將於此界成佛。成就眾生故。須付之令以神力冥明弘通。阿難是其傳法藏人故。復須付令使結集傳佈宣通。傳人四者。一彌勒菩薩奉命流通。二餘菩薩自誓宣通。三四天王自誓護通。四阿難比丘受教傳通。初中有三。一佛付彌勒。二彌勒聞付奉命弘通。三如來述讚。初佛付中。如來初先以法正付彌勒。當知菩薩二下。舉其得先告示彌勒令教捨遠。前正付中文別有三。一舉法正付。我今以是無量億劫所集菩提付囑汝。此經宣說菩提真德。約就所說以名其經。名曰所集阿耨菩提。故上文言。此經廣說過去未來現在諸佛阿耨菩提。亦說佛因。從勝言之。亦可此經能生菩提。菩提從此經生。從其所生以名其經。名為所集阿耨菩提。故上文言。法佛菩提皆從是生。生佛之因就勝為言。二如是輩經於佛滅後。勸於未來傳佈流通。如是輩經牒前所付。輩猶等也。亦是類也。於佛滅後末世之中流布時也。末世難通故須勸之。汝等當以神力流布正勸傳通。於閻浮提須流處也。閻浮眾生行法最勝。故遍言之。無令斷絕滅後常通。二所以下釋勸所以。初先徵問。我有何所以勸汝傳通。下對釋之。於中初明不傳之損。未來當有男子女人及天龍等發菩提心樂乎大法若使不聞如是等經則失善利是其損也。下明傳益。如是輩人聞是等經必多信等是其益也。如此輩人牒前未來發心之人。聞是等經必多信樂發希有心當以頂受自行益也。唸經希有名希有心。隨生得利而為廣說化他益也。上來如來以法正付。下舉得失告爾彌勒令教捨遠。於中三對。一約理教以辨得失入理為得。二唯就教以明其失。三唯就理以彰其失。前中有二人舉數次列兩名。先問後辨。一好雜句文飾之事。著教失也。二不畏深義如實能入。解理得也。入猶解矣。下辨其相。若好雜句是為新學。彰劣顯勝。若於如是無染著等。辨勝彰得。第二對中復二舉數。名雜學者不能決定於甚深法總顯其失。何等下別。先問後辨。初聞深經驚怖疑等。於法起過。若有護持解脫經者不肯親等。於人起過。有此二下總河顯失。有此總牒。當知新學明劣非勝。為自毀傷明其有罪。謗法毀人當墮阿鼻。名曰毀傷。不能於深調伏其心彰其無善。第三對中。復二舉數。雖信深等總顯其過。雖信深法猶自毀傷明有罪也。辨得兼失。是以言雖。而不能得無生法忍明無善也。何等下別先徵後辨。輕慢新學而不教誨於人起過。違利他也。雖解深法取相分別於理起過。違自利也。是為總結。上來第一如來付囑。自下第二彌勒傳通。於中有二。一對佛向前舉過告示。驚嘆未有自誓捨離彌勒久無。今為此言。欲使諸人同也捨遠。二奉持下。對佛向前舉法付囑。自誓弘通。於中初先對佛向前所集菩提付囑於汝。雜己奉持。若未來下。對佛向前於佛滅後。汝等當以神力流布。彰己傳通。於中三句。一明未來男子女人求大乘者。當令普得如是等經。二與其念力使堪受持為他廣說。三明未來受持說者悉是己力。由佛前勸當以神力廣宣流布故。明未來有受學者。悉是己力之所建立。自下第三如來述讚。善哉嘆也。如汝所說佛助爾喜是述可也。上來彌勒此土流通。自下第二明餘菩薩他方傳通。於是一切舉傳通人。合掌白等舉傳通辭。如來滅後流通時也。十方國土流通處也。廣宣佈流通事也。廣宣流布阿耨菩提。明傳證法令他自學。復當開導諸說法者令得是經。明傳教法使他化人。自下第三四王護通。明經卷讀誦說者。為聽法故往詣其所擁護其人。面百由旬無令得便。自下第四阿難傳通。於中三句。一如來告勸令使傳通。二阿難奉教彰己受持。並問名經。此經義多。當□□□□義而名斯經。三如來為說。此經名為維摩所說約人以名。此經三會初會佛說。中間一會是維摩說。第三一會佛及維摩二人共說。今此偏就維摩所說以立其名。名維摩詰不思解脫。寄其顯故。亦名不思解脫法門就法彰名。悉如上解。如是受持依名勸持。上來第一付囑傳通。自下第二明其所說。當法稱機大眾同喜。從初訖後名佛說已。   維摩義記卷第四(末)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77 維摩經玄疏   No. 1777 [cf. Nos. 475, 1778, 1779]   維摩經玄疏卷第一   天台山修禪寺沙門智顗撰   此經理致深遠言旨淵玄。若但依文帖釋恐止事數而已。一教宗極終自難量。猶須略忖幽微顯不思議旨趣。今輒於文前撰五重玄義。    第一釋名 第二出體 第三明宗 第四辨力用 第五判教相   釋此五義即為二。一通釋二別釋。就通釋五重。略為六意。一通標五義名。二辨次第。三引證。四明總別。五約觀心。六對四悉檀。   第一通標五義名者。此經以不思議人法為名。不思議真性解脫為體。不思議佛國因果為宗。不思議權實折伏攝受為用。不思議帶偏顯圓為教相。故今明此經始從如是我聞終乎歡喜奉行皆明不思議也。   第二辨次第者。雖理絕名言非名言無。以設教故於無名之道假名相說。而名以召法法以應名。是以經之指歸蘊在名內。故先標名。夫尋名得理。理即真性解脫。真性解脫即經之體也。故次出體。體不孤致。求之有方。涉行修因。然後致果。故用佛國因果為入理綱宗。提綱目動故次明宗也。行因趣果。得果即能巧用權實折伏攝受利益眾生。故次明用也。聖人設教隨逗機緣。機緣不一。是以教有異同。故次明教相也。   第三引證者。囑累品雲。此經名維摩詰所說亦名不可思議解脫法門。此即人法雙題共標名也。觀眾生品雲。佛為增上慢人說離婬怒癡名為解脫耳。若無增上慢人佛說婬怒癡性即是解脫。婬怒癡性即不思議真性解脫為體也。又佛國品明。寶積獻蓋請問淨土。佛所演答具說佛國因果。即是明宗也。室外彈訶室內攝受。不思議品雲。菩薩住不思議能種種示現神力自在。如龍象蹴蹋非驢所堪。故知此人法權實折伏攝受即經之用也。教相者通明此經與諸經教相有同異。故須判教相也。   第四明總別者。就前五條束為三意。初但標人法此即是總。次開體宗用此即是別。後明教相義兼總別。所以然者。初題人名名總三義。故名為總。今欲分別教門。應須分別體宗用之異。故名為別。人是別總。三義是總別。是則總總於別。別別於總也。所以然者。人名淨無垢稱。淨即真性。真性清淨即是體也。無垢即實慧。實慧因果即是經宗。稱即方便巧能即是經用。引而申之故謂之別也。教相者既通明諸經同異。故義兼總別。此義虛玄恐未明瞭。今借近喻以暢滯情。譬如人身初受胎報。歌羅邏時即有三法。一命二燸三者心識。迄乎皓首猶存三事。總而為論共受人名。分而言之具有三法。雖復世間之境亦與妙理相應。所以然者。三法成身即況初總。心識為主即況前明體。風命相續即況前明宗。舉止運為即況前明用。人道雖同種性殊別。即況前明教相同異也。類此五法上義可知。問曰。立此五義止明此經復通餘部。答曰。眾家立義厝意不同。今為五重總貫諸典。問曰。諸經教相互有差別。差別之教豈盡同五。答曰。譬如五陰成人人雖不同共稟五陰。又如經首通序五義五義雖同在事別也。   第五約觀心釋五義者。一切萬法本自無名。無名而有名者皆從心起。故心即名也。心為體者。眾生心性即真法性故雲體也。心為宗者。此經雲。如其心淨即佛土淨。心即宗義也。心為用者。正觀權巧折伏見愛故名用也。心為教者。此經雲。弟子眾塵勞隨意之所轉即教相也。問曰。何俟約心釋此五義。答曰。此經問疾品雲。諸佛解脫當於眾生心行中求也。故大智論雲。佛為學問人從聞求解以樹為喻。為坐禪人從心求道指身為喻。若因樹生解是信行人。從身得悟是法行人。大智度論評雲。有慧無多聞是不知實相。譬如大闇中有目無所見。此人專修觀解不尋經論。又雲。有多聞無智慧亦不知實相。譬如大明中有燈而無照。此人止尋經論不修觀解。又雲。多聞利智慧是所說應受。此人外通經論內觀分明也。又雲。無聞無智慧是名人身牛。夫聖人說法深鑒機緣。一音所演隨根曉悟。若無道眼豈可。偏執一端故說法門必須雙舉。庶幾學者了其明闇。問曰。觀心五義與經五義為一為異。答曰。不即不異。問曰。雲何名為不即不異。答曰。即理雖同異義有六。一者理即。二名字即。三觀行即。四相似即。五分證真實即。六究竟即也。一理即者此經雲。淫怒癡性即是解脫。此是理即義也。二名字即者如大涅槃雲。外人舊醫虛妄計涅槃常樂我淨。如蟲食木偶得成字。是蟲不知是字非字。有智之人終不說言是蟲解字。今末世學問坐禪之人聞此大乘方等經說淫怒癡性即是解脫即大涅槃不可覆滅。不究深義執此即名謂真解脫。是則同彼舊醫蟲道之過。此是名字即也。三觀行即者。行人精通三觀善識二諦三諦四諦開合不亂。信解分明能知此心即是解脫。願行善巧入五品弟子伏忍之位。此是觀行即也。四相似即者。如鐵輪十信。雖是肉眼名為佛眼。法華經說六根清淨之相是也。此即柔順忍位名相似即也。五分證真實即者。從初發心得無生忍至金剛頂四十一地皆名分證。所以者何。如華嚴經雲。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了達諸法真實之性。所有慧身不由他悟。此是分證真實即也。乃至十地等覺皆是分證。但有深淺之殊故有諸地階級也。六究竟即者。即是妙覺一念相應盡不思議實相之境故。法華經雲。唯佛與佛乃能究竟諸法實相。又仁王經雲。三賢十聖忍中行唯佛一人能盡源。盡源者是究竟即也。此六即者在理非殊。約其行解天人懸絕。豈得聞即便為一概。世間學門坐禪之人若不善解六即之殊多生叨濫。未解謂解未得謂得。墮增上慢起諸過罪。此豈學佛法得意者乎。今舉一可以例諸。一切大乘深經或雲眾生即是佛即是大乘即是菩提即是涅槃。如是等明即是悉須用六即。義約一切皆不叨濫也。   第六對四悉檀者復為二意。一以四悉檀對前五義。二略釋四悉檀起觀教之相。一對五義者即為五。一對經名者。名即維摩羅詰。維摩羅詰即是世界悉檀也。二對體者。體即真性解脫。真性解脫即是第一義悉檀也。三對宗者。宗是佛國因果勸修種種淨土之行。即為人悉檀也。四對用者。彈訶折伏此即對治悉檀也。五總對教相者。以四悉檀起諸經教。與此經教有同有異。即是判教相知同異也。二明略用四悉檀起觀教者。夫心源妙絕萬法幽玄。諸佛菩薩若不用悉檀。豈能修三觀而進道。演說教門而度一切。四悉檀起觀教以通此經。略為七意。第一翻釋。第二辨相。第三釋成。第四起三觀。第五起四教。第六起經論。第七起此經教。第一翻釋者。悉檀是外國之語。諸師解釋不同。或言有翻或言無翻。言無翻者。外國有多含之言。此土無有多含之語以翻悉檀。例如修多羅名含五義。此土不的翻也。言有翻者。或翻宗成或翻為墨或翻為印或翻為實或翻為成就究竟。如是異翻非一難可定存。南嶽禪師雲。此例如大涅槃是胡漢兼攝也。今言悉檀者。悉是隋音。檀是胡語。悉之言遍。檀翻言施。佛以此四法遍施眾生故言悉檀也。第二辨悉檀相者。一世界悉檀。二各各為人悉檀。三對治悉檀。四第一義悉檀。大聖為破外人邪四悉檀故說此四種正四悉檀。說一切大小乘經教也。一世界悉檀者。即是眾生五陰十二入十八界一切諸法名相隔別不同故名世界。外人迷此世界。或計無因緣有世界。或計邪因緣有世界。大聖隨眾生所欲樂聞。為說正因緣世界之法。令眾生得世間正見。即是世間法施故名世界悉檀也。二各各為人悉檀者。大聖觀人心而為說法。人心各各不同故於一事或聽不聽。如經所說雜報業故雜生世間得雜觸雜受。更有破群那經。說無人得觸無人得受。此意正為破執生信增長善根。施諸善法故名各各為人悉檀也。三對治悉檀者。大智論雲。有法對治則有。實性則無。對治則有者。即是貪慾多教修不淨觀。瞋恚多教修慈心觀。愚癡多教觀因緣也。佛說對治之法藥遍施眾生。為斷其惡故名對治悉檀也。四第一義悉檀者。大智論明第一義悉檀有二種。一約不可說相明第一義悉檀。二約可說相明第一義悉檀。一約不可說相明第一義悉檀者。即是諸佛辟支佛羅漢所得真實法名第一義悉檀也。故大智論雲。言論盡竟心行亦訖。不生不滅法如涅槃。說諸行處名世界。說不行處名第一義。二約可說相辨第一義悉檀相者。如大智論雲。一切實一切不實一切亦實亦不實一切非實非不實皆名諸法之實相。佛於如是等處處諸經說第一義悉檀相。此即是一家所明四門入第一義意也。故中論雲。若為向道之人聞說四句即入即是諸法實相。若人聞說四句心生取著皆是戲論。問曰。若以生善是為人。斷惡屬對治者。人通善惡。何得定言為人屬生善也。答曰。善隨人來為惑所障。惡是新起不長屬人。是故為人息惡生善。善屬於人。對治斷惡。人則非惡。若人是惡。惡滅人應隨滅。故知惡不屬人。問曰。為人對治俱斷惡生善義既是齊何得分二。答曰。一往雖然。原其正意義則不爾。為人惡新善舊。對治惡舊善新。為人新惡易滅為說便止。宿善深厚自然開發。對治則舊惡難除新善力弱。若不加修對治則惡法不滅也。問曰。此義非次。經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答曰。此須得意。為人善厚惡輕。但不作眾惡善自開發。對治惡厚善輕。故須眾善奉行方得離惡也。第三明釋成者。今用四隨釋成四悉檀也。四隨者。一隨樂欲。二隨便宜。三隨對治。四隨第一義。一隨樂欲者即是世界。如智度論雲。一切善惡欲為其本。若說四門若事若理但赴欲樂。皆是世界悉檀也。故此經雲。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道。是名世界悉檀也。二隨便宜者即是為人。論雲。於一事中或聽不聽。宜即是聽不宜者即不聽也。如金師宜數息觀浣衣宜不淨觀。即是便宜。若說四門若事理。便宜生善。是名為聽。若生不善則是不聽。是名為人悉檀也。三隨對治者即是對治悉檀也。若說四門若事理。的相主對破執著心。是名對治。論雲。諸法無常亦是對治。涅槃經明十種對治。謂常無常等皆是對治悉檀也。問曰若說事者可是對治。四門說理雲何對治。答曰。雖復說理既不曉悟。為破執著猶屬對治也。四明隨第一義者即是第一義悉檀。若說四門若事若理聞說即悟。皆是第一義悉檀也。故以四隨成四悉檀。問曰。四門說理可是第一義。若說事者雲何得是第一義耶。答曰。無問事理聞說即悟。皆是說第一義也。故經雲。始從得道到泥洹夜。若說一色一香無非中道。問曰。何故用四隨結成四悉檀通約事理。一事一理雲何得通有四義。答曰。如此經偈說。佛以一音演說法。或有恐怖或歡喜。或生厭離或斷疑。斯則神力不共法。生怖畏者即是世界悉檀。知因欲有世界世界如火宅故生怖畏也。或歡喜者即是為人悉檀。發善根得法喜也。或生厭離者即是對治悉檀。厭患煩惱興對治也。或斷疑者即是第一義悉檀也。初入見道第一義諦。正是斷疑之位也。是則隨說一切事理悉成四悉檀也。第四明起三觀者。即是用四悉檀起三觀也。夫至理幽絕。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識識。豈修觀行而能契會者哉。自非悉檀之巧妙。豈能用三觀會三諦之理也。今悉檀方便起從因緣假入空觀者世界悉檀。即是知正因緣心所樂法也。若從正因緣以入空。若析若體兩種觀心必須識為人便宜。便宜者若宜修觀即念擇精進喜三覺分起。若宜修止則念除捨定三覺分攝也。是則隨所便宜善心則發也。若心有沈浮之病必須用對治悉檀。若心沈時念擇精進喜三覺為對治。若心浮時念除捨定三覺分為對治也。巧用為人悉檀善根得發。巧用對治悉檀結使則薄。若行人利智善根熟結使煩惱薄。七覺分中隨依一覺恍然如失即住此。研修若觀慧分明即發真見第一義。是名用四悉檀。起從假入空觀成一切智慧眼也。從空入假觀巧用悉檀即得道種智法眼也。中道第一義觀巧用四悉檀即得一切種智佛眼也。第五起四教者。即是於四不可說起四種說法教四種眾生也。此經淨名默然杜口。即是大涅槃經明四不可說意也。四不可說者。一生生不可說。二生不生不可說。三不生生不可說。四不生不生不可說。此即是約心因緣生滅即空即假即中四句不可說也。而得有四說者。皆是悉檀因緣赴四機得有四說也。故大涅槃經雲。十因緣法為生作因亦可得說。十因緣法者。無明至有支名十因緣也。若用四悉檀赴此四種。十因緣機於四不可說即有四說之四教也。就此即為四。一明悉檀起三藏教。二明悉檀起通教。三明悉檀起別教。四明悉檀起圓教。一明用四悉檀起三藏教者。佛於生生不可說用四悉檀赴小乘十因緣法所成樂欲小善障重鈍根諸聲聞弟子。說三藏教生滅四諦教諸聲聞及鈍根菩薩也。故法華經雲。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以方便力故為五比丘說。是名轉法輪也。二明用四悉檀起通教者。佛於生不生不可說用四悉檀赴十因緣法所成三乘根性人。說約幻化無生四諦通教教三乘人也。故大品經雲。欲學三乘當學般若。又雲。三乘之人同以第一義諦無言說道斷煩惱也。三明用四悉檀起別教者。佛於不生生不可說用四悉檀赴十因緣法成別教根緣。宣說菩薩歷劫修行無量四諦別教教諸菩薩也。四明用四悉檀起圓教者。佛於不生不生不可說用四悉檀赴十因緣法所成圓機。說一實諦無作四諦圓教大乘教大菩薩開佛知見也。第六明起經論者。夫佛法至理不可以言宣。豈存言方語本十二部乎。但十方諸佛為利眾生。皆用悉檀赴緣而起十二部經也。十二部經名義具出悉檀大本。就此即為五意。一明悉檀起十二部經。二明悉檀起八萬四千法藏。三明悉檀起漸頓經教。四明悉檀起大小乘論。五明悉檀起聖說法聖默然。一明四悉檀起十二部經之相者即為四意。一明世界悉檀起十二部經。二明各各為人悉檀起十二部經。三明對治悉檀起十二部經。四明第一義悉檀起十二部經。一明用世界悉檀起十二部經者。若宜聞直說世界。宜直說者。是言教之本用世界悉檀直說世界名相。即是修多羅經。四言五言七言偈重頌說世界。即是祇夜經。記世界眾生未來之事如記鴿雀成佛。即是和伽羅那經。孤起偈說世界不誦長行者。即是伽陀經。無人請問自稱說世界事者。即是優陀那經。為說世界不善因緣而結成戒者。即是尼陀那經。若人不解世界之相如以車乳等為譬喻者。即是阿波陀那經。說本昔世界之事者。即是伊帝越多伽經。說往昔世界受生者。即是闍陀伽經。說世界廣大之事者。即是毘佛略經。說世界未曾有事者。即是阿浮陀達磨經。難問窮覈世界令易解者。即是優波提捨經。此即但約世界悉檀具起十二部經。餘三悉檀各起十二部經。類世界可知。佛用此十二部為言教之本說一切漸頓諸教也。故智度論雲。四悉檀攝得十二部經。意在此也。二明四悉檀起八萬四千法藏者。八萬四千法藏名義具出三觀大本。今用四悉檀起八萬四千法藏者即為四別。一者世界悉檀起八萬四千塵勞門。二明各各為人悉檀起八萬四千三昧八萬四千諸陀羅尼也。三對治悉檀起八萬四千對治門對治八萬四千諸煩惱也。四明第一義悉檀起八萬四千法門。亦名八萬四千諸波羅蜜門。門名能通。通至第一義悉檀諸波羅蜜名究竟。第一義悉檀即是究竟也。今言八萬四千法藏者。法語通漫即得含於八萬四千煩惱三昧陀羅尼諸對治門及波羅蜜等法。故名法藏也。故大智論雲。是四悉檀攝八萬四千法藏。其義在焉。三明悉檀起頓漸經教者。悉檀既攝十二部經八萬四千法藏。大聖用悉檀赴緣而說頓漸諸經無不成也。即為二意。一正明悉檀起圓頓教。二明悉檀起次第漸圓之教。一悉檀起圓教者。盧捨那佛說華嚴經。正用兩番四悉檀說無量四聖諦無作四實諦。赴別圓二種根性說華嚴經頓教也。二明起漸圓教者。釋迦開漸教但用一番悉檀赴聲聞小根說生滅四諦。起三藏教也。大乘方等有四種根性。用四番悉檀赴緣說四種四聖諦。起諸方等也。摩訶般若經有三種根性。以三番悉檀赴緣說三種四聖諦。起諸般若教也。法華經有一種根性。以一番四悉檀赴緣說無作四一實諦。起法華教也。涅槃經有四種根性而俱歸一理佛性涅槃。用四番悉檀說四種四諦。赴緣起涅槃教也。問曰。涅槃與方等二教何異。答曰。說方等經時。二乘止得前二聖諦不入無量無作二種聖諦。涅槃不爾。二乘及菩薩非止得前二種聖諦。亦通二乘入於無量無作二種聖諦見佛性也。方等諸經者名大集等經也。以集一切佛法故名大集。是大涅槃名名諸佛法界佛性涅槃。含一切佛法也。問曰。智度論雲。餘經多說三悉檀。今欲開說第一義悉檀故說是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若爾者。何得用四悉檀遍起一切漸頓諸經。答曰。三藏教多說三悉檀少說第一義。般若多說第一義少說三悉檀。復次般若雖說三悉檀皆與第一義相應。若說諸大乘方等或合說或別說也。四明悉檀起大小乘論者。地持論雲。菩薩入造不顛倒論摩得勒伽。為令正法得久住禪而作論也。菩薩住是禪定。觀佛去世後十因緣法所成眾生根緣大小。用四悉檀赴此根緣作論通經。如天親造十地論。即是用兩番悉檀造十地論通華嚴經也。舍利弗造毘曇。五百羅漢造毘婆沙。用初番悉檀通三藏教生滅四聖諦。見有得道之正意也。如迦旃延造昆勒論。亦是用初番悉檀通三藏教。見空有入道之正意也。如訶黎跋摩亦用初番悉檀造成實論。通三藏教從空入道之正意。故成實論雲。故我欲正論三藏中實義。諸成論師言實義所謂空也。龍樹菩薩造正觀論。用四番四悉檀三番正通釋諸摩訶衍三教。一番傍釋三藏生滅因緣教也。彌勒菩薩造地持處論。即是用二番悉檀釋華嚴方等般若諸大乘所明圓別二教也。無著菩薩造攝大乘論亦復如是。龍樹菩薩用三番悉檀造大智度論。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天親菩薩用一番悉檀造法華論。釋法華經。有人言。大涅槃論龍樹天親各造未度此土。懸準可知。如是等一切論無不依四悉檀而造義。問曰。諸論天人所有經書依何而造。答曰。法身菩薩住諸三昧。生人天中為天人師。造論作諸經書。如金光明經雲。五神通人作神仙之論。諸梵天王說出欲論。釋提桓因種種善論亦是初番悉檀之方便也。故造立天地經雲。寶應聲聞菩薩示號伏犧。以上皇之道來化此國。又清淨法行經說。摩訶迦葉應生振旦示名老子。設無為之教外以治國。修神仙之術內以治身。彼經又雲。光淨童子名曰仲尼。為赴機緣亦遊此土。文行誠信定禮。刪詩垂裕後昆。種種諸教此即世界悉檀也。官人以德。賞延於世。即為人悉檀也。叛而伐之。刑故無小。即是對治悉檀。政在清靜。道合天心。人王無上。即是世間第一義悉檀。問曰。世間何得有第一義。答曰。此皆約世界悉檀通明四悉檀。非出世第一義也。問曰。若佛菩薩老子周孔皆是聖人。人教有何差別。答曰。本地不可思議。何可分別。但跡教殊別高下深淺不可一概也。五明悉檀起聖說法聖默然者。如思益經雲。佛告諸比丘。汝等當行二事。若聖說法若聖默然。今明以此四不可說有因緣故以四悉檀而為說法。即是聖說。此四種四諦並是三乘聖人證法。非是凡夫之所能知。故不可說也。如為生盲說白色相而彼生盲終不能見。以不見故故不可說。不可說故名聖默然。問曰。聖說法者利益眾生若聖默然有利益不答曰如脅比丘默然而馬鳴論折如是等相即是利益也問曰聖說法用悉檀起聖默然雲何。答曰。默然既於物有利。豈離悉檀也。次歷教明聖說聖默之相者。華嚴二番悉檀赴緣而說無量無作二種聖諦名聖說法。不生生不生不生不可說故名聖默然。三藏教一番悉檀赴緣說生滅四聖諦故名聖說法。生生不可說故即是聖默然。方等四番悉檀赴緣說四番聖諦故名聖說法。生生生不生不生生不生不生不可說故名聖默然。摩訶般若三番悉檀赴緣說三番四聖諦故名聖說法。生不生不生生不生不生不可說故名聖默然。法華一番悉檀赴緣說教名聖說法。不生不生不可說故名聖默然。故法華經雲。是法不可示。言辭相寂滅。諸餘眾生類無有能得解。大般涅槃四番悉檀赴緣說四番四聖諦故名聖說。故大涅槃雲。說法者諸佛境界。非諸聲聞緣覺所知。生生生不生不生生不生不生不可說故名聖默然故。佛答文殊。如來畢竟不轉法輪。不轉法輪即聖默然也。此淨名經即是大乘方等之教。用四番悉檀赴緣為說名聖說法。四種四諦皆不可說名聖默然。如三十二菩薩用第四番悉檀說一實諦入不二法門名聖說法。四一實諦皆不可說名聖默然。如淨名杜口畢竟無說即是真默然也。問曰。止取不二法門為聖說者。此經餘品應非聖說。答曰。舉一為例。餘則可知。此經畢竟皆不說而說法也。問曰。淨名杜口為聖默然者。身子默然是聖默否。答曰。身子默者亦是聖默。問曰。既同默然何故淨名默然而文殊所歎。身子不說而為天女所訶。答曰。身子是聲聞聖默然。聲聞聖默然者即是思議解脫不可說相。是故身子默然不說也。以思議故是以被訶。若淨名默然即是不思議。不思議解脫故為文殊所歎。問曰。不二之理名之為默。雲何分別有二默然。答曰默者是不可說也。一家明義有種種不可說。雖俱言不可說而義有異。今略分別有六種不可說相。一者世間禪定不可說者。若初禪內有覺觀。猶是可說。二禪已上無覺無觀。是不可說。二者外人見心明不可說相者。如長爪梵志雲。一切語可轉。一切論可破。一切執可除。是諸法實相何等是性何等是相。於久思惟不得一法可以入心。是不可說也。若類分別一切外人絕言之理。可約此義辨同異也。三者三藏聲聞經辨不可說相者。如大集經歎憍陳如諸法第一義寂然無聲說也。故舍利弗不說解脫之相即其義也。四者明通教不可說者。即是般若所明三乘之人同修般若。用無生真諦無言說道斷煩惱也。五者別教不可說。即據佛性大涅槃不可說也。如為盲人說白色相。智人雖引諸相開曉。而彼生盲終不見白相。此譬佛性不可說也。六者明圓教不可說相。如涅槃經明六不可說相也。此乃淨名杜口之意耳。不可說者。一往雖同。解其義趣實不相混。末代坐禪聽講於此不了。聞不可說便生混亂。此即鎮頭迦羅二果難分別也。若別此義。身子淨名尚不為類。外道凡夫豈為等乎。第七悉檀起此經者即為三別。一起室外。二起入室。三起出室。一明室外。用四番悉檀起四種佛國。即是佛國品也。亦得兼起通別二序。用前兩番悉檀起方便品。次三番悉檀起弟子品。次後一番悉檀起菩薩品。二明入室六品。三番悉檀起問疾品。後一番悉檀起不思議解脫品。第二番悉檀起觀眾生品。大意與涅槃明四真諦意同。第三番悉檀起佛道品。第四番悉檀起不二法門及香積品。三明出室正說兩品。用四番悉檀起菩薩行品見阿□佛品也。流通法供養品屬累品還因四番悉檀通之也。問曰。室內明六品。何故但以三番悉檀起。未入室四品出室四品何故皆以四番悉檀起。答曰。室內但明摩訶衍義。室外兼明三藏義也。問曰。三藏義何故在室外。答曰。以小隔大。猶處門外止宿草菴。問曰。三藏既不入摩訶衍可在室外。餘三番何意亦在室外說。答曰。不思議析伏攝受出入無閡也。故法華雲。出入息利乃遍他國。問曰。摩訶衍法可得出入自在無閡。聲聞之法以小隔大。何得前後說也。答曰。如法華經雲。過此已後心相體信入出無難。立經五義用四悉檀之意是也。   維摩經玄疏卷第一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77 維摩經玄疏   維摩經玄疏卷第二   天台山修禪寺沙門智顗撰   第一釋名者通標五意。已具前科。就此釋名分為二別。一釋別名。二釋通名。一釋別名者。此經以維摩羅詰所說標名。名異眾經故雲別也。二釋通名者。經之一字即是通名也。所以通別二者略為三義。一約教二約行三約理。一約教者。如華嚴大品等。教異故立名亦異。是為別也。皆是佛說同名為經故雲通也。二約行者。如泥洹真法寶眾生種種門入。種種門入名為行別。故須別名。同趣涅槃即是一理。故立名通也。三約理者。理是一法名義則多故。大涅槃經雲。如天帝釋有種種名。解脫亦爾多諸名字。名字異故故名為別。同是一理故名通也。從教起行。從行入理。俱有通別也。今釋別名分為二意。第一前釋維摩詰。第二明所說法。維摩詰即是標人。所說即不思議解脫。是知非人無以弘法。非法無以顯人。淨名者登補處智鄰極境。所說之教即不思議解脫。此經乃以人法雙標教首。是尊其人重其法也。第一先釋毘摩羅詰者即為四重。    第一翻釋名義 第二三觀解釋 第三四教分別 第四淨名本跡   第一翻名釋義者即為二意。一翻維摩名二解釋。一翻名者。外國人語自有不同。猶如此土楚夏之別。而前後翻譯不無增損。增損立義略有三家。一雲毘摩羅詰帝隸。此土翻為淨名無垢稱。稱或雲歎(什師翻也)次家雲毘摩羅詰。此土翻為淨名(肇師翻也)後家雲毘摩羅詰栗致。此土翻為淨無垢稱(光師所承三藏翻也)二解釋者。初翻似覺為繁難為申釋。次翻為淨名。今用此解以對真應二身。淨者即是真身。真智無惑故雲為淨。名者即是應身。垂形濟物名稱普聞也。後家翻為淨無垢稱。今用此翻釋以對三身即為二意。一就事解二約觀心。一就事解三身者。一法身二報身三應身。一淨義者即是法身。自性清淨皎然無點。即是性淨法身也。二無垢者即是報身報智圓明無有垢染。即是圓淨報身也。三稱者即是應身。大慈化世名稱普洽。即是應身也。故智度論雲。水銀和真金能度諸色像。功德和法身處處應現往。但三身之義備有眾經。理雖宛然名不的顯。如楞伽經。具有三佛名義。又普賢觀經雲。佛三種身從方等生。三身明義不乖二身識其開合。豈定偏用。此類三諦二諦之開合也。以此二翻對義釋名。意在可見。二約觀心明三身者。凡厥有心。心即法性。法性者即是本淨。本淨者即是法身也。觀心相應明時無暗。無暗者即是無垢義。無垢者即是智斷果報身也。隨所利物起一切事。皆如幻化水月鏡像。和光無染即是稱緣應身義也。如是三義不縱不橫為菩提種子。涅槃經雲。發心畢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前心難。自未得度先度人。是故敬禮初發心。善識六即則不混濫也。第二用三觀釋維摩詰名者。三觀斷迷二諦三諦之惑。顯二諦三諦之妙理。真理皎然名之為淨。惑障斯盡謂之無垢。觀與理合大用無方故名為稱也。三觀義成淨無垢稱其意存矣。此經明室外彈訶室內攝受。若不解三觀法門入文玄旨。實為難見。今明三觀義略為七重。    第一分別境智 第二釋三觀名 第三辨三觀相 第四對智眼 第五成諸乘義 第六約斷結釋淨名義 第七通此經文   第一前分別境智者。境是所觀智是能觀。所觀之境即是十二因緣三諦之理也。能觀之智即三觀也。所以約十二因緣明所觀之境者。大聖說此正因緣法。為破外人計邪因緣生無因緣之邪僻也。若迷此正因緣則有六道生死。若解此正因緣即有四種聖人也。是則約十二因緣而辨此十法界也。二諦三諦之理即是三觀所照之境也。今一家明四諦既有四種。十二因緣亦有四種。一者生滅十二因緣。二者無生十二因緣。三者無量十二因緣。四者無作十二因緣。生滅無生滅因緣即是所觀之境。無量因緣即是第二觀境。無作因緣即是第三觀境。今約中論偈正明此三觀之境也。偈雲。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問為當境自是境。由智說境。答曰。若言境自是境。即是自性境。若言由智故說境。即是他性境。若言境智故說境。即是自他性境。若離智故說境。即是無因緣而說境。從因緣說境尚不可。何況無因緣而說境也。四句說智其過亦然。今中論所明諸法不自生。豈得說言由境故說境。亦不從他生。豈得言由智故說境。亦不共生。豈得言境智合故說境。亦不無因生。豈得離境智故說境。四句檢智亦復如是。今四句檢境不可得而說為境者。即是假境也。亦是不思議境也。智亦如是。一切有無因緣善惡是非垢淨世間出世間類如此檢。若用此意研覈。眾家解釋經論難免性義。問曰。若境是境。境可是自性境。今待智故說境。何得是他性境也。答曰。境若稱自。智豈非他。智若非他。境豈是自。境是自性智即他性。境是自性不得成假。智是他性何得說假。智是他性遂得說假。境是自性亦應說假。境是自性不得說假。智是他性豈得說假。如此檢覈由境說智即是自性之過。說智為境即墮他性之失。如是論者由智說境假不成也。若不成假境即非不思議境。若能四句檢境。畢竟不可得而說為境者即是假境也。亦是不思議境也。智亦如是。此不思議境智即是此經所明不思議境智之正義也。故金光明經散脂鬼神品雲。我現見不可思議智光不可思議智境也。第二釋三觀名者。三觀之名出瓔珞經。雲從假入空名二諦觀。從空入假名平等觀。是二觀為方便道。因是二空觀得入中道第一義諦觀雙照二諦心心寂滅自然流入薩婆若海也。所言從假入空觀者。無而虛設謂之為假。觀假知無如幻如化但有名字即入空也。而說為二諦觀者。或是情智二諦。或約隨智二諦也。次釋從空入假觀者。若不住空還入幻化。假名世諦分別無滯。即是從空入假觀也。而言平等者。若前破俗用真不名平等。此觀破用等故名平等也。次釋中道觀者。中以不二為義。道是能通為名。照一實諦虛通無滯名中道觀也。故經雲。前二觀為方便道。因是二空觀得入中道雙照二諦心心寂滅自然流入薩婆若海。此三通名觀者。觀以觀穿為義。亦是觀達為能。觀穿者穿見思恆沙無明之惑故名觀穿也。觀達者達三諦之理也。故大涅槃經雲。如人善知伏藏即取利钁掘地直下槃石沙礫直過無難唯至金剛不能穿徹。槃石者見思惑也。砂者塵沙無知惑也。礫者即是無明住地惑也。徹過者即觀穿義也。至金剛者即達一實諦佛性理也。問曰。三觀俱照二諦有何等殊。答曰。前觀雖照二諦。破用不等。次觀亦照二諦破用平等既不見中道。但是異時平等也。第三觀者得見中道雙照二諦。即是一時平等也。第三辨三觀相者即為二意。一明別相三觀。二明一心三觀。第一明別相三觀者。觀因緣所生三諦之理相別不同。取相恆沙無明三種惑障粗細階級有異。觀理破惑用智不同。故名別相三觀也。即是大品經三慧品所明三智相也。今釋此別相三觀即為三別。一從假入空觀。二從空入假觀。三明中道第一義諦觀也。第一正明從假入空觀相者略為三意。一先明所觀之假。二明觀門不同。三辨入空觀智。一明所觀之假者。有二種假攝一切法。一者愛假。二者見假。愛者即是愛論。見者即是見論。此二種皆是戲論破於慧眼障見真實。愛論隨所見境即生愛著。是為魔業。見論隨所見境即生分別。是為外道業。故此經雲。天魔者樂生死。外道者樂諸見。所謂因此愛見起九十八使。使三業作善不善。則輪轉六趣受生死苦。故此經雲。從癡有愛則我病生。又曰。此病起皆由著我。是故於我不應生著。今明若知愛見由無明生。則一切三界皆從心起。故華嚴經雲。三界無別法唯是一心造。而此諸法皆從假者。無明愛見所起之法皆有三假之相。三假者。一因成假。二相續假。三相待假。此三虛設故雲假也。問曰。三藏摩訶衍皆明三假。二經之異雲何分別。答曰。若隨情明假。則是聲聞經所說。若就理明假皆如夢幻。即是摩訶衍所說。此經訶優波離具明此三假之相也。問曰。三乘從三假入空。若為分別。答曰。有人言。聲聞多用因成假。緣覺多用相續假。菩薩多用相待假。今謂三藏所明三假相別隨便入理。若摩訶衍所明三假皆如幻化。三乘觀此同入空也。二明觀門不同者。即是折體二種觀門也。如聲聞經所明折假入生法二空者。此如空實手之拳指也。摩訶衍體假入生法二空者。如空鏡像之拳指也。折假入空名為拙度。體假入空名為巧度。故大智論設巧拙二醫譬。今釋此諭。如眼病是一治有巧拙。拙則針藥痛楚方差。巧則咒術不痛自損。損差是同見色不異也。故中論雲。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拙度為不善滅。說巧度為善滅也。問曰。此有何殊。答曰。善滅者不斷斷。不善滅者是定斷也。三明入空觀智者亦為兩意。一者明折假入空。二明摩訶衍道體假入空。一折假入空者即為二意。一折見假入空。二折愛假入空。並是三藏拙度教門也。問曰。上明愛見二假。愛前見後。今明修觀何故見前愛後也。答曰。眾生有二種使。鈍使粗屬愛魔業。利使細屬見外道業。故愛前見後。今佛法正道緣理斷結。於見道中有二種人。鈍人用無常苦行入見道先斷愛。利人用空無我行入見理斷見。見盡在前。修道在後。愛結次除也。一明折見假入空者。即折非見假入空。折假之觀如大智論破□至鄰虛塵。折此生滅細塵色假以入空也。觀內身心亦如是。但成論三大法師各以情見破此細塵。細塵若盡不免斷見。塵若不盡還是常見。不出二見。豈得入空。今詳大智論意。不如諸師所推。論主引佛語雲。色若粗若細總而觀之無常無我。不說有極微之色也。今謂若知粗細等色無常無我。即是因成相續相待虛假不實。既不得色有。豈滯色空亦有亦空非有非空也。是則身邊二見皆是四緣三假所成不實皆空。念想觀除言語法滅。一心禪寂心在定。故能知世間生滅法相。若知四見及六十二見。無常空寂豁然發真成須陀洹。是為折見假入空之觀也。問曰。折假入空祇應折色。心之有空亦有亦空非有非空雲何可折。答曰。隨見所執悉是四緣三假皆生滅相。破粗生滅至細生滅。細生滅盡即入空也。問曰。雲何分別四見生法兩空相也。答曰。身邊二見皆是污穢無記五陰觀此五陰即陰離陰並不見我相唯有陰法。如觀五指不見拳相。此從十六知見假以入生空也。毘曇有門用此人空發真無漏見第一義。斷三結盡證須陀洹。成論空門觀此邊見但是行陰。行陰悉是三假假既不實。因此入空。破諸見結成須陀洹。即是折實法假入空正意。是為聲聞經說法空之相也。二明折愛假以入空者。愛即是欲愛色愛無色愛。皆是四緣三假之所成也。若觀四緣三假入空發真。無礙道斷解脫道證。至非想第九解脫。是羅漢果住有餘涅槃。折假入空觀其功乃息。亦名一切智亦名慧眼。二摩訶衍體假入空觀者。入空觀門乃有多塗。今約無生觀門明體假入空也。就此觀門亦為兩別。一明體見假以入空。二明體愛假以入空。初明體見假以入空者。體因緣所生身見等法皆如夢幻。因成相續相待但有名字。名字即空。非滅故空。空即是真。真即是涅槃。是為體假入空觀也。此約三假而檢。一就因成檢者。內有意根外有法塵。根塵相對則意觸因緣生愛。愛生者即是身見意識生也。今觀此見識定從何生。為意根生意法塵生。為根塵合生離根塵生。若意根生即自性生。若法塵生即他性生。根塵合生即是共生。若離根塵生即無因緣生。從因緣生尚不可說。何況無因緣生也。故中論偈雲。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說無生。當知身見之心本自不生。不生而說生者。但是隨順世間名字故說生。名字之法不在內外亦非兩間。亦不常自有是字。不住亦不不住。是字無所有。言語道斷。是名從因成假以入空也。問曰。空有二種。一者性空。二者相空。此雲何分別。答曰。前四句檢。生性不可得即是性空。無生而說生即是假生。假生即是不生。不生即相空也。故世諦破性立假。真諦破假。即是相空也。二檢相續假。此一念心為是生生為是滅生。為生滅生離生離滅而有生。若是生生即自性生。由滅故生即他性生。若生滅生即是共性。若離生離滅生即無因緣生。從因緣生尚不可得。何況無因生也。今觀此心。不自性生故非生生。不他性生故非滅生。不自他性生故非生滅共生。不無因生故非離生離滅生也。如此四句檢。生不得生而說生者。但以隨順世間名字故說生。名字生即是假生。假名之生即是不生。無生名字則言語道斷。是名從相續假以入空也。問曰。若說生生可是自性生。待滅故生滅生非生即是假義。何得言是他性也。答曰。生若稱自。滅豈非他。滅若非他。生豈是自。生是自性。滅即他性。生是自性不得成假。滅是他性何得說假。滅是他性遂得說假。生是自性亦應說假。如此檢覈。由生故生即是自性之過。說滅為生即墮他性之失。如是論者由滅說生假不成也。三檢相待假。此身見心生為是生生為不生生為生不生生離生離不生生。若是生生即自性生。若不生生即他性生。若生不生生即是共生。若離生離不生生即是無因生。從因緣生尚不可說。何況無因緣而說生也。今觀此見。心不自性生故非生生。不他性生故非不生生。不自他性生故非生不生共生。不無因生故非離生不生而說生也。如此四句檢生不得即是不生。不生而說生者。但以隨順世間名字故說生。名字之生即是假生。假名之生即是不生。若無生名字則言語道斷。是名從相待假以入空也。問曰。生生可是自性生。待不生而說生。豈是他性生也。答曰。若生稱自不生豈非他也。相續科已並覈竟。細類可知。大品經明。舍利弗問須菩提為生生為不生生。須菩提答。非生生非不生生也。是則破生見三假合有十二番觀門。若觀三假生不生而執著無生。還用十二番觀而破之也。破亦生亦無生見亦有十二番觀。破非生非無生見亦有十二番破。合破四見共有四十八番觀。能破如所破。是則破能觀之心亦有四十八番。合能所共有九十六番觀門。善修此觀觀生相。畢竟不可得。乃至複四見具足四見不可說。見皆不可得。豁然開悟。六十二見八十八使皆滅得須陀洹故。大品經雲。須陀洹若智若斷是菩薩無生法忍。此即巧度不斷而斷。不同拙度之定斷也。二體愛假入空者。分別愛假。猶如前說。今明修道體三界愛皆如夢幻。三假即空。四句檢生。並不可得是名體三界愛假以入空。空即是真智增長。諸法不生而般若生者斷三界結也。若欲愛六品盡名斯陀含。斯陀含若智若斷是菩薩無生法忍。次斷三品下分結盡名阿那含。阿那含若智若斷是菩薩無生法忍。斷上二界愛五上分結儘是阿羅漢。阿羅漢若智若斷是菩薩無生法忍。乃至辟支佛侵除習氣。若智若斷亦是菩薩無生法忍。此皆巧度不斷而斷。是觀因緣即空。不生生無生四諦入空之觀其功齊此。亦名一切智亦名慧眼也。二明從空入假觀者亦為三意。一明入假之意。二明修入假之觀。三明觀成化物。一明入假之意者。此觀正為觀俗諦破塵沙無知。若二乘不為化物。不須此觀。菩薩弘濟必須此觀。所言從空入假者。若滯於空墮二乘地。如大品經雲。我以天眼觀十方世界。恆沙菩薩學菩薩道。少得入菩薩位。多墮二乘地。是故通教菩薩須從空入假用道種智入菩薩位。若不滯空。如空中種樹。分別藥病化眾生也。二明修入假觀者。入假有二種。一者入見假一切法。二者入愛假一切法。一明入見假一切法者。菩薩住深禪定知空非空。具大慈悲觀假見假。假有四種。從此四見出無量見。一自生見。二他生見。三共生見。四無因生見。此四見各有執諍之病也。復次執有二重。一執外人邪因緣無因緣四生之見。所謂從冥初生覺。從微塵生自在天生時生自然生也。二執佛法正因緣生自他共無因四生之見。執自生見者。若計意根生意識。是則心能生心。故正法唸經雲。心如工畫師作種種五陰。一切世間法無不從心造。亦如唯識論之所明也。他生者。經言。心不孤生。必籍緣而起故。大品經雲。有緣思則生。無緣思不生。當知一切法皆從外緣生也。共生者。有言。如經所說。六觸因緣生六受。得一切法也。自然者。如龍王經雲。一切皆自然而生。大品經雲。十二因緣非佛天人修羅作。性自爾也。佛有四種之說。皆是悉檀方便入假利物。而諸眾生顛倒不了。或執外人邪說四邊。或執佛法經論四邊而生見著。故智度論雲。般若譬如大火炎。四邊不可取。邪見火所燒。今明隨所執見即苦集。若能知苦斷集。必須修道證滅。皆是假名如幻化而知。次明入愛假一切法可知也。三明觀成化物者。菩薩從空入假修證。即是觀因緣假。名生不生無量四諦亦名道種智亦名法眼。過二乘地。用道種智入菩薩位入假修證。道種智有三種。一生滅道種。二無生道種。三依藏識道種。菩薩住是位。為降伏天魔及其眷屬即入愛假現諸神通。乃至同事利物說諸愛論。如此土三墳五典安國育民之經書也。為降伏外道及其眷屬即入見假顯示智慧。乃至同事利物說諸見論。如十八種六師。皆稱一切智也。深知愛見苦集之病無量。道滅之藥亦復無量。皆如無量夢幻用四悉檀赴其根緣隨病設藥。復次菩薩為度如是無量眾生故遊戲神通。淨佛國土成就眾生入假修無量願行。是為觀成化物也。三明中道第一義觀者即為三意。一明所觀境。二明修觀心。三明證成。一明所觀境者。前二觀是方便。雖有照二諦之智。未破無明不見中道。真俗別照。即是智障。故攝大乘論雲。智障甚盲闇謂真俗分別。智障者依阿黎耶識識即是無明住地。無明住地即是生死根本。故此經雲。從無住本立一切法。無住本者即是無始無明更無別惑所依住也。二明修觀心者。若修此觀還用前二觀雙忘雙照之方便也。雙忘方便者。初觀知俗非俗。即是俗空。次觀知真非真。即是真空。忘俗非俗忘真非真。非真非俗即是中道。因是二空觀入中道第一義諦。雖觀中道而不見者。皆是無明之所障也。當觀實相修三三昧。大智度論雲。聲聞經中說三三昧緣四諦十六行。摩訶衍明三三昧但緣諸法實相。今初修空三昧。觀此無明不自生不從法性生也。不他生。非離法性外別有依他之無明生。不共生。亦非法性共無明生。非無因緣生。非離法性離無明而有生也。若四句檢。無明本自不生。生源不可得即是無始空。是名空三昧。空無住之本一切法也。若爾豈全同地論師計真如法性生一切法。豈全同攝大乘師計黎耶識生一切法也。問曰。各計何失。答曰。理無二。是二大乘論師俱稟天親。何得諍同水火。次觀無相三昧者。即觀無生實相非有相。不如闇室瓶盆之有相也。非無相。非如乳內無酪性也。非亦有亦無相。不如智者見空及不空。非非有。非非無相。取著即是愚癡論。若不取四邊之定相即是無相三昧入實相也。若爾豈全同地論師用本有佛性如闇室瓶盆。亦不全同三論師破乳中酪性畢竟盡淨無所有性也。問曰。各計何失。答曰。若無失者。二大乘論師何得諍同水火也。次明修無作三昧。觀真如實相。不見緣修作佛。亦不見真修作佛。亦不見真緣二修合故作佛。亦不離真緣二修而作佛也。四句明修即是四種作義。若無四修即無四依。是無作三昧也。若爾豈同相列北道明義緣修作佛南土大小乘師亦多用緣修作佛也。亦不同相州南道明義用真修作佛。問曰偏用何過。答曰。正道無諍。何得諍同水火。今明用三三昧修一實諦。開無明顯法性。忘真緣離諍論。言語法滅無量罪除。清淨心一水若澄清。佛性寶殊自然現也。見佛性故即得住大涅槃。問曰。若爾者今雲何說。答曰。大涅槃經雲。不生不生名大涅槃。以修道得故故不可說。豈如諸大乘論師偏執定說也。今以因緣故亦可得說者。若解四悉檀意如前異說。皆大利益眾生興顯佛法也。三明證成者。若觀無明因緣入不二法門住不思議解脫也。故此經明入不二法門。即是中道雙照二諦。自然流入薩婆若海。此是觀因緣即一實諦不生不生。證無作四實諦。亦名一切種智亦名佛眼。即是入初地見佛性住大涅槃也。第二辨一心三觀者。正是圓教利根菩薩之所修習。所以者何。不思議心因緣之理甚深微妙。其觀慧門難解難入。今明此一心三觀亦為三意。一明所觀不思議之境。二明能觀三觀。三明證成。一明不思議之觀境者即是一念無明心因緣所生十法界以為境也。問曰。一人具十法界。次第經無量劫。雲何止在一念無明心內無妨閡也。答曰。此經明不思議須彌入芥子不相妨閡。無情之物尚得如此。心神微妙一念具一切三世諸心諸法。何足致疑。譬如眠法覆心一念之內夢見一切諸心諸事。若正眠夢之時謂經無量劫。如法華經說。夢見初發心乃至成佛無量諸事。比其覺時反觀祇是一念眠心也。心譬自性清淨心。眠法覆心譬於無明。無量夢事譬恆沙無知覆一切恆沙佛法。夢事不實善惡憂喜譬見思惑覆真空也。若不細尋夢譬不思議之疑。終無決理。故諸大乘經多說十喻但諸法師不圓取譬意。止偏得虛偽空邊不見譬無量無明法性邊也。故三諦之境義不成也。二明能觀者。若觀此一念無明之心。非空非假。一切諸法亦非空假。而能知心空假。即照一切法空假。是則一心三觀圓照三諦之理。不斷癡愛起諸明脫。若水澄清珠相自現。此即觀行即也。三明證成者。若證一心三觀。即是一心三智五眼也。若得六根清淨名相似證即十信位也。若發真無漏名分證真實即即是初住也。此經雲。一念知一切法。即是坐道場成就一切智故。大品經雲。有菩薩從初發心即坐道場。當知是菩薩為如佛也。智度論雲。三智其實一心中得。佛欲分別為人說。令易解故故次第說耳。第四對智眼者。智即三智。眼即五眼。三觀能知因緣三諦之理即是三智。能見因緣三諦之理即是五眼。若解三觀。三智五眼兩科大義宛然明瞭。若分別為論。三觀為因。三智五眼為果。通而為語。三觀即是三智五眼之異名耳。如大智論釋般若雲。別則般若為因。至佛心則變名一切種智。若通而為論。俱通因果。如大智論偈雲。若如法觀。佛般若與涅槃是三則一相。其實無有異。故知般若之名亦至佛果。文如三德成大涅槃不縱不橫如世伊字。摩訶般若果上之一德也。問曰。三觀對三智其數相應。三觀對五眼數豈相當。答曰。若觀粗細因緣。即是肉眼天眼之境。若見三諦之理。即是慧眼法眼佛眼也。第五成諸乘義者。三觀即是三智。三智有二種。一別相三智。二一心三智。一別相三智即開三乘。二一心三智但是一佛乘也。第一正明別相三觀開三乘者即為二意。一正約三觀開三乘。二明十法成三乘。一正約三觀開三乘者即為三意。一約折法觀開三藏教三乘。二約體法觀開通教三乘。三總約折體別相三觀成別教大乘。一明折法觀開三藏教三乘義者。三藏教明三乘行人同折因緣假以入空。若聲聞總相折法入空發真無漏成一切智名聲聞乘。若辟支佛別相折法入空發真無漏成一切智名辟支佛乘。若菩薩總相別相折法入空而不斷結取證多入俗假。修行六度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無師智。即是三藏教之大乘也。二明體法觀開通教三乘者。三乘之人同體因緣假以入空。若發真無漏斷見思惑。小乘根鈍但除正使成一切智名聲聞乘。緣覺中根侵除習氣成一切智名辟支佛乘。菩薩得一切智入假修道種智。教化眾生求一切種智。即是通教之大乘也。三明總約折體別相三觀成別教大乘者。若是別教菩薩觀因緣修別相三觀。次第成一切智道種智。乃至修中道觀見佛性成一切種智求常住涅槃。即是別教大乘義也。二明具十法成三乘者。三觀乃是乘之正體。若不約十法和合則乘義不成。所以者何。三乘悉能運出三界火宅。必須正助眾善和合。故運用之義成也。就此即為三意。一出十法名。二明次第成乘。三料簡。一出十法名者。一明識正因緣生法。二真正發心。三止觀修習。四破諸法遍。五善知通塞。六道品調適。七對治助開三解脫門。八明識次位。九安忍強軟兩賊。十順道法愛不生。三乘之人修學三觀。若具此十法即成三乘入涅槃也。二明次第成乘者。初所以須知正因緣生諸法者。知無明因緣生一切法。即是正因緣。異外執邪因緣無因緣生一切法也。次明真正發心者。三乘行人明知正因緣所生三界火宅。覺悟生死志求涅槃。但菩薩大悲濟物心異也。次明止觀修習者。發心信解分明必須修行定慧。即是三乘行人之根本也。次明破諸法遍者。若不破見思兩輪所執。妄境不遍則止觀有滯也。次明須知通塞者。隨所破法從淺至深。皆有道滅之通苦集之塞。若迷此理即不知得失是字非字。去取失宜也。次明道品調適者。三十七品是三乘入道之正要。能引進眾行到三脫門入涅槃也。次明對治助開三解脫門者。即是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九想八念十想八背捨八勝處十一切處九次第定事中六度等諸對治法助開三脫門也。次明識次位者。三乘入道從乾慧地乃至佛地。若能分別不謬即不生叨濫破增上慢心也。次明安忍強軟兩賊者。未入外凡之位內外八風壞三乘行人出世善根。若能安忍則不為所壞入乾慧地因發暖頂入性地也。次明順道法愛不生者。三乘之人若入性地發善有漏五陰所有善法功德智慧順道。若生法愛即便頂墮不得進入忍法成世第一法發真無滿也。若能不生法愛即不頂墮得入忍法位成世第一法發真無漏。即是三乘之人同見第一義諦。斷界內見思煩惱出三界火宅。是為此乘從三界出到有餘涅槃住盡智無生智運入無餘涅槃。故以十法成三乘者其義顯也。三明料簡者。問曰。自有眾生值佛隨聞一法即得道。或隨修一法門即入道。法華經三界火宅諸子門外方索車。何畢悉具此法乃成乘也。答曰。皆以往昔已修此十法成根性也。問曰。三車門外今何得十法成乘從界內而出。答曰。法華的據盡無生。三乘有為無漏功德是究竟三乘能運入無餘涅槃。乃是真乘既無無餘涅槃之可入。又不能運至常住涅槃。則三乘之義不成。故索三車不得也。今通明乘義有六種不同。一理乘。二教乘。三行乘。四相似乘。五分證真實乘。六究竟乘。一理乘者。三乘行人悉有四諦十二因緣六度之理三乘根性不同也。二教乘者。即是佛開三乘之教。三乘諸子以佛教門出三界苦。亦名名字乘也。三觀行乘者。即是三乘之人修五停心觀別相總相念處。乾慧地之觀行也。故勝鬘經雲。三乘初業不愚於法。意在此也。四相似乘者。即是四善根人所得善有漏五陰。五分證真實乘者。即是學智從發苦忍真明無漏乃至非想第九無閡金剛三昧也。六究竟乘者。即是無學智阿羅漢辟支佛佛所得非想第九解脫道盡智無生智佛如實智能運入無餘涅槃也。此即是三藏教折法觀。通教體法觀十法成乘意在此也。但別教三觀十法成乘明六種乘。義意不同。分別事繁。問曰。佛法無量。何故的取此十法成三乘耶。答曰。佛法雖復無量。必須取其正要。如諸小乘經論大乘經論所明乘義。成者教門悉有此十意分明也。但隨緣散說不聚一處。今採經論撰十意以成乘義者。為欲令一家義學禪坐之徒知佛法大小乘經論所明入道正意。異外國外人各說一究竟道。末代時有師子身內蟲法師禪師。雲莊老教與佛教一種。若作此解者。可將此十法比並。若彼明空具有此意分明名義成就者。可許是同。若無此十法或名義似同而研覈橫豎不通事理滯閡名字有闕作義不成。豈得同也。今毘曇成實雖是佛法小乘之論。明空入道。撿其論文即十意宛然名義無閡申通佛法。小乘入道意轉分明。況復大乘經論者乎。外人經書既無此名義故。不可皆言同佛法也。第二明一心三智但是一佛乘者。若觀因緣三諦。初心即得一心三智。開佛知見名見佛性。即大乘也。此則不復開三乘之別。故此經觀眾生品舍利弗問天女雲。汝於三乘為何志求。天女答言。我為化三乘。如人入瞻蔔林唯嗅瞻蔔不嗅餘香。入此室者唯聞大乘功德之香不樂聲聞辟支佛功德香也。當知一心二智即是圓教。般若波羅蜜即是大乘。故大品經會宗品雲。般若波羅蜜即是摩訶衍。摩訶衍即是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摩訶衍無二無別。今明一心三觀會成大乘者。大名不可思議。乘以能運為義。一心三觀境智並是不思議法。能運菩薩至於道場故名大乘。此須約六即明圓教一佛乘。即是六種大乘義也。一明理即大乘者。涅槃經雲。一切眾生皆是大乘也。二名字即大乘者。緣理即發大乘心也。三觀行即大乘者。即是修不思議十法通達無閡也。十法名如前說。今略明不思議十法成觀行即者。一知不思議正因緣即是所觀境。如前明一念眠心具一切夢法。譬一念無明具一切法三諦之理不縱不橫。即其義也。此須的取維摩訶彌勒言一切眾生即大涅槃即菩提相。明此不思議因緣也。所以者何。中道第一義諦非因緣。是無作四諦之因緣也。若言涅槃即生死。一實諦即是苦因緣。若言生死即涅槃。一實諦即是滅因緣。若言菩提即煩惱。一實諦即是集因緣。若言煩惱即菩提。一實諦即是道因緣也。是為知不思議世間出世間正因緣也。二次明真正發心者。即是無緣慈悲無作四弘誓願也。若無緣大慈觀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與眾生此滅道之樂。名無緣大慈也。觀涅槃即生死菩提即煩惱。欲拔眾生此虛妄之苦。名無緣大悲也。無作四弘誓願者。知涅槃即生死。未度苦諦令度苦諦也。知菩提即煩惱。未解集諦令解集諦也。知煩惱即菩提。未安道諦令安道諦也。知生死即涅槃。未得涅槃令得涅槃也。菩薩如是慈悲誓願無緣無念而覆一切眾生。猶如大雲不加功用如磁石吸鐵。是名真正菩提心也。三明行菩薩道勤修止觀者。若知生死即涅槃即是善修止也。若知煩惱即菩提即是善修觀也。如陰陽調適萬物長成。若巧修止觀即能一心具萬行也。問曰。以何為集。答曰。依此經及涅槃經。無明愛一切煩惱為集諦。業屬於苦。於今對義為便也。四明破諸法遍者。若知生死即涅槃。即破分段變易二種生死皆遍。若知煩惱即菩提。則破一切界內界外煩惱遍也。譬如轉輪聖王能破一切強敵亦不有所破。般若波羅蜜亦復如是。能破一切法亦不有所破。五善知通塞者。知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則一切皆通。知涅槃即生死菩提即煩惱則一切皆塞也。六善修道品者。觀十法界五陰生死即是法性五陰。法性五陰即是性淨涅槃。即是四念處破八倒。知涅槃即生死顯四枯也。知生死即涅槃顯四榮也。知一實諦是見虛空佛性住大涅槃也。因此四念處修正勤如意足根力覺道即是道品善知識由是成正覺。亦是莊嚴雙樹。是則煩惱即菩提。七對治助修諸波羅蜜者。知菩提即是重惡煩惱。是以知生死即涅槃。對治諸波羅蜜諸度法等侶助煩惱即菩提開三解脫門。對治若成煩惱即菩提也。八善識位次者。涅般即生死菩提即煩惱此是理即。若知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是為名字即。因此觀行分明成五品弟子。即是觀行即。得六根清淨名相似即成四十一地。即是分證真實即。證妙覺果即是究竟即。若能善解此之次位。即不起大乘增上慢大乘旃陀羅之過罪也。九安忍成就者。若知生死即涅槃。即不為陰界入境病患境業相境魔事境禪門境二乘境菩薩境之所壞也。若知煩惱即菩提。即不為煩惱境諸見境增上慢境之所壞。能忍此無作苦集不為所壞者。此如大智論說能忍成道事不動亦不退是心名薩埵也。十順道法愛不生者。觀生死即涅槃。生一切諸禪定三昧等功德。觀煩惱即菩提。生諸陀羅尼門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四無閡智一切種智。於順道法不愛不著。是為觀行乘。四明相似即大乘者。即是得六根清淨。如法華經說。五分證真實即大乘者。即是初發心住乃至等覺也。六明究竟即大乘者。即是妙覺地。如法華經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莊嚴也。故大品經雲。是乘從三界中出到薩婆若中住。是乘不動不出。故理即大乘從發菩提心成名字即觀行即相似即。即是乘從三界出也。法華經雲。乘此寶乘遊於四方。嬉戲快樂直至道場。若得分證真實即住於十住開佛知見。乘此寶乘遊東方。若住十行即是示佛知見。乘此寶乘遊於南方。若住十迴向即是悟佛知見。乘是寶乘遊於西方。若住十地等覺即是入佛知見道。乘是寶乘遊於北方。若住妙覺即是乘是寶乘直至道場。名到薩婆若中住。理即大乘性如虛空。故雲是乘不動不出也。略明一心三觀成一佛乘竟。第六約斷結釋淨名義者。三觀成淨名義略為三。一明不思議斷結。二成淨名義。三攝法。一明不思議斷結者。若言三觀定斷三諦惑證三諦理。智斷德成就名為淨。無垢稱者此同拙度之相。非此經所明不思議之斷惑也。今明不思議之三觀。見不思議三諦之理。不斷見思塵沙無明之惑。與三諦之理相應。一心三觀之智不閡煩惱。煩惱不障一心三觀之智。智不斷惑與理諦相應。即是不斷煩惱而入涅槃。故此經雲。不斷癡愛起於明脫。菩薩住是解脫。能以須彌內於芥子。種種示現也。問曰。何意決須不斷煩惱而入涅槃是不思議解脫之相耶。答曰。須彌入芥子。小不障大大不閡小。故雲不思議耳。今有煩惱結惑不障智慧涅槃。智慧涅槃不閡煩惱結惑。乃名不可思議。若其無惑有智而入涅槃稱不思議者。今即反難亦應無小有大論不思議也。二用三觀釋毘摩羅詰栗致為淨無垢稱義者。淨名居士因緣所生之心三諦之理性常皎然。目之為淨。不斷三諦惑障能起一心三觀三智之明脫。明脫雖處三惑之內。不為三惑所染。故稱無垢。一心三智會三諦之理。大用無方稱機而化故名為稱。故雲淨無垢稱也。三明三觀攝一切法。三觀既攝一切法。淨無垢稱亦攝一切法也。所言攝一切法者。略明攝七種法也。一攝理。二攝結業。三攝依正報。四攝智。五攝行。六攝位。七攝教。此七法攝一切佛法。罄無不收。是故若能善解三觀通達淨無垢之名。則解一切佛法無滯閡也。第七三觀通此經文者即為三意。一釋室外。二釋室內。三釋出室。一釋室外。三觀成佛國因果之義。已如明宗所說。此是釋佛國品也。次折體二種入空可以釋方便品訶諸國王長者也。體假入空第二觀釋弟子品。訶十弟子之意正在此也。次第三中道第一義觀釋菩薩品。訶四大菩薩也。二明入室六品。若問疾品淨名空室以疾而臥。即表中道第一義諦觀相應修智之果。依常寂國現空室相也。慰喻有疾菩薩自調伏其心者。即是用三觀慰喻有疾菩薩。有疾菩薩亦用三觀已調三諦之惑疾也。不思議解脫品即是等三觀修智之果住於正道。雙照二諦。種種示現。次釋觀眾生品者。即是正用初觀釋也。次釋佛道品者。即是第二觀釋也。次釋入不二法門者。即是用第三觀釋也。次釋香積品者。還用第三觀雙照二諦垢淨俱遊釋也。問曰。室內既正明不思議義。何得約別相三觀以通諸品也。答曰。經文一往似約別相三觀而說。細尋意趣。悉通入一心中道也。三出室。菩薩行品見阿□佛品者即用三觀通釋佛國因果。同前佛國之意也。次釋法供養屬累二品。流通分是流通室內室外三觀折伏抑訶之意耳。   維摩經玄疏卷第二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77 維摩經玄疏   維摩經玄疏卷第三   天台山修禪寺沙門智顗撰   第三明四教分別者。前明三觀釋淨無垢稱約理智無惑。智能稱理稱緣故受淨無垢稱之號。但以眾生機緣不同。致有頓漸之異不定祕密之殊。是以古今諸師各為理釋。今所立義意異前規。故無言之理悉檀赴緣而巧說略撰四教。以暢其宗用通毘摩羅詰之名。若能達斯旨者。非但此經文義皎然。漸頓不定祕密之蹤皆無滯也。今明此義略開七重。    第一釋四教名 第二辨所詮 第三約位分別 第四明權實 第五對觀心 第六通諸經論 第七銷此經文   第一釋四教名者即為四意。一釋三藏教名。二釋通教名。三釋別教名。四釋圓教名。第一釋三藏教名者。此教明因緣生滅四聖諦理。正教小乘傍化菩薩。所言三藏者。一修多羅藏。二毘尼藏。三阿毘曇藏。一修多羅藏者。修多羅此或言無翻。或言有翻者亦有多家不同。而多用法本為翻。所謂出世言教之本故雲法本。即是四阿含經也。二毘尼藏者。此翻言滅。佛說作無作戒滅身口之惡。是故雲滅。即是八十誦律也(因從果得名也)。三阿毘曇藏者。阿毘曇此翻言無比法。聖人智慧分別法義戒定無比故雲無比法。若佛自分別法相義。若弟子分別法相。皆名阿毘曇也。此之三法通名藏者。藏以含藏為義。但解者不同。有言文能含理故名為藏。有言理能含文故名為藏。今言三法之名各是一句。三名各含文理故名藏也。阿含即是定藏故雲次第求也。毘尼即是戒藏故雲因緣求也。阿毘曇即是慧藏故雲性相求也。此教的屬小乘。故法華雲。貪著小乘三藏學者。第二釋通教名。通者同也。三乘同稟故名為通。此教明因緣即空無生四真諦理。是摩訶衍教之初門也。正為菩薩傍兼二乘故。大品經勸學品明欲學三乘悉教當學般若。所言通者乃有多塗略出八義。一教通。二理通。三智通。四斷通。五行通。六位通。七因通。八果通。教通者。三乘同稟幻化即空之教也。理通者。同是遍真之理也。智通者。同得巧度一切智也。斷通者。界內惑斷同也。行通者。見思無漏行同也。位通者。從乾慧地乃至辟支佛地位皆同也。因通者。九無閡同也。果通者。九解脫二種涅槃之果同也。通義有八。而但名通教者。若不因通教則不知理通乃至成通果也。故諸大乘方等及諸般若有二乘得道者。皆同稟此教也。第三釋別教名者。別者不共之名也。此教不共二乘人說但教菩薩故名別教。此教正明因緣假名無量四聖諦理。的化菩薩不涉二乘。所言別者義乃多塗略出八意。一教別。二理別。三智別。四斷別。五行別。六位別。七因別。八果別。故名別教。教別者說恆沙佛法但為菩薩也。理別者藏識有恆沙俗諦之理也。智別者道種智也。斷別者恆沙無知界外見思無明斷也。行別者菩薩歷劫修自行化他之行也。位別者三十心伏無明是賢位十地發真斷無明是聖位也。因別者無閡金剛因也。果別者解脫大涅槃四德果也。別義有八而但名別教者。若不因別教則不知別理乃至得別果也。問曰。何故不說為不共教而作別教之名。答曰。大智論明大共般若。即是不共二乘人說。如不思議經。今明別教如說方等大品。二乘共聞說。而別教菩薩兼欲簡非圓教別雖異通猶未圓也。第四釋圓教者。圓以不偏為義。此教明不思議因緣中道實相之理。事理具足不偏不別。但化最上利根大士故名圓教也。所言圓教者義乃多塗略說有八。一教圓。二理圓。三智圓。四斷圓。五行圓。六位圓。七因圓。八果圓。教圓者直說一實諦言教不偏也。理圓者一實即法界海理不偏也。智圓者一切種智也。斷圓者五住圓斷也。行圓者一行一切行也。位圓者從初一地具足諸地功德也。因圓者雙照二諦自然流入也。果圓者妙覺不思議三德之果不縱不橫也。圓義有八而但名圓教者。若不因圓教則不知圓理乃至得成圓果也。問曰。四教出何經論。答曰。四教散在諸經論。無處而不明也。如上引法華經所明貪著小乘三藏學者。成實論雲。故我正欲論三藏中實義。豈非三藏教也。大品經勸學品勸三乘同學般若。中論雲。得諸法實相有三種人。豈非通教也。無量義經雲。摩訶般若華嚴海空宣說菩薩歷劫修行。大智論雲。般若有二種。一者共二乘說。二不共二乘說。如此等經論豈非別教也。華嚴經明圓滿修多羅。此經明一念知一切法即是坐道場。大品經具足品雲。一心具萬行。法華經雲。合掌以敬心欲聞具足道。涅槃經雲。是大涅槃名諸佛法界。大智論雲。三智其實一心得。如此等諸經論豈非並明圓教也。是義在下。自當分明。問曰。四教之文乃當散在經論。而未見一處經論聚明。答曰。雖復無的四教名目。今映傍大乘經論立四教名義者。如大涅槃經明四不可說。有因緣故亦可得說四種之說以化前緣。即是四教也。大涅槃經明四番轉四諦法輪。即是四教之意也。法華經明三草二木一地所生。即是四教意也。中論破諸異執。既說因緣所生四句通佛四說。即是四教之意也。如此等四種說法隨機利物。即是四教義皆是四教之異名耳。問曰。法華經雲。佛平等說如一味雨。何曾定有四說之殊。答曰。上來處處引四不可說有因緣故亦可得說。尚未曾定有一說。何曾定有四教耶。但以眾生有四種根性不同。所謂下中上上上四根不同。致感四說四教之殊。即是法華經明三草二木一地所生之譬譬此四根也。故此經雲。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者。即是四根異解佛教不同也。但諸經明義不同。自有異說異解一解一說異解一說一解無說無解。故此經雲。其說法者無說無示。其聽法者無聞無得。若達此意四教點空立義何所疑哉。問曰。四教義與地論人四宗義同不。答曰。若人問言四諦與四大同不此雲何。答今不依四宗立四教者。意乃多塗略出三妨。一四宗名義言方似滯。二細尋研覈。立名作義似如不便。三四宗名義雖言富博。一家往望攝佛教門。猶有所闕。一四宗名義言方似滯者。彼不依四不可說。用四悉檀說則成滯也。二細尋研覈名義似如不便者。彼之四宗毘曇明見有得通可許。因緣為宗。三假是世諦。見世諦未得道。何得以假名為宗。成論明見空得道。何不以空宗也。且大智論明三藏教有三門得道。空是第二門無假名門也。又大智論彈方廣人取十諭。說一切法不生不滅失般若意。豈得幻化為不真宗也。今諮曰。不真宗即是通教。真宗即是通宗者。宗則通真不真。不真何得沒宗而用教。真宗何意無教而立宗。宗若無教何得知真耶。答曰。楞伽經雲。說通教童矇宗通教菩薩。故以真為通宗也。又諮曰。若爾前因緣假名不真。皆是教童矇。不應立宗名也。如是覆卻並決意。謂立四宗名似如不便也。今言四教者。佛從初得道至大涅槃。顯示一切法門無非言教也。三四宗明義。若比古今實為富博。一家往望攝佛法意。猶大有所闕。今採諸經論立四教義。一教各有四門。四教合有十六門。即是十六宗明義也。彼因緣假名兩宗似此所明三藏教有空二門相參猶闕昆勒門及非有非空門也。彼不真宗明如幻化。似與此通教有門相參。餘三門彼所不明。彼真宗似與此別教有門相參。三門彼所不明。是則四宗明義但得與三教四門相參。圓教四門彼所不明。四教猶有十二門。彼四宗所不明也。又護身法師用五宗明義。四宗如前。長立法界宗。似與此圓教有門相參。四教猶有十一門。彼所不明也。耆闍法師用六宗明義。三宗似與此三門相參。如上分別。彼真宗與此通教空門相參。彼常宗似與此別教有門相參。彼圓宗似與此圓教有門相參。此四教猶有十門。彼六宗所不明也。故知四宗五宗六宗雖言古今已來明義富博。今家往望攝佛教門猶有所闕也。所以前明四悉檀義者。正是述一家通教說法與古今說法運用不同也。前明三觀豎破諸法略為數十番。次此下明四教所詮約諸教立義。其尋覽者則知與諸禪師及三論師破義及立義意不同也。問曰。四教遍通眾經。何得的用通此經也。答曰。今撰四教義遍通諸經別有大本。略撮其要通此經文者。正言此經具明四教入道。故須知大意也。但諸師多採經通論。致令晚生。皆謂論富經貧。今採經論通經意。欲令後生知經富論貧也。敬重大乘真佛所說功德無量是入道正因。輕經重論甚可傷也。第二辨所詮者。夫教是能詮。理是所詮。故因理設教。由教顯理。即理非教。即教非理。離理無教。離教無理。故思益經雲。菩提之中無文字。文字之中亦無菩提。離菩提無文字。離文字無菩提。以離菩提無文字故約理而施教。離文字無菩提故施教即能顯理。是則教為能詮理為所詮意在於此。所言理者即是諦也。今約諦明理。由理起教。教能詮理。教是能詮。理是所詮。就所詮義略為四意。一約四諦理明所詮。二約三諦理明所詮。三明二諦理明所詮。四約一諦理明所詮。第一約四諦明所詮者即為三意。一明所詮四諦理。二明能詮教。三明約經論。一明所詮四諦理者有四種四諦。一生滅四諦。二無生四諦。三無量四諦。四無作四諦。大意出大涅槃經。二明能詮教者。即是四教能詮四種四諦理也。即為四。一三藏教詮生滅四諦理。二明通教詮無生四真諦理。三明別教詮無量四諦理。四明圓教詮無作四諦理也。三明對經論者即為二意。一對經二對論。一對經者。若華嚴經多明別圓兩教詮無量無作二種四諦理。聲聞經但明三藏教詮生滅四諦理。大集方等及此經明四教詮四種四諦理。摩訶般若多明三教詮三種四諦理。法華經但說圓經詮無作四諦理。大涅槃明四教詮四種四諦理也。二明對論者。若別通經論類經可知。若通申經論如中論破一切內外顛倒執諍竟。外人問曰。若一切世間皆空無所有者。即應無生無滅。以無生滅故則無四諦四沙門果三寶。若受空法。有如此等過。論主答曰。汝今實不能知空空因緣。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若不知二諦則不知真佛法。以有空義故則一切法得成。若無空義者。一切法則不成。一切法成者有四諦四沙門果三寶也。今釋此語論主破執見既盡明有四諦四沙門果三寶者。即是申摩訶衍教三種四諦三種四沙門果三種三寶也。問曰。雲何得知。答曰。論主說偈故知有也。偈雲。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此偈申通教大乘詮無生四諦四沙門果三寶也。偈雲亦名為假名。即是申別教大乘詮無量四聖諦四沙門果三寶也。偈雲亦名中道義。即是圓教大乘詮無作四實諦四沙門果三寶也。破申之意大乘三教祇用一偈。作論之功妙在於此。次後說兩品。初品雲。問曰。已知摩訶衍入第一義。今欲聞聲聞經入第一義。論主具明生滅十二因緣。破六十二見入第一義。即是為鈍根聲聞弟子說因緣生滅相。生滅因緣即是生滅四諦四沙門果三寶也。中論前申摩訶衍通別圓三教三種四諦四沙門果三寶。後兩品申三藏生滅四諦四沙門果三寶者。以後世人根轉鈍。應須還用此教。是則中論文略而義富。申佛四教既明詮於四諦之理已顯故言有四諦也。乃是如意殊論非唼水殊論也。若不解此義。單複織假未知。若為通經四假通經意終難見也。第二約三諦明四教所詮之理者即為三意。一明三諦所詮理。二明能詮四教。三約經論。一明三諦所詮理者。三諦名義具出瓔珞仁王兩經。經雲。一有諦二無諦三中道第一義諦。有諦者。如世人心所見理名為有諦。亦名俗諦。無諦者。出世人心所見理名為無諦。亦名真諦。中道第一義諦者。諸佛菩薩之所見理名中道第一義諦。亦名一實諦。故大涅槃經雲。凡夫者有。二乘者無。諸佛菩薩不有不無。三諦義至釋入不二法門品當略明也。二明能詮四教者即為四。一三藏教但詮二諦理。所以稟教之流不聞佛性常住涅槃。二通教亦但詮二諦理。所以稟教之流亦不聞佛性常住涅槃。三乘猶存灰斷之果也。三別教別詮三諦理。所以稟教之流三十心但成二觀二智方便。登地方乃見佛性入法流也。四圓教圓詮三諦。稟教之流初心即開佛知見。自然流入薩婆若海也。三明對經論者。華嚴但詮假名俗諦中道。又解雲。華嚴教詮別三諦一心。三藏漸教詮真俗二諦。方等大乘之教詮三諦。一往同華嚴。摩訶般若亦具詮三諦。一往同華嚴。法華但詮一心三諦。涅槃備詮三諦。一往亦同華嚴也。諸論隨經類之可知。中論偈雲。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此即詮真諦。亦名為假名即詮俗諦也。亦名中道義即詮中道第一義諦也。此偈即是申摩訶衍詮三諦理。若下兩品明聲聞經入第一義。此即是別申三藏。教詮二諦理也。第三約二諦明所詮者亦為三意。一正明所詮理。二明能詮教。三約經論。一明所詮理者即是二諦理也。二諦有二種。一者理外二諦。二者理內二諦。若真諦非佛性即是理外之二諦。真諦即佛性即是理內之二諦也。一理外二諦有二種。一者不即二諦生滅二諦也。二者相即二諦無生二諦也。故大品經雲。即色是空非色滅空。色滅方空是不即二諦。即色是空相即二諦也。二明理內二諦亦有二種。一不即二諦。二相即二諦。不即二諦即是無量二諦。故大涅槃經雲。分別世諦有無量相。第一義諦有無量相。非諸聲聞緣覺所知也。二相即二諦無作二諦也。二明能詮四教者。若三藏教詮於理外不即二諦。若通教詮於理外相即二諦。別教詮於理內不即二諦。圓教詮於理內相即二諦也。三對經論者。華嚴經詮理內二種二諦。三藏教詮理外不即之二諦。方等大乘詮理內理外四種二諦。摩訶般若詮理外相即二諦理內二種二諦。法華經但詮理內相即二諦。涅槃經通詮理內理外四種二諦。諸論通經類之可解。中論偈雲。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此申理外相即之二諦。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此申理內不相即相即之二諦。後兩品明聲聞入第一義。即是申三藏教詮理外不相即二諦也。第四約一諦理明所詮者亦為三意。一者正明所詮理。二明能詮教。三約經論。一明所詮理者即是一諦理也。何等名為一諦。諦名審實。審實之法即是不二。豈是三諦。二諦皆名審實。今明真俗說為諦者。但是方便實非諦也。故涅槃經雲。所言二諦其實是一。如來方便為化眾生故說為二。譬如日月不轉醉人見轉。當知唯有不轉之日。不醉之人同見。豈別有迴轉之日。若實有轉日者。不醉之人亦應並見也。一諦如真日。二諦如轉日。真日審實可名一諦。轉日不實何有二諦。方便說二。實義不成故非諦也。今以此一實諦為所詮之理也。二明能詮之教者。若藏教通教正是煩惱惡酒未吐。唯詮轉日說有二諦。不能詮一實諦也。若別教詮一實諦。如離轉日有不轉日。圓教詮一實諦。轉日即不轉日也。三對經論者。若華嚴教詮真俗即一實諦。帶不即之方便。若三藏教一向不詮一實諦也。若方等教詮一實諦同華嚴。摩訶般若教詮一實亦同華嚴。故無量義經雲。佛成道以來四十餘年未顯真實。今謂何有不說實諦。但或時赴緣開二諦三諦不即一諦之方便。所覆法華教詮一實諦。無復不即之方便。但論一切即一實諦也。故法華經說。二萬億日月燈明佛。皆雲諸法實相義已為汝等說。今佛放光明助發實相義。諸佛法久後要當說真實。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若涅槃經同方等通釋。入佛性為異。諸論隨經類之可解。如中論偈雲亦名中道義。此即是申一實諦之教也。故青目釋雲。遮二邊故名為中道。即是遮因緣空邊假邊。非此二邊則非真俗二諦名一實諦也。故大涅槃經雲。一實諦者則無二也。又雲。無二之性即是實性。無二之性即是入不二法門。又一實諦者即是不生不生不生不生不可說故。淨名居士默然杜口。文殊稱歎意在此也。第三約四教位分別淨無垢稱位者即為五意。一約三藏教明淨無垢稱義。二約通教明淨無垢稱義。三約別教明淨無垢稱義。四約圓教明淨無垢稱義。五約五味譬以結成。第一約三藏教明位釋淨無垢稱義者。尋佛三藏教赴緣多塗。言其正要不出四門入道一有門二空門三有無門四非有非無門。今正用毘曇有門以判位也。三門明菩薩義既不度。豈可繆論。今約有門釋淨無垢稱義即為三意。一明開三乘。二略明三藏教辨菩薩位。三釋淨無垢稱名。第一略明開三乘者。佛於生生不可說非三之理用四悉檀。約苦集道開三乘教門。赴三種行人之根緣。令同得滅諦涅槃也。故法華經雲。為求聲聞者說應四諦法。度生老病死究竟涅槃。為求辟支佛者說應十二因緣法。為求菩薩者說應六波羅蜜法。令得三菩提成一切種智。若聲聞小乘教門苦諦為初觀四諦入道。發真無漏斷正使盡。位登羅漢具足三明及八解脫。既無慈悲度物。現身而入涅槃。故大智論說。如獐在獵圍。驚怖跳出都不顧群。今不約此判淨名位也。若緣覺中乘教門集諦為初觀十二因緣。發真無漏斷三界結盡。侵除習氣具足三明及八解脫。雖有少慈悲不能度物。亦於一世即入涅槃。故智度論雲。如鹿在獵圍。驚跳自出雖顧□□□椸□□埤□□椸□□□□襐□□□娏騖飣礹覅覂□訪□□觜D□□□餓□禕驖□□婁□槂□□部慼撬芊毅芊模D聾□□駕□□□□□□駛□樂□饅妶妧□□□褙□褓□□□檳騱□視□奜□□橁□□□□□□□□□磻旅□□逆□婠觴□□□襐□□□□□□E□□騏騖餽□□□□□□□□餾□□□□□騖驁□□□E膳□□腆□□□□櫚□□□□□□□埤□□聾□□□飀□□□覈□□□□I□餾□□埤□□□槉殺□騖飀□□[□槂□楸□□□□□槉殺□□□□□□□□□□餾□□□覜□□礽□□□□□□檢□□□聾橡襼□□鍊□□奐□□餾□□□□□□□僚□□樵禪覂□□訪□雜□慄□餾□□□□□部敵E駩□埤□□露騾弄粘祊□□□椹□□[□□槉殺□□□□□覣□□□□弄粘祊□□隉撰A□□□□□□□□媽□椽□□□□□□□□鷺□□□姛觸□襛□娙□□覭□□□漶戮R□□□□□□樧□□餡覂□□裀□饅□玲□□□良□□娃□r□□□襏粳祭□□□□□□□樧□□襤□□□誇□□奷□□椽□□□□□m□□覣□□□槙褽□□□弄粘祊□□蓮□騖駔褸□樓∞w□□槙褽□□穹栗部慼蝴ㄟ鞢慼潑\褽□年□樨裀□□□椸桌□礽□□□□槉殺□□□騖驛樇□媽□□□□□□□□□□椽□□□□□秅榳妙□礿R□□娜□□□□鶌\褽□□襩楰褽□□□騾弄粘祊□□□蓮□騖饅祿□褓樇□□□□□□□□□□□□□□□□椸桌□礽□□□□□□□□妙□□□□□娜□□□馘E騾弄粘祊□E膳□□腆□埤□□□□聾誇□□□□□覭□□□部慼撳q□V量逆□觙V量禈□□裀□□慄W□□膳□□襼□□□□□□R□□娜□切埤□騖送□稃□□□□□□□□□□覯覦□□□□勵□□□裀□蓼□□□□觀□娜□切埤□□□□□□□□□□餾□□□牷慼慼澗t□橫j□□□□□□□□蓼□觾妻□□□□□娜□切埤□騖餓□□□□□□□□□□□裀□□□駎□□□□礪西□□□□□饐□□□□□覢言榳□娜□切埤□牷慼慼慼慼慼慼潑□□□□□□□妵禎□□福□紐□□粘h□楯□姛□□□逆□□□□□□禰□□□D鈴□□□□楞□□□□詀□□□牷慼慼慼慼戮R□切埤□騖饅□□□□□□橁□□□□嬌□裀□□□□褻餺□□□□□□□妁□□妖□□□省□覂□□埤□□□奭□□□□縷□□□□□妳□娜□切埤□騖飣祿□楈埤□□□□槾婖□梱□□橖□q祜□□□檢□她□祟}寧q□□椽□□檢□□妳□娜□楦□□□□□騖饅□□娜□□□□□□露□□□稃□祿飼□馻□□□椹□□□露□□□娀埤□□□□樏騖駔□樑餽□□□□奼省□□觀□□□□□量逆□樑餽□□裀□□椽□□□□□□矩露□□□□□□□D聾□□□□埤□詖□鴃慼慼憔癒潔蛂敵陛慼慼撐齱慼撳IR□□埤□□□□矩露□□□□□□鍊□□騖餽妄賂□□□淋□□□礹□□□□□妖茵□□□祏粳樓槉飀□騖騧□□褼淋□□□覓粿□□裀□□姪西□部慼毅瞗慼撰q稂夾□□□E□麗□□埤□□露□□馘R□覈□餾□□□□□□□覈□□埤□□R□□□送□□□稃j□饇□□□□□檢□□□□□□□□□□馳娼□□□妶妧□□□鍊□□□E□□騾羚覛禜驖□□騖駾飀□□綠□□□□綠□□□□言□型晼慼撬芊慼慼慼撩]馘綠□□□□馘飼觾妼□□襩□騪□□□鍊□□妘綠□□□□祏錄□□延觾妼□□□□□奏錄□□□□□觾妼□□度褓□□□□□□餛輦_E駾飀□奮驠□屋□□□鍊□□姈□堅椽妄量t□□□□□觠□□□□□□駂□□□驒模□_E駾飀□□秠□□□楏易□□□鍊□□□驒褓□□□榗□樓省□□魯觶□飣□□妳□□騖駾飀□□□□□餅礽□褸榙□楈妳姛覿楰□飣□□妳□□□□□觾妼□□□槄樂□□楷H□□□□□□□駴□□□餽□□規□□□□埤□□褸□□□夾□□□□□椹□□□醴觾飀□□娀□埤□□弩堙慼慼G埤□□矩□□矩醴觾飀□妳娏臨□□□□□□□XX部慼慼慼慼慼慼撐□□□□飣旅□□模□□□□醴觾馱□□□□□□□□□□姛褼□□□□僚□□椹□□槨□駷□□□□楦□橡露糖襼□飀□奪□規□□□□□碌妖餾肋□Fj□□□□稀□□□□概□□□□襼□埤□樲□□□□□□□□樂覭□□□鍊□□□馞□□□活澆篫E飀□□露□□□□□□□奾粳言□f□□_E糖□□□□□□□□露□□□□□騖騃□XT□j□褸□□q□f□□_E糖□□□□樀□襌椹□□鍊□□□點楜□□稀娀□□□□騖糖□□□埤□樁□_E膳□癆Ⅳ牷慼慼慼慼慼熱u□□□□□秕□茵□□□□□□□僚□□檢□□□殺□□□妼□騖駕□祛□式慼慼潮厙窗慼慼敵忡牷撬芊慼慼慼慼h□椻妊言□j□□□□□堅樨樏騖糖□□□□□□騾褽□□規□□□□埤□□馗□h□□□□□檢□糖襐□便□□駜勵□□□□□婠□□□□□□饅婁□楅祛□□□□□□□娾褽□□□槂□餛□□□妘d□□驖□糖裀□□妘牷潯紕E餽□□□□規□□□飀□□□妘d□□驖□糖言埤□糖襼□□□□□□□□□飀□□□□飯□龍□楈夾□飼槐檢□□楈□□糖言埤□□qD□□□□詫□祅姩□□□祊□□榖禭□□□□□量祈□駔龍□□檢□□橫□枯□蓼□□□訧□□□□□騃□□姛詫□祅姩□□□龍□練礸駕□□婧□□□□□騏騖糖言埤□騖餿h□□姛診□穫□□□□□□祤禂□□□複[婖□□嬪□□□首秕□秅粿□□訪□羇槿□□露駕□□□□牷慼慼D醴褽□□魯□□誇□褓□□褽□委□□□饌檇D□□觀□檻覘隆倫□□□□□奾稫觀□檻覷延覓粿□□□F裀□委磻禂□□□□縷□□礹裀□□□奾□□槄□□□□□蓮□□璉綠□裀□□□牷摯e糖褽□飯□□□□□□E糖□□□□□□□□□□□□□E糖□□□□□□飯□□□□□□饐□□□□□□□饐□埤□□棍憿慼慼模憿慼敵C□□□□□□□□□□□□□□□□□□□楜□□□璉綠□□□□騖饜□□□□□□□祓□□□騖餖U□棍憿慼敵E饜□□模□業言□□□餽□□業□□飀□□□糖詀□□□□□□□□埤□棍憿慼敷S糖□□□□□棍憿慼慼慼敷S□□□□□□□□□□□姛西娙埤□駸□西娙埤□□驀□□□□□棍憿慼慼撙憛慼樟Rx礸□□馘E□□餽□□□□□□□□□□□餉祅餃楷□□□騧□楈埤□襾礸□□□□鍊□□糖□□□□□□騫檢□櫬饐□□□□□□□逆□奾稨□□饅奪□妧□檢□□□□□□□露□□□□□楈□饛□E□□□□□□□□□簾j□雷穀□奜□□葉□□□□□□□□□□□□□□□□飀□騮□□□□□j□□□□飀□□□□□騮□簾j□□樂□飀□□P□□□□覷襐□樿榗□檢□□□鷺□騪□驒模□□飀□□□□□□□好□覯□西□褉□□□□□□□餛魯□□□耙憿摯鞢慼慼慼憐駌[奈□□□□鷺□□□□榳埤□牷慼慼慼慼樊峞暴牷撓嵒唌慼摯鞢慼慼慼模憿憔憿慼慼摹[□稦□□□□馘R□□□埤□□露糖□□奪□部慼潛矷慼撮硈W□□馘逆□□□□□□□□□□□腹慼摯鞢慼敷S糖襐□□□□馱□拏□椹□檢□□稦□□騮□□□□□率□□□□□□埤□□□衽□慄□□□□□□禬□□□□駬□□□□□□□粿□□□□□□□□埤□□露糖襼□□□□衽□練禬□□□□患□□□□□□粿□□□□□襜□□□露糖襼□□□□□□□□慄□龍□□□示□□患□□□□□□□□礸駕□□槫□□□□襜□□□□璉綠□□埤□□□騖駙□龍□□□量祊□禕娃□婧□□□□□騖饜□埤□Y□奩褉□□□□□□馵□□□□檢□□莆□□□□□□埤□禳姜□□□□□□牷撙滿慼慼慼撙滿慼慼慼慼慼潤阪I覂□送□礽□埤□莆□□□□□□□□□埤□祊量祊□褙□□礸□姛霸餡逆□秪L錄礸□秕□莆□□槫率□□□妙□堅褓□□□□祊□□□療□□裀□槄槌榜駂□裀□□□□祊□□□私□□裀□規槂□□覜駁□裀□褽□□祊□福□□□□□□□□□楦□□□□駍□□□□□□□鍊□□騖餽□□□□□裀□奾稨□□檢□□□□□榜駕□□龍□霸餾□□示□妧□□見□逆□馞□露□□送□□□雷祐□駩槫錄□□□□□]□□□□飯□□□□□□□□糖□□□□騖饈姬□□□□□□□饐□□娀□驀□□□□糖□□□□□□騖饈姬□□□埤□褙□褓□□棍憿慼敵E馳奐□□勵□□祜□□騖馳奐□□□□□□□□□騖馳奐□□靈奐□□□□□騖馳奐□□靈奿□□□□□□騖馳奐□□□姪裀□□□□□騖馳奐□□□牷慼慼潠謘慼慼f□□□□□□□璉綠□□□□□□□□楈埤□鍊□□妄練□騖馳誇□姬□勵□饈奐□□□□□□橛□□□餾錄部毅罼□□□駕□□妖□騖馳奈姬□勵□饈奐□□□楈奅檻□祜襛□飣禜□□□D□□饐□□娀□驀□埤□□露糖襐□□□□騫椹□檢□騖駔□□膳□□膳□□□□□褽□□□棍憿撬y□□□□□□奐□□祜□□□□□□淚□□□□□□□□□□□□□量耔□勵□□□□□□□□祓□□□□詙□香□禘□騖馱□靈奿□□□□□□□□□□□□□□□i□□□□祓□□□□□□□□禘□騖馱□靈奿□□□□□□□□□□□蓼i□□□□□□□□□祓□□□□□□□□禘□騖馱□靈奿□□妼□□□□□□紐V□□□□□□□□□祓□□□□茶妼□□禘□騖馱□靈奿□□璉綠□□□溺□□□奜□婧□□□□□□祓□□□□璉綠□□禘□騖馱□靈奿□□騖饜□□魯□□祜□□婛□□□檳大□□□□□□□□□□□□□□姛霸餡禖礸□莆□□□埤□□□粿□□婚□□□□□□椸□禜駷□D匿聾□□覶妧□□□□□□埤□□覈□□□□□□雷粳□□饐□褽□□□□□饐□□楱□□飀□_E餽□□□鍊□□U□□□□□□□□□姶□檢□□□□觶□橝E□□檢□橫褸□□□□□□奸□□褓□□□□□□□樀埤□褓□□□□□□□□□□□□裀□楏椸饜□奰□□□□□□□h□□奰□□□□□穛□葉□□□橀□□□□□龍□□□□□□□驠詙□飀□襾□U□□稦□□□饜□褓□□□□□奈□馘贗閬m□□奪□裀□□□n饋桌榜糖□□覈樨□□□□茵□妼□□□褓□□□□茶妼□□□□□逆□□□馞□□矩n馗□□□□橖□□□妄累履埤□□□葉□□□□觾餺褽□□□□□椸□□菉淋□□寧礹□□□駴□□馘J□□規□□□□埤□旅□□訣□埤□飼椹□□梱□鞳慼慼慼歎ョ慼憧隉慼慼慼慼慼慼慼芋慼憤楚慼慼慼慼樞鰽z秜飼檻霸飀□□□□糖□餘逆□牷慼摯鞢撕隉慼慼慼撕p秕娾詀□飣旅□禷規□□□□□□□婠觤□隉敵E糖□切埤□覭□□□秖j□□□□稀□□□□□□奮□□餾□□觠□□□送糖□□見餃椹□禡□□□奰□□□拓禳觶□駶□□覭□□□□□襤禳奸□□□□祈□騖餽□□□□褸□楰露□□□□□□□椽妘倫詀□餛□□□□□□□駴□□馘J□□□□□□埤□□驀□N祐□□□樗綠□礹□檢□騖□玲□驖□滿た牷C從淺至深故須明位。此別教入道亦有四門。今但約空有門明行位也。如大涅槃經雲。第一義空名為佛性。智者見空及與不空。聲聞辟支佛但見於空不見不空。不空者即佛性也。就此即為三意。一明經論辨別教不同。二略明別教位。三約別教釋淨無垢稱義。第一經論辨別教菩薩位不同者。尋別教正明因緣假名恆沙佛法真如佛性之理。菩薩稟此教觀三諦理。歷劫修行斷恆沙無知別見思惑。欲見佛性求常住四德涅槃。今明別位不同略為三意。一者諸經明位數不同。二斷伏高下不同。三對法門不同。一諸經明位數不同者。如華嚴經。三十心十地佛地但有四十一位。瓔珞經明有五十二位。仁王經明五十一位。新翻金光明勝天王般若及大品經但明十地佛地不開三十心。大涅槃經明五行十功德義。推以開三十心十地也。諸論明地位多小不同。悉是約經故爾。二明斷伏高下不同者。二十心斷界內結高下不同。十地斷界外見思對位有異也。具在四教大本。三明法門有異者。如華嚴經十波羅蜜對十行。新翻金光明經用十波羅蜜對十地。如此等諸經約位對諸法門多不同也。問曰。何意別教明位經論辨數對法門不同耶。答曰。別教約界外辨十地位行斷伏對諸法門悉檀方便隨機接引。是以多不定也。第二略明別教菩薩位者。今約瓔珞經明有七種位。一十信。二十住。三十行。四十迴向。五十地。六等覺地。七妙覺地。一十信位者。十信名義具在大本。今明別教菩薩信因緣佛性常住三寶。知無量無作四諦。起慈悲四弘誓願。天魔外道二乘所不能阻。名為信心。若望涅槃經明五行。即是戒聖行定聖行。修生滅四諦慧聖行伏界內見惑。即是十信心位也。問曰。別教菩薩既緣無量無作四諦發菩提心。何故修生滅四諦觀也。答曰。別教菩薩初心雖信無量無作四諦之理。而界內煩惱障重。必須前斷此惑。故先修生滅四諦以調心也。二明十住位者。即是習種性十解位也。入理般若名為住。所言入理者。直入偏真似入圓真理也。若望大涅槃經。正是修無生四真諦觀。今明此十住皆是修體假入空觀發偏真之慧。斷界內見思得一切智慧眼。生相似中道之解。即是別教煖法位也。三明十行位者即是性種性。前明十住既得入理。今從理起行學十波羅蜜故名十行。望大涅槃經。即是修無量四諦觀門。今明十行修從空入假觀。斷恆沙無知得道種智法眼。界內正使已盡。相似中道之解漸更分明。即是別教頂法位也。四明十迴向位者即是道種性。解行心合迴因向果順入法界故名迴向。望大涅槃經。應是修無作四諦觀。今明此菩薩修中道正觀。中道似解轉更增明能伏無明。得相似一切種智佛眼。即是別教忍法位也。問曰。既明別教之位。何用對煖頂忍乎。答曰。別教十地既對四果三十心位。豈不對煖頂忍也。問曰。此既是別教菩薩。何得修無作四諦觀門。答曰。此義交加關涉不易。具在大本。豈可即求決也。五明十地位者即是聖種性位。從入初地即發真。明見佛性平等法界自體。住持出生諸佛功德。堪能荷負一切眾生故名為地。若望大涅槃經。應是分證無作四諦之理得二十五三昧。名諸三昧王。五行具足次第成十功德入十地。多恐意在此也。今明此十地菩薩若登初地即證真中道第一義諦。雙照二諦心心寂滅。自然流入薩婆若海。能斷無明住地分得種智佛眼。得如來真應兩身十方行化也。始從初地乃至十地皆斷無明。但以位約分為三道。初地名見道。二地至六地名修道。從七地已去名無學道。地論師言。二地至七地名修道。八地已去名無學道也。初地菩薩五行具足。恐是初地功德也。餘九種功德或可對九地。所言破無明別見惑者。大涅槃經雲。自此已前皆名邪見人也。是則三藏通教三乘之人皆未見此理故名邪見人也。以大士訶須菩提。大師是汝之師。天魔外道一手作諸勞侶意在此也。乃至別教十信三十心雖伏此惑既未能斷。猶是成就無明別見。訶諸菩薩意或在此也。二從二地至六地名修道者。斷別惑三界愛。如大智論明。迦葉聞甄迦羅琴聲不能自安。迦葉雲。三界五欲我已斷竟。此是菩薩淨妙功德所生五欲。故於是事不能自安。例色無色愛亦復如是。此經大士訶須菩提雲。同於煩惱不到彼岸。入於八難不得無難意在此也。故從二地至六地通名修道斷此別惑也。今以義推。二離垢地即侵斷別教欲愛名斯陀含向。三明地即是別教斯陀含果。四炎地即是別教阿那含向。五難勝地即是別教阿那含果。斷別愛慾盡也。六現前地即是別教阿羅漢向。斷別色無色愛也。七遠行地即別教阿羅漢地。斷別色無色愛盡。故從此名無學道也。問曰。此對四果出何經論。答曰。別教明斷伏對四果經論多不同。諸大乘法師所用亦異。地論師通教判位雲。初地斷見。二地斷欲愛。三地斷色愛。四地斷無色愛。地論師通宗判位。有用三地斷見名須陀洹。從四地至六地名斯陀含。第二依法師七地至九地名阿那含。第三依法師十地等覺名阿羅漢。是第四依法師有言三地斷見。四地名斯陀含。五地名阿那含。六地名阿羅漢。有用仁王經四地斷見。五地名斯陀含。六地名阿那含。七地名阿羅漢。如是等異說不同難可定依。今以義推作此對四果也。一往似便既無的文。佛意難知。不須苟執也。問曰。何故解釋不定。答曰。已如前釋。八不動地即是別教辟支佛地。地論師雲。從此明無學道。未知的出何經論。不但八地得無生忍。寂而常用用而無相。無功用心自然斷法界無明惑色習盡也。九善慧地無明稍薄斷心習盡。慧轉分明善入實相也。十法雲地慈悲智慧猶若大雲。慈悲普洽一切皆雨法雨。慧雲能持十方諸佛所說法雨斷十品無明也。六等覺地者。即是邊際智滿入重玄門。若望法雲名之為佛。望妙覺名金剛心菩薩。亦名無垢地菩薩。三魔已盡餘有一品死魔在斷無明習也。問曰。前通教何意不辨等覺佛耶。答曰。界內習氣易盡。故不須開法雲出等覺。問曰。別教經論何故有處明法雲。之後更有金剛等覺。自有經論止明十地行滿便成佛果。南北法師諍此紛紜。答曰。更立等覺未定為礙。所以然者。華嚴經明法雲十地功德智慧。用此於佛。如爪上土方於大地。若爾雖說一品無明。而實不可說品。何以得知。後心菩薩無功用道其疾甚風。一日之間能破無量品無明障惑。何況瓔珞經明等覺地於百千萬億劫入重玄門倒修凡夫事。是故開法雲地更立金剛心等覺佛。於理無失。若知一品有無量品無明。用法雲無礙之智即盡。復何須開出等覺地。妙覺地者。金剛後心朗然大覺妙智窮源無明習盡名解脫。蕭然無累寂而常照名妙覺地。常住佛果具足一切佛法名菩提果。四德涅槃名為果果。問曰。為定用金剛智斷無明。為用妙覺斷無明耶。答曰。涅槃經雲。有所斷者名有上士。無所斷者名無上士。問曰。何故勝鬘經雲無明住地其力最大佛菩提智之所能斷耶。答曰。若用別接通。十地等覺即是佛菩提智。所以者何。涅槃經雲。九住菩薩名為聞見。十住菩薩名為眼見。雖見佛性而不了了。以無礙道與惑共住故不了了。諸佛如來了了見者。即真解脫蕭然累外故了了也。若別教明義。從初歡喜即用佛菩提智斷初品無明。乃至等覺後心方乃斷盡。若圓教明義。即是初發心住得佛菩提智斷初品無明。乃至等覺後心方乃斷盡。第三約別教位釋淨無垢稱名者。維摩既是一生補處大士。即是法身居等覺金剛心。無垢菩薩之位也。佛性理顯故名為淨。別惑正習俱盡。無明餘習譬若微煙。雖有如無。故名無垢。邊際智滿內稱深理外用無方。法界平等赴緣行化。故名為稱。故雲淨無垢稱也。豈可同彼三藏通教辨淨無垢稱義。所以教跡現同補處位者。為訶三藏通教三乘攝受別教大乘菩薩也。   維摩經玄疏卷第三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77 維摩經玄疏   維摩經玄疏卷第四   天台山修禪寺沙門智顗撰   第四約圓教明位釋淨無垢稱義者。此教詮因緣即一實諦不思議解脫虛空佛性大般涅槃諸佛法界之理。若菩薩稟此教門。理雖非深非淺而證者不無深淺之位。今明此教入道亦具有四門。而諸大乘經多用非空非有門也。正如此經諸菩薩各說入不二法門。一往雖同細檢不無四門之別。而多用非空非有門入不思議解脫也。此義在下。自當可見。就此略為三意。一簡別圓兩教明位不同。二正明此教辨位。三約圓教位釋淨無垢稱義。第一簡別圓兩教明位不同者。圓教既詮圓理。略明圓義有八。異於八別。已如前說。今但約斷無明判位高下不同也。若別教明。三十心斷界內結即伏界外無明。至迴向後心發真智。見佛性中道之理斷一品無明名登初地。乃至斷十品無明名為十地。等覺後心斷無明方盡。妙覺蕭然累外。此如前分別。若圓教所明。從初假名發心即一心三觀修隨喜心入十信位斷界內惑盡即伏界外無明。十住初心發圓真智慧斷無明初品。從此四十心皆斷無明。至等覺後心方盡。妙覺極地蕭然累外。名究竟菩提無上大涅槃也。此則判位高下殊別。故有別圓兩教明位不同也。第二正明圓教位者亦還約七位明五十二位不同。一十信。二十住。三十行。四十迴向。五十地。六等覺地。七妙覺地。但解者不同。有師言。圓教頓悟一悟。即是佛無復位別之殊。說十地位者為鈍根人耳。如思益經雲。如此學者即不從一地至一地。又有師解言。圓教既是頓悟。初心一悟即究竟圓極。而有四十二位者。但是化物方便立淺深之名耳。故楞伽經雲。初地即二地。二地即三地。寂滅真如有何次也。又有師言。圓教頓悟至十住即是十地。而說有十行十迴向十地者。此是重說。意謂此諸解釋悉是偏取。但平等法界尚不論悟與不悟。孰論淺之與深。不悟而論悟者不淺不深論淺深也。尋諸大乘經明理究竟。無過華嚴大集大品法華涅槃。明法界平等無說無示。而菩薩位行終自炳然。是以今還約七位以明圓教菩薩之位也。一十信者。若利根頓悟深妙善根。聞說一切眾生即大涅槃不可覆滅一切眾生悉菩提相。即發大慈大悲。緣無作四實諦。起四弘誓願。是名圓教發菩提心。信心者。信一切眾生即是真性解脫具足一體三寶一心三觀。觀二諦三諦理通達無閡。成隨喜心五品弟子因。是若得三昧及陀羅尼六根清淨。即是入十信之位也。若得十信成就。即能見真諦理斷界內見思。亦能見俗諦理分別十法界法。心無謬亂。生相似中道之解伏界外無明。故仁王經雲。十善菩薩發大心。長別三界苦輪海。法華經明意根清淨雲。雖未得菩薩無漏智慧。而其意根清淨如此。二明十住位者即為二意。一略釋初發心住。二類通九住。一正釋初發心住位者。所言發心住者。三種心發故名發心住。三德涅槃名為住也。雲何名為三種心發。一者緣因善心發。二者了因慧心發。三者正因理心發。一緣因善心發者。眾生無量劫來所有低頭合掌彈指散華發菩提心慈悲誓願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等一切善根一時開發。一心具足萬行諸波羅密也。二了因慧心發者。眾生無量劫來聞大乘乃至一句偈。受持讀誦解說書寫觀行修習。所有智慧一時開發成真無漏也。三正因理心發者。眾生無始以來佛性真心常為無明之所隱覆。緣了兩因力破無明暗豁然圓顯也。此三種心開發故名發心。住者住三德涅槃也。一法身二般若三解脫。此三不縱不橫如世伊字名祕密藏。真實心發即是法身。了因心發即是般若。緣因心發即是解脫。三心若發同世伊字假名行人以不住法住此三心。即是住於三德涅槃祕密之藏。故言初發心住也。若住三德即是住不思議解脫。即是住於大乘。即是以不住法住般若。即是住首楞嚴三昧修持於心。猶如虛空。即是住法性。即是住實相。即是住如如。即是住如來藏。即是住中道第一義諦。即是住法界。即是住畢竟空。即是住大慈大悲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即是住四無閡智神通四攝諸波羅密一切三昧陀羅尼門。舉要言之。即是住真應二身一切佛法也。故華嚴經雲。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了達諸法真實之性。所有聞法不由他悟。是菩薩成就十種智力。究竟離虛妄無染如虛空。清淨妙法身湛然應一切。當知此即是發真無漏斷無明初品也。即是此經明一念知一切法即是道場成就一切智故。又即是此經明入不二法門得無生法忍也。二類釋九住者。如此初住三觀現前無功用心唸唸斷法界無量品無明。不可稱計。一往大分略為十品智斷。即是十住。故仁王經雲。入理般若名為住。即是十番進發無漏真明同入中道佛性第一義諦之理。以不住法從淺至深住佛三德涅槃之理。即是十品智慧住一切佛法。故名十住。三明十行者。即此十住真心一心具一切行。唸唸自然進趣流入平等法界海。破十品無明。證十品智斷一切諸行諸波羅蜜。自然增長出生自行化他功德。與虛空法界等。故名十行也。四明十迴向者。一心真明解行唸唸開發。心心寂滅自然迴入平等法界薩婆若海。又進破十品無明證十品智斷。故名十迴向也。五明十地者。無漏真明入無功用道。猶如大地。能生一切佛法。荷負法界眾生。普入三世佛地。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又進破十品無明進證十品智斷。約此已明十地也。六明等覺地者。窮無明源入重玄門。邊際智滿畢竟清淨登中道山頂。與無明父母別。猶是後心金剛無閡。即是名有所斷者。名有上士也。七明妙覺地者。究竟解脫無上佛智。故言無所斷者。名無上士。此即是究竟後心三德不縱不橫大涅槃也。大涅槃名諸佛法界。豎深橫闊能用二十五三昧普化眾生。隱顯十番利物究竟周普。譬如大樹根若深極枝條亦大。若實相智慧窮源盡性。化用之功則彌滿法界。無方大用究竟圓極也。故大智論雲。智度大道佛從來。智度深海佛窮底也。大品經雲。過茶無字可說。大涅槃經雲。不生不生不可說也。若作此而辨位者。前三十心來諸地皆是寂滅真如平等法界不思議無次位之位也。問曰。如此圓位出何經論。答曰。大涅槃經明月愛三昧。從初一日至十五日。光明漸漸增長。又從十六日至三十日。光明漸漸減盡。月光漸漸增長者。譬智德十五摩訶般若光明也。漸漸減盡者。譬十五斷德無累解脫減盡也。十五種智斷者。三十心為三智斷。十地為十智斷。等覺為一智斷。妙覺為一智斷。合為十五智斷。故從初一日至十五日以月為譬也。月體即譬法身。法身是一。光明漸增譬般若智德不生而生。光明漸減譬解脫斷德不減而減。故涅槃經明。從初安置諸子祕密之藏三德涅槃。然後我亦當於此祕密藏中而般涅槃。此最後究竟涅槃名為不生不生。般若畢竟不生不滅。更無惑可斷也。又法華經明開示悟入。南嶽師解雲。即是圓教四十心也。又大品經明四十二字門。初阿字門亦具四十二字門。後茶字門亦攝四十二字門。南嶽師解。即是圓教四十二地之異名也。仁王經明。三賢十聖忍中行唯佛一人能盡源。即是說圓通之位相也。瓔珞經雲。三賢菩薩自然流入薩婆若海。即其義也。華嚴經雲。從初一地即具足一切諸地功德。大智度論雲。菩薩從初發心觀涅槃行道。乃至坐道場。如此等經論所明豈可備述。引證解釋具在四教大本。第三約圓教位釋淨無垢稱義者。維摩大士若是位在法身補處。即是等覺金剛無垢之位。智慧將圓如十四日月。無明將盡如二十九日月。故智度論雲。普賢文殊亦有十力四無所畏。如十四日月。佛亦具足十力四無所畏。如十五日月也。法性理顯故名為淨。無明惑垢將盡故稱無垢。等覺智慧稱理。圓明稱機。而照故言淨無垢稱也。是則位鄰妙覺。若論圓應。乃至十方佛土現十法界身八相成道。此土宜見補處之形。故居無動佛所為補處菩薩。來遊忍界訶諸菩薩。皆稱不任問疾者。正以圓破偏也。又說入不二法門而獨默然者。表圓教內證法門不可說示也。第五約五味譬顯四教位者。大涅槃經明五味譬不同。以成四教辨位不同之相也。經雲。凡夫如乳。須陀洹如酪。斯陀含如生酥。阿那含如熟酥。阿羅漢辟支佛如醍醐。此譬意恐是顯三藏教明位也。經又雲。凡夫如乳。聲聞如酪。辟支佛如生酥。菩薩如熟酥。佛如醍醐。此譬意恐顯通教明位也。經又雲。凡夫如雜血乳。羅漢如清淨乳。辟支佛如酪。菩薩如生熟酥。佛如醍醐。此譬意恐顯別教明位也。經又雲。雪山有草名曰忍辱。牛若食者即得醍醐。忍辱草者諭八聖道。乳諭十二部經。隨有能修八聖道者。即見佛性住大涅槃。此即譬於圓教菩薩從初發心即開佛知見見佛性住大涅槃也。涅槃經明此之四譬譬四教明位。其義宛然。若不信四教明位不同者。雲何消釋此五味四種譬也。今用前四教明位合此四譬。一往似如目睹。祇自聖人蜜意難知。何可定執。又涅槃經雲。譬如有人置毒於乳。乃至醍醐亦能殺人。此譬應得兩用。若對經教六味明義。處處皆得見佛性入涅槃也。此即是不定教門事在下釋。若是約位明殺人義。四位五味根緣不定隨其大乘機發。即皆以如來滅度而滅度之。故同殺人之義也。第四明權實者。就此即為三意。一略明權實。二格位。三明興廢。第一明權實者。權是暫用之名。實以永施為義。方便波羅蜜隨情近益故名為權。智波羅蜜稱理究竟故名為實也。是則三教暫赴物情故名為權。圓教究竟利物故名為實。分別權實應須四義。一明一切非權非實。二明一切皆權。三明一切皆實。四明一切有權有實。一明一切非權非實者。若論四不可說無說。則無四教可分。無三教即非權。無圓教則非實。是則一切佛法皆非權非實也。二明一切皆權者。若論四不可說有因緣而說。是則四教皆是權巧化物也。故佛言。我坐道場時不得一法實。空拳誑小兒。以度於一切也。三明一切皆實者。無說而說。說必應機。赴緣之益其義皆實。是故四教皆名實也。故智度論雲。有世界對治為人故實。有第一義故實。此即皆實不虛之義也。四明一切有權有實。至論佛法非權非實而能權能實四不可說。則無權實而可分。故言非權非實。不說而說。三教即是權也。圓教即是實也。但一家明權實有三種義。一化他權實。二自行化他權實。三自行權實。若是化他權實。前三教非但是權。就此權中亦各說權實也。若明自行化他權實。即是前三教並是權用。圓教所明一向是實。若論自行權實。即就圓教之位辨。照中道為實。雙照二諦為權也。第二明格位者即為三意。一約三藏教位格後三教。二約通教位格後二教。三約別教位格後圓教。一約三藏教位格後三教者即為三意。一明三藏教位格通教。二約三藏教位格別教。三明三藏教位格圓教。一明三藏教位格通教者。若論聲聞緣覺。與通教明二乘不殊。若約大乘明位。此則大為殊別。所以者何。三藏教明三阿僧祇劫修行乃至補處即是淨無垢位。止得齊於通教柔順忍性地忍法中忍。若是三藏之佛但得齊於通教佛地。正習俱盡以相齊也。傍論三藏佛。是析法智為拙。通教佛是體法故為巧。如智度論雲。阿羅漢地於聲聞經中名之為佛。俱得二種涅槃。今謂皆除正使已辨地齊。若取二諦滿習氣盡羅漢豈得佛齊也。二明用三藏教位格別教位者。三藏明一生補處淨無垢位。格別教與鐵輪十信第十願心齊。佛地但與別教初地齊也。此乃正意。傍論類通教可知也。三明三藏教格圓教位者。三藏補處淨無垢稱位但與圓教五品弟子第五品齊。佛地與十住初發心住齊。正義如此。傍論互有優劣。三藏佛正習俱盡。此乃為齊。不明見佛性斷無明。此為劣也。故華嚴經歎初發心住菩薩雲。初發心已過於牟尼也。二明用通教位格後二教位即為二。一格別教二格圓教。一明格別教位者。通教明補處淨無垢位。往格但與別教十行齊。通教佛果但與十地初歡喜地齊。正義如此。傍論有劣者無相似中道智伏無明也。二明通教位格圓教者。若通教明補處淨無垢位。但與圓教鐵輪位十信第十願心齊。明佛果但與初發心住齊。此是一往格之。正論優劣。初發心住以初發心能顯中道法身斷無明一品為勝也。三明別教格圓教位者。若別教明法身法雲一生補處淨無垢稱。但與圓教十住第十灌頂住齊。佛地斷十一品無明。但與十行初歡喜行齊。若依仁王經開十地為三十生。是則無垢與法界無量迴向位齊。佛地與十地初歡喜地齊。是則別教明一生補處望圓教位。若依前釋以義往推。猶有三十一品無明。若依後引仁王經。即猶有十一品無明。是則別圓法身補處雖通約位無垢稱義懸殊。豈得一概而釋維摩詰之名也。問曰。尋至道是一。若格前方便三教所明補處佛果遂傳爾懸殊。此意難解。答曰。二義往釋。一有教有人。二有教無人。若是三教方便之說因中稟教之者即並有教有人。佛果補處及上位菩薩能說三教此並有教無人。所以者何。所稟三教行人因教各獲其利。故有教有人也。能說之教主示現為三教之佛。菩薩令物慕果行因。因行既成則無復化主。如斯乃緣感便應。緣謝便息。空拳誑小兒。引將還家。手內實無物也。三教化主亦皆如是。若是圓教有教有人者。因中稟教乃至法雲有教有人斷四十一品無明。法身補處此實不虛。妙覺法身無說之說即是果上有教有人也。有教無人目之為權。有教有人名之為實。問曰。若爾四教明果可分權實。四教因地皆有教有人。何得分其權實。答曰。今明三教之人名為權人。稟圓教之人則人教俱實。故四教明因分權實也。問曰。三教之因既立權人。三教之果何意不得辨權人也。答曰。三教行人可成圓人。無有三教之佛修因作於圓佛。故非類也。第三明興癈者即為二意。一權教有興有癈。二實教有興而不癈。一明權教有興癈者即為三意。一三藏教機緣起則興。機謝則癈。所言機者。可發之義名之為機。前緣有小樂欲可起。小善可生。小惡可治。偏真之解可發。故須用四悉檀。於聲聞經中說因緣生滅四諦十二因緣六度之教。開三乘之道。聞則稱機樂欲心起生善斷惡。若是二乘發真無漏證有餘涅槃。若是菩薩六度調心得伏忍柔順忍也。故法華經雲。小智樂小法。不自信作佛。是故以方便分別說諸果為此機緣。雖無三藏伏結補處菩薩淨無垢稱義三十四心佛果住有餘涅槃之佛。為欲四悉檀起此教故。示現此教形聲赴機度物。故法華經明長者即脫瓔珞著弊垢衣執除糞器狀有所畏語諸作人。即是三藏教興之義也。癈者此小欲將歇。小善已成。事惡既除。真解已發。是則四緣俱息。則三藏所說之教能說之人俱癡也。二明通教興癡者。興則機興。癈則機癈。機興而教興。教興者無生四諦樂欲將起。體假入空之善可生。迷理見思可斷。即真之解可發。故須用四悉檀說無生四諦。通教三乘聞則樂欲心起生善斷惡。三乘同發即真無漏之慧見第一義。二乘住有餘涅槃。菩薩則不滯空。慈悲入假化物。誓求佛果。赴此之緣。雖無通教斷結侵習上地補處菩薩淨無垢稱位一念相應斷習佛果位有餘涅槃。為起教赴此三乘根緣。示現此教形聲。悉檀赴緣逗物。故名為興。癈者四機既息緣謝則癈。所說通教能說之人俱癈也。三明別教興癈者。興則機興教興。無量四諦樂欲將起。從空入假善根可生。無量恆沙煩惱別惑見思可治。中道第一義諦真解可發。故用四悉檀說無量四諦赴別教菩薩。聞則樂欲心起。生界外之善。斷界外之惡。發中道相似無漏及真無漏。求常住佛果大涅槃。為赴此之機緣。雖無別教斷十品無明法身補處菩薩斷十一品無明究竟佛果。而示現此教形聲。用悉檀赴物機緣。說無量四聖諦。故名別教興。癈者四機既息緣謝則癈。所說別教能說別教所明上地補處菩薩佛果俱癈也。二明實教興而不癈者。即是圓教但興而不癈也。若於華嚴方等法華涅槃所說圓教赴圓機。樂欲生善斷惡見中道第一義諦。是則從初發心至無垢地赴四根緣常說此教至等覺佛。故名為興。故三十二菩薩文殊師利等皆說入不二法門。即是教興之意也。若證妙覺無師自悟。無法可欲。無善可生。無惡可斷。更無深理可見。言辭相寂滅本自無興。故無癈也。無癈亦得論癈者。四悉檀機盡則教息。故名癈也。故大品經雲。過茶無字可說。涅槃經雲。不生不生不可說故。故淨名默然杜口。不復以言言於無言之理。文殊稱歎表絕言也。是則在因有人有教。至果即教癈人存。三德涅槃湛然清淨。豈同前三教補處菩薩菩提佛果皆有教無人。教癈人亦隨癈。權實之意顯在於在也。第五約觀心明四教者。從三觀起四教已如前辨。今但論即心行用識一切教門。皆從初心觀行而起四教。既攝一切經教。若一念觀心分明能分別。一念無明因緣所生之心四辨歷念。則一切經教大意皆約觀心通達。就此即為四意。一約觀心明三藏教相。二約觀心明通教相。三約觀心明別教相。四約觀心明圓教相。第一約觀心明三藏教相者。即是觀一念因緣所生之心生滅折假入空。約此觀門起一切三藏教也。若觀生滅四諦入道。即是修多羅藏。故增一阿含雲。佛告諸比丘謂。一切法者祇是一法。何等為一法。心是一法。離心無一切法也。智度論雲。從初轉法輪經至大涅槃結修多羅藏。此祇是約心生滅說四聖諦。即是法歸法本之義也。觀心出一切毘尼藏者。佛制戒時問諸比丘。汝何心作。若有心作即是犯戒。有犯故有持也。若無心作則不名犯。犯義不成。不說持也。故重心發戒。無心則不發戒。若言從心出阿毘曇藏者。四卷略說名毘曇心。達磨波羅處中而說名為雜心。如此皆是約心而辨毘曇。無比法者。分別諸心心數法。一切法不可比也。第二約觀心明通教者。觀心因緣所生一切法。心空則一切法空。是為體假入空。一切通教所明行位因果皆從此起。第三約觀心明別教者。觀心因緣所生。即假名具足一切恆沙佛法。依無明阿梨耶識分別無量聖諦。一切別教所明行位因果皆從此起也。第四約觀心明圓教者。觀心因緣所生。具足一切十法界法。無所積聚。不縱不橫不思議中道二諦之理。一切圓教所明行位因果皆從此起。如輪王頂上明珠。是則四教皆從一念無明心起。上來數引華嚴經明破微塵出三千大千世界經卷之義意在此也。第六四教通經論者。佛用四教成一切頓漸諸經。諸論釋經豈越於四教也。即為二意。一對經二對論。第一對經者。若華嚴經但具二教所成。一別教二圓教。所以者何。別教則諸菩薩宣說歷劫修行四十二心斷結行位皆差。圓教明一心具足一切諸行。從初一地具足一切諸地功德。次明漸教之初聲聞經但具三藏教。方等大乘及以此經具足四教。摩訶般若具足三教除三藏教。法華經開權顯實正直捨方便但一圓教。涅槃經具足四教成五味義也。問曰。方等大乘亦具四教。何故不成五味義。答曰。不明聲聞作佛。五味之義不成。約不定中得論四教也。釋迦出世所有經教更不過此四教。攝此諸經罄無不盡也。第二對論者。論有二種。一通申經論。二別申經論。一通申經論者即為二意。一通申小乘經。二通申大乘經。一通申小乘經者。如毘曇成實昆勒等論。並是通申小乘經論。故成論雲。我主今欲正論三藏中實義。二通申大乘經者。如地持論攝大乘論唯識論中論十二門論等。並是通申諸大乘經所明通別圓及三藏教也。二別申經論者即為二意。一別申小乘經。二別申大乘經。一別申小乘經者。如俱捨論別申修多羅。明瞭論別申毘尼。毘婆沙諸阿毘曇心明申佛在世說毘曇也。二別申大乘經者。如十地論別申華嚴經別圓兩教。大智度論別申摩訶般若經通別圓三教。應有別申大集方等及此經論。不來此土。金剛般若論別申金剛般若經。法華論別申法華經一圓教。涅槃論別申涅槃經四教五味。論度此不盡。如此等諸論申經。即是申觀心等諸經令分明也。是則精修觀心洞解一切經論。若經論不從心出者。觀行之人既不聽不讀。何得內心通達耶。此乃有所言說寘與經論相應意在此也。第七用四教釋此經文者即為三意。一通室外四品。二通室內六品。三通出室四品。第一通室外四品者。四教明因果不同。故釋迦現佛國有異。如身子螺髻梵王所見不同。諸天共寶器食隨其果報飯色有異。正以稟四教不同故見佛國有異也。釋方便品正用三藏通教。所以者何。明折法入空因緣生滅無常。復說如夢如幻體假入空之意。是則因中用拙巧二度破其界內愛見著心。勸修二教之法身也。弟子品通用別教圓教彈訶十大弟子及五百羅漢。用通教彈者。如訶迦旃延。說三藏教拙度五義。用別教斥者。此如訶富樓那穢食置寶器也。用圓教訶者。如彈身子善吉雲。不起滅定現諸威儀。不斷癡愛起於明脫。亦不縛不解。是用圓教意彈也。四教釋菩薩品正是用圓教訶四大菩薩。用三藏通教別教自行化他偏僻乖不思議圓頓之道也。第二明室內用四教釋六品經文者。大士無三教之疾。而以方便現同三疾。約此辨問疾品也。不思議品正明住圓教不思議果示現四教之事也。觀眾生品即是辨不思議通圓兩教從假入空不可得空也。佛道品即是辨不思議別圓兩教從空入假行於非道通達佛道也。不二法門品正明圓教不思議中道正觀入不二法門品也。香積品即是不思議圓教所明雙照二諦法界圓融也。第三明用四教通出室四品經文者。菩薩行品令菩薩遍行四教之行。四土化眾生也。四教通見阿□佛品者。明若依四教修行發菩提心始得生阿□佛國也。亦因此義無動如來佛國之行得成佛時所有佛國如妙喜世界也。四教通法供養囑累品二品者。付囑天帝彌勒。令於佛去世後流通此經。四教利益未來弟子令不絕也。第四辨本跡義者。既用四教分別淨無垢稱義。義雖不同。而正用圓教解釋。夫聖人垂應不無本跡之殊。或示金粟法身。或現補處之像。經說隨緣高下難測。是以今須辨本跡也。今明此義略有七重。    第一釋名 第二明本跡 第三辨本跡高下 第四約教分別本跡 第五正明維摩本跡 第六約觀心明本跡 第七用本跡通此經文   第一釋本跡名者。通論本跡之名乃遍在四教。今正明不思議本跡者。正就圓教以辨也。所言本跡者。本即所依之理。跡是能依之事。事理合明故稱本跡。譬如人依住處則有行往之蹤跡也。住處是所依。能依之人有行往之跡。由處有跡。尋跡得處。今以處譬所依之理本。人依行往之跡譬能依之事跡。是則由所依之理本有能依之事跡。尋能依之事跡得所依之理本。本跡雖殊不思議一也。第二明不思議本跡義者略為五意。一約理事明本跡。二約理教明本跡。三約理行明本跡。四約體用明本跡。五約權實明本跡。一約理事明本跡者。此經雲。從無住本立一切法。今明不思議理事為本跡者。理即不思議真諦之理為本。事即不思議俗諦之事為跡。由不思議真諦之理本故有不思議俗諦之事跡。尋不思議俗諦之事跡得不思議真諦之理本。是則本跡雖殊不思議一也。二約理教明本跡者。此經雲。三轉法輪於大千。其輪本來常清淨。今言不思議之理本。即是不思議二諦之理事通名為理。理即本也。不思議之教跡者。即是大聖八音敷演不思議能詮二諦之教跡也。所詮不思議二諦之理即是理本。能詮之教即是事跡。是則由理本故有教跡。尋教跡以得理本。本跡雖殊不思議一也。三約理行明本跡者。如法華經雲。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佛子行道已來世得作佛。今明不思議理本者。即是理教也。故此經雲。無離文字說解脫相文字性離即解脫也。不思議行跡者。即是不思議觀行之事跡。由不思議理教之理本得修不思議觀行之事跡。修觀行不思議事跡能契不思議之理本。故曰本跡雖殊不思議一也。四約體用明本跡者。即是法身為體應身為用。故金光明經雲。佛真法身由如虛空。應物現形如水中月。正由虛空有實月之本體故有一切水月之影用。今明理行合為不思議法身之理本。由此法身故能垂不思議應用之跡。由此應用能顯法身。故肇師雲。非本無以垂跡。非跡無以顯本。本跡雖殊不思議一即其義也。五約權實明本跡者。實則齊位證得真應二身。即是理實之本也。權化方便現真應二身。或高或下。此即是事隨物情故名事跡也。故此經雲。雖復示現成道起轉法輪。而不捨菩薩行。今明若不由不思議位證真應二身。理實之本豈能垂高下真應兩跡。若不垂真應之事跡。豈能令物同己入位得真應二身。是則本跡雖殊不思議一也。第三辨本跡高下者。正約圓教以明也。若理事明本跡即是理即。若約理教明本跡即是名字即。若約理行明本跡正是觀行即相似即。今約體用權實明本跡。應須四句分別。一本跡俱下。二本下跡高。三本高跡下。四本跡俱高。今明此義復須四種分別。一明十信。不得約此四句以明高下也。二明十住。初發心住備二句。三從第二治地住至第四十一等覺地皆具四句分別。四妙覺地但用二句分別。一明初十信不得用四句分別者。以十信似解未發真無漏顯真應二身故。不得用四句判其高下也。二明十住初心初發心住但用二句分別者。初住但有本跡俱下本下跡高之二句也。所以者何。初住最初得真應二身。法身之本爾前既未有法身之下。故齊位不得言法身有高也。譬如十五日月初日之月。爾前無月之可勝也。亦如聲聞法中苦忍真明。爾前無真之可勝也。跡下者。現九法界之跡還現初住之應跡始得最下。爾前無應之可高也。所言本下跡高者。能跡現上地之形聲也。而不得言本高跡下者。爾前無本之可高也。亦不得言本跡俱高者。爾前無真應之可高也。三明從第二治地住至第四十一等覺地。此四十一位一一皆得用四句分別義。推可知也。四明妙覺極地但用二句分別者。一本跡俱高。即是真應之極最上無過也。二本高跡下。本高即是真身之極最上無過。跡下應同下四十一地之像。又示現九道之形聲也。而不得言本下跡高者。妙覺法身之本更無勝地法身之可下也。亦不得言本跡俱下者。更無上地真應二身之高也。譬如十五日月光明圓滿。過此更無圓滿之光過十五日月也。問曰。若四十二地本跡階降如此。何得俱稱不思議一也。答曰。皆是非真非應不思議真應之二身也。非階降之不思議階降也。第四通約教分別本跡者即為四意。一約圓教分別本跡。二約別教分別本跡。三約通教分別本跡。四約三藏教分別本跡。一約圓教分別本跡者。如前釋名辨本跡五義明高下四句分別也。二約別教明本跡者。亦得備用四種本跡。類圓教可知。但不得全用。即是地前三十心未得法身故無本跡。但初地明二句辨本跡。類前圓教初住可知。從二地至等覺皆得四句分別義。推可解。後妙覺極地亦但用兩句。類圓教妙覺可知。此皆有教無人悉是圓教之權跡也。三約通教明本跡者。通教得明四種本跡。既不辨中道佛性。真應二身豈有本跡之可分別。但還約通義往釋。見偏真具五分法身為本。神通變現為跡。若入無餘涅槃身智俱滅。非但無跡亦復無本。通教菩薩七地具方便道。八地道觀雙流。豈不知中道佛性之理。但約教門抑畢故不明真應耳。恐此多是有教無人悉是圓教之權跡也。若將別接通明佛性常住涅槃。真應二身本跡四句類前分別則可知也。四明三藏教明本跡者。亦得用四種本跡。意亦不得明真應本跡。猶是生死之人若至果地三十四心斷結得成佛時。亦以五分法身為本。神通變化為跡。若入無餘涅槃則本跡俱滅。今更就三藏因中明本跡者。若三阿僧祇伏惑純熟住煖頂忍位以為本。得神通變現利益天人六道名為跡。下容有此事。亦恐有教無人悉是圓教之權跡也。問曰。一切聖凡悉得明本跡不。答曰。本跡之義正約真應。有餘諸教既不明破無明。尚無此義。何況凡夫。但通而為論。別教三十心及通教菩薩既得論本跡。二乘亦得本跡。三藏菩薩伏惑未斷。尚得論本跡。凡夫亦得論本跡。是故上齊苦忍世第一法已下。下極阿鼻已上。上下兩處但得為二句本跡。闕於二句其間例作四句。論本跡義推可知也。第五正辨淨名本跡者。舊雲。本是金粟如來。跡居妙喜為無動補處。或雲。本是八地。跡現毘耶位居長者。若執此意定判其本跡者。金粟為是何位之佛。妙喜補處復是何位。補處若實是妙覺之金粟。跡為妙喜之補處。此可是本高跡下。若本是初住之金粟現為十地之補處。此是本下跡高。若是妙覺之金粟法身又應為妙覺之金粟。是為本跡俱高。若是初住之金粟應為三藏之補處。是為本跡俱下。豈可定判其優劣高下之位也。大聖以無方之化。豈是凡夫測量判於深淺。凡夫尚不自識己之業行果報。何況知其本跡類。若無目指月判其方圓。今但抑信。本跡雖殊不思議一也。而文殊既是釋迦左面侍者。此土位行最高。推功稱歎。教跡不宜在八地也。第六約觀心辨本跡者。如人學中道圓觀觀於心原。觀道純熟跡中亦現無有障閡。圓行圓說事理相應。此是本跡俱高。若內心圓學而跡示偏邪。是為本高跡下。若內心實不學於圓觀而現無閡之相。此是本下跡高。若本心止修入空而跡現破假之相。即是本跡俱下。即用此約佛法學問坐禪一切行人心行高下自行化他得失具作四句分別。一本跡俱高即是實行之人。二本高跡下是蜜行人。三本下跡高即是貢高之人。除為佛法利益眾生。四本跡俱下亦是實行之人也。第七通經者。但淨名本跡既不可思議。故能以圓智之談斥偏空之道。以無方之辨屈有量之心。皆顯本跡之事。今明本跡通此經文者即為三意。一通室外。二通入室。三通出室。一通室外者。室外現長者之形。寄四教以顯本跡。或用三藏通教本跡入空開化國王長者。或用通別圓本跡之教折挫十大弟子五百羅漢。或但用圓教顯本彈訶稟三教菩薩等。二通室內者。室內託疾興教。示於病行同一切眾生之實病。眾生之疾雖有多塗。論其正意不出四種。今以四種之跡病行同四種之實病。即是現病行之跡為問疾品也。次下五品皆從此品出。若通問疾品下五品皆自通也。三通出室者。掌擎大眾來入菴羅。示病癒之相以眾生四種病因滅。淨名權跡之病亦愈。是則此經從始至末用本跡義往通玄義及文意可見也。第二次釋所說者。淨名是能說之人。所說是不思議解脫之法。故言所說。他釋淨名說於佛法不說自法。若說自法則與佛抗行道法。今解。祇淨名自說其身所證性淨無垢方便三淨之法。此法雖不可說。以四悉檀赴緣而說。佛亦於不可說用四悉檀赴緣說此三淨之法。淨名隨佛轉法輪亦說三淨之法。淨名說三淨之法。即是說佛三淨之法。故此經雲。觀身實相觀佛亦然。復次淨名說自法。非但即是說佛法。亦即是說一切眾生法也。故下文雲。眾生賢聖彌勒一切法一如無二如也。華嚴經雲。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今但說淨名法。即是說佛法。亦即說眾生法也。如下文三十二菩薩各說其所得法以明入不二法門。例如五百比丘各說身因。華嚴經善財入法界見善知識各說其所得法門。淨名說自法門。即是說於佛法。即是說眾生法。問曰。淨名自說己法。何得稱經。答曰。如大智論雲。若佛弟子化人諸天仙人所說為佛所印皆稱為經。此經佛為寶積開宗辨於佛國因果。命諸弟子皆述往日為大士所訶。佛默印之。又入室論道。掌擎大眾還菴羅園被佛印定。故稱為經也。   維摩經玄疏卷第四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77 維摩經玄疏   維摩經玄疏卷第五   天台山修禪寺沙門智顗撰   第一釋名前已開為二重。一釋此經別名已竟。二次釋通名。第二正釋通名者。即是釋經之一字也。若依天竺語。佛教之首通標修多羅。或雲修單羅或雲修妒路。例如此土楚夏方言。修多羅者既是外國之語。古今諸師解釋有異。或言無翻或言有翻。今釋此義略為五意。第一明無翻。第二明有翻。第三通和有翻無翻。第四曆法解釋。第五約觀心。第一釋修多羅言無翻者。但外國有多含之語。即是修多羅名含五義。豈可但用經字往翻。故開善法師雲。經非正翻。但以經字代修多羅也。至如此方。周孔聖教稱之為經。外國聖教此土宜用經字代也。所言修多羅名含五義者。一法本。二微發。三湧泉。四繩墨。五結鬘。一修多羅名含法本義者。大聖知一切皆不可說。以四悉檀因緣而有言教者。若世界悉檀說即為一切論本。若為人對治兩悉檀說即為行本。若第一義悉檀說即為理本。故修多羅含法本義也。二明修多羅名含微發義者。法王用四悉檀起教。巧妙玄辭從微至著靡所不詮。是則文義漸顯開發初心。初中後善圓滿具足。故修多羅含微發義也。三明修多羅含湧泉義者。此從譬以明義。如泉湧流滔滔無竭。佛用四悉檀說法。文義無盡法流不絕。津潤萌芽三草兩木一地所生皆得增長。故修多羅含湧泉義也。四修多羅含繩墨義者。亦是從譬以顯義。如世繩墨能栽邪就正。佛用四悉檀說法。裁愛論見論邪曲。令發真見無漏正道。故修多羅含繩墨義也。五修多羅含結鬘義者。此亦從譬以顯義。結鬘即是縷穿於華無有零落。大覺世尊以四悉檀說法詮諸法相。赴緣皆無漏失。又結鬘能嚴飾身首。如來言教莊嚴行人。一切敬愛。故修多羅含結鬘義也。此土既無含此五義之言。故用經字代也。問曰。修多羅多含五義。同用悉檀往釋有何五義之別耶。答曰。悉檀大意雖同。五義之別未嘗混濫也。第二明修多羅有翻者。有師言。昔佛法初度。胡漢之語未通。故河西群學謂無翻也。爾來經論度此。翻譯胡漢之語既通修多羅定有翻也。但諸法師各異傳聞。言有翻者又成非一。今略出五翻不同。一有師雲法本。二有師雲此翻雲契。三有師言此翻言綖。四有師翻雲善語教。五有師言此翻雲經。一有師言修多羅此翻雲法本者。法本有三。一為論本。二為行本。三為義本。佛用四悉檀說法得為此三本。具如前釋。二有師言修多羅此翻言契。以契會為義。世尊如法相解。用四悉檀如法相說。世界悉檀說法即是契情。為人對治兩悉檀說法即是契行。第一義悉檀說法即契理也。三有師翻言綖者。此是因譬顯義。即與前結鬘義同也。又言綖以縫成為能。即是悉檀之說能成三乘行人三義也。四有師翻雲善語教者。大聖大慈心順理說法故言善語。用悉檀赴機化物。順情成行人入理。故雲善語教也。五有師言經字即是正翻。所以者何。彼方極聖說教名修多羅。此土聖人所說名之為經。以此類通即正翻也。所言經者。經由為義。經由聖人心口故稱為經。悉檀致教經由如來心口故名經也。又雲。前聖後聖莫不經此悉檀所說之教而得成道。又雲。經者訓法訓常。法雲可軌。常則難可改變悉檀設教。此教能成三利。必定可軌。故雲訓法也。悉檀致教若天若魔若梵若諸沙門及婆羅門乃至餘眾無能改易。故雲常也。問曰。有翻既五種不同。豈得類用三義解釋。答曰。述彼顯此。彼義既申此意。又顯有何過也。第三和通無翻有翻。有翻者問無者曰。何故言外國有多含之語此土無有多含之語。此是經者法華明六根清淨。何得悉知六塵十法界之理耶。答曰。此是受持法華。六千切德莊嚴行人六根清淨。顯相似藏識之用。則六塵一切法皆是經也。問曰。一切法何得悉能詮理並是經耶。答曰。是事易明。世間現見祇是一墨色點作字。詮一切法靡所不周。香味觸等何得不然。故此經雲。於食等者諸法亦等。諸法等者於食亦等。故能以一食施一切。大品經雲。諸法等故般若波羅密等。又雲。一切法趣色乃至意法是趣不過色尚不可得。雲何當有趣非趣如是遍歷一切法。類可知也。第五約觀心明經者即為四意。一類無翻約觀心明經。二類有翻約觀心明經。三類和通有翻無翻約觀心明經。四類曆法約觀心明經。一類無翻約觀心明經者。何但修多羅無翻名含五義。眾生心含一切法。亦不可的詺。所以者何。若離一切心數詺何為心耶。今言觀心含五義者。一心含法本義。提謂經雲。心是萬行之本眾靈之源。出入無亂往來無間。統御一身以立道根。此是言說之本即教本也。萬行之本即行本也。以立道根即理本也。二約觀心含微發義者。細微之法莫若剎那。因此相續成一切法。若觀此心發諸功德智慧。亦從微至著也。三明約觀心含湧泉義者。因觀心發功德智慧。如湧泉無盡也。故仁王經雲。能觀心源得無量報。四約觀心含結鬘義者。心王穿一切心數之法。如縷穿華成鬘無零漏也。觀心穿一切法亦復如是。若發定慧還嚴飾於心也。五明約觀心含繩墨義者。觀心裁愛見邪曲成八直正道也。二類有翻明觀心者。若將法約心則可詺也。還須對前五種翻修多羅。一明觀心即是法本者。已如前引提謂經之所明也。二約觀心即是契者。觀心會理即是契也。三明約觀心即綖義者。觀心能成一切道法。如綖成衣。四明約觀心即是善語。方字訓一字或二訓乃至多訓。此即是多含之義正如經字。欲作含五義解釋。其意泠然。故知無翻之義非也。又無翻者問有翻者曰。若言昔兩國之言未通故雲無翻。今兩國之語既。通定有翻者。修多羅但是外國之一言。今何得翻者不同五語各異。若一翻為是。餘四則非。孰是孰非。若五翻俱是。彼一此五。一不可為五。五不可為一。此為大妨。若五語俱非。定知無翻。設更出異翻皆不可用。今謂若不得佛法正意。有翻無翻俱是執滯。其得意者無翻有翻皆可從也。所以者何。若知悉檀起教是一。無翻有翻皆具三義。含一切佛法。執諍既息。正義圓通此有何過。故經雲。依義不依語也。雖然今解釋直用經字則無所不該。又無翻有翻幸得縱容。所以者何。言無翻者亦用經字標題。言有翻者亦以經字標題。並不見用法本契綖善語教標教首也。若存經字是則有翻無翻兩情皆愜。即是通和二家執諍義也。如舊解涅槃或言有翻無翻。般若或言有翻無翻。若深解此意無所滯也。第四歷諸法明經者。有師言有三種經。一聲經。二色經。三法經。一明聲經者。大覺世尊聲能詮理。聞聲得理。故聲即是經。故大品經雲。若從善知識處聞般若也。二明色經者。墨色之字為經也。墨色為字能詮於理。見色得理。色即是經。故大品經雲。若從經卷中聞般若也。三法為經者。法是法塵。心與法合內心思惟修習於法。因法見理。法即是經。故經雲。修我法者證。乃自知心無實。行何用問。為問曰。六塵何意。三塵是經。香味觸三塵非經耶。答曰。此土三根鈍故不能得香味觸之理。故三塵不名經也。若他方佛土或以香為佛事。或以味為佛事。或觸為佛事。此則三塵皆是經也。如此經文。具出他方國土佛事不同。則一切法皆能詮理悉是經也。問曰。若言此土三根鈍故三塵不得教者。經說覺觀是言語法。觀心既是順理之覺觀。即是善語能轉所觀煩惱即名為教。故此經雲。弟子眾塵勞隨意之所轉也。五明觀心即是經者。經由觀心得成聖也。故般舟經雲。諸佛從心得解脫。心者無垢名清淨。五道鮮潔不受色。有解此者成大道。三明類和通有翻無翻約觀心者。如此觀心之時。即知此心非可名目非不可名目。亦不可名目亦可名目。類似有翻無翻。若能通達無滯礙者。則於觀心破一切法。無所執著離諸戲論。無礙自在也。四明約觀心曆法悉是經者。一切萬法皆從心起。若心即是經。即諸法皆是經也。故華嚴經雲。欲知如來心但觀眾生心。譬如一微塵中有三千大千世界經卷。無人知者。有人破此微塵即見三千世界經卷。若破眾生一念無明心者。則一切諸佛所說之經皆顯現也。若行人能用觀心尋讀心經。即見佛性住大涅槃也。於一切頓漸祕密不定諸經皆得明瞭。所以者何。觀心生滅。見一切三藏教橫豎分明。觀心不生滅。見一切通教橫豎分明。觀心假名。見一切別教橫豎分明。觀心中道。見一切圓教橫豎分明。四教對諸經如前分別(一名不可思議解脫)。第二次釋名大段。此即是從法受名也。今解略為七意。第一釋不思議解脫名。第二辨不思議解脫相。第三別解不思議解脫。第四類通三法。第五約教簡別。第六約觀心明不思議解脫。第七用人法通經。第一釋不思議解脫名者即為三意。一出古今解釋不同。二詳眾家解釋。三正明今家解釋。一明古今諸師釋不思議解脫不同者。諸法師解釋乃多。今略出七家不同。一者什法師雲。不思議解脫者三昧神通之名也。二生法師解雲。不思議解脫者莫測之用也。三肇法師解雲。不思議解脫者幽微難測出二乘之境名不思議。塵累所不能拘名為解脫也。四關內舊解不思議解脫雲。六地斷結與羅漢齊功。七地侵除習氣。八地習氣都盡道觀雙流名不思議。正習俱盡名為解脫也。近代南土諸法師解不思議解脫。終傍前解釋雖復小異大意終自是同。今不具述。五地論諸師解釋不思議解脫者。通教緣修用七識智照佛性真理。斷界內見思界外無明。若發真解斷結。則七識圓智蕭然累外名為解脫。此是不真宗明解脫非不思議解脫也。若真宗八識真修體顯離二障皆融無得無累名不思議解脫也。六真諦三藏法師解不思議解脫雲。解脫有二種。一者不相離解脫。二者相離解脫。若不相離解脫即是法如如本有之理未與惑離也。所言相離解脫者。得法如如智斷心障與惑相離解脫。此相離解脫即是不思議解脫也。七三論師雲。若他明縛脫。縛是自縛。脫是自脫。即是自性之縛脫。此非假縛脫。不得是非縛非脫之縛脫。此非不思議之解脫也。今明縛非自縛。由脫說縛。脫非自脫。由縛說脫。由脫說縛即是假縛。由縛說脫即是假脫。假縛非縛。假脫非脫。即是非縛非脫。畢竟清淨。而說縛脫者。即是假名不思議之縛脫也。不思議之縛即是不思議之脫。故言不思議解脫也。但彼假名方便之語轉側多方。豈可定述。此略出初章耳。二詳眾家者。若什師三昧神通為不思議解脫者。此祇是約通教禪定行行之用也。二生師以不測之用明不思議解脫者。亦是通教行行神用之莫測也。三肇師明幽微難測出二乘之境。祇是通教慧行證理斷結位過二乘也。四關內舊解不思議解脫八地習氣都盡道觀雙流名不思議解脫者。亦是通教慧行行行意也。五地論師明八識真修體顯斷二障明不思議解脫者。正是別教明義也。若依地論地相明義。即是別教明不思議解脫。就地實明義即是圓教明不思議解脫也。六真諦三藏意同地論別教。七三論師釋解脫。雖作假名虛玄之語。宗旨莫知所趣。若如下自他研覈他性之滯。次不可知中論觀法品所明由是通教意。四諦品明即有通別圓三教意。後兩品是三藏教意。約此明義即得有四教四種解脫義也。而天親多申別圓。龍樹多申通圓。兩家所申解脫同異義推可知。三正明一家釋不思議解脫名者即為三意。一通釋思議不思議解脫名。二正別釋不思議解脫。三料簡。一通釋思議不思議解脫者。對思議解脫明不思議解脫。若解思議之理而脫緣縛者。名思議解脫。若解不思議之理而脫緣縛者。名不思議解脫。思議解脫即是離文字之解脫。故身子答天女雲。吾聞解脫無有言說。若不思議解脫即是不離文字之解脫。故天女雲。無離文字說解脫相。文字性離即解脫也。二正別釋不思議解脫名者。即是不離文字之解脫也。故天女雲。解脫之相不在內外兩間。文字之相亦不在內外兩間。是故文字性離即是解脫。解脫者即諸法也。今明不從自脫起故不約自性以立名。不從他脫起故不約他性以立名。解脫不從自他起故不約共性以立名。解脫不從離自他無因緣起故不約無因緣性以立名。從因緣起立解脫名尚不可得。何況無因緣起以立名。解脫不依四邊起。不依四性義而立解脫名者。即是解脫之相不在內外兩中間。名字之相亦不在內外兩中間。名字相離即是解脫也。解脫者即諸法也。故知縛亦如是。是則名字之縛脫。即是非縛非脫。而有縛脫之名者。即是不思議之縛脫也。不思議縛即是不思議之解脫也。故此經雲。婬怒癡性即是解脫。住此不思議解脫能種種示現。若離文字之解脫。即是斷煩惱入涅槃。不離文字之解脫即不斷煩惱而入涅槃。名為不思議解脫也。三料簡者。問曰。若不離文字說解脫者。淨名何故默然。答曰。欲印諸菩薩聖說法即是聖默然義也。問曰。通教亦不依四句立名。即是不思議解脫之名不。答曰。通教但破三藏四句。不破別教四句。故非不思議也。圓教破別教四句。如上說真修緣修墮自他性也。問曰。若爾此經但破身子。應非不思議解脫耶。答曰不然。身子盡神力不能去華。天女訶雲。結習未盡華即著身。此即破於別惑明不思議解脫故非通教也。問曰。何意不斷煩惱而入涅槃方是不思議解脫。答曰。須彌入芥。小不障大大不礙小。故雲不思議耳。今有煩惱結惑不障智慧涅槃。智慧涅槃不礙煩惱結惑。乃名不思議。其無惑有智而入涅槃稱不思議者今即反難。亦應無芥子之小有須彌之大。論不思議耶。問曰。若不斷而入是不思議者。通教亦說不斷而入涅槃。何故非不思議解脫。答曰。通教不見惑相名為不斷。而實是斷。如明時實自無暗。不同有芥子之小不妨須彌之大也。第二辨不思議解脫相者。還就思議解脫不思議解脫以辨相。若思議解脫即是三藏教通教三乘人所得二種涅槃灰身滅智解脫也。若是不思議解脫即是別圓兩教菩薩諸佛所得大般涅槃常寂即是不思議之解脫也。今分此二種解脫之相不同略為七意。一者約理分別。二者約智分別。三者約斷不斷分別。四者約界內外分別。五者約有體無體分別。六者約有用無用分別。七者約共思議不共思議分別。一明約理分別者。若見思議之理而得解脫。即是思議解脫。若見不思議之理而得解脫者。是不思議解脫也。問曰。理無有二。雲何分別思議不思議之異耶。答曰。若是真諦之理即是思議之理。若是中道佛性之理即是不思議之理。故此經雲。如我病者非真非假。眾生之病亦不真不假。故知中道之理與真諦有異。真諦名思議理者非如來藏也以中道之理名不思議者即是如來藏也。無所積聚乃名為藏。故名不思議理也。二約智分別者。若是生滅之智所得解脫即是思議解脫。若是無生滅智所得解脫即是不思議解脫也。問曰。生滅無生滅智雲何分別。答曰。若觀真諦之理發於真智即生滅之智。故此經淨名訶迦旃雲。無以生滅心說實相法。若見中道之理發智即是無生滅智。故大涅槃經雲。諸佛所師所謂法也。以法常故諸佛亦常。諸佛亦常者即是無生寂照之常智也。三約斷不斷分別思議不思議解脫智者。若斷煩惱得解脫即是思議之解脫。故此經雲。佛為增上慢人斷婬怒癡名為解脫。若不斷煩惱而得解脫即是不思議解脫。故此經雲。不斷癡愛起於明脫以五逆相而得解脫亦不縛不脫。問曰。若不斷煩惱結業雲何而得解脫。答曰。譬如未得神通之人若在牢獄。必須穿牆破壁方得走脫。若是得神通之人處在牢獄。雖不穿牆破壁而出入無礙也。問曰。若不斷煩惱而得解脫名不思議解脫者。若別教菩薩斷煩惱得解脫亦應是思議之解脫耶。答曰。此是教道非是證道。若別教菩薩證不思議解脫亦不斷也。四約界內界外分別者。若是思議解脫但脫界內之縛。若不思議解脫脫界內之縛亦脫界外之縛也。問曰。雲何名為脫界內之縛不脫界外之縛相。答曰。此經雲。法名無染。若染於法乃至涅槃非求法也。法華經雲。但離虛妄名為解脫。其實未得一切解脫。但離虛妄者界內見思分段生死也。其實未得一切解脫者即是界外見思無明之惑變易生死也。此如前別教分別。五約有體無體分別者。若思議解脫無有色心體。若不思議有色心體。問曰。何故思議解脫無色心不思議有色心。答曰。思議解脫滅色取空。是有餘解脫色心因滅。無餘解脫色心果滅。既約無色無心以明解脫故無體也。若是不思議解脫觀色心即是法性之色心。法性之色心本無因生故非果滅。見色心不生不滅而得解脫故有真善妙色妙心之體也。故涅槃經雲。解脫有二種。亦色非色。非色者聲聞緣覺。色者諸佛如來所得解脫。又雲。妙色湛然常安住。不為生老病死之所遷。又雲。色解脫涅槃受想行識解脫涅槃即是仁王經明法性色受想行識解脫。若無色者如死人那得論解脫也。六約有用無用分別者。若是思議解脫無有無方大用。若不思議解脫即是有無方大用。問曰。何故如此。答曰。若思議有餘解脫證真入滅受想定。似涅槃法著身中證想受滅。猶如死人無所能用。若人無餘解脫灰身滅智猶如虛空無所施為。若生法二身住不思議解脫。能種種變現。如此經不思議品具明。故淨名訶身子言。不起滅定而現諸威儀是為宴坐也。七明約共不共不思議分別二種解脫相者。若是共不思議即是思議解脫。若是不共不思議即是不思議解脫。問曰。何等是共不思議。答曰。有諸法師雲。八地道觀雙流。二乘及下地菩薩所不能思量。故名不思議。所以者何。若下地不能思八地。八地不能思九地。八地還成是思議。九地乃可名不思議。如是乃至十地不能思佛地。佛地是不思議。十地是思議。佛地能思於佛地還成是思議。若爾者何者不思議解脫耶。復次如經言。佛入三昧身子不能知。身子入定目連不能知。目連入定諸羅漢不能知。羅漢入定學人不能知。學人入定四善根人不能知。四善根人入定一切外道不能思。外道入定神通變現餘人不能思。乃至凡人伎術幻化世間皆不能思。如此皆名不思議。若論思議。至佛猶是思議。若論不思議。乃至黃蜂作蜜蜘□作網皆不可思議。是名共不可思議。皆有心數法之解脫。悉應是思議解脫也。豈可用此對不思議解脫相耶。問曰。若爾何故是不思議。答曰。不思議法性猶如虛空。無念無思湛然常寂。入一切諸法悉皆通達顯現。即是不共不思議也。不與一切通教三藏教三乘及諸凡夫共也。故涅槃經雲。澄渟清淨即真解脫。法華經雲。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般舟三昧經雲。有心不知心。心者不見心。心起想即癡。無想即泥洹。大智論雲。若分別憶想即是魔羅網。不動不分別是則為法印。此經雲。若於佛法有所分別者名不如法。華嚴經雲。究竟離虛妄無染如虛空。故知一切思量分別憶想畢竟不起名不思議。故涅槃經雲。待水澄清珠相自現者。即不思議佛性理顯。不思議佛性顯即是不思議解脫也。問曰。共不思議者。下地思不能知上地。上地名不思議。上地思能知下地。下地名思議耶。答曰。雖復下地思不知上地上地思能知下地。皆是思量知非不思量知。故皆屬思議也。今不共不思議下地不以思思於上地。上地亦不以思思於下地。下地以不思思於上地而不能知上地。上地不思之智任運能知下地。下地不思故尚不能知上地思議之智。何況能知不思議之智。上地不思之智任運能知下地不思議之智。何況思議智耶。故知下地上地雖有知與不知。而俱是不思議也。問曰。不思雲何知有分別。答曰。四十二地寂照雖同。無明品品盡異。故下地未盡一品不能知上地。上地盡一品則能知下地。二乘乃至凡夫皆有此不思議理。而思量分別惑障所覆。未破無明憶想分別。故不能不思而知。諸佛菩薩無明憶想分別破。故不思而知。譬如初月昇天不作思念我照世界及照眾生。而眾生世界自然光顯。至十五日月圓滿之時。亦不念言我照彼顯。圓教所明佛菩薩亦爾。豈同瑩光也。問曰。若以不思議佛性顯湛然無思無念為不共不思議者。此與地人明八識湛然真修體顯復有何異。答曰。地人言。六識是分別識。七識是智障波浪識。八識是真常識。智識是緣修。八識若顯七識即滅。八識名真修。任運體融常寂。而攝大乘論雲。七識是執見心。八識是無記無沒識。豈得言是真修耶。又今所明六識即是不思議解脫。豈有六識七識滅已八識真修為不思議解脫。所以者何。如鴦掘經雲。所謂彼眼根於諸如來常具足無減修。了了分明見。乃至意根亦復如是。法華經明父母所生六根清淨。以自湛然照十方界境。豈有六識滅別有真緣修也。故經雲。佛知一切眾生畢竟寂滅。即大涅槃不可覆滅。一切眾生不可覆滅。即是六識不可滅。又此經雲。解脫者即諸法也。豈不即是六識十八界一切法。若爾豈得但約八識明不思議解脫。復次若論四不可說。非但不生不生八識不可說。不生生七識亦不可說。生不生生生六識亦不可說。若論有因緣故亦可得說。四悉檀因緣故亦可復說。而南北二道執真緣成佛不同。豈不墮自他見耶。若知如來常不說法。何有真緣兩修成佛可說之可諍乎。而諸經論有此文者。特是聖人赴機之說。何有法身大士。不以四悉檀赴緣接物。龍樹天親各有所說耶。皆是末代弘法失意執文偏朋耳。若得此意。不應問與他何異也。問曰。若以絕思量之心為不共不思議者。法華經意根清淨何得雲思惟無量義說法亦無量終始不妄錯以持法華故。答曰。若不思議解脫離思議終非不思議。如無餘涅槃無所思惟。即是不離不思議有不思議也。故此經雲。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以於諸法得自在。是故稽首此法王於諸法得自在者。即是於六識思議分別法中得自在名不思議解脫也。第三釋不思議解脫義者。上已總辨不思議解脫之相。但總義含蘊意趣難知。今明三種解脫。即是別相解釋。就此略為二意。一略分別三種解脫之相。二約十二因緣簡別三種思議不思議解脫。一明分別三種解脫相者。一真性解脫。二實慧解脫。三方便解脫。一明真性解脫者。此經雲。婬怒癡性即是解脫。今明婬怒癡性。即是勝鬘經明。自性清淨心不為煩惱所染。若煩惱不能染。是則生死莫之能拘。性自無累名為解脫。故此經雲。如優波離以心相得解脫時。寧有垢不。一切眾生心相無垢亦復如是。是名不思議真性解脫也。二明實慧解脫者。此經雲。有方便慧解即是實慧解脫也。所以者何。故勝鬘經明。自性清淨心不為煩惱所染。不染而染。難可了知。祇猶染故即有五住煩惱界內外二種生死之所拘縛。若能方便巧修實慧。不斷癡愛起諸明脫。明與無明等亦不縛不脫。即是實慧不思議解脫也。三明方便解脫者。此經雲。有慧方便解即是方便解脫也。祇是實慧分別則行於非道通達佛道。住不思議解脫種種變現。大用無方物所不測。和光利物而不同塵。自既無縛能解他縛故名不思議方便解脫也。二約十二因緣簡別三種思議不思議解脫不同者。約十二因緣三道以簡別也。一過去現在三支是煩惱道。二過去現在二支是業道。三現在未來七支是苦道。今明十二因緣三道辨三種解脫。分別思議不思議不同。若通教雖說苦道即是真性。乃是偏真法性之理說煩惱即空。空非實慧。雖明業道即空。空非方便。故非三種不思議解脫也。若別教說苦道非即是真性大般涅槃。而有真性涅槃之理。若生死苦道滅方顯真性得常住涅槃。明煩惱道不即是實慧。斷煩惱盡實慧方圓。明業道不即是方便。斷業別起方便化物。是則十二因緣三道滅得三種解脫。雖辨真常三種解脫。猶是思議之相也。若圓教所明苦道即是不思議真性解脫。故此經雲。一切眾生即大涅槃不可覆滅。煩惱即是實慧解脫故。譬如不下巨海不得無價寶珠。如是不入煩惱大海不得一切智寶之心。業道即是方便解脫。故此經雲。以五逆相而得解脫亦不縛不脫能起自在之業。普門示現無緣無念。而有十法界三業利物。如磁石吸鐵也。所以此經明行於非道通達佛道。非道者即是十二因緣之三道也。通達佛道者即是不思議三種解脫也。三種非道不礙三種解脫之佛道。三種解脫之佛道不破十二因緣三種之非道。如須彌入芥無相礙也。即是三種不思議解脫之相。此三種解脫不縱不橫如世伊字名祕密藏。亦名不思議大解脫九。第四類通三法者。此三種解脫即是佛法諸三法之異名。佛法三種法門乃有多種。今略類通十種三法。一者三道。二者三識。三者三種佛性。四者三種般若。五者三種菩提。六者三種大乘。七者三種法身。八者三種涅槃。九者一體三寶。十者三德涅槃。一類通三道者。即是十二因緣三道也。真性解脫即苦道。實慧解脫即是煩惱道。方便解脫即是業道。一真性解脫即是苦道。文殊說如來種雲。身為種。六入為種。此是正因種。種即是性。性即真性解脫也。二煩惱道即是實慧解脫者。文殊師利言。貪慾為種。瞋癡為種。此即了因種也。又此經雲。若知無明性即是明。明即是實慧解脫也。三方便解脫即是業道者。文殊師利雲。十不善道為種。此即緣因種。方便解脫之種也。種即是性。故涅槃經雲。十二因緣名為佛性。即十二因緣三道。三道三種佛性也。二類通三識者。一波陀那識即六識。二阿陀那識即七識。三阿黎耶識即八識也。真性解脫即阿黎耶識。實慧解脫即七識。方便解脫即六識。問曰。攝大乘論說阿黎耶識是無記生死根本。何關真性解脫耶。答曰。若爾與地人用楞伽經豈不碩相逆。今研兩家所執。互有得失。若言阿黎耶識非本性清淨者。攝大乘論何故雲。如地即是金土。黎耶識亦爾。染同於土。淨同於金。故知義通二邊。何兩家偏執。今說黎耶識即是真性解脫者如金。即是生死根本者如土。問曰。攝大乘論師說七識是執見之心。何得言是實慧解脫耶。答曰。轉迷成解。若離迷執何處別有實慧之解。故知七識非迷非解得說迷解。解故即是實慧解脫。問曰。六識是顛倒憶想分別應須斷除。何得即是方便解脫耶。答曰。六識非善非惡。隨緣起善起惡。菩薩若能知六識非善非惡而起善惡。同事化物和光不同塵。即是方便解脫也。三類通三種佛性者。一正因佛性。二了因佛性。三緣因佛性。大涅槃經雲。言佛性者亦一亦非一非一非非一。亦一者正因真正解脫也。非一者緣因佛性方便解脫也。非一非非一者了因佛性即是實慧解脫也。四類通三種般若者。一實相般若。二觀照般若。三方便般若。真性解脫即是實相般若。實慧解脫即觀照般若。方便解脫即方便般若。義推可解。五類通三種菩提者。一實相菩提。故此經雲。佛知一切眾生即菩提相。二實智菩提。三方便菩提。真性解脫即實相菩提。實慧解脫即實智菩提。方便解脫即方便菩提。義推可解。六類通三種大乘者。一性乘。二得乘。三隨乘。一性乘者。涅槃經雲。一切眾生即大乘也。二得乘者。即智慧能得理乘故名得乘。三隨乘者。即是大方便隨順智慧故名隨乘。真性解脫即是理乘。實慧解脫即是得乘。方便解脫即是隨乘也。七類通三種法身者。一法身佛。二報身佛。三應身佛。真性解脫即是法身。毘盧遮那佛性淨法身。實慧解脫即是報身。盧捨那佛淨滿法身也。方便解脫即是應身。釋迦牟尼佛應化法身也。義推可解。八類通三種涅槃者。一性淨涅槃。二圓淨涅槃。三方便淨涅槃。圓淨之名未見經文。有地論師雲。方便淨涅槃出經文。義立應化涅槃。以為三涅槃也。若取義便。以圓淨為便。若取方便。方便淨為便。今明真性解脫即性淨涅槃。實慧解脫即圓淨涅槃。方便解脫即方便淨涅槃也。問曰。若明三種解脫類通三種般若。何得復用三種解脫類通三種涅槃。般若是因名。涅槃是果稱。是則因果混亂之過耶。答曰。別義經論有時作此說。圓通了義之教般若涅槃並通因果。故智度論雲。若如法觀。佛般若與涅槃是三則一相其實無有異。又涅槃三德不縱不橫。豈得般若不至果耶。九類通一體三寶者。真性解脫即法寶。實慧解脫即佛寶。故涅槃經雲。諸佛所師所謂法也。以法常故諸佛亦常。方便解脫即是僧寶。應身內和外同。十法界與一切眾生和合。亦能令一切入大和合海。備三和故是真僧也。十類通三德涅槃者。一法身。二般若。三解脫。真性解脫即法身。實慧解脫即摩訶般若。方便解脫即解脫也。故涅槃經雲。諸佛菩薩隨所調伏眾生之處名為解脫。若斷煩惱離生死名為解脫者。與二乘何異。今明大乘解脫而生五道示現其身。自既無縛能解他縛。此三德不縱不橫。如首羅三目。名祕密藏成大涅槃。三種解脫三道三識三佛性三般若三種菩提三大乘三佛三涅槃三寶亦復如是。皆不縱不橫如世伊字名祕密藏名大解脫。即是大涅槃百句解脫。法華明一切解脫也。第五約教簡別思議不思議者。問曰。三藏教之位是不思議不。答曰。三藏教三乘若教若證皆非不思議也。問曰。通教位名不思議不。答曰。若明因通果通。通教三乘若教若證皆非不思議。若以別接通。教是思議證是不思議以圓接通。教證皆是不思議也。問曰。別教約位是不思議不。答曰。別教教是思議。證位有思議有不思議。三十心真證是思議。似證是相似不思議。登地已上證道皆是不思議也。若用圓接別。教證皆是不思議也。問曰。別若稟思議之教。何得證不思議之理。答曰。如三藏拙度。說見有得道發真悟第一義諦。即是通教第一義諦也。問曰。圓教明位悉是不思議不。答曰。圓教若教若證皆是不思議也。所以者何。圓滿修多羅詮不思議之理。即是教不思議。未稟教修習之人即是理即不思議。初聞不思議圓教信心領納。即名字即不思議。隨喜五品弟子即觀行即不思議。得六根清淨是相似即不思議。初住發真乃至等覺是分證真實即不思議解脫也。妙覺極地即是究竟即不思議解脫也。若法華明開權顯實。前三若數若證皆是不思議也。第六約觀心明不思議解脫者。若知婬怒癡性即是解脫。巧用觀心不斷不隨觀心畢竟清淨即是不思議解脫之義也。故此經雲。諸佛解脫當於一切眾生心行中求。若能如是而求即有三種解脫氣分。類一切三法在一念觀心也。第七合人法通經者。人是毘摩羅詰即淨無垢稱三義如前分別。法即真性實慧方便之三法也。人若離法則非能弘之人。法若離人則非所弘之法。今人法相成。人是弘法之人。法是所弘之法約人明淨即真性也。約人明無垢即實慧無惑義也。約人明稱即是方便稱根緣也。人與法合即是住不思議解脫種種示現。故能輔佛弘三種解脫之法。方便解脫化諸凡夫。實慧解脫折諸聲聞。真性解脫訶諸菩薩。室內問疾一品明諸佛國土皆空。顯不思議解脫之大果。現於權疾。託疾興教。為生實疾菩薩三觀之善破三種實疾也。不思議解脫品重成於果。觀眾生品佛道品入不二法門品香積品重成三觀之因。辨果明因。因果雖殊。皆是說不思議解脫之教也。一期化緣既訖。故掌擎大眾還歸佛所。表所化之徒緣縛既斷當生淨國成淨佛國土之行。又欲遠益未來故勸供養斯法付屬流通。皆是闡揚不思議三種解脫之大道也。   維摩經玄疏卷第五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77 維摩經玄疏   維摩經玄疏卷第六   天台山修禪寺沙門智顗撰   前明此經玄義大段開為五重。第一大段釋名略竟。今次第二大段辨此經之正意。如國必有王。教必有主也。就此略用七意解釋。    第一正辨體 第二簡偽顯真 第三入實相門 第四一法異門 第五為眾經體 第六約觀心 第七通釋此經   第一正辨經體者。此經以不思議真性解脫為體也。真性解脫義如前廣辨。就此略為二意。一者正辨此經體。二明須知經體。一正明不思議真性為此經體者。若他明此經多用權實為體。體即是宗。今但以不思議真性解脫為體者。如天無二日國無兩主。若權實為體者。權實既是二法。是則一教便有兩體。今但用不思議真性解脫為體者。真性即是一實之理。若用一實之理為體。即無兩體之過也。所言真性解脫者。此經雲淫怒癡性即是解脫。今言淫怒癡性即是真性。真性即是實相一實諦之異名也。大涅槃經明一實諦即是真法。若法非真不名實諦。問曰。上說真諦即是思議解脫之理。今何故說真實之性即是不思議解脫之理。答曰。上是偏真之真。今依大涅槃經以明實諦。實諦者即是不思議圓真。圓真法性即是真性解脫。真性解脫即無八倒。無八倒者即是真性解脫。真性解脫無有虛妄。無虛妄者即是真性解脫。真性解脫即是大乘。大乘即是真性解脫。真性解脫即非八魔。非八魔即是真性解脫。真性解脫即是一道清淨。一道清淨即是真性解脫。真性解脫即是常樂我淨。常樂我淨即是不可思議真性解脫。不可思議真性解脫即是此經之正體也。如此真性豈同偏真哉。二明須知經體者。若尋經失旨事同調達。雖讀六萬法藏不免現身墮大地獄。槃特但誦一偈成羅漢道。如大智論說聲聞經有三法印。無常無我寂滅涅槃印。小乘經有此印。即是小乘了義經。行人稟教能得道也。若無三法印即是不了義經。聞者未必出離生死。一切大乘經但有一法印。所謂諸法實相。若大乘經有實相印。即是大乘了義經。聞者乃可得菩薩道。若無諸法實相印即是不了義經。聞者多墮二邊不能得無生忍也。復次若無實相印。雖說種種願行猶濫魔之所說。所以者何。魔王亦能說種種願行。但不能說諸法實相。故大智論雲。除諸法實相其餘一切皆是魔事。諸法實相即是真性解脫之異名也。問曰。聲聞經何故但用三法印。摩訶衍教何故但用一實相印。答曰。聲聞根鈍著重故。須說三法印令厭生死苦欣涅槃樂。菩薩大悲根利易悟。生死即涅槃相能不捨生死不取涅槃入不二法門。故佛但說諸法實相印也。問曰。若言國無二主。大乘經但用一法體。聲聞經遂以三為體。豈非三主之過。答曰。如君強不須輔相。君弱則輔相共治國。聲聞經法相理弱故須三印治。破愛觀無常。破見觀無我。若入苦忍真明俱得寂滅也。第二明簡偽顯真者即為三意。一者正明簡偽顯真。二約共不共教簡別同異。三約諦明去取。一明簡偽顯真者。實理幽微真偽難別。但凡夫所習若教若行莫不各以為真。故尋學之徒必須自以智力研覈真偽。就此即為二意。一簡非實相。二顯正實相。一簡非實相者即為三。一世俗經書所明非實相。二外人經書所明非實相。三聲聞經教所明非實相。一世間經書所明非實相者。世間經書所明但為安國治家賞善罰惡。仁義禮智誠信孝敬養生養性之道。皆是愛論。乃至釋提桓因種種善論。諸梵天王說出欲論。五通之人神仙之論。亦皆是屬愛之戲論。戲論破慧眼不見於真實。是故皆非實相也。二明外人經書所明非實相者。外道多起身邊邪見。或計神及世間常是事實餘妄語。乃至或計神及世間非常非無常是事實餘妄語。如是墮十四難生六十二見。雖各謂是實非實相也。以其各各因見起諸煩惱作種種行業流轉生死。是故諸有言教皆是屬見戲論。戲論破慧眼不見於真實。故非諸法實相也。三明聲聞經教非實相者。聲聞經多明無常無我破壞諸法說盡苦涅槃。且聲聞人厭畏生死觀無常。斷結即身欲入涅槃。不能深求諸法實相。故不明實相也。二顯真實相者。摩訶衍教所明為利根菩薩如法相說。多明第一義悉檀。菩薩大悲為眾生故求無上道。不計劫數深觀諸法。不滯二邊一心常寂。如水澄清珠相自現。得諸法實相。故摩訶衍經教所明有真諸法實相。真諸法實相者即不思議真性解脫。此經之體也。二約共不共教簡別同異者。就此即為二。一約共二乘說般若。明法性實相有同有異。二約不共二乘說般若。明法性實相但異非同。一約共般若明法性實相為大乘經體有同有異者即為三意。一約通教。二約別教。三約圓教。一約通教明同異者。所言同者。即是同入偏真之法性也。所言異者。三乘雖同入法性。而不無深淺之異。但斷正使侵習習盡。如前通教分別。聲聞入淺但斷正使。緣覺小深侵除習氣。菩薩能窮法性之底習氣都盡也。譬如三獸渡河。水雖是一兔馬象腳有短長。故入水不無淺深之別。水雖是一而深淺有異也。二約共說般若別教明空不空辨法性同異者。涅槃經雲。第一義空名為智慧。智者見空及與不空。聲聞辟支佛但見於空不見不空。聲聞菩薩同見於空。是則法性理一名之為同。菩薩能見不空。不空即是智慧之性名見佛性即是異也。譬如三獸渡河。二獸浮渡但知水軟。若象浮渡出沒到底。浮知水軟。到底著地知非軟也。問曰。不空為當有故名見不空。為無空故名不空也。答曰。具有二意。有故是不空者。智慧性故非空也。無故說不空者。真諦法性之理即是空。此空畢竟不可得故故言不空。言不空者即是非真諦法性之空也。故大智論雲。空有二種。一者但空二者不可得空。聲聞唯得但空。智慧猶如螢光。菩薩得但空得不可得空。智慧猶如日光。二乘同得但空故名為同。菩薩得不可得空名為異也。譬如掘土。除土至泥。除泥若圓至水也。三約共說般若教明不思議法性實相有同異者。聲聞入法性唯見法性。如虛空無所有。菩薩諸佛入法性實相亦見法性如虛空。能於如虛空法性中開佛知見。圓照法界一切法也。同入如虛空法性無所有故名之為同。諸佛菩薩能於如虛空法性中圓照一切法界。即是不思議法性故名為異也。故身子領解雲。同共一法中而不得此事。嗚呼深自責。雲何而自欺。是則略明共般若共二乘說。而上中下根利鈍不同。故於一法性通別圓三種之異也。譬如石有金性。有人破石得金。而不能作種種□□□□逆□餺□穇□□褽□X蓗a□□□□蕁□u瑧□蹣|□□□u□螢蹣|□珵薄慼慼慼潑N韣c□□諍稐‥□禳慼撒{滎□韣□□□滎屨□謨□莦□□獵□□□陡擩□耙□尨□□□陽□擁□□滎轡牷熨r¥□□□□□□耙襦噤□□噣□耬□滎屨謨□襦噦莦□□獵□|淩餤□□□□□慦烤□□¥襤□熒麤鋧□竇□腦□腹瑩倷陛慼慼慼撢y□|該釨□□□□您□□膚韣‥□□□□纂潑蚘縑慼熨r§□瑤滎□□□c□□□訌譏騣c□□蓧□□滎禳慼慼摯R譏騤韣□□□滎屨謨□□噦莦□□獵□□□陡擩□□□耙臨□□□諍□□慦□□陑_韣|該釤□陰□□您□□肣‥□□悅□□腄慼慼暫晼L□□耙□韣□□□□□□□|莦□□獵□鋧□滎紈□韣|兩□□□□襣□□□□□訃□耨□艨□□□□□□□艨□耨□□耬□艨□□襦□□獵□□□擩□□□□□□□耬大莤艨□□□莥ml□耬大莤艨□□□耤荂慼慼慼潠臘部慼潤□□艨□鬤禶N鍥□噦□鮥□襣□□mq□□荂慼撓衾ヾ慼憧d鋧□兩□□擩□韣§□□□諍□陽□卡鋧□□□□擩□韣□噫□□耬□□詳□□獵□¥□□擤鋦□□□□莧□□□□襦□□獵□□□擤鋩□□□□□□□耨□大莤□□□□□□ml□耬大莤□□□□□□□□□訃□耨□□□□□□□□□姤□□□耬□□□□□□熒□□□□莤□□韣¥□詫□□急□□鶠慼慼慼樅v□□□□□□□□訃□耨□□□□□□□□□麤□□□艨□□麤□□□耦莩□□□□□¥您□□諦□□□騭□襤□酈□帥□h莤□□攦l□¥鴃慼潰瞴樅_□□鋧□□□□訌認滎□韣□□□□□該□捻鋧□□□騫鴃潑l□‥□耙i□詣§□f□□¥□□褥□諍韣□□□□認□□□舐□h邐莤□□‥□□懨□釧□□□□擨□尨□□□□韣|晃□□□踤H□□□□□□□□鋧□犖犛□尪‥□□□ㄐ潰瞴暱鴃潑l□□§□詡□□鋤□□韣c□薧篋□□□□□耬驉慼堙慼嗉v□□韣§□□□□訌認滎□□□噦邐莤□□□□帥□f鋧尪□酈□□寶滎□|亡慦燒擤□¥□襤□□□□珧□|葦漥□舉□蕁□鋦□□□韣‥□□□□莤耬認□□滎牷i尨□¥□□□□鎣□□莩□□麤□□□¥□蘆邐莧訌認□□c□薧篋□□□□鋦□‥□□□□□§□□□薨□‥□訌訌尨□□□□□□鋤□‥□□□□□□奸□擰□耬鶔D□詡□麤鋧□□韣|該釦□麥□腹慼慼潸vo|亡慦燒擤□¥□薤□飽撮楚慼慼撙屆慰D纖薤□飽撫痋慼慼潤□□艩□麤□□□□□阨□□□□□□|□□奸□□卡□□鋧□韣‥□□硨□□產□□齧□|入晥□蝩謂Z|懦u狨殮□□□□□驉敵央慼慼L撥令□□□□□¥□詡□□麤□□滎□□□□韣‥□□□□□□¥□□狨簾懦q□□□□□□□鋩□□韣¥另□□□□□皜牷慼皜婩B§□□|□諨耤覦詫□|□諨耤□□覦詳噣|□諨耤荂撓堋U□□詫□|內擤□§□□薨□□□全□□□耬鶠慼殤砥撥h莧騿慼癒熨r|□□便□襣‥□□□□□□□□□覦詳噣|該釤□□□□□韣|亡□訌認□□‥□諦□□滎□§擨□邐莥□襣‥□□□□麤□□¥□荂撓堋U□□詫□|該釤捃荂慼慼潑l□□韣‥□□□麤□□□□□□詫□|該釤□□□滎□□韣‥□□□麤薨□c□□□□該釤挼嵕l□□韣|諍□令□□枔v□□擁□□狨簾懦q□□□鋦□北|ゴ齱慼歐ョ潸v□□磣□□大莦□□認□□‥耩□滎□□釩□逤蕁鰹□□□驉慼潤C鋤□□葷□□§摨□□□韣□□□莧□姤□□□§□噫□□□□莤□□韣¥□□獺慼憮r□耨□噫□□□莤□□□□□□□□朒_□□□艤犖□□□□|□□認□□□□□□□□麩□麤□認韣□耤噫□□□□□□□□□□§□詡□噤鋤□□韣c□□□□阣□□□襩□□韣|□耤噫□□□□□耬□□|慦燒擤□‥耤□□□□詫□耬龤慼情潤驤薄慼撲虧誡□□擰麥公摨楚慼撩歲薄播媥部慼掖薄撓牷慼慝內磻噫□□□□□□□□耬□韣□□□□認□□c□鍥□北□□莧□□□荂慼慼m噫□□□□|莦□□□□¥□該襦噤鋤□□韣|□耬□□□荂慼撙屆慼慰D□慦燒擤□|葨臥□□屨□荂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潤□|□□襦噤□□□□獺慼撒{□□c□鍥□磻韣□艦莧□姤犖□□□□□¥□莧□姤□認□□□葷□□□諍犖□□□噤鋤□□□□□□認□□c□鍥□磻韣□□莥mq□‥□□□□□□□薨□□□擩□□□□□韣‥□□姤□□□認薨□□□滎纂慼潰憿熨r§□姤□訌□□□詳□□獵□|□擤鋦□□韣¥另□§處□n□噤犖□□□□□□□□p□姩□□□□□□韣§□□‥□詳□□擦□□□湤艟D□薄慼慼撫塘蝖慼慼慼慝□舉□□□襤□訐湤臐情樁l□訌□□□纂慼潰憿熨r□□□□□□犖□□□□□□韣□艦莧□耙令□□□擩□□□耙令□鷛N鍥□襣□□耙令□□諍犖□□□□磨□獵□鋧□¥□詳□擤鋦□□□□意蝩獥□慦燒擨磩狤韣§□艦莥□急奩□□¥□□□獵□鋩□¥齥皓啣□耙賢薩擨湆r□呣□□□□□莩□□□鋩怤酈漧□耤鋧□崧磨左噣□□萬□尤|諍□蟦噤珵慼憤禚謘慝亡□□擤□□□□噩急纖□藏□¥翩慰D□麥姩怩□磩□□|□擦莨□□櫫□□□葷□□尤¥□□□韣□□□□艦□磩狣□耬獎楚憬吽慼慼慼樅p□急奩□□艦莦≦□工□怦噣§□耬獎楚憬吽慼嬈怤□□□□鶠慼潮A□鮦□□復□□□□□糧□□獵□鋩□|入□□尤‥□□□□□磧□□磨□□北¥□□□便□擁□讓□□鋧□¥□□□□□□孥□□揀‥巨□否學ˇ□□□|□詡□□□尤□□逤蕁□‥□□□□急□詳□□磥□復□□□□□□奧□耬鷿狗N韣|入□□□□¥□急大腦漦□¥薄撢荂撥N□□□¥□□滎□l¥翩慼L謨□□n□□□訌□□□性鶠慼慼慼慼慼慼慼撫嗯l□□□□噦莩急□□□襣□耤艨珥□尤□□□噥□尤□楫襦噥□尤¥□□噥□尤□耦莤艨□噥□急□□□□耦□尤□□麩尤□艦□麩尤¥□□□□麩尤□耦□怨□¥□艨□噦莦□□磧□□鋦□‥□蟦□器□□□□泌揀‥擇□笲□耙臦□□□□□≧□蹤□麧□董¥鍚騿播╮慼慼慼慼慰D□□擰□□¥□□耬□鋩怤韣|入□□擤□§□籤鋧□滎□□§□耙獵龤慼慼嬈鳥悅紅馧{□□□纂摹扢|泌揀¥悅□□□迦R□□鋦□□韣□□莧麩怨□¥□諍艨□噦莦□□□磥□簾□□□奧□‥□蟦□器□□□捻鋦□‥擁□獵麧□□□□¥□□擰□□¥□□耬灕l怤韣|兩□□蝖慼鐍]□□□踥奧□¥□麥ヾ慼憧d□□□|□□詳營令□鋦□□韣□艦莦□麩怨□¥□艨□噦莦□□磧□□鋦□□‥□蟦□器□□□□□□鋦□‥擁□墂□麧□□□□¥□□□擰□□□¥□□耬灕l怤韣|□諢簾□□□奩□晃□□□□□□□怤韣¥□□□□□怨□¥□艨□噦莦□□磧□□□□□麤鋧□‥□蟦□器□□□□□□□‥擁□磩□□□□□□□□¥□□□□□擰□□□□□¥□□耬灕l怤韣|□□□□□□奩□|□撥□□|□□稐§□□迦R□□□□韣¥□□莦葥□□□滎□□寶警葩□艤薣¥□詡□□□□□□詡□麤韣|□□□□蝖慼慼樅g□噥□怨□¥□詳麥□□莣□耙臥捻耙賢滎念□耙賢□捻□滎念□耙臩□囹□滎念□□漦□□便□□□耬齱堙慼熟恁樅v□□不□□□□珵獵□¥□□噦莦□□墂□意□黷¥□□□□□□□□麤珵□磻韣‥□艤陰屧蟦□噣‥□□殷滎□¥□□耙便奧□耬鶘入□不□□怤韣|□工惱□□□磣¥縑慼慼L□□獵□□□訃|內復□□急□諍艤陰□大□□怨擰□耬禴r□艦莥襦噥□怨□‥□□譨□□□□   名而辨四門者。即別教之四門。大智論四句亦得也。此別教四門意正出大涅槃經。但多散說。約乳明四句譬即是別教四門也。若明佛性如乳有酪性石有金性力士額珠即有門。若明石無金性乳無酪性眾生佛性猶如虛空大涅槃空迦毘羅城空即是空門也。涅槃又雲。佛性亦有亦無者。雲何為有。一切眾生悉皆有故。雲何為無。從善方便而得見故。又譬如乳中亦有酪性亦無酪性。即是亦有亦無門。若明佛性即是中道。百非雙遣。故經譬雲。乳中非有酪性。非無酪性。即是非空非有門也。別教菩薩別稟此四門之教因見佛性住大涅槃。故此四句之說即是別教之四門也。今一往約涅槃經文分別別教四門之相。但此經文或可圓教四門。至下圓教四門自當料簡同異也。問曰。若別教四門但出涅槃。爾前諸摩訶衍經何意無別教四門也。答曰。大涅槃經是解前經教之經。此前諸摩訶衍豈無別教四門。具出經文事成繁也。四明圓教四門者。四門明入佛性第一義。一往與別教四門入第一義諦見佛性得常住涅槃。名義是同。細尋意趣有異。問曰。以何相知異。答曰。分別有異意乃多塗。今略約圓教七義分別。即知別教四門與圓教四門有殊也。七義者。一若明一切法即真性實相佛性涅槃不可覆滅而明四門者。即是圓教四門也。二明初心即開佛知見圓照而辨四門者。即圓教四門也。三若明不思議不斷煩惱而入涅槃辨四門者。即是圓教四門也。四若明圓行而辨四門者。即是圓教四門也。五若明圓位而辨四門者。即是圓教四門也。六若明圓體而辨四門者。即是圓教明四門也。七若明圓用而辨四門者。即是圓教明四門也。第二正明四門入體者。若外人四門心行理外。諸顛倒想與顛倒相應。不得入真性體。所以者何。隨門異故見理亦異。是故各說謂得一究竟道起諍論也。今明佛法四門皆得入一體。但有兩種不同。一者三藏通教兩種四門同入偏真之理。二者別圓兩教四門同入圓真之理。一明三藏四門通教四門同入偏真之理者。各因四門同見第一義得二種涅槃。是同也。理雖是一而門有異者。既有巧拙兩度之殊故有兩種四門能通之別也。真理無二故所通至體是一也。譬如州城開四門使君是一。而從四門入者門雖有殊而所見使君祇是一也。三藏教四門如從州城四邊偏門而入。通教四門如從四正門而入。偏正雖殊入見偏真第一義諦得二種涅槃是一也。二明別教四門圓教四門入實相真性體者。各因四門而入見實相佛性得常住涅槃是一也。理雖是同而門有異者。教門既有偏圓之殊故有兩種四門能通之異也。佛性真理不二故。故所通至真性體是一也。譬如臺城有四門門雖不同所見天子是一也。別教四門如從臺城四邊偏門而入。圓教四門如從四正門而入。偏正雖殊入見真性解脫實相之體是一也。第三明用四悉檀起四門之教者。若外道四門皆不見根緣。執心取相定說。如舊醫常用乳藥治一切病。此不依四悉檀而起四門也。今佛法四門皆因四悉檀而起也。一明悉檀起三藏教四門。二明悉檀起通教四門。三明悉檀起別教四門。四明悉檀起圓教四門。一明四悉檀起三藏教四門者。即是生生不可說有四悉檀因緣亦可得說。一明用四悉檀起有門者。若眾生心樂有法即用世界悉檀說毘曇有門。若宜聞生善即用各各為人悉檀說於有門。若執無因緣邪因緣或執空取著起諸結業即用對治悉檀為說有門。若聞即悟見第一義即用第一義悉檀為說有門。如拘鄰五人聞說四諦即見第一義諦得須陀洹果。若不能用四悉檀起緣而說者。即是差機說。法是眾生怨天魔外道一手作諸勞侶。涅槃經雲。說法者諸佛境界非諸聲聞緣覺所知也。二明用四悉檀起空門者。類前有門。用四悉檀起空門義即成也。而諸成論師雲。毘曇有門但是調心不能得道。成實見空乃得道耳。諸數論師雲。我用小乘明義見有得道。汝探用大乘明義故說見空得道。今謂此並不得三藏教意。大集經雲。常見之人說異念斷。斷見之人說一念斷。二見雖殊得道無異。大智論雲。聲聞經中處處明法空義。豈得言見空得道探明大乘。今約此四悉檀意作成壞義。數人四義成成論四義壞。成論四義成數人四義壞。是則成壞敵等。何者是成論成。何者是數人壞。若解三藏教巧拙兩度。則成論空門義成。數人有門義壞者也。三明用悉檀起有無門。類前有門用四悉檀意。則有空門得起。故為昆勒論所通也。四明用悉檀起非有非無門者。用四悉檀。亦類前有門用四悉檀意。可見也。二明用四悉檀起通教四門。類三藏教可解。三明用四悉檀起別教四門。類三藏教可知。四明用四悉檀起圓教四門。類三藏教可知。具釋並在四教大本。第四一法異名者。諸經異名說真性實相或言一實諦。或言自性清淨心。或言如來藏。或言如如。或言實際。或言實相般若。或言一乘。或言即是首楞嚴。或言法性。或言法身。或言中道。或言畢竟空。或言正因佛性性淨涅槃。如是等種種異名此皆是實相之異稱。故大智論雲。般若是一法。佛說種種名。隨諸眾生類為之立異字。大涅槃經雲。如天帝釋有千種名。解脫亦爾。多諸名字。又雲。言佛性者有五種名。故皆是赴機利物為立異名也。而法體是一未曾有異。如帝釋千名名雖不同終是目於天主。豈有聞異名故而言非實相理。如人供養帝釋毀憍屍迦供養憍屍迦毀於帝釋。如此供養未必得福。末代弘法者亦爾。或信黎耶自性清淨心而毀畢竟空。或言畢竟空無所有毀黎耶識自性清淨心。或言般若明實相法花明一乘皆非佛性。此之求福豈若慮禍。若知名異體一則隨喜之善遍於法界。何所諍乎。第五為眾經體者。諸摩訶衍經皆用實相不思議真性解脫為體也。問曰。諸經或有無實相真性之名。何得備為眾經體乎。答曰。如向所辨。一法異名。諸經雖不作實相名說。若說中道法界如來藏正因佛性本有涅槃。皆是實相異名即為眾經作體也。第六約觀心者。若小乘行人持戒坐禪發背捨勝處一切法門若不得無常無我寂滅之印入此觀中皆成邪倒。不能悟理成無漏也。大乘觀法亦復如是。若不得法性實相印者。多成魔業墮於二邊。豈得入不二法門住不思議解脫也。問曰。凡夫初心豈得即修。答曰。譬如人射的的作著意。此至放箭已有丈尺之疏。發軫奢漫何能得著。學正觀心亦復如是。第七通此經者。此經品品皆異名說真性解脫。其道機純熟之者聞此得道也。大段第三明佛國因果為宗者。宗即是一教之綱維。如有王處必有輔臣共治。經既立體。必須明宗以成教也。今明此義略為五重。    第一分別宗體不同 第二正明因果辨宗義 第三明因果成佛國義 第四約觀心 第五通此經文   第一分別宗體不同者即為二意。一先覈宗體不異。二正明宗體不同。   一先覈宗體不異者。有師雲。此經權實為宗。宗即是體。今問。若宗體是一。體是此經主。是則此教唯有二法無不二之理。則無諸法實相印。若無諸法實相印教則無主。何得諸經皆雲此經眾經之王也。復次若以權實二法為體者。亦應以二法為印也。是事已如前釋。譬如國但得有一主不應立兩主也。若一經教有二體。亦應國有二君也。二正明宗體異者。尋經論亦不分別宗體之文此出弘法法師之性。但作義巧便欲開發經教令學者見意故須爾也。非因非果真性為體。因果為宗。約因果以顯非因非果。舉因則攝於萬行。舉果則攝於萬德。故以因果為宗。如提綱目動。又如君主是一輔臣有二。二臣共輔一主能治天下。今非因非果是一。因果是多。顯成一教利益有緣。分宗體之別。以佛國因果為宗也。第二正明因果辨此經宗者。以佛國因果當宗。今故以佛國標名。就此即為二意。一正明因果為宗。二料簡。一明因果為宗者。但非因非果既通為眾經之體。而因而果亦通為眾經之宗。宗則不定。或單用因為宗。或單用果為宗。或因果合為宗。如涅槃明涅槃常住四德之果。文內非不明五行十功德之因果。果正因傍。但以果當宗。若是大品明般若智照之因。文中非無種智涅槃之果。因正果傍。但以因為宗。若法華明一乘因果。借蓮華為名。是則因果俱為宗。此經從人法得名。人能行法。即是因地行人。法名不思議解脫。解脫是斷德之果。望果行因故以佛國因果為宗也。二料簡者。問曰。若言非因非果而因而果。今涅槃何故但果而不因。大品但因而不果。此經既是解脫之名何不但果。答曰。若通論亦得此義。而義有傍正。大涅槃果正因傍。大品因正果傍。今經雙舉佛國因果。是故佛國因果以當宗也。所以者何。如長者子獻蓋雲。願聞得佛國土清淨。即問果。唯願世尊說諸菩薩淨土之行。即是問因。佛答雲。直心是菩薩淨土。即是答因。不諂眾生來生其國。即是答果。命宗之始雙問因果。答亦俱答因果。且淨名輔佛弘因果之教也。如室外勸國王長者令厭此身。即是弘因。當樂佛身。即是弘果。乃至彈諸弟子菩薩等。處處有明因果之文。又如室內明十方佛土皆空。即是明果。有疾菩薩用三觀調心。即是明因。不思議品是果。觀眾生品佛道品入不二法門品香積品是因。出室掌擎大眾向菴羅園。即表迴因向果。如來述成復宗明義具辨菩薩之行。即是述因。明諸佛土音聲為佛事寂滅為佛事等。即是述果。驗知一教始終皆明因果以成佛國。故並用當宗也。第三正明因果成佛國義者。就此即為三意。一略辨因果相。二簡通別。三正成佛國。一略辨因果相者。因是修行之法。行本約理理即非因非果。行即因果。若離非因非果而辨因果。是邪因果。今約此理而明因果。是正因果。經雲。隱名如來藏顯名為法身。菩薩修行顯此藏理功用未圓故名為因。藏理圓顯究竟解脫即是果也。故大涅槃經雲。是因非果。如佛性。是果非因。如大涅槃。非因非果名佛性。非因非果名大涅槃也。二明簡通別者。就此即為二意。一別簡不思議因果。二通簡因果。一別簡不思議因果者。問曰。二俱非因非果。何故佛性但因非果。涅槃但果非因。答曰。此明別教別義分別因果也。若圓教通義俱得。佛性是果者。如大涅槃經雲。佛性即佛。一切眾生未成佛故。雲何眾生而有佛性也。涅槃即是因者。又雲。大般涅槃本自有之。非適今也。又雲。佛性亦因亦因因亦果亦果果。如無明緣行行緣識十二因緣亦因亦因因亦果亦果果。初住望二住是因。望三住是因因。三住望二住是果。望初住是果果。乃至金剛望大涅槃為因因。大涅槃望金剛為果果。無上菩提但是因。無上涅槃但是果。故今明不思議解脫之因果亦如是。二通簡因果者。以世間因果即是苦集之法出世因果即是道滅。一切因果不出四諦。但大小明義不同。故有二種四諦之別。小乘明有作四聖諦。大乘明無作四聖諦。於是二間更立二種四諦。謂無生四真諦無量四諦合為四種四諦。並是明因果之義。具出涅槃。解釋顯在法華疏也。三明因果成佛國為此經宗者。約此四種因果以明佛國因果辨此經宗也。若是有作集無生集此二集善惡五濁輕重約根利鈍同感凡聖同居淨穢土託生受報為苦諦也。若是生滅無生二種道滅者同感方便有餘土託生即彼土之苦諦也。此之道滅即是無作之苦集無量無作之道滅分成。即得生實報無障閡淨土。若無作智滿則無作集盡。則無一生之報智冥心源。此經雲。心淨即佛土淨也。仁王經雲。唯佛一人居淨土。故知四種四諦因果即是正報。以正報故說於依報國土也。問曰。有作無生集共有淨不淨。無量無作雲何。答曰。若無量無作因果亦有淨不淨。三乘人斷三界子果兩縛盡。俱得受法性身生變易土。三藏二乘通別圓菩薩五人功德既有優劣利鈍不同。亦應得橫論淨穢之別。若別教蓮華國諸菩薩非生死人。其土亦得。豎論淨不淨。諸地菩薩未窮性淨之源猶有分惑。故三賢十聖住果報。唯佛一人居淨土。故知因果語通從凡至聖非正意。但論佛國因果為此經正宗。入文更當略分別也。第四約觀心者。下文雲。隨其心淨即佛國淨。觀心性本淨猶如虛空。即是性淨之境。境即國也。觀智覺悟此心。名之為佛。初觀名因。觀成名果。若論自行。即是心主無染。若論化他。即是心數解脫智慧數為大臣。能排諸數上惑以還心源清淨土也。故雲心淨即佛土淨也。第五通此經文者。如佛為寶積說佛國因果。即是當宗下文雖不自說。而淨名即是法王大將。助佛闡揚因果正教。符成佛說佛國因果斷物緣縛。令生佛國成菩薩淨佛國土之行也。故室外品品皆有因果之說。室內品品亦有因果之說。出室亦有因果之說。皆符成佛國之教。著在此經文也。大段第四權實善巧為用者。不思議體宗既成此教必有功能。功能者。權實有利物之功能也。亦為五意。    第一簡權實用 第二明諸教權實不同 第三釋權實義 第四折伏攝受 第五約觀心   第一簡權實用者。有人偏用權巧莫測為用。此用明偏也。今言權實悉得為用。所以者何。若論無言之道。權實並無可說。有因緣故俱可得說若說權有益。權即是用。說實令物得悟。實即是用。是故俱得為此經用也。問曰。若本是體。從體起用乃可言權是用。那得實亦是用。若皆是用。便無體用之殊。亦無宗體之別。答曰。權實有多種。若就自行化他明權實者。前來權實但是用而非體。今經正就化他明權實。是故權實俱是用也。第二明諸教權實不同者。華嚴具有二教。別教為權圓教為實。三藏一向是權化城引接也。方等備有四教。三權一實。般若廢三藏但有三教。二權一實。法華正直捨方便但有一實。涅槃備釋四教。在因三權一實。辨果唯有一實同也。問曰。此與方等何異。答曰。方等二入實二不入實。涅槃四俱入實。此為大異。今經是方等教攝。因有三權。果則一實。二入二不入實也。分別具在法華玄義。第三釋權實義即有三種。一者化他權實。二者自行化他權實。三者自行權實。一明化他權實者。諸佛菩薩所見三諦不可向凡人說示。隨他意語悉皆是權。今約權而明實也。此則有千萬種二智。四悉檀赴緣不同。眾家不善得此二智意。隨取經論所明二智而用之者執諍云云也。二者自行化他權實者。如諸佛菩薩隨他意說並是權智。隨自意語皆實智也。三自行權實者。諸佛菩薩自行所證二諦三諦之理以辨權實也。還將一家明三種二諦。對之冷然。義推可解。今經所明備有三種二智。為國王長者諸聲聞用化他二智。為諸菩薩用自行化他二智。杜口無言是自行二智也。第四折伏攝受者即為二意。一略明折伏攝受。二正通此經文。一略明折伏攝受者。如勝鬘雲。應折伏者而折伏之。應攝受者而攝受之。以折伏攝受故為令正法得久住故。今淨名為令不思議法得久住故。是以以方便折伏實智攝受類。如戒序雲。老死至近佛法欲滅者。佛法湛然。何嘗有滅。若魔燒經卷。尚有二十億菩薩受持佛法。故知不滅。今言滅者約人壽盡故言其滅。如凡夫未得無漏慧命。未能秉持禁戒。身若無常戒法即謝。故佛法欲滅。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五分法身本依色身而起。色身既死。五分亦滅。即是身內佛法滅也。若能勤進發真得道共戒。此則一受不退常寂然。即有五分法身具足。假令七反人天雖生惡國。非但不失須陀洹果。此人必得阿羅漢果。是則陰身雖滅佛法不滅。五分法身無朽壞也。即是佛法久住。若大乘為義。雖復證羅漢盡無生智乃至辟支迦十種觀觀十二因緣能侵習氣。亦歸灰滅。如百二十人不堪付囑喪失財寶。若能開佛知見。得二十五三昧無方之用。住持佛法守護重寶。重寶者。即百斤金百句解脫真寶也。如盛壯之年二十五者堪可付囑。此人能折伏攝受令法得久住也。二明正通此經者。今淨名欲令釋迦正法久住。是故室外彈訶室內攝受。通論彈訶攝受處處皆得。如人訶罵是暫時長養是本心。而今或時用權智訶以實智攝。如彈國王長者即是權訶。當樂佛身是實攝也。如訶須菩提雲。於食等者於法亦等入八邪而得八正。是用實智訶還用權攝。雲如佛說幻人以是事訶寧有懼不。此即權攝。訶阿難亦爾。如訶彌勒等實智訶實智攝受。如訶迦旃延權彈權受。室內別義云云。故知淨名折伏攝受成於此教也。第五約觀心明權實者觀中道時以二觀為方便得入中道。是權折伏實智攝受。若觀中道而發二乘觀。即是實智折伏權智攝受。若觀二諦還發二觀。即是權折伏權攝受。若觀中道還發中道。即是實智折伏實智攝受。復次善將四隨用心。如大止觀三十六轉解說。即是觀心折伏攝受正法得住也。大段第五明教相者。前大段四重釋此經一部正意略顯。但此經與眾經有同有異事須分別。而前明四教處處簡別教相辨眾經同異。大意略應可見。但恐散明教相同異。尋者或未明瞭。今須更釋此經同異之相。就此即為四意。    第一明教相大意 第二略出諸師判教不同 第三研詳去取 第四正明判經教相   第一明教相大意者。諸經同明體宗用。赴緣利物而有同異者。但以稟教之徒根緣不一。時方有別。是以大聖設教名字不同。言方亦別也。故有頓漸赴機。至如華嚴廣明菩薩行位。三藏偏說小乘。方等破小顯大。大品曆法遣蕩會宗。法花結撮始終開權顯實。涅槃解釋眾經同歸佛性常住。今此經抑揚褒貶赴機說不思議解脫者。猶是方等之教。第二略出諸師判教不同者。若觀岌法師三時明義。一有相法輪。二無相法輪。三常住法輪。此經並屬第二時無相得道。未明佛性常住涅槃。若開善光宅判教有三種。一頓二漸三偏方不定。漸教分為五時。此經是第三時折挫聲聞褒揚菩薩之教。猶未會三歸一辨佛性常住。若是莊嚴四時明義。此經猶屬般若無相得道。亦未明會三歸一佛性常住。若是地論四宗明義。此經即是真宗大乘緣起反出之教。若是流支半滿明義。此經即是滿字之說。不異華嚴涅槃。從來名義古今判教不同。法華玄義別當委出也。第三研詳去取者。若言此經是第二時教或第三時說未明佛性常住者。此經明不思議真性。真性豈非佛性。若言不明常住。此經雲。如來之身即是金剛之體。眾惡永盡眾善普會。當何有疾。豈非常住也。次若言此經是真宗之教過法華者。何故諸聲聞人於此經中不見佛性同法華涅槃也。次若言此經即是滿字明佛性常住者。何故涅槃判為生蘇之教。生蘇既不得。即是醍醐。此經何得即與涅槃滿字齊也。引諸經論檢覈眾義。備出法華玄義也。第四正明判此經教相者。但如來經教乃遍滿三千。元其正意不出四種。一者頓教二者漸教三者不定教四者祕密教。一頓教者即華嚴經也。譬如日出前照高山。又如涅槃經雲。雪山有草名曰忍辱。牛若食者即得醍醐。即其義也。然雖雲頓教。為化菩薩不無兼開別教方便。故無量義經雲。摩訶般若華嚴海空宣說菩薩歷劫修行。而未曾宣說如是甚深無量義經。未同法華三乘同得開佛知見發本顯跡成道已來甚大久遠。如此即不與諸法師同也。二漸教者。即是五味相生。三藏初門所說事戒定即是從牛出乳。三藏教明生滅四諦即是從乳出酪。方等大乘最初說無生四諦。無量無作對破小乘訶責聲聞樂小法者。即是從酪出生蘇。摩訶般若亦說無生四諦。而具明無量四諦宣說歷劫修行。亦說無作四諦會小乘法皆是摩訶衍。令聲聞轉教。即是從生蘇出熟蘇。如法華說一實無作四諦為諸聲聞開佛知見悉受記□成大果實如秋收冬藏更無所作。即是從熟蘇出醍醐。又涅槃經為諸比丘說三修佛性一實無作四諦。為諸聲聞開決慧眼見佛性安置諸子祕密之藏。亦是從熟蘇出醍醐。故無量義經明說大品在法華前。大智論雲摩訶般若在法華後。如此明五味之義與常塗一往似同。細心比並辨次解義不相關也。三明不定教者。亦不同舊解別有遍方不定之說。今但於五味教內利根之人不同教教悉皆得見佛性。故有滿字之義。故涅槃經雲。譬如有人置毒於乳乃至醍醐亦能殺人。所以梁武流支攝山三家此經大品皆是滿字明佛性辨常。意在此也。四祕密教者。大智論雲。佛初成道鹿苑轉四諦法輪。顯露教中明五人見諦得須陀洹果八萬人得法眼淨。祕密教無量菩薩聞說大乘得無生忍。復次始從得道至泥洹夜常說般若。或可即其義也。此經雲。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此亦是祕密教之相。若時眾皆不得聞見即是祕密教也。問曰。若爾可無遍方不定說耶。答曰。五味次第尚得論不定。遍方設有異說此復何須論也。婆羅門將偈來此出四種論。所謂牛王論蝦蟆跳論師子論鳥眼論。今借便用此四種論通前四種教。牛王論通頓教。蝦蟆跳論通漸教。師子論通不定教。鳥眼論通祕密教。今判此經非是頓教乃至五味漸教生蘇之味。若約不定教即是置毒生蘇而殺人也。利根菩薩於此教入不二法門見佛性住不可思議解脫涅槃。即滿字之教若祕密即不可知也。此經意不主明教相。是故不須委曲也。但教相義多有所關最為難解難明。法華玄辨四教義方可得。略見大意耳。  佛法不思議  唯教相難解  二乘及菩薩  尚所不能測  何況諸凡夫  而欲判此事  譬如生盲人  分別日輪相  欲判虛空界  一切諸色法  而言了達者  畢竟無是事  是故說法者  各生慚愧心  自責無明闇  捨戲論諍競   維摩經玄疏卷第六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78 維摩經略疏   No. 1778 [cf. Nos. 475, 1777, 1779]   維摩經略疏序   今茲疏文即隋煬帝。請天台大師出之。用為心要敕文具在國清百錄。因令侍者隨錄奏聞。但至佛道品後分。章安私述續成。初文既筆在侍人。不無繁廣。每有緇素諸深見者。鹹欣慕之。但雲弊其文多。故輒於其錄而去取之。帶義必存。言繁則剪。使舊體宛然。不易先師之本故也。然自省闇短慮失元規。嘗於墳堂然香求徵。儻少壞大道願示以留礙。二旬未竟佛道斯終既免幽訶。寧非冥護儻裨其宗旨則光光後昆。冀諸達人恕以專輒。   維摩經略疏卷第一(小卷初)   天台沙門湛然略   釋佛國品之初   次明入文大為五意。一明經度不盡。二略分文。三辨佛國義。四釋品。五正入文。初意者前後五譯不同。今釋什本尋經文義。西土猶多。何以知之。如命十弟子。如是五百乃至八千各辭不堪。不堪之言並不來此。推此而論經卷不少。又文殊入室傳如來旨。慇懃無量兼八千菩薩各說入門。此諸言談何止半卷。爰至出室詣菴羅園對揚如來辨佛國義。當時敷演高論往復。豈容止有數紙經文意謂。振旦生民神根狹劣。不堪具足讀誦受持。刪彼富文採其綱格流傳茲土。略存義焉。問此經西土文言浩大。將不是大論明佛所說不思議經有十萬偈耶。答有雲即是今謂不爾。大論所明不思議經是華嚴別名。故論雲般若有二種一共二乘說。二不共二乘說。不共說者如不思議經。故華嚴雲此經不入二乘人手。共說者即是摩訶般若及諸方等。問華嚴豈得名不思議。此經一名不可思議解脫。何故反謂非耶。答此經既有兩名豈獨華嚴更無別稱。然細尋大論前後所引不思議經。悉是華嚴如說。謳捨那優婆夷。為須達那菩薩說度眾生數量。乃是華嚴明善才入法界所聞之事。若引此經即雲毘摩羅詰所說。二分文為二。先出古今次明一家。先明諸師者什生及古諸師悉不開科段。直帖文解釋。而肇師雲始於淨土終法供養。其間所明雖殊不思議一也。是則寶積發問已前為序。囑累一品以為流通。其間並是正說也。次靈味小亮雲此經題既雲淨名所說。從方便品皆是正說。次開善師分為四。一序訖菩薩品。二正即室內六品。三證成即菩薩行阿□佛兩品。四流通即法供養囑累兩品。若莊嚴光宅同用初四品為序。入室六品為正。後四品為流通。晚三論師亦同此釋。北地論師用佛國一品為序。方便品訖見阿□佛品十一品為正。後兩品為流通。但古今不同互有分別。承習之者各有宗門。諸禪師見此分別多延紛諍。不開科節但約觀門直明入道。次明今家者。若不開科段則不識起盡佛教承躡。若開科段執諍紛然。於解脫之法橫生繫累。今尋經意趣傍經開科而非固執。夫佛說法雖復殊源而初中後善文必備矣。今約此三對序等三。仍為三意。一正開經。二約觀心。三異眾家。一正分經者經無大小例有三段。謂序正流通。序者大聖將欲說法必先現瑞表發以為由藉。如欲說大品即放支節雜色之光。表欲說般若以導諸行。欲說法華放眉間光。表欲說中道實相。今經合蓋現土。表欲說佛國因果。既由藉不同。正表教門。赴機有異。發起物情使咸信慕歸宗有在。故曰序也。二正說者四眾睹瑞悉皆忻仰堪聞聖旨。大聖知時赴機設教。時眾聞經鹹沾法利。故名正說也。三流通者流譬水之下澍。通則無滯無壅。如來大慈平等說法。非止但為現在亦欲遠被正像末代有緣。使鹹沾法潤。是則法水流澍無窮。並沾斯澤故名流通也。今開為三。一從如是我聞訖七言偈。具通別二序。此於正說由藉義足名為序分。二從寶積請問佛國因果已去訖阿□佛。有十一品半。皆明不思議解脫佛國因果。皆是赴機之教。現在沾益。並為正說。三從法供養訖囑累。明天帝發誓弘經。如來印可勸發囑累宣通未來。使流傳不絕。此並囑流通也。問此經題稱維摩詰所說。今何得從佛國為正。答淨名承佛威神助佛揚化。化道有功故從其受稱。譬如國王敕臣布政。布政有功而臣受賞。正命之主歸於國王。受功之名而臣受稱。不可謂臣受賞而臣為正。君垂正命而翻為傍。淨名得佛印定方乃為正。故名維摩詰所說經。二約觀心者即約三觀以為三分。二觀方便即是序義。得入中道即是正義。雙照二諦心心寂滅。自然流入即流通義。三簡異者。問何不依什師及諸禪師不分科段。答若論觀行實不繁開。今欲令學者知文起盡。識聖善巧言不孤。致必有承躡。若於文無壅帖釋。觀行轉覺分明。問何不全用肇師注意。答法供養屬正義不然也。問何不依靈味。答佛國為序義不應然。何者佛為法王道王。三千有所宣說。豈非正也。但寶積所請佛所酬答。赴此機緣明佛國因果。時眾聞經獲大小益。豈折為序。又且淨名助佛闡揚。正是獎成佛教。豈可弟子助說為正大師說者翻為序乎。問何不同開善。答經無大小例有三段。何得此經獨開為四。問何以不同莊嚴光宅及三論師。答佛國為序其妨同前。又用菩薩行阿□佛以屬流通。恐此不然。何者淨名掌擎大眾。還菴羅園對佛印定。室內所說方得成經。又佛還對淨名。辨佛國因果撮經終始。宗旨分明大眾蒙益。過乎室內。此是正說。豈謂流通。問何不依北地大乘師。答佛國為序其妨同前。三釋佛國義者。此明長者子寶積問佛國因果。世尊具答。身子生疑佛以神力現淨土相。時諸大眾得大乘益。還復穢土求聲聞。眾得小乘道。約此標名故雲佛國。此經既以佛國為宗。必須明識佛國之義。今略為八重。一總明佛國二別明佛國三明修佛國因四明見佛國不同五明往生六明說教七約觀心八用佛國義通釋此經。一總明佛國者。前說普集及諸方等多明正報。今因寶積厭蓋如來合蓋現土即表欲說依報。何者正報既顯須廣明依。如說王民必須知土治正事業。言佛國者佛所居域故名佛國。譬如王國雖臣民共住。而從王受稱名某王國。今佛雖與有緣共居而從佛受名名某佛國。佛身所依名為佛土。佛住界分名佛世界。佛所居止萬境不同亦名為剎。然國有事理。事即應身之域。理則極智所照之境。而至理虛寂本無境智之殊。豈有能所之別。但以隨機應物說有真應故明理事也。然非本無以垂跡故有應形應土非跡無以顯本。故引物同歸法身真國。故文雲雖知諸佛土永寂如空。而現種種清淨佛土則應同凡聖。現有封疆。凡聖果報高下殊別。所現淨穢亦復如是。故瓔珞雲起一切眾生應一切國土應。或有釋言應國者是眾生集業所感。故文雲眾生之類是菩薩淨土。聖人慈悲來此現生。故法華雲而生三果朽故火宅。為度眾生生老病死。有雲諸佛法身。猶如明鏡一切色像悉現其中。是則一切國土皆從法身本國應現。國由佛身故雲佛國。故法華雲。今此三界皆是我有。其中眾生悉是吾子。今詳斯語若雲應國從法身現。即是自生。若從眾生即是他生。眾生對佛即是共生。若離生離佛即是無因而有土也。皆墮性義。此即須破。當知國土若淨若穢皆不可說。有因緣故而可說者。悉檀赴機皆得說也。二別明佛國者。諸佛利物差別之相無量無邊。今略為四。一染淨國凡聖共居。二有餘方便人住。三果報純法身居。即因陀羅網無障礙土也。四常寂光即妙覺所居也。前二是應即應佛所居。第三亦應亦報即報佛所居。後一但是真淨非應非報。即法身所居。言染淨者九道雜共。何者六道鄙穢故名為染。三乘見真故名為淨。三六共居故名染淨。亦名凡聖同居國也。就染淨土凡聖各二。凡居二者一惡眾生。即四惡趣也。二善眾生即人天也。聖居二者一實二權。實聖者四果及支佛。通教六地別十住圓十信後心。通惑雖斷報身猶在。二權聖者方便有餘三乘人。受偏真法性身。為利有緣願生同居。若實報及寂光法身大士及妙覺佛。為利有緣應生同居。皆是權也。是等聖人與凡共住故雲凡聖同居。四惡趣共住故雲穢土。二明同居淨土者。無量壽國雖果報殊勝難可比喻。然亦染淨凡聖同居。何者雖無四趣而有人天。何以知之。生彼土者未必悉是得道之人。故經雲犯重罪者臨終之時懺悔念佛業障便轉即得往生。若但聖生凡夫何得願生彼土。故知雖具惑染願力持心亦得居也。聖生權實類前可知。但以無四惡趣故名為淨。舉此往類。同居之國優劣非一。雖復穢淨多種。如法華經授弟子記所住國土。束而明之並屬凡聖同居土也。問染淨國名出何經論。答思益論雲。日月光佛命梵天來此土雲。汝當用十法遊彼世界。娑婆之土名染淨世界。染即是凡淨即是聖。問穢土十惡所感四趣依正。皆穢可然。但十善果淨土因同何得依正頓殊別耶。答二處修因善名雖同。淨土修善精微勝故。故彼凡聖所得依正不同穢土。二明有餘土者。二乘三種菩薩證方便道之所居也。何者若修二觀斷通惑盡。恆沙別惑無明未斷捨分段身。而生界外受法性身。即有變易所居之土名為有餘。亦名方便方便行人之所居也。故攝大乘七種生死。此即第四方便生死。問有餘國名出何經論。答法華雲。我於餘國作佛更有異名。是人雖生滅度之想而於彼土求佛智慧。即其義也。大論雲二乘入滅雖不生三界界外有淨土。於彼受法性之身。三明果報土者。即因陀羅網是華藏世界純諸法身菩薩所居。以其觀一實諦破無明顯法性。得真實果報。而無明未盡潤無漏業受法性報身。報身所居依報淨國名果報國也。以觀實相發真無漏所得果報。故名為實。修因無定色心無礙亦名實報無障礙土。言無障礙者謂一世界攝一切世界。一切世界亦如是。此名世界海。亦名世界無盡藏。別教初地入此世界有七種淨義。一同體淨。如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二自在淨。一切國土平等清淨。三莊嚴淨。一切佛土神通莊嚴。四受用淨。離一切惑成清淨道。五住處淨。大智眾生悉滿其處。六因淨。入佛土妙平等境界。七果淨。隨物所宜而為示現。前五是體滿。有體相用。六是因圓。七是果滿。初住生彼悉成就此七淨義。問出何經論。答仁王雲。三賢十聖住果報。當知即是果報為土也。法華雲娑婆世界坦然平正。其諸菩薩鹹處其中。大論雲法性身佛為法身菩薩說法。其國無聲聞支佛之名。華嚴明因陀羅網世界。攝大乘明華王世界。皆明果報土無障礙相。四明寂光土者。妙覺極智所照如如法界之理名之為國。但大乘法性即是真寂智性。不同二乘偏真之理。故涅槃雲。第一義空名為智慧。此經雲若知無明性即是明。如此皆是常寂光義。不思議極智所居故雲寂光。亦名法性土。但真如佛性非身非土。而說身土。離身無土離土無身。其名土者一法二義。故金剛般若論雲。智集唯識通。如是取淨土。非形第一體非莊嚴莊嚴。問出何經論。答仁王雲。唯佛一人居淨土。此經雲心淨則佛土淨。心淨之亟亟於佛也。普賢觀雲。釋迦牟尼名毘盧遮那遍一切處。其佛住處名常寂光。問經論散明可如向說。不見四土一處出之。答經論度此本自不多。尋讀之者又不備悉。四土共出何必無文。正如此經答長者子。即是其意。文雲隨所化眾生而取佛土。隨所調伏眾生而取佛土。隨諸眾生應以何國入佛智慧。隨諸眾生應以何國起菩薩根。若對四土宛然相似。名目既異。佛意難量。在下對文別當解釋。問此經未明開權顯實。何得明二乘生有餘土。答經雲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何妨二乘通教菩薩並得橫解。別圓兩教橫豎無礙。問華嚴明十種佛土。此四攝盡以不。答何但攝十。乃至有人言經明二十七品佛土。無量壽土止是第六。見文對四攝無不盡。問若爾何不依十及二十七。答一往有文欲對四教。厝意難見。三明修佛國因者。此經非但約正報果明依報國。亦約正因明於依因。依因者即佛國因。故佛答寶積橫約十七正因以明依因。豎約十三正因以明依因。國既有四須明四因。一往明四教菩薩願行之因感四佛果依因感於四土。子細窮覈非無小妨今還約四義分別一者菩薩修三權一實願行之因。成就眾生。若四種眾生未斷界內緣集。若斷未盡菩薩界內成佛之時。四種眾生來生同居之土。修於四種願行之因。二者菩薩修於權實四行成四眾生。四種眾生方便觀成界內結盡。菩薩於有餘土成佛之時。四種眾生同生其國。修於別圓兩教之因。三者菩薩修於別圓教願行之因。成就二種眾生。二種眾生能斷無明。菩薩報國成佛之時別圓眾生成於實相無漏之因。來生其國同修圓因。四者修於圓斷願行之因。因極果滿成妙覺位居常寂光。稟圓眾生若修圓因願行圓極。亦棲寂光。十方諸佛湛。若虛空無有增減。為成眾生起四土因。引四眾生同棲佛國。修願行因成菩提果同居寂光。盡未來際如法華壽量品之所明也。四明見佛國不同者。此經雲譬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至論佛土皆如虛空。豈有不同之見耶。若不見相而可見者。具有十番下釋飯色。當分別也。問經言諸天同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此為是一質異見。異質一見。答應作四句。一異質異見。如娑婆極樂。此土見穢彼土見淨。二異質一見。如娑婆極樂。垢淨質異。別圓菩薩用天眼見但一有餘。三一質異見。如身子螺髻所見。於一有餘見同居土淨穢之異。四一質一見。謂羅漢支佛三種意生。此五種人界內結盡同生有餘。所見無異。問那約有餘明一質耶。答三乘同以無言說道發真無漏。所感國土一法相同。故言一也。問此經譬如諸天同寶器食見飯色異。為是無障礙色有障礙見。有障礙色有障礙見而有異耶。答應作四句。一有障礙色有障礙見。即染淨有餘兩土不同。二有障礙色無障礙見。即法身菩薩無礙天眼見染淨有餘。悉無障礙。三無障礙色有障礙見。即因陀羅網染淨有餘二種眾生見有障礙。四無障礙色無障礙見。即三賢十聖住果報土見無障礙也。問此經言。同寶器食見飯色異。為有質見異無質見異。答亦應四句。一染淨有餘實報悉是有質見異。二有質礙色見無質礙。即是菩薩依佛慧見三土皆寂光也。三無質礙色見有質礙。即三土眾生於常寂光見有異質。四無質礙色見無質礙。即是諸佛心淨土淨。見於如如平等法界常寂光土。無形無質略出十二不同。委推無量。雖有無量皆如虛空。故淨名空室表十方佛土悉皆空也。五明往生者為二。一總二別。一總約四土明往來者。亦云來生。具如大品。從此至彼名為往生。從彼來此名為來生。二土亦然。但橫豎異耳。常寂光土絕於生名無往來也。應來三土無應往也。二別約四土明往生者為四。一染淨土明往生者有穢有淨。若穢土受生以見思惑惑潤惡業生四惡趣惑潤善業則生人天。若明三乘聖人往生。初果斷見未斷欲思九品潤生人天七反。二果三品潤生欲一往來。三果二界思推惑潤往生二界。通六地來及別十住。並圓五品乃至入信通惑未盡並類三界。可知皆是實來生同居土。若權來生者三乘聖人界內惑盡或從方便土願來。或從果報寂光應來。次明淨土凡夫實生者無四惡趣。但以見思潤善來生人天。聖權實生類前可知。二有餘土往生者。三藏二乘通教三乘。別教十行圓信後心長別三界皆實往生。故勝鬘雲。變易生死者二乘及大力菩薩三種意生所不能斷。故生有餘受法性身。問何等是三種意生身。答一三昧正受。此恐是通教同入真空寂定之樂。故涅槃雲。聲聞定力多故不見佛性。二覺法自性。此恐是別教菩薩。雖證偏真而覺知有中道法性。三無作。此恐是圓教菩薩。觀於中道無作四諦。圓伏無明。皆言意者未發真修。猶是作意。無明為緣無漏業為因。即此彼土受法性身。問如楞伽明三種意生。悉是十地應生報土。那雲有餘。答約別十地判三意生。即生報土。約通十地判。正與向解三教菩薩界內惑盡。則同生有餘意同。若實報寂光破無明顯法身。則應生有餘。三果報土明來生者。若於同居有餘侵除無明。別圓地住皆得往生。四常寂光土。若究竟寂光即是不生。不生豈為往來生也。若分明寂光下寂滅忍十地二生。中寂滅忍等覺一生。或雲圓教初住分破無明。見佛性理亦得分生。乃至等覺皆有此義。但有無明變易生死果報所拘。故雲住果報也。妙覺永盡故言一人居淨土。前四十一地若約果報名生果報。若分見真理名常寂光。問分段同居要見思盡。捨身方生有餘。有餘亦應別見思盡捨變易身方生報土耶。答不然分段質礙煩惱雖盡必須捨報。若有餘土隨破別惑因移果易即名實報。問實報受生寂光生不。答既雲常寂豈得受生。生即流動何名常寂。問上何得雲生常寂光。答若果報土有邊論生發慧見真真即不生。即是不生生也。問若不生生亦應雲不常常。答亦如所並。何者究竟常寂不生不生。四十一地分居常寂即不生生。不常常也。六明四土說教不同即為四。一染淨土說教不同者凡聖同居。既有淨穢。穢者五濁障重而根有利鈍。利感頓教。譬如日出前照高山。鈍根障重即開三藏。方等大品方便調伏。於法華涅槃始聞圓教。見於佛性開祕密藏。淨者如華光土。雖非惡世願說三乘。此亦得有頓漸之教。問淨土亦得開漸教者香積菩薩何故驚怪。答本願說故。二有餘土說教不同者。斷通結盡皆得往生。不無利鈍藏通二乘皆鈍。故大論明羅漢法性身鈍。以於佛道而紆迴故。通別圓教迭判利鈍可知。如來於彼但說一乘。雖無開三而於一乘不無權別赴兩機緣。若明開顯雖無藏通而開別權顯圓之實。故法華明羅漢生彼求佛智慧。得聞是經唯以佛乘而得滅度。三明果報土說教不同者既皆破無明。其往生者同一根性。行大直道無復紆迴。佛於彼土但說一圓也。四常寂光國說教不同者。若究竟寂光無說無示而言說者。法身無緣冥資一切。無說而說即是法身說法。若約果報明常寂光。分別二種說法不同者。說無作四諦即果報土。說一實諦即常寂光。下兩土類此可知。七約觀心明四國者心性本來畢竟空寂。而眾生多顛倒少不顛倒。無明因緣而起善惡。即所生法即空即假即中。中是因緣善惡之境。即凡聖同居。何者所觀善惡即淨穢土。了因緣虛假折體入空。空境即是有餘土也。知空非空不以為證。知中非因非果而因而果。若了因果無障礙者。即是果報無障礙土。雖復空假入出之殊。而無明心源即是佛性。若知無明性即是明。即常寂光。故文雲隨其心淨即佛土淨。大集雲欲淨佛國當淨汝心。華嚴雲無量諸世界悉從心緣起。一切諸法界皆入一毛道。八用佛國義釋此經者為三。一通序分。二通正說。三釋流通。一通序分者合蓋現土。此瑞正表欲說佛國。故寶積述歎雲今奉世尊此微蓋。於中現我三千界。寶積深知欲說淨土。故稱歎竟即問佛國因果。敘述現瑞正意。表於欲說佛國。二通正說者為三。一室外二室內三出室。一通室外者有三品半文。寶積請說佛國因果。如來具答。故足指案地現於淨土。令諸眾生得大乘益。復土如故。求聲聞人得小乘益。若迷佛國依報之義。豈識此品之玄旨也。次通方便品者。為國王長者說折體兩觀。勸求佛果正因。若成依因則具界內結業未斷。生同居淨。結業若斷即生有餘。若成佛時則二種眾生來生其國。次通弟子品訶諸聲聞。意在令斷界外緣集。若至法華進斷別惑生果報土。後成佛時三種眾生來生其國。次通菩薩品。呵諸菩薩令斷無明則生寂光。後成妙覺之時一種眾生來生其國。二通室內六品者。文殊問疾入毘耶離。淨名即現空室。雲十方諸佛國土皆空。故現室空也。此豈非正表顯佛國義。扶成如來說佛國也。次通不思議品。現須彌入芥等不思議事皆顯佛國依報自在。次通觀眾生品。天女住室十有二年。即同淨名在常寂國。正是助顯佛國之義。故雲十方佛土常現此室。次通佛道品。行於非道通達佛道。即是於不淨國顯現淨國。故偈雲。雖知諸佛國及與眾生空而常修淨土教化諸群生。次通入不二法門品。諸大菩薩各說入門。欲破前二土無明入果報土住常寂光。次通香積品。此室現眾香之淨國對娑婆之穢土。即是證成室內五品扶成佛說淨穢兩國。三通出室兩品者。菩薩行品淨名掌擎大眾還菴羅園。佛對阿難說種種土復宗明義。若不精解此品經文何由可別。次通阿□佛品。即是室外現土證成如來說種種土。其義分明。聞經得道倍於前也。三用佛國釋流通兩品者。法供養品天帝發誓弘經。如來印可。正為流通不思議解脫之體佛國因果之宗。囑累品付囑彌勒及阿難等。流通不思議解脫法門及上所明佛國因果。使不斷絕。四釋品者品以品類為義。義類同者聚為一段故稱品也。但此品題應雲序品。言佛國者從正當名。問既有序正何得用正以標初品。答此問非也。設用序當名復應問雲何不用正。今解不無其例如摩訶般若。初半品是序。從告舍利弗後半品是正。而用序標品復有何妨。若不許此經序受正名者。亦應不許彼經正用序標品也。問若爾定應用序標題。答金光明序正同品亦應為妨。此既晚人安品厝意不同。非佛所制亦非阿難。不足定執。此經雖不標序品為初而序義宛然。事須玄釋。序義眾多略用三意。一略釋序。二明通別。三約觀心。一略釋者有三義。一以次序為義。二以由藉為義。三以序述為義。一次序者夫著文初文之為序。今如是六義是經之首故名為序。二由藉者大聖說教必須由藉。是以現瑞表發生物喜心。故雲道從歡喜生也。如此為由故得說教。三序述者既生忻慕而聖意難量。時眾歸心莫知所趣。所以須假高位弟子或化佛菩薩預先稱述。眾疑既息歸心有在。方可致教故雲序述。今經初六義即是次序。合蓋現土即是由藉。寶積述歎即是序述。問諸經悉具三序以不。答有具不具。或二或一皆為序分也。問序訓不同何得俱用次序會通眾義。答字書雖爾經意含三共。用次序之字亦應無妨。依義不依語也。二明通別者還束前三以為通別。如是六義即是通序。現瑞序述合為別序。諸經通以六義為首。故名通序。眾經之初現瑞不同序述各異。有所表發故雲別序。今因別名則有別序有別言教。若因通名則有通序。行理通別因此而有兩序。問若以兩序從兩名立者。立名則前別後通為序。何得前通後別。答立名之便應前別後通。為序之便應前通後別。復次一途亦前別後通。何者如現瑞由藉。是說經之前如是等六乃是如來將入涅槃方說此語。故知在後。經前序正為發起現在弟子信心。經後序為令未來弟子生信。若爾佛在世時經初無序不名經耶。答別序之前雖無六義。佛說法時已有其事故得名經。三約觀心者心即是通觀。即是別因此觀心成就一切佛法。即是入道之門。即由藉也。問若以觀心為兩序者豈不顛倒。答立名之便故言觀心。修行之便即是心觀。類前事義其理顯然。問玄義處處多明觀心。已恐不可入文復爾。將不壞亂經教耶。答說經本為入道。若懷道之賢觸處觀行。豈有尋求聖典而不觀行者乎。但巧說得宜非止不損文義兼得觀慧分明分別法門。非觀何逮豈有壞亂之咎也。   維摩經略疏卷第二   五入經文就序為二。一通。二別。先釋通序六義通為眾經之序。須為兩義一總二別。一總釋者是佛教阿難等諸大弟子說入佛法之相。大論雲佛將涅槃阿難親屬愛結未除心沒憂海。阿泥樓馱語阿難言。於未來事若有疑者及時語決。何為沒在憂海如世凡夫。阿難得念道力悶心得醒。即以四事請問。一問佛涅槃後雲何修道。二問誰當作師。三問惡口車匿雲何共住。四問佛經初首作何等語。佛告阿難若今現在若去世後依四念處修道。解脫戒經是汝大師。惡口車匿依梵法治。若其心渜伏教那陀迦旃延經即得入道。我三僧祇所集法藏初應作如是說。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其方其國土與其大眾。非獨我法如是三世諸佛經初亦然。故知六義即是通序。亦名遺囑序。如來遺言令標經首故。亦名經前序。三世諸佛經前皆然。問何故經初安如是等。乃至但令修四念處。答經初安如是等者為斷疑勸信故。亦為印定佛說非弟子及九十六種所說故。亦為破外人經初以阿漚二字標其教首故。阿漚者是謂吉相邪僻之事具如百論。惡口車匿梵法治者。其自恃王種輕諸比丘。僧法事時即輕笑言。如似落葉旋風所吹聚在一處何所互論。佛去世後猶自不改佛令作梵壇。謂默擯也。亦云彼梵天治罪法別立一壇。其犯法者令入此壇諸梵不得共語。若心調伏為說那陀迦旃延經者。令離有無即入初果。一家明三藏教。立非有非無門異於三門意在此也。教諸比丘依波羅提木叉住者。波羅提木叉此雲保得解脫。亦云報解脫亦云處處解脫。問毘尼明時食時衣等多非正義。那雲保得解脫。答大論雲佛說毘尼為令佛法久住。不應求實求實即生邪見。今時僧眾不以戒律在心者恐滅佛法。令依念處修道者。若離念處施但得富戒生人天。坐禪得定隨禪受生。多聞說法但是世智。若修念處能破四倒。問聲聞經說須依念處。摩訶衍教無生入道。豈須念處有所觀耶。答大乘有無生無量無作念處。若離此三則無正觀。但佛教雖多不出半滿。生滅念處即是半字。三種念處即是滿字。半枯滿榮。枯榮中間得見佛性。住大涅槃名諸佛法界。出念處外無入道法。故佛遺囑令依念處。次別釋者舊多用五義。今依六義。一如是者勸信之端。二我聞者親承音旨。三一時者感教之時。四佛住者約出化主。五方所者聞經之處。六同聞者證非謬傳。此六義者正為獎成佛去世後見聞之徒息疑增信。自利利人功成道熟。是謂勸信之端者。如是等六皆為勸信。   如是居初故雲端也。初如是為三。一總明。二約教。三觀心。一總明者意在勸信。如法相解如法相說。所說誠諦必可信從。大論雲佛法大海信為能入。又如是者善信之辭。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其信者言是事如是。又大論雲如是者示人無諍法。佛以無倚心說。弟子以無著心受。能得解脫故言如是。不如外道說者聽者皆以著心。現世鬥諍死入地獄豈名如是。又古來多雲。如是者文如理是。文以巧詮為如理以無非曰是。二約教者四不可說赴機而說則有四種。一生滅二即空三假名四即中。一因緣生滅如是者。佛昔於波羅奈說五陰生滅。俱鄰等聞如是說即得悟道。此經復土。求聲聞人知有為法無常得羅漢果及法眼淨。二明即空如是者。如大品三乘同見無言說道而斷煩惱。此經破迦旃延明五義。二百比丘聞如是說心得解脫。即是示人無諍法。三假名如是者如無量義雲。摩訶般若華嚴海空宣說菩薩歷劫修行。此經亦云以無所受而受諸受。若聞如是說得道種智。入菩薩位知眾生根。四中道如是者。如大品說。佛以諸法實相故出現於世。化佛亦以諸法實相故出現於世。法華雲諸法實相義已為汝等說。此經諸菩薩各說入不二法門。若菩薩聞如是說即見佛性。開佛知見住不思議解脫。佛法有此四種如是。故眾經之初皆安如是。華嚴頓教有因緣假名中道二種如是。三藏但因緣生滅如是。若諸方等具有四種。摩訶般若則有三種。法華但有中道實相。若大涅槃明諸佛法界亦具四種。此經猶是方等大乘生蘇不定之說。具有四種如上所引。此經既具四如是義故於經初標如是也。問理無二是何得有四。答諸法畢竟無說非權非實。尚無一種何況有四。而權而實者權故說三實故說一。權實備明則有四種。三觀心明者即是三觀明四如是。華嚴雲欲知如來心但觀眾生心。若見如來心即見眾生心。如破一微塵出大千經卷。眾生一念無明因緣所生之心即具四理。若觀心因緣生滅入空即生滅如是即空。即假即中例說可知。問若觀心具四應即是佛。答六即分別。進不叨濫生增上慢。退免貧人數寶之失。   我聞者即阿難等親所聞法故雲我聞亦為三釋。一總釋者親承音旨故。若傳從他聞多致偽謬。今既親聞是則可信。群情承受無所致疑。大論雲隨俗說我和合稱聞。隨俗說我者學人傳法。利生順俗說我。外不乖宜內不乖實。如用金錢以買銅錢賣買法爾人無怪也。和合稱聞者。耳根不壞作意欲聞情塵和合耳識即生。意識分別種種所聞。因緣和合故稱聞也。阿難等內則耳根聰利。外則對佛八音領納無遺。故稱我聞。問大論雲阿難是佛得道夜生。涅槃明佛成道後過二十年方為給侍。自爾之前說經阿難不聞。佛將涅槃為魔所蔽亦不得聞。雲何皆稱如是我聞。答大論雲阿難將欲結集法藏。合掌向涅槃處而說偈言。佛初說法時。爾時我不見。如是展轉聞乃至波羅奈。展轉聞者舍利弗問經雲阿難修不忘禪。得佛覺三昧以三昧力自能聞也。又報恩雲阿難從佛求乞四願。三如涅槃。第四願者佛所說經未聞之者更請為說。佛可其願。有所不聞重為說也。復次大論明結集法藏。優婆離等各登高座皆稱如是我聞。未必並是阿難也。問阿難但結集小乘亦大乘耶。答解者不同。有言但結集小乘。諸大乘經是文殊彌勒等所共結集。又言阿難亦結集共二乘說大乘經。故大品付屬阿難。此經亦爾。其不共者大菩薩集也。又雲阿難亦結集不共二乘人說。如正法念雲。阿難有三種一阿難賢二阿難持三阿難海。今謂阿難賢持三藏教。阿難持持共大乘。阿難海持不共大乘。故法華雲。阿難聞佛授記即時憶念過去無量千萬億諸佛法藏。如今所聞。亦識本願豈不備持一佛之教。次別釋為二。一我二聞我亦有四。一約三藏明我者。依薩婆多我但有名。依曇無德說有假我。犢子明我在第五藏。是等雖殊悉破外人計神我性說假名我。二通教者如大品雲。色性如我性我性如色性。我之與色但有名字皆如幻化。三別教者以自在為我。善於知見得無罣礙即我義也。又攝大乘明自他差別識亦名似我識皆是別義也。四圓教者中道佛性即我義也。中論雲。佛或時說我或時說無我。於佛正法中無我無非我。此經雲於我無我而不二是真無我義。大經雲無我法中有真我。又雲我與無我其性不二。不二之性即是實性。實性者是二十五有真我也。前三是權我圓教是實我。問若爾何得大論雲隨俗說我。答三教隨情豈非隨俗。若圓教明我即是佛性非隨俗也。三教我聞並約耳根圓教明我。我即是聞。以點色性說真我故離法性外無別能聞耳也。用教約諸經明我多少如前可知。二明聞者大經有四種。一聞聞二不聞聞三聞不聞四不聞不聞。今恐此是四教辨聞。藏教即聞聞以小生生大生故名生生。今亦得雲少聞成大聞故名聞聞。問大經生生是十二因緣相續不斷。何以類解聞聞義耶。答彼經釋生具有兩義。今不取約行但取約理。若約十二因緣相續以明生生。即於聖人聞經不便。何者藏教諸得道人生生已壞。但有報身。根塵和合故稱聞也。二通教即是不聞聞。如夢如幻點空說聞。三別教即聞不聞。所聞自在。何者世諦死時即聞。聞死而生聞持隨有所聞。自在能持故。攝大乘說有塵者應受識。即是別教大乘明聞也。四圓教即是不聞不聞。大般涅槃聞相盡也。問若無聞相雲何說聞。答若聞相盡都不聞者。佛住涅槃應都不聞法界音聲。如法華明耳根功德相似聞相盡。十方無數佛百福莊嚴相為眾生說法。悉聞能受持。況分證聞相盡。聞十方佛法如雲持雨耶。妙覺聞相究竟盡。一切法界所有音聲一時聞也。故大經雲若知如來常不說法是名具足多聞。此經亦云其聽法者無聞無得用四教約眾經聞義多少亦類如是可知。問大論明佛法無我何分四。若爾便是有我。答若定有我何得四教之別。若定無我何得經教有此異說。若其不許作此分別非但壞佛方便教門。亦順諸不信者義宗。三約觀心類如是可知。   一時者四眾感教得道之時。此亦助成如是可信。故大論雲說時方皆為生信。亦為三。一總解者大論雲數時等實無陰入持所不攝。但隨世俗說一時無咎也。言四眾感教得道之時名一時者。若通論四眾感一期之教。始終久近皆名一時。即是多時少時共明一時。如戒序雲。春分四月日為時。春分實有多時但總束為一時也。若約得道明一時者。赴機說教即入如苦忍一剎那。此約少時明一時也。今約此多少總明一時。謂一期說法通是一時之事也。就此為五。一約機發者。世善機發即是多時出世機發即是少時。總此多少皆名一時。二約佛說教者。三悉起教即是多時用第一義即是少時。總此多少皆名一時。三約機教合明一時者。亦以世出世善合為多少。機教合故不在二時故名一時。四約四眾得道明一時者。世與出世多少准上。總此多少皆名一時。五約阿難聞經明一時者。約佛說經多時少時。阿難聞非異時故名一時。又阿難得佛覺三昧如前說。又解佛為阿難重說即是聞經之時名一時也。二約教者。三藏生滅一時。通教如夢幻一時。別教破時顛倒。能分別數無滯礙也。攝大乘明數識攝阿僧祇。明世識攝三世即是別教明一時也。圓教約不思議法性明一時。一時入一切時一切時入一時。如此經明。住不思議解脫菩薩七日為一劫一劫為七日。法華明六十小劫謂如食頃。華嚴明十一切等。一一教皆具五種一時。約諸經多少類如是可知。三觀心者。觀因緣生滅者心在定時能知世間生滅法相。則一念慧眼開發見生滅之理。故名一時。若非定心見理即前思後覺憶想顛倒。雖解生滅不能見理。非一時也。若體空慧眼入假法眼中道佛眼皆是定心。一念少時豁然開發各見諦理名一時也。   佛在。佛是能說顯其化主。亦為助成傳聞可信。何者九十六種不足歸心。三乘聖人獨居不極說非究竟。今明無師大覺朗然頓悟所言。誠諦從是聞經。稱物機緣眾情忻愜。亦為三。一總明者舊稱佛陀此言覺者。自覺覺他名之為佛。智論雲佛陀秦言知者。知何等法。謂知三世眾生數非眾生數及常無常等一切諸法。菩提樹下了了覺知故名為佛。十號具足。亦名一切智人。佛德無量稱名亦爾。今不具釋。所言在者住之異名。大論雲四種威儀住故名為住。住有四種。一天住者謂佈施持戒善心三事故。二梵住者住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三聖住者住三空四諦十二因緣理也。四佛住者住首楞嚴等無量三昧力無畏等一切佛法。佛所得法佛於中住。憐愍眾生示住毘耶離。別約教者四教明佛已略在玄。但為化四種根性現相亦四。如初成道乃至涅槃皆現四相。初成道者如勝天王明。初坐道樹得成正覺。或現坐草或坐天衣或處寶座或在虛空。即表四教佛相不同。次明轉法輪現相不同者。華嚴圓頓則現大小相。若鹿野轉生滅四諦即脫瓔珞現老比丘。若說方等即現門內尊特之身。或現門外塵坌之像。若說般若亦現門內尊特之身及現種種佛身之相。以眾生疑故現常身放常光明。若說法華但現尊特。若說涅槃備現四種事同方等。如是隨緣現種種身。一往大略言四種耳。次明身相不同者。如像法決疑雲。如來將入涅槃。是時大眾或見如沙門像。或見威德相好端嚴。或見坐寶蓮華說心地法門。或見身如虛空無有邊表。此豈非表說四教。其功已訖將入涅槃現此相也。此經既方等教攝。亦應隨機感見四種。故長者子說偈歎雲。各見世尊在其前。斯則神力不共法。問四教所見定如前不。答且一往相對理在隨緣。若就障邊亦可劣身而說勝法。如觀世音以種種形遊諸國土說大乘法。豈況如來。次用四教明住義者隨教所辨法門不同佛於中住憐愍眾生故示住毘耶。三約觀心者。華嚴雲欲見如來心但觀眾生心。何者一心三觀圓觀三諦開佛知見。雖有肉眼名為佛眼亦名種智。若用三智以不住法住三諦三昧。亦是佛所得法。佛於中住。憐愍眾生不捨道法。現凡夫事住世間法也。此須善用六即分別。入大乘之要門也。   毘耶離菴羅樹園此明方所。即是顯示說經之處。助成勸信也。今為二。一通方所即毘耶離。二別方所即菴羅園。通方所復為三。一約事者此雲廣博嚴淨。其國寬平名為廣博。城邑華麗故名嚴淨。有師翻為好稻。出好粳糧勝於餘國故也。有言好道國有好路。平正砥直。又言好平道。其國人民好樂正道自敦仁義。不須君主。五百長者共行道法。率土人民莫不歸德故雲好道。次對法門釋者隨前所翻即以對之。廣博嚴淨者即是釋迦法身。本居寂光其性廣博猶若虛空。功德智慧無諸穢惡故雲嚴淨。跡居人間詫廣博嚴淨之土。是知非本無以垂跡。故居人間嚴淨之國。非跡無以顯本。寄毘耶離說諸佛國永寂如空。以顯遮那常寂本國。言好稻者釋迦本住大般涅槃百句解脫。故法華雲百穀苗稼普皆增長。因其增長穀實得成。即是百句解脫之妙果為好稻也。垂跡顯本類前可解。言好道路者此表智度大道佛從來也。故大經雲譬如隘路不容二人並行。解脫不爾。多所容受即真解脫。今釋迦居不思議法界大道即是多所含容故名好道。垂跡顯本類前可知。言好平道者思議之道作意而修不名好道。不思議道自行真修任運理顯化他。如磁石吸鐵無緣無念此是性好之道也。由本垂跡故名好道。因跡顯本故居人間好道之國。說於心淨佛土淨也。三約觀心者。一心三觀能觀心性即知心性。猶如虛空即具福慧二種莊嚴無染無著。畢竟清淨。是則心淨。故佛土淨。約好稻者若觀心性即是百句解脫之本。名為好稻。約好道路者若觀因緣中道即是行大直道無留難。故無有眾魔群盜得入此道。最勝故名好道。約好平道者若觀偏真盡苦涅槃則於一切道法無好樂心。今觀圓真之道則好樂一切。心無厭足盡未來際故名好道。二別方所者。上通方所助證猶漫。今的舉所住則助信轉明亦為三。一約事者肇師注雲菴羅是果樹之名。以果目樹故雲菴羅樹。其果似桃而非桃也。又雲似□定非□也。又翻雲難分別樹。其果似桃非桃似□非□故名難分別也。此與大經意同。經雲如菴羅果生熟難分。具有四句釋難分別。有師雲此樹開華華生一女。國人歎異以園封之。園既屬女女人守護故雲菴羅樹園。宿善冥薰見佛歡喜以園奉佛。佛即受之而為住所。次對法門者。佛住道品總持之法故雲住菴羅樹園。何者道品為樹念處為種子。正勤為生長如意為芽生。五根如根莖五力如枝葉七覺為華八正為果。從七覺華起慈悲心。為諸眾生興大誓願。因願勤行得發總持。故說總持以為園也。大集雲三十七品是名菩薩寶炬陀羅尼。陀羅尼者此翻為總持。園持樹果不致侵犯故表總持。華中生女者即七覺華生慈悲女。女用奉佛者表因中總持迴向佛果。佛受住者由因成果。如佛所得佛於中住也。由本垂跡故居菴園。用跡顯本住菴羅園。說不思議總持之園苑也。難分別者如來住園表居中道。三十七品雖非有無而似有無。如來住此難分別理成於道品佛菩提果。如此妙果所依之土七種方便之所莫測。表難分別之樹也。三約觀心者三觀觀心心性不動。而修道品因起悲誓。善根牢固成諸總持。即住園也。故華嚴說菩薩有十種園即是道品園也。若約觀心解難分別者。如大經明具有四句。若修三觀觀不思議難分別理。亦有四種一自有觀心都無所以威儀粗穬。如菴羅果內外俱生。二自有威儀齊整似如柔和。內觀之心不證定慧。如菴羅果外熟內生。三自有威儀不足可觀而觀行淳熟入諸法門。如菴羅果外生內熟。四自有修一心三觀調熟身口。柔和似得道相。三觀開發入諸法門。或成觀行或成相似。如菴羅果內外俱熟。是故行人難可分別如菴羅果也。問那得處處對法門以約觀心。佛意豈然。答佛心如海眾流皆入。如如意珠隨念雨寶。亦如淨鏡隨對像生。亦如大地隨種生長。大經摸象各不能知。執見之徒自謂己解諍論是非。寧會佛旨。若言經中無對法門者。如普現色身問淨名言。父母妻子親戚眷屬悉為是誰。大士答言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等。淨名既是在家菩薩何容無有父母家屬。而不依事答悉約法門。當知不起道法現凡夫事。雖現凡夫事皆內表道法。亦如佛涅槃處在枯榮間。豈可直作樹木之解。且佛誠說皆表半滿。今欲說不思議解脫法門不捨道法。現跡同凡住於毘耶。豈不表於極地所住法門。華嚴明十城十園豈止直是世間城園。此經下文菩薩行品雲。諸佛威儀有所進止無非佛事。何得但作事解而已不思諸聖善權祕密表發之事。又法華雲欲說是經應入如來室著如來衣坐如來座。然後於四眾中以無所畏心說。若彼經不對法門者。欲講說時將不入佛殿昇佛座披佛衣處眾說法得佛意耶。問法華中佛自解說其義可然。今此城園佛不解釋何得師心對法門耶。答若佛不釋不得厝意者。一切經文何曾併是佛自解釋。若各師心豈皆有失。問華嚴頓教可得約行明諸法門。此方等經及小乘教何得亦約觀行明義。答此經既雲諸佛解脫當於眾生心行中求。若不約觀行豈稱斯文。若不以毘耶菴園對諸法門則不得約觀心解釋。何得於眾生心行中求諸佛解脫。若不於心求解脫者雲何得住不思議解脫。若不住不思議解脫雲何於一毛吼見諸佛土變現自在。廣如不思議品。又豈得如華嚴無量諸世界悉從心緣起。無量諸佛土皆於毛吼現。若言小乘不得約觀心解者。何故聲聞經中佛為牧牛人說十一法。一一內合比丘觀心。如是等例豈非方等及三藏經對諸法門觀心義也。問三觀四教懸釋此經。觀前教後入文何得教前觀後。答論其玄旨教從觀出。如破微塵出大千經卷。入文帖釋從事入理。故先須四教消釋經文。尋文入理必須觀行。故次點出三觀章門。一品一偈一句無不皆入不二法門住不思議解脫也。   維摩經略疏卷第三   與大比丘眾八千人俱此下第六辨同聞眾。此證阿難與諸聲聞菩薩天龍八部四眾共聞豈謬傳也。就此為三。一聲聞眾。二菩薩眾。三雜眾。問從小為初應先天龍。從大為初應先菩薩。答小乘出家得道荷佛恩深故常在佛側給侍陪奉。戒行自守物所歸信證經義親。故須先辨。菩薩化他不恆佛側。和光利物難可測量。世人但睹其跡莫知其本。證信義疏故次辨也。天龍四眾結惑未盡猶居凡地。內無得道之功外闕化他之利。證經為劣故後辨也。復次此有所表。二乘滯空凡夫滯有。菩薩不滯常行不二故處其間。故大經雲凡夫者有二乘者空菩薩之人不空不有。問何以不歎聲聞德耶。答諸師解言既被彈呵無德可歎。今謂不爾。菩薩亦彈何故即歎。又金剛般若亦不歎德非為被呵。今恐是出經存略。又雲大之一字即略歎德。心大論雲。若說小乘但明比丘眾。說摩訶衍非但比丘必須菩薩。如金剛般若但辨比丘不列菩薩。豈可金剛是小乘經。但是出經者略。此經不歎意亦可知。一明聲聞眾者初明比丘。即是通語人類多種。如胡越不同。佛法出家皆名比丘。釋此為五。一與.二大.三比丘.四眾.五數。一釋與者此經雲與。大品雲共。與即是共。大論辨七一明共。所謂一處一時一戒一心一見一道一解脫。若釋法華須約本跡。今經既未發跡。但因緣事解觀行而已。一處者同在菴園。一時者一會之時。一戒者同得無作。一心者俱得九定。一見者俱見四諦。一道者悉得無學。一解脫者俱證有餘。二釋大者。若依梵本應雲摩訶。大論雲摩訶或雲大或雲勝或雲多。大王所敬故名為大。勝九十六種故名為勝。數至八千故名為多。今明外道有三種。一一切智二神通三韋陀。具此三種名大外道。佛對破此故於三藏說三念處。謂性共緣。能修此三非但止破三種外道。得入性地證果之時成三解脫。謂慧得好解脫心得好解脫及得無礙解脫。名大比丘名大羅漢。若別對者得慧名大得心名勝得無礙名多。三種具足名波羅蜜。聲聞成就一切羅漢功德故名為大。問得慧解脫即名大者。何須具三。答如三德具故名大涅槃。而摩訶般若亦受大名。三藏通教各有四門合有八種。皆名波羅蜜聲聞。故名為大。若約觀心即就折體從假入空而明觀也。此八種比丘毘曇成論各有一種大比丘義。餘六不明。三釋比丘者或言有翻或言無翻。言有翻者翻雲除饉。眾生薄福在因無法自資得報多所饉乏。出家戒行是良福田。能生物善除因果之饉乏也。言無翻者名含三義。智論雲一破惡二怖魔三乞士。一破惡者如初得戒即言比丘。以三羯磨發善律儀破惡律儀故言破惡。若通就行解修戒定慧。戒防形非定除心亂慧悟想虛。能破見思之惡故言破惡。二怖魔者既能破惡。魔羅念言此人非但出我界域。或有傳燈化我眷屬空我宮殿。故生驚怖。通而言之三魔亦怖。三明乞士者。乞是求之名士是清雅之稱。出家之人內修清雅之德必須遠離四種邪。淨命自居福利眾生。破憍慢心謙下。自卑乞求資身以成清雅之德故名乞士。又解。破惡是正義。下兩助成。何者受戒破身口惡業。怖魔即破愛惡。乞士破慢惡。約觀行者次第從於陰界入求法喜禪悅。資無漏慧命成盡無生智斷之德。故名乞士。下文呵身子雲。佛說八解脫仁者受行豈離欲食而聞法乎。此具三義一殺賊從破惡得名。二不生從怖魔以受稱。三應供因乞士以成德。直言比丘則大小未定。或在外凡性地學人之位。今言大者即大羅漢。當知大之一字無所不含。即略歎德也。四釋眾者。梵言僧伽此翻為眾。直一比丘不名為眾。眾多共集名為眾也。律明四人已上皆名為眾。如眾樹共聚乃名為林。智論雲僧有四種。一愚癡僧謂破戒放逸僧也。二啞羊僧雖持禁戒不能分別三學開遮通塞之相。有疑請決默然無對猶如啞羊。三有羞僧者。若出家人修戒定慧。亦能分別為人開決。但未發真居內外凡。自愧未能成就聖法謬墮僧數。四事敬侍常愧自責。亦名事和僧。四真實僧者。從苦忍去四果聖人皆名真實理和僧也。前之二種雖有僧名既非事和不堪僧事。後之二種堪行僧事。五明數者數有八千事義可知。對行明數意則難見。菩薩者此下第二辨菩薩眾證成同聞。何但聲聞。亦有大菩薩及三萬二千。親承演說非謬傳也。文為五。一明類.二辨數.三歎德.四累名.五總結。初明人類者夫大乘行人通名菩薩。是大乘行人之氣類也。具存西音應雲菩提薩埵。什師恐繁略提埵字但雲菩薩。翻譯不同。阿毘曇雲。自覺覺他名為菩薩有雲菩提雲無上道薩埵名大心。謂無上道大心此人發大心為眾生求無上道故名菩薩。安師雲開士始士。又翻雲大道心眾生。古本翻為高士。既異翻不定。須留梵音。今依大論釋菩提名佛道薩埵名成眾生。用諸佛道成就眾生故名菩提薩埵。又菩提是自行薩埵是化他。自修佛道又用化他故名菩薩。若不如是己所修持為無慧利。但三乘同名菩提二乘不名薩埵者。無悲利物故不受斯稱。是則雖略二字異乎二乘。其義宛然。藏通見真通名為道不名薩埵。別圓見真如磁石吸鐵。非但止名菩提亦即得名薩埵。故大經雲一實諦者即是大乘。若非大乘非一實諦。問前兩菩薩不名薩埵何異二乘。答少有慈悲願行異二乘也。四教菩薩具如玄義。此經多由衍三教意釋歎德也。不用三藏者非衍正意。有時引出正為比決大小不同。觀心明菩薩者約三觀分別。折體入空起大悲心亦名菩薩。修後兩觀任運即是菩薩義也。   三萬二千二辨數者依事可知。表法難見未可定對。   眾所知識下三歎德為三。一總二別三結。初總歎者即是初標歎德章門。若無自行化他之德豈為眾所知識。此諸大士隨緣利物荷澤無邊。十方眾生莫不知識。聞名欽德為知。睹形敬奉為識。但眾生有四根性菩薩即以四種化之。即有四種知識。三藏三祇行滿百劫種相。大人相現物所歸崇名眾所知識。通教八地。道觀雙流神通利物名眾所知識。別教登地圓教初住得如來一身無量身現十界像。隨緣利物名眾所知識。未橫遍十方豎高三土。為一切有緣之所知識。今諸菩薩皆是補處。橫遍豎高一切有緣之所知識。故雲眾所知識。若約觀心三觀心明即德高名稱。是則聞名欽德睹形敬奉亦為眾所知識也。   大智本行下二別歎德為三。一略歎自他德。二廣歎自他德。三鄰果歎德。一歎德為二。一略歎自行二略歎化他。自行又二。一正歎二釋歎。初二句言正歎者即是大智本行。解此或約一法或約二法。約一法者大智即是本行也。依本起智智即是行。故言大智本行。故法華雲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佛子行道已來世得作佛。此經雲從無住本立一切法。若南土舊解多從八地約位帖釋。北方諸師從初地約位帖釋。什師從下至上漸勝稱歎。解既不同未敢偏用。何者南方引威神建立文證。故知初歎八地。北方引七波羅蜜證歎初地乃至七地。一往引證經文各便。若欲和通則碩乖違。但經文對地處處有之。未足定執謂為得稱集經者意。今謂一往多是歎上地之德。若歎上地自攝於下。何者通論諸位行類是同。但上得勝品下得劣品。今以勝攝劣不可以上下各歎。如歎大智本行皆悉成就。金剛智滿始名成就。豈可歎下。如歎能師子吼乃如雷震。下地亦能有此演說何獨歎上。故知分別互有所失。問近無等等豈非歎上。答今明諸德皆歎上地須約鄰果。故下結雲如是一切功德皆悉具足。若通下地無等之言約相待說互有遠近。如法華明行處近處。下地亦名近也。華嚴明十地智慧如爪上土。諸佛智慧猶如大地。此則懸殊。今三教菩薩行類是同。而教有所主各有淺深。通八地去但約二諦而品有優劣。若約補處自攝下位。別登地去即是三諦入佛智地。行類是同。但約品淺深分地優劣。若歎補處即攝下地。圓教初住三諦圓顯具於一切諸佛功德。但品位不同不無優劣。若歎等覺即下位皆攝。但諸菩薩外隨所感見聞不同。內則本跡高下難測。豈可定執非但約教分別菩薩功德法門。或時內合觀心欲令行者知勝妙功德皆從心出。是則諸佛解脫皆於眾生心行中求。若約二法歎者。大智歎解本行歎行。若解行互闕如目足互失皆無所到。若解行具者如有目足即能到池。故須雙歎所以歎解。雲大智者只是觀解。若入空出假。二智方便不名為大。中道觀解一切種智名為大智。故大論雲我今知力欲演說大智彼岸實相義。當知大智即是觀諸法實相之觀也。言本行者即是歎行。從大智本一心具足諸波羅蜜。故大品雲諸法雖空而能一心具足萬行。金光明雲一切種智而為根本。無量功德之所莊嚴。當知自行雖有多門。但略歎解行橫豎諸德磬無不取。問菩薩未證極果。何得言皆悉成就。答果行未滿因行已圓。故雲成就。但約教成就其義不同。三藏初緣生滅四諦發誓名大智。行六度行名為本行。種相業成名悉成就。通教初緣無生起誓名為大智。檀三事空乃至般若名為本行。十地如佛名悉成就。別教初緣無量生解名為大智。行無量波羅蜜名本行。十地等覺名悉成就。圓教初緣無作發心名為大智。一心萬行名為本行。十地等覺邊際智滿眾事究竟名悉成就。權實可知。若觀心解約三觀明。初觀觀生滅四諦。大悲弘誓名大智。用觀行六度即是本行。此三藏教折假入空觀。體假通教入假別教一心圓教。尋之可知。   諸佛威神二句二釋歎也。亦傍得成化他。此正明佛加。金剛論雲。於菩薩身佛與功德智慧之力。故名加也。今明解行因圓正由諸佛威神建立。智慧加解大智得成。功德加行本行得成。內因雖是菩薩自修外緣必假諸佛冥護。譬如種子。內雖自有雖生之因外無地土日光風雨等緣豈得成實。菩薩亦爾。雖有慈悲智慧精進禪定自行化他之因。若不假諸佛慈悲地智慧光神通風說法雨。自行化他之因豈得圓也。如大鵬影覆子得生長。故華嚴雲。八地欲沈空佛加獎觀方得發起。若約觀心修三觀時必須懺悔請十方佛。若心志者佛即加護自然行成。世有邪見學禪之人但信有心佛不信諸佛威神所加。此正釋前傍成後化他者。若加化他如華嚴明。法慧菩薩說十住。諸佛放光加方乃得說。乃至金剛藏說十地亦如是。此即成後為護法城。若約觀心三觀既成。若欲利物必須懺悔請十方佛威神建立。有感蒙加隨所利生如風靡草為護法城下二略歎化他德為三。一歎化他心二歎功成三釋歎。初二句歎化他心者。佛法如城能為行人防非擬敵故名為城。若護佛法即是護城。又解陰入界法。此法即空。即空之理名涅槃城。眾生是王而種性具足恆沙佛法。如城中人物。故文雲一切眾生即大涅槃即菩提相。但此妙理外為天魔外道之所破壞內為通別見思所侵。菩薩為護眾生本有涅槃之城不令妄起諸愛見也。受持正法者即是四教之正法也。菩薩從十方佛聞此教法得陀羅尼。總持無忘名為受持。將用此法降魔制外。及破眾生內外愛見諸煩惱賊護涅槃城。令諸眾生法王種性皆得安穩。恆沙佛法不致散失。名護法城受持正法。約觀心者假空空假護小涅槃。假中中假護大涅槃。   能師子吼二句二正歎化他功成。大經雲佛性者名師子吼三昧。菩薩住此三昧能師子吼。師子吼者名無畏說(云云)。若約觀心三觀若成所行如所說。說於四教心無怯弱。如師子子若滿三年即能吼也。名聞十方者此亦化他功成。化功既著十方蒙益鹹共傳揚。聲聞馳遠如大將破敵功名蓋世。   眾人不請下三釋歎化他。眾人不請初二句此釋化他之心為護法城也。菩薩悲誓豈待祈請。如寇賊圍逼連官大將救其危急。何待城內來祈請也。問若菩薩是不請之友者。佛何故待梵王天帝請轉法輪。答菩薩尚不須請豈況於佛。但是說法之儀生物慇重故須待請。問菩薩不待請者凡是有心必應救不。答有緣即赴非請有無支而安之。此釋受持正法。世人以同志為友。菩薩善巧同物根緣。共修四種四諦各得無漏道果。故法華雲我等二人亦共汝作。若開權顯實則同乘佛乘直至道場。此即法親之友也。而安之者未安道諦令其得安。如是四種眾生令安四種道諦。若開權顯實皆令安住無上涅槃。故言友而安之。若約觀心折體入空假名中道。此四種心不請三觀。三觀自觀即不請友義。觀折成心令此四心住四道諦。即是友而安之也。   紹隆三寶二句此正釋。化他功成能師子吼名聞十方。菩薩用無畏心說於四教即是紹隆四種三寶。若頓赴圓機即入佛慧。初心成就一體三寶增進不斷。乃至妙覺湛然安住。此即大乘一體三寶常住不斷故言使不斷絕。若漸教赴機次第明不斷者。初三藏乃至圓教一體三寶不斷絕展轉興謝教權實。故菩薩用此四教三寶引接眾生使佛種不斷。皆令安住大般涅槃常住三寶皆是菩薩說法之功即是能師子吼。化功歸己即名聞十方故言紹隆不斷也。若約觀心紹隆不絕者若佛在世紹隆三寶事如前說。佛去世後佛法付屬二眾弟子。所以優田造像闍王結集育王度人。若此相從三寶不絕。則彌勒出世真正三寶紹隆不絕。若彌勒滅後亦復如是。若行人能於今末世造立尊容書寫大乘度人出家。即是相從三寶紹隆不絕。若住三觀之心觀此相從三寶不滯空有人。第一義一體三寶紹隆不絕故經雲敬像如真佛得福亦復然。故文雲無離文字說解脫相。文字性離即是解脫。解脫者即諸法也。賢愚經雲未來多有破戒比丘。猶應供養恭敬如舍利弗目犍連。所得功德亦復無量。紹隆三寶功德最大。譬如大臣治正國家功勳重大。菩薩紹三寶種使不斷絕。功德無量十方諸佛說不能盡。   降伏魔怨二句此即傳釋紹隆不斷。只由眾生內有愛結外有鬼神六天魔王。內有諸見外有十八六師及九十六種外道。能壞法城使三寶斷絕今明菩薩化物內修禪定伏愛外用神力降伏魔怨。內以智慧斷結外則說法制諸外道。內外魔怨既伏內外外道鹹歸則涅槃城存。三寶不絕故得紹隆也。若約四教界內愛見用生無生道諦禪定伏愛。智慧制見界外愛見則用無量無作道諦定莊嚴伏愛。慧莊嚴制見。故文雲眾魔者樂生死。外道者樂諸見。菩薩於中不捨不動故雲眾魔外道皆吾侍也。若降界內愛見魔外即護化城涅槃。藏通三寶使不斷絕。若降界外愛見魔外即護大涅槃城使。別圓三寶不斷絕也。故知並是釋前化他。問界內可有魔外界外何得有耶。答大經說八魔四內四外也。華嚴十魔通界內外。分別可知。涅槃迦葉自歎雲。自此之前皆名邪見。則藏通三乘聖人皆名界外魔外。故呵善吉雲入於邪見不到彼岸。汝與魔外一手作之。豈非界外有魔外耶。問聲聞可爾菩薩雲何。答華嚴明菩提心魔三昧魔善知識魔。皆菩薩魔也。鴦掘魔羅訶文殊雲。外道亦修空。尼乾但默然即是界外外道。若不爾者何故八千被呵不能加報。若約觀心者假空空假觀成降伏界內魔外。假中中假觀成降伏界外魔外。   悉已清淨下二廣歎自他為二。一從此下訖不起法忍是廣歎自行。二從已能隨順訖及心所行是廣歎化他。歎自行為二。一斷德二智德。一歎斷德為三。一總二別三釋。一總歎者明此菩薩結惑生死皆斷。故言悉已清淨。結惑生死有二種。一界內二界外。若三藏補處止伏見思未斷結惑。通教補處雖除習氣界外見思未斷。別教補處雖斷十一品無明餘三十一品在。此三並非悉已清淨。圓教補處四十一品並盡。雖餘一品有若微煙乃可得名悉已清淨。如地持明。第九清淨淨禪至離一切見清淨淨禪二障斯斷。菩薩依此禪故得大菩提果。故約圓教補處說悉已清淨。若約觀心。假空空假假中中假二處觀成界內惑盡。非悉已清淨界外煩惱障盡名悉已清淨。   永離蓋纏二別歎斷德。蓋謂五蓋纏即十纏。有言蓋纏所障既近豈足以歎大菩薩德。今謂不爾。只約此五蓋十纏開出一切界內外惑。離此更無別能生惑。界內為枝界外為本。若離界內五蓋具出八萬四千。何者貪慾嗔恚睡疑屬癡。掉散是戒取即是等分。此四各出二萬一千合八萬四千界。外根本類作宛然。問界外何得有五蓋亦對八萬四千。答既有三毒何得無五蓋耶。取涅槃即貪捨生死是嗔迷實諦是癡。既有根本三毒則有根本五蓋。得具八萬四千。今約教明離蓋不同。數人明蓋障於初禪上界無蓋若成論明貪嗔二蓋並通上界二論俱是三藏尚明蓋不同。若三藏菩薩離蓋發禪與凡夫同。未足以歎補處之德。若通別圓離蓋類悉已清淨。可知十纏開五百纏。分別永離類蓋可知。若約觀心假空空假假中中假。一處觀成離二蓋纏准上可知心常安住無礙解脫三釋歎斷德。無礙解脫即不思議解脫之異名也。故大論雲於諸解脫中無礙解脫最大。藏通皆雲無礙斷解脫證。有師言。無礙伏解脫斷此但界內思議無礙解脫。別教十地亦言無礙道斷解脫道證。雖離界外見思猶約定斷。非不思議無礙解脫。圓教明義解惑相。即智不斷惑而究竟永離二種蓋纏。故名無礙解脫。故文雲不斷癡愛起於明脫。心常安住者。若思議照寂非究竟安住。若不思議寂照不二。住大涅槃名究竟心常安住也。無礙解脫即大般涅槃之異名耳。次約觀心。若別相三觀非究竟安住。一心三觀即是心常安住無礙解脫也。   維摩經略疏卷第四   念定總持辨才不斷下二歎智德為三。一總二別三釋成。一總歎者即是念定總持。若類餘經悉歎三昧陀羅尼德。今歎念定總持即是歎三昧陀羅尼也。以此雙標歎章者。念即念佛三昧等諸三昧。菩薩得此三昧十方諸佛常現在前。若得一心即名王三昧。何者若根本觀練薰修並俗諦三昧。觀諦緣三空是真諦三昧。自性等力及般舟一行首楞嚴等百八三昧。皆中道一心三昧。名王三昧。故知歎念定是歎三昧德也。約教者若折俗體俗入真。但約二諦名王三昧。若從根本俗諦及真諦。次第入中。即別教三諦名王三昧。若一心圓入三諦即圓教三諦。三昧名王三昧。大論出異家解三昧王三昧不同。意在此也。若約觀心即三觀觀三諦成王三昧。任運可知。總持者即歎陀羅尼德。此言能持能遮。持善不失遮惡不起故名遮持。亦名總持。持諸善法不漏失也。法華明三陀羅尼。一旋陀羅尼。二百千萬億旋陀羅尼。三法音方便陀羅尼。旋者旋轉也。轉假入空得入真諦。但破界內即屬通教。一心圓破即屬圓教。百千萬億者即是從空入假。旋轉分別破塵沙惑顯出恆沙佛法。若別破界外無知則是別教。一心圓破即圓教也。法音方便者即是二觀為方便。得入中道。次第斷入中是別教意。不斷無明一心圓入中道即圓教也。又法音方便者得此陀羅尼即解一切言音。亦能一音說法隨類得解。得此三陀羅尼即入無礙陀羅尼。具足一切陀羅尼也。問此經歎補處。何得約初心而釋。答發心畢竟二不別。故但後心入三諦無礙。橫廣細極豎深窮源。即是補處無礙陀羅尼也。問三藏菩薩有陀羅尼不。答如屍毘王。得歸命救護陀羅尼。當知亦有諸小陀羅尼也。輪王尚得況於菩薩。問聲聞得不。答其既入滅故不須也。約觀心陀羅尼三觀類作易見。辨才者即四辨也。大品七辨大集二十四辨華嚴四十辨。約教明四辨者。初約三藏。生滅四諦名字之法無滯。即法無礙辨。於四諦義無有滯礙即義無礙辨。達六道言辭亦同其語。說生滅四諦言辭無滯即辭無礙辨。若稱根緣於生生不可說四悉赴機。說無窮盡即樂說無礙辨也。辨是辨了才即才能。以蜜助藥服之者易才助。又言。化道無壅。通約無生。別約無量。圓約無作。類解可知。言不斷者不盡也。法義緣苦集知病無盡。又法義緣道滅識藥無盡。辭及樂說即授藥無盡。復次從生滅辨起無生辨乃至無作。無作四辨如風於空中。說法無障礙。故言不斷。約觀心修四辨義類解可知。   佈施至具足二別歎智德。還從定慧開出七度。從定開四慧開方便故言別也。若作十度對十地者。開禪出力願開般若出方便及智。若約教者德約四四諦。修佈施等即四教明七度也。言無不具足者皆波羅蜜。波羅蜜者翻事究竟亦云到彼岸。佈施乃至方便皆事理究竟。見檀等法界即究竟彼岸。故雲無不具足。觀心七度者一心三觀不見慳施。乃至不見巧拙。而能善巧分別慳施。乃至巧拙冷然自曉。即無不具足也。   逮無所得二句三歎位釋成。逮之言及不起者。不起內外煩惱生死無境可觀。故名不起法忍。即是大無生忍。亦名寂滅忍。無所得者。大品雲無所得以為得即是得無所得。仁王五忍瓔珞四忍。兩經雖殊俱明寂滅忍。寂滅忍有上下。若金剛心名下忍佛地名上忍。若開十地別出等覺亦得作三品謂下中上。今歎鄰果復言逮者。當逮下忍也。約教各明四忍者。三藏無文義作亦有四忍。初祇為伏二三祇為順。百劫為無生三十四心名為寂滅。通教乾慧名伏性地名順。從須陀洹乃至九地名為無生。十地如佛名為寂滅。別教鐵輪名伏三十心名順。初地至九地名無生。十地金剛心名寂滅。圓教五品名伏鐵輪名順。初住乃至九地名無生。十地金剛心名寂滅。通論圓教初心已上並具四名。故仁王雲。從初發心至金剛頂皆名伏忍。普賢賢首意在此也。問下文歎淨名但言無生。當知不起法忍只是無生。何以用寂滅釋不起法忍耶。答在因讓果說名無生。若通論無生只是寂滅之異名也。故大經雲。涅言不生槃言不滅。不生不滅名大涅槃。故文雲法本不生今則無滅。是寂滅義。若然者寂滅即是無生何所疑也。約觀心者一心三觀三諦。惑不起者即是修不起法忍。故法華雲著如來衣。如來衣者柔和忍辱心是。   已能下二廣歎化他為二。一內具化他之法二正明化他。初為三。一明內具。二明外具。三總釋內外。如大論雲。內具智慧名為力外用無怯名無畏。若內智不明外儀不具。處眾有畏何能伏物。若內外備足所化皆從。初明內具化他法者。即是已能隨順。隨順有三。一順佛。二順理。三順根緣。佛為眾生轉四法輪。菩薩隨轉即順佛也。因緣生滅即空假中。順理而解。順解而說名順理。根性雖多不出四種。赴機無謬名順根緣。復次順解而說是順實智。順眾生說是順權智。順佛方便是順權實二智也。今言隨順具此三義也。轉不退法輪者。四種四諦是輪體。用四悉檀為轉也。有四種不退。一事不退法輪轉生滅四諦。二位不退轉無生。三行不退轉無量。四念不退轉無作。若三藏但事者。以三藏教明不退位不取斷結。但言不生四惡道。不受女人身。不生邊地。諸根具足。得宿命智。具此五事名為跋致。通教初果已去齊羅漢位不退。七地行不退八地念不退別教以住行向對三不退。地證念不退向但修耳。圓教者一心具三不退。初住法身不墮前位名位不退。具一切行名行不退。唸唸流入即念不退。約別相三觀者以空假中對三不退。約三別判此義猶疏。今約一心正觀中道名位不退。雙照二諦名行不退。自然流入名念不退。善解法相知眾生根者。善解法相是如法相解。知眾生根性名識病。善解四種四諦之藥善知四種眾生之病。以此化他無差機之失。十力中有是處非處力。即是如法相解。有知根力。即是知眾生根。皆是內力具足也。   蓋諸大眾二句二明外具化他法。以無緣慈覆十法界故言蓋諸大眾。又蓋之言過深達四種四諦。出過不達之上故也。得無所畏者。慈悲福慧能蓋一切故無所畏。即是釋外用無怯無畏法也。   功德智慧下三總釋內外化他法為三。一釋內心無畏二釋外用無畏三結成無畏。初二句釋內心者。具二莊嚴能師子吼釋成內心無畏也。心即是自性清淨心亦名法身。福慧能顯出自性清淨心。故言以修其心。還用莊嚴自性清淨心。即具二嚴莊嚴法身。四教福慧三權一實。總此權實以修其心。故心無所畏也。   相好至飾好二釋外用無畏法者。種性色身物所尊重。如迦旃延子所明種三十二相業。小福所致。何足為奇。故非第一。通教約真修相。諦理未極相非第一。別教以緣修。緣修是智障故相亦非第一。圓教相好者。法身若顯相好具足。故法華雲。深達罪福相遍照於十方。微妙淨法身具相三十二。法身具此妙相眾生無由能識。為顯此相故於應身示白毫相。表中道理。示紺眼相表無緣悲。餘各有表。故知此相即是法身三十二相。色像第一者法性色也。大經雲妙色湛然常安住。不為生老病死遷。此之妙色於諸色中最為第一。現十界像如如意珠。應色表真真色第一。應佛身色於所化身色亦第一也。捨諸世間二句傳釋前真相好也。非捨世間嚴飾之具。若捨此者外道亦能。何足可歎。今言捨者三藏菩薩舍人天飾好。百劫種相為菩提器。通菩薩捨有所得心世間嚴飾。故大論破百劫相。金剛般若雲。若以色見我是人行邪道。別教菩薩捨界內空心飾好。用界外緣修修相好也。圓教菩薩界內外修皆世飾好悉皆併捨。法身若顯即是真相。故雲相好嚴身色像第一。豈同虛妄修因世間飾好。   名稱高遠逾於須彌三結成為二。一結外二結內。初二句結外無畏者。菩薩外化遍十方十界名為高遠。又解。通別教佛如須彌山。今圓教金剛心高兩教佛。故言逾於須彌。又須彌盤固高遠如法性不動理高。無上智有顯理之功。故言逾於須彌也。   深信堅固二句二結內無畏法也。信有二種。一聞二證。四教分別各有依次。今但約圓。若五品弟子一向聞信。信不思議三德之理。六根清淨亦聞亦得似證。初住已上亦聞分證。佛地但證。今諸菩薩既居高位二信圓深。故雲深信。言堅固者二信不為內外之所壞也。猶若金剛譬顯深信。金剛二義。一利徹本際。內合二信定慧利用窮實際也。二體堅萬物所不能壞。譬二信煩惱生死所不能損。   法寶普照下二正明化他為三。一放光說法明化他二正說法明化他。三明進修化他門。初為二。一正明放光說法二明釋成。初又為三。一放光。二說法。三釋歎。一放光者明菩薩悲智緣三諦理。生善法寶用化一切有緣。言普照者入放光三昧普光三昧故能普照。若諸凡夫應以世善光照。若出世善及出世上上善而得度者。菩薩隨其所應用何三昧放善法光各令得度。故華嚴思益大品悉雲。佛有光明名無慳。若放此光照慳眾生即能行施等。如是種種利益令其得道。若一光除慳一光除嗔是別教意。不名普照。若放二諦光亦不名普。今諸菩薩只放一光具一切光照一切處。十界眾生各得利益。隨機入道故名普照。問光照雲何能破惡生善。答譬如薰藥煙觸病苦即除身得安樂。光觸亦爾。以此光從諸善法而出隨觸苦除。故文雲有以光明而作佛事。   而雨甘露二明說法。甘露是諸天妙藥服之不死。中論雲實相名天甘露。能令三乘同得聖道。實相甘露即有二種。一真二中。眾生應以何實得度雨何甘露各令得益。此諸菩薩但說中道實相甘露。隨其偏圓所得不同。故法華雲佛平等說如一味雨。隨眾生性所受不同。   於眾言音微妙第一三明釋歎。雨甘露雨何故能說甘露法雨。以有微妙之言音也。如法華欲以一妙音遍滿三千界。隨意即能至。鐵輪尚爾何況補處。而不能以一音遍滿隨類各解普獲其利。降佛已還莫能過者故言微妙第一。又解。法性言音故微妙第一。   深入緣起下二明釋成放光說法為二。一明入緣起歎智慧以釋成。二斷諸邪見下歎斷德以釋成。初文者所以放光說法利益深普。良由智能深入緣起。緣起有二。一生死。即是無明十二因緣一切生死。二解脫緣起。是觀因緣智起一切佛法。今明深入者。深入生死緣起即成佛法緣起。故大經雲十二因緣有四種觀。若深入者得上上智了了見性。何者若觀因緣生滅即三藏意。即空通教意。入假破界內外塵沙進入中道。破十一品無明是別教意。並非深入。圓教菩薩一心圓觀。從初住至補處破四十一品。乃名深入。是諸菩薩併入十二因緣正報緣起。亦入依報成壞緣起。以深入故。是以能說因緣實相。甘露深信之義意亦顯也斷諸至餘習二歎斷德。釋成放光說法者。只以自無惑闇能普放光照眾生闇。只以自無繫縛能雨甘露解眾生縛。令斷有無二邊邪見。邪見有二。界內界外。界內六十二等皆屬有無。界外種種諸見亦屬有無。今總界內屬有邊界外屬無邊。故大經雲凡夫者有二乘者無。菩薩之人不有不無。正見中道則破二邊一切邪見。故言斷諸邪見等。又解。正觀中道破真俗二邊。至金剛頂邊際智滿。中道體顯三惑方盡。無復餘習者。圓教始從初住終至法雲。圓斷諸見猶有習在。等覺入重玄門千萬億劫重修凡事。見理分明習氣微薄。事等微煙故名無復餘習。如以少鹽投於大河無復鹹味。故大論雲。有無二見滅無餘。諸法實相佛所說。常從但雲斷界內二見。用地論別義。登地離凡夫我相障斷有無二見。豈得消此經文。問此有何過。答藏通見道即斷諸見。別教登地斷界外見。並不可歎補處之德。優婆塞經雲九地斷見習十地斷愛習。地持雲離一切見清淨淨禪。此據等覺。故今約之以消此文。一家圓斷義轉分明。   演法至過量二正明說法歎化他。初雙舉兩譬歎化他成就。後一總歎化他功德。初譬雲師子吼者名決定說。說諸眾生皆有佛性。演法無畏者。演之言廣心無怯弱故名無畏。能於四不可說以四悉赴緣廣起四教。猶師子吼譬演實相甘露法門得無所畏也。如師子吼時非但不畏禽獸。亦能令香象失糞飛者墮落。此諸菩薩演甘露法非但於諸魔外及諸眾生心無怯弱。亦能令魔外失愛見糞高心墮落。亦令一切愛見皆滅。   其所講說乃如雷震。次譬雨甘露法雨能令生善。大論具出四種法師。雷喻多聞雨喻美行具在論文。今明雷以驚蟄雨以潤生。說甘露法雨震八音雷。用驚二邊邪見之蟄。使一切善根萌芽開發。謂三草二木一地所生。使一切行人宿善開發故也。   無有量已過量二句次總歎化他功德。無有量者。此諸菩薩神通智慧放光說法十方所化無有限量。七種方便所不能量。已過量者過圓十地所化之量也。   集眾法寶下三進修化他法。明諸菩薩化功雖大。未證極果。猶須進修化他之法。即是等覺。千萬億劫入重玄門修化他行。重玄門者地持雲。入住起力禪捨復入力禪。入者從凡心入一切法門乃至上地。起力者從等覺地起入一切法門。住者隨住一法門即住一切法門。捨復入力者百千萬億劫重修也。故法華彌勒歎下方菩薩雲。善入出住無量百千三昧等。如海導師者。將導眾人入海採寶眾人得寶。亦已自獲。菩薩入生死海非但能令眾生得佛法寶。化功歸己入重玄門法利亦多。故此經雲不入大海不得無價寶珠。菩薩不入煩惱巨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了達諸法者。入重玄門內慧增進了達。是智之異名。諸法即十界之法也。深妙之義者十法界法二諦三諦之理甚深。故名為深。見三德不縱不橫故名妙也。善知至所行二句正明菩薩住重玄門。增進外見所化眾生根緣。此諸菩薩得真天眼常在三昧。不以二相見諸眾生。死此生彼名往。死彼生此名來。言所趣者知善惡業緣之因趣受報好醜之果。及心所行者用種智之力知其宿世習因所行。三草二木一地所生根性不同。三草二木即七方便。一地所生即圓根緣。前明用藥今明知病。既識藥知病即能隨病授藥。故知住重玄門化他之德轉深大也。   近無等等下三約鄰果歎德為三。一歎自行。二歎化他。三總釋成。自行為二。一歎智德二歎斷德。初為二。一總二別。一總歎自行智德者。即近無等等佛自在慧。言無等等者十方諸佛無與等者。今等諸佛故言無等等也。約理者實相之理無能與等。   佛種智圓極能等實相。故言無等等。又若圓教初住雖發真見理得無等法。猶有四十一品無明去妙寶尚遠。不名鄰果。約佛約理猶非近無等。豈得與無等等。金剛心菩薩約佛約理皆近故言近無等。見理已圓故雲無等等也。若約教傳作可知。   十力無畏十八不共別歎自行智德。如大論解。此有二。一雲菩薩自有無畏不共。二雲菩薩分得佛力無畏不共。補處如十四日月。佛如十五日月。相鄰近也。若約教者如三藏。明十力無畏名同大乘。毘曇釋不共法別立名教。故大論彈雲。力無畏名既同大乘。不共何得別立。今但約斷伏分別同異。名義非妨。通教約照二諦。八地分得十力無畏等。故雲近無等。十地如佛故雲無等等。別教初地分得十力等法名近無等。十地所得十力等法名無等等。圓教初住已上分得力無畏不共等法名近無等。華嚴明初住。雲得如來是處非處等十力智也。今取至等覺位乃至近無等。近佛十力無畏等法也。因用已圓即無等等也。前教並非雲。佛自在慧者佛慧中無無明。故究竟自在。菩薩雖有無明猶如微煙。將得佛慧故以此為歎也。   關閉一切諸惡趣門此歎自行斷德。惡趣門者惡趣雖多不出二種緣集。藏通見空關閉有為惡趣之門。別圓見不空關閉無為惡趣之門。此諸菩薩見中道之源能閉有無一切諸惡趣門。或屬歎化他關閉眾生諸惡趣門也。   而生至服行二歎化他。若開修羅即是六道。若三藏帶結願生。或用神通示五道身。於染淨土教化眾生。通教七地界內結盡。願扶餘習五道示身。亦神通生也。別地已上圓住已上得一身無量身。清淨妙法身湛然應一切。即是二十五三昧力薰生二十五有也。今是補處慈善冥薰隨機應現五道利生。義論亦現界外諸土之身。化彼眾生。為大醫王善療眾病者。既生五道意在利物治眾生病。對小明大。三教菩薩及圓下地皆是小。醫今諸菩薩力用鄰佛名大醫王。治界內外不善業病。應病與樂者用四悉檀說四法藥。令得服行者眾生聞法斷界內外結。得大小乘聖道解脫。   無量功德至不唐捐三總釋成鄰果歎得。無量功德皆成就者釋自行滿。無量佛土皆嚴淨釋化他滿。其見聞者無不蒙益者。法身非色非聲隨感見聞。必獲其益。令得世間出世間樂。諸有所依亦不唐捐者。唐虛捐棄亦失也。釋自行者隨心所行任運契理必成勝因。感果不失故不虛棄也。釋化他者眾生雖不入第一義不失三悉檀。歸向生善破惡獲利。及化功歸己並不虛棄。   如是一切功德皆悉具足三結成歎德。如上所歎皆悉成就。若依南北摘句配地豈得一切皆悉具足。一家解釋理自冥會。又解菩薩功德無量無邊。如上所歎數十句耳。豈可具述。   其名曰下說法王子四累名證成同聞。雖歎勝德不的顯名莫知其人。故略出五十二人以證同聞也。若約四教事轉繁多。今略就三觀釋名足知大況。等者以二觀入中。即是平等故雲等觀。不等者但照二諦無量殊別不等觀。等不等者正觀中道雙照二諦。入中名等照二不等。體用合論名等不等。須用六即則不混濫。一切眾生即是實相名理等觀。聞實相名深知其理是名字等觀。若觀中道通達無礙即觀行等觀。發相似解。即相似等觀。若發真明名分證等觀窮實相源名究竟等觀。今此乃是分證位鄰究竟故名等觀也。不得聞觀心即是。而便混濫生增上慢作菩薩旃陀羅。若不受此語即是不信諸大乘經了義之說。下去一一名下皆先加一心三觀。然後依文。如言一心三觀即能觀心性等。定自在王者能觀心性名為上定。得此上定於一切法即得自在。如世國王。法自在者正觀三諦心無滯礙。於十法界法而得自在。法相者觀十法界三諦法相。光明者此之慧光能顯實相故也。光嚴者心智光明莊嚴法身也。大嚴者觀於心性。其性廣博猶如虛空。境大智大以嚴法身。寶積者。觀心雖空而具足萬行。萬行眾寶積之於理。故名寶積。辨積者與法性相應即具四辨蘊積也。寶手者觀心成就即具權實二智之寶手也。寶印手者觀實相印印觀智手也。常舉手者正觀心手上求佛果。常下手者觀智之手即無緣大慈下化眾生也。常慘者住正觀心悲愍眾生。喜根者得如來藏大喜遍心。喜王者得中法喜所願自在如世王也。辨音者分別十界殊方異音通達無礙。虛空藏者觀於心性。猶如虛空無所積聚乃名為藏。執寶炬者觀道品寶炬照顯心源也。寶勇者見諸法寶能於生死意而有勇。寶見者觀實相寶了了見性。帝網者譬如帝釋網目無量。正觀三諦具足無量諸法之網。網諸煩惱及諸眾生。明網者正觀心性。智網光明網諸煩惱及諸眾生。無緣觀者觀於心性。真修體顯無緣無念寂而常觀。慧積者觀於實相。具智慧聚。寶勝者正觀之寶。勝方便之寶。天王者得第一義天自在如王。壞魔者觀於心性能壞二邊八魔。電德者見中道迅速即成三德。如夜見電光即得見道。自在王者得真我性。於一切法自在如王。功德相嚴者正觀心性具一切法莊嚴法身。師子吼者得見佛性成師子吼三昧也。雷音者正觀心性中道。多聞美行如雷震吼。驚一切二邊冰執蟄也。山相擊音者如二山相擊音遍四方。境智相應出四辨之音也。香象者無煩惱毒臭。能以慈力荷負一切。白香象者法性之本本無黑惡。理淨智淨五分身香起諸慈悲荷負一切。如白香象。常精進者見法性常住成無作正勤。不休息者觀空不空不住偏空化城而休息也。妙生者觀於心性不生。則一切法不生而般若妙生。華嚴者福慧因華莊嚴法身。觀世音者如請觀音雲。觀於心脈使想一處即見觀世音也。得大勢者正觀心性降制界內外魔怨外道。梵網者正觀清淨法網。網諸煩惱及一切眾生。寶杖者具福慧二種為寶杖。策發進趣菩提果所。又雲眾生憑杖求入中道也。無勝者得實相法世出世智莫之能勝。嚴土者心淨則佛土淨也。金髻者實相慧明如金。髻者即權智也。以嚴心首故雲金髻。珠髻者即實相智慧。如法華王。解髻中明珠與之與之者權智也。彌勒者得無緣慈慈攝一切也。文殊師利者若見佛性即具三德。不縱不橫故雲妙德。如是等菩薩隨觀標名引物歸心。一人各具一切觀門。名字互通。即字等語等身等法等。如是解者於心觀中見諸佛菩薩。故法華雲。若人有能信汝所說則為見我。亦見於汝及比丘僧並諸菩薩。華嚴雲十方諸如來同共一法身一見一智慧。力無畏亦然。故諸佛菩薩皆約觀心明也。問凡夫觀心何得用釋佛菩薩義。答此經雲。諸佛解脫當於眾生心行中求。若執文字離心而求佛菩薩解脫者。可謂抱石投淵夜遊去燭。   如是等三萬二千人第五大段結眾數。問此諸菩薩定皆是十地等覺位不。答北方諸師從初地至十地。南土諸師雲是八地九地十地也。復有師例如大品雲。皆補處也。今謂不爾。前明本跡高下莫測何須定判。   維摩經略疏卷第一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78 維摩經略疏   維摩經略疏卷第二   天台沙門湛然略   佛國品之二   復有萬梵下三辨雜眾證成不謬。此中具有大小凡聖故名為雜。此有權實。實隨業生。若法身住二十五三昧。應跡受生此謂權也。故上歎菩薩雲。而生五道以現其身。又下文雲眾生病則菩薩病。此諸天等預座聞經者今傍大經開為四句。彼雲於戒緩者不名為緩。於乘緩者乃名為緩。解此多途。今取義便用通經文。但作四句。一戒乘俱急.二戒緩乘急.三戒急乘緩.四乘戒俱緩。若通論戒乘一切善法一切觀行皆通乘戒。今別判者三歸五戒十善八齋出家律儀。乃至定共能防身口遮惡道果得人天報名之為戒。若聞經生解。若觀智推尋四諦十二緣生無生理。智能破惑運出三界。名之為乘。故大品雲。有相之善不動不出。無相之善能動能出。但戒有粗細乘有大小。今為二別。一玄釋二帖文。玄釋為七。一值佛不同.二信法根性.三大小根性.四頓漸根性.五應跡同凡.六觀心.七化他。一戒乘緩急值佛不同者。正釋前四句。一戒乘俱急。戒急受人天報乘急見佛得道。即此經天人來會是也。二戒緩乘急。戒緩生三惡趣乘急值佛得道。今龍神等皆來聽法者是也。乃至說方等陀羅尼時。婆藪從地獄出將諸罪人共來聽法。又諸餓鬼亦來聽法。說大經時諸鬼神等悉皆來集。又說大品時佛放光照地獄。捨報生六欲天來下聽法。皆是往昔戒緩乘急。問三惡道處雲何得道。答少謂不得非都不得。大論雲如身有黑黶雖非黑人非不有黑。三戒急乘緩。戒急得人天身乘緩不得值佛。設得值佛亦不聞經入道。如捨衛國三億不見佛三億見而不聞。又上界諸天著樂不來聽法皆是其事。周時佛興星隕如雨。而此土不見不聞亦其義也。四戒乘俱緩。戒緩墮三途乘緩不見佛。流轉生死未有邊際。二兩行不同者即信法也。一信行者聞慧薰習所成。悉是過去多聞受持讀誦聽法之人。二法行者修慧薰習所成。即是過去禪觀之人。二行各具戒乘四句類前思之。但此中二行利鈍有別。利者少聞便能觀達。二種行人必請善之。三大小不同者還約信法各有大小。初信行大乘者昔聞大乘戒乘俱急。戒急生人天乘急還聞於大。餘三句類前。次小乘信行者。昔聞小乘戒乘俱急。戒急生人天乘急還聞於小。三句可知。二法行大小戒乘四句准前可知。但利鈍為異。四頓漸根性有二。一頓大二漸大。頓大有二。一信二法。初大乘信行頓根性者。久遠聞大受持讀誦解說書寫。若乘戒俱急即生人天。以釋梵身值捨那七處九會。譬如日出先照高山。若戒緩乘急墮三惡道。以龍鬼修羅風雨等神見於捨那聞法入道。若戒急乘緩雖在善道不聞頓說。若乘戒俱緩墮三惡道不見不聞。次明大乘法行頓根性人。過去學大乘修一心三觀。戒乘緩急四句類信行可知。但利鈍少異。二明漸大信法根性人。一信行漸根性者。既無頓機不預華嚴處會之說。猶有漸機得聞藏等四味。戒乘四句類前可知。此如大經聞毒鼓聲近遠皆死。近者如聞華嚴即便信受入如來慧。遠者即如漸悟根緣。初作二乘遠離佛道次聞方等般若。至法華涅槃皆以如來滅度而滅度之。五味相生即其意也。今此法座而有八部為同聞者。即是戒乘俱急戒緩乘急。信法大小漸頓根緣。問戒急乘緩戒乘俱緩何當得道。答值佛為作俱急因緣。若不值佛者正像法中作俱急緣。故如來遺囑令依木叉念處修道。又付囑流通皆作信行乘戒俱急因緣。問若但作俱急因緣何得復有戒緩乘急根緣。答諸佛如來用安穩道為作因緣。但眾生罪垢深重而修禪觀行。不能淨持禁戒。致成戒緩乘急之緣。雖復戒緩墮三惡道若值彌勒千佛得聞漸頓便得入道。大經雲於戒緩者不名為緩。於乘緩者乃名為緩。乘緩戒急雖生人天不值佛聞法。果報若盡流轉生死。故雲寧為調達死入地獄。不作藍弗生天受樂。調達本得煖法。惡業因緣退墮地獄。出得人成辟支佛。聰明利智過舍利弗。鬱頭藍弗雖得生天。天福報盡即墮三途。生死流轉未有邊際。五菩薩應跡者。為接有緣見佛聞法住二十五三昧。應二十五有受四惡趣身。是無垢.不退.心樂.歡喜。四種三昧慈善根力。為引戒緩乘急信法大小頓漸根性來。聽頓漸之教令得入道。若俱緩者作俱急緣。次住如幻等二十五三昧。慈善根力受人天身。為引俱急信法大小漸頓眾生。聽漸頓之教令得入道。亦為戒急乘緩作俱急緣。今此法座八部四眾。有法身菩薩現受其身即此義也。六約觀心。若觀行人大小兩乘。乘戒四句受何等身。得見彌勒聞何等法。若不見不聞不得入道。得失可知。若無禪觀讀誦說法即成信行。戒急乘緩得失可知。七化他者。若觀行講說當自省心行。用此四意分別得失。即見所化之者行業不同。未來昇沈宛然可識。當以此意而化導之。二釋經文。就雜眾為四。一梵天眾.二釋天眾.三八部眾.四四部眾。初萬梵天王者。梵是西音此雲離。或雲淨行。梵王是娑婆主住初禪中間。毘曇雲。二禪已上無言語法故不立王法。瓔珞禪禪皆有梵王。今謂但加修無量心報勝為王無統御也。初禪有覺觀言語則有主領。故作世主。此由往昔戒乘俱急領初禪眾來聽法也。若應跡者住白色三昧種種三昧。力薰故生初禪。引實梵眾來聽法也。屍棄者此雲火。或雲火首。又言□髻。肉髻似□故也。望法華序恐是二禪王也。所言等者等三四禪也。實行可知。若應跡者是住雙雷音澍雨三種三昧。引諸梵眾來也。問何故從餘四天下來。答上界處空來處難知。以下擬上故言從餘四天下來也。   復有至會座次明釋天眾。地居天主釋提桓因翻為能作。若此間帝釋是昔迦葉佛滅後有一女人發心修塔。復有三十二人發心助修。修塔功德為忉利天主。其助修者而作輔臣。君臣合之名三十三天。以乘急故同來聽法。若作應跡君臣皆是難伏三昧之力薰生彼天。為引諸著樂者共來聽法。言從餘者一四天下但一天帝。既有萬二千故雲從餘四天下來也。問勝天甚多何故別出梵王帝釋。答梵王是世界主天。帝是地居天主。皆是請佛轉法輪主。又並是佛檀越故先別列證經親故。   並餘至會座三列八部眾。八部義多有所關。今略案文釋也。大威力者通貫八部。上文但出梵釋今更總舉欲界五天及四禪中五那含天。各有王及眷屬俱來聽法。實行可知。若是權跡生此等天者。住不動三昧。生四天王天。悅意生炎魔.青色生兜率.黃色生化樂.赤色生他化.照鏡生那含。皆為引諸天來聽法也。問無想無色何故不來。答無想是外道天。菩薩住如空三昧亦生於彼。從多為論。戒急乘緩多不來也。四無色天菩薩住無礙三昧生空處。常生識處.樂生不用處.我生非有想非無想處。但彼天無色不來聽法。設來不見不可為證。此等未辨故重雲諸天。龍者是畜生道正報似蛇。依報七寶宮殿與天相似。亦能變形為端正人。戒緩乘急故也。亦如僧護比丘為四龍說法聞即得悟。神夜叉者皆是鬼道。夜叉此雲輕疾有三種。一在地.二在空.三為諸天給使。毀戒故墮鬼神。以惡毒故受夜叉身。往修乘故見佛聞法。少行佈施微有果報。車馬施故故能飛空。乾闥婆此雲香陰。此亦凌空之神。不噉酒肉唯香資陰。又雲是天主幢倒樂神居十寶山。身黑相現即上天奏樂。往世好觀聽妓樂。戒緩故墮神行施。故果報似天。阿修羅舊雲無酒。或雲身大。採四天下華於海釀酒不成。故言無酒。又雲非天。此神果報最勝鄰次諸天。而非天也。又雲不端正。唯生女捨脂端正絕倫。眷屬皆醜故雲不端正也。又雲男醜女端正。往昔嫉妒惱他故恆多怖畏。迦樓羅此雲金翅鳥。畜生道攝多慢故墮。以行施故頸有如意珠。以龍為食。權者華嚴雲。法身金翅鳥四如意為足慈悲明淨眼住一切智樹。菩薩金翅王生死大海中搏撮天人龍安置涅槃岸。此是住不退三昧金翅法門。當知法身住諸三昧。龍神修羅等皆有法門。類金翅可知。緊那羅此雲疑神。頭上有角是諸天糸竹之神。果報少劣乾闥婆也。好樂音樂生鬼神道還作樂神。少修功德微有果報。菩薩住心樂三昧力能摧生也。摩□羅伽此是蟒神。亦云地龍。無足腹行神。即世間廟神受人酒肉悉入蟒腹。毀戒邪諂多嗔。少施貪嗜酒肉戒緩墮鬼神。多嗔蟲入其身而唼食之。昔少施謙敬得人供養乘急值佛聞法。上來皆乘戒俱急。戒緩乘急。故來聽法。所以經初皆有八部。八部一一皆約信法大小頓漸根緣。類前可知。   諸比丘至會坐四列四眾。比丘名含三義如前釋。尼者女也。古經雲除饉男除饉女。優婆塞優婆夷此雲清信士清信女。亦云善宿男善宿女。雖在居家持五戒。男女不同宿故雲善宿。此解未可定用。此皆戒乘俱急。戒急生人道乘急值佛聞法為弟子。問四眾既皆有戒乘俱急。何以有在家出家。答樂厭不同。雖俱好佛法有樂披剪入道。有樂素服形不厭離故不等也。菩薩住日光月光如幻熱炎四種三昧。生四天下為四眾弟子。引諸凡夫聽法入道。   彼時佛與下訖七言偈是別序。所以現瑞敘述皆表欲說此經。故現相不同餘經。此為二。一從彼時佛與至長行盡名發起序。二從長者子說偈竟名敘述序。一發起者即是現相別表欲說此經。但相以表發為義。故現三瑞表於欲說三德法身三種淨土。一現巍巍尊特之身表欲說真性解脫法身之體。亦表欲說性淨真境常寂光國。二長者子獻五百蓋。佛之威神合為一蓋。表欲說眾因圓聚合成一實慧解脫圓報法身。亦表欲說圓淨實報之國。三現三千國土諸佛說法悉現蓋中。此是無方大用。表欲說方便解脫應身。亦表欲說方便應土。問何以得知。現尊特身表欲說不思議真性解脫法身耶。答大品明尊特之身以須彌映海為喻。眾山無能及者。此經亦爾。復次法華明長者所止一城威德特尊窮子驚避。此是如來示尊特身。說華嚴教小機不堪。是故遠避即脫瓔珞著弊垢衣。此是作老比丘身擬說三藏教。過是已後心相體信入出無難。出現弊衣入現威德。即是現尊特身說方等教。長者宅內現威德身命於窮子領知家業。是現尊特身命善吉等為諸菩薩轉教說般若也。又在宅內集國王大臣定父子天性。汝實我子我實汝父。即是法華現尊特身為諸聲聞授記時也。初見遠避次入出無難。次則領知眾物後則定父子天性。凡四度現尊貴長者瓔珞嚴身。皆譬釋迦勝應尊特之身光明色像無量無邊。悉表欲說實相法身。此方等教入出無難。雖復出處草菴見弊衣。長者入宅猶見現瓔珞身。瓔珞長者即是。今佛。與無量大眾恭敬圍遶現尊特身。問那知現尊特身表說法身。答法華雲我以相嚴身光明照世間。無量眾所尊。為說實相印。大品雲諸法實相即是佛。問何得復表寂光淨土。答此經既以佛國為宗。豈不即表淨境之國。法身即土離身無土。土即法身離土無身。但真如實相非智非境。說智說境非身非土說身說土。既表於身即是表土。故金剛論雲智習唯識通。如是取淨土非形第一體。非莊嚴莊嚴。此經言隨其心淨則佛土淨。表說實相真心豈非表說常寂光土。但表身義通通前普集表土義別。別表佛國。問合蓋現土何得知表報應身土。答五百小蓋合成其一。豈非表眾因合成一果。一果者即是圓報法身。身即有土。故文中菩薩修檀等行成佛之時。如是眾生來生其國。問此明應身成道豈得證於報土。答由報身成則有應身應土成也。就發起序為二。一如來現身.二長者獻蓋。初為三。一佛說法.二譬顯.三合譬初明。   彼時佛與無量大眾者。眾有四種。一發起眾。如寶積文殊彌勒等更相發起者是也。二影響眾。此土他方法身菩薩跡為八部四眾等是也。三當機。眾聞說得益如五百八部四眾等。是皆戒乘俱急戒緩乘急也。四結緣眾。為作未來解悟由漸。即是戒急乘緩戒乘俱緩八部四眾者是也。此四通攝一切眾也。恭敬者明內善機發。圍繞者如城四門通入見主。表四門機動隨佛教轉得見真性解脫法身。而為說法者昔尚統師問長耳三藏雲。佛時與無量大眾說何等法。答說普集經即方等教攝。所以得為今經作序者。彼說正報因果今說依報因果。由正有依故得為序。例如先說無量義次說法華。   譬如至大海二譬顯。須彌山者此雲安明亦云妙高。何但妙高亦是妙大。譬佛實報尊特之身窮實相頂。故言妙高。功德智慧遍滿法界故言妙大。顯於大海者即顯此座有緣四眾四門善根。亦顯一切眾生生死海也。如山盤峙滄溟而秀出海外。佛不住生死。不捨生死。不住如山高出不捨如影現大海。如海水非其四色而因山現故有四種色。此明眾生心非四門佛以悉檀方便而說四門。令失噁心。本相同四門之解。更無異解。   安處至大眾三合譬。寶是法性萬善之理。無畏之座是諸法空。是為萬善無畏空座。身相巍巍與座相稱。譬實慧微妙與萬善無畏空理相應。此合須彌山譬。蔽大眾者明說大教蔽眾妄解。同其真解弊諸邪小四門同成大乘四門之解。此合顯大海譬。   爾時下二明長者子獻蓋為三。一先明表發之由二如來合蓋現瑞三大眾睹瑞歡喜。獻五百蓋合為一者。表因中慈迴向佛果成於無緣。即表圓報法身。亦表依報淨國。正表此經以佛國因果為宗。而於蓋中現一切土即表果地淨土現一切應土。即表此經力用也。又現十方諸佛說法者。表於應土必有應佛為化主也。大眾歡喜者即聞不思議解脫。佛國機發必沾大利預生喜也。故知現相密表發起此經。由籍故為別序。一長者子為表發之由故獻蓋者。為三。一與同類俱往。二虔敬。三奉蓋。初文者毘耶離具如前釋。城表涅槃。故華嚴雲白淨法為城觀慧為牆壁。無上智樓閣慚愧為深塹。三空解脫門正念為防守。四道為正路遊之出三界。建無上法幢摧滅一切魔。今明性淨涅槃如城。非長者亦非如來而共住此城。因故稱子果故稱佛。性非因果而因果依性義同城也。釋寶積如前與五百長者子事義可知。若表法門或表五種種性善根。一種性有百。即是五百善根悉皆是因故稱為子。七寶蓋者表七覺調停生實相真解名為七寶。曆法起慈名之為蓋。蓋以蓋覆為義。慈心覆陰一切眾生。來詣佛所者因修歷別法緣之慈。今發無緣因慈迴向無緣之果圓覆一切也。二虔敬者頭面禮足是申其敬儀。表於因智之上接果智之下。三奉蓋者因有資果之義故言供養。   佛之威神下二明如來合蓋現瑞此為二。一明合蓋二正明現相。初文者五百各獻表各修因。合為一者表一圓果。既有正因能感正果。則成依因感得依果。言遍覆三千者表一果體無緣大慈普覆法界。若論正報普集已說。今所現相正表依報普覆一切。   而此世界下二正現相又為二。一現國土。二現佛說法。國土有四。一現國土廣長之相.二現十山.三現大海江河.四現日月天宮。初文者正表依報世間。橫極百億稱廣豎至有頂名長。又解橫極十方稱廣豎際四土名長。   又此三千至鐵圍山二現十山。恐表眾生世間。大海至泉源三現大海江河。恐表五陰世間。及日月至寶蓋中四現日月天宮。或表器世間也。此四世間現蓋中者依報世間眾生五陰之所依也。   問現無情相何得表情。答夫說大乘現相皆爾。   又十方至寶蓋中二明現諸佛說法。若說依報必有能依。既有可化眾生必有應佛化導。故蓋中現佛及佛說法。以有四佛住於四土皆名佛國。   爾時一切下三大眾睹瑞歡喜文為三。一歎未曾有是口業供養。自昔已來未曾現合蓋之瑞。表當說佛國故也。二合掌禮佛是身業供養。三瞻仰尊顏是意業供養。以現瑞故必聞不思議佛國。當得三業清淨三輪不思議化。當得是益故喜心預發。所以皆申三業供養。但現瑞表發正為發起物情。物情敬仰既發大聖即須赴緣說法。喜敬為序義轉親也。   維摩經略疏卷第六   長者子寶積下二敘述序者。大聖現相難測。自非寶積神智高明孰知所表。為欲起發時眾令知現瑞表說佛國信解分明。故說偈以歎述也。就三十六行偈為二。初十七行述歎表發之由。次十九行正述歎現相表發。發由為二。初九行述歎勝應法身以為近由。後八行述歎劣應以為遠由。言勝應者若為菩薩說大所現相好威德殊勝。尋此勝應即得法身。言劣應者若為聲聞說小身相則劣。尋此劣應不見法身。故法華雲。即脫瓔珞著弊垢衣塵土坌身狀有所畏。問何故勝應為近由劣應為遠由。答勝應是即座說普集經。由此現瑞故是近由。劣應是昔說小教之身遠為由籍故是遠也。問三藏劣應自是昔事。何得為此作遠由也。答法華雲於二十年中常令除糞。過是已後心相體信入出無難。是故今時共諸聲聞說大乘經現勝應身。合蓋現瑞表說佛國。當知由昔劣應顯今勝應故為遠由。就近為二。初兩行略歎形聲兩益。次七行廣歎形聲兩益此之略廣皆是歎。前說普集經正報因果。何以得知。下歎說法不有亦不無以因緣故諸法生。就前兩行為二。初一行歎形益。次一行歎聲益。初又二。初上句歎色功德。次下句歎心功德。大經雲。佛性者亦色非色。雲何名色金剛身故。雲何非色十力無畏非色法故。今初歎色。約眼歎者即金剛身三十二相之一也。但身份雖多所尊者首。首分又多其要者目。歎勝攝劣故也。力無畏等智慧雖多歎心皆攝。是故舉要以歎色心。目者眼之異名。眼主肝肝悲則眼淚。歎眼即是歎大悲也。大論雲。般若是佛母大悲是般若。母故約此相歎色功德。問法身亦有相耶。答此是勝應表於法身。尋此眼相得法身佛眼。故歎應身即是歎法身佛眼。餘相類此。故法華雲微妙淨法身具相三十二。但眼是總名。從用分別則有五種。一肉眼見粗事色。二天眼見因果細色。三慧眼見粗細色心偏真之理。四法眼見色粗心細因緣假名俗諦諸法。五佛眼見中道圓真佛性之理。又能雙照粗細因緣事理。約教則有四佛五眼不同。金剛般若佛問善吉。如來有肉眼乃至有佛眼不。善吉言如來有肉眼至乃有佛眼。今寶積歎者五眼皆離垢障故言目淨。脩廣者脩之言長。廣之言闊。五眼見境豎深窮源故名脩。橫遍法界故言廣。如青蓮者西土青蓮華葉形相脩。廣相似佛眼故用譬也。又復非但形似佛眼。處在淤泥不為所染。五眼亦爾。非但照境豎深橫廣。雖照世境不為所染。故歎目淨如青蓮也。今略以五眼帖釋。肉眼者功德果薰無惡業障故名目淨。豎從地獄上至有頂諸色悉見故名脩。橫遍百億無色不見故言廣。雖見諸色不染不著如青蓮也。天眼者因禪離蓋發淨眼根。以眼根淨故名目淨。豎見界外名脩。橫見十界名廣。雖見不染如青蓮也。慧眼者無界內外見思名目淨。豎照內外真理究竟名脩。橫見內外真理名廣。見真不染如青蓮也。法眼者無塵沙惑名目淨。豎見界內外四種四諦之法名脩。橫見十方十界四種四諦之法名廣。不著諸法如青蓮也。佛眼者無法界無明名目淨。豎見界內外中道法界窮源盡性名脩。橫見十界中道一時圓照名廣。不為法界無明生死所染如青蓮也。此但略出別圓五眼。藏通皆約界內二諦以明五眼。但約隨情色心分別即三藏五眼。約幻化色心分別即通教五眼。問今長者子定歎何眼。答經屬方等具說四教隨四根緣。何所聞知歎無乖隔。下雲一音演說隨類各解。若觀心者一心三觀照心因緣粗細及即空假中。對修五眼可以意知。   心淨已度諸禪定。次句歎心。言心淨者佛智窮源無法界惑故言心淨。已度諸禪定者通論禪定俱通因果。故大經雲大般涅槃名深禪定窟。豈得歎言心淨已度大涅槃也。今約別義禪定據因佛心據果。果出因外故言已度。問何以得知禪是因名。答大論雲禪此言思惟修。佛心智鑒圓明豈發思惟。究竟無學豈得言修。又翻棄惡。如來純淨之智何惡可棄。故大經雲有所斷者名有上士。無所斷者名無上士。故思惟等義皆是因也。約教者三藏佛心無習故故名心淨。四禪四空觀練薰修永離法愛故名已度。但力無畏不能等照。通教佛心照極真諦之源。界內習盡於諸禪定無礙自在。十力無畏一時照境故名已度。別教緣修智顯自性清淨之心。十二品無明究竟永滅。地持明九種大禪。菩薩依第九清淨禪得大菩提果。出過清淨故言已度。此約地前修自性禪。登地得一切禪。乃至等覺住清淨禪。斷十一品無明入重玄門名清淨禪。佛果出過故言已度。圓教六根清淨即自性禪。初發心住即一切禪。已究竟離虛妄顯自性清淨之心。如是乃至清淨禪破四十一品無明住無垢地。如來心淨度此禪定登妙覺果故言已度。故金光明雲。是時如來遊於無量甚深法性。過諸菩薩所行清淨。瓔珞明昔在華嚴明集八禪眾。即前八禪為說華嚴。得入清淨禪住無垢地。常徒舊解但取四禪四空。說華嚴時聲聞尚如聾啞。八禪外道何足可集。若約觀心一心三觀。一一眾生心即如來心。本性清淨故言心淨。能度事禪故言已度。   久積下次一行歎化他聲益。所以然者。久遠修禪內成相好。外具神通稱會物情。又無量劫來常修智慧。內能離結稱法相理。故得心淨度諸禪定。外稱無量眾生根緣。能於四不可說用四悉檀而起四教化導一切。證四滅理故雲導眾已寂。形聲之益荷利恩。深是可敬重故須稽首。又解般若導行至果便息故言已寂。上句釋成目淨脩廣。下句釋成心淨已度。   既見下次七行廣歎形聲為二。初五行廣歎形益次二行廣歎聲益。既見大聖者即是見佛色用神變。是法身清淨無礙之色如如意珠亦如明鏡。故放光動地十方佛土皆悉現也。是則一切法趣色。色為不思議藏色為法界海。是以廣大猶如虛空無有涯際。故約色歎功德用也。   其中諸佛下一行釋成色用。若非佛神力加被此會豈見他方諸佛聞佛說法。如法華中以佛神力令眾得見百千萬億國土虛空菩薩。問此即是現相表發何得是表近由。答有師謬謂是合蓋現土。今尋文不爾。此歎說普集現相非合蓋現瑞。合蓋現瑞如下偈雲。今奉世尊此微蓋於中現我三千界。方是正歎表發也。   法王法力下一行歎佛心用。言法王者得三昧王三昧故名法王。法力者於二諦三諦四四諦一切諸法自在故也。超群生者佛心清淨超過二死之外。迥出十界之表。   常以法財施一切者。四種道諦七聖法財常施十界恣其所用。問法財為囑色心用耶。答財通色心如無盡意及淨名施者皆名法施。但約能施之心色聲皆是法財攝也。   能善分別下一行約二智。以釋心用成法施之義。權智分別世諦法相。實智於第一義而不動也。問上多約三諦今何得用二諦歎也。答合真入中合真入俗。通別二諦玄文料簡。又解若隨情辨真即是權智分別法相。若隨智之真即是實智寂而常照。是故歎言於第一義而不動也。   已於諸法下一行結歎色心用。已於色法得自在故。故能轉變普現佛土。已於心法得自在故二諦開合隨機利物。色心功用既備。是可歸依故致敬稽首。   說法不有下兩行二廣歎聲益。述歎上四眾圍繞而為說法。上現尊勝表說大乘。今猶現說法表當說依土。驗非異席所以為序致有此歎。不有不無者中道法也。不有故非俗不無故非真。然說法本約二諦。既非二邊說何等法。當知正說大乘中道。何者凡夫者有二乘者無。菩薩正觀中道佛性。是故方等為諸菩薩多說中道不二法門。故言不有亦不無也。問上用二諦以歎佛智。今明說法那約三諦。答有無為俗中道是真。即二諦也。問外道亦說神及世間非常非無常。即是非有非無。小乘亦為車匿說離有無。今何得言但是大乘。答凡夫外道尚不見真諦之無況見非無。聲聞經中雖說非有非無。只見真諦之無。何曾見中非無之理。約教明雙非不同者。若外人計單復具足雙非之句及不可說。皆是妄情不見空理不出生死。尚無非有何況非無。悉為三藏有門所破。三藏破見凡有四門。為車匿說離有無經。但是非有非無門耳。若得方便從門入理。但名非有不名非無。不得方便即墮有無與外道等。縱令入理亦非大乘不有不無。通教觀色等皆如幻化不言有無。若從門入理此即非有非無門也。若向通人聞說見理。若執為戲論邪見火燒。縱令入理亦非中道不有不無。別觀中道約破二邊。明非有非無者此就藏性四門明非有非無。異前兩教。若得入理則不須破。若未悟者是愚癡論。非真中道不有不無。圓雖四門一門即四門。四門即一門。不定有無無所依倚。將此虛心豁見中道。於此生著猶尚須破。何況於餘。今簡偽顯真得圓之意。不有不無以歎勝應不有不無也。復次前三雙非是權圓教是實。權實皆說故言說法不有亦不無也。以因緣故諸法生者。歎說法緣起之用也。緣起有二已如前說。今之歎意備含此二。然體非有無豈得有生。有因緣故。亦得說者。順界內無明因緣則二苦集生。因滅無明即二道滅生。界外准說。故言有因緣故諸法生也。   無我無造無受者。此一句結非有非無。歷四教明四種無我無受(云云)。   善惡不亡一句結以因緣故諸法生。通別無明為界內外惡。即二處苦集不敗亡。通別無明滅二處道滅不敗亡。因緣生滅比說可知。   始在佛樹下次八行歎劣應為遠由為二。初兩行歎形益。次六行歎聲益。歎形為二。初歎應色次歎應心。佛樹者坐此成佛故也。有言元吉亦云菩提。初成道時詣此樹坐。魔恐成道化我眷屬空我宮殿。先遣三女。菩薩心安不能惑亂。魔王增忿遂將欲界八十億鬼神兵眾在菩薩所。魔自敗散。具在瑞應。甘露滅者。魔王去後菩薩中夜入於四禪。三十四心見四諦理名得甘露。正習俱盡故名滅也。覺道成者。因四諦發真見第一義。時朗然大悟知常無常知眾生數非數等。具力無畏等一切諸法名覺道成也。神力降魔。神通即是色法功德之用。   已無心意下一行次歎應心已。無心意等者。得甘露故見愛顛倒四陰皆滅名無心意。何者若有心意即有心倒。倒即三受。受即三苦是苦諦也。行即行陰思數作業。業招生死即集諦也。無心則無受無受則無行。無行則無業無業故無集。無集則無苦。苦集若滅即是得甘露滅覺道成也。大品明五受五行。行是集諦集諦斷故佛無心意。無心意故無五見受行。故能破外道五見受行。雖無受行為調外道說三藏五門。如佛破長爪雲。汝見受不。汝有不受之見還成於受。受即是苦與他何異。而倚不受憍慢輕他。起身口意行行成名集。集招生死何名實相。長爪信伏得法眼淨。伏諸外道例皆如此。問長爪是後時事。此歎明未轉法輪前已伏外道。是何等外道。答舊雲佛昔為凡夫時從阿羅邏仙受八禪定。菩薩無心從其學但為化之。今謂乖偈歎。偈明佛未成道前降魔成道後伏外道。何得以凡夫時受八禪為伏外道。又恐是如來初成道竟未轉法輪。乃為提謂長者說於五戒扶其本習。辨五行六甲陰陽曆數。其既信伏令歸依佛法。有當來僧汝當歸依。長者得初果。佛實無心受行五行六甲。但為摧伏是故說也。案結集法藏明從波羅柰至涅槃夜結為修多羅藏。故知伏提謂在轉法輪前。從是已後皆以不受之法破諸外道。如向所引長爪之類。   三轉法輪下六行二歎聲益為三。初兩行歎轉法輪。次兩行歎法妙天人受益。後兩行結歎。初言三轉法輪者即是趣波羅奈說生滅四諦也。輪者佛證四諦法有可轉之義故名為輪。又解能壞煩惱名之為輪。如輪王寶能壞怨敵。佛法輪寶能壞煩惱故名法輪。如來成道經三七日方趣波羅□。生生雖不可說。以悉檀方便起天人小機而說四諦。轉入彼心壞彼煩惱故名轉法輪也。三轉者。一示轉謂是苦是集是滅是道。二勸轉謂苦應知集應斷滅應證道應修。三證轉謂苦我已知集我已斷滅我已證道我已修。初轉示見道勸轉示修道證轉示無學道。是三轉十二行法輪。初轉則生眼智明覺。曇無德解三轉不同事如別明。言大千者即娑婆世界釋迦之土。即轉法輪所化之處。   其輪本來常清淨者。如三種藥中無三種病。四諦法輪無見思垢故名本淨。又解生生不可說而說四諦。不可說即真諦。無其苦集說名本淨。如大集雲。陳如獲得真實知見。問陳如見真如成論不。答陳如依有門成論是空門。教門雖異見真是一。空門得道是須菩提。   天人得道者。天是八萬諸天人即□□□□□□□□漵`□稦□檢□□□襤餖禳姜□裀□餺□□軒□蝥ヾ慼慼敵z□蝦湥嚐□詫擨□尥纖滎□|□擨檤□□□ヾ撥炕慼潤‥□□□滎鱉隉慼慼撮楚蹼晼慼慼撫F一人不名僧寶。此為證者。佛所說法契理契緣。非如六師妄有所說不能令人得道。   三實於是現世間者。不約一體三寶。何者初覺道成始有佛寶。三轉法輪即是法寶。□□□□□□□禈□□弄禎檢□□樑餽□奾□餞橚□□榜駢□□□□□□褸餞柍□逆□   以斯妙法下次二行歎法妙天人受益。生滅四諦為妙法也。能令眾生畢故不造新謂之妙法。   一受不退常寂然者即是初見聖諦永不退失。若世智斷結遇緣便起。今無漏智斷諸戲論畢竟不起故言常寂。大經雲世醫療治瘥已還生。如來所治畢竟不發故言常寂。案婆娑見有得道盡智猶退退至初果。曇無德見空得道一向無退。雖教不同見道不退。其義無別。今之偈意正歎見道不退為凡夫也。   度老病死大醫王者。此通歎醫王法因佛說故也。佛自度三界思惟老病死已亦能說法。令諸眾生度三界死。一受不退名大醫王。言常禮者眾生病無量。佛之法藥亦復無量猶如大海。是可歸敬。   毀譽不動下三兩行總結歎者。生身之佛八風不動。以大悲三念之德婆羅門女謗而不戚。諸天大梵讚而不忻。八風不動如須彌也。是歎斷德。於善不善等以慈者歎智德也。□羅三摩調達三呵。呵令改惡摩令進善。慈心一也心行平等者約三念處以明平等。一香塗左二刀割右三不塗不割視之平等無有異想。此據色法為三念處。順我法不喜違我法不嗔。不違不順常行捨心此約心法明三念處。佛心於此慈念平等。孰誰也。人寶者智人為寶。能別真偽故聞者敬承。   今奉世尊下十九行二正述歎表發之事文為二。初四行總述歎現三瑞表發。次十五行別述歎佛三密。初為三初半行述歎奉蓋。次二行半正述歎合蓋現瑞表發。三一行正述歎大眾歡喜。初奉微蓋者微之言小因小果。大表不思議大果。淨土無方莫測。現三千界下二行半。次述上蓋內現土現佛說法。表說應土應身之事。哀現者慈念眾生。欲為說此佛國因果故先現瑞以作由漸。方得開闡故稱哀現。   眾睹下一行三述上大眾歎未曾有。   大聖下次十五行別述歎佛三密文為三。初兩行歎身密。次六行歎口密。次七行歎意密。三密即是三輪不思議化。三無失三不護也。大聖法王眾所歸者是歎法身勝應。若法身三昧王三昧三諦自在。為四十一心菩薩聖眾及餘四部所歸。即是上來所明。佛安處眾寶師子之座蔽於一切諸來大眾故為眾所歸也。淨心者即四眾大乘機發。心無疑濁欲聞淨道。亦是諸大菩薩淨心入觀佛三昧故言淨心。各見世尊在其前者。此明應身對十法界各見同已。譬如一月影現眾水。或見如老比丘像。或見光明相好。或見尊特之身。或見現大小相坐寶蓮華。或見身如虛空。此是身密之德。故前釋佛在耶離。各見不同意在此也。不共者如此。身密不與二乘及下地共。   佛以一音下六行次歎口密文為三。初兩行是辭法二辨。同其語即辭辨。各得解即法辨。辭者一切眾生殊方異類言音各異。同其類音故名辭辨。法者一切諸法名字差別種種非一。各有所召。得法辨者皆識語法。即同其音故名法辨。佛以一音而辭法異趣。二辨應物是口密也。佛尚非是梵況同眾生令異音解即非辭法。而現辭法者口密力也。   佛以一音下二行次歎義辨。一音說法受行獲利即是尋言求旨得言所以所以即是義也。如來本無句義豈有義辨。而能分別一切句義者即口密也。   佛以一音下二行三歎樂說辨。旋轉無窮眾皆樂聞。四諦逗機我當為說怖畏之事。三界皆苦苦故生怖即苦諦也。求涅槃樂樂故歡喜即滅諦也。厭離者諸苦所因貪慾為木。即集諦也。斷疑即道也。又約悉檀者三界苦可畏即世界也。歡喜即為人令生善根故歡喜也。厭離是厭離煩惱。即對治藥病相對也。斷疑即見諦道。是第一義一音所演。其力如是。如來本非四諦四悉。能以此法善巧利益即口密也。   稽首下七行三歎心密。佛心非權非實能現權實即心密也。文為二。初四行約三種權實二智以歎心密。次三行約三種二諦結歎心密。初文為四。初一行約內外歎。自行十力據內智圓滿。無畏據外用不怯。此為一雙。即約自行權實歎心密也。   稽首不共下次一行歎自行化他。不共是自證之法。導師即是化他。   稽首能斷下次一行此有兩用。若歎自行即歎佛智斷。能斷是斷德到彼岸是智德也。若作歎化他能斷眾結縛者。即是化他權實明智斷也。眾是眾人故屬化他。問何得一偈兩用。答佛自無縛能解他縛故得兩用。   稽首能度下次一行總結上三種權實之智斷也。   悉知眾生下次三行舉三種二諦結歎三密文為三。初一行是隨情二諦。何者俗諦無量心亦無量。或是求真或欲樂俗。情有去取故言去來。去取無量佛亦隨起說無量二諦。即是隨情。   不著世間下次一行是約隨情智二諦。隨情無染隨智空寂達諸法相下次一行是歎隨智二諦。智心所照皆入一相而無所礙。如空無依故名隨智也。   維摩經略疏卷第七   爾時長者子下訖阿□佛十一品半第二正說分文為三。初佛國半品是大聖對機命宗說佛國因果。二從方便訖香積九品是大士助佛闡揚說不思議解脫佛國因果。三從菩薩行訖阿□兩品是淨名接諸大眾還菴羅園。如來對大眾復宗明佛國因果。所以如來赴機酬寶積請說依報者。或前普集說正報因果。所以淨名助佛宣揚。扶成佛說不思議解脫佛國因果啟悟有緣。譬如尚書奉旨化民。所以還菴羅園。佛對大眾具明佛國。譬如大臣為國開境事畢。還朝至尊悅可而印定也。問淨名已前彈呵豈得助成此教。答佛未說佛國因果。淨名預彈冥會佛意助成今教。雲何不可。世間國政閫外之事將軍裁之。但合天心何必待詔。但弟子述昔如來默印懸會佛心。豈非助成今教。故昔日彈呵通助正報。今日重述成今依報。問此半品及出室兩品悉佛自說皆明佛國。其間九品明佛國義蓋不足言。何得扶成佛國之教。答佛既始終皆明佛國。淨名其間豈乖佛意。如佛答寶積。種種諸行皆淨佛土因。淨名所說種種諸行何得非也。問始終佛國乃是佛說。其間九品都無佛國之言。豈是扶成佛國之教。答如佛國品明淨土義雲。隨其方便則成就眾生。隨成就眾生即佛土淨。淨名有大方便故室外彈呵折伏。室內慰喻攝受。彈呵折伏心無垢染慰喻攝受眾善莊嚴。是則調伏眾生豈過於此。若眾生正報清淨莊嚴則依報國土皆嚴淨也。是故文雲隨成就眾生即佛土淨。如此推之淨名所說雖不彰言淨土因果隨其所說攝伏眾生。即是扶成佛說淨土。其義宛然。問若爾為是淨名扶成佛國。為是淨名自淨佛國。為是成弟子等淨佛國耶。答深求其理皆有此義。如法華壽量釋迦成道甚大久遠。今分身佛在於十方淨土說法。未來亦然。此類淨名扶成釋迦淨土之義。淨名既能折伏攝受有緣之類。若淨名成佛皆來生其國。即是淨名能調眾生則佛土淨。弟子菩薩亦受折伏為調眾生。眾生既因弟子菩薩斷惡生善。弟子等後成佛時所調眾生皆生其國。故言隨所調伏眾生則佛土淨。問菩薩可爾聲聞取滅豈有此義。答所以言深求其理方有此義。如法華發聲聞跡。歎言少欲厭生死實自淨佛土。又問疾品文殊方至淨名空室表佛國空。因此往復論佛國義。次不思議品燈王國。香積品現眾香國。此不扶成佛說佛國因果為此經宗。若不許佛國因果以當宗者。古來何得多雲室內六品因空室生。六品既因此而生豈非從佛國生也。淨名扶成佛國為宗其義明矣。問此經明不思議解脫何關佛國之義。答不思議品芥納須彌。海內毛吼等多約依報顯不思議也。就半品為二。一寶積請說二如來答。初文為二。一述同類堪聞二正請說。初雲先已發心是故堪聞。   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此雲無上正遍知道心。但發心有三。一名字二相似三分證。今之五百是相似發位。何以知然。下文佛現淨土方得無生乃是分證。言相似者通別圓位皆約內凡。問何以但據相似發耶。答聲聞乾慧菩薩伏忍並未有發義。若聲聞性地菩薩柔順方有發義。故多約此明發心位。願聞得佛下二正請。寶積同類既有堪聞之機。騰機請說佛國因果文為二。一願聞得佛土清淨即是請果。二願說菩薩淨土之行即是請因。若論次第應因先果後。今為時眾慕果行因故先請果後請因也。初所以作此請者。上觀佛合蓋現瑞知佛欲說佛國之果而現此相。故請說果。次請因者淨國之果必籍勝因。大眾若聞淨國之果則慕果行因。故請因也。佛言善哉下二佛答文為四。一讚許.二誡聽.三受教.四佛正答。善哉者初明讚許。所以佛讚許者寶積發問深得現瑞所表之意。又能為同輩致請諮決得宜故讚許也。   諦聽至汝說二誡聽誡念聽者生三慧善故。諦聽生聞慧善思生思慧念之生修慧。若雖聞不聽無受潤。因聽而不思無染旨趣。思而不修終無證理。三慧若備入道不疑。   於是至而聽三受教而聽即是奉受三慧之誡也。佛言下四佛正答文為五。一佛正答。二身子生疑。三佛為釋。四梵王自述顯佛誠言。五佛現淨土時眾得益。初正答為二。一答果二答因。答果又二。一正答二譬顯。正答為三。一標章總答。二別釋。三結成。初文言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者。菩薩虛通至寂境智俱忘無土不土。但為化生而取佛土。故舉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然土不在菩薩眾生。亦非共離永寂如空不可說示。以悉檀方便隨意赴緣自在無失。已如前說。今約所化故言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眾生義如前辨十界中說。所言類者即氣類也氣類無邊無其正要不出二種。一有為緣集二無為緣集。言有為者即是界內染淨國土。迷真滯有而起結業稟分段生死皆其類也。二無為者即是界外有餘果報及開中下寂光。此三土眾生迷中道佛性滯無為緣集。赴諸結業受變易生死皆是此類。約教辨者。藏通有為緣集謂生滅無生之類。別圓無為即無量無作之類。故約四教開兩緣集四種眾生。問所明三土稟報不同所居各異。雲何悉同無為緣集。答所迷理同。皆是無明變易生死故通為一類。問若爾雲何分別三土不同。答有餘五人雖同見真界內惑盡都。未見中斷有為集。同生有餘受變易生亦名方便生死。別圓兩教斷通惑者。見空不空。以見空故斷有為集。及見不空侵無為集。若從初地初住訖於九地。斷無為集同受果報變易生死。亦名因緣生死。若十地下寂滅忍。餘二生在。等覺中忍。餘一生在。分住寂光。即開變易出於有後無有後生死。雖復報殊所居各異並是界外同迷中道。悉是無為緣集氣類同也。問何不以四種緣集對四土明四種眾生類耶。答一往似便於理有妨。無別自體法界異無為也。得失之事至問疾品當更分別。若還約無為分出二種是則無失。必應須開。但約四教開四眾生此即便也。若約觀心者因緣所生即有為之類。從假入空破有為集成無為之類也。若入假名中道破無為未盡皆名無為之類。   所以者何下二別釋。但聖心難測今作五意通此經文。一橫約染淨土通明四番經文。二豎對四土。三類通四土。四約觀心。五約教。初橫約同居者依經有四。初雲隨所化眾生而取佛土。今先明土闊狹不同由所化多少故爾。如釋迦用百億以為同居滿願成佛。用恆沙大千以為同居。如世造宅量其所居。所化眾生取土亦爾。又菩薩所化眾生修善多少異。故國土莊嚴優劣亦異。故雲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二隨所調伏眾生而取佛土者。明諸菩薩為眾生取土。淨穢不同皆為調伏得宜。非關菩薩福慧優劣。如親育子愛榮雖殊皆為成就。取土亦爾。自有逼迫妨道則淨國安之。或憍奢妨道則穢土調伏。非為以穢令生苦惱。非以淨縱樂不修。何者菩薩不為眾生作煩惱因緣。豈作淨穢令其流轉。正由眾生惡盡多少取土不同。三隨諸眾生應以何國入佛智慧而取佛土者。法華雲諸佛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為令眾生開佛知見。故今明菩薩調伏眾生赴淨穢土。皆為令得入佛智慧。應以淨國入者則事理俱急。令入佛慧。應以穢國入者則事寬理急令入佛慧。根性異故取土不同。故雲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四隨諸眾生應以何國起菩薩根而取佛土者。眾生入道由根受法而入佛慧。菩薩觀眾生眼等六根。何根偏利。若耳根偏利即聲為佛事。一切法趣聲。聲詮三諦及宣四教。用起耳根為菩薩根聚置一國。菩薩後成佛時聲為佛事。眼等餘根例此可知。具如下文菩薩行品。正由六根偏利故使佛事不同。皆為起眾生根類故也。如娑婆以音聲為佛事。乃至香積香為佛事。皆由眾生根類異故。同居之土佛事不同。故雲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二豎對四土者。一隨所化對同居土。二隨所調伏對有餘土。三入佛慧對果報土。四起菩薩根對寂光土。初文者界內具縛未見真理。心神動散善惡無定。菩薩方便觀其生熟。生則用穢熟則用淨。生熟無量淨穢亦爾。二調伏者即有餘也。何者諸阿羅漢能調難調是名調伏。下文雲若住調伏心是聲聞法。當知二乘及後三教菩薩界內惑盡皆名調伏。即出三界即應有土。謂有餘也。當知菩薩為此眾生取有餘土。三入佛慧者。初住已上見中道理破無明一品。乃至三十九品皆生果報。當知菩薩為此入佛智慧。四起菩薩根者。對寂光土前入佛慧總相見中。今明起根是別相見中之類。如聲聞總相慧為劣緣覺別相慧為勝。故華嚴雲佛眼乃至佛意。鴦掘雲所謂彼眼於諸如來常具足無減。修了了分明見。即是於一根塵了達三諦。一切諸法寂而常照無不通達。餘根塵亦爾。毘盧遮那遍一切處。是則以常寂土起菩薩根。當知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以法界海六塵起後身菩薩之類皆入寂光。問仁王雲三賢十聖住果報唯佛一人居淨土。今何以十地亦居寂光。答因果與奪無生寂滅一切種智。三類通四土者。一通同居如前四義。次通有餘者隨所化眾生住方便觀斷界內結。眾生不無福慧優劣。譬如諸天同寶器食飯色有異。為化此眾生以有餘土淨穢調伏入於佛慧。以十界六塵起其諸根。令於諸塵通達無滯見寂光理。此即為有餘土眾生之類。並得通用四句。三通果報土者。菩薩取於此土正為教化別圓。諸地功德既有優劣。即是淨穢調伏進諸法門。進諸法門即是法身入佛慧也。令諸根明瞭得佛諸法界海六根即起根也。四通寂光者。元品無明未盡故須化也。果報既有高下即是調伏進觀實相。即入佛慧入重玄門虛空法界海。自行化他橫豎轉明即是起根。四約三觀觀四種境者。謂因緣空假中境。境是心之所依即土義也。眾生者。佛告諸比丘汝等日夜常生無量百千眾生。今因緣心多境多心少境少。由照境多少名大小國。如是觀境名化心眾生。緣善緣惡即淨穢國。調能緣之心令住正道即調伏。如是調心悟解不定。隨觀善惡取悟不同名淨穢土。善惡殊入佛慧不異。起菩薩根者隨觀善惡了知此塵即是法界畢竟常寂。常寂之境發於真智。智所依境即是寂光。復次行人觀是四境非為著境。但伏煩惱心數眾生。隨一一境觀其闊狹與不調入與不入起與不起。深識此意在因緣境中。用此四心而起誓願。願諸眾生皆得如我。化此心數悉令清淨即是淨土。安立有為緣集眾生以四種觀於空心多少調伏入慧起根即發誓願。願諸眾生如我調伏令心明即是淨有餘土。安立無為緣集眾生。若但有行無願不能淨佛國土。如有牛無御。有願無行如有御有牛。皆無所到。行人住三觀心。願行具足成就眾生。淨佛國土意在此也。大集雲欲淨佛土當淨爾心即四種心也。故佛答寶積雲。隨其心淨即佛土淨。行人當知一切菩薩淨佛國土從此而起。五約教即為四別。一所化眾生取同居土。四教所化未斷有為。即是凡夫。惑斷不盡即是聖人。為此所化取於同居淨穢諸土。若四教所化斷有為盡為此所化取有餘土。若別圓二教所化斷有為盡見真中道。無為未盡為此所化取果報土。若圓教所化無為將盡。為此所化取寂光土。二為調伏取佛土者。四教調伏眾生。斷有為無為盡不盡若凡若聖。以教對土例前可知。但調伏之言異耳。三因國入佛慧。若為稟四教眾生稟何教斷何惑。若盡未盡。於何國土得開權顯實。隨其相應之土得入佛慧者。而取四土。例前所化可知。四起根取佛土者。若為稟聲四教起耳根。本斷有為未盡。為取聲為佛事同居之國。餘五塵為佛事起五根亦如是。若為稟聲四教眾生斷有為盡。取有餘音聲佛事之國。餘五根塵亦如是。若為稟別圓聲教見中道斷無為。取果報國聲為佛事。起耳根乃至意根。但此中眾生六根互用。隨一塵起一根即起六根。若為稟圓教斷無為將盡取寂光國。以六塵起六根者。皆是寂照之六根令成妙覺六根。此釋別為眾生取土。傍下文菩薩行品之所明也。下文多倒釋故難見。至文當別出也。   所以者何至眾生故三總明結成。明此四種取土皆為饒益有為無為緣集眾生。即是總答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   譬如下二譬文為二。一開譬二合譬。初為二。一開成譬二開不成譬。初開成譬。欲於空地造立宮室者。譬能於空中見不空佛土即成義也。四不可說故名為空。有因緣故說四因果名為不空。菩薩約四種苦集眾生用四道滅成四淨土。二開不成譬者。若於虛空終不成也。譬於四不可說不見四種四諦。四種佛土終不成也。   菩薩下二合譬為二。初合成譬者。但地無空終不得成。有地有空可立宮室。欲淨佛土須二法合成。若純用有凡夫三藏菩薩何能淨土。若純用空二乘通教菩薩亦何能淨土。若空地具足而立宮室乃得成就。以不可得空心緣於四種苦集眾生。而修四種道滅願行乃成淨土因也。如涅槃四不可說。即是空也。以因緣故起慈悲誓願。修四土說四土也。不可說而說不可立而立。空有不相失不相妨。約不思議論四土也。如妙德問此室何以空。淨名答雲十方佛土亦復皆空。又雲雖知諸佛國土永寂如空而常修淨土教化於群生。故知四不可說永寂如空。有因緣故亦可說者。謂起種種殊勝國土。願取佛國者非於空也。二合不成譬。若但於空則淨土不成。此斥二乘及通教菩薩修但空因不成淨佛國土。   寶積當知下二正答寶積問佛土因文為二。一橫歷諸行修因二豎窮心源修因。橫廣豎深互相涉入不得相離。但言不疊書故前後說耳。法華雲如來知見廣大深遠合蓋現土廣長之相正表此也。橫豎經文須更帖釋令高廣義成。今先橫明修淨土因有十七法門。文為三。初三科約三心次六科約自行後八科約化他。初三心即為四意。一別明二通明三觀心四釋經。一別明淨土行者。即三種菩提心。一觀四諦名為直心。二觀因緣名為深心。三發四弘名大乘心。初直心者觀四諦理。即三三昧離邪見曲名直心也。故大論雲是心無始常曲不端。若得三昧心即端直。今明聲聞修三三昧緣四真諦。能發無漏斷諸邪見名調直定。深心者即觀十二因緣。緣覺智慧深於聲聞。以觀因緣之智能侵除習氣。問淨土是菩薩行何得約二乘心。答大品明三乘。十地皆行皆學而不取證。佛亦學亦證。法華雲少欲厭生死實自淨佛土。若二乘心非淨佛土者。何得菩薩成佛之時有二乘眾生來生其國。問此中但雲直心深心。何須強對二乘觀心。答此經猶帶方便故有此釋。准望大品法華恐是約二乘心修淨土行。為引二乘來生其國。故大論釋般若勸學中明自有佛土純是聲聞為僧。自有佛土純支佛為僧。自有佛土純菩薩為僧。諦緣觀心非淨佛土者。豈純聲聞來生其國。緣覺菩薩類可知也。問此經雲隨諸眾生應以何國入佛智慧。又法華明十方三世佛於同居土悉開三顯一。若有佛土純是聲聞。何得入佛慧而開顯耶。答從多為論。同居土多開三顯一。大品有此明者示十方不無此事。但諸佛所作常為一事。雖於同居不得顯一。是諸聲聞於有餘土得入佛慧。大乘心是菩薩淨土。緣四諦起悲誓名大乘心。二乘自為而聲聞但直。緣覺兼深菩薩普濟能直能深。故加以大乘心也。二通明者三心只是一心。但名異耳。何者三心只是一。自性清淨非二邊曲名之為真。難究源底名之為深。其性廣博目之為大。菩薩雖觀四諦不與聲聞而共。觀無作四諦修八直道。如大經明。菩薩修八正道即是佛性。故文雲。直心是道場無虛假。故若觀無作修八正道。即離邪小紆迴曲見名真直心。當知直心正在此也。次菩薩雖觀因緣不與緣覺而共。大品雲十二因緣獨菩薩法。大論雲十二因緣名深法忍。故知深心正在菩薩。大乘心者不共二乘及藏通菩薩。如大經雲。一實諦者名為大乘。今此三心無三差別。不縱不橫三德異名。欲令易解以三分別。雖復說三如世伊字。菩薩修此三心為眾心本。即是初心住於三德。若昔論三心因感於三身四教佛身之果。今明依因三心即感三土四種佛國之果。三約觀心明三心者。初體假入空。空假二觀方便三心為別。若修中道三心。三即一一即三。四釋經文為三。初釋直心。今言直心是淨土者。前約教明直心。是正因。能感正果。即是下文光嚴所述。直心是道場無虛假。故今約直心明是依因能感依報國土果也。問何故偏約四諦明直心。答餘皆並得約四諦。便亦何離四諦別有餘門。直心有五。一世間及以四教。一世間直心者如人實錄無有欺誑。此乃凡夫外道之直。雖世情亡雲其直猶有諂曲。亦言癡直即其義也。二四教則有四種八直之道無四種邪曲。三藏約生滅離六十二見之曲。通教無生離生滅之曲。別教離恆沙之曲。圓教離二邊之曲。各就當教四諦修八直之道皆名直心。此五直心四權一實。今圓菩薩知一切法非權非實。而雙修雙用悲誓教他修五直行。歎五直法見修五直深生隨喜。菩薩如是雖復未能八相成道。而能神通。在在處處用五直法成就眾生淨佛國土。若入初住即具真應。隨機利物即現淨穢同居。八相成道。非但往昔所化世間直心眾生來生。若往昔所化修生滅等四諦四八直。眾生斷有為無為未盡者。此諸無諂眾生皆來生其國。若此眾生過去有頓漸不定祕密等根性不同。菩薩成佛則現四身不同。法輪亦有頓等之異。初則赴緣以權方便。若至法華方便則捨但說無上道。廢昔三權同歸一實。所化眾生皆無住權教之諂。故言直心是菩薩淨土乃至來生其國。復次菩薩於有餘得成佛。時十善直心不得來生。何以故。界內結業猶未斷。故若昔所化修四八直界內結盡。方生其國。即是三藏二乘通教三乘別圓一乘。凡七直心。無有為緣集妄諂。眾生來生有餘之國故言直心是菩薩淨土。七種不諂眾生來生其國。復次菩薩報土成佛。藏通二直皆不得生。何者別惑未斷故。但昔所化別圓二種直心無二邊之諂來。生其國故雲不諂眾生來生其國。復次菩薩於寂光土成佛之時。但昔所化圓教八直無諂眾生來生其國。其義如是。豈可一種世間癡直之心來生其國。   深心至其國二釋因緣辨深心義。約餘法門非為不得。亦何離十二因緣也。深心亦五。一事中深心即修世間福也。四種約觀十二因緣以明深心。下智觀生滅中觀無生上觀無量上上觀無作。三權一實。菩薩了知非權非實而權而實。雙修深心成就眾生淨佛國土。慈悲誓願一切普熏讚歎隨喜。上上成就具足。真應二身八相成道。隨四眾生應以佛身得度。四土成佛之時。是諸深心有緣之類皆來生其國。隨其所修若事若理而為說法。分別諸義。類直心可解。言具足功德者緣覺深心修福德故。法華雲若人有福曾供養佛。志求勝法為說緣覺即是此義。但具有二種。一橫具深心淨同居土。名具功德來生其國。二豎具深心窮因緣之源。所有功德於三土具足。即是豎具餘類直心。   菩提心至其國三明大乘心者。即四教大乘發菩提心。上求下化故名為大。各緣四諦起四弘誓名之為乘。三權一實。圓教菩薩修權實大乘成就眾生淨佛國土。自行化他讚歎隨喜。後成佛時同居四種有餘三種實報二種寂光但一。餘類直心。   維摩經略疏卷第八   佈施下二明六度即淨土因。前三種心是就解明。今約行辨。猶如目足豈得相離。若無三心行不真實。亦非高廣故以三心入一切行也。佈施有五世間事施及四菩薩施。世間施者即六道施。若造惡破戒邪心。及壞三寶施者。亦如調達化阿闍世施諸比丘。或為謀逆財寶賞施。如是等施死入地獄。檀名地獄檀。若造惡破戒多嗔行施後墮於龍。七寶宮殿依報似天。正報同蛇。或破戒憍慢恐怖得財以用佈施後受金翅鳥身。如是等施並畜生檀。行十不善破戒諂毒非法財施受夜叉報。或破戒諂誑耽嗜酒肉多懷嗔忿非法財施墮摩□羅伽。如是等施名鬼神檀。若少持戒嫉妒懷忿。多修福德墮阿修羅。依報勢力與天拒抗。但感正報多諸恐怖。如是乃至乾闥婆緊那羅等皆是諂佞好著音樂。而行施者皆鬼道攝。若持五戒十善自榮而施。若輕心局心限礙心施。是毘捨首陀檀。若持戒心慇重心如法財施是居士檀。若持戒樂道恭敬博學佈施是婆羅門檀。若持戒恭敬慈心大施能自捨財。亦教他修福是剎利檀。如是等施皆人檀也。若勝品十善持戒精細恭敬聽法。慈善孝順華香續明。所重之物如法淨施皆是天檀。如律藏明。有一小兒傭力得財供設眾僧願生忉利。佛記得生。若持戒轉細乃至修禪厭離心施得生色界。名修天檀。上來皆是世間事施果報不同。若三藏二乘檀者觀諦緣無常用擇覺捨覺二分。捨身命財得二乘道。若菩薩檀者捨身命財觀察無常。大悲誓願如屍毘王以身代鴿。是名捨身檀滿。捨命者如大論明。釋迦調達因地各為鹿王。釋迦鹿王代彼而死送身往赴終無悔心。財施者如須太拏太子以好惠施。乃至二子施婆羅門具如彼經。是名三藏菩薩檀滿。通教檀者體三事空皆如幻化。起大慈悲愍眾生故捨身命財。別教檀者雖三事即空而不住空。入假化物行種種施。捨身命財如華嚴說十種佈施地持九種之施。圓教檀者勝鬘雲。捨身者生死後際等離老病死得不壞常住。命財亦爾。又華嚴明如來檀。大經明檀波羅蜜即是佛性。大品雲一切法趣檀。此經雲佈施是道場。不望報。故自行化他讚歎隨喜。權實施者後成佛時五種一切能捨眾生來生其國。分別四教所斷緣集有為無為盡未盡等四教根緣。來生四土類前直心。   持戒至其國亦五。一事相持戒是凡夫也。四種持戒即是四教所明。四種正語及業命等皆名持戒。具釋事繁。言滿願眾生來生其國者。齊教明滿願。以屍羅淨故諸善得生。所求皆果故雲滿願。餘類直心。   忍辱至其國亦五。一世間事忍如凡夫。餘四忍還約四教而辨。例前可知。後成佛時皆來生其國。如輪王帝釋上界諸天界。有三十二相。聲聞緣覺亦有相者。四教四種相業不同。並忍為本。四種修相前歎德中明捨飾好。已略辨竟餘類直心。   精進至其國有師雲。精進無別體但約眾行。或言自有別體。亦五。一事精進即凡夫也。餘四種道品各八精進。謂四正勤進根力進覺道是為八。後成佛時五種勤修一切功德眾生來生其國。餘類直心。   禪定至其國亦五。一世間禪定如凡夫得四禪四空。後四約四教四種道品中各有八定。謂四如意定根力定覺道。乃至背捨九次第等皆是禪定。後成佛時四教五種攝心不亂眾生來生其國。餘類直心。   智慧至其國亦五。世智是凡夫智也。餘四智慧即四教。明四種道品中各八智慧。謂四念處慧根力擇覺正見。後成佛時五種正定眾生來生其國。上來諸句權實及以諸義並類直心。問凡夫等智何得入正定聚。答凡夫世間正見亦入出世正定聚。亦得合說也。   四無量心下三約化他修淨土因。此是一往耳。何者菩薩從初發心常興大悲俱生。豈行六度而無化他。四無量心亦五種。一事四無量心。是凡夫修得生色界而為梵王。四教各有四無量心。三藏生滅法緣四無量心。通教無生法緣。別教界外藏識。恆沙佛法法緣。圓教中道佛性無緣之法緣。如磁石吸鐵即無作也。後成佛時五種慈悲喜捨眾生來生其國。權實及諸義並類直心。   四攝至其國。此四攝法。至於迴向並非凡小所行。但有四教菩薩明四攝權實不同。後成佛時四種解脫眾生來生其國。菩薩四攝攝取眾生為令入第一義。是以所攝眾生皆有解脫之因。來生四土。及以諸義並類直心。   方便至其國四教各有三種方便。一自行。二化他。三自行化他。復次各有三種方便。一破法。二立法。三教化。後成佛時四種一切方便無礙眾生來生其國。權實諸義並類直心。   三十七品至其國。此法二乘有分具如玄義。四教所明三十七品不同。後成佛時如是眾生皆來生其國。權實等義並類直心。   迴向心至國土如大論雲。迴向如聲入角。四教菩薩迴向不同。後成佛時四種具足功德。眾生來生其國。迴己功德與眾生共。善無不滿故。今來生之者功德具足也。亦應雲欲修迴向眾生來生其國。恐文略耳。權實等義並類直心。   說除至八難。言八難者三惡道為三。四北鬱單越.五長壽天.六盲聾瘖啞.七世智辨聰.八佛前佛後。此有二種。一界內為前兩教之難。二界外即後兩教之難。菩薩約四教說除兩種八難。至善吉章更當分別。菩薩自除教他讚歎隨喜。後成佛時國土無有三惡八難。約四土料簡有難無難。義相繁多難可具辨。餘如直心。   自守至之名約四教亦有四種。自守不譏應作四句。一不自守而譏他。二自守不譏他。三自守而譏他四不自守不譏他。大經雲假使三子由杖而死。餘有一子要當苦治。何容全不譏他。但內無噁心必於他有益。非都不譏也。但見四譏不謬故也。權實及諸義類於直心。   十善至其國十善有二種。一止二行。此是止十善也。亦有五種。一事十善即凡夫所行。後四約於四教菩薩自行教他。讚歎隨喜。後成佛時五種十善來生其國。命不中夭是不殺大富是不盜。梵行是不淫。所言誠諦是不妄語。常以軟語是不惡口。眷屬不離善和諍訟是不兩舌。言必饒益是不綺語。不嫉是無貪。嫉是嗔恚之垢。今約貪者由貪故則有嫉也。不恚是不嗔正見是不癡。權實及諸義並類直心。   如是寶積下二豎明修淨土行。有十三番相資成淨土因也。上從直心橫約十七行。今還從直心豎明從淺至深。將豎約橫無有一法而不豎修。將橫約豎亦如是。具說如前。一一諸行至金剛心。心淨則佛土淨也。此為三。一約教二觀心三帖文。一約教者。三藏不明淨佛國土。何者聲聞經中無十方佛豈論諸國修淨土行。若言有者成身子疑。既無此教則無行無人何須論也。通別兩教須汎論之。今為三意。一約通十地直心對見地。前未發真名為邪曲。登地見理離諸曲見故名直心。因此直心進入二地。二地能遍行此十七句故名發行。由發行入三地。三地解行俱進故名深心。以深心故得入四地。四地能事理俱行。則自調調他名為調伏。以調伏故得入五地。五地既事理調伏能如說行。得入六地。六地能於一切善法。迴向佛果。用施眾生。以迴向故即入七地。七地即有方便能修自行化他得入八地。八地能道觀雙流亦能處處教化調伏眾生。眾生既調佛土即淨佛土既淨得入九地。九地能說法淨說法淨即智慧淨。九地具四十辨才名智慧地。因智慧淨得入十地。十地即心淨故一切功德淨。始自直心訖於結句言欲得淨土當淨其心。心淨則佛土淨。借此十地對成通教豎明相資淨土行也。二約別教對十地者。仍有兩意。一從初地能見佛性。即破無明離二邊曲名為真心。從二地至十地類通可知。但見偏圓以為異耳。次依仁王十四般若。以消相資豎義。彼經取三十心共來對三般若。若爾直心即對十住。何者入理般若名為住。雖未見圓生相似解名為直心。發行對十行。十行正是修行之義。深心對十迴向能迴事入理令解行俱深。調伏對初地初地發真。道觀雙流得名調伏。從二地乃至十地次第對句。等覺對後句心淨則佛土淨也。故含地前後取等覺。依十四般若豎對諸句。其數整足。雖語有不稱諸地名者。若欲解釋無往不通。三約圓教者依前歷別。義猶有餘何容初地止是調伏無餘功德。若具足有則不但受調伏一名。若是分有何得調伏獨當其稱。當知猶是未圓之教。今以十句皆對圓位以辨豎深。用明橫廣則皆在初住已自具足。何以故。銅輪見理已破無明豈非直心。具足萬行豈非發行。唸唸流入豈非深心。五住圓除豈非調伏。解行相扶豈非如說行。萬行流入豈非迴向。權實具足豈非方便。得普現色身豈非成就眾生。若染淨土成道。四教眾生來生其國。豈非淨佛國土。一音演說四辨赴機。豈非說法之淨。寂照之智不謀而說豈非智慧淨。實相真心猶如虛空豈非心淨。一心萬行具足福慧非功德淨。正報既淨依報亦爾。同於諸佛見法性理。居因陀羅網分入寂光豈非佛土淨也。當知初住心中豎深窮於心源。此十四句及無量句磬無不盡。故初阿字門具四十一字。四十一字亦具初門。當知豎論則窮徹後際。橫說並備眾門。發心正行。傍化二土成就眾生悉備初心中也。故大品雲初發心時便成正覺。華嚴雲得如來一身無量身。初位既橫豎諸句淨佛國土。餘位亦然。如前引大經十五日月喻也。次約觀心。豎釋十三番相資修淨土因者。一心三觀觀於法性即是直心。此一念心具前十七之行。即是隨其直心則能發行。事理相資即能進入甚深法界。以深心故事理不善意得調伏。以意調故有所說法。能如說行。迴己所行遍施一切。既能迴施即令眾生斷惡修善。以修善故即淨佛土。佛土淨故即境界淨。境界淨故即說法淨。說法淨故內心智慧轉得明淨。智慧淨故則一切功德皆悉清淨。此等皆是。觀心清淨則佛土淨也。故雲欲淨佛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是則豎修一十三句。宛然具在觀心之內名觀行即也。故法華雲。當知是人已趣道場近三菩提坐道樹下。若功行純熟諸佛冥加即入相似從相似。進入銅輪分證真實。即於二土自行化他與物結緣。應以佛身而得度者。即現佛身為說漸頓不定祕密法門。教化調伏入慧起根而取佛土。若不如此初住何緣八相成道。一往雖雲觀心實是真淨佛土義也。此是了義。若離此者多是執文隨語生見。復次非別無以表豎非圓無以表橫。譬如非日無以成月非月無以數日。日月相須能成一歲乃至成多。今橫豎相須高廣義顯。非豎非橫而豎而橫。如世伊字首羅三目。當知淨土之義依三德祕密藏而有。若三身三德此就正報。三土四土即就依報。依正相成其義可解。   三帖文釋者。隨其直心則能發行者。直心即是圓教觀中修無作八直。得此直心能具萬行。故名發行。亦云得此直心即能行前十七橫法。隨其發行則得深心。直心是解發行是行。解導於行行資於解。解行相成如目足備到清涼池名深廣心也。   隨其深心則意調伏者。解行既深即能調於事理諸惑。理惑者迷於中道之無明也。事惑者迷於二諦三界惑也。若初發心即入中道雙照二諦。心心寂滅自然流入。即能調伏事理之惑。仁王雲。菩薩從初發心至金剛頂皆名伏忍。即調伏意也。   隨其調伏則如說行者。有所言說非但赴機利物。內心清淨能如說行。言行相扶善根成就。   隨如說行則能迴向者。內既成就諸善功德。迴所修因向於佛果。及施眾生隨其迴向則有方便者。既迴自行內向佛果外施眾生。即能善巧能破能立。巧度眾生故言方便。   隨其方便則成就眾生者。方便既能巧破巧立。破故折伏立故攝受。若眾生四教止行二善成者。四教智斷則立。即正報因果成也。   隨成就眾生則佛土淨者。若眾生之類是菩薩淨土。眾生正報止善無惡依報國土則便清淨。正報行善因成則佛土莊嚴。若國土清淨莊嚴名佛土淨也。   隨佛土淨則說法淨者。若穢土說法則如長者執除糞器。此則赴緣說苦切之法。如淨名為香積土諸來菩薩說此土折伏之法。不說諸法實相清淨之教。若淨土說法但說諸法實相清淨法門名說法淨。   隨說法淨則智慧淨者。說法本赴物機。機緣若淨則感菩薩智慧亦淨所說亦淨。譬如猛風鈴聲則大。亦如世人說法脫有利智福人來聽。說者非意智慧開解。   隨智慧淨則其心淨者。說法之人解慧既進則惑垢漸消。其心轉顯即是心淨。   隨其心淨則一切功德淨者。真心清淨修諸功德皆無染著。是則一切皆清淨也。   是故寶積至佛土淨。最後結撮正要。明淨土之因。   欲淨佛土當淨其心者。從直心來有十三句。名義雖異皆為淨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者。隨四教明四種心淨。即四種佛土悉清淨也。又四種心只是一自性清淨之心。此心若顯即一切佛土皆悉淨也。菩薩從初用四道諦淨心。前三是權後一是實。事理惑除正報即得佛果清淨。依報即常寂光畢竟淨也。四教眾生垢淨之心。來感寂光各見淨穢。譬如諸天同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譬意在此。   爾時下二身子生疑文為二。一生疑之由。二正疑念。初明由者。由承佛威神故生疑也。如來神力加被身子者。此經雖對小明大。身子既小乘中智慧第一。為諸聲聞之所揖敬。忽懷疑念即諸聲聞鹹共生疑。大乘方等有不思議祕密之事。即是穢國有淨土也。身子未能稱機疑問必假佛力方會物心。故雲承佛威神也。依法華意發本顯跡。明諸聲聞內祕外現。何容不能稱物之機而生疑也作是至若此二正明疑念者。疑佛答寶積心淨土淨。執昔三藏故生疑也。菩薩三祇修行成佛是同。何得今說菩薩心淨即佛土淨。釋迦獨無淨土應是為菩薩時心不清淨。若不清淨何得成佛。若心淨成佛者亦應心淨佛土淨也。何得佛土穢惡。若斯翻覆生疑未敢問者。或可自鄙或恐失儀或知如來懸鑑自當知時。故未問也。   佛知其意下三佛釋疑文為三。一佛以日月問。二身子事答。三佛合譬解釋。初文者日月譬於真應淨土。如日月宮眾寶所成照四天下。彼中有諸天子。譬真應二土為萬德所成。常照四土。一切眾生真應法身之所依也。又譬真緣二修。如日月相須則成就萬物。照顯一切。真緣亦爾。互相成顯。以真緣合故常自顯照四種淨土。而於盲者所不能見。為二緣集罪障障於五眼故也。是故舉日月為喻以問身子。   對曰至非日月咎二身子依事奉答。   舍利弗至而汝不見三合日月譬釋身子疑。眾生罪故不見佛國嚴淨者。先合盲者眾生界內緣集濁惡障重。是故不見同居淨土。以界內罪與無為合及界內塵沙罪故不見有餘淨土。以界外塵沙無明罪故不見果報淨土。以法界微細無明罪故不見寂光淨土。我此土淨而汝不見者。此合日月之譬。明四土常淨。身子有前四種罪障故不見也。   爾時下四螺髻自引所見釋身子疑。所以梵王引所見者。諸小乘人疑佛。雖說淨土誰所見之。是以梵王冥知佛意引所見者證佛不虛。普生時眾聞信之善。文為二。一先折身子疑念。二正舉所見釋疑。初文可解。   所以者何下二正舉所見釋疑。文為三。一梵王見淨。二身子見穢。三釋見淨穢之由。一梵王自述所見以自在天為類者。有二處天同名自在。或六欲頂或色界頂。今欲界也。類同居淨土莊嚴殊妙。西方淨土亦同居淨也。彼經亦舉第六天為類。故雲其寶猶如第六天寶。但六天正報比西方身。如彼乞人在帝釋側。此是舉近以況遠耳。   舍利至充滿二身子述所見穢。如文。   螺髻至清淨三述不見及見之由。由於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故不見淨。菩薩心無高下。能依佛慧即能見淨。佛慧即是見淨之由也。生死為下涅槃為高。又雲淨為高垢為下。由此見故見穢。佛慧反此名為平等。不垢說垢無淨說淨。垢淨之相無相隔礙。故螺髻所睹穢國即淨。身子於生死涅槃垢淨有隔。不依佛慧故但見垢。   於是下五佛現淨土釋疑。文為四。一案地現淨。二問身子。三答。四正釋疑。初文者亦如上舉日月譬意。地喻真修指表緣修。真緣若合則真應土現。如指地合故莊嚴土現。問四土之中為是何土。答有二意。一雲現同居淨土。二雲隨機顯現。一切大眾歎未曾有者。非但說聲聞經時之所未見。前說諸方等多顯正報。顯依報淨土未如今也。而皆自見坐寶蓮華者。表此大眾悉有生淨土之理。或復當生佛告至嚴淨二佛問身子如文舍利至悉現三身子答。前說小乘及諸方等所未見聞。   佛語下四佛正釋疑文為三。一法。二譬。三時眾得益。初法說如文。   譬如下二譬說文為二。開譬合譬。初開譬者寶器譬寂光。飯異譬三土。三土之報不出寂光。依於寂光見不同也。   如是至莊嚴次合譬。今以十種合飯色異。一約同居者。濁重為垢濁輕為淨。此垢淨相隔垢不見淨也。二約同居有餘。同居淨中雖無重濁見思牽生故亦是垢。有餘土中久斷此垢故名為淨。垢淨未融垢不見淨。三自約有餘。二乘生彼其土則劣故名為垢。菩薩生彼以具福業感報亦淨亦垢。故不見淨。四約有餘果報。有餘之土未破無明其土悉垢。生實報者已破無明其見則淨亦垢故不見淨。五自約果報者。上下相望報有優劣。自成垢淨亦垢故不見淨。六約果報望下寂光。七下品寂光望中寂光。八約中寂光望上寂光。九諸土總對寂光。十諸土非垢寂光非淨。畢竟無說非垢非淨。而說諸土為垢寂光為淨。故下文雲。雖知諸佛國土永寂如空而現種種清淨佛土。今此十番垢淨以對飯色。   當佛下三時眾得益文為二。一現淨得益二復土得益。現淨為二。一五百聞說得無生忍。即通七地。別初地。圓初住。次八萬四千發菩提心。菩提心位如前分別。   佛攝至意解次明復穢已悟無常得小乘道。初見穢為淨。穢是無常復淨還穢。謂淨無常無常迅速。故得法眼淨見生滅四諦之法分明。小乘法眼在見道位。非大乘法眼也。八千不受者證無學道不受三界虛妄生死法也。故知此經猶帶拙度之說。意在此也。   維摩經略疏卷第二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78 維摩經略疏   維摩經略疏卷第三(初小卷九)   天台沙門湛然略   方便品之初   此品次佛國來者。即是為破有為緣集顯不思議法身扶成如來淨國之教。大聖意多今略為三。初明此品次佛國來。二略釋方便義。三入文解釋。初意者前於普集已說真性解脫之體。次於此經闡揚佛國因果之宗。為未曉者必須菩薩勝人開獎。今淨名住不思議解脫之權謀。故能輔佛折伏攝受有機之徒。令離諸緣集成不思議解脫。若淨土行熟則隨業來生。各於其土聞法調伏入慧起根。問普集真性是從經體。何得用為此經之體。答真性解脫通為諸經之體。豈不近為此經體耶。但佛國品文未顯。至下處處顯說。並與前說不乖故得為此經體也。二釋方便義即為五意。一略釋名。二約教同異。三方便所用法。四約三業所用。五約觀心。一略釋名者方是智所詣之偏法。便是善權巧用之能巧。用諸法隨機利物故雲方便。故文雲。智度菩薩母方便善權父。方便有三。即三種二智。一化他。二自行化他。三自行。具在玄義。二同異者即約四教。一三藏。佛三種二智者如毘曇有門。照事無常苦等名為權智。照理無常苦等名為實智。成實空門以毘曇事理皆是權智。照諦空理方是實智。如是四門四悉赴緣說種種二智皆是化他。二明自他權實二智者。佛用四悉說上四門種種權實隨他意語皆是權智。坐道場時證二諦理不可宣說即自行實智。三自行權實二智者。坐道場時證俗諦智究竟分明法障皆盡名自行權智。證真諦理究竟分明正習俱盡名為實智。二明通佛三種二智者。一若用悉檀說三藏三種二智及當教有門。照幻化事皆名權智。照幻化理名為實智。若空門明義照幻化事理皆名權智。照幻化理空即是實智。乃至四門種種權實皆是化他權實二智。二明自他二智者。總前三藏及當教所明種種權實皆是隨他意語。並屬化他權智。佛及八地內心所證皆名實智。三自行二智者。佛及八地照真俗理即是權實二智。三別教三種二智者。一總前藏通三種二智及當教有門分別事相皆為權智。若照如來藏理名為實智。若空門者照有門事理皆名權智。有門權實畢竟空寂名為實智。二自他權實二智者。總上二教及當教四門皆是隨他名為權智。佛及十地內證之理名為實智。三自行權實二智佛及十地內證不可說真俗之理名為權實二智。四明圓教三種權實二智者。總前三教及當教有門不斷煩惱照界內外法界種種法門名為權智。不斷煩惱照自性清淨心即是實智。圓空門者不斷煩惱照界內外事理之有名為權智。照事理皆空名為實智。如是等四門用四悉說種種二智皆名化他二智。二明自他二智者。三教及當教種種二智皆是隨他。悉是權智。佛及四十一心證不思議二諦之理皆名實智。三明自行二智者。佛及四十一心內證不思議二諦之理名權實二智。是故文殊請淨名說入不二法門。其即默然。文殊稱歎意在此也。三方便所用法者。至論諸法非權非實。而言權實者。皆四悉檀善巧利物。此方等大乘一音演說隨機所感四種不同。又此品正明助佛闡揚善巧權謀隨機利物。令入慧起根故名方便。但瓔珞有三。一破法二立法三教化眾生。今約此經遠論。室外折伏即是破他執法之方便。室內攝受即是引他立法之方便。以折伏攝受令法久住。前二亦是化眾生之方便也。若約此經近論者。此品呵諸人者即是破法折伏。勸求佛身即是立法攝受。以折攝故令法久住。法得久住者謂令眾生入真性解脫清淨佛土。是以中論品品明破即是破法。後四諦品明三寶四諦四沙門果即是立法。又偈結雲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破法折伏也。亦名為假名立法攝受也。亦是中道義教化眾生令法得久住。法久住者令見佛性住大涅槃。故前品雲隨其方便能成就眾生。隨成就眾生即佛土淨。當知歎淨名方便者正歎助佛闡揚不思議解脫佛國之教。四約三業明所用法。所以然者。諸佛菩薩清淨三業性如虛空非一非異不可分別。為化眾生慈悲誓願神通感應應十法界現不可說種種身業。十方利物是為身密方便示現。又以悲誓神通應化現同十界所有音聲。十方佛土示不可說種種之法是為口密方便利益。又以悲誓神通應化現十界心。十方佛土現不可說心識種種分別即是心密方便利益。藏通但明神通三業。別圓法身應現三業亦名神通變化三業。故約三業以明方便。此品明六度攝物即心密方便。為白衣等示種種之身即身密方便。一切見敬託疾興教說種種法即口密方便。此三業方便無方利物莫測其本。即是三密亦名三輪不思議化。三無失。三不護。三業隨智慧行。良以法身三業化物無失。無謀無念寂而常用應生四土。示身口意折伏攝受利益眾生。故居方丈無疾現疾。因以開悟令超緣集同棲空室。從此標名故言方便品也。   五約觀心者。若別相三觀前二為方便。若入中道即是實慧。初從假入空是破法折伏義也。次從空入假是立法攝受。中道正觀即是教化眾生入實慧也。入實者名法久住。法久住者則法身常存。若一心三觀方便實慧不一不異。以三觀歷三業明方便巧用可以意知。問此品定是誰說。答此有三解。有言是集經者。歎淨名德為問疾者說如是法。有言前歎德是集經者。次說法是寶積向佛述淨名有疾而不得來。為問疾者說如是法。有言是佛同歎淨名有此方便說法利物之事。今恐是佛說。普集經及佛國品意在淨名助發宣揚。有此稱歎淨名懸知。故方便託疾來詣參問因得興教。阿難本願所未聞經願佛為說。至結集時次佛國品而誦出之。入室六品阿難在菴羅園皆付阿難者。亦是重為說。   爾時下三入文解釋。淨名助化凡有九品。大分為二。初半品歎德正是形益方便。二從現身有疾去正明聲益方便形聲互益。但就傍正而分兩別。初形益者即為聲益而作哢胤。何者此土以音聲為佛事。故聲益為正。就初為二。一先歎德二正明形益。歎德為二。初標住處及人。二正歎德。初文者城如前釋。長者者有長人之德也。但標人處者意有所主。淨名寶積同住此城本是法友。寶積獨來而淨名不來者為有疾也。因其有疾故致參問。因問說法承機便也。人既有問佛同世儀豈不遣問。但被命之徒有堪不堪。不堪即五百八千。又各述往呵顯淨名之德。亦令述昔重益時機。此有密意非都不堪。堪即文殊。奉命入室對揚解脫。其同往者法利皆充。是則淨名赴緣興顯大法。佛國因果之功成。維摩如前釋。長者者今當略解。然其本地舊雲金粟如來。即是法身長者。如法華雲大富長者即是如來。語其跡也。位居法雲或雲等覺。望佛為菩薩。即長者子望下地名等覺佛。則長者也。今略為四。一外具十德名世間長者。二內合法身十德即出世長者。三約觀心具有十德。四帖釋經文。初外具者一性貴.二位高.三大富.四威勢.五智深.六年耆.七無失.八禮備.九上歎.十下歸。備此十德世間名大長者。何者國內勝人稱為長者必是貴族。雖是貴族爵位卑微不稱姓望。雖是高位貧無財惠世所不重。雖財充積無寵不威物不敬畏。雖有大勢神用闇短智人所輕。雖神解明鑒而年在幼物情不揖。雖年耆貌皓內行斯惡人所鄙怪。雖操行無瑕而外闕禮儀無可瞻愛。雖進止容與若上人不穆名不徹遠。雖豪貴歌詠無恩群下物所不崇。十德若備名大長者。二以十義內合法身十德者。淨名跡即居人世具世十德。故毘耶所推稱大長者。然其本地。眾德妙絕不可稱說。略而言之內具十德。即是出世法身長者。一從初發心常值佛稟教。正觀中道發生理慧。即是法王種性中生。二積功累德證無生忍。三萬善法財無不具足。四十力無畏降魔制外。五權實二智無不通達。六久值諸佛觀行純熟。七三業隨智得三無失。八具佛威儀進止鹹益。九諸佛記別歎以誠言。十釋梵所敬歸心所崇。此十具足即法身德滿故名法身長者。是故能輔釋尊闡於不思議法門顯成淨土因果之教。三約觀心明十德者。一姓貴即正觀順教契理生智。是名發心生在佛家種性真正。二得無生忍者觀三諦理。三惑不起即是修無生忍。雖非上地觀行之心亦稱無生。故法華雲。若說此經當著如來衣。如來衣者柔和忍辱心。是忍即寂滅忍。豈不得稱無生。此即位高。三大富者正觀之心三業清淨。包含三諦一心萬行富有法財。四勢力者正觀降伏愛見魔外。五智深者觀中為實雙照為權二智具足。六年耆者久種善根方修此觀。七無失者正觀心性三業無瑕。八禮備者舉足下足無非道場。乃至著僧伽梨悉皆一心。九上人咨嗟者觀行之人常為十方諸佛所讚。故法華雲能持是經者諸佛皆歡喜。現無量神力歎美持經者。十下人所敬者法華明。持經行人天龍四部皆來恭敬供養是人。當知觀行之人具淨名德同於大士。是真佛子。故法華雲佛子住是地即是佛受用。常在於其中經行及坐臥。尚同長者受用豈不得名長者子也。   已曾供養下二正歎德即為十段。釋於十德不多不少。供養諸佛者此兩句歎第一種性真正。如世間長者姓貴也。今淨名值佛既多聞法亦廣。必如聞而行深觀實相。若發生理慧是為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三慧顯理天性相關名真佛子。是則生在佛家。種性真正。深殖善本者釋成種性。殖之言種。觀畢竟空種大智種。智是行本。從解生行德無不備。故大品雲諸法雖空一心具足萬行。即法身初生具足眾德。   得無生忍此一句二歎法身位高。如世長者位高也。所以然者。圓教初住一地具足諸地功德。此義猶通。今淨名或雲金粟如來。已得上寂滅忍。或雲位居等覺得中寂滅忍。或雲位居法雲得下寂滅忍。若居中下無明已斷。但有微習不能牽生名無生忍。即位高也。所以不受寂滅忍名者。正為讓佛。但無生忍也。   辨才至總持此三句是三歎三業功德。法身之德四辨法財亦復無量。如世長者之大富也。辨才是口無礙。辨能攝一切口業功德法才。遊戲神通即身業。攝一切身業功德。逮諸總持即諸陀羅尼總持一切意業功德及餘一切功德法財。   獲無所畏降魔勞怨。此二句是四歎外用無怯。如世長者有威勢也。何者十力無畏降魔制外。魔即四魔八魔十魔如上說。勞怨者魔有塵勞之力。能害菩薩智度母善權父諸善法親。故名勞怨。   入深至利鈍此八句是五歎二智。如世長者有深智也。前四句正歎後四句釋歎。入深法門即歎實智。不二法門實理甚深唯佛究盡故名深法。善於智度即到彼岸邊底歎實智也。通達方便大願成就二句歎權智。權智善巧能成大願。大願成就方便用成。明瞭眾生心之所趣此二句釋歎實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凡有心者悉得菩提。如流趣海。又能分別諸根利鈍。此兩句釋歎權智。眾生根有利鈍不同。而能善巧逗機令得悟解即是方便。   久於至大乘此三句六歎修行積久見理分明。如世長者年耆見久。故法華明文殊已曾久值諸佛修學積劫。此亦如是。故言純熟。決定大乘者見理分明能師子吼。師子吼者說諸眾生悉有佛性。佛性者大經雲即大乘也。   諸有所作能善思量。此二句七歎三業隨智慧行得三無失。如世長者內行無過。何者一切所作皆是三業能善思量。若作前智後失不可追。今前智後作無差機失。即三業隨智慧行得三無失。   住佛威儀心如大海。此兩句是八歎形心兩稱。形則進止得儀心則含弘無隔。如世長者禮儀備足有大人之懷。又住佛威儀者如十地菩薩學佛像王迴視等。舉足下足有所運為無非佛事。有言具佛相好也。今言能如佛不起滅定現諸威儀普利一切。心大如海者大經明海有八不思議。佛法亦爾具出彼經。今言菩薩無緣大慈含容一切心無取相。是故不增。雖觀諸法畢竟空寂而不捨眾生。故名不減。猶如大海眾流常入而不增。沃燋常煎而不減。故言心大如海。   諸佛咨嗟此一句是九明諸佛稱歎。如世長者為天王上人之所歎美。大士既具諸德又稱物緣。故為諸佛之所嗟歎。   弟子釋梵世主所敬。此兩句是十歎大士內德既充外堪師軌恩被必深。故為敬仰。如世長者民下所崇。弟子者謂。諸聲聞釋梵世主者即欲色界主。主既歸心臣民之眾莫不鹹敬。   欲度下二明形益方便文為三。一標益物處.二正明益物.三結初明處者。大士將欲助佛闡揚大道方便度脫眾生。故居廣嚴之國。即是品之來意如文資財下二正明益物之事文為三。初六句明心密。二從雖為下九句明身密。三從一切下二十句明口密。初六句約六度攝物。此是從本垂跡下二十九句皆是跡同凡俗。因跡顯本。問何以心密是垂跡身口是顯本。答六度身心其理深隱。涉化方便隨機有事。身口一往同俗。若求其致方知表本。今初從本垂跡益物顯本。皆約六度。六度即波羅蜜滿足之身。三身三德不縱不橫如世伊字。   資財無量攝諸貧民者。舊解多雲。資財只是世間財帛貧民只是世間貧人。若爾此與凡俗行施何殊。豈足歎淨名垂跡善巧攝物來生四土。今言財有事理。事則可知。理即真理善法財也。故文雲法王法力超群生常以法財施一切。以四教法財施於一切。即檀度具足法界故言無量。攝諸貧民者非但世間貧民。因財攝來以道教詔。今言貧民者也。七種方便皆是貧民。當知皆是如來方便密語。若是底下凡夫貧民以世財帛。或以戒善而攝取之。若二乘窮子幼稚捨父求衣食者。以三藏鹽醋米麵一日之價生滅法財而攝取之。二乘為富比於菩薩猶貧法財。故法華雲自念貧事我無此物。菩薩三祇功德雖復無量比聲聞為富。並通菩薩猶是貧民。通無生諦理諸度法財自以為富。比於別教猶是貧民。別教歷別修無量諦理。諸波羅蜜法財無量自以為富。比於圓教猶是貧民。圓教三諦無作諦理諸波羅蜜法財圓足。金剛寶藏無有缺減乃名為富。故純陀自歎貧於無上法之財寶。若得無作方是無上法財。大士法身住於非慳非施圓滿之檀。能起四教法施之財攝七種貧民。乃至圓教善根未發亦是貧民。如純陀也。以四法財攝取眾生令生四土。此是垂跡引物還本。又約頓漸不定祕密四種法施攝取眾生。成菩薩行令生淨土。淨名成佛佈施所攝眾生來生其國。故知此言扶成前品。佛說佈施是菩薩淨土一切能捨眾生來生其國。豈可不用佛國為宗。若約觀心者。今之四眾其有能住一心三觀。不見慳施慈悲利物拯濟貧乏。興福供養隨喜獎成。若是長者一村行施因施說法。受施之徒感恩慕德歸心受化慳吝漸微。亦學施主捨財修福。若在令長住正觀心財施法施。則一管貧民歸心受化慳心自息亦能捨財。乃至天王帝王住正觀心。不見慳施慈愛貧民恩慧分施。因為巧說四教法門。四眾荷恩歸心受道亦皆能施。譬如一燈燃百千燈冥者皆明明終不絕。是為四眾帝王長者住檀無盡燈法門攝眾生也。是諸所攝於未來世還為眷屬同生淨土。值佛聞經正慧開發。是諸施主得無生忍。於有緣之國示成正覺。昔佈施所攝皆來其國修三乘道。若聞法華同入佛乘。此即淨名大士何處更往毘耶。   奉戒清淨攝諸毀禁。淨名法身住非持非犯滿足屍羅三德之身。能以方便十種戒藏攝諸毀禁。先以十善五戒攝於人天。次以律儀攝毀不缺等四。次以生無生正語業命攝毀隨道無著。次以無量三正攝毀聖所讚自在。次以無作三正攝毀具足隨定。餘人未得非持非犯皆名為毀。故大經雲唯佛一人具淨戒餘人皆名污戒者。此諸眾生既蒙戒攝。以不毀禁成菩薩行隨行戒善。淨名成佛時戒善所攝眾生來生其國。上文雲持戒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持戒眾生來生其國。約觀心者今佛弟子四眾貴賤能修三觀一心。住此觀心不見持犯。慈悲利物淨持禁戒。持戒有德為物所歸。示以法門。若是長者令長洲主國君能持齋戒。則一鄉一縣一洲一國臣民四眾自然息惡而修戒善。是則不言而化。以四種淨土之因修四教道。自住屍羅無盡燈法門攝諸眾生。是諸所攝於未來世還為眷屬。餘如施中。下四度觀心准此可知。   以忍調行攝諸恚怒。淨名住非恚非忍羼提三德滿足之身。能示住伏順無生寂滅。方便調四恚怒眾生各離嗔恚成菩薩行。淨名成佛之時忍辱所攝眾生來生其國扶成佛國。及諸義准前。   以大精進攝諸懈怠。淨名法身住非進非怠滿足之身。以四道品各八精進攝四懈怠。來生其國。餘義例前。   一心禪寂攝諸亂意。淨名法身住非定非亂三德之身。能善方便用四道品各八種定攝四種亂意。令各得八種之禪及諸禪定成菩薩行來生淨土。具如佛國品明。   以決定慧攝諸無智。淨名法身住非愚非智究竟般若三德之身。善能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以四道品各八決定之慧攝四種無智眾生。具如佛國品明。是故菩薩從法身本地真六波羅蜜起方便跡。示行六度攝取眾生。即成就眾生淨佛國土令歸本地。並扶成佛說不思議解脫淨土教也。   雖為下九事是無言之化即是身密。行於非道通達佛道方便利物。初言雖為白衣即垂跡。而修沙門引歸本也。沙門名為無著亦名勤行。大經雲如來是大沙門即是四教示沙門也。律是詮量輕重。詮量四教罪垢輕重。皆為引物歸寂光本。此無言化者。密譏出家密勸在家。言密譏者。大經雲雖復染衣心猶未染者。未染四教大乘之法華。則雖是沙門名為白衣。密勸者。何須染服。但令染心立沙門行。即不思議淨土之因。豈非無言而化成淨土教耶。淨名後成佛時所攝眾生來生其國。皆是方便扶成佛國。其義宛然。但佛國品明方便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具足方便眾生來生其國。正是標名而已。今淨名託疾興教。其歎德者具出二十九事。開歎淨名方便之端。故知方便無量。佛國品方便之義見於此品方乃顯也。約觀心者。只今時白衣信士。若長者令長洲主國君等。而能斷惡修善。一心三觀不染諸欲觀行明淨即。是雖為白衣持沙門行。此下八句皆上半垂跡下半歸本。   雖處居家不著三界尚忌天樂。況復人間卜居此者。為引四種眾生令離三界來生四土。三界有二種。開合對四土細尋可知。此及諸句例須觀心。不欲繁文例前可解。   示有妻子常修梵行。內修四種梵行離四愛著。亦密譏出家密勸在家。令人不思議行成四土之因。   現有眷屬常樂遠離。行四種遠離令諸眾生遠離四縛。入不思議之因來生四土。   雖服寶飾而以相好嚴身。常用四忍修諸相好。莊嚴法身引四眾生入四淨土。   雖服飲食而以禪悅為味。用四種道品各八禪悅令成妙因引入四土。   若至博弈戲處輒以度人。博謂博塞弈是圍痐岔。輒以度人者。化令不著無記掉散空喪出世之功。當各隨根性求於四種出世實利名為度人。令入不思議解脫置四土也。所言輒者機起即化不待諮請。   受諸異道不毀正信。受學異道為欲伏物故不毀。正信者內信無損即用正法而度脫之。大集明如富樓那雖化外道反被譏呵。文殊示同而往化之。諸外道等過去亦經值佛聞法。內有善根赴機引入不思議行令成四土之因。   雖明世典常樂佛法。此方世典即五經等。西土即四韋陀十八大經仙方咒術等。常樂佛法常樂四教所明佛法。引導令入不思議解脫四佛土也。但法身本地三德祕密而能熏業。置毒於乳方便引物同歸四土入不思議法門也。   一切下第三有二十句是口密方便。聲教饒益。亦是垂跡引物歸本。一切見敬義有二種。一雲淨名觀一切眾生即菩提相即大涅槃。是故皆敬。二雲大士為其化主觸物沾恩。凡厥之流無不荷澤慕德知恩。是故一切皆恭敬供養。又是福田之上。夫無學羅漢尚是應供。何況淨名方便說法化歸本也。此一句通貫下十九句。所以然者。方便設教物不敬重化導豈弘。   執持正法攝諸長幼。外國立有德者以為三老秉持國法。此垂跡也。言長幼者何但人有長幼。一切善根亦有大小則是長幼。長幼雖殊論其善根不出四教。赴四根機攝歸四土。   一切治生諧偶雖獲俗利。不以喜悅稱意為諧獲利為偶。跡同凡俗求世勝利。不以為喜者引物歸本故不喜悅。凡夫愛心喜悅結惑覆四善根。大士引物情無所著。物著情破四善根發攝歸四土。復次菩薩證四功德三權是俗。修此三法發生定慧名得俗利為人說此名曰治生。聞者得益名為諧偶。菩薩常行捨行名為不悅。   遊於四衢饒益眾生。示跡同凡遊四達路表遊四諦。用四四諦益四眾生引入四土。   入治正法救護一切跡。同凡俗用禮用刑。凡人執法多有枉滯。菩薩治正為護眾生方便與奪。因用四教救拔引入四種淨土也。非是捨道謬致參掌。   入講論處導以大乘跡。入凡小所應行處方便為說四教大乘引入四土。   入諸學堂誘開瞳矇跡。入學堂誘開瞳矇。幼小曰瞳情昧曰矇。四種善根微小為無明惑障。出世解未開謂之瞳矇。四教引接破其惑障。開四善根增長成就來生四土。   入諸婬捨示欲之過跡。入婬捨為說九孔常流污穢不淨令知欲過。欲心若息四善根發。若貪染四法亦名為婬。知貪愛過不染不著。以淨心故得入不思議之四土也。故文雲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   入諸酒肆能立其志跡。入酒肆酒有三十六失。凡人若飲昏神亂道勝志皆頹。大士能自立志又令他立。行因不退引入四土。復次酒是煩惱肆。即五陰凡夫飲煩惱酒。二乘飲空無相酒未吐此酒。故於佛性生無常想。故大經雲持空三昧瓶醉般若無相。通教同二乘別教見中未了醉無明酒。大士雖復入諸煩惱用為佛事。縱飲千鐘而不昏亂故雲能立其志。   若在長者長者中尊為說勝法。此下歎尊勝之德。用口密方便益物。大士無方尊卑皆現。今偏舉尊勝者為成歎德。故德為物軌居群賢之上。言長者中尊者。世間長者鄉閭懷勝故自為貴。大士跡同德過於彼故為所尊。先說世俗勝法皆令揖伏。次赴四機說四勝法。既為所尊無不從順。引不思議四土。   若在居士居士中尊斷其貪著。外國居財一億稱下居士乃至百億名上居士。此土居家德素亦名居士。今謂居家多財大富之士名為居士。常以財利為懷。淨名跡示勝德。雖積財無量惠施不窮。故為彼所尊。因隨彼機說四檀法令離貪著引入淨土。   若在剎利剎利中尊教以忍辱。剎利此雲王種即大田主。淨名跡示慈忍勝德故為所尊。教以忍辱者。剎利自在多恣威嚴故教忍辱。依四根性四教赴之說諸慈忍。   若在婆羅門婆羅門中尊除其我慢。婆羅門此雲外意。世世相承外學高良。又雲淨行。淨名垂跡外學超殊。莫之能比故為所尊。諸婆羅門自恃淨行。我心輕他。若睹淨名深學勝法我慢自摧。依四根性以四教法如應為說各離我心。   若在大臣大臣中尊教以正法。國之大臣各有所掌。或有不明。淨名跡同。示以明達故為所尊。治道正法依四根性乃至引入四土。   若在王子王子中尊示以忠孝。淨名跡示明達孝敬故為所尊。王子者為子為臣。為子須孝為臣須忠。依四根性用以四教。為說四種誠孝之道。乃為四種法王之子。順四教行名之為孝。不惜身命弘宣四教即名為忠。引諸眾生令入四土。   若在內官內官中尊化政宮女。外國國法以七世不邪行有德者以為內官。委信入宮整理內事以為心祕。淨名跡示最上無過為所尊也。宮女既被外制。內生邪想覆宿善根。大士赴機說四八道令得正見引入四土。   若在庶民庶民中尊令興福力。庶民少福報。居貧下常鄙不逮絕慕上流。   大士雖跡示居高而汎愛群下。庶民感荷倍加尊重。隨其根性為說四教。檀施功力當生淨土得勝果報。   若在梵天梵天中尊誨以勝慧。十八梵天於四禪四無量定多生味著。所入不深。淨名跡示觀練薰修深入無際。故為諸梵之所尊也。為說淨無垢禪善入出住方便勝慧隨其根性引入四土。   若在帝釋帝釋中尊示現無常。釋天著樂自知沈沒。淨名離欲清高故為所敬。天主保常。大士為說無常十五觀門如大品智度明也。隨彼根性四教赴緣為說無常相。亦不同。三藏明無常生滅即有定相。通教無常皆如幻化。別教金剛已還皆是無常。圓教一切法趣無常是趣不過。四種教門引入四土。   若在護世護世中尊護諸眾生。四天王天在須彌半四埵而住。各主二部鬼神不令損害四洲人民。大士跡同慈悲護物復過於彼。故為所尊。隨彼根性如應說法。令起四種誓願護四善根眾生修四諦智。即是四王一諦各有見思二部鬼神。攝令不擾諸善心數。即是護諸眾生。逗緣說四教令護四種四諦所生正法。上一一事皆是引物來生不思議四土之哢胤也。說者深知。   長者至眾生三結成方便。居毘耶離但淨名三業方便助顯佛國。乃遍十方十法界法。豈止如上三十五事。問今言為世所尊者。為以一身入多身為尊。為當託生於彼彼以為尊。答皆有此義。類如普門現種種身。今正取託疾興教以長者一身。跡能巧用隨所示處無不尊敬。承機開化無不蒙益。當知長者法身無諸業緣。示物故爾。將證長者身本無疾。為眾生故託疾興教。故須先述前諸方便以為哢胤。齊此結成。上來從本垂跡顯本方便形聲益也。   維摩經略疏卷第十   方便品二   其以方便下至入室竟有八品半文。大段第二淨名方便託疾興教助佛揚化。令入不思議解脫。除物罪垢引入四土成淨佛國之行。託疾有四意。一為化國王及臣民等。二為發起弟子品。三為發起菩薩品。四為發起問疾品。初意者以託疾故國王長者皆來慰問。因以身疾寄言斥彼。誡勸為便。若厭樂心生能斷緣集修行萬行。是為入不思議解脫之哢胤。生同居有餘淨土之因成也。二為發起弟子品者。若不現疾無由顧命弟子參問。若其不命豈敢輒述昔日所呵。普令二乘同聞往昔滯小被呵。有樂小執小之徒。聞此心折慕仰大乘。近為入室聞不思議成生蘇之由籍。遠為大品法華成熟蘇醍醐哢胤。亦是生果報土之良緣。三為發起菩薩品者。若不託疾菩薩為由被命。豈得各述往昔被呵。普令三教菩薩折其方便之滯。同折圓頓之道成入不思議解脫淨佛土之勝因。四為發起問疾品者。若不託疾何由得命文殊入室論道開發物心。令諸弟子聲振大千進諸菩薩三觀之行。入不思議解脫之道成淨佛土之因。此之四意皆由託疾。疾非實有故言方便。方便之力寄在說法。此正屬聲益。   今明淨名詫疾興教意乃有四經文。大判總為二段。一從此下說菩薩品有兩品半。是室外說法明彈呵折伏。二從問疾品去有六品。是室內說法明引接攝受以是因緣令正法久住。即是住不思議解脫也折中具攝。攝中亦爾。但義有傍正。今就室外折伏文為三。一此半品明折伏界內有為緣集。二弟子品即是折伏無為緣集。三菩薩品即是折伏自體法界緣集。問無為與自體為同為異。答諸說不同今言名別體同。二乘迷自體起無為著。著已無為故受無為之名。菩薩亦迷自體起無為集而菩薩觀破無為。但無為未盡此惑附體故別受自體之名。如凡夫迷真起有為緣集。學人斷見思惟未盡。猶於真理有色無色染之名。問學人有為未盡雖得見真猶有其惑。不約真名自體。菩薩無為未盡亦得見真。何以別受自體之名。答二乘見真但是空理空非法身故不得立自體之名菩薩見真真是法身。法身常在故得別立自體之名。菩薩緣惑未盡故須折伏。此半品為四。一方便現疾.二諸人參問.三因為說法.四時眾得益。初文者以無疾現疾此表法身無二緣集因果患累。為欲引物方便現有凡夫二乘二種緣集及菩薩自體因果之患。問何得知然。答下文雲菩薩疾者從大悲起。以眾生疾故我亦有疾。若眾生得無疾者則我無疾。問淨名跡居人道可同凡夫而有事疾。內同菩薩有自體疾。既非二乘何得同其有無為疾。答淨名住不思議應以二乘身而得度者。即皆現之而同其疾。復次現通教菩薩之疾與二乘同現疾義(云云)。至問疾品當具分別。   以其至問疾二明問疾。淨名為物所尊具如前歎。斯之大眾莫不蒙恩。今既有疾豈容不問。故諸王臣民皆來問疾。而但諸來者皆是淨名現世知識。過去曾結四教之緣機動致感藉問疾為緣故來問疾。   其往者下三因為說法。若不現疾無由彈諸豪族。設來亦無緣呵斥。然約他身說過為難。我既有疾彼豈得無。故因己疾廣為說之令生厭離勸求佛身。文為三。一總標說法.二正說觀門.三勸求佛身。初文可知。次二種說法者是佛法大意。即是誡令斷惡勸令生善。因此得成淨土之業。又若但勸厭離斷惡而不勸求佛身。即怖畏世間墮於二地。若墮二地此經及大品並成根敗之士。若依法華涅槃即於佛道紆迴。今此觀門多在藏通。何者芭蕉等譬在藏幻夢等譬是通。   諸仁者下二正說觀門。有師作五門解。有師用五非常釋。今用二門明義略出五種。一約見思兩道。何以得知。初明苦下四行是約見道。次明不淨觀是約修道。故大論釋十想雲。前三見道中四修道後三無學。今勸求佛果不須後三。二約二種念處。苦下四行即性念處。說不淨觀即共念處。三約二行。苦下四行即慧行。若雲不淨即是行行。四約二觀。苦下四行即是實觀。若說不淨即得解觀。五約正助。苦下四行即是正道。說不淨等即是助道。如是等種種二門廣為諸人示教利喜。今約此等二門說法者意乃多途。略出五修。一為令聞法之徒厭離修觀求無上道。若緣集未斷生染淨土。二界內若斷即生有餘。三若依佛慧如螺髻所見。故普賢觀明懺悔力。故罪障漸除即於此身見淨妙國。四若證真無生即生果報。五若住不思議解脫即能成就眾生淨佛國土。眾生緣熟坐道場時隨所化生而取佛土。託疾說此二種觀門等行利益眾生。略知大意。今就見道苦下四行。初說無常即有三事。是身無常者。攬三事有身。身但假名。三事無常故說是身無常。無別身也。如大集雲。歌羅邏時即有三事。一命二煖三識。出入息者名為壽命。不臭不爛目之為煖。此中心意謂之為識。攬此三事名歌羅邏。三事生滅相續不斷乃至衰老皆是業持。凡夫不了起諸煩惱造種種業。不覺息斷三事分離。一生空過悔無所及。今淨名說為無常破彼常倒。何者三事成身息出不反。身如瓦礫命寧可保。煖氣持身為常存者。火從緣生緣散火滅身便臭爛。豈得常存。業繫妄識謂我常存。業繩忽斷心即託生。當知三事皆悉無常。若能如是悟粗無常即能捨粗緣事。觀細無常。若心在定見無常理即入見道名須陀洹。若毘曇有門見細無常理即是見道。若成實空門因細無常入空方是見道。今約有門善修無常能破身邊即入見道。謂有無等六十二見及一切見知皆無常。即能見理斷見惑也。深觀無常何止斷見亦能斷思。故佛言善修無常想能斷色無色染也。無強者為成無常。故假名之身依於三事。三事若強生滅莫之能遷。若有為生滅遷變。當知三法體羸無強。無力者亦助成無常。若假名身三法有力即能拒抗。由有為生滅轉變不自在故當知無力。無堅者三法之體皆無定性。若是有者即如金剛。豈為生滅之所破壞。以假名三法不自在故為生滅所破。當知無堅。如諸羅漢欲結集法藏前說偈雲。無常金剛來破聖主山王。速朽之法者假名三法轉變體羸。生滅迅急。當知此身是速朽之法。不可信也結句破執。此身三事若有常有強有力堅固不朽則可計常。若其業盡不與人期。是則出息不保入息前念不保後念。現見世人俄頃便往無自覺者。雲何計常。信此妄情自寬造惡而不修道。   為苦至不怙此約苦門說法。為苦者無常故苦。何者三事成身無常所切。又為三苦四苦八苦所苦。苦之甚也。為惱者三事假身常為九惱及諸苦境之所逼惱。是則內苦為苦外苦為惱。復次初苦為苦重逼為惱。眾病所集者三事假身息煖是色。色法四大四百四病聚在此身。心有四分煩惱之病生八萬四千。此色心病聚在假身。故言眾病所集。復次為苦者行苦也。無常行苦無奢促無輕重。故言為苦。為惱者壞苦也。違緣壞樂故言為惱。眾病者苦苦也。身是四苦重加眾病故雲苦苦。問通苦有四別苦亦四。別苦苦於通苦。是則四種皆是苦苦。何故別說病為苦苦。答生苦已過死苦未至老苦微薄。故約病苦說為苦苦。又解淨名託疾故但約病為苦苦也。明智者所不怙。結成苦義審諦觀察。了了見苦無暫樂時是名智者。若三事假身常為三苦所苦。無一樂者何可恃怙。故瑞應雲聖人常以身為患。而愚者保之至死無厭。   是身至不住此十為空行作譬。今有二釋。初總別解二通相釋總。別解者初五別譬五陰。次五總譬五陰。何以知然。經論誠文雲。觀色如聚沫觀受如泡觀想如炎觀行如芭蕉觀識如幻。下五既無文別對。當知總以譬於身空。問別譬五陰定屬何教。若三藏不應炎幻為譬。若通教不應沫泡芭蕉為譬。答方等四教雜譬非疑。大論雲。聲聞經中或為利人說如幻等譬。從多為論各有宗徒。大品有時牒前二教說五陰。六譬十譬通譬五陰乃至一切種智。問十譬總別皆譬五陰空者。前後何以不對五陰成假名身俱約三事。答此亦何在。佛或時說二法成身所謂名色。或說三法如今所用。或說五法即是五陰。或說六法即是六入。並出經論。離合隨緣赴機得宜於理無失。今用三事者於觀門為便。次通相釋此十譬皆譬身空。餘經雖以前五譬譬於五陰。此經十譬皆雲是身。不別以五而譬五陰故不同前。今通明此十多譬身空亦譬法空。就此十譬五是三藏五是通教。此品是約藏通觀門故也。三藏五者謂沫泡芭蕉雲電。通教五者即炎幻夢影響也。問何以知然。答大論有文。前已具明。問沫等與炎等何別。答沫等有此色質。但是虛假分折易空。以人不知色身空故用此為譬。炎等似有實無體質。以此無質譬於粗細有質之色。知諸法皆空。問諸法皆空何得以空譬空。答大論雲以易解空譬難解空。故約六喻十喻譬法空也。問沫等通為三乘作譬何以非大。炎等亦為三乘何以獨稱通教譬也。答炎等非但為通三乘亦為別圓。故是衍經之所用也。攝大乘雲。依阿梨耶說如幻等八譬。聚沫不爾豈得為類。今釋十譬譬生法兩空。若三藏教多譬人空少譬法空。但兩教雜說不分部者。正是隨機故也。   是身如聚沫不可撮磨者。水流衝擊因成聚沫。一往似有撮之即無。此身亦爾。無明行識流託他陰。迷者謂有智者觀之不見定實。如撮沫無沫但有水也。此譬人空意顯。法空未明。如泡者上水渧下水。上水為因下水為緣得有泡起。斯須即無或因觸滅。一往異水。如實知之離水無也。身亦如是。往業為因父母為緣即有身泡。漸漸增長緣盡便終或他害死。無智謂有。若審觀之三事身空無別身也。如炎者日光風動曠野起炎。起炎相續愚者水想審諦求之炎水俱無。此身亦爾。心智光業風動攬他三事。相續不斷染愛不了計以為身。智慧了達非但身空三事叵得故言如炎。是則可譬生法二空。不同三藏聚沫等譬。如芭蕉至堅者。芭蕉從生皮葉相裹竟無真實。此身亦爾。歌羅邏來三事假身。皮肉骨髓各有九十九重。一一撿之虛假叵得。如出入息相續百千。一一息中身不可得。剎那心識次第生滅。一一剎那身不可得。離此三事無別有身。故知身相內外俱空猶如芭蕉。是身如幻從顛倒起。猶如幻作兔馬外人見之皆謂是實。無明幻師諸行幻法幻作三事。見身取相謂為定實。若知無明不起諸行幻法及以三事如幻空也。是身如夢為虛妄見者。眠法覆心身臥於此。見身遊彼言彼有實。覺方知夢。無明覆心為臥妄起諸行。託胎三事乃至老死如夢見身無所不至。觀心覺悟即知虛妄身及三事空無所有故如夢也。是身如影從業緣現者。有物遮光則有影現。物異影異物動影動。無明行業遮理智光則有三事報身影現。業異報異從生至死流動非一。若知無明行業本無所有報身三事皆畢竟空。猶如影也。是身如響屬諸因緣者。響因兩物相擊出聲空谷響應。身亦如是。無明內動如物相擊。業行如聲母腹三事如空谷應。三事和合成假名身。屬諸因緣者無明行為因母腹空谷為緣。因緣所生無自他等故說無生。生即如響。復次如脣舌齒齶咽喉。報風觸身七處故有聲出。聲屬眾緣亦不可得。身亦如是故如響也。問攝大乘明八譬各有所譬今經五譬那並譬身。答今明通別同異意正在此。若通圓二教五譬六譬八譬十譬皆可通譬。如大品所明色乃至一切種智皆如幻化。此經亦通八譬別者即別教意。如以四德對四三昧破四種人。圓義往覈皆不可解。是身如浮雲須臾變滅者。雲從龍出亦陰陽氣變為異色。遠望謂有近者則無。無明行龍父母氣合起假名身。從生至老種種所作。愚者遠望則有身相智者近觀身不可得。須臾變滅者即三藏折無常入空。是身如電唸唸不住者。電義未詳。但無明行三事身光唸唸無常如電疾滅。此譬無常意轉明矣。是身至所轉八番明無我。約六種法撿破我等十六知見。前五番四大種。次一番約空種。二番約識種。問無我與空何殊。答四句不定。一眾生名空陰名無我。即是內離人故空。法不自在故無我。二陰名空眾生名無我。陰但是法故名為空。眾生是人故名無我。三俱名空猶如二空。四俱名無我如三無我。今經前明空門多是二空。今明無我約法無我。問上明空行就二教入空。今無我行亦為二不。答文雖是一亦得兩釋。何者如言無主為如地。若分別破地得無主。三藏無我。若體法性我性皆如。我及諸法畢竟無有即通教無我。初五番為二。一別撿。二總撿。別撿為四。   是身無主為如地。今例作兩釋。一破外人。二約內觀。破外人者外雲。若無神我何能擔負。內曰地能負山可有神我。次內觀者毘曇明眾生是假名。地是實法。成論明地是假名四微是實。今明雖假實之異同是苦下無我觀攝。如地四微。一微是主三亦是主。若一非主三亦皆非。當知無主。外地既無。內地四微所成皆亦無主。若內外無主三事之身何得有我。故雲是身無主為如地。又請觀音雲。地無堅性地。若有者為自他性共無因性。四中隨計即是有見。若謂是事實餘妄語者實即堅義是性是主。若撿不得當知是無乃至非有非無。若於此四句有所計執即是性實。金剛經雲。若心取相若取非相皆著我人。不取四句即是觀也。無主無我故雲是身無主為如地。是身無我為如火者。外雲有神我雲何知耶。身能馳走及出音聲。故知有我。內曰約火一法破其兩計。何者火燒野草亦能東西。燒竹木時亦能出聲。亦有我耶。內觀者火二微成無有定性。名色成身亦無定性。若無定性即是無我。復次身中煖即是火。若外火無我內火亦無。請觀音雲火從緣。生緣無自性即是無我。破性四句類地可知。是身無壽為如風者。外雲有壽雲何知耶。若無壽者豈息相續。內曰出入息者但是風相。外風無壽內風亦無。次內觀者風相觸擊故輕虛自在遊中無礙。有何壽命。大集雲出入息者名為壽命。觀此出入入無積聚出無分散。來無逕遊去無履涉。如空中風求不可得。風既非壽其息亦非。請觀音雲風性無礙。四句觀風例前可知。是身無人為如水者。外雲有神故有人。雲何知耶。若身無神何能潤下曲隨物情。內曰水能下潤。但隨器方圓。若水無人無神者汝亦如是。次內觀者水三微成無有定性。無性即無水。三事成身無有定性。無性即無人。故雲是身無人為如水。如水中見影謂言有人。入水求人終不可得。三事身見謂身是人。深觀三事不見身相即無人也。請觀音雲水性不住但池沼方圓礙之。即住非性住也。人亦如是。隨法得名。人無定性。四句撿水例地可知。是身不實四大為家者。此總約四大說無我行。外雲若無我者現見六情依身而住。故知有我。內曰現見六情依四大住。無我可依。若內觀者身名是一一身不應在四處住。若一大我住三應無身。若各有者即有四身。若即若離四句撿身皆不可得。故知無實。若不得身即身見破。身見破即我見十六知見皆破。是身為空離我我所者。二約空種破我。外雲若無神我何得實有國土人物。所若是實當知我實。內曰若爾所既是空我亦應空。如身中空種及以外空。外空是所。所空故我空。約內觀者正約空種破見。四大造色圍虛空故假名為身。離空無身。若內外空。空不可得即身見破。身見破即離我我所。是身無知如草木瓦礫者。三約識種破我。外雲若身中無我焉知四時。內曰如草木瓦礫亦由陰陽逐時轉變。似有所知而非神知。今身雖有知知無自性。如草木瓦礫。又計身內有神神使知知。內曰若神使知知復誰使。神遂無使。何須神使。若無神使即無知者。若無知者如草木瓦礫。約內觀者約觀識種。何者三事成身命煖無知。知只是識。若謂識知過去識滅。滅故不知。現識不住亦不能知。未來未有豈得有知。三世求識知不可得。若離三世無別有知。故雲是身無知如草木瓦礫。是身無作風力所轉者。此約風動助成破識。外雲身內有我故執作動轉。內曰此非神作風力轉也。約內觀者。妄念心動身內依風得有所作。故大集雲。有風能上有風能下。心若念上隨心牽起。心若念下隨心牽下。運轉所作皆風隨心作一切事。若風道不通手腳不遂。心雖有念舉動無從。譬如機關種種所作。其繩若斷更無所為。當知皆是依風所作。今觀依風非自他等生即是空也。今觀三事成身終不可得。誰是作也。   是身不淨下二說不淨觀破欲界思惟。若接前說即是修道共念處得解觀行行助道。故此不定更向前明即是見道方便。今既見道後說故約修道。菩薩若入見道欲進修不淨破愛。對治諸禪先用此四破欲界結。若斷六品即斯陀含。若智若斷是菩薩無生。若九品盡即阿那含智斷。是菩薩無生。今不淨觀約對四想者。一往經文有此意也。言四想者一身不淨想.二食不淨想.三世間不可樂想.四死想。初是身不淨即身不淨想。次雖假以衣食即食不淨想。次是身為災即世間不可樂想。次是身無定即死想。次毒蛇等譬總譬四想。想次約此作四苦者。是身不淨乃至假以衣食即是生苦。次雲百一病惱即是病苦。次雲丘井即是老苦。次雲為要當死即是死苦。次毒蛇等亦是總譬四苦。但四苦有二。若言即生即老即病即死。是為約理此屬慧行。具如前解。約事四苦即是行行今是事四苦是身不淨穢惡充滿者即五種不淨若因隨息見此不淨即是特勝。因觀息見即是通明。因假想見即九想背捨等。言生苦者五種不淨。除於究竟餘皆生苦。是身至磨滅是食不淨想。以食入腹便成糞穢及諸毛孔恆流不淨。雖復澡浴垢穢續生。雖好食嚴飾須臾臭弊。身及衣服必歸磨滅。食體不淨唾合如吐。乃至三十六物皆從食起。此想破貪食也。言生苦者生則有之。   是身至所逼即老病二苦。是眾生五陰世間有此苦法。故屬世間不可樂想。只以正報不可樂故依報國土皆不可樂。種種病苦從身而起。當知身是災禍處。百一病惱者。一大不調百一病動。四大不調四百四病因身而發。是諸病苦皆惱於身。即是災患。四苦分文即事病苦。是身如丘井為老所逼。四想猶屬眾生五陰為老所逼故不可樂。若依四苦正是老苦也。什師雲丘井者朽井也。不任受用。   是身無定為要當死。即是死想四苦即死苦也。三事成身業力所持。因緣假合緣散身滅。或他害死山海空市無得免者。故言為要當死。如佛問比丘。汝雲何修於死想。有比丘言不保七日。有雲六日乃至一日半日。佛言皆是懈怠修死想者。有言出息不保入息佛言善哉善哉是真修死想者。若能如是不久當得解脫涅槃。   是身至合成次總譬四想。身如毒蛇空聚怨賊之可畏也。即四想轉明。若約四苦即總譬。此身有此四苦如毒蛇賊等無有樂想。大經具出今經略標。雲毒蛇者如四大毒蛇盛之一篋各相違反。四大亦爾。又如毒蛇人雖養育嗔即螯人。不識恩養。身之四大亦復如是。行者養育宜應報恩。一大若違侵傷人善使墮苦海難可出期。如怨賊者以取人財物傷人身命。五陰亦爾。在於身內劫人善財斷人慧命。如空聚者空聚無物不生人愛。觀六根空無神我味不應生染。又如空聚無有居民。但有鬼魅聚集其中。觀六根聚落非但無我而有煩惱鬼魅聚集其中。陰者五陰界者十八界入者十二入。陰界諸入體本無實。何得有我。觀陰等理即是慧行。廣觀其事起種種行。   諸仁者下三勸求佛身文為三。一標章二正勸三結勸。初標章者凡夫愛身沈淪生死。上既廣說觀門呵責。厭離則求二乘斷滅佛種。故勸雲當樂佛身。問今此勸求何教佛身。答難可定判。或是方便兩教或是常住佛身。何故知爾。果本酬因。既說方便還勸求住有餘佛果。或是勸求常住果者。諸人既厭身是無常苦聚。應勸求於常樂涅槃。豈可勸求樹王灰斷。故下文雲。如來身者從真實生。問勸求常果何以說方便門。答如大經佛答梵志問雲。汝法因常果是無常。何以我法不得因是無常果是常耶。但豪族士庶等既是具縛。若不先因方便觀門斷惑入空何能入假。遊戲神通。亦不能空假一心開佛知見。故法華雲是諸眾生未免生老病死。何由能解佛之智慧。問定用何判。答方等大乘一音演說何妨通勸。隨機所感不可定判。又約諸味所感不同。今方等四因。得二種果比說可知。故今所勸或是酬前兩觀舉兩佛之果。或一音異解隨其根性望果修因。問何以佛有四種涅槃但二。答佛約用智不同。涅槃但約斷德。如雲巧拙兩度病瘥是一。更開涅槃。非是不得教無的文。   所以者何下二正勸。但法身有四。三藏以五分為法身。有時亦指偏空真理。如雜阿含禪經雲。若障重障禪當念佛法身。法身者空也。如佛從忉利下。四眾折折欲前見佛。善吉端坐石室見空。佛告蓮華色。須菩提見空是見我法身。通教正以真智與法性理合為法身也。有時但指偏真空理。如大品雲汝當觀空空法是佛。空無來去故也。別教正以中道為佛法身。功德智慧為報身。法報合故即有應身。圓教但以不斷顯法身為異。   從無量功德智慧生者。此正勸慕果行因。藏通福智之因感福智之果。果中福智即是法身。故言從無量功德智慧生。別圓福智顯出佛性。即以所顯為生。但功德智慧皆是慧行及以行行。菩薩發心為求法身從此二法修於二行。二行圓滿法身顯現。   從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生者。三藏作無作戒為戒身。根本淨禪觀練薰修為定身。觀生滅四諦乃至道場見四諦盡名為慧身。正習俱盡名解脫身。了了知見正習已盡戒定慧滿。不受後有名解脫知見身。通教五分戒如前說。罪不罪不可得故名為戒身。定如前說。不亂不味名為定身。觀無生四諦從八人見真。乃至佛地見真。圓極名慧身。從初見地解脫見惑轉入上地。乃至坐道場時一念相應慧習氣都盡。住有餘涅槃名解脫身。了了不見縛之與脫。而能種智佛眼自見住有餘無子縛。入無餘無果縛。亦見眾生本無縛脫。而見解脫名解脫知見身。別教以九種戒為戒身。九種禪為定身。九種智為慧身。此出地持。界外習盡為解脫身。種智佛眼了了知見法身顯現。亦知見他法身隱顯。次位不亂名解脫知見身。圓教一往與別無殊。欲分別者不斷凡夫陰身而能成就法身。即是不思議。五分法身事等須彌不礙芥子。欲知修因者聞前二行。厭離世間噁心不起善任運生名修戒身。專修行行禪定名為定身。專修慧行緣理名為慧身。正助既合隨分伏斷名解脫身。分別六即而不叨濫名解脫知見身。用此五身生佛身也。   從慈悲喜捨生。藏通用生無生四諦修法緣四無量心。生佛果法身大慈悲也。別教用無量四諦修法緣無緣四無量心。圓教用無作四諦唯修無緣四無量心。並成佛果法法身無緣大慈悲也。若初心修學還從慧行。慧行入空緣眾生令得樂離苦。慶喜忘懷即是。修四無量心能生法身大慈悲也。   從佈施至波羅蜜生。四教六度如前說。故四教六度生四佛果滿足之身。義顯冷然。所言諸者或開六為七為十為百或開八萬四千乃至不可說不可說。故言諸波羅蜜生。欲知初心修六度者。行行事善是修五度。慧行即修般若。   從方便至三明生。四教各有三種方便如前說。從因方便生果地法身方便。故言從方便生。從六通生者。三藏五通從行行根本淨禪觀練薰修修得。無漏通從生滅四諦慧行修得。菩薩因中成就五通。約生滅四諦慧修無漏通。三十四心滿足即具果地法身六通。故言從六通生。通教五通六通。五通一往同三藏。修無漏通約無生四諦。在菩薩心中或五或六。斷正使故六。習未盡故五。今用因六得果地六故言從六通生別圓者。別約界外三土修六通成果。初地分得法身六通但以斷不斷分別別圓之殊耳。三明者藏通皆約三通見三世事分明以為三明。通明異者一往見遠事名通見根本為明。菩薩因中用行行修兩明。慧行修無漏明證果得佛地法身三明。故言從三明生。別圓者並通達界外三世之法為三明也。下文雲三明與無明等。即是不思議圓教之三明也。   從三十七道品生從止觀生。四教道品如前說。四教各修證菩提果名為法身故也。道品悉屬當教慧行。止觀生者止觀即是定慧因也。緣理是慧行緣事是行行。四教各修事理止觀之因。證佛法身定慧之果。故言從止觀生。   從十力至不共法生。三法是果上功德。內智所照名之為力。外用無怯名為無畏。佛地所有十八之法不與下地法而共故名不共。此三皆據佛地功德。今言從此三法生者。當是四教因中用此二行修此三法。故雲從生。別圓約界外可知。   從斷一切不善法集一切善法生。四教菩薩各用慧行斷見思。行行斷無知名斷不善。慧行集緣理善法。行行集緣事善性。感四法身諸惡永斷眾善普會。但別圓兩教界外若斷若集。分別不同。   從真實生從不放逸生。藏通觀生無生。入偏真理名為真實。別圓觀無量無作。入中道佛性名為真實。四教菩薩觀真若極。證四佛果故言從真實生。不放逸生者若四菩薩慧行觀真緣事即退。名為放逸。若用慧行緣理心心相續不捨大悲名大放逸。不放逸者跋致相也。心心寂滅自然流入故言從不放逸生。   從如是無量清淨法生如來身。此是舉廣類勸。但淨名以此而為勸端。法門無量悉須約前而修集之。故雲從如是無量清淨法生。此諸功德皆生如來身也。一音演說隨類各解。則四教所明。因果行類用四悉檀。赴機利物普得受行獲其利也。其尋學者。若能諦取前之五番二種說法。勸慕果行因則此經不空來也。諸仁者至三菩提心三結勸。既知佛身功德如此由諸勝因。若欲慕果行因何止自利。大士託疾助佛興教正為利物。諸仁若能慕果行因。亦應同佛及以淨名。為斷一切眾生病也。眾生病者如前所明。凡夫及六度菩薩二乘通教菩薩皆有有為無為因果之病。別圓菩薩自體因果之病。故今四教各隨所解。應為斷除求無上道。則結成化他之意也。   如是至菩提心四明時眾得益。淨名隨機約誡勸二門。用四悉檀赴四根緣。所說無差故言如應說法。令無數人皆發心者。即發四種菩提心也。隨其四緣各有道心開發。即是普得受行獲其利。斯則神力不共法。四教發菩提心具如四教玄義。   維摩經略疏卷第三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78 維摩經略疏   維摩經略疏卷第四(小卷十一)   天台沙門湛然略   弟子品初   此品次方便品來者。為破無為緣集成淨佛國之教。已如前說其意乃多非凡所測。今亦略用三意通釋此品。一正明此品來意。二略釋弟子義。三入文解釋。   初意者大聖慈悲欲令眾生得不思議正報解脫法身依報淨佛國土。但以化物必在有緣。淨名於此忍土與物久結菩提勝業。懸知佛意先因託疾種種說法。扶成解脫佛國之教。今復寢疾默念。意在如來大慈垂問若顧命弟子必辭往昔被彈之事。即得顯成如來所說。今明來意略出五重。一為顯淨名勝智。二為令四眾捨小慕大。三為扶成佛國。四為折伏二乘成生蘇教。五為印定成經。初意者若命弟子必述昔為辭。大眾若聞即於淨名生莫測想彌加敬從。若深信內發是則堪聞入室說淨土之教。第二意者證果聲聞未能迴心。如高原陸地不生蓮華。未入位者雖樂小乘聞被彈事必發大心。如說大品時有未入位者。捨受持衣供養如來即發大心。佛即放光仍為授記。亦通開發四眾大道利益無量。何者往昔彈斥聞者不多。如呵波離止二比丘心得清淨。如呵那律止是萬梵發菩提心。若至此席大眾普聞益乃無量。故須各述被彈之事。第三意者欲顯二乘昔日被呵與今當宗佛國意同。何以知然。眾生罪故不見淨土。如身子自述淨名往昔破其執小之失。令各鄙小慕大。是則執小之罪漸除。慕大之心冥發。今得預此座承佛神力得聞此說。情同五百。因得入室聞不思議。而燈王香積無動之土皆現目前。第四意者如頓教初開。但有大機。小根垢重於其無益。譬之如乳。三藏次興。方便開三。小根之徒因斷見思隔凡成聖。即轉乳成酪。次聞往昔大士彈呵。乃至入室聲振三千是則鄙小慕大。信心漸轉事等生蘇。故法華雲過是已後心相體信入出無難。若至大品變成熟蘇。入法華涅槃即成醍醐。是則重述所彈有成生蘇之由。問若五百各述顯淨名之德為入室生蘇之由者。此定屬序非正說也。答若成生蘇豈專入室。或是爾前聞諸方等如央掘所彈。或昔彈時或聞今重述。或至入室或至在後說諸方等。如是等時皆成生蘇。豈得定為入室成生蘇。之哢胤屬序分耶。若以由蘇哢胤即是序者。入室為還菴園之由亦即成序。第五意者淨名往昔隨物機動。隨處彈呵即便教謝。若不因命弟子豈得大眾同聞。為如來印定益正像末之四眾也。問此彈聲聞三觀四教各用其幾。答具用三觀。初彈從折空入假觀。用衍三教以彈三藏。二略釋弟子義即為九意。一略釋弟子名義。二釋十弟子。三總對通心數。四別對十心數。五明莊嚴雙樹六明生果報土。七明淨佛國土。八約觀心。九明遣問前後。初意者夫師有匠成之能。學者有資稟之德。資則捨父從師敬師如父。師之謙讓處資如弟。故夫子雲回也處余如父余也處回如弟。今身子之徒從佛受學即是師資故名弟子。問佛是眾生之慈父。一切眾生皆是佛子。故法華雲今此三界皆是我有。其中眾生悉是吾子。豈從夫子之所制立。答經有二義自有依理立名。自有順俗為目。如法華雲我為太子時羅□為長子。我今成佛道受法為法子。此即約理。世間出世間皆是父子。若順俗者即如夫子。尋弘教門順俗無諍。而心不違實法故依外義釋名無咎。問若爾俗人皆是何獨聲聞。答通論實爾別則不然。俗人雖復時來受道既形居俗綱。事親事君豈能晨宵承奉常得資稟。菩薩常以利物為懷。有機則赴不專佛邊。聲聞捨家為內眷屬。從聞生解事事資承。弟子之儀事理圓足。復次聲聞經中明五佛子。五種得果並不說菩薩。是以弟子之名偏屬聲聞。若衍中多說菩薩為佛子。今仍本約聲聞經名為弟子。世多信用故以標品。二釋十弟子。諸經明十大弟子次第多有不同。今還約此經以為次第。一往與法華三根意同。唯迦旃延在富樓那後異耳。但如來法王導三界。初開三藏必須輔翼王。此十聲聞互有所長。各掌一法助佛開化。身子智慧。目連神足。大迦葉頭陀苦行。善吉空行無諍。富樓那辨才說法。迦旃延論義往復。阿那律天眼。優婆離持律。羅□密行。阿難多聞。皆稱第一。問若十德互長從長標稱者。如身子持衣帶。目連盡其神力三千皆動。而不能動身子之帶。目連以事白佛。佛言佛入禪定身子不知其名。身子入定目連不知其名。若目連神足不長於身子。餘八未必各有所長。答或是偏長或非偏長。何者形他未必定有所長。就其十德自有偏長。故稱第一。但佛為法王所置法臣如世國臣。雖各諸能而八座卿各有所掌。十大弟子雖各有所兼。不可一人獨當二事。故分十德各屬一人。助佛宣揚十種教門令物慕仰。故各稱第一。隨彼根緣歸心有在。雖各助宣終歸一道。三總對十心數者。毘曇偈雲。想.欲.更樂.慧.念.思及解脫.作意.於境界.三摩提.以痛。此通大地扶於心王起一切數。如國十臣共輔一主。若共行非法民皆造惡。共行正治民皆有善。眾生心王與通心數亦復如是。以此通心通善惡故與王俱起無量善惡。復次王即是師數即弟子。相扶善惡亦復如是。故文雲弟子眾塵勞隨意之所轉。佛為法王弟子為臣共化王數。若眾生信受修行慧行即成見道諸善心數。修習行行即成修道諸善心數。復次十數即十法門能通入涅槃。初以十數為種子。從此修習遂致成道。如合抱之樹起於毫末。今法王欲以半滿之教化諸眾生。先隨樂欲。故下文雲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今十弟子各弘一法者。人以類聚物以群分。隨其樂欲各一法門攝為眷屬。雖各掌一法。何曾不具十德。如十心數隨有一起餘數隨起。雖一數當名而實其十。   四別對者。想對富樓那。以其想數偏強從想入道。是故弟子中說法第一。何者成論雲。識得實法想得假名。其用想數分明。故能分別名相。辨才無滯於說法人中最為第一。諸有樂說法者皆師滿願。何者佛德尊高無敢輒問。新學之徒各隨所好師而事之。故二比丘不敢問佛。是故十人隨用一數入道。於聲聞中各稱第一。對文一一隨其義便。准想說之。如今世人隨其三學各有所師。故雲毘尼毘尼共等。是則發起如來枯榮入道之教。欲數對大迦葉。以其欲數偏強因此入道。何者一切善法欲為其本。迦葉絕榮志樂山谷。是則因善欲心捨世惡欲。其有樂頭陀者即以師之。攝為眷屬顯發枯榮頭陀入道之教。更樂數對迦旃延。以其此數偏強用之推獲以為入道。何者問答往復無有滯礙此數力也。餘如迦葉。慧數對身子。以其此數入道故為轉法輪之大將也。余如迦葉。念數對波離。其用念數持律入道。何者造緣憶持名之為念。對緣詮量而無忘失。持律之上此數力也。餘如迦葉。思數對羅雲。以其思數偏利密行入道。何者行陰是思。思數若利修諸戒行。覆藏功德密行之上。餘如迦葉。解脫數對善吉。以其此數偏利用為入道。故無諍三昧蕭然獨脫不與物競。餘如迦葉。作意數對那律。以其憶數偏利。因其失眼佛令起此數修天眼入道。何者夫修天眼。必須住心緣境取日月光明。方發天眼通也。餘如迦葉。三摩提數對目連。以其定數偏利修此入道。何者凡夫皆有此數。若無定者平地顛墜。以眾生不能修習故不得深定。餘如迦葉。痛數對阿難。以其受數偏利以聽受入道。何者受數四卷稱之為痛。雜心為受。今通言受。受以領納為義。故此數分明領持佛法。如完器盛水。餘如迦葉。五明雙樹者。上雖明枯榮語少義隱。是十弟子共輔如來。莊嚴半滿引物見性住大涅槃。即雙樹間涅槃義也。三藏無常破常四倒。莊嚴四枯引接眾生。一一數中四悉攝物。隨其善巧輔佛法王。成半字教利益一切。若一人四悉十人即有四十莊嚴。乃至五百即有二千莊嚴四枯也。問若十人對十數五百如何答。法王所說必有所以。今既未見五百所傳不可妄擬。今尋義理聊為解釋。一數有十十數即百。束對五根五百數。又大經五百各說身因皆是半字。四枯入道。次明對十數法門輔佛弘於滿字四榮。眾生不堪以方便力設四枯之教。是十弟子皆是法身內祕外現。如來既託生王宮弟子亦隨緣應出。如來樹下覺道。弟子皆聰明利智為外道師。故法華雲我本著邪見為諸梵志師。世尊知我心拔邪說涅槃。所以為其師者調伏為易。如來成道悉來歸命受習四枯。師主既降學徒風靡。過是已後心相體信入出無難。是故淨名呵諸二乘令欣大棄小。故示居不及之砧受彈呵之槌。共熟物器令成大事。顯於如來方便。密教眾生皆恥小慕大開佛知見。得常樂我淨入滿字法門。皆由弟子以十數法門助成佛事。五味之義委在法華。非此正意不具明也。又大經明莊嚴四榮。應具標十人。但取六者為對破六師毀壞雙樹故也。何者一切眾生皆有王數。即三佛性義。王即正因慧即了因。餘數緣因佛性宛然。煩惱數覆不能得發。是故如來共十弟子槌砧扣發成生熟蘇。令入滿字開佛知見顯三佛性入祕密藏。今以弟子對數如來為王成半滿益。其義冷然。自古及今不明此義。豈知命弟子意在扶成不思議解脫之教。六明生果報土者。十大弟子用此十門助嚴雙樹。若所化眾生成就四枯入無餘時生有餘土。是人根鈍以於佛道紆迴。今對淨名轉入四榮。若至法華開佛知見得無生忍。捨報即生果報淨土。為盧捨那眷屬。唯聞圓教心心寂滅自然流入。七明淨佛國土者。此十弟子用十法門莊嚴雙樹。即是成就眾生淨佛國土。至法華經為佛授記。後成佛時所化皆住十種法門修枯榮因淨佛國土。成佛之時如是眾生各生其國。若齊此教只是呵嘖聲聞。讚諸菩薩住不思議淨佛國土。二乘永絕。根敗無堪。是故迦葉聲振三千。今取法華意望授身子等記。即汝等所行是菩薩道。又言少欲厭生死實自淨佛土。理而推之淨名呵折皆為二乘。展轉皆成淨國之因。是則弟子重述扶成佛國品。其意宛然。自古及今誰知之也。八明觀心者。今案前解亦是觀心。何以故。行人王數即是師資。但眾生日夜常生無量邪正諸法皆由王數。是故行人須善此意。若勤修習思惟分別發半滿智。自行化他即同身子莊嚴雙樹。如是一一皆約心數行成化物。行顯由心。若能諦觀心性即見佛性。住大涅槃即同如來莊嚴雙樹。若觀行心明見於心。王即法王數即弟子。莊嚴雙樹猶如目前。觀心語密疏豈盡心。九料簡問疾前後。問如來何不先遣菩薩。答菩薩若各述不堪聲聞望崖則失五百法門。若先命聲聞聲聞各述則五百法門皆印成經。次遣菩薩即得具述昔說法門。問若劣為始應前遣阿難。答互有所掌先遣無咎。   爾時下三入文解釋文為二。一淨名默念二如來遣問。初為二。一自念寢疾二念佛垂旨。初文者淨名位居等覺當有何疾。今自念者正欲託茲起教利生故也。自念是解脫知見法身。住等覺三德之位。寢表般若。疾表解脫。床表法身。此不縱不橫如世伊字。所以然者。法身即是自性清淨心。隱名如來藏顯名法身。即是真性解脫。寢表般若。如人寢息息諸勞煩及諸事業。大經雲誰得安穩眠。所謂諸佛是。常觀空三昧身心寂不動。今以般若觀空修因已圓諸行休息。本淨理顯故約寢明般若。即實慧解脫。疾表解脫者。般若與真性理合。即有無緣大悲不捨眾生。慈悲熏身故能方便現疾。大經雲調伏眾生之處名為解脫。以眾生疾故淨名亦疾。善巧和光不同其塵。即是方便淨解脫。問淨名何以自念寢疾。答寢既是法身般若。大悲示同眾生緣縛之疾。事既未彰內懷不暢。故寄自念。   世尊大慈寧不垂愍者。二念佛垂問。我今居因尚悲眾生欲拔三種緣集之苦。而自現疾。如來果地無緣大慈常欲與物大涅槃樂。復甚於我。寧不垂愍。若遣參問便得自述疾懷。此意若彰則三種緣集眾生因果之患皆愈。此段眾生疾愈淨名又愈。豈非如來大慈普覆。   佛知下二如來遣問文為二。一佛知心念二正遣問。初言佛知其意者。佛以寂照之智懸鑑託疾之懷。無緣大悲為眾生疾。智人知智如蛇知蛇。告舍利下二佛遣問為二。初命十弟子次命五百。初命身子文為二。一佛命二奉辭。初先命者。身子是佛左面侍者。以聲聞眾中名高德重內外敬揖。淨名雖復在家精通佛法。神解辨才難為酬對。故先命之。但身子因緣甚多難可具說。今略言之。託胎已來聰智過人。欲化一切聰明外道皆先為弟子。後值佛出家成羅漢者。引一切聰明外道為佛弟子顯四枯之教。今為所呵默然不對者。欲令四枯之徒內心鄙折慕仰四榮智慧之教。至說摩訶般若前對身子說者。令諸聲聞信解滿字四榮之智。至法華中先對身子開佛知見。八部四眾皆開佛知見歡喜稱歎。而說偈曰。大智舍利弗今得受尊記。我等亦如是必當得作佛。是則悉悟四榮真解。故大經師子吼菩薩問佛。何人能莊嚴娑羅雙樹。佛答大智舍利弗即其人也。有雲法華是無常之教。身子佛未涅槃三月已取滅度。既不聞涅槃雙樹之教。如何得雲堪莊嚴雙樹。當知法華授八部四眾記。即雙樹義顯。此探取法華意耳。以是因緣佛遣問疾。   舍利弗下二身子奉辭不堪文為四。一奉辭不堪二述不堪之由。三正述不堪之事。四結成不堪。初文者往昔被彈不識其言。故不堪奉命往問疾也。   所以者何至樹下二述不堪之由。由於林中宴坐樹下。宴坐者有雲縮止如龜藏六。縮止六識六塵魔不能惱故言縮止。今明宴之言安。安住根本淨禪乃至滅定。息外勞累似涅槃。法安置心中身證想受滅故言宴坐。   時維摩下三正述不堪文為三。初總呵二別示真宴坐三結成印定。初總呵。言不必是坐為宴坐者。此不全非欲。譏其僻處非究竟耳。身子作何等宴坐而為所呵。將下文望此。多是三藏半字諸禪滅盡定也。既不能趣滿字宴坐。入諸禪滅定則有六失。故呵言不必。不必只是不了之言。若不思議即是必也。毘曇明。滅盡不相應行來。補處有十三種入滅定。成論明空心二處滅。今明三藏三乘入滅受想。五處不同。一者根本通明淨禪。二依八背捨觀禪。三依九次第定練禪。四依師子奮迅薰禪。五依超越修禪。初出大集。後四出大品。此是南嶽所出。一依根本淨禪者。通明觀發得。初禪觀色如沫二禪如雲三禪如影四禪如鏡像。次滅色取空一心緣空乃至非想。雖無粗煩惱而成就十種細法。猶是煩惱生死。佛弟子知非聖法即能滅之。亦滅能滅之心。心數法滅故言滅受想定。次明背捨者。觀內外身不淨白骨流光入初背捨。二勝處滅初禪惑入二禪。三四勝處二禪惑滅。爾時已來無沫雲鏡像之色也。但觀淨色入三禪。緣淨故淨。練八色流光滅三禪惑成四禪四勝處八一切處。   若滅色緣空乃至非想。亦知非想猶有四陰十種細惑。深觀離著進修滅受想。若皆滅受諸心數法身證受想滅。即是滅受想背捨在因名背捨。若發無漏非想惑盡。爾時背捨轉名解脫。若因中說果亦名解脫。果中說因亦名背捨。而今不得名解脫者。阿那含人依八背捨得入九次第定。猶不得名解脫。若是解脫應是羅漢。何得猶是身證那含。約背捨入者小勝通明。三依九次第定者。前背捨雖入滅定作意要期。非是任運。今練背捨始從初禪次第而入。乃至非想。任運入於滅定則為易。但出時如睡覺耳。四依師子奮迅者。向依練禪但次第入。今明非但次第入至滅定。無間從滅定起次第出非想乃至初禪。定力愈勝。五依超越者。上雖入出自在無間。未能超入超出。今此超禪能於不用處超入滅定。乃至初禪超入滅定。具如大品。此如黃師子之所超也。是名善入出住出生百千三昧。此定功力最大。今約此五明五味者。淨禪如乳.背捨如酪.九定如生蘇.奮迅如熟蘇.超越如醍醐。超禪能具願智無諍三昧四辨三明六通十八變化等功德。於諸禪中最為極頂。乃至於諸禪中超越。出入皆名頂也。問何以根本淨上更有四種之別。答如世治皮。通明如水漬。背捨如亂毛。九定如入惱。奮迅如火薰。超越如柔熟。此與數家解薰練不同料簡(云云)。羅漢若得超越名摩訶那伽。心調柔軟三乘事定齊此為極。身子林中遊此諸禪息諸勞累。以不依佛慧起此諸禪。故呵言不必。所以然者身子所得非是滿字九種大禪深禪定窟。故言不必。   夫宴坐下二別示真宴坐。而不思議六種宴坐即有三雙。一約體用.二約法心.三約因果。初中為二。初約體雲。不於三界現身意是為宴坐。身子不以趣佛慧入上諸禪。必靜處端身斂念方得入定。則於欲界現身意相。身如木石即是現身。心如死灰要期出入即是現意。且復使物敬驚異。何滅之有。真宴坐者以趣佛慧。於九大禪及二乘定隨意即入。是名不於三界現身意也。故下文雲。在欲而行禪令魔心憒亂。不端身不運想名不現身意。身意同世不乖滅定。雖入滅定不妨威儀。即無出入動念之過。又免三界現相之失。即真宴坐。是不思議真宴坐也。復次法身菩薩於法性身入諸禪定。不於三界而現身意。是真宴坐。若理論眾生皆是滅定。而身子不知。若就事明法性身中定無三界身入。身子猶有三界身意。豈得稱真宴坐。故默然也。是譏不知真宴坐體。故示之耳。若修一心三觀是趣佛慧起六種宴坐也。   不起至宴坐次示不思議用。譏其滅定無用。以聲聞入定不能現四威儀。如迦葉入定無所施用。至彌勒出方乃現變。故知二乘入定自他無益無用。由其無體。不思議定有體有用。故能不起滅定。現十界威儀。如修羅琴隨人吐韻。菩薩隨機十方現形出沒自在。汝何不以誓願薰定。使物機感現諸威儀。良由不見真性及無願波羅蜜也。無用之定物所不重。故呵言不必。復次法性之身以趣佛慧入諸滅定。能於三界現十界四儀。一切諸法無不示現。是為究竟真宴坐也。   不捨下二法心一雙。呵其法心之拙。故言不必。初約法呵者。身子出真方同凡事。若不捨諸禪何得要期出定。即是捨道法方同凡法。應知二法不得相捨。何者但如菩薩。以趣佛慧二法無別。豈捨道法更入道法。行於非道通達佛道。若不能通達何謂為道。四教各有二行道法。現凡夫事者。謂三業善不善事。如言雖為白衣等二十九事及無量方便。法身常在三昧能遍同凡事。即於凡身入王三昧。一切三昧悉入其中。以此引物入不思議解脫佛之淨土即是究竟真宴坐也。以此譏其道法之拙。故呵雲不必。   心不至宴坐次約心為呵。言不住者身子入定住內出散在外。緣理禪住內緣淨禪在外。入滅定住內出滅定在外。是則心依內外入出動散。何名宴寂。故呵雲不必。菩薩以趣佛慧觀中道法性。尚不見涅槃生死內外可住可在。何有滅定出散內外可住可在。有二邊散非真宴坐。故言不必。今菩薩冥心法性不亂不味。即不思議真宴坐也。   於諸見下三一雙約因果。示是真宴坐斥其非真。初言於諸見不動者。譏其因僻非真宴坐。諸見不動即是因中真宴坐也。今應四句分別。自有見動不修道品。有不動不修。有動而修。有不動而修。動不修者如諸外道。捨有取無乃至非有非無。六十二見如避虛空。雖捨諸見欲取涅槃。而不知修三十七品。故佛於須跋經中作師子吼。以其無八正道故決定無沙門四果。不動不修者。外人起見言是事實餘妄語冰執不移如取虛空。亦不修道品。動而修者三藏二乘。知身邊污穢顛倒因緣無常流動。動此流動故名為動。修道品者。觀破身邊五陰修四枯念處等。成煖頂忍入見思無漏。故大經雲煖法觀者七十三人我弟子有。外道則無。身子及諸二乘皆然。故呵言不必。不動修者菩薩了知六十二見即是菩提不取不捨。故言不動。修道品者。觀污穢陰修念處。時觀色性非垢非淨.受非苦樂。心非常無常.想行非我無我。此是別觀四念處。故仁王雲法性色受想行識。菩薩以趣佛慧觀法性色即畢竟淨。觀法性受即涅槃樂。觀法性心即法身。觀法性想行即八自在我。即以不動修榮念處。於中勤策是四正勤。乃至安穩道中行即八正道。即為不思議究竟真宴也。此譏其於諸見動而修道品。宴坐之拙也。   不斷至宴坐次約果明真宴坐。以譏身子取滅定果之僻。身子初值頞鞞得見諦已。或七日或十五日正使皆盡。名斷煩惱入有餘般。身智俱盡入無餘般。此亦四句。一不斷不入。是凡夫三藏菩薩。二斷而入。是無學人。三斷而不入。即通別菩薩。四不斷而入。即圓菩薩。故婬怒癡性即是解脫。貪恚癡性具一切法。即煩惱不可斷也。則是不滅癡愛起於明脫。若身子等斷惑入般如破壁得出。怖畏生死不能用煩惱而作佛事。菩薩以趣佛慧不斷而入。如得通者壁不能礙。是則還用煩惱以為佛事。是名不斷煩惱而入涅槃。他解煩惱是空故不須斷。若爾須彌入芥無芥可入。芥子既空即是須彌入空不入芥子。有如是過。若煩惱宛然不破不動得入涅槃者。芥子性非大非小。小不妨大能容須彌之大。須彌性非大非小。大不妨小能入芥子之小。雖雲能入本處不動。若言不入而實入芥。不可思議。不斷煩惱而入涅槃。若能如是是真宴坐。此斥身子斷入非真宴坐雲不必也。   若能如是坐者。佛所印可三結成真宴坐義。若身子能趣佛慧此之六種即是究竟宴坐。為佛所印。豈敢呵彈言不必也時我下四結成不堪。聞是語默然者。不解六義彈呵對顯不必之意。不解如聾。不能加報如啞。其既如是豈堪傳旨。故雲不任詣彼問疾。若作此格與華嚴座聾啞何殊。理而論之折二乘無學慧業引入不思議解脫。令生果報淨土又成淨國之因。問身子即智慧而用定呵。目連禪定用說法呵。此意雲何。答經雲非禪不慧非慧不禪。遠師禪經序雲。禪無智無以深其寂。智無禪無以窮其照。身子若有深禪可得大智。禪既不遠智亦不長。故用彈呵。兼得智也。下文雲。以趣佛慧起於宴坐。既不依佛慧宴坐。被於四榮之折意在此也。若目連深修禪定能得神通。何得神通差機說法。說法既謬。當知定淺。神通所鑑用亦不深。故用定呵意在於此。下八人廣如法華疏。今略明耳。   維摩經略疏卷第十二   弟子品之二   佛告大目揵連次命目連文為二。一佛命問疾二奉辭不堪。所以次命者身子既辭不堪。目連禪定第一是以次命。目連姓也名俱律陀。父母無子從樹乞得仍以為名。文殊問經翻萊茯根。父母好食以標子名。真諦三藏翻雲胡豆。上古仙人好食於此仍以為姓。乃至為顯枯榮深求其致。具前五種利益之義。具如身子章初。   目連白佛下二奉辭不堪。文為四。一奉辭不堪.二述不堪之由.三正述被彈之事.四結成不堪。初文者昔為居士說法遂被彈呵。爾時莫知所對豈堪傳如來旨而往問也。   所以至說法二明不堪之由。由於里巷為居士說法。里巷只是小曲之路。或表曲經所斷之理非大直道。居士義如前。為說法者。有師言為說戒善。今恐不然。戒善是人天乘非諦理入道。目連多說折空入道。何以得知。類呵諸聲聞皆半滿相對。又尋下呵文則應爾也。   時維摩下三正述被呵之事文為三。一總呵.二別呵.三聞法得益。一總呵雲不當如仁者所說。若用去聲即是不當法相根緣。有三不當。一不當法相.二不當根緣.三不當佛心。初不當法相者。法相即空那說破折。此乖法相不當道理。二不當根緣者。大乘根緣須說大法。無以穢食置於寶器。非唯不得大道又失小益。是為不當根緣。三不當佛意者。佛本意為大事因緣。其不獲已而用小接。今對大機即應說大。何忽以小化於大根。此不當佛心。總此三意彈呵故雲不當如仁者所說。良以目連禪定力淺法相不明。如水不澄清珠相不現。又小定觀根不知利鈍。致有漏機之失。   夫說下二別呵文為三。是用衍門三教別破目連三不當也。此有三雙。一者外如法相說內如法相解。是用通教即空斥不即空。破其說法不當道理。二外當了根緣內善知見得無罣礙。是用別教破不當根緣不得四無礙也。三外慈念眾生內念報佛恩。是用圓教破不當佛心。能用三教說法即是如法相說目連不以此三為居士說。故折其說三藏之非。令依衍三如法相說。初文為二。一當如法說。二當如法解。初文為三。一標章總勸.二別說.三結。初總勸者當依衍門體法三空如法而說。   法無下二別明體法三空。破其用折三空之失。即為三。初四番明衍門生空破折生空。次八番明體法法空破折法法空。三七番並六句明平等空破三藏平等空。須略分別三空不同。三藏三空者彼教明。五陰成人即陰離陰求人不得。名眾生空。折五陰空名為法空。故阿含雲。誰老死是老死二俱邪見。無誰老死名眾生空。無是老死名為法空。依毘曇門但明生空。成論空門具明三空。有師解平等空雲。若有人法不名平等。無人法殊即是平等。平等即空名平等空。今研此語若其平等即平等空者。亦應生法即生法空。若直生法非生法空。要破生法名生法空者。亦要破平等方名平等空。若止作二空平等屬法。法語通漫無所不收。故大論雲法無上涅槃。是故涅槃空猶是法空。雖復二三皆是折假名為拙度。破拙用巧為說體空。今以譬顯折體之殊。如實拳指鏡像拳指。具如玄義。智人體知鏡像無拳無指無空。不須破折方知無空。此之三法但有名字。名字之法不在內外中間。亦不自有。是字不住亦不不住。言語道斷無說無示。法相如是豈可說乎。若三藏三空前二是方便。平等空方始是真。若衍教三空即真入中。若通教三空同得見真。上根利智雖稟通教見空不空。即見佛性。今淨名用體破折。故言不當如仁者所說。   法無下初四番。明體法入眾生空即入中道。問生空何得入中。答大品明一切法趣我見等。大經明眾生佛性不即六法不離六法。此明六十二見是如來種。今言法者即無明心具一切法。故下文雲心垢故眾生垢。心淨故眾生淨。華嚴雲心如工畫師造種種五陰。一切世間中無不從心造。約此以明一切法也。法無眾生離眾生垢故者。今為三解。一約理性。二約實慧。三約方便慧。此去說離一切觀行例依此三。皆須得意。一約理性者。心及諸法即是法性。法性本淨畢竟無所有。何有眾生。若無眾生即無眾生垢。是則自性清淨心不為惑染故名為離。下文雲如優婆離以心相得解脫。時寧有垢不。眾生無垢亦復如是。勝天王雲自相空故自相離故。二約實慧者若法即法性法性無眾生妄計有眾生故有十六。六十二等見.煩惱垢。若了知法性畢竟無眾生即離如上諸見之垢。故名離眾生垢。三約方便慧者。若實慧與理合能無眾生而現眾生。能令眾生離眾生垢。此即三種解脫。不縱不橫如世伊字。此眾生空豈可同彼聲聞所辨。下去皆有此意。無非觀心故不須更作觀心解也。   法無至斷故。即陰離陰求我叵得我見即滅。方離一切見煩惱垢是體法我空也。一約理者心及諸法即是法性。法性本來非我非無我。是真無我。法性尚無何處有我。即是自性離我垢。二實慧者若法性無我有我垢者。良以不知真無我義。若能體知法性無我。一切屬見諸垢自離故言離我垢也。三方便慧及結成三脫類前可知。   法無壽命離生死故者。一理解者心及諸法即是法性。法性何得有妄報壽命。若無壽命即無生死故言離生死也。二實慧者。法即法性。如是了知即不見壽命得離生死。三方便及以三脫並類前作。法無有人前後際斷故者。若約事解前際是生死後際是涅槃約理者。心及諸法即是法性何有生死涅槃前後。若法性非二法者。即是中道佛性。豈有前後。即以本無目之為斷。次實慧者良以無明不了妄計謂有。若體法即法性不同凡夫生死。不同二乘涅槃。故雲前後際斷。三方便慧乃至三脫同前。   法常下次八番明體法入法空。法常寂然滅諸相故者。若約理解心及諸法.即是法性名常寂然。即大涅槃不可覆滅。而言滅諸相者。法性之理本無起相。此約性滅故言滅也。若約實慧者體達寂然之理。則妄想諸相自然滅也。三約方便乃至三脫如前。法離於相無所緣故者。若約理解心及諸法即是法性。本無十相故言離相。若無相境不為妄念智識所緣。約實慧者若了知法性自性離相。則妄念自息無所緣念。三理智合則有方便乃至三脫如前。法無名字言語斷故者。若約理解心及諸法即是法性。本不可說名言語斷。約實慧者了達法性理即無言說。故名言語斷也。三理智合則有方便乃至成三脫類前。法無有說離覺觀者。若約理解心及諸法即是法性。本來無說何有覺觀。若約實慧達法性無說。則攀緣覺觀任運不起故言離也。三理智合乃至三脫可知。法無形相如虛空故者。約理解心及諸法即是法性。無形無質無有相貌。不可分別猶如虛空。若約實慧通達法性不見相貌心如虛空。三理智合乃至三脫可知。法無戲論畢竟空故者。約理解心及諸法即是法性。本無愛見。戲論之法畢竟空也。若實慧者達法性無戲論。即畢竟空寂。三理智合成三脫可知。法無有我離我所者。理解心及諸法即是法性。本來無我何有我所。自性離故。若實慧者了達法性無我。即離一切所有愛著。三理智合乃至三脫比前。法無分別離諸識故者。理解心及諸法即是法性。本無分別。性非六七八識故也。約實慧者達法性無分別理。即離諸識生死緣起。三理智合乃至三脫可知。法無下三七番及諸句似平等空及法空也。法無有比無相待者約理明。心及諸法即是法性。如大品雲。菩薩行般若時不見出法性外有法。既其無法何所比並。即是絕待。問若言法無有比是絕待者。只以待比說無比豈得絕耶。答若以有待之心分別不待亦計為待。若法性無心則一切有待皆是無待。約實慧者通達法性更無法可比。相待之惑自然而滅。三理智合方便無滯乃至成三脫可知。今以無待對平等空者。相待之惑既細。乃至平等之理猶有所存。若能絕待即無待不待。故平等法亦是空也。但三藏明平等空只是偏真待。何由絕。今明法性無比。智障心滅乃是真絕待義。法不屬因不在緣故者。理解心及諸法即是法性。本非六因不在四緣亦非十二因緣流轉。但六因有所作因四緣有增上緣與相待意同。故屬平等空之所破。實慧者若了法性非六因四緣及十二因緣。例皆悉滅。三理智合乃至三脫可知。法同法性入諸法故者。理解心及諸法即是法性故言同也。一切法中悉有安樂性一法入一切法。一切法入一法故雲入諸法也。實慧者通達法性即是智慧入一切法無非法性。三理智合乃至三脫可知。法隨於如無所隨故者。理解心及諸法即是法性。法不乖如故言法隨於如。法即法性法性即如。無能所之異故言無所隨也。實慧者通達法性如如不異。即不見有能觀之智而異於如。故雲無所隨也。三理智合乃至三脫可知。法住實際諸邊不動故者。理解心及諸法即是法性。法性即是實際異名。若法依法性即住實際。實際非邊故無四邊二邊之動。約實慧者其能通達住實際者。不為四邊二邊邪見所動。三理智合乃至三脫可知。法無動搖不依六塵故者。理解心及諸法即是法性。不依六塵。實慧者若達法性即六根永淨。不染六塵。三理智合乃至三脫可知。法無去來常不住故者。約理解心及諸法即是法性。無來無去則無所住。實慧者通達法性無去無來。即不住生死涅槃。三理智合乃至三脫可知。   法順空隨無相應無作。若聲聞經明三三昧約十六行。衍門明義同緣實相。隨順應化。三名雖異同一實相。若約理解三三昧者如思益雲。一切眾生即是滅定無三差別。自有約實慧明三三昧。即是復宗明義。自有約應用論三三昧。雖順相有作而於內心不違實法。即是三種解脫准上。   法離好醜者。若理解心及諸法即是法性。無涅槃之好無生死之醜。若實慧者通達法性即無好醜。離生死可憎涅槃可愛之異。三理智合乃至三脫准上。法無增損者心及諸法即是法性。無生死之增無涅槃之損。實慧及理智合成三脫類前。法無生滅者。心及諸法即是法性。本自不生今則無滅。法無所歸者心及諸法即是法性。更何所歸。法過眼耳鼻舌身心者。心及諸法即是法性。過妄六根非根攝故。法無高下者。心及諸法即是法性。尚無種智涅槃之高。豈是煩惱生死之下。法常住不動者。心及諸法即是法性。常恆無變故言不動。法離一切觀行者。心及諸法即是法性。本無觀行自性離故從無生滅。下六句皆應約實慧及理智合成方便慧為三脫之義。准上可知。問何得句句三釋悉具三脫。答大經百句解脫華嚴微塵解脫法華一切解脫今數十句何足為多若不句句辨即句句縱橫豈得同首羅三目世之伊字異三藏耶。   唯大至說乎。三明結破。既不能如淨名如法相說。而用三乘之法為諸居士宣說。違大法相故呵雲不當如仁者所說。問法性不可說淨名何得有說。答下文雲。無離文字說解脫相。文字性離即是解脫。解脫者即諸法也。淨名用四悉檀善巧無說而說。即是如法相說。   夫說下二明不能如法相解文為二。一正彈不解二借幻為譬。初言夫說法者無說無示者。此即是如法相解。真如法相無人無我。誰是說者。若無說者即無可示。無說者即如大經四不可說。無示者即無四理可示。故法華雲。是法不可示言辭相寂滅。諸餘眾生類無有能得解。其聽法者無聞無得者。若如法相解。非但無能說之人亦無聽法之者。既無聽者誰聞誰得。無聞即無四門聞於四說。無得即無四理之可證也。若目連不能如此體達。即是計有師資能所。豈得是如法相解。   譬如至說法次譬者。菩薩入如幻三昧了知。說聽皆知幻人。雖知不實而有所說。即是知四不可說。悉檀赴緣示物四理。理亦如幻。故大品雲設便有法過涅槃者。我亦說之如夢幻也。人譬聽眾從無明幻師而有。是則不有而有。雖有所聽即是幻聽無聞無得。目連若入如幻三昧而說。可是如法相解。既不能爾即是不如法相解。何能如法相說。故呵雲不當如仁者所說。意在此也。   當了下二呵說法不契根緣。此不解別教無入假觀。不得道種智法眼知病識藥隨病授藥。文為二。一呵不知根。二呵於知見有滯。初雲當了眾生根有利鈍者。目連或念。如來亦說此法何得見呵。淨名知念即以斥雲。如來知根故於聲聞經中說此折空。今居士根利何得以拙度而說法乎。故說體空以逗於彼。善於知見無所罣礙。次斥其知見有滯。無種智法眼故說法有滯。今淨名通達別教得道種智。故知法無礙。得法眼故見法。無礙故能知病識藥隨病授藥。以四無礙赴機無滯。   以大下三呵說法運心不稱佛意。此由不解圓教大乘。故呵言不當如仁者所說。文為二。一當起大悲心二念報佛恩。初雲付大悲心讚於大乘者。悲能拔苦。若小悲說小拔界內苦。大悲說大拔內外苦。令得不思議解脫住大涅槃。念報至說法次報佛恩。目連因佛而得解脫。應報佛恩。應度眾生紹三寶種。今說小乘無常入空令居士斷結入滅。即是斷三寶種豈名報恩。若圓教深觀一切諸法開佛知見。即是三脫三德三寶不縱不橫。開真解心心心寂滅。自然流入薩婆若海。是為不斷三寶之種即真報佛恩稱會佛心。   維摩至菩提心三居士得益。淨名既能如法相。解如法相說契於大機。則八百居士皆發大心。   我無至問疾大段第四結辭不堪。目連自惟。既無三教之辨致昔被呵。今豈堪傳佛旨往問疾也。   維摩經略疏卷第十二   弟子品之三   佛告大迦葉三命大迦葉文為二。一佛命問疾二奉辭不堪。所以次命者於聲聞中頭陀第一。迦葉是姓此翻為龜。即以姓為名如目連也。所言大者或因智大德大心大。故稱大迦葉。所以然者。其是大辟支根性出無佛世亦能獨覺成辟支迦羅。今既值佛墮聲聞數。故就其智慧勝利故稱大也。從德以受大者。是人頭陀苦行第一。其德重大故稱為大。或因心以受大者。聲聞弟子中慈悲心大故名大也。有言是僧上座知眾事故名大迦葉。若深求其致乃至成前五種利益之義。大旨同前。   迦葉白佛下二奉辭不堪文為四。一奉辭不堪。二述不堪之由。三正述不堪之事。四結成不堪。初文者良以往昔捨富從貧被彈無答。故不堪傳佛旨往問疾也。   所以至行乞二述不堪之由。由乞食也。乞食者即十二頭陀之一。釋十二頭陀義有三意。一約半字事理。二約滿字事理。三約觀心。具出文繁略之不述。有師雲小乘見理名之為貧。今難之。若言貧裡是小乘者。善吉從富應是大乘。既非大乘此義便壞。今依觀解約有空兩門。迦葉有門入道。有門局狹名之為貧。善吉空門入道。空門寬廣名之為富。雖有空之殊同是三藏非關大乘。故成論往往斥於毘曇意在此也。恐人謬作觀行。消經故須比斥。此非經正義故不須執也。今言於貧裡行乞有二意。一為利他二為自行。一利他者其有慈悲之心見貧窮者持缽往福。使現轉報來生免苦。又眾生不苦不求涅槃。既遭貧苦必易化度。故須往也。富者著樂會不從化。徒往喚擾於理無益。二為自行者。富家門閣重深求苦難及必稽時廢業。從貧則易不致所妨。又貧者報劣飲食必粗不生心著。富者豐足食必甘美。或起習染乖頭陀行。非為物軌。是則情有偏存致被彈斥。不堪之由良有以也。   時維摩下三正述被彈之事文為三。一總呵。二別呵。三揖敬。初總呵雲。有慈悲心而不能普者。聲聞之中最有慈悲。如來所歎命共同坐。但小乘慈悲而不圓普。利他不等捨富從貧。大士呵者佛制頭陀令次第乞。今捨富從貧乖於佛旨。若以拔貧現苦令未來樂者。富復耽欲而不知修。將墮深坑。何不往化令後相續。若置而不化何謂等慈。若言為解脫因者。應貧富等度。度既不等豈成圓普。若謂貧人厭苦易度。易度本關福慧。何必貧苦。若自行為易何得惜小時之化而令富者失利。縱留神化富亦何妨於自行。若捨道法往貧亦應往富。若捨道法往富妨行往貧亦妨。既二俱有妨何得捨一往一。且復於法等者於食亦等。若美不美皆悉平等若法食不等。所有諸行悉皆不等。是故呵言有慈悲心而不能普。今時觀行分衛之人當依淨名之說。   迦葉下二別呵文為四。一呵乞食心非二呵入聚心非三示正食法。四結勸。初文又四。一約小乘證滅破。二約知苦破。三約斷集破。四約修道破。問若約四諦破心非者。應前對苦破何得對滅。答迦葉證有餘般行乞。心非故前約滅。次破其昔心所契今事果乖心。故約餘三諦破也。住平等法應。次行乞食者初破未得平等滅理。涉事去取致乖次乞之法。菩薩若得本有滅諦平等之理。即心行平等由如虛空。於善不善等以慈即於貧富心無去取。能次第求。大品明須菩提白佛次第心中應行般若不。佛答常不離薩婆若心。為行生修即是住平等法。而能次第行生修也。即是理中次第求於法喜禪悅。由本垂跡故涉事行乞。由跡顯本故行平等。若迦葉破八邪入八脫。但得小乘法喜禪悅。此即捨邪取正。何得名為次第求於法喜禪悅。菩薩雖知法性真滅平等。能不捨八邪入八解脫。即是次第求於大乘法喜禪悅。何者以薩婆若心從凡夫禪悅入世間諸定。又入二乘出世間定。又入菩薩上上諸禪。皆摩訶衍。以不可得故於一一禪。皆有一心三智故得真法喜。皆有三諦三昧故得真禪悅。故雲住平等法應次行乞食。是為菩薩次第行次第學次第道。法華雲善能次第集諸善法。故菩薩行頭陀時大悲平等心如虛空。不觀貧富心無去取。依分衛法次第行乞。迦葉內心不得無緣大慈。不住本有滅諦真平等法。故不能於邪正諸禪次第得大乘法喜禪悅。唯住偏真滅諦棄捨生死。故涉事行乞。心有去取捨富從貧。淨名呵之意在此也。為不食故應行乞食。二約知苦破者。只以苦諦是陰入身。故須乞食以資性命。若迦葉無為破此苦諦。以求涅槃不食之法。故須乞食資身行道。若發無漏因入無餘同如虛空。即是不食。若在學地雖發無漏結既未盡。不食之因未成。可許為不食故應行乞食。迦葉結漏已盡食因已亡。若為不食但七日不食即入無餘。即無飯食之患。猶日日乞食意欲何之。若為利生令得不食而行乞者。不應捨富及入無餘。若菩薩觀苦為不食故而行乞者。欲破界內外生死之食求大涅槃無食三昧。故須乞食資身修不食之因。此則無過。若為化眾生令得不食之果。貧富俱往化世乞食。終不灰滅入不食之涅槃。此皆觀心不須更作。   為壞和合相故應取摶食。三約斷集破者。集是煩惱和合隨其受報。即須四食無迦葉斷集本破此和合。故求摶食資身觀行。若在學地和合未盡。可乞摶食資身斷之令盡。今證有餘和合集盡。更乞食資身意何所主。若言為破眾生和合。則不應捨富及入無餘。菩薩不爾。破界內外集諦未盡。應受摶食資身破和合相。若為化物應不簡貧富悉令如我。不應忿忿而入涅槃。為不受故應受彼食四約修道破者。迦葉無為得不食之果。應受飲食資身修道。是則有食有命有身有道。若在學地聽受彼食以修不食之道。今位居無學不食因成何得更受。若為利生令得此因。即不應捨富及入涅槃。菩薩為修無作道諦不食之因。故受彼食求大涅槃。不食之果若為利生令得不食因果者。應貧富悉受。又眾生未得此因果。是以久住世間。為令得之不應涅槃。   以空聚想下二呵入聚心非文為二。一總呵。二別呵。初文者呵其捨富從貧。呵其有心入聚心有去取。何者入聚睹塵是有則分別貧富六塵好惡。故捨富從貧慈悲不普過生。因此致彼所彈。若以空聚想入聚落者。世間空聚無好惡人物可生去取。若能如是觀塵則無貧富粗好以生愛憎。而有避就論其損益。何有不普之過又若以事解。人物聚集所依名為聚落。若理解者根為塵。識之所依集名聚落也。故金光明雲。六入村落結賊所止。一切自住各不相知。大品雲。一切法趣眼乃至趣意。當知六根一切好惡塵識所依。前已總約外聚落。呵迦葉滯有。今更約六根明內聚落。呵其觀知不了六根。致於塵有滯故有取捨之失。   所見下二別呵者。凡人分別故有愛憎。盲者不見則無去取。迦葉聖人入觀緣真一往同盲。出觀緣俗還同於凡。情有去取故於色中亦生貧富之見。菩薩不爾。不捨道法同凡所見。見色即空無所分別。故與盲等雖無分別了一切法不同於盲。雖復分別而無去取。慈心平等。復次若知一切法趣眼了眼聚落。即得菩薩肉眼清淨見十界色。名之為見無所染著即與盲等。大經雲學大乘者雖有肉眼名為佛眼。是則五眼具足見粗細色三諦之理。名之為見。實無所見即與盲等。故大品雲我以五眼觀不見三聚眾生也。是則不見而見。不見故即與盲等。而見故五眼具足。是則無緣之慈平等普覆。五眼清淨見十法界。拔苦與樂普同福利。豈有一曲之內捨富從貧。鐵輪尚爾。銅輪已上豈可商量。   所聞至智證此譏迦葉出觀入聚不了耳。空聲如谷響。乃至身空受於諸觸如以智證。故於貧富聲等四塵而生難易。取惡捨好。異於入觀證滅定也。菩薩不爾。了耳性空故於聲如響。乃至對觸與智契理。二皆不殊必不捨理取理。故於貧富情無去取。一相慈心等同福利。若菩薩知一切法趣於耳等。體達即空乃至不見趣與非趣。身如淨鏡十界依正皆現身中。廣如法華六根清淨具說。例色可知。   知諸至無滅此譏迦葉不了意根即空諸法如幻。故分別貧富難易之別。富則威儀禮節矜貴難近。貧則率爾形儀往告為易。故慈悲有隔福利致偏。乖佛頭陀平等正法。菩薩體之知一切法從無明起猶如幻化。化非實相。如佛答德女雲。如幻非內外而現一切幻事。無明亦爾。非內外有一切法也。今體意者四句撿生皆不可得。即本無生今則無滅。若本無生今無滅者。尚無生死涅槃之可取捨。豈有貧富難易而取捨之。此則達意中道為利眾生雙遊真俗。而於貧富難易次第乞之。菩薩知一切法趣意即空。則不見趣與非趣。餘如眼分別。廣說如法華。   迦葉下三示正食法文為二。一示正食二疊釋。初文又二。一明食體二明食用。初食體者乞食心非。良以不知正食之法。是以為說下文呵身子雲。佛說八解仁者受行豈雜欲食而聞法乎。小乘八解即真法喜。但不依佛慧。捨八邪入八脫即思議解脫。故不得大乘法喜之食。故大經雲汝諸比丘雖行乞食而未曾得大乘法食。若菩薩能以佛慧見中道理。非邪非正而邪正雙遊。入不思議八解。即是大乘真法喜也。然邪正各有事理。一事邪者即根本味禪皆生愛見。謂四禪四空。若望魔禪鬼定猶是正禪。若望背捨則是事邪。二理邪者見心緣理不正名之為邪。即邪見邪語等八也。正二種者事正即八解破事八邪。二理正者。即正見等八對破緣理之八邪也。聲聞不得佛慧。修八背捨斷事邪八禪方得八解。是捨八邪而入八解。修八正道破緣理八邪得入見諦。是為離邪相入正法。並是思議法喜非真大乘法喜食也。菩薩依於佛慧不捨味禪事邪。而修背捨入八解脫。邪不妨正成三諦三昧。即大乘禪悅。又能觀八邪入無作八正。邪不妨正成一心三智三諦之理。即大乘法喜。是名法食平等。迦葉不爾致有不普。菩薩決能了知故得不思議真法喜禪悅。即是無緣大悲貧富俱利如為一人。眾多亦然。若於一切眾生心無所偏則能於食有等。於法亦等也。   以一至可食二明食用。迦葉得思議法喜禪悅。此無廣大之用。菩薩依不思議真法喜禪悅。雙遊二諦得世出世之食。故能以一食施一切供養諸佛及眾賢聖。如致香積一缽之飯。一眾食之猶故不澌。是真應供。能報施主外為真田然後可食。既不能爾何得內心受虛偽禪悅之食。外非良田而捨富受貧。使貧富俱無真實福利。   如是下二疊釋文為二。初三番釋食體。二釋食用。初文為三。一約理邪正不相妨礙。若依佛慧即不見邪見正見等八。故言非有煩惱非離煩惱。非有即不見邪見等八。非離即不見正見等八也。非入定意非起定意。次一番疊釋事八邪八正。菩薩心依佛慧不見八解九定之可入。故言非入定意不見出入味禪及諸邪定。故言非起定意。問前示食體事前理後。今疊釋何得理前事後。答不思議之事理不定前後故。非住世間非住涅槃三一番。總釋事理。菩薩心依佛慧不住事理二邪。故言非住世間不住事理二正入有無二般。故言非住涅槃。   其有至為損次釋食用。能為施主真實福田。其有施者無大福無小福。若譏迦葉者。不可貧人重心故福大應須詣之。富人輕心故福小則不須往。菩薩是無上食田。其有施者皆入佛道。豈有小大之殊。若案理釋生涅槃福名之為大。生人天福名之為小。故得真田不生二邊大小之見。不為益不為損者。若譏迦葉而迦葉謂往貧不往富為損益者。則彼此俱損益。菩薩心依佛慧不見如是損益。但慈心平等為顯法性無增減理。若案理解不為作世間果報之益。不為損之復損之令生死盡涅槃灰斷。是為至施也。四結勸亦是呵也。開佛知見入初發心。即分真佛也。不依聲聞者。若不了義說不得菩提。若依了義是漸入佛慧。故法華雲是諸人等應以是法漸入佛慧。為不空食人之施者。能以無緣大慈貧富俱往一切普利。依大乘四諦行乞資身正入聚落。得不思議真法食者。隨有所施為作大乘無上福田。是則為不空食人之施也。   時我至支佛行三諮述往昔聞此彈呵敬揖之懷也。迦葉聞淨名種種彈斥示真食法。既昔所不聞。故於菩薩鹹起敬心。自惟無此內心揖伏四枯之化。即是顯發如來四榮之教。   是故不任詣彼問疾四結辭不堪。既昔被此之呵。爾時莫知酬答。今豈堪傳佛旨往問疾也。   維摩經略疏卷第十三   弟子品之四   佛告須菩提四命善吉文為二。一命問疾二辭不堪。所以次命者以聲聞中解空第一。須菩提此名善吉亦名善業亦云空生。其生之日家室皆空。父母驚異請問相師。相師占雲此是吉相。因名善吉。稟性慈善不與物諍。其出家見空得道。兼修慈心得無諍三昧。是以常能將護物心故名善業。以生時家宅皆空因名空生。家宅皆空即表長成解空之相。深求其致乃至成前五種利益。亦例身子章初須菩提下二奉辭不堪文為四。一奉辭不堪。二述不堪之由。三正明不堪之事。四結成不堪。初文者良以往昔被彈無答。豈堪傳旨詣彼問疾。   所以至乞食二述不堪之由。由詣乞食致被彈呵。所以詣淨名家乞食者。有二義。一為捨貧從富二為自恃解空。初有二意一化他二自行。一化他者貧人困乏常憂不足。慈心無諍將護彼意故不從乞。富家幸豐乞不為損則無惱他之失。又解貧者弊於貧乏易可開化。遇緣即發不足苦憂。富有益貧憍逸難化。自非因乞無由開曉。此與迦葉互有所失。迦葉從貧慈悲不普。善吉從富無諍亦偏。二為自行者。善吉行空三昧不以門閣重深難求為妨。若置上供空無分別未足動習。故捨貧從富。以於觀行心無妨也。二自恃解空者。淨名無方之辨見者無不被譏。故聲聞菩薩莫敢闚其門也。善吉思惟其存有者則可呵折。空無所有何可彈呵。自恃解空心無畏難故詣其門從乞食也。遂被彈呵苦。加折挫乃忙然置缽失儀欲去。不堪之由事在於此。   時維摩下三正述被呵之事文為五。一取缽盛飯。二正彈呵。三置缽而去。四淨名安慰。五聞者悟道。初文者若事解。施主之儀若不與飯而呵似有吝惜。今與而呵表心無吝但乞者心非故愍而示之。若表理者。持空缽而往表但見於空。以滿缽與者表用妙有彈呵示理不空。故大經雲聲聞見空不見不空。菩薩但見。將欲呵其滯空示以不空。故取空缽盛滿與之。   謂我下二正述被彈大意為二問。一問若是敬田乃可取食。二問若是悲田乃可取食。初問多依通圓後問多約別圓。所以然者非為惜食。但善吉自謂應供生福田想。故須問其真偽。若是聖人可作敬田。若非敬田即須愜同魔外悲田取食。善吉不測問旨深玄。欲從敬田而取。所問聖法皆悉不知。始從悲田而取。何容無學頓同魔外。逡巡兩楹進退不可便。棄缽欲去。淨名彈呵正意在此。初問敬田文為二。一問知聖法不。二問是聖人不。若能至取食初問知聖法不。若知乃可取食。以法能成人故。先約法問。義推有二。一約事問.二約理問。事者若知聖法事中於食等者事法亦等。化他自行慈悲平等。不應捨貧從富如前所明。以食不等故慈悲觀行皆悉不等。是為於食不等於法不等。既慈悲觀行不等故乞食不等。是則於法不等於食不等。若俱不等雲何取食。復次若謂有可破空不可破心無畏難而來乞者。則有空不等於法不等。法不等故詣問求食食亦不等。菩薩不爾空有不偏。是則法等。法等故食等。食等故即不如善吉恃空無畏。因食生諍何名無諍。若能有空平等於食無諍。即是能知聖法。可謂敬田。修觀行者若能如是即真乞士。二約理者如大品雲。一切法趣味。是趣不過味尚不可得。雲何當有趣非趣。今言一切法趣味味即法界含一切法。食有故法有食無故法無。今食不可得故尚不可見有。雲何有趣尚不見無雲何有非趣。即是中道三昧真禪悅食。而能通達趣非趣法雙照二諦。得二諦三昧名真法喜是名法食平等。又諸法等者。一切諸法趣陰入界乃至一切種智。陰入界一切種智不可得故。雲何當有趣非趣。宛然具足趣及非趣。則一切諸法皆具三諦。如大論喻。剎那三相是為諸法亦等。若見食法性不異諸法法性。即二法一等。又於食等者。若通達諸法三諦之理即是食中三諦之理。所以於食亦等。能如是知是知聖法。方是敬田乃可取食。既不能如是即非敬田何得取食。此去多是觀心明義故不須別立。   若須菩提下二問是聖人不。若是聖人應證聖法。可作敬田而取。又若非聖人豈作應供而受。所以作此問者。恐其生意。我雖不知不思議法。何妨見四諦理是得果聖人即是應供。敬田取食當有何罪。故約四諦而問。若意謂見四諦得果是聖人者。今歷四諦以問。若實見者何許得果聖人敬田。若不識者何得妄謂。既非敬田安得取食。文為三。一別歷四諦撿問。二總約四諦疊釋。三結破。初文為四。一約集二約苦三約道四約滅。如常所列。是約說法為次。則果前因後。欲令厭苦斷集慕滅修道故。今此乃從因果次第一一撿問。初文者此將無作集諦。問破其有作集諦。若凡夫三毒與心俱生俱滅即是與俱。若聲聞人無有知集而不斷者。此則斷而不俱。菩薩觀無作集諦。婬怒癡性猶如虛空故不斷。亦不與俱。故不同凡夫二乘也。菩薩能以佛慧觀三毒性即是佛性。通達三毒見一切佛法無不具足即是無作集諦。故無行雲貪慾即是道恚癡亦復然。如是三法中具一切佛法。能如是見可是見諦得果聖人應供敬田。乃可取食。   不壞至一相次別問苦諦。二乘觀有作苦諦撿折推求假名實法。方得苦理。名為壞身。菩薩觀無作苦諦體身實相。如見鏡像不須分折。是不壞於身而隨一相。通猶偏真不名一相。圓即法身無異見相故名一相。故下文雲觀身實相觀佛亦然。見於一相不同凡夫。不壞於身不同二乘。觀無作苦見一實諦清淨法身名為見諦。方是聖人即真敬田不爾非也。不滅至明脫三別問道諦。若二乘除八邪入八正。起三明入八解。此滅癡愛起於明脫。即是有作道諦。菩薩修無作道諦。只觀一切眾生即菩提相八邪之法即八解脫。若斷而起者非修無作。以佛慧觀非明非闇。雙遊明闇不相妨礙。顯出菩提即是行於非道。通達佛道故不斷癡愛。起於明脫明對癡脫對愛。故思益雲以不二相觀明道聖諦。若能如是修道聖諦是真聖人敬田而取不爾非也。以五至不縛四別約滅諦。問二乘子果縛斷名得二般。即滅諦涅槃之異名。聲聞教明五逆之人。尚不得出家受戒豈得說為解脫滅諦。圓教不爾達逆實相即是滅諦。下文雲一切眾生即大涅槃。不可覆滅。思益雲法本不生今則無滅是滅聖諦。方廣雲乃至五無間皆生解脫相。逆是縛之劇者。尚本是滅。況一切法而非解脫。如調達造逆入無間獄如三禪樂。常自寂滅。即大涅槃。以五逆相故不同二乘。而得解脫不同凡夫。若能如是見無作滅諦。是聖人無上敬田。不爾俱非。   不見至聖人二總疊釋。前問無作四諦以善吉不曉故重為疊釋。不見四諦非不見諦者今以三義通釋。一雙非解二去取解三約四不可說。解雙非者。不見即非有。非不見即非無。所以作此釋者善吉自謂見有作四諦得果。上已一一示其無作奪其有作。即無有作諦理之可見。故言不見四諦。若言不見有作即無四諦可見者。上說無作為何謂也。故言非不見諦。又解不見四諦不同二乘。非不見諦不同凡夫。二約去取解者。四教四諦去一取三。去一者不見即是。不見生滅四諦。取三者非不見諦。非不見三教四諦。此如中論明外人過。論主若破一切法者即無四諦四沙門果。是大可畏。論主反質雲。若如汝所計有即破四諦四沙門果。我雖破一切法四諦四沙門果其義宛然。與此相持破者即如今破生滅四諦有者。有今衍門三種。玄文分別。今不重明。三約四不可說者。大經明四不可說。即四四諦理。有因緣說者。四悉赴之說於四也。不見四諦者四四諦理皆不可說。不可見故故言不見四諦。雖不可說而四教說。雖不可見而五眼見。故言非不見諦。即是不見相而見。不可說而說。不能如是即非聖人真所敬田。何得取食。非得果者有師雲。此恐脫落類應有對。今明不爾。淨名既釋非見諦。即無善吉及二乘人見諦得果。若爾非不見諦應有大乘菩薩得果。今言菩薩因中不證故言非得果。但二乘人謂見四諦得二涅槃之果。今彈意者只證偏真名為得果。已破化城果即非果。故言非得果。若通菩薩雖見無生因中未證。故非得果。別教因中雖見無量若入無作。十地未滿豈得證果。圓教菩薩未至妙覺。豈於初心取無上果。下文雲雖復示現成道轉法輪。而不捨菩薩行即非得果。善吉尚未見衍門三種四諦。非真聖人何得證無學果。此非敬田豈得取食。   非凡夫者非具縛也。非離凡夫法者非二乘脫法也。復次非凡夫者四種道滅之法。非離凡夫法者四種苦集之法也。何者一切凡夫及二乘人。是中道理外皆是凡夫。菩薩觀中道見於佛性故非凡夫。非離凡夫者如五凡夫論明十地。猶名聖慧凡夫。是則降佛已下皆是凡夫。故言非離凡夫法。非聖人者。若作雙非菩薩觀平等法尚不見聖法。何處有聖人。非二乘聖人也。非不聖人者非凡夫也。又非聖人者非理外之聖人。二乘不見中道豈名聖人。又非不聖人者只三賢十聖約圓皆是聖人。善吉既是理外而不預此聖人之數。即非敬田何得妄取食也。雖成至取食三結釋。雖成就一切法者。通達四四諦。權實一切諸法皆成就也。而離諸法相者。平等法界非因非果而不可說。不見四四諦之相故心不取著。復次若通達四四諦即見中道。雙照二諦得三諦三昧。三智具足定慧莊嚴。成三德祕藏畢竟不可得。順道法愛不生即入圓初住心心寂滅自然流入。若能如是即真聖人。應供敬田乃可取食。既不能爾豈得取之。   若須菩提下二問若愜同悲田乃可取食。所以作此問者。若知聖法即是聖人可是敬田。既不知無作四諦聖法即非真聖人。唯知凡鄙之法即是悲田。當依取食。此文難見。舊解無當。有雲若分別佛法是正外法是邪。是則心有分別非解空第一。邪正一相始是會空乃可取食。一往似通教意。恐經旨不爾。有師雲善吉是聲聞人。不能反出同彼外道。淨名呵折令同六師。始是菩薩乃可取食意亦不爾。今明淨名問善吉愜是魔外即是悲田乃可取食。此有二問。一問愜同邪人乃可取食。二問愜有邪法乃可取食。何者既非聖人即須愜同邪人。成就凡鄙之法。既有見愛豈非魔外。何意不愜同於悲田而取食耶。經意若此豈同諸師。初問為三。一約不見佛不聞法問。二約同六師問。三結令取食初問者。夫眾生不定邪正在緣。善吉既不見法身之佛不聞無作諦法。即是不見佛不聞法。是則昔所見聞豈非見於外道聞其法也。如三藏教明。若不見王宮丈六之佛不聞生滅四諦之法。別有師受者雖有禪定神通智慧皆是外道。今善吉既不見大乘三身三德之佛。不聞衍教三種四諦之法。即是不見佛不聞法。但昔見老比丘佛聞生滅諦法。則不見真佛不聞真法。故金剛般若論雲。應化非真佛亦非說法者。如華嚴寂場初成正覺說圓滿頓教。聲聞在座如聾如啞。即是不見佛不聞法。又如法華。窮子止宿草庵但見執除糞器。不見尊特之身。其既不遇正緣不見正道。墮在二乘類同外道不見真理。俱非聖人悉悲田也。   彼外道至出家二約六師問。所以問者既不見佛不聞法從誰受學。神通智慧應是從彼六師受學。何以知然。六師前生善吉後習。既不見佛聞法其外更無師軌之處。若如是者其師既邪弟子豈正。何故不同悲田受食。富蘭那是名迦葉是姓。所說諸法皆不生不滅。末伽梨是名。□□□覯□□□□□D□榜騋搾□□饛□□□樀□j□□□□縷□觾娃□□□□□□D碌□□□量榵□□礸羇□妥奉祁□□□□□□□□輻□□榵□□切□□孌□縷□□槾婺□□□□□□D驪□程楠□□□模□□鶠慼慼慼慼慼慼慼慼牖滔滿慼慼慼澆嵒T驦□縷□榗□柍□□□□□D鷺榜餺槄□□□婧□磊□□橁□□□妏□□□□□□槔□□□□□璉馱□□神埤□□旅□奰□柛襼□□奪□□□□飯□饛□□楰j□□列□孌穗□褼□□榭□□□□褼□埤□□列饛□□姐楅□□榜饛□□□裀□□□□□□□□□□□□龍□埤□□淚□□馱□飯□□□□□□侗m鞳慼慼慼慼撲X□□梱□槄□驀□埤□□□□□□□□□□羇□訇□檢□□□□□□□□□□□□□□□□□榗□樨覜馱□□□□□□觚矩列驖□□垓奅□□榜饛□逆□□襤e□[□□□榙□□□租□榵□榜飲□裀□□□□□褓□□□□□□榵□□診□□禕□□□□稫櫸□裀□□祈□□□□□□□□覘V□峞慼翩撮牷滕_□槾□□□□覘禳慼慼慼慼撞痋撐荂慼慼撐齱潮峞慼撐{妏□□□□□褓□褼□委觀□襏襤橁□送□j□□□褙□G□牷E驟□□□□□誇□□□□□□砥敵C娀嬪□□矩j□□□橖□訪□□□□□辰裀□□□褙□橁□榜馭□□□□秦□□耔□W□□□□□□訊□駤飀□奾秦□□□□牷慼慼慼憎央慼慼慼慼慼慼慼敵C□□□□逆□□□□□稿椸□□□蓼□牷潮峞慼慼憮說樂嚏慼慼慼慼慼慼慼撬芊撕p禘練祜□橆□饑□□□□□□□□□覷□□□禜餡耔□j□娃□□□□□妖□橁□□□□□檢□□礸橖□□□□□□□□祜□□□□□□禭□□H姴□□□□□□送送饅□□□橁□□□□□鷺榜送□n妼□□E□書[嫵□祅□□□□奾祰□□駾妼□□□礿□□飀□姴□□□禜膳□□妼□□□褙□牷慼慼慼撢e褼□□□奼□□□□□□言埤□禁□□騇□□□茶妼□□□練茵□礸□褙□□襾礸馘R□□觲牷慼潛d□穠妼□□覯□橁□□□旅□椸□R□□□裀□□橁□□ョ慼慼熬\覭□□□□□檢□□□□□□□□□□鞳慼摯鞢戮□奅□□餼□□□□□騮□~□饑夾□□□□□□□□□□□□□□祽□妮□□□□□□□□□□檢□奾\祭褸□褙□飀□   彼師至取食三明結成悲田可取食也。彼師所墮者即邪見六師。汝亦隨墮者。汝既師之。彼墮生死。汝亦隨墮。雖分二種生死之殊皆不見性。墮落義同。若愜俱墮同是悲田。乃可取食。   若須菩提下二問愜同邪法不。所以更此問者。當是情猶未愜。我雖不見真佛聞無作正法。而是羅漢三義具足。豈同六師是其弟子悲田取食。大士知意因重問之。汝謂是羅漢三義具足。不同六師及弟子者。何以猶具見思鄙惡之法。若有此法者即不具三義。豈是羅漢而不愜同悲田取食。文為三。一約殺賊呵.二約應供呵.三約不生呵。一約殺賊呵者。若謂是羅漢理應殺賊。何得具有見思之惑。文為二。一呵有見惑而入八難。二呵有思惟離清淨法。具此二惑何名殺賊。   若須菩提至無難初呵見惑。言邪見者是何等見。若合中道為二諦。真諦合俗還是有見。若作三諦別無見攝。故大經雲。凡夫者有。二乘者無。菩薩之人不有不無。何者凡夫不見中道起六十二見。流轉二十五有攝屬有見。二乘不見中道斷六十二見。入空屬無見攝。空對生死還是二邊。皆不入中。若與為論許度三界見惑彼岸。奪而為語正是界外見惑。豈到見之彼岸。迷中故空見不動。不修無作道品。雲何能到別見彼岸。故非殺賊。   住於八難不得無難者。八難正障見道。聲聞若有此難則不得入。菩薩不定自有為難所障。自有雖住八難巧用正觀即得無難。見於佛性。此即行於非道通達佛道。善吉雖離界內八難住於界外八難。豈得到無作見道彼岸。故須分別二種八難。一者凡夫住事八難。二者二乘住理八難。俱不得無難。善吉具二豈得無難。唯圓菩薩修中道觀。住事八難。皆得無難。故於八難自他無滯。事八難者界內八難障偏圓見道。事數如前列。今明理八難。唯障圓真。初三惡為三。有師用三空為三惡道。此未必然。菩薩亦修三空而非二乘惡道。今用三藏見修無學為三惡道。無為正位不能發心名墮惡道。乃至無學亦復如是。若入無餘永乖佛道。豈非三惡道難。菩薩不畏五逆三惡。但畏生二乘心。如大論明。大樹墮枝不宿怨鳥。四北鬱單越定壽難者。四諦中滅以對北方。聲聞證滅如彼定壽。五長壽天。二乘名為淨天。若入無餘歸第一義天。豈可化也。有言二乘無餘是大滅定。經七百阿僧祇劫於其有緣佛放光照。方乃出之。始為說法。若依大論明出三界已受法性身。如是等異沈鈍難化。同長壽天。六佛前佛後二乘入觀見真。出觀緣俗不見中理。即佛前佛後。七世智辨聰。外道不見真理而發見慧名世智辨聰。二乘未見中道發無漏慧是為世智辨聰。八盲聾瘖啞。二乘之人無菩薩根。雖得六通不見十界之色如盲。不聞十界之聲如聾。不能以一音隨類得解如啞。如此八難甚於事難。善吉既不能住事理之難得於無難自他無滯。而住此理難障見中道。何猶得到見之彼岸。同於煩惱離清淨法。二呵猶有思惟。然煩惱名通上已屬見。今宜屬思。善吉具有變易煩惱心與此合。故言同於煩惱。如大論明。結使有二。一共二乘斷二不共斷。不共斷者迦葉等所不能斷。故聞迦羅女琴不能自安。離清淨法者離於自性清淨心法。凡夫具惑遇緣猶能求清淨法。二乘執證畢竟不求迷心中理。即是永離清淨法也。是則思惑猶存雲何自謂為殺賊耶。   汝得至惡道二呵非應供。善吉謂得無諍三昧是良福田。一切眾生亦得是定何以言非應供良福田。根本禪定四無量心無諍等定眾生久劫亦經得之。故大經雲凡夫皆有初地味禪。問善吉既修觀練薰修得無諍定。眾生無此雲何說言亦得此定。答觀練薰修皆因根本。今乃一往以此徵之且言皆得。復次諸六師等皆得深禪並有慈心。從禪定起。香塗刀割心無異念。此與善吉無諍何殊。其施汝者不名福田者。眾生亦得是定。有見思砂鹵不名福田。汝還得是定亦具見思砂鹵。何得施汝獨是福田。供養汝者墮三惡道者。供養小乘人天報竟。過緣還發小乘之業。入見修無學三惡道中又雲供養小乘。後縱發心不信於大。多生誹謗。墮三惡道。如勝意執小謗大生身而墮經劫受苦。此乃罪因何謂應供。   為與至取食。三呵非不生。眾魔者樂生死。若與魔同即同生死何謂不生。為與等者有二義。一約自行二約化他。自行者魔與善吉俱樂生死。雖有為無為不同俱不見性。如作物相似。故言一手。二化他者。如大品說。菩薩行般若時魔來教雲。汝何不學須陀洹乃至支佛。今謂二乘亦教眾生修行己法。引接義同故言一手。侶謂伴侶志友為義。勞者俱有塵勞潤業事同。又解勞者堅也。俱染生死執因難轉故言勞侶。汝與等者魔具八萬四千塵勞。汝亦具有故言等也。又具界外八萬四千。於一切至怨心者如犯王法。有力不救怨之大也。二乘自免不濟眾生。恣其輪迴怨之大矣。又如群賊閹人。二乘亦爾。壞人善根斷佛種子。故言而有怨心。又害眾生法身慧命及善法眷屬。所謂害智度母善權父法喜妻善心男慈悲女。豈非善法之大怨也。謗諸佛者。謗有二義。一增二損。佛無生死病惱等患。而言有者即增謗也。佛身常住功德智慧湛然具足。而言無者即損謗也。如下文呵阿難雲勿謗如來。如來身者金剛之體諸惡永盡眾善普會。何疾何惱。毀於法者若定說有作之法即毀無作法也。又法即法性不可說示。若言有者即是毀損。金剛般若雲若言有所說者則為謗佛。不解我說故。真諦三藏明四謗。即是小乘四門四句說法。為說謗大乘法也。若於眾生有怨謗佛毀法名大惡業。別惑能潤受變易生。生死浩然何名不生。不入眾數者若有此障即不入圓教賢聖之數。此教鐵輪六根互用。二乘所無寧得在數。終不得滅度者。計有小乘滅度終不能得常樂涅槃。即是變易生死未滅何名滅度。故法華雲但離虛妄名為解脫。其實未得一切解脫。佛說是人未得滅度。斯人未得無上道。故汝今執證終不能得大涅槃滅。即非不生那得自謂是不生也。則無羅漢三義與彼魔外有何等異。何得不愜同於悲田而取食也。世人不深得經意多疑此解。至法華方顯。故四大聲聞自歎雲。我等今者真阿羅漢。於諸世間應受供養。此方悟昔淨名彈斥。時我至其捨。三善吉置缽。自愜不知聖法又非聖人。又我實斷三界惑盡豈得頓同魔外。進退思惟俱不能作悲敬取食。迷悶失厝不知何答。便棄缽而去。   時我世尊聞此忙然者。自述迷惑驚疑不解。何者三藏唯說生滅拙度未曾聞佛無作四諦。無智不解是故忙然。不識是何言不知以何答者。不識所說皆詮圓理。不知佛法權實開遮。是故不知以何答也。便置缽欲出其捨者。既不成敬不愜同悲。離此二途更無取法。所以置缽出捨而去。   維摩詰下四淨名安慰。善吉自恃解空無所畏難。故因乞食慾觀其神智利用。若何彼問忙然莫知自處。然淨名詰問。本欲折其滯空示未聞法。非為惜食故以惱之。所以安慰令其取缽。文為三。一慰問二善吉答三重慰解釋。初言取缽勿懼者既不頓同六師但有滯空之過。何得心驚自鄙迷悶若斯。言佛所作化人以是事詰者。即是法身起應而以此詰。豈得有懼。化事即空。既解空第一空中無人。何得為懼。   我言不也二善吉答。以解空之心聞如化之說。心小醒悟怖畏稍除故言不也。   維摩詰下三重慰解釋文為三。一正安慰。二解釋。三重辨。初言一切諸法如幻化相。汝今不應有所懼也。此用通教幻化安慰令不懼。故善吉折法空觀入則無憂。出聞異說。心便動變故用幻化即空安慰。所以至所懼二解釋者。上來言說同一切法。幻化即空。若得即空文字不著則心無驚懼。何以至法也三重辨文字性離。不在自他四句。即字是性。性本不有故言性離。則是不思議解脫。何得於解脫中而生驚懼。   維摩至眼淨五明時眾得益。法眼淨者悟即空理入於見道名法眼淨。須用通教解釋意在此也。   故我不任詣彼問疾。四結辭不堪。彼其兩問窮斥忙然不知。豈敢傳旨詣彼問疾。   維摩經略疏卷第四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78 維摩經略疏   維摩經略疏卷第五(小卷十四)   天台沙門湛然略   弟子品之五   佛告富樓那五命富樓那文亦二。一命問疾二辭不堪。所以次命者以弟子中說法第一。富樓那是姓從姓立名此雲善知識。彌多羅尼即是母名。此雲滿願。滿願所生故言子也。所以加母名者恐表異同名也。但法華至下根方得授記。而今先命者或是隨近或是機便故先命也。何者既有辨才莊嚴文辭利用。有所言說悅可物心。若遣傳旨眾情彌仰。故先命也。如佛說大品唯命身子善吉及富樓那轉說般若。大論具有料簡深求其致。乃至成前五種利益可知。   富樓那下二奉辭不堪文為四。一辭不堪.二述不堪之由.三正述不堪之事.四結成不堪。初奉辭者。良以往昔說法乖機致被呵折。故不堪傳至聖之旨。   所以至說法二明不堪之由。由於往昔樹下為新學比丘說法。樹下是標其說法處。或有所表類身子可知。新學者是三乘初心。然諸比丘機在於大。不審諦觀妄為說小。雖不雲說法之語尋經可知。文雲欲行大道勿示小逕。小逕即是小乘所行之處。此乖大機致被彈斥。不堪之由由乖機也。時維摩詰下三正述被彈之事。文為七。一呵說法失機.二結過.三淨名入定如諸比丘.四諸比丘心志開發.五淨名為說法.六諸比丘得不退轉.七富樓那敬攝。初文為四。一呵不觀本心.二呵不知心念.三呵不觀根源.四呵不觀樂欲。此四呵者義推即是用大乘四悉。一不知本心即自性清淨心。即第一義。大經雲正因佛性眾生心是。二不知心念即為人也。人有種種念修不同。故法華雲念何事修何事。三不知根源即對治也。根利有遮現不開發。若對治破遮利用即發。四不知欲即世界。若樂聞大即便為說一切法。皆以世間名字而分別之。但四悉次第第一義在後。今反在前者討本故也。滿願不以四悉故有差機之失。初呵不知本心者。夫欲說法必須審諦。若不入定則不見根緣致有差機之過。所以呵不先入定觀比丘心故不見其久已發大妄說小乘第一義也。問入何等定能知根緣。答定有八種。前六不知後二能知。一者外道根本闇證本非照機。若入此定則不能知。二者凡夫外道若斷障通無知。雖得他心入定止能知他心念。亦不知根。三者三藏慧解脫人得有作四諦中八種之定。此本緣理亦不能照機。四者此教俱解脫人得根本禪觀練熏修。發他心智亦止知他心而不能照機。五者通教慧解脫修無生四諦中八定。此亦緣理不能照機。六者此教俱解脫人得根本禪觀練熏修。發他心智亦但知他心。不見根緣。菩薩亦爾。七別教菩薩修無量四諦中八定。若入此定知他心見物機也。八圓教菩薩修無作八定。寂而常照知心所念及諸根緣。今約後二並知念知根呵其不入此二定也。問心之與根有何等異。答知心只是他心智。凡小共有知他根緣即道種智。別教始有通教尚無況復凡小。問若爾淨名何得呵不知心。答種智知根必因他心。故下次第約不知欲呵。問無量無作知根何殊。答無量八定從空入假髮道種智能知物根。此是緣修為顯真修。非是任運普照之定。無作真修寂而常照。不以二相普見諸土。即不二相照諸根緣。若爾何得勸滿願入定。答此語似將別教八定對破二乘不觀人根。故言先當入定。圓教無入出相。或為破為助方便說入。復次心心自然流入始是真入。無以穢食置於寶器者。此諸比丘久發大心。大心即是法性真心。出法性外無別真心。寶器者菩提心如寶容佛法如器此即大乘器世間也。穢食置者小乘法喜禪悅。帶塵沙無明之穢。滿願以不入定觀諸比丘大心寶器。為說小乘法喜禪悅食。此不可也。   當知至水精。二呵不入定不知心念。念即念數。是諸比丘曾發大心修行六度。今生雖忘猶有習因。應用大乘為人發其宿行。雲何以小乘為人說其小法。如身子教二弟子之失也。大乘真實以喻琉璃。小乘不實取喻水精非真寶也。   汝不至之也三呵不先入定觀其根源。是諸比丘久種大乘善法名之為根。本所值佛初因發心即是源也。滿願既無無量無作八定。是故不見比丘根源。有障應說大乘對治。雲何妄為說小治之。令其厭苦而求於滅。彼自無瘡勿傷之也。即是譬顯。此諸比丘發大心來。所有善根未有意著小乘法瘡。忽為說小令生念著。即傷大乘善法根也。   欲行至螢火四呵不知欲。此諸比丘欲慕於大。應說大乘世界成其樂欲。那忽以小乘世界起其小欲壞於大欲。此根欲性開十力中三力也。根是過去欲是現在性是未來。此中但明根欲。不辨性者以善根未成欲樂猶有可改之義未成性也。故大論雲欲名隨緣而起。性名深心為事。若過去善根牢固成就今生對緣則起。此是因性成欲。若過去善根未牢今生遇緣起欲數習成性。故雲性以不改為義。欲性相關呵不知欲即兼得性。此有三譬。即大乘三種欲樂之心。一欲行大道莫示小逕。此譬欲觀法身實相無上大道。即智度大道佛善來也。何者此諸比丘已有欲求實相之心。滿願為說半字之法即是示小逕也。二無以大海內於牛跡。此譬欲修大乘萬行功德。何者此諸比丘欲修大慈萬行。大心即是大海。滿願為說小乘道品。即是牛跡。令本大心修小行者。即是大海內於牛跡。三無以日光等彼螢火。此譬用大乘無作四諦一切種智。比於小乘有作一切智也。何者此諸比丘欲求大乘一切種智。滿願為說小乘一切智慧。若言見真是同理須比並。然以日光不可比螢略有五義。一是蟲光非寶光.二[日*焱]爍不停.三破闇少.四夜自照.五無所利益。豈得等彼日光。日光者一是寶光.二常照停住.三破闇遍.四自照照他.五一切皆蒙日光恩被。合螢光五譬尋之可知。此諸比丘具此三欲必成三德祕藏。何者大道即法身。日光即般若。萬行即解脫。豈可以小乘三欲而比並焉。復次滿願不知此四心者。不能深知往昔值佛已來有此心數根欲。中間廢忘四心雖在猶未決定。若聞大乘大心即發。藉前相資至不退轉。既是不定。若聞說小便隨二地。故不可也富樓那下二結過文為二。一正結過彈呵。二譬顯。初文者。過去值佛發前四心中忘此意者。自爾已來經生歷死。雖報障所障猶為可發。何得以小乘四悉而教導之令乖昔志。問往昔善根定失不失。答雖忘不失。故法華雲不覺。內衣埵陬L價寶珠。又經言一句染神彌劫不朽。   我觀至利純二譬顯結過。小智微淺觀生滅見真名一切智。此智不斷塵沙無明。又不能知物根緣。不能圓照法界故名微。如兔渡河不窮實相之底名淺。猶如盲人不能分別者。二乘但有肉天慧三無法眼。故不見根緣。無佛眼故不見佛性。無菩薩根對三諦塵不發三智。心無所了故如盲。又如生盲者。二乘雖有肉眼不如法華明六根淨。一時見三千界十法界色故如盲也。二乘雖有天眼作意能見千界乃至大千。諸佛菩薩有真天眼。不以二相見諸佛土。小乘無此故如盲也。若菩薩慧眼少見佛性而不了了。二乘慧眼都不能見。但見於空即是盲也。諸佛慧眼者如十六王子所歎。願得如世尊慧眼第一淨。當知二乘全無五眼故說如盲。若無五眼不能分別眾生於三諦理根之利鈍時維摩詰至三菩提。三淨名入定加諸比丘。所以加者令識宿命自憶。曾於五百佛所發心修行迴向大道。   即時下。四諸比丘還得本心文為二。一明得本心二致敬。初文者以三昧力加諸比丘。令悟昔修四心。故言還得本心。二諸比丘敬禮者。滿願差機迴遑無益。今蒙所加即知宿命。善根開發荷恩不輕感愧頂禮。問出家何以禮俗。答入道恩深碎身莫報。此諸比丘方行大道豈存小儀。   時維摩詰因為說法。五淨名為說法。正用大乘四悉赴其四心而為說也。   於阿耨至退轉。六諸比丘得不退轉。圓教似解不退即鐵輪位。若真不退即銅輪初住。往昔發心應是五品不定位耳。或是通別不退未可定判。   我念至說法也。七滿願自愧。無種智法眼不見根緣。致有差機之失。豈得稱為說法第一。而謬有所說於物無益甚可愧懼。是故不任詣彼問疾。四結辭不堪。自惟往昔說法差機致被呵折。今豈堪傳佛旨往問疾也。   佛告摩訶迦旃延。六命大迦栴延文為二。一命問疾二辭不堪。所以次命者諸弟子中論義第一。摩訶言大旃延姓也從姓立名。又此翻不定。有雲肩□榜餺□穰芊撮]□□□□詙□□餑□□□□槾□□祏禈□□襦□□□奿拌楛□槾駙□□婁□□□秶□□□槾□委鷺□襱埤□□□□□□□妧□□□樇□□□□□□□U駛□□福□□□□   迦旃延下二辭不堪文為四。一正奉辭不堪。二述不堪之由。三正述不堪。四結成不堪。初文者良以往昔解釋五義被彈無答故。不堪傳如來旨也。   所以下二述不堪之由。由佛為諸比丘略說法要。我即於後敷演其義致被彈呵。文為二。一佛略說法要二迦旃延於後廣說。初文者此有四句。一名略義廣名教少解義多。二名廣義略名教多解義少。三名義俱廣名教多解義亦多。四名義俱略名教少解義亦少。如總相說苦諦不多解釋即是名義略。若別相分別苦有四行種種譬喻解釋即是名廣義廣。若但總說五行而種種解釋即是名略義廣。若具說十六行不分別解釋即是名廣義略。佛為諸比丘或當總相略說苦諦不別解釋。或是略以十六行總相為說五行。不為別相廣分別說即是名略義略。故言略說。問旃延廣解佛五義。何得約五行解。答約理名五義約智名五行約定名五禪。轉側相關義無乖異。言法要者。以五行撮要眾行旨歸入道最勝故雲法要。何者此十六行攝一切行。今取此四者。苦下四行總緣念處能生煖法。即是似道。至上忍世第一法隨用一行得入苦忍。即是真道入道事足。故言法要。又此五行即三法印。印聲聞經。何者苦合無常空合無我。及以寂滅即三法印。故言法要。又此五行即三脫門。空無我即空。寂滅涅槃即無相無常苦即無作。此三脫門攝一切法故雲法要。   我即於後敷演其義。二旃延廣說者謂無常等五。言於後敷演者。佛為諸比丘總相說苦。或總相說五。正為得意令其進道。故不別相廣分別說。恐以乖機失正道意。旃延謂比丘不解。故於說後廣敷演之。敷者言開。演之言廣重為開廣說五義也。又廣說有二種。一橫廣二豎廣。一橫明者歷於三界一一別說苦諦五義。二豎明者約身邊二見四見六十二見一一分別說五行也。若常徒數師雖細分別說於五義。只是橫廣不得入道。今一家置橫用豎以為入道。但旃延見有無入道。造昆勒論。論所明義。若說念處即知四倒說三毒。即知三聖行說有即知無。今為諸比丘必依其論約有無門。縱容二邊廣說五義。但佛在世說無違諍。入門雖異得道是一。有所造論各述其門不說餘法。故大經明五百比丘各說身因。即其事也。旃延造論若不善通三藏四門分別無滯。其論焉得傳南天竺。毘曇有門乃至非空非有門各明五義。四門明義具在玄文。細推於經四種五義宛然可見。具出事繁。問何等是有無縱容五義之相。答如有空二門二師各判一往碩乖。今昆勒論縱容有無因之入道。而還用此為諸比丘廣說五義。青目注中論雲。少有少無入道者鈍根人也。恐此縱容不決判屬鈍根。或是旃延因此縱容廣說五義。不能決判令其入道致為所彈。即是不堪之由。問佛說即略比丘未解。旃延廣說此有何過。若佛用三藏教不逗機者。此過由佛非關旃延。答佛意難測出沒多端。雖初以三藏接引入道必由衍門通教。是以如來權用三藏五義。旃延不達更廣說之。既不能令比丘進道。致令被呵故雲由也。   時維摩詰下三正述不堪之事。文為三。一呵能說心非.二呵所說法非.三諸比丘心得解脫。初文者小乘入真無言無說。從真出俗則有心有說。是則以生滅心說實相法。既是生滅不稱實相。豈以此心而說實相。又四義是生寂滅是滅。如此分別非說實相。又出觀心起是生。入觀心忘是滅。實相不爾何以此心說實相法。又旃延因有無入道。還約有無以說五義。生即是有滅即是無。所說既是生滅有無。能說必爾。故雲無以生滅心行說實相法。又聲聞四門五義皆是折法生滅之觀。故中論雲。為鈍根聲聞說因緣生滅。是則四門雖異皆是生滅心行說實相法。何者一往通教八地已上二諦雙照。即真而說。別教初地道觀雙流。即寂而說。並恐是有教無人。唯圓初心即寂而說。如修羅琴名非生滅說實相法。又旃延非但說法心非亦不知根。此諸比丘必因通教巧度得道不藉三藏。故大士呵其生滅無定慧力不見他機謬說迂拙之五義也。   迦旃延至寂滅義。二呵所說法非。所以呵者旃延所說既是拙度。故諸比丘心不開悟。今淨名為說體法五義。非但止通入真亦通中道。諸法畢竟不生不滅。是無常義者。三藏明粗細生滅無常。只是無常非無常義。若了諸法非生非滅。橫計生滅故以四句撿生回得即無有滅。是則不生不滅。是無常義。五受陰洞達空無所起。是苦義者。三藏明粗細五陰此只是苦非苦義也。衍明體達本無粗細。妄計有故體有即空。不見苦相名無所起。即是苦義。諸法究竟無所有。是空義者。三藏所明生法二空此只是空非是空義。衍明體此諸法即是實相本來空寂。妄計人法故。既言究竟無所有即不須破折。若無有之可折何有空之可存。即是畢竟無所有是真空義也。於我無我而不二。是無我義者。三藏明人無我只是無我非無我義。衍明實相真空本來無有我與無我。妄計有故說於無我。若不得我亦無無我。我與無我本來無二。無二即無性。無性之性即真無我義也。法本不然今則無滅。是寂滅義者。三藏所明以有還無名寂滅涅槃只是寂滅非寂滅義。衍明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即大涅槃不可覆滅。即真寂滅義也。而凡夫妄見流動二乘對治滅之。菩薩體達法本不然即是真諦寂滅之理。本來無有煩惱生死。今則無因滅果滅之滅諦涅槃。若見生滅真空不二之理。即是真滅義。三藏明五法名義皆異。衍明五法。假名雖殊名字即空。其義一也。此是通途釋衍五義。亦得即是圓五義也。若破旃延有無縱容明五義者。應雲諸法畢竟不生不滅是無常義。何得有無縱容是無常義。破下四義類之可知。問上說旃延為顯四榮示受呵折。今衍明五義前四結枯豈是顯榮。答若破真入中結真成枯中自成榮。如涅槃明二鳥雙遊。常無常俱。真無常義不得離常。故此經明於我無我而不二。即真無我義。若大經明我與無我其性不二。不二之性即真我義。即是無我法中有真我也。淨名結真明四枯者。意為顯榮。正是方等生蘇教意。出沒未顯豈得頓同法華涅槃。   說是至解脫三明諸比丘悟道。此諸比丘必因生滅調心得入無生正道。是以佛初略說生滅調心。後因大士呵於旃延方廢生滅。用無生五義稱機而說。即便入道。心得解脫者因聞體法入空得羅漢果。故大品歎羅漢德雲心得好解脫。慧得好解脫者即是脫三界思惟。心得自在具八解脫。   故我不任詣彼問疾。四結成不堪。旃延自惟往昔為諸比丘廣說五義。為淨名所呵默然無答。豈堪傳旨故辭不堪。   佛告阿那律七命那律文為二。一命問疾二辭不堪。所以次命者以其弟子中天眼第一。是剎利種白飯王子。或雲阿泥盧豆或阿□樓馱如楚夏不同耳。此雲如意或雲無貧。過去一食施辟支佛。九十一劫天上人中受如意樂故名如意。爾來無所乏短故名無貧。佛之從弟。初入道時多睡為人所呵。因是不寢遂致失眼。白佛具說。佛雲眠是眼食。如人七日不食則便失命。七日不寢眼命則斷難可治之。當修天眼用見世事。因是修禪得四大淨色。半頭而見觀大千界猶如掌果。若三藏佛全頭天眼徹見無礙。雖不及佛於聲聞中最為第一。即是作意數以入道具如上說。深求其致乃至成前五種利益。具如身子章初。   阿那律下二奉辭不堪。文為四。一奉辭不堪.二述不堪之由.三正述被彈之事.四結成不堪。初文者良以往昔梵問天眼即答所得致被彈呵。莫知所酬。豈堪傳旨往問疾也。   所以下二述不堪之由。文為二。一梵王來問.二那律答。初文者但世界之主統御大千。報得天眼。亦見大千。報得天眼無如梵王。王及眷屬聞其那律於聲聞中天眼第一。欲知優劣故來請問。我即至摩勒果。二那律答。餘諸聲聞所得天眼無有能見大千界者。故大論雲大羅漢天眼唯見小千。大辟支佛見百佛世界。諸佛如來見一切佛土。那律獨見大千者。以其偏修作意數。故於諸聲聞天眼第一。一往與梵王所見似同。既無過彼之用則不生其敬仰。豈能令彼發心。致被大士所彈。即是不堪之由。問若爾何異。答梵王報得於自住處。則見大千餘方不見。那律以修根本等五種四禪八色清淨。發真天眼隨所至處皆見大千。如觀掌果。諸羅漢雖不見大千隨其所見如影隨形。又梵王總相見見不分明。那律別相見見則分明。乃至諸羅漢因淨禪得者皆別相見見則分明。又梵王天眼是通非明。羅漢天眼是通是明。有如是異也。問梵王天眼見大千與法華肉眼何異。答大論明。報生天眼在肉眼上。天眼開闢肉眼見色故見大千。大品明菩薩肉眼見百由旬乃至大千。過此則用天眼。以肉眼與風相違故不說見他土。若法華經力肉眼能見大千一切法者。三藏二乘天眼慧眼所見事理尚不能及。何況梵王而可並耶。故大經雲。學大乘者雖有肉眼名為佛眼。二乘之人雖有慧眼名為肉眼。以其慧眼見真斷惑。與圓教肉眼有齊有劣。圓教肉眼名為佛眼者。以其雖具煩惱性能知如來祕密之藏。   時維摩詰下三正述被彈之事。文為五。一覈難.二那律受屈.三梵王請問.四淨名答.五梵王及眷屬發心。初文為二。一雙覈二雙難。初文者羅漢功德有二。一有為二無為。有為即是十智三三昧三明六通。無為即是三界見思斷處無生無滅。天眼若屬有為是作相見。若屬無為即無相見。定依何等而見大千。   假使至有見二雙結難。淨禪天眼皆生滅作相。雖與根本力用有殊並是有為。一往無別故言與外道五通等也。若無作相即是無為。不應有見者。此約無為功德結難。無為正是證數緣盡。無所緣見豈見大千。若無為有見何異外道。既不得有見則不應言見於大千。若還取有為見大千者。此則孱同梵王。凡聖何別。既無勝力豈能發起梵心。那律之失正在於此。何者三藏折空不見中道。入觀即同無為無見。出觀還同有為有見。有如是過故被難致屈。   世尊我時默然二明那律受屈所以然者對此覈難莫知所通。   彼諸梵下三梵王請問。文為三。一歎未曾有。二作禮致敬。三正請問。初文者聞那律答未覺有異。今聞大士致斯覈難。那律既壞則梵王非真。必更有真天眼。故生未曾有心也。   即為作禮二明王及眷屬敬心內發申其敬懷。亦是致請之儀。而問曰世孰有真眼者。三梵王請問那律及己既皆此非真。必應有得真天眼者。故言世孰有也。   維摩詰下四大士答。文為二。一答有真天眼人。二辨真天眼相。初文者真天眼人以見中道無二邊偽名真天眼。問無二邊偽是真慧眼何名天眼。答即中見色名真天眼。常在至二相二辨真天眼相。謂常在首楞嚴等諸大三昧。亦名常在大般涅槃深禪定窟。亦是一切眾生皆滅定相。見諸佛國者寂而常見。如明鏡淨水萬像皆現。不以二相者不同梵王外道有為作相。不同二乘無為偏真冥然無見。又不以二相者。中道真天眼非二諦之相。而能遍照四土二種生死。死此生彼依正並現王三昧中。即是真天眼也。問此真天眼何教所攝。答非偏非圓。偏圓雙見即圓教真天眼也。問若佛見中道名天眼者。何名佛眼。答今取證理見十方土及十法界粗細之色名佛天眼。圓見三諦無二名為佛眼。隨義分別五眼宛然。若深得天眼之意何妨四眼。如金剛般若所明。若具分別廢論餘事。   於是下五梵王發心。文為二。一正明諸梵發心。二明致敬而去。初發心者前聞那律所說不辨實相之理。又無遍見國土之事故不能令諸梵發心。今聞大士所明理真事廣過前所見。稱會根緣皆發心也。圓教似發即是鐵輪。真發即銅輪也。禮維摩詰足已忽然不現。二致敬也。   故我不任詣彼問疾。四結成不堪。那律自惟往昔為於梵王而說天眼。致被大士彈呵莫所對。豈堪奉旨往問疾也。   維摩經略疏卷第十六   弟子品之六   佛告優婆離八命優婆離文為二。一命問疾二辭不堪。所以次命者以其弟子中持律第一。優婆離此雲上首有翻化生。是人恐從念數入道。所以然者三藏修多羅阿毘曇有是佛說。或弟子化人諸天仙等隨機而說。佛印成經。毘尼結戒皆佛自制。為欲住持佛法正內眷屬。此須念持令不忘失。念力若強則無遺漏。復次持戒秉律。若不專念明識輕重則多有所犯。行事僻謬故。佛教諸比丘清旦常修六念則無所犯。行事無謬故得持戒之上也。深求其致乃至成前五種利益。具如身子章。   優婆離下二奉辭不堪。文為四。一正辭不堪。二述不堪之由。三述被呵之事。四結成不堪。初文者良以往昔判斷不明致被呵折豈堪傳如來旨也。所以者何下二述不堪之由。由為二比丘解釋律相不契機理。文為二。一二比丘犯戒疑問。二上首為說。初文者二比丘所犯輕重未知。若其輕者何得不敢問佛。若其重者律無悔文或重罪方便。有師曾見經雲。有一比丘蘭若露臥。採薪女見盜行非法。比丘臥覺疑犯初重。又一比丘嗔此女欲打怖走墮坑而死。比丘心疑懼犯殺戒恥愧世尊不敢諮問遂從波離請決所疑。上明十大弟子共輔如來弘十法門意在此也。我即為其如法解說。二明波離解說。依律判斷或教集僧羯磨除滅。故言如法為說。   時維摩詰下三正述被呵之事。文為二。一正述彈呵二二比丘心得清淨。初文為七。一正彈呵。二勸除滅。三為解釋。四引佛語證。五覈問波離。六入真分判。七結成奉律。初文者若約理懺則不煩涉事。事相紛紜何益於理。無重增此二比丘罪者。罪從想生。應除其想。波離強為分別是輕是重。如是羯磨此乃涉事。增妄擾心生重悔蓋障於定慧。是重增罪。   當直除滅勿擾其心。二勸直除滅。諦觀罪性妄想自息。是直除滅。何者罪從心生。還從心滅。故罪有無必由於心。若觀心畢竟不可得即不見罪相。是直除滅不擾其心。今明罪滅有三。一作法懺二觀相懺三觀無生懺。作法懺滅違無作罪。依毘尼門。觀相懺滅性罪。此依定門。觀無生懺滅妄想罪。此依慧門。復次違無作罪障戒。性罪障定。妄想罪障慧。作法懺者如律所明。作法成就能滅違無作罪。性罪不滅。大論雲如比丘斬草告命。二罪同篇。作法懺悔二無作滅。告命不滅。雖違無作滅性罪未滅。此非真滅。而作法紛動廢修禪定障入無生。即是擾其心也。觀相懺者如諸方等所明行法。見罪滅相。菩薩戒雲。若見光華種種異相罪便得滅。若不見相雖懺無益。若見好相無作及性二罪俱滅。取相心動則心水不清。珠豈得現。此亦擾心非直除也。觀無生懺者。此觀成時能除根本妄惑之罪。如拔樹根枝葉自滅。普賢觀雲。一切業障海皆從妄想生。若欲懺悔者端坐思實相。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無勞作法取相紛糾。問若爾者諸經說懺必須生重慚愧怖畏改隔。何得不須作法取相。答人有利鈍。鈍人造罪心重懺罪心輕。輕心不能除重心罪。故令生重慚愧怖畏改隔其心。須作法取相。若利根人正觀心性罪本自滅憂悔不起是則畢故不造新。名直除滅不擾其心。故大論雲。若人罪能悔。悔已莫復憂。如是心安樂不應常念著。若生重悔。悔箭入心。現世憂苦死入地獄。又若執有此罪。罪則轉重。若不執罪罪則漸輕。若能見理事性根本。一切諸罪即皆滅也。是為直滅不擾其心。   所以至中間三解釋。彼罪性不在內外中間者。罪性本空。若能觀空即是無罪。所以然者。若罪是有即有定性。若有定性不出三處。一者內心。二者外境。三者中間。即心境共生。今撿若在內者即是自性。自性是罪者未對境。時常當應有罪故非自性。若謂在外境境是他性。若他有罪罪自屬他。何關己也。若謂內外合有罪生者。即共生罪。共有二過所謂自他即兩罪並生如伐草木若人有罪草木應有若謂中間刀應有罪故不在兩間。又解非內根外塵中間六識。若十八界空無罪性何能有罪。又罪從心生。觀心不從自他共生。則心不在內外中間。如其心然罪垢亦然。諸法亦然。故普賢觀雲。觀心無心。法不住法我心自空。罪福無主諸法如是無住無壞。作是懺悔名大懺悔。名莊嚴懺悔名無罪懺悔名破壞心識懺悔。行此懺悔心如流水唸唸不住。見普賢菩薩及十方佛。前兩解觀行小疏不與經合。後解正扶淨名所引佛語。若能如是觀罪無生。是直除滅不擾其心。淨名以此為釋前呵意即可見。   如佛至於如四引佛成證釋波離疑。何者波離自念毘尼是佛所制。依此制用有何失哉。是故大士亦引佛語何得不受。但佛語有二。一了義二不了義。豈執不了之言不受了義之說。亦是令二比丘信心明淨。故引佛語破其疑執。若依此判違佛語者。毘尼中佛問汝何心作。若垢心作輕之與重悉皆是罪。不得言無。大士即引佛語。心垢故眾生垢。當知罪從心生。若見有眾生即有垢罪。若知心空無眾生相。即是心淨心淨即眾生淨。眾生淨故無罪垢也。此則能知所知之心皆不在內外中間。是則無心。無心何得有垢。故雲罪垢亦然諸法亦然。不出於如者如大品雲。菩薩行般若時不見有法出法性外。法性即如之異名。   如優婆離下五覈問即為三。一大士問二波離答三大士類顯真空無垢。初文者此問波離折法觀心入偏真時寧有垢不。我言不也。二波離答折法觀心見真之時真無垢相。   維摩至如是三明類顯。衍明眾生心相即空即中。無垢亦爾。   唯優婆離下六明三假入空分判斷除。三假者一因成二相續三相待。是體假入空。故用幻夢等譬以辨假相。如此體假亦入圓真對破三藏折假偏真。何者三藏三假但隨情入真。衍所明假隨理入真。具如玄義。此即巧拙滅罪不同。波離用拙淨名用巧。文為三。一體因成二體相續三體相待。體此入空即真即中。則無罪相即是大乘毘尼直除滅也。初文有三倒。正約無明污穢五陰成假名罪人。即因成假。無明顛倒不出三種。謂想心見。能成三倒三陰。皆無明成。此三倒陰。扶心王起則有一切諸行罪垢。能了三倒不自他共無因即是無生。無生無滅無心無罪。唯優波離妄想是垢無妄想是淨。此明想倒體假即空妄想不起則無罪垢。故言無妄想是淨。顛倒是垢無顛倒是淨。此明心倒體假即空顛倒不起則無罪垢。言無顛倒是淨。取我是垢不取我是淨。取我即我見等五是見顛倒。體假即空即不取我。若不取我則無罪垢。故言不取我是淨。此三皆因成假並約心論垢故須體之。   優婆離至如電二明體相續假以入空如幻。譬相續之法但假施設相續有罪。若體相續不自他等即得入空不見罪相。罪相虛妄無可得者罪垢自滅。如電之譬。為顯相續生滅迅速。問電是三藏譬。何得入衍門用。答已說幻譬相續不實迅速未顯。故借電譬以顯迅速。何不得耶。   諸法至相生三明體相待假入空待有二種。一異時二同時。此約異時故雲乃至一念不住。以四句撿不可得。即得入空。言相待者皆虛妄見。又從諸法下或是總譬三假成一切法。皆無所有而分別生一切法者皆是妄見。故雲如夢炎水月以妄想生。體假即空妄想不起。心無罪故即是清淨。故淨名雲當直除滅。   其知至善解七結成奉律。佛教本令斷惡入道。若深得佛意赴機判斷。能除罪垢得入道者則不乖佛教。是直奉律。其知此者是名善解者。知輕重相皆如幻化。善解輕重入無輕重第一義諦。即是善解巧度之毘尼也。   於是下二比丘心得清淨文為三。一二比丘稱歎淨名二波離愜伏述成。三二比丘心淨發心。一二比丘歎波離拙度奉律淨名巧度奉律拙巧之殊。故歎言上智者哉。波離拙度之所不及所以不能說者。但於三藏明律之上不能用衍。通別圓教赴機判斷。故言而不能說。   我答至此也二明波離愜伏述成二比丘之所歎也。自捨等者稟三教行人及圓下位皆不能判淨名權實樂說之辨。其智慧明達為若此者。體法見理照機分明。知病識藥隨病授藥通達無礙。   時二至是辨三明二比丘發心。疑悔除者疑婬殺之罪除也。悔者一犯罪悔除。二重增悔除。菩提心如前分別。作是等者願令得衍無礙辨才如大士也。   故我不任詣彼問疾四結成不堪。波離自惟拙度奉律昔所不能除二比丘罪。致彼大士所彈。爾來揖敬是故。不堪傳旨問疾。   佛告羅□羅九命羅□羅文為二。一命問疾二辭不堪。所以次命者以其弟子中密行第一。羅□羅是佛菩薩時子。亦言羅雲此雲覆障。以其在胎六年故名覆障。昔塞鼠穴今得此報。大論明羅雲往昔為王期看仙人。王著樂遂忘仙人六日在外不得飲食。故六年處胎因名覆障。有翻宮生。悉達太子將欲踰城出家以指指其妃腹語言。卻後六年汝當生男。耶輸因覺有身。國人皆疑太子出家太妃在宮。何得有身。將非邪通。佛共淨飯王於後證是太子之子親。是宮之所生因名宮生。羅雲當是從思數入道。故密行第一。深求其致乃至成前五種利益。具如身子章。   羅□羅下二奉辭不堪文為四。一正辭不堪二述不堪之由三正述被呵四結成不堪。初文者良以往昔為長者子說出家功德被呵無答。豈堪傳旨。   所以下二述不堪之由。由往昔為諸長者子說出家功德被呵彈也。文為二。一長者子問二羅□羅答。初文者佛若在家應作輪王。既出家成佛。羅雲在家亦作輪王。而忽出家有何勝利。必有深見故請問也。   我即至之利二羅雲為說。有師言如賢愚經明格量度人出家功德。今謂不爾。長者子問羅雲出家功德。豈論度人得福多少。乃是為說三藏出家得十智三三昧三明六通八解脫等。出離生死得二涅槃等。出世功德豈同輪王生死流轉未有邊也。   時維摩下三正述被彈之事文為五。一正彈呵二為解釋三廣示出家功德四結真出家五勸諸長者子出家。初文彈呵不許說者此有三意。一既是密行何得更說出家之利。乃是自顯何名密行。二歎小乘出家功德狹劣。不稱長者子大乘根緣。三若說形服出家功德。諸長者子既各有礙。終不得此形服出家。有此三失故被彈雲不應為說。   所以至功德二解釋。三藏教明覆戒定慧有為無為功德名為密行。今大士彈呵有事有理。一事彈者若是密行不應自說出家功德。若為利生非自顯者。既不知根說不赴機何有利益。二約理彈者無利無功德是為出家。無為即是虛空佛性。若見佛性出二死家方是真出家也。若見佛性得大涅槃則無所積聚。乃名為藏名真密行。此即對枯顯榮之密行也。有為法者可說有利有功德。此呵羅雲見偏真智斷是有為法。有為法者有利有功德。既是有為不得出離變易生死。何名出家。故大經雲空者即是生死不空即大涅槃。   夫出家者為無為法。無為法中無利無功德。此呵羅雲出家心非。夫出家者本為出生死家求真無為。真無為者如下文雲。佛身無為不墮諸數。若未免生死而住有為者此求出家心非。何者小乘見真得數緣盡有餘涅槃謂是無為。若依大乘得見中道無變易生死。乃是真無為法即是平等。真法界佛不度眾生。故雲無為法中無利無功德。故大經雲聲聞僧者名有為僧。菩薩僧者名無為僧。問淨名正用無為破有為。無為只是虛空佛性。何得言用大乘真密行破羅雲不真密行。答羅雲既著有為所有密行皆是有為。今淨名一往將無為破。若了真無為如如意珠無所不有。故前說無為次即廣明出家功德。   羅□羅下三明廣為羅雲說大乘出家功德。即是無為法中具一切行名真密行。文為二。一自行二化他。一自行者即是正觀中道以破小乘彼此中間無為涅槃。何者聲聞經明涅槃為彼岸。生死為此岸。煩惱為中流。是則彼此中流皆是大乘此岸。若觀中道得真無為。則不見彼此中流即見佛性名真無為。離六十二見者正觀中道得真無為。離界內外一切諸見。故地持解清淨禪雲離一切見清淨淨禪。即其義也。處於涅槃者若觀中道即見佛性。住本有涅槃成不思議三德祕藏。如世伊字。智者所受者此即舉果成因。智是一切智人雖無所受而心冥中道。名之為受。聖所行處者中道即是聖所行處。故大論雲智度大道佛從來。又智者所受即觀中道證果。聖所行處是觀中道修因。中非因果能成因果萬行功德。即真密行。   降伏下二明大乘出家化他功德文為二。一降眾魔二摧外道降魔即破愛論。摧外即破見論。但愛見有二。界內即波旬六師之徒。界外即二乘及通菩薩。一約降魔。明化他功德者。大集明得菩薩道破煩惱魔。得法性身即破陰魔。得菩薩道及法性身即破死魔。得不動三昧破他化天子魔。大經明八魔謂常等四及無常等四。前四界內後四界外。約前煩惱魔開出此八。常等起煩惱等四即是界內。無常等起煩惱等四即是界外。若正觀中道得真無為法是自行破八魔。若化他者說中道非有破常等四。若說中道非無破無常等四。故言降伏眾魔。度五道者五道皆是魔之眷屬。菩薩慈善根力而生五道示現其身同事說法能度五道六道。開六道出二十五有。菩薩觀中雙照二諦。即得三諦三昧成二十五三昧。十番破有能度界內五道及界外二乘大力菩薩三種意生身。淨五眼者菩薩修真無為圓觀三諦。觀俗粗境破諸惡業名淨肉眼。觀俗細境破諸亂心名淨天眼。若觀真諦破界內惑名淨慧眼。觀界內外俗破恆沙無知名淨法眼。觀中雙照圓除無明是淨佛眼。得五力者若淨五眼即得五力。謂得四種道品中之五力也。何者若折體淨慧眼得生無生五力。從空入假淨法眼得無量五力。若觀中道圓照法界淨佛眼得無作五力。三權一實。立五根者菩薩知平等法界猶如虛空非權非實。而能成就權實五力。化四眾生各生五根。即是立五根也。不惱於彼者用四悉檀赴四根緣。終不差機壞他善根。是則不惱於彼。離眾雜惡者菩薩自成四種五力。離界內外一切雜惡。能立眾生四種五根。離四邪疑等不善煩惱。即是令眾生離眾雜惡。   摧諸至眾過二約摧伏外道明化他功德。即是摧界內六師九十六種。界外二乘通教菩薩。何者菩薩觀中得真無為即能自破二邊外道。為眾生說非有即摧伏界內外道。若說非無即摧伏界外外道。何者心行理外無非外道。摧令入中即化他成就。超越假名者生死涅槃皆是假名。菩薩觀中得真無為即超二邊之假名也。若為眾生說倒摧外道。出淤泥者正觀中道出界內外見思淤泥。若為眾生說非有非無准前可知。無繫著者繫是業著即愛煩惱。潤業故名繫著。觀中能斷二邊業愛若為眾生例前可見。無我所者正觀中道不見界內外有我我所。若為眾生准前可見。無所受者正觀中道即不受二邊。若為眾生准前可見。無擾亂者觀中即無空有二邊之擾亂也。若為眾生准前可見。內壞喜者若觀中道雙照二諦。即得四種覺分之喜。若為眾生說中道。二諦四種喜覺眾生。得菩薩慶喜即成喜無量心。護彼意者觀四根緣用四悉檀不乖四機名護彼意。隨禪定者若觀中道雙照二諦。即隨三諦三昧住大涅槃深禪定窟。不起滅定現諸威儀為眾生說。如修羅琴令一切眾生皆隨三諦三昧諸禪定也。離眾過者若觀中道無界內外煩惱之過。得三無失三不護三業隨智慧行。三輪不思議化。化界內外一切眾生。無有損他根緣之過。能令眾生離界內外之過失也。   若能如是是真出家四結真出家。若能如是者如上所列。皆是中道得真無為。具足自行化他功德。是則一心具足萬行。如如意珠具一切寶即是四榮真密行也。是真出家者正觀中道得真無為能出凡夫二十五有。及出二乘通菩薩家。即出生死涅槃二種之家。故名出家。   於是下五淨名勸諸長者子出家文為四。一勸出家二辭有礙三重勸四發心。一淨名勸者即是勸修中道出二死家。故言汝等於正法中宜共出家。正法者即是中道之正理也。能觀此理得出二邊故雲出也。所以者何佛世難值者有佛出世方得聞之。若無佛出雖有正理長劫不聞。今得值得聞豈不修集速令得出二死之家。   諸長者子至出家二諸長者各辭有礙不得出家。淨名本勸觀真無為出二死家。諸長者子謂言勸其形服出家。故同辭有礙。引佛說者具出僧祇。   維摩至具足三明的勸觀行出家應具四句。一形心俱不出。二形出心不出。三形不出心出。即是觀行出家。四形心俱出。故重勸言汝但發心此即出家然。其佛之所制淨名本知是故然可。但諸長者子各有大乘善根所以勸其發心。求真無為即出二死之家。但戒從心生。道心若發菩薩戒品隨心俱發。故雲是即具足。   爾時至菩提心四明諸長者子依勸皆發無上道心。菩提心義已如前釋。   故我不任詣彼問疾四結辭不堪。羅雲自惟往昔為諸長者子說出家功德。文義粗淺不稱長者子根緣。既被呵彈豈堪傳旨往問疾也佛告阿難十命阿難文為二。一命問疾二辭不堪。所以次命者以其弟子中多聞第一。即斛飯次子調達親弟如來從弟。此雲歡喜。所以名歡喜者大論有三因緣。一從本願得名名歡喜。即是釋迦因地為陶師值過去釋迦發願。願我成佛還名釋迦。侍者亦名阿難。今得為侍稱本願故。故名歡喜。二父母作名。名歡喜者如來將欲成道魔至淨飯王所云。汝子已死。王與眷屬皆生愁苦。淨居天報已成正覺。王大歡喜。須臾斛飯報雲生男。王重歡喜。此兒是歡喜時生故名歡喜。三從見者得名。阿難身相端嚴見者愛敬生歡喜心。故名歡喜。深求其致乃至成前五種利益。具如身子章。   阿難下二辭不堪文為四。一正辭不堪二述不堪之由三正述被彈之事四結成不堪。初文者良以往音為佛乞乳被彈無答。豈堪傳旨。   所以至下立二述不堪之由。由佛小疾當用牛乳。持缽往乞故被彈也。何者三藏但明生身真佛。不說法性三身三德。生身九惱飢渴寒熱疾病等事。所以身小有疾須用牛乳。阿難不知是法性身。謂有疾是實故持缽乞乳。是則半字多聞不聞法身金剛之體常住湛然。由此被彈。   時維摩下三正述被彈之事文為三。一覈問乞意二正彈呵三阿難恥愧。初文為二。一淨名問二阿難答。初所以問者。分衛未至持缽詣此欲何所求。將欲彈呵先定其意。故問何為晨朝持缽住此。我言至至此。二阿難答。阿難但取三藏教意謂佛有疾決須乞乳。弟子之儀侍省恭待事不可虧。是故詣門而乞乳也。   維摩詰下二正彈呵文為四。一重止阿難二謗二顯金剛之體三結二謗四疊釋對破。初文者明真法身無此疾也。所以兩止者為止二謗。言二謗者一增二損。言增謗者佛真法身斷德具足無苦因果。而說有者即是增加以謗法身。言損謗者佛真法身智德圓滿即是常果。而言有疾即是損謗。故下文雲勿謗如來。今阿難說身小有疾即具二謗。是故止令莫作是語。   如來至何惱二顯如來金剛身者。阿難不測重止之意。所以淨名顯金剛身對破小教明生身也。如來身者金剛之體即法身常身。所以喻金剛者體堅用利徹至本際。堅譬法身不為妄惑生死所侵。常住不變。利喻法身智德般若照用之功無所不備。徹至本際譬法身斷德解脫終窮惑障斯斷。是則三德如世伊字故借金剛以譬法身諸惡已斷眾善普會者。諸惡已斷即五住皆除。眾善普會即是摩訶般若能導萬善冥於中道究竟圓極。是則法身三德其義宛然。當有何疾當有何惱者。諸惡已盡則無苦果當有何疾。眾善普會究竟常樂當有何惱。此破三藏報身智斷。故言疾也。衍教法身智斷無苦故言無疾。說有疾者即二謗也。但舊約四時五時。雲說般若猶是八十年佛。此方等教。同首楞嚴明壽七百阿僧祇劫。而不受釋。十弟子為顯枯榮豈得以無常消此經文。   默往下三結二謗文為二。一結成損謗二結成增謗。初文者以輪王為證其義顯也。默往者止其損謗故雲默。止其增謗故雲往。往者去也。真身無疾何勞乞乳。故令去也。若說有疾即是增也。莫使異人聞此粗言者外道心懷異見。即是異人聞佛有疾。謂佛行善猶粗。樂果不滿猶有疾惱。何殊世人。增其邪謗故勸默往。無令等者小善之報悉皆無疾。若聞阿難說佛有疾即深怪不達輪王。以王三生行十善自行教化。此之少福尚得無疾。豈況如來無量福會普勝者哉。佛無量劫修摩訶般若。以導萬行會理真極證常樂果。豈得有疾。若言有疾是則不如輪王。淨土威德諸天豈非大損。   行矣至人聞二結成增謗。此之呵意。若說佛有疾即是增謗。法身無疾而說有者則有疾果。果必有因因即不善。若有疾惡即是惡人寧共師之。阿難既是行人應恥諸同行。若說此語則恥諸菩薩四眾弟子。故雲勿使我等受斯恥也。外道等者此則具出師徒同招恥辱。又增邪人誹謗重罪。是事不可。故令速去勿使人聞。若人不聞則恥事不彰不致。損辱門徒增他謗罪。當知至何疾四疊釋法身無疾。破阿難見生身有疾執此而說即成二謗。文有四意。   當知至欲身此釋法身斷德。思即是行欲即是愛。若與行合潤業受生。法身界內界外業煩惱斷。故言非思欲身。即破三藏有餘報身猶是界內業煩惱果。故有小疾。若執此說即成增謗。佛為世尊過於三界。此釋法身智德出於二種三界之外。豈有界內三界之疾。此破三藏有餘生身猶有界內報身故有疾也。若執此說即成損謗。佛身無漏諸漏已盡。此重釋法身斷德。無界內外二種三漏。故不漏落二種生死。豈有界內有漏之果。而有疾也。此破三藏有餘生身。是有漏果故有小疾。執此而說即是增謗。佛身無為不墮諸數。此重釋法身智德。無為非界內外有為。即無二種陰入數法。豈有界內陰界入法。依此有疾即破三藏生身之佛。猶有果報陰界入等諸數之法。故有疾也。若執此說即成損謗。如此之身當有何疾。此總結法身智斷。既無此四過豈得有疾。破阿難說致成二謗。前釋須菩提章明謗佛義。至此意顯。   時我下三阿難內懷恥愧文為二。一正恥愧二空聲慰喻。初文者昔自謂多聞領持不謬。今被呵斥。遂成二謗損辱師徒。故懷恥愧。又恐雖近佛佛言無悟。當是謬聽故為所呵。   即聞至勿慚二聞空聲慰喻阿難。既深懷恥愧恐招二謗之罪是以空聲解釋安慰。空聲者毘盧遮那法身之聲。如普賢觀之所明也。如居士言者如淨名說法身智斷具足。此身無疾不須乞乳。即是實智。其言不虛。但為佛出五濁惡世。現行斯法度脫眾生。五濁者一劫濁二煩惱濁三眾生濁四見濁五命濁。若佛出此五濁惡世為度鈍根聲聞弟子示同人法。故現有疾。即是權智。今為化婆羅門故宜須取乳為其福田。不勞恥愧。是真應二身其義不同。本地法身雖無有疾跡中應同方便利物。若知此意豈成二謗。不須恥愧也。   世尊至問疾四結成不堪。阿難自惟淨名辨才往彈如此。豈堪傳旨往問疾也。   如是下大段第二次命五百。經本既略並不度此。若五百皆被彈呵。即是五百比丘依三藏入道。各說身因。淨名還用衍教五百法門彈呵折挫。別相分別顯發枯榮。既不傳此寧可厝心而解釋也。   維摩經略疏卷第十七   菩薩品之初   此品次弟子品來者。三為破自體緣集顯不思議解脫法身。成如來淨土之教。品意眾多非凡情所測。今略用三意以通釋之。初正明此品來意二略釋菩薩義三入文解釋。初明次弟子品來者。大聖法王欲令眾生得不思議依正。先命諸大弟子各述不堪者。以諸聲聞取偏真證悉滯無為故各辭被彈。豈堪傳旨。菩薩不爾故次命也。但菩薩雖不滯無為有自體之患。故於往昔皆為所呵。此明三教皆是方便不思議法身正報未顯。真淨依報佛國未成。故諸菩薩各辭不堪。今明來意亦略有五。一為顯淨名勝智。二為轉方便教門。三為扶成佛國之教。四為折方便菩薩為入後味哢胤。五印定成經。此五名數似同弟子品。而義有殊不可一概。初意者前諸弟子雖各述被彈無答。但聲聞智斷雖超三界既是小乘福智局淺。何足備顯淨名神智。如共劣者捔力未足為奇。所以次命四大菩薩及諸大士。若皆述不堪是則鹹聞淨名智德超群莫不心生敬仰靡不歸伏。若文殊被命入室論道即皆沾大利。此意似如為室內作序。但餘四義皆是正說從多為論。故不屬序。前已處處料簡。次意者亦是轉觀所以然者鈍根轉教名信行人。利根轉觀名法行人。即為二。一轉教二轉觀。初轉教者鈍根菩薩不堪聞圓故開方便引接調熟。修方便行既已純熟。堪聞圓入道。故諸權菩薩先於往昔示被呵折。今欲轉權用實事須重述普使聞知。次命諸菩薩有三不同。一轉三藏方便教二轉得道夜般若中方便教。三轉華嚴中方便教。初有二義一漸二頓。一漸轉者鈍根菩薩一往轉教與聲聞五味同。而約人小異。何者三乘同學二乘斷結成酪。則教人俱是酪。菩薩伏結教是酪。人猶是乳。二頓轉者聲聞於方等中不得頓轉。利根菩薩於方等得悟即頓轉也。此是不定教意即生蘇中毒發殺人。次意者即是佛從得道夜常說般若。此教若在三藏中為利人說即祕密教。若諸菩薩別聞者即不定教。但此既從鹿野苑來而說般若備明三智。即有三種菩薩。前二種人即是稟般若中方便教門。故為淨名用圓彈折。若彈通教住一切智而見中者。即生蘇中毒發殺人。若彈別教住道種智開佛知見。是熟蘇中毒發殺人。修圓教者有彈不彈。其不彈者即是深得教意。不執生見無順道愛則不須彈。若生語見或順道愛故被彈折。若心開悟入不二法門即是醍醐中毒發殺人。三明稟華嚴中別教偏取執滯故為所彈。若開悟者亦是熟蘇中毒發殺人。若稟圓教有彈不彈。例般若中得失可知。復次四味中方便得意不得意二俱被彈。何以故封教行生見者必須彈呵。雖齊教行教行未真實。故呵令入實。若稟實教例般若可見。問何以須然。答由方便教教人俱廢。圓教得意不廢故也。釋此一品。通別菩薩一向彈破。圓教不定。准上思之。入文專用此意。恆須憶之至下勿疑。又前三教法病俱呵。圓教呵病不呵其法。問若從得道夜般若有通教者。應有二乘得道。答如所問。問方便菩薩定一向須呵不。答既未齊法華恐未得全廢。顯佛正意故如前判。依方便教方便菩薩亦但呵病不呵其法。此須分別。若約行人則病法俱呵。法擬接於後人未必須捨。問華嚴圓頓何得學者呵令轉教。答利根得悟豈更須呵。但神根劣者須別接引。若封教不移失華嚴正意。故須呵彈還入華嚴圓頓法界海也。或雖稟圓頓須呵如前。是則彈呵失華嚴正意之滯。非是彈呵頓教法輪。問亦云二夜常說涅槃。故涅槃佛答迦葉雲。我初成道已有十方菩薩來問此義。是中亦應有菩薩未了之者。何不出此意。答雖有此意未見明文。若欲說者准般若可知。此約部異耳。若猶是華嚴般若之異名者。前明所彈即其義也。問得道夜般若為是華嚴之異名。為別有所說。答大論明般若有二種一共二乘人說二不共說。不共說者如不思議經。若案此文只是異名。復次大論歎般若偈雲。若如法觀佛般若及涅槃是三則一相。其實無有異。若爾涅槃亦是異名何但般若。答華嚴從大方廣佛以得名。般若從智慧受稱。涅槃從解脫當名。若案論文異部異名理亦無失。然未見明文未可定判。問自淨名彈呵之前亦應有滯方便者。因呵轉教何不出之。答未可定判故不別出。二明轉觀者法行利根隨住方便觀門聞彈呵菩薩。即轉觀也。其既利根聞三藏教或聞得道夜來說般若教。或聞華嚴三處方便教信解開悟。而未見正道若聞呵諸菩薩即豁然開解入不二法門。復次若有菩薩於前三處隨少所聞即能發心猶是凡夫如乳。若入空見理是則如酪。若入假見俗即是生蘇。若發中道似解即是熟蘇。若發真解即是醍醐。若聞呵菩薩隨味得悟。入不二法門即名當味中毒發殺人。是則大士往昔彈諸菩薩槌砧以成菩薩器也。彼時各有得益。今此大眾悉有堪聞之機故次命也。若各述昔被彈是則時座悉沾轉教轉觀之利。如前彈呵得利益故。次命諸菩薩意在此也。復次往昔隨處異聞利益不多。今菴園盛集圍繞世尊同聞重述。是則利益無量既親為佛印。轉教之義始得決定。問呵諸菩薩只用一教何得普利。答夫子尚雲詩三百一言蔽諸。大士用一圓教彈呵。稟權實教有滯礙者皆得一道之益。何足致疑。問呵諸菩薩定皆悉得一圓益不。答一往尋呵四菩薩文似皆圓益。但餘菩薩各述之文文既不度豈可定判。且方等經猶帶方便未全同法華何容不得方便之益。第三意者如此。呵時諸稟方便教菩薩。隨緣集斷處即罪除障轉福慧增明堪見淨土。故入室時同見室空。又見燈王香積佛國。故隨集斷處得生三土。又隨福慧增明隨所調伏眾生。後成佛時如此眾生皆來生其國。此是扶成如來上說淨佛國土之教也。第四意者如法界性論雲。若利根人於摩訶般若入法界。若中根人於法華入法界。下根於涅槃入法界。以呵生蘇為熟蘇。故至般若成醍醐。得入法界。以呵酪為生蘇故於般若為熟蘇。於法華成醍醐得入法界。以呵乳成酪至大品成生蘇至法華成熟蘇至涅槃成醍醐入法界。若不如此則不能令上中下根皆入法界。則為入三經之哢胤也。問此經既明入不思議解脫何得不明入法界耶。答上轉教觀入不二法門與華嚴法界不殊。但未證入者至後三味。問若爾法界性論何以不明。答方等大品大同小異。大同故二處不殊。小異故二蘇之別。問上來明法華為利根今法界性論何得雲大品是上根耶。答上約三乘人判法界性論約一佛乘人。問玄義判教皆雲涅槃法華同味。今何得至法華有如熟蘇者。答玄義約教判味則二經味同。今此約人故至法華有如熟蘇。問約人判味法華亦應有如生蘇者不。答如所問也。第五意者明昔彈呵對機便起。雖有當時之利未為佛所印可不得名經。若不因命問疾則無緣稱述昔呵之妙。故命問疾。因命各述是則往日所說。大眾同聞皆被如來印定。成經利益來世。為此五意故須次命四大菩薩及諸大士。次正釋品翻譯名義具如玄文。今但明教不同。一三藏菩薩即緣生滅四諦起慈悲弘誓發菩提心。三祇六度伏惑純熟入阿鞞跋致地。二通菩薩緣無生四諦起慈悲弘誓發菩提心。修無生六度斷界內惑入阿鞞跋致地。三別教大乘緣無量四諦起慈悲弘誓發菩提心。行無量六度乃至十度斷恆沙無知入阿鞞跋致位。四圓教菩薩緣無作四諦起慈悲弘誓發菩提心。修無作六度乃至十度圓斷法界無明入阿鞞跋致位。發心行位橫豎不同。具如玄義。但大聖於四不可說中用四悉檀。赴求佛慧眾生四種根緣故說四教。明菩薩義三權一實非權非實而權而實。今言菩薩品者四大菩薩及諸菩薩悉是釋迦法身眷屬。如來應生赴緣利物示四佛身說四大乘。法身菩薩亦各隨機所感示為四種菩薩。輔翼法王引接四緣各共信受方便三種。道觀稍成欲轉其觀令學圓教究竟之道。若不先折其師弟子則不可轉。無容佛自說教。物忽自改蹤易轍是事不可。淨名既多示居圓教上地故得彈呵諸方便上地。方便上地既各示受屈。其諸眷屬住方便者即執心內折。自鄙所行未是真極。莫不仰慕圓真大道。或即發圓心或豁然開朗得真實無生。如此皆由四大菩薩及諸大士方便善誘。今命問疾。若各述被彈即重益時眾成五種利益。故言菩薩品。問三萬二千皆鄰果歎位與淨名不殊。何以頓爾皆被彈折。答雖已略明其意眾多。今當更說。有言此諸菩薩是實鄰果淨名是權鄰果為勝也。有言同是實鄰果。如仁王般若雲。十地有三生諸菩薩是始生住生。淨名是終生。於諸菩薩為勝也。今當實判諸菩薩與淨名皆有本跡同權同實。但是共來輔佛成熟眾生。四大士等沒實用權輔成權教。淨名鴦掘沒權用實輔成實教。權者如砧實者如槌成眾生器。若論益物權實俱益。若論扣擊槌彈砧受俱不思議共利眾生尚非二乘諸小菩薩所知。豈是博地凡夫能知本跡高下。問上十弟子對十心數共輔法王顯成半滿五百之流各說身因淨名彈斥皆有所以。今四大菩薩復表何等。答此四恐如法華中天雨四華表開示悟入。又下方湧出有四大導師所表亦爾。三萬二千中止命四人。恐是擬此四門也。又華嚴加四大菩薩說四十位。若尋此品亦似其意。何以知然。如彈彌勒一句就真如寂理以顯菩提恐擬開佛知見。故雲一切眾生即菩提相。此恐是十住之相。次彈光嚴。一一點示一切諸行無非道場。此恐擬示十行之相。次呵持世。令知魔界佛界一如無二。魔家眷屬修無盡燈即是事理無礙。魔事佛事善惡融通。此恐擬悟迴向之相。次呵善得。行檀高下不二。財中具法上奉難勝下濟乞人。悲敬無差名法施會。此恐擬入十地之相。呵意多含一音異解。何必一向皆對圓位。但一往尋文恐當如此。問若爾彌勒正是補處應須顯深何得淺也。答大人勝者故須先命。法應從淺至深。故對彌勒開佛知見。復次雖對人顯位意不在於淺深。何者圓教從初一地具足一切諸地功德。是則初開即示悟入。四人顯位亦復如是。只是圓四位耳。問破彌勒一人悉有如上轉教觀之益不。答彌勒補處權實化物所化不定。或見彌勒被呵其稟權者各捨教觀。其稟圓教不得意者執語心忘法愛自滅。若得意者知是砧槌共利物耳。問上明諸菩薩沒實用權。今何得言彌勒共行弟子稟實教耶。答上是一往之言。補處隨機豈但一概而守株耶。然事有傍正亦是從多。問若爾此與華嚴法華何異。答此經偏就利根菩薩得有此義。二乘及鈍菩薩止是轉為生蘇。若華嚴唯在稟圓菩薩得入。二乘及小菩薩皆悉不聞。若法華則一切悉入。   於是下三入文解釋。就此品為二。一先命四大菩薩二命諸菩薩。初文為四。初命彌勒文為二。一命問疾二辭不堪。所以先命者四教彌勒無非補處。今沒圓存三。是則稟佛方便教者皆尊彌勒。彌勒是當來大師次補佛處。言彌勒者有雲從姓立名。今謂非姓恐是名也。何者彌勒此翻慈氏。過去為王名曇摩流支。慈育國人國人稱為慈氏。自爾至今常名慈氏。姓阿逸多此雲無勝。有言阿逸多是名。既不親見正文未可定執。言慈氏者經論明慈有三不同。一眾生緣二法緣三無緣。大論雲眾生緣慈取眾生相是有漏法。法緣慈或有漏或無漏。無緣大慈一向無漏。復次四教即有四種慈氏。前三教隨緣當教道滅與樂起慈。即是當教。慈氏與當教樂。唯圓能與前三種道滅之樂。如磁石吸鐵。即圓教慈氏。以佛有四故輔處亦四。此四慈氏三權一實。彌勒是娑婆舊人輔佛。多行三權之教。淨名是他方大士來遊此土。輔佛多現行一實之教。彈呵彌勒以成眾生令入實耳。又權實隨宜出沒不定法身常寂猶如虛空尚不存實何論有權但隨緣利物互為扣擊權實豈定。今佛次命意在於此。彌勒下二辭不堪文為四。一辭不堪二述不堪之由三正述被彈四結成不堪。初文者良以往昔為兜率天王說不退轉之行。於彼無益故為所彈。豈堪傳旨往問疾也。   所以至之行二述被彈之由。由為兜率天王說不退行。所以兜率天王至彌勒所者。兜率諸天曾聞釋迦授彌勒記。當生兜率為彼天師。故預歸依時來請道。彌勒為說不退行者。彼諸天子曾聞權教大乘發心。天樂既重恐其退轉。是故為說不退之行。言不退者見理方是不退位也。住理不動能生眾善。喻之如地。因中得理有向果之義。故雲行也。但四教各三即位行念。若三藏菩薩三不退者三祇行行入暖頂忍。即是不退轉地。若約數論以忍法三品分三不退。若傍成論約四念處為位不退。暖頂為行不退忍法為念不退。若通教者從性地乃至羅漢六地齊功皆位不退。辟支佛地七地齊功。菩薩修方便即行不退。八地菩薩道觀雙流名念不退。若八地與支佛齊九地始是念不退也。若別教者十住是位不退。行向是行不退。登地三觀現前即念不退。若圓教者十信初心為位不退。中心已來為行不退。初發心住即念不退。復次十信相似三不退。初住分真三不退。前三權後一實。彌勒明識佛權實教。沒實用權為諸天說。故為所呵。問彌勒知機何故沒實用權。因被呵折。答是諸天子宜須前聞權教。故彌勒用權為砧。欲顯淨名實教之槌共成諸天子道器。故示受呵折。其中或有聞彌勒說圓不得正意。因聞呵彌勒即得入也。   時維摩下三正述被彈之事文為五。一先總定二正呵彈難破三結過勸捨四廣說真菩提相五諸天子得益。初總定雲世尊授仁者記一生當得菩提。所以定者。將欲呵破故須先定。一生者但取當生閻浮也。大論雲三生此生兜率當生閻浮。三菩提義玄文已明。但四教明得記不同。三藏教者。彌勒來生菩提樹下正習俱盡名菩提記。出小彌勒經。通教者。界內正使已除餘習未盡。後身來生菩提樹下一念相應慧斷一切習盡名菩提記。出大彌勒成佛經及大品也。若別教者。彌勒法身十品無明惑滅住無垢地。餘有一品及習在後生閻浮寂滅道場。示斷一品無明及習盡報身果滿常住凝然。如華嚴善才入樓觀見彌勒未來成佛之相。即其事也。圓教者彌勒法身四十一品無明已盡。住等覺地餘有一品及習在。後生閻浮寂滅道場朗然大悟。一品無明及習俱盡。即是以跡表本。究竟妙覺菩提三身不縱不橫如世伊字。亦如華嚴善才入樓觀見彌勒未來成佛之相也。三權一實但彌勒法身常寂本地妙絕。豈測高下。但隨機利物輔翼釋迦紹續行化。故須記別。隨物所感有四根緣。授四種記。隨其各聞。今淨名遂其所聞一音演說隨類各解。若定彌勒受一生記即是總定四種一生。   為用下二彈呵難破文為二。一就生門二就無生門。今作通別兩解。一別解者初約生門正呵三藏菩薩。何者三藏生滅半字。故中論雲為鈍根聲聞弟子說因緣生滅相。二約無生門者即是呵衍教菩薩。衍以無生滅為滿字教門。故中論雲佛為利根菩薩說因緣不生滅相。所以約無生呵者。呵大乘中通別菩薩。及呵圓教生語見順道愛等過。二通解者通呵四教菩薩皆有生無生也。三藏生者即是生也。通教生者。會入偏真即是諸法不生般若生亦是不生生。別教緣修中道智慧亦是不生生也。圓教真修生亦是不生生。或有失意亦須破也。四教皆無生者三藏雖未斷惑豈不知有真諦之理。望果行因因是生果是無生。通教因是界內理無生。果是界內事理無生。別教因是界內外理無生。果是界外事理無生。圓教無生一往同別。但真緣智斷制立有異。四教菩薩各望果行因。欲悕記別者當分生與無生皆被呵也。雖作兩釋望此品意別釋為正。今就別中先約三藏生門偏呵難破。即為三。先約三世定二難破三引證。初文者若毘曇人三世是有。過去雖去善法不滅得繩所繫。未來雖未有時至則起。現在善法成就在心。故皆是有。曇無德人則約二世無。過去實法善滅故無。但有假名得報不失。未來未有故無。現在善法成就在心故是有也。二家雖明二世三世有無而皆有三相。數人明一時三相。成論明異時三相。一時者生即住滅。異時者生時非住時住時非滅時。為此義故前定三世。   若過至無住二正破三世得記。若過去生過去生已滅者身之與善二俱滅謝。已滅之法無身無善何得受記。若約現在取過去善受未來記者。何不於過去授記。而現在記耶。若未來生未來生未至者。未來之善未有。若未來已有者應名已來不名未來。若未有則無身無善。何得約未來而授記也。若約未來未來未有得現在記者眾生亦爾。應授記。若現在生。現在生無住者。現在意善隨心而生。心念滅善亦隨滅。滅識不至未來何得用現在善受未來記。此破三世有也。若無過未何得用過去世善受記。若言現在是有得約現在受記者。現在無住生而即滅尚不能自住。何得善至未來而約現在受未來記。復次三世皆空。尚無三世何得約三世受記。空無受記。而計有者即是顛倒。顛倒得記者一切眾生悉皆顛倒。亦應與記此破三世無也。   如佛至亦滅三引佛語為證。正證現在無住不得受未來一生之記。何者彌勒未愜。若過未皆無。不得約過未身受菩提記者。今佛約現在身授未來記。何得言現在無住不得受未來記。所以引佛所說亦生亦老亦滅為證者。破彌勒計一期執現在停住。故約此身破受未來記。亦生等者若依薩婆多三相同時生即有滅。雖有一期理而求之無暫停住。何得約現受未來記。問三相四相不說有老。今何得言佛說亦老。答四相有異。老即是異。所以引老不引住者。為彌勒執佛所說三相四相中有住相。約此住相現在得記。淨名還引佛語。三相中但有老無住。以證現在無住不得約現在受未來記。仁者不受即違佛語。但現在雖有異時三相迅速。雖雲有住佛說亦老。若住即老即變異相。無定住相何得約此受未來記。有師謂淨名用空破受記此義乖宗。尋此經文還用三藏生滅教。破何當用空。   若以無生下二無生門。所以約此門者即是呵取衍門通別及圓。失意慕果行因求無生記。令心妄動障入正道。何者三教皆見無生受記。如首楞嚴說有四記。一未發心記二密為記三現前記四見無生記。三藏伏結無無生記但得前三。未發心記者雖是具縛或是二乘方便。三藏大乘根性雖未能發而與記也。如佛祇洹林邊為鴿雀授記。若密記者假名菩薩及伏忍乾慧地菩薩多用密記。若順忍性地菩薩皆現前記。問何故密記。答有菩薩心行未熟若聞授記心則放逸。不得現前受記。衍中三教悉斷結入位有無生記。前三非真後見無生是真受記。何者三未見理未得自在。自利利人未得成立。若見無生雖處生死縱任自在自利利他。其功不退故此三記是真受記。三教菩薩心祈此記故呵彌勒寄破此三。文為二。一約無生理破二約無生行破。初文者三教無生不同。通教止詮偏真無生。別圓詮中。二無生理玄義具明。但三教記位一往是同。而義有殊不可混濫。三教四種記位者。三教未發心記雖是具縛而有當教大乘根性。或是二乘方便雖未發心而與記也。三教假名菩薩外凡伏忍多為密記。或現前記也。三教內凡菩薩皆得現前記也。此三種記皆非決定。通教若入八人見地無生記也。大品雲須陀洹若智若斷是菩薩無生法忍。即見偏真無生記位。何者見諦所斷八十八盡入無漏道流。即是見地名歡喜地。若進觀無生斷思惟惑。修深禪定遊戲神通。自行化他成就眾生淨佛國土。若眾生三乘根熟即八相成道。故佛於通教大乘為授菩提記也。二別教初歡喜地即是見真無生受記。所以然者登地發真初見正道。即見圓真無生之理即斷界外一品無明。別見惑盡。此之智斷是無生記位。若授應佛八相之記一往似同通教。但以跡表本記得常住佛果為異。今類通教明須陀洹見偏真理斷界內見。若智若斷名菩薩無生。今別教見圓真斷界內外見。若智若斷名別教無生。是則心心寂滅自然流入薩婆若海。法身自行應身化他必成常住佛果。是故登地得真無生佛為授記。是決定記。三圓教無生記者初發心住受記。即是圓真無生受記。何者初發心住即別教歡喜地齊。但教門明斷惑如剝□切□之異。諸師不得此意多疑此語。尋諸經論多有此義。得意用之玄義具說。是則初發心住。若智若斷是圓教菩薩無生法忍。即是圓教無生記也。但稟三教未得無生。內心悕望謬搆攀緣求者皆失。圓雖不錯憶想心起。如動水渾珠。為此等過故寄呵彌勒。所以寄呵者彌勒位居三教補處將窮三教無生之源。諸求三教初心雖知此位各未得入。若彈呵彌勒三教補處菩提記者即是大士約三教之理難覈。彌勒尚無受記。諸新學三教菩薩心祈無生望得真記者。豈不覺悟各息悕望。若通別菩薩息無生求即可轉入圓無生記位。若圓菩薩知無生位無受記者。亦不起心求無生記。則心水澄清珠相自現。復次通教住見地。彌勒後心被彈則內心破折。乃轉入圓無生記位。別教初地同圓初住。不預所彈。若三十心見彌勒約理被彈。此心若捨可轉入圓初住受記。若圓教初發心及五品弟子起心悕望入真無生受記之位。心水動濁不能得入六根清淨。今聞大士呵彌勒。無生將窮尚約理被彈無受記義。況復初心五品而望無生。即憶想心滅。若清淨心常一即發相似入十信位。若得意根清淨如法華雲。雖未得無漏智慧而其意根清淨如此。是則十方無數佛百福莊嚴相。為眾生說法悉聞能受持。既無忘謬豈有憶想悕求粗障起也。十信尚爾況發心住而須彈彌勒者有所寄意。   若以無生得受記者。無生即是正位。此正就無生理破彌勒者理中無記。何者受記本約智斷滿足。故智論雲菩提者是滿足稱。理非生滅即無智斷。何論智斷滿足。是則偏圓無生皆非智斷。尚無智斷況菩提果。無生即是正位者偏圓無生皆是正位。即是極理。若約理明極。極理非位而是眾位之本。如天子位極因此有文武之位。今有三教菩薩位者皆由無生之理。故金剛般若雲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無生正位即是平等真法界。佛不度眾生何得有受三教一生當得菩提義也。故於正位中亦無受記。亦無得菩提果。所以然者二種無生皆非因非果。豈得三教因中受未來智斷滿足之記。二種無生正位非果。豈論得三教所明菩提之果。故言雲何彌勒受一生記乎。若彌勒將鄰極果正位尚無受記。況初發三教之心而欲悕入無生正位受菩提記。是以呵彌勒鄰果受記。寄意破稟三教悕望無生記位。是則通別錯求。皆轉圓教悕望亦皆息也。問淨名但呵彌勒何以得知寄意斥三。答上文雲為兜率天王說不退轉之行。次下雲實無發三菩提心。亦無退者。不退轉位即是入無生正位。真受記之位也。   維摩經略疏卷第五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78 維摩經略疏   維摩經略疏卷第六(小卷十八)   天台沙門湛然略   菩薩品之二   為從下二約無生行破一生受記。所以約行破者乃由彌勒以有伏難。難雲理無受記可然。何妨緣無生行。行成智斷得菩提記。文為四。一雙定二雙破三雙併四雙結。一雙定者為從如生為從如滅。所以然者彌勒情猶未愜。若無生理理即是如。無記不記。但眾生無始迷理即有生死。諸佛菩薩觀於無生。其真智明生則惑暗漸滅。若智生照極則妄惑斯盡。智斷滿足名菩提果。豈事如理呵有受記。故先雙定為如生如滅智斷果滿得受記耶。就此雙定玄約三教菩薩如生如滅智斷受記。若通別教一往事同而理有異。通圓二教事理俱異。與別教理同而事異。問別圓何得理同事異。答同是中道故同。兩修之別故異。   若以至有滅二雙難。既默然受定即約行雙難。亦玄約三教智斷一生受菩提記。即約偏圓二真以雙難也。一約通教者通教偏真即是真如理。理非智斷若觀真如即智生惑滅。如雖無生而能發智。智從如生生不離如。即是如生之智德。如雖非滅見如惑滅。滅不離如即是如滅之斷德。今淨名難言。若以如生如滅得受記者。從如有生。如無有生從如有滅如無有滅。難意正言。如體非生非滅。約如說生說滅有智斷之德。如若生滅則不名如即是世諦。若非生滅非世諦者即真無生滅。是則如非生滅。不得說從如有生滅之智斷。故淨名言從如有生如無有生從如有滅如無有滅。若如無生滅不成智斷者。豈得離如別有生滅智斷。是則無有約無生行可以受一生智斷之記。復次由能緣無生之心成智斷智即是自生。若由所緣理即是他生。若能所合即是共生。若離能所即是無因生之智斷。故龍樹偈雲諸法不自生。豈得能緣真如之心生智斷而得受記。乃至不無因生並如初句。皆引中論偈成四句之中正破他生。何者彌勒謂因如發智成智斷行者得受記。故二雙難別圓兩教。一一類通教難覈勿失一句。但通別二教通緣偏真別教緣修。又別教緣修為自圓教真修為自。慎勿濫也。問何以通別以緣修為自圓教以真修為自。答通別用智成佛。如但是境。故緣是自。圓用真成佛。緣修但是福慧莊嚴。故真如為自。問通教既是斷無之真發智而已。智是行人。說之為自。理但是境可得是他。別明中理何不同圓而同通教。答理雖同圓機教不等。別明緣真真雖是常。而理非智。用智觀理未發真智。緣修之智不名為常。故不同圓。問別同通教並緣為自一往類通四句可知。圓以真為自四句雲何。答智斷非自生非真修成。亦非他生非緣修成。亦非共生非真緣合成。亦非無因生非離真緣成。而有圓教之智斷也。若四句撿智斷叵得則無受圓教一生之記。但淨名難意難圓自生真修智斷。是中窮覈非兩十番之所能。夫不深見此意圓教真修義則難存。圓真尚爾通別緣修豈易可存。因淨名一難成三難意宛然不濫。問但用一番豈令封三教者。各各異聞各捨所執。答昔還陜鄉見導因寺。張公為梁宣帝於大殿北壁畫一鋪盧捨那。並畫一龜。其像兩眼隨人動止皆悉視人。龜眼亦爾。世色法妙尚能如是。豈況淨名住不思議之妙智也。一番所難令三各破執心之患自捨者哉一切眾生下三雙併文為二。一以四如為並端。二正結並。初文者一約一切眾生如。二約一切法如。三約眾賢聖如。四約彌勒如。就此四並深求其意亦玄約三教。初約通作四並三是順並。從初至後一是逆並。從後至初一約眾生如。順並者眾生即假人。假人如與彌勒如一如無二如。若眾生如不生不滅不得受記彌勒如亦然。何得獨記。彌勒如不生不滅得受記者。則二如為異。異則非如。若如無異記則應同不記亦同。若通若並非三數番。二約一切法如順並一切法如通情無情。情謂五陰實法。無情即是外國土等悉皆是如。與彌勒如一如無二。此但以無情替於眾生句句悉同。須類說之。何者無情之法佛不受記。故大經雲若尼□□□騃□楚慼慼摯f□□榎褸騏餾□裀□奅槄□□□禎□裀□□□□檢□□粿夾□□駴□q□□□椸檢□□□□糖譯□檟概馘復□□祽□□□□□□□□□箋□□□姜D亮□□奏如饐□箋□□□□□娏亮□□□譯□檟槄□稨裀□□□□檢□□□□□□□□楉□飀□奐□□□□□送□□□楉□駕□□□□褓□□□□□褸□觭飀□欖葉□檢□□□□送駴□□□椽□□檢□牷撮i埤□   若彌勒至不二不異二結並亦有四意。一約眾生。二約一切法。三約諸賢聖。四約彌勒。就此四番亦玄約三教。一約通教並。亦三順一逆。初約眾生順結並。雲若彌勒得受記者一切眾生亦應受記。二如既一應俱得記。淨名乃自釋雲。夫如者不二不異。若有二有異可許一記一不記。既無二無異應俱得記。問二與異何別。答二但論其體別異則辨相不同。二約一切法結並。三約眾聖賢結並。文略不出類眾生並可知。四約彌勒反並者文略不出須准前反並者。若諸賢聖不得受記者。彌勒亦不得記。所以者何。夫如者不二不異。若一切眾生不得受記。一切法亦如是並。二約別圓亦玄作四番結並。類通可知。若彌勒不能通者。則三教受記義壞示受折也。   若彌勒下四雙結釋文為二。一約破智德釋。二約破斷德釋。初文者亦玄約三教智德以釋。一約通教釋者菩提對眾生煩惱。眾生煩惱如菩提如不二不異。若彌勒得三菩提者一切眾生皆亦應得。是中淨名自釋。一切眾生即菩提相。眾生既是菩提之相。如無自生不得更有果上智滿菩提可記。二約別釋者一往同通見中為異。三約圓釋者眾生煩惱有智慧相。如人面有福德之相。此菩提相即如如相。即智慧相。眾生彌勒皆有此相。佛觀二如皆應受記。雖兼前兩教經意在圓。問何以三教但破釋但用圓。答破為破執釋成實義。前教無人無行教破皆無。圓教執破即教人行宛然。故正約圓此結釋真修如不生即無智德故不得記。   若彌勒至不復更滅二約破斷德結釋。亦玄約三教。一破通者涅槃眾生如既不異。二俱滅度。故淨名自釋雲。諸佛知一切眾生即涅槃相不可覆滅。眾生是本有涅槃之相。如既無滅則無果上斷德之滅可記。二約破別教者。若眾生如即涅槃相不可滅者。無十地後心無明究竟斷德涅槃之滅。及約破執。圓教並類通可知。前教破教人行類上可見。此釋真如不滅即無斷德故不得受大涅槃記。   是故彌勒下三正結過彈呵又為三。一正結過二勸捨見三解釋。一結過者若無方便教菩提之果。說此菩提誘他心起生菩提見。即有誑他之過。故淨名自雲。實無發三菩提心亦無不退之位。若圓菩提心尚不可得。即無退者豈有方便教發心及不退位。既不得因即無果可得。無果令求果記是則妄誘其心。問果是佛說為彌勒記是佛誘誑。何關彌勒。答大論雲佛坐道場時不得一法實。空拳誑少兒誘度於一切。佛初雖誘進至實須廢。故用結過以呵彌勒。   彌勒至之見二勸捨見。方便菩提無人有教。若執不捨障入一實故大經雲自此以前皆名邪見是故須捨。問何以令彌勒勸天子捨見。答彌勒教其發心修不退位不信餘人之言故還令彌勒勸捨。   所以至心得三釋勸捨意。破身心得者四教不同。一破三藏者聲聞經中譬如貧人求富家女。女家亦云欲得我女當淨汝捨。三菩提語後心菩薩。欲得菩提當修相好。若種相滿方得菩提。此即身得。伏結淳熟道場降魔於菩提樹下得甘露滅。即是心得。大論委破。即是不可以身心得也。二破通者若以空心修諸相好淨佛國土莊嚴依正是名身得。坐道場時一念相應慧斷正習盡即是心得。破如金剛般若雲。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此即不可以身心得也。三破別者若言因滅是色獲得常色。即是身得受想行識亦如是。即是心得。今撿此語為是無常色滅獲得常色。無常色不滅獲得常色。如是四句撿不可得。即是不可以身心得也。四破圓者真修妙色心顯不須緣修功德智慧而顯。即是不可以身心得也。復次若真修色心體顯滿足得菩提者亦是身心得義。故前破如生如無有生。即是法性色。法性受想行識不生。不生即無漏滿足。故不可以身心得也。   寂滅下四廣說真菩提。所以廣說者上既難破又勸捨見。是則信偏教者歸心莫趣。稟圓未入者亦莫知正義。故須廣示二十五番菩提正義。文為三。初一番略說實相菩提標章。次二十二番約真智斷者。次明菩提。三二番還約實相妙理結成真智斷菩提。所以然者。上破無智斷不得受記。稟四教者執病既去今還為說真智斷義悉是菩提。是則三德菩提如世伊字。即圓真菩提也。釋此二十五句一向用圓。寂滅是菩提者一切法趣心。心即中道。真如之理本自不生。今則無滅。不生即非智不滅則非斷。即真寂滅義。亦是大涅槃不生不生不可說。言是菩提者即圓教實相菩提。言滅諸相者。若不知實相菩提不可說執四教相起煩惱生死。此四種相有十六相出一切相。故有一切煩惱生死紛動。若實相菩提即是不生。不生不可說者則四門皆滅。何況生不生等三種四門相。及一切相惑而不滅耶。淨名意雲實相無相能滅諸相。故雲滅也。   不觀下二正約真智斷即菩提又為二。初略二廣。初略為二。初兩番正明真智德即真菩提。即摩訶般若。次四番明真斷德。不觀是菩提者息方便觀即是不觀。離諸緣者離諸緣修及一切緣故。不行是菩提者。若知真空則無所行。一切萬行即是菩提。故大品雲。若心心數法不行為行般若。無憶念者不念四種受菩提記。及一切法。此真觀行即是真智德之菩提也。   斷是菩提至無貪著故二四番明真斷德即菩提。即是解脫德。斷是菩提者真如顯現見思惑斷。即是斷德菩提。捨執四教起菩提見及一切見。即捨諸見也。離是菩提者離四教所明觀行及一切法。即真斷德之菩提也。離諸妄想者離四門緣修及一切妄想。障是菩提者若知平等真法界佛不度眾生。即諸佛所不能行。即障諸方便教門誓願此即真斷德也。不入是菩提者若知真如畢竟無相。即不入權教涅槃及一切法。以不入故則無貪著。即真斷德菩提也。   順是菩提下二廣明真智斷即是菩提。此中多分廣說智德少說斷德。何者菩提是智。斷屬涅槃。是故傍也。即為二。初九番正約智德。次七番不可以身心得。順是菩提者若觀不見四教菩提。即順圓教中道真如。住是菩提者若智不住四教及一切法即是住圓教法性。至是菩提若觀諸法及四教菩提畢竟不可得。即能至真如實際。不二是菩提若有方便偏教菩提及一切法。即是法塵對內意根即是二也。觀此二法皆不可得入不二門。見於中道即離二死此一番屬斷德。等是菩提若觀涅槃與生死等即是等於虛空佛性。是真智德之菩提也。無為是菩提若觀法性湛然常寂即真無為。不為生老病死所遷。智是菩提諸方便教緣修入真不見眾生心行。圓教真智寂而常照。眾生心行自現智中了了分明。不會是菩提諸方便教明緣修智入會於理方名真智。圓真修智體即是寂滅之理。非智來會。不合是菩提方便真智理而言之與無明合。未能離習。真修智體而不與合。即能離於元品習也。此一番屬斷德。去取甚難須熟思之。   無處菩提下次下七番即不可以身心得義。此一即不可以身得也。偏教菩提智依色身。色身為處。此是可以身得。圓教菩提色心不二。既無能所即是無處。此即不可以身得。   假名至等故此六番明真智菩提不可以心得義。假名是菩提心是假名四種菩提但有名字。若觀即空見於佛性即真智菩提。不可以心得。如化是菩提諸法如化。四種菩提皆如化也。若知如化皆不可得。即不取菩提相不捨煩惱。即是真智之菩提也。無亂是菩提煩惱亂想及緣修動念。皆是亂想。知此亂想皆不可得。則息心達本源。內心常寂。靜則無境智之亂也。善寂是菩提方便緣修未能順理。不名真善。有緣有念即是亂想不名為寂。圓教初心智即真如。名之為善。照無動念名之為寂。智即法性。法性無染即是性淨。無取是菩提若知四教菩提及一切法皆無所有心不取著。即圓菩提。離攀緣菩提之心及一切諸法。無異是菩提諸方便教。所明菩提異於煩惱。若知菩提不異煩惱。即是圓教平等智德菩提。   無比至難知故三明不思議三德菩提結成。無比是菩提不思議真如智斷即一切法。不可以法復比於法故不可喻也。微妙是菩提權理非妙圓教諸法即是真如。真如即智斷。諸法皆不思議三德菩提。始是極妙非諸凡小及方便菩提之所能知。   世尊至法忍五諸天蒙益。悕望既息水清珠現得圓初住無生法忍。或一音異解得通別無生。既未齊法華豈可定判。   故我不任詣彼問疾四結辭不堪。彌勒自惟。往昔為兜率天說不退轉無益於彼。而為所彈莫知酬答。豈堪傳旨而往問疾故辭不堪。   佛告光嚴童子汝行詣維摩詰問疾。二命光嚴童子文為二。一命問疾。二辭不堪。所以次命者光嚴是在家菩薩淨名寶積之法友也。亦是法身大士位居補處。所以名光嚴童子。者光有三種一色二心三非色非心。一色光者如背捨觀骨發八種光明。轉為勝處一切處放種種光。二心光者即是智慧光明能照暗惑。三非色非心光者即第一義光。如梵網經放第一義光也。大經琉璃光菩薩所放光明即其事也。彼經雲光明者即是第一義諦。非色非心而現色心。所以然者經雲非青見青等光。即是非色之色。光者即是智慧。即非心說心。三藏通別但有色心二光。唯有圓教明第一義光。是為不思議光也。嚴者即福智二嚴。具如大經。亦是定慧力莊嚴。具如法華。色光即福嚴心光即智嚴。第一義光即是法身。二光莊嚴顯發法身。故名光嚴。問若第一義是光者何須色心光。答如日鏡顯眼眼得日則見。智日福鏡顯第一義眼即得開佛知見見自他也。童子者菩薩住鳩摩羅迦地名為童真。如世童子心無染愛。謂不染愛自他妻也。不愛自妻者如金色迦葉。不愛他妻者不愛一切女及他妻也。菩薩亦爾。雖觀三諦證諸法喜。若於二諦法喜不愛即是不愛一切女及以他妻。不愛中道法喜即是不愛自妻。具此二義。如世童子故名光嚴童子。前命彌勒顯圓菩提開佛知見。不的在後身。今命光嚴欲明圓教道場。示佛知見。亦不在未來菩提樹下。開見是總相。如初見如意珠只一圓相。示是別相。如見如意雨出眾寶。還約初心勿遠求之。故大品明一一法門皆摩訶衍。此經明是道場。淨名往昔破光嚴者寄破三教菩提非真道場。光嚴示受折者正顯圓教真實道場。今佛次命者若述往昔被彈即大眾同聞圓真道場義。成前五種利益。   光嚴下二奉辭不堪文為四。一奉辭不堪二述不堪之由三正明被呵四結成不堪。初文者良以往昔問道場義莫知所答。故不堪傳旨往問疾也。   所以下二述不二之由。良由不識真道場義文為五。一出入相逢。二光嚴致敬。三問何來。四答道場來。五光嚴重問。初文者出入相逢致有呵問。即是不堪之由。或有所表城是本寂。出名背理入名順真。光嚴示稟方便本寂未明迷心遠理。故名為出。淨名依圓久悟一實入法流水名之為入。由光嚴背理。故迷道場機感相會致被呵問。問上弟子菩薩皆被呵斥。今光嚴直為說道場義未見折屈。何辭不堪。答聞圓道場冥然不解此即是屈。心既已伏請問道場。即須為說不俟更呵。故不堪問疾。我即為作禮。二明光嚴致敬。所以禮者光嚴示居下跡。深識大士高德益物無方。故為致敬。而問言居士從何所來。三問何來未測來處故致問也。答我言吾從道場來。四答大士。實不從佛成道處來。為欲說於圓教初心真道場義。破諸偏教及圓事跡所明道場。故答言從道場來。我問道場者何所是。五重問所以光嚴迷此答。道場者本是佛成道之處。如世穀場治穬卻糠顯米。菩薩亦爾。治除心惑顯出實相。成道之處故名道場。約教者三藏菩提樹下以草為座。正習俱盡成佛之處名為道場。通教菩提樹下天衣為座。正習俱盡成佛之處名為道場。別教菩提樹下七寶為座。盧捨那佛界外惑盡初成正覺之處。即是寂滅道場。圓教虛空蓮華為座。法界無明永盡初成佛處。猶是寂滅道場。坐草成佛出聲聞經。天衣七寶虛空蓮華出勝天王。隨機感見此四道場。小機見小。若衍三教菩薩見故三成佛道場相異。光嚴不見大士從此等處來。那忽答言從道場來。故重問也。   答曰下三正述被彈之事。光嚴但知方便教果頭道場之義。未知圓教發心即是。類如彌勒說法皆望權果引成不退之行。今淨名說圓破光嚴執方便果上道場之計。類如大品燋炷非初非後不離初後。若不離初後以後為道場者何不以初為道場。若初不能後亦不能。是以淨名約圓初心廣說真道場義。問三教既有後心道場亦得初心即道場不。答諸方便教一往約觀何為不得。覈其道理義則不成。何者方便後心方具佛法初心不能。豈得為例。但淨名總答未述其相。是以光嚴重請。今執權者知不思議一中無量。如囊中寶不探示人人無見者。所以淨名遍歷諸行明道場義。是示佛知見意在此也。但示有二種。一豎二橫。橫豎即是。其車高廣。高則徹至後際。廣則法界無邊。高廣之相具須如前淨土橫豎明義。散在諸行。若隨文歷別但成通別失其正意。今皆約圓初心以明道場。故下文雲。菩薩若應諸波羅蜜舉足下足無非道場。具足佛法矣。文為四。初四番一往豎明。次二十五番一往橫明。三一番結釋。四明時眾得益。初約四心者若依別解對四十心。直心即十住。發行即十行。深心即十向。菩提心即十地。亦不全爾。何者淨名說圓初心道場。豈可豎對四十心位。今明初住即有四心乃至佛果。直心即是入一實諦。發行即是實諦萬行。深心即是深進唸唸流入。菩提心即具此三心。如磁石吸鐵。此下諸句若明初修皆約五品。入於相似至發心住皆具一切行。是真道場。直心道場無虛假者。華嚴明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了達諸法真實之性。又雲究竟離虛妄無染如虛空。清淨妙法身湛然應一切即道場義。得無作八直無界內外苦集虛假。若為化物亦具用四種。如淨土中釋。故法華歎五品雲。當知是人已趣道場近三菩提坐道樹下。華嚴明初發心住能坐道場初成正覺。亦如大品明有菩薩從初發心即坐道場轉法輪也。發行是道場者別教十行得十波羅蜜。今圓初住見一實諦具發萬行破眾惡業顯諸法門。即是道場。自利利他名能辨事。深心是道場者別教十向解行深入。今圓初心見第一義能見於空及與不空。不空故即是深入非二乘通菩薩別三十心。復次初住得入中道。雙照二諦自然流入薩婆若海。即是漸深。以深心故無明糠脫真法得顯即道場義。豎進深入橫諸功德亦隨增長。菩提心是道場者別教初地名真發心。今圓初心見真名真。發行是廣流入。是深廣而且深名深廣心。菩薩得此心故無緣慈悲無作弘誓如磁石吸鐵。即真菩提心能自除法界煩惱顯出法身。即是道場。見一實諦非因非果分別法界無作四諦。因果不亂即是無謬。復次總前三心即是三德菩提。故名菩提心是道場。   佈施下次二十五番橫約諸行明道場義。別教六度豎對六地下諸法門從七地至十地。今圓初心即是橫明。以橫望豎即其車高廣。文為五。一約六度自行二約四等等化他三約多聞進修觀諦四約降魔說法五約力無畏果德。一約六度者即是行本。六度皆具五種四權一實。具如前釋。佈施是道場者。初發心住檀波羅蜜捨一切慳心顯佈施法身即道場。不望報者住真修檀不望世間及緣修報。持戒是道場者。初發心住此屍波羅蜜。破一切惡業顯真戒法身即是道場。屍中具一切佛法即是得願具足。忍辱是道場。初發心住此羼提波羅蜜。能除法界瞋恚顯真忍辱法身即是道場。既具權實慈忍之力於法界眾生心無罣礙。精進是道場。初發心住此精進能離法界事理懈怠得真精進法身。即是道場自然流入即無懈怠。禪定是道場。初發心住此禪定能除法界一切散亂。顯真禪定法身即是道場。於事理諸禪出入自在即是心調柔也。智慧是道場。初發心住此智慧能斷法界一切無明。顯真智慧法身即是道場。見四不可說之理唸唸現前即是現見諸法。   慈是至眾生故二約化他之行。四等即是利物之心眾行之首。慈是道場。初心菩薩得真無緣慈離法界瞋惑。顯真慈法身即是道場。普覆法界即等眾生。悲是道場。初心菩薩住無緣悲內破疲苦。真法身顯即是道場。雖處三界拔濟眾生心無疲苦。喜是道場。初心菩薩得真無緣喜無量心。破法界疾患不悅樂心。顯真喜法身即是道場。慶諸眾生離苦得樂即是悅樂法也。捨是道場。初心菩薩住空平等地即破愛憎。顯真虛空法身即是道場。雖利眾生心無取捨即愛憎永斷。神通是道場。是能化法也。初心即得六根清淨真如意通。破於諸根障通無知之垢。顯出法性真淨六根即是道場。此即成就六通如應化物。解脫是道場。由脫成通故次明也。持地雲菩薩得一切禪乃能出二乘解脫際入。若初心入三諦三昧即是二十五三昧。除二十五有罪垢煩惱。顯出二十五有我之真性即是道場。以其因中能背捨三界故得成八解脫二十五三昧。方便是道場。即是化他善巧。初心有中即有雙照二諦之方便。破恆沙無知顯諸方便法門即是道場。能以三輪不思議化三密示現權巧教化一切眾生。四攝是道場。四攝是方便化物之法。如方便品釋。佈施愛語利行同事以攝眾生令得解脫。   多聞至空故三明多聞進行。雖具自他之智事須進修令成圓極。多聞是道場。初心菩薩得真聞持聞十方佛法破諸妄暗。多聞顯發文字性離即是道場。以能隨順如聞而行。伏心是道場。瓔珞雲從初發心至金剛頂皆名伏忍。初心圓伏無明進顯真實即是道場。一心三觀即是正觀諸法。三十七品是道場。菩薩初心得無作道品能除八倒一切妄惑。顯法性五陰法身解脫進修。乃至得大涅槃即是道場。界內四諦界外三諦皆名有為。而背捨也。無量滅諦無作道滅即真無為。諦是道場此下五番即是道品所觀之境。初心菩薩能用道品見四四諦。斷界內外迷理煩惱顯權實理即是道場。說四四諦即不誑世間。緣起是道場。觀十二因緣有四種相。初心菩薩能用無作道品觀因緣三道。得三種菩提即是道場。若觀因緣見三佛性即無盡也。諸煩惱是道場。初心菩薩能用道品觀於三毒。不染虛偽顯真佛法即是道場。亦知煩惱及以佛法皆畢竟空。眾生是道場。初心菩薩能用道品觀九道眾生空。不見眾生相則妄惑不起。見眾生真性即是佛性即是道場。若不見眾生定性則於我無我而不二。是真無我義。一切法是道場。初心菩薩能用道品觀一切陰入等空。破諸法中顛倒妄惑顯佛性五陰。得五種涅槃即是道場。亦知諸法及涅槃空。   降魔至畏故四約降魔說法明道場義。菩薩觀行成就故能制伏魔怨。降魔是道場。初心菩薩能降四魔乃至八魔見魔界如即佛界如即真道場。能處魔界心不傾動。三界是道場。初心菩薩不離三界不著三界。見三界三諦成王三昧二十五三昧。顯一切佛法即是道場。知三界空本無所趣。師子吼是道場。師子吼者名決定說。初心菩薩能破疑惑見諸眾生悉有佛性即是道場。四不可說說四因果赴機利物決定無畏。   力無畏至智故五約果德明道場。力無畏不共法是道場。初心菩薩成就十種智力如華嚴說。即是觀一實諦能破無明得力無畏不共真法即是道場。力無畏不共自行無失。化他得宜即無諸過。三明是道場。初心菩薩即得三明。達三世事理無罣礙也。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場。初心菩薩見中道理即能雙照二諦。破法界無明真智顯現。即是道場。初心總相。一切智成亦為佛也。   如是至佛法矣三結成道場。若約淨名成就如上諸波羅蜜教化眾生。隨其舉足下足皆是除偽顯真即是道場中來。豈可從佛得道處來。若作初發心住解。初心菩薩應諸波羅蜜教化眾生除偽顯真。舉足下足觀常現前。即是道場中來。乃至十地亦復如是。若約十信五品弟子解。若常修此觀教化眾生不失念者。舉足下足皆道場中來。具足一切佛法。法華雲當知是人已趣道場。   說是至菩提心四時眾得益。五百天人皆發無上道心者即發心住也。   故我不任詣彼問疾四結辭不堪。光嚴自惟往昔迷真道場因淨名方解。既神智劣弱豈堪傳旨往問疾乎。   維摩經略疏卷第十九   菩薩品之三   佛告持世菩薩汝行詣維摩詰問疾三命持世文為二。一命問疾二辭不堪。所以次命者其既是出家菩薩。亦是法身大士紹尊位者。所言持世者領憶不忘名之為持。世以隔別為義。實相真心領憶諸法無有遺忘故名持世。持義多途略有五種。一遮持二總持三聞持四住持五任持。四教皆有此五種持。但三權一實。今約圓教明五種持。一遮持者菩薩得實相真明能遮法界煩惱生死苦報。二總持者一切萬行自利利他功德如完器盛水無有漏失。三聞持者十方諸佛說法乃至十界所有言辭一聞便憶。如雲持雨不忘失也。四住持者住持十方諸佛法門興隆不絕。五任持者無緣大慈荷負一切保任不捨。菩薩從初發心心如虛空非偏非圓。而能權實皆持。乃至法雲等覺。持世位居補處權實五持將極。豈不知波旬化身而為帝釋。但為眾生令知魔界如佛界如一如無二。故於往昔者示不知魔。示受呵折令眾生悟佛知見也。開即是總示即是別總別不二即悟。此還約初心不須遠求。乃至妙覺亦復如是。前呵彌勒光嚴皆破果上之僻報。故約菩提道場以彈次呵持世善德。皆破因中之謬取。故約魔來施會以彈。今佛次命持世者若述往昔被彈之事。令諸菩薩覺知魔事悟佛知見。大眾同聞即得成前五種利益。   持世下二奉辭不堪文為四。一奉辭不堪二述不堪之由三明不堪之事四結成不堪。初文者良以往昔不覺魔作帝釋為淨名所彈。豈堪傳旨。   所以下二述不堪之由。由不識魔作帝釋來文為五。一住於靜室二魔作釋來三魔來不識四魔更施女五嫌怪不受。初文者持世住靜避喧入禪進行。其是法身大士。豈須生身入道跡同方便為物之軌。應須引進故住靜室示修禪定。   時魔至於一面立。二魔作釋來。所以作帝釋來者。帝釋是佛弟子已得聖道。又是佛檀越常來親近。持世既是出家菩薩。見檀越來理須慰問。便成妨亂。今明四教知魔不同。一三藏菩薩自未離煩惱魔陰魔。但觀行覺知折伏而已。寄此修道。若得神通作意知天魔不作意不知。若知以神通伏之未能永破。至樹王下先降天魔。魔退之後三十四心斷結。則界內四魔皆盡。二通菩薩見地分斷見煩惱魔。得五分法身份除陰魔。至六地無正使潤業。除界內陰魔死魔。猶誓願扶習。界內受生有陰有死。雖有陰死不能壞道。七地雖得神通作意能知能破天魔。不作意則不能知不能破。至道樹下方究竟破。一念習盡誓不牽生即四魔永盡。三別教明十住入偏真理破煩惱魔陰魔死魔。十行得神通亦作意能知天魔不作意不能知不能伏。至初地得一身無量身。百界作佛界內習盡陰死天魔悉破。四圓教五品圓伏四魔。若入十信即能圓斷。不須作意自覺魔來。此略分別破陰等魔。若破常無常等八魔。三藏菩薩但伏四魔至道樹方破。若通教見地別教十住除常樂等四。行向已伏無常等四。登地分破無常等四。因雖無常而果是常。具如大經佛答梵志。至別教佛地八魔皆盡。圓教初住圓破八魔界內永盡。若界外無常等四乃至後心方究竟盡。問持世何以為魔所嬈。答若論跡現方便補處豈不知魔。有教無人不須研覈。但為稟諸方便教者之軌故示不知。解此有三意。一方便菩薩未能魔佛一如。佛界即理魔界即事。諸方便教雖入真理不能事理無礙。斷結入真避事入理。如人畏時非人得便。不能體之與佛界一故為所惱。大士二界不二通達無礙。無所去取能覺能降。二諸方便教緣修照寂有入出觀。作意知魔若不作意則不能知。圓教真修無出入觀。常在三昧寂而常照。特世雖在靜室猶未入觀不作意照。是故不知。大士寂照能即覺知。譬修禪人不別邪魅。須備方鏡。魅雖惑人眼而不能變本形於鏡。波旬亦爾。但誑緣修未入觀者而不能誑真修寂照。三諸稟方便教入觀知魔或暫時降伏。不能於其境界無礙。如人不能調惡弟子捨之不受。有人不捨方便調熟堪任走使成善順人。菩薩調魔亦爾。非但調其噁心令善。亦能使發菩提之心證無盡燈。廣化一切。自於佛法未曾損減。而大饒益無量魔眾。權教菩薩闕此三義故為所亂。今持世住靜魔作天形欲為惱亂。持世不覺因障入定。如佛知機化人成道。魔亦知人應得道者逆來壞之。   我意至堅法三明魔來不識而為說法。言善來者既不知是魔。謂是帝釋為求善法故歎善來。憍屍迦者本人中姓從姓為名。雖福應有者福感天王果報富樂。不可自恣放逸不修。當觀五欲無常以求善本者。若小乘但以無常為出世善本。大論明天王多著五欲。佛為說無常等十五種觀破欲竟乃令轉教。持世既謂是天王故勸令觀無常離欲。於身命財而修堅法者。三堅有五。一世間三堅不杖惠施。得未來身堅。放生止殺得未來命堅。直心佈施得未來財堅。故命天帝觀於無常。天報不久須種未來堅固之業。二聲聞經修三堅者。若觀無常得五分法身無漏慧命七聖諸財。無能損破故言堅也。菩薩為眾生為佛法不惜身命無所吝者。華報得世間三堅後成佛果方得三堅。大同聲聞。三通教者觀三堅無生無滅。煩惱生死天魔外道無能破壞。四別教者登地離界內外生死。法身顯現名為身堅。般若慧命終不斷滅即是命堅。萬善法財不可侵奪即是財堅。五圓教者捨身命財皆與生死後際等。離老病死得不壞常住。一切法趣身命財亦是三德之三堅也。持世謬為天王說法。五種三堅未知說何。   即語至掃灑四明魔更施女。變身為釋。已廢禪心更以女施重生妨亂。先現釋身軟賊得入。今以女施令其違情。強賊又入。以此二賊妨擾之心。持世不覺即是已為魔所壞也。   我言至此非我宜五明持世嫌怪不受。女是非法之境何得強以施之。故言無以此非法之物而要我也。沙門是梵行清素之士不應受此污染之境非法供養。故言此非我宜。   所言下三明被彈之事文為八。一淨名覺悟持世.二淨名就魔索女.三魔驚懼欲去.四空聲勸捨.五魔捨女.六大士為女說法.七魔乞女.八大士還女。一淨名覺悟者持世不能自覺。良以緣修不逮致被魔幻而不覺知。大士悟佛知見自悟悟他照圓極。故能發魔幻偽示其是非。初示其非非帝釋也。次示是魔欲壞正道故言嬈固汝耳。   即語至應受二淨名索女。如我應受者此有二意。一我是俗人納之非妨.二圓行大士達色源際。違順強軟無非正道。不以為妨故言如我應受。   魔即至得去三魔驚懼欲去。本輕持世欲壞他成已。忽遭淨名發其幻偽。又知非敵必被挫辱。是故驚懼。欲隱形去盡其神力亦不得去者。魔雖有神力當如法身大士不謀而用。是故盡力亦不能去。   即聞至得去四空聲勸捨。空中聲者關河舊解雲。是化魔菩薩因機助化。汝向欲施持世今淨名索之何得不與。與則不違本心乃可得去。或是淨名空中出聲為調魔故。或釋迦法身毘盧遮那之聲。如普賢觀所明。   魔以畏故俛仰而與。五魔捨女既不能自隱。空聲又勸魔當自念。若不輸女恐加挫辱。畏不獲已便輸女也。   爾時下六受女說法調伏魔心。是故受女。益諸女故應須說法。文為二。一勸發心二勸修行。發心是目修行是足。目足備故入清涼池。是以先勸發心後當修行。如應說法者隨四機緣令各發心。   汝等下二勸修行。雖已發心須行填願故勸修行。菩薩法樂為破欲樂。故說法樂令魔修集。文為三。一勸修法樂二天女請問三淨名答。初勸修如文。   天女即問何謂法樂。二天女請說。女在魔宮受世欲樂。不聞出世清淨法樂。今聞未解是故致請。   答言下三淨名答言法樂者。一切善法欲為其本。若有樂欲是則為樂。如人愛念父母親戚以之為樂。若為佛弟子以佛代父以法代母僧代親屬行代財物。其深樂者即出世法樂。文為五。一樂歸三寶。二樂離集諦三樂觀苦諦四樂修道諦五結成法樂。若能如是非但因中即得法樂。後得滅諦涅槃究竟常樂。初文者四教三寶。隨所信樂即是法樂。   樂離五欲二樂離集諦。集所應斷故雲樂離五欲。法華明諸苦所因貪慾為本。故知五欲即是集也。如人病差即得安樂。若離五欲即得法樂。四教離集隨機不同。但初呵天女著五欲樂多用三藏。   樂觀至空聚三樂觀苦諦。若不樂觀為苦所苦豈得法樂。若能觀之即得觀智真法樂也。四教觀苦隨根所用。   樂隨護下四勸修道諦文為三。一修行本二正行三遍行。一修行本者樂隨護道意。此勸自行善。善護道心道心不壞。以道自娛即是法樂。樂饒益眾生者即勸化他。如父母見子離苦得樂父母亦樂。樂敬養師者捨父從師師成勝德。敬師道法翫味娛神。即是法樂。知恩敬養報德暢懷亦是法樂。是則內修自行化他外有明師開導。因緣具足無行不成。所求稱心即是法樂。   樂廣至明慧二明菩薩正行。六度總眾行之要。四教皆行以求菩提。但教門不同故有生滅等四。具如佛國品歎菩薩德及淨土行已具釋之。但淨名隨應而說。任諸天女各有所行隨其樂行。道味沾神稱心。釋意皆名法樂。   樂廣至之法三明遍行。行有二種。一總二別。總即六波羅蜜別是遍歷萬行。今勸諸天女遍行萬行。而略舉數條以成法樂之相。復次若行一行何行不攝。樂廣菩提心即是弘誓。必令普遍故名為廣。初從生弘誓乃至無作即增廣義。勝道增長法味轉新即是法樂。樂降伏眾魔如平勝怨心則快樂。樂斷諸煩惱。煩惱病瘥即是涅槃。樂淨佛國土。淨佛國義已如前說。如世家宅修治清淨賓主睹之歡娛悅樂。樂成就相好故修諸功德。如人自在形儀端正內有美德心即悅樂。樂嚴道場。四教道場如光嚴中釋。此除偽顯真。真顯偽滅則悅樂也。樂聞深法不畏。雖各有深法藏通偏真未足為深。別圓圓直始是深法深難到底。若有畏者心則驚疑。成苦非樂。若聞而不畏愛樂恆求得真常樂。樂三脫門不樂非時。四教三脫。前兩有時非時。非時即二乘時即菩薩。復次前兩菩薩亦是非時。別圓觀中修三脫門即是時也。將別望圓復是非時。圓教正乃是真時。何者諸方便教行非證時。若欲取證皆是非時。是時而求即得究竟真三脫門。即是真法樂也。樂近等者四教各有同學親近。同修和同獎成即法樂也。若於凡小乃非同行。心有恚礙壞真法樂。若心無恚礙能以隨喜過其上者。還得隨喜之法樂也。樂將護惡知識。若不護彼意能壞法樂。能善將護噁心不生。不致破損內善法樂恆得安存。樂親近善知識。善知識者能示教利喜。成人法樂。樂心喜清淨大集雲。如真實知大知心動至心。故名為喜。如真實知大知即真法喜。心動至心名淨法樂。樂修無量道品之法。四教道品。若在菩薩心中為化眾生皆名無量。所以說道品名法樂者。法華雲無漏根力覺道便得無量安穩快樂。二乘尚爾況菩薩乎。但分別無量道品開四教義。去取難解。   是約為菩薩法樂五結成法樂。菩薩若樂欲之心修此等法皆是法樂。但略舉一例諸無非法樂。如即自行人聽習坐禪等。心樂即樂若心不樂則生苦受。   於是下七魔誘女還宮文為三。一魔欲誘女。二女樂法樂不還。三魔就乞女。並如文維摩詰下八淨名還女此為四。一淨名還女二諸女請法欲還三為說無盡法門四諸女致敬隨去。初文者大士本常修捨行正為調魔。故雲如我應受。魔調伏已諸女發心。放還魔宮又能廣化。故捨還魔。令一切眾生得法願具足者。還之即滿其願。因此立願令求法者皆得法願具足。   於是至魔宮二諸女請法欲還。弟子別師事須諮請誡勸所行。   維摩至眾生三為說無盡燈法門。四教菩薩悉皆有之。但有究竟不究竟耳。藏通灰斷果是有盡。而因中傳化至果。雖入涅槃轉次授記。佛化不斷。此是有盡燈之無盡。別圓中知見一切法如空無盡。智亦無盡自不可盡。化他亦然。譬如二燈。一油少炷小。二油多炷大。油多炷大者本燈不盡。更傳餘燈亦不可盡。淨名以此法門轉度於他。復使百千皆令發心而於本燈無所損減。故以為譬。是則冥者皆明明終不絕。令諸眾生紹法王種即是能報佛恩饒益一切。   爾時至不現四天女受教致敬還宮如文。   世尊下四結辭不堪。淨名有斯神力者。寂照知見自在調魔。智慧辨才者為說法樂及無盡燈。持世自惟。往昔不逮豈堪傳旨往問疾也。   佛告長者子善得次命善得文為二。一命問疾二辭不堪。所以次命者善得是在家菩薩即五百之一人也。亦是法身示居補處。所以名善得者。善是善巧得是得理。善巧得理故名善得。但約教不同。三藏二乘自善得理不能斷習。緣覺斷習不盡非善得義。菩薩不爾。意存兼濟至果得理正習俱盡故名善得。二通教者前教折空得理。三乘皆非善得。此教體真即是巧度。三乘悉是善得第一義理。但二乘無悲即入涅槃不名善得。菩薩得理廣利群生深窮源底。必至佛果習氣皆盡故名善得。三別教者通教偏真豈名善得。此教得真不住修恆沙佛法斷於別惑。見中道理乃名善得。四圓教者別教緣修豈名善得。一心三觀五眼具足。圓照法界圓成三德究竟涅槃。是真善得。是則無得為得。得無所得故名善得。三權一實。今長者子善知非權非實而能成就權實善得。以此化物自利利他入佛知見故名善得。其義既爾。豈答不知法施之會為淨名呵。但砧槌成物顯入佛知見。何以知然。今命問疾的取此四。前三義推顯開示悟初心三義。今命善得欲顯入佛知見道故。前持世顯悟正明魔如不異佛如。今此顯入約法施會無有前後。一時等施即不二而二。道觀雙流故受瓔珞分作二分。一分難勝一分乞人。即是平等法施之會。還約初心勿遠求也。昔破財施七日之會。即是寄意破稟三教未入中道。所有檀施非法施會。今命令問疾。若述昔被彈則大眾普聞稟方便者。並皆恥折求真法施。即是成前五種利益。   善得下二奉辭不堪文為四。一奉辭不堪二述不堪之由三正述被破之事四結成不堪。初文者良以往昔七日設會。非法施會不能益物。致為所彈。豈堪傳旨往問疾也。   所以至七日二述不堪之由。由於父捨設大施會供養一切。期滿七日不識法施。言父捨者崇祖居處也。設大施會者關河舊解雲。其家祖父邪見世世恆修邪祠。下祠用羊中祠宰牛上祠用人。善得教化絕此邪祠勸修正道行真檀施。其家大富四事豐饒。營斯大會供養一切出家在家內道外道。及諸貧賤來者無隔供給所須。期滿七日。但施會是檀。約教有四。一三藏施者能捨財物乃至身命。方成檀度。如屍毘代鴿心無悔恨。二通教者若止捨一切。是檀非度。了三事空隨有所施。是檀是度。三別教者雖三事俱空猶是檀非度能度別惑。至大涅槃能分別施有無量相。赴機度物則是檀是度。四圓教者前雖破別惑。隨機之施猶是檀非度非究竟故。若知一切法趣檀是趣不過。檀尚不可得雲何當有趣非趣者。即檀度也。何者於檀究竟通達諸法故也。三權一實。實是法施之會。善得方便示行前三不了圓教究竟檀度法施之會。故為所彈不堪之由義在於此。   時維摩下三述被彈之事文為六。一正彈呵二善得請說三淨名略說四善得重請五重為廣說六時眾得益。初文者善得雖有財施大會不知財中有法。故非法施。是以前呵後勸。前呵者不見財中一切佛法豈名大施。後勸者勸修法施之大會也。問法施之會為當說法為施會。為復財中具一切法。以財施時即法施會。答備有兩義經論多明施財為財施說法為法施。此是通途四教二施。今不思議圓通之道非但說法以為法施。財中具足一切佛法以施眾生。此財施時即是法施。如無盡意解頸瓔珞施觀世音。即雲當受此法施珍寶瓔珞。但施瓔珞而言法施者。即瓔珞中具足佛法。施瓔珞時即是法施。今淨名雲無前無後一時供養一切眾生名法施會。此如上呵迦葉。以一食施一切供養諸佛及眾賢聖。今受瓔珞分作二分。一奉難勝如來一施最下乞人。而言若施主等心施一最下乞人。猶如如來福田之相無所分別。等於大悲不求果報。是則亦為具足法施。以此而明何關說法。今文正約財施具足佛法即法施會。何者財即五塵。大品雲一切法趣色。乃至趣非趣聲等亦爾。若能通達財中法施。是則慈悲誓願。福智勳修。以此財施隨前所得。如置毒於乳聞毒鼓聲近遠皆死。如此之施但非七日受者得益。一切同沾。善得不達故被彈雲。當為法施之會何用是財施會為。問但圓有法施餘三亦有。答於檀約觀亦有此義。但非圓普。又方便教門出沒未必事明此義。故淨名施圓欲顯入佛知見通達無礙。寄彈善得令時眾稟方便教者達此財施即成法施。   我言至之會二善得請說。所以請者善得豈不知說法而為法施。但恐淨名意有深致故請說也。   法施至之會三淨名略答。法施會者無前無後。此即觀施色等一切法趣色。即是色中具十界之法。名之為法。以此施佛即是施法。如如意珠具一切寶。其不別者施者受者唯殊而已。此如三教若施者受者皆知具寶此如圓教。故大經雲。有二種人得大福利。一如法施二如法受。此即法施之會。無前無後者前際即生死六道眾生。後際即涅槃四種聖人。若觀三事一如無二皆是中道。非前後際。一時供養一切眾生是名法施之會。中非二邊而能雙照六道四聖。此十遍攝一切眾生。菩薩因施一色令一切眾生皆得見中。即是大事因緣為令眾生開示悟入。故言施一切。復次若眾生未獲大利隨其根緣各得法利名施一切。是則非權非實。能權能實雙照二施。心心寂滅入佛知見。是名法施之會。   何謂也四善得重請。所以重請者淨名略答。言略義深。雖顯法施其意宛然而猶未了。又跡示未悟為令時眾普得開解法施之益故也謂以下五淨名重答。廣說法施有三十二番。莫不皆約財中辨法。若離財者則財中無法。攝法不盡。一切法趣檀何容止有三十二番。但略說耳。所以萬行財中皆備。以此施人受財即受一切法也。五塵悉然。如毒箭熏藥隨得入處。藥毒氣發殺活於人。觀法入財隨施前人。六根受施法即得入。如大經明。置毒於乳遍於五味皆能殺人。眾生受財觀法熏之為作善根。後若值佛開發宿善即便得悟。如毒發殺人。若財不具法財施益少無入道緣。文為五。一約四等二約六度三約三脫四約眾行五結成法施。一約四等者此是菩薩利物之懷。謂以菩提起於慈心。上文雲寂滅是菩提。若觀法趣財畢竟寂滅。即真菩提起無緣大慈。如磁石吸鐵與大涅槃樂。以救眾生起大悲心。一切眾生皆為二邊沈淪苦海。若觀此財離二邊者。即無緣大悲拔二邊苦。以持正法起於喜心。正法是一實之理。若見此理即具正法。此法能令離二邊苦得大涅槃成無緣大喜。以攝智慧起於捨心。若觀三事見虛空佛性三諦之理。即攝三智無施無受。知四不可說平等真法界佛不度眾生。雖復拔與心無分別。不存有恩於物即是於無緣大捨。   以攝至波羅蜜二約六度者。以攝慳貪起檀波羅蜜。觀三事見中道離於二邊。不慳不施名為真檀。為攝五種慳貪起五種檀。四權一實。攝眾生如前歎淨名德已略分別。以化犯禁起屍羅者。菩薩行施見一實諦即忘持犯。是真屍羅。為化眾生例檀說之。以無我法起羼提者。觀施實諦即於我無我而不二。是真無我。若見真無我則不恚不忍。是真羼提。為化眾生例前。以離身心相起毘梨耶者。觀施三事見一實諦。即不見身心有相無相。不進不怠是真毘梨耶。化生例前。以菩提相起禪定者。觀施實諦即是寂滅。滅是菩提無定亂相。是真諦定。化生例前。以一切智起般若者觀施中道不見愚智。是真種智。化生例前。問約四等釋法施。何以但取其實。釋六度明法施。何故雙釋。答四等且據內懷。外所不知。六度攝物物情非一。故須雙起。復次四等實即攝權。內心隱密終不可知。故不具釋。   教化至無作三約三脫門者。教化眾生而起於空。觀施實諦即真空三昧。為化眾生斷內外緣集。起於四教四種空三昧。三權一實。不捨有為法而起無相。觀施二邊即見正道。是真無相三昧。為化眾生如前空門。示現受生而起無作。二乘無業不更受生。故名無作解脫。菩薩觀施見一道清淨離二邊業。即真無作三昧。慈善根力為物受生。權實如前。   護持至道法四約眾行者。護持正法起方便力。觀施正道。即是正法寶城。護此正法起三業方便三輪不思議化。於四不可說用四悉檀巧說四教。即是起方便力。以度眾生起四攝法。觀施見理。欲以此理度脫眾生。因檀而起四攝。權實可知。以敬事一切起除慢法。觀於受者皆如供佛。起敬愛心不生輕慢。即是起除慢法。下去句句皆須雲三權一實。於身命財起三堅。若見施實諦能起三堅。如前所明。於六念中起思念法覺檀實諦。即是念佛念檀法性即是念法。念智與檀合即是念僧。念檀能斷惡即是念戒。念檀能捨一切法即是念捨。念因檀生淨天第一義天即是念天。但法語通漫。六念所緣四教分別權實諸法思念不濫。是名起思念法。於六和敬起質直心。若行施時即四教所明四種六和。謂身慈口慈意慈同施同見同戒。既知四不可說則能起質直心。正行善法起於淨命行施。住四種正善起四種淨命。皆為利物不生邪命。心淨歡喜起近賢聖。見施實諦本性清淨。得真法喜而近諸方便所明賢聖。同諸賢聖為利眾生。不憎惡人起調伏心。行施之時惡人來乞不生難礙。調伏其心入平等法界一切施也。以出家法起於深心。行施見一實諦出二邊生死。觀方便教明出家法。知悉歸一大乘出家故起深心。以如說行起於多聞。觀施實諦即心調軟能如說行。起於多聞普欲聞四教權實之說。以無諍法起空閑處。知四不可說則無所諍。方便起諸空閑之處。攝諸憒鬧眾生。趣向佛慧起於宴坐。見一實諦即趣向佛慧。而起宴坐者。如身子章釋。解眾生縛起修行地。觀一實諦能以方便解於眾生界內外縛。約諸教門起修行地判賢聖位斷伏不同。已如玄義分別。以具相好及淨佛土起福德業。起三十二相業如大論明。因施起淨土業如釋佛國品。知一切眾生等者。見一實諦即知一切眾生心念。能赴機說法起隨情權實二智業也。知一切法等者知一切法趣檀。見一實諦即無取捨入一相門。言起於慧業者。忘前權實二智也。斷一切煩惱等者。見實諦真修顯現則能如是。但欲深進自行化他必須起緣修助道法。   如是至福田五結成法施之會。即住檀中具一切佛法。隨所施財如毒箭燻藥。若有著處諸煩惱滅成一切善根。是為法施之會。為大施主亦為一切眾生福田。若內心成就一切佛法。其有施者即能長彼一切善根。是為真福田也世尊下六時眾得益文為二。一婆羅門發心二善得清淨。初文者聞說檀度具足佛法成法施之會。心開意解即無上心發。   我時下二善得心得清淨文為四。一善得心得清淨致敬供養二淨名謙讓不受三善得重請令受四淨名受已迴施。初文者善得聞說法施。即見施中一切佛法。徹照無染即是心得清淨。昔稟方便未曾聞此。故歎未曾有。利益事大感德致敬。即能解瓔珞供養報恩。   不肯取者二淨名謙讓。本為法益意不在財。忽即受之容致譏嫌。亦表菩薩內懷不受一切法也。   我言至所與三善得重請令受。敬重報恩供養之懷。不申故重請受。若非所須受以迴施。亦暢丹誠故重請受。   維摩詰下四淨名受以迴施。善得心重難可頓乖。亦表菩薩為化眾生以無所受而受諸受。受已迴施悲敬兩田。文為四。一迴施悲敬兩田二眾見瓔珞在彼佛上三淨名略說法施之會四城中乞人發菩提心。初文者表福田不二即是法施之會。   一切至障蔽二眾見難勝如來受淨名施。變成寶臺者。將表淨名因施未來當得果上四德無障無礙大般涅槃。   時維摩至法施三淨名因施瓔珞說法施會。若施乞人猶如如來福田之相。無所分別此即觀所施之田。入平等法界無有二相。成無緣大悲具足一切佛法。不求緣修之報即是具足法施之會。如此明文。諸師何得但約說法以明法施。   城中至菩提心四明城中乞人發菩提心。乞人因睹神力。又聞說法施之會。心開意解即發無上道心。   故我不任詣彼問疾四結成不堪。善得自惟。往昔父捨設會不閑法施。遂被彈呵。心即清淨豈堪傳旨。往問疾也。   如是至問疾品之大段第二。出經者存略。或是經度不盡。諸菩薩被命皆辭不任之事。若依歎德即有三萬二千。若依隨文殊入室但說八千。未可定判。但四菩薩述昔被彈之辭。文已數紙。經家若具述諸菩薩各有所陳。其文則有數千紙也。如此大眾同聞如來印定。皆成五種利益之義。豈可偏序分也。   維摩經略疏卷第二十   問疾品之初   此品次菩薩品來者。上佛命諸弟子菩薩各辭不堪。今次命文殊。文殊恭命故言文殊師利問疾品。前明淨名託疾興教大判為二。前兩品半是室外說法。今此六品是室內說法。室外彈呵折伏多用對治。室內引接攝受多用為人。俱令入第一義。故勝鬘雲以折伏攝受故。令正法久住。得久住者即是入第一義。無漏真法永無退失。已折伏竟次明攝受。故有此品來也。今略用五義以通此品及下五品。一此品來意二文殊堪為問疾人三釋權實兩疾四因疾出六品五入文帖釋。初意者淨名住不思議權謀。輔翼大聖顯不思議真性解脫。助成佛國因果之教。前已用四教折伏凡夫二乘及諸偏菩薩。今歎圓教三脫之果接引攝受。令修三觀之因入不思議解脫。得見淨剎隨業往生成淨土之行。故有此品及下五品。此又為五。一為起時眾渴仰之心二為三觀攝受引入三為扶成淨土之教四為入大品法華哢胤五為還佛所結定。初意者雖諸王士庶弟子菩薩稱述大士勝智勝德。大眾虛心渴仰而已。未獲見聞。若得問疾之人隨從親承。即得見聞大士神智。詫疾興教利物之事。是故奉命赴時眾之心。令見詫疾空室所表。聞說不思議權實兩疾。次意者室外彈呵諸稟偏教。未入正位及諸凡夫。雖復心折慕仰正道。而莫知修入方軌。若文殊入室問有疾菩薩。雲何調伏其心。淨名略廣明三觀調伏。即是攝受引入義也。三意者若因文殊問疾能修三觀。隨障盡多少各生淨土。所有願行皆成淨土之行。四意者若已入正位。前雖聞大乘猶未轉酪。今因文殊入室更聞六品之說。即轉成生蘇。故迦葉雲今諸聲聞皆應號泣。即其事也。若至大品得為熟蘇。法華涅槃即成醍醐。三藏鈍根菩薩次第歷味。大同二乘。利根不定如釋菩薩品。五意者若不因文殊問疾入室與淨名往復說六品竟。豈得掌擎大眾。還菴羅園對佛印定前後所說。起發阿難對佛廣明淨土。接妙喜界來入此國。令諸大眾皆得見聞發願往生修無動行。是則結撮淨名室外室內所有闡揚。皆扶成大聖不思議解脫法身淨佛國土因果之教。二明文殊堪為問疾人者。上命五百及諸菩薩各述被彈皆辭不堪。今文殊獨堪承佛聖旨者。略出五意。一位高二垂跡三顯圓四愜眾情五隨物機。一位高者文殊與諸菩薩雖同居等覺不無高下。故瓔珞雲。住等覺位入重玄門。經無量劫倒修凡事。文殊修行積久智德高勝。位等淨名故堪為問疾人也。此亦一往也。二垂跡者諸菩薩多是實位補處。但文殊本地是龍種如來。今跡居補處與淨名本跡義齊。故堪問疾人也。又一往明耳。三顯圓者菩薩本跡豈可定測。但諸菩薩多示弘方便故悉為所彈。文殊多示弘圓教與淨名事同。故堪為問疾人也。問若爾何得為鴦掘所折。答事等從多。鴦掘從少。文殊未為淨名所彈。今承聖旨於義無妨。四愜物情者。問諸菩薩同輔大師何得全不愜物情。答彌勒雖是補處而是右面侍者。諸菩薩事儀疏外。文殊雖同居補處而是左面侍者。如左面大臣裁斷自在。故愜物情。五隨物機者。諸菩薩與淨名如砧槌成物。今文殊與淨名如兩槌成物。故入室往復辭無屈滯。悅可眾心為淨名稱歎。豈同諸菩薩發言被折。以是諸義堪為問疾人也。三釋權實者。疾義雖多原其正意不出權實。權是諸佛法身菩薩無疾現疾。實是九道眾生實有因果患累。若從能化應前權後實。文雲是疾寧可忍不。又雲有疾菩薩雲何調伏其心。若從所化即前實後權。故淨名雲以眾生病故則我有病。今約所化為次。故前明實疾。略用四義分別。一辨因果疾相二解釋三通別四約土重輕。初疾相者瘵礙色心故名為疾。亦名為病亦名為患。言因疾者即是因中四分瘵礙心神致諸惱患。即是心病。煩惱是因故說為因。果疾者感四大身。同篋性異。互起增損瘵礙色身。即是身疾酬煩惱因故言果疾。二解釋者因中四分一往分別三毒對三大疾。三處等起故名等分。生地大病貪慾對水。經雲愛河洄覆沒眾生。無明所盲不能出。愛能潤業如水潤生。瞋恚對火。瞋心一起燒滅善根。愚癡對風。以愚癡故則有四倒。故經雲四倒暴風能偃山夷岳。地具三分。如水火風俱集一身。故以對之故用四分為四因疾。凡夫愚鄙有此四分。則有八萬四千。隨緣發動惱害心神說為因病。果疾者即是四分感四大身。一大不調百一病動。四大不調四百四病。病惱非一。復次由於四分感成報身。即有生老病死。此亦是眾生之大患也。下文雲有生死即有病。此患亦因四分而生。如瑞應雲。貪慾致老嗔恚致病愚癡致死。義推應雲等分致生。有四大四病之苦即果病也。但經論隨緣。或時火譬貪慾水譬嗔恚風亦不定。今一往從多如前對耳。通則何所不譬。三明通別者因果二疾各有通別因病者。四分為通十惡四重等為別。果疾者四大四苦為通。四大增損。或生等四苦增加。乃至三途重苦皆是果上別病也。由因通別故果有通別。若因中唯通果時亦爾。若通強別弱。通弱別強。果時亦然。因果相成驗之不差。四約土重輕者即四土不同。一約同居者四分是因疾分段是果疾。此有二種。一穢二淨。穢重淨輕。何者同居穢土具有五道。天道果疾但通無別。因疾不定。若人畜鬼因果通別多少隨義。地獄果疾但別無通。因亦不定。若同居淨但通無別。何者雖有四分無十惡等四趣及重四苦。故因果之疾但通但輕。二明有餘者即是界外之疾。是三乘聖人迷一實諦。著偏空理起無為四分。感變易之果亦名方便生死。別圓斷界內惑盡並未見中。未斷無明皆生其土。因果患累同二乘也。此之患累即因果疾。但有別教通別。無通教通別。問有餘土何得猶有四分因疾。答分無為緣集為四分也。何者取偏真是貪。捨俗有是嗔。迷一實是癡。三分等取即是等分。此即別惑見思之因疾也。問有餘土既有四分因疾。亦得有四大四苦果疾以不。答亦有變易四大通相四苦。問上界諸天尚無老病。此之淨土何得有之。答無別但通。上文雲亦生亦老變易。四大若不相違則無變易。雖有通疾界外四分變易皆輕。豈同分段之重。三約果報者別圓初地初住見一實諦同斷無為。自體未盡故依無明得有四分。即是因疾。感變易果即是果疾。亦名因緣生死。患累輕微故言自體。不成實疾但變易名通。若前方便變易相粗患累亦粗。若論自體患累輕微。則有餘為重果報為輕。乃至無有後展轉輕微。雖復輕微而同是實疾。始自闡提之因阿鼻之果。乃至金剛等覺元品無明。雖重輕有殊皆是實疾。問實報何得猶有四分因疾。答開自體緣集以為四分。何者取一實是貪。捨二邊即嗔。餘無明是癡。三分等取即是等分。是根本三毒。故請觀音雲。淨於三毒根成佛道無疑。問實報若有四分因疾亦有四大四苦果疾不。答既有自體生死豈無自體四大。故大品雲一切法趣地。乃至趣非趣三大亦爾。若自體四大四苦盡者。即是大經妙色湛然常安住。不為生死之所遷。若諸師謂法雲等覺無生死者。其如教何。又文雲從癡有愛則我病生。若金剛等覺無明未盡則有細微因果疾生。四約寂光者解有二種。若寂光土唯妙覺所居。則自體因果患累永盡無病可論。若通下地菩薩所居則有微細因果之疾。此取有後或無有後生死。若依仁王法雲三生。則無有後終生有後住生。法雲始生乃至歡喜皆屬因緣生死。此別教為便。依圓義推無有後即是等覺。有後或從法雲至三十心皆是因緣。展轉輕重。雖作此解未可定用。但依前釋寂光土究竟清淨。豈有因果細微之疾相待判其輕重者乎。問龍樹學者何以用天親之義。答是二大士豈不同入不二法門。今本為通佛教隨其所關即用。何得定執。若分別界外結惑生死及諸行名義。當細尋天親。若觀門遣蕩安心入道何過龍樹。但此經盛明疾義。未見諸經明文。若不取地攝相映望者。他或謂非義理多端強說。二明權疾者菩薩住大涅槃有五種行。所謂若得三諦三昧具二十五三昧。即成聖行。從聖行生天行梵行。從梵行起嬰兒病行。嬰兒行從大慈善根而起。病行從大悲善根而起。何者諸佛菩薩清淨法身諸惡永斷眾善普會。有何方便小善之可行。有何界內外因果之疾瘵但以大悲善根欲拔界內外因果患累。故形充法界無疾現疾。即是病行。又示方便小善。除界內外眾生緣集即嬰兒行。若此因果疾愈則諸佛菩薩捨應還真。但眾生病有興廢重輕。菩薩還同興廢重輕。故文雲菩薩疾者從大悲起。以眾生病故菩薩亦病。若眾生得不病者則菩薩無復病。今淨名託茲方丈空其室內唯置一床以疾而臥。是則無疾現疾。遠表諸土有權病也。但實病輕重上已分別。今明權疾亦約四土。一同居穢淨現權疾者。穢土既有十界因果之實疾。以其疾故則有十界因果權疾。若界內疾愈則淨名亦愈。問六道因果有疾可知。四種行人界內因果其相雲何。答此約界內因果患累未盡。若同居淨土但有人天四種行人六種法界因果實疾。以其疾故則淨名亦有六種因果權疾。若此疾愈則淨名亦愈。二有餘者二乘及三種菩薩皆有無為變易因果實疾。以有此疾則淨名亦有。若此疾愈淨名亦愈。三明果報現權疾者。但有圓教四十心及等覺地受法性身。各有自體.實因之疾.因緣.有後.無有後生死.實果之疾。以有此疾故淨名則有。若此等實疾得愈淨名亦愈。四寂光土有疾無疾前已分別。是則淨名大悲疾行權同四土。無疾現疾荷負十界。故名權疾。問淨名既是等覺。元品無明無有後生死。實因果疾猶在何得約實報土而明權疾。答本跡高下莫測之義。已在玄文何得更問。但權疾之義約位不同。若妙覺極位無法界之疾。而現法界疾者且如淨名權疾。等覺猶有元品無明無有後生死實因果疾。從現受有後乃至分段因果之疾皆是權也。如此傳類齊位是實同下是權。乃至有餘同居現因果疾皆是權也。若有餘土二乘三種菩薩齊位。有無為之實因疾方便之實果疾。神通誓願入同居淨。同六種因果之疾。入同居穢同十界因果之疾。皆是權疾。若同居土四種行人斷界內惑未盡。若斷已盡身在同居。無疾現疾為利眾生。皆是權疾。乃至五通仙人諸天報得神。通隨有所為無疾現疾。亦名權疾。若約觀心巧修觀者或為自行或為化他。無因果疾現因果疾尚名權疾。乃至一切眾生皆有此義。如是則一切法趣疾。乃至趣非趣。如此明疾堅則深窮實際之源。橫則廣等虛空法界。義理幽微。自非妙覺種智圓明。孰能究竟通達無礙。今淨名現疾表此。故聲聞菩薩皆所不堪。莫敢傳旨。文殊自知善解疾義能恭聖旨。問於權實往復無滯四明因疾出六品者。淨名詫疾意在興教。因文殊問權實之疾。答權疾出此品上半。答實疾出此品下半。又因權疾廣說不思議品。因實疾廣說觀眾生品佛道品入不二法門品香積品。是故室內六品皆從疾之一字。權實故有。入文帖釋當如符契。問有師雲此品是五源八始此雲何。答有似而疏甚不主對。何者淨名本託疾興教。但約疾之一字出室內六品。何待空室等為五源也。今明一部凡十四品唯初佛國的是大聖法王自說。餘十三品皆因淨名託疾而興。細推疾之一字即是三由六源二始兩因。三由者由淨名託疾故有諸王士庶參問。佛命弟子菩薩問疾。即是由疾得有室外三品。六源者以現疾故文殊奉命入室問權實兩疾。淨名略答廣說。是則室內六品從疾而起。疾即六品所出之源本也。二始者即是菩薩行見阿□佛二品。亦因淨名託疾而始。所以然者。聞說六品有緣疾愈。淨名得無復疾。故掌擎大眾還菴羅園。起發如來復宗明佛國因果。二品從疾愈而始。故言二始。兩因者法供養囑累兩品。亦因託疾而有。何者兩品既是流通。因淨名託疾而有正說。流通即是流通正說。是則因疾而有流通兩品。故雲兩因。今明室內六品大分為三。此一品即是略明權實二疾。次不思議一品廣釋權疾。後四廣釋實疾。   爾時佛告下五正釋文為二。一佛命文殊二文殊恭命。初文者上諸所命各述被彈皆辭不堪。但入室問疾利益事重。自非文殊具前五義更無堪任。所以命也。   文殊下二文殊恭命。文殊既無被彈之失無可致辭。又五利事重。豈可乖違大聖高旨廢斯大利。是以恭旨。文為五。一恭命問疾.二大眾俱往.三賓主往復.四正宜旨.五時眾得益。初為二。一先自謙.二正恭命。初復為二。一自謙.二出謙難之事。一自謙者行人之常儀。而言難為酬對者。上人智深德重往復非易。   深達下二出謙難之事文為四。一二智深廣.二因果德滿.三化他功大.四結二智究竟。具此四故故可謙難。初文言深達實相即實智深廣。若三藏菩薩本不入實豈判淺深。通教菩薩偏真實相未足以難大士實智。別教登地託至等覺但破十一品無明未成深達。況有教無人豈足敬難。今圓初住乃至等覺破四十一品無明。將窮源底智鄰妙覺。故言深達。善說法要者即是知不生不生不可說。四悉赴機說實相法。若權智所說雖多得益蓋寡。故非要也。今實智說一實相益者深廣。故言法要。如法華明多施金寶豈同解髻。此應四句。一少說少含.二多說小含此非法要.三少說多含.四多說多含此是法要。辨才無滯者明權智無滯故可敬難。此即生生.不生生.生不生不可說。四辨赴緣說三無滯。智慧無礙者即是三教所詮之理。知病識藥隨病授藥。方便知見波羅蜜皆已具足。故言智慧無礙。   一切至得入二明因果德滿。故可敬難。一切菩薩法式者即是權實法式。又是修行軌儀。非權非實而能通達權實法式。自行教他。非但悉知亦能成就。此因德滿故可敬難。諸佛祕藏無不得入者。二權一實。各有當教所明祕藏。以實望權。權是隨他非真祕藏。實是隨自。久默斯要不務速說。是真祕藏。一一寶藏一切法門即是藏義。故法華雲。種種諸藏悉皆充溢。果德將滿故言無不得入。既成果德深可敬難。   降伏眾魔遊戲神通。三明化他功成故可敬難。降伏眾魔者降魔如前釋。但魔是所化眾生之主。若主不賓伏民豈歸心。大士既能降伏十方佛土眾魔。則一切眾生無不歸信。遊戲神通者。民主既伏。是以神通變現。成就眾生淨佛國土。其功廣大。一切下地莫之能類。故可敬難。   其慧方便皆已得度。四結二智究竟故可敬難。其慧結實方便結權。二智導眾行行能究竟。故言皆已得度。   雖然至問疾二正恭命問疾。文殊謙下之儀已備。雖智德相鄰弟子之儀凡有百所為。皆承佛力。既是佛遣。還承佛加冀無謬漏屈滯之失。故言當承佛聖旨詣彼問疾。問若承佛加者。上諸菩薩亦皆堪往。答加於可加。文殊具於五義是故可加。又如法華彌勒四眾有疑。唯從文殊取決。豈得類諸菩薩。   於是下二大眾俱往文為二。一眾欲隨往。二文殊與眾俱往。初所以念欲隨往者。淨名神智難酬。往昔聲聞菩薩無敢當者。今文殊智德高遠承佛聖旨必論大法窮乎幽邃。故鹹欲隨從。   於是至大城二與大眾俱往。其有入室聞法之機。必沾益者皆共入城。   爾時下三賓主往覆文為四。一淨名空室現相.二文殊見相知表.三淨名稱歎文殊.四文殊述成其言。初又為二。一神力空室二以疾而臥。空室表欲扶成佛國之教。現疾表欲顯三解脫。初雲即以神力等者。神力表用智慧。空室表佛國皆空顯真寂光。除去所有表除依報。及諸侍者表除魔外。具如淨名答文殊。空室表其佛國即有二意。一成前.二生後。一成前者上佛說淨土。正為眾生罪故不見清淨佛土。不得生淨佛剎不能成淨土之行。故廣說佛國品。為破眾生罪垢緣縛諸不淨業。令成淨土之因。淨名為扶成佛教。逆作方便折挫彈呵。又因託疾為凡夫說。又欲重發昔彈呵事。皆為扶成淨土之說。今文殊既來所以現空室之相。表佛土皆空。欲與文殊廣論佛國即成前也。二生後者若現空室表佛國皆空。文殊知表因即往復論佛國義。故於此品即得明佛國也。又因空室身子為眾須床。念食時眾得見燈王佛土香積淨剎。其間往復品品開出佛國因果。斯義既訖。掌擎大眾至如來所。發起如來復宗。廣說菩薩行品。明佛國因果見阿□佛品。無量大眾見彼佛土。因此發心修阿□佛淨土之行。生彼土皆由空室現相。而立即生後也。今約四土釋此所表。一同居穢淨。若表穢土則有雜穢依報魔外正報。淨名現穢知穢即空。欲以智力破除穢業。若穢不空則不可破壞。以穢業空故依報可除。即是除諸所有破諸魔外愛見正報。即是及諸侍者。次表同居淨土。雖無雜穢依報魔外正報。而有分段清淨依報分段愛見正報。淨名現生知淨即空。以智慧力斷除分段依正之業。故雲除去所有及諸侍者。次表有餘者雖無分段穢淨依正。而有變易依報無為正報。即彼愛見魔外。故淨名呵須菩提雲。同於煩惱入諸邪見。淨名現生知其國空。即用智力除其依正。即是除去所有及諸侍者。次約實報者。其土雖無方便依正。而有自體淨妙依報。自體愛見正報。淨名應生知國即空。用智慧力除彼依正。故言除去所有及諸侍者。次常寂光國究竟清淨。空無所有即是極地所居。無可除斷。故大經明無所斷者名無上士。今淨名即用神力空其室內。除諸所有及諸侍者。表果報之末欲入寂光。故地持明。二障斷時離一切見清淨淨禪。此即其義。若表權居前三方便利物。具如前釋。復次有國有物有侍即是方便。今悉除者為顯實也。空室現相略釋如此。   唯置一床以疾而臥。二明欲顯三德解脫。床表真性疾表方便臥表實慧。此亦有二。成前生後。成前即是扶成佛說三解脫之法身也。何者淨名為成如來說不思議解脫。故前呵諸弟子菩薩。次及託疾為諸凡夫。又欲重顯往昔彈呵成不思議解脫之教。故無疾現疾。今文殊受旨入室問疾。事須現疾表相。以開往復之端。因此得論權實二疾即如來所說及淨名彈呵。扶成之說悉皆顯了。生後者即生室內六品出室二品。何者現疾有表故致文殊問權實疾。則生此品。次淨名廣說生後五品。還菴羅林為成不思議解脫之教。即生菩薩行見阿□佛二品。故名生後也。至後帖文其義自顯。所以唯置一床表真性者。法華明諸法空為座。空即真性解脫。疾表大悲方便。同疾即方便解脫。臥表實慧即真報疾。臥是休息身安之相。實慧若與真性相應。則諸行休息心安不動。智斷圓滿即實慧解脫。故大經雲誰得安穩眠。所謂慈悲者。常修不放逸視眾生如一子。以諸佛無緣慈悲拔一切苦。非放逸行。言得安穩眠者。如磁石吸鐵。無緣無念即安穩眠。如人自有不病臥寢自有有病眠寢。實慧亦爾。若眾生無病即法身實慧無因緣之疾。若有機眾生有病。即實慧法身大悲應之。若淨名同居穢土現此疾者。淨土亦然。乃至有餘果報亦爾。問疾是緣集瘵礙之法。何得表解脫之德。答此異藏通。彼以無煩惱生死名為解脫。今不思議方便解脫只受煩惱生死。而自無縛。解脫眾縛。故大經雲諸佛菩薩隨所調伏眾生之處。名為解脫。問此經明四禪為床座。何得床表真性。答經教隨緣開喻不定豈可專執。今解淨名表發罔像得珠。[言*解]詬窮研將不失寶。亦如下文明畢竟空寂捨。今見室空即表諸佛國土皆空。   文殊至一床二明文殊入室見相知表。見其室空無諸所有者。即知表諸佛土空。必欲開發扶成佛國之教。見其以疾獨寢一床。即知表三德解脫必欲顯發扶成。佛說不思議解脫之教。故大論雲智人能知智。如蛇知蛇足。問何以得知。文殊見相即知所表。答淨名歎言善來。以不見相而見。不見相即表四不可說。不見依正之相而見是現相。表土表身。若不爾者文殊在下。何得問疾即問室空。因此往復。又文殊尚知如來欲說法華現相表發。豈不知淨名現相所表。若不知者豈得恭旨堪來問疾。   時維摩詰下三淨名稱歎。所以歎者知具五義。今來問疾必能顯發不思議解脫佛國因果之教。扶成法王所說廣利有緣。故稱歎善來。文為二。一正稱歎.二釋歎。初正歎者對非善來而歎善來。若諸凡夫弟子菩薩既無五義。不能起發不思議解脫淨土因果。廣利群品。故非善來。今文殊反此。能扶成法王大教。多所利益可謂善來。餘非善來者略有七種。一諸王士庶皆有緣縛。雖蒙說法除其結或。非興顯大法。二諸大弟子偏真斷結。無大悲心不求妙覺。不能引物來出火宅。雖從因來至有餘涅槃。便入灰斷非真涅槃豈名善來。三三藏菩薩雖求佛果。伏結不斷心不清淨。又止求道樹佛果便入涅槃。所求非實須轉心觀豈名善來。四通教菩薩偏真斷結雖有慈悲。終求無餘無常佛果。須轉心觀豈名善來。五別教菩薩雖求常果。不能圓觀法界。次第而斷界內外惑來入十地。亦須轉心觀豈名善來。六圓教初心中心雖能見中無緣大慈普覆一切不住諸地。但智德猶淺非其齊量豈名善來。七圓教後心。本跡雖齊與物無有問疾之緣。不能興顯豈名善來。所以聲聞菩薩皆不堪奉命者。以有如是非善來故。今文殊是圓教大士本跡齊量。知與時眾有扣擊之緣。故將大眾如象王群同來入室宣旨問疾。則為時眾作入不思議見淨土生淨剎成淨行。而作良緣。故來問疾是真善來。淨名懸鑒有益故歎言善來。   不來相而來不見相而見。二釋歎。有師雲真諦無來相俗諦有來。故言不來相而來。若爾應歎二乘。又師言法身無來相應身有來。故言不來相而來。若爾淨名皆應歎諸菩薩。又師雲若來是來來。即自性來。若來是不來來即假來。假來非來即是不來相而來。今言來是來來是自性者。來是不來來即他性來。豈得歎也。今言若以來相而來則非善來。今文殊以不來相而來故歎言善來。何者若諸凡夫皆有愛見。此取相而來。若諸聖聞破假入真而來此是曲逕。取偏真相而來。三藏菩薩伏結而來。取相未斷。通教菩薩從體假見真入見地。乃至入菩薩位而來。此取二諦相而來。若別教初心歷別三諦入初地而來。此是依三諦相而來。此等皆非不來相而來。若圓教知四不可說即不見一切相。而能觀中道。無緣大慈化法界眾生。同來寂光是為不來相而來。此合如來命章說淨土義。亦稱可淨名之懷。但諸圓教初中後心。與此時眾無有問疾之緣。豈敢恭旨而來問疾。闕此一義故淨名不歎。今文殊從初發心知四不可說。無有權實自行化他之來相。故言不來相。而能道觀雙流而權而實。自行化他來。齊淨名本跡之德。故言而來。又知時眾皆是四不可說。今有因緣故見其可說機來。故將領而入。當聞不思議解脫淨佛國土之說。皆獲大利故釋言不來相而來。   不見相而見者亦是釋歎善來。以文殊不來相而來入室。以不見相而見室空及以疾而臥。皆知表發。則懸相稱可所以歎也。言不見相而見者。以對見相而見此非善來。何者若諸凡夫肉眼天眼見粗細相。聲聞但有三眼。肉眼天眼所見同前。慧眼見真即是見二諦相。三藏菩薩既未斷結不見真諦。但有肉眼天眼以見世諦粗細之相。通教菩薩亦但三眼。唯見二諦幻化之相。別教菩薩得四眼。三眼如前。別得法眼見界內外恆沙佛法無量四諦之理。並是見相見也。若圓教菩薩住十信位。雖有肉眼名為佛眼。相似圓見法界。法界相惑未除猶名見也。若入初發心住發真無漏即五眼圓開。雖得五眼知四不可說。不見有三聚眾生。即是不見相而圓見法界。此是不見相而見也。乃至妙覺亦如是。今文殊本跡五眼與淨名齊。淨名非相現相為表。文殊以不見相而見所表。此意懸與淨名冥同故稱歎也。問來與見何殊。答來是三智見是五眼。法華雲為令眾生開佛知見。又雲如來知見廣大無量即其義也。復次圓教菩薩從發心住知四不可說。得一心三觀三智五眼。將果望因心心寂滅自然流入妙覺大海。故言不來相而來。五眼轉明至果位時圓見法界。故雲不見相而見。   文殊下四文殊印可述成。如是居士者前居士懸歎善來。今文殊懸印如是。此為二。一文殊領解印可述成.二釋述成。初文者文殊言如是居士。是正印可。若來已更不來二句即是述成初句者。此述成前善來對非善來。何者前五人行以來相來。故來已可有更來。如凡夫外道修禪至非想已還墮三途輪迴上下。若二乘來出三界過三百由旬。即住化城。若滅化城須更來寶所。三藏菩薩欲求佛果行六度。而來不至妙覺。若聞通教觀從觀無生而來。通教菩薩來求佛地。若聞別教改心觀從別觀而來。若別教菩薩修別相三觀來求妙覺。猶是迴曲。若聞圓教改心改觀從圓教而來。此等皆是來已復來。今圓教菩薩發軫無僻。終不中道改心易觀。即是金沙大河直入西海。故來已不復更來。復次圓教初心中心雖從直道而來不改心觀。但來未至果猶有來義。文殊淨名皆至極地則無更來。故言若來已更不來。此述成釋歎善來不來相而來也。若去已更不去者。此重述成來義。亦約五人。雖去以去相去。非是善去。此則去已猶應更去。若依圓教發心正觀中道。一去則無改心改觀更去之理。故言若去已更不去。此之二語。一體義異轉名目耳。若以果望因即是從於因來。故言智度大道佛從來。將因望果即是去義。故大品雲是乘從三界中出。到薩婆若中住。又大論雲眾聖如是來佛亦如是來。眾聖如是去佛亦如是去。如淨名空室文殊來入。名之為來。受旨問疾即名為去。文殊為淨名說來。故更以去義述成。文殊言所可見者。更不可見。此述不見相而見。不可見而見者。其空室現疾表果依正。若過此所表更無淨土法身之可見。此語成佛國義。若引眾生來入見淨土法身。過此更無可見。故言所可見者更不可見。復次如世人肉眼見粗色。不見細色非究竟見。若更修天眼令見細色雖見細色不能見真。若二乘通教菩薩修得慧眼。即便見真。雖復見真不見藥病。別教菩薩進修法眼見差別法。雖見差別不能圓見三諦。一切法入一法一法具一切法。圓教菩薩若得佛眼。圓見法界窮源極底與虛空等。若過佛眼更無可見。故言所可見者更不可見也。   所以者何至更不可見二明文殊釋述成。所言來者無所從來者。此釋若來已更不來。四不可說即是平等法界。諸佛所不能行。此無有來相。約此說來即是無所從來。述成不來而來。去者無所至者。四不可說即是平等真法界。諸佛所不到。故言去者無所至。重述成不來相而來來無所到也。所可見者更不可見者。四不可說平等真法界中無所可見。而言見者。佛眼見極更無可見。即是釋上述成不可見相而見也。   維摩經略疏卷第六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78 維摩經略疏   維摩經略疏卷第七(小卷二十一)   天台沙門湛然略   問疾品之二   且置下四正明問疾。上來言談是賓主相見之儀。非其正意。神解既齊辨無窮盡妨宣佛旨。故言且置是事。文為二。一前宣佛旨二文殊自述。本銜佛命師旨尊重故須前宣。次須問託疾之深致。覈發大士闡揚利物。故自述己情。若但宣佛旨聲聞菩薩不應各辭。但對勝人慰問疾義。往復事難餘人不堪。意在於此故文殊次述己情。宣旨為二一正宣旨二總述佛意。初文三句為三。初句雲是疾寧可忍不。淨名法身本自無疾無忍不忍。既為眾生還約眾生論忍不忍。但佛處世跡同世間故有勞問。如毘尼中佛亦慰問諸比丘。道路疲不乞食易得不。又如大品諸佛自相慰問少病少惱等。智論釋之皆有深致。今佛問淨名雲寧可忍不者。淨名為眾生故疾。眾生不同疾有可忍不可忍。如人雖病而猶行涉是為可忍。或有疾苦起止不能是不可忍。今亦約四土。一約同居穢淨。穢土疾者則有六道。十惡四重等業是三惡因疾。三途苦果是果疾。此之重疾是不可忍相。若十善是修羅人天因疾。八苦五衰等是果疾。此苦小輕是可忍相。復次同居穢土果疾是一而因疾。九種不同謂六道三乘。若有六道因疾無三乘根性。是不可忍相。若有三乘根性即是可忍。復次凡夫修三乘行根有利鈍遮有輕重。根利遮輕疾則可忍。根鈍遮重則不可忍。復次三乘進行斷結。斷結者輕是則可忍。未斷者重則不可忍。淨名權疾皆悉同之。次同居淨土除四惡趣。但約人天三乘類前。二約有餘土無分段之苦通皆可忍。但粗細相形二乘通教菩薩生彼土者鈍是不可忍。別圓菩薩生彼土者利是可忍。權同亦爾。三約果報土者彼諸菩薩皆是法身無三乘異。雖有無明自體因果之疾皆悉可忍。權同亦然。若地位相形非為不得。但不如前有餘橫有其相。四常寂光既是極地。眾惡永盡眾善普會。無疾無惱無實權之疾忍不忍別。佛止一句慰問淨名。廣博深遠無所不該。問上言寂光有疾。今何以言無。答不定但隨聖教。教有即有教無即無。今據極地無實疾也。   療治有損次宣第二句。療治有損者世間有疾必須醫療。既為眾生苦。治眾生是治淨名。但眾生疾有三不同。謂見思無知無明。此之三疾即界內外一切因果諸疾之本。用三觀治之則三疾俱滅。具在玄義三觀中明。至釋下文自可見也。亦約四土。一同居者一從假入空正治同居見思之疾。二從空入假正治有餘恆沙。傍治同居無知。三中道正觀正治有餘果報無明。利根菩薩傍治同居見思無知。亦傍治有餘無知。寂光無疾可治今明治同居土。大論作四種料簡。一根鈍遮重即是鈍根凡夫。煩惱垢重不可治也。二鈍根遮輕如周利槃特一夏止誦一偈而能發真成大羅漢。三根利遮重如鴦掘魔羅。日殺九百九十九人。但其根利遮不能障見佛即悟。四根利遮輕如舍利弗。聞阿說示說三諦一偈即得初果。淨名同此等疾難損易損。如四句中槃特鴦掘身子等皆是療治有損。若就有餘無永不損。若三乘相形亦作三種分別有損。權疾亦然。若入果報平等法界此是利根但有一無明遮。約位傳論輕重無別橫遮止有一損。若約初心宿業或作二句分別無鈍根也。權疾亦然。常寂光土極地寂然無此分別故佛問雲療治有損。   不至增乎次宣第三句。此問意者如世人疾具有四種。一有從初服藥但增而不損終無瘥理。是名增增。二或雖困篤方治即愈。是名增損。三或有服藥初雖暫損而後更增。是名損增。四從初漸損乃至平復。是為損損。淨名應生同居說十二部經治眾生疾亦四根緣。一增增者即底下凡夫。若為說法更起誹謗闡提之罪。如善星調達等也。二增損者如尸利鞠多鴦掘等也。三損增者如大論明。四禪比丘謂是四果。臨終見生處謗無涅槃即墮地獄。又毘曇成實明退法人皆是其相。四損損者即身子等諸得道人。淨名同居權疾亦爾。二約有餘但有三種無增增也。已得位不退不生三界。而三乘生彼有利有鈍。約行退念退亦得有三。權疾亦然。若果報土皆念不退。心心寂滅自然流入皆是損損。或約入出觀義立三句。權疾亦然。寂光極地湛然無疾。淨名權同前三土疾。治其實疾有損不增。淨名亦爾。故慰問言不至增乎。   世尊慇懃致問無量。二明文殊總宣佛意慰問。言致問無量者十方法界三土實疾既其無量。淨名悲念則權疾無量故使如來致問無量。止述三句者此表問端。或有多句。譯者簡略或經家不出。例如五百八千皆有稱述略而不傳。或是但總宣無量。足表佛意故不多述。   居士下二文殊自述己情。問疾奉旨事難意在於此。文為二。一問果中權疾二問因中實疾。由問權故淨名答出不思議品。由問實故淨名答出觀眾生等四品。至文可見。就問果中權疾文為三。一從居士此疾何所因起下是問果疾因起。大士果地法身清淨永無患累。而今現疾何所因起。二從此室何以空無侍者下。是問大士法身依報眷屬。今何所在而但見空室。三從是疾為何等相下即問應身同疾以何為相。為同法身為同凡夫故問相貌。初文為二。一文殊問二淨名答。初問為三。一問疾生因起。二問疾生久近。三問滅疾之法。初問疾因起者若果地法身何疾何惱。今忽言有疾因何而起。次問其生久如者。法身無疾既有權疾有來幾時。次問當雲何滅者。若為眾生今十方國土眾生無盡。權則不可滅此。疾當何得滅。文殊三問大意在此。   維摩下二淨名答為二。一先答第二第三問。次答第一問。所以問答有前後者各有其意。文殊問意欲令眾生知從本起跡。淨名答意欲令眾生尋跡入本。亦為顯生滅相成之義。初答文為三。一正疊答兩問二釋三譬顯。初文二。一答第二問疾生。次答第三問疾滅。今先答第二問疾生久近。   從癡有愛則我病生者。疾之久近皆由眾生十二因緣生。淨名權疾同其久近。所以知約因緣答者。涅槃雲生死本際凡有二種。無明與愛是二中間即有生老病死。無明是過去癡愛。是現在癡。二世相避故立兩名。無明潤行使有現在識等五果。現在愛取潤有則有未來生死。故有十二因緣輪轉。三界二十五有經生歷死則有因疾果疾。淨名為眾生有癡愛生法身大悲即權疾生。眾生癡愛生來非近。權疾亦爾。答疾久近正意在此。復次淨名為眾生疾何但同居。有為癡愛疾生權病則生。有餘無為亦爾。何者同居癡愛盡有餘癡愛則生。以迷中道染涅槃故是癡愛生。是二中間則有十二因緣因疾果疾。但是變易因緣與分段異。分段昇沈往返六趣。變易不爾。但約因愛生死。愛滅即生於上地終不更退生於下地。何者三界結盡不生分段。亦不退細受粗。類如那含於欲身修得初禪初禪死即生二禪。終不生欲界更退初禪。界內聖人尚爾。何況界外而更生分段及受粗變易。若變易眾生有此癡愛淨名大悲即癡愛疾生。是答疾生之久近也。若果報土無明未儘是癡染依正是愛。是二中間有自體生死十二因緣因果疾生。故勝鬘雲。無明住地其力最大。佛菩提智之所能斷。若有餘癡愛疾滅即果報癡愛疾生。淨名法身大悲即同其生。此亦答疾生之久近也。寂光極地無實癡愛疾。故無權疾生之久近。問若約眾生明淨名疾生久近者。癡愛無始非久非近。何得以此答文殊問。答眾生癡愛無始非久非近。淨名無緣大悲亦爾。論久近者約事有也。何者果地大悲窮源無疾。隨眾生疾同體。大悲因是而生名生久近。文雲從無住本立一切法。無始無明起恆沙無知界外四倒界內四倒。淨名窮緣起之源亦爾。若依理者果報疾生為久。有餘同居疾生漸近。依事則同居為久。有餘果報漸近。如斷同居癡愛方有有餘癡愛生也。   若一切眾生至我病滅次答第三問疾滅。若用四教三觀斷三土眾生癡愛。實疾滅則淨名權疾亦滅。故言則我病滅。何者若同居土起因果疾。淨名同彼為說四教令修三觀。若彼眾生疾滅淨名權疾隨彼而滅。若有餘土眾生有因果疾。淨名權疾為說別圓令修假中。若彼眾生疾滅淨名權疾隨彼而滅。若果報土眾生有因果疾。即淨名權疾但為說圓令修中觀。若彼眾生分分四十一品滅淨名亦然。寂光極地智斷圓極則無滅也。略答第三問竟。若諸師不許約界外二土明權實者。彼之二土應無無明。若彼有實淨名何得無權。問三土眾生癡愛無盡淨名權疾何當盡也。答通論權疾眾生不盡疾亦不盡。今且據一期有緣三土所化。有化緣疾滅權疾亦滅。   所以至無復病二釋前兩答有二意。前言為眾生故入生死。有生死即有三種疾生。此釋答有權疾生之久近。次言若眾生得離病者。則菩薩無復病。即是釋後答權疾得滅之由。   譬如下三譬顯文為二。一開譬二合譬。開為二。一開有病譬二開病癒譬。初以父母為譬者。菩薩從二智生大悲住一子地。即是眾生之父母。一切眾生同有性理故雲唯有一子。若三土眾生有癡愛實疾。法身二智大悲即應生三土。故有權疾。二開病癒可解。   菩薩至亦愈次合譬文亦二。前合有權疾譬。次合權疾愈譬如文。   又言至悲起二卻答第一問。上已辨權疾之生滅。今次答起權疾之因由由於大悲。即不可思議解脫無緣慈悲善根力故能現身有疾利益三土。此無心於物。大經雲。即於五指出五師子。如來實不作念而像見師子。當知皆是慈善根力。今淨名大悲熏心現三土疾亦復如是。眾生緣法緣即不能爾。今淨名無緣大悲故能三土現身有疾說四教三觀。如置毒於乳乃至醍醐亦能殺人。菩薩大悲亦復如是。隨所現身同事利益功不唐捐。故大經雲慈即如來慈即解脫。此之慈悲即具一切佛法。如磁石吸鐵。悲亦慈問為。石異於吸吸異於石。答若石異於吸石則無吸。若吸異於石吸在石外。今不爾不一不異即是石吸。無緣慈悲即是法身法身即是無緣大悲。寂然清淨無念而吸。如鏡本無像隨眾緣對鏡則現像。眾生本性清淨無有癡愛。菩薩法身本來無疾。以三土眾生癡愛疾起菩薩大悲即有三土權疾。故去從癡有愛則我病生。   文殊下二問室空無侍者文為二。一問二答一問者文殊入見室空。即知有表時眾未悟。欲顯佛國之義故次問也。此是問依報之國為正報所棲。為令時眾知大士法身所棲究竟淨土。無有依報眷屬。若應於物則有依報眷屬。故次問此室何以空無侍者。此問正起發佛國扶成上來佛國品也。   維摩下二淨名答文為二一前答室空次答無侍者就答室空有七番往復。初言諸佛國土亦復皆空者。大士善巧多端表發非一。從來此室位置安施侍人陪列此為表欲說方便諸教緣集未除未得顯於清淨土也。今欲顯真淨土無有分段變易依正患累。引入畢竟本性空理常寂本國。故屏諸所有表捨方便明有之教。今欲闡揚畢竟淨土真空寂光。故答言諸佛國土亦復皆空。空何但表性淨常寂空無所有。一切諸國悉亦是空。若諸土不空寂光不遍。既遍一切則三土皆空。問別有寂光土耶。答不然。只分段變易即常寂光。如螺髻所見即穢是淨。更不別求。故雲譬如諸天共寶器食飯色有異。言諸天者表三土也。皆有依正。正報即身依即住處所有淨妙五欲等也。言皆空者表常寂光。無此依報封彊之別。亦無正報種類之殊。同入究竟真空之理。如此室空無物無侍。從來對諸方便賓客須安眾具。今賓皆成畢竟空機。假令未入必入。不久已得香飯如聞毒鼓。至聞法華一切皆入是故空室正表於此。   又問至以空空次問答。問以何為空者分段變易皆有依正。雲何令其同歸一空。又聲聞經明空三昧。衍十八空有空空。未知以何空故空。   答曰以空空者若約境智通明法空。如大經明。空空故空。亦以菩薩修空故空。如鹽性鹹令異物鹹。故言以空空。今言若迷教意只逐其語。雲空空者空則無窮不免戲論。藏通所明只是界內空空。今中道正觀能空生死亦空涅槃。故言空空。若空生死即同居空。若空涅槃即變易空。故言以空空。何者界內塊然猶尚是空。況界外果報細妙而非空也。以此而推空室表於諸佛國空。正表諸土是寂光也。   又問至故空第三番問答。所以更進問空何用空者。若法本來自空何待修故空。若以修空故空則本性不空。又若觀分段從假入空空即真諦。何須更空。若須更空當知是有故問空何用空。   答曰以無分別空故空若就本性空理是一。但稟方便二乘菩薩分別取空未會真空。若捨智障分別二諦即會中道真空之理。故雲以無分別空故空。復次若分別俗有實空破俗入真。則生死涅槃是二名為分別。止得但空不得不可得空。若體非俗非真則無生死涅槃之異。豈有智障之可捨也。無生死即是但空。無涅槃即是不可得空。是名以空故空。若會無分別空則無界內外之可分別。即常寂光真極淨土。   又問至亦空第四番問答。文殊問意此是密難。若分別非空無分別是空者。何得言空。若言是空豈非分別。若以二乘方便菩薩分別取空皆非空者。今何得捨分別空而取無分別空。若有取捨無分別還成分別。既成分別則非空也。若是空者不應分別。故問言空可分別耶。淨名答言分別亦空。此之空理本性自空妄生分別。只此分別未曾是有。雖復種種憶想分別。分別即空。何者若性自空。修空見空。若所觀分別之境即空。無分別者能觀亦然。若能觀分別之智不即是空無分別者。所觀可然。以所觀分別之境空即是無分別故。今能觀亦然。諸方便教事理不融。分別可障無分別理。圓教不爾一切分別即無分別。無分別即分別。分別即空。所以上文雲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雖復分別未嘗離空。故言分別亦空。復次三土皆是分別妄想故有。若皆即是中道法性一如無二。此分別即空即無分別之寂光也。   又問至中求第五番問答。問空當於何求者。明此無分別空理微妙懸絕行人欲求當於何求。淨名即答當於六十二見中求。譬如有人迷南為北。不可離北終須還就所迷北處而求南也。悟時還是所迷北處。而見於南。今眾生未悟即菩提為煩惱。故有六十二見之煩惱。若悟即煩惱為菩提。六十二見所計煩惱之處即是菩提真空常寂之淨土也。今明六十二見雖復眾多原其根本不出二見。從二出四歷三世陰即六十二也。故法華雲若有若無等依止此諸見具足六十二。凡夫四教即有五種有無四見。一凡夫四見出六十二。如向所說。二三藏四門未悟取著即是四見如大論明。若入毘曇即墮有中。空門昆勒門等皆各墮見。三通教四門若未得真執此四句即是四見。如大論雲般若如大火炎四邊不可取。中論觀法品亦有此說。四別教四門如大經雲。乳譬佛性四句。若未見佛性執此四句即是四見。五圓教四門若未見性執此四句亦成四見。故思益雲實語是虛語生語見。故大經雲自此已前皆名邪見。以此四教歷三世陰及二無我。亦皆各出六十二見。有人言大集有此分別未得討文。所以出此五種六十二見。為成淨名所答。故言當於六十二見中求。若從凡夫六十二見藏通四見中求得但空。即見同居有餘。若從別圓四見等求得見果報土。若於圓教四見等求至離一切見清淨淨禪即見寂光。如迷南謂北從迷處求即得見本。今欲求理只約見中而求即得無分別空入常寂光。故答言當於六十二見中求。   又問至中求第六番問答。問六十二見當於何求者。此明諸見顛倒本來不實。依何處起而求諸見。淨名即答當於諸佛解脫中求。何者諸佛解脫即是中道自性清淨心。不為煩惱所染。本非縛脫不染而染難可了知。即是眾生迷真性解脫故起六十二見。有縛有脫。此見非餘處起。即是迷於真性解脫而起。今欲求此迷情諸見者。當於諸佛真性解脫中求。則知六十二見所起之源也。如欲求冰不得離水。   又問至中求第七番問答。若求六十二見從諸佛真性解脫中求者。諸佛果地三德解脫復從何求。淨名即答眾生心行中求。上文雲隨其心淨即佛土淨。今觀眾生心行入本性清淨智。窮眾生心源者即顯諸佛解脫之果。華嚴雲破一微塵出大千經卷。故般舟三昧雲諸佛從心得解脫。心者清淨名無垢。五道鮮潔不受色。有解此者成大道。故淨名勸於眾生心行中求。如勸求水不得離冰。問求真性解脫亦得實慧及方便不。答眾生心性即是真性癡愛即是實慧。諸行不善即是方便。具如玄義十二因緣三種非道通達不思議三種解脫佛道。若見眾生心淨即佛土淨者。即於眾生心行見佛三種法身解脫不縱不橫。如世伊字。所以至極法身離身無土離土無身。身土理同而名有異。如天帝釋有多種名。解脫亦爾。或名毘盧遮那或名常寂光土。故淨名空室表諸佛國空。唯置一床以疾而臥表三德解脫。若見室空即見以疾臥床。若見以疾臥床即見室空。若見眾生心空即見諸佛國空。即心行中求得三解脫。故淨名因答佛國即相仍答諸佛解脫。則還扶成佛說不思議解脫之旨趣。顯佛國之宗致也。助佛揚化正意在此。下室內五品雖多有所明結撮旨歸。終從此出。   又仁所問下二答無侍者。即表性淨永無愛見。故言無侍如世人侍侍於兩邊驅馳使役。種種之侍正表此也。文為二。一正答二釋出。一正答雲一切眾魔外道皆吾侍也。此之答意。大士本以魔外為侍今空室無侍。表常寂光無有愛見即無魔外故無侍也。而有侍義者若應三土有愛見眾生。即是魔外。淨名轉用即為佛事利益眾生。即是侍義。若三土愛見眾生即空無所有者是無侍義。而淨名為三土皆有愛見眾生。故現居諸土即有侍也。若同居穢土即有波旬眷屬及屬愛眾生是右面侍。六師九十六種及屬見眾生是左面侍。所以然者淨名同居穢土現種種身於愛不捨。或作魔王調其眷屬以為佛事於見不動。或作外道迴邪入正調其眷屬以為佛事。此即用愛見所成眾生為侍。現同居淨土亦然。但無惡魔外。若有餘土見愛者二乘通教菩薩生彼有禪定智慧。禪定是愛性智慧是見性。猶是愛見宿業罪垢故不見如來清淨之土。淨名應生同其愛見。調伏教化使為佛事即是侍也。若別圓菩薩雖有福慧未見佛性未斷無明。即是無為愛見所成猶是魔外。其變易土雖無天魔而有樂生死魔以染涅槃即是愛。愛故則有變易果報即是魔也。雖無真諦理外外道而有中道理外外道。大士於愛不捨於見不動而化度之。即以此為侍。若果報土始從初住雖見實諦圓斷法界見思。但未能盡。乃至法雲猶有細微愛見。故為無我輪惑所縛。餘一品死魔在。淨名為此現生其土。調此愛見所成菩薩以為眷屬。即是皆吾侍也。若究竟寂光諸業所感依報永盡。故言空無所有永無愛見所感正報。故言無侍。空室無侍遠表此也。   所以至不動二釋如同居土以愛見魔外為侍者。三土愛見所成眾生亦皆名侍。若愛見即空不捨不動即是無侍。即空而有愛見眾生。淨名不滯不捨不動而調伏之。令具一切佛法。即有侍義。寂光永無愛見。即無魔外故無侍也。   文殊下三文殊問疾相有三番問答。一問疾體相二問疾用三問成疾之法。初問言所疾為何等相即問疾體相。所以問者。既言法身眾患永斷。因於大悲現斯疾者。悲即疾體。有何等相。若有定相則能利益。若無定相豈能有用。淨名答言我病無形不可見。此明法身本來無疾。大悲善根而現此疾。無緣大悲無有處所。豈有形相。若眾生緣法緣有所依倚可辨其相。同體大悲無緣無念豈有可見。如磁石吸鐵。如凡夫身患尚無相貌。況法身無緣而有可見。故答言我病無形不可見。即是答疾體也。   又問至如幻故二問疾用。所以問疾用者。應身權疾即是病用。進退二種與何法合。為與金剛身合為與智慧心合。若與身合法身應有其疾。若與心合力無畏等心應有苦。此約進合義問也。所以約金剛為色智慧為心者出大經。佛答師子吼也。若與眾生身合眾生身實有疾。應身應實有疾。若與眾生心合眾生心有實苦應心應有實苦。此約退合義問也。若不與金剛身智慧心合。雲何名法身起應從大悲生。若不與眾生身心合者。雲何而言應同其疾。淨名答言非身合身相離故。如凡夫病現見不與身心而合推假名身不見實疾。但有名字。名字不論合與不合。身相離故求實不得。故病不與身合。亦非心合。心如幻故。唸唸不住。豈況應身權疾而與金剛身合。身相離故。而與智慧心合。心如幻故但有名字。譬如明鏡一切色像現於鏡內。此像不與鏡合。何以故鏡形圓滿像應隨圓。若不圓滿當知其像不與鏡合。亦不與形合。何以故。外是實形此像不實。不實之形豈與實合。雖不與鏡合因鏡像現。雖不與形合形對像生。此病亦爾。不與金剛身智慧心合。何以故金剛身相離智慧心如幻性無疾故。亦不與凡夫身心合。何以故。凡夫身離病相不住。心如幻化病亦何在。凡夫實病此病權現。雖不與法身及凡夫合。因大悲起而有實病也。故從無住本立一切法現有三土之疾。故以鏡為喻也。   又問至我病三問成病法。所以問者。夫病約身。身有四大如四毒蛇更相殘害。大論明四蛇相逐恆相殘害。一大不調百一病惱。故文雲菩薩為眾生故有生死。有生死則有病。何以故。以其應受此毒蛇身即有四大。今現身有疾何大病耶。淨名答言非地大若地是病土石林木亦應是病。若此等非病雲何得言地大是病。水火風大亦復如是。外四大既非內亦應爾。復次若四大是病有此四大即應是病。何得或有或無。若無病時應無四大。雖有四大有無病時。當知病非四大亦不離四大者只約此身得論有病。譬如因的則有箭中。豈離四大而別論病。故言不離地大。淨名亦爾。雖同實疾何必頓同為病苦耶。故言非四大也。不離者淨名為此實疾。是故應同應疾之由良為實疾。故言不離不即不離以論權病。又非地大者如請觀音言。地無堅性水性不住火從緣生風性無礙。一一皆入如實之際。四大實際即非病也。故言非四大。不離者眾生不了四大如實故起諸病。是以應身同四大病故說不離。故淨名雲以眾生病從四大起以其有病是故我病者。眾生四大所成應同亦現四大所成。四大即是成病之法。今遍約三土。若三土有疾淨名則有此大悲。疾體無形相猶如虛空。雖復應同不與三土身心而合。成疾之法本由大悲何關四大。亦不離四大故三土生現此權疾也。故雲是故我病。乃至法雲金剛心亦如是。   爾時文殊師利下第二問因中實疾。所以次問者上來權疾。當何所因為同實病。以有實病方便同事。而為治之。雲何為實疾眾生說法。如何慰喻實疾菩薩。文為二。一為信行人問二為法行人問。所以然者初問雲何慰喻。淨名答以三教。慰喻即為信行人。從問雲何調伏。淨名答用三觀調伏。即為法行人。信行必藉外緣恆為說法。指示分明方乃得悟。即是鈍根。法行不專藉外緣少有所聞。能觀行入道即是利根。亦未必定爾。但信法二行互有鈍利根性不同。文殊為此以興兩問。復次眾生累劫有須聞法有自進行。故問慰喻調伏意在請出三教三觀。若將三教成上室外經者。即用通教慰喻從假入空觀調伏。成上為國王長者說法。彈呵有為緣集。若別教慰喻從空入假觀調伏。成上彈呵十弟子無為緣集。若圓教慰喻空假一心三觀調伏。成上彈呵菩薩自體緣集。若將成下文者上已明問權疾。為不思議品作本。今問實疾。若通教慰喻從假入空調伏為觀眾生品作本。若別教慰喻從空入假調伏為佛道品作本。若圓教慰喻中道正觀調伏為入不二法門香積二品作本。而不取三藏教者此摩訶衍義也。未入室明四教者為折伏彈呵凡夫著樂故也。今入室明三教三觀。正為攝受如前分別。故知此經一部明四教三觀。其文分明望前望後句義相當。與一家用四教三觀孱同。故前於玄義具明四教三觀意在此也。略判竟。今初文殊問言菩薩應雲何慰喻有疾菩薩者。即是請出慰喻教門。   維摩下二淨名答文為四。三即三教慰喻四結成。今明三教但慰喻菩薩不取二乘以無慈永入涅槃。故今以藏通共成一教慰喻。界內有為見思疾未斷。菩薩有分段因果實疾。故須三藏助通大乘而慰喻也。亦得兼用別圓慰喻。若說別者正為慰喻有無為緣集菩薩。其有無知變易因果實疾故用別教而慰喻也。若說圓者正為慰喻有自體緣集菩薩。其有自體因果實疾故用圓教而慰喻也。今先明用藏助通慰喻者。勸令從假入空觀修一切智慧眼也。文為二。一從果假入空二從因假入空果。是五陰妄惑之身由三假有故名果假。即是苦諦四行中無常為初。說身無常不說厭離於身者。若聲聞觀身無常起於厭離捨遠生死。菩薩不爾。觀身無常若折若體為破常倒不說厭離破二乘心。雖知無常唸唸磨滅未度眾生。未具佛法終不捨離。說身有苦不說樂於涅槃。聲聞觀苦樂求涅槃。菩薩不爾。若折若體解苦無苦。為破計樂顛倒。眾生未度未具佛法。終不入於無餘涅槃。說身無我而說教導眾生。聲聞觀身無我證滅無慈不度眾生。菩薩不爾。若折若體觀我假入無我。為破計我十六知見顛倒。不取眾生畢竟空相。故能為眾生說於如是無我之法而教導之。說身空寂而不說畢竟寂滅。聲聞法入真墮於寂滅。菩薩不爾。若折若體入假實二空而知中理。不以偏真為究竟也。是則雖復從假入空。欲為入中而作哢胤不捨群品。故為聲聞觀苦有異。意在此也。   說悔至過去二明慰喻令觀因假入空。因即集諦。結業並是苦因。二乘為涅槃但急斷結不懺宿罪。身子罪故不見淨土。意在此也。菩薩達煩惱性不匆匆斷結急取涅槃。但以懺悔為先。淨諸功德故螺髻見淨意在此也。此正明觀因假入空。若但觀果假入空非不離四住之惑。而往罪不除則障法門化他功德。菩薩為度眾生必須除罪。若無怨對即可受化。故菩薩戒以殺為初。聲聞戒以非梵行為初意在此也。今明菩薩修從假入空懺過去罪。故言說悔先罪。若毘曇明三世有罪從未來至現在入過去。得繩繫屬行人。若成論明二世無罪但隨心現在。今菩薩觀無生懺尚無三世。何況罪入過去及在現在。但過去顛倒妄造諸罪。若知我心自空罪福無主。如此懺時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體假入空破昔妄造。故言說悔先罪三世空故不入過去。   以已下二明用別教慰喻無為緣集。菩薩自有恆沙別惑因果實疾令從空入假。觀破無知得道種智法眼。見機入假化物。文為五。一慰喻勸起悲心二勸發願饒益三勸修福慧四勸生勇健心五勸精進不退。若具此五即入假觀成能利一切。以己之疾愍於彼疾。初明勸起悲心。何者二乘無悲沈空受樂。菩薩出假須起大悲。問菩薩自己有疾可得愍彼己既無疾何得以己愍彼。又別教雖有無明塵沙與分段異。何得以己愍彼。答此有二解。一菩薩斷四住時但有無明及習即生是念。我今無明之疾尚爾。況眾生具縛何能受界內重苦。是則以己之輕當愍於重。故須出假。又假無明疾輕四住疾重豈得以輕愍重。   當識宿世無數劫苦。以往昔苦愍於一切。如布衣登極知人苦樂。當念饒益一切眾生。二明慰喻勸發。弘誓當念即是從悲起誓。念欲饒益一切眾生。即是入假勝緣憶所修福念於淨命。三明慰喻令修福智。入空則無福無命。此是入假修其萬行如空中種樹。修福即福德莊嚴。淨命即智慧莊嚴。如大論明四種五種正命皆是其事。若無正見慧命皆邪。何能愍彼勿生憂惱。四慰喻勸生勇健心。聞生死無量劫意而有勇。首楞嚴心乃能入假化眾生也。若怖畏憂惱或退墮二地。故言勿生憂惱當起精進。五慰喻勸修精進。有疾菩薩若欲入假必須精進不得休息。未具佛法不應取證。又方欲荷負不應疲怠。此即從空入假利益一切。若言空無所有不修精進即退墮二地。豈能從空入假利益一切。當作醫王療治眾病。三明用圓教慰喻。有自體緣集實疾菩薩令修空假一心三觀得一切種智佛眼。若諸方便教此非大醫不名為王。圓教發心作佛三諦圓觀。若開佛知見是大醫王。能圓集法藥治法界病。故言當作醫王療治眾病。自疾他疾皆究竟愈。此慰喻文具明四教三觀意。略而文未顯。至下三觀釋文方具足顯。   菩薩至歡喜四結成。即是勸三教慰喻三種實疾菩薩。若依教斷三種緣縛脫三一土因果患累者。即各歡喜也。   維摩經略疏卷第二十二   問疾品之三   文殊師利言下二為實疾菩薩問調伏觀法。又為二。一文殊問二淨名答。問意如前明為於法行。亦通為二行互相資發。故問也。   維摩下二淨名答正約三觀調伏。何者三觀破三惑。即是修三智三眼調伏界內通別圓三種實疾。亦是調伏三土因果之實疾也。文為三。初約從假入空調伏界內見思之疾。二從以無所受去明從空入假調伏無知之疾。三從有疾菩薩自念去明中道正觀調伏無明實疾。三觀之義具如玄文。今更略明三觀之相。三藏既不見真不須論也。通教三觀但約二諦只成二觀無第三觀。非今答意。今但約別圓以簡三觀則有三種。一別相二通相三一心。一別相者歷別觀三諦。從假入空但得觀真。尚不觀俗豈得觀中。從空入假但得觀俗亦未觀中。若入中道方得雙照。玄義已具。二通相者則異於此。從假入空非但俗空。真中亦空。從空入假非但俗假真中亦然。若入中道非但知中是中。俗真亦中。是則一空一切空無假中而不空。一假一切假無空中而不假。一中一切中無空假而不中。但以一觀當名解心皆通。雖然此是信解虛通。就觀除疾不無前後。三一心者知一念心不可得不可說。而能圓觀三諦。即此經雲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場成就一切智。故玄義已具。此三三觀初別相的在別教。通相一心的屬圓教。今室內六品正是通相或用一心。何以知然。初從假入空觀雲唯有空病。空病亦空此似空於中道。又觀眾生品從假入空徹觀三諦。入文方見。問此兩三觀既並是圓。何以為兩。答通相約通。論圓恐是方等帶方便圓。不同法華。今明從假入空觀亦名二諦觀。即是修一切智慧眼。文為三。一入眾生假空二入實法假空三入平等假空。初假者一往經文似如析假。何者初破我想及眾生想是眾生空。次當起法想是別修法空。此乖鏡像拳指之喻。今明不爾。此別有意。若聲聞人但求自度。總相破人即破法空。菩薩為化眾生。總相別相。若總相但體三假皆如幻化。別相入空。須前分別眾生實法平等無謬然後入空。何以故。菩薩集法藥須細分別為分別藥病作方便也。是以大論釋菩薩用道種慧入空。遍分別諸道方入空也。故此經雖前觀眾生入空而猶須更起法想。下文雲以何為空。但以名字故空。若言但以名字者即是如幻如化體假入空意也。初明眾生空文為三。一正明破眾生假入空即是約因破果。二釋是約果破因。三結。初文者前世妄想即無明與行能感今世識等五果。若有此果即有病也。虛妄之因不實果報理然虛假。是中無我故言誰受此文亦不的判析體。今望下文義推多用體假。   所以至生著二釋即是以果破因果。即是此身。四大無主無主故即無我。破四大如前約請觀音明。言以果破因者經重釋雲。又此病者皆由著我。由迷此果計我即癡順我即貪違即生嗔。即愛取有故有未來生死。眾苦不斷。若知無主則不計我起愛取有。故言以果破因。   既知至生想三結成。若知妄計是病本者即除我想及眾生想。若我人想滅則十六知見及六十二見一切屬見煩惱皆滅。即是須陀洹智斷是菩薩無生法忍。   當起下二明法空文為三。一先分別法二破除三釋。初文者菩薩為利眾生先分別法相方入空也。故大論雲先用法智分別諸法。次用涅槃智所以入眾生空竟更起法想分別諸法。然後體法入空者。如身子利根入見道竟即能斷結成羅漢果。停留七日為作隨佛轉法輪將。須在學地遍知學人所行之法方證羅漢。今菩薩欲觀法假入空須先起法想。但以眾法合成此身者。即先分別眾因緣法。所謂過去二因成今五果。陰入界法成假名身。亦是十法界法。何以知然。眾生身具六道後破涅槃即破四種行人計涅槃也。起唯法起者陰入界生唯是法生。是中無我使起使滅。又解起唯法起者六道因果法起也。滅唯法滅者四種聖人得二涅槃即是三界因果法滅也。又此法者各不相知者色不知心心不知色。入界皆爾各不相知。所以然者諸法無性無知者見者。以何而知。起時不言我起者。前言不知是各不相知。今言諸法無性互不知起。雖有法起無自他性。虛假不實滅時不言我。滅義亦如是。   彼有疾至涅槃等二明破除法想。為滅法想者知法想顛倒是其大患。無法而生法想即是顛倒。此即體如幻化。不同數人法想即癡違順即貪恚。因有十使九十八使善惡業起即有分段因果實疾。故言即是大患。乃至計有四人涅槃皆是大患。我應離之者離此顛倒二邊法想。此有二義。一知所分別法皆如幻化得離法想。二知由心則有分別。若體內心隨理三假所成不自他等。玄義已明從假入空。四十八番破見即無有無等四見法想。又用九百七十二番破思。即三界思惟法想究竟盡也。是為斯陀含乃至阿羅漢智斷皆是菩薩無生法忍。即是體法假入空。雲何為離離我我所者。內心法想為我計十法界為所。若體內心能起法想顛倒幻化不自他等。如前破者即是離我。若體十界幻化虛假不自他等即是離所。雲何離我我所等者。前約離能觀我為內所觀我為外名不念二法。此中即生死界內為內涅槃界外為外。名不念二法。若二邊皆空名為平等。即是體假入法空。謂我等涅槃等者如前所明。能起法想之心為我。此我即空涅槃為所。所亦即空。空理無二即是等也。亦應雲生死為所涅槃尚空況生死法。   所以至定性三釋我及涅槃是二皆空者。即是從體二邊法假以入空也。又重釋言但以名字故。空二法無決定性者此中正顯體法假空。正意在此故前判此初觀是衍體空。以名字空無決定性。即是生死涅槃相待故有名字。無定生死涅槃之法。四句研覈。若不可得而說二法者但有名字無決定性。   得是至亦空三明平等空。即是體平等假以入空。言平等者生死有為涅槃無為。二法相異故不等也。今二法皆空無二相異即名平等。若存平等非平等空也。如存生法非生法空。得是平等唯有空病等者。即是體平等假以入空也。所以平等是假者待不平等故有平等。即相待假。四句撿覈。若不可得但有名字名字即空。即是體平等假空空病亦空。問此違瓔珞彼明從空入假方是平等。何以初觀言平等空。答利根菩薩若不得生死知涅槃亦空。能懸破滯空之病名平等空。此有二種。通教入空未發真智妄計涅槃生戲論者。此如大論破第一義空。引毘曇有緣無為生使。知空病亦空即無空病。見第一義是通教意。別圓不爾。若見偏真起染著者不能入假。如住化城故名空病。知空亦空即見中道。復次若言我等即生死空涅槃等即真諦空空病亦空即是妄計中道病空往。望文意謂如此。此觀既是通相入空非但假空真中亦空。初觀雖爾位行終在從假入空。豈知中空。無明即斷類如聲聞在方便道未入正位。雖虛心破空實未見諦。細尋此意與前初番慰喻意同。   是有疾下二約從空入假以明調伏。此觀正調界內外無知實疾亦名平等觀。即是修道種智法眼此。正為佛道品作本。以無所受即是仍上空觀已斷界內諸受。所以受此諸受者為化愛見眾生也。出假有三。一從念處相似空出。何者菩薩化物心重自行則輕故。慈悲重者不務斷結。從相似空即便出假。見思未斷故言有疾。二從見諦終不退轉即便出假。思惑未盡即是有疾。三斷見思盡方乃出假。通教齊此。此乃無三界正疾猶有習氣無知。亦是有疾。若別教入無量四諦塵沙之假故名入假。但別圓皆有入假之觀。今取通教斷分段盡正是別教出假之位。故借通顯非用通也。但通教別惑見思無明猶自未除。故於別圓猶是界外具足有疾。前明入空既體三假今明入假還入三假。上第二別教入假慰喻經文具五。今第二觀調伏文亦具五。雖不次第大意孱同。文具五者一以無所受而受諸受。此是神根利者堪出假也。二未具佛法不應滅受取證者。是大精進能為眾生集佛法也。三設身有苦當起悲心即是大悲。四我既調伏亦當調彼即是弘誓。五能調伏慧利即勇健心。初解以無所受而受諸受。若念處煖頂方便伏見名無所受。若見諦一受不退常寂然。不受六十二見名無所受。斷見思已位齊羅漢。故法華雲於諸法不受皆成阿羅漢。智斷是菩薩無生。即是真無所受若於界外猶名為受。不妨三界見思已斷隨分得名真無所受。大品明不受有五。謂受不受不受亦不受。乃至非受非不受亦不受不受亦不受。前四破我即是不受生死得入涅槃。後一不受涅槃即能入假。菩薩慈悲應須拔濟。雲何不受而受涅槃。應須入假受其諸受。故雲眾生病則我病也。眾生若離見思諸受我亦離之。故言眾生病癒我病則愈。為是義故以無所受而受諸受。受總有三。一凡夫受二二乘受三菩薩受。一凡夫受屬愛屬見。愛見各有善惡。屬愛惡受者即是魔羅樂生死。起三毒十使謗於方等五逆四重十惡三塗。此等諸受菩薩以無所受受此諸惡。如調達婆藪受重罪業地獄受苦。乃至受諸餓鬼畜生等苦。屬愛善受者受從愛煩惱起十善十二門禪修羅人天果報。方便附近而化導之。屬見受者亦有二種。一因見造惡如尼揵見。二因見造善即梵志見菩薩。實非九十六種而愍此屬見眾生受善惡見。和光不同塵而化度之。二明受二乘受者。即藏通二乘一三藏四門受一見有得道如毘曇。菩薩入空知生生不可說。豈有生滅有之可受。為應以此門而得度者而受此受。說法造論悉檀利生。二受空門者如成論明見空得道。菩薩久知生生不可說。豈有折生法二空乃至滅三心涅槃之可受也。為接此門而入道者受之作論悉檀利生。受亦有亦無門如昆勒論。受非有非無門如為車匿說離有無。二受通教二乘者此約十喻以明四門。如中論觀法品明。故大論歎般若雲。般若如火炎四邊不可取。菩薩從假入空久知不生生不可受不可說。但為眾生有此四門根性。而入假受之說法造論。四悉教化二乘人也。三明菩薩受者菩薩從假入空知四不可說不受四教大乘。為有四種大乘根性從空入假而受四教一十六門。化四根性用四悉檀說法造論而度脫之。問若入假受圓教四門者何須第三觀。答觀此經意必須用通相入假釋也。   未具至取證也二明精進能具佛法。利根菩薩從空入假。雖能以無所受而受諸受。如空中種樹。若無大精進力即不能於諸受中成就一切佛法。猶如嬾人雖得作器無所成辨。若大精進如大施太子空其大海。如華嚴明。七地欲沈空諸佛所不許勸發起其大精進力故菩薩入假。未具佛法當勤精進不應滅受取證。今明具佛法者還約三種受其一切法。一約凡夫者即約屬愛見受也。屬愛惡受已如前列。受此諸受具修一切法。菩薩於諸不善受知病識藥。知病即知苦集識藥即知道滅。知四不可說而通四種四諦。即是行於非道通達佛道。此不善道即如來種用四悉檀自行化他。此具如佛道品(云云)。次約屬愛善受。具足佛法者亦如前列。於此善受能知天文地理韋陀書史五明六藝。輪王十善五通神仙之論釋提桓因種種善論諸梵天王說出欲論無不皆知。又於此法知四不可說等例前惡中。次明受屬見惡受善受。以邪相入正法修一切佛法亦如是。二明受二乘具一切佛法。即藏通四門皆知四不可說例前惡中。三明受菩薩受具一切佛法。四教菩薩如前說。菩薩知四不可說入假利生。三藏菩薩有門生滅四諦起四弘誓願。阿僧祇劫行六度行具一切法。而於生滅四諦通達三種四諦自利利他。餘三門亦如是。通別圓一十二門亦如是。若受凡夫受未具佛法不得滅之取證。乃至菩薩受亦如是。華嚴呵七地沈空意當在此。瓔珞雲等覺地無量百千萬劫入重玄門修凡夫事。即是未滅凡夫受而取證也。凡夫受尚爾。二乘菩薩受未具佛法豈得滅而取證。   設身至大悲心三明入假起悲。入假精進具學佛法本為化他。若大悲心少則精進心羸。故須加修悲心。設身有苦者。若是念處等出假伏惑未斷。若入生死苦來逼身或生退悔。若斷結見真或自存己。樂欲入涅槃放捨精進。故勸愍惡趣。無量劫來不識真正沈淪苦海。今得念處煖頂知空。苦尚難忍何況彼耶。乃至見諦出假。今有思惟。苦猶難忍況具縛惡趣。乃至斷見思盡出假。今止有習。苦猶難忍況三界凡夫。如是念時大悲節節增長。甘心受苦。荷負眾生出假精進。具如前釋。以已之疾愍於彼疾此意同也。   我既下四明弘誓文為四。一酬本願化物二去取三正化物四傳釋。我既至眾生初明酬本願。何者悲誓利物但為內疾猶重未成化他之法。今修二觀調伏取相若薄若盡無知稍破。故言我既調伏。本願度物今須調伏一切眾生。但除其病而不除法。二明去取有師言。如病眼見華病瘥本無。眾生亦爾妄見諸法。妄惑若滅則無法可除。此是本無法何謂不除法。今言一切眾生具十界法無明不了觸處病生。若有智慧無礙自在悉為佛事。譬如火是燒法若觸燒。如病。謹慎不觸即是除病不可除火。除火則失溫身照闇成食之能。十二因緣三道亦爾。此有去取法不同除也。又火能燒人得法術者入出無礙不須除火。故八萬四千煩惱凡夫為之疲勞。諸佛菩薩以為佛事。亦如治眼去病存精。為斷病本而教導之者。三正明化物。病本即是一念無明取相。故華嚴雲三界無別法唯是一心作。今謂唯是一念無明取相心作此即三界之病本也。若知無明不起取有即畢故不造新。即是斷病本也。何謂病本下四傳釋文為二。初釋出病本二釋教化斷除。何謂病本者攀緣只是妄念取相。過去無明行合現在愛取有。合過去攀緣為現在病本。現在攀緣為未來病本。何所攀緣謂之三界者。過現攀緣皆緣三界。若離三界無別攀緣雲。何至無所得。次釋教化斷除。謂心無所得者無相空慧。不得一念無明取三界相。即心無所得攀緣皆息。如經無所攀緣。謂二見者我及涅槃。是二皆空即內外見心皆無所得。若心無所得無明取相攀緣皆息。則心水清淨珠相自現。若得清淨心常一則能見般若。是為化物之要道也。文殊下五明勇健心結釋前四文為二。一正結釋二譬顯。是為有疾菩薩調伏其心者。結從空入假伏心修一切佛法。結能利益一切眾生。如金剛般若雲菩薩降伏其心滅度無量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即是此義。為斷老病死苦是菩薩菩提者。菩提言道若不利物即二乘道菩提名道薩埵名成眾生。若不如是為無慧利者。眾生不得法施慧利於物無出生死之大益也。譬如勝怨者二譬顯菩薩利物勇健心也。愛見之心能化眾生入於魔外。即是眾生入道之怨菩薩能斷其見思是勝怨也。兼除者兼言未正。菩薩法界結惑未盡。由須自行傍兼利物故言兼除。又兼除者在因且兼除眾生生死。成佛則究竟為斷除也。   彼有疾下三明有疾菩薩用中觀調伏。前二觀為方便。此觀即是佛菩提智為斷無明自體實疾。故勝鬘雲無明住地其力最大。佛菩提智之所能斷。因此發真即開佛知見。亦名一切種智亦名佛眼。是為入不二法門品作本。具如玄義。修此觀位約教有三。通教六地斷四住七地斷塵沙八地道觀雙流。若別接通八地修中治無明病。九地似解名為聞見。十地發真名為眼見。別教十住已斷四住。十行除塵沙。因前解行得修此觀。十品似解即是迴向。發真入地分破無明。道觀雙流入薩婆若海。圓教五品即修此觀。若生似解得六根淨。若能發真即入初住斷無明實病。道觀雙流自然流入乃至等覺無明未盡皆名有疾。以別接通及別斷伏皆是方便。今初發心行生修乃至坐道樹下。故圓教初心即學中觀。文為二。一正明中觀二道觀雙流。初文二。一明觀體。二簡非。初文二。一明自觀二觀眾生。   如我此病非真非有者。是初自觀法身有無明自體之病。非真非空非有非假。又非真者非從假入空所治之病。非有者非從空入假所治病也。故前二方便非是正觀。因前二空入今中道。四句撿無明畢竟不可得。即知無明性即是明。明亦不可得。是為入不二法門。即見虛空實諦佛性名中道觀。玄義具明。如是觀者破迷實諦無明之疾。   眾生疾亦非真非有次觀眾生。修此觀時非但自知疾非真非有知眾生亦然。是觀眾生根本疾也。何者眾生本來與菩薩非真非有一如無二不異不別。眾生迷故墮二生死。菩薩觀照了知十界皆有中道無明之疾。故己他之疾同。是真體一無明也。以此驗知。此經觀中則無假空而不中。   作是下二明簡非為三。一約愛見大悲二約禪定三約二智此三非者正就法身二莊嚴簡。初文者若觀中道生愛見者。則不能雙照二諦。若照二諦亦不照中。今觀中道不生愛見。若照中道即能雙照不失中道。即是一心三觀。即真中觀之正體也。此之愛見正約中道。若約二諦屬前二觀。若就三諦明權實者此是自行權實。何者自行照實諦為實照二諦為權。若約正道生愛見悲即法身有疾此為四。一正明起愛見二釋是非三引佛語證四結勸捨。初言若起愛見大悲即應捨離。若於中道法身起愛即順道愛生。名為頂墮。菩薩雖不墮二地障入菩薩位。若用悲心欲拔二邊生死苦者。名愛見悲。是則非唯自體成疾。亦定慧大悲雙照不明。損方便力障於大用。如身有疾手足萎陀不能營辦。正覺之體有愛見患。定慧大悲皆有障也。又如手足有疾亦能累身。若定慧有障能障觀體。此正觀體若有愛見緣眾生者。即愛見悲。非但自體有障。亦障福慧莊嚴二諦雙遊普利眾生。   所以至解縛二明解釋。除失顯得文為二。一除失二顯得。一除失者菩薩斷除客塵者。愛見即是無明不有而有。名為客塵。能覆自性之心。若用悲心欲拔眾生二邊苦者。即於生死有疲厭心。何者觀體若有愛見照二諦用則不分明。慈悲外化即有疲怠。如身有疾不欲行涉。此是除失。   若能離此無有疲厭者次明顯得。若能離此愛見則內觀徹雙照無滯。無緣大悲化物無惓。如身無疾所作成辨在在所生不為愛見覆者。若斷無明愛見則無界外煩惱。慈悲誓願隨有疾眾生有緣之處受身化物。自既無分段變易之縛。即能解彼眾生之縛。故雲所生無縛能為眾生說法解縛。此顯得也。   如佛至是處三引佛語證釋正觀義。義既深邃淺行未達各生疑網。是故引證。   是故菩薩不應起縛四結勸解釋。分明證據有實足以斷疑生信。故結勸雲不應起縛何謂下二約禪簡非顯是文為二。一簡非二顯是。初文者貪著禪味是菩薩縛。縛即是非。若貪著有漏根本十二門禪即隨生同居。若貪著無漏觀練薰修即隨生有餘。若貪著九種大禪首楞嚴等百八三昧即隨生果報。皆不免縛。   以方便生是菩薩解二約禪顯是。若觀中道不染前三。誓生三土皆是以方便生。雖生三土無三種縛。能解三土眾生之縛故言以方便生是菩薩解。   又無方便下三約二智明簡非文為二。一約修行二智二約真應二智。修行用因真應約果。初文為三。一略用四句標章二四番解釋三總結。初標中初兩句標實智縛脫章門。次兩句標權智縛脫章門如文。   何謂至方便解二釋前四章門。一釋無方便慧縛。謂以愛見心者。修正觀時不能體達不生不生不可說。又無助道資發實慧。實慧不發致起愛見。若用此心修行六度。莊嚴佛土成就眾生。修三脫門而調伏者。不能發真破無明障顯出法身自利利他。即是無方便。慧縛如身有疾不能運為。二釋有方便慧解。謂不以愛見心者。但不以愛見心反前為異。餘義並同依前說之。三釋無慧方便縛。謂住三毒者此是修觀行。不加修真慧破通別三毒。用不淨心而入方便。萬行無導即是無慧方便縛。如人手足有疾不能安快四釋有慧方便解。謂離三毒者。以離三毒反前為異。餘同比說。問愛見與三毒何異。答愛見是順道而起。三毒多著依正而生。問成就眾生與殖眾德本何異。答利物無緣大悲名成就眾生。即是智集唯識通。如是取淨土。自行一心具足萬行。迴向菩提名殖眾德本。即是非形第一體非莊嚴莊嚴。   文殊至觀諸法三總結勸。有無明實疾。菩薩應如是巧用二智以觀諸法。即是以助資正以正導助。此即善用二智自利利他。   又復觀身下二約真應辨二智文為二。一觀身有實疾權疾明二智二觀身疾不離不滅明二智。初文又二。初觀法身實疾即是實智。次觀應身權疾即是權智。何者照實權境隨境受名。初文者又復觀身無常苦空無我。是名為慧作此觀者。前明實慧。觀法身理湛然實境。以為實慧。今有疾菩薩法身猶有因疾果疾。是無常等即事不實。即是法性為實慧也。菩薩未證極果。因地法身有常無常。二鳥俱遊意在此也。   雖身至方便二明照應身權疾之境。即是方便智也。何者雖身有疾即是菩薩法身惑累未盡。猶有無明變易實疾。常在生死者。即是應身常在界內外生死。所以常在者為饒益一切而無厭惓。是名方便。即照權境為權智也。   又復下二約觀身不離不滅。明二智文為二。一約不離明實智二約不滅明權智。初文者又復觀身。身不離病者有疾菩薩觀身實相。即是自性清淨心不染而染難可了知。若斷未盡即是身不離病。又法身大悲同眾生疾。法身應疾故言身不離病。病不離身者實疾權疾皆不離法身。而有是病。是身非新非故者無明實疾與本法身無前後。但非始本。眾生無始之病非新非故。菩薩同病亦非新故。是名為慧者即實智也。設身有疾而不永滅。二約不滅以明權智。有疾菩薩既住正觀不應四大增動。宿業所致。設有重疾即觀入法門。故言而不永滅。又設是假設權實二疾皆是假設。實疾即是無明假設。故金光明雲。無所有故假名無明。權疾因眾生而起亦是假設。而不永滅者亦有實權。實者雖有此疾體疾無疾不斷不破。以己之疾愍於彼疾。若觀此疾入實相者得無緣大悲。還用利生故不永滅。權者若一段眾生疾滅。於餘眾生猶須為現。故不永滅。   文殊師利下二因觀成行。此為香積作本。彼明穢淨土菩薩之行。為成此義文為二。一結前觀以為行本二正明雙流之行。初文為三。一明調伏觀成二釋三結成行本。初文者有疾菩薩應如是調伏其心。亦復不住不調伏心者。上多明不斷煩惱。若不得意則縱煩惱。心隨妄法還同凡夫。   所以至聲聞法二明結過釋也。若住不調伏心是愚人法者。一往同愚非即凡愚。如罵人如驢非即驢也。若住調伏心是聲聞法者。亦一往相似非即同也。   是故至菩薩行三結成行本。若離二法縱容得所則是菩薩立行之本。故言是菩薩行。   在於下二正明雙流行文為五。一雙明雙流行二單明雙流行三約道品正觀明雙流行四約現相自在明雙流行五約依正明雙流行。初有三行。在於生死不為污行者。若中觀相應入俗不染。住於涅槃不永滅度者。流入偏真而不取證。非凡夫行者流入真也。非賢聖行者入俗自在不同二乘。非垢行者流入真也。非淨行者流入俗也。   雖過至是菩薩行二單明雙流有十五行。雖過魔行而現降眾魔者。正觀相應能入俗降魔。求一切智者流入真空。不非時求證一切智不墮二地。雖觀諸法不生。流入真空雖化二乘不墮二地。雖觀十二緣起。本自不生而流入俗諦緣起。起六十二見化諸外道。雖攝一切眾生。雖入俗諦用四攝法。攝諸眾生入一實諦。和光不同塵故不愛著。雖樂遠離。流入真空能遠離煩惱生死。而不灰斷。雖行三界。雖入俗諦行於三界。即照世諦。而不壞法性即是照真諦也。雖行於空。流入偏真具修萬行。如空中種樹。雖行無相流入遍真無相不妨度生。雖行無作。流入偏真無作不妨受六道身。雖行無起。流入偏真無起。而起萬善。雖行六度。雖入俗諦同六度菩薩。任運圓照眾生之心。雖行六通。自然入俗故得五通入真。而不盡漏不同二乘。雖行四無量心。流入梵天行於俗諦。而不受集梵世生死。梵王之身。雖行禪定解脫三昧。雖入俗諦諸禪。而不隨禪生色界。不隨定生無色界不隨解脫生淨居。亦不隨解脫三昧生有餘土。   雖行至是菩薩行三約三十七品正觀。明雙流行。雖行四念處。正觀相應自然流入折體念處。見真而不捨俗諦身受心法。雖行四正勤。流入折體正勤見真而不捨俗諦身心精進。雖行四如意足。流入折體如意。見真而能得俗諦自在神通。雖行五根。流入折體五根。見真而能入俗。分別眾生諸根利鈍。雖行五力。流入折體五力。見真而能求佛照俗十力。雖行七覺分。流入折體七覺。見真而分別佛一切種智。雖行八正道。流入折體八正。見真而樂佛道。雖行止觀助道之法。流入事止觀助折體見真不入灰斷。在俗行化。此則二諦雙流皆異二乘。故悉結成菩薩行也。   雖行至是菩薩行。四約現相明雙流。文有三行。雖行不生不滅者。正觀相應流入真諦不生不滅。而現俗諦相好莊嚴。雖現聲聞辟支佛威儀。流入現外威儀入真。而能入俗不捨一切佛法。此即內祕菩薩行外現作聲聞。雖隨諸法究竟淨相。流入平等法界四不可說。而能界內外現身利益。   雖觀至是菩薩行。五約依正結撮扶成此宗體也。文有二行。雖觀等者。若正觀相應知常寂光。而能起界內同居淨土界外有餘果報淨土。此結成佛國因果為宗也。雖得等者。若正觀相應別入初地圓入初住。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能現八相。而真應未極應修住行乃至等覺諸菩薩道。故言不捨於菩薩之道是菩薩行。此結成住不思議解脫之體用也。若諸師不信此經明果外淨土法身者。雲何消此文。   說是至三菩提心第五大段明時眾得益。八千天子發菩提心者。菩提心義具如前釋。   維摩經略疏卷第二十三   不思議品   此下五品次問疾品來者。即是入室大段第二重決前問疾品也。何者前明問疾品約於權疾。辨果實疾明因。所說既略。利根之徒如八千天子已發道心。其未悟之流更廣辨果明因決前權實疾義。故次來也。此五品為二。一此品正為決前問疾品約權疾明果。二從觀眾生品至香積四品。正為決前問疾品約實疾。明三教慰喻三觀調伏之因。今略用三意通釋此品。一品來意二略釋不思議三入文帖釋。初來意者。問疾品明疾有權實。權疾即是法身應用本跡各有所居。故淨名空室現疾而臥。表土表身表本表跡。文殊睹相知有所表。故因往復論決果地依正義。意雖顯而不思議垂跡。權疾依正莫測之用猶未具明。故因身子生念為致燈王之座。而此小室容多大座而無妨礙。即顯不思議垂跡權疾所居神用莫測。廣論果地從本起跡跡中變用依正自在。重廣顯權疾垂跡變現眾生疾愈權疾亦愈。故此品來也。二略釋不思議者即有二意。一明三德解脫不思議。二明本跡依土不思議。初意者即有三種。一真性二實慧三方便。故淨名雲諸佛菩薩有解脫名不思議。若菩薩住是解脫者能以須彌之高廣內芥子中。乃至種種變現莫測即是三種解脫不思議義。何者諸佛菩薩有解脫者即是真性。若菩薩住此者即是實慧。能以須彌內於芥等即是方便。但四教皆明三種之理悉有不思議義而有二種。一相待二絕待。若三教所明即是相待。何者三教隨他意語。約斷結以明解脫即是相待。圓教隨自約不斷結以明解脫。即是絕待不思議也。相待即是有思之不思皆是思議。絕待即是無思之不思是真不思議。今此一品正以絕待不思以釋不思議也。所以三教成相待者如三藏佛果神用變化。凡夫二乘及諸菩薩之所莫測。即不思議。若待通教體法解脫還是思議。若通教八地已上道觀雙流。二乘下地之所莫測即不思議。若待佛地猶是思議。通若待別還是思議。別教登地見一實諦得三解脫。三乘通教別三十心所不測量即不思議。若待上地是思議。此三皆是下不思上。非是當位絕待之不思議。今明圓教絕待不思議者。十二因緣三種非道即是三德解脫佛道。若菩薩行此十二因緣三種非道。不斷三惑不破三法。而住三種解脫之道。即不思議絕待三德之解脫也。是則非但下不思。上乃至上地諸佛菩薩亦不思下地及一切眾生因緣三道。即是絕待之不思議。故文殊般若雲。佛界眾生界俱不可思議無有異也。前釋一名不可思議解脫已具明竟。二約本跡依土者。前品空室表土。文殊見相問於佛國。但明寂光畢竟空寂。此但是法身本土不可思議。未顯應身跡居不思議相。今用神力致座。明跡居穢土現不思議事。須彌大海地水火風十方佛土集在一國。示一切人如是等事。皆是依土現不思議莫測之相。具出在文。若跡居分段依報塊然。尚示無礙居餘三土豈可測量。問此十四品皆不思議何得獨標此品。答雖復皆明但此品廣出變用事。顯故別標題。如摩訶般若始終皆明般若。佛言欲求般若當於須菩提品中求。而須菩提對佛。釋提桓因舍利弗問難一向皆入真空實相。即般若正意故勸此品中求。今品亦爾。   爾時下三入文帖釋。此品總為六。一身子為眾念座.二淨名借座.三昧不思議神用.四迦葉欣仰.五時眾得益.六淨名述成。初文為五。一身子生念.二淨名問.三身子答.四淨名彈呵.五天子得法眼淨。初文者身子古聖跡。示此念欲為開發不思議端。若不生念無由得顯不思議用。又欲為令小乘未證果者得法眼淨。或發大心已入位者得成生蘇。故示生念因致彈呵。為借燈王之座廣說大用。則諸聲聞鄙小慕大。堪聞大品法華。約事論者。大眾立久而二大士方論大道。言論未已恐時眾疲怠不染法利若。有床座鹹得安穩。必獲大益故生此念。亦因空室致有斯念。因此彈呵。神力借座。即得廣說不思議解脫神用。皆是垂跡權疾利物自在之功。若有此勝能用化物者。則除眾生實疾因果。豈得不念。若眾生因果疾愈則佛菩薩淨名應同之疾皆愈。是則成前果地權疾之義。   長者至床座耶二問所念。身子雖生此念眾生未盡知。將欲彈呵故先問所念。為法來耶求床座耶。若為床座不名行人。若言為法不應求座。故須覈問。若所念顯露大眾同知方可彈折。   舍利至求床座三身子依念而答。我為法來非為床座。尋此答意即為三失。一心念床座而雲為法。是違心之失。二所念聲聞法中三寶四諦等法。是不稱理之失。三真法無念而今興念。是捨道法入凡夫之失。   維摩下四正彈呵呵其三失。初呵違心者。夫求法者不貪軀命豈辭立久。不沾法味身有疲怠。謂眾亦然遂念床座。乃至覈問答言為法。若其為法不惜身命。豈得疲怠而念床座。   夫求下二約法呵其不稱理失。向聞大乘既不染心猶存小法。致疲怠念座故呵其所存小法。文為四。一約陰入三界呵.二約三寶呵.三總約四諦呵.四別約四諦呵。初文者身子依三藏入道。陰入是其報身。因此修禪發欲界定四禪四空。住此諸禪觀三界陰入生滅諦理斷三界結。雖成羅漢巡觀無漏還從此入。今淨名用衍呵其拙度。不得即空法性陰入。非真求法不免還招粗變易死。又有入出之觀出則疲怠念座。   唯舍利弗至眾求二約三寶呵。所以須約三寶呵者。其聲聞人隨聞生解三空入道。由佛說法得入僧數。若呵其非者是則過由佛法眾僧。亦非故呵其不應取著。不了義教明三十二相為佛。九部為法羯磨得戒為事僧見諦得果為理僧。大乘諸法實相本自明瞭是佛。理性無倒為法。智理不二為僧。又知法名佛離相為法無為即僧。若不識此一體三寶乃著別相三寶。故呵不應著也。   夫求下三總約四諦呵。所以次約四諦呵者。身子不愜。若三寶不實不應著者。觀諦見理豈無三寶。故即呵其有作四諦非究竟也。文為二。一呵二釋。一呵雲無見等者此呵生滅四諦。若由此見理不進求者。但住化城不至寶所。如呵須菩提雲不壞於身。而隨一相豈折觀苦言見理也。不斷婬怒癡亦不與俱。豈定斷集以五逆相而得解脫。豈煩惱盡以為證滅。如化城之造作也。有師作造詣之解恐不如前釋。不斷癡愛起於明脫。即是行於非道通達佛道。豈離非道別有正道之可修也。若執聲聞四諦為實即不見大乘三種四諦。所以至非求法也二釋者。若執生滅有諍論者。即是界內有為戲論。若實因此見真斷於界內愛見論者。猶是界外無為戲論。今身子雖斷有為猶在存四諦。即是無為界緣集戲論。非求大乘三諦之法。豈見佛性入王三昧。一切三昧悉入其中。   唯舍利弗下四別約四諦呵。所以更歷別呵者恐身子未愜。若言四諦是戲論者。何得佛開以為種種利物之門。又解為未悟者。故須別呵。即為四。初一番約苦次兩番約集。次四番約滅。次二番約道。初呵苦諦。雲法名寂滅者陰等苦法本自不生。今則無滅即真陰滅義。觀陰苦法是見生滅者乃斥生滅。豈見無生一實諦理。若不見理非求法者。如呵迦旃延。無以生滅心行說實相法。既不得真無生還招變易之苦。   法名至非求法也次兩番別呵集者。集為習報二因所成。習因約煩惱報因約業。煩惱業合能招苦果故名集諦。初呵集習因雲法名無染者。如大經雲愛有九種能令生死相續不斷。若染世諦即有分段生死名界內集。若染真諦即有變易生死名界外集。次呵報因雲法無行處者是呵行業。能觀之智為行所觀之境是處。故經雲說智及智處。心行於境即是行業。凡夫行世諦招果內之苦。二乘行真諦招變易之苦。即是集也。   法無至法也三四審別呵滅諦。法無取捨者實諦真滅本無取捨。而凡夫取世諦捨涅槃。故有界內生死不得真滅。二乘取真諦捨世諦即受變易生死亦非真滅。由取捨故不見中道非真求法。法無處所者此明滅諦。即是有餘無餘二乘行人歸心之處。若著滅諦涅槃之處即有無為煩惱生死。非真滅諦非求法也。法名無相者呵取滅諦無相涅槃。何者凡夫取世間相生於六識。故有界內生死不名為滅。聲聞取滅諦相即有七識名隨相生識。則有界外生死非真滅諦非求法也。法不可住者是呵住滅諦。何者凡夫住俗分段不滅。二乘住真即有變易豈得真滅。以住真諦有餘無餘不見佛性。非大涅槃究竟寂滅。豈是真求法也。   法不至法也。四兩番別呵道諦。法不可見聞覺知者。凡夫有世俗見聞覺知則有見思。是以流轉非無漏道。小乘慧眼見真從聞生解。十六心悟理即是覺知。故大經雲須陀洹人以正覺道斷煩惱亦名為佛。一切智知即是知也。故於見諦說眼智明覺。此見聞覺知不見一實諦理。非求大乘見思無漏。豈是真求法也。法名無為者。小乘滅諦是無為道諦是有為。無漏大乘道滅皆是無為。故大經雲聲聞弟子是有為僧。上呵羅雲說有為功德之利。非為無為出家意在此也。   是故至所求三結呵身子興念之失。由念求法致有疲怠則念床座。若真求法無念無求。待水澄清珠相自現。乃是真求此無疲怠豈念床座。   說是至眼淨五明天子得法眼淨。法眼淨者有師雲是大乘法眼。今推此文雖不的判比上文恐猶是小乘法眼淨也。何者淨名含中入真用衍通教。求小乘人聞此巧度即淨法眼。又昔分別推求法相道理。心水波動不得見理。今聞此說應無所求。求心既息心水澄清豁然見理。如阿難竟夜策觀欲盡殘結而不得盡。放心就抌豁然發真。三界漏盡此亦應爾。   爾時下二神力借座。上呵身子但為求座非為求法。因此說法天人得道。未顯不思議神力。若不致座如貧無財不能營辨呵嘖賓客。今以神力借座用酬身子所念。以為說不思議解脫之由。文為六。一問文殊有好座處.二文殊答座處.三現神力借座.四燈王遣座.五大眾歎仰.六淨名令眾就座。初問處者欲顯不思議神力設座。必須稱於賓客之心。所以先問勝妙座處。約理解者。文殊所將是機。淨名逗機必使稱會。是故先問。   文殊至第一二文殊答。知有妙座稱眾機宜。故指須彌世界有好嚴飾之座。彼佛身長八萬四千由旬。表八萬四千諸波羅蜜所成圓滿法身。其座高八萬四千由旬。表八萬四千真空無畏之境。   於是至神力三正明神力借座。若准下文遣化菩薩香積取飯。今此文不見變化之事。當是大士靈通冥感。所以彼佛稱其心念遣座來也。或可經家脫落。   即時至維摩詰室四彼佛遣座三萬二千入於方丈小室能容不迫迮者。住不思議神力故能爾也。即表果報無礙依土。問神力何由頓爾。答靈鬼志雲。千年狐能以車入塚。塚口無損車亦不壞。小魅尚爾況不思議菩薩神力。   諸菩薩至如故五大眾歎仰。如此大座入於小室了無迫迮。毘耶等處本相無毀。昔所未睹故稱歎也。   爾時下六命就座文為三。一命文殊等就座。二得神通者稱座而坐。三新發意等皆不能昇。初令就座言自立身如彼座像者。自令身相如彼土菩薩之像而坐。   其得至師子座二稱坐而坐。諸得神通菩薩皆為四萬二千由旬身者。上明佛身具足八萬四千由旬。今菩薩在因讓果減半故也。   諸新發意下三明新發意及弟子等皆不能昇。文為五。一新發意等皆不能昇.二語身子就座.三身子辭不能昇.四令禮登王.五新發意等作禮方昇。初文可知。   爾時至師子座二語身子就座。上來念須床座今既致座。何以不同諸菩薩坐。   舍利弗至不能昇三身子辭不能昇。此座高廣者法華明諸法空為座。空理深廣即其車高廣。身子及諸弟子新發意等皆未入佛慧不得不思議神通。寧得同大菩薩而昇。故雖見此座而不能昇。如人見幻一多互為自不能作。身子等亦爾。雖見室包乾像而無此神力故不能昇。所以新發意不能昇者。若三藏伏結五通既非漏盡。不及二乘豈能昇也。通教六地斷結與羅漢齊得界內六通。若望圓教猶新發意羅漢既不能昇六地豈能昇也。別三十心雖得界外五通亦名新發意。未入初地不思議解脫豈能昇也。圓教十信雖淨六根亦名新發意。未入初住真應二身豈能昇座。   維摩詰至乃可得坐四明勸禮。所以禮者身子及諸大弟子未入大道。新發意等雖是菩薩未住不思議解脫。不得自在之力既不能昇。若禮彼佛承佛神力乃可得昇。又解小乘歸向如來即是迴心向大。表其至法華當安住實智授記作佛故得昇也。諸新發意聞此不思議說即心開悟解。或至大品得入。若至法華聞正直捨方便皆有入義。故得昇座也。   於是至坐師子座五新發意等受旨。作禮得昇座者承彼佛力故。亦是遠表將稱大乘空理故得昇座。   舍利弗下三正明淨名說不思議解脫力用文為二。一身子見此不思議神用歎未曾有。二淨名答廣明諸佛菩薩住不思議解脫之果有大神用。初文者身子見此神力諸座高廣。直置一座八萬四千由旬閻浮已不容受。何者閻浮提地止長七千由旬豈能容斯一座。何況三萬二千來入小室。於毘耶離閻浮依正無所妨損了不迫迮莫測之。然故身子歎也。問何得小室容諸大座。答世諦有二。一思議則小不容大二不思議小則容大。如尺面之鏡大像亦現。   維摩詰言下二正約果地三德不思議解脫而答。所以約果答者。身子睹此歎未曾有。而不測是何等法門。時眾未住此解脫者亦莫知然。故淨名顯諸佛得此解脫答也。菩薩住此解脫即能有大神用。今淨名是大菩薩住此解脫故現此事。文為三。一約佛菩薩顯不思議之體。二約菩薩住不思議之智三明不思議之大用。此正明三德解脫。顯上問疾中明果地法身大悲權疾之用。何者上現空室唯置一床以疾而臥。今還顯此所言。諸佛菩薩有解脫者。即顯真性。上唯置一床正表此也。菩薩住是解脫者。此是實慧與真性相應。入理般若名為住。住者安靜休息也。實慧見理息方便行。上現寢臥正表此也。能以須彌之高廣內芥子即是方便。上無疾現疾正表此也。所以淨名重顯三德解脫者。上雖明權疾正為利物。而未明益物不思議無量方便。時眾豈知跡處權疾十方利物無邊之事。今因借座入室為證跡處權疾有斯利物不思議之用。初雲諸佛菩薩有解脫顯真性者。真性乃與眾生共有。以諸佛菩薩能得此理故有大用。如得如意珠則能雨寶。   若菩薩住是解脫者二明住不思議之智。即是實慧。以得實慧能以不住法住此真性。藏通不明此理故菩薩不住。別圓地住已上即住此理能有大用。如如意珠無心出物。今淨名後心住理功用無等。   以須彌下三明不思議之大用。即是實慧與真性合有斯莫測。大論雲水銀和真金能塗諸色像。功德和法身處處應現往。文為二。一略別明不思議用二總廣明不思議用。初文正出八雙相對初一雙山海相對亦是依正相對。以須彌等者其得不思議解脫遂居依報得自在也。此義不易。有師言神力能爾。今謂不思議性非天人修羅佛之所作神力何能。有師言小無小相大無大相故得入也。今謂小是小大是大是自性。小大不得相入者小大大小既是他性何得入也。今解華嚴明一微塵有大千經卷。觀眾生一念無明心即如來心。若見此心則能以須彌入芥無相妨也。下諸不思議事窮劫說不能盡皆是此意。故文雲諸佛解脫當於眾生心行中求。若觀眾生心行得佛解脫。住此解脫者能現如是不思議事。何者諸方便教明二乘偏真解脫。是思議解脫。如得頗梨不能雨寶。圓教中道圓真真性。即是不思議解脫。如得如意雨大千寶。見眾生心行真性。即得芥子須彌真性。一如無二。若得芥子真性之小能容須彌之大。得須彌真性之大不得芥子之小。舉此一意可以例諸。言其中眾生等者。眾生既不見小大真性。豈能覺知有得度機。神力加之即見此事。若能觀此真性。入觀行相似。因此必得如來滅度。故言乃能見之。故法華明六根清淨雲。唯獨自明瞭餘人所不見。又以四大海水入一毛孔者。海對須彌入一毛孔者。正報自在。若會海水真性即是一毛真性者。即能以海入於一毛。於正報身無所妨也。   又舍利弗至本相如故。二擲世界去還相對。若菩薩住世間真性。即能如此。   又舍利弗至七日。三延促相對。若菩薩住時節真性者。即能如是如一念夢見三世事。若言其短見三世事。若言其長只一念夢。   又舍利弗至本處四彼此相對。   又舍利弗至見之五國土所有相對。   又舍利弗至為害六風火相對。   又於至所嬈七上下相對。但經略不將上著下。義推必有。   又舍利弗至得聞八身聲相對。上來諸事例如山海。住其真性即能如是。權疾變現利物難思。其見聞者皆已得度。   舍利弗至不盡二總略結。廣明不思議大用無量。若住真性即諸法性。法性無量無邊。則不思議大用。無量無邊。豈是窮劫之所能說。即是三土垂跡權疾。利物與虛空等。顯果地大悲權疾其義孱然。   爾時下四大迦葉稱歎。文為二。一自稱歎.二語舍利弗說可歎事。初文者迦葉聞說莫測之用。二乘所得無如此事。昔所未聞歎未曾有。   謂舍利弗下二語舍利弗說可歎事。又為四。一小乘聞不能解.二勸智者發心.三自責聲聞無分.四慶菩薩得利。初文者以小乘人無大乘三無漏根故。雖聞不解。迦葉自設盲譬以顯斯義。即為二。一開譬二合譬。於盲者前現色像者。盲雖不見非不聞色。此譬二乘無大乘三無漏根。聞說神力既不見理不知神用意趣因由。如盲不見色雖聞異說莫知因起。故言不能解了為若此也。何者二乘雖得慧眼以取證故法眼根壞。雖復聞說不能發識得見其事。如世盲人肉眼根壞。雖對眾色不能發識有所見也。   智者至三菩提心。二勸智者發心。除正位二乘。餘五乘人有智之者。皆可發心學此法門。   我等至世界三迦葉自責聲聞無分。一切聲聞永絕其根者。種子不生芽也。聞此皆應號泣。聲震大千者。無三界之有因。於大千界永無斯事。故傷歎自責。迦葉此意為折諸正位令。成生蘇入大品成熟蘇。至法華成醍醐。   一切下四迦葉慶諸菩薩。為二。一慶勸頂受如文。二得此真法大士住此法門。即知魔幻。故言菩薩信解法門者。一切魔眾無如之何。   大迦葉至三菩提心五時眾得益。天人得益正由聞說不思議土之用。亦是迦葉自歎獎勸故皆發心。   爾時下六述成大迦葉。上迦葉雲此法門者魔不能壞。今述成此意為二。一述魔不能壞。二明住不可思議菩薩能成就行人。初文一切魔不能壞者。夫作魔王多是住此法門。擊諸初學方便菩薩。及修圓道初學之者。若是真道如金剛寶鉼無能破者。亦如豬揩金柱轉益光色。若其魔來更增福智。   又迦葉至之門二明住不思議菩薩能成就行人。諸稟方便及圓初學行檀等六度。住不思議。菩薩多來試之令其堅固。如法華明。釋迦因地恆為調達所成。若小菩薩則不能爾。即以譬顯開譬合。譬如文可解。   維摩經略疏卷第七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78 維摩經略疏   維摩經略疏卷第八(小卷二十四)   天台智者大師說沙門湛然略   釋觀眾生品   此下四品次不思議品來者。略用三義通釋。一明此品及下三品來意。二略釋此品名。三帖釋。入文一釋來意者。上不思議一品成上果義。近而為語即成問疾品。室內除諸所有表十方佛土皆空。唯置一床以疾而臥。正表法身有大悲應用。為成此義廣明住不思議解脫有種種莫測之事。正明權疾非疾。現疾不思議因緣利物之疾。遠而為語。成上佛國品明淨土。身子及眾生罪故不見淨土。螺髻無罪見淨莊嚴。此不思議無方大用。唯應度者乃能見之。次從此品去有四品。近而為語。正為成問疾品三教慰喻三觀調伏三種有疾菩薩。此中廣說故得釋成上也。遠而為論。亦得兼成室外四品也。分此四品對上問疾品。三教慰喻三觀調伏實疾菩薩者。此品即成問疾品從假入空觀調伏也。上雲今我病者。從前世妄想生。乃至我及涅槃是二皆空。得此法者無有餘病。唯有空病空病亦空。上文直約入空。未辨約空起四無量心。此品具辨故小異也。又上但明入空。此品文殊有窮源之問。淨名答至無住源本方止。又天女身子往復問答分明。故廣上也。次佛道品釋成問疾品從空入假觀調伏。上雲以無所受而受諸受。未具佛法亦不滅受而取證也。即從空入假觀。今佛道品雲行於非道通達佛道。即決上問疾品明入假分明。三入不二法門香積兩品。釋成問疾品明中道正觀調伏。上雲如我病者非真非有。眾生病亦非真非有。又說非垢行非淨行道觀雙流。入不二法門品明諸菩薩悉入不二法門。成問疾品明非真非有。香積品垢淨雙遊。成問疾品明道觀雙流義也。若遠論者。兼得成上室外四品。此品成上為國王長者說身無常夢幻等喻令求法身。方便品但明世諦有為緣集通教體假入空。未辨染真諦涅槃空病亦空。今此具辨故得廣上也。次佛道品成上弟子品明別教義者。彈呵弟子為取證真諦涅槃無入假方便。今明行於非道通達佛道。廣辨入假名非道。破恆沙無知善於知見得無礙礙。次入不二法門品香積品成上菩薩品圓教義者。若別教菩薩歷別修行。在因雖能入假不能雙遊真俗。今入不二法門品。入則生滅俱泯。香積品出則有無淨穢同遊。顯圓教法門除自體緣集。今得扶成佛國品者。成佛國因義也。所以然者。緣縛若斷即得往生。若成佛時所化眾生即得來生其國也。此四品即為三段。一觀眾生品正明從假入空觀。二佛道品正明從空入假觀。三入不二法門品香積品明中道正觀雙流也。今此一品即是初明通相從假入空觀也。   二略釋此品名。言觀眾生者前問疾品明從假入空。但觀自身之疾。今此品明從假入空。即觀自之與他一如無二。華嚴雲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自之與他互舉一邊。若不達自則不達他。上明達自自調。今此達他。慈悲接物故雲觀眾生品。觀以觀達為義。亦是觀穿。言觀達者達眾生本源清淨。如從假入空觀之所照達。雖復凡聖有殊。同歸空寂一如無二。故華嚴雲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上文雲。彌勒如眾生如一如無二。此即了達眾生畢竟清淨。俗諦生空真諦法空。中道第一義諦真平等空。達此三理深義者。眾生三諦惑障不同。所謂取相無知無明之別。雖有三惑障三諦理。菩薩照了通達無礙。故大經雲即用利□斷之。磐石沙礫直過無礙徹至金剛。即是觀達義也。觀穿義者。菩薩從假入空時。貫穿俗諦見思之磐石。滯真無知之沙無明覆蔽一實之礫。洞徹無礙。即是窮至心性本際金剛。故法華雲譬如有人渴乏須水。於彼高原穿鑿求之。猶見乾土知水尚遠。施功不已轉見濕土。遂漸至泥其心決定知水必近。見乾土者觀眾生假見真諦也。見濕土者觀真不住見假無礙。遂漸至泥者此明中道與無明合。如水與泥合。故言至泥若得清水即中道理顯。離無明泥澄淳清淨即真解脫。故入此品明觀眾生有三種。即擬此三即觀達義。又下文窮源撿之。至無住本即是觀穿五住。至心本際金剛理也。言眾生者即是陰入等法攬此為身名眾生也。毘曇明所成眾生是無。能成實法是有。犢子雲我在第五不可說藏。成實雲非但所成是假。能成亦假。故以三假為世諦有假眾生。若空入真即無眾生。非但無所成亦無能成。此折假明能成所成以入空也。方廣明眾生實法皆如夢幻。不生不滅畢竟皆空。大論破此失衍意也。今經明體所成能以入空也。皆如幻化等。問成若如幻即空與方廣何異。答彼雖明如幻即空取空戲論破於慧眼。尚不得入真豈得真空入中。此經明觀三諦窮源盡性。義推即有三種眾生。一俗.二真.三中。俗諦者攬分段五陰成假名眾生皆如幻夢。若見真諦即攬變易五陰以成眾生。若見中道即是法性五陰以成眾生。故大經明眾生佛性不離六法。大論雲眾生無上者佛是。法無上者涅槃是。今中道既是法性五陰。何以不得稱為眾生。盡眾生源窮三眾生。即是菩薩觀眾生義。問此經明觀眾生入真如第五大等。不說有變易五陰。何用此解。答觀真諦不見俗諦眾生。如第五大等。依真不無無為變易五陰眾生。復次菩薩觀空與二乘異。二乘觀眾生空尚不觀涅槃空。豈能觀中道空也。今明從假入空則三諦皆空。故問疾品雲。我及涅槃是二皆空。我空即生死。俗諦眾生空。涅槃空即真諦之法空。又雲空病亦空。當知妄取中道此病亦空。所以有時用空說中道者。以空二邊故。若計有中道則於中道有病。此病亦空故言中道亦空。一往入空觀時三諦皆空。雖復皆空亦不斷滅。以見中道者一心萬行。豈但空斷。故此品說乃至中道。如無色界色等譬。當知菩薩從假入空時。雖同入空一切智。而於此空即見三諦之理具三智也。故大論雲三智實是一心中得。為向人說令易解故次第分別。如是入空具三觀者。雖用空當名而實具三觀。即有慈悲喜捨。如此品所明。若空具三觀見三諦者。即觀達觀穿義。故名觀眾生品。問前以真破俗。次以中破真得名真空。今以何破中得名中空。答不生不生不可說性自是空。復次破未證中妄取戲論說中道空。復次為破法愛故說中空。無別更有諦理破中。若更有者此理更應有理來破。則有無窮之過。   爾時下三入文帖釋。如前分四品以為三意。就此一品文為四。一正明觀眾生從假入空。二明起無量心利物。三往復窮眾生源。四天女散華。初文為二。一文殊問.二淨名答。初所以問者。上問疾品明實疾菩薩從假入空。止是辨自調伏未明此觀方便利物。今文殊問。若用前從假入空觀利物者。雲何觀於眾生故有問也。   維摩詰言下二淨名答文為三。一約如幻等十譬觀眾生世諦。二約如第五大等五譬觀眾生真諦。三約如無色界色等諸譬觀眾生中道實諦。初意者自有體性明空。但除妄計定性。猶有假名眾生。若體假即實。皆是幻有。即是隨理三假之有名為性空。非不猶有隨理幻假世諦陰入眾生。就此十譬前五隨理後五隨情。又二意。一先明如幻譬。次明九譬。初言譬如幻師見所幻人者。即如幻師幻物為人。自識幻法知所幻非實。而不知者謂是實人。由有無明幻法則有自他眾生。如問疾品。觀自眾生及外眾生皆如幻。有惑者不了謂為實有。故有隨情三假眾生。今觀眾生雖如幻空不妨猶有隨理三假世諦眾生。故言菩薩觀眾生為若此。   如智者至久住此九譬。四屬隨理。五屬隨情。如水中月者。因於天月知有水月。雖不可得不妨有月。菩薩自知於法性水有無明日月。即眾生。如鏡中見其面像者。菩薩知有無明面於真法性鏡見眾生像。如熱時焰者。無明如熱時。依法性空起眾生焰。如呼聲響者。若有無明呼聲即於法性空谷有眾生響。若如攝大乘八譬依阿梨耶有。各有所主。此是別意。今通用譬眾生者。即通圓二教意也。如空中雲下五譬是三藏隨情三假。助成隨理之譬。具如方便品明。如空中雲者五陰中無人身。見力故有眾生雲。如水聚沫等譬皆方便品已釋。   如第五大至為若此此五譬。二明觀眾生真諦空也。上來諸譬譬觀眾生無有定性。不妨有顛倒所見幻響眾生。今此五譬明眾生如龜毛兔角皆不可得。非但無眾生亦無實法。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如第五大等無此道理。是觀眾生入真畢竟。不見眾生相也。   如無色至為若此此十六譬。三明觀眾生中道。中道之法非有非空。不如如幻等譬之有。不如第五大等譬之無。如無色界色者。若不了義教明無色界無色。其了義教明無色界有色。故大經雲。如無色界色。雲何得有來去住止。如是之義非諸聲聞緣覺境界。乃是諸佛菩薩之所知見。解脫亦爾。亦色非色。非色者聲聞緣覺。色者諸佛如來。此色不同世間質礙之色。乃是妙色湛然恆安住。不為生死之所遷。有人言舍利弗毘曇明無色界有色。此譬中道非世諦有。名之為空。非真諦無故有妙色。故知自下諸譬皆約智者見空及與不空以說中道。故大品雲諸法無所有如是有。是事不知名為無明。無明住地其力最大。佛菩提智之所能斷。今無色界色是佛境界。當知諸譬皆譬眾生中道之空。又上明如十九界竟。即結雲菩薩觀眾生。為若此方復立章明無色界色。故不同前。此皆釋成上問疾品從假入空。我及涅槃是二皆空。得此法時無有餘病唯有空病。空病亦空與此觀眾生三諦相成。故言觀眾生品意在於此。如燋穀芽者上迦葉自惟敗種。若永敗者至法華經豈佛授記。若得作佛種則不燋。大經雲若人方便蘇油溉灌令得生芽。故知燋種有生芽義。如須陀洹身見者此人斷見得入初果。分段三界身見永除。別惑未除身見則有。如阿那含入胎者。雖不還欲界受胎別惑未斷。若發大心方入聖胎。故言安住世諦。初出胎時名不生生。如阿羅漢三毒者雖無界內三毒。界外非畢竟無。如得忍菩薩貪恚毀禁者。得無生忍乃當必無界內貪恚毀禁。界外不無。經雲唯佛一人住淨戒。餘人皆名污戒者。當知得忍菩薩有毀禁義。如佛煩惱習者。佛乃正習永除種智圓滿。若有應以習氣得度亦得現起。如呵調達譏責舍利。問若爾亦起正使何但習也。答正使已屬羅漢。得忍菩薩而未斷習。自非示現不得言有。如盲者見色者。雖不現見內心思想罔像欲見。此猶有心也。又方有得見之義。如入滅定出入息者。滅定無息以定力持之。不得入出不妨猶有息法。如冰持魚冰釋便動。又攝大乘明滅定識滅更得起者。以依梨耶得更出入。如空中鳥跡者肉眼不見說言無跡。鴦掘經雲天眼之人見空中鳥跡。如石女兒者此終不生。女報若轉亦可生也。如身子為女女為身子。一切女身皆無定相。如化人煩惱者此無煩惱。化人有時現三毒之相。如夢所見已悟者。悟雖無夢不妨追憶識所夢事。亦有更夢之理。如滅度者受身者。一往羅漢入滅永無生處。而於界外變易受生。如無因之火者。若四句破火是則無因。若遇緣能生。豈畢竟無。此等諸句豈同十九界等畢竟無耶。故知雖空不同真諦。雖有不同世諦。非空非有而空有宛然。如無色之色不有而有。諸佛境界不可思議。故知菩薩觀眾生從假入空。徹見三諦成前問疾品也。問問疾品觀眾生中道而破空病。今觀而不破豈同前也。答前為取著是故須破。今明住理。理自非病不須破也。   文殊師利下二明觀眾生起四無量心。所以起此心者。是利生之本。若無此心墮二乘地。四心即為四番問答。初明慈心文為二。一問二答。一所以問者菩薩觀眾生假入三諦空。則無有為無為自體三種眾生。慈因何起。但菩薩之道化物為先。今既皆空慈何所被。若觀空失慈與二乘何異。故有此問。   維摩下二答意者。祇為眾生說此空理。令悟此空入祕密藏常樂我淨。即三十二真實之慈也。文為四。一約為說此法即真智德。二約斷德.三約聖德.四約眾行。初文者欲知智在說。今言為眾生說如斯法是真實慈者。菩薩證大涅槃知不生不生不可說。赴緣說之即是智德。令物見性得涅槃樂即是慈能與樂。大經雲慈即如來慈即解脫。解脫者即見中道佛性住大涅槃成百句解脫。此即觀空徹至中道。中道即法身無緣大慈。如磁石吸鐵。離此更無真慈。若依歷別上觀世諦即眾生緣。真諦即法緣。見中道即無緣。故觀三諦即是三德。若觀眾生入空已有如是慈者。此但以空為主。一切智當名而實具三觀得論三慈。有疾菩薩自修此觀則自行調心。為眾生說則化他與樂。故言為眾生說是則真慈也。故法華明。雖未得無漏已入如來室著如來衣坐如來座。今有疾菩薩未得法性身即是入室行如來慈。又大經明。初依菩薩具煩惱性能知如來祕密之藏。是人有所說法亦可信受。此是相似之位尚已能爾。況分真慈為眾生說。豈非即是真大慈。   行寂滅慈至如虛空故此九句二約真斷德明慈。一一句皆先雲若觀眾生入空。得至中道。次依句消釋。行寂滅慈無所生故者。若見眾生中道即見諸法本自寂滅。以本無二邊紛動之相中道寂滅。此即真慈。即真生不生之理。若見此理二邊皆斷故言無所生也。問若二邊斷名無所生者。何得初住猶四十一品生。答一品生斷即一無所生。雖有四十一品生皆無定性。即是無生。故大論雲雖未脫死地即為已得脫。行無熱慈者入大涅槃清涼之池。則無二邊煩惱熱也。行等之慈者二邊三世皆悉平等。即真法身無緣慈也。行無諍慈者二邊異故有諍。諍故起煩惱生死。無二邊諍起是真慈也。行不二慈者即是一道清淨之慈。名不二慈。不與界內外煩惱生死合。故言內外不合。行不壞慈者即是無緣真慈。不可破壞以二邊煩惱生死畢也。行堅固慈者則心如金剛。成真慈心不為界內外八風之所毀損。行清淨慈者得一實諦。即知諸法本來清淨無所染著。行無邊慈者即是無邊真慈。以善入法性不滯諸邊大慈普覆。亦是見空佛性故言如虛空也。   行阿羅漢至等一味故。此六句三約聖德辨真慈也。行阿羅漢慈者。阿羅漢此翻殺賊。羅漢見空但殺界內煩惱。菩薩觀眾生入空。非唯見但空亦見不可得空。即一實諦殺界內外煩惱大賊。菩薩利物為先。自既殺賊亦殺眾生界內外賊。故言破結賊也。此下五句破皆須先雲若觀眾生入空得見正道。次隨句釋之。行菩薩慈者得道種智。即能利物名為菩薩自利利他。即是真慈也。前行羅漢慈明得正道治眾生病。今說菩薩慈明得中道長養善根令未安者安。故雲安眾生故。行如來慈者即一實諦。是則乘如實道之慈名如來慈。得如相者無邊之異相也。行佛之慈者即中道第一義智。名為佛寶。此即行佛之慈。自覺覺他名覺眾生。行自然慈者心心寂滅自然流入。即是自然被一切也。無因得者正道非因緣生。是以大經雲第一義諦非因緣生。行菩提慈者即是無上菩提。得一味者如法華明一相一味。此四種並約佛法者。大品明有四種法。謂佛法如來法自然人法一切智人法也。   行無比慈至為若此此十四句四約眾行明慈。行無比慈者。若觀眾生入空見一實諦。即是絕待之慈無二邊可比。若不著一實諦即諸愛恚皆悉斷也。下去一一句皆如初句。若觀眾生入空見一實諦。次隨句而釋。行大悲慈者能拔二邊之苦故名大悲慈。能導二邊眾生入一實諦得大乘樂。行無厭慈即知二邊畢竟不可得。無有難心苦心。故無厭也。以觀二邊不可得即是畢竟空無我也。行法施慈。有師雲。從此去對十地行慈。今不用此解入空見中。即具一切善法。不慳不捨名法施慈。以常捨行故外化。則於眾生無遺惜也。行持戒慈即非持非犯名持戒慈。能化二邊毀禁也。行忍辱慈即不恚不忍名忍辱慈。不惱二邊眾生即是護彼我也。行精進慈即不進不怠名精進慈。能荷負眾生也。行禪定慈即不受二邊真俗禪定味也。行智慧慈即不智不愚名智慧慈。而能逗機赴緣不失無不知時。行方便慈即善於知見得無罣礙名方便慈。故能不起滅定現諸威儀。起十界三輪不思議化。行無隱慈即是法身顯現是真無隱慈。無作直心。不為界內外煩惱所染。故得清淨。行深心慈即是深入緣起之慈。不染二邊方便行也。行無誑慈即無二邊煩惱所誑名無誑慈。不行二邊虛假法也。行安樂慈即住一切法真安樂慈能令眾生得佛涅槃。菩薩之慈為若此也者。菩薩觀眾生入空得見中道。成如此慈。何得問言雲何行慈。   文殊至共之次問行悲。一問二答。初問者已聞行慈觀眾生入空見於中道。悲復雲何。故次問也。二淨名答者。若慈是與樂。悲是拔苦。祇以此無緣之慈所修功德。亦皆無緣與眾生共令得中道第一義樂。名之為慈。慈即悲也。又拔其二邊之執離於二種生死之苦。名之為悲。   何謂至無悔三問喜心。先問次答。問意如前。二淨名答者。慶此眾生離二邊苦得中道樂。名之為喜。若有餘無餘喜慶後則有悔。法華雲心懷悔恨自念老朽多有財物。今既與究竟之樂慶喜無悔。   何謂至希望四問捨心。先問次答。問意類前。二淨名答者。若觀眾生入空見一實諦。性如虛空。有佛無佛性相常住一切皆有安樂之性。雖復與樂拔苦實無樂可與無苦可拔。何所喜慶。大經雲常行捨也。捨此三心無所希望故名捨也。   文殊下三研覈。窮眾生源有十二番問答。文為二。初六番約四弘成四無量心。次六番正明窮眾生源。即成前觀眾生入空至中道。初六番者若但起四無量心無弘誓者。如畫無膠色必脫落。文為四。初兩番成慈。次一番成悲。次一番成喜次二番成捨。初為二。初問答正明修慈依如來功德。次問答重決依如來功德。初文先問次答。初文殊問意正為成上慈無量心。問生死有畏。若新學菩薩觀眾生空即觀中道。若未發真修慈無量心。不捨眾生。既處生死生死之苦難忍。方復經劫或為惡緣阻壞。因致退沒。有此之慮故言有畏當何所依也。二淨名答言。當依如來功德之力者。或如六念初明念佛功德能除恐怖。今下文自雲。欲依如來功德當住度脫一切眾生。慈悲喜捨是度生之法。祇指無緣之慈具一切法。如大經雲。慈能具足十力無畏等一切功德。是如來慈即是如來功德。此無緣慈尚不見二邊生死。豈於生死而有畏也。上文但明觀眾生空入正道。即是修慈未明有畏。今言有畏者。當知是有疾菩薩若未斷通別惑。未發真明見真中道。故言有畏。今為欲安立眾生難心苦心若脫有畏者。勸令依如來功德。即是用初弘誓修慈。若觀三諦空而用初弘誓修慈。當何所畏。如慈童女因緣。適發心代地獄苦火輪即落生忉利天。即其義也。   文殊至眾生第二問答重決依如來功德之力。初問意。若生死有畏勸依如來功德。何謂功德。次答者當住度脫一切眾生。即是如來功德力也。何者慈能與樂即是度生。是初弘誓誓度眾生。眾生無邊則功德無邊。此即是如來功德。故大經雲發心畢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前心難。自未得度先度人。是故敬禮初發心。   又問至煩惱第三問答成前悲無量心。初問當何所除為顯成悲也。次答者令除煩惱。即是悲能拔苦。此是令發第二弘誓。未解集諦令解集諦。成悲無量心。亦名煩惱無數誓願斷。斷其二邊緣集即成悲能拔苦也。   又問至正念第四問答。初問欲除煩惱當何所行為成喜無量心。故有此問也。次答者勸令當行正念。即四念處。四念處正破八倒。八倒滅即癡滅。癡滅則界內外煩惱皆滅。若令眾生行四念處即離煩惱得道諦樂。拔苦得樂故生慶喜。是為第三弘誓。未安道諦令安道諦。亦名法門無盡誓願知。   又問至不滅第五問答。及下一番皆為成捨無量心。初問答總出正念。次分別正念相不同。初問雲何行於正念者。此問雲何修行正念生善斷惡。成第四弘誓持捨無量心令不退也。次答當行不生不滅。即是四念處中四種精進名四正勤。若正勤成就遮二不善法集二善法。若二不善滅即是滅諦。緣此滅諦發第四誓願。故雲未得涅槃令得涅槃即滅諦也。此成捨無量心。捨愛憎三心。即一切煩惱滅。亦是無上佛道誓願成也。   又問至不滅第六問答。猶屬第四誓願成捨無量心。即分別正念。初問何法不生何法不滅。正請分別不生滅相。次答不善不生即是二正勤。遮二邊惡法不生。善法不滅即是二正勤。集二善法不滅。惡法不生是斷德成。善法不滅是智德成。二乘人斷惡法不生。灰身滅智即是善法滅。此是思議解脫。今大乘不思議解脫即是依如來功德。但不生不滅有二種。一世諦二真諦。此是世諦不生不滅。   又問下六番問答二正窮眾生源。即成上觀眾生入空至中道之源。眾生有此不生之惡不滅之善。為四正勤之所遮持者。以何為本。即是窮研五住之本。煩惱雖多不出五住。五住之惑無明為本。推求窮覈不見初惑所依之處。達其本源故。初文殊問。善不善孰為本。次淨名答。以身為本者即是從末尋本。今現見。因有身故有惡有善。身即身見。依此身見具起六十二見等煩惱起諸善惡。善惡即生六道。三界皆附我見。是以三界眾生皆為我故起善惡行。乃至三乘初心亦皆為我修道。當知身見之我為一切本。即是見一處住地。雖善惡無量計我是一。故雲一處。   又問至為本第二問答。初文殊問。身見為善不善本者。身見復以何為本。若身見無本而有善惡亦應無本而有。淨名答身見以欲貪為本。若無慾貪則無有身。故知欲貪為身作本。故大經雲煩惱與身前後不可。雖然要因煩惱方乃有身。是故欲貪即是身本。欲貪即是欲愛住地。所以然者若斷身見猶有欲惑。   又問至為本第三問答。初文殊問。若為欲貪為身本故斷身見已猶有欲在者。欲貪以誰為本。次淨名答。虛妄分別為本。所以然者虛妄之心種種推盡。或言離心出色或離色出心。實無色心但以虛妄。謂色異心。故起欲貪。斷欲貪盡猶有色心。虛妄分別即是色愛住地。   又問至為本第四問答。初文殊問。虛妄分別是欲貪本者。斷欲貪盡有色愛住地。虛妄分別復誰為本。次淨名答。顛倒想為本。顛倒想者實無有心。顛倒計有能生虛妄。分別色心異故有色愛。若斷色愛則不分別有色異心。但有顛倒之想計有此心。若但有心即是無色愛住地。   又問至為本第五問答。初文殊問。若虛妄分別以顛倒想有愛為本。斷虛妄分別色愛盡猶有顛倒想有愛在者。復誰為顛倒想本。次淨名答。以無住為本。無住即是無始無明為顛倒有愛無色界之本。所以然者若斷顛倒想有愛無色界盡猶有無明住地。二乘通教菩薩所不能斷。攝大乘說阿梨耶識是一切世間生死之本。故彼論雲是識無始時一切之所依。此無明更無所依故言無住無本。即是無始無明其力最大。佛菩提智之所能斷。   又問至立一切法第六問答。初文殊問。若顛倒想以無住為本者。斷顛倒想有愛無色界惑盡餘有無始無明在。此無住無明復以何為本。豈無本而有。次淨名答。無住則無本者。正言無明依法性。法性即無明無二無別。豈得性還依性。當知無明無本故十住見終不見其始。諸佛如來見終見始。若觀眾生入空至無住本。此則徹底窮源至中道理。既言無住無本即是眾生虛空佛性。上來三諦皆空。又雲從無住本立一切法。即是世間出世間有為無為一切諸法皆從無住本立。何者若迷無住則三界六道紛然而有。則立世間一切諸法。若解無住即是無始無明。反本還源發真成聖。故有四種出世聖法。故因無住立一切法。今用此六番問答窮覈本源徹至無住。成上觀眾生三諦。何者初問答明善不善。即是觀世諦眾生如幻。皆從身見而生未見真也。次三番問答斷三界眾生生死。即是觀眾生見真如第五大等。次兩番問答觀眾生無明覆於中道。名無住本。若見中道即如無色界色等也。中道無明是眾生源解惑之本。故言從無住本立一切法。問無住即是無始無明者。何故名無始。答身見等惑皆有所依而起。起則有始。此無所依起亦無始。故言無始無明。即是無住。此有二解。亦言無住亦言有住。亦言無本亦言有本。何故爾。若撿五住之本。前身見等皆約煩惱為本。故有始有住。今無明之外無復煩惱為無明本故言無本。無本故無始無住。故言無住則無本。問無明依法性即是法性為始。何得言無始。答若無明依法性是有始者。法性非煩惱不可指法性為煩惱本。故言無住則無本。若依法性立一切法者。無明不出法性。法性即為無明之本。此則以法性為本。今經撿覈煩惱之本法性非煩惱故言無住無本。既無有本。不得自住依他而住。若說自住望法性為他。亦得說是依他住也。說自住即別教意。依他住即圓教意。問若別接通明五住義雲何。答若言四住是界內見思。無明得是界外。由界外流入界內。今反出先斷身見次除欲貪等後斷無明。歸無住本。此是別接通意。問別義雲何。答別教意者界內見思不名見一處。何以故。此之四住非根本惑。如枝葉依樹而不依地。故界內身見有種種不同不名一處。亦非住地。斷枝葉盡計有涅槃。此是迷法身而起。若見真諦涅槃是一法。名見一處。此見因無明起故名住地。亦名身見。此從法身而起見也。若於變易依正五塵生於欲貪。即欲愛住地。變易色心是虛妄分別。即色愛住地。亡色觀心猶見有心即顛倒想。是有愛住地。此四依無住起。即無明住地。無明之外更無可依故言無住無本。問無住有住有開合不。答若合無明祇。是法性。法性無住無明無住。故言無住。若開法性出無明。無明依法性亦得言有住。有住者住法性。住法性非煩惱。即是無住。而約無明明修無量四聖諦論斷伏者。此是別教。就界外明五住義也。問圓教雲何分別五住。答圓五住者。祇界內身見等四住有為緣集。是迷無住而起斷見入涅槃。所生四住亦迷無住起無為緣集。今圓觀界內外四住皆至無住之本。故窮三諦眾生之源。成上觀眾生如幻化第五大無色界色。皆不可得入三諦也。如煙塵雲霧起雖重輕不離虛空。重如界內輕如界外。譬依法性有界內外世間諸法。如火星月日光照除雲霧暗滅虛空像現。譬依法性有界內外出世間諸法。故言從無住本立一切法。問此虛空譬豈有但空不可得空之殊。答空尚不一何得有二。若約緣盡相顯非不有殊。如大乘經論有破虛空之義。即可以譬但空顯不可得空。復次白象滿月等譬豈可備取也。問煙等重輕譬界內外兩種五住。義況雲何。答此無的文以意銷釋。問火等四光其意何主。答一往出法界性論。今借此意表四教智照不同。以義銷釋。   時維摩詰下此是品之大段第四。明天女室內現身與舍利弗論義。顯觀眾生徹三諦理住不思議。文為七。一天女現身與身子往復。明二解脫惑盡不同。二從身子問天去明二解脫體異。三從身子問天汝於三乘去明二解脫力用不同。四從身子問天不轉女身去明不思議法門轉變自在。五從身子問天汝於此沒去明不思議解脫出沒自在真應本跡莫測。六從身子問天得菩提去明法身生身成道不同。七淨名述成天女所說。初文為四。一天女聞法現身。二散華供養。三至菩薩皆墮。四至大弟子便著。初文者關河解雲。是淨名宅神守護方丈聞法歡喜現身供養。今解此是大慈法身影響淨名共弘大道。本地同契無生住不思議解脫棲常寂光。而於室內現身者。表隱名如來藏顯名為法身。此大慈法身應為女像助弘大道。欲因散華彈呵身子之失。為顯不思議解脫之得。又解上明神力空其室內表十方皆空。淨名果智棲此空理即是居常寂光實智法身。臥真性床同物有疾即是大悲現應身疾。而室有天女者天是天然。此表淨名久遠第一義天天然之理。常慈眾生有三十二種。故於真空性淨現天女形。隱名如來藏現名法身。法身即慈慈即如來。如來即法身。法身應為天女之像以表淨名大慈法門。故現女身。   即以至弟子上二明散華供養。華者如大品。諸天子言是華非樹生。華是心樹生。須菩提言是華非生華不從心樹生也。今明是法身菩薩斷於別惑起萬行之因感得實報勝妙之果。故言三賢十聖住果報。此華即清淨果報無生之華。淨妙功德無生因華。天女法身菩薩以無分別普散供養諸菩薩及大弟子。   華至至皆墮落三明至菩薩皆墮落者。表菩薩住不思議解脫生實報土。已離別惑彼妙五欲所不能動。故華不著身皆自墮落。   至大弟子下四明華至大弟子便著。文為五。一華至便著.二神力不能去華.三天女問意.四身子答意.五天女彈呵。初文者二乘但斷界內五欲。故世間五欲所不能動。別惑未除故為界外上妙色聲之所染污。故呵言結習未盡華則著身。如大論迦葉聞甄迦羅琴。不能自安。即雲八方風不能動須彌山。隨藍風至碎如腐草。三界五欲我已斷竟不能動心。此是菩薩淨妙五欲吾於此事不能自安。即其義也。   一切至令去二身子等去華不得去者。良由住思議解脫未斷別惑。如迦葉所述。問此經結習未盡華則著身何開別惑。答大論雲於聲聞經說為習氣。於摩訶衍說為正使。即是別惑。問斷通惑別惑俱作四住名不。答若約通教界內有四住之名。若別接通界外但有無明之名。無明能障佛性不名見思。若約別教無明即是正使。亦有見思四住之名。故天女呵雲。若於佛法有分別有為不如法。既有分別則是見惑。又雲結習未盡華則著身。故有思惑。亦得分思以為三住。今言大弟子神力去華者。若依事釋。天女散華諸菩薩皆墮。至大弟子便著不墮。身子遠嫌避疑。所以去華。理釋者明二乘人厭世五欲而取涅槃。此則心有去取。今見菩薩果報五欲亦謂為不如法。捨離推卻而不得去。盡其神力者。以羅漢住思議解脫。雖有神力別惑不斷。不得不思議解脫自在故不能去。   爾時至去華三天問去意欲呵其非。故先問去意。   答曰至去之四身子答意言不如法者。意謂天有染心故須去之。   天曰下五天女彈呵文為四。一正彈呵。二釋出得失.三譬.四結。初正呵雲勿謂此華為不如法者。非是世間思議之華。此乃修無生理萬行之因。感此如法實報之華。又以如法心散平等供養。何謂不如法也。所以至想故二釋出。此華無所分別者。天以無分別心感。還以無分別心散。諸菩薩無分別心華則不著。身子等分別生死涅槃有異。分別即是別見惑也。類如界內因身見分別則有一切見。使不入初果。息見無執諍即見諦得果。別見亦爾。分別生死涅槃為二。是則為見。若離此見入別聖位。汝於佛法出家有所分別。不能出別見惑。可謂出家是不如法。觀諸菩薩華不著者以斷分別想故。即是法身顯出界內外見思生死。是真出家名為如法。故華自落也。此約得失以呵。譬如至為也三譬顯。開譬合譬。顯捨生死取涅槃即是分別。故有見惑名不如法。其意可解。結習至著也四結呵。此文明非但有習。亦明有別見思即有通見思習氣。具如前引智論釋也。問定是別結未斷。為是通結之習。答若約通教如迦葉是習氣。若約別教即別結未斷故有習氣。如大論明結使二種。一共二乘斷二不共二乘斷。共者迦葉已斷。不共者迦葉未斷。已如上說。今此經既明不思議解脫。正用別圓斷也。但經無的文者。此方等教猶帶方便。不類法華涅槃也。   舍利弗言下二明二脫體別不同。此約但不但空分別。文為四。一身子約事問天以理答。二天以事問身子以理答。三身子重決天女彈呵。四身子稱嘆。初文為五。一身子約事問.二天以理答.三身子心迷重問.四天還以理答.五身子悟而默解。初文者身子是起教之端。故以就事止室久近而致問也。二天女答。如耆年解脫者。此約理而答。如耆年所得但空解脫之時。真諦之理無久無近。我處此室。是得不可得空住不思議解脫。第一義理本無言說。無有久近。耆年解脫既無久近安問有久近耶。故將耆年解脫以斥答身子。三身子本以事問。天忽將理答。倉卒不解故重問言止久耶。四天重答。耆年解脫亦何如久。汝問止此久如。答如耆年解脫之理無久近。雲何重問久耶。若爾仁者所得解脫為有久耶。若仁解脫非久何得重問為有久耶。五身子悟天玄旨默而領解。   天曰下二天以事問。身子用理答。文為五。一天以事問。二身子以理答。三天辨不思議解脫相。四解釋.五結會。一天以事問。如何耆舊大智而默者。即是問何故默然。二身子用理答。默然者正以見真諦理得解脫時。言語道斷無有言說。今不知所云故默然也。此以理默答事默也。問身子聞阿說示說三諦。是見有得道。即是言說。今何得言解脫無說不知所云。答有是教門豈非言說。此用證答故雲無言說。如大集明憍陳如比丘最初得無言說理。此亦因有門無言說也。見有見空皆是教門。無言說理有空不異。若言異者身子見有得道。何得言吾聞解脫無言說也。三天用不思議斥身子等住思議者。天曰至解脫相。二乘於文字生死之法不得自在捨入涅槃。今明文字相離則生死。不礙涅槃。如芥子不礙須彌。即是不思議解脫之相。四解釋者。所以至兩間。名本名體體即是法。法若內外兩間名可如是。今求體法及名皆不可得。俱無內外兩間。即是解脫。豈得離此方名解脫。又解諸法無體但有名字。名不可得即解脫相。此即異思議解脫。明二脫相別意在此也。五結會者。是故至解脫相。若不離者何但文字是解脫。二十五有皆是解脫。故天自釋言。所以者何。一切諸法是解脫相。   舍利弗言下三身子重決文為二。一身子重決。二天女彈呵。初重決言不復等者。此重決意。身子昔聞三藏斷三毒得子縛解脫。若言離婬怒癡非解脫者。佛昔所說豈得非也。天即答言。佛為二種根緣。若為鈍根增上慢人說離婬怒癡為解脫耳。若利根無增上慢者佛說婬怒癡性即是解脫。問增上慢者所謂未得謂得。未證謂證。身子等得俱解脫何得以為增上慢人。答若法華簡眾明增上慢。是小乘未入方便道。乖僻謬計謂得四果。為增上慢。故身子不被簡出。最初得記。今呵為增上慢者二處有異。若身子於三藏斷結證思議解脫。濫謂同於諸佛所得。此即未得謂得未證謂證。此中折其叨濫之心呼為上慢。所以然者。若執藏通所明真諦三乘灰斷。謂佛亦然。而佛證常住涅槃豈以見真謂同佛證。故說為上慢就其齊教解脫知見。不同外道及謬取小乘方便故。圓教明諸佛菩薩不斷煩惱而入涅槃。不捨八邪而入八正。不同二乘離婬怒癡。捨八邪住思議解脫。妄計同佛所得。豈非上慢。天女彈之正意在此。於法華中非上慢者已被彈呵。已聞不思議解脫。不與二乘人共。自知所得非佛境界無叨濫之咎。但齊所稟教斷約解脫。止宿草庵自念貧事故非上慢。菩薩無此諸失非增上慢。是不思議解脫離與不離。俱不與二乘等共。故離不離非唯界內。亦約界外三毒通別文字皆解脫相。此是顯不思議解脫斷與不斷俱得自在名為解脫。   舍利弗言下四身子稱嘆天女文為二。一身子稱嘆二天女答。初嘆者身子既聞說此妙法量其必得勝解脫證。故先稱嘆。次問何得其辨乃爾。二天女先答次譏。答雲無得無證故辨如是。大經言有所得者名為小乘。但空取證無所得者名為大乘。以不可得空故不住化城。聲聞偏學而取證。菩薩圓學而不取證。具如大品。今明知四不可得。故不住三權一實。自在無窮故辨若是。所以等者次因釋寄譏譏其但得偏空。化城涅槃以為究竟。不求中道大般涅槃。是為佛法增上慢人。   舍利弗下三明二脫力用不同。已明二脫體異。所有力用理然不同。身子未了所以有問。因問有答。分別異相。先問次答。初身子問。雲汝於三乘為何志求。或約三藏為問。今謂多約通教。何者三乘之人同稟通教般若。若求聲聞有餘無餘不可更修緣覺菩薩之乘。若求辟支佛乘有餘無餘不可更求聲聞菩薩之乘。若求菩薩乘慈悲誓願久住生死度脫眾生。不可退求二乘無餘。雖同稟般若志求各異。即是思議問為何志求也。   天曰下二天答文為二。一化他二自行。化他則三皆志求。自行乃但求大乘。初言三乘皆志求者。若通菩薩無法身本。不能起應無三乘化。今則別圓接通三乘根性。故現三乘皆志皆用。如文殊於二萬世作辟支佛化人。況住餘乘雖數數生滅而常行一乘。故言化他。   舍利弗下次明自行。若法身受道如法華雲。唯一事實無二無三。文為四。一正顯佛乘。二引釋梵證。三明止室十有二年。四明室有未曾有事。初文者先譬次合。以瞻蔔林譬者。瞻蔔芬薰餘香微弱。故用瞻蔔當其林名。況復入林唯聞瞻蔔。今明圓教自行受道。不無三乘方便法門。故法華雲。及佛諸餘法餘法微弱。不及大乘法味深遠。故法身菩薩但稟大乘進道。不貴二乘所行功德。故合譬雲但聞佛功德之香。不樂二乘功德香也。空室本表佛國皆空。法身菩薩清淨圓智既棲此理。豈樂偏空之智。問天但言不樂二乘之香。何得三乘皆雲化他。答藏通大乘同依但空與二乘同。但以大悲利物為異。問雲何言三乘皆是化他。一乘但是自行。答三乘隨他意語故一往對化他。一乘隨自意語故。一往對自行。究論皆有自他。問若皆有自他以何為異。答瞻蔔香氣豈同餘香。一佛乘用豈同三乘。   舍利弗至發心而出二引釋梵為證。釋梵具足有為緣縛。入室聞大尚能發心。何況法身已契無生畢竟空室。而樂二乘功德。故思議不思議二用不同。如瞻蔔之香與餘香永異。   舍利弗至之法三明止室久近。上身子問止室久如。今天以理答。有言寄十二年在室恆聞大乘。以斥身子十二年前但聞小乘。此未必然。如六年聞鴦崛經。明一佛乘又爾。前呵諸弟子豈十二年後。今言文字相離即是解脫。十二因緣即是文字。文字相離即是解脫。故得約之以明久近。是以事表理也。言十二年者即表十二因緣。約教即有二種。一藏通明思議因緣。二別圓明不思議因緣。故大經雲十二因緣有四種觀。下觀聲聞。中觀緣覺不見佛性。上觀菩薩上上即佛。身子但觀思議因緣。天女乃觀不思議因緣。因緣名同又但名解脫。上天答身子雲。止此室如耆年解脫。解脫無久無近。若別圓明十二因緣如大品雲。十二因緣獨菩薩法不共二乘。二乘離文字。解脫無有言說。菩薩不離文字解脫。得有言說故得約之以明久近。此即無久近之久近。是以天言十有二年正表於此。若修此法豈習聲聞法乎。問上天雲。以因緣法得度我為支佛。今何得言獨菩薩法。答此方便教與而為言屬辟支佛。若了義教奪而為語支佛無分。所以然者十二因緣名為佛性。不見佛性豈知根本無明。十住見性不窮無明尚不了了何況支佛。當知因緣獨菩薩法。十二因緣即一切文字。故言止此十有二年。初不聞說二乘之法。但聞諸佛菩薩之法。故因緣實相非因非果而因而果。獨是菩薩諸佛之法。   舍利弗下四明此室有八未曾有事。二乘思議之所無也。文為三。一標章。二辨相。三結斥。初標章者即不思議之用二乘所無。今釋正對涅槃大海八不思議譬。其義孱同但名目次第起緣前後小異。   何等下二辨相文有八。初雲常以金色光照者。事解可知。約理即是空室表寂光佛性。第一義光。晝夜無異者即是寂而常照。智慧不二。不以日月者不假權實緣修之照。二乘思議無如此事。故名未曾有也。大經雲同一鹹味。謂一切眾生同一佛性。此室至之法是二未曾有法。若入法性真空寂光。無界內外煩惱之垢。大經雲不宿死屍。如界內外若犯重禁佛法死屍不入寂光。此室至之法是三未曾有法。釋梵即是有為之流。來會性淨之理表將入寂光。他方菩薩來會不絕者。明自行化他入諸佛土。隨方利物同歸寂光。故言來會。大經雲漸漸轉深。所謂歸戒乃至佛果即漸深也。此室至之法。是四未曾有法。不退轉法即是四教六波羅蜜四種不退。若念不退即自然流入薩婆若海。大經雲潮不過限。寧失身命終不犯惡。惡即六蔽。終不退轉起六蔽也。此室至之法是五未曾有法。一切法中無罣礙智說不可窮。即是勝妙果報。如甄迦羅琴說法無量無作四諦之法。大經雲深難得底。譬法化之聲。此室至之法是六未曾有法。事解可知。即是四教所詮。亦是觀十二因緣。四種法藏施十界眾生無有盡也。大經雲有種種寶藏。以譬是經即是寶藏。謂四種道品嬰兒等行。四種聖人功德等無量寶藏。此室至之法。是七未曾有法。此室十方佛現。即是大士觀十二緣空得念佛三昧。十方諸佛真應二身隨念現前。大經雲大身眾生居住之處大眾生者謂佛菩薩之所住也。此室至之法。是八未曾有法。此室天宮淨土皆現中者。室空正表佛土皆空。又上文雲雖知諸佛土永寂如空。而現種種殊勝佛土當表此也。大經雲不增不減譬大涅槃。無邊際故乃至一切性同一性故。即是空室表一切國皆悉空也。此未曾有不思議用豈同二乘住思議解脫小智功用。大經明八不思議義同也。   舍利弗至法乎三結斥。若此室常現八未曾有。即是觀因緣住不思議解脫。成八種不思議用。誰有證此更樂住於無用小智。離於文字而求解脫。   舍利弗言下第四大段明不思議解脫神變自在。若真性解脫無轉不轉。約行利物則有轉不轉。如大品明。須菩提問阿鞞跋致轉不轉義。佛言轉不轉皆名跋致。今亦如是。若觀眾生入不思議。深達法性不染不滯者。轉不轉俱是跋致故有此文。先問次答。初問者猶用三藏教意。三藏菩薩具五事名不退轉。謂得宿命智。諸根具足。不生下賤。不生三惡。不受女身。具此五法名為跋致。今之天女辨才若此。既有勝解即是不退為五女像。若是女人豈能如是。故知以三藏菩薩義問。但身子神力雖非目連所及。止是思議。俱解脫力。今欲顯不思議力用故身子以思議而問。   天曰下二明天答文為三。一明不轉。二明轉。三明非轉非不轉。正成此品觀眾生。入空不空非空非不空之三諦也。一不轉者觀眾生。從世諦如幻等入真諦。如十九界等喻無有轉相。亦如身子上答天雲解脫無有言說。此即上明真諦畢竟不可轉也。二轉者。真永不轉還入假名。引導眾生得有轉義。如幻化等雖無定實不妨假名亦得言轉。如上觀眾生俗諦假名如幻化等。三非轉非不轉者。轉不轉皆不可得。轉故不同真諦如十九界。不轉故不同幻化名字之轉。離此二邊則非轉非不轉。即是中道正觀。如上觀眾生如無色界色等也。但與上文小不次第者。上為一向明入。今明轉變。與三觀相同也。初明不轉文為三。一天女問。二身子答。三彈呵。一天以正觀譬顯。反問身子雲。我從十二年來求女人相了不可得。是觀因緣法性求男女相了不可得。當何所轉。今言男女非止約人。其相無量皆不可得。皆如幻化。從因緣理尋無明行等本非男女。顛倒妄見。若有男女是為二相。觀因緣真理則無二相。畢竟叵得。正報既爾依報皆然。如天陽地陰日陽月陰四時五行皆男女相。大經雲。若以貪愛母無明以為父。即是男女。乃至出世定慧福智智度方便慈悲善心皆男女義。若觀因緣即是佛性佛性即是法性。法性真理尚不見一。何得有二。尚不見世出世法男女之相。何得有人身二相也。故天女雲觀十二因緣求女人相了不可得。何得勸轉。又就世諦有三義。故女不可轉。一業不可轉。於無明行造男女業。業若不轉報亦不轉。如舍利弗為男業所成。蓮華尼為女業所成。雖得羅漢斷子縛盡。乃是轉因不轉現果。業若不謝決不可轉。二神通不可轉。如天女以神通力變身子為女。若未捨神力魔外二乘盡其神力無如之何。三誓願不可轉。如佛法身菩薩隨諸國土。應以女像得度者即現女形。若眾生未度應終不轉。眾生機息應女乃轉。將此三意反問身子何不轉女問也。此即十二年觀女相了不可得。當何所轉也。譬如幻師化作男女。若有人問何以不轉女身。此非正問。今身子作此問者則非正問。所以還用此問以問身子。為正問不。   舍利弗至所轉二身子領解。幻無定相當何所轉。即是身子自伏所問非也。   天曰至女身三天女彈呵。因身子領解自伏問非。即便彈雲。一切諸法亦復如是。無有定相。言一切者如上。男女陰陽定慧等一切諸法皆妄分別。但觀因緣求不可得。當何所轉。汝既答雲幻法無定。雲何勸轉即是彈呵。   即時下二明轉。即是轉故名為跋致。深達轉性如空叵得。依隨世俗二相不定從空入假。名字分別。得有轉義。文為四。一天自變為身子問。二身子以女像答。三天為解釋。四引佛語證。一天自變為身子。轉身子為天女。而用身子像問者。即是上明神力為女。若不攝神力不可轉義。此表若業不轉凡女不轉。若機不轉應亦不轉。   舍利弗至女身二身子以女身答。不知何所變者。明身子三藏神力乃勝目連。終是思議。故不能制菩薩神力。故為天所轉。今不思議非思議所知。故雲不知何轉也。成上如前。   天曰至女也。三天為解釋。天言舍利弗若能轉此女身。一切女人亦能轉者。如身子為通所持遂不能轉。一切女人為業所持終不能轉。若一切女人不除業。而能轉者則身子亦能轉也。如舍利弗非女為他神力變為女身。一切女人而為業力變為女身。雖現女身四大五陰因緣中求女相叵得。即非女也。今天女即是願力應為女像。眾生機緣若轉應亦轉也。如鏡對面現面。面若不離像不可轉。   是故至非女四引佛語證。如佛所說一切諸法非男非女。如世間男女乃至陰陽定慧一切諸法皆非男女。   即時下三天攝神力。即是非轉非不轉。成上中道如前。文為四。一攝神力復舍利弗身。問女相何在。二身子答。三天印成中道非轉非不轉。四引佛語為證。初文者表一切眾生女業若謝則女身轉不見女相。若眾生機謝則應女亦謝無女相也。次身子答言無在無不在者。女身色相雖滅不見有在不在。天曰至不在。三天印可此言。是會中道之說。成前觀眾生至源。故印可也。夫無在至說也。四引佛語為證者。非但稱會天意。亦不乖大聖所說。   舍利弗下品之大段第五。身子問沒生。此正顯不思議解脫出沒自在真應本跡。思議則無沒者。法身之本。生者應化垂跡。正欲顯成觀眾生入空至一實諦。窮源徹本名之為沒。行三十二無緣大慈。善根力熏受身利物。名之為生。又解。沒生即是應身垂跡。非沒非生。即本法身。此下問答皆是研究。顯成淨名上說觀眾生義。文為四。一身子問。二天女答。三身子重問。四天女解疑。初身子問。正約三藏或用通意。何者三藏明佛無餘灰燼。此但有沒而無生也。藏通二乘亦沒無生。三藏菩薩既不斷結。為化眾生雖沒而更有生。通教菩薩既異二乘。二乘無願不受後有。但沒無生。佛雖有願正習俱斷。但沒無生菩薩雖斷正使有習有願故得有生。今正約三藏既未斷結。必應有生當生何處。二天答。佛化所生吾如彼生。答意者佛法身理本無有生。應同則生。此如化生。非結習生。天得法身亦應化生而非結習。故言吾如彼生。三身子重問。佛化所生非沒生也。身子不知天意在應化生。乃取三藏。謂佛報身能作化生。化無體質無而欻有。無有定相。捨此取彼。菩薩結業受生。那雲佛化所生。故雲佛化生非沒生也。上天以別教應化答。身子不曉猶執三藏。佛有報身能有所化。故言佛化所生非沒生也。四天既知其不曉玄旨。即以通意順答。一切眾生亦非沒生。往來五道並皆如化。非沒生者天亦是化豈有沒生。此亦一往也。意在法身應化。至淨名述成真應本跡其義方顯。是則佛化所生乃是應化。天得法身隨有所生皆是應化。故非沒生也。   舍利弗下品之大段第六。身子問得菩提久近。即顯圓教成道也。文為二。一身子約藏通問得道久近。天約不思議真諦答。二身子約思議俗諦問。天還約不思議真諦答。初中身子先問意者。汝既為利物何當道場八相成道。次天答即反質有二意。一者若舍利弗還為凡夫。我乃當成菩提。若言悟真無生豈有為凡之理。我得圓真之道。已除別惑豈可方依藏通八相成道。故雲我得菩提亦無是處。若身子見思議真更作凡夫。我入不思議真乃為八相。汝無是事我豈有之。然羅漢能化為凡夫非真凡夫。法身成道亦非八相。眾生應八相得度即現八相成道。羅漢實不更作凡夫。我得無生亦實無八相。此覆相並釋也。次身子答雲。我作凡夫無有是處。天即並雲我得菩提亦無是處。所以作此並者。若身子問法身究竟成道。此乃十住不見其始。唯佛與佛乃能究盡。天設答身子時節久如。如法華明大通成道王子行因。身子豈能知此八相。祇得無生即能八相隨緣作佛。何須致問。次天自釋言菩提無住處故無得者。此是法身觀不思議真諦空無方所。諸佛不能行不能到。故說無有得者。   舍利弗言下二身子約思議俗諦問。天還約不思議真諦答。初身子問言今諸佛得菩提如恆河沙者。此將通教俗諦八相為問。故雲如恆河沙。所以然者。三藏不說有十方佛。雖有此意義不彰顯。次天即答雲。皆以世俗文字說有三世之佛。非謂真諦而有三世。假名三世。而真菩提豈可世攝。天因答即反質身子。汝得羅漢道耶。身子答。無所得故而得。此如大品佛四句問善吉得道。善吉答不住四句而實得道。此是絕思議俗四句見真得道。天曰諸佛菩薩亦復如是。是絕不思議俗四句。見不思議真得道。所以然者。天意小乘思議得道尚以無得為得。何況大乘不思議得道而不絕四句無所得而得。語類相並其意天隔。   爾時下品之大段。第七淨名述成。天女上答身子皆實不虛。文為四。一久值諸佛。二遊戲神通。三得無生忍。四願隨意現。雖復身子研問未能令義顯現。故淨名述成天女所答六義方顯也。一已曾供養九十二億佛者。是順佛教能觀因緣三諦。故得棲此空室以慈悲熏。現天女像。散如法華平等供養。表通惑已盡別惑侵除得文字性離不思議解脫。即是述成天女答身子初問。明若離別惑華不著身。亦述成答身子第二問。明思議不思議二脫不同。二遊戲神通誓願具足者。述入瞻蔔林不嗅餘香。亦述答第四轉女身問。如本願故現女身也。三得無生忍即是述第六身子問久如得菩提。天女答無所得故而得即是法身成道。四以本願故隨意能現。教化眾生。即是述第五身子問沒生。天女答如佛化生。法身出沒本願應化真應本跡其義顯也。問身子何故前問沒生次問得道久如。淨名述成。何故前述法身成道次述沒生。答身子迷心而問絕事至理。淨名以理述成。得無生忍即得法身方有應用。身子雖有六問天女答無留滯。正意猶為難見。故用四義述成意乃分明。   維摩經略疏卷第八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78 維摩經略疏   維摩經略疏卷第九(小卷二十四)   天台沙門湛然述   佛道品   今明此品略用三意通釋。一明此品來意。二釋此品名。三入文解釋。初明此品次觀眾生品來者。前品正明通相入空。正成問疾品通教從假入空。調伏界內有疾菩薩。兼成室外為國王長者說法。已如前說。今此品次明通相從空入假觀。明非道之道非種之種非眷屬之眷屬。此即不有而有。正成問疾品明別教通相從空入假觀。調伏恆沙實疾菩薩。上文雲以無所受而受諸受。未具佛法不應滅受取證也。亦兼為室外呵諸大弟子。不能於諸見不動而修三十七品。以五逆相而得解脫等。故有此品來也。次釋此品名。言佛道者佛以覺為義。自覺覺他名之為佛。道以通達為義。所覺之理能通觀智從因達果名之為道。此以智理標名故雲佛道品。正如此品用非道之理即是佛道。是以淨名答文殊雲。菩薩行於非道通達佛道名為佛道。言非道者大論雲十二因緣有三種道。一煩惱道。二業道。三苦道。煩惱即無明愛取三支。業即行有二支。苦即識名色六入觸受生老死七支。此之三道皆非佛道故言非道。非道之理即是諸佛實相智慧功德之理。理即是道故說非道即是佛道。問此品不約因緣明義。何得約因緣三道為非道也。答一切非道不出此三。何者十界攝一切九皆非道。唯佛法界名為佛道。此經明不思議佛道故九界非道皆是佛道。是九界道中六道是有為十二緣。三乘是無為十二緣。即世出世二邊之道各有三道。不能通相從空入假順入不思議解脫之道。故皆非佛道。但此品不別明菩薩是非道者。以有四教菩薩道故。別圓入中即是佛道。復次方便菩薩皆有悲願快順佛道。故不簡出。實非佛道。若是佛道淨名何故呵四菩薩八千之徒。復次此品明遍入諸道斷其因緣。豈不入方便教菩薩斷其有為無為緣集。問若佛是能覺智。道是所覺理者。此非道之理即佛性理不。答如所問也。問若即是者佛性有三。謂正緣了。非道亦得是三因不。答亦如是具如玄義。何者苦即正因煩惱即了因業即緣因。故大經雲十二因緣名為佛性。佛性不出三種。因名三種佛性果名三德涅槃。何者苦即法性五陰。屬正因佛性。故大經雲無明有愛是二中間則有生死名為中道。中道者即是正因。若轉無明為明是則由惑有解。即是了因。若轉惡為善則由惡有善。即是緣因。故知三種非道之理即是三種佛性之理。故淨名言行於非道通達佛道。問諸師多雲此經未明佛性。何得引涅槃明十二因緣是佛性義以釋此品。答大經雲若言十一部經不明佛性非謗佛法僧。若說十二部經不明佛性即謗佛法僧。今此方等具十二部。何得言不明佛性。問此經始終無佛性名。何得說言明佛性也。答此品淨名說非道為道。文殊說非種為種。種性即是眼目異名。如天帝釋豈異憍屍。若謂不作佛性名說。不開佛性義者。有經不以二諦名說亦應不開二諦。何得言諸佛常依二諦說法。   問若佛性有三種亦三不。答如所問。故此品文殊言有身為種六入為種。即苦道正因種性之異名也。無明貪恚等為種。即煩惱道了因種性之異名。十不善為種。即業道緣因種性之異名也。種性之與性義實相映。故法華雲唯有如來知此眾生種相體性。即其義也。問種以能生為義義映無常。性以不改為義。義映於常。此二義別何得言映。答緣了映種不足致疑。但正因映種義似有乖。深求其致亦相映也。如真非因果說為正因。是則非因性為正因性。何以不得非因種說為正因種子。問若此經明如來種與涅槃佛性同者。何故言若見無為入正位者。不能復發菩提心也。猶如根敗。種義可斷佛性之義則不可斷。何以得同。答此帶方便明種性義。於利根菩薩即是究竟。二乘不了故須呵折。呵折其聲聞密有發理。故法華雲。而昔於菩薩前毀呰聲聞樂小法者。然佛實以大乘教化。即其義也。問十二因緣法性皆是正因。觀因緣智通是了因。助修之善並是緣因。何以偏判各有所屬。答義有通別。若如所問乃是通義。別對不爾。法性五陰有無明惡業即成生死五陰。如陰氣起水結成冰。無明轉為明不善成善。即顯五陰成五種涅槃。如陽氣起則冰還成水。問無明煩惱豈是智性。答文雲不入煩惱大海不得無上智寶。十地論師說。七識是智識。攝大乘說七識但是執見識。諍論云云。皆由不達了因種性義也。六識不達起諍亦爾。問若爾般若法華明佛性不。答此方等經尚有此義況般若耶。故大經雲言佛性者有五種名。所謂佛性.般若.首楞嚴.金剛三昧.師子孔三昧。又大經明成大果實見如來性。引法華八千聲聞得受記別成大果實。如秋收冬藏更無所作即其義也。觀心者若知一念十二因緣具十界三道之理。即三如來種三種佛性。是則三道非道不障三德。如世伊字諸法亦然。是不思議智理即是非道。通達佛道故名佛道品也。   爾時下三入文文為三。初明佛道。二明如來種。三明眷屬。此三辭異意同。皆是通相入假觀也。若就覺知非道之理通達無壅名為佛道。此理顯理能生如來名如來種。所生福慧自行二嚴。能生法身及諸功德。即以此為眷屬。若是化他皆假名無壅。三文雖殊同是通相從空入假。故大品雲。菩薩能以一切道起一切道種名道種智。即是從空入假智也。初文為四。一文殊略問。二淨名略答。三文殊重問。四淨名廣答。初文所以住此問者。假名分別佛道無量蘊在非道。初心菩薩聞問疾品明不思議通相入假莫之能知。故問菩薩雲何通達佛道。   維摩至佛道二淨名略答者。菩薩以無所受而受非道諸受。即行於世出世二邊非道。通達佛道者。達此二邊即是佛道。復次世間非道即是愛見。愛即魔非道見即外道非道。出世非道者。即二乘四門等種種諸門。具如上釋從空入假明諸受也。此世出世皆名非道。菩薩以無所受為欲通達非道之受而受諸受。自行化他。入假分別藥病。未具佛法終不滅受取證。即能通達一切佛道。故上問病品雲諸魔外道皆吾侍也。   又問至非道三文殊重問。所以重問者以向答意玄時眾未解故重請廣說。   答曰下四淨名歷別廣答文為八重以明非道。一約無間因果.二約色無色界.三約三毒.四約十弊。五約二乘.六約人間諸惡果報.七約入無餘.八總結。初約五無間因果明非道者。菩薩入假為利眾生示五逆因受三途果。雖為此事而無惱恚。即是通達佛道。何者觀此五逆因緣生心從假入空尚不見逆心。況有逆果。以無所受為物而受逆心逆果。此五逆心即是無生。即阿字門。謂諸法初不生故亦是無垢三昧。若知諸法不生即具一切佛法。如一微塵中有大千經卷。逆心亦爾。具足世出世法。頓漸道品一切佛法十心數十弟子起十法門。莊嚴雙樹枯榮之教具在一念五逆生死心中。故言行於非道通達佛道。此即三道五逆之因即是煩惱道業道之非道。三途之果即是苦道之非道。今取最惡因果尚通達佛道。其餘理然。故言菩薩行五無間而無惱恚。即是通達佛道。本無逆業而行逆者。即是以無所受而受諸受。通達佛道即是未具佛法。自行化他未滿不應滅受而取證也。菩薩於逆如是。通達具一切法即是自行。示行此事即是化他。示有二種。一者示懺。如闍王未受惡果。而求懺法令無數人發菩提心。二者不懺。如調達乃至入大地獄。阿難隨目連往看勸令懺悔調達。答言我受此苦如第三禪樂。是為行於非道為利一切。又非惡無以顯善。是故調達無數劫來常共釋迦行菩薩道。一行佛道一行非道更相啟發。如法華所明。至於地獄而無罪垢即約果也。此是無垢三昧破地獄有。入此三昧一切三昧悉入其中。如調達在地獄語目連言。若汝更為凡夫我當出此地獄。又如婆藪雖在地獄教無數人。得出地獄聽方等經。若自有罪何能如是。良由雖處地獄無有罪垢而能利他。出於地獄即是行於非道而無罪垢。即是入無垢三昧通達佛道。本無地獄之業而至地獄者。即是以無所受而受不取證也。自此已去皆須取問疾品以無所受而受諸受文。來對行於非道之語。歷一一句皆類此也。至於畜生無有無明憍慢等過者。如大象獼猴鵽鳥相敬因以化人。即是入不退三昧通達一切佛道。至於餓鬼而具足功德。如請觀音雲。現身作餓鬼手出香色乳。即是入心樂三昧通達一切佛道。   行色至為勝二明行上界非道通達佛道。所以約上界者。此二界是世間善。若因中生著是菩薩縛。若受果報即長壽天難。即非佛道。菩薩從假入空以無所受而受此因果。不以為勝。以非出世觀練薰修之勝法也。而於此非道修白色三昧乃至我三昧等十一三昧。未是自行化他一切佛法。終不滅受取證即能通達佛道也。   示行至其心三明示行三毒。即是煩惱非道而通達佛道。以無所受而示行貪慾非道。離諸染著即是無漏禪定之佛道。示行嗔恚非道。無有恚即是修法緣無緣之佛道。示行愚癡非道而以智慧調伏。即是三智之佛道。若未具佛法不滅三毒之受而取證。是為通達佛道。故諸法無行經雲。貪慾即是道恚癡亦復然。如是三法中具一切佛法。   示行至他教四約十弊非道通達佛道。此十亦多是煩惱亦有是業。義推可知。若以無所受而受十弊。入假修十波羅蜜未具佛法。終不滅十弊受而取證。即能通達一切佛道。問八蔽八度如文可解。憍慢對願諸煩惱對力其義如何。答憍慢輕他。若不發願豈能作橋樑令他履踐。若不轉煩惱豈能和光不染常清淨也。   示入至眾生五明行二乘非道通達佛道。二乘沈空故有無為緣集十二因緣三道非道。菩薩以無所受受二乘沈空之受。而能從非道通達佛道示作聲聞。為眾生說未聞法。如身子善吉若作支佛。大悲教化如大迦葉。未具佛法終不滅二乘受。而通達佛道。故法華雲知眾樂小法而畏於大智。是故諸菩薩作聲聞緣覺少欲厭生死實自淨佛土。   示入至因緣六明示受人間果報苦道非道通達佛道。此有八句初七示受人間報。後一總明現入諸道。前七是受四天下諸受。此諸果報皆是非道。而從空入假修如幻等四種三昧。未具佛法終不滅此諸受而取證也。後一句現遍入諸道而斷其因緣者。世間諸道不出其六。此文未明修羅六欲。若受此道亦是苦道非道。而修歡喜三昧及不動等六種三昧。未具佛法終不滅此果報受而取證。即能通達佛道。言斷其因緣者得二十五三昧。能破二十五有即是斷其因緣。復次現遍入諸道即是遍入十法界道。斷其因緣者斷四教菩薩因緣三道。   現於至生死七明現二種涅槃非道通達佛道。上明二乘有為功德。今明二乘無為功德。皆是非道。又上但說二乘今兼三乘入二涅槃皆非佛道。除圓妙覺示現其餘皆有無為緣集三道非道若應以三乘滅度而得度者。即現三乘而不斷生死者。菩薩大悲處於生死。通達生死非道即是佛道豈可斷也。   文殊至佛道八結成佛道義。菩薩若能行前七種明於非道之理具一切佛法者。即是通達佛道也。   於是下二明如來種。所以淨名問文殊者。上文殊問淨名答非道為佛道。今淨名問文殊答非種為如來種。此二大士互為賓主之儀。為欲顯上所明行於非空入假。其理幽玄諸未悟者多生疑怪。今淨名問如來種。欲顯非道佛道令義分明。若知三道是如來種者即能通達非道是佛道也。文為五。一淨名問。二文殊答。三淨名重問。四文殊解釋。五大迦葉稱嘆領解述成。初問何等為如來種者。正為成非道為道。   文殊師利下二文殊答。即是以非種為種。何者上淨名以非道為道。恐時眾未解故問種義。今文殊答以非種為種。理趣快同顯成向說之玄旨也。言如來種者大論雲如法相解。如法相說名如來種。若如十二因緣三道法相解者。即是如來種。何者離三道之外更無如來種。三種種者一正因即苦道。二了因即煩惱道。三緣因即業道。前文具明言如來者。如此因緣三道法相。而解而說故名如來。今文殊答還依如來所解而說。故說三種非種為如來種。以成淨名所答三種非道為佛道也。言如來種者種既有三。如來亦三。一法佛如來.二報佛如來.三應佛如來。如法華明皆是一相一種即正因種。如智論明。諸智慧門為種即了因種。又法華明彈指散華佛種從緣起。即緣因種。種以能生為義亦種類義亦種性義。能生義者若不能生不名為種。以此三種能生三佛。從微至著終於大果。即能生義。種類義者若此三種非佛種類。此外更無同類之法。種性義者性名無改。此之三法從初至後不斷不滅。必致三佛三德之果故名不改。今約眾生明種不出此三。由煩惱潤業受身有苦。三無前後亦非一時。不縱不橫。若附性明義。以真性為正因種智慧為了因種。萬善為緣因種。此多約斷惑得解離生死得涅槃除惡有善。此約思議明種非今經意。若除惑得解則無了因種。如此火從薪起薪盡火滅。故二乘斷結盡便無佛慧之因。故不能成一切種智失了因種。若除惡有善惡盡則不能生善豈有緣因種。故二乘無惡失緣因種。若離生死入無餘滅不受生者豈有正因種。故大經雲。或有佛性。闡提人有善根人無。闡提具有煩惱諸惡受生死身。即是以惡為緣因性。善人無此惡中之性故雲無也。善人有者已有善法緣因也。闡提無此故雲無也。二人俱有者有正因性。二人俱無者無了因性。若約識為義六識是緣因種善惡並是六識所起。離六識外則無惡無善。無緣因種七識是了因種。惑之與解皆是七識。離七識外則無惑無解。八識是正因種。無八識則無生死涅槃。真諦雲。有第九識是真識。八識猶是虛妄生死種子所依。若地論師用七識斷六識。智障滅八識真修方顯。此須中論四句撿破。今經明不思議種以非種為種。故以身等煩惱不善皆如來種。如蜂作蜜雖採眾華不以便利蜜終不成。故知便利皆是蜜種。今不思議亦爾。非但法性智慧善法是三佛如來種。只此三道是三如來蜜種。對之可知。若菩薩研修此三種理分得相應名習種性。此心增長名性種性。虛通無滯名道種性。深見分明名聖種性。三種等修名等覺性。三至妙極名妙覺性。此三種性非前非後亦非一時。不縱不橫如世伊字首羅三目。就文殊答文有六段明如來種。一略約苦道。二廣約煩惱道。三重廣約苦道。四重略約煩惱道。五約業道。六約煩惱總結。今就前五文三義分別。初有身.六入.七識處。此三是正因如來種。次無明有愛.三毒.四倒.五蓋.八邪.九惱。此六是了因如來種。後十不善是惡業即緣因如來種。若就通論一一皆是三佛如來種。然眾生受身雖以業為因。若無煩惱則不得生。三種亦爾。雖有正因若無了因導緣因助顯正性三佛不得生長。由慧達煩惱以導緣因。三因成就法身顯現。故文殊雲。煩惱泥中有佛法耳。有身為種者。身即五陰陰即法性。法性色法性受想行識即正因種也。又身為種者。能生福慧故說為種。若斷五陰即斷佛種。此即非種為種。菩薩以無所受而受此身。若未成就自行化他一切佛法終不滅身而取證也。即是從空入假明不思議種義。何者迷身則有六道生死種。解身則有四聖人種。故有十法界種也。若滅身者無一切種。菩薩如是觀身見一切種即如來種。如人眼翳苦痛失明。若諸拙師針灸藥塗雖得痛止。而眼根毀壞永不見色。無如來種。若人患眼不壞眼根若遇幻師禁咒痛愈眼根清淨。此喻凡夫雖具煩惱猶有反覆種義不壞。是故身為如來種也。   無明至為種此四是二廣約煩惱道為如來種。過去煩惱為無明現在煩惱名愛。觀此二世煩惱如虛空不可盡即是了因如來種。亦是三佛如來種也。貪恚癡為種者。三毒猶是過去無明現在有受。亦各出三毒。若離取我即具等分出生八萬四千塵勞。若如是知故名為種。四顛倒者別門明義。迷色起淨倒迷受起樂倒。迷心起常倒迷想行起我倒。能生念處正勤如意根力覺道故為種也。五蓋者貪慾嗔恚睡眠掉悔疑。能生根本觀練薰修諸禪三昧故為種義。既知別義於通無滯。   六入為種七識處為種。三重約苦道廣明正因種。六入即是約報身苦道。如鴦掘雲。此之六根於諸如來常具足無減修了了分明見。亦如法華明。父母所生清淨常眼等得六根清淨即是六根相似相現。故華嚴明十種六根。因是得入如來六根。故知淨是如來種義。七識處者。什師雲欲界人天為一。三禪三空為六。合七識住。所以然者。三惡苦多識不樂住。第四禪識色微故。又以有無相天故識不樂住。第四無色以非相法微故識不樂住。隨識樂住即是法性。   八邪至為種四重約煩惱道為種。八邪如前迦葉章明。不捨八邪而入八正即是種義。九惱者約三世違情是生嗔之緣。謂此人現世惱我惱我親歎我怨。過未亦爾。是為九惱。若有方便是生慈緣。故得是如來種。   十不善道為種五約業道明如來種。十不善則攝得五逆。因惡生善即有十善。若能生十善即生三不護三密示現三業隨智慧行等如來功德。故即是種也。   以要至佛種六總結成如來種。煩惱不善不出見愛。以此往收故一切不善皆在其中。皆是如來種也。   曰何謂也三淨名重問。   答曰下四文殊答文為二。一正答二譬顯。初正答言。若見無為入正位者即是斷如來種。不能行於非道。以滅受取證故不能發三菩提心。所言若見無為入正位者。苦忍初心即是見諦名之為見。見諦惑盡終不更起。即是一分數緣無為即是正位。若見惑斷即見煩惱如來種斷。是人遠至七生畢竟不受後身。則界內三道非種之種究竟永斷。故不能發三菩提心入假行道。自利利人學一切法。行於非道通達佛道成三佛種。   譬如下二譬說文為四。亦可通譬上明種義。亦可別譬。別譬為二。初三別譬三種後一總譬。就別譬為三。一淤泥出華譬煩惱道為了因種。次糞壤生芽譬不善業道為緣因種。次起身見譬苦道為正因種。達五陰即正因性。後入海總譬煩惱等三種能生三種法身。如下巨海則得智寶。譬如高原者。高原本合水有泥。以決去水是故無泥華不得生。明二乘人本有煩惱種。以即斷故如高原無泥不得生華。此約入正位無煩惱不得發菩提心。   又如至佛法二譬入正位者得道共戒。斷三惡道不善業無惡業種不生佛法。問此中言糞壤之地乃能滋茂。大品雲空中種樹。二意明入假雲何。答一往似異大意則同。此明菩薩達不善理能生佛法。惡法為種資成法身。故約糞壤以明入假。大品即是不斷而斷。斷惑入空能從空入假。學一切佛法化度眾生。如世術力能空中種樹。故約空明入假。若作此解二乘已有入假之義。但其未悟不能改觀。至法華中方得會入。大品會法不會其人。   起於至法矣三譬入正位者若無身見則身因滅。無三惡種。不得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是故至智寶四總譬二乘無煩惱等三道可入。即無一切智等佛法寶也。   爾時下五明大迦葉稱嘆領解文為三。一正稱嘆領解二譬顯三自鄙。所以迦葉稱嘆者。以文殊善說非種顯不思議如來種其理幽玄故也。領解二意一領塵勞之疇為如來種。二領見無為入正位者不任發菩提心。   譬如至志願二譬顯此譬。但顯領入正位者不任發心。有開譬合譬如文。   是故至道意三迦葉自鄙文為二。一正自鄙二所以下釋自鄙意。如文。   爾時下品之大段第三明法門眷屬。亦是成前道及種義。何者法門無量隨其義便則有親善。即是眷屬。此皆是無名相中假名分別以成假名佛道及種。復次前觀眾生品明觀眾生入空徹源。而有無緣慈悲喜捨。為顯此義故天女忽。現對身子闡揚不思議真空解脫妙理。次此品明行於非道通達佛道入假自行化他。雖受諸受而無所受。能於塵勞達如來種。是故普現色身。因問眷屬顯成入假通達佛道種種法門皆是眷屬。文為二。一問二答。初問言普現色身者即有三義。一普現內色.二普現外色.三普現內外色。一內色者若如法華明身根清淨。十界依正於身中現。猶如淨鏡現諸色像。二外現者亦如法華普門示現隨機不同現十界色。三內外現者如大集明。觀己身眾生身佛身悉現己身。亦見己身眾生身現佛身中。眾生身中亦如是皆如影現。即是色入法界海也。菩薩住此普現之身。表成上文入假之義無所不現。前後相成令義易了。故普現色身。因致問眷屬。大士若是生身應有生身眷屬資生。若是法身即有諸法以為眷屬。何故室空不見生身眷屬。亦未聞說法身眷屬法門。致有斯問。眷屬資生為在何所。就問為二。一問眷屬二問資生。如文於是下二淨名答有四十二行偈為四。初十二行正答法身眷屬資生。即是自行。二從雖知無起滅去二十七行明菩薩入假權智無方大用。成前非道及種並為化他入假權用。三兩行結嘆自行化他。四一行斥破二乘。初文為三。初四行明眷屬.次七行明資生具.三一行結自行德滿。初答者。若是法身實相則無分別。何有親疏正為入假。故約法門以明眷屬。關河舊解。外國無父母宗親眷屬非為貴人。今約此解仍為理釋。言無眷屬是賤人者。即是二乘偏真灰斷。無智度母善權父萬行功德眷屬。故法華以窮子為譬。若是大乘法身眷屬臣佐吏民倉庫眾多。淨名即是佛法貴人。故以偈答言有眷屬也。   智度即是實智。實智有能顯出法身之力。如母能生。方便是權智。權智外用能有成辨如父能成。若就此經辨父母者。如觀眾生品徹照三諦契當真如名實智母。此品明行於非道通達佛道。遍入塵勞成就佛法即是權智父。故金剛般若雲。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即實智母。善付屬諸菩薩即權智父。菩薩從初修此二觀得入中道。雙照二諦是權自然流入是實。將此權實無受而受具足佛法。不證妙覺終不滅受息此權實而取證也。又行非道是權達佛道是實。因此二智遍入塵勞為如來種。譬如初生常為母護。至年長大父付家業。菩薩安住世諦。初出胎時用權實智入空入假。乃至妙覺未曾捨離權實父母。一切眾導師無不由是生者。如世天地二氣交合萬物得生。又如和合則有託胎。借此以況。權實二智若不合者則菩薩法身智慧不生。權實若融法身則顯。故言一切眾導師無不由是生。約觀心者觀心即空為實智即假為權智非空非假即入聖胎。觀道分明豁爾相應見於中道即是出胎。如是乃至未入妙覺皆名佛子。故雲普賢真佛子。若登妙覺即沒子名但稱為佛。大論雲稽首智度無子佛。法喜以為妻者。如世之妻策使稱懷。若菩薩通達非道之理境智相稱。能生法喜稱悅情懷。故有種種出假之用心慈悲。為女者指上三十二種慈為女也。慈與悲相扶故同女也。善心誠實男者指上觀三諦理。順入實相一心能具萬善。權假化物如男幹事。畢竟空寂捨。捨有遮弊安身之能。畢竟空理遮二愛見。法身棲處故為捨也。弟子眾塵勞即是上來三毒等分。八萬四千塵勞轉為八萬四千三昧陀羅尼波羅蜜。若似若真皆為佛事。如轉弟子以成賢聖。道品善知識。若修中道品即知中正。識二邊邪得成正覺。諸度法等侶。五度及八萬四千彼岸法門。是福智度。是慧二種莊嚴兩輪等故名為等侶。四攝為妓女。妓女本娛情悅慮引諸觀者。四攝能順物情引受學者故為妓女。歌詠誦法言。真樂自樂樂他。誦經說法亦自樂樂他。   總持之園苑至戒品為塗香二明資生之具。總持之園苑。園持華果遮他盜竊令不失落。陀羅尼亦爾。持善因果遮諸惡法。林樹是覆蔭清涼。諸無漏法無煩惱契。即清涼義。覺意即七覺。七覺調停生真智因華。故大論雲無學實覺此七能到。故以為華。解脫果者即是不思議解脫妙覺果滿。八解浴池八背捨八解脫如前分別。入九定證真成八解脫八背捨。修成在九定。定滿如水滿。八解如池。七淨華者一戒二心三見四斷疑五分別六行七涅槃。戒淨是正語業命。心淨是精進念定。見淨是正見正思惟。斷疑淨是見道。分別淨行淨是修道。涅槃淨是無學道。別圓見思例皆得稱七淨華也。菩薩在因皆名為華。浴此無垢人此約別圓。若藏通界內事惑垢盡名無垢人。猶有恆沙界外理垢是故須浴。界內解者。慧解脫羅漢已斷分段之垢亦是無垢。更修八解除無知垢故須浴也。像馬五通馳菩薩習未盡無漏盡通。又雲界外正使未盡猶名五通。如意通荷負眾生力大如象。餘通如馬。周遍十方一念即到故言馳也。大乘以為車實相為車體。二智為能乘。至薩婆若中住。調御以一心法界一相常在一行三昧。遊於八正路無作八直道也。相具以嚴容眾好飾其姿。不同三藏所明相好。法身自有實報大相小相。光顯法身為嚴飾也。慚愧之上服佛性中道。是第一義天。菩薩見佛性未了了故。慚第一義天。諸佛是無上行人。愧此勝人名為愧人。覆不慚心名之為服。又服者忍二邊惡不辱中理。是忍辱衣也。深心為華鬘。進入萬行圓因即最上因。如鬘嚴首。七財者。一聞二信三戒四定五進六捨七慚愧。聞者十地聽法。如雲持雨十方佛說法一時能持故名聞也。信者深信堅固猶若金剛即圓因也。戒者十地所得真戒。經言唯佛一人具淨戒。餘人皆名污戒者。定者即首楞嚴等定也。進者唸唸流入薩婆若海。捨者常行捨行。慚愧者如前說。如所說修行者。言行相應所行如所說能到彼岸。教授以滋息。說法利人普潤一切。化功歸己即是滋息。迴向為大利。迴因善向果。得常住三寶故雲大利。四禪為床座。如床離於下濕避諸蟲螫。世間四禪離欲愛法覺觀毒蟲。從淨命心修則有支林功德。邪命心修則墮鬼道。菩薩出世四禪一切皆攝。功德叢林無不悉備。休息諸行能離二死煩惱毒蟲。若邪命修則墮二地。淨命修之則契中道。寂滅安樂故言四禪為床座也。多聞增智慧以為自覺音。外國用音樂覺悟於王。今多聞智慧覺悟心王。自覺覺他也。甘露法之食。用真修之智契實相甘露名為法食。大經雲汝諸比丘未得大乘法食。解脫味為漿。脫是定名。定即是水水即漿也。淨心以澡浴觀理懺悔。即心水澄清浴除罪垢之煩惱也。戒品為塗香作無作善資薰法身。   摧滅煩惱賊一行三結。自行因成則摧滅煩惱。見真界內賊滅。見中界外賊滅。勇健無能逾。住首楞嚴健相三昧。降伏四種魔者。具如前嘆菩薩已明。勝幡建道場。若眾生翻邪歸正道機純熟。菩薩即坐道場因圓果滿。若觀心者舉足下足無非道場來具足一切佛法。   雖知無起滅下次二十七行明通相入假權智無方。亦是住平等法界赴緣利物。文為三。初兩行入假供養諸佛。二一行入假淨佛國土。三二十四行明入假成就眾生。初兩行者雖知無起滅。入但空無生不可得空無生。而能權巧出假。普示界內外生死眾生供養諸佛。   雖知諸佛國一行二明通相入假淨佛國土。如前佛國品釋也。   此下二十四行明通相入假權智成就眾生。文為五。一入假覺悟眾生。二入假教用世法。三入假拔物災難。四入假濟惡道苦。五入假同事利物。   初諸有眾生類下五行正明成就眾生入假權巧覺悟群生。如文可解。經書禁咒術下二行二明入假以智法教示眾生而不墮邪見。   或現日月天下五行三明入假拔眾生災難。或現諸天及作地水者。以假權變作勝正報及以依報。自在能救三災之難。三災如文。   一切國土中下二行四明入假拔地獄畜生之苦。亦應拔餓鬼苦。文略義兼。示受於五欲下十五行五明入假同事利物。皆為引入佛道善權方便。稱機無爽。   如是道無量下二行三嘆結。入假權巧緣起之用。自行利物非可具說。   誰聞如是法下一行四結斥二乘凡夫。肖似也類也善也。菩薩是佛子似佛。是佛種類善順佛心。若聞此說能即發心。二乘無大根性則不似。非佛非佛種類不順佛心。聞此不思議解脫入假權巧。不能發無上道心故雲除彼不肖人也。癡冥無智者是底下凡夫無大乘善根人也。   維摩經略疏卷第二十六   入不二法門品   一釋品來意二正釋品三入文。初來意者一成前觀眾生品入中道。二成前問疾品圓教有疾菩薩慰喻。三成問疾品有疾菩薩中道正觀而自調伏。四成室外菩薩品用圓中道彈諸菩薩。是則成前四義。同令入今不二法門。二釋品者。然門有多義。入亦不同。今略。明十種四句簡其同異。第一四句者。一偏門入偏理三藏三乘也。二圓門入偏理三乘聞圓而入偏者是也。三偏門入圓理。二乘根敗高原不論入義。三藏菩薩不妨論入。四圓門入圓理即入佛慧。菩薩是也。後二句是今入不二法門。第二四句者一次第門入次第理。別教菩薩入初地者是也。二次第門入圓理。別教菩薩入初住者是也。三圓門入次第理。圓菩薩入初地者是也。四圓門入圓理。圓菩薩入初住者是也。雖復四句更互由根性不定。而同入中道。故皆同入今不二法門。第三四句者。一教為理門聞教悟理故。二理為教門。由理識教故。三教為教門。若人聞一句通達無量義故。四理為理門從理進入故。始從初住乃至妙覺。故華嚴雲所有慧身不由他悟豈由昔教耶。前三句多是三十一菩薩入不二法門。後一句多是文殊淨名入不二法門。雖同應跡化功歸己進入何妨。第四四句者一教門非理門。教是能通理是所通能所異故。二理門非教門。吾聞解脫之中無有言說故。三教門即理門。文字即解脫故四理門即教門。解脫即文字故。前二句三藏之理教。非今入門。後二句是今入不二法門。第五四句者一默門不入。即身子默然者是也。二默門入。即淨名杜口是也。三默說門皆不入。即三藏理教是也。人則二乘者是。四教理皆入圓家之教理是也。人則三十三菩薩是也。第六四句者。一教門入。聞今說入者是也。二行門入。久積淨業稱無量者是也。通論者佛子行道已來世得作佛者是也。三教行共為門入。如門而行入者是也。四非教非行入。即文殊淨名是也。非今聞教行而入。久成佛道故也。第七四句者。一得教不得門。文字法師是。二得門不得教觀慧禪師是。三得門復得教聞慧法師是。四教門俱不得。假名阿練若是。前後兩句非門亦復不入。中之二句真悟入者是門亦是入也。未悟入者觀行之中論門論入。非真入不二法門也。第八四句者一出門論入。法華雲以佛教門出三界苦。乘是寶乘直至道場者是。即三乘歷五味教入也。二出門不得入。法華雲背父而去五十餘年。即凡夫五道者是也。三亦出亦入得入。涅槃雲捨無常色獲得常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即別教菩薩入也。四不出不入而入。經雲生死即涅槃何論出入。即如上文不斷煩惱而入涅槃。是真入不二法門。即圓教菩薩入也。第九四句者一入而不入。雖入化城未入寶所故也。二入而論入。瓔珞雲因是二空得入中道是也。三出而論入。從中道雙照二諦者是也。四不入不出而入寂照俱泯也。第十四句者。一三門不入。即藏通二教義推三觀門。是三門不入也。二三門入。即圓教菩薩一心三觀門入也。三三門亦入亦不入。即別教菩薩別入非圓入也。四三門非入非不入。修三觀門不定圓別人者是也。是則三十二菩薩各說入不二法門。此約情悟以釋也。淨名杜口是真入不二法門者。此就理釋也。若如向解二不二約迷悟釋也。若就照中名不二者。即是照而雙寂亦名為入。雙照二諦名之為二。即是寂而雙照。亦名為出。是則二不二入之與出皆就悟論。法者所照二不二之法也。門者還是照二不二法。通達無滯名為門也。是則還是一法約用處名異。故名入不二法門。又二者俗諦真諦生死涅槃為二。若偏存俗諦是生死流動。若計有涅槃是無為灰寂。若依此真俗是則為二。止住門外宿彼草菴。不能得入不二之門見於中道。今明不二法門者不住生死涅槃之二。亦不離生死涅槃之不二。雙捨二邊及不二邊。通至中道。稱為入不二法門。此中道理名之為門。法華雲唯有一門而復狹少。此是智慧之門故。又雲其智慧門難解難入。非但藏通菩薩所不能入。別教三十心亦所不入。唯除諸菩薩眾信力堅固者。又圓觀十信但能信解。亦未能入。十住初心乃能入耳。問十信何不似解入似。答通意可爾別義不然。如人知彼家有物未必入其門內。今明入者是證初住。已顯法身得名為入。如開示悟入初住中論。此品來意者遠從前來。所彈菩薩住通教及別教地前來得入此門無生忍位。今欲顯成圓別之教於二門中無所拘滯。通而不壅亦不通中住也。復次進論。上入室慰喻調伏中雲。今我此病非真非有。眾生病亦非真非有。上但明其意而文略。今欲廣說中道雙用是法故有此品來也。復次上觀眾生品乃當三諦同觀。無中假而不空正為入空。即是實智。佛道一品乃當三諦但照。無空中而不假正為出假。即是權智。猶未融通使權實不二。類如天地陰陽不合萬物不生。故權實隔別實慧不生。今欲會此權實顯於中道。故有此品來也。復次門名能通非但通入亦復通出。二而不二名為通入不二而二名為通出。通教菩薩從思議有作二諦入。不見中道計有生死涅槃為得。故將別教接通之時明見中道。名之為入。此是二而不二名入中道。若從別教。照於今段思議之俗森羅萬像即是不二而二。名之為出。又復非但不二名入二亦名入。法門無量種種不同。如法華明。長者造立舍宅五欲自娛。金銀倉庫無種不有。此是照不思議之俗。不二而二名之為出。自於中道證其出入。不同門外思議之俗辨其出入。如舍利弗善吉被加說般若領家業時。此亦從二而入不二。被命而已非真悟入。若領知眾物出入羅列。領知不思議之俗。還出草菴二乘之真者。是時名為從不思議之二而出思議之不二。今言入不二門者即是不思議不二門也。就此品為三。一淨名問.二諸菩薩各說.三聞品得益。就各說中有三十三菩薩。若准此文五千皆說。但三十三者必有所表。今作三義往釋。一明三十三者表三十三天有不死之藥。菩薩即三十三天共說不二之門。即是不死甘露也。即用三十三對四十二地。用三十對三十心。用二對等覺妙覺。一對十地。此則合地開三十心。若如仁王明十四度。合三十心為三。開十地為十妙覺為一。亦對大品四十二字門。初阿後荼。初阿名諸法初不生。此中最初法自在菩薩說不生不滅入不二法門。即阿字義亦如中論八不初辨不生不滅。若聞阿字門即解一切義。初阿字具四十二字功德。後荼亦具四十二字功德。中四十字皆具四十二功德。故初地即具四十二地功德。若無分別中而論分別不二而二。說有四十二地。若分別中無分別而二不二者。一地之中皆具諸地。一字之中皆具諸字。過荼無字可說者。如維摩是最後荼字妙覺之地。是故默然無言。當知三十三菩薩即表此之三義。二自行為語。類如五百比丘各說身因。如來印定一一比丘無非正說。但為其約一法得入見真斷結。今逐說而觀之故別不同。名為各說身因。見理無異故言無非正說。此三十三菩薩亦復如是。無生之理不殊而入門不同。觀法各異故有三十三種。如雲泥洹真法寶眾生以種種門入。三就化他為語即是隨四悉檀機悟不同。約物有異致有差別。實行之者未入無生樂聞無生無滅。即是隨世界。或執生滅即用無生無滅。即斥其生滅即是隨對治。或有人聞餘法不生善心。若聞無生無滅雙亡二邊善心即進。即是為人隨得悟處。亦五千之觀悟無生忍者。即第一義也。據一門之中皆具四意。我無我常無常垢淨苦樂等亦如是。第四約別圓往判。若是三十一菩薩皆以有言言於無言。是名別教。文殊以無言言於無言。淨名以無言無言。是名圓教。圓教二種一聖說法二聖默然。一聖說者。聖名為正。正即中道。乃不當言與無言亦得論言無言。是故文殊顯不思議聖說法。故以言言於無言。維摩顯聖默然故以無言。無言此之聖說即是默然。默然即是聖說。故大經雲若知如來常不說法。是名多聞。問若言即是無言者。前三十一菩薩有言於無言皆是圓教耶。答作一一門判得入無言者。是別教意。若作不生不滅一門能攝四十二地者。即圓教意也。此中唯雖有三十三人收束為語不出四門。如釋論明第一義悉檀。雖雲一切實非實等皆是明第一義悉檀。今此四門亦爾。雖四門不同皆是明不二門之中道。   法自在者明此菩薩於三諦之法而得自在。如上雲。體無疾故手足自在則身自在。今此亦爾。於中道理不生愛見。則權實二用自在故。慧亦無縛體用自在。仍此為名。生滅為二者。生死涅槃相對為二。若見一切眾生即涅槃相。不可覆滅。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豈得有生。既其無生何處論滅。無生無滅兩邊俱泯。無復有二。因悟中道見理之時稱之為門。若不悟者皆是隨情非是門也。問若言不生不滅是入不二門者。如富蘭那亦說不生不滅。六十二見亦計有不生不滅不可說藏。亦應是門。若其非者有何等異。答六十二見邪心虛畫皆是情說不生不滅。非是隨智悟道之門。尚不得小乘之理。何況得與不思議不生不滅門同也。問若爾者三藏中有有為生滅。有無為不生不滅門。與此不生不滅何異。答三藏所說非生非滅門。此乃悟有作四諦偏真之理。計有涅槃染著於法。非悟中道佛性雙亡有無不生不滅之門。復次通教四門者體色如幻化鏡像。四句叵得而說為生者。猶如幻化假說為生。如鏡中像滅假說為滅。不同外像計性生滅。但假說生滅耳。是名通教中有門。空門者即幻色是空。不待幻滅為空。亦有亦無門者。幻色不可見而見。見而不可見。即是亦有亦無門。非生非滅門者。幻生尚不可得何況有幻滅。生滅不可得故言非生非滅門。此復何異。答若通教未悟作此計者乃是隨情之說。若悟真者乃是悟思議不生不滅偏真之門。非是不二中道門也。今此中明不生不滅並不同上所說。束以凡夫為生。故大集雲出法攝心。凡夫依有漏禪還受生死。二乘及通教所證涅槃同皆是滅。如下滅法攝心。今明不生非凡夫。不滅非二乘涅槃之滅。正破二乘所證涅槃滅於化城。不同通教不破聖人所得。凡夫受分段生二乘受變易報。今入不二門則離此二邊中道為門。故龍樹偈雲。雖未脫死地則為已得脫。若約通教釋菩薩已斷正使餘有受生。是慈悲為物非己實報。故雲已得脫。若約別教意已斷分段侵除無明。即分分中脫未脫者未免餘生故。   德守者。三德之法守持無失。實相之理愛護堅嚴。從此為名。我我所為二。既無我則不得所。一往此語似如空門。何得是不二門。但別教之中具有四門。或隨性慾入道不同。或為赴機化物有異。應須四門引接。不但一非有非無之門。此雖似空門終是不二即中之空。若二乘斷我見諦得入涅槃。此但空我不空我所得涅槃故。故言我生已盡所作已辨。當知未空於所也。今言空者如上文雲。我及涅槃是二皆空。我空故即是空生死。涅槃空故即是空所。故言是二皆空空病亦空。二邊雙遣則入不二法門。   不眴者。事釋眴者人目但上眴。天目上下俱眴。如頂生上忉利二王共坐。不可別知。唯視眴有異耳。若上眴雲以智就境。若上下俱眴智境扶合。菩薩不爾不動不眴。或可從此得名。理釋者人天動眴是二相見。但見生死涅槃也。菩薩不動不眴是不二相見。見中道理也。從此得名。受不受為二者。不受有五種。如大品不受三昧廣大之用不見受不受。二皆不著是故受不受雙捨。若捨於受取無受則有去取。有取則作作故有行。今既兩亡無取無捨無作無行是為入不二法門。受即凡夫受二十五有報。不受即二乘得羅漢時。不受諸法漏盡意解。今入不二不同凡夫受故無取。不同二乘不受故無捨。無取無捨是名入不二法門。   德頂者聲聞法中為頂禪。於諸禪中最上。今明此菩薩若無中道之德則有頂墮。有中道德故則無頂墮。無順道之愛故稱德頂。垢淨為二者。若欲界苦集為垢非想定離下地為淨。如三界見思為垢。二乘斷三界垢為淨。淨不可為垢垢不可為淨。是故為二。今觀此垢實性猶若虛空。虛空之相無垢無淨。一切法皆如。相寂滅者即順寂滅也。既垢淨為二。不順不滅。今不見垢淨雙亡兩邊得入中道。   善宿者是星宿名。二十八宿皆屬五星。五星所配乃至五陰。若就理為語即得日星宿三昧。以此為名。是動是念。境界生滅名動。心來觀境名念。是為二邊故有分別。今達境性無動。達心性無念。既知無念心亦無動境。是為入不二法門。   善眼者。善是順理之名。以慧眼故見少佛性名為善眼。二乘雖有慧眼不順中道。不見佛性名為不善。此菩薩從見善理得名也。一相無相為二者。他解有三。或言一相勝無相。何故爾。生死是有相涅槃是無相。對有相說無相猶成有相。中道不對有相故名一相。或言無相勝一相。生死生滅為二相。涅槃不生滅為一相。此一相亦是對二得名。猶名二相中道無二相亦無一相。或言是齊。何故爾。真諦中自有一相無相。中道中自有一相無相。故言是齊。又毘曇雲。一法二相一法者隨約一法。或是心法或非心法。但將心約此一法即有生滅二相。或住或異或大或小等。若約四法是有八相。八相皆約一法而起。故名一法。以約法故則有二法乃至八法。故名二相。若不得此一法亦不得八法。八法既無即是無相。雖有此解今皆不用。今取釋論破一時中雲。相與法一亦不可。相與法異亦不可。非一非異中而論一異。亦如一切數中但有一法更無有二。如心是一法來約於瓶故言一瓶。更足一名二。三一名三。四一名四。如是百千無量不出於一。故雲一相無相為二。若不得一相亦不得無相。一相無相皆無故名不二門。又阿含增一明義。雲諸比丘唯有一法所謂心是。更有二法即開心為色。更有三法即開心為四乃至無量。皆約一心中生。若不得心之一相亦不得一切從心所生之相。達此二邊知心相非一相從心生非多相。而能為一相為多相。此之一多無一無多。畢竟清淨。俱泯一二名為平等。平等故是入不二法門。又約三脫門。以十八空破一切法。猶有空在故雲一相。次破空病。空病亦空是名無相。不得空相亦無無相。故雲一相無相不可得。名入不二法門。   妙臂者或用事中妙故得名。或權實兩智為二。此智巧妙從此得名。菩薩心聲聞心為二。聲聞怖畏生死自取解脫。菩薩不畏處在生死。二乘心不可為菩薩心。菩薩心不可為二乘心。二乘住調伏心菩薩不住調伏調伏不調伏心。是故為二。若能觀此心性猶如虛空。空中不見有心。何況見有自善為他二種之別。心性空故不著二邊。是入不二法門。   弗沙者星名。雲是二十八宿中鬼星。菩薩生時與此相應。善不善為二者。取十善十惡為二。泯此善惡除分段業只成通。教不二門。今取三界之心為不善。以乖理故取二乘出生死入真諦為善。以此為二。達善不善即是實際。實際即是空。空中尚不見起善。何況不善。其性寂滅善不善雙亡。是為入不二法門。   師子者名無畏獸也。如涅槃師子吼釋。決定說三諦之理無所畏心。從此得名。罪福為二。前善惡從因為因論不二。今明罪福從果為名罪。罪摧碎行者身心。福名福報。若取世間罪福此只成通教不二門。今取三界是富樂之果受身。皆名為罪。二乘名無罪。能出三界子縛已斷故。大品雲摩訶那伽名為無罪。無罪即是福。有罪即是生死。無罪即是涅槃。以此為二。今達此罪福之性無縛無脫。五逆之相即是菩提。豈離此罪縛別求解脫。即不得罪亦不得福。夫了此相即是入不二法門。   師子意者如師子不畏一切。得首楞嚴健相故。有漏無漏為二。漏言漏落。起罪墮落三途。又漏名漏失。退失出世善法。此之二義亦應是同。只由退失出世之法故落三途。只落三途良由退失出世善法。無漏者不失出世。求出三界入涅槃名無漏。此亦異故為二。觀此漏無漏性即是一性。等無差別。非生死漏非涅槃無漏。無漏即無相。漏即是有相。達此性時不著二邊之相。即入中道不二法門。   淨解者有為未必是有漏。如得無漏亦是有為。有為三相所及。無為是三無為。虛空無為.數緣滅.非數緣滅無為。無為有為數非數法。是故名異。但三無為一是涅槃二非涅槃。數緣不得是虛空。虛空不得是非數。三雖各異還是數法。今將離一切數對彼數為二。達此二如虛空。不見數非數無復二邊。無罣無礙即入不二法門。   那羅延者是大力健相三昧。故從此得名。凡夫名世間二乘名出世間。出與不出為二。今觀此世出世亦不出不到。大品言是乘無動不到不出。其性空故。不得出不出相。名為入不二法門。   善意者生死是縛是然。涅槃是解是滅。為二。今觀生死性本來常寂。本自不縛何所論脫。又亦不然豈應是滅。既然滅不二是為入不二法門。   現見者者儘是二乘見思盡。不儘是凡夫生死無際。今觀盡不盡即是空。空不可盡。不可不盡故言。癡如虛空不可盡老死如虛空不可盡。非盡不非盡中若作盡說名畢竟空。若作不盡說妙色湛然恆安住。不為生死之所遷。既非盡不盡則無二邊。得入不二之門。   普守者即是善持實相守護菩提。一不漏失從此得名。我無我為二。我即凡夫所執。無我即二乘空境。今達此二邊即無二相。故於我無我而不二名為實性。實性之性即是佛性。以自在我名真無我。如大品所說。既其不二即入中道。   電天者觀第一義天發電天三昧見理為名。明無明為二。無明即是明。故言十二因緣名為佛性。佛性即明故言眾生佛性明如日煩惱覆故闇如漆。涅槃雲明與無明其性不二。不二之性即是實性。實性即是佛性。明有三種。菩薩明即涅槃。若佛明即佛眼。無明明即畢竟空。空故豈有明與無明為異。異不異故空。空故即入不二法門。   喜見者一切眾生之所喜見從此為名。色色空為二。此是滅色為空也。今即色是空不得滅色是空。故言不二門也。乃至五陰皆爾。若直爾論只是通教。今論法性色等即是實性。實性即是中道妙色。乃名入不二法門。   明相者四種者四大種。與空種為二。四種圍虛空而住。內外皆空。皆空即無四種。四種與空種無異故泯於空有之種。即入不二法門。   妙意者眼眼色為二。無盡意佈施迴向一切智為二者。若取此二法為二。便成通教意未顯不二之門。今取六度教菩薩佈施而不迴向求常住佛。通教則能施迴向一切智為二。今明佈施性即迴向性。無六度通之別。是為入不二門。又施等是因一切種智是果。是為二。又自行六度為善則少。迴向果而行六度其福則多。多少為二。觀此二性無異。名為不二法門。   深慧者空無相等為二。通教三空緣真諦。別教三空緣實相。具出釋論。無相緣滅下四行即無為法。空無作緣苦集道下十二行。是有為。故三諦入有為相。有為相即是世間有為法。無相緣滅是無為法。故以為二。今明不見空性異於無相。不見無相異於無作。即是實相。實相中尚不見一。雲何有二。二既俱泯。即得入不二法門。   寂根者三無漏根從寂滅實相生。亦是觀六根得清淨。即是寂根。用此為名。佛法眾是三寶。何得為二。既言三寶。三寶別異。異不名如。不如故為異。為二。又解佛與眾俱是人。故言眾生無上者佛是。法無上者涅槃是。是所行之法故與人為二。此是小乘所明別體三寶。階差不同名之為異。異故為二。今觀三寶是一體入一實相空中。不見有三之異。佛即法僧法即佛僧僧即佛法。何故爾。佛有三種法報應。是一體論三。非是三身差異而言三佛。三佛既其不異。法即報應更無差別。今就三身明三寶者。法身即是諸佛實相不來不去。法性之性即是法寶。報身是智。智照圓明契於法性。發生明覺顯出法身。名為佛寶。應身隨緣化物與物和同。又此應身順於法身和同同實相。以此二義俱是僧寶。此三未曾差別。故知不二。復次就法佛明三寶者。法身是法性。法性即實相。常恆無變是法佛之師。可軌之法名為法寶。法性之性亦名常寂光。寂而常照。上文雲。其室常以金色光照。晝夜無異不假日月所照。即是智性。稱之為覺。即是佛寶。此之明覺與法性和同境智相稱名為僧寶。即就法身之上辨其三寶。復次智照圓明是覺義。名佛寶。圓照之法是可軌義。即法寶。此報佛智與理相應順於如故即是僧寶。報佛論三義也。就應身明三寶者。應身照機不失其宜。亦是自覺覺他名佛寶。應身為物之軌是法寶。和光度物與物和同是僧寶。雖復實相之上分為三身。三身配為三寶。三寶之中俱有三寶凡十二寶。未曾有異。以不異故無人法之別。入一實相不二之門。三寶之義既爾諸法亦復如是。故上文雲。一切眾生如彌勒如無二無別也。   心無礙者觀三諦通達無有罣礙。身身滅為二者。若撿折此身不見身者。即身因滅。因滅則果滅。果滅即涅槃滅。滅即與生死為二。今觀身實相即是涅槃故言即色是空。說涅槃即是色。我雖說涅槃是亦非真滅。實相中尚不見身。何處論滅。即生死是涅槃。即涅槃是生死。何故爾。性不異故不得因果之殊。不見身之與滅故名入不二法門。   上善者觀三諦順理此善最上。從此為名。三業是三何得為二。亦同前解。以其身非口口非意等此別異故以論其二。又身口是色法意是心法。色心為二。以其二故能動外相。若入一實理中尚無三業差別。何得三業作相。作相性與三業性無二無別名不二法門。上善眼明一相無相入平等相。此從無相門入。四種空種如虛空相。此從空三昧入。此中明三業無作即一切無作。從無作入三門乃殊。同緣中道入實相中不二門無異也。   福田者如上須菩提中說。福行者十善福也。罪行者十惡業也。無動具取四禪支林功德亦為福也。又雲三禪中皆非無動。初禪覺動二禪喜動三禪樂動。四禪四空方為無動。罪福二種皆是作法。名為動行。無漏真諦無為無動。不見此二相則不見動與不動。深達動性即不動性。尚不起不動行何況罪福動行耶。是入不二法門。   華嚴者舉二十五三昧破二十五有。達二十五有中我性。我性即佛性。佛性之我即無有我與無我之異。是入不二門也。無識則我無我而不二。   德藏者三德之藏含藏萬行用此為名。有所得相只是一法那得為二。今言有所得即對無所得若生死為有得即對涅槃為無得。若待有為無者。還即為二。雖雲涅槃無得於涅槃生染亦名有得。如呵身子雲。有造證之求並非求法。故知雖不得生死便得涅槃。今一往且取涅槃空為無得。若不見生死之有得不見涅槃之無得。無生死則無所捨。若無涅槃亦無所取。無取無捨即入不二之門。   月上者如月團圓於天上分形散影於下水。此菩薩上照三諦之理圓。下應十界之心水故名月上。明暗為二者。前言明無明為二。是論理以顯事。今言明暗借事以顯理。互舉事理赴機不同入不二門。其如一也。若言於明時無暗暗時無明為異。今達明性暗性何別。如虛空中非明非暗。明暗約空。若無虛空無所顯晦。顯晦雖約虛空虛空實非顯晦。顯晦不得離虛空。虛空亦不得異於顯晦。若達如虛空性則不見明與暗異。不異故即入不二門。   寶印手者實相寶印印權實智名為印手。樂涅槃厭世間。此復與前生死涅槃何異。生死涅槃約事以明。今辨樂厭就心而說。涅槃可樂即無為心。生死可厭即有為心。世間即寂滅如菩提相。何可論厭。既言生死即菩提。何可厭菩提更樂菩提。若本有世間可厭可有涅槃可樂。既無世間誰論其厭。亦無涅槃何所可樂。二種既空入如實相。樂厭自息縛解如文。   珠頂王正道邪道為二者。如捨八邪入於八正是則斷諸見而修道品。若以邪相入正相即是不二。八邪而入八正於見不動。而修道品。正不即脫。不復分別是邪是正。無復二邊是為入門。   樂實者是慕中道實相為名。實不實為二。不實是俗實是真。以此為二此則為別。今實相之中不得凡夫之不實名無俗。不得二乘之實故無真。即入不二門。非肉眼見慧眼所見故。涅槃雲二乘之人雖有慧眼名為肉眼。學大乘者雖有肉眼名為佛眼。二乘雖有慧眼止斷三界見思不見佛性。以不見故雖有慧眼名為肉眼。若圓教中六根淨位。雖是父母所生肉眼。爾時已斷分段見思。是故二乘之人雖以慧眼斷惑止齊圓教六根。故言二乘之人名為肉眼。此六根清淨在方便位已觀中道。雖是肉眼名為佛眼。但大乘見佛性不同。若約別教為語。正觀中道未見佛性為慧眼。照二諦為法眼。三諦同觀為佛眼。就圓教為語銅輪之中即得佛眼。三諦同觀。故涅槃雲。學大乘者雖有肉眼名為佛眼。此語似指六根清淨之肉眼名為佛眼。況初住耶。得此佛眼之觀豈復分別是實不實。名為入不二法門。是中明諸菩薩各各說備有五千。何但三十三。經家不具存耳。或梵本不盡。若用三十三對四十二地者。五千並說。復對何等。答一地之中無量法門何況五千多說何妨。   二文殊說不二中為二。一諸菩薩問二文殊說。若有示有說即起心識波浪則動。若不示不說心識不起。離於名字入無言說道。寂然無聲說是為入不二門。故雲心起想即癡無想即泥洹。料簡上別圓不二之門如前(云云)。若作五門對機不同者。菩薩達罪福性無縛無脫。此明性義即是法性。法性常住無有變易。非佛天人龍神修羅所作。終無改變。即是有門入不二法。雖說有門若但明性。即是有門。若明性空即是空門。隨語所詮細尋取意。若如妙臂所說聲聞心菩薩心如空如幻。此是空門。如電天說無明性即是明。明是色法豈非是有。又雲明亦不可取豈非亦無。又如涅槃。無明明者亦是色法即有義。又言即畢竟空。空即無義。當知是亦空亦有門。法自在說法本不生今則無滅。是非空非有門。如此雙非門多。三門少。雖少凡有四門。但尋所詮而判門義。諸菩薩以四門隨四悉檀逗機而說。應得悟者皆入法忍。其未悟者文殊即以無言說藏第五不可說門逗之。故此中具足五門義也。問此四門者說可說是教。不可說門那得是教。答文殊說維摩不說不可說豈得非教。故知五門俱得是教。若約四悉者。諸菩薩說三悉檀。文殊說第一義悉檀(云云)。亦以無言之旨顯成諸菩薩雙亡不二之說也。復次釋論雲。一切法實不實亦實亦不實非實非不實。諸佛於此廣說第一義悉檀。中論觀法品亦用此偈。故知諸佛說法無不約此四門。若實者即是法性實理用有為門。若非實即是約畢竟空為門。若亦實亦不實即是上文無明即明。明即畢竟空。即是亦實亦不實為門。若非實非不實即空有雙非之義。如用中道非空非有為門。如是四門為向道人。聞說即悟。如五千之流得無生忍。即是見第一義。若聞不悟執起諍競。即名般若波羅蜜。譬如大火炎四邊不可取。邪見火燒故。若因諸菩薩說得意即悟。猶執語未曉者是故文殊不用四門。乃用第五不可說門為向道人。聞說即悟。此無言說亦是印上不二之門。亦是別擬圓教。得圓意者上來別說。非生非滅等門即具一切。悉入其中即圓教意。若止作一門悟入不二者即成別教。不可說門亦如是。若知不可說攝一切法即是圓門。若但論不可說門入復是別門之意。無言不可說自有六種。一如外道長爪。亦說一切法必可破一切執可轉一切論可壞。是中無所有不可說。沙門以何法誘我婦子。其雖有此不可說。乃是妄情所計皆雲毒氣。雲諸法不受非真不可說也。佛心無三毒良久為言。即用苦集二諦以示破之。汝之不受。汝見是受不。若見受何得言一切法不受。若不見受何得見他之受即欲破他受。既以受破他受。當知汝受於受既有受。受即是苦諦。於此不受而起憍慢陵破於他。即是集諦。流轉生死具受諸受。雲何言一切法不受。故知此之不受受無言無語。是妄情中說是事實餘妄語。而為須陀洹初見諦所破。故非真悟也。二犢子道人第五不可說。雖在佛法學而存一。我但不可說。三三藏中亦有無言無說之門。如身子雲。吾聞解脫之中無有言說。故不知所云。亦是不可說。四通教亦有不可說。大品雲三乘之人同共無言說。第一義道斷煩惱入涅槃。五別圓兩教居然同有此門。何以得知。其相當自尋經求之。經中決不條然而說。求之必有前漸。若前來所詮三藏意。次有無言無說。當知即屬其教。若辨通教義相而得無言無說者。即屬其教。若歷別明菩薩行位。次明無言無說。是屬其教。若是圓教明一法行攝一切法行。次以無言無說。是圓教也。須先識諸教中意可得判此。今此三十一菩薩明不二之門各據一行。若當門下各各說無言無說。是則別教無言之門。今歷別說竟。文殊總印。當知但圓教無言之門。以其總印上說成別教義。取文中雲一切法不可說不可示。何但非生非滅之法無言無說。生滅之法亦無言無說。如涅槃雲。生生不可說即是俗諦凡夫不可說。生不生不可說即是世諦死時真諦不可說。不生生不可說安住世諦。初出胎時即是菩薩假不可說。不生不生不可說即是中道圓常不可說。故知一切之語包含世間出世間皆不可說。法華雲。及佛諸餘法無能測量者。止止不須說。言辭相寂滅。當知一切諸法皆不可說。故知是圓教不可說門也。簡異圓別兩種明矣。復次文殊說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故深會圓理。第三維摩默然無言。以此往論得知。維摩是圓教之中無言無說。即入不二。語則動亂波浪便起。默則心靜如水澄清珠相自現。   說是下第三大段五千聞不二門即得利益。入無生忍此之得悟為定在何菩薩所說(云云)。   維摩經略疏卷第九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78 維摩經略疏   維摩經略疏卷第十   天台智者大師說 沙門湛然略   釋香積品   香是離穢之名。而有宣芬散馥馨香之用。故無量義經道風德香熏一切。理中無上戒定慧香芬芳叵竭。故名為香。積是聚集為義。積諸功德集成法身無所積集乃名為藏。若從佛題品稱為香積。從國以標目應號眾香。今依正報勝人以標名故稱香積品。   此品來意正為室內明非真非有之中。能道觀雙流淨穢俱顯圓通不礙融會無方。入不二門雙亡二邊正入中道。此品雙照二諦淨穢俱融。廣上非真非假之文。成於道觀雙流之義。顯出圓通自在之用。今文異上雙照二諦之用。上問疾品未廣明雙用結成菩薩行具舉諸行。雖知諸佛國土永寂如空而現種種清淨佛土。是菩薩行。今文還釋上二用明淨穢二土相涉。文中處處釋出淨土之意。故知此經始末並皆釋成佛國因果。其義宛然。此文明淨穢二土之行。既爾諸行亦然。舉此以例諸也。故有此品文來。就此品大為二意。一明身子念食二明大士譏訶。身子是起教之人為兩事故須念食。一者諸佛道法過中不餐。此諸大人食時將到故須起念。二者上文雲應以何法起菩薩根。上來室內敷說勝法音聲佛事即是。音聲起菩薩根。次應用香味二法起菩薩根。時眾將用鼻舌兩根聞於大乘禪悅法喜。機在不久故身子扣此機端而致念也。大士訶者。明其二乘八解久有禪悅。不以自資而外念求食是故譏之。第二譏訶為五。一譏.二許食.三遣化請.四二土佛行化不同.五時眾得益。一訶如文。二許食中雲且待者。機時未至故。未曾有者明身子八解之中無此法喜禪悅也。三請食中為四。一入三昧.二遣請飯.三到彼問訊.四受飯而還。就入三昧為三。一入三昧.二現請飯之國.三大眾皆見。今言彼國以香為佛事用香詮理。鼻根受道。無有聲聞純諸菩薩者此語似如實報之國蓮華藏土。然同居之土亦有穢淨。亦有一乘之化無三差別者。未知彼土定判屬何。文雲天子皆號香嚴。既有天子勝人之名復似隨緣淨土。但天語是通何必如此間之天人。或可用菩薩為第一義天人。以權者名菩薩。實者是天人。或應如此然未敢定判。第二遣請飯為五。初覓請飯之人。二文殊神力眾無言者。三淨名訶。四文殊引證為答。五化作菩薩設門訊請飯之解。二文殊神力鹹默然者為二意。一明賓主之儀設食。本是主人何客容為致飯。二為欲顯淨名勝德故今默然。三淨名訶如文。四文殊引佛語為答。勿輕未學若有得不思議解脫致飯不難。其未得亦有得義故不可輕。其餘如文。三到彼問訊宣旨。問訊為二。一正宣旨問訊請飯。二彼菩薩嗟歎。就宣旨中為二。一禮敬.二宣旨。就彼諸菩薩嗟歎中為四。一歎未曾有.二生疑.三問佛.四佛答。佛答中為三。一正答國土近遠化主功德.二重問大士之德.三佛答甚大。四蒙飯而還為四。一佛遣飯。二九百萬菩薩俱發心欲來.三奉授飯與大士.四命大弟子共食。就九百萬菩薩來為三。一陳其欲來.二佛誡。三與化菩薩俱來。就佛誡中為三。一攝香誡.二攝形誡.三勿輕心誡。心誡中又釋出居穢國之意。明諸佛國土皆如虛空有何定淨穢之可取。故不應生輕心也。如文。俱來為三。一俱承力來.二淨名化座.三菩薩皆坐。第三就授飯中為二。一明飯香熏烈遍此大千.二明有緣應得此飯者緣召自來。自來中為三。初諸居士等來.二月蓋來.三諸神來。四命食中為四。一命食.二勸捨小心.三異聲聞竊念.四化菩薩彈。次勸莫以小意食者。不消此令。其若不發心慕大此味勢終不自消。如涅槃毒鼓雖無心欲聞近遠皆死。諸菩薩食者即悟無生。此是近故而死。二乘雖前未死到法華中皆捨小發大名之為死。四化菩薩訶中為二。一歎飯功德.二述飯功德。四二土菩薩問答二土佛行化不同。此正是品之來意。為將此證成道觀雙流。中道菩薩能淨穢俱遊通達無礙。然機悟不同所以諸佛方便隨其根緣以之起教。若是此方耳根利。用聲詮理。化剛強之人名為穢土。彼界鼻舌兩根利用香味為教化。於純一大乘無三差別。名為淨土。今但欲明淨穢雙遊故此土屬穢彼土為淨。若究尋其義未必全爾。何以故至如西方是淨土。寶樹池流皆說無生忍聲。又蓮華藏國別教之土。純諸菩薩色像無邊音聲無邊。此中猶有音聲為佛事。何得定判聲屬穢土。若耳根起道通淨穢二國。鼻根起道亦應如是。何以故知。若香在彼國純化大乘。曲入娑婆遂使三乘同稟香味。既三乘蒙香味入道者。豈不是香味通於穢國耶。例如釋迦寂滅道場聲色無邊尊特之佛名為淨土。為罪眾生作三乘化即名穢國。彼淨國之香來化娑婆亦復如是。凡夫食之正位乃消。正位服之發心乃消。發心服之無生乃消。即是分純一之香逗於三種。豈不香通垢淨。今正辨淨穢俱遊據別為語而判淨穢。問佛命菩薩令攝身香何不攝飯香。答飯亦被攝。何故爾。飯在彼國周流十方。得來娑婆止熏三千之界。滅折一乘之飯逗彼三乘。亦是攝義。但菩薩辭遊異土故佛誡之。飯是佛遣已自裁量。無容佛自命佛令滅飯香。今以義往惟。三乘同服止薰大千。則知已攝。今言令菩薩攝香非是攝除永盡。攝是止節。籌量為義。契當根機不令過分。呼此為攝耳。次料簡正傍但香積之土香為正教。如菩薩在香樹下即入德藏三昧便得悟道。名為利根。其有未悟之者即與大眾方共坐食。故知味為傍也。此正傍兩道逗鈍利兩根。今娑婆國人鈍故。是故香味相帶而來。正助兩門化於鈍者。例如此間病有輕重藥有通別。受身常病故言為輕。四大增動外來內發故名為重。以身常飢苦故即用通藥。來治食飲補養。得食病止。不得必死。此是通藥以治輕病。若病增劇兼加諸疾者。今時此食非復其治不能愈疾。更加餘味苦澀辛酸大黃巴豆助此食味。共治重病病得除愈。故言別藥以治重病。今正助兩道亦復如是。若利根之人如快馬見鞭影即馳。但用正不須於傍。鈍馬加之杖捶苦楚方去。是故須正助相成。同是一杖而馬有利鈍。同是一香而用有正助也。此間聲義亦爾。利者一聞即悟。鈍者假諸方便。或眼見神通心思諸境假助方悟也。此中二土菩薩互有問答。淨名問者意欲顯他方起根不同淨穢有異。故須問。第二答律行者。即大乘波羅提木叉。如淨名為優婆離教二比丘。其如是者是真奉律。無二邊之非得中道之行名之為律。   第二彼菩薩問淨名為六。一問.二答.三彼菩薩稱歎.四淨名述成.五更問此土菩薩行.六淨名答。初答為二。一開五眾之教化剛強眾生。二譬顯。今言六度乘但處中者明初開三藏之時菩薩未斷結。但有大心化物。行行不在三應供之限。非五種佛子。故次人天乘屬凡夫數也。就人乘中先舉果苦。即是說三惡道卻論因。令知惡業過患即止其因也。因者即是三業開為五戒。義開身業為三戒。口四戒為一妄語。即攝得三口過。意為一飲酒戒。故邪命攝得意之惡。是故意口二業不開。但開身業為三合五戒制人乘也。邪行者邪僻之法招得三途邪惡果報。愚人者行三惡業智人者行三善業。稟五戒人乘也。次開五戒為十善。具明因果。即是天乘。從慳去是六蔽明度即是菩薩乘。次從是結戒去是聲聞乘。三藏之教結戒者明如來初制此戒。故雲是結戒。順故若持違故為犯。不動是毘尼故言是應作。動非毘尼故不應作。波逸提名煮燒覆障。故是障礙。懺法除滅故非障礙。或雲是事遮為障礙。不遮為不障礙。犯七聚故是得罪。三種羯磨懺故是離罪。又作法取相無生三種懺故是離罪。結戒藏是淨是垢去是定藏。言戒是亂心雜法垢法。定是寂靜名為淨法。欲界中多濁惡名垢。四禪中離五蓋等名淨。又味著諸禪名垢不貪不味為淨。從是有漏無漏者是慧藏。有漏者如從凡夫至暖等也。無漏者苦忍真明發即是無漏。從此無漏之法即分為三乘。修此無漏行六波羅蜜破除六蔽。修行之時雖未斷結髮無漏。而望無漏修行至樹王下發真。入無漏道。與二乘不異。故知同約無漏開菩薩乘。破六蔽執者如菩薩戒中說。破慳蔽除餓鬼業。破犯戒弊除地獄業。破瞋恚蔽除畜生業。破解怠弊除修羅業。破亂心蔽除人業。破愚癡蔽除天業。六道因謝六處苦除名之為道。六蔽斷除名滅。證有餘時究竟永寂。約無漏開聲聞乘。以無漏心修四諦觀知苦斷集證滅修道。約此無漏開支佛乘。以無漏法修十二因緣觀。無明滅則老死滅為支佛乘。雖約此無漏開於三乘無漏不殊。觀法有異故為三乘也。是正道是八正也。有為者方便道中。無為者發真見諦所得斷名無為。又從須陀洹至羅漢所得智慧名有為。所得斷名無為。無為即是有餘涅槃。是涅槃者即是無餘涅槃。問三乘各有觀法亦各有戒不。答戒是和眾。若復別立支佛之戒即是二戒二眾。不名為和。故戒不別立。三乘是觀法所習不同故須分別。菩薩在俗非僧數攝故別開戒。二乘若為白衣不入僧名為支佛。一世無二佛不許別眾同聲聞眾。眾既同不開戒(云云)。   第三彼菩薩稱歎為二。一歎佛二歎菩薩。第四淨名述成其歎為二。一總歎二歷別十事。此中不述歎佛者。明如來任運自在故不可思議。但諸菩薩未同如來猶有緣累。而能如是勞謙故述此也。言此國一世為行多淨國百千劫數者。但淨國眾生善根純熟易可開曉。用功則易。此間煩惱稠密度脫為難。如釋論中雲。菩薩成佛時欲令國無三毒之名當學般若。即難雲。佛是醫王出世為治人病。國無三毒出世化誰。答雖無邪三毒而有正三毒。雖有正三毒易可化誨。此間娑婆有邪三毒塵勞尤重。雖聞無音不即得悟。就此應作二譬往釋。如大猛將能退強敵其勳則重。靜於小寇勳績不多。治難愈病是醫最勝。治易差病小復為劣。今娑婆眾生煩惱怨賊最為堅靳。而能方便使得解脫。比之淨土約此論勝。此土見思最為尤重。而能逗藥設方便令法身慧命不斷。故得饒益力多。復次如人微賤之時能曲相接解衣推食。捐施無幾濟乏事深。惟此厚恩常思報答此。至位在方伯或復高遷之日。念其昔恩酬澤則厚。若施富貴人物恩報事微。娑婆之國最是貧善法處。而能施以法財令離困苦。遂得發真斷結富七法財。是追念昔恩實為重大。為發真七財之人說法力用事弱。用此二義譬於此國菩薩能化為勝淨國比之為劣。若作傳望淺深從凡至聖。處處有怨賊義處處有貧法義。至如同居之土自有淨穢。淨者貧病乃輕於穢國。比之方便有餘猶是重貧病者。方便有餘比別教實報國復是重者。實報圓教十信及初住十住未及十行。十行未及十迴向十迴向未及十地。如是傳傳為重。今取凡夫最初堅靳須好勇將用妙醫藥。是故言勝也。次歷十事。用此二義約十法而明。一一法中作此二義。如以佈施攝貧窮者。即是破其慳賊治其貧病施其富貴之財。如淨戒攝毀禁。即是破其犯戒之賊違律之病。施其淨戒之財歷十法乃至四教。具作(云云)。   第五彼菩薩問成就幾法無瘡疣之行。得生淨土之行者即是觀解。大乘之心疣者起餘緣念累此正行。行雜故名疣。如訶阿難中增謗損謗。損謗名行損。若起諸妄見即是增謗義。約此明乘急戒緩戒急乘緩。俱急。俱緩。明於行疣。大乘之行觀解純熟。乘急者行淨戒無數犯。不起身口之非。此明無瘡疣即是乘戒俱急得生淨土也。若是乘急戒緩者大乘之觀乃當真正。不能防禁身口。毀損於戒此是有行而戒污故是有瘡疣。以其有乘故生輒見佛。行有疣故生雜雜同居穢國也。若但戒急而無乘是則為聲聞緣覺。俱緩是凡夫(云云)。   六淨名答。上來十行約權化大士以辨難思勝行。此中無瘡八法約實行者。行不雜穢剋生淨國也。八法在文。第五時眾得益如文。   釋菩薩行品   正說中為三段。佛國品是如來當宗演暢。第二從方便品去至香積品大士助揚聖化。第三從此品至阿□品還歸佛所印定成經。此二品來意有五。一大士助佛闡揚。有緣之眾緣縛既盡化功已畢須還佛所。二佛初明佛國因果。大士助宣此義。殊辭異辨。若不還歸印定物或疑網不除。是故須歸佛所復宗明義。故師弟相對復宗敷演更明佛國。三室內既是別座當機之徒或生疑綱。為斷此疑還於佛所對揚。四機宜應在佛所得悟。不從餘人故還佛所也。五雖室內詮量至道不蒙佛印。則不成經。為印定故須往佛所。品之來意如此也。   菩薩行品者。此中香積來者分別菩薩法門明淨佛國土垢淨之行。菩薩依此而行故名菩薩行品。就此二品文為二。第一從此品首至歎未曾有。淨名掌擎大眾同入庵園名為歸佛所。第二從佛述阿難如是如是去訖阿□品。名為復宗說佛國因果。彼有時發始開二品為二。初品明佛國之行是復宗明義。次見阿□佛品正明顯果。初為二。一掌擎大眾俱往菴園。二阿難聞香即發疑問。就第一掌擎中為六。一現相.二阿難見相白佛.三佛為說.四維摩唱欲往.五文殊同往.六用神力擎往菴園。初同金色者表淨名所化之者緣縛已除。皆入性淨常寂之土同一金光。六擎大眾中為二。一到佛所申敬.二佛慰問。申敬為三。一大士申敬.二諸菩薩申敬.三釋梵申敬。二慰問為三。一慰問.二命復座.三奉命復座。第二阿難疑問中為二。一佛問舍利二阿難疑香。就問舍利中為四。一問汝見大士神力為乎。二答.三更問如何.四答是不思議之法不可以思議心智圖度測量。佛所以問者亦為印成室內之事。亦為室內懷疑未了者。若聞佛印即不復有疑。無疑故生信印故成經。   從阿難問中為二。一問香.二問消。問香中為五。一阿難問.二佛答.三身子雲我身亦香.四阿難問得香之緣.五身子答從淨名得飯。就問消中為三。一阿難問.二淨名答.三阿難稱歎。就答中為二。初總答二別答。總答雲。此香隨於飯飯若消者香亦隨消。更重問久如消。即別答為二。一事.二理。事者答七日方消。譬如世食持身止飢一日乃歇。此食七日乃消。又譬如服一種藥藥持身七日可消。藥勢熏身至其疾愈。此是事解。   若理解不爾。約聲說轉法輪中。此土有半滿之教若二乘名半字大乘名滿字。若半字中三轉法輪一示二勸三證。示者示於四諦見諦故發真。二勸勸斷思惟惑。三證無學道。故名三轉。今香來詮半理亦詮半字三轉法輪。此中具其義。用前七日為方便五停心總別念處約□驠□□埤□□□□□□玲□騰□饅誇□餾魯□裀□□餾露□切□饅□□□□裀□□飯□□□□□槙□魯□禮襼□□□□□飀□隉慼慾襄堙暴怴敷S□裀□祅妀□魯□覭□□詬飀□妀□□切誇□耔□褸□裀□祿□□□□□襼□覭□□騽飀□□娾覶雜□露騽饛□榳娼□□設駾飲□椹□□馬□□騩q礹覷省礸騽駾□埤□忡□□禜□□□□□□聾□□□裀□□□□餉□礸駕□餓□□□□□□□蓮□□□量驀□妞□□誇□□□雷礸□裀□婀□□□磻礹觾糖□□檳姾妼□□饛□□駕□□逆□□□□礹西□矩磻礹覲□榜□練餾綠□□□妳娏鷺□□□□椽匿□餃埤□娃□□礹西□□□禮覘綠練餾綠□□□奪□□夾□裀□隉撳H綠□切奅□□□□裀□□□□□□娏露□□□嬪□餺□□奐□□□□□□礹褸□□□飀□□妒□妠□O妠□O奷□飀□奅妊□□□憐□妠飀□I□□□輻□□勵□□襐□妠飀□□露□□輻□□夾□襐□奷□飀□□□囊騩E馱□裂飀□奪□馻省禳娼□禖□礹覜駷□□埤□□□□奎□□□□怴澗z□娀□□榻誇駕□榮夾□□□□□饈□騮□□妯□楠□□□U楈椹□□□□覷埤□□飾襛□□□□□□□飀□□橁□□F□榭□□福□□□□□。第三阿難歎未曾有。昔但聞聲詮半滿三轉法輪。而今香中具足勸示證等。故歎未曾有。   第二因阿難問即明復宗。就此為二。一從此去訖品明佛土不同起根各異者。此即是品之來意。五重中之兩意也。若化功已畢即是掌擎大眾入庵羅園是其義也。次室中疑情未決或復須印。即是佛告舍利弗。汝見大士自在神力之所為乎。中意即是印成室內所說。亦是有疑皆斷也。若大士稱揚雖復別論餘法皆為顯於淨國。淨國既顯復宗還歸佛說。即此中文意也。又眾生機悟在佛。上開宗中長者子前問果次問因。佛前答其果二答其因。果中有二。一明果二解釋。因中亦二。一明因二解釋。此中復宗亦具二意。一復宗說果即是佛國佛事不同。二復宗明因即是諸菩薩行。就果中為二。一正明果二釋其意。因中亦二。一正明菩薩行二釋前後相對。義意孱齊故知是復宗明義也。上果門明義。一者隨所化眾生而取佛土。二調伏眾生取土。三隨以何法入佛慧取土。四以何法起根取土。今此果門亦備四義。成上當宗佛國之說宛然是同。但不次第前後為異耳。良由言不疊出語不重安。所以互說欲令行者不定執前後。類如法華三周說法名異義同。又如涅槃三十六問答中義相對當名字不同。義意若正名異非嫌。此中雖前後不次而名義孱齊。今第一釋上第四。雖復名殊其義是一。第四釋上第一具列在文。此中釋起菩薩根有十三句。明諸佛國起根不同同用六塵之法來起六根也。若毘曇明色是質礙不得通於餘塵。眼但見色不能兼用。大乘明義則異於此。根塵之中則能互用圓通諸法。如眼見紙墨之色。此色能詮一切諸法。若空若假若中世出世一切諸法無不具足。祇是一墨而已。含容之德圓通無礙。故大品雲一切法趣色是趣不過。乃至一切法趣味是趣不過。於食若等於法亦等。當知根塵備一切法。故用此塵起菩薩根也。今將一塵為語者此是從勝為名。如鼻根入道最利故用香塵起之。如身根利故用光明觸之。此間耳根利故用聲塵起之。未必但有聲塵便無五塵。如此間以聲為佛事。亦放光明亦香雲香蓋衣服等以為佛事。但從勝者為正其餘是傍。故的判聲為佛事。餘國若舉一塵者亦復例爾。   光明為佛事者。放光明觸身具詮諸法隨觸得解。何但他國以光為佛事此國亦以光明化人。如說諸大乘經皆放光明駭動一切。但非此國入道正意佛事正通意耳。當知光明中具足一切法。如思益所辨。又如大品放光。眾生遇者即發菩提心。如華嚴明有光名無貪滅諸貪慾弊等。皆是以光為正皆具諸法也。但小乘中或言光到觸或言不到觸。大乘明不思議而辨到觸。化人為佛事者如須扇多佛。留化佛度眾生。或有佛有所施作利益眾生。用化人化菩薩等起眾生根。又如說般若化菩薩說般若。即是此間以化為佛事也。菩薩為佛事者。或有佛土純用菩薩為眷屬利他導眾。佛但為尊主而已。此間亦有此義。如說華嚴四大菩薩說諸地功德佛但為主。當知亦用菩薩為佛事。此菩薩語既通不可定判安在化人。故屬根塵也。菩提樹為佛事。佛在其下得道莊嚴此樹。放光說法調熟眾生。若作覆陰清涼以作佛事即是起於身根。別作觀樹亦經行即是起於眼根。如此間亦坐菩提樹得道。經中或應有用菩提樹為佛事處即釋此意(云云)。園林臺觀此亦有覆陰觀睹兩義。不可判定。所屬相好者即是色塵起眼根但見相好。相好自有所詮能令物悟解。如此間說般若時或現尊特身巍巍或現常身斷疑。當知亦用相好為佛事。虛空者但示空相。空相能詮諸法如不二門中雲。四種空種為二。若達四種空與空種不異即入不二法門。若見此虛空為空。空則無見見則非空。豁無障礙。因悟諸法但用此為佛事。故如阿難欲見佛腹。佛言授頭即見腹中空無所有也。如虛空藏來至此界一切諸法空。此間亦用空為佛事。夢幻十喻作佛事。常說此法。此法多有所詮。或有悟夢幻空乃至悟夢幻非空非有。具如通教。以十喻被大小乘。小乘但取夢幻空菩薩得有。若地論師以十喻為誑相者。此乃得小乘之空永失大乘之有。若言既是誑相般若以此為佛母者。母既是誑子亦不實。故知夢幻義通。不可定執則失大乘之意也。若言有佛土用夢幻為佛事此之佛土則誑相不實。音聲者如此國起耳根也。寂寞者示心輪。雖無言說不妨有寂寞之樂。若非樂者何得言作佛事耶。若佛不示心十地不知。若示心者昆蟲能知當知。是示心義。此間亦用無說無示為佛事。如淨名杜口文殊稱歎。佛或時默然身子亦默然。廣說則無量略示有十三種國也。齊此是復宗明佛國。釋上第四起菩薩根義也。   第二從如是阿難諸佛威儀進止為佛事去。是釋上第三明入佛慧義。此為二。一善門二惡門。從威儀進止去明善門即是淨國義。四魔塵勞去明惡門是垢國義。上文明隨眾生用何國入佛慧。佛慧者法華名為佛知見。此中明入佛法門。但諸佛現國垢淨不同。為令眾生得入佛慧。若眾生應見善法威儀進止安詳光相尊特入者即為現之。宜用惡入者現為四惡煩惱而令得入。如華嚴雲女人示貪慾法門。若凡夫人為此墮落。善財一觸即悟無量百千法門。此則是示欲魔入佛慧。如善財滿足王行如幻法門。忿吒殺無量人。因是得悟。即是因恚魔得入。如見婆羅門投巖赴火放身一去佛法現前。即是用癡魔入佛慧。從此三毒起等分。四分生八萬四千塵勞諸使眾生入佛慧。既善惡兩門不同故諸佛現垢淨二國。雖復垢淨之殊入門一種。   第三若入此門見淨不喜見垢不憂此。釋上第二調伏眾生而取佛土。但諸佛為柔伏一切剛弱之人示有垢淨。那得見此淨穢而起高下憂喜之心。心若憂喜不名調伏。無憂無喜是調伏相。譬如良醫為差病故授甘苦二藥。藥雖有異差病無殊。若見此醫處二種藥為愈病故。不於醫所生憎愛心。佛亦如是。但為調伏眾生不可見淨垢為疑也。   第四從諸佛平等去是釋上第一諸佛為教化眾生故而取佛土此中明十方如來功德平等。一身一智慧。力無畏亦然。既其平等那忽一佛國淨一佛國垢。垢淨既殊何謂為等。但為教化眾生於平等中而起慈悲作等不等。為化眾生致有垢淨不同耳釋成上四種土義。一無乖僻。證知復宗宣說。結撮始終成就前後明淨佛國義第二從諸佛國土去是釋成四種垢淨之意。顯出方便隨緣性淨寂光之土。就此為四。一就虛空結釋.二略明身智.三廣明身智.四約三號。今就虛空結釋。對上佛國辨果意即用譬。如有人欲於虛空造立宮室終不能成依地即成。雖復依地若無虛空即亦不成。此言菩薩直就法性真空之理。則無萬行功德諸波羅蜜莊嚴法身。若依俗諦則有成就眾生淨佛國土。雖復萬行功德終是約法性空有所成就。若無法性空凡有所作則不能成。今此結釋與上立宗同明隨緣之土。為化眾生欲令調伏使入佛慧起菩薩根。雖砂石為地七寶為地。乃至方便有餘自性實報種種之國。約於眾生而有若干差別之異。性淨之土為極智所棲無有垢淨高下優劣之事。故引虛空無若干為譬。雖虛空無若干而遍若干之國。若干之國不得離無若干之空。終不離若干之外別有一無若干空也。今四種隨緣之土雖復垢淨不等。皆約常寂光土故有隨緣化他。常寂光土亦遍方便之國。離方便國無別寂光。故經雲其佛住處名常寂光。遍一切處無處不有。極智所觀觀一切法無非法性。故知法性名為常寂。經言無明明者名畢竟空。畢竟空即是無明之性此性明故名為寂光。常住不變名之為常。是故同虛空無有若干。釋成垢淨土也。   第二次略舉佛身智釋成二種之國。如釋迦丈六彌勒千尺至萬延量。此即應身差別化物大小而有短長。若是釋迦三藏之佛所得智斷。獲五分法身無礙之慧。與彌勒所得無礙之慧。正習俱除復有何異。十方諸佛一身一智慧力無畏復有何異。常寂法性此處無殊。或但為應身隨現長短之像隨緣優劣差降不同。故有丈六千尺垢淨之異耳。故言以身智釋成垢淨之國也。   第三廣明身智。若作廣略明義此前屬略後屬廣。若作思議不思議明義。略屬思議二諦三藏佛無礙慧。從廣明身智屬不思議二諦明無礙慧。非但不思議真諦異于思議三藏中真。不思議之俗亦異於三藏若干之俗。身智差別亦復如是。何以故。若三藏中取應生父母之身辨其若干。取真諦五分法身辨無若干。極智棲於法性常寂之境此處無有若干。若明色身門內長者尊特之身蓮華藏中大相小相現此勝應為若干。取極智所棲常寂法身之境為無若干。當知真俗永異也。今十方佛色等者一者應身垢國。行化亦皆同等。法身妙色湛然安住此處亦等。智慧等者應身三藏佛。十力無畏慈悲亦等。乃至法身勝應十力無畏亦復不殊。姓等者應身剎利婆羅門貴姓中生。其事一等。法身之性.習種性.性種性.道種性.聖種性.乃至妙覺法性亦皆同等。化眾生等。應身是化有餘眾生。勝應亦是化實報中眾生。此諸處既等。垢淨依報亦復是等。何但諸佛獨有淨國。釋迦亦有淨國名為無勝。而在西方何但釋迦獨娑婆行化。涅槃雲一切諸佛亦於此中現轉法輪。故知諸佛皆有隨緣若干之國。等有常寂無礙之慧。故言廣約身智釋成垢淨之國也。此之身智國土互得相釋。若是為眾生故而取國土致有淨穢之殊。是則依報優劣不等。依報既不等為眾生所受正報身智亦復不等。此是將國土釋身智為此義。故即是以身智釋國土。約此即是顯於淨穢(云云)。   第四約三號釋二國者為二。一正釋三號.二辨義廣難受。一正釋者三藐三佛陀名正遍知。若三藏明正遍知。正者對六十二見偏邪得名。觀真不觀俗雖名遍知。若望大乘終名為偏非究竟正也。知者窮真遍俗皆悉明瞭。釋論明知知於數法非數法。若常無常皆知皆遍知非數法即是真諦。其慧無若干也。遍知數法即是俗諦。深識根機隨緣方便有若干也。約此故名遍知。自覺者覺真覺他者覺俗。覺俗故即是隨緣方便若幹不同。覺真即是性淨無礙之慧無若干也。不思議中正者觀中道名正。三諦普照名遍。知三諦故名知。但中道之中非數非非數。非常非無常。深悟此理名無礙慧。雙照二諦俗中差別。知病識藥隨緣方便。垢淨不同調伏眾生故有若干也。真俗自覺覺他例前(云云)。故名正遍知也。多陀阿伽度名如法相解如法相說。若三藏中明如法相解者。即是契於真如之理亦稱俗理。而知亦名如法相解。是無礙慧無有若干。應以何法教化何法調伏何法入佛慧何法起根。機感差別而作若干說之。雖復異說皆實不虛故言如法相說。故名如來。釋成垢淨之義也。不思議中如是。佛馱名覺亦名知例如前釋。   就二辨三句廣中為五。一明三句義廣阿難所不能持。二明假使多阿難亦不能持。三明阿難悔責。四明佛慰喻。五釋不能持義如文。   第二明彼菩薩請菩薩之行。即是對上復宗明佛國因即為三。一請法二佛為說三稱歎還本。請中為三。一悔責二領解三請法。請法者始香積之國以香味二法來此度人。今欲將此土之法還彼作佛事所以請也。彼菩薩雖是大乘之機得悟中道。而於雙照二諦猶未深遠於小乘斷伏俗中未了。是故如來為說雙照之義令其化道無壅。譬如王國備有文武兩種隨其靜亂用有興廢。無賊之世器鈍人羸有寇之時兵利將勇。今明十方佛法具有三諦之義。但娑婆多難於權化為明。諸菩薩等於雙照純熟。彼土善根深厚。於中道實慧速得通達。權道有疑。菩薩欲遊於十方須遍行三諦。故須請也。   佛上答因義有二。一橫明二豎明。此中亦二總釋別釋。雖與上文名異義同也。   今就第二佛答中為三。一總標勸學二釋三結釋。又二。一略釋二廣別釋。別釋中為三。一先明不盡有為二明不住無為三疊釋二種。就明不盡有為中為三。一標二釋三結釋。中凡歷四十句以明不盡有為。今言盡無盡者不盡於俗。而廣行萬行不住於無為不同灰斷。真俗俱照道觀雙流淨穢融通權實自在。俗諦是生死有為可盡之法故名為盡。真諦是涅槃無為空法名不可盡。故雲盡無盡門。眾生應以此門得度。即以此法起菩薩根入佛慧也。亦是釋成室內所明如是疾者非真非有之意。若入此門乃能淨穢雙遊道觀自在。則不為淨名所訶。私問若香積土菩薩方請此法雲何能遊此娑婆。私答以權引實故有斯問。以實隨權故能遊娑婆(云云)。文中禪定如地獄生死如園者。此借子在難父在宅。雖有五欲常如受苦。若得拔難其心乃悅(云云)。   第二從不住無為者亦為三。一標二別釋三結。就釋中歷十六句廣明不住無為如文。   第三就疊釋不盡不住即釋成上佛國之中橫豎二意。橫則十七句。句句之中皆約四教四門以明橫相。豎則從真心徹至佛果有十三句之淺深。亦有結釋橫豎之義。今此中先歷四十句廣辨不盡有為。次十六句廣辨不住無為。對上橫豎明法相深廣之意。次有四雙疊釋三種權實二智。自地豎深化他願滿釋成橫豎義。前橫豎說中不盡在前不住在後。疊釋中不住在前不盡在後。後前互辨者明無前無後前後雙融之意。今言不住無為則是於實諦無滯。自行事成。不盡有為則是於俗諦遍知化他無壅。權實雙照自他兼達。若三諦圓明自能深徹。則是無礙慧無有若干。若以化他無所壅礙故能垢淨雙遊方便若干也。   就此疊釋中有四雙初福德智慧為一雙。二慈悲誓願為一雙。三識藥授藥為一雙。四知病滅病為一雙。約此應明權實二智。自有自行權實自行化他權實化他權實。自修中道之理為實。雙照二諦為權。此是自行明權實。若是自觀二諦之理為實為他說二諦為權。是名自行化他明權實。若化他明權實者此則約緣無定。或說權為實或說實為權。或於權中而辨權實或於實中而辨權實。逗機深淺逐物便宜不可復定。約此判思議不思議三種二諦。若是自行權實一向判屬不思議二諦。若自行化他權實此中亦屬不思議亦屬思議。何故爾。如通教所明二諦。含中道在真諦中。故言三乘人同以無言說道斷煩惱入涅槃。若是合真入俗者如涅槃雲。我與彌勒共論世諦。五百比丘謂說真諦即此義也。雖不彰中道之名而有其義。其義兩屬故名為通。通者通於二乘。見真諦之空。若通別教圓教則亦見於空亦見不空。能通見空即是思議。見不空即是不思議。見空智慧如螢火。見不空智慧如日月日月照用既廣治惑亦大。二乘人智慧既小所斷亦小。若菩薩自行則見空不空。化他利物但見於空不見不空。故知自行化他權實亦屬思議亦屬不思議也。若化他權實一向是思議。二諦何以故思議。二諦無中道體故明真時則永寂如空。明有時如石埵釭鬙菄鬫陴均C於永寂之空真俗條別。是則以永寂之意而測真。如石金之心以解俗。故言是思議二諦。但思議之真有漸頓義。譬如金石漸漸融冶稍稍消磨礦盡金現。思議之真亦復如是。故有三種。如一切森羅對目千種萬形。原其同是四大此乃名下所詮。如四大雖復遍成諸物俱是無常生滅之法。名為中道。如生滅雖復遷謝同是無生無滅入於真諦。此豈非漸頓也。不思議則不如是。為有中道之本體約體明二諦名不可思議。譬如如意珠能雨種種七寶。珠中畢竟無所有求不可得祇言畢竟空而能雨寶。不思議理亦如是。非真非俗畢竟清淨而能真俗具足圓備一切。真俗俱不可圖度故稱不可思議。若約此珠以辨通教者如珠不雨寶時。則無有金銀相貌此與凡珠何異。即是於俗破之求寶畢竟空無。此空與真諦斷空何異。約此明可思議相是三藏思議二諦也。若知其功能發願求寶能於空中即出種種資生之物。此空不同二乘之人入真空也。所出之寶異於世間珍玩。此不同凡夫俗有如菩薩深見不思議二諦亦是開合。真俗具出二種如前。今將三種權實釋於不盡權實雙遊之義也。復次歷四教明不盡不住。三藏教明若觀真斷結以空為證。則同二乘灰斷住於無為。何由能得三阿僧祇成就佛法。故不得住於無為。不盡有為者慈悲六度本約有修行教化俗中眾生。若入真則無此事。若斷盡諸有之因因盡則果亡。雲何得處三界廣行佛法。今以不盡有為結漏而修佛法。能成道轉法輪以三藏化他權實具足也。通教不盡不住者。若盡有為則同二乘。若住無為乖菩薩道。是故方便從空出假利益眾生。如空種樹。巧妙方便故不盡有為。不取空證故不住無為。別教不盡不住者。若但用二觀為方便道。得入中道。是為住無為盡有為。今雖得入中道之理。但塵沙佛法悉未現前皆知皆學。豈得保此中道。應須照俗。是故從中反照二諦名不住無為。若除二諦之俗更無俗可觀。今照此二諦遍行一切佛道。故言不盡有為。不保中道故言不住無為。圓教中還約別教明義。若但觀中即是盡二諦。不照二諦即是住無為。今三諦圓觀一時能了。了真不住於真。了俗不盡於俗。不住不盡一時雙照權實俱明(云云)。若此間多惡故治兵講武多。以化他二諦逗之。於自行二諦未了。故香飯來此。便三乘之人近遠皆如身子之流。食此飯者至發心乃消。於法華中開佛知見。即是三種權實而得具足。彼土無惡但制禮作樂。唯以自行權實。於化他權實未了。是故慇懃請此方便還香積土。施作佛事令彼實行之者三種權實皆悉圓通自在無礙也。問彼土菩薩在香樹下得功德藏三昧。一切佛法皆在其中。雲何言於化他權實未了。答有二義。一者彼雖具有彼土不行此化。則於二乘小道知根知藥不得明瞭。二者彼土雖淨有權有實。實者但稟一實之教未稟方便。是故請法也。復次將福德誓願識藥知病四雙歷四教。一一作相分明成就(云云)。今且約圓教作之。福德莊嚴是五度之法。必須遍約有作無作兩種四諦。彼土中修行諸度具足塵沙佛法。若於分段中修福德滿。能坐三藏道場作佛教化眾生。故言不盡有為也。若方便有餘中行福德滿。即於其土坐道場。乃至別教圓教報土福德滿。即坐道場作佛。今為遍滿此等福德莊嚴故不盡有作無作二種有為。為智慧。故不盡有為者。境能發智。若卻分段有餘變易等。何所觀察。既不識分段塵沙境界相貌。是則智慧不滿。智慧不滿不能得隨緣諸土而坐道場。故不盡有為為增智慧故。此是用福慧二嚴結成上菩薩行也。第二雙不盡有為者。欲以大慈大悲拔苦與樂。此之慈悲何但拔思議二諦有作之苦。與其思議真諦之樂。亦拔不思議無作四諦之苦。與其中道究竟之樂。若分段苦盡即能道樹斷結為三藏佛。乃至變易苦盡即為別教之佛。以此大慈大悲利益一切故言不盡有為也。滿本願者則是昔時起四弘誓願。廣緣有作無作二種四諦。起此誓願願既未滿。那得盡有為也。第三集法藥亦如是。塵沙佛法約有而論。深淺根機大小性慾善惡對治。若色若香一切萬法悉須遍知。未具佛法不應滅受而取證。是故不住無為。無為之中無病無藥無能授所授。今欲作度老病死大醫王。授與眾生治煩惱藥。豈得斷盡有為。以不盡故能作三藏佛。知二乘四諦因緣法藥治分段之病。乃至能作別教圓教盧捨那佛。授與中道法藥。若盡有為無此等也。第四眾生是有為。今住無為則不入有為巨海。何得識知其病貪慾瞋癡種種相貌。既不識病差機說法是眾生怨。妄授於藥非是明醫。為知病故不住無為。為滅病故不盡有為。所言滅者非是滅無之滅。諸佛菩薩隨所調伏眾生之處名為解脫。自於中無縛能解他縛亦不縛不脫。能令眾生得不縛不脫。名之為滅為調伏。故不盡有為得解脫。故名為滅病。   第三結如文。   第三稱歎還本。彼菩薩聞此方便化他權實之法歡喜解悟。敬禮辭還本土。上文初請法時慚愧悔過者。悔於化他權實未明。故懺悔除蓋請於勝法即得開解。三種權實具足圓滿。此是他土來此得益也。若是此土悔過得益者。如身子等食香飯已於法華中慚愧剋責自悔過咎。既其剋責覆蓋得除開佛知見入於佛慧。受記成道自行化他三種權實宛然圓滿。即是此土蒙他得益也。二土雙遊垢淨不二成就圓滿雙觀之義究竟此在(云云)。   釋阿□佛品   阿之言無□之言動。淨名以不思議之力接妙喜之界。令此間四眾見無動世尊及所居之國。因此為名稱無動品。但此部經文凡三處現於佛國。如佛國品答長者子竟。因身子之疑現於淨國。二者入室論道其事將訖。藉身子念食現香積之界。三者出室還佛所。復宗辨道明菩薩行。顯淨名所居妙喜之國。當知三處說法除眾生惑累。緣縛既盡淨土業成。現相正當表此。上文辨菩薩之行明佛國之因。此品乃現妙喜示佛國之果。因果之門以明出室復宗之唱。成上佛國因果之義證知。此經用佛國因果為宗。其文顯現就此為二。初明法身體用。二明所居淨國。諸佛既有法應二身。亦有性淨隨緣兩土。淨名極地大士亦同諸佛二智。非垢非淨。為是義故不捨妙喜而能垢淨雙遊。二身二土利益眾生令得解脫。下文自說日月為除闇冥遊於世間。菩薩示行兩土除諸癡惑。觀身實相即是同佛法身無礙之慧。無若干也。方丈臥疾託病興教。即是同佛應身方便引接。處妙喜界補無動尊。即是同諸佛有於淨國。居娑婆土助釋迦揚化。即是同諸佛示有穢土隨緣利益。淨穢雙遊圓通無礙。同於諸佛所得權實。喻如十四十五之月。以簡佛菩薩異耳就第一明法身中為二。一佛問其法身。二身子問應身。   就佛問為二。一佛問二大士答。就答中為四。一總答二別答三結四簡邪正。   總答中言觀身實相觀佛亦然者祇自觀己之實相與佛實相不殊。佛之實相與己無異。故大品雲諸法如實相。即是佛實相無來無去故。此為三意。一者尋末取本。二者就位。三者觀心。尋末取本者明大士是金粟如來所得法身。與今釋迦法身不異。故上文雲。諸佛種性色身悉皆平等。是故得知觀己實相與佛實相一種無異。故言觀佛亦然。二就位者明大士位。居十地補處之位鄰次於佛。當紹尊位祇十地之相與妙覺之尊所得實相復有何異。三觀心者如上文雲。諸佛解脫當於眾生心行中。求一切眾生心相即菩提相。眾生如佛如一如無二。實相者即是佛。故經言遊心法界如虛空。是人即能知諸佛之境界。觀己心性既是實相。即是與諸佛心相義齊。譬如人射法(云云)。若正觀此相具如入不二法門亡於二邊正顯中道。此中重明其意。所以如來問者。以上來辨無礙慧無若干。諸佛身智功德平等。佛欲顯大士法身與諸佛不異。是故問其雲何觀法身。若辨法身法身必有所指。所指之處即是佛國。故有此問也。他解。應身之佛則有封疆界城國土之名。法身冥寂有何國土。今解不爾。諸佛法身尚非垢非淨。而能隨緣雙遊垢淨。今佛法身非境非智亦雙照境智。何意不得辨於國土真境界耶。故金光明雲。不可思議智境不可思議智照。此不思議之境豈不是法身靈智所棲。普賢觀雲毘盧遮那。是極妙法身而言有土名常寂光遍一切處。此豈非真國境也。   第二別答觀三世中前際不來者。如見有未來之法入於現在。可得是生是來。可得是有邊無邊。本不見有未來之來。何況更有來入現在。是故前際不來。後際不去者。若有法滅入過去可得言滅言去。可得雲如去不如去。今不見有法入過去者。是故後際不去。今則不住者。若有法在於現在。可得言在言住。可得言常與無常。今不見可得法在現在者。何得言住。故三世求不可得。他解金剛已前無常樂我淨。金剛已後常樂我淨。今解不然。金剛已前常樂我淨。何以故。佛性之法本自有之。非適今也。金剛已後無常樂我淨。何以故。經言十地菩薩更無量劫倒修凡夫事。若法身起應六道同凡夫生滅即是亦應有無常樂我淨。是故同他而不同也。他釋。應祇是化化祇是應。今解不爾。應能為化化不能為應。如凡夫外道五通之仙諸天神鬼。皆能有化。此不能為應。所化亦是暫時權有。不能卒其始終。今辨應是應同。同其始終一期之法名之為應。如來以無分別心任運之智隨機有感。應而用之無所為礙。不勞運念猶。如明鏡有像即現而影像相似更無差異也。如天仙所化作唸經營方能有化。如盡運念動手圖寫人形。未必全不動念。妙不妙約此兩譬可知。不觀色者心如幻師作種種色。若知幻師是誑則不得所幻之色。今色從心幻師幻出。尚不得此心。何處見有此色。故不觀色。不觀色如者若見色與如異是則泯色入如。今不見色如之別故不觀色如。色性者或言如祇是性。性祇是如。或有此義。今聖人不容重說一法。兩唱所表今將此性為佛性不觀色。是空俗。不觀色如是空真。不觀佛性是空中道。以其計中道有佛性而起順道愛生是為頂墮。故上文雲。我及涅槃是二皆空。唯有空病空病亦空。今不觀性是無順道愛故不觀性。非四大起者雖觀是身不於四大起惑如凡夫。不於四大起解如二乘。無惑無解故言不起同於虛空。是名實相。六入者能積聚六塵構造生死。不同凡夫六入積聚。故眼耳已過過於凡夫六根境界。不在三界者出真俗故。三垢已離者無三種國之垢。順三脫者緣一實相順三脫故。三明與無明等者。無明之源即是實相法性。此之法性無與等者無有智能等。此名無等等。三明者天眼能徹照未來。漏盡達於現在。宿命窮觀過去。達無明之始。雖復十住不見其始。唯佛能知始終。既雲觀身實相觀佛亦然。佛窮無明之始。今知其始等於無明。漏盡者能知五住之漏。無明惑盡故言等。一相是真諦之相。異相是俗諦之差別。今實相非真非俗故非一非異。不自者遊行詣他國名他相。遇到父捨名為自相。此應用真修緣修自生他生廣破。絕離此等自他入於實相也。非無相者非涅槃。非取相者非生死。非生死非凡夫。非涅槃非二乘。不此岸非俗諦。不彼岸非真諦。不中流非諸煩惱。離此離彼之此岸違非此非彼之彼岸。而化眾生者此總明法身應用。不此不彼即是不生死不涅槃。不以此不以彼即是觀二諦之智境智雙明。不可以智知者散諸法故即是真諦。不可以識識者聚諸法故名之為識。即是生死俗諦。無晦無明即是解惑解惑。即是生死涅槃。名即世間。相即出世。故真諦名為實相。無強無弱者生死是剛穬之法名強。智慧是扶理易悟名弱。非強非弱故是實。相不在方者法性不在生死封疆。豈有於界域故言不在。不離者祇常寂光土。亦是於方遍一切處故言不離。非有為非無為如無盡門也。無示無說如維摩杜口也。不施非是檀度之彼岸。不慳不同凡夫祕吝之此岸。六度例爾。涅槃審諦為誠生死虛假為欺。不來乘如實道來。成正覺。不去是乘從三界中出到薩婆若。離此去來。不出非二乘。不入非凡夫。言語道斷如淨名杜口。非福田如訶須菩提。非不福田如慰喻須菩提。非應供養如訶須菩提。非不應供養如來正覺是名應供。同真際等法性冥契真實也。不可稱量即是不思議解脫之法。乃至動亦如是。同眾生一切眾生亦如是。無分別者入一實相不見高下。無失無三種漏落三土也。無喜無厭等皆約三土煩惱以明。無已有當有等。應約涅槃釋三世偈以釋此意。   三結。四簡邪正如文。   第二舍利弗問者。舍利是起教之人。既知大士法身實相同於諸佛。次顯應身隨緣化物無方大用之能故問也。此問猶挍三藏之意。若三藏之佛沒則不生。若三藏菩薩猶有惑累則有於生。若爾問其何沒而來生此。就此為二。一彈折身子二佛發其所居之國。就初彈折為二。一身子問二答。答中為五。一先反質二譬顯三問四答五引佛語為釋。反質者汝解脫之中尚無沒生。我法身中那得沒生。汝既不爾何得以此為問。   二譬如幻師幻沒幻生。此豈是實若無實錄不得謂有沒生。   第五引佛語釋中雲。菩薩雖沒不盡善本。不同二乘灰身盡智名盡善本。菩薩不滅智所作功德亦不可滅。以此善本能益眾生。不長惡不如凡夫之積集不盡善本。不同二乘之滅沒。由善本不滅故能應於垢淨之國。俱不長垢淨二國之善惡也。   佛答淨國中為三。一佛說其所居隨緣淨國。二身子稱歎。三大士釋出。就釋中為五。一問日共闇合不.二答.三問日何出.四答.五釋出齊此。是明人同諸佛有法應二身也(云云)。   第二從大眾渴仰欲見妙喜去即是現於淨國。是大士所遊居處。此有三意。一驗大士之淨國。二令時眾起淨國之行。三令發願往生。是故有此一段文來。就此為七。一大眾飲渴欲見.二命令現.三奉命移取.四佛勸時眾修行.五大眾發心.六利益已還本.七身子稱歎。今言大眾渴仰欲見者。聞上妙喜之國是大士所居。是故一心渴仰。   第二佛命令現為二。初明佛寂照鑒知知其有念。二正命令現。   第三奉命現為六。一心念欲移妙喜山林世界.二正現神力.三得神通者覺驚怪.四佛稱是淨名所為.五不得通者不覺.六入於此土無損減。   第四佛勸時眾修無動如來之行。就此為三。一勸觀彼土嚴淨。二時眾對曰已見.三正勸修無動行者。如佛國中答長者子所明。又如入室安慰調伏行於非道通達佛道。如盡無盡門即是淨土行也。第五時眾發心修行為二。一發心二發願。有十四那由他即悟者。皆是上來種種說法種種神變。正說將竟。現此淨國俱蒙如來勸發。是故一時便有十四那由他得悟也。二發願者淨行深微不易可辨。立誓生彼於彼修行。此中佛記即應當生。得記有二。一遠二近。若是立誓之後必定生彼。即是近記。若是修淨行因必招淨土之果。如彼佛國。即是遠記。   第六如文。   第七身子稱歎為六。一佛問見不。二奉答唯然.三為一切眾生發願.四自蒙有寄.五歎聞經功德.六況出福深。就況出中約六番往釋如文。若依此語意即是流通段。今明身子小乘之人。非是任持大典故不屬流通。但為流通作於起發也。   釋法供養品   此品正明帝釋弘經護持大法。即是第三流通段。凡有二品。流通是從譬得名。如淇源耳釋從上被下名之為流。無所壅隔名之為通。今用此無上法寶實相之經被下代眾生。使無壅隔。季末有緣皆令沾潤。此是慈悲純厚故也。   此文為二。初從此品明天帝護法。格出月蓋法之供養明護持之利深顯弘經之德重。二從囑累品去。明大聖慇懃付囑鄭重當令季像必得宣通。就前為二。一天帝稱歎弘經二如來述成其意。初為三。一歎法二歎人三發誓。今言天帝欲護持大典修習勝門。有持此經志存覆育。即是以法供養法身。如釋論雲。迦毘羅生身生處摩伽陀是法身生處。為報恩故多在二國說法。二國之中為報法身多在摩伽陀國說法。護持即是法供養也。復次天帝共梵王同請說法。如來受請觀機知不堪大乘仍開小教。小教既興次應說大。今此不思議解脫猶是酬其昔請。釋論雲。說般若猶是酬梵王天帝之請。天帝既蒙酬請歡喜護持。若作是言天主得阿那含不應流通大教者。此是三藏中謂為那含。華嚴說天主住十不可思議法門。豈不堪弘通此法。復為天主率化群下最為風靡。就歎法中先歎不思議解脫之用。次歎實相之法。非法無以成人非人無以顯法。故須雙歎百千經者即是初教阿含等經。阿含中亦授彌勒之記。何妨對文殊說法。復次通教別教之中未曾聞此圓教法門具足之道。體用難思昔所未聞。   就歎人中為二。初釋聞經功德次況出如法行者。閉眾惡趣是止善。開善門是行善。行即是觀止即是定。此中約因果兩判。為佛護念者明其修止行兩因。深契道理是故加於可加。故言護念。但佛普護眾生。眾生無瘡毒不得入。若修此止行之因即是信心瘡義。亦得護念。觀心者祇止觀調心名為覺。一切邪念紛動即用止觀二法觀之。不令緣念得起。是則常為覺心所護。降伏外道即是伏見思兩惑六十二見諸邪計之道。得菩薩道已能降煩惱魔如前說。乃至四魔八魔十魔。故上文雲。始在佛樹力降魔得甘露滅。覺道成已於諸法無罣礙。志能摧伏諸外道。即是發心修學圓觀之人。入初發心時即能八相成道。名之為佛。降魔勞怨度脫一切修治佛道者即是外化。為八相之佛而內心於法身中修治道地滿殘餘佛法。安處道場如光嚴中辨道場相。履佛之跡行佛所行住佛所住。諸佛如是來我亦如是來。皆是鄰果往歎。若有持讀者去是第三發願弘宣。   第二從佛言善哉去。是述成天帝上三段。一述其歎法.二述其歎人.三述其發誓。第一吾助爾喜者明此經是三世佛不思議菩提。即是述其歎法。言三世佛不可思議菩提即是實相之法。佛由此實相得菩提也。   第二從男女受持此經則為供養去來今佛去。是述其歎人。就此為四。初格量功德.二問.三答.四正格量。就前格量中為二。一格現在供養佛二格滅後起塔。第二問如文。第三答為二。一答多矣。二釋其不可盡所以。大乘經中多格量供養生身不及法身。何以故。如此正言生身之福不動不出。法身功德能動能出。出離生死故言福不趣菩提。二能趣菩提。於實名了因於餘名生因生因是緣因。福德不動不出不至菩提。功德有盡。於實名了因。實即實相了因照了。與實相相應能趣菩提。功德不盡同虛空等法界。豈得與前福德不動不出有限之法為量。供養生身名為生因不趣菩提。供養法身實名了因能趣菩提。是故格量不可限極。金剛般若雲。住相佈施如人入闇則無所見。不住相佈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東方虛空不可思量。南西北方亦難測度。法供養為最。復次大品雲。實相是三世諸佛之母。母若得病諸子憂愁。若實相之法不廣被眾生。約眾生故言實相病。若止供養一佛於餘佛無功德。若謗一佛於餘佛無罪。若供養佛母實相之相即於三世十方佛所俱得功德。若譭謗佛母則於諸佛為怨。是故述天帝雲。諸佛菩提皆從是生。菩提之相不可限量。第四正格量中亦述其上歎信法兩行。聞是不思議之經信解。是述成上信行人。修行福多即是述上法行。第三述其發誓弘經護持流布。從過去藥王佛去文為四。一明過去法供養之因由。二明王子月蓋。三結會古今四結釋述成。   就因緣由籍中為三。一明有佛。二明有王敕示諸子令興供養。三明諸子奉敕宣行。   第二從其王一子名月蓋去文為九。一王子獨坐思惟求勝供養.二空中驚覺.三仍問勝法.四天勸問如來.五往請於佛.六佛為解說.七聞法得順忍.八佛記其護法.九出家為道為法供養。   就第六佛為說文為二。初明勝妙之法。二從若聞是等經信解者明供養之心。就勝法中為四。一從佛言去明最妙之法。二菩薩法藏者約法論因。三從能令眾生坐於道場去是約法論果。四從諸佛賢聖去是為佛所歎印其因果。今釋第一所說深經者。然實相之理非深非淺為深淺兩緣。於非深淺之中作深淺二說。淺者即是三藏通別之經。深者即是圓極之教。故言深經。深經相貌即如大士上來所說觀身實相之義。即是清淨之深經也。難信者如一微塵中有大千經卷。人無信者。實相之理止在心中無勞遠覓。近而不識說之不信。故雲難信。難受者若有所受則有所行。若無所受則無所行。信受實相則能修行。若不信受不能修習。微妙者即是不思議解脫之異名。亦是三德微妙我法妙難思。清淨無染者不為三種見思所染。猶如虛空無諸淨穢。非思量分別能得者動念運想所不能契。無念無分別自然流入薩婆若海。亦非三藏通別方便之人所能測度。二明因。菩薩法藏所攝者明菩薩法藏聞持前行。三德祕密之藏不縱不橫無所積聚乃名為藏。含受諸法悉入其中。陀羅尼印者陀羅尼名為能遮能持。持善不失遮惡不起。不起不失名之為印。至不退轉者即是遮持諸善無有退者。亦是無生法忍不退之位。成就六度者(云云)。善分別順於菩提。即是善能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眾經之上者在三藏通別教諸經之上故。入大慈悲即是起無緣之慈。如上三十二種慈。離眾魔即是離八魔十魔等。亦是離三種之愛。天魔屬生死為愛流轉。菩薩離此故名離魔。及邪見者亦是三種方便中一切諸見。自此之前皆名邪見。實相之中皆離此等諸見。順因緣者因緣之性即是實相。順此實相深觀諸法。具生法二空因緣即法空也。緣實相修二空三昧。三約果明。坐道場者若能如此圓觀實相入涅槃。般若名為住。住發心住時即能八相成道隨緣作佛。故雲初發心時即坐道場。轉法輪者是圓頓漸三教。故言轉法輪。天龍共歎者既坐道場為佛利益一切人天敬仰。入佛法藏者安處諸子祕密藏中也。圓教攝四十二賢聖。偏教攝二十七賢聖。皆佛法藏也。一切智慧者皆令稟偏圓之人得入佛慧。法華雲如是之人我今亦令入於佛慧。說眾菩薩所行之道者。菩薩以實相為道。雖復稟餘教終引歸實相。依實相義者若因若果無得離於實相。約此實相辨於偏圓之教。故法華雲若深智者為說此法即說於實相。又雲若不解此法於如來餘深法中示教利喜。即是說偏漸之教。宣說無我住空寂滅等也。能救毀禁者方便教中皆乖圓極名為毀禁。若入圓中無復方便之過。亦是小乘中毀重之者無懺悔處。若是大乘能有無生正觀洗浣。故言救諸毀禁。諸魔外道怖者斷除愛見兩種之心。故無五怖。第四諸佛稱歎即契於實相。初心即能作佛。故為諸聖之所嗟歎。背生死者背三種生死也。示涅槃者即是示百句解脫也。十方佛所說者一切佛道同皆共說此實相也。   第二從若聞如是等經者是明供養之心。就此為二。一明信行二明法行。若聞說實相之法即於聞中生解。通達無礙名信行供養之心。若聞不聞如法修行觀因緣空斷諸妄見。見實相理得無生忍是名法行供養之心。復約四依釋之。於法了不可得是名依義。諸佛之教本為逗物根宜。不可定執故不依語。識是具煩惱法不可依識。不了義經是三方便。教非實故不可依。了義是可依。人是生身故不可依。達無明源底者知本來不生。故畢竟無滅。觀因緣無有盡者即是癡如虛空不可盡。   第七聞法得柔順忍者即為二。初得順忍之益二解寶衣報恩供養。若作圓教明柔順忍者。柔是柔伏即是十信。鐵輪之位六根清淨。若發真明入理即得無生忍也。解衣供養為二。一供養二發願行法供養。請威神加被使得降怨宣通大法。   第八佛記者。但記其後代是弘法護持之人。與物有緣能興立大法。未見記作佛之文。遠而為論亦應即明出我齊文未有。   第九明出家修道行法供養。就此為二。一明出家護法。二明化人多少。百萬發菩提心是用圓教所說。十四那由他發二乘心是用方便誘引。用此圓偏兩法導利眾生。故是法之供養。   第三結會古今如文。   第四述成上發願弘經護持宣佈。亦護行經之者悉使和安。   釋囑累品   此品流通文中第二。前明天帝發誓弘經。此辨如來金口所囑。囑是付囑為義。以無相之實法付囑弘護之人。累是煩勞荷負之義。今將此大法專為己任。令外難消轉內行宣通。故稱囑累也。   就文為三。一佛付囑彌勒.二付囑阿難.三大眾聞經歡喜。付彌勒中為二。初佛付囑.二彌勒受旨。就佛付囑為三。一正付囑此經.二釋.三簡得失。正付囑中為二。一付囑尊經.二命神通守護。以無量僧祇所集付汝者。若按迦旃延所解三藏中。明三阿僧祇習學佛法。百劫種相佛道現前。此是三藏小乘淺近之法。修學研行劫數為少。若按釋論彈於此義。佛法無量豈是三祇所學能遍。乃經無量億僧祇習塵沙佛法諸深法門。乃可圓滿大乘深妙。是故學劫亦多。今言無量劫所習。故知是大乘妙典付之彌勒。   第二當以神力廣宣令無斷絕。即是命令守護。但以此大法付囑彌勒者。正明次紹尊位。智斷方圓與物有緣。神通具足堪能弘護令不斷絕。若末代眾生去聖既久非唯神根闇濁。亦乃障礙多興。如多寶處必饒怨賊。道高魔盛妨難則生。若不得聖力冥扶則外難侵逼。若蒙神光加被亦使心解開通。內因外緣既整法寶則無斷絕。是故命以神力加諸眾生堪聞之者。此中應引優波踘多為魔所惱。令無數人不得悟道。遂令受化之者為魔所惑。用神力縛於魔。一切聞經得益不可稱計。亦恐是用神力弘經之意。   第二釋者從所以者何未來世去。即為二。初明末代亦有得道之機。次明不聞斯經則失善利。前明末代有得道之機者。但凡夫緣悟不同。或見法王面前得益。或因去世渴仰生悟。故經言應以滅度得度者而現滅度。如為治狂子故實在而言死。留諸香藥色味芬芳悔懊心生。服藥即愈。若不見佛剋責精進愧不值佛世。因是入道得出煩惑。故佛去世後一百年十萬出家九萬得道。當知佛後之機亦復無量。此應引踘多佛在之時求出家。覓智齊身子。佛言不得。即退還外道法中。佛因記之。此人得道之機在佛滅後。後為阿難弟子度人無量。得道恆沙時人敬譽為無相佛。即是釋未來世中天人龍鬼有發心之緣。樂於大法必得度脫。不可不弘如此勝教使其聞也。   第二從若使不聞是經則為大失者。但聞三藏方便之說則失大乘毒鼓之利。普賢觀雲。法將滅五百歲時一心修此法華三昧即得六根清淨。故知末代亦能有入大乘之機。若不聞此經永失法利故須宣通。   三從菩薩有二相去是簡得失。就此為二。一簡得失二廣舉非釋。得失中為三。一標相二略解釋三約人釋。若是三藏教中多就因緣歷別事相之中以明諸法。若依此學者是新發意人。諸大乘經別圓之說無依無倚離諸心識。言深經者即是貪慾即是道恚癡亦復然。如是三法中具一切佛法。若離是三法而求菩提者。譬如天與地。指此三毒之性能通達三毒實相不可得。猶如虛空。而能出生一切佛法。彼經雲深達此法者亦不破於戒。深達此法者亦不著無礙。行人多謂三毒是道。而著此無礙毀於正戒正見。何謂是達於三毒之性。其達此者無毀無著。乃稱經意。實相之法非因非果說為因果。故言是因非果如佛性。是果非因如大涅槃。今三毒之性亦非因非果而說為因果。說為因者即言三毒是道具足一切佛法。說為果者一切眾生常寂滅相不可覆滅。若能聞此貪慾之中辨因果二道無毀無著。不生恐畏。當知是久行菩薩。如此菩薩但好實相深法。不復樂於文華才藻綺飾之言釋於貞幹之法。以此往推知是久行菩薩也。若樂言辨發言藻麗文字章節。乃當一往悅於聽者終成添水之乳。醫於實相非久行所行。以此簡之知是新發意菩薩。如即時人數論分別問答言有眉眼。亦聞大乘無倚之說。謂為晃蕩不生信樂。此中應引須達請佛為老母說法。老母十方背佛佛十方現形要不信受。後阿難化為輪王。方便引接心地歡喜。信伏心生還歸於佛聞法修道。何故如是。此是往日沙彌和尚多說實相甚深之語。聞不能解不生信慕。闍梨多說因緣諸法事相。教化事會其心。心生愛翫。由是緣故。今聞我語了不入心。機在阿難迴心入道。阿難雖復令其生信終歸於我。乃能得道。故知文飾之法乃是悅耳之緣。非究竟之旨。方便引入為進悟之漸。故所不論耳。實相深法能作得道之要。毒鼓之譬此之謂也。約此明新發心久行二種之人。但看飾辭直語則知得失。   第二從復有二法所未聞經去。是明廣舉非。就此為二。前明二法釋前新學譭謗不近。後明二法釋前久學不應輕慢取相。前譭謗不近者。此中如喜根菩薩但說實相之法。明一切法中有安樂性。勝意稟三藏法威儀無缺持戒頭陀。忽聞喜根所說與其學習相違。心大驚怪毀呰誹謗不肯信受。即時作法擯此喜根。擯法亦成即入地獄。此是新發心人稟方便教譭謗般若不信深經。如此之人須深淺知。二者或時不謗此法。然於持法之人者無敬近心。或復有時說其過惡。此亦是失相。皆非久行調伏心者。   第二舉輕慢取相。大品明。菩薩若於同住新發心人生輕蔑相。謂此人無所知曉。起此一念慢心卻損無數劫功德。更還受罪。如其罪報竟方能發心。乃復今日德行。以此而言輕慢之心大為過罪。非唯障得無生忍乃更受罪殃故簡為非。次復有菩薩雖解深法而取相分別階梯漸次。取相分別生決定想。復是動念之法非究竟道。何以故。諸法實相清淨湛然尚無一相。何況有二無言無示。言之者失理示之者乖宗。以此分別思量之心何能契會寂滅之法。如三時四時五時半滿四宗六宗等義。皆名法師。探採經意而制立名目。判釋義門欲言當理。皆非一極無言之術。今家正意則不如是。圓融法界冥契真極。不欲令心與眾生乖諍。雖復立此四教直欲通釋諸經之文欲窮源底。終不定執四教之義。或時三教二教一教無教八教出沒不恆。多少無定轉變自在隨人消釋。不令此心介爾有著自執己見非他所解。若作如此但是諍論非入道方法。南嶽師說偈。狗見影便鬥。鬥之不肯罷遂至渴而死(云云)。今約此簡非約營道之意。但行人心路不同。雖復種種不出二修。一聖說法二聖默然。須識己心便宜方便。若有沈塞於默然之道不得開心應須聽法。或近善知識能開人心。或從經卷尋求義理曉發此心。或時聽法紛動不能靜攝尋經討義於事紛結。覺於心補無深利益。即應冥目束體自靜其心入默然道。語默兩行調伏其心。研粗和適善能取與簡擇真偽。如是時中任修寂靜。如是時中任修智慧。譬如天地或晴或雨調節陰陽。是則萬物得生。若純雨不晴則種子爛壞。若純晴不雨芽[口*(隹/乃)]乾枯並不能發生萬物。要須調適然後乃善。行者如是一向默然則沈昏闇塞。若純用分別諸見競興。此則權實不合導師不生。善巧運為豁然入道。夜見電光則入聖法。是為學道之者善識是非簡別邪正也。故大論言時雨數數墮五穀數數生。法雨數數雨善法數數生。若不將聖說聖默數數調御實相穀不生也。若偏著知見終無入理。故雲雖讀百千經邪見長諸非。吾我毒甚盛雖謂懷常子。石女終不生。若於聖說法中能聞即悟。通達諸法自在明瞭即是信行。聞不得悟四念思惟。深徹深照得其邊底是名法行。聖默然中亦有信行法行。如是禪觀之時隨觀一境。則遍通諸境心地開明無纖芥之疑礙。如空中風是名法行。若策觀之時不能得悟加功慊到婁婁不曉。若從善知識聞若經卷中見。豁如空中無雲表堿}徹此是信行人。又從受化為語。如聞而行是聖默然。如行而聞是聖說法。   第一彌勒白佛者正明奉命受旨。就此為三。一彌勒受旨。二諸菩薩受旨。三四王受旨。就初為二。初受旨次述成。初中又二。初受誠旨二受勸旨。從奉持如來無數劫去是受勸旨。就此中為二。對上二種。一奉通經旨二奉神力護持旨。此中自雲與其念力而建立之。若依安樂行有所說法冥空益其念力。亦如人說法時思量祇至一條二條。此至說時即見三五節意。或可是心入義門而能明識。或是冥空助念加被其人。第二佛述成。第二諸菩薩受旨發誓。第三四王受旨發誓。   第二命阿難宣經者。阿難跡居小道復得羅漢之身。入無餘之時則生分永盡。何得奉宣大經。此意止令傳持無謬結集法藏。故命宣經。若就本為語能持十方一切佛法。豈容灰滅不能宣佈此經。就此為三。一佛命.二問經名.三佛答二種名。要旨者即是實相。實相總攝諸法。得要即得諸法也。   三大眾聞經皆大歡喜。   維摩經略疏卷第十   貞和三年三月二十九日染江南之□毫寫山上之鵝教雖不遁講眾慇懃之芳命猶恐繼門主奇妙之高跡而已。   時元和二年丙辰九月上旬摺之   本雲此略疏十卷依無古點。山門竹林房盛憲僧正自江戶新本被送越之間貴命因難辭。自去春二月初至於當月十四日點朱終功畢問疾品已前本經無之。故諳令推量本經文句分文若相違之處。後賢本經見合可校之。即課當山例講眾之初學點朱寫留但忽卒至於武州江戶遣之。故不能校合朦氣多疾凌之令點之故謬錯有之乎。又第八卷之內。前後錯亂之處質之押紙付文二丁在之後見可細尋之。   寬永十八年辛巳六月二十一日於蓮乘院奧隱居閑亭快倫記之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79 維摩經略疏垂裕記   No. 1779 [cf. Nos. 475, 1777, 1778]   維摩經略疏垂裕記序   吾祖智者著疏申經其文彌廣。而荊溪撰記解疏其文彌略者何(疏三十四卷記三卷)蓋於疏文有意乎刪削故。不暇詳悉也。自時。厥後略疏成而盛行於代。後世童蒙執記尋疏。而文義迴互難以措懷。又其間所談理事記有不釋者。往往聞其率情謬說多矣。至若依正相在之義心外無境之談布在斯文。明猶指掌。而翻謂無情無成佛義。其謬一也。通相三觀既昧階位莫定其人。其謬二也。三種羯磨不本律部。妄為之說。其謬三也。周時佛興星隕如雨。大師正指佛生二莊之世。而競以昭王二十四年解之。其謬四也。其間方伯連師之名講武治兵之說罔測所自。故多穿鑿。其謬五也。略數之凡五不韙。且古人有言曰。子既生不免水火母之罪也。成童不就師傳父之罪也。就師學問無方心志不通師之罪也。以吾志圖訓誘安得不辭而闢之引而伸之。晦者使之明窒者使之通。俾吾智者荊溪之道昭昭然若仰天庭而睹白日。且不為昏情所隱也屬講訓多故。莫諧執筆。大中祥符八年青龍在乙卯。秋九月自錢唐汎舟西邁訪故人奉蟾於吳興武康之龍山蘭若。得上方而居焉。其堂閣蹇產林泉岑寂。左顧疊嶂接法瑤之小山(高僧法瑤宋元嘉中尚書沈演之請住武康小山寺撰述涅槃等疏)下瞰平波浸防風之故邑(地有封禺二山。昔吳王夫差問仲尼。防風何守。曰[泳-永+壬]芒氏之君守封禺山者)既饒勝概且遠囂俗。香火有暇宜事筆削。乃尋繹略疏別為解釋。其荊溪舊記或與略疏符合者則隨段引用。又有道暹法師者。乃荊溪之門人。亦嘗撰記雖解義無取而援據。或當今擇善而從之例皆標指名目。貴分今古彼類康成之注傳盡與服虔。此非郭象之竊名不言向秀。於十月十二日染翰十二月十三日絕筆。凡為十卷。號垂裕記。蓋垂優裕之道以示子孫俾無嚮者之五謬耳。若呈諸達人則吾豈敢。或曰。明敏之徒尋荊溪記自得微旨。豈待子之詳載然後離謬乎。則子之功無所施也。對曰。夫警昏睡也輕者則怡聲重者則大呼。及其覺之一也。噫荊溪既怡聲於前。今吾也大呼於後。及其擊蒙發覆自見其異不異也。   維摩經略疏垂裕記卷第一   錢唐沙門釋智圓述   釋維摩疏分二。初序二。初梁肅為序。二荊溪自序。初文二。初序題。   維摩經略疏序 維摩者具雲維摩羅詰。此雲淨名。淨即真身。名即應身。真即所證之理。應即所現之身。經者訓法訓常。法則群機所軌。常則百王不易。此詮淨名闡化。故曰維摩經也。略疏者對廣得名也。蓋翦其繁蕪撮其機要。故稱略疏。序者敘也。敘述荊溪刪略之由及聖師立教之旨。故雲序也。然此六字之題能所四重。初維摩是所詮。經是能詮。此指淨名。二上皆所解。疏是能解。此語智者。三疏是所略。略即能略。此屬荊溪。四上皆所序。序即能序。此在梁肅既攬所詮為經別名。故亦攬所解為疏別目。復以所略從能略受稱。委分雖爾統而括之則上之五字即序之別名。簡異他序。序之一字即通名也。次述者號。   門人翰林學士守右補闕梁肅述 門人者弟子之稱。既受道於荊溪。故為荊溪撰序而自稱曰門人也。翰林者漢制尚書郎主作文章。起早更直於建禮門內臺。給青縑白綾被或錦被惟帳氈褥。通中秋太官供食。蓋與今翰林之制略同而所掌非輕也。翰林體要雲。唐朝修梁陳故事。有中書舍人六員專掌制詰。雖曰禁省猶非密切。故溫大雅魏徵李百藥岑文本褚遂良許敬宗上官儀時召草制未有名號。乾封已後始曰北門學士。劉懿之劉禕之周思茂元萬頃范履冰為之。則天朝蘇味道韋承慶。後改為翰林待詔。張說陸堅張九齡徐安貞相繼為之。又改為翰林供奉。開元二十六年劉謙光張□為學士。始別建學士院。凡學士無定員皆以他官充。下從校書郎上至諸曹尚書皆得為之。既入與班行絕跡。不拘李司不繫常參。守官三年為滿歲。補闕者掌供奉諷諫。詩雲袞職有闕維仲山甫補之。皇朝易名司諫也。言守右補闕者階高官卑曰行。階卑官高曰守。階官齊品則不言行守。今是略銜故無階。梁肅字敬之過舊園。賦序雲。餘年八歲當上元辛丑。盜入洛陽三河間大塗炭。因竄身東下旅於吳越。轉徙[魚*艮]阨之中者垂二十年。上嗣位歲應詔詣京師。明年夏除東宮校書郎。運歷雲。唐德宗貞元六年庚午歲。梁肅為補闕。崔恭梁君集序雲。公早從釋氏。義理生知結意為文志在於此。言談語笑常所切劘心在一乘。故敘釋氏最為精博。蓋釋氏之鼓吹諸佛之影響。朝庭尚德故以公為太子侍讀。國尚實錄故以公為史館。修撰發詰令敷王猷。故以公為翰林學士。三職齊著則公之處朝庭不為不達矣。年過四十士林歸崇比。夫顏子黃叔徒不為不壽矣。李翱感知己賦序雲。貞元九年翱始就州府之貢與人事。其九月執文章一通謁干右補闕安定梁君。當是時梁君之譽塞滿天下。囑辭求進之士奉文章造梁君之門。蓋無虛日。梁君知人之過也。亦既相見遂於翱有相知之道焉。謂翱得古文之遺風期翱名之不朽於無窮。許翱以拂拭吹噓。初謂其面進也亦未幸甚。十一月梁君遘疾而歿。漸游於朋友公卿間往往皆曰。吾既藉子姓名於補闕梁君也。以是知。梁君是貞元九年十一月卒也。皇朝高僧傳曰。荊溪門下朝達雖多得其道者唯梁肅學士。詩雲。維鵲有巢維鳩居之。梁君深入佛之理窟之謂歟。嘗刪定止觀以為六卷。撰統例一冊以繫其後。猶正輔嗣注易之有略例也。當撰此序時梁君居越。三序文二。初略。序綱宗二。初明智者傳業二。初明三事相因。   聖非道不生。道非教不明。教非人不行。是三者相依而住 白虎通曰。聖人者何。聖者通也道也聲也。道無所不通明無所不照。聞聲知情故曰聖人。今言聖者證也。斷惑證理故曰聖也。道即理也。由證理而成聖故所以如來成道於寂場也。道非教不明者理雖無言因言悟理。所以淨名垂教於毘耶也。教非人不行者教垂來世非夫四依無以流行。所以智者造疏於天台也。是三者者謂理教人也。謂悟理則成聖。由教而悟理。傳教必在人。三事相因故曰相依而住。二別示人能傳道二。初淨名垂教。   道有大小權實。故淨名以在家成化 至道唯一。隨機有差。故理有真中之別。藏通之機見但空權理。別圓之機見中道實理。小即藏理。大收三教。既根緣不一悟道不純。所以淨名現居士身。歎三教大。折三藏小。褒圓實。彈偏權。意令恥小慕大從權入實耳。二智者傳業二。初造疏申經。   人有聖賢淺深。故智者以初依啟法 人即四依。初依在賢位故淺。三依在聖位故深。四依俱能行教。今智者以初依在賢位。造疏通經開啟教法也。五品六根為初依。十住二依。十行十迴向名三依。十地四依。皆言依者以內有道法可為人天依止也。二末代獲益。   然後因言遣言。即像忘象。俾後學得正真之路遊道義之門 然佛會受道作在淨名。滅後受益功由智者。以此疏文申明經旨令人開解故也。文字解脫故曰因言遣言。觀身實相故曰即像忘象。言象語出周易。今以身說分之不以文害意也。周易略例曰。言者所以明象得像而忘言。像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俾後等者俾使也。使末代後學尋疏義達經旨。得解說正真之路遊方等道義之門。易曰。成性存存道義之門。二顯荊溪祖述。   祖而述之存乎其人 祖法也。文選曰。祖搆之土。注雲。祖法也。其人指荊溪也。易曰。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二廣敘由致二。初正敘由致二。初正敘荊溪祖述二。初明宗承得旨二。初略歎。   天台大比丘湛然公纂智者之法胤。探毘耶之妙賾。一貫文字之學。會歸解脫之淵 大比丘者大即褒美之辭。世有自稱大沙門者。豈唯自矜失禮。抑亦不學無知之過乎。纂集也。胤嗣也。探取也。賾深也。毘耶此雲廣嚴。此經在廣嚴城說也。淵海也。文選曰。深乎重淵。注雲。重淵海也。此由荊溪承天台義門尋斯經旨趣故。能達文字之淺事即解脫之深理。二廣敘。   以為昔智者大師演是經也。備偏圓頓漸之義。盡方等生酥之體。其旨遠其道微。微言在茲。茲用不惑故常外闡其訓內澄其照。凡百學者望涯如歸 演是經也者即受隋煬皇帝所請撰疏也。備偏圓等者以經中彈偏訶漸四教並說故。生酥者涅槃經佛舉五味喻一代教法也。從牛出乳喻佛初說華嚴。從乳出酪喻鹿苑。從酪出生酥喻方等。從生酥出熟酥喻般若。從熟酥出醍醐喻法華涅槃。其旨下歎疏文旨趣幽遠理道精微也。微言者謂疏是精微之言。現存於世故雲在茲。茲此也。茲用不惑者用此微言內修觀法外訓來蒙。自行化他決無疑惑也。外闡其訓即講說化他。內澄其照即自修觀行心水澄清珠相則現。故雲澄照。又照即明也。澄即靜也。凡百下明學者潔己而來歸於荊溪如歸己家。水際曰涯。二示刪略因依。   嘗謂門弟子曰。祖師所述其道甚著而嗜簡者。或病其繁。翫精者則遺其粗。吾欲因而就之以伸其教刪而裁之以存其要。何如。弟子比丘眾作禮以請。公於是削其淨辭合為十軸不失舊則。其義惟明。與前部偕行號為淨名略疏 其道甚著者疏解經題凡六卷。題曰玄。疏解經文凡二十八卷。題曰文。疏總三十四卷。故曰甚著。別本作甚大亦通。甚大語出周易。甚著語出文選。而嗜下出廣疏之過也。嗜貪也。簡略也。吾欲下明欲刪略。因而就之者。因舊疏而成文。以伸經教亦非別撰也。刪而裁之者。刪削裁翦繁亂之辭。以存其簡要之說也。故荊溪自序雲。帶義必存言繁則翦。何如者舉其事以問其可不也。弟子下既愜眾情。故同致請。削其淨辭者。削有二義。一削去二削取。今謂。於廣疏中削取淨辭別為一部也。其文雖略義門不改。故雲不失舊則。繁辭既刪精義益顯。故雲其義惟明。與前下此明荊溪但削取淨辭不廢舊疏。新本對舊廣略之名。生矣意令好廣者則尋舊。好略者則從新。故與前部偕行各從所好。偕等也。二統明立教大旨二。初明隨機立教。   原夫聖人有以見生生根器之不齊也。故用四教五味經而緯之。有以見萬法弛張之不殊也。故用一道一乘會而成之 文中先明聖人觀機不等。聖人謂佛也。生生謂群生也。猶雲人人也。然一切眾生無不本具一道平等無殊。但由熏習淺深故有權實利鈍之別。故曰不齊也。故用下明佛隨機故有一代教法也。初則四味調熟。終則法華會歸。四教至緯之明四味教也。五味豎論如經。四教橫辨如緯。所以華嚴二教。鹿苑但一。方等俱四。般若唯三。根器不齊。其實四味具舉雲五。有以下明法華教。弛張者弛之是反。禮記曰一張一弛文武之道。注曰以弓弩喻人也。弓弩久張則絕其力。久弛則失其體。今雲弛張猶廢興。諸法生滅其性一如。故雲不殊。但法華已前機器不齊未堪此說。機緣既熟偏小同歸。故雲會而成之。二明立教之意二。初明古今兩殊。   然則聖人隨感以利見。故其教不得不差。賢哲因感以立誠。故其業不得不傳 佛以至德處果位。眾生宜睹故曰利見。易曰。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不得不差者既隨物機故有五時四教之別。賢哲謂智者也。因感以立誠者因其機感淨名之教。故修撰疏辭以伸其旨也。易曰。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不得不傳者以利及末代。故其疏義不得不傳授也。哲智也。二明赴機一揆。   觀其所感。則毘耶之與天台杜口之與立言。雖階位不同廣略異宜。至於赴機施教其揆一也。淨名杜口於毘耶。智者立言於天台。立言撰疏也。左傳穆叔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此之謂不朽。階位不同者淨名等覺聖人也。智者五品賢人也。廣略異宜者該乎二意。一以杜口為略。立言為廣。二以荊溪為略。智者為廣。皆赴機宜故有斯異。論其益物其實不殊。故結雲至於赴機等也。揆度也二自謙述意二。初正謙述。   肅嘗受經於公門遊道於義學。雖鑽仰莫至。而嗟歎不足。故序其述作之所以然著乎辭 受經公門者謂受經義於荊溪之門也。鑽仰莫至者論語顏淵歎夫子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故雲莫至也。嗟歎不足者毛詩序雲。嗟歎之不足故詠歌之。今梁君既受經得其旨趣。復睹荊溪刪略之文嗟歎之不足。故撰序以敘其事著乎文辭也。二記歲時。   疏成之歲歲在甲辰。吾師自晉陵歸於佛隴之夏也 甲辰即唐代宗廣德二年也。晉陵縣名也。在常州。佛隴在天台。神邕山記曰。從修禪寺南行二百步有盤石。平正猶如削成。古老相傳。佛嘗於此放光故名佛隴。其夏荊溪居修禪寺也。   二荊溪自序二。初題目此既自序。不應安著述人號。如孔安國傳尚書。杜元愷集解春秋。何晏集解論語。並自作敘引而皆不書其名。以荊溪之博識蓋取則於前修。所以古本皆無作者之號。今本或有者後人妄加也。二本文二。初造疏緣起。隋煬帝者隋凡三主。謂高祖文帝煬帝。恭帝后禪於唐。高祖皇考忠周柱國大將軍。封隋國公。文帝既受周禪。於是國號大隋。追尊皇考為武元皇帝。煬者諡號。諡法曰。逆天虐民曰煬。帝者白虎通曰。德合天地者稱帝。問隋煬帝陳後主皆師稟天台。何皆無道失國耶。豈大師之累乎。答始善終凶以至失國。苟稟師訓行之靡替豈至是哉。故書曰。惟狂克念作聖。惟聖罔念作狂。故中人之性不可不慎。上智則不然也。故曰。有始有卒其唯聖人乎。故行之在彼。豈責其師。昔李斯學儒於苟子。元嵩學佛於亡名。李斯相秦而坑儒焚書。元嵩輔周而滅釋毀佛。豈歸罪於師耶。抑又聖如堯舜周公而。子有丹朱商均之不肖。弟有管叔蔡叔之不仁。豈堯舜周公教之不至耶。文中子曰。詩書盛而秦滅非仲尼之罪也。虛玄長而晉亂非老聃之罪也。齋戒修而梁國危非釋迦之罪也。以是明之隋煬之無道。後主之荒恣非智者之罪也。又菩薩住首楞嚴。或現無道。或現有道。現無道則為百王之殷鑒。俾遠其惡。現有道則為百王之師範俾遷其善。夫如是則隨機理應。豈言論之可及。煬帝諱廣。在位十一年。壽五十九歲。年號大業。敕文等者。敕者文心雕龍曰。漢初定儀則有四品。一曰策書。二曰制書。三曰詔書。四曰戒敕。敕戒州郡。詔誥百官。制施赦令。策封侯王策簡也。制裁也。詔誥也。敕正也。要言曰。敕者正也。謂王言發下正於群臣無敢違者。大抵詔制攸同。唐貞觀中始用黃紙寫敕制焉。至高宗上元二年詔曰。詔敕施行既為永式。比用白紙多有蟲蠹。今後尚書省頒下天下並宜用黃紙。國清寺名也。百錄者章安錄大師在日立制軌儀。帝王詔敕卿相書啟等。凡一百條集成五卷。因寺標名。故稱國清百錄。抄造疏時煬帝猶是晉王。大師滅後方登大寶。今從後說故雲煬帝及敕文也。漢制天子曰敕。皇后皇太子曰令。諸王曰教。侍者下給侍之人稱。侍者會大師入滅故但至佛道品。即開皇十七年也。別傳曰。煬帝對所遺淨名疏而願言。昔親奉師顏未得諮決。今承遺旨何由可悟。願冥慈訓尋文生解。夜乃感夢。群僧集閣。王自說義釋難如流。見先師飛空而來傾瀉七寶璨然閣內還卻飛去。因茲有悟。又別傳雲。大師一生講說不著章疏。唯奉敕撰淨名疏至佛道品二十八卷。後分即不二門香積菩薩行阿□佛國法供養囑累六品也。章安地名。諱灌頂。後學尊崇故指其所生之處以召之。然大師辨才雲行。雨施能受能記唯章安一人。故諸部言教悉章安結集潤色也。二初文下刪略因依二。初後學嫌繁。緇素即僧俗也。西土僧服染衣。俗服白衣。故曰緇素。此方以六入為玄。七入為緇。緇實黑色。釋子所服壞色。非五方正色及間色。但壞色近緇色故謂緇衣。實非緇色。深見下茲疏所談三觀四教旨遠辭高。故非淺識之所好也。但雲下雖皆傾慕鹹病繁廣。二故輒下荊溪刪略三。初示筆削凡例。輒專也。疏是侍人錄成故雲其錄而去取之者示其凡例也。帶義下初句是取。次句是去。使舊下示略疏之得也。既帶義存之則舊疏文體宛然無改也。先師即智者。二然自下顯大師冥加。然即荊溪名諱也。古之高僧立言自敘多稱一字。如僧祐弘明序雲祐以末學。涅槃緣起章安自敘雲頂滯疾預章。省視也。謂反視自己識闇才短雖欲刪略恐失大師元規。元本也。規謂規矩。孟子曰。大匠訓人必以規矩。嘗曾也。墳堂即大師塔所。梵雲塔婆。此雲方墳。檀弓曰古也墓而不墳今丘也。東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不識也。於是封之。崇四尺。今雲墳堂者蓋於墳所建堂立像。即今天台塔院也。別傳大師遺囑雲。沒後安措所指之地。疊石周屍植松繞覆。建塔標前使見者發心。求徵者求索也。徵驗也。然徵通善惡。示留礙是惡徵。則知刪略不契師心。無留礙是善徵。則知刪略冥符先旨。尚書有休徵咎徵。孔傳曰。敘美惡行之驗。留礙謂病患等緣。二旬者十日曰旬。佛道斯終者於今略疏已及九卷。既無留礙知免幽訶速終佛道。豈非冥護。寧豈也。幽冥俱指大師所棲寂光之境也。問荊溪妙解精鑒。芟繁摭華克荷大法允屬我躬。何需求徵然後為準。答有二意。一者表非輕易用勵後昆。二者顯契師心以杜他謗。良以筆削在己當時淺識往往非之。古猶今也。文中子曰王子續六經。或者非之。薛收姚義以告子。子喟然歎曰。使智者非耶。吾將飾。誠以請罪。愚者非耶吾獨其奈何。三儻裨下明謙己述意。初二句述意。儻此略疏可裨補大師宗旨。則使後學明明易了無繁暗之弊也。文選曰。光光戎輅耀耀王塗。光謂光明也。彼注雲光光武貌蓋誤也。但見爾雅雲洸洸赳赳武也致此謬釋。後昆者尚書仲虺之誥曰。垂裕後昆。孔安國傳曰。垂優裕之道示後世。冀諸下謙己也冀望也。恕者聲類曰。以心度物曰恕。二疏文二。初題目二。初正標題目。疏者疏也決也。疏通經文抉擇佛旨故曰疏也。文心雕龍曰。疏者布也。佈置物端撮提近意故曰疏也。區別能所釋序題已明。問何故不題雲略疏耶。答題下既雲沙門某甲略。故題中無略字。厥或題為略疏。則題下但得書名而已。則更不合有刪略等字。如杜預注春秋傳。上既題雲春秋經傳集解。故下但書杜氏二字。何晏注論語既但題雲論語第一。故下書雲何晏集解。今荊溪立題意與何晏同。二說略嘉號。初說人次略人。天台即大師所居之山。陶隱居真誥曰。山高一萬八千丈。周迴八百里。山有八重。四面如一。當鬥牛之分上應台星。故曰天台也。智者二字即大師嘉號也。神邕天台記曰。煬帝居蕃邸為晉王。開皇九年平陳已後請大師授菩薩戒。王既稟戒。乃依地持經號師為智者也。大師者溫故知新曰師。法言曰。師者人之模範也。孫卿子曰。師術有四。尊嚴而憚可以為師。耆芥而信可以為師。誦說不陵可以為師。知微而論可以為師。大者蓋褒美之稱耳。說者文心雕龍曰。說者悅也。兌為口舌。故言資悅悅。次略者號。沙門此雲勤息。謂勤行眾善止息諸惡故也。息界內惡者藏通沙門。次第息界內外惡者別教沙門。一心中遍息內外諸惡者圓融沙門。荊溪即其人也。諱湛然。姓戚氏。世居晉陵之荊溪。則常州人也。人尊其教因以荊溪為號。二十餘受經於左溪。以處士從道學者悅隨。天寶初年方登僧籍。時年三十七也。遂稟律於會稽曇一律師。始居吳群晉陵。中詣五臺。後居天台。皆敷行止觀。天寶末大曆初詔書連徵並辭疾不就。以唐建中三年二月五日雲滅於佛隴道場。春秋七十二。法臘三十四。平日輯纂教法明決前疑開發後滯。一家所傳鹹祖述之。凡百餘卷盛行於世。故皇朝高僧傳雲。詳其始天寶終建中。以自證之心說未聞之法。經不雲乎。於少時間大作佛事。然師有焉。略者翦其繁辭存其要義也。二本文二。初開章。二隨釋五。初經度不盡二。初正明不盡二。初簡示秦譯五譯者。一後漢清信士嚴佛調譯一卷名古維摩經。二吳朝支謙譯兩卷名維摩詰說不思議法門經。三西晉竺法護翻一卷名維摩詰所說法門經。四西晉竺叔蘭翻三卷名毘摩羅詰經。五姚秦鳩摩羅什翻三卷即今所解本也。至唐朝玄奘三藏又翻六卷名佛說無垢稱經。於今世則有六譯。智者在隋但見五譯。言譯者王制曰。五方之民言語不通嗜欲不同。達其志通其欲。東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譯。鄭玄注曰。皆俗間之名依其事類耳。鞮之言知也。今冀部有言狄鞮者。今通西言。而雲譯者蓋漢世多事北方。而譯官兼善西語。故摩騰始至而譯四十二章經焉。復加之以翻者大宋僧傳曰。如翻錦綺背面俱華但其華有左右耳。今釋什本者即前五譯中一也。梵雲鳩摩羅什婆此翻童壽。本印度人。以姚秦弘始三年方入長安。敕八百沙門諮受什旨。秦主卑萬乘之心尊三寶之教。於草堂寺共三千僧手執舊經。而參定之皆洞深旨。什以弘始四年至十一年凡譯經九十八部。合四百二十一卷。僧叡僧肇道常等筆受。此經即弘始八年譯也。故僧肇注維摩經序雲。大秦天王每尋翫茲典以為棲神之宅。而恨支竺所出理滯於文。常恐玄宗墜譯人。以弘始八年命大將軍常山公右將軍安成侯。與義學沙門千二百人於長安大寺。請羅什法師重譯正本。二尋經下簡示廣略二。初明梵本猶廣二。初總標徵起。二如命下引文正示。大師凡尋五處文義知西土梵本猶多。一弟子品。二菩薩品。三問疾品。四不二門品。五菩薩行阿□佛二品。此之五文辭皆未盡。文中次第示之。如是五百者即弟子品命十人訖經家敘雲。如是五百大弟子各各說其本緣。乃至八千者即菩薩品命四人訖經家敘。如是諸菩薩各各向佛說其本緣。問菩薩品末但雲諸菩薩。何得雲八千耶。答問疾品初經雲。即時八千菩薩五百聲聞皆欲隨從。則知。菩薩品中命八千人也。不堪下五百八千既俱辭不堪。諒梵本各有其言。又文下問疾品也。慇懃無量者即文殊述佛旨也。經雲世尊慇懃致問無量。兼八下即不二門品也。八千菩薩隨從入室說其所證。亦合盡陳經文但三十二人而已。此諸言談者謂若備書文殊無量之問。盡述八千不二法門者何秖半卷也。爰至下即菩薩行阿□佛二品也。爰曰也。語辭耳。詣菴羅園者即淨名掌擎大眾還菴羅園。對佛復宗明佛國義也。尚書曰。對楊天子之休命。孔安國傳曰。對答也。答受美命而稱楊之。高論往復者往問也。復答也。豈容止有數紙者意謂。二品其文更廣。二示此土宜略。振旦者或真丹旃丹指難。皆梵音奢切也。若準華嚴翻為漢地。又婆沙中有二音。一雲指那。此雲文物國。即讚美此方是衣冠文物之地也。二雲指難。此雲邊鄙。即貶□此方非中國也。西域記翻摩訶支那為大漢國。或謂。日出東隅其色如丹。故雲震旦。真丹者此皆訛說。刪彼下謂西來三藏皆刪取梵文要義翻傳此土。故雖五譯不同但至二三卷而已。采其綱格者弟子命十。菩薩命四則綱格已。整其五百八千綱目之說。刪而弗傳。致問疾但雲無量高論唯存數紙。斯皆采其綱格也。招提琰法師雲。此經來不盡。西國有五百卷。凡十萬偈。二問此下對論釋妨二。初引論正問二。初引論立問。二答下據義釋妨二。初斥古顯今。二故論下引論示義。文中先引論。故華下今師示義也。論雲不共二乘即同不入二乘手也。手以受物表信力故受法。二乘不聞從何起信。故雲不入手耳。即是共說等者荊溪雲。此明共部。非關共教。故此二共俱共二乘。般若方等俱有二乘名共部也。通名共教以三人同學故。二約名重徵二。初問意者華嚴題下無不思議號。今經題下顯有其名。何故反謂釋論所指不思議經非今經耶。二答二。初例同反質。更無別稱者何妨華嚴更有異名名不思議也。二然細下引論顯非。乃是華嚴至之事者晉譯華嚴第四十明。休捨優婆夷為善財說度眾生數。即同釋論所引不思議經說謳捨那等也。故知。論雲不思議經定是華嚴。若引下論中凡引今經顯雲毘摩羅詰所說經也。此由世人見此經一名不思議解脫。便謂是釋論所引不思議經。所執既非故此委破。二略分文二。初開章。二隨釋二。初明諸師解釋。什生謂羅什道生也。而肇下即僧肇注經釋一名不思議解脫也。開善寺名即智藏法師也。三證成者謂。掌擎大眾還詣菴園對佛證成也。若莊下莊嚴寺僧旻。光宅寺法雲。並開善寺智藏俱梁時人也。時稱三大法師。三論者謂中論百論十二門論。古者盛傳三論。北地論師者即河比攝大乘師。多延紛諍者延進紛亂也。二今家科判二。初述意開章二。初述意二。初對古斥非二。今尋下依今顯是。傍經開科等者荊溪雲。意欲俱異二師故也。傍經故異諸禪師。不執故異諸法師。夫說至備矣者五時不同逗機差別。故曰殊源。源即水之濫觴。用譬契機之始。雖五時不等無失機之辜。故得善始令終。具有三意。序既元序於正。流通通於正宗。三不可虧故雲備矣。二今約下開章二。一正下依章示義三。初正開經二。初通示諸經三段。古來直釋經文曾無章節。分經三段始乎道安。後世遵行因以成則。如欲下凡引三經雲由藉相。皆假藉現瑞而得說法也。雜色之光者光表般若照了。雜表眾行差別。以智導行鹹會一如如光唯照。以行隨智眾行既別智亦如之如光雜色。荊溪雲般若照也。故光表之。所以彼經數數放光如法華中。放光表中故法華經三段俱中。如涅槃經常放光表常三亦並常。故知。今經現國表國三俱佛國。深會斯旨眾教炳然。若爾法華何故不以中為宗耶。答取理同邊無非一乘。故曰序也者然別序有二。現瑞敘述。若論由藉唯在現瑞。敘述秖是述前現瑞及近遠二由而已。又有經或無敘述。故今通示序義唯在現瑞。堪聞聖旨者荊溪雲。故知。由現瑞故動物機緣。發起之名良有以也。亦如斥小訶大事在往時雖非瑞相亦表今經。吉兆預彰助成今事。義既輔正。理合先陳。無壅無滯者荊溪雲滯隔內法。壅遮外事。流至像末莫不霑濡。故無壅隔悉如來力。言正像者諸佛滅後法有三時。今茲釋迦正法像法各一千載。末法萬年。理教行果四皆備足。如佛在世故名正法。雖有上三全無果證。故名像法。像者似也。似於正故修行既寡理教僅存。法已微末故名末法。斯澤者澤潤也。二今開下別約今文分節二。初正分三段。二問下約名釋妨。問意者以向雲十一品皆明佛國因果為正說故。答意者由佛印定方乃成經。雖題稱維摩而義歸佛國。以為正說妙得經旨。答中有法譬合。布政者皇侃曰。政謂法制。鄭玄注周禮雲。政所正不正也。而臣受賞者尚書曰。德懋懋官。功懋懋賞。注雲。懋勉也。勉於德者則勉之以官。勉於功者則勉之以賞。淨名至方乃為正者荊溪雲。法可印成正經。人豈印成化主。二約觀心者不自觀心如貧數寶。諸佛解脫心行中求。故附法相以成妙觀。文中且約次第三觀以明三分。說雖次第意歸一心。心心寂滅者荊溪雲。從名附近義當流通。觀門亦爾。故作斯解。三異眾家六。初異什師及禪師。知文起盡者荊溪雲。章初章後。意也如文所分。二序。三正正中室外室內出室。出室復分空假中等。二異肇師。義不然者法供品天帝稱歎弘經。佛明法供養第一。乃是流通非關正說。三異靈味二。初問。二答三。初總斥。二何者下正破。道王者王去聲。得大小益者現淨土時五百得忍八萬發心得大益也。土復穢時天人得法眼淨。比丘漏盡。意解得小益也。當機辨道為益。如斯雲何折挫言非正說。故雲豈折為序也。又淨至佛教者若無佛印不得名經。故知。淨名傍助佛化。三豈可下結責。四異開善。彼用序正流通三分之名而更加證成以為四分。故匪通方。若爾章安分涅槃經為五段。亦應非也。然分節經文貴顯義理。此經三分其義已明。何須至四。涅槃經旨非五不彰。況復別立名相。非同開善添足三分之名以為四也。如雲一召請涅槃眾。乃至第五折攝涅槃用等。五異莊嚴諸師二。初問。二答二。初判序分非。二又用下判流通非。還對淨名至因果者即阿□品復宗說佛國因果也。撮經始終者佛國是始。阿□是終。而俱談依報。宗旨如此。豈是流通。過乎室內者阿□品現妙喜國時十四那由他人發菩提心。室內不思議品迦葉哀歎時止有三萬二千天子發心。問疾品末但有八千故也。六異北地大乘師。其妨同前。   下剩佛國品三字。三辨佛國義二。初敘意開章二。初敘意。三釋等者應雲釋佛國義。品字恐誤。請問佛國因果者荊溪雲。願聞得佛國清淨問果也。唯願為說淨土之行問因也。此經下既須明識。故用八重釋之。二今略下開章二。一總下總明佛國。荊溪雲總明者未分四故文中二。初對他經述意。普集經正為今經作序。不散彼會而說此經。其猶無量義經為法華序也。彼則開為合序。此則正為依序。雖時部意殊而序正義等。然普集等經雖無佛國之文其實已具。其義以依正相隨故也。今經顯談但是重示前義。非謂前經秖有正報也。荊溪雲文雖未有義已具足。今但重示其旨而已。須廣明依者今經正談依果。傍論正報。捨傍取正故雲依耳。下文諸品明正非一。二言佛下約品題正釋二。初約題釋義二。初約名義正解二。初正解佛國。二兼出異名。亦名為剎者具雲剎摩。此雲土由也。既雲萬境不同。蓋取莊嚴差別名為剎也。二然國下分事理重釋二。初雙摽。荊溪雲。常寂屬理。餘三在事。事即應身等者他受用報及勝劣應俱名為應。域即三土。極智即自受用報。所照即究竟寂光。二而至下雙釋二。初約事理雙釋。至理虛寂等者荊溪雲。明有事之由。然理本絕待。豈分二別說有事理已屬於事。本無下非上理。豈有下非上事。能即能居應身。所即所棲之域。理事俱無常冥絕待。但以下即絕待理成相待事。故三身四土之別。真身棲於寂理。應身居乎事土。二然下明理事相關二。初正明。此言本跡蓋指體用。二故文下引證。初引經。則應下釋義也。永寂如空則四土叵得。而現種種四土宛然。應同凡聖是現身。現有封疆是現土。凡聖下明所現二報差別也。所現淨穢亦復如是者例同凡聖有高下也。五濁輕重同居淨穢。體析巧拙有餘淨穢。次第頓入實報淨穢。分證究竟寂光淨穢。現十界身名起眾生應。示四種土名起國土應。二或有下敘他破執二。初敘他人偏執。各據一文遂起定計。豈知妙理。四性本無。來此現生者如雲國是民有王住其中。國由佛有者如雲國是王有民居其中。二約四性斥破二。初四執俱非。眾生對佛者合前兩計也。無因而有土者荊溪雲。計雖性過本是理土生佛理具凡聖一如。計者成過土體何失。若計成過。性執須破。破性仍是從事以說。破三可見不假別論。從事者若雲一向無有自他故使所計成無因失。皆隨性義者兩師所執已屬自他。或計共離。豈出性計。故雲皆墮。類前者委破四性已在玄義。二當知下隨機說。有悉檀赴機等者謂欲令歡喜生善破惡悟道。故作自他淨穢等說。悉之言遍。檀翻為施以此四法遍施眾生名四悉檀。委如玄義。二別明佛國四相既分。故曰別明二。初列章辨示二。初指廣列章。即因陀羅網等者。如華嚴所明帝網眾珠交輝互照。以喻彼土色心無妨諸土互攝。因陀羅此雲帝。帝釋宮中有此網也。一一網目悉有珠焉。荊溪雲。即因陀羅者既一土攝一切土。故得此界遍攝下二。唯不能攝上品寂光。其義既通。理何隔異。準此以說。上能攝下有餘亦應攝於同居。體內外惑其相異。故斷界內惑者與未斷者報不相收。別圓二人地住已前觀道雖通未見理。故論其報相優劣尚隔。二前二下約身辨示。亦應亦報者暹師雲。是勝應。故名亦應。他受用。故名亦報。此為地上菩薩所現也。法身所居者自受用報攝屬法身。觀經疏雲。智既應冥亦非身非不身。二言染下依章正釋二。初歷土別解四。初同居二。初辨相二。初穢土三。初釋名。言染淨者者總摽也。此方即染淨穢土。安養即染淨淨土。九道者暹師雲。秖是九界。佛為化主故且雲九。二就染下示相。凡聖各二者凡即六道。聖即三乘。各二者凡開善惡。聖開權實。如文所說。聖者下四果直指羅漢也。即聲聞法界。緣覺可知。通教下菩薩法界也。此三教菩薩並指思惑盡位與羅漢齊。報身猶在者子縛已盡果縛猶存。三乘至性身者即上三人捨報身生有餘也。願生同居者二乘至彼轉為菩薩。故能願生。若實下別圓地住已上名法身菩薩。並生實報。妙覺極果居寂光土。此約究竟寂光也。應生同居者如月現水不謀而往。故名應生。不同願牽作意而生也。三是等下結名。二明下淨土二。初指安養。正釋未必悉是得道人者。謂非但三乘聖人得生。凡夫亦生。故雲未必。故經下引無量壽經下品文以證凡夫得生也。但以下結名也。但無四惡重染。故得淨名。其實猶有人天輕染故。名染淨淨土。又可染淨之名約正。淨穢之名約依。二土凡聖共居通名染淨。此土砂礫充滿別受穢名。彼土金寶莊嚴別受淨號。此雖不說餘文說之。二舉此下明所攝多類。下文雲。有人言。經明二十七品淨土。無量壽土止是第六。法華下即身子等未來成佛悉指同居。二問下料簡二。初簡所憑經教。思益論者暹雲。論字恐誤。思益經第一雲。東方有國名清潔。佛號日月光。有菩薩梵天名曰思益。住不退轉白佛言。世尊我欲詣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所。奉見供養親近咨受。佛言。便往。今正是時。汝應以十法遊於彼土。何等為十。於毀於譽心無增減。聞善聞噁心無分別。於諸愚智等以悲心。於上中下眾生之類意常平等。於輕毀供養心無有二。於他闕失莫見其過。見種種乘皆是一乘。聞三惡道亦勿驚畏。於諸菩薩生如來想。佛出五濁生希有想。梵天當以此十法遊彼世界。時有菩薩白佛言。我得大利不生如是惡眾生中。佛言。善男子勿作是語。所以者何。於此國中百千劫淨修梵行。不如彼土從旦至食無瞋礙心其福為勝。二簡淨土修因。問穢至殊別者荊溪雲。其因既同。果不應異。如穢土善因報人天果。諸淨土中亦有十善。何故報與此土永乖。答意者荊溪雲。名同事同。解異願異。如止善是一。對於止善加修願行。故使諸土階降不同。人天名同隨土義別。言二處者且以淨穢相對而論。二有餘二。初辨相。文中先解有餘義。次解方便義。通惑雖除餘別惑猶在。故名有餘。七種生死者一分段謂三界果報。二流來謂迷真之初。三反出謂。背妄之始。四方便謂。入滅二乘。五因緣謂。初地已上。六有後謂。第十地。七無後。謂金剛心。二料簡三界報二。初釋義二。初釋果報。即是華藏者謂華嚴所明蓮華藏世界海。即此土相。潤無漏業者分證中智不漏落二邊名無漏業。二以觀下兼辨異名二。初正示異名。以果報土亦名實報無障礙。故此釋之。應知。此號從因果二法得名。文中先釋實報。次釋無障礙。實字在因報字在果。以觀實相者此謂。名字觀行相似位悉是圓因。此釋實字。發真下初住分證名為圓果。此釋報字也。色心下釋無障礙義。謂修無礙因得無礙果。因果俱無障礙。修因無定者了達色由心造全色是心。心性融通全心是色色心不二。定執何從。此因剋果而能色心無礙依正互融。荊溪雲。以修因時淨穢境融不可以一異名之故雲無定。二言無下廣釋無礙二。初釋無礙義。此名下海以廣大為義。藏以包攝為名。二各遍。故如海。重重無盡故名藏。二別教下顯能入人二。初廣明別地。二略例圓住。所證既齊故須雙辨。初別地中七。俱名淨者以體相用因果悉離無明惑染故也。荊溪雲。初地等有七淨者此是今家義立七名。一同體者一者十方同體。二者四土同體。此土即十方故雲一即一切。十方即此土故雲一切即一。又一即一切者一土即三土故。一切即一者三土即一土。故良由依正既居一心。一心豈分能所。故得廣狹互遍理事交融。當知。體總依正及以自他。第二至五更別明之耳。前五下束前七淨以為三法。一體二因三果。體中細分更有相用之別。荊溪雲。前五體滿者體既居初。故從初至四皆成就體。此但成於正報而已。故須第五依報住處。依正具足故名體滿。復由前四莊嚴於體故令初體有相有用。三五屬相。三正報相。五依報相。二四屬用。二利他用。四自利用。若爾相用應次。何以間雜。答依正雖復俱通自他一往從便。故別對耳。六七雖雲因圓果滿既許初地具於七淨。還是初地望於地前以立因果。即此因圓名為果滿。二初住下略例圓住。二問下憑教借別名圓。故雲三賢。若約圓位其實初住已是聖位。四寂光二。初釋義二。初示寂光名義二。初指果略示。極智所照者三品寂光此語上品。中下寂光攝在果報。二簡小委明。即是真寂智性者荊溪雲。智是能照以能釋所意欲顯同。次不同去明體異。境異智故故雲偏真。引涅槃經亦證同智。次此經下證同所以。指無明性而為智體此智是境。此體方同。以無明性亦境性故不思議去結成境名。以向所釋皆通智境故今結境還從於境。二但真下顯依正不二。荊溪雲。細思此意。至下諸文及以教門所明土義。皆以此意而往申之其理方盡。今謂。既雲離身無土。身成佛時土豈不成。既雲離土無身。言土成佛有何乖背。一心具足深可思量。無縱妄情強分諸異。金剛下引證也。暹雲。天親論上卷偈雲。智習唯識通等天親釋雲。此明真土。諸佛無有莊嚴國土之事。諸佛唯有真實智慧。習識通達則是修習無分別智。通達唯識真實之性故。如是取淨土者即修此智習唯識通。菩薩之人乃取得淨土之果故。非形第一體者此句明淨土體。不自生滅為淨土形。乃以真實第一義理為淨土體故。非莊嚴莊嚴者辨二莊嚴。一者形相土即是淨土水鳥樹林等事莊嚴也。二者法性土即是正智證契真如無漏功德無有形相為莊嚴也。今更助釋非事莊嚴。是理莊嚴。故曰非莊嚴莊嚴。二問出下憑教。心淨之極者心淨約修通於五即。極在究竟。二問經下立問通簡二。初約今教俱談二。初問二答二。初指諸教總斥。二正如下約今經義具。文雲下四句經文次第對四土。初句即同居土。界內具縛未見真理。心神動散善惡無定。菩薩方便觀其生熟。生則用穢。熟則用淨。次句即有餘土。兩教二乘三教菩薩界內惑盡皆名調伏。既出三界即應有土謂有餘也。三句即果報土。初住已上破無明惑。分證中智名入佛慧。四句即寂光即於根塵了達三諦。具足無減於如來常。是故起根即寂光土。宛然相似者經有土名兼所化等。名目雖異其義冥符。別當解釋者下疏中初以同居通名四句。次以四句豎對四土。今當次意。二對他經辨義二。初對法華明今經密入二。初約顯教立難。荊溪雲。釋義違經其理何在。以顯露教中法華已前不說二乘有生處故。二約密解答釋二。初明密悟生土。佛以一音等者荊溪雲。應約密教。一音異解即通顯祕二不定也。橫解者如前所引法華經文。秖於此土而睹上二。故小被斥見淨不驚足指案地即其事也。縱對大豎說於小解仍橫。準其正理不聞為勝。二橫豎下顯佛自在。約豎顯論實如所問。約橫密入明二乘生。豎不妨橫橫不妨豎。顯密利物故雲無礙。二問若下對華嚴示四土義該二。初明四義該收二。初問十種佛土者。二答二十七品者引他所解不的指經。二問若下明對教須四二。初問二答。明十土等一往有經。對當四教不如四土故雲措意難見。措置也。言欲對四教者準止觀文以教。對土有橫有豎。橫對者同居用藏。方便用通。實報用別。寂光用圓。豎對者同居用四。方便用三。實報用二。寂光用圓豎約設教對機機既增減。不同致使教有差別。四土對教優劣多少。故名為豎。土體敵對無復優劣。故名為橫。問方便土中已無通惑。何須通教橫豎二義皆雲用通。答大乘初門調機入頓。為知故學。非用斷惑。如諸聲聞至方等會被彈斥已皆習通門。若至方等必到法華。在方便土須通教者此約不入方等會人。問若爾實報何須用別。答約教道說。證道必無。問寂光既極何須用教。答教被中下不被究竟。初住已上名下。等覺名中。妙覺為上。又十地名下。等覺名中。妙覺名上。具如下文。三明修佛國因二。初依經。總立二。初指經雙明。二依因下正示依因。橫約十七者橫謂橫歷諸行修因有十七法。即經雲。直心是菩薩淨土。乃至十善是菩薩淨土。豎約十二者豎謂從淺至深。豎窮心源有十三番相資成淨土因。即經雲。隨其直心則能發行。乃至隨其心淨即一切功德淨。而此橫豎二番皆雲約正因以明依因者荊溪雲。故知。直心乃至十善亦名正因。亦曰依因。依因二種。自利利他。今此正當為他取土。自他相成土義方具。隨機別說時不同耳。故利物依因由加別願。故菩薩行一因兩向。上求為自。下化成他。於下化中分於兩異自行利物之依正也。二國既下約土別示三。初例果略示。果即所取四土也。四教至感於四土者荊溪雲。故知。自行依之與正一因成二。故雲正因感四佛果依因復感四土。所以其因不殊而義兩別。故使寂光法身異而常一。子細下一往以四教對四土如向明之。二往窮覈故有小妨。以同居用四方便用三果報用二此其妨也。子細即二往也。荊溪雲。小妨者若四教因對於四土。雖有此義不無小殊。何者藏通對於同居淨穢。別對有餘似如稍得。若於土中辨教多少是則不便。故更對土用教增減委悉論之今。謂若準止觀即是以同居對藏。有餘對通。已如前記。荊溪以藏通對同居。別對有餘者且順下文用教增減以說。故下文雲。有餘土成佛乃至雲修於別圓兩教之因。既不雲通。故以別教對有餘也。二今還下對土廣釋。界內緣集即見思也。別圓眾生至來生其國者荊溪雲。依彼有餘用教之時雲別圓耳。若至實報失別教稱。唯一圓常以當土名。三十方下結顯化意。湛若虛空者無復眾生七方便異。不見國土淨穢差品故雲無有增減。盡未下荊溪雲。引法華經壽量者引於實果以證權果。所以過去若常未來必常。如從本果以垂於跡。示淨土行以取眾生。四見國不同二。初引經總示。寂光如寶器飯色如三土。由福不同見飯色異。由機不同見三土異。至論下總示其意也。荊溪雲。至論至可見者仍以三土從寂光論。寂光無相故三皆泯。由不可見故得有見。十番者初約同居輕重。二約同居對有餘。乃至第十諸土非垢寂光非淨。下文備矣。此不委論。二列句別明二。初列句正解。荊溪雲。此中問答總有三重四句分別。既雲於不可見而得有見。即是寂光對於三土。先以有餘攝二同居。對二同居而立四句。以此二土並有實質而辨同異。故得約質以辨有無。次以實報對於下二以立四句。以實報中色無障礙對下二土質礙辨異。三以寂光對於下三以為四句。以寂光中色質永寂故以有無相對辨四。是故辨第二四句約有色質論障不障。初四句中復更約障以辨四別。若爾亦應更於初四句以前立四句。淨質穢見如身子等。淨質淨見如安養人。穢質淨見如大梵王。穢質穢見如五濁人。即二同居相比望也。文中三。初約有餘對同居二。初正明。荊溪雲。問經言去總問也。先引經立宗。此為是下結難也。難意者為元秖是一種飯色見自異耶。為元有多色見有異耶。準下答文既有四句。豈但一兩句而已。別圓菩薩用天眼見者荊溪雲。見土不應用餘眼。故即此二人賢位眼也。此約身居此土以論。若在方便見二同居必無異質。一質一見等者荊溪雲。明五人共見有餘更無別者。五人之中雖兼別圓。且據三藏二乘通教三乘共見故爾。此之兩教三乘之人共稟近教。故於有餘所見未遠故。便且以二同居土共彼有餘而為一見。若於彼土發別圓心便即同於別圓所見。言三種意生者出四卷楞伽經。通名意生。今山家釋義。作意生故名為意生。故楞伽雲。如幻三昧力憶本願故生諸聖中。故知。經雲憶憶即作意也。彼經第四釋三別名。初常無常品雲。意生三種。一入三昧樂意成身。亦云正受。即三四五地心寂不動也。二覺法自性意成身。即八地中普入佛剎故以法為自性。三種類俱生無作意成身。謂了佛證法。成之與生並從果說此約通教及以別接。法華玄中並雲在前三教者。以通諸教釋義故也。今文既上雲羅漢支佛。下雲三種意生。即此三種並指通教菩薩也。故知。二乘收乎兩教。菩薩止在於通。共為三乘。三藏菩薩既同人天非今所論也。輔行雲。楞伽既雲八地是覺法自性。驗初文雖雲五地亦兼七地。即入空位也。八地即當入假位也。種類俱生雲了佛證法。即是入中屬佛種類未必自證。若接入別七地已前入別十住。八地已去接入十行。知佛證法是入迴向。並非證道故名意生。仍本為名兼不接者共結此位。故並雲地。二問那下釋妨。荊溪雲。那約有餘等者一質與一見皆雲有餘。若二同居各各自見亦得名為一質一見。何必要須約有餘耶。次答中雲三人者當知。前釋第四句中三種意生。須指通教中利鈍菩薩。但不得指利根見中。以此菩薩但斷通惑與二乘同。以其適從通中來故。是故答中且指三乘同見第一義諦。此等本異今皆成同。故且言之。若指二同居人當土自見。何往不得。但為辨異故須此明言。無漏至相同者荊溪雲。據未發於別圓之心論。未見中其事亦等。故於真諦同一見也。二約實報對二土。即因陀羅網者實報土也。三約寂光對三土。各有問答。悉如文。二略出下指廣結示。五明往生二。初列章。二隨釋二。初總示。亦云來生具如大品者暹雲。大品第二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密。能如是習相應者從何處終來生此間。從此間終當生何處。佛告舍利弗。是菩薩或從他方佛國來生此間。或從兜率來生此間。或從人道來生此間。從此下今師釋二名也。此雲往住。大品雲來生。秖是彼此相望得名耳。二土亦然者荊溪雲。二同居土相望既爾。有餘實報相望亦然。但橫豎異耳者二同居土橫望餘二土名之為豎若爾秖可娑婆而往於淨。何以從淨卻生此耶。答下之八品不可來生上品上生。或可即能到彼土已獲通故來。法華雲。是人自捨清淨業報。而來樂此多怒害處。唯常寂光文無往義。上品可爾。中下義通。若中下無實報亦無。若不立於中下猶屬實報故也。又若義立不往而往上品亦通。何但中下。善逝之言良有以也。如來之義信亦不無。二別三。初標。二一染下釋四。初染淨土二。初穢土二。初實生九品潤生等者欲惑九品。上上潤二生。上中上下中上各潤一生。中中中下共潤一生。下三品共潤一生。故初果於欲界人天各受七生。故雲七反。二果三品者斷五名二向。斷六一來果。以下三品潤一生故。一往來者一往天上一來人間互說亦爾。三果名不來。以九品盡故。若斷至八餘一品在名一種子。猶生欲界。通六地來者六地已下惑未盡故。見地七反薄地。一來離欲不來下界。生上二界別教十住初住斷見。二住至七住斷思盡。今雲十住且通舉耳。論其生數比前可知。五品見思全在。七信方出三界。三教約惑牽生並同藏教。故雲並類三果可知。二權生方便願來者但在菩薩。小從得記義亦同之。生方便土未破無明欲化眾生。須假願牽。未能任運故使應生唯約二土。二淨土來生人天者。荊溪雲。彼土具有欲色諸天。但無須彌地居。一切皆依虛空而住。荊溪所說依無量壽經也。二有餘二。初實生二。初正釋別教十行圓信後心者荊溪雲。準理別教應雲住向。今不雲者住以同於藏通五人十向修中。雖亦同生有餘之土非為正意。故取剋體但雲十行。而雲圓信復雲後心者七信已上亦可得生。但是略耳。二故勝下引證二。初引經二。問何下釋義二。初正明二。初問。二答二。初釋別名。荊溪雲。釋三意生皆雲恐者尊重聖典兼示無執。三種階降經文義含。為是何教三昧正受。若約通教七地已上或至九地。言自性者別住同通應取十行。圓教既雲伏於無明。即知七信也。所以別教雲自性者若不見中。則不見於諸法自性。二皆言下釋通名。未發真修者別圓地住已前名緣修。登地登住名真修。向約三人無明全在。故俱作意而生彼土。初三昧正受雖約通教入空接入別圓亦緣修攝。故荊溪雲。真緣之義義通通別也。二問下釋妨。問意者楞伽意生既在十地。合生實報。何故向解勝鬘但指通人及地住已前生方便土耶。然楞伽十地約通示義。已如前記。既十地名濫。故此約別地難之。故雲應生報土。答中從容兩向釋之。約別十地判三意生者。若爾何故向雲皆言意者未發真修。猶是作意耶。別地既是真修。意生之義為何所主。答荊溪解雲。若約別教則有二義三俱名意。三俱入地。一者但是未極名意。二帶教道挫之言意。故雲三種意生。即生報土也。約通等者準此。即如前之所明一質一見即是二乘及當教中三種意生異質一見而雲即是別教菩薩。當知。消於楞伽經文即別圓人有三意也。故今別更從通菩薩而說之也。二若實下權生。三果報土。四寂光土二。初明極果無生。二若分下明分真生義二。初正明。下寂滅至一生者仁王經明寂滅忍唯有二品。今義開三。上品即妙覺。此以寂忍即寂光故別約中下以明生義。或雲下此約通論。始從初住得無生忍終乎等覺中品寂忍。既皆分證佛性皆名往生寂光也。故雲皆有此義。但有下奪而言之。寂光唯是妙覺。以分證猶有無明惑變易生死故也。二前四下結示。三問分下科簡二。初簡同居有餘二。初問荊溪雲以通見思難別見思見思既同捨身應等。二答如文。二簡實報寂光三。初簡不生。荊溪雲問實報受生等者還取上文三。土有生。唯常寂光無往來生。則應不合更有此問。答中意者但欲重顯從名消義。亦約中下在果報內。二簡生義。有邊論生等者荊溪雲。約報論生。是故有邊論於果報。約所入邊則非果報。但所入邊即是見真故雲不生。上品無報唯真。無生而雲生者不生而生。故果報中見真亦有果報不生生義。究竟而論寂光唯真。永無果報。義而言之亦可得雲不生生義。此則不復更有生也。三簡常義。荊溪雲。此問意者從名作並。以不生生與不常常言勢欲同其義。似反故以反義以問勢同。答中意者名異義同故許斯理。以諾並辭。何者下釋出名異義同之相。究竟而論唯名常。常及以不生故引聖位。即是不常之常不生之生四十一地。真理不生。不生而生。餘無明在名為不常。見一分常故名為常。思之可見。六明說教二。初標。二一染下釋四。初染淨二。初穢。二淨。開漸教者暹雲。開出之開。本願說者荊溪雲。上品淨土不須開漸。故須因願乃可有說。香積無願故不得說。不說不聞。故來問也。如安養界樹說苦空人開羅漢。既不雲願。驗土非高。二有餘土二。初受報利鈍皆得往生者總有九人。兩教二乘三教菩薩別位開三。故成九也。斷思盡位皆生此土。菩薩則利。二乘則鈍。通別圓至利鈍者此約菩薩傳論。通菩薩望二乘則利。望別仍鈍。別圓例作。二如來下說教多少故法華等者荊溪雲。此有二意一者通證一切開權。二者別證二乘之漸。皆法華意。是故引之。若別教意但是開教不開理也。或亦開理以示圓中。三果報土。四寂光土二。初剋示極果寂光。法身冥資等者毘盧遍攝。故曰冥資。即此冥資名為說法。復次應知。應身說處即法身說。吾今此身即是法身。釋迦牟尼名毘盧遮那。故雲無說而說。二若約下約說義通三土二。初約實報。荊溪雲。無作等者有果報邊須雲苦集。以有苦集須具四諦。於果報中分論寂光須從理說。故唯實諦義亦當於寂光說法。二下兩下例下二土。荊溪雲。類此可知者有餘同居俱得橫論即寂光土。若有餘中亦說無量以對一實。或說。通以對一實。故有餘中若說一實即有餘中寂光說法。實報例之亦應可見。然約橫論同居具四。餘三漸減。例之可見。若兼體同一切皆四。七觀心者廣談四土封著易生。不明觀心去道彌遠。故託事成觀。令無昧造修。文為二。初明心境。心性至空寂者荊溪雲。先立心性為理寂光。而眾下明迷寂光而見三土。或失一諦而見四諦。故雲多顛倒等。此則通明起由。二無明下示觀法二。初依境修觀。無明至所生法是所迷境。以此所迷為今所觀。欲以三觀收下三土故此迷境且指六界三善三惡。故雲善惡。前文一惡眾生即四趣也。二善眾生即人天也。又可十界傳論善惡。則事造十界為今所觀。今觀善惡悉由心起。即空假中。一念叵得故空。理具三千故假。心性不動故中。三一互融方名妙觀。二中是下以觀配土二。初配土。全理成事故雲中是因緣善惡之境。故以此境以攝同居。次以三觀配攝三土可見。非因非果而因而果者中理非事故非因果。而始解此理名因。終顯此理名果。故雲而因而果。若了至礙土者因果無殊。始終理一名無礙也。二故文下引證佛言若此豈不觀心。八用義釋經二。初標列。二解釋三。初通序分。奉微蓋者徵之言小。因小果大表不思議大果。淨土無方現三千界表說應土。現我者為我現三千界也。二通正說二。初標示。二一通下解釋三。初通室外二。初標。二寶積下釋二。初通半品。復土至小乘益者適淨今穢。因悟無常故見復土而得小益。此品之玄旨也者荊溪雲。此一品文義兼序正。序中表發入正宛然。故下正說玄旨在茲。二次通下通三品。結業未斷生同居淨者荊溪雲。但未斷得生非全未斷。二種眾生來生者荊溪雲。從方便品及斷有為緣集之人故作是說。以方便品但用二教故復亦但二教斷盡來生其土。弟子品中以三教訶。故亦但有三教來生。是則三教來生至彼但稟二教。菩薩品中但雲一種來生者從所至說。從實教說界外緣集即別惑也。問進斷別惑生果報令斷無明生寂光。別惑與無明異耶同耶。答同也。但以初住所斷不與小共故名別惑。等覺所斷最後元品故曰無明。故雲則生寂光也。以四土區分寂光約極果故。二通室內皆顯佛國依報自在者。良由依正唯心。三千本具。此理分顯則有大用。心性無外納芥何疑。須彌大海俱屬依報。故雲皆顯等也。天女下荊溪雲。正引住文以證同住寂光。不取十二通佛道品者即於不淨而現於淨。具如釋所化意是也。然於此中且從橫說。引淨名偈者證初住去淨土之行不得不修因人果人皆悉爾也。三通出室若不精解等者荊溪雲。若不始未解佛國義。此品但雲菩薩淨土及眾生來生並淨土行。如是等文何由可識。三通流通。四釋品目二。初正解品名二。初正解二。初釋通名。二但此下示別名。二問下釋疑二。初釋疑二。初正難二。初疑難。二答下釋通二。初總斥。二今解下正答二。初引例。二若不下例並。二若爾下重徵二。初徵。荊溪雲。若爾者何以不同彼大品經從序題名。二釋。荊溪雲。答意者引金光明由藉之序與正同品。二此既下誡勸。晚人即譯人。非佛阿難者若謂佛製品號。而經無自唱之文。若謂結集所安品中亦無的據。二者俱非。蓋譯人所置耳。嘗試論之。且仲尼生乎此方。洎沒後言教何有齊魯兩論分章不同。大小二戴禮經各別。況東西遼敻華梵音殊。隨彼譯人命題或異。故今誡雲。不足定執。若佛自製者如法華藥王品。佛自唱言。若有聞是藥王菩薩本事品。結集人安者如妙音品末。集經家雲說是妙音來往品時。準彼經文以例此品並非二塗。信是譯人準義立名也。如大品經結集之家本唯三品。羅什譯訖以類開之成九十品。又如大經本無序品。最初但是壽命品耳。至南朝修定謝公準六卷泥洹開此壽命以為四品。謂序品純陀哀歎長壽也。又開如來性品以為十品。斯非譯人。但修定者加也。準知諸經非佛自唱及以集者。即晚人添也。二此經下懸釋序義二。初來意。二序義下正釋二。初標列。二隨釋三。初略釋二。初正釋二。初列釋三義。靡知猶不知也。高位弟子者荊溪雲。如歎寶積神智高明。況復或是化佛示跡。化佛亦復通於因果難測其本。故亦具諸。二今經下配對經文。二料簡二。初簡眾經。或二或一者暹雲。或二者但次由二序。或一者次序不可闕也。今謂。亦有三序俱無經初即入正宗者。略般若是也。此亦譯人刪之耳。二簡字訓。問序訓不同者若以端由為義應作絲緒之緒。若以談述為義應作言敘之敘。何得諸經初品並作次序字。書而會通餘二義耶。答意者雖書次序之字而經具次由述之三意。今古諸家共用次序題字。依義下引證佛令依義故於次序語下而申三義亦應無爽。豈可定執字書耶。故雲依義等也。又據爾雅訓次者應作敘。故釋詁雲。舒業順敘也。郭璞注雲。皆謂次敘。釋宮雲。東西牆謂之序。郭雲。別內外也。而佛學之家或以次敘作序。既可互訓隨便用耳。二通別二。初正釋三。初明束三為二。二眾經下釋二序名義。三今因下示序因名立。因別名有別序者荊溪雲。如因維摩不思議名得有合蓋等不思議事。因於經字得有如是我聞等言。及約行理通別者若無行理何須此教。況無此三事同魔說。故一切經皆具此三及以通別。具如法華疏記。二問若下料簡二。初簡滅後二。初問。二答二。初違問答。立名之便等者先舉所詮為顯能詮故。為序之便等者先唱我聞後談其事故。二復次下順問答二。初正示前後且順前問。義匪通方故曰一塗。方說此語者付囑令安故。向據結集宣唱必先通後別。今約佛說前後必先別後通。二經前下益分現未。經前是別序。在正說前為發起故。經後序是通序。臨滅付囑故。二若爾下簡佛世。已有其事者已談文理及有阿難能聞之人等也。三觀心二。初正明序義二。初正示觀心。心即是通觀即是別者心一觀三。故心通觀別。通為所觀故別分三種。故此即二序。因觀證理。理如正說。因此下更於觀心別序辨由義也。述義闕而不論。成就一切法者謂。自他因果之法悉由觀心而成。即是下示由藉義。道謂分證及究竟也。因觀入道。故觀如門初心修之端由在此。二問若下簡名前後。問意者荊溪雲。心通觀別今雲。觀心乃別前通後。如何得例通別二序。答意者準世名便不可即雲心觀故也。然亦且順此土之言。若從西方心觀何爽。二問玄下立疑顯益二。初立疑。將不壞亂等者恐非消文之要也。二答下顯益。觸處觀行者若事若法攬入自心。如是弘經豈同數寶。夫一家明觀統唯三種。一者約行。二者附法。三者附事。如止觀所明直觀陰心即是三諦己他互遍。三無差別名約行觀心也。餘二種者則攝彼法相事相歸乎三諦淨心。附事達理名為附事。附法亦然。今明三分即附法也。下明菴園即附事也。然類雖有三要歸一揆。恐著外聞內忘約行。故須二種指而歸之。後學至此彌須留意。一家宗極其在茲乎。一失其源巧喻滋甚。巧說得宜者暹雲。非但令文義冷然。亦令覽文成觀慧解分明矣。五正入經文三。初半品序分二。初分科。二隨釋二。初通序二。初列章。二解釋二。初總釋二。初標示大旨。說入佛法之相者六事證信是入道相。二大論下引論廣釋二。初委引論文二。初通引論文。親屬愛結者阿難是佛堂弟。已證三果未斷殘思。故有愛結。阿泥樓馱或阿□樓馱或阿泥樓豆梵音楚夏也。此翻無貧。或翻如意。諮決者左傳曰。訪問於善為諮。得念道力者內觀真空。故雲念道。能棑憂惱。名之為力。二故知下別結六義。二徵釋四事二。初徵起。二答釋四。初釋經初六事。為斷疑勸信者結集時。阿難登高。而形相似佛。眾疑釋尊重出或他方佛來或阿難成佛。若唱我聞三疑皆遣。故雲斷疑。勸信者信為能入智為能度。不信言是事不如是。信者言是事如是故。是謂吉相者初標吉相以表經中皆吉。具如百論者法華疏記第一備引之。二釋梵壇法治。自恃王種者車匿亦釋種也。三釋戒經為師二。初華梵翻名處處解脫。或雲別別解脫。二問下簡執誡惡。多非正義者謂。時食遮非時食等。論雲。是世界中實非第一義中實。既非第一義實。雲何保得真解脫也。答中還引大論以答之也。不應求實者為異外道為法久住。暫時權制不應於此而求實理。今時下大師因引釋論久住之言遂斥時人不遵戒律。楊子法。言曰。聖人之治天下也礙諸以禮樂(礙限)無則禽。異則貉子。謂戒律亦釋氏之禮樂也。圓頂者棄而蔑之。不亦禽貉之謂乎。四釋念處修道二。初示過顯益。若離至世智示離念處之過。以念處是出世慧故無出世慧但在生死。隨禪受生四禪生色界。四定生無色。若修下顯修念處之益。藏通破界內四例。別圓破界外四例。二問下簡大小二。初執小有大無難謂。小乘有念處。大乘則無也。二明大小通有。答三。初明大有念處。後三教悉觀念處得道也。念處秖是觀五陰。若離五陰無境可觀。身念即色陰。受念即受陰。心念即識陰。法念即想行陰。若離下出三教外無別大乘。既三教俱修念處。若謂不須定屬邪計。何關大乘。況涅槃遺囑滅後比丘令依念處通被一切。豈簡大小。嗚呼世有不知念處之名義自謂大乘者。一何謬耶。又執律名相不修念處。如是之人去道踰遠。二但佛下示大小融通。不出半滿者半字滿字俗典之名。如來以此喻大小乘。如涅槃經說。枯榮中間者佛於四枯四榮樹間而入涅槃。正表涅槃佛性非半非滿雙照半滿。即照而遮即遮而照故大小枯榮悉涅槃之用。即用是體中間見性。三出念下顯念處該攝。出念至道法者大小半滿不出念處。故佛下不依慈父囑名為不孝子。一家止觀唯觀陰境。即無作念處也。二別釋二。初懸示三。初標簡。二一如下辨示。三此六下結意二。初正結意。二如是下示端首。二初如下貼釋六。初明勸信之端三。初因緣。二約教。三觀心。若無初意不殊外計。若無次意不辨偏小。若無第三何以辨能詮教功。何以為佛國行本。故須入心成觀分果可期。故止觀雲。觀與經合非數他寶。於此略知必不封教。若欲修證當依止觀。以十境十乘通為一切大教行門故也。四種三昧何經不收。不可纔見觀心便謂不須止觀。故一家章疏凡至行門悉指彼部。如法華疏釋安樂行。光明疏釋空品。第若比餘文觀門甚廣。以十乘未辨十境未明若欲造修致遠恐沈。故章安於彼疏文特指止觀。諸文多爾。豈待委陳。後生可畏。尋之自曉然。此三意若望法華四意消文唯闕本跡。以今經未明遠本故也。下去釋經文文合爾。或闕或略。文不累書。貴在得意。初因緣荊溪雲。自此已下釋通序文義具四悉。少標名目。準法華疏比之可見。今於此中指一兩節使下比決則易可知。今文初是世界。又如是去是為人。又大論去是對治。又古來去是第一義。現世鬥諍者是己非他。不循正理報在燒煮。不亦宜乎。釋子或然即同外道。大論偈雲。自法愛染故毀訾他人法雖持戒行人不脫地獄苦。斯言有徵。學者慎之。二約教二。初正解二。初約教三。初標本一寂理隨機分四。就當教辨理俱無說。故雲四不可說。二一因下釋。俱鄰即陳如也。並餘四人故雲等也。法眼淨即初果。明五義者即苦空無常無我寂滅也。引無量義明般若華嚴以證假名者荊溪雲。且從歷劫以證假名。非謂二經部全在假。彼多說故。故借用之。若菩薩下見佛性開佛知見悉在初住。三佛法下結。通指四教名為佛法。二約味二。初通示五味。二此經下別顯今經。二問下釋疑。三觀心二。初正解三。初標示。二華嚴下引證。佛心准真生心唯妄。迷真成妄。了妄即真。波水籐蛇喻意可識。生佛理等真妄一如。是故欲知佛心但觀生心。如欲識水觀波可知。故十不二門雲。三千同在心地。與佛心地三千不殊。一塵喻生心經卷喻佛心。心具三千即佛心也。三觀心即具四理者由心本具外境能熏。故觀如理有四種異。若了三觀於何不收。二釋疑。六即分別者即故凡亦必具。六故聖唯在佛。是故始凡理具而不疑無趣取無怯。終聖在佛而無上慢以生自大。此六即義起自一家深符圓旨。永無眾過。暗禪者多增上慢。文字者推功上人並由不曉六而復即。今名字位人依經修觀免同數寶。晉譯華嚴雲。譬如貧窮人終日數他寶自無半錢分。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二親承音旨二。初標示。二一總下正解三。初總釋二。初正解二。初約義略解。二引論廣釋。學無學人者學即前三果。無學即第四果。阿難為侍者是學人。至結集時已是無學人。隨俗稱我故不乖物宜。內無我執故不乖真實。人無怪也者聖人稱我如金易銅世無嫌怪。耳根不壞等者舊明。耳識四緣生。一根二塵三空四作意。文中唯闕空緣。和合兼之非餘闕緣。故能生識。新雲。耳識九緣生。如名數家說。二問下釋疑二。初約時前後釋疑二。初疑。自爾之前者爾此也。為魔所蔽者即於婆羅林外為六十億魔現佛身廣說法門以惑阿難。佛令文殊宣咒索之。阿難於是得還。委如大經陳如品說。二答下釋二。初明集經藏稱我聞二。初展轉聞初依大論似從他聞。次引舍利弗問經乃定力自聞名展轉也。言佛覺者秖是佛加覺力如佛。故名佛覺三昧。已證非從他聞。故雲自能。用本願力為持佛法故。二又報下佛重說。報恩經第六雲。佛求其為侍者許已仍求四願。一不受故衣。二不受別請。三不同諸比丘。須見即見。第四願如疏。大經亦明。阿難求四願。其第四即出入無時。與報恩異。故雲三如涅槃。二復次下明律論稱我聞。佛在波羅奈。最初為五人說契經藏。滅後阿難結集。佛在羅閱耆最初為須那提說毘尼藏。滅後波離結集。佛在毘捨離獼猴池最初為□耆子說阿毘曇藏。滅後五百羅漢結集為相續解脫經。是佛自說。故且名經。後廣集法相。乃名為論。故知。論藏不獨滅後也。若爾三藏既俱佛說。故知。論藏亦有稱我聞義。二問阿下約法大小釋疑二。初疑。二答下釋三。初但集小乘。二亦集共教。三兼集不共二。初敘他解。荊溪雲。據此應引大乘經論證。今雲正法念者且據跡中多種之文。非謂小乘所明阿難能持大小。既有多種。不可共持一小乘藏。故小多名密擬後廣。二今謂下今助釋他人。引文既當。故今師以四教助釋之。阿難持者任持大乘如地持物。不共即別圓也。持中道教如海含容。法華疏更依阿含加典藏持別。海唯持圓。今據二教理實故總為一。二別釋三。初標章。二我亦下解義二。初我二。初約教二。初正明我。在第五藏者犢子是附佛法外道。自以聰明讀舍利弗毘曇。自製別義言。我在四句外。故言第五。言四句者外道計色即是我。離色是我。色中有我。我中有色。餘四陰亦然。或雲。三世及無為法為四句。名我為第五不可說藏也。是等者謂上三部也。悉破外人者犢子附佛還破外外道也。別教者荊溪雲。然別所明非無諸部釋我等義。但非正意故不別雲。今從勝說故雲自在。善於知見者出假利他以道種智知法眼見也。應病與藥故無罣礙。似我識者暹曰。論雲。非有虛妄塵顯現依止是名依他性相。釋曰。定無所有故言非有。非有物而為六識緣緣。故言虛妄。塵我識生住滅等心變異明瞭。故言顯現。此顯現以他性為因故言依止。譬如執我為塵此塵實無所有。以我非有故由心變異。顯現似我。故說非有虛妄塵顯現。此事故言似我也。中道佛性即我義者涅槃雲。我者即是如來藏義。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即是我義。無我法中有真我者即邊而中。故即偏而圓故。二前三下判釋二。初判權實。二問下釋疑妨。荊溪雲。此問意者隨俗說我四教並應我是世俗。何得更立自在之名及以不二。答中意者三教隨情從多屬俗。別雖自在望圓仍俗。別教地前未觀不二。後心雖證從教不得名永自在。圓教明我我即是聞者。能聞所聞皆法界故。故使我外更無別聞。二用教下約味。二明聞二。初約教二。初引經總立。二藏下配教釋義四。初藏二。初正釋。小生生大生者俱捨雲。此有生生等。於八一有能。謂本四相及隨四相為八。大相名本。小相名隨。以此八故令一切法成有為相。言生生者謂小生生大生。等謂等餘三相。謂小住住大住小異異大異小滅滅大滅於八一有能者。小相於一有能能相大相。大相於八有能。謂一大相起時必與三大相及四小相俱起。並一本法故雲於八。餘三大相亦爾。今亦下以生例聞。以三藏實有故存大小。二料簡二。初問。荊溪雲。生生至不斷者以生生法是世俗故。二答二。初明去行取教。二但下示約行有妨。二通三別。世諦死時者止觀以破無明為世諦死。今約破塵砂也。而生聞持至能持者得道種智遍學四教四門也。荊溪雲。通教不聞聞別教聞不聞者。若準諸文二句對教與今文相有迴互者何耶。以義互通故可通用。於經本文皆不爾也。並是隨義故得互論。以大經中生等釋聞。生句與聞次第亦等以至釋生亦復如是。故大經雲。生不生不生生生生不生不生。是故從義迴互無在。言義通者何以通教作不聞聞。雖空而色。聞不聞者色即是空。若作別釋不聞聞者從空出假。聞不聞者如空種樹。雖種而空。二義俱通。守名何益。四圓二。初正解。聞相盡者二邊亡也。故雲不聞不聞。二徵釋二。初徵。問意者荊溪雲。恐不了者見不聞不聞。復雲相盡。謂永不聞與聞相違。故須問之以生後答。此意欲顯二死聞盡自在聞生。是故答中若相似盡能相似聞。若究竟盡能究竟聞。二釋三。初反斥示過。二如法下以凡況聖。相似內凡聞法尚爾。況分聖耶。三故大下引證聞相。妙理湛然本無說示。能如是知方曰多聞。故若知之言通於似真。知者照也。二用四下約味。三釋疑二。初疑。荊溪雲。問大論等者前問俱應名世流布有何真我。今問應合一切俱無何得此中更論於有。即違問也。若爾下結難。二釋二。初明法無定性。荊溪雲。若定有者不應有四。若定無者亦不應四。二若其下示執無之過。荊溪雲。則有二失。一者壞佛方便教失。方便對實則有四種。二者增於不信之人破正教失。以不信者不信佛有逗機眾教。今還不許佛法諸教正義。當於不信之人所不信境。三藏教中尚有三文以明於我假實不同。更互破立。顯我不無。及後三教並明有我。是故當知。不可無也。雖然許有不可定一意。欲並存權實諸說以酬難者佛法無我故。知。任彼各立其宗。方便教中三藏已多。況復三權一實相對其名不一。何得一向雲無我耶。故知。有無無非佛法。三觀心。三感教之時二。初來意時方者方即處所如毘耶離等。二一總下解釋三。初總釋二。初引論總立。數即一也。實無者真空法中實無時數。故陰等三科妄法所不攝也。隨下真空雖無隨俗說有。故大論第二雲。問佛法中數時等法實無。陰界入所不攝故何以言一時。答雖實無一時隨世俗說一時。無咎。義如向解。不通餘說。二言四下牒名釋義二。初牒名。二若通下釋義二。初依名汎解二。初釋感教。一期教者始佛國終囑累名一期也。戒序者荊溪雲。古梵網經經初有序。春分四月以佛法無秋但分三時故當四月。二若約下釋得道。如苦忍一剎那者既不出觀無聞法義。藉於前聞得入見諦。此以剎那而為一時。二今約下正示今意。世善機發者世善人天善也。即是多時者荊溪雲。不同苦忍一剎那故。以有漏心時節長故。以世間善其心雜故。下之三門亦復如是。故前三門皆具四悉。唯第四門獨論時也。又解下即所未聞經佛為重說也。二二約下別釋二。初約教。荊溪雲。法無別時必約實法以論一時。破時顛倒者入空也。能分別等者出假也。攝大乘下暹雲。彼論第五曰。由本識能變異作十一識。本識即是十一識種子。言十一識者一身識。二身者識。三受者識。四應受識。五正受識。六世識。七數識。八處識。九言說識。此等識因言說熏習種子生。十自他差別識因我見熏習種子生。十一善惡兩道生死識因有分熏習種子生。釋曰。身識謂眼等五界。身者識謂染污識。受者識謂意界。應受識謂色等六外界。正受識謂六識。世識謂生死相續不斷。釋曰。為明眾生果報無始以來三世生死相續不斷故須立世識。數識謂從一乃至阿僧祇。釋曰。為明眾生果報有諸界多少不同如四界六界十八界等故。須立數識攝一切數。處識謂器世界。釋曰。為明眾生所居如人天惡道有無量差別故須立處識攝一切處。言說識謂見聞覺知各有多種。因此有無量言說作事言說與見等更互相顯示故須立言說識攝一切言說。此十一識皆以分別為因虛妄為果。荊溪雲。若從分別數之與世以辨識者數世事廣。故屬別教。況攝論中不明小乘復少圓義。故此世數必屬於別。今謂。離真有妄加以分別。事廣即別教義。故明一時引彼數世。一即是數。時即是世。一時入一切時等者長短唯心。故能相入。荊溪雲。具如華嚴剎那三世九世具足。況復七日對一劫耶。華嚴十一切者暹雲。舊經第二十五雲。佛子一切諸佛有十種巧妙方便。第六方便雲。一切諸佛能於一時皆悉分別知一切時不捨離生平等正法。而一切時皆所不攝。非晝非夜乃至雲非時不離時而於無量時轉法輪。未曾暫息是為一切諸佛巧妙方便。今謂。疏通舉十意在第六以證一時。既理事融通。故屬圓義。二二下約味。三觀心約三觀。攝四教一時如文。   維摩經略疏垂裕記卷第一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79 維摩經略疏垂裕記   維摩經略疏垂裕記卷第二   錢唐沙門釋智圓述   四的出化主二。初來意。九十六種者準九十六道經彼經二卷委明相狀。於中一道是正。即佛道也。九十五皆邪。華嚴大論或曰。九十六皆邪者以大斥小也。故百論雲。順聲聞道者悉皆是邪。無師大覺者瑞應曰。我行無師保。亦復無等保。愜伏也。二正釋二。初釋佛。稱名亦爾者合雲名稱。內德外名俱無量也。二釋在。住之異名者荊溪雲。一切經初二名互用。名異義同譯人參取。住佈施等者以因顯果也。因修施等果住欲天。餘皆倣此。二梵下色及無色俱離欲染通名梵住。梵淨也。三空者即空無相無願。亦是生空法空平等空也。楞嚴翻健相。總攝諸三昧故。佛所得法者荊溪雲。佛以無依而為所依。無所依者即常寂光。現三土者皆為利物。住表無住故居此城。世釋佛住唯用世土。此乃以佛同於世人。今欲通明故通天梵。況佛所住通天梵等。今謂。龍樹通舉四住別顯後二以釋經文。故論自結雲。於四住法中住聖住佛住法。憐憫眾生故王捨城住。他師不曉今家全依大論。而妄有破斥。二別釋二。初釋佛二。初正釋三。初指釋題略標。二初成下引諸教廣解三。初成道。二轉法輪。大小相者大即三十二相。小即八十種好。別圓教佛大小各八萬四千。即脫瓔珞者用法華五時譬文以顯此意。隱捨那像如脫瓔珞。現劣應身如著弊衣。即老比丘也。門內尊特者既心相體信。故入宅見長者瓔珞之身也。如今經身子等見如須彌山王之像也。或現下新入小機還見劣應。眾生疑故者暹雲。彼般若中眾疑曰。佛始王宮生。十九出家。三十成道。至此何能現於不思議身。為息眾疑但現丈六身方面各一丈之光。此皆眾疑。人常所見者名常身常光也。涅槃下現身雖同方等稟小同解圓常。此為異也。問或謂華嚴報身說。諸餘大乘悉應佛說以判優劣。為定爾耶。答三身明之應身能說。法定無說。報通二義。自受用報同法無說。他受用報同應有說。應即法故說即無說。法即應故無說即說。約理則非說非不說。約事則有說有不說。理事相即諍計何從。故法華涅槃既已開權。尚是法說。寧非報說。故曰釋迦牟尼名毘盧遮那。吾今此身即是法身。庶幾來者審而思之。三入涅槃。然此三文去就少異。成道入滅俱約四機同時見異。中間轉法乃約五時增減明之。同時異見即互通意。五時增減即次第意應知。俱通俱次。但互現其文耳。三此經下判今經所屬。今判教部正依次第。二問下料簡若就下障重故見劣身。根利故聞勝法。二釋在。在即住義。三觀心六即分別者委如前記。凡論觀心皆為初心名字位人示其門也。五聞經之處二。初敘意分章。二依章釋義二。初正解方所二。初通方所三。初約事。毘耶離國在恆河南。中天竺界。文中四義即世間四悉。嚴淨故見者歡喜即世界也。粳糧資命即為人生善。平直非斜曲即對治破惡。好樂正道即第一義。仁義正道是世間之理也。砥直者平直也。砥音旨。孔安國注禹貢曰。砥細於礪。皆磨石也。好道者去聲敦勉也。五百長者等者凡五百家皆傳禪為國主也。二對法門。對前四釋亦成四悉。前三皆第一義異名。四俱在理。尋文可見。荊溪雲。次對法門。亦依四義以立三身所依之土。百穀者楊泉物理論曰。穀氣勝元氣其人肥而不壽。養性之術常使穀氣少則病不生矣。梁者黍稷之總名。稱者溉種之總名。菽者眾豆之總名。三穀各二十種為六十。蔬果之實助穀各二十。凡為百穀。三觀心向對法門則直表釋迦果地所證。此明觀心則正行人一念所攝。談性似同聖凡兩別。下釋菴園其義亦爾。無染無著者不染生死。不著涅槃。又無染二邊。不著中道。染著義一分釋且爾。百句解脫出涅槃經。百句雖多三脫攝盡。三脫相即秖是一心。二別方所二。初敘意。助證猶漫者雖通舉國名未知佛住何處。故次雲菴羅樹園也。二正釋三。初約事。此與大經同者難分別。即生熟難分也。具有四句者見觀心文中。華生一女等此依奈女因緣經說。二對法門從七覺華起慈悲心者荊溪雲。因相成時依之起誓。雖非有無等者雖非雙遮也。而似下雙照也。中邊相即故難分別。三約觀心。十種園者暹雲。舊經第三十二曰。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園林。何等為十。所謂生死園林行菩薩行不起憂惱故。教化眾生園林不厭眾生故。乃至雲。於唸唸中一切眾生現成正覺園林。法身如虛空。充滿一切世界平等覺故。觀不思議難分別理者觀即三觀。理即三諦。不一不三名難分別。委如止觀第五觀陰境文。二問那下釋通疑妨。三初明觀法解釋悉是佛意四。初問。二答二。初舉佛意多含以總斥。先舉四喻顯多含。由多含故隨機演法。豈唯事解乎。流念對種喻機。海珠鏡地喻應。次大經去總斥也。荊溪雲。汝存事解不許法門如各據尾牙失其實體。故一家釋義事理二圓。豈非得像之全分耶。如華嚴中十城十園。豈可唯是世間城園耶。摸象者大經雲。譬如有王告一大臣。汝牽一象示眾盲者。各以手觸其觸牙者言象如萊茯根。觸耳者言如箕。觸頭者言如石。觸鼻者言如杵。觸腳者言如木臼。觸脊者言如床。觸腹者言如甕。觸尾者言如繩。王喻如來臣喻大涅槃經。像喻佛性盲喻一切無明眾生。二若言下引經文觀法以正答。且佛誠說者大經中佛自解說雙林所表之意。如經東方雙樹表常無常等。故雲皆表半滿。無常即半。常即滿也。三問法下難佛自解說者即經雲。大慈悲為室。柔和忍辱為衣。諸法空為座也。師心者前心不善後心隨之名師心。前心不善後心改之名心師。前心為後心所訓也。故涅槃雲。願為心師不願師心。今以妄作解釋是不善心而不知改名師心也。四答若下通。厝置也。何曾併是者如分經三分各立義門豈皆佛說耶。然此蓋不知釋論所明四依菩薩隨義立名名為法施也。若許種種釋義何獨不許法門解耶。二顯頓漸諸教鹹須觀解二。初問難。二答釋二。初明方等有觀解。二明小乘有觀解。為牧牛人說十一法等者暹雲。大論曰。放牛難陀問佛。有幾法成熟能令牛群蕃息。有幾法不成熟令牛群不增不得安穩。佛答。牧牛有十一事。頌雲。解色與相應(二)。摩刷覆瘡痍(二)。放煙並茂草(二)。安隱及度處(二)。時宜留□□駁□。將護於大牛(一)。比丘亦如是。知四大造色(一)。善別愚智相(一)。摩刷六情根(一)。善覆十善相(一)。傳所誦為煙(一)。四意止茂草(一)。十二部安處(一)。八聖及度處(一)。莫受輕賤請。名曰知時宜(一)。知足為留餘(一)。敬護是將護(一)。此十一事即小乘附事觀心也。然則豈唯內典。外教亦然。儒行篇雲。儒有忠信以為甲冑。禮義以為干櫓。又楊子法言曰。修身以為弓。矯思以為矢。立義以為的。尊而後發。發必中矣。抑亦觀心之例也。由是知。今師觀解其得意於內外乎。三對釋題明教觀前後之意。懸釋者離文先釋。故曰懸釋。即指前玄義也。又懸釋字亦可作玄。玄通也。離文通釋。非隨文別解也。文選曰。睿哲玄覽注雲。玄通也。故玄懸二字互用無在。六證非謬傳二。初懸示二。初敘意分章。二懸解釋妨二。初解列眾次第二。初問。二答二。初明影跡親疏。內無得道者約初至佛所結惑全在。荊溪雲。內無得道簡異二乘。外闕化他簡異菩薩。二約法門所表二。解歎德有無二。初問。二答二。初出古解。二明今解二。初斥古非。二今恐下明今義。如大論者荊溪雲。引此釋者小則唯小。大則不定。或並或單並是部意單從譯者。故準論意金剛豈可是小乘。譯人存略故單列耳。二一明下隨釋三。初聲聞二。初通釋。胡越者胡在北。越在南。文選古詩雲。胡馬嘶北風越鳥巢南枝。正弼曰。同舟而濟胡越何患於異心。二別釋二。初標。二釋五。初釋與二。初引同列數。二若釋下依義解釋二。初簡異法華。發跡等者荊溪雲。問發本發跡同異雲何。答具如釋籤。二一處下正明今義。無作者因作而發。成論以非色非心不相應行為無作戒體。九定者四禪四空並滅受想名九次第定也。俱證有餘者苦依身在故。二釋大二。初引論解。二今明下明今義二。初約總別正解二。初約總別釋。三韋陀者亦云毘陀。此翻智論。即彼土外書也。有四種。一億力韋陀明事火懺悔法。二耶爰韋陀明佈施祠祀法。三阿他韋陀明鬥戰法。四三摩韋陀明知異國鬥戰法。知此生智故名智論。精解此四名韋陀外道也。佛對至共緣者性念破一切智。共念破神通。緣念破韋陀。性是真緣諦理唯斷煩惱。共是事理合修即兼修九定。故能發通。緣是遍緣諸境。謂學當教四門教法及解外典韋陀。得入性地者內凡位也。成三解脫等者以三念次第對之。心得好解脫者心即定也。慧定俱得名俱解脫。無礙解脫內外遍解。故曰無礙。名大比丘等者比丘則名通因果。羅漢唯在於果。波羅密此雲事究竟。二簡別對義。答中以摩訶般若類慧解脫。二三藏下約教觀判結二。初約藏通二經二。初教。二觀二。此八下判初教二論。毘曇申三藏有門。成論申空門。三釋比丘二。初正釋二。初有翻。二無翻二。初釋因中三稱二。初引論標名。二依論釋義。魔羅翻殺者。能殺害出世善根。第六天上別有魔羅所居。亦他化天攝。三魔亦怖者將欲斷煩惱因滅陰死果。義當先怖以三魔怖故天魔方怖。清雅者雅正也。遠離四邪者下邪仰邪方邪維邪。廣明如釋論第四。略引如下釋須菩提章記文。下兩助成者愛及憍慢俱屬意業。對初身口則三業破惡。破憍慢者自舉曰憍。凌他曰慢。乞食謙下破是二心。下文訶身子即香積品也。二此具下結示果名所從。二直言下判位。四釋眾二。初通釋眾義。二別引四僧二。初列名釋義。三學開遮通塞之相者開遮約戒律。其相易知。通塞約定慧。如止觀識通塞文。以苦集十二因緣生六蔽名塞。道滅十二因緣滅六度名通。今此應雲散是定之塞。靜是定之通。昏是慧之塞。明是慧之通。猶如啞羊者論雲。譬如白羊乃至人殺不能作聲。謬墮僧數者猶雲謬在僧中也。四事即房舍衣服飲食醫藥也。二前之下結判去取。既非事和不堪僧事者荊溪雲。不能分別定慧二藏猶可事和。戒藏不明持亦有闕。故雖持戒猶名愚癡。況啞羊耶。五釋數對行明數即約觀心也。二菩薩眾二。初敘意分科。二隨文釋義五。初明類二。初事解二。初略示。二具下廣釋二。初翻解名義二。初什師存略。二翻下諸家翻解二。初汎舉諸家開士。始士者荊溪雲。心初開故始發心故。古本翻高士者古翻此經也。升出凡小故名高士。二今依下的依大論。為無惠利者自度不能益他也。二但三下簡辨結示二。初簡辨二。初簡兩教二乘異乎。二乘者以薩字異二乘菩提也。二簡藏通菩薩二。初正簡別圓至吸鐵者中真顯發無謀遍應如石吸鐵。二問下釋疑。問意者荊溪雲。依前藏通已下文為問也。答中意前雲不得名薩埵者以無別圓薩埵義故。今雲少有慈悲等者藏通菩薩亦有慈悲但異二乘得名菩薩。前雲非薩埵者意令別起別圓慈悲方乃別受薩埵之稱。但藏通菩薩觀行同小。故別斥之。通得名者各從當教。今雲少有慈悲意欲還取藏通菩薩合成四種。二四教下結示。多用衍者摩訶衍此雲大乘。略言衍耳。非衍正意者今經在衍。故斥菩薩有通有別。通乃斥三。別唯訶藏。故使通別有歎有斥。三藏唯斥。圓教唯歎。通斥語寬。非教正體。有時下疏文或明三藏者相對比決。非關經意。二觀心以三觀攝四菩薩如文。二辨數。三歎德二。初分科。二隨釋三。初總歎二。初總釋二。初標章述意。二此諸下敘德釋名。荷澤無邊者謂。眾生荷菩薩之恩澤也。二但眾下別釋三。初敘意。二正解。文中復更約位分別者荊溪雲。至此位時方可通為眾生知識。若正歎者如下結文。即補處位。三今諸下結顯。荊溪雲。橫遍豎高者正結所歎功用也。二別歎二。初總別分科二。初二下隨文釋義三。初略歎自他德二。初略歎自行德二。初正歎二。初事釋二。初牒文分章。二隨章釋義二。初釋大智本行二。初約一法二。初釋義三。初標。二依下釋。三故法下證。荊溪雲。初引法華中上句證本。下句證行。依本修行故必作佛。既雲大智即是本行。亦可本行即是大智。次雲從無住本以證於本。立一切法以證行也。二判位二。初敘古三。初正敘。荊溪雲。南北二釋未見本文。什師雖雲從下至上漸漸轉勝諸句未必後勝於前。二解既下研詳。北方下此師準地持中以十度對十地。故以今文七度以對七地。三若欲下斥破二。今謂下明今二。初總釋二。初正解二。初顯正斥非。二如歎下引文難古。豈可歎下者以北人以此句對初地故。若據成就宜歎等覺。何獨歎上者初地既乃分得作師子吼。南人何謂獨歎八地耶。故知下結難也。秖由定執一文故招互破。若如今師即分真位人皆具諸句而淺深宛然。二釋妨二。初引文立妨。問近無等者荊溪雲。約文定義唯在等覺。二約義答釋二。初明諸德鹹歎上。結雲下等覺鄰果方名具足。二若通下明無等。亦通下前以定義為難。今以互通釋之。文分二。初明下亦名近。相待者荊溪雲。是約通義。即以住前待於二住以之為遠。待於初住以之為近。初住待於二住為近。若望三住名之為遠。乃至十地比說可知。皆以妙覺為無等等。此則初住分果亦得名近。豈唯等覺。法華下明近義尚通觀行外凡。何必聖位。行處近處者內懷至理歷緣耐事目之為行。體達外緣棲息真境目之為近。蓋事理互現俱約外凡。二華嚴下上亦名遠。爪土望於大地其遠可知。孰謂十地等覺為近無等等耶。二今三下別釋二。初歷教委示。但約二諦者道觀雙流故。品有優劣者以八九十地相望故。二但諸下斥古顯今二。初明聖德難量斥古定執。但諸菩薩者即指三萬二千。並內冥實相外應群機。論其所證難測高下。二今非下明教觀圓備顯今得意。二約二法二。初正釋二。初敘意。目足互失者有目無足豈能前進。有足無目必墮重險。以合解行不可偏有。二所以下正釋二。初釋大智。二釋本行各二。初釋。二證。二當知下結示。橫豎諸德者荊溪雲。以種智解歷一切行行名為橫。以智詣理望行名豎。理深行廣故也。又亦可雲解橫行豎。解初心具。行漸方成。又亦可解行各有橫豎。故知。但語解行攝無不周。二釋皆悉成就二。初問。二答二。初正答前問。二約教分別。檀三事空者能施人所施物能受者皆如幻化。二觀解。二釋歎二。初雙標。傍成化他者正成自行也。荊溪雲。化他必假諸佛威加故。二正下雙釋二。初釋前正歎二。初正釋二。初事二。初引論略明。二今明下依義廣釋二。初正釋三。初法二喻。外無下地生日照風動雨潤然後成實。三合二。初正合前喻。二重以喻顯。大鵬如佛。即應也。影喻威神。即慈也。子喻菩薩。即感也。荊溪雲。明感應理妙不至而加無緣慈也。言大鵬者莊子雲。大鵬摶扶搖而上九萬里。翼若垂天之雲。孔氏志曰。楚文王少時雅好田獵天下快狗名鷹畢聚焉。有人獻一鷹曰。非王鷹之儔。俄而雲際有一物凝翔飄颻。鮮白而不辨其形。鷹見於是竦翮而升矗若飛電。須臾羽墮如雪。血灑如雨。良久有一大鳥墮地而死。度其兩翅廣數十里。喙邊有黃。眾莫能知。時有博物君子曰。此大鵬雛也。始飛焉故為鷹所制。文王乃厚賞獻者。二故華下引證。八地沈空者荊溪雲。舊經二十一雲。入八地已十方諸佛作如是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已得是第一忍。故順諸佛法。諸佛皆有無畏不共之法。汝未得之。故勤精進。二觀解二。此正下結示。事觀兩釋並約自行。二傍成化他二。初事釋乃至金剛藏等者加功德林說十行。加金剛幢說十迴向。文中存略。故雲乃至。荊溪雲。十地尚須請加。何況初心而欲端拱。是故自他俱須請也。二觀解若欲利物者圓教上根出假在觀行位。若蒙佛加化道無阻。如風靡草者靡偃也。能化如風。機緣如草。論語曰。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二略歎化他德二。初分科。二隨釋三。初歎化他心二。初事釋二。初釋為護法城二。初約教法釋。經為護者通平去二聲。平聲作也。去聲助也。防非擬敵者依教修行。則能防三業非擬魔外敵。二又下約理境解。一切眾生皆陰入現前故。般若談空皆從色起。今家觀法其意皆然。但餘文附託。直明諦理今此釋城義與陰合。故此明之。達陰即真。故雲此法即空。此中道不思議空也。如城中必空。故以空言之。眾生是王者眾生即陰中主宰。種性具足者一心百界界界三道鹹即三德。理體本具自他不二名佛種性。二釋受持正法。內外愛見者內即通惑。外即別惑。法王種性皆得安穩者達三道即三德名為安穩。恆沙至散失者如民不離散也。二觀解文中以空假相對明通教觀法。中假相對明別圓觀法。六道假即但空。故雲假空。但空即六道假。故雲空假。此在界內名小涅槃。二邊即中道名假中。中道即二邊名中假。二諦明義俗諦含真。故二邊名假。經意在衍。故此觀法且明三教。亦可假空空假兼攝藏教。二釋化他功成二。初釋能師子吼二。初事釋亦名師子吼三昧者。荊溪雲。若見佛性方決定說如師子吼。注雲。雲者廣如涅槃師子吼品。二觀解脫於四教者內依空觀外說藏通。內依假觀外說別教。內依中觀外說圓教。又一心本具十界依四聖法界說四教法。內觀既明外說無怯。觀心為諸教之本。其在茲乎。如師子子者佛如師子王。行人如師子子。三觀圓觀如滿三年。能說四教如即能吼。然此觀解不必初住。五品即能觀行說也。雖雲四教意必在圓。依圓方談一切有性名師子吼耳。二釋名聞十方。三釋歎三。初釋化他心二。初事釋二。初釋初句二。初標示。二菩下解釋二。初正解。祈請者祈告也。連官大將者王制千里之外設方伯。五國為屬。屬有長。十國為連。連有師故曰連官。二釋疑。非請有無者機熟無請亦應。機生雖請不應。請而復應。不請不應。生熟可知。二釋次句二。初標示。二世人下解釋二。初釋友。同門曰朋。同志曰友。各得無漏道果者藏通破見思。別圓破無明。悉無漏位也。法華下引證。親友也。先小後大如先疏後親。內祕大行權現二乘。故曰二人。同修小行。故曰共作。汝即窮子。以喻實行。若開下實行機熟鹹悟圓常。即法華時也。二釋安。二觀解四心不請三觀者荊溪雲。指心為境。境雖須觀義不名請。以不請故勤勤觀之方與觀合。言令住者安是住義。二釋化他功成二。初事釋二。初標牒前經。二菩薩下正釋今句二。初正釋今義二。初約四教。二若頓下約五味二。初頓。二漸。頓即華嚴。漸即四味。菩薩對揚五時益物。華嚴兼別正從圓說。故雲圓機。初心即初住。次漸中鹿苑三藏。法華唯圓。中略二味。故雲乃至。漸引至實同歸圓教。展轉興謝者鹿苑一興三謝。方等四興般若一謝。法華開顯唯興一圓。涅槃重施知圓無別。二菩薩下結。顯前經說法之功者引頓漸機同歸祕藏。其功顯矣。二觀解二。初略指佛世事如前說者即前事解是。菩薩於佛世頓漸益物也。二佛去下廣明滅後。荊溪雲。此中觀心先列事者以事為本故也。復以紹隆之心而共為境。恐正昧者唯信觀心。兼勵君王樹立像教。紹隆無觀尚成漏緣。況迷紹隆相從心耶。能表若失所表自亡。故一一文皆令觀於相從等也。文分二。初汎明紹隆。二眾弟子即在家出家。付囑之辭並在涅槃。付文殊迦葉及未來比丘是付出家眾也。付國王大臣居士等是付在家眾也。所以下明在家受囑紹隆之相。荊溪雲。出家之徒已在相從三寶數。故且雲在家。其實四眾鹹須紹隆及觀相從。況紹隆事大。非王力不辨。故此且約在家以示其相。優填等者佛升忉利夏安居。為母說法。王思佛德。令毘首羯磨刻檀狀其形容。舉高五尺遂令滅後遺像在世。此相從佛寶也。闍王常供千僧請迦葉結集法藏。此相從法寶也。育王度八萬四千人出家。此相從僧寶也。優填造像緣備載阿含觀佛三昧等經。闍王育王緣俱見付法藏傳及育王經。若相從下由滅後紹隆益霑群品。以作下生得度之緣。二若行下正勸末世。前汎明紹隆猶在正法。今居像末紹隆彌急。文為二。初顯事能資理。度人出家者唐大宗嘗問玄奘三藏。欲樹功德何最饒益。法師對曰。眾生寢惑非慧莫啟。慧芽抽殖法為其資。弘法由人。即度僧為最。雖是下以假像知真因事識理故也。二故經下引經證成。文中引三經證三寶。荊溪雲。敬像如真佛者大論引經雲。不於泥木生難思想。安能知像性等虛空三身宛然四德無減。是則觀於相從之心。若能如是是則相從。即是真佛。此明觀於相從佛寶心也。從無離去觀相從法見真法也。賢愚經者觀相從僧心見真實和。若不如是豈見常流如身子耶。若不如是但於三寶縱見取心。何由可見真三寶耶。以是思之有德未免。二紹隆下結歎。菩薩下正指末世在家出家二眾。菩薩以結歎也。南山雲。道俗二眾福智別修。智論雲。出家多修智慧。智慧是解脫因緣。俗人多修福德。福德是樂因緣。僧祇雲。供養舍利造塔寺非我等事。彼國王居士樂福之人自當供養。比丘事者所謂結集三藏勿令佛法速滅。幸冀後德志務紹隆。當思二別。夫如是則不辜付囑。俾正法久住其猶大臣治政於國家也。三傳釋紹隆不斷二。初事釋二。初總二。初明魔外由心。由迷真性起愛起見故使魔外得以誘之。儻愛見內忘則天魔外道無以施其力也。然彼魔外亦由各迷真性愛見偏增遂各守一職為人惡緣。二今明下明菩薩降制。二別釋二。初約教二。初正釋伏制。二若降下結示釋前。二問下料簡二。初簡聲聞魔。八魔者所謂四魔無常無樂無我無淨。陰等四即界內。無常等四即界外。十魔者暹雲。新經五十八雲。菩薩有十種魔。一陰魔生諸取故。二煩惱魔生雜染故。三業魔能障礙故。四心魔起高慢故。五死魔捨生處故。六天魔自憍縱故。七善根魔恆執取故。八三昧魔久耽味故。九善知識魔起著心故。十菩提法智魔常不捨故。菩薩應作方便速求捨離內外。分別可知者十種名義通內外故。自此之前者迦葉菩薩未聞涅槃圓頓。已前所起三教智解悉名邪見。此即界外外道也。今經訶善吉意亦同之。二簡菩薩魔。菩薩雲何者荊溪雲。問前兩教菩薩也。華嚴下前十中後三唯菩薩。前七義通聲聞。三昧魔者退大取小涅槃。外道亦修空等者暹雲。央掘經第二文殊說偈雲。諸佛如虛空虛空無有相。央掘訶雲。如來真不空。離一切煩惱及諸天人陰。是故說名空。嗚呼蚊蚋行不知真空義。外道亦修空。尼乾且默然。二觀解假空等如前釋。二廣歎自他德二。初總別分科。二一總下隨文釋義二。初廣歎自行二。初歎斷德三。初總歎二。初事釋二。初總。結惑即因。生死即果。因果俱亡。故雲皆斷。未分內外即總論也。二結惑下別。二障者煩惱所知也。二觀解界內惑盡者別圓中假觀成。且約凡位。二別歎二。初事釋二。初總二。初正釋。蓋以覆蓋為義。纏從纏縛得名。今謂下荊溪雲。今師更約以近喻遠。但枝葉異。其名必同。何者以五蓋配四分。貪瞋兩蓋其名本同。由癡故睡。由癡故疑。是以睡疑兩蓋併配癡。分掉散是戒取者以戒取心遍起三毒。故名掉散。故以掉蓋對等分也。二問下料簡二。今約下別。尚明蓋不同者同在界內尚有異說。況界外乎。十纏者忿恚曰瞋。隱藏自罪曰覆。意識昏迷曰睡。五情暗冥曰眠。嬉遊曰戲。三業躁動曰掉。屏處起罪不自羞曰無慚。露處起罪不羞他曰無愧。財法不能惠施曰慳。他榮心生熱惱曰嫉。二觀解。三釋歎二。初事釋二。初釋無礙解脫二。初總釋。二藏下別釋。智不斷惑者即惑是智。豈以智斷智。即智是惑。豈以惑斷惑。了達不二名智名斷。二釋心常安住。前釋解脫顯所安。今明能安也。二觀解。二歎智德二。初分科。二隨釋三。初總二。初釋。初句二。初合釋。二以此下離釋二。初釋念定二。初事釋二。初總釋。若得一心等者觀行已上通得王名。今於分真別歎等覺。若根本下根本即四禪。觀禪即九想八背捨十一切處。練禪即九次第。熏禪即師子奮迅。修禪即超越三昧。三空如前記。自性等九者即地持所明九種大禪也。般舟此雲佛立。即常行三昧。一行者即常坐三昧。如文殊說兩般若所明。九旬常坐翦略身儀。故雲一行。又唯觀寂滅。故雲一行。二約教下別釋。大論下荊溪雲。雖有異釋不出此四。依衍但三。二約觀解。二釋總持二。初總釋。二法華下別釋二。初引經示義。荊溪雲。三陀羅尼一一簡之皆令離別。法音有二釋。初內證。又法下次約外用。得此下由三互融故名無礙。二問答釋疑三。初義通初後。問意者荊溪雲。既約三觀復屬圓教。義在初心。故有斯問。答下發心初住。畢竟妙覺。所證理等。故二不別。二明三藏亦得。三明小乘無分。荊溪雲。凡雲持者一者一攝一切。二者生不失。小教無此。故不合論。二觀解。二釋次句二。初事釋二。初釋辨才二。初總標七。辨二十四辨等者暹記引經委辨。須者尋之。二約教下別釋二。初廣釋藏教。二通約下略例三教。二釋不斷二。初總釋。二復次下別釋。即約四教釋也。展轉相起示不斷義。斯則內證三脫。外應四機。二觀解。二別二。初事釋二。初釋七度二。初開合。還從定慧開出者暹雲秖是從上念定總持開出耳。七度者今經於六度上更加方便也。從定開四者從念定開施戒忍進也。以念定即禪度故。慧開方便者以照俗智為方便。照真智即般若也。若作下開六度為十度也。六度通大小。十度唯大。一往亦通藏通。以權立三智故。開禪出力願者於禪度中有願智力故。開願波羅蜜。有神通力故開力波羅蜜。根本定守禪度。般若開出道種智及一切種智。一切智守本受般若名。二約教。二釋無不具足。二觀解巧拙者荊溪雲。秖是方便。若爾方便無拙。何以言之相對故來。非謂有拙。慳及以愚亦復如是。三歎位。釋成二。初事釋二。初總釋。逮之言及者及猶至也。謂已至法忍不起秖是無生異名。無境可觀者煩惱生死二法本無。般若涅槃將何待對。理事俱絕。故無可觀。荊溪雲。而雲無所得者此中二意。一者去大寂近。二者寂名不擁重言。無所得者即寂滅之無所得也。仁王五忍者謂信伏順無生寂滅。瓔珞四忍闕於信也。復言逮者下別釋逮字與前不同故作自上及下釋之。鄰果是中忍。兼得十地下忍也。及是兼義。不取至義也。二別釋二。初約四教。三藏無文者無經論所出也。義作等者準望大乘說之。通等三教即依瓔珞也。故仁王雲下證圓教初後具四也。伏忍既通於後驗。餘三亦通於初。故知。圓位初後橫具。普賢賢守者賢即伏忍之異名。以凡位名賢。故既等覺名賢。故知。下名通上以例上名通下位位具四。二問下簡通局。下歎淨名等者即方便品初歎德雲得無生忍辯才無礙也。問意者此諸菩薩及以淨名俱是等覺。故知。不起法忍秖是無生非寂滅也。答中乃用通別二意。在因讓果即別意也。下歎淨名蓋取此義。次引大經不生之言即是無生。既名涅槃豈非寂滅。次引今經。其意亦爾。故知。無生寂滅一體異名。故得通用。二觀解柔和忍辱心是者柔和則順於三諦。忍辱則不起三惑。二廣歎化他二。初分科。二初為下隨釋二。初明內具化他法二。初分科懸示二。初明下隨文正釋三。初明內具三。初釋初句二。初廣明三順。轉四法輪者即四教也。菩薩隨轉者佛說四教菩薩亦然。故雲隨轉。因緣下即四教理也。解此四理秖是三諦。三諦不出一心。順解而說者他聞謂異己解常同。故使下文以順解而說為實智也。二復次下結歸二智。是順實智者內解四理即是一心。即實智也。是順權智者隨機四說名順權智。四中圓雖是實既對三教通得名權。以開顯唯圓方名實故又菩薩隨順既施四教。必歷五時引彼機緣亦至開顯。今雲權智亦得通該。然法華名權即體內方便也。又且順經部以歎其德。不論開顯。故雲權智。順權實二智者體內名實。體外名權。內外雖殊通名方便。今順佛意。故得俱包。前順眾生止名權智。後來學者宜在精詳。二釋次句二。初事釋二。初略釋轉輪。二有四下廣明不退二。初敵對四教中之三教。若就當教細辯各有位行念三不退義。具如次文。今約大塗以三對教。通人斷惑不同六度故位無退。別教出假廣修眾生。故行無退。圓斷無明。故念無退。此則捨傍取正各就教意以配三義。二若三下逐教各辯。名為跋致者具雲阿鞞跋致。此雲不退。齊羅漢者齊去聲。圓教下約初住位明三不退。以簡別教次第而得。若約不次以明次第三不退位準別說之。二觀解。三釋解。三釋後二句。十力下更以十力甄明文旨。以菩薩分得十力故是處力當第一。知根力當第四。釋十力如法界次第下卷。二外具出過不達之上者前三教人俱名不達。又住前不達。分聖方達。三總釋內外二。初分科。二隨釋三。初釋內心無畏福慧能顯至淨心者福即解脫慧即般若。自性即法身。以二修顯一性也。若約位分別慧即了因位在名字。福即緣因位在觀行相似。以此二修成就故於初住顯出本具自性。此則住前名修。登住名證。今歎補處。分證義等。然此自性清淨心即一念三千三諦也。無聞清淨便作異說。總此權實者暹雲。無非同體以嚴法身。故雲總也。二釋外用無畏二。初初二句釋外用二。初釋相嚴。迦旃延子所明者即明三藏百劫種相好義。約真修相者雖達如空而修相好。但見真空故雲諦理未極。以緣修者別以地前為緣修。登地為真修。今論教意正約地前也。緣修是智障者二觀智當彼破惑名之為智。今望中道智還成惑。二智即是中智家障。故雲智障。法華下罪福約十界傳論無非三諦。故雲深達。十方即十界。十界唯心三千互攝。如此覺了名為遍照。微妙下法身即上所達之理也。由內證法身。故外具相好。荊溪雲。前之三教非第一者且約奪邊用跨節說。二釋色像。妙色湛然者真理有可見義。名之為色。二次二句傳釋。三釋結成無畏二。初分科。二隨釋二。初結外。文中三解。似因緣約教觀心。二結內。不為內外之所壞也者內謂煩惱外謂魔外。利徹本際者本際即金剛輪。若放金剛到際方止。二正明化他二。初總別分科。二一放下隨文釋義三。初放光說法明化他。二初放光說法三。初放光。即能行施等者等取餘五。以彼經放六度破六蔽故。今文略引放檀度光也。彼思益經乃至雲。光名能解。佛以此光能令愚癡眾生皆得智慧。二說法。甘露者白虎通雲。天酒也。三釋歎。隨意即能至者相似內凡作意方至。不同分真任運遍往。   二釋成二。初分科。二隨釋二。初歎智德釋成二。初敘意。二緣起下正釋。文中先約正報。次約依報。初文者生死緣起即九界染緣起。解脫緣起即佛界淨緣起。深入生死緣起即成佛法緣起者。達九界即佛界。以十界唯心故也。法華雲。佛種從緣起者即今深入之謂矣。非但下明依報。以深入下結上依正也。達十界依正唯心。故名深入。二歎斷德釋成二。初敘意。二邪見下正釋二。初釋二邊邪見二。初約界內外。六十二至有無者一陰起四見五陰成二十。三世明之則有六十。要其所歸不出斷常。故雲皆屬有無。二約三諦。二釋餘習二。初解義引證二。初解義。猶有習在者此以元品無明名餘習。即等覺後心所斷。入重玄門者再妙前事。故曰重玄。故下句雲。重修凡事。即是再修令妙也。十行已修。今將趣極。復重修之。事等微煙者法性之有餘習若太虛之有微煙。非重雲之暗蔽也。少監如餘習。大河如法性。二故大下引證。二常徒下斥非顯是二。初斥他非二。初總斥。二問下顯過。二優下顯是。九地斷見習等者障理名見。潤生名愛秖約一惑有此二名。而分兩地所斷者亦就傍正以說。還是借用別義。二正說法化他二。初分科。二隨釋二。初歎化他成就二。初喻決定說即滅惡也。香像是獸。飛者是禽。非但下魔外合獸。諸眾生合禽。無怯合不畏。亦令下魔外合香象。高心合飛者謂諸眾生高心也。二喻生善。即生權實善也。下雲三草二木是權一地是實。四種法師者暹雲。大論第五評四法師偈雲。多聞辯慧巧言語。美說諸法轉人心。自不如法。行不正譬如雲雷而無雨(其一)廣學多聞有智慧。訥口拙言無巧便。不能顯發法寶藏。譬如無雷而小雨(其二)不廣學問無智慧不能說法無好行。是弊法師無慚愧。譬如小雲無雷雨(其三)多聞廣智巧言語美說諸法轉人心。行法心正無所畏如大雲雷澍洪雨。偈意以多聞如雲說法如雷美行如雨。今以雷喻多聞。隨便舉耳。雷以驚蟄者直立反。經典釋文曰。蟲冬藏為蟄。八音者一極好。二柔軟。三和適。四尊惠。五不女。六不誤。七深遠。八不竭。八音如雷故雲震八音雷驚二邊。至蟄者保有保無如蟲冬藏。法雷驚之令捨二著。故雲驚蟄。三草者人天小草。二乘中草。六度上草。二木者小樹通菩薩。大樹別菩薩。七人所計不離二邊。思之可了。二總歎化他功德。已過量者荊溪雲。重顯無量。前雖約所化今重約能化。三進修化他法門。捨復入力者荊溪雲。有入下力。故雲入力。捨初所得須入下位下法門也。即十法界二諦三諦之理者以諦攝界義有總別。總則十界鹹空假中。別則九界為俗。佛界為真。此二諦也。六界為俗。二乘為真。菩薩雙照。佛界即中。又六界通為四聖之境。即因緣所生法也。二乘即空。菩薩即假。佛界即中。此三諦也。此之二三若總若別秖是一心。故雲甚深。三鄰果歎德二。初總別分科。二一總下隨文釋義三。初歎自行二。初歎智德二。初總二。初約佛理釋無等等義二。初約佛釋。無與等者者超因人故。今等諸佛者此明極果彼彼相等。而後心菩薩近之。今且釋無等等義。近義在下約位顯之。二約理釋。前釋則約人位齊名等。此釋則約智齊理名等。前釋自他相對。此釋理智相對。二又若下約位簡。顯近義二。初約下位非近。二金下顯等覺是近二。初直約圓教。二若下傳約四教。前三教金心菩薩望當教果。約佛約理俱得名近。望圓俱遠秖如別教金心方斷一十一品。所未斷者尚多。安得名近。四教約惑傳傳比之。下疏自論。故雲可知。二別二。初總即因緣釋也。大論二解今試會之菩薩真因。佛是真果。因果法異。故雲有無畏等菩薩分果。佛是極果。果義既同。故雲分得佛力等。是知。真因分果左右之稱。二解任異一意常同。二別釋。即約教也。二初正釋。別立名教者暹雲。毘曇中立十力名與大論同。若說十八不共法但以四無畏大悲三念加十力為十八法。所以大論破之。今但下荊溪雲。名同義異依諦不同。此約四教以明分得。仍顯無等等義。向雲傳作可知蓋見此矣。二前教下結示。二歎斷德。無為惡趣者違逆中道名為惡趣。經雲供養汝者墮三惡道即其義也。二歎化他。若開脩羅者以脩羅在鬼畜趣攝故但五道。帶結願生等者暹雲。藏教菩薩未斷惑故。夫願生者皆捨此生彼。若神通則本處身在而彼處現身。願扶餘習者以習為入生死之種。誓願扶之受身利物。此非如鏡現像任運真化。亦現界外諸土者即方便實報也。三總釋成。雖不得入第一義至之利者。藏通二教雖有入理比望別圓分證並三悉收。若約圓位明四悉者歡喜在名字。生善在觀行。破惡在相似。入理在分真。亦可各約當教以辨。雖不入理而受三益。三結成歎德二。初作結上釋。於中破古如前疏。二又解下作指廣釋四累名二。初懸示二。初正敘經意。二若約下兼示義門。足知大況者以諸菩薩悉由三觀觀心而得分果既內證圓普。故能順彼四機說教益物。雖不約教義自可知。故了觀心名知大況。二等下隨釋二。初歷名釋義二。初廣解三名二。初正釋現文二。初用三觀釋名。荊溪雲。初三菩薩可對三觀。次第屬對亦應可見。體用合論者體即是等。用即不等。體用不二名等不等。前二乃是體用別論。實論三人體用悉等。隨順物機得名不一即一。一人皆具五十一人德也。二約六即判位二。初正明六即三。初敘意。以圓義易生叨濫故須六位區別。二一切下明若觀中道等者始修觀行猶是名字位若觀行成就。五番開發方是觀行位人。三今此下結意。二不得下誡惡勸信。初即誡惡也。若以己均佛則殺害正解名菩薩旃陀羅。若不下即勸信也。若不受觀心即佛即是不信了經。以諸了義經中悉雲煩惱即菩提即生是佛等故此文舉六義。誡惡令無上慢。舉即義勸信令免恥躬。二下去下示用義。二定自下略解諸名。荊溪雲。前既三人合為一釋。下四十九人多二二合或三或單。今文為欲一一成觀故不作對。名為上定者十通心中定數名下定。根本禪名中定。首楞嚴名上定。今觀心性名首楞嚴。故名上定。得此下即觀心性三千三諦。自他互遍。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故雲於一切法即得自在。圓義雖通此釋菩薩定在分真。光相等者荊溪雲。光相等三能所相對。光相即所嚴之體。光嚴是能嚴之用。大嚴即能所相稱。雖雲能所莫不皆具觀故也。下去悉爾。故知。荊溪且指實相。故雲所嚴之體。若據惠光能顯。亦屬能嚴。寶積下荊溪雲。寶積體也。辯積用也。寶約譬辨約法。寶手下觀心成就者觀心在住前。成就即分證。由住前觀心而得分果也。即具下分真二智以喻兩手。此明境能發智。即觀智手者此明境與智冥。悲愍眾生者愍彼昏迷不知自性。如來藏者心具三千。名之為藏。大喜遍心者由達本具所以遍喜。見諸法寶者寶謂實相。能於生死有勇者達生死即涅槃。故於生死無怯。帝網則從理起教。明網則從理起智。詮智由教。故教前智後。雖各就一義而實互通。正觀三諦至之網者。無量諸法即四教四門門門四悉。若信若法豎歷三世。橫約十方莫不鹹從觀心三諦而有。故雲具足無量等也。網諸煩惱則自用破惑。及諸眾生則以此化他。智網光明者從境發智故。自他同前。妙生者從智斷立名也。諸法不生斷也。而般若生智也。使想一處者有事有理專觀心脈事一處也。繫緣實相理一處也。今文約理莫之能勝者二邊之智不能勝實相之理也。解髻明珠者珠在髻中如實隱權內。解髻出珠如開權顯實。與之者權智也。者以法授他名權智也。經雲法王子者觀經疏雲。以法化人名法王子。此則文殊。從自行立名法王子。以化他顯稱大論三十二雲。佛為法王菩薩入法正位乃至十地。故悉名王子。皆任為佛。如文殊師利也。二如是下結意釋疑二。初結意二。初結示聖德圓通。引物歸心者令彼得四悉益。故雲歸心。一人各具一切觀門者以諸菩薩各顯一念三千三諦之理雖觀門無量豈離三千。況復自他互融。能所不二。故知。隨舉一人即具眾德。內德既等則外事俱融。所以名字語言現身說法悉皆齊等。故雲即字等乃至法等也。但為引物歸心隱其圓能各彰一德。以立其名耳。言字等語等等者此即大品文。彼明四十二字門門門互融。故雲等也。南嶽釋雲。言字等者謂法慧說十住。十方說十住者皆名法慧。乃至金剛藏亦復如是。言語等十方諸佛說十在與法慧說等。乃至十地亦復如是。又一切字皆是無字能作一切字。是名字等。發言無二。是名語等。一切諸法皆互相在。是名諸字入門等也。前是事解次是理釋。二能如下結示凡心能見二。初明修觀則見能。如是解者若了自心三千彼彼互遍。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者。則不動自心遍見諸聖。豈唯見聖。亦能見凡。以一一眾生鹹具此理故。諸佛菩薩者諸佛是極聖。菩薩是分聖。分極雖殊三千理等。我凡彼聖其理何殊。故於凡心即聖境。若然者豈但橫見現在他聖。亦能豎見未來自聖。以自他因果三千攝盡故。寄言來哲宜乎。介懷儻了已性則諸法自明當信一家無信異說。大蘇妙悟豈虛也哉。二故法下引經證成。信汝所說是法寶。則為見我是佛寶。亦見於汝及比丘等是僧寶。此於一心見同體三寶。今引此以證心觀中見諸佛菩薩也。華嚴下明三身理等證意同前。二釋疑二。初疑問。二答釋二。初引經正答。二若執下斥執顯過。執文字如抱石。沈生死如投淵。縱昏情如夜遊。捨觀心如去燭。五總結二。初正標指。二問下兼簡位。高下莫測者雖不可定執而疏文所釋多約補處。三明雜眾二。初總示二。初標示。釋名二。初標示。二此中下釋名。二此有下顯其權實二。初總示權實兩人。實隨業生者隨善惡業受五道生。二此等下別開乘戒四句二。初標示引經。今傍大經者荊溪雲。彼唯一句舉勝況劣。今附一句離為四句。二解下傍經釋義二。初標列四句。二若通下判釋乘戒二。初約通論則義同。言通論者夫戒以防止為義。乘以運出為名。理事俱有防止之義。是故始從不缺終波羅密通名戒也。理事俱有運出義。是故始從人天終於佛乘通名乘也。一切下正示通義也。善法事善別唯是戒。今約通義亦得名乘。觀行理善別唯是乘。今約通義亦得名戒。故雲皆通乘戒。二就別判則體異二。初正判二。初示相。聞經生解是信行。觀智推尋是法行。二故大下引證。不動不出者不動煩惱不出生死。二但戒下結示二。今為下別釋二。初列章。二隨釋二。初玄釋二。初列章。荊溪雲。分為七門解釋者後六雖殊莫不皆成初乘戒也。所謂乘戒之信法乃至乘戒之自他亦可雲信法之乘戒自他之乘戒。中五展轉更互論之。若欲生起此七門者初為成根具立乘戒。為成乘戒須開信法。又由信法種子別故感於大小兩乘不同。由乘大小有漸頓化能引之人。須垂應跡。為成受化須示觀心。以觀心故化物機熟。二隨釋七。初值佛不同二。初標指。二一戒下正釋。婆藪來者彼經第一卷雲。爾時婆藪從地獄出。將九十二億諸罪人輩來詣娑婆世界。十方亦然。爾時文殊語舍利弗。此諸罪人佛未出時造不善行。經歷地獄。因於華聚放大光明承光從阿鼻獄出。舍利弗言。久聞佛說。此婆藪仙作不善行入於地獄。雲何今說出於地獄得值如來。佛言。為欲破一切眾生計定受果報故。善男子。勿謂婆藪是地獄人。何者婆者言天。藪者言慧。雲何天慧之人地獄受苦。又婆者言廣。藪者言通。廣通一切究竟住。於地獄受苦。終無是事。又婆者言高。藪者言妙。婆言斷。藪言智。婆言剛。藪言柔。婆言慈。藪言悲。等廣如初句。經仍廣明殺羊初緣。當知。婆藪即權人也。然權必引實。故知。乘急戒緩人也。問三下此約三惡。是八難處雲何得道。如捨衛等者大論第四明。捨衛有九億人。三精舍佛為報生地恩故多住捨衛。而九億人中但有三億見佛聞法。其餘六億如疏所列。並由乘緩故不聞經。周時下即姬周第十六主莊王他十年。即魯春秋莊公七年夏四月辛卯夜恆星不見。夜中星隕如雨。案此即是如來誕生王宮時也。而此土但見祥瑞不見佛身。不聞佛說。豈非乘緩耶。言星隕如雨者春秋曰。莊七年夏四月辛卯夜恆星不現。夜中星隕如雨。杜預注曰。恆常也。謂常見之星。辛卯四月五日。月光尚微日光不以昏沒。如而也。夜半乃有雲星落而且雨。其數多。皆記異也。日光不匿恆星不見而雲夜中者以水漏知之。左傳曰。夏恆星不見夜明也。星隕如雨與雨偕也。先賢諸德推佛生年互有遐邇。依法顯傳推佛生時。則當殷世武乙二十六年甲午。依法上答高句麗國問則當。前周第五主昭王瑕二十四年甲寅。引穆天子別傳為證。稱瑕子滿嗣為穆王聞佛出乎迦維遂西遊而不反。依像正記當前周第十七主平王宜臼四十八年戊午。依後周道安用羅什年紀及石柱銘推則當前周第十八主桓王林五年乙丑。依趙伯休梁大周元年於廬山遇弘度律師。得佛滅後眾聖點記推則當前周第二十九主貞定王亮二年甲戌。又感通傳雲。佛是夏桀時出世。隨翻經學士費長房雲。今依普曜本行等經校讎魯史佛以莊王九年癸巳四月八日現白象形。從兜率降中天竺國迦毘羅城淨飯大王第一夫人摩耶右脅。十年仲春二月八日夜鬼宿合時於嵐毘園波羅樹下右脅而誕生。相既顯。故普曜雲。普放大光照三千界。即左傳說。恆星不現夜明也。瑞應雲。沸星下現侍太子生。故左傳稱星隕如雨。本行經說。虛空無雲自然而雨。杜氏註解。蓋時無雲。左傳又稱與雨偕也。然姬周曆十一月為正言四月者即今二月。辛卯五日魯史為謬。沙門道安著二教論用姬周曆推還合八日。唯以生時為成道歲。遂令佛世遠三十年耳。佛至僖王元年庚子年七歲乘羊車詣學堂。四年癸卯年十歲與諸同齒釋族試力。惠王三年丁未年十四啟父王遊出。城東門見病人迴。六年庚戌年十七納妃求夷。八年王子年十九。四月八日夜半踰城出家。十九年癸亥年三十。二月八日明星出時朗然覺悟成無上道。四十九年處世說法眾生感緣既盡。佛以匡王四年壬子二月十五日後夜於中天竺拘屍那城入般涅槃。當爾佛興此土眾生鹹不聞見。戒急乘緩其在茲焉。佛入涅槃至今大宋大中祥符八年歲次乙卯已一千六百六十一年。此取周莊王時生匡王時入滅為定。此依費長房及今智者疏文也。則不取諸家年代。又文選南齊王簡棲頭陀寺碑雲。周魯二莊親昭夜景之鑒。漢晉兩明並勒丹青之飾。以此觀之簡棲及智者鹹以佛生周莊王時。非獨長房也。若然者像法尚有三百三十九年。以像法千年故。準三藏教及善見律雲。佛何以不度女人。為敬法故。正法千年以度女人減五百歲。制修八敬還滿千年。然後像法亦一千年。末法萬年。五千年來學三達智。並得四果。六千年去學不得道。萬年已後經典文字自然滅盡。但現剃頭有袈裟耳。正法之世大乘味淳。至乎像代味少淡薄。若入末法則無大乘。奴婢出家污染淨行。惡王治世課稅僧尼。今既未然。猶居像法。此等年世後學宜知。來者覽之無嫌繁重。二信法根性悉是至聽法之人者明信行乘種也。即是至之人明法行乘種也。必須善之者令善佛意也。法行非上慢之類。信行非涼德之徒。而荊溪記中偏誡信行。豈非正為我曹而垂訓乎。故荊溪雲。既言為種。種有明暗。若徵遠種畜生道中久遠一句尚得為因。況復聽法講說者耶。故知。佛意不以但令聞已說已端拱待發。若如是者精進徒施。必欲為種佛意欲令分起行。故為菩提故為利他故伏煩惱。故隨照了。故厭生死。故達文字。故遠眷屬。故為乘急。故為俱急。故無悕須。故遠名利。故亡彼我。故折憍慢。故敬求者。故不請友。故請加被。故讚他說。故遠雜語。故離戲笑。故捨如是等二十法已略可微為信行乘種。若不爾者為種實難。三大小根性。利鈍為異者法利信鈍。或互為利鈍。四頓漸根性二。初列章。二釋義二。初正釋二。初正明二。初頓大。七處八會者以再會普光明殿故。唐譯新經則有九會。以三會普光明殿故。大師但見舊譯。故雲八會。或作九者後人妄改。譬如下日喻佛。照喻說法。高山喻別圓機。以龍鬼等者備如華嚴列眾文。次明下夫言法行少聞多解。非全不聞。大小鹹爾。二漸大二。初正釋。得聞藏等四味者酪味唯聞藏教。生酥轉藏成通。般若義當成別。法華開顯一切能圓。從小至大。故名漸大。漸後之大。故名漸大。此如下證成。毒鼓者大經第九雲。譬如有人以雜毒塗鼓。於眾人中擊雖無心欲聞聞之皆死。唯除不橫死者。是經亦爾。於諸行眾中有聞聲者所有三毒悉皆滅盡。雖無心思念是經力故能滅煩惱。犯重造逆聞已亦作菩提因緣漸斷煩惱。除不橫死一闡提輩。二今此下結示。信法等者於此會中即三教為大藏教為小。經歷前味至此名漸。此會新入即稟圓教名頓。二料簡四。初問。二答。荊溪雲。木叉戒也。念處乘也。此明法行。又付下信行。三徵。四釋二。初正釋難。二雖復下辨勝劣二。初對辨勝劣。二故雲下雙證。釋成二。初雙證。所引即梁武願文。初句證戒緩乘急。次句證戒急乘緩。二調達下釋成。惡業至地獄者與闍王同造五逆。調達於王捨城地自然裂生入地獄。如大論第十七廣明。荊溪雲。以由造逆雖現墮苦未造逆。時為種已定。藍弗生天由無乘種福盡墮苦。若爾調達尚乃得為乘種。何須上來二十法耶。答調達未逆已得燸法。尚不與向二十為儔。何得卻以調達為比。若不畏墮苦任如調達。何須更論乘戒四句。況教門引逆。勸進辭耳。以此義故須善取意。鬱頭下大論第十九雲。得非想定有五神通。日日飛入宮中食。夫人接足而禮。由觸足故欲發失通。求車而出還本山中。更修五通為林池魚鳥所喧因發惡誓。盡欲噉之。後得定如初生非想處。卻為先誓所牽非想壽盡墮飛狸身。婆沙雲。飛狸身廣五十由旬。殺害眾生無得免者。五應跡同凡者現二十五有果報之身也。二十五三昧者大經聖行品雲。菩薩住無畏地。得二十五三昧壞二十五有。無垢壞地獄。不退畜生。心樂餓鬼。歡喜修羅。日光弗婆提。月光瞿耶尼。熱炎鬱丹越。如幻閻浮提。一切法不動四天王。難伏三十三。悅意炎摩。青色兜率。黃色化樂。赤色他化。白色初禪。種種大梵。雙二禪。雷音三禪。澍雨四禪。如虛空無想天。照鏡淨居。無礙空處。常識處。樂不用處。我非非想。廣釋義如法華行妙。二十五有者四洲四惡趣無想及那含六欲並梵天四禪四空處。受四惡下以無垢三昧現地獄身。以不退三昧現畜生身。以心樂三昧現餓鬼身。以歡喜三昧現脩羅身。次住下以四三昧現人身。即如幻日光月光熱炎。如次對南東西北四洲也。餘十七三昧悉現天身。故雲受人天身也。然此皆由分證一心三諦故能墮類現形。破有益物。故知。二十五種悉中道王三昧之異名也。六觀心受何等身至何等法者。若持禁戒依華嚴修觀者則於未來受人天身。見彌勒聞頓教得道。若不持戒依華嚴修觀者則受四趣身。見彌勒聞頓教得道也。依漸修觀值下四味。比說可知。乃至橫約四教。豎歷五味。兼等說之。不見不聞者即乘緩及俱緩人則不見彌勒。不得聞法也。得入道即俱急及乘急人。不得入道即俱緩及乘緩人。得失可知者自揣己心未來如鏡。七化他。二帖文二。初分料。二隨釋四。初梵天眾。文中先明實行。次明應跡。此雲離者已離欲染故。或雲淨行者離染故淨。住初禪中間者即中間禪也。在初禪二禪兩楹之中。梵王得此禪。故毘曇至皆有梵王引經論異說也。今謂至故作世主今師和會兩文。若應跡下白色現初禪身。種種現梵王身。故生初禪者以初禪三天梵王在中故。以主領故別為一有。望法華序等者彼雲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屍棄大梵光明大梵等。則世主是初禪王。屍棄是二禪王。光明是三禪王。等取四禪王也。所言下法華舉三名。故等字但在四禪。今既唯舉二名則等取三四。或可初雲梵天王是總標虛位。屍棄是別舉其人。法華亦然。故法華疏雲。經標梵王復舉屍棄。似如兩人。依大論正以屍棄為王。今舉位顯名。恐目一人耳。若欲以配四禪即當依疏所解。應跡下住雙三昧現二禪身。雷音三禪。澍雨四禪。上界處空等者荊溪雲。初禪覆一四天下一鐵圍山。二禪覆小千。三禪覆中千。四禪覆大千。皆以下擬上。略知方所不同。於空不可擬故。二釋天二。初正解現文。翻為能作者正雲釋迦因陀羅。此雲能主。言其能作天主。二問勝下通前釋妨。問意者荊溪雲。何故於色但列初禪。欲界但列忉利。檀越此雲施主。三八部眾二。初案現文釋義二。初標示。二大下正釋二。初釋。大威力通貫八部者始諸天終摩□羅伽悉有大威力也。餘文八部皆雲。四王各領二部為八。東方二者乾闥婆富單那。南方二者鳩槃茶薜荔多。西方二者毘捨闍毒龍。北方二者夜叉羅剎。今經八部與此不同。故向雲多有所關。二上文下釋八部八。初諸天二。初正釋二。初釋來者。五那含天者一無煩。二無熱。三善見。四善現。五色究竟。此名五淨居天。皆三果所居也。二簡不來者。無想天即色界第十三天。外道修此禪者受生也。二此等下總結。二釋龍。肇師曰。龍有二種。地龍虛空龍。種有四生。僧護比丘為四龍說法者授龍王四子四阿含經也。有視毒者閉目受經。有噓毒者閉口受經。有觸毒者遠住受經。有氣毒者背面受經。師責其失禮。答雲。以視則殺人乃至氣能殺人故閉目等也。廣如僧護經。三釋神夜叉。什肇皆以神字自為一類。與夜叉別。故肇雲。神受善惡雜報。見形勝人劣天。身輕微難見也。今文既雲皆鬼道。驗知。以神自為一類。文中釋夜叉先明受報。次明修因。下文皆然。為天給使者肇雲。天夜叉居下二天守天城門閤。毀戒下明修因也。車馬施等者什雲。地夜叉但以財施故不能飛空。天夜叉以車馬施。故能飛行。四釋乾闥婆。陵空昇空也。十寶山者謂。雪.香.軻梨羅.仙聖.由乾陀.馬耳.尼民陀.斫迦羅.宿惠並及須彌是為十也。妓樂者女樂曰妓。五釋阿脩羅。故言無酒者魚龍業力海水不變瞋妒。誓斷故名無酒也。六釋迦樓羅。七釋緊那羅。八釋摩□羅伽。少施者亦薄行惠施也。二上來下約乘結顯。四四部眾二。初約實行釋二。初正解。此未可定用者荊溪雲。依餘經文但雲近佛得善宿名。不可定雲男女不同宿也。涅槃疏以一日一夜受八戒者名為善宿。二問四下釋疑。素服白衣也。西俗所服色皆尚白。二菩薩下約權行釋。二別序二。初述意分章二。一發下隨文釋義二。初發起序二。初懸談義旨二。初正示表發二。初總示二。一現下別顯。荊溪雲。文中具表三正三依。雖兼表正意正在依。若準此意說普集時身相已勝。但未論勝土。今於勝身加以合蓋表說諸土。問寶積是何時來。答準此經文似普集末。何以知然經雲。爾時毘耶離城有長者。乃至合成一蓋。此文既無聞經之言。但雲持蓋來供養佛。驗知。秖是普集竟時云爾時也。準此歎於勝應法雲。說法不有亦不無等。似如聞法。何妨爾前曾聞勝法。以不雲聞普集經故但是至此見勝應佛。約身擬法於理無妨。二料簡釋疑二。初簡現身二。初問。二答二。初引大品明同。二引法華明同二。初正引二。初廣明。所止一城者經雲。遂到其父所止之城也。城即涅槃。眾生習解有可得涅槃之義故言到城。威德特尊者即相好巍巍捨那之像也。窮子驚避即不機不受大化也。即脫瓔珞譬隱捨那無量功德。著弊垢衣譬現丈六形。擬說三藏教者如長者執除糞器與窮子共作也。心相體信者親既證小。則信大不虛得涅槃價故體析不瞋。宅內者無緣大慈喻以舍宅。家業者即大乘戒定慧也。集國王大臣者漸頓諸經無不契所詮之處皆為經王。常機益物興廢有時部部不同名之為國。皆言第一。即是其王。法華會通諸教。豈非聚集國王。彌勒等諸大菩薩皆是等覺即大臣也。定父子天性者即經雲。此實我子。我實其父也。生佛理等如父子天性相關也。荊溪雲。引法華具騰五時者全借法華意明今部五中第三。若不具騰焉知遠近。二初見下結示。初見遠避等者暹雲。明於四時皆現尊特之身。故不雲鹿苑也。二此方下結同。二簡表發二。初簡表法身二。初問。二答。引二經者應必表法。應即法故。二簡表寂光土二。初正簡表寂光土二。初問問意者以身表身。其義可爾。以身表土。義似相違。二答三。初明土是經宗。既首談佛國現身。豈不表耶。二法身下顯身土不二。由依正不二故便現身即表國土。離身無土者荊溪雲。此是法身身土不二之明文也。諸部文中雖有此意文相不顯。不得此文將何以消諸部碩異。請觀疏文及荊溪意。無情成佛何所疑耶。且離身無土。離土無身。故身成時即土成也。心外無境。深可思量。故金錍雲。一佛成道法界無非此佛之依正。一佛既爾。諸佛鹹然。眾生自於佛依正中而生殊見。彼又問雲。佛成道時土亦成耶。成廣狹耶。不成有過。真如下覆釋上義也。真如實相即心性之異名。境智誰分。身土寧別。心性無外。攝無不周。既唯一心。豈有能所。故使境智身土四並非之。然而終日雙非未乖雙。是智境身土宛然自殊。故說境智及以身土。雖雲自殊體元不二。故今表身即是表土。故雲既表於身等。學佛乘者苟迷此旨徒費光陰。欲逮無生吾不信也。北轅適越。豈不迷乎。故金下引證不二。唯識者唯遮外境。識表內心。唯秖是心。更無外塵故雲唯識。諸佛修習無分別智通達唯識真實之性。故雲智習唯識通。以正智契真如無有形相則名莊嚴。故雲非莊嚴莊嚴。謂非事嚴而是理嚴也。三此經下引經文結。酬心淨則佛土淨者心即土故。所以心淨即是土淨。但表下體雖不二表發自分。秖由生迷取悟有別。故表身表土以開發之。今別表土其旨炳然。二兼簡報應土。秖由三身相即四土不二身土體一能所無殊。故使三四同皆表發。今雖各辨須曉理同。文為四。初問。二答。三徵。四釋如文。二隨文正解二。初總別分科。二初明下隨文釋義二。初如來現身三。初佛說法。此四通攝一切眾者謂。諸家釋義或以在家出家各二為四眾。或以天人龍鬼為四眾。以今四眾一一歷彼各各有四。故舉今四能攝彼多。彼之所明全失今四。尚統師者即法尚師。北齊敕為昭玄統。故雲尚統例如下荊溪雲。彼由開故合。此明由正有依。開意本合。依正不殊不二而二為物故爾。二譬顯。窮實相頂者三德究顯在分真頂故。盤峙者峙立也。滄溟海也。佛不住生死不捨生死者異凡夫故不住。異二乘故不捨。自行故不住。化他故不捨。大智故不住。大悲故不捨。生死即涅槃故不住。涅槃即生死故不捨。凡此四釋以顯佛德。如海水非四色者毘曇俱捨並雲妙高四面各有一色。東黃金。南琉璃西白銀。北頗梨。隨其方面水同山色。眾生入中盡同水色。心非四門者三惑妄心無四門正解。故雲心非四門。故下雲而說四門令失噁心。故知。不得以真性釋此心義。更無異解者如海同山色。三合譬。是為萬善無畏空座者萬善即果上三千俗諦之理。無畏即不思議空真諦之理。萬善即無畏空如眾寶為師子座。此即果智所契。真俗不二之理也。問諸佛不斷性惡。則果上三千九界無減。何名萬善之理耶。答修惡已盡。但性惡在。此惡即善。如雲鏡明具醜像性。豈令明亦醜耶。身相巍巍者巍巍高大貌。喻果智超出分真也。二長者獻蓋二。初分章懸示二。初標示分章。二獻五下懸談表報二。初示三章所表。初章表法報身土。次而於下明第二章表應佛身土。大眾下明第三章表聞三身四土依正不二。悟道得法喜也。初文雲因中慈迴向佛果成無緣慈者迴真因向極果也。圓報法身者報身即果。智法身即果理。成依報淨國者即法報所依究竟寂光也。亦迴因向果故雲成也。表於應土者即三土也。應佛化主者居乎三土鹹名應佛。他受用報即是勝應。二故知下結為序之由。二一長下隨文釋義三。初表發之由二。初分科。二隨釋三。初與同類俱。華嚴雲至一切魔皆須約圓釋義。慚愧為深塹者慚第一義天。愧賢聖人也。四道者圓四門也。三界即分段變易二種三界。而因果依性者普賢觀雲。大乘因者諸法實相是。大乘果者亦實相是。五種種性者荊溪雲。習種性.道種性.性種性.聖種性.等覺性。一性有百各以十善互嚴故也。十善以為眾善之本。故通淺深。二虔敬。三奉蓋。二合蓋現土二。初分科。二隨釋二。初合蓋。二現相二。初總別分科。二隨文釋義二。初現國土四。初現國土廣長。二現十山恐表眾生世間者以十山表十界也。三現大海江河恐表五陰世間者以五水表五陰也。言五水者一海。二江。三河。四川流。五泉源。四現日月天宮或表器世間者荊溪雲。然前文中已表依土。依土即是器世間竟。故知。此中但表依中小世間耳。即如一山一洲之例。今謂。日月星宮皆前所現廣長相中小世間也。眾生五陰之所依者此四世間二是所依即依報及器。二是能依即眾生五陰。以攬五陰成眾生故此即正報之身也。何得表情者謂十山五水悉是無情。何得表眾生五陰之有情耶。答意者大乘所談依正不二。互表何傷。故諸大乘現相皆如此也。二現諸佛說法。必有能依者有國必有人也。三大眾歡喜。三輪不思議化者即身通口說意鑒。不謀而化名不思議。二敘述歎二。初敘意分科二。初敘來意。荊溪雲。神智高明者位居極故高。以高故明。若準經文與五百俱。自非相惡豈堪隨從。若非所將其位必下至下請說仍雲是五百等皆已發心。至下得道方雲得忍。準此復似五百未與寶積同位。縱述己身在五百數寶積豈可與彼全同。況在數外仍須有本。焉知本位不廁淨名。故今乃以高明通歎。若不高者焉知所表所現之瑞。以擬淨身淨土之相。智人知智故能冥合淨名之情。既了淨名。亦可依俙裁於佛智。二就三下分經文二。初分經。述歎至之由者荊溪雲。以述為歎故雲述歎。既現二身。必依二土。故述兩應並得為由。故雲述歎。二言勝下示義二。初示勝劣身義。尋此應身等者荊溪雲。勝應之中別標法身。而文但雲尋應得法。未雲應身即法身者猶帶方便劣應身。故又以劣應色相劣故不可尋之見法身也。滅色即色方之可見。況復即色所表復通。故法華雲。等者雖引彼經仍有三意。一以劣為由。二以勝斥劣。三引小歸大。著脫之語不在今教。此乃直明用塵土坌身狀有所畏耳。現有煩惱如塵土坌身。示同悕生死如狀有所畏。二問下示遠近二由二。初雙釋二由。荊溪雲。此中問答者一者遠借法華經意。二者近用當部之文。在昔必無為由之語。於今方可分置其言。二問三下重述遠義。二十年者八忍為一。八智為一。並九無礙九解脫也。除糞者斷見思也。二就近下隨文釋義。今寶積說偈於十二部中即孤起。或人謂。疏雲。初述由。次述歎。似重頌者非也。夫重頌者前已長行說竟次更偈頌說之。故得名也。此中寶積都未發言。但孤然說偈。敘述。豈是重頌耶。文為二。初述歎表發之由二。初述歎勝應法身為近由二。初分科懸示。何以得知等者荊溪雲。經既未來以現往驗。況復自有歎劣之文。身勝法勝。身劣法劣。   維摩經略疏垂裕記卷第二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79 維摩經略疏垂裕記   維摩經略疏垂裕記卷第三   錢唐沙門釋智圓述   二就兩下隨文釋義二。初略歎形聲兩益二。初分科。二初又下隨釋二。初歎形益二。初分科懸示二。初分科。二大經下懸示三。初引大經。亦色非色者以顯佛性不離色心非色即心也。金剛身者應體即法。不可毀壞故。二今初下配今義。先明今歎目淨攝金剛身。歎勝攝劣者荊溪雲。準凡歎聖耳。況應身之相教門自分。故聖相中莫若毫髻。今從眼說。故雲眼勝。況眼具五。從名復勝故。且歎之以形於劣。次力無下明今歎心淨攝力無畏。三舉下總結要。二目者下隨文釋義二。初歎色功德二。初事釋二。初總釋二。初正解。肝悲等者白虎通曰。肝繫於目。肺繫於鼻。心繫於口。脾繫於舌。腎繫於耳。今且準凡而擬於聖。凡夫悲時必內動於肝。然後目中有淚。故曰肝悲則目淚。荊溪雲。如來即以利物表悲。利必在智。故眼表智。肝表於定。智動定用猶如肝悲則目淚也。大論等者荊溪雲。既悲生於智。智由於定。定用即悲智用也。肝悲目淚況之可知。二釋疑二。初問。荊溪雲。既尋勝應以得法身。勝應有相。法豈有耶。二答二。初正答二。初正示眼。荊溪雲。答意者佛眼既為四眼之體。四眼即是法身之相。故使尋相見無相也。況無相之相諸相中上。故引法華即其事也。二餘下列餘相。二證成。荊溪雲。法華意者佛具五眼。四不獨立故三十二即法身相。吾今此身即是法身。斯言有在。二但眼下別釋二。初通示略消二。初通示五眼二。初約用釋相。又能雙照至事理者荊溪雲。故知。五眼但是體用而已。若從修觀肉眼居首。今從歎佛故體用同時。約教下若約當教則各有五眼。如常所論。若以偏圓相待總而明之唯圓佛眼。別教法眼。通菩薩慧眼。藏菩薩肉天二眼。若約二乘則兩教俱得慧眼也。若論圓意一心三諦即具五眼。照心因緣生法即肉天二眼。真諦慧眼。俗諦法眼。中諦佛眼。三諦既不縱橫。五眼豈應隔異。荊溪向雲但是體用。斯言有徵。是則佛眼為體。四眼為用。體用不二中邊一如。四教總別美在中矣。六即簡濫高下常分。二金剛下引經證。具於一眼中具五眼用。故知。五眼不可分張。二今寶下略消經文。文中先消法。次如青下消喻。二今略下別明帖釋二。初帖解經文二。初廣約別圓。荊溪雲。前通釋中悉從極判。故雲窮源及遍法界。今從別說。故分五差。雖復五差仍以教分屬別圓也。何以知然。肉眼有頂天見。界外慧眼能破內外見思。既能過於兩教三乘。驗知。義當別圓教也。唯圓不應。別說五用。唯別不應。天慧通外。但是為令五相區分故於圓中而兼別說。因禪離蓋者離五蓋也。四大造色者四大為所造。四微為能造。以四微和合造成四大名四大造色。問微義可知。大義雲何。答地水火風遍處皆有。故名大也。大即周遍為義。大論五十七雲。如佛說四大無處不有。故名為大。二藏下略示藏通。荊溪雲。正以別圓收前。次以形斥通藏別圓但成次不次別。藏通但四義立於五。況復依禪依真不同。具如法華疏記那律中明。二問下釋疑別證。二觀解。荊溪雲。既雲一心。五不應別。不別而別。暫屬對之故此應雲秖粗細境即中道也。二歎心功德二。初事釋二。初總釋。二別釋。總釋已當因緣。別釋即是約教。上下科分多爾。然對下觀解即四釋中唯闕本跡。或時義立。初總二。初正釋。文中先釋心淨。次釋已度。中先簡通。初義立。但通故。大經下引通難別。次今約下示別。因果區別用消已度。若從通義佛心名禪。不可過故。二問下釋疑。荊溪雲。次難別中從因。所以既有通果。何事立因。答中引大智論及以涅槃。並證從因。則為因果各有文也。且引翻名助從因義。故棄惡言定不唯果。二約教下別釋二。初藏通。荊溪雲。三藏亦云永離法愛者法愛語通。此中但是於禪離愛。但當教佛於禪自在。故雲離愛。所以羅漢但雲無間超入超出。然論自在猶不及佛。又今約教者皆附前文從因義邊。佛無所斷。故雲自在及以無明永盡等也。即於已度義便故也。又藏通中一時之言但約當教真諦以說。二別圓荊溪雲。別圓九禪義須約位分別。故知。名同其義永異。所以兩教並有重玄及以真緣。不約位消何由可判。文為二。初引地持。明九種大禪者一自在。二一切。三難。四一切門。五善人。六一切行。七除惱。八此世他世樂。九清淨淨禪。委釋名義如法界次第下卷。菩薩依第九等者即等覺後心入此禪也。得菩提果出過清淨者菩提果即佛心。佛心無惑。超等覺上故雲出過清淨。清淨即第九禪也。此約下通示九禪次位也。地前修自性者荊溪雲。未入初地。未具佛法。未名一切。當位別修。故名自性。佛果出果者佛心出過九。故二圓二。初正釋。準別明圓。還以自性在凡餘八在聖。究竟離虛妄者此初住分究竟非極果究竟。顯自性清淨心者則本具三千於茲分顯。既具佛法名一切禪。二引證二。初引光明證成。如來顯能游之智。無量甚深是所游之理。橫周法界。故無量豎徹三諦。故甚深。過諸下顯佛心境智出過九禪。二引瓔珞斥謬。集八禪眾者即自性禪乃至此世他世禪。即是集地前地上菩薩也。昔在華嚴等者荊溪雲。所言昔者一家五時皆有結教。以瓔珞經結諸方等故指華嚴以之為昔。猶隔鹿苑瓔珞在後。道理必然。故知。他釋非但八禪不成。昔義未允。二觀解。荊溪雲。觀心中取本有理。名為心淨。能觀此理得已度名。故諸禪語攝別地前及前二教。二歎聲益二。初正釋形聲益者荊溪雲。準前開章秖合雲聲。今加形者形未必聲。聲必有形。開章依別。釋義從通。況復經文久積淨業。及以導眾義兼身口。故得雙明。文中先釋久積淨業四字。荊溪雲。文中雙約身心兩果者二業相成方具相好。無畏等相好神通是身果。離結稱理是心果。次外稱下釋下三字一句。外稱至根緣釋稱無量。能於至以寂釋導眾以寂也。以用也。用悉檀導眾至寂滅理。故疏文作已了字者誤也。形聲下釋。故稽首尚書曰。拜手稽首。孔安國曰。拜手頭至手。稽首頭至地。又解下以種智導眾行。至果已息。故雲已寂。約此則應作已了字。荊溪雲。重釋導眾向者自行釋。上句則前約自行。後約化他。此句前約化他。後約自行。自他相藉故也。二上句下結釋。上句即久積淨業。下句即導眾以寂。荊溪雲。示釋成相。又上形益中兼出心德以顯於形。故知。聲益亦依於心。故以色釋色。以心釋心。聲從於口三輪具足。故知。以能導眾必專於心故用二義以釋兩字。若用此以字以字向下。謂以寂故稽首也。若用此已字已字向上。謂導眾已也。二廣歎形聲兩益二。初分科。二既下隨釋二。初廣歎形益二。初歎釋色心用二。初歎釋色用二。初歎色用神變。是法身至於色者荊溪雲。然其神變通於一切。具如止觀記釋種種神變中。今此且從所變事釋。既引一切悉趣於色而為神變。豈隔於心方得名為一切法趣。以此神變有法身本故也。問今應歎土。何以歎形。答形必依土。驗正知依。況事似隔從理必同。依事似殊其理無二。二釋色用一行。釋成色用者若據經文諸佛演法之言似明聲益。何謂色用。故荊溪雲。色心之言聲亦屬色。況舉說驗形。其形方實。若不驗說雜魔外故。問聞佛說法乃是聲益。何名形邪。答形聲者須從化主。今此但是化事所現。況復見佛及佛說法皆屬於色。況復說法亦是色用。是故可得釋成於色。從若非佛去釋於得益之相。非辨形聲。問此下荊溪雲。此既現土。親能表土。何名為由。由但正報仍分近遠。答中意者然此頌中先歎於由。次頌表發。故不可以由為表發也。故於答中便破他釋。二歎佛心用二。初歎心用。歎佛心用者前標章中形益色用。今雲心者荊溪雲。心有用。故色方有用。如前略中亦以心釋形聲兩益。一切諸法皆趣於色不隔於心。色方有益。益如前釋。得三昧王三昧等者以法在人人方稱王。法力等者法不出諦。力即自在。於諦自在法方有力。超過者三昧是斷。諦觀屬智。二俱超過。是故雲也。既出十界。三界通外。七聖財者謂信戒聞捨慧慚愧。荊溪雲。今以道諦名聖財者其實財通一切諸法。亦以無作聖財理通。如雲聞等不可局。故其實通四。滅是所證。苦集須破。故不言之。為屬色用心用耶者聲教屬色。屈曲藉心。況復答中引無盡意色即是心故。故雲通也。但能施是心者此語尚通方便教意。應雲施由心妙財方有法。是知。由於能施心融方乃可雲施由心也。二釋心用。權智分別世諦相者荊溪雲。此約跨節。指一實理為第一義。諸教淺深皆名世諦。問上多約三諦等者如略歎形聲仍約五眼及九大禪。故此禪眼三諦具足。答中合真入中通教含中二諦也。合真入俗別圓複俗二諦也。已料簡者玄文問雲。秖應取圓教不思議真為體。何得取理內通別真諦為體。答法華正直捨方便但取圓真為體。此經猶帶通別方便。故取理內三種方便皆得為體。今意同前。故指玄文。荊溪雲。但此開合亦是一往。今應以一期佛法事理相對。通論二諦亦得名為合真入俗。故此方等具有五種三諦離合。次又解下以凡夫所解為隨情。以聖人所證為隨智。荊溪雲。以情智言之者應如法華玄文七重跨節也。二結歎色心用。二廣歎聲益二。初敘意。上現尊勝等者先以形表聲。形聲俱正。次以正表依。正為依序。二不有下正釋二。初釋聲益二。初釋法不有無二。初總釋二。初正解。荊溪雲。說法不有等者文既雙非。又雲說法。當知。雙非即是中道。恐人不了。又更從說。何等法下於所說法釋出其意。不可說於所非之法。故知。能非即所說也。能非即是中道法也。何者下更舉所非釋出所說。所說必非凡小法也。且舉凡夫二乘便耳。亦應更雲異於三教出假。菩薩多說中道者方等四教前二無中。前非正意。故得雲多。二料簡二。初對二諦簡。荊溪雲。上用二諦等者指上善能分別等文。智既照諦。說必依智。何得前後二三不同。答意如前。二對邪小簡。荊溪雲。外道等者欲簡諸教眾多雙非顯圓雙非。故設斯問。答中具答雙非不一。二約教下別釋二。初正約教。單複具足者複重也。有無兩亦雙非單四也。有有.有無乃至非有非無有.非有非無無複四也。有有.有無有.亦有亦無有.非有非無無乃至雙非為頭亦爾具足四也。尚無下向無二教非有之空。何況別圓非無之中。若得方便等者荊溪雲。此約奪邊但雲非有。雖有四門奪但成無。故雲非有。三藏教去雖復與之有此滅。故亦得是有。但成有無尚無第三。何但雙非。故前二教必無雙非。次別教雲藏性者須簡別圓。真如為惑所覆名藏別也。即惑是理。理具諸法名藏圓也。一門即四門等者既達三諦互融。豈有四門隔異。空門真諦。有門俗諦。兩亦雙非秖是中諦遮照。於此下圓著須破。何況偏小及以凡外。金鐵二鎖貴賤雖殊繫縛一也。二今簡下判經意二。初獨歎圓融教釋。二復下俱歎四教釋。二以因下釋因緣法生二。初類同緣起有二種。如前說者荊溪雲。如前歎菩薩德中明。有迷悟二種緣起。迷即十二因緣。無明為本。悟即觀十二因緣。智能滅無明。今亦二種苦集是迷。道滅在悟。悟兼利物。迷全已愚。迷乃可盡。悟必須興。皆約中道雙非理也。二然體下正釋。體非至有生者指上句經也。以雙遮故不生。有因下正示緣生義。以雙照故生。二結聲益。四教明三種至云云者荊溪雲。若有我者則有造作。若有造作當來有受。故知。無我則無造受。但前二教約界內真。後之二教約界外真。此中正約作時無我。非謂不作方名無我。故知。作時作體本無。雖曰本無業不敗失。秖緣本無得論。約觀修令無我。故約佛說作受本無而眾生作及佛菩薩作不敗亡。故得用結不有不無。通別無明等者界內界外皆以苦集為惡。道滅為善。此就大綱。若綱目細論則各有善惡。且如界內苦集總包六道三善三惡。道滅則於界內名善以無明全在望界外仍惡。界外善惡可以比說。當以地住相望高下以明善惡。唯圓佛果究竟之滅無惡可論。故荊溪雲。唯佛獨善唯善不亡。二歎劣應遠由二。初分科。二隨釋二。初歎形益二。初歎應色。有言元吉等者此本尼拘陀樹。佛依得道因立嘉名。荊溪雲。魔王等者如止觀記。中夜入四禪者一切應佛成道入滅轉法輪等皆在此禪。知常無常等者常即定法。無常秖是不定之法。於三學中如毘尼藏。有心犯重定為業障。名之為定。餘戒不障故名不定。眾生數即正報。非數即依報。二歎應心二。初正解義。無心意等者荊溪雲。心意秖是識想兩陰。受即受陰。行字平去二聲俱得俱屬行陰。能所別耳。倒即三受者謂。苦受樂受捨受。受即三苦者苦受苦苦。樂受壞苦。捨受行苦。行即行陰者解經行字。無業故無集等者惑業和合。故名集諦。由有集故能招苦果。大品五受五行者荊溪雲。有受必行。無五見受行者大品第三行相品雲。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密。時行亦不受。不行亦不受。亦行亦不行亦不受。非行非不行亦不受。不不受亦不受。身子問空生。何故不受。答般若空故自性不受。五門者荊溪雲。秖是五受以門為名。門從教立。受在內心。於內受中由受故行。故皆有五。二如佛下引事證二。初正引大論第一雲。有外道梵志名長爪。是大論師計一切論可破。一切語可壞。一切執可轉。故無實法可信可敬。如舍利弗本末經中說。其是舍利弗母弟。以姊懷智子論議數負。恥己不如。因更遊學。學訖還國覓甥不見。往難佛雲。一切論可破等。佛以一句責雲。汝見是忍不。思惟千久不得一法入心。乃雲。沙門瞿曇著我置二負門中。若我答忍是負門粗。眾人皆知。雲何自言不忍而今言忍現見妄語。若答言我見不忍是負門細。無人知者。即便答言。是見亦不忍。佛言。不忍是見將何破他。眾人無異。何用自高而生慢為。長爪於是不能答佛。自知墮負世尊不彰我過。不言是非心調。柔軟得法眼淨。長爪所計即屬單四見中雙非見。或當單四見中後三見及無言見。若言一切不受即似無見。荊溪雲。眾人無異者指於諸起見者。小小避就但雲眾人。二釋妨二。初問。後時者荊溪雲。將於長爪及以身子得道之時望佛初坐樹下之日。所以長爪卻在後時。二答二。初敘古違經二。初敘古釋義。受八禪定者謂。四禪四空。此但通舉。其實踰城之後先從阿羅邏學無所有。次從鬱頭藍弗學非非想。二今謂下斥古乖經。以凡夫時者即為太子時也。二又恐下正通前問。提謂因緣如瑞應及提謂經。說五戒即人天教也。五行木火土金水也。行者老聃雲。行天之氣也。白虎通曰。火者陽尊。水者陰卑。木者少陽。金者少陰。土者大包。二陰三陽尊者配天。六甲者甲頭也。一甲五行一日。六甲六十日。一年之中甲經六匝行三十六曆數列次也。有當來僧者以未入鹿苑未度五人故指五人為當來僧。從是已後者從初伏提謂至後。後涅槃時皆以不受破諸外道。如涅槃中破六師十仙也。二歎聲益二。初分科。二隨釋三。初歎轉法輪四。初釋初句二。初釋法輪。文中以二義釋。輪謂可轉義能壞義也。經三七日者大則已聞頓說。小見三七停留。蓋有所表也。初七欲說圓。二七欲說別。三七欲說通。既並無機。故受釋梵請說三藏生滅四諦也。二釋三轉。眼智明覺者暹雲。俱捨雲。於見道中法忍名眼。法智名智。類忍名明。智名覺。觀見名眼。決斷名智。照了名明。驚察名覺。又眼總知三世。智知過去。明照未來。覺知現在。秖是三明之異名。三轉各生此四。故名十二行也。大千者四大洲.日月.蘇迷盧.欲天.梵世各一千名一小千界。此小千千倍說名一中千。此中千千倍名為大千界。二釋第二句。三種藥中等者此引涅槃陳如品文證今不淨義也。不淨慈心因緣名三藥。貪瞋癡名三病。理事相隔。故藥病互無。今雲不淨。其義例爾。大集雲者引真實理證本來淨。陳如但見小實理耳。三釋第三句。拘鄰即陳如。梵音楚夏也。五人者暹雲。一拘鄰如。二頞鞞亦馬星。三拔提亦摩訶男。四十力迦葉。五拘利太子。見諦得戒者十誦明十受。此當其一也。故彼文雲。十種得戒。如佛自言善來比丘自然已得具足戒。如摩訶迦葉自誓因緣得具足戒。如憍陳如見諦故受具足戒。如波闍波提比丘尼以八敬法受具足戒。如達磨提那比丘尼遣信受具足戒。如須陀耶沙彌論議受具足戒。如耶捨比丘等善來受具足戒。如跋陀羅波楞伽三歸受具足戒。如邊地第五律師受具足戒(於五人中須一人是第五律師如涅槃記委明)國中十人白四羯磨受具足戒。一人不名僧寶者以四人方成僧。故荊溪雲。此破古也。若餘四人非見諦者陳如一人縱是比丘不名僧寶。何名三寶現世間耶。先具此三然後依之立相從三。六師所說如涅槃經。四釋第四句。不約一體者荊溪雲。有二義故。一者漸化之始未須一體。二者以一體三消經文不便。二歎法妙人天受益。以斯妙法者荊溪雲。今問。他人若從名定應同法華。故須簡於名義異同。今無漏智等者非但無漏過於世智。於無漏中佛必異於三乘弟子。三十四心無間斷。故佛無退轉。極更不起。是故得有一受之言。大經雲。等者此引治他證自不退。治他既爾。驗自可知。案婆沙及曇無德。有退無退者取無退邊以證不退。然婆沙中具有二文。今舉退邊。成論依空一向不退。兼雙引之。非即雙用。又復婆沙約修道邊。有漏智斷即無無生。但有盡智。者則有退也。見諦不退二論則同。猶如大海者海有三義。深廣含眾流。法藥無量如海之廣也。三總結歎。以大悲三念處之德者荊溪雲。一切諸佛皆具此三。謂得供不高。逢毀不下。於不毀供而不生癡。此意多在應化佛耳。文中但引女毀梵讚。第三略。無八風亦但舉於違順。後文自列。故此未具。須彌者此雲安明。入水最深。故名為安。出諸山上。故名為明。所言妙者新譯雲獨有。茲山四寶所成。羅□三摩等者訶慰之極數必至三。因身子驅而安慰之訶身子雲。汝何以輕大龍之子。語羅雲言。莫啼莫啼。訶調達者調達從佛索眾。佛訶之曰。疑人無知。我尚不以眾付身子目連。況汝癡人食唾者乎。一香塗下此約色心具出二種三念相者。雖即由境方具三心義但成一。今各明者欲顯二相令後行者因外識內。二正述歎現相二。初分科。正述歎。因表發等者荊溪雲。前已破古。故由前二由方有表發。二奉微下隨釋二。初總述歎現瑞。三表發三。初述歎奉蓋。因小果大者荊溪雲。五百各各俱獻微蓋。蓋微曰小。合表寂光。大中之極。豈過於此。未達表旨故雲莫測。此乃為後淨土因果之先兆也。何者由獻故受。由受故合。由合故喜。由喜故請。由請故說。由說故聞。由聞行因。由因感果。復有種種因果差別即成種種淨土之行。今從勝說。故雲無方。又從總說但雲因果。二正述歎合蓋現瑞。表發應身之事者荊溪雲。之事兩字主彼所說之事故也。三述歎大眾歡喜。二別述歎三密二。初分科。總示。即是三輪等者轉自與他能摧他惑。二義名輪。既無過失。不須防護。二大聖下隨文別釋三。初歎身密。淨心者下二義釋淨心。初約聞教。次約修行。又初是淺位。次是深位。譬如一月等者月必依空。空喻法身。月喻報身。影喻應身。眾水喻四機。或見下現四教身也。二歎口密三。初歎辭法二辨。佛尚非梵音等者荊溪雲。大音無聲。梵音秖是隨於國土一類而已。梵尚非梵。餘何所論。舉勝況劣。他皆準知。二歎義辨。三歎樂說無礙辨。三歎密意二。初敘意分科。佛心非權等者佛心空中。故非權實。空中即假能現權實。良由理具方有事用。約十界通明則九權一實。約四聖別辨則三權一實。今約對四教機。且從別辨以前六道但是生機之所耳。三種權實二智者自行即聖人心中所證。化他則凡夫心中所解。自他相對即聖凡共論。聖雖照權對凡名實。以真證故。凡雖照實對聖名權。以情解故。是知。約自行即全奪。唯聖有二智故約化他即全與。凡夫亦得論二故自他即半與半奪。於凡奪實而與之權。此意甄明三如指掌。二初一下隨文釋義二。初約三種權實二智以歎意密四。初約內外歎自行。內智圓滿者二智俱圓也。由內具智故外有用。荊溪雲。稽首十力等者秖由具力。方能外用。此即同體權實之體用也。二歎自行化他。荊溪雲。稽首住於不共法者以不共故。故能導物。此從不共為名。以導物故。故有不共。此從導物為名。左右共論。故為二義。三歎化他文有兩釋。其義皆通。以對前二成三種故且取化他以命科也。即是化他權實明智斷者荊溪雲。斷縛到岸。其名既通。義分偏圓即權實也。況復眾言理含權實。或斷眾結為權。權到彼岸為實。據答問文通釋為便。四總結。是總結上二種權實之智斷者既雲二種智斷。即是結第三科也。以智斷在第三科明故。以向釋經通自他故。若準荊溪所釋其義盡善。蓋二字誤。應雲三種權實等也。故荊溪雲。稽首能度等二句雲結三權實者。三中一一皆有能度永離之義。自度度他自他相對其義並通。結上三者若自度世。亦自永離。結自行也。能度結他永離結自。即自他也。度他令他永離度世並結他也。廣本亦作二字。今準荊溪釋義恐廣略二本並寫誤也。二約三種二諦結歎密意二。初標示。三種二諦者例前權實與奪區別。亦應歷七重二諦各述三種。二初下隨釋三。初約隨情二諦。皆隨凡心所解也。二約隨情智。隨情無染者如蓮華不染泥水也。三約隨智二諦。皆入一相者真俗不二皆聖證故。二正說分二。初懸談義旨二。初分章述意二。初分章命宗者命召也。宗主也。於此一經召佛國以為主也。復宗等者荊溪雲。復猶複也。佛初自說佛國因果而為宗。今重明之。故雲複也。況對淨名彈訶文殊往復皆順佛旨。是故如來重更說之。亦得稱複。二所以下述意。次第述三科意皆初雲所以是也。成前普集等者正必有依故。尚書符者尚書秦置也。初秦代少府遣吏四人在殿中主發書。故號尚書。尚猶主也。魏晉齊並曰尚書臺。梁陳後魏北齊隋則曰尚書省。尚書雲。龍命汝作納言。詩雲。仲山甫出納王命。王之喉舌。並尚書之任也。符者唐置符寶郎。屬門下省。周禮地官掌節。春官典瑞。即其任也。其符節盡納於宮中有從則請郎主於出納也。凡符信皆藏其左班其右還以合之。一曰。銅魚符起軍旅易守長。二曰。傳符給郵驛通制命。三曰。隨身魚符明貴賤應徵召。四曰。木契所以重鎮守慎出納。五曰。旌節。山國用獸節。土國用人節。水國用龍節。皆以金為之。刻姓名者則官納之。不刻者傳而佩之。夫旌以專賞。節以專殺。奉旨者奉天子旨也。以喻淨名奉旨而彈訶也。開境者謂開拓土疆也。以喻淨名伐邪小之寇拓大乘之境。至尊天子也。二問淨下釋難顯宗六。初敘昔彈訶非助佛國難。二初問難。已前彈訶者謂。訶五百八千悉敘昔事。荊溪雲。問如何得知訶皆在昔。答五百八千皆雲憶念我昔曾於。知是已前。今說淨土去命時近。故知。訶時悉在前也。二答釋三。初正答。冥會佛意者冥暗也。會合也。暗合如來將說佛國之意也。二世下舉喻。閫域也。將軍者秦置大將軍。漢以韓信為之。武帝以衛世為之。位在三公上。明帝以竇憲為之。初拜威震天下。尚書以下欲拜之皆先伏稱萬歲。尚書令韓稜曰。自古無此禮帝乃止。孫子曰。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古語曰。閫以內寡人制之。閫以外將軍制之。天心帝心也。何必侍詔者漢書雲。唯聞將軍之命不聞天子之詔。荊溪雲。若非涉情先行後奏。彌副聖懷。三合結。述昔等者荊溪雲。對佛述時契故默印。昔日彈訶等者當彈訶時佛國因果其言未興。普集同席尚自未說。故使爾前但助二緣。況今經中具足依正。又普集前諸大乘經但多說正。故彈斥日總助成之該於二緣。故雲通助。二釋中間九品無佛國義難二初問難。荊溪雲。問意言。前雲淨名助佛揚化近聞向來通助正報。若爾此中應當別在依報。依報既是別意所為。應須處處盡明依報。淨名所說品數雖多若論依報其義未幾。蓋不足言者非謂全無。唯有空室現妙喜等。蓋少許耳。二答釋。荊溪雲。答中意者何必說於土名。方是淨土因果。行即是因。因必招果。即是其義。何固守名。三釋中間九品無佛國言難二。初問。難荊溪雲。始即佛國。終謂菴園。前問猶通與其小分。故雲蓋不足言。乃由答中但以行因而為答問。其行猶總未足決疑今九品中二義不成。一非佛說。二無土名。而淨名說何者是依。二答釋二。初引佛國文。二淨名下以九品類。荊溪雲。答意者從義非語理出常途。豈執國土之名而亡方便之說。故從此下乃至宛然即其事也。四釋符成淨國義不分曉難二。初問難。二答釋二。初總標。皆有此義者荊溪雲。如問中三義。淨名一訶具其三理。乃至九品意亦如之。況淨名始終悉成三義。故從法華下義出其三。二如下別示三。初示淨名符成。荊溪雲。初引法華舉佛自淨佛土成就眾生。成就眾生永永不已。化主既然以勵諸下。此類下正明淨名但符成如來淨土。二淨名下示淨名自淨。三弟子下示弟子等淨。弟子菩薩者荊溪雲。弟子即弟子品。菩薩即菩薩品。五釋聲聞入滅非淨佛國難二。初問難。荊溪雲。菩薩可爾等者淨土之行必須願生。小乘亡生。生滅義反。何得引同菩薩事耶。二答釋二。初正答聲聞淨佛土。所以至此義者引前第四番中答辭以總責也。深求從本則小乘淨國。淺問從跡則小乘取滅。如法下正答也。荊溪雲。從本說之方有其事。故受折者皆是能同。二又問下更顯佛國為經宗二。初引文立宗。荊溪雲。此別酬問意。即更通引顯成佛國為宗義也。因此往復者荊溪雲。往復乃是通指九品。二若不下責古成今。荊溪雲。破古意者此將已釋以難古非。故以空室用表極淨之佛土也。以破古釋所生諸品意。斥古人雖見經文十方佛土皆空之文亦未肯以宗為佛國。淨名意以十方三土亦復皆空。良由室表常寂光空當知。古人未曉經旨。六釋一名解脫非關佛國難二。初問難。問意者此經既以佛國為宗若立異名應名佛國。既雲解脫。則佛國義乖。荊溪雲。此經雖即人法雙題恐單人名表法猶濫。故從法稱以為其問。二答釋。答意者此經通名不思議解脫經。中別品有不思議。名議相符既明依報。則佛國義顯。荊溪雲。答中還從別名以答。故不思議最顯佛國。但今意明不思議義有總有別。總對一部。故名為通。以法對人亦復如是。是故人法二意不殊。二就半下正釋經文三。初佛國半品明大聖對機命宗。說佛國因果二。初分科。二隨釋二。初寶積請說二。初同類堪聞。先已發心者荊溪雲。問此之五百何處發心。疏既不雲此難定判。或是此生此會已前。或普集見聞勝報人法。或復適來睹佛神變。或當聞向寶積述歎。或可具經上來諸處。或再。或三。但所見聞。悉屬方等含於四教發。豈不然。但機宜聞淨土行教。是故復須更請問耳。何者發心之中上求唯一。下化猶通不出權實。歷教詮理。取土攝生。是故更須問淨土教。是故寶積述發為請。令得聞於淨土心因果。此雲至道心者梵雲質多。此翻心也。經中已翻。此言心者相帶來耳。但發心至分真者荊溪雲。問既通列菩提。六即之中不列理即及究竟者其理可然。何以不雲觀行即耶。答今此發心對佛述行。觀行功薄。故不足論。況觀名通相似等。別教相似分證非無觀行。從勝立名。方稱所述。若欲通收理何不可。秖恐長者位已過之。言相下更從教簡。於此三中但雲相似者相似居中。名字無位。分真正當無生之位。故須正約相似位判。皆約內凡者通性。地別。三十心圓十信。所以約三教者諸長者子義通衍故。問下荊溪雲。問意者長者但雲發菩提心。今何依據而雲相似耶。答下唯明通位者以人雜小乘故須簡示。別圓二教約忍論發義準可知。荊溪雲。答中意者亦簡無生及觀行位故。故知。爾前發義不成。前已論竟。今重問者欲簡異耳。如通教中相似初心尚未能發。故知。名字雖有發義去無生遠。兼復通漫。此亦約於次第者耳。二正請說二。初分科敘意二。所以下隨文正釋二。初請果。二請因。二如來答二。初分科。二隨釋四。初讚許。二誡聽。念之生修慧者荊溪雲。念前聞思所依之境。當如聞思而修行之。通於四教。應此方等。是故聞已必于思修。儒書尚雲。學而不思則罔。又曰。修身慎行恐辱先也。俗教所論思修俱淺。但有其名無出世實。三受教。四正答二。初分科。二初文下隨釋五。初正答二。初答果二。初正答三。初標章。總答二。初事釋二。初總示。然土不在至已如前說者荊溪雲。問既非四句。土定在誰。答秖緣定屬以成性過故。四句中皆雲不在。言四句者破凡非聖。凡理本來亦無性過。眾生業力不可思議。佛菩薩應亦復如是。豈兩難思。合成性過。離二無別。不可思議。應知。思議即不思議。況不思議理可思議耶。若離若合皆不逾理。作此觀之諸土永寂無可說示四悉示之隨聞獲益。餘何可論。二眾生下別解二。初釋眾生。二所言下釋之類三。初正明有為緣集等者荊溪雲。諸緣積集有為無為一切悉然。應知。有為即緣集名有為緣集。若以無為為緣集者名無為之緣集。及開中下寂光者合而言之在果報中。此三土眾生等者荊溪雲。若作都迷即二。同居及以有餘。若兼分迷即指同居有餘果報。若全取分迷即是果報及中下寂光。是故文中上句雲。及開中下寂光也。故取分迷皆在無為緣集故也。二約教。三釋難三。初釋三土既別不應同是無為難。三土者方便果報及中下寂光也。所迷理同者同迷中道故。二釋所迷既同。不應三土差別難。問意者所迷既同土秖應一。答意者惑斷深淺須分土別。所迷理同故並號無為。初意中次第示四教生三土不同。初明藏通唯生方便。五人者藏二乘通三乘也。受變易等者於釋論二死則屬變易。於攝論七死則屬方便。開七合二。二收七盡。七名如第二記。次別圓下明別圓凡聖備生三土。斷通惑者俱內凡位。別七住已上圓七信已上俱生方便土。及見下見不空。即分證中道也。即別地圓住已上俱生果報。若十下以寂忍三品對十等妙。故所以十等名分寂光土。寂忍即寂光也。分證既深別名寂滅。有後即十。無後即等。雖復下次意也。所迷理同故同稱無為。三釋土既有四。集亦應四。難四種緣集者一有為。二無為。三自體。四法界。此論師所立。今家但用二名。故此研問。荊溪雲。此問意者論師既立四種緣集。今家又立四種眾生。何不以四而對於四。有為生滅等次第對之。答中一往亦暫許之。言有妨者因斥論師。自體法界不殊無為。名異義同。何須別立。若於無為義分三者容有是理。然此三集並在別圓住地已上。故不以三對三眾生。欲離無為以對三者無為即是初地已上。自體即是第十地也。法界可對等覺也。然實不及。直名無為。無為悉是障中無明。故須總合為一無為。二觀解。荊溪雲。觀心者為對二種緣集分明故。今且以二種緣集次第以對三觀。觀相粗存緣集未盡故也。應須更論一心三觀一時俱破二種緣集。即約六即及緣集盡。二別釋三。初敘意分章。二依章釋義五。初橫約同居。滿願成佛如法華經。量其所居者所居眷屬多少也。多則宅大。少則宅小。修善多少等者眾生修善多則莊嚴勝如彌陀。眾生修善少則莊嚴劣如釋迦。第三句中今明菩薩調伏等者調伏即次句。準此文意前之二句並後二句之方便也。故知。教化調伏本為佛慧起根。四隨諸下釋起根句。意亦如是。言起菩薩根者既雲要因六根起根取土。當知。下文光明寂默仙菩薩等並在同居淨穢二土。以今文中亦且在前二土故也。具如下文。菩薩行品者彼品佛為阿難廣說佛土。謂佛光明菩薩化人佛衣服等總十七事。以此四句在於二土故名為橫。一一別對。故名為豎。二豎對四土二。初標示。豎對者荊溪雲。隨其土體對惑增滅得有諸土多少不同故。名為豎。二初文下正釋二。初前三句配三土。具縛者三惑全在故。淨穢亦爾者國土品類亦無量也。能調難調者見思煩惱凡夫所不能調。故曰難調。二後二句配寂光二。初正釋二。初釋義引類。荊溪雲。總別見中者以根對境得總別名。根六慧一隨宜不等。非即有於總別之土。如聲聞下引類也。總相謂四諦總明因果。別相謂十二因緣別明三世因果。二故華下引證釋成二。初引證。二即是下釋成。由於根塵了達三諦具足諸法故得名佛眼。佛意亦由三諦具足名無滅修。二料簡因果與奪等者荊溪雲。因之與果俱得無生寂滅種智。與則寂光通因通於中下。奪則寂光別在極地。以上下位俱得無生寂忍種智。別則寂忍不通下因。三類通四土。如前四義者指前橫釋同居具四。復當今文類通四釋。四通寂光等者荊溪雲。其中寂光唯用中下教化調伏。佛慧漸深起根成就。入於究竟常寂光故。四約觀心二。初正明觀法。二初示行願二。初約事成觀行二。初總攝生土。境是心之所依者心即能觀。觀即眾生也。境即所依猶國土也。眾生者下證能觀是眾生義。二今因下別攝橫豎。向約事釋有橫有豎。今附事成觀一一明之。文為二。初附豎成觀。荊溪雲。觀心中雲多少者即是因緣及空假中對論多少。如初觀心未敢遍緣且緣因緣。於因緣中隨對隨照。故雲少也。觀境稍熟次心遍攬即名為多。次空假中多少準說。境即如土。或增或減。次及不次準例可知。此釋初句也。調能下釋第二句。次如是下釋第三句。次起菩薩下釋第四句。二復次下附橫成觀。荊溪雲。初對初句。調與不調即第二句。入與不入即第三句。起與不起即第四句。二深識下約觀起誓願。荊溪雲。約觀明起誓。橫取四土以對四心。但約二種緣集作之。緣集在因。最宜對觀。文為二。初觀有心起誓。且攝經初句。二觀空心起誓。即攝經四句。多少即初句。二若但下結示相須。荊溪雲。結上觀中須必行願事理相資。故豎對屬行橫對屬願。行人下事釋。橫豎本在觀心。故將向文以觀行者既雲觀心。須在於己。以諸眾生不出心故己心既爾。他心亦然。是故文雲意在此也。二引證結要二。初引證。荊溪雲。引大集者證事須觀。觀成心淨。心淨必能事淨故也。二行人下結要。從此而起者皆從觀心而起四土。五約教帖文。或斷不盡即是聖人者。若約藏通斷不盡者即三果六地已還俱在聖位。若約別圓斷不盡者即六信六住已還猶是內凡。今望藏通總雲聖耳。見真中道者即別地圓住分證中道故。無為未盡者上地無明猶在故。無為將盡者即十地等覺也。為此所化取中下寂光 荊溪雲。約教中於一一句皆約四教。各歷四土至果報中。有別教者存教道耳。至寂光中雲圓教者通中下耳。又從有餘以取果報用別圓者用別地前及教道耳。三此釋下結意準文。下文多倒釋者荊溪雲。菩薩行品具足述前四義。不闕而不次第。第一釋第四。第二釋第三。第三釋第二。第四釋第一。下文雖章安續補亦不違於先師之旨。三結成二譬顯二。初分科。二隨釋二。初開譬二。初開成譬。荊溪雲。四不可說名為空者謂。都無說是則失於四不可說旨。故須依於四不可說有因緣說。具足悲智取土利生。能於空中以見不空。教化調伏入慧起根。乃於眾生有所成辦。故雲空地。隨意故有。無礙故空。故雲四不可說故名為空也。地者即為悲願所依。空即地也。言宮室者生之所依。為生取土土成物益。二開不成譬。二合譬二。初合成譬。若純用下荊溪雲。此經斥二乘。而雲通教菩薩亦何能淨者何故復雲通教菩薩有淨土因。然為遮其取證空耳。二合不成譬空。二答因二。初分料敘意。互相涉入者橫歷諸行皆豎窮心源。豎窮心源亦橫收諸行。故雲不得相離。故前下前作橫說。後作豎說也。廣長至表此者荊溪雲。廣表於橫長表於豎。並現於蓋正表相資橫豎不二而橫而豎。又十方諸佛以表於橫。諸佛說法亦可表豎。並在蓋中。不二亦然。須更互帖釋者所釋經文須達文旨。若經文橫論即須豎義帖釋。若經文豎辨即須橫義帖釋。廣長相在。身土亦然。故表不二。二今先下隨文釋義二。初橫歷諸行修因二。初分科。二初三下隨釋三。初約三心二。初分章。二隨釋四。初別明二。初配名。三種菩提心者即三乘道心。二釋義三。初直心。二深心二。初正明深心。二通前料簡三。初明約小修大。荊溪雲。此問意者經雲。直心深心是菩薩淨土等。既此二心是二乘心。菩薩何以行二乘心。答中雖借通教義仍未顯。故引法華而通釋之。雖為攝物行二乘心元期淨土。故得引釋。二明兼帶二乘。問此中等者荊溪雲。經文但雲直心深心。如前所釋並是菩薩行願本體。若消文中淨土又無二乘之心。乃是妄加二乘之語。答中意者但雲直深。不雲二乘者既帶方便。故不的雲。是則雲二乘則妨大。雲菩薩則妨小。意既兼含。故但雲直深而已。言準望者荊溪雲。今經此言冥有其旨。未可即行彰灼說之。此座二乘顯用之。元皆是修於淨土之人。故知。菩薩修二乘行為攝生法。若欲顯說須依大品法華經意。問準望法華可有此理。大品如何。答一切諸法趣於諦緣。是摩訶衍會法之言。良有以也。故有諸法趣二乘心。問雖作此說亦未消於大品之文。大品但雲。三乘共位菩薩十地皆學皆行。何會雲是淨土行耶。答既不取證理在攝生。修淨土因而為攝法所攝亦通二乘心也。通教尚爾。別圓灼然。次引大論者既雲有土純聲聞僧。即是聲聞來生其國。既有所引。豈無能引。諦緣下結難也。即是能引之人行也。三明三終顯一。從多為論者荊溪雲。若望諸土道理合有未開顯者。故雲十方不無此事。但聞顯者多。是故前消教化等文雖有橫豎通約諸土於中豈無未開顯者。故此經文理須十方橫豎消釋。然雖猶有未開顯土匆若時合移入他邦。或用密教當土開之。若法華疏釋照東方。一切開者為引同故但照於同證。經意別不可一準。三大乘心。二通明二。初正示通義三。初示義。秖是一自性清淨心者即三千三諦之一心也。此約一心而有三號。謂直深大也。釋義如文。二菩下釋成無作四諦者陰入皆如無苦可捨。煩惱即菩提無集可斷。邊邪皆中正無道可修。生死即涅槃無滅可證。而此四法秖是一心本無造作。故名無作。名深法忍者三道即三德。故名深也。一實諦者別圓證道同顯三諦。包融無外故名一實。超出二邊故名一實。若約教道實為惑覆既不相即。義與圓殊。三今此下結示。無三差別等者荊溪雲。故約三心以明三德。又此三心義雖通於別圓二教然亦不可前後並別。言三德異名者大乘即解脫。深心即般若。直心即法身。大乘但由悲願得名故對解脫。即是初心住於三德者既對三德。理合各三。二對昔顯今。昔論等者昔指普集等諸方等經。今明等者荊溪雲。爾前諸經但明正報。唯說三身對於四教。前二教佛俱名應。故若以依因對於四土者同居有餘俱名應土。故今身土或四或三。依因者取土利物因也。若對緣集有為無為及以生死分段變易國須分四。即二同居方便實報二集二死各分二故。三觀心。空假二觀三心等者荊溪雲。還借前來通別二釋至此文中共成觀義。三心別者具如別釋。若作通釋空假三心亦含於大。以通菩薩亦入空觀。乃以諦緣。假三心者藏通菩薩自觀諦緣。亦具三心中三心者而雲一三三一者。二未即中中必即二。凡觀萬境皆不二故。若分圓別對此二教初心後心別教初心義當空假。與前兩教三乘義同。   四釋經三。初釋直心二。初總述。前約教明等者荊溪雲。前普集經準教修行取法身果。今非無教。但於教行更加悲願成淨土因。問此前後文皆雲此經並約依因。此中何得還引光嚴以證彼正。答道場是處義當依因。亦可用表能依法身。況復今經雙表依正。故列諸行並具二途。問何故等者此還用前別釋為問。直通緣度。豈獨諦耶。答中二意。一者從便。二者攝他。是則二俱用彼別名以成通義。二別釋二。初正釋二。初釋直心二。初示五種直心。直心有五等者荊溪雲。一往似豎。如下佈施以望持戒亦名為橫。一一復通五種直等亦得名豎。是則豎中以五望五復可為橫。亦名為豎。然終是橫。專對於橫良有以也。一世間直應有多種。如三界中見愛各別。引諺雲。癡直者但世間諸直以癡為本。以是而言亦具貪瞋。下之通別具如前釋。諺者俗言也。此五下判權實也。二今圓下明菩薩圓修二。初修觀行。知一切法等者知即能觀觀。一切法即所觀境。一切之言不出十界百界。鹹即空中。故並雙非。非九界即非權。非佛界即非實。空中即假而能雙修雙用。修前四直是修權。修圓教直是修實。修成有用還用五直以化於他。故雲雙用。此中初修在名字位。修成雙用皆在五品。於五品位能化他者即止觀所明圓人上根出假也。智者即其人乎。然此雙用約於佛世有顯有密。顯為方等當教菩薩。密為此中兩教二乘。密但探用法華之意。非今部體。若論用教不無其理。故雲教他修五直行。此文凡有四心。一自作。二教他。三讚歎。四隨喜。自作屬雙修。教他讚歎隨喜並屬雙用。荊溪雲。圓菩薩下明修淨土行相者一切菩薩具此四心方名大行。今具後極故是圓也。收下三故四心之相闕一不可。具如止觀記引大論文也。故於五直亦具四相成淨土行。道理雖然識其旨故。若實行者前二教人以前二三而為權也。別圓準說可以意得。各誘令入當教之實。若本圓人但以同體之攝而攝取之。又復通人亦云修於淨土行者。若任當教雖有其文乃寄利人堪被接者。二菩薩下入相似位既從觀行轉入相似。雙用五直倍勝於前二。若入下釋來生。故知。住前修於五直 若入初住八相成道則前所化來生其國。文為二。初明分真成佛。此即釋經菩薩成佛時也。故知。經雲菩薩正指住前。成佛之言乃在初住。故荊溪雲。又成佛之言不必妙覺。通取別圓地住已上。從此位去皆八相故悉以十界身土取生。或復古佛垂跡利物。今文正在菩薩實行。故成佛言必須通曉。下去諸文大旨悉爾。從似入真以成化相。分真果中三土不同。以常寂光無成佛義。若開中下準說可知。二即現下示所化來生。此即釋經不諂眾生來生其國也。文為四。初生同居。初則赴緣等者明施五時化也。二生有餘。三生實報。無二邊等者荊溪雲。當地中惑名之為諂。惑斷名直。四生寂光。此約中下寂光。即十地等覺。二義既下結斥。直心有五。生國有四。故曰眾多。此總結示也。豈可下斥他解也。二釋深心分文節釋。準直心可見。文或有闕望上說之。下去皆然。亦何離於十二緣者法門無量因緣收盡。若事若理者於五深心一事四理亦可四事一理。緣覺深心等者荊溪雲。通中存別。意仍在通。次但具有下分於橫豎。通別兼具。具於四種四土故也。三釋大乘心。即四教大乘等者荊溪雲。問前別釋大乘唯在別圓。直深二心唯在二乘。今此文中何得通四。答前別此通。理數然也。故通釋中雖皆五釋於大乘中復除世間。思之可見。今謂直深之心世間皆有。大乘之稱唯在出世。故使疏釋大乘唯言四教。又復應知。雖例有五釋今此大乘望前二心全除世間分除餘二。以藏通大乘非二乘故不同直深但約三乘也。上求下釋其名也。夫大以包廣為義。四教菩薩既俱上求佛果下化眾生包含上下。廣大明矣。二乘自度。求化俱無。包廣義乖。故名為小。各緣下乘以運載為義。依境起誓修行填誓自運則從因到果。運他則出凡入聖。自他俱運。乘義在斯。二約自行二。初來意。荊溪雲。若無三心等者真實是直心。高是深心。廣即大乘。二佈施下正釋六。初佈施二。初釋佈施二。初示五種佈施二。初標。荊溪雲。佈施有五者亦是菩薩與二乘所行施等為淨土因。故離為五。及四菩薩施者藏通兼二乘。略標菩薩耳。二世間下釋二。初世間事施即六道施者荊溪雲。然世間直深亦合離。六及於六中各更委分。非法財施者或非理求財。或施乖正法並名非法。若持十善去人天二道各開多類。人開四姓。天分三界。於人中更有居士攝在四姓。言四姓者一婆羅門淨行也。守道居貞。二剎帝利王種也。君臨奕世。三毘捨商賈也。貿遷有無。四首陀農人也。勤身稼穡。凡茲四姓婚嫁不通。飛伏異路。此言居士或是婆羅門姓。或是剎帝利姓。如毘捨離國稱居士者皆是王族。但以在家不仕別稱居士。若婆羅門姓不出家者亦名居士。文中備明施相。即五人因也。若輕心等者心非殷重曰輕。定日定財曰局。擇人可施曰限礙。若勝品下天施。初文至得生是欲天因。若持戒轉細去是色天因。無色可例。二若三下四菩薩施擇覺等者荊溪雲。擇法屬慧。今在施者為成施。故施不得慧不成出世。屍毘代鴿者大論雲。如釋迦菩薩本名屍毘。得歸命救護陀羅尼。視諸眾生如母愛子。帝釋與毘首羯磨故往試之。毘首作鴿。帝釋作鷹。鴿入王腋舉身戰懼動目作聲。鷹在近樹而語王言。還我鴿來。王言。我發願度一切眾生。鷹言。我非一切耶。而奪我食。王言。汝須何食。鷹言。我須新肉熱血。王乃持刀自割股肉而授與之。鷹言。令輕重等勿見欺也。王遂持秤稱鴿鴿身轉重。王肉轉輕。乃至盡身。廣如輔行第五引之。釋迦鹿王代彼而死者大論雲。昔波羅奈王入山遊獵。見二鹿群數各五百各有一主。有一鹿王。身七寶色是釋迦菩薩。復有一王。是提婆達多。菩薩鹿王見王殺其群黨起大悲心直至王前。諸人競射飛箭如雨。王見此鹿無所忌憚必有深意敕令勿射。鹿至王所跪白王言。王以小事一時令鹿受於死。君若以供饌當差次送每日一鹿。王喜其言。於是二主各差次送。次當調達群中有一母鹿。白其主言。我死分當而我懷子。子非死次屈垂料理使生者不濫死者得次。王怒之曰。誰不惜命。次來但去。母思惟言。我王無慈橫見瞋怒。即至菩薩王所白言。大王仁慈。如我今日天地曠遠無所控告。以事具陳。菩薩王言。若我不理枉殺其子。若非次更差後次何遣。唯我當代。思惟既定即自送身。遣鹿母還群。菩薩鹿王到其王門。眾人見之怪其自來以事白王。王亦怪之。王問曰。群鹿盡耶。而匆自來。鹿王言。大王仁慈人無犯者。但有慈茂無有盡時。但彼群鹿歸告於我。我愍之。故若非分差是亦不可。若縱而不救無異木石。是身不久必不免死。慈救苦厄其德無量。若人無慈與虎狼何別。王聞是語即從座起而說偈言。我實是畜獸。名曰人頭鹿。汝雖是畜生名曰鹿頭人。以理而為人。不以形為人。我從今日始不食一切肉。我以無畏施亦可安汝意。具如彼經者暹雲。須大拏經雲。有婆羅門食竟便語太子言。拘留國人也久聞太子好行惠施名聞十方。我大貧窮。欲從太子有所乞丐。太子言。不於卿有所愛惜。我所有盡施人無以相施。婆羅門言。若無物者施我兩兒。以為給使可養老者。如是至三。太子言。卿故遠來欲得我男女。奈何不相施。時兩兒行戲。太子呼語兒言。此婆羅門遠來乞汝。我已許之。汝便隨去。兩兒走入父腋下淚出且言。我數見非婆羅門是鬼耳。乃至兒不肯去。廣如經。十種佈施者暹雲。舊華嚴第十十無盡藏品明施藏。中雲何等菩薩施藏。此菩薩修十種施。所謂修施法.最後難施法.內施法.外施法.內外施法.一切施法.過去施法.未來施法.現在施法.究竟施法如經廣說。又離世間品雲。菩薩有十種施。何等為十。所謂平等心施無惡眾生故。乃至雲三種圓滿清淨施施者受者財物平等清淨如虛空故。地持九種之施者暹雲。彼論第四雲。一自性施。二一切施。三難施。四一切門施。五善人施。六一切行施。七除惱施。八此世他世施。九清淨施。生死後際者謂。究竟涅槃也。如來檀者達施即法界故。檀波羅密者達施三諦法界名到彼岸。三諦即彼岸也。一切法趣檀者檀即法界。法界遍攝無法不在。故發趣品雲。一切法趣檀。是趣不過檀尚不可得。雲何當有趣非趣。二自行下明菩薩圓修。此文極略。準直心說之二。後成下釋來生。二持戒。四種持戒等者事戒無別。能持心異故成四別。例施可知。若作別說則藏通持篇聚。別圓持梵網。正語等者於八正中此三屬戒。三忍辱。並忍為本者荊溪雲。夫忍者為端正因。故出世忍能感相果。故得以為一切相本。四種修相止觀記具明之。四精進。但約眾行者謂。勤修五度得精進名。自有別體者謂誦經禮佛為精進也。謂正勤者勤斷二惡。勤生二善。並屬精進。故以此四並根力覺道為八。此還就初義明精進也。五禪定。六智慧二。初正解二。初正解智度。二上來下通前類義。二釋疑。荊溪雲。問意者等智有漏依根本禪。若正定之言義通五者後四正定位在內凡。世禪全有有漏凡夫。何意名為正定聚耶。答意者分別方異合說何妨。正定望散亦可通用。   三約化他二。初懸示。豈行六度等者荊溪雲。如向六度菩薩非不用之化人。但法屬自行。今四無量非不自行法屬化他。於今四六皆成大行鹹具自他。二四無下隨釋八。初四等。無量從境。四等從心。境雖無量我心常等。四教下三教皆言法緣者荊溪雲。非謂三慈中法緣慈也。法名既通。故皆雲法。但是眾緣之法耳。謂生滅無生無量之法也。於無量中著法緣字者即四無量家恆沙佛法耳。即三諦中恆沙佛法故知。此雲法緣非三慈中之法緣也。故知。法字亦可通五。謂凡夫事法等。圓教獨當無緣名者從勝說耳。二四攝並非凡小所行等者荊溪雲。如前三心直深通大。大不通小。以名局故是故通中亦須別也。但可通諸大乘而已。今亦如是。如前六度及四無量。理通大小。故此四攝及以大乘並下方便回迥之文不通世間及兩二乘。彼教必無其事故也。又四無量及以四攝歷教別釋修相證相不易分別不可具存。故並略列。言四攝者佈施愛語利行同事。約所同邊諸教似同。細尋智願高下永別。以其上兼下故也。乃至位位節級不同。即如本跡高下四句。今多分從下劣凡夫難化者說。其名必通。理不可壅。所攝眾生等者能攝則有四教之脫。所化雖通世間之法菩薩化人無不皆令至解脫。故彈指合掌其例可從。故今從於攝之本意。三方便荊溪雲。問自行等三及破外等三有何差別。答有同有異。從名則異。從義故同。雖有異同離合復別。言義同者自行等三名雖有三法但成二。自他相對無別體故破立等三亦有三名亦但二義。破立二種通成自行教他。故但成二。若爾何須重列。答經論逗機各有其旨。四道品此法二乘有分者荊溪雲。以四諦法二乘初心即須觀故。況復四四各各不同。生滅具用二乘之法。故雲有分。三十七品具如止觀及記並法界次第。非此可具。若準婆沙有漏道品。例前為五有何不可。但凡夫外道所修行者亦是佛法行者所修。未發無漏名有漏耳。但外道法無念處名故。五迴向令來生至具足也者荊溪雲。若不迴向施福有限。唯感富樂。迴向極果。及與眾生令福具足福智乘戒體用事理一切無闕。若爾於等六度皆悉具五。豈不具足。何須別立此一門耶。答必須方便方乃具足。若爾迴向復還託於諸行。諸行雖皆不雲迴向。迴向又亦不雲諸行存沒雖異誠無別體。何須別立。答雖相導引所治各別得名又殊。施為慳治。乃至智為愚治。迴向自為自利近果之治。所以有願無行令修六度則以六度為名。若有六度無迴向者令修迴向。即從迴向為名故也。六除難。暹雲。成論明。菩薩設四輪摧八難。一生中國輪能摧五難。謂三塗北洲及長壽天。二修正願輪摧世智辨聰。三植善因輪摧生盲生聾。四近善人輪摧佛前佛後。至善吉等者荊溪雲。彼章亦秖對於二乘辨界外難。亦不更約方便果報。若欲略明則有餘中三十心人為三惡道。住無我法名為北洲。地前法愛如長壽天。未有初地十種六根。名諸根不具。地前智淺如世辨聰。不窮中理如佛前後。若實報中位位相望節節作之。此並障於中道理也。是故結雲約四土簡至具辨者以向來意一一思之。此非容易不可濫述。七守戒。譏者廣雅雲。譏刺也。問也。說文誹也。荊溪雲。四句者準經正用四中第二。是淨土因。譏他得宜第三通用。初心菩薩未全自守。故不論之。第四句中不譏一半。理亦可通。由不自守。故亦不應。唯於初句都無所取。次引大經證第三句。故初句中既不自守譏。何益耶。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故第二句不令而行。若見機者定用第二第三句也。第二自行第三利他即是淨土行也。假使三子等者長者凡有四子。喻佛亦然。北遠雲。一謗法。二四重。三五逆。四十惡。前三名由杖而死。以不可枚故十惡猶可懺悔。有生善義故要當苦治。章安疏中更約教釋則前三被訶名由杖死。於圓起著亦宜彈折。故如一子要當苦治。今文證戒且同遠釋。既雲但見四機不謬。還須依憑章安所解。羅什注雲。上說戒度今復言戒者義不在戒也。欲因戒以明不譏。彼闕不譏彼闕故莫知其闕。莫知闕則無犯禁之名。以此為行。故獲此為果則眾惡都息。故以十善次也。總前凡三釋各有其致。學者去取之。八十善二。初總示。一止二行者止則但止前惡不惱於他。行則勝德利安。一切通稱善者善以順理為義息倒歸真。故雲順理。此是止十善者正示經文也。謂不殺至不邪見並是止前惡事。若放生佈施禮敬實語和合語軟語饒益語不淨觀慈忍智慧名為善行。次第對不殺盜婬妄兩惡綺貪瞋癡明之。後四約四教者荊溪雲。止惡義通從行願別。問此十善與前屍羅同異雲何。同何假列別相如何。答屍羅相通對一人說。今離為十以對多人。暹雲。前文持戒中明十善。是約十善上更加持戒。此單修十善不受律儀。二命不下別解。二豎窮心源。修因二。初敘意分章。十三番相資成淨土因者荊溪雲。初資第二。乃至十二資於十三。細尋具如下解釋中。上從直心等者上釋諸行。諸行相望故名為橫。一一皆從世間至圓。其義雖豎但經一往直列而已。終成橫行。況雖豎釋但約教判淺深不同。是故窮源研於心念。令從淺行直見深理方乃名豎。二一約下隨章釋義三。初約教。荊溪雲。令出圓教窮源易顯故須約三教釋成豎行。文為二。初簡示。聲聞經中無十方佛者然小乘宗計不同。亦有說有者。如曇無德戒本雲稽首禮諸佛。又小乘定於光中見十方佛。此皆言有也。薩婆多戒本雲。稽首釋師子則不言諸佛。是無十方。然多分說無。故今雲無也。古人謂。四分分通大乘者見彼說十方佛。故而不知小乘宗計各別。成身子疑者荊溪雲。三藏教中無淨土教。但以煩惱潤業而生。故於穢土成佛。無爽匆聞衍門說有淨土。故使身子由是致疑。又依衍門方有變地。故用按地以斥身子。豈成助於身子之疑。若三藏中立淨土教與昔教反。佛無可以釋身子疑。無行無人者有六度行無淨土教。教無行缺終無成佛。無淨土因無行之佛有教無人。六度之行有因無果。行既無果反成無行。問若爾何故前釋直心等文而皆具五。世直尚成菩薩之行。三藏何失雲無行耶。答從本則有。據跡說無。有教無人良可信矣。須汎論者通別二教猶非正意。秖可汎論以為較量。二今為下正釋三。初通荊溪雲。約通教釋。初以直心對於見地而雲登地見理者何耶。答於通教中上根菩薩初地見真。義當三人共位見真。入第三地為深心者此十三句中雲深心者非前三心之深心也。故前深心但是初發之深心也。望聲聞人得名深耳。第四去雲事理俱行乃至智慧。以對十地皆從成就別別言之。通教初心既事理俱行。亦應合有教化調伏乃至起根得名處別。故別對之以成豎義。通教尚爾。況復圓耶。言善慧者借別名通。故所列地不標地稱。但雲初地乃至十地。唯此第九暫借別名。至第十地攝後三句併結成地。借此十地者正借別也。經文但雲從初至後雖無地名既雲登地已見真理。豈可必用乾慧等名。通教初地未名直。故故可借別以名於通。初地斷見仍成通義。又復通教地前無賢。故第十地含於三句。初之兩地俱名為直。故使第十含於三句。問通教菩薩有淨土行者菩薩知有十方諸佛。二乘雲何。答雖同一教大小義別。二乘道理不合知之。雖與二乘同坐解脫自鄙不發。永不求故又菩薩雖知佛猶永滅。永滅乃與取土義乖。故知。此佛無人有教。教既權施不稱因行。故於權教不須苦窮。二別教二。初對十地位。二對十四般若。荊溪雲。初釋已將諸句對地。次復更約十四般若者對開合邊。其名便故以理合。故名通初後。故合地前者合三十心為三。後取等覺成四。開十地為十。故有十四。疏本作含地前者字誤耳。若依十四般若。然欲解釋出其理者即如向來消文者。是故一家釋義以義消文。必不以名而局於義。故雲無往不通。故知。以名拘義無處不壅。三圓二。初斥別。二今以下顯圓二。初約初住二。初正示諸句。寂照之智者從初地至等覺。但名照寂。妙覺一位方名寂照。故瓔珞經雲。等覺照寂妙覺寂照。今約圓義初後相在。於阿字門具一切義故知。初住分有寂照分入寂光者若約前文則以寂忍三品配三寂光。今此乃以初住理顯名下寂光。二住已上名中品。唯佛名上。二當知下結顯圓融。四十一字者大品四十二字以喻圓位。並備眾門者荊溪雲。於十二句句句遍攝前十七句及以十萬一切佛法。故句句下隨其之言。義通橫豎。發心正行等者圓人初心既在初住始得無生。既斷無明理合唯在果報土中。傍為取機化下二土。即是方便及以同居何妨。亦得化分寂光。下二非正。故名為傍。二初住下例後位。   維摩經略疏垂裕記卷第三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79 維摩經略疏垂裕記   維摩經略疏垂裕記卷第四   錢唐沙門釋智圓述   二觀心二。初正釋觀心因果二。初正示因果二。初明修觀行因。事理相資者荊溪雲。事即如前十七句。理即指今直心是也。事理不善者事理二惑也。佛土淨故即境界淨者境界即所化眾生。所化境淨則說法淨也。說法淨故至明淨者由物機生令所說穢。故使未堪用淨智化。化道未周未見四淨。故使說等未受淨名。智慧功德即福慧也。名觀行即者此約觀成。即五品位始修在名字位中也。法華下趣觀行道場近分證菩提。二若功下明入分真果二。初從行入似。觀行內熟諸佛外加。內外相藉粗垢自落。二從相下從似入真。二初分真作佛。入銅輪者瓔珞以六輪喻位十住銅輪也。即於二土目行等者荊溪雲。穢淨二種同居土也。謂住觀行相似位時修淨土因。若入銅輪還於二土以攝同類。乃至令入有餘果報。故下用經四句結雲教化眾生調伏等也。即用前文橫豎對土釋於淨穢二同居也。若以上化下即有餘同居。為說漸頓等者施五時化也。二若下拒難釋成。若不於二土攝生五時設化者何須八相耶。八相者下兜率託母胎降生踰城降魔成道說法涅槃。二一往下結歎觀解。一往等者一往謂觀心於消文非要。二往則非約觀心無以伸心淨土淨之義也。故知。觀心於消文甚要。故雲實是真淨佛土義也。多是執文等者文謂文字指前別釋文也。荊溪雲。別釋即對三教文故。故前通釋三心之中唯指自性清淨之心。方近於觀。餘皆言教。是故約心圓頓釋之。以明深詣。二復次下結示圓別相成二。初正示。二初正示相須。譬如非日等荊溪雲。但詣理釋義當於橫。對文釋義當於豎。其實圓釋不當橫豎。圓別俱教尚成橫豎互有資益。況以教觀而為橫豎秖於橫豎更互相資。故以橫等對於三德。即非豎而豎般若德也。非橫而橫解脫德也。即此橫豎雙非之理法身德也。故雲非日無以等也。日如橫行月如初住。歲等即如四十二位。二今橫下總成三德。高廣義顯者高即豎徹如理。廣即橫周法界。非豎下配三德如向記。如世下彼土有新舊兩伊字。新伊字體一點在上。二點居下。猶此方草書下字。故喻三德不縱橫也。涅槃哀歎品雲。何等名為祕密之藏。猶如伊字三點。若並則不成伊。縱亦不成。如摩醯首羅面上三目。乃得成伊。我亦如是。解脫之法亦非涅槃。如來之身亦非涅槃。摩訶般若亦非涅槃。三法各異亦非涅槃。故知。即一而三。即三而一方是涅槃也。二若三下結顯。三土四土者荊溪雲。於四土中合於方便及以同居。皆應土故故雲三也。三帖文二。初十二句相資。帖文釋者荊溪雲。向約教觀非不消經未是逐句消文故也。直心即是圓教中道者圓教如前教觀中。教觀二圓方是圓門真淨土義。備目足等者目足喻解行。涼池喻涅槃。涼池喻出大經。迷於一諦法界惑者見思迷真。塵沙迷俗。金剛頂者即等覺入金剛喻定能破元品無明。故名金剛頂。亦曰金剛心以此惑難破定如金剛所擬皆碎。言有通有別別在等覺。義通諸地。眾生正報至佛土淨也者荊溪雲。此中分於止行二善。但對依淨及佛土嚴者非獨依及土嚴而已。正報亦合清淨及嚴。但今正為明於依報故耳。正報止行即是惠施及以願加名為清淨。如成五度乃至十善一切皆然。如四無量本是利他尚有止行。如治瞋等豈非止善。為攝生故豈非行善。自餘諸行一切準知。亦如世人等者還是宿世以法相關。方乃感應如此。二結撮正要。佛土淨等者荊溪雲。依此經文初釋及以四種之文所以具二種者前約當分。從又四下即約跨節。自行約理性。化他約悲願。願期皆令至自性。故正意皆是淨心故也。此有二意。一者句句名異不出淨心。二者雖十二句意在十三淨心句也。故知。淨心者先淨自心方淨他心。他心若淨於成佛處心淨眾生來生其國。次跨節者秖由自性清淨心淨即入初住。能現四土攝取眾生。四土四心皆悉清淨。眾生四心分別雖殊究而窮之不出一體。故淨自他秖是自性淨心淨。事理惑除者至此方始兼論正報。事理秖是障真障中之惑耳。障真為事。障中為理。二惑俱除。感常寂土各見淨穢者五濁輕重同居淨穢。體析巧拙有餘淨穢。次第頓入實報淨穢。分證究竟寂光淨穢。此皆隨機感見差別如飯色異。寂光妙體本自無差猶如一器。二身子生疑二。初分科。二隨釋二。初生疑之由。大乘方等至淨土也者荊溪雲。自方等前不雲此土穢中有淨。純小乘人爾來未知。故雲祕密。良由爾前顯露未堪至今經中方顯昔密。以斥小宗。故雲有也。約教暫無。附道理論所以雲有。未能稱機疑問者且從跡說。承佛力故。若從本論自力亦能自力雖能終歸讓主。故引法華以證發跡。又若不蒙加無由能疑。加為疑由可加由智。二正疑念。荊溪雲。菩薩三祇去立其疑宗。三藏教宗三祇修時是淨土行。與十方佛正報果同。何得下因聞置疑。若三祇行是淨佛土釋迦之土今即應淨。此疑釋迦為菩薩時其心不淨。若不下結疑。言翻覆者以土疑佛以佛疑土。三佛釋疑二。初分科。二隨釋三。初佛以日月問。眾寶所成者日宮是赤金頗梨所成。月宮是白銀琉璃所成。彼中下荊溪雲。天子譬真身。宮譬真土。而雲真應二土者但是文略。應雙標身土。萬德下明真能起應。故合標之。真應法身所依者真是法身通雲所依及以所照。即是同居淨等四土。又譬下前總以日月及以天子但作能照所依之譬。今置天子。又離日月作真緣譬。譬能成熟及照顯也。盲者二事俱不見。故緣修地前真修登地真緣合時破一分無明。即有真身依於真土而能照於三土。眾生成熟即譬正報說法。照顯即譬佛土攝生。常自照顯四種淨土者且置同居穢也。為二緣集等者此乃雙舉所除故也。身子雖除有為緣集猶有無為不見四淨。又復身子縱除穢中有為緣集亦未能見淨同居也。故總二障障於五眼以責身子。又有為無為者釋通諸盲者所以故也。二身子事答。荊溪雲。身子亦未悟於日月譬之深旨。且依於事而為答耳。三佛合。眾生至不見同居淨土者雖從近說正以此文斥於身子不見四淨。是故且以同居言之。豈可即令身子見於有餘果報。以從道理故文兼以有餘等合。故從界內罪去次第合之。言界內罪者即界內真諦之執乃為同居淨土之障。此罪即以無為集合共障五眼。故便不見四種淨土。若秖單訶不見同居之淨土者則不須雲二種緣集以通責。故次第釋出。若爾同居淨中亦有執真與無為合。何以得見同居淨耶。答以彼生者已除界內二種障故今從穢責。故雲障彼同居淨土。若從同居淨中責者秖得雲不見有餘果報等三。有前四種罪障者界內有為緣集障.界內塵沙障.界外塵沙障.界外無明障。而此四障於四淨。故知。身子具四種障。身子雖除惡有為集然由有於淨有為集不依佛慧。故使於垢不能見淨。是故四淨悉皆不見。四螺髻自引所見釋身子疑二。初敘意分科。生聞信之善者荊溪雲。初聞未信。睹相方伏。伏已方信。所聞不虛。是故二種俱名生善。二初文下隨文釋義二。初先折身子疑念。二正舉所見釋疑二。初分科。二隨釋三。初梵王見淨荊溪雲。梵王欲顯如來案地之奇。第六天寶者無量壽經上卷雲西方世界。名曰安樂。其佛國土自然七寶超踰十方一切世界。眾寶中精其寶猶如第六天寶。荊溪雲。問若同居淨對穢為橫者香積亦判為淨同居。何以在上如許恆沙。答夫論豎者約淺深未必重累勝者居上。若以二三同一處見故說為橫。上下相同豈得為豎。若準其相不殊安養。但以無小稍不同耳。雖安養兼小義亦唯大。問寶莊嚴土為在何許。答秖是安養舉近況遠者舉此土六天之寶。比西方淨土之寶耳。實非齊等。二身子見穢。三釋見淨穢之由。荊溪雲。此文且準明依佛慧則見淨土應知。佛慧理通衍門。平等之言復兼三教。此則通斥身子但見於穢不見四淨。五佛現淨土釋疑二。初分科。二隨釋四。初案地現淨。答曰有二意者荊溪雲。第一則別唯一同居。二者理通通於四淨。與前日月譬意亦同。前說諸方等下於前縱見佛勝應身不謂此身別有淨土。今藉佛力亦未了知佛常寂土及以果報。隨機見者置而不論。故此隨機仍屬於密。不同華嚴一切皆見皆聞故也。悉有生淨土之理者坐華且表同居之淨。仍通四淨。若至法華四淨因足。蒙授記。後分破無明。豈非一分常寂光顯。故寂光中三土具足自力在當。故雲之理。二問身子。三答。四正釋疑二。初分科。二隨釋三。初法。二譬二。初分科。二隨釋二。初開譬飯異等者荊溪雲。常寂即器同居有餘果報為三。並身子見理應有四。同居淨穢一土合說。故但雲三不得雲四。二合譬。荊溪雲。十種者初一番別斥身子。後九番通密斥之。與盲者譬及案地譬其意大同。第十文雲。諸土非垢等者應將寂光卻對前九。應雲前九非垢非淨名之為垢。常寂光土亦非垢淨而名為淨。初同居淨穢雲五濁重輕等者亦得輕者名為互清。彼見思輕眾生壽命劫量等相一切勝此。故名為輕。上下相望者始圓初住終第九地悉名果報。第十地及等覺妙覺是三品寂忍即三品寂光。如前疏文已釋。今文比較正用此義。六果報與下寂光並者即是九地與十地並也。七八即是等覺妙覺。十諸土下荊溪雲。雖即一切俱非垢淨而垢而淨亦成差也。問何故雲非垢非淨。答有事理故論理。不當垢之與淨約事唯有寂光永淨。又寂光異諸土。故非垢即諸土。故非淨諸土即寂光。故非垢。異寂光故非淨。問前釋天器中以寂光譬器。諸土如飯。今那以寂光譬飯。答不可以譬譬真解脫。若用譬者通別並通。別已如彼。通即如今。彼此俱譬理。何晦沒。諸土寂光並非垢淨。而垢而淨。以之為飯。若寄辨者果報望寂光器色入飯色。令飯色有異。故一飯色上有器飯二色。亦名飯色異。下中上寂光展轉復相比器上有多色並皆入飯色。展轉互相比亦名飯色異。若更以寂光而對諸土異雙非淨穢。別論飯色異者飯器俱四微。各各非飯器而能成飯器。故通別二譬其理皆善成。三時眾得益二。初分科。二隨釋二。初現淨得益二。初五百得忍即通七地等者荊溪雲。既通許三教無生。故應將前展轉入後以論於得。或超或次從博地凡夫中來。或從小乘方便中來。二八萬發心如前分別者如前明五百皆已發心約相似位也。荊溪雲。八萬發心準前得忍。或在前教已曾發心聞於後教重能發也。若超若次凡來聖來。準說可知。二復穢得益。   方便品   二從方便訖香積九品明大士助佛闡揚不思議解脫佛國因果二。初敘意分章。為破有為等者荊溪雲。今據婬捨酒家等處正當有為緣集之事。既雲顯不思議法身即指前經所明。符成即指今經之說。一往雖爾不及雲破有為無為緣集以成四土。二依章釋義三。初明方便次佛國來二。初正明二。初明如來親談上根受道。前於普集等者荊溪雲。此經宗異體與彼同。故亦真性而為其體。所以還用前經體者法華獨顯尚與一切大乘同體。況俱兼帶。體同何爽。然但須以宗對簡之。故雲體是宗家之體宗是體家之宗。體為所取宗是能取。故將今經以望普集依正正自分。故使法華一乘因果宗之所取不同諸經。此經乃是佛國因果宗之所取。故使體家之宗永異諸說。以體望宗同而且異。以宗望體異而復同。深得此意可以判諸教。可以會諸部。今為迷者依正各論。其明瞭者豈聞正報而昧於依。故今明依應須重述。故於下文問答簡出其旨。又復應知。聞前普集及聞佛國得開悟者雖有前後今望方便通名上根。方便已去名中名下。上根則利。中下則鈍。乃至傳為利鈍。二為末下淨名開獎中下獲悟二。初正明受益。為未曉者即中下根。令離諸緣集者荊溪雲。總語諸緣集也。二若淨下感果來生。二問下料簡。通為諸經之體者此明體同義。如前記。若且以事簡則普集豈不談宗。此經豈不明體。故知。二經各論宗體。文從影略。故以普集為今經之體。今經為普集之宗。生起次第使不亂耳。亦猶以普集為今經之序。豈令普集無正今經無序耶。二略釋方便義二。初列章。二隨釋二。初釋五章五。初略釋名。荊溪雲。法華疏中為顯實故分為三釋。謂法用及門並祕妙也。今此廢二但取法用者門論趣入。祕妙開權。今未開權故闕後釋。不取門者菩薩可入。二乘闕之。於菩薩中且約當分。復置傳入。故且不雲。據理亦合用門一義。以當分入與法用同故且唯用法用一意。又通祕教亦可具足用彼三義。方是智所詣之偏。法者今文且指三偏之法。彼法華疏俱指四教並名法。故以未融故乃屬今經方便。不同彼中乃約四教。二約教同異荊溪雲。次約四教辨不同者即是經論所出不同。前文皆但列於有無二門而已。闕三四者若了一二則曉三四。雙用為三。雙非為四。是故不復列三四也。又復後教望於前。若實若權說教說證。若他若自自他相對皆名權者既非當教之所行。用望從說邊故皆是權。又當教中自他相對。皆以前教若證若說皆為權者以互奪故。奪前之實成後之權。當教亦得名為實者為欲對辨一雙故立自他。如大經雲世人所見等也。文為四。初藏。荊溪雲。如毘曇至實智者問此中既雲無常事理。事可無常。理何故爾。答照理所無亦名無常。故使成論以有門中事理俱權。以有門理不即事故。法障者界內塵沙也。二通。荊溪雲。亦可引大品。若有法過涅槃者證於實智亦名幻也。佛及八地者所證已齊。但少留殘習耳。三別照藏理者即但中理為惑所覆如雲外月礦中金等。四圓。荊溪雲。是故文殊等者此正引證自行實也。亦應通引三十二人各各自說以證化他門。門不同即是權也。門門不二化他實也。亦可文殊以證自他。以有說故名為化他。說於無說得名自行。三方便所用法二。初正明所用二。初總明。至論至非實者一心所具鹹即空中空中尚亡權實。安在悉檀利物四教行焉。二但瓔下別釋二。初引瓔珞標名。荊溪雲。但先總述瓔珞三種方便。重釋方便所以故也。意明此品大士種種善巧方便。備如瓔珞三種方便令正法久住於世。二配今經釋義二。初遠近配解。荊溪雲。言遠近者室外處處婬捨酒家。如是等事去今時遙。故名為遠。望為諸來問疾者說去還菴園印述時促。故名為近。遠近皆是助化之緣。莫不為令正法久住。言久住者謂見佛性。勸求佛身者即下經雲。諸仁者此可患厭。當樂佛身。二引論釋成。荊溪雲。是以中論等者即與中論末代觀法大旨全同。經論遠近不出此三。二故前下牒經論結。荊溪雲。引今經文隨方便言必含破立久住之意。言助佛者佛之大化亦不出三。四約三業所用二。初正釋三業二。初正明三密。二初約聖應汎明二。初正明三密。諸佛菩薩等者荊溪雲。即是自行本無三業及以十界。故非一異。為化眾生而以三業十界化物。如是等用他所不測。故名為密。二藏通下約名判教。兩教作意非如鏡像。是故但談神通不言應現。別圓下地住已上無謀而化如鏡現像如月現水。故名應現。以勝能兼劣是故亦名神通。名同二教體用全別。荊溪雲。攬向神通以示今品用與不同。故於三業以明方便。二此品下就今經的辨。二此三下結名示義二。初示密義。無方利物者機熟則應不定一方。故曰無方。周易曰。神無方易無體。孔穎達解雲。不定繫於一方也。莫測其本者但見三業施為莫測所證宗極。此則見用不測其體。故以不測以解密義。即向荊溪雲。他所不測。故名為密也。又荊溪雲。密者一一界中各具十。故不可以一界。測不可以多界測即名為密。二亦名下結異名。聖人三業既得名密。更約功用立四異名。名輪名無失名不護名隨智。慧度他摧惑喻之以輪。既無過失不須防護。愚惑已盡故隨智行。二良以下結示妙用。同棲空室者空室表寂光也。荊溪雲。正示同居現疾得名名方便品。五約觀心。一心至意知者荊溪雲秖是初修三業十界諸根之相。若破若立諸教諸觀元意秖為成此妙觀。二簡說者二。初問。二答二。初古解。荊溪雲。此具三意而不及初。何妨一品是集經者。以諸經中爾時等言悉是集者所以不用。次家釋者豈有寶積不雲白佛。於佛前述淨名事乃專輒雲毘耶離等。二今釋恐者表非定執。大師謙也。阿難至為說者此報恩經四願中一。如解通序已明。既願重說驗知。當時佛為阿難重說此品。故至結集次前誦出。荊溪雲。故知。今解深得經旨以加阿難本願等言有來處故。三入文解釋二。初分科敘意二。初分科。二形聲下敘意。二就初下隨文釋義二。初半品明形益方便二。初分科。二隨釋二。初歎德二。初標住處及人二。初總釋。有長人之德者風俗通雲。春秋之末鄭有賢人著一篇號鄭長者。謂年耆德艾事長於人。以之為長者。重益今機者聞述彈折之言俱獲圓大之益也。因之功成者荊溪雲。往益今益私益眾益斥益熟益現益當益大益小益偏益圓益。始終收束疾無不攝。疾為法界功之極也。二維摩下別釋二。初指釋維摩。如前釋者荊溪雲。具如玄文釋名中明。二長下今解長者二。初辨示本跡。二今略下開章解義二。初列章。第四帖釋。即下正歎德文。於此懸科耳。荊溪雲。法華疏釋長者離為四義。今亦具四。初世長者借喻事理。法身長者事理相符名同理異。觀心長者即是法身長者之行相也。亦是法身長者之因果也。帖經長者即是因果長者之誠證也。亦顯經文次第有在。問既雲因果。今修十法即獲淨名之十法耶。答依經修觀道理必然。淨名一德具九。修時必諸句互融。若修一德尚具十德。何況修十不具十耶。但以一德而為言端。應修十德共成一德。餘德亦然方名具德。故便修時一句遍攝。則令至果一德通收。問若爾此之十德即十號不。答名殊義合。何者從如實道故名姓貴。堪應供。故所以位高。以遍知故豈非多饒。既具通明即是威勢。善契祕藏由於智深。解三世間必在年宿。士中之上由三業淨。丈夫屈伏乃關禮備。是天人師諸佛方歎。世間之長而為下歸。故此一號亦具九德。問淨名即是果德佛不。答從本必然。跡為因化。觀心十德尚得名為觀行如來。發心畢竟豈踰於此。二隨釋四。初世間長者文中先列名。次何者去解義。貴族者剎利姓也。猶此方王公之族。爵位者王制曰。王者之制祿爵凡五等。謂公侯伯子男。此周制也。白虎通曰。爵者畫也。各量其職盡其才也。貧無財惠者禮記檀弓曰。昔者衛國凶饑。夫子為粥與國之餓者不亦惠乎。王弼雲。夫進物之速者義不若利。故今雲無財世不重也。無寵不威者寵愛也。為帝王所愛重則有威勢也。文選曰。新安王寵冠列蕃。神解明鑒者如臧武仲之智也。物情不揖者不揖敬也。年耆者爾雅雲。耆也貌皓。謂髮白也。斯惡者斯應作廝。音斯廝養也。又廝猶下也。操行無瑕者瑕玉之病也。秉行淳正如玉無瑕。詩雲。言念君子溫其如玉。而外至瞻受者。詩雲。人而無禮胡不遄死。人而無儀不死何為。上人不睦者以豪貴為上人。非皆在已上。名不徹遠者由不為上人所稱故。豪貴歌詠者即上人和睦。故歌詠其德也。曲禮曰。僚友稱其弟也。執友稱其仁也。交遊稱其信也。鄭注曰。僚友同官者。執友同志者。無恩及下者。下謂下民。左傳雲。視民如子。又曰。子產從政一年輿人誦之。三年而人又歌之曰。我有子弟子產教之。我有由疇子產殖之。子產而死誰人嗣之。又詩曰。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此皆恩及下民故崇敬之也。二出世長者二。初敘意。二一從下正釋。從初發心者若遠推其始。則以相似為發心也。義如前釋。若近取分真則以初住為發心。今淨名位居等覺若推發心必兼二意。發生理慧俱約分真。法王種性中生者中道妙理是佛種性。今觀此理而發妙慧名種性中生。即姓貴也。證無生忍者荊溪雲。但讓佛寂滅則於無生最居其極。降魔制外者應雲降制界內界外。權實者即是同體權實故也。記別應雲授法身記。釋梵所敬下人歸崇。且據隨近以說。若約四教則為聖天所敬賢人歸崇。能輔釋尊等者應雲能闡十方四土佛法。淨土之言不局同居穢土而已。三觀心二。初正釋。荊溪雲。觀心釋中一一皆附下文帖釋以為觀相。教理有憑故與他人明觀有異。但異於果並名觀心。愛見魔外者愛惑即魔。見惑即外。舉足至伽梨者此約六作以明修觀。言六作者謂。一行.二住.三坐.四臥.五語默亦曰言談.六作作謂所作之事。二作字並去聲。舉足下足即行。著僧伽梨即作作。中略其四。故雲乃至。悉皆一心者六作雖殊觀心豈異。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二當知下結歎。故法華等者此引第五頌現在四信滅後五品文。四信者一一念隨喜。二略解言趣。三廣為他說。四深信觀成。此頌第四。即是五品正行六度也。今論修觀在名字位中引經通證。不須執文以害其心。故荊溪雲。此引法華正是觀行四位之觀觀心灼然在於隨喜之前。佛子住是地者謂修觀行所住之處也。即是佛受用等者妙觀理等與佛無殊。故指所居是佛受用。四儀運動鹹與佛同。尚下結況也。若準法華尚同妙覺極果。豈不得名淨名等覺耶。佛如長者淨名如子。二歎德二。初標。二供下釋十。初姓貴以供養諸佛為種姓。荊溪雲。如世父母所有子息。自非所生焉能供養。眾生理等。故能發心。若發生至法分者發理生慧正在分真。從佛智生名佛真子。故雲口生。從理法生名法王子。故雲化生。理智分顯名得佛法分。三慧顯理者由圓賢位起聞思修。得入初住乃至等覺故雲顯理。釋成種性者如世孝子存沒無違。父在觀志父沒觀行。故知。父母為德本也。真性以為眾善之原。依之植善善有本也。鹹依善本名真供養。觀畢竟空種大智種者上種去聲下種上聲。能觀屬智真空是境。大智觀境故名種種。從解生行者智為能觀故名大解。從此立行行方稱境。境智既冥萬行具足。引大品雲。諸法雖空等者智應於空方今行足。二位高。此義猶通者荊溪雲。通上下地也。今淨名位別而不通。別中三位。有本有跡跡因本果故也。因中又有二位別者隨諸經中有立不也。故存沒異。若居中等者立三品者通總言耳。等覺所存如向所明。不能牽者以中下寂忍是寂光土不能牽生果報土也。三大富。三業功德者荊溪雲。即是三業家之所有故屬財也。總持一切意業功德者且從別說。若通塗論秖由意持身口。方持言逮諸者良由此也。言及餘者三業之外無復餘法。今雲餘者寄方便教從別說之。故雲餘也。故圓三業兼方便中一切諸法如世大國能包小邦。四威報。勞怨者荊溪雲。最能勞累於我故也。魔即四魔等者兼界內外。能害下使三諦三智不得開發也。中智不發名害智度母。二智不發名害善權父。使助道不成名害法親。正行助道俱被魔害。故名勞怨。菩薩降伏猶如報怨。如世禮雲父母之讎不與共戴天。兄弟之讎不同其國。交遊之讎不反兵。魔害權實二智即菩薩父母之讎。害諸善法親即兄弟交遊之讎。故用力無畏之兵以降伏之名報怨也。怨字平聲。論語以直報怨。字乃此作。說文作冤。從罔從兔。荊溪雲。故害智度善權父母即害內外一切權實。能害權實莫若內外天魔外道。故能降伏者其力稱大。五智深。荊溪雲。入深法門者門教也。由門深故所以智善。正用善字而為歎也。明瞭眾生心之所趣所趣不同。故應為權。今為釋實者趣有二種。近遠別故。具如法華草喻疏釋終歸於空。約七方便皆有二趣。遠趣唯一近趣不同。今從遠說故雲一也。此若非實何須更立。六年耆。荊溪雲。久於佛道等歎修行者上句序上二句見理序決定大乘。年耆喻上一句。見久喻下一句。純淑者尚書雲。政事唯純。孔安國雲。純粹也。爾雅雲。純大也。方言純好也。淑詩傳雲。淑美也好也。經本或作淳。亦專一也。或作熟非也。七行潔。諸有所作者荊溪雲。三業隨智名能善思量。智者慧也。由慧善思令三俱善。三隨於智故。次文雲前智後作。若前作後智雖名為覺即是不覺。地住諸聖悉皆如是。除地住前及諸小乘不入觀者。但此不與下地同耳。八禮備。歎形心者荊溪雲。上句形也。下句心也。含弘者弘大也。又住下左傳曰。有威而可畏謂之威。有儀而可則謂之儀。學佛像王迴視者荊溪雲。且寄應佛之儀式也。人倣此未必全然。有言。具佛相好者前約儀式解威儀。此約狀貌解威儀。今言下今正釋。謂常冥至極。遍應十界。故曰不起等。亦猶周易雲寂然不動感而遂通矣。此言雖近可以例遠。八不思議者一漸漸深入。二深難得底。三同一鹹味。四潮不過限。五有種種寶藏。六大身眾生在中居住。七不宿死屍。八萬流投之不增不減。經文備以涅槃八義合之。故雲佛法亦爾等也。今言下心大如海。亦具八義例同涅槃。如下文。此室內現八未曾有。即佛性海諸法具足。今文且用不增減一。眾流等者九道常投而佛界不增。種智常煎而生界不減。以九道不斷性善。佛果不斷性惡故無增減。應具以二句合之。九道雖投而由心無取故不增。種智雖觀而由心無捨故不減。此則具於事理二釋。沃焦山名。能縮海水。九上歎。荊溪雲。咨嗟者歎美之聲。此借凡事以表聖儀。天王上人者天王天子也。吳楚之君僣號稱王。仲尼正名以周天子為天王。春秋雲。天王狩於河陽是也。十下歸仰。欲色界主者帝釋是欲界地居天主。梵王是色界四禪天主。故此二人通名世主。荊溪雲。弟子釋梵者舉形服同及二界主。總而言之應雲九道及七方便。等覺已還無不歸敬。二正明形益二。初分科。二隨釋三。初標益物處。居廣嚴國者荊溪雲。如前四釋。並須至此以合淨名所居之處。二正明益物二。初分科懸判三。初正分科。二初六下判本跡。此是從本垂跡者荊溪雲。六度之名近本故也。故從本六以垂跡六。二十九句以末故也。故雲是跡資財等。事是末故也。垂此末事攝取眾生令歸於實。三簡前義。問中具足應雲何以心密是從本垂跡。身口是因跡顯本。答六度等者荊溪雲。此據從理對事以問。故六度滿亦名為身。意密之處身口具足。所以六度事理名同而本跡各別。故下文雲。從於本六以垂跡六。若從事說身口是未元為同凡。先同後異方示其本。二貲財下隨文釋義三。初心密。二初正釋六。初施二。初約教釋二。初斥舊解。荊溪雲。若舊等者淨名非不世財攝生。但直雲世財。歎意不盡故應約四土等也。下去例然。故雲有事理。二今下明今釋二。初正釋經文二。初明四教攝物二。初釋資財無量。二攝諸下攝諸貧民二。初釋所攝二。初舉貧。教詔並去聲。教示也。詔告也。俱作平聲亦通。捨父等者捨勝應父求小衣食。觀無常如鹽。觀苦如醋。生空粗如米。法空細如麵。得小涅槃如一日價。菩薩三祇等者荊溪雲。三藏菩薩長時六度。故得富名。別教橫豎知如來藏更富於前。二圓教下顯富。圓教一切無非祕藏。富中之極。雖四教菩薩並有富名前三互奪還受貧稱。是故唯歎富中之上。金剛寶藏者二邊不壞名曰金剛。合攝三千故名寶藏。其理常住。故無缺減。故純下引大經證。三教俱貧。二大士下顯能攝。荊溪雲。大士等者述本也。能起等者舉跡也。二以四下明果滿來生。荊溪雲。又約頓漸等者但是八相成道之處。皆須八教以顯一乘。唯除獨顯大乘之圓。如香積等。二故知下引同責古。二觀心釋。荊溪雲。夫觀心者先須事施以為觀境。次方觀事為施法界。次運大悲成淨土行。隨其方所有受化者先為施主。方乃為其取土。豈同世人自謂高深。但令他施為施所墮。故知。斯等現闕攝生之始。當無淨土之終。必願學宗。說者行者細思。易解之教以裨難行之行。文為二。初正示觀法二。初觀心攝物二。初總示。不見慳施者荊溪雲。即行施時不獨治慳。見慳法界而行於施。施亦法界而用攝生。攝生之時生亦法界。如是亡泯能治所治能度所度。無非法界。如是方名不見慳施。常塗但雲亡三行施。亡何等三。凡修觀者但雲無施而無無慳。縱無無慳非施法界。況復更能利物為懷。二若是下別示二。初轉化成觀二。初正示轉化。若在令長者輿地誌曰。秦始王天下置三十六郡。郡各領縣。縣萬戶已上為令。減萬戶為長。二譬如下舉喻釋成。二是為下所攝獲益。二是諸下果滿來生。二此即下結勸。行人若能三觀內修。慈悲外運理事不二內外交融。夫如是則淨名大士在我心中。何須遠覓。二戒二。初事釋二。初四教攝物二。初示所攝。十種戒藏者大論明。十戒攝一切戒故名為藏。一不缺謂性重。若犯如器缺。二不破謂持僧殘。若犯如器破。三不穿謂持波夜提。若犯如器穿。四不雜謂持定共。定持心故慾念不起名不雜。已上四戒約律儀。五隨道謂隨順諦理能破見惑。六無著謂于思惑無所染著。已上二戒約真諦。七智所讚。菩薩化他為佛所讚。八自在於世間事而得自在。已上二戒約俗諦。九隨定謂隨楞嚴定。十具足中道之戒具攝諸戒。毀隨道等者未破見思則毀真諦戒。未破塵沙則毀俗諦戒。未破無明則毀中諦戒。故以三諦次第攝之。二餘人下簡能攝。淨名等覺雖有餘惑事等微煙亦得名為具淨戒也。二此諸下果滿來生。二觀解二。初正明戒度。二例下四度。下文既略。於此例之。三忍調四恚怒者未得四忍名為四怒。四進。五禪。六慧。二是故下結示。示行六度者示行四教六度也。二身密二。初標無言之化者見身獲益不假言宣。故雲無言。二隨釋九。初示同白衣二。初正釋今義二。初事釋二。初因中攝物二。初釋跡本利生。沙門至勤行者翻名也。不著二邊勤行中道。是故妙覺究竟名大沙門。律是詮量輕重者風俗通雲。皋陶謨虞造律。律訓詮訓法。尚書大傳曰。丕夫之大律。注雲。奉天之大法。法亦律也。故律名起於舜世。毘尼之學詮量輕重如此方之法律。故翻為律。二此無下示不言而化。密譏出家等者問。涅槃聖行唯勸出家。故雲在家不法猶如牢獄。出家閑曠猶若虛空。及諸經律獎勸非一。何故居士密譏出家。答應以兩種四句格量優劣。足曉其旨。初四句者一出家持戒。二在家持戒。三出家破戒。四在家破戒。次四句者一出家學大。二在家學大。三出家學小。四在家學小。今居士於二四句中密譏。第二密勸第二聖行所勸正勸初句以譏二四。故雲如牢獄等。或以第三而譏第四。則如經雲。破戒比丘勝諸外道也。若曉斯旨則一代大小若顯若密或勸或譏各有其意。於涅槃疏記已曾委出。大經下哀歎品中佛譏小乘文也。此於次四句以初二句譏彼第三也。以諸比丘正是出家學小之人故今居士密譏雖似初四句中以二譏三。其實兼合次四句中以大譏小也。故引大經釋出其意。但今下心染大乘兼持律行。於二四句第二所攝。故雲但令染心立沙門行也。二淨名下果滿來生二。初正示果滿來生。二但佛下兼明符合前品。見於此品者見音現。二觀解。二此下下例示下文。二示處居家。卜居者龜曰卜。古人移徙必卜吉而居之。三界有二種者荊溪雲。變易分段也。開合對四土者開變易合分段。開變易者離出有餘果報二土。合分段者不分同居淨穢之殊。問分段既合。那雲二土。答分雖有二莫非分段。但論惡道五濁有無分淨穢耳。變易開者良由無明有斷不斷。真應有無寂光見不有鬚髮心及不更發。又有功用及無功用。有此多別須更分二。此及諸句等者謂。此句及下諸句皆應觀心也。荊溪雲。以一觀門通該諸說。然於此中及以前文豎觀心源。不同他文觀心釋義。他文觀心並寄近事以明遠理。因名用義。借數辨行。從人顯法。約法通智。今乃豎明觀通事是故此品約事。淨名密勸後進修於觀門。自行勸他加願利物。權實雙用望果行因我即淨名。何須遠計。故並寄白衣公私文武以為興致。雖暫寄之然應知之發心即是。何簡黑白。故行學者真觀行之大士也。是以四眾悉須欽風可思齊焉。可自軌矣。然論菩薩雖遍四眾出家理順。在俗義違。故示俗流。立行特出。具足眾德。一切中尊斥奪提蒙。辯才無盡欲使後代莫不歸之。三示有妻子。離四愛著者四教法愛尚須捨離。況事中妻子耶。四示有眷屬。五示同服飾。常用四忍修相好者荊溪雲。此意如前淨土相好來生。故立此門以招四土。六示同飲食。各八禪悅者四如意足及定根定力定覺正定也。七示同博弈。博謂等者釋其名也。世本雲。烏曹作博。說文雲。博局戲也。六著十二痐]。方言自關而東。齊魯之間皆謂圍眲鬥部C論語雲。不有博弈者乎是也。疏雲博塞蓋目一事。莊子雲。博塞以游也。塞蘇代反相塞之塞。化令不著者荊溪雲。凡示俗儀皆現堅志。世以混和合雜醜行欲引。淨名深未可也。無記者四無記中即工巧也。故論雲。異熟威儀路工巧處通界直爾為之似屬無記。因之得物況陷初篇。況復道陌定歸無救。淨名示為意令不作。今不曉者反欲效之內長散慢。全隨貪結不思來報。倚託聖蹤空喪出世之功者尚妨世業。豈況出世。劉義慶世說新書雲。晉太尉陶侃語人曰。聖人惜乎寸陰。眾人當惜分陰。諸參佐或以戲廢事。乃取樗蒲局投之於江。吳志曰。蔡穎在東宮。性好博弈。太子和以為無益。命韋曜論之。故博弈論雲。今世之人多不務經術。好習博弈。廢事棄業忘寢與食。又曰。假令世士移博弈之力用之於詩書是有顏閔之志也。用之於智計是有良平之思也。用之於資貨是有猗頓之富也。用之於射御是有將師之備也。如此則功名立而鄙賤遠矣。此並古賢之深誡。於俗尚爾。況出家者。豈宜為乎。至有賭及衣缽身陷刑名。此等下愚誰論喪業。故僧史略曰。為僧者苟未修行。但能避刑憲亦逍遙之上士也。善言不信畜生何殊。淨名度人蓋示其過。吾申其道。故得極言。所言輒者至諮請者夫耽博弈者臨局交爭。神迷體倦人事曠而不修。賓客闕而不接。豈暇諮請於善道乎。故大士觀彼有機輒爾為說。肇雲因戲止戲也。八示同異道。為伏物故者曇無德部比丘於十二時開一時外學。為降伏外道故。鼻奈耶明。日分三時許日後分學。況今居士本在家眾。今世比丘忘本逐末形似沙門心背佛學。大法將滅其徒實繁子。嘗撰師韓一篇以規後學。故荊溪雲。小乘制外稍通一時。大乘標宗初心明制。妨入妙道故不令為。五地菩薩方修世業。是斷佛種障道因緣。今出家人戒定慧心一無所修而雲伏外。義等倒裳。散染易流道法難寄。增長幔習反經學宗。深可悲也。甚為謬也。況坐常住院著信施衣。餐淨眾廚踐無價地而三業從俗四儀拘迷。若欲倣之當思十德。縱未相似觀行如何。大集明如富樓者寶篋下卷亦有此緣。如輔行第六卷末引之。九受世典此方世典即五經等者詩雲。文王之典傳曰。典法也。謂教法也。釋名曰。經者徑也。典者常也。言如徑路無所不通可常用也。五經者白虎通雲。易尚書詩禮樂也。古者並春秋為六經。至秦焚書樂經亡。今以易書詩禮春秋為五經。又禮有周禮儀禮禮記曰三禮。春秋有左氏公羊穀梁三傳。與易書詩通數亦謂之九經。今雲等者等取六九。又統論世典應以四類收之。謂經史子集。唐書雲。集賢院四庫書總八萬九千卷是也。經如向說。史謂自馬遷班固已降歷代國史。子謂老莊文列等百家子書。集謂古賢遺編。今但舉經等取餘三。故雲等也。西土下四違陀如釋通序記。十八大經皆外道書。而能黃葉等者大經嬰兒行品如父母止小兒啼。故以黃葉為金以喻妄常。人天實皆無常如來說三十三天是常者。欲令凡夫離三塗苦如止啼。今淨名明世典以誘人。其意亦爾。置毒於乳者亦大經中喻。今以世典如乳。常樂佛法猶如置毒。以樂佛法故雖引世典意存大乘。故使未來入不思議法門如毒發殺人也。荊溪雲。於中點理後必殺人。三口密二。初標示。二隨釋二十。初示見敬供養。文中兩意。初約淨名敬他。次約他敬淨名。凡厥之流者之字恐誤。應雲下流。厥其也。通貫下十九句者荊溪雲。後十九句皆令生敬得最後益。若隨句消皆使成於見敬中最準此中意。前文雖為白衣句中乃有二總。一者總冠二十九句。句句皆著雖為白衣而有律行。二者別在前九句。首身口別故。二示持正法。秉持國法者肇師雲。外國諸部曲皆立三老。有德者為執法人以決鄉訟攝長幼也。淨名現執俗法通達道法也。今師雲。持國法肇雲。決鄉訟。高下小異耳。此方漢世鄉邑各立三老。三示獲俗利。文中先約世利釋。次復次去作法門釋。跡同凡俗等者。肇雲。法身大士瓦礫盡寶玉。若然則人不貴其惠。故理同求利。豈喜悅之有。經雲偕偶爾雅雲。諧協和也。偶會合也。四示遊四衢爾雅雲。路四達謂之衢。郭璞曰。交道四出也。列子曰。人之遊也觀其所見。我之遊也觀其所變。豈法身大士所遊而無所表耶。五示入治正。肇雲。治正法律官也。道以正法便民無偏衽。今解不然。連帥令長分憂布政名治正法。故以禮刑解之。非約律官也。用禮用刑者論語曰。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齊之以禮有恥且格。然則民幔則用刑。民淳則用禮。家語曰。爵人必於朝與眾共之。刑人必於市與眾棄之。禮記曰。禮者因人之情而為之節文。以為人防也。尚書甫刑曰。刑罰世輕世重。惟齊非齊有倫有要。孔安國傳曰。刑罰隨世輕重。刑新國用輕典。刑亂國用重典。刑平國用中典。凡刑所以齊非齊各有倫理要善。樂記曰。禮以道其志。樂以和其聲。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姦。禮樂刑政其極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桓範世要論曰。德多刑少者五帝也。刑德相半者三土也。刑多德少者五霸也。純用刑而亡者秦也。方便與奪者民幔則奪禮與刑。民和則奪刑與禮。禮刑適時寬猛相濟。曲巧若是故雲方便與奪。故仲尼曰。政寬則民幔幔則糾於猛。猛則民殘。民殘則施之以寬。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政是以和。荊溪舊解雲。禮以與之。刑以奪之。又行禮刑各有與奪。禮則奪小人而與君子。刑則奪重罪而與輕愆。故今俗官皆有大權寄之行事。非是捨道等者此明淨名非親職掌而善禮刑。又誡未來影附聖蹤捨道之輩。向解與奪附荊溪共成三義。各有其致。宜在精詳。六示入講處。肇雲。天竺多諸異道各言己勝。故其國別立論堂欲辨其優劣。欲明己道者則聲鼓集眾詣堂。求論勝者為師。負者為資。淨名既升此堂攝伏外道。然後導以大乘為其師也。今雲。跡入凡小者謂非但入凡夫外道講論處。亦入小乘講論處導以大乘也。如下訶目連滿願旃延皆是其事。七示入學堂。言學堂者。亦猶此方國學鄉校也。禮記曰。古之王者建國居民教學為先。八示入婬捨。什曰。外國有一女人。身體金色。有長者子名達暮多羅。以千兩金要入竹園同載而去。文殊師利於中道變身為白衣。著寶衣衣甚嚴好。女人見之貪心內發。文殊言。汝欲得衣者當發菩提心。女曰。何等為菩提心。答曰。汝身是也。問曰。雲何是。答菩提性空。汝身亦空。以此故是。此女曾於迦葉佛所宿植善本。修智慧聞是說即得無生法忍。得法忍已將示欲之過。還與長者子入竹林。入竹林已自現身死膀脹臭爛。長者子見已甚大怖畏。往詣佛為說法亦得法忍。示欲之過有如是利益也。肇曰。外國婬人別立聚落。凡豫士之流目不暫顧。而大士同其欲然後示其過也。九孔者兩眼兩耳兩鼻口及大小便道也。此之九處常流不淨。何可樂耶。四善根發者四教機熟也。若貪下於四教法起愛著也。故下文下上句證入婬捨。下句證示欲過。先以欲鉤牽者欲境如鉤能牽行人。九示入酒肆。肆陳也。謂陳酒器也。周禮司市掌以陳肆辨物。鄭玄雲。肆謂陳物處也。物物異肆也。三十六失者大論明三十五失。具引文煩。今束為頌曰。  費財增病諍(三)  裸露人不敬(二)  無智得者失(二)  說匿癈事業(二)  醒慚身力少(二)  色壞慢父母(三)  不敬於沙門(一)  及以婆羅門(一)  不敬親三寶(四)  朋惡遠賢善(二)  破戒無慚愧(二)  不守精縱色(二)  人憎親擯棄(二)  行惡棄善法(二)  朋人不信用(一)  遠離於涅槃(一)  狂因墮惡道(二)  為人常癡狂(一)  失有三十五  智論廣明之   暹雲。沙彌尼經飲酒有三十六失。尚書酒誥曰。越小大邦斥喪亦罔非酒惟辜。傳曰。於小大之國所用喪亡。亦無不以酒為罪也。昏神亂道者昏心神亂正道也。復次酒是煩惱等者荊溪雲。準此句中作觀心義。前文諸句亦應例之。如安樂行十種惱亂尚作觀心。但不及前釋貨財等文相周備。策勵道俗令成真實淨名之行。十示在長者。文中二。初通述意。歎尊勝之德者即此十一段也。偏舉尊勝者肇師雲。凡人易以威順。難以理從故大士每處其尊以弘風靡之化。故今雲德為物軌等也。二言長下正釋文。鄉閭懷勝者萬二千五百家為鄉。閭謂鄉里之門。羅什雲。長者如今四姓豪族也。十一示在居士。此上居家德素者謂。德行潔白也。今謂下依外國釋居士義也。以經雲斷其貪著故知。非德素者。說四檀法者四教行施也。十二示在剎利。翻為田主者肇雲。剎利王種也。秦言田主。劫初人食地味。轉食自然粳米。後情漸偽各有封植。遂立有德處平分田。此王者之始也。故為名焉。十三示在淨行。各離我心者四教離我如釋我聞中。十四示在大臣。各有所掌者猶此方三公九卿所掌各異。示以明達者為說論道經邦禮刑等事。彼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故雲示以明達。然後於此正法順四根性點示生滅無生之理也。十五示在王子。明達孝敬者孝經雲。資於事父以事母而愛同。資於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淨名能說孝敬故為所尊。十六示在內官。宮女者若準此方如周禮雲。天子後立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鄭注雲。前一宮後五宮也。五者後一宮三夫人一宮九嬪一宮二十七世婦一宮八十一御妻一宮。後正位。宮闈體同天王。夫人坐論婦禮。九嬪掌教四德。世婦之知喪祭賓客。女御序王之燕寢。漢制後宮凡十四等。謂昭儀婕妤娙(五形反)娥容華美人八子充衣七子良人長使少使五官順常無清此十四等也。班固西都賦曰。後宮之號十有四位。蓋謂此矣。內生邪想者肇雲。妖媚邪飾女人之情。故誨以正直。四八道者四教八正道也。十七示在庶人。庶者眾也。言天下眾人也。十八示在梵天。十八梵天者初二三禪各三天。四禪九天。悉離欲染通得名梵。誨以勝慧者荊溪雲。如禪觀支。是慧非勝梵亦曾得不以為尊。故示出世四種勝慧。淨禪觀等及無垢禪通明特勝帶根本修而無所著。十九示在帝釋。十五觀門者待檢敘之。別教金剛已還。皆無常者荊溪雲。此他所計。今因判之令屬別教。又梵王保常過於帝釋自謂眾生之父母。故今梵不以無常為治者諸梵已得深根本禪。但以勝慧奪其有漏。剎利婆羅門等通皆保常。此亦置通而從於別各別說之良由此也。又復亦欲示於教門種種不同令遍識故。故各各說。二十示在四王。各主二部鬼神者東主乾闥婆毘捨闍。南主鳩槃茶薜荔多。西主毒龍富單那。北主夜叉羅剎。上一一事下總示上三十五事皆為扶成佛國。講說之者當知其宗。三結。二八品半明聲益方便二。初敘意分科二。初敘意二。初總敘。除物罪垢者荊溪雲。罪垢之名須通四教。或二緣集故此教門一部之內廣略相映觀其義勢逐而釋之。應合廣者不由語略使義混和。故見總略以廣別之。或睹別文以總攝之。所以惑體無二。智非他成。從一開諸令諸歸一。見合亦不少。離元無所分。身土惑智一切皆爾。故此除見除垢為四土因。豈直秖雲界內而已。二別敘意三。初列章。發起問疾品者荊溪雲。問室內六品何但雲發起問疾耶。答室內見惑六品悉因疾生。但標問疾自攝餘五。二初意下正釋。寄言斥彼勸誡為便者荊溪雲。如雲是身無常等。寄己身疾斥彼計常。以斥為誡勸觀法身。是則一斥義含誡勸。況復誡後即勸觀也。應雲入不思議解脫。文闕不字。謂遠為入不思議弄引。近為二土之因。生同居有餘等者荊溪雲。以斷有為有盡未盡俱為見。見證解脫之遠因失大士之近行。豈敢輒述者荊溪雲。慚昔愧今情兼蘊畏。誰能不命輒述屈懷。被命上催恐重招鄙恥。雖圖俛仰已成招屈。對佛述過勝俗頻譏。故稱本而談兼宣化道。是則賓主及以師弟鹹權實益。樂小執小者樂小即是小乘方便。執小即是小乘見有果人。慕仰大乘者知有大乘起見敬服。爾時必能發於大心。達為至良緣者若無彈斥不堪洮汰。況復二味為見醍醐因。得記捨生必招果報。普令三教等者荊溪雲。雖有三教正意以圓訶諸菩薩。菩薩不住大。旨見見同小。其藏通人即以別折其執方便者。於方等中利者入實。鈍者仍未。故知。此中折三語通。或但入通入別而已至法華會。方乃見見鹹歸。然經大塗宗須入實。以用真性為體。四土為宗故也。此中且從對極以說。三此之下結示。此之四意者荊溪雲。具如前文列釋者是。又總前四意。又有四別。一得命文殊。二文殊論道。三聲聞自鄙。四菩薩進行。故知。前二為成後二。後二復有遠近二意。近遠復二。一通。二別。所言通者遠近各有遠近故也。聲聞二者遠成究竟。近入熟酥。菩薩二者鈍同二乘。見見有乘利悟在即。所言別者聲聞遠益。菩薩近益。今疏從別。故聲聞自鄙。菩薩進行。雲今明下分科二。初總分。荊溪雲。意乃有四。經文二段者四如前列。所言二段者即如今文中折伏攝受。亦可為二。謂室內攝受。室外折伏。於折伏中有今有昔。今謂問疾俗徒。昔即被訶道眾。於攝受中亦有二意。能生所生。能即室空所即六品。又亦可分之以為自他。他傳佛旨。自述己情。即從居士是疾已下文是言室外者既無數千人皆往問疾。爾時未為長者國王現難思事故見見有問疾時。疾者雖復在於室內而所被者機形並疏且雲室外。從所被說復雲室外。又折攝等者亦用瓔珞三方便意思之可知。折中具攝等者折如析觀。攝如體觀。又折如觀身。攝如勸求。又攝中折者調伏如折。慰喻見見如攝。又藏折通攝別折圓攝。又權折實攝。乃至非權非實下去諸文見見有品。比說可知。二今就下別分二。初正分。即是折伏自體緣集者荊溪雲。問前已破古自立二集。今何更立自體集耶。答兼破論師立斯別稱。今但秖立一無為集。故合標之。又今文中先且依彼立自體名而暗奪之。二料簡二。初番荊溪雲。從問答下重顯其失。而辨大小得名少殊。即正釋也。然須得其正釋之旨兼為欲折見見。攝大乘師以內外塵沙與無明合說。今言二乘與諸菩薩同有內外無為緣集。既分出已即見見。二乘須從著於無為立名。菩薩不著。唯觀自體及以法界。故別得名名為法界。法界非緣。以緣與彼法界體合從所障說。故雲自體法界緣集。以是應須並置塵沙從無明立。以塵沙惑並不牽於界內外生故且置之不從其立。所以文雲名別體同。故例學人與凡夫同有三界思惑。文為二。初問。二答二。初正答。二如凡下引例。二番荊溪雲。問學等者此問從前答文而生。若真若中俱得名理。附中之惑既名自體依真亦名自體惑耶。前答既用攝論師名。今還承茲以為進難。答中意者二真既別真義乃殊。故障界內全非自體。不可同於障中立名。況二惑體殊粗細永別。二真元隔。何須疆同。故知。自體以對於中則顯偏真非自非體。但對無為不合別立。故依前破有理存焉。二此半下隨文釋義。二初兩品半室外彈訶折伏三。初半品明折伏界內有為緣集二。初分科。二隨釋四。初方便現疾二。初正釋。二料簡二。初正表二集。何得知然者然猶如此也。指上之辭也。言何以得知淨名臥疾表此二種緣集耶。答意者無緣大悲等覆十界。眾生之稱無所不收。故知。現疾為引六凡四聖令得無疾。二同小所以問意者淨名跡現居士。本是菩薩。二疾已足。何須同小。答意者普門示現何障二乘。復次下秖據現為四教菩薩。而通教已攝二乘。以所證同故。二諸人參問。三因為說法二。初懸談義旨二。初總述分料。二初文下別示顯意二。初明說法旨歸。二今此下判觀門所屬。二諸仁下隨文正釋三。初總標說法。二正說觀門二。初懸示述意二。初懸示觀門二。初廢古用今。二一約下正示今義。十想者荊溪雲。具如法界次第。言前三者即無常若無我。中四者食不淨世間不可樂死不淨。後三者斷離盡。今約勸求等者若入後三即入無為。故不言之。約二種念處者問何以不約緣念處耶。答緣非正觀。但是分別諸門文字故且置之。然五種中二行正助其相大同。慧行是正。行行是助故也。今別立者行即能行。道是所棧道行不同。故別立之。二今約下述用門意二。初別示。荊溪雲。略出下明五修。中前之四文三土具足。何以不雲常寂土耶。答第五文雲。住不思議即常寂土。何須別立。但以寂光而為所成。即以三土而為能成。故所成唯一能成有三。是則能所事別故也。問前三屬生。於生成自。寂光屬所於佛成自。以自望他還成二他。其義何耶。答破自他義已如前釋。今從所奪一往且然。具足應如前之所破。所契。能契故有其四。理還相即不別而別。於中第三即是橫也。同居即是同處淨同居也。安養乃是異處淨同居也。具如法華功德品明。次引螺髻所見例淨同居也。復雲。佛慧者見淨無濁。良由佛慧即如法華。由加而見引螺髻。普賢亦證佛慧。除濁之人。二乘橫見。亦由適聞佛慧故也。二託疾下總結。二今就下隨文正釋二。初見道四。初明無常三。初正明無常二。初總示。二如大集下別釋二。初明凡夫執常二。初示三事無常。歌羅邏亦羯邏藍。此雲雜穢。狀如凝酥。此託胎初七日也。在胎凡經三十八箇七日。二明凡夫起例。起諸煩惱等者保身為常因起諸惑。惑故潤業業故牽生。三道不窮輪轉無極。不覺下示無常相。三事分離者息風既斷。火大即滅識隨業走。故雲離散。二今淨下明淨名破倒二。初明說法破倒。二若能下機緣悟道二。初明觀細入道。觀細無常者一期死滅名粗。唸唸遷謝名細。即下雲。一切見如皆無常也。二若毘下示兩門異說二。初通示兩門。成論下以無常是有法故是以空方見道。二今約下今依有門。二助成四。初釋無強。二釋無力。三釋無堅。四釋速朽。三結句破執。二明苦二。初正明苦門二。初牒現文直釋。三苦者苦苦壞苦行苦。八苦者於生等四苦上更加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盛陰也。九惱者暹雲。一惱我。二惱我親。三讚我怨。三世各爾。故合為九。問過去已去未來未至雲何惱。答惱雖過未境實現在與相值則生於惱。及過去曾惱於我記憶在心。二約苦再解。行苦者唸唸遷謝名為行苦。違緣壞樂受者違情境名違緣也。通苦有四等者下文雲。四苦有二。若言即生即老即病即死是為約理。即今通若也。事四苦者即今別苦。別苦苦於通苦者事苦重於理苦也。故知。生等皆是苦苦。何以今文唯以病為苦。答中兩意。初約病苦現在猛盛。故異於三。次明其實生等俱名苦。但淨名現疾。故別以病苦對之。二結成苦義。何可恃怙者詩雲。無父何怙。無母何恃。注雲。怙賴也。恃負也。三明空二。初懸示二。初列章。二隨釋二。初總別解二。初正示。二料簡二。初簡能喻大小。不應焰幻為譬者以小乘無焰幻譬故不應也。沫泡等者以衍門十喻無沫等譬故。十喻者一幻二焰三水月四虛空五響六乾城七夢八影九像十化。雜譬非宜者既四教並談。故小衍雜用。但大論至如幻者荊溪雲。具如幻化。俗同真異。一俗三真。例意可見。故於一幻所見不同。所以通教三人見別。別人次第滅幻見理。圓人即於幻見法性。利人即指別圓人也。勸修觀者。留意思之尋文迷宗謂之數寶。從多為論等者謂。聲聞亦為利根說如幻等。但經多說泡沫等譬。衍經亦說泡沫以為助道。但多說如幻等譬。故捨少從多以譬分教。故雲各有宗途。或作徒字者誤。大品下正示。衍經亦說少喻。但多少為異耳。六譬者二簡所喻離合。離合者荊溪雲。假身即是諸法合成。是故得雲離合不定。亦如婆沙釋十二因緣。或雲一法即有為也。或雲二法即因果也。或雲三法即三道。或雲四法二因二果。或說五法二因三因。或說六法三世因果。或說七法二因五果。或說八法三因五果。皆以三世更互比說。因緣所成即假身也。故諸經論法相離合悉皆不定。今用三事者若根本禪多從息入。若通明禪具觀三事。若無漏禪觀不淨等及以三事。是故今文但說三事。二通相釋二。初辨異。故不同前者不同前作總別釋也。以餘對色受等。今文俱雲是身也。二今通下正示二。初以藏通分喻身空。即入空也。約藏通觀門者荊溪雲。問於空觀中即作衍門說法者何耶。答此中明空空兼體析。故於此明其義便也。二立問答釋成四。初示分喻所憑二。初問二答。二示喻體有無二。初問二答。三示立喻意旨二。初問二答。易解空者以幻等人皆知是空故。故舉幻等以喻陰空等本空凡夫妄執。故雲難解。四示諸喻通局二。初問二答。攝大乘至八譬者引證幻等為別圓作譬也。暹雲。彼論第六雲。若實無物雲何成境界。為決此疑故說幻事譬。若無境界心及心法雲何得生。為決此疑故說渴鹿譬。若實無塵愛非愛受用雲何得成。為決此疑故說夢想譬。若實無法善惡二業愛非愛果報雲何得生。為決此疑故說影譬。若實無法雲何種種智生。為決此疑故說光影譬。若實無法雲何種種言語起。為決此疑故說谷響譬。若實無法雲何成緣真實法定心境界。為決此疑故說水月譬。若實無法雲何諸菩薩故作心無顛倒心。為他作利益事於六道受生。為決此疑故說變化譬。三今釋下結立喻大旨。二是身下隨釋十。初聚沫經雲撮摩者廣雅雲。撮持也。釋名雲。撮卒也。謂暫卒取之也。荊溪雲。聚沫譬人空意顯法空。見見未明者如以水投水。水譬實法沫喻假名。但破於沫。故但破假雲等亦然。若如幻譬全體是幻。豈破幻人反存幻法。影等亦然。若見如因藥因物成幻兔者。義與沫同。影等亦爾。二泡三焰。荊溪雲。是身如焰。從渴愛生者焰從渴生。如身見見從愛生。以焰譬身故並舉之。影與業緣亦復如是。四芭蕉五幻六夢七影八響二。初釋現文二。初約谷響釋。空谷響應者老子所謂谷神不死也。二約聲響釋。七處者大論第六十釋響喻中雲。如人語時。口中風出名優陀那。此風出已還入至臍。偈雲。風名優陀那。觸臍而上去。是風觸七處。頂及齗齒脣舌喉及以胸。是中語言生。二通前簡示各有所譬者即以幻譬境界。乃至以變化譬菩薩受生。故雲各有所譬。委如前記。問意者既同大乘。何故有異。八譬別者下正判攝論是別教也。如以四德對四三昧者荊溪雲。即二十五三昧中以無礙三昧破空處。常三昧破識處。樂三昧破不用處。我三昧破非想處。雖無淨名無礙即淨。若定的對即別義也。言破四種人者秖是得於四空天處人耳。九浮云云從龍出者周易曰。雲從龍風從虎。亦陰陽氣者春秋元命苞曰。陰陽聚為雲。十電。電義未詳者又五經通義曰。電雷光也。顧凱之曰。陰陽相觸為雷為電。又經律異相雲。有四電師並前兩解既異說不一。未可定判故雲未詳。四明無我二。初分科釋疑二。初分科。二釋疑二。初對空釋疑二。初問二答。二空者破假名得人空。破實法得法空也。三無我者荊溪雲。眾生無我法無我平等無我。平等無我即第一義空。具如後文。觀眾生品具足三空即三無我。二對教釋疑二。初問二答。二初五下隨文釋義三。初約四大種明無我二。初分科。二是身下隨釋二。初別撿四。初撿地二。初雙標。二雙釋二。初破外。暹雲。此破見惑所以先破外計者外計正當見惑也。二內觀二。初引部執。有門以攬地等立眾生名故。故生假地實。空門以四微成四大故。故地但有名而四微是實。四大尚假。眾生可知。二今明下明今釋二。初約四微撿破。內地四微所成等者荊溪雲。此且順於外計以說。即二十五諦中有此計。故彼雲。四大之中微有增減者意雲。其力薄者須多微成。其力大者由少微成。故四大中風力最大唯一微成。即水無香微。火無香味。一往觀之亦謂似爾。然於佛法終無一微獨能成法。但是有質皆四微成。今欲破計。故從計故下雲火二微所成等。若內下四大既無主。三事豈不然。以三事中命即風大。煖即火大。識即六大中識大也。二又請下約四句撿破二。初正撿破。地無堅性者即彼經文。若有下今師約句撿破。釋經無堅義也。二金剛下引經證。二撿火。緣無自性者既無自亦無他等性。故破性四句三撿風。四句撿風者暹雲。若計風是有者即為礙。餘三亦然。四撿水。水若至汝亦是者此舉水例難有神也。汝若言人能慈下隨物知有神且水是無情而能潤下隨器潤下。何殊慈思。隨器方圓何殊隨物。人若有神水亦應有。若謂水無人亦應無。故雲汝亦如是。四句撿水者謂有謂無兩亦雙非悉是住義不起四執方名不住。此撿四大文皆引請觀音者。即彼經身子為優波斯那說四大無主二入於如實之際也。彼亦在衍與此意同。廣釋彼經破四大如止觀隨自意中。二總撿。總約四大說無我者荊溪雲。問何不雲譬而雲約耶。答約者依成也。依外破內故但雲約。今推外地乃至無主知身無主。約外知內。故雲約也。餘大準知。外雲依神。內雲。是身依諸大者以大望身大是實法。外人迷之謂有神等。四大不一神為依誰。若並依四應有四我。疏雲四身正破四我。我依身故故雲四我。內外俱有四大故也。二約空種明無我。所既是空者所即大虛空也。圍虛空者身內空大也。文中雲及以外空者以語助也。猶雲及於也。又以還訓與。經律中皆雲及以。如四分序雲及以身證者。邇來書寫呼談多輒改以為與。仲尼曰。吾猶及史之闕文也。今則亡之矣。後生淺學慎乎妄改展轉成訛。亦佛法之滅相一事既然。餘皆倣此。三約識種明無我二。初約識正破。草木瓦礫亦由陰陽轉變者草木如春榮秋凋。瓦礫如將雨礎潤。皆似有知也。荊溪雲。瓦礫亦有四時改動如瓦炭能知時雨。暹雲。欲雨瓦重。欲晴炭重。神使知知者謂以知知物。故雲知知。二約風助破。故大集雲等者荊溪雲。心念牽風故並由心為增上緣。故前諸義並皆由心與四大合生。生種種計為破外人及內計故。故各破之。非合時。無手腳不遂者遂進也。二修道二。初懸示二。初研詳指定。若接前等者荊溪雲。約前五雙。今但五雙故於見修一雙之中接於見道。即修道也。此不定者於五雙中隨對一雙。是何一雙。更向前等於見修道一雙之中若更向於四行之中。說此不淨則但成於五停中意。故雲見道方便。以居七賢之首故雲前。明與下六賢共成方便。二菩薩下正約修道二。初顯功示位。荊溪雲。菩薩若入等者且約當教近意通菩薩也。若遠論者亦助別圓。二今不下據義懸釋二。初約四想。此四即十想中四也。一不淨想者自他身內有三十六物。外則九孔惡露常流。從生至終無一淨也。二食不淨者觀諸飲食不淨。皆從不淨因緣故有。三世間不可樂者世間有二。一不見有好眾生。二不見有好國土。四死想者死者常為死逐出。息不保入息。是身為災者此約眾生世間。二約四苦二。初正示。復次至作四苦者荊溪雲。不必即是四念處中以無常觀。通修道故。故苦亦然。即是三界皆苦故也。雖免四趣七反人天具足生等。況仍欲界人天往來亦可對於生等。二但四下結判。荊溪雲。理四苦者剎那無常無常。事四苦者即在修道。以修觀時觀于思惑。思惑屬事故雲事也。今謂理事亦名通別亦名粗細。理通事別理細事粗。對粗名理。此理仍事。二是身下隨釋。五種不淨者一種子不淨。是身攬他遺體託識其中故。二住處不淨。十月居母生熟二藏之間生從尿道而出故。三自相不淨。眠臥糞穢九孔常流故。四自性不淨。身中唯有尿膿血故。五究竟不淨。命終身壞臭劇死狗故。廣如止觀第七。荊溪雲。特勝及以九想具如法界次第中明。餘皆生苦。自相不淨尚通胎內初託胎時。何況性耶。是故當知亦屬生也。雖復澡浴等者有人云。衣字平聲。食字入聲。今雲不爾。未受用時可以平入二聲呼之。若正受用應並去聲。若衣食二字從平入聲者澡浴但應雲湯水耳。未受用故朽井也者荊溪雲。謂丘墟中朽敗無用。業力所持等者此解是身無定義也。荊溪雲。若準人人各自有業亦可有定業。有可破亦無定也。又有遇緣及如藥師大小諸橫。並大經第二十四明九種橫死亦成不定。況復秖約人人有業。彼相形業業相望俱名不定。山海空市者法句經第二雲。有梵志兄弟四人。各得神通知後七日皆死。共議逃避。一雲吾入大海下不至地上不出水。一雲入須彌腹還合其山。一雲輕舉空中。一雲入大市中。各雲。如是處避無常殺鬼豈知我處。議訖辭王述其去意。過七日已各各命終。市監白王。有梵志卒死市中。王雲。有四避。對一人已死餘三豈免。嗚呼死至叵避其可驗乎。晉書雲。郭璞妙於陰陽算曆。於晉元帝世與桓彝友善每造之。或璞在婦間便入。璞曰。卿來他處自可徑前。但不可廁上相尋耳。必若至有殃禍。後彝因醉詣璞。正逢在廁掩而觀之。見裸身被髮銜刀設醊璞見彝撫心大驚曰。吾每囑卿勿來。反更如此非但禍吾。卿亦不免矣。天實為之。將以誰咎。璞嬰王敦之禍彝亦死矣。是知感報已定。豈祈禳所及。而言天實為之。知之何晚。寄言後昆。當信淨名所說。是真祈禳者。大論第七十五文也。大經具出者謂。具明蛇賊空聚也。故彼聖行品雲。譬如有王以四毒蛇盛之一篋。令人瞻養。若令一蛇生瞋恚者我當準法戮之都市。其人惶怖捨篋逃走。王復遣五旃陀羅拔刀隨之。又遣一人詐為親善。其人不信隱聚落間。聞空中聲今夜當有六大賊來。其人怖走路值一河。乘筏截流而去安隱無患。四蛇喻四大五旃陀羅喻五陰。詐親善者喻貪愛。空聚落喻內六入。六大賊喻外六塵。河喻煩惱。船筏喻六度道品。安隱無患喻得大涅槃。   維摩經略疏垂裕記卷第四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79 維摩經略疏垂裕記   維摩經略疏垂裕記卷第五   錢唐沙門釋智圓述   三勸求佛身二。初分科二。初標下隨釋三。初標章二。初述意。二徵釋四重。初重二。初問二答二。初雙標。方便兩教即藏通。常住佛身即別圓。二何故下雙釋。豈可勸求等者荊溪雲。非是專令求於劣身。既勸捨於無常之身。豈可還求無常之果。引文雖復但雲真實下文還約四種真實者實能兼權理無間也。二重二。初問。此問從前答中第二義生。二答二。初引經。因無常果是常。即別教意。地前無常登地證常。荊溪雲。佛答梵志等者借彼破外證此先權。若一向依彼豈得引之。二類釋。士庶者毛詩傳曰。士事也。白虎通雲。士者任事之稱也。周禮天子有元士中士下士庶眾也。謂天下之眾人也。空假一心者輔行雲。心性不動假立中名。亡泯三千假立空稱。雖亡而存假立假號。今雲一心一心即中也。三重二。初問。定用何判者前答通漫。故此定之。二答。何妨通勸者隨類各解則成通勸四人。荊溪雲。以依今部教寬機遍故也。諸味所感不同者華嚴別圓二因感一常果。鹿苑一生滅因感灰斷果。大品三因感灰斷常住二果。法華一圓因感一常果。涅槃四因感一常果。故雲諸味等也。今方等等者指今經。是第三時也。四因得二果者生滅無生二因同得灰斷果。無量無作二因同得常住果。準一部文隨品不定。方便但二。問疾及以不思議則唯在大。觀眾生去三品分三。故一部始終方具四耳。若從一部顯密異聞。秖方便品密解別圓。顯密相對四因二果其義宛足。四重二。初問。由前答四因得二果故此問之。佛身既有四教不同。何得涅槃但有灰斷常住二種。二答。如雲至是一者指上文也。大疏雲如上明也。巧拙兩度等者藏通界內巧拙。而見思病差是一。別圓界外巧拙。而無明病差是一。二正觀三。初正勸識果。荊溪雲。所以者何去亦名轉釋。轉釋上來當樂佛身。國王長者但見王宮父母生身。故須勸雲佛身者即法身也。已下諸句雖復轉釋此句是總。下去是別。言偏真空理等者五分仍依有為之法。空理即是無為功德。引禪經及以須菩提。為證大小自明。佛告蓮華等者此尼化為輪王。眾皆避座。化王見佛還復本身。最先見佛故佛斥之。二勸慕果行因。二初總舉果中福智即是法身者福智即五分也。慧及知見屬智。餘三是福。別圓福智顯出佛性者福智即緣了也。緣了約修位位橫具。若約豎判福即緣因位在觀行相似。智即了因位在名字。顯佛性位在初住。此由智三覺本有三。復由福三助智嚴本。故至初住。修性一合無復分張。三德分顯故名顯出佛性也。修能顯性故雲從無量功德智慧生。應知。功德無量言緣則攝。智慧無量言了則攝。約圓既爾。別可準知。但即不即而分二殊。藏通一往亦可立緣了名以收福智。名教區別前二定無。荊溪雲。勸慕果行因者雖對諸法不及緣了。其名最顯。至果仍存。別圓二教以顯為生。異藏通故其名別立。余謂。荊溪言對諸法者即指別列一十二科。緣了即指今文總舉福智。況復豈但行因名顯。抑亦別列不出福智。舉總收別。故先明之。從總出別。故下委列二別十二。初五分。荊溪雲。戒定慧等者言。從五分法身生者方便教中五及法身名雖在果又戒等三雖通於因二種解脫藏通唯果。前四並從了了之後方受其名。然今從圓故故五通因。教既列四。圓義不局故後結之修五者也。又雲。用此五身復生法身五身即是因五身也。通教五分初之二分雲如前者罪不罪等皆依前教五分為境。故後後教悉觀前前。若一音異解秖於一五所見各別。通教中雲見真圓極者此非圓融之圓。以極稱圓耳。九種戒等者地持六度一一皆九。名同義別故今用彼三九之文而為三分。了了知見法身顯等者自唯見理也。通因果迷悟諸位位有隱顯。圓教雲一往與別無殊者意雲。同至常住極果故也。圓修境智因果大異。然別教三皆雲九種者通指地前乃至等覺。證道且同。故雲無殊。欲分別去更辨別也。以前三教無有一時修五因義事等等者以事況理。故雲事等。即法身之大在煩惱之小。小大常爾。無所相妨。況至果時大恆在小。故能事用芥等須彌。故不斷言秖指凡鄙一念剎那具足難思法身之見。本來相在非關事通。是故方便教內之人迷於相在不思議理。縱聞常住解惑分流。故使權人由教未實。若至登地勝用無殊。故教道中仍存異解。故唯圓教始末一如故使五分法身不乖凡質。慧行緣理名慧身者因修之相。戒定是助。故且雲事中慧具足偏門諸慧。故以圓慧而為正道。以正消助。無處不融。以具正助合行故也。二四等。然此四等皆應約三。謂生緣法緣無緣。而大經大論皆從慈說。以慈望三。義準可知。今此四教通以生緣為境。藏通至二。別圓具三。又雖俱觀生而境有廣狹。藏通觀六。別圓觀十。藏通以空亡境。但至法緣。別圓觀中俱修無緣。故大經雲。慈之所緣一切眾生如父母妻子親屬。是名眾生緣。見一切法皆從緣生。是名法緣。不住法相及眾生相。是名無緣。藏通至大慈悲者修因得果。因果俱慈。下文例爾。其中藏人雖不斷惑修無常觀亦屬法緣。別圓二教雖皆具三別教無緣初地方得。不同圓教初心具三。故大經雲。慈若有無非有非無如是之慈非諸聲聞辟支佛等所能思議。此即三慈一體圓人所修。若初心等荊溪雲。所有諸意具如上說。此文亦是寄通說之。故雲入空。應知。皆以眾生緣慈而為觀境。是故向來一一教中皆雲法緣。所以藏通唯至法緣。別教後心方得無緣。圓教初心即修三慈。慶喜亡懷者由用慈悲見他離苦得樂故。起喜心不望恩報。即是捨心。故雲亡懷也。三諸度四教六度如前說者荊溪雲。如前佛國中說。用此為勸求之行。是故須爾。或開六為七十百者七十具如前記。開為百者荊溪雲。於十一一更互相資。八萬等者對三昧煩惱陀羅尼等皆雲八萬。彼諸八萬悉至彼岸故得名也。諸波羅蜜者一行一心皆至彼岸。四方便如前說者荊溪雲。如釋方便品名者是也。三者一破。二立。三隨順眾生也。生果地法身方便者荊溪雲。通至圓果故也。因通自行。果全利他。五六通荊溪雲。六通是果而亦從六通生者習未盡時雖見雲五通但讓果耳。其實已得無漏通也。故從因六而生果六。別圓亦是借果名也。故知。亦有因中分六以成果六。六三明皆約三通等者於六通以宿命通見過苦生大厭離。天眼知未來生苦生大厭離。漏盡於現在能作正觀斷煩惱。故此三通別受明名。其餘三者身通但是工巧天耳。但聞聲他心緣他別想。是故餘三但得名通。此如婆沙中說。通明下應問雲此三既得名通。復名為明。二義何異。故今釋雲通明異者等也。一往遠事者即直知三世。見根本者即知三世因緣行業。此亦依婆沙也。故荊溪雲。以從業來業為根本。別圓即以迷於真如而為根本。故雲並通達界外三世。亦應更雲九世故也。三明亦得從因為名。即以時節不思議智而為其體。下文雲者若準此意唯在於圓。尚不通別。寄此通辨亦可知也。七道品八止觀。緣理等者荊溪雲。止觀是能緣。事理是所緣。具如止觀所明正助。即是諸教止觀不同。止觀既殊。事理亦別。總而論之唯實名理權皆屬事。證佛身定慧之果者即是果地報應二身。亦寂照也。亦二德也。亦二智也。亦二嚴也。不二而二以分四教報應等別。九三法。荊溪雲。此三皆據等者四教佛果皆有十力等三。此三唯果。今約通明因人具有。故雲因中乃至修此三法也。十斷集。緣理善法者智慧也。緣事善法者福德也十一真實。荊溪雲從真實生者此從所入以為名也。諸教真諦莫非真實。十二不放逸。跋致相也者不放逸即不退。四教各明三不退可見。   三舉廣類勸二。初正釋現文。如是清淨法者荊溪雲。指向諸法並清淨。故應知。清淨其理不權。又復應知。此諸法門一一各有互相收攝如初。二嚴攝下十二具如止觀攝法中明。及以助道攝佛威儀。即其相也。總而言之不出常觀涅槃行道。以般若解脫即二嚴故一音演說等者此乃重以一音結之令稱經旨也。二其尋下勸尋大旨。三結勸。四明時眾得益。誡勸二門者誡門即正說觀門。勸門即勸求佛身。誡謂誡惡勸謂勸善。   弟子品   弟子品折伏無為緣集二。初敘意分章。二隨章釋義三。初正明此品來意二。初總明來意。忍土者娑婆此雲堪忍。二別明來意二。初列章。二隨釋五。初為顯淨名勝智。二為令四眾捨小慕大二。初正為小乘。捨受持衣等者彼經三百比丘聞般若。已皆以僧伽梨而用供養。論中或雲亡相。或雲當日更得。二亦通下旁開四眾。開發四眾者非獨為小乘比丘也。三為扶成佛國。如身子自述者即答梵王雲。我見此土穢惡充滿也。淨名至之失者此破五百執小之失。非獨指身子。故下雲各鄙也。令得預座者由昔被彈破冥發慕大。以此為緣令預此座。得聞此說者即聞佛國也。情同五百者同彼五百長者願聞得佛國清淨也。未彰身口故曰情同。而燈下借座於燈王索飯於香積示本居於無動。小乘目擊佛國義彰扶成之說其旨顯矣。四為折二乘成生酥教二。初正解。聲振大千者不思議品中迦葉自敘也。事等生酥者其鄙慕之事如轉酪為生酥也。有成生酥之由者暹雲。昔日被彈之者已得生酥益。竟於今重述時眾又得生酥之益。昔為今益之由也。二釋疑。五為印定成經二。初正解。即方便教謝者方字是後人妄加。今尋廣疏及暹記牒此文並無方字。言即便教謝者謂。訶彼既畢其言便癈。若不不因命述昔則其教重興。既對佛宣方蒙印定。益及未來職由此也。印定者劉熙釋名曰。印信也。所以對物為驗也。許慎說文雲。執政所持信。佛既許可如有印信二釋疑。二略釋弟子義。此即釋品題也。文為二。初標列。二隨釋九。初略釋名義二。初正釋。文中先釋名。次結歸。釋名又三。先分顯師資。次正解弟子。後引儒為證。初分顯師資。言匠成之能者孫卿子曰。干將鏌耶巨闕辟閭此皆古之良劍也。然而不加砥礪則不能利。不得人力則不能斷。夫人雖有性質美而心辯智必將求賢師而事之。擇良友而友之。資稟之德者資取也。學者取法於師故名資。論語曰。子路聞夫子之言未之能行。唯恐有聞。資則下次正解弟子也。初解子義。次解弟義。所以稱弟子者言弟則顯師之謙。言子則彰我之敬。謙敬俱陳。故言弟子。所以自稱為弟子。師亦謂之為弟子。故知。其名含謙敬也。捨父從師者穀梁曰。魯昭公雲。子既生不免於水火母之罪也。成童不就師傳父之罪也。就師學問無方心志不通師之罪也。敬師如父者人生在三事之。如一故敬如父也。處資如弟者安處其資於昆弟之行也。故夫下引儒為證。論語曰。顏淵死門人欲厚葬。子曰不可。門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視予猶父也。予不得視猶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今大師引用改轉其語俾其易解耳。然釋弟子義復有二家。一南山解雲。學居師後故稱弟。解從師生故稱子。二先儒解雲。以父兄之禮事師故稱弟子。總成三釋。其猶蘭菊。次今身下結歸。故知。弟則顯如來之謙。子則彰聲聞之敬。故雲弟子品也。二料簡二。初問一切眾生皆是佛子者以生心佛心聖凡理一其猶父子天性相關故。眾生在迷如子。諸佛在悟如父。二答太子者漢制天子之嫡嗣曰太子。諸侯王嫡嗣曰世子。此即約理者望俗名理。其實約事。世間出世間者為太子是世間成佛道是出世。順俗無諍者如大經雲。世若說有我亦說有。世若說無我亦說無。故今得順仲尼之教釋弟子也。二明別指近侍二。初問二答。晨宵者早夜也。事理圓足者從聞生解約理為弟子也。事事資承約事為弟子也。二復次下從小立稱。二初小衍對明五佛子者暹雲。四果支佛也。荊溪雲。故大論雲。聲聞經以菩薩為似子。以未斷惑故。聲聞為真子。以斷惑故。大乘經以菩薩為真子。求實果故。以聲聞為似子。不願大故。二今下捨衍從小。世多信用者明從小意也。以小乘形服既親故人信用。經家標品意在此也。二釋十弟子二。初明行列異同。一往至意同者荊溪雲。法華三周亦以身子而為上根。今亦居初。法華即以迦葉等四而為中根。今經亦次身子之後。法華以阿難為下。今經亦著九德之餘。中小不同故雲一往也。二但如下掌法輔佛二。初正釋。如來法王者乘如實道來成正覺。其猶應天歷數即位稱王也。王往也。天下所歸往也。今以法界歸往故稱法王。初開至輔翼者輔弼翼助也。荊溪雲。例如初定社稷拓境立功事藉忠臣腹心輔佐。論議往窮者論議字並應從言。文心雕龍曰。論倫也。倫理無爽則聖意不墜。議者宜言也。或單作義者非也。往窮者以論議往研窮邪正也。二料簡二。初問身子持衣帶者中阿含二十雲。佛在阿耨達池。龍王雲。此眾不見舍利弗。願佛召之。佛命目連往祇洹呼身子正縫五納衣。答雲。汝但前去我在後來。目連雲。我為佛使人。雲何前去。目連以手摩衣衣即成。身子念。目連弄試我。我亦試之。即以衣繩擲地。汝能舉此耶。目連念。身子弄試我。即盡力舉不起。身子於時以繩繫閻浮樹。目連牽之一天下動乃至大千亦不立。即繫他方佛座十方皆不動。目連自念。我神力第一今不能動。將不失神力。因催令去。答汝前去。目連還佛所已見身子在佛前。目連以事白佛等如疏。二答就其十德自有偏長者。謂十人各各具足十德。如目連望身子則目連十德俱下。身子十德俱高。但身子於己十德中智慧最勝。目連於己十德中神通最勝。故名從勝受名。既身子俱高則目連神通不如何足可怪。以二例八階級可知。八座卿各有所掌者續漢書曰。光武帝又分增三公曹為二曹。其一曹主歲終書課諸州郡事。改常侍曹為吏曹主選舉祠祀。昏曹主繕功作鹽池苑囿。客曹主護駕羌胡朝賀。二千石曹主辭頌。中都官主水火盜賊。三公為六曹。並令僕二人謂之八座。故雲各有所掌也。故分十德各屬一人者。問既身子十德俱高何不身子獨擅十能耶。答明君為政尚無棄人。法王化世豈宜偏取。故隨彼所長各稱第一。故增一雲。我弟子神通輕舉目連第一也。諸弟子佛皆偏讚之。三總對心數二。初引論示義二。初引論偈明數。荊溪雲。此中但依舊名列之。若新譯雲受想思觸欲慧念與作意勝解三摩地。遍於一切心。望此舊名但以觸為更樂。受為痛為別。餘名悉同。然此二名秖是名異義同而已。二此通下約臣主示義。如國十臣者故高僧傳隋德山雲。煩亂之法道俗同弊。故政煩則國亂。心煩則意亂。水清則魚石可見。神清想倒可識。學清簡者尚自諠煩。況在亂使焉可道哉。二復次下配合師弟二。初明師弟利他二。初配合引證。相扶至如是者若師弟共行善惡則後學皆隨之。例前王臣。故雲亦復如是。次引文證。今王數有師弟義也。二佛為下正示利他。共化眾生王數者令眾生稟教修行則心王心數俱善也。苦生下荊溪雲。問見修二道俱須正助。何以於見道中即用正行。於修道中即用行行。答此有二義。一者以法望法觀理觀事以判正助。二者從人既入初果已得正位。次從此後更修事觀助顯正理成後三果。又於修道乃是從行修行。故雲行行。二約法門入道二。初明眾生十數能通。即十法門能通涅槃者荊溪雲。言此意何但直名世間心數而已。亦成法問。何者若在凡夫唯名為有。至四枯時即名枯。中受想思等成枯法門榮及雙非。準此以說於此方等不定漸頓皆不出於受想等。故如合下喻顯。合抱喻成道毫末喻十心數。二今法下明師弟隨機往化二。初法王隨樂施教。先以欲鉤牽等者此十心數更互通入。今且從於通欲中說。先用世間十心數欲後乃令其入佛十數。二今十下明弟子順機掌法。人以類聚者好智慧者樂親身子。好神通者樂親目連。餘皆例說。易雲。方以類聚。而改為人欲附今義。四別對十心十。初想對滿慈二。初正釋滿慈二。初明掌法化眾。識得實法等者暹雲。心王率爾總見物體。故雲得實法。心數思想假名句文方成。故雲想得假名。二諸有下明機緣受道。皆師滿慈者故十人揚化各隨所好。故二下引證也。即訶優波離中二人犯戒不敢問佛往問波離。二是故下例示餘九二。初準想用義。二如今下引例結成。例如世人好律學則近律師好禪學則近禪師好慧學則近法師。故雲隨其三學等也。二欲對迦葉。一切善法欲為其本者荊溪雲。欲為本者何以獨將對迦葉耶。答義有通別。通義可爾。若別論者唯取於欲。故今迦葉於善欲中最受其名。以頭陀法善行中最。三更樂對旃延。更樂即新雲觸也。故荊溪雲。更樂為論議者更樂是觸。觸即觸對對彼往復故得名也 且順古名而消釋之。即如更語更聽故也。餘例迦葉者謂同前顯發枯榮入道之教也。下去例爾。四慧對身子。五念對波離。荊溪雲。其用念數者約能持義將對持律名最為便。六思對羅雲。荊溪雲。思雲密行者思居內懷人無測者。七解脫對善吉。荊溪雲。若不見空無由解脫。八作意對那律。作意名憶數者荊溪雲。作意方得名為憶也。佛令起此數等者修天眼時憶光明等以為方便。故雲繫心於外境也。九定對目連。三摩提此雲定也。凡夫皆有此數者荊溪雲。如根本定一切眾生皆曾得之。故雲皆有。若無下證心數定。以眾生下舉住心所不能進修。若單心所但名決定。十痛對阿難。四卷者荊溪雲。阿毘曇心論文有四卷。古譯受數名之為痛。雜心者雜心論也。所以雙引兩名者明痛是受。恐人誤解故並列之。五莊嚴雙樹二。初略示。上雖明等者荊溪雲。上約十數以釋十人。雖一一人略雲枯榮即當人人經於五味。味相未顯故雲語少。此中正用大經雙樹中間涅槃。涅槃正表令物入中。故雲安置諸子自亦入中。是十弟子等者如來所入意令弟子悉入其中。此意始終亦用大經師子吼文。師子吼言。誰能莊嚴娑羅雙樹。如來次第答出六人。師子吼一一領解而雲。如來方乃最能莊嚴。故知。至果方受最名。當知。弟子但同如來少分。得於雙非枯榮。若爾非唯涅槃名非枯榮。八教所顯佛性之說皆得名也。若行若證悉名涅槃。悉名莊嚴。此中須以法華大旨思之方見。二三藏下廣釋二。初約義正釋二。初莊嚴四枯二。初正解二釋疑。向雲二千莊嚴者意總五百所用法門。法相未顯法門通漫。故更問之。未見五百所傳者所傳五百法門也。既未見經文所出故。且以十相配而為五百。復引身因以證成之。今尋等者荊溪雲。此但借數而對於數。義之要者不出根境。故用對之以消五百。故引五百身因為證。故知。身因不出根境。大經雲。五百比丘皆問身子。佛說身因何者是耶。身子言。汝等各得解脫何緣方作是問。有比丘言。我未得正解脫時意謂。無明即是身因。作是觀時得阿羅漢果。有說。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飲食五欲即是身因。五百說已共往佛所說如上義。身子白佛。誰是正說。佛言。無非正說。二莊嚴四榮二。初明垂跡調機。文中具明四味調機。始鹿苑悉來師命者舍利目連三迦葉等受習四枯者稟三藏證小果也。學徒風靡者如舍利目連共二百五十人弟子等。靡偃也。鹹順佛化如草加於風皆偃伏也。過是下次方等皆恥小慕大者意兼二酥。開佛下法華涅槃也。皆由至佛事者荊溪雲。明諸弟子具經半滿皆為成熟輔翼法王。故今具歷一代教法。眾生至開佛知見者意指法華入祕密藏。即是大經中間涅槃。意明二經大旨同故。二又大下明王數即理二。初明涅槃減四因由。大經二十八雲。爾時師子吼菩薩白佛言。世尊何等比丘能莊嚴娑羅雙樹。佛舉六人及以如來。六人在因。如來居果。因果俱得莊嚴之名。因果始終四德具足所表義顯。故雲莊嚴。因六人者經雲。若有比丘受持讀誦十二部經正其文句。如是比丘乃能莊嚴娑羅雙樹。師子吼言。如我解佛所說義者阿難比丘即其人也。得淨天眼指阿那律。少欲知足指大迦葉。無諍空行指須菩提。善修神通指目犍連。得大智慧指舍利弗。於一一人廣如阿難。後舉果人云。若有比丘能說眾生悉有佛性得金剛三昧。具足四德八自在我。如是比丘最能莊嚴娑羅雙樹。如其無者則不端嚴。惟願如來常住於此。佛言。一切諸法性無住住。雲何請住。前之六人雖曰多聞乃至大智。要必宣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已於法華聞得記已。非不能說但不及果人。故雲如來最能莊嚴。因人果人皆具四德因人始入。故雲唯佛。二何下示今經具十旨趣二。初眾生背性成迷。佛性宛然者三因具足故。煩惱下迷故不知然。此以十數束對三因各從義便。若論理體一一皆三。心色尚同豈隔王數。二是故下諸聖表報令悟。荊溪雲。開佛知見即指法華。入祕藏即大經中間涅槃也。意明二經大旨同故。二今以下結示斥失。六明生果報土荊溪雲。生果報土者還指前文。二乘之心是菩薩淨土以為問答之意也。故彈斥及受彈者同時聞者重聞述者同入室者後時入者遠論皆當入於寂光。分居果報。若雖入實未破無明。但在方便有餘中耳。今處中說及已入實故雲果報。所被大機即有顯益。若於小行但有冥資。今從意說故得言之。生有餘者於諸味中無學之人便入滅度不到法華。及無密益故作是說。七明淨佛國土二。初通釋。荊溪雲。淨佛國土者淨土正當菩薩之行。他消經文都無此旨。今此從於權行者說。若從未顯本示為小乘。實行說者爾前未曾與物結緣。故便法華初得記。已須更修於淨土之行。二若齊下別示二。初約當分非淨國。二今取下約跨節。是淨國。今取等者荊溪雲。明用法華。須有二別。引汝等所行證開權也。次引少欲證顯本也。故釋此文方得雲符成淨土。故知。淨名與諸弟子皆有實本。故從是則下以本跡義對淨名本而用結之。自古但作彈訶等言。永失符成佛國之理。八明觀心。前解亦是觀心者即指第三總對第四別對二文也。荊溪雲。非但佛及弟子義當王數。凡入道者心王心數一切悉然。施教本令凡夫修習。義當王數。共化諸心全成正覺。若以十數配人已如前段。故今從略。即同身子者略示一人。如是一一等者即定同目連。乃至痛同阿難。例如身子以明自他。故雲一一等也。皆約自他者化心義似淨佛土也。若能至住大涅槃應約觀行相似分真住涅槃也。今雲見性即入分真莊嚴雙樹者秖是三諦一心名嚴雙樹。照真嚴枯照俗嚴榮照中即是中間入滅。又此三諦一一皆常樂我淨及四非常即名嚴樹。疏豈盡心者。亦猶易雲書不盡言言不盡意也。九明遣問前後。三入文解釋二。初分科。二隨釋二。初淨名默念二。初自念寢疾。自念是解脫知見法身者荊溪雲。解脫知見了自得法。今之淨名了已證位位居等覺既具三德。自念亦是以解脫德利益眾生。念自解脫利他故也。息諸勞煩等者煩是煩惱事即是業世疾亦須息此二事。今亦二事表於惑業。境智相應二事必息。所以者何此二種體即是般若解脫二德之種故也。而今淨名種轉事顯名之為息。大經下四句即梵行品。闍王造逆身瘡發腫不得安眠。故發此言。如來惑業究盡名得安眠。故與淨名寢義稍合。但分極少殊。而極在不久故得引證。修因已圓者等覺是真因極位也。和光不同其塵者方便現疾。故曰和光。內無惑業故不同塵。老子雲。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此謂和光同塵。而妙本不雜。故雲湛兮似或存。今借其語改轉用之。即以不同其塵則成妙本不雜之義。問淨名下荊溪雲。問意者秖應愍彼。何為自念。答意者此表三德。此三德中境智和合。故雲法身及以般若。但解脫未暢於化義中須雲念耳。大悲即解脫之相。託自念彼故雲寄也。二念佛垂旨。三種緣集者荊溪雲。二種緣集加法界集。方便品前皆但立二。方便品初便依攝師立法界集者為欲消品消文便故。若不爾者弟子菩薩但共為一無為緣集大小則濫。故更順古離為三種。若爾何以破他。答名同義異。已如前說。二如來遣問二。初佛知心念。智人知智者極果智人知分真智人。以蛇喻智其旨可知。同類方見。餘莫能睹。此語出大論。二遣問二。初分科。二隨釋二。初命十弟子十。初命身子二。初佛命二。初略釋。左面侍者者左字誤。應雲右面。西土君父師皆東向則左北右南。北是陰方。陰靜表定。神通因定而發。故目連居左。南是陽方。陽動表慧。故身子居右。大論雲。目連是佛左面弟子。身子是佛右面弟子。若爾身子應居目連之下。何名上首耶。答以西方尚右故右面為尊。亦猶此方偏將軍處左上將軍處右也。或曰。吉事尚左凶事尚右。上將軍主兵謀專殺。故以喪禮處之。豈得類彼耶。答二土之禮有冥符者。有相反者。其退坐一面。從座而起則類此方侍坐於師。更端請益請業皆起此冥符也。若乃此以肉袒謝過。彼以肉袒興敬。此方吉事尚左。彼方尚右。此其反也。何足疑乎。今身子居乎右面如世上將。任用既重。故先命之。二但下廣釋二。初正釋二。初略指因緣。二託下廣明五味二。初身子五味皆先。託胎已來等者既託母胎寄辯母口。其母論議倍勝於前。後值佛等者身子師事沙然梵志。能盡其道。其師既沒後遇阿鞞。聞三諦義而得初果。因往見佛遂成羅漢。故大經下明莊嚴人。荊溪雲。如來於中既表入中。中體者何謂即邊是。是故其枯即嚴於榮。榮所以嚴謂即枯故。故諸弟子自鹿苑來至般若會。枯榮尚隔。跡中化事相仍別故。二有雲下大師因便斥古。探取法華意耳者荊溪雲。至法華時三乘被會。三即是一邊方能嚴。以法華會悉入中故。故至涅槃重以表顯一代所歸。非待涅槃方堪嚴樹。卻引法華秋收冬藏。良有以也。二以是下總結。二奉辭二。初分科。二隨釋四。初奉辭不堪。二述不堪之由。如龜藏六者四足頭尾也。如龜出曝。野干將食之。龜藏六處於殼中。野干無如之何。出雜譬喻等諸經。六識不染六塵如龜藏六。魔合野干。似涅槃法者暹雲。俱捨第二十四雲。得滅定不還轉名為身證。論曰。得滅定即不還者若於身中。有滅定得轉名身證。謂由身證得似涅槃法。故名身證。又便作是思。此滅盡定最為寂靜極。似涅槃法。如是證得身之寂靜。故名身證。三述不堪之事二。初分科。二隨釋三。初總訶二。初牒文總標。不必者荊溪雲。必秖是定即不定也。此不全非者以大乘亦宴坐故但譏小乘之見偏僻耳。二身子下徵釋僻處二。初徵。二將下釋二。初略釋大旨。將下文望者荊溪雲。即準別訶之文故也。既雲不於三界等。驗知。以圓而訶於藏。則有六失者如下別訶三雙是也。二毘下廣釋所入二。初正明諸定二。初出部執。不相應行來補處等者暹雲。將十四不相應行中無想定滅盡定來補替也。暹釋意終未顯。待撿毘曇敘之。空心二處滅者暹雲。秖是空處識處二處入滅也。二今正明二。初標示。南嶽所出者南嶽所發皆如兩經。故依所證說以示人。二一依下正釋二。初釋諸禪二。初正釋二。初正釋五。初淨禪十種細法者即受想等十通數也。暹雲。受謂識所受。想謂識所想。行謂法行。觸謂意觸。思謂法思。欲謂欲入定。解謂法勝解。念謂念三昧。定謂心如法住。慧謂慧根慧力。二觀禪二。初正釋義二。初正釋相。言背捨者大論雲。背淨潔五欲捨是著心。初背捨。二勝處者荊溪雲。於內有色外觀多少。分之為二三四。二勝處者謂內無色外觀。多少。亦分為二。餘四勝處在淨背捨。即八一切處中四色是也。廣如禪門。言八一切處者一切有十。八在色界故取四色。二在無色故不論之。即是空識兩一切處也。二在因下明得名二。初因果互通。二而今下從因立稱。身證那含者暹雲。俱捨頌曰。得滅定不還轉名為身證。釋曰。不還果修得滅定轉名身證。滅定無心由身證得。故名身證。二約背下結。勝前小。勝通明者暹雲。通明猶是亦有漏亦無漏禪。背捨一向屬無漏故勝也。三練禪。九次第者更修練觀禪體用令熟。言次第者若入禪時深心智慧利能從一禪入一禪。心心相續無異念間雜。故名次第定也。四熏禪師子奮迅者借譬以顯法也。如世師子奮迅為二事故。一為奮卻塵土。二能前走捷疾異於諸獸。此三昧亦爾。一則奮除細微無知之惑。二能入出捷疾無間異上所得禪定。故名師子奮迅三昧。五修禪能超過諸地自在入出。故名超越。今此下略示超入相。若超出者從滅定起入散心中。散心中起入滅定。滅定起還住散心。散心起入非非想。如是次第至初禪起入散心中。委如法界次第。二約味判。明五味者荊溪雲。暫寄五禪明五味耳。願智者應雲願智頂禪。暹雲。秖是修禪有願有智。最強如迦葉入雞足山願力所持待彌勒出然後付衣。即其事也。十八變者暹雲。頌曰。震動及熾然流布與示現。轉變及往來卷舒眾像。身往同趣。隱顯自在並制他。施辨與憶念施安及放光。於諸下荊溪雲。一切諸禪若依觀等至於熏修皆得頂名。二料簡。問何以等者荊溪雲。若單根本無此問也。更有觀等四對根本成五以背捨等皆依禪地。何故別立觀等四耶。答意者秖是重以觀等觀練根本耳。料簡云云者暹雲。數人但雲於第四禪中修熏練耳。二羅漢下結示宗極。摩訶那迦者摩訶此雲大。那伽此雲龍。如涅槃歎德雲人中之龍也。二結示被訶。深禪定窟者楞嚴大定豎徹三諦名深。諸法所依為窟。二別示真宴坐二。初分料。三雙等者荊溪雲。悉是圓訶。但體中名猶似濫小。何者身子亦謂。我入滅定。不是三界而現於意。後入無餘。是不現身。何以訶雲現身意耶。然淨名意訶其現在。若雲未來凡夫亦滅。何獨身子。餘之二雙一隻皆悉非其見聞之境。次定用中正斥身子所入之定不能如是。餘之二雙即是訶其定中無慧。於第二雙仍更兼前定用以斥下一隻。一雙多皆屬慧。又因果雙雖至第三方立其名然前二雙併約果訶。下重雲果者以對因。故雖復立因並為成果。以訶身子時不對餘人故。但以大乘分證之果而訶小果。故除因已餘之五法皆先直引菩薩。次重奉法身菩薩以分證人對斥小果。至訶目連緣。對八百則盡以三教因法訶之。下去八人至文屬當。二隨釋三。初約體用二。初約體二。初牒經。二身下釋義二。初事解二。初斥偽身。如木石等者雖如木石有此身故。雖如死灰有要期故並名為有。身子何必為邀名利由現此儀全似現相。是故大士寄之以訶。二顯真二。初約生身訶。趣佛慧者即生身得忍分證三智也 九大禪即別教禪及二乘定即藏通禪。達邊即中隨機所好。故雲隨意即入。在欲而行禪者荊溪雲。此亦約果地真滅定作此說。意令入於不思議假故雲在欲。不以世人在欲而謂有禪。今意雲。魔本以欲而亂世人。既以魔界而為佛事。故魔見之其心憒亂不端。下方寄因人不現身心之觀也。二約法身訶。法身菩薩者即果報土中菩薩也。荊溪雲。正以因乘無生分果而往訶之。大小俱果。汝何以於三果而現身心。若理下恐推大果。故以不思議事理而對責之。事理俱不如汝所入。二若修下觀解。六種宴坐即體用法心因果也。今觀一心攝此六者體即一念三諦。妙用至廣。豈踰十界。即事而理一念遍攝。心法無殊因果理一。三千三諦無所不該。觀此一心名真宴坐。於此總示下文存略。二約用自他無益無用等者得自有餘。何復此定。故於自無用廢餘威儀。故於他無益。由其無體者由無妙體故無大用。荊溪雲。前訶無體正訶無用之體。今訶無用乃成雙訶。不思議定下示圓定也。文中亦先明生身得忍。次明法身。現十界威儀者大論二十九雲。聲聞入定則無說。佛在定亦能遊行如密跡經心密中說。諸佛心常在定中。心亦應說法。當知。所現十界四儀說默一一無妨。二約法心二。初法身子出真者出定也。以入定則冥真故以出定名出真。二法不得相捨者相字誤。應雲不捨。廣本同謂小乘凡聖二法既異則不得不捨道法而現凡事也。現凡事至不善事者荊溪雲。秖是如彼凡夫有漏三業所作之事鹹是菩薩定法之外用也。故不須捨引物至淨土者。故知。六法但有一法。即能利生。為利生故須取淨土。具足如前二十九事。二心入出動散者暹雲。有出有入故定名散動。三約因果二。初約因訶二。初牒經略示。二開句廣釋。今應等者荊溪雲。四句之中第三所訶。第四能訶。餘之二句相從來耳。故佛於須跋經中作師子吼者決定說。外道法中無聖果。故不動不修者有身見故即有邊見。有邊見故即有戒取及以邪見。八十八使具足故雲不動修。四枯念處等者等取正勤如意根力覺道也。此是通塗道品具如止觀第七及記。若有身邊即具五陰。陰是四教所觀之境。七十三人者上八地各九品八九七十二人。並取欲界具惑一人七十三也。不取不捨者見即菩提無見可捨。菩提即見無菩提可取。波水取捨譬意可見。污穢陰者止觀明九種五陰。一期色心果報陰。平平想受無記陰。起見起愛兩種污穢陰。三業善惡善惡兩陰。變化示現工巧陰。五善根人方便陰。證四果名無漏陰。今觀見愛五陰即三諦理。故雲污穢等。非垢非淨等者垢即是枯。淨即是榮。下三例爾。秖是中道念處雙非二邊。雖復互融且從勝說。此是別觀四念處者此約圓中境觀俱別也。然例小乘念處有二。一別二總。總自有三。一境別觀總。二境總觀別。三境觀俱總。今是別念處也。八自在者一一多示一身為多身。身數如微塵。二小大示一塵身滿大千界。三輕重以滿大千界身輕舉遠到。四色心心安不動。示化無量形類。五根六根互用。六得得一切法亦無得想。七說演一偈經無量劫。八身遍一切如虛空廣如大經。於中勤策等者暹雲。此是相攝道品也。二約果訶二。初牒經略示。或七日或十五日者大論雲。來至佛所七日遍達佛法淵海。又雲。十五日後得阿羅漢。二開句廣釋二。初開句正釋二。初約句正辨。二斷而入至別菩薩者荊溪雲。此是別人十住之初用二乘法耳。二若身下引喻比決。不能用煩惱為佛事者二乘可知。前約句既雲及別菩薩。今雲不能用煩惱等者荊溪雲。正約初住之位也。二他解下斥舊顯今二。初斥舊解。有如是過者以大入小。正明果上有難思用。若言是空以大入空妙用何在。此雖例破前義亦見斥解芥納須彌之家俱空之說。自謂高深研之甚淺。二若煩下顯今釋。雖雲能入等者荊溪雲。應雲涅槃本來不動故細合此喻。今謂。若細合者應雲煩惱之性非事非理而事不妨理。故即煩惱是涅槃。涅槃之性亦非事非理而理不妨事。故即涅槃是煩惱。雖事理相即而本性不動。故知。由具此性至果顯發。故有大用。今借大小相入以喻理事互融。三結成印定。此六種等者謂。體用等悉皆圓極。故雲即是究竟。以圓望偏故名究竟。非約極果。以前能訶之六皆約分真故。四結成不堪二。初正釋現文若作至何殊者徵難也。理而下答釋也。華嚴全不受益。今聞彈折遠為淨土之因。聾啞雖同益不益異。二對後料簡二。初問。二答。三初略示。二遠師下引證。三身子下釋成二。初身子故用禪訶兼得智也者荊溪雲。身子非但有無定之智。亦入無智之定。以是義故從定訶之。二目連。二命目連二。初分科。二所以下隨釋二。初命問疾。荊溪雲。次命目連為對居士。全從因訶。又從說法邊皆用教訶。居士俗眾一切並具有為緣集。故須兼通帶別入圓。若但目連是則以三而訶於小。所以次命目連者智既不逮兼定應堪。名拘律陀者問大經雲。目揵連即是姓也。因姓立名故名目連。何故名拘律陀耶。答本自有名。但時人多召其姓。故大經雲耳。文殊問下翻姓也。萊茯者字林雲。上力何反下蒲北反。正應作蘆菔。音與上同。今時作蘿蔔者俗字耳。郭璞雲。紫花大根俗呼雹葖。爾雅葖蘆菔是也。後學不曉往往以來復音呼。父母好食者先祖父母食之得仙。因以命族。法華疏雲。二物古仙所嗜胡豆者。新翻採菽氏。蓋同此義。菽亦豆也。深求其致者荊溪雲。勸勿忘本。故曰深求。下去悉然。身子亦爾。五種利益者一示為外道化諸同類。二鹿苑顯四枯教。三方等恥小慕四榮教。四般若信解四榮教。五法華悟四榮教。悉是以權引實約此五義名深求其致。二辭不堪二。初分科。二隨釋四。初正辭不堪。二述不堪之由。表曲徑者三藏折觀紆通化城。故名曲徑。半滿相對者荊溪雲。所破定半能訶是滿。門中或三二一雖復不定三皆名滿。以由此故得名相對。三正述被訶。二初分科。二隨釋三。初總訶二。初正釋。非唯至小益者荊溪雲。說小法相被彼大機。故俱失二。故總訶之雲不當如仁者所說。此中當字平聲呼之。意明所說不當故也。若去聲呼須以當字而為句末。故不可也。二良以下結示。禪定至不明者小定力淺大法不明也。二別訶二。初分章敘意。二如法下隨文釋義三。初外說內解用通教即空破說法不當道理二。初分科。二隨釋二。初當如法說三。初標章總勸。二別說二。初分科示義二。初分科。二須略下示義二。初明小衍不同二。初明三空行相。二異二。初明小三空二。初正釋二。初總明三空。析五陰空者心則唸唸生滅。色則四大不同。於一一大復更析破。如一地析至鄰虛見五陰空名法空也。故阿含下雖一經二論明空多少三空收之義無不盡。誰老死等者大論引雜含雲。十二因緣從無明至老死。若有人言。是老死若言誰老死皆生邪見。乃至無明亦復如是。若說無誰老死當知虛妄。是名生空。若說無是老死當知虛妄。是名法空。乃至無明亦復如是。彼經佛在調牛聚落告諸比丘。初中後善乃至梵行清淨所謂大空。經若有問言彼誰老死老死屬誰彼即言我即老死。今老死屬我老死是我所。若無明離而生明者彼誰老死老死屬誰。老死則斷。斷其根本則無明滅。無明滅則諸行滅具二空。故名為大空。故知。小乘空於我所名為法空。空於我人名眾生空。若諸菩薩以空涅槃塵沙佛法名為法空。人謂小乘不明法空者未曉經意。縱有誠教雲聲聞人但得生空且讓菩薩。與奪之言。二有師下別解平等二。初古人解義。二今師研難二。初研難示義。文中先以平等並生法。若直下以生法並平等。既許生法與空異。例應平等與空異。是故今師立三空義異。二若止下二空攝屬借如阿含但明二空而法攝平等。故知。三空處處具足。涅槃空等者尚攝涅槃。何況平等。以平等但是起生法平等見故此見須破。故有能所。二雖復下結一示。二破拙下明衍三空三。初標示二。今下約譬顯。實拳指喻析空。鏡像拳指喻體空。實拳指等者雖知開指無拳而血肉之指猶存。故須析破方空鏡中所睹。二俱本空。其指尚無。其拳安有。拳喻假名指喻實法。智人下荊溪雲。無拳者生空也。無指者法空也。無空即是平等空也 三此下結。性相不在四句是性空。內自外他中間共自有無因四性俱無。故雲不也。亦不不住者不住無四句也。此即相空。故前三空各具性相二空也。二若三下辨三空入道兩殊。初明小教入道。次若衍下明衍門入道。初雲前三是方便等者三應作二字誤也。荊溪雲。前二空是方便等者由人法空方入真空。乃名平等。當知。但指所證之空即名平等。若衍等者衍通三教。先明別圓。次明通教。以通教機雜故須別明。又初是總明。但雲即真入中。次是別示。乃分利鈍。鈍乃即真利則入中。初雲即真入中者荊溪雲。既是巧空即真即中不應別說。言即真者不必皆即。但雲此真通至於中。是故釋雲皆通法性。若通下別明通教也。亦是別示衍義。上根智者文脫利字。應雲上根利智。荊溪雲。先出鈍根不見法性唯住偏真。故雲同得見真。上根利智通至法性即菩薩中利者故也。既通利鈍名為共空。故荊溪雲。若不信有共空義者今問他雲。且如經雲法無眾生離眾生垢等。豈不是無眾生我人壽命等四。此之四法二乘已離。何以還將用斥於小。既斥於小小大須分。於今應雲所離無殊能空智別。今家意以能離三中通真與拙所證不別。應知。別圓能離永乖故。釋義者諸皆具約三教俗同真異。真體須分。今疏從勝且從圓釋。心法法性其言尚通。下三空句一切皆爾。善得斯旨方乃可言善消三空。又復經文所列諸句凡諸法字及以釋中諸法性名悉須分別令具三真。若獨圓者心外無境。一攝一切莫不融通。今兼斥俗義義通權實及以初心。應知。所觀不出界內一切心法。以由即故義雜真殊。二今淨下結示經意。二法無下隨文正釋三。初明體法生空破折法生空二。初標示懸解二。初標示。二問下懸解二。初懸斷生空即中疑問。中初是牒前義。何得入中是正問。荊溪雲。此依通中偏生空問。答中並約通中利根。利中圓教。以釋空義。引經證義一切皆然。細得七重之中三真深意方了此中。前後經文然約圓釋眾生尚乃即是法性。況眾生空。豈可非耶。故使一切趣於我人。次引大經六法而答。問者五陰神我總成六法。不即不離已如餘文。於中但取我空而已。故引六十二見即是答也。向多處文已料簡竟此何復疑。如雲即真入中。故於次文分上下根。下根即真上根即中。即中從深即真在淺。深不失淺淺則遺深。故覆淺從深一音通被。況依經部理合隨機。準經現文且從通釋。如雲法無眾生。三教之法俱無眾生。用智不同使成三異。故法性實慧及以方便其言悉通。但譬之以伊不通通別。又復須知。已下諸句方便慧中悉有二意。自行化他。又下諸句雲心及一切法者以此諸句歷心約法。誰有見之不思己行。一向專憑文字法耶。二今言下懸釋。法即妄心義。心垢者隨染緣也。心淨者隨淨緣也。染淨既異。十界分焉。由性本具隨緣能造。故輔行釋造凡有二義。一者約理造即是具。二者約事即十界依正俱由心起。委示如顯性錄。二法無下隨文正釋四。初明無眾生三。初標名統示。此去下統示下皆具三義也。二一約下正明三解。心及諸法者心即能造。諸法即所造。既法由心造。明全法是心。但觀能造即具諸法。此理不改。名之為性。諸法之性故名法性。又性可軌則。故名法性。性謂三諦也。不為惑染者即惑是理。故不為染。如優波離心相等者荊溪雲。下文正約犯罪之心本來無垢。如優波離得小乘脫。豈不見於罪心。心性不別故約理性一切無垢。勝天王者引自相空以證理法無眾生垢。引自相離以證理中離眾生垢。皆約法性並雲自相。次實慧中亦先牒法性者由性無。故慧方今無。雖復性無而猶有者良由無慧不可自無。但雲若法不雲心者心法相攝舉一自通。下去諸句一切悉然。法性至煩惱垢者此中具二。一者全不了知真中無我。二者縱了真諦不知中道。由此故令我猶有垢。以有垢故並名妄計。若了下明稱實之慧。乃契理無。下去諸句一切悉然。三此即下結異顯觀二。初結異小乘。二下去下顯即觀心。二明無我二。初總示對破。二正明三解。並類前作者類前方便皆有自他。及結三種如世伊字。三明法無壽命。四明無人。荊溪雲。不同凡夫至際斷者且據此。於二邊便故具足應雲不同七種方便人也。此非獨圓不得說之。下去例爾。二明體法法空破析法法空八。初明法常寂然。次八番明體法入法空者荊溪雲。前明衍門人即是法不應別說。但於前來生空之上以示法空。故體法言通人法也。故於所空人法還別。約所空說故重言之。故所空人中但對眾生壽命。即彼能空體常寂滅。諸相常滅即名法空。若不說者何以得知。下去皆然。讀者體之。行者察之。消者了之。教意前後相望皆爾。數數融會無令迷旨。二明法離於相。十相者荊溪雲。涅槃雲。色聲香味觸生住滅及男女相。但離此十未足以顯大涅槃德。然經意者雲。涅槃中無此十相。非唯破此成大涅槃 智識者分別識也。亦是分別智也。於今正當空假二相。故雲分別。故中道理無分別境必非智識之所能緣。問曰。亦有一智而緣多境。如以俗智照具照中及以真俗更互轉照。其理何耶。答若論通相入空境智即以一俗對於三真。互照轉照非此所論。三明法無名字。四明法無有說。荊溪雲。以諸言說從覺觀生。凡諸有言皆從覺觀。法性俱離能說所說。法性本無實慧照之。方便無著故使然也。五明法無形相。六明法無戲論。無愛見戲論之法者愛心見心所有言談不契實理名為戲論。肇法師雲。具境無言凡有言論皆是虛戲。七明法無有我。八明法無分別。非六七八識者識名分別。故說皆無言。六識者總攝前五。備舉雲六。非唯第六諸識俱妄。故非真理。如下經雲不依六塵。豈唯第六。三明體法平等空破析法平等空二。初標示。及諸句者下有九句也。似平等空者荊溪雲。以準絕待及同法性。隨如住實際等言全是平等。但諸句勢如離好醜及過眼。等亦欲同前生法二空。進退兼含。故且雲似。又不同前七故雲不屬因緣。無去來等。既三空體一。故得言之。既生法狀似有待。故以平等而重緣之。二法無下隨釋二。初明七番七。初法無有比。二初正約三解。荊溪雲。初雲無相待者無我是絕。絕彼待故。故從心絕不從事絕。事絕無窮絕還不絕。心約實理。理即法性。法性本無。尚亦無絕。有何不絕。相待之惑自然而滅者智稱法性方乃名滅。是故法性亦滅於絕。二今以下示平等空義。荊溪雲。平等之理猶有所存者。故得二空即名平等。言所存者意令成絕必無所存。當知。平等自無平等名平等空。若不然者何名衍門。三空俱時欲顯功能三。無差別故列所存顯無所存。欲得平等生法亦無。豈更存於平等之見。故雲平等亦空。但三藏下更引小三以形大三。縱有平等終無別理。況復小教二空成時猶未平等。況更修空空於平等。是故大小三空不同。智障心滅者有智障時仍屬相待。智障秖是空假智耳。雖因共乘至初住位。智障必滅。二法非因緣。六因四緣者俱捨雲。能作及俱有同類與相應遍行並異熟許因唯六種。大論雲。六因者謂所作因共因自種因遍因相應因報因。四緣者因緣次第緣緣緣增上緣。新譯次第緣名等無間緣。緣緣名所緣緣。餘二名同。所作因者不礙於他。相應因者心心數法同因同緣以心心法共相應故名相應因。心心數法以心相應為因名相應因。如親友知識和合成事。共因者一切有為法各共生因。以共生故更相佐助相兄弟同生互相成濟。自種因者過去善法與現在善法為因。現在善法與未來善法為因。惡無記法亦復如是。一切各各有自種因。遍因者若集諦下十一遍使名為遍因。報因者行善惡因得善惡報。四緣者如上五因名為因緣。心心數法次第無間相續而起名次第緣。心心數法託緣生。故名為緣緣。諸法生時不生障礙名增上緣。荊溪雲。大體秖是法性不從因緣生耳。以在因法必屬緣。故因緣必是有為法故。及十二等者四緣六因及以十二並是生死。生死即三道。三道即三德。三德是法性。三德之外無復三道。言亦非等者以十二緣名同事同十二秖是四六而已。故知。但是離合說耳。且如無明即是行家之能通也。即同類因行必四相。即俱有也。行中五部亦同類也。無明行中心心所法共行共感所作必同。行有必招識等異熟。此行必有遍行五部之惑。若四緣中論雲。增上即能作。因緣五因性。比六因說可知。然疏文中因緣中所作及增上雲與相待同者。如增上中有力無力並是能成望彼所成能所別故故名相待。況能所中俱有長短大小等也。我法性中都無是事。故為平等之所破也。然小乘中已破因緣得入真諦。今雲法性不屬因緣。故殊小也。三法同法性。一法入一切法等者荊溪雲。既雲諸法悉有安樂。即是本有義。雲相入既本相在。更雲互入者示相攝相令知相在。通達法性者法雖本同必須實慧而遍入之方了諸法互入之性。又法即智慧。以境智不二故理智合者一多相入垂應自在也。四法隨於如荊溪雲。如如不異者法性中如一如無二。理智合者明一切應用之法。皆順法性真如起即無起。無起即是無所隨也。五法住實際荊溪雲。法性實際及以如如名異義等。故無四邊。義亦通三。今文且一意在略耳。理智合者解雖無邊理既本具而能起四教四門。攝物而內無執著流動之過。故言諸邊不動。六法無動搖搖去聲。不依六塵者荊溪雲。依者著也。若爾三藏小乘豈著六耶。答有即有離離仍同著。以著中之無故也。塵離二著著名無殊。如金鐵鎖被繫義等。今摩訶衍二俱離也。以見真俗法界故爾。三理智合者方便和光而不同塵。故言不依六塵。七法無去來。荊溪雲。問言不住者秖是去來。何得去來釋無去來。答不住則不去。不住不去則無去來。故以釋無去來也。意明法性不偏住故。故雲不住。為異二乘有去有住。理智合者方便化物不來相而來。不去相而去。二明九句二。初牒句正釋。若聲聞至十六行等者荊溪雲。室謂空無我。無相謂滅。四無作即餘十依諦各別三不相收。若衍門三法相收。若真若中俱無異趣。一法性中三亦何別。引思益者眾生即理性滅定。理性滅定尚具足三。故知。理性不殊。無相無願故也。故一理中最可相即。尚即眾生。諸何可異。即是復宗明義者復彼眾生身中滅定之三理也。理為本宗。故雲復也。應用即是方便之慧亦有三也。雖同他有有常同理。離好醜中理慧合者現十界好醜。而無取捨即是離也。增損等者荊溪雲。問增損之中亦云生死及以涅槃。與前何別而此復雲。答好醜約果報。增損約功能。二門雖別生死等同。名異義同。重論何爽。下去準知。法過眼耳等者與前離諸識及不依六塵。並今過眼耳等秖是法性非根境識三也。文雖隔越意實相通。荊溪雲。然法性無眼等名。一一根中俱是法界故雲過也。若實慧者得慧故過。若方便中入假故過。文略不述高下。比知。二從不下略指料簡二。初指前語略。二簡前用義。荊溪雲。異三藏者理俱異三何但三藏。今沒二者應知。能異必異三教。今經文中通教似顯。故且從之。義解之人須令圓顯文之旨故。應修門故。深收淺故。佛元意故。故令思擇令義歸圓。三結破二。初正解唯大目連至豈可說乎者荊溪雲。故知。不應唯作三藏說也。言如是者法相應如向來所釋。豈可唯如目連說乎。目連豈不能說三藏之中法無眾生離眾生垢等。而為淨名之所責耶。法既含三。目連尚不能說三中之幼俗。何能說於即幻之三真即真之圓中中理之諸法。故結示雲法相如是。豈如目連以三藏說乎。二問下釋疑。二當如法解二。初分科。二隨釋二。初彈不解二。初不解能說無。荊溪雲。夫說者等者然準次第。應先訶解後訶於說。今先訶說後訶解者正訶目連說法相故也。說不如法良為無解。故訶於說後方訶解。如是解者方可如解而為他說。故前結雲解應如是。豈可輒為居士說耶。四不可說者當知。法性尚不可作圓教說之。況復三教。寧當可說。引法華者以證從極三教名餘。通別尚迷。況復三藏。二不解能聽無。荊溪雲。其聽法者無聞無得等者此亦斥於說示之謬。秖由說示不示無聞無得之體。故令聽者有聞有得。若目連下以有說示正結訶其不能。於法性中忘其師資之道。目連豈不能於真諦體中忘師資耶。準於出定真亦不忘。二借幻為譬。荊溪雲。問前文多雲幻隨三真。今那雲四理如幻耶。答過涅槃幻類之可知。問文初但雲約通教訶。前後釋義皆作一幻隨三真轉。乃成於別圓接通對通即三。豈會經旨獨通教耶。答通為能通別圓是所通。有能通別圓之功。故先但約通教釋之能所相對即具三也若從接邊通是所接別圓是能。秖緣所有可接之理則令能接之有功。況義在通並含能所。若其不以接義釋者何以明於通中利根根生待接接候機成。今存三釋為順接入圓接別教也。此文前後少明接義。秖得從容兼含判之。故委料簡通上下文。況今責目連。若解若說不稱法相。正當不得二種入通通入二種之深旨耳。當令目連依於中道觀解之意而說法也。況復說接然須知機。目連復無觀機之智。故令說解不當於機。若入如幻等者此引二十五三昧中如幻三昧。故令依圓不思議理而說法也。二外了根緣內善知見。用別教破說法不當根緣二。初敘意分科。荊溪雲。當了至隨病授藥者問前已約圓。此何仍別。答前正在通。通中真理雖含圓別但俗未是知根之智。目連可中自因此門入圓入別。尚須勸以中智照俗使成妙俗。況前況為利根。通論機緣不同。剋仍須別。故以別訶良由此也。一訶不知根。二訶有滯者。訶滯仍與通教略同。以通教中先真後假故也。故先訶其不知根緣。況訶有滯。正是不知根緣之由。文在後者文後意前故也。二隨文釋義二。初訶不知根緣。如來知根者知眾生根鈍。即說藏教析空。故雲故聲聞經等。今居士根利應說通教體空。何以反說三藏乎。故荊溪雲。文中但作藏通相對以論利鈍。亦且寄通一往而已。今亦可雲一切利鈍皆悉不知。目連但汎對他以說拙教而已。既不知小鈍亦不知大利。況十六門。六十四悉之利鈍耶。故利鈍之言有通有別。通約十六。別但衍門與而言之亦可容知三藏十六。故今所以斥小被大三空悉然。故須曉此。二訶知見有滯。三外慈眾生內念佛恩。用圓教破說法不當佛心二。初敘意分科。荊溪雲。問前已用別理合有悲。今此亦以大悲為訶。何得判雲是圓訶耶。答前對真空且以滯空不知根訶。非全無悲。今雲悲者加報佛恩。即是無緣大慈悲也。故以念報佛恩之大悲而訶其偏。但是被俗之慈悲耳。況八百居士宜須在慈。故更進訶雙被故也。二隨文釋義二。初當起大悲心。二念報佛恩。應報至寶種者荊溪雲。運無緣悲即念報佛恩之大悲也。若報佛恩即不斷種。當知。二乘自既斷種亦斷他種。良由不知小三空中無無緣悲。雖終日說非報佛恩。三聞法得益。荊溪雲。準此亦須略說三空以結淨名巧說之德。以訶說法不應法相。不知根緣。故且雲大機。居士發心者故上破古斥小逗大非關人天。又發心語通諸。居士中根緣不同。或是唯圓或是通別。或有圓機宜先通別。或唯通別同座異聞。四結成不堪。三命迦葉二。初分科敘意。頭陀此雲抖擻。抖擻煩惱故也。善住意天子經雲。頭陀者抖擻貪慾瞋恚愚癡三界六入。荊溪雲。次命迦葉者身子已約果訶。目連復約因訶。今此文中約因兼果而為訶也。寄大因果訶其小果。寄小因果示其大教。大因者示乞食門。大果者示正食法。小因者集道諦也。小果者滅諦也。大教者頓教也。二迦葉下隨文釋義二。初命問疾二。初正釋現文二。初釋。迦葉此翻為龜者其先代學道靈龜負仙圖而應。從德命族。故雲龜氏。以姓為名者時多以姓召之故雲也。其實有名名畢缽羅。父母禱樹神而生子因以名之。二釋大二。初今解二。初標今約所表。故雲智大等。若約事釋者佛弟子中多名迦葉。如十力三迦葉等於同姓中尊者最長。故標大以簡之。二所下釋。二有言下他釋此亦事釋耳。二若深下指同前意。二辭不堪二。初分科。二隨釋四。初奉辭不堪。二述不堪之由二。初指略斥非。十二頭陀者南山鈔雲。位分為四。謂衣食處及威儀。衣中立二。一者納衣。二者但三衣。食中立四。一乞食。二不作餘食法。三一坐。四一揣。處立五。一蘭若。二塚間。三樹下。四露坐。五隨坐。威儀立一。常坐。荊溪雲。頭陀三意者半滿秖是約教而已。法華疏文具廣分別。今難下破他解中今以二門對於二人。意略可見。今更助一釋二。門雖殊得飯義一。即涅槃是。恐人謬作觀行等者問大師常用何以匿他。答非謂不許。但斥乖文。一家消文皆先事。次教後方觀門。縱為觀門依文附教堪資至道以益行者。直爾理解恐迷經宗。二今言下正示經義。貧裡者周禮五家為鄰。五鄰為裡。裡居也。使現轉報者荊溪雲。凡施聖眾皆蒙現益如阿那律拔現貧苦。稽時廢業者稽音雞留止也。非為物軌者習染甘美安稱抖擻。豈堪為人軌範也。三述不堪之事二。初分科。二隨釋三。初總訶。有慈悲心等者荊溪雲。抑揚之妙事在於斯。以歎有悲抑之令普故也。如來所歎。命共同坐者迦葉一時從山中出。形體垢膩著粗弊衣來詣佛所。諸比丘見之起輕賤意。佛欲除諸比丘輕慢心。故讚言。善來。即分床命坐。迦葉辭曰。佛為大師我為弟子。雲何共坐。佛言。我禪定解脫智慧三昧大悲教化眾生。汝亦如是。有何差別。諸比丘聞已起慕敬心。本關福智者法華雲。若人有福曾供養佛為說緣覺。故知。福德利智則易度也。此斥迦葉從貧。故且一向準理易度在根。豈擇貧富。其或貧而鈍愚。富而利智。豈可捨富而從貧耶。二別訶二。初分科。荊溪雲。別訶中立四意者從始至末次第訶。故元知迦葉建意欲往乞食之所標心既謬。故後訶時至入聚落其心必非。故不能體空聚之想。入已得食。食必有非。非由觀諦。俱不合理。若欲訶之為用何法。故辨漸頓以為訶法。事窮理盡故結勸之。二初文下隨釋四。初訶乞食心非二。初分科簡示二。初分科。二問若下簡示。苦心所契者苦應作昔字。誤也。昔心所契者即苦集道三是昔日因心所契也。即下文雲。元為破此苦諦。乃至雲元為得不食之果等也。尋下疏文可見。二住平下隨文釋義四。初約小乘證滅破。本有滅諦平等之理者即三千三諦。生佛一如自他同貫。故雲平等。行生修者大論八十先舉經雲。須菩提白佛。菩薩雲何行般若波羅蜜。雲何生般若波羅蜜。雲何修般若波羅蜜。佛言。色是寂滅故。色是虛誑故。色不實故應行應生應修。般若波羅蜜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須菩提又問行生修為幾時。佛言。初發心乃至坐道場。行般若波羅蜜。生般若波羅蜜。修般若波羅蜜。既言初後俱行生修。即圓義也。故知。即行時生。生故復修。故經復雲。須菩提言。次第心中應行生修等耶。佛言。常不離薩婆若心。不令餘念得入為行為生為修。若心心數法不行為行為生為修。有人釋雲。行在乾慧地。生在無生忍。修在無生忍後。此通意耳。若準通意例別可知。薩婆若者大論翻為一切智相。荊溪雲。意明次第心中使應般若。即常與薩婆若相應。次即不次故也。迦葉何不將如此心次第行乞。而但懷於去取心耶。由跡顯本者達事即理也。此名體用本跡。若迦葉下荊溪雲。次將身子入定之果寄釋其因。故知。不離薩婆若心尚於食見於八邪即八解脫。若能善達機理豈令行事捨富從貧。事行尚虧。安會至理。菩薩雖知至解脫者雖知理常平等而不妨次第修學也。即邪是正。故雲不捨八邪等。何者下釋出次第求大乘相。此即解頓行漸。若約初心即次第止觀意也。薩婆若心即圓融解也。從凡下明所歷次第行也。禪悅諸定止欲散網達色無色定也。又入下止三界獄達二乘道也。又入菩薩下止於自證達菩薩道也。既雲上上諸禪即兼止二邊。達常住道也。於一一禪皆有三智者荊溪雲。具如止觀禪境之中。觀諸事禪皆成妙境。此是圓人觀於根本乃至別教九種大禪一一禪中皆見佛性。若別教人自性禪但在地前而已。是為下大論八十七雲。行名佈施。學名持戒。道名智慧。又行名持戒。學名禪定。道名智慧。不觀貧富心無去取者既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豈去富而取貧耶。依分衛法等者即不擇貧富。次第而往也。律明乞食之法。不一處是為福他故令至七家。分衛此雲團墮。即是以團食墮著缽中也。迦葉內心下正出小乘之過二約知苦破。荊溪雲。次下三諦一一諦中皆先於無學法上以破迦葉。次若在學地去以學人未足而形迦葉。三迦葉結漏下重以應入無餘為難。四若為利下以利他法而為難也。若菩薩下以大示之。乃以菩薩利他結之。三約斷集破。揣食者揣音團。漢書雲。何足控揣。此假借字也。今體作摶。通俗文雲。手團曰摶。四食者荊溪雲。觸思識段。揣是古譯。新不用者謂飲粖等豈可為揣。凡雲食者取能資長。滅壞身者不得食名。如毒藥等。雖食非資。觸如冷等。思如意思能延報命。識如分別令報命住。古人有章不能廣敘。今意但取段食。為語餘者相從。羅什雲。食有四種。一曰揣食。二曰願食。如見沙囊命不絕是願食也。三曰業食。如地獄不食而活。由其罪業應久苦痛也。四曰識食。無色眾生識想相續也。四約修道破。二訶入聚心非二。初分科。二隨釋二。初總訶二。初約外聚釋訶。訶其有心等者荊溪雲。淨名訶者意雲。既有取捨。信知。入聚不免有心。豈能四儀常住諦理。而有避就者愛貧而就。憎富而避。二又若下約內聚釋訶二。初正示。聚落者廣雅雲。落居也。謂人所聚居。疏雲所依依即居也。二前已下結意。於塵有帶等者荊溪雲。問迦葉證空先已袪有。何須還以有心訶之。答此有二意。一者訶無空心入聚。二者無空分別貧富。欲知迦葉入聚心散但以分別貧富驗之。信知。不見聚落圓理。信無不滅定現儀。信知。小空迦葉已得今以事理不空訶之。故一一文皆以體空入位並之。二別訶三。初訶眼根二。初示所訶失。與盲等至無去取者荊溪雲。六根本是塵識所依。生諸分別及於六塵而得斷空。故以如盲訶令會理。令迦葉得無出入之大盲也。迦葉至之見者迦葉但得人觀時盲。出觀猶見不殊凡俗。有見不見則非大盲。二菩薩下顯能訶得二。初總釋。故與盲等者荊溪雲。借彼世盲譬無分別。見而無見。無見而見。故雖曰盲遍視法界。能如是觀空有貧富常會一如。迦葉未然故招訶折。然又應知。盲非盡理故從耳去。但雲如響不雲如聾。二復次下別釋二。初約似位二。初正明。荊溪雲。次引大經正當似位。次引大品不見等者當知。如盲語局不見乃通。三聚者正定邪定不定也。二是則下結斥。二鐵輪下結顯分真。荊溪雲。鐵輪者用判下文。下去五根語別位同。所以引銅輪為證。得至初住方有一分如盲故也。二訶耳等四根二。初示所訶失。不了耳空等者不了好惡音聲。如空谷響致怖富家歡樂好聲。不難貧家憂苦惡聲。不了香臭因風。風無香臭既香與風等。是則無富家氛氳妨道之可避。貧家羶臊非妨之可近。不了法無定性。由分別取相謂之為味。若不分別則非味也。是以食天饌而不染。餐若澀而不惡。何必捨富美食取貧惡食耶。中略其二。故雲乃至。如智證者荊溪雲。如智契理以證得理。故於觸時。當如以智觸實相也。由不了故出觀受觸於富貧床敷。情有去取。惡取好捨者貧裡四塵則取。豪家四塵則捨也。二顯能訶得二。初總釋。二別釋。總則通示理無去取。別則別示三諦。五眼及約位等上下例爾。別釋委如眼根。初總釋興智者興字誤。應雲與智契理。必不捨理取理者好惡俱理。豈須取捨。束西鹹空。復何避就。一相慈心謂無緣慈也。慈心等被不緣真俗及貧富相而生去取。二若菩下別釋。三訶意根二。初示所訶失。矜貴者自賢曰矜。尚書曰。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一。菩薩下顯能訶得。佛答德女等者荊溪雲。如大品中。德女問佛。無明內有否。乃至非內非外有否。佛初皆答雲不也。次雲如是有今文。甚略具有其意。如幻非內外者即佛初答意也。現一切事即佛次答意也。文有譬合。初文譬也。次無明下合也。四句撿等者凡雲如幻。必四句推之令至理。已復辨大小。今一一文皆以圓文對訶三藏。既以圓教而訶於小。所列菩薩道理宜圓。三示正食法二。初分科二隨釋二。初示正食二。初明食體二。初總釋。豈雜欲食等者荊溪雲。正明食時須稱佛慧。故非佛慧皆名雜欲。故知。迦葉散心食時及昔所得捨邪入正悉名雜欲。既無佛慧。觀必出入令食成雜。故不應食。若以欲界欲釋雜雲欲則以迦葉同凡。非邪正者雙非凡小邪正故也。二然邪下別釋二。初明所訶失二。初甄簡事理。二聲聞下正示所訶。緣理八邪者即是見惑也。二示能訶得。不捨味禪等者荊溪雲。於一一支見禪實相。名真背捨成常解脫。訶令迦葉見真佛性。   維摩經略疏垂裕記卷第五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79 維摩經略疏垂裕記   維摩經略疏垂裕記卷第六   錢唐沙門釋智圓述   二明食用。荊溪雲。以一食施一切等者義雖通因。此約果人能用食者以訶迦葉。無此能故引勝積以為誠例。若論其意雖在果用果必由因。驗知。迦葉初行亦偏。因果俱失。是故招訶。依不思議至雙游二諦者由得中。故故能雙照。世及出世世即穢土人間之食以為施也。出世即指界外諸塵。如香積之例。即中道也。二疊釋二。初分科。二隨釋二。初釋食體三。初約理。二約事。問前示食體事前理後者荊溪雲。前釋體中分之為二。初事二理。今謂即前疏文約事理邪正釋也。對今經文先理後事立妨。三總釋事理。二釋食用。菩薩無上食因者荊溪雲。圓門之人發心。觀食若受若施。法界平等方乃堪為一切因食。故雲無上。此即正當以圓訶小而訶迦葉。故凡施受因獲大益則彼此俱損益者謂往貧則彼此俱益。往富則彼此俱損。彼心既輕。此又廢業。故俱損也。不為損之復損者荊溪雲。易損卦雲。損之又損之。以至於無損。今引意者不取無損。但暫借於又損之言。損於煩惱已得有餘。復損生死入於無餘。菩薩不然故不為例。四結勸。不了義等者荊溪雲。準此意者若以一代五時相望唯有法華得名為了。故許聲聞得是漸也。若當部論諸大乘人皆有了分。但有兼帶。三揖敬。荊溪雲。經雲斯有家名者斯此也。雲在家士也。經雲我從是來等者恥小也。故知。彼時雖慕而不能取。此時雖恥而不能捨。故但冥資而無顯益。直用彈訶亦得顯名。望彈斥意故雲密耳。四結成不堪。四命須菩提二。初分科敘意。二須下隨文釋義二。初命問疾。見空得道者荊溪雲。即是空解脫門以依於空門得解脫故。二辭不堪二。初分科。二隨釋四。初正辭不堪。二述不堪之由。莫敢闚其門者闚去隨反小視也。文中作視者誤。荊溪雲。莫敢闚其門也者然十德五百四大八千豈皆不曾造其捨耶。欲顯善吉恃空之謂傷甚說耳。其存有者等者此述善吉乃謂一切小乘之人及諸菩薩。悉皆以為。存有之人則謂一切無近其門。我既解空。徑造何懼。三明不堪之事二。初分科。二隨釋五。初取缽盛飯。荊溪雲。若表理者者表義眾多。且出一轍為訶之式。以妙有飯點但空缽。示令知空即不空也。若爾其時已是求於不空得不空耶。答此即求也。此即得也。何者心相體信入出無難因聞大教即當其機亦名冥求。亦名冥得。然其冥益表尚存空。是故於捨心仍住小。二正述彈訶二。初分科懸示二。初分科定教。二所以下懸敘義肯。愜同魔外者愜伏也。荊溪雲。然善吉迦葉皆因乞食不稱上田。約所訶邊二人各異各有所歸。但迦葉從貧其心猶下。善吉自恃空解勝他。況復以身直造其捨。狀當於忤不護人心。須以隨宜悲敬兩屈文此二人其事雖別於理大同。何者若堪為敬田乃可取食。此同迦葉道滅心非自謂真田而生謬解。其心既僻入聚。必非於食等者。同於迦葉無正食法。挫同悲田。亦是訶其唯有苦集。菩薩常於五道現身。聞同悲田情猶未愜。如與外道天魔同流而欲自謂無上乞士。乞士須是眾生福田一事不閑。福田何在。本不了悲敬平等理性。聞茲抑挫置缽忙然。復同迦葉被斥自鄙。二取二捨有失義同。彼此鹹招四諦之屈。故與迦葉大旨略同。餘非乞食隨事不定。二初問下隨文釋義二。初約敬田問二。初分科。二隨釋二。初問知聖法不二。初總示分章。荊溪雲。以法能成人者若曉於法何須問人。下更問人良由昧法。二依章釋義二。初約事。荊溪雲。事中復雲。於法等者於食亦等者事中食者貧家富家及所得食。事中法者於家於食悲智之心。食法互形失一俱喪。故知。於食起平等者於食必懷不二之心。驗知。善吉二事鹹闕。如何得成淨土之行。於食既爾。諸法亦然。復次下復約二門。約食對法而訶其偏。故於法食示成不等。故知。善吉於乞屬非。菩薩不爾者示大而訶空有。空有並是一法界故。故皆可破及不可破。不可破者立一切法。俱可破者破一切法。遍破遍立安得以之同善吉耶。善吉偏以空破一切。破即非遍唯立於空。立亦不遍有能有所有待對。故乞食既壞自他不成。今大乘人雖以空有而為言端破立皆遍一切諸法。若能至於食無諍者向破善吉空不成空。今破無諍翻為有諍。貧富碩異。諍豈過斯。以其不能如菩薩故。若能至真乞士者反其善吉。當如淨名之所說故。二約理。荊溪雲。約行立觀仍名為事。今此唯論乞食法界。文為二。初引文正示。大品至非趣對三諦可解。二又諸下遍歷諸科。向約味明理。於五陰但是色陰。於十二入但在味入。於十八界亦在味界。故得遍歷三科。至於種智一心遍收鹹即三諦。心外無境。誰論貧富。剎那三相者生住滅也。異同於滅故秖雲三。荊溪雲。今借三相喻於同時三諦。三諦方名於法理等。二又於下約為敬田。能如是知是知聖法者知秖是照。聖法即三諦也。以一心三觀照一心三諦。故知聖法。則有假名觀行相似分真等知。皆是敬田也。既不下既迷自性。此可悲愍。即是悲田。此去多是觀心者一家章疏立觀心解凡有二意。一為未修觀者無封文滯事之愆知依解起行之意。二為已修觀者隨聞一句攝事成理不忘本習。今雖消文多約觀諦。封滯詎生。且順本習。豈待更作觀心釋耶。應知。初學尋讀既粗知其旨。必欲修習須依止觀十境十乘方有所到。若固執諸文即可修證既昏大旨便壞一家。請自揣心何須騰口。一家所談明踰日月。其有目者仰首皆見。吾何所云。二問是聖人不二。初敘意分章。若是聖人至而取者荊溪雲。前以人驗法。今以法格人。人法互無即俱。故知。前既無法。已知無人故重驗之。還須約法。恐是生念至敬田取食者前迦葉章中以小四諦難之。令於大乘成失今於此中約大四諦難之。使於計小有愆。故以四諦總別難之。故知善吉以小四諦而為所證。淨名以大四諦而訶辭。大小永乖。豈能酬答。二初文下隨文釋義三。初別歷四諦撿問二。初分科。辨示因果次第者以世出世皆從因至果故。二若須下隨文釋義四。初集。荊溪雲。若凡夫下心是心王常與毒俱。此下亦應須以四句分別。今但三句斷而與俱。無此理故若義立者即諸常見斷惑外道全與見俱於理亦得。今第二句正是所訶。次第三句即是能訶。菩薩等者此中所明即是中道佛性即真性也。次通達下即實慧也。見一切法即方便也。二若二乘觀有作苦諦等者小乘可知。菩薩觀無作苦諦者無作之語兼於通教。荊溪雲。此中亦應具作四句。以遍對實有壞不壞。今文闕別但有藏通圓三也。初以藏通對於圓真論壞不壞。故通文中不語不壞。以濫圓故。故不立之。不雲別者但別教人先壞後隨。濫三藏故雖具四句但成二句。謂壞而隨不壞而隨以界內外各有壞與不壞故也。若為成於四句義者壞身不隨苦行外道。不壞不隨常見外道。又通教中文亦云不壞而隨。非今經意。三道秖觀至八解脫者此體集已以為無作之道。雖眾生之名在果而菩提之名通因。又是相帶而來。正在下句證。今道義眾生苦也。八邪集也。雙遊等者荊溪雲。理性相即故曰雙遊。豈可俱存事中明暗名雙遊耶。今以此文從果用故得雲雙遊。任運體暗即明明能垂暗。暗亦恆明。如是方可名曰雙遊。豈可障智無明猶存不破。而得名為明暗相即。今乃通於因果之位事理相即。義不相妨故修觀者理亦相即。豈可一向推功聖人。故知。行者恆住事中觀理明暗暗盡明成亦無所滅。故應於事明暗照理明暗。而於觀行亦曰雙遊。是則事暗非暗。理明非明。雖即事理位殊。亦曰事理不相妨礙。由因雙遊成果雙遊故也。行於非道理亦如之故得證向雙遊故也。則三千世間皆名非道。所示癡愛不離空中。明暗理同方名佛道。是則事理因果皆不二也。問何以明脫而為道諦。答三明具有正助二道。無漏正也。過未助也。道諦不出正助之行。又可三明正也八解助也。又八解者若於事禪達實相理。而能化用實理正也。化用助也。於如是等方名道諦。四滅經雲亦不解不縛者荊溪雲。解字有人作古買反。何往不得但反上解脫不合言之。何者若正運功上可作古買反。下作恥活反。功成之日上應作戶賈反。下應作徒活反。縛無兩音義實通二。以縛音時亦秖名縛。聲聞教至即是滅諦者今意滅諦而從解五逆。為名者五逆即是極苦之因。因必招果。苦即滅故故小乘中為十三難障。戒不發定慧不成。定慧不成無得果義。今大乘教體達心性即是解脫。何障之有。若爾何故梵網七逆成遮。答小遮障戒而復障果。大雖障戒不遮進道。故阿闍世得無根信。殃掘摩羅獲無生忍。若爾大何須戒。答若也自知宿世有乘遮猶得法。此世新入薄助來生乘種即微遮牽惡道。實假乘戒人天值佛。又大乘障不同於小一生永棄。以大乘中許懺逆故。此土行事盛用。斯宗依大懺愆還投小撿。況本大學懺重何妨。梵網明遮未懺者耳。具如下文波離中說。豈有哲士避戒從乘尚戀深遮焉求至道。如調達等者此須從權跡示邊說。在逆恆順。順不妨違。斤小不閑非道為道。準理應說。體逆入滅體逆滅已方稱實行。不爾俱非者善吉不見無作。既非分真聖人。復非無上敬田。故雲俱非。荊溪雲。此更舉果而斤於果。引權調達。意亦如之。權跡即是果地之用故也。二總約四諦疊釋二。初敘意。二不見下隨釋四。初約諦。初雙非釋中先約法釋。二約人釋。荊溪雲。初約法中且消經文以無作諦遮二邊。故若言不見等者又恐善吉內心遮雲若破有作。豈全無耶。故即示雲無作四諦豈亦無耶。故以上文所說酬之唯大無小。何須置惑。次又解下約人釋者但以不同凡夫二乘。大乘自有無作諦也。雖有二釋其約法者其理稍強。法通屬人雙釋無咎。次約去取者但以三教而斥於一。問去取文中去一取三。為用三教訶善吉耶。答小衍相對。剋如下文外人過。論主雲。若破一切法者出論主過卻謂論主破一切法。汝是俱破四種四諦。此是外道。以己量人當知。此是大可畏處。論主反質者反以此見而還外道。汝計是見破諸因果。今雖雲破雖表不盡即破即立。如我所破破小立大。乃至遍立一切因果。大小並立。故雲宛然。反質者質問也。亦成也。三約四不可說者荊溪雲。問若訶小乘秖合用大。而雲四不可說為不見諦。善吉正得有作滅理亦云不見。何名為訶。非不見諦。亦指大經有因緣說。善吉已稟生滅之教亦能說之。何名為訶。答前文先作雙非釋。竟已屬無作。更去取釋復用大小相對門訶。即明善吉非但不見無作四諦。意顯衍中三俱不見。今引大經四不可說及四可說。明四四諦俱是聖法一心中具見。此具理而能具說。若破若立俱說但泯。但須菩提無斯證用。則二俱失。何名聖田。二約果。荊溪雲。但二乘下更破小果。今彈意者以向去取四諦之文其文既通更立圓極。以為能非。若如斯者方名得果。降斯已外如破化城已下。其文具歷四教尚以圓教等覺為非得果。善吉何人自謂得耶。言已破化城者雖宿草庵入出無難。義已冥當破於化城。別教至證果者問準圓別教皆應以等覺之位為非得果。何以秖雲十地未滿。答由等覺位有無不定及以等覺為等覺佛。此約不立等覺位者。於別教中十地義當菩薩位極。若望於圓地仍屬住。故雲未滿。下文等者雖初住中已成佛道亦非得於究竟佛果。三約凡非離凡夫等者荊溪雲。展轉比望亦以佛果方名非凡也。引五凡夫論者亦證皆凡唯佛方聖。五凡謂信住行向地也。四約聖尚不見至聖人也者尚無所證法。安有能證人。三結破。荊溪雲。而離至取著者四種四諦秖是權實。四種因果理性唯是平等法界。故雲不取著也。即中道至定慧莊嚴者三昧是定。三智是慧。諦秖是境即法身也耶。定慧莊嚴法身。故知。此中具三德也。法愛不生者若生法愛即在相似。不進上位名為頂墮。大論三十雲。問曰。雲何為頂墮。答曰不能上菩薩位。亦不墮二乘地。愛著諸功德取相分別是菩薩頂墮。二約悲田問二。初懸談義旨二。初總示。二此文下別解二。初斥古。舊解無當者二家釋義俱不當理。故總斥雲無當也。折令同六師者令反出緣起也。二今明下顯今。二隨文正釋二。初問愜同邪人二。初分科。二隨釋三。初約不見佛不聞法。問不聞衍教三種四諦者荊溪雲。此文斥意雖多在通圓舉不聞邊須雲三也。故知。尚不聞通別。何況圓耶。止宿至糞器者此在鹿苑也。方等聞大猶住小果。故經立譬乃雲猶處。須知。在指在鹿苑時。正緣正道並指衍門。類同外道者小乘不見中理。類同外道不見真理非謂小乘便是邪外。二約同六師問三。初總明義旨。所以至受學者荊溪雲。前不見等已是極問。既不見佛是邪見人雖復總問猶恐善吉因循推託不受。泛言我親見佛。安雲不見。故更的指不見佛者必見六師。故知。六師既不見佛不聞佛法。善吉亦然。與彼何別。何以知去以事驗之。即以善吉解空之時望於六師元學之日。六師在前善吉先見。言後習者習學也。師範者法言曰。師者人之軌範也。二別示類同二。初正解六師。諸法皆不生滅者謂。諸法如虛空也。肇法師雲。其人起邪見謂。一切法斷滅性空。無君臣父子忠孝之道。拘賒梨母也者是彼所生。故稱拘賒梨子。下稱子者皆爾。任運時熟得道者謂。道不須求逕生死劫數苦盡自得。如縷等者如轉縷丸於高山。縷盡自止。何假求耶。又言下其人得通見未來事。但齊八萬劫冥無所知。便謂苦盡。欽婆羅粗衣也者肇法師雲。是弊衣名。或雲。織毛為衣。今以至樂也者謂今身併受苦。後身常受樂。出家外道通名者肇師雲。如佛法出家通名沙門。不可改等者謂。苦樂罪福自有定因。要當必受。非行道所能斷也。廣明六師宗計如涅槃經。二今大下類同小乘二。初約喻示意。二言相下正明類同二。初類同六師二。初明外道似小乘。破因不破果者無造者是破因也。一切自然是果也。如莊周所計者以此土為類也。莊子蒙人。名周。梁惠王同學。著書十餘萬言。而皆寓言。今宋州此故蒙城。是其處。現有漆園鄉於彼著述。故或雲蒙莊。嘗為漆園吏。刪闍夜至未詳者彼計任運時熟得道。或是邪因緣或是無因緣未敢定判故雲未詳。迦旃延即前第五人也。餘二者即第四欽婆羅第六尼犍陀也。謂應受苦報。及雲皆由業定並屬有門。二聲聞下明小乘似外道。過去至定數者拘留孫人壽六萬時出世。俱那含四萬。迦葉二萬。釋迦百歲時出。釋迦初說五人證果。八萬獲忍。至於彌勒三會說法人皆定數。如彌勒成佛經說。餘時不得者謂除六四二百八萬壽外餘時不出。由無得道機故。問諸大乘中皆同此說。至如法華授弟子記皆定劫國壽命所化弟子等。何獨小乘。答大乘所談佛佛道齊隨機現應。雖或同小說豈有定執耶。如法華經明。數數唱生滅。十方有分身。常有靈鷲山。餘國更作佛。又如涅槃說。西方無勝國莊嚴如安養。釋迦出彼土。楞嚴三昧說。七百僧祇壽乃釋迦。異名光明。談佛壽虛空地山海不可為譬喻。大論明釋迦更有清淨國。猶如阿彌陀。今經梵王見猶如自在天。凡此諸經論豈同小乘說穢土百年壽定是釋迦文。一佛既叵量。諸佛鹹如是。當思其宗旨。無令大小混。犯重毘尼作擯者四分雲。若比丘及尼犯波羅夷。已都無覆藏心。令如法懺悔。毘尼母論雲。白四悔法已名清淨持戒。但此一身不得超生離死。然障入地獄。四分雲。若重犯者滅擯。及諸遮道之罪者謂犯僧殘已下也。二類同三種二。初明外道似小乘。若得禪定者荊溪雲。四禪四空也。停河等者大論三十五諸外道等來白波斯匿王言。大王是月增減誰之所作。大海鹹味摩羅延山誰之所作。豈非我等波羅門耶。大王不聞阿竭多仙十二年中恆河之水停在耳中耶。瞿曇仙人作大神變。十二年中變作釋身。並令釋身作羝羊身作千女根在釋身上。耆兔仙人一日之中飲大海水令大地乾耶。婆藪仙人為自在天。作三目耶。羅羅仙人變迦毘羅城為鹵土耶。三光者日月星也。四韋陀如前說。醫方者文心雕龍雲。方者隅也。醫藥攻病各有所主專精一隅。故藥石稱方。十六大國者名出長阿含。一央伽。二摩竭提。三迦屍。四拘薩羅。五跋祇。六末羅。七支提。八跋沙。九尼樓。十槃闍羅。十一阿濕婆。十二婆蹉。十三蘇羅。十四乾陀羅。十五劍浮沙。十六阿槃提。二三藏下明小乘似外道。三所以下顯訶折意。心行理外者兩教捨生死求涅槃。別教捨二邊求中道。不能頓知本性悉名心行理外。自此下涅槃迦葉童子自敘之辭也。別人尚邪。藏通豈正。以俱非圓融無作故通別尚爾。三藏如何殊。折同六師良有以也。三結令取食。雖分至不見佛性者荊溪雲。生死義同失道理等。二問愜有邪法三。初敘意分科。荊溪雲。何以猶具見思等者亦以體異名同為訶。善吉具有界外鄙惡。鄙惡是賊何名殺賊。必是生。故非不生。是賊必是生。安堪應供。無此三德羅漢不成。二一約下隨文釋義三。初約殺賊訶二。初敘意分科。二若順下隨文釋義二。初訶有見入於八難二。初釋有見惑。言邪見者是何等見者荊溪雲。徵起釋出。若界內邪此則易知。外邪難識。即指善吉。故欲釋之先須徵起次釋。若作合中即無見攝。意明此邪仍預二諦三諦之內。二則指俗為有。三則指真為無。雖為二諦三諦邪所攝。並不見中即屬界外之邪見也。若界內悉為二三俗之所攝。故知。內外邪見永殊。今以界內既不見中具有無明變易生死。界內能破賊義仍存言含中者於七重中藏通即是無中。二諦別圓接。通名為含中。別是顯中。顯中或時復指於圓。涅槃疏中亦以七重名為單複真俗二諦。今於此意明二諦之中有於中道。中道共真而為真諦名為含中。若顯中者亦是別及圓入別之二諦也。故準今意含亦得名為顯。言真諦合俗者即二乘之真合在俗中。俗亦名有。故雲有見。若離為三二乘真諦亦得名無。故雲則無攝也。準上合俗既名有見離三屬無即是無見。文略見字耳。以不見中並名為見。見故名邪。以五種中別圓入通者正斥於真。豈論接真。故五種中唯圓非見。餘猶名見。故大經下證二屬邪。何者下釋同外道屬邪。二釋入八難二。初就界內明大小兩殊。荊溪雲。住於八難去明淨名訶。意本以理難。而訶善吉言中立事抑。同悲田故釋斥辭皆兼事理。聲聞等者明聲聞人難之分齊既破思惑明難定無。今以難訶明具理難。是則身任界外八難。何能入於大乘見道。若菩薩則不定者即界內聖為界外障境。達界外難方名無難。故於此境有障不障。言不障者菩薩通四。前二成障。未能善巧觀於內障成外無障。後兩善觀方乃非障。又前二事理一切俱障。別教教道猶不免障。圓人前後一切非障。正約此文以斥善吉。又復前二能知內障。不能知外故二乘人義當前二。是故被訶。忙然不識故使小學住內外難不得免難。彈斥之意意在於此。此即行於非道者內外八難俱名非道。二善吉下望界外分事理二異二。初明善吉具二。顯圓人俱無。言具二者文誤應雲具一。謂善吉雖無事難而具理難也。唯圓菩薩等者荊溪雲。問若以事難而為理境者菩薩住於惡道等處及以根壞。雲何令無始名無難。答此有二義。一者入位。二約觀行。若入位人何妨有之。但斥小乘無此事耳。若觀行者亦容不障。何者初心菩薩乘急戒緩在三惡道天及北洲。乘種不失。乘戒俱急縱在佛前宿願所牽。或在佛後稟教無癈。根缺世智何損觀門。況體難之言言兼事理。事難如前。理難秖是一念小心。小心即中。何難可得。況復大願無處不至。何得隔於難處難時難根難智。住之體之化之用之。是故大乘理須體事。故知。因果並異小乘。二事八下約事理各明。結被訶所以二。初約事理各明。事難指前。今明下明理難。荊溪雲。釋出內外而分事理。是即善吉不識界外理難。而能障於中道。有師去破古者今但破小。既大小三乘共有三空。是故不得三空為釋。又三空位在見道前。猶能發心。故亦不用。今明見等三道是已死。故於義便故故引正位。即見道也。見道尚爾。何況修道。又從實說入三道者猶可得發。入無餘者準小乘。教無有發理。餘國之言亦從實教。菩薩下明二乘心尚是惡道中之極重。豈不名為三惡道耶。如大論等者二乘之人為菩薩怨。怨家豈過惡道之因證惡道也。暹雲。大論三十雲。譬如空靜有樹名奢摩黎。枝觚廣大眾鳥集宿。一鴿後至住一枝上。枝觚即時為之而折。澤神問言。雕鷲皆能住持。何至小鳥便不自勝。樹神答雲。此鳥從我怨家樹來。食彼尼俱類樹子來。棲我上或當放糞。子墮地者惡樹復生為害必大。是故懷憂。寧捨一枝所全大者。菩薩亦爾。於諸魔外諸使惡業無如是畏。二乘於菩薩邊亦如彼鳥。壞敗大乘心永滅佛乘心。論中以大斤小。故對二乘心正當界外惡道難也。四諦中滅等者荊溪雲。此取法華譬喻品意。彼品東西馳走視父而已。彼疏釋雲。東西者苦集也。南北者滅道也也。故以此對滅用證滅諦。若入無餘八六四二如定壽也。縱現有餘定入無餘。故亦得名定。故俱捨雲。北洲定千年。西東半半減。西東亦定。今取極長自謂永滅。長豈過斯。佛前佛後等者俗後真前俱不見性。何者真諦之後應須見中而便照俗。義同在後又約諦論亦可名為俗前真後。外道不見真理等者見慧即是一切智外道。故神通韋陀多皆先修一切智也。故小乘謂真於大猶俗。俗故名世。真俗二諦俱不見中。但成世智所以屬難。瘖□者瘖亦啞也。不能言也。有作喑。字林喑唶也。唶子夜反。啞有作啞。字林乙白反笑聲也。易雲笑言啞啞是也非今字體。二善吉下結被訶所以二。訶有思離清淨法。心與此合者無漏智與無明合也。全智是惑義言合耳。所不能斷者荊溪雲。折挫之言據未發心前耳。故聞等者大論第十九雲。如聲聞聞緊陀羅王屯論摩彈琴歌聲。以諸法實相讚佛。是時須彌山及諸樹木皆動。大迦葉等諸大弟子皆於座上不能自安。天鬘菩薩問大迦葉。汝最耆年行頭陀第一。今何故不能制心自安。大迦葉答曰。我於人天諸欲心不傾動。是菩薩無量功德報聲又復以智慧變化作聲所不能忍。若八方風起不能令須彌山動。劫盡時毘藍風至吹鬚彌令如腐草。離於自性等者自性清淨心即中道理也。凡夫具惑等者凡夫具足三惑心有反覆。儻遇淨緣即了自性。故胎經雲。唯在心垢滅。取證如反掌。二乘下法華已前自執已證以為臻極。故折雲永離。若至法華其實不離。二約應供訶三。初折同世禪二。初約凡夫往業釋二。初正釋荊溪雲。四無量無諍等定者有漏慈悲不與世諍亦名無諍。何足為奇。二料簡二。初約外道現得釋。二折非良田。有見思砂鹵者此寄世田釋出世福田。所言非者但有砂鹵非良田耳。故二乘人猶有塵沙無明砂鹵。鹵鹹土也。三折同三惡二。初約入位就界外釋。荊溪雲。以小乘人無願牽故無化物心。故施得福先在人天。此明施者自無願故菩薩不然。已如前釋。二約初心就界內釋。凡夫執小定墮三惡。非界外也荊溪雲。據薄聞小乘者自無小益唯能謗大。次引勝意以證墮惡。大論第七過去師子音王佛滅後有二比丘。一名喜根。一名勝意。喜根弟子聰明樂聞深義。其師但說諸法實相。語弟子言。婬欲癡相即是實相。無所罣礙。以是方便無瞋。無悔得無生忍。勝意持戒頭陀四禪。弟子根鈍多求分別。勝意語諸比丘。當知。喜根誑惑諸人入邪見中。其言婬欲是無礙法。是時喜根作是念言。是人大瞋惡業所覆當墮大罪。我今當為說甚深法作後世因。即集眾僧一時說偈雲。婬欲即是道。恚癡亦復然。等三萬天子得無生忍。八千聲聞皆得解脫。勝意即時身陷地獄。受千萬億歲苦。喜根即今東方寶嚴土光踰日月佛也。勝意即是釋迦。廣如論中。輔行及諸文亦備引。三約不生訶六。初折同眾魔二。初總示。二為與下別釋。自行等者荊溪雲。同樂生死如同一手。界內天魔本意但令眾生樂有。有即生內內外何別。生因同故如一手作。又解下堅也者勞役堅勞古字假借不分二別。故文選牢固字多作勞字。故使今文次作堅義。俱染至難轉者執固即堅義也。魔與善吉執固既同。可為伴侶。二折同塵勞。汝亦具有故言等也者荊溪雲。八萬等言通於大小。故俱捨雲。牟尼說法蘊數有八十千。乃至如報恩經。列多八萬。此等皆是界內八萬。如對四分一分各有二萬一千。四分秖是界內惑耳。如大乘中三昧波羅密等之所治者皆界外惑。故知。善吉具有界外名同類同。故大士訶之雲無異也。三折同世怨。閹人者男去勢也。月令仲冬命閹尹審門閭慎房室。荊溪雲。應雲閹賊。又取他閹自滅滅他不可治也。又害等者害即怨也。前釋害相此釋所害。又前唯正因。故雲種子。此據三因故雲身命及眷屬也。四折謗佛法。荊溪雲。謗有二種者雖對二種秖生死一。言亦兼二謗。若有生死必無常住。為成損相須對常住。五折非真僧。荊溪雲。不入眾數者亦可雲事理二和方名為眾。眾必和合。即是事與法界眾生和。理與真如法界和。善吉並無。故不入數。六折非真滅。荊溪雲。不入數故終不能得大般涅槃。大般涅槃即大滅度。縱有入數尚未得滅。況不入數焉能得滅。此縱斥耳。終無入數而不滅度。三世人下斥疑引證。多疑此解者疑今作訶殺賊等三義解文謂。無所據。而不知今師深憑法華見茲斥意。以法華善吉領解既雲我今真阿羅漢豈非追省往昔小果。既不真實致被彈訶。故須以羅漢三義以釋今訶。故去至法華方顯。故四下引證。四大聲聞善吉居其一也。三置缽而去二。初總示。初自伏非敬田也。又我下不伏為悲田也。進退思惟者結上二文。進思非敬退思非悲。悲敬俱非。從何取食。不如棄缽出捨而去。二時我下別釋。荊溪雲。茫然者總相不知。不知佛法權實開遮。若使知者即應答雲世尊知我實機未發。是故遮實而先施權。大士何得輒以實斥。至後機成方可遮權而用於實。如來尚自觀機逗物。大士何以損我機宜。密意雖然善吉可中能作此答。乃涅槃會上聲聞豈更招於大士之折。大士正為方等不知作入醍醐遠方便耳。以不知故點然無答。四淨名安慰二。初敘意分科。二隨文釋義三。初慰問。荊溪雲。即是法身等者即是法身如來所作化事。作此釋者但是從理亦應。更須從事以釋。假使如來化為一人。還自以此而詰難之所化之人。豈有懼色。詰者責也問也。二善吉答。三重慰解釋二。初分科。二隨釋三。初正安慰。荊溪雲。一切法者陰界入等一切法也。此法尚爾。何獨悲敬。二解釋。三重辨。五聞者悟道。前用通教解釋等者以此雲得法眼淨是得通教益故前須約通釋。或是聞安慰幻化之說即悟得法眼淨也。問得法眼淨何必在通。答一代教文俱以得初果益者為法眼淨。通教共地故有小益。既是聞訶益非藏教。四結成不堪。五命富樓那二。初分科敘意。二富那下隨文釋義二。初命問疾二。初翻名。二但法下釋疑。法華中旃延是中根滿願是下根。而今命滿願在迦旃延之前。故須簡示。或是隨近者當時左佛左右。故先命之無論次第。何者下釋機便意也。莊嚴文辭等者旃延但能問難文辭不如故不先命。仲尼曰。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誰知其志。言之無文行之不遠。晉為伯鄭入陳非文辭不為功。大品等者荊溪雲。雖於法華而得下根已堪受命轉般若教。故於今教非後非前。故知。大權引機何定。具有料簡者覈其大旨。則身子智慧善吉解空滿願說法俱順般若。故偏受命。所謂加於可加也。廣如論文。二辭不堪二。初分科。二隨釋四。初辭不堪。二述不堪之由。是三乘初心者荊溪雲。此諸比丘在彼三藏三乘眾中。始欲學小。現雖暫居三藏之眾宿根非小。而滿慈子見在小眾便為說小不逗宿種無四悉功。又或可在於通三乘眾中。滿願見與二乘同止便即為說折法。小宗尚失小機寧生別善。故為大士之所彈。訶言機在於大者即宿習也。尋經可知者尋下訶辭知今說小。三正述不堪之事二。初分科。二隨釋七。初訶說法失機三。初分科示義二。初分科。二示義二。初示義二。初正示。念何事者荊溪雲。何言表諸。即七方便亦是借於法華之意。何得偏以小法教之。二但四下述意。討本者第一義為本。三悉如枝。依枝尋本理居其先。依本尋枝理居其後。荊溪雲。亦應更問所以。世界在於為人對治之後。何以不同五章中意。利在第一鈍居第四耶。答為人對治逗善惡因。世界即是善惡之果。觀果知因驗因識果。並是隨便何所疑耶。若是利人乃至亦可全不用三。準此鈍中復應有此因果前後。二滿願下結顯。二時維下隨文正釋四。初訶不觀本心二。初釋法二。初正釋。若不入定等者荊溪雲。此豈不誡後來說者。縱不先有知根三昧亦須觀人然後說法。等是不知依安樂行以大乘答。即是其人妄說小乘第一義也者既有大機。應為說大乘第一義法反為說小差機致訶。荊溪雲。若準下文得不退轉。應以第一義悉而居於初。若爾於諸比丘乃成不用下之三悉。何得以四而訶滿願。答逗諸比丘現世根緣秖應用一通往具四。故別列三。況復因茲通明被物理。須具足列四。不疑以諸比丘曾修此四。具如疏文所列者是聞淨名說。即是世界破見思惡生俗諦善。此並在於相似位中。若將不退而為相似為第一義。節級向前而為三悉。即行不退之四悉也。通別不退義準可知。二料簡五。初簡定能知機。障通無知者荊溪雲。亦應雲見見屬知故以通是知故故以不知而為通障。菩薩亦爾者亦如當教小乘有不得禪及得禪者。然當通教豈全不知。意明未是任運真化未知內外一十六門六十四悉也。是故唯取別圓菩薩。然於別圓不判位者必須判屬下根位。故以下根者其位定故具如次文問答料簡。任運即是真出假位即初地初住圓照者。是此智無為照機故也。二簡心根差別。三簡訶心所以。荊溪雲。問若爾淨名何得等者而下文雲。當知比丘心之所念。答意者凡欲利物先藉知心。一切眾機不出心故。昔有此志今方成機。四簡別圓優劣。五簡勸入之意。或為破或為勸者荊溪雲。即破小勸圓自無所入。為他故入故雲方便。雖分圓別乃是兼三。復次下以證理為入定也。應先自證理。然可為他說法。二釋喻。大心即是法性者荊溪雲。明彼比丘昔之曾發正當法性之菩提也。寶器等等者以寶為器。寶即是器。故雲寶器。大心貴極。故如寶大心受法。故如器解雖分字同顯大心。二訶不觀心念。此如身子教二弟子者以彼小乘觀門差機以例今文為大說小。涅槃雲。我昔住於波羅奈國。時舍利弗教二弟子。一觀白骨一令數息經歷多年皆不得定。即生邪見言無涅槃無漏之法。若其有者我應得之。我於爾時見是比丘生此邪心訶舍利弗。汝不善教雲何為二弟子顛倒說法。汝二弟子其性各異。一主浣衣一是金師。金師之子應教數息。浣衣之子應教觀骨。汝以錯教令生惡邪。我於爾時為是二人如應。說法皆得阿羅漢。大乘真實等者琉璃堅固以喻大實。水精不堅以喻小虛。琉璃具雲吠琉璃。此雲不遠。謂西域有山去波羅奈不遠。此寶出彼故以名之。其性至堅人力煙焰不能毀壞。古字但作流離。後人加玉。左大仲吳都賦曰。致遠流離與珂□。音邃注雲。流離珂□皆寶名。三訶不觀根源。有障應說大乘對治者荊溪雲。此障應合用大治之。故非小治之所對也。未有念著小乘法瘡者勿傷令成小乘瘡也。大論雲。聞法之人須有宿世種子。信心為瘡。如臥毒屑。身若無瘡毒不得入。論元喻大。今借譬小。本無小瘡縱臥小教法毒不入。何以用小。為身作瘡亦是以小損大法身。彼本發大法身全具故也。四不觀樂欲二。初總示。二別釋二。初對前簡示二。初正示所屬。十力中三力也者一是處非處力。二業智力。三定力。四根力。五欲力。六性力。七至處道力。八宿命力。九天眼力。十漏盡力。三力者即四五六也。二此中下闕性所以二。初正明闕性三。初正示。此中但明根欲。等者前雲眾生根源此雲欲行大道也。以善下釋闕性所以也。荊溪雲。明根若成即不可改。今諸比丘心猶可發。是故先以三義斥之。雖餘文中三世更互得用其名今此定須釋。諸比丘改小入大。即是對境生欲意也。二故大下引證。荊溪雲。問其心既深何不名根。答得名處別。故不雲耳。根名能生性謂不改。故亦名深心。未有可生非根也。三若過下釋成。荊溪雲。善根牢固下更以性慾更互得名助釋斯意。習欲成性。性在未來由性成欲。性在過去是則欲必現在根定過去。欲又對緣必須現在。二欲性下結示兼訶。荊溪雲。欲性相關者由與欲對辨故性通過未。二正釋。三譬二。初正釋譬意。三種欲樂之心者欲顯理欲發智欲修行也。欲顯法身等者荊溪雲。智為能行道為所踐。故知。所踐即實相也。故知。大道亦小所行小乘於中取真諦耳。故以能行用顯所行之大道也。欲修等者行大由心。大心導行萬善歸之。即緣因也。故下結成此為解脫。若言下以防伏難。恐伏難雲見真不殊。即舉譬遮雲無以等也。故以五義而為別之。言五義者一蟲寶異真中異故。二停不停極未極故。三多少殊有界內外。四自及他分作無作。五益無益化之遠近。寶光者以日宮是二寶所成故。螢火者易通卦驗曰。立秋腐草化為螢。廣雅曰。景天螢火燐。二此諸下結成三德。準此結成則知。大道是正因。日光即了因。萬行即緣因。即大海喻也。經文先行後智者三既互融。何必次第。三復次下約過結歸。此四心者大四悉也。中間廢忘等者其元結緣時必非滿願小乘之所知也。二結過二。初分科。二隨釋二。初正結過彈訶。荊溪雲。雖報障所障者報障即是退大已後在三惡道。既雲流轉多非善處。若居人天不名報障。是故應雲同法華中三千塵點過是已後今始得悟。故宿世人未入正位。既於方等得遇淨名赴往機緣。開導當解入正位者必至法華。今引法華良有以也。問往昔等者前雲久發。復雲中忘。故須更問失與不失。若其失者為說何益。又失不失有緣有了了如今文。若緣因者事關生公善不受報。彼義尚以一毫不亡。何況了因菩提之心。理合於此廣明失與不失之本意也。受不受之大旨也。寄海寄火之善喻也。二譬顯結過。經有法譬合。初文法也。猶如盲人喻也。不能去合也。不能斷塵沙至名為微者荊溪雲。上上明塵沙約法藥也。知根即是破向塵沙。圓照照上無明塵沙。無明塵沙即是所破。知根圓照即是能破。須約圓別分此二。故如盲也者先約法明無。故無兩眼。次約人明無。無菩薩根等者塵名雖通凡夫此圓菩薩根塵三諦。又如生盲下至根之利鈍者當知。二乘全無大乘五眼所見故說如盲。此則五眼俱奪意也。問前三眼兩教二乘亦能得之。法眼三教菩薩亦能得之。如何五眼併奪雲無。答隨教依理其相天殊。若雲諸佛菩薩之所見者即是帶理之四眼也。地住分得佛方究竟。故肉眼一時遍見十方。天眼不以二相而見。慧眼乃雲第一淨。故法眼佛眼由來永殊。是故文中不更別辨。具如前文已悉辨竟。若爾五俱屬佛。豈成五別。答不然。諸佛如來法身菩薩約體分用。五相不同。且如肉眼見於粗色於粗色處見於中道。從粗色邊名為肉眼。約見中處即名佛眼。故見色處名之為用。佛眼正當中道體也。餘之三眼比說如向。若如初釋與而言之二乘但盲法佛二眼。今從奪說故五俱盲。況以佛地五眼望之菩薩尚奪況二乘耶。法華眇目仍從與論。三淨名入定如諸比丘荊溪雲。借宿命智。借者以此助彼故名也。而今淨名住無垢位。豈須入定然後知耶。今示入相令比丘知。則令比丘銜恩致敬。五百佛所者既已中忘。若依法華五百之初或依今佛。若準大經四恆之後五百佛所誠為不多。雖無塵點之言及標一佛之號今既獲益。從於淨名當知。淨名或是本時眷屬師資將非淨名亦於五百助其令發。凡一句益悉不徒然。故眾聖化儀或獨或共或兼或正良為宿不同故也。四諸比丘心志開發二。初分科。二隨釋二。初得本心。昔於觀行位退。今還得之。二明致敬。碎身莫報者荊溪雲。日捨三恆未酬一句。豈更討於小教之制。欲行大行。豈存形儀。撿大小二律開遮異轍。忘犯之教不在聲聞。豈聞大法端拱懼違。捨衣大提猶能泯相禮俗。小吉何足可除。今謂求其本也。外凡禮於等覺。何足致疑。論跡也忘犯暫施固非長禮。以獲深益不覺屈身。邇世庸人或濫請邪解。或苟求財利屈其法服禮彼白衣。謂彼道亞淨名。謂我希風新學污辱緇伍違犯律儀。真法滅之相也。自謂思齊聖蹤。謬以千里。慈恩雲。新學無知禮維摩足。豈慈恩不曉忘犯荷法之意耶。蓋垂儆於末世薄夫耳。五淨名說法。說法之辭經文不載。故知。梵本廣博非虛。六諸比丘得不退轉。圓教等者荊溪雲。從似至真即三不退。似中有二不退。即位行也。銅輪即念不退。往昔至位耳者以五品具惑其位猶退故使流轉全忘觀行。今遇淨名豁然。還復言不定位者以觀行位遇善惡緣進退不定故雲不定位也。或是至未可定判者荊溪雲。若準斯文既具三教。不可定判。故前四心通三何咎。雖三不定望圓五品。須皆外凡。雖在經文無的位相。故使不可專在一文。七富婁那敬揖。四結成不堪。六命迦旃延二。初分科敘意。二摩訶下隨文釋義二。初命問疾。須陀耶沙彌等者十誦雲。七歲沙彌與佛論議。佛問五陰為一異等。智踰二十。佛許受戒。俱捨雲。佛問汝家在何處。答雲。三界無家稱可聖心。佛令羯磨與受具足十仙論議如大經第三十五三十六。荊溪雲。沙彌最初涅槃居後。以此準知中間可見。信知彼亦經於五時。此是見機得道之論議也。即於彼天般涅槃者明佛滅後及以天中論議亦為解脫之業。佛在世日旃延造昆勒論申三藏有門。以尊者從此門入道故。此論正傳南天竺國不來此土。二辭不堪二。初分科。二隨釋四。初奉辭不堪。二述不堪之由二。初敘意分科。二憶念下隨文正釋二。初佛略說法要二。初總舉經。二一佛下別解釋二。初略說二。初正解二。初列句釋相二。初列句。二如總下釋相。荊溪雲。總相說苦諦。即名略不多解釋。即義略。但雲有身皆苦無可愛樂。即義略也。名廣義廣準說可知。若爾至第二義。方稱經文。經自列五不多解釋。準列五名亦可名為名廣義略。故使旃延廣敷演之。今所訶用不訶義廣。但訶用小不應機宜。然經俱雲說於法要。即名略也。略名之下言於大小。旃延不達以小演之。二佛為下結指經意。二同下釋疑。荊溪雲。問者旃延何得以五行名解佛五義。佛五義意何必爾耶。答意者義行及禪所依別耳。二釋法要三。初入道最勝故要。苦下四行等者荊溪雲。秖是四念處耳。同緣於苦。故名為總。大小入道莫若於斯。故雲要也。若爾何故不立不淨念處而卻雲空。答不淨故空。若爾何以不雲別相念處。既有總言。今從親入燸法邊說。故且雲總。隨用一行者於下忍位遍觀十六行相。於中忍位乃經二十四周。減行七周減緣。故至上忍留一行一緣得入見道。約人有二種異。一者利是見行復有二種。若著我者留無我行。若著我所留空行。二者鈍是愛行復有二種。慢多留無常行懈怠多留苦行。故雲隨用一行也。具如釋籤。二即三法印故要。荊溪雲。對三法者夫開合者適物所宜。一切經論文無不爾。今此開合亦但於類例同者合之為三。若開為五為五法印。有何不可。如地持中四優檀那。優檀那者此翻為印。於彼四印又合不淨。或復合空。是故小乘三不可闕。生死之法與涅槃異故別印之。生死須存初後二故故生死印不可一也。無常初印。無我後印。先觀無常便生厭離。故用初印既厭離已存著能觀。故用後印推求能觀至不可得。即契涅槃所以涅槃唯用一印。若大乘法印即唯一也。以生死涅槃體不異故名實相印。三即三脫門故要。二旃延廣說二。初略釋。二又廣下廣釋二。初正釋二。初約法正示二。初正明廣義。荊溪雲。一橫二豎者三界應豎。今雲橫者從一世三界之心。諸見應橫。今雲豎者歷於三世四句分別。又諸見由身次第相生。故亦云豎。又亦可雲諸見為橫。爛漫起故三界為豎淺深別故。理須細約諸見委論五義。見轉皆以五義逐之。使成後人入道之相異於數寶唐喪功。故凡諸入道皆多從豎。具如止觀破見遍中諸論廣明。為令正法久住世耳。二若常此斥數人不得入道者過在人師非論主咎。二但旃下約論能通二。初正明昆勒二。初明論旨從容二。初示論中義旨。昆勒此雲篋藏。申兩亦門也。若說念處等者荊溪雲。此明功能門中皆悉迷悟雙明。義當有無兩門故也。三聖行者無貪等三。聖人所行名為聖行。二但佛下顯佛世無諍。入門雖異等者四門雖異證果無別。各述其門者即毘曇婆沙述有門。成實述空門。昆勒述兩亦門。如為闡耶說離有無經。即雙非門。人師失旨執之成諍。故宋求那跋摩得第二果。至臨滅度述遺囑。付弟子阿沙羅附還天竺以誡諸師。文帝遂敕譯成華言。其略雲。諸論各異端。修行理無二執者有是非。達者無違諍等。二旃延下結能通得旨。荊溪雲。若不善通三藏等者意明有無。但是述其所入之門。傍學能於四門通贍。故使傳於南天竺國。二毘曇下略指三門。荊溪雲。四門皆五者莫不皆具苦等四義。寂滅秖是四義所歸。二料簡二。初徵辨論旨。荊溪雲。青目至鈍根人者青目全破。是故兩少猶為鈍人。恐此下今判論意四門相望展轉互得為利鈍也。方用第四為最利人。二問佛下歸過旃延。荊溪雲。出沒多端者或沒大義兼用小名。即如今教或沒大名而用小義。即如迦旃延。此非佛意。或先大名後用小義。如通二乘。亦非佛意。或先小名後用大義。如今淨名所用者。此是得佛意。或先小名兼用小義。如通菩薩別教亦然。亦非佛意。或先後俱小如三藏教。固非佛意。或先後俱大即通教中鈍菩薩半有佛意。於一音中並有上來眾多意趣。其中雖有非佛意者莫非一代逗機之教。逗不得宜故雲非耳。但旃延用不稱佛意。於機無益反致議訶。三正述不堪二。初分科。二隨釋三。初訶能說心非二。初正約能說心非。荊溪雲。此中意明說由心生。心既生滅安說無生。說從心生證隨心得說隨心證。信不餘塗。故以心驗法知法必如心。終無生滅之心。能說大乘實相。實相名通須以理定。意訶所說尚非通教實相故耳。疏文解釋凡有五重。但旃延所說心非不過此五。並是能訶所訶相對比則總含四門。一切行理等異莫非生滅。文為五。初約二諦釋。二又四下約五義釋。三又出下約觀用釋。四又旃下約本門釋。五又聲下約觀體釋二。初約小明非。二何者下約衍簡示。荊溪雲。通教八地已上等者意明徒有雙流之名而實無雙流之理。雖不生滅有教無人以其雙流無實果故。別教初地理雖是實地亦無人。雖用通訶通非教意。況覆文意亦非專通。故到別教尚雲無人。脩羅琴者不撫而韻。以喻即寂而說。二又非下兼約不知根緣。荊溪雲。非但等者語其機教之功用也。應知。訶意正用通真。二訶所說法非二。初略示大意。止通入真者止秖也。二諸法下廣釋經文二。初正釋二。初總對小乘五法訶二。初正釋五法。荊溪雲。五義皆與藏對辨皆正斥三藏名同義異。以由境同觀別故也。諸法究竟等者小亦名空而非空義。小空無旨真義不成。乃至寂滅同異準說。三藏所明生法二空者或一或三具如目連章中已辨。衍明實相真空者義通真中。此正用真密兼中道。故此正與目連章意及為國王長者所說。並下釋觀眾生品大旨略同。餘非全無不及三處此中經意亦正明通義。故顯說通。故知。此之四義稍隱不彰於寂滅中偏顯圓別。是故文中指大涅槃。二三藏下對辨結示。荊溪雲。此是通塗者秖以此章義含三意故曰通塗。故前後文多皆含於中道之說。故此中雲亦得即是等者教法通深故也。二若破下別約旃延本門訶。二料簡二。初問。荊溪雲。秖緣前含。是故問答欲令意顯。故問意雲。為顯四榮應以榮折。雖著義字苦等仍存。故雲枯也。但是四枯顯榮何在。二答二。初明即枯是榮。荊溪雲。答意者破拙入巧巧拙自殊。意顯破拙即入中也。借結此拙而成枯意。巧自成榮故先入巧入已見中。雙遊之義枯即榮也。故引二鳥其義善成。故居士訶即名榮也。苦等一一皆雲義故故可結為非枯非榮。義字不間真中故也。故立不生不滅我與無我不二等言。況此通門元通妙理。二鳥雙遊者鳥喻品雲。一者迦鄰提。二者鴛鴦遊止共俱不相捨離。古人多解。委如彼疏。今師以雄喻常。雌喻無常。生死有性善故無常即常。如二鳥在下。涅槃有性惡。故常即無常如二鳥飛高。是則在高在下雌雄共俱雙遊並息。其義皆成。故今雖結枯名枯即榮也。以二鳥不相捨離故。無我法中有真我者此示大經迦葉歎佛文也亦應例雲無常中有常苦中有樂空有不空。悉是二鳥雙遊。即枯是榮意也。二淨名下明部意猶蜜。荊溪雲。淨名結真等者正出答意。具如向述。真即是中雙遊之言必相即。故不生不滅雖結無常不專無常。以無常義仍通故。故宜斥於三藏二乘令於此座成生酥益。三諸比丘心得解脫荊溪雲。彼比丘益雖不因佛而因淨名得通教利。當知。緣在二聖故也。具如前說。得羅漢者前雲真我。復雲實相及以雙遊。今結得羅漢者驗前進明別圓理者明教功力非正訶相。心脫是俱慧。脫是慧。四結成不堪。七命阿那律二。初分科敘意。二剎利下隨文釋義二。初命問疾。楚夏者如涅槃玄及記。二辭不堪二。初分科。二隨釋四。初奉辭不堪。二述不堪之由二。初分科。二隨釋二。初梵王來問統御大千者家語曰。夫德法者御民之具猶御馬之有銜勒也。又曰。御四馬者執六轡。御天下者正六官。今臣下稱天子為御。蓋取此義。以天子居尊高之位臨御於下故也。今梵王統領三千猶御四馬故雲統御。報得天眼者荊溪雲。亦有生得鬼神等及發得等(云云)。二那律答二。初正釋。經雲。掌中菴摩勒果者肇雲。果形似檳榔。食之除風冷。時手執此果。故即以為喻也。大辟支等者荊溪雲。問支佛元知十方佛不。答亦知亦不知。若準所見百佛世界豈可無佛。理應合知。秖恐見處不知有佛。又容知者秖知一界唯一佛化。知亦何妨。故二十部中亦有許知十方佛者。此亦宜為大教梯漸。二料簡二。初以梵王對小乘天眼簡。問若爾何異者向聞抑小同梵。今問若同雲何分凡聖異。荊溪雲。問異難同也。答下五種四禪者謂根本及觀練熏修也。荊溪雲。答出異意者一往所見遠近雖同然復報等因亦不一。文有三異。一報修異。二總別異。三通明異如文。二以梵王對圓人肉眼簡問意者六根淨人六見大千。何異梵王。答意法華肉眼尚超小聖。何況梵王天眼。開闢者荊溪雲。肉眼雖見廣由於天。大品等者明大乘肉眼不假開闢。故欲奪天先辨肉異。大小既別因果自殊。若法華經力等者依開顯教。觀本具理入相似位。功由於教故雲經力。當知依教修行行成證理既得似證。肉眼功倍名為佛眼者尚即佛眼。豈況天慧。以其下釋大經義。初明二乘慧名肉眼。次釋圓人肉名佛眼。初中雲有齊有劣者同除四住此處為齊。若伏無明三藏則劣。所證既劣慧但名肉。圓教下次意也。以其等者具惑達性。故名佛眼。此即大經四依品明初依文也。五品六根無明俱在並照三德。故雲知藏。住前二即同是初依。三正述被彈之事二。初分科。二時維下正釋五。初窮難二。初雙窮十智者世智他心四諦智法比盡無生也。二雙難經雲。假使作相等者荊溪雲。羅漢證滅不應有見故雲假使。與外道等者亦是抑辭。有為功德具有三明。安同外見。而雲與等故且挫其出觀時也。疏雲。雖與等者荊溪雲。與而又奪有殊即與也。有為即奪也。證數緣盡者新雲擇滅無為也。擇力所得滅名為擇滅。謂斷智推度令滅故名擇滅。古雲數緣。即是擇也孱同者字宜作僝。士限反。尚書曰。方鳩僝工孔安國雲。鳩聚僝現也。入觀等者荊溪雲。若約那律失眼出觀但同世人。壞根者不見。二那律受屈。三梵王請問二。初分科。二隨釋三。初歎未曾有。二作禮致敬。三正請問。孰誰也。四淨名答二。初分科。二隨釋二。初答有真天眼人。荊溪雲。經有佛世尊等者有人以有字為上句。未深不可也。何者所言誰者本問其人兼及有無。故須還以人為答也。是故疏中但釋答人。無二邊偽者辨佛眼之功用也。見色等者應雲即中見粗細色。二辨真天眼相二。初正釋。荊溪雲。常在深禪定窟者三法名異其義必同。亦可義異其體不別。不別而別理通因果。事用非因。首楞嚴在因涅槃指果。三種生死加自體耳。二料簡二。初顯圓教所攝。荊溪雲。非偏非圓者亦可雲是偏是圓即別教也。約地前後而分偏圓。二對佛眼辨相。名佛天眼者欲簡偏。故加佛字。例應四眼悉宜如佛區以別之。金剛般若者佛歷五眼以問。善吉悉答雲有。具如前引。五梵王及眷屬發心二。初分科。二隨釋二。初正明發心。二致敬而去。四結成不堪。八命優波離二。初分科敘意。二隨文正釋二。初命問疾二。初化他須念持。修多羅此雲契經。阿毘曇此雲無比法。即論藏也。正內眷屬者秉律齊眾即是化他。波離持律。豈但自正亦正他也。二自行須念持。荊溪雲。六者且指一日之別行耳。多日相續皆由念故。二辭不堪二。初分科。二隨釋四。初正辭不堪。二述不堪之由二。初敘意分科。二隨文釋義二。初二比丘犯戒疑問。經雲。誠以為恥者生公雲。犯律者必有懼罪之惑也。原其為懷非唯畏苦困。已交恥所為也。經雲。願解疑悔者荊溪雲。疑罪輕重。悔蓋覆心疑悔罪兼。何由可滅。復本上懺不出無生。今此波離不達機理專輒為其依小解釋。得免斯咎者悕蠲重愆。輕尤易除可思見佛。疏中初約義推。次汎引經說。若其重者者小乘重罪凡有四種。入如毛頭名婬。舉離本處名盜。斷其命根名殺。言章了智名忘。律無悔文者小學悔已障果。仍成重罪未忘。據此以論重不可悔。故雲無悔文也。或重罪方便者四分雲。起心不動身口。但自剋責還復好心。是名不犯。二動身口未到前境名次方便犯偷蘭。三者臨至境所身份相交未至犯處已來名近方便是重偷蘭。二上首為說依律判斷者若犯根本應須學悔。若犯方便應懺偷蘭。若本無心則不結罪。或教下謂。問其情實。若本有心應須懺滅。正罪方便並須集僧。若犯重者僧祇雲。若犯罪已啼哭不欲離袈裟深樂佛法者令與學悔羯磨。然後奪三十五事等。若犯蘭者十誦雲。初篇生重此是近方便。謂身口相加未得暢遂者應一切僧中悔。若初篇生輕二篇生重應界外四比丘中悔。若僧殘生輕應一比丘前悔。是則集僧有界內界外二種之別。羯磨分心念對首眾法三類之殊。今此明悔罪用眾法對首也。故荊溪雲。集僧唯二羯磨通三。滅與不滅如常所辨。波離為彼犯者如上律相而說。故雲為其如法解說也。三述被訶之事二。初分科。二隨釋二。初正述彈訶七。初正彈訶。無重增罪者荊溪雲。第二篇去僧法可除未妨真修何成擾心。當是疑重及重方便。依教作法緣具難諧。若學悔所加懼一世無用。義須心殄乃令事除。彌助疑情名重增罪。罪從至其想者語略意玄。善須得旨。然知其罪而隨其治。縱有治者皆擇其易焉為其難。故須觀時藥病相扣。不可一向併雲無生。故天台大師明懺淨中小教有者令依事滅。非小所達方投大宗。並應先斷相續之想心。不應觀理而令續行。況復須窮逆順十心。觀成法順方滅重瑕。然此中辭但存大旨。使成淨名訶小之相。欲習行者不可徒然。應當專於四種三昧不思議境。九法資成遠近方便解行兼美。是故須依止觀大部。一切行者之妙津梁。羯磨者此雲辨事。謂施造遂法必有成濟之功焉。二勸除滅二。初標示。二直除下正解二。初略釋。罪從心生等者即諦觀罪性。故大論喜根弟子問勝意雲。大德是婬欲法名何等相。答煩惱相。又問內耶外耶。答是煩惱不內不外。若在內者不應待緣。若在外者於我無事。弟子言。若如此者煩惱非內非外非在十方。求不可得即不生滅。雲何能作煩惱事耶。此亦是觀罪性之要術也。若觀至罪相者即普賢觀雲。我心自空罪福無主也。二廣釋二。初列懺名。二釋懺義二。初依門辨障。毘尼翻律或翻為滅。義如常辨。違無作罪即違制之罪也。從作法而受。發得形俱無作違則成罪。此依定門者荊溪雲。意明求相專注為定非禪定也。戒慧相藉次第之說。具如法華三昧中辨。根本者生罪。妄心總而言之煩惱業也。故觀相者即事一心。雖雲戒等其實約慧然除圓定無滅重方。圓定即慧故如月也。違無作者具如止觀辨業中明。二正釋三相三。初作法大論等者斬草殺畜俱犯單提。故雲同篇。作法懺者準律先請一清淨知律比丘堪解罪者共在空靜處。或對佛像前具儀。三請當為分別罪名種相三種。又為說破持兩相。令生怖心然後悔。根本法辭雲。大德一心念。我某甲比丘犯斬草害畜命二波逸提罪。今向大德發露懺悔。此即作法懺也。二無作滅者違制罪除免苦二千歲。性罪既在還墮泥犁。後須償命。以外人計草木有命見沙門斬伐。謂無慈心如來息世譏嫌於是制戒。既非有情犯無性罪。作法紛動者荊溪雲。舉難從易令習無生。意明懺下三篇尚自紛動。況復懺上二篇。安可遂情。二觀相如諸方等者如方等陀羅尼虛空藏等也。見罪滅相者聞唱罪滅及見印臂。荊溪雲。釋觀相中依經作法。故非禪定。況雲取相心動。驗知。非定者也。此亦擾心者既不欲令修前二懺所以列者。為逗物機及以並決知非無生悉成紛動。何者一七三七多七九旬一年多年或雲長作如斯等例。豈不紛動耶。意復兼勸前二懺者進慕觀理一體妙除。況消訶文非前二義。是故觀相緣罪心境。對滅罪境生重慚愧。不惜身命改革元心。故知。其人理觀全昧。三無生二。初正明無生。此觀成時者荊溪雲。指初隨喜前始習觀道。前既悠漫。故須剋指觀行也。末代行者自揣其心。幸非利根何辭觀相。觀相重滅無生可成。勿辜其心空雲理是。相應之語不在於他。善格內懷安同眾聖。端坐念實相者坐即四儀之一事。念即三觀之總名。實相乃三諦之異號。蓋用一心三觀觀一心三諦遍融諸法。眾罪寧存。坐念既然餘三亦爾。四儀六作無非實相。諦觀尚一。罪福詎分。達罪空中如日消露。無勞下結功顯過也。二對事料簡二。初牒事問。二約人答。二初約鈍人須事。二約利人唯理三。初正明理懺。荊溪雲。此無生門懺於三道一念除滅消苦道也。畢故忘新袪業煩惱。必能滅故已不造新。既不造新豈應習故。一剎那頃名故名新。不懺墮非。尋即名故。設懺罪滅。畢故忘新。新罪既除何新之有。便不落謝新故並忘。二故大下引證破執。荊溪雲。故大論下示悔初後。於此初後謂罪定有而生重憂罪定不滅。以此心起不順無生。應滅憂心已生無主方名罪性本自無生。罪尚無生豈計憂悔。捨悔憂想相續永忘了自性心本無生滅。如是悔者名真無生憂。亦悔之別名而已。故一切大教皆為眾生示滅罪相。如禮二十五佛聞文殊等名。更雲有罪即名謗佛。散心尚爾況復無生。又若下重釋罪心。罪體幾忘。不獨由執。世人作罪常謂罪無。可由此心令罪自滅。若如是者豈不增於諸見計耶。今雲不執從悔心說。若設悔已信佛雲無。尚執有愆公違佛教。故知。觀罪本為滅心。若反執心與滅相反。三若下顯理功能。若能等者荊溪雲。覆滅心宗顯懺功著見理者見無生理也。事性等者事謂違無作罪性即性罪根本即根本妄惑罪。此之三罪是前三懺所破。故荊溪雲。事即事懺性即觀相根本即是無生懺也。罪心是心即罪根本。能達心者根本永忘。又見理者貪等無生。此則以理破於心執故此心執通能障於三種懺也。三種懺內無生為首。無生生執罪尚不滅。況於前二而生執耶。三為解釋二。初正明三句三。初約心境解。荊溪雲。彼罪性等四句推者本推於共。具如止觀等諸文所明。二約根境識解。荊溪雲。若十八界等者內根外塵中間識也。此十八界從緣而生。尚自不實。何以更能保罪心耶。三約唯心解二。初正示。於三解中此釋最要。何則前明根境。不出色心。色從心造全色是心。故但觀心無所不攝。炙病得穴伐樹除根喻之可觀。荊溪雲。觀心者前對外境。此唯觀心造罪由心不作罪。時尚須觀照。豈況作罪而不觀之。二故普下引證。荊溪雲。引普賢觀者心謂罪心法即罪境。心境成業全是自心。是故更令觀於心也。作是等者作是懺悔明懺悔之體。嚴謂眾法助體。所行所嚴即是中道實相。無罪謂罪本無破壞是捨離想。心識謂執心家之分別。行此至心如流水等者意明不住能滅所滅心相見罪福有無唸唸無生。二前兩下結判示意。荊溪雲。前兩至小疏者於無生中自有三釋。初解以心境相對。次又解下以根塵識三事對辨。而此二解並是無生非不滅罪。但不與經中佛語相應。佛語唯令觀心故也。故雲心垢故眾生垢等。四引佛語證。破波離疑執者疑罪執小。小乘之中但有作法。若準優波離作此執者尚違小教。何況大耶。以毘尼中犯既問心豈非罪從心起。但彼小乘覆相不說唯心名不了義。其斯謂矣。若依此判等者據律問心顯波離失。如毘尼母雲。犯必託境關心成業。心有增微境有優劣故也。或心境俱重人作人想殺。或境重心輕人作非人想。或境輕心重非人人想。又成論雲。深厚纏殺蟻重慈心殺人。故知。小律結罪由心。故今雲。若垢心作輕之與重悉皆是罪也。大士下荊溪雲。淨名引佛正教無生除滅以破小執。仍不違小。若心見有眾生等者眾生秖是執小宰主。故有執者即名不淨。以不淨故即有罪也。此則能知所知等者心為能知。即無生心。眾生罪垢即是所也。二心俱無不在四句。一一推之皆不可得。何者無生之心既非四句。罪心無生。安屬於四。是則無下以心況罪。由心有罪心無罪無。諸法尚然。何罪可得。不出於如下具如目連圓教三空。故下文中用如幻等譬。五覈問波離二。初分科。二隨釋三。初大士問。二波離答。三大士類顯。六入真分判斷除二。初懸敘分科二。初懸敘三假二。初列三名。二簡體析二。初正簡。荊溪雲。假相者假文具三。皆用幻等。亦入圓真者既是體法能至圓中以通屬故雲亦也。所以三釋之中前之。二釋雖亦衍門不及第三唯觀心性。故前兩釋多寄通真。折假者三假之義既在成論。三藏豈無。但諸阿含名多不顯。所以三假之盛在弘教者。故廣在於成論。文中言折假者非無其理。何者如雲因無常故緣亦無常。前念後念悉皆生滅。長不住故短亦不住。既俱無常即破常倒。不假更用自他等名故四句推唯在衍教。便令成於生即無生。故用衍門以破藏拙。隨情者假非即理。故得情名。理即是空順空隨理。二此即下結顯。二分科示意二。初因下隨文釋義二。初別譬三假三。初體因成假二。初總釋。荊溪雲。三倒三陰等者心倒受陰想倒想陰見倒行陰心王識陰。四陰是心皆依於色。今順所引佛語易故置色存心。更有同異。具如止觀記引婆沙文。即是無生等者無心者牒上無生。故此三假並約罪心及以罪境。以此文意遍通諸文。二唯優下別釋。荊溪雲。我見等五者即身邊等四皆因我生。五及三倒皆因成。故皆對境。故俱合雲受。領納隨觸想取像為體。行攝多心所。除不相應行及以無為法皆有所緣。故一一文中並闕。推句至下二假。方乃具之。   維摩經略疏垂裕記卷第六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79 維摩經略疏垂裕記   維摩經略疏垂裕記卷第七   錢唐沙門釋智圓述   二體相續假。荊溪雲。以顯迅速者幼猶似住。三體相待假。待有二種者荊溪雲。異時豎待也。同時橫待也。相待之文皆具此二待。前無後有故豎。待三無為故橫。二總譬三假。或是者前分此文屬相待假。今又作總釋。故雲或也。七結成奉律。二二比丘心得清淨二。初分科。二隨釋三。初比丘稱歎。荊溪雲。不能用衍通別圓者以四句推通三教故。二波離愜伏。三比丘發心。四結成不堪。九命羅雲二。初分科敘意。二羅□下隨文釋義二。初命問疾。亦云羅雲等者新雲羅怙羅。此雲執日。有娠音申孕也。又脂刃反。二辭不堪二。初分科。二隨釋四。初正辭不堪。二述不堪之由二。初敘意分科。二隨文釋義二。初長者問。作輪王者輪王有四。金銀銅鐵輪。如次王四三二一天下。其將即位先沐浴齋戒於高樓上。而輪寶自應從東方來。臣兵象馬女兒凡七寶皆爾。具如大經聖行品說。肇雲。佛不出家應為金輪王王四天下。羅□羅不出家應為鐵輪王王一天下。以其所捨不輕所期必重。故問其利也。二羅雲答。如賢愚至出家功德者彼經第七雲。出家因緣其福甚多。若放男女奴婢若聽人民若自己身出家入道者功德無量。佈施之報十世受福。六天人中往返十到猶故不如放人出家及自出家功德為勝。何以故佈施之報福有限極。出家之福無邊無量。經文格量甚廣。不能繁引。十智如前記。三正述彈訶二。初分科。二隨釋五。初正彈訶。此形服出家者下疏文自立四句。荊溪雲。應以形心對於偏圓及以信法作多四句。今正當令圓心出。二為解釋二。初正解釋三。初釋訶蜜行。荊溪雲。若為利生者於無利中而行於利。方乃得於不思議空。空心出家以赴物機今物推理。二約理訶。寄密行名以依理出家而為訶也。密積功德之利。方名無利無功德也。二釋訶智斷。荊溪雲。有為法者又訶羅雲。雖見偏真同於有為。故大經雲。空者等者意引不空。即無為中具一切法。若於小乘真空之中但是於空不具諸法。故不合說。三釋訶出家心。荊溪雲。即是平等真法界等者此中寄之以斥古師而成今解。真法界中尚無界外出家度人。豈有形服度人功德。又亦得名大小名同體異而訶。亦是況訶。前後並爾。即如羅雲。小乘中密小乘之理尚不可得。況平等法界畢竟真空而雲利耶。引彼真諦以證無為。大乘無為具諸功德。故不同小。若有若無皆不能具一切諸法。二料簡。荊溪雲。問淨名等者經中祇雲無為無利。此即問前引大涅槃。虛空佛性平等法界此名自足。何以名之為真密行。與無為義亦不相應。答中意者羅雲正說小乘無為功德之利。又稱小中密行第一。淨名以大折其二事令俱不成。大乘無為如如意珠。珠即諸物密豈過此。無為之語其理未極。故雲一往。故知。大乘無為非無勝利。以其羅雲已得小乘無為故以大乘無為折之。既破小已方述大乘無為法遍。以明小乘有為無為並不能具一切諸法。若如是者方是密行中之上品。故十人中皆以其行而為破立。以為半滿深淺之致。三廣示出家功德二。初分科。二隨釋二。初自行若觀至得真無為者荊溪雲。真無為即真密行。下去一一皆結以為真無為中具諸功德。一一義當密斥羅雲。離一切見清淨禪者界外之見等覺方離。小果豈無。處於涅槃等者荊溪雲。故此無為密行之理即具三德。此即性德三德明文。此是大師之深旨也。一家學者願思於百界因緣一念三道。觀中證果至修因者觀字平聲。二化他二。初分科懸示。波旬此雲極惡。二隨文釋義二。初降眾魔。經雲降伏眾魔度五道等者荊溪雲。由降故度。乃至離惡皆由降魔。疏雲。得菩薩道者文雖別說然須約圓。故得菩薩道。時已得法性。初住之道故具二時已得不動即是究竟。餘可準知。又此不動應知。不是二十五三昧之不動。此借三藏降魔時別立之名。破他化等者赤色三昧也。故知。不得有前後也。故引大經證成圓位圓家降魔之分齊。又一一文義通始行可為行者之初修也。度五道至三種意生身者於中雖不可立界外五道之名已引大經二十五三昧。經既名為三昧中王能度二十五有。三諦之惑具足三智三身三脫。尚成十種破二十五有。即是十種度五道也。能度界內等者正出分段及以變易二處五道。況復下句雲淨五眼。言淨五眼者雖五對五非謂體同。重明能度之體用耳。破諸惡業對肉眼者欲指人中是肉眼。故明四趣眼不及人天。故為所破。此亦一往。亦有龍鬼過人肉眼終是惡業。從道以判破。諸亂心等者亂既雲諸即指欲界。以天眼法在色界故破欲方有四禪天眼。應知。從教判為別圓。約五力者力既由眼。眼由度道故釋根力亦依別圓進退明之或具四教。問約於道品何以不列三四七八。何故五根復居力後。答此乃別圓果地諸法七科一一獨頭為門。何以用因法相生難耶。問眼不分教力何以分。於分仍有判權實耶。答此亦成於眼家體用。若淨五眼根力必全。一往文中似相生相。莫不皆以降魔所成。故用降魔以為本也。下去文相並本並生。何但獨頭迭生迭本。二摧外道四結真出家。荊溪雲。是則一心具足萬行者撮前自他悉一心。故故前四科必同體也。五勸諸長者子出家二。初分科。二隨釋四。初勸出家。荊溪雲。今得值得聞等者諸長者子初聞大乘出家功德。信於佛法都未曾霑。故知。曾聞秖聞向說。若不聞者如三億人。二辭有礙。三重勸。荊溪雲。四句者應具如前辨多四句以判於心。若不爾者何殊於小。故雲各有大乘等也。言各有等者既雲善根。即是宿種。非於淨名始勸發心故也。菩薩戒品隨心即發者非謂發心即具戒體。且以大小相形言之。然於大乘亦假緣具。在家緣具父母鹹聽。以不妨於色養故也。但小乘教以色及非色心而為戒體。菩薩雖亦身口為助增上在心名隨心戒。雖大小別上品鹹心。但大律儀四弘為本。立心緣境三聚更互相資。故淨名雲。即是出家是即具足四發心。四結成不堪。十命阿難二。初分科敘意。二即是下隨文釋義二。初命問疾。荊溪雲。三因緣得名者亦可此三義立四悉。本願世界也。父母對治也。從見生善及第一義。二辭不堪二。初分科。二一奉下隨釋四。初正辭不堪。二述不堪之由。明生身真佛者即指王宮所生之身以為真佛也。飢渴寒熱等即九惱也。暹雲。一金鎗。二馬麥。三寒風。四熱病。五出血。六旃遮女謗。七乞食不得空缽而還。八為婆羅門害。九背痛。是則下荊溪雲。明方等意。若從本說正當符於半滿之文。若實行者應但依今具出二塗。即是教意。三正述被彈二。初分科。二隨釋三。初覈問乞意二。初淨名問分衛未至者未是食時也。分衛如前記。二阿難答。二正彈訶二。初分科。二隨釋四。初重止阿難二謗。荊溪雲而說有者疾是苦果。果必由因。身小有疾者秖此一言鹹招二謗。二顯金剛之身二。初牒文正釋。所以喻金剛者者荊溪雲。三德具故故以金剛三義以譬三德。既即一而三。故約法身以示二德。諸惡下五住皆除即不思議解脫也。然解脫般若各應具三。謂三脫三智也。例法身可知。故文從略。問今雲五住皆除。雲何對三脫耶。答圓融三脫皆破五住。若約別對不無其旨。真性脫無明實慧脫見思方便脫塵沙。以總收別以別簡總。宜令得意無失圓旨。摩訶至萬善者秖是三智導福。從因至果故雲冥於中道究竟圓極也。是則至宛然者三句經文符合三德。宛然可見也。即金剛之體是法身。諸惡已斷是解脫。眾善普會是般若。各三成九。九秖是三。三一互融展轉無礙。如斯妙體豈有疾乎。則無苦果者既無五住苦因。則無二死苦果。前雲五住皆除。此雲則無苦果。互現其義耳。但消惡宜約五住。消疾宜約苦果。此破三藏等者報身即王宮之身。智斷即樹下三十四心斷見思也。是則法身先有智斷後得縱而且橫。未免疾惱。荊溪雲。具如止觀。縱橫三德大小各三。此荊溪指體相章也。衍教法身智斷者荊溪雲。越於通教直述別圓。二但舊下斥古顯今。四時五時者法花玄義明古人判教。鹹以華嚴為頓。於漸則有三時四時五時等。暹雲。虎丘岌師分三時。十二年前見有。得道名有相教。十二年後齊至法華明見空得道名無相教。最後雙林明一切眾生佛性闡提作佛名常住教。宗愛師為四時。三如前。更於無相後常住前指法華會三歸一名同歸教。定林柔次二師明五時。四不異前。於無相後同歸前指淨名思益諸方等經為褒貶抑揚教。猶是八十年佛者古人將般若在方等前。猶同三藏佛是八十無常也。七百阿僧祇者暹雲。首楞嚴三昧經下卷堅首白佛言。世尊佛壽幾何何時入滅。佛告堅首。東方去此五萬二千佛土國名莊嚴。佛號照明莊嚴自在王。十號具足今現說法。如彼佛所有壽量。我壽亦爾。又問彼佛壽命幾何。佛言。汝自往問彼當自答。堅首承佛神力乃至答言。如釋迦壽我亦如是。汝欲知者我壽七百阿僧祇劫。釋迦亦爾。古人意謂。今明金剛之體即同七百勝應之身。非法身常住也。而不受今所釋者荊溪雲。四時五時家所計並不以前四時三時有常住理。是故不受今釋。今釋顯榮。榮即大故故違他解。三結二謗二。初分科。二隨釋二。初結成損謗。結雲大威德諸天者荊溪雲。通論諸天皆有威德悉皆無病。他方淨土等者且指安養。下至十念臨終一念皆得往生。故雲小善。二結成增謗。寧共師之者寧豈也。既是惡人豈堪師稟。四牒釋對破二。初標。二當知下隨釋二。初正釋四。初釋法身斷德。二釋法身智德。三重釋斷德。二種三漏者欲界煩惱除無明名欲漏。上二界煩惱除無明名有漏。三界癡名無明漏。界外三漏準說可知。漏有二義。一漏失道理。二漏落生死。四重釋智德。二總結。三阿難恥愧二。初分科。二隨釋二。初正恥愧。二空聲慰喻。如普賢觀之所明者即彼經雲。釋迦牟尼名毘盧遮那遍一切處。所以引者大師意顯空聲是釋迦法身非餘佛也。荊溪雲。問此是何佛之法身耶。答十方諸如來同共一法身。何得言誰法身耶。然不別而別。應物由聲。緣別聲殊。即是釋迦法身之身。問法身無聲何得有聲。答法無應有。問既雲法身今那雲應。答無色曰法。聲即是應。應即法身。何求異耶。故雲吾今此身即法身也。法華空聲準應可見。五濁者羅什雲。大劫中有小劫。多諸惡事。總名劫濁。善人既盡純惡眾生眾生濁也。除邪見已諸煩惱。如三毒等。增上重者不以道理。能障聖道必入惡趣。如是結使煩惱濁也。除四見已唯取邪見。謗無因果罪福及聖道涅槃是名見濁。凡減劫減至百二十歲已下至於三歲悉名命濁。釋迦出世當壽一百二十歲時。此依羅什釋也。法華疏具明。為化婆羅門者荊溪雲。此明現疾意也。乳光經中七聖共化慳婆羅門。一牛母。二牛子。三□□埤□□□□□□襐□□□□檢□□□□□□□槾婖□菉椸□□□姶□樈□□誇□j□□□□□襐□樀□□復□楸褽靈□□□□□□□□□□□覭□槾婖□□□□□□穠□□□□□□□窯□取。阿難言。我大比丘。不應觸乳。佛便化作小婆羅門輒於傍立。婆羅門見乃令□□□□□覺□□耔□令□□□柳□□□□□□□尤□□⊥婦牧噥祀⊥姻‥□□左邊兩應留右邊兩。盡□□送楰□□□驠謊□□□□式熬^□□□□□□□□□□桌□□□□□劑蜀□|葨窺鉦□□|漦該醧o怩隧尥□蝣§壓□□辣□□□峨□¥□□鼥腹慼慼潭^□郩□邇□糯□帠s□□□□□場鶠慼慼憮部撲噯C|□□□□巨□□念|晃耙鮸捸~□□□滎□□□□□□□□□竇□邪‥□□□□澤□□樣¥僧便鶆^ヾ慼慰D□碩□踣|ョ慼牖H‥□令□□□□□北|□履□嶠□□鋦□¥□否螢滎□□□□□□角‥□□□¥□□□□□意鍥□帤□□□噤鋨□□□‥□□□趥□營踤□鋧□□韣□   菩薩品   三菩薩品折伏自體緣集二。初敘意分章。二依章解釋三。初正明此品來意二。初總明來意。不思議依正者寂光依也。法身正也。離身無土離土無身名不思議。眾生本具迷故不知。初住分證。妙覺究竟令得此二故雲欲令眾生等也。而有自體之患者無明未盡猶為所訶。或對高訓下以圓訶偏。或策其圓行令進上位。義如下說。此明下且約以圓訶偏結示文旨。訶偏正報顯圓依果。二別明來意三。初開章辨異。而義有殊者義與前殊。隨章自見。若覈其大旨則前五共成折小。此五共成彈偏。二依章正釋五。初為顯淨名不思議勝智。靡不歸伏者靡無也。但餘四義者即下四章。二為轉方便教門二。初標示。二初轉下正解二。初轉教。二初述意。鈍根菩薩者三教菩薩通名鈍根。二有三下正釋三。初列章。二正釋三。初轉三藏方便。與聲聞五味同者至法華方入圓。故利根者被訶悟圓不得後味。故名利也。二轉般若中方便。佛從得道夜等者荊溪雲。此大論中明說般若有顯有密定及不定。約顯次第唯在第三。於當部中權豎不定。且復未明今通豎論以明密教。故成道後中間常說。故今用之以至方等。故方等中以大訶小。大義正當始終般若。故於通別所益不同。皆來至今。須待彈斥。菩薩別聞者不在鹿苑對二乘說至方等會對大聞小。然非祕密之般若也。此仍方所論不定耳。言方所者十方相望。又此亦名約行五味而論不定。三轉華嚴中方便。荊溪雲。稟華嚴等者於彼處會未能獲益。來至鹿苑密利全無。至此會中待別彈斥。三復次下料簡八。初簡彈訶用不。二初正簡示三。初立義四味等者荊溪雲。釋前文顯密五味。於五味中而辨訶意。明乳等四方便真實須訶不訶。何以故下釋訶所以。恐失訶意。封教等即不得意人。雖齊下即得意人。若稟下失意須訶得意不訶。二疑問。荊溪雲。問向訶及不訶之意。三答釋。教人俱廢者既非真實得意不得並須訶也。二釋此下示文旨。法病俱訶等者法即得意病即不得。圓教即具二意如文。二簡體益通前。答如所問者於鹿苑有通二乘但密非顯。三簡訶人存法。荊溪雲。方便菩薩者於方便教復約人法辨訶不訶。以存方等之教故也。四簡華嚴權滯。荊溪雲。若封至海也者大師正以圓頓之教是華嚴經之元旨是故彼教不同二蘇。二蘇仍有遠近二意。乃俱得遠論唯頓。故雲此即法華弄引。五簡涅槃通前。荊溪雲。問亦云至此意者既通初後。亦應具四。四中方便及以真實有斥不斥。何不出之。答雖有此意未見明文者問此引佛答迦葉之文。此即是文。乃雲無者但未若華嚴其文分明。復是智論之明文也。亦曰。有文故從若欲去即以義推名異義同以為答意。六簡般若華嚴。荊溪雲。得道夜等者前答雖雲名異義同華嚴般若悉涉方等。不知亦有異部名為名異。為當同部立異耶。答中分二。若不共者即是異部。若其共者即是同部。若爾還是以教望教論同異部。七簡涅槃異名。問中先引偈。次若爾下正問答者荊溪雲。意明何但名異義同。論部亦得有同有異。部異理等於義不失。何況但是異名而已。八簡方等通前。荊溪雲。問自淨名等者亦應合有方等生酥通乳酪耶。若其有者何不說之。答文雖爾應須具如法華玄文第十卷中。今若復欲論理有者鹿苑理密說彈斥。又華嚴中四何須更論。亦是其例。既其一切俱通初後。豈可方等不通於初。準此問前亦應問後。文無者略。若爾一音之教非無小得。但失於鈍以歷五時。故不全用玄文所引。二轉觀。荊溪雲。轉觀等者對教但是信法別耳。顯密次第一切同教。依前諸義隨觀待訶。但加殺人以為不定。用顯行相。以此為別。故引大經殺人為證。文為二。初正釋二。初明今機熟堪聞二。初正明轉觀二。初正明獲益。其既利根者各於當教對彼信行得名利根。聞三藏等者夫名法行非全不聞。聞少思多。故得名耳。般若在通華嚴據別。而未見正道者稟前三教未見圓理。若聞下正示轉觀也。入不二門者從偏入圓位通深淺。以觀行相似分真悉名入不二門。約今訶意唯取分真。二復次下約味顯位二。初顯位。於前三處等者藏教菩薩既不斷惑。淺深雖殊但名為乳。通人約味配位可知。若發中道唯在別教。若論證道豈假彈訶。今從部意約教道說故在醍醐。遭訶受益方名殺人。二若聞下明益。若論受益實通深淺。今明毒發止在分真。是則了因如毒無明如人。二是則下結示命意。槌砧等者淨名如槌彌勒等如砧。成熟大乘機緣之器也。悉霑等者因述聞訶。各霑圓益信行轉教法行轉觀。二明今重聞益廣。荊溪雲。重明今昔。教觀之益必定不虛以成利益。二料簡二。初簡實益。問訶諸菩薩等者荊溪雲。問大士訶辭意皆在圓。而諸菩薩豈皆圓益。答中引論語也。詩三百者即今毛詩有三百五篇。此舉全數。一言謂思無邪也。蔽猶當也。詩雖三百之多六義之廣而唯用思無邪一言。以當三百篇之理。猶今四機雖廣舉一圓普益以當之也。於方等中縱未入圓密受圓益。以因彈折堪至法華。稟權實教等者實即圓教。不得意者既生語見。故被彈訶。訶病不訶法也。二簡權益。猶滯方便者滯應作帶字誤也。問向雲皆得一道之益。此中何故雲何容不得方便益耶。答顯或方便密唯一道。據佛意為密非密入圓。三為扶成佛國之教。荊溪雲。符成等者兼出諸意。此用初文如來答於淨土之意。若見空室入自益位。若見燈王及以香積即得入於利他位也。次故隨下明被訶者自淨土行成入無生位。亦得生於同居等。三又隨福慧下示被訶者淨土行成。所攝眾生來生其國。次此是下總結前意。故知。如來明淨土行。元令具於上來諸文意也。四為折伏住方便行菩薩為入後味之弄引二。初明三經弄引。以訶乳成酪者如佛國品。土復穢時得法眼淨。及方便品為國王居士說無常速朽。皆是訶凡夫之乳成二乘之酪也。至法華成熟酥者荊溪雲。問一家諸文鹹至法華悉成醍醐。今何得雲但成熟酥。答教旨無他人自前卻。況顯露教指二乘人來至法華悉成醍醐。諸菩薩等無處不入。般若同異亦復如是。五千起去三變被移捃拾之言良由多意。如是熟酥即名醍醐。故便法華之後更說般若。良由尚有生酥之名。並是涅槃入法界者。佛化施設一期事畢。前後小別大體無違。尚置餘國傳說之言。何必全在靈山之席。若以不盡入於法界則令法華部非終極。爾前諸教有得入者部應圓融。二立五問釋疑五。初釋此經入法界疑。答中意者利已悟入。豈但與華嚴不殊。其實與法華無異。鈍根既未證入。於此但成生酥。或但成酪而已。至後三味者約味應二。約經乃三。以法華涅槃同味故。故大疏雲。但未證入者至大品法華涅槃。若約此中新入至大品。有如生酥者。法華有如熟酥者。則大經為醍醐。則亦得雲三味。荊溪修定意或在此。二釋寶性論不明疑。二處不殊者於鹿苑後俱談圓頓。故二酥之別者此約從鹿苑次第入者以說。其新入者於此乃酪。於大品乃生酥。其利根者則頓入法界則成醍醐。並如前說。故知。五時次第是約一番機緣而說。故於諸文並指五人最初稟小。三釋大品上根疑。荊溪雲。問上來等者此約上來多五味義。並以涅槃對於法華。而為上下故二乘眾皆至法華而入法界。法界性論何以然耶。答法界性論唯約菩薩入一乘機。故雲一乘人也。若二乘人在於法華而為上也。說二乘者明大小共。四釋二經同味疑。約教判味者俱開顯故。今此約人者人入有前後故。五釋法華生酥疑。荊溪雲。如所問也者準問為答。即是亦有。準此亦應問雲亦有法華如乳者不。答如所問也。亦應更須問出亦有以方等為上上根不答道理然也。三藏之後即入故也。五印定成經。大論第二雲。佛法有五種人說。一佛口自說。二者佛弟子說。三者仙人說。四者諸天說。五者變化說。今淨名是佛弟子。故得印定成經也。三為此下指前總結。二略釋菩薩義二。初名義指上。二約教正釋二。初約教總明二。初正明行相。荊溪雲。四種菩薩皆雲跋致者初舉發心。次入□致此則具舉初後也。又被訶者皆不退位從前不退入後不退。三種不退相望說之。以四菩薩中先訶勤不退之行。是故預標不退之言。二但大下結示佛意說四教。明菩薩義者荊溪雲。諸波羅蜜即橫行也。觀理入智即豎行也。前之三教但明豎位。唯有圓教俱明橫豎。若準前文亦可具如佛國品中一十七句即橫行也一十三句即豎行也。雖不霑藏義立何妨。非權非實等者於一心雙非之理演出四教權實之法。故雲而權而實。根緣自異佛意常同。二今言下約題正示二。初正釋三。初主伴同緣。法身眷屬者荊溪雲。上來多文皆雲深求其致者是應生者。隨機利見如月現水。光明雲。應物現形如水中月。二方便下師資轉益。三如此下結示功能。二料簡六。初諸菩薩與淨名辨異二。初問。荊溪雲。明被訶者多在同聞。信知。同聞並非下位。既是同位不應有訶。二答二。初他解先總敘意。有言下敘古也。是權鄰果者謂。本是金粟如來權示等覺菩薩。有三生者即下文始住終也。二今釋。荊溪雲。雖復有訶不妨高位。雖曰消文意兼斥古。央掘如前記。二約舉前十心例今所表二。初問。二答二。初同法華四知見。開示悟入即四十真因。下對華嚴類釋自顯。二類華嚴四十位二。初正明四大菩薩者謂。法慧說十住。功德林說十行。金剛幢說十向。金剛藏說十地。善惡融通者魔事即佛事名惡融。如雲行於非道通達佛道也。佛事即魔事名善融。如雲作魔王者多是住於不思議也。二訶意下結示。三約從人對位深淺意融。四約重舉彌勒對前辨益。荊溪雲。問破彌勒一人等答中意雲。悉有故也。所化不定者此是彌勒同事機也。既能遍同。斥於能化所化自整。五約權實雙行。不無旁正。今何得言共行弟子等者此牒前答為難。大疏於前答中於權實化物下雲所化共行弟子不定。荊溪前既削去共行之言此中亦合除之。應雲今何得言彌勒所化稟實教耶。文方相應。六約華嚴法華。對今辨異。三入文解釋二。初分科。二所以下隨釋二。初命四大菩薩四。初命彌勒二。初命問疾二。初敘先命所以。二言彌下正解名義二。初定姓名。肇雲。彌勒南竺國婆羅門姓。出此姓即以為名。生雲。雖生兜率猶以本姓稱焉。此二師解亦符今釋。二而名下示慈義二。初約三慈釋名。三慈名義委如前記。或有漏或無漏者漏落變易不漏分段。一向無漏者中道大慈不漏二邊。二用四教格義二。初約四教結判。若以三慈用收四教者前三但有生法。圓教則具無緣。荊溪雲。四教皆雲與道滅樂不雲拔苦集者且消慈邊。未即拔苦圓慈之體理無獨運。若從事說不無二別。故與樂言一途而已。二彌勒下明受訶所以二。初明此權彼實。二又權下明出沒隨機。出沒不定者隨機設化。淨名亦權彌勒亦實。前約一往且以此彼分之。二辭不堪二。初分科。二隨釋四。初辭不堪。二述不堪之由二初略示。兜率陀此雲知足。新雲睹史陀。二所以下廣釋二初明天王請法因依。二彌勒下明彌勒為說不退二。初述意。荊溪雲。彌勒為說等者具如疏文。釋已委悉。今私助一釋。凡得記者多在不退。既自獲記復為他說。故為天子說得記位因慈而為大士所訶。記雖被訶不訶不退者施訶授記是訶不退。二言不下正釋二。初正明不退二。初牒經釋義。荊溪雲。因中得理等者在因證理。故且雲也。若從彌勒應雲果。由因剋故雲行也。二但四下約教分別。荊溪雲。入燸等者應引俱捨燸必至涅槃頂終不斷善等。若通教明三不退。中雲六地齊功等者以與小共故得齊名。所言皆者顯乘顯地。性地已去皆不退也。十信初心等者以十信位但分初中二心之別。八信至十信以為中心。二結示受訶二。初明隱實施權。二立問答顯意。荊溪雲。聞彌勒說至得入者益時別故所因異故。三正述被彈二。初分科。荊溪雲。一先總定者對下生滅等文故此成總。二隨釋五。初總定二。初述意。二一生下正釋二。初釋一生。荊溪雲。一生等者亦應雲二即人天也。亦應雲三。兼此生故。二釋授記二。初正約四教。小彌勒經明三藏得記。大彌勒成佛經及大品經並明通教彌勒得記。示斷一品等者荊溪雲。前不雲示至此方雲者易濫實。故大乘諸經多說示故。況有教無人。故須說之。問若爾通亦易濫。何不說示。答觀名雖濫彼與小共。共不共異極成難濫。又亦可雲示者顯示義耳。準此而言餘文亦有。善財入樓觀等者爾雅雲。狹而修曲曰樓觀謂之闕。郭璞注雲。宮門雙闕也。釋名曰。觀觀也。於上觀望也。暹引新經雲。善財恭敬右繞已白言。惟願大聖開樓閣門。時彌勒前詣彈指其門即開命善財入。善財心喜入已還閉。見其樓閣廣博無量同於虛空。乃至或見彌勒初發菩提心時。如是名字如是種族如是善友之所開悟。乃至如是壽命經爾許時親近供養。皆悉明見。或見彌勒最初證得慈心三昧。從是已來號為慈氏。乃至見得忍。或見住地或見成就清淨國土。或見護持如來正教為大法師得無生忍。某時某處某如來所受於無上菩提記以跡表本者荊溪雲。圓是實成。若準實成境智合時唯佛見佛。故法華雲。唯佛與佛等也。若為菩薩在寂場者故知跡也。跡中圓說但可表本。此亦體用論本跡耳。此意亦與示義大同。故以寂場共表二教。亦如華嚴者問何以一文用表兩教。答機眾教共令經部合。二但彌下結示定意二。初結彌勒隨機。荊溪雲。豈測高下者或是古佛久遠難知。有四根緣者問。前文已雲沒實用權今隨四緣。則權實俱用何耶。答前雲權者不專權。故以圓教中失旨等。三亦須訶。故縱圓教三不退位但訶彌勒。餘者歛蹤。二今下示淨名定意。二正訶彈難破二。初分科懸示二。初分科。二懸示三。初標立。二正示二。初別。二通二。初標。二釋二。初四教俱生。二四教俱無生。通教下俱無生者荊溪雲。果滿正顯事滿故也。信事滿時理豈不滿。而不單從理為名者理濫初故。制立有異者地前住前次以不次此其異也。三雖下去取。二今就下隨文正釋二。初生門三。初分科。二隨釋三。初約三世定。得繩所繫者準於有部立以得得。漸以後得得於前得。故使往業能至未來。故有部中業入過去得至未來。身死得謝未來報起如一業成以一大得得於業法。又以小得得於大得。第二剎那以三大得得前二得及以業法。初念之得俱成法。故又三小得得前三大並初剎那九法。成就第三剎那二十七法。曇無德者此雲法密見空得道也。二難破二。初別破二家二。初難破毘曇三世有。二難破曇無德二世無。二復次下通破二家。荊溪雲。復次下通約二家所計以斥彌勒。此約計三世心而為破也。以二家所計雖有去取不出三世此破。二世無也者此四字合在前科之末在此誤也。三引證二。初敘意總釋。二亦生下約宗別解二。初約有門解。薩婆多此雲一切有。見有得道也。荊溪雲。若依薩婆多等者還約小詮宗以破於小。故約有門用破空門。二料簡。荊溪雲。問三相四相等者若但立三則無異相。此亦兼破計常故也。二若作下破空門執。三有師下破古。二約無生門二。初懸示分科二。初懸示義旨二。初總示。即是訶取衍門等者令二教執方便者及圓起語見人而自警言彌勒不退尚自被訶。我等初心安敢固執。固執既忘不障正道。二何者下徵釋三。初引經列名。二三藏下約教釋義。無無生記者以無生是斷結位故。荊溪雲。三藏伏結等者此正破也。更引三藏者明但有於首楞嚴三尚自須破。故三藏教未得無生不合求記。故權無生非正記位。雖復立之立即尋破。與而論之出三相耳。故下歷教皆先引前三教非真次方破於權實得否。乾慧至性地等者正出通位。與三藏教三祇百劫其位齊也。若聞授記心則等者破彌勒者令餘息心。若破諸天恐濫破餘悕冀者耳。三前三下結判訶意。心祈此記者祈告也。告求此記也。二隨文釋義二。初約無生理破三。初歷示訶意二。初明無生記位二。初略示無生。二但三下廣明記位二。初總誡。二三教下別示二。初釋前三記。雖未發心者未發大心也。二通下釋無生記。亦名歡喜地者以初見諦心歡喜故。故借別名以名其地。常住佛果為異者荊溪雲。此是究竟法身記也。若通教中唯有八相無法身本故不名也。故望法身此為永別。若智若斷名別教無生者借通教名通途用之。剝蔥切蔥之異者次第斷惑從外至內猶如剝蔥。不次第斷內外俱破猶如切蔥。問六根淨人見思先盡何異剝蔥。答三惑一心誰論先後。粗垢自落宜善思之。二但稟下示彈訶所以二。初明初心起著。二為此下明寄高訓下三。初標示。二所以下正釋二。初明寄高彈訶。荊溪雲。將窮三教無生之源者即補處位名之為源。二若通下明訓下受益二。初約教總明。若圓菩薩者五品人也。二復次下歷位別示。約理被彈者即約圓無生理以彈訶也。三而須下總結。二若以下正解經文四。初解無生受記。二而言下解無生是正位。金剛般若等者荊溪雲。然其三教跨節言之皆有此義。若合前喻者賢聖如文武無為如天子。三無生下解無記無果。四所以下解雲何受記。二若彌下總結顯益二。初寄意獲益。二立問釋疑。荊溪雲。為兜率天王等所作兩釋約諸天子及彌勒身。二約無生行破二。初敘意分科。行成智斷者由緣了行得智斷果。如生是智。如滅是斷。二隨文釋義四。初雙定二。初總明定意。諸佛菩薩至斯盡者觀無生在凡。智生惑滅在聖。真智至漸滅明菩薩分得。若智至斯盡明諸佛究竟。二就此下約教正釋。玄約三教者荊溪雲。此但雲三教者大破小故。若通至有異者理一向異。何須致疑。事雖雲同仍有小別。是故文致一往之言。言小別者界內外殊。兩修之別者次以不次故。二雙破二。初述意總標。偏圓二真者通理偏真。別圓圓真。別教理實教權證道同圓通名圓真。二約通下依標正示二。初約教顯義二。初難通教二。初出彌勒所執。從如有行荊溪雲。先立當教理以為得記之情執也。二明淨名難破智斷非如二。初牒經示義。二結句重釋。初即約如體。次即約如事。故荊溪雲。體乃約理四句從事。事理雖二推使不二也。事理即是智境相依隨理。偏圓皆有事理。初牒經示義二。初牒經。二難意下示義二。初示義二。若如下結難。二結句重釋二。初結句示執。荊溪雲。由能緣等者前以理約行。今以事約行。二引偈難破二。初通破四句。並如初句等者應雲偈言亦不從他生。豈有所緣真如之理生智斷而得受記也。偈雲不共生。豈得能所合生智斷而得受記也。偈雲不無因生。豈有離能緣所緣而有智斷而得受記也。二四句下正示所執。二難別圓。二問答科簡四。初簡三教真緣自他。荊溪雲。此乃準前釋文為問。問法華玄文明車體。中藏別二教以緣為自。通圓二教以真為自。與此不同其意何耶。答亦不相違。但意各別。故使內外各有即離。即者初心即得真理至故。故乘理用真理為自為體。非實理故不得為自。故藏通理並皆為他。由此因緣依之。二簡別圓真緣不等。問通教等者荊溪雲。真既未極故曰斷無。還從智生故雲他耳。機教不同者機是鈍根故教成次第。別明下荊溪雲。然復別教應須從容更雲二義以申其旨。地前一向以真為他。登地亦容以真為自但別得名多非登地。是故今文不以為自。又真為自須有二義。一者從理。二者破計。言從理者智尚本有。況復境耶。故修性合時必從本說。故從本說名為自生。乃至雙非理性本無自他故也。二破計者還須依理。理非自他何得計四。前之二教唯有破計。故後二教皆依遠理。三簡圓教真修四句二。初問。二答二。初明四句不生。二若四下結成難意二。初示難指廣。二不深下結勝況劣。四簡淨名一難三益。峽鄉者懸名亦州。秦將白起攻楚燒夷陵即其地。魏武於此置臨江郡。後魏為拓州取開拓之義。後周以居三峽之口因為峽州也。一番所難等者淨名一難合僧[綏-女+(工/山)]盡像。三教破執合隨人動止。三雙併二。初分科。二隨釋二。初以四為並端二。初標示。二正釋二。初通教二。初示逆順。二正解釋。文有四段。以通教所談生佛依正悉空故。故得逆順以並彌勒。初約眾生如順並。假人至無二者眾生即空彌勒即空凡聖雖殊空體唯一。異則非如者不異曰如。如秖是空。空何曾異。若有二異。定非是如。非三數番者數四也。彼通此並義實無窮。豈止三四。二約一切法如順並。前唯正報此兼依報。依正俱空。故得為並。須類說之者應雲若國土如不生不滅不得受記。彌勒如亦然。例初番說之。何者至佛不授者荊溪雲。此乃引異而難於同。況復此中且從破說。若從立義無非授記。一切諸法得記何爽。依尚可記正何所論。淨名今且寄衍權教以不記法而難於記純依圓教。何所難耶。故圓教中因果依正事理既其不二。理既圓具。記亦何疑果有因。無無常果耳。故大經下引證者大旨亦然。故亦且從權教以說。三約眾賢聖如順並。荊溪雲。小乘賢聖權無記義。實教具如法華經也。故四味著諸法如及記小乘則為如來綺語之過。故知。淨名不可即用法華經意。故且還依方等部難問。若爾何不用於方等中圓。反以諸法無如為並。答還是方等帶別之圓。故亦未得彰灼而說。華嚴初頓理無餘說。四約彌勒如反並。一一皆雲等者反並第三番者。彌勒如無生滅得受記者賢聖如亦無生滅應得受記。賢聖如不得受記彌勒如那獨得受記。若如有異是則非如。若如無異那得一受記一不受記。諸賢聖不得受記者即彌勒亦不得受記也。次反並一切法。次反並一切眾生。例作可見故雲宛然。二別圓。類通可知者但別圓兩教皆約中道真如作並為異也。其中圓教既心外無境。故彌勒得記何妨小乘賢聖。一切依正十界眾生一時得記。以彌勒心遍彼彼故。彼心遍彌勒故。三無差別舉一全收。約理雖同約事元異。故彌勒受記不關於他。故使淨名引彼理同難此事異。又亦如前荊溪所述。帶別之圓以為難問。凡於圓說善須得意。傳斯宗者若自若他無使乖背。厥或口宣融宗心昧斯旨。如福德子而無壽命。弱喪徒歸猶迷本族。如受貴位不識祖宗。亦如死人而著瓔珞。用是福為用瓔珞為。二正結並二。初標示。二正釋二。初約教二。初通教。二別圓。於中約圓消。此結文以理同難事異。其意彌顯。何妨方等對彼圓機直示。一切悉皆得記於圓成顯於二成密。況亦不妨依荊溪釋以方等機故。二若彌下結顯。四雙結二。初分科。二隨釋二。初約破智德釋二。初正釋二。初約教正示。眾生煩惱有智慧相者如波有水相。動靜雖別濕性無異。動有靜相其意彌顯。人面福德猶成分喻。二雖兼下結判釋疑二。初結判。經意在圓者荊溪雲。初總釋中雖有多意或三訶一或一訶三。故今收之明文正意。今謂。大師既雲經意在圓則釋前破並等文。悉應事異理同相對並難利根得悟豈異法華。鈍根守株未乖方等。寄語後德。思之審之。二問下釋疑。荊溪雲。何以三教俱破者亦應雲四教。但三藏教生門破意。故此文中不須重述。問秖應更約通別二教。何以破圓。答前總釋中已料簡竟。圓人破於語見等三。今答中但通雲執。二此結下結示。二約破斷德釋二。初正釋。別教雲眾生如即涅槃相者理本寂滅。但為惑覆所覆之理名為涅槃。既眾生本有何須在果。二此釋下結示。三結過勸捨二。初分科。二隨釋三。初正結過二。初正釋。二料簡。荊溪雲。答大論等者佛雖復說性常離著。今恐有著。是故須破。若以誘論佛亦自誘。何但彌勒。然佛必無能化想著。雖訶彌勒能化想著意令天子執記念袪。若捨執心轉權歸實。二勸捨二。初正釋。荊溪雲。執得權記執即名邪。二料簡。三解釋四。初破藏。荊溪雲。大論委破者廣破三藏菩薩因果具如止觀記。二破通。荊溪雲。破如金剛等者經雖具三今且通破。是故今文以別圓破皆雲不可以身心得。言不可以身心得者身聲是色。舉色例心。三破別。因滅等者語出大經。意實通圓今約語便。故且在別。至初地時滅九界陰顯佛界常。如是下正用四句檢破。色滅得常是他生。不滅得常自生。共離可知。以不自不他不共不離名菩提故。四破圓。不須緣修等者別教必假地前緣修以顯初地真修。故雲因滅是色獲得常色等。圓從初心即觀本具。至於初住任運開發。豈同次第假緣顯真。故知。圓教雖立真緣始終理一。言緣修功德智慧者功德約身智慧約心。次復下荊溪雲。以前未立故便立之。故前等者重將前破以示此立。即破中立。四廣說真菩提相二。初敘意分科二。初總敘來意。二分科示義二。寂滅下隨文釋義。三初略說實相菩提。標章一切法趣心者十界四教攝屬於心心外無餘。豈復甄隔。一切即心心即一切。示迷令悟強雲趣耳。心即中道者心性不動雖立中名既無偽妄。體復不異故曰真如。故此真如名為寂滅。實相菩提者菩提翻道能通為義。即向心性寂滅遍通一切。故號菩提。四種相有十六相者荊溪雲秖是四教一十六門執異成機。故以門逗。元知實相本無十六。故有下即三惑二死也。若實至皆滅者圓教四門皆即寂滅。豈存四相。何況下圓執尚滅況餘三教。生不生即對別教。如前釋通序中明。若在諸文皆對通教。今雲等者等取通藏。二正約真智斷明菩提二。初分科。即摩訶般若者荊溪雲。此從三德中般若立名。於二因中即名了因。於二嚴中即名為智。餘一切法準之可知。明真斷德者智德既是般若此則名為解脫。名緣名福對上可知。二不觀下隨釋二。初略二。初二番明真智德。荊溪雲。經雲不觀不行等者此望下文斷德釋義。乃是反名而用釋義。何者觀名智德。不觀名斷。不行亦爾。例之可知。亦可雲不斷名斷不智名智。凡諸釋義皆有其勢。若立中破即從反釋。若破中立應從順說正明有智即是菩提。疏雲。心心數法不行者以證真空。為行般若者以證萬行。四種至及一切法者若準四教二嚴之外則無復法。今以人天及一毫等得名一切。下去例爾。二四番明真斷德。荊溪雲。離四門等者既雲緣修。即是三教之四門也。言一切妄想者具如前文滅諸相中。障是菩提等者平等法界菩提理也。諸佛不行此破方便教中自行。佛不度生者即破方便教中化他。凡雲障者不過此二。即是上求及以下化。上求兼自下化唯他。故雲即障諸方便教門之誓願也。二廣二。初標示分科。荊溪雲。少說斷者菩提名智。今釋菩提不多言斷。故初九中但有二斷。由少複雜故不分章。所以有者欲明圓文智斷不二。二隨文釋義二。初九番正約智德。荊溪雲。若有方便偏教至對內意根即是二者權教初心不離情想。不知意根即是菩提。以有能對及所對故。圓真至非智來會者從初發心智與理俱。由智從理因果義同。豈從智因來契理果。而不與合者一者無明不盡。二者無明體如。二七番明不可以身心得。荊溪雲。次七番即不可以身心得等者前文已破身心得。竟今復言者前一向破今明相即。得而不得不得而得。下去諸句一切悉然。言無處者方便教中心為能依於身土。是故以色名之為處亦可身心俱名為處。觀智即是能依法也。離所依外無別能依。假名等者觀假即理理攝一切。不同小乘觀無我等。三還約實相妙理結成真智斷。菩提不可以法復比於法者全能喻是所喻故。非諸下秖是佛界菩提非九界所知耳。凡謂六界。小謂二乘。並菩薩是為九也。然於佛界當以六即簡之。豈唯此中。文文合爾。五諸天子得益。四結成不堪。二命光嚴二。初分科。二隨釋二。初命問疾三。初敘意辨位。二所以下牒名釋義。八種光明者觀骨人眉間所放之光其色有八。謂見地色如黃白清潔之地。見水色如深淵澄淨之水。見火色如無煙清淨之火。見風色如無塵迥淨之風。見青如金精山。見黃如薝蔔華。見赤如春朝霞。見白如珂貝雪。轉為下即八勝處十一切處也。如法界次第。此等皆名定果色也。暹雲。八色唯意所得則屬於心。今據骨人所放故屬色。大經琉璃光等者彼德王品雲。時大眾中忽然之頃有大光明。非青見青。非黃見黃。非赤見赤。非白見白。非色見色。非明見明。非見而見。爾時大眾遇斯光已身心快樂。文殊白佛。今此光明誰之所放。如來默然不說。乃至五百菩薩互相咨問悉皆默。佛問文殊。何因緣故有此光明。文殊答雲。如是光明名為智慧。智慧者即是常住常住之法無有因緣。雲何佛問何因緣故有是光明。是光明者名大涅槃等悉同初文。乃至雲。亦有因緣因滅無明則得三菩提燈。佛言。文殊汝今莫入諸法甚深第一義諦。應以世諦而解說之。文殊乃答。東方不動世界琉璃光菩薩欲來至此。故先現瑞。今舉非青非黃等以證理光。故雲即其事也。彼經下引彼經配成今意。光明者即是第一義諦者即經雲。光明者名大涅槃也。三藏通別但有色心二光者荊溪雲。方便教中不說理具。是故不雲第一義光。言色心者光既是色。從色放色但可雲色。心即偏真由真偏故故無第一義光。別教地前同於未見心光不無小異。以知但中理故故唯有之言簡於三教。第一義光即圓真也。然第一義非不由色。全色是心從心為本。小乘不即致分色心。應細約教一一分別。名為童真者唯第八住名為童真。今通取無染。則始從初住終至等覺悉名童真。金色迦葉者即大迦葉身作金色。又納金色婦迭臥無慾捨而出家。三前命下對前明益二。初對前辨義二。初明始終鹹一。二明總別無殊。二淨名下受訶明益。二辭不堪二。初分科。二隨釋四。初奉辭不堪。二述不堪之由二。初敘意分科。二隨文正釋五。初出入相逢二。初正釋。荊溪雲。先約事釋。次或有下即約理解。若迷若悟無異路。故如人迷故以東為西迷悟人殊理路一也。若從示跡以為解者。光嚴從實而示權不出而出。淨名從權以示實不入而入。二料簡。二光嚴致敬作禮者跡同鄉黨。現修長幼禮也。西域記雲。彼土致敬之或其儀有九。一發言慰問。二俯首示敬。三舉手高揖。四合掌平拱。五屈膝。六長跪。七手膝據地。八五輪俱屈。九五體投地。三問何來。四答道場來。荊溪雲。為欲至事跡者唯欲說於圓理故耳。故於圓教能表之事亦破皆令入實故也。五光嚴重問二。初正明道場二。初約事總釋。穬穀芒也。治除下心惑合穬糠實相合米。二約教別釋。虛空蓮華為座者秖寄別教成道處說。以圓成佛亦無別處故雲猶是問虛空為座何身所坐。答以如虛空身坐如虛空座。身座相稱能所交融。即寂光法身依正不二也。秖由理具至果方爾。故使初心亦坐空座。故法華雲。如來座者諸法空是。此即觀行空座也。今明界成即究竟空座也。應約六即以辨座異。二光嚴下與問所以。三正明被訶二。初懸談義旨二。初明被訶因由二。初明光嚴執情。二顯淨名訶意。荊溪雲。焦炷具如止觀記中竟明。焦炷但是斷位今則非果理不離果理。雖非因理不離因理為道場也。是故斷非初後不離初後。依之任運自得道場。二問下示圓道場義二。初問答簡偏。荊溪雲。一往約觀於義猶疏。但是附理。方便至為例者仍約當分。二但淨下正示圓義三。初重請顯圓。一中無量者於一心中具足橫豎一切諸行。故雲一中無量。而一切行不離一心。即是無量中一。今淨名開總出別。意令物機了別即總。今據現文先總次別。故雲一中無量等也。如囊下囊如一心寶如萬行。寶在囊內行具心中探以示人。喻於一心分別廣說。二但示下類通大事。前總答道場類彼。其車今示橫豎猶談高廣。三若隨下指文示意。約圓初心者於觀行心總攬橫豎。乃是今文正意。二隨文正釋二。初分科。二隨釋四。初一往豎明二。初懸談義旨二。初依別豎對。二亦不下依圓橫辨二。初初住橫論。荊溪雲。具此三心如磁石等者任運意也。顯住任運上求下化。二此下下例示諸句。二直心下隨文正釋四。初直心。華嚴等者荊溪雲。引初發心成正覺以證直心是道場。了達至一切證無虛假。八直即八正也。法華難五品等者至五品位必至六根深趣初住分真道場。二發行。荊溪雲。具發萬行等者自行化他俱得名行。三深心。荊溪雲。自然流入海亦證深。四菩提心總前三心是三德菩提者此對前三心作總別釋。直心是法身德。實性菩提深心是般若德。實智菩提發行是解脫德。方便菩提。今總攬前三。故雲菩提心是道場。如此三心不縱不橫名無錯謬。二一往橫明二。初懸示分科。以橫望豎者圓心之橫收別之豎。以阿字門具諸地故故成高廣。二一約下隨文釋義五。初約六度自行二。初標示。皆具五種者世間及四教故。具如前釋者即前釋淨土中也。同是取土利物道場。豈非當得成佛之處。故同淨土明義。二佈施下正釋。荊溪雲。六度中一一皆雲法身者六度悉能滿法身。故然但用對治以為能依。故一一句皆是所依。所依即是法身也。文為六悉可解。二約四等化他二。初標示。荊溪雲。四等皆須從圓以釋。語似方便釋使成圓。今謂。一心三慈乃至一心三捨四三互融方稱文旨。二正釋二。初四等如文。二能化法。四等在內。化法在外。由神通等四。四等方能利物。文為四。初神通。荊溪雲。顯出法性真淨六根者入初住六根具十。六根即是六通故也。二解脫。荊溪雲。乃能出等者除入勝處也。言能出二乘等者小從大出大必具小。故今開之皆令成大。以其因中等者因中用於小乘八解。後轉入大見八解理。一一地中具足佛性。是故轉名王解脫也。後用利物還依本習隨宜設化。以一切法得入中已悉具難思化他之行。心之與法俱名行也。故成二十五三昧中勝妙解脫也。三方便。荊溪雲。方便是道場等者方便即實道場存焉。四四攝。三約多聞進行二。初標示。二正釋二。初多聞進行三。初多聞。荊溪雲。多聞是道場者自治治他俱得名為如聞行也。言顯發者即於文字而達至理。釋道場義二。皆雲初心菩薩者道場即是從果立名今通於因。故並雲初心。發心畢竟二不別故亦可以六即而分別之。然此四菩薩初二約果後二因者亦表初後不二故耳。二伏心皆名伏者以有上地惑故。金剛等覺居眾伏之頂之。三道品界內四諦至有為者界內之滅猶有變易。故成界外之苦。所以四並有為。界外苦集道即有為。滅即中道乃是無為。無量下前約內外對辨。義通通別以兩教鄰接故。今於界外更簡別圓則知。三並有為乃屬別教。圓中四諦唯苦集是有為。若論即即苦是滅。即集是道故全有為即是無為。故此苦集與別全殊。以別苦集定是有為不能即故。二觀諦二。初標示。二正釋五。初諦。顯權實理者十界唯心權實理一。四種四諦攝無不周。二緣起。有四種相者隨四智所觀也。得三種菩提者以觀三道即三德故。見三佛性者還約三道對論三性。三煩惱。及以佛法皆畢竟空者有法過涅槃者亦如幻化故。四眾生。觀九道至真性者既達己心九界當體空中則攝外事境一一鹹爾。以內外不二自他互融故。下觀實法例亦如是。五一切法。得五涅槃者即捨無常色獲得常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名涅槃也。四約降魔說法二。初標。二正釋三。初降魔。二三界。三師子吼。五約力無畏果德二。初標示。二正釋三。初力無畏不共。十種智力者暹雲。彼經第十四卷初雲。智首菩薩問文殊言。佛子菩薩雲何得處非處智力。過未現在業報智力。根勝劣智力。種種界智力。種種解智力。一切至處道智力。禪解脫三昧染淨智力。宿住念智力。無障礙天眼智力。斷諸集智力。二三明。三一念。三結釋。荊溪雲。初文開章即雲結釋。此中從便即雲結成。釋秖是成耳。除偽顯真者除三教偽顯圓理真。三命持世二。初分科。二隨釋二。初命問疾三。初敘意辨位。二所言下牒名釋義二。初總釋實相真心。領憶諸法者一念三諦具足三千名領諸法。二持義下別釋二。初標列五名。二四教下約教釋義二。初簡偏取圓。二一遮下依圓釋義二。初歷解五名。二菩薩下結成圓具二。初明初後圓具。二持世下結施權益物二。初正明施益。二開即下結示顯位。暹雲。總別不二者秖是亦總亦別。善德即是非總非別。皆在初心故也。三前訶下對前明益二。初通辨彈訶。暹雲。皆破果上因中者且約偏說義皆互具。二今佛下正明今益。二辭不堪二。初分科。二隨釋四。初奉辭不堪。二述不堪之由二。初敘意分科。二隨文正釋五。初住靜室。二魔作釋來。經雲。時魔波旬者。肇曰。波旬秦言或名殺者或名極惡。斷人善根因名殺者。違佛亂僧罪莫之大。故名極惡。經絃歌者周禮注雲。絃謂琴瑟也。詩傳曰。歌謂曲合樂也。論語子之武城聞絃歌之聲是也。疏分二。初略釋。已得聖道者得初果也。若約大乘即二地菩薩也。二今明下廣釋二。初約教正釋二。初約四魔。覺知折伏而已者即用無常觀觀察五陰。伏三界結名折伏也。樹王下先降天魔者緣起如瑞應。輔行第一備引。二約八魔。三藏至伏四魔者即邪常樂我淨也。圓破八魔者二邊即中魔。即佛界不破而破名為圓破。所以八皆稱魔者魔名殺者。常等殺真諦善。無常等殺中道善。故初住已上雖分證真常無明未盡變易仍在。是故無常等四極至後心。問別教行向已伏無常等四。既未證真常。所觀俗諦為魔攝不。答亦是常等所攝而非界內邪常。所以然者夫理本無名強為立名。雖強為立德不出四。佛滅度後外人竊用常等四名以計神我。故佛初出說無常等以破常等。二乘不了計無常等以之為極。故佛復說常等四德破無常等。出假菩薩異二乘邊名為常等。菩薩不達但執教道又說非常非無常等破之。今圓初住圓破八魔顯雙非也。而雙非秖是真常等四對破二邊得雙非名。二問答。料簡二。初問。二答二。初總明持世權施。二別約三義對辨二。初正明三義二。初釋三。初事理一方便至一如者前三教人悉皆避事入理。藏通避生死入偏真。別人避二邊入但中。通教雖即避事鹹同。豈知性具三千彼彼互融一如無二。無所去取等者魔即佛故無所去。佛即魔故無所取。魔佛一如。有何滯礙。如是觀者名為能覺。不為境動所以能降。豈聞佛即是魔便求魔法。須了即魔是佛。所以能降。凡雲相即意顯理融。布教之宗本令捨惡。事理真妄魔佛內外一切皆然。將來學者幸宜留意。二約真緣。常住三昧寂而常照者心外無境。魔豈能藏形耶。分真懸見其事可知。若圓初心唯達實相恣其變怪寂爾如空須備方鏡。至不能變本形等者抱朴子曰。昔張蓋蹋及偶豪成二人精思於蜀雲臺山石室中。忽有四人。黃絹單衣葛巾往到其前曰。勞乎道士辛苦幽隱。於是二人顧視鏡中乃鹿也。續搜神記曰。林盧山下有一亭。人每過此宿者或病死。時有郅伯夷者。宿於此明燭而坐。中夜忽有十餘人來自共蒲博。伯夷密以鏡照之乃是群犬。三約調不。二權教下結。二今持下結指其人。魔亦知人等者有他心通故。三魔來不識。人中姓者緣起如涅槃記。乃令轉教者荊溪雲。乃今轉教說於般若也。亦是三德者常住法身般若慧命解脫法財。五種三堅未知說何者既破天樂秖應為說三藏三堅。但天主機難可定判。破欲之後豈必藏耶。俱通四機故未定判。四魔更施女經雲。可備掃灑者上悉報反下所買反。通俗文雲。以水揜塵曰灑。曲禮曰。納女於天子曰備。百姓於國君曰備酒漿。於大夫曰備掃灑。鄭玄雲。酒漿掃灑婦人之職。生公雲。因其說法可詭以從善。實欲以女亂之。五嫌怪不受而要我者於遙反案要猶強也。亦要難也。廣雅雲。要遮也。三明不堪之事二。初分科。二隨釋八。初淨名覺悟持世。嬈固者纂文雲。嬈戲弄也。固字宜作厭蠱之蠱。字林蠱音固音古。爾雅雲。蠱疑也。郭璞曰。疑惑人也。摩蹬伽經作擾蠱。謂此魔作擾亂厭蠱也。生公雲。固者非虛焉。二淨名就魔索女。三魔驚懼欲去。四空聲勸捨。荊溪雲。空聲三釋並無去取者已如前文阿難中釋。生公雲。非維摩詰則是持世也。亦可魔自作之耳。五魔捨女。俛仰者謂低頭仰舉首也。謂自強為之也。六大士為女說法二。初敘意示義二。初總敘來意。二分科示義。二如應不隨文正釋二。初勸發心。二勸修行二。初敘意分科。二隨文釋義三。初淨名勸修法樂。二天女請問。三淨名答。三初懸談義旨。二分科略示。三初文下隨文正釋五。初樂歸三寶。二樂離集諦。三樂觀苦諦。四樂修道諦二。初分科。二隨釋三。初修行本。二正行皆名法下闕樂字。三遍行二。初對前辨示。二樂廣下牒文別釋。降伏眾魔者荊溪雲。淨名寄此潛譏魔眾。以示天女住宮之儀。樂淨佛國土者一切皆是佛土之行。此中別示淨土言者即此別示是通示也。恐諸天女未有菩薩淨土緣。故樂成就相好者相好即是取土之身。諸方便教行時非證時者前二教人行證可知。別教地前名為行時。未見中道不名證時。若小證者通教七地及兩二乘亦粗通兩教學地。示教利喜者大論五十九雲。示者示人好醜善不善應行不應行。生死為醜。涅槃安隱為好。分別三乘六度如是等名示。教者教言汝捨惡行善是名教。利者未得善法味故心則退沒。為說法引導令出。汝莫因時求果。汝今雖勤苦果報出時大得利益。令其心利故名利。喜者隨其所得而讚歎之令其心喜。為樂佈施讚佈施則喜。故以此四事莊嚴說法 大集等者此則彼經明通明禪五支。中喜支相也。彼經雲。如心覺大覺思惟大思惟觀於心性是名覺支。觀心行大行偏行是為觀支。如實知大知心動至心喜是為喜支。身安心受於樂觸是為安支。心住大住不亂於緣是名定支。止觀以真俗二諦配釋。如心覺大覺等疏文所引語小不同。今文如實知剩真字。至心下闕喜字於義無妨。去取難解者此誡後人當隨經部增減釋之。即去取也。五結成法樂。七波旬乞女三如疏。八大士還女二。初分科。二隨釋四。初淨名還女。二諸女請法欲還。事須諮請者左傳曰。訪問於善為咨。咨親為詢。咨禮為度。咨事為諏。咨難為謀。今是訪問於善也。三為說無盡燈。有盡燈之無盡者灰斷故有盡。轉次即無盡。四諸女致敬隨去。四結成不堪。四命善得二。初分科。二隨釋二。初命問疾三。初敘人辨位。二所以下牒名釋義二。初總釋。二但約下別釋二。初正明四教。是則無得為得等者法性則無明無理可得。無明即法性無事可得。事理俱忘。故雲無得。如是照了名之為得。故雲無得為得。照了於何秖了無得故得無得。又境能發智名無得為得。智能照境名得無所得。境智互融彰名善得。二今長下結示立名。三其義下對前明益二。初對前辨義三。初總示施權。二何以下對前正辨。三此即下約圓結示。二淨名下受訶明益。二辭不堪二。初分科。二隨釋四。初奉辭不堪。二述不堪之由。經雲。一切沙門者羅什雲。佛法及外道凡出家者皆名沙門。異學能大論議者名外道也。孤獨乞人者孟子曰。老而無妻曰鱞。老而無夫曰寡。老而無子曰獨。幼而無父曰孤。此四天下之窮民無告者。羅什雲。乞人有三種。一沙門。二貴人。三賤人隨其所求皆名為乞人也。疏為二。初述意。二言文下正釋二。初總釋。關河舊解者謂。關中河西諸師也。荊溪雲。觀今文意不取此解釋。弟子中前訶弟子。已久除邪。今訶菩薩須與小異。此乃以圓而訶於偏。或圓訶藏。是故不取其行。邪祠者祠音祠祠祭也。曲禮雲。禱祠祭祀。供給鬼神。非禮不誠不莊。宰牛者宰割也。二但施下別釋二。初約四教辨義。四教相望唯圓名度。一切法趣等假也。檀尚不可得空也。雲何下中也。達施三諦到大涅槃方名度也。二實是下明示權利物。三正述被彈之事二。初分科。二隨釋六。初正彈訶二。初正釋。二料簡二。初正簡財法二。初問。荊溪雲。文但略消法施而已。經但對財而雲法施。其旨難辨故須問起。然向疏文雖說財中有法之理未是彰灼示其觀門。今欲雙明故亦須問。二答二。初雙標。備有兩義者一以說法為法施。二以即財具法為法施。荊溪雲。義通於四。即理唯圓。故約法論財。用施一切受者無不鹹沾法門。法既無涯施亦無限。以此傳化如無盡燈。二經論下雙釋二。初通約四教財法兩殊。此答初義也。以說法為法施義通偏小。二今不下別約圓融。即財是法。此答次義也。則財是法名為法施不通前三。文為二。初通明施義二。初略示。財中具足一切佛法者財即色塵也。豈秖心遍。其色亦遍。色何以遍。色則心故所以三千依正不出一塵。故雲具足一切佛法。是知。不但唯心亦乃唯色。若不唯色色非心耶。唯色唯心一體無二。從要從的須指唯心。庶幾精詳無令失意。二如無下廣辨二。初依法華辨示。二今淨下引今文釋成。何關說法者即財是法功由觀心不因口說也。二今文下別示今文三。初明財中具法。二若能下明受者蒙益。三如此下不達遭訶。一切同霑者若了一塵即己心性是則具足一切諸佛法。亦具一切眾生法。以彼彼互融三無差故。故施一塵量等法界。以其不達致被彈訶。二問但下更簡遍圓。問意者圓教觀心施財既名法施。前三教人行佈施時若依當教修觀得名法施以不。答中雲亦有此義者荊溪雲。此非正意義立而已。故雲亦有。以三教心不能即故。故三教理理外論事。事不見理不稱圓宗。及但約觀以為解釋故雲但非圓普。出沒者有無也秖圓教中於諸經論有無不定。何但前之三教文耶。故四教文並得名為出沒不定。二善得請說。三淨名略說。荊溪雲。具十界法至即是施法者問。雙照即是施十法界然施十界。有何功德。九界若非何以施彼。九界若是用佛界為。答若事若理皆有勝益。所言事者斷六界法與其四界。與其斷法故名為施。後四界中卷權歸實。漸與不定事理皆然。所言理者十界之理同在一心。不一不多不無不有。十即是百百即是千。千即三千而空假中。故空假中鹹名理法。法不出事故號法財。以法融財以財引法。用施於彼名為法施。故法在財名波羅密。如意珠譬思之可知。復次下亦令用權助不思議。即如法華異方便等。通望眾人亦名一切。四善得重請。荊溪雲。又跡示未悟者若爾本地善得此會自知法施之理。但為受者其心未融故重請之成受者解。符成之義其理宛然。然淨名元示財中之法。意令後代行者說者睹文對境皆須約財論法故也。五淨名廣說二。初懸示分科二。初懸示二。初明財中具法。若離財等者三教於財必無其法。二所以下明受者獲益二。初正明獲益三。初法。荊溪雲。以此施人至一切法也者問。諸佛菩薩深位之人何嘗離於以財導法。眾生受用地水火風任運常蒙佛菩薩益。諸佛菩薩不可數知。受用時長。眾生久益。如何更令凡夫假想如是作者所益幾。何況復反隱佛菩薩術。答其義實爾。然須曉宗。先荷聖恩兼蒙凡益。但化物之式譬若征夫。大陣難當理藉多戰。良將雖強不容獨致。傍賞散健併力共攻。散健獲勳功由將術。況設未破賊教緣何嫌。卒急施兵拔健。為將縱未全可。勉強礪器方堪不難。故諸菩薩無始運慈而諸眾生亦無始沾化。以是得知眾生難化。常處生死受苦時長。忽感應道交乃彼此兼益。況復眾生亦有先修淨土行者。彼彼弘願更互相熏。彼彼相資至果方益。即受化者共別不同彼我悉然。深可思也。故一佛出世眾聖鹹臻。須達老婢例之可見。二喻三合。二引例釋二。初引大經。彼喻佛性遍於五道。今喻法施遍於五塵。二眾生下今釋成。二分科。   維摩經略疏垂裕記卷第七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79 維摩經略疏垂裕記   維摩經略疏垂裕記卷第八   錢唐沙門釋智圓述   二一約下隨文釋義四。初約四等。荊溪雲。無施無受等者意明大捨等無緣慈。是故彼此皆雲無也。故以四種不可說法名為平等。即是大捨之體理也。平等真法界佛不度眾生等者於此捨中慈悲喜三即是度心。捨中無著即是不度。然四與六及諸雜行一一皆是獨頭法施為欲相成故並列耳。二約六度二。初正釋。所以六度次四等者荊溪雲。四若得六方稱兼懷。二料簡。何故雙釋者即前雲起五種檀四權一實也。三約三脫。荊溪雲。約三脫者即以空等對化生等。既是圓行應具一切。對雖且爾不必全然。互對亦成圓行故也。用互對意一一釋之。令成圓義方稱教旨。四約眾行。古人分為十段。今且依之初護法度生。四攝謂愛語利行佈施同事。二敬事修施皆如供佛者以介爾有心三千具足。不輕皆禮蓋此意也。三六念六和生淨天第一義天者大論雲。三種天。一假號天如人王。二生天即三界諸天。三清淨天即三乘聖人。大經四天。謂世天即假號也。二生天。三淨天。謂四果支佛。四義天。謂十住菩薩。故彼經雲。以何等義十住菩薩名為義天。以能善解諸法義故雲何為義。見一切法是空義故又雲。我曾聞。有第一義天。謂佛菩薩常不變易。今明達檀法界能破無明。即生義天及第一義天。六念所緣既通四教。故兼雲淨天。故知。淨天即前二教。四種六和者類例委作。其義可見。今且略示圓中六和者然此六法並應雲和敬。謂身慈和敬等。又文所列小不次第。若依常說者一同戒和敬。謂通達實相知罪本無。為欲安立眾生持諸戒品無有乘諍。又和眾生因於戒善未來必得菩提。是以敬之如佛。故說同戒為和敬。二同見和敬。謂通達實相本無知見為欲安立眾生巧同知見無有乖諍。亦知眾生知見開解必得種智。是以敬之如佛。三同行和敬。謂通達實相本無念行。為欲安立眾生於實相理行行無乖。亦知眾生因此諸行當成佛道。是以敬之如佛。四身慈和敬。謂住無緣慈現諸威儀和同九道。亦知眾生悉有佛性未來必得金剛之身。是以敬之如佛。五口慈和敬。謂以無緣慈普出眾音和同九道。亦知眾生悉有佛性未來必得無上口業。是以敬之如佛。六意慈和敬。謂以無緣慈現諸心意和同九道。亦知眾生悉有佛性未來當如佛心。是以敬之如佛。既知四下四理雖殊三諦收盡。一心三諦互融無滯不可說示。名為質直。四正行淨心而近下為實施權。故近偏小賢聖。五調惡出家惡人來乞等者為惡之極不過闡提。既有佛性其即是佛。豈於佛所而生艱難。部雖未談圓意無異。六說行無諍。七佛慧解縛。八相好淨土。九鑒機了法。隨情權實者統三教為隨情。以對圓融名為隨智。不同諸文明三種也。起於慧業者荊溪雲。此亦復與諸文不等。諸文對智或雲因果。今乃以慧而蕩於智。十斷行助道。五結成法施。經雲。如是善男子等者荊溪雲。如前諸句。一一皆須約圓施心細辨相狀。具如前章明。諸教意來入此中寄法華說述其觀旨。悉入法門達財如法方稱此中諸科文旨。若唯消法相何能涉於財中法耶。法施既迷亦不達於菩提道場及法樂等。如今消釋方表其事。是故不與貪等相應。乃至不與無量相應。唯與一實不受冥合。六時眾得益二。初八科。二隨釋二。初婆羅門發心。荊溪雲。此最利根。是故於中別標其發二善得清淨二。初分科。二隨釋四。初善得心淨致敬供養。二淨名謙讓不受。三善得重請令受。丹誠赤心也。四淨名受已迴施二。初敘意分科。以無所受等者自性寂然本無所受。隨機利見四教明受。故雲而受諸受。二隨文釋義四。初迴施悲敬兩田。福田不二者種福之田名為福田。悲敬雖殊皆堪種福通名福田。種福雖同高下實異。今於事異而達理同。乞人心地三千與難勝心地三千互入齊等生佛一致名為不二。了達不二名法施會。二眾見瓔珞在彼佛上。四德無礙者四種以表四德。不相障蔽以表無礙。三淨名略說法施之會。四城中乞人發菩提心。四結成不堪。二命諸大菩薩。   問疾品   二室內說法。引接攝受二。初對前略示二。初釋品題。二明來意二。初示義。荊溪雲。前明淨名託疾等者即指前來兩節文也。方便品中廣為諸來問疾者說此有二義。近為俗眾當座之益。遠為後時耶定成經。即方便品初料簡文是。次弟子品初雲自念寢疾於床等。具如前文五種利益。今欲總以前二處文而為室外。室外彈訶者問何以不雲世界悉耶。答二門各須先歡喜已方可為說。二門共有是故不論。問第一義理亦是共有何以明之。答雖即共有有入不入而於入者。故須說之。又世界一種有則不定。若第一義一向須有。是故須說二。已折下結意。二開章委釋二。初列章。二隨釋五。初此品來意二。初總示。荊溪雲。權謀者明方便。品處處現身即其事也。應問雲無謀之權。何以更得雲權謀耶。答無謀即是大權謀也。大像無形大音希聲。故知。不思議之權謀即是希聲無形大形聲也。前已用四教等者言凡夫者指方便品。言二乘者指弟子品。諸偏菩薩者指菩薩品。問秖應雲以圓折伏。而雲四者何耶。答訶凡用藏訶小用衍斥大用圓。或展轉訶。故須用四。今歎等者即指文殊稱歎。淨名令修等者即指調伏慰喻之文及下四品也。入不思議指不思議品。得見淨剎即指香積阿□佛品。言及下五品者至下文中各隨其品不出折攝。二別釋二。初列章。荊溪雲。此又為五者亦與前品五義意同。而但與前名異義別。亦可言名同義異。以文殊受命亦依文殊各隨五別於此須與前文辨別。二正解五。初為赴時眾渴仰之心。荊溪雲。親承者向雖聞述被訶之事但可罔像纔信而已。若見神變並聞智辨得益不輕。故須隨從。二為三觀攝受引入。三為扶成淨土之教。荊溪雲。隨障盡多少者障即宿障。障必具三。以同居中分淨穢故是故於障必須分三。不同緣集但三種也。若二乘人已入位者亦可從於顯露教說。復亦須雲令顯入位者成於生酥。在第四意中為後弄引者。是各生淨國者具如前文佛國品中。四為入大品法華弄引。已入正位者證果二乘也。前雖等者荊溪雲。前據未轉者也。亦容已有根轉之人及祕密悟。上下文相一切皆然。言不累施。文偏事具。故具從顯一往以說。若至大品等者此文亦依次第以說。不可準前轉教觀等。前既總撮大旨已意。下去處處一切且別。復須述意。故雲利根。發時不定具如前說。五為還佛所結定。對佛印定者前列章但雲結定。荊溪雲。結即印也。所言結者大士化事其功方畢。收束機宜理在成教。故雲結也。問印前可爾。何須雲後。答非菴園後名之為後。前雖聞述而默印之未知默意其旨何在。至後入室累聞勝因復見大士施多權變入室之後故雲後耳。如是等事理不容易。故藉如來對眾印可。復假天帝發願弘通佛複述成令傳後代。準此必須重至菴園。起發阿難者即菩薩行品初阿難白佛以何因緣有此瑞應等。二文殊堪為問疾人二。初標列。二正解五。初位高。不無高下者等覺有初中後心。故文殊修行積久即後心菩薩也。此亦一往者暹雲。皆望後釋。所以前文但成一往。二垂跡。是龍種如來者楞嚴雲也。三顯圓。央掘從少者既少分弘偏。故為央掘訶折。以多分弘圓故與淨名事同。四愜眾情。左面大臣者且順此方以分左右。餘如前記。五隨物機。諸菩薩至如兩槌者荊溪雲。不雲二乘但雲菩薩者秖是互無砧槌而已。以力等故得兩槌名。必不可雲兩砧故也。亦可互為砧槌如初入室。文殊設問而淨名答。至觀眾生淨名乃令文殊說法。及不二門更互說默為二聖利物之式。亦可得雲文殊以言說之槌扣淨名真理之砧乃成中間稱教之益。始會砧槌理教之用。為淨名稱歎者暹雲。經雲。善來文殊師利等是也。三釋權實兩疾二。初敘意總明二。初明二疾。二若從下辨前後。能化即大士所化即眾生。文雲下證能化也。初證前權疾又雲下次證後實疾。故淨下證所化也。以眾生病前實也。則我有病後權也。二今約下開章別釋二。初實疾二。初標示分章。二依章正釋四。初辨因果疾相。瘵礙者瘵側界反病也。同篋性異者色身如篋。四大如蛇。光明雲。地水二蛇其性沈下。風火二蛇性輕上升。互起增損者水增火損則成冷病等。餘大比說。二解釋二。初釋因病。荊溪雲。貪慾至一身者前之三分引經義立。等分對身者稍似身耳。雖乃從義義通於實。實由於心理必然也夷平也。二釋果疾二。初約四大。二約四相。如瑞應等者荊溪雲。問何不雲生。答三由於生生亦由三故不別出。火譬貪者以己攝他如火焚薪。水譬瞋者嗔心毀慈如水溺物。今一往等者荊溪雲。通別二義於理方成。何者由此三毒通感於身。別對非無通造為善。故引通文以成別也。三通別因果各有通別者並以人人共有為通。別造別發為別。因通別如文。果中雲四大四苦為通者四苦即生等。若因中唯通者謂。不別造四重等。是故但感人中四大四苦之身。故雲果時亦爾。若因中別造四重十惡則別發三塗重苦。乃至得生人中。六別受四大增損四苦增加之執。故華嚴雲。殺生之罪能令眾生墮三惡道。後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多病。二者短命。歷十惡明之此即別因發別果也。多病則四大增損。短命即四苦增加。強弱者重強輕弱。四約土重輕。荊溪雲。約土輕重者雖復橫論又更豎攝又為四。初同居。天道地獄因疾。皆言不定者約心以論能起善惡。故天非定善獄非定惡。二有餘二。初正釋。但有別教通別等者荊溪雲。有餘上中雖有藏通五人生彼至彼無復藏通之名。其教既謝位名亦失。約未見別理即別地前。彼土剋實但有別圓二種人也。從漸教說藏通初轉或且入別。初轉豈容全不入圓。但是附文從別而說。二科簡三。初簡四分因疾。荊溪雲。答分無為緣集等者名同體別。即與界內三界愛見四分名同其體則與界內永別。況復界外方便說耶。二簡四大果疾。荊溪雲。答亦有變易等者唯輕無重。故但雲通。言具有地等四大及生等四苦。但彼苦果與心體同。以從貪等得四大名故使生等唸唸變易。故以變易故名為生死。以有生死任運老病。三簡果疾輕微。荊溪雲。所以不問生死苦者變易生死諸教盛談。所以但疑老病苦耳。三實報三。初正釋二。初正釋疾相。荊溪雲。亦名因緣者但未見理故屬因緣。故與界內名同體異。即法性為因無明為緣。不成實疾者不應作亦字之誤也。二但變下對前簡示二。初別對二土。變易名通者以無界內分段生死則界外通名變易。以因移果易故也。若別論觀解斷惑則有方便果報二種之殊。若論自體者即果報土有自體緣集也。乃至無後有者此於果報土中更約因緣。及十地有後等覺無後。位位破惑上下相望更論輕重。二通約十界。前對明二土止在四聖。今對六凡共成十界論疾輕重。阿鼻是六凡之始。等覺是四聖之終。望於究竟俱有實疾。以果報即分證果故得名佛界有疾也。具雲一闡提。此雲惡欲。極惡欲之邊故謂無信等五根也。或翻為信不具。阿鼻至此雲無間。無間有二。一身二受苦。以闡提因疾感無間果疾。此乃別疾之極重也。以上九界傳論輕重中略八界故雲乃至。又於佛界略初住等故雲乃至。故一乃至略其二番。二科簡二。初簡因疾。引請觀音者既淨毒根即成佛道。驗是界外破無明見佛性。不了知自體得雲三毒。既名三毒即是四分。二簡果疾。答既有等者荊溪雲。既許生死何妨四大。四大既別故引大品一切法趣界外四大名同體別其理不疑。次引大經。明究竟位四大四苦已盡故不為生死所遷。三斥古。其如何教者向引涅槃。明佛不為生死所遷。豈非等覺猶為生死所遷乎。況復下雲從癡有愛既通等覺。豈無生死此皆誠教。諸師何背之耶。荊溪雲。古來不知此文難會。若不得今意如何能釋觀音品中果報惡業煩惱火水風別。從癡有愛者故等覺中一分無明亦名癡愛。從此癡愛感等覺地一品生死。乃能為物受癡愛生。若不爾者感應之道不同。設化之儀未普。若金剛下明等覺無明亦名癡愛。示同等覺設化普矣。四約寂光二。初正釋二。初約究竟無疾。二種者一唯在極果。二通於下地。二若通下約中下有疾二。初約別。荊溪雲。此所有後無有後生死者唯取此之兩位以為中下。若依仁王等者於無後等覺位中以立二生既不立等覺。但雲十地位中有三生也。則立法雲而為始生準此。但取住生終生以為寂光。以始生者讓為實報。故雲因緣。二此別下約圓二。初簡別依圓。荊溪雲。此別教為便者以依仁王故不立三十心為斷無明位。又法雲一地而分三品故成別也。況有教無人未可依用。今對寂光依圓教。故圓教三十心皆是因緣。二雖作下簡因依果。荊溪雲。未可定用者向來雖對別圓兩教及等覺有無。以立中下寂光之義未若唯立上品為定。況復暫借攝師之名。二料簡二。初問。荊溪雲。此問意者由用有後生死等言是攝師義。是故且推以屬天親。玄義雲。無著造攝大乘論。無著即天親之兄俱是五性宗。然法相之盛在乎天親。故雲天親義也。二答三。初明二聖同悟義合通用。同入不二法門者所證妙理一體無殊。四悉隨機立宗兩異。龍樹承於文殊。明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名一性宗。天親承於彌勒。說三無二有名五性宗。三無者闡提及定性二乘。俱無佛性不得作佛。二有者不定及菩薩。俱有佛性未來成佛。故西方此土人到於今有兩宗之異。今本下大師雖承龍樹觀法其或解釋佛經名相何隔天親。況知。內證本同。隨機暫異。故於此文聊用攝義。荊溪雲。答意雖爾一家所用龍樹為宗。二兩宗擅美共顯佛經。若分別等者世以天親為法相宗。龍樹為法性宗。其可知矣。龍樹於佛滅後五百年出。天親九百年出。三但下義符天親以杜他謗。地攝映望者地持論是彌勒所造亦天親所宗也。今一家釋經豈但宗承龍樹觀法。至於義門名相悉依智論及以中論。法相有闕則取他宗以為補助諸文皆爾。不獨此中。既非正用故雲映望。或謂下既憑天親他終無謗。二權疾五。初總釋二。初通明權疾二。初通舉五行。然此五行含於因果體用。涅槃疏中分別甚詳。今以聖行為因。天梵為果。天梵為體。兒病為用。問諸文或雲。聖梵是因。今何以梵行在果。答聖梵二行並通因果。對於天行以二為因。今雲在果何所疑也。以聖即三學梵即四等故知。戒定慈悲因果俱有論其傍正。故須分別。荊溪雲。從聖生天梵等者由因證理從理起用。用又指因故雲聖行乃至而起。問天既是證何名為行。答從天起行。故名天行。故天行位在於地住。驗知。從於別圓二種聖行而生。二嬰兒下別釋病兒二。初標示所起。示同小善名為嬰兒。示同有惡名為病行。同善為與其樂。同惡為拔其苦。故此二用由於慈悲。故向荊溪雲。用又指因也。是故或以聖為自行因。天為自行果。梵行為因中化他。病兒為果上化他。故因於慈悲而有二行。梵通因果。向已略明。二何者下徵釋自他二。初明自行則無。諸惡永斷者顯無二行。嬰兒小善望佛仍惡。眾善普會者即天行究竟也。天然理顯定慧莊嚴。故雲普會。有何下初無兒行。次無病行。二但以下化他示有二。初正明兩行。形充法界者現十界像也。若此下明由機息故應謝。荊溪雲。明於二行息之由也。二但眾下結示隨機。荊溪雲。機生曰興。若約物病何時不興。二故文下引文證成。二今淨下結指淨名。荊溪雲。約法從人。前雖通辨意出今文。文意亦在通被諸土。二但實下別釋三。初指上標今。今權疾亦約四土者荊溪雲。然且四土皆有權實之兩疾也。若約寂光但現權疾唯有實報。則位位中一實一權。若方便中亦有神通。得名權疾。但不得名應化權耳。是則二土亦權亦實。二同居土一向唯實。於同居中得實益者亦可隨義判釋不同。二一同下明四土四。初居二。初穢二。初正釋。二料簡。答意者佛界即圓似七信已前。菩薩界在別即七住已前。在通即已辨已前。聲聞即三果已還。緣覺則指凡位以一坐斷故。然二乘未入無餘者亦有果中通疾。菩薩佛界未生方便準此可知。故雲約界內至未盡也。二淨。荊溪雲。人天並四。故名六界。然淨土中雖無藏教二乘之人亦可得有通教二乘並後三教菩薩及佛。故成六也。由是亦得名為六界。二有餘三果報。因緣有後等者於七種中此三生死並屬果報故也。四寂光。三是則下結示權疾。權同四土者荊溪雲。實報方便及二同居。故雲四土。以寂光究竟無實疾故今謂。若約中下與實報同。則四土之言同居合一。並荊溪義共成兩解。三料簡二。初問。荊溪雲。作此問者以土望人其人既猶有實疾。何能自於無障礙中現等覺地之權疾耶。二答二。初總貴。荊溪雲。先以本跡高下四句不可測答。然若雲淨名本是金粟如來者則是本高跡下。豈不能現實報權疾耶。二但權下正答二。初總標。荊溪雲。從實位釋。二若妙下別示二。初明寂光唯權。二等覺下明三土俱有。三初實報二。初正明等覺權實二疾俱有也。二如此下例示下位。二有餘。三同居。四觀心。荊溪雲。約觀心者義通初心。是故雲也。如無貪人權現貪等。故置無疾現疾等言。或自行等者明示現權疾之所以也。自行精進秖可示為懈怠之權。不可實墮而示精進。化益不定。意在隨宜。乃至一切者一切鬼神亦有權變假設之相。事通意局。五如此下歡結二。初歎唯佛能知。二今淨下結文殊善解。四明因疾出六品二。初明因疾有品二。初正示。六品皆從至故有者謂。疾是權疾是實出生諸品也。當如符契者文心雕龍曰。符者孚也。徵召防偽事資中孚。三代玉瑞。漢世金竹。末代從省代以書翰也。契者結也。上古純質結繩執契。今謂。入文帖釋與此合同。故如符契。二破古顯今二。初問。荊溪雲。五源八始者古人意雲。問疾一品因於文殊至淨名室。除去所有為下五品之源本也。八始者至法供養猶是正經。故問疾初為下正經八品之始。二答二。初斥古。主對全疏。二今明下顯今疾義周普。二初敘意列章。二三由下.依章正釋。荊溪雲。三由等者因於古釋今亦立三亦名為由。而義少別。但從疾生。非全一品而為初由。但三處由疾。故曰三由。一俗眾。二聲聞。三菩薩。六源者意明示疾為六品之源。問疾初文亦無此品調伏慰喻之源始也。並下五品故為六源。五入文帖釋三。初問疾品。略明權實二疾二。初分科。二隨釋二。初佛命文殊。二文殊恭命二。初敘意分科。二一自下隨文釋義五。初恭命問疾二。初自謙。行人之常儀者行平聲猶雲使人也。恭命將行禮宜謙遜。故雲常儀。往復非易者往復猶問答也。二出謙難之事二。初分科。謙難者難去聲畏難也。二隨釋四。初二智深廣實智深廣者豎鄰妙覺故深。橫周法界故廣。若權智至非要也者荊溪雲。二智體同。並得名為說權說實。今從泛爾隨情之權且作此說耳。如法華下第五轉輪王譬也。賞以金銀七寶喻說權小七覺法也。解髻中明珠賜之喻說開顯圓實法也。明珠者明譬中道智。圓譬於常。在頂者極果所宗。髻中者實為權隱。解髻即開權。與珠即顯實。部雖隔小而對圓機所談則與法華無異。故且引之。四句者荊溪雲。前二句即三教後二句是圓。此即下以大經三句次第配三教。生不生配別。意如前釋。四辨赴緣。說三教等者荊溪雲。既雲赴緣。理須說四。今從用權且雲三耳。知病等者三教苦集病。道滅藥也。二明因果德滿。權實之法式也者修觀漸頓斷惑高下歷位多少化他廣狹悉是法式也。非但等者荊溪雲。意雲。悉知之言猶濫未證。故以成就約證而對說之。不務速說者務貌侃疏雲。嚮慕也。三化他功大荊溪雲。十方等者義通橫豎。八方橫也。即是同居淨穢二土。上下豎也。即是有餘果報二土。荊溪此釋一往言也。今謂。十方是橫義必包豎。以不離同居有三土故如法華壽量品。四結二智究竟。二正恭命。冀無等者冀望也。二大眾俱往二。初分科。二隨釋二。初眾欲隨往。二文殊與眾俱往。三賓主往復二。初分科。淨名為主。文殊為賓。賓問主答即往復也。二初又下隨釋四。初淨名空室現相二。初分科。敘意。二初雲下隨文釋義二。初神力空室二。初略示敘意二。初略示。二空室下敘意二。初成前。二生後。二今約下廣釋所表二。初正約四土四。初同居二。初穢二淨。二方便。三實報。四寂光。荊溪雲。常寂光究竟清淨者以表究竟。若約自行現此相者正言。我與文殊俱除微煙。故用表之。為他亦然。理須從極表。果報之末者亦指等覺。故地持等者上句釋其所以。次離一切下正示斷障名禪明是等覺。二若表下結顯權實。荊溪雲。若表等者具如前釋權實二疾各隨己之所有明其權實不同。二以疾而臥二。初正釋二。初略示敘意二。初略示。二此亦下敘意二。初成前二生後。二所以下廣釋所表二。初釋床疾。二臥表下釋而臥三。初正釋所表。荊溪雲。心安不動等者智契極境斷所以滿。自非元品永除至於究竟智斷豈令三事具足俱得滿名。淨名雖居等覺所現終成究竟。二故大下引經證成。荊溪雲。引此偈意安眠即是真性軌也。實慧慈悲即是方便解脫也。三如人下結釋自他二。初立譬。二實下合釋。實慧亦爾者合如人也。實慧冥法身如無病眠。實慧起應用如有病眠。實慧即報身也。文為二。初約自行實慧冥真。二若有下約化他也。實慧起應二。初正明。即是實慧法身應之者報與法合能起應用如水銀和真金能塗諸色像也。二若淨下例結。二料簡二。初簡疾所表。二簡床所表。今解淨名等者荊溪雲。勸捨執耳。用莊周言託興假設立此人名名為罔象。意明罔象乍可得珠過若窮研秖恐失寶。況復轉譬誠有所憑。言罔象得珠者莊子外篇雲。黃帝遊乎赤水之北登乎崑崙之丘。南望還鄉遺其玄珠。使智索之而不得。使離朱索之而不得。使□權□□□□□逆□□什□□□□礹□□□□□□□駽□□□碌奾礹□j□□嫵□□妀□藹恣慼慼摯f□□□□婛□□□□逆□□□覕堯鶨鬧□滎嚏情慼慼龤照饑晬X究詬上枯駕及下苦候反巧言也。二文殊現相知表二。初正釋。二料簡二。初問。二答二。初徵文示義。表土表身者表寂光法身也。荊溪雲。若對向四不可說文應表四土三身。二又下舉勝況劣。荊溪雲。又文殊尚知欲說法華等者若以淨名望於如來誠為不易。況法華方等難易可知。信知。何經不有天華地動放眉間光。文殊纔觀知異一代。便憶住世曾有見聞。故見瑞時乃引燈明釋彌勒疑。即懸知今欲說妙法。此事尚識。況方等耶。三淨名稱歎文殊二。初敘意分科。二隨文釋義二。初正稱歎二。初略釋。二餘非下廣釋二。初簡非善來。荊溪雲。終求無餘等者無餘等言本在三藏。通雖稍巧及以斷惑然所求果不出無餘。果是所期。故雲終求。轉心觀者心即斯心次第觀。即初地雙流。所以彈訶菩薩多在三教及失圓意者。問那得第七立是圓教後心人耶。答圓教失意定在初心。與物無緣者簡第六七。若被彈者簡於前四。今總言之得作此說。二今文下顯是善來。二釋歎二。初正釋二。初釋不來相而來二。初引古逐破。應歎二乘者荊溪雲。二諦語通責同異耳。淨名皆應歎諸菩薩者地住已上皆有法應。即列眾中不無其人。唯有語見須在博地。皆言表語通於三萬二千故也。即是自性來者古人謂。定執來相而成自性不顧定執假來復成他性。不出四計與外何殊。二今言下今師正解二。初雙標。二何下雙釋二。初簡非。二若圓下顯是二。初簡有德無緣。知四不可說者達三諦互融。即知四理俱不可說。此合如來命章者命者召也始也。始談淨土而以佛國召章。但諸圓教至不歎者荊溪雲。此中釋前圓不應斥。既雲初中後心。故知。前文理合通取第六第七。但為無緣而不堪耳。故於高位最藉有緣。所以唯在文殊一人耳。二今文下顯德緣兩備。荊溪雲。皆是四不可說者有機之人理亦無說。理不自顯然由說成。文殊扣機不說而說。二釋不見相而見二。初略釋。二言不下廣釋二。初簡見相而見。二若入下顯不見相而見二。初通示圓見。三聚眾生者大論五十雲。眾生有三聚。一者正定必入涅槃。二者邪定必入惡道。三者不定。今皆不見者外境即心鹹空中故。故不二門雲。空中妙故心色體絕。不見眾生七方便異。不見國土淨穢差品。而圓見法界者空中即假而帝網依正終日炳然也。二今文下別顯文殊。荊溪雲。與淨名齊者今此大會豈無齊人。故亦須以有緣簡之。準前歎德悉歎等覺故也。下去對釋。但皆少於有緣一事。故須節節添其有緣。二料簡二。初約來見。問二。以眼智。答二。初分對引。荊溪雲。答意者先分別是。次引法華二文者意明知見必不相離不同三教知見相別。二復下約位正解。荊溪雲。復次圓教等者亦是通出知見之位表因至果。皆是不來而來故也。然於文殊無趣果義。正當不來而來義也。不同眾生來故雲不來相而來。見亦如是。四文殊述成其言二。初敘意分科。二隨文釋義二。初文殊領解印可述成二。初標示。言三句者世行經本闕第三句。依大師所釋準義合有但知而已。不須添經。二初句下正釋三。初釋來已更不來二。初簡非。荊溪雲。前五等者故知。善來取後二也。以有緣簡故不取之。自此已下不能繁述。準例可知。二今圓下顯是二。初通取圓因。發軫者軫車也。文選雲。發軫清洛內金沙大河者大經因佛說。一切江河必有迴曲。文殊遂難。佛雲。於此三千世界有渚名尼拘耶。其渚有河端直不曲。名娑婆。猶如直繩直入西海。今以江河迴曲喻前教。金沙直入喻圓頓觀法。即障是德如直入海。二復次下別顯圓果。二釋去已更不去二。初正解釋。非是善去者由前三教。果理俱未究竟故非善去也。去已猶應更去者謂。去至取相更去偏真。乃至去但中更去圓中。二此之下對前簡二。初引文簡辨。荊溪雲。若以果望因等者亦如前文以事表理。故大品等者須雲二種三界意也。又大論等者即先以佛依理不來不去。為眾生故而來而去故。文殊答亦依此理。二如淨下例示今義。淨名為主謂文殊為來。文殊為賓指空室名去。來去名殊俱在空室。三釋見已更不見二。初總釋。過此所表等者圓融極果已究竟故。雖見者有淺深文殊論其所表圓極一也。二復次下別釋二釋述成。四正宣旨二。初敘意釋置。荊溪雲。賓主相見之儀者若二大士俱是法身。有何賓主而欲設儀。若約化事今此淨名本雖妙喜妙善亦是中間跡耳。但約此跡先處毘耶。故使文殊仍為遊客。況復問疾親詣所居。故有賓主設儀何咎。二文為下分科懸示。二宣旨下隨文釋義二。初宣佛旨二。初分科。二隨釋二。初正宣佛旨三。初問疾可忍不。故有勞問者勞郎到反慰也。又如大品少病少惱等者等取興居輕利氣力安不。智論第十雲。諸佛法爾。知而故問。復次隨世界法世人問訊。佛示人中生受寒熱生死與人等。問訊法亦應等。復次世界中大貴大賤不應相問訊。佛力等故應相問訊。復次佛土淨穢雖殊智慧神力俱等無異。故相問訊。二別釋二。初正釋二。初正釋四。初同居。今亦約四土者荊溪雲。夫不可忍惡中之極。內心既惡相必外彰。故可忍者有損之理。即是易治之人故也。八苦五衰者八苦如前記。顯宗論有大小五衰。大五者一衣染塵埃。二華鬘萎華。三兩腋汗出。四臭氣入身。五不樂本座。此五相現決定命終。設遇強緣亦不能轉。小五者一衣服嚴具絕可愛聲。二自身光明欻然不現。三於沐浴位水滴著身。四本性囂馳今滯一境。五眼本凝寂今數瞬動。此五相現非定命終。遇勝善緣猶可轉。故果疾是一而因疾九種者荊溪雲。言果一者六道隨一三善隨一三塗隨一。以三塗中亦可宿習能生三乘及六道因故雲因九。於九因中三乘可忍。六六不可二有餘三實報。荊溪雲。但不如有餘等者若以地地而為相待上不可忍待不可忍。有何不可。但不如橫一時相望可對。不可義則易見。此並果報土中義立。四寂光。荊溪雲。無實權之疾等者問既無實疾何以無權。答今約自行當土不須故雲無也。若望三土應雲無實而得有權。二佛止下結歎。佛止一句等者荊溪雲。乃成如來一音普應。故一家解釋深窮佛心。無所不該者該包也。家語雲。夫孔子者大聖無該。王肅注雲。該包。二料簡。荊溪雲。答至實疾也者固勸學者順大師意見諸經論不須違拒。達通二義教復無違。故以寂光與三土體體常相即復順三品寂光之文。二問療治有損二。初總釋。荊溪雲。但眾生疾三有不同等者至此不雲有為等三。但雲見思等三者何耶。意明疾相此三義顯。故有為等暫用非極。為破滯有著有為名無為。破著亦復如是。又無為者傍涉塵沙及以無明。其體混濫。故義非永又立。見等為欲對下三觀四教調伏慰喻其文便故。二別釋二。初直約四土。荊溪雲。從空至傍給同居無知者以界內塵沙不障界外之生故雖生彼有而須斷既生界外。界外為正。縱未出界惑終非正於外破內。內則易壞。三中道正觀正治有餘等者有餘土中無明全在。果報土中餘無明在。雖復果報有餘及以全在並為中治。言利根至傍治者通教利根具界內惑。但修中觀細惑未破。粗雖前除亦非正意故立傍也。又非正障中故故亦云傍。二今明下歷示根遮二。初約同居二。初正示。四句止誦一偈者佛親授偈。令槃持誦偈雲。守口攝意身莫犯。如是行者得度世。槃特感佛深恩誦得上口。佛告曰。今汝年老唯誦一偈人皆知之不足為奇。須解其義。所謂身三口四意三。觀其所起察其所滅。由之生天由之墜淵由之得道菩提自然。因此心開意解得羅漢果。大論雲。九十日誦一偈。法句經雲。三年始誦一偈。今依大論故雲一夏。央掘等者彼經雲。央掘摩羅本名一切世間現。於婆羅門師摩尼跋陀所學四韋陀。師受王請令其守舍。師婦見其端正而生染心前執其衣。央掘不從。師歸婦讒之即言。其初生時有大瑞相必無是過。然語之言。汝殺千人取指為鬘冠首可得免罪成婆羅門耳。世間現受教殺人。後見佛雲。我師雲。若害沙門必得生天。於是逐佛奔走不及。白佛說偈佛化之得羅漢果。聞阿說示等者阿說示即頞鞞也。梵音楚夏耳。大論雲。身子因見頞鞞威儀庠序問曰。汝師是誰。答悉達太子捨生老病死得三菩提。是吾師也。又問師說何法。答雲。諸法從緣生(苦諦)是法說因緣(集諦)是法緣及盡(滅諦)我師如是說。身子聞已得初果還其所止。目連謂曰。汝得甘露應可共嘗。身子如聞而說。目連亦得初果。二人見佛得羅漢。二淨名下結指淨名。二約三土。荊溪雲。若就等者言無明永不損者一往雖爾然又雲三乘相形大小既別。亦可義立。但彼土無執教之惑。是故無有不損之理。若約初心宿業等者若已生彼無復重惡。遮障宿業約在此土修圓觀人未破無明。或復當破而雲有遮義同彼土。故寄言之。但有損損增損也。三問不至增乎二。初舉事。二淨名下表法二。初歷土示義。善果調達者大經迦葉品雲。善星雖復讀誦十二部經獲得四禪親近惡友退失四禪。生惡邪見說無佛無法無有涅槃。善星今者近在尼連禪河。佛與迦葉共到彼所。善星遙見佛來生邪噁心。生身陷入阿鼻地獄。調達墮獄如前記。尸利鞠多莊嚴論明。尸利踘多長者受外道囑令殺佛。與雜毒於飯中請佛食。佛知令阿難唱僧跋已方食。唱已毒散。退法人者即退法羅漢遇緣退為初果也。而三乘至亦得有三者荊溪雲。五人位別稟教不同。故雲利鈍。已得位不退者若約三土明三不退即其土中猶有二退。若破塵沙得行不退。若破無明得念不退。即入果報。果報一向是念不退。況餘二耶。約土既然。從位可識。皆是損損者若此言之方便亦應唯有損損。文且寄於二種退義名損增耳。其實不可更為增病。或約出入觀義立三句者暹雲。入觀為增損出觀為損增。入更無出直至念不退名為損損也。二淨名下指人結歸。二總述佛意。或有多句下疏約兩義以釋無量。荊溪雲。一者當時佛語辭多。譯人等存略。或是下二者通述不盡之相。如世人云無量無已之類。故知。文殊殊宣佛旨不事餘辭。堪可承旨良有以也。第一疏中明度不盡唯取初義中譯者簡略。二述已情二。初敘意分科。答出不思議品者不思議用是權跡。故答出觀眾生等四品者觀眾生品明空觀。佛道品明假觀。不二門及香積二品明中觀雙流三觀。所破三惑即實疾也。二就問下隨文釋義二。初問果中權疾二。初示義分科二。初問下隨文正釋三。初問果疾因起。二初文殊問三。初問疾因起。二問久近。三問滅疾之法。二淨名答二。初分科敘意。二今先下隨文釋義二。初超。答第二第三問三。初正疊。答兩問二。初答第二問疾生二。初正釋四。初同居。荊溪雲。淨名為眾生至正意在此者若皆非近須論悲體。體即實理。理與一切眾同。別論發心者自從初發四弘誓來有疾而眾生亦無始本有。但以菩薩未發心前及以未得無生忍來有疾可爾。況發心已大願始張。至真位初疾方分現。未審淨名證來幾時。其所現疾未知久近。約所度物緣會應興其疾乃現故關初心。結緣多少生熟偏圓淨土固成權疾方現。自爾已後生生成熟。生生願行。剎那剎那三業四儀未曾剎那闕於行願。故知。悲疾後後隨興。據此言之則淨名疾近眾生疾久。今約理說有何久近。久近之義節節委論。二方便同居癡愛盡等者荊溪雲。道理有餘果報二處之病秖是未斷不名為生。今雲生者寄於粗破細法方現。義當於生如四正勤中未生者。是因愛生死者愛即別惑。愛心在名生愛心滅名死。下地愛滅上地愛生。番番變易名為生死。亦不退細受粗者不退上地細變易受下地粗變易也。然方便受滅即入果報。今為顯方便土生死之義故須相涉而說。又方便土中約於無明有已伏未伏之殊。圓觀有初中後心之異亦得論於下地上地以明生死。既未破無明則並在方便。若然亦不涉於果報。從容釋義兩說無咎。三實報染依正者愛著實報依正。雖心心寂滅自然流入對於妙覺下地並有愛染也。四寂光。二料簡二。初問。荊溪雲。此問意者以理難事。事有久近理無久近。二答。荊溪雲。答中意者欲分事理。先理次事。所言理者秖此癡愛即是明脫癡愛明脫悉是本有。乃與淨名本理悲同。所言事者眾生尚迷淨名久悟淨名久以大悲動性。眾生機發對淨名悲機感相應乃成疾相。是故淨名權疾則近。一切眾生實疾則久。從發心後雖有大悲仍未堪同眾生之病。所以能度所度皆非久近而論久近。若知此意可以立願可以修行可以赴機可以施教。文為三。初約理俱無。二而論下約事則有。三若依下相對結示。荊溪雲。若依理等者理本有故即無明是故雲久也。即此無明復名為事。故事亦久。二答第三問疾滅二。初正釋疾滅二。初總釋。二何者下別釋。二若諸下破古釋疑二。初破古。二釋疑。通論實疾不盡等者以眾生不可盡故。今且下約機熟受化以論滅義。二釋二。初釋答權疾久近。二釋答權疾得滅之由。三譬顯二。初分科。二隨釋二。初開譬二。初開有疾生大悲住一子地者以四等心至果住二地。故慈悲喜成住一子地。愛念眾生如一子。故捨心成住空平等地。能所俱空不求恩報。故此之二地位位橫具。今約現疾偏從悲。說言略意周。四等具足開。有性理等者十界雖殊一性無異。故名一子。二開疾愈。子是實疾父母權疾。二合譬如文。二追答第一問。經文兩句。初牒文殊問。次菩薩下正答。疏分三。初對前文標示。二即不下顯無緣正釋二。初約義正辨二。初約無緣正示。此無心於物者實不緣念三土眾生而於眾生自然現益。大經雲下即如來入王捨乞食時調達教闍王放護財醉象害佛。如來即入慈定舒手示之即於五指出五師子。今淨名下例同也。但分真極果淺深少殊耳。二眾生下簡生法。重明眾生緣等者三慈義委如前記。二故大下引經徵釋二。初引經略示。二問下約喻徵釋二。初徵問。荊溪雲。石異於吸等者一往觀之二句無別。細尋文旨不無少殊。先問石異於吸。意問法體不關用耶。次問吸異於石。意問法用不關體耶。體即法身用即悲疾。二答釋二。初約喻簡示。荊溪雲。答中意者必不相異方名體用。二無緣下約法正明二。初明體用互融。法身體也慈悲用也。二如鏡下更以喻顯。三眾生下約機應結示二。初明體性一如。二以三下明隨機起應。眾生迷性起惑。菩薩遂往應之。二問此室何空二。初分科。二隨釋二。初問。二答二。初分科。二隨釋二。初答室空七。初答室空二。初總標。二從來下別示二。初明昔表方便。二今欲下明今表真實二。初正釋二。初正表寂光。二空何下兼空三土。二料簡二。初問。荊溪雲。問別有等者若如前釋。已知不別猶恐不了故重問之。二答二。初正答顯同。荊溪雲。若答中意者三土即是何須別求。若爾三尚遍有。三外虛通何得不有。若爾虛通之有為與太虛同耶異耶。答若同太虛那遍三土。若異太虛豈得通三。內外靈知遍而非遍。四句推檢通教顯真。問三土之外何殊太虛。答遍同理別。問約理雲遍。為復常遍為或在無。答法體常遍常在性無。但可推之不可思之。但可思之不可推之不可觀之。但可會之不可會之。但可觀之。二如螺下引證釋成二。初引證示義。荊溪雲。如螺髻等者舉淺況深。淺尚相在況復深耶。故雲等者且寄相在以表相即。故將相即酬前問於有無之旨。二言皆下釋成皆空二。初明依正皆空。封疆者中華古今注雲。封疆畫界者也。封土為臺以表識疆界也。畫界者於二封之間又為□□□□□桌□魯□□□□□□□概□妄輦荂慼慼F桌□□橡淪□槐□誇□□□誇□□奪□□坱u□饙雜□□糖□都□□□E□□□□□□□碌□□□□□□□□□□□□□榮誇□□褸饜殺□妀祕□□言□□□禖奰凌□□Y□馘稀奰魯□綠矩Y□□□□□Z□□□□□駩□□□□□吝□橠□□裀□□□□□□姶□□j□□□□□姴□□□]□婇□□□□□□□□□□□□□□□□□□□□□□□饈姤□□□□□□□□□□□橖□□□姛詛□檢□□奾膩e□賂榕埤□□奱□□□□□□埤□婠觴□膳□奈夾□□□娗露□量逆□垓□饈□□□□□□饕裡□委觩□□□□□□□□□□□媸□□吝□奕露□駔□饕魯□□□□□□□祰□□娾裀□□□□□姴□飼椻妖裡□□□飼檢□誇□□□魽慼慼慼慼撓怴憬e觩□首鷺□□□□□□□□荂慼撢芯G□□□□□裀□□□飼橠觩□□□露□餛林□□□□□□裡□賂楈奪□□□□□□□□□覭□□□□誇□奐□魯裀□妘裡□誇□□□□婦駩□楈埤□□□□□□□□檢□□□□□□□榭□□□□□s□□□□□□□□□□切奈楈奰□□□□□楈娛褸□□檢□□□□楈姭□婛槴□□□□□娾規□楈姛裀□□□□□□槭餘祏□姠□稀□□□□□□娃□□□□□□□□□娃□黎□□□□□□□□糖□□□視送□□楰□鷺□□□□飾□□□□□□□□駭□□妘切□□囊□□□□□褓□□□□□□楈奪概□□婠□歷祜□□□□□□馬□□□殺□□□□裡□榖□妱□□□□□□□□□□□□□□□□□□□□□D列□輻□襯□□切埤□礸□□如列□蓼□□誇□□□□覜□□□□□□□奜□□□□□□□□奜□c□□埤□奪櫬餺□□礸囊□□E□□□楏量示□□礸□□□楈夾□□詁翩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憬`妱□□□□E□□□婇□□□□□□□裀□□□□□□騾觤□□□□禕馘j□□□□楋□□□奅媽□楢Y□□妘楋□R餺椸□□□橛駝F□□□秶□□□□□秶□□□□□□□騪□□□□驅□縷□稑逆□□□□□縷□□□□□鷺□□飲□□□榜餺槄□□□□□侜X□□鞳慼摯f□□□□□□秜D葉□餽□逆□縷□□逆□□□□禘縷□□□□□婦騪□D綠□示榜餺槄□□□□□□□□g□□□□□奏奾逆□□示褥j□禈□□□□□□檢□□□□□□□□□妖□□□鷺□□□□□妳□□飀□□□□奸矩鷺□奪□□□□□□馘麗□□□□觩□□□飼覕騮□□姩□□□□□□奈榕饈埤□□□誇□□□鈴□□□□□□奾T□□□奐□椸□□椼□p□□□□□膳□□□檢□餺□□□□□□□□□□□□□□聾□□□□榖□妱□□□□鷺□□□□□□□□□□□□姐榜□□□□□覘逆□覟□□□□□□□□□娵祅□□□□□□□大□鞳憿暱鳥|□□稀姐□□駕□□□娀□埤□□□樂隆D黎□□露□□□□診□□□□□□□□□□□□□□□□□椽□□□□□□□□□□□□□飼褽□□□榖□妱□□□□□□□□□□□□□□□□□i□□□□□□飽慼慼慼樁v□奈□妘E□稫褽□□□□□□□□□奾禈□□□□娀婇□□誇□□□□□□□□□□□□□□□□槄□□□娀奪□□□□□□□□詛橁□□□□祽□□□□姜□婁□□□見□橁□□□□□逆□禳□□奪□飥□□□□娀姘□□□□□□□□媽□□□□□□露□婇□□j□□□□□鈴□呂秭□孌餓□飽慼慼慼撲W□□□□稫觀奔露□復□□姈鞢慼慼犛部慼慼慼慼慼慼慾虧葷f穛椸□□□椸飀□□□□□□□飀□□□本□□□□□□嬪□□K□□□□襮礽□□□□□K□□□□□□嬌□嬌□□□駕□她襆□□荅□□練礸□□□檢□□累鍊馱□媽□□□訇□□□媽椿□粿媽□□□□□□媽□埤□槌椿□□□勵饈送□□□□□訿矩露膳□飣送□□□□穡鷺□□類□□□□駕□□禍□□□□□□□□□□姪褸□□□□□□□□□K□□□□□□誇□]□溺楮逆□□隉慼憐k輦簅]送騧□□婀□妠馜□□Y□□魯□□□□□□誇飀□□覕□槧□□□視穇□餺□□□□□□□□間憐C餾□□□□□□□□□誇□□□飀□襐□駔言□馭□□□□□□□□奐□□□糧□j□□□□□饕輦淪J姛□□□□槧□□□□□飀□□淪□□□□□□□□□□□淪D□□□□露飀□□飀□□□礸□□□□□□□裀□□□□妳□□□c□婇□□□□秶□□□□□□□□□□□□□□□魯□□□孌礸□□□裀□騋誇□□□□□□飀□□奪□□□饇□□橐j□□□褓□□j□□□□□□E□裀□□椸□□P□□饐褸□□□□褸□□倫□□樉□□□□□埤□姍誇□稚□裀□□□詛□姌褓□□觩□□□□□□□覯P□□饕麗□F□奪□□□□□□□□□□□□逆□□Z□□□□□橐G□□□□□□□□□楅祐□裀□示櫬驅p夾□□榮□□耔□埤□□耔□奅示□□飀□祛□稀婪訂饜□逆□□禰□逆□榰□□逆□□□襤逆□□馬□□□祤祅香□□□椸□□□□□□襐□□□j□□□E□□褓□□Z□□□□□□□□□□□□□槶□茶飀□延□□□□□□□裀□囊姪褸□□□禘菕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樁唌慼潮G□□□信秕奈□飀□□覆笠□j□□□□□榖秤□餺□□□榖祰□□□□□槧□秶□□□□□□□驒□奪□□□□砉恣慼慼慼潟茲}□奏□□□送□Z□□埤□□□□禳□□□埤□椿□餿□□□□□□摒儗u□湊陛慼慼慼慼摒儗u□湊陛慼慼慼撓R馮□□□□□□□□□□□□禮□鷺□妅□□妺椸□□□□隉敷S□□□□□騃□□□□褻婀□褸騧□□□□誇□p奜□□稀奪搾□□□□襤祼省□褸囊首娏騖飀□槔褸囊駂□檢□□□襜□馭視□□婠詀□□奜□椸□□□誇□礽褓□U埤□□□祿倫褸□□□□□□□□覜送□稀□□□檢□妺□□糕延櫸□裀□□Y□□露□禳埤□□視駭驁□□襜累□誇粿□□□□□婠□娾裀□□D吝□□奈□樓省□騖飀□嬌□娏練駴□□□□□□□□□□□□□□□□誇□□□□□誇□□□驁j□駩□□馵□□□□□□□駔弁裀□□□□□D弁覆瑩□□□□□□□奮□h□駭□□秜芊潦I□□□□□□□□切□□□□□誇□□馲□□□埤□姈L秜籀W□禜駂□埤□□夾□練禱□□□裀□夾□禖禱□襤禕裀□誇□奼奅□□□逆□□垓誇□臨□稈礸□槾饐裀□□□□□視禍□□□□□□□□□礪□□驖□□□□禮□□□□襐□□□□□槧□觤□□□□□□□壘驀□□姶□□□□□□規□覘露□□□□□□□□詀□□□垓埤□□□褸□切垓□□□□□□□□□奊饈奜□□饅□禺箋□履埤□□□觶□□□□埤□□□驀□□□□□□□褸□視穇□饛□□□託壘驀□□□□□□□覆賂槧□□□□露□視穇□餺□□□矷樞龕p□□□h□祅姩□□□□什□奰魯襆□E□□什□檢□槔□□□□□□□□□□□□覘露□□□□檻裀□□□□呂秩□□□□姜磻駜□□銵慼慼慼慼潠蹎|練□□□□妒□□妘□□餺□魯霸□□祰什□□□□楮什□奪□□□什□□□楮什□□埤□□□馜□□F□□□□Z□妀祐□□驪□□□□□□奅祤□□□□□槔□□□□腹慼慼慼慼慼憫f□□奾j□餘觀□□□□祌檢□□驙□饖□累鶴裀□騖糕妮□□□□□禪觀□□□□□□秜D廬馜餽□禜□楮□□□□威□E□稫褓□□□□□□□椸□□D勵□□□□□□穢□□妘□媽□□□□□□□□□□□□□襉□□□□埤□妯覛禈□楦□□裀□玲□粳詀□□□□□□□□□□□觿□檢□□□饈□飀□□□□埤□□褸騧□樂覭□□□奼娏騖糕妮□□□□祈奜□□娗□□騖饐□□楚慼慼慼潦D矩F□□□□餡□□□□□覆賂槧□□□□E□視穇□餺□□□□禂□□□□觙□□□□□饋□V礪逆□□稫椸□□□□□奐□□□□□□□稫槬□□□□□褓□託奪□□搾駭送□瞪□□奐□□□□□□矩葉聯□詢詛詛穛□駝□□瞪□□碌□□□□□□□□□拏□餉稨□□□□瞪□□奐□□□□□X^□□□祐饇楰□□□□□□□□□□□□誇□□□驤□姏r秉駛裀□□□驤□嬌□□量逆□膳□襐饇槂□□□埤□□言□u□□□□□□□□□社□□奮奪□□□□送矩□襐□□□□馮m|□禜□□□□□誇□秭□□□□□□a□□□□□□□□□綠練□□餡祑□□□觔屢祁奿□□□□□□□□榥g□□奅奩祋祁夾□□□□姛裀□□觲牷慼慼慼敷銦撬`□□□□□□□酈f□□□□□□□觤□□□□□□□□□□□飯祿□□奪□□□槧□□□□□□□□禮□□□□襐□□□□□信示□□□覆賂槧□□祿崙□祈奜□□婦餺□□祤檢□□□樀婗妖逆□□騧□□觤□□奪□□□□□□□□□椸□賂奜□□□□□□騧□飀□□饈逆□□□□□□姛雜□奪□□j□□聾姩□□□□奩逆□□□E□□□□送□□奪□奅誇□□糖□□□□雜□□奪□祜□娀□□F□□□□奅姩□□□□□□□榖□□□□□□騫檢□檳奪□□□□觕榕饅姩□□□□□露騧□□觚概□□□奇□祏禎奈□餿E□禎妺概□□□矩練□礸□□□□□□□芊慼慼慼摩均慼慼憬菰瞴慼牖窗慼慼摯鞢潑X□娙婁□□馮□□誇□示□□褸□□□□□飀□槄椸□□□□□□□□□□□□祜□夾□□□□□□□}□榕餽□□□廓奏禎奪□□□□牷慼慼慼潑虃痋慼慼歎拲□榕餽□檢□□樧□楜□芊慼慼慼慼慼慼慼摯e□□奅檻襏履埤□饈□誇□□□□褸□□□襜□□□□□□□□□□□□□□□檢□□□規□□闡D□□□妖示□□□練駭送□魯□□檳埤□矩練餾魯□□□玲□□訧□□業言□□□□□□棇□□□□覬□□□□棇□□駭驃□祈□送□葉□□錶u□□禍□練稍□□□觚椸□□□覘樂□婀□埤□□□□□姾□□檢□□禍□□□□□□□榖粳□R榗觔□□□□□婇□□楮禍□□□□□□□禍□□□□□□□□□□□□□□□□□□□褸□□□□□飀□□□□□牷慼慼撬芊慼慼慼撫m插樁e檢□□□裀□□□規□□闡D□□□□□蘭\□T□榕□禎□□駩□秭□檢□□□□□褸□□祿露□鷺□□埤□□□駩□櫧□□□□饁礽櫧□妲飀□□□□□□□檻□□□□□□□□礸椸□□□d□禎婀□□□p檢□嫵□□□覬□□□□禍□□□委馦z□□□□隉慼慼數F娏復駩□□□牷慼撮硉衋b飀□姖鷺□□□練駭送□□□垓誇□□□嫵□□送□鍊□□□□□姈h□饌榩列□□□駭糖□□馜餺□飀□□□□j□殺□駭驃覜驀□訧□□□□禍□視□□□□□馘飽慼潸饕﹛撬b飀□□綠誇□p檢□□讀□□如□馜糖□□覭□駭騫□覜駾飀□□□首祽□□□逆□妖□觖什p□□□□□□□□穠驛饅逆□襾礸□檢□楹迭慼慼慼慼熱u□媽榖耘榜馜□祤祡祅□□□襼樽□□□y殺j□□□□□□□□□□□□□□□逆□□□□F□□濾切妗□矩樂□□□驀□褸□□□F□□□□□□□□楜□婀□□□□□禎奪□□奪□□□楜□□奏禎奪□]□□□□p□婠詀□褻□□□□□□吝□妙□覜□□□□禎埤□娏□□凜露□□□□磻禍□□誇□E騧□□□□奪□□□□□□椸騧□□□□騿□淚祲□□□□□□襯□馜□□□□視逆□奪□□□□□□□飀□□□□□祿都□□G□□□槧□觤□□□□槧□□□□□樧□奩禘聾姩□□R詠訧□租奩稙□□□禜□□□□□□樧□□□□礸□觤□□□□峞撚}橀□□□□E□□□□□奪□□□□餳□G□□□_E駕□□□橫□饁稀緄□魯□□□饁禈□礹□覲椸饁礹□□□□□□餺□j□□□□□□□□□□□□□□□□□□□妳奡奰□裂飀□□奿□衽□□□逆□□奾□妒□□□衽□觺□逆□婤規□□□馭□□□襾奩逆□□□□□禠飣榆埤□觺□槴□禠飀□襾姬□妻□□□□□睹□誇馱□□□□□□□□□□E饁稀奅褸模□□粳杻榯□禜馭□□□□□□觺□□□□觺□□□□誇□□□襾埤□□□□□大□□楚慼慼慼慼熬a□觺□□逆□□□誇□□□租□飀□□礹詁□□ワ殎氶慼撬芊慼慼慼慼慼撓剒獺慼慼戮\□□□□飥□□椹□□□都□若□耨□蕁泩義三。初入眾生假空。二初分科。二隨釋三。初破眾生假入空。二釋三結。荊溪雲。問我與眾生何別。答我計宰主眾生攬陰。二入實法假空二。初分科。二隨釋三。初分別法二。初敘意二。初明先分別相。二所以下明更起法想二。初牒義例示。如身子等者引身子為例。小乘利根即得無學。既為轉法尚須停留。況菩薩化他。故須先起法想。二今菩下結顯今意。二但以下牒釋。荊溪雲。分別法者法者秖是陰入耳。亦是十法界法者後四法界秖是六中空假中耳。此四法界既亦名法。故知。法空義長。他雲。二乘不得法空不明所空法之長短。今空四界入實相中。二破除。不同數人者數人所明小乘義耳。四人涅槃即四聖法界也。二邊法想者荊溪雲。前既二解即有兩種二邊不同。如下文雲若依前解即我我所為二邊也。若約後解即約十界生死涅槃為二邊也。即是兩種平等空也。九百七十二者八十一品品品各有一十二故。問何故破見一番四十八句。破思一品各一十二耶。答斷雖一番諸見各別每於一見皆防轉計。故四十八。思。無轉計唯一三假故但十二。三釋三入平等假空二。初正釋。荊溪雲。若存平等等者兼破古人。釋平等空。具如前文目連章中。以辨大小三空不同。二料簡二。初問此違瓔珞者彼第二從空入假觀亦名空平等觀。謂前破假用空。今破空用假。破用既均故名平等。今以今等名同為難。二答二。初總答。利根懸破者既懸破空病。故雖初觀同彼第二。二此有下別答二。初約真諦為病二。初標。二通下釋二。初明凡夫計空為病。荊溪雲。此如大論至生使者彼論中辨有緣於無為而生惑使。此引毘曇證第一義亦須空之。如雖平等復言平等以為有者亦須空。故如無為無使能緣之心緣之生使。滅諦下惑即其相也。二別圓下明斷惑滯空為病。荊溪雲。別圓不爾等者異偏真等。雖以別圓一時共說釋義必須分別圓相。如前屬對三種三觀。既雲別相以屬別教通相一心以屬於圓。又雲。通相雖圓然帶方等。乃成圓中之別相耳。故此三空通屬別圓。自此已下但尋此中一段經文。若雲空即空於涅槃及以中道。結釋即雲從假入空而已。故知。空三諦故故在於中。終在入空故但似別。故初雙標圓別二教。所以此經若分教釋理具別圓。統消經文復依通相。若爾為定別圓。答既雲方等適機為宗。圓別二人隨聞各異。故從宗釋。須辨別圓。名分義通隨機常別。眾生佛性準例可知。故上文雲。下之三品從此中生。若爾始末俱是一音之教何異流支。答顯祕既殊一音冥契。二復次下約中道為病二。初中病亦空二。初正明。若言等者更引前文對此以明三諦俱空。則顯今文空於中病。此正用通相觀意也。一往等者一往通於三觀。二往但在於空。二此觀下結示二。初觀下約位顯示。位行至入空者通見地已上別初住已上接入。但是圓相似位。是以雖知中道未破無明。二假觀調伏無知疾二。初懸談義旨二。初正談義旨三。初敘觀示意二。初約觀總敘。荊溪雲。亦名平等者且依瓔珞作此說耳。二以無下牒文示意。二出假下借通顯位二。初借通三根。荊溪雲。出假有三等者即三根也。上根煩惱未斷。約此三教同從此空。故通三根俱名有疾。以下根人尚有習氣故通教意無有不留餘殘習者。故三根人並有實疾。二若別下顯別教位。荊溪雲。若別至入假者引別辨異。但別圓下明於兩教寄位之意。非用通等者前約通教三根斷者意明別教三根亦然。故先辨通意令識別又復空通。故得借辨此空。雖即不空於空乃有假中二觀在。故若下二觀三俱假中以漸深故通教留習尚名有疾。況本圓別仍有塵砂無明惑在。故方等教且對所出三根欲同。若論所入長短大異。故使有疾多少不同。故別教等覺唯有一品尚名有疾。故使菩薩無有無疾之者。然此中既其多約次第三觀。故知。非是不思議假。故使別圓約地住前。若止觀中三根出假意則不爾(云云)。三前明下對前明假。   維摩經略疏垂裕記卷第八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79 維摩經略疏垂裕記   維摩經略疏垂裕記卷第九   錢唐沙門釋智圓述   二例上分章。荊溪雲雖不次第者。第一當前第三。第二當第五。第三當第一。第四當第二。第五當第四。所以有此兩次第者。各有其旨。前次第者教門必須大悲居首。依悲起誓其根須利及以勇進。今次第者內觀任運即是根利是故居初。利根須進重起大悲弘誓勇猛。二初解下隨文正釋五。初利根出假二。初總釋二。初釋以無所受智斷是菩薩無生者。大論雲阿羅漢若智若斷是菩薩無生忍。阿羅漢字下脫羅漢二字。應雲羅漢智斷也。二大品下釋而受諸受二。初引經總立。二菩薩下約受正解二。初正解二。為是下牒結二。別釋二。初標列二。正解三。初凡夫二。初標二。屬下釋二。初愛。荊溪雲屬愛善受等者。善惡各三故合脩羅為下十善。然於而受諸受之中具足。廣約節目階位作相狀者。意欲略明出假菩薩。委悉受相令後學者作出假因。先具照之而為方便。二見二。二乘二。初藏。荊溪雲滅三心涅槃者三空也。二通十喻如前記。久知不生生者。以不生生對通者。如夢如幻點空說生。三菩薩二。初正釋。二料簡。荊溪雲觀此等者。然此通相三觀之圓。但前二觀唯雲空假。未有一中一切中。故須更明圓教四門。以圓四門始末皆悉入中故也。是故更須說第三觀。二大精進二。初總釋猶如懶人等者。猶如陶師雖得輪繩作器。若不精勤無由成辦。如大施太子等者。暹雲。如好施太子求如意珠。得珠墜海而抒大海。正使筋骨枯盡終不懈廢。誓得如意以給眾生濟其身苦。諸天問之。答雲生生不休。諸天見此精進助其抒海。水乃減半。諸龍見海水減恐海乾竭遂還其珠。華嚴明七地欲沈空等者。荊溪雲具如前引華嚴文也。二別釋二。初明三受具法二。初標二釋三。初凡夫二。初愛二。初惡。荊溪雲。菩薩於諸不善至通達佛道者。於此惡中以知惡。故而為所觀於能觀中具有四種。分於藥病成八不同。各分因果為十六諦。所觀惡境不同。既爾。善境乃至二乘菩薩節級減之。知病識藥。藥治減故隨減說之。道品下去一一皆雲自他。以有疾故以習假故須自行也。二善。天文謂星辰躔度地理謂山川形勢理亦文也。韋陀如前記。書史者書則通指六經具如前記。史即馬遷史記班固漢書劉珍東觀漢記。世謂之三史也。後三國分方魏吳各有史官。蜀無其職。晉初陳壽採集其事謂之三國誌。自茲厥後世有史書。五明者內外俱有五明。內五者聲醫方工巧咒術與因明。外五前四同最後是符印。六藝者禮樂書數射御也。韋陀五明約西土。書史六藝約此方。神仙之論者釋名曰。老而不死曰仙。仙遷也。故制字人傍山也。抱朴子曰求仙者要當以忠孝和順仁信為本。若德不修而但務方術終不得長生也。行惡大者司命奪紀。小過奪算。隨所犯輕重故所奪有多少。此亦此方神仙之論也。楞嚴經明七趣。於六趣更加仙趣。善論者帝釋猶居欲界。但說散心十善以為天因。梵王皆說禪定令離欲界。故名出欲論。無不皆知者謂。出假菩薩於上天文地理乃至梵論為化眾生。一皆精練。二見二二乘例前惡中者。應雲例前釋。利根出假中。三菩薩。二若受下結示引證。三起悲心。四弘誓二。初分科。二隨釋四。初酬願化物。荊溪雲。若薄若盡等者對於三根伏見侵思並名薄地。約初出假故雲稍破。二去取二。初斥古二。今釋。荊溪雲。一切眾生具十界法者此從實理談其意也。既雲十法不同。是則凡聖事理因果行位俱十。十界百界三千世間俱在一念。若凡夫人迷中三千若兼圓別。應知次與不次有除不除。若唯圓者理性三千一向不除。故雲而不除法。言除病者次第應知。除九界病。不次第者但雲體達。以達為除。粗細前後以分次位。則無諸界減少之名。言溫身等者溫法身照惑暗成行食。照暗般若成食解脫。十二因緣亦復如是。但破執病法。何所除。三道之法本三德故。亦如治眼者猶是分喻可喻次第。三正化物。荊溪雲。今謂至無明取相者界內無明名為取相。四傳釋二。初分科。二隨釋二。初釋出病本。荊溪雲。過去攀緣等者因是果病之根本也。現未悉然。二釋教化斷除。病本即內外見者。涅槃即內我即外。此即二邊空也。則能見般若者實相般若也。五勇健心二。初分科。二隨釋二。初正結釋。不得法施慧利者。非惠賜之惠。蓋言法施是智慧之利也。肇師雲。若不能爾其所修行。內未足有慧。外未足有利也。生公雲無慧利於物也。此二師亦以智慧釋義。二譬顯。怨平聲。論語以直報怨字皆此作。說文從囚從免。三中觀調伏無明疾二。初懸談義旨二。初敘觀示意。二辨修位次二。初示位次。荊溪雲。修此觀位約教有三種者。荊溪雲。別教接通八地已上。並於別圓地前住前初列通教。欲出別接之位耳。七地破塵砂至名眼見者。七地被接八地雙流九地聞中十地方證。故雲眼見。且約一塗不必全爾。隨三根故此但屬下圓教等者。雖屬通相復以教分。圓教永異。故以空觀多屬於通。入假屬別。入中屬圓。或圓接別或圓接通。以方等中不定判故。請觀荊溪所釋。既以通相中觀約圓接義。釋之驗前空假。亦約圓接。此為對教故未論之。若謂不然豈得雲通相的屬圓耶。二以別下判權實。行生修者謂行般若乃至修般若。委如前記。二分科正釋二。初分科。二正釋二。初正明中觀二。初明觀體二。初明自觀。因前二空者。空觀空生死假觀空涅槃故名二空觀也。二觀眾生即是以前內觀遍歷外境。即外是內。一理同歸。此觀法之大端一家之憑託。故義例雲。若欲修觀必須內心。內心若淨以此淨心遍歷諸境即內外泯合也。普門玄雲。境不出二。內謂即心而具。外謂眾生與佛。不二門雲。凡所觀境不出內外。總而言之祇是華嚴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涅槃虛空佛性。法華諸法實相耳。故初心學者體內外不二了三無差別。如聞而觀更無他趣。故雲修此觀時非但自知疾非真非有。知眾生亦然也。此雖通相可例一心。何者下徵釋也。眾生至生死者。六界眾生墮分段死。四界眾生墮變易死。以佛界通因故。了知十界者即外境事造十界也。故己他至無明者攝外歸內也。故不二門雲。是則外法全為心性也。故雲同是真體等。既知全真體為無明。即達全無明是真體。如識即水為波。即識即波是水。寄語後人。細尋此意即能於病患心中求諸佛解脫。乃知一切法趣病。是趣不過等。方了一家觀病患境成不思議。上根即入初住或內外凡。中下猶迷。更假髮心至無法愛十乘雖異。一心無殊。鹹空假中理無他向。苟或昧此徒自營營擬造佛乘。吾未之信。採芙蓉於木末塞薜荔於水中。唐棄功夫終無得者。願捨妄執反照真心。荊溪雲。菩薩觀照等者即淨名病與物理同。既專後心。驗知即是本修圓人。前之二觀成既前後。雖後亦云三空三假。三空但破見思之惑。三假但破塵沙之惑。虛解疏通未成實益。今之中觀定空假並中。進退消之依教準部無令失旨。二簡非二。初分科標示。二初文下隨文釋義。三初約愛見大悲。荊溪雲。既簡觀中簡此見愛。信在初心修中觀耳。故向雲從本已來與其菩薩俱非有無。復雲。順道愛生障入菩薩位。菩薩位者即初住也。故知愛見復屬無明。言慈悲者正當二邊之慈悲耳。作此說者斥二邊位令入中耳。故知即是同體見愛名為順道。文為二。初懸示義旨二。初簡非示體。文中先簡非次今觀下示體也。二此之下約體示惑。若約正道者正道即中諦也。二隨文釋義二。初分科。二隨釋四。初正起愛見。頂墮如前記。二釋是非二。初分科。二隨釋二。初除失不有而有者。光明雲。無明體性本自不有。妄想因緣和合而有。自性之心即中道也。若用悲心者即愛見悲也。二顯得。三引佛語證。四結觀捨。二約禪定二。初分科。二隨釋二。初簡非。荊溪雲。若貪著有漏根本等者。世人若但作此釋者。何能釋於中道實慧。小乘尚離根本之著。況菩薩耶。故今文中乃至漸深。以釋諸土。二顯是。二約二智二。初分科二。初標下隨釋二。初約修行明二智因三。初標章。二解釋二。初總標。荊溪雲。釋前四章門者。慧即實慧方便。是權。故方便與實更互相成。闕一則俱失。故互明之。故前兩句約權論實辨權有無明實縛解。後之二句約實論權辨實有無明權縛解。故上二句中莊嚴等是權。權無故實縛解。則反此。下二句者植本是實實無故權縛解則反此。二隨釋四。初釋無方便慧縛。言三脫門者當約圓中釋之。二釋有方便慧解。三釋無慧方便縛。荊溪雲不加修真慧者。真者實也。正明無實故使無權。若俱破者則權實並顯。四釋有慧方便解二。初正釋。二料簡。答愛見是順道而起者。荊溪雲。以順實道而起於愛令方便闕。故經雲無方便慧縛。故雲以愛見心莊嚴佛土等。三毒著依正者。經雲無慧方便縛。故雲住貪慾邪見煩惱而植眾德本。答利物下以利他取淨土名成就眾生。自行求佛身名植眾德本。故引金剛論文證成二義。智習至淨土者。此明真土諸佛無莊嚴國土之事。唯有真實智慧習識通達。則是修習無分別智通達唯識真實之性。此明取寂光土。寂光體融即具三土。此即成就眾生故取土也。即是非形等者。即是正智證真如。無漏功德無有形相為莊嚴也。此明求佛果法身即植眾德本也。三總結。二約真應明二智果二。初分科。二隨釋二。初觀身有實疾權疾二。初分科。初觀法身實疾是實智者。荊溪雲。觀法身故名為實慧。有實疾故須觀無常。故知亦約具足三惑者。而修中觀須作是觀。次觀應身權疾等可知。二隨釋二。初觀法身實疾。是實智即事不實者。荊溪雲。謂無常等事即是真如如常照事。故於實疾事中觀常法身理境故雲俱遊。二鳥如前記。二觀應身權疾是權智。二觀身疾不離不滅二。初分科。二隨釋二。初約不離明實智。荊溪雲是病是身等者。菩薩自觀實疾身病即約實慧以明實境。境即實體與悲實同。故悲與生俱非新故。二約不滅明權智。荊溪雲。於餘眾生者還待有緣。二道觀雙流二。初敘意分科。二隨文釋義二。初結前觀為行本三。初調伏觀成。二結過正釋。三結成行本。二正明雙流行二。初分科。二隨釋五。初雙明雙流行。二單明雙流行。荊溪雲單明雙流者。如雲過魔伏魔秖是一邊。而無示魔同魔一邊故也。雖但一邊任運具二故出一邊。亦明雙流。又如求一切智及不非時求亦秖一邊。對於而示現入假方是雙流。下去準知不能委釋。不隨解脫生五淨居者。修八解脫具足事禪。問何故不雲不隨實報入無功用。答通釋無妨。但是文略。三約道品正觀。荊溪雲雖行四念處者。正觀相應四字並冠下七科。照俗十力等者。以力望理十用皆俗。正觀助道者。道品必正。且據空邊以對於助。廣簡正助。具如止觀記。皆異二乘者。二破二入故也。四約現相自在入真而能入俗者。內祕大行是入真。現二乘像是入俗。應知皆以中道不生不滅為真。故現二乘威儀入俗也。五約依正三。初標示。二正釋二。初約依報結成佛國宗。二約正報結成解脫體。三若諸下斥古。雲何消此經文者。以經顯然明界外依正。故如向消文是也。五時眾得益。   不思議品   二不思議品廣釋權疾二。初總示大章二。初總示來意重決。前問疾品者。決謂開決。前義既略更開決廣明也。二此五下對下重分。二今略下別釋今品二。初列章。二隨釋三。初品來意。荊溪雲。淨名空室至所表者。空表寂光。寂光亦有本跡之別。身居空室跡也。本因感果本也。身亦有二望土可知。現疾表跡亦是跡用。二略釋不思議二。初列章。二隨釋二。初明三德解脫不思議二。初徵文總示。二初標列徵文。二何者下牒經示義。菩薩住此等者。慧為能住性為所住。秖是分真境智冥合能起大用。故以須彌內於芥子。須彌芥子秖是依報。十界依正尚在一心。於一界中依報大小何妨相入。大小既唯心性。心性一一融通故至分真有斯大用。二但四下約教簡顯二。初總示略標荊溪雲。四教皆明三種之理者。前二各以真諦之理為真性也。各以二智而為餘二。得此意已後兩自明。待絕即應三一相對。不思議義而有二種者。即三一相對。若玄文中從理相對即前二教約思議理。論生無生。後二約不思議理論生無生。今待絕相對不思議中猶有教道。此絕仍待。今除別教。是故須以待絕簡之。二若三下約義正解二。初略解。若三教所明即是相待者。荊溪雲並三道之外有三解脫。圓人三道。約即可知如文廣釋。有思之不思者。三教展轉待上。上能思下故有思下。不思上是不思。無思之不思者三道即三德。凡聖理一。非但下不能思上。上亦不能思下。故雲無思等。二所以下廣解二。初約三教明相待。二今明下約圓融明絕待二。初正明。二是則下結示。是則至三道者。以凡聖理同因果性一故。引文殊般若者。佛界不思議證下不能思上。眾生界不思議證上不能思下。豈但不可以心思。亦不可以言議也。總而言之秖是圓融妙理。非聖凡心口之所思議耳。二明本跡依土不思議二。初正釋二。初對前簡示。二今明下正明跡用二。初正明同居。集在一國者荊溪雲。且在此經。若從此理亦可一塵具一切剎。故不二門雲。塵身與法身量同。塵國與寂光無異。是則一一塵剎一切剎一一塵身一切身。廣狹勝劣難思議。淨穢方所無窮盡。若非三千空假中安能成茲自在用。二若跡下結況二土。二料簡二。初問。問意者以經通名難品別目也。既雲一名不思議解脫。是則品品俱不思議。何獨此品。二答二。初正答。二引例。今品亦爾者雖一經終始皆不思議。然欲求不思議事。當於此品中求。由身子念座淨名借座。於是一向廣明不思議神用也。三入文貼釋二。初分科。二隨釋六。初身子為眾念座五。初身子生念二。淨名問經云云何者總責之辭。猶言雲何念座也。仁者下以二事別責之。三身子答。荊溪雲。即有三失者。第一責違心失此取答時。然身子本來非全求座。但責現在不能亡軀。義當求座以成身失為責之法道理如然。念座居懷口稱為法。豈不正當心口相違。第二約法責訶。不稱理者。準次第教承前已來未曾求大。雖雲被屈復聞文殊稱歎難酬。然亦未作慕大之想。信知爾時雖雲為法但欲樂聞所行小法。此則正當違所求理。第三興念失者。但於小乘尚乃成失況復大耶。四淨名彈訶三。初約事訶其違心失。二約法訶其不稱理失二。初敘意分科。二隨文釋義四。初約陰入三界訶。還招粗變易死者。方便為粗實報為細。二約三寶訶。九部為法者。小乘於十二中無方廣授記無問自說也。又知法名佛等者。荊溪雲。於中能知即佛義也。離相名法者。即向所知體全是法境。既雲離相令知無著。無為即僧者。法體既離故得遍和。若不和者由法非離。事和尚爾況理和耶。三總約四諦訶二。初敘意分科。二隨文釋義二。初訶豈析觀苦者。析破陰界是壞於身。二釋若執生滅有諍論者於生滅理各執一門名為諍論。四別約四諦訶二。初敘意分科又解至別訶者。身子利根總訶已悟其未悟者。故待別訶言悟者。但是恥小慕大得生酥益耳。二隨文釋義四。初苦荊溪雲。乃行生滅者。界外生滅亦是界內生滅。而反責之。二集為習報二因所成者秖是惑業合集能招苦果故名集也。凡明集諦大小兩異。小乘約惑業大乘唯約惑。涅槃聖行中唯以愛為集。以諸惑中貪愛最能牽生故。下引九喻即其文也。習因至約業者。或謂習因約心報因約色。色即身口也。總是三業耳。今雲報因約業者。則通取三業。意業與煩惱何別耶。當是三毒與身口相應者名業。不與身口相應者名惑耳。以此區別報習自分。愛有九種者。聖行品文也。一者如責主有餘。如貧人負債雖償未畢者猶繫在獄。二乘亦爾。有愛習故不得菩提。二如羅剎女婦隨所生子生已便食。愛羅剎女食善根子。三如妙華莖毒蛇纏之。凡夫貪五欲華不見愛蛇。死墮三惡。四如惡食性所不便食已而死。食愛食已墮三惡道。五如婬女愚人與通巧作諂媚奪財驅出。愛婬女奪善法財驅之惡道。六如摩樓迦子。鳥食墮糞即便生長。繞尼俱樹遂至枯死。愛纏善法亦爾。七如瘡中瘜肉。若不治者即便命終。凡夫五陰如瘡愛如瘜肉。若不治者死墮三惡。八如暴風偃山拔樹。愛暴風亦爾。於父母所生噁心能拔大智舍利弗菩提樹。九如彗星。彗星若出天下饑饉。愛慧星亦爾。令人受生死苦。凡夫行世諦等者解上心行於境也。心即凡夫心二乘心。境即世諦真諦。各以心行於境成業因。故招內外苦。三滅即有七識者。荊溪雲。此內執小教不明。既取滅諦即是內執名隨相生識。暹雲內執者以第七識執第八見分以為內我。執第六等以為外我。故雲內執。以二乘取滅諦之相義當七識也。四道亦名為佛者。以有覺義故此約名通以說。三訶興念有捨道法失。五天子得法眼淨。荊溪雲。今推此文等者觀彈訶四段經文。無別圓相。而多似通。又復訶小不應但通。故知秖是以中入空。故使聞者亦得小乘法眼淨也。即斷見位。二淨名借座二。初敘意分科。二隨文釋義六。初淨名問。二文殊答。三神力借座。荊溪雲。若準下文等者。下文為成彼土菩薩雙流之行。須先傳白動彼機情來。彼菩薩發問之端即應先遣化菩薩往。今無斯事須使義布。四燈王遣座。荊溪雲。即表果報土者。問何以不雲下之三土。答果報具三何須別列。況小能容大尚在一塵。五大眾歎仰。六令眾就座二。初分科。二隨釋三。初令文殊等就座。二得通者稱座而坐。三新發意等皆不能升二。初分科。二隨釋五。初新發意等皆不能升。二語身子就座。三身子辭不能升。荊溪雲身子及諸等者。身子內心未證此理。燈王之座由證而成。淨名亦是證故能借。身子未證二人所證此稱理事。事高難升。正由即理之事高廣。故使無理之事靡升。以過一切方便人事理之外。故令此等皆不能升。所以新發意者亦不能升。菩薩不一故比決之。故將諸賢位展轉不同。別圓新發意尚自不及。況復前二初心之人。身子雖是前教後心仍是小乘。方須禮座。既被加已升亦何難。四令禮燈王。荊溪雲小乘歸向等者。此彈訶中亦生酥益故令升。意預表後升。故至法華究竟升也。五作禮方升。三明不思議神用二。初分科。二隨釋二。初明身子見此神用歎未曾有。止長七千由旬者。暹雲勝天王般若雲。閻浮提地縱廣七千由旬北廣南狹。其中人面亦似地形。歎未曾有者。自普集來罕睹其跡。二淨名答。廣明諸佛菩薩有大神用二。初懸談義旨二。初敘意分科。今淨名至此解脫者即等覺分住非究竟住也。二顯成權疾二。初對上釋成二。初標示。二何者下正釋。二所以下結示今意二。初雲下隨文釋義三。初約佛菩薩顯不思議體。荊溪雲。初雲諸佛菩薩等者。若雲理者眾生共之。既雲諸佛及諸菩薩則已證不思議理。下文復雲若菩薩住是解脫者即是已契真性之理。驗前所契亦真性也。智境合時理應有兩。此乃修性合論。故真性唯一。二約菩薩住不思智。住不思議之智等者。若非初心解了一念具足三千。鹹空假中自他互遍者。分真實慧從何開發。寄言來學。宜加用心。昔會稽太守孟顗事佛精懇。謝公謂之曰。得道應須慧業丈人生天應在靈運前。成佛必在靈運後。顗深恨之。是故一日三捨其身。不如受持四句者。秖由慧業能出生死也。既逢祕要宜在修心。無誦空言奢誇圓妙。鸚鵡學語為益且疏。三明不思議之大用二。初敘意分科二。初一下隨文釋義。初略別明不思議用八。初藏納山海對二。初標。二正釋二。初釋芥納須彌二。初總示標難。二有師下古今釋義二。初斥古解。準涅槃玄義古解芥納須彌凡有七家。今疏略出其二。初謂神力能爾者。此以作意神通以解不思議用故為今破。故雲神力何能爾。若曉無作妙性本自融通。凡夫迷故非局。而局則大小質礙。聖人悟故非遍。而遍則山芥相容。由證理體有茲事用。故此事用亦名神通。名與他同義體永別。次雲小無小相等者。此謂芥子自無小相對須彌故名小。須彌自無大相對芥子故名大。既俱虛假。待對所以虛假相入。今謂下今破。自性既不相入。他性豈相入耶。對大名小對小名大是他性也。二明今釋二。初明證理有用二。初引經總立。二觀下約證釋成二。初因證有用。一念無明心即如來心者。即妄而真三諦具足名如來心。豈但即因而果名如來心。其亦即自而他名如來心。是則他生他佛尚即自心。況自己依正寧乖一念。應知心外無境。大小互融以心入心。誰雲隔礙。必在初住妙用方彰。故觀眾生一念等即通名字觀行相似。若見之言唯在分真及以究竟。本具理顯名見此心。神用無方故能入芥。此事既爾。諸事皆然。唯約一心更無別趣。是故果地妙用悉在因心。故因心顯處妙用無礙。故荊溪雲。古釋此品隨事多雲。未應經旨。今疏一釋用冠十雙遂使古今諸師拱手。若觀下總結示也。若觀二字唯在初心。得諸佛解脫者。得謂證得通分極。二何者下簡偏顯圓。二乘心性奚嘗不具不思議性耶。但由背性成迷非局而局。故法華開已一道無外。二言其下明有機乃見二。初簡無機。二顯有機二。初明神力所加。二若能下因見入位。必得如來滅度者分證究竟也。二毛藏海水。經雲黿鼉者。黿音元三蒼雲。似鱉而大。紀年志曰。穆王十七年起師至九江。以黿為梁。鼉音陀。三蒼似蛟而大。山海經雲。江水足鼉。郭璞曰。似蜥蜴大者長一丈。有鱗甲皮可以為鼓。二世界去還對經斷取音。短陶家者。蒼頡篇雲。陶作瓦家也。三延促時日對。四彼此理土對。五供具三光對。六吸風內火對。七世界上下對。八現身變聲對二。初標現文。經中現身應具現十界。略舉四聖及人天耳。於四聖中又闕菩薩者。以正明菩薩界現諸身。故變聲即通十界及大小乘。尋經可見。二上來下例前通示。散釋既訖。更略明之。俾尋讀者無忘心性故。大論五十一雲。諸佛有二種說法。初略後廣為解義故。初廣後略為攝持故。今疏例上略示正為攝持。二總廣明不思議用。四迦葉歎仰二。初分科。二隨釋二。初迦葉稱歎。二語身子可歎事二。初分科。二隨釋四。初小乘聞不能解。三無漏根者證三道時必發三根。一未知欲知根即見道。二知根即修道。三知已根即無學道大乘。以初地為見。二地至七地名修。八九十地為無學。以別望圓約住亦爾。荊溪雲。即以住前對於登住為無漏道。望小比擬亦應可見。法眼根壞者。且對事論。不能盡理究竟應雲佛眼根壞。雖復聞說不能發識者。不能發道種智也。二勸智者發心除正位者。謂小乘聖人也。三自責聲聞無分。荊溪雲。一切聲聞等者準此。亦是佛及淨名大聖加之方有此說。故雲迦葉此意等也。四慶菩薩得利二。初慶勸頂受。二明住法知魔。即知魔幻者由達魔界即佛故。五時眾得益。六淨名述成二。初分科。二隨釋二。初述魔不能壞。二明住不思議菩薩能成就行人三。初法如法華至所成者。彼經雲。由提婆達多善知識故令我具足六波羅蜜。乃至成等正覺廣度眾生。故知世世惱害令行堅固。法華發跡通名善知識。非但指為阿私仙時也。故雲恆為調達所成。經雲珂貝者。珂螺屬潔白如雪可以嬰馬膺也。二譬經雲龍象者。即名象為龍。猶此方雲龍馬也。周官曰。馬八尺以上為龍。七尺以上為騋。六尺以上為馬。肇師雲。像之上者名龍象也。若依大論釋歎德文龍。像乃是二類龍是水中之大。像是陸行之大。故知二釋俱通。蹴蹋上子六反。謂以足逆蹋之曰蹴也。下徒盍反踐也。三合。   觀眾生品   三後四品廣釋實疾二。初總標列章。二依章釋義三。初明此品及下三品來意二。初明來意二。初約不思議品明來意。所以更明前品來意者。欲使後文承躡不亂耳。文為二。初近對問疾品。成上果義者。即成近遠二處果用故耳。近而為語已下文是。暹雲秖緣勝用難思。則知果證深遠。故雲成上果義。不思議因緣利物之疾者。因緣秖是感應耳。或因聖而緣凡。或因凡而緣聖。因親緣疏義如常辨。若雲感應者。感定在凡應定在聖。故知止約八雙明不思議用。悉是利物之疾也。二遠對佛國品。二約此去四品明來意二。初略示。荊溪雲。兼成室外四品者。理須兼於佛國半品。通總論之故且雲四。故方便下三正當三觀。方便品約所用法正多屬空。弟子菩薩約能訶法。而弟子多屬假。以菩薩多屬中。佛國具三。三觀既爾。四教準知。二分此下廣釋二。初近成問疾調伏慰喻二。初標牒。二解釋三。初此品成上從假入空。荊溪雲。而雲成者。即釋成也。上所明空既空一切。即是皆空故也。應具假中而但雲空者。此有二意。一者通途虛照三諦。雖三而空。二者由在方等教中雖三而通。故使通相復異次第。未是獨顯。但是通知。若爾空尚未委。況今於空加四無量及廣上等。故雲小異。是故今以三品釋上觀眾生。中有假有中故雲約空起四無量。義當假觀含於空中。故雲約空。若準此文窮眾生源。義當中在空中意也。淨名答等者。源者即是無住之源本也。尚至無住豈但空耶。二佛道品成上從空入假。荊溪雲。次佛道品既辨假中。任運變成不思議之假中也。文中雖不彰灼言之道理應爾。雖然此乃從於教旨。以說顯機乃須依附方等。故分三品以屬三觀。三不二香積兩品成上中道。荊溪雲。如我病者等者。能見斯病與空同體。故中雙非病亦雙非非俗。故非有非真。故非無。此則正當中道義也。二遠成室外四品二。初正成三品三。初此品成上方便品。二佛道品成上弟子品。三不二香積成上菩薩品。二今得下扶成佛國。二此四下牒品分章。二略釋此品名二。初生起總釋。荊溪雲。自之與他等者。應先了心方知生佛。初既了矣反後照時但照一邊。無不具足故。今但雲觀眾生耳。此意正顯空之與中。故先引華嚴自他雙顯。還依方等且從於通。故釋觀達觀穿之文皆空三諦。慈悲接物者。物即眾生以從利他故觀他也。利他之法指四無量。二觀以下分字別解二。初正釋。二初觀三初雙標。荊溪雲。言觀穿者。不依止觀作貫穿者。貫字亦與觀義大同。彼用貫字釋觀字也。二雙釋二。初觀達二。初約生佛總辨二。初正明。二引證。二俗諦下約三諦別釋。菩薩照了者。荊溪雲。約利根人從茲得入。故大經下利钁斲之者。竹角反。說文斲削也。盤石砂礫對三惑。如觀穿中。問觀達觀穿同用此喻。雲何辨異。答了三惑一心是觀達義。而惑破前後是觀穿義。俱觀中理。如到金剛。是則觀達約橫觀穿約豎。橫豎雖異三惑無別。故大經一喻二處通用。二觀穿二。初約破惑顯義。二引法華證成。荊溪雲。故法華等者雖用三空。但是借彼法華之譬。譬三根人觀於眾生入三諦空。然今見中理與法華等。兼帶約部小為不等。二故入下雙結。眾生三種約橫也。窮源檢之約豎也。二釋眾生二。初牒名略示。荊溪雲言眾生等者。觀字兩向。釋觀字雖兼眾生但是能觀通總而說。今此別釋眾生兩字。眾生即是所觀境也。二毘曇下敘宗釋義二。初敘宗計。荊溪雲。眾生兩字並約小乘諸部以釋。部屬方等宜從小宗。若大乘中但論觀別。釋名何殊。文中凡出四家。一毘曇二犢子三成實四方廣道人。其中犢子方廣是附佛法外道。自以聰明讀佛經書而生一見。犢子讀舍利弗毘曇自製別義言。我在四句外第五不可說藏中。方廣道人讀佛十喻自作義雲。不生不滅如幻如化。空幻為宗。毘曇明所成眾生等者。以攬五陰成眾生故。故眾生假名是所成。五陰實法是能成。第五不可說藏者。三世及無為法為四句。我離此四故雲第五。我即眾生假合名眾生。主宰故名我。由主宰故假合由假合故。主宰其實一也。大論破此者破方廣也。失衍意者。荊溪雲。無三假故。彼是小乘濫用大名而無大旨故雲失也。二今經下明今釋。荊溪雲。況今約衍幻化本通。通於佛性中道。二料簡三。初簡邪正二。初問二答二。初簡邪。荊溪雲。取空戲論等者。彼執幻化破他析法。而全無入空之門。況復入中不思議理。二此經下顯正。大經至涅槃是引大經大論證中道亦名眾生也。六法謂五陰及眾生。今攬中道法性以立假名。是佛性不離六法也。此與大經文義少別。彼明佛性真理與六法妄事不即不離。故言不即六法不離六法。今文但攬法性五陰假名眾生。名不離六法耳。引大論者。法即五陰。五陰並常名五涅槃。居十界極故無過上。荊溪雲。眾生佛性不離等者。空通於中得作此說。此中所釋與餘文異。此證三諦皆約眾生故。各不離中道佛性。佛性亦名眾生故也。若對不即通塗明者。假不即故即是真俗二眾生也。言不離者空假眾生體即中故。又不即者三皆非故。又不離者三皆是故。故觀眾生義通一切。此即荊溪通取三諦以釋六法。於文似異其義仍通。二簡大小二。初問如第五大等者。法有定數。大但有四終無第五。今觀生本無如第五大。既唯空寂何故向文約真中解眾生耶。荊溪雲。問等者正意欲擬三諦即空。故以諸土而問於觀。約觀非但唯空。於有亦空假中。雖無空於變易之文義當空於二土之惑。故答中引菩薩觀空例之。二答中初約唯空分段答。二約遍空三諦答。此即兩番通明經意。初既唯空分段。何妨更約真諦論變易眾生。次明菩薩三諦俱空。則經雲第五大等。豈止喻於分段。亦喻變易本空故得約三諦以解眾生也。初答中雲依真不無等者。分段雖空變易未空。次文分二。初簡小尚不觀。涅槃空者。涅槃不空故受變易。二今明下顯大二。初明三諦皆空。荊溪雲。又雲至亦空者信三諦空。既是虛解雖未能見若假若中能破執假執中之病。二所以下示中空所以二。初明破執用空。荊溪雲。所以有時等者。非但虛解破執而已。亦能實破二邊之惑。不同虛解故雲有時。若空二邊即顯中道。故雲空於二邊也。若計等者為破二觀之人計中道者說之。二一往下顯空即三諦二。初明空非斷滅。一心具萬行者。荊溪雲。此為因茲入圓中者而說之也。既空假俱空而入中。空中空任運具足萬行。故此下無色界色正譬中道空也。是故向釋眾生得約三諦。二當知下於空具三二。初正釋具三。雖同入空至三智也者。荊溪雲。若據名者準入空時秖可得名一切智耳。此一切智其理既通。即此一切亦通三諦。如是入空下結成通相也。如此品所明者。空中既具慈等三義義當於假。捨者義當於中。此即品內所明也。二若空下結歸二義。橫達豎穿俱約三諦。三簡中空二。初問。荊溪雲。問意者中體須立何須更空。以中破真中體理極。更將何法而空中耶。二答。荊溪雲。答中意者中體性空何須用空。不同空假事猶有滯。具如前文。妄取下故知空中亦為計者。破計見理二俱空也。復次下重釋出之。若更等者。釋前中道不須更空之所以也。但雲性自是空無無窮過故復說之。三帖釋入文三。初觀眾生品明從假入空觀二。初分科。荊溪雲。文為四者。更加無量及以窮源天女散華。而明別惑方乃表於三諦悉空。華著者小乘空之失也。二初所下隨釋四。初正觀眾生從假入空二。初文殊問。二淨名答二。初分科。二隨釋三。初約如幻等十譬觀眾生世諦二。初懸示分科。荊溪雲。自有體性等者。即性計也。故雲性空等。若體假即實者。體假名假猶有實法。故空假實方見實體。皆是幻有者。假實皆幻。言隨理者法性理即是空。假即空故故雲隨理。又觀此假假立生名以為觀境。故雲觀生。此下十譬正觀實法令成法空。故雲觀眾生也。此下釋中欲以下四同如幻。故先委釋幻。次以此四例後五譬後五。隨情者。問此品明隨理通空。何須更立隨情五譬。答既計陰實。雖亦知假假未即真。故立隨情以助隨理。對幻判之故屬析法。二初言下隨文釋義二。初如幻譬文中先消喻而不知者等者。謂傍觀人也。次由有下合法。菩薩合幻師無明合幻法。自他眾生合幻物為人。惑者即凡夫也。此合傍觀人。今觀等者合自識幻法也。世諦眾生者雖知本空不壞世諦。三假委如前記。二餘九譬二。初標。二如水下釋二。初釋隨理。菩薩自知等者。荊溪雲。此通相空不關二乘。一切皆應雲是菩薩。非但此中。此中且取異體為譬。故以天月譬於無明。若論正意正取觀時。於法性處而觀眾生即見眾生。遍於法性亦見法性全是眾生。故水中月本自無月。今不除之意令即於眾生而見法性。此下三譬意亦不同。但熱焰二法稍似不即。今亦於熱而觀於焰全熱是焰。攝大乘八譬依梨耶者。論既譬別。方等意同。然欲通圓亦何所隔。八譬名義如前記。二釋隨情。二約第五大等五譬觀眾生真諦。無有定性者。荊溪雲。隨彼諸譬。若空假中假名宛然。故雲不妨。如龜毛等者雖喻毛角。不同三藏但破我人。且譬毛角。其實毛角須於幻處以見空。空故下中空亦非餘境。若不了者逐語流移。失三諦空。將何合譬無此道理者。經有定數。大唯有四乃至界唯十八。若言第五十九如雲龜有毛兔有角也。此定無故。三約如無色界等譬眾生中諦二。初標簡非有非無者。凡小謂無色。無色故非有。佛菩薩見無色有色故非無。所以無色界色可譬中道雙非二邊。下十四譬例說可見。不如如幻等者。幻人水月等雖並虛假而不妨有色像可見。故不同第五大等究竟是無。故所以分譬真俗。今十五譬並異前二。故屬中道。二如無下正釋二。初釋無色界色譬二。初正釋。舍利毘曇者此亦小宗自說有色也。然在小宗終以無色無色為是。而以說有色者為不了義。故婆沙中毘婆闍婆提說無色有色。若育多提婆說。無色無色何者是耶。答佛經中說。名色緣識亦應有色。又餘經說。壽燸識三常相隨逐無色。既有壽識雲何無燸。又餘比丘說。餘四陰說識。有去來生死者不應爾。如從欲界生無色界。經二四六八萬劫斷色後生欲界還生色者。入無餘界應更與行相續。欲令無此過故說無色有色。言無色者此依何經。答經雲。解脫寂靜過色入無色者。故知無色。又雲色離欲無色離一切入涅槃。故知無色。此二雲何通。何者為勝。答說無者勝。說有者雲何通。答未了義故。問引經雲何通。答欲有名色無色無也。欲有三法隨逐無色無也。色續論者四句分別。無色續色色續無色色續色無色續無色。故知無咎。今以小乘自說有色義符今喻。所以引之。二故知下結顯二。初結顯異前二。初結義異前。智者見空等者。此即利根於空見中。不空即中道也。大品下初句雙非二邊。如是有即中道也。是事不知等者。是事即中道。不達中道故名無明。故無明惑為中道障。二又上下結文異前。既前文已結此重立章。知與前異須譬中道。二此皆下結顯成上。二如焦下釋餘十四譬二。初正釋諸喻。如焦穀牙者荊溪雲。若引法華非專今意。但約菩薩通方述之時在小宗未有斯見。次引大經意亦同爾。以密斥之意令當發次三果。譬大意亦然。小乘亦無界外生死。雖於大乘會中聞之亦未能有曉了之信。藏通菩薩尚未盡知。以其教意入無餘。故得忍菩薩此約通教入無生者。如佛煩惱習者指應化佛示有煩惱。小乘教中亦明示。故訶調達責身子者。訶調達如前記。大論雲。羅雲從佛經行。佛問羅雲。何為羸瘦。羅雲以偈答佛。若人食油則得力若食酥者得好色。食麻滓菜無色力。大德世尊自應知。佛問誰為上座。答和尚舍利弗。佛言舍利弗食不淨食。時舍利弗轉聞是語即時吐出食。誓曰我從今不復受請。今以佛有譏訶是瞋習相。荊溪雲。從盲者見色去譬事則可通於小乘。滅度受身義猶隔小。所以出沒不同者。以此諸譬多在菩薩亦兼小故。罔像欲見者。罔像亦□□露□矩纂慼慼撫纂慼憬_□埤□□□□妖□禕妁磊□妖□檢□□□□□妁龍□□夾□□□□□□□□埤□□□饑□□□□□□□樀奏稚□埤□□□□□□□□□饜訏騖飀□□□奰量礽□□□□□□□□埤□h□□露□量禕□奪□□□□□h□□奪□□□□□覜□□□□駁□□□□糖□□□姁□h□□□飯逆□饌飯穫□□□□□□□禍□□□□□□□□□垓姅飯□□□□飀□□□□□□堅設□楛□□□箋□□飀□□祰率□□□委□駭騫睹□□埤□榭□設□□礸□□椼□□□□□□□□□概□糖□□□□□□□□□□□□□概□□□糖□□□□□□□□練祏欖栗橡鷺榜飀□□□秶□鞳慼慼潯情慼慼樟E馱概□駔柳駾飀□□□禒記□騮□駷□□祏倫□□□飼設□榜餺槄□□□□練礸□□褥j□□D露□楦□禎□飀□□□送□□□□□□□зT□勵□駉餺□□□覆賂槧□□□視穇□饛□□□□□□□□□禜駂□□埤□駂□榮□□□餾輻□□□□□□饜隆D□□奪□□LD魯□□□□□□□覆賂槧□□□□□□□切□□□言奈駉駢禨□□□榜□□垓□□□□賂糕檢□□□騫椿□□□樈秩槫令□□槫廓榕埤□覅褸□禜香□稿□秭駛裀□□□□譯祛□妘K□□□視穇□饛□□□□□□□埤□□蓮□禪雜□□槭□埤□□□□覕夾襦□橁□櫚□□□□奪□雜□□檢□□□規□□□□□奪□雜□□□□□□□□□□□□□大□槭□□觕□□□□\□□□埤□\婛□□□□騫檢□□妧□匿□糕誇騫楈槙\妖礹□□□露餖稀□□□□□□□□□□姷□□埤□立□□□□□誇騫楰□□餖福□羇□j□娏輦簅]□秭□埤□橀□好□□榜□礸□□□蓼□飀□□□□□□□□□□□衽□□埤□秶□U□□□埤□□□□□□□□□□□□餾□□□□□□□□□□妝□□□□□奾□閭□□□□樧□夾□□奪□鷺□□奪楏錄□逆□□奈□□□□□H娭馜駖j□□大□槥□椹□切埤□娗淚□餖禭□□□□褼□□□餖禕奪□□埤□□祅奮□□□駾饐□□□奅娑祝□埤□槴□□□騧□□□□稗淚□黎□□餖粘娗□□h□□餖U飯□埤□□□□膳□淚□□□娗淚□□飀□□露□散□□□褼□檇縷□□駖j□褼□□□駔殺□j□檇魯□□椻楏履埤□□□□逆□妶□□□妶□□□□□秶□□□秕□祤樇□覕娀埤□姅粿□玲□□餾□妧□□飯□□類檢□□□縷襦□□□聆□□□覷□□祤楅□言埤□□□□□槄□□解榜驁婠檇露□□□□孌祅祈埤□駴□□逆□□□□□茶妼□□□夾□磻祰拏□□饐□埤□□襉稈祤祰拏□□□□□桌□□□□□□□觾飀□誇槔□□□□襼□□□褸□□埤□□□D縷□□復□裀□□驖□縷□E□觀埤□誇□褸□□□□露□□□露□羇□□□□祓□□奼好□□奐□□□夾□□□x□□□部歎ョ憮p稈□緄□□□□□餺□祓□□□□□訏餾□□妘行□妳□娜□□□□□□□娵逆□□□□□□大□榳嬌□褓□誇□褙□□埤□妘□訏餾□褽□□□□□□□□逆□□□□□□□□□餾□□娏騖駾妼□□褸饐□□□奼□祓□□□娭饅□埤□□□部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撫鶠樟C福□□逆□餾□□□妖□駾飀□□□矩留詠□婖□□榬□褾□姛覬□□□誇□誇□椸□逆□婛榔□□耔橠詁□□□婁□□姐橠詁□逆□大□切奏綠橇□椸□□□飯□餽□□夾□□□楜褸□妅觭餓□□□□□□餾崙奈礸□□□觔襏□□□□□□□□□□切埤□□□D露□□□糖□□□□妖□□□□逆□□□□□襼□□□□□□埤□妅□覆□□餖恣摯f□□禜□□□逆□饜褻□□禳奅訃□祿□□礸□埤□□□鼭u□□□□□□禮□□□□襐□□□□□□□量礹□稱詁禳歎ョ慼滕^□褻□秅粿□□奪□□□□檳奉□□□禋□檢□□情摯鞢慼慼樁o雜□磻禪襮椹□禂□□□□□西□□□褥j□饖□□□□禮□鷺□襐□□□□禜餕□埤□□奰靈□梁檢□J□□逆□□襻□□□駕榜餕□□奼妳娏鶴饋□□飀□□秭□埤□□□□□騩□□□□□□□□襭□□女駾駖楚慼撬芊摩束芊撥均慼樞騿慼樊矷潯迭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潑O□□□□牷慼播\□礸□□□□□□裀□榜殺秕□□□禳夾□□□□□□□□□□□礹觀□楦□□□飀□□□□□□禮□□□□襐□□□□贊褽切□餽□□露□□j□□□訿礸□□□□□鞳慼慼慼憐l褽□□呂□褽奈□大□□示椻大□□裀□□□靈□示矩靈□裀□□秭□□秶□□□□稫觀誇□馜飲馨□逆□飯□□□□饔勵□埤□馜□禕埤□駩□□埤□餺□□埤□椸□榕埤□□□□埤□褽□規□□□逆□楏鷺槄□媽□□□秶□□吟□襼切夾□□餽□□□□□□□□□痢□姥□糖□□覘□□□駥□□□餖□駪LD了□□□□槧□□□□□□□□□□□□□覈□□□勵□□□□覆賂槧□□□□□飯□拏□覈□□□魯□□□□□□□稈糯觨□埤□妺橤訊□□□露□楊□□觀□□覂□□□□□□□□騫椸□□□□□西□賤R烈□□垓奅□□楛□櫚□□j□□□□拏□羇□裀□榜馭□□誇□□□覂□□□□糕□□□梱□□裀□婠觫□□奈□覂□□□隉撚|□□□栗□□□裀□婖□□褸□露□檢□□視穇□饛□□□駕□□□□□□□□西□□□□旅□□□p埤□□□□□□□□□禈椽□j□襑□□□□□橀□□□□楦□□娀埤□□□□□禈□□糖□□□嬌□□桌切埤□餺□□磻稫榖逆□□禘LZ□□□□□橁□□□□妲□□檢□□礸□觔視□□□□奪□楦□□□□□□楦□誇□□觀禕婝{□飀□□秕椿恣慼潘U禭□□□椸騺□量逆□奅□娀姬□□□□□G□□□□□□礸□□□□□觫奧□胚餺□□□□褓□□觫奧□稀妒□褼□妵禎□檢□煄慼慼慼慼慼a列馱□妣□[□□□□楎□力□橇□□奧□碌□□馯□E□櫓□□□□[□□□□□□□娼□Y□□□□橠□□□慄□□□□觀□□檟橛櫚□□□□□□□□□□□□揖荊堙撥纂慼熱u□妯□□楚慼慼慼慼慼慼慼憧說慼慼慼慼敵h驁□槄□檢□□檇呂稀□□□樀妖駂□□□□□□□□量示□□□鷺□□□秶□□□埤□□□拏□□輦咽□□□□□□奪□□埤□□□□□奉□□□□視祼委觚椻妊□□□□□□□□□雷□□□□祺楅襺褓□埤□□□椽梁樄□□秜D魯□□□□□□□□□□鷺□□□□□□□□□粿□□埤□嬌□駸□□□□□□□馘神□埤□□詙□□楛□□□送□□□□□□□鷺□□□□□□□模□□姭□埤□□□□□□娙□□□□橙□□妀逆□騃□□橛□□禨□□露□□□□饖□□□□□□本□□□獎□□□□□□□□□□槧□□□□□□□□□□奪□□□鷺□□□□□□□西□□祰□檢□□□奮□□覂□□埤□□露□娀□禍襼□□奪□樀妘列駔僚埤□覆□E餓□奸矩礪觭送餓□□□□□□婠槭□□□□□□□□□觭飀□□□□囊奪□襼□□□楈□□奪□□□鷺□□□□誇□輦練□禈□埤□□飯□□□□□□E□□□F□□□E□□奱□□逆□□誇□妘蓮□禈□埤□□誇□飯□露□□□□□奪□蓮□禈□□□訇□□楊量稀埤□祰殺□襼□□□堅褓□飼樀埤□□s駐榹□椸□露□娀埤□□□飼椹□□姴□□榃□□稜□□娀埤□□□堅椹□□□荅□□□妘j□□林□□奱□堅檢□奪□□露堅槭糖□□嗀□□□□□□堅椸□露□娀埤□奰□露□□檢□□稜□□□□□堅本□隆飼椸□□□露□娀□□堙慼慼慼慼慼E□饐□□□露□□樀飯□□餺□椹□□□□□榜□□僚埤□□飼□□□□逆□□獎□□妖禕妃□□□□□□□□□堅椹□□奪□□□□□□□□□堅本□隆飼椸□□□露□娀埤□誇□□□褙□禕□E□饐□□楜覭□□□□□Z憿慼慼慼慼D聾姩□□□□□□□腹慼慼撮痋慼慼慼撢均慼慼慼摹謘慼撩]□□□聾□□□魯□□□□□□□□說摯鞢G□□□歷□□□□夾□□□□□□□奈□□□□□□□F□□□□□□雷耔□□□□□□□□□□□夾□□□襐□□□□憐□□樂□□□□□禮□鷺□襐□□□騉□□樂□□□□禮□鷺□襐□□□□□□□樨□□□□□□埤□楩□餺□□禳慼慼撬s□□□□□□□□□□鞳慼慼播m□□□□□□□□□□□y□□□□埤□襾K樀□□奪□□□檟槔□□□□奮□檢□□憐□□樨□□□□□□□□□覜□逆□□□□□□E□祐□□□□□□樂□□□□禮□鷺□襐□□□□□J樂□□□□禮□鷺□襐□□□廉言榭□□□□□□H□□□榜□魽慼慼慼慼牖觭□埤□□□□□褓□鶴規□□□□禳姭餾□□□復□□奪□□□鷺□□□□□□□□□□□□聽隉慼慼慼慼撬s□□□□□L復□□□□□□□□□都□□□埤□椻□□□祐□□□□□礸□樦□□患□□奪□□□□楯槄□E□鷺□□□□禜□□□襦□□□奪□□□□楯槄□E□鷺□□□奮□□□奐□□□□□規□呤O□□埤□館□妀禜餳□□□□奅觀妀禘龍□j□奪楅規□□靈妀逆□廓姈i襤秶□□□□□檢□餺□駐檢□奾G□□□嬪□妀祧□□□□e□□□□妀茵□□□□t□□□□□□□□t□□□□□□□妀茵□□奾@樀婦駟奪□□□□患□□□□□嬌□□□□□□□□□奾G□檻襾□□□□@榕飯□G□婛□□□□褥j□□G□樀□褓□檢□□□□□□□□□□秶□□禍楈延楜□□G□襾埤□□□□□□□憿慼憚L□□露□□妲□埤□奡妲粿□□□□檢□□□□龍□魽慼慼慼撓堙G□□□□□□□鞳慼撳q□□裀□福□視禍□□□□□□誇□鍊□□□菉□□□□□婝K□□□誇□□□□□□夾□□□s□□襤□□□□□□□都□□□耔□R襛□□□靈妀□饁耔□鞢慼慼憿慼撬芊飽撫謘慼澆晼J露□嬪□□馱□憿慼犓抶R妳妀衽□□龍□淚□□鞳G槄□□□妖程姪縻軝堙慼慼毅倎鳦姜堙撙飽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歎ョ慼慼慼摯峞撕隉慼慼慼慼h□飀□橖□列駂□□矩龍□□□□娀誇□□□□姤□□□□□吝□埤□□□□禕□□□□□褓□訧□□騖騧□礽□□□□□筏覆□□□□榕埤□□□榳□□□祐□□□槫切□樧□綠□□□□□樿逆□□□褸□□□□□□□駰□□□□□復□□□餺□□□□□□`□□□□□□鷺□□□□餺□□奸矩拏□殺□□j□□□□楛□雷禜餽列馜□□V耔□龍□□□□□祏鷺檢□□□□妀稱□□□□□□鷺□□□□□{饅□□□□□□□□□□□□□□□□□□□復□馮□□□瓷慼慼慼撫禳妀□□粿□□埤□妀□□粿□妳妀秜暈粿□□□□ヾ慼撩l榰□□□襾息禰□□□□檢□□□□□騪□□□復□□檢□妳妀□鞳F□□□□□夾□□□□□隆呂□□□□□□E□□妀秭□埤□大□□觜屢妳奅□□□蓼□列□□□□□□□E□□□□妀□□□芊摯鞢摯龤慼撬芊慼慼慼熬^□□□□橫□□稨□妀□□□芊慼慼撩]駁□妗□誇□療□□禘聆□□□□□楉□□□□□□□□臨□鷺□□□□□濾□□□露□瞴撚|妘j□□□鞳慼慼撕隉暴怴醷_□飀□□□□□□饈□騪□□□淚□□餛切埤□□□□□暈粿□□妀穫□埤□禘暈粿□妀梱□□□□□□□□楏鷺□□粿□楈□馳妀禳妀□□檢□楏靈妀□□□□妀祤楈□驛粿□粿□□檢□奪□□椸橝i□飀□奅榃□祰□□□□□□□糖□□□類檢□□本□□埤□□□褾□□□雜□□緄□□夾□□膳□□奈奜□餿□□□檢□□□□□□□□飀□□]□□嬌□□檢□雷□□□□馘賂□飀□□□送□□瞴慼撕隉慼樞龤慼慼Z□□楜視□□□□□椸□□飯□□□□□□□□G□茶送飀□□□妎婀□□□□鷺□□□□□□□樀奅祤褓□埤□送□詗□□□□飀□□餾□囊妘賂妎婀□□□娀婀□馜勵□練秕□逆□□賂□□□馱□j□媸□□梱□□祤楅饈埤□奪□□□□誇粿□憐□□逆□孌祏禎奪□□□□□榵□□□稀埤□□□□□d□□□夾□□□□□□嫵□□□□M□□□□□榎妙□□□□□□□□□餺□□□□□□旅□□□□□鷺□□□□□E□稦□□綠□i□□□□餾□□埤□饖□□槄□F□□□祰□□E□楈妃□綠輦樂□□□□□□樂□□□□□□芋慼澆睭B□□□□J樂□□□楈娀□□□ヾ摩均慼慼慼慼慼慼慾j襾稫□□□□□□□□淚□□□□□埤□□□□□]□埤□□□□□□□□龍□Ф痋慼慼慼慼敷n□□飯□□□祛□復□羇□j□□□□□龍□J樂□□□□□餽龍□□□□鷺□□□□□□詠□□□□□□□觾饔樂□□□饔賂埤□楜□楅穖□E□□□□孌祈妮□□□楅穖□□□觾飀□視禘U媽褓□妀稈耔□]言埤□□□□□□□示□襼□□□□□□□婖□□□□姾糖□□妀禘黎□槄□Ч}□檢□□□饈□奪□□□□□□□]□埤□□□□□□□F□□駰□□餺□□□□G□鷺□□□鷺□□□□□奪□□□□G□□□奜□□綠樿禳妀稀□逆□妶妧□□拏□切埤□□□□□□□魯□□□□□□□□□□□□□□□□祤椸橖□□饡娼大□□褓□□□□穇□□□示□□□楏露□□姅駭飾□□{橛檢□橝顫S□□□□□□婇□□□襏崙□祤□□樼婇□□□□馘瓷撚砥慼慼慼暱章p秅□奡婇□奜□□□稼婛□□□魯□□□□祤□□檢□□□饖□□香□楏露□□□□荂憫芋慼撓S露□□□□□□□□□□□□□□瓷慼撩遄暴怜f□□騿禳妀逆□奉禜饅祤榃□□靈妀禕奉禜饛□香□□□□列□飯□妀礹□□□□禳娀飯□□瓷慼慼慼撥情h□椹□□□淚□□□□列□□□□鶴□露飀□□□□□□□□□聯□姩□□妀逆□□□妀禗□餺□□□□□□□櫬驅p檢□□□□觸□姩□□□□埤□□□□□□E□埤□襾祈褓□□姴□□□□槭□□□□□楈褓□□姷□□□嫵□□禚秷□□□□□K詡蓮□樦□□□椽樦□□□碌獎□椸□褓□L類檢□□□□□□大□秶□樑饓□□□□褓□訊□□飀□樨襏易□稜□概□□綠□□□□□飀□稜□□量秩□□□□概□□□馬□□□楈模□□首夾□□□□□姚椸□□橡E□馱□飀□槌橛□□□□□鈴□楰爦u□列襖□□餖稻□檇駛j□姩□□祅褓□褥j□襾祕綠椸□椹□□檢□□□駭騭□□□□鷺□□駰□□騭□□□□鷺□□□□饑□□鷺□□□覆賂槧□□□□礸□視穇□送□□□G□□□□□□□□□□饑□獑F怴慼慼慼慼摯鞢慼慼慼慼撕}贊□□□□□稂秭糖□□□姥p姾□□□□□□□檥J誇□糖□□姥芊M□□□侀慼慼慼戮□□F□□□鷺□□楜□椻姥鞢撚}□□□騰魯□□□騰痢諢熱u□碌娏騖驒□□□□□聾委玲□□□□稂示□饑□□□□旅□□□計禷襐□□襤礹褸□□□□□姏鞢憤j□□誇□□□旅□檢□腹慼慼樟F怴慼撓L委飼椹□□婗□□□□□□楏檢□□□□襏□襐□□n囊□樓好□姥F□□□□□□□樗吝□□□□□□□□怴慼慼慼慼慼撩]□□褓橝魽慼慼G□□□□縷□垓奪□□□□□崱d□j□榜□□□H□□□□訧□□□荅□□鞳慼熱u□妒□□□奪□覲本□鷺□橛馘F□飀□獎G□楌樿送□□□□裡□禷覯q饑□□埤□□緟蛂潑_□饑□□□□□菉□□郯吽憫[□埤□餺□□祓□□□□肋□□□□□□□□騫襤餽□勵埤□祑□訏餾□□觀婛覈□餞祏樓椽□□□□□騖馯□褒穠訏餾□□□誇□□蓮□衽□桌□廬饑詁□□□□□□櫚□輻□讀□□飀□訏餾□□妘磻飯□□□磻送□□腹慼慼慼慼播樓樏□郯吽慼撕}襤飯□□□量恣潸吽郯吽慼慼潦D褓□□□□□□□□□□婠訏餾□□樓樏飯滿慼慼潑齱慼D□□□D□切□□□磻駔□□□□□□□訏餾□□行□妳□娜□觀□□裡□□□□□□□菉□□□覆令□婚覆黎□□餓飯□□□□令飀□□□□□□訏餾□□□龍□碌□□□□露□郯吽慼摯X餾□□□□□誇□綠□奐□□□□靈誇□□□楈埤□□□□輦□﹛慼慼慼慼慼慼慾薄慼慼摩x□龍□飼觀奪槄□□□訏餾□□□J矩□露□□□□椸□□□□□埤□誇□姩□礸□禳姚概□□□祏欖崙奼娀□□□□□□襤飯□□□恣潸吽慼摯X餾□□□□恣潸吨褻滿慼慼E椿酋□□□□恣慼慼熬恁慼撓媞遄潑R切□D魯□□騇□騖□楢j□□□祼省□崎示□□□槧□□□□□□□輻□崎福□稫槭□埤□□稫槬□□□礹□□□□□飯□樑駭□馬襼□□□延褓□□馬訏騖饕□樑飀□□□楹□□□□□□□□誇□□□□□飀□□□□□□□騫覬□□□X埤□□騖馱□壘量祠□□□襾糕妙□種□椽□□□□□□□奅□驢褸□□婠襴□□□託□訇□s□□飀□□□騖□襦餺□□□埤□□□□□捊晼q鰾b送□□□□□□□□E□耘□裀□□W□□□□鷺□□□□□□鷺□□□□□□駰□□□□□妃□□□□□□□□□埤□槿□□餺□□□□□□□□□□□□飀□□妃□□□□龍□j□□□□□驒模□□□□魯□□□視駭餺楅□楅駿□□□□駰□□□□妃□□□鷺□□□鷺□□□□□牷慼熨w□□□□U妃□馱□□□□U妎婀□□□□j□□U□馱□]□□□□□祈□□□餽切埤□□□□□□□埤□練□□□□□□樂□□□□□□神□□楈埤□□□□樂□□□□□□樦□餓□□□□□□列餛□樂□□□□□□□禭□□□□□□□□槥W□□埤□□秕□樧□□W□□□□□驛□□榖馜饋□□□飣饕漏□□□□□□□□□□饑□□褓□□□槧□□□□□□□□□檢□□□□□ЭS橖□□□切埤□□□□稀□□□□□□襼□□觟□□榛□飥馬□□褻大□奿□□埤□□祤祰錄□□□椹□□□□□□縷□□奐□祹□飀□□□□祤□□□楈奿□切埤□□玲□妧□□□□□□□楈奿□□□□□祅奈檇濾玲□魯□□楈飯□賂嬪□□埤□□祈妃□娏崎稚□□□□□□婗□□j□□□褓□□□嬌□賂楈妃□□□楈飯□烈□禕夾□□騭□□□□□□□蓮□G□祅箋切埤□□□□□□□奉嚏慼慼慼慼摯e□□□襼□□□□□□□北□□□□□□□□□□□□□□□□□□□□□奅□□□□匿露□□□□□誇□□□G□祅箋魯□□□鷺□□□魯□□奷□良□□奾社履□□□□□矩坲紡b□□□埤□□莆□□□嬪□□□□□餾□飀□□□妙□樀埤□□□□言□f□□□□糖□□姴□□騇□□□埤□□E□莆□□□□樑□埤□□@□稈j□□□□□□妅□飀□□騪□□□樑馘□□□□□□孌j□□□襤□□禭□魯□□垓□馬□柛訿樑□饅□餛□□□□婀□樗雷逆□椻□□莆□□妶□稈j□□□奈奜□樗□□□穠褻□□鞢慼慼慼慼芊慼慼慼慼撮峞摯鞢慼樊憿慼慼慼慼慼慼潦D櫸□□禨駷□□□□□駭飀□姵□鷺□p埤□□□□□崙□秕□椿□糖□□□禘崙□逆□榜騁□J榖禭□立□□姿□□□□□□稀飯□□U妃□□□□□□□□樑餉□秭□埤□□□奈奜□楰□□婇□樑駔□□耔□齟埽zF□□□□□□□行稿@□詡j□□度□□□□襡埤□槶□□□稀埤□□□□□□聾□露□□□□□駭送□禍□椻□□覆憐□□□□□奪□楸榖餾吝飀□□G□□□□□□□□槧□□□□□□□□□□□磻糕姐槭□□□□□□□□嗀□□□□□□□禕糖□切□駔□凌□□奐□□□□□言□J□□夾□檢□□祤饑□榖禘魯□□□糕姐槭□□楹□姈竁隉慼澆吽p□□□騬□□□□楹□□□稀□□□□□騺□□□穇□□□□驂□姐槭□□□□□切□訧□□□糕奪□□□□□姐槭□□□□槧□□□□□□□糕奪□□□□□□覲槭□□飯□□□F□□□騫楦□□裀□飣騾褸□□□□□□示□□□□□□□□□婻規槄□□□□檇□□□□N誁□□覺馱□飀□□騪□騧□媸饅欖魯□□□訇□覶妧□□□□□□□祭稀□□奅觀禖祭禕馳埤□□□橖□□祐□□□□祭逆□魯襉息秕□礹□埤□□禕駛□橝腹熱u□婝腹熱|□□玲□□妖□椸□□梱□裀□□□□□□□□□□嬌□驖□□埤□祭□□□□□□計騧□□祭逆□□□祤樀埤□□禖祭祏□□□□□□□□酋□奅觠□□□埤□□□□饟褉□□裀□□□埤□□□□視祭礹□檢□□禖祭禘□□□□□□□□□□飯□□□□□□□飀□婇□□□□□夾□□□□□□□□□□□榖祭禘□□□埤□□□歷禕馳妖祭逆□□示□□□送□祛□□□鑑蔑f□□首祭拌樧□□□□騺□□□□饑□□褓□□□槧□□□□□□□□□□□□饑□□褓□□□□駕婇□□□砏[□埤□姴□奜□娗□□□膳□□□□膳□鷺□□姴□□禖奰雷Z□□□□□□□膳□檢□□送橈□□□□□□□□□□□□姈J奾堸□娗□□婀□驫□□□□□祐□□□□□衽□□□□□礸□禳姵□見□逆□□□□□□露囊驀□□□飀□□□糧□G□□□□魯觫□饕□□□祛□□□祛□□□□□妧□□□妧□□□□□□□□□妧□□□祈□□□□□□□祛□□□□□□□魯褸□□E□□□□□□祰淚□槭□□□□G□覘露□□□□□禳慼E□□□□妖餾□□□飯□量祛□□埤□□襛□□□□□□褸□□禘露□□□□□禳慼慼潘擘痋潑□□□檢□□□□□□□騧□□□□□□逆□□列□糯□逆□□□送□餖@橫□□榜□□□□□□□□雷祜□言□□□逆□□□祅楰魯襐視逆□□□□□□E□□□□□祰率□□□□樂□□□□□□□□□奰樂□示□□□謘潦A□□□□□□□□□駕□埤□娏藺□\□魯褸□□□□□褽□□逆□□娏鷺□□饐□妳妀逆□□□橖□□穠妼□餺□□□□□□□□餺□□□□□□□□□□香□□□□□禱□□飀□□□椸□i□雷□j□□□嬪□妖□□椸□褉□□嬪□□稃□示櫸□□□□□垓奰度榖□榕送□□□□□□□□送□奩樂□□□□□奏□□□奐□□□□禳槽`履奰崙□禕婝E□□□□□□□□娏露□□婇□□□□□□□饑□□□□碌□□娏□□□榖□□oE□□□示橝j□嬌□娏行祤饑□□□檳妳娏□禕□□□□祰魯褸櫚□□□□□椻□□量奾□□□□_E駝E□□□□□襤□□□□襟祰□隆累覿□□□□□□□□騖□□□□騏騖馜□□襤□□奐□□榕婛□礸□□□饅□埤□奰魯襟穛□□飯□首夾□□□□馯□□□□□□楯楜□誇□□□□□誇□□奩□□詛□□誇□□飯□□□□□矩□飯□□j□婛□□婛□礸□□□G□羇□埤□□鑑賜矷慼數V鷺褥j□a崙□梱□□□言埤□奩□□□□□□□祭褉□□橀□□檢□奜□□椸粿□□馜□□□□妖稈礸□稀姴□□首荅□槄□逆□□□□□□□稀□□□□□□□□榕妖衽□□逆□本□□誇□稀□逆□□□切嫵□秶□逆□□奩□□□□□□□□鷺□褓槄檢□□□□□G□□□槧□□□□□□□□□□G□饑□□□□□槧□□□□□□□□□□□馘G□□□□□□□□□覆賂槧□□槄椸□□婁□樇□椸□□□□□視穇□餺□□□□□□□□□槴□□輻□□□埤□□餿□送糖覕夾□□□□□□□埤□威□G□□駭送□□牷牖翕}襼□埤□□□□□□□□□□□槧□覆鷺□視穇□餺□□□椻檢□餺□□□祈奜□婀□埤□□q饑□禳樊矷慼慼慼撒u餺奼婀□送糖□餘礹□□夾□□□□□□□□覆賂槧□□視穇□饛□□□□綠□□□□□□□□□埤□□□□□檢□稫槿□□□令飀□搾驫襤稊□□□j□□□榵□□□□□□□□□鍊□憐□裀□□禳□□□詀□□□妳娏吝□□奅奜□□麗□□飀□□駰□飀□□屆慼敵E饌□□□□□□□鷺□□□□□□□椻□禂□□埤□橇□礹□堙慼慼慼慼E糖褸□襐□騇□褓□□□鷺□□馘E□訇□榰觕□糖□□□□鷺□□□□婇□娭飀□馘隉慼慼慼熱u□□□□□□驒□□奏□□□□□□□□□□襮□□□榖好□□□□□□餽□□□檢□□□□□p□□逆□□餖□奜視駭饉□□V□妖駭饉□□□垓□□褓楜雜□□□□□□□奾稈禖駭駾饐□□□□□□□□□□□糕□□□□□□□□奉□□□□□□□□□禍□□□□□□□□雜□□□□□埤□□□□□□□饑□□糖□□□□□□□□埤□□□□□□□□嬌□□□□□騄□褥j□妀禜□饐□□□埤□餳□陌均慼慼慼慼憤硫徥}□騄□橝F□□□□椹□□□□□□□□吟襼□□□□□□椿茹□□□駰□□觟妠馜□□p埤□□□驁□□露騄□□垓誇騄□□□魽慼慼潯部撰滿撐籔牷慼藹芋慼慼慼潑祭稀婀□□祤檢□□□慼慼憬`□筏□□□□U□□□□□慼數F夾□□□□□□鷺□U□箋□□駙□□奪□□□]飀□□{□馜□囹恣慼慼慼澆煄慼慼慼熱u□□駉□□觛□□□□視禭□□□□□馘妊V逆□□娀□□□□□□□□□□祤通姊□□□埤□□□□□□祤槐檢□饇□箋榜□□□□□□秶□□□夾榜□□姾餼□覷□□□訪□□檢□□E□□埤□□□饐□餽□□誇送□□□□奿誇□□妘捂堙慼慼慼慼潰魯□□□□□□埤□□□陋覿□□□拏□□□p埤□□槂□□□□騩E□□褸□埤□矩□□□□□□□埤□□□□□□□餓□□檢□□襜栗槏j□秶□□□E□□埤□□禰□□蝖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撙\□□騮□埤□□E□□□婖□騮□□□□□□覆賂槧□□□氶慼慼慼慼慼慼慼摯e□駾□飯□□□送□□糖□□□□□□□□□□□切埤□□□□送□首餖祐□□□□□□□□糕奾耘榕奾@槂□□□□禜□□駢礸□飀□□婀□囊誇□□□□奪□□□□□□□視穇□餺□□□□□示□□奇□稫檢□□□□粘穛□□□示□量逆□祰陋□□□襾稫□饅□□□□□襾粳□□橛□□□秪郊隉熱~□□粿□□粳稚□□□□□□□□□□逆□駢□□□□媽□□□□□□□□□□□□送飀□□秫□□飀□□□□□□□□□□餽樈礸□□□縷□□□□□□樈礸□祰露□□□埤□□□觬□□□□觬□□□誇□□□誇□霸飀□榬□□□駐□姭飀□□□□□礸飀□□E□餺□□□槧□□□□飀□□饑□鷺□□□□奪□□□□飼檢□□□□□糕□□□□切埤□覘隉慼撕隉慼慼慼澄□□□□椸□量逆□□餖礸□□祥□裀□□鷺橠褾□□餖逆□□□□□魯□□驙□□□□埤□楏鷺□□□□□飀□□飯□□□□稅□□楜詙□□□□□堅檢□□□□□□誇□□□□□□埤□□□□埤□□□□勵誇□□飀□榜□切奪榜□□飀□隉慼摯鞢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潸薄撬芊慼慼慼慼慼潦D觀姚楦□□埤□J椸榳□□□駾飀□□椹□奪□飥□□□嫵□飲□馘復□裀□□砉恣慼慼撢邽櫇煄慼慼撐齆情熨w□□□騇□□□□□□□□□□奧□吝□□駂□□□□□□埤□□□□□□□立□稜□塒u□□駏P魯□橝□駔弄魯□逆□婝□□□禡倫魯□□□□□j□D□r□□誇□禳委□□□□□□量逆□祥□饜裀□馘狊mE□餺□□□覆賂槧□□□視穇□飀□□大□逆□□E□□□□□□□□觜驪馜□騎□□□□□覆賂槧□□□□耔□埤□□魯漶慼慼慼慼數z馜□糖□□□嬌□□□埤□□□□□奪□□□饌橚睹□奪□□□□視穇□饛□□□□□□□□饑□□□騺□□□□□□糕奈□□饌槭□埤□奜□饌椸□□□覕奪□□飀□J□禬□□□□楏歷祈娭驁□□□饑□□□檟楦□樀埤□奪□□□概騙□□埤□餺矩樓樀埤□□□□□騱褸□檢□妘r□□□□魯□□□漶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撢邽櫇煄慼慼撐齆情潯恣慼慼憔頝情慼慼慼慼慼慼慼敵□□□□□橢魯□□□□□□□誇□□□輻□□覜糖□埤□□□驖□楈椻婇□奜□□□□礽□□□□□裀□□□□□橠覭□□□騺□□□□□□□褓□□□椸□□□□奅□□□a綠□禕埤□□□□□祈褓□□□駤□□□□□□□□□□□□□□□□□□□□馭□吝□埤□魯□□□□騫褽□露□□□□奰魯褸□榜驒□膳□餽□埤□本□□飀□襦□讀□妧□□檢□讀□□餺□□□□□□□□漶毅隉撬芊慼慼慼慼摯e□□□□□饑□□□□襐□□□饑□□□□□□槧□覆□□□視穇□饛□□□奀□褽□□□椽□□委□□□□威i□□埤□□餿飽慼慼慼熱}□□露騫檢□橡綠兩襯□飀□奪□□□□□□□w□□□□妅覂□□□□Y楌椹□□□□□牷慼潸譜T□勵□□覆紐G□□□□□□駰□□   維摩經略疏垂裕記卷第九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79 維摩經略疏垂裕記   維摩經略疏垂裕記卷第十   錢唐沙門釋智圓述   佛道品   此下並章安私錄也。二明從空入假觀二。初列章。二隨釋三。初明來意。荊溪雲。正成問疾品明別教等者。問通相三觀義在圓者。今那雲別。答對出假邊義雲別耳。前三教慰喻中文。通相仍存次第意者。良由此也。二釋品名二。初事釋二。初正釋二。初牒名。略雲從因達果者。因果雖殊理體無二。始觀名因觀竟名果。因果初後鹹不離理。能通達到二義俱成。此以下總結也。佛即是智道即是理。亦可雲能所標名。佛是能覺道是所覺。故亦可雲人法標名。佛即是人道即是法。雖此不同不出理智。以人有智能覺於理理是所覺之法故也。二正如下徵文廣釋二。初徵文。二言非下釋義。有三種道者。此道亦以通達為義。煩惱通業業通於苦。苦復通惑惑仍通業。展轉相通故名三道。非道之理等者。荊溪雲。文雖在假意復通中。故雲之理。乃至佛道功德智慧復是假攝所言理者。即指三道。本是三德體復全是中道法性。出沒釋之是通是極。方等之教故使爾耳。諸佛實相智慧者。苦即實相。惑即智慧。業即功德。此三皆理故雲之理。二料簡三。初明非道佛道即因緣佛性三。初明非道即因緣三。初問。荊溪雲。問此品不約因緣等者。下八段中無十二名。二答二。初明九界各具三道。荊溪雲。答意者雖無別標卻成通具。豈非八段十二因緣耶。所言一切非道等者。如此所列豈過三道。對文點出其義自彰。況復九道。收界內外一切三道以令非道即佛道。故言九界者具如下列。二但此下明不簡菩薩所以二。初約文不簡二。初菩薩之名通別圓。故荊溪雲。以有四教菩薩道故等者。前二菩薩但是二乘之菩薩道故不雲也。別教正當菩薩道也。圓教或佛或菩薩也。今雲別圓入中者以別初心亦修中故且得雲修佛道耳。二藏通悲願扶圓頓。故荊溪雲。方便下指藏通也。進暫取之終結其非。二復次下約義須簡。荊溪雲。復次此品下舉淺例深。一切諸道皆屬方便。方便既遍豈隔藏通。遍入復斷故圓為正。然道對非道非道具十。故知十界或從名攝或從體分。或因果相形或與奪暫設。故佛界或唯在圓。或退取別或俱取地住或沒地唯住或復通因或唯在果。究竟而論圓果為正。義通從體攝圓初心。二明佛道即佛性二。初問。二答。三明非道是三因二。初問二答。荊溪雲。大經十二因緣名為佛性等者。問佛性之名豈獨緣了。縱通緣了義涉生死。生死何故名緣了因。若雲唯正非緣了者。生死三道何名正耶。三俱不成經意何在。故須依此三道三德三種佛性之正種也。故重引大經以立中道。中道若立緣了可成。況十界一心具多十二。百界一一無非道場。故知此中莫非二身之正因法身之緣了剎那之三性生死之三德。能如是了方釋今經。二明所詮佛性與大經無殊七。初明方等亦明佛性二。初引古明非問。二準經示謗答。荊溪雲。今此方等等者。兼斥古也。今此經中部無十二豈無佛性。意明大乘無有不具廣問記者。此意正明有三定大無三定小。不必十二方乃名大。唯涅槃法華具而復大。自餘諸部盈縮不常。問此經何文正當三部。答皆不思議豈非方廣。雖無別記而有通記。一切眾生即三道。故無有不具。當成之理記豈過此。而雲無耶。前方便品即無問自記。初雖居士印竟何殊。況復涅槃指十二部。望十二部以定大小。故但有方廣十二善成。無問及記猶通大小。故無此二義。亦善成。二明二經名異體同二。初問二答二。初正示名異體同。荊溪雲。種性即是眼目異名。雖是異名非無別義。若說能生應從種立。若說不改以性為名。但隨便標義理鹹具。今經且從能生為名。是故文中多從種立。應知種是性家之種。性是種家之性。不變故能生能生故不變。此二一切無始無終。久遠常存足為良信。二若謂下引常依二諦反難。三明種性各三義合二。初問。荊溪雲。若佛性有三等者。意欲明同。先從異問。前文雖雲道即是性。此但通途消品題目。今問品內種有三不。二答二。初會同涅槃。二種之下結示引證。荊溪雲。種相體性者。此中意引四名名異義同。今之種性即令永異。相彰於外尚與性同。種從內生理符於性。四明種性俱常理等二。初問。荊溪雲。問種以能生為義等者。一切諸佛二義為本。故知真如法界法性祕藏皆應對種而為問也。二答。荊溪雲。答中先取緣了而為種。義從內求者。方便比說方出正性。亦名為種。故知三道能生三性。何必專執外生耶。況復亦應以類釋種。具如法華藥草喻疏中所明。故非但正種非因而因。業惑緣了亦復如是。是則下顯有種義。故翻對雲緣了亦得名為性也。是則三名俱種並性義同。善須思之。心境不殊義理自合。五明二經顯密益同二。初執涅槃顯益明異。問二約今經密益示同答。答意者菩薩顯入二乘密入。見佛性理益同涅槃。借使二乘及鈍根菩薩未得即悟。亦因訶折堪成醍醐。故二經談常理無異轍。但開未開故分高下。六明因緣對性通別二。初問。何以偏判等者。謂以三道各對一性名偏判也。二答。荊溪雲。若如所問乃是通義者。通別秖是離合之義。具如法華疏中及不二門。法性五陰有無明惡業等者。無明惑也。惡業業也。無記五陰本名法性。由加惑業計陰成迷。亦是法性本來清淨故使三種迷則俱迷。迷理本淨因果對說。故雲有無明惡業即成生死。轉即名淨。七明無明即是了因二。初問二答。七識是執見者。暹雲彼論第五雲。二有染污意與四煩惱相應。一身見二我慢三我愛四無明。荊溪雲。七識是一。所計成異。由此見識是了因種。從了名智從迷曰見。古人不閑互執成諍。六識為緣亦復如是。三明般若法華談性不異二。初問二答二。初明般若佛性五名。既名般若。故知般若即佛性異名。二明法華二觀解。觀即能觀心即所觀。能觀是佛所觀是道。故名佛道。以因緣三道本一心故即三德。故具如止觀禪境用十乘觀因緣也。荊溪雲。觀心者前雖已約十二因緣十界三道。未雲此等即是觀境。今雲十界十二因緣秖是一念與前何別。恐人不了故別明之。於向事中更無異轍。一心一色無非十界即空假中。況復舉心惑已成智。業隨觀轉自得脫名。究竟而論苦為正境。業惑之上苦亦灼然。故苦色心三義具足。是則至不障三德者。能通至極故名不障。如伊字者。因果事理俱得譬伊。準他所明。理一修二因之與果皆不成伊。常無常等理須顯說。三入文解二。初分科敘意。荊溪雲。若就至名如來種者。然此三道俱有能生緣了之義。能生緣了已如前立。更應問雲正豈非種。自行至功德者。從自行說。但由二智能顯法身及解脫。用二智權實般若契境不名功德。化他二智共名一權。二初文下隨文釋義三。初明佛道二。初分科。二隨釋四。初文殊略問。二淨名略答。荊溪雲。應知答意具於二義。一者出假二者即理。若不出假無由顯於通相次第。若不即理無由顯於理假通因。下去七段深了其意方稱此品文之大旨。復次下重更分別出假。非道約事佛道具。指假智為非道等。見即入外道等者。入應作是字誤。三文殊重問。四淨名廣答二。初分科。二隨釋八。初約無間因果二。初略示。荊溪雲。示受三塗之果者。問無間之果那感鬼畜而總雲三塗耶。答餘二即是無間眷屬。以業因時自有相從。二惡趣業亦可餘報通於餘二。此明菩薩利物之門。亦由初觀逆心願力。故成觀。因任運契有以。二何者下廣釋二。初釋五逆因二。初明自行二。初明通達佛道二。初約因正示通達。荊溪雲。何者下釋出初觀以為假因。豈待入時方乃名順。況有下以因況果。即阿字等既是通相入假之觀。故得通用無生觀門及無垢等以為其行。若爾亦得名為不思議假。但於別教猶名次第。及鈍菩薩仍名生酥。於利根者即名入中。此會得入既名上上。於上上中不無初後。處處結其得道之相。從若知下至通達佛道即其文也。逆心下以觀心者。種性不同遍在諸教諸味諸行諸道。言頓漸等者具騰始末。令知一化無非佛道不思議假。故知通相具含三種菩薩之假及以地住不思議假。準義亦含三祇之假。但約顯教非從空出。是故此中不得論之。二此即下對果結成三道二。初正示三道。二今取下舉重況輕。荊溪雲。今取最惡等者。以居其初惡中之極。二本無下對問疾結示。二菩薩下明化他二。初結前生。後二示有下正示化他。荊溪雲。所以具示二種相者。若唯示可懺恐人謂。言逆罪無果。若唯不懺恐人謂。言罪不可滅。為除邪計及生二善。故隨其根立斯二也。我受等者此有二義。今從內實灼然不失楞嚴之樂。豈但獨雲三禪而已。若從跡論乃示現拒抗無慚之極。故今從其出假邊說三禪。乃是開跡之言。所以得作本跡釋者。諸大乘經唯除如來久本之祕及以記小成佛之言。調達開文經論共有。方等婆藪即其例也。二至於下釋三塗果。入無垢三昧者。荊溪雲。此中諸文皆用二十五三昧中諸三昧者。以王三昧秖是三諦三昧故耳。以依次第但唯用俗。下去諸句一一悉然。婆藪如前記。像等具如止觀記中。鵽鳥篤括反。爾雅郭璞注雲。大如鴿似雌雉。二約色無色界。十一三昧者。二十五三昧對破二十五有。具如前記。今雲十一即四禪四空梵王無想那含也。三約三毒。四約十蔽。荊溪雲。此十多是等者。既不別分多分通說。然準破戒定屬業道。餘者多分皆是煩惱故雲多也。故知若內起者即屬煩惱。不可制者多屬業道。以無所受而受十蔽者。雖即翻於十蔽成度於一一蔽皆達於中。五約二乘。荊溪雲。如身子善吉等者當知受彈及以加被。但是從跡示次第行。今據本說雲不受等。六約人間惡報。荊溪雲。示入至受四天下等者。經無四名應從義立。何者若準下賤醜陋之言多在南洲。老病妻妾事通餘三。北洲復應不通於病納。鈍亦可通於四洲。故得總雲四天下也。經無脩羅及六欲者。脩羅離合有無可知。六欲或是例上。故略文中次第略出六欲。斷於因緣。約四教者。別圓因位猶屬諸道。未純淨故。故斷通諸。七約入無餘。除圓妙覺者。荊溪雲。他明非道其事太近。今明。唯餘一品無明在者尚是非道。故唯除佛究盡佛道。然羅什釋非道有三種。一者惡趣果報。二者惡趣行業。三者世俗善業及善果報。比望今解灼然太近。八總結。二明如來種二。初敘意分科。荊溪雲。此二大士等者更相問答正當二槌更扣之相。二隨文釋義五。初淨名問。二文殊答二。初懸談義旨二。初略示。二言如下廣釋二。初正解如來種二。初引論總明。荊溪雲。如法相解等者如彼非道即是佛道法相。生解還依彼說方稱如來。能依此觀即如來行。是故引之通於說行。二三種下約義別釋二。初離解二。初約種明三。二言如下約如來明三。以前三種生三如來。正因生法了因生報。緣因生應。二如法下合釋二。初引文略立。二種以下約義釋成。荊溪雲。種以能生類性三義者。前已和會今更對辨。故更論之。其實能生生於種類。此生類永無改也。若無苦道何有一相。若無業道何有彈指。若無煩惱何有智慧。順方便教猶名不類。故諸餘經皆悉別立。今明。有類生義可成。生必無段。直至於果。故今立之共成化相。故釋種類乃附近情。由約類明。恐人不了謂滅種非類。故附時情簡出餘教。識方便教不明真種。即附情明義。已下文是。二今約下約眾生釋成二。初結前總示。三無前後者。以惑業與身同時而有。終無一人先有惑業然後有身。若惑業先有何異冥初。以此推之知無前後。若言同時何謂惑業為身作因故知雖無前後要因煩惱而得有身。譬如燈明同時而有。要雲因燈有明。不見說言因明有燈也。故雲亦非一時。故知迷妄三道尚不縱橫。達妄三道即真三德。豈縱橫耶。二若附下約義別釋二。初附情約思議釋二。初約障正明二。初明破障成種。二此多下結示判釋二。初結示非圓。二若除下約人判釋二。初明二乘無種。二故大下證凡夫互有。荊溪雲。故大經至善根人無者。顯非道可滅善道可成。復將此無以入後句善人有者是也。又善人有指有漏善。至後開時堪成緣因。故此緣初已名為種。言俱無者即指了因。何妨無始全無一句。故今從於全無者說。或是了從顯了者說。若爾緣亦容無。何獨於了為成四句。故緣從有說。了因且從覆相而說。二約識兼解二。初約識正明。荊溪雲。無八識則無生死涅槃者。八是異熟故雲生死。即此生死體是涅槃。又此識性體含此二。若爾六七亦是生死之識。何不得名即涅槃。答若通對者。義亦可爾。二真諦下兩師異執二。初敘二師解。荊溪雲。若地論用七識斷六識智障滅者。說第七識能取八中清淨之相。真修未顯皆屬六也。故今六中智障滅者。即顯八中清淨真修。二依中論破。荊溪雲。地師以八為自。攝師以八為他。故為中論撿破。二今經下附理約不思議釋二。初明即障成德三。初法。荊溪雲。此經識煩惱不善等用論中破已方顯今經三道之種。言身等者。身中六七自有報法俱屬苦道。起煩惱者即屬煩惱結業成就即屬不善。三即三因。何徒紛諍。二譬。三合。二若菩下約證悟顯融二。初約六番明證悟。即住行向地等妙也。借瓔珞六種性以明之。三種等修者前非不等。但此鄰果別得等名。二此三下結三性顯互融。荊溪雲。非前後等者。秖三道時自非縱橫。豈得至果方如伊字。種若縱橫果非本有。理性伊者。深觀三道為在何處。既在一念不可縱橫。故知因果悉如伊也。二就文下分科總示二。初分科六段。二結成三種二。初示三種通別。荊溪雲。凡三門不同。苦門通門別門下文一一次第出之。若就苦門明義者三道相從皆是苦攝。通相既雲一一皆三。對本苦門故有離合。三道復別不可專通。二然眾下顯了因功能。由慧達煩惱者。翻惑成智。故在迷既由惑潤生。在悟則由智顯理。迷悟雖異功能實同。若約位者了因即名字位。聞圓起信翻惑成智達本有理。理即正因以智導行行即緣因。謂觀行相似也。三因成就者。此乃一性二修共成三因。理即正因名字等三即緣了也。如向分別以智導行。行智契理。三法相符不異而異。至於十信名為成就。入初住位破無明惑見本有理。故雲法身顯現。然至初住修性一合無復分張。三法俱顯。今從勝說且雲法身。故文下引證了因功能也。是知一切本有由無智故日用不知。由有智故導行詣果有行。無智生死因耳。二有身下隨文釋義六。初約苦道。初有身等者。荊溪雲。前文已將身為苦道。即是正因。六為緣因。七為了因。今復合之而為正因。又身為種者。能生福慧者。對三可知。此是三種之經文。恐猶執權勤勤示耳。如人眼翳等者正約方等。形於二乘而作譬也。初譬二乘次譬凡夫。俱不見性譬以眼翳。二乘厭患生死加以苦痛喻之。凡夫不厭但雲患眼。若詣拙師者。機發喻詣。三藏教主名為拙醫。析法觀智如針灸。小乘助道如藥塗。出三界苦如痛止。不得佛智佛眼如根壞。迷中道理如不見色。無如來種四字即合喻也。若人下譬凡夫也。煩惱全在則如來種存。故喻眼根不壞。後若遇師者。此即巧醫但用禁咒。如圓教主唯說圓頓達障即德。喻以痛愈。五眼具足見三諦理故喻眼根清淨。二廣約煩惱道。荊溪雲亦是三佛如來種者。意亦如前苦道明之。貪愛雖即已屬煩惱。依身藉業亦具有三。豈猶觀惑能壞惑耶。必觀惑具及以惑由業苦故也。煩惱既爾。於五蓋中睡掉二蓋猶是報法。以相帶故故亦同苦。所以皆雲三故也。若離取我者。別列於三。通別有我故但成三。若離出我我遍有三乃成等分。別門明義者。倒計於陰故總屬身。常等別故故於苦門若道之中離出四倒。別門即是別相念處加能觀念故處名生。若從相生身等復受正勤如意乃至覺道等名。故知有身等文亦轉入下之六門。此等皆應無作釋之。當知四倒非道出生三十七品之佛道。能生根本等者。問蓋能覆禪與禪相違。蓋去禪發能生何在。答若約小乘蓋是相違。若從大教違蓋成定。故約大教名相生也。若爾何故生於根本禪耶。答事理並明故兼發事。或是元以小助於大此於別於通無妨。以由蓋中亦具三道故約道說三。重約苦道。華嚴明十種六根等者。暹雲。舊經三十五雲。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眼。所謂肉眼天眼慧明法眼佛眼智眼明眼出生死眼無礙眼普眼。佛子是為菩薩十種眼根。若菩薩成就此眼則得一切諸佛無上大智慧眼。餘耳等五根各有十種。名相俱別一一皆結。雲得諸佛無上耳乃至無上意。故今雲因是得入如來六根也。所以然者下應知。言識住者。識得安住也。識念分明無有惱患。無壞者是名為住。惡趣則苦痛壞。四禪無想壞。非想滅定壞。亦彼地心想微昧。念不分明故識不安住也。問曰欲界亦惡趣所壞。雲何立識住也。答曰取地壞不取界壞。欲界惡趣善趣趣乖地異苦樂。殊致義不相涉。故不相壞也。荊溪雲。七識住者處是所住住是能住。若依什公但在於苦隨所住處。三道具足亦成通相。三通之相約小乘樂住。挫成無種。雖雲不樂理非全無。四重略約煩惱道。荊溪雲。是生善緣者。且從對治通為觀境。何種不成。五約業道。荊溪雲。因惡生善等者。此引可轉以為況例。一切大惡無不轉理。既轉為善生。三不護當知。惡體是不護體。譬如濕土能生乾土成乾土已即成塼瓦。故知濕土是塼瓦體。六約煩惱總結。三淨名重問。經雲。曰何謂也者。曰是發語之端許慎說文雲。開口見舌謂之曰。淨名既聞文殊廣說三道為種。恐他不了故此問之。以生文殊訶小之說。四文殊解釋二。初分科。二隨釋二。初正答。二譬顯二。初標示分科。二譬。如下隨文釋義四。初譬了因種。二譬緣因種。荊溪雲。經雲植種於空者。無糞曰空非太虛也。糞壤者說文糞棄除也。周禮壤亦土也。三譬正因種。四總譬能生三種。五大迦葉領歎述成二。初分科。二隨釋三。初歎領經之疇。孔安國雲。疇類也二。譬顯二。初譬二合三自鄙二。初自鄙二釋意。三明眷屬二。初敘意分科二。初敘意二。初躡前科生起成前道及種義者。淨名說非道為道。文殊說非種為種也。二復次下例前品顯成。二文為下分科。二初問下隨文釋義二。初問二初敘能問人。二正出問辭二初問眷屬二問資生。二答二。初分科二。初答下隨釋四。初正答法身眷屬資生即是自行三。初明眷屬二。初敘意總明二。初牒答敘意。二關下附事成理臣佐吏民者十地輔佛。行化降魔制敵如臣。十向事理稍深職近王邊如佐。十行力修諸法種種驅馳如吏。十住如民。初入佛境界率土之賓莫非王民。盛米為倉喻禪定生百八三昧。盛物為庫。庫喻實相能發十八空智慧。二智度下隨文別釋二。初廣釋諸行二。初事釋二。初釋權實父母二。初約義略釋。二若就下依經廣解二。初對前品辨義二。初約品正示。二故金下引證釋成二。又行下徵前科辨義。安住世諦初出胎時者。無明共法出生一切隔歷分別故名世諦。安住者以止觀安於世諦。即是觀不思議境。觀行位成故名安住。以安住故名託聖胎。初住破無明開佛知見名初出胎。用權至入假者。實智入空權智入假。二釋導師。由生天地二氣者。天陽氣地陰氣。楊子法言曰。父母子之天地也。二觀解。稽首智度無子佛者。大論文初歸敬偈也。而古論三本不同。或作等字或作□字或作子字。以字體易相濫故又作子字。說者或謂是種子之子。或謂是子息之子。既各有義。故古來人師莫敢定執。而總作四義釋之。故古論音義雲。一者無等。一切眾生無與佛等。二雲無礙。佛是法王於法自在。三雲無子。復有二義。一者就理。佛能體悟無生真理名為無子。二者就事。如來生死種子已盡故名無子。四者無子亦二義。一者般若名佛母。母有七子。謂佛菩薩及辟支四果。即此七中佛最居長故雲無子。二者無明蔽中無有智慧之子。釋籤備引此文。但為寫者改□作礙故學者多昧。今文引用於四義中取子息義。但以在因名子。故普賢名真佛子。極果超因故雲無子。此與古釋似異。若取七子中長義亦稍通。二法喜下略解諸句。慈與悲相符等者符合也。故荊溪雲。女性柔和不與物諍。如慈與悲易可合集。或作扶持字者。後人妄改。若似若真者。荊溪雲。似賢真聖。彼岸法門者波羅蜜此雲到彼岸。兩輪者謂福慧也。二嚴齊等猶如等侶。等者齊也類也。漢書曰皆陛下之等夷。妓女者女樂曰妓。悅慮者慮心也。二明資生。如是約別圓教等者。荊溪雲。但要先須約前二教消釋竟。次約後二。然前二教但斷界內。若依別教界內界外見思除處皆有前後。易可相例。登地同體理非前後。於別教中雖復入地。仍分見修前後之別。圓教一向初後不二。是則不可分於見修之異。具約界內見盡之位。名為見淨及度疑淨。約思盡邊名分別淨及以行淨。涅槃須指究竟佛果。若於真位立七淨者。不分而分以為七淨。準四依位作之可見。菩薩在因等者。以七淨中有無學道非究竟果。即是菩薩修無學因亦得名為涅槃故也。更修八解除垢者即斷者。單章通無知及修九種大禪等也。亦可得雲於諸禪中皆除無知。華鬘者梵言俱蘇摩。此雲華。梵言摩羅此雲鬘西域結鬘師多用蘇摩那華。行列結之以為長貫。無問男女貴賤皆以此莊嚴。或首或身用為節好。以滋息者息生也。避諸蟲螫者。知列反蟲行毒也。又通郝釋二音。則墮二地者。二乘地也。外國用音樂等者。肇雲。外國諸王臥欲起時奏絲竹自覺。甘露者生公雲。天食為甘露味也。什雲。諸天以名藥著海中。以寶山摩之令成甘露。食之得仙。白虎通雲天酒也。觀理懺悔者。等覺一品在亦懺悔也。作無作善者。依小乘義如常所說。今持中道戒不作二邊名作無作。三結自行功德滿。勝幡建道場者。什雲外國破敵得勝則豎勝幡道場。降魔亦表其勝相也。二明入假大用。成前非道及種並為化他二。初分科。二隨釋三。初入假供養諸佛。二入假淨佛國土。三入假成就眾生二。初分科。二隨釋五。初入假覺悟眾生。二明教眾生世法。經雲悉於中出家至邪見者。九十六種皆出家外道。隨其出家欲解其惑不同其見也。三入假拔眾生災難。經雲或作日月天者。什雲。劫初時未有日月。故為作日月令得照明也。作地水風大者。劫初地未成以神力令六方風來吹水結而成地。或見人入海船欲沒時為化作地令得安隱。至須水火風處皆應其所求也。或化作或以身作食及藥草亦如是也。劫中有刀兵等者。什雲將世劫盡時刀兵起。人壽十歲婆須蜜從忉利天下生王家作太子。化眾人言。我等祖父壽命極長。以今瞋恚無慈故致此短壽。是故汝等當行慈心。眾人從命噁心漸薄。此後生子壽二十歲。如是轉續至彌勒時八萬四千歲也。四入假濟地獄畜生之苦。五入假同事利物。經雲令魔心憒亂者。欲言行禪復受五欲。欲言受欲復現行禪。莫測其變。所以憒亂。邑中主者。左傳曰。凡邑有宗廟先君之主曰都無曰邑也。以祜者胡古反。詩箋雲。祜福也。爾雅祜厚也。令住戒忍慈者。什雲。世無賢聖。眾生下劣不入深法。故化以戒忍。三結歎自他。經雲道無量者應適皆是佛之道矣。四斥破二乘。經不肖者廣雅肖似類也。禮記雲。其子不肖謂骨肉不似其先。即儜惡之類也。   入不二門品   三不二香積兩品明中道雙流二。初入不二法門品二。初列章。二隨釋三。初釋品來意。二正釋品三。初立四句廣解二。初約句正簡二。初標示。二正釋十。初偏圓門理。荊溪雲。以第三句簡二乘者。此意正當方等意。亦可雲通教二乘義同三藏。別教地前名為偏門。若初地名入圓理。但初異後不同圓教。或雲教道地前非圓入。從證說方名圓理。二別圓門理一句是受接人。一句是解圓行漸人。初地即是初住。以相對成句。既修漸行故受地名。三圓融教理。四教理即離。荊溪雲。第四四句即是簡前第三四句。前雖理教相對為門未知為是何教教理。須簡即離能所。圓別更對藏簡顯前理教。五大小說默。荊溪雲。第五四句即是對前四四句簡。前皆從法雖對理辨。未論入者默與非默。今更從行立此門重簡前四。六教行遠近。荊溪雲。第六四句者。今昔因人果人相對。顯前圓教亦應更約三教簡之。七教門得失。荊溪雲。第七四句者約得失辨。得失由行。顯前皆得今此帶失。八出入凡聖。初句三乘。二句五道。三句唯別。四句唯圓。荊溪雲。第八四句者。約一代教以論今昔相對出入得否之相。述前七四句中今昔以論得失。亦是偏圓相對以辨。唯第四門是圓是得。九大觀小果。荊溪雲。第九句約大觀小果相對辨者。初句小果後三大觀。亦名大因。此如法華相待論妙。十觀門偏圓義推。三觀者。以離斷常名中道。故第四句即修不定止觀人也。荊溪雲。第十四句者純約觀門。雖復多門意在於觀。故使觀門最居後說。二是則下結示釋成二。初結示。此約情悟者。隨機情故則能入之門不等。而所入之理一也。此就理釋者。所入之理唯一默。然及論能入不得不異。故淨名杜口諸聖各說乃互為表埵捸C二不二者。荊溪雲。如向十門簡入不入。入者偏圓。圓者不二偏者則二。不二方是今所入門。二者不定。或邪或正或小或大。唯事唯理。但別一義或存或沒。如下具簡。當知為簡不入之二。若得入者無向諸失。二若就下釋成二。初約悟理寂照釋二。初正釋二。初釋入不二。照而雙寂至寂而雙照者。約三諦互融。乃寂照相即。以相即故出入鹹悟。二釋法門。二不二之法者。二即二邊不二即中。故知所照秖是本具一心三千三諦之法耳。門者還是等者還是所照稱為門也。理通一切稱之為門。二是則下結示。荊溪雲。是則還是一法等者。不二及門秖是一法。但法從處立門從用生。立名雖殊法體無別。故雲不二。約此諸門有二不二。二又二下約迷悟相對釋二。初簡迷示二。二今明下約悟釋不二二。初約法正示。不依至之二捨二邊也。亦不至不二不著中道也。亦不下離應作依字。誤也。雙舍下釋上二句也。及不二邊者。荊溪雲。捨中道著也。即上雲亦不依生死涅槃之不二也。此中道理名之為門者。顯教即是所入之理言入不二法門者。入即能觀。三觀不二法門即所觀。三諦心外無境故稱不二。可軌名法通達曰門。當以此略結括諸廣。二法華下引證簡人二。初引經證門。荊溪雲。法華雲其智慧門等者。理即是門。此門中智稱理故難故。借開文以顯於難。亦是境智相稱之謂。二非但下簡能入人二。初簡偏顯圓。唯除下剩諸字。二又圓下簡凡顯聖。通意可爾者。若論通意何但相似名入。觀行名字亦得名入。如人知彼家等者。荊溪雲。此約住前知圓為譬顯住。分真名之為入。如開示悟入等者。此證入名唯在分真。別義若然者。豈但入名從別。開示悟三亦不通凡。問今師以開等四對四十位則入當十地。此中何雲即初住中論耶。答法華疏釋開示悟入凡有四義。一約四位二約四智。謂道慧道種慧一切智一切種智。此二皆約豎對四十位也。三約四門。空門即開有門即示。兩亦門即悟。雙非門即入。四約觀心者。心性三諦不可思議。此觀明淨名開。雖不可思議而能分別三諦不濫名示。三一相即名悟。非三照三名入。此二皆約橫論位位具四。若約橫者實通住前。但經文所談四華所表正在聖位。故今以橫歷豎初住具四。二此品下躡前品顯意三。初成前菩薩品得入此門。無生忍位者因訶改觀。故入無生。亦不通中住者。亦不住著能通中道也。二成前問疾品。荊溪雲。進論者更辨果用故雲進論。三成前觀眾生佛道二品。類如天地至不生者。易曰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三示名義互通二。初明門名通出入二。初標立。二通教下解釋二。又復下顯法義通出入二。初標立。二不二是法也。經品但雲入不二。今以義通亦應雲入二。此中又應標雲非但二名出。不二亦名出。文略耳。以法門無量其義皆通。二如法下解釋二。初正釋二。初引長者宅內顯而二名入。造立舍宅者。有餘國中有餘涅槃也。起慈悲捨。依性空宅。金銀喻大乘三十七道品。倉是定門。即百八三昧。庫是慧門。即十八空。不二而二名之為出者。應雲名為入。今雲出者字誤。即標雲二亦名入是也。然此不思議俗望不思議真。雖名為出。若望界內思議真俗悉名為入。以入在宅內故。自於下正示此意也。二如舍下。引小乘被加顯不二名出。準此文。知前合標雲非但二名出不二亦名出也。以相對易彰故前略耳。此亦從二而入不二者。小乘所證。是界外俗故名二。以被加故說不共般若。即界外真名入不二。但知下。上暫與之以被加為入。既都無悕取故此奪之。故雲非真悟入。若領知下。既被加非真悟入。所以出證小果。故雲還出草庵也。草庵是界內真名為不二。既出住小果。豈非不二名出耶。是時下結示也。然此兩番明出入義通。若欲易解應雲以界內二諦望界外二諦。並須破內入外。故使界外俗諦亦得入名。即二亦名入也。此即初番意。若從被加出證小果即從果外俗。出界內真即不二亦名出。二今言下簡顯。即從界外俗入界外真。故雲入不二。應知界內二諦已在界外俗攝也。三入文二。初分科。二隨釋三。初淨名問所以問者。從始會以來唯二人相對餘皆默然。今欲各顯其德故問令盡說。二諸菩薩各說二。初玄談義旨四。初表圓位三。初標三義者。初依大經。二依仁王。三依大品。二釋三。初表開前合後位。即大經雲。三十三天不死之藥臣將共服也。即是不死之甘露也者。以涅槃如甘露令生死永斷。是真不死藥也。二表合前開後位。十四度者亦名十四忍。即開五忍為十四也。一伏忍有三品。即三十心也。二信忍三順忍四無生忍。各有三品敵對九地。五寂滅忍有二品。下品對第十地上品對妙覺。以彼合等覺在十地故。三表初後俱開位。大品以四十二字表圓位也。初阿後茶者。阿之言不。即初住無明破初不生故。茶者具雲波茶。此雲畢。茶外更無字也。即妙覺究竟也。中論八不者。暹雲。不生不滅不斷不常不一不異不來不去。故言八也。若無至四十二地者。即小般若雲。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也。若分至皆具諸字者。即楞伽雲。一地具足一切地也。三當知下。結於三義中唯初義與今菩薩位數相當。既開合相收。故同後二。故雲即表此之三義。二約自行。五百身因如前記。今以小例大故引之。三約化他。我無我至如是者。以八倒例生滅說之。以生是四榮滅是四枯。故四約別圓二。初正釋。暹雲。文殊以無言。言於無言者如經雲。如我意者於一切法無言無說名入不二也。二料簡二。初問二苦二。初兩教區別。荊溪雲。若作三門等者。此緣前文對文殊淨名。判三十二人例別竟。今更問答顯別圓耳。不可專判以為別教。若於一門攝四十二。諸門亦然。二四門收束。二法自下隨文別釋三。初明三十一菩薩各說。三十一。初法自在三。初正釋二。初釋名荊溪雲。則權實至無縛者。如問疾中。慧與方便對論縛解。今雲自在即是二用。慧即實慧。故雲二慧。權慧自在實慧無縛。二生滅下釋門。皆是隨情等者。未入初住見理。住前相似等解悉是隨情。二簡非。荊溪雲。所以於初法自在文廣料簡者。在諸菩薩之首故爾。下去大旨悉須準此。故下諸釋文相並略。文為三。初簡非外計。二簡非三藏。三簡非通教。各有問答悉如文。三今此下結示。分中已脫者分見中道也。二德守二。初釋名。二我下釋門二。初正釋或隨性慾等者自行也。或為赴機等者化他也。二若二下簡非未空於所者。以涅槃為我所也。三不瞬二。初釋名。頂生上忉利。緣如涅槃聖行品。二釋門。不受有五種者。大品行相品雲。菩薩行般若時。行亦不受不行亦不受。亦行亦不行亦不受。非行非不行亦不受。不受亦不受。此五即不受二邊也。四德頂二。初釋名。頂禪如前記。二釋門。五善宿二。初釋名。二十八宿謂。角亢等也。五星者史記曰。水火金木土。此五星者天之佐為天經緯。見伏有時。乃至五陰者。謂此五星配五嶽五常五戒五藏五陰。中略諸五故雲乃至。廣疏雲乃至五陰。達五陰即五涅槃名為善宿。此約所配。日星宿三昧者。中智如日空智如五星假智如列宿。二釋門。荊溪雲。是動念等者。念動故所以境動。今但通以不動之心對於動境。故三教境智名之為二。唯圓境智方名不二名無動念。六善眼二初釋名。荊溪雲。善眼者慧眼也。即是分得如世尊慧眼。二釋門二。初敘他解。荊溪雲。大乘三解小宗一解並不分別。一相之淺深也。文為二。初人師。二毘曇。或非心法者即色也。或大或小者。生住異滅各有大小也。謂小生生大生等如前記。八相皆約一法等者。謂大小四相共成八也。故名二相者。不同曰二。故八亦云二也。若不得此一法者。心法既空八相安在。色法亦爾。今皆不用者。荊溪雲。又若待對明一明無則不用也。二今取下明今釋三。初依大論。相與法等者。相謂八相。法謂本法。荊溪雲。今取釋論等者。非異是一。非一是無。又非此一無方名不二。次亦如下且先將一以破於數。次一相無相下雙破一無。方名不二。二據阿含。荊溪雲。更有三法開心為四者。文語稍略。應雲更有三法色及心數。更有四法開心為三。王數同時及色為四。更有五法開心為四。對色為五。如此但是阿含小乘開合色心以釋一多。暫寄顯相非永用之。若不下正明觀相。三約三脫。七妙臂二。初釋名。或用事妙故得名者其臂妙好也。羅什雲。以施報故手能出無量寶物如五河流。故名妙臂也。或權實下約所表也。荊溪雲。不思議實與權理同。二釋門。菩薩心聲聞心者。荊溪雲。此則兩教菩薩對兩教二乘。自善為他者聲聞自善菩薩為他。八弗沙二。初釋名。二釋門。荊溪雲。先出舊解。泯此下斥舊。今取下正釋。九師子二。初釋名。二釋門。荊溪雲。先約世兩名。次辨同異。若取下斥舊。今取下正釋。摩訶那伽此雲大龍。名佛為人中大龍也。十師子意二。初釋名。二釋門。十一淨解。有為等者。荊溪雲。先分名體。意雲前文已作漏與無漏名竟。今復更丘有為無為名者。以門別故。故更以有為對三無為。如得無漏亦是有為者。暹雲。下香積品疏雲。又從須陀洹至羅漢。所得智慧名有為。所得斷名無為。無為即是有餘涅槃。今可例彼也。數緣非數緣者。即新雲擇滅非擇滅也。俱捨頌雲。此中空無礙。擇滅謂離繫。畢竟礙當生。別得非擇滅。釋曰。空無礙者謂太虛空無礙為性也。非謂所見空一顯色及竅隙等。擇滅離繫者隨繫事各別。隨三界繫見見品品皆名為繫。所繫不同名為隨事。離一繫故得一擇滅。擇力所滅名為擇滅。謂斷智推度令滅故名擇滅。礙當生等者。此非擇。二類不同。謂根塵闕緣及所證位諸無知惑。不得續起名礙當生。如緣一色時於餘色及餘四塵得非擇滅。為正緣色礙餘四。色等當不生。故一是涅槃者。暹雲。擇滅無為也。二非涅槃者虛空及非擇滅也。今將離一切數等者。荊溪雲。以有為中數對三無為中數緣滅。名之為二。若無彼數及數滅者是則不二。十二那羅延二。初釋名。那羅延者涅槃疏翻為金剛。二釋門。不出不到者。不出生死不到涅槃。以皆空故。荊溪雲。正當通意。今須在圓。十三善意。十四現見。荊溪雲。現見文中不釋名。已睹中道故名現見。癡是無明乃至老死。此中具指十二緣也。此用經意成今觀也。今觀不儘是空者。是中道空從非盡。下釋出中空名為不盡。此盡不盡即非盡非不盡。十五普守二。初釋名。二釋門。荊溪雲。言故於我無等及引八自在我者。二名俱在中道法性。故須引之以防名同義同之失。故名同義異釋之。十六電天二。初釋名。二釋門。荊溪雲。明無明為二者。此是界內不即無明。故與界外明為二耳。無明即明下正釋其相。即是相即之無明也。無明即明無明之體尚自不二。何況於明故雲佛性即是明也。明有三種者汎出之耳。十七喜見二。初釋名。二釋門。荊溪雲。先斥拙次今即下正釋者。如幻有即空。一切法趣空不空是真空也。十八明相。荊溪雲。四種空種等亦先立。次四種乃至不二正釋也。言內外皆空者即體空也。即是中道空也。具如前釋。十九妙意。二十無盡意。今明佈施等者達藏通之二。成今不二。六度之通別者。六度是別迴向是通。六皆迴向故。二十一深慧。荊溪雲。深慧名文中不釋。見底之慧故名為深。底即實相。二十二寂根二。初釋名。三無漏根者如前記。荊溪雲。此是大乘三無漏根從於寂滅實相而生。六根得清淨者分真清淨也。二釋門二。初廣釋三寶義二。初明二相。文中先問起三寶。是三不應雲二。既言下作兩意答釋。初約異故名二。是則四法乃至無量。對一如理悉得名二。豈但三法。又解下次束三寶以為人法。故知三寶秖是二也。言佛與眾生俱是人者。眾下多生字後人妄加也。眾是僧耳。以僧伽翻眾故。故佛僧二寶俱是人也。佛是果人僧是因人。故言下引大論證佛稱人。以人與眾生俱假名故。人不曉此遂於上文眾字下輒加生字。二今觀下示不二二。初正約三寶示不二。二何故下更歷三身示不二二。初約身廣明二。初徵起總明。二人就下約身別示二。初三身敵對。二三身各明三。初法身三寶是法佛之師者。法字誤也。應雲諸佛之師。此即大經雲。諸佛所師所謂法也。以法常故諸佛亦常。諸佛即報智也。此法身正是法佛豈得又為法佛之師耶。可軌之法者。以報智軌則法性而成故。即是以法常故諸佛亦常也。法以軌則為義。境智相稱者。荊溪雲。不稱則不和。既約境智以明三寶而雲境。法佛智相稱者。境亦稱智故名相稱。二報佛三寶。荊溪雲。與理相應者智應於理如前。約理即是理應於智。三應身三寶二雖復下結示不二。然此三身各明三寶者凡有二異。若法報二身秖是境智照。發等互成三義。法身以所發之智為佛。報身以所照之境為法。法身以境同於智為僧。報身以智同於境為僧。秖由報法相應相冥故。得互望各為三寶。唯應身三寶一向就應說。細尋前文其義可見。凡十二寶者以源本三並流出九。源流共數則有十二。未曾有異者。以三身一體人法不二故。入一實相者。三九雖殊一心無別。二三寶下略例一切法。荊溪雲。諸法亦爾者。諸法無非一體三寶之實相也。二十三心無礙二。初釋名二釋門。初斥小果。滅即涅槃滅者。因果滅盡之處即是涅槃寂滅之理也。今觀下正釋說涅槃。即是色者。空即是色。此空亦是中道之空。中道之中具一切色空故也。二十四上善二。初釋名。二釋門二。初正釋現文。此文亦有二義。初以異故名二。前解者即釋寂根中也。又身下次義也。束三為二。秖是色心。色心為二者。荊溪雲。小乘入空猶見有二。於實相中見一切法不得一法豈分色心。故雲不二。二上來下對上結成。善眼即第六人。四種空種者即第十八明相說門也。今以上善對上二人。共成三脫各從一悟。二十五福田。荊溪雲。經動者釋有進退。初以四禪皆名無動。次第四禪及以四空乃名無動。此但他人所解。今明如上所明無動但屬於福。皆是有漏故皆屬動。對理無漏方名不動。二十六華嚴。荊溪雲。經雲從我起二者。意明破我見於無我故雲起二。未達我性故起二也。二十七德藏二。初釋名。二釋門。如訶身子者即不思議品初文也。故經雲。夫求法者無見苦求無斷集求無造盡證修道之求乃至是則戲論非求法也。二十八月上二。初釋名。月團圓等者。即華嚴雲。譬如淨滿月。普現一切水。形影雖無量本月未曾二。二釋門。顯晦亦明暗也。經雲如入滅受相定者。以小定喻顯也。以智照滅故則無明。結惑盡故無暗。二十九寶印手二。初釋名二釋門。三十珠頂王。荊溪雲。珠頂王名文中不釋。譬如輪王頂上明珠。是珠居頂故雲珠頂。三十一樂實二。初正釋樂實二。初釋名二釋門二。初釋實不實。二釋肉慧眼二初正釋二。初牒文引經。二二乘下依經示義。二但大下結示。荊溪雲。若約別教為語。正觀中道為慧眼者。於十住中遠觀所期耳。從十行去從空出假故雲照二諦。故從假邊名為法眼。三諦同觀即入初地。二是中下釋諸菩薩二。初正示二釋疑。二文殊菩薩說二。初分科。二一諸下隨釋二。初諸菩薩問。二文殊說二。初略釋。故雲起想即癡等般舟文也。二若作下廣釋二。初約門示義二。初約五門正釋二。初正釋三。初標。二菩薩下釋二。初約前為四門二。初正示。二諸菩下結益。然此四門秖是三諦。空門真諦有門俗諦。兩亦雙非即中道遮照。既三諦相即故四門互融。三諦四門一心本具。既知相即各說何妨。俱達心源咸稱不二。專用此意統而括之。方識斯經不二大旨。隨四悉檀逗機等者。既自行因斯開悟。是以還說己法以示他人。二於其下顯今為第五。此第五門豈離前四四不可說。故名第五。又若約觀以明。則三諦俱照成前四門。三諦俱亡成今第五。亡照體一廓爾無寄。淨名杜口豈離斯乎。損至無損可以意得。三故此下結。二料簡二。初問。二答二。初明五門俱教。二約四悉結成二。初約前三後一釋。注云云者。此四悉檀並約理說。隨機暫異定無淺深。二亦以下約前後俱四釋。既是相成故前後俱四。無言有說四益何殊。要其所歸同歸於道。二引二論證成二。初證成四門二。初引論。二若實下釋義二。初釋門義。二如是下示得失。邪見火燒故者。夫火不取則有溫身熟食之功。取執則有焦肌爛手之禍。合法可知。二若因下結示第五二。初結。前生後二。此無下望上顯意。荊溪雲。亦是別擬圓教者。上已判諸菩薩屬別教竟。故不可說屬圓教釋也。此亦一往隨文判耳。若三十二人從遠意說。所入亦是不可說也。得圓意者者。上來亦判三十二人一一相通即成圓義。故今此中得作此釋。不可說門亦如是者。別圓四門各有第五不可說故。故不可說。其門亦通。遍攝一切方屬圓門。二無言下別示無言二。初通示六種二。初約內外通明五。初長爪二。初正示二。初明邪計。長爪即摩訶拘絺羅此雲大膝。舍利弗舅也。由來論勝於姊。懷舍利弗論則不勝。知所懷者智。寄辨尚爾何況出胎。即棄家往南天竺讀十八經。誓讀不休無暇剪爪。時人呼為長爪梵志。學說還家問甥所在。人云為佛弟子。即大憍慢。我甥八歲聲震五竺。彼沙門者有何道術誘我姊子。徑往佛所思惟良久。不得一法入心。語佛言。一切法不受受即安義。此言一切法我皆能破使不得安。故言一切法不受。毒氣者即三毒心中妄計也。應雲皆三毒。文中作雲毒字誤也。二佛心下顯佛破。佛心無三毒者顯佛慈心破彼邪執。汝之下正出佛破。先牒彼計反問定之。汝之不受者牒彼計也。汝見是受不者反問也。謂汝起不受之見。汝內心為安受此見。為不安受此見。若見下出佛難意雙破彼執也。先破受次破不受。初意者。若汝此見安受於心。何得一切不受。以汝見心亦在一切法中故。次破不受者。應雲若見不受。今雲不見者語倒也。汝見若亦不受何得見他有受。便欲破之既執己破他。驗知汝心有受汝受於受者。汝心受於不受之見。此見即受。故雲汝受於受。受即苦諦者。受有三受。讚喜即樂受。毀瞋即苦受。不讚不毀起癡即捨受。樂受有壞苦。苦受有苦苦。捨受有行苦。故雲受即苦諦也。流轉生死者由集感苦受五道生。故雲具受諸受。雲何下佛結責也。二故知下簡非。二犢子三三藏四通教五別圓。二約正教點示。二今此下別顯今義二。初約文示義二。初別圓對辨。此以諸聖各入則成別義。故使文殊即亦成別。若約一一互通即成圓義。今即亦圓。一往暫分此圓前別。二往明義前後該通。雖作別釋以圓為正。二取文下徵文顯含二。初徵文總立。文殊既雲一切法不可說等。故知一切包收四教及以外道之法悉不可說也。若爾何謂文殊談圓不二耶。正由包收凡小方顯圓門。即是一心本具十界六凡四聖。凡對外道聖收四教。九界即佛。鹹即空中。故俱不可說。圓融之旨於斯現矣。二如涅下引經釋成二。初引涅槃正明。今以生生句屬凡夫者。即收長爪犢子。生不生即收藏通。世諦死時者即見思破也。不生生即別教十行。亦收通八地。初出胎時者。此以塵沙惑破道種智生名出胎也。故知下結示。世間即邪外。出世即四教。百界一心何所不攝。二引法華助顯二。初正約圓釋。諸餘法者即前三教及邪外等。此權即實名體內權。無非佛法。故使七方便人無能測量言辭相寂者。十界權實鹹皆寂滅。二簡下例簡二教。二復次下結前起後。三維摩默然三。初文殊問。次淨名默然。三文殊歎。三聞品得益。   香積品   初釋題二。初正釋題。今依正報勝人者。今依憑正報以立品名。舉正報以收依果也。佛超一切故曰勝人。二明來意。二解文二。初分科。二第二下隨釋二。初身子念食二。初正釋念食。諸佛至不餐者。以佛內證中道故不偏中。以表之也。毘羅三昧經瓶沙王問佛。何故日中佛食。答雲早起諸天食。日中三世諸佛食。日西畜生食。日暮鬼神食。佛制斷六趣因令同三世佛食。二懸示譏訶。此大士譏訶二。初分科。二隨釋五。初譏。經雲八解脫等者。生公雲。八解脫以不淨觀居初。而食是不淨之物。既以體八為懷者。豈有欲食之情哉。二許食。三遣化請二。初分科。二今言下隨釋四。初入三昧三。初入三昧。二現請飯之國。以香詮理者。達香由心造。即香是心香具三千。即空假中故雲詮理。亦有一乘之化者。大論三十八雲。有佛國土為一乘說法。純以菩薩為僧。有佛土聲聞菩薩雜為僧。如阿彌陀佛國。菩薩僧多聲聞僧少。三十眾皆見。二遣請飯二。初分科。二隨釋。五段如文。亦有得義者。妙理當顯大用即彰。三到彼問訊二。初分科。二隨釋。諸段悉如文。四蒙飯而還二。初分科。二心誡下隨釋。皆如文。四命大弟子共食二。初分科。二隨釋。皆如文。經雲限意者。捨事求理名為限意。無悲自度亦名限意。經雲經不可盡者。以心無盡故飯亦無盡。心性究顯有斯大用。芥納須彌其事類也。經雲猶故不賜者。方言雲錫□盡也。而字通三體。賜儩澌俱訓盡也。古經作賜不須輒改。四二土佛行化二。初懸談義旨三。初總示來意。二然機下別明起教二初明二。土起教二。初明別對二土。二今但下起教互通三。初敘別略斥。未必全爾者。未必穢土定用音聲。淨土定用香味也。二何以下徵釋互通二。初明聲教通淨土。二若耳下明香味通穢土二。初正明通穢。二例如下引例釋成。三今正下結示別意。而判淨穢者。既現國是淨。復以香味為教。故對此穢土音聲為教以判兩別。二約身飯釋疑。三料簡正旁二。初明彼土香正味旁。二今娑下為化此方二塵俱至二。初明俱至所以。正助兩門者。香正味助。二引例釋義二。初喻藥。有通別者。通即飲食別即大黃等。準律凡有四藥。故律鈔雲。報命支持勿過於藥。藥名乃通。要分為四。言時藥者。從旦至中聖教聽服事。順法應不生罪累。言非時藥者諸雜漿等。對病而設時外開服限分無違。七日藥者約能就法。盡其分齊從以日限用療深益。盡形藥者勢力既微。故聽久服方能除患。形有三種。一盡藥形。二盡病形。三盡報形。今言通藥即前三種。別藥即是盡形。外來內發者。湯火刀杖名外來病。四大增動名內發病。更加餘味等者。四分雲。一切鹹苦辛甘等不任為食名盡形藥體。善見雲。一切樹木及草根莖枝葉為食不任者盡形服之。即今雲。大黃巴豆也。二今正下合二。初正合前喻。以通譬正以別譬助。二若利下更作譬釋二。初正釋。二同是下結示。二此間下明此土聲色正旁。二此中下隨文正釋二。初標示。二正釋二。初此問彼答二。初此淨名問。二彼菩薩答。即大乘木叉者。一止一作鹹即心性。法鼓經曰。心無盡故戒亦無盡。二彼問此答二。初分科。二今言下隨釋六。初問二答二。初開五乘化剛強眾生三。初總答。二別答二。初懸示菩薩但處中者者。謂列在人天之後聲聞緣覺之前也。三應供者見修無學也。五佛子者四果支佛也。二就人下正釋五乘四。初人乘。意為一飲酒者。以因醉動心三毒重。故意口不開。至為三者。意口細故合身業粗故開。二天乘。三業委開成十善法。秉持既細故感天報。此名通因。更加餘行及以禪定以為別因。故有諸天果報不同。如正法唸經說。經雲。是殺生是殺生報者。即華嚴雲。殺生之罪能令眾生墮三惡道。後生人中得二果報。一者多病。二者短命。餘九因果悉如華嚴經雲。無義語者華飾美言。苟悅人意名無義語。三菩薩乘。四聲聞支佛乘二。初約三學正釋三。初戒學。經雲是應作是不應作者。疏解已明。今更助釋。是應作者是作持。止則成犯。是不應作者。是止持。作則成犯。波逸提等者。南山雲。義翻雲墮。十誦雲。墮燒煮覆障地獄故。七聚者一波羅夷。二僧殘。三偷蘭遮。四波逸提。五提捨尼。六突吉羅。七惡說。三種羯磨懺者。一心念法。二對首法。三眾僧。法心念者發心念境。口自傳情非謂不言而辨前事。對首者謂各共對面秉法也。眾法者四人已上秉於羯磨。此三略明。若曲枝分則有八種。心念有三。一但心念唯得自說。有人亦成數列三種懺。輕吉羅.說戒.座上發露.及六念也。二對首心念謂。本是對首之法。由界無人佛開心念且引七種。四分中有安居。十誦有說淨受藥受七日。五分有受持三衣及捨三衣。善見受持缽也。三眾法心念謂。本是僧秉。亦界無人故開心念。四分說戒自恣。外部受僧得施及亡人衣。對首法有二。一但對首。以是別法不開僧。用界雖成眾亦自得成。總依諸部有二十九受捨三衣.缽.尼師壇.及受捨百一供身具.捨請捨戒.受依止法衣缽.藥.說淨.受藥.受七日.安居.與欲.懺波逸提.懺輕偷蘭.懺提捨尼.懺重吉罪.發露他重罪.及自發露。六聚僧殘中白捨行法.自行行法.自僧殘諸行法.白入聚落尼.白入僧寺尼.請教授.作餘食法。且論略爾。二眾法對首同前眾法心念也。眾法有三。一者單白。事或輕小。或常所行。或是嚴制。一說告僧使成法事。二者白二。由事參涉義須通和。一白牒事告知。一羯磨量處可不。便辨前務通白及羯磨故雲白二。三者白四。受戒.懺重.治舉.訶諫。事通大小。情容乖舛自非一白告知。三法量可焉能辨。得以三羯磨通前單白故雲白四。又作法等如優婆離章。二定學三慧學二。初釋有漏無漏二。初牒經通解。二從此下約三乘別釋三。初標。二修。此下釋三。初菩薩如菩薩戒中說者。即菩薩善戒經中備明菩薩行六度。破六蔽。於一一度皆具四事。一者修道。二者莊嚴菩提。三者自他利益。四者得後世大善果。因論破蔽遂指彼文。若梵網戒乃是別圓菩薩。非藏通也。應知藏通但稟篇聚。故大論雲。釋迦法中無菩薩僧。文殊彌勒皆聲聞眾中依次而坐。蓋謂此也。今文於二乘中戒定總說。慧學分三正是此意。故知非但戒同所修禪定亦同二乘。但以慧勝故稱大乘。人或昧之遂指梵網以為四教菩薩戒法。法華玄義行妙之初點示甚顯。二聲聞。三支佛。三雖約下結。二是正下釋下諸句。二問下簡戒慧通局。荊溪雲。菩薩在俗非僧數攝者。若藏通三乘不別立戒。具如法華玄義中料簡。荊溪既雲藏通三乘不別立戒。故知疏文且通。總而指兼含別圓菩薩也。以淨名答彼菩薩說釋迦開五乘必該一代。是則二乘通兩。菩薩該三。疏文從省且從三藏。此中答意復該別圓。是故荊溪還指法華玄文料簡之相。故彼文雲。他雲梵網是菩薩戒。今問是何等菩薩。彼若答言是藏通等菩薩戒者。應別有菩薩眾。眾既不別戒何得異。又若別明菩薩戒。何等別是緣覺戒。今明三藏三乘無別眾。不得別有菩薩緣覺之戒也。若作別圓菩薩解者可然。何者三乘共眾外別有菩薩。故別有戒。問三乘眾外別有菩薩戒者。緣覺戒雲。何答三乘眾外無別緣覺。三結答。二譬顯中經雲□□j□椽□□□聾□□□E騷□□檢□□□襏□□□F□□□稻□□□□禜餽□逆□□\□□□□□□H□□裀□□襐□□□□□□槧□觤□□鴃暱部慼慼橇T□□□□□□□□□□□露□露□橇W□□□□□□□視穇□餺□□□□G□□□婇□□□□□□□□□□觩□□褓□□□延槤□飀□□□□□糖□□□□□□□屢□□□□□□□G□□□□妲□獎□□□□□□裀□□娳□魯稜□□□□□□□□□p埤□□榍襼涼q□□□□視餼切埤□□榛□飯□晼慼媜C□裀□□□□堙慼慼慼慼慼潸|□腦□妤韣¥F□□懦□□□韣¥恁慼慼慼C千里之外設方伯。五國以為屬。屬有長。十國以為連。連有師。三十國以為卒。卒有正。二百一十國以為州。州有伯(屬連卒州猶聚也。伯師正亦長也。凡長皆因賢侯。為之殷之州長曰伯。虞夏及周皆曰牧)。八州八百五十六正。十八師三百三十六長。八伯各以其屬。屬於天子之老。二人分天下以為左右。目二伯(老謂上公。周禮曰。九命作伯。春秋傳曰。自陜以東周公主之。自陜以西召公主之)二合。遂得發真斷結者。此入聖位如為方伯。若在賢位則如高遷。二用下結示經意。二若作下四土傳望二。初傳示輕重。二今取下結示經意。二歷別十事。五更問此土菩薩行二。初牒經文總解。疣者肉之凸病。二約乘戒判釋二。初標示。二大乘下正釋荊溪雲。但戒急而無乘者明無大乘。六淨名答。經等心眾生者。等心尊彼不分怨親。   菩薩品   初重分大科二。此二下總明來意。三菩薩下別解二品二。初淨名掌擎大眾同入庵園歸佛二。初釋題。二就此下解釋二。初兩意分經。蓋大師異時分文。故章安具錄之也。二初為下隨文釋義二。初分科二。初同下隨釋也。下去經科已在疏文不煩委錄。用前七日為方便者。即小乘七方便也。五停合一。總別念為二。並四善根七也。四處辨消者聖三凡一也。故雲七日乃消者。荊溪雲。用前事解七日之文。為理解中之前方便。若入發心者。正指方等起慕大心。為法華入位之方便也。二復宗說佛國因果二。初懸談義旨二。初總示二章對上五意。五重之中兩意者。於前釋題五意中。此當初二兩意。初雲大士助佛闡揚化功已畢須還佛所。次意雲。佛初明佛國因果。大士助宣此義。須歸佛所復宗明義。二上開下科對佛國以顯復宗。上開宗者即佛國品也。說文雲。開張也。廣雅雲。宗本也。初品張佛國之宗本。明淨土之旨義。故曰開宗。此中復宗者中間諸品別論餘法為顯佛國。所為既訖還歸佛所。復本所說佛國之義。故使文節與上符合。二上果下隨文釋義二。初明佛土。不同起根各異二。初復宗說果。明佛國佛事不同二。初正明果三。初配上總明二。初舉前示同二。初明四義符同。二良由下示不次第意。文中先述意。次類如去類顯。名異義同者。三周名異。開權義同。類今四段名殊佛國義一。三十六問者。即長壽品初迦葉童子發問也。古來分問開合不同。或三十二四六等殊。即問雲。何得長壽等也。義相主對。名字不同者。佛以一十二品答三十六問。其有名義主對者。則以長壽品答雲何得長壽問。金剛身品答金剛不壞身問等。復有一品。而答多問則是名字不同也。義意若正等者。但取與問意合。不責名異。此中下結例也。以今四段對上開宗。雖不次第同顯佛國。二今第下約今正對。二此中下隨文別釋四。初釋上第四何法起根二。初正釋三。初敘意總釋二。初明六塵具法悉可起根三。初總示根塵。二若毘下對小顯大二。初小乘明眼色用劣。二大乘明眼色該通。荊溪雲。豈可將此毘曇以難法華。信知但是不了之教。定不可依。又今毘曇師若聞斯語。豈不撫掌。三故大下引證結成二。初引證六根。二當知下結成具法。二今將下明諸國從勝各用一塵二。初正明從勝。二如此下以此例餘。二光明下牒文別解。何但他國等者。荊溪雲。此土尚有光明為事。何況餘土正用光明。如思益所辨者。彼經雲。又如來放光名曰能捨。佛以此光能破眾生慳貪之心。能令行施。又光名無熱。能被破戒之心令持禁戒。又光名安和。破瞋恚心令行忍辱。又光名勤修。破懈怠心令行精進又光名一心。破妄念心令行禪定。又光名能解。破愚癡心令行智慧廣。如初句。又放四儀一切法光亦如是。小乘中或言光到觸者。荊溪雲。到而方觸也。不到觸者謂。不到不觸。縱非不到亦非益相。如須扇多佛等者。大論明。此佛朝成道暮入滅。故留化佛度眾生也。四大菩薩至功德者。法慧菩薩在忉利天說十住功德林菩薩在夜摩天說十行。金剛幢在兜率說十向。金剛藏在他化說十地。不可定判。安在化人者。謂菩薩作佛事之言。不可定作化菩薩消釋。以華嚴四菩薩是實非化。亦是用菩薩為佛事故。故屬下雖化實不同俱屬起根也。此間亦坐菩提樹得道者。此本尼拘律陀樹於下得菩提。故因以為名。智論雲。樹下思惟如佛生無憂樹。成道菩提樹。轉法輪吉祥樹。入滅娑羅樹。行者隨諸佛法常處樹下。或現常身者即丈六身。是常所現也。故大論四十四雲。釋迦文佛常光一丈等。夢幻十喻者。經文但七而無城化空三也。荊溪雲。況復十喻本喻於空。此亦空為佛事耳。菩薩得有者。於空見不空故。以十喻為誑相者。暹雲。光統以四宗判教。一因緣宗指毘曇六因四緣。二假名宗指成論三假。三誑相宗指大品三論。四常宗指涅槃華嚴等常住佛性本有湛然。若佛不示至能知者大論文也。昆蟲者昆亦作昆。禮記曰。昆蟲未蟄不以火田。鄭玄雲。昆明也。明蟲者得陽而生得陰而藏。故曰昆蟲也。三廣說下指廣結略。二齊此下總結。二釋上第三明入佛慧二。初分科總敘。二但諸下隨文正釋二。初善門。二惡門。女人示貪慾者。舊經第四十二雲。善財童子至險難國大莊嚴城婆須蜜多女所。白言我已發菩提心。未知雲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答言。我已成離貪慾實際法門。故天見我我為天女。人見人女。乃至非人見我為非人女。若欲所纏來我所者為其說法。皆悉離欲得無著境界三昧。見我得歡喜三昧。與我語得無礙妙音三昧。執我手得詣一切佛剎三昧等(云云)。凡夫為此墮落者。荊溪雲。總雲世人多分之相。豈可和須蜜令人墮耶。此少唯益。滿足王者。新經名無厭足王。舊經四十一雲。善財至滿幢城滿足王所。見無量眾生犯王法者。身被五縛或斷手足或截耳鼻乃至以火焚之。善財懷疑。虛空有天告之。勿疑。即詣王所白言。我已發菩提心未知雲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答言。我成就菩薩幻化三昧法門。十惡眾生不可教化。我為調伏令解脫。故化作人眾種種苦治。令捨十惡發菩提心。當知我身口意乃至螘子不生害心。何況人耶。見婆羅門者。舊經四十雲。善財至進求國方便命婆羅門所。時婆羅門修諸苦行求一切智。四面火聚猶如大山。中有刀山高峻無極。從彼山上自投火聚。善財白言。我已發菩提心未知雲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答言。汝今若能登此刀山投火聚者。菩薩諸行悉皆清淨。善財疑念。十萬梵王在虛空中告。令勿疑。爾時善財即登刀山自投火聚。未至中間即得菩薩安住三昧。既至火焰復得菩薩寂靜安樂照明三昧。即新經六十四雲。伊沙那聚落勝熱婆羅門也。三既善下結示顯意。三釋成下結顯經意。結撮始終者。初品始明淨國。二釋其意二。初敘意分科。方便至之土者。方便曲巧也。曲巧隨緣示現三土。隨緣不變同一寂光。鏡像器飯喻意可識。二今就下隨文釋義四。初就虛空結釋二。初約佛國。譬文與此對釋二。初舉譬。二此言下合法。二今此下約佛國。法文與此對釋三。初牒上四番。二雖下約土正解二。初約事理消經。二今四下明寂光體遍。三是故下結成今意。二略明身智。萬延量者。延謂由延。亦由旬耳。三廣明身智二。初對前辨示二。初約廣略相對。二約思議不思議相對二。初明二諦俱異。二何以下徵釋相狀。初釋三藏二諦相。次極智下釋圓教二諦相。二今十下正釋經文二。初約不思議明俱等。文中牒經消釋小不次第。對經可見。應以同等二字逆通諸句。文中並約二身釋等。以諸佛俱有二身。所以諸句同等性等者。性應作姓。即釋經文種姓二字也。剎利婆羅門者。諸佛應世不出二姓。世尚威勢者則生剎帝利姓中。如釋迦果也。世尚德行者則生婆羅門姓中。如彌勒是也。法身之性等者。以性釋種姓義。亦是以事表理。習種至妙覺者。果由因剋。故遍列諸性勝應至眾生者。此勝應即他受用報也。二此之下約互相釋結用義。荊溪雲。此之身智等者既可以土釋身。即可以身釋土。四約三號二。初分科二隨釋二。初正釋三號三。初釋三藐三佛陀二。初約思議。二約不思議。二釋多陀阿伽度。亦先思議次不思議。於真如之理者即三藏偏真也。三釋佛陀例前二釋也。疏文從略。於前科不思議中明之耳。釋請法中。隨其靜亂者。靜用文如彼國。亂用武。如此國。權道有疑者。大論四十三雲。菩薩二種。一者有慈悲多為眾生。二者多集諸功德。樂多集功德者至一乘清淨無量壽國土。好多為眾生者至無佛法僧處。讚歎三寶之音令彼國菩薩即第二人。故於權道有疑也。問豈有無慈悲名菩薩耶。答慈悲無異俱化眾生。期心早晚有殊耳。故大論四十五又雲。有先自成就功德然後度眾生者。有先成就眾生後自成功德者。今彼菩薩即是先自成後度生。一往對此土菩薩即當先成就眾生人也。二往此土具有二人。即三根出假是也。今彼國菩薩則當真出假人。二佛為說二。初對上分科二。初對上佛國。二今就下正分今文。二釋中下隨釋三。初總標勸學。二釋二。初略釋。二廣釋三。初明不盡有為二。初標二。釋三。初約句總標。二今言下牒前示義二。初大師正釋二。初正明二義二。初約中道示義。二俗諦下約二諦解名二。故盡下對上釋成二。初對佛國釋成。二私問下章安私解。問意者。彼九百萬菩薩既來此土。以香益物。則已能雙流。何故始問。答意者。彼諸來菩薩中有權有實。故以權引實者。為引利心實行示益物之儀。故使無生大士權設斯問。以實隨權者。彼初心實行雖未有雙流之用。以權神通所攝故能隨來。三文中下隨難略解。子在難者喻眾生在生死。父母在宅如菩薩在禪定。慈念眾生不以寂靜為樂。故雲如地獄。云云者諸皆可見也。經雲不輕未學敬學如佛者。未學當學所以不輕。已學當成故敬如佛。經雲見來求者。為善師想者。本無施意。因彼來求發我施。以則於我為師。故起師想。不住無為中。經雲。修學無起不以無起為證者。諸法緣會而有。緣散而無。何法生有待緣而起乎。此觀空觀之別門也。三疊釋二。初離文通宗二。初對佛國顯復宗二。初對上釋成二。初敘前佛國。二今下明今釋成二。初明三段相由。以前不盡有為成佛國橫。不住無為成佛國豎。又今二段各含橫豎。故疏不的對。今疊釋成佛國結釋橫豎。二示前後互辨。此示今段與兩科迴互耳。二今言下徵文略解二。初約雙照正解。二若三下約身智釋成。二就此下約權實示疊釋三。初約四雙分文。知病識病者。總略名知委辨曰識。二約此下約權實廣解二。初正辨三種權實。或說權為實者。荊溪雲。即是藏通三種真也。或說實為權者。含中入真也。此等對圓並名化他。故下文雲。約此判思議不思議。此是通教及二八中之真俗也。或於權中而辨權實者。以說權為實故權中有實。或於實中等者。以說實為權。故實中有權。逗機淺深者二教則淺。含中則深。二約此下廣歷諦教釋義二。初歷二諦三。初標。二若是下釋三。初自行權實。二自行化他三。初雙標。二何故下雙釋二。初法故言三人等者。大品文也。以三乘中利根見中道故。故知含中在真。謂說真諦者。彌勒既以見中為真。則是論偏空。正當俗諦。即複俗中幻有即空也。故使五百聞俗謂真。雖不彰至其義者。謂大品但雲三人同斷。大經但雲謂俗為真。而宛有中道義也。已如向釋。若通別教圓教等者。荊溪雲。別教有時屬於化他。有時亦得將為自行。有時亦得名為自他。二見空下譬。三日月下合。三若菩下雙結。三化他權實二。初標。二何以下釋二。初約空石喻釋相。二但思下對不思議辨異。所以更對不思議辨相者。以化他純用藏通。則但是思議。其利根者。於通真見中理。則成不思議。若約利根還同自行。化他權實義既相涉。故須辨相。文為二。初正明思議二。初重舉前喻。稍稍消磨喻漸。礦盡金現喻頓。即是斷見思盡受中道接故得名頓。二思議下合喻釋相。先正合前喻。如一切下更以譬顯。此取行人體物淺深以喻秖一思議。其利根頓見中道。文中雲生滅無生之言。悉取體物之解以喻悟理淺深耳。非是約法也。智之下者見森羅是四大。如藏教但見無常。智之中者見森羅生滅。如通二乘及鈍菩薩。但見即空。如生滅至真諦者。此是智之上者見森羅是空。喻利根人。即見中道。既對中下。任運是上。故不雲上耳。此豈非漸頓也者。以喻明之。宛見思議中有頓義。既有於頓則亦屬不思議。但約菩薩。元始化他說於二教。唯是思議頓見由根。故使二教但是化他權實。而教下既有受接之理。不得不辨故此明之。二對辨不思議二。初約喻正明。如如意珠者。珠喻一心。能雨諸寶。喻一心隨緣變造十界。珠雖無寶而具寶性。以喻心性本具百界三千依正之性。名為理造。不假隨緣。理常造故。故知此造即具異名。畢竟無所有者。雖無所有而有寶性。若謂無性他應雨寶。何須摩尼。不思議下合喻也。而能真俗具足者。不當有無。有無自爾。何以故。俱實相故。實相法爾。具足諸法。諸法法爾。性本無生。一切真俗者即前三教二諦也。悉在十界所收故。二若約下寄(此下落紙也。從菩薩行品末至阿□品中)初總答二。初釋經文二。初總別釋文二。初總。二別觀。己心性既是實相者。實相必諸法。諸法必十如。十如必十界。十界必身土。身份假實故有三千。是故三千同在心地。與佛心地三千不殊。方乃名為三無差別。方曉今經觀身實相。故雲即是。至義齊也。且迷中之理尚齊妙覺。而況等覺悟中之理。而況妙覺佛。佛道齊。若曉觀心前二可了。譬如人射法者。始學射者即期中的中。自親疏始觀心性。即與佛齊。悟自淺深此用首楞三昧喻也。彼經上卷佛告豎意。譬如學射。先射大埻次射小埻。次學射的次學射杖。乃至學射一毛。射一毛已學射百分毛之一分。能射是已名為善射。經文具以欲學首楞嚴先當學愛樂等一法合之。彼存次第。始學射埻。今約不次即從初射的中有親疏。始疏終親。以喻圓觀。二若正下結示觀法。二所以下對問顯意二。初明因身顯土。二他下示所居真國二。初他解。二今釋二。初明法身有土。二故金下引經證成。二別答二。初釋觀三世二。初正釋經文。如見有未來之法等者。此語過去法未至現在時。故雲未來之法可得。是有邊無邊者。牒凡夫妄執有過去也。此即外人妄計謂。過去有邊無邊現在常無常未來如去不如去。乃至各加兩亦雙非。約三世五陰共成六十。不離斷常即六十二見也。大論大經並疏及輔行等處處明之。今意者若過去實有可同外計。今既本空其計安是。下明後際不去現在不住。例之可知。二他解下對古示義二。初約位辨常二。初敘古。二明今。若解今意方曉大經二鳥雙遊之旨。文為二。初明金剛前自行故常。適今者始今也。凡夫並常。何況分聖。二金剛後約化他故無常。然約自行亦有無常。以元品無明未斷故。今此且就化他明之。妙覺極果尚示八十無常。豈況分常而不示乎。二示應化異二初古明應化義同二今明應化體別。二釋不觀色等者。向如訶須菩提者。弟子品雲。其施汝者不名福田。供養汝者墮三惡道。如慰喻者。即經雲。須菩提取缽勿懼等。訶則以大聖小。故非福田。慰則小乘聖人是界內福田也。釋三世偈者。雲本無今有本有今無。三世有法無有是處。古人多解。今家正義唯約三諦。即真而俗是本無今有。即俗而真是本有今無。即邊而中是三世有法無有是處。又即一而三。即三而一。三一即非三一。以消四句釋然大觀。佛於大經四出宣說。故使古人名四出偈。若知三諦一心則統乎一經。何止四出貫乎一代。何止一經包乎十方。何止一化該乎三世。何止現在。卷多歸一唯指自心。自心本無諸義安在。無不離有眾說炳然。故知四出亦且隨機證義為便耳。二身子問應身二。初敘意分科。二隨文釋義如文。二明所居淨國二。初敘意分科。二分言下隨文釋義。經阿迦尼吒或作貳吒或作尼沙詫或言尼師吒。皆梵音輕重耳。正言阿迦柅瑟□j□鷺□□飀□□槫□□騿慼癒慼慼慼潼W□□¥蝦□舐擦懣□□□H苧□□□□‥□J□□□□媦□□籤□偩□韣□   法供養品   三流通分二。初總敘分章二。初總敘二。初指品標章。二來通下舉名解義。二分章。二就前下依文別釋二。初品分二。初分科懸示二。初總別分科。二今言下懸示品意二。初正釋品名三。初正釋。二如下引證論。第四雲。佛於摩伽陀國尼連河側優樓頻螺聚落得菩提成就法身。故多住王捨。報生地恩故多住捨衛。二國之中下顯法身勝也。此經既詮實相。即是諸佛法身也。故帝釋護持。三護下例結。二復次下護持所以二。初明今說酬請。二若作下依教判人。若依華嚴以十地對六欲四禪者。帝釋是二地菩薩。率化群下者。儀禮雲。勗率以敬。鄭玄曰。率導引也。二就歎下隨文釋義。初歎法二。初分科顯實。非法無以成人者。由悟實而成聖。故非人無以顯法。故人有神用方顯法勝。二百千下隨文正釋。覺心所護者。即是佛護也。八魔十魔如前記。吾助爾。喜者爾汝也。二述其歎人二。初分科懸示二。初總別分科。二所以下懸示義旨二。初立疑徵起。二正言下依義答釋二。初明福慧勝劣三。初略示勝劣。生身之福不動不出者。大論五十八雲。依止者己身.財物.受者。是法中取相心著。生憍慢等煩惱。是名世間不動不出。能動能出者。論雲。動者柔順忍。出者無生忍。聲聞法中動者學人出者無學人。二故言下引論委明福不趣等。即彌勒金剛般若論也。福不趣菩提者。佈施七寶如須彌山福也。二能趣菩提者。受持及讀誦。此二趣菩提。是故此二名為了因。於實等者。正明讀誦般若資於實相。是故持誦名為了因。故雲於實。降斯已外但名生因。生因者有漏因也。故雲於餘。荊溪雲。於實下生了二因互比決者。此約無了之緣無緣之了。當分各說。豈有發菩提心者。獨有緣因而無了耶。獨有於了而無緣耶。若獨有者彼此不成。對緣而了了方成。了緣亦如是。三供養下牒義酬問。荊溪雲。供養生身名生因者。此約唯供色身之佛不聞法者。或見生身唯說小法。並名福。不趣菩提也。二金下引二經證成荊溪雲復次大品至諸佛為怨者以小教中所不說故故無於罪福之緣。二第四下隨文釋義。修行福多者。隨便牒文耳。應知秖指修行二字。是述法行。經雲福多於彼則是總顯信法勝前供養起塔耳。經雲。如來等十號者。一切諸佛皆有通別兩號。彌陀釋迦等是別號。如來等十是通號化相須分故立別名。實德齊同故立通稱。無虛妄名如來良福田名應供。知法界名正遍知。具三明名明行足。不還來名善逝。知眾生國土名世間解。無與等名無上士。調他心名調御丈夫。為眾生眼名天人師。知三聚名佛。諸天世人無能過者名世尊。如一微塵等者。舊華嚴第三十六譬。如有一經卷如大千界所有一切。無不記錄。彼大千等經卷在一微塵內。時有一人出興於世。具足天眼見此經在微塵內。作如是念。雲何經卷在微塵內。而不饒益眾生。即以方便破塵出卷。如來智慧具足。在於眾生身中。但眾生顛倒想覆不知不見。如來天眼觀已曰。奇哉奇哉雲何如來智在於身中而不知見。我當教彼覺悟聖道令離顛倒。見如來智在其身內與佛無異。即時教彼修八聖道見如來智。信受實相等者。信受即名字。修行通觀行相似。即是至異名者。三脫不縱不橫故稱微妙。三脫之法非凡小之思言議。故稱不思議。故雲異名也。聞持前行者。荊溪雲。住前修於果地功德。具如止觀記。注云云者。具如第一疏釋歎德中明六度也。三種受者三土中思惑也。入涅槃般若者。荊溪雲。涅槃解脫也。即對般若而為二也。取於實相中道也今謂圓觀實相即住前修行入涅槃般若者。由似入真。得涅槃斷果。般若智果。即是諸法不生而般若生。亦是入理般若名為住也。是圓頓漸三教者荊溪雲。圓頓是圓。漸是三教。故雲漸三教也。二十七賢聖者。中阿含三十福田經明二十七賢聖。學人有十八。謂信行.法行.信解.見得.身證.家家.一種子.向初果.得初果.二向.二果.三向.三果。及五那含。謂中.生.行.不行.上流。無學有九謂。思.進.退.不退.不動.住.護.慧俱。五怖如前記。三種生死者荊溪雲。於變易中分出因緣。示百句解脫者。至於極果方具百句。若具百句豈唯百耶。若具一切何獨果耶。若聞不聞者。聞謂依聞而解。不聞謂自思得解。今據內修同名法行。經雲得五神通者。若據前得忍猶是相似位人。未得中道無漏。故但五通。若已入分真則讓極果無無漏也。經雲迦羅鳩孫馱者。亦云拘留孫。此雲所應斷。即賢劫第一佛。在第九減人壽六萬歲時出。樓至即最後佛。在第二十增劫中出世。   囑累品   初對前辨示。二囑是下正釋經文二。初釋題。二就文下解文也。優波踘多者。付法藏傳及阿育王經皆雲。踘多於摩突羅國說法。魔王於說法處雨真珠華瓔珞華等化作白象。七寶莊嚴化為七人。端正殊特。舉會觀察無聽法者。於三日中說法無一人得道。魔王歡喜。踘多即入三昧觀之。知是魔作。魔復以瓔珞著尊者頂上。知已作念。魔壞正法。如來何故而不調伏。即觀佛心知佛令我調伏。即以蛇人狗三屍化為瓔珞。感魔王至謂之曰。汝與我鬘深感厚施。今還以此用酬贈汝。魔大歡喜舒頸受之。至其頸上還見死屍蟲蛆欲出。魔深厭惡語踘多曰。汝今雲何以此死屍而繫我頸。魔以神力去之不得。求請諸天。乃至梵王求脫此屍。梵王曰十力弟子所作我不能脫。若歸依踘多容有得脫。魔受梵教至踘多所五體投地求脫三屍。尊者曰。汝於正法莫作惱害。然為汝脫。魔言受教。即為脫之。為無相佛者。謂德齊於佛無相好耳。此褒稱之辭耳。三若是下約人釋二。初略示。二言深下廣釋二。初起釋久行二。初引無行貼釋二。初引彼經正明二。初牒解深經二。初牒文引經。荊溪雲。言深經者引無行經。貪慾是道者是也。眾生無始與此三俱勤。觀眾生於茲取悟。故雲即是。一切諸經大旨悉然。不得意者。以三為是。二指此下依經示義。二彼經下重引勸誡二。初重引經。荊溪雲。恐人誤解。故更引彼經。深達此法者亦不破於戒等。二行人下明誡勸。二實相下約因果結釋。二若能下對今文結顯。二若樂下追釋新學二。初正釋根。添水之乳者。大經菩薩品雲。如牧牛女為欲賣乳貪多利故加二分水。轉復賣與餘牧牛女人。彼女得已復加二分。轉復賣與近城女人。彼女復加二分賣與城中女人。彼女復加二分詣市賣之。古師釋二牧女譬弘經者。女性諂曲譬弘者不能忘懷為法而多諂眾利。故以牧女譬之。初加二分者。一抄略此經。二分為多分。第二加二分者。一除深妙語。二安世諦言。第三加二分者。一抄前著後。二抄後著前。第四加二分者。一前後著中。二中著前後。二如即下引事證二。初引現事。二此中下引昔事二。初正引昔緣。荊溪雲。此是往日沙彌者。佛是和尚阿難是闍梨。二故知下結淺顯深。三約此下總結。三教迂曲名飾辭。圓頓極談名直語。如喜根等者如前記。擯法亦成者亦纔也。又大論第八雲。苦行頭陀初中後夜勤心禪。觀苦而得道聲聞教。觀諸法實相無縛無脫無解。心得清淨菩薩教。然此以小比大故作此說。於菩薩圓乘亦未嘗廢於禪觀等事。次文分二。初釋輕慢。二次復下釋取相二。初明取相成非以釋經文二。初約經文顯失。二如三下舉人師示過二。初明諸師取相。三時等者。古來南北通用三種判教。一頓謂華嚴。二漸十二年前有相教阿含經也。十二年後無相教從般若至涅槃也。三不定教。謂勝鬘光明等。非頓漸而明佛性常住故名偏方不定教。虎丘岌師更於漸教分為三時。謂有相。無相.常住。即指涅槃為常住教也。四時者白馬寺宗愛師判漸為四。三不異前。於常住前無相後指法華名同歸教。五時者道場觀等。漸更為五。四不異前。於無相後同歸前指今淨名及思益等為褒貶抑揚教。半滿者。菩提流支以十二年前為半字。十二年後是滿字。四宗者光統判教也。一因緣宗。指毘曇六因四緣。二假名宗。指成論三假。三誑相宗。指大品三論。四常住宗。指涅槃華嚴。六宗者。光統更開四為六。四如前。指法華為真宗。大集為圓宗。具載法華玄義第十卷。二明今家無著二。初正明無著。三教二教一教等者。荊溪雲。三亦秖是漸等三教。二即頓漸。一謂一音。無教者無言說也。乃至八教隨宜用一。而以諸教用兼於觀。更互融通意。令無滯方便入道。若不爾者。與外何殊。故令於教以起於行。行教相盾以悟為本。介爾有著者。周易曰。憂悔吝者存乎介。韓康伯注雲。介纖介也。二自執下斥諸師二。初大師斥。二南嶽斥。二明寂照入道以顯經意二。初標示。營道猶雲修道也。二但下正釋二。初明說默互資成益二。初正明互資二。初示說默該收。二須識下明互資成益三。初法二。初明對病設藥。二語默下示用治適時。二譬。三合。二故大下舉得顯失二。初舉互資之得。五穀者鄭司農雲。麻黍稷麥豆也。二若偏下顯取相之失。雖謂懷常子等者。雖自謂常住之子托在聖胎。既生偏著長倫生死。所有佛性定不顯發。其猶石女不生也。二若於下明說默各有信法二。初聞思迴轉釋二。初明聖說具信法。二明聖默具信法。加功慊到等者。慊苦簟反。恨也。加功不悟所以自恨心生。禮記雲。貴不慊於民。鄭注雲。慊恨不滿之貌也。孟子雲。行有不慊於心。注雲慊快也。其義亦通。婁婁者。或作慺。並謹敬也。雖非懈謾而不得悟。故須聽法取解。據此明信法迴轉人也。廣明信法相資迴轉等。具如止觀安心中。二又從下內外相資釋。如聞而行是法資信。雖正從外聞而更假內自思惟資助得悟故。如行而聞是信資法。雖正宜內思而必假外聞說法資助得悟故。二付囑阿難二。初敘意分文二。初敘意二。初跡。二本。二就此下分科。二要者下隨文釋義。得要即得諸法者。以實相必諸法諸法即實相。故如得如意則具眾寶也。   維摩經略疏垂裕記卷第十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80 淨名玄論   No. 1780 [cf. Nos. 475, 1781]   淨名玄論卷第一   吉藏法師造   金陵沙門釋吉藏。陪從大尉公晉王。至長安懸芙蓉曲水日嚴精舍。養器乖方。仍抱腳疾。恐旋南尚遠。而朝露非奢。每省慰喻之言。遊心調伏之旨。但藏青裳之歲。頂戴斯經。白首之年。翫味彌篤。願使經胎不失歷劫逾明。因撰所聞。著茲玄論。昔僧叡僧肇悟發天真。道融道生神機秀拔。並加妙思。具析幽微。而意極清玄。辭窮麗藻。但斯經。文約義富。意遠義深。略闡未彰。廣敷似現。故博採南北。捃拾古今。復撿經論。微加檀思。實有過半之功。庶免徒勞之弊。   敘其論意。略為三別。第一名題。第二宗旨。第三敘會處。   第一釋名題 有三。一總釋名。二眾經同異。三別論此經。   一總釋名有三。前總序名。次釋立名本門。後釋本名門。   前總釋名   說曰。夫法身元像。物感即形。至趣無言。而玄藉彌布。故知無像而無不像。無言而無不言。以無像而無不像故。住如幻智。遊戲五道。無言而無不言故。即張大教網。亙生死流。是知斯經人法雙舉。言其人者。所謂淨名。以淨德內充。嘉聲外滿。天下藉甚。故曰淨名。豈止降伏魔怨。制諸外道。五百聲聞自稱不敏。八千菩薩失對當時矣。所言法者。謂不思議解脫。統其大歸。凡有三種。一不思議境。二不思議智。三不思議教。由不思議境。發不思議智。以不思議智。吐不思議教。欲令受化之徒。藉教通理。因理發智。故此三門理無不攝。但門雖有三。義兼本跡。境之興智。謂不思議本也。教謂不思議跡也。要由境發智。然後應物施教。謂以本垂跡。藉教通理。謂以跡顯本。所言不思議者。謂內無功用。不假思量。外化幽微。物莫能測。故曰不思議也。解脫者。略有二。一登法身之位。捨結業之形。謂果解脫。二者道貫雙流。二慧常並。縱任自在。塵累不拘。謂因解脫也。   次釋立名本   略開十門。一教廣為三門。二合三為二論不二門。三會二為一門。四泯一歸絕門。五同異門。六迷悟門。七釋入門。八攝法門。九體用門。十共說門。   一教廣為三門    凡有十句   一維摩詰不思議解脫本者。謂不二法門。所以然者。由體不二之道。故有無二之智。由無二之智。故能適化無方。是以經雲。文殊法常爾。法王唯一法。一切無礙人。一道出生死。故知不二為眾聖之原。夫欲敘其末。要先尋其本。是以建篇論乎不二。問曰。不二法門。既為其本。請聞其要。答曰。一道清淨。故名不二。真極可軌。所以雲法。至妙虛通。故稱為門。蓋是總眾教之旨歸。統群聖之靈府。淨名現病之本意。文殊問疾之所由。子欲聞之。今當略說。大論不二。凡有三品。一眾人言於不二。未明不二無言。所謂下也。二文殊雖明不二無言。而猶言於無言。所謂中也。三淨名吐默鑒不二無言。而能無言於無言。所謂上也。良以道超四句。故至聖以之沖默。不二為極。意在於斯。問三階之說。實妙會誠文。但以後觀前。似如相害。既雲至趣無言。玄藉彌布。即是言於無言。乃見文殊之言深。淨名之默淺。三階之論。意所未詳。答三階之說為明理淺深。未辨應物垂教。以末難本。豈詣玄宗。今當為子當陳其意。夫不二理者。謂不思議本也。應物垂教。謂不思議跡也。非本無以垂跡。故因理以說教。非跡無以顯本。故藉教以通理。若然者。要須體理無言。然後乃得應物有言耳。眾人雖言於理。未明至理之無言。即未詣理也。文殊雖唱理無言。而猶言於至理。亦未稱理。淨名鑒理無言。而能無言於理。始詣理也。以如理無言。故能無言而言。稱理無像。故能無像而像。眾人未能如理無言。安能無言而言。未能如理無像。安能無像而像。故文殊之言淺。淨名之默深。三階之論。意彰於此。難曰。三階之說若成。不二之言即壞。何者。既稱不二。寧有三耶。如其有三。何名不二。即事相違。義如模楯。答蓋是以教惑理。故謂相違。若識理一教三。則有如符契。何者眾人以言泯法。未息泯法之言。則為淺也。文殊欲息泯法之言。故借言以止言。借言以止。言猶未免於言。則為次也。淨名欲息文殊之借言。故默顯於無言。乃為極也。故教有三階。而理無二轍。問。至理無言。而文殊言於無言。可得以言為教。淨名鑒理無言。而能無言於無言。此則是理。雲何亦稱為教。答。子未細尋其旨。故有斯疑。若審察之。則前言已顯。何者。淨名寄默然之相。以顯無言之理。所詮無言。即為是理能表之相。故稱之為教。是以教有三門。而理無二矣。問。至理無言。而文殊言於無言。猶未極者。亦至理無相。而淨名相於無相。豈詣理耶。答。文殊既言於無言。亦相於無相。淨名既體理無言。故能無言於無言。亦體理無相。故能無相於無相。故名相斯寂。乃窮不二。問。淨名既體理無相。何故相於無相。答。若不相於無相。何由得止於言。為欲止於言。故相於無相耳。問。若然者。在言雖止而相復存。其猶逃峰赴壑。但不免患。答曰。言猶名也。故名則為妙。相猶形也。在形則粗。既淨名悟理無名。則領道非形相。故峰壑俱逃。患難都免。問。若然者。則眾人之言未極。淨名之默始詣。何不直顯無言。而迂迴三轍。答。仲尼之遇伯雪。可目擊而道存。妙德之對淨名。亦爾。默而相領。但玄悟之賓既寘。級引之教須明。故開此三門。以通入不二。問。玄悟之賓既寘。級引之教塵沙。何故唯敞三門。而不廣開階位。答。初門以言泯法。次則借言止言。後假默除借言。斯乃理無不備。教無不周。故但明三矣。   二約人釋三門   問。夫適化無方。陶誘非一。若但明三教。將非限局聖心。答。悕玄之士。唯有三根。通理之門。無勞廣說。問。教三已顯。根義未報。請陳其相。答。淨名既為一經之主。不二復是眾教之宗。而不自談。命眾共說者。必有其深致。蓋是欲寄人優劣以彰教有淺深耳。眾人止為翼從樂。道根尚劣。但能以言泯法。未能息泯法之言。文殊既銜高命。而親對擊揚。則神機為次。既能借言泯法。復假言止言。淨名當今教主。即悟入最深。故寄默然。顯理都絕。問。唯就教主。亦約悟緣。答。所以託跡三根。本為引物。下根悟淺但詣初門。中人小深漸階第二。上根徹理蔚登玄室。又上根聞初則領。中人待二始悟下根至三方曉。   三約三慧釋三門   初雖悟不二。未離名言。如始習浮必須依岸。謂聞慧也。次悟既漸深。不須文字。但猶未會理。復假名言。如習浮稍久漸能深入。學猶未善。或時憑岸。則思慧也。已能契理。不假名言。如妙習浮不須依岸。謂修慧也。問。為就一人明三慧。為約三人辨三慧。答。就彼三人。明於三慧。約其悟緣。斯則不定。自有所化三根還同能化說。初門則得聞慧。乃至後二方具思修。自有上根一聞即具三慧。中人待二始得圓滿。下根至三慧門乃備。   四就三位釋三門   此三門。可得擬於三位。一者十信以上。迴向以還。雖學無生。而未免名相。如雖明不二尚未息言。次從初地以上。七地以還。雖悟無生。猶有功用。如雖唱理絕猶有絕理之言。三者始自八地。終乎佛果。既悟無生。復無功用。如不二無言。復能無言於不二矣。   五就三忍釋三門   此之三門。可配三忍。信忍尚淺。如未離名言。無生忍已深。名相都寂。順忍。形前則勝。故雲無言。望後猶劣。所以有言。此皆就登地以上。佛果以還。真聖位中。開三忍也。問。文無此言。雲何輒配。答。此章建首。則雲得無生法忍。名入不二門。以此觀之。可得相擬也。   六約治病辨三門   問。考聖心以息患為主。統教意以開道為宗。不二之興。為治何病。答。總而言之。為泯生心動念。令悟無得無依。故生死以取相為原。涅槃以無著為本。約人不同。總為三類。一凡夫之惑。二小乘勞累。三菩薩煩惱。凡夫惑者。所謂愛見。九十六術諸見紛紜。在家之流。嘉生貪愛。故此門雲。我所為二。知此二不二。名入不二門。謂破見也。眼色為二。知眼本空。不生貪染。則破愛也。如此等門。謂破凡夫惑矣。小乘之流。無漏解生。滅斯愛見。此生滅觀。謂二乘煩惱。故今門雲。生滅為二。惑本不生。今亦無滅。名入不二法門。三者菩薩之人。謂聲聞為小心。菩薩行大道。小乘則唯破二輪。大士則具傾五住。捨小取大。名菩薩煩惱。故今門雲。聲聞心菩薩心為二。達此二無二。名入不二門。問。此門俱通泯諸二。何以則別破三人。答。斯經垣平等之大道。敞不二之洪門。無累不夷。無人不化。故方便品。破彼凡夫。弟子品。行於小道。菩薩章。呵於大見。然後攝此三人。同歸一道。今悟不凡不聖非大非小。然後從緣大小適化聖凡。原夫凡聖。豈凡聖之所能。良以非凡非聖。故能凡能聖耳。問。破此三人。何門所攝。答。三病雖殊。同皆是二。故並屬初門。是以初門歷泯諸法。然後從初門轉入第二。從第二迴入第三。便等淨名之默然。同釋迦之掩室。僧那乙願。豈不滿哉。   七就三法釋三門   問。此門破顛倒二明於不二。為破不顛倒二以明不二。答。歷覽眾門。略為三例。一就顛倒二明不二。如雲我我所為二。達此二不二。名入不二門。次約不顛倒二明於不二。如雲三寶為二。知二不二。名入不二門。三合明顛倒不顛倒二不二。如雲生死涅槃為二。知此二不二。名入不二門 問。為破三種二明於不二。為耶三種二明不二耶。答。若倒心所見三種二者。並須破之。若因緣之二即是不二。不壞假名。而說實相。無可破也。又倒情謂二。實無二可破。故但除其病。而不除其法。又病本性空。亦無可除。但約謂情。故言除耳。所以此門明不二之道。異於小乘析法辨空。破三種二。則屬初門。次遣三法之名。屬於後二。   八約三句明三門   初門寄言明不二。後門假無言明不二。中間亦言亦無言明不二。問。經論之中。多備四門。一無言門。二有言門。三亦言亦無言門。四非言非無言門。今何故但有三門。而無第四門。答。餘經四句。各有所由。今此三門。義無不攝。如前說也。   九約三絕釋三門   問。上雲道超四句。至聖以之仲默。今此三門。但明不二。唯絕有無二句。非四絕也。則明理未圓。何名滿教。答。蓋是未體無二之言。故興未圓之難耳。何者。今辨三門同皆絕四。故理無不圓。教無不滿。問。既同絕四。寧有三階。答。雖同絕四。四絕不同。初門寄言明理絕。未辨理絕言亦絕。次門明理絕言亦絕。但猶借言明二絕。後門辨理絕言亦絕。借言亦復絕。故眾人得一絕。文殊得二絕。淨名得三絕。故有三門不同。蓋是契玄之妙術。寂累之要門。雖為一篇之經。而實網羅眾教。   十約攝法以釋三門   問。三門雖明絕四。而俱明不二。則是唯絕於二。未泯亦二亦不二非二非不二非非二非非不二。何謂教無不周。理無不足。答。子亦未體其旨。故猶生向疑。今重敘之。便煥然可領。總取諸二。凡有五階。初以兩法為二。如空有等。二者以空有為二。非空有為不二。此二不二相對。還復成二。三者二與不二。皆名為二。非二非不二。方名不二。此二不二相對。還復成二。四者上來六句皆名為二。非非二非非不二。名為不二。此二不二相對。還復是成二。五者不泯生心動念。故名為二。若泯生心動念。方名不二。即此泯不泯。還復成二。故自二之外。無更有法。但唱不二。則教無不周。理無不足。緣無不盡。觀無不淨。問。絕此五階。何門所攝。答。絕此五階。通是釋不二義。若欲分三門所絕異者。若絕五階法體。則屬初門。若絕五階之言。歸於第二。絕五階之借言。則第三門。此則釋前三門。同絕四句。而絕四不同。問。上三絕釋三門。與攝法明三門。此有何異。答。三絕門但明絕有無四句。絕義猶淺。今攝法門。明絕一切句。故此門則深。問。雖有四句。上已絕之。何得復雲後深前淺。答。雖同四句。四句不同。上三絕門。但絕有無單四句耳。今明二不二四句者。則是重複四句。問。何者為單。雲何為複。答一有。二無。三亦有亦無。四非有非無。此為單四句也。二不二四句。則是複論四句。此二不二相對。此之兩句。已攝前四句。三者此二不二相對。上三句為二。非非二非非不二以為不二。此二不二相對。還復成二。後之兩句。超上四句。故以初門四句為單。後門四句為複。絕前四句則淺。絕複四句則深。問。但絕四句。明義已周。何用第五復泯生心動念耶。答。四句絕緣。第五盡觀。故復說也。問。經中明絕百非超四句。屬何門耶。答。亦備三門。若有非非法體。則屬初門。若有非非於言。則屬第二若絕於借言。則是後門故也。問。若歷泯諸二。屬初門者。中論明八不。泯於八法。但屬初門。則不二之門深。中觀之旨淺。答。不二之門。則中實之理。以一道清淨。故雲不二。遠離二邊。目之為中。中對偏以受稱。不二待二以得名。約義不同。體無有異。不二之門。既有三階。中實理亦則三實。以言泯八法。則屬初門。次息言不足言。便入第二。若絕借言。即歸第三。問不二既豎究五句。不生亦可然乎。答。此猶一類義耳。如生既生。是不生亦是生。亦生亦不生。非生非不生。非非生非非不生。乃至生心動念。並皆是生。今唱不生。五生皆絕。故釋論雲。不生不滅不不生不不滅不共非不共。名無生忍。問。五皆辨生。皆屬二攝。五種之二。可得皆是生耶。答。此亦一類義耳。若有五種之二。皆是生心動念。悉是生矣。所唱一不生。無教不周。無理不足。無緣不盡。觀無不絕。所以八不。是方等之旨歸。環中之妙術矣。問。大小經論。攝法多門。或以一門攝法二三四門。乃至眾多。今以何義。但明二耶。答。二是別法之始。乖道之初。失於一道。則便成二。今泯於二。令歸一道。故但雲不二。又二是異義。九十六術五道三乘。皆名為二。今泯斯異。故雲不二。又此異道。對於一道。則復成二。為息此二。故雲不二。所以但約二門。明攝法也。   二會二為二論不二門   又有三雙。初明語默二攝於三門。佛敕弟子。常行二事。一聖說法。二聖默然。說實相法。名聖說法。觀實相理。名聖默然。從實相觀。還說實相法。說實相法。還入實相觀。故動靜四儀。皆合實相。若語若默。並應般若。今此三門。還依聖旨。眾人以言泯法。文殊借言以止言。同就言明不二。謂聖說法。淨名無言明不二。謂聖默然。若然者。要由眾人之說。故顯淨名之默。因淨名之默。以顯眾人之說。命眾共談。意在於此。問。何故。理說即廣。聖默便略。答。說則易悟。故須廣明。默然難曉。所以略示。又說法明教。教有多門。默然觀理。理則無二。又能仁國土多用音聲。無言世界廣明寂漠。次就絕名體二。以攝三門。總收萬化。凡有二種。一者物體。二者物名。此二是生累之所由。起患之根本。故善吉問言。眾生在何處行。如來答曰。一切眾生。皆在名相中行。名謂名言。相則法體。眾人以言歷泯諸二。明無物體。文殊借言以止言。□□□淨名默然。以息借言。同辨無名無相。無名無相則紛累斯寂。故門雖有三。攝唯此二。問。何故泯法則廣。息言便略。答。廣略不並。可二門互現。又法體為本。本則難傾。名為其末。末則易泯。以本難傾。故須廣破。末則易除。二人略遣。後就假名相二以攝三門。經雲。無名相中。強名相說。欲令因此名相悟無名相。蓋是垂教之大宗。群聖之本意。若然者。眾人之與文殊。寄名以辨不二。維摩默然假相以明道。故雖有三門不同。唯有名相跡。以因名相之跡。顯無名相之本也。問。前二是名。其義易了。後門為相。事猶未彰。答。眾人既假言說之名。維摩杜口。寄默然之相。故以名相二門。同顯重玄之道。命眾共說。意在於斯。問。何故借名則廣。假相便略。答。廣略互現已漏前通。難易之言。亦如上說。言說則易悟。眾人並知。寂然則難明。唯文殊可獨領。又名是音聲。起緣多用。相為色法。則教門少明。   三次會二歸一門   問初建三門。後明二轍。觀其文殊。似如婉麗。考其大旨。則不二未成。何者。明不二之理無言。應物之教有言。即無言之理。不可有言。有言之教。不可無言。則理教天乖。何名不二。答。子乃曉不二無言。而未悟言即不二。故教滿大千而不言。形究八極而無像。故無言而言。雖言不言。無像而像。雖像不像。乃為一致。何謂天乖。難曰。若言即不二。則文殊之言常默。若不二即言。則淨名之默常言。三階之論渾然。二轍之言便喪。答。三階之論說。寄跡淺深。二轍之言。提引未悟。如其窮達。則不二常言。言常不二。未始不二。未始不言。故莫二之道始成。得一之宗便建。   四次泯一以歸絕門   論曰。夫有無相生。高下相傾。有有故有無。無有故無無。因二故不二。若無二。則亦無不二。故經雲。不著不二法。以無一二故。斯則非語非默。不俗不真。絕觀絕緣。何二不二。   五同異門   問。義宗乃廣陳不二。未詳不二定何等法。答。有人言。不二法門則真諦理也。有人言。不二法門謂實相般若。有人言。不二法門則性淨涅槃阿梨耶識。有人言。不二法門謂阿摩羅識自性清淨心。四宗之中。初二約境。後兩據心。雖識境義殊。而同超四句。故釋迦掩室於摩竭。淨名杜口於毘耶。斯皆理為神御故。口以之默。豈曰無辨。辨所不能言也。今總問眾師。且明其正。次開十門四句。別詳得失。眾師既雲理不可言者。為有不可言之理。為無此理耶。答有此不可言理。即名有句。何名絕四。若無此不可言理。則皆無所會。凡不可革。聖何由成。撫臆論情。二關之中。雖複絕言。終有絕言之理。既終有此理。終是有見。了何由得道。又終有此理。而不可說其有無者。與犢子部我。有何異耶。犢子執我在第五不可說藏。今計真諦理法不可說在第五藏。彼執有我不可說。名為我見。今計有真諦理不可說。名為法見。若然者。乃具人法二見。不得兩空。何道之有耶。又終有此理。以為宗極者。則此經以有為宗極矣。願明識君子可詳而覽焉。又真理不可說。俗理則可說。又真理不可說。無有可說義。世諦是可說。無有不可說義。世諦若不可說。則入於真諦。真諦若可說。便入於俗諦中。以此詳之。還成二見。何名不二法門。大品雲。諸有二者。無道無果。涅槃雲。明與無明。愚者謂二。皆者了達其性無二。明與無明既爾。真俗亦然。愚者謂二。智者了達其性不二也。問蓋是未悉義宗。故興是問耳。今明。俗雖可說則真不可說。真雖不可說則俗可說。以二諦一體。故名不二。即是不二法門。乃是智人所了。豈是愚者謂二耶。答。子亦未領今之難意。故有斯通耳。既言真即俗者。俗既可說。真可說不耶。若俗可說真亦可說者。便成二負。一違宗負。二失諦負。違宗負者。本立俗諦有三假。三假可說。真理即四忘。四忘不可說。故淨名杜言。釋迦掩室。今真則俗。俗既可說。俗真亦可說。既。三假。真亦三假。何有四忘之宗。故名失宗負。二失諦負者。真既即俗俗。可說。真亦可說。即皆是俗。何有真諦本有真諦。可有俗諦。既無真諦。寧有俗耶。故二諦俱失。真即俗。既有二失。俗即真。亦招兩過。俗既即真。真不可說。俗亦不可說。真既四忘。則俗非三假。謂失宗負也。二者俗即真。真不可說。俗亦不可說。皆是真諦。有何俗耶。既失俗諦。亦無真諦。故二諦共失。若真即俗。俗自可說。真不可說者。亦有二負。一違教負。二違理負。違教負者。經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若俗自可說。真不可說者。何名即是。違理負者。若俗即真。俗可說。真不可說者。請問。可說之法與不可說。為一耶。為異耶。既言其一。則互相類。說類不說。相與皆說。不說類說。相與不說。若言可說異不可說。則應色異於空。空異於色故。進退二關。俱不可也。問。真俗體一故。俗恆即真。真常即俗。而真義恆非俗。義俗義常非真義。故真不可說。而俗則可說。答。俗體既則真體者。俗義為則真體。為不即真體。若俗義即真體。真體不可說。俗義亦不可說。若俗義不即真體者。俗義應非三假。俗義既則是三假。豈不即真耶。又經雲。既無有一法出於法性。寧言俗義不即真耶。以此推之。則無相即。無相即故。便無不二。若有不二。可有於二。竟無不二。何得有二。故有所得宗皆是戲論義。今更開十門四句。以詳得失。何以約四句明得失。眾師皆言。道超四句。故至聖以之沖默。故宜就四句詳其是非。   一前明單四句。天竺外道九十六術。略而言之。不出人法四句。言人四句者。僧法計神與陰一。世師執神與陰異。勒娑婆明亦一亦異。若提子雲非一非異。法四句者。如破長爪經雲。一切法忍。即是有見。一切不忍。名為無執。亦忍亦不忍。謂亦有亦無。非忍不忍。名非有非無。但明四句之義。無絕四句之宗。無絕四句之宗。故無不二之道也。   二佛滅度後。五百論師。諸部異宗。亦不出四句之義。如龍樹所引。犢子計有我有法。名為有見。方廣執無我無法。名為空見。薩婆多謂無我有法。即是亦有亦無。訶梨雲世諦有我有法故非無。真諦無我無法故非有。即二諦合明中道非有非無也。問。犢子計我。與外道何異。答犢子明假我。外道執實我。是故為異。廣如俱捨論辨犢子三假之宗。又如釋論所引雲。犢子計五陰和合故有人法。四大和合故有眼法。既稱和合。即是假也。故知是假我。問。既是假我。與訶梨所辨。有何異耶。答。犢子計。別有假人體。與陰體不一不異。在第五不可說藏中。故俱捨論出彼義雲。如因薪有火。別有火體。雖因陰有人。別有人體。問。不然。今明假有體者。世諦故有。即真故無。而犢子計我不可令空。故非類也。答。蓋是未悉犢子之宗。故作此說耳。如俱捨論雲。犢子未入空無我觀。是故有我。入觀之日。則知我空是故當知全同彼說。如此諸部所立義宗。皆墮四句。無絕四句言。無絕四句言故。無不二之道。本有不二。故有於二。既無不二。亦無有二。故理教不成。皆是戲論。障不二法門也。   三明即世所行塵識四句。一薩婆多部。不得法空。計有塵有識。二方廣道人。學毘佛略。執邪無之義。明無識無塵。三藏什未至之前。有心無之說。明有塵無識。如肇公不真空論雲。無心者。無心於萬物萬物未嘗無。肇公評之雲。此得在於神靜。而失在物空也。四計無塵有識。如執唯識無有境界。如此等說。皆墮四門。亦無絕四。故無不二之道。如上斥之。問。有塵有識。是毘曇執有之見。無塵無識。方廣邪無之宗。無識有塵。人師自心。此三可得非之。唯識之旨。蓋是方等之宏宗。菩薩之大論。何以排斥。答。考天親唯識之意者。蓋是借心以忘境。忘境不存心。肅然無寄。理自玄會。非謂塵為橫計心是實有。未學不體其旨。故宜須斥之。故咎在門人。非和脩之過。至淨土中。具詳得失也。   四複論四句。上來所列眾師。皆墮單四句內。今次複明四句。一者有有有無。名之為有。二者無有無無。目之為無。三者亦有有有無亦無有無無。為亦有亦無。四非有有有無非無有無無。名非有非無。如釋論就生滅無生滅。複論四句也。次明不二法門絕此四句者。非有有有無。非無有無無。非亦有有有無。非亦無有無無。非非有有有無。非非無有無無。即不二法門。淨名沖默之旨也。問。何故明絕複四句也。答。諸部立宗。尚不得預複四句。況有絕複四句耶。今欲釋淨名默然之旨深。顯異執之宗淺。故須明絕複四句。   五明重複四句。總上來四句。皆名為有。所以然者。有有。有無。有亦有無。有非有非無。故皆名為有。如龍樹雲。無法中有心生。即名為有。次絕此四句。名之為無。亦有四句亦絕四句。為亦有亦無。非有四句非無四句。為非有非無。次明絕此四句。非有四句。非無四句。非亦有四句。亦無四句。非非有四句。非非無四句。故名絕四句也。問。何故明此四句義也。答。異部眾師。立大乘之宗者。但在複四句中有無二句之義耳。尚不得預四句之宗。安有絕四之旨。何以知然。南方真諦之境。北方摩羅之心。皆明絕於有無四句。故墮第二句中。世諦之與八識。皆在四句之中。即為有門所攝。故知皆墮二句之內。無絕四句之言也。又重複四句者。所上單複四句之有。為有句。上單複四句之無。為無句。乃至亦有亦無非有非無。如此絕四。其致淵遠。眾師之宗。都不預斯四句內義。況有絕四之言耶。   六明鑒深四句。初階絕單四句。次階絕複四句。第三絕複重四句。雖復次第漸深。而或者終謂窈[穴/俱]之內有妙理存焉。即名為有。若無此妙理。則名為無。亦有此理亦無此理。名為亦有亦無。非有此理非無此理。為非有非無。若然者。終墮四句之內。何有絕四之宗。是故今明生心動念。則便是魔。若能懷無所寄。方為法印。問。何故明絕此四句。答。經雲。是法不可示。言辭相寂滅。淨名所以杜言。釋迦所以掩室者。在斯一轍之內。方言始得為極。是故明此絕四句也。   七明絕四句。絕四句者。非謂絕於四句名絕四句。乃明雖復洞絕而宛然四句。故名絕四句也。問。何故明此義耶。答。稟教之徒。聞上來絕諸四句。便謂窈[穴/俱]洞絕。同啞法外道。是故今明。至道雖復妙絕。而四句宛然。是以。經雲。不動真際而建立諸法。豈聞妙絕而謂妙絕之內不能言哉。又雖復妙絕而四句宛然者。明聖人於無名相中假名相說。而大小乘經論。諸佛菩薩。明有無等一切四句者。皆此一節之內說之。故文殊問經。明諸部義雲。十八及本二。皆從大乘出。無是亦無非。我說未來起。如此諸部異義不同。皆是無異相中而明異相。無分別中善巧分別。以不體斯意。異執紛論。成戲論也。   八明四句絕。前明雖絕而宛然四句。今明雖絕四句而都絕。如天女之詰身子。汝乃知解脫無言。而未悟言則解脫。故教滿十方。即是四句常絕。故明四句絕也。問。何故辨此義耶。答。據緣而言。上拔其況情。今息其動念。善吉曰。我無所論。乃至不說一字。般若雲。若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如此皆是不壞假名而說實相。故明四句絕也。   九明一句絕。如一假有則絕四句。所以然者。假有不可定有。假有不可定無。假有不可定亦有亦無。假有不可定非有非無。故此假有絕於四句。問。假有何故不可定有。答。既言假有。豈可定有。若是定有。便是定性。何名假有。或者雲。假有若不可言有。假有便是無。是故今明。既稱假有。寧是定無。但言假有。雲何得亦有亦無。唯稱假有。寧言非有非無。故此假有絕乎四句。問。何故明此義耶。答。或者雲。真諦無言可絕四句。不知則假有一句便具四絕。故明一句四絕也。   十明絕一假有。上雖明假有絕四句。未辨絕於假有。是故今明絕於假有。論雲。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故知假有無所有。次雲。假有若非有。假有便是無。故今明。假有若是有。假有可言無。假有竟非有。故假有亦非無。次雲。若爾世諦有假有。真諦無假有。即假有亦有亦無。是故今明。若有有有無。可有亦有亦無。竟無有無無。即何有亦有亦無。次雲。若假有不得亦有亦無。便是非有非無。故今明。有無成者。可有非有非無。竟無亦有亦無。雲何有非有非無。次雲。若爾者。即非四句之內。應有四句之外。故今明。若在四句之內。可在四句之外。既非四句之內。豈在四句外耶。次雲。若非四句內外。便應有此假有。故今明雖不在四句內外。而假有宛然。雖假有宛然。而不在四句內外。問。此句與上一句四絕何異。答。前明假有絕性有四句。今辨絕假四句。前就世諦門絕。今就真諦門絕。是故異也。此之十門。乃是眾經之祕奧。群聖之良術。入道之內路。洗累之要門。坐禪之規模。敷講之弘範也。   六迷悟門   問。若道超四句。至聖以之沖默。則非俗非真。無二不二。今以何因而辨不二。答。無名相中。假名相說。不知何以字之。故強名不二。問。既非二不二。何不強名為二。而名不二。答。失道之流。多滯二見。為泯斯二。故強名不二。不強名二。問。息何二見。強名不二。答。欲明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顯斯不二。泯於二見。故明不二。所以經雲。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觀身實相。觀佛亦然。涅槃論雲。眾生即是佛。故名為蜜。正觀論雲。生死涅槃本無二際。蓋是方等之良津。還源之要術。大士興於世者。在斯一門。   難曰。眾生是法身。何由有六道。答。斯處幽微。難以言辨。必須觀悟。乃契玄宗。今髣拂言之。子宜空心領會。於道未始二。於緣未始一。於道未始二。故眾生即是佛。於緣未始一。故六道異法身。六道異法身。故六道覆法身。名為如來藏。如來藏者。謂如來胎。以失於不二。故起二見由斯二見。纏裹不二。不二道不得現前。故此二見為不二之胎。又不二之道。隱於二見。名如來藏。涅槃又稱為無明□。胎與藏義殊體一。難曰。斯乃由來舊轍。何謂則曰靈宗。答。隱顯之說。親經聖口。斯言不可異。其意不可同。問。既同唱斯言。意雲何異。答。非別有一物以覆法身。亦非別有法身隱手胎內。若別有法身在於胎內。其猶辟內有柱。我在色中。蓋是身見之流。何名中道佛性。問。若非別有一物以覆法身。又非如來隱於胎內。能覆所覆。義雲何成。答。道本無二。眾生虛妄。失於不二。橫謂二。不悟橫二本無二。故二覆於無二。二覆於無二。故無二隱橫二。無二隱橫二。故名如來藏。若悟橫二本無二。無二顯現。名法身。隱顯大宗。其意若此。問。經雲佛性遍覆。猶如虛空。眾生可覆佛性。性雲何覆眾生。答。就佛性通之。小成難見今約法界。以釋此文。經雲。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以法界廣大。六道常在法界。於倒謂眾生常出法界。以常在法界故。法界覆眾生。於眾生常出法界。故眾生覆法界。佛性遍覆。義同於此。法界是佛性之異名。法身之別目。是故經曰。無盡平等妙法界。皆悉充滿如來身。法界既滿如來身如來身。亦滿於法界。故如來身即法界。法界即如來身矣。   問。既得互覆應得互藏。如來為所藏故。名如來藏者。亦如來是能藏。眾生為所藏。應名眾生藏。答。亦有斯義。以眾生無二橫謂二。故二覆於無二。無二隱橫二。故眾生是能藏。如來為所藏。名為如來藏。雖復橫謂二。不出於無二。二常在無二。無二恆覆二。故如來為能藏。眾生為所藏。故名眾生藏。問。二覆於不二。不二既不現。不二覆於二。二亦應不現。答。二覆於不二。隱覆故名覆。故不二不現。不二覆於二。廣大故名覆。於緣二常現。問。於緣二常現。二可覆不二。於道未嘗二。應不覆於二。答二常在不二。故不二恆抱二。如虛空含萬像。法性外無法。   問。於迷恆見二。於悟恆不二。於迷恆見二。六道異法身。於悟恆不二。即眾生恆是佛。答。子妙語誠如所言。難曰。於迷恆見二。不見悟不二。於悟恆見不二。應不見迷二。答。既了悟不二。即不見迷二。是以經雲。我有五眼。不見菩提。凡夫無目。豈有所睹。問。迷不見不二。凡不睹於聖。悟不見迷二。即無聖應不接凡。將非凡聖絕交感應便隔。答。蓋是未領不見之宗。故興絕交之難耳。上雲了悟不二。則無復迷二。故不見二。若猶見二。即猶有迷二。何名為悟。雖了悟不二。見於迷恆是二。故凡聖道交感應不絕。難曰。若不見迷二。可得異於迷。若見於迷恆是二。即應與迷同是惑。答。雖復見於迷。不如迷所見。是故不同迷。故法華雲。不如三界見於三界。華嚴雲。隨順眾生故。普入諸世間。智慧常寂然。不同世所見。問。悟人見不二。復見於迷恆是二。此之二照。是何智耶。答。即波若與方便。般若。恆照不二。見六道常是法身。方便。即照於迷恆二。故眾生異佛。問。於迷恆見二。不見恆不二。可無有般若。既見恆是二。應有於方便。答。迷人不見迷。亦不見不迷。故無有二慧。見迷見不迷。皆是悟人見。是故有權實。問悟人入不二。可得見不二。不入於二門。雲何得見二。答。由悟二不二。名為悟不二。既悟二不二。名為悟不二。既悟二不二。則了不二二。是以悟人具有二慧。迷緣既不悟二不二。亦不了不二二。故無二慧。即稱為無明。如大品雲。諸法無所有。如是有。如是有無所有。是事不知。名為無明。即其事也問經雲。若無明轉。即變為明。寧言眾生即是佛耶。如其是佛。復何所轉。二文相害。請為會通。答。無二橫謂二。故稱為無明。若悟橫二本無二。所以名為轉。橫二本無二。雖轉無所轉。故名為即是。義實冥符。不相害也。問。佛名為覺。若眾生即是佛。應眾生即是覺。答。覺名為悟。了悟橫二本無二。是故名為覺。橫二本無二故。眾生即是覺。又緣觀俱寂。乃為妙覺。眾生緣觀本來寂滅。故即是覺。是以經雲。一切眾生即菩提相。本來寂滅。不復更滅。法華雲。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故知眾生本來寂滅即是佛也。又如即是佛也。一切眾生本來是如。亦本來是佛。故此經雲。夫如者不二不異。不異者。三世豎論。故大品雲。如名為實不虛如教。中後亦爾。以三世雖殊。如體無改變。故雲不異。不二者。此則橫論。雖有凡聖。同皆一如。名為不二。故雲彌勒亦如也眾生亦如也。以無二故。眾生是佛。問。既凡聖同一如。一人得見如。一切亦應見。答。雖復同一如。有悟有未悟。是故有見有不見。問。迷悟異於如。可有見有未見。迷悟既同如。亦應得同見。答。如常不異迷。迷常與如異。故迷不見如。問。雖引眾經明眾生是佛。但即是之言。猶未可領。為眾生與佛俱空故。眾生是佛。為有佛有眾生。以眾生即佛故。名為即是。若無佛無眾生。寧言眾生即是佛。若有眾生有佛。復何猶即是。答。察子之情。有無二門。俱非即是。所以然者。有佛有眾生。斯則有見。何猶是佛。無眾生無佛。復為無執。豈是佛耶。若能息此二見。故眾生即是佛。是以經雲。寂滅是菩提相。滅諸相故。難曰。若非有非無。亦非佛非不佛。非眾生非不眾生。何得雲眾生是佛。答。良由悟非佛非不佛。所以名為佛。若見佛見非佛。乃是佛見非佛見。何名為佛耶。問。若息佛見非佛見。即了非眾生非不眾生。方是佛者。斯乃佛是佛耳。未息諸見。即名眾生。若爾眾生非佛。何得眾生即是佛。答。不言息見方名無見。以無見名為佛。良由諸見本來無故。眾生本是佛。問。若諸見本來無故眾生本是佛。何得復雲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未是佛耶。答若悟諸見本無見。即眾生本是佛。不名為佛性。但無見而起見。不見本無見故。無見隱於見。故稱為佛性。未得名性佛。問。佛性與如。為同為異。若言一者。經雲。凡聖皆一如。不言凡聖一佛性。若言異者。復何得雲如即是佛。答。此義紛綸。由來久矣。今略敘之。會通異說。若不二二義。開如佛二門。如是二不二義。佛性名不二二義。以如是二不二義故。凡聖皆一如。佛性是不二二義故。不得凡聖同一佛性。問。何故爾耶。答。佛名為覺。覺是智照之名。眾生有佛性。即有於覺性。故照用不同。不可全一。釋論雲。如無所知。是所照空境。空無有異。故得凡聖一如。此是不二二義故。開境智不同。空有為異。若二不二義。如即佛性。佛性即如。故論雲。亦名如法性涅槃。涅槃豈是無知。亦非空境。若了斯二門。則異說同歸。義無違背。矣。問。十方諸如來。同共一法身。為就如門。為約智用。答。北土以如為法身佛。凡聖一如故。同一法身。南方雲。如是頑境。佛即是靈智。以眾德均等故。雲同共一法身。詳其得失。餘科已明。今略陳之。大品雲。如無去來。如即是佛。此則以如為法身。凡聖同一如故。同共一法身。若雲如無所知。佛名為覺。則眾德均等故。同共一法身。故各舉一門。亦無相背。問。在經何故有二說耶。答。由體如故名為如來。故用如為法身。若言佛名為覺。覺是智照。即智。可軌名法。故用智為法身。是以二文各舉一義。此皆不二二義。故開二門。若二不二義。智即是如。如即是智。但照義名智。如實名如。更無二也。故般若雲。如無去來。如即是佛。離是之外。更無有佛。豈可以如為境。佛自是心也。問。不二二義。不得凡聖同一佛性。故無一人見佛性即一切皆見。唯凡聖同一如。若一人見如。一切應並見。答。以迷悟不同故。有見有不見。問。迷悟異於如。可有見有不見。迷悟既同如。亦應得同見。答。如常不異迷。迷常與如異。故迷不見如。問。迷悟同一如。悟人既得於悟如。亦證於迷如。答既是一。如則更無二證。故證如之時。凡聖並皆如。如外無凡聖異也。問。如即是佛。了自是如。既其自佛。了他亦是如。應用他法身。答若二不二義。以如為法身。既同共一如。亦同一法身。故無自他異。若以不二二義。眾德均等。名同一法身。即悟緣眾德。顯即用悟法身。迷緣隱未現。故未有法身。即悟緣不得用。   問。此經正明不二法門。雲何乃釋法身佛性。答。上引經論。明眾生是佛。稱為不二。將就此義以辨佛性法身。以眾生是佛。故六道即法身。於迷者恆非。故隱名為佛性。問。不二法門品。明眾生與佛俱空。故雲不二。中論明生死涅槃皆不可得。是知生死即涅槃。斯乃明真諦空義。雲何辨佛性法身。答。若見生死涅槃二。是故名生死。若了悟此二本無二。所以名涅槃。生死涅槃二法既爾。眾生與佛兩人亦然。見有眾生有佛二。即名為眾生。若了無佛無眾生。此乃為佛。是以不二法門。得辨法身佛性。問。涅槃門可說佛性隱顯。法身是常義。淨名經宗。何得已明斷義。答。下雲我觀身實相。觀佛亦然。乃明法身絕百非。體含於萬德。豈是明空。空可絕百非。真諦雲何含於萬德。以此詳之。明不二義。即是佛性法身義。又若言此經未明法身常者。何得復言佛身無漏諸漏已盡佛身無為不墮諸數。漏盡無復諸漏。無為即不生不滅。豈非常耶。又雲。但以名字故有三世。非謂菩提有去來今。即前文辨法身無為。此句明菩提常住。以二文徵之。則五時之教土崩。四宗之說瓦解。宜改舊迷同棲不二矣。   七釋入門義   今次釋入門不二之理。稱門凡有五義。一者至妙虛通常體為門。二欲簡別餘法門戶各異。今是不二法門。非餘門也。三欲引物悟入故稱為門。四通生觀智所以為門。五因理通教故名為門。此四皆從他受稱也。   問。理既是門。因何得入。答。藉不二教。通不二理。即是以跡顯本教為理門。問。正應以教為門。雲何乃以理為門耶。答。文雲入不二法門。可言但入教耶。良以入理故稱為入。所以因理為門。問。常雲二諦為教門。為通不二理。何故不用二不為不二門。耶答。自有二通不二。以二為不二門。今此中雲入不二法門。不雲從二入不二。故不以二為門。問。二諦為門。遂入不二理者。亦應不二為門。應入非二非不二。若不二虛通當體名門。二諦無垂。亦當二名門。答。通即義例。但二諦未極。可得更從二入不二。今此不二既為究竟。不得雲從不二入非二非不二矣。   問。不二當體是門。以何為證。答。其例甚多。如法界法門。不可從非法界入於法界。亦不可從法界更入非法界非不法界。故法界當體為門。問。法界何故不得更入非法界非不法界。答。經雲廣大如法界。歎法界圓滿究竟。故不得更有所入。問。法界與不二。何異耶。答。同是一道。但名字不同。何以知之。經雲。無盡平等妙法界。皆悉充滿如來身。法界平等即是不二。不二廣大。無法不含。即是法界也。   問。今但稱不二。即唯攝不二。不攝於二。雲何同法界耶。答。若爾者。法界即但攝於法。不攝非法。雲何名廣大耶。今明無一法而非法界。亦無一法非是不二。但失不二。強謂為二。竟不曾二。如迷法界而成非法界。所以言出法界。竟無所出。問。誰入此門。答。無人入也。所以然者。有能入之人所入之法。即是人法二見。雲何入不二門。問。既不見人法。無能入所入。雲何稱入不二門。答。良以不見能入所入。方入此門。如般若開宗身子問。雲何菩薩行般若。如來答雲。若不見菩薩。不見波若。不見行。不見不行。如是菩薩行於波若。見能行所行。即是諸見。豈行波若耶。問。若了無入不入方入門者。二乘亦悟無入不入。何故不入此門。答。此門明二即不二。名入不二門。二乘在有不見空。在空則捨有。恆是二見中行。何猶得入不二。問。何文明二乘不入不二。答。釋論雲。唯摩訶衍中。明生死即是涅槃。三藏中無有此說。何猶入耶。問。經雲三乘同入法性。法性即是不二。何故言不入耶。答。二乘析法明空。得小分氣。是故雲入。以理言之。實不入也。此義後當具明。   問。何位菩薩得入此門。答。五十二位。皆入此門。所以然者。十信則信不二。故名信入。十解解不二。名為解入。十行從解起行。名為行入。十迴向解行純熟。名為順入。登地以上。名為證入。佛則究竟入也。問。外凡十信雲何已入。答。發心畢竟二不別。故從始發心。終乎後念。皆習中道。恆觀不二。是故能入。問。外凡尚入。二乘雲何不入。答。二乘法中。無有此說。何猶入耶。又十信一阿僧祇劫修行者。良為不二之觀難成。小乘極多雖至百劫者。取捨之心易習故也。   問。佛入空觀。猶見如外有佛佛外有如不。答。若如佛為二。猶為二觀。何名不二。既不見二。亦不見一。如是不見五句。而如佛宛然。斯處幽微。唯佛境界。問。既不見五句。何名不二。答。良以見五明為二見。以不見五。故稱不二。問。如佛不異。可名不二。而境智宛然。何名不二。答。二常不二。故名不二。   八攝法門   問。入不二法門。與三波若。三觀。中。觀。論。五佛性等諸法門何異。答。題雲入不二法門。含有三義。一不二教。次不二理。三不二觀。據能化為言。由不二理。發不二觀。由不二智。說不二教。就所化辨者。藉不二教。悟不二理。生不二智也。不二理謂實相般若。不二觀則觀照般若。不二教則是文字波若。此三眼目異名。更無別體也。不二理則義相觀。不二觀謂心行觀。不二教謂名字觀。不二理即中道。不二觀謂正觀。不二教則名為論。但為佛印定。故名不二經。菩薩所造。名不二論。更無別體也。不二理即因佛性。不二觀謂因因性。由不二境。發不二智。故是因因。但觀智圓滿。即是菩提。菩提無累。即是涅槃。以此因果。顯非因果。即是正性。故五性不二理。及不二觀。既不立文字性故。不二教不攝之也。問。不二法門雲何攝此耶。答。經雲。從癡有愛。則我病生。此之二句。總攝十方三世諸佛菩薩能化所化。事無不周。所以然者。由失不二道故名為癡。如成論雲。不見空者。常有無明。小論既然。大乘亦爾。由癡故所以起愛。如涅槃雲。狂故生貪。以貪愛故受身。受身則有死生。以失不二故。有六道四生。是以不二為生死本也。諸佛菩薩體悟不二。故有波若。見眾生失於不二。無二謂二。而起大悲。此則空悲二道。以空觀故。則體其二不曾二。以大悲門。傷眾生無二橫謂二。既大悲內充。故散身六道。方便誘引。令歸不二。是故不二為眾聖之根。豈但斯一教。   問。經雲。波若為母。方便為父。故生眾聖。悟不二。但有波若。無有方便。雲何眾聖皆由不二。答。余昔亦疑此言。今已悟矣。夫論悟不二者。必由識二宛然而是不二。方名悟不二耳。既識二即不二。便具二慧。何者。二既宛然不二。即不二宛然而二。既識二即不二。名為波若。即解不二而二。名為方便。波若與方便。猶是一觀。如二不二。猶是二法。由悟二即是不二故。波若即是方便。問。既其即是。雲何分於二慧。答。一觀兩照。故開權實。照二不二。名為波若。照不二二。故稱方便也。問。波若照何法不二。方便照何法二耶。答。波若照六道顛倒二是不二。亦照佛菩薩不顛倒二是不二。方便照六道無二謂二。亦照佛菩薩隨緣故二。問。不顛倒二。應是不二二。顛倒二雲何亦是不二二耶。答。顛倒無二橫謂二故。亦是不二二。但於顛自成二故二耳。故了不二。則具二慧。二慧生一切賢聖。淨名由二慧而生。二慧由不二故有。所以不二是淨名之本。故雲立道本也。   九體用門   問不二既為本。應最初則說。不爾最後方陳。何故非初非後。中間說耶。答。欲收用歸體。從體起用。故處中說也。收用歸體者。謂攝經初二用。歸於不二也。又淨名說二。本意令悟不二。欲示從二入不二。故初明二。後方明不二。次從不二更起二用。即是香積品等諸奇特之事。非但一經如此。眾教皆然。但此經文約意含。故偏說耳。若最初即說。但得從體起用。最後說者。唯得收用歸體。以處中明之。故義得兩兼也。又眾教所起。各自有原。此經之興。事由於疾。統六道以癡愛為原。總群聖以大悲樹本。拔癡愛故。託疾毘耶。有緣之徒。皆來問疾。即說生死過患法身四德。令厭已體求於佛身。即初集意也。佛在菴園。為其集眾。遣使慰之。至門疾品。還論二疾。一菩薩大悲之疾。二眾生癡愛之病。說此二病。名說法門。不可思議品現神通門。觀眾生品明所化非有。故興無緣大悲。佛道品辨能化菩薩無方妙用。反常會道。此四品兩雙。並未得論於不二。今始收此二。歸乎不二。次從不二方更興二矣。   十共釋門   問。不二既攝前生後。何不自說。乃與眾共談。答。凡有十義。欲示不二眾教同歸千聖共轍。故命異人令同說不二。在人雖異。所悟是同。即是顯不二義。二託人優劣顯入有三根。三者示惑病非一教門不同。四顯不二義廣非止一法。五示階級次第令從淺入深。六顯淨名入深令尊人重法。七將欲散席各陳妙悟。八上已歎淨名文殊德。今次彰大眾之德。九明一切菩薩能說能入。小乘之流闕此二用。十明諸菩薩與物各有因緣。顯非由一人所能化也。   淨名玄論卷第一(名題上)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80 淨名玄論   淨名玄論卷第二(名題中)   後釋本名門   論曰。由體不二之理故。有無二智。由無二之智故。適化無方。適化無方則施教不一。施教不一故稱詔不同。是知不二之門為名本也。上已顯其名本。今次敘其本名。敘其本名。略有二種。第一總論眾教。第二別敘此經。   第一總論眾教。凡有五門。一立名不同門。二轉不轉門。三釋首題門。四具義多少門。五人法不同門。   一立名不同門   眾聖敷經。凡有二種。一者直說不別立名。如大品等。九十章內。無有侍者問名如來答題。良以一部明波若事顯。即知是波若經。不煩別立。二者說經亦立名字。如雲此經名為大般涅槃。良由名義未彰。故須別立。此立名不立名一雙也。就自立名之中。復有二種。一佛自立。如雲為諸聲聞說是大乘經名妙法蓮華。二待問方立。如金剛波若。待善吉問名。如來始答。此謂自他一雙。就自立名中。復有二種。一序品已立。如金光明之流。二就正說方立。眾經多爾。此序正一雙也。待問立名中。復有二種。一說經未竟。隨一義說。即立名字。亦如小波若等。二就說經究竟。方始立名。此經是矣。謂前後一雙也。就說經竟立名。復有二種。一者但立一名。眾經多爾。二者立於多名即淨名等是也。故雲一名維摩詰經。二名不可思議解脫法門。此一多一雙也。眾經雖多。立名所由。略明十義。問。華嚴一部。何故文無立名。答。此經凡有十萬偈。傳譯未盡。立名當在後也。至長安。見僧曇法師從于闐還。於彼處。見龍樹傳雲。華嚴凡有三本。大本有三千大千世界微塵偈一四天下微塵品。中本有四十九萬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此二本並在龍宮。龍樹不誦出也。唯誦下本十萬偈三十六品。此土唯有三萬六千偈三十四品。故知華嚴名數在數分矣。菩提流支雲。佛滅度後六百年。龍樹從海宮持出也。   二論立名轉不轉門   三世佛經。立名有二。一名字不轉。二隨佛世異。如過去二萬日月燈明佛。說大乘經。名妙法蓮華。現在釋迦。同有斯號。此經名字不轉。二者隨佛出世。名字不同。如十二部中伊帝目多伽經。拘留秦佛出世之轉名甘露穀。拘那含佛為法鏡。迦葉佛時名分別空。釋迦興世稱為契經。蓋是適緣不同。故名隨世異也。   三論標題意門   天竺經題在後。而初皆雲悉曇。悉曇雲成就。亦云吉法。而迴後置初。道安名之也。問。眾經何故首題名字。答。欲令因名知法。因法起行。得解脫果。又根欲不同。說教非一。若不別立名題。則諸部不分。為令眾部各分。故別立名題。又諸佛說法。有略有廣。廣謂一部之文。略即一經之題。攝廣為略。為受持故。開略為廣。為解義故。又攝廣為略。為利根人。若聞經名。即解其義。如龍樹等入於海宮。但看經題。具鑒文理。開略為廣。為鈍根人。皆聞名未悟。尋文乃解。是以眾經首題名字。   四論立名具義多少門   自有一義立名。或但從人。或但因法。或單就譬。次二義立名。或人法雙舉。或法譬兩題。或因果合說。次三義立名。如勝鬘為人。師子為譬。一乘大方便為法。華嚴亦然。大方廣為法。佛即是人。華嚴為譬。次四義立名。亦如華嚴。大方廣即眾經之通稱。諸大乘經皆雲方等。亦名方廣。如雲大方廣大集經。涅槃亦云方等為甘露。即十二部中。名毘佛略。故方廣之名通稱也。方廣既為通稱。佛華嚴即是別名。謂通別兩義也。就別之中。佛為其人。華嚴為譬。合前通別為四義也。次五義立名。大方廣名含二義。一者對別。即是通義。二者對人。復是法名。足前四義。故成五也。次六義立名。即方廣為法。對華嚴為辟。復為法辟一雙也。合上為六也。次七義立名。加以經字。上六為理。經即是文。謂文理一雙也。如涅槃七善中雲。知法知義知法。即是十二部經。故以經文對上義也。若以大方廣佛華嚴經。即以此七字。亦得為七義立名。以具上七義也。如華嚴題目。作此釋之。自餘眾部。可隨義多少也。問。眾經皆是佛說。何故華嚴獨標佛耶。答。欲顯華嚴教圓理滿。故偏題佛也。問。餘大乘亦皆教圓理滿。何故偏歎華嚴。答。餘經從半入滿。華嚴之滿。不因於半。故偏歎也。問。既不因半。何由得滿。答。因有多門。不可一例。因於滿理。故有滿教。亦因滿人。故有滿法。不必待半。有人言。七處八會。是一佛華嚴三昧現此法門。故須標佛也。又華嚴偏題佛者。此是佛初成道說之。故題於佛。自爾之前。未有佛說。從此以後。不須標佛。是故斯經獨標佛也。又華嚴七處八會加菩薩說。客謂是菩薩經。非是佛說。是故釋雲諸菩薩等承佛神力在佛前說。即是佛說。故題佛也。問。既是佛經。何故不題佛說。但標佛耶。答。非佛自言。但加菩薩說。故不題佛說也。問。佛為教主。應在題初。何故方廣居首耶。答。欲示諸佛所師所謂法也。故先標於法。又如前明佛華嚴三昧。故稱佛華嚴經。則佛與華嚴合為一句。若發趾標佛。則義隔華嚴。故不可也。問。大方廣既是眾經通稱。何故華嚴獨標。答。例如題佛以釋之也。良由教圓理滿。純化大人。又是初成道說。故獨標之。   五論人法不同門   眾經從人立名。凡有四種。一從能說人立名。如維摩等。二從所為人受稱。如提謂經等也。三從能問人立名。如文殊師利所問經等。四從所說人受稱。如無量壽佛經等。以說無量壽佛事。故以標名。就能說人。復有五種。一者佛口自說。二者弟子說。三者諸天說。四仙人說。五化人說。此經即是弟子說也。問。弟子所說。既得單從人受名。如來所說。亦得爾不。答。通義得齊。別則不類。弟子所說。多從人受稱。如來所說。多從法得名。所以然者。佛說經無量。若皆雲佛經。則諸部無別。今欲分諸部各別。故從法為名。弟子若從法立名。則師資相監。如直雲不思議解脫經。不題淨名者。容謂此經即是佛說。今簡師資不同。故從人受稱。故佛經不從人。為欲別師。弟子不從法。為欲簡人。問。人法雙題。凡有幾義。答。略有二種。一者人法雙題。合為一名。如仁王波若等。二者人法兩舉。開為二名。謂人為一名。即維摩詰所說經。法為一名。謂不思議解脫法門。   第二別敘此經   復有三門。一總釋是人法門。二別釋人門。三別釋法門。   一總釋人法門   問。此經何故人法雙題。答。略有十義。一者道不孤運。弘之由人。題淨名。標說教之主。辨不思議。明所弘之法。二者欲明通別兩義。題淨名。則為明人別。標不思議。辨其法通。所以然者。此經凡二化主。一者佛說。二者維摩說。若但題淨名之人。不題不思議法者。但得維摩之說。便不得佛說。今舉不思議。則具含二說。故人法雙題。三者欲互相顯釋。故人法雙題。所以稱為淨名者。以有不思議解脫德。處穢不染。故稱淨名。即此則以法釋人。次標不思議。舉經之大體。題淨名。辨法起之所由。故舉人釋法也。四者題淨名。尊其人也。標不思議。重其法也。以淨德內充嘉聲外滿。聞其名者。莫不尊仰。下雲。一切見敬為供養中最。重其法者。既聞不可思議解脫法門。誰不重哉。五者明此經題具足三業不可思議。故人法雙題。維摩詰者。舉人辨其意業。次雲所說。明其口業。次雲不可思議解脫。敘其身業。問。何故身業獨雲不思議。答。以後貫初。身業既不思議。口意亦爾。故最後說之。又以身業現神通。明不思議事顯。故偏說之。此之三業。即是次第。先明意業察緣。次口說法。後即身現神通。六者人法雙題。即是三事示現。顯淨名謂他心輪。標所說明說法輪。辨不可思議即神通輪。三輪之義。法華玄廣明。今此所用者他心輪。謂知病識藥。說法現神通。應病授藥。又說法輪明聞事不思議。神通輪謂見事不思議。六塵境皆為佛事。但見聞既要。故聖人偏示形色。又說法輪但明音聲為教門。神通具以六塵為佛事。又神通輪多現不可思議跡。說法輪多明不思議本。如借座請飯。皆是神通現之。故是跡也。如說六度四等及不二法門。即是本也。又他心輪知根鑒藥。神通輪則拔苦與樂。說法輪則滅惑生解。滅惑生解。名為利益。拔苦與樂即是安樂。是故眾經皆雲利益安樂一切眾生。則義無不備。六者題維摩。則明託疾方丈。標所說因病演教。舉不思議。明現神通。一部始終。蘊在於題。七者題維摩。為欲簡異於佛示師資不同。次雲所說者。上雖標弟子。客謂是對揚之人。今明所說。則知是弘教之主。雖知是弘教之主。或恐說淺近法門。故次明不思議解脫也。八者題淨名。欲簡異邪師。邪師內無淨德。外闕嘉名。標不思議。簡異耶法耶。法淺劣近末。非不思議。正法甚深。莫能測度。九者標淨名。明是菩薩簡非二乘。二乘結習不除。不得稱淨。如後品雲。觀諸菩薩華不著者。結習已免。即其事也。舉不思議。簡小乘。明大教甚深不可測度。小乘淺近。易可思議。十者題淨名。歎高行大士異下位菩薩。舉不思議。顯究竟之宗。簡未了之說。五時之流。謂此經是大乘義猶未了。今明既稱不思議。則是窮微盡化妙絕之稱。   二別釋人門   復有四門。一釋名。二因無因門。三德位門。四現生門。   一釋名門   外國稱毘摩羅詰。羅什僧肇。番為淨名。道生曇詵。雲無垢稱。真諦三藏雲。具存梵本。應言毘摩羅詰利帝。毘為滅。摩羅雲垢。吉利帝為鳴。合而言之。謂滅垢鳴。初從所得為名。次從所離為目。滅猶是所離。以聲聞天下。故稱為鳴。鳴猶名義耳。言雖廣略。而意無異也。   二因無因門   總論立名。凡有二種。一有因緣。二無因緣。有因緣者。在名既多。則因緣非一。今略明四種。一從生所立名。如六道等。以生天趣故名為天。二從相貌立名。如有黑白長短等相。即以為稱。三從過失立名。如賊盜之流。四從功德為目。如三乘賢聖。無因緣立名者。涅槃雲。低羅婆夷。名為食油。實不食油。釋論雲。草名末末利。此雲賊草。不劫盜而受賊名。皆無因緣。強立名字。維摩立名。可具二義。一無因緣強立名字。所以然者。既稱諸佛菩薩有解脫名不思議。即是絕名。以心行既斷。名意不思。言語亦滅。故口不議。入法身之位。形不以像測。心不可以智知。豈有名經。但為出處眾生強立名字。故是無因緣也。問。法身既無形名。由佛所感。便有形名。謂即是因緣。何名強立。答。須識強立之義。以法身不可名。而為法身立名。故雲無因緣強之名耳。若就物感立名。名因感立。則是有於因緣。故一名中具含二義。問。為法身立名。此名為屬法身。為屬應跡。答。宜兩望之。若為法身立名。則屬法身。此名應物。則名屬跡也。若以無名為本。用名為跡。非是法身為本。應身為跡。故本跡多門。不可一例。問。但法身無名。假為立名。亦生死無名。假立名耶。答。法身體。絕百非。名相不及。可得無名假為立名。生死是名相之法。不可言生死無名強為立名。二者非但法身無名強為立名。亦生死無名強為立名。是故經雲。生死非雜亂。涅槃非寂靜。涅槃非寂靜。既強號涅槃。生死非雜亂。亦假名生死。問。此據何門。二名強立。答。此望於正道。未曾生死。亦非涅槃。故生死涅槃皆是強立。問。得雲生死無名強立為名。涅槃有名非強立耶。答。亦有斯義。生死虛妄。實無所有。故強名生死。對生死虛妄。歎涅槃真實。故涅槃有實德。依德立名。故涅槃之名。非強立也。問。此據何門。明生死無名涅槃有名。答。此明生死無本。故生死可空。所以無名。涅槃有本。涅槃不空。是故有名。如此經雲。身孰為本。貪慾為本。貪慾孰為本。乃至以顛倒為本。既稱倒相。是故無本。以其無本。則無生死。故生死可空。所以無名強為立名。對生死無本。明涅槃有本。涅槃有本。即是佛性。故隱名如來藏。顯名為法身。是以佛性為佛之本。涅槃有根本。便有涅槃故涅槃有名。非是強立也。問。有生死涅槃俱非強立。答。復有斯義。於生死人有生死故。之生死名。非是強立。於涅槃者有於涅槃。故涅槃之名。亦非強立。此之四門。各據一義。可隨文用之。雖有四句。合而言之。唯成生死涅槃名無名二句。合此二句。以歸一句。蓋是無名無名名。因緣一句義耳。無名名。豈是名耶。名無名。豈是無名耶。故非名亦非無名。非生死亦非涅槃。是以經雲。生死及涅槃。二俱不可得。故泯一句。入於無句。無句而句。故非名非無名。而能名能無名。雖能名能無名。而不動非名非無名。以縱任自在。塵累不拘。即是淨德。有斯淨德。故稱淨名。即此淨德無累。名為解脫。物莫能測。稱不思議。故人法不二。不二而二故統御名人。可軌稱法耳。自上以來。明無因緣故強立名字。今次辨有因緣故立名。無因緣立名。即就法身為論。有因緣立名。據跡而言。維摩既託跡毘耶。現從父母。必有名字。父母見此兒生時。有其淨德。依德立字。故號淨名。次即如來印歎。兼世人嗟美。以有三義。故立淨名。問。一切菩薩。皆有淨德。何維摩獨受其名。答。如諸菩薩。雖皆有慈。彌勒即以慈德為稱。今亦然矣。又此是在家菩薩。居五塵而不染。處眾穢而常淨。故偏受斯名。問。淨名父母姓字雲何。答。汎論凡聖。有二種父母。無明為父。貪愛為母。以有癡愛。是故受生。謂凡夫因父母也。雖有癡愛。要假男女為緣。方得受生。名緣父母。諸佛菩薩。亦有二種父母。一權實二熏。謂法身父母。實慧虛凝。與陰同靜。故配之如母。權義流動。與彼陽齊。故喻之如父。由斯二慧。法身得生。故名法身父母。生身父母者。如佛喻經說。淨名姓碩。名大仙。王氏。別傳雲。姓雷氏。父名那提。此雲智基。母姓釋氏。名喜。年十九嫁。父年二十三婚。至二十七。於提婆羅城內生維摩。維摩有子。字曰善思。甚有父風。佛授其記。未來作佛。別有維摩子經一卷。可尋之也。   三論德位門   問。維摩是何位人。能真俗並觀。答。方便品雲。淨名得無生忍。不判其淺深。釋但無生並觀。凡有三說。靈味法師雲。初地得無生忍。即能真俗並觀。次關中舊說。七地得無生。真俗始並。如肇公雲。七地施極於施而未嘗施。戒極於戒而未嘗戒。故七地並也。江南舊雲。七地雖能並觀。未能常並。至於八地。始得令並。淨名即是八地以上人也。復有人釋雲。淨名文殊。皆往古如來。現為菩薩。如首楞嚴雲。文殊為龍種尊佛。發跡經雲。淨名即金粟如來。今明聖跡無方。難可測度。但無生並觀。經有四文。一對地前凡位。但名順忍。故未有無生。亦未能並觀。初地稱為聖位。始得無生。二觀方並。仁王瓔珞經攝大乘論。並有此文。二者初地以上。六地以還。無生尚淺。並義未彰。與順忍之名。至於七地。名等定慧地。故始是無生。名為並觀。問。七地何故名等定慧。答。釋論雲。前三地慧多定小。後三地定多慧少。故定慧不等。今定慧平等。故雲等定慧。又一義。此說二慧為定慧耳。六地波若靜鑒為定。以方便動照為慧。六地妙於靜鑒。拙於動涉。故定慧未等。至於七地。名為方便。則二慧具足。名定慧等也。問。定慧既等。何故名無生耶。答。釋論雲。七地具了眾生及法皆悉無生。名無生忍。不偏著有。有心不生。不偏滯於空。空心不起。故慧常方便。方便常慧。空有雙遊。無所偏著。故雲無生。三者七地雖得無生已能並觀。但猶有功用心。八地於功用心。永不復生。名為無生。而復任運恆並。四者八地雖無功用。猶未究竟。究竟無生。在於佛地。方便品雲。久於佛道。心已純就者。當知是佛地無生。金粟如來。則斯文已顯。以無生具在四處。眾師各偏執一塗。故失其旨也。又取相之流。隨言起著。聞深位則謂定深深。不得為淺深。聞淺位則謂定淺淺。不得為深淺。若定淺。豈可從淺以至深深。若定深深。雲何得作淺。今明因緣淺深。無有定相。故淺具淺深。深可得為深淺。淺可得為淺深。故經中凡有四句。一淺為深用。初發心菩薩八相成佛。二深為淺用。往古如來為能仁弟子。三深為深用。即佛為佛化。四淺為淺用。其義易知。問。深為淺用。淺為深用。可是方便。深為深用。淺為淺用。亦是方便耶。答。舊雲深為淺用是方便。深為深用則非方便。今明非但深為淺用是方便。深為深用亦是方便。良以道門未曾淺淺深深。皆為化物故。並稱方便也。又有所得人皆雲後心是淨名。初心非淨名。今明發心畢竟二不別。非但後心是淨名。初心亦是淨名。所以然者。後心淨諸見。既稱淨名。諸見亦是淨名。問。此經三品破於三見。方便品破凡夫見。弟子品破二乘見。菩薩品破菩薩見。後心淨名可破三見。初心既是淨名。亦應破三見也。答。若後心破三見。初心未破三見。今說破三見。可為後心人耳。初心復何所益耶。又佛在世時。有諸羅漢。弟子品可破之。有彌勒等。則菩薩品可破之。末世無此大小之人。經流像教何所益耶。故知初後心皆破三見。問。初心後心皆破三見。則初後何異。答。是故經雲。發心畢竟二不別。初心稱為佛心。是三世佛之種子。則與佛無異。故始名初心佛。終稱後心佛。初心佛亦淨三見。後心佛亦淨三見。但初淨三見則晦。後淨三見則明。故開初後有異耳。又有所得人。皆言凡夫處四生之內。淨名昇六道之外。但凡夫感於淨名。淨名應入生死。故託疾略耶。興以斯教。今明一往非無此義。但恐成凡聖道隔成高下二見耳。復須識一心之內即是眾生亦即是佛藏。於此心中。起三種見。便是煩惱。淨此三見。即是淨名。問。雲何一心內具起三見。答。若於此心。起凡夫見。名凡夫也。起二乘見。名二乘也。起菩薩見。名菩薩也。未與波若相應以來。於唸唸中。多墮三見。便見三惑。若先念起此三見。後念能淨此三見。則前念名為煩惱。後念即是淨名。故經雲。眾生身內。既有毒草。即有藥王。迷悟不離。其猶反掌。豈可定謂凡夫局在四生之內。諸佛昇乎六道外耶。故行道坐禪講說懺悔。宜依此門。不爾。於事無益也。問既勸修觀行。今請問研心。若前心起三見稱為垢。後念破三見為淨名者。非但三見名為見。則淨名亦是見。所以然者。前心起三見為有。後念破三見為無。既是有無。名為垢染。何名為淨名。答。不言前起三見為有。後淨三見為無。但了前三見本自不有。今亦不無。故名淨三見耳。問。若了三見本自不有。今亦不無。名淨三見者。此乃息於有無。還染非有非無。何名為淨。又有有有無名之為有。無有無無此即是無。還隨有無。何名離染。答。釋論雲。破二不著一。乃名為法忍。今若能進忘兩是。退泯二非。蕭然無寄。乃名為淨。問。若遣是忘非。乃名淨者。夫有是有非。則名為有。無是無非。始是大無。何名為淨。答。本進彈兩足。退息二非。冀玄悟之賓。蕭然無寄。今遂循環名數。隨逐想心。則取悟無由。若內息情想。無心於內。外夷名相。無數於外。無數於外。則緣盡於觀。無心於內。則觀盡於緣。緣盡於觀。故無緣。觀盡於緣。則無觀。無觀無緣。則紛累都寂。乃名為淨。豈復染無。問。若緣觀都寂。何異滅智灰身。灰身故無緣。滅智則無觀。欲行大道。乃爾小乘。答。緣是生心動念。即是難家。觀謂無生妙悟。名為答者。以無緣則子無所問。以絕觀余無所通。不應更復修環反覆。問。若緣觀俱寂。問答並遣。則任運成啞。答。天親龍樹盛許啞言。故雲汝證我法時。汝爾時自啞。但子猶未達其旨。今略陳之。夫論啞者。言而常啞。辨其言者。啞而常言。言而不啞。所謂凡夫。啞而不言。名二乘觀。故至之緣觀俱寂。而境智宛然。應愈動神愈靜。智愈寂照愈明。寧以啞法目聖心。灰斷榜玄道。   四論現生門   經雲開閉一切諸惡趣門。而生六道。以現其身。夫法身無生。而無處不生。以無生故。諸趣門閉。無處不生故。而生五道。生五道則有五生。一息苦生。二隨類生。三者勝生。四增上生。五最後生。息苦生者。菩薩以自在力及與願力。受生三界。隨所生處。為息物苦。名息苦生。言隨類生者。菩薩願力自在力。與物同生。教令離惡。化之住善。名隨類生。言勝生者。菩薩自以功德善業。於人天中。受諸勝報。謂壽命色力並皆殊勝。故雲勝生。增上生者。初地已上十地王果報。名增上生。最後生者。菩薩學位已窮。受生剎利婆羅門家。得無上道。作一切佛事。名最後生。問。淨名五生之中。何生攝耶。答。據本而言。久成種覺。位在法身。故非五生攝。就跡論者。適化無方。淺深隨物。則具五生。就位而言。此之五生。通遍諸地。約其階級。則前之三生在地前。後之二生則歡喜以上。淨名既得無生忍。則屬後二生但後之二生。受十王果報。名增上生。最後身作佛。稱後邊生。淨名跡居長者報。非十王果報。非作佛身。異最後生。就事言之。謂勝生也。五生之說。地持廣明也。   淨名玄論卷第二(名題中)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80 淨名玄論   淨名玄論卷第三(名題下)   三別釋法門   有三門。先釋不思議門。次釋解脫門。後釋法門。   先釋不思議有四。一來意。二釋不思議名。三辨不思議體。四釋不思議名多少。   第一來意者。問。諸方等教。皆是不思議。何故此經獨受其名。答。一切諸經。雖皆是不思議。但此經即以不思議為名。例如一切佛。皆有法寶。而寶積佛即以為名。又不思議。凡有二種。一者通不思議。謂諸佛菩薩境界。並非二乘凡夫之有所能測度。二者別不思議。謂神通奇特。如鉅細相容。眾經多明通不思議。此經多辨別不思議。故偏受斯稱。問。此經凡有二名。一維摩詰。二不思議。何故。別有不思議品。而無別維摩品耶。又此經名不思議經。別有不思議品。眾經何故不爾。如般若等經。何故無般若品耶。答。此經雖有人法二名。而維摩事彰。通為一經之主。不須別立品。不思議。雖通貫一經。但不思議事未顯。須別立品。般若等經。明般若事顯故。不須別立般若品也。問。此經何故辨不思議耶。答。略有五義。一者欲稱歎諸佛菩薩解脫法門不可思議。令稟教之徒。虛心頂受。慕仰信行。二者淨名道德已遠得無功用心。現通說法。有所施為。任運即不假思量議度。既得此悟。還欲示人。故說不思議。三者欲顯一切諸法無定性相。故說不思議。如長若定長。不可促長令短。短若定短。不可延短令長。以可延促。故無定相性。以無定性。諸法即空。因此即悟入實相。故說不思議。四者此經正明不思議法。故立不思議名。如不二法門。心行處滅。言語道斷。淨名默即是其事。以正說此法故。辨不思議。五者此經欲示二種人法。故明不思議。一者理外。謂凡夫二乘及有所得大乘人法。若所行之境。能行之智。所說教門。皆是有所得顛倒故。非不思議。二者明理內諸佛菩薩所行之境。能行之智。所說教門。並絕凡夫二乘有所得境界。故方是不可思議。問。何以知然。答。此經呵凡斥聖。破大彈小者。良由凡聖大小皆是有所得顛倒理外行心。所以非不思議。廣說菩薩無方妙用無礙法門。有得之徒。莫能測度。故名不思議。是故。當知。欲開二種義。故明不思議。此是對可思議。故歎不思議。令捨可思議。悟不思議。既無可思議。亦無不思議。故諸佛菩薩所行之道。非思議。非不思議。問。理外義宗。亦明絕四句。離百非。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何故非不思議。無所得。若四句。若絕四句。一切諸法。皆不思議。答。有所得。絕定絕。不可令不絕。不絕定不絕。不可令其絕。如此絕不絕。皆有蹤跡處所。可得思議。無所得。絕不絕並是因緣無礙不思議。又有所得絕不絕悉皆不成。竟無此法。論何物不思議耶。無所得絕不絕義始成。故方得有不思議。至二智中。當具說也。   第二釋不思議名   略有三義。   一者約本釋不思議名。由本是不思議故。方有不思議用耳。不思議本即不二法。門不二法門謂諸法實相。諸法實相心行斷故。心不能思。言語滅故。口不能議。十四章經。正為開不二。故前序雲。淨名現病之本意。文殊問病之所由。當知為明本不思議。故名不思議也。   二者約淨名二智。由體不二之道。故有不二之智不二之智。能適化無方。善巧妙用。並任運成就。無功用心。不假思量議度。故名不思議。   三者外示不思議跡。若形若聲。及說不思議本。若境若智。並非下位菩薩及與二乘凡夫所能測度。故名不思議。不思議體。但有於三。不思議名。亦唯此三義。問。此與關中舊釋何異。答。肇公雲。深遠幽微。二乘不能測。謂不思議三義之中。但是後意耳。生公雲。不思議者。凡有二種。一者空理。非惑情所測。二者神奇。非淺識能知。三意之中。具說初二義。什公雲。法身菩薩。有所施為。欲能則能。不須作意。三種之中。亦得其一。今且敘三門。復辨本末次第及內外不同。則抱前諸意。   三辨不思議體。問。今就何法。明不思議。答。法雖無量。略有三種。一境。二智。三教門。境即真俗二境不思議。智即權實兩智不思議。教謂二諦教門。此之三門。有二種次第。若據能化。由真俗二境。發權實兩智。由權實兩智故。外說二諦教門。合此二義。即為二雙。由境發智。由智照境。謂發照一雙。內照二境為行。外彰神口為說。說行一雙。次約所化。三門次第者。稟二諦教。發生二智。二智則照於二諦。合此三義。亦成二雙。初則說行。次則發然。聖人如行而說。眾生稟二諦教。則如說而行。故名說行一雙也。以如說而行。識教悟理。發生二智。故二境為能發。二智為所發。二智為能照。二境為所照。名發照一雙也。問。真俗二諦。為是教名。為是境稱。答。約能化所化。互望不同。就能化為言。內照真俗。故真俗名境。外為眾生。依二諦說法。故真俗名教。就所化為言。稟於真俗。別真俗名教。因真俗。發生二智。真俗名境。然此真俗。未曾境教。問。若爾。何故垣言二諦為教。非是境理。答。此約依二諦說法故。二諦名教。若據發生二智。則真俗名境。又真俗表不二理。則真俗名教。若對二智。則稱為境。不可遍執。問。但應言聖人內照兩境。外為眾生依二諦說法。眾生稟二諦教。發生二智。二智還照二諦。何得復言二諦教表不二理耶。答。此義有開有合。若開理教不同。約能化為論。所悟之理。則非真非俗。能悟之智。亦非實非權。理雖非真俗。為出處眾生。無名相中。假名相說。故開真俗門。說二諦法。故以非真俗為理。真俗為教。二諦門既爾。智亦例然。悟理之智。非權非實。為欲化物。故開二智。以權實二智。照真俗兩境。外為眾生。說真俗二諦。此約能化。開理教境智義也。次約所化明理教境智者。所化眾生。稟真俗二教。即悟非真非俗不二之理。既悟不二之理。即發生不二之觀。所悟境既非真俗。能悟之智亦非權實。既悟理非有無。即識教有真俗。悟理發生。非權實智。即識教有真俗。故生權實二智。此約能化所化。各開理教境智也。   次合論理教境智者。非真非俗之理。名為真諦。若真若俗之教。並名俗諦。故唯有二諦。非權非實。名為實智。權之與實。並名權智。故唯有二智。既唯有二境。故聖人內照二境。外為眾生。還說二諦。眾生因二諦教。還發生二智也。問。初何故開。後何故合。答。欲顯至理甚深。未曾真俗。聖心微妙。亦非實非權。而今言俗言真。說權說實者。蓋是出處眾生。故強名相說。為此義故。所以須開。復欲就二諦攝法。無義不收。權實該羅。無智不攝。故但明二諦唯有權實。所以合也。又經中具有開合。以釋經故具明之。又對斥舊宗執二諦不知不二。所以須開。尋教之徒。復言二諦之外別有不二之理。所以須合。故開合不同。皆有其義。上來總釋三門。   今次別釋三門。即為三意。初釋二智。復為三門。一明權智不思議。二明實智不思議。三合釋二智不思議。問。何等名為權智不思議耶。答。內照外用。皆絕二乘。故並不思議。二乘不能遍知一切病。不能遍識一切藥。故不能測菩薩智。名內照不思議。又菩薩內照。即無照而照。照不動無照。亦非二乘所知。又菩薩雖照。不假功用。二乘作意方乃得知。亦不能思議菩薩無功用智也。次明外動用不思議。此事萬端不可具舉。今就大小容入。以示其相。但釋大小容入。凡有三師。一雲大實不入小。小亦不容大。但以神力令應度之人。見其容入耳。二釋雲。大實入小。小亦實容大。若不容入者。則諸菩薩無此功能。若明容入。還不容入。則一切諸轉變神通並無用也。   第三釋雲。具有二義。一者實不容入。能令見其容入。二實能容入。復令見容入。今明第三釋宜可用之。但此經正明容入。非不容入也。故高廣之座。來入方丈小室。方丈小室。容高廣之座。大小無有增減。而容入宛然。故是不思議也。問。若無增減。名不思不議。寧得文雲其室廣博。答。講誦之人。多不細觀。故不見此文意。若以下徵之。未見好釋。若於此一條昧者。則不思議事皆不成矣。今明不思議品。凡有二文。一雲其室廣博。二雲本相如故。即此二文。自相違背。既雲其室廣博。寧得本相如故。若雲本相如故。何名廣博。今明室有內外。自內而觀。故其室廣博。自外而觀。則本相如故。是以二文不相違也。問。若爾者。何名不思議耶。答。唯是一室。內觀則廣。外觀如故。即是不思議。問。外觀如故。可無增減名不思議。內觀既廣。即是增減。雲何名不思議。答。內廣遂令外增。可非不思議。而內廣不令外增。故內廣是不思議。問。不令外廣。可外無增。名外不思議。遂令內廣。便是增內。即內非不思議。答。淨名既能令外不增。亦能令內不廣。何以知之。世小術遂能令尺鏡入於寸瓶。瓶不增。鏡不減。而容入究然。況諸佛菩薩。今遂令室內廣者。凡有二義。一者此經始終敘淨名待賓。凡具四事。一有廣博之室。二設端嚴之座。三有甘露味飯。四有微妙法。言室若不廣。則四中□□□□□□娳□□□□□□□□□□□襮□楻□□□□楢j□□r秉飀□□榜□襦□埤□□□馘露□□□□碌奅祤祤楰□□□□□□□□□□奅祤檟椸□□□□□祺祅奰葉□埤□□祰祰□□逆□襤祰露□□□□□□□□□E□□□□□祅奰露□□□□□祤椸□□□□祰露□□□埤□祺祅奰葉□逆□□穛楻□□□椸□逆□妘磻祰露□□□□□祤椸□□□埤□輦露□□□褉□禍□□檇□□逆□□□□逆□檻襮□檢□□□□□□□飣祺逆□□□□□□呂□□□□□餺□□□□□餃逆□□□□□□姽拍矷慼慼潭峞熟芊摯鞢慼慼慼慼慼撫U楅祤檢□□□□□練送裀□穫□□□□□□□禖□逆□□□□練□稀檢□嬪□□禖□逆□□奾驒□□襦□埤□□□襦□埤□□□□榖送裀□□奾□□首□祺逆□□示□褸□□□□穠送□□□□□□祿切埤□驗□襺礸箋楅奮□□駜J樦□楮□□□□剛栫魽摯e裀□樧□樂□□□襦□埤□倫襉□□□□□□□□   次明實智不思議者。若以照空為實。照有為權者。此之實智。即是般若。般若所鑒實相。百非斯絕。四句皆忘。能鑒般若。亦如實而照。故釋論雲。般若波羅蜜。實法不顛倒。念想觀已除。言語法亦滅。故是實智不思議。又波若照實相。不見智為能照。境為所照。故經雲。菩薩與波若相應。不見相應。不見不相應。釋論雲。緣是一邊。觀是一邊。離是二邊。名為波若。境智不二。豈其不可思議耶。又不見境智二。亦不見不二。如是五句畢竟盡。而能照所照宛然不失。故名實相不思議也。   後合明二智不思議者。正見此經之宗。何以知之。文雲。諸佛菩薩有解脫。為不思議。問疾品。正就二智。辨於解脫。故言無方便慧縛。無慧方便縛。此就二慧明縛。無有解脫。故非不思議。有方便慧解。有慧方便解。故二慧解脫名不思議。問。雲何名二智縛解。答。文已具詳。今且就山門。敘其得失。先示二慧俱縛。明非不思議次辨二慧俱解名不思議。   二慧俱縛非不思議者。若有權可權。則有實可實。有權可權。不由實故權。有實可實。不由權故實。不由權故實。此實非權實。不由實故權。此權非實權。權非實權。權是自權。實非權實。實是自實。權是自權。權不得為實。實是自實。實不得為權。如此權實。各住自性。不得縱任自在無礙無方。故名為縛。以是縛故。非不思議。乃是凡夫二乘有所得斷常二見。何名為諸佛菩薩之妙觀哉。   次對失明得。辨是解脫不思議者。今明無權可權。則無實可實。無權可權。由實故權。無實可實。由權故實。由實故權。權名實權。由權故實。實名權實。權名實權。權不自權。實名權實。實不自實。權不自權。則非權。實不自實。則非實。非權非實。始成權實。權實則實得為權。實權則權得為實。縱任自在無礙無方。故名解脫。解脫即不思議也。問。經無此言。雲何以義約耶。答。文實有之。但子未見耳。今略示其一。則萬義例然。如問疾品雲。以嚴土化人二行為方便。三空自調。名之為慧。不能即三空。而起二行。名無方便慧縛。若能即三空而起二行。名有方便慧解。不能即二行而入三空。名無慧方便縛。若能即二行而入三空。名有慧方便解。故空有無礙。權實自在。名為解脫。解脫故是不思議。   次明境不思議。亦有三。一者俗境。二真境。三合明二境。所以明境不思議者。以智不自智。由境發智。良由境不思議故。智不思議耳。若智自不思議。境非不思議。豈得以可思議境。發不可思議智。以不思議智。照可思議境耶。   初明俗境不思議者。成實論雲。乃至小草思惟觀察尚不可知。況一切法。身子子不知一鳥始末。況一切眾生。故知俗境不思議。今且據大小容入一義作之。問。鉅細殊形。復無增減。雲何得相容入。答。南方舊雲。既稱不可思議。唯聖境界。二乘不測。凡夫豈有解耶。故置而不釋。今請問之。鉅細容入者。蓋是不思議之跡耳。六度四等。權實兩智。不二法門。謂不思議之本。本跡雖殊。不思議一。而既能解本不思議。雲何不達其跡耶。又跡為近事。本為遠理。尚通理本。何不解於事跡耶。北土地論師雲。大無大相。故大得入少。少無少相。故少得容大。今請問之。既大無大相。是則無大。誰入小耶。小無小相。是即無小。誰容大耶。若雲有無相之大無相之小。故得容入者。今重考之。無相之大。為猶有大。為無大耶。若有大。即猶有相。如其無相。則無有大。若言大無相而有大者。亦應無大而有相耶。雖有此言。未見其理。故並不用之。今先開得失以示其相。所言失者。若有大可大。則有小可小。有大可大。不由小故大。有小可小。不由大故小。不由小故大。大是自大。不由大故小。小是自小。大是自大。大非小大。小是自小。小非大小。大非小大。大決定住大。小非大小。小決定住小。大小既爾。容不容亦然。小既本不容大。不容決定不容。不可令容。大本不入於小。不入決定不入。不可令入。故如此大小無容入義。又無如此自性大小。論何物容入耶。又無自性容入。論何物大小。問。何處雲決定大小無容入義。又何處雲無自性大小耶。答。龍樹雲。若先來不見。於今雲何見。以其性定故。集先來不斷。不斷定不斷。不斷雲何斷。四諦既爾。萬義例之。故知不容定不容。不得容也。又雲。執有自性。則無世間出世間法。故知無有自性大小。何所容入耶。次對失辨得者。今明無小可小。則無大可大。由小故大。由大故小。小不自小。大不自大。大名小大。小名大小。大小則非小。小大則非大。非大非小假名大小。故大小義始成。以大小得成。方有容入以小是大小故。小得容大。大是小大故。得大入小。大小既爾。容入亦然。容是不容故容。不容是容不容。以不容是容不容故。小不容是容不容。而得容矣。大不入是入不入。而得入矣。問。何故就大小。明定不定。復約容入。明定不定耶。答。有所得義。有二種決定。一大小體定。二容入用定。故無大小之體及容入之用。對此二定。還明因緣體用。一者大小體是因緣故。大小始成。二容入之用是因緣容入故。大小之用即立。故須兩明。問。但大小是俗境。容入之用則應是權智用。雲何言大小之體及容入之用皆是俗境。答。俗諦之中。具有體用。但要須權智運之。方能容入。故具有境智也。問。今辨俗諦境不思議。雲何乃明權智用耶。答。此中具境智兩義。若明大小之體及容入之用。此是俗境。若以權智運令容入。即是權智用也。   次明真境不思議。俗境則一無量不可思議。真境則無量一不思議。故中論雲。諸法實相者。心行言語斷。無生亦無滅。寂滅如涅槃。問二乘亦會實相。雲何言實相不可思議耶。答。以此責由來。舊宗亦成難解。既三乘同會真境。皆絕四句。二乘與菩薩所行是同。雲何菩薩不思議耶。今明二乘與菩薩不同。略有六義。故有思議不思議。一者二乘但得生空。不得法空。故可思議。菩薩具得二空。故不思議。二者二乘亦不具得生空。所以然者。於我無我不二。是無我義。二乘見我無我二。雲何得無我耶。三者利根二乘。設得法空。蓋是折法明空。菩薩法空。自性空。自相空。即空為有。即有為空。故二乘法空可思議。菩薩法空不思議。四者。釋論雲。二乘得但空。故可思議。菩薩得不可得空。故不思議。五者二乘得小空。如毛孔空。菩薩得空廣。遍如十方空。問。空何有大小耶。答。二乘不能別相一一知諸法空。但總相知十二入空。故名為小。菩薩能別相知一切法。謂粗細大小淺深。然後知其是空。故空廣大。又二乘但得三界內人法空。故約有明空。空義即短。菩薩知三界內人外人法皆空。故約有明空。空義即長。故二乘得小分空。猶如兔馬。菩薩具得多空。猶如香象。故空有多小也。六者明二乘但得生死空。不見大涅槃妙有體絕萬相故空。何況知涅槃妙有即空。故二乘空可思議。菩薩空不可思議。問。若爾二乘與菩薩不同觀實相。何得法華雲同入法性。涅槃雲同觀中道耶。答。古舊辨三乘同觀。或雲三乘異觀。二說紛綸。今略陳之。三乘有同觀。有異觀。以其同見於空。故言同觀。有得二空。不得二空。如上六義。則不同觀。同與不同。各有其義。不應偏執。問。真境唯一不思議。亦得有多不思議。答。實相無二。但約教有淺深。如上入不二法門三階之說。   次合明真俗不思議。亦前示失明非不思議。後明得方是不思議。若有所得真俗。各住自性故。真不得是俗。俗不得是真。如此真俗。是斷常二見根本。如法華雲。若有若無等。依止此諸見。具足六十二。乃是不思議家彰發生二見之有無耳。何名不思議耶。今明。空有是因緣。有非空則不有。空非有即不空。空宛然而有。有宛然而空。故肇公雲。譬如幻化人。非無幻化人。幻化人非真人也。人宛然而非人。非人宛然而人。寶積歎雲。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亦不動。此是不動第一義而分別諸法。分別諸法。不動第一義。如此空有因緣無礙。唯是佛菩薩所行故。名不可思議。上來明三境三智不思議竟。   次泯境智不思議。上開境智二者。此是不二二義耳。而境智是因緣義。非境無以明智。非智無以辨境。故境名智境。智名境智。境智則非智。智境則非境。非境非智。蹤跡區尋。故釋論雲。緣是一邊。觀是一邊。雖是二邊。名為中道。影公雲。夫萬化非無宗。而宗之者無相。虛宗非無契。而契之者無心。故聖人以無心之妙慧。契彼無相之虛宗。則內外並冥。緣智俱寂。雖緣智俱寂。而境智宛然。故名不可思議也。   四明不思議多少。問。不思議凡有幾門。答。數甚多。非可具舉。今略陳五種。示其樞要。一聞不聞不思議。二大小不思議。三通別不思議。四本跡不思議。五內外不思議。此五門略攝眾數。義無不收。   第一聞不聞不思議者。大品雲。諸聲聞等。聞與不聞。皆欲得聞。當學波若。釋論雲。佛說不可思議解脫經。聲聞在座。並皆不聞。即佛初成道。說華嚴經。是也。有人謂。釋論所引之不可思議解脫經。是淨名經。其人不讀華嚴。亦不尋釋論。故有斯謬耳。此不思議。唯菩薩得聞。二乘不聞。若淨名經。辨不思議。則大小俱聞故雲聞不聞不思議也。   第二大小不思議者。釋論雲。小乘法中。有五不思議。一眾生業行不思議。二世間不思議。三龍力。四坐禪人力。五佛力。大乘法中。明六十劫說法華經。時眾謂如食頃。小乘法中。無有此事。謂大小不思議。   第三通別不思議者。然大乘經。通皆是不思議。如肇公雲。始自淨國說乎法供養。其文雖殊。不思議一也。故若境若智。若權若實。因之與果。依之與正。皆是諸佛菩薩法門。絕二乘境界。所以然者。理內無依無得。無有彰礙。不出不動。如幻如化。凡夫二乘有所得學大乘人。皆是理外。聞有作有解。聞無起作無心。故不能思量佛菩薩舉足動出之事。況染妙道耶。故通皆是不思議也。別不思議者。雖通唱不思議。恐凡夫二乘有所得人。不肯信受。謂諸佛菩薩。有言無事。故別示其不思議跡。如高廣之座入於小室。小室宛然廣博。就事而觀。淵不可測。假令二乘究劫思惟。而不能解。況復能作目見斯事。便信諸佛菩薩有深妙道。非二乘所知。故稍鄙小心。漸欣大道。亦令未發心者發菩提心。受持頂載。已發心者增進深入。故明別不思議。問。何以知有通別不思議耶。答。題稱不思議經。則一部皆是不思議。謂通不思議也。別有不思議品。示不思議事。謂別不思議也。   第四明本跡不思議。肇公。正用本跡。釋不思議。故以四句明本。以四句辨跡。四句明本者。統萬行。則以權智為主。樹德本。則以六度為根。濟矇惑。則以慈悲為悲首。語宗極。則以不二為言。此不思議本也。至如借座燈王。請飯香土。室苞乾像。手接大千。不思議之跡也。問。此就何義。辨本跡耶。答。講者多誦此言。並謂以法身為本。應物為跡。故雲非本無以垂跡。非跡無以顯本。本跡雖殊。不思議一也。今謂非無法身為本應物為跡。但肇公意不然。正以理本為本。事跡為跡。若次第論之。不出三法。一理。二智。三教。理能發智。則理為智本。智能說教。則智為教本。今以理智對教。故理智皆是其本。則以教為跡。理智為本者。不二即是理。權實及六度四等。皆是悟理。故成所以。肇公雲。語宗極。則以不二為言。理智雖皆是本。但理是本中之本。故名宗極。故束此四句。開其二本。一句為理本。三句為行本。跡中四句。應有二跡。一以形為跡。二以言為跡。以形為跡。就形明不思議。以言為跡。就言示不思議。但今四句。皆就形跡。示不思議。不就言跡辨不思議者。良以形跡示不思議顯。故如借座請飯等。言跡示不思議不顯。口雖說本不思議。不現其事者。則取信莫由。故不就言明不思議跡也。問。何故雲非本無以垂跡。答。要由根本。有不思議理及不思議智。方得為眾生示不思議。以上化下。故名為垂也。由此不思議事。得顯不思議理。故言非跡無以顯本也。問。但以法身為本。應身為跡。有何失耶。答。但得以智為本。不得以理為本。但得本中之末。不得本中之本。斯意則局。今辨跡者。若形若教。若內身若外報。此土他方。隨有不思議事。皆得因此顯不思議本。非但應身也。問。雲何名本跡雖殊不思議一。答。有人言。明本跡二身相即故雲一。如雲吾今此身即是法身。有人言。本跡雖殊。明不二二義。不思議一。明二不二義。今謂未解讀他文章。故有異說。原肇公論本跡意者。正欲解不思議。此經既名不思議。約何物法。辨不思議。是故不思議中。有本有跡。故開本跡二門。雖有本有跡。而同是不思議。故明不思議一耳。何勞云云作諸異釋。若言明本跡不思議一。便作前二解者。肇公又雲。始自淨國。終訖法供養。其文雖殊。不思議一也。可復有餘釋耶。而一師雲。本跡雖殊。故開於二身。不思議一。明本跡是因緣義。非本無以垂跡。非跡無以顯本。故本是跡本。跡為本跡。本跡則不跡。跡本則不本。不本不跡。名為正法。故稱為一。蓋寄此文。明二不二義耳。聽者不聽其旨。妄咎大師。問。既明本跡不同。雲何不思議是一耶。答。既是不思議經。一切不思議。故雲不思議一。所以然者。此之本跡。皆是佛菩薩無依無礙法門。凡夫二乘所不能測。故雲不思議一。又此本跡。同是無功用心。不假思量議度。故雲不思議一。前據所化不思議一。後約能化不思議一。問。既有本跡不思議。亦有本跡解脫不。答。法身為本。應身為跡。亦得有二解脫。又內德為本。外事為跡。即此跡縱任自在。又是諸佛菩薩依果。亦是解脫。   第五明內外不思議者。此但就無功用位明之。大士積因已久。道行純熟。有所施為。任運即成。不假思量。無復議度。故不思議。亦得分此為二。不思而現一切形。不議而說一切教。故名不思議也。又不思而內知。不議而外應。故名不思議。此但稱不思議。不得加之以可。若雲不可思議。則此釋非便也。問。既不思。雲何能示一切形。不議。雲何能說一切教。答。譬如摩尼珠。無心思量。而能雨一切物。亦如天鼓無心議度。而應諸天意。出種種聲。法身菩薩。亦復如是。此是內不思議。外不思議者。菩薩無方。任運施用。而二乘下位。窮劫。思之不知。議之不解。故雲不可思議。須安可字也。問。內無功用。與外不測度。明不思議。雲何廣狹耶。答。內無功用。但約智門。又是高位以上。此則局也。若雲物不能測名不思議者。若境若智。若形若聲。二乘下位皆不能測。義門則廣。所以文中但據外不能測。名不思議也。   次釋解脫門。略有五門。一名體門。二因果門。三考得失門。四會教門。五同異門。   一名體門   問。題稱不思議解脫法門。文雲有解脫名不思議。何故前後不同。答。各有其義。文雲解脫名不思議者。以解脫為體。不思議為名。必由有體。故方立名。故雲有解脫名不思議也。題雲不思議解脫者。題既欲立其名。先雲不思議。由不思議名。題不思議體。故先名而後體也。文中則以本垂跡。題則以跡顯本。欲二義相成。故文題互舉。問。何故以解脫為體。不思議為名耶。答。夫論縱任自在無方妙用。必由體無累結。故就解脫辨不思議。又為對二乘人。二乘人云。解脫但是無累之名。無為不能無所不為。故今明諸佛菩薩解脫。雖是無為。而能無所不為。故偏就解脫。名不思議。又為對凡夫。凡夫亦有不思議。如五不思議中龍力不思議。而無解脫。是故雲有解脫名不思議。又凡夫住有。不能觀空。二乘入空。不能觀有。空有俱縛。故無解脫。以無解脫。故非不思議。今雙斥二見。明非凡夫行非賢聖行。是菩薩行。雖有而常行空。雖空而常涉有。空有無礙。故名解脫也。以有解脫故名不思議。又對有功用位。以不能空有任運無礙。故名為縛。非不思議。以無功用心空有無礙。故稱解脫。名不思議也。問。何故復言不思議解脫。答。解脫多門。如二乘之人。亦有解脫。蓋是思議解脫。今明諸佛菩薩解脫。是不思議解脫。為簡小乘。故作此說也。又大乘中。有無量解脫。今是不思議解脫也。   二論因果門   此經雲諸佛菩薩有解脫名不思議。故知解脫通因果也。就佛而明因果解脫者。脫五住煩惱。名因解脫。離二生死。名果解脫。就菩薩明者。得無生忍。破諸煩惱。名因解脫。得法身。捨於肉身。名果解脫。此二並從所離立名。以報身為果累。煩惱為因累。脫因果二累。名因果解脫也。若以佛所得解脫。為果解脫。菩薩所得。為因解脫者。此當體以立名也。問。釋論雲。得無生忍故破煩惱魔。得法身故破陰魔。無生法忍與法身何異。答。煩惱魔與陰魔。此是因果兩累。無生忍與法身。即因果二解脫。是知異也。問。雲何名法性生身。答。此悟法性。是故受身。謂法性生身。問。佛亦悟法性。而受身與菩薩何異。答。佛窮法性之原。以法性常故。佛身亦常。故雲諸佛所師所謂法也。以法常故。諸佛亦常。菩薩未窮法性。法性雖常。而身未常。是故異也。若以所悟法性為身。名法性身者。則佛與菩薩法身不二。同皆常也。但論雲受法性生身。法性生身者。從法性而生。故不指法性為身也。問。菩薩捨三界分段肉身。則受於變易。分段變易。俱名生死。何故以變易為法身耶。答。此開十地及二生死。今略述之。初地至佛地。有三十三障。十一為煩惱。即生死之緣也。十一為業。即生死之因。十一為報。即生死之果。問。界外煩惱與業何異。答。有所得分別之心。即名煩惱。作意取捨。故名為業。是故異也。此業煩惱。名為集諦。生死之果。即是苦諦。地地有其無生智。滅此苦集。即滅道二諦。故界外具四諦也。今言捨肉身受法性生身者。此約變易生死身。以為法性生身。以法性為緣。煩惱為因。故雲法性生身。就變易生死中。復有二身。無生智由悟法性有。故為法身。變易生死果。即是生死報身。此約苦道二諦。分二身也。問。勝鬘雲。四住為緣。有漏為因。得界內分段身。無明為緣。無漏業為因。受變易身。雲何言界外並是業煩惱為因緣得生死身耶。答。南北異論。紛綸不同。今不具述。相續解脫經。及攝大乘等。既辨二十二愚。即知十一為業。十一為煩惱。此是有漏。不雲無漏也。而勝鬘雲。無漏業為因。此據二乘人為論耳。二乘以三界繫法為有漏。出三界不繫法為無漏。是故今明以無漏業。生三界外耳。而實定有漏也。問。若據二乘。界內為有漏。界外為無漏。亦應界內為無明。界外非無明。何故雲。以無明為緣生界外耶。答。此實例也。但今欲隱顯互明。故作此說耳。問。佛斷五住。即因解脫。名有餘。捨二生死。謂果解脫。即無餘。菩薩可得類耶。答。菩薩得無生。破煩惱。名因解脫。即有餘。得法性生身。捨肉身。謂果解脫。即無餘。故隨分亦具此二也。   三考得失門   問作此釋者。與舊何異。答。此義出經。彼此同用者。言不可異。意不可同。如上釋也。又舊但知界外無漏業生。有諸異釋。不達融會之旨。故通經為謬矣。問。若斷煩惱。為因解脫。捨生死。為果解脫。何得此經雲佛為增上慢。說斷煩惱。名解脫。若無增上慢。煩惱即解脫。又雲不壞於身。而隨一相。豈得捨生死身名果解脫耶。答。如舊所明者。皆為淨名所呵。非解脫之義也。問。何故被呵。答。作此釋者。乃是縛義。未名解脫。豈不被呵。所以然者。雖有煩惱。治道斷。斯謂無煩惱。於煩惱中。起有無見。始成縛義。何有解脫耶。又此乃於煩惱中。更起煩惱。就其縛中。重起纏縛。所以然者。本有舊煩惱。名為舊縛。尋經讀論近友從師。便謂煩惱是有。而斷之令無。故於舊煩惱中。新起有無二見。豈非縛中更復縛耶。又謂。凡夫有煩惱。故起有見。謂聖無煩惱。故起無見。故於若聖若凡。令起有無二見。故凡聖皆為縛。何有解脫耶。問。世諦之中。有於迷悟。真觀惑虛。實虛妄。有何縛解。答。觀子之問。則重起於縛。所以然者。聞世諦之中有縛解。豈不生於有心。聞真諦中無縛解。豈不起於無念。故於真俗。還成煩惱。生心動念。終不離魔。俱撫臆論心。不用虛言往復。又言。煩惱是縛。智慧為解。諸凡夫為縛人。真聖為解人。故捨凡取聖。滅惑生解。以滅惑故。不為惑所縛。而遂有解。則為解所縛。捨生死。不為生死所縛。得涅槃。則為涅槃所縛。如是常與無常。真之與妄。亦復如是。又我師興皇和上。每登高坐。常作是言。行道之人。欲棄非道求於正道。則為道所縛。坐禪之者。息亂求靜。為禪所縛。學問之徒。謂有智慧。為慧所縛。復雲。習無生觀。欲破洗有所得心。則為無生所縛。並是就縛之中。欲捨縛耳。而實不知皆是繫縛。故法華雲。不覺不知。不驚不怖。正擬斯人。以若欲捨苦。更非求道也。問。若上來所說。皆是縛者。名何為解脫耶。答。觀問者之心。則離上縛外。別欲求解。便謂縛解為二。經雲。明與無明。愚者謂二。則名為縛。何猶解脫耶。問。今不言其一二。但請陳解脫之旨。答。考詳問意。終有所求。則終有所縛。何猶解脫耶。此之一訓。足曉玄悟。如其未了。今略示教門。前雲有煩惱而斷之令無。故於煩惱上。起有無新縛。若能了煩惱本不有今不無。則故惑自消。新病不起。畢故不造新。名得解脫也。上雲捨煩惱不為煩惱所縛。欲求智慧。為慧所縛。今若能愚智雙棄。凡聖兩捨。即是蕭然無寄。名為解脫。又若由來明欲捨縛。前進求解。今但觀煩惱。煩惱體性則是解脫。雲何乃欲捨縛而求解耶。是故經雲。三毒即佛道。煩惱名解脫。所以然者。煩惱體性本不生滅。豈非即是解脫也。問。若爾者。此乃是會真諦境。煩惱即空。以悟空為解脫耳。雲何言煩惱即是解脫耶。答。即煩惱體性本空。不言煩惱是有。會真諦境。然後方空。如眼病見空華。只華即是空。不可言先有此華。觀真諦境。方知華空。大品雲。諸法無所有如是有。如是有無所有。此經雲。從無住本故起妄相分別。是故。有身皆空華義耳。眾生迷故。以空為華。若得了悟。知華本空。問。迷故以空為華。若悟知華本空。與未得菩提時。以菩提為煩惱。得菩提時。以煩惱為菩提何異。答。即是此義。經雲寂滅是菩提。眾生未悟寂滅。則寂滅於眾生成煩惱。了悟之日。知煩惱本寂滅。故煩惱是菩提。問。為是迷菩提謂菩提是有。故菩提名煩惱耶答。故自有此一塗。蓋是末中倒耳。然眾生本是寂滅。亦本是菩提。以空倒故。寂滅於眾生成不寂滅。菩提於眾生成不菩提。如前雲。諸法無所有。眾生以無所有為有。此是根本倒也。眾生既以無所有為有。聖人為欲息其妄謂之有。故為說菩提。而眾生不知其旨。便謂菩提為有。故菩提復成煩惱。故有本末二重倒也。若是本倒。則眾生自起。末中論倒。則藉教而生。問。末中論倒。此事不疑。眾生既本是無所有。今以無所有為有。亦應本是菩提。今變成不菩提。若爾者。今得佛竟。亦應變成眾生。如是循環。則無窮也。答。不言眾生本無所有今方是有。但論即此眾生本是無所有。如華本是空。不言變空成華。亦非變華為空。於病人空恆是華。於無病人華恆是空。於眾生。菩提成煩惱。於了悟之人。煩惱常是菩提。故先雲。於緣未始一。於道未始二。即其事也。問。若爾者。蓋是夢虛空華義耳。昔已被彈。今雲何用。答。什公雲。十喻以悟空。空必待是喻。借言以會意。意盡無會處。既得出長羅。住此無所住。若更執熟空華。還成縛也。   四會教門   問。若不斷煩惱。如不除空華者。經有四句。一斷煩惱。如大品雲。一念相應慧。斷煩惱及習。二不斷煩惱。如此經雲。不斷煩惱。而入涅槃。三亦斷亦不斷。如涅槃經雲。一切眾生。不破煩惱。亦不與俱。既有四文。雲何偏用。又四句相害。請為會通。答。為緣故異。而大意猶同。佛為增上慢。未斷煩惱。自謂得聖。故說斷煩惱也。為二乘人言有煩惱可斷。故言不斷耳。欲明中道義。故說亦斷亦不斷。如佛告梵王。今說中道。一切眾生。不能破結。明離其有邊。非不能破。辨離其無邊。欲雙斥凡聖二見。明非斷非俱。非俱故不同凡。非斷故不同聖。故來意異也。所言大意同者。雖有四句。只是一句耳。知煩惱本自不生。今亦無滅。故無所斷。以能如此了悟故。煩惱不復現前。則名為斷。故不斷即是斷。實無所斷。雲何破之。而惑不現前。雲何不破。以無所破。是故不斷而無惑現前。雲何與俱。是以四句猶一句耳。又此經所興明解脫者。正明釋迦一期出世。大小凡聖有所得人諸縛。悉令得解脫。原如來出世。赴緣施教。本令悟不凡不聖不大不小不二法門。而有凡聖大小者。皆是非凡非聖非大非小。故能凡能聖能大能小耳。雖有凡聖。不動無凡聖。大小亦然。但稟教之徒。聞凡作凡解。聞聖作聖解。大小亦然。故並成有所得。悉繫屬於魔。非佛弟子。是知如來命文殊於異方。召維摩於他土。爰集毘耶。共弘斯教。先以三品。破凡夫二乘菩薩三病。令悟不凡不聖不大不小。以解脫此三病。故雲解脫。次論能化解脫者。上已辨一義。今更說異門。淨名於染不染。不為染縛。處淨非淨。不為淨縛。雙遊染淨。不為非染淨縛。實無所行。不為染淨所縛。是故名為解脫。染淨既爾。萬義類然。   五同異門   問。心慧二解脫。與此經解脫何異。答。今正約二慧明解脫。如上說之。但小乘明心慧二解脫。諸論異釋不同。龍樹雲。斷樂愛煩惱。名心解脫。斷樂見煩惱。名慧解脫。又餘論雲。斷於定障為心解脫。斷於慧障。為慧解脫。又雲。得盡智為心解脫。得無生智為慧解脫。此皆小乘義也。亦得心解脫就體。慧解脫據用。直明於心。是故就體。心有萬用。慧為其主。故慧解脫約用。所以涅槃中。開慧解脫為五通。故知約用也。亦得心解脫就定。慧解脫約慧。慧從定發。故有五通。問。有為解脫。無為解脫。與此經解脫何異。答。小乘人五分法身。解脫身謂有為解脫。數滅涅槃是無為解脫。大乘法中。明二智以為解脫。不二而二。開因果不同。因中二智。名為有為解脫。果門權實。謂無為解脫。   後釋法門。即不思議可軌名法。法有虛通。故名為門。又法有無量門。今是不思議門也。又正道未曾思議與不思議。今雲不思議者。是通道之門耳也。   淨名玄論卷第三(名題下)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80 淨名玄論   淨名玄論卷第四(宗旨上)   第二論宗旨   凡有二。一總定宗旨。二別釋二智。   一總定宗旨者   論曰。已知名字。宜識旨歸。旨歸不同。凡有四說。有人言。此經名不思議。即以不思議為宗。標淨名。敘能說之人。題不思議。辨經宗致。故肇公以四句明不思議本。四句明不思議跡。本跡雖殊。不思議一也。有人言。此經雖明不思議解脫。正以因果為宗。如佛國初會。明淨土因果。方便品至不二法門。明法身因果。香積以去竟經。重明淨土行及法身因果。宜以因果為宗。有人言。此經以二行為宗。一淨佛國土行。二成就眾生行。初會明淨土行。次會明成就眾生行。方丈重會雙明二行。問疾至不二法門。重明成就眾生行。香積重明淨土行。菴園後會。且雙明二行。菩薩行品。明成就眾生行。見阿□佛品。明淨佛國土行。故以二行為宗。菩薩得無生忍以後。更無餘事。但欲淨佛國土成就眾生。故一部始終。明此二要行。為此經宗。今所明者。非無前義。但師資所習。正以二智。為宗。問。以何文義用二智為宗。答。法供養品。天主曰。以我雖從佛及文殊。聞百千經。而未曾聞是不可思議自在神通決定實相經典。夫實相是入道本。不思議神通為化物之宗。法中要極。莫過斯二。現自在神通。即實慧方便。決定實相。即方便實慧。雖實相而神通。雖神通而實相。動寂不二。而權實宛然。一部之經。盛談斯法。故以二智為宗。又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是淨名父母。即為淨名經宗。又此經所興。正起於疾。疾是方便。方便由實。故以二智為宗。又此經名維摩詰經。以菩薩為教主。正以二智名為菩薩。方便實慧。不同凡夫。實慧方便。簡非小道。又方便實慧名為菩薩。實慧方便。名摩訶薩。故以成菩薩法。為菩薩經宗。問。二智由二境生。何故不境智合為經宗。答。爾炎雖是智母。而三乘共觀。二智獨菩薩法。故般若不屬二乘佛。但屬菩薩。般若之巧。名為漚和。般若尚不屬二乘。漚和即聲聞絕分。故以智為宗。不取境也。問。此經。始自淨土終訖法養。其文雖殊。不思議一。何故不用不思議為宗。答。一部之教雖皆是難思。別而言。正以解脫為不思議。故雲諸佛菩薩有解脫。名不思議。住此解脫。能現一切形。能說一切教。而物不能測。故通名不思議解脫。則是二智。故以二智為宗。問。解脫雲何即是二智。答。二智無累。故稱解脫。則此解脫。心行處斷故。意不能思。言語又滅故。則口不能議。故知二智則解脫也。問。解脫是二智。既以二智即解脫。何故不以二智解脫為體。答。正以二智為解脫體。不以解脫為二智體。何以知之。經雲。慧有方便解。方便有慧解。不言解脫有方便。解脫有於慧。故知二智為解脫。體不以解脫為二智體。問。若以二智為解脫體。何故不稱二智不思議。而名解脫不思議。答。一切法門。凡有二種。一者立名。二者辨體。不思議解脫。即經之名。而此解脫。以二智為體。故名體兩舉。義則多含。若以不思議為名。復以不思議為體。則名體相監。義無多兼。問。無為法身為果解脫。無漏智為因解脫。若以解脫為宗。則因果皆備。今以二智為體。但得因門。答。無為法身。無漏智。不思議解脫。名雖有三。而體無二也。無累不盡。稱為解脫。無境不照。名為智慧。真極可軌。故目為法。即以法為身。故名法身。非但義含因果。而亦體備三德。   二別釋二智。有十一門。一翻名門。二釋名門。三境智門。四同異門。五長短門。六六智門。七開合門。八斷伏門。九攝智門。十常無常門。十一得失門。   一翻名門   昔在江南。著法華玄論。已略明二智。但此義既為眾聖觀心法身父母。必須精究。故重論之。此義若通。則方等眾經。不待言而自顯。具存梵本。應雲般若波羅蜜漚和波羅蜜。故此經雲。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智即波若。度謂波羅蜜也。但翻波若不同。或雲智慧。如叡法師雲。秦言智慧。或翻為遠離。出放光經。即釋道安用。或翻明度。出六度集經。或翻清淨。此出大品。叡法師用之。但般若具含智慧明淨遠離等義。譯經之人。唯取其一。以用翻之。般若能斷眾惑。遠離生死名相之法。故雲遠離。明瞭無暗。故稱為明。體絕穢染。名為清淨。達照解知。名為智慧。雖有諸義。多用智慧。智慧單複。又各不同。或單名為智。如釋論及此經。稱為智度。或但名為慧。如釋論雲。波若秦言慧。或是具翻智慧。經論多爾。今詳會此意。義各有由。通而言之。即智為慧。指慧為智。廣略不同。體無異也。   翻為慧者。凡有四義。一欲分十度不同。二開空有義異。三明因果差別。四就凡聖為異。十度不同者。第六名般若。此翻為慧。第十雲闍那。此名為智。問。闍那為智。術闍翻為何物。答。此雲明。猶是智見之流耳。空有義異者。照空名慧。鑒有為智。故此經雲。入一相門。起於慧業。知一切眾生心念。起於智業。因果差別者。論雲。因名波若。果變名薩波若。薩波若名一切智。則知波若名之為慧。慧名既劣。宜在因中。智則決了。故居果地。又佛照空有皆盡。加以一切菩薩未究。但名慧也。不得雲因中名智。果名一切智。亦不得雲因名智慧。果名一切智。但應言因名為慧果名為智。則於因果。優劣義彰。凡聖異者。如涅槃雲。般若者。一切眾生。名此為慧。慧名既通。則凡聖並有。如十大地中定慧之數。毘婆捨那。目之為見。謂一切聖人明見理也。闍那為智。通達決了也。   次翻為智。凡有三義。一者慧名既劣。智則為勝。今欲稱難波若。故名為智。二者欲顯其名語便。雲智度。若言慧度。言不便也。三者欲明智即是慧。名異體同。故隨舉其一。   次合稱智慧。亦具三義。一明波若具鑒有無。故含智慧。慧則照空。智便鑒有。二顯波若通果及因。因中般若為慧。果地波若為智。故三德中有般若德。三者欲明六度義含於十。經中但明六度。不明十者。以般若之名既含智慧。第十智度。蘊在其中。問。既具三名。以何翻為正。答。慧為正翻。餘皆義立。所以知然。從多論也。此經雲。慧與方便。釋論雲。般若道方便道。涅槃雲。般若者一切眾生。闍那為智。則配諸佛菩薩。故智非波若。又第六名慧。第十為智。皆有彼此二名。故知以慧為正。又論雲。波若不屬佛。亦不屬二乘。但屬菩薩。菩薩則道慧道種慧。佛具一切智一切種智。又雲。波若名諸法實相慧。如是等諸文非一。故以慧為正翻矣。問。若以慧為正翻。何故經中多雲智慧。答。經中多說六度。故多雲智慧。小說十度。故小明慧也。又六度中。皆有複翻。如佈施等。不單名施。般若亦爾。雖複是慧。欲對上五。亦存複名。故言智慧。   次翻無翻義。有人言。般若名含五義。不可正翻。宜以慧當其名。如釋論七十一卷雲。般若定實相。甚深極重。智慧輕薄。故不能稱於般若。此格提用之。今謂不然。釋論乃明不可稱義。非不可翻也。問。稱與翻何異。答。稱則天竺已明。翻則成於振旦。反彼為此。前後不同。義門各異。又論雲。般若定實相。故不可稱。不言多含故。不可稱故。此釋為謬矣。復有人言。般若不可稱者。此明觀照智慧。不能稱實相般若。實相般若。性相常住。觀照智慧。會境始生。故實相為深重。觀照智為輕薄。北人釋也。是亦不然。經以五歎。歎於般若。不歎實相。雲何言實相深重耶。又言。般若定實相。則實相為所定。般若為能定。若言實相為深重者。可以實相還定實相耶。復有人言。智慧輕薄。不能稱般若者。此是世間智慧。離生智慧。二乘智慧。不能稱量菩薩大智慧耳。何者。大智慧照實相理。導成眾行。餘淺智慧。豈能稱那。此南方人釋也。今謂不然。唯雲智慧不能稱於般若。則不言淺慧。不稱深慧。又淺深俱名為慧。則俱是輕薄。並不能稱般若也。今依論釋之。論雲。般若定實相。故深重。智慧不能稱也。所言定者。定是契會之名。夫萬化非無宗。而宗之者無相虛宗。非無契。而契之者無心。故聖人以無心之妙慧。契彼無相之虛宗。則內外並冥。緣智俱寂。智慧是知照之名。豈能稱絕觀般若。問。般若雲何能契會實相。答。由實相生般若。故般若能契會實相也。問。依此釋者。猶是淺智。不能稱於深智。答。深則愚智皆絕。淺則猶有知照。故非淺智不稱深智也。問。定實相既是契會之名。與舊辨冥會。義何異耶。答。語同而意異。但釋冥會。自有二師。一雲即會是冥。以符合故冥。冥契不乖故會。無優劣也。此莊嚴龍光之義。二雲會是符合之名。冥是混一之義。則冥勝而會劣也。何者。因中有四義故未冥。一或未盡。二體有生滅。三智未周圓。四體依方所。故但稱會。佛果離此四義。故所以談冥。冥與無生為一。則境智不分。無應照異。而無生不乖俗。冥亦不妨會。佛果舉體冥。舉體會。會故應照滿十方。冥故一切皆絕。今總問之。冥既與境混一者。智為成境。為不作境耶。若不作境。雲何言一。若智作境者。境既無知。智亦無知。智既有知。則境亦應爾。以其一故也。若言與法性同絕。故言冥會。猶與法性異者。即於會冥之日。猶見境智為二。何得經雲菩薩般若相應。不見應與不應。合與不合耶。又具四義故。方成冥者。般若教。佛智猶有生滅。則不得稱冥。照無等法性義。故無冥實相之義也。問。雲何名甚深極重。答。夫論可稱。則不名極重。良由極重。故不可稱。論主欲釋經不可稱義。故雲深也。問。但應言重。何故復雲甚深。答。為欲簡擇重義。非如重物重。乃是甚深。故雲重耳。問。但言深重。何故復雲極耶。答。三乘同觀。並契實相。但二乘猶如兔馬。未盡其原。故不得般若之名。不名甚深極重。今欲簡二乘。明菩薩照盡其原。得名般若。故雲甚深極重也。問。智慧何故雲輕薄耶。答。般若體絕緣觀。智慧名定於觀。般若體絕愚智。智慧名主知照。般若體絕名字。智慧則猶涉名言。故對般若之重。明智慧之輕。對般若之深。辨智慧之淺。淺猶薄也。問。般若體絕愚智。何故立智慧名耶。答。不知何以目之。強名智慧。雖立智慧之名。實不稱般若之體。問。但應言般若體深重。般若名輕薄。智慧體深重。智慧名輕薄。雲何乃言波若深重智慧輕薄。答。今依梵本。則雲般若體深重。般若名輕薄。但用此音。則應雲智慧體深重智慧名輕薄。恐此義難顯。故譯經之人。借此方智慧。不能稱梵文般若也。問。不可稱與不可量何異。答。經有五歎。謂大事故起。不可稱事起。不可量事起。無等等事起。不可思議事起。既別有無量事起。則稱非量也。不可量則取無有邊際。不可稱明甚深至重。例如法稱品明舍利不能稱般若經卷。今智慧名義不能稱絕觀般若也。問。論雲。智慧小。般若多。故不能稱。雲何為多小耶。答。有人言。實相則無法不自在故多。智慧局之於心故小。今謂不然。前就定實相故。明不可稱。今約多含義。明不可稱。般若體非愚智。能愚能智。智慧唯主於智。故般若多。智慧小。又般若定實相。實相既遍。般若亦多。智慧不爾。故雲小也。問。已知般若翻不翻義。方便復雲何。答。常啼雲漚和俱捨羅大師方便力。漚和為方便。俱捨羅名為勝智。般若之巧。名為漚和。其用既勝。名勝智也。淨名以方便為父。取其生成之能。大品以漚和為師。明有訓誨之德。善巧化物。不證二乘。皆大師之力也。   二釋名門   復有三門。一釋權實。二解大義。三正二道。   一釋權實   通而言之。二智皆如實而照。並名為實。皆有善巧。悉稱方便。就別言之。則般若名實。漚和稱方便者。略有八義。一者般若照實相境。從所照為名。故稱實。二者般若從實相生。從能生受名。故稱為實。三者如實而照。故當體名實。論雲。般若波羅蜜。實法不顛倒。體離虛妄。非顛倒慧。故名為實。四者對凡夫顛倒不實之慧。故難波若為實。五者對二乘未實謂實。故明波若為實。六者對方便之用。以波若為體。故名為實。七者對虛故明實。未是好實。非虛非實。乃名妙實。八者虛義為二。非虛實為不二。二與不二。皆名不實。非二不二。乃名為實。是故。論雲。念相觀已除言語法亦滅也。方便者。是善巧之名。此義多門。今略論十對。一者直照空有。名為般若。行空不證。涉有無著。故名方便。此之照巧。更無二體。以巧而照。故名為實。以照而巧。故名方便。問。能照之智。共名實智。所照之境。同稱實境。實智之中。有空智有智。實境之中。有真境俗境。此為例也。問。既有真俗。雲何皆名實境。答。是如實智境。故名實境。從智受名。又實是真俗。非妄稱之。當體名實。二者照空為實。涉有為方便。如釋論雲。般若將入畢竟空。方便將出畢竟空。是實相名為實。般若照空。故名為實。雖復照空。即能涉有。此用既巧。名為方便。問。若爾雖復照有。即能鑒空。此用亦巧。應是方便。答。此照雖巧。但實智為體。故隱其巧名。與其實稱也。三者以內靜鑒為實。外變動為權。問。此義與前何異。答。此明若照若巧靜鑒之義。皆名為實。以外變動。故名為權。四者般若為實。五度為方便。所以然者。般若為空解。空解故名實。五度為有行。有行故名權。問。此與上照空為實涉有為權何異。答。前明照空照有皆是智慧。故以二解分權實。今約解行以開二門。空解為實。有行為權。與上異也。問。有行何故為權。答。雖復照空。即能起行。此義既巧。故名為權。五者照空為實。知空亦空。即能不證空。故名為權。所以然者。二乘不知空亦復空。以空為妙極。故名但空。所以證空。菩薩知空亦空。名不可得空。故不證空。即能涉有。故名為權。此明重空義。明空義為實。實義即劣。知空亦空。即能涉有。此用既勝。故名為權。就此二慧。更無異體。初觀心未妙。故但能照空。既轉精巧。即知空亦空。既知空亦空。而不壞假名。即能涉有。始終論之。猶是一慧。約巧未巧。故分權實。六者知身苦空無常。故名為實。而不取滅。名為方便。以生死身實是苦空無常遇患之法。如實照其。故名為實。二乘知此即滅之。故無方便。菩薩雖知。而安身所疾。自行化人。故方便。七者直知身病。非故非新。故為實。而不厭離。稱為方便。此但就有行分權實。八者淨名託跡毘耶。不疾之身為實。現病之跡為權。此據虛實之義。以明權實也。九者以上照空有二。為方便。照非空有不二為實。非空非有。即一實諦。照一實諦。故名為實。雖非空有。而空有宛然。不動不二。善巧能二。故名方便。十者空有為二。非空有為不二。照二與不二。皆名方便。照非二非不二。淨名杜言。釋迦掩室。乃名為實。權實多門。略開十對。此之十對。即一塗次第。並有經論。可隨文用之。   二解大義   問。何故般若名摩訶。漚和不名摩訶。答。通皆得稱大。如上雲漚和拘捨羅大師方便力也。別而言之。般若稱大。略明十義。一者實相曠而無邊。深而無底。彼無有一法出法性外。般若照於實相。故名大慧。漚和雖巧。不照實相。故不名大。問。二乘亦照實相。何不名大。答。二乘未盡其邊。菩薩照究原底。故名為大。二者三乘實智。皆從般若中生。所以然者。所實相既一。則能照般若無三。但根性不堪。故於一般若。聞為三乘智慧。三乘智慧。皆攝入般若觀中。故名為大。問。雲何於般若出生三乘慧。答。由實相故生般若。由般若故有菩薩。由菩薩故有佛。由佛故有三乘。則般若為本。故出生三乘。所以名為大。問。三乘同觀實相。乃以實相為本。雲何以般若為本。答。要由諸佛菩薩體悟般若。然後說三乘教。始得同觀實相。故般若為本。問。般若為本。出生三乘。應是三乘通教。答。勝鬘攝受正法出生五乘。猶如大地出四實藏。涅槃雲。即是聲聞藏出生聲聞。即因緣藏出生緣覺。即大乘藏出生菩薩。可是三乘通教耶。又如法華明。長者宅內。非但具七珍。亦有盆器等物。而名長者大宅。不名通宅。般若亦爾。雖具有三乘之慧。而名菩薩法。不名三乘通教。問。若非三乘通教。何故勸三乘同學。答。勸三乘人同觀實相。不勸三乘人同學摩訶般若。問。摩訶般若。何故非三乘通學。答。論雲。般若不屬二乘。但屬菩薩。所以然者。既稱摩訶般若。即是大慧。簡非二乘。故知般若獨菩薩法。又此般若名波羅蜜。波羅蜜者到佛道彼岸。二乘不到佛道彼岸。非波羅蜜。故摩訶般若波羅蜜。獨菩薩法。不屬二乘。問。經但雲欲得聲聞果當學般若。雲何乃言當學實相般若。答。釋論作此判之。尋文自易見也。以理推之。必非勸二乘人學摩訶波若。摩訶波若。既是菩薩觀智。豈令二乘學耶。如涅槃雲。下智觀故得聲聞菩提。上智觀故得菩薩菩提。此乃明二乘同觀中道。豈可勸中下二智學上智耶。問。摩訶般若乃是獨菩薩法。而般若教中。說三乘人同觀實相。則是三乘通教。答。若爾般涅經中說三乘人同觀中道。應是三乘通教耶。問。若非三乘通教。何故令二乘人說耶。答。長者付財。凡有二意。一欲顯教菩薩。二密教二乘。此乃是息於二乘同成菩薩。雲何乃言三乘通教耶。三者由實相生般若。實相既無所依。則般若亦無所著。以般若無所著。能導成眾行。亦無所著。故不住三界中。不息二乘。直趣佛道。以有引導之能。故名為大。問。五度本非度。般若引導。故名為度。亦應五度本非眼。般若引導。故得有眼耶。答通義亦類。別則不齊。如五盲雖隨有眼者趣道入城而得度名。而盲體性。終自無眼。五度雖隨般若趣八正路至佛道城。而五度體性。終非般若。故開福慧二嚴。意顯於斯。問。金剛般若雲。菩薩不住相佈施。如日光明照見種種色。何所云般若導五不成眼耶。答。本以般若為眼。五度非眼。但般若導之。令成無所得。不住三界。不墮二乘。直趣佛道。故名有眼耳。非是成般若之眼也。問。若眾行中。以無所得為眼。亦應以無所得為慧。雲何開福慧二嚴。答。無所得則通。福慧則別。以無得為慧。亦有此義。但非般若之慧。所以然者。般若有無所得。復有鑒照。五度但有無所得。無有鑒照。故不名慧也。四者五十二種大賢聖位。皆在般若藏中。故名為大。所以然者。合則唯一般若。但明昧不同。故開成五十二位。五者三大阿僧祇劫。修此大慧。故名為大。六者能斷大惑。所謂無明。是故。經雲無明住地。其力最大。二乘雖傾四住。未能斷之。菩薩照究實相。方除此大惑。故名為大。七者能拔三界內外一切大苦。故名為大。八者諸大菩薩之所行法。故名為大。九者於眾行中。最勝無過。故名為大。十者信之而得大福。毀之而招大罪。故名為大。此之十義。自有遍約緣。自有具通二慧。可隨義配之。問。般若待小名大。不待小名大。答。具有二義。一者待二乘小慧。故名為大。問。二乘為小慧。菩薩為大慧。二乘小般若。菩薩大般若。何故言般若不屬二乘。二乘心中名道品耶。答。講者不體其旨。嘻滯此言。論雲。般若不屬二乘。此是摩訶般若菩薩大慧。故不屬二乘。非二乘之人無有空慧也。二者不待小名大者。般若體性是大。故言不待小。不如二乘智慧形凡則大望菩薩則小。問。菩薩形二乘則大。望佛則般若為小。故在佛心中。變名薩雲若。寧言體性大耶。答。般若是因中之極。功在十地。故名為大。不望佛也。又般若通因果。果地般若。則最上無過。故體性是大。如什公雲。薩般若即老般若也。又言絕待大者。待小名大。雖復絕小。猶未不絕大。為名言可及。故非好大。大小雙絕。方是好大。問。何文證之。答。題雲摩訶般若。般若深重。智慧不能稱。亦摩訶深重。大不能稱。即是證也。又照明品雲。不作大小。名為摩訶。復是良證也。問。雙絕大小。可名絕大。今非大非小。歎美為大。還復待小。何名絕待。答。此大絕小絕大。故名絕待。今問絕大絕小。名之為大。則待大待小。皆名為小。乃是大小相待。何有絕待大耶。答。望前則絕。觀後便待。義不相違。問。般若之大與涅槃大。有何異。答。通而為言。即無有異。是故。論雲。若如法觀佛般若及涅槃。是三則一相。涅槃之照即是般若。般若之滅即是涅槃。涅槃無累不盡。名解脫。無境不照。名般若。真極可軌。稱法身。故具於三德。名為涅槃。般若即是涅槃故。亦具三德。般若但是智慧。既名為別。涅槃亦但是果。果亦是別。問。般若是涅槃。三德中一德亦應涅槃。是般若三德中一德耳。答。亦得為例。以般若之別。成涅槃。亦取涅槃之別成般若。般若之別。即是智慧。涅槃之別。名為滅度。故果德涅槃。佛地般若。皆具總別也。問。解脫三德成涅槃。何故不言三德成般若。答。隨舉一德。皆攝一切德。何故無耶。但教起各自有由。涅槃所興。正為斥小乘灰斷不具三德。歎大涅槃具於三德。般若教興。正明因行。斥二乘無二慧。辨菩薩具權實也。問。涅槃何故據果。般若何故約因。答。涅槃名滅度。滅度者。大患永滅。超度四流。此名必是究竟。故就果門。般若名為慧。慧猶未決了。宜約因也。   三正二道門   問。釋論雲。菩薩有二道。一般若道。二方便道。雲何為二道耶。答。有人言。般若道即實相般若。方便道謂方便般若。是事不然。大判二道。以為三例。一今依梵本。應言般若道漚和道。二具開此言。應雲慧道方便道。三彼此合目。如論所明。般若舉彼之稱。方便有此之名。今若言實相般若方便般若。皆稱般若。則二道不分。又實相般若是境。方便般若是智。豈可以境智為二道耶。設言實相般若是實慧。方便般若是方便慧。以為二道。是亦不然。論雲。般若方便。以為二道。何得皆稱般若。若爾二道應俱名方便。又立三般若。皆就般若道中開之。一實相般若。二觀照般若。三文字般若。實相能生般若。故名般若。文字能詮般若。以所詮為稱。亦名般若。三觀照當體。名為般若。   問何故但立此不多不小。答。凡有三義。實相為能生之境。觀照為所生之智。文字為能詮之文。要具此三。不得增減。又合此三。以為三雙。實相為境。觀照為智。謂境智一雙。境智為所詮。文字為能顯。能所一雙。境智即自行。為眾生說。故有文字。自行化他一雙。二者實相即無為般若。觀照即有為般若。所以然者。論雲。諸法實相者。心行言語斷。無生亦無滅。寂滅如涅槃。實相既無生滅。故是無為般若。實相能生觀智。觀智始生。故名有為般若。一切般若。唯有此二。詮此有為無為。名文字般若。文字從所詮為名。通為無為。當體明之。有為所攝。三者實相常無為般若。文字是有為般若。觀照亦通為無為。菩薩累猶未盡。則未免生滅。故名有為。佛則無惑不淨。無復生滅。故是無為般若。問。何故有煩惱。即有生滅耶。答。以有煩惱。不得了悟。本自無生。故有生滅。若無煩惱。即悟觀心本自無生。即是無為。不言轉有為般若故成無為也。故此三門。總攝境智為無為理教因果。故立三也。   問。亦得實相為實慧。觀照為方便以不。答。若以佛性為實相。本自有之。名為實慧。觀照修習始生。名為方便也。此非照有為方便。照空名為實。若權若實。始有之義。皆名方便。本有佛性覺照之義。名為實也。地論人。真修般若則本自有之。緣修波若。則修習始起。性淨涅槃。方便淨涅槃亦爾。此猶是舊本始之義。問。與今何異。答。本性清淨。名為本有。約緣始悟本淨。故名始有耳。然正道未曾本始。亦非垢淨。又舊宗明為無為決為是二。今明未得菩提。則無為成有為。若得菩提。則有為成無為。豈離有為別有無為。如前釋也。又為無為例然。諸法本性清淨。故名無為。未悟本無生滅。故名有為。然般若未曾為無為也。   問。般若道既開三。方便道亦有三不。答。亦有三。謂境智文字。但實慧從境立名。故必須辨境。方便從巧受稱。故不須辨境。而文字即通二道也。然方便雖不從境立名。實照世諦之境。則亦具三也。觀照既有為無為。方便亦爾。如來二智即是無為。菩薩二道猶是有為。問。實相所表唯是境。亦得是智。答。有人言。實相般若但是境名。引釋論四十三卷。   問。前辨智慧名般若。今何故說空為般若。答。果中說因。如雲食布。此義應是因中說果。而言果中說因者。是逆罰不應是順討明義。智慧正是般若。實相能生智慧。智慧是實相之子。而於智生。說實相為般若。故言果中說因。南北同此釋也。有人言。佛有三種。一法身佛。二者報身佛。三者化身佛。實相即法身佛。實相可軌。名之為法。此法有體。故名為身。而實相非佛。能生佛故。所以名佛。二者報身。即修行會實相理。實相既常。報佛亦常。以法常故。諸佛亦常。三化佛。即應物之用。此北土論師釋也。有人言。修空無相。於會理圓通。心意識煩惱清淨。此無為般若即是實相。若有心行境。未免生死。即菩薩六度。得十地差別。名有為般若。此南方尚禪師義也。復有人言。實相即真諦理。會此理。煩惱盡。故離生滅。同真如。等法性。無為而無不為。則實於是境也。此亦南方成論義也。今詳釋論意。可得有五句文。一者因中說果。如名實相為般若。二果中說因。如說般若為實相。三當因說因。實相非般若。四當果說果。般若非實相。五非因非果。非境非智。故論釋實相文雲。因是一邊。果是一邊。離此二邊。名為中道。緣是一邊。觀是一邊。離此二邊。名為中道。故知實相未曾因果。亦非境智。而隨緣逐義。有上四句不同。眾師不應汎引集文以通圓旨也。   問。舊雲實慧方便慧。方便並皆稱慧。何故二道不得俱名般若。答。外國名般若。此方翻為慧。梵本名漚和。此土雲方便。譯經之人。欲定彼此方言。故分於二道。若並雲般若。則兩名相濫。故叡公述羅什譯經之體雲。胡音失者。正之以天竺。秦言謬者。定之以字義。不可翻者。即而書之。故知二道不得但稱般若。問。若爾舊何得雲實慧方便慧。答。欲明實與方便。俱有鑒照之功。故悉稱慧耳。此是義釋。非立二道之名。立二道之名。但雲慧與方便也。問。何故般若名慧。方便不名慧耶。答。通而言之。般若既照。得名為慧。方便亦照。亦得稱慧。方便既巧。般若亦巧。但立此二名。欲相開避。隱顯互說。般若顯其照名。隱其巧稱。方便顯其巧稱。隱其照名。所以然者。般若從實相境立名。又當其體。故顯照隱巧。方便不從照俗境立名。但取功用。故顯巧沒照。又慧名照空。波若既是空慧。所以名慧。方便涉有。不得名慧。問。般若照空名慧。方便涉有應為智。答。如前釋之。方便非不照有。正取功能。故不雲智也。問。何以知般若為體。方便為用。答。釋論第百卷雲。問曰。上已付囑竟。今何故復囑累。答。上說般若體。今說方便用。故知般若為體。方便為用。論又雲。般若與方便。本體是一。而隨義有異。譬如金為種種物。此則明權實一體。約義分二。金喻般若之體。金上之巧譬於方便。方便為用。   問。般若何故為體。方便何故為用。答。實相為本。般若照實相。故般若亦為本。所以為體。諸法為末。方便照諸法。故方便為用。問。以何知實相為本。答。論初卷雲。三悉檀可破。第一義悉檀不可破。壞滅一切言語。過一切戲論。第一義悉檀即是實相。論又雲。除實相以外。一切皆名為魔。故知實相為本。又迷實相故有六道。悟實相即有三乘。故實相為迷悟之原。所以稱本也。此是對虛妄。名之為實。若無虛妄。則亦無實。如前雲。非境非智。非果非因。不同舊宗有天然實相境也。問。若般若為本。則般若勝。方便劣。何故六地名般若。七地稱方便。答。金雖是體。未作巧物。則金為劣也。制金為巧。則巧勝於金。六地雖得般若之體。未得妙用。故言般若則劣。至七地時。得般若妙用。稱為方便。故方便勝也。是以論雲。般若清淨。變名方便。此言變者。照空之慧。未能涉有。復空慧未巧。但名般若。照空之慧即能涉有。故轉名方便。問。既變名方便。應失般若之名。便無二慧。所以然者。般若時未有方便。得方便則無復般若。答。二慧更無兩體。巧之空慧。即名方便般若。空慧之巧。稱般若方便。譬如金巧巧金。巧不失金。金未有巧也。   問。空慧有二巧。一照空不著。二即能涉有無滯。二巧之中。以何為方便。答。般若略有四力。一者照實相。二者無所著。三者斷諸惑。四者導方便。為之四用。即是次第。由不見一切相。而見實相。實相既無所依。則般若亦無所著。以無所著。則眾累寂然。以無累無著故。能導方便。令涉有無染著。所以然者。照空於空無著。是般若之力。故屬實慧。即空慧而能涉有。此屬方便。故兩巧不同也。   問。方便涉有。具幾力耶。答。一有照境之巧。二有不證空力。三窮有行之用。問。涉有無著。是方便之功。般若力耶。答。涉有即屬方便之功。無著由般若之力。以般若無著。於般若觀中。即有巧方便用。故此方便即能無著。問。方便雲何能不證空。答。般若照諸法實相。方便即能照實相諸法。故不洗空觀。名為不證。如釋論雲。般若將入畢竟空。無諸戲論。方便將出畢竟空。嚴土化人。此即證上諸力之義。將入畢竟空。即是照實相。無諸戲論。即謂無著斷惑之功也。方便將出畢竟空。即是為般若所導。又是方便不證。照境起行之力。問。般若照諸法實相。雲何方便即能照實相諸法。答。名為諸法實相實相諸法。諸法宛然而實相。實相宛然而諸法。諸法與實相。不二而二。二常不二。二境既爾。二慧得然。般若照諸法實相。而方便則能照實相諸法也。問。雖復實相。而宛然諸法。漚和照此。既名□者。亦雖復諸法。而宛然實相。波若照之。何以不巧。答。通義例爾。如上隱顯釋之。又波若照實相。而能不著。二乘亦有其分。則巧義不彰。故不名方便。即空而能起有。此用既妙。故聲聞絕分。菩薩獨有。故與方便之名。   問。若即空而起有。既是妙。亦即有而照空。亦是妙也。答。既能即有而照空。復能即空而照有。此即空而照有。此是慧有方便解。方便有慧解。如此二慧。無有優劣。但對二乘照空。不能涉有。故明即空而起有為妙。稱為方便。又對六地。但得般若空觀。未能即空涉有。今明即空涉有。是方便也。   問。於有不著。於空不證。俱是善巧。何故不著之巧名般若。般若則劣。在於六地。不證之巧名方便。方便則勝。在七地耶。答。如上釋之。又有是俗諦。離有則易。故般若巧劣。空是真諦。免無則難。故方便則勝。又入實相觀。不著於有。即免凡夫地。即實相觀而照謂法。故不滯空。離二乘地。免凡則易。故般若劣。超聖則難。故方便勝。所以有六七地。簡勝劣義也。問。若爾六地二慧未均。何得上雲初地已並。答。初地望地前則並。形七地則未並。所以然著。初地以來。則得無生。動寂無礙。但寂義小強。動用微弱。故雲未並。至於七地。動寂無礙。二慧雙遊。故稱並耳。問。何故知然。答。若六地以來未並。入空不見有。出有不見空。二乘亦爾。與菩薩何異。故知初地以來。便能已並。但微有強弱故。說未均耳。問。於空不著。於空不證。有何異耶。答。二乘入空。不存四句。但是不著。而不能不證。菩薩入空。既無可存。又即空能涉有。故名不證。   問。二乘菩薩入空同無所依。何故聲聞住空。菩薩不證耶。答。二乘以空為好極。依此無依。是故住空。菩薩不以空為好極。知空亦空。名不可得空。不依此無依。故能不證。如大品雲。行亦不受。不行亦不受。亦行不行。非行非不行。乃至不受亦不受。是名菩薩無受三昧廣大之用。不與聲聞辟支佛共。是故能不證空。又二乘無願行資空。故入空便證。菩薩大願大行資空。故入空不證。   問。論雲。因名般若。至佛則反名薩婆若。何得復雲六地名般若。至七地般若清淨。變名方便。答。如前釋之。六地之時。般若體強。方便用弱。以體強故。妙於靜觀。故觀空不著。以用弱故。未能即空涉有於有無滯。至於七地。即體用俱等。既能觀空不染。即能涉有無著。故名等定慧地。等定慧地則般若用巧。故雲反耳。從八地以上。二慧俱巧。若至佛地。則兩慧同變。實慧則變名薩般若。謂一切智。方便慧變。名一切種智也。   問。若至果變名二智。則因中同名二慧。何故。前雲般若稱慧。方便不名慧耶。答。因果立名。各有其義。果門照一切空境。名一切智。照一切有境。名一切種智。但從境立名。故宜並稱智。因門實慧從境。方便約用。故不得並名慧也。問。若爾。何故。菩薩道慧道種慧。皆名慧耶。答。因中之慧。自有多門。立名各異。道慧。道種慧。亦是從境立名。故宜並稱慧也。問。若爾。但應言道慧道種慧。至果變名一切智一切種智。雲何言般若方便變名二智。答。論雲。因中名般若。既反名薩婆若。因中方便理巧。變名一切種智。二慧變名二智。故不待言。   問。論雲。波若變為薩波若。何處雲方便變名一切種智。答。般若名慧。是照境之名。果地一切智。亦從照境為稱。二名相主。故雲因名般若。果名一切智。方便就用為目。一切種智從境立名。兩義不同。故經論不雲方便變為一切種智。然方便雖不從境立名。而體實照有。故得變為種智。雖覆文理。權應爾。又因中名權實二慧。果名權實兩智。亦得即是其文。   淨名玄論卷第四(宗旨上)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80 淨名玄論   淨名玄論卷第五(宗旨中)   慧日道場沙門胡吉藏撰   三論境智門   智非孤生。必由境發。故境為智本。境非獨立。因智受名。故之智為境本。非境無以發智。非智無以照境。非境無以發智。故境為能發。智為所發。非智無以照境。故智為能照。境為所照。以境為能發。為智所照。即境能為智所。智為能照。為境所發。即智能為境所。境之所照。能發於智。故境所為智能。智之所發。能照於境。故智所為境能。不得言境前智後。亦非智前境後。亦非一時。唯得名因緣境智也。   問。以何為境。而能發智。答。如來常依二諦說法。故二諦名教。能生二智。故二諦名境。關中曇影法師注中論。親承什公音旨。什師雲。傳吾業者。寄在道融曇影僧叡乎。影公序二諦雲。以真諦故無有。以俗諦故無無。真故無有。雖無而有。俗故無無。雖有而無。雖無而有。不滯於無。雖有而無。不累於有。不滯於無。故斷無見滅。不累於有。故常著冰消。寂此諸邊。故名為中。詳此意者。真故無有。雖無而有。即是不動真際而建立諸法。俗故無無。雖有而無。即是不壞假名而說實相。以不壞假名而說實相。雖曰假名。宛然實相。不動真際。建立諸法。雖曰真際。宛然諸法。以真際宛然諸法。故不滯於無。諸法宛然實相。則不累於有。不累於有故不常。不滯於無故非斷。即中道也。由斯二諦。發生二智。以了諸法實相故。生漚和波若。以悟實相諸法故。生般若漚和。漚和般若而宛然漚和。般若漚和而宛然般若。以漚和宛然般若故。不著於有。般若宛然漚和故。不滯於無。不累於有。故常著冰消。不滯於無。故斷無見滅。寂此諸邊。故名中觀。是以二諦中道。還發生二智中觀。觀二智中觀。還照二諦中道。故境稱於智。智稱於境。境名智境。故智名境智也。二境既正。則二智義明。故須幻境以明智也。二乘不得二智。良由不見此二諦。不得正觀。亦由不見二諦即是中道故也。   問。般若照諸法實相。漚和照實相諸法。則般若不照諸法。漚和不照實相。將非限局聖心失無礙妙用。答。般若為漚和之體。漚和是般若之用。體鑒實相。用照諸法。故開此二門。智無不圓。照無不盡。若同照實相。並鑒諸法。則二境不分。兩慧無別。問。舊說亦然。與今何異。答。般若體非不能照諸法。但用既照。不煩般若照耳。若用既照諸法。而體復照者。則一境二照。既一境二照。亦應二境一智生。是故但明般若照實相。漚和照諸法。舊義般若不能照諸法。漚和不能知實相。雖復並觀。智用恆別。則是格局聖心。封執二見也。   問。前雲般若不著有。方便不證空。何故。復雲漚和涉有不著。般若照空無滯。答。不著空者。凡有二義。一者般若照實相。實相既無所依。則般若亦無所著。此是般若之力。二者不證空名為不著。此方便力也。不著有者。亦具二義。一者般若入空故。言不著有。二者方便為般若所道故。能涉有不著。是般若力。是故。經中或言般若不著空。方便不著有。或言般若不著有。方便不證空。各舉一門。義無二也。   問。若般若照空。漚和鑒有。則二智俱照。雲何言般若無知。答。般若雖知而無所知。雖無所知。而無所不知。問。般若知實相。故言無知。亦則知般若。故言無知。答。既約二境。分於二智。般若但知實相。故言無知。不得雲知般若故無知。若知般若。則是方便知。問。般若契實相。則內外並[穴/俱]。緣觀俱寂。方便照俗。何能知此般若。答。般若無知而知。為方便所知。知而無知。則方便不知。問。般若無知而知。知而無知。方便亦得爾不。答。指實為權。指權為實。權實不二。亦得爾也。不二而二。則無知而知。名為方便。二而不二。則知而無知。名為般若。問。般若照空。具知無知。方便鑒有。何故不具知無知耶。答。二而不二。皆具二也。不二而二。般若所知之境是空。能知之慧為有。故具知無知。而亦便能知所知境。智皆有。故波若有知有無知。而方便但有知也。問。雲何般若具知無知。答般若知實相。是故名知。既契實相。則內外並[穴/俱]。緣觀俱寂。故名無知。雖緣觀俱寂。而境智宛然。故知無所知。無知而知。   問。此與開善至忌彌存義何異耶。答。彼彌存之義。終非至忌。至忌之義。終非彌存。今以彌存為至忌。至忌為彌存。是故為異。問。舊亦如是。與今何異。答。彼至忌之義。知終不作境。境終不成智。則是境智二見。何名至忌。若智則是境。境既無智。無智亦無知。若境則是智。智既無所不知。則境亦無所不知。而實不爾。故終是二見。今對此一門。略敘大乘樞要觀行淵府。經雲。貪慾則是道。恚癡亦復然。如是三法中。具無量諸佛道。貪慾則是道者。求貪慾。四句內外畢竟無從。貪慾本來自性清淨。則是實相。如此了悟。便名般若。豈有實相之境異般若觀耶。故境智不二。雖四句內外求貪不得。而則見於眾生宛然有貪慾。便是方便。傷眾生無貪謂貪。而欲拔之。故則此方便。復名大悲。欲令悟貪無貪。與無貪之樂。則此大悲。復名大慈。無故一句觀行。具足境智及慈悲等萬行。初信此法為十信。解此法為十解。乃至證悟此法為十地。究竟了達為佛果。豈非一貪中具無量諸佛道耶。故無不同。舊宗別有真境。會之而生慈悲。起境智至忌就。就一貪作既爾。歷一切法例然。   問。大品明實相不生不滅能生般若。涅槃雲。十二因緣不生不滅。乃至非因非果。能發觀智。此二同明境智。有何異耶。答。開合不同。略有四句。一開因果開境智。二合因果合境智。三合因果開境智。四開因果合境智也。開因果開境智者。則般若所明。因有道慧道種慧。果則一切智一切種智。謂開因果也。實相能生般若。則實智之境。世諦能生方便。為權智之境。謂開境智也。次合因果合境智者。如涅槃五性之義。一者因性。二者因因性。三者果性。四者果果性。五者非因非果性。此之五性。更無二體。十二因緣能生之義。則名為境。所發之義。便名觀智。觀明瞭故稱菩提。菩提無累。即是果果。然十二因緣。本性清淨。未曾因果。亦非境智。故名非因非果。然此五性。既無二體。但轉境為智。變因為果。如此因果。未曾因果。故五性一體。名合因果合境智也。三合因果開境智者。亦如大品。以般若為因。薩婆若為果。因果更無有二。般若之因。變名薩婆若果。如什公雲。薩婆若則老般若。此名合因果也。開境智者。實相雖能生般若。而不轉實相之境為般若。世諦雖生方便。不轉世諦之境。為方便之智。故名開境智也。開因果合境智者。亦如涅槃以轉境為智。故言合境智。而有因與因因。果與果果。故言開因果。   問。涅槃既轉境為智。言合境智者。亦轉因為果。何故非合因果耶。答。文開因與因因果與果果。故言開因果。而取境智。並作因因之名。沒境智之稱。故言合境智也。問。涅槃般若何故開合。答。涅槃就十二因緣。辨境智義。欲明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眾生則是十二因緣。十二因緣。能生則境。所生則智。更無二體。故明合境智也。大品辨實相能生般若。所生即菩薩觀智。是有為般若。能生實相即無為般若。故不轉無為般若成有為般若。故開境智。故般若明不二二。涅槃辨二不二。故二經同明境智。境智不同。   四同異門   問曰。凡有五時二智。一照事中之法為權。鑒四諦之理為實。謂三藏教二智也。二照真空為實。鑒俗有為權。大品教二智也。三知病識藥為實。應病授藥為權。淨名教二智也。四照一無乘為實。鑒三乘為權。法華教二智也。五照常住為實。鑒生死無常為權。涅槃教二智也。如上所明者。乃是釋大品教意。雲何乃以解淨名經宗。答。五時之說。四宗之論。人師自心乖文傷義。昔已具詳。今當略說。尋一經之內。具有五文。不待始終。方備諸智。如大品明。廣說三乘之教。則菩薩遍學諸道。即識照四諦之理為實。鑒事中之法為權。故大品教中。有三藏二智也。般若鑒空。漚和涉有。九十章經。盛談此法。則空有二智。釋畢定品。引法華之意。即三一二智也。法尚品說。諸佛色身有去來。法身無去來。即常無常二智也。知病識藥。眾經皆具。不待言之。故大品一經具五二智。何得言但約空有權實。淨名經中。具諸智者。問疾品雲。三空自調為慧。嚴土化人為方便。則空有二智。弟子品明。佛身無為不墮諸數。謂本常住。但為出五濁。方便示疾。即跡無常。照此本跡。則常無常二智也。不二法門明。聲聞心菩薩心不二。則是一乘。明大小為二。名為三乘。謂三一二智也。   問。不二法門雲何則一乘耶。答。不二之理。則是一乘本。由體不二之理。故生不二之觀。依不二觀能導引眾行。出於生死。到彼薩雲。故十二門論雲。大分深義。所謂定空也。以通達是義。則通達大乘。具六波羅蜜。無所障礙。問。不二之理。通為三乘之本。豈但一乘本耶。答。理既無二。乘豈三哉。但唱此言。則知歸一。又尚明常住。豈未顯一乘。故知淨名經亦具五二智。法華具五者。方便品雲。我雖說涅槃。是亦非真滅。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昔涅槃非真滅。今涅槃為真滅。則昔無涅槃非真常。今涅槃為真常。天親之論釋壽量品。具明三身。化身有始有終。報身有始無終。法身無始無終。故知具有常無常義。又若一乘之果。猶是無常。則果同灰斷。雲何得因異聲聞。故有常無常二智。安樂行品。明知一切法空如實相。則是實慧。知因緣生。謂方便慧。亦具空有二慧。歎聲聞德。猶依小乘。故知亦有三藏二智。涅槃具五。不復待言。   問。若一教之中。具含諸智。即但是一經。何有諸部。答。諸大乘經。通為顯道。道既無二。教豈異哉。故亦得名為一部。所以諸大乘經。通稱方廣。但顯道多門。故有眾經之異。又雖一經之內具明五種。但一義有傍正。故諸部不同。三藏教則但明事理權實。未辨餘門。故大品以空有為正。餘義為傍。法華三一為端。餘皆汎辨。涅槃以常無常為旨。餘悉並明。問。眾經何故有此傍正。答。有二種菩薩。一直往菩薩。二迴小入大之人。般若為直往菩薩。說方便實慧。令不著三界。實慧方便。令不墮二乘。有兩健人。各扶一腋。直至佛道。不須明三乘為方便。一乘為真實。故法華雲。有佛子心淨柔軟亦利根。我記如是人。來世得作佛。是等聞得佛。大喜充遍身。則般若時事也。而迴小入大之人。大品之時。根猶未熟。故不正明三一之義。而畢定品。引法華經明退不退者。蓋是般若後分傍及之耳。三明無常之執。至大品時。其根未傾。故不廣說常住。但般若謳和既是因行。復須識果法。是故。大品後分。略明法身常住。跡有去來。又常啼本求般若。故以二慧為正。中路疑佛去來。故傍明本跡。   問。大品明有為般若無為般若。豈不正辨常無常耶。答。無為般若。凡有二種。一者以實相境名無為般若。所生觀智名有為般若。二者以佛果法身名無為般若。菩薩因慧名有為般若。大品中。正明境智。為無為義。傍明因果。為無為義。是以論雲。欲得有為般若。當學無為。此明欲得觀智。當觀實相境。若言欲得於因當學果者。於義不便也。又實相能生般若。正是以境生智。若言以果生因。義非便也。若以實相則是法身。以如為佛者。則此境智便是因果。上五句中。已詳此意。法華經。正為迴小入大之人。故明三乘為方便。令其捨小乘。一乘為真實。勸其取大。故正明三一二慧也。既捨小求大。則發菩提心。修菩薩行。復學空有權實。不著三界。不墮二乘。直至佛道。但大品既已廣明。故法華但略說也。三根聲聞。當法華之席。不執無常。未明常樂。但既說一乘之因。須辨法身之果。是故。後分略辨常與無常。又說常住。成其一乘。若是無常。應同灰斷。既異昔三。則知常住。皆是傍明。非正宗也。   問。大品明境智為無為。雲何傍正。答。實相境雖是般若本。而大品始終正明二慧。二慧則所生。是有為般若。故以有為是正也。故不得以境為宗。   問。大品若正明有為般若者。不住法。住般若。具足六度萬行。為是有為。為是無為。答。不住法者。謂不住一切有所得法以不住一切法。故住般若。此則實相般若。以下具足六度。六波羅蜜中第六般若。則是有為般若。由不住一切法故。住實相般若。故生觀智。便具足有為波若。由有為波若故。導成萬行。故明三法。一者實相般若。二觀智般若。三導成因果諸行。問。何以知此是實相般若。答。二義論之。一者前六家解中。第五名無為。第六非有為非無為。則是實相。又若言不住法住般若非實相般若。下六度中。第六復是何般若耶。以第六是觀智有為般若。故知初是實相無為波若。   問。大品何故以境智為無為是正。涅槃以因果為無為是正耶。答。大品說菩薩行。實相生於般若。般若故有區和。是故。以境智無正。涅槃正明果得。故生死因位以來。皆是無常。如來法身。始是常住。涅槃正辨果法。故以因果為無為。是正宗也。涅槃教起。正為無常之執。故開常住。三一空有。前教已明。故但略說。   問。般若等經。為直往菩薩。法華之教。為迴小入大之人。則攝緣已周。涅槃教興。復何取為哉。答。設教多意。不可一途。大品十九因緣。涅槃所為非一。依法華意釋此同者。諸子有二。一者失心。則鈍根之人。二不失心。謂利根人也。雖有直往之與迴小。聞般若法華。並皆領悟。謂不失心子。利根人也。餘失心鈍根。猶未服藥。故入雙林唱滅。為說涅槃。方乃取信。若然者。始蓮華藏。終跋提河。但有利鈍二種緣也。又般若法華之座。皆已得道。今聞涅槃更復進悟。故雲為人中象王迦葉菩薩說是經也。又有二緣。一歷教已得悟緣。二直聞涅槃則便受道。故波若法華。雖為二人。更說涅槃二智也。別論二經。   問。大品二智與淨名二智何異。答。凡有三說。辨五時義。如上所明。大品鑒空有為二慧。淨名知病識藥。應病授藥。無為權實。用四時。義雲大品淨名。同為第二教。但大品通說淺深。淨名遍明八地以上然同辨照空為實鑒有為權也。此二南土人釋也。有人言。維摩是圓教。非染非淨。染淨雙遊。此北土論師釋也。今謂不然。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一切眾導師。無不由是生。豈得局在波若。不通淨名。又鑒空照有。故名般若漚和。此多明菩薩自行。知病識藥。應病授藥。蓋明大士化他之法。夫為菩薩。皆具斯二。何得以化他而呈淨名。自行以局大品。故前釋為非也。釋論列法華等十種大經。而般若最大。豈言大品通說淺深。淨名獨明妙道。若言淨名是八地以上之人。故法深者。如來為究竟果地。於般若應為宗妙。又身子善吉小人說之。便非大法。若雲淨名辨不思議。鉅細容入。復為深者。般若明指障風力。毛舉大千。豈不明耶。又般若謳和。不思議之本也。借座請飯。不思議之跡也。大品盛明二慧。則辨不思議本。淨名現通。乃顯不思議跡。何得本通淺深。而跡謂為妙。若三乘通學般若。故復般若通淺深。淨名釋於智度菩薩母。則是般若。豈不通。又雲。是圓頓教者。是亦不然。般若等亦廣歎菩薩權道方便。何故獨以淨名為圓頓教耶。今明。大品淨名明二惠有同異。所言同者。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則知二經。皆照空為實。涉有為權也。所言異者。大品先明實慧。後明方便。九十章經。開為二道。六十六品。明般若道。餘二十四品。辨方便道。所以先明實慧。後辨方便者。實相為本。諸法為末。般若照實相。故波若為本。方便照諸法。故方便為末。此示二本二末。從本至末。從體起用。故先明實慧。後辨方便也。又一切諸見。凡有二種。一者有見。二者無見。般若破其有見。方便破其無見。則顯中道。遠離二邊。故先明實慧。後明方便。則破見次第也。又菩薩退有二事。一貪三界。二取小乘。方便實慧故不著三界。實慧方便故不墮二乘。故入菩薩位。得至佛道。要須先離三界。後離二乘。故先明實慧。後辨方便。此如法華五百由旬嶮難惡道。三界為三百。二乘為二百。先離三百。後離二百。故先明實慧。後辨權慧。故大品中。以二乘合為一百。但明四百。開合為異。與法華大同。如彼廣說。又叡公釋論序雲。正覺知邪思之自起故。阿含為之作。鑒滯有之由惑故。般若為之內照。若然者。波若則明破小乘之有。故先明實慧。雖破著有。復恐證空。故方便破空。此約教之先後。為次第也。次就位明者。前明般若道。謂六地以還法門。次明方便。則七地以上無生忍。此皆大判為言。龍樹雲。般若中非無方便。方便中非無般若。但前多明般若。後多明方便。次淨名經辨二慧者。先明方便。後辨於實。所以然者。此教所興。正起於疾。故雲其以方便現身有疾。以有疾故。便有方丈二集菴園兩會。故前明方便。後辨實也。又成就眾生。淨佛國土。此是菩薩方便之用。故佛國一品。明淨佛國土。方便以去。辨成就眾生。是以此經多明方便也。又大品多明自行二慧。淨名多辨外化權實。何以知然。大品明。般若不著有。漚和不證空。此多是菩薩自行二慧。淨名經。內靜鑒根藥。外則廣現神通。故多明化他二慧。又大品多明實慧方便慧。淨名經多明權實二慧。   問權與方便。有何異耶。答。通則無別。皆是善巧之義也。別而為言之。方便則長。權義則短。今總明三意。一者明實相為實。鑒萬法為權。二靜鑒萬法為實。外變動為權。三就動用。以不疾之身為實。託疾方丈為權。初照實相名為實慧。自餘三門。皆屬方便。故方便長也。權義短者。但取靜鑒根藥為實。外示變動以去。皆屬於權。故權智是方便中之別用。所以言短。問。權與方便。既有短長。兩實亦得爾不。答。方便之實。此實則長。以方便既無所不為。實慧亦無所不為。照無爾為。而實無所為。是故長也。權智但是有智中外變動用。則實智但是有智中靜鑒之功。故權實俱短也問。外示變動為權則跡。動無所動為實。但立此二。成權實義不。答。外示變動為權。此是應病授藥。必須內靜鑒根藥為實。方成二慧。空慧不知根藥知故。不成二慧也。   五短長門   總攝眾經。具有四句。一實智長權智短。二權智長實智短。三者俱長。四者俱短。實智長權智短者。此約動靜分二智。靜鑒空有為實。實則通照空有。所以為長。外變動之用為權。權但是有用。所以為短。問。內靜鑒空有實智既長。外變動用雙說空有。如說二諦。又雙現空有。如文殊為世王現虛空之身。是為現空。示丈六千尺。是為示有。若爾動用亦通空有。則二智俱應是長。答。外雖說空有及示空有。但從鑒有智起。以內鑒知病識藥故。外示空有。所以為短。所言權長實短者。此約鑒空為實。照有為權。分於二智。照空為實。實智唯是靜鑒而非變動。故名為短。照有為權。權備動靜。先照根藥為靜。外應病授藥為動。權通動靜。所以長也。此二句。皆取動靜。分其長短。三者二智俱長者。但就空有為判。實智照空。權智鑒有。鑒有之中。明動靜二有。實智照空。明動靜皆空。是則二智無有短長也。第四句二智俱短者。俱就有智中分二智故。二智俱短。如以知病識藥為實。應病授藥為權。此二智皆有門所攝。是故俱短。要淨名不病之身為實。示病之義為權也。問。但約有智開權實。明其俱短。亦就空智具於權實。有短長耶。答。實智明二不二義。又當其體。故不開權實。權智是不二二義。又為其用。是故所開。若欲開之。義亦為類。照生空之淺為權。照法空之深為實。又照二乘之空名之為權。所以然者。實無二乘所見之空。昭此權空。故名為權。照菩薩之空。名之為實。以菩薩所智之空是實空。以照實空故。名為實也。   六六智門   興皇和上講此經。明六種二智為三雙。謂方便實權實。實方便權方便。方便權實權。故有兩實兩權兩方便。方便實者。對方便以辨於實。以明知諸法實相。故名為實也。權實者。凡有二義。一就菩薩辨之。如照有為權。就此權中。更復明實。如內靜鑒根藥為實。外變動為權。故名權實。又如不病之身。為權中之實。亦名權實也。二約聲聞明權實者。二乘照事之智為權。照苦空之理為實。今以大望小。明一乘之實者。蓋是權名實耳。非究竟實也。次雙雲。實方便權方便者。實方便。謂照實相諸法之智故雲名實方便。權方便權方便者。則對上二乘之實。明二乘方便。此是權方便耳。三雙雲。實權方便權。實權者。從實起權。故名實權。則照空照有。此皆是實。但取外用。名之為權。又實權者。二乘之權是虛。權菩薩權是實權也。方便權者。此以照空為實。照有為方便。就方便中。更復起權。如內照有知於根藥。及外現淨名長者之身。皆名方便。於此方便中。更起權用。如示病等。此六門成上長短之義。   七開合門   二智具有開合四句。一者開於二慧。如前所明。照諸法實相。故名般若。照實相諸法。稱為謳和。如來內照此二。故有二慧。佛從此二生。故有父有母。外為眾生直說此二。如釋論雲。初說波若道。次明方便道。初明佛母。次明佛父。經所以般若為十方三世諸佛父母尊經。信之而得大福。毀之而招大罪。問。既以二慧為父母。何者為祖父母耶。答。約境智分之。初實相及諸法二境。能發生二慧則祖父母義。是故爾炎名為智母。若據眾行為論。由大悲故。方有般若。則大悲為波若母。亦由大悲故有方便。是方便之母。則是父義。但合說之耳。此則是開二慧也。問。若以般若為母。方便為父。何故雲般若為母般舟三昧為父。又雲般若為母五度為父。答。般若舟翻為現前。現前者現前見佛。此是有行。故屬方便。名之為父。五度有行。亦屬方便也。次第二句合二慧者。明般若與謳和皆是般若。所以然者。波若為體。謳和為用。體則般若之體。用是般若之用。故皆名般若。故如來雖說大品九十章。開於二道。皆稱摩訶般若經。不以復為方便經故知二慧皆名般若。又如論雲。以金為種種物而物則是金。更無別體。又如雲六度中合方便與實慧皆名般若。問。何以知然。答。餘五度。但明五種有行。不辨照知空有。今照空義屬般若。知有義亦屬般若。故知二慧皆名波若。則是合權實。皆名實義也。第三合權實皆名權者。照有巧用既名為方便。照空之巧亦是方便故。二照同巧。則兩皆方便。又如七地中名方便波羅蜜者。釋論雲。是時般若清淨。變名方便。以至於六地時般若用猶未妙。故不名方便。至七地則波若用妙。故名方便。如七地文。從方便慧起十妙行。始知三界空。而莊嚴三界等。故知二慧皆名方便。對此義。亦得六地有方便與波若。皆名波若。又如勝鬘經雲一乘大方便。一乘之中。若照空照有。說空說有。皆名方便。以悉是諸佛大善巧故。亦是合二慧為方便也。四者二智不開不合。則泯上三句。明諸佛正觀未曾有實。亦未曾是權。亦未曾開。亦未曾合。故雲是法不可示。言辭相寂滅。佛不能行。佛不能倒。而今有開合實權者。皆是無名相中。為出處眾生。明開合不同。   八斷伏門   問。二智雲何斷煩惱耶。答。此經雲。佛為增上慢人。說斷煩惱。實不斷也。問。大小經論。皆明斷惑。雲何不斷。答。若言斷者。今請問之。為有惑可斷。為無惑可斷耶。如其實有。則不可斷。又經雲。若法先有後無。諸佛菩薩。則有過罪。雲何言斷。如其無惑。雲何所斷。又有惑則是有見。無惑名為無見。亦有亦無。非有非無。並是煩惱。雲何煩惱斷煩惱耶。又縱有煩惱為所斷。慧為能斷。為見惑故斷。不見惑斷耶。如其見者。則明暗並立。雲何斷耶。若不相見。復何所斷。經若言解惑相違而懸斷者。則天竺燃燈破振旦暗。一品之解除一切惑。又慧獨能斷。借伴共斷。若獨能斷者。菩薩何故修八聖道獨慧不斷。雖復假伴。亦不能斷。如一盲不見眾盲亦然。又為一念斷。相續斷耶。若一念者。惑亦一念則相與俱。與俱謝何能斷耶。若相續斷者。為滅故續爾滅續耶。滅則取無所續。不滅無復能續。雲何續耶。以是推之則無所斷。是故不應言智斷惑。問。若爾則應無斷。何故經雲一念相應慧斷煩惱耶。答。如上推之。則畢竟無斷。如此了悟。則是斷也。所以然者。於一切處。求解惑從。則知心無所依。心無所依。則眾累清淨。故名為斷。與爾斷義無相違。   問。以所依名為斷者。為般若斷。為方便斷。答。舊雲般若是空慧故斷。方便照有義不斷。今明有得出有二慧俱不能斷。無所得空有俱能斷也。但不二而二。開二慧不同。方便實慧。則不斷而斷。實慧方便。斷而不斷。問。何故爾耶。答。有所依著。是諸煩惱根。實法實相是無著之本。由實相無所依。故生般若。般若則無所著。故眾惑清淨。故名斷也。   問。若會境生智。然後斷惑。與舊何異。答。不言惑外別有實相。但了煩惱本自不生今亦無滅。則是實相。故名會實相斷。問。為但般若斷。薩婆若亦斷。答。此義舊有二師。或言金剛心斷。則是般若也。斷或言佛智所斷。則薩婆若斷。今明。大品雲。菩薩無礙道中行。佛在解脫道中行。無一切暗弊。詳此文意。無礙解脫。俱有斷不斷義。若一念正觀。惑不現前。則無礙正斷。解脫出居累外。故解脫不斷。故雲佛在解脫道中行。無一切暗穀也。若言解脫續於無礙。鎮前無惑之處。遮未來惑。令不得續生。則有遮斷。故名斷。無礙正斷。故得言金剛惑盡。未有解脫。遮未來惑。得言不盡。故盡與不盡。二說不違。   問。般若為無礙。薩婆若為解脫者。得言地前為無礙。初地為解脫不。答。有人言。亦得如此。小乘則苦忍之前。習行未久。但伏非斷。大乘地前明行積時。是故能斷也。今謂不然。大小乘義。乃優劣懸殊。如來制立。大格相似。小乘則七方便伏。苦忍斷之。大乘三十心伏。初地斷也。初地中。自開無礙正斷解脫遮斷。如上釋。問。為封無礙為解脫。為無礙謝解脫生耶。答。毘曇則謝。成論則轉斥此二說。餘處已明。今略陳之。金剛若謝有佛果。雲何般若變名薩雲若。轉金剛而成佛者。雲何轉無常之法而作常耶。今所明者。具有轉謝不轉謝。了悟金剛本不生滅。故金剛是佛。故不轉不謝。是故。經雲一切眾生本來寂滅。不復更滅也。於妄謂之心。息生滅之見。故名為謝。約了悟之者。前謂生滅。今悟無生滅。是故名轉三文一會義無所違。   問。若地前伏。初地斷者。何故。釋論雲。初地時未捨結。七地方斷。答。眾師不同。生公用大頓悟義。唯佛斷惑。爾前未斷。故佛名為覺。爾前未覺。瑤師用小頓悟義。七地方斷。引向文證之。今明皆無所妨。大經雲。唯佛名眼見佛性。十地以還。皆稱聞見。則唯佛斷惑。爾前不斷也。初地以來。但斷粗累。未除細惑。故言不斷。七地除細。故言斷耳。故各有得義。不應遍執也。   問。為中伏假斷。為假中斷。答。適緣取悟。無有定也。自有中伏假斷。如求性有無不可得。故名非有非無。目之為中。此但伏性有無。猶未斷也。次明假有假無。則性有無始斷。所以然者。既識假有假無。則知畢竟無有定性有無故。定性有無故。名假名斷也。次言假伏中斷者。對性有無。說假有無。以伏性有無。故言假伏。次明悟假有不有。假無不無。非有非無。名為中道。前性有無始得永斷。故雲假伏中斷也。問。亦得假伏假斷中伏中斷次不。答。亦有此義。如識假有無。則性有無永斷。名為假斷也。自有識假有無。但伏性有無。猶未斷也。自有悟非有無。伏但性於。自有悟非有無性惑永斷。不須說假也。   問。雲何名假名惑實法惑耶。答。成論師雲。緣假迷假。稱假名惑。則迷假人法等。緣實迷實。名實法惑。如迷五塵等。今明此是三藏一部之義耳。大乘假實惑者。則向所明之假名為假惑。則前之實名為實惑。所以者。諸法未曾假實。今既有此假實。寧非惑耶。問。大乘亦有假名實法義不。答。二諦是假名。不二為中道。則是實相。故名實法。迷因緣假名二諦。稱為假惑。迷不二實相。目為實惑也。問。雲何迷耶。答。不二二。名為二諦。二不為中道。謂二諦定二。故名迷假。不二定不二。稱為迷實。又二不二。法名為假。非二不二。方名為實。迷此假實名惑也。   九攝智門   問。權實二智。攝智盡不。答。攝智皆盡。經有一智二智三智五智乃至七十七智。皆二智攝。言一智者。則如實智。如實則是佛眼。佛眼無法不見。名權智。而無所見。名為實智。問。如實智但是照實相智。唯應是實智。雲何有權智能。答。此明佛眼如實而知。名如實。故是二智也。   次攝二智者。則一切智一切種智。但此二智。凡有六門。一以空有分二。一切智為空智。一切種智為有智。此則權實攝也。次總別分二。總相知為一切智。別相知為一切種智。但總別有三門。一以苦無常為總相。陰界入為別相。二以無生滅為總相。知諸法差別為別相。三以菩諦為總相。分別苦有無量相為別相。三義中。初義第二義。猶是空有。第三義屬後廣略也。三者略說為一切智。廣說為一切種智。猶是向苦諦總別義耳。四者因為一切智。果為一切種智。問。二智俱是果門。雲何分因果耶。答。例如菩提涅槃為果及果果。涅槃既是果果。則菩提亦得為因。此義論因果。今亦然矣。五者小乘名一切智。大乘名一切種智。此明小乘總相智十二入苦空無常。名一切智。大乘別智一切法。名一切種智。六者一切種智為空智。一切智為有智。以種種性則實相理為諸法根本相名為一切智。知一切法為有智也。雖有六門。不離空有。攝入二智中也。   次攝三智門者。三智義門。涅槃雲。一者般若。一切眾生之慧。所謂下智也。二毘婆捨那。謂二乘智。則中智也。三闍那。佛菩薩智。謂上智也。又雲。般若別相智。別知諸法。毘婆捨那總相智。總知諸法。闍那為破相。破明者。般若知有。毘婆捨那照空。闍那捨於空有。則中道智也。又如般若三慧品說。二乘為一切智。菩薩道種智。佛一切種智。二乘名為一切智者。十二入攝一切法。二乘知十二苦空無常。名一切智。論雲。此但有一切智名。而無一切智用。猶如盡燈。但有燈名。而無燈用。問。雲何無。答。佛具知一切法別相。然後能知一切總相。二乘但總相知。不能二別相知。如涅槃雲。二乘但知於苦。不能分別是苦有無量相。我於彼經竟不說之。故二乘不能別知。故但有一切智名。而無一切智用也。菩薩名道種慧者。菩薩知四種道。人天乘為福樂道。及三乘道。知佛道。自度度他。餘三但度他也。佛名一切種智者。此一切種智。異前一切種智。前一切種智。但知有法。今合空有。名一切種智。經雲。知一切相故一切種智。又雲。知一切法行類相自。名一切種智也。此三智中。二皆具照空有。皆有權實二智也。次地持論有三智。一清淨智。斷五住惑盡。故雲清淨。則第一義空智也。二一切智。則有智也。三無礙智。無功用智。知一切法無復功用。故名無礙。初是實智。後二為權智。次攝大乘論有三智。一加行智。則進求上地心。二正體智。證如之智。謂實智也。三後得智。則寂而動。謂權智也。此三智則為次第。前有進求之智。次正得實觀。後從實起用。   四智攝入二智者。攝大乘論雲。一切智。一切種智。無相智。無功用智。前二空有。次一不從師得。後一無功用。則法華經佛智一切智自然智無師智也。前二別分空有。後二通空有也。次四無礙智。此有多門。今略舉一義。知世諦為知法。知第一義為知義。此則二智。樂說及辭。皆世諦智也。次明四知。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釋此不同。婆娑雲。我生已盡者。斷集智。集因能生未來苦果。名之為生。無學斷竟。名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是段道智。梵名為淨。無漏聖道。能除恬染。離障清淨。名為梵。無學聖人。道行成滿。名為已立。所作已辦。是證滅智。斷惑證滅。名為所作。無學證果功成。名為已辦。不受後有。則斷苦智。後世在報。名以後有。無學道。於此後有。不復更受。名不受後有。問。經說四諦。先明苦集。後明滅道。今何故前斷集修道。後證滅斷苦。答。四諦示欣厭門。先苦集。後滅道。於[丘*頁]厭門。逆觀次第。故先果後因。四智是順觀門。故先因後果。故先集道。後明滅苦。又要除障。然後善成。故先斷集後明道。後果中先滅現過。然後不受未來苦報。故先滅後苦。勝鬘涅槃釋四智又異。今不述之。四智皆入大乘權智。是小乘之實智。   次五智攝入二智者。一法住智。二泥洹智。三無淨智。四願智。五邊際智。依小乘法。法住智者。知苦集相生諸法存立。名法住智。知道及滅。名泥洹智。又雲。知苦集道。名法住智。知於滅諦。名泥洹智。令物不起諍。名為無諍智。願智未來一切事則便得知。名為願智。邊際智者。報身最後名邊際。聖人縱得自在智。故於報身延促自在。名邊際智。小乘。前二智通利能羅漢皆有。後三但利根羅漢有之。又前二通一切定皆能起。後三但第四禪起。前二通漏無漏。後三但有漏。前二三界身得起。後三但欲界三天下身起。前二以三界法為所緣境。無諍智。但以欲界體心為境。大乘五智。一切處一切方五十二位皆得起。通漏無漏也。小乘五智。皆為大乘權智攝。大乘五智。泥洹則實相正法。屬實智。餘四屬權智也。   十一智攝入二智者。十智照四諦。是差別智。屬權智攝。如實智照一實諦。則是實相。謂無差別智故。屬實智也。又論雲。十智在四眼。如實智為佛眼。若爾四眼中具二智。佛眼中亦具二智。問。菩提與薩婆若。十智何智攝。答雲。並是十智。則是有智。薩婆若為如實智。謂空智也。三十四智者。約十二因緣作之。如老死苦老死集老死滅老死滅道。具四諦觀。七十七智者。生緣老死不離生緣老死。初是正觀智。次審法智。又正觀智簡無因。審法智簡邪因。三世各二為六。此六是法住智。次一智是泥洹智。法住為明生死因果故。多泥洹滅之故。三世合一。此皆小乘之義。皆屬大乘權智攝之。若大乘泥洹智。則是實知如上也。如此皆是無分別中。善巧分別。雖分別。不動無分別。不同數論有所得報。此是名教不得不知。問。四十四及七十七。同從老死起。有何異耶。答。四十四觀果由因。其觀易成。故為鈍根人。觀果由因者。初觀老死是果。次明老死集者。觀果由因也。七十七智。則觀因生果。如雲生緣老死。生是因。為老死之緣。不離生緣老死亦爾。觀因生果者。事既難知。為利根人。四十四。成論文雲。在方便中。七十七。文不判位。眾師雲。在四現忍中也。問。何故不從無明起耶。答。尋未至本。此觀易成。又四十四。但得從果起。以具四諦故。若從無明起。無因緣。復因雲何得具四諦耶。七十七。應得從無明起。但從老死起。觀易成故。不從無明起也。問。菩薩觀十二。何阿智耶。答。菩薩無方妙用。不可定判。釋論雲。菩薩為示眾生故。從果觀十二因緣。   淨名玄論卷第五(宗旨中)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80 淨名玄論   淨名玄論卷第六(宗旨下)   十常無常門   略明四句。一境智俱常。唯大乘有之。小乘無也。以小乘凡聖之智皆無常故。但大乘境智俱常。可有三義。一常智照實相境。如果法觀照般若照實相般若。二常智照虛空常境如大經雲。一切常中虛空第一。今常智照此常境也。若以實相即是虛空。如釋論中說虛空論非有非無。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即是實相。今且據事辨。以虛空為常。此二句分境智二義也。三者常智還自照智。即反照智義也。次常照無常。凡有二義。一照眾生無常。二照應跡無常也。次無常照常。凡有三句。一照虛空之常。二照實相境常。三照法身佛性常義。但是照境。非照智常。以因中未有常智故也。次無常照無常。有二句。一照無常境。二者無常智自照無常智。問。無常智還照智。與常智知常智何異。答。常智知常。唯有一義。無常智知無常。有二義。一者後念智知前念智。二者一念智即自然知。能得並觀者。具有二義。未能並者。但有前後相知也。常知於常。但有一念自知。無前後知也。問。北地論師雲。初地以上即有常住法身。亦即有常智。是事雲何。答。須詳此說。意為以證真如之智為法身耶。為取所證真如佛性為法身耶。若以能證之智為法身常者。是事不然。釋論雲。在菩薩心。名為般若。在佛心變名薩般若。是常者。則無明昧不應有改變也。又涅槃經雲。此常法稱要是如來。長壽品。凡簡三法常義。一者外道。二者小乘。三者菩薩。並無常住。故知常義唯在佛果。因中未有現顯之常。若以所證真如佛性為常者。則一切眾生皆有此事。何止初地以上耶。若言初地以上即見佛性。故以佛性常為法身者。此猶是江南舊宗。非北異說此。問。有講攝大乘論師雲。初地見真如。與佛地不異。是事雲何。答。若示論何得雲在菩薩心名般若。在佛心變名薩婆若。既其改變。則知有明昧不同。又論雲。般若清淨。變名才便。則知六地般若未淨。又本以見真故斷惑。初地見真。與佛不異。則一切惑斷。若不以見真斷惑。即便應是有智斷惑。故此說不然。如此皆是無分別中善巧分別。不示者淺識者。學失於眉眼。名無巧方便。今既欲釋二智。即廣解方便。方便者無差別。差別智故。前須善巧分別諸門。然後無方無礙之用。後當廣解得失。未可驚同舊宗。今寄此門。可有四句。一者語同意異。語同者。如上來所釋。乃至常無常也。問。何故語同耶。答。語出經論。經論共用。何得不同。而意異者。中論雲。言語雖同。其心則異。今明此是無分別中善巧分別。不二二義。故開常無常境智二義耳。既雲不二二。即知雖二不二。如大經雲。我無我無有二相。常無常亦示。經雲。愚者謂二。智者了達。知其無二。復有愚者。但謂不二。智人了知不二而二。何者。愚人不識常無常。不知境智。故是無明。無明故名為愚。智人了知常無常。名為智者。是故名為語同意異也。二者語異意異。有所得人。不善分別。無所得人。善能分別。故名語異。一是無所得心善分別。二者有所得心不善分別。故名意異也。三者語同意同者。語與諸佛菩薩方等經論則同。意與諸佛菩薩無依正觀亦同。故名語同意同。又語與有所得人同。有所得人。復有小分得處今意亦與彼同。故雲語同意同。四者語異意同。語異經論而意扶合者。亦得用之。又語異舊宗而意同會佛旨。亦得用之。宜以斯四句總貫諸門。不應一向遍有去取。問。何故明此四句。答。有二種人。一始學大乘。謂必須一向與舊宗為異。則成謗法。所以然者。語出經論。宜共用之。但得與無得。其心各別。不應以意異故。今語亦異。二者學小乘人。雲小與大異。強謂義同。是亦謗法。所以然者。小乘語意與大乘語意。其實不同。而強謂同。如學成實論者。無相滅諦與方等理均。亦名謗法也。為此大小學人。宜開同異四句。   十一得失門   權實是至人之觀心。真俗為眾聖之妙境。上已略明二慧。今須論真俗。真俗之本若成。權實之末自正。故開十二門。詳其得失。一性假門。二有無門。三有本無本門。四顯不顯門。五理教門。六說不說門。七淺深門。八理內外門。九無定性門。十相待門。十一泯得失門。十二體用門。   第一性假門   問。學佛二諦。雲何得失。請為陳之。答。定性二諦為失。因緣假名二諦為得。所言定性二諦者。若有有可有。則有無可無。有有可有。不由無故有。有無可無。不由有故無。不由無故有。有非無有。有非無有。不由有故無。無非有無。有非無有。有是自性有。無非有無。無是自性無。有是自性有。有成有見。無是自性無。無成無見。有無二見若成。則六十二見便立。以有無為諸見本。如法華若及若無等。依心此諸見。具足六十二。既有其見。則便起愛以自見生愛。他見起瞋。見是癡使。復有愛恚。則煩惱具足。既有煩惱。則便有業。業惑若成。不得離生老病死憂悲苦惱。名為失也。次對失明得者。今無有可有。則無無可無。無有由無故有。無無可無。由有故無。由無故有。有是無有。由有故無。無是有無。無則不自無。無有則不自有。不自有故非有。不自無故非無。非有非無。假名有無。   問。何故雲非有非無假說有無。答。此欲明有無義耳。既是因緣有無。因緣有無則有無宛然。而非有無。非有無宛然而有無。故言有不自有故非有。無不自無故非無。非有非無。假有假無。可熟思此言。譬如幻人非人。幻人非人故人。鏡像非像。非像故像像如是。有無非是定性。故不起見愛。不招苦果。故名為得也。問。此言何所出耶。答。此開中舊義。如肇公不真空論明。有非真有。故雖有而空。空非真空。雖空而有。猶如幻化人。非無幻化人。幻化人非真人。作論竟。以示羅什。羅什歎曰。秦人解空第一者。僧肇其人也。光秦法師撰搜玄論。十四宗二諦。用肇公為本。故是舊宗不名新義。宜可信之。   次考性義。問誰義明有有可有。有無可無。故成自性耶。答。今通明一切內外大小有所得義。必有有可有得。有無可無得。無名有所得故。墮自性也。   問。今且舉成論明三假義不墮失門。何者。彼明三假有為世諦。三假空為真諦。即三假而常四忘。即四忘而常三假。即三假而常四忘故。有不自有。即四忘而常三假故。空不自空。故非性義。答。三假為世諦。四忘為真諦者。世諦之有。為待真空。為不待耶。即此一責。便墮二負門。若言世諦待真諦者。則世諦為能待。真諦為所待。二諦便是相待假。何得定三假是世諦四忘為真諦耶。若言世諦之有不待真空者。既不相待。便成自性。故不可答也。問。世諦之有。不得待真諦之體。以真體絕故。不可相待。答。今世諦之有待世諦。真若之名故。有待於無。無上過也。   問。真諦之名。為是世諦攝。為真諦攝。為真諦攝邪。若是世諦攝者。則世諦如長還待長。短還因短。若真諦之名為真諦攝無名者。真諦無名。何得攝名。真遂攝名者。則真非絕名。若言真理無名為真立名遂屬真者。既生屬真。真則有名。若真不可名。亦不可屬矣。故二諦空有。無相待義。便是性矣。又真絕不可待。俗是待不可絕。豈非性耶。次別問世諦。世諦中長短相待者。待者為長短成竟。而待為相待竟長短始成。二俱不可。若成竟而待者。凡有二過。一者失待過。既生已成。何須復待。凡論待者。本為令成。今既已成。不應更待。二者若成竟而復待。則成一未待時已本成二相待竟。復成唯一長拒。即何有二成。若有二成。須有二長拒。   問。先有體成。後待竟復得長短名成。以先有體成。未有名成。故須相待。免不待之過。以相待但有名始成。而體不更成。無重成之咎。答。若相待但有名成而體不成者。則相待一假。唯名待耳。體明非相待假耶。然名與體還復相待。即一切皆待一切皆成也。問。先長短成而後待有此過。先待而後成。有何咎耶。答。本將長成待短耳。先未待短。既生無長。將何待短耶。若將長待短者。還墮先成後待。亦非先後成。今有長短即有待。有待即有長短。一時故無上二過。問。若爾者。長物不待短時。為有此物以不。若有此物。則是不待而有。同先成之失。若不待時。無有此物。同先待之過。若言雖有此物。未待短時。不可名其長短。若爾則還同未待時有物體。體待得名。雖欲一時。不免三失責山門。問。汝先雲無有可有。由無故有。無無可無。由有故無。他有有可有。有無可無。此是先成而後待。今無有可有。由無故有。豈非先待而後成耶。答。今對上有有可有。故明無有可耳。非是未待之時未成待竟方成。亦非先有成竟然後待也。故是因緣相待。不可以有無二門責其定性。問。雖有此言。未具共相。請為述之。答。且據長短。短不自短。持長故短。非是先成後待故。短既不自短。短亦非他短。故非先待而後成。若有短體復因長。即是自他共短。此短便有兩過。若有短體。則墮先成後待過。若由他短。則墮先待後成過。是故非自他共短。短不自短。復不由他。則非無因有短。今明短名長短。豈可無因。問。既不得四句。亦不得相待。答。大經破自他共無因四句竟。答迦葉雲。唯得名為從因得成。今亦爾。唯得名因緣待如幻化物。寧可定責其所由耶。   二有無門明得失   所言有無者。無前性義故。求性有不可得。性無亦不可得。若有有無。可有亦有亦無。非無非非無耳。竟無前二。何有後三。故五句皆不可得也。則五眼不見。昔聽講之日。聞興皇和上述攝嶺大師之言。五眼不見理外眾生及一切法。猶未則信解。久方悟之。如此有所得人法。本無所有。五眼何所見耶。大品經每舉我人為喻。又十六知見畢竟無所有。故五眼不見。今有所得性有人法。五眼不見。亦復如是。問。考察此五句不可得為是真諦之無以不。答。此無是二諦二部外無二諦不攝故。一師有二種無。一者有所無故稱無。二者無所有故稱無。有所無故稱無。即是有所得。五句皆畢竟空。是諸佛菩薩所離。故雲無也。無所有義。明無。此是二諦中實諦無。所以然者。二諦宛然有而無故。名無所有。故稱為無也。二者對無明有。既無如此有得所義。即有諸佛菩薩假名因緣無所得二諦。非有故有。不無故無。如此有無。是佛菩薩有無智所行處。故名為境。問。何故明此有無。答。前有無不成。今有無如立。對彼不成。故辨成義。所以明此有無。又是接斷見故來。或者本執定性有無。忽聞五句皆不可得。便生斷見。謂無二諦因果等法。為此人故。雲乃是無汝所見有無耳。非無因緣有無。如中論作者品雲。是業從眾緣生。無有決定。如汝所說有。如汝所說無。因緣有無也。又對數論等論。謂彼義有因果二諦。聞三論破一切法。便是起斷見。無有因果二諦等法。今明舊義無有因果及二諦耳。今始得有因果及二諦。所以然者。有所得作緣無因果二諦不成。故成無因果義。今立因果始成。故有因果義也。又先破定性有無。故破其有見。今明因緣有無。故破無見。欲示中道。明有無門。   三有本無門明得失   以無本故失。有本故得。所言無本故失者。有所得有無。無有根本。雲何為本。謂不二正道。是有無有之本。華嚴雲。正法性遠離一切言語道。一切趣非趣。悉皆寂滅相。故非有非無。非亦有亦無。非非有非非無。故雲遠離一切趣。即此一切諸法之本。諸佛菩薩得正法根本。故名聖人。以失正法根本故。流浪六道。正法既非有無。而諸佛菩薩欲出處眾生。於無名相中。假名相說。故說有說無。如此有無。則有根本。有根本故。在未得成。故有無義立。有所得有無定住有無。言二諦有二理。既非非有非無非非有無。故無根本。根本既無。則末亦不立。故有無不成。所以為失也。   老宗。問。何故明此義。答。為成上得失義。諸佛菩薩。所以有得有有無者。以有無有根本故也。性有無既不成。以無根本故也。問。第二有無門中雲。五句求有所得諸法不可得。然後辨今因緣有無。與今明由非有非無故起有無何異。答。此是山門舊義。末學者不識之。好相渾也。前明五句不可得。此是有所無義耳。今明五句不可得者。此是無所有義。故不相關也。問。同明五句不可得。雲何一是有所無。一是有所無。一是無所有。答。可細心觀之。前明五句不可得。無有理外法。今明五句不可得者。此目於正道。故先最有所無。今是無所有無。是故異也。問。此二有次第不。答。要先破洗理外諸法。明五句不可得。然後始得辨因緣二諦。由二諦始得表不二正道。約悟入者。有如此次第也。若就佛菩薩明。正道本非有無。為眾生故說有無。始得有二諦。而此二諦。絕性有無五句。故次明無性有無。此據出用次第故。須識山門。辨得失之精要。亦是經論之心骨也。   四者顯道不顯道門明得失   有所得有無定住有無。故有不須表於非有。無定住無。故無不得表於非無。如此有無。既不顯非有非無不二正道。故名為失。因緣假名有無。則有不住有。有表不有。無不住無故。無表不無。如此有無。能表不二正道。故名為得。   考宗。問。何故明表道耶。答。諸佛菩薩。既體道本非有無。欲令物悟。是故知非有無。假說有無。假說有無。還表非有無。前是從道起用。今是以用開道。前是能化方便。今是令物悟入。有所得有無。則無從道起用。以用開道。亦無能化方。及別□物還原故。是失得之大宗也。   五者理教門分得失   有所得有無是理。無所得有無是教。舊雲二諦是二理。四絕為真諦理。三假為俗諦理。二理則有佛無佛性相常然。迷之而成六道。悟之而有三乘。今明既是二理則不可改轉。則有無根深。事如盡石。因此決定有無。故起二見。所以然者。既其道理。實有有無。而有無二見。寧得不生耶。又設有二理生。一異則不成。若二理是一。則俗假真亦假。真絕俗亦絕。若有假有不假。有絕有不絕。則非二理為一也。若二理不一。則色不是空。空亦不是色。相即之言則壞。既立二理名。須受一異之問。又僧佉謂。大有是常萬法無常。常與無常一體。衛世師謂。大有是常。萬法無定。是故常無常二體。論主直破常無常。一體而異體。而有與萬法自壞。命詳此義。與二諦常無常。豈一體二體。令同為失也。如開善雲。真諦是常。萬法無常。常無常一體。龍光雲。真諦常。萬法無常。常無常二體。令同二外道義。對失明得。二諦是教。所言教者。以理本不二。而為物說二。故名為教。   考宗。問。何故以二諦為教。答。以有無為教。略有五義。一對理明二諦。是教。以至理無二故。非有非無。今說有說無。故有無為教。二者聖緣。聖人體道未曾有無。今說有無。此為教物。故有無為教。三為技見。舊義執有無。是理。由來既久。則二見其根深。難可傾拔。攝嶺大師。對緣斥病。欲拔二見之根。令捨有無兩執。故說有無能通不二理。非是究竟。不應住有無中。故有無為教。四者以有無是諸見根本。一切經論。盛可二見。斥於有無。如凡夫著有。二乘著無。又愛多者著有。見多者著無。又四見多者有。邪見多者執無。又佛法中五百論師執有。聞畢竟空。如刀傷心。方廣執無。不信因果。又九十六種外道所執。不出有無。諸佛出世。復雲有無。是二理者。便增諸見心。何由可□。故今明有無是教門能。能通不二之理。不應住有無中。以欲息諸見故。經論明有無。是教門也。五者稟教之徒。聞有無是教之能。能通正道。虛心不染有無教癈發意即起乎凡聖。故有無為教生意得矣。   問。以何文證二諦是教。答。文處甚多。且各舉一經一論。論雲。諸佛依二諦說法。故二諦為教。大品雲。菩薩住二諦中。為眾生說法。為著有者說空。為著空者說有。故知二諦是教。論舉佛說經明菩薩說。故經論佛菩薩皆明二諦是教也。問。若以五義二文證二諦為教者。今亦以五難二文。明二諦非教。一者若聞說二諦是教者佛說教門。則有二諦。不說則應無二諦。若爾本以二諦生於二智。佛不說二諦。則無二諦。既無二諦。佛何所照有耶。二者若二諦是教。六度等行。皆是世諦。佛不說世諦。則無世諦。便無六度等行。若爾但有詮教法實。便無善業法寶。三者二諦為境。發生二智。二諦名境界法寶。二諦是教。但有詮教法寶。亦無境界法寶。若言教生智故轉名境者。佛不說教。則無教可轉。便無有境也。四者若二諦是教。色等萬法皆是世諦。世諦既是教者。色等萬法。亦應是教。若爾佛不說世諦。即無色等萬法。五者世諦是教者。世諦唯有教火。應無實火用。若火唯是教。口中說火。則應燒口。次引二文。證二諦非教。若言真諦是教者。經雲。有佛無佛性相常住。而教則有佛方有。無佛則無。何得常住。經雲。十二因緣有佛無常自有之。故知世諦非教。答。諦有二種。一於諦。二教諦。於諦者。色未曾有無。而於凡是有。名俗諦。於聖是空。名真諦。以於凡是有名俗諦故。萬法不失。於聖是空名真諦故。有佛無佛性相常住。教諦者。諸佛菩薩了色未曾有無。為化眾生故。說有無為二諦。欲令因此有無悟不有無。是教。而舊義明二諦是理者。此是二於諦耳。於諦望教諦。非但失不二理。亦失能表之教耳。   問。於凡是有既失者。於聖是無亦是失不。答。一對凡夫。明聖為得。若望教諦。皆是失也。以色未曾有無。而作有無作解。豈非失也。問。經雲。一切世諦。若於如來。即是第一義諦。亦是失。答。一往對凡之有為失。歎聖之空為得。若望教諦者。於諦非但不得表不二理。亦不得能表之教。但是謂情所見耳。然如來了色實未曾空有也。若識兩種二諦。則五難自[方*立]。問。難有此通。猶未可見。今說色有無是教諦者。不說色有無教諦。答。以說為教者。佛不說則無教諦也。問。若爾者。唯恆有二於諦。則無因緣有無。答。一切法常是二於有無。亦恆是因緣有無。若於二緣即是二於諦有無。諸佛菩薩了此色即是因緣有無。然於與教。未曾二。於二緣則教成。於了悟即於成教。問。若於二緣即是二於有無。望佛菩薩即是因緣有無。此因緣有無。此因緣即是因緣境。雲何言是教。答。因緣有無。未曾有無。故雖是有無。而不有不無。如此有無。能開不二。即是教義。問。佛若不說恆有因緣有無。因緣有無豈是教耶。答。非但取說義為教。經中明六塵皆是教。問。若爾境教何異。答。此因緣有無。可兩望論之。發智即境。能開不有不無不二理。即是教也。此據佛不說自有境教也。就說義明境教者。佛照有無。有無名境。佛說有無。有無是教。問。他亦云照有無有無是境。說有無有無亦是教。與今何異。答。他但得二於定性有無。此有無不得開不有不無。故非教也。又因緣有無是境耳。定性有無非境也。何者。有不自有。由無故有。無不自無。由有故無。由有故無。無是有無。由無故有。有是無有。了此因緣有無。能生二慧。識有是無有。生實方便慧。了無是有無。生方便實慧。既是定性有無。則生斷常二見。故不得名境也。   六說不說門明得失   他但明世諦說。真諦不說。世諦是三假。三假故可說。真諦是四忘。四忘不可說。眾師同此一解。更無異判。今問。世諦唯可說。不可令不可說。真諦不可說。不可令說。豈非定性義耶。彼雲。世諦雖可說。即是真不可說。真不可說即俗可說。故非是定性。問。俗即是真故不可說。此為是俗不可說。為是真不可說。答。還是真不可說耳。問。若爾。俗終二無不可說義。豈非定性耶。對失明得者。令總觀真俗。具有四句。一世諦說真不說。二真說世不說。三但說。四但不說。此四句有多門。今具敘之。一者世諦說生滅。真諦不說生滅。故雲世諦說真諦不說也。二者真諦說不生滅。世諦不說不生滅。故真諦說世諦不說也。三者世諦說生滅。真諦說不生滅。故二諦但說也。四者世諦不說無生滅。真諦不說生滅。故雲二諦但不說也。問。此四句出何處。答。釋論初卷雲。人等。世諦故有。第一義故有。世諦故無。即是斯義也。二者明生滅此是世諦說。不生滅是世諦不說。不生不滅是真諦說。非不生非不滅是真諦不說。此是二諦但說。但不說也。三者世諦說真諦不說。明說生滅說不生滅。皆是世諦故說。真諦不說生滅。亦不說不生不滅。故雲世諦說真諦不說也。四者真諦說世諦不說者。世諦雖說生滅不生不滅。實無所說。真諦雖無所說。而無所不說。問。世諦雖說而無所說。無所說即入真諦。真諦雖無所說。而無所不說。還是世諦。何處有世諦不說真諦說耶。答。有所得定性義如此耳。世諦自是說。若無所說。則屬真諦。真諦自無所說。若有說還屬世諦。如此真俗。皆是障礙法門。今明諸佛菩薩無所得空有因緣無礙故。空是有空。有是空有。是空是有空。雖空而有。有是空有。雖有而空。說是不說說。是說不說。說是不說說故。雖說而不說。不說是說不說故。雖不說而常說。故得世諦不說而真諦說也。   次明二諦但說但不說者。以空有為世諦。有空為真諦。世諦說有。真說諦則說空。故二諦但說。以空有為世諦。空有即是假有。假有不可說有。假有不可說無。假有不可說亦有亦無。假有不可說非有非無。故世諦假有絕四句故。世諦不可說。真諦假無亦絕四句故。真諦不可說。不可說而說。世諦名假有。真諦名假無。故二諦但說。一說一不說有。世諦假有。假有故有說。真諦是假無。假無則無說。故世諦說真諦不說。假有雖有而無。假無雖無而有。故俗不說而真說。次二諦但說但不說者。二諦俱無生。故但不說。問。但無生何有二諦。答。世諦無實生。故但不生。真諦無假生。故雲不生。問。此猶是舊義耳。世諦中無性實生。真諦無有假生也。如世諦中無實我。真諦中無假我。答。今言世諦無實者。有所得一切假實皆是性實故。因緣世諦。絕此實也。無所得方是假。乃為真諦所絕也。二諦但不絕。即二諦但說世諦不絕假生滅。真諦不絕假不生滅。故二諦但不絕。即但說世諦絕真諦不絕者。還如上世諦雖不絕。不絕而恆絕。真諦雖絕而不絕次就單複。論絕不絕義。一注空有為世諦。有空為真諦。則世諦不絕真諦絕。次空有皆是世諦。非空有為真諦。即絕不絕皆世諦。非絕不絕方是真諦。次空有二。非空有不二。二不二皆俗。非二不二為真。則絕不絕為二。非絕不絕為不二。二不二皆不絕。非二非不二方是絕。又此三重皆是二諦。二諦皆是教。皆是不絕。則以不二為理。理名為絕。問。何故明此四重絕不絕義。答。欲簡異舊絕。舊絕但有初重絕。無後三絕。故明之也。問絕與如不如何異。答。此有多門。若世諦絕實生滅名為世諦不如。真諦絕假生滅為如。不絕假不生滅為不如。問。雲何絕實生滅為如耶。答。此取空義為如。以世諦無實生滅故。實生滅所空以為如。真諦亦爾。二者就前說不說。明如不如。世諦說生滅為不生不滅為諦世不說名世諦不說。此明假生滅。是有故名不如。不生不滅此是絕假生滅亦是空義。所以為如。前如則淺。後如則深。前如空性。後如空假。真諦亦具此二如二不如也。   次如前明世諦假有絕四句即是如。真諦假空絕四句亦是如。此明二諦同絕實四句。假有為世諦絕實有四句。假空為真諦絕實空四句。以名之為如。如假有無。即是不絕。故名不如也。問二諦絕。絕二諦。雲何異。答。二諦絕者。如前所明也。絕二諦者。明真俗俗真。真非真。俗非俗。故名絕二諦也。又雖絕而常二諦。故雲絕二諦。雖二諦而常絕。故雲二諦絕也。問。釋論明如不如。與今明。如何異。答。釋論明三如。地堅等為下如。地無常生滅為中如。地不生不滅為上如。前二如即是今世諦如。上如即真諦如也。又此三如。皆是世諦如。何以知之。前雲生滅是世諦不如。不生不滅為世諦如。故上如是世諦如也。若非不生非不滅。為真諦如。問。釋論既明三如。何者為三不如。答。異此三如。即三不如也。又釋論就得失深淺。明如不如。地堅為如。不知地堅。謂地不堅。名為不如。上中亦爾。又深淺明者。不生滅為上如。生滅為不如。無常生滅為中如。事中地堅為不如。地堅為如。若外道及世間。不識地堅。謂為常有。名為不如。問。前雲生滅是世諦說。不生滅是世諦說。不生滅是世諦不諦。不生滅是真說。非不生滅是真諦不說者。世諦不諦說何異。答。若漸捨二而論。則不異也。若世諦說假生滅。不說實生滅。與真諦不生滅則異。世諦不實生滅。真諦不假生滅。故異也。問。既有三重二諦。亦有三重如不如不。答。得以空有皆世諦非空有為真諦。則如不如。皆不如非不如。名為如也。   七淺深門明得失   他但以空為真。有為俗。更無異說也。今有三轉。一以空有為俗。以有空為真。二以空有皆俗。非空有為真。三以空有為二。不空有為不二。二不二並俗。非二非不二為真。如此三轉二諦。皆是教門耳。至道竟不曾三。故雲是法不可示。立此三重。凡有五義。法華玄中已說。   七說不說門考宗。問。子乃欲抑舊拔新。終不能超乎城外。請問。三轉之教名為可說。不二之理不可說以不。答。一往如此。問。他重明世諦可說真諦不可說。則世諦攝前三門。真諦即是一理。即理教猶是二諦義耳。答。子不領前意也。今明三轉者。所三假之俗為有。四絕之理為無。以此有無。為初節意也。第二第三非子意所知。假令真諦一切絕。世辨絕是三段。今明如是三假即是有。一切絕即是無。如斯有無。為初節義也。又師作三節意者。為欲拔由來有無二諦之心。必能改之。則不住非二非不二。則二諦之見不生。正觀之懷便發。問。他意本立真諦一切皆絕。與今非二非不二。復何異耶。答。他言真諦一切皆絕。而世諦一切皆絕。而世諦終一切皆有。還是有無不免二見。又無所往。終是真內可得定出真外耶。今則不爾。非真非不真。非二非不二。問。他明真諦亦非真非不真。非二非不二。答。子及明真諦之理。非真非不真。而非真非不真。終歸真諦。今明諸法非不真。不雲真諦非真非不真。一不同也。又非真非不真。子乃終歸非真非不真。不能歸真諦。二不同也。   八理內外門明得失   興皇大師雲。今自有二轍義。一者理外義。二理內義。若心行理外。故雲理外。心行理內。復雲理內。理內具真俗等一切法。理外亦具真俗等一切法。   考宗。問。同具一切法。雲何有由外異。答。理內一切法。皆是因緣義。理外一切法。非假名義。是故為異。問。若理內外具一切法者。理內既有因緣假名。理外亦應有因緣假名。何得將因緣假名簡理內外耶。答。如所問也。理外亦有假。但假是假故段。有假可得。名有所得假。理內假不自假。名為不假假。而假無所假故。無假可得。名理內假。問。理內外既具一切法。亦應理內外自有無所得。何以故將得無得分內外。答。亦如所問。理外無所得者。如真諦洞遣。四句不及。百非皆忘。此是無所得故無所有。屯無所得故。故是有所得之無所得。理內六不得無所得。故名無所得。問。理外既具一切法。亦應有不得無所得。答。理外不能以得為無得。無得不得。說為無說。無說為說故有定隔礙。今總判欲斷此問。更來者明理外具一切法者。具理外一切法耳。不見理內一切法。理內亦爾。但具理內一切法耳。不具理外一切法也。又理外雖具生死涅槃一切法。若生死若涅槃。皆是生死。若得無得。皆是有得也。問。若爾。理外真俗皆俗耶。答。亦得如屯故。理外真俗皆是凡情。所謂世俗法耳。理內因緣二諦是聖人境界。故二皆名真諦。問。經論中。何處雲理內外二具一切法耶。答。中論雲。外人具。二立一切法。論主明因緣故有一切法。即其事也。問。開二轍義。欲何所明耶。答。欲顯得失。明由來立義。墮理外義中。屬今理外二諦所攝。   九約有無定性門明得失   涅槃經雲。一切諸法。無有定相。若有定相。是生死相。是魔王相。非佛法相。以無定相。故名為得。有定相。所以為夫。問。雲何無定相耶。答。如一色未曾是性。亦非是假。於性緣成性。於假緣成假。若必定性義。為非假義。為是還成假見假執耳。理內外得亦爾。色何曾是得是無得耶。又如一色未曾真俗。於凡為俗。於聖為真耳。又即就俗中。亦無定性。貪人見色淨。不淨觀人。見色不淨。無適漠人非淨。又不淨之物。於人為不淨。畜見為淨。淨物於人為淨。於餘為不淨。如蠅謂香為不淨。故不耐聞之。又一色亦不定。於無神通人則質礙。於得神通人則非質礙。於人見為白色而為水。於鬼赤色為火。又溺水不矇毛而矇鐵。如金對破餘一切物為羊角所壞。故知一切法。無定性也。   十約相待門明得失   本對性故明無空性耳。若不作定性解。復執無定性。捨理外而存理內義者。皆是取捨行心故。並名為失。既知不性亦復不假故。論雲無性法亦無。一切法空故。知非假非性。畢竟清淨。始名為得。問。此對何所為耶。答。凡有二義。一為學攝大乘及唯識論人。不取三性為三無性理。三無性理。即是阿摩羅識。亦是二無我理。三性。謂依他性。分別性。真實性。分別性者。即是六塵以為識所分別。名分別性。依他性者。心識依六塵及梨耶本識為起依他性。真實性者。即是涅槃。故為名三性三無性。得失必言進捨。上來若得若失皆不可得。迥悟[宋-木+到][穴/但]絕句之門為得。去此大逕□□□□□□埤□□U□夾椸□□祤□□□矩□□□□玲□□□□祅□□□□□`飀□□□□□□橁□`飀□□□□j□□馱□楈奪□檢□榜馱□褓□□□□□榜馜□□□□□□□□□□□□□□□橁誇□□□□□褸□□□□□□G□檢□□□□G□□□□□椽橫□椸□□□□□褥j□□□□椸□□□□隔秩□隔禜飀□楋□楋□□禈楦□楅祤褓□檢□示□□褥j□□□□□禘G□□□勵□□□□逆□□□□□□□□蓮□□娙奈樉□□檢□淚□□□□□□□□□□□f□□F□□逆□□飲榜馜□□□□□誇□□□□□□□□□d□□□□餺□G□□□奭規□□褉□魯□□□驒□□□□□□楈楈妳姛襤□□□□逆□□□□穠饅馘□□□□禕婗□□d□□□   淨名玄論卷第六(宗旨下)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80 淨名玄論   淨名玄論卷第七(會處上)   第三論會處   凡有二門。一釋會處。二明淨土。   論雲。欲遍通眾教。宜具三門。一知名題。二鑒旨歸。三識分齊。上已敘其二。今次論第三。   第一釋會處   江南舊釋。以室內外。分經為三。初有四品。在室外說。名為序分。中間六品。室內說之。名為正經。後之四品。還歸室外。名為流通。所以然者。淨名託病方丈。念待激揚。前之四品。但敘如來說法述德命人。為問疾由致。故稱為序。中間六品。在於室內。始談妙法。目之為正說。後之四品。利物已周。還來佛所。印定成經。故稱流通。   北土相承雲。此經凡有三會。始自佛國。終菩薩品。謂菴園會也。問疾以去。至乎香積。方丈會也。菩薩行品竟乎一經。菴園重會。   今以一文。總徵二釋。   說方便品。在何處耶。若在室外。即事違文。若室內說者。復乖上釋。若謂此品集經者意。非淨名自談。既無時事。何所集耶。又方便親序現疾。說法何得非淨名之言。又室內說法。凡有二時。方便一品是其初集。略說法門。問疾以後。方丈重會。廣宣妙法。何得以前說為序。後談為正。   若謂此經但有三會。是亦不然。既重集菴園。為二會者。亦再聚方丈。寧非兩集。若初集方丈。以略非會者。菴園但有一品。寧復廣耶。又菴園說淨土因果為一集者。方丈明法身因果。寧非會耶。今所釋者。華嚴七處八會。斯經二處四集。言二處者一菴園處。二方丈處。菴園為佛處。方丈為菩薩處。菴園為出家處。方丈為在家處。菴園他業所起處。方丈自業所起處。他業所起處者。菴羅女園。為佛起精舍。明未曾有室是居士淨業所起也。菴園在城外。方丈在城內。顯公傳雲。相去三里。所言四會者。一菴園會。二方丈會。三重集菴園。四再會方丈。以此分經。實為允當也。   問。華嚴不起寂滅道場。現身七處。此經四會。可得然乎。答。華嚴明不起。此經明起。起與不起。皆不思議。故華嚴稱不思議解脫。此經亦稱不思議解脫也。問。華嚴不起道場現身七處。可不思議。此經既四處往反。何名莫測。答。此經四會。雖有去來。實無往反。故文殊去而不往。淨名來而不至。來而不至。故無所從來。去而不往。實無所去。故善來文殊不來相來。來既不來相來。去亦不去相去。故來去宛然。而實無往反。故名不思議也。問。此經既有二處四會。為有序正流通以不。答。准例華嚴。具含二意。如是六事。可兩望之。以初攝初。則屬初會。望於一部。屬序分經。流通亦然。從阿□佛品歎法美人。以後攝後。屬於後會。若望大段。則屬流通。問。如是六事。蓋是序菴園時應事。但屬初會。雲何為序分耶。答。如是六事。雖序菴園時處。而為成一經。復得屬大序。流通亦然。   次別釋會處   要具五事。嘉集方名為會。一有處所。二有時節。三有化主。四有徒眾。五說教門。五事和集。眾生悟道。故名為會。如四百觀論雲。真法及說者。聽者難得故。如是則生死。非有邊無邊。論中略明三種。一有真法。二有說者。三有聽人。具此三緣。故有輪不得無際。闕斯一事。則生死非是有邊。今廣明五事。則為五階。化處不同。前已略說。淨土義中。當廣明之。言化時者。此經凡有通別二時者。言通時者。舊雲。淨名是佛成道第三十年所說。又雲二十六年說也。所言別時者。就此四會。有二種不同。一時事先後。二集法次第。時事先後者。第一方丈初會。第二菴園次會。第三方丈再集。第四菴園重會。問何以知然。答。五百長者與淨名為法城等侶。問道參無時不集。而寶積已至。淨名近而不來者。當知有疾。以其疾故。國內近眾。皆來問之。因以身疾。略為說法。故無數千人。皆發道心。即方便品。故知先有毘耶初會也。但初集之時。人天眾小。利益未多。猶未足暢其神慧稱現疾之懷。但佛與淨名。既同為化物。故兩心相鑒。居士既託疾毘耶。如來菴園說法。為之集眾。故遣使問疾。聲聞菩薩。皆敘不堪。方有菴園會耳。次命文殊。令往激揚。廣宣妙法。故有方丈再集。但化事既周。還來佛所。如來印讚。使談妙法。故有菴園重集。以時事推之。必如此也。二集法次第者夫欲結集成經。必須先明如是我聞一時佛所住處與大眾俱。若發軫即序淨名時事。便不得成經。勝鬘之例。事亦如是。故先明菴園會也。菴園集既竟。將發遣使問疾之端。故進序方丈初會。歎淨名之德。生時眾尊仰之誠。敘其有疾發如來慰問由致。故次有方便一品毘耶會也。餘之二集。同上釋之。   次釋化主   此經四會。凡五人共說。方丈初集。淨名自說。菴園次會。如來所說。毘耶重集。凡四人說。一淨名說。二文殊說。三天女說。四諸菩薩說。菴園再集。佛與淨名二人共說。問。五百聲聞。八千菩薩。皆述淨名之言。何故不名說耶。答。皆是述淨名昔日之言。非彼自說。若明今昔二說者。二品經明淨名昔說。十二品經敘維摩今說。問。弟子菩薩二品。為屬初會。為屬後會。為是正經。為是序說。答。宜兩望之。既是菴園述之。則屬前會。為問疾由致。便屬後集。述淨名昔說。故是正經。為發問疾之端。亦得為序。問。佛何故不直遣文殊激揚。而覆命聲聞菩薩。答。略明五義。一顯如來大悲平等。故並命之。二欲歎淨名之德。令時眾尊人重法。三顯文殊道高。令一切隨從。四顯不思議解脫甚深。聲聞菩薩。不能測度。眾各述淨名昔說。以利今日之緣。五明修行次第。方便品破凡夫。弟子品破聲聞。菩薩品破菩薩。從淺至深以為次第。然後同入無礙法門。共證不思議解脫也。問。淨名彌勒。位同受職。何故彌勒受屈。淨名能呵。答。可具三義。一雲。十地菩薩。智無不通。應無不普。豈有夫會人天受屈無垢。唯相與化物。故得失適緣耳。二者雖同是十地。而十地之中。自有三位。謂入住滿。或可彌勒十地大士。淨名金剛心人。三者彌勒位居等覺。當來之尊。淨名為妙覺地。是已成之佛。問。既五人共說。何故獨稱淨名經耶。答。餘人說少。淨名說多。以少從多。稱淨名經也。又如來菴園說法。為之集眾。遣使問疾。廣說法門。則成其說也。又初會合蓋現土按地變淨。略開不思議之端。菴園重會。印定歎述。方得成經。使後代信受故。初會皆開其宗。後集印其說。始終皆成為淨名經。故獨標維摩說也。問。初會既為開其宗。後集印其說。何故非序及流通耶。答。初以正說開正說故初非序。後集印成而覆命廣說妙。故非流通。又兩望之義。前意已明也。   次釋所化徒眾   方丈初會。但有毘耶近眾。無他方遠眾。但有人眾。無有天眾。但在家眾。無出家眾。但聽法眾。無激揚眾。故略說法門。利益猶少。不暢大士現疾之懷也。菴園初會。具凡聖近遠在家出家幽顯大小一切眾也。方丈重會。菴園再集。眾並同然。故得廣說法門。多有利益。暢現疾之意也。問。此經是菩薩法藏所攝。又辨不可思議解脫法門。絕二乘境界。則應但教菩薩。雲何復有聲聞眾耶。又釋論雲。佛為大菩薩說不可思議解脫經十萬偈。即是華嚴經。小乘在華嚴坐。不得見聞。以不種聞是大乘因緣故。此經稱亦不可思議解脫。何故聲聞在座。得見聞耶。答。法華玄論已具說之。餘未盡者。今當更說。依釋論意。明華嚴為大菩薩說。小乘不聞。淨名等通為大小淺深人說。故二乘得聞。則華嚴明不思議事深。淨名辨不思議事淺。雖同是不思議。而有淺深。故有聞與不聞。例如雖同是般若。有與三乘共說。獨為大菩薩說。九地尚不聞。況復二乘耶。問。論雲。一切經中。般若最大。何故三乘得聞般若。不聞華嚴。答。般若雖大。多說方便實慧甚深理法。二乘之人。則有小分。故得聞之。華嚴多辨實慧方便。就事辨不思議。則二乘絕分。故不得聞也。又大判聲聞。凡有二種。一者實行。二者權行。實行之中。復有二種。一退大學小。二本學小乘之人。退大學小。約一化始終。凡有四時。一大機未熟。二小根已成。三小執當移大機遠動。四小執正傾大機正熟。一化始終。唯有此四。大機未熟者。佛初成道。為諸菩薩說華嚴經。即欲以大法化之。但小機未堪。是故息化。如法華雲。長者居師子座。眷屬圍繞。羅列寶物。即遣傍人追捉窮子。窮子驚懼。父遂放之。則指華嚴時事也。以大機未熟。雖復在華嚴座。不得見聞。   次小根已成者。道場之日。既未堪大化。鹿園之時。方受小法。故密遣二人。誘乃得之。三小執當移大機遠動者。即以波若淨名諸方等教。正教菩薩。密化二乘。令陶練小心。欣慕大道。以小執當移大機遠動。在般若淨名之座。故得見聞。但未領解。四小執正傾大機正熟者。即法華開方便門。示真實義。以小執既傾方便之門宜開。大機已成真實之義便顯。故在法華座。亦得見聞。覆信解也。問。大機未熟。故華嚴之會。未有小眾。何故第八會中。列五百聲聞。答。前七會多是佛初成道。菩提樹下說之。此時未有小眾。故七會不列。第八會後時說之後。已立祇洹精舍。此時得有聲聞。所以列也。講者謂七處八會皆初成道說。則失斯意也。問。華嚴純化菩薩。不教聲聞。又大機未成。何故列之在座。答。華嚴是顯菩薩法與二乘法異。故就祇洹明二緣不同。菩薩則見淨土中說大法。聲聞自見穢處聽受小乘。如人見水餓鬼見火。非是欲化二乘。故列之在席也。又二乘見穢。菩薩睹淨。令菩薩深鄙小乘增進大行。乃是化菩薩耳。問。聲聞何故不得見聞菩薩法耶。答。釋論雲。如人有五根故得見聞。若無五根不得若無五根不得見聞。有菩薩五根故。得見聞菩薩境界。二乘無菩薩五根故。不得見聞菩薩境界故也。問。若爾。何故入法界品。明身子與六千眷屬得見文殊耶。答。就事而言。承佛力故見。任力則不見。又前明始迷故不見。後表終悟故得見。如法華窮子。凡有三時。初遙見父。次避父去。後還其父所。初表當悟一乘。次背大取小。後還悟一乘同入法界。問。七處八會。何故就法界品明。二乘始不見聞。終見聞耶。答。據事而言。七會初成道時說。二乘大機未成。故未有聲聞。法界既後時說。則小執漸移。大機遠動。是故在座。復得見聞。又舉二乘出法界。顯菩薩入法界。又欲明法界。非大非小。大小具足。非見聞不見聞。而見聞不見聞具足也。問。般若淨名二經。同是小執當移大機遠動。顯教菩薩。密化二乘。有何異耶。答。般若。佛自顯教密化。淨名。菩薩顯教密化。教大化小。不出佛菩薩也。又般若令小人說大。顯教菩薩。密化二乘。淨名大人說大。顯教菩薩。密化二乘。是故為異。上來就實行聲聞。作此釋之。   今次就權行聲聞釋者。內祕菩薩。外現聲聞。有二種義。一是讚揚大道。二引諸小行。華嚴本是教菩薩法。而二乘在座。有若盲聾。則具前二意。一欲顯菩薩道高二乘行劣。令菩薩進求大道不退求小乘。二令小乘人深自鄙劣捨小求大。故身子與六千眷屬。承佛神力。得見文殊。諮受大法。即是其事。次至淨名般若之座。親自貶斥小乘。讚揚大道。令菩薩之人不退大求小。小乘之流使捨小求大。爾前與物同迷。至於法華。將機共悟。此皆大士利物之方便也。問。不思議解脫。即是二智。二智猶是般若。何故二乘聞不思議解脫。如盲者之前說眾色像。聞般若而得領悟。答。大品明實慧。則二乘少分知之。方便則便絕分。此經明二智亦然。但大品多明實慧。少現神通。此經多現神通。少明實慧。故開二經。有迷有解。上來明二乘眾竟。   今次辨為菩薩眾   問。華嚴已為菩薩說大法竟。此經復化何人。答。菩薩道根熟有前後。華嚴為其卑成。般若淨名化其次熟。又釋論雲。華嚴有智菩薩說。則知般若淨名通化小大。又華嚴之座。雖已得解。於般若淨名。更復進悟。   次就菩薩聲聞。開二種四句。一顯教菩薩。非密化二乘。即華嚴教是也。初成道時。大機已熟。故顯教之會無二乘眾。又大機未成。故不密化二乘。顯教二乘。不密化菩薩。即三乘教。小機已成。故顯教之。菩薩大器不須小化。三顯教菩薩。密化二乘。即般若淨名等經。菩薩大機已成。故顯教之。二乘小執當移大機遠動。是故密化。命說付財即其事也。四顯教菩薩。顯教二乘。即法華教。菩薩聞是法。疑網皆已除。謂顯教菩薩。千二百羅漢。悉已當作佛。即顯教二乘也。   次約開覆四句。一正顯真實。傍開方便。即華嚴為諸菩薩說大法門。謂正顯真實。亦令菩薩傍識小教。故傍開方便。故賢首品雲。或示聲聞小乘門。或現緣覺中乘門。或說無上大乘門。性起品。又廣明先化菩薩次及二乘。譬如日出前照高山後及平地。及平地皆是傍開小方便也。二者正隱真實。正閉方便。即鹿苑教門。說三乘教。故隱一乘真實二不二雲是方便。故閉方便門。三正顯真實。傍閉方便。即般若淨名教也。說菩薩行故。正顯真實。未明三乘是方便。故傍閉方便。開覆四句者。可見第四句。問既未開方便門。雲何已得顯真實耶。答。顯真實。有二種。一者對開三乘方便門。顯一乘為真實。二者。以大小相對。顯於真實。大開乘是究竟真實。小乘為小分真實。對小分真實。明究竟真實。問。何文證般若未開方便。已顯真實。答。法華信解品雲。一切諸佛所有祕藏。但為菩薩演其實事。而不為我說斯真要。即指大品時事也。問。若爾三藏中亦對中下二乘。歎佛最上。何故不名顯真實耶。答。三藏教中。廣明二乘法。小明菩薩法以從多故。不名顯真實義。又三藏中。雖明佛乘。猶是隱覆說。王宮實生。從凡得佛。般若已去。正說大法。傍及小乘。又明佛乘。皆已具足。故是正顯真實。傍閉方便。問。大品中辨真實。法華一乘真實何異。答。舊雲大乘則劣。一乘則勝。今謂不然。大品對小明大。法華除小顯大。大無二也。如長者付財及委屬家業。二時乃異。而火宅七珍。猶是一耳。大品中。菩薩作佛。二乘未作佛。法華之中。菩薩二乘並皆成佛。而佛乘不二也。問。若爾何得攝大乘論雲。乘有三種。一者小乘。二者大乘。三者一乘。一乘最勝。答。法華正明能乘之人。一切作佛。以此為勝。不言所乘之法有優劣也。   次釋第五教門   上來已略明教。但為顯成緣義故。今更須辨之。南北判經。四宗五時之說。法華玄論其以詳之。今依此經法供養品。以明二藏義雲。菩薩法藏所攝陀羅尼印之。則知小乘為聲聞藏攝。今先通明二藏教。次別明四會所說二藏義。   有三雙一聲聞藏。二菩薩藏。此從人立名。二大乘藏小乘藏。從法為稱。三半字滿字。就義為目。此三猶一義耳。不得雲半滿但是涅槃前二通於終始。故大經雲。我為聲聞說是半字。猶是聲聞藏也。問。說何法門。名聲聞藏。答。說二乘法。皆名聲聞藏。問。既說二乘法。應名二乘藏。雲何名聲聞藏。答。以立二藏意但取大小相對。以小義為聲聞藏。以大義為菩薩藏。緣覺亦是小乘。故雲聲聞藏。又從多為論。聲聞因果二時皆稟聲聞教。緣覺因人藉教。果人自然悟道。是以但名聲聞藏。不名緣覺藏也。故地持雲。說聲聞緣覺法。名聲聞藏。問。聲聞藏。非但說二乘法。亦說菩薩法。何屬聲聞藏。答。小乘法說於菩薩屬聲聞藏。若以大乘說菩薩法。則屬菩薩藏。小乘法中。明菩薩從凡得聖。教則未圓。理不具足。故名聲聞藏。大乘法中。明菩薩教圓理滿。名菩薩藏也。又小乘法中。多明二乘法。小說菩薩法。如釋論雲。三藏中廣為聲聞說種種法。不說菩薩行。唯聞中阿含本末經為彌勒授記。亦不說菩薩行。故知明菩薩法少。以少從多。名聲聞藏。不名菩薩藏。問。為小乘人但應說二乘法。何須說菩薩法。答。佛為二乘開三乘教。如法華雲。一乘化二人不得故。於一佛乘分別說三。故於小乘中。明有三乘也。問。既為二乘人說三乘法者。何故不說菩薩行耶。答。二乘不欲行菩薩道故。不須說行。但知道理有三究竟。故略明佛乘耳。問。既不說菩薩因。何須授彌勒記明得佛果。答。聲聞必憑師悟道。須明有三世佛。故授彌勒記也。問。聲聞緣覺。有幾人耶。答。始終凡有六人。一本乘聲聞。始則發聲聞心。終證聲聞果。二非本乘聲聞。開為二人。本是緣覺。發緣覺心。行緣覺行。中間值佛。因教得道。轉名聲聞。即迦葉是也。三本是菩薩。退取聲聞。即身子之流也。緣覺亦三。一本乘緣覺。因則稟教。果則自然。二非本乘緣覺。有二人。一者本是聲聞。值無佛世。故成緣覺。二本是菩薩。無值佛世。退取小乘。亦名緣覺。故釋論雲。菩薩證於四諦。成辟支佛也。明菩薩藏亦有三人。一直往菩薩。發菩提心。行菩薩行。二迴小入大。凡有二人。一本是聲聞。改小成大。故名菩薩。二本緣覺。其義亦然。但此二人。復有二種。一本是二乘。改小求大。如前所釋。二本是菩薩。退大作小。今還捨小求大。如身子等。聲聞中亦有此人。本是小乘。捨小求大。後還退大取小也。問。有本是小乘捨小求大。復退大取小。後還捨小求大。有如此人不。答。身子即其人也。雖雲本是小乘。已得煖頂。次捨小求大。六十劫行菩薩道。後值乞眼。故還捨大取小。今聞法華。還捨小求大。聲聞法中。亦應有之。問。何故不立佛藏。答。凡有二義。一者立菩薩藏。大小相對。菩薩藏中。其有佛法。即是佛藏。二者示菩薩稟教。故遍立菩薩藏。聲聞藏中。亦有緣覺。示聲聞稟教。故遍名聲聞藏也。問。若爾菩薩進趣可得立乘。佛已息求。何故立佛乘耶。答。據稟教立名。故遍據二人。亦辨三品優劣。故立三乘。問。通是聲聞藏。有深淺不。菩薩亦然。答。以理言之。應有深淺。如大品雲。為新發意菩薩。說生滅如化不生滅不如化。為久學人。說一切如化。則知有深淺也。聲聞藏亦然。但說生空則淺。具說二空則深。問。若爾二藏具有深淺。皆有了不了義。何故昔小乘不了。大乘了耶。答。大小相對。以小為不了。大乘為了。問。為新學說生滅如化。是不了。則一經之內。明菩薩法有不了。何得言皆了。答。於一經內。具分別了不了。即是了義經也。問。大經雲。有所得者名二乘。無所得者名菩薩。若菩薩若菩薩若爾有所得大乘亦屬聲聞藏。答。亦得。如此有所得若大若小皆名大乘藏。有所得無所得。據稟教有得失。今立二藏。正敘佛說無所得教為大乘說。有所教為小乘說也。問。大小二藏。明義已周。何故復立雜藏耶。答。經論不同。或以小乘為三藏。大乘為雜藏。小乘明三行三部不同。故名三藏。大乘不別開三行為三部。則名為雜藏。如雜阿含序雲。方等大乘為雜藏也。或明五藏。三藏雜藏菩薩藏。釋論雲。出摩訶衍三藏外更有經。則是雜藏也。若爾別明三行為三藏。雜明三行為雜藏。雜藏猶小乘義耳。有人言。亦有大乘雜藏。以大乘亦有三行為三藏。如攝大乘論初說。則知雜明三行為大乘雜藏。如釋論集法藏中具說之。   次別明四會法門   問。此經雖是菩薩藏攝。菩薩法藏。有無量法門。今四會正明何法。答。今先示法門之相。後辨四會所明。大判法門。凡有三種。一能表之教。二所表之理。三藉教悟理因果行成。此三攝三行藏。義無不盡。非唯大乘經辨此三。大乘論亦明三。如中觀論三字即是三義。叡法師序雲。其實既宣。其言既明。於菩薩之行道場之照。無不朗然繇解矣。其實既宣。謂中實。謂中實之理也。其言既明。謂教門顯明即是論也。菩薩之行。道場之照。謂因果行成。即觀義也。攝大乘論勝相理十。亦但明於三。謂無等境。無等行。無等果。此三但是二門所攝。明此二門。即是辨教亦具二。是故知菩薩法藏。唯辨三法。今四會所明。亦辨三法。如不思議境。不思議智。不思議教也。總雖有三。但就別而言。隨義說十。先從一門。次第釋之。會雖有四。同明一不可思議解脫法門。此一法門。攝一切法。如華嚴諸善知識各說一門。而實攝一切門。淨名即一善知識說不思議解脫法門也。問。四會同明不可思議。有何異耶。肇公雲。其文雖殊。不思議一。但寄跡不同。故門戶各異。若就人為言。初會佛明不思議。次兩會淨名辨不思議。後菴園會。佛與淨名。共辨不思議。佛初略開其宗。次淨名廣辨其致。後則如來印成重複令說。次就法不同者。初會示二不思議。一合蓋現土蓋不廣而彌八極。土不狹而現蓋中。其猶小鏡照現天下。次則案地變淨。應土則粗妙適緣。報土隨業所感。皆不思議。此二明不思議跡。其中淨土願行不思議本也。次會亦明二不思議。一通明一切方便。現一切形。說一切教。二乘下位莫能測度。謂神通不思議。次別明現疾方便。說生死過患。歎法身功德。以別示一身。別說一教。謂別不思議也。第三會亦明二不思議。一明權實二智六度四等不二法門。謂本不思議。借座請飯。謂跡不思議。不二法門。以為理本。權實二智六度四等。以為行本。跡中亦明二跡。室容於座。謂大入小。請飯香土以小充大。又借座則默感。請飯則遣化。皆不思議。掌驚大眾。手接妙喜。謂不思議跡。其中辨菩薩行本跡二身不思議本。合前有三句。借座則大入小。請飯則小充大。手移妙喜。來入娑婆。以大入大。以小入小。不足明之。故闕斯一句。   次明四會同辨一現疾法。亦攝一切法門   疾有二種。一者眾生以癡愛為疾本。二菩薩以大悲為病原。此則總攝能化所化。事無不盡問。方丈二會。可明現病。菴園兩集。雲何亦明疾耶。答。初會發其宗。後集成其說。皆是現病法門攝之。又四會雖殊。同是大悲所興。共拔癡愛之病。故皆為此門所攝。問。淨名何故現病耶。答。此有多門。取方便品意者。凡欲令物悟無常者。當因三衰。老病死也。老須年至不可卒來。死則意滅無以悟人。病可卒加而意不滅。故於三中現此身疾。因廣說法門。又淨名將還妙喜。故託疾毘耶。因廣說法門。則是最後利物。又癡愛是生死之根。大悲為群聖之本。今欲辨根本法門。故現疾也。又淨名位居菩薩。猶不離病。凡夫二乘。寧得免疾。欲離大患。宜求佛身。以欲說斯法。是故現病。   次四會同明二智法門   明凡夫二乘大患之質有累之心。歎諸佛菩薩無為法身無礙智慧。不動而應十方。無心而照法界。形雖累表。終日域中。智雖事外。未始無事。是以四會同辨此法。   次辨四會同明因果法   華嚴七處。不離因果。此經四會。義亦同然。但因果有二。一依報因果。謂淨穢國土。二正報因果。即本跡兩身。一部始終。明斯二法。菴園初會。明淨土因果。六度四等。為淨土之因。報應二國。為淨土之果。方丈初會。明法身因果。佛身者謂法身也。明法身之果。從無量功德生。即法身之因。此之二會法門。義來次第。要先有國土。然後方有佛身。又先明淨土因果。勸捨穢取淨。次辨法身因果。即厭患生死。欣求佛身。義之要極。莫過此二。次集重明三種因果。始從弟子。訖不二法門。破大小二迷。明菩薩妙行。即法身之因。行法身因。即得如來之果。香積以去。示眾香土。明淨土之果。循行八法。為淨土之因。菴園重會。合明二種因果。菩薩之行。無行不攝。即淨土法身之因。阿□佛品明法身體絕百非。形備萬德。謂法身果現於妙喜。即淨土果。是以四會同辨因果法門問。四會同明淨土因果。有何異耶。答。初化主不同者。初會佛說淨土。次維摩辨淨土。後會佛菩薩共明淨土。良由受悟不同。化主為異。二就三眾。初為初會之眾。乃至後說為後集之緣。一聞則三眾不同。重聽則三根為異。次約義差別者。凡有七門。一者菴園明釋迦佛土。方丈辨香積佛土。後會明無動佛土。二者初明下方佛土。次辨上方佛土。彼辨餘方佛土。佛土雖多。舉三略攝。三者初後明音聲佛土。香積辨無言世界。舉此二門。亦無國不收。四者初會明一質異見。譬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次明異質異見。香積娑婆淨穢二質。以此二眾所見不同。後明移淨入穢。淨穢同處。異質一處。土義雖多。此三略攝。五者初會明通別淨土。初則通明一切淨土之因。一切淨土之果。謂通明土也。身子生疑。如來變淨。別明釋迦佛土。次兩會但明香積無動。謂別土也。淨土雖多。不離通別。六者初會明報應二土。應以何國。起菩薩根。入佛智慧。謂應土也。修直心之因。感淨土之果。謂報土也。後之兩會。通含報應。七者初會具明淨土體用。報應因果。即是土體。按地變淨。現土利物。為土用也。後二會。唯明土用不辨體。欲談淨土。委具七門。   問。三會明土果不同辨因何異。答。初廣明因。次略辨八法。後總勸修無動佛行。從廣至略。又初會明能化之因。故雲菩薩成佛時而得淨土。後二明所化之因。欲生淨土。當修八法也。淨土因不出廣略及能化所化。問。三會明法身因果有何異耶。答。化主不同。三根之眾。並如上釋。但約義。凡有三略。一者。方丈初會。對生死過患因果。以歎法身因果。方丈重會。多破大小二迷。辨菩薩妙行。即法身之因。成上果德也。而亦有明果之義。如經雲。佛身無漏。諸漏已盡。佛身無為。不墮諸數。無漏則五住因傾。無為已免二死。此本身之果。現處五濁。謂跡身之果。菴園重會。明法身體絕百非形備萬德。欲識法身。必具三義。一者因果。二者本跡。三者本身體絕百非眾德圓備。是故三會。明此三門。二者。三會所為不同。明義各異。初對凡夫。辨於法身。何以知之。如方便品辨。國王長者無數千人。皆來問疾。故說生死過患。歎法身眾德。次弟子品。對二乘。二乘謂佛雖復外具相好。內有種智。而生滅之道。與聲聞無異。故辨佛身無漏無為非二乘所測。前明異凡。次辨超聖。此皆是為凡夫二乘故。開此二也。時眾聞上所明。皆生異執。故命淨名。令泯斯兩見。觀身實相。觀佛亦然。故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道遠乎哉。觸事而真。聖遠乎哉。體之即神。是故不應生二見也。三者初之二會。正辨法身。後集則明佛性。何以知之。觀身實相。觀佛亦然。法身既即是身中實相。故知實相佛性也。問。實相乃是法性。雲何是佛性耶。答。若實相即是法性。則應雲觀法亦然。雲何言觀佛亦然。又應明法性絕百非。真諦含萬德。何得辨法身耶。故知前之二會。辨於法身。後之一集。乃明佛性。具此三門。義乃圓足。是以一經之內。隱顯說之。問。三會但明二身。亦得具於三佛。答。亦有三佛。初會明佛身相好。寶積歎八相成道。謂化佛也。次會明從無量功德生。即是報佛。後辨百非皆絕萬德斯圓。即法佛也。問從無量功德生。雲何是報佛耶。答。金剛般若經雲。如來從此經生。從此經出。論雲。法身本有為出。報佛修習所得為生。問。三佛是北方所辨。何得由之。蓋是管見之疑。非通方論也。一佛二佛三身十身。經論盛說。豈得聞二信受聽三驚疑。問。生肇融叡。並注淨名。何故不作此釋。答。其人非無斯意。但於時經論未備。故義不分明。問。雲何未備。答。涅槃華嚴勝鬘大集等經。地論金剛般若攝大乘法華唯識實性之流。皆晚傳此土。如叡公喻疑論雲。什師不見六卷泥洹。其人若見此經當如白日朗其胸襟甘露流其四體也。   次四會明二種法門   方丈二會。明現疾法門。菴園二集。示不疾方便現疾即權智。不疾謂實智。然此經明疾不疾。即權實二智為宗。所以二會明疾。二會辨不疾者。夫物感故現生。機謝故應息。淨名將還妙喜。隱化娑婆。將終利益。是故二會明現疾也。佛在菴園。集眾說法。為問疾之由。故初會不明現疾也。方丈利物既周。掌擎大眾。來至菴園。手接妙喜。入應忍界。如其臥疾。則此事不成。是後會明不病也。   次明四會明三法門   大品雲。諸佛住三事示現說十二部經。一他心輪。二神通輪。三說法輪。他心輪。靜鑒根藥。即是實智。說法現通應病授藥。明其動用。即權智也。初會合蓋現土。按地變淨。即是神通。明淨土因果。名為說法。他心通貫斯二。次會不疾現疾。即是神通。明法身因果。名為說法。第三空室待賓。借座請飯。名為神通。自爾之外。皆是說法。後會掌擎大眾。手移妙喜。名為神通。自爾之外。皆是說法。是故斯經。唯釋三輪。   次明雖有四會而文有三。從初品至佛道品。明二法門。次不二法門品。明不二法門。三香積竟經。還明二行。初明淨土及法身因果。為欲開非因非果。故收因果。歸乎不二。次從不二。還起二用。如此二不二。不二二。並是因緣義。由不二故二。由二故不二。此是二不二。名為不二二。由二不二故非不二。不二二故非二。故非二非不二。蹤跡莫尋。故名不思議。佛菩薩住此不思議故。非二非不二。而能二能不二。雖能二能不二。未曾二不二。故二不二無礙。名為解脫也。就因果明收入出用既爾。疾不疾權實思議不思議亦然。明思議不思議者。為欲顯非思議非不思議不二義耳。至道既非思議。豈是不思議耶。故華嚴雲。勇猛懃精進正念思發于思亦不思思法寂滅故。以非思議非不思議。能思議能不思議故。明出用義也。   次明雖有四會但有三時。從經初至不二法門。明食前說法利物。次香積品初食時益物。三從食香積飯竟經。食後益物。次明會雖有四合為三門。從初會至菩薩品。破三種病門。二從問疾竟香積。示修行門。三從菴園重會。辨行成德立門。此三門即次第三病。妨菩薩道。故須先破。三病既息。始得修菩薩行。故有第二修行門。三病既息。二慧又成。則菩薩因圓。法身果滿。故有第三門。此三門無教不收。無病不破。無行不立。無果不圓。就此三門。又各開三。初門三者。第一佛國及方便二品。破凡夫病。次弟子品。破二乘病。第三菩薩品。破菩薩病。三人具三病。亦得一人始終具有三病也。第二修行門有三者。初從問疾至佛道品。明二慧門。方便實慧則離凡夫行。實慧方便則離二乘行。第二不二法門。明此二慧由不二而成。即辨二慧之本。第三從香積品既了不二之本。便有不二觀而二明二慧之用。後門三者。菩薩行品。明十方佛土無礙。即無礙行。二從不盡不住。明善巧行。三見阿□佛品。明本跡二身果。初破凡夫病。二會不同。初會說淨土因果。令凡夫捨於穢因修淨土之業。次會說法身因果。令凡夫捨生死之因修法身之因故。二會破凡夫依正兩因。令求如來依正兩果。問。此二會並化二乘菩薩。雲何獨為凡夫。答。通而為論。具為三人。望三品次第。後既破聲聞及菩薩。故前破凡夫也。問。經但有四會。無三章之文。何故橫生穿鑿。答。華嚴七處八會。不依會處科文。而別束會處。自為章段。今亦然矣。義有條例。幸勿疑之。問。華嚴從地昇天。表五十二位階級不同。可得分淺深為異。今無此事。何故例同。答。華嚴從地昇天。從天還地。既得約處以表法門。今從菴園以至方丈。方丈還至菴園。何故不得辨其階級。問。華嚴前地處會。明依正二果。次昇天。明三十心十地因行。從天還地。重明果門。今可得爾不。答。亦有此意。初二會明佛依正二果。弟子品去始明修因。後還菴園。還須明果。又問。華嚴辨性起。正明收前因果歸正法。從正法更起因果。此經亦有不。答。亦有此義。如不二法門。收前二歸不二。從不二更起二用。問。華嚴明二乘不見聞。此經亦有不。答。亦爾。聞是不可思議。如盲人見色。亦有此意。問。華嚴辨因。有三十心十地果有法身淨土。此經具不。答。華嚴別論階級故。諸位不同。此經但明二慧。不判淺深。若就文辨之。亦總相明位。如破凡夫二乘。令入十信。破菩薩。令從內凡以登初地。初地進行。乃至進佛果。問。何故二經相似。答。二經同名不可思議解脫。又同佛菩薩說之。如肇公雲。命文殊於異方。召維摩於他土。爰集毘耶。共弘斯道。即遠加之義。故大格相似。舊經師既無此釋。希熟思之。勿驚疑也。初七科正釋所說法門。後總束四會科為三章。經意多含。一塗不盡。希鑽味之徒。勿咎其煩而不要耶。   淨名玄論卷第七(會處上)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80 淨名玄論   淨名玄論卷第八(會處下)   第二淨土門   此經始末盛談淨土。二處四會。義勢相關。法華玄論雖已委釋。餘未盡者。今當略陳。依梵本初。猶是序品。譯經之人。改為佛國。為佛國中。有三章經。初雲。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次章雲。直心是菩薩佛土。此之二章。雖是一品之文。乃大明淨土之洪輅也。眾師多別搆玄。不以文為意故。喜失經旨也。   今敘此二章來意有七。一者為答寶積因果二問。初章答淨土果問。次章答淨土因問。淨土義往酬日廣因果二門。則理無不攝。所言淨土果者。謂報應二土。報則隨業精粗。應則適緣所現。初章廣明此法。謂淨土果也。淨土因者。始自直心。終乎意淨。總該萬行化他及自行。次章廣明斯法。謂淨土淨因也。問。應先明土因。後履得果。何故先果後因。答。此據答問次第。即辨履說門。若就修行。則先因後果也。又二章不同者。初明修淨土意。次正明修於淨土。修淨土意者。凡夫但為安自身。求生好國。二乘本期威患。意在無餘。於遊戲神通淨佛國土。不生喜樂。故並不修淨土。菩薩普化眾生故。取於佛土。故雲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隨所化眾生。而取佛土。以普欲化物故。不同凡夫。而取佛土。簡非小行。故一言之中。簡異聖凡。明菩薩修淨土意也。又法身無像。安用國土為。而今修淨土者。意在為物。是故。初章明修淨土意。次章正修淨土。如上釋之。又二章不同者。初章直明為物取土。次章釋成為物之義。菩薩修土因時。因淨其心。亦令眾生心淨。即修土因時。利物因中。既雙修自行化他。菩薩成佛。得淨土果。所化眾生。隨來受生。得教化之。故是果時為物。以因果二時並皆利物。故知為物取土。即釋前章也。又二章不同者。初章正明菩薩起。□□□□D累榖□□□□碌妖示□□□椽□□□禳慼慼慼慼慼部慼慼慼慼慼慼慼憐k醴裀□娃□□覈□□嬪□□□□□□□□□□鞢慼毅瞴慼慼撥X□餾□□□□□襜裂馜□□□□樀埤□□□椽□□□□□□□□娏餾□□□襜列□□□□羬鎃唌慼慼_E駩□□_E駩□□餖礽□□□□□□□玲□□□□□娏讀□□□奭□□□□□□□襖□娭裀□褓□□□□餾□□□榜□奪□□_E駩□□□□□□□□R馳夾□□□□□□□埤□□鞢慼毅瞴慼樂撙I□祅埤□嬪□□程檢□祤禂□□□□□通檢□奏椽□□□□鞢敵厙塌謘慼慼慼慼慼敵E飀□□覜飣禂□□□□觜部慼慼慼撮貤□□□□□魯□馜□□奪□□F□□□□□□□□埤□襜列饛□駷□□□餺□j□□□榜駜D□□□娏騖饅禜餕□□□□□LD魯□ョ敵E餽□□□□□□□□□□□L羬鎃唌慼撩]餺□j□□□L部慼慼慼D鷺椿L部慼慼慼慼憧隉慼慼樊H□□練饋□□□□□□□祅祐□□□□□夾□□   次論二是   問。前雲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後雲直心是菩薩佛土。未詳二是之言。意何所在。請為釋之。答。華嚴經雲。佛子有世界微塵數等因緣所成。今明此經要略但明取土。有其二義。一者取土之緣。二取土之因。前明取土之緣。由有眾生故菩薩取土。以緣中說果故。雲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後明取土因。雖由眾生。而菩薩起須取土之因。以因中說果故。雲直心是菩薩佛土。故兩是有因緣不同。   別論初章   問。初章經文凡有四句。一雲隨所化眾生而取佛土。次雲隨所調伏眾生而取佛土。次雲隨以何國起菩薩根而取佛土。次隨以何國而入佛智慧而取佛土。四文何異。請為論之。答。此四句文。並明取土之意。但前二句。總明為物取土。後二句。別明為物取土。何以知之。初直雲隨所化眾生隨所調伏。故知是總。後文別明起菩薩根入佛智慧。故知是別為物也。問雲何總別。答總為物者。通為五乘眾生令其生善滅惡。隨所化眾生而取佛土。謂化令生善。隨所調伏眾生而取佛土。調令滅惡。所以諸佛淨土中。徒眾不同。或具五乘眾。或但人天眾。或唯有聲聞眾。或但求緣覺眾。或但菩薩眾。具如經說。   後明別為物   起菩薩根入佛智慧。根義不定。若對人天及二乘。明菩薩根者。即十信是也。何以知之。菩薩根本。以信等五法為根。如釋論履之。十信既明菩薩信。故知菩薩根也。又欲迴前四乘令入菩薩道。故取佛土。則前四乘。始入十信。故明十信為菩薩根也。入佛智慧者。即是佛果。十信是所為之始。佛慧是所為之終。該始括終。則所為事盡。又前始自四乘。令入十信。乃至佛慧。網羅所為始終。無一眾生而不化之。問。何故先明為四乘取佛土。後別為菩薩。答。已如前說。次第法爾。先與小益。後與大利也。又諸佛之法。先雖說三。後要歸一。此經雖未彰意略已成密化。又此二章經文來者。初章為淺行之人取於佛土。故謂地前四十心令其生善滅惡。發菩提心。修菩薩行。後章偏為登地以上名菩薩根。登地既始得無生。道根初立。次明佛慧從七地入佛眼地。至於佛果。皆名佛慧。所為雖廣。不出五十二位。亦統始括終。故有第二文也。   又來意者。初二句。明為物取報土。次兩句。明為物取應土。問。何以知然。答。後二句雲隨諸眾生應以何國。此明適緣示淨土不同。華嚴百萬阿僧祇品。淨土隨根淺深。故示土優劣。故知是應。又隨以何淨穢雜等五種之土。則知是應土也。前文但明教化調伏而取佛土。不雲隨機示土。故知明報土也。為物雖多。不出報應。問。前後二義。將不相違耶。答。初義攝緣明所為緣普。後義攝土明土義曠。文含二旨。故兩義相成。問。前雲五種土。請示其相。答。一淨土。二穢土。三雜土。四本不淨後變而成淨。如彌勒來也。五本淨後變成不淨。如彌勒去后土還不淨。此五土攝一切土。又報應各五。故成十土也。   論報應   問。雲何報土。雲何應土。答。若以寶玉之淨沙礫之穢。以此二土。為佛土者。皆是應土。非是報土。何以知然。夫淨穢諸土。不出三界內外。而佛既無三界內外惑業。故無復土。今有土者。皆是應物。名為應土。故仁王雲。三賢十聖住果報。唯佛一人居淨土。此明三賢十聖有三界內外報土佛則無也。問。即此應土。亦是報不。答。亦得是報。凡有二義。一者據佛。二餘眾生。據佛者。如來昔日起於佛行。以土應物。今成佛果。遂能以土應物。當知此土即是報土。二餘眾生者。佛雖應物示土。眾生無業感之。尚不得見。何由得生淨土。以眾生修行淨因。感斯應土。即此應土。復得名報。如華嚴雲。非一因緣淨土得起也。   次明報土者。為據因位三賢十聖實行為論。即是報土。以未免三界內外果報。必有棲宅。棲宅之處。是菩薩實報。故名報土。即菩薩報土。而復化物。與菩薩同生其中。據眾生感。菩薩土亦名報土。即此報土。眾生宜見之者。菩薩為之示現。故報土亦名為應也。據菩薩為報。約眾生為應。問。若然即報應何異。答。正可具前諸義。不可迢然歷別。家師常雲。報應土。應報土。眾生佛土。佛眾生土。佛菩薩土。菩薩佛土。下士聞之則便致笑。今恐不逮者多。故不陳此說。斯言正會經旨也。問。今頗有報應異義以不。答。一往欲示異相者。應土則暫有。報土則長久。如此經按地所現小時便息。報土據眾生果報共招久期受用。以此為異也。又如穢土。是眾生惡業所感。故名為報。非是佛示現。所以非應。但佛入穢土化物。託居眾生報土之中。故名此報以為佛土。問。即眾生惡業穢土。是佛應土不。答。佛應居其內。故稱佛土。亦得名為佛應土也。故下文雲。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眾穢惡不淨土耳。考斯言旨。本是身子之流。不依佛慧。故曰見不淨。此是惡業感土。如餓鬼惡業故感鐵丸。非是佛應。但佛應。但佛應居其中。故說為示現耳。   論土有無   有人言。佛一向無土。土皆是三界內外果報。佛斷惑因已盡。不感土報。是故無土。有人言。佛具足法土。以法界法門無不圓滿。豈無土耶。今明有無各有其義。若如四住為緣有漏業為因。感三界內報淨穢法土。無明為緣無漏業為因。感三界外。當知佛則斷因已竟。無復此報。故言無土。所以經雲。普賢色身命猶如虛空。依於如如。不依佛國。何有土矣。而昔行菩薩道。大悲能行。能為眾生。起三界內外法土以益物。今遂能應物起土。即此身果。酬於昔因。佛則有土。二匠不達會通。故各偏執耳。問。仁王雲。唯佛一人居淨土。是何土耶。答。此中道第一義諦。名之為土。菩薩爾時登第一義山頂。與無明父母永別。故獨居淨土。下位之流。未棲其中。此中道種種義說。對下三賢十聖果報之土。故名中道以為淨土。為法身所棲。形二邊名為中道。望世諦為第一。隨義說之。不應生疑。瓔珞法華。皆有此說。問。中道土亦是報不。答。酬因亦是報也。但中道實相。非因所生。故不作報名耳。   論二行   問成就眾生與淨佛國土。常有此文。未見其異。請為分之。又如前雲。為物取土。乃見淨佛國土。即是成就眾生。雲何有二行異。答。二行相成。不可□□椽崙□□□□楅檻言埤□□褓□□□□D□□奅楈駉糖□□□褽□□□□鞢撬c羇□□□□□□□□奈褓□□□規□北□□□□□□□□□□□詡裀□褻□醴裀□奾□禷襜□□祓□□□□□□_E□□D□□□□□稫襤□□□□禷襜□□雜□□□□□椽□□□垓妘□□□□□姈J□奾餿羬鎃唌撬芊慼慼慼敵兜佾ョ慼慼模部慼慼慼慼慼慼慼牖塌謘慼撫穰塌謘慼慼潯恣慼慼慼摯鞢慼慼D裡X{榃□□孌襤□□□□榷襜□□□埤□□□褽□□葉馨□姪裀□騖駙□□□□□□姵槉飀□□褓□□□□□都□□□□□□樂□□委詡觀□□□□□□□□□□□□□□裀□餓□饜裀□奾□□□□□西□□□□□□□□逆□□觙□穡裀□□騵□□□西□□□□□□□禬□□F□□□□□椽□□□□□□騖餖禂龍□勵□□□饔輦}□D醴褽□□檢□□□耔□靈奿□□□輻□□□□□□□餽□□憐□椻檢□椻椹□□□□□□□□□□奾禘隉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敷Z□□□椻檢□□婁□□椻檢□□□□□□鞳慼慼憬e襜蓼□□□□楜□□妘蓼□飀□□□□□矩樓椻檢□□□示□□□禷襜崙榷□□□□□□□裀□礽□醴裀□□w□□□□□□□□醴覕姪□□□□矩蓼□囊嬌□□□□□□姛□□騖騇□□□□□樂醴言埤□□□西□□驀□□□□□訏騖騋嬌□□點椻檢□矩樓椻檢□□□樀埤□□□椻檢□□w□□□□□□□□□□槉飀□□□槉飀□□訇□□□誇□□□槂□椻榳□襜□□檢□   又明淨佛土與成就眾生二義者。淨佛土。多據果門。成就眾生。多據因門。所以然者。必成佛之時。方得佛土。如經雲。菩薩成佛時。不諂眾生。來生其國。故知因中起淨土之行。據果時益物。成就眾生多據因門者。菩薩成就眾生故。眾生已生淨土耳。問。何以知然。答。經論自標二行各異。雲淨佛土行。此行標果立行。若成就眾生。但約利他。不標於果。故知據因。又二行異者。淨佛土行。是上求之行。成就眾生隨所利益故。是下化之行。菩薩要行。不出斯二。又淨佛土行是別行。成就眾生此是通行。何以知之。但雲淨佛土。不明穢土。故是別行。成就眾生。隨有淨穢之處。皆明利物。故是通行也。問。前就行行門分二。今何故並雲行耶。答。論主明此是二種要行故。當知皆是行也。據位明二行。從初發意乃至等覺。皆具修二行。約十地經。八地正明淨佛土。九地四無礙履成就眾生也。   論二慧   問。前文雲。譬如空地造室。隨意無礙。若於虛空。終不能成。此文欲明何義。答。欲明取於淨土。要具二慧。但有所行為物取於淨土。則有方便。無實慧。墮凡夫地。以凡夫人天求亦淨妙處故。若但有修空觀。則不得為物取土。墮二乘地。今具實慧方便取土義故。以實慧方便。為物取土。方便實慧土亦本空眾生。非有凡夫故無所染著。無所染著。不同凡夫。為物取土。異二乘行。故須二慧。所以雲世界非一因緣所能得起。宮室者佛土也。空者實慧也。地者眾生也。故以菩薩空心。依眾生地。然後起淨土因。得淨土果。故名造室也。   論一質異見   法華玄論已略陳之。但此義人喜迷人。宜須決了。問。定以何物為一質而雲異見。答。今既明一質異見。宜就土辨之。土雖無量。不出三種。一法身本土。二跡中明報應二土。法身本土。即中道實相。此土非垢非淨。不生不滅。超百非。絕四句。不知何之目之。強歎美雲淨土。言一質者。即中道實相一淨質也。異見者。於佛如來常見中道實相。眾生恆見斷常生滅。生滅之土自燒。無生之土不毀。故名一質異見。二者。就跡中報應二土。明一質二見者。以應土為一質。若應淨土即一淨質。穢土亦然。但二緣所見。各自不同。心依佛慧。則還是淨質。若不依佛慧。則放一淨質。遂見其穢。故名一質異見。問。穢緣自見穢土。何須應以淨耶。答。有二義。一顯菩薩之德。令增進願行。二彰小乘之失。令欣慕大道。譬如欲誡初生諸天福之厚薄。故共寶器食也。   次明報土一質異見   如諸菩薩報得淨土。惡業眾生。於淨見穢。問。菩薩淨報。自見淨土。眾生不淨業。自見眾生不淨土。雲何於菩薩報。見不淨耶。答。若論二報不同。眾生不見者。今不論之。但據眾生見。菩薩淨土而成穢土。如經雲。我此土淨。而汝不見譬如於人報水餓鬼則見火。問。鬼惡業故。於水見火不見水。人則見水不見火。可得雲諸佛菩薩見淨土不見穢。凡夫二乘見穢土不見淨以不。答。以理言之。則應爾也。但勝能兼劣。故佛菩薩見淨。隨眾生復見穢。如華嚴法界品雲。天得見人。復得見天。人但見人。不得見天。菩薩自見境界不可思議。復見二乘所行顛倒。問。若爾。鬼但見鬼家之火。不見人水。人應見人水。復見鬼火耶。答。見水成火。此是辨惡業。於水橫見火。人無此業。故不見之。問。若爾。二乘惡業故。於菩薩境界橫見不淨。菩薩應不見其不淨。答。諸佛菩薩有隨顛倒智天眼他心故。能知能見。故華嚴雲。隨順眾生故。普入諸世間。智慧常寂然。不同世所見。人無此事故。但見人水。不見鬼於水上作火。上來皆是寄事明之耳。   論同實異   習成實論者雲。土是世諦非無一質。但即真空。故無質耳。晚習唯識攝大乘論者雲。如虛空。天見之為寶宮。鬼見之為猛火。鳥見之為好路。人見之為虛空。並無四質。悉是心變異故見此四耳。犢子部雲。人成結成事成。事成者。即六塵等事。此明實有一質。薩婆多雲。人不成結成事成。亦有一質。譬喻部雲。人不成事不成。但有結成耳。如一色。貪人見之為淨。不淨觀人謂不淨。餘人見之為非淨不淨。故無有定質。但有結使之心。尋譬喻之計。似唯識之宗。今先問唯識宗。若無境有心者。夫論因必有果。有果必酬因。心是方化之因。故雲三界皆一心造。既計能造之心因。豈無所造之境果。若無境有心。則是無果有因。問。心變異故。見有外境。但外境猶是心。心外無有境。故有因亦有果。答。如外種子為因生外物之果。而有因有果者。今以心為因。變異生三界五道。何故言無別果耶。若言心橫謂故見萬物。實無萬物。如眼病見空華。實無空華。若爾實無萬物。亦無妄謂之心。而於妄謂之者。有妄謂之心。亦於妄謂之人。有妄謂之境。若言心境俱是妄謂。終因心故有境者。此乃是妄謂之心為本。妄謂之境為末。不得言本有而末無。又眾生心變異故。見眾生土。諸佛菩薩應土。誰所作耶。若言亦是眾生心變異故見應土者。佛則無應土。若爾但有法寶兩身。應無化佛。又但有他心。無天眼耳。問。佛有權實二智。實智則見真如。不見識不識塵不塵。權智則知世諦等境。就世諦智中。復有權實二智。唯有心。此是實智。若知有色。此是權智。故佛以權智。隨順眾生。亦有化身應土。答。佛隨順眾生故者。為見眾生色故順。為不見故隨。如其不見何得隨。若其見者。既其無色。何所見耶。又佛若見色。則是倒見。次問有定質義。答。若有定質者。如一水兩見。鬼見成火。則有色觸。人見為水。便是三塵。定是何質。色。於不得通者為礙。於得通者不礙。寧言色定是質礙。於有見人為有。於觀空人為空。色豈定是空有耶。以此推之。不得定言有一質。亦不得定言無一質。問。何故經論之中。說有一質。說無一質耶。答。天親論主。為眾生於五塵中起煩惱業。招生死報。是故論雲實無外境。皆是心之所作。本有外境。可起貪瞋。既無外境。於何處起煩惱耶。外境既無。則心亦不有。則不心不境。便悟入實相。是故說無境有心。此是對治悉檀。非第一義。學人不體其旨。便謂無境有心。問。何故復明有心有境。答。於顛倒眾生。既有倒心。即是倒境。但要因倒心。故有倒境。倒心為本。倒境為末。是故經中說有心境。諸部不知隨順眾生說有此事。便謂心境二俱實有。問。若有心境。何故於空中見火。復於水見火。答。經雲五不思議中。眾生業行不思議。自有空中無火以惡業故見空成火。自有於人中報水變而成火。問。若爾即是無境。雲何言非。答。於眾生有心。即見有境。雲何言無。問。若爾即成有境。雲何言非。答。於鬼見火。人實不見。雲何言有也。    正法   淨名玄論卷第八(終)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81 維摩經義疏   No. 1781 [cf. Nos. 475, 1780]   維摩經義疏卷第一   長安弘法寺沙門吉藏撰   玄義開為四門。一定淺深。二釋名題。三辨宗旨。四論會處。   夫至趣無言玄藉彌布。法身無像物感則形。故知無言而無不言。無像而無不像。以無言而無不言故。張大教網。亙生死流。以無像而無不像。則住如幻智。遊戲六道。是故斯經人法雙舉。言其人者。所謂淨名。以淨德內充。嘉聲外滿。天下藉甚。故曰淨名。豈止降魔勞怨。制諸外道。亦五百聲聞自稱不敏。八千菩薩失對當時。所言法者。謂不思議解脫也。內無功用。不假思量。外化幽微。物莫能測。謂不思議也。縱任自在。塵累不拘。道貫雙流。二慧常並。謂解脫也。余以夫開皇之末。因於身疾。自著玄章。仁壽之終。奉命撰於文疏。辭有闊略。致二本不同。但斯經。是眾聖之靈府。方等之中心。究竟之玄宗。無餘之極說。故諸佛之所諮嗟。弟子之所曉者也。但至趣沖邃。妙契其門。遂使妄執五時謂理猶未滿。或虛談四教稱之為半字。致令無擇起於胸衿不救出自脣吻。般若信毀之文。法華譬喻之說。盛陳報應。實可塞心。吉藏案。成實論師。開善智藏。執於五時。謂此經為第三時抑揚教也。招提慧琰。用四時教。謂此經是第二時三乘通教攝也。雖執三二階差別。同謂此經明果猶是無常無常辨因未得盡理。故義非極滿。教為半字耳也。吉藏。謹案誠文。考其得失。宜癈五四之穿鑿。立一極之玄宗也。此經方便品雲。諸仁者是身無常甚可患厭。當樂佛身。佛身者即法身也。蓋毀生死無常。讚法身常住。令厭茲生死。欣彼法身。則逼引之教成。欣厭之觀立。若生死無常法身復起滅者。則同可厭棄。何所欣哉。又說生死無常。以破常見。明法身常住。斥於斷滅。令遠難二邊。顯於中道。若生死與法身同無常者。則但斥於常。未破無常。則洗病不周。顯理由未足。又說生死無常。破凡夫保常之迷。明法身常住。斥二乘計斷之執。故非凡夫行。非賢聖行。是菩薩行。若生死與法身同起滅者。則但超凡。猶未越聖。以此詳之。故知常矣二者。弟子品雲。佛身無漏。諸漏已盡。佛身無為。不墮諸數。無漏則五住因傾。無為則二死果盡。蓋辨法身常也。出五濁世。現行斯法。度脫眾生。雲病須乳。此明應跡無常。所以開本跡者。以淺識之流。取信耳目。於如來身。起輕劣想。故彰阿難不達。同彼愚迷。淨名高呵。以開法身之喝。使悟妙本無為。跡有生滅。若謂法身猶是無常。則同淺識之昏矇。受淨名之詰責矣。又若未被呵。謂佛無常。則迷同淺識。既已聞高責。猶執封起滅。則過甚遇矇三者。阿□佛品。明法身非有為非無為。即是非常非無常。體絕百非。形備萬德。乃為究竟法身。常與無常。皆是對治之用。若謂無常。則未達其遍用。何由鑒其圓本。以三處計之。則人常義顯四者。觀眾生品天女章雲。但以文字故曰三世。非謂菩提有去來今菩提既超三世。則無相無為。所以常住。尋如來為能證之人。菩提為所證之法。人法既常。則理為究竟。便驗半是虛談。滿為實說。尋味之徒。宜改舊轍也。救曰。尋夫立義宗者。取淨名室內之說。以為正也。前三之文。乃為由序。次之一句。復是流通。未足證常。不應輒引。故舊轍須依。新宗宜棄。(開善招提同作此救)答。上所引文。則斯經四會。方便品謂毘耶初集。弟子章即菴園始會。天女說謂方丈重集。阿□佛品即菴園再會。二在室內所談。兩居方丈外說。何得謂前為序分後是流通也。又設序明常住。正說起滅。則正淺序深。義成顛倒。又法身常住不可思議。如其起滅。何名莫測。又若是常住。即教圓理滿。宜持之者。則重法尊人。若是無常。便非了義。稟教之流。起輕劣想。進無弘法之功。退有誤物之累。以文義往推。故知圓極。問。既斥五時之教。復呵四宗之說。雲何判於佛教。答。夫四生擾擾。為失虛懷。六趣紛紛。寔由封滯。則知迴流苦海。用取相為源。超然彼岸。以無著為本。但累根匪一。故蕩惑多門。統其要歸。凡有二轍。一隨小志稱曰小乘。二順大機名為大教。但一化終始。開為四門一者顯教菩薩不密化聲聞。即華嚴教也。大機已熟。故顯教之小志未堪不宜密化。故羅列珍玩。正為宗親。窮子躄地。未堪授寶二者顯教聲聞不密化菩薩。即三藏教也。故誘引將順正為二乘。更遣餘人不化菩薩三者顯教菩薩密化聲聞。即般若等教。嚴土化人正教大士。付財命說密化小志四者顯教菩薩顯教二乘。即法華教也。以大士疑除故正教菩薩。羅漢作佛即顯化聲聞。此之四門。始自寂滅道場。終乎吉祥福地。明一化始終次第之說。理無不統。教無不攝。但四門之內。三屬菩薩藏收。顯教聲聞不密化菩薩。為聲聞藏攝。問。若佛初成道。但顯教菩薩不密化聲聞者。何故華嚴教門亦有明小乘法。如賢首品雲。或說聲聞小乘門。或示緣覺中乘門。或說無上大乘門耶。答。一化之教。復有傍正四門。一者。正顯真實。傍開方便。即華嚴教。正為菩薩。說於大因。令趣大果。謂正顯真實。亦傍令大士識二乘是權誨餘小行。故傍開方便二者。正隱真實。正開方便。即鹿苑教門。說三乘究竟。正隱一乘真實。不明小是權說。故正開方便門三者正顯真實。傍閉方便。即般若等教。以歎大乘究竟。故正顯真實。未明三是權化。故傍閉方便。問。以何文證般若等教已顯真實。答。法華信解品雲。一切諸佛所有祕藏。但為菩薩演其實事。而不為我說斯真要。此指般若時事。故知大品已明真實。問。般若淨名既未開三乘是方便。雲何已顯一乘為真實。答。顯佛乘真實。凡有二門。若是法華。對三乘方便。顯一乘真實。若是般若淨名。毀小乘為劣。讚大乘為勝。故大乘真實也。四者。正顯一乘真實。正開三乘方便。即法華教。故法師品雲。此經開方便門示真實相。即其事也。四門之義。三屬菩薩藏收。正隱真實。正開方便。聲聞藏攝。若照此二種四門。具識三世諸佛教意也。   釋名第二   凡有二門。一明名本。二解本名名本為六。一攝總為三。二會三為二。三會二歸一。四泯一歸無。五分大小。六考同異。維摩詰不思議解脫本者。謂不二門也。由體不二之道故。有無二之智。由無二之智故。能適化無方。是以經雲。文殊法常爾。法王唯一法。一切無礙人。一道出生死。故以不二為眾聖之源。夫欲敘其末。要先尋其本。是以建篇論乎不二法。問。不二法門既為理本。請聞其要。答。一道清淨故名不二。真極可軌所以雲法。至妙虛通故稱為門。蓋是總眾教之旨歸。統群聖之靈府。淨名現病之本意。文殊問疾之所由。既欲聞之。今當略說。大明不二。凡有三階。一眾人言於不二。未明不二無言。所謂下也。文殊雖明不二無言。而猶言於無言。所謂次也。淨名鑒不二無言。而能無言於不二。所謂上也。良以道超四句。故至聖以之沖默。不二為極。意在於斯。問。夫法身無像。物感則形。至趣無言。而玄藉彌布。則是像於無像。是言於無言。乃見文殊之言深。淨名之默淺。三階之論。意所未詳。答。三階之說。為明理深淺。未辨應物垂教。以末難本。豈諸玄宗。今當為爾重舒其意。夫不二理者。謂不思議本也。應物垂教。謂不思議跡也。非本無以垂跡。故因理以設教。非跡無以顯本。故藉教以通理。若然者。要須體理無言。然後乃得應物有言耳。眾人雖言於理。未明至理無言。則未詣於理也。文殊即唱理無言。而猶言於至理。亦未稱理。淨名鑒理無言。而能無言於理。始詣理也。以如理無言故。能無言而言。稱理無像故。能無像而像。眾人未能如理無言。安能無言而言。未能如理無像。安能無像而像。故文殊之言淺。淨名之默深。三階之論。意彰於此。難曰。三階之說若成。不二之言即壞。何者。既稱不二。寧有三耶。如其有三。何名不二。即事相違。義如鉾楯。答。蓋是以教惑理。故謂相違。若識理一教三。則有如符契。何者。眾人以言遣法。未息遣法之言。文殊欲息遣法之言。故借言以止言。斯二雖殊。同未免於言。故以言為教。淨名欲息文殊之借言。故默顯於無言。則用無言表理。是以教有三階。而理無二轍。問。至理無言。而文殊言於無言。可得以言為教。淨名鑒理無言。而能無言於理。雲何亦稱為教。答。蓋未妙尋其旨。故有斯疑。若審察之。則前通已顯。何者。淨名寄默然之相。以顯無言之理。所詮無言。則為是理。能表之相。稱之為教。是以教有三門。而理無二矣。問。至理無言。而文殊言於無言。猶未極者。亦至理無相。而淨名相於無相。豈詣至理耶。答。文殊既言於無言。亦相於無相。淨名既體理無言。故能無言於無言。亦體理無相。則無相於無相。故名相並遣。乃妙窮不二。問。淨名既體理無相。何故相於無相。答。若不相於無相。何由得止於言。為欲止於言。故相無相耳。問。若爾者。在言雖止。而相復在。其猶逃峰趣壑。俱不免患。答曰。言猶名也。故名則為妙。相猶形也。在形則粗。既悟理無名言。即領道非形相。故峰壑俱逃。患難都免。問。若爾者。則眾人之言未極。淨名之默始詣。何不直顯無言。而迂迴三轍。答。仲尼之遇伯雪。可目擊而道存。妙德之對淨名。亦二默而相領。但玄悟之賓既冥。級引之教須明。故開此二門。以通入不二。問。玄悟之賓既冥。級引之教塵沙。何故。唯敞二門。而不曠開階位。答。初門以言泯法。次則借言止言。後門假默除借言。斯乃理無不備。教無不周。故但明三矣。問。淨名既為一經之主。不二復是眾經之宗。何不自談。而命眾共談。答。蓋欲寄人優劣。以彰教有淺深。眾人止為翼從。示道根尚劣。但能以言泯法。未能息泯法之言。文殊既銜高命。而親對擊揚。則神機為次。既能借言泯法。復能假言止言。淨名當今教主。則悟入最深。故寄默然。顯理都絕。問。唯就教主。亦約悟緣。答。所以託跡三人。本為引物。下根悟淺。但詣初門。次機小深。漸階第二。上人徹理。鬱登玄堂。合三為二門第二復三雙。初以語默二攝於三門佛敕弟子。常行二事。一聖說法。二聖默然。說實相法。名聖說法。觀實相理。名聖默然。從實相觀。說實相法。說實相法。還入實相觀。故動靜四儀。皆合實相。答言若默。並應般若。今此三門。還依聖旨。眾人以言泯法。文殊借言止言。同就言明不二。謂聖說法。淨名無言明不二。謂聖默然。若爾者。要由眾人之說。故顯淨名之默。因淨名之默。以顯眾人之說。命眾共談。意在於此。次就絕名體二以攝三門總收萬化。凡有二種。一者物體。二者物名。此二是生累之所由。起患之根本。故善吉問雲。眾生在何處行。如來答曰。一切眾生皆在名相內行。名謂名言。相謂法體。眾人以言。歷泯諸二。明無物體。文殊借言止言。淨名寄默以息借言。同辨無名無相。無名無相。則紛累斯寂。故門雖有三。唯攝此二。次就假名相二以攝三門經雲。無名相法。強名相說。欲令因此名相悟無名相。蓋是垂教之大宗。群聖之本意。若爾者。眾人之與文殊。寄名以辨不二。維摩默然。借相以明一道。故雖有三門。唯名相二跡。以因名相之跡。顯無名相之本次會二歸一第三。問曰。初建三門。後明二徹。觀其文釋。似如究麗。考其大旨。則不二未成。何者。若明不二之理無言。應物之教有言。則無言之理不可有言。有言之教不可無言。則理教天乖。何名不二。答曰。斯乃曉不二無言。而未悟言即不二。故教滿大千而不言。形充八極而不像。故無言而言。雖言不言。無像而像。雖像不像。乃為一致。何謂天乖。難曰。若言即不二。則文殊之言常默。若不二即言。則淨名之默常言。三階之論渾然。二轍之宗便喪。答。三階之說。寄跡淺深。二轍之言。提引末悟。如其窮達。即不二常言。言常不二。未始不二。未始不言。故莫二之道始成。得一之宗便建。次泯一句歸絕門第四。論曰。夫有無相生。高下相傾。有有故有無。無有即無無。因二故不二。若無二即無不二。是以經雲。不著不二法。以無一二故。斯即非語非默。不俗不真。絕觀絕緣。何二不二。問。若非真非俗。無二不二。今以何因得辨不二。答。無名相法假名相說。不知何以目之。故強名不二。難曰。既非二不二。何不強名為二。答。失道之流。多滯二見。為泯斯二故。強名不二。不強名二。問。斥何二見。強名不二。答。二病紛給。略明三種。一凡夫愛見。二小乘煩惱。三菩薩勞累。此經。坦平等之大道。開不二之洪門。無累不夷。無人不化。故方便品破彼凡夫。弟子品斥於小道。菩薩章呵於大見。然後收此三。問歸一道。令悟不凡不聖非大非小。等釋迦之掩室。同淨名之默然。適化無方。從緣小大。原夫能小大者。豈小大之所能。良由非小非大。故能大能小也。分小大門第五。問。淨名不二法門。與龍樹正觀。有何等異。答。不二待二以得名。正觀對邪以受稱。約義不同。義體無異也。問。若不二即是正觀。此經呵凡斥聖。排大破小。盛談不二。於義既周。龍樹三論。更何所辨。答。佛世根利。尋經自通。末俗庸淺。待論方悟。則知淨名破之於前。龍樹申之於後。不應聞經起信聽論生疑問。成實毘曇有不二義不。答曰無也。何以知然。智度論雲。聲聞法內。不說生死即是涅槃。此經辨生死即涅槃。名為不二。而成論十六卷文不說生死即涅槃。以此推之。知無不二。問。考尋成實。盛辨法空。空理忘言。則是不二。何得雲無。答。龍樹論雲。空有二種。一者小乘折法空。二者大乘明本法空。而此經雲非色滅空。色性自空。名為不二。尋成實論二百二品。但明以實折假用空過實。不言非色滅空色性自空。以此推之。知無不二。問。何故小乘不明相即。答。若有相即。便有並觀。則非聲聞。是故小乘不明相即。問。聲聞何故無並觀耶。答曰。大士利根。照空即遊有。鑒有即知空。故道貫雙流。二慧能並。小乘智劣。入空即失有。出有即捨空。既取捨行心。故無真俗並觀。問。毘曇保小。遂折於大。三論守大。破斥於小。斯即大小杜絕。諍論交興。成實探大釋小。融會二教。令小有入大之功。大有接小之義。則小大兼明。諍論便息。不應偏謂但弘小乘。無有不二。答曰。夫立論序者。蓋標一部之大宗也。十二門序雲。今當略解摩訶衍義。此摽大乘之旨歸也。成實論序雲。故我正論三藏實義。此標小乘之宗致也。跋摩自雲。正弘小教。未曾宣唱兼辨大乘。故論旨須依。人通宜棄。問。安知三藏唯是小乘。答曰。法華經雲。亦不親近小乘三藏學者。智度論雲。佛法有二。一小乘三藏。如牛跡水。二摩訶衍藏。譬彼大池。故知三藏定為小矣。問曰。尋訶梨之序。乃正標三藏。而探取般若無相。以釋小乘。故小大兼明。煥然可領。答曰。雖有此道。已漏前責。尋三藏之內。自辨法空。小乘之宗。即有無相。豈假探大而釋小乎。必苟存之。請重研究。為是大論兼釋於小。為是小論兼釋大耶。若是大論兼釋小者。建首應標。故我正論大乘實義。不得初釋三藏也。若是小論兼釋大者。無有是處。所以然者。智度論雲。大能包小。故大兼釋小。小不含大。故小不釋大。進退徵之。即知專是小乘。不兼大矣。又羅什親翻成實。非明大乘。以此詳之。即可知矣。問。若成實為小。何故世所盛傳。答曰。淺法符情。物皆易受。正言似反。誰肯信之。問。成實若小。梁武崇大。何猶稟學。答。梁武初雖學之。後遂彈斥。著大品經序。呵成實師雲。若執五時之說。謂般若淨名未圓極者。無異窮子反走於宅中。獨姥掩自於道上。法水所以大悲。形山所以流慟。梁武初學成實毘曇。聞攝山棲霞寺高麗朗法師。從北山來。善解三論。妙達大乘。遣智寂等十人。就山學之。而傳授梁武。因此遂改小從大。又齊司徒敬陵天宣王。博涉內外。經律兼通。常慮慧日沈輝。每欲綱維正法。為時學人專弘成實。遂翳障大乘。仍刪改成實。凡有九卷。以助通經文。眾事推之。必非兼弘之說也問。若成實為小。三論是大。則二教分流。何俟相斥。答。原佛興世。本為大乘。但根性未堪。故推示小教。雖復說小。意在詮大。而保實之徒。遂守指忘月。保小拒大。如五百部。聞畢竟空。如刀傷心。是以。龍樹破彼小迷。令趣大道。若不呵責。便違本誓。譬如稚子。未有所知。取枯骨木枝。以內於口。父母見之已。恐為其患。故左手捉頭。右手挑出。假使血流。終不捨置。四依破病。其義類然。又諸方等教。盛毀聲聞。以執小乘。多好謗大。如其謗大。則永沒無間。故涅槃經雲。菩薩從初發心。起大誓願。令我怖畏二乘道果。如借命者怖畏捨身。法華經明。豪貴長者譬大乘人。除糞窮子譬學小教者。大品經雲。譬如癡大。不從大家求食。而反就作務者索。龍樹釋雲。大家者大乘教也。癡大者學小乘人也。作務者所謂奴。客喻小乘教也。不從大家求者。不學大乘求佛道。反就奴客求食者。喻學小乘佛法欲證法身也。如斯等教親自盛呵。四依出世。造大乘論。申明佛旨。還復排斥。何所疑哉。同異門第六。問曰。義宗已盛談不二。未詳不二是何等法。答有人言。不二法門。即真諦理也(此成實論師所用也)。有人言。不二法門。謂實相般若(實相是真諦理。能生般若故名般若。此智度論師之所立也)。有人言。不二法門。阿梨耶識(此雲無沒議。此舊十地論師之所用也)。有人言。不二法門。即阿摩羅識(此雲無垢識。攝大乘論師真諦三藏之所用也)。四宗之內。初二約境。後兩據心。雖識境義殊。而同超四句。故釋迦掩室於摩竭。淨名杜口於毘耶。斯皆理為神御。故口以之而默。豈曰無辨。辨所不能言也。今先總問四宗。次別開十句。眾師既雲理不可言。為有不可言之理。為無此理乎。若有斯理。即是有門。何名絕四。若無此理。則智無所會。凡不可隔。聖何由成。極臆論壞。二門之內。謂有理也。又終有此理。而不說其有無。犢子計我有理存焉。竟復何異。(注犢子計我存第五不可說五藏者三世為三。無為是四。第五非有為非無為)又若真不可說。俗諦則有言。有言之俗不可無言。無說之真不可令說。即成兩執。何名不二。救曰。蓋是未悉義宗。故興斯問耳。今明俗雖可說。即真不可說。真雖不可說。即俗之可說。故相即義成。不二便立(此成實眾師同作此釋)。難曰。請問相即。為是一體。為二體耳。如其一體。即真俗互同。以俗即真。真絕俗亦絕。以真即俗。俗言真亦言。若真絕俗不絕。即俗不即於真。若俗言真不言。即真不即於俗。以二難互徵。即進退皆屈。斯一體義壞。若真俗異體。便不相即。如其相即。則異體不成。斯乃二路並窮。辭理俱喪。以此詳之。真俗不立。真俗不立。則一切義崩(吉藏謹依龍樹提婆二大士之難。末學謂非深責者。謗四依人也)次別開十門。以辨得失。義匠並雲。道超四句。故至聖以之沖默。今宜就絕四。詳其是非第一天竺外道九十六師。略而言之。不出四種。第一迦毘羅執有。第二富蘭那計無。第三迦羅鳩馱明亦有亦無。第四長爪梵志立非有非無。(迦毘羅翻為金頭仙人。富蘭那是六師之初首。迦羅鳩馱六師之第五。長爪梵志是舍利弗舅以勤學不暇剪爪。時人以此目之也)若爾者。並墮四門。無絕四之義。故無不二之道二佛滅度後。五百論師。諸部異宗。亦不出四句。如犢子計有我有法。名為有見。方廣執無我無法。名為無見。薩婆多謂無我有法。即亦有亦無。訶梨雲此俗諦有我有法。故非無。真諦無我無法。故非有。如此諸部。皆墮四門。無絕四之義。故無不二之道。既無不二之道。亦無有二。理教俱失(外國名波粗富羅此雲犢子。佛滅三百年出。執有人法義。薩婆多翻為一切有。執三四是有。所以為名也。又方廣是大乘經名。以學大乘。從法為名也)。又薩婆多部。不得法空。計有塵有識。二方廣道人。執邪無之義。明無識無塵三心無之論。計有塵無識(肇公不真空論辨之雲。心無者。無心於萬物。萬物尚無。肇詳之曰。此得在於神靜。而失在物虛也)。四唯識之義。執無塵有識。如斯等說。亦墮四門。故無有不二。問。有塵有識。是毘曇執有之見。無塵無識。方廣邪無之說。無識有塵。人師自心不經聖口。然此三可得彈呵。唯識之義者。蓋是方等之宏宗。折徵之淵致。詎可非之。答。考天親唯識之意者。蓋是借心以忘境。境忘不存心。蕭然無寄。理自玄會。非謂塵為橫計心是實有。末學不達其旨。須斥之。故咎在門人。非天親之過矣。次復論四句。一者有有有無。名之為有。二者無有無無。目之為無。三者亦有有有無亦無有無無。為亦有亦無。四者非有有有無非無有無無。名非有非無。次明重複四句。總上複明四句皆名為有。所以然者。有此四句。故悉名為有。次無此四句。名之為無。亦有四句亦無四句。為亦有亦無。非有四句非無四句。為非有非無。次明豎深四句。初階絕單四句。次門絕複四句。第三絕重複四句。雖復次第漸深。而惑者終謂窈冥之內有妙理存焉。則名為有。若無此妙理。則名為無。亦有此理亦無此理。名為亦有亦無。非有此理非無此理。為非有非無。若然者。猶墮四門之內。何有絕四之宗。故知生心動念即便是魔。若壞無所寄方為法爾。所以經雲。是法不可示。言辭相寂滅。淨名所以杜言。釋迦所以掩室者在斯一門。次明絕四句句。絕四句句者。非理超四句名絕四句。乃明雖復洞絕而宛然四句。故名絕四句矣。問。何故明此義耶。答。稟教之徒。聞上理超四句。便謂窈冥洞絕同啞法外道。是故。今明至道雖復妙絕。而四句宛然。所以經雲。不動真際而建立諸法。豈可妙絕不能言耶。次明四句絕。前明理雖洞絕而宛然四句。今明雖說四句而常是絕言。如天女之詰身子。汝乃知解脫無言。而未悟言即解脫。故教滿十方。即是常絕。次明一句四絕。如一假有絕於四句。所以然者。假有不可定有。假有不可定無。假有不可定亦有亦無。假有不可定非有非無。故此假有。絕於四句。問。何故明此義耶。答。或者聞真常無言可得絕四。未知即一假有便具四絕。故次明之。第十絕一假有。依玄論可明也。   第二次釋本名。由體不二之理故。起無二之智。由無二之智故。能適化無方。以適化無方故。施教非一。施教非一故。稱謂不同。則知不二之理為立名之本。前釋其名本。今次論其本名不同。略明二種。一總釋眾教。二別解此經。總釋眾教。凡有五門。立名不同門一。切眾聖敷教說經。凡有二種。一者宜說不別立名。如大品等。九十章內。無有侍者問名如來答題。良以一部明波若事顯。即知是波若經。不繁別立。二者說經亦立名字。如雲此經名為大般涅槃。良由名義未彰。故須別立。此立名不立名一雙也。就立名之內。復有二種。一佛自立。如雲為諸聲聞說大乘經。名妙法蓮華。二待問方立。如金剛般若待善吉問名如來始答。此謂自他一雙也。就自立名內。復有二種。一序品已立。如金光明之流。二正說方立。眾經多爾。此序正一雙也。待問立名。復有二種。一說經未竟。隨一義說。即立名字。如小般若等。二說經究竟方始立名。即此經是也。謂前後一雙也。就說經竟立名。復有二種。一者但立一名。眾經多爾。二者立於多稱。淨名之流。故雲一名維摩詰經二名不思議解脫。此一多一雙也。眾經雖曠。立名略有十種。問。華嚴一部。何故文無立名。答。此經凡十萬偈。傳譯未盡。立名當在後也。于闐國有龍樹傳雲。華嚴凡有三本。大本有三千大千世界微塵偈一四天下微塵品。次本有四十九萬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此二品並在龍宮。龍樹不誦出也。唯誦下本十萬偈三十六品。此世唯有三萬六千偈三十四品。故知華嚴名在後分矣。菩提流支雲。佛滅度六百年。龍樹從海宮將名也。立名轉不轉門二。三世佛經立名有二。一名字不轉。二隨佛世異。如過去二萬日月燈明佛說大乘經名妙法蓮華經。現在釋迦同有斯名。此理名字不轉。二者隨佛出世立名不同。如十二部內伊帝曰多伽經。拘留秦佛出世之時。名甘露鼓。拘那含牟尼佛名為法鏡。迦葉佛時名分別空。釋迦興世稱為界經。蓋是適緣不同。故隨時異也(通名既轉。別名應然。互相類也)釋首題門三。天竺經題在後。而初皆雲悉曇。悉曇者。此雲成就。亦名舌法。而迴後置初。譯經人之所立也。問。眾經何故首題名字。答。欲令因名知法。因法起行。得解脫果。又根欲不同。說教非一。若不別立名題。則諸部不分。為令眾部分別故。別立名題。又諸佛說法。有略有闊。闊即一部之文。略即一經之題。攝闊為略。為受持故。開略為闊。為解義故。又攝闊為略。為利根人。若聞經名。即解其義。如龍樹等入於海宮。但看經題。具鑒文理。開略為闊。為鈍根人。聞名未悟。尋文乃解。是故眾經首題名字。具義多小門四。自有一義立名。或但從人。或但因法。或但就譬。次二義立名。或人法雙舉。或法譬兩題。或因果合說。次三義立名。如勝鬘為人。師子吼為譬。一乘大方便為法。華嚴亦爾。大方等為法。佛即是人。華嚴為譬。問。眾經皆是佛說。何故華嚴獨標佛耶。答。華嚴偏題佛者。此是佛初成道說之。故題於佛。自爾之前。未有佛說。從此已後。不須標師。是故斯經獨標佛矣。又華嚴七處八會。是佛入華嚴三昧。說此法門。故須標佛也。又華嚴七處八會。加菩薩說。容謂是菩薩經。非是佛說。是故。釋雲諸菩薩等承佛神力。在佛前說。即是佛說。故佛題也。人法差別門第五。眾經從人立名。凡有四說。一從能說人立名。如維摩等。二從所為人受稱。如提謂經等。三從能問人立名。如文殊師利所問經等。四從所說人受稱。如無量壽佛經等。以說無量壽佛之事。故以標名。就能說人。復有五種。一者佛口自說。二者弟子說。三者諸天說。四者仙人說。五者化人說。此即弟子說也。但弟子所說。多從人得名。如來所說。多從法受稱。所以然者。佛說無量。若皆雲佛經。則諸部無別。令欲分諸部各別故。從法受稱。弟子若從法立名。即師資相濫。如直雲不可思議解脫經。不題淨名者。容謂此經即是佛說。今欲簡師子不同。故從人受稱。故佛經不從人。為欲別法。弟子不從法。為欲簡人。問。人法雙舉。凡有幾種。答。略有二種。一者人法雙題。合為一若。如仁王般若等。二者人法兩舉。開為二名者。謂人為一名。即維摩詰所說經。法為一名。謂不可思議解脫。次釋此經。前總論人法。次別解釋人。此經人法雙題。凡有五義。一者。法不孤運。弘之由人。故如來命文殊於異方。召維摩於他土。爰集毘耶。共弘斯教。題淨名。標說教之主。辨不思議。明所弘之法也。二者。題淨名。尊其人也。標不思議。重其法也。以淨德內充。嘉聲外滿。聞其名者。孰不尊敬。重其法者。既雲不可思議解脫。稟其道者。誰不重哉。三者欲互相顯釋。故人法雙題。所以稱為淨名者。以有不可思議解脫之德。此即以法釋人也。次標不思議。舉經之宗旨。題淨名。辨法起之所由。故舉人以成法也。四者。欲明通別兩義。標淨名。即為明人別。題不思議。辨其法通。所以然者。此經凡兩化主。一者佛說。二者淨名說。若但題淨名之人。無不思議法者。但得淨名之說。便不該佛說。若明不思議。則具含二教。故人法雙題。五者。此經立題。具足三業不可思議。標維摩詰者。舉能說之人。辨意業也。次雲所說經者。明其口業也。次明不思議解脫者。序其身業也。此之三業。即是次第者。前明意業察機。次口業說法。後則身現神通。問。何故身業獨雲不可思議。答以後貫初。則三業皆類。又身現神通。不思議事顯。故偏說之。別釋人凡三門。初翻名。外國稱毘摩羅詰。羅什僧肇翻為淨名也。道生曇詵。雲無垢稱。真諦三藏雲。具存梵本。應言毘摩羅詰利帝。毘稱為滅。摩羅為垢。吉帝為鳴。合而言之。謂滅垢鳴。初從所得為名。次從所離為目。滅垢猶是所離。以聲聞天下。故稱為鳴。鳴亦名義耳。言雖闊略。而意無異也。因無因門二。總論立名。凡有二種。一有因緣。二無因緣。有因緣者。在名既多。則因緣非一。略有四種。一從生處立名。如天趣故名為天。餘道亦爾。二從相貌受稱。如有黑白長短等相。即以為目。三從過失得名。如賊盜之流。四從德行為目。如法師之類也。無因緣立名者。涅槃經雲。低羅婆夷。名為食油。實不食油。是為無因強立名字。河西道朗雲。低羅婆夷。此雲□雀。維摩立名。具有二義。一者據法身而言。體絕百非。形超四句。故名相斯絕但為出處。眾生強立名字。故是無因緣強立名也。問。法身絕名。物惑有字。即是因緣。何名強立。答。法身不可名。而為法身立名。故是無因緣強立名耳。若就物惑立名。名因惑立。即是有於因緣。故一名之內含二義也。次明有因緣立名者。若無因立名。此據法身。有因立名。就於應跡。維摩既託質毘耶。現從父母。必有名字。以其生時具有淨德。依德立名。故號淨名。次即如來印嘆。兼世人嗟美。以有二義故立淨名。問。一切菩薩皆有淨德。何故維摩獨受其名。答。如諸大士雖皆有慈。彌勒即以慈德為稱。今亦然矣。又此是在家菩薩。示同塵俗。而心棲累表。世所希有。故偏受斯名。舊傳雲。佛喻經說。淨名姓王氏。別傳雲。姓雷氏。祖名大仙。父曰娜提。此雲智慕。母姓釋氏字喜。年十九嫁。父年二十三婚。至二十七。於提婆羅城內生淨名。淨名有子。字曰善思。甚有父風。如來授記未來作佛。吉藏未得彼經文也。論德位門三。問。是淨名是何位人。能真俗並觀。答。方便品雲。淨名得無生忍。不判淺深。但釋無生並觀。凡有三說。有人言。初地得無生忍。即能真俗並觀。此江尚靈味寺少亮法師之所說也。有人言。七地無生。真俗始並。此關內什肇等之所說也。有人言。七地雖復並觀。未能常並。至於八地。始得全並。淨名即是八地已上人也。此江左河右諸師之所同釋也。有人言。文殊師利。本是龍種上尊佛。淨名即是金栗如來。相傳雲。金栗如來出思惟三昧經。今未見本。吉藏謂。從初發心。即學無生。習於並現。故涅槃經雲。發心畢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先心難。但寄位淺深。開四重階級。一者對地前凡位。但名順忍。未有無生。亦未能並觀。初地稱聖。始得無生。二觀方並也。仁王瓔珞攝大乘論。並有斯文。二者。初地以上六地已還。無生猶淺。並義未彰。與順忍之名。至於七地。稱等定慧地。始是無生。名為並觀。智度論雲。前三地慧多定少。後三地定多慧少。故定慧不等。至於七地。慧定均平。雲等定慧地。此說般若靜鑒為定。方便動照為慧。大地妙於靜現。拙於涉動。故定慧未均平。至乎七地。二用俱巧。名等定慧地。問。定慧既等。何故名無生耶。答。諸法實相本性無生。至於七地。得實相慧。從境受名。故雲無生。如大論雲。七地菩薩了人法皆悉無生。名無生忍。又不偏著有。有心不生。不偏著空。空心不起。故慧常方便。常慧。空有雙遊。無所偏著。故雲無生。三者。七地雖得無生己能並觀。但猶有功用。八地於功用心永不復生。名曰無生。四者。八地雖無功用。猶未究竟。究竟無生。在於法位。方便品雲。久於佛道心已純熟。當知是佛地無生。金栗如來。即斯文已顯無生。具在四處。眾師偏執一位。故失其旨也。問。何故從發心乃至佛地。皆嘆無生。答。夫心若有生。即有所著。若有所著。即有所縛。便不得離生老病死憂悲苦惱。心既無生。即壞無所寄。眾累以之而傾。法身由斯而建。是以龍樹命宗標於八不。建首即論無生。意在於此也。問。舊說亦云淨名得無生忍。與今何異。答。有所得人。俱雲後身是淨名。初心非淨名。經雲發心畢竟二不別。後心淨諸見。既稱淨名。初心淨諸見。亦是淨名。故此經方便品破凡夫。弟子品斥小道。菩薩章呵大見。今從初發心淨此三見。即是淨名。問。初心後心皆淨三見。初後何別。答。初心淨見則。明。是故為異問。若前心起三見為有。後念破三見為無。既是有無。還為垢染。何名為淨。答。不言前起三見為有後淨三見為無。但了前三見本自不有。今亦不無。故名為淨。難曰。夫有有有無。名之為有。無有無無。斯即是無。還墮有無。何不名染。答。智度論雲。破二不著一。乃名為法忍。今若能退忘兩是。進泯二非。蕭然無寄。乃名為淨。難曰。若遣是忘非。乃名淨者。夫有是有非。斯義即非。無是無非。乃名為是。猶滯是非。何名為淨。答。本以退忘兩是進息二非冀。玄悟之賓。懷無所寄。今遂循環名數。遂墮相心。即取悟無曰。若內息情想。無心於內。外夷名相。無數於外。無數於外。即緣盡於現。無心於內。即現盡於緣。緣盡於觀即無緣。觀盡於緣即無觀。無觀無緣。紛累都寂。乃曰為淨。寧滯是非。問。若緣觀俱寂。豈非滅智灰身。問答並遣。便同□法外道。答。天親龍樹。盛許噁言。故雲汝證我法時。汝爾時自噁。但恐猶未達。今陳之。夫論噁者。言而常噁。辨其言者。噁而常言。言而不噁。所謂凡夫噁而不言。名二乘觀。故雲至人緣觀俱寂。而境智宛然。故應踰動神踰靜。智踰寂照踰明。寧以噁法目聖心。灰斷謗玄道。次釋所說經。淨名妙德內克。託疾興教。故稱為說。經者。梵本名修多羅。凡具五義。一曰湧泉。義味無盡。二曰顯示。顯示法人。三曰出生。出生諸義。四曰繩墨。裁邪取正。五曰結鬘。貫穿諸法。此土往翻目之為綖。綖能持物。教能詮理。又翻為經。經者訓法訓常。正釋由義。體可模楷為法。物不能改為常。由文悟理。故稱由也。次釋不思議解脫。不思議解脫名。略有三義。一者不二法門。蓋是實相之理。心行既斷。意不能思。言語亦滅。即口不能議。名不思議。既慮絕言忘。即繫縛斯淨。名為解脫。十四章經。正為聞於不二。故知不二是不思議解脫之本。二者。由體不二之理。故有無二之智。由無二之智。故能適化無方。既道貫雙流。即心無功用。故能不思而現形。不議而演教。名不思議。縱任無礙。不為功用所拘。稱為解脫。三者。內有權實之本。示形言之跡。並非下位菩薩二乘凡夫所能測量。名不思議。於內外自在解脫於礙。稱為解脫。不思議體。但有理。智與教。依體立名。亦唯此三矣。不思議同異門二。不可思議。名教以多。略陳樞要。凡有五種。一聞不聞不思議。二大小不思議。三通別不思議。四者本跡不思議。五者內外不思議。聞不聞不思議者。大品經雲。諸聲聞等。聞與不聞。皆欲得聞。當學般若龍樹釋雲。佛說不可思議解脫經。聲聞在座。並皆不聞。唯菩薩得聞。淨名等經。辨不思議。大小俱聞。故雲聞不聞不思議也。有人言。釋論所引不思議解脫。是淨名經。吉藏撿釋論前後。是華嚴經。淨名大小俱聞。故知非也。第二大小不思議者。智度論雲。小乘法門。有五不思議。一眾生業行不思宜。二世間不思宜。三龍神力。四坐禪人力。五佛力。大乘法內明。六十劫說法華經。眾謂如食頌。小乘教門。無有此事。謂大小不思宜也。第三通別不思議者。然論大乘經。通皆是不思宜。如肇公雲。始自佛國。終訖法供養。其文雖殊。不思議一也。若境若智。若聲若形。皆是諸佛菩薩無礙法門。凡夫二乘有所得人。不能測度。故是通不思議也。別不思議者。雖通唱不思議。或者謂但有其言而無其事。故別示鉅細相容而無增減。據事而觀。淵不可思測。假令二乘窮劫思之。而不能得解。況復能作因見斯事。便信諸佛菩薩有深妙道。非二乘所知。故稍鄙小心。欣慕大法。亦令未發心者發菩提心。已發心者增進深入。故明別不思議。問。何以知有通別義耶。答。題稱不思議經。即一部皆不思議。謂通義也。別不思議者。別有不思議品。示不思議事。謂別也。第四示本跡不思議者。肇公雲。統萬行以權智為主。樹德本以六度為根。濟朦惑以慈悲為首。語宗極以不二為言。此不思議本也。至如借座燈王。請飯香土。室抱乾像。手接大千。不思議亦也。詳肇公此意。以理能發智。即理為智本。智能說教。即智為教本。若以理智對教。即理智為本。教為其跡。由理發智。故外吐於教。謂以本垂跡。藉教通理。謂以跡顯本。故名本跡不思議也。第五內外不思議者。如前釋之。內無功用。不假思量。外化幽微。物莫能測。故名內外不思議也。   辨宗旨第三   已知名題。宜識旨歸。故次明宗致。宗致不同。凡有四說。有人言。此經名不思議解脫。即不思議解脫為宗。如般若教即以般若為宗。涅槃之流。萬類皆爾。有人言。此經用二行為宗。言二行者。一成就眾生。二淨佛國土。此經初明淨佛國土。後辨成就眾生。一部始終。皆明斯二。故以二行為宗。有人言。此經以因果為宗。但因果有二。一者淨土因果。二法身因果。如佛國品。明淨土因果。如方便品等。辨法身因果。一致始終。盛談斯法。故以因果為宗。吉藏謂。非無上來諸義。但師資相承。用權實二智。為此經宗。如法供養品。天帝白佛。我雖從佛及文殊師利聞百千經。而未曾聞是不可思議自在神通決定實相經典。照實相名為實慧。觀神通謂方便慧。故用二慧。為此經宗。問。何故但明實相及以神通。答。實相為入道之本。神通化物之宗。不動實相。而能現通。雖現神通。不乖實相。故動寂不二。權實宛然。斯二既要。用為宗旨釋。僧肇雲。統萬行即以權智為主。權即方便。智謂實智。此既關內舊義。故述而無作。別釋二智。成實論師。總收二智。凡有五時。一小乘教。以照四諦之理為實智。鑒事上方法為權智。二大品教。照真諦空為實智。鑒俗諦有為權智。三淨名經。以知病識藥為實智。應病授藥為權智。四法華教。照一乘之理為實智。鑒三乘方便為權智。五涅槃教。照常住為實智。鑒無常為權智。吉藏謂。五時之說。無文傷義。上已呵之。初教二智。略不須辨。尋般若經。具五二智。大品雲。般若備說三乘之教及護持菩薩之法。既雲具說三乘。即知亦有小乘二智也。智度論釋畢定品。明須菩提聞法華經時。明一切眾生並皆作佛。又聞波若經說菩薩有退。是故。今間是菩薩為畢定。為不畢定。佛答雲。初心後心一切菩薩並皆畢定。詳此文意。既雲畢定。則皆成佛。無攝二乘。此與法華。更無復異。故知亦有三一二智也。法尚品雲。諸佛色身有去來。法身無去來。照色身有去來。即是無常。名為權智。鑒法身無去來。故是常住。稱為實智。即知大品具五種二智。不應言但辨空有二智也。淨名經亦具五種二智。如身子答天女。以無所得而得。即是會理之心名小乘實智。那律天眼事上知見。謂聲聞權智。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又。謂空有二智。明不二法門。無復聲聞心及菩薩心。尋不二之理。即是一乘實智。開大乘為三乘權智。佛身無為不墮諸數。為常住實智。現處五濁無常名為權智。故知淨名亦具五智。法華具五者。初嘆小乘人德。即三藏二智。安樂行品明菩薩觀一切法空。又知因緣有。即空有二智。壽量品依法華論具明法報化三身。即是常無常二智。涅槃具五。不俟明之。則諸經皆是五二智。不如成實論師之所判也。問。若眾經皆具五。二智。乃為一教。何名多部。若。眾經雖皆具五。不無傍正。大品正明空有。餘義為傍。淨名動靜為端。餘皆汎說。法華照三一為主。涅槃以常無常為宗。傍論餘義。故諸教為異也。   釋會處第四   有人言。經無大小。類問三分。謂序正流通。此經品凡十四。亦裁三別。初有四品。在室外說。目之為序。次有六品。居室內說。稱為正說。後之四品。還歸室外。謂流通分。所以然者。淨名託疾方丈。念待擊揚。前之四品。但明如來說法述德命人。為問疾由致。故稱為序。次有六品。在於室內。賓主交言。盛談妙道。因之為正。後之四品。說利既周。出於室外。來至佛所。印定成經。遠被來葉。故稱流通。此成實師科經文也。有人言。此經凡有三會。始自佛國。竟菩薩品。謂菴園初會。問疾品去至於香積。謂方丈次會。從菩薩品竟於一經。謂菴園重集。此十地論師之所解也。吉藏總用一文。雙徵二釋。方便一品。既在室內說之。何謂前四品並居室外。又室內說法凡有二時。方便一品。是其初集。略說法門。問疾以後。毘耶重集。具宣妙道。何得以前說為序。後談為正。此斥初解也。若謂此經何有三會。是亦不然。既重集菴園為二會者。亦再聚方丈。寧非屬集。又佛國品明淨土因宗既為會者。方便品辨法身因果。寧非會耶。以此詳之。後通亦謬。今所釋者。華嚴一部。凡有七處八會。此經始終。而有二處四集。言二處者。一菴園處。二方丈處。菴園是佛所住處。方丈為菩薩住處。又菴園出家所棲。方丈俗人居止。又菴羅女以園施佛。造立精舍。謂他業所起。八未曾有室。蓋是淨名自會搆興。菴羅園在城外。方丈在城內。法顯傳雲。相去三里。在城南也。所言四會者。一菴羅會。二方丈會。三重集方丈。四再會菴園。以此詳文。應為元諸。問。華嚴不起寂滅道場。現身七處八會。此經可得然乎。答。彼經明不起。此經明起。起與不起。皆不思議。故華嚴名不可思議經。此經亦存斯稱。問。不起而往。不可思議。自此至彼。何名莫測。答。雖有去來。竟不往反。故淨名歎曰。善來文殊。不來相而來。雖來而不至。亦不去相而去。雖去而不動。則宛然從就。未始往來。故是難思。可以華嚴為類。問。此之四會。前後雲何。答。詳其終始。凡有二種。一時事次第。二集法前後時事次第者。一方丈初會。二菴園次會。第三重集方丈。第四再會菴園。問。何以知然。答。五百長者願行相符。為法城等侶。訪道參玄。無時不集。而寶積已至。淨名不至。當知有疾。以其疾故。國內近眾。皆來問之。因以身疾。略為說法。與數千人。皆發道心。即方便品。故知前有毘耶之會。但初集之時。人天眾少。利益未多。猶不足暢其神慧其稱現疾之懷但佛與淨名。既同為化物。兩心相鑒。居士既託疾方丈。佛在菴園說法。為之集眾。故遣使問疾。聲聞菩薩皆靜不堪。故次有菴園之會。仍命文殊。擊揚淨名。具宣大法。故有毘耶重集。但化事既周。同到佛所。如來印讚。復談妙道。故有菴園再會。以時事摧之。必如此也。二集法前後者。夫欲結集成經。必須先明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處與大眾俱。若發軫即序淨名時處者。則不得成經。勝鬘之流。事亦如是。故先明菴園會也。菴園之集既竟。將發遣使。問疾之端。宜追序方丈初會。歎淨名之德。令生時眾尊仰之誠。序其有疾。發如來慰問由致。故有方便一品毘耶會也。後之二集不異前。通開此經。雖有四會。唯例華嚴。亦開三分。第一從初會寶積偈已來。明於序說。次從偈後長行至阿□佛品。辨於正宗。三從法供養品竟經。明於流通。問。通別二序。但屬初會。雲何是序分耶。答。通別二序。宜兩望之。四集往分。則屬初會。為成一經。宜稱序說。後之二品。其義亦然。以法集分之。則屬後會。若望一經。稱流通分也。就序及流通。各開為二。正說分三。序開二者。如是六事。謂遺教證信序。寶積奉蓋。發起正宗。名發起序。流通二者。法供養品。謂讚談流通。囑累一品。明付囑流通。正說三者。第一從寶積問至佛道品。明二法門。次不二法門品。明不二法門。三從香積竟阿□佛品。還明二門。所以開此三者。至理無二。為眾生故強說二。故初開。二門。欲令受化之徒因二教門悟不二理。故明不二法門。既識二表不二。復須從不二起二。故重明二門。又雖有四會。不出三時。第一從初竟不二法門品。明食前說法。第二者香積一品。食時演教。三從菩薩行品竟阿□佛品。謂食後敷經。又雖有四會。約處但有三章。第一從初竟菩薩品。謂室外說法。次從問疾已去訖香積佛品。室內敷經。三從菩薩行品已去。還歸室外說法。問。若爾還因舊說。以何非之。答。依時事次第。則二處四會。若集法前後。但有三。故不同舊說。又約修行次第。亦開為三。第一從初竟菩薩品。謂破三病門。第二從問疾說香積佛品。明修行門。第三從菩薩行品去。辨行成德立門。三病坊菩薩道。宜先破之。在病已除。方得修行。復有第二門。既修妙行。行成德滿。故有第三門。就此三門。各開三別。初門三者。初二品破凡夫病。次弟子品破二乘病。第三菩薩品破菩薩病也。問。初品明淨土因果。方便品明法身因果。雲何偏破凡夫。答。初雖通為三人。但後既有斥小乘與菩薩。故初二品破凡夫也。第二修行門三段者。從問疾品至佛道品。正明菩薩實慧方便二行。次不二法門品明。二慧由不二理成。第三香積品。辨從不二起於二用也。第三得成德立。開為三者。菩薩行品。初明佛事不同。辨無礙行成。次從不盡不住。明善巧行立。第三阿□佛品本跡二身。謂果德究竟也。   佛國品第一   此品受名。凡具二義。第一長者獻蓋。如來示土。從神通所現立名。故雲佛國品。二者寶積問淨土之行。如來答佛國因果。從所說受稱。以目品名。問。眾經之首。皆雲序品。此教建章。何故題為佛國。答。眾經初品。純明序義。設有正說。正短序長。宜稱為序。此品不純明序。又序短正長。故以佛國為稱。問。正有多門。何故初明佛國。答。適化名宜。不應致問。但淨佛國土成就眾生。蓋是菩薩要行。此經明大士法門。是故。初集辨於淨土。次會已去明成就眾生。是以建篇標於佛國。又下經文雲。欲得淨土。當淨其心。心為萬行之主。故佛國貫眾品之初。如是者。若望一經。具足二序。一證信序。二發起序。立如是六事。證傳經可信。為證信序。合蓋現土。發起正宗。名發起序。證信利於未來。發起益於現在。化洎兩世。故雙明二序。問。何因緣故。有六事耶。答。佛將涅槃。爾時阿難。凡發四問。一佛滅度後。依何行道。此問正解。二者如來去世。以誰為師。斯問正行。三者惡口車匿。雲何共住。此問明妨解行之緣。四者經初安何等語。此問明解行之教。佛答雲。當觀念處破除煩惱。依此行道。受戒律訓誨。可以為師。惡口之人宜須默擯。心自調伏。佛經初首。宜稱如是我聞乃至與大眾俱。蓋是遺旨之言。侍者所問。故有六事。六事者。一如是。二我聞。三一時。四教主。五住處。六同聞眾。問。眾經之初。何建言如是。答。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以信故則言此事如是。若不信則言此事不如是。故知如是則是信也。問。如是。為目信體。為據信相。答。信體即是內心。外言如是。則表內心誠信。故如是之言。為信相也。問。如是為目通信。為主別信。答。若信佛法為正。即不信外道之耶。名為通信。但佛經有大乘小乘權教實教。信大之信。非小信之信。名為別信。則具含通別。問。如是為目能信。為明所信。答。具含能所。如有信之人。則雲此事如是。此事則屬於所信。如是名為能信。取所信之義。則雲我聞如是。明能信之義。如是我聞。故集法藏人。經初兩出。問。如是稱信。為明阿難信心。為明餘人信。答。通辨一切群生有信心者。則入佛法。故智度論雲。如人有手至於寶山。隨意所取。若其無手。則空無所得。有信心人。入佛法寶山。得諸道果。若無信心。雖解文義。空無所得也。我聞。明阿難親承音旨無傳聞之謬也。問。阿難是佛得道夜生。年二十五。方乃事釋伽。五十年說法。唯聞其半。何以一代之教。皆稱我聞。答。智度論明。阿難登高坐。答大迦葉雲。佛初說法時。我爾時不見。如是展轉聞。乃至波羅捺。展轉聞者。報恩經雲。阿難請求四願。一不受如來故衣。二不受別請。三出入無時。四所未聞經。請佛為說。是以。眾經皆稱我聞。問。阿難以何力故。能傳佛教。答。釋道安雲。十二部經。阿難得佛意三昧之所傳也。金剛華三時經雲。得法性覺三昧。能宣傳眾教。聞。阿難何故稱我聞耶。答。一欲息諍競之心。二生物信受。阿難是三乘之小乘。四果之下果。若不稱聞。則物情不信。諍競便起。問。有幾阿難耶。答。集法藏經雲。凡有三種。一阿難。此雲飲喜。持聲聞藏。二阿難跋陀。此雲歡喜賢。持緣覺藏。三阿難伽羅。此雲歡喜海。持菩薩藏。吉藏謂。但是一人。隨德立稱。方便示三。故法華雲。我與阿難。於空王佛所。同時發心。故知是大權。隨物異見。問。聞實是耳。何故稱我聞。答。涅槃雲。阿難聞法。如瀉水之異器。有三種。一者不覆。謂無散亂心。二者不漏。謂無忘失。三者不臭。謂無顛倒心。以三德自在。故雲我也。   又阿難從佛聞法。莫生三慧。則自在稱我。問。佛法無我。何得稱我。答。說我有三。一邪見心說。如凡夫外道。二慢心說。如諸學人。三名字說。如諸羅漢。阿難了知實相非我非無我。隨世俗故。稱之為我。即無我而我。不聞而聞。稱為我聞。一時。如是謂所聞之法。我聞為能傳之人。一時以下。證傳法可信。智度論雲。說時方人。令生信故。說若無時。則聞不可信。故須明時。問。但應言時。何故稱一。答。一謂一部之經。蓋是說一部經時。故雲一時。又是眾生心行可定之時。稱為一時。又是機教符會。無差異時。稱為一時。此皆雖釋兩字。若合解者。即目時為一。如雲一日一歲。離於時別有一耶。佛在。明說教之主也。佛法有五人說。一佛自說。二弟子說。三諸天說。四仙人說。五化人說。此經乃是淨名所說。不題淨名。非佛所說。而題佛者。若標淨名。則不成經。今欲成經。故題佛也。又標佛者。明阿難親從佛聞。不從外道天魔邊聞。故標於佛。梵音稱佛陀。此雲覺者。一曰自覺。異彼凡夫。二者覺他。簡非小道。三者覺道窮極。簡非菩薩。又天竺名佛以為天鼓。賊若應來。天鼓則鳴。賊若去時。天鼓亦鳴。天鼓鳴時。諸天心勇。天鼓鳴時。修羅攝怖。諸佛亦爾。眾生煩惱應來。佛說法令不來。惑累將滅。佛說法令滅。佛說法時。弟子心勇。佛說法時。眾魔懾怖。是故名佛為天鼓也。所言在者。即是住也。但住有二種。一者內住。二者外住。內住有四。一者天住。謂住佈施持戒。二者梵住。住四無量心。三者聖住。住空無相無作三昧。四者佛住。住諸法實相。外住亦四。一化處住。如釋伽牟尼住娑婆國土。二異俗住。三世諸佛不住俗人捨。皆棲止伽藍。三未捨壽分住。佛壽無窮。為魔王啟請。而捨無量壽。唯留八十。四者威儀住。謂行住坐臥。皆名住也。今內棲實相。外住菴園。蓋是無住而住。住無所住。故雲住也。毘耶離菴羅樹園。此明住處。說若無所。則物不信受。故次明之。處有二種。一者通處。即毘耶離城。二者別處。謂菴羅樹園。亦諠靜雙舉。道俗兼明。然至人形無定方。寧有適處。但為生物信故。委具題之。毘耶離者。毘雲好稻。謂多出粳糧。耶離翻為博嚴。即平博嚴淨。但天竺小國。即國為城。大國則城為國別稱。毘耶離者。即小國也。吉藏案善見毘婆娑。昔波羅捺王夫人懷任。忽生一片肉。形如赤槿葉。夫人以器盛之。流於江水。江水邊有一道士。依放牛入住。見器接之還家。經半月。一片忽成二片。又經半月。二片各生五胞。卻後半月。一片成女。女白銀色。一片成男。男如黃金色。道士念之。以慈力故。兩手出乳養之。道士因以二兒與牧牛人。語之雲。可以二兒為夫妻。覓平博地。安處之。二兒年十六。牧牛人見平博地。縱闊一由旬。為起立宮捨。因合為夫婦。生一男一女。如是十六迴生兒。牧牛人見其子多。更為開闊造捨。凡造十六宅。如是三過。開闊此處。故自此地。以為博嚴。菴羅樹園者。什公雲。似桃而非桃。舊翻為捺。蓋失經旨。有一女。從菴羅樹生。容貌美麗。世所絕倫。人欲見者。輸三金錢。菴羅樹女。捨園為佛立精舍。如祇陀之類。以施主標色也。與大比丘眾。此第六序同聞眾。序同聞眾。凡有二義。一者大眾圍遶。則佛德益尊。既尊其人。則受其道。二者為成信義。若侍者獨聞。未足可信。與眾共聽。則所傳為實。總該大眾。凡有四人。一影嚮眾。在座默然二發教眾。即擊揚問道。三當機眾。聞教領悟。四結緣眾。未來遠益。就序眾文。人科為二。初明眾集。次辨佛說經。眾集又兩。前明聖眾。次辨凡眾。聖主之內。初明聲聞。後序菩薩。問。何故先明聲聞。後序菩薩。答。凡論眾集。皆就顯示教門。以為次第。聲聞形備法義。心具智斷。以其兩勝。故初序之。菩薩心雖會道。而形無定方。故居其次。凡夫心形俱劣。宜最居後。但須此釋。不假餘通。聲聞眾內。須科二文。初標其名。次唱其數。所言大者。智度論雲。一切諸眾最勝故。天王等大人恭敬故。大障礙斷故。名名之為大。比丘者。蓋是出家之總號因果之通名隨言往翻。凡有三義。一者破惡。謂除身口七非。二者怖魔。必斷三界煩惱。則使魔驚怖。三者乞士。謂從俗人乞食以資身。從如來乞法以練神。兼退無積蓄之累。進有福物之功。有斯大利。故名乞士。問。餘經俱歎二眾。此教何故不歎小乘。答。聲聞常眾無會不集。更無異人。故有時不歎。菩薩多有新眾。又德量深遠。眾經離歎。歎不可盡。故常須美之。又聲聞形備法儀。心具智斷。遠近皆識。故不須歎。菩薩跡示同物。反常會道。淺識不達。謂是凡夫。所以須歎。問。若唯歎菩薩。不美聲聞。亦應但詰聲聞。不呵菩薩。答。有得大小宜並雙呵。無依二眾理應俱歎。但終為歸大莫捨小心。故猶美菩薩也。菩薩摩訶薩。第二序菩薩眾。科為五門。一標號。二唱數。三歎德。四序名。五總結。具足梵音雲菩提薩埵摩訶薩埵。但為存略。如向所標。菩提為道心。薩埵雲眾生。謂道心眾生。摩訶為大。謂大眾生也。以具足慧故名為菩薩。具方便慧雲摩訶薩。具智慧故名為菩薩。具福德故名為摩訶薩。又具般若故雲菩薩。具大悲故名摩訶薩。問。何故聲聞緣覺但有一名。菩薩之人具存二號。答。小乘但異凡夫。唯有一稱。大人雙異道俗。故有兩名。言菩薩者。異彼凡夫。凡夫不求菩提。不名菩薩。摩訶薩者。為簡二乘。二乘但求小道。無摩訶之號。三萬二千。第二唱數也。眾所知識。第三歎德。為二。初歷別歎。次總結之。歷別歎者。經師穿鑿。強生階位。今但依句釋之。則煥然可領。眾所知識者。大士處世。以慈惠益物。如日月昇天。感益之徒。誰不知識。又遠眾則知而不識。近眾亦識亦知。知其內德。識其外形。又知義則深。識義則淺。成實論雲。可知法者。第一義諦也。可識法者世諦法也。大智本行皆悉成就。前明外所識。今美內行成就大智者。謂如來一切種智也。本行者。六度十地。是大智家之本行。三萬二千。因位已窮。故本行成就諸佛威神之所建立。眾所知識。由本行成就。本行成就。由佛威神建立。始起為建。終成為立。又外為諸佛威神所建。而菩薩內德成立。建立有二。一暫建立。謂一時加與令具辨慧。二從初發心至成佛道。常護念位助。令道根成就。問。諸佛平等。普應護念。何故獨建立菩薩。答。天澤無私。不闊枯木。佛見雖普。不立無根。為護法城。上明德由佛建。今欲報恩。所以護法大士。外防邪難。內宣正道。則興法為城。受持正法。外有護法之功。內有受持之固。始則領受在心。終則秉持不忘能師子吼名聞十方。內秉妙法在心。外能師子震吼。夫心有依著。處眾便畏。懷無所寄。則宣道綽然。既能師子吼。則德音遠震。故名聞十方。問。前已雲眾所知識。今何故復稱名聞十方。答。上正一國逾揚。今則十方讚仰眾人不請友而安之。前舉名歎德。此將德顯名。真友不待請。如慈母之赴嬰兒。但不請二。一者未有善法。誘引令生。二者過去雖有道機。現在無有欲樂。而方便起發。始則安之以善根。終則寧之以佛道。紹隆三寶使不斷絕。不請明乎下化。紹隆辨於上弘。華嚴經明法品。三番釋之。初令眾生發菩提心。故佛寶不斷。為物宣說十二部經。故法寶不斷。受持一切威儀行法。故僧寶不斷。次雲讚大願故佛寶不斷。分別演說十二因緣甚深之義。故法寶不斷。修六和敬。故僧寶不斷。次雲下佛種子於眾生田。生正覺芽。故佛寶不斷。護持正法。不惜身命。故法寶不斷。善御大眾。心無憂悔。故僧寶不斷。又直釋雲。菩薩說法化於眾生。眾生得成於佛。復化眾生。所化眾生。復得成佛。如是眾生不盡。三寶不絕降伏魔怨制諸外道。紹隆明於顯正。降制辨乎權耶。外國稱為魔羅。此雲殺者。以能害慧命。故稱為怨。但說魔不同。凡有二種。一者四魔。二者八魔。四魔者。一煩惱魔。為生死因。二天魔。為生死緣。陰死二魔。是生死果。陰為其通。死為其別。故因有內外。果有通別。故立四也。言八魔者。四同上說。復有無常無我無樂無淨。破佛果四德。故名為魔。小乘不以為患。故不說之。依大乘義。入煩惱魔攝。言降伏者。小乘見四諦降煩惱魔。入無餘涅槃。降於死陰。以神通咒術。伏彼天魔。大乘降伏者。得無生忍。降煩惱魔。得法身故。降於陰魔。得無生忍及法身。故降死魔。得無動三昧。降於天魔。降八魔者。若知如來常樂我淨。故除四倒。名降四魔。降陰等四。不異前釋。吉藏謂。義論則具含四八。就文但降天魔。大士德過三界無敵。降天魔。則天無敵矣。制外道。則人無敵矣。怖之以威為降。屈之以辨稱制。人天尚其無敵。四趣何故足論。悉以清淨永離蓋纏。降制則外離眾部。永離則內除結縛。有所得心覆於正觀。稱之為蓋。繫縛行者。目之為纏。大士懷無所依。故雲悉以清淨。又雲。蓋即五蓋。謂貪慾瞋恚睡眠掉悔及疑。纏者十纏。謂無慚無愧忿覆慳嫉睡眠掉悔。小乘但明十纏。智度論明五百纏。蓋亦應有無量蓋也。心常安住無閡解脫。前歎離行。今美得行。無閡解脫。即是此經不思議解脫也。不二正觀。恆現在前。謂心常安住。虛通自在。名為無閡。塵累蕭然。故稱解脫。念定總持辨才不斷。既常安正觀。則無德不圓。念不斷則慧逾明。定不斷則心常一。持不斷則憶識強。辨不斷則化無礙。備此四門。則萬行自在。通稱不斷者。凡夫功德。經胎則失。二乘更不復生。故不名不斷。菩薩經身不失。歷劫逾明。故雲不斷。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及方便力無不具足。上美四德。今歎十行。諸波羅蜜。具橫豎二門。豎則配於十地。橫則一位具十。初地始得正觀。初離凡夫。於身命財。不生貪著。故能棄之。配於檀度。又檀為行首。喜是地初。所以相配。二地內心離惡。修行十善。故配持戒。三地信忍位滿。能忍於辱。故忍在三地。四地修習道品。懃策眾行。故以精進配於四地。五地觀乎四諦。學於五明。非定不發。故以禪為五地。六地順忍位滿。能觀十二因緣。宜用般若。居在六地。七地即空為有。善巧義彰。故以方便起於七地。八地更從諸佛。受異法門。具起諸願。故居八地。九地入法師位。具四無礙辨。於境有強用。故力在九地。十地因位已滿。決定無疑。故智為十地。此文從佈施至方便為七。力為名八。無不具足即願與智。故備於十矣。若橫論者。即一正觀。具足十門。不慳之義。名曰檀那。決了無疑。稱之為智。吉藏謂。十度橫豎。義乃有之。如詳文意。但以七法。如肇公雲。法身大士。得無生忍。以心無為。德無不為。故施極於施。而未嘗施。戒極於戒。而未嘗戒。以施極於施。故不證無為。而未嘗施。不滯於有。不證於無。名曰漚和。不滯於有。稱為般若。故於一一門。皆備二慧。名為具足。不言具足配九地十地也。逮無所得不起法忍。上無不具足。歎其行遠。逮無所得。敘其位高。大士所以具眾行者。以位在無生忍故。舉位以釋於行。逮之言及。如人不逮稱之不及。無所得。即無依無受不著不住之義也。動念生心。畢竟寂然。稱為不起。安耐實相。不悔不疑。故稱為忍。已能隨順轉不退輪。上美自悟。今歎化他。一順實相。二順機緣。三順佛旨。故言隨順。又佛為真轉。菩薩未及。但隨順轉。自我之彼故名為轉。一得不失。稱為不退但。不退有三。一位不退。謂不退為二乘。或雲外凡七心。或雲十住七心。二行不退。所修眾行。不可傾動。位居七地以下。三念不退。八地菩薩。唸唸法流。心心寂滅。今所歎者。正據第三念不退也。無生法忍。流演圓通。不繫於一人。是輪義也。善解法相知眾生根。以善解法相。知眾生根。故能轉不退轉輪。又上明自悟無生為物演說。謂一相門。名為實慧。今識法知機。謂無量相門。名方便慧。蓋諸大眾。既識法知機。則智德過物。故映蓋大眾。得無畏力。既能蓋眾。故處眾無畏。失畏生乎不定。大士既無不足。故無可畏。大論雲。菩薩自有四無所畏。一得總持。二知根欲。三不見難己不能答者。四有問能答。善決眾疑。功德智慧以修其心相好嚴身色像第一。以具此諸德。故在眾無畏。心以智慧為嚴。身以相好為飾。嚴心可以進道。飾形可以靡俗。捨諸世間所有飾好。大士修於淨業。感身相已圓不假世間所有外飾。又菩薩為尊形者。故雲嚴身耳。豈以俗飾而在心哉。名稱高遠踰於須彌。內嚴福慧。故外名高遠。自在高而不遠。遠而不高。上名聞十方取其遠。今踰於須彌明其高。深信堅固猶若金剛。所以德樹名流。由深信罕固。信有二種。一者聞信。如聞藥能治病。二者證信。如服藥病癒。驗藥為良。今所歎是後信也。物不能壞。由若金剛。法寶普照而雨耳露。深信喻若金剛。明解譬同神寶。如海生妙寶。能放光明。而雨甘露。雨如意珠也。法寶亦爾。能放意光。雨法甘露。於眾言音微妙第一。上美形心。今歎口業。豈止隨類普同。而復微妙第一。深入緣起斷諸邪見有無二邊無復餘習。上歎三業德圓。今美結習已離。問。上已明永離蓋纏。與今何異。答。上明無結。今辨無習也。了達十二緣起畢竟無生。如八不等。明其悟正。斷諸邪見。歎離於邪。但離邪有二。一者。斷諸邪見。所謂超凡有無二邊無復餘習。即是超聖。問。大論雲。為菩薩時斷煩惱。得佛時斷習氣。若無餘習。與佛何異。答。習有粗細。今但斷粗。無能習。所以雲無。猶有染法細習。故與佛為異。依地持論。明十地菩薩斷煩惱障習已盡。至佛除智障始窮。此經明盡。據煩惱障習。智度論雲。不盡約智障未傾。演法無畏猶師子吼。夫畏生乎結習。結習內傾。故外說無畏。問。上明得無所畏能師子吼。今何故重說。答。前明一切處無畏。今約演法一事無畏。又上明能令他畏。今辨不畏於他。其所講說乃如雷震。正智流潤如雨。辨音發響如雷。自有慧而無辨。辨而無慧。既歎大士無畏。則具兼二也。雷喻有五。一慈雲普覆。二慧雨流澤。三法音遠聞。四驚無明昏寢。五生長善根。無有量已過量。上明斷諸邪見。歎因累已傾。今辨以能過量。明果患盡。又三界分段果報名為有量。法身菩薩入無畏境。形不可以像取。心不可以智求。故雲已過量也。集眾法寶如海導師。上歎法身自德。此美應跡化他。引導眾人。入大乘海。採眾法寶。必獲無難。了達諸法深妙之義。善知眾生往來所趣及心所行。大士德既無窮。則歎不可盡。略以二慧。結其大歸。了達諸法深妙之義。即是實慧。善知眾生往來所趣。謂方便慧。雖知諸法畢竟空。而能了眾生心行。雖了眾生心行。而常畢竟空。是以。菩薩得無二觀也。住謂過去。來是未來。及心所行現在也。又知心所行。即知因。往來所趣。謂照果。近無等等佛自在慧十力無畏十八不共。上結歎菩薩二慧已。今所美者。鄰乎極果。故雲近也。無等等者。即所近果名。論佛無等。唯佛與佛等。是故號佛為無等等也。又實相無等。唯佛與實相等。名無等等。佛自在慧。以下出所近。果德照盡。空有名自在慧。十力降天魔。無畏制外道。十八不共簡異二乘。三科既是要門。是以別說。關閉一切諸要趣門而生五道以現其身。前歎仰鄰極果。此美府順群生。夫法身無生。而無處不生。以無生故諸趣門閉。無處不生。而生五道。為大醫王善療眾病應病與藥令得服行。上歎現生五道。此明受生意為治煩惱疾。智度論雲。老病死苦及貪瞋癡。自有生死已來。無人能治。唯有大士。善解救療。無量功德皆成就。上來第一謂歷別歎。德既無窮。述不可盡。故以四門。總而結之。無量功德。結正果德。無量佛土皆嚴淨。結依果行滿。其見聞者無不蒙益。歎形聲益物。諸有所作亦不唐捐。美三業利世。如是一切無量功德皆悉成就。總結四門。前別歎。其名曰等觀菩薩不等觀菩薩等不等觀菩薩。第四序名。上雖總歎德。今宜出別名。以四等觀眾生。為等觀。以智慧分別諸法。名不等觀。具此二義。名等不等觀。又實慧觀一相門。為等觀。方便慧觀差別門。名不等觀。具此二義。為等不等觀。定自在王菩薩者。於諸定門。入住出自在無礙也。法自在菩薩者。以智慧門說法自在。法相菩薩者。功德法相現於身也。光相菩薩者。光明之相。現於身也。光嚴菩薩者。以光明莊嚴身也。脫大嚴菩薩釋寶積菩薩者。積聚智慧寶也。辨積菩薩。積聚四辨也。寶手菩薩者。手內出無量寶也。寶印手菩薩者。手有寶印。又解印者雲相。手有雲寶之相也。常舉手菩薩者。上示涅槃。令物樂也。常下手菩薩者。下示生死過患。使物厭之也。常慘菩薩者。眾生苦輪轉恆轉。大士悲心常切也。喜根菩薩者。於實相內生喜也。喜王菩薩者。喜有二種。一不淨。二清淨。今是淨喜。故名為王也。辨音菩薩者。於四辨內從辭辨得名也。虛空藏菩薩者。實相慧藏如虛空也。執寶炬菩薩者。執慧寶炬。除眾闇冥也。寶勇菩薩者。勇於德寶亦得寶。故能勇也。寶見菩薩者。以慧寶見諸法也。帝網菩薩者。幻術經名帝網。此大士神變自在。猶如幻化。故借帝網。以名之也。明網菩薩者。手有縵網。放光明也。無緣觀菩薩者。觀實相時。內外並冥。緣觀俱寂也。慧積菩薩者。積聚智慧也。寶勝菩薩者。功德之寶。超勝世間也。天王菩薩者。天有四種。一假名天。人王是也。二生天。從四天王至非想天是也。三淨天。諸餘賢聖是也。四第一義天。十地菩薩是也。今是第四。故雲天王也。壞魔菩薩者。行壞魔道也。雷電得菩薩者。因雷電光而得悟道。從事得名也。自在王菩薩。功德相嚴菩薩。師子吼菩薩。此三菩薩。義可解也。雷音菩薩。山相擊音菩薩。以大法音。消伏強剛。音聲震擊。若二山之相搏。兩雷相搏也。香象菩薩者。青香象也。身出香風。菩薩身出香風亦如是也。白香象菩薩。其香最勝。大士身香亦如是也。常精進菩薩。始終不退。不休息菩薩者。上從得以受稱。此因離過以為名也。妙生菩薩者。生時有妙瑞也。華嚴菩薩者。以三昧力。能現眾華。遍滿虛空大莊嚴也。觀世音菩薩者。此菩薩凡有四名。一觀眾生口業令得解脫。名觀世音。二者觀身業。名觀世身也。三者觀意業。名觀世音。四者名觀世自在。總鑒三業也。得大勢菩薩者。有大勢力。以大神力。飛到十方。所至之國。六反震動。惡趣休息也。梵網菩薩者。梵謂四梵行。網言其多也。寶杖菩薩者。憑杖法寶。故雲寶杖也。無勝菩薩。嚴土菩薩。金髻菩薩。閻浮檀金在髻。珠髻菩薩。如意寶珠在其髻內。悉見十方世界及眾生行業果報因緣也。彌勒菩薩。此翻為慈。是其姓也。字阿逸多。南天竺婆羅門子。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此言妙德。羅什雲。從小至大。故二人在後。又雲。二人在此方為大。餘方為小。亦應在後。吉藏謂。三萬二千。不可具載。故以二人攝之。彌勒菩薩。此雲大士。文殊他方菩薩。又彌勒當成正覺。文殊以曾作佛。又彌勒受於佛位。文殊不受佛位。故曰王子。以此三雙。總收一切也。如是等三萬二千人。第五總結也。復有萬梵天王屍棄等從餘四天下來詣佛所而聽法。自上已來。明於聖眾。從此以後序凡眾。聖有二。一者聲聞。二者菩薩。凡眾亦二。初明幽眾。次序顯眾。梵翻為淨。謂色界初天。屍棄譯為頂髻。又翻為火。吉藏謂。頂有炎如火光。在頂如髻。義既兼兩。故譯人互翻。法華經雲。三千大千世界主梵天王名屍棄。則知但有一天。而言萬數者。從餘四天下來也。釋僧肇雲。或從他方佛土來也。復有萬二千天帝亦從餘四天下來在會座。梵為色界之主。釋是欲有之初。又梵為空住。釋是地居。又梵得那含。釋證初果。自勝之劣。以為次第。並餘大威力諸天龍神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等悉來會座。上序二天。今明八部。大威力者。除梵釋以外。取諸餘天也。龍有二種。一地住。二空住。龍是畜生。就道而言。不及鬼神。次在天者。一果報勢力最大故。有五不思議。而龍力為一。二者梵王為千佛請主。龍王護千佛經藏。三龍興雲注雨。調適陰陽。於物有益。故次天也。神者。羅什雲。受善惡雜報。似人天而非人天也。夜叉。此雲輕捷。又亦翻為貴人。凡有三種。一在居地。二空住。三在天上。佛初轉法輪。地夜叉唱告。空夜叉聞。空夜叉唱。天夜叉聞。如是展轉。至於梵世。所以有此三品。初但施餘物。故不能飛行。次施牛車。故能遊空。有次修因轉勝。與天同住。守城池宮捨。乾闥婆。此雲香陰。謂以香為食。及身出香。是諸天樂神。住在香山。諸天心念須作樂者。其身異相。即飛上天而奏樂也。阿修羅。此雲無酒神。凡有二說。一過去持不飲酒戒。感得此神。二現世採華釀海為酒。而遂不成酒。海變為苦鹹。故稱無酒。毘婆沙翻為不端正。男醜而女妍也。迦樓羅。此雲金翅鳥。亦翻為鳳皇。具有四生。食四生龍。卵生金翅但食卵生。胎生食二生龍。濕生者噉三生龍。不能食化生。化生鳥具能食四生龍也。緊那羅。翻為疑神。頭有一角。面似人。見者疑雲。為人耶。為不人耶。故為疑神。亦是諸天樂神。與乾闥婆。番次上下。而小劣於香陰也。摩□羅伽。此雲地龍。又大蟒蛇。亦云腹行。此八部並變為人形。來在座聽法也。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俱來會座。上序幽眾。今明顯眾。比丘猶是乞士。尼翻為女。優婆塞雲清信士人。優婆夷為清信女。尼夷雖異。同目女。但欲分道俗異。故譯經者兩出。彼時佛與無量之眾恭敬圍繞而為說法。上來第一明眾集。此第二序佛為說法。文有三句。謂法譬合。問。何故明佛說法。答。佛與淨名。二心相鑒。淨名託疾方丈。如來菴園說法。為之集眾。然後始得遣便慰之。問。說何等法耶。答。相傳雲說普集經。譬如須彌山王顯於大海。第二譬說歎佛也。須彌為妙高山。亦云安明山。出水三百三十六萬里。入海亦然。安處眾寶師子之座蔽於一切諸來大眾。第三合譬歎也。   維摩經義疏卷第一   弘安七年十一月六日於禪院加點了定謬多矣        東大寺大沙門聖然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81 維摩經義疏   維摩經義疏卷第二   胡吉藏撰     佛國品末   方便品   爾時毘耶離城有長者子名曰寶積與五百長者子俱持七寶蓋來詣佛所頭面禮足各以其蓋共供養佛。序分為二章。證信已竟。今是發起序也。證信亦名通序。通是同義。如是六事。眾經大同。故名通。發起序。亦名別序。眾經各別。如勝鬘則父母遣書。此經明長者獻蓋。由斯各異。故名別序。又名通序。亦名經後序。當說經時。猶未安之。將入涅槃。方後始立。別序。亦名經前序。將說經前。有斯由致。名經前序。又經後序。亦名未來序。為令未來經生信。經前序。亦名現在序。為利現在故。動地雨華。然實含四義。但隨寄一名也。別序之內。開為三章。一長者獻蓋。二如來納受。三時眾喜敬。問何故。餘眾遠而先來。寶積近而後至。答。大士進止。必利有緣。故將都集。然後方至。又寶積。實以先來。但聞法歡喜。奉蓋供養。兼欲起發淨土。故序之。二意之中。後意為正。何以知之。前已列寶積菩薩竟。故知前已來也。但聞法喜悟。設供開宗。故後序之耳。而奉蓋者。彼國貴人。持寶蓋而行故。即捨所珍。以供養佛。又因此獻財。發淨土之法。則福慧具足。自他兼利。佛之威神下。第二如來納受。神通有四。一如意通。轉變自身。大音遍至。二如幻通。改變外物。三法智通。通達諸法。四聖如意通。能於六塵自在。不隨緣變。今之威神。即前二也。令諸寶蓋合成一蓋遍覆三千大千世界。羅什雲。現此神變。其旨有二。一者現神變無量。顯智慧必深。二者寶積。獻其所珍。必獲可重之報。明因小而果大矣。吉藏謂。合蓋為一。有五因緣。一即事受用。如合四缽成於一缽故也。二者合成一蓋。現諸佛國。因此得說淨土法門。三者欲開不思議宗。蓋不闊而覆大千。土不狹而現其內。釋迦略闡於前。淨名廣敷於後。利成之道既彰。信解之心彌固。四者。欲明諸法無決定相。多非定多。多可為一。一非定一。一可為多。令悟實相。未曾多一。第五表諸長者現在同悟無生。未來同成一法身果。如蓋之普覆。而此世界廣長之相悉於中現。上明蓋覆大千。此辨土現其內。又此三千大千世界諸須彌山雪山目真鄰陀山摩訶目真鄰陀山香山寶山金山黑山鐵圍山大鐵圍山此明世界諸山。現於寶蓋。大山有十。須彌最高。處在其間。餘九漸小。圍遶之。大海江河川流泉源。泉岳既是仁智所欣。故次山序水。及日月星辰天宮龍宮諸尊神宮悉現於寶蓋中。山水明其地處。此文次序天宮。日月星辰。所謂三光。諸尊神宮。八部住處。又十方諸佛諸天說法亦現於寶蓋中。自上已來。但序娑婆一界。從此已下。普現十方佛土。諸長者子。雖發道心。而未修淨土。欲說供養之情。啟淨國之志。故因其蓋。普現十方淨穢佛土。令捨穢心而修淨土行也。三千為一世界。如是數至恆沙。為一世界。恆沙一世界。為一世界海。恆沙世界海。為一世界種。恆沙世界種。為一佛世。爾時一切大眾睹佛神力嘆未曾有合掌禮佛瞻仰尊顏目不暫捨。此下第三時眾喜嘆。以信樂之誠發內。故瞻嘆之相現於外也。長者子寶積即於佛前以偈頌曰。上通序大眾歡喜。此別明寶積稱嘆而說偈。凡有二意。一以略言攝佛眾德。二令辭巧聞者悅心。莫問言數少多。要備四句。方乃成偈。偈是梵音。頌是此說。兩合明也。所以偈嘆者。有四因緣。一者奉蓋。為明財供。說偈讚嘆。辨法供也。二者上以身業恭敬。今以口業供養。三者前明形敬。不足以寫心。今以心思妙言。詠之於口。則具三業。四者如來說法現通。大眾雖復喜敬交集。而未達其所由。故說偈讚釋。令時會領悟。偈有五章。一嘆本德。二美跡用。三重嘆本。四重美跡。五總結嘆。目淨修廣如青蓮。此句嘆佛形也。形有五相。目為其首。就初而嘆。又世俗常雲。七尺之身。不如一尺之面。一尺之面。不如一寸之眼。故頭為一身之最。目為一面之標。就勝而嘆。又佛以慈眼。等視眾生。慈為德本。故就本而嘆。又寶積瞻顏作頌。故嘆眼也。智度論雲。陸生須曼為最。水生青蓮第一。天竺有青蓮花。其葉脩而曠。青白分明。有大人眼相。故藉以喻焉。心淨已度諸禪定。目淨所以嘆形。心淨所以嘆德。目為五情之初。心為萬德之本。故嘆心也。又心淨則目明。舉心以證目。禪定深曠。喻如大海。唯佛淨心。乃窮其岸。故稱為度久積淨業稱無量。形德所以俱妙者。必由久淨三業。此舉因行。釋果德也。因果既妙。則十號外聞。故雲稱無量也。   導眾以寂故稽首。以德樹名流。故能導物。導眾之法。謂寂滅無為。如法華雲。究竟涅槃。常寂滅相。蓋是諸法實體。故偏說之。此一嘆訖。所以稽首。又上口業。今身業敬也。此偈始終。合有五對。謂形心。因果。德名。自他。讚敬也。既見大聖以神變普現十方無量土其中諸佛演說法於是一切悉見聞。此第二歎跡。以形德為本。神通之用為跡。故初歎德本。今美跡用。正觀論雲。聖有三種。一外道五通。二羅漢緣覺。三法身大士。佛於三聖獨尊。故稱為大。不測為神。改質稱變。既見合蓋之神變。而復現十方國土。及以諸佛等演教門。此三為應。眾會見聞。即是感也。法王法力超群生常以法財施一切。此第三重嘆本德。就此文內。凡有五嘆。一法王嘆。二法海嘆。三山王嘆。四虛空嘆。五人寶嘆。法王嘆者。前嘆神通。今美說法。神通令物殖福。說法使其生慧。又神通發其信心。說法生其慧解。俗王以俗力勝民。故能澤及一國。法王以法力超眾。故能道濟無疆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上標法王。今釋之也。法乃無窮。而不離二諦。故就二諦。以釋法王。善分別俗。而不違真。稱為不動已於諸法得自在是故稽首此法王。嘆法王三門。初標次釋。今是結也。俗王則自在於民。法王則自在於法。以法無定相。隨物辨之。而普順理應機。故稱自在。又即上說俗不動真。談真不乖俗。即是自在也。二句嘆訖。所以稽首。說法不有亦不無。前嘆說俗不違真。此明言會中道。有三。一即上二諦。合為中道。以俗諦故。不可為無。真諦故。不可為有。如來立二諦。為破有無二見。故論主。釋大品。菩薩住二諦中。為眾生說法。為著有者說無。為著無者說有。即其事也。二者以有無二諦。為明非有無中道。如華嚴(五卷)雲一切有無法了達非有無也。三者單就二諦。各明中道。俗諦是因緣假有。假有不可定有。假無不可定無。非有非無。即是中道。真諦亦爾。假有不可定有。假無不可定無。即是中道。今言說法不有亦不無。含此諸意也。釋僧肇雲。欲言其有。有不自生。欲言其無。緣會則形。會形非謂無。非無非謂有。故雲說法不有亦不無。肇公又雲。且有有故有無。無有何所無。有無故有有。若無無何所有。然則自有則不有。自無則不無。此法王之正說也。詳肇其。意。前就二諦。明非有無。後之一通。雙泯真俗。吉藏謂。若據斥病。通此文者。僧佉執因內定有果。衛世執因內無果。毘曇明三世實有。成論辨三世實無。如此內外。並非正說。如來所演。離斯有無。故雲說法不有亦不無。以因緣故諸法生。既離定有無。即是因緣生也。離定有無。所謂破邪。因緣所生。名為顯正。文約義周。無我無造無受者善惡之業亦不亡。前單就法。明非有非無。此合就人法。辨非有無也。以無我人。是故非有。而不失因果。所以非無。問。若無真我人。亦無定性因果。既有因緣因果。亦有假名我人。有則俱有。無則雙無。今何故無人而有於法。答。實如來問。但今為破斷常。顯示中道。故明無人而有於法。所以然者。以無人故。破其定常。以有法故。非是斷滅。故遠離二邊。稱為中道也。問。我造受者。此三何異。答。我為真宰之主。此為體也。能造善惡之因。受禍福之報。此二為用。是故異也。始在佛樹力降魔。此第二就法海嘆。自上以來。嘆佛在菴園演於大法。從此已下。追序往昔說小乘教。若次第而言。應前序小。後述於大。但據即事而嘆。故初大次小。問。何故嘆小耶。答。欲明道門。未曾大小。如來趣大小緣。故有大小方便也。二者此文未必是小。但寶積是始終遍嘆。故有此章來也。道力之所制。非魔兵之能敵。故言始在佛樹力降魔也。得甘露滅覺道成。前明降魔。此辨成佛。寂滅之法。喻如甘露。得斯法故。大覺道成。已無心意無受行而悉摧伏諸外道。吉藏曾見。僧叡義疏。述什公意雲。此句應在降魔之前。初出家時。受學外道。行眾苦行。爾時無悕道之心受學之意。欲示難行能伏諸外道。故言以無心意無受行。然後降眾魔。成正覺。轉法輪。現三寶。是為次第。而在後列者。但成佛已後。正悟既彰。則示前苦行。伏邪義顯也。有人言。無心者。無識陰也。無受行者。無受想行三心也。以無心而伏故。無不伏。三轉法輪於大千。言三轉者。一示轉。謂此是苦。此是集。此是滅。此是道。二勸轉。苦應知。集應斷。滅應證。道應修。三證轉。苦我已知。不復更知。集我已斷。不復更斷。滅我已證。不復更證。道我已修。不復更修。一轉生眼知明覺四心。三轉生十二心。名十二行法輪也。依毘曇義。約三根人故。有十二行。依成論師。初轉生聞慧。次轉生思慧。三轉生修慧。其輪木來常清淨。初在鹿苑。雖復三轉。而實無所轉。故雲常淨。叡公雲。法論無漏無相。體無增損。有佛則轉。無佛則癈。用捨在人。而性相不異。天人得道此為證。天謂炎魔天子。八萬天也。人即陳如五人。聞轉法輪。證初道也。吉藏依毘婆娑。五人之內。但陳如一人。得初道。餘四人。爾時住四善根。至夏初。方乃得道。三寶於是現世間。覺道既成。佛寶也。法輪既轉法寶也。五人出家得道。僧寶也。於是言其始也。以斯妙法濟群生一受不退常寂然。前辨天人成聖。此句簡異外道。九十六種。道之上者。亦能斷結。生無色天。但其道不真。要還墜三塗。佛以四諦妙法。濟三乘眾生。無有既受而還墜生死者。故曰一受不退。永畢無為。常寂然也。度老病死大醫王。老病死淵。深曠難越。唯佛能令彼我皆度。稱大醫王當禮法海德無邊。法輪淵曠。喻之如海。流潤無崖。謂德無邊。此一嘆訖。故復稱禮。毀譽不動如須彌。此第三山王嘆也。既處世說法。必有八風。故按前文。生此嘆也。利衰毀譽稱譏苦樂八法之風。不動於佛。猶如四風之吹鬚彌莫能傾搖。利衰約財也。榮潤已為利。侵奪已為衰。毀譽稱譏。此四約口。罵辱為毀。過分讚嘆為譽。當善道善為稱。當惡道惡為譏也。苦樂就身。損身命為苦。益身命為樂。然利等四。能生貪心。衰等四。能生瞋心。既有貪瞋。必有癡使。佛三毒已斷。故八風不搖。於善不善等以慈。截手不慼。捧足不欣。善惡自彼。慈覆不二。心行平等如虛空。第四虛空歎。所以善惡不動者。由心行如空。釋上義也。夫有心則有封。有封則不普。以聖心非心。故平若虛空。孰聞人寶不敬承。此第五人寶嘆也。以心行如空。則越於人外。故為人之寶。在天為天寶。在人為人寶。寶於天人者。豈天人之所能。故物莫不敬。今奉世尊此微蓋於此現我三千界諸天龍神所居宮乾闥婆等及夜叉悉見世間諸所有十力哀現是化變眾觀希有皆嘆佛今我稽首三界尊。此第四重嘆跡用。就文為兩。初嘆恩深難報。次美三密難思。前有四句。初自陳所奉至微。次辨所現至大。三明慈哀所現。四稱嘆稽首。大聖法王眾所歸淨心觀佛靡不欣各見世尊在其前斯則神力不共法。此第二嘆三密難思。初嘆身密。次嘆口密。依智度論。身密有二。一者止現一身。遠近之眾。各見於佛對面在前。如一月昇天。影現百水。二者如來隨現一身。能令萬類各見己佛。如天見佛為天。人則睹佛為人。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皆謂世尊同其語斯則神力不共法。此嘆口密。就文為三。初明隨吐一音。萬類異解。次辨止說一法。而隨義普行。後明說事是同。而欣憂兼發。問。以何為一音。答。有人言。一法身也。以法身不二。故名為一。從一法身出音。名為一音。有人言。一時之中。並出眾音。各不相知。故雲一音。有人言。五音之中。隨吐一音。而萬類各解。毘婆娑雲。佛身為天竺之身。音為天竺之音。故初轉法輪。依天竺語。說於四諦。人則聞於人語。天則聞於天語。異類亦然。今用此釋。而稱不共者。二乘但能以一音為一。多音為多。不能隨吐一言萬類同解。故稱不共。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各各隨所解普得受行獲其利斯則神力不共法。此明止說一法隨義普行。而好施者聞施。好戒者聞戒。各蒙利益。佛以一音演說法或有恐畏或歡喜或生厭離或斷疑斯則神力不共法。此明說事是同。欣憂兼發。叡公雲。如說一苦法。生四種心。有人聞苦。生怖畏。有人聞苦。識苦為苦。則生歡喜。有人聞苦。厭患生死。有人聞苦。知實是苦。斷疑網心。有人言。聞於異法。生四種心。聞三塗苦則怖畏。聞人天妙樂則歡喜。聞不淨則厭離。聞因果則斷疑。稽首十力大精進稽首已得無所畏稽首住於不共法稽首一切大導師。此第五總嘆。望前身口。即是意密。就文為二。初得離門歎。次就空有門嘆。此就所得嘆也。嘆所得事二句。初嘆自德。大導師下。歎化他。原令出三界。謂小導師。令絕出三界內外。至於佛道。大導師也。稽首能斷眾結縛稽首已到於彼岸稽首能度諸世間稽首永離生死道。此嘆所離也。歎所離中亦二。一歎自離。能度諸世間。歎能令他離。他離中。離果患。自離。總離因果也。悉知眾生去來相。就相就空有門嘆。初據有門。眾生業行。往來於六趣。心馳騁於是非。悉知之也。善於諸法得解脫。我染諸法故。諸法縛我。我心無染。則萬縛斯解。以眾生往來。故是繫縛。悟來體畢竟無所來。故得解脫。如中論縛解品。常無常門。求往來不得。五求門。不見眾生不得。故無可往來。有常無常。求往來不得。故無復往來。即縛解脫。不著世間如蓮華下。第二就空門嘆也。常善入於空寂行者。釋不著世間也。以善入空寂然棄其心。故於世間不著。又雖在世間。常入空寂。故不著世間也。而言善入。邪見人亦入空。謂無因果。二乘入空。即便取證。又菩薩功用心入空。此有三種。能非善入。與此相違。善入空義也。出入自在。而不乖寂。故雲常善也。達諸法相無量礙者。雖有常空。雖空常有。故無礙也。稽首如空無所依者。心境無寄。如空無依也。此就空門嘆也。爾時長者子寶積說此偈已白佛言世尊是五百長者子皆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序分竟前。今是正說。文開四章。一長者發問。次如來誡許。三受旨一心。四正酬其問。前章為二。初自敘發心。次問佛淨土。所以明斯二者。大士要先發心。而後修行。故善財雲。我已發菩提心。而未知何修菩薩行。今亦然也。阿耨多羅。此言無上。三藐三。雲正遍知。菩提言道。謂其道真正。無法不知。正遍知也。願聞得佛國土清淨唯願世尊說諸菩薩淨土之行。此下第二正發問也。前既發菩提心。今次問菩薩行。菩薩要行。凡有二種。一成就眾生。二淨佛國土。不問成就眾生。偏問淨佛土者。由寶積獻蓋。如來現土。故偏問之。就問為二。初問淨土果。故雲願聞得佛國土清淨。得佛土清淨者。即是佛所得淨土果也。唯願世尊說諸菩薩淨土之行。此問淨土因也。夫土所以淨者。必由於行。故請說行也。凡行必存學人。故雲菩薩。此問乃是如來現蓋之所由。寶積俱詣之本意也。佛言善哉寶積乃能為諸菩薩問於如來淨土之行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第二嘆問誡聽許說。問既會理應機。所以須嘆。再言諦聽者。令其注心聞法。生三慧也。諦聽為聞慧。善思為思慧。念之為修慧。當為汝說。此許說也。於是寶積及五百長者子受教而聽。第三受旨一心佛言寶積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第四正酬其問。總談佛土。凡有五種。一淨。二不淨。三不淨淨。四淨不淨。五雜土。所言淨者。菩薩以善法化眾生。眾生具受善法。同搆善緣。得純淨土。言不淨者。若眾生造惡緣。感穢土也。淨不淨者。初是淨土。此眾緣盡。後惡眾來。則土變成不淨也。不淨淨者。不淨緣盡。後淨眾來。則土變成淨。如彌勒興之也。言雜土者。眾生具起善惡二業。故感淨穢雜土。此五皆是眾生自業所起。應名眾生土。但佛有生化之功。故名佛土。然報土既五。應土亦然。報據眾生業感。應就如來所現。故合有十土。就淨土中。更開四位。一凡聖同居土。如彌勒出時。凡聖共在淨土內住。亦西方九品往生為凡。復有三乘賢聖也。二大小同住土。謂羅漢辟支。及大力菩薩。捨三界分段身。生界外淨土中也。三獨菩薩所住土。謂菩薩。道過二乘。居土亦異。如香積世界。無二乘名。亦如七寶世界。純諸菩薩。四諸佛獨居土。如仁王雲。三賢十聖住果報。唯佛一人居淨土。諸淨土住。不出此四。即是從劣至勝。為次第。並有文證也。問。以何為土體。答。土體有三。一橫論。其體有五。謂化處淨。化主淨。教門淨。徒眾淨。時節淨。無力兵等。二若就三世間作明。國土世間。則以七珍為體。三者豎論義。望道而言。土以不土為體。要由不二。方得有土。即是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也。就文為二。初明修淨土意。次正答淨土因果。所以開此二者。夫有所說。必須前序來意。然後方得詶其問耳。來意有二。初明取報土意。次明取應土意。取土之意。唯此二也。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者。此標取土意也。菩薩取土。由大悲起。大悲由眾生起。眾生是取土之緣。緣中說果。故言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緣中說果者。如人言食金。金不可食。因金得食。故言食金。又眾生是菩薩佛土者。下佛自釋之。所以者何菩薩隨所化眾生而取佛土。釋上義也。疑者雲。土是已報。雲何乃說他眾生類。為我佛土。是故釋雲。菩薩取土。本為眾生。因眾生故。詺眾生以為佛土。隨所化眾生而取佛土者。此明生善義也。隨以何法。化於眾生。若施。若戒。各隨彼所行。來生其國。若因持戒。則其地平生。若因行施。則七珍具足。略舉二法。餘皆類然。又雲。隨所化眾生之多少。取佛土是闊狹也是以。佛土或如四天下。或以三千。或以恆沙為一國也。什公。亦有此意。今謂。具含二義。一隨生善之淺深。二隨人之多少也。隨所調伏眾生而取佛土。前句明生善之淺深。此文滅惡之多少。故取佛土之精粗也。隨諸眾生應以何國入佛智慧而取佛土隨諸眾生應以何國起菩薩根而取佛土。前之兩句。明取報土意。今亦二句。明取應土意。應以何國者。若應見淨土以得悟故。示之以寶玉。若應見穢國以受道故。現之以土沙。入佛慧者。依肇公。七地所得無生慧也。故大品雲。七地名佛眼地。起菩薩根者。六住已下菩提心也。有人言。初地得於真解。生在佛家。為入佛慧。此心乃至十信。為菩薩根。有人言。隨所化眾生。化外凡夫。令生信解。隨所調伏。教內凡夫令修起眾行。此二句。化地前人。取佛土也。今文二句。化登地已上。入佛智慧。謂入佛果。起菩薩根。正辨修因。此之四句。攝所為之緣。始自外凡。終起佛果。但明取佛土意。不判報應不同也。所以者何菩薩取於淨國皆為饒益諸眾生故。釋上取土意。就文為三。謂法譬合。此法說也。應有問發起雲。菩薩成佛。得土自安。何故偏言為眾生耶。所以者何。即答問也。夫法身無像。豈有土耶。而今取淨國者。皆為益物耳。譬如有人欲於空地造立宮室隨意無礙若於虛空終不能成。此譬說也。應有疑雲。觀空之慧。能治感染。可得淨土。為眾生是取有之心。雲何能得淨土。是故舉譬之。夫造立宮室。要須二。一者虛空。二者依地。宮室始成。菩薩空心。依眾生地。方得淨土。若但空。無有地者。室終不成。二乘但修空觀。不為眾生。故無淨土。菩薩如是為成就眾生故願取佛國願取佛國者非於空也。此合譬也。寶積當知直心是菩薩淨土。自上已來。明取土意竟。從此已後。正答淨土因果問也。又上明菩薩為眾生取佛土。是大悲門。今明淨土因果。是修行門也。又上願門。今是行門。願門者。故文雲願取佛土。今正明修行。又上明眾生是佛土。緣中說果。今直心是佛土。因中說果。凡有七章。如去章中釋之。就文為二。初正明淨土因果。第二釋疑。前章又兩。初明行體。初辨修行次第。初有十七句文。一一句內。具詶因果二問。前舉因答其因問。次舉果詶其果問。前明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就緣說果名。直心是淨土因。即因說果名。所以就因之與緣明淨土者。夫取淨土。要具二義。一者要先起大悲為眾生。二由菩薩修直心等行。具此二條。方得佛土是以。前文就緣說果。此章就因說果。直心者。凡夫滯有。二乘偏滯空。並為邪曲。菩薩行正觀。名正直心。此心為眾生之本。淨土之基。故命初說也。菩薩成佛時不諂眾生來生其國。上明直心。詶淨土因問。此答淨土果問。寶積前問果。後問因。據說問也。前答因。後答果。謂修行次第也。菩薩成佛時。此句答上願聞得佛之言也。不諂眾生來生其國。此答上國土清淨也。菩薩自修正觀。化物亦令得此心。故眾生。現在與大士同悟。未來將菩薩同生。故言不諂眾生來生其國。不諂直心。名殊體一。深心是菩薩淨土。自有雖復正直。未必深入。故今明。發心之始。始於正觀。正觀逾明。稱為深心。以深固難拔。深心義也。菩薩成佛時具足功德眾生來生其國。在心既深。眾德必備。故具足功德眾生。來生其國也。問。菩薩自修深心。雲何具足功德眾生。來生其國。答。前已通。今更有三義。一者深心。是淨業之力。自然。具足功德眾生。來生其國。如屠殺人。自然能感屠殺眷屬。來生其國家。二由大士深心。令深心人愛念親近菩薩故。來生其國。三由深心故。得土妙人皆樂生。故修深心往生其國。一門既爾。餘行類然。大乘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大乘眾生來生其國。三心次第者。夫欲行大道。要先直其心。心既正直。然後入行。入行能深。則普運一切。普皆趣佛。名菩提心。是為次第。佈施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一切能捨眾生來生其國。上標三心。此去備修眾行。六度是菩薩要法。故建首明之。外捨國財身命。內捨貪愛慳嫉。名一切能捨。持戒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行十善道滿願眾生來生其國。十善名為舊戒。有佛無佛。常有此法。偏舉之。戒具則無願不滿。如天德瓶。故言滿願眾生來生其國。忍辱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三十二相莊嚴眾生來生其國精進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懃修一切功德眾生來生其國禪定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攝心不亂眾生來生其國智慧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正定眾生來生其國。得正智慧。決定法相。名正定。正定聚者。依小乘。忍法已去不退。為凡夫。依大乘。則六心已上不退。為二乘位正定聚也。四無量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成就慈悲喜捨眾生來生其國。良由內有四等故。能行六度。故次說之。小乘四心。但緣欲色二界眾生。非真無量。大乘四心。周被無際。名無量也。四攝法是菩薩淨土。四等是濟物之心。四攝為化緣之事。內外不同。故次說也。所言四者。謂佈施。愛語。利益。同事。行此四法。攝取眾生。令其住理。故名為攝。佈施與檀那異者。直捨財施人。名為佈施。以施攝物。令其入道。目之攝菩薩成佛時解脫所攝眾生來生其國。解脫謂涅槃也。菩薩因時。以四攝攝眾生。所攝眾生。後必得解脫果。故此眾生。為解脫所攝。即是解脫。住理為攝義。又釋義言。菩薩既攝眾生。則眾生繫屬菩薩。故今明得解脫。為解脫攝取。非為繫屬於已。故攝之也。方便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於一切法方便無礙眾生來生其國。始自直心。終於四攝。必須方便。則不隨二乘。超於三有。故次明方便。方便者。巧方便慧也。積小德而獲大功。處有不乖寂。居無不失化。無為而為不為。方便無礙也。三十七品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念處正懃神足根力覺道眾生來生其國。三十七品。為趣涅槃。以有方便。能行道品。不證二乘地。故次說也。三十七道品者。謂三四。二五。單七。隻八。合三十七也。三四者。四念處。四正懃。四如意足。二五。謂五根。五力。單七七覺。隻八正道。稱道品者。道謂菩提。品為品類。此三十七。皆是趣菩提行。而有品類不同。別有大科。不具釋也。迴向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得一切具足功德國土。以有方便。行於道品。既不墮二乘。復迴此善根。向於佛道。故次明迴向。又凡夫功德。為向三有。小心作善。為向二乘。此並招小報。今迴此二善。令向佛道。便得大果。故後文說迴向。為大利也。又迴向者。迴己善根。向於眾生。故名迴向。以獨善則福少兼濟則利多也。又迴己善根。向於實相。故名迴向。前三雖向佛向人。若取相分別。其報則少。若一毫之善。向於實相。實相是理。善解實理。則福等虛空故。後三句。但言國土。不語眾生者。為存略故也。說除八難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國土無有三惡八難。修淨土。凡有二行。一修善法。謂起淨土行。二說除八難。明離惡法。謂捨穢土行。自上已來。初行已竟。此明第二行也。八難者。三塗即三。人間有四。一生盲聾。此是苦報。二世智辨聰。邪見煩惱。此二正是難體。三佛前後。此明時為難。四北方。此以界為難。五長壽天。亦以處為難。則知八難具五道也。說除八難者。依成實論。四輪治之。一住善處輪。治三塗北鬱及長壽天五難也。二依善人輪。治佛前佛後難。三自發正願輪。即正見心。治世智辨聰難。四宿植善根輪。治生盲聾難。若約行治者。持淨戒。治三塗難。樂法施。治聾盲難。修正法。治世智辨聰難。供諸佛。治佛前佛後難。修集正觀。治北方及長壽天難也。自守戒行不譏彼闕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國土無有犯禁之名。自守戒行。謂自持戒也。不譏彼闕。謂不見他過。以此二緣。故國無犯禁之名。況有犯禁之事。十善是菩薩淨土。前明自守戒行。謂持出家戒也。今行十善。即在家戒也。菩薩成佛時命不中夭。不殺生報也。大富。不盜報也。梵行。不婬報也。所言誠諦。不妄語報也。常以軟語。不惡口報也。眷屬不離善和諍訟。不兩舌報也。言必饒益。不綺語報也。不嫉不恚正見眾生來生其國。此明意三報也。問。十善有幾品耶。答。如地經。凡有四品。凡夫。二乘。菩薩。佛也。十善所以名道者。凡有二義。一者對因。以暢前因。故名為道。二對後果。通人俱至佛果。後名為道。問。何故最後說十善耶。答。並會上眾行。成身口意淨。為土之本也。如是寶積菩薩隨其直心則能發行。自上已前。正明修淨土行。從此已後。辨修行次第。隨其直心。謂正信心也。既有正信之心。則能發起眾行。隨其發行則得深心。既能發行眾善。則正觀轉明。故明深心。隨其深心則意調伏。觀心既明。則棄惡從善。是名調伏。隨其調伏則如說行。心既調伏。則能如佛說行。隨如說行則能迴向。既如佛說行。則能迴其所行。趣向佛道也。隨其迴向則有方便。既能迴向佛道。則不隨三有。故名為巧方便。隨其方便則成就眾生。什公雲。方便有三。一善於自行。而不取相。二不取證。三善化眾生。隨成就眾生則佛土淨。眾生既淨。則無穢土。隨佛土淨則說法淨。既處淨土。則不說雜教。名說法淨。隨說法淨則智慧淨。既有淨說。則有法智慧生。隨智慧淨則其心淨。淨智既生。則心淨也。智慧之本。則是其心。故雲心淨。隨其心淨則一切功德淨。心淨是本。以本淨故。一切淨也。是故寶積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上來雖明眾行。為淨土因果。原其大歸。則心為其本。故地經雲。三界五道。皆由心作。故欲得淨土。宜淨其心。問。隨其直心。終訖一切功德淨。可約位明不。答。略擬宜之。外凡初起十信。名為直心。既有信心。則應修行。故內凡夫。名為發行。初地已上。修治地業。名為深心。二地持戒防惡。名為調伏。三地依聞修定。名如說行。四地至六地。修於順忍。趣向無生。名為迴向。七地習於十方便故。能成就眾生。八地修淨佛國土。名佛土淨。九地辨才。為人說法。名說法淨。十地成就智波羅蜜。名智慧淨。等覺地。即金剛心。名為心淨。妙覺地。行願既圓故。一切功德淨。爾時舍利弗承佛威神作是念若菩薩心淨則佛土淨者我世尊本為菩薩時意豈不淨而是佛土不淨若此。此下第二。次明釋疑。就文為二。初明生疑。次辨釋疑。初文三句。一生疑所由。二生疑之處。三正生疑。承佛聖旨者。此辨生疑之所由也。然淨佛國土。成就眾生。蓋是大士法門。本非小乘之事。但今欲明佛土常淨。善惡出自兩緣。故以威神發其疑念。以生言論之端也。若菩薩心淨者。此騰上文。辨生疑處也。我世尊下。正生疑也。以土徵心。用心決定土。在土既穢。心不應淨。在心既淨。則土非穢也。猶預不決。所以成疑。佛知其念即告之言於意雲何日月豈不淨耶而盲者不見對日不也世尊是盲者過非日月咎舍利弗眾生罪故不見如來佛國嚴淨非如來咎。此下第二釋疑也。就文為三。一佛自釋。二梵王助通。三佛重釋。佛為化主。故前釋之。佛雖說淨土。若無人證見。猶為難信。故次梵王釋明有能見之人。證佛不虛。梵王雖見。身子不睹。猶謂有言無事。故如來變土。成上佛說及梵王所見。又初番說淨得聞知。次梵王睹淨。生其信解。三隱穢現淨。令其證見。則悟入雲次第也。問。日月常淨。盲者不見。是盲人過。非日月咎。合喻應雲。土實清淨。而汝不見。是汝等咎。非是土咎。何故雲非佛咎耶。答。土因土果。普屬於佛。故雲非佛咎也。問。佛無何等咎耶。答。佛因無不淨咎。果無穢土咎。又身子疑佛。謂心不淨。故土不淨。所以雲佛咎。舍利弗我此土淨而汝不見。向明不淨。屬身子。今明淨。則歸佛。故雲我也。而雲此土者。身子向見此土不淨。言佛別有淨土。在於他方。而身子不見。故今明此土淨也。爾時螺髻梵王語舍利弗勿作是意謂此佛土以為不淨所以者何我見釋迦牟尼佛土清淨譬如自在天宮。此第二梵王證釋。就文為三。一呵身子。而自陳所見。二身子述己所見以答梵王。三梵王斷其得失。言自在天宮者。有人言。是欲界他化自在天宮。故無量壽經雲。其寶猶如第六天寶。有人言。是色界大自在天宮。有人言。是初禪之上。即中間禪自在天宮。以大梵王統領千世界。於千世界。住中間禪自在。名自在天宮。問。何故但言自在天宮。答。然佛土真淨。超絕人天。身子在人。而見為人土。梵王居天。而見為天宮。蓋是齊其所見。而為言耳。舍利弗言我見此土丘陵坑坎荊棘沙礫土石諸山穢惡充滿。此下第二身子自陳所見。以答梵王。所以自陳所見者。欲顯二乘是罪垢之人。以小心之流。令欣大道也。螺髻梵王言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故見此土為不淨耳舍利弗菩薩於一切眾生悉皆平等深心清淨依佛智慧則能見此佛土清淨。第三梵王判其得失。萬事萬形。皆由心起。二乘心既不淨。故見上不淨。大士得於淨觀故。則見土清淨。然總論得失。凡有四門。一者二人俱得。身子得穢方便。梵王得淨方便。二者二人俱失。身子偏執穢失淨。梵王偏執淨失穢。三身子失梵王得。符合淨土教門。四身子得梵王失。有時須現穢土。不宜現淨。於是佛以足指案地即時三千大千世界若千百千珍寶嚴飾譬如寶莊嚴佛無量功德寶莊嚴土一切大眾歎未曾有而皆自見坐寶蓮華。此第三佛顯淨重答。就文為二。初明實淨。次辨悟道。什公雲。淨穢二土。同處而不相礙。今隱穢而現淨。以證佛語不虛。梵王見實。又顯二乘為生盲。彰凡夫是罪垢。佛告舍利弗汝且睹是佛土嚴淨舍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見本所不聞今佛國土嚴淨悉現佛告舍利弗我佛國土常淨若此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眾惡不淨土耳。我此土常淨者。為欲釋疑。故有此章。時眾疑雲。土本非淨。今始變成淨耳。則知見穢實。是故釋雲。我此國土。本來常淨。非始變成淨也。時眾復疑。如其常淨。何故常不現淨土。而處穢耶。故復釋雲。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眾惡不淨土耶。然穢土有二。一報。二應。據報土答者。自佛而言。是故常淨。為度下劣。現居眾生不淨土耳。就應土答者。佛真土常淨。為度下劣。作不淨土耳。譬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食有異如是舍利弗若人心淨便見此土功德莊嚴。有此喻來者。上雖以事驗。而時眾未解。何因緣故。實是淨土。而我等見穢。故舉此喻。重以曉之。始生天者。欲共試知其功德多少。要共一寶器。而食天飯。天飯極白。無白為喻。其福多者。舉飯向口。飯色不異。若福少者。舉飯向口。飯色便異。依什公意。一器之內。有二種食。應二種眾生。如是一處有淨穢二土。應於二緣故。是異質同處。不相礙也。吉藏謂。什公此釋。於文不便。唯是一白飯。福德厚者。則見其白。福德薄者。則見其赤。合喻雲。實是一淨土。菩薩依佛慧故。則見土淨。二乘不依佛慧故。見土不淨。不得雲器內本有二飯。若本有二飯。何猶得試於天。當佛現此國土嚴淨之時寶積所將五百長者子皆得無生法忍八萬四千人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佛攝神定於是世界還復如故求聲聞乘三萬二千天及人知有為法皆悉無常遠塵離垢得法眼淨八千比丘不受諸法漏盡意解。此第二明時眾得道。佛國之興。其正為此。就文為二。初明得大乘益。次辨得小乘益。大益有二。初得無生忍者。知土本淨。染出妄情。悟一切法亦如此。故得無生。又知土未曾淨穢。淨穢出自兩緣。一切諸法。非定有無。有無生乎妄。謂得無生也。次發菩提心者。聞淨土歡喜。發願求之也。於是世界還復如故者。此下明得小乘益也。非分不可久處。故還復彼所應見。又變穢為淨。為益大人。淨而還穢。利於小道。知有為法皆悉無常者。國土穢而可淨。淨而復穢。因悟無常故。得法眼淨。謂見四諦。初見四諦。故名為眼。斷八十八結。名遠塵離垢。稱之為淨。又解。於外境不執。為遠塵。內無我見。為離垢。明見四諦。雲法眼淨也。不受諸法漏盡意解者。上明淺益。今辨深利。知土無常故。不貪取諸法。名為不受。九十八結。諸漏既盡。意得解脫。成阿羅漢。   方便品第二   方便之名。有離有合。所言離者。眾生所緣之城曰方。至人適化之法稱便。蓋因病授藥。藉方施便。機教兩舉。故稱方便。所言合者。梵音稱漚和拘捨羅。此雲方便勝智。方便是善巧之名。勝智為決斷之稱。但權巧有三。一身權巧。適物現形。二口善巧。隨機演教。三意善巧。妙窮病藥。問。此品約何義用。辨於方便。答。通而為論。三業善巧。並是方便。就別而言。正以示疾。為方便也。五百長者。與淨名。為法城等侶。而餘人已至。居士不來。正為有疾。然其疾者。非是實報。蓋善巧為物。故雲方便。家師朗和上雲。然有疾為疾。非是方便。無疾為無疾。亦非方便。無疾而疾。疾而無疾。亦非方便。疾而無疾。無疾而疾。應是方便。根本未正。所以言非。若非疾非不疾。能疾不疾。此乃是方便。所以然者。以非疾非不疾故。名之為實。示疾不疾。權巧妙用。能弘道利人。故名方便。非疾非不疾。能疾能不疾。既別權實。非來非不來。能來能不來。萬義類然。爾時毘耶離大城中。此經二處四會。菴園始集。已竟於前。今是第二方丈初會。與前不同。凡有十異。一處所異。上是菴園處。今是方丈處。二化主異。上是佛為化主。今菩薩為化主。三教異。上明淨土因果。今辨法身因果。上淨佛國土。今成就眾生。四徒眾異。上通明道俗幽顯眾。今但有俗眾。五得益異。上通明大小淺深益。今但辨發心淺益。六通別異。上但釋迦一時之化。今通序淨名始終善巧。七道俗異。上明出家方便。今明在俗善巧。八賓主異。上明釋迦暫止菴園為客。今辨淨名舊住毘耶為主。九疾不疾異。上明不疾方便。今明示病善巧。十時節異。上明菴園初集。今序方便時事。就此一會。開二章。第一由序。第二正說。二文各四。初章四者。一明處所。二標其位。三出其名。四歎其德。毘耶離大城。即第一文也。有長者。此第二標其位也。名維摩詰。第三出其名也。已曾供養無量諸佛。第四歎其德也。羅什雲。此品。序淨名德。非集經者意。其智慧辨才。世尊常所稱嘆。故集經者。欲遠存其人。弘其道教。故承其所聞。以序其德也。就歎德文。開為二別。一嘆本德。二美跡用。已曾供養無量諸佛者。將欲序德故。前明德之所由。德之所由。即是德本故。前嘆本也。深殖善本。前嘆外緣。此美內因。樹德前聖故。善本深殖。所言善者。即功德業。為菩提根。故稱為本。得無生忍。前嘆功德。今美智慧。即福慧二嚴也。如來照之已盡。故受智名。菩薩見猶未窮。但能受堪不退。宜以忍為稱。辨才無礙遊戲神通。既具二嚴故。能辨才說法。以生其慧。遊戲神通。以生其福。菩薩既具二嚴。令物同得福慧。又上明福慧。嘆於意業。無得辨才。嘆於口業。神通現化。美於身業。問。為嘆五通。為嘆六通耶。答具有二義。得無生忍。三界結盡。方於二乘。是故言六。比於如來。習氣未傾。故言五也。逮諸總持。有二力。一能持善不失。二能持惡不生。依羅什意。正以智慧為體。慧用無窮。照義波若。憶義名持。獲無所畏。以有能持之功。復具所持之德。則如眾無畏。降魔勞怨。上嘆所得。今美所離。四魔勞我。故稱為怨。入深法門。諸法甚深。有無量門。得離既圓。悉善入也。善於智度通達方便。所以能入法門者。由具二慧故也。到實智岸。善智度也。運用無方。達方便大願成就。菩薩有二德。一行。二願。上來嘆其行圓。今序其願滿。大願者。略說如勝鬘三大願。具演如無量壽佛四十八願。所以須明願者。智度論雲。行如車運。願如御者。以二種相扶。故須辦之。明瞭眾生心之所趣又能分別諸根利鈍。行願既成故。能了六道心所行。三乘根利鈍。久於佛道心已純熟決定大乘。前嘆下識眾生。此明上悟佛道。無凡夫二乘及有所得異念間之。故稱為純。不二正觀。任運現前。所以雲熟。於佛道純熟。永免位行念三種退。決定大乘也。諸有所作能善思量。三業智慧恆現在前。所作無失。婆娑雲。總明人有二種。一善說法。二善思量。住佛威儀下。瓔珞經。等覺地菩薩。於百劫內。學佛威儀。故舉動進止。悉如佛也。心大如海。海有五德。一澄淨不受死屍。二多出妙寶。三大龍注雨。渧如車軸。受而不溢。四風日不能竭。五淵深難測。大士心淨。不受毀戒之屍。出慧明之寶。佛說大法雨。受而不溢。魔邪風日。不能虧損。其智淵深。莫能測者。故曰心大如海也。諸佛咨嗟弟子釋梵世主所敬。以具上眾德故。諸佛所稱。人天所敬。自上已來。歎淨德內充。今美其嘉聲外滿。即是釋淨名也。欲度人故以善方便居毘耶離。此第二次歎跡用。嘆本即是歎實。嘆跡謂歎方便也。就文為三。初明一身方便。二辨多身方便。第三總結。一身方便為二。初明處方便。次辨出方便。處方便內。前明以道攝俗。次辨因俗通道。資財無量攝諸貧民奉戒清淨攝諸毀禁以忍調行攝諸恚怒以大精進攝諸懈怠一心禪寂攝諸亂意以決定慧攝諸無智。此明以道攝俗。自行此六。今復教他。又至人。無行不行。亦非六不六。而現行六度者。為攝六弊眾生也。雖為白衣奉持沙門清淨律行。此嘆因俗通道。就文明四種權實。一形。二處。三人。四物。雖為白衣。形方便也。奉持沙門。因形之俗。以通道之實。沙門者。出家之總名也。此言懃行。謂懃行眾善。趣涅槃也。又沙門名乞那。名為道人。皆貧於正道。唯我斷貧得道。故名乏那。又沙門者。為息心。息一切有所得心。達本原清淨。是故經雲。息心達本原。故號為沙門。雖處居家不著三界。此明處權實也。聲聞。心超三界。形遠居家。凡夫。形在居家。心染三界。大士。身在居家。故異小道。心超三界。則殊俗人。又心超三界。故常行道。身處居家。故恆順俗。示有妻子常修梵行。此有二句。明人權實。同人者之五請。故示有妻子。異人者之神明。故常修梵行。梵翻為淨。謂清淨無慾行也。現有眷屬常樂遠離。現外護伏物。故有眷屬。在家若野。故常樂遠離。雖服寶飾而以相好嚴身。此有二句。約財明方便也。外服俗飾。內修相好。雖復飲食而以禪悅為味。外食世膳。內甘禪悅也。若至博弈戲處輒以度人。上來嘆處方便。此嘆出方便也。以為人行藏故。出處皆利物。奕即痐]。蓋欲因戲止戲。故能度人。受諸異道不毀正信。大士同於異者。欲令異同於我耳。豈正信可毀哉。雖明世典常樂佛法一切見敬為供養中最。一切見淨名者。無不敬之。故雲一切見敬。諸有德者。能致供養。復供養淨名。所以雲供養中最。執持正法攝諸長幼。外國諸部典皆立三老。有德者。為執法人。以決鄉訟。攝長幼也。淨名現執俗法。因通道法也。一切治生諧偶雖獲俗利不以喜悅。法身大士。瓦礫盡寶玉耳。若然則人不貴其惠故。現同求利。豈悅之有耶。遊諸四衢饒益眾生。四達曰衢。於要路處。遍察群機。隨而化益。入治政法救護一切。治政法。律官也。導以正法。使民無偏枉。救護一切也。入講論處導以大乘。天竺多諸異道。各言己勝。故其國別。有立論堂。欲辨其優劣。諸欲明已道者。則聲鼓集眾。詣堂求論。勝者為師。負者為資。淨名既昇此堂。攝伏外道。然後導以大乘為其師也。入諸學堂誘開童蒙。如釋迦菩薩。入學堂。說梵書。梵天來下為證。眾人信受。斯其類也。入諸婬捨示欲之過。外國婬人。別立聚落。凡預士流。目不暫顧。大士同其欲。然後示其過。入諸酒肆能立其志。酒致失志。開放逸門。若在長者長者中尊為說勝法。此下第二明多身方便。長者如今四姓豪族。凡人。易以威順。難以理從。大士每處其尊。以弘風靡之化。長者。豪族既重。多以世教自居。故為說出世勝。法若在居士居士中尊斷其貪著。智度論雲。居士有二。一居捨之士。故名居士。此通居士也。二居財一億。名為居士。既多積寶財故。貪著必深。故大士。同其積財。斷貪濁也。若在利利利利中尊教以忍辱。羅什雲。剎利。胡音。含二義。一言忍辱。二言瞋恚。言此人有大力勢。能大瞋恚。忍受苦痛。剛強難伏。因以為姓也。釋肇曰。剎剎。王者種也。此言田主。劫初。人食地味。轉食自然粳米。後人情漸偽。各有封殖。遂立有德。處平分田。此王者之始。故相承為名焉。其尊高自在。多暴決意。不能忍和。故教以忍辱。若在婆羅門婆羅門中尊除其我慢。婆羅門。此言外意。劫初之時。既見世人貪瞋鬥諍。便起厭惡。入山求道。以意出人外。故名外意。其種。別有經書。世世相承。以道學為業。或在家。或出家。苦行。多恃己道術。自我慢人。若在大臣大臣中尊教以正法。正法者。謂治國正法也。既教以正治法。兼以道佐時也。若在王子王子中尊示以忠孝。既為臣。宜具二行。若在內官內官中尊化正宮女。羅什雲。非如今內官也。外國法。取歷世忠良耆長有德。用為內官。化正宮女也。若在庶民庶民中尊令興福力。福力微淺故。用教庶民。若在梵天梵天中尊誨以勝慧。自上已來。示人方便。以上攝下。此文示天方便。居勝化劣。羅什雲。小乘中。初梵有三。雜心但明二。除梵王。羅什又雲。大乘有四。餘上三地。亦如是。此與智度往生品同。梵王雖有禪慧。而非出要。今誨以佛慧。故言勝也。若在帝釋帝釋中尊示現無常。天帝。處忉利宮。五欲自誤。視東忘西。見西忘東。多不慮無常。大士或時示現火起。燒其宮殿。若在護世護世中尊護諸眾生。護世者。四天王也。各理一方。護其所部。使諸惡鬼神不得侵害眾生也。長者維摩詰以如是等無量方便饒益眾生。此第三總結也。法身圓應。其跡無方。故稱無量。上略言之耳。既不可盡。故須總結。其以方便現身有疾。自上已來。序通方便竟。此下已去。明別方便也。據會而分者。品初至此。明其由序。斯文已去。正是一會教門。就文亦四。一明現病。二辨問病。三說教門。四時眾悟道。所以現疾者。欲悟無常。當因三衰。老病死也。然老須年至。不可卒來。死則言滅。無以悟人。病可卒加。而言不滅。故於三內。觀此身疾。以興教門也。又居士體道之深。未免斯患。況無德者而可保乎。又不疾呵疾。信之為難。未若以疾呵疾。則物易受。以其疾故國王大臣長者居士婆羅門等及諸王子並餘官屬無數千人皆往問疾。此第二明眾人問疾。淨名以德被天下人。感其恩惠。既聞有疾故。皆來問之。其往者維摩詰因以身疾廣為說法。此第三明因疾說法。就說法內。凡有二門。一說生死過患。二讚法身功德。說生死過患。令厭生死。讚法身功德。令欣法身。法門之要。唯斯逼引。又說生死過患。破凡夫惑。讚法身功德。斥二乘見。又說生死過患。破於常見。讚法身功德。斥於斷滅。令受化之徒。捨於二邊。悟入中道。但說此二門。開合不定。凡有四種。一者俱合。謂直明生死無常。但說法身常住。二者俱開。開生死無常苦空。開法身常樂我淨。三者合生死。但說無常。開法身。具四德。四者開生死。無常苦空。合法身。但說常住。四門之內。為第四也。就生死過患。凡有五門。謂無常。苦。空。無我。不淨也。謂仁者是身無常。無常是入空初門。又物所遍患。故前說之。無強。今病則弱。故知無強。無力。老病死來。不能排拒。故雲無力。無堅。謂體無有實。速朽之法不可信也。雖無強力。容謂久住。故雲速朽。以其速朽。孰能信其永固者哉。為苦為惱眾病所集。此第二次明苦觀。以無常故苦。苦故生惱。又苦謂八苦也。亦有無量苦。惱謂九惱也。亦有無量惱。病四百四病也。諸仁者如此身明智者所不怙。此句結前生後。以有無常苦故。智人不恃怙也。生後者。如下諸喻。故非可怙也。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此第三次明空。凡有十句。舊師雲。初五句。別約五陰明空。後五句。總明其空。故華嚴等經雲。色如聚沫。受如水泡。想如野馬。行如色蕉。識如幻。故知約五陰。以明五喻也。今詳文意。皆是總喻。非別譬也。聚沫似實有。撮摩則散無。身亦似有。緣來則毀壞。是身如泡不得久立。似明無常義。然水上泡。以體虛無實。猶空義也。是身如炎從渴愛生。偈見陽炎。惑以為水。愛見四大。迷以為身。攝大乘論。呼陽炎為鹿渴。此是鹿之渴乏。故見炎為水。是身如芭蕉中無有堅。芭蕉之草。但有皮葉。無真實也。身亦如之。但假名字。亦無真實。是身如幻從顛倒起。見幻為人。四大為身。皆顛倒也。是身如夢為虛妄見。如由夢心故見夢事。實無夢事。身亦如是。由顛倒心。見有此身。實無身也。是身如影從業緣現。前約煩惱心故有身。今由過去業影故。有現在身也。又遮光故有影。遮正觀光。故有身影。是身如響屬諸因緣。過去假惑業因緣。現在由父母遺體。及衣食等。總上諸事。故言屬諸因緣。是身如浮雲須更變滅。浮雲俄頃異色。須更變散。身亦如是。眴息之間。有少。有大。有壯。須臾老病死滅。是身如電唸唸不住。雲之與電。實是無常。今取其虛偽不真故。速滅不住。猶釋空義也。是身無主為如地。此第四明無我觀。凡有八句。前四別約四大明無我。後四總約四大明無我。有人言。地假四微成。雖有勝持之功。實無宰我御用。身亦爾矣。後三大類然。有人言。外地。古今相傳。強者前宅。故無定主。身亦如是。緣合則有。緣散則無。故無常主。有人言。眾生己身為內。土木為外。然外大充身。則復為內。內大散壞。還歸於外。然內外雖殊。其大一也。外大無主。內身亦然。又見內身不壞。言有宰主。然外之不壞。則非有主。內身亦然。是身無我為如火。從任自在。謂之為我。然火由於薪。不得自在。薪小則小。薪大則大。薪有則有。薪無則無。身亦如是。舉動興造。萬事似有我。然但眾緣所成。病至則惱。死至則滅。不得自在。故無有我。是身無壽為如風。雖飄扇鼓作。或去或來。直是聚氣流動。非存生主也。身亦如是。呼吸吐納。行作語言。亦假氣而動。非有壽也。是身無人為如水。如水澄潔清明。洗濯塵穢。曲直縱緣。方圓任器。靜而求之。非有人也。身亦如是。知見進止。應事而動。乘數而運。詳其所因。非有人也。問。四名何異。答。體一義殊。謂有真宰。稱之為主。統御自在。因之為我。常存不變。謂之為壽。貴於萬物。終終不改。稱之為人。是身不實四大為家。上別就四大。明無我。今總約四大。明無我也。是身為空離我我所。我與我所。凡有三種。一以內身為我。外國財妻子。名為我所。二就內身總別分之。總用為我。五陰別為我所。三就陰分別。計色為我。餘為我所。展轉作之。無我。則人空。無我所。謂法空。但有二種。一無性實人法。為性空。二無因緣人法。名為假空。是身無知如草木瓦礫。前明無我體。此辨無我用。身雖能觸。而無知。識雖能知。而無觸。總求二種。畢竟無知。何異瓦礫。但無知亦二。一無自性知。二無假名知。是身無作風力所轉。前就心法。明無我用。此就色法。明無我用。雖有造作施為。但是風力。非我用也。是身不淨穢惡充滿。此第五明不淨觀。凡有八句。初一句。正顯不淨。下七句。舉餘法顯不淨。具三十六物。名穢惡充滿是身為虛偽雖假以澡浴衣食必歸磨滅是身為災百一病惱。一大增損。則百一病生。四大增損。則四百四病。同時俱作故身為災聚。是身如丘井為老所逼。有人言。高丘必巔。深井必滿。有身必老。僧肇雲。神之處身。為老死所逼。猶老人之在丘井。為龍蛇所逼。羅什曰。丘墟。朽井也。前有人。犯罪於王。其人逸走。令醉象逐之。其人怖急。自投枯井。半井得一腐草。以手執之。下有惡龍。吐毒向之。傍有五毒蛇。復欲加害。二鼠嚙草。草復欲斷。大象臨其上。復欲取之其人危苦。極大怖畏。上有一樹。樹上時有蜜滴。落其口中。以著味故。而忘怖。丘井生死也。醉象無常也。毒龍惡道也。五毒蛇五陰也。腐草命根也。白黑二鼠。白月黑月也。蜜滴五欲樂也。得蜜滴而忘畏苦。喻眾生得五欲蜜滴。不畏苦也。是身無定為要當死。天壽雖無定。而死事則定。智度論雲。身有二種。若不自死。必為他殺。是身如毒蛇如怨賊如空聚陰界諸入所共合成。四大如四蛇。五陰喻五賊。六情如空聚也。諸仁者此可患厭當樂佛身。上來第一。說生死過患。此下第二。次讚法身功德。厭有三種。下根雖厭。樂故不捨。中根生厭。欲取涅槃。上根生厭。而能化物。今恐內生厭。便取涅槃。故迴之以正。故雲樂佛身。所以者何佛身者即法身也。淺識之流。雖聞當樂佛身。正恐齊其所見。未免生滅。何用樂乎。是以釋雲。佛身者即法身也。生公雲。丈六為跡身。常住為法身。跡從法身出。故雲即法身。肇公雲。豈捨丈六而遠求法身乎。故丈六無生。即法身也。法身者。非法資養故。以正法為身。正法身則體絕百非。形備萬德。體絕百非故。不可為有。形備萬德。不可為無。遠離二邊。則正法身也。問。此是何人。作斯執耶。答。天竺凡夫二乘。並謂。佛身智雖妙。終歸磨滅。譬如震旦國土成實師。執五時教。如開善智藏謂。淨名教。是第三時說。佛壽七百阿僧祇。終是無常。及招提之流明。此維摩詰。第二時說。亦未免生滅。如此之徒。皆淺識也。今總難之。前說生死過患。既為無常。今讚法身功德。亦未免生滅。則同可患厭。何有佛可欣哉。又生肇等師。註此維摩。皆明法身常住。後生不應違其所說。具如玄義述之。從無量功德智慧生。既有極妙果。心有極妙之因。故從此已下。舉因釋果。從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生。從慈悲喜捨生。從佈施持戒忍辱柔和懃行精進禪定解脫三昧多聞智慧諸波羅蜜生。從方便生。從六通生。從三明生。從三十七道品生。從止觀生。從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生。從斷一切不善法集一切善法生。從真實生。從不放逸生。從如是無量清淨法生如來身。諸仁者。欲得佛身。斷一切眾生病者。當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問。力無畏等。即是法身。雲何言生法身耶。答。有人言。此是極地菩薩。亦分有力無畏等。故生於佛身。有人言。下地緣佛眾德而修行。如緣佛十力。而行十力行。故言從十力生。有人言。法身無生。今言生者。此據報佛也。吉藏謂。若據十力等。則生猶成義。即以力等。成佛法身。故言生。若就因行。宜言生矣。問。雲何名從真實生。答。真實即佛性。佛性若顯。即成法身也。如是長者維摩詰為諸問疾者如應說法令無數千人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此第四明時眾得益。聞生死過患故。捨凡夫行。聞法身功德。息二乘行。故發佛心也。又上雲。當樂佛身。即自利行。欲得佛身斷一切眾生病。當發菩提心。謂利他行。既聞成佛。具自行化他。故發道心也。   維摩義疏卷第二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81 維摩經義疏   維摩經義卷第三   胡吉藏撰   弟子品第三   資視師如父。自處如子。師處資為弟。自處如兄。敬護合論。故名弟子。依內義。學在佛後為弟。從佛口生為子。佛生物惠命為父。在物前悟稱兄。故法華雲。世間之父。至親友家。即其證也。四會為言。二集已竟。從此文去。竟乎香積。第三重會方丈。與前會異者凡有七義。約眾為言。前俗眾問疾。今道眾擊揚。前近眾小眾。今遠眾多眾。據教而言。前略說法門今廣宣妙道。若就利益。前但淺益。今具深淺。約二但為言。前破但凡。今斥但聖。所言但者。謂有所得定性凡聖也。若就今古。前說今法。此二品。說於古法。約自他者。前淨名自說。以顯其德。今大小二人。顯淨名德。若論三化。方便品。已破凡夫。此下二品。斥聲聞菩薩。就此一會。開為二章。第一由序。第二正說。由序為二。一淨名現疾。二遣使慰問。爾時長者維摩詰自念寢疾於床。自念寢疾者。自傷念疾也。夫有身則有疾。此自世之常情耳。達者體之。何所傷哉。然五百長者。皆近佛聽法。而淨名。礙疾不預。理在致傷。是故自念。又淨名。為物現疾。非佛影嚮。化則不成。故須自念。世尊大慈寧不垂愍。夫抱疾者。必無樂有苦。世尊大慈。遣使慰問。必與樂拔苦。故上句雲慈。下句稱愍。又眾生疾故菩薩病。世尊大慈。必見垂問。因以弘道。所濟良多。則眾生病癒。菩薩亦愈。則是慈悲之旨。現疾之本意。問。何故言寧不垂愍。答。眾人少慈。尚以參疾。佛有大慈。寧不慰問。佛知其意。此下第二遣使問疾。就文為二。第一前命聲聞。第二次命菩薩。問。聲聞菩薩。並皆不堪。佛何故命。答。凡有四義。一示大慈平等故。並皆命之。二但命文殊。使不得具顯淨名之德。今既普命。則具顯其德。使問疾之流。尊人重法。三者欲使時會。於文殊起難遭想。五百聲聞。八千菩薩。皆辭不堪。而文殊獨往者。故知辨慧難思。則敬情至極。受法為易。四者普命大小。具陳被呵。因述昔法。以利今眾也。問。何故。不前命菩薩。後命聲聞。答。就破病次第。方便品破凡夫。弟子品破聲聞。菩薩品呵大士。二就勝劣次第。聲聞形備法義。心具智斷。故心形兩勝。故前命之。菩薩心雖會道。形無定方。心勝形劣。故次命也。如羅什說。聲聞法中。羅漢無漏智慧勝。菩薩世俗智慧勝。大乘法中。菩薩二事俱勝。今用聲聞深故。前命弟子也。即告舍利弗汝行詣維摩詰問疾。就今聲聞為二。前命十人。後命五百。良以五百昇堂。十人入室也。論十人德行者。初謂四大聲聞。身子智慧。目連神通。迦葉苦行。善吉空解。故以定慧行解。為四大聲聞。次有三人。妙達三藏。為三大法師。富樓那。精究毘曇。旃延。善解經藏。波離。妙體毘尼。次佛親屬。凡有三人。那律天眼。羅雲秉戒。阿難總持。次約義。呵聲聞要法。示菩薩道門。初斥身子。呵聖默然。次詰目連。非聖說法。斯二是佛常初。而聲聞不達。故前呵之。次彈迦葉有行。呵善吉空解。顯聲聞人未有大乘行解。次呵滿願。常為人說。不見物機。旃延。恆復佛講。不知教意。那律。雖得天眼。不達會通。波離。謂善毘尼。未解大乘法律。羅雲。雖是聲聞棄俗。而不解大乘出家。阿難恆侍如來。不識佛之本跡。既呵聲聞十失。則顯大乘十得。次約義前後者。九人明佛因。第十辨佛果。即因果次第。九人之內。初八明修行。後一辨出家。此據說門。明前後也。八人之中。前七明修善。後一辨滅惡。七人之中。前六明修道行。以為行體。次一辨起道行。以為行用。六人之中。前明定為慧本。次辨慧從定生。次明由解起行。後二藉行發解。今前命舍利弗。就此章中。開為二別。第一佛命。二辭不堪。舍利弗。王捨城摩迦陀國人也。從父為立字。名優波提捨。優波是星名。提捨遂父作名。故名提捨。舍利言身。是其母名。眼似舍利鳥。故名舍利。弗以言子。謂身子也。不從父受名。因母為稱。有二因緣。一者從過去誓願立名。釋迦過去發願。願我作佛。右面弟子。名舍利弗。二者女人聰明。世所希有。時人貴重其母。故稱舍利弗也。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此第二辭。不堪。就文為三。一標不堪。二釋不堪。三結不堪。此初文也。不堪之意。有三因緣。一者小乘智劣。不堪擊揚菩薩。二者昔曾受屈。則優劣事定。是故不堪。三者相與為化。屈申從物。今欲彰淨名德。顯文殊行。故稱不堪。所以者何憶念我昔曾於林中宴坐樹下。此第二釋。不堪。就文為三。一明被呵之由。二辨能呵之旨。三正受屈。身子於林中宴坐樹下者。凡具二義。一者有此身心二患。患身之喧動故。隱身於山林。患心之馳散故。攝心於一境。宴坐者。謂安也。默也。蓋閑居之貌。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舍利弗不必是坐為宴坐也。此第二明能呵之旨。就文為三。初呵二乘禪定。次出菩薩坐法。三總結之。不必是坐者。聲聞人謂。坐法必隱身於林澤。息心於滅定。今以大乘望之。不必爾。道生雲。不必者。不言非是。但不必是。不言非是者。二乘坐法。乃可以為求大乘定之詮耳。若爾未是真極坐法也。興皇師雲。必是。有所得住著之義。身子必有散可棄。有靜可欣。近觀此章。遠通一化。此大小乘人。並是住著必定。故被呵也。夫宴坐者不於三界現身意是為宴坐。此下第二次出菩薩坐法。即用呵二乘也。凡有六雙。初辨身心俱隱。二明靜散雙遊。三道俗齊觀。四內外並冥。五解惑平等。六生死涅槃不二。略說六門。為菩薩宴坐。初明身心俱隱。聲聞坐法。隱身於林間。而身猶現。息心於滅定。在心遂滅。此則一隱一不隱。故致被呵。菩薩。以法身為身。雖處而非三界。妙慧為心。雖緣而常寂滅。此則身心俱隱。必為妙定。故異彼二乘也。又聲聞見有身心不隱。故欲隱之。大士知無不隱。何所隱哉。故不於三界現身意也。不起滅定而現諸威儀是為宴坐。此第二對明靜散雙遊也。滅盡定者。毘曇。心法既滅。有非色非心法。以滅定次補心處。成實論雲。空心二處滅。一滅定時滅。二入無餘涅槃時滅。滅定即是無法。此之二釋。並是小乘。入於滅定。則形猶枯木。無運用之能。菩薩滅定者。智度論雲。滅盡定。即波若之氣類。了悟此心。即是實相。本來寂滅。故能形充八極。應會無方。即是不壞假名。而說實相。不動真際。建立諸法。問。不起滅定。雲何能現威儀。答。如意殊無心。隨人出寶。天鼓無心。應物有聲。至人無心於彼此。而能應一切。上辨不於三界現身。今明現諸威儀者。夫以無現。則能無不現。故前即動而寂。此即寂而動。不捨道法而現凡夫事是為宴坐。此第三明道俗齊觀。小乘障隔生死。不能和光。大士善惡齊旨。道俗一觀。故終日凡夫。終日道法。淨名之有居家。即其事也。心不住內亦不在外是為宴坐。此第四內外並冥。賢聖攝心。謂之內。凡夫馳想。謂之外。大士俱異。故非內外。又心依因緣生。因即六根為內。緣即六塵為外。又因增上緣生為內。依緣緣生為外。大士知內外悉空。故無所依也。若心馳內外。為內外動亂。非宴坐也。若不馳內外。始名靜一。稱為宴坐也。上三句。呵二乘滅定。明菩薩滅定。此一句。呵二乘餘定。辨菩薩靜心也。於諸見不動而修行三十七道品是為宴坐也。此第五明解惑平等。小乘。以三四二五。而伏諸見。用單七隻八。斷諸見故。是動諸見。而行道品。動是結斷之名。大士。觀諸見實性即是道品。故雲不動。如後文說。諸佛解脫。於六十二見中求。即其證也。不斷煩惱而入涅槃是為宴坐。此第六明生死涅槃不二。了煩惱其性即是涅槃。不斷而後入也。若能如此坐者佛所印可。此第三總結。平等坐法。不違實相。復順佛心。稱大乘機。具此三門。故佛印可也。二乘反之。以被呵。時我世尊聞是語默然而止不能加報。此第三次明受屈。理生意外故莫知所詶。故我不任詣彼問疾。不堪有三。標釋已竟。今總結也。佛告大目揵連汝行詣維摩詰問疾。所以次告目連者。夫人才有長短。身子。或可一時漏機。受淨名屈。自可不能。餘何必爾。故不抑之而亦告也。復得備顯淨名道高。說昔法以利今眾。具如前說。故次命之。此章亦二。初命同疾。二辭不堪。目連是姓也。此言為食豆。上古有仙人。不食餘物。唯噉於豆。因為姓。目連是其族也。字物律陀者。是樹神名。其家無兒。禱此神而得之。故因以為字。是王捨城摩伽陀國輔相之子。與舍利弗。俱共厭世。出家求道。身子右面。智慧第一。目連左面。神足無儔。目連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此第二辭不堪也。此章亦三。初標不堪。如文。所以者何憶念我昔入毘耶離大城於里巷中為諸。居士說法。此第二釋不堪也。就文為四。初出被呵之由。二明能呵之旨。三時會得道。四目連受屈。居士利根。應聞實相人法並空。目連不觀其機。為說施戒。居士聞已。起眾生相。封著諸法。遂有二失。一違實相。二不稱機。此被呵之由也。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大目連為白衣居士說法不當如仁者所說。此第二敘能呵之旨。就文為二。初呵小乘說法。次明大士演教。不當如仁者所說。不當者。謂不相應當也。凡有四義。一者機大教小。故不當機。二者實相非人法。今說有人法。故不當實相。三者諸佛見機見理。今違理暗機。故不當佛意。四不當者。不稱情機之義。夫說法者當如法說。此下第二明菩薩演教。以對小乘之失也。就文為五。一明所演之法。二辨聽說之方。三巧識物機。四善於知見。五辨說教大意。菩薩具此五門。方堪為物施教。即用斯五。誨彼聲聞。初門有二。一辨眾生空。二明法空。然實相正法。未曾空有。但為祛有病。是故說空。空理不殊。但於惑者情有難易。眾生心以總會成體。不實之意易明。是故前說之。似不假眾緣所成。此則難破。故後明之。智度論雲。眾生生情。取之不得。凡夫妄謂為有。故易遣。法為眼耳見聞。斯則難破。故前說生空。後辨法空。法無眾生離眾生垢故。眾生者。陰界入等諸事會而生。心以為宰一之主。法者實相法也。實相之法。本無眾生。若見有眾生。則乖於實相。故稱為垢。若悟實相。則其垢自離也。法無有我離我垢故。我是自在為義。實相之法。無此我也。法無壽命離生死故。色心連持為命。百年相續。久受為壽。外道計此壽命別有於法。故名壽者。命者。生為壽始。死為壽終。既無生死。何有壽命耶。不言無壽命。而言無生死者。生死是命之始終。始終既離。則壽命斯無。又壽命是人之所愛。若聞離之。必不能樂生。死是人之所惡。若聞離之。必欣習也。法無有人前後際斷故。智度論雲。行人法故。名之為人。故有靈。異於草木。行因受果。往來生死。永無朽滅。故外道謂之為常。前際既斷。無人造因。後際亦斷。無人受果。故雲法無有人前後際斷故。法常寂然滅諸相故。前有四句。明眾生空。此下二十六句。明法空也。生空。易故略說。法空難故。所以廣明。若以實過假。以空過實。如成論所說者。非常寂然。以本性清淨故。名常寂然。法雖寂然。但取相為有。而謂不然。所以須滅。故言滅諸相故。此為法空之始。故略舉迷悟大宗。法離於相無所緣故。萬像不同為相。此相是心之所緣。法既無相。則心無所緣。法無名字言語斷故。上辨心行滅。此明言語斷。名生於言。言斷則無名。法無有說離覺觀故。覺觀是言本。既無覺觀。則言無由生。目連。動覺觀心。為物說法。故復呵之。法無形相如虛空故法無戲論畢竟空故法無我所離我所故。我所有二。一親謂五陰。二疏即瓶衣。法無分別離諸識故。分別生乎識。以離諸識。故無分別。法無有比無相待故。諸法相待生。猶長短比而形。無相待者。如百論說。長不在長中。以因短故。長非在短中。以相違故。亦不合在長短中。有二過故。既無長短。何所待哉。法不屬因不在緣故。因緣之名。其義不定。自有種子親而能生為因。水吐疏而助發為緣。自有本無果體。藉因辨之。素有其分。假緣而發。故互具有無二義。種受因緣兩名。因近故難曉。緣遠故易了。今以所易。釋所難也。因親故言屬。緣疏故言在。法同法性入諸法故法隨於如無所隨故法住實際諸邊不動故。法性。如。實際。此三皆是實相異名。如實不變名如。是諸體性。故名法性。窮其除畔。稱實際也。始見法實。如遠見樹。知定是樹。名為如。見法轉深。如近見樹。知是何木。名為法性。窮盡知樹根莖枝葉之數。名為實際。此三未始非樹。因見為異耳。入諸法者。諸法萬相。誰能遍入。諸法者。其唯法性乎。諸邊不動者。有無諸邊。不能動於實際。又解。邊是際之異名。法既住於實際。則邊不復動。法無動搖不依六塵故。情依六塵。故有奔逸之動。法本無依。故無動搖。法無去來常不住故。法若暫住。經於三世。則有去來。法無暫住。故無去來也。法順於空隨無相應無作法離好醜法無增損法無生滅法無所歸法過眼耳鼻舌身心法無高下法常住不動法離一切觀行唯大目連法相如是豈可說乎。心觀不能及。豈況於言乎。夫說法者無說無示其聽法者無聞無得。此第二示聽說之方。以誨目連及居士也。說法示人。名為說示。而言無說無示者。終日說。未常說也。始則聞法。終有所得。而言無聞無得者。終日聞。無所聞也。譬如幻士為幻人說法當建是意而為說法。淨名雖唱法不可說。而猶說此不可說。故今明我所說者。如幻而說耳。當了眾生根有利鈍。此第三示無識物機。居士應聞空義。而目連為說有法者。由其未了眾生根也。又上雖明大乘之法。宜善察物機。可隨大小而授。不得一向說大法也。善於知見無所罣礙。此第四明善於知見。目連說小。不明大者。良由未善知見也。以大悲心讚於大乘念報佛恩不斷三寶然後說法。此第五明說法大意。夫欲說法。必須成此四心。一建大悲心。二讚於大乘。三念報佛恩。四不斷三寶。若讚小乘。濟拔小苦。名為小悲。若讚大乘。能拔大苦。稱大悲故。言大悲心。讚大乘也。既讚大乘。必紹繼師種。故三寶不斷。名報佛恩。若說小乘。則斷三寶種。名無反覆。維摩詰說是法時八百居士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此第三明時眾發心。淨名既讚大呵小。符理稱機。故時眾蒙益也。我無此辨。此第四目連受屈。是故不任詣彼問疾。不堪有三。標釋已竟。今總結也。佛告大迦葉汝行詣維摩詰問疾。第三次命迦葉。問。迦葉既為上座。何不前命。答。布薩受食。可依年獵。銜命擊揚。宜用辨慧。問。若爾。法華何故前序迦葉。答。彼經明會三之義。迦葉為稟異之初。義各有由。無相害也。摩訶迦葉者。翻為大龜。是其姓也。別名必缽羅。此雲普逐。是王捨城摩訶陀國婆羅門種。夫妻二人。身並金色。俱共厭世出家。皆得阿羅漢果。於十弟子內。苦行第一。迦葉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此第二辭不堪。就文為三。謂標釋結。此即標也。所以者何憶念我昔貧裡而乞食。此第二次釋呵也。就文為三。一被呵之由。二能呵之旨。三明得益。此初章也。於貧裡而行乞者。凡有四義。一者貧人。昔不種福。是故今又不殖。來生復貧。復貧相繫。無得脫時。今欲愍其長苦。故從乞也。二者四大聲聞。得滅盡定。而迦葉。為得定之勝。其有施者。能令現世獲報。欲濟其交切之苦。故從貧乞。三者富貴則嬌奢難化。貧窮易受道法。今欲度之。故乞也。四者若從富貴乞。則有名利之嫌。今往貧裡。有會小欲之行。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大迦葉有慈悲心而不能普捨豪富從貧乞。此第二明能呵之旨。就文為二。初呵聲聞慈悲。次教菩薩乞法。雖有慈悲。不能普者。即捨富從貧。於貧有悲。捨富無慈。名為不普。又捨富從貧。即是自現行悲。自現行慈。則有可譏之跡。是故被呵。所以偏呵悲者。捨富從貧。以慈為主。故前呵其悲偏。迦葉住平等法應次行乞食。此下第二說菩薩乞法。以教聲聞。夫乞食有六。一行乞食。二入聚洛。三有所見聞。四明噉食。五有福田。第六總結。初門四句。第一對聲聞悲偏。說平等乞食。夫生死流轉。貴賤無常。或今貧後富。或今富後貧。大而觀之。苦樂不異。是以凡住平等之法。應次第行乞。不宜捨富。而從貧也。為不食故應行乞食。此第二句。明乞食意也。聲聞為欲食。而行乞食。今明不應爾也。為不食故。應行乞食耳。言不食者。即是食之實相。以此心。行乞食也。為壞和合相故應取揣食。此第三明取食法也。聲聞受取揣食。為資養五陰。今明不應建於此心受揣食。應為壞和合相故取揣食。和合者。謂五陰聚集。以此成身。名和合也。揣食者。食有四種。一者揣食。以香味觸。和合成之。以可揣握。故名為揣。即欲界食也。二曰願食。如兒見沙囊。而命不絕。是願食也。三曰業食。地獄不食而活。由其罪業。應久受苦痛也。四曰識食。無色眾生。以識相續。命不斷也。為不受故應受彼食。此第四句。明受食也。聲聞。以人為能受食食。為所受。以能受所受。故名受食。今明。不見人為能受。食為所受。應以此心。受彼食也。文雖四句。義有二章。初平等乞。謂功德業。後之三句。明於智慧。智慧則異凡。功德則起聖。故非凡夫行。非賢聖行。是菩薩行。豈止誨彼聲聞。夫欲行乞。當依此法也。以空聚相入於聚落。此第二句。明入聚落。然行乞食。必入聚落。故次辨之耳。聲聞。以有聚相。入於聚落。放明以空聚相入於聚落。空聚者。聚落之內空。無貧富人也。若然。不應捨富而從貧。又即聚落。本畢竟空。名空聚落。若爾。亦不應有取捨心。所見色與盲等。此第三次明見聞。夫入聚落。必有見聞。凡夫見聞。則生諸結。二乘視聽。則怖畏六塵。今雙斥聖凡。故辨菩薩法也。見色與有等者。非謂閉目不視。然終日見。而無所見。故稱為盲。所聞聲與響等。聞響不生喜怒。聽聲宜可同之。所嗅香如風等。風行香林。而無心受。今聞香。亦應同之。所食味不分別。法無定相。由分別取相。謂之為味。若不分別。則非味也。受諸觸如智證。小乘。智證滅時。心無所染。身受諸觸。宜可同之。知諸法如幻相無自性無他性。諸法從因緣生。故無自他性。如會指成捲。故捲無自性。指亦如是。故無自他性。本自不然今則無滅。喻向無自故無他也。如有燃故有滅。本自不燃。今則無滅。有自故有他耳。本無自。何有他耶。迦葉若能不捨八邪入八解脫以邪相入正法。此第四呵其正食。若能悟邪正不二。便得平等觀。乃可食人施也。八解脫即八背捨。違八解脫。名為八邪。所以偏明此之法等者。良由迦葉謂捨八邪。得八解脫。有滅盡定。能生物福。故偏說也。邪正既一。便不相乖。故復雲入也。以一食施一切供養諸佛及眾賢聖然後可食。上示其受食。為物福田。此教其受食。復為施主。既得邪正等觀。便是無礙無盡法門。能以一食。施於一切。如後缽飯事也。若未得真悟。受食之時。宜應作心。上供三寶。下施四生。即是建無盡無礙心也。如是食者非有煩惱非離煩惱。有煩惱食。凡夫也。離煩惱食。二乘也。今勸雙捨凡聖。故非有無也。不入定意非起定意。小乘人有二時入定。一者將欲食時。前入定。作不淨觀。然後起定方食。二者噉食以後。復入禪定。生施主福。此之二時。入定則不食。食則不入定。菩薩得無礙觀。終日食而終日定。故無出入之名。又大士體道。未曾靜散。故非入非起。非住世間非住涅槃。凡夫之食。願壽命長存。為住世間。二乘受食。欲入涅槃。又聲聞受食。名住世間。後欣取滅。稱住涅槃。今並異之。故兩非也。以菩薩不食而食故。非住涅槃。食無所食故。非住世間。其有施者無大福無小福不為益不為損。此第五次明福田。若迦葉得平等觀。則能外說平等法。能令施主復平等心。不計福之大小。己之損益。又解。大小據前人。損益就迦葉。田勝則施主得大福。田劣則獲小福。得食則獲五事。為益。不得則無五事。為損。故損益據迦葉。是為正入佛道不依聲聞。此第六總結。如上所明。便得平等觀。名正入道。則能自利利人。故不依聲聞。迦葉若如是食為不空食人之施也。既有正悟。便是良田。故不虛人施。時我世尊聞說是語得未曾有即於一切菩薩深起敬心復作是念斯有家名辨才智慧乃能如是其誰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從是來不復勸人以聲聞辟支佛行。此第三明迦葉蒙益。凡有五句。一歎法希有。二得敬勝人。復作是念。第三讚嘆。斯有家名者。在家大士。淨名遐布。誰不發心。第四勸發心。我從是來。第五迦葉自立大志。是故不任詣彼問疾。不堪有三。標釋竟。今總結也。佛告須菩提汝行詣維摩詰問疾。此第四命須菩提。就文為二。初命。次辭不堪。須菩提者。此雲空生。亦名善吉。以其生時。舍內寶藏。眾物悉空。故名空生。父母謂是不祥。召相師問之。相師雲。唯善唯吉。稱為善吉。相傳。有經雲。須菩提。是東方世界。青龍陀佛影嚮釋迦。身為弟子。然五百之流。德非遍備。各有偏能。但稱第一。善吉等。有供養者。能與現報。既有異德。故名四大聲聞。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此第二辭。不堪。就文亦三。謂標釋結。此初標也。所以者何憶念我昔入其捨從乞食。此第二釋不堪。就文為五。第一辨不應來而來。為被呵之由。第二明能呵之旨。第三明不應去而去。重辨被呵之由。第四重明能呵之旨。第五時眾得道。此初文也。善吉所以入淨名捨者。凡有二義。一者迦葉捨富從貧。善吉捨貧從富。悉乖平等之道。故俱被呵。所以捨貧從富乞者。富貴嬌恣。不慮無常。今雖快意。後必貧苦。愍其迷惑。仍就乞食。以不得越家故。次入其捨。因被呵也。二者居士德重淵遠。言不漏機。五百應真。莫敢窺其庭者。善吉自謂。深入空理。觸言無滯。故徑造其捨。從彼乞食。然當其入觀。則心順法相。及其出俗。即情隨事轉。致失招屈。良由此也時維摩詰取我缽盛滿飯。此第二明能呵之旨。就文為四。一就食平等門。呵其於食不等。從不斷婬怒癡下。第二就解惑平等門。呵其解惑不等。不見佛下。第三就內外平等門。呵其內外不等。從若須菩提入諸邪見。第四就邪正平等門。呵其邪正不等。所以知有四門者。以後結句。雲乃可取食也。四門次第者。初正乞食。故就食平等門。呵之。其斷惑得解。堪為福田。則解惑不等。故就解惑平等門呵之。惑滅解生。猶見佛聞法。不殖外道。便謂內外為二。故就內外平等門呵之。猶殖佛世。離彼邪緣。具諸功德則謂邪正相乖。故就邪正平等門呵之。此初門也。取缽滿飯而呵者。若空缽。則居士有吝惜之嫌。若與缽。恐持而去。不盡言論之勢。又空缽故。不得生論。與便不得論。又不空缽。明菩薩為施主。不與缽。明二乘非福田謂我言唯須菩提若能於食等者諸法亦等諸法等者於食亦等如是行乞乃可取食。於食等者。唯富人之妙食。等貧捨之穢弊。若能於此粗妙食等。則於諸法亦等。若能違萬法皆等。則能於食亦等。得此等心。則是福田。乃可取食。若爾不應捨貧而從富也。若捨貧從富。則於食不等。便無等非是福田。不應取食。故進退無答也。若須菩提不斷婬怒癡亦不與俱。此第二就解惑平等門呵。善吉所謂理唯二轍。一者斷於三毒。二者與俱。謂凡夫也。斷三毒即二乘也。今聞不斷不俱。理出意外。故茫然不解。大士體三毒。本自不有。故不與俱。今亦不無。稱為不斷。又若有三毒。可斷可俱。不性無二。何所俱斷。又三毒屬人。可論俱斷。竟自無人。誰俱斷耶。又三毒屬心。可論俱斷。求屬無從。則斷俱義宗。具如正觀論說。不壞於身而隨一相。上就有餘涅槃。今約無餘涅槃也。小乘人謂。壞五陰身。然後隨涅槃一相。今明身即一相。不待壞而隨也。又上據煩惱。今約報障。呵意同前不滅癡愛起於明脫。身本從癡愛而生。故次言也。如涅槃雲。生死本際。凡有二種。一者無明。二者有愛。小乘人謂。以癡彰智故。滅癡而得明。以愛縛心故。愛解而心脫。故涅槃雲。明與無明。愚者謂二也。大士觀癡愛其即是明脫。不待滅癡愛。而起明脫。是故。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問。是何等明脫。答。三明內漏盡明也。斷非想惑。九解脫中。第九解脫也以五逆相而得解脫亦不解不縛。上明煩惱與報。今次說業平等也。小乘明。五逆業。必定受報。無得解脫理故。今明。窮重之縛。等於極上之解。所以然者。五逆實相。即是解脫。豈有縛解之異耶不見四諦非不見諦。得於明脫。要由見諦。故次泯之。境智本空故。不見四諦。四倒寂然故。非不見諦。又求四無從。故不見諦。亦無不四。故非不見。又見四諦者。二乘人也。不見四諦。凡夫人也。今大士異之。是故俱斥。非得果。聲聞由見四諦。是故得果。既非見諦。故非得果。又不見能得之人及所得法。故非得果非凡夫法非離凡夫法非聖人非不聖人。聲聞謂。以得果故捨凡成聖。故次非之也。又上來就法泯見。此約人平等也。既以非得果。應是凡夫。而求故非凡夫。而凡夫不得凡夫實性。即是聖法。故非離凡夫。以不離凡法。故非聖人。而道過三界。故非不聖也。雖成就一切法而離諸法相。此句是總結上來諸義也。雖成就一切法者。善吉既其是人。人必成就於法。謂不捨上來所明一切惡法。而復具足善法。故雲成就一切法也。而實未曾善惡。故雲離諸法相。乃可取食若能備如上說。則得平等觀。便是福田。故應取食。此一章訖。所以結也。若須菩提不見佛不聞法。此第三內外平等門也。二乘謂捨凡得聖。要由見佛聞法。故次泯之。善吉自謂。見佛聞法。而言不見聞者。其言似反。其理實順。若有佛可見。則是有見。故不見佛。若有法可聞。則是有聞。故非聞法。今明。無佛可見。乃名見佛。無法可聞。始是聞法。蓋是斥二乘之有。是故說無。既知佛非有。即識佛非無。如是五句。無所受著。始是法身。如斯五悟。名見佛也。正觀論雲。邪見深厚者。則說無如來。如來寂滅相。分別有亦非。彼外道六師。聲聞人謂。以見佛聞法。即事佛為師。已為弟子。異於外道。故次泯之。釋迦出世。正值六師。但六師不同。凡有三部。合十八人。足能仁。為十九也。第一部。自稱一切智。裸形苦行。第二部。得五神通。第三部。誦四章陀。又言。此三即修思聞三慧。從於三慧。生十八人。今文所明。是初部也。富蘭那迦葉母姓也。富蘭那字也。此是邪見外道。撥無萬法。末伽梨拘賒梨子。末伽梨字也。拘賒梨。其母名也。其人計眾生苦樂。不由因得。自然而有。刪闍夜毘羅胝子。刪闍夜字也。毘羅胝其母名也。其人謂道不須求。逕生死劫數。苦盡自得。如轉縷丸於高山。縷盡自止。何假求耶。阿耆多翅捨欽婆羅。阿耆多字也。翅捨欽婆羅。粗弊衣名也。其人著弊衣拔髮。五熱炙身。以苦行為道。謂今身受苦。後身常樂也。迦羅鳩馱迦旃延。姓迦旃延。字迦羅鳩馱。其人應物起見。人問有耶。答言有。人問無耶。答言無。故執諸法。亦有亦無。尼犍陀若提子等。尼犍陀。其出家總名也。如佛法出家名沙門。若提子。母名也。其人謂。罪福苦樂。本有定因。要必須受。非行道所能斷也。是汝之師因其出家彼師所墮汝亦隨墮。此令善。吉。事外道為師。因其出家。現世受其邪法。故墮邪見。後世同其果報。故墮惡道。乃可取食。若不同六師。則見邪正相異。使無等觀。故不堪受食。若知六師即是法身。以同六師。即是同法身。便得等觀。乃可受食。問。雲何六師即是法身。答。四句求六師不得。六師即是實相。得即是法身。故雲觀身實相。觀佛亦然。又同六師。方是不同六師。若不同六師。即是同六師也。所以然者。同六師。則體邪即正故。是正見人。若不同六師。即謂邪正為二。名邪見人。故同六師也。若須菩提入諸邪見不到彼岸。此第四邪正平等門。既同六師。則入諸邪見。邪見明無道因。不到彼岸。辨無滅果。既入邪見。則不到彼岸。所以作此呵者。或人以邪見正見為二。彼岸與此岸相乖。故今明。入諸邪見。邪正不二。彼此無別。若達不二平等。邪見即是正見。不到彼岸。即是到也。住於八難不得無難。既入邪見。便生八難。不得無難處也。所以作是呵者。善吉自謂離於八難。以得人身。難三惡道及長壽天。生閻浮提。離北鬱單越。值於佛世。離佛前佛後。得於正道。離世智辨聰。六根具足。離生盲聾。此則謂難與無難為二。今明。達乎八難。即是無難故。今住於八難。既不見難。亦不見於無難。故雲不得無難也。同於煩惱離清淨法。入邪見。在八難者。便無結不起。既無結不起。而離清淨法。所以作是呵者。善吉自謂。異於煩惱。不離清淨法。故今明。煩惱體性。即是實相。若同煩惱。即是同於實相。離清淨法。即是不離。汝得無諍三昧一切眾生亦得是定。善吉自謂。得無諍定。群生不得。欲以斯定為物福田。此則見自他為二。得不得殊。是故明。善吉之與群生。性常自一。苟為善吉獨得。而群生不得乎。故今不得同得。得同不得。得不得不二。自他平等也。無諍三昧。凡有二種。一者內順實相。二外不違物心。名無諍也。其施汝者不名福田供養汝者墮三惡道。此明田非田不二。惡道善道。體性無別。為與眾魔共一手作諸勞侶汝與眾魔及諸塵勞等無有異。如世造物。所作不異。名為一手。是一手則共為塵勞伴侶。故與魔不異。然魔與實相不異。既與魔一不異。則與實相不異。於一切眾生而有怨心謗諸佛毀於法不入眾數終不得滅度汝若如是乃可取食。此明怨親平等。毀譽一貫。出入無別。得不得均。若能如是乃可取食。第四章竟。故復結也。時我世尊聞此茫然不識是何言不知以何答便置缽欲出其捨。此第三明不應去而去。重致被呵之由。不識是何言不知是何答者。且據一章釋之。如善吉自謂。見佛聞法。淨名雲。不見佛不聞法。觀其言則似逆。詳其意則大順。所以然者。若不見佛。乃是見佛。若有佛可見。則不見佛。而善吉聽其言則逆。思其理則不反。故不識是何言。不知以何答。而日時既至。使捨缽而欲去。生公雲。既其有屈。便應輸缽。故置之欲出。然善吉與眾人。凡有兩意一同。諸人識其言。而善吉不識。此一異也。眾人被詰生喜。而善吉聞呵便懼。此二異也。五百聲聞。悉不能答。斯一同也。問。何故善吉。獨招二失。答五百應真。不敢詣淨名之室。善吉自謂。深入空理。觸言無滯。徑造其捨。從彼乞食。是以此章。言切而旨深。故招斯咎也。維摩詰言唯須菩提取缽勿懼。此第四重被呵也。懼無答而置缽。即復著於言相。今欲解其此滯。令得取缽。故先言。取缽勿懼。於意雲何如來所作化人若以是事詰寧有懼不我言不也維摩詰言一切諸法如幻化相汝今不應有所懼也所以者何一切言說不離是相。淨名以幻化。質於善吉。凡有三事。一者聽人如化。二者謂諸法如化。三者言說如化。汝既解空第一。應知如化。以化聽化。寧有懼哉。不離是相者。言說不離幻相也。至於智者不著文字故無所懼所以者何文字性離無有文字是則解脫解脫相者則諸法也。上明文字如化。此辨文字。則是解脫。並不應著也。維摩詰說是法時二百天子得法眼淨。此第五明時眾得道。就理而言。善吉來去。皆弘道益物。以其來故。得說平等無礙之道。破二乘有礙之心。以其去故。因說幻化法門。斥凡夫保執有法。令二百天子。得法眼淨。初章則言違理順。故時眾未解。後章則言理並順。故聞而即悟。故我不任詣彼問疾。此第三結不堪也。佛告富樓那彌多羅尼子汝行詣維摩詰問疾。此第五次命富樓那。前四大聲聞已訖。今次三藏法師。就文二。初命。二辭。什公雲。富樓那。是其字也。此言滿。彌多羅尼。其母名也。此雲知識。合母名為字也。真諦三藏雲。所以稱滿者。其家無兒。禱祀江神。母因夜夢見珍器。盛滿珍琦。遂入腹內。明旦向天述之。天雲。汝當生兒。智慧滿足。因名滿也。彌多羅。此雲慈行。四章陀論。有慈行品。其母誦之。故名慈行。合言之。名滿慈子。十弟子內。法師第一。善解阿毘曇。富樓那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此第二辭不堪。就文亦三。標釋結。此初標也。所以者何憶念我昔於大林中在一樹下為諸新學比丘說法。此第二釋不堪。為四。一明被呵之由。二明能呵之旨。三明時眾蒙利。四滿慈受屈。此初文也。什公雲。近毘耶離。有園林。林內有水。水名獼猴池。園內有僧房。是毘耶離三精舍之一也。富樓那。於內為新學說法也。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富樓那先當入定觀此人心然後說法。此第二能呵之旨。就文為四。一呵其違欲說法。二呵其違根說法。三重呵違欲說法。四重呵違根。欲謂現在欲樂。根謂過去根原。此初文也。前當入定觀此人心者。小乘智有限礙。又不能常定。凡所觀察。在定則見。出定不見。又定力深者。見眾生根。極八萬劫。定力淺者。數身而已。此新學比丘。根在大乘。而為說小法。故謂其入定也。無以穢食置於寶器。穢食是小法。寶器為大機也。當知是比丘心之所念無以琉璃同彼水精。比丘心大。汝須知之。琉璃是玉。水精為賤珍。不應明大心之琉璃。同小乘之水玉。宜善識小大二機之優降也。汝不能知眾生根源無得發起以小乘法彼自無瘡勿傷之也。此第二呵其蓮根原。初句。直呵不知根。無得發起。呵其授小法也。大乘根性人。喻若無瘡。說小損大。如傷之也。欲行大道莫示小徑無以大海內於牛跡無以日光等彼螢火。此第三重明不識機欲。菩薩有三事。一求佛道。二度眾生。三修萬行。大機如欲行大道。小乘法如小徑。此為求佛道。設喻也。遍度眾生。心如大海。小乘法同牛跡。迴大入小。如內也。肇公雲。大物當置於大處。曷為迴龍象於兔徑。注大海於牛跡。此合釋二句也。遍修萬行。心如日月。起小乘行。心如螢火。明昧既懸。不應等也。富樓那此比丘久發大乘心中忘此意如何以小乘法而教導之我觀小乘智慧微淺猶如盲人不能分別一切眾生根之利鈍。此第四重呵不識根原。智慧微淺。小乘智體。不能分別。小乘智用也。時維摩詰即入三昧令此比丘自識宿命曾於五百佛所殖眾德本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第三明得益。就文為四。初入三昧。二得本心。三為說法。四悟不退轉。此即二教雙益也。二教。謂口意兩業。二益淺深不同。此初教也。即時豁然還得本心於是諸比丘稽首禮維摩詰足。此初益也。問。淨名入三昧。雲何能令比丘知宿命。答。持地論明。菩薩宿命通有六種。一自知宿命。二知他宿命。三令他知己宿命。四令他自知宿命。五令他知他宿命。六令彼所知眾生。展轉相知。今是第四令他自知也。時維摩詰因為說法。此第二教也。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復退轉。此第二益也。我念聲聞不觀人根不應說法。第四受屈。是故不任詣彼問疾。不堪有三。標釋已。今總結也。告摩訶迦旃延汝行詣維摩詰問疾。此第六命旃延。就文有二。初命。二辭。摩訶為大。迦旃延。是南天竺婆羅門姓。而以本姓為稱。別名扇繩。其父早亡。母戀不嫁。如繩繫扇。風吹不動。故名扇繩。十弟子內。論議第一。善解修多羅。佛在世時。造昆勒論。十萬偈三百二十萬言。迦旃延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此第二辭不堪。就文為三。謂標釋結。此初文也。所以者何我念昔者佛為諸比丘略說法要我即於後敷演其義謂無常義苦義空義無我義寂滅義。此第二釋不堪。就文為三。初明被呵之由。二述能呵之旨。三時眾得益。此初文也。略說有二。謂有為無為。此二攝一切法。故名為略。又言略者。佛常略說。有為法。無常苦空無我。無為法。寂滅不動。此二總一切法盡。故言略也。佛但此略說於前。旃延廣敷後。五門與三印。有離合不同。開無常印為苦。開無我為空。無為即是寂滅。故五門也。不異三印。但是小乘。以大乘無我。唯在生死。不得雲一切法無我。五門則具通小大。時維摩詰來語我言唯迦旃延無以生滅心行說實相法。此第二明能呵之旨。就文為兩。初總呵。二別呵。此初文也。佛了無常。是無生無滅。即是實相。而迦旃延。謂無常是生滅法故。佛以無生滅心說無常。即無生滅心。說實相也。迦旃延。聞生滅法。起生滅心。而說無常。是以生滅心行。說實相法。在言雖同。其心則異。故迦旃延被呵。佛無咎也。迦旃延諸法畢竟不生不滅是無常義。此第二別釋五門。呵旃延之失。即是用大乘心斥小也。無常是名也。二家同辨無常之名。但無常之義。大小乘則異。旃延以生滅。釋無常義。淨名以無生滅。釋無常義。所以然者。佛說無常之名。凡有二義。一者破常。二不著無常故。今離二邊。悟入中道。如肇公雲。言其無常者。明其無有常。非謂有無常。以無有常故。離外道邊。非謂有無常。則離小乘邊。斯則破病既周。教圓理足。名為滿字。而迦旃延說無常。但得破常。猶有生滅。則住無常。故破病未周。教非圓足。稱為半字。今淨名。還申佛意。偏對旃延一邊。故說不生不滅是無常義。問。不生不滅。是破無常以不。答。佛說無常名。令離常邊。復令離生滅邊。始是顯無常義。旃延雖領無有常。猶謂有生滅。即知一不知二。今欲令其更得進悟。故偏說不生不滅是無常義。非破無常也。問。如毘曇成實等。雲生滅是無常。雲何言不生不滅是無常。答。此皆旃延被呵之倒。龍樹觀三相品。破生破滅者。斯淨名之流。若言生滅是無常者。則生在其初。滅在其後。初既無滅。則一無為常。若一無為常。則一無非有為。又若一無不滅。則終亦不滅。便是常住。若初有生。即有滅者。則滅害於生。生不得起。以義推之。則生非實有。生非實有。是則無生。既其無生。何有滅。故知不生不滅。是其理實。不應言生滅定是無常義也。問。旃延。何故言生滅是無常義。答。小乘。未明法空故。不得言無常是不生滅也。如成論。有法空。而彼謂無常是空之初門。不得有是於空。故不得說不生不滅。是無常義也。五受陰洞達空無所起是苦義。有漏五陰。受染生死。名為受陰。小乘。以受陰起。則眾苦生。為苦義。大乘。通達受陰內外常空。本自無起。誰生苦者。此真苦義也。問。若五陰空。此則無苦。雲何是苦義。答。類如上說。佛明無常去常。非謂是無常。佛說苦以除樂。非謂有苦。蓋是如來說苦之義意也。旃延但領無樂。稱在有苦。故不識佛說苦義。今偏對之。故言本無五陰。是苦之義。不言空即是苦。而空猶有苦。無常亦然。諸法究竟無所有是空義。此句對小乘二藏。一者毘曇人。以內無人為空。而猶在有法。此非究竟空。大乘。則人法並空。始為究竟空義。二者成論明。人法並空。有去而空在。此亦非究竟空義。大乘則空有俱泯。始是究竟空也。於我無我而不二是無我義。有所得人。破我而住無我。則見我與無我為二。今對斥此病。明我無我不二。法本不然今則不滅是寂滅義。前四句辨生死。今次說涅槃。小乘謂。生死然盡故。有寂滅涅槃。大乘明。生死本不燃。今則不滅。始是寂滅義也。說是法時彼諸比丘心得解脫。此第三明時眾得悟。若除常而住無常。雖於常得脫。而為無常所縛。若如淨名所辨。除常不住無常。蕭然無寄。名得解脫。故我不任詣彼問疾。第三結不堪。佛告阿那律汝行詣維摩詰問疾。此第七次命那律。然三藏明之。應次命波離。但前二已明說法。今次辨神通。相問出也。就文為二。前命。次辭。阿那律者。此雲如意。亦稱無貪。又名不滅。猶一義耳。八萬劫前。曾供養辟支佛。所得善根。於今不滅。故名不滅。果報稱心。為如意。師子頰王。有四子。各有二兒。長子名淨飯。有二子。大名悉達。小名難陀。斛飯王有二子。大名調達。小名阿難。白飯王有二子。長名那律。小名摩訶男。甘露飯王有二子。長名□提。次名提沙。師子頰王有女。名甘露味。唯有一子。名屍陀羅。那律即佛之從弟。天眼第一。所以得天眼者。曾一時。佛邊聽法。睡眠。佛呵之。咄哉雲何如螺蚌子。那律慚愧。不眠多日。遂便失眼。問耆婆治之。耆婆雲。眠是眼食。久時不眠便餓死。不可復治。那律。因修得天眼。阿那律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此第二辭。不堪。就文為三。謂標釋結。此初標也。所以者何憶念我昔於一處經行時有梵王名曰嚴淨與萬梵俱放淨光明來詣我所稽首作禮問我言幾何阿那律天眼所見我即答言仁者吾見此釋迦牟尼佛三千大千世界如觀掌中菴摩勒果。此第二次釋不堪。文開四別。一明被呵之由。二述能呵之旨。三那律受屈。四梵王發心。此初文也。問曰。智度論雲。大羅漢。但見二千世界。今雲何言三千。答。任常力。即見二千。加功用。見三千也。又天眼力但見二千。願智之力。則見三千。菴摩勒果者。形似檳榔。食之除風。冷時手執此果。故即以為喻。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阿那律天眼為作相耶無作相耶假使作相則與外道五通等若無作相即是無為不應有見。此第二述能呵之旨。前定兩開。次雙結二難。作相無作相。即雙定也。作色方圓相而見。名為作相。不作色方圓相。名無作相也。又釋。三界果報身。大請諸根。從結業起。名有為有作相。法身異之。謂無為無作相。結兩難者。若作方圓相而見。則用外道。以外道亦作方圓而見故也。若不作方圓而見。則無方圓。便是無法。不應有見。世尊我時默然。此第三那律受屈。欲言作相。同外道。欲言無作。復是無為。以不達會通故。失對於當時。受屈於二難。彼諸梵聞其言得未曾有即為作禮而問曰世孰復有真天眼者。此第四時眾得益。又有三句。初問。次答。三發心。此初問也。那律天眼第一。既屈淨名。自斯已外。孰有真天眼者。維摩詰言有佛世尊真天眼常在三昧悉見諸佛國不以二相。此第二淨名答。初總答雲有也。次出有真天眼之人。即佛世尊也。下以三門。釋真天眼。一常在定內見。異小乘定外見。此顯靜散無二也。次悉見諸佛國。此明小乘所見近。諸佛所見遠。此二異也。不以二相者。能所宛然。而無眼色。謂有不礙無。雖無眼色。而不失能所。所謂無不礙有。有不礙無故。不同外道。無不礙有故。不同無為。正答上二難也。又就眼見。明不二見。宛然而無見。雖無見。而無所不見。名為不二。什公雲。不作精粗二相。名為不二。於是嚴淨梵王及其眷屬五百梵天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禮維摩詰足已忽然不現。此第三發心。梵王既聞外道二乘。非真天眼者。唯佛世尊。故捨彼聖凡。發佛心也。故我不任詣彼問疾。此第三結不堪也。佛告優波離汝行詣維摩詰問疾。此第八次命波離。就文為二。初命。次辭不堪。優波離。是王捨城賤人。翻為上首。是諸釋子剃毛師。後諸釋種。詣佛出家。而波離隨遂。將列佛所。諸釋脫寶衣服翫。及所乘象。悉以與之。波離心念。諸釋豪貴如此。尚捨出家。我何為住。以所得物。安置樹下。繫象著樹。作如是言。諸有取者。吾悉施之。遂往佛所。諸釋問其來意。波離具答所由。諸釋大喜。即便諸佛。屈前度之。此人本我近事。若後出家。我喜輕蔑。屈佛前度。我當敬事。佛即前度。諸釋子等。同為作禮。是時大地震動。空內聲嘆言。諸釋子。嬌慢山崩。波離出家已後。善解毘尼。以其世世誓願持律。是故於今。持律第一。優波離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第二辭不堪。就文為三。謂標釋結。此初標也。所以者何憶念昔者有二比丘犯律行以為恥不敢問佛來問我言唯優波離我等犯律誠以為恥不敢問佛願解疑悔得免斯咎我即為其如法解說。此第二釋不堪。就文為三。一明被呵之由。二述呵之旨。三明時眾得益。就文有二。一明比丘犯罪。二辨波離依法解說。犯律行者。一比丘似犯婬戒。次比丘似犯殺人戒。事別出經。有二比丘。林間修道。一比丘疲勞。仰臥眠熟。忽有女人。以女形置一比丘上。而比丘。不淨流出。眠覺始覺。而向同伴述之。彼比丘雲。可伺求此女人來也。而彼女忽來。比丘便往逐之。女人怖走。遂墮坑死。此似犯殺。故雲犯律行也。誠以為恥者。夫有罪之人。一懼後世受苦。一懼現在所作。不敢問佛者。佛既尊重。而慚愧復深。故不敢問。又佛明見法相。決斷罪。則永出清眾。故不敢問佛。波離既是持律之上。仍從質所疑也。我即為其如法解說者。此第二波離依律篇聚。定罪輕重。未得為其。詳說過之法也。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優波離無重增此二比丘罪。此第二明能呵之旨。就文為二。一明波離錯教。二辨淨名善治。比丘見有身心。一封著也。復言有罪可起。心生疑悔。而欲滅之。二封著也。而波離。定其罪相。則封著彌厚。封著彌厚。則罪垢轉增。三封著也。今前誡之。故雲無重增此二比丘罪。當直除滅勿擾其心。此第二明淨名善治。就文為三。謂標釋結。此初標也。波離有二失。一者不說實相。於理成迂。二不應大機。於緣為曲。今對斯二事。還明兩法。一說實相。稱乎理實。名直除滅。二應大機故。不機其心。所以者何彼罪性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此第二釋善治。有四門。初明罪空。次辨心空。三舉況。四廣釋。夫罪之生。由因緣有。求其實性。不在三處。不在三處。則見罪空。便悟理實。悟理實。則發生正觀。正觀既生。則煩惱斯滅。煩惱尚滅。罪豈在哉。不在內者。不在我心也。若在我心。不應待外也。不在外者。不在他身也。若在於他。不應由我起也。不在中間者。合自他求罪不得也。又識為內。塵為外。根為中間。而罪不在此三處。又罪因為內。罪緣為外。合內外為中間也。如佛所說心垢故眾生垢心淨故眾生淨。此第二次辨心空。夫罪由心起。則心是罪根。然心本尚空。罪未寧有。故逆尋其本也。凡有四句。初引佛誠言。心垢故眾生垢者。夫心有垢染。則眾生受累。眾生受累。便是垢累眾生。垢義既爾。淨義亦然。心亦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第二句明心空也。心若在內。心應不由外境。心若在外。內應無心。既非二處。豈在中間。如其心然罪垢亦然。第三句以本顯末也。諸法亦然者。心之與罪。二事既空。萬法紛紛。皆由心起。在心既空。故諸法亦爾。不不出於如。心之與罪。謂內法空。諸法亦爾。謂外法空也。內之與外。所以空者。良由不出於如。以如是空之異名。故內外亦爾。又非破拆內外故便空。良由內外本來是如。所以空也。如優波離心相得解脫時。寧有垢不。此第三舉況。凡有三句。一問。二答。三況。聲聞初成羅漢。證第九解脫道。爾時唯有淨心。無有垢染。今欲以其類眾生心。故前定其言也。我言不也。此第二波離正答。明證果之時。唯淨無垢也。維摩詰言一切眾生心相無垢亦復如是。第三舉況類也。小乘謂。羅漢在觀之時。心則無垢。眾生未能斷惑。心則有垢。故今持二乘之無類凡夫之有也。唯優波離妄想是垢無妄想是淨顛倒是垢無顛倒是淨取我是垢不取我是淨。此第四廣釋。上雖明罪空。而惑者生疑。若罪非有。何得大小經律。說眾生起罪。故今釋雲。妄想故見有罪。是故餘經明有。今據理實。所以雲無。妄想。顛倒。取我。三科異者。橫謂分別。名為妄想。無而謂有。翻背理實。稱為顛倒。所以顛倒。由根本取我。又妄想是八妄。如地持說。顛倒是三倒。取我是眾見根本。優波離一切法生滅不住如幻如電諸法不相待乃至一念不住。上明罪由妄有。今辨妄有非有。亦是釋妄有義。不相待者。此不明無長短等相待。但辨諸法無常。前心不待後心。生竟然後方滅。以諸法不住。亦生即滅也。無住則如幻。不實所以空。諸法唯妄見如夢如炎如水中月如鏡中像以妄想生。上明外法不住。此辨內心妄見。俱明空義。夫以見妄故。則所見不實。是故為空。上二喻。取其速滅。此四喻。喻其妄想其知此者是名奉律。淨名善治有三。標釋已竟。今總結歎也。行順律法。故名奉律。此歎行也。其知此者是名善解。知罪實相。名為善解。此嘆解也。自有解律而不行。自有行律而不解。故雙嘆也。問。今明罪空。雲何是奉律。答。律名毘尼。此言善治。謂自能治三毒。亦能治於眾生。令知罪空。真善治也。於是二比丘言上智哉是優波離所不及持律之上不能說我答言自捨如來未有聲聞及菩薩制其樂說之辨其智慧明達為若此也時二比丘疑悔即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作是願言令一切眾生皆得是辨。此第三明時眾得益。文有三句。第一比丘雙嘆。二波離雙答。三比丘雙益。初雙嘆者。上智哉。嘆淨名內智。持律之上而不能說。嘆淨名外辨。二波離雙答。初答外辨。其智慧明達。次答內智。比丘雙益者。疑悔即除。謂惡滅也。發心。明善生也。故我不任詣彼問疾。第三總結不堪。佛告羅□羅汝行詣維摩詰問疾。此第九次命羅□羅。就文為二。初命。次辭不堪。羅□者。此言覆障。謂六年在胎。為胎所覆障。因以為名。所以有羅□者。諸相師。四月八日。來白淨飯王言。太子。若今夜不出家。明日七寶自至。為轉輪王。父王。夜增其伎樂。菩薩欲心內發。耶輸陀羅。其夜有身。淨居天。悲而言。菩薩貪著五欲。眾生誰度之。內觀出家。後成道夜。始生羅□。所以六年在胎者。智度論雲。羅雲過去為王。六日飢餓仙人。故招此報。又餘經雲。由塞鼠穴。受斯果也。羅□。亦名宮生。悉達出家。而生羅□。諸釋謂非佛子。欲燒殺之。耶輸抱子立誓。俱投於火。而化成蓮華。諸釋雲。真宮王也。因以為名。羅□羅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第二辭不堪。就文為三。謂標釋結。此初標也。所以者何憶念昔時毘耶離諸長者來詣我所稽首作禮問我言唯羅□羅汝佛子捨轉輪王位出家為道其出家者有何等利我即如法為說出家功德之利。此第二釋不堪。就文為三。一被呵之由。二能呵之旨。三明時眾得益。初文為二。一長者子問。二羅雲答。捨轉輪王位者。佛不出家。當為金輪聖王。王四天下。羅雲不出家。當為鐵輪王。王一天下。一天下地及虛空。各十由旬鬼神。屬之為其給使。羅雲。所以出家者。佛成道竟。還至本國。羅雲年始六歲。如來明日至。變千比丘。悉如佛形。羅雲直往佛所。摩其頂。明日歸精舍。敕身子目連度之。初出家後。喜多暴口形詔於人。佛一時約敕。於斯永斷。相罵不瞋。佛嘆其忍辱持戒密行第一。諸長者子。所以問者。見羅□所捨至重。未聞其所得。是故問也。我即為如法說出家利者。依出家功德經。有人殺三千世界眾生。有人救之得脫。有人挑三千世界眾生眼。有人治之得差。其出家福。多彼救治。功德相應。為說此利也。時維摩詰來謂我言羅□羅不應說出家功德之利。此第二能呵之旨。就文為二。初呵羅雲所說。次淨名辨出家之利。羅什雲。羅雲受屈。其旨有四。一不見人根。應非其藥。二出家功德無量。而說之有限。三即是實相。而以相說之。四出家本為實相涅槃。羅雲不說其本。吉藏謂。家有二種。一者形家。謂父母妻子。二者心家。即是煩惱。諸長者子。無出形家之義。有出心家之義。而羅雲雖嘆出形家。於事無益。若說出心家。則便有利。而不應說而說。應說而不說。則是漏機。所以受屈。所以者何無利無功德是為出家有為法者可說有利有功德夫出家者為無為法無為法中無利無功德。此第二得名說出家法。諸長者子。正以有得為懷。謂有人能出。有家可出。家為過罪。出有功德。此皆有所得心。即是有為法。悉名為家。維摩破著心故。讚無為法。無為是果。出家為因。果既無為。因豈有著。若能蕭然無寄。始是出家。羅□羅出家者無彼無此亦無中間。在俗為此。出家為彼。出家方便。名為中間。今並忘之。即出家也。離六十二見處於涅槃。既忘彼此兩間。復離諸見。便處涅槃果。智者所受聖所行處。地前菩薩。依教生解。名為智者。信順此法。是名為受。登地。會於正理。稱之為聖。聖心遊之。故雲行也。降伏眾魔度五道。經雲一人出家。魔宮皆動。始動魔宮。終心降伏。既降伏四魔。必超度五道。凡夫能出四趣。不能出天道。出家求滅。則五道斯度。淨五眼得五力立五根不惱於彼。二乘出家。雖度五道。不能淨五眼。大乘離俗。能淨五眼。五眼有二。一約五人有五。人有肉眼。天有天眼。二乘慧眼。菩薩法眼。佛佛眼。一人具五者。見彰內為肉眼。見障外為天眼。照實相為慧眼。照二乘法滅。名為法眼。照於佛性。兼無法不知。名為佛眼。今論後五。故名為淨。信進念定慧為五。此五。在鈍根人心為根。在利根人心為力。若據一人。則始終為異。在家。有妻子財產。若遇因緣。必惱於彼。出家。則道超事外。惱因自息。故雲惱於彼。離眾雜惡摧伏外道。在俗行善。由雜不善。出家求道。道既純淨。行分不雜也。出家不為摧物。而諸惡自消。猶如日出。不期滅闇。而闇自滅也。超越假名。經說有四。一生死是假名。涅槃非假名。生死是浮虛幻偽。所以是假。涅槃真實。故非是假。二者涅槃是假。生死非假。涅槃無名。強為立名。所以是假。生死本是名相之法。非強立名。是故非假。三者俱是假。以生死涅槃。是因緣相待。故是假也。如華嚴雲。生死涅槃。二俱是虛妄。四二俱非假。癈名就法。法體皆如。如內絕言。故非假稱。今就初門。明生死是假名。得涅槃故超出也。出非泥無繫著。出假名離生死果。出淤泥。離生死因。在家沒愛泥。外道出家沒見泥。今明真出家。俱離愛見。非但離生死之愛見。亦無繫著於道法。無我所無所受無擾亂。所以無繫著者。由無我所故也。受之言取。取有四種。欲取。我取。戒取。見取。今無此四取也。若內有四取。必有擾亂。以心無所取。故無擾亂。內懷喜護彼意隨禪定離眾過。出家之人。有三種喜。一者有現世功德。自然豫欣。二者後得涅槃。心常歡悅。三者不憂不喜。心無依著。則真淨妙喜也。又能將順眾生。不乖逆其意。故言護彼意。隨禪定者。戒能折伏煩惱。令其勢微。禪定能遮。便惑不起。智慧能滅。畢竟無餘。今持戒清淨。則結薄心靜。與禪相順。故言隨也。若能如是是真出家。若能不違上說。是真出家。總結之也。於是維摩詰語諸長者子汝等於正法中宜共出家所以者何佛世難值。此第三明時眾出益。凡有四句。初淨名勸出家。二長者不敢違佛制。三淨名重勸發心。四長者受旨。此初文也。淨名知其不得出家。而欲令其發心。故有此勸耳諸長者子言居士我聞佛言父母不聽不得出家。此第二答也。律雲。有人詣僧坊。諸比丘輒度之。其父母大愁苦。訴淨飯之。淨飯王雲。太子無令我知。輒私出家。吾愁苦。自令已去。父母不聽。不得出家。以是事白佛。佛制戒雲。若父母不聽。不得趣度之者。得吉羅罪維摩詰言然汝等便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是即具足。此第三文也。所以勸發心者。彰其形雖繫於二親。而心超於三界。則是出於心家。既出心家。則身口無眾惡。便是具足戒也。爾時三十二長者子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此第四文也。諸長者子。既以有礙。不形出家。而聞在家有出心家之理。故欣然從之。故我不任詣彼問疾。此第三總結。佛告阿難汝行詣維摩詰問疾。第十次命阿難也。就文為二。初命。二辭不堪。阿難者。此雲無染。支道林雲博聞。舊翻歡喜。凡有三義。一者。釋迦過去發願。願我成佛。持者名曰歡喜。二者。阿難是佛得道夜生。淨飯王雲。今是歡喜日。可絡此兒以為歡喜。三者。阿難形容端正。見者歡喜。故名歡喜。阿難與羅雲。同是佛親。而命有前後者。凡有四義。一者阿難與羅雲。雖同是佛得道夜生。而羅雲。在胎六年。以其年大。故前命也。二者羅雲出家。得羅漢果。阿難猶居學地。三者羅雲在俗。當紹國位。阿難不然。以君臣次第故。命有前後。四者。羅□明出家為因。阿難。辨法身為果。先因後果。以為次第。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此第二釋不堪。有標釋結。此初文也。所以者何憶念昔時世尊身小有疾當用牛乳我即持缽詣大婆羅門家門下立。此第二次釋不堪。就文為三。初明被呵之由。二述能呵之旨。三阿難受屈。此初文也。身小有疾者。然理疾之意。非可一徒。良以淺識之流。取信耳目。於如來。而生劣想。今彰阿難不達。或同眾人。淨名高呵。以開法身之唱。令悟應也。當用牛乳者。佛在毘耶離。音樂樹下說法。身患風氣。須乳煮糜也。詣大婆羅門者。毘耶離。有大婆羅門。名梵摩耶。是婆羅門師。有五百弟子。信受邪道。不敬佛法。而大慳貪。今以七聖化之。一佛現疾。二阿難乞乳。三淨名來呵。四牛母說偈。五牛子說偈。六化人搆乳。七空內聲告。此人大慳。以羅網覆庭屋。令飛鳥不能得食穀食等也。朝往與乳。正值其人。與五百弟子。共入見王。問阿難何求。答具上事。梵志默然不對。自意思惟。若不與。諸人謂我吝情。我若與者。復謂事瞿曇。良久。即指取惡弊牛。令阿難自攝取乳。作此意者。一欲明瞿曇。常與我諍功德勝。今令惡牛。抵殺其弟子。即恥其師。令眾人捨瞿曇。來就我也。又牛既惡。必不得乳。於我無損。是時有化人。來為搆乳。而牛說偈。今施佛乳。雲留少許與犢子。犢子說偈雲。盡施如來。我自噉草。事出乳光經。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阿難何為晨朝持缽住。此第二能呵之旨。就文為三。一問。二答。三呵。晨朝非乞食時。是以問也我言居士世尊身小有疾當用牛乳故來至此。第二阿難以事對也。維摩詰言止止阿難莫作此語。此第三正呵。文凡有三誡三釋。此初誡也。所以重止者。佛若實病。則上隱法身之德。下增眾生之累。今欲斷此二義。是故重止。如來身者金剛之體。此釋上誡也。小乘人云。骨是金剛。肉非金剛。大乘明。如來生身。內外金剛。一切實滿。有大勢力。無有病處。若以金剛。喻法身者。如涅槃金剛身品說之。法身是常。不可壞故。如金剛。諸惡已斷眾善普會當有何疾當有何惱。上就果門辨無病。此就因門釋無病。眾惡已斷。無有病因。眾善眾會。無有病因。默往阿難勿謗如來。此第二誡也。默往。令還去也。無病事彰。必不須乳。故令還去。苟雲是實。則謗佛也。莫使異人聞此粗言。病為當近。粗之極也。不達聞之。必謂實病。無令大威德諸天及他方淨土諸來菩薩得聞斯語。什公雲。五淨居天上。別有大自在天。是十地菩薩。又他方太士。此之二人。若聞斯言。知佛方便。怪汝不達也。阿難轉輪聖王以小福故尚得無病豈況如來無量福會普勝者哉。此第二釋也。前就聖推。此舉凡況。輪王乃不及欲界諸天。但以人間小福。尚得無病。豈況如來普勝三界。而有疾哉。論雲。有羅漢。名薄俱羅。往昔為賣藥師。語夏安居僧言。若有須藥。就我取之。眾竟無所須。唯一比丘小病。受一呵利勒果。因是九十一劫。生於天人。受無量快樂。但聞藥名。而身無微患。於此生中。年已九十一劫。亦未曾有病。況積善無量。病由何生。行矣阿難勿使我等受斯恥也。此第三誡。推事既爾。必應還去。苟執不去。非但佛有斯謗。我等亦受其恥。外道梵志若聞此語當作是念何名為師自疾不能救而能救諸疾人。前明內學受恥。此辨外道譏謗。何名法之良醫。自身疾不能救。何救人心疾乎。可密速去勿使人聞。正士若聞。謂汝不達。邪師若聞。謂佛實病。當知阿難諸如來身即是法身非思欲身。此第三釋也。凡有三雙。並就得離門釋。此是初雙。先據得門。什公雲。法身有三。一法化身。金剛是也。二五分法身。三實相法身。此似化報法三佛義。此之三佛。並無實病。非思欲身。就離門也。三界有待之形。名思欲身。又釋。思是業。欲為結。非結業身也。佛為世尊過於三界。此第二雙也。以德無不備故。為世所尊。此明得也。過於三界三界眾生。具受八苦。所以有病。佛過三界。此離門也。佛身無漏諸漏已盡佛身無為不墮諸數。此第三雙。明得離也。初句明離。雖出三界。容是最後邊身。猶是漏法。豈得無病。佛既無漏。故無病矣。次句明得。雖曰無漏。容是有為。有為即是起滅法。未得免病。既是無為。不隨有數。有人言。非思欲身。離分段因。過於三界。離分段果。佛身無漏。離變易因。佛身無為。離變易果。如此之身當有何病。上別明無患。此總結德也。時我世尊實懷慚愧得無近佛而謬聽耶。此第三明阿難受屈。文有三別。一阿難懷愧。二空內出聲。三稱讚居士。受使如此。被識如彼。故進退懷愧。淨名言既會理。則佛必無有病。失在於已。故謬聽。即聞空中聲曰阿難如居士言但為佛出五濁惡世現行斯法度脫眾生行矣阿難取乳勿慚。此第二明空內出聲。本跡二身。會淨名與佛二言。無相違也。如居士言者。印定淨名之說。聞法身也。但佛出五濁已下。印定如來之言。辨跡身也。以顯法身故。令於佛起尊重心。辨於跡身。則破慳生福。又得失凡有四句。一者二人俱得。淨名得實。阿難得方便。次二人俱失。全用淨名。則失方便用。不得付同眾生。全用阿難。隱法身之德。物不尊敬。三淨名得阿難失。據今能呵之義。四阿難得淨名失。約乞乳破慳。生長物福。五濁者。謂劫濁。眾生濁。命濁。見濁。煩惱濁。劫濁者。大劫內。有刀兵疾疫飢饉三小劫。名劫濁。眾生濁者。無仁義禮智等。諸惡眾生。名眾生濁。命濁者。以短為苦。又不得修道。稱為命濁。從百二十歲。下至三歲。悉是命濁。什公雲。邪見為見濁。餘九使為煩惱。舊雲。五見為見濁。五鈍為煩惱濁世尊維摩詰智慧辨才為如此也。第三稱嘆淨名也。是故不任詣彼問疾。不堪有三。標釋已竟。今總結也。如是五百大弟子各各向佛說其本緣稱述維摩詰所言皆曰不任詣彼問疾。弟子品二章。初命十人已訖。此下總明五百不堪。五百者。八千羅漢內。有五百高德名聞者也。   維摩經義疏卷第三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81 維摩經義疏   維摩經義疏第四   胡吉藏撰   菩薩品第四   具足梵音。應言菩提薩埵。菩提雲道。薩埵名眾生。道謂所求之法。眾生為能求之人。上弟子之稱。敬讓合論。今則菩薩之名。人法雙舉。此品來意。有五因緣。一者命之次第。前則命小乘。今次命大士。二者破病前後。上破小迷。今呵大執。三者欲具顯淨名之德。小乘不堪。未足彰其道高。今大士辭讓。始顯其德遠。四者欲彰文殊之德。聲聞不堪。菩薩憚往。而文殊獨能擊場者。則知位超大小。處眾獨尊故也。五者欲述昔法。以利今會。問。但後二品。顯淨名德。方便品。亦顯德耶。答。約人而言。方便品。對凡夫。日顯淨名德。弟子品。對聲聞。以顯其德。今品對菩薩以顯其德。又方便品。淨名自顯其德。弟子菩薩二品。他人顯德。品開為二。一別命四人。次諸菩薩總述不堪。別命四人。即為四段。就彌勒章。又開為二。初命。次辭。於是佛告彌勒菩薩汝行詣維摩詰問疾。此初命也。所以前命彌勒者。以其是補處大士。又當於此土成佛。從勝至劣。如弟子之次第也。彌勒此翻為慈。南天竺婆羅門姓。以為名也。又過去作國王。因見此丘入慈三昧。有十八利益。因發願。世世行慈。又母懷之。即自慈心。以是二緣。故名慈也。字阿逸多。此雲無能勝。是婆羅□國輔相之子。生時具足相好。波羅□國王。名梵摩達。恣奪國位。欲密害之。就其又索彌勒。父知王心。即雲。外家以將去。還捨。密遣人送往。南天竺婆婆離家。彌勒外家。姓婆婆離。有髮發紺色。手摩膝相。總明博達。以已所知。用教彌勒。彌勒始七歲。從受學。一日所集。勝餘歷年。遂窮祕奧。舅欲顯其德。設無礙大會。量財既少。遣二弟子。往彌勒家。覓物相足。二人於路。聞有佛名。迴首觀之。為虎所食。因此善故。即生天上。婆婆離。久待不還。則以家財。七日大施。最後有一婆羅門。來乞財物。而財既盡。空無所得。則大瞋恚。語婆離言。我有咒力。能破汝頭。作於七分。婆離大怖。前二弟子生天者。空內語之。汝不用愁。今有佛出。可歸憑之。其問天為是誰。答以上事。時婆離本讀讖書。知有佛應出。則遣彌勒並十六人。觀佛。定有三十二相八十好。不久。令其默念作三問。一我為是誰。二問身幾相。佛悉知之。具答三問。時彌勒定知是佛。與十六人。從佛出家。十六人得羅漢。而彌勒不取漏盡。願求作佛。佛即授記。彌勒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此第二辭不堪。就文為三。標釋結。此初標也。問。淨名彌勒。俱是窮學之位。何故淨名能呵。彌勒受屈。答。凡有二義。一者相與化物。得失隨宜。脩短迭應故也。二者據位而言。彌勒當紹尊位。淨名久已成佛。既因果不同。故有優劣。所以者何憶念我昔為兜率天王及其眷屬說不退轉地之行。此第二釋不堪。就文為三。一被呵之由。二能呵之旨。三時眾悟道。兜率此雲知足天。其王名刪。兜率天來人間聽說法也。此天以彌勒將上為天師。豫懷宗敬。故常來聽法。不退轉行者。則無生法忍。謂勉位行念三種退。故雲不退也。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彌勒世尊授仁者記一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第二能呵之旨。就文為二。初呵授記。次呵得菩提。呵授記。明無人能得。呵菩提明無法可得。即人法俱空也。又呵受記。明無能得之因。次呵得菩提。辨無所得之果。謂因果俱寂然。淨名彌勒。深淺不同者。彌勒唯見其一。不睹其二。雖說欲無常。嘆不退法。未悟諸天深著一生受菩提記。粗欲雖去。細染尋生。是以淨名雙泯因果。令粗細都息。若作二人始終益物者。前要須彌勒說欲無常。嘆不退法以息粗。淨名辨因果俱空。以除細。破受記為三。初牒。次呵。後結也。言一生者。彌勒現在人間。次在天上。後下生成佛。依智度論。數此以為三生。但現在人間已受生故。不複數之。後下生成佛。屬能佛身。亦不數也。但取生天之身。故雲一生耳。問。若爾類小乘義。一生天上一來人間。便得道者。應是二生。辨得名一往來。則定是二生。何名一生。答。斯義應類。但小乘之人。望身盡入於無餘。故受二身名為二生。彌勒不取身盡。但下生之身。既其屬佛。對彼天身。以為一生也。為用何生得受記乎過去耶未來耶現在耶若過去生過去生已滅若未來生未來生未至若現在生現在生無住如佛所說比丘汝今則時亦生亦老亦滅。此第二正破。就文為三。一三世門破。二無生門破。三如門破。三世門破者。就三世內。撿無一生。是故無有得一生記。過去是滅無。由無生故。無得記。未來未有。則未有生。亦無得記。現在一念不住。亦無有生。故無得記。引佛語。偏說現在不住。以或人多謂。現在有生。所以得記。故引證破之。若以無生得受記者無生即是正位於正位中亦無受記亦無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雲何彌勒受一生記乎。此第二亦就無生門。撿無受記。夫論有生。必在三世。三世既無。則既無生矣。惑者謂三世乃無受記。無生之內。應有受記。故次斥之。無生則是實相。實相真實之法。故名為正。與邪隔別。稱之為位。此實相之理。言應慮息。超四句。絕百非。故無得記也。為從如生得受記耶為從如滅得受記耶若以如生得受記者如無有生若以如滅得受記者如無有滅。此第三就如門。以破受記。什公雲。此亦因其所存。而遣之也。夫受記。要由得如。本未得而今得。似若有起。如起則累滅。亦似有物。於如內滅。故先問其起滅。以明無起滅。今謂。上二門。就生無生二理。撿無受記。今斥了悟之心。亦無受記。夫論得記。體如故法忍生。體如故煩惱滅。爾時得記。是故問雲。為從如生。為從如滅也。問。但應言法忍生滅。雲何乃言如生滅。答。法忍不離如故。言如生滅。也然法忍則如故。如無有生故。則法忍不生。煩惱則如。如無有滅故。煩惱不滅。故無得記也。一切眾生皆如也一切法亦如也眾聖賢亦如也於彌勒亦如也。上就如門作難。今就如門設並。就文為二。初定關。次設並。此舉凡聖人法。以定關也。若彌勒得受記者一切眾生亦應受記所以者何夫如者不二不異。此第二設並也。凡設三並。一併受記。二並菩提。三並涅槃。此三即為次第。要先得記。次得菩提果。後得涅槃果。此三關之內。皆先並後釋並也。凡聖一如故不二。如無變異。名為不異也。此釋並也。若彌勒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一切眾生皆應得所以者何一切眾生即菩提相。此第二就菩提。以設並也。若彌勒得滅度者一切眾生亦當滅度所以者何諸佛知一切眾生畢竟寂滅則涅槃相不復更滅。此第三就涅槃。設並也。是故彌勒無以此法誘諸天子實無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亦無退者。此第三結呵。平等之道。實無發心。亦無退者。而以不退行。誘其發心。示其受記者。豈不誑哉。彌勒當令此諸天子捨於分別菩提之見所以者何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第二次破菩提。菩提以寂滅為相。而諸無礙生死。尊菩提雖同勝求。更生塵累。宣開以正路。令捨分別。曷為示以道記。增其見乎。菩提。蓋是大覺之真智。超有無之域。出言緣之外。不知何以目之。強名菩提。故此菩提。不可身心得也。寂滅是菩提滅諸相故。前破其著相。此示其真道。菩提是能會之智。實相為所契之境。境既無相。智便寂滅。故言寂滅是菩提。不觀是菩提離諸緣故不行是菩提無憶念故。觀生於緣。離緣則無觀。行生於念。無念故無行。斷是菩提捨諸見故離是菩提離諸妄想故障是菩提障諸願故。真道無慾。障諸願求。不入是菩提無貪著故。入謂受六塵。順是菩提順於如故住是菩提住法性故至是菩提至實際故不二是菩提離意法故等是菩提等虛空故無為是菩提無生住滅故智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故不合是菩提離煩惱習故諸入內外六入也。內外俱空故諸入不會。合謂煩惱業和合。煩惱本空。故無所合。故會據現果。合就其因。無處是菩提無形色故假名是菩提名字空故。外無形色之處。內無可名之實也。如化是菩提無取捨故無亂是菩提常自靜故善寂是菩提性清淨故無取是菩提離攀緣故無異是菩提諸法等故無比是菩提無可喻故微妙是菩提諸法難知故。諸法幽遠難測。非有智之所知。菩提無知故。無所不知。無知而無不知者。微妙之極也。世尊維摩詰說是法時二百天子得無生法忍。此第三明眾悟道。彌勒說有。以息塵欲。淨名明空。以除微累。是以諸天。應期悟道。故我不任詣彼問疾。不堪有三。標釋已竟。此第三結也。佛告光嚴童子汝行詣維摩詰問疾。光嚴彌勒不同者。彌勒為出家。光嚴即在俗。故次命。又彌勒為深行。光嚴是始心。又由受記故。坐道場故。上呵受記。今斥道場。就文為二。一命。二辭。此初章也。光嚴童子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此第二辭不堪。就文為三。謂標釋結。此初標也。所以者何憶念我昔出毘耶離大城。此第二釋。就文有七句。此初明。光嚴出城有二義。一欲益物故。托在出城。二光嚴欲詣佛道場處。時維摩詰方入城我即為作禮。城門是人以湊處故。得多明化功。作禮者。跡同鄉黨。現修長幼之禮。又為行深淺故。有尊卑之敬。即問言居士從何處來答我言吾從道場來我問道場者何所是答曰直心是道場無虛假故。所言道者。謂無上正遍知佛果道也。所言場者。凡有二義。一者即指佛果眾德之為場。故此經文。以佛地眾德用為場。二者既用果為道。以因為場。因能感果。如起道之處。名為道場。故萬善之因。是通覺之所由。菩提之根本。修心之用地。弘道之淨場。但因有二種。一者六度萬行。二者四諦等境。皆能生道。故名道場。此之境行。為真道場也。菩提樹下。起道之處。名為道場。謂應跡道場也。又由本垂跡。能起跡。本為道場之。直心者。謂內心真直。外無虛假。斯乃基萬行之本。坦進道之場也。發行是道場能辨事故深心是道場增益功德故。心既真直。則能發起修行。既發起修行。則事無不辨。既能發行。則樹心彌深。樹心彌樹。則功德轉增。菩提心是道場無錯謬故。直心入行轉深。則變為菩提心也。此心真正故。所見不謬。凡弘道者。要始此四心。四心既生。則六度眾行無不成也。佈施是道場不望報故持戒是道場得願具故忍辱是道場於諸眾生心無閡故精進是道場不懈退故禪定是道場心調柔故智慧是道場現見諸法故。此無所得六度。並能生道。故名道場。慈是道場等眾生故悲是道場忍疲苦故喜是道場悅樂法故捨是故悲是道場忍道場憎愛斷故。前明無得六度。此辨無緣四等。慈心者。欲與眾生樂也。慈雖假想。與眾生樂。從慈起累見其受苦。其心悲惻。則入悲心。觀其得樂。心生歡喜。故名為喜。仁慈生愛。愛生著。著生累。悲生憂。憂生惱。惱生憎。慈悲雖善。而累想以之生故兩。捨一平等。謂之捨行也。神通是道場成就六通故解脫是道場能背捨故方便是道場教化眾生故四攝是道場攝眾生故。什公雲。一惠施。惠有二種。施下人以財。施上人以法。二愛語。愛語復有二種。於下人。則以煖語將悅。於上人。則以法語慰喻。皆以愛心。作愛語也。三利行。利行亦有二種。下人則為設方便。令得俗利。上人則為作方便。令得法利。四同事。同事亦有二種。同要人。則訓以善法。同善人。則令增善根。隨類而入。事與彼同。故名同事也。多聞是道場如聞行故。聞而不能行。則與禽獸同聽也。伏心是道場正觀諸法故。心之性也。強剛則觀邪。調伏則觀正也。三十七品是道場捨有為法故。三十七品。為趣涅槃。是無為之因也。諦是道場不誑世間故。小乘中說四諦。大乘中說一諦。今言諦。是則一諦。一諦實相也。俗法虛妄。謂言有而便無。謂言無而便有。是誑人也。見餘諦謂言。必除我惑。而不免妄想。亦是誑也。今一諦。無此眾過。故不誑人也。從一諦乃至諸法無我。是諸法實相也。即一諦中。異句異味。由此一諦故。佛道得成。一諦即是佛因。故名道場也。緣起是道場無明乃至老死皆無盡故。十二緣起。因緣相生。無窮盡也。悟其所由。則智心自明。智心既明則道心自成然則道之成也乃以緣起為地故即以為道場也。諸煩惱是道場知如實故眾生是道場知無我故一切法是道場知諸法空故。煩惱之實性。眾生之無我。諸法之空義。皆道之所由生也。降魔是道場不傾動故三界是道場無所趣故師子吼是道場無所畏故力無所畏不共法是道場無諸過故三明是道場無餘礙故。降魔兵而不為所動。遊三界而不隨其趣。演無畏法音。而無難。其佛三十二業。而無一闕。三明通達。而無礙。斯皆大道之所由生也。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場成就一切智故。二乘法。以三十四心成道。大乘中。唯以一念。則確然大悟。具一切智也。夫有心則有封。有封則有疆。封疆既形。則其智有崖。其智有崖。則所照不普。至人無心。無心則無封。無封則無疆。封疆既無形。則其智無崖。其智無崖。則所照無際。故能以一念。一時畢知一切法也。一切智。雖因行標。蓋亦萬行之一耳。會萬行之所成者。其唯無上道乎。故前所列眾法。皆為場也。如是善男子菩薩若能應諸波羅蜜教化眾生所有所作舉足下足當知皆從道場來住於佛法矣。若能應上諸度。以化天下者。其人行則遊道場。止則住佛法。說是法時五百天人皆發阿耨菩提心。此第七時眾得益也。故我不任詣彼問疾。此第三結也。佛告持世菩薩汝行詣維摩詰問疾。命四菩薩為二雙。彌勒。持世。出家大士也。光嚴。善德。在家菩薩也。就義而論者。通是萬行。三義論之。生道能。名為道場。怡神之義。稱為法樂。濟物之功。名為法施。此章亦二。前命。次辭。持世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此第二辭不堪。就文為三。謂標釋結。此初標也。所以者何憶念我昔住於靜室時魔波旬從萬二千天女狀如帝釋鼓樂絃歌來詣我所與其眷屬稽首我足合掌恭敬於一面立我意謂是帝釋而語之言善來憍釋迦雖福應有不當自恣當觀五欲無常以求善本於身命財而修堅法。此第二釋不堪。又開為三。一被呵之由。二能呵之旨。三稱歎淨名。此初文也。外國名波旬。此翻為殺者。謂常欲斷他慧命故也。亦名為惡中惡。惡有三種。一曰惡。二曰大惡。三曰惡中惡。若以惡加已。還以惡報。是名為惡。若人不殺己。無故加害。是名大惡。若人來供養恭敬。不念報恩。而反害之。是名惡中惡。惡中惡。魔王最甚也。諸佛常欲令眾生安穩。而反壞亂。故言甚也。諸外道詔波旬。為欲界生。亦名花箭。帝釋是佛弟子。知其不疑。故化常釋形來也。持世不作意觀他意。故不見也。又解。持世是定身菩薩。入定觀則知。不入定觀則不知。憍屍迦者。過去時姓也。三堅法。謂身命財也。身既無常。便應運使為善。命既危脆。便應盡以行道。財有五家。便應用為施與。此等皆無常所不能壞。謂之堅法。即語我言正士受是萬二千天女可備掃灑。因其說法故。可詭以從善。實欲以女亂之。我言憍屍迦無以此非法之物要我佛門釋子此非我宜。向教其行施。彼既從之。理應為受。然非所宜。夫施者之懷。唯欲人取。故言勿向語其施。要我使受也。言沙門釋子者。明己理所不應。非苟逆人善也。所言未訖維摩詰來謂我言非帝釋也是為魔來嬈固汝耳即語魔言是諸女等可以與我如我應受。此第二明能呵之旨。文有二意。一明是魔非釋。以呵持世不識魔之邪偽。二納受諸女。顯持世不能生女之善。此初文也。如我應受者。我為白衣。應受女施。又施。本除慳利物。不應擇主。既能行之。便應與我。我是受此物者。魔即驚懼念維摩詰將無惱我欲隱形去而不能隱盡其神力亦不得去即聞空中聲曰波旬以女與之乃可得去魔以畏故俛仰而與。魔盡力不能去。則顯邪力之劣。道力之勝。以量其輕重。施女有勝不去。故以女與淨名。爾時維摩詰語諸女言魔以汝等與我。示三從之禮。屬魔。則受魔教。屬菩薩。則從道化。故受而誨之。今汝皆當發阿耨菩提心即隨所應而說法令發意。教菩薩法。薩法有三。一令發菩提心。二教修菩薩行。三令得佛道。今將示菩薩行。故前令發心。復言汝等已發道意有法樂可以自娛不應復樂五欲樂也。此正為說菩薩行。所以明法樂者。凡有二義。一者諸女。雖發道心。既始入佛法。未能深樂。若值五欲。還念舊樂。故為說法。以法樂代五欲樂也。二者女人之性。唯樂是從。如魚之依水。故為說法樂。既得法樂。則深見五欲之過。不生貪染。天女即問何謂法樂答曰樂常信佛樂欲聽法樂供養眾樂離五欲。此之四句。則明四信。言四信者。佛為良醫。法為妙藥。僧看病人。戒為禁忌。具此四事。則煩惱病癒。所以初明四信者。魔天以不信正為本。既迴邪入正。故前明信也。樂離五欲。則是信戒。以愛慾多。毀戒故也。樂觀五陰如怨賊樂觀四大如毒蛇樂觀內入如空聚。以諸天女深著愛慾。翫彼妙身。雖發心生信。而滯情難遣。故呵其陰界。使生厭心。樂隨護道意。前明誡門。今辨勸教。將護道意。令不墮三界及樂二乘也。樂饒益眾生樂敬養師樂廣行施樂堅持戒樂忍辱柔和樂懃集善根樂禪定不亂樂離垢明慧樂廣菩提心。上將護道意。謂自發心。今令他發心。故雲廣也。樂降伏眾魔樂斷煩惱樂淨佛國土樂成就相好故修諸功德樂嚴道場。道場如釋迦文佛。菩提樹下。初成道處。三千二百里。金剛地為場。諸佛各隨國土之大小。而取場地之廣狹。無定數也。樂聞深法不畏樂三脫門不樂非時。三脫。空無相無作也。縛以之而解。謂之脫。三乘所由。謂之門。二乘。入三脫門。不盡其極。而中路取證。謂之非時。此大士之所不樂也。樂近同學樂於非同樂中心無罣礙樂將護惡知識樂親近善知識樂心喜清淨樂修無量道品之法是名菩薩法樂。初標法樂。次問答釋之。今總結也。於是波旬告諸女言我欲與汝俱還天宮。先聞空聲。畏而言與。非其真心。故欲俱還。恐其不去。復以天宮誘之。天魔是權。前欲令淨名化之。故將其來。今欲使其傳化。所以要其去也。諸女言以我等與此居士有法樂我等甚樂不復樂於五欲樂也。已屬人矣。兼有法樂。何由而反。魔言居士可捨此女一切所有施於彼者是為菩薩維摩詰言我已捨矣汝便將去令一切眾生得法願具足。魔知淨名心無染著。本為化之。今化之既說。故從索也。淨名所以施女者。前欲化之故取女。若是他人。化不從也。今欲令諸女於天宮傳化。故施女。又前示福田故取之。今為施主則捨。又前矣示威力。後以恩被。又前取女令修行。後施女而起願也。居士以女還魔。則魔願具足。故因發願。令眾生得法願具足。此是維摩願也。於是諸女問維摩詰我等雲何止於魔宮。昔在魔宮。以五欲為樂。今在菩薩。以法樂為樂。復還魔宮。修何業耶。維摩詰言諸姊有法門名無盡燈汝等當學。將遠流大法之明。以照魔宮癡冥之室。故說此門也。無盡燈者譬如一燈燃百千燈。冥者皆明。明終不盡。如是諸姊夫一菩薩開道百千眾生。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於其道意亦不滅盡。隨所說法而自增益一切善法。是名無盡燈也。汝等雖住魔宮。以是無盡燈令無數天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為報佛恩。亦大饒益一切眾生。爾時天女頭面禮維摩詰足。隨魔還宮忽然不現。訖此文。是能呵之旨也。世尊維摩詰有如是自在神力智慧辨才。此歎淨名也。故我不任詣彼問疾。此是三結也。佛告長者子善得汝行詣維摩詰問疾。此章亦二。一命。二辭不堪。此初文也。善得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此第二辭不堪。就文為三。謂標釋結。此初標也。所以者何憶念我昔自於父捨設大施會供養一切沙門婆羅門及諸外道貧窮下賤孤獨乞人期滿七日。此第二釋不堪。就文為三。一被呵之由。二能呵之旨。三明得益。自於父捨者。從父得財。簡異非法得物也。又雲。祖考承相。有此施法。善得。承其繼嗣。紹前業也。作此施法。三年聚財。七日大施。開四門。立高幢苦天下。諸有所須。皆詣已捨。然後傾家而捨。此施法有二。一用婆羅門外道書作禮法。以求梵福二直大佈施而已。今用前法也。時維摩詰來入會中謂我言長者子夫大施會者不。當如汝所設當為法施之會何用是財施會為。此第二能呵之旨。淨名至七日滿。而來呵者。凡有三義。一者以其俗施既滿。將進以法施。故先譏其所設。以明二施有劣也。二者七日期滿。滿則成功。成必持著。故至七日。而來呵也。三者善得淨名。俱為益物。善得施財。淨名惠法。若不前誘之以財。則無亦導之以法。所以用法呵財者。財施養肉身。法施養法身。又財施但得欲界報。法施得三界及出三界報。又財施有前後。法施無前後。又財施有盡。法施無盡。又財施通愚智並能。法施以智人方解。故以法呵財。我言居士何謂法施之會法施會者無前無後一時供養一切眾生是名法施之會。財施。不能一時普用。法施有二。一者為他說法。名為法施。此則一音所演。一時普至。二者。菩薩起一一行。皆為利一切眾生。故無前後也。又如一起慈心。則十方同緣。一時等施。故無前後。何謂也謂以菩提起於慈心。前明四等有。法施是慈心所設。故初明之。又四無量心。能一時普緣法界。故初明也。凡夫起慈。為生梵天。二乘則為求功德。菩薩則為求佛道。度脫眾生。今欲令其求佛道。以起慈心。故言以菩提相而起慈心。又慈欲與樂。此緣佛樂以與物也。又以菩提起慈。亦是真實慈。能實益物也。以救眾生起大悲心。悲心意在拔苦。若以實救為悲。悲之大矣。以持正法起於喜心。欲令彼我。俱持正法。喜以之生也。又喜本欣彼得離非法。是意存法也。若以持正法為喜。喜之實也。以攝智慧行於捨心。凡夫及小乘。為捨怨親。故行捨心。今欲令其為平智慧一切捨離。以行捨心。又捨心中。唯見眾生。無分別想。同於無想。欲令其捨心中行智慧也。以攝慳貪起檀波羅蜜以化犯戒起屍羅波羅蜜以無我法起羼提波羅蜜以離身心相起毘梨耶波羅蜜以菩提相起禪波羅蜜以一切智起般若波羅蜜。前明四等為法施。今辨六度為法施。菩薩起行。一一行皆有三意。一求佛道。二度眾生。三不違實相。故此文六度以三雙辨之。初二為物破慳起檀。攝犯起戒。次兩以二空。起二行。無我起忍。是人空。離身心相。起精進。謂法空。後二是二智菩提。謂一切種智故起禪。次一切智。起波若。波若實慧故。以薩般若心起波若。又菩提是佛福德莊嚴故起禪。一切智是佛智慧莊嚴故起般若。又菩提是佛心行故。前雲寂滅是菩提。則智是止行。以起禪則止也。一切智是佛觀行故。故起波若。波若是觀也。教化眾生而起於空。存眾生則廢空義。存空義。則捨眾生。善達法相。空虛其懷者。終日化眾生。終日不乖空。不捨有為法而起無相。隨化存有。名不捨有為。知有常寂。名起無相。示現受生而起無作。隨有現形。名現受生。知生無生。故名無作。護持正法起方便力。夫欲建立正法。必須善巧方便。以度眾生起四攝法以敬事一切起除慢法於身命財起三堅法於六念中起思念法。六念者。念佛法僧施戒天六念也。於六和敬起質直心。以慈心。起身口意業為三也。四得重利養。與人共之。五持淨戒。六修漏盡慧。非直心。無以具六法。非六法。無以和群眾。群眾不和。非敬順之道也。身口意慈。是內心同也。同戒謂行同也。同見謂解同也。同利則財同。同行解謂法同。又同見謂心同。同戒謂身同。同利資身心外具同行。昔二眾乖諍故。佛說此六和敬之。正行善法起於淨命。凡所行善。不以邪心。為正命也。淨歡喜起近賢聖不憎惡人起調伏心。近聖生淨喜。見惡無憎心。以出家法起於深心。出家則能深入佛法。具行淨戒。以如說行起於多聞以無諍法起空閑處。忿競生乎眾聚。無諍出乎空閑。趣向佛慧起於冥坐。佛慧深遠。非定不趣。解眾生縛起修行地。己行不修。安能解彼。以具相好及淨佛土起福德業知一切眾生心念如應說法起於智業知一切法不取不捨入一相門起於慧業。大判六度為二。前三為福。後三為慧。若具福慧。如車之二輪鳥之雙翅。就福慧。各開為二。福德門二者。一感內相好。二感外淨土。慧門開二者。照有名智。鑒空為慧也。斷一切煩惱一切障閡一切不善法起一切善業。斷一切煩惱。謂除煩惱障。則智慧業也。一切障閡。謂報障也。一切不善法。起一切善業。業障也。此二明福慧業。以得一切智慧一切善法起於一切助佛道法。還總結福慧也。如是善男子是為法施之會若菩薩住是法施會者為大施主亦為一切眾生福田。起行利物。名為施主。堪受供養。故名福田。法施之人。具兼二德。行財施者。但是施主。非福田也。世尊維摩詰說是法時婆羅門眾中二百人皆發阿耨菩提心我時心得清淨嘆未曾有稽首禮維摩詰足即解瓔珞價直百千以上之不肯取。此以下。第三明得益文也。七日施。而此物在者。最所重也。以上維摩詰者。現崇法施情也。又淨名。知其七日捨財。由自未盡。故說法施。令捨其所珍也。淨名不肯受。本來為說法呵財。又欲開後平等之施。兼使善得慇重。故不受之。我言居士願必納受隨意所與維摩詰乃受瓔珞分作二分一分施此會中一最下乞人持一分奉彼難勝如來。上雖示以法施。未教善得財施。故施極上窮下。明施心平等。以成善得財施意也。上直明善得財施。淨名法施。未明運二施之心。故施窮上極下。名運施之心也。一切眾會皆見光明國土難勝如來。以彼佛威德殊勝。國土清淨。將欲發起眾會令生勝求。故先舉施。然後使其見也。又見珠瓔在彼佛上變成四柱寶臺四面嚴飾不相障蔽。為善得。現將來果報。如此之妙也。四柱寶臺者。佛果四無量心。高昇下覆也。無所障閡者。一德不閡一切德也時維摩詰現神變已作是言若施主等心施一最下乞人猶如如來福田之相無所分別等於大悲不求果報是則名曰具足法施城中乞人見是神力聞其所說皆發阿耨菩提心。至此亦是得益文也。故我不任詣彼問疾。此第三結不堪也。經明福田不同。有言。施凡報劣。施聖報勝。此據田之厚薄。故獲福少多。今言尊卑一相者。可具二義。一者佛為敬田之勝。眾生是悲田極。故雲等也。二者眾生與佛同是實相。故本無有二。約正觀心施。所以平等。文稱等於大悲者。依肇公釋意。在齊尊卑一相報。以平等悲心而施。故言等於大悲也。又解。大悲者。所謂佛也。今施下乞人令等佛大悲之相。故言等於大悲也。此實是財施。而稱法施者。得平等觀。非財施之能。故雲具足法施也。如是諸菩薩各各向佛說其本緣稱述維摩詰言皆。曰不任詣彼問疾。此第二。三萬二千菩薩。各辭不堪。但文不備載耳。   文殊師利問疾品第五   此品來意。有八因緣。一者弟子品。是聲聞小道。菩薩品。為因位人。故並不堪聞疾。文殊師利。為往古諸佛。故堪問疾也。二者至人變謀無方。隱顯殊跡。修短迭應。適物之情。以機悟囑在文殊。故往問疾。三者上命諸人。述其昔法。次命文殊。述其今法。四者上命不堪。因他顯淨名德。今因命堪。淨名自顯其德。五者上命不堪。多明淨名智慧。今因命堪。具顯其通慧。六者上命不堪。破三種見。謂凡夫二乘及菩薩也。今因命堪。始得入菩薩法門。七者上因命不堪。明其人尊卑。今因堪問。顯其法妙。八者自上已來。辨其由序。此品已去。明其正說也。文殊師利。此雲妙德。首楞嚴經明。曾已成佛。號龍種尊。五十三佛中。文殊是歡喜藏摩尼寶積佛。現在此方常喜世界。而示現為遊方菩薩。華嚴經雲。從東方不動智佛金色世界來。又雲文殊為無量諸佛母。法華經雲。是釋迦九世祖師也。就此文去。凡有六品。大開二章。初之一品。略明二智。次有五品。廣明二智。就此品內。復為二別。一明命問疾。二者受命。爾時佛告文殊師利汝行詣維摩詰問疾。此初命也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彼上人者難為酬對。此第二次明受命。就文為三。一問疾前事。二正明問疾。三問疾後事。初章為二。一辨受命而來。二明因來故至。各為四句。初章四者。一明欲受命而往。前嘆淨名之德。便往者起難遭之心。二正受命而往。三大眾隨從。四文殊與眾俱往。此初章也。深達實相。實相難測。二乘雖達。未窮其源。猶如兔馬。大士妙盡邊底。譬彼馬王。善說法要。上歎內達實相。今美外巧說法。謂善以約言。而舉多義。美其善得說法之要趣也。辨才無滯智慧無閡。辭辨圓應而無滯。成上善說法要。智慧周通而無閡。成上深達實相。一切菩薩法式悉智諸佛祕藏無不得入。近知菩薩之儀式謂分內之解。遠悟諸佛之祕藏。謂分外之解。身口意三種密。名為祕藏。降伏眾魔。謂摧邪。遊戲神通。即顯正。神通變化。是為遊。為欲引物。於我非真。故名為戲也。又神通雖大。能者易之。於我無難。猶如戲也。又遊通化物。以之自娛。故名為戲。其慧方便皆以得度。大士。德不可盡。故末用二智結之。慧謂實慧也。方便謂方便慧也。窮實慧之原。盡方便之底。故稱為度。雖然當承佛聖旨詣彼問疾。此第二受命而往。其德若此。非所堪對。當承聖旨。然後行耳。於是眾中諸菩薩大弟子釋梵四天王鹹作是念今二大士文殊師利維摩詰共談必說妙法即時八千菩薩五百聲聞百千天人皆欲隨從。此第三大眾隨從。既有勝聖。必說妙法。故率欲聞所未聞。弟子甚多。但雲五百者。餘聲聞。專以離苦為心。不求勝法。故不同舉。五百弟子。智慧深入。樂聞勝法。所以共行。又此五百。以是內祕菩薩。外現聲聞。欲斥小揚大。故偏舉之。於是文殊師利與諸菩薩大弟子眾及諸天人恭敬圍繞入毘耶離大城。此第四文殊正往。上順佛旨。下益機緣。故與眾俱往。爾時長者維摩詰心念今文殊師利與大眾俱來即以神通力空其室內除去所有及諸侍者唯置一床以疾而臥。此第二明不來而至。就文亦四。一空室待賓。二文殊默領。三居士慰問。四文殊酬答。所以空室待賓者。凡有六義。一以室類如來剎土。二欲總攝群生。以為侍者。三借座燈王。四答普現色身問。五請飯香土。六凡諸空論長悉由之。又亦得生後五品。空無床座。生不思議品。空無侍者。生觀眾生品。天女現身。且是其事。空無眷屬。生佛道品。空理無二。生不二法門品。空無飲食。生香積品。問。何故唯置一床。以疾而臥。答。空室則明實慧。以疾而臥。辨方便慧。又空室為明波若。臥疾以明大悲。又空室。具上六義。臥疾。欲顯菩薩大悲之病。及眾生癡愛之疾也。文殊師利既入其捨見其室空無諸所有獨處一床。此第二文殊默領。言見之者得其旨。上空室現疾。既表空悲二道。權實兩慧。今還領此意也。時維摩詰言善來文殊師利不來相而來不見相而見。此第三淨名慰問。言不來相而來者。有人言。法身無來。應身有來。故雲不來相而來。有人言。真諦無來。世諦有來。故言不來相而來。有人言。實法無來。相續有來。有人言。法界體無來。法界用有來。有人言。中道無來。假名有來。今明此文。非但近是賓主交言。以相慰問。遠貫一經。該通眾教。故前以此言。標其篇首。如大品無住住之言。涅槃不聞聞之旨。所以標此言者。為時眾謂文殊從菴園而來。及以淨名相見故。今明文殊。來是不來而來。見是不見而見。異凡夫二乘人也。以能不來而來。不見而見故。為善之極矣。文殊師利言如是居士若來已更不來若去已更不去所以者何來者無所從來去者無所至所可見者更不可見。此第四文殊師利酬答。成淨名之意也。若來已更不來者。此明三時無來義也。來已則來。事已謝故無來也。又言去已更不去者。菴園望方丈。則見文殊有去。方丈望菴園。則見文殊有來。故明去來義也。來者無所從來者。此明菴園空也。去者無所至。此明方丈空也。來去既爾。見義亦然。且置是事。第二正明問疾。就文為兩。一請停傍論。二正問疾。不來來。不見見。雖是一化夫宗。而言異於辨疾。聖旨未宣故。宜息傍論也。文殊師利言居士所疾寧可忍不。此下第二正明問疾。就文為兩。初明居士疾。次辨眾生疾。此二亦是深行菩薩。及發心之人。二種疾也。初章有三。一論疾體。二論空室。三論疾相。初文。前問次答。問有二意。一奉述佛問。二自發問。初有三問。前問疾之輕重。可忍為輕。不可忍為重。故言寧可忍不。療治有損。此第二問對治之損也。不至增乎。此第三問不治之增也。世尊慇懃致問無量。此總騰聖意。結前生後也。居士是疾何所因起。此第二文殊自發問亦有三。一問初問病因。因何得病也。其生久如。此問得病來久近也。當雲何滅。此問對治病。何時可滅也。維摩詰言從癡有愛則我病生。此第二答問也。上有六問。但答後三。兼前三也。如答病因。及久遠問。即兼答初病輕重。及後病增之問。若答病滅之問。即兼答第二病損問也。就答後三問。即為三別。但次第不同。前答第二久遠問。次答第三病滅問。後答第一病因問。從癡有愛則我病生者。眾生。以癡故起愛。愛故受身。身故有病。以愍彼病故。則有菩薩之病也。眾生之病。無始有之。菩薩。悲眾生故起病。則病亦久矣。以一切眾生病是故我病一切眾生病滅則我病滅。此答第三病滅問。有法譬合。菩薩之病。為物故生。彼病既滅。則吾病亦滅。所以者何為眾生故入生死有生死則有病若眾生得離病者則菩薩無復病。夫法身無生。況復有形。既無有形。病何由起。然為彼受生。不得無形。既其有形。不得無病。若彼離病。菩薩無復病也。譬如長者唯有一子其子得病父母亦病若子病癒父母亦愈菩薩如是於諸眾生愛之若子眾生病則菩薩病眾生病癒菩薩亦愈。此舉譬及合答。釋上病滅之問也。又言是病何所因起。此答第一問也。問本在前。今答居後。故稱又焉。不前答者。但說病生滅久近既明。則大悲自顯。是以前答生滅。後答大悲也。菩薩病者以大悲起。菩薩前悲無窮。與癡愛但生後悲無盡。共群生俱滅。但眾生病原。起乎癡愛。菩薩疾本。生於大悲。問。菩薩病。因眾生起。雲何因於大悲。答。因眾生。有大悲。因菩薩心悲。故有菩薩身病。文殊師利言居士此室何以空無侍者。此第二以論空室。淨名。前明空室。然後示病。此明由空故起慈。即說實慧。生方便也。文殊。前問大悲之疾。復問空室者。示大悲即空。亦由方便故。明實慧也。初有二問。一問空室。夫人所住。應有資生之物。而今廓然都空。何故爾耶。又凡病者。理必須侍。何故無耶。所以並問二事者。以俱無二事故。合問之也。問空室。明無法。問無侍者。顯無人。維摩詰言諸佛國土亦復皆空。答二問。即為二別。答初問凡有二番。平等之道。其理無二。十方國土。無不空者。曷為問一室空耶。而舉佛土者。惑者謂。眾生虛妄。依果可空。佛土真實。則不可空。又眾生無力持故可空。佛有力持。則應不空。故今明。佛得自在。尚不能使己國為有。況眾生土耶。又問以何為空。汝室以無物故空。十方佛土。宛然現故有。何得空耶。答曰以空空。上空。是空慧空也。下空。是前境空也。要當以空慧觀之。然後一切空。非是無物然後空也。又問空何用空。法本自空。何用空慧空諸法耶。答曰以無分別空法故空。法雖自空。必須空慧。若無空慧。則於我為有。用此無分別空慧。故得其空得其空即於我非有也。所以名無分別空慧者。無智之生也。起於分別。而諸法無相故。智無分別。故以無分別智。觀諸法空也。攝大乘論。正以空智為無分別智。又問空可分別耶。自上已來。明前境空。此下已去。欲辨智空。體空之慧。乃不分別。故知諸法空。即此能觀之慧。而體是有。可得分別耶。答曰分別亦空。此明空慧亦空也。若慧異於空。則是分別。以慧亦空。故無分別。所以雲分別亦空。又問空當於何求。上因正觀以明空。惑者謂。空義在正。不在於邪。故問空義之所在。以明邪正不二也。答曰當於六十二見中求。六十二見。即畢竟空。故就諸見。以明空所在也。又問六十二見當於何求。上泯邪正。今齊縛解。故問諸見當於何求。答曰當於諸佛解脫中求。諸佛解脫。即畢竟空故。與諸見不二。所以求諸見於解脫。又問諸佛解脫當於何求。此欲明眾生與佛不二。故發斯問也。答曰當於一切眾生心行中求。惑者謂。諸佛解脫。在乎正觀。眾生心行。居愛見煩惱。故明眾生與佛本無二相。愛見煩惱。即大涅槃。故就眾生心行中。求佛解脫。又仁所問何無侍者一切眾魔及諸外道皆吾侍也。此答第二問也。前明空室。以顯於空。今答無侍。以顯於有。所以然者。以空室故。則上攝佛土一切皆空。以無侍故。下攝群生。以為侍者。又上明空室。則辨法空。今論無侍。明乎人有。法空。謂實慧也。人有。即方便慧也。故此經始末。皆有二慧。所以者何眾魔者樂生死菩薩於生死而不捨外道者樂諸見菩薩於諸見而不動。魔樂著五欲。不求出世。故雲樂生死。外道雖求出世。而執著己法。故雲樂諸見。大悲。觀生死同涅槃。故能不捨。觀諸見同正見。故能不動。不動不捨。故能得之為侍。問。不動不捨。雲何為侍。答。不動不捨。是得正觀。得於正觀。則資養法身。為其侍也。文殊師利言居士所病為何等相。此第三次論疾相。論疾相。應在問空室之前。但今欲空有互相成顯。前明疾有。次辨空室。今欲將空室類疾亦空。故問疾相在空室後也。即事而觀。似若無病。而雲有病。未見其相。是故問之。又四百四病。各有其相。大悲之疾。以何為相。是故問之。維摩詰言我病無形不可見。大悲無緣。無所不緣。以無所不緣故。應物有病。亦應物有相。以其無緣。則明我無病。無病故得有相耶。又解。應物有病。故託病方丈。而無有實。故稱無形。又問此病身合耶心合耶。惑者。聞病不可見。將謂心病無形。與心合故不可見。或謂。身病微細。尚身合故不可見。故問身心合耶。答曰非身合身相離故亦非心合心如幻故。身相離者。明身空也。離是空之異名。心如幻者。明心空也。身是外形。所以雲離。心動無方。故言幻也。身心尚無。病與誰合。以其無合故。不可見。又問地大水大火大風大於此四大何大之病。身心本是四大之所合成。身心可無。而四大或有。四百四病。因四大起。今是何大之病。羅什雲。外道但說三大病。不說地大。佛法具明四大起病。故一大不調。百一病總。四大合論。則有四病四病。答曰是病非地大亦不離地大水大火大風大亦復如是。若即四大有病者。四大各處。則應有病。而四大各處。則無有病。故知不即。若離四大有病者。四大合時。應無有病。而四大會。遂其有病。故知非離。非即非離。因緣假合。則知病空。而眾生病從四大起以其有病是故我病。菩薩與眾生病。俱非即離。但眾生病。從四大起。菩薩病。從眾生起。非實四大違反而生。爾時文殊師利問維摩詰言菩薩應雲何慰喻有病菩薩。此第二明眾生病。即是始行菩薩也。就文為二。一明慰喻。三辨調伏。慰喻。就前無病之人。安慰曉喻有疾之者。調伏。據抱病之人。自調伏其心。以始行之人。既受此身。復縈病苦。則戀生畏死。便增長生死。不得習於正觀。故曉喻安慰。令身處疾自行化他。又調伏。明抱病之人。有其心病故。須自調也。又慰喻。令其集善。調伏。令其離惡。又慰喻。令習有行。調伏。使悟空解。約位分者。慰喻。是外凡夫三十心前人。調伏。就內凡夫三十心已上也。上辨淨名病。初地已上至佛也。故此品具明一切賢聖。初奉。前問次答。然慰喻有疾。應自文殊。而問淨名者。凡有三義。一白時眾注心有在。二者取證於病人。乃所心審慰喻之實。三者本是無病人。能慰喻耳。淨名雖復現疾。實自無疾。故能慰喻也。維摩詰言說身無常不說厭離於身。就答內為三。初正答。次總結。正答為二。前就行門明慰喻耳。次就願門明慰喻。行門明慰喻行。初就所離行。次明所得行。但慰喻多門。若為貪生畏死具縛凡夫。則不能為說無常。正可將護其意雲。不久疾愈。若慰聲聞之人者。為說無常。令疾斷煩惱早入涅槃。今此文。慰喻菩薩。令捨遠凡聖。自行化他也。說身無常者。此破常倒。異凡夫也。凡夫之人。貪著此身。戀生畏死。不觀無常。故不為說無常。今始行之人。知身必磨滅。豈可貪哉。不說厭離於身者。破無常倒。異二乘人也。二乘觀身無常。而便厭離。欲入涅槃。故今安身處疾。自行化人。不應求證二乘也。說身有苦不說樂於涅槃說身無我而說教導眾生說身空寂不說畢竟寂滅。或有雖聞無常。猶謂不苦。故為說苦。或有雖聞於苦。猶謂苦樂有主。為說空無我。譬如大樹。非一斧所傾。累根既深。非一法能滅。故具說四非常也。雖見身苦。不樂。涅槃之樂。雖知無我。不以眾生空故廢於教導。雖解身空。而不取涅槃畢竟之空。故能安住生死。與群生同疾。故慰喻之者。令其識所應行及所不應行也。說悔無罪而不說入於過去。上為利根人。說菩薩行。今為鈍根未悟。更說法。又上破八倒。就離煩惱門。以明慰喻。今就離業門。以明慰喻。今日之病。必由前罪故。令其懺悔。故雲說悔前罪。既言有前罪。則似業有性罪。從未來至現在。從現在入過去。是故今明不入過去。不入過去者。罪本性空故。無罪可謝入也。次己之疾愍於彼疾。上就煩惱業門。以門慰喻。今就苦報門。明慰喻也。令其推己而悲物也。我今微病。苦痛尚爾。況惡趣群生受無量苦耶。又我有智慧。猶弊疾苦。況不達者乎。推己愍彼。是大士兼濟之懷故。聞此法。則不戀生畏死。宜自行化他人。當識宿世無數劫苦當念饒益一切眾生。無數劫來。受苦無量。今苦須臾。何足致憂。但當力疾救彼苦耳。憶所修福。外國法。從生至終。所作福業。一一書記。將終之時。令傍人為說。令其恃福。心不憂畏。念於淨命。自念從生至終。常行正命。必至善趣。何所憂耶。又勿為救於身疾。作諸邪業。以救命也。勿生憂惱。疾者多憂。多憂故生惱。故明從憂無益。橫致惱耳。常起精進。病好懈怠。故勸令精進。假使身逝命終。而意不捨也。當作醫王療治眾病。上就行門。明慰喻。今就願門。明慰喻。令其因疾。發弘誓願。當作醫王。療治一切身心疾也。菩薩應如是慰諭有疾菩薩令其歡喜。總結之也文殊師利言居士有病菩薩雲何調伏其心。此第二明調伏。外有巧喻。內有善調。則能彌歷生死。與群生同疾。辛酸備經。而不以苦。此即淨名現疾之意也。前問。次答。調伏者。心猶奔逸之馬。難可禁制。故以善巧方便。先調而後伏也。今將明調伏之法。故前問之。維摩詰言有疾菩薩應作是念今我此病皆從前世妄想顛倒諸煩惱生無有實法誰受病者。此第二答。就文為三。一明自行化他調伏。二明自行化他調伏有其得失。三明非調不調乃名調伏。初文又三。一自行調伏。即是實慧。二化他調伏。謂為方便慧。三合明自行化他調伏。即合明二慧。初文有三。一眾生空。二諸法空。三空病亦空。用此三門。調心令伏也。初文四句。一將來況本。今既有苦即推苦。苦由於病。病由於身。身由妄想。妄想既不實。身亦不實。身既不實。苦豈實耶。所以者何四大合故假名為身四大無主身亦無我。此第二句。以本況末。前就隔世。推無我。今就即世。推無我。又前就身因。今四大。是身緣故。並無我。唯見四大。不見一主。如其有主。則應有我。而實不爾。故知無主。四大是身本。本既無主。身為其末。豈有我耶。又此病起皆由著我是故於我不應生著。此第三句。顯出其過。汎論病起有二。一由過去世著我。備生結業。結業果報則現受苦。二由現在著我故心惱。心惱則病增也。既知病本即除我想及眾生想。第四句結除我也。什公雲。其病本者。所謂我也。僧肇公雲。我本者。即上妄想也。因有妄想故。見我及眾生。若悟妄想是顛倒。則無我無眾生。當起法相。自上以來。重推無我。自此文去。假法破我。雖於空為病。於我為藥。故借法除我。應作是念但以眾法合成此身起唯法起滅唯法滅。釋法想也。五陰諸法。假會成身。起唯諸法共起。滅唯諸法共滅。無別有真宰主其起滅者。既除我想。唯見緣起諸法。故名法想。又此法者各不相知起時不言我起滅時不言我滅。前句明唯法。此句辨非人起。以諸法緣合則有。緣散則離。聚散無先期。故法法不相知也。彼有疾菩薩為滅法想當作是念此法想者亦是顛倒。顛倒者是則大患我應離之。此下第二。次辨法空。前借法以除我。此法於我為藥。於空為病。所以除之。非實有法而除法也。顛倒故有法。所以須離。雲何高離離我我所。我為其內。自外諸法。皆是我之所有。所有。是對我之法。我既已無。所有豈獨立耶。雲何離我我所謂離二法謂不念內外諸法行於平等。內者我也。外者一切法也。此即相對為二。謂不念之。行於平等。故稱離也。雲何平等謂我等涅槃等。我者。窮下之人也。涅槃者。極上之法也。極上窮下。齊之一觀。故稱平等。所以者何我及涅槃此二皆空以何為空但以名字故空如此二法無決定性。因背涅槃。故名吾我。以捨吾我。故名涅槃。二法相待。則有名生。既相待有名。則無決定。所以空也。得是平等無有餘病唯有空病空病亦空。此第三明空病亦空。自上以來。破有明空。有既不立。空亦無從。謂非空非有。始名正觀。是有疾菩薩以無所受而受諸受未具佛法亦不滅。受而取證也。此下第二。次明化他調伏。就文亦三。初明為物受生。二明為物忍苦。三即除物病。無所受者。即是空病亦空故。心不受著空有也。而受諸受者。心雖無所受。而為物受生及生中苦樂等。以為物受生。則具行眾行。名為佛法。若未具眾行。亦不滅三受。而取二乘涅槃也。設身有苦當念惡趣眾生起大悲心我既調伏亦當調伏一切眾生。此第二。次明為物忍苦。我有功德智慧之身。既尚苦痛如是。況惡趣眾生受苦無量耶。故起於悲。我既因三空自調。亦當調伏一切也。但除其病而不除法。將欲尋物病原故。前釋斷義。菩薩自斷我及空等三病。今復須斷眾生三病。者實無三法可除。但除空謂病耳。如眼病故見空華。但除眼病。無空華法可除。故雲不除法也。又一義。不除者。但破眾生執性有等病。不除因緣假名法也。故涅槃雲。但斷取著。不斷我見。我見者。即佛性也。此二各有其義。非無兩釋也。為斷病本而教導之。此第三。正明為物斷病。前標病本教導二章門。次釋二門。此初標也。何謂病本謂有攀緣從有攀緣則為病本何所攀緣謂之三界。此釋病本章門也。上說菩薩自尋病本。以理安心。故能處疾不憂。今明為斷眾生病故。推其病原。然後應其所宜也。標神微動。則心有所囑。心有所囑。名為攀緣。攀緣取相。是妄想之始。病之本也。妄想既緣。則美惡以分。美惡既分。則憎愛並熾。所以眾結煩於內。萬病生於外。其能緣之心。既是妄想。所緣之境。不離三界。所以然者。三界外。是無漏無為。而妄想之心。是有所得故。是有為有漏。故是三界也。雲何斷攀緣以無所得若無所得則無攀緣何謂無所得謂離二見何謂二見謂內見外見是無所得。此釋教導斷病本章門也。病本既是有所得。斷病則是無所得。無所得者。心不得一切法也。若心得一切法。則心有所生。心有所生。則心有所縛。不得離生老病死憂悲苦惱。若心無所得。則心無所縛。故得離生老病也。所言無所得者。即不得內外二見。名無所得。非別有無所得也。故雲內見外見是無所得。內外者。內有妄想。外有諸法。名為內外也。文殊師利是為有疾菩薩調伏其心為斷老病死苦是菩薩菩提若不如是已所修治為無惠利。第三合明自行化他調伏。有法譬合。以能如上斷自他病本。即是調自他之心。病本既斷。則老病死除。以兼斷自他故。是菩薩菩提。異二乘也。所以遍言菩提者。菩提以實益為道。若兼斷自他。則得於寂觀。故能有實益。若不爾者。則於己無利。於物無惠。譬如勝怨乃可為勇。此譬說也。老病死等。是菩薩怨。亦是眾生怨。又眾生怨。即是菩薩怨。以菩薩觀物如子。子怨即父怨也。若不除子怨。父怨亦不除也。如是兼除老病死者菩薩之謂也。此合譬也。二乘但除自怨。菩薩則有兼濟之道也。彼有疾菩薩作是念如我所病非真非有眾生病亦非真非有。此第二。明自行化他調伏。有其得失。就文亦有三。一明自行調伏得失。成上自行。二明化他調伏得失。成上化他。三合明自行化他調伏得失。成上合明自行化他也。所以須得失者。世人相與欲為菩薩自行化他。鄙於二乘。欣乎大道。但學菩薩行。有巧不巧。故成得失。以須明之也。初文但辨其得。略不明失。如我此病非真非有者。敘菩薩自悟也。眾生病亦非真非有者。明眾生未達也。上論生老死是身病。計我及攀緣。是其心病。此之二病。非真亦非有也。有人言。非真即非真諦。非有即非俗諦。即中道正觀也。又言非真者。非是真實。即非性實也。非有者。亦非因緣假有。故雙非性假。悟病空也。所以了病空者。若病是實有者。則自他病不可除。以其非真有故。可得除之。以其可除故。悲心即生。弘誓便起。故有兼濟之道也。作是觀時於諸眾生若起愛見大悲即應捨離。此第二明化他得失。若能如上。了自病及眾生病。非真非有。而起悲者。則唯得不失。但此觀未能。見眾生愛之而起悲者。名愛見大悲。見即見使。愛謂愛使。此雖悲心。雜以愛見故。宜應捨之也。所以者何菩薩斷除客塵煩惱而起大悲。此釋上捨離愛見義也。心本清淨。無有塵垢。妄想因緣故。橫生愛見。故名之為客塵。除此客塵。而起悲也。愛見悲者則於生死有疲厭心若能離此無有疲厭在在所生不為愛見之所覆也。夫有所見。必有所滯。有所愛。必有所憎。此有極之道。安能致無極之用。若能離此。則法身化生。無在不在。生死無窮。不覺為遠。何有愛見之覆。疲厭之勞。所生無縛能為眾生說法解縛。愛見既除。法身既立。則所生無縛。亦能解彼縛也。如佛所說若自有縛能解彼縛無有是處若自無縛能解彼縛斯有是處是故菩薩不應起縛。此引佛誠言。證於大悲義。勸捨縛也。何謂縛何謂解。前引佛言。今解釋縛解。此標二章門也。貪著禪味是菩薩縛以方便生是菩薩解。此約定慧二門。釋縛解章門也。今前就定門。貪著禪味。有二種過失。一彰自行。二彰化他。所以為縛。若為物受生。則彼我蒙利。名巧方便。故稱為解。又無方便慧縛有方便慧解無慧方便縛有慧方便解。此就慧門。以釋縛義。前標二章。一明慧之縛解。二標方便縛解。慧縛解者。無方便故慧縛也。若有方便。在慧便解也。方便亦然。無慧則方便為縛。有慧則方便解也。何謂無方便慧縛謂菩薩以愛見心莊嚴佛土成就眾生於空無相無作法中而自調伏是名無方便慧縛。此釋慧縛解章門。前釋於縛。次釋於解。所言慧方便者。此義不同。今依羅什意。觀空不證。涉有不著。此之二巧。名為方便。六地已還。未能無礙。當其觀空。則無所取著。及其出觀。嚴土化人。則生愛見。故拙於涉動。妙於靜觀。然觀空不取相。雖是方便。而但慧受名。故此文。但取涉有不著。名為方便。問。詳什公解意。直是釋慧與方便二義不同。未見慧方便縛解之所以。請為通之。答。初門隨有起染。名無方便。入空自調。稱之為慧。如此行者。不能以空慧。導於涉有。令無所著。故此空慧稱之為縛。又不能即三空。而修嚴土化人二行。故此空慧則稱為縛。何謂有方便慧解謂不以愛見心莊嚴佛土成就眾生於空無相無作法中以自調伏而不疲厭是名有方便慧解。此釋有方便慧解章門也。什公雲。七地已上。得於並觀。故能動靜不二。名有方便慧解。問。此雲何名慧解耶。答。嚴土化人。隨有不著。名方便。入空自調。稱之為慧。如此修者。能以空導有。不著故。方便義成。而在慧方解。又能即三空而修二行。故名慧解。何謂無慧方便縛謂菩薩住貪慾瞋恚邪見等諸煩惱而植眾德本是名無慧方便縛。此釋方便縛解章門也。今前釋縛門。若是慧之縛解。就六地已還。七地已上。論其縛解。此對就初發心已上及聖位已還。論其縛解。又初對。約二乘。以對菩薩。論其縛解。二乘為縛。菩薩為解。此對。就凡夫。以對菩薩。論其縛解。凡夫為縛。菩薩為解。若然者。則具攝眾義。無不盡矣。今先明無慧方便縛者。不能觀空斷惑。故名無慧。以涉有行善。名有方便。如此修者。以無慧涉有。而為諸使所染。故名方便縛矣。又不能即二行而遊三空。故名無慧方便縛也。何謂有慧方便解謂離貪慾瞋恚邪見等諸煩惱而殖眾德本迴向阿耨菩提是名有慧方便解。此釋有慧方慧解章門也。此明觀空除惑。名為有慧。涉有修善。名有方便。如此修者。以有慧故。導有行不著。故名為解。文殊師利彼有疾菩薩應如是觀諸法。從上非真非有。訖至此文。勸菩薩依斯文以起觀行也。又復觀身無常苦空無我是名為慧。明無我是名為慧雖身有疾常在生死饒益一切而無厭惓是名方便。上來一周。約空有明權實二慧。亦是空悲二道。今就五門觀。以釋慧與方便。既約五門觀。以明實慧。則實慧具照空有。如照無常苦。即有慧也。照空無我。謂空慧也。故知實慧具照空有。問。照無常苦。雲何是實慧耶。答。此身實是無常。故名為實。又觀無常。實能破常倒。故名為實。又此文是大乘四非常故。名為實也。二乘觀無常。而厭生惓死。欲入涅槃。名無方便。大士觀無常。而能不厭。即善入嶮難。故名巧方便也。又復觀身身不離病病不離身是病是身非新非故是名為慧設身有疾而不永滅是名方便。此偏就身病。以明權實二慧也。此是。病身。身即為病。既無別體。何得以身為故。用病為新。既悟無新故。則無病與身。便入實慧。故稱為慧也。既有此慧。而能與物同病。不取涅槃。故名方便。問。何故就身病不相離。及無新故。明實慧耶。答。以始行之人。厭病著身故。今此身病。既不相離。何故厭病而保著身邪。又令了悟身之與病。相假而有。無實故空。為此因緣。故作是說。文殊師利有疾菩薩應如是調伏其心。第三明兩捨觀也。此文遠結調伏一章也。近結上二慧得失。能悟如斯得失者。為調伏心矣。不住其中亦復不住不調伏心所以者何若住不調伏心是愚人法若住調伏心是聲聞法是故菩薩不當住於調伏心不調伏心離此二法是菩薩行。自上以來。明於調伏。今明非調不調者。惑者聞調伏之言。便捨不調住調。則心猶未調。若能調不調兩捨。心無所依。得正觀者。始是調心法也。在於生死不為污行住於涅槃不永滅度是菩薩行非凡夫行非賢聖行是菩薩行非垢行非淨行是菩薩行雖過魔行而現降伏眾魔是菩薩行雖求一切智無非時求是菩薩行。此文曆法。明於正觀。為其調伏。或凡聖兩忘。或因果俱離。或遍泯而俱遊。或二捨而偏用。並易可明也。無非時求者。一切智未成。而中道。取二乘證。謂非時求也。雖觀諸法不生而不入正位是菩薩行。正位者。小乘取證之位也。三乘同觀無生。慧力弱者。不能自出。慧力弱者。超而不證。雖觀十二緣起而入諸邪見是菩薩行。觀緣起是斷邪見之道。而能反同邪見者。非二乘之所能也。雖攝一切眾生而不愛著是菩薩行。攝謂四攝法也。四攝是愛念眾生法。今明愛而不著也。雖樂遠離而不依身心儘是菩薩行。小離離憒鬧。大離離身心盡。菩薩雖樂大離。而不依恃也。雖行三界而不壞法性是菩薩行。三界即法性故。現生三界。而不壞法性。雖行於空而殖眾德本是菩薩行。行空欲以除有。而方殖眾德本者。即空為有用也。雖行無相而度眾生是菩薩行。行無相。欲除取眾生相。而方度眾生者。以無相無礙相也。雖行無作而現受身是菩薩行。行無作。欲不造生死。而方便。現受身者。無作不礙作也。雖行無起而起一切善行是菩薩行。無起者。於一切處。畢竟不起心也。而方起一切善行。以無起而無所不起也。雖行六波羅蜜而遍知眾生心心數法是菩薩行。六度並是無相法也。無相。應無所知。而方遍知眾生心行。以無知而無所不知也。雖行六通而不漏儘是菩薩行。大士。觀漏即無漏。故能永處生死。與物同漏。豈以漏盡。而異於不漏盡乎。雖行四無量心而不貪著生於梵世是菩薩行。四無量行。則應生四禪地。而偏言梵者。以眾生宗事梵天故。舉其宗也。又四禪地。通名梵也。雖行禪定解脫三昧而不隨禪生是菩薩行。禪謂四禪也。定謂四空也。解脫八解脫也。三昧空無相無作也。菩薩行其因。而不取其果。可謂自在行矣。雖行四念處而畢竟不永離身受心法是菩薩行。小乘。觀四法而取證。菩薩雖觀此四法。不永離而取證也。雖行四懃而不捨身心精進是菩薩行。小乘行四正懃。功用若究竟。捨入涅槃。菩薩。雖同其行而不同其捨。雖行四如意足而得自在神通是菩薩行。雖同小乘。行如意足。而久得大乘自在神通。如意足。是神通之因也。雖行五根而分別眾生諸根利鈍是菩薩行。小乘。唯自修己根。不善知人根。菩薩。雖同自修。而善知人根。雖行五力而樂求佛十力是菩薩行雖行七覺分而分別佛之智慧是菩薩行雖行八聖道而樂行無量佛道是菩薩行。此明現行淺法。而內已實。入深法也。雖行止觀助道之法而不畢竟墮於寂滅是菩薩行。止觀與定慧異者。定慧為果。止觀為因也。初繫心在緣。名為止。深達分別。稱為觀。此二是助涅槃之法。菩薩因之而行。而不須隨涅槃也。雖行諸法不生不滅而以相好莊嚴其身是菩薩行雖現聲聞辟支佛威儀而不捨佛法是菩薩行雖隨諸法究竟淨相而隨所應為現其身是菩薩行雖觀諸佛國土永寂如空而現種種清淨佛土是菩薩行雖得佛道轉於法輪入於涅槃而不捨於菩薩之道是菩薩行。雖得佛道空竟。而現行因。即果不礙因也。說是法時文殊師利所將大眾其中八千天子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此第三問病後事。經本不同。或言天眾。或雲大眾。無所妨也。然應是大眾也。   不思議品第六   大明化物。凡有二門。一者說法。二者現神通。問疾一品。明其說法。今此一品。次明神通。則形聲益物也。又上品。初明能化之疾。有空悲二道。亦是權實而慧。次明所化之疾。亦空悲二道。權實兩慧。說如此能化所化二慧者。並是為教菩薩修行義也。今此品明修行得成。便有無方大用。故有不思議品。問。以何為不思議體。答。通而為論之。凡有三法。一不思議境。二不思議智。三不思議教。據能化為言。由境發智。因智說教。欲令所化之流。藉教悟理。因理發智。故此三門。義無不攝。言不思議境者。即是真俗二諦。然二諦未曾境。教據表理而言。故二諦為教。約發智之義。故二諦名境。通而言之。此真俗二境。皆是因緣假名無所得義。非是凡夫二乘。有所得人。所能思議。故二境名不思議。據別為論。真諦即諸法實相。心行處滅故。意不能思。言語亦斷故。口不能議。謂真諦不思議也。俗諦亦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如假有。不可定有。故定有心滅。假有不可定無。故定無心滅。不可定亦有亦無。非有非無。故有所得定四句心能滅。亦定性四句所不可言故。是俗諦不思議也。次明二智不思議者。實智即是波若。波若念想觀妄。言語亦斷。故心不能思。口不能議。權智則變動無方。如大小容入。非凡夫二乘。下地菩薩。所不能思議。名不思議也。所言教不思議者。內有二智。謂不思議本。外示形聲。即不思議跡。謂以本垂跡。由外不思議跡。得示不思議本。謂以跡顯本。具如玄章所明。就此品內。大開二章。一明實智不思議。二明權智不思議。初文有五。一身子念座。二淨名呵詰。三身子答。四淨名呵。五時眾悟道。爾時舍利弗見此室中無有床座作是念斯諸菩薩大弟子眾當於何坐。身子生念。凡有二義。一據跡為言。法身大士。身心無倦。聲聞結業之形。心雖無結。身有疲勞。故發止息之跡。以其於弟子內。年耆體劣。前生念也。不欲現其累跡。又必知淨名懸鑒其心。故但心念而不發言。二者就本為論。淨名與身子。既是大小之人。相與化物。故淨名空室。以待賓。身子念坐。而發教。長者維摩詰知其意語舍利弗言雲何仁者為法來耶求床坐耶。此則淨名。將辨無求之道。故因詰之。所以然者。須坐之念。跡在有求。有求則乖理。非所以來意也。舍利弗言我為法來非為床座。上確定二實。而身子進退墮負。若其為法。不應念坐。如其念坐。何名為法。而身子。偏答一問。本為法來。但形有勞。故求坐耳。又形安。則法入神。所以念坐。終為法也。維摩詰言。唯舍利弗。夫求法者不貪軀命。何況床坐。夫求法者非有色受想行識之求。非有界入之求。非有欲色無色之求。唯舍利弗。夫求法者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眾求。夫求法者無見苦求.無斷集求.無造盡證修道之求。所以者何。法無戲論。若言我當見苦斷集證滅修道。是則戲論非求法也。唯舍利弗法名寂滅。若行生滅是求生滅非求法也。法名無染。若染於法乃至涅槃。是則染著非求法也。法無行處。若行於法。是則行處非求法也。法無取捨。若取捨法。是則取捨非求法也。法無處所。若著處所。是則著處非求法也。法名無相。若隨相識。是則求相非求法也。法不可住。若住於法。是則住法非求法也。法不可見聞覺知。若行見聞覺知。是則見聞覺知非求法也。此攝六根。以為四用。眼為見。耳為聞。鼻舌身三根。為覺。意根稱知。法名無為若行有為是則求有為非求法也是故舍利弗若求法者於一切法應無所求。此章明無求。其旨有二。一者顯實相之理。超四句。絕百非。言語道斷。心行所滅。不可以有無等求實相。此即釋不思議境也。二者欲令行人。契於實相。亦息一切有所得心。所以然者。夫心有所求則有著。有著則有所縛。便不得離。況乖乎實相。故令心無所求。以心無所求故。心行斷言語滅。即實智不思議也。以實相不可求。則無數於外。以實智無所求。則無心於內。故境智並冥。緣觀俱寂。乃為理極。真不思議也。說是語時五百天子於諸法中得法眼淨。以悟緣觀俱寂。內外並冥。則有所得塵累皆息。故稱法眼淨也。但法眼淨。有二義。據小乘。則是須陀洹果。約大乘。謂初地菩薩。以大乘初地為見道故也。肇公雲。此文是大乘法眼淨也。爾時長者維摩詰問文殊師利言仁者遊於無量千萬意阿僧祇國何等佛土方有好上妙功德成就師子之座。此第二次明權智不思議。上辨無所求。乃契於實相。故能遍給一切群生所求。就文內。大開為二。一略相權智不思議。二廣釋權智不思議。初文十句。一淨名問。二文殊答。三淨名借座。四燈王遣座。五大眾稱歎。六淨名命菩薩就座。七菩薩受教而座。八淨名教聲聞就座。九身子等不能。十重教令禮燈王。此初。淨名所以問者。一欲令賓自選妙極主。則應言取與。是故問矣。二欲令時眾起敬信之心。若不問而取容。是幻化所造。今問方取。則知實有座來。所以借他方座者。又有二義。一者欲顯諸佛功德依果殊妙。令時眾起求佛之心。二欲因往反之事。令二國化流也。文殊師利言居士東方度三十六恆河沙國有世界名須彌相其佛號須彌燈王今現在彼佛身長八萬四千由旬其師子座高八萬四千由旬嚴飾第一。第二文殊師利答。肇公雲。由旬。天竺裡數不定。上由旬六十里。中由旬五十里。下由旬四十里。於是長者維摩詰現神通力。此第三淨名借座。香積品。有彼菩薩來。故遣化住彼。燈王佛國。無有眾集。故但默現神通。又是二品。互明奇特。此辨以大入小。彼明以小宛大。故彼明遣化。此示默感也。即時彼佛遣三萬二千師子之座高廣嚴淨來入維摩詰室。此第四燈王遣座。淨名。雖以神力往取。彼佛不遣。亦無由致之。諸菩薩大弟子釋梵四天王等昔所未見其室廣博皆悉苞容三萬二千師子座無所妨閡於毘耶離城及閻浮提四天下亦不迫作悉見如故。第五時眾稱歎。問。以大入小。小不增。大不減。不可思議。今既稱其室廣博。則是增小。何名莫測。答。自內而觀其室廣博。自外而觀本相如故。則無所增也。問。自外而觀。本相如故。可不增外。自內而觀。其室廣博。應增內耶。答。淨名。實能不增於內。但欲取二種不可思議。一者大坐入小室。而小室外相如故。是大小不思議。二者欲明其室內外不思議。唯方丈一室。自內而觀。則見其大。自外而觀。猶是方大。故是內外不思議也。又解。於內不大。以人見其室容於座故。謂改小室。故次言本相如故。本相如故。竟外相不大。內亦不增也。爾時維摩詰語文殊師利就師子座與諸菩薩上人俱坐當自立身如彼坐像。第六明令菩薩就坐。其得神通菩薩即自變形為四萬二千由旬坐師子座諸新發意菩薩及大弟子皆不能昇。第七受教而坐。爾時維摩詰語舍利弗就師子座。第八重教聲聞。舍利弗言居士此座高廣吾不能昇。第九聲聞不能就座。自有二義。一者維摩詰神力所制。欲令眾生。知大小乘優劣。若此之懸也。二者諸佛功德之坐。非無德所坐。理自冥絕。非所制也。維摩詰言唯舍利弗為須彌燈王如來作禮乃可得坐。第十勸禮燈王。既是燈王。業起禮之。則承佛神力。故得坐也。於是初發意菩薩及大弟子即為須彌燈王如來作禮便得坐師子座舍利弗言居士未曾有也如此小室乃容受此高廣之座於毘耶離城無所妨閡又於閻浮提聚落城邑及四天下諸天龍王鬼神宮殿亦不迫迮。此下第二廣釋不思議。就文為五。一身子就坐稱歎。二淨名淨釋。三迦葉抑揚。四時眾蒙益。第五淨名重歎不思議。維摩詰言唯舍利弗諸佛菩薩有解脫名不思議。第二淨名解釋。解脫體者。謂權實智也。猶是一正觀。為眾生故。異稱說之。或作解脫之名。或為涅槃之稱。或受般若之號。又立一乘之目。今言解脫。凡有二義。一者體則無礙。二者用則自在。自在者。夫欲為而不能。則是縛也。應念即能。解脫無不能故。名為解脫。大士能然。凡夫二乘。下位菩薩。莫知所知能然。故名不思議。此出解脫名也。若菩薩住是解脫者以須彌之高廣內芥子中無所增減須彌山王本相如故而四天王忉利諸天不覺不知己之所入唯應度者乃見須彌入芥子中是名不思議解脫法門。自此以下。十三復次。釋解脫之用。即是以跡顯本。十三復次為三。初十一事。就依果外法。明不思議。次一事。就內形。明不思議。第十三一事。就音聲。明不思議。初明大入小而無增減者。有人言。大實不入小。但以神力。令物見入。有人言。大實容入小。故使物見。今謂。具有二義。一實不入。能令見入。二實能令入。適緣所宜。問。小大既不增減。雲何容入。答。有人言。既稱不可思議。故高推聖境。無以釋之。有人言。大無大相。故大能入小。小無小相。故小能容大。今謂。二釋並皆不然。若無大小相。何所容入。小大若定性。不容亦有定性。不容定不容。不可令其見容。故定性少大。亦無容入。今言容入者。以因緣假名容入故。大稱小大。大得入小。小是大小。故小能容大。問。小既不增。雲何容大也。答。如一寸之鏡。懸在於壁。而照見天下。天下之物。究現鏡內。而物不減。鏡亦不增也。又以四大海水入毛孔不嬈魚鱉黿鼉水性之屬。而彼大海本相如故。諸龍鬼神阿修羅等不覺不知己之所入。於此眾生亦無所嬈。又舍利弗。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斷取三千大千世界如陶家輪著右掌中擲過恆河沙世界之外。其中眾生不覺不知己之所往。又復還置本處都不使人有往來想。而此世界本相如故。又舍利弗。或有眾生樂久住世而可度者。菩薩即演七日以為一劫。令彼眾生謂之一劫。或有眾生不樂久住而可度者。菩薩即促一劫以為七日。令彼眾生謂之七日。自上以來。就法體自在。明不思議。此之一事。約時延促。明不思議。問。前就法體。辨大小容入。既無增減。今明時之長短。雲何有延促耶。答。不思議多門。非可一類。前是無增減。論不思議。今還增減。明不思議也。問。無增減可不思議。既其增減。何名不測。答。凡夫二乘。下位之人。不能促一劫為七日。延七日為一劫大士能然。故是不思議也。又雖促一劫為七日。而一劫宛然。雖延七日為一劫。七日如故。所以謂不思議。問。雲何得爾。答。如人一夕之夢。見百年受樂。而一夕不長。百季不短。大士所為如是也。又舍利弗。住不思議解脫菩薩以一切佛土嚴飾之事集在一國示於眾生。又菩薩以一佛土眾生置之右掌飛到十方遍示一切而不動本處。舍利弗。十方眾生供養諸佛之具菩薩於一毛孔皆令得見。又十方國土所有日月星宿於一毛孔普使見之。又舍利弗。十方世界所有大風。菩薩悉能吸著口中而身無損外諸樹木亦不摧折。又十方世界劫燒盡時。以一切火內於腹中。火事如故而不為害。又於下方過恆河沙等諸佛世界取一佛土。舉著上方過恆河沙無數世界如持針鋒舉一棗葉而無所嬈。又舍利弗。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能以神通現作佛身。或現辟支佛身。或現聲聞身。或現帝釋身。或現梵王身。或現世主身。或現轉輪王身。又十方世界所有眾聲上中下音皆能變之令作佛聲演出無常苦空無我之音。及十方諸佛所說種種之法。皆於其中普令得聞。舍利弗。我今略說菩薩不可思議解脫之力。若廣說者窮劫不盡。問。外道二乘。亦能於群像。變乎眾聲。與大士何異。答。凡夫小道。不能圓應群像。普變眾聲。故與菩薩異也。又大士。能令聲至有頂。無音可聞。形遍十方。無像可見。凡夫二乘。不能爾也。故言不思議。是時大迦葉聞說菩薩不可思議解脫法門歎未曾有謂舍利弗譬如有人於盲者前現眾色像非彼所見一切聲聞聞是不可思議解脫法門不能解了為若此也智者聞是其誰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等何為永斷其根於此大乘已如敗種。此第三迦葉稱歎。以助揚大道。貶斥小乘。令菩薩不退勝心。聲聞深自鄙恥。又令未發大心者。因此發心。樂小乘者。藉斯改志也。問。前雲大入於小。唯應度者。乃能見之。身子既如盲對像。何能見大座入於小室。答。大明眾生。凡有三種。一者不見大入小。亦不達其所由。此凡夫不得見聞之流也。二者雖見大入小。而不能解之。即二乘人也。三見大入小。復能悟之。此菩薩上根人也。前雲唯應度者。乃能見之。此取上根之人也。身子謂見而冥然不解。故譬之為盲。一切聲聞聞是不思議解脫法門皆應號泣聲振三千大千世界一切菩薩應大欣慶頂受此法。所失處重故。假言應啼泣耳。二乘憂悲永除。尚無微泣。況震三千。迦葉將明大小之殊。抑揚時聽。故非分者。宜致施望之泣。已分者。宜應頂受之歎也。若有菩薩信解不思議解脫法門者一切魔眾無如之何。但能信解。魔不能嬈。何況行應者乎。大迦葉說是語時三萬二千天子皆發阿耨菩提心。第四時眾發心。迦葉既是聲聞。親自貶小為劣。揚大為勝。則理必然。故諸天聞之。而發求佛心也。爾時維摩詰語大迦葉仁者十方無量阿僧祇世界中作魔王者多是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以方便力教化眾生現作魔王。此第五。淨名重歎不可思議者。上十三義。但述不思議之順用。未明違用。則義猶有餘。故因迦葉所歎。復敘其違用也。又因迦葉雲。信解不可思議者。魔不能嬈。而十方亦有信解菩薩。為魔所嬈者。將明不可思議大士。所為自在。欲化始學故。現為魔王。非魔力之所能也。此明不思議。成迦葉意。又迦葉十方無量菩薩有人從乞手足耳鼻頭目髓腦血肉皮骨聚落城邑妻子奴婢象馬車乘金銀琉璃車渠瑪瑙珊瑚琥珀真珠珂貝衣服飲食如此乞者多是住不思議解脫菩薩以方便力而往試之令其堅固。此略明大士違用。凡有二種。一示為天魔。二現為乞人。餘趣類可知矣。所以前為乞人者。結業菩薩。於施度未極。是以不思議菩薩。強從求索。令其無惜心。盡具足堅固。亦令眾生知其堅固。亦使其自知堅固。問。不思議大士。懸鑒人根。何假逼試。答。今從乞求。同魔試跡。故以試為言耳。亦從待試。而後進。所以者何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有威德力故行逼迫示諸眾生如是難事凡夫下劣無有力勢不能如是逼迫菩薩譬如龍象蹴踏非驢所能。釋上菩薩逼試之能。截人手足。離人妻子。強索國財。生其憂悲。雖有目前小苦。而致永劫之大安。次舉驢象為喻者。此譬能不能二義也。像中之美者。稱為龍象。非二物也。是名住不思議解脫菩薩智慧方便之門也。不思議體。者境智及教。而正用二智為體。故今總結之。智慧即空智也。方便為權智也。此二無諦。故稱為門。又逼物悟入。復稱為門。又正觀未曾權實。為眾生故。強稱為二。此能通不二。故稱門也。   維摩經義疏卷第四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81 維摩經義疏   維摩經義疏卷第五   胡吉藏撰   觀眾生品第七   大明經意。凡有二門。一者能化。二者所化。不思議品。辨能化教門。觀眾生品。次明所化。又不思議品。多明推慧。故有無方妙用。觀眾生品。多明實慧。謂眾生畢竟空。二智是經之大宗。故諸品盛談斯法。又上問疾品雲。從癡有愛。則我病生。此明能化所化義之根本也。若不識眾生。則不識眾生病。若不識眾生病。亦未達菩薩病。是故須善識眾生。則具了二義。釋曳前品意也。所言觀眾生者。觀是達生之名。五陰之法。名為眾也。會以成人。故雲生也。又眾處受生。名為眾生。但釋眾生。有內外之異。外道謂實有眾生。凡有四說。僧佉雲。眾生與陰一。衛世師言。眾生與陰異。勒沙婆言。眾生與陰。亦一亦異。若提子言。眾生與陰。非一非異。一佛法內學。凡有三師。犢子部言。實有眾生。薩婆多部。明無眾生。訶梨所辨。世諦故有。真諦則無。而成實論師。用訶梨義。次有三說。如招提寺談公等。明眾生有體有用有名。如開善智藏雲。眾生無體。但有名用。光宅法雲師雲。無體無用。唯有假名。今此品。觀眾生。並巽此義。可同犢子實有。亦異薩婆多都無。具如文說。故以目品。品開二章。第一淨名與文殊。論於眾生。第二天女與身子。次論眾生。初文有兩。第一明化他行。次明自行。化他行內。前觀眾生。次明四等。初文。前問。次答。爾時文殊師利問維摩詰言菩薩雲何觀於眾生。文殊所以問者。上不思議無方妙用。蓋是化眾生之法。聽者。謂有眾生之可化。是故今明。若實有眾生。則不思議事不成。而眾生亦不可化。今欲成能化所化。故問觀眾生。維摩詰言譬如幻師見所幻人菩薩觀眾生為若此。第二淨名答也。眾生有二種。若外道。橫計。則如十三入乃至無煙之火。畢竟無此眾生。二者因緣假名眾生。非真實有。雖有非有。非有而有。故舉幻師觀幻之譬。如幻有非有。非有而有色。問。亦得觀假名眾生。如十三入畢竟空耶。答。假名雖有。而畢竟非有。非有義邊。亦得以此為喻。然眾生。雖畢竟非有。宛然而有。十三入喻。則不得類然。故非全譬也。此品。觀眾生。既如幻。上不思議。乃至菩薩之疾。並皆如幻。如智者見水中月如鏡中見其面像如熱時炎如呼聲嚮如空中雲如水聚沫如水上泡如芭蕉堅如電久住如第五大如第六陰如第七情如十三入如十九界菩薩觀眾生為若此。如鏡內像。不自不他。非無因有。若是自有。應不待鏡。若從他有。則不藉面生。如其無因。則不假鏡面。若謂都無。而宛然有像。眾生之相。類於此也。如無色界色如燋穀芽如須陀洹身見如阿那含入胎如阿羅漢三毒如得忍菩薩貪恚毀禁如佛煩惱習如盲者見色如入滅定出入息如空中鳥跡如石女兒如化人煩惱如夢所見已寤如滅度者受身如無煙之火菩薩觀眾生為若此。此等諸譬。皆是一類明空。但滯有者多。故備舉之耳。如無色界色者。大乘。無色界有色。而言無色者。借小乘義為喻。又大乘。明上界無有粗色。借無粗為喻。故言無色耳。依毘曇義。如那含入胎者。那含雖有暫退。必無經生。故無入欲界胎也。如得忍菩薩貪恚毀禁者。貪惠毀禁。益是粗重煩惱。智度論雲。菩薩得無生忍。煩惱清淨。唯有餘習。令借無正使為喻也。如入滅定出入息者。心馳動於內。息出入於外。心想既滅故。息無出入也。文殊師利言若菩薩作是觀者雲何行慈。此第二次明四等。前觀眾生空。即是智慧。今明四等。所謂功德。又上是波若。今明大悲。即空悲二道。大品雲。菩薩住二法。魔不能壞。一知諸法空。二不捨眾生也。就明四等。即為四段。今前辨慈。初問。次答。問意雲。慈本與眾生樂。若無眾生。慈心何所緣也。又既無眾生。亦無菩薩。若無菩薩。誰行大慈。維摩詰言菩薩作是觀已自念我當為眾生說如斯法是即真實慈也。此第二答也。眾生雖無所有。而於眾生非有謂有。今欲為非有。謂有眾生。說有無所有。故言我當為眾生說如斯法。以說有無所有。令眾生悟於實相。便得實樂。名真慈也。又無生實觀。名為實觀。從實觀而起慈。名真實慈。觀之與慈。更無二體。即照義為觀。與樂為慈。觀雖鑒而無照。慈與樂而無緣。又凡夫二乘。有所得慈。但是假想。不能實與物樂。非真實慈。大慈實能與眾生樂。名真實慈。行寂滅慈無所生故。慈有三種。一眾生緣。二者法緣。三曰無緣。但此三緣。經論多種。涅槃經雲。緣於眾生。欲與其樂。為眾生緣。緣於五欲樂具之法。欲與眾生。名為法緣。緣於如來。稱為無緣。問。前二可解。既緣如來即是有緣。何名無緣。答。經自釋之。慈者多緣貧窮眾生。如來大師。永離貧窮。受第一樂。若緣眾生。則不緣佛。故名無緣。此簡異眾生緣也。經雲。法亦如是。此簡異法緣。法緣者。欲與眾生樂。不欲與佛。是故不緣佛。亦名無緣。以緣佛無生法二緣。故名無緣。問。若爾何須緣佛。答。欲以佛樂與諸眾生。是故緣佛。問。上明法緣。已辨與樂。今何故復說。答。上與五欲世間樂耳。是故經文。緣於財物。今與佛出世樂也。問。既其緣佛。佛則是人。應屬眾生緣。答。為欲簡異所化眾生緣。問。若爾既與佛樂。樂即是法。應名法緣。答。為欲簡異世間法故。不名法緣。次智度論明三緣者。見有眾生起慈。名眾生緣。不見眾生。但有五陰法而起慈者。名為法緣。不見眾生。亦不見法。而興慈者。名曰無緣。初是凡夫慈。次是二乘慈。後是菩薩。亦是下中上淺深三品。此之三品。亦得與三品樂。初與人法樂。次與無我樂。後與無量樂。今文雲寂滅慈者。即無緣慈也。諸法寂滅。本自無生。因此起慈。名寂滅慈。雖復起慈。而實無所起。故雲無所生也。行不熱慈無煩惱故。此章明慈攝一切德。故緣眾德以嘆於慈。慈體清涼。無煩惱熱。故名不熱慈。行等之慈等三世故。等救三世。名等之慈。實無三世可救。復是等三世也。行無諍慈無所起故。彼我皆空故。諍訟不起。行不二慈內外不合故。內慈外緣。俱空無所合也。行不壞慈畢竟盡故。無緣真慈。即無生觀。故不可壞。生法二緣。畢竟永盡。無物能壞行堅固慈心無毀故。上明外緣不能壞。此明內心不可毀。行清淨慈諸法性淨故。真慈無相。與法性同淨。行無邊慈如虛空故。無心於覆。而無所不覆。行阿羅漢慈破結賊故。阿羅漢。此言破結賊。慈能破結。慈名羅漢。行菩薩慈安眾生故。菩薩之稱。由安眾生。慈安眾生。可名菩薩。行如來慈得如相故。如來之稱。由得如相。慈順如相。可名如來。行佛之慈覺眾生故。自覺覺他。謂之佛也。慈既自悟。又能覺彼。可名為佛。行自然慈無因得故。涅槃經雲。因世諦慈。得第一義慈。無有因緣。此以下品慈為世諦。上品慈為第一義。因修下品慈。得上品慈。故有因也。得上品慈覺。不復假因。方成慈觀。而慈心自然。任運成就。名無因得也。有人言。生法二緣。皆是因緣。和合之法。緣此而生慈。名為有因。第一義。有佛無佛。法相常住。無因。緣此而生慈。名為無因。什公雲。無因即自然。自然即無師義。真慈無師而得。名自然慈。行菩提慈等一味故。唯佛菩提。能解一切法平等一味。分無所得心生慈故。同於菩提也。行無等慈斷諸愛故。凡夫有愛結生慈。則可與等。愛斷行慈者。無能等也。行大慈悲導以大乘故。濟彼苦難。導以大乘。大悲之能也。今慈欲與樂。亦導以大乘。故名大悲。行無厭慈觀空無我故。疲厭之情。生乎存我。以空無我心。而起慈者。則無疲厭。行法施慈無吝惜故。此約六度。以嘆於慈。得真慈者。能施於法。故慈名法施。行持戒慈化毀禁故。得真慈者。必不起惡。兼化毀禁。故慈名持戒。行忍辱慈護彼我故。得真慈者。內不自累。外不傷物。故言護彼我故。行精進慈荷負眾生故行禪定慈不受味故行智慧慈無不知時故。行未滿求果。名不知時。行方便慈一切示現故行無隱慈直心清淨故。其心質直。有罪必悔。不隱其過。名無隱慈。行深心慈無雜行故。慈心未深。猶有雜行。行慈既深。無複雜行。行無誑慈不虛假故行安樂慈令得佛樂故菩薩之慈為若此也。自上已來。明真慈體。具一切德。故有諸名。今總結之。示大眾也。文殊師利又問何謂為悲。此第二次釋悲義。前問。後答。答曰菩薩所作功德皆與一切眾生共之。唯一正觀。說為四等。但解慈悲不同。有文雲。拔苦為悲。與樂為慈。涅槃經雲。除無利益拔苦為慈。與利益為悲。此文明利他行體為慈。利他用為悲。所以然者。非善法無以濟物苦故。以菩薩功德。及功德果報。悉與苦惱眾生何謂為喜答曰有所饒益歡喜無悔。釋喜不同。餘經雲。慶他得樂為喜。智度論雲。入於善觀。見一切皆喜。此文明慈悲既以益之。唯喜無悔何謂為捨答曰所作福祐無所希望。經說捨義不同。智度論雲。但起前三行。於物無益。故捨前三心。更起後苦與樂之行。故名為捨。又雲見眾生脫苦得樂。不復憂念放捨。故名為捨。又雲大悲苦行。憂以之生。慈喜樂行。喜以之生。憂喜既生。憎愛便起。是以行者捨於苦樂。行平等觀。無復愛憎。故名為捨。此文所明。菩薩既具修三行。復恐持三行。欲求果報故。令明現世不求恩名。未來不求果報。捨此二事。故名為捨。文殊師利又問生死有畏菩薩當何所依。上辨化他。此第二章。明於自行。又上辨深行菩薩。今明淺行之人。就文為二。初明漸捨行。次明兩捨行。問意雲。菩薩既行實四等者。必入生死。生死諸惠離。甚可怖畏。大士。未離結業之身。何所依憑。能久處生死。不以為畏。維摩詰言菩薩於生死畏中當依如來功德之力。答意明。如來功德深妙。念斯功德。怖畏自除。又行四等者。必欲濟於生死。故入生死。若起斯行。則終成佛果。以利重推。欲求大果。豈畏小苦。文殊師利又問菩薩欲依如來功德之力當於何依住。雖知依佛功德。未達標心有在。故次問住。答曰菩薩欲依如來功德力者當住度脫一切眾生。入生死者。必住度脫眾生也。既建於大心。故無於小畏。前明上所憑。今明下所濟。又問欲度一切眾生當何所除。既雲度脫。必有所度。有所脫。故問所除。若曰欲度眾生除其煩惱。雖有煩惱業苦。而煩惱為本。故偏說除之。又問欲除煩惱當何所行。眾生既有煩惱。當起何行。能得除之。答曰當行正念。是除煩惱術。得此術故。能除自他煩惱。所以然者。眾惑由邪想而生。正念藉至理而發。是以正念能除煩惱。又問雲何行於正念答曰當行不生不滅又問何法不生何法不滅答曰不善不生善法不滅。不生不滅有三。一就善論不生不滅。了達善根本無生滅。二者不善亦爾。三者互論。既行正念。則是詣理之初。故制惡而就善。所以不善法不生善法不滅。又問善不善孰為本。此下第二。次明兩捨行。初問有意。既知善之可生。惡之可滅。將兩捨以求宗。故逆尋其本也。答曰身為本。由五陰身。起善不善。故為善不善本。又問身孰為本答曰欲貪為本。由前世貪愛。是故受身。雖具藉眾結。問業潤生。愛為其主。故偏說欲貪。又問欲貪孰為本答曰虛妄分別為本。法無定相。由虛妄分別。謂是善是惡。美惡既形。欲貪便生。又問虛妄分別孰為本答曰顛倒想為本。法本非有。倒想為有。既以為有。然後明其美惡。此則惑心內轉為倒。然後妄分別外事也。又問顛倒想孰為本答曰無住為本。非有謂有。名為顛倒。故非有謂有本。非有即是無往。又問無住孰為本答曰無住則無本。非有謂有故。非有為有本。而非有是無。所有。是故無本。問。有由於無。無為有本。無由能有。何故無本。答。有無相由。得之為本。但今示有。有差別故有本。無無異相。故無無有本。問。由非有非無故有有無。此則無益有本。何無本。答。今文既稱無往。則絕四句。妄百非。言斷慮窮。即是諸法實體。為一切法本。而此實相。更無有本。問既絕四句。何故稱無住耶。答。不知何以目之。強名無住。對有法有本。亦強名無本。以理言之。不可說無與不無。亦不可言其本與無本。文殊師利從無住本立一切法。由無住故想倒。想倒故分別。分別故貪慾。貪慾故有身。既已有身。則善惡並陳。善惡既陳。則萬法斯起。若了達其本。則眾未可除。時維摩詰室有一天女。此第二章。天女與身子。次論眾生。此章來意有五。一者自上已來。正明眾行。今辨行成。故有無方妙用。即天女是也。二者成上觀眾生空故。爾天形談無男女法。三者從方便品。至於前章。唯顯淨名神通智慧之正宗。今次顯八未曾有室之依果也。四欲助淨名。讚揚大道。貶柱聲聞。令時眾棄小崇大故色。五者。上來顯淨名自身。住不思議。今欲顯其眷屬住不思議。就文為三。初現身散華。發起論端。二正與身子。交言端義。三論義既竟。拂天女跡。什公雲。天女是居士宅神。隨有宅必有神。宅有精粗。神有優劣。今八未曾有室故。以法身菩薩為神。而名為天者。外國貴重神故。名為天也。見諸大人聞所說法便現其身即以天華散諸菩薩大弟子上。然至人。隱顯有由。上為室空故隱。今為論道故顯。行藏必利物也。散華二義。一為重法敬人。敬申供養。二惠發起論端。故散天華。淨名以空為善巧。天女以有為妙用。故一則虛空。一則散華。一則為男。一則為女。原夫。人天男女者。豈人天之所能哉。良以。非人非天。能天能人耳。空有亦然。華至諸菩薩即皆墮落至大弟子便著不去一切弟子神力去華不能令去。然由心有染無染。是故外華。有著與無著。聲聞既不能去於內染。何由能遣於外華。今欲表大小優降。故華現墮不墮。爾時天女問舍利弗何故去華答曰是華不如法是以去之。此第二交言論議。前身業雨華。則以華為問。神力遣之不墮。以意業為通。即是一番論議。前身及意之屈申也。今正口業交言。文為七意。一寄華論如法不如法。二論經久近。三論證得。四論志求。五論男女。六論沒生。七論菩提。此初章也。華香著身。非沙門法。是以去之。又解。華法散身應墮。而今不墮。非華法也。天曰勿謂此華為不如法所以者何是華無所分別仁者自生分別想耳若於佛法出家有所分別為不如法若無分別是則如法觀諸菩薩華不著者以斷一切分別想故。華本無心故。無所分別。既無所分別。則未曾是如法不如法。仁者有心故。自分別想耳。若息分別想者。則會法實相。名如法。譬如人畏時非人得其便如是弟子畏生死故色聲香味觸得其便已離畏者一切五欲無能為也。畏時情弱。故非人得便。內心無恐。外邪不入。什公雲。一羅剎。變形為馬。有一士夫。乘之不疑。中道馬問士夫。馬好不。士夫投刀示之問言。此刀好不。馬知其心正無恐。遂不敢加害。若不如是。非人得其便也。結習未盡華著身耳結習盡者華不著也。問。經雲。二乘菩薩。俱無正使。同有於習。何故聲聞著華。大士不著。答。羅什有二解。一雲菩薩器淨。習氣不起。故華不著。二乘器不淨。習氣則起。是故華著。二釋雲。習有二種。一間結習。二愛佛功德習。菩薩。得無生忍時。結習都盡。而未斷佛法愛習。故有無名有義。依地持論。菩薩斷感習都盡。而智習不都盡也。舍利弗言天止此室其已久如。此第二次論無久近法。前章明大小二人。內心有著聲聞有著。名有所得。菩薩無著。名無所得故即是解脫。故上雲諸佛菩薩有不思議解脫。二乘無也。初問意者。身子前有二失。一遣華不去。謂意業無通。次謂華不如法。謂發言墮負。故今問止淨名室。凡得幾時。而神力妙辨。遂能如此。又既以屈之。便嫌其止室為夫女。而不欲相指斥。故寄久近為問。答曰我止此室如耆年解脫。六十曰耆。而指將欲明無久近義。故借身子解脫為喻也。舍利弗言止此久耶。身子雲。無為解脫。無始無終。不生不滅。本性常住。故名為久。天止室若同解脫者。亦應久也。天曰耆年解脫亦何如久。天質雲。汝所得無為解脫。可得有久近耶。若有久近。便非無為。舍利弗默然不答。若雲解脫有久。順前言而違解脫。若雲無久。乃順解脫。而違前言。進退無通。所以致默。又既惜解脫無久近。即便以無類無。亦無言說。是故默然。天曰如何耆舊大智而默。上明不得言。今明不得默。故語默皆墮負。小乘之人。非聖默然。非聖說法也。答曰解脫者無所言說故吾於是不知所云。解脫無言。吾順解脫。亦無言也。天曰言說文字皆解脫相。故汝乃知解脫無言而未悟言即解脫。所以者何解脫者不內不外不在兩間文字亦不內不外不在兩間是故舍利弗無離文字說解脫也所以者何一切諸法是解脫相也。釋上言即解脫也。文字之與解脫。俱不在三處。故文字解脫。無有二體。不應離文字。而說解脫也。解脫不在三處者。生公雲。夫解脫者。我解於縛也。不偏在我。故不在內。亦不偏在縛。故不在外。會成解脫。又不在兩間。文字不在三處者。我為內。所說為外。合之為兩間也。後句雲一切法皆是解脫。豈獨文字異解脫乎。舍利弗言不復以離淫怒癡為解脫乎。身子。別佛言證己義為得。反難天女也。佛既雲。離三毒為解脫。亦應離文字為解脫。若文字即解脫者。三毒亦應即是解脫。何故佛言離。天曰佛為增上慢人說離婬怒癡為解脫耳若無增上慢者佛說婬怒癡性即是解脫。上明小乘語默皆屈。此章文顯聲聞不識教意也。未得謂得。名增上慢。為此人故。說斷三毒。名為解脫也。又密化二乘。令歸大道。二乘未究竟謂究竟。即是增上慢也。為此人故。更說斷無明住地及以習氣。名為解曉。若無此緣。佛說五住即是解曉。問。前何故。就文字即解脫。今明三毒為解脫耶。答。文字為外。三毒為內。菩薩體斯內外皆是解脫。故心無所染。華不著身。二乘謂文字之外。三毒之內。皆非解脫。則不識解脫。為塵所染。華著於身。成前章也。舍利弗言善哉善哉汝何所得以何為證辨乃如是。此第三次論得證。既善其所說。非已所及故問得何道。證何果。辨乃如如是。有為果稱得。無為果稱證。又觀心納法為得。與理相應為證。又有行稱得。空行寫證。亦是得道而證滅也。天曰我無得無證故辨如是。無能得能證。身心不可得故。無所得所得所證。滅道空故。若有得有證。則是有所封著。有所封著。則有所得。故無無得之辨。以內無得證故。心無所得。便有無得之辨。所以者何若有得有證者則於佛法為增上慢。言我能得能證。增上之法。以此自舉。故名為慢。所以然者。若有所得。則不得道。以不得為得。豈非增上慢耶。如此之人。無無得辨也。舍利弗問天汝於三乘為何志求。此第四次論志求。上雲無得。則不得三乘道。無證。則不證三乘果。今唯有三乘。應有得證。汝志求何乘。又三乘同以無得為懷。未知志求何乘。天曰以聲聞法化眾生故我為聲聞以因緣法化眾生故我為辟支佛以大悲法化眾生故我為大乘。答有二意。一隨緣示三。二明唯有於一。此初文也。以身子謂定有三乘故。今明隨緣未三。我無定也。又即此無定。名為大乘。以大乘之法實無所乘。而無所不乘也。舍利弗如人入瞻蔔林唯嗅瞻蔔不嗅餘香如是若入此室但聞佛功德之香不樂聞聲聞辟支佛功德香也。此第二唯有大乘故。我志求大也。文有四章。一引譬明不樂小法。二舉況唯欣大乘。三明天女不聞小法故不樂小。第四嘆室唯辨於大故大可欣。此初文釋。淨名之室。唯說大乘。不說於小。止此室者。亦唯禁於大。不葉於小。以此推之。可知吾志。舍利弗其有釋梵四天王諸天龍鬼神等入此室者聞斯上人講說正法皆悉樂佛功德之香發心而出也。此第二舉況。暫入此室。皆發大心。況我久處而禁小耶。舍利弗吾止此室十有二年初不聞說聲聞辟支佛法但聞菩薩大慈大悲不可思議諸佛之法。此第三明此室唯說大法。故吾唯志求大。不樂小也。有人言。佛十二年。說小乘法。十二年已後。說大乘法。吾止此室十二年。常聞大乘。況十二年後耶。有人言。十二年是圓數之名。故莊周雲。十二年不見全牛。僧肇雲。什公門下。十有二年。然羅什。弘始三年至七年亡。而雲十二年者。舉其圓數也。有人言。地持論明。菩薩有十二住。故為十二年。有人言。實得十二年。是故說也。舍利弗此室常現八未曾有難得之法。此第四嘆室。就文為三。一總標。二別歎。三總結。是初章。既聞說妙法。復見未曾有事。豈得不禁大乘。何等為八。此室常以金色光照。晝夜無異。不以日月所照為明。是為一未曹有難得之法。此室入者不為諸垢之所惱也。是為二未曾有難得之法。此室常有釋梵四天王及他方菩薩來會不絕。是為三未曾有難得之法。此室常說六波羅蜜不退之法。是為四未曾有難得之法。此室常作天人第一之樂絃出無量法化之聲。是為五未曾有難得之法。此室有四大藏眾寶積滿周窮濟乏求得無盡。是為六未曾有難得之法。此室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阿□佛寶德寶炎寶月寶嚴難勝師子嚮一切利成如是等十方無量諸佛。是上人念時即皆為來廣說諸佛祕要法藏。說已還去。是為七未曾有難得之法。此室一切諸天嚴飭宮殿諸佛淨土皆於中現。是為八未曾有難得之法。此第二別歎於室。攝八為四。初內外一雙。外有金光照耀。內則罪垢消滅。第二緣教一雙。緣則諸天菩薩。教則常漢大乘。第三法財一雙。法則常奏法樂。財則周給無窮。第四依正一雙。正則諸佛皆來。依則淨土並現。淨土並現者。什公雲。如有方寸金剛。照數十里內石壁之表。所有形色。於是悉現。此室明徹。其喻如斯。言舍利弗此室常現八未曾有難得之法誰有見斯不思議事而復樂於聲聞法乎。此第三總結歎。舍利弗言汝何以不轉女人身。第五次論轉不轉義。就文為三。一明本身論義。二轉身論義。三復身論義。初問意者。既見其無礙之辨。而受有礙之身。是故問雲。既有無礙之辨。必不應受有礙之身。何不轉耶。天曰我從十二年求女人相了不可得當何所轉譬如幻師化作幻女若有人同何以不轉女身是人為正問不捨利弗言不也幻無定相當何所轉天曰一切諸法亦復如是無有定相雲何乃問不轉女身。依十二年者。若未入十二住位。則見男女。令菩薩從初住至十二住。不見有女。故無有轉。十二住者。地前有二住。謂種性住。即習種性。性種性也。二解行住。道種性也。次十地即為十住。若止淨名室來。凡十二年者。十二年既常聞大乘。悟無男女。故無所轉也。即時天女以神通力變舍利弗令如天女天女自化身如舍利弗而問言何以不轉女身。此第二轉身論義。上雖言如幻。今證成其事也。男女不如幻。則有定相。應不可轉。以可轉故。則無定相。故當知如幻。二者。上雲天女有無礙之辨。雲何受有礙之身。故今明。辨既無礙。身亦如是。身口無礙。由無礙之心。是故菩薩。三業無礙。聲聞反之故。三業並礙。舍利弗以天女像而答言我今不知所轉而變為女身。竟自非女。不知何所轉。雖實非女。而女相宛然。故變為女像也。不不知何轉。明無女可轉。而變為女。故非無有轉。又不知何轉。明非有。而變為女。辨非無。肇公雲。吾不知所以轉。而為此身如之何。天曰舍利弗若能轉此女身則一切女人亦當能轉。此述身子不知何轉之言也。不知何轉。明實非女義。身子非女故無所轉者。一切女人。亦實非女。亦不能轉也。如舍利弗非女而現女身一切女人亦復如是雖現女身而非女也是故佛說一切諸法非男非女。此述身子而變為女像之言。雖復無女。而女像宛然。一切女亦然也。問。天女神力。轉非女為女。一切女人。本皆是女。何名非女為女。答。業煩惱幻力。轉變實相。故非女為女。即時天女還攝神力舍利弗身還復如故天問舍利弗女身色相今何所在舍利弗言女身色相無在無不在天曰一切諸法亦復如是無在無不在夫無在無不在者佛所說也。此第三復身論義。今不見女相故無在。問有女相故無不在。又問有女相故。無今之不在。今無女相故。無向所在。即幻化無定義也。諸法亦然者。以真諦故非在。世諦故無不在。無在故非有。無不在故非無。即中道義。又前變為女。令知非女則為女。即非有有義。今捨女身。令知女為非女。謂非無無義。一切諸法皆無。類如此也。又前變為女。本來非女。名本來不有。今反為非女故。本來非無。本來非有故無在。本來非無故無不在。諸法亦爾。舍利弗問天汝於此沒當生何處。此第六論沒生義問意雲。見天女三業無礙。則是淨因。則必捨女質。但未知定生何處。是故問之。又既知現相之無在。又問當生之所在也。天曰佛化所生吾如彼生。此生身相。既如幻化。沒此生彼。豈當有實。故三世皆如化也舍利弗曰佛化所生非沒生也天曰眾生猶然無沒生也。上明無生而生。生因幻化。今明幻生無生故。非沒生也。又前明天女幻生。令類眾生亦爾。舍利弗問天汝久如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第七論得菩提久近。前雲佛化所生。吾猶彼生。便謂天女不久得佛。又恆聞女成佛遲故。復疑久近。而接前文者。身相不實故。生可知幻化。菩提真道。必應有實。故問久如當成。天曰如舍利弗還為凡夫我及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舍利弗言我作凡夫無有是處天曰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是處所以者何菩提無住處是故無有得者。菩提之道。言忘慮絕。自無住處。誰得之耶。舍利弗言今諸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得當得如恆河沙皆謂何乎天曰皆以世俗文字數故說有三世非謂菩提有去來今。什公雲。菩提性空故。超於三世。菩提既空。則無得佛。無得佛故。亦無菩提。今謂文雲。菩提非三世。不言菩提空故非三世。此文宜就真應通之。法身菩提。則非三世。應跡成道。有去來今。即明菩提常住。非無常教也。天曰舍利弗汝得阿羅漢道耶曰無所得故而得天曰諸佛菩薩亦復如是無所得故而得。上論所得菩提。今次辨能得之義。然菩提絕四句超百非。不可論得與無得。以能如此悟。即是得道故。是無得而得。問。大小乘同是無得而得。有何異耶。答。二乘取證。雖同無得而得。兩義為異。一者小乘入觀。則是無得。出觀便見有得。大乘無出入之異。二者雖同無得而得。二乘照淺。菩薩悟深。故智度論雲。小乘見空。如毛孔空。大士得空。如十方空。爾時維摩詰報舍利弗是天女曾已供養九十二億佛已能遊戲菩薩神通所願具足得無生忍住不退轉以本願故隨意能現教化眾生。此第三論義既周。拂天女跡。身子論義。言屈理窮。有愧眨聽。故居士拂跡。明受屈大人。不足為恥也。又雖復論義及現神通。時眾未達位行深淺。故淨名顯跡。令物敬仰。便尊其人重其法也。經文前嘆往因。遊戲神通下。美其現德。以任運成就無功用心。名為遊戲。即神通智慧。嘆其本德。隨意能現。教化眾生。美其跡用。   佛道品第八   大士發心。凡有二種。一求佛道。二度眾生。度眾生。前品已明。求佛道。此章次說。故有今品也。佛有二義。一者自悟。二曰覺他。道亦兩種。一者虛通。謂自在無礙。二曰遮塞。而眾邪莫遊。佛為能證之人。道是所得之法。在名雖二。而無別兩體。即覺虛通為道。即虛通覺義名佛。用此題章。名佛道品。品開三別。一明佛道。二明佛種。三辨眷屬。初有二問答。爾時文殊師利問維摩詰言菩薩雲何通達佛道。所以作斯問者。大士欲度眾生。眾生之相已顯。欲求佛道。佛道之義未彰。是故問也。維摩詰言若菩薩行於非道是為通達佛道。此第二答。若無方便。謂非道異道。但行道為道。行非道為非道。故道與非道。悉成非道。若有方便。休道非道無有二相。非但行道為道。行於非道。亦即是道。故道與非道。悉皆是道。如思益經雲。一切法正。一切法邪。即其事也。問。若達觀者。一切皆道。何故偏雲行於非道通達佛道。答。於菩薩無非是道。但為對二乘。言涅槃是道。生死非道。是故今說。達此非道。即是佛道也。又上天女。即是休道之人。寄跡女身。以通達佛道。前但略明一事。今備辨行一切非道。悉能通達佛道。又問菩薩雲何行於非道。此第二番問答。釋非道為道。答曰若菩薩行五無間而無惱恚。答問為五。初示起凡夫行。通達佛道。次示起二乘行通達佛道。三起生死行。通達佛道。四入涅槃行。通達佛道。五總結也。初二凡聖一雙。後兩生死涅槃相對。此四門。可具二義。一行非道。能通達佛道。二能令眾生。因此門以悟正道。即是自行化他。同入佛道。行五無間者。此就業門。行於非道。而通達佛道。起五逆業。必由惱恚生。示起五逆行非道。而無惱恚。通達佛道也。至於地獄無諸罪垢至於畜生無有無明憍慢等過至於餓鬼而具足功德。上明惡因為非道。以通佛道。此辨惡果非道。以通佛道。行色無色道不以為勝。此辨二界有漏善果非道。以通佛道。凡夫生上界。謂為涅槃第一最勝。今為物而生。顯上二界是生死法故。不以為勝。示行貪慾離諸染著。示行瞋恚於諸眾生無有恚閡。示行愚癡而以智慧調伏其心。示行慳貪而舍內外所有不惜身命。示行毀禁而安住淨戒乃至小罪猶懷大懼。示行瞋恚而常慈忍。示行懈怠而懃修功德。示行亂意而常念定。示行愚癡而通達世間出世間慧。示行諸偽。而善方便隨諸經義。示行憍慢而於眾生猶如橋樑。示行諸煩惱而心常清淨。示入諸魔而順佛智慧不隨他教。此行煩惱非道。以為佛道。示入聲聞而為眾生說未聞法示入辟支佛而成就大悲教化眾生。第二行二乘非道。以通佛道。示入貧窮而有室牛功德無盡。示入形殘而具諸相好以自莊嚴。示入下賤而生佛種姓中具諸功德。示入羸劣醜陋而得那羅延身一切眾生之所樂見。示入老病而永斷病根超越死畏。示有資生而恆觀無常實無所貪。示有妻妾婇女而常樂離五欲淤泥。現於訥鈍而成就辨才總持無失。示入邪濟而正濟度諸眾生。現遍入諸道而斷其因緣。第三行生死非道。而通佛道也。而生佛種姓中者。肇什二師。同以無生忍。必紹繼佛種。名種姓。但無生忍有二位。一初地。二七地。今據初地也。依智度論。解性地雲。生聖人種姓地名性地。此據地前習種性。名為性地也。那羅延者。夫力士名也。端正殊妙。志力雄猛也。現於涅槃而不斷生死。第四起涅槃行。而通達佛道。雖現身涅槃。而方入生死。此之涅槃。名為佛道。二乘入涅槃。斷生死。此涅槃非佛道。文殊師利菩薩能如是行於非道是為通達佛道。第五總結。以詶其問。於是維摩詰問文殊師利何等為如來種。第二次明佛種。文有二。初明佛種。次迦葉自嘆。前有二問答。自賓主已下淨名獨說。似是辨慧之功。偏有所歸。今欲顯其德。欲令彼說也。亦云推美以為供養。又行邪達正。恐人生疑。故問文殊。令他取信。以人異解同。宜應頂受。文殊師利言有身為種。此第二答。就文為四。一明生死果為種。二辨生死因為種。三重辨果。四重釋因。上明佛道。今明佛種。佛道據果。佛種約因。至人體達佛道故。能示現行一切非道。悉是佛道。故是果門。今明生死凡夫。能發心成佛紹繼佛義。故明佛種。當知故據因。有身者。謂有漏五陰身也。以有漏五陰身。眾生皆應作佛。故名為種。又說有身即身見。以有此身故名有身。又身內起見。名為身見。身見是三有之本。名為有身也。以有身見。眾生發心求佛。故名佛種。問。何故偏取煩惱。為佛種耶。答。二乘斷於煩惱。不能發心作佛。故非佛種。今偏作之。故說有煩惱人。名為佛種。無明有愛為種貪恚癡為種四顛倒為種五蓋為種。此第二明生死因為種。涅槃經雲。生死本際。凡有二種。一者無明。二者有愛。以偏是根本。故遍說之。六入為種七識住為種。此第三重明生死果為佛種。七識住者。欲界人天為一。色界三禪。並無色界三空。此之七處。識所樂生。識所安住。故名識住第。四禪。有無想天滅識。五那含天。求於涅槃。亦滅於識。以有凡聖二種滅識故。識不樂住。非想天有滅盡定。又彼心想微昧。念不分明。識不安住。什公雲。初禪中。除劫初梵王及劫初諸小梵。自此後。合為一識住。劫初唯有梵王。未有後梵。梵王念欲有餘梵。爾時遇會來生。梵王因起邪見。謂是己造。餘梵亦自謂。從梵王生。唯有精粗。其邪想不異。是名異身一想。第二識經也。二禪形無優劣。而心有若干。除入解脫。種種異念。是名一形異想。是第三識住也。三禪形無精粗。心無異想。所謂一形一想。是第四識住也。並無色前三地。是名七識住也。什公。開初禪為二。沒欲界之一。故古舊為異。八邪法為種九惱為種十不善道為種以要言之六十二見及一切煩惱皆是佛種。第四重舉生死因。為如來種。違八正為八邪。九惱者。一愛我怨家。二憎我善友。三惱我自身。一世有三。三世合九。曰何謂也。第二重問。淨名為時眾成問疑。故設斯問。此等皆彰佛道。為生死因。何名佛種。佛為至極之慧。而用眾患為種。未可了也答曰若見無為入正位者不能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答文為三。初明起愛眾生為佛種。二乘斷愛故非種。二明起見眾生為佛種。二乘斷見故非種。三總約眾惑。明種非種。證於滅諦。名見無為。從苦法忍。至羅漢無生智。此是道諦聖解。道諦聖解稱為正位。此人見無為境。又入聖位。不能發佛心也。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華卑濕淤泥乃生此華如是見無為法入正位者終不復能生於佛法煩惱泥中乃有眾生起佛法耳。心證無為涅槃。喻之高原。蓮華譬菩提心。蓮華必生蓮實。菩提心必成佛道。淤泥喻凡夫起愛煩惱能發道心。故愛為佛種。又如殖種於空終不得生糞壤之地乃能滋茂如是入無為正位者不生佛法起於我見如須彌山猶能發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生佛法矣。第二明起見眾生為佛種。種謂菩提心。但見眾生。能發菩提心。故名佛種。而言殖者。世間種。藉人功故殖於種。由佛菩薩教化故。得發菩提心。前明二乘樂無為涅槃。不能發菩提心。今取樂有為空三昧不能發心作佛。糞壤謂我見。我見能長養道心。如糞壤也。是故當知一切煩惱為如來種譬如不下巨海終不能得無價寶珠如是不入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之心。第三總明一切煩惱為種。結詶其問。問。二乘何故非種。凡夫為種。答。二乘畏生死苦。樂涅槃樂。今既勉苦得樂。自保究竟。無所希求故。不能發心作佛。凡夫有苦無樂。兼我心自高。唯勝是慕。故能發心求佛。爾時大迦葉歎言善哉善哉文殊師利快說此語誠如所言塵勞之儔為如來種我等今者不復堪任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此第二迦葉自嘆。文殊既是菩薩。雖毀二乘非種。歎凡夫為種。未若聲聞親自說之。是以迦葉自歎也。文有三章。此初據煩惱。明種非種也。乃至五無間罪猶能發意生於佛法而今我等永不能發譬如根敗之士其於五欲不能復利如是聲聞諸結斷者於佛法中無所復益永不志願。此第二就業門。明種非種。無間有四義。一前念捨此身。次念受地獄報。其間無身間念。故雲無間。此趣報無間也。二身形無間。阿鼻地獄。闊八萬由旬。一人入者。則身遍滿。多人亦然。以身遍滿。無有間處。故雲無間。三壽命無間。餘獄數生數死。此處一劫壽命。無死生間。故為無間。四受苦恆續。無樂間之。是故文殊師利凡夫於佛法有反覆而聲聞無也所以者何凡夫聞佛法能起無上道心不斷三寶正使聲聞終身聞佛法力無畏等永不能發無上道意。第三結成種非種義。凡夫聞法。發菩提心。能紹佛種。則為報恩。有反覆也。聲聞與此相違。名無反覆。問。法華經。明二乘作佛。此教何故。辨聲聞永絕其根。答。彼經小志既移。大機已熟。故明作佛。此經明猶保小志。未有大機。故永絕其根。爾時會中有菩薩名普賢色身問維摩詰言居士父母妻子親戚眷屬吏民知識悉為是誰奴婢僮僕象馬車乘皆何所在。此第三次明眷屬。前問。後答。問有三意。一遠從空室義生。淨名所以空室者。凡有二義。一欲以空且顯空。如雲諸佛國土亦復皆空。二欲以室明人有。如雲眾魔外道有吾侍者。文殊身子。以略問空室之意。未顯法身備有眾德。故今問之。二者近從通達佛道義生。菩薩所以能遍入一切邪道而通達佛道者。良由內備眾德故也。三者淨名權道無方。形同世俗。淺識不達。謂其實然。今欲顯之。是故致問。於是維摩詰以偈答曰。此第二淨名答。上明長行。今說偈者。示內有無礙之智。外具無方之辨。又隨物所樂故。說法不同。偈文為四。第一正詶其問。第二明功用無方。第三稱歎。四勸發心。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一切眾導師無不由是生。實智內照為母。而言度者。窮智之原也。方便外用為父。方便有二。一解空而不取證。二實相理深。莫能信受。要須方便誘引。令物得悟。前明順理之乃。此辨適機之妙。勝於實智。故稱為父。又實意虛凝。與陰同靜。方便巧用。動與陽齊。教配父母也。佛與菩薩。並是導物之師。由此而生。法喜以為妻。了悟深法。則生歡喜。故喻之以妻。慈悲心為女。慈悲之心。虛而外適。又其性柔弱。隨物入於生死也。善心誠實男。誠實具三義。一質直無曲。異女人諂偽。二者有幹用。謂降制眾邪。三紹繼佛種。誠實雖是真。以男之性亦有為惡而實故。標以善心。畢竟空寂捨。此舉住處。以顯其德。前明智度謂空慧。今舉實相境。為至人所棲。畢竟空有四義。一無患不障。二悟空無德不備。三寂滅永安。四體性深博。喻之捨也。弟子眾塵勞隨意之所轉。塵勞眾生。隨菩薩化。轉惡以從善也。道品善知識由是成正覺。世之知識。勸善誡惡。三十七品。開涅槃門。塞生死路。義同三益。諸度法等侶。或有雖為知識。不必為剋終之伴。或雖為伴。不必為善知識。今明善始令終至道場者。六度為真伴也。四攝為妓女。悅物來眾。莫過四攝。歌詠誦法言以此為音樂總持之園苑。普遮惡令不生。如園之除穢。遍持善令不失。若苑之有眾物。無漏法林樹。無漏根深。不可傾拔。文理。高聳扶疏。蔭蔽煩惱樹之義也。無有有漏間錯其間。所以如林。此見諦道也。覺意淨妙華。華有三義。一感果。二清淨。三莊嚴。今具足也。淨即清淨。妙謂莊嚴。下明解脫智慧感果義也。所以用七覺為華者。華之為體。合則不妙。開過則毀。開合得中。乃盡其妙。調順覺意。其義亦爾。高則放散。下則沈沒。高下和適。其由淨華。解脫智慧果。七覺是思惟位。生無學智斷之果。解脫為斷果。謂無為法也。智慧即智果。謂有為果也。八解之俗池。八解即八背捨。謂背舍下地繫縛。名為解脫。水之為用。除垢去熱。解脫之性。除煩惱熱。離眾惑垢也。定水堪然滿。止則能鑒。定水義也。得八解脫。眾定圓具。故稱為滿。布以七降華。上明定滿。今嘆鑒圓。一戒淨。二心淨。三見淨。四度疑淨。五道非道淨。六行知見淨。七斷知見淨。戒為善本。前明持戒。因戒得定。次明定淨。此二是見道前也。次三正是見道。斷身見故說見淨。斷疑說度疑淨。斷惑取說道非道淨。知八正為道。惑取非道。故雲道非道。問。見道具斷十使。何故偏說除三。答。見道。雖斷十使。斷五見及疑。此義則盡。故偏說斷。餘貪瞋慢無明。斷之未盡。故不說斷。問。既斷六使。何故偏說三耶。答。三是根本。三則隨之。身見為本。邊見未隨。戒取為本。見取未隨。疑為本。邪見未隨。故偏說三也。在本既淨。即知三未亦淨。無所隨故。前五淨。大小乘位略同。後二淨。大小乘異。小乘在修道位。說於行淨。以起修道無漏行故。在無學位。說行斷淨。以得畢竟斷結行故。依大乘。後二皆是修道。七地已還。說行斷淨。以修斷詰行故。八地已上。說修菩提上淨也。而言布者。此七通三學。該凡聖。遍三道。故言布也。俗此無垢人。明定水及七淨華之功用。依前定水及七淨華。蕩滌心垢。故名為浴。無垢而名俗也。什公雲。為除熱口取適。大士無垢。而入八解者。外將為眾生。內自娛心也。今謂因俗故得無垢。據終彰始。故言浴此無垢人。像馬五通馳大乘無有上(有本雲大乘以為車)調御以一心遊於八正路。調御以一心者。羅什雲。道品有三能。一動發。二攝心。三名捨。若發動過則心散。散則攝之。攝之若過。則沈沒。故精進令心發動。動靜得適。任之令進。容豫令宜。是名為捨。捨即調御。譬如善御。遲則策之。疾則制之。遲疾得宜。放之令去也。相具以嚴容眾好飾其姿慚愧之上服。衣服弊形者。恥露其醜也。慚愧不為惡。事義同然。深心為華鬘。慚愧明息惡。深心信樂。故能修善。居善之前。猶鬘之在首。富有七財寶。信戒聞捨慧慚愧為七也。由信善故持戒。持戒則止惡。止惡已則應進行眾善。要由多聞。聞法故能捨五欲及煩惱也。捨惑必由於慧。故五事次第。五事為正寶。慚愧為守財人。於財主亦是財。世人以玉帛為饒。菩薩以七財為富。教授以滋息如所說修行迴向為大利。自行以七財為本。教授眾生。則是財長。名為滋息。又令此眾生。如所說修行。然後回此眾善。向於佛道。名為大利。若向三有二乘。獲利則少。四禪為床坐。四禪定慧均平。三聖得道。入涅槃。現神力等。外並依之。故為床坐。又床具三義。一離毒螫。二離塵垢。三離冷濕。四禪亦爾。離瞋恚毒。貪慾塵。睡眠冷。離此三患。則安隱快樂。從於淨命生。淨命即是持戒。由持戒得禪。故曰生也。多聞增智慧以為自覺音。向說床。則臥床安寢。安寢則覺之以法。故次說樂音。外國貴人。臥欲起時。作樂以覺之。菩薩安隱四定。則以多聞法者。覺其禪寢。甘露法之食。諸天以種種藥著海內。以室山磨之。令成甘露。食之得仙。名不死藥。佛法以涅槃甘露。令生死永斷。是真不死藥也。亦云。劫初地味甘露。食則長生。佛法內則實相甘露。養其慧命。是真甘露食也。解脫味為漿。味有四種。一離味。謂出家離五欲。二禪味。離散亂煩惱。三智慧味。離妄想。四涅槃味。離生死。今解脫味。通此四也。又變為縛本。以無厭為懷。若渴乏須水則生大苦。康僧會雲。愛之為性。如餓夫夢飯。無有飽斯。今若斷愛。則得解脫。故以解脫為漿。止斯愛渴。淨心以澡浴戒品為塗香。心淨為澡浴之水。戒具為塗身之香。摧滅煩惱賊勇健無能踰降伏四種魔勝幡建道場。自上明家事已圓。今明保護家業。使他不能毀。又上說資養四體。體既平健。備與事業。滅有二種。一伏滅。三斷滅。摧滅煩惱賊。謂伏滅。降伏四種魔。即斷滅也。外國破敵得勝。則豎勝幡。道場降魔。亦表其相。雖知無起滅示彼故有生悉現諸國土如日無不見。此第二嘆菩薩無方善巧化物。大開為二。第一歎二意乃用。第二明神通益物。菩薩知無起滅。則得法身。無復生分。為物受生。故無不現。謂方便慧。知無起滅。即是實慧。亦是本跡二身。供養於十方無量億如來諸佛及己身無有分別想。此就供養佛明二慧。尊卑宛然。而師資不二也。雖知諸佛國及與眾生空而常修淨土教化於眾生。前約上供養諸佛。此嘆下濟眾生。亦就空有。明於二慧。知依正並空。而嚴土化物也。諸有眾生類形聲及威儀無畏力菩薩一時能盡現覺知眾魔事而示隨其行以善方便智隨意皆能現或示老病死成就諸群生了知如幻化通達無有閡。此第二明神通化物。偏歎方便用。凡有五番。初就眾生世間。明神通用。或現劫盡燒天地皆洞然眾人有常想照令知無常。上就眾生世間。現神通。今就器世間。現神通。現劫火有二事。一實燒。以得益故。二以不實鏡。或示二日。乃至現三四日出。眾生現燒相。即悟無常。還攝令不燒無數億眾生俱來諸菩薩一時到其捨化令向佛道經書禁咒術工巧諸妓藝盡現行此事饒益諸群生世間眾道法悉於中出家因以解人惑而不墮邪見或作日月天梵王世界主。此重就眾生世間。現神通也。或時作地水或復作風火。此重就器世間。現神通也。遇海探人。則變身為地。眾生渴乏。為之示水。餘事皆遇物所須。劫中有疾疫現作諸藥草若有服之者除病消眾德。什公雲。或令除病。成冷昇仙。因而化之。使入正道。外國有奇妙藥草。或似人形。或似象馬。有人乘之。凌虛而去。或但見聞此藥。眾病即消也。劫中有飢饉現身作飲食先救彼飢渴劫以法悟人劫中有刀兵為之起慈悲化彼諸眾生令住無諍地。然劫有大小。大劫有三。火水風。所以名大者。時節長故。所壞處闊。從欲界至三禪故。人之與物。並皆無故。七過火起。燒欲界初禪。然後一水劫起。漂欲界乃至二禪。如是七七火劫起。有七水劫起。七水劫起後。更七火劫起。然後有一風災。吹壞欲界乃至三禪也。故雜心偈雲。七火一水災。七七火七水。復七火後風。小劫亦三。飢饉疾病刀病。所以名小者。謂時節促。又但仕欲界。唯閻浮提。但損於人。故名小也。經雲。人壽十歲。飢饉劫起。經七年七月七日。五穀不熟。死亡者眾。唯一二人在。度是已後。人相慈愛。以慈悲力故。人壽漸長。乃至以八萬四千歲。亦隨憍逸。壽命退減。還至十歲。復飢饉劫起。凡經七反。過七反已。疫病劫起。七月七日。惡氣風行。值者皆死。度是已後。還覆命長。復經七飢餓劫。還一疾病。如是經七七飢劫。一七疾病劫。七疾病劫後。復經七飢劫。然後一刀兵起。人心毒盛。提物皆成刀劍。共相殘害。七日都盡。希一二在者。刀兵起人壽十歲。婆須蜜菩薩。從忉利天。下生王宮。作太子。化眾人言。我等祖父。壽命極長。以今瞋恚無慈故。致此短壽。是故汝等當行慈心。眾人從命。噁心漸薄。次後生子。壽二十歲。如是轉儥至彌勒時。八萬四千歲也。大劫七七等有文。小劫。相承雲出經。猶同大劫之數者。未得撿文。若有大戰陳。立之以等刀。菩薩現威神。降伏使和安。一切國土中。諸有地獄處。輒往到於彼。勉濟其苦惱。一切國土中。畜生相食噉。皆現生於彼。為之作利益。示受於五欲。亦復現行禪。令魔心憒亂。不能得其便。火中生蓮華。是可謂希有。在欲而行禪。希有亦如是。或現作婬女。引諸好色者。先目欲鉤牽。後令入佛智。或為邑中經。或作商人導。國師及大臣。以祐利眾生。諸有貧窮者。為現無盡藏。因以勸導之。令發菩提心。我心憍慢者。為現大力士。消伏諸貢高。令住無上道。其有恐懼者。居前而慰安。先施以無畏。後令發道心。或現離婬欲。為五通仙人。開導諸群生。令住戒思慈。見須供事者。現為作僮僕。既悅可其意。乃發以道心。隨彼之所須。得入於佛道。以善方便力。皆能信足之。下第五番。重就眾生。明神通用。在欲行禪者。欲言行禪。後受五欲。欲言受五欲。復現行禪。莫測其變。所以憒亂。自非靜亂齊旨。孰能若斯。如是道無量所行無有涯智慧無邊際度脫無數眾假令一切佛於無數億劫讚談其功德猶尚不能盡。是此第三總結稱嘆。其權道無方。雖復眾聖殊辨。由不能盡也。誰聞如是法不發菩提心除彼不肖人癡冥無智者。第四勸發心。不肖人。謂不似人也。   入不二法門品第九   一道清淨。故名不二。真極可軌。稱之為法。至妙虛通。謂之為門。了悟斯理。曰為入也。蓋是總眾教之旨歸。該群聖之淵符。淨名現病之本意。文殊問疾之所由。所以然者。由體不二之理。故有不二之觀。由不二之觀。故能適化無方。適化無方。令歸斯趣。故法華雲。究竟涅槃。常寂滅相。終歸於空。空即不二理也。故六道之所憑棲。眾聖於茲冥會。問。不二既為理本。何不命初說之。答。經初已來。所悅諸法。為令悟不二故。是因教以通理。復欲藉斯不二起於二用。故有香積等品。即因理以設教。以在兩間說之。其得攝用歸體。從體起用故。不得命初說也。品開為二。初說入不二法門。次明悟不二法門。說不二法門為三。一淨名令眾人說。二眾人請文殊說。三文殊請淨名說。三門明不二者。玄義之內。具以釋之。初諸菩薩。俱泯於二。明乎不二。未辨不二之理無言。次文殊明不二之理無言。而猶言於不二。後淨名默顯不二之理無言。而能無言於不二。後淨名默顯不二之理無言而能無言於不二此示從淺至深。三門階級。而所論不二之理。更無淺深也。爾時維摩詰謂眾菩薩言諸仁者雲何菩薩入不二法門各隨所樂說之。所以淨名不自說而命眾人說者。上賓主問答。以顯二人德竟。今復欲顯諸菩薩德。故名令說也。又學者。開心有地。受悟不同。或觀生滅以入真。或因有無而體寂。其塗雖殊。其會不異。故取眾人之所同。以證此經之大旨也。會中有菩薩名法自在說言諸仁者生滅為二法本不生今則無滅得此無生法忍是為入不二法門。此第二受命而說。不生不滅者。可具三義。一者無性實生滅。故雲不生不滅。此世諦門無生滅也。二因緣生滅。即是不生不滅。此真諦門無生滅也。三以世諦有故為生。真諦無故稱滅。非真非俗。即是理實。名不生滅。今詳經意。明後門也。此非真俗。為不二理。因悟斯理。得不二觀。名無生忍。稱之為入德守菩薩曰我我所為二因有我故便有我所若無有我則無我所是為入不二法門。我我所亦二。一計性實我我所。如外道等。二因緣假名我我所。今無此二種我我所。稱為不二門。不眴菩薩曰。不眴有三。一如天眼。天眼無眴。涅槃經雲。乃至轉輪王。眼猶有眴。故與天帝為別。二愛敬佛身。諦觀不眴。三心無塵垢。慧眼常開。受不受為二。一約因說。凡夫取著名受。聖無取著名不受。二約果。有漏五陰名受。無漏名不受。三約九。不受餘二。如毘曇說。今就初門也。若法不受則不可得口不可得故無取無捨無作無行是為入不二法門。若法不受者。謂心無所受著也。本因受故有無受。既無有受。亦無無受。故雲亦不得也。向不見無受可取。今亦不見可捨。故雲無取無捨。無取無捨故。不作生死業。故雲無作。無作故生死緣息。生死緣息。正觀亦忘。故雲無行。至此語來。有三轉意也德頂菩薩曰垢淨為二見垢實性則無淨相順於滅相是為入不二法門善宿菩薩曰是動是念為二不動則無念無念則無分別通達此者是名為入不二法門。惑心微起。名為動。取相深著。名為念。始終為異取耳。今泯此二。名為不二。善眼菩薩曰一相無相為二若知一相即是無相亦不取無相入於平等是為入不二法門。一相為有法也。無相謂空法也。如柱為圓相。無圓名無相。又空為一相。空法亦無。故雲無相。今泯此二也。妙臂菩薩曰菩薩心聲聞心為二觀心相空如幻化者無菩薩心無聲聞心是為入不二法門。過去行施果報。手能出無盡寶物。如四流河。名曰妙譬。或者謂聲聞心獨善。菩薩心兼濟。故今泯之。心本性空。未嘗大小。弗沙菩薩曰善不善為二若不起善不善入無相際而通達此者是為入不二法門。二十八宿內。鬼星名弗沙。生時所值。因以為名。十善為善。十不善為不善。若爾。凡夫起十善。至佛皆為善。餘為不善。此攝法盡也。又順出世道為善。即三乘聖人。違出世名不善。凡夫三性。皆為不善。又求小乘為不善。求大乘為善。又求小大二。亦為不善。不二名善。今就初門說也。師子菩薩曰罪福為二若達罪性則與福無異以金剛慧決了此相無縛無解者是為入不二法門。罪福與善不善異者。體一義殊。損益為善惡。招報為罪福。罪福多據果。行善得富饒之果名福。造惡感罪折之報名罪也。金剛慧者。世間金剛。若置山頂及以平地。直過無礙。到金剛際。然後乃住。實相慧。置福山頂若罪平地。直過無礙。到於法性。非罪福同性乃住。師子意菩薩曰有漏無漏為二若得諸法等則不起漏無漏想不著於想亦不住無相是為入不二法門。師子度水。要截流直度。曲則不度。此大士以實相智慧。深入諸法。直過彼岸。故藉以為名。或論。以失理取相心名有漏。得理忘相心名無漏。毘曇。總以一切煩惱。名之為漏。無則非漏。今了此二不二。名入不二法門。淨解菩薩曰有為無為為二若離一切數則心如虛空以清淨慧無所閡者是為入不二法門。為無為者。為之言作。法外別有四相。能作於法。故名之為。以法有此為。故言有為。常法無為故。名曰無為。此有無相對也。次即法四相者。如即法。起為生。故名為也。即法有此為。非法外有此為也。如無法。即法無此為。非法外方無也。前是毘曇義。後是成論說。並是二見亦不二也。那羅延菩薩曰世間出世間為二世間性空即是出世間於其中不入不出不溢不散是為入不二法門。見道前。名世間。見道已上。名出世間。又從凡聖。有取相心。為世間。無取相心。名出世間。什公雲。世間。三界也。出世間。一切無漏有為之道品也。不入不出者。無入生死。故名無入。世間無出生死。無出世間。有入則有出。有出必有溢。有溢必有散。此俗內之常數也。善意菩薩曰生死涅槃為二若見生死性則無生死無縛無解不然不滅如是解者是為入不二法門。上言為無為。以總涅槃。但涅槃。是三無為內之勝法。故別說之。又為無為。多是小乘涅槃。大乘涅槃。非為無為。是故別說。現見菩薩曰盡不盡為二。有人言。忘息為盡。真得常住名不盡。什公雲。無常是空空初門。破法不盡。名為不盡。畢竟空。破法盡名為盡。肇公雲。有為虛偽法無常。故名盡。實相無為道常住。故不盡。法若究竟盡若不盡皆是無盡相無盡相即是空空則無有盡不盡相如是入者是為入不二法門。依前通者。究竟盡。牒上盡義。簡異無常生滅之盡。故雲究竟。若不盡者。牒前不盡。即真常也。皆無盡者。前二並空。空理常住。故雲無盡。亦空理無法可除。亦名空盡。依肇公釋者。若以盡為盡。以不盡為不盡者。皆是二也。若能悟盡不盡不盡相者。則入一空不二法門也。普守菩薩曰我非我為二我尚不可得非我何可得見我實性者不復起二是為入不二法門。萬善所持曰普。眾聖所護名守也。電天菩薩曰明無明為二無明實性即是明明亦不可取離一切數於其中平等無二者是為入不二法門。十地師雲。真妄同體。會妄成真。故雲不二。如動水成波。波與水同體。還息波成水。名為不二。今謂不然。文雲。明亦不可取。則是兩捨。非會成。若了悟無明實性即是捨明。故雲不二。若見明無明。便是無明。故知明亦不可取也。喜見菩薩曰色色空為二色即是空非色滅空色性自空如是受想行識識空為二識即是空非識滅空識性自空於其中而通達者是為入不二法門。言空色不二者。不言非空非色名為不二。但明空與色無二體故。雲不二也。色即是空者。標大乘空色不二也。非色滅空者。簡異凡夫所見。凡夫不達。謂色滅壞然後乃空。故今明非色滅然後空也。色性自空者。簡異小乘義也。如炎水自性空。不將四微分水大然後方空。明相菩薩曰四種異空種異為二四種性即是虛空性如前際後際空故中際亦空若能如是知諸種性者是為入不二法門。四種即是四大。空種謂空大也。此五各有大力。故名為大。是成眾生之因。稱之為種。又即此五事。種別不同。名之為種了。四種之有與空種不異。名入不二法門。故雲無三際者。空種無三際。四種即空故。亦無三也。妙意菩薩曰眼色為二若知眼性於色不貪不恚不癡是名寂滅如是耳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為二若知意性於法不貪不恚不癡是名寂滅安住其中是為入不二法門。見眼色二故。起於三毒。如是好色起貪。惡色生恚。非好非惡。則起無明。若知根本空。不起三毒。如四大成眼。則無一眼體。一眼體無故。則雲無四大。故知無眼。以何見色起三毒邪。亦非作此觀色空無自性則無色矣。無盡意菩薩曰佈施迴向一切智為二佈施性即是迴向一切智性如是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迴向一切智為二智慧性即是迴向一切智性於其中入一相者是為入不二法門。佈施為因。一切智為果。謂因果二故。迴因向果。因果俱空。名為不二。又轉因為果。名為不二。如在菩薩心名波若。在佛心反成薩婆若。故無別兩種。則知不二。深慧菩薩曰是空是無相是無作為二空即無相無相即無作若空無相無作則無心意識於一解脫門即是三解脫門者即是為入不二法門。破小乘人。謂三空為十六行是異體。今約境智。三門俱是一體。約境論不二者。唯一實相。隨義分三。無別三體。故雲不二。約觀者。唯一正觀。離三取著故。為三實無三體。亦無心意識者。前盡緣。今息觀也。寂根菩薩曰佛法眾為二佛即是法法即是眾是三寶皆無為相與虛空等一切法亦爾能隨此行者是為入不二法門。此明一體三寶義。故不二也。但一體三寶。三處辨之。如一佛果上具三。覺義為佛。可軌名法。和義為僧。此通大小數論。二者三寶通皆是空。亦通大小。但毘曇所無。三者一體三寶。唯大乘有。問。雲何為一佛耶。答。涅槃經文不同。若依涅槃義。則三寶皆以涅槃為體。是以經雲。菩薩思惟雲何三事與我一體。佛自釋言。我說三事。即大涅槃。故名一體。若據佛性論三寶。三寶同以佛性為體。所以經雲。如是三歸即是我性。若就真諦明三寶。三寶同用真諦為體。是以經雲。若能觀三寶。常住同真諦。若就常義明三寶。同以常為體。故經雲。我亦不說佛法眾僧。無有差別。唯說常住差別耳。此並隨義說之。無相違背。今此文明三寶無異體者。正就同一無為。故言不二。心無閡菩薩曰身身滅為二身即是身滅所以者何見身實相者不起見身及見滅身身與滅身無二無分別於其中不驚不懼者是為入不二法門。破小乘餘無餘涅槃二義。身謂五陰身。身滅即涅槃也。身本不生。今何所滅。不生不滅。故是不二。不驚不懼者。小乘初聞曰驚。怪受斯理為懼。諸法生時空生。滅時空滅。身存身亡。亦何以異。而懷驚懼於其間哉。上善菩薩曰身口意善為二是三業皆無作相身無作相即口無作相口無作相即意無作相是三業無作相即一切法無作相能如是隨無作慧者是為入不二法門。或者謂。三業各有造作。故名為異耳。三業本空。同無作相。名為不二。福田菩薩曰福行罪行不動行為二三行實性即是空空則無福行無罪行無不動行於此三行而不起者是為入不二法門。大品經雲。行十不善。得三塗報。為罪行。行十善道。生欲界人天。稱為福行。修四禪等。生色無色界。名不動行。成論文雲。從欲界至三禪。名為福行。四禪竟無色。稱無動行。以第四禪已去。不為三災四受所動。故名無動。不起三行。則入實相門。名為不二。華嚴菩薩曰從我起二為二見我實相者不起二法若不住二法則無有識無所識者是為入不二法門。因我故有彼。二名所以生。見我實相。則彼我已識無由而起。德藏菩薩曰有所得相為二若無所得則無取捨無取捨者是為入不二法門。內得於我。外取於相。故名為二耳。內外俱空。名為不二也。月上菩薩曰闇與明為二無闇無明則無有二所以者何如入滅受想定無闇無明一切法相亦復如是於其中平等入者是為入不二法門。二乘入滅盡定。視聽外忘。識和內滅。雖經晝夜。不覺晦明。以喻菩薩無心於明闇。問。入滅盡盡定。諸心並無。何故偏雲滅受想邪。答。受修諸禪想生無色。入滅盡定。正滅上二界心。故偏言想受。又受多生愛。想多生見。既是過根本。故偏說之。寶印手菩薩曰樂涅槃不樂世間為二若不樂涅槃不厭世間則無有二所以者何若有縛則有解若本無縛其誰求解無縛無解則無樂厭是為入不二法門。華嚴經雲。生死非雜亂。雲何而厭。涅槃非寂靜。雲何而樂。殊頂王菩薩曰正道邪道為二住正道者則不分別是邪是正離此二者是為入不二法門。八邪為邪道。八正為正道。又小乘見為邪道。大乘真觀為正道。經正見者。不見邪。亦不見正。非邪非正。始名為正。住正道者。見邪外有正。正外有邪。若邪若正。悉名為邪。樂實菩薩曰實不實為二實是者尚不見實何況非實所以者何非肉眼所見慧眼乃能見而此慧眼無見無不見是為入不二法門。實相為實。虛妄為不實。悟實相者。不見於實。何況非實。所見既非實。非不實。能見亦非見。非不見。非實非不實。寄言以為實。非見非不見。亦強詺以為見。斯則緣觀宛然。而境智俱寂也。如是諸菩薩各各說已問文殊師利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文殊師利曰如我意者於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是為入不二法門。此第二諸菩薩。請文殊說不二。前請。次說。經有三句。一者二諦俱說。二者二諦俱不說。三者世諦說。真諦不說。今就後二門也。上來三十一人。俱有六事。以口有音聲。為言。以言顯不二法。為說。顯不二法。曲受前人。為示。令聽眾悟解。為識。淨名命說。為問。菩薩酬不二。為答。是皆以言破法。未息破法之言。文殊。欲息泯法之言。故辨無此六事也。於是文殊師利問維摩詰我等各自說已仁者當說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時維摩詰默然無言。此第三文殊請淨名說不二。前請。次詶。三稱嘆。諸菩薩。以言遣法。文殊。借言遣於言。淨名默然。遣文殊之借言。不二之理乃同。而得有深淺之異。文殊師利嘆言善哉善哉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此第三文殊稱嘆。淨名既其默示。文殊亦應默領。但為時眾生悟故。就言嘆善。又顯無言不傷於言。故以言嘆於無言。說是入不二法門時於此眾中五千菩薩。皆入不二法門得無生忍。此第二五千菩薩。得入不二法門。   維摩經義疏第五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81 維摩經義疏   維摩經義疏卷第六   胡吉藏撰   香積品第十   此品來意。有十種因緣。一者三時利益。從經初至不二法門。謂食前利益。此之一品。謂食時利益。菩薩行品。食後利益。二者。至人住於三事。說十二部經。一知他心。二者說法。三現神通。上已明說法。今次現神通。知他心。總貫斯二。三者佛事有二。一以此土法門。二用他土法門。上明此土法門。今辨他土法門。四者室內說法。明二種因果。一法身因果。二淨土因果。上多明法身因果。今辨淨土因果。五者此經之宗。明於二慧。上明不二法門。即是實慧。今辨請飯香土。謂方便慧。六者從此經初。至入不二法門。謂因二入不二。即收用以歸體。此品已去。因不二有二。即從體以起用。七者此經始終。正明不思議解脫。不思議解脫。凡有二種。不二法門。不思議之本也。香積佛品。辨不思議之跡也。八者諸佛菩薩。說法有二。一依世諦。二依第一義。不二法門。依第一義說。香積佛品。就世諦門說。九者利益眾生。善友無定。不二法門。明多人共說。香積佛品。一人獨說。十者徒眾有二。一者此土。二者他方。上多利此土之眾。今品通益彼此。問。請飯香土。既名香積佛品。借座燈王。何故不稱燈王佛品。答。上稱不思議。從通以立稱。今雲香積。因別以受名。蓋欲立品相避。故通別互舉也。問。借座燈王。與請飯香土何異。答。上明以大入小。今辨以小包大。又上明默感。此則遣化。皆是互現。顯不思議也。品開為二。初明淨土因果。二時眾得益。就初有兩。前明淨土果。次辨淨土因。淨土果內。前明彼土淨門。次辨二國化意。初有三句。一身子念食。二淨名施飯。三大眾受食。於是舍利弗心念日時欲至此諸菩薩當於何食。身子念食。有三因緣。一者身心俱累。凡夫也。二心雖無累。而形須資待。二乘也。三者俱無。法身菩薩也。身子既受結業之形。心雖無累。而形須資待。古佛道法。過齋不餐食。今時既至。故生念也。二者自經初已來。盛談菩薩之法。聲聞之人不生深樂。是故念食。三者居士空室。身子扣關。蓋是互相影發。弘道利物故也。但雲菩薩當於何食。不念聲聞者。以弟子自有乞食法故也。時維摩詰知其意而語言佛說八解脫仁者受行豈欲食而聞法乎。此第二淨名設食。就文為兩。此呵身子所念。八解脫內。前二解脫。觀欲界不淨。汝既受行。雲何念於欲界揣食。又佛說八解脫。乃是無慾之嘉饌。養法身之上膳。雲何方念不淨之食。欲資養肉身。又夫論樂法情深。則不念軀命。況意存飲食。若欲食者且待須臾當令汝得未曾有食。此第二正明施食。就文為四。一許食。二示食方處。三眾不能取。四遣化自請。且待須臾者。不失食時也。當令汝得未曾有食者。常食資於肉身。今設養法身之食。名未曾有。不化作者。恐致不實心之嫌。又欲令此土眾生。見清淨國。又因香飯。得弘道意及二國化流彼此交利。故不化也。時維摩詰即入三昧以神通力。此第二示食處也。入定現通。顯淨名神力。令眾尊人重法也。示諸大眾者。便大眾見淨土微妙。發心求生淨國也。上方界分過四十二恆河沙佛土有國名眾香者。此出裡數近遠國名字也。佛號香積今現在。此示化主也。其國香氣比於十方諸佛世界人天之香最為第一。雖示香土。起敬未深。今歎第一。則發希有意也。彼土無有聲聞辟屍佛名唯有清淨大菩薩眾。上明國土化主。此示徒眾。明唯有菩薩。使發大心。辨無聲聞。斥小乘為鄙穢也。佛為說法其界一切皆以香作樓閣經行香地苑園皆香其食香氣周流十方無量世界爾時彼佛與諸菩薩方共坐食。既有國土徒眾。今次序教門。有諸天子皆號香嚴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供養彼佛及諸菩薩。上明菩薩是登地已上。今序天子即地前之人。此大眾莫不自見。上明所見。今以神力。令眾皆睹。合有十句經也。時維摩詰問眾菩薩言諸仁者誰能取彼佛飯。此第三明眾不能取。文有四句。初淨名問。二大眾默。三居士譏。四文殊答。初所以問者。既現彼國。顯無力者不能致。推有力者令取飯也。以文殊師利威神力故鹹皆默然。文殊將顯淨名之德。故以神力。令眾默然。又利益應在居士。又請飯待賓。宜自往取。維摩詰言仁此大眾無乃可恥。淨名所以譏者。屬於始行之人。又前明結座聲聞不能昇。今辨施食大眾不能取。皆是顯如來勝果。及示淨名道高。使物欣慕故也。文殊師利曰如佛所言勿輕未學獎於未成。令不自輕。進修行德也。故淨名之抑。文殊之引。共成熟之。於是維摩詰不起於座。居眾會前化作菩薩相好光明威德殊勝蔽於眾會。而告之曰。汝往上方界分度如四十二恆河沙佛土。有國名眾香。佛號香積。與諸菩薩方共坐食。汝往到彼如我辭曰。維摩詰稽首世尊足下。致敬無量。問訊起居。少病少惱。氣力安不。願得世尊所食之餘。當於娑婆世界施作佛事。令此樂小法者得弘大道。亦使如來名聲普聞。此第四遣化自請。就文有四。第一正明遣化。第二化人受命。第三彼佛施食。第四還歸本土。初所以遣化遣化者。借坐燈王。謂默感不思議。今請飯香土。遣化奇特。又欲引上方菩薩。從彼而來。使此眾睹見。慕德進修道行。又欲以此法門。利益彼眾。以是等緣故。當遣化往。時化菩薩即於會前昇於上方舉眾皆見其去到眾香國禮彼佛足又聞其言維摩詰稽首世尊足下致敬無量問訊起居少病少惱氣力安不願得世尊所食之餘欲於娑婆世界施作佛事使此樂小法者得弘大道亦使如來名聲普聞。此第二化人受命。往於上方也。問訊如來小病小惱者。淨穢雖殊。示有身者。不得無患苦也。又眾生病則菩薩病。眾生未得免病。是以諸佛不得無病。問訊有二。一問所離。二問所得。少病問訊身也。少惱問訊心也。此二問訊所離。氣力問訊於身。安樂問訊於心。此二問所得也。願得世尊所食之餘者。彼國菩薩。善根深厚。正感香飯。此土眾生。志意下劣。但請食之餘。彼諸大士見化菩薩歎未曾有今此上人從何所來娑婆世界為在何許雲何名為樂小法者即以問佛。此第三彼佛施食。文有七句。一彼眾問。二佛答。三重問。四重答。五正施食。六彼眾欲來。七如來誡敕。初所以問者。欲顯此穢土鄙蔽。今淨國之緣。深生厭心。進修道業。又彼土大士。雖得神通。不能常現在前。以其不知故問佛也。佛告之曰下方度如四十二恆沙化土有世界名娑婆佛號釋迦牟尼今現在於五濁世為樂小法眾生敷演道教彼有菩薩名維摩詰住不可思議解脫為諸菩薩說法故遣化來稱揚我名並讚此土令彼菩薩增益功德。此第二佛答。娑婆此雲雜會。又名雜惡。悲華經雲。忍土眾生。忍受三毒。以土從人。故名為忍。彼菩薩言其人何如乃作是化德力無畏神足若斯。第三重問。前總問此土。今別問淨名。又欲顯居士之德。發起眾來之情也。佛言甚大一切十方皆遣化往施作佛事饒益眾生。第四佛重答。於是香積如來以眾香缽盛滿香飯與化菩薩。第五佛正施食。香積如來。已利上方。今次益下界。故施食也。時彼九百萬菩薩俱發聲言我欲詣娑婆世界供養釋迦牟尼佛並欲見維摩詰等諸菩薩眾。第六彼眾欲來。問。上方土勝化淳。何故來此。答。菩薩德猶未滿。欲遍從諸佛諮受未聞。宿有因緣。是故來也。二彼土有諸淺行。於此有緣。但未能自往。須大菩薩引道令來。三此見彼來。有深利益。佛言可往攝汝身香無令彼諸眾生起惑著心。第七如來誡敕。前誡其身。次誡其心。攝身香者。教門不同。此聞生解。彼聞起著。故須攝之。同。若然者。雲何不攝飯香。答。佛神力故。能杜其惑原。發其道意。故不攝也。又當捨汝本形勿使彼國求菩薩者而自鄙恥。此見欣求。彼見自恥。故令攝本形。   又汝於彼莫懷輕淺而作閡想所以者何十方國土皆如虛空。第二誡心。亦者兩句。初舉法身土誡之。淨穢俱空。即是實相。平等之土。諸佛法身之所同棲。未嘗優劣。故不應起高下心。又諸佛為欲化諸樂小法者不盡現其清淨土耳。第二舉應跡土誡之。諸佛適時而現淨穢。上方為淨緣。而隱穢。下界為穢緣。而隱淨耳。時化菩薩既受缽飯與彼九百萬菩薩俱承佛威神及維摩詰力於彼世界忽然不現須臾之間至維摩詰捨。第四化菩薩。還歸本土。就文又八。第一從彼還此。二淨名設座待賓。三菩薩就坐。四化人飯授居士。五時眾雲集。六淨名勸食。七聲聞疑念。八菩薩呵譏。時維摩詰即化作九百萬師子之坐嚴好如前。第二文也。上明借坐。今辨化成。互現奇特。諸菩薩皆坐其上。第三就坐也。化菩薩以滿缽香飯與維摩詰飯香普熏毘耶離城及三千大千世界。第四授食與淨名。天香逆風四十里。今是諸佛果報故。並熏三千也。時毘耶離婆羅門居士等聞是香飯氣身意快然歎未曾有於是長者主月蓋從八萬四千人來入維摩詰捨見其室內菩薩甚多諸師子坐高廣嚴好皆大歡喜禮眾菩薩及。大弟子卻住一面。第五時眾雲集。前明顯眾。次辨幽眾。長者主月蓋者。彼國無王。唯五百長者。共治國政。月蓋。眾所推重。故種為主。諸地神虛空神及欲色界諸天聞此香氣亦皆來入維摩詰捨。此幽眾集。小乘雲。色界無鼻識。何由聞香。又雲。借識故得聞者。若前不聞。亦無因而借。又大乘明義。無微不察。故得聞香而至。時維摩詰語舍利弗等諸大聲聞仁者可食如來甘露味飯。第六淨名勸食。前借堅。通勸大小。請飯。獨命聲聞者。互現其意也。又聲聞局劣。謂飯少眾多。心不敢食。故偏命大聲聞。天食須純。稱為甘露。淨土之飯。超勝人天。真甘露也。又涅槃名為甘露。食此飯者。必當得之故。因內說果。大悲所熏無以限意食之使不消也。此飯是大悲之果。又從大悲起。及慈眼所視。名大悲所熏也。謂少不包多。稱為限意。由不稱施主。故雲不消。此示其受食法也。有異聲聞念是飯少而是大眾人人當食。第七聲聞疑念。異聲聞者。異身子等大聲聞也。身子雖是小乘。智慧勝故。敢量菩薩神德故。不生此念。化菩薩曰勿以聲聞小德小智稱量如來無量福慧。第八菩薩譏呵。小德者。福德莊嚴小也。小智者。智慧莊嚴小也。豈可以小限量於大。四海有竭此飯無盡使一切人食揣若須彌乃至一劫猶不能盡所以者何無盡戒定智慧解脫智見功德具足者所食之餘終不可盡。一切人食。時人多也。揣食若須彌。所食大也。一劫明時久也。而猶不盡。況此會乎。次舉五身釋之。五身五為正果。香飯為依報。以正果無盡故。依果無盡。又五身為本。香飯為跡。本既無盡故。應跡非窮。於是缽飯悉飽眾會猶故不賜其諸菩薩聲聞天人食此飯者身安快樂譬如一切樂莊嚴國諸菩薩也。又諸毛孔皆出妙香亦如眾香國土諸樹之香。淨土果有三。一念食。二施食。三受食。二章竟前。此第三也。爾時維摩詰問眾香菩薩香積如來以何說法彼菩薩曰我土如來無文字說位以眾香令諸天人得入律行菩薩各各坐香樹下聞斯妙香即獲一切德藏三昧得是三昧者菩薩所有功德皆悉具足。自上已來。明香飯為佛事。此下第二辨兩國化儀。初明淨土之教。次辨穢土法門。問。上雲香積佛為眾說法。何故今言無文字耶。答。彼土非都無言。正用香為佛事。如此土雖用音聲。亦有藉神通等入道。皆是從多為論耳。又雲。說法亦不必有言。即香能通達。亦名說法。彼諸菩薩問維摩詰今世尊釋迦牟尼以何說法。此第二明此土法門。為四。一問。二答。三歎。四述。此初問也。維摩詰曰此土眾生剛強難化故佛為說剛強之語以調伏之。此第二答。為三。謂法譬合。法說又三。標釋結。此初標也。大明佛化。凡有三門。一軟語。二剛言。三雜說。雜說者。讚善毀惡也。言是地獄是畜生是餓鬼是諸難處。此第二釋調伏也。難處者。前明三塗為三。今說五難。名為難處也。是愚人生處。外道生處。謂愚人生處。如生無想天。定壽五百劫。謂是涅槃。後命盡時。起於邪見。撥無聖道。墮無間地獄。以聖人不生彼處故。名愚人生處也。是身邪行是身邪行報是口邪行是口邪行報是意邪行是意邪行報是殺生是殺生報是不與取是不與取報是邪婬是邪婬報是妄語是妄語報是兩舌是兩舌報是惡口是惡口報是無義語是無義語報是貪嫉是貪嫉報是瞋惱是瞋惱報是邪見是邪見報。前明八難果。今具說十惡因果也。是慳吝是慳吝報是毀戒是毀戒報是瞋恚是瞋恚報是懈怠是懈怠報是亂意是亂意報是愚癡是愚癡報。此說六弊因果。十惡世間障。此出世間障也。是結戒是持戒是化戒是應作是不應作是障閡是不障閡是得罪是離罪是淨是垢是有漏是無漏是耶道是正道是有為是無為是世間是涅槃。前說八難。十惡。六弊。此之三科。但明所離。此文已去。變示取捨也。犯不犯。據止義也。應作不應作。約行義也。障閡者。犯於止戒。不作行善。障聖道也。是罪者。前二為罪也。離罪者。持止作行也。以難化之人心如猿猴故以若干種法制御其心乃可調伏。譬如象馬□□礸□復□腆□□□□規□□祿□□□□□□□□□□□□□餺□j□□□□□□□□祿□□□□穭□□□□□糕奈驌□□F□□□□□拓糖□□□□□驪襼□□□D賂驈□□榜餺□□□□□樦□槄□裀□□□廬□□□□□娭規□裀□□□□□□□□□□都□□□裀□□□□□□□□□榯□□裀□□□□□□□□□□□裀□奏程榃□□□□樨□□□□魯□□□雷□穛□檇D□□誇□程楈礹□□□聾奾□□□□□饐設□□菕潑O□□□□□□{樨□□夼□□檢□□訏騖騁慼憤G□榛□□佪}復□楰□□槉殺□□□槄□輻□襼□□□媧酋□□□樄□D練飼訏騖餺□□噶|□□磻禂□輦綠□□□□□餑□騖饘檢□□椽□□□樏騖飀□酋□□娀埤□□隆D□□□礹觀媧□□□逆□榜飾囹□□□□□□□□逆□□靈點褓□□□娏鷺□□□□□□□祼□□□□點概z□□□□樲穚裀□楅櫸□□□□梁椹□□□騩□□□□騖首□觜D磻禂□□□□□□□楅椸□櫫□□D磻□□□□Z□□□□娀□□□□椸桌□膳□□□延謊覷襜魯□□□餽姭駂□□奸□□□秪H姪覈□□□□奿□□□□□姲牷慼漶憤薄慼慼慼撓L妙□禔□□□□□□襐□□□□隉撫|□飀□□□襜龍□逆□露□視□□□□□埤□委襌椹□□□□□餺□j□□妖□□禳誇□檢□奐□□□□□奔練□褽□□□□□□□□□□□□□□聾示□I□□襜□餖□□□□□□□□□□□□□楅□□□□礹觀□搾□魯言□延襖□驢龍□稀奸褻□□□□□D輦蓼□□□□□□埤□□奰魯觀點檇D魯□□□礹觀□搾□魯言埤□□□礹觀點楰魯□□延襖□驢龍□稀埤□□奪□糖裀□襌榖□飀□餺□襼□□□□□□□□□□□奮□□錄部慼慼慼慼憐C膳□□埤□飯□禰蝪f□□醴□□□□耔□□□□□娙埤□□驁□□□□□□F□□□□□□裀□妊Z□□□□□□□椹□□□騖□□騖饋□□漰砥慼戮遄慼慼慼慼數O羬謘慼慼慼慼撬芊羬謍|□□□隉慼慼慼潠麔鎃唌慼羬謍|□□聾槏K□□覷襜拏□□□椸□□□□□□□□□□濾□□緟蛂撩k□□□騖送□椿部慼慼潑B駙Z□□□□樀埤□□□□□□列驢柳糖□□□□□□埤□□裡□樓褓□□□□□□□□椸□□□飀□□惡力□逆□□饋□□□奕□□□妳娀□□□□□□□騃□□檢□□□□媕芊慼敵遺謘慼慼熬`□□騖饋□□□妖□□桌□□□□□鷺羬謘慼慼慼慼滕蛂慼慼慼熱u□□□□□□□糖□□姭駂□□□□D切□□□□□□秜D累稫□榃□□□量□□妖□□□□□□婇□□埤□□奉□□椻檢□□□□□□□□□覂□□裀□□□D切□□□□□□西□□□西□禨□誇□□□□□D累程樀埤□□情慼慼慼慼D累程檢□雷□□□□□□奏碌□□□□饌椻□祖□妃□□□□奾禨□□奐□□□□□□□量□□妖□□□c□□□獎□□飀□娃□□□□餓□D館送□□飀□□憐銵慼撢恁慼襤鞢慼慼慼熱u□□姭餓□□騃□□□□□□□□□□□姭餓□送□□□□□□□□□驚□□□□訏騖駏F□□□□□漇F□□□□□□□□□□□□埤□騖馘拏□魯□□□□餞椹□□□□椹□□□禱□量逆□婠覕□□□□□□□□Z□□逆□□□□p□淪□□□婠□□埤□□稿□p□詁娃□□□□□□埤□輻□訊埤□□□□夾□□□□奭訊埤□□禁□□□□□□夾□□糖詛榮□□襮礸□□□□□橁夾□□□餑□□□□□□□□椸□祿聾□□□□□□埤□□粳□□□□秅粿□□槨H槍□□誇□參飀□□式摯f□□□□裀□□鷺□埤□□□祿□□觜□□E□諒□□□誇□□□□量逆□□□□埤□□部摯鞢慼慼縸腹慼慼慼V梱□槮ョ播怴慼摩瓷慼慼慼慼慼慼F□□瓷慼j□量穛□逆□E□□□□□□奉□□□□楖□□□蓼□□□□□□□□□□□□□□□騩□禮□□首□秜E□□靈妙□Z□餺□槙□切襤□誇□□騏餾□□□□騖餖稫觀奿□□□□襜拏□□□□□□□冗p□□   菩薩行品第十一   此第四會。重集菴園。序其來意。有五因緣。一者上所說法。須佛印定。方得成經。然後乃可遠流遐代。二者淨名所現不思議事。方丈之眾已見。菴園之緣未睹。為化未周。故須此集。三者眾香菩薩。來意有二。一欲見淨名。二禮覲於佛。今欲遂其本心。故須此會。四者。上品但明香飯。以為佛事。今欲廣陳佛事。有無量法門。五者上借坐請飯。略現神通。今掌持會眾。手接大千。廣示難思之道。菩薩行品者。凡夫行於生死。二乘心遊涅槃。並隨二邊。非履道行。今眾香大士。將還本土。請為說菩薩正行。故以目品。品開為二。第一緣起。第二正說。緣起十句。一將欲來前現瑞相。二問瑞所由。三答瑞意。四要文殊往。五文殊許來。六淨名掌擎大眾。七眾到已稽首。八如來慰問。九命令就坐。十受命而坐。是時佛說法於菴羅樹園其地忽然廣博嚴事一切眾會皆作金色。此初現瑞者。凡有三義。一為他方客來故。莊嚴處所。二發起菴園眾會敬仰之誠也。三表備開法門。他人悟道。阿難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緣有此瑞應是處忽然廣博嚴事一切眾會皆作金色。第二問瑞所由。大士所為。非小道能測。又令時眾。知淨名來。預生欣仰。有二因緣所以問。佛告阿難是維摩詰文殊師利與諸大眾恭敬園遶發意欲來故先指此瑞應。第三答瑞所由也。於是維摩詰語文殊師利可共見佛與諸菩薩禮事供養。第四要文殊師利來。凡有三義。一欲印定成經。二今眾香菩薩。見佛聞法。三欲明佛事。有無量門。非止香飯。文殊師利言善哉行矣今正是時。第五文殊嘆許。是時者。謂弘道益物之時。會上三義也。維摩詰即以神力持諸大眾並師子座置其右掌往詣佛所到已著地。第六淨名現通。即是重明不思議事。掌不大而能持。眾不小而被蓮。又世之待賓。給以車馬。大士迎送。運以神通。稽首佛足右遶七匝一心合掌在一面立其諸菩薩即皆避坐稽首佛足亦遶七匝於一面立諸大弟子釋梵四天王等亦皆避坐稽首佛足在一面立。第七到已修敬。於是世尊如法慰問諸菩薩已。第八如來慰問。各令復坐。第九命令就坐即皆受教。第十受旨而坐。眾坐已定佛語舍利弗汝見菩薩大士自在神力之所為乎。此第二次明正說。就文為兩。第一印成。前說明佛事不同。二辨菩薩行。初又二。第一別明香飯之德。第二辨佛事不同。所以前問身子。凡有二義。一欲印定成經。二以大機小。唯然已見於汝意雲何世尊我睹其為不可思議非意所圖非度所測。不思議名。正顯於此。良以二乘不能測度。名不思議。爾時阿難白佛言世尊今所聞香自昔未有是為何香。問。上雲。香氣普薰三千。方丈菴園。相去數里。雲何不聞。答。以非分故。近而不聞。今將印定成經。及其明佛事。故得聞也。佛告阿難是彼菩薩毛孔之香。獨言彼菩薩香者。示根本故也。又欲今身子自顯是食之香。於是舍利弗語阿難言我等毛孔亦出是香阿難言此所從來曰是長者維摩詰從眾香國取佛餘飯於捨長者一切毛孔皆香若此阿難問維摩詰是香氣住當久如維摩詰言至此飯消曰此飯久如當消曰此飯勢力至於七日然後乃消。什公雲。有人食香飯。飯不時消。心必厭捨。故不令久也。亦云應得道者。飯氣時熏。不過七日。必成聖道。如七步蛇嚙。勢不過七日。事不須久。故不令過七也。釋僧肇雲。七日勢消。飯之常力也。若應因飯而階道者。要得其所應得。然後消也。吉藏謂。飯有三。凡夫感薄。但得七日。所謂下也。二乘小深。故得初果。正位羅漢心。然後乃消。所謂次也。大乘發心。乃至補處。然後乃消。所謂上也。以應三品眾生故。初雲七日。又阿難若聲聞人未入正位食此飯者得入正位然後乃消已入正位食此飯者得心解脫然後乃消若未發大乘意食此飯者至發意乃消已發意食此飯者得無生忍然後乃消已得無生忍食此飯者至一生補處然後乃消此飯如是滅除一切諸煩惱毒然後乃消。有人言。飯是法門。非是飯食。故能令人得道。今諸佛即飯為法門。現此一用。令人入道。如有經雲。菩薩有照法性天冠。著此冠時。一切法性。悉來現心。問。食香飯。雲何令人得道。答。諸佛有善巧之言。亦有善巧之食。故聽言散味。皆得道也。又世治身病。既其有藥。今治心病。亦應有藥。即香飯是矣。什公雲。食此飯時。體安心靜。發未曾有意。飯尚如此。何況道耶。有此妙果。必有妙因。極大信樂。深遠因果。達因果即解緣起。解緣起則見實相。是故得道。阿難白佛言未曾有也世尊如是香飯能作佛事。此下第二具明佛事不同。就文為兩。第一正明佛事多門。二解悟入此門。有大利益。阿難嘆者。飯本益身。遂令得道。故稱未曾有也。佛事者。教化眾生。令得悟道。蓋是諸佛之事也。佛言如是如是阿難或有佛土以佛光明而作佛事有以諸菩薩而作佛事。如華嚴經如來默然。菩薩說法。又即此經。釋迦無言。而淨名弘道。有以佛所化人而作佛事。如須扇多佛。真形滅度。留化佛。利益眾生。有以菩提樹而作佛事。佛在樹下得菩提。名菩樹。此樹隨所見聞。而出形聲。並得悟道。故以樹為佛事。所以佛衣服臥具而作佛事。昔閻浮提王。得佛大衣。時世疾疫。王以衣著標上。以示眾人。眾人歸命。病皆得愈。信敬益深。因是解脫。有以飲食而作佛事有以園林臺觀而作佛事。眾香國土。以香為地苑園。令人悟道。即其事也。有以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而作佛事有以佛身而作佛事。或示真形相好而得道。又如洴沙王。以佛像與弗迦沙王。因是得悟也。佛身者。令現身也。有以虛空而作事眾生應以此緣得入律行。眾生根性不同。好有者。存身以示有。樂空者。滅身以示無。如文殊師利。滅眾色像。現虛空相。以化阿闍世王。如密跡經說。有以夢幻影嚮。鏡中像水中月熱時炎如是等喻而作佛事。自有眾生。令其感夢。而得悟道。或有現幻炎不真形色而得益者。或有以者聲語言文字而作佛事。或有清淨佛土寂漠無言無說無示無識無作無為而作佛事如是阿難諸佛威儀進止諸所施為無非佛事。有真佛土。皆法身菩薩。外無言說。內無識慮。而超悟於事表。正觀實相。而得道也。阿難有此四魔八萬四千諸煩惱門而諸眾生為之疲勞諸佛即以此法而作佛事。什公雲。佛事有三。一以善為佛事。謂說法放光等。二以無記為佛事。即虛空等。三以不善為佛事。謂示諸煩惱。醫有三品。下品之流。藥成非藥。次品之者。能以藥為藥。上品良醫。用非藥為藥也。八萬四千者。三毒等分。此四是諸煩惱根。從一一根。出二萬一千。合八萬四千。從八萬四千。出支流無量。故名為。八萬四千法門者。賢劫經。有菩薩思惟。行何三昧。疾得八萬四千諸度。因以問佛。佛答。有三昧名了法本。菩薩行之。疾得八萬四千諸度。諸度者。佛功德有三百五十種門。一一皆以六度為因。便有二千一百諸度。用此對治四大六衰之患。四大成眾生身。修諸度得淨法身。故治四大也。六衰者。六塵惡賊。令人善法衰滅。修行諸度。起入佛境。不畏六塵。故治之也。四大為內。六衰為外。此之內外。由煩惱起。故治三毒等分。各有二萬一千。合八萬四千。是名入一切諸佛法門。菩薩入此門者。若見一切淨好佛土。不以為喜。不貪不高。若見一切不淨佛土。不以為憂。不礙不沒。但於諸佛土生清淨心。歡喜恭敬未曾有也。諸佛如來功德平等。為教化眾生故而現佛土不同。阿難汝見諸佛國土地有若干。而虛空無若干也。如是見諸佛色身有若干耳。其無閡慧無若干也。此第二明深入此門。使得利益。就文為三。初明德同。次辨號等。三小乘不測。德同為二。初明佛慧等。次辨餘功德等。佛慧等者。既入此門。則知佛土本是應物。而能應之慧。豈有異哉。故於淨穢。不生憂喜。阿難諸佛色身威相種性戒定智慧解脫知見力無所畏不共之法大慈大悲威儀所行及其壽命說法教化成就眾生淨佛國土具諸佛法悉皆同等。上明慧等。今辨餘德悉同。問。諸佛化儀各異。雲何同等。答。諸佛同具一切方便。是故等也。是故名為三藐三佛陀。前明德同。此明號等。但號有多門。略說有三。次則為十。具陳無量。今略說也。此初。正遍知號。解無顛倒為正。智無不周。稱為遍。決定法相。謂之知。名為多陀阿伽度。此雲如來。亦名如去。體如而來。名為如來。體如而去。名為如去。又如諸佛來。故名如來。如諸佛同入涅槃去。名為如去。名為佛馱。此翻為覺。覺有二種。一於煩惱障眠。而得覺悟。與二乘同。二於智障眠。而得覺悟。與二乘異。煩惱障。四住煩惱也。智障者。障如來一切智。即無明住地惑。阿難。若我廣說此三句義。汝以劫壽不能盡受。正使三千大千世界滿中眾生皆如阿難多聞第一。得念總持。此諸人等以劫之壽亦不能受。如是阿難。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有限量。智慧辨才不可思議。阿難白佛言。我從今已往不敢自謂以為多聞。佛告阿難。勿起退意。所以者何。我說汝於聲聞中為最多聞。非謂菩薩。且止阿難。其有智者不應限度諸菩薩也。一切海淵尚可測量。菩薩神足智慧辨才總持一切功德不可量也。阿難。汝等捨置菩薩所行。是維摩詰一時所現神通之力一切聲聞辟支佛於百千劫盡力變化所不能作。第三若德若名。非小乘能測。即是總顯諸佛不可思議也。爾時眾香世界菩薩來者合掌白佛言世尊我等初見此土生下劣想今自悔責捨離是心所以者何諸佛方便不可思議為度眾生故隨其所應現佛國異。此第二眾香菩薩。諸法還土。就文為三。一請。二說。三領悟。初有二句。一自悔過。二請法。自悔過者。明發彼土。雖奉聖教。及見此土不淨。劣想自生。謂佛菩薩。亦有優降。既聞此佛事。方自悔責。唯然世尊願賜小法還於彼土當念如來。第二諸法。有五因緣。一者此雖文字。而須彼法。彼雖無言。亦須此法。二國化流。彼此交利。二者既為菩薩。必須遍化十方。故請文字。誨誘餘土。三者眾香世界。復有不來之人。必問其正要。故須稟異說有若傳燈。四者令彼菩薩果知佛恩。既但食香飯。自然悟道。聞此苦行等乃登聖。則知佛恩深。自勵修德。五者雖囑言在彼。而意實為此。佛告諸菩薩有盡不盡解脫法門汝等當學。第二佛若為三。初標二門以勸學。次釋二門以釋勸。三結二門以結勸。此初標也。何謂為盡謂有為法何謂無盡謂無為法。此釋二門。有為虛妄。必歸磨滅。故稱有為。無為真實。不可磨滅。故名無為。先此二句。標所學之法也。如菩薩者不盡有為不住無為。此下明能學二門。復有三句。前總標二行。次別釋二行。三合解二行。然不盡有為不住無為。凡有二門。一者不盡有為。入無為以化物也。不住無為。是方便不證空也。此是捨無為入有為。用斥聲聞住無為捨有為也。二者穢土有苦。故名有為。淨國無苦。名曰無為也。眾香菩薩。樂於淨土。棄於穢國。即是捨有為。而住無為。今對呵之。故明不住無為不捨有為。先斥聲聞。此呵菩薩也。然淨土之人。實無斯過。蓋是寄彼。為斥此也。何謂不盡有為謂不離大慈不捨大悲。此別釋二門。即為二意。今先解不盡有為。大士者。以濟物為懷。今入有化物。是菩薩本懷。故前明不盡有為也。慈悲是入道之基。樹德之本。故發軫明之。聲聞無之。故住無盡有為。深發一切智心而不忽忘。前是度眾生心。今是求佛道心。亦大願心。又是菩提心。樹心深固。難可傾□。故歷劫逾明。而無廢妄。教化眾生終不厭倦於四攝法常念順行護持正法不惜軀命種諸善根無有疲厭。下濟眾生。上求佛道。此二為眾德之根。然教化眾生行四攝。此二句成前下濟。護正法種善根。此二成前上求。以此眾德。茂其枝條。道樹日滋。不盡有為義也。下諸願行枝葉之流。皆可滋茂。以成不盡之旨。志常安住方便迴向。行善無定。隨意所成。若有善巧方便。及迴向道則不隨三有二乘。速成正覺。故須心常安住。求法不懈說法無吝勤供養諸佛故入生死而無所畏於諸榮辱心無憂喜不輕未學敬學如佛隨煩惱者令發正念於遠離樂不以為貴不著己樂慶於彼樂。凡夫見他樂則生厭。見他苦則心安。自樂則生著。自苦則心厭。菩薩見他樂則歡喜。他苦則起悲。自樂則不著。自苦則心安。在諸禪定如地獄想。禪有三種。一大乘。二小乘。三凡夫。凡夫禪多生我慢。二乘禪則獨善。善燒善根。壞於佛樹。故觀如地獄。於生死中如園觀想。生死雖苦。大道所因。菩薩好遊。想如園觀。見來求者如善師想。求者雖欲自益。而實益我。故想為善師。捨諸所有具一切智想見毀戒人起救護想諸波羅蜜為父母想。初句明施。謂捨身命賊。必能具一切智。次句辨戒。戒為人護。毀戒則無護。菩薩自已有護故。是護無護者。後句取四波羅蜜。為行轉深。法身之所由生故。想為父母。道品之法為眷屬想。助益我者。三十七品。如人有眷屬相助成也。發行善根無有齊限以諸淨國嚴飾之事成已佛土行不限施具足相好除一切惡淨身口意。故或則少而心足。或財足而心少。今二事兼具。故能開門大施。此施。是相好之因。行此施時。必須淨於三業。在因既淨。妙報必隨也。生死無數劫意而有勇聞佛無量德志而不倦以智慧劍破煩惱賊出陰界入荷負眾生永使解脫以大精進摧伏魔軍常求無念實相智慧。不起有無四句邪念。是真智慧也。行少欲知足而不捨世法不壞威儀而能隨俗。不壞道儀。而能隨俗。俯仰天下。皆謂我同。我獨異人也。起神通慧引導眾生。得念總持所聞不忘。善別諸根斷眾生疑。以樂說辨演法無閡。淨十善道受天人福。修四無量開梵天道。勸請說法隨喜讚善。得佛音聲身口意善。得佛威儀深修善法。所行轉勝以大乘教故。成菩薩僧心無放逸不失眾善本。行如此法是名菩薩不盡有為。能如上自行化他。則功德日增。不盡有為也。何謂菩薩不住無為謂修學空不以空為證修學無相無作不以無相無作為證。此釋不住無為。以方便智。觀空不證。名不住無為。問。大小二乘。俱辨三空。有何異耶。答。二乘空觀。唯空於我。大乘空觀。無法不空。既無法不空。即空法亦空。空法既亦空故。能不證空。小乘無相。唯有盡諦。大乘無一切相。小乘無作。不造生死。大乘無作。萬法不造。修學無起不以無起為證。僧肇雲。諸法緣會而有。緣散而無。何法先有。待緣而起乎。此空觀之別門也。有人言。諸法體空為空。無空相可取為無相。無果所造為無作。無因可生為無起。觀於無常而不厭善本。觀無常。為治常耳。豈使斷滅不行善本耶。觀世間苦而不惡生死觀於無我而誨人不倦。觀於無我。謂人空也。雖空而有。故誨人不倦。觀於寂滅而不永寂滅觀於遠離而身心修善。遠離有三。一離五欲。二離煩惱。三諸法性空遠離。遠離是無為之別名。雖見無為遠離之安。而身心不離有為善也。觀無所歸而歸趣善法。諸法始無所來。終無所歸。雖知無歸。而常歸善法。觀於無生而以生法荷負一切觀於無漏而不斷諸漏。觀於無漏。異凡夫也。示現行漏。故言不斷。異二乘也。觀無所行而以行法教化眾生觀於空無而不捨大悲觀正法位而不隨小乘觀諸法虛妄無牢無人無生無相本願未滿而不虛福德禪定智慧。然雖知諸法無我無主。不以功德虛假而不修之。修如此法是名菩薩不住無為。總結不住無為也又具福德故不住無為具智慧故不盡有為。下此第三合解二行。上雖明不盡不住。今則合釋之也。修福德。必涉於有。若住無為。則福德不具也。具智慧故。知有為如幻。不使染著故。不盡有為。又智之為性。必遍照諸法。若癈捨有為。則智慧不具。大慈悲故不住無為此下。初福慧一對為總。亦是自利。此下三對為別。復利他。慈悲與本願。偏開福門。福門有願行。慈悲為德。下句為願。修慈以反無入有。以願滿故不住不盡集法藥故不住無為隨授藥故不盡有為。此下兩對開智慧門也。初對集藥。後對約知病。然集藥必是從師故。不住無為。癈捨有為。則令群生隔絕。何能授藥。故不盡有為。知眾生病故不住無為滅眾生病故不盡有為。知眾生病。必是照有。故不住無為。滅眾生病。須入有故。不盡有為。諸正士菩薩已修此法不盡有為不住無為是名盡不盡無閡法門汝等當學。下此第三總結二門。以勸學盡不盡。結所學之法體。無閡法門。結能學之行。不盡有為。無闕德之累。不住無為。無獨善之閡。故雲無礙。問。不盡有為。復有盡義以不住無為。復有住義以不。答。菩薩捨二生死。則盡於有為。證大涅槃。則是住於無為。前雲不盡者。令入有化物。不住者。不同二乘取證耳。爾時彼諸菩薩聞說是法皆大歡喜以眾妙華若干種色若干眾香散遍三千大千世界供養於佛及此經法並諸菩薩已稽首佛足嘆未曾有言釋迦牟尼佛乃能於此善行方便言已忽然不現還到彼國。第三領解。歡喜稱嘆。還歸本土耳。   見阿□佛品第十二   阿□此雲無動。亦名無怒。前以法立名。今從人受稱。又上是因名。今為果因。又前人法合舉。菩薩為人。行即是法。今境智雙具題。見謂能觀之智。阿□為所觀之境也。問。何故有此品耶。答。凡有四義。一者前為彼土說此教。今為此緣觀彼佛。良以受悟不同。化門不一也。二上菩薩行品辨修行。今明行成故能見佛。問。二乘亦見於彼佛。應修佛行。答。乃見二乘佛耳。非真佛也。故五百聲聞。在華嚴坐。但見丈六。與二乘身同修別異善根。不睹大乘真法身也。三者上說因門合。今明果法。四者自經初已來。略辨不思議。此文已去。廣明本跡難測。觀身實相觀佛亦然。謂本不思議。次釋移妙喜來入此土。謂跡不思議。問。上已明不思議。與今何異。答。總判始終。凡有四句。一大入小不思議。如借座燈王。二小充大不思議。如請飯香土。三以大入大不思議。運彼妙喜。入斯忍界。二土共處。而無增減。謂不思議。但此事易明。不待說也。品開三。一明法身之本。二辨無動之跡。三歎法美人。初父前問。次答。爾時世尊問維摩詰汝欲見如來為以何等觀如來乎。下佛問淨名。凡有三義。一者經初已來。佛身光耀音時。時眾但取人相。不見法身。故問淨名令睹真佛。二者上淨名雲可見諸佛。時眾謂佛可見有人能見。若爾還是佛見。非見佛也。故今明。法身息彼二觀。問。眾香菩薩。來見於佛。亦起惑著。何不破之。答。彼乃起劣想。豈生染耶。故待去乃說。三者將欲明無尊卑。無動佛來並釋迦。恐有尊卑二心。故預明法身一觀。所以問也。維摩詰言如自觀身實相觀佛亦然。下答。問。此經四會三處辨法身。有何異耶。答。方便品。對生死過患。歎法身功德。弟子品。開本跡不同。法身則無漏無為。應跡有生有滅。此品偏明法身體絕百非。形備萬德。問。何故辨此三門。答要備三門。佛身方顯。前須對生死過患。歎法身功德。令厭茲生死。欣求佛身。疑者今見佛身。猶是有為。未免諸漏。何足欣哉。故第二章開於本跡。有為有漏。此是應跡。無漏無為。方是法身或者聞法身累無不盡。德無不圓。便謂與眾生異。是故此章明觀身實相。觀佛亦然。眾生與佛無二也。具此三門。於義乃備。非止近通此部。遠貫眾經也。又初破凡夫。次斥二乘。後教菩薩。初對凡夫者。方便品凡夫問疾故。為說生死過患法身功德。次弟子品。正呵聲聞。謂佛身與二乘同。故開本跡之異。菩薩便佛身謂常住。眾生自在起滅。故今現身實相。觀佛亦然。泯二見也。什公雲。觀佛有三。一觀色形。二觀法身。三觀性空。三種觀門。淨名用性空門答。故雲觀身實相觀佛亦然。今謂。此章正明法身絕四句百非性空義也。問。實相雲何即是佛身。答。佛身絕四句。眾生實相亦絕四句。是以實相即是法身。故大品雲。如無有來去。如即是佛。問。如及實相。蓋是真諦觀境。雲何是佛靈智。答。設此問者。蓋是人師自心。非經論之語。華嚴雲。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正觀論雲。亦名如法性涅槃。可言涅槃亦無知乎。故法身無知。無所不知。如義亦爾。問。觀身實相觀佛亦然。雲何名見佛耶。答。謂佛與身異。則是二見。非見佛也。得無二觀。乃名見佛。我觀如來前際不來後際不去今則不住。下此具釋法身。體絕百非。形備萬德。此初句明非三世者。欲辨法身非有為也。凡夫有為。必墮三世。既非三世。故非有為。不觀色不觀色如不觀色性不觀受想行識不觀識如不觀識色性。下五陰亦是有為故。次就五陰。明非法身。於一一陰。具三種觀門。一不觀色。非有觀也。二不觀色如。非空觀也。三不觀色性。遣非有非無也。以法身超於四句故。亦不觀非有非無。非四大起同於虛空。下五陰為果。四大為因。果既非佛。因亦然矣。非因非果。故同於虛空。六入無積。下法身既非因果。亦超內外。以非外內故。不可積聚六入即成佛也。眼耳鼻舌身心已過下。前明非外入。此辨過內性。不在三界下。上六入過。容謂不在有六入處。或謂應在無六入處。故復雲不在三界。三垢已離下。上明無三界果。此辨無三界因。以無三垢故。不在三界。自上六門。明如來離諸惑相。順三脫門下。此明法身具於眾德。以順三脫門故離三垢。三明無明等下。三明有二。一天眼宿命漏盡三也。二依涅槃經。一菩薩明。謂波若也。二諸佛眼。即佛眼也。三無明明。謂畢竟空。畢竟空者。體非慧性故非明。能生實慧故雲明也。如五塵生五欲。亦名為欲。以順三脫門故。能明無明等。又或者謂。三脫門是明。故次泯之。所以之明無明等。不一相不異相下。僧肇公雲。無像不像。故不可為一。像而不像。故不可為異。接上生者。明無明等。便謂為一。如其非一。便隨異相。是故今明不一不異。不自相不他相下。應身由物感故不自法身體寂故不他。僧肇雲。不自而同自。故自而不自。不他而同他。故他而不他。無相之身。豈可以自他而觀其體耶非無相非取相下。隨他施為。故非無相。而德體常寂。無有分別。故非取相。此就合二身釋。僧肇雲。非無物之相。非可取之相。但就法身釋也。不此岸不彼岸不中流下。生死本無故非此岸。涅槃今不有故非彼岸。既無彼此。何有八正中流。又常在生死故不彼。不捨涅槃故不此。雙行二行。無所偏著。故不中流。而化眾生下。向雲不三。則似息化故。今雲雖復不三。而常教化。令悟不三。觀於寂滅亦不永滅下。既雲化眾生。似見有眾生。則非寂滅。故今明雖化常寂。所以雲觀於寂滅。雖復寂滅。而常教化。故非永滅不此不彼下。既化眾生。則在於彼此。法身無相。故不在彼此。又國土皆如。無此可在。名為不此。無彼可在。故雲不彼。不以此不以彼下。不此而同此。故此而不此。不彼而同彼故彼而不彼。豈復以此而同此。以彼而同彼乎。蓋明聖心。無有心以而同心也。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識識下。聖人十智不知。凡夫六識不識。凡智識之生。生於相內。法身無相。故智識不及。無晦無明下。法身無知故非明。無所不知故非晦無名無相下。不可以名名。不可以相相。故方圓不能寫。題目不能傳。無強無弱下。至柔無逆故。不剛。剛無不伏。故不弱。又運動天地而不剛。應盡無常而不弱非淨非穢下。垢無不盡故非穢。果無不入故非淨。又相好嚴身。非其淨也。金鏘馬麥。亦非穢也不在方不離方下。妙非三界。故不在方。惑無不應。故不離方非有為非無為下。相不能遷。故非有為。妙用無窮。故非無為無示無說下。六情可不及。豈可說以示人。將言對人為示。以言因法為說。又應見者為示。應聞者為說。而佛不可見聞。故無說無示不施不慳不戒不犯不忍不恚不進不怠不定不亂不智不愚下。以六度為體。故能如響之應耳。而言所應度者。則不度色。無度無不度。然後度耳。不誠不欺下。誠實也。欺誑也。不可以善善。故不誠。不可以惡惡。故不欺。又虛捐三事故不誠。終今得一故不欺。不來不去不出不入下。乘如實道為來。善逝入滅為去。驚赴火宅為入。在門外立為出。而法身實無也。一切言語道斷。下總結上來諸句。辨不可言也。非福田非不福田非應供養非不應供養下。慢之得罪故。非福田。敬之得福故。非不福田。非不福田。即應供養。非福田。即不應供養。有人言。法身無所受故非福田。應物受供故非不福田。又不同善人故非福田。不同罪人故非不福田。非取非捨。非福故非取。非不福田故非捨非有相非無相下。寂漠無形故非相。三十二相故非無相。同真際等法性下。法身無相。則是真際。或者謂佛為異。故言同耳。不可稱不可量過諸稱量下。體非輕重。故不可稱。邊表莫測。故不可量。非大非小下。大於天地。不可為小。細入無間。不可為大。能大小者。其無大小也。非見非聞非覺非知下。非色故非見。非聲故非聞。非香味觸故。非三情所覺。非法故非意所知。離眾結縛。既非見聞覺知。於何生結縛耶等諸智同眾生於諸法無分別下智同群智之智。人同眾人之人。以如斯觀。故無分別。又同眾人之智。故雲等諸智。亦無大聖之佛殊彼眾生。故雲同眾生。人法齊觀。則息想念。故於諸法無分別也。一切無失無濁無惱下。三業離過故。一切無失。無失故無濁。無濁則無惱。無作無起無生無滅下。法身無為。絕於施造。孰能作之令起。生之使滅乎。無畏無憂無喜無厭無著。若有生滅。是可畏法。便欣生而憂滅矣。欣憂既生。故可厭著也。而法身並無。無已有無當有無今有不可以一切言說分別顯示世尊如來身為若此作如是觀以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總結佛身。勸觀察也。爾時舍利弗問維摩詰汝於何沒而來生此。下第二次明跡不思議。就文為二。初辨淨名生無生義。次現無動佛土。身子致問。有三因緣。一者見其神德奇妙。來處必美。故問取從也。二者上雲如自觀身實相。實相無生。而今現有生。將成自觀之義。故以沒生問也。三者上已顯法身。今次開跡用。是故問之維摩詰言。汝所得法有沒生乎。舍利弗言。無沒生也。若諸法無沒生相。雲何問言汝於何沒而來生此。於意雲何。譬如幻師幻作男女。寧有沒生耶。舍利弗言。無沒生也。汝豈不聞。佛說諸法如幻相乎。答曰如是。若一切法如幻相者。雲何問言。汝於何沒而來生此。舍利弗。沒者為虛誑法。敗壞之相。生者為虛誑法。相續之相。菩薩雖沒不盡善本。雖生不長諸惡下然善惡者。皆是虛誑相續敗壞法耳。然凡夫。生則長惡。沒則盡善。菩薩生則長善。沒則盡惡。雖有沒生同。長盡不一。然俱是虛誑敗壞之相。何異幻化耶。是時佛告舍利弗。有國名妙喜。佛號無動。是維摩詰於彼國沒而來生此。舍利弗言。未曾有也。世尊。是人乃能捨清淨土而來樂此多怒害處。維摩詰言。舍利弗。於意雲何。日光出時與冥合乎。答曰不也。日光出時。則無眾冥。維摩詰言。夫日何故行閻浮提。答曰。欲以明照為之除冥。維摩詰曰。菩薩如是。雖生不淨佛土為化眾生。不與愚闇而共合也。但滅眾生煩惱闇耳。下前辨無生。此出生處。應物而唱。來始非益。無生即是法身。生謂應跡。又諸佛說法。常依二諦。無生就真。生則約俗。是時大眾渴仰欲見妙喜世界無動如來及其菩薩聲聞之眾佛知一切眾會所念告維摩詰言善男子為此眾會現妙喜國無動如來及諸菩薩聲聞之眾皆欲見。下此文第二。明現無動國所以。現有三因緣。一者欲令此會修淨土行。故得往生。二者欲顯淨名不思議德。三者將還妙喜身本生處。捨茲淨土。入斯穢國。明大士慈悲之緣也。文有四句。一大眾欲見。二淨名現土。三時眾得益。四還歸本處。此初文也。於是維摩詰心念。吾當不起於座接妙喜國土鐵圍山川溪谷江河大海泉源須彌諸山。及日月星宿天龍鬼神梵天等宮殿。並諸菩薩聲聞之眾。城邑聚落男女大小乃至無動如來及菩提樹諸妙蓮華能於十方作佛事者。三道寶階從閻浮提至忉利天。以此寶階諸天來下悉為禮敬無動如來聽受經法。閻浮提人亦登其階上昇忉利見彼諸天。妙喜世界成就如是無量功德。上至阿迦膩吒天。下至水際。以右手斷取如陶家輪。下第二明現土也。就文為二。初念欲現土。次正示現土。羅什曰。胡本雲如斷泥。今言如陶家輪。明就中央斷取。如陶家輪。下不著地。四邊相絕。入此世界猶持華鬘示一切眾。顯菩薩示之不難其行。此喻也。作此念已入於三昧現神通力以其右掌斷取妙喜世界。下此第二正明現土。凡有四句。一正現土。二釋迦勸觀。三大眾睹見。四勸修淨土因。羅什曰。斷取明不盡來也置於此土。彼得神通菩薩及聲聞眾並餘天人俱發聲言。唯然世尊。誰取我去願見救護。無動佛言非我所為。是維摩詰神力所作。其餘未得神通者。不覺不知已之所往。妙喜世界雖入此土而不增減。於是世界亦不迫隘。如本無異。爾時釋迦牟尼佛告諸大眾。汝等且觀妙喜世界無動如來其國嚴飾菩薩行淨弟子清白。此勸眾觀察也皆曰唯然已見。此明大眾觀見也佛言若菩薩欲得如是清淨佛土當學無動如來所行之道下。既現妙果。勸修淨因也。現此妙喜國時娑婆世界十四那由他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皆願生於妙喜佛土釋迦牟尼佛即記之曰當生彼國下。第三時眾得益肇公雲。千萬為一那由他。時妙喜世界於此國土所應饒益其事訖已還其本處舉眾皆見下第四還歸本處。佛告舍利弗汝見此妙喜世界及無動佛不下。此第三明歎人美法。以聖集難遇。經法難聞。故問汝見之不唯然已見世尊願使一切眾生得清淨土如無動佛獲神通力如維摩詰世尊我等快得善利得見是人親近供養下。以身子因其所見。發願歎人也其諸眾生若今現在若佛滅後聞此經者亦得善利況復聞已信解受持讀誦解說如法修行若有乎得是經典者便為已得法寶之藏。此歎法也。手得經卷。雖未誦待。如人已得寶藏。但未用耳若有讀誦解釋其義如說修行則為諸佛之所護念下。行應於內。護念於外。理數冥感。自然之安也。其有供養如是人者當知則為供養於佛其有書持此經卷者當知是室則有如來若聞是經能隨喜者斯人則為取一切智若能信解此經乃至一四句偈為他人說者當知是人即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下。此經正明菩薩之行。故聞經能隨義而喜。必得種智。信解此經一四句偈。為他人說。則知菩薩道高。二乘鄙劣。故永不退大心必當成佛。故為佛可記。   法供養品第十三   經有三分。序正已說命次辨流通。流通有二。一者讚歎。二者付囑。即兩品文也。法供養品者。法謂大乘了義。究竟之法也。如說而行自養法身。如行而說。養他法身。此二並以稱會佛心。即是供養於佛。名法供養。品開為二一天帝歎法美人。二如來印述。初有三句。一歎所聞法。二美能聞之人。三結誓弘護。爾時釋提桓因於大眾中白佛言世尊我雖從佛及文殊師利聞百千經未曾聞此不可思議自在神通決定實相經典下。此初句歎法也。大品等廣故難尋。此簡其略故。歎未曾有也。智度論雲。說智慧多。對出家人。明福德多。對在家人。今既明功德。是以天主。稱歎勸修福。如我解佛所說義趣若有眾生聞是經法信解受行讀誦之者必得是法不疑何況如說修行斯人則為閉眾惡趣開諸善門常為諸佛之所護念降伏外學摧滅魔怨修治菩提安處道場履踐如來所行之跡。下此第二次歎人也。世尊若有受持讀誦如說修行行者我當與諸眷屬供養恭給所在聚落城邑山林曠野有是經處我亦與諸眷屬聽受法故共到其所其未信者當令生信其已信者當為作護。此第三結誓弘護。佛言善哉善哉天帝如汝所說吾助汝喜此經廣說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不可思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此第二明佛述成。成上三章。即為三意。此初第一述歎法也。天帝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供養是經者則為供養去來今佛下。此第二述其歎人。初正述歎。次須格量。此初文也。天帝。正使三千大千世界如來滿中譬如甘蔗竹葦稻麻叢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或一劫或減一劫。恭敬尊重讚歎供養奉諸所安。乃至諸佛滅後。以一一全身舍利起七寶塔。縱廣一四天下。高至梵天表剎莊嚴。以一切華香瓔珞幢幡伎樂微妙第一。若一劫若滅一劫而供養之。於天帝意雲何。其人殖福寧為多不。釋提桓因言。多矣世尊。彼之福德若以百千億劫說不盡。佛告天帝。當知是善男子善女人聞是不可思議解脫經典信解受持讀誦修行。福多於彼。所以者何。諸佛菩提皆從是生。善提之相不可限量。以是因緣福不可量。此第二須辨相量。佛告天帝。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時世有佛號藥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世界名曰大莊嚴。劫名莊嚴。佛壽二十小劫。其聲聞僧六十六億那由他。菩薩僧有十二億。天帝。是時轉輪聖王名曰寶蓋。七寶具足。主四天下。王有千子。端正勇健。能伏怨敵。爾時寶蓋與其眷屬供養藥王如來。施諸所安至滿五劫。過五劫已。告其千子。汝等亦當如我皆以深心供養於佛。於是千子受父王命。供養藥王如來復滿五劫。一切施安。下此第三引往古事。述成天帝結誓弘護。就文為五。一明法供緣起。二正明法供。三聞法供得益。四會古今。五總結也。此即初文。其王一子名曰月蓋。獨坐思惟寧有供養殊過此者。以佛神力空中有天曰。善男子。法之供養勝供養。即問何謂法之供養。天曰汝可往問藥王如來。當廣為汝說法之供養。即時月蓋王子行詣藥王如來。稽首佛足卻住一面。白佛言。世尊。諸供養中法供養勝。雲何名為法之供養。佛言善男子。法供養者諸佛所說深經下。此第二正明法供養。深經者。謂方等了義。究竟之經也。一切世間難信難受微妙難見清淨無染非但分別思惟之所能得下。非但分別者。謂非智慧分別之所能得也。思惟之所得者。要由禪定。方乃得也。又要由正觀。然後能得耳。非分別取相。思惟之所得也。菩薩法藏所攝。大明佛法。凡有二藏。為小乘人說。名聲聞藏。為大乘人說。名菩薩藏。陀羅尼印印之下。陀羅尼是行。以念智為體。記法不忘為念也。知生法不生是智也。一者聞持。持教不忘。二者思議。持義不失。持義不失故。不可改。所以為印。又釋。持有多門。此是實相總持。以實相對印此經。名深經也。至不退轉。行深經。必得不退也。成就六度善分別義順菩提法眾經之上入大慈悲下。由慈悲故。能知深經。知深經。必入慈悲。以此經。教菩薩。化益眾生。故可入慈悲也。離眾魔事及諸邪見順因緣法下。深經所說因緣。非定有無。故順因緣也。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命空無相無作無起能令眾生坐於道場。先坐道場。正是入金剛三昧。若通論萬行。悉能起道。名為道場。此深經。能令坐此二道場也。而轉法輪諸天龍鬼乾闥婆等所共歎譽能令眾生入佛法藏攝諸賢聖一切智慧說眾菩薩所行之道依於諸法實相之義明宣無常苦空無我寂滅之法下。不依實相。而解無常者。則破常而著無常。若依實相。而說無常。則破常不著無常。謂明宣之義也。能救一切毀禁眾生下。四重五逆。小乘不能救之。大乘無所不濟也。諸魔外道及貪著者則能使怖畏下。外道為見。貪著是愛。深經能轉其愛見。則於愛見生怖畏也。諸佛賢聖所共所歎背生死苦示涅槃樂十方三世諸佛所說下。自上已來。正明法也。若聞如是等經信解受持讀誦。此明如法修行。稱會佛心。謂供養也。以方便力為諸眾生分別解說顯示分明守護法故是名為供之供養下。此明如行而說。令諸人愔道法。是又便前人。資養法身。並稱順佛心。名法供養。又於諸法如說修行隨順十二因緣離諸邪見得無生忍決定無我無眾生而於因緣果報無違無諍離諸我所下。此重明如說修行。為供養也。依於義不依語。語為教。義為理。本以教詮於理。如因指示月。故須依理。不得依教。依於智不依識。識以執著為情。智以達理為用。故依智不依識也。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智所知義。有了不了。故須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依於法不依人。法雖人弘。人不必盡能依法。法有定楷。人無常則。是故依法不依於人法。又一種次第。初依法不依人。如向釋。二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向雖去人取法。但法有了不了。故次簡於不了。令取了也。三依義不依語。就了義經。有理有教。故須依理。不依於教。四依智不依識。識所知理。不足可依。智所知理。方乃可依。故須依智不依識也。隨順法相無所入無所歸無明畢竟滅故諸行亦畢竟滅乃至生畢竟滅故老死亦畢竟滅作如是觀十二因緣無有盡相。問。滅即是盡。今既雲無盡。上何得雲畢竟滅耶。答。前對虛妄謂有生。故畢竟滅耳。然十二因緣。本自不生。故今無滅。無滅故言無盡。亦上雲畢竟滅。破凡夫有生。今稱無盡。斥二乘有滅。是以後句雲不復起見。不復起見者。上離凡夫生見。今不起二乘滅見。不復起見是名最上法之供養。結法供養。為最上也。簡法供養有二。若於法起見。非最上法供養。若不於法起見。名最上法供養也。佛告天帝王子月蓋從藥王佛聞如是法得柔順忍第三聞法供養得利益也。心柔智順。堪受實相。未及無生。名柔順忍位。順忍有二。一在地前三十心位。二在六地已下也。無生亦兩。一在初地。二居七地即解寶衣嚴身之具以供養佛。白佛言。世尊。如來滅後我當行法供養。守護正法。願以威神力哀建立令我得降魔怨修菩薩行。佛知其深心所念而記之曰。汝於未後守護法城。天帝。時王子月蓋見法清淨聞佛授記以信出家。修集善法。精進不久得五神通。具菩薩道。得陀羅尼無斷辨才。於佛滅後以其所得神通總持辨才之力。滿十小劫。藥王如來所轉法輪隨而分佈。月蓋比丘以護持法懃行精進。即於此身化百萬億人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立不退轉。十四那由他人深發聲聞辟支佛心。無量眾生得生天上。上明得柔順忍。今雲獲五神通。謂無生忍也。以具得二忍。即如說修行。名法供養。復能如行而說。令多人悟道。亦名法之供養也。天帝時王寶蓋豈異人乎今現得佛號寶炎如來其王千子即賢劫中千佛是也從迦羅鳩孫大為始得佛最後如來號曰樓至月蓋比丘則我身是。第四會古今。賢劫者。淨居天。見劫初來時。水內有千寶蓮華。即知有千佛出世。故名此劫。以為善劫。賢即善也。樓至翻為啼泣。事出他經。如是天帝當知此要以法供養於諸供養為上為最第一無比是故天帝當以法之供養供養於佛下。第五總結法供為勝也。   囑累品第十四   流通有二。讚歎竟前。今是第二次明囑累。謂付囑。累是憑累。付囑憑累。使法流末葉。群生信解。故雲囑累。品開五段。一付囑彌勒。二諸菩薩發願弘宣。第三四王自誓擁護。四命持者受持。五大眾聞法歡喜。信受奉行。初文又三。一付彌勒。二彌勒受。三佛述歎。於是佛告彌勒菩薩言彌勒我今以是無量億阿僧祇劫所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付囑於汝下。不付阿難者。以其無有神力。不能弘宣故也。維摩非此土菩薩。故不付囑也。文殊遊無定方。故亦不付也。彌勒者以於此成佛故。以神力宣通。欲成彌勒功業故也。問。智度論雲。法華經。是初密法故。付囑菩薩。波若非祕密法故。付囑聲聞。此經未明聲聞受記成佛。則非祕密法。何付囑菩薩。答。波若有二種。一者與三乘共。二者獨為菩薩說。尋大品既是三乘共波若。故付囑聲聞。此經雖非祕密。而獨明菩薩不思議法門。非下位所知。豈是二乘能測。故付囑菩薩。不憑累聲聞也。如是輩經於佛滅後末世之中汝等當以神力廣宣流佈於閻浮提無令斷絕。所以者何。未來世中當有善男子善女人及天龍鬼神乾闥婆羅剎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樂於大法。若便不聞如是等經。則失善利。如此輩人聞是等經必多信樂。發希有心。當以項受隨諸眾生所應得利而為廣說下。前句正付囑彌勒。此章謂勸彌勒宣也。彌勒當知菩薩有二相何謂為二一者好於雜句文飾之事二者不畏深義如實能入若好雜句文飾事者當知是為新學菩薩若於如是無染無著甚深經典無有恐畏能入其中聞已心淨受持讀誦如說修行當知是為久修道行下。前之二句。明付囑弘宣。今次。明通法儀軌。以為誡勸。凡有三雙。初通明淺深二人。二須雙辨受法人兩過。三雙明說法者二失。初明淺深二人者。若樂雜句。則應授之以文。若樂深法。則應教之以義。文者即妙旨之筌蹄。而新學智淺。未能忘言取理。唯文飾是好。義者妙旨甚深。言忘慮絕。自非智勇。孰能受之。故緣文義。辨深淺二人。彌勒。復有二法名新學者不能決定於甚深法。何等為二。一者所未聞深經聞之驚怖生疑不能隨順譭謗不信。而作是言。我初不聞從何所來。二者若有護持解說如是深經者不肯親近供養恭敬。或時於中流其過惡。有此二法當知是新學菩薩為自毀傷不能於深法中調伏其心下。此第二雙明受法人兩過。初則毀法。次則謗人。故誡之也。始聞為驚。尋之則疑。終復起謗。蓋是毀法過也。謗人者。不能諮近敬養。乃說其人過失也。彌勒復有二法菩薩雖信解深法猶自毀傷而不能得無生法忍何等為二一者輕慢新學菩薩而不教誨二者雖信解深法而取相分別是為二法下。此第三雙相說法人二失。一明外失。雖有深解。未為心用。尊己慢人。不能誨導聽人。二明內失。雖得於深法。作有所得解。故取相分別。彌勒菩薩聞說是已。白佛言。世尊。未曾有也。如佛所說。我當遠離如斯之惡。奉持如來無數阿僧祇劫所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若未來世善男子善妙人求大乘者。當令手得如是等經。與其念力使受持讀誦為他廣說。世尊。若後末世有能受持讀誦為他說者。當知是彌勒神力之所建立下。此第二彌勒受旨。與其念力者。令所聞不忘也。佛言善哉善哉彌勒如汝所說佛助汝喜下。第三如來述歎。於是一切菩薩合掌白佛言我等亦於如來滅後十方國土廣宣流布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當開導說法者令得是經下。此第二諸菩薩。自誓弘宣。彌勒於此土流布。諸菩薩於十方闡揚。爾時四天王白佛言世尊在在處處城邑聚落山林曠野有是經典讀誦解說者我當率諸官屬為聽法故往詣其所擁護其人面百由旬令無伺求得其便者下。第三四王發誓擁護。是時佛告阿難受持是經廣宣流布阿難言唯然我已受待要者世尊當何名斯經佛告阿難是經名維摩詰所說經亦名不思議解脫法門如是受持下。第四命侍者受持。前命。次頂受旨。三問名。四答題。佛說是經已長者維摩詰文殊師利舍利弗阿難等及諸天人阿修羅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下。第五時眾歡喜。信受奉行。   維摩經義疏卷第六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82 說無垢稱經疏   No. 1782 [cf. No. 476]   說無垢稱經疏卷第一(本)   大慈恩寺沙門基撰   詳夫。實際凝空。啟玄樞於不二。權方孕道。演妙寶於無三。或顯敞鴻猷。高謝金輪之業。或密開沖最。俯贊玉璞之緒。鹹欲清炎楚慧雨。蕩渠溺以慈津。指九有而會十空。徵八解而敷七覺。至哉赫矣。難得而名焉。今此經者。含眾旨之大虛。綰群筌之天沼。理窮真俗之府。跡軼心言之外。杳神機而靡測。湛粹德而難思。變百億於足按。運三千於掌握。合蓋羅於萬像。彰塵岳之危浮。丈室總八希。照真場而永淨。納妙高於毫芥。境均大小。灌巨海於蹄涔。織齊寬狹。闡玄門之祕鍵。移覺苑之道獲。出朽宅之牛軒。渡洋河之象駕。所以西靡玉諜東耀金姿。競賞一真。已經六譯。既而華梵懸隔。音韻所乖。或髣拂於遵文。而糟粕於玄旨。大師皎中宗於行月。鏡圓教於情臺。維絕紐而裕後昆。緝頹綱以格前範。陶甄得失。商搉詞義。載譯此經。或遵真軌。說無垢稱經。序品第一者。振金聲於金口。揚玉字於玉麾。警濤群聰。宣暢雲說。道融真宰。業檀靈機。韜紫袂以潛儀。偶玄儒以耀彩。或權或實。示寢疾而演大方。乍隱乍顯。假對揚以光體命。播英聲之十子。皆詞道屈。標灌頂之一人。承威纔暗。既清梵行。且肅神□。雅譽遠彰。名無垢稱。經者。貫也攝也。貫二理而不虧。攝四生而莫墜。序者。由也始也。陳教起之因由。作法興之漸始。品者。類也別也。區分玄旨。條貫幽筌。類別而彰。目之為品。此經部成六卷。合有一十四品。今此建初。故名第一。   經。如是我聞。   贊曰。今解此經。合以六門分別。一經起所因。二經之宗緒。三明經體性。四敘經不同。五科品所從。六釋本文義。第一經起所因。略有五種。一為令眾生起欣厭故。二為令二乘有取捨故。三為顯菩薩內外修故。四為顯如來威德大德故。五時眾根熟所宜聞故。一為令眾生起欣厭者。仰尋。佛現利生。莫過二種。一現身。二說法。且論諸佛之身。本來無二。故涅槃雲。若能計三寶常住同真諦。此即是諸佛最勝之上願。隨眾所宜聞見。乃分三種。一法身。即離妄之真理。二報身。即會真之實智。三化身。即應物之權質。故佛地經雲。自性法受用變化差別轉。昔由虛妄所□。俗事翳而愚生。今假真法而修。正理明而報起。夫理為覺道之本。顯位而號法身。報為聖德之先。修圓而稱報體。妙理則中人未了(妙理者。佛性法身。中人者。十地菩薩。十地菩薩。猶未明瞭佛性法身。故菩薩地雲。第十地菩薩。現緣境像。如明眼人隔於輕繫而觀像論亦言。諸佛法身。唯與諸佛與佛。乃能知之。中人既未了。下人故不知也)。上智亦下愚不知(上智者。佛智報身。下愚者。二乘凡夫。二乘凡夫。未能知佛之真智。故法花雲。假使滿世間。皆如舍利弗。盡思共度量。不能知佛智。下文未知。中人亦未了)。是以應物器而顯化形(分身百億。化二乘凡夫。化身之妙用)。逗生機而現證覺(現妙大身。化十地菩薩。他受用身之妙用)。自如徵空壁彩。洞皎無涯。注水琁光。輝華有極。佛身權實。取譬可明。故下經雲。眾會瞻仰大牟尼。靡不心生清淨信。各見世尊在其前。斯則如來不共相。身既無異。隨宜說三。法亦無差。住機成四。如如意珠隨求雨寶。猶天帝鼓應念發聲。法有四種。一教。二理。三行。四果。法雖萬差。不過此四。意解能詮。名之為教。教之所詮。稱之為理。隨理所修。因之為行。因修所證。號之為果。然此四種。各自無二。任緣有異。並通三乘故。下經言。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各各隨所解。普得受用獲其利。斯即如來不共相。此乃教一。任緣通三。亦即法花一雨普潤。三乘三草。二聖二木。生長不同。此乃教同而機有異。成三乘法。此經又雲佛以一音演說法。或有恐畏或歡喜。或生厭離或斷疑。斯則如來不共相。此亦理一。任緣通三。寶性論之河性無差。兔馬像三渡之有別。此乃理同而證有異。成三乘義。法花經中。衣□機案。唯有一門。出處雖殊。離諸災難。及取牛車之因是等。勝鬘又言。正法住。正法滅。波羅提木叉。毘尼。出家。受具足。此六法為大乘。故諸經論二藏。善蓋名住。除障名滅。戒中略本。名波羅提木叉。廣律本名毘尼。此乃所學三藏之法。能學之人名出家。受具足二乘。人法合成六處。既言皆為大乘故說。故知小學為成大因。此乃行同而修有異。頓漸別故成三乘業。法花又雲。中路說化城息處。故說二。三車初誘。後等賜牛。此乃果同。而設有異。假實別故。成三乘果。故知。所說法性無差。任彼外緣。分成種種。由此經起略有五因。寧知令眾生起於欣厭。欣厭有二。一內欣厭。二外欣厭。內欣厭者。厭謂厭生死身。欣謂欣當佛身。方便品雲。時無垢稱以大方便。現身有疾。以其疾故。國王大臣長者居士。無數千人。皆往問疾。時無垢稱。廣為說法。言諸仁者。是四大種所合成身。無常無強。無堅無力。朽故速疾。不可保信。為苦所惱。眾病之器。多諸過患。變壞之法。諸仁者。如此之身。其聰慧者。所不為怙。乃至廣說。諸仁者。於如此身。應生厭離。於如來身。應起欣樂。如來身者。無量善法共所集成。從修無量勝福慧生。從戒定慧解脫解脫智見所生。乃至廣說。諸仁者。如來之身。功德如是。汝等皆應發心求證。汝等欲得如是之身。息除一切有情病者。當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遣厭苦心。斷除苦本。令欣佛體。修行佛因。故知。示疾現不思議。欲令眾生起內欣厭。又對揚事畢。將赴菴園。佛邊大眾。皆現金色。知欣厭者。後必果心。外欣厭者。厭謂雜穢王。欣謂欣清淨土。此經淨土有二。一此聖現。二他聖現。穢土亦二。一眾生現。一釋迦現。校勘上下說經始終。所依之土。兩穢二淨。初佛在廣嚴城菴羅園內。為諸四眾廣說妙法。寶性獻蓋。讚性佛諸疑。佛現神通。合蓋酬問。未明異義國土居常。田告寶性。若欲勤修嚴淨佛土先。應方便嚴淨自心。鶖子承佛威神。忽作是念。若菩薩心淨佛土嚴淨者。勿我世尊行菩薩時。心不嚴淨。而土雜穢。佛難喻詰。鶖子未知。持髻廣陳其方欲悟。世尊拂眾疑。或指按大千。雲變妙寶莊嚴。鶖子始讚希見。寶性五百童子。既證無生。八萬四千眾生。皆聞興覺慧。化緣既畢。時會所堪。佛攝神通。世界如故。後佛遣妙吉祥。問無垢稱疾對揚事訖。將赴菴園。菩薩行品中。表彼示現難思。菴園欻然廣博。迄至說於經。未更無變穢之文。彰厭穢而欣淨方。究竟必當嚴淨。初三現穢土。二四變淨剎。初我世尊。自變淨土。後淨名妙德。重隔穢方。故言淨土此聖所變。佛淨名等。俱此聖故。他聖現者。他聖有二。一香臺品中。鶖子念食時。無垢稱遂現神通。上方去此。過三十二殑伽沙等諸佛世界。有佛世界。名曰妙香。其中佛號最上香臺。彼界一切。皆香所成。都無二乘。唯有清淨諸大菩薩。時此大眾。皆都觀彼佛國界等事。有千眾生。皆發菩提之意。十千菩薩。並證無生法忍。二觀如來品中。下人不知上位。鶖子心忽疑生。此無垢稱。從何來此。佛言。妙喜世界。有無動如來。彼為度此眾生而來至此。大眾心生渴仰。欲見妙喜功德莊嚴清淨佛土諸菩薩等。時無垢稱。斷取彼界。置右手掌。如陶家輪。猶花鬘貫。入此界中。示諸大眾。雖復彼此二界相雜。各見所居。與本無異。佛告大眾。欲得如是莊嚴佛土。皆當隨學無動如來。本所修行。時此土有八十四那庾多數諸人天等。皆發無上正等覺心。願生彼界。世尊悉記一切當生。此二名為他聖所現。香臺無動。俱他聖故。令厭穢土不起惡因。遣欣淨方修持淨業。由斯變土現不思議。欲令眾生起外欣厭。凡夫眾生。聞法修學。必以欣厭而為根本。經中。此聖所變淨方有二。一釋迦自變。二淨名妙德欲來預變。化所變淨土亦二。一遠觀妙香。二近瞻妙喜穢土亦二。一眾生變。二釋迦變。故序品言。告舍利子。我佛國土。常淨若此。為欲成熟下劣有情。是故示現無量過失雜穢土耳。譬如三十三天。共寶器食。隨業所招。其食有異。如是舍利子。無量有情。生一佛土。隨心淨穢。所見有異。是故。淨者本聖者土。神力令餘下劣有情。亦得變淨。由此。穢者本是下劣有情之土。聖者隨之。亦為穢。此諸身土。有漏無漏。或真或似。准果准圓。准凡准聖。自識異識。所變淨穢。如唯識論。並應分別。此聖變淨。略有二緣。一拂小疑。二警群意。他聖變淨。並為一切如來變穢。但為二乘及凡夫類。非為菩薩。問。何故鶖子生疑。如來自變淨土。淨名將至。妙德預變寶方。答。拂疑破病。如來自變淨方。警動群情。妙德預變嚴剎。問。妙香淨剎。淨名何不持來。妙喜寶方。淨名攝持於掌。答。妙香須飯。食見而不持來。妙喜現通。令見亦持於掌。神通濟利。不一權方。何必並遣持來。齊令俱見。問。佛本濟生。利成欣厭。何不亦令見淨。而唯暫隔穢方。答。機向熟。而緣須暫令見淨。緣不須而未熟。攝穢方。二為令二乘有取捨者。取捨有二。一內取捨。二外取捨。內取捨者。捨謂捨二乘心。取謂取大乘智。障有二種。一煩惱障。二所知障。初障涅槃。後障菩提。聲聞斷初。已超生死。得涅槃訖。不能斷後。未證菩提。不達諸法。故分別心。二乘現有。由此劣法。彼亦成熟無分別智。菩薩所成。由斯勝法。此亦成熟。取捨之道。其義明矣。由此。鶖子宴坐。寂然身心。動現威儀。常居滅定。目連說法。利諸居士。示法離言。乃名真說。飲光乞食。從貧捨富。令等慈悲修行壞執。善現持缽。修行捨衛城。化人其捨理等。乃可取之。滿慈談演。教諸新學。遣授大法。勿以聲聞剪剃隨佛。抉擇苦空。何以分別之心。而說實相之法。無滅天眼。明見大千。有無之行雙徵。而定之見方達。近執出二人之罪。訶令勿擾其心。心垢而罪生。心淨垢還滅。執日讚出家之德。誘彼幼童。教捨分別而為無為。是為出家之利。世尊現身有疾。慶喜緣斯乞乳。說佛無漏之身。令捨二乘之見。竊觀昔時逢遇。尚勸捨分別之心。況示疾而演大方。不讚授菩薩之智。所以問疾品中。吉祥將往問疾。淨名先空其捨。既同十方佛之。亦現空其分別。不思議品中。鶖子希床。訶令為法。後請燈王之座。安處菩薩聲聞。廣說不可思議。談非二乘境界。飲光引生盲。自喻不瞭解之難思。觀有情品中。天女散花。聲聞便著。鶖子以花不如法。盡其神力去之。天女曰。是花如法。尊者自不如法。花無分別。尊者有之。香臺品中。鶖子見日時將至。心思所食。便香臺之食。勸捨聲聞之意。故攝論雲。三種練磨。斷除四處。障二乘作意。諸疑離疑心。有分別便迷其境。分別若除。乃冥正理故。有分別者。未契真宗之妙。莫證菩提。無分別者。遂會玄門之極。方成大覺。故知示疾現不思議。欲令二乘起內欣厭。聲聞苦身。任運便滅。故內欣厭。唯說智心。分別心滅。妄境乃空。正智既生。其理便現。問。聲聞獨覺。隨往眾多。何獨鶖子一人。屢有詞理之屈。答。聲聞巨眾。鶖子獨高。舉首對揚。知餘並屈。外欣厭者。厭謂厭離穢土。欣謂欣清淨土。佛土有三。一法性土。法身所居。真如之理。二受用土。報身所居。眾寶嚴飾。三變化土。化身所居。淨穢不定。至下經文。具廣分別。雖復妙德淨名。俱變菴園使淨。通警時聞大眾。何獨為化聲聞。唯有持髻對申。世尊足按。大千變淨。尋復如常。此唯獨化聲聞。為止鶖子之疑故也。雖亦大眾同見。不應獨為聲聞。鶖子時獨生疑。故此俱稱為現。即初現淨剎。為令二乘有外欣厭。後時所現。並為一切。事既同上。不能具陳。心清淨故佛土亦淨。心有垢故佛土亦垢。所以上來欣厭取捨。皆言內外。三為顯菩薩內外修者。菩薩所修。雖難別舉。總而略例。不過二種。一內修。二外修。內修者。內修己身所應成就自利功德。即大智等。而為上首。外修者。外修利他所應成就利他功德。即大悲等。而為上首。成唯識說。雖菩薩所修隨其意樂。一切皆通自他利品。濟拔眾生。即己利故。自所進修。為眾生故。而隨勝顯。六到彼岸諸相好業菩提分等。名自利行。六種神通四種無量四攝事等。名利他行。自利行者。此經序品歎菩薩德中雲。諸佛威德常所加持。善護法城。能攝正法。紹三寶種使不絕。乃至廣說。諸有所作。亦不唐捐。又寶性問淨土相。雲何名為嚴淨佛土。世尊告曰。修回向土。是菩薩淨土。菩薩得菩提時。其國具足眾德莊嚴。又菩提分品說。諸菩薩雖復行於五無間趣。而無恚惱忿害毒心。又普現一切色身菩薩。問無垢稱父母等類。無垢稱言。慧度菩薩母。善方便為父。母間真導師。無不由是生。惠度第六。自利德也。方便第七利他德也。又菩薩行品中。上方九百萬菩薩。請釋迦言。願賜少法。當還本土。世尊告曰。有諸菩薩解脫法門。名為有盡無盡。汝當修學。有盡者。即是有為有生滅法。言無盡者。則是無為無生滅法。如是一切自利功德。皆是菩薩內所應修。一切皆以智為主故。恐文繁廣。自利行中。但舉爾所。餘皆准知。利他行者。序品歎德中言。以大師子吼聲敷演。美音遐振。周遍十方。乃至廣說。其見聞者。無不蒙益。後長者子寶性。請問淨佛土相。及諸菩薩修佛土相。世尊告曰。諸有情土。是為菩薩嚴淨佛土。隨諸有情增長饒益。即便攝受嚴淨佛土。方便品中。歎無垢稱言。善於智度。通達方便。大願成滿。明瞭有情意樂及行。又菩提分品言。菩薩雖復行於焰魔王趣。而集廣大福惠資糧。又普現一切色身菩薩。問無垢稱父母等類。無垢稱言。雖知諸佛國及與眾生空。而常修淨土。利物無懈怠。又菩薩行品中。上方菩薩。請釋迦言。願賜少法。當還本土。世尊告曰。雲何名為不盡有為。謂諸菩薩不棄大慈。不捨大悲。雲何名為不盡無為。雖觀無我。而於有情。不捨大悲。是名菩薩不住無為。上利他行。恐文繁廣。且舉爾所。餘準可知。如是一切利他功德。皆是菩薩外所應修。如是菩薩凡聖。通論趣與未趣。總相兼說。莫過七地。一種姓地。二勝解行地。三淨勝意樂地。四行正行地。五決定地。六決定行地。七到究竟地。此七地中。初有種姓而未能修。次雖能修。而未能證。後之之地。雖皆證得。後位勝前。又有十地。一住種姓。二已趣入。三未淨意樂。未入初地。四已淨意樂。已入初地。五未成就。未至到究竟地。六已成就。已至到究竟地。七未墮決定。未成熟中。七地已前。八已墮決定。住八九地。九一生所繫。到究竟位中。十最後有。即第十地。此等菩薩所修諸行。別雖無邊。總類而論。不過四種。一波羅密行。二菩薩分行。三諸神通行。四成熟有情行。恐文繁廣。不獲指陳。至下文中。當別顯說隨應。是此內外應修。然諸菩薩。有五種生。一除災生。謂諸菩薩。大願自在二種力故。於飢饉厄難時。為令眾生少用功力。而得存濟。於大魚等種類中生。身形廣大。以自身內。普給一切飢餓眾生。或持明咒。或為藥王。救諸疾疫。鄰國戰諍。具勢息除。有情乖違。誡言和解。惡主逼迫。生彼調順。諸有邪見。生彼天處。方便除斷。此等一切。名除災生。二隨類生。謂諸菩薩。以大願自在。隨於一切種類中生。而為上首。方便化導。彼所行惡。而自不行。彼不行善。而自行之。方便勸說。除彼過失。三大勢生。謂諸菩薩。稟性生時。壽量形色。族姓自在。及富貴等。諸異熟果。一切世間。最為殊勝。四增上生。謂諸菩薩。初地作轉輪王。王瞻部州。二地作金輪王。王四天下。三地作忉利天王。四地作夜摩天王。五地作都史多天王。六地作樂變化天王。七地作他化自在天王。八地作初禪天王。九地作二禪王。第十地菩薩作大自在。過色究竟。第四禪王。一切生處。最為第一。避四天王。無定主故。避第三禪。世極樂故。五最勝生。謂諸菩薩。菩提資糧。已極圓滿。生波羅門家大國師家。或生剎帝利大國王家。能現等覺。廣作佛事。如菩薩地四十八卷。當廣分別。准無垢稱。此五生中。資財無量。攝受貧乏。得名除災生。若在長者。長者中尊。為說法勝。得名隨類生。已曾供養無量諸佛。深植德本。因既大故。果亦不小。得名大勢生。現身不受十王果。故非增上生。相非後身之菩薩。故非最後生。或復唯是隨類生。攝於一切類。皆為上首。化一切故。皆由菩薩內外修習自利利他故。能現此為諸菩薩。有如是類。有如是生。行利益故。此經下文。香臺品中。無垢稱語上方菩薩言。如是大士。釋迦如來。能為難事。隱□無量尊貴功德。不憚功勞。方便調伏剛強眾生。諸菩薩眾。生此土者。亦能堪忍種種勞倦。成就堅牢大悲精進。助揚如來無上正法。利樂有情。堪忍世界。行菩薩行。饒益有情。住於一生。所得功德。多於一切妙香世界。百千大劫。行菩薩行。利樂功德。由此世界有十種修習善法故。謂以惠施攝諸貧窮。乃至以四攝攝眾生故。雖知一切菩薩。皆修內外二行。此經為顯此土菩薩。修不可思議殊勝之行。勝餘佛土故。四為顯如來威德大者。諸佛聖德。雖復百千。以類而論。不過二種。一大威力。二大神德。威力有三。一聖威力。二法威力。三俱生威力。聖威力者。謂佛昔時修習定力。今者依定。得定自在。隨其所願。一切事成。以調柔故。善修心故。名聖威力。法威力者。謂昔菩薩修六度等諸殊勝法。有廣大果。有大勝利。名法威力。俱生威力者。謂佛往昔先集廣大福德資糧。證得俱生甚希奇法。名俱生威力。初聖威力。即六神通。一神境智作證通。二隨念宿住智作證通。三天耳智作證通。四見死生智作證通。五知心差別智作證通。六漏盡智作證通。初神境通有二。一能變。二能化。變謂先有而改易之。即十八變。一振動。二熾然。三流布。四示現。五轉變。六往來。七卷。八舒。九眾像入身。十同類往趣。十一顯。十二隱。十三所作自在。十四制他神通。十五能施辨才。十六能施憶念。十七能施安樂。十八放大光明。化謂先無而今有也。即三種化。化身。化境。及化語。如上所說。變化二種。能為二事。一引諸眾生入佛聖教。二惠施無量受苦眾生。聲聞神通。唯至二千。獨覺神通。能至三千。如來神通。於一念頃能遍十方。菩薩初地。至百佛世界。乃至十地。隨其品類多少之數。如十地經說其分限。乃至漏盡通。二乘但能斷漏種現。不斷粗重。自知漏盡。而不知他及漏盡方便。亦不知他於漏盡得有增上慢。如來具斷種現隨眠。而能了知自他漏盡及盡方便。亦能知他有增上慢。自無染污。亦善為他廣分別說諸增上慢。即此所說六種神變。此經序品雲。寶性五百獻蓋。佛合為一。遍□大千。此即下八變中第五轉變。轉多為一故。亦即第八舒。舒小為大故。爾時世尊。知諸大眾心懷猶豫。以足指案此大地。即時三千大千世界。無量有千妙寶莊嚴。亦即第五轉變所攝。據實而論。菩薩所見本是淨土。二乘凡夫見是穢土。今為二乘等。轉換穢方。變為淨土故。是第五轉變所攝。還攝為穢。亦復如是。由佛勝解。能轉變故。問疾品中。時無垢稱。以大神力。令其室空。除諸所有。唯置一床。現疾而臥。即十八變中。第十二隱攝。隱沒所有。令不現故。不思議品中。鶖子希床。訶令為法。後無垢稱。問妙吉祥。何等佛土有寶座。妙吉祥言。東方去此。廣三十六恆河沙佛國。有佛世界。名山幢。佛號山燈王。佛身長八十四億踰膳那量。其師子座。高六十八億踰膳那。菩薩身長四十二億踰膳那。座高三十四億踰膳那。最為殊妙。時無垢稱。起大神通。山燈王佛。遣三十二億大師子座。來入其室。十八變中。第六住來。亦第十三所作自在。念來即來。得自在故。無垢稱室。欻然廣博嚴淨廣。博者。第八變舒也。變小令大故。悉能苞容三十二億師子之座。不相妨礙。廣嚴大城。乃至阿素洛等所住宮殿。亦不迫迮。悉見如本。前後無異。第九眾像入身也。眾像不小。身亦不大。故此所攝。身為主故。以此名身。大像入小。室此所攝。令諸菩薩各自變身。為四十二億踰膳那量。昇師子座。此乃第八舒也舒小為大故。無垢稱語舍利弗言。諸佛如來住解脫。名不可思議。能以妙高山王。內於芥子。四大海水。內於毛孔。以大千界。置手掌中。此之三種。大小二事。皆無增減。亦即是此眾像入身。或七日以為一劫。第八舒也。短為長故。或促一劫以為七日。第七卷攝。促長為短故。如是一切住解脫不可思議。佛之神力。廣說如下。皆是此中十八神變。三種化攝。觀有情品。天女散花。花是神境智通中化境也。化為也香等故。八希有中第一奇雲。此室常有金色光明。即第十八變放大光明。乃至第八。此室常現一切佛土功德莊嚴。諸天宮殿。眾妙綺飾。亦即是此轉變所攝。或即亦是眾像入身。香臺品中。化為菩薩。上往妙香。請佛飯食。及九百萬菩薩。俱來至此。第六往來也。舉眾皆見菩薩往彼等事。即是第四示現所攝。示現彼事。令眾見故。化九百萬座等。即是化境。本無而有故。大眾食飯。而乃有餘。此亦舒也。舒小令多故。如是廣說。不動佛事。皆是此攝。至下一一當應別配。此上所說。皆是聖者神通威力。次法威力。由昔菩薩修行六度之威刃故。能為四相。一斷障。二資糧成就。三饒益自他。四與當來果。由佈施故。能斷慳吝。能作自己菩提資糧。亦能除他飢渴疾病匱乏眾苦。當來富樂。得大祿位財寶朋黨大眷屬故。乃至由般若故。能斷無明。為己資糧。能以四攝。成熟有情。如境覺了。引大淨喜。普為有情稱理說法。令獲現後利益安樂。攝諸善根。能正所作。當來能證二障離繫。隨其次第。配其四相。世界。慳吝無明。一切皆斷。乃至祿位財寶朋黨眷屬。攝諸善根。二證離繫故。此顯善法威力。後俱生威力。謂性能憶本生諸事。任運為者情。堪忍受大苦。窮都史天壽量方沒。壽量形色。名稱勝彼。下生入胎。放光遠照。入住出胎。三時正知。生行七步。不待扶持。威德天龍。散香供養。相好嚴身。摧滅魔橫。支節皆備。那羅延力。童稚自然。達解工巧。無師能證無上菩提。大梵天王。自然勸請。雲雷驚怖。入定不動。蠕動歸向附信菩薩。既成佛已。下至傍生。亦來供養。雲龍常候。洗便降雨。遊行不落坐。樹枝條並皆垂影。隨蔭其身。曾不虧捨。魔於六年求便不得。癩癇亂見。復其本心。逆胎得順。盲者得眼。聾者得聽。三毒得除。常右脅臥。處草蓐等。曾無動亂。雖現睡眠。而無轉側。風不動衣。行如師子。步若牛王。先舉右足。後方移左。地隨高下。無礫石等。門應大小。食並彈碎。般涅槃時。大地振動。眾星晃曜。交流而須。如是等事。名俱生威力。非是神通威力所作。此經具陳。香臺燈王無動藥王釋迦五佛。神通威力。餘隨所應。有無准說。不能一一預顯其事。至下文中。當廣指示。大聖德者。謂顯如來十號圓滿。二斷二智。名大聖德。二斷者。謂煩惱障習斷。所知障習斷。即二障盡。所顯真理。因斷障顯。是斷性故。名之為斷。二智者。斷煩惱障已不隨轉智。即生空智。斷所知障已。於一切境無障礙智。即法空智。復可說三智。謂清淨智。一切智。無滯智。又佛百四十不共佛法。謂三十二相。八十隨好。四一切種清淨。四無所畏。十力。三念住。三不護大悲。無妄失法。永害習氣。一切種妙智。及佛無諍願智。無礙解等。如是皆名大聖德法。如瑜伽第四十八及四十九中。顯此功德體義差別。今此經中。顯佛有七種最勝。名大聖德。一所依勝。顯佛身有諸相好故。二正行勝。由佛二利。利益安樂。哀愍世間。令諸天人獲得義利。三圓滿勝。謂佛戒見軌則淨命四種皆滿。四智慧勝。由佛四無礙解皆成就故。五威力勝。具六通故。六斷勝。二障習氣皆永斷故。七住勝。多住無上等三住。謂聖天梵住。三解脫門。及滅盡定。名聖住。多住滅盡定。四靜慮名天住。多住無動第四靜慮。四無量名梵住。多住大悲。由此晝夜六時。以佛眼觀察世間。誰於善根有增有減。及得三乘。此經上下。顯此七勝。名大聖德。成力聖威德。合名第四如來威德。五時眾根熟所宜聞者。佛以大悲智眼。晝夜六時。觀察一切世間。方便善利。無其四失。一無非處。二無非時。三無非法。四無非器。況此經雲。諸佛如來威儀進止。凡所施為。無非佛事。故說此經。時眾宜聞。非是虛施聽眾無益。此經總有十三位益。且初序品。因說佛土嚴淨之相。五百長者子。得無生忍。八萬四千人。皆發無上正等覺心。三萬二千人。知有為法無常。遠塵離垢。得法眼淨。八千比丘。漏盡意解。方便品中。淨名示疾。因問說法。無數千人。皆發無上正等覺心。聲聞菩薩二品中。先逢淨名。雖彼時聞各有悟道遣去。答佛不說得道。問疾品中。因共談論。八千天子。皆發無上正等覺心。不思議品中。大迦葉引生盲。自喻不了解脫法門。三萬二千天子。皆發無上正等覺心。八千菩薩。得入菩薩方便善巧智。力所入不可思議解脫境界。觀有情品。菩提分品。不說得道。入不二法門品中。五千菩薩。皆入不二法門。香臺品中。說十種事勝餘佛土。成就八法。生於淨土。五千天子。皆發無上正等覺心。十千菩薩。得無生法忍。菩薩行品中。上方九百萬菩薩。聞有盡無盡法歡喜。以妙香花。散大千界。供養佛法及菩薩已。忽然不現。還到彼國。觀如來品中。因見妙喜世界不動如來。十加那由他人。皆發無上正等覺心。願生彼界。佛記當生。法供養品。囑累品。不說得道。二經之宗緒者。此方先德。依現所有經論義旨。總立四宗。一立性宗。成立三科法皆有體。薩婆多部是。迦延雜心婆沙之類。二破性宗。諸法有相。都無實性。破前立性。成實論是。三破相宗。非但性空。諸法相狀亦非實有。般若等經。中百等是。四顯實宗。明一切法真實道理。隨其所應。有空有有。涅槃花嚴楞伽等是。若其經論唯有爾許。可定四宗。只如舊阿含經雲。舍利弗入涅槃時。無色界天淚下。如春細雨。大眾部經。何宗所攝。梵網六十二見經。並舍利弗阿毘曇。正量部教。三彌帝論。上座部論。如是等經論。並非四宗。何得唯言總有四宗。今依新翻經論。總依諸教。教類有三。以理標宗。宗乃有八。教類三者。解深密經第二卷中。世尊廣為勝義生菩薩。依遍計所執體相無故。說相無自性性。性依他起上無遍計所執自然生故。說生無自性性。依圓成實上無遍計所執故。說勝義無自性性。說三無性。皆依無於遍計所執。已勝義生。深生領解。廣說世間毘濕縛藥。雜彩畫地。熟蘇虛空諸譬喻已。世尊讚歎善解所說。勝義生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初於一時。在波羅□斯仙人墮處施鹿林中。唯為發趣聲聞乘者。以四諦相。轉正法輪。雖是甚奇甚為希有。一切世間諸天人等。先無有能如法轉者。而於彼時。所轉法輪。有上有容。是未了義。是諸諍論安足處所。世尊在昔第二時中。唯為發趣修大乘者。依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以隱密相。轉正法輪。雖更希奇甚為希有。而於彼時。所轉法輪。亦是有上。有所容受。猶未了義。亦諸諍論安足處所。世尊於今第三時中。普為發趣一切乘者。依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無自性性。以顯了相。轉正法輪。第一甚奇。最為希有。於今世尊所轉法輪。無上無容。是真了義。非諸諍論安足處所。即是金光明經中。說轉照持三種法輪。世尊初說三乘同行四諦有教。名轉法輪以十二行相。獨得轉名。第二時。說大乘獨行空理之教。照破有故。名照法輪。第三時。說遣所執空。存二性有。三乘之人。皆可修持。名持法輪。亦即涅槃經中。如有醫師。初令服乳。而除於病。因服乳故。國人多死。別醫諫王。總教斷乳。國人並差。後王有疾。醫人更藥。令和乳服。王責問之。醫人具說。有病宜服乳。有病不宜服。今病宜和乳。故無有失。亦即瑜伽三時教也。雖知一雨普潤。教實無差。隨對根機。遂成隱顯。教既隱顯。偏說空有。非正中道。中道之教。所說有空。無隱顯故。雖此引文。未別屬教。何等是此三時教也。一唯說法有宗。即阿含等初時之教。逗彼小機。破於我執。說無有情我。但有法因故。雖二十部種種異執。初逗小機。唯說法有。二唯說法空宗。即般若等第二時教。逗彼大機。破於法執。說一切法本空性故。三雙遮有空執。並說有空宗。即花嚴深密涅槃法花楞伽厚嚴勝鬘等是。昔執所執我法俱有。有為無為一切皆空。今說所執我法俱無。有為無為二種皆有。故有空雙遮。而空有並說。准理配經。二師別引。即第二第三時教也。中百等師。多引唯是說空之教。今解不然。正中道教。以理據宗。宗乃有八。一我法俱有宗。謂犢子部等。彼說我法二種俱有。立三聚法。一有為聚。二無為聚。三非二聚。前二聚法。第三聚我。又立五德藏。一過去。二未來。三現在。四無為。五不可說。此即是我不可說。是有為無為故。二有法無我宗。謂薩婆多等。彼說諸法二種所攝。二名。二色。或四所攝。謂去來今及無為法。或五所攝。一心。二心所。三色。四不相應。五無為。故一切法皆悉實有。三法無去來宗。謂大眾部等。說有現在及無為法。過去未來。體用無故。四現通假實宗。謂說假部等。彼說無去來世現在世中諸法。在蘊可實。在界處假。隨應諸法。假實不定。成實論等。經部別師。亦即此類。五俗妄真實宗。謂說出世部等。世俗皆假。以虛妄故。出世法實。非虛妄故。六諸法但名宗。謂一說部。一切我法。唯有假名。都無體故。七勝義皆空宗。謂清辨等。明說空經。以為了義。說一切法。世俗可有。勝義皆空。八應理圓實宗。謂護法等。弘暢花嚴深密等經。雖說二諦。隨其所應。具有空理。圓妙無闕。實殊勝故。今此經非前六宗。後二唯是大乘所說。故知通是二宗所攝。若依初大乘清辨等義。此經雖明二諦之義。依勝義諦。以空為宗。所以十大弟子。皆以空理。而對詰之。彼詞皆屈。四大菩薩。亦以真如空理而徵。皆雲不能對揚理辨。吉祥問疾。先空方丈。又言諸佛國土一切皆空。空其分別。真空亦空。又觀眾生品中。譬如幻師是所幻事。菩薩觀眾生為若此。乃至如無煙之火等。是故此經雖具談二諦。勝義深故。以為義主。故以空為宗。依後大乘護法等義。雖說二諦。世俗諦有四。通空及有。勝義諦有四。唯有非空。空者無也。遍計所執。唯妄執有。體實空無。故非勝義。二諦皆有四重不同。世俗諦四者。一世間所成。法體未必有。一切世間共所言說。執之有故。即實我法。瓶盆等是。二道理所成。世間有情。有尋思者。所說道理。體用俱有。即蘊處界有無為法。三證得所成。世間學者。方便修學。除惡務善。證聖果故。即四諦理等。四真義所成。世間學者。既修學已。以此殊妙。為所證得。即二空真如。此四之中。初一體空。後三體有。勝義四者。一世間所成。諸有學者。世間言說。以此為有。即蘊處界。有為無為法。二道理所成。即諸學者。共立道理。四諦理等。三證得所成。諸有學者。以此方便。能證聖果。謂二空如。四真義所成。諸有學者。既修學已。以此深妙。為所證得。廢詮談旨。一真法界。論其二諦。並通人法。中智所知。名世俗諦。上智所知。名勝義諦。又下劣道理。名世俗諦。上勝道理。名勝義諦。是故二諦各有四重。依人依法。道理淺深。智境粗細。以分差別。而此經一部。多說初世俗諦。故序品雲。無我造無受者。聲聞品雲。法無眾生。離眾生垢故。菩薩品雲。假名是菩提。名字空故。問疾品雲。又此病起。皆由著我。是故於我不應生著。既知病本。即除我相及眾生想。當起法想。應作是念。但以眾法。合成此身。起唯法起。滅唯法滅。乃至廣說。為滅法想。當作是念。此法想者。亦是顛倒。顛倒者。即是大患。我應離之。雲何離。我離我所。乃至諸品皆為說我法空。初離彼分別。後三世俗。即前三勝義。更不別明。明勝義諦中有四。一因緣法門。二唯識法門。三無相法門。四真如法門。因緣法門者。序品雲。待因緣故諸法之。善惡之業亦不亡。方便品雲。是四大種所合成身。無常無強。如來法身。無量善法共所集成。乃至欲得如是身者。當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問疾品雲。居士是疾何所因起。維摩詰言。從癡有愛。即我病生。又以一切眾生病故。是故我病。前答病者生死因緣。癡為本故。後答病者出世因緣。以大慈悲而為本故。又有疾菩薩。應作是念。今我以病。皆從前世妄想顛倒諸煩惱生。四大合故。假名為身。如是等文。並說因緣之法。唯識法門者。序品中雲。直心是菩薩淨土。深心大乘心是菩薩淨土。乃至廣說。隨其心淨。即佛土淨。所以心垢故佛土垢。心淨故佛土淨。聲聞品中。如佛所說。心垢故眾生垢。心淨故眾生淨。此等諸文。並說唯識之法。無相法門者。聲聞品中雲。法常寂然。滅諸相故。法離於相。無所緣故。謗諸佛。毀於法。不入眾數。終不得滅度。汝若如是。乃可取食。乃至廣說。一切言說。不離於相。至於智者。不著文字。故無所懼。文字性離。無有文字。是則解脫。解脫相者。即諸法也。如是等文。並說無相之法。真如法門者。序品中雲。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聲聞品中雲。若能以食平等性。入一切法平等性。以一切法平等性。入食平等性。乃可取食。又無以生滅心行說實相法。諸法畢竟不生不滅。是無常義。菩薩品中。一切眾生皆如也。一切法亦如也。眾賢聖亦如也。至於彌勒亦如也。夫如者。不一不異。又觀眾生品雲又。問顛倒想孰為本。答曰無住為本。又問無住孰為本。答曰。無住則無本。從無住本。立一切法。故知真如最為深極。文不二法門品中。三十三大士。顯不二法門。三十一菩薩。說無差別之相。以為入不二法門。皆以無相。破於相故。並是第三無相法門。義猶粗著。其妙吉祥。雖以無言無說無示。離諸問答。為入不二法門。亦以真如破無言說。以詮顯之。猶非深極。依詮顯故。亦即第三無相法門。第三勝義證得所攝。唯有無垢稱。默然無言。正智正證真如之妙。是為真如法門。深復深也。如此等文。並說真如法門。因緣事法。最為粗顯。唯識理觀。其次細微。說有內心之相狀故。無相通觀無差別相。其次更細。仍有無相當心。未為正證。唯有真如法門。最為深妙。心境冥智。神會達正理。契真智滅障習。立一切法。故最第一。雖說四門。不相違返。一一法門。攝一切盡。且因緣中亦有唯識。唯識亦是因緣法故。亦有無相。所緣無相不離因緣。真如之體。亦是因緣。由因緣攝一切法故。乃至真如中。與一切法不一不異。隨應不違。前三門義。今隨事相。粗細不同。說此四種。非定各別。今此經中。顯中世俗諦。我法皆空。令不執著。說有因緣之法。斷染取淨。顯其唯識。明妄境非真。證唯心之理。彰無相之旨。斷分別差別之相。說真如之理令起智證。寄詮說四。事理可殊。廢旨談詮。一切無別。至下經中。當隨別配。此中兩宗俱釋經義。初之大乘。總說二諦。後之大乘。別陳二諦。前以三無性為真。三性為俗。後以三無性為俗。三性為真。宗說有空。理不同故。三明經體性者。經體有二。一能詮文。二所詮義。文是所依。義是能依。由能詮文。義得顯故。若依清辨。釋此二體。依世俗諦。所詮經體。以一切有為無為諸法。或空或有。諸法為體。通以一切為所詮故。此下經雲。譬如幻人為幻人說法。其性非無。然假非實。能詮教中。可亦說有句言章論。聲為體性。梵雲缽陀。此翻為跡。當護法名。但顯法體。不顯義故。亦可句有二種。一集法滿足句。如說不生亦不滅。不來亦不去。不一亦不異。不常亦不斷。此一一句。義雖未圓。亦得名句。義圓滿故。最初音聲能集顯法。名之為跡。教為理之跡。如尋跡以得眾。故得教而觀義。不立字名。初立此跡。二顯義周圓句。如說諸行無常。有生滅法。生滅滅已。彼寂為樂。此一一句義皆足故。今取前解集法滿足之句。不取顯義周圓之句。梵雲縛(去聲)迦。此雲言也。顯義周圓。名之為言。即當護法所說之句。梵雲缽刺迦羅。此雲章也。章是明義段義。一章一段。以明諸義。梵雲奢薩呾羅。此翻為論。總週一部。立以論名。此四以聲而為體性。從狹至寬。詮法周備。初顯體。次顯義。次廣明。後周備。故立此四。不立字名。般若燈論。具詳之矣。此依世俗。若依勝義。能詮所詮。一切皆空。故下經言。法無名字。言語斷故。法無有說。離覺觀故。法無形相。如虛空故。乃至廣說。夫說法者。無說無示。其聽法者。無聞無得。法性體空。何教何理。依此世俗勝義二理。故下經雲。說法非有亦非無。勝義體空。說法非有。世俗體有。言亦非無。又勝義體空。故言非有。亦復非無。法性既空。何得定說或空或有。是故雙非。由此世俗。可以教義而為經體。若依勝義。一切皆空。無體不體。若依護法等。菩薩勝義世俗。皆以能詮所詮二法。而為教體。且世俗諦所詮。通以有為無為。若空若有。諸法為體。即以三性。為所詮體。法無有我。離我垢故。遍計所執。從癡有愛。即我病生。依他起性也。一切法皆如也。圓成實性亦如也。如是等文。上下甚多。既詮但以聲名句文。以為體性。十地論說。說者聽者。俱以二事而得究竟。一者聲。二善字。又解深密經中。於第九地。說斷二愚。一於無量所說法。無量名句字。陀羅尼自在愚。成唯識論第九卷。釋言。無量名句字者。謂法無礙解。所說法者。義無礙解。名句字者。能詮之文。所說法者。所詮之義。對法第一說。成所引聲者。謂諸聖所說聲。成唯識論第二。復言。由此法詞二無礙解。境有差別。法緣名等。詞緣於聲。故依世俗。聲等為體。若依勝義。通論諸法體性有四。一攝相歸性體。二攝餘歸識體。三攝假隨實體。四假實別論體。攝相歸性體者。一切有為無為等法。體即真如。真如為本。故大般若言。一切有情。皆如來藏。勝鬘亦言。夫生死者。是如來藏。若無如來藏者。不能厭苦樂求涅槃。是故如來藏。是依。是持。是建立。無垢稱言。一切有情皆如也。一切法亦如也。又言。從無住本立一切法。如是等文。誠證非一。攝餘歸識體者。一切法體。皆不離識。花嚴第九說。心如工畫師。畫種種五蔭。一切世間中。無法而不造。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亦然。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諸佛悉了知。一切從心縛。若能如是解。是人見真佛。身亦非是心。心亦非是身。作一切佛事。自在未曾有。若人欲求知三世一切佛。應當如是知。心造諸如來。無垢稱言。以心垢故。眾生亦垢。如是非一。攝假隨實體者。一切假法。都無別體。隨本所依。實法為性。如忿恨等。即瞋為體。假名淨土。四塵為體。假名眾生。五蘊為體。一切諸佛。五法為體。假實別論體者。假實用殊。各各別說。如經下說。或有佛土。音聲名字而作佛事。其名句等。法處所攝。不相應法。所起之聲。聲處所收。色聚所攝。如是非一。今說教體。若文若義。皆有此四。一者文義。攝相歸性。通以真如為體。真如者。一切法之本性。如海水以鹹為性。眾水至海。味變皆鹹。萬法歸真。並同一味。故般若雲。若以色見我。以音聲尋我。彼生履邪路。不能當見我。天親論雲。應化非真佛。亦非說法者。說法不二取。無說離言相。此經聲聞品雲。無垢稱語善現言。文字性離。無有文字。是則解脫。解脫相者。即諸法也。又雲。性非見聞覺知。若行見聞覺知。是則見聞覺知。非求法也。又不思議品雲。法無戲論。若言知苦斷集證滅修道。是則戲論。非求法也。觀眾生品雲。從無住立一切法。如是等文。誠證非一。二攝餘歸識。處謂能詮。若取根本。以能說者識心為體。若取於末。以能聞者心識為體。故二十唯識雲。展轉增上力。二識成決定。故序品雲。隨其法教。即有妙福。隨其妙福。即有妙惠。隨其妙惠。即有妙智。隨其妙智。即有妙行。隨其妙行。即有清淨自心。隨其自心。即有清淨諸妙功德。解深密我說。諸識所緣。唯識所現。又阿毘達磨經雲。成就簡擇者。有智得定者。思惟一切法。如義皆顯現。此證甚多。三攝假隨實。所詮有四。一者心。深心是菩薩淨土。二者心所。念處正勤神足根力覺支道支眾生。來生其國。三者色。三十二相莊嚴眾生。來生其國。四者無為。若無作相。即是無為。無為法中。雲何有見。故知所詮。實唯說四。如是上下。文非一處。不能繁引。且指如斯。能詮有一。唯一音聲。以為體性。此經香臺品。上方九百萬菩薩。問維摩詰。釋迦如來。以何說法。維摩詰言。此土眾生。剛強難化。故佛為說剛強之語。語即音聲以為體故。法花亦言。我等今者真是聲聞。以佛道聲。令一切聞。故教即聲。四相用別論。所詮有五。一心。二心所。三色。四不相應。五無為。餘四如前。不相應者。無以生滅心行說實相法。又雲。語言文字為佛事故。此一唯假。餘四通實。能詮有四。一聲。二文。三名。四句。故此經菩薩行品雲。或有佛土。以音聲語言文字。而作佛事。上來引證。略舉少分。以理准文。經體定爾。又有四種。一因緣。二唯識。三無相。四真如。准前宗中。皆應引說。不可以文說真如故。無餘三法。文說無相。無餘二法。文說唯心。無餘一法。諸有智者。如理應知。四敘經不同。不同有二。一教名不同。二品名不同。教名不同者。此經前後。雖復七翻。嚴佛調漢翻於白馬。支恭明吳譯於武康。法護林蘭蜜多三士。東西兩晉。各傳本教。羅什翻於秦朝。和上暢於唐。曰。除羅什外。或名維摩詰經。或雲無垢稱經。或雲說維摩詰經。或雲說無垢稱經。或雲毘摩羅詰經。唯羅什法師。獨雲維摩詰所說經。仍雲一名不可思議解脫。准依梵本。初首題雲。阿費摩羅枳裡底。阿之言無。摩羅雲垢。如雲阿摩羅識。此雲無垢識。今既加費字。故是稱也。即雲無垢稱。枳裡底者說也。梵音多倒。如雲衣著飯喫。今雲無垢稱邊說也。即此經中。無垢稱是所說。順唐音。正雲說無垢稱經。什公不依漢譯。存其梵音者。意許維摩亦得說經。良以身嬰俗妄。久離僧流。恐傍議而多生。所以許其說經。如鹿女所說經。經說鹿女事。非鹿女能說經。若對佛前。佛所印可。乃至天魔外道。亦得說經。雖許彼說。仍名佛說經。餘人不得說經。瑜伽論雲。十二部中。弟子唯得說論議經。理不違佛故。餘十一部。皆不許說。改換佛言。師資別故。若不爾者。師資何異。三藏之中。唯得說阿毘達磨。不得說餘二。師資既別。故知淨名妙德。不得說經。亦非彼經上下皆淨名說。何得雲維摩詰說。其維摩得雲淨名。義即可然。言則不可。單言維摩。但是垢稱。闕少阿羅二字。詰者。枳裡底。說也。更雲所說。重言何用。但是什公出自龜茲。不解中國梵語。不但澆訛不正。亦乃義意未融故也。一名不可思議解脫者。准依梵本。題在卷末。卷末佛言。此經名為說無垢稱不可思議自在神變解脫法門。若唯談人。但雲阿費摩羅枳裡底。若唯談法。腳注雲亦名不可思議解脫。舊經。佛告有二名。此乃譯經之人別開。非梵本如此。若以如有二故。並悉題之。勝鬘有十五名。無量義經有十七名。並應具載。何故都題。不並題也。俱以什公見注之號。遂即經首題之。無本腳注。後人連題粗寫。遂令萬代連唱釋之。理不然也。依此注中。詮不可思議解脫之事。是故名之。品名不同者。經十四品。頭數雖同。名或有異。第一。今名序品。什公雲佛國品。契經正說維摩詰事。欲明其事。先談由序。何故不名序品。乃名佛國。若以寶性問佛。佛說嚴淨佛土。乃名佛國。直欲別明佛國之義。不是序述說淨名之由序也。如法花經序品。明說無量義等七種成熟事。應名成就品。何故名序品。又諸經皆有序品。此何獨無。又以後准前。後名囑累。何故初無序品。第二。今名顯不可思議方便善巧品。什公但名方便品。方便之義。理通大小。今顯大故。應言顯不思議。何得但言方便。又大乘中。方便通權實。此顯權而不實。下位不知。妙用莫方。雲不思議善巧。簡小簡實。不應但名方便品。又梵本有顯不思議善巧。什公何以單名。第三聲聞品。什公名弟子品。菩薩聲聞。二俱弟子。聲聞何故獨得弟子之名。以小對大。應名聲聞。不應名弟子。何況梵本無弟子之言。第五。今名問疾品。什公名文殊師利問疾品。什公以吉祥稱首。標以為名。今者不唯一人。所以總言問疾。既依梵本。實亦無之。第七。今名觀有情品。什公名觀眾生品。卉木無識。亦名眾生。有識名情。不通草木。況梵雲摩呼繕那。可雲眾生。既雲薩埵。故言有情。第八。今名菩提分品。什公名佛道品。菩提覺義。當來佛果。分是因義。此等眾行。成覺之因。又菩提覺義。即是妙慧。分是支義。此是妙慧之支分也。言佛道者。佛是佛果。道是因名。道路之義。取佛之道。義雖可爾。然肇公意。欲以老子之道同佛之道。而以為名。菩提覺義。未伽道義。梵音既違。義亦有濫。豈在佛位而無道也。故應正雲菩提分品。第九。今名不二法門品。什公名入不二法門品。今明不二法門道理。何勞更置入言。什公以淨名不言。謂入不二。妙德等有言。應是入二。總彰不二義。故不須入言。梵本經無入字。第十。今名香臺品。什公雲香積品。佛身香體高妙類於香臺。但言香積。積香所成。而無妙高之義。顯佛土體妙高大故。應名香臺。第十二。今名觀如來品。什公雲阿□佛品。彼品。佛問維摩詰。雲何觀於如來。說觀法身如來等品。後因鶖子請問。方說淨名從阿□佛國來。不唯明阿□佛。今唯言阿□佛。失彼品經宗之意。何但違於梵音。但以方言隔正理虧。義既乖其本宗。名亦如何不謬也。五科品所從者。古科此經。十四品中。種種不同。如古疏解。今科為三。初之一品。說經緣起分。次十一品。正陳本宗分。後之二品。讚授流通分。此經明菩薩權實二益。因果二位。真俗兩諦。空有兩理。述起所因。故初名序。既陳緣起。次述經宗。故次十一品。名本宗分。經旨既深。恐不能傳習。讚過去藥王如來等事。勸授末代。故後二品名流通分。緣起分中。四種圓滿。一序圓滿。即從如是。乃至菴羅衛林。二眾圓滿。即從與大苾芻眾。至蔽諸大眾。三說因圓滿。從時廣嚴城有一菩薩。至便見此土無量功德妙寶莊嚴。四利益圓滿。從當佛現此嚴淨土時。至於品永。雖此一品總皆是序。其初通分。諸經共有。為序義勝。獨得其名。眾者從眾。聖德眷屬輔翼之類。因者所由。寶性獻蓋問佛菩薩嚴淨佛土。佛說二利為嚴淨因。發起正宗菩薩修治身土等行。故名說因。天人聞法。獲果不同。明此差別。名利益滿。序圓滿中。文段有四。勝妙有二。文段四者。一總顯已聞。如是我聞也。二說法時節。一時。三教主。薄伽梵。四說經處。住廣嚴城菴羅衛林。勝妙二者。一廣嚴城。勝餘諸城故。二菴羅林。勝餘諸林故。其城寬大。已勝諸城。樓持莊飾。復妙餘處。果園結實。已勝餘園。常自衛之。顯法可重。表法義弘博。萬德莊嚴。契道果園。深可尊重。故序品有二圓滿也。   說無垢稱經疏第一(本)   說無垢稱經疏第一(末)   經言如是我聞者。如摩訶摩耶經說。佛教安置之所由也。佛地論說。如是之言。依四義轉。一依譬喻。如有說言。如是富貴如毘沙門。如是所傳所聞之法。如佛所說。定無有異。定為利樂方便之因。或當所說如是文句。如我昔聞。二依教誨。如有說言。汝當如是讀誦經論。此中如是。遠則佛之教誨也。近則傳法者之教誨也。或告時眾。如是當聽我昔所聞。三依問答。謂有問言。汝當所說昔定聞耶。故此答言如是我聞。四依許可。如有說言。我當為汝如是而思。如是而作。如是而說。謂結集時。諸菩薩眾。鹹共請言。如汝所聞。當如是說。傳法菩薩。便許可言。如是當說。如我所聞。或信可言。是事如是。謂如是法。我昔曾聞。此事如是。齊此當說。定無有異。由四義故。經初皆置如是我聞。真諦三藏雲。微細律明。阿難昇座。集法藏時。身如諸佛。具諸相好。下座之時。還復本形。勘集藏傳。亦作是說。眾有三疑。一疑佛大悲從涅槃起更說妙法。二疑更有佛從他方來住此說法。三疑彼阿難轉身成佛為眾說法。故經初言如是我聞。為令生信除此三疑。注法花雲。如是者。感應之瑞。如以順機受名。是以無非立稱。眾生以無非為感。如來以順機為應。傳經者。以名教出於感應。故建立如是。注無量義經言。至人說法。但為顯如。唯如為是。故言如是。[琁-疋+止]公雲。以離五謗。名為如是。第一句。如是此經。離執有增益謗。第二句。如是此經。離執無損減謗。第三句。如是此經。離執亦有亦無相違謗。第四句。如是此經。離執非有非無愚癡謗。第五句。如是此經。離執非非有非非無戲論謗。光宅雲。如是。將傳所聞。前題舉一部也。如是一部經。我親從佛聞。即為我聞作詮敘耳。梁武帝雲。如是。如斯之從義。是佛所說。故言如是。長耳三藏雲。如是有三。一就佛。三世諸佛共說不異名如。以同說故稱是。由斯可信。以同說故。二就法。諸法實相。古今不異。故名為如。如如而說。故稱為是。既稱理言。不增不減。決定可信。故稱如是。三就僧。以阿難聞。望佛本教。所傳不異。故名為如。永離過非。故稱為是。又如是者。信順之辭。智度論雲。如是我聞。生信也。信受奉行。生智也。信為能入。智為能度。信為入法之初基。智為究竟之玄術。信則所言之理順。順則師資之道成。由信故。所說之法。皆可順從。由順故。說聽二徒。師資建立。於此信中。略為十釋。一信者。依仁王等經。趣聖位之初因。證諦理之鴻漸。故四十心以信為首。將入聖位。有信根力。有信根故。萬善因此而生。有信力故。四魔不能屈伏。由斯經首創令生信。二依毘婆沙論。信者。食法味之嘉手。學佛法者。如大龍象。以信為手。以捨為牙。以念為頸。以慧為頭。於其兩肩。擔集善法。像所食噉。以鼻為手。故學法者。最初信生。三學者。大商主元規法寶。故初生信。獲彼聖財。顯揚論雲。七聖財者。謂信戒聞捨慧慚愧。信即一焉。四瑜伽論雲。入一切法。欲為根本。起希望故。作意所生。數警覺故。觸所集起。時和對故。受所引攝。領在心故。定為增上。心微寂故。慧為最勝。擇善惡故。解脫為堅固。息纏縛故。出離為後邊。覺道滿故。信既為欲依。故最初令起。五成唯識雲。信如水精珠。能清濁水。能治不信自性渾濁。故宣尼雲。兵食信三。信不可棄。春秋亦言。苟有明信。□掠□□□□□□□驄□□□飀□豬□□j□茶R□□□□□□□□□□D磊□玲□埤□□□□□□□□□礹□□□□D黎□□□賂椹□□□□□埤□□□□埤□□信褓□□□娃□□□□□□穩□□□奅威楷□□送□L□□奈□□逆□誇□騧□□槶□□□□□q禺例逆□酋□□□□□□玲□□□□□妊□逆□□□□□□櫸□妎□j□漶撬芊撳I□□餖逆□□□□j□□□□□□檢□妍□□□□□玲□□□餿□□□褉□□秅粿□□□臨□楦□麗□j□□□D□禭□□埤□誇□覜餺□□□□□□□p埤□□娏騖飀□□禱□□□□□靈嬪□J□j□奐□□j□□□記□□椿祁稀埤□櫚□送飀□□□□禈□□□橁□□□□覈□□□禖□□□□□禶妧□□贊覈□□□□幘□□禖□□埤□送榵□□□□□楅□□餺觭饐□□□□娀埤□詠椸橖□□□□□□□□□□□□□龍□□□禈□□□□□褽□□埤□□□□逆□□誇□□□□j□□□□j□□□□囊埤□槨□□j□□□□□埤□□□□□□□□□□□□椸橖□埤□驙□□□檢□□□□埤□□□z裀□□□騇□梓□襛□□□□囊埤□□姨□□□□□姈J□誇□□□逆□槨□□檢□□送駾飀□□□□椿逆□穛橡隆□□□□椿逆□橛橡復飀□□□□□□□隆飼檢□□□禕埤□□□誇□□□襼□飀□□□□q說慼撮Y□檢□餡阱□飀□穠饅□□□□□□飀□□□□裀□姨□□逆□橠榭□檢□□□觀奾梱□觾飀□□裡□□□□□□□□饋□嬪□飀□橖□□□□□隉慼慼慼慼熱u□□□□□j□橝腹j□H楂□逆□□都□E楰□□□□Ыb□j□□橐□□□誇□□逆□樨□□j□鴃慼慼慼憎央憮屆慼慼慼憎央摯鞢慼慼慼慼慼憤楚慼j□箋□礹裀□騭西□□□□□□裀□饐□□j□榠餺□飀□□□觭飀□妠饐□j□□樁q□□凜樂言□□□□□飀□樂覆露□□姑□□□□鴃慼慼慼慼慼p埤□□禳慼慼撓S蓼□□□練騁襤鞢慼腹慼慼慼慼慼j□姷□□飀□□□□j□□視□□□奐襐□j□□娀□□□□□□j□娀□□□□刺□觸□□□腹慼慼慼慼慼j□奐□□j□楖□□褓樦□□□□□□□□□□檢□□言襤鞢慼慼憤癒慼慼慼摯鞢慼潯紐H□□□鶠摯鞢慼撙{□椸□□□□埤□飯□□j□□檢□□樦□□□謊褽□碌奅馘]□□□□□□□□□飀□□□驒□□□列送馳埤□□祰□□□□婛□□檢□E□□埤□□□覂□□觷□□□D鶴褸□穠駛觔□□□穠駛裀□樦□□□□散□逆□□□秷□□□□□□□□□散□□□□□□奐□□j□□□示□□p娭褸□□□K□□□□橡紐j□□□□逆□姈j□□娏騖騃□□□□E□□□□□飯□□□□駭□E□□埤□□□□□稫楑□飀□姶□樨□□□楚慼慼慼慼暱滿慼慼毅芊慼慼慼慼慼摯f□□椸□j□□駭驒□□□□楈埤□□□□檢□褸□□奐□□□檢□□□p獎□馜□觷□□□□□褸□□穠駛觔□□□穠駛裀□綠□糕楖□□□逆□□□□□□p娭西□椸□□逆□椼□□□矩饈j□奐□□j□樦□□□□□觛觺□□U□埤□□觛觺□U娭觔□□□□□□E□□埤□□□□□□□□□埤□□□□飀□□□□埤□□礸□飀□□□□□□襴□首逆□□□□□□駟□□□□麗□j□□異蝖慼潮q□□□□靈埤□□J□j□H楱□□理□p埤□□□□□□覜□□j□橛□蝖慼潮q□□s□□□□□□□□覜□□j□椸□□□蝖慼撬芊慼潑W妙□□□□□埤□□□榕飀□□□□□□□□D女□□□逆□□□靈媽□J□j□穠馱□□□□□蝖慼慼憤p埤□馭□式慼慼慼慼慼慼毅諢z裀□   經。一時。   贊曰。第二說教時分也。法王啟化。機器咸集。說聽事訖。總名一時。此就剎那相續無斷。說聽究竟。假名一時。論有二解。一者道理時。說聽二徒。離唯現在。五蘊諸行剎那生滅。即此現法。有酬於前。引後之義。即以所酬。假名過去。即以所引。假名未來。並於現在法上假立。即說聽者。五蘊諸法。剎那生滅。前後相生。事緒究竟。假立三世。總名一時。非一生滅之一時也。二者唯識時。說聽二徒。識心之上。變作三時相狀而起。實是現在。隨心分限。變作短長。事緒終訖。總名一時。如夢所見。謂有多生。覺位唯心。都無實境。聽者心變。三世亦爾。唯意所緣。不相應行蘊法界法處所攝。此言一時。一則不定約剎那。二則不定約相續。三不定約四時六時八時十二時等。四不定約成道已後年數時節。名為一時。但是聽者根熟。感佛為說。說者慈悲。應機為談。說聽事訖。總名一時。不定約剎那者。聽法之徒。根器或鈍。說時雖短。聽解時長。或說者時長。聽者亦久。於一剎那。猶未能解。故非剎那。亦不定約相續者。由能說者。得陀羅尼。說一字義。一切皆了。或能聽者。得淨耳意。聞一字時。一切能瞭解。故非相續。由於一會聽者根機有利有鈍。如來神力。或延短念為長。或促多劫為短念。亦不定故。總約說聽究竟名一時。不可別說。亦不定約四時六時八時十二時者。一日一月。照四天下。長短喧寒。近遠晝夜。諸方不定。恆二天下同起用故。又除人等。上諸天等。無此四時及八時等。經擬上地諸方流通。若說四時等。流行不遍故。所以不說四時八時等。亦不定約成道已後年數時節者。三乘凡聖所見。佛身報化。年歲短長。成道已來近遠。所說之法。淺深半滿。各不同故。經擬三乘凡聖同聞。故不別說成道已後若干年歲。然諸經中。有說四時者。涅槃經雲。二月十五日。有說六時八時十二時等。名者涅槃經雲。於其晨朝嚼楊枝時。金剛般若雲。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日正午時說。上生經雲。於初夜分。遺教經雲。於其中夜。寂然無聲。有說成道已後年數時節者。十地經雲。第二七日。於他化自在天王宮摩尼寶藏殿內說。法花經雲。三七日中。思惟是已。趣波羅奈。轉四諦論。又無量義經言。我成道來。四十餘年等。雖有是說。隨一方城。聞見結集。且作是說。仍非初題說法時也。是故但應總說一時。問。處中有淨穢。隨機定說處。時中凡聖殊。何容不別說。答。說處標淨穢。淨穢可定知。說時有短長。聖凡不可准。一會機宜。有利有鈍。長時短時。如何定准。故處可定說。而時但總言。   經。一時薄伽梵。   贊曰。說教主也。佛有十號。此即第十名焉。薄伽者聲。梵謂具德。若有為此薄伽聲。自能破四魔。具六種德。名薄伽梵。且分段生死。四魔者。一煩惱魔。二蘊魔。三死魔。四天魔。百二十八根本煩惱。及隨煩惱。名煩惱魔。有漏五蘊。名為蘊魔。無常死滅。名為死魔。他化天子。名為天魔。此四能破壞善事。能令有情流轉生死。損害深重。偏稱為魔。佛能破之。名薄伽梵。若據化相。菩提樹下。入金剛喻定。破煩惱魔。捨第五分壽。沙羅雙林。入無餘涅槃。破蘊魔。留死三月。為破死魔。於死自在。故能留身。菩提樹下。得成道已。先入慈定。為破天魔。據其實破。十住菩薩。八相成道。能伏天魔。雖此經下歎菩薩德中。八地已上菩薩。降伏魔怨。制諸外道。歎其能。非今始破。又能破四。要是八地以上。故今讚之。非說天魔八地方破。蘊魔者。七地以前。有分段死粗有漏蘊。或未能滅。或初地捨。八地以上。變易生定捨粗蘊魔。若捨細者。要解脫道。得成佛已。四智都圓。有漏方捨。煩惱魔者。不共無明伴類煩惱。十住第四生貴住中。制伏名捨。加行位中。能頓伏捨。分別煩惱種子隨眠。初地斷捨。俱生煩惱。地前漸伏捨。初地以上。能頓伏捨。然有菩薩。七地已前。時時故起。八地以上決定伏捨。金剛心起。種習俱盡。方永斷捨。其所知障分別者。如分別煩惱魔。俱生者。十地之中。地地能斷。六識中者。至金剛心。並第七識。一時俱捨。其死魔者。分段死魔。有入初地受變易身。即便永捨。有至八地方受變易。彼時方捨其變易死。決定成佛。解脫道中。方能永破。今顯世尊四皆破盡。名薄伽梵。故瑜伽雲。坦然安坐妙菩提座。能破四魔。名薄伽梵。又具六德。六德者。佛地論雲。自在熾盛與端嚴。名稱吉祥及尊貴。具足如是六種義。應知總名為薄伽。一自在義。永不繫屬諸煩惱故。二熾盛義。炎猛智火所燒練故。三端嚴義。具諸相好所莊飾故。四名稱義。一切殊勝功德圓滿。無不知故。五吉祥義。一切世間。親近供養。咸稱讚故。六尊責義。具一切德。常起方便。利益安樂一切有情。無懈癈故。由是六德。名薄伽梵。唯此一名。總含眾德。世鹹尊重。故諸外道。皆稱本師。名薄伽梵。由此世尊令諸經首皆置此名。古諸譯經。皆欲省略。不論義之具闕。並安佛名。其十號中。佛為第九。薄伽梵為第十。第十一名總苞九德。故今初唱。而或者改之。安置佛稱。雖所詮不異。能詮名義稍殊。由此。後魏菩提流支法師雲。婆伽婆。語雖稍訛。意無別也。如佛地疏具詳之矣。問。此三身中。何身所攝。答。准處施化。即是化身。菩薩在中。持髻復言。我見土淨。故知通是他受用佛。應化非真。亦非說法者。推功歸本。即是法身。應物之身。不能獨起。必由化生。通自受用。但以由機不同。一處見異。不可定言化報之體。准處言之。定是化佛。故下經言。釋迦如來。隱覆無量尊貴功德。為欲度斯下劣人故。是故現此雜穢土耳。故知是化。今顯主尊法必殊勝。故初經首。置薄伽梵。   經。住廣嚴城菴羅衛林。   贊曰。化處也。此是中印度境。國名吠捨離。此雲廣嚴。舊雲毘耶離。毘捨離。維耶離。皆訛也。此國週五千餘里。國大都城。今雖頹毀。故基尚在。週六七十里。王宮城基。週四五里。宮城西北五六里間。有一伽藍。習正量部。傍有窣都波。佛於此說說無垢稱經。時長者子寶性獻蓋處。伽藍正北三四里。是菴羅女園。持以施佛。佛常於此坐。伽藍東北三四里。有無垢稱故宅。去此不遠。有一神捨。其狀壘博。傳雲。積石是無垢稱現疾說法處。去此不遠。有窣都波。是寶性故宅。去此不遠。有菴波羅女故宅。其大都城。更無別號。以國名名之。以都城名號。是故。國名廣嚴。城亦名廣嚴。住者。遊化所居。目之為住。廣嚴者。廣者寬大。勝餘國之都城。嚴者飾麗。越諸王之宮宇。一俗事豐雕。二真徒博飾。名為廣嚴。表此經義苞羅一切名廣。萬德莊嚴名嚴。菴羅者。天竺有果。名菴沒羅。今語略故。除其沒字。其城有女。以果為名。曰菴沒羅女。有勝園。林樹繁鬱。泉源澄鏡。花草綺靡。山石崔嵬。足以湛心靈。足以進尊聖。其女每修園樹。重而自守。名之為衛。衛者唐音。論其自守其林。故名為衛。女持施佛。佛恆遊息。故以為名。果有當果之徵。衛有寶重之意。顯聞妙法以修行當果決定可期。妙法不可輕。然每勤常令寶衛。所以此處說此深經。乍觀女園。與獻蓋處別。佛在園內。蓋在外陳。標跡南北不同。理亦不為乖爽也。在園處寂。顯離憒鬧自居。標城唱諠。表起慈悲以濟物。故城園雙舉。為利道俗二徒。亦不相違也。舊有解雲。女從菴羅樹生。猶如奈女。故以為名。此解不爾。非所聞故。然法花靈山。般若捨衛。涅槃有金河。此經廣嚴城。各有由矣。問。觀此化處。實乃穢方。梵王何以言我見此土由來淨也。答。令彰佛慈悲。化標穢處。理實菩薩所見。但住淨方。淨穢由於二心。根報化起於凡聖。變佛非定准。處亦可知。不可淨穢雙彰。但標一化之處。義准三土。亦不相違。以佛定土。理誠可悉。   經。與大苾芻眾八千人俱。   贊曰。自下第二。眾圓滿也。初總略以四門分別。一彰來意。二顯權實。三定多少。四眾次第。來意有五。一證經可信。拂彼三疑。一疑慶喜自談。二疑從他聞說。三疑非佛所演。今舉時眾。證法無疑。令生信故。智度論雲。說時方人。令生信也。二顯德尊高。佛德尊高。大眾奔會。佛居於四眾。映蔽群生。若帝釋臨天。梵王處定。故經下雲。譬如大寶妙高山王。處於大海。巍然迥出。佛踞師子勝藏之座。顯耀威光。蔽於大眾。亦復如是。三彰後發揚。鶖子生疑。大千變淨。妙祥道備。佛遣對揚。二聖為發起之先。八部為隨信之後。四當機獲益。八部四眾。有發無上之心。菩薩聲聞。成剋菩提之意。隨緣語道。著在經文。如上已陳。故不繁引。五輔翼瞻仰。軌範引攝。佛地論雲。菩薩聲聞。輔冀圓滿。八部四眾。眷屬圓滿。皆由慈悲廣起。安忍普資。鹹便便有靈。誰不奔挹。諸眾集。為。引餘生發心。經既具陳。復勸令時發意。夫來佛所。略有二緣。一為瞻仰。二為聞法。機熟者。會道於當時。未熟者。發心於即日。顯權實者。准佛地經。淨土中說聲聞八部。並是諸佛菩薩化作。莊嚴道場。引攝眾生。令發妙意。無量壽經雲。其水鳥等。皆佛化作。准此經中。一切菩薩。生此土者。亦隱勝德。起堅固悲。隨類生攝。故知佛居穢土。聲聞為實。菩薩為權。佛居淨方。聲聞為權。菩薩為實。准處淨穢。其義可知。餘眾實權。理難準定。准有方丈天女。取食菩薩。經文稱化。餘類難知。定多少者。凡聖而論有二。菩薩聲聞為聖。餘眾為凡。或初後眾。本在菴園。為初眾。無垢稱之所持來至園。為後眾。部類而論有三。一大聖眾。二八部眾。三四部眾。前後一切菩薩聲聞。為大聖眾。一切有威德凡類為八部眾。釋梵護世等。入八部中天。故不別說。若在人趣。入道居俗。有戒行之流。名四部眾。或為四眾。第三此方諸天眾。餘三如前。前後合有九眾。初有七眾。一聲聞眾。二菩薩眾。三他方梵王眾。四他方帝釋眾。五威靈八部眾。六此方諸天眾。下經八部眾下。列釋梵護世等故。舊經無之。七戒行四部眾。後有二眾。一無垢稱眾。菩薩行品中。掌持至佛所。香臺品中。妙香國有九百萬菩薩。與飯俱來。入維摩詰捨。又為長者主月蓋從八萬四千人。來入維摩詰捨。此皆後與無垢稱俱來。入無垢稱眾。二妙喜世界眾。即阿□佛國。無垢稱在佛所。以神通力。掌持至此。別而為論。有十九。一聲聞。二菩薩。三他方梵王。四他方帝釋。五餘天。六龍。七藥叉。八犍達縛。九阿素落。十揭露荼。十一緊捺落。十二莫呼落伽。十三此方梵釋眾。十四苾芻。十五苾芻尼。十六部波素迦。十七鄔波斯迦。十八無垢稱眾。十九不動佛眾。於中有四門眾異。一三界。無無色。仁王具有。此經無之。機宜未熟。於法無緣故。二五趣。無地獄。陀羅尼經具有。此經無之。修大乘心。必容豫之所。地獄無暇。故此不來。明咒威神。本為拔苦。故說陀羅尼。有地獄眾。三君臣。無二王。法花具有。此經無之。輪王小王。二俱不列。四三乘。無獨覺。仁王具有。此經無之。獨覺多出無佛之世。時無機熟。所以不舉。眾次第者。佛地論有釋。今有四義。一形相不同。二坐有近遠。三戒行有異。隨類化生。四令諸菩薩於聲聞眾捨憍慢故。此乃聲聞菩薩次第。餘眾次第。隨應當知。初列眾中。有四圓滿。一行圓滿。二數圓滿。三功德圓滿。四威儀圓滿。行圓滿中有四。一聲聞。修小乘行。苾芻為名。二菩薩。修大乘行。以菩薩為目。三諸菩薩。常隨類化。身相不定。故名菩薩。四聲聞形定。說為苾芻。數圓滿者。聲聞八千。菩薩三萬二千等。功德圓滿者。皆為一切眾聖所識等。攝別合有四十一句是。威儀圓滿者。爾時世尊。無量百千諸來大眾等是。此四圓滿。菩薩具足。聲聞有三。一行滿。名苾芻故。二數滿。八千人等。三威儀滿。同前菩薩。今顯菩薩具內外修。故偏顯德。聲聞不爾。略不歎德。不同餘經。他方梵王及天帝釋。具二圓滿。一數。二威儀。不以行為名。不歎其德故。苾芻等四眾亦二。一行。二威儀。不歎其德。不標數故。餘八部眾。唯有其一。謂威儀滿。不以行為名。不歎其德。不列其數故。眾成就中。文復有二。初列大眾。後辨威儀。列眾有二。一聖。二凡。菩薩聲聞為聖。八部四眾為凡。或為三。一大聖眾。二八部眾。三四部眾。或為六。如前說。聖眾為二。一聲聞。二菩薩。此初也。佛共兼會。名之為與。大有五義。一名稱大。大眾大人所知識故。二位次大。皆住聖果。非凡位故。三功德大。或諸漏盡。證智斷故。四修行大。求大菩提。修廣業故。五徒眾大。八千人故。梵雲苾芻。此有五義。一怖魔。創心出家。四魔怖故。二乞士。以乞自活。濟自他故。三淨命。離五邪命。明正三業故。四淨戒。住戒威德。曾不缺故。五破惡。修道獲果。斷煩惱故。僧伽名眾。證理法事。二俱和故。學無學數。合有八千。與佛同處。復名俱也。   經。菩薩摩訶薩三萬二千。   贊曰。下明菩薩眾中有四。一標類舉數。二歎彰功德。三別列名。四牒總結。如是等上首菩薩下是。此初文也。菩薩摩訶薩。類也。三萬二千。數也。菩提薩埵。略言菩薩。合有四釋。一菩提覺義。智所求佛果。薩埵有情義。則所度眾生。攝論雲。以菩提薩埵。為所緣境。故言菩薩。菩薩所修自他二利。二利即二行。故以為名。又菩提如前。薩埵有情義。謂諸菩薩。猶有異熟識。故得名有情。求大菩提之有情者。簡異所餘諸有情者。故名菩薩。又菩提如前。薩埵勇健義。不憚處時。不吝財命。求大菩提之勇健義者。簡餘生死之勇健者。故名菩薩。故攝論雲。有志有能。故名菩薩。十一面經雲。菩提即般若。薩埵謂方便。法花雲。諸佛所證。甚深難解。有所言說。意趣難知。即有智慧。及有方便。有實智。權智。真智。修智。理智。事智。自利利他。故名菩薩。摩訶薩埵。略言摩訶薩。摩訶大義。薩埵如前。為簡二乘地前凡類。乃簡七地已前菩薩。故立大名。是等皆是八地已上。非前位故。三萬二千。現所機會。但標上位。下位准知。故不標別。   經。皆為一切眾生所識。   贊曰。自下第二。彰歎功德。於中總有四十一句。初四十句。別歎功德。後一句。總結德深廣。卒陳難盡。舊經但有三十八句。此中第十句。念定總持無不圓滿。第十一句。建立無彰解脫智門。舊經合雲。心常安住無礙解脫。此第三十一句。正直審諦柔和微密。舊經脫之。此第三十四句。獲無等等佛智灌頂。第三十五句。近力無畏不共佛法。舊經合雲。近無等等佛自在慧十力無畏十八不共。所以但有三十八句。古人亦有十地別科。此中但讚八地以上。或第十地因位究竟。非讚前位。非七地前神通成辦。永離障纏。總持等滿故。其間文句疏謬。至文當釋。此中。初有四十句。別歎德中。分為二十一種殊勝功德。初二句。他悉外化德。次二句。他護自護德。次三句。利他繼他德。利他中有二。說法善友為二句故。次二句。降惡人法德。次三句。內德外辨德。內德有二。能發所發為二句故。念定總持。為能發因。解脫智門。為所發果。智由念定總持起故。次二句。行成智滿德。六度行成。三無生忍智滿。次二句。說法達理德。次二句。知根能伏德。次三句。因嚴果遂德。果遂有二。獲妙體離惡嚴為二句故。次二句。名高信重德。次二句。法勝音妙德。次一句。離邊會中德。次二句。決定深大德。次一句。超出情計德。次二句。積善離惡德。次二句。達理證真德。次二句。紹位繼道德。次二句。不住二邊德。除惡趣。越深坑。棄緣起。分生死。為二類。並不住生死邊。示現趣生。不住涅槃邊。次一句。應病說藥德。次一句。內外二嚴德。次一句。自他不虛德。准義依文。且為此制。諸有智者。如理應知。又四十一句。別歎德中。應一一為名。皆為一切眾望所識。此歎菩薩。德大位高。智者所識。殊勝功德。國王大臣長者居士。諸有德藝。所推望者。即是翹楚。鑒別人物。名為眾望。今諸菩薩。為此一切眾推望者之所識知。譬如垂耳長鳴。王良見識。此諸菩薩。位大德高。人物所識。亦復如是。非諸凡愚所能識悉。縱餘識悉。未以為珍。如智度論雲。天王人王大人所識。今此要在人物所識。又此菩薩。皆為一切大眾瞻望。大眾識悉。二義俱得。舊雲眾所識知。乃冗此義。   經。大神通業修已成得。   贊曰。此歎利他妙用功德。能遍十方。起難思化。因已辦故。業者事業。作用之義。體即神通。菩薩事業。利他作用。即神通故。成唯識論第九卷中。解第十地二愚。一大神通。即所起事業故。舊經雲。大智本行皆悉成就。文言雖總本行。亦即神通利物。   經。諸佛威德(至)能攝正法。   贊曰。上二句。修行廣大諸佛攝受功德。下二句。輕身重道含持妙法功德。八地以上。於諸行中。能修諸行。於無相海。任運進修。十方諸佛。舒手摩頂。以神通威。用福慧德。於一切時。增如其力。任持不捨。故名修行廣大佛攝受德。舊雲建立。便無是義。法城有二。一法即是城。此諸菩薩。如守城者。常外捍御。不令損壞。諸佛法教而修行者。名城中人。城者。防援外御之義。防援城內諸修行者。外御四魔。不令侵橫。故法名城。或復正法。如城中人。菩薩如城。菩薩善為護法之城。此諸菩薩。捨身命財。護持正法。能攝正法。即勝鬘經。攝受正法。正法有四。教理行果。於此四中。並能攝受。領納屬己。或復攝持。曾不暫捨。隨其所應。於四法中。並能攝之。於法能學能說。於理能觀能達。於行能修能習。於果能知能證。或斷一切惡。修一切善。度一切生。名攝正法。凡所修善。皆攝正法。凡所棄惡。皆攝正法。凡所利生。皆攝正法。故勝鬘雲。攝受正法者。即是無量得一切佛法。攝八萬四千法門。捨身命財。攝正法故。此中善字。不但善護法城。通下亦能善攝正法。或善別說。不須通下。以護法城。復能攝之故。是輕身重道含持妙法功德。   經。以大師子(至)周遍十方。   贊曰。廣大說法覺悟功德。下雲。演法無畏。猶師子吼。乍觀與此中覺悟義同。下以說法決定無畏。如師子吼。今以覺悟眾生。令增道意。如師子吼。故不同也。師子吼時。能為十一事。涅槃經雲。一為破諸實非師子詐稱師子。二自試身力。三自淨住處。四令了知處。五令群輩無怖畏心。六眠者得寤。七令諸禽獸不得放逸。八令諸獸鹹來歸附。九為調伏大香象等。十為教諸子。十一莊嚴眷屬。此諸菩薩。為師子吼。亦復如是。一為摧魔軍。二為現眾力。三開佛行處。四為邪見作歸依處。五為安撫怖畏眾生。六覺悟無明睡眠眾生。七行惡法者為作悔心。八開示邪見。令諸眾生知六師等非正師子。九為破諸富蘭那等。亦令二乘生變悔心。十教五住諸菩薩等生大力心。十一為令正見之心。於邪見者。不生吝心。由諸菩薩能摧伏故。以大師子吼聲敷演。敷謂開發。警悟初機。演謂廣談。覺察根熟。既住十地。能遍十方。雲雨說法。其說法聲。遠播十方。美妙音聲。名為美音。遐者遠也。振者揚也。世尊之聲。廣音具足。隨眾大小。無不等聞。此諸菩薩。隨眾十方美音亦遍得廣音故。舊雲名聞十方。與下名稱高遠。有何差別。可言名者說法音聲。便無此失。   經。為眾生(至)能使不絕。   贊曰。上二句。三種慈悲拔濟功德。下二句。統嗣法王不斷功德。慈悲喜捨。各各有三。一有情緣。作假有情想。二法緣。不見假有情。唯見蘊等法。三無緣。於彼法中。亦離分別。唯見其如。或法緣者。緣十二分教。無緣者。不見有情及法二種。而行慈悲喜捨。不見身外有定眾生。眾生即已。故行慈悲。為不請友。譬之父母。憐救於子。不待請故。已前諸位。或待他請。方救濟之。未能任運為不請友。此皆任運慈悲深故。長阿含說。有四惡友。一如親惡友。畏而伏之。實無親意。二美言惡友。言順意違。三敬順惡友。心雖敬順。然於所作。善惡皆從。無相諫心。四者惡友。為惡事伴。或同飲酒。博獻婬逸。及歌舞等。此四友中。各各有四。而應遠之。有四善友。一止非善友。惡事相止故。二慈愍善友。苦事相憐故。三利人善友。樂事相與故。四同事善友。善事相同故。一一之中。各有四種。皆應親近。此諸菩薩。為諸眾生。此四善友。此中三寶。略有二解。一同體三寶。種謂種子。即如來藏。佛無漏因。此諸菩薩。修此種子。令不斷絕。常勤證會。二別體三寶。有為無為。自利利他。隨其所應。三佛。四法。十地僧等。此諸菩薩。修此三寶之種。及展轉教人。令不斷絕。如花嚴經明法品中。有三重釋。發菩提心。佛寶不斷。開說正法。法寶不斷。受持戒行。僧寶不斷。自他俱爾。   經。降伏魔怨制諸外道。   贊曰。此顯能摧怨敵功德。魔謂四魔。或種八魔。涅槃經說。前四加四倒懷四德故名魔。魔即是怨。為法怨故。降伏諸魔。如別章解。其四倒魔。是分別法執。初地永斷。地前漸伏。制者制御。如制牛馬。由具智辨。能伏外道。由近十力。能伏天魔。近四無畏。能摧外道。   經。永離一切障及蓋纏。   贊曰。此顯菩薩離染功德。障謂障礙。此有二種。一煩惱障。二所知障。煩惱障。以三界見修所斷。根本百二十八煩惱。及隨煩惱為體。所知障。以三界見修所斷。一切能障於智。貪癡慢等。為其體性。頭數多少。如煩惱障漸頓伏斷。皆如論說。此諸菩薩八地之位。一切六識二障現行。皆已伏盡。或種已斷。故言求離。蓋謂蓋覆行者之心。令不清淨。此有五種。一貪慾蓋。二嗔恚蓋。三惛沈睡眠蓋。四掉舉惡作蓋。五疑蓋。此五為三時障。貪慾五境。能障出家。既出家以。前犯邪行。有覺悟之。嗔恚為障。不用覺悟。更生嗔恚。若不犯邪行。學定慧時。後三為障。初學止心。惛睡為障。次學舉心。掉悔為障。若住捨位。疑能為障。障此五憎。故立為蓋。纏謂纏繞。數數現起。纏繞行者之心。故立為纏。此有八種。謂無漸。無愧。惛沈。睡眠。掉舉。惡作。嫉。慳。初二障戒。次二障定。次二障慧。後之二種。障自他利。諸出家者。於自他利。吝妒門中。數現起故。二障已攝一切染盡。於中據勝。偏舉蓋纏。三漏。四取。身繫結縛。皆准已離。舊雲悉已清淨。文意難知。即二障盡。   經。念定總時(至)解脫智門。   贊曰。上二句。能以少法廣含多義功德。下二句。顯無漏離縛殊勝功德。念謂明記諸所作事。如瑜伽五十七釋契經說。念等念隨念。別念不忘念。心明記無失。無忘無失法。此義如瑜伽攝異門說。定謂於境心不嬈亂。五十七雲。令心注。等住安住與近住。謂調寂靜寂止。一趣等持性。此如對法論第十說。總持者。陀羅尼也。念慧為體。能以少功廣含多義。能總任持。名為總持。此有四種。一法。二義。三能得菩薩忍。四者咒。由念明記。成無忘失。定無亂錯。常居一趣。總持苞含。易可受說。故以少法。能苞廣法。解脫智門者。謂無漏智。離有漏縛。故言解脫。解脫即無障。無障解脫。以智為體。智即是門。智門。能入三性境。故瑜伽論雲。若以解脫門言之。出世正智所攝。顯揚論雲。但言空無願無相。通有漏無漏。若定若散。聞思修慧。若言空無願無相三摩地。通有漏無漏。唯定非散。唯修慧非聞思。若言空無願無相解脫門。唯無漏非有漏。唯定非散。唯修慧非聞思。今言解脫。故唯無漏。空門。緣所執。彼無體故。無願門。緣依他。不於三界願求故。無相門。緣圓成。觀真如為無相故。或三解脫門。皆能緣三性。或十六行。種種不同。如樞要及瑜伽第十二抄。古經。二句合雲。心常安住無礙解脫。無礙即無障。解脫即智門。可謂建立無障解脫智門。其心常安住。乍觀。常安住彼無礙解脫。然即是定。略無今念及總持二。合今二合。為古一句。仍義不全。   經。逮得一切(至)陀羅尼辨。   贊曰。此說成熟六辨功德。一無斷辨。連環不息故。二殊勝辨。不可屈伏故。三念辨。憶說法事故。四慧辨。分折諸法故。五等持辨。巧說諸定故。六總持辨。於一字等中。說諸義等故。既非四無礙解。亦非七辨。故別成六。下一辨字。貫通上中。此第六辨。四無礙解中。法義所攝。前之五辨。並解第攝。此第一。七辨中。第四無斷盡攝。此第二。七中第七攝。一切世間最上妙故。此第四。彼第五。無疏謬故。念定皆通。隨其所應。後智為體。舊經雲。念定總持辨第不斷。念定總持為三。辨才不斷之言。應為一辨。闕勝慧二。古翻意說上三種。辨才不斷。非不斷辨也。   說無垢稱經疏卷第一(末)   天保六乙未中冬第八日寫之於愛智寮釋遊識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82 說無垢稱經疏   說無垢稱經贊卷第二(本)   大慈恩寺沙門基撰   經。皆獲第一(至)波羅密多。   贊曰。此顯能到彼岸功德。即是十種波羅密多。第一者。顯其十度。皆能具修。純是無漏。然此十度。在地前位。於一行中。唯修一行。唯是有漏七地以前。於一行中。修一切行。通有無漏。八地以上。一切行中。修一切行。唯是無漏。勝前位故。皆名第一。十度者。一布大。二淨戒。雲調伏寂靜。屍羅者。即淨戒也。廣律毘奈耶名調伏。調和控御身語等業。制伏滅陰諸煩惱故。寂靜者。寂身語意。靜六根中。諸惡戒故。屍羅者。清涼義。當得涅槃清涼義故。或戒自體。能除煩惱惡業熱故。屍羅是體。調伏寂靜。是戒功能。三安忍。四正勤。正勤即精進。五靜慮。禪定也。六波若。七方便善巧。八妙願。九力。十智波羅密多。古經闕願。仍以第十第六合說。無不具足。意亦含故。應舉初一。具足例餘。若爾何勞更別列也。六度合以五門分別。一釋名。二出體。三釋相。四辨果。五諸門通局等 一釋名者。梵雲始迦波羅蜜多。始迦十也。波羅彼岸也。蜜多離也到也。總雲十離到彼岸。十者數也。彼岸有五。一所知。二都。三理。四行。五果。由此十行。能了一切空有境盡。能解一切五明教盡。能達一切真俗理盡。能修一切福慧行盡。能證一切菩提果盡。名到彼岸。菩提菩提斷。俱名菩提。菩提涅槃。並名菩提故。於五境中。有少不盡。不名到彼岸。離者遠離。由此十行。能離生死五蘊等法。能到所知五種彼岸。名十波羅密多。大般若中。作如此解。帶數釋也。釋別名者。能裂慳吝。名為佈施。乃至決斷諸法事理。名之為智。佈施即波羅蜜多。乃至智即波羅蜜多。皆持業釋也。二出體性者。佈施有三。謂財施。法施。無畏施。貪苦良田。惠奉珍物。處生死者。惠以正法。怖懼眾生。惠以無畏。俱以無貪及彼所起三業為性。此體有二。一無貪。二思。三業即思故。戒有三種。謂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別解脫戒。能離眾惡。名律儀戒。諸有自利所修諸善。名攝善戒利樂眾生所有三業。名饒益有情戒。此三俱以受菩薩戒時三業為性。此體唯思。忍有三種。謂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諦察法忍。他為惱亂。能受不瞋。修行逼迫。能安不退。聞法諦理。能印不疑。初即無瞋。次忍即精進。後忍即審慧。三復總以三業為性。體即四法。一無瞋。二精進。三慧。四思。精進有三。謂被甲精進。攝善精進。利益精進。如契經說。住有勢有勤。有勇健堅猛。於諸善法中。常不捨善軛。輪作五名。謂被甲。加行。無下。無還。無足。如次配經五種精進。被甲精進。即初有勢。餘四精進。皆是攝善。雖攝五盡。並為自利。濟益他時。不生懈倦。名利樂精進。此三以勤及彼所起三業為性。體唯二法。一精進。二思。靜慮有三。謂安住靜慮。引發靜慮。辨事靜慮。現法樂住定。名安住靜慮。引發神通定。名引發靜慮。轉大地為金銀。反巨海為蘇酪。等施諸貧乏。名辨事靜慮。此三但以靜慮為性。體唯是定。般若有三。一生空無分別慧。二法空無分別慧。三俱空無分別慧。方便善巧有二種。謂迴向方便善巧。拔濟方便善巧。願有二種。謂求菩提願。利樂他巧願。力有二種。謂思擇力。修習力。智有二種。謂受用法樂。成熟有情智。此五皆以慧為其性。或第八願。以欲勝解及信為性。並慧為性。如是十度。合以九法為性。一無貪。二思。三無瞋。四精進。五慧。六靜慮。七欲。八勝解。九信。遍行一。思也。別境四。欲。勝解。定。慧。善有四。信。精進。無貪。無嗔。或身語色。即通無表。合十法為體。三釋相者。要具七種最勝攝受。方成十種波羅蜜多相。一安住最勝。謂安住菩薩種姓。無種性修。非為度相。二依止最勝。謂要依止大菩提心。若無道心。雖修非度。三意樂最勝。謂要悲愍一切有情。不悲有情。雖修非度。四事業最勝。謂要具行一切事業。且如施時。要信心至心。隨時自手如法行施。或具六義。一無所依施。解脫捨故。回向涅槃。無所繫著故。二廣大施。舒手施故。殷重廣施故。三歡喜施。樂棄捨故。施前。正施。施後意悅。無追悔故。四數數施。祠□施故。一向如法。不以凶暴積集財物。施時數數周遍捨施物故。五田器施。捨圓滿故。謂於福田而奉獻故。六攝受眷屬施。於惠施中。樂分佈故。謂於父母妻子等所。時時平等而分佈故。非理求財不以施人。物不淨故。置羅機網不以施人。損眾生故。刀杖毒藥不以施人。害眾生故。音樂女色不以施人。壞淨心故。以要言之。一切不如法物。皆不應施。如是等。名事業最勝。五巧便最勝。謂要無相智所攝受。如不見施者施物受者。三事體空。三輪淨故。即般若雲。以不住相相應行佈施。故住相修。雖修非度。六回向最勝。謂要回向無上菩提。若不求此。雖修非度。七清淨最勝。要不為二障間雜。三時無悔。方成度故。煩惱若間。雖修非度。四辨果者。有漏有四。一異熟果。二等流果。三士用果。四增上果。不證無為。無離繫果。無漏有四。加離繫果。除異熟果。異熟果者。有漏善惡。能感得故。若十地等中。二互相資。通得五果。此五果相。至下當知五諸門分別者。於中復以五門分別。一次第。二離障三癈立。四修相。五純雜。如成唯識第九卷釋。   經。成無所得不起法忍。   贊曰。此第十四相續無生法忍功德。清辨釋曰。世俗故有。勝義空空者無所得也。觀法本空。何有生等。觀此無生。而起觀智忍。名無所得不起法忍。護法等雲。遍計所執。雲人法有。名有所得。今觀彼空。名無所得。起者生也。忍者智也。於三性上。觀所執無。名無所得。體既無有。何有生等。觀此不生法。而起忍可之智。即三無生忍也。一本性無生忍。觀遍計所執。人法二相。本無體故。二自然無生忍。觀依他起。唯假因緣。非自然生故。三惑苦無生忍。觀於真如。惑者本無生故。此三無生忍。地前學觀。入初地證。八地相續。今復任運自在成就。故與成名。   經。已能隨轉不退法輪。   贊曰。此顯能說上住功德。轉謂移轉。體即聖道。謂佛昔於他處受得。今為他說。名之為轉。菩薩遂佛。亦能移轉。故名為隨。轉輪者摧壞義。破二障故。不定義。而復往故。圓滿義。轂輞輻等皆圓滿故。八聖道具三義。故名為輪。法輪有五。一法輪體。謂八聖道。二法輪因。謂此教及念住等。得聖道因。三法輪眷屬。謂萬行福慧。四法輪果。謂菩提涅槃。五法輪境。謂真俗諦理。轉者動顯運起之義。動宜玄教。顯揚妙理。運聖道於聲前。起圓智於言後。故四法寶皆名為轉。不退有二。一已得不退。此初地得。於未得法。尚未能修。名之為退。二未得不退。八地方得。於未得法。任運能修。今具二不退。要八地後。故能轉之。或四不退。一信不退。十信第六心。不退生邪見。二位不退。謂十住第七住。不退作二乘。三證不退。謂初地上。已證得法。永不退故。四行不退。謂八地上。於一切行。不退修故。今隨其位。能轉具足此之四位。四不退轉法。要八地後故。   經。鹹得無相(至)諸根勝劣。   贊曰。上二句。顯得決定法功德。下二句。顯得根上下智力功德。妙印有二。一有差別。謂三法印。一諸行無常。二涅槃寂靜。三諸法無我。此通大小二乘法印。二無差別。無相理為能印。所轉教法輪為所印。鹹者皆也。得者獲也。由諸菩薩任運得無相理妙印所印之教。所以能轉不退法輪。未任運得無相理妙印所印之教。畢竟不能轉不退法。此以下句。釋上二句。如是便無四十一句。若依第二解。便成四十一句。無相妙印。即無相教。教之所印。謂無相理。此諸菩薩。皆任運得無相教印所印之無相理。前修十力。雖分已得。尚未圓滿。此大菩薩。皆於十力。第四力中。圓滿得之。名為善知有情根品。以舊經初雲善解法相。由解法相能詮無相法教。故能隨轉不退法輪。義諸菩薩。善解一切法之真體。謂任運得無相之理。相者體故。雖知二解。今符新教。義理疏脫。智者當知。   經。一切大眾(至)得無所畏。   贊曰。顯能謂伏難化功德。如三迦葉。謂得道真。一切大眾。所不能伏。此諸菩薩。皆能調伏。彼既被屈。更無返詰違逆菩薩。是故菩薩得無所畏。舊經雲。蓋諸大眾。即是邪見。諸難化者。惡名惡解。蓋大眾故。菩薩降之。或謂菩薩智辨兩成。蓋諸大眾故得無畏。   經。已積無盡福智資糧。   贊曰。此顯位運因圓滿功德。地前之位。已善積集福慧二因。七地以前。有漏無漏間雜修作。八地已上。第六識中。純無漏修。任運相續。故言已積無盡資糧。舊雲。以修其心。不但修心。身亦修故。   經。相好嚴身(至)所有飾好。   贊曰。上二句。內體端嚴殊勝功德。下二句。棄世莊嚴果好功德。諸相隨好。第八識變諸異熟果。初地分得。第六意識。亦變無漏。八地已上。相好圓明。有漏無漏。相續殊妙。故言相好色像第一。諸相隨好。以眼根舌根身根男根四根依處。及舌根為體。故言色像。得上味相。舌根為體。眼如青紺牛王睫等。眼根依處。舌□面輪。舌根依處。身皮金色等。身根依處。勢峰藏密。男根依處。餘準可知。世間業青。七寶什物之所莊嚴。翫好雕飾。名為飾好。今大菩薩。觀之無益。返為損害。一切盡捨。以德內嚴。不修外飾。   經。名稱高遠踰於帝釋。   贊曰。令譽遐振殊勝功德。而利天主釋迦提婆因達羅者。釋迦能姓。提婆天也。因達羅帝也。天中帝主。姓釋迦。故號帝釋。名憍屍迦。如餘經中具明本緣。以崇佛法。他方菩薩。上界天等。名多皆悉聞名。踰者越也。菩薩名聲。更越於彼。十方一切皆聞名故。但以翻譯之人。說帝釋居於須彌。執筆者遂即錄之。為此舊經乃雲踰於須彌。其須彌山。他他之天。尚不知有。何況其餘。   經。意樂堅固(至)得不壞信。   讚曰。任運決定得於事理不疑功德。三二句。舉喻。下二句。顯體。意樂者。以信勝解二為得體。設有惡魔及諸外道。種種但壞。決定堅固。難壞難但。譬如金剛。極堅牢故。遂不墮破。故於佛法。得不壞信。佛法僧戒。此之四種。總名佛法。得不壞信。信四法故。即論所云四證淨也。或法真理。名為佛法同體三寶。今任運得此不壞信。初地雖得。尚於華中而有猶豫。此猶豫者。異熟生攝。八地已上。一切決定。今舉勝法。稱不壞信。信於一切。但言四者。據勝境說。俱捨論雲。信三寶者。離惡道因。信於戒者。離賤貧因。故此偏故。舊但有喻。義便不足。   經。流法寶光澍甘露雨。   贊曰。說法破惡生善功德。流演法光。照破癡等暗。淡注教法雨如甘露者。長諸眾生善根牙故。或教法為說為文光。照顯理故。義如甘露。可味重故。此亦如雨潤萌牙故。   經。於眾言音微妙第一。   贊曰。既說法音聲勝妙功德。說法聲韻。如頻迦音。於一切眾生聲中第一。微者密也。善說深義。妙者好也。哀雅可愛。佛有五種美妙音聲。一甚深如雷。二清徹遠聞。聞者悅樂。三入心敬愛。四諦了而解。五聽者無厭。此具後四。故說言音微妙第一。即是三十二中。梵音聲相。功德最大。如經校量。   經。於深法義(至)見習相續。   讚曰。顯達中道功德。緣起者。待緣而起。亦名緣生。此有三種。一受非愛道緣起。即十二緣生。五蘊為性。善惡趣中。能顯現故。謂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二受用緣起。即六識身為性。能受用境故。三自性緣起。即是本識為性。生死緣起之自性故。此三緣起。理妙難解。名深法義。法義弘博。名為廣大。昔凡夫位。由迷中道緣起法故。便起常斷二邊鄙見。執無因起。如涅槃常。名常見。執後世果空無所有。名斷見。此之二見所熏習種。在於本識。相續不斷。今八地上。離分段生。達於中道三種緣起。二見現行種子習氣。相續便滅。法執二見斷。煩惱見隨捨。此常斷見現種相續。是迷緣起邊鄙之法。故達中道緣起之時。彼皆永滅。舊雲斷諸邪見。本無此文。古人謂二見體即邪見。理未必然。不正名邪。二見亦是非四見之邪。唯損減見故。   經。演法無畏(至)乃如雷震。   贊曰。上二句。顯處眾說法無畏功德。下兩句。顯演法音聲深大功德。由諸煩惱不深。無明皆已不行。亦無分別我他勝於己。處眾說法。不是有能過自身者。是故無畏如師子吼。講說談論。其聲若雷。隱振隱振。深而大故。前五音中。此第一也。   經。不可稱量過稱量境。   讚曰。此顯德大妙逾心議殊勝功德。稱謂言說。量謂心度。謂大菩薩。聖德廣大。微妙難知。言說不可稱。情度不可量。非七地已前說思所及。故非稱量之境界也。此以下句。釋於上句。由過彼境故。言不可稱量。八地以上。剎那剎那。轉增進故。初一剎那。過前二劫所修一倍。二念二倍。乃至上倍。過前無數。故非七地以前稱量。舊經脫稱。義仍難解。   經。集法寶慧(至)柔和微蜜。   讚曰。上二句。歎獲聖寶功德。下二句。顯離惡法功德。教理行果。法可貴重。名之為寶。於法寶中。慧為上首。此能引導一切法故。八地以上。於一切法。能堪能思能持。三慧久積。名之為集。慧既久積。是故能為大引導師。若無慧者。不能為導師。或聖者財寶。即七聖財。謂信戒聞捨慧慚愧。雖具此法寶。慧為上首。久已積集。能為導師。古經雲集眾法寶。文總無慧。難為導師。不謂不憍名正直。不粗不疏名審諦。不□不戾名柔和。達細知深名微密。此下二句。古經所無。   經。妙達諸法(至)甚深實義。   贊曰。此歎能了真理功德。諸法真理。名甚深義。難以世俗慧見。分別心知。推求慧見。世俗智知。凡夫心見。二乘心知。眼識所見。餘識所知。此等諸法。今諸菩薩。皆能妙達。後得智達俗。正體智達真。   經。隨入一切(至)意樂所歸。   贊曰。此歎乃達空有所歸宗極功德。護法宗雲。入者證解。有者有為無為。無者我及我所。即是三性。趣謂意況有趣無趣。意樂者。即緣有無之心。所歸者。謂中道道理。名有無趣意樂所歸。謂無漏智。是有無趣意樂。此無漏智所歸。即真如境也。諸佛所說有無所趣意樂。究竟所歸。真如之境。菩薩皆能隨入證解。此顯能達三性理也。清辨解雲。世俗諦有。勝義諦無。無者空也。此之二趣意樂。究竟所歸。即真空理。此諸菩薩。能隨證入。舊雲善知眾生往來所趣及心所行。便非此理。或往來者。分別搆畫。心所趣者。空有三性及心所行。歸真如三性。究竟心所行故。心即意樂。雖有此解。理路猶疏。   經。獲無等等(至)共佛法。   贊曰。上二句。歎將紹佛位功德。下二句。顯已鄰佛德功德。大覺世尊。名無等等。無齊可齊故。第十地菩薩。座大寶蓮花。十方諸佛。如王子受職法。以佛智水。灌灑心頂。令受佛住。今獲此位。顯紹尊故。力者十力。畏者四無所畏。不共佛法者。十八佛不共法。十力。略以五門分別。一爾名。二出體。三行相。四次第。五諸門。辨名有二。一列。二釋。列名者。一處非處智力。二自業智力。三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四根勝劣智力。五種種勝解智力。六種種界智力。七遍趣行智力。八宿住隨念智力。九死生智力。十漏盡智力。釋名者。初總。後別。總名力者。能摧怨敵我。不可屈伏義。瑜伽菩薩地第四十九五十。及抉擇第五十七。菩薩藏經第五。顯揚第四。對法第十四。並大般若經。皆釋此相。與一切種利樂有情。功能相應。畢竟勝伏一切魔怨。大威力故。說名為力。故以能摧難屈名力。對法雲。善降眾魔。善記問論。故十名力。十者是數。力用不同。有此十種。故名十力。依六釋中。帶數釋也。釋別名者。因果相當。名之為處。若不相當。名為非處。故瑜伽雲。淨不淨果。非不平等。如轉變因。是名為處。處者建立義。依義。起義。能建立果為依。能起於果法故。因立處名。不平不因。與上相違。是名非處。於此二種。一切智。無滯智。清淨智。離增上慢。名之為智。力義如前。各自所作三世三業。或順現受。或順生受。後受不定。名為自業。於此正知。名自業智力。靜慮者四靜慮。解脫者八解脫。等持者一切有心定。等至者一切有心無心定。於此正知。名靜慮解脫等持持至智力。根者。信等五根。此眾中上。名為勝劣。於此正知。名根勝劣智力。若從他信。以為其無。或觀諸法。以為其先。成耎中上。愛樂勝解。名種種勝解。於此正知。名種種勝解智力。若廣建立種種種性。或一乘。或三乘。或四乘。或五乘。或貪瞋癡等分行等。為至有情八十千行。名種種界。界是性故。於此正知。名種種界智力。若即如是諸趣門中。隨順正行。如實行者修不淨觀等。名遍趣行。或趣一切五趣之行。或諸外道沙門婆羅門。各各異見品類諸行。或此世他世無罪趣行。名遍趣行。於此正知。名遍趣行智力。若於種種有情眾中。四方名字假設安立品類差別。隨先過去。所有自體。八言說句。謂如是名一。生類二。種性三。飲食四。受苦樂五。長壽六。久住七。壽量邊際八。於此八中。隨念六種略所行行。有無量種宿住隨念。六略行者。一呼召假名。二剎帝利等色類差別。三父母。四飲食方軌。五興衰。六壽量。此等宿住。是過去境。住宿也故。於此宿住。而起隨念。念俱行智。名宿住隨念智力。諸有情類。臨欲終沒。名為死時。住中有等。名為生時。於善惡趣。死時生時。能正了知。名死生智力。一切諸漏所有隨眠。無餘永斷。名為漏盡。於此正知。名漏盡智力。智者是體。力是作用。然力即智。更無別性。此中宿住隨念相應智力。是鄰近釋。自餘最初處非處。乃至漏盡。是所觀境。智力是能觀智。處非處乃至漏盡之智力。皆依主釋也。二出體者。抉擇分五十七雲。佛具知根。以慧根為體。對法論雲。若定若慧。及彼相應諸心心所。菩薩地雲。謂總五根為其自性。雖復三文不同。然體有五。一最勝體。故抉擇分。佛具知根慧根為性。二引出體。故對法雲。若定若慧。三剋實體。菩薩地雲。五根為性。由慧勝故。且說十力慧為自性。所以但言處非處等智力。不言信力精進等力。依此即會抉擇文訖。四相應體。對法又雲。及彼相應諸心心所。四蘊為性。五眷屬體。五蘊為性。定共道共。無漏色等。亦為體故。此雖無文。理必應爾。遮犯戒垢。助摧怨故。三行相者。處非處力。於諸因中。如實知因。於諸果中。如實知果。及能降伏無因惡因諸諍論者。自業智力。於自所作受用果業。如實了知。及能降伏施福移轉。不作而得。諸諍論者。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能現三神變。教授有情。及能降伏安住相違。異品怨害。諸諍論者。並能悟入有情心行。根勝劣智力。於諸有情耎中止根。部分差別。如實了知。及能為彼。如應如宜。為說正法。種種勝解智力。於諸有情耎中止品。淨與不淨。勝解差別。如實了知。淨令增長。不淨令離。種種界力。於諸有情劣中妙界。部分差別。如實了知。能如其根意樂隨眠。依於彼彼趣入門中。無倒教授。如應安立。故對法雲。悟入一切。可破隨眠。遍趣行力。於一切苦能出離行。不出離行。如實了知。及令捨離不出離行。能正授與能出離行。對法雲。悟入一切大小乘教所入境界。宿住隨念力。於其前際本事本生。教教念已。為令所他心生厭離。心王淨信。正為宣說。及降常論諸諍論者。對法雲。悟入一切前生所集聖道因緣。生死智力。於諸弟子過往遷謝。當所受生。能正記別。及降斷見諸諍論者。對法雲。悟入一切當來功能性。漏盡智力。於自解脫。無惑無疑。及降於阿羅漢起增上慢者。對法雲。悟入一切三界出離。此初二力。能說增上聖道。餘八力。能說決定勝道。故具顯示諸佛所作。四次第者。如來初得無上菩提。即便頓得。復次第起。初立一切無倒因果。起處非處力。次有希求欲界異熟。為說遠離諸不善業。令行善業。起自業力。次有求離欲之道。教授令趣。起靜慮解脫等持等至力。次觀離欲者根。起根勝劣力。次觀彼根為先所有意樂。起種種勝解力。次觀意樂為先所有隨眠。起種種界力。次令於所緣起入門淨而得起入。起遍趣行力。次由如應所緣趣入門加行。攝住心已。淨修行已。為說中道。令真遠離薩迦耶見。以為根本。常斷邊執。起宿住隨念力。及死生力。次令永斷一切煩惱。起漏盡智力。更有二解。次第如菩薩地。五諸門辨者。一分別門。二不共門。三平等門。四差別門。五引發門。分別門者。由三分別。一時分別。三世所知。隨悟入故。二品分別。謂於一一自共相一切行相。隨悟入故。三身份別。十方有情。各各差別。一切相續。一切事業。隨悟入故。不共門者。唯有如來。有此十力。不共一切聲聞獨覺。菩薩分得。而未圓滿。故今名近。平等門者。一切如來。皆悉平等。具足此力。無有差別。若就如來多所安住。是即諸佛展轉不同。有一如來。多住此力。所餘如來。復住餘力。差別門者。如菩薩地。廣說其相。恐繁不述。引發門者。復有三種。一方便。二根本。三發起。方便者。謂於隨所建立教法。以眾多作意定心起數數思恆行相。後便成滿。根本者。雖通靜慮皆悉有之。如來多住殊勝邊際第四靜慮。發起者有二種。一現前起用。以出世間後得世俗為體。而起作業。二居位本性用出世間正智為體。能發後得智。四無所畏。以五門分別。一爾名。二出體。三行相。四次第。五諸門。亦如菩薩藏經第四。顯揚第四。瑜伽五十。對法十四。辨名有二。一列。二釋。列名者。一正等覺無畏。二漏盡無畏。三障法無畏。四出苦道無畏。釋名有二。一總。二別。總者。四是數名。無所畏者。於此四處。能自了知。怛然無畏。心無怯劣。無所疑慮。都無驚懼。故名無畏。別名者。正覺諸法。等覺諸法。名正等覺。諸煩惱漏。種現俱斷。故名漏盡。說障礙法。染必為障。故言障法。說出離道。諸聖修習。決定出苦。名出苦道。於此四中。得無所畏。皆依主釋。出體性者。五十七卷雲。以信精進念定慧。及具知根為性。對法雲。若定若慧。及彼相應諸心心所。又雲。若起作用。後得智為性。若住自性。正智為體。此體有五。據勝。二智為體。發起。定慧為體。談實。五根為體。相應。四蘊為性。眷屬。五蘊為體。行相者。如經雲。世尊自稱我是正等覺者。復有沙門或非沙門。從他方來。佛慰勞言。安樂住不。乞食得不。遂於此中。有立難言。言正等覺無所未知。今問於他。一何相返。我於此難。正見無由。得安隱住。無怖無畏。自稱我處大仙尊位。所以者何。攝受來者。令發勝心。聞佛慰問。發道心故。欲令諸人審諦於事。佛和尚問。況餘不知。亦為後人。作其軌範。見來發心。應為引攝。非佛不知。仍言等覺。又如經言我諸漏永盡。後時天授行惡。佛常罵之。執曰性調。用常耎語。遂有難言。言諸漏盡。煩惱並亡。呵叱天授。愛語執曰貪瞋未滅。漏寧盡耶。一何乖返。我於此難。正見無由。安隱無怖。處大佛位。天授譬之惡馬。楚毒方調。若不叱呵。返言怖我。執曰喻之慧象。隨遂人心。故以耎言。即能調順。非有貪瞋漏不盡耶。又如經言。我為諸弟子。說障礙法。染必為障。便不遮預流一來有妻子等。遂有難言。染必為障。聖仍畜妻。一何乖返。我於此難。正見無由。安隱無怖。處大仙位。耶行障諸聖道。畜妻障離欲道。初二果人。既未離欲。性或久成。故除耶。行。不斷妻子。斯有何失。故諸染法。非不障也。又如經言。我為弟子。說出離道。諸聖修習。決定出離。決定通達。後有無學迦留陀夷。埋之糞壤。鴦掘摩羅。獄火焚身。遂有難言。聖道久修。望離眾苦。無學既還受苦。何用修道之為。一何乖返。我於此難。正見無由。安隱無怖。處大仙位。實得無學。苦果定亡。示現惠因必有苦報。由此聖者未相受苦。起後教故。或決定業道所不排。不定之業。無學可盡。或苦異熟。無學不受。惡業盡故。有必障果。不成無學。彼言無學。受彼苦者。現居有學。猶未離欲。定成無學。故與為名。縱得神通。非不還等。世五通故。次第者。此中次第。依對法論菩薩地中。出苦為第三。障法為第四。對法雲。前二是自利。初智後斷。有差別故。後二是利他。遠離所治法。修能治道故。菩薩地雲。初正等覺。不共聲聞。次諸漏盡。共二乘等。次出苦道。為脫眾苦。求解脫者。後說障法。出道為礙。故二聖教次第不同。諸門者有五。一所為。二分別。三平等。四差別。五引發。所為者。等覺無畏。為趣大乘諸菩薩故。漏盡無畏。為趣二乘諸有情故。後二無畏。俱為求趣諸乘者故。如經言。謂我為諸菩薩聲聞。說出離道。諸知集者。聲聞藏中。除菩薩言。菩薩藏中。唯誦菩薩之言。理實通也。所餘諸門。准前七力。怨繁應止。十八佛不共法。以五門分別。一名。二體。三行相。四差別。五諸門。辨名有二。一列。二釋。列名。一無誤失。二無卒暴音。三無忘失念。四無不定心。五無種種想。六無不擇捨。七志欲無退。八精進無退。九念無退。十定無退。十一慧無退。十二解脫無退。十三一切身業智為前導隨智而轉。十四一切語業智為前導隨智而轉。十五一切意業智為前導隨智而轉。十六知過去世無著無礙。十七知未來世無著無礙。十八知現在世無著無礙。釋名者。十八者數。佛者能成熟。不共法者所成熟。唯佛獨成。餘所無有。名不共法。或復餘人雖似分得。而一切種皆不圓滿。如來於彼一切。一切悉皆證得。於一切種。無不圓滿。最極超過。殊妙第一。名不共法。獨佛有義。是不共義。佛之不共法。名佛不共法。依主釋也。合言十八不共法。帶數釋也。體性者。初二以身語業思為性。第三第九以念。第四第十以定。第五以想。第六第十一及後六以慧。第七以欲。第八以精進。第十二以勝解為體。如是合以思想欲勤念定勝解慧八法為性。此中遍行二。謂思想。善一。謂勤。別境五。謂慾念定勝解慧。所餘為十八法體唯是三蘊。謂色想行。身語二業。色蘊攝故。歸本是思。若起作用。依後得智。若住自性。依正體智。若兼相應。四蘊為性。若加眷屬。五蘊為性。行相者。阿羅漢。雖漏也盡。為乞食故。出遊城邑。或與惡馬及盜賊等共而遊止。或踐隔荊棘。高足越坑。入女人家。不依正理。而作語言。棄捨正路。而行耶徑。如是誤失。如來永無。阿羅漢等。或迷道路。或入空宅。揚聲大叫。因不染習氣。聚落露脣齒。而現大笑。現卒暴音。如來永無。阿羅漢等。猶有不染污。久遠所作。久遠所說。忘失憶念。如來永無。阿羅漢等。斂心方定。出則不定。如來永無。阿羅漢等。於有餘生死。起違逆想。於無餘涅槃。起寂靜想。如來永無此種種想。住大捨故。阿羅漢等。不曾以智慧簡擇。便棄利樂有情之事。如來永無。阿羅漢等。於所知障清淨。有未得退。謂志欲退。精進退。念退。定退。慧退。解脫退。如來永無。阿羅漢等。或於一時。善三業轉。或非善三業轉。如來三業。智為前導。隨智而轉。故無無記。唯是善性。阿羅漢等。於三世境。不能起心即解。故智是有著。不能一切悉解。故智是有礙。如來於彼。暫起心時。即知一切。是故智是無著無礙。差別者。十八中。初六。依三業清淨說。無誤失依身清淨。無卒暴音依語清淨。餘四皆依意清淨說。中六。於所依及果根。未得不退說。所依謂志欲。由此為本起精進。故名所依。餘教說言。欲為精進依故。果謂解脫。由欲為先。後於涅槃解脫及一切境。起決定解。故名為果。欲所求故。精進念定慧名根。久修此四。生善勝故。起解脫故。後六之中。三業智為前導隨智而轉。乃是如來不共三業。知去來今。無著無礙。乃至則是如來不共之智。諸門者有五。一作業。二分別。三平等。四差別。五引發。作業者。謂由身語意業清淨。以得不退。若行若住。映敞一切聲聞獨覺。三業清淨者。初六作業。以得不退者。中六作業。若行若住者。後六作業。餘門准前。恐繁且止。此中所說力無畏等。唯佛獨成。今已分得。至紹隆位。故名為近。舉此類餘。佛法皆爾。舊經。合此位及功德。總為一近。   經。已除所有(至)險穢深坑。   贊曰。此歎離諸惡果功德。怖畏惡趣者。謂三惡趣。三惡趣果。可怖畏故。或八無暇。名可怖畏。餘雲惡道。名為惡趣。或五怖畏。名怖畏。雖初地離。今八地上。復離其因。因果總盡。故今稱離。上生人天。故除惡趣。人天復有險惡深坑。無形二形黃門等類。及女人等。並名人中惡趣。此難救度。故名深坑。深可怖畏。故名險穢。如險穢道。亦如深坑。或起邪見。謗無因果。名穢深坑。如上所說。並通惡果。今皆超之。舊經總言。開閉一切諸惡趣門。義亦通也。   經。永棄緣起(至)諸有趣生。   贊曰。歎獲無住涅槃功德。生死緣起。難可破壞。猶如金剛。能損眾生。如刀如杖。謂緣起法。如似金剛。為刀為杖。能損眾生。難可破壞。或惡趣是苦果。深坑是彼因。沒而難出。故此緣起法。總談生死。皆已永離。菩薩久離分段生死。或定能離一切緣起。證得涅槃。而不住中。常思三有四有七有九有二十五有五趣四生。示現隨類。而教導之。永棄緣起。大智為先。不住生死。常思示現。隨類教導。大悲為先。不住涅槃。舊雲。而生五道以現其身。雖有大悲。無大智中能棄緣起。   經。為大醫王(至)愈疾施安。   贊曰。此顯善達機宜濟利功德。醫者意也。善識病源。妙閑藥本。隨時救利。立以醫名。於此自在。名大醫王。方謂方法。說藥之教。術謂道術。救濟之要。善知此二。立醫王名。既識眾生之根。故能應病而與其藥。藥既與之。其疾便愈。施其安樂。樂有五樂。一自性樂。樂受體。二因樂。能生樂受根境等法。三苦對治樂。寒熱等苦。暫息滅時。生起樂想。四斷受樂。謂滅定。五無惱害樂。無惱害樂復有四種。一出離樂。謂色無色界。二遠離樂。謂出家者。三覺法樂。謂菩提。四寂靜樂。謂涅槃。如菩薩地解此五樂。安即是樂。此中二解。一解菩薩喻。療生死病大醫王故。病即機感。藥謂正法。二解。菩薩善解五明。知醫方術。故能應病與藥。愈疾施安。濟現身病及後身病。故通二解。   經。無量功德(至)皆嚴淨。   贊曰。此顯內外殊勝功德。內體功德。皆已成就。及外佛土。皆嚴淨故。若內德不成。而外土不淨。   經。其見聞者(至)亦不唐捐。   贊曰。此顯任運二利功德。若有眾生。見聞菩薩皆蒙濟利。隨其病宜。皆能濟拔。盲者得眼。聾者得耳。如是等類。菩薩舉心。凡所指意。無非善事。初必益故。終無有作虛棄功勞。唐者虛也。捐者棄也。上四十句。別歎德已。   經。設經俱胝(至)亦不能盡。   贊曰。此總結歎德廣道妙。設經多劫說。終難盡功德。百千十萬俱胝百億數那庚多億億數。少修業淺。述尚難窮。因廣智幽。德陳難盡。故經十萬箇百億億億劫。讚其功德。亦不能盡。   經。其名曰(至)等不等觀菩薩。   贊曰。此即第三別列名也。於中總有五十六菩薩。舊有五十二。此剩五介菩薩。一妙慧。二蓮花勝藏。三三摩地王。四勝魔。五殊寶蓋菩薩。□□□□□楋□騖飀□騧□埤□□騧□檢□□□□□覜粿埤□□□埤□□□椸□飀□□□□L逆□□□□□飀□槾□履埤□騧□粿誇□飀□□梁樀□椹□□□梁樀誇□椹□□榙□騧□□榙□□騧□□□送□騧□□覭□□□□   經。定神變王菩薩法自在菩薩。   贊曰。依定起神變。以化眾生。名定神變。舊名定自在。但以入出諸定自在。無神變義。說法無礙。名法自在。   經。法幢菩薩光幢菩薩。   贊曰。梵雲繫都。此雲幢也。於法自在。高顯如幢。放光自在。亦如高幢。舊雲法相光相。此語非也。但譯經人。說如高幢。受者不知。謂指幢為相。如標相相似。是故謬也。   經。光嚴菩薩大嚴菩薩。   贊曰。光中有眾彩。種種莊嚴。名光嚴。以種種寶行。莊嚴內身。名大莊嚴。   經。寶峰(至)寶印手菩薩。   贊曰。法寶高峻。名寶峰。言詞高峻。名辨峰。舊言寶積辨積。積寶積辨。義稍疏也。手出寶施。名寶手。手上有印。印諸眾生。令脫六趣。名寶印手。   經。常舉手(至)無屈辨菩薩。   贊曰。招諸眾生。勸之修善。名常舉手。授與善法。名常下手。引頸望眾生。常希拔濟。名常延頸。舊雲常慘。悲慘拔濟義。菩薩無憂。故非慘也。六根暫觀一眾生時。一一根門。皆生歡喜。如父見子。名常喜根。若見眾生。含笑先雲。常起大喜。如王自在。名喜王。言詞難伏。名無屈辨。舊雲辨音。此義便爽。   經。虛空藏(至)寶施菩薩。   贊曰。虛空為藏。持以施生。名虛空藏。心持慧寶炬。照群生之癡暗。名執寶炬。以法寶施生。作吉祥事。名寶吉祥。舊名寶勇。寶施生。片得其意。闕無吉祥。常以七寶施諸眾生。名為寶施。舊名寶見。道理成難。   經。帝網至慧峰菩薩。   贊曰。如天帝釋有自在術。於一一事中。現一切事。網或眾生。菩薩神通。以作幻術。網利眾生。故名帝網。放大光明。猶如網珠。名為光網。舊雲明網。所放神光不名明故。離諸定障。而入靜慮。得大自在。名無障靜慮。舊雲。無緣觀。觀無所緣。其義非也。或無者無障。緣觀者定。其義可知。智慧高峻。名為慧峰。先雲慧積。與義便乖。舊經次有寶勝菩薩。此本無之。   經。天王菩薩(至)峰相等嚴菩薩。   贊曰。於法自在。猶如天王。名為天王。又諸菩薩名清淨天。其中自在。如輪王故。漸得十力。能破四魔。名為壞魔。流注法寶。光明如電。自在如天。故名電天。舊名電德。德功德也。能現神變。自在如王。名現神變王。舊雲自在生。即神變自在也。能以功德平等自嚴。如峰之相高峻頗道。名峰相等嚴。先雲功德相嚴。相即峰也。義同名沙。   經。師子吼(至)山相擊王菩薩。   贊曰。說法音聲。如師子吼。無所畏故。名師子吼。說法之響。如雲雷音。西方說雷是雲聲故。名雲雷音。先無雲字。漢雷非雲。舊經除之。說法音聲。如兩山相擊轟磕可畏。名山相擊。自在如王。先雲山相擊音。其義同也。   經。香象(至)不捨善軛菩薩。   贊曰。像中之勝。名為香象。如勢香象。故名香象。大香象者。更勝大故。先雲白香象。白香象不如香象。故應名大香象。修行匪懈。名常精進。所修善法。猶如車軛。軛行者牛。向涅槃宮。不趣餘故。菩薩常住善中。名不捨善軛。先雲不休息。但得總意。未善義也。   經。妙慧(至)蓮花嚴菩薩。   贊曰。其智殊勝。名為妙慧。先所無也。證淨法界。如來家生。名為妙生。內含法寶。名為勝藏。如蓮花未開。故名蓮花勝藏。得殊勝定。自在如王。或復如王。殊勝之定。名三摩地王。三摩地者。此名等持。體即定也。此二菩薩。先本所無。以如蓮花一乘妙德。而自嚴飾。或以蓮花。恆自莊嚴。表五淤泥故。開敷智覺故。名蓮花嚴。先雲花嚴。亦同義也。   經。觀自在(至)勝魔菩薩。   贊曰。諸有殷淨三業歸依。必應所祈。六通乘化。八難危怖。飛輪摧拔。作不請友。為應病師。救攝難思。名觀自在。先雲觀世音。不唯觀聲。而濟拔故。凡所遊適。利益生。有大威勢。名得大勢。梵網者。如大梵王。能於一事。現一切事。網石諸梵。令其信伏。菩薩神通。網惑利樂。亦復如是。故名梵網。手執寶杖。扣擊眾生。令發勝心。勤求菩提。故名寶杖。德高莫上。故名無勝。常摧魔侶。故名勝魔。此先無也。   經。嚴上(至)珠髻菩薩。   贊曰。常修妙行。莊嚴佛土。名為嚴土。觀無為法。不離心首。如以金為髻。故名金髻。常以智慧。嚴飾其心。如以珠為髻。故名珠髻。或一乘者。佛髻明珠。菩薩常修。故名珠髻。   經。慈氏(至)珠蓋菩薩。   贊曰。母性行慈。身亦慈愛。以慈為氏。故名慈氏。釋此本緣。如彌勒疏。先雲彌勒是也。文殊師利。雲妙吉祥。恆勸眾生。作吉祥事。極殊勝故。雲妙吉祥。起四無量。□蓋眾生。如以珠寶而為蓋故。名珠寶蓋。此先所無。   經。如是上首三萬二千。   贊曰。此即第四牒上總結。且舉德高。故言上首。餘之下位。略不足陳。故不二品三十一人。非今所烈。   經。復有萬梵(至)東在會坐。   贊曰。上明聖眾。下明凡眾。凡眾有三。一他方諸天眾。二威靈八部眾。此方諸天。入八部故。由此經文。合言會坐。三修行四部眾。或分為四。釋梵護世。別為一故。或分為五。他方梵王為一。他方帝釋為一故。今此即初也。有萬梵者。此總舉也。論其梵王。數有萬故。持髻梵王為上首者。此方初禪梵王故。法花雲。屍棄大梵。光明大品等。舊經亦言屍棄等。頂持肉髻。似如來相。此是八地菩薩。增上生攝。為彰下經文對揚鶖子我見佛土清淨若斯。故非凡也。舉此顯上諸梵皆來。從本無憂者色界也。欲界有憂苦。有逼迫事故。上界無之。四大洲界者。初禪大小。如四大洲故。以上從下處。所為來處為欲瞻仰禮拜供養聽法者。說由四緣。來在會坐。舊本無本界之名。亦無來瞻禮供養意。雖言來聽。不言會坐。下准此知。   經。復有萬二千(至)來在會坐。   贊曰。此即第二他方帝釋。帝釋太住。在須彌頂。說從他方四洲來。亦是上方從下為名。以四大洲人所居處。在鹹海中。非上處故。舉勝天帝釋。攝餘他方六欲天眾。   經。並餘大威力(至)悉來會坐。   贊曰。此下第三威靈八部。於中有三。初明八部眾。次明釋梵等。後明會坐。此八部眾。具大神用。名大威力。八部者。一天。一切天趣。俱名為天。二龍。本居大海。能興雲雨。三藥叉。此名暴惡。亦名勇健。飛空而行。攝地行類諸邏剎婆。羅婆剎者。此名可畏。並食生肉血。有尾有牙。頭狀火燃。手腳有爪。四健達縛。此雲尋香行。西方呼散樂。名健達縛。不事生業。尋食香氣。作樂乞求。名尋香行。今此神鬼。常能作樂。食諸香氣。故名健達縛。智度論雲。是天伎神。常隨諸天。其心柔軟。福少諸天。舉此上首。攝中有等。皆在其中。五阿素洛。此雲非天。佛地論說。天趣所攝。行多諂誑。無天實行。名曰非天。如人惡行名曰非人。實是天趣。薩婆多宗。說為鬼趣。正法唸經。說通鬼畜。羅□阿修羅王。師子之兒。是畜生故。伽他經中。說天鬼畜三趣所攝。今依大乘。說唯天趣。本主所居。妙高山北大海之下。餘住不定。六揭路荼者。舊雲金翅鳥。今雲妙翅鳥。鳥翅種種寶色莊嚴。不唯金故。此有四生。化胎卵濕。隨力能食四生諸龍。舉此攝餘一切諸鳥。七緊捺洛。此雲歌神。能唱歌詠。與健達縛。同事諸天。天須之時。更互來去。八莫呼洛伽。此雲大腹。大蟒田蛟之流。舉此攝餘腹行之類。上標八部。雖攝威靈。此方尊高。猶未別列。故次第二列釋梵等。釋謂帝釋。梵謂梵王。護世者能護世間四洲人故。即四天王。東方天王名持國。南方天王名增長。西方天王名醜目。北方天王名多聞。瑜伽說。住妙高山腹第四層級。俱捨說。住初金山頂。此乃兩部不相違也。復雲等者。等餘空居欲界四天色界天等。   經。及諸四眾(至)俱來會坐。   贊曰。此下第四修行四部眾。苾芻如前。尼者女聲。女具五義。名苾芻尼。鄔婆索迦者。鄔波近也。迦者事也。此名近事。復言索者。此是男聲。即近事男。以具戒業。堪能親近承事大苾芻眾故。言近事男。鄔波斯迦者。斯是女聲。餘義同前。即近事女。以具戒德。堪能親近承事諸苾芻尼故。名近事女。古雲清信男女。非也。   經。爾時世尊(至)而為說法。   贊曰。眾圓滿中有二。初列大眾。後辨威儀。此第二也。文復有三。一標威儀。二舉喻況。三顯尊勝。此初也。三業翹仰。恭也。一心崇重。敬也。周環而睹。圍也。遍匝順化。繞也。四眾有此威儀。如來應機為說。未演此經。前有說故。   經。譬如大寶(至)巍然迥出。   贊曰。此舉喻況。須彌山者。此名妙高。水上高八萬踰繕那。四寶所成名妙。妙是勝義。依今大乘。東面金。西面銀。南面琉璃。北面水精。用此四珍之所集成。故名大寶。妙高山王處在大海。大海深量八萬踰繕那。廣量二十四萬踰繕那。餘七金山。外半半下。海准亦然。獨妙高山。高大巍巍然。迥出於大海眾山之上。海喻生死一切眾生。山喻菩薩聲聞聖眾。妙高山王。喻於如來巍巍迥出。巍然者高大之貌。薩婆多宗。山踞金輪。大乘不然。故處大海。   經。踞大師子(至)蔽諸大眾。   贊曰。此顯尊勝。踞者坐也。如來處於無畏之座。名師子座。座為師子之形。顯居上者得無畏故。座以眾寶。帝青大青石藏杵藏末尼珠等之所嚴飾。名為勝藏。內身金色。外放神光。顯此燒耀威德之光。映蔽一切諸來大眾。若秋間之朗月光映眾星。譬春日之洪雷聲胦群響。皆由內德超絕。所以外形孤秀者也。   經。時廣嚴城(至)名曰寶性。   贊曰。說法緣起分中。大文有四。此下第三說因圓滿。於中有三。一明修行。獻蓋讚揚。二明請益。發問佛答。三顯決疑。鶖子疑生。聖者廣解。明修行中。大文復二。一明修身行。獻蓋等是也。二明修語行。說頌等是也。修身行中有三。一明寶性獻蓋。二明佛現神力。三明大眾睹見之歡喜讚歎。初中有十。此文有四。一明住處。時廣嚴城。二明行位。有一菩薩。三舉族姪。離咕毘種。此婆羅門十六姓中之一姓也。四舉名字。名曰寶性。與舊不同。其義可解。   經。與離咕毘(至)奉上世尊。   贊曰。此文有六。五明德屬。五百童子並姓離咕毘。六明蓋數。各持一蓋。七明雕飾。七寶莊嚴。八明來至。往菴羅林。九明進上。各奉世尊也。持一蓋者。顯各各起四無量心□眾生故。七寶嚴者。顯修七聖財助嚴無量故。七寶者。佛地論說。一金。二銀。三吠琉璃。四牟婆洛揭婆。臘舊雲珊瑚。五羯雞呾諾迦。舊雲車渠。六褐濕摩揭婆。舊雲馬腦。七赤真珠。赤蟲所出。或珠體赤。餘文雖說。隨方所重。種種不同。經言七寶。以此為定。奉獻佛者。表近修妙行。遠報佛恩故。   經。奉已頂禮(至)卻住一面。   贊曰。此文有一。第十見軌儀也。進奉雖善。情仍不足。所以鄭重說虔儀。屈尊敬卑。故言頂禮世尊雙足。修神通因。右繞七匝。虔恭事訖。情有所待。隨類而立。故言卻住一面。   經。佛之威神(至)大千世界。   贊曰。此下第二佛現神力。於中有三。一變多為少。二變小為大。三彰現其中。此有二文。一變多為少。合成一蓋。表修四無量等種種妙因。同證一真法界故。二變小為大。□三千界故。顯真如理。遍充法界。無不在故。亦顯無量□一切故。又顯因小而果大故。千四天下。有一輪圍。名小千界。千小千界。有一輪圍。名中千界。千中千界。有一輪圍。故名三千大千世界。第三重千。故雲大千。由此下言輪圍山大輪圍山。   經。而此世界(至)悉於中現。   贊曰。此下第三。影現蓋中。下文雲。十方神變示世間。一切皆如光影等。欲現世間因緣不實。故如影也。下文有二。一現此方。二現他界。此方有二。一現份量。二現眾像。此初文也。顯彼真如遍共相故。現世界量。表彼成佛得一切智故。   經。又此三千(至)河陂泉池沼。   贊曰。下現眾像有二。一明別現。二總結之。別現有八。此文有五。一現四大洲之都山。妙高也。二現一瞻部之別山。雪山以下七山也。三現四洲之總山。輪圍也四現小千等之總山。大輪圍也。五現四洲之別水。大海等也。   經。及百俱胝(至)此寶蓋中。   贊曰。此文有三。六現百億四大洲。洲謂洲渚。四大洲渚。各在水中。故名為洲。東勝身。西牛貨。南瞻部。北俱盧。壽命增減。處所形量。成壞之相。皆如瑜伽第四卷說。此經欲解深妙正理。故諸事相。略不釋之。七現諸宮。日月等也。日月高下份量名字。如瑜伽等說。八現王國。並諸國邑等也舊文無之。此影現者。表成佛時得一切種智。如是皆現此寶蓋中。總結之也。   經。文十方所(至)無不見聞。   贊曰。下現他方十方如來。及與彼佛所說正法。皆現蓋中。蓋中有聲。猶如谷響。應本所說。而此可聞。本聲影故。佛影可見。故言蓋內無不見聞。此略不言諸眾眷屬。理準定有。非佛獨居。法空說故。現他方者。表彼成佛能現一切佛淨土故。   經。時諸大眾(至)默然而住。   贊曰。此即第三。大眾睹之。歡喜讚敬。心生歡喜。意怡樂故。身為踴躍。跳弄舞故。言歎希有。說不盡故。以手合掌。以目瞻仰。渴德情深。曾不暫捨。希法靜聽。默然而住。   經。爾時寶性(至)而讚佛曰。   贊曰。明修行中。上修身行。下修語行。財供不足。以身頂禮。身供不足。故偈揚讚。表歸命之心深。顯虔恭之道備。此明讚揚義軌。自下正述歎詞。伽他梵音。此翻雲頌。頌者美義。四句連屬。文義巧故。舊雲偈者。語訛略也。   經。日淨修廣(至)到彼岸。   贊曰。四句為一頌。此有十九頌半。舊有十八頌。於中分三。初有十一頌半。牒前事以讚揚。舊有十頌半。次有四頌。陳眾益以稱歎。古今相似。後有四頌。敘述別德。一一歸誠。舊三頌半。初中有二。初十頌半。牒前事讚揚。舊有九頌。後有一頌。明現影意。初中復二。初三頌。牒現他方。舊有二頌。後七頌半。牒現此方。或總分二。初三頌。牒現他方以讚揚。後八頌半。牒現此方以讚揚。初中復二。初兩頌。讚佛六淨。後一頌。牒現十方。讚六淨中。初一頌半。讚六德。後半頌。結申敬禮。此有四淨。一目淨。二意樂淨。三定淨。四彼岸淨。舊經意樂名心淨。彼岸淨名已度。六根之首。目最為先。導引其身。無目不可。見事聞理。目用居先。於身端嚴。目妙為勝。故偏歎目。餘根准知。言目淨者。目有六勝。一淨勝。離障翳故。二修勝。修者長也。若雲間之半月。長入鬢故。三廣勝。廣闊也。與長相稱。能闊大故。四妙端嚴勝。上下相稱。厚薄得所。極婉麗故。五皎勝。皎者明也。明朗可愛。能徹視故。六色勝。青紺色故。喻中有之舊但有三。今者新譯。猶如青紺蓮花之葉。不同其蓮花落結實。臺露名蓮。故目似葉。不似真蓮。諸蓮花中。青蓮花似目。形勢別故。不取餘色之花。花葉團故。青蓮花葉。極大皎潔。鮮淨喻目。修長復闊。婉麗可觀。含翠明皎。故以為喻。紺通眾紺。今取青紺。三十二相中。佛眼大晴。青紺之色。仍有似環。周圍絞之。故以青紺蓮花為喻。已證第一淨意樂。意樂者。廣大阿世耶信勝解為體。佛意樂淨。無雜意樂。純利生故。勝過一切。故名第一。此乃所證菩提品類。故與證名。證第一淨言。勝奢摩他等。奢摩他者。此翻為止。止住心故。即是定淨。到彼岸者。即是菩提涅槃。佛已圓淨。故名為淨。不同二乘分得障在非第一淨故。   經。久積無邊(至)寂路者。   贊曰。此初二句明二淨。初句明第五業淨。第二句明第六名稱淨。無漏之行。名清淨業。如海深廣。時長修之。故言久積無邊業耳。德既高勝。故獲大名。遍十方剎。十號滿故。名勝名聞。稽者至也。首者頭也。以首至地。故名稽首。此乃敬禮之異名。大沙門者。此雲息惡。佛果尊極。出過一切。故名為大。希夷者。涅槃宮也。聽之不得。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夷。希夷體寂。寂生死故。性本寂故。路者道也。向涅槃宮之路。即聖道也。如來能名初學根未熟者。開此寂路。能為根熟。導此寂路。名開導者。開者發義。導者引義。又寂路即希堙C如屍陀林。名為寂路。故經說為憺怕路也。又能開導希表涅槃及寂路菩提之者。由佛其上六種淨故故我今時稽首沙門。此能開導涅槃菩提。舊經上來已說一頌。   經。既見大聖(至)悉見聞。   贊曰。上來讚佛六淨。此文牒現十方。近現大千。猶稱奇事。後現此界。理絕心表。長行據近遠而陳。頌中據勝劣而彰。所以先牒他方。後牒此界。妙用難測名神。轉換舊形名變。文意可知。故不別釋。   經。法王法力(至)此法王。   贊曰。下七頌半。牒現此方以讚揚。於中復二。初六頌半。讚佛三德。後有一頌。牒現此方。初中有三。初一頌半。歎佛從真起化德。次有四頌。歎佛得果利生德。後有一頌。歎佛違順不動德。此初文也。佛於法自在。名法王。其法難屈伏。名法力。已過三界。名超群生。具此三德故。恆以法財。施於一切。或由法王以法力故。能超群生。後以法財。能施一切。一切聖者。法為資財。益自他故。雖財無畏。亦以施生。塞生死源。唯施法故。所以偏說。佛後得智。能善分別法自共相。自相者。色受想等。共相者。苦無常等。以法施時。能善分別。雖外起此作用。而無分別智。常觀第一義。第一義者勝義。勝義體即真如。摧怨敵者。內觀真義。能破三魔。外起化用。能破天魔。名摧怨敵。摧者破壞義。四魔千佛。為怨為敵。故名怨敵。非佛與之。舊經闕此。名而不動。不為魔怨所動亂故。義亦少成。既起二智。證理事門。已於諸法得自在。自在有十。花嚴經中。亦說十種。名同義別。如花贊第十卷說。今依攝論。一壽自在。能延促命。二心自在。生死無染。三財自在。能隨樂現。由行施度。證此三果。四業自在。唯作善事。及勸他為。五生自在。隨欲能往。此二由行戒度所得。六勝解自在。能隨欲變。此由忍得。七願自在。隨所樂成。此由勤得。八神力自在。起最勝通。此由定得。九智自在。隨言音慧。十法自在。於契經等。任運能說。二由慧得。今顯由佛內具二智。故於此中而得自在。任運能宣。歎德一周。故申稽首。   經。說法不有(至)亦不亡。   贊曰。此下四頌。得果利生德。於中有二。初兩頌得果。後二頌利生。得果中有二。初一頌。所說窮理果。後一頌。所證窮真果。此初文也。清辨解雲。佛說諸法不有。不有空也。亦不無有也。依世俗諦。法相不無。依勝義諦。法相不有。一切皆待因緣立者。法所藉因。法所藉緣。因即是緣。故名因緣。且如有為。待無為立。其無為法。復待有為。真待俗立。俗待真立。空有亦爾。其所待藉。名曰因緣。因果為宗。所待為因。能待為果。故世俗有。勝義成空。以世俗諦。有我作受。勝義諦中。都無我等。故世俗諦。待勝義成有。其勝義諦。待世俗成空。我等既是昔凡妄執。故今聖者。勝義成空。雖勝義空。不壞俗諦。故善惡業。依世俗諦。亦不說無。亡猶無也。或此總依勝義諦說。空性離言。何空何有。有空法皆待因緣立故。勝義諦中本無我等。善惡之業。業性不亡。由凡執有。聖證成空。性本空故。非今始空。雲亦不亡。不亡者不無也。色自性空。非色滅空。非今始空。故言不無。護法解雲。依勝義諦。佛說諸法不有不無。不有空也。即遍計所執。不無有也。即依他圓成。所以者何。一切皆待因緣立故。空有事理相待建立。所待稱因。能待稱果。佛說因果。以為宗故。不可唯空。亦不唯有。要相待故。舊雲生者。其義非也。諸無有法。不待因緣而生。但待立故。無我等者。顯不有法。善惡之業亦不亡者。顯不無法。生死業緣。此非無故。此顯所說契空有理果。   經。始在佛樹(至)所不測。   贊曰。此一頌。顯所證窮真果。佛樹者菩提樹。菩提樹下成佛。因以為名。在佛樹下。於其復夜。降伏天魔。以十力降。伏魔名降魔。降魔之相。如諸教說。得甘露滅及勝菩提。滅謂涅槃。如甘露藥。服得不死故。勝菩提者。能證真智。過二乘故。名勝菩提。然此所說涅槃菩提。非是一切分別之心所受所行。亦非一切思量之意所受所行。餘心分別之所不及。餘意思量亦不及故。攝大乘雲。非心而是心。是無分別智。非是思量心。是無分別心。此甘露滅等。是無分別心所緣。非思量心之所取義。彼分別故。受者領納。行者緣慮。或非餘心所行。餘意所受。別配心意。或甘露滅。即勝菩提。菩提性故。清辨解雲。以佛證得空無所有甘露滅故。非心意所行。法體都空。何有心意而受行也。由此外道群邪所不能測。彼能測有。粗淺法故。不能測空。深妙法也。護法解雲。所證涅槃菩提雖有。性微妙故。是智所證。非心意境。故諸外道群邪不測。由此下雲。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唯智所證。或上二頌中。初半頌。總歎所說空有道理。次一頌。別顯空有之法。後半頌。歎深難測。一頌顯空有法中無我。一句頌所執無法不有也。次有一句頌依他有後之半頌。頌圓成有。今此二性。法不無也。無漏諸法。皆是圓滿成。滅及菩提。俱圓成故。遣所執斷。依他證圓成。故此三別。此上明佛證三性理果故餘不測。下之二頌。明利生也。於中有二。初一頌。明轉法輪三寶出世。後之一頌。群生賚斯。能度生死。   經。三轉法輪(至)現世間。   贊曰。此明轉法輪三寶出世也。法輪有三。謂聲聞獨覺菩薩法輪。隨機有異。法成此三。且准法花。於三七日中。思惟此事已。方趣波羅捺。為五比丘眾。轉四諦法輪。此四諦輪。聲聞之人。於三生等。行修習已。依蘊處界。證四諦故。名聲聞法輪。獨覺之人。於四生等。行修習已。依十二緣。證四諦故。名獨覺法輪。菩薩之人。三大阿僧祇劫。修六波羅密。行十善巧。觀於三性。證四諦故。名菩薩法輪。故大般若經雲。世尊初轉法輪之時。無量眾生。發聲聞心。無量眾生。發獨覺心。無量眾生。發於無上正等覺心。證於初地二地三地。乃至一生當得無上正等菩提。此乃三乘通行法輪。若不爾者。第二七日。他化天宮。已說十地。何故不名轉法輪也。彼非三乘同所修故。由此經中不名法輪。三轉有二。一自轉。二為他。自三轉者。初轉在見道。名印相轉。次轉在修。名應作轉。後在無學。名已作轉。為他亦三。一示相轉。示其五人四諦相故。謂此是苦。此是集。此是滅。此是道。二勸修轉。勸其五人修四諦故。謂此是苦汝應知。此是集汝應斷。此是滅汝應證。此是集汝應修。三作證轉。恐即其不信。佛引自身而終作證明。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斷。此是滅我已證。此是道我已修。初一轉時。解憍陳那入見道。第二轉時至修道。第三轉時成無學道。於一一諦。各各有十二行相。謂如於苦諦生聖慧眼為總。別於過去苦諦生智。未來苦諦生明。現在苦諦生覺。乃至道諦亦爾。一總法眼。三世別行相。合成於四。三轉合有四十八行相。不過十二故。總名三轉十二行相法輪。如法花贊第四卷中法輪章說。於大千者。大千世界百億釋迦一時同轉。俱釋迦化。故言大千。其輪能寂本性寂。本性寂者。即是真如本體寂理法輪境性。可名法輪。昔未轉時。為種煩惱。生於現行。囂煩所□。今轉法輪。生聖道故。煩惱都盡。本性真寂。其理便顯。故言能寂。其本性寂。舊經雲。其輪本來常清淨。即法輪境性。名為法輪本來清淨。彼意由轉聖道輪故。法性之輪。本來清淨。昔煩惱□。今便顯淨。文隱難知。言法智者。三乘所獲無漏正智。此時天人。方能證得。舊經雲。天人得道此為證。天人得道。此本淨輪。便為所證。與本便乖。由此三寶便現世間。三寶具足故。佛初成道。商人獻□。佛與三歸。未來有僧。汝當歸依。三乘聖僧。時未有故。轉四諦已。三乘之僧。三寶方具。   經。以斯妙法(至)功德海。   贊曰。此之一頌。群生賚斯。得度生死。以斯妙法。牒上法輪。得果圓滿。更無所畏。已超生死。更無所畏。故得涅槃體常安寂。故說佛是能度生死之大醫王。我今稽首無邊德。舊雲一受不退常寂然。得本寂已。更不退轉。故常寂然。便闕無畏無怖義。   經。八法不動(至)此能仁。   贊曰。次第三段。一頌明佛違順不動德。八法者。一利。二衰。三毀。四譽。五稱。六譏。七苦。八樂。得財位名利。失財位名衰。背面說惡名毀。背面說好名譽。對面說好為稱。對面說惡雲譏。遭逼迫名苦。得怡適名樂。由佛住三念住。八法不動。三念住者。一分隨順供養不喜。一分違背損害不嗔。一大眾中半順半違。亦不憂喜。如妙高山王踞金輪上。四方猛風。不能傾動。舊無八法。但有毀譽。譯家脫也。好眾生名善。惡眾生名不善。佛於此輩。都無偏黨。俱慈與樂。俱愍拔苦。愍者悲也。佛心行相。離所執著。如大虛空。平等而住。都無憎愛。孰者誰也。誰不宗承敬仰此能仁也。梵雲釋迦。此雲能仁。且能且仁。佛本性。釋此本緣。如瑜伽論。舊雲人法。人中寶珍。闕無釋迦。   經。以斯微蓋(至)功德身。   贊曰。上讚佛三德。此之一頌。牒蓋現影。讚述一周。故申敬禮。智見智也。功德福也。佛以福智而為身故。   經。十力神變(至)大智見。   贊曰。牒前前事以讚揚中。為第二明於蓋內現影所由。顯示世間皆性非實。猶如光影。非有似有。誑惑愚夫。令知虛偽。勿生封著。舊經無此。眾既睹已。莫不驚歎。此希奇事。故我今禮。   經。眾會瞻仰(至)不其相。   贊曰。下第二大段有四頌。陳眾益以稱歎。有上。初一頌身益。後三頌語益。此初文也。梵雲牟尼。翻雲寂默。能寂生死。證寂默法。故言寂也。諸有見佛能隨順者。莫不心生德清淨信。不隨順者。近信不生。久必還起。佛現神通。慈愍拔濟。唯向不背。於信者前。各各現身。為其說法。其信法者。亦各見佛。獨為現身。現前利樂。餘人所不能。故為不共相。   經。佛以一音(至)不共相。   贊曰。下有三頌。明語益。大文分三。佛有四無礙解。不歎辨無礙。說三無滯。即辨才故。一法無礙解。說法無滯智。二義無礙解。說理無滯智。三詞無礙解。隨諸方言音無滯智。四辨才無礙。巧說法義等七辨無滯智。此歎詞無礙解。為利益也。佛以一音者。謂一剎那聲。一方音聲。一本質聲。一法教聲。宣說法時。八部四眾。隨類各解。隨其方域。詞韻不同。佛皆能同。彼謂各同。故成不共。九地雖能得詞無礙。尚未圓滿。今顯圓故。   經。佛以一音(至)不共相。   贊曰。此歎法無礙解。說法逗機。應根應勝解。應界性。不同。故言各各隨其所解。聽者聞法。隨其根性。普得受行。隨獲彼果。故為不共。一雨普潤。稟不同故。   經。佛以一音(至)不共相。   贊曰。此歎義無礙解。佛說法義。先行惡者。聞法即怖。怖墮落故。先行善者。聞法歡喜。善路生故。耽生死者。聞法厭離。欣涅槃故。心不定者。聞法斷疑。心正定故。三獸渡河。證淺深故。   經。稽首十方(至)於彼岸。   贊曰。下有四頌。敘述別德。一一歸誠。有九稽首。舊三頌半。此中有六。一歎精勤。二歎離怖。三歎得定。四歎導首。五歎離漏。六歎得果。如文可知。諦者實也。行實精進。名諦勇猛。已除五怖。得四無畏。名得無怖。畏舊雲得無所畏。而無怖言。佛已至定不共法。一切妙定。佛皆得故。舊經無此。結有九種。謂愛。恚。慢。無明。疑。見結。取結。嫉。慳。此九能結五趣四生。諸生自體亦如結。難可解故。縛有三種。謂貪嗔癡。此縛有情處生死故。   經。稽首普濟(至)心解脫。   贊曰。此有二歸。一歎慈悲。二歎得果。不依生死。出世間故。得諸有情平等趣者。證涅槃故。涅槃是有情平等所趣故。舊雲善知眾生來去相者。向涅槃來。出生死去。然義稍乖。心解脫者。已離煩惱。慧既解脫。相應之心。不復彼□□□□□□□□□□訶□□□禭□埤□   經。牟尼如是(至)無所住。   贊曰。此有一歸。歎證真空。清辨解雲。善修空者。證真理故。如空無罣礙。如蓮不著水。諸相已遣。更無所遣。生死盡故。出世願滿。更無所願。故今稽首。如空無住。得真諦者。護法解雲。善修空者。空有二種。一雲舜若。此但名空。空者無也。即遍計所執。二雲舜若多。此雲空性。空之性故。體即真如。性是有也。善修所執空故。一切相遣。善修圓成空性故。一切願滿。由此歸佛。如空無住。舊經似有文中仍闕。   經。爾時寶性(至)問我嚴淨佛土。   贊曰。說因圓滿中。自下第二明其請益。於中有四。初明寶性請益。二明佛讚敕聽。三明寶性敬諾。四明如來廣說。此初文也。阿雲無。耨多羅雲上。三雲正。藐雲等。又三雲正。菩提雲覺。總雲無上正等正覺。如常分別。不繁述之。發趣者。五百童子。發心求趣。彼減問我嚴淨佛土。此有二義。所嚴清淨土。即土相狀。能嚴修淨佛土。即土之因。故問有二。一問淨佛土狀相。二問修彼之因。舊經願聞淨土行。問唯問因。不問土相。   經。作是語已(至)分別解說。   贊曰。此明佛讚敕聽。有二。初讚。後敕。   經。於是寶性(至)皆希聽受。   贊曰。此明寶性敬諾。善哉世尊。敬之詞也。先本無之。   經。爾時世尊(至)嚴淨佛土。   贊曰。下明如來廣說。大文有二。初答前問。後勸嚴心。答問有二。先答土相。復次已下。答問嚴因。答土相中有三。一總標。次別顯。後釋所由。此總標也。凡土有二。一有情世間。二器世間。聖土有二。一菩薩二寶方。合此二種。假名為土。離有情等。無別土故。由有有情。方有器界。有情成菩薩。器界及寶方。菩薩本欲化諸有情。令得出世。方便變穢而為寶方。根本不為變器成淨土。器是末故。所以今標諸有情土。是為菩薩修行所嚴清淨佛土。故俗亦言人為邦本。本固邦寧。即同於此。舊雲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文義不同。嚴淨當來成佛之土。名淨佛土。非菩薩時已名佛土。   說無垢稱經疏卷第二(本)   說無垢稱經疏卷第二(末)(至第三之始)   經。所以者何。   贊曰。自下別顯有二。初徵後顯。此徵詞也。有何所以諸有情土。是所嚴土。   經。諸善男子(至)嚴淨佛土。   贊曰。下有五重。舊有四重。闕此第二。亦可合新二以為舊一。名隨化眾生而取佛土。理雖亦同。然義難知五重分二。初二重。明隨眾生發心修行。即攝彼生。以嚴佛土。後三重。明隨眾生應以如是嚴淨佛土而得成熟。即便攝受如是佛土。或初攝外凡生嚴變化土。後攝地前生嚴他報土。或初攝生。後攝行。二義雖殊。但以嚴眾生土為嚴佛土。初中有二。初重明生眾生生善離惡。即攝嚴淨。後重明眾生發起福慧。即攝嚴淨。或初明眾生發心修行。即攝嚴淨。後明眾生起餘功德。即攝嚴淨。或初明眾生得樂離苦。即攝嚴淨。後明眾生增善滅惡。即攝嚴淨。有三翻義。此初文也。以增長者。生起善故。或發心故。或得樂故。以饒益者。或離惡故。或修行故。或離苦故。舊雲隨所化眾生而取佛土。合初二重。所資益有情名所化生。亦得。   經。隨諸有情(至)嚴淨佛土。   贊曰。此第二重。明隨眾生發起福慧。起餘功德。增善減惡。即攝彼生。以嚴佛土。一一對前。有三翻釋。   經。隨諸有情(至)如是佛土。   贊曰。下有三重。明隨眾生應以如是嚴淨佛土。而得成熟。即便攝受如是佛土。中有二。初一重。隨眾生應以如是嚴淨佛土。而得息惡。即攝是土。後二重。明隨眾生應以如是嚴淨佛土。而能獲善。即攝是土。此初文也。調伏者。調和控御身語等業。制伏滅除諸惑業故。應以如是嚴淨佛土者。修諸菩薩一切勝行。名嚴淨土。嚴淨土因故修因曰嚴。此中意說。隨諸眾生應以如是菩薩妙行而得息惡。即便攝此菩薩妙行。如自持。戒調伏他惡。嚴佛土者。本利生故。   經。隨諸有情(至)如是佛土。   贊曰。此之二重。明隨眾生而得獲善。即攝是土。有二。初明未得果者。隨得果善。後明未得因者。隨得因善。佛智者果善故。聖根行者因善故。得聖根者菩提心。得聖行者此後行。或聖根者信等五。其聖行者餘萬行。或聖者佛也。聖根即行。行為根本。而得聖故。或聖根者無漏慧。聖行者此餘因。   經。所以者何(至)清淨功德。   贊曰。此第三釋所由也。文有二。初釋所由。後舉喻顯。此初文也。先問後答。此中問意。前言諸有情土。即是菩薩嚴淨佛土。有何所以。而今乃言隨諸有情增上饒益。即攝彼生。以嚴彼土。佛言善男子。菩薩根本。攝受佛土。嚴淨佛土。所為所作。皆為有情增長饒益起淨功德。更不為餘。故以有情增長饒益等。而為佛土。若諸有情。不增長善法饒益與樂起淨功德。此非佛所化。不是菩薩嚴淨佛土故。舊文略。意亦微有異。   經。諸善男子(至)終不能成。   贊曰。下以喻顯。初喻後合。此喻也。此喻有四。一大。二空地。三宮室莊嚴。四虛空。其莊嚴者。以諸珍寶而莊嚴之。人於空地。不安宮室。於空不成。   經。菩薩如是(至)如是佛土。   贊曰。下合也。人如菩薩。虛空如所執人法體無。法為本故。但言法空。其空地者。喻依他性。一切有情造生宮室莊嚴等者。喻彼有情增長饒益生淨功德證圓成實。即便攝受如是佛土。   經。攝受如是(至)非於空也。   贊曰。除菩薩外。一切有情。於其所執空無之法。攝受佛土。必不得成。返顯必於依他有情增長饒益生淨功德證圓成實。   經。復次寶性(至)來生其國。   贊曰。下第二答問嚴淨因。於中有二。初答嚴因。後諸善男子如是菩薩隨發菩提心下。顯土因所為利益。今有十八嚴淨土行。舊有十七。無此第三。十八番中。分之為七。初四如文。以六度合。名止息諸障。四無量。四攝事。巧方便。菩提分。此之四法。名發起說。息無暇。自守戒行。十善業道。三名寂靜故。皆有二文。初皆出因行。後皆顯得果。此初翻也。若諸菩薩發無上心土者。即是嚴待當淨土因。次前文說諸有情土。是為菩薩嚴淨佛土。故言菩薩自發心土處即是嚴因。內因既爾。外感發起大乘有情未生其國。舊經當第三大菩提心。五根為體。大願為緣。以不退屈。而為策發。所有餘義。如幽贊說。問。佛地經說。淨土因圓滿者。勝出世間善根所起。何故此眾。說發心等。為淨土因。答。彼據正因能反之因。能導行因。唯智為性。此據要由萬行圓滿。方感淨土。故發心等為淨土因。亦不相違。   經。純意樂土(至)來生其國。   贊曰。此第二番。梵雲何世耶。名為意樂。不雜惡名純淨意樂。意樂內純淨故。有不諂曲不虛誑瑕悟眾生來生其國。內純善直修故。舊雲直心。直心之體。雖純意樂。無有癡直故。   經。善加行土(至)來其國。   贊曰。此先所無。妙修福慧。如功而修。名善加行。故有發生善行有情。任持不捨善行有情來生。加行體慧。或通諸善。   經。上意樂土(至)來生其國。   贊曰。上者增上。凡修善時。發起增上猛利威勢。名上意樂。故其善法有情來生。舊雲深心增上猛利之意樂。亦是深心故。義得文疏。   經。修佈施土(至)來生其國。   贊曰。此中六度。合名止息。止息障故。其體如前。佈施除慳。外感能捨。戒捨犯垢。此即十善業道。故感十善有情來生。安忍除恚。故能感得三十二相。以自嚴身。三十二相。至下當知。由耐怨害。外感堪能忍受諸苦。由安受忍。外感柔和。由諦察忍。外感寂靜有情來生。舊但雲三十二相眾生來生。理與此乖。勤除懈怠。外感可知。定除散亂。故感念知定者來生。由正念故得定。由聞思以定生。聞思二慧體正知故。又由念故得定。由定故以慧生。慧即正知故。舊本無此正念正知。慧除愚癡故。感入聖有情來生。入正定者。得見道等。此聚有三。一正定聚。入見道故。二邪定聚。諸邪見者。三不定聚。除二所餘故。入正定即諸聖者正定。亦通凡夫。信定亦名正定。於理未乖。   經。四無量土(至)來生其國。   贊曰。下有四番。令名名發起。既除障已。發起善故。此以五門分別。一列名。二釋名。三辨行相。四出體性。五辨差別。列名者。慈悲喜捨。釋名者。瑜伽第十二雲。緣無量境。普緣一切有情。起此四故。起無量行。行解亦復極廣大故。感無量果。得大梵福。成如來故。名為無量。四者是數。帶數釋也。辨行相者。法界有情。總為三類。一無苦無樂者。無倒與樂名慈。無嗔為體。二有苦者。拔苦名悲。不害為體。三有樂者助喜。不嫉善根為性。復於無苦樂者。起離癡想。於有苦者。起離嗔想。於有樂者。起離貪相。平等欲令離諸惡故名捨。令捨惡故。善捨為體。出體性者。今為三法為體。謂無嗔不害及捨。辨差別者。此各有三。一有情緣。作有情想。二者法緣。不見有情。唯作法想。後於諸法。離分別心。作真如想。名為無緣。此三之中。初共外道。次者共二乘。後唯菩薩。初三安樂。後一利益。感果可知。   經。四攝事土(至)來生其國。   贊曰。此以三門分別。一釋名。二辨相。三出體。釋名者。以此四攝。攝取眾生。令向菩提。令得勝果。故名攝事。辨相者。一者佈施。與佈施波羅密別者。彼與他財。此後攝受。故二差別。二愛語。常說悅意。諦實如法。引義之語。遠離□□f¥□□刨稐¥□□句蟃□□漘□部糯□□□I□稨□‥工嫨□□□楫詨□§□□□兣¥劫亦□□c□迴□鐐|□□K閒D□Ψ□□¥鬊r□□□□□□□¥紇k□□‥□騜i□□部糯□□c□苤慼慰D□□□朣c□鐠□□‥□窺□□¥意崥意□¥意□□i¥意□□□¥□□□□□□鷒琚L□□□□□□□□□□□□憒□□□藎#‥擁粨□兣¥□□□□|□□□□□□□□憰入禸滿L磨□□□洁澆k□¥纊□□|潤□□□艦□□□|□□□□□□□¥詨□□□艦□□□¥□□□□□□‥□□□╮慼   經。巧方便土(至)來生其國。   贊曰。巧方便者。智慧之用。此有二種。一迴向。二拔濟。合有十二。至下當說。由此迴向拔濟二巧。故得果時。善觀諸法有情來生。智因巧故。舊經雲。於一切法。方便無礙。亦善觀義。以後得智為體。   經。修三十七(至)來生其國。   贊曰。此三十七。略以五門分別。一釋總名。二明位數。三出體性。四明修位。五有漏無漏。釋總名者。菩提覺義。所求佛果。分是因義。此三十七。為覺果因。名菩提分。二明位數。略為七位。一念住。由念明記。慧於境住。鄰近為名。此有四種。身受心法。觀此四慧。是念住體。二正斷。此有四種。一律儀斷。已生惡法。方便斷之。二斷斷。未正惡法。遮令不生。三防護斷。已生善法。護令增長。四修習斷。未生善法。修習令起。於此四中。精進起用。能正斷故。名為正斷。於所能斷令生不生。體皆精進。故言正斷。三神足。妙用無方曰神。即變化心神之所依名足。體即是定。此別有四。謂欲勤心觀。為此四種。而修定故。定名神足。四根。出生善法名根。五力。難可屈伏名力。二體各五。謂信精進念定慧。如名為體。初修為善本曰根。後修難可伏名力。六覺支。覺者慧也。支者分義。此有二種。一覺即支。擇法覺也。二覺之支。謂餘六慧支分故。此有七種。謂擇法精進喜念定捨輕安。三為別境。擇法念定。三為善法。精進捨輕安。一為遍行。喜啜支也。七道支。道者聖道無漏慧根。支者分義。一道即支。二道之支。謂餘七法。如前可知。此總有八。謂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念。正定。正精進。其正思惟。以慧為性。在佛身中。無尋伺故。無嗔癡二。所發身語。名正語正業。無貪一種所發身語名正命。對五邪命。所以獨立。此三身語。俱以無表色思為性。明體性者。三十七種。合體有九。一慧。二精進。三定。四位。五念。六喜。七捨。八輕安。九無表色。故瑜伽五十七言。信等五根。三十七品中不攝。何等謂有六法。喜安捨語業命。業命三即無表故。此中遍行一。謂喜。別境三。謂念定慧。善有四。信精進捨輕安。色法一。謂無表色。此說佛位。若非佛位。十法為體。成唯識說。正思惟說。是無漏尋。彼有二說。此義為正。修位者。念住正斷神足。初修在解脫分善位。五根在□驠□□□□□西□槬□□□□□□□□□□□□□j□□龍□切埤□綠□履埤□□□□列□□□嬪□□□□□□□□□□□□□□凜龍□□□□□檻裀□□□□□□   經。修迴向土(至)眾德莊嚴。   贊曰。此第七段。凡所修善。迴向菩提。名為迴向。不求生死。故得果時。其國具足眾德莊嚴。迴向即願。願向菩提。具眾境故。願以信欲勝解為體。   經。善說息除(至)趣無暇。   贊曰。下有三翻。合名寂靜。寂靜二惡故。一寂八難。即寂惡果。二寂犯禁十惡業道。即寂惡因。此初文也。八無暇者。舊名八難。恆受眾苦。無暫閑暇可修善事求菩提故。八無暇者。三惡趣為三。四生盲聾瘖啞等諸根不具。五世智辨聰惡邪見者。六佛前佛後。七生北俱盧。八長壽天。謂生色界。非聖天中。依成實論。天人四輪。能摧八難。一住善處。生中國是。此除五難。謂三惡趣北州長壽天。二依善人。謂值佛世。此除一難。謂除佛前後。三發正願。謂正見心。此除一難。世智辨聰。四植善根。此亦除一。盲聾啞等。又修五行。除此八難。一受持戒。治三惡趣。二樂行法施。除盲聾等。三正信解。除世智辨聰。四近善友。除生佛前後。五生中國。除生北洲及長壽天。菩薩常說初四種輪。或後五行。息除八無暇。故得果時。離三惡趣及八無暇。無暇總也。惡趣別也。   經。自守戒行(至)禁之名。   贊曰。寂靜之中。下止惡因。有二。一受善起惡。二性自為惡。此初也。守戒不缺。自惡數悔。他惡不譏。他善能讚。故得果時。其國尚無犯禁之名。何況有見諸犯禁者。   經。十善業道(至)來生其國。   贊曰。此止性自為惡。十善業道。略以三門分別。一出體。二釋名。三辨果。出體者。不殺等。身初三。不妄語等。語次四。無貪等。意後三。俱以思為體。三業之體。皆是思故。成唯識雲。前七業道。亦思為體。不但後三體是思故。身語表彰意之思故。假名表業。此思熏種。假名無表色業。體實非色。顯揚論雲。身語二色。性非善惡。表善惡故。假名善惡。故體即思。思有三種。一審慮思。審慮所作故。二決定思。決定將作故。三動發思。正起動作故。取此第三。為業道體。二釋名者。十者數也。善者順理益物義。業者造作義。道者所遊履義。能通生義。此思類別名十。能有順益名善。體能造作名業。成唯識雲。此第三思。為前二思所遊履故。通生當來異熟果等。亦名為道。遊履者。緣慮引發義。與成業同然。瑜伽論第六十說。思是業。非業道。殺生乃至綺語。亦業亦業道。貪恚邪見。業道非業者。隨轉理門。隨薩婆多等說故。成唯識論。真實理門。又彼亦是真實理門。彼論意說。若業道思。造作遊履。可名為道。由第三思非業道思所遊履故。不與道名。成唯識中。但說第三思為他所遊。通生當果。與業道名。不相違也。又身語表由思發故。假說名業。所作業故。思所履故。假名業道。瑜伽依此復說。殺生乃至綺語亦業亦道。其實非業。可名為道。非能作故。邪見等三。彼此無別。釋此別名。翻惡可知。如瑜伽論第八第九。三辨果者。有漏善業道得四非離繫。無漏善業道得四非異熟。若互相資。各得五果。一一翻十惡業道說。如理應知。此中所言十善業道。極清淨者。無漏業道。名極清淨。非有漏故。明成佛時無異熟果。由行不殺。得後果時。壽量決定。離不與取故大富。上二皆等流果。離欲邪行故梵行。離虛誑語故所言誠諦。離粗惡語故常以暖語。上三皆增上果。離間語故眷屬不離。此等流果。離雜穢語故。善宣密意。此亦增上果。離貪恚邪見。得餘三種。此三皆等流果。此中合說離殺盜離間語貪恚邪見六業。得等流果。餘四得增上果。今互相準。如理可知。即厭繁文。故略不說。皆如瑜伽第八第九五十九六十。對法第七。成業唯識等廣說。舊經雲。善和諍訟。是不雜穢語果。善宣密意故。密意者。謂隱心理。若綺飾文辭。便翳理故。正直語者。便能宣義。言必饒益。是無貪果。若貪慾起。不饒益故。不嫉不恚。俱無瞋果。次嫉之體即是瞋故。若依新文。便無疑難。   經。諸善男子(至)則有寂靜。   贊曰。自下第二顯嚴土因所為利益。於中合有十七轉。分之為二。初之八轉。牒上十八番行之次第展轉相。有後之九轉相。明嚴土因所生勝果。此初文也。舊有十三轉。初之七轉。牒上諸番。後之六轉。嚴土所生。此中第五轉止息者。合牒前六度。止六蔽故。此第六轉發起者。合牒前四無量攝事巧便菩提分法。發起自他二勝益故。此第八番寂靜者合牒前二息八無暇自守戒行十善業道。寂眾惡故。十八番中。第十六息無暇。第十七自守戒行。嚴此二因。人無惡器。嚴餘十六因。器無惡人。舊經。初直心。次發行。發行合是深心。深心應是大乘心。然文倒錯。發行為第二。道理難知。調伏者。牒上六度。伏六蔽故。如說行者無量攝事巧便道品。此四種修行故。第七方便者。即說八難自守戒行十善業道。此之三種殊勝方便。寂靜惡故。   經。隨其寂靜(至)嚴淨佛土。   贊曰。下有九轉。顯嚴土因所生勝果。於中有二。初之兩轉。明嚴前因感淨土果。後之七轉。明淨土成更生勝果。此初文也。由嚴前因感勝眾生。故言由此有清淨有情。離惡而修於善。此乃菩薩本所欣求。乃為如來佛土清淨。諸有情土。是佛土故。內有情界土。既為清淨。外器界土。自亦清淨。以心淨故。佛土清淨。   經。隨其嚴淨佛土(至)諸妙功德。   贊曰。下有七轉。明淨土成更生勝果。於中有二。初一轉。能化利益果。後六轉。所化利益果。此有二義。一是轉法輪義。展轉相生。故有彼情土。既有嚴淨已。便能化他。故有法教。法教既施。化生妙福。生天人中。受勝福故。次有漏聞思修三妙慧生。妙慧生已。無漏智起。無漏智起已。生無漏行。無漏行生已。即八識心一切清淨心既淨心已。得果圓滿。無量妙德。無不具足。如是復名嚴淨佛土。二是可施他義。彼有情土。既嚴淨已。便可以十地教而教化之。有情土淨。是十地故。法教既施。有無漏福。受十王果等種種福故。次後復有無分別慧生。無分別慧生已。復有後得智生。後得智生已。無漏行生。無漏行生已。八識心淨。八識心淨已。萬德具足。遂致作佛。此願由嚴淨。土因已。感淨土果生。感淨土果生已。生此勝果。舊經此中唯有四轉。□□□騰復駩□□j□診□禪逆□□□□飀□   經。諸善男子(至)嚴淨自心。   贊曰。如來廣說中。下文第二勸發嚴心。有二。初勸後釋。此初也。   經。所以者何(至)嚴淨佛土。   贊曰。此釋所由。諸修行者。自心嚴淨。外感有情器土亦淨。自心不淨。何得淨地。所以菩薩自心清淨。五蘊假者有情亦淨。內心既淨。外感有情及器亦淨。佛地經言。最極自在。淨識為相。故識淨時。佛土便淨。上來但說有情為土。本所化故。不說器界。有情土淨。器界自淨。不說自成。   經。爾時舍利子(至)雜穢若此。   贊曰。說因圓滿中有三。自下第三明決疑也。於中有四。一鶖子疑生。二聖者慰喻。三佛現淨土。四鶖子疑除。此初文也。乘前嚴心。遂此疑生。若心淨故。有情土淨。有情土淨。器與淨者。牒前文也。莫我釋迦因心不淨佛土雜穢。勿者莫也。此言意顯乃是我佛先心不淨。今成佛土。穢若斯耶。梵言舍利。唐曰春鶯。以母辨才。指喻為號。顯彼所生。故名為子。少聞多解。聲聞上首。故佛加持。令興疑念。   經。佛知其念(至)而盲不見。   贊曰。下聖者慰喻有二。初佛喻。有三。一問。二答。三告。此初文也。   經。對曰不也(至)非日月咎。   贊曰。鶖子答也。   經。佛言如是(至)而汝不見。   贊曰。世尊告也。初總告。為眾生罪故。不見我之佛土嚴淨。後別告之。我土嚴淨。而汝不見。法花經雲。我常住於此。以諸神通力。令顛倒眾生。雖近而不見。眾生既信伏。質直意柔軟。一心欲見佛。不自惜身命。時我及眾僧。俱出靈鷲山。又雲。我淨土不毀。而眾見燒盡。憂怖諸苦惱。如是悉充滿。是諸罪眾生。以惡業因緣。過阿僧祇劫。不聞三寶名。乃至廣說。即是此也。   經。爾時持髻(至)最極嚴淨。   贊曰。下持髻喻。文有五重。一持髻告。二鶖子詰。三持髻喻。四鶖子指陳。五正理慰喻。此初文也。勿作汝心謂土不淨。今此佛土最極清淨故。舊文有三。無第二詰。乃合第三喻答。為第一。最後文中。復少差別。   經。舍利子言(至)嚴淨雲何。   贊曰。此鶖子詰佛淨土相。   經。持髻梵言(至)亦復如是。   贊曰。此持髻喻。顯莊嚴已前舉喻。我見已下正示。欲界第六天。名他化自在。他為變化諸欲塵境。得大自在。而受用之。此最勝故。寄以為喻。雖知有漏非無漏喻。舉近況遠。令易解故。   經。舍利言(至)穢惡充滿。   贊曰。下鶖子指陳。指所見穢。以徵前淨。   經。持髻梵言(至)為不嚴淨。   贊曰。下正理慰喻。有二。初顯彼心不淨故見穢方。後顯菩薩心淨便見淨土。此初文也。淨心高下。行不嚴淨。復謂佛智意亦有高下。而便見土恆不清淨。故諸異生及二乘位。皆見土穢。   經。若諸菩薩(至)最極嚴淨。   贊曰。此顯菩薩心淨便見淨土。內心平等。功德嚴淨。亦復謂佛意樂亦復淨。便見佛土最極清淨。故十地菩薩所見之土。常極清淨。舊文稍殊。不依佛慧者。乍似不修佛慧。應雲不依佛之淨不等慧。謂佛慧不平故見土穢。義意大同。   經。爾時世尊(至)妙寶莊嚴。   贊曰。自下第三。佛現淨土。佛土義。以八門分別。一顯差別。二出體性。三顯因行。四彰果相。五釋份量。六解處所。七共不。八諸門辨。第一顯差別者。佛地論第七雲。佛身有二。一生身。二法身。若自性身。若自受用。俱名法身。諸功德法所集成故。若變他身。若他受用。俱名生身。隨眾所宜。數現生故。一切佛土。必有身居。身既有二。故土亦然。生身土通淨穢。法身土唯清淨。或身有二。一實。二權。實即法身。權即生體。土隨亦二。淨穢如前。佛地經說。佛身有三。頌曰。自性法受用。變化差別轉。彼論雲。自性法者。即是如來初自性身。體常不變。故名自性。力無畏等諸功德法所依止故。亦名法身。受用者。即受用身。能令自他受用種種大法樂故。變化者。即變化身。為欲利益安樂有情。示現種種變化事故。雖淨法界體性無差。別而有三身種種相異。轉變不同。故名差別。身既有三。土隨亦爾。一法性土。二受用土。此二唯淨。三變化土。通淨及穢。成唯識論第十卷說。佛身有四。佛土亦爾。一自性身。依法性土。稱讚大乘功德經言。是薄伽梵。住法界藏。說彼經典。住法性土也。二自受用身。依自受用土。三他受用身。依他受用土。佛地經雲。住最勝光耀十八圓滿也。四變化身。依變化土。此經所云住廣嚴城也。初三身土。唯淨非穢。後變化土。通淨及穢。為十地菩薩。現身及土。非穢唯淨。為地前菩薩二乘眾現。通淨及穢。若為分別煩惱及所知障未盡。未證二空真如者。所現身土。或淨或穢。若為二分別障盡及已證二空者。所現身土。必是淨故。佛地論說。三身有四句。一受用非變化。謂自受用身。二變化非受用。謂變化身。三亦受用亦變化。謂他受用身。四非受用非變化。謂自性身。亦同唯識。大般若經第五百六十八勝天王會第三卷說。佛有十身。一平等身。二清淨身。三無盡身。四善修身。五法性身。六離尋伺身。第七不思議身。八寂靜身。九虛空身。十妙智身。天王白言。何位能得如來十身。佛言。初地得平等身。通達法性。離諸邪曲。見平等故。第二地中。得清淨身。離犯戒失。戒清淨故。第三地中。得無盡身。離欲貪嗔。得勝定故。第四地中。得善修身。常勤修習菩提分故。第五地中。得法性身。觀諸諦理。證法性故。第六地中。得離尋伺身。觀緣起理。離尋伺故。第七地中。得不思議身。方便善巧智行滿故。第八地中。得寂靜身。離諸煩惱戲論事故。第九地中。得虛空身。身相無盡。遍一切故。第十地中。得妙智身。一切種智。修圓滿故。天王復言。佛菩薩身。寧無差別。佛言天王。身無差別。功德有異。以一切法同一法性。故身無差別。諸如來身。具諸功德。菩薩不爾。故功德異。廣說無量譬喻顯之。故知十身皆唯法身。法依義。既有十名。是故真如隨於勝德。亦成十土。一遍行土。二最勝土。三勝流土。四無攝受土。五類無別土。六無染淨土。七法無別土。八不增減土。九智自在土。十業自在土。亦隨能證。別分十土。依義別故。佛地論雲。又餘經說。有十種佛。即花嚴經。一現等覺佛。二弘誓願佛。三業異熟佛。四住持佛。五變化佛。六法界佛。七心佛。八定佛。九本性佛。十隨樂佛。前五世俗。後五勝義。隨其所應。三身所攝。且隨粗相配三身者。初五化身。次二法身。後三受用。既即三身。土亦三土。更無別義。瑜伽第四雲。復有超過淨居大自在住處。有十地菩薩。由極熏修第十地故。得生其中。即花嚴雲。有妙淨土。出過三界。第十地菩薩。當生其中。亦即十地雲。現報利益。受佛位故。後報利益。摩醯首羅智處生故。梵雲摩醯首羅。即瑜伽所云大自在。第十地菩薩也。第十地菩薩。將成佛時。往色究竟上。坐大寶蓮花。成正覺故。感得此土。既成佛已。土便無邊。更無別處。對法第六雲。復有清淨世界。非苦諦攝。非業煩惱力所生故。非業煩惱增上所起故。然由大願清淨善根增上所引。此所生處。不可思議。唯佛所覺。尚非得靜慮者境界。況尋思者。此自受用土。唯佛所知。尚非十地二乘境界。況非聖住有尋思者之所能知。雖有諸教種種不同。及如上說。身土差別。不過三四。更不釋餘。如理應知。第二出體性者。自性身土。即真如理。雖身土體無差別。而屬佛法相性異故。以義相為身。以體性為土。以覺相為身。以法性為土。體具恆沙真理功德。此佛身土。俱非色攝。非心心所。但依一如差別義說。自受用身。還依自土。謂圓鏡智相應淨識。由昔所修自利無漏純淨佛土因緣成熟。從初成佛。盡未來際。相續變為純淨佛土。唯以無漏色蘊。香味觸相續四塵間斷。亦聲五塵為性。體具事相色法功德。對法所言。唯佛所覺。尚非得靜慮者靜慮境界。況尋伺者。即是此土。他受用身。還依自土。謂平等智大慈悲力。由昔所修利他無漏純淨佛土因緣成熟。隨第十地菩薩所宜。變為淨土。器亦以無漏色蘊四塵五塵而為體性。譬如世間人王國土。以有情界及器世界以為體性。離二無別王國土故。由此他受用身所有淨土。亦以成十地菩薩五蘊。及金銀等所成四塵等器土。以為體性。此捲上說。諸有情土。是為菩薩嚴淨佛土。一切菩薩。隨諸有情增長饒益。即便攝受嚴淨佛土。乃至廣說。十善業道土是菩薩佛土。菩薩成佛時。大富梵行乃至正見有情。來生其國。故知有情及彼器界。俱稱佛土。持髻所言。我見釋迦佛土嚴淨。復有無量寶功德莊嚴。亦他受用土。持髻乃是第八地故。法花經言。眾生見劫盡。大火所燒時。我此土安穩天人常充滿。梵網經雲。我今盧捨那。方坐蓮花臺。一花百億國。一國一釋迦。即他受用土。世親菩薩淨土論雲。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皆他受用土。此之佛土。佛所變化者。定唯無漏。菩薩變者。通有無漏。第八五識所變唯有漏。第六識或第七識及所變通無漏。其有情土。通以五蘊功德為性。其此器土。具十八圓滿。佛變化身。還居自土。謂成事智大慈悲力。由昔所修利他無漏淨穢佛土因緣成熟。隨未登地有情所宜。化為佛土。或淨或穢。如彌勒土淨釋迦土中。說無垢稱經。足未按前。現穢非淨。足按已後。暫令見淨。說法花時。十方佛。淨而非穢。未集已前。穢而非淨。涅槃亦云。爾時三千大千世界。以佛神力。地皆柔軟。無有坵墟土石沙礫。亦化土攝。隨所宜生。而現土故。此土亦以有情五蘊及器四塵等。以為體性。佛變唯無漏。餘有情變。通有無漏。第六識及所變。通有無漏。餘識及所變唯有漏。雖有種種眾寶莊嚴。依法出體。外土唯色。內土通五。所化有情五蘊成故。或似有功德。或似無功德。第三辨因行者。此上經言。發起無上菩提心正。是為菩薩嚴淨佛土。菩薩證得大菩提時。一切發趣大乘有情。來生其國。純意樂。善加行。上意樂。六波羅蜜。四無量。四攝事。巧方便。三十七種菩提分法。修迴向。善說息除八種無暇。自守戒行不譏彼短。十善業道。合十八種淨修佛土。皆淨土因。經下文言。成就八法生於淨土。香臺品言。堪忍世界辨諸菩薩眾。成熟八法。無毀無傷。從此命終。生餘淨土。一作思惟。我於有情。應作善事。不應於彼希望善報。二作思惟。我應代彼一切有情。受諸苦惱。我之善根。悉必迴施與。三作思惟。我於有情。應心平等。心無罣礙。四作思惟。我應於彼一切有情。摧伏憍慢。敬愛如佛。五信解增上。於未聽受甚深經典。暫得聽聞無疑無謗。六於他利養。無嫉妒心。於己利養。不生憍慢。七調伏自心。常省己過。不譏他犯。八恆無放逸。於諸善法常閑尋求。精進修行菩提分法。觀無量壽經。廣說諸觀生淨土因。乃至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十念成熟。皆淨土因。佛地經論。及攝大乘。皆言勝出世間善根所起。唯說無漏善根為因。雖有如是諸文不同。各隨所化。機宜不同。宜聞說行。非定唯爾。故對法雲。非業煩惱力所生故。非業煩惱增上起故。然由大願清淨善根之所引發。總而言之。淨土因者。一由善根。二由大願。若不修善根。佛土無因。不發大願。佛土無緣。因緣具足。方感果故。如是世有友資愛取潤。方感內外二土果故。要修眾行。以願為資。方得生於佛土之中。不爾便無見佛聞法生佛土義。總相雖爾。然佛四土勝因各別。謂法性土。唯以二空無分別智。為其因緣。證法性理。唯此智故。自受用土。唯以自利後所得智。為其因緣。證事五蘊。唯此智故。他受用土。及變化土。唯以利他後所得智。為其因緣。般若經雲。莊嚴佛土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佛土。是名莊嚴佛土莊嚴佛土。天親論雲。智習唯識通。如是取淨土。非形第一體。非嚴莊嚴意。廣如彼說。正與此同。此說佛土所化眾生。其因乃別。其法性土。十地菩薩。亦以無分別智。為其因緣。圓滿法性土。十地不生。分有證會。菩薩亦得。如前已說。故諸論雲。初地已往生如來家。謂淨法界。名如來家。於中證會。名為生故。自受用土。十地不生。知而不證。他受用土。十地菩薩後所得智。為其因緣。無分別智加行智等。為其助因。佛地亦言。無分別者。相資通論。理智不為事因緣故。若變化土。地前凡夫。以加行智。二乘亦以後所得智。為正因緣。此上所說。皆正因緣。若兼助因及緣助者。隨應理土。以事行及願為緣助得。若事土者。以理行及願為緣助。生有漏土。以無漏為助。無漏土以有漏為助故。對法雲。唯以大願善根為因。而得生起。諸教所說。種種不同。皆隨所宜。應時而說。非即決定。無垢所言。八法無瘡。生於淨土。佛地所言。勝出世間善根所起。此二皆是他受用因。無垢經言。發起天上菩提心土。乃至十善業道。是為淨修佛土者。通說有漏無漏二因相資。生於他受用土。亦可通說生變化淨土。觀經所說諸觀。及孝養父母等。乃至十念。為淨土因者。此有二義。一雲。准攝大乘等。西方乃他受用土。觀經自言。阿鞞拔致不退菩薩。方得生故。非以少善根因緣而得生故。無著天親淨土論言。女人根缺二乘種等皆不生故。攝大乘論雲。非唯由願方乃得生。別時意故。如以一錢貨得千錢。別時方得。非今即得。十念往生。亦復如是。十念為因。後方漸生。非由十念死後即生。為除懈怠不修善者。令其念佛。說十念力因生淨土故。又說阿彌陀佛身量豪相如五須彌也。非他受用。何容乃爾。又觀音授記經言。阿彌陀佛滅度之後。觀音菩薩。次當補處。十地大形。說當補處。非他受用。是何佛耶。二雲。西方通於報化二土。報土文證。如前所說。化土證者。鼓音王經雲。阿彌陀佛。父名月上。母名殊勝妙顏。有子有魔。亦有調達。亦有王城。若非化身。寧有此事。故觀經說九品生中。有阿羅漢須陀洹等。故生彼者。通有三乘。其土通是報化二土。若依前解。此是他受用身示現。亦有父母王國。實即無之。實無女人惡道怖等。九品生中。阿羅漢等。借彼名說。實是菩薩。二釋任情。取捨隨意。第四果相者。佛地經言。最極自在淨識為相。彼論釋言。佛無漏心。以為體相。唯有識故。非離識外別有其土。謂法性土。即法性心。此不離於無分別智相應淨識。識實性故。自他受用及變化土。皆不離於佛後得智相應淨識。然識有異。自受用土。即第八識。他受用土。即第七識。其變化土。即前五識。隨應是彼後所得智相應識故。十地菩薩。見法性土及他受用土。地前三乘。見變化土。皆隨所應。不離見者有漏無漏能觀淨穢。故此經言。若欲勤修嚴淨佛土。先應方便嚴淨自心。隨諸菩薩自心嚴淨。即得如是嚴淨佛土。天親菩薩般若論雲。智習唯識通。如是取淨土。故修智因果便識淨。內識既淨。外感眾生及器世間國土皆淨。廣如經說。亦隨見者所應之識。如前准知。第五份量者。佛地唯識皆說。法性土雖非色攝。不可說其形量大小。然依事相。其量無邊。譬如虛空遍一切處。自受用土。十地經說。第十地菩薩。得生大自在宮。有十果相現。有大寶蓮花座。周圓如十阿僧祇百千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量出。第十地菩薩。座登正覺。既成佛竟。盡未來際。相續變為純淨佛土。周圓無際。眾寶莊嚴。隨法性土量無邊故。他受用土。隨十地菩薩所宜而現。或大或小。或劣或勝。前後改轉。梵網經說。我今盧捨那。方坐蓮花座。一花百億國。一國一釋迦。攝論等雲。初地菩薩。悟十百門。見百佛土。一佛國土。三千世界。三千世界有百億四天下。四天下各有一化佛。三千界中。有百億化佛。初地菩薩。見百箇百億化佛一受用身。受用身居一大寶花臺。花有百葉。葉即三千大千世界。一受用佛名盧捨那。百箇百億化佛名為釋迦。不離一盧捨那身。有眾釋迦。二地菩薩。見一受用佛坐千葉蓮花。乃至第十地見佛極大。花葉無邊。且二地中。見初地所見十受用身盧捨那。千箇百億化身釋迦。乃至十地。見九地所見無量受用身盧捨那。無量化身釋迦。大千世界。佛數雖多。不離釋迦之化。故名一佛所化。又小乘中。唯言一佛。無多化身。亦隨彼機。說一佛也。或資糧道。見一四天下有一主佛。加行道中。見三千界有一立佛。初地以上。漸漸增故。故他受用土。其量不定。變化土。或淨或穢。或小或大。前後改轉。亦無定限。隨生所宜。一時現故。無垢稱經。佛足指按。大千界淨。無垢將至。預變毘耶一城為淨。說法花經。初變大千。次變十方。各二百萬億佛國令淨。後更重變。故知大小隨時不定。瓔珞經言。毘盧遮那佛是法身。盧捨那佛是受用身。釋迦牟尼佛是化身。故作是說。第六處所者。其法性土。即真如理。無別處所。自受用土。亦充法界。更無別處。他受用土。佛地經言。超過三界所行之處。彼論釋言。非三界愛所執受。故離相應所緣二縛。隨增言超過三界故。是道諦善性所攝。彼有三釋。有義各別。有處說在淨居天上。有處說在西方等故。有義同處。淨土周圓。無有邊際。遍法界故。如實義者。自受用土。周遍法界。無處不有。不可說言。離三界處即三界處。若他受用土。或在色界淨居天上。或西方等。處所不定。法花亦言。眾生見劫盡。大火所燒時。我此土安穩。天人常充滿。十地所見。乃是報土。地前所見。乃是化土。隨宜而現。何得定方別指一處。欲令眾生起勝欣心。別指處所。隨心淨處。即淨土處。化土必隨三界處所。任物化生。即便現故。古人於此種種分別。三界之外。別有處所。以為淨土。理必不爾。所化必有異熟識在。異熟識在。必是界攝。何得出界。由非界繫。言超三界。非處有別。隨所化故。第七共不共者。成唯識雲。其法性土。一切如來同所證故。體無差別。自受用土。雖一切佛各變不同。而皆無邊。不相障礙。餘二佛土。隨諸如來所化有情。有共不共。所化共者。同處同時。隨應諸佛。各變為土。形狀相似。不相障礙。展轉相雜。為增上緣。令所化生自識變現。謂於一土。有一佛身。為現神通。說法饒益。如是土眾生。宜聞釋迦彌勒彌陀。此等諸佛。即共變之。於不共者。唯一佛變。諸有情類。無始時來。種性法爾。更相繫屬。或多屬一。或一屬多。如底沙佛。令釋迦菩薩超九劫等。故所化生。有共不共。不爾多佛久住世間。各事劬勞。實為無益。一佛能益一切生故。由此變化他受用土。有共不共。第八諸門者。於中有十。一土主。二輔翼。三眷屬。四任持。五事業。六攝益。七無畏。八遊路。九所乘。十入門。第一主者。佛地經雲。如來所都。謂諸佛土。諸佛為主。以殊勝故。非餘所都。唯屬世尊。或唯世尊攝受。非餘。即三佛身。各於自土。為主非餘。謂法性土體性唯一。法身為主。自受用土。雖遍法界。一一自變。名自為主。不相障礙。他受用土。及變化土。雖諸佛變。然一合相。亦一相身。各各隨應攝受為主。不相障礙。二輔翼者。其法性土。及自受用。唯有佛居。而無輔翼者。十地菩薩。雖分能證。非是法身之能輔翼。法身無相。不說之故。他受用土。佛地經雲。諸大菩薩眾所云集。謂此淨土。常有無量大菩薩僧。常來輔翼。故無怨敵能為違害。諸佛慈悲。於自識上。隨菩薩宜現粗妙土。菩薩隨自善根願力。於自識上。似佛所生淨土相現。雖是自心各別變現。而同一處。形相相似。謂為一土共集其中。佛地論雲。如是十地所變淨土。為是有漏。為是無漏。略有三義。有義無漏。自無漏種子願力資故。變生淨土。於中受用大乘法樂。能證真如。得真無漏。常見諸佛。故道諦收。有義有漏。謂自心中加行有漏淨土種子願力資故。變生淨土。於中受用大乘法樂。七地已前。煩惱現起。十地修道煩惱。及所知障種。在第八識體。能持彼故。現受熏故。猶是有漏無記性攝。故非無漏。又非有情有二實身。身既有漏。所依淨土雲何無漏。故唯有漏苦諦所攝。如實義者。十地菩薩。自心所變淨土有二。第八所變。唯是有漏。有漏第八相故攝故。為有漏身之所依故。雖無漏善力所資熏。其相淨妙。而是有漏隨加行等所現亦爾。若隨後得無漏心變淨土影像。是無漏識相分攝故。從無漏善種子生故。體是無漏。道諦所攝。其變化土。三乘眾集。二乘聖人菩薩凡夫之所集故。佛所變者。唯是無漏。餘所變者。有義唯有漏。無漏後得不能變為淨土相故。有義亦無漏。無漏後得隨佛所變增上緣力。亦變事相。理不乖違。故此釋善。第三眷屬者。佛地經雲。無量天龍人非人等。常所翼從。其法性土。自受用土。二無輔翼。無相如前。他受用土。唯有天人。以為眷屬。無有餘類。雖超三界天等仍是三界攝故。淨識如是攝受變現。為嚴淨土。故不相違。或為成熟所化有情。示現如是變化種類。如為調伏劫比拏王。現化無量轉輪王眾。眷屬圍遶。或佛自化。或諸菩薩化作此類。住持淨土。莊嚴供養。引導他方。翼從如來。無量壽經亦言。命命鳥等。皆是阿彌陀佛之化作。化為二乘。莊嚴淨土。亦復如是。變化土中。亦以真實八部輔翼。他受用土。菩薩為真。二乘八部。皆為權現。非是真實得生中。變化土中。二乘八部。皆是真實。十地菩薩。皆為權跡。十地不應生變化土。權示化形生於中故。第四任持者。法性二依。不假任持。自受用土。自法樂持。他受用土。佛地經言。廣大法味嘉樂所持。十地菩薩。大乘法味喜樂所持。食能令住。是任持義。已超三界。性是無漏。能斷有漏。不應名食。是任持因。故亦名食。如有漏法。雖障無漏。然持有漏。得名為食。無漏亦爾。雖斷有漏。然持無漏。雲何非食。諸佛菩薩後得妙智。能說能受大乘法味。生大喜樂。又正體智。受真如味。生大喜樂。法味生大喜樂。能任持身。令不斷壞。長養善法。故名為食。七地以前。猶分段生。非不資於段觸等四。八地以上。及一切佛。不資段食。可說資餘。諸論說為示現依止住食攝故。若變化土。實資四食。亦得資法味為食。如聞妙法花六十劫住故。然此經下菩提分品言。既餐不死法。還飲解脫味。以涅槃不死而為食者。所證妙境。生於喜樂。可名食故。能持無漏。亦與食名不相違也。然此食體。諸教不同。廣如別章及法花疏。第五事業者。其佛法身。或唯自利。為二身依。或通二利。自受用身。唯有自利。若他受用及變化身。唯屬利他。為他現故。佛地經雲。作諸眾生一切義利。佛雖寂定。由先所修。如行願力。任運能作一切有情一切義利。他受用土中。多說妙法。少作神通。作利十地菩薩義利。變化土中。多作神通。少說妙法。作利三乘一切義利。第六攝益者。自性身土。及自受用。已斷圓滿。不說攝益。其他受用攝益義者。佛地經雲。滅諸煩惱災橫纏垢。即諸煩惱名纏垢。如是即名諸災橫因。煩惱纏垢。此中無故。所作災橫此中亦無。或煩惱者。即十煩惱。三界見修。合有一百二十八種。纏有八種。謂無慚無愧惛沈睡眠掉舉惡作嫉慳。垢有六種。謂害恨惱諂誑憍。災橫即是彼所發業。及所得果。所知障中。種名煩惱。現起名纏垢。離此二種。名為攝益。如世封主。雖不攝受。但不為災。對戶亦言主攝益我。此亦如是。又現證得得解脫煩惱災橫纏垢殊勝福智。故名攝益。化身二中。二乘聖者。唯此亦爾。凡夫菩薩。雖未永斷。制伏現行。亦名攝益。地前名為損力益。能轉道故。然此諸位。分別二障。此心中漸能制伏。於四善根加行道中。能頓伏盡。初地頓斷。名為攝益。俱生二障。加行道中能漸伏之。十地隨應能漸斷之。初地已上。能頓伏盡。故名攝益。第七無畏者。內無損益。外無怖畏。法性身土。自他受用。及變化身。久已無畏。佛地經雲。違離眾魔。魔即四魔。是怖畏因。由此能生諸怖畏故。佛皆無彼。故無怖畏。他受用土。十地菩薩。離粗四魔。無五怖畏。煩惱蘊死。漸斷位次。隨應說之。其義可解。變化土中。三乘聖者。亦分能離。十信菩薩。八相成道。能伏天魔。加行道中。亦能制伏分別煩惱。離煩惱魔。十住第四生貴住中。捨離生死。出三界故。分離死魔。入初地時。分離分段死。亦名分離五蘊之魔。是故無畏。第八遊路者。佛地經言。大念慧行。以為遊路。彼論釋言。若諸如來大念。即是無分別智。由念安住真如理故。無分別智。為法性土所遊之路。大慧即是後所得智。分別諸法真俗相故。為二受用。及變化路。此二皆有造作淨土增上業用。故俱名行。通生淨土。故俱名路。或大念行。是自利行。內攝記故。是法性土。及自受用路。大慧行者。是利他行。外分別故。是他受用。及變化路。上說佛已。十地菩薩大念者聞慧。大慧者思慧。大行者修慧。以此三慧。隨其所應。親疏相資。為其有漏無漏土路。三慧皆通有無漏故。若變化土。地前三乘。亦以三慧。為其遊路。二乘修慧。亦通無漏。凡夫菩薩。唯是有漏。為其遊路。第九所乘者。御此所乘。行彼路故。佛地經言。大止妙觀以為所乘。止謂三摩地。等持也。觀謂波羅若。慧也。止觀等運。故名所乘。路是總位。位中止觀。別名所乘。佛之三身。恆乘於此。入三佛土。十地菩薩。乘此入於他受用土。地前三乘。隨應前乘此止觀品。入於淨土。若化穢土。通散定慧。以為所乘。不爾無由生佛土故。第十入門者。從此入門。御彼入故。佛地經言。大空無相無願解脫。為所入門。解脫者涅槃。緣之妙智。名之為門。或無漏智。亦名解脫。離繫縛故。因此三門。入淨土故。且一義雲。因無相門。入法性土。觀法無相。證真如故。因無願門。入自受用土。於三界中。無願求故。因空門。入他受用及變化土。達二無我。入二土故。或雲三門皆入三種佛土。論說三門。或各別觀三種自性。或皆能觀三種性故。此說佛門。若諸菩薩。因此三種無漏之門。入他受用土。若地前二乘。亦因三無漏或復有漏。入於化土。凡夫菩薩。唯因此三有漏等持。入於他土。不名解脫門。非無漏攝故。理實他受用及變化土。皆有事乘遊路門等。為令有情欣樂實德。故就行說。其法性土。及自受用。皆量無邊。不說別有事門等相。他受用土。既有分限。皆依蓮花而方建立。佛地經雲。大寶蓮花之所建立。觀經亦言。作懸鼓想。有蓮花座。化土不定。或有或無。唯此佛土。無蓮花故。佛現土中。文有其三。一明佛現。二舉喻彰。三顯眾觀。此初文也。菩薩之心。由來見淨。聲聞劣意。未睹淨方。令變下情。令見淨剎。故假指按大千方變。此化淨土。令凡見故。   經。譬如功德(至)寶莊嚴土。   贊曰。此舉喻顯。寶莊嚴佛。他受用身。寶莊嚴土。即無漏土。佛身不改。唯土變淨。舉他報土。以喻化土。或假喻顯。佛舉寶身。其土亦爾。   經。一切大眾(至)坐寶蓮花。   贊曰。下明眾觀。暫變彼心念為平等。故見坐花。見土亦淨。未久心淨。故令暫見。久者必由行成。近者佛令可得。   經。爾時世尊(至)佛土不。   贊曰。下第四鶖子疑除有三。初指土為問。次鶖子喜答。三述理除疑。此初文也。   經。舍利子言(至)嚴淨悉現。   贊曰。此鶖子喜答。   經。告舍利子(至)雜穢土耳。   贊曰。下述理除疑。此文有三。初總告。次喻示。後結成。此初文也。若者如義。我心久淨。土淨如此。為愍劣生。隨現劣生土。土本非我所嚴故。三乘眾生所宜見故。   經。舍利子(至)其食有異。   贊曰。此喻示也。妙高山頂三十三天。四面各八。帝釋居中。而為主故。舊言飯色。色見類義。   經。如是舍利子(至)所見有異。   贊曰。下結成也。此且總成。佛土雖同。唯釋迦土。有情心異。見淨穢殊。地前三乘。見土穢故。十地菩薩。恆見淨故。   經。若人心淨(至)妙寶莊嚴。   贊曰。下別結淨。如有持髻心淨。便是淨故。   經。當佛現此(至)正等覺心。   贊曰。下品第四段利益圓滿。有二。初大乘益。後小乘益。大乘益中。初明二益。後攝神足。此初也。初得無生在初地。任運無生在八地。既聞嚴淨。明彼未知佛之淨土。今得無生。故入初地。或時無生。得入八地。發心有二。一創發。始入初劫。二無漏發。在初地前。未得初地。故知發心方入初劫。   經。時佛世尊(至)還復如故。   贊曰。無變淨方。令興大意。大果斯得。故攝神足。雖小果亦證。無不為斯現淨土故。所以後說。   經。求聲聞乘(至)善解脫。   贊曰。下明小益。知無常者。見土轉變。順無常理。違苦諦故。此文見道。遠塵者無間道。斷障故。離垢者解脫道。離垢證無為故。得法智故。名法眼淨。永離諸漏。煩惱障盡。離所緣縛也。心善解脫。離相應縛也。此明證得阿羅漢果。舊雲。不受諸法。不取我我所。不受生死果故。意解者。心解脫故。   說無垢稱經贊卷第二(末)   天保六乙未中冬中七日晝寫畢沙門遊識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82 說無垢稱經疏   說無垢稱經贊卷第三(本)   大慈恩寺沙門基撰   顯不思議方便善巧品第二   於中略以四門分別。一科品次第。二諸方便攝。三釋品名。四出品體。科品次第者。身下有十一品。是第二正陳本宗分。一顯不思議方便善巧品。二聲聞品。三菩薩品。四問疾品。五不思議品。六觀有情品。七菩提分品。八不二法門品。九香臺品。十菩薩行品。十一觀如來品。菩薩地雲。一切菩薩。當雲何學。謂有三種。一所學處。二如是學。三能修學者。瑜伽十七地。攝論十殊勝。皆略為三。一境。二行。三果。並同菩薩地。謂先要知所學之處。次應依彼如是而學。然後方成能修學者。若不識知苦樂善惡。凡聖真妄一切境界。不能發起厭苦欣樂。修善斷惡。捨凡就聖。證真離妄種種勝行。行既不修。果何以獲。故先知境。次修妙行。後得果成。此經正宗。明大乘理。故從方便。終至香臺。此九品。是菩薩境。次菩薩行一品。是菩薩行。後觀如來一品。是菩薩果。菩薩地中。所學處有五。一所化處。此觀有情品是。一切眾生為所化故。二利行處。方便品。聲聞品。菩薩品。問疾品是。利他行故。三真實義處。菩提分品不二法門品是。盡所有性。如所有情。等道理故。四威力處。不思議品是。神通威力等故。五菩提處。香臺品是。明佛所有殊勝德故。菩薩地雲。最先應達所化機宜。方名發起利他勝行。次知實義。可斷可修。於威力門。修成自利。次於果位無上菩提。愛樂希求。精勤修證。今此不然。九品境中。菩薩所修。他利為首。故初五品明利他行。威力門中通他利故。神通威力唯他利故。恐言他利有實眾生。今破執真。顯皆非實。唯有情情。以為所利。故次一品明所化處。他利既周。應修自利。故次二品明真實義處。此二門中。修自利。故從於果德愛樂希求。故次一品明菩提處。他利五品中。初四品。明隱跡利他。後之一品。明顯跡利他。四品隱跡利他中。初一品總敘權。後三品別敘權。聲聞菩薩。別敘昔權。問疾一品。別敘今權。此方便品。總敘權也。又初九品。所學境中。分之為二。初八品。別明二利。後香臺一品。總明二利行。別明二利中。初至觀有情六品。明利他行。後菩提分不二法門二品。明自利行。利他六品中。初五品。明能利。後觀有情一品。明所利。能利五品中。初四品。明密權能利。密為權跡。行利他故。後不思議一品。明顯權能利。顯為權跡。利行他故。密權四品中。初一品。總敘密權。後之三品。別敘密權。聲聞菩薩。敘昔密權。問疾一品。敘今密權。今此方便。總敘密權。故為首唱。顯不思議方便善巧品。諸方便攝者。依菩薩地第三十五卷。菩薩方便善巧。有十二種。依內修證一切佛法。有其六種。依外成熟一切有情。亦有六種。依內修證有六種者。一於有情。悲心俱行。顧戀不捨。二於諸行。如實通知。三於無上菩提妙智。深心欣樂。四顧戀有情不捨生死。五知諸行故輪轉生死而心不染。六欣佛智故熾然精進。依外成熟有六種者。一能令有情以少善根感無量果。謂勸有情。捨微劣物。乃至最下唯二□團示。施鄙穢田。乃至蠢動傍生之類。迴求無上正等菩提。此施善根。物田雖下。由迴向力。感無量果二令有情以少功力引大善根。若信耶齋戒。為說八支聖齋戒法。乃至為他宣示佛教。令生淨信。彼但由此一念善信。尚能攝愛廣大善根。況其相續。能以供具及勸。他以供具供。養亦能遍喜十方一切諸供養事。常修六念。音想歸禮十方一切佛法僧寶。願以自身。普代受苦。有所違犯。想對諸佛。發露悔性。如是自作。亦觀他為。又得菩薩勝神通者。化作種種諸變化事。往於十方佛僧所攝大福聚。常修無量。亦勸他為。三於聖教憎背有情。除其恚惱。四處中住者。令其趣入。五已趣入者。令其成熟。六已成就者。令得解脫。為欲成辨後四種故。復修六種方便善巧。一隨順會通。二共立要契。三異分意樂。四逼迫所生。五施恩報恩。六究竟清淨。隨順會通。為通經義。共立要契。勤行善事。後以資什。方施彼等。彼若不能速疾修道。後時於彼皆不施與。唯為利彼。非餘意樂。有不施等。若有家立。應告家屬。有不知恩犯戒者等。當斷常賜衣服等物。或當搖打。由是彼怖所為治罰。便勤斷惡。勤修諸善。彼雖不樂。強逼令修。若於有情隨力施恩。彼希報德。勸令修善。受報恩者。語言世事。非以相酬。要當知父母恩。乃至受持淨戒。乃名大報我之恩德。若住第一地。生睹史多天。令諸有情念其菩薩當得菩提。願在所生。常得值遇。令諸有情起此樂故。乃至廣說。是名六種方便善巧。今此即是後之六種。依外成熟一切有情方便善巧。上下文中。隨義皆有。不能繁引。又方便有四。一進趣方便。如七方便。二施為方便。即方便善巧波羅密多。三集成方便。諸法同體巧相集成。如說真如具恆沙德智為門等攝一切法。故十地雲總同成別異壞等。四種巧方便。實無此事。應物施為。謂三業化等。此中即是第二第四方便。又解有三。一接下方便。唯為下人。二顯上方便。唯顯勝妙。三通彰方便。遍在上下。此乃接下名方便也。現身疾等。因說法故。亦可顯上。敘其德故。讚歎如來功德勝故。亦通第三通彰方便。此意本是接下方便。為大居士現身疾等。因緣妙法。令發心故。又有二種。一迴向。二拔濟。此拔濟也。釋品名者。利樂儀軌曰方。應時而濟曰便。順理益生為善。智用殊妙為巧。然有方便。下位可知。今顯非彼言境超下位之情。說名不思議。今明此事。故復名顯。其不思議方便。乃為所顯。教為能顯。舊經文闕。如初已陳。出品體者。用後得智為體。諸教雲。十度之中。後五皆以擇法為性。品下亦言。善於智度。通達方便。相以身語。而為自體。為大居士現身有疾。是身方便。因說妙法。勸彼發心。是語方便。下文自顯。故不引之。發身語本。即是方便。意相難彰。故經不說。   經。爾時(至)名無垢稱。   贊曰。此一品中。大文有三。初標能為善方便者。次已曾供養下。談其實德。後為欲成熟諸有情故。以善方便下。彰其權跡。此即初也。於中有四。一住處。廣嚴城。二行位。大菩薩。三種姓。離咕毘。四名字。無垢稱。舊經少者。對尋可知。非宗義處。恐厭繁文。更不對辨。   經。已曾供養(至)深殖善根。   贊曰。下談實德。有二十句。分之為二。初十八句。談內實德。後之二句。諸佛咨嗟等談外實德。舊經雖復前後不同。句義同此。此中二德。一久值良緣德。供養諸佛。二先修本行德。深殖善根。此二總攝四親近行。   經。得妙辨才(至)遊戲神通。   贊曰。此有四德。一獲七種辨才德。二成三無生忍德。三得四總持德。四縱任六通德。如文次第。理義可知。七辨者。一捷辨。二退辨。三應辨。四疏謬辨。五無斷盡辨。六凡所演說豐義味辨。七一切世間最上妙辨。三無生忍等。如前已說。若准仁王經。有五忍位。一伏忍。在地前。二信忍。初二三地。三順忍。四五六地。四無生忍。七八九地。五寂滅忍。十地及佛地。彼約粗位。今約成滿。不相違也。   經。護無所畏(至)通達方便。   贊曰。此有四德。一能摧外道德。獲無畏故。二近佛十力德。摧魔怨故。三內融真境德。深入法故。四巧濟群生德。善於智度達方便故。智度者。第十智波羅密多。成就有情智。所以通達利益方便。方便善巧波羅密也。   經。大願成滿(至)諸根勝劣。   贊曰。此有三德。一欲解皆圓德。大願成滿故。菩薩地說。初發心時。唯發一願。願得菩提。利樂一切。勝鬘一願。攝受正法。唯識二願。求菩提願。利樂他願。勝鬘三願。彌勒上生四弘正願。初地十願。又復菩薩恆沙別願。有經說是金栗如來故願皆漏。二善達機器德。善知意樂。意業也。及行者。身語也。知其心願及其所行。善逗益故。三善逗機宜德。知根勝劣。說五乘故。此第三德。舊名心趣。三業是所趣意。亦圓也。   經。智度成辦(至)決定修習。   贊曰。此中二德。一一導利無帶德。由智度說法成就故。二所作無礙德。於一切大乘教理行果決定作故。然諸菩薩。有四種修作。一決定修作。二委悉修作。三恆常修作。四無罪修作。菩薩地中第四十九說。具四修作故。得三十二相。今舉一修。餘三影顯。亦皆具矣。舊經雲決定大乘。義意難解。   經。於所作業(至)入心慧海。   贊曰。此有三德。一三乘智先德。三業所作。由智前導。首思量故。二果業圓滿德。住佛威儀故。若牛王行如象王步等。三妙證深廣德。入心慧海故。心謂真理。勝鬘經說自性清淨心。慧者菩提智。此二深廣。猶如大海。善能證達。名之為入。舊曰心大如海。便闕此義。   經。諸佛咨嗟(至)常所禮敬。   贊曰。上十八句。別歎內德。此之二句。別歎外德。外德有二。一諸聖護讚德。諸佛咨嗟稱揚說故。欣其道遠。所以咨嗟。讚其利弘。由斯稱說。二眾凡歸仰德。釋梵護世常禮敬故。此中舉勝。且說佛歎。諸菩薩等亦稱揚故。欲歎智者。眾聖識故。舉釋梵等。類餘可知。   經。為欲成熟(至)居廣嚴城。   贊曰。自下第三彰其權跡。於中有二。初票權意。後顯權事。此初文也。成就者利樂義。故為有情。以智善巧。居廣嚴城。機法相符。故發揚此。   經。具無盡財(至)暴嫉楚毒。   贊曰。下顯權事。文復有二。初顯昔權。未疾前之權跡故。後其以方便現身有疾下。顯其今權。顯昔權中。初別顯昔權。後是無垢稱以如是等不思議下。總結昔權。別顯昔權中有三。初以有攝無權。次雖為白衣下。同類益流權。後若在長者下。為尊誘下權。初以自有六度妙行。攝他六障無妙行者。次為同類。益彼時流。後為尊大。廣誘卑下。此以三度攝無三者。一切無財名貧窮。無所歸趣名無依。無父母等之類是也。無勢可恃名無怙。受戒而破曰犯。不受為惡名越。又破性戒名犯。破遮戒名越。暴者凶暴。急性之流。□言奫飥□□□□榥□□櫸□□j□□□□□□榯□□飀□□榬□□□餃楈□□□   經。以大精進(至)妄見惡慧。   贊曰。懈怠者。心無所進。懶墮者。身語無進。初善不進。後惡唯增。靜慮者。色界四定。正念者。七種念等。如前已說。親能引定。故此合說。解脫。八解脫。以十門分別。一列名字。二顯行相。三出體。四釋名。五所緣境。六凡聖得。七離障別。八依身起。九二得巽。十有無漏。今辨初四門。餘如章中說。列名者。依瑜伽第十二十五七十三。攝事分第二。對法十三。顯揚第四第二及第二十。菩薩藏經第四等說。一有色觀諸色解脫。二內無色想觀外諸色解脫。三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四空無邊處解脫。五識無邊處解脫。六無所有處解脫。七非想非非想處解脫。八想受滅解脫身作證具足住 顯行相者。俱捨第二十九說。內有色想觀外色。名初解脫。內未伏除見者色想。觀外諸色。以為不淨。名觀外色。今則不然。准對法文。初修業者。身在欲界。已離欲界欲。未依無色定。伏除見者色想。未離色界欲故。若久習業。已離色慾見者色想。安立現前。而觀欲界一切所有內外諸色。作光明想。由前三解脫。引發勝處遍處等故。即觀勝處所攝少多等色。作光明想。由除變化障故。作光明想。不除貪慾故。不作淨想。瑜伽唯雲未得無色定。未離色界染。觀外諸色。是初解脫者。唯依初業說故。第三解脫。俱捨論說。內已伏除見者色想。唯觀外境。而為不淨。名內無色想觀外諸色。大乘不然。准對法雲。初習業者。已依無色定。伏除見者色想。久習業者。或見者無色想。安立現前。而觀外色。作少多等想。不同於初觀內外色皆作光明。未自在故。此唯觀彼已離欲色。作少多等。名觀外色。已離除故。立以外名。觀心漸勝。故稍略觀。故瑜伽雲。又不思惟彼相。但於外色。而作勝解。即觀少多不作光明等。若於是處。已得離欲。悅彼為外。故唯觀彼已離染色。名之為外。又由初解脫觀色不言外其內有色不言內。其所觀色。亦不言外。通緣內外根塵等諸色。作光明想故。今此第二內有色。有根等色故。其觀外色。唯觀外塵。作少多等。不緣根等作少多等故。瑜伽又雲。無色界定不現在前者。此說觀外色。不依無色定。無色定不能緣外色故。上二解脫。初作光明想。後作少多等想。初後寬狹。兩觀有殊。顯揚二十說。此二解脫。除變化障。為於變化得自在故。變化既通四靜慮有故。初二解脫。通依四靜慮。但在根本。非近分地。彼欣趣修。都無通果。此容預修。有通果故。不同俱捨初二靜慮。能除欲界。初靜慮中。顯色貪故。作不淨觀。第三靜慮。俱捨論說。清淨相轉作淨光鮮行相轉故。唯第四靜慮離八災患。心證淨故。餘地雖有相似解脫。而不建立。非增上故。今者大乘。謂如有一已得捨念圓滿淨白。以此為依。修淨請聖行圓滿。於內淨不淨諸色。已得展轉相待想。展轉相入想。展轉一味想。是第三解脫行相。謂待諸淨色。於餘色中。謂為不淨。非不相待。若唯見一類。淨與不淨。二覺無故。是名初想。又於淨中不淨性所隨入。於不淨中淨性所隨入。由於薄皮所□共謂為淨之中。現有三十六種不淨物故。是第二想。如是展轉。總一切色。合為一味清淨想解。是第三想。乃名成就。唯在第四靜慮地。有捨念淨故。論說超遇諸苦樂故。一切動亂已寂靜故。善磨瑩故。餘地不然。故唯第四。此亦內無色想。而觀外色。由前已說。故略不論。而立異稱。次四無色解脫。俱捨論說。以四無色定名為性。非無記。染非解脫故。亦非散善。性微劣故。近分解脫道。亦得解脫名。無間不然。所緣下故。彼要背下地方名解脫故。多說根本者。近分非全故。今者大乘。皆已離自地欲。依自根本地。重觀自境。思惟勝解。令障更遠。引生勝德。謂如有一。於彼空處已得離欲。即於虛空。思惟勝解。是名空處解脫行相。於彼識處。已得離欲。即於是識。思惟勝解。是名識處解脫行相。於無所有處。已得離欲。於識無邊處。思惟勝解。是名無所有處解脫行相。空識二名自地所緣行相為稱。無所有處。以識無有。為自地名。故於識處。思惟勝解。於有頂地。已得離染。更不於餘而作勝解。乃至遍於想可生處。即於是處應作勝解。無所有處。名想生處。今緣此無所有心心所。名非想非非想。故遍於此思惟勝解。至下當知。上說離染。依無學說。故瑜伽言。前七解脫。於已解脫。而生勝解身證者得。若依唯識。有二師說。一雲伏初定已上染得滅定。二雲伏第四定已上染得滅定。無所有處已下染可有伏義。令障轉遠。引生勝德。有頂一地。定未能伏故。瑜伽第十一。空識二解脫。有說離自地染。言上之二地。無說離自地染。字有學無學影略說故。雖在根本。亦非近分。滅盡解脫。大小乘俱說。即滅盡定。而無行相。棄想受故。然將入時。有二行相。謂依非想非非想處想及無想界想。初修久熟。二入別故出體性者。俱捨說論。前三無貪性。眷屬五蘊性。次四無色定善為性。第八滅定性。大乘之中。七十三卷。解五法中雲。世間出世間正智為體。有漏者。以分別中世間正智為體。無漏者。即無分別智及後得智。唯慧為性。緣色非色及真如境。離諸定障。引生勝德。非餘能故。若相應體。初七以四蘊為性。眷屬五蘊性故。對法雲。若定若慧。及彼相應諸心心所。無色界中。許有定道。無表色。第八解脫。以二十二法厭心種子為體。即不相應行蘊所攝。釋名者。初釋總名。後釋別名。總名者。瑜伽雲。前七解脫。於已解脫。而生勝解。七所觀法。多分要伏。要斷彼地煩惱障染。方始修作。名已解脫。既今觀已解脫境。為除定障起神通功德。而生勝解。故名解脫。其身證者。於有頂染定未能離。但除彼地所有定障。起無諍等諸功德故。故成解脫。由此前言多分已離。不爾多言便為無用。第八解脫。棄背想受。故名解脫。前無間道。雖滅想受障。至滅盡定位。方得解脫名。由入滅定時。暫棄背想受障。所求今滿足故。立解脫名。非時方始解脫定障。先已離故。亦解亦脫。八者。是數釋也。次釋別名。初有色觀諸色解脫者。瑜伽雲。由二因緣。名為有色。謂生欲界得色界定故。又於有光明而生勝解故。此觀欲界於勝處所制步多好惡劣勝等色。作光明想故。但名有色觀諸色。不言內有色觀外色。其有色非唯內故。諸所觀非唯外故。即外之色觀及有色之觀外色。皆依主釋也。內無色想觀外色者。由二因緣。名內無色想。一者謂已證得無色等至。亦自了知。得此定故。先依空處定。已離色界染故。顯揚雲。內無色想者。依無色定。意解思惟故。二者不思惟內光明想故。名內無色。此言意顯已得空處內離色染。又自內心。不作光明相。名內無色。此已離染色。名之為外故。瑜伽雲。若於是色。已得離欲。說彼為外。出於染故。即觀此色。作少多等解。名觀外諸色故。瑜伽雲。又不思惟彼想明相。但於外色而作勝解。此說不作光明色觀。但作少多好惡等解。初四勝處。有色無色。各別觀色。若少若多。此總觀外少多好惡等故。與勝處別。外諸色之觀及內無色之觀外色。亦皆依主。內無色時。必須得空處等定。正觀外色。作勝解時。唯依色定。不依無色。無色不能觀於諸色少多等故。故瑜伽雲。無色界定不現在前。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者。瑜伽雲。已得捨念圓滿清白。以此為依。修習清白聖行圓滿。名淨解脫。此說第四靜慮中。離尋伺喜樂三地障故。捨念圓滿。清白名淨故。瑜伽雲。謂已超過諸苦樂故。一切亂動已寂靜故。善摩瑩故。離淨不淨變化障故。名為解脫。此亦內無色而觀外色。作淨不淨相待相入一味淨想。由前已說內無色言。所以今略。既略於內。故亦略於觀外色等。但言淨解脫。顯揚論說。一向意解思惟淨妙者。隨轉理門。或依彼觀成滿之時。展轉一味。唯觀淨想。故作是說。身作證者。於此住中。一切賢聖。多所住故。身者意身。作證者由於智斷得作證故。諸根得境。唯身根親。今勝餘根故。獨得證名。故此亦如是。前二解脫。意解思惟。尚疏遠故。與其觀名。今此解脫。除障最勝。聖意親取。名身作證。由此聖者多住於此。及第八解脫。此二勝故。於二界中。各在邊故。世尊經中說。身作證於色無色障斷無餘。證得轉依勝餘六故。具足住者。第四靜慮根本圓滿。第八亦爾。九次第定。得圓滿故。空無邊處解脫者。顯揚雲。虛空者。謂色對治所緣境界。空其色故無邊者。十方諸相不可分別。名空無邊。處者。謂彼地中定等諸所依法能依行者。所緣虛空所依之處。名為處也。欲色二界。相狀易知。彼界難了。獨與處名。空無邊是境。處是能緣。空無邊之處。依主釋也。下皆准知。識無邊處者。謂緣無邊虛空之識。今緣此識。而為境界。十方諸想不可知故。名識無邊。處即能緣。義如前說。無所有處者。謂於識上境界。推求之時。無少所得。除無所有。無別境界。由唯見此境極寂靜故。無所有此細超前觀。以上境無少所有少亦無故。餘義如前。非想非非想處者。非想者。謂超過無所有想。無所有處。猶有粗想故。非非想者。謂於無所有處上境界。推求之時。唯得緣無所有極細心心所。由唯見此極寂靜故。前無處有處。唯緣識處已上諸境少分亦無。此有頂地。唯緣無所有處能緣心心所。不同彼地有粗想故。名為非想。仍由有唯無此極寂靜心在故。名非非想。非者無也。非全無想故。餘義同前。想受滅解脫身作證具足住者。由想受二強勝於餘之心行故。厭患勞慮暫求止息。止息此時。要斷障得名為解脫。為滅想受之解脫。依主釋也。上七解脫。皆持業釋。謂有色觀諸色即解脫。解脫障故。乃至非想非非想即解脫。亦可以別簡通得依主釋。謂有色觀諸色之解脫。經等持者。九等持。平等持心至境名等持。即定也。此有九種。如前說。等至者。九等至。色四。無色四。及滅蓋等至。由定前心折伏沈掉心不高下。名等。所以今至途中安和之位。故名等至。或由定心折伏沈掉。至此平等安和之位。故名等至。此中等持等至二法。攝一切盡。更舉勝定。顯皆安住。故復說言靜慮念等。正抉擇者無漏慧也。妄見者。一切不正見。惡慧者。一切邪推求。及不正知。如其次第。配後三度。唯識等說六唯自利。今利他者。多分自利。迴即利他。不相違也。   經。雖為白衣(至)常樂遠離。   贊曰。自下第二同類益流權。具有十八句。此中四句。一處俗持真執。二居家不染塵。三妻拏無愛情。四威裡除尋意。菩薩性戒。通俗通持。出家威儀。俗多缺犯。故今處俗真軌恆持。諸在家者。三界所縛。彼雖居家。離三界染。三界者。謂欲界。色界。無色界。欲所屬界。乃至無色所屬界。故以為名。如胡椒飲。如金剛環。界中有欲。界唯有色。界中無色故。名為欲界等。妻子化現。梵行恆持。無愛染故。雖有眷屬。而無親裡之尋。離諸尋故。   經。雖服寶飾(至)為味至等。   贊曰。此中二句。一二嚴恆自飾。二兩食常為味。同俗外嚴。同真內飾。所以雖資寶營。而以相好嚴身。濟物受食。自利居禪。二利齊修。定散雙處。凡食有四。謂段觸思識。靜慮等法。破壞有故。實非食體。但取味證。故不名食。故佛地經雲。廣大法味喜樂所持。與出世法為食。不與世間法為食。食者資長有漏識故。如別章說。   經。雖同樂著(至)意樂不壞。   贊曰。此有二句。一縱蕩利群生。二形邪心重法。博者六博。樗蒱之流。奕者眱部C像戲之屬。而於彼類。不誑不欺。不誣不詐。方便調化。名熟有情。形雖同於外道苦行稟彼軌儀。而亦修作內心。於佛法意樂不壞。得不壞信故。   經。雖明一切(至)說法上首。   贊曰。此有二句。一明外寶重內。二處會為說首。佛之正法名為內苑。而於此法樂。常寶贊翫好。或真如理。名為內苑。初地以上。得法苑樂。故雖處鄉邑眾會之中。證達即深。說為上首。舊雲一切見敬為供養中最者。由為說上首。所以一切見敬。皆供養之中為第一也。   經。為隨世教(至)示有所習。   贊曰。此有二句。一順世現禮儀。二隨俗求財利。世間尊卑禮儀忠孝示無與乖。舊雲。執持正法。攝諸長幼。正法者。世禮儀也。示習俗利。方便攝財。濟諸貧乏。舊曰。一切治生諧偶獲利之時。不生喜悅。大意同也。   經。為益含識(至)誘開童蒙。   贊曰。此有四句。一演靜能益。二理斷功能平。三法延訓大乘。四席問教初學。市演衢靜。觸處濟生也。西方斷事。委在平直之人。故為群生理諸王家之務。恐有枉曲。以損生故。餘二可知。   經。入諸婬捨(至)遊諸伎樂。   贊曰。此有二句。一處欲勸超染。二遊偶令念知。令彼正念正知不因伎樂業妄憶邪解故。舊雲入諸酒肆。能立其志。酒肆多有絃歌。立志令正知念也。文雖有異。意會可知。   經。若在長者(至)斷其貪著。   贊曰。自下第三。為尊誘下權。室富。眾望權高。稱為長者。故說勝法勸厭欲塵。齒下家貧。懷道自逸。名為居士。財食既多不足故。能斷其貪著。   經。若在剎帝利(至)除其我慢。   贊曰。此有二句。西域好種。總有四類。一婆羅門。此雲淨行。少持戒行。以道自居。二剎帝利。此雲官族。居位自怡。化洽人庶。三吠捨。此雲坐收。居賤貨貴。以殉軀形。四戒達羅。此雲耕。墾農治生。以供職貢。初二高勝。所以偏影。官族理務。人眾輕彼。多生瞋恚。故教忍辱。淨行持道。自尊卑人。故除其慢。   經。若在大臣(至)示以忠孝。   贊曰。此有二句。大臣曲濁。多枉無事。故教正法。王子憍奢。鮮剋遊禮。故示忠孝。   經。若在內官(至)殊勝意樂。   贊曰。官女內嬪。意多婬逸。故能化正。內官者。掌內之官。西方立此。以治後宮。如長秋監宮官之類也。庶人修習三福業事。謂施戒修。名相似福。似出世福。名相似福。殊勝意樂者。及上勝信解也。或相似福之勝意樂。或福與意樂。二種各別。不能修勝出世之福。唯修勝意。舊本無此殊勝意樂。   經。若在梵天(至)利益安樂。   贊曰。此有三句。明在天尊。梵天居在初定。謂天下而獨尊。今示諸靜慮差別。令知非獨尊故。又在四禪。各能為主。未定差別。舊雲誨以勝慧未諸定也。帝釋在天。多為常想。示諸自在一切無常。護世四王。各領方域。令護一切平等利樂。   經。是無垢稱(至)饒益有情。   贊曰。此即第二總結昔權。此之善巧。皆方便慧。復名門者。此能出生諸福慧故。   經。其以方便現身有疾。   贊曰。此下第二。顯其今權。於中復二。一現身權。身有疾故。二現語權。語說法故。此身權也。問。欲現身權。方便多種。何故今現其身疾也。答。現疾之意。略有十種。一來問疾者因說化故。二希望世尊令問疾故。三顯無始來身皆疾故。四明慈悲心隨生疾故。五為識凡聖病之因故。六令有疾者調伏心故。七令餘下位知非類故。八妙詳高德方能對故。九因與對揚為大利故。十顯如來身威德大故。如下經文。不繁具顯。   經。以其疾故(至)皆經因疾。   贊曰。下顯語權。於中有二。初明所化。後正明權。此初文也。諸問疾者。皆所化故。   經。時無垢稱(至)廣為說法。   贊曰。下正明權。有二。初票。後顯。此票也。   經。言諸仁者(至)不可保信。   贊曰。此顯語權。有三。初教厭離。次勸欣求。下諸仁者於如來身應生厭離。於如來身應起欣樂等是。諸修行門不過二故。後明利益。是無垢稱為諸集會來問疾者如應說法下是。初文有五。教生五種厭壞觀故。一觀生滅無常義。二為苦所惱下。觀逼迫。是苦義。三是身如聚沫下。觀非實有。是空義。四是身無主下。歎不自在。是無我義。五是身不淨下。歎其可污。是不淨義。夫入觀法。初觀無常。無常故苦。苦故空。空故無我。便入真諦。今加不淨。令深厭故。此歎生滅無常者。無彼常有。常無相故。總標無常。亦別顯生為無常之根本。故得無常名。真如常有。神我常無。此有為身。本無今有。有非常有。不同真如。本有還無。無非常無。不同神我。無二常相。故言無常。餘三別顯。無強者老死相。壞命力故。此上總顯一期無常。朽故速疾。唸唸生滅。剎那百二十是名呾剎那。咀剎那六十名臘縛。臘縛三十名一牟呼粟多牟呼粟多十八名一時。時十二名一日。三十日為一月。十二月為一年。如是一生。乃為無量生滅切割。或無常者是總句。此無常。無強盛之滅堅牢之勢剛健之力。衰朽還故。唸唸迅速。誑惑人故。不可保任信之為常住也。又欲界身無強。色界身無堅。無色界身無力。皆是朽故迅速。不可保信之法。   經。為苦所惱(至)變壞之法。   贊曰。下觀逼迫。文中有二。初釋苦相。後勸自恃。此初文也。苦乃八苦三苦之所惱故。八苦者。一生苦。此有二種。一眾苦所逼故。二餘苦所依故。於母胎中生熟藏間。具受種種極不淨物所逼迫故。正出胎時。後受支體逼切大苦。自後復有老病死等眾苦隨遂。二老苦。時分變壞苦故。三病苦。大種變易苦故。四死苦。壽命變壞苦故。五怨憎會苦。合會生苦故。六愛別離苦。別離生苦故。七求不得苦。所希不果生苦故。如有頌言。趣求諸欲人。常起於希望。諸欲若不隨。惱壞如箭中。八略攝一切五取蘊苦。粗重不安生苦故。為此八苦之所惱亂。與煩惱病為所依器。多諸過患。一百五苦所隨逐故。變壞之法。不久停故。無常故苦。生分無常為緣故苦苦性可了知。滅分無常為緣故壞苦性可了知。俱分無常為緣故行苦性可了知。故以變壞。而釋苦義。   經。諸仁者(至)所不為怙。   贊曰。勸其不恃也。勿恃惡身而生惑業。諸有智人。名聽慧者。所不恃故。俱恃皆是愚癡眾生。   經。是身如聚法(至)徒顛倒起。   贊曰。次下十句。觀非實有。所執實法。五蘊為性。非實故空。此中五句。身如聚法者。瑜伽八十四雲。速增滅故。水界生故。思飲食味水所生故。不可揉捼故。非如泥團可令轉變造作餘物故。此經言不可撮摩。撮摩者揉捼義。又實非聚。似聚現故。乃能發起有情解故。如浮泡者。三和合生。不久堅住。相似法故。內迷真境。次有業緣。有煩惱潤。所生起故。又速謝起不堅住故。言不久立。如陽炎者。飆動性故。無量種相變異生故。令於所緣顛倒轉故。故從煩惱湯愛所生。如春陽炎。遙看似水。諸熱渴惱鹿。多奔趣之。非水水想。名渴愛生。諸有為身。從諸煩惱渴愛所生。亦復如是。如芭蕉者。中貞本不堅實故。枝葉廣大速即壞故。如明眼人持利刀入於林。取端直芭蕉柱。斷其根枝葉。都無所獲。何況有實。如幻事者。譬如幻士。住四衢道。幻作四種諸幻化事。都非實有。顛倒起故。   經。是身如夢(至)唸唸不住。   贊曰。下別五喻。如夢。意說如夢所見。此境非真。虛妄見故。由業感身。業為本質。身如影故。谷靜響聲。都非實有。此聲屬本發處因緣。此身亦爾。屬本因緣。非今別有。如雲如電。如文可知。然攝大乘八喻依他。般若九喻。此中十喻。依他不實。所以成空。依義異故。各據一門。不可和會。   經。是身無主(至)四大為家。   贊曰。下第四觀不自在。合有九句。初六句。正顯空故無我。後三句。復顯無我故空。此初也。主者總名。次四是別名。後一句總顯無我。主謂主宰。我之總名故。地無常定主故以為喻。我是自在。緣三世故。有情者。在過去世。至於今故。命者。現壽可存活故。補特伽羅。此雲數取趣。數數流轉取五趣故。從今現在取未來故。此凡夫外道計執三世總別之我。今舉四大虛空為喻。期體皆無。總身以四大為家。假合所成。由來不實。故無我也。我必常一。非假他故。蘊界處法。非常一故。舊經五句。無此數取趣。仍非次第。此四別我。與金剛般若天親論同。   經。是身為空(至)風力所轉。   贊曰。下之三句。無我故空。二行隨一。得入真故。以離我及我所故空。無實知故無我。無我故空。更無有因能作於身。但為風所動故。無我所無我所故空。若是我所。必我作故。以彼空行空我我所故。對法論言。蘊界處中。我我所非有。所以成空。   經。是身不淨(至)必歸磨滅。   贊曰。下觀可厭污。合有七句。此中有二。不淨有五。一種子不淨。感業所招。父母精血所共成故。二住所不淨。於其母胎生熟藏間。所依位故。三自相不淨。三十六物所集成故。四共相不淨。九孔常流清穢惡故。五畢竟不淨。身壞以後成糞成灰等故。故言不淨穢惡充滿。雖復種種塗香洗浴。終必歸於不淨臭穢。是身虛危。誰非不淨。不淨之物。必是虛偽。歸磨滅故。   經。是身多患(至)之所逼迫。   贊曰。此中二句。多過患者。多病患故。四百四病者。一大不調。一百一病生。四大不調。故有爾病。一大為本。所起為百。此據總數。上多至百。下至一故。或由十十惡業道因。感此四大所起果身。故各成百。十十惡業道者。返其百福莊嚴身故。一自作十惡。二教他作。三讚難作。四慶慰作。五少分作。六多分作。七全分作。八少時作。九長時作。十盡形作十惡業道。故得果時。有此四大。及四大所生。各一百病。合名四百四病。如水墜級者。西方水井。如此古人旁穿其井。以為近道。近道名墜。級謂階道。以木為蹬級。扱況坑入出。亭中取水。年深日久。自致朽爛。身亦如是。或級謂級索。日久自朽。身亦如是。舊雲丘井。乃意難知。   經。是身無定(至)所共合成。   贊曰。此有三句。不定常主。彼要常死。煩惱如怨賊。四大如毒蛇。遍體充滿。如腐草為積。名為空聚。蘊處界聚身空無有實。其義亦爾。舊亦少異。智者當知。   經。諸仁者(至)應起欣樂。   贊曰。下次勸求。於中有三。初總票勸。所以者何下。次示相勸。諸仁者如來之身功德如是下。後結成勸。此初文也。結前生後。標勸相故。   經。所以者何。   贊曰。下示相勸。初徵後顯。此徵詞也。有何所以。厭如是身。欣如來身。   經。如來身者(至)共所集成。   贊曰。下顯示相有三。初示法身相。後示報化相。此初文也。諸佛法身。真如。恆沙萬德。性共集成。現隱難知。但可總說。故言無量善法成也。   經。從修無量(至)智慧所生。   贊曰。下顯報化二身功德。金剛般若雲。一切諸佛。從此經出。一切如來。從此經生。法身顯故。報身實德。化體化成。實假雖殊。因無別故。初總德因。後別德因。此總德因也。恆沙萬德。福智攝故。佛身功德。皆唯無漏。此下說因。亦皆無漏。   經。修無量(至)智見所生。   贊曰。下顯別德因。有十五句。此中一因。從五蘊生。一戒蘊。一切無漏戒為性。二定蘊。一切無漏定為性。三慧蘊。一切無漏緣有為慧為性。四解脫蘊。一切無漏勝解數為性。五解脫智見蘊。緣一切無為解脫無漏智為性。此五勝故。積聚多故。偏立為蘊。小乘舊名五分法身。   經。從修慈悲(至)願力智生。   贊曰。此有二句。初四無量。佛為實觀。次十婆羅密多。調伏寂靜。皆唯淨戒。靜慮解脫等持等至。皆唯是定。餘如自名。前已說故。   經。從修一切(至)修止觀生。   贊曰。此有五句。從修一切到彼岸生者。菩薩所修二利方行。皆令行者能到彼岸。皆名波羅蜜多。十六勝故。偏得其名。今顯通義。故餘萬行。皆名到彼岸。舊雲方便。六通方便六通之義。如威力中已略分別。三明者。一宿命明。二生死智明。三漏盡明。此即三通。除摧障故。妙用難測。作用弘廣。立以通名。此除三際愚。照深遠故。復立為明。菩提分法。止觀定慧。並如前說。   經。從修十力(至)善法生。   贊曰。此有四句。十力無畏十八不共。並如前說。斷惡集善。聖道能故。   經。從修諦實(至)清淨業生。   贊曰。此有三句。一諦實生。證實諦理。或行實行。或諦實語之所生故。不放逸生。防惡修善之所起故。清淨業生。廣運三樂所生起故。   經。諸仁者(至)發心求證。   贊曰。下結成勸有二。一勸證果。二歡修因。或初勸證佛法身。後勸修報化因。此初文也。皆應發心求當果證。或理不可生。但求證會。舊文唯一。無此二殊。   經。汝等欲得(至)三菩提心。   贊曰。此勸修因。因即菩提心。或勸修報化因。報化因者。菩提心是。欲得此身斷諸有情煩惱業病。乃斷四大違損病者。當發無上正等覺心。正等覺心。二利因故。得佛身者自利。斷他病者者利他。   經。是無垢稱(至)三菩提心。   贊曰。此下第三明利益。   聲聞品   此下二品。別敘昔權。權有二。一權化聲聞。二權化菩薩。權巧示疾。希問濟生。佛命聲聞。令慰大士。彼皆詞退。昔屈高人。今辨彼事。故名聲聞品。舊雲弟子品。形同佛相。偏得其名。佛知聲聞識非彼子對。乃顯彼高德。所以命之。欲令二乘有取捨故。   經。時無垢稱(至)來問我癡。   贊曰。此品有二。初巧權心念希佛垂哀。後大聖悲慈別問令往。此初文也。寢者眠。頓者因。示臥危蔦招問疾故。   經。爾時世尊(至)哀愍彼故。   贊曰。下大聖慈悲別問令往。大文有三。初票令問之意。次命十德。皆詞不堪。後結類。聲聞皆辭不散。此初文也。十大聲聞。略為五對。內寂身心。外彰詞理。偏濟貧苦。等現慈悲。訓示初機。教成先學。隨通御善。令悔息愆。讚說出家。規乞供侍。彼隨對折。若便緘言。道跡既殊。權方遂異。由此十聖詞屈。為五對以區分。   經。告舍利子(至)問安其疾。   贊曰。下命十德。皆詞不堪。文皆有二。一命。二詞。此命也。   經。舍利子(至)詣彼問疾。   贊曰。下調也。文各有三。初總陳道屈。次別顯理窮。後結答由詞。卑躬請退。此初文也。鶖子雖寂身心。不能亡形三界。除囂入靜。不能即寂而用。因斯被屈。故答無堪。   經。所以者何。   贊曰。下顯理窮。文皆有二。初徵。後顯。此徵也。   經。憶念我者(至)宴坐樹下。   贊曰。下顯窮詞。文皆有二。初陳已事。後顯他詞。此初文也。若作晏(烏間反)默也。今為晏(烏見反)安也。入滅盡定。以有漏六識起必勞慮。厭患彼故。今令不行。已無漏七。故唯說六。就二乘者。入非想定無漏心位。令心心所。漸細漸微。微微心時。所熏成種。能令六識不行之用。即說此用為滅盡定。依種子立。如別章說。或宴坐者。入無想定。安寂身心。非滅定也。   經。時無垢稱(至)而作是言。   贊曰。下顯他詞。文皆有二。初陳至軌。後正陳詞。此初文也。無垢德望雖高。形隨凡俗。聲聞道居下位。貌像如來。故隨類以化群生。來儀稽首。羅什。詞屈姚主。景染欲塵。入俗為長者之客。預僧作沙彌之服。不能屈折高德下禮僧流。遂刪來者之儀。略無稽首之說。准依梵本。皆悉有之。   經。唯舍利子(至)為宴坐也。   贊曰。下正陳詞。有三。初總非。次別非。後結非。此總非也。唯者敬諾之詞。宴者安寂之義。二乘滅定。止息勞慮之心。絕攀想於情田。安身形於林野。名為宴坐。非大乘之寂定。故總非之。非全非。故言不必。   經。夫宴坐者(至)是為宴坐。   贊曰。下別非。有六理。此初理非。夫宴坐者。總舉宴詞。瑜伽義者。應理義雲。法門有四。一因緣。二唯識。三無相。四真如。後三法門。理均可解。因緣法門。是最為難。已下偏依因緣門解。餘三易解。故不多申。聲聞宴坐。不現顯三界之心。如來滅定。有漏之身亦滅。所以捨無常色。獲得常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其入寂定。名真宴坐。佛教初學。但滅其心。身相不亡。非真寂定。半許半非。故言不必。中百義旨。空理義雲。二乘不得色心相空。故隱身於林。滅定。雖欲隱滅。返為顯現。大士知色心即空。未必要須安寂故。不於三界現身心。名為宴坐。   經。不起滅定(至)是為宴坐。   贊曰。此第二非。空理空雲。二乘局見。寂用兩分。故息用入寂。名為宴坐。大士弘通。即寂起用。故能滅身心於寂定。起妙用方威儀。應理義雲。二乘入寂。加行智微。寂身心。無能動作。用而不寂。寂而不用。菩薩入寂。方便智強。先擊本識。而發威儀。起利生之妙用。後時六識。方入滅定。外彰身語。乍類有心。內息攀緣。真既入滅。即寂而用。名真宴坐。   經。不捨一切(至)是為宴坐。   贊曰。第三非理。已下宴坐。非必滅定。空理義雲。二乘不能即淨為垢。故息垢入淨。而為宴坐。大士善惡濟旨。故真俗一觀。應理義雲。二乘位省。智用有殊。觀真智而現前。俗用便息。起俗智而為用。真智不行。菩薩方便久修習用齊洽。故內宴真境。外現異生之法。所證得相。真如理也。異生法者。煩惱等也。第五地後。正智證真。後智起俗。八地已上。任運雙觀。故能內息攀緣。外彰凡法。名真宴坐。舊雲不捨道法。內所證相。文別意同。   經。心不住內(至)是為宴坐。   贊曰。第四非理。空理義雲。二乘之人。觀心性有。內住六根。外攀六境。為息此故。入於寂定。菩薩知心性而非有。而達根境皆空。而名息分別之心。故不住內外。名真宴坐。應理義雲。二乘觀境。不過內外。內謂六根。外謂六境。此十二處。攝一切法。緣此之心。能為厭患。至都盡位。名為入定。故諸教雲。作非想相而入滅定。菩薩入寂。但觀無相真理而入。不緣內外。而成滅心。名真宴坐。故諸教雲。依無相界相而入滅定。又雲住真空。止息攀慮。不遊內外。離安立相。名真宴坐。   經。住三十七(至)是為宴坐。   贊曰。第五非理。三十七菩提分法者。證覺正因。故言分法。空理義雲。二乘不能即邪為正。故捨邪入正。名為宴坐。菩薩即邪為正。故住覺分。不離見趣。名真宴坐。應理義雲。見趣者。薩迦耶見。邊執見。見取。戒取。邪見。此五見意況名見趣。或復五見所歸趣處。即外道等趣。二乘住覺分。不能化諸外道之惡見趣。故名為離。菩薩內住分法。外化群邪。名為不離。名真宴坐。舊雲。於諸見不動。而修行三十七品。此義便非。何名真滅。   經。不捨生死(至)是為宴坐。   贊曰。第六非理。空理義雲。二乘不能即縛為解。故斷縛已。而捨生死。證涅槃已。而有所住。應理解雲。菩薩雖同凡夫不捨生死。由大智故。而亦不同。故無煩惱。雖同二乘。證於涅槃。由大悲故。而亦不同。故無所住。二乘不爾。若捨生死。即斷煩惱。若證涅槃。而必住之。故說菩薩名真入寂。舊雲不斷煩惱而入涅槃。今言無煩惱。其理甚乖。亦可言留惑故不斷煩惱。證無住處。名入涅槃。   經。若能如是(至)佛所印可。   贊曰。此結非也。能有前德而宴坐者。契順正理。佛所印可。具足行故。如無前事而入寂者。非佛印可。偏小行。   經。時我世尊(至)詣彼問疾。   贊曰。此中第三。結答詞由。卑躬請退。   經。爾時世尊(至)問安其疾。   贊曰。下文有二。此初命也。梵雲摩訶沒特伽羅。此雲大採菽氏。者菽豆也。氏謂氏族。上古有仙。常食緣豆。是彼苗裔。故名大採菽氏。此及舍利子摩訶迦葉等。所有因由。並如彌勒上生經疏上卷說。   經。時大目連(至)詣彼問疾。   贊曰。下辭不堪。文中有三。初總陳道屈。次別顯理窮。後結答詞由。卑躬請退。此總陳道屈也。目連外彰詞理。不能內契亡言。雖說我空。不能談法非有。因斯被屈。故答不堪。   經。所以者何(至)演說法要。   贊曰。下顯理窮。文中有二。初徵後顯。顯中復二。初陳已事。後顯他詞。此初文也。衢者道也。四方道路。名四衢道。舊雲里巷。   經。時無垢稱(至)而作是言。   贊曰。下顯他詞有二。初陳其執。後正陳詞。此初文也。   經。唯大目連(至)應如法說。   贊曰。下正陳詞。此文有四。初總非。二卻詰。三別非。四陳益。八百居士發心等是。舊文唯三。無此卻詰。不當應如尊所說者。意言如尊者說法道理不當。當契也。言不契理。名為不當。空理義雲。法理本空。聲聞說有。故言不當。應理義雲。法無二我。性離言故。彼說法有。仍非離言。故雲不當。夫說法者。如法說故。   經。時我問言(至)如法說耶。   贊曰。此卻詰也。   經。彼即答言(至)前後際斷故。   贊曰。下別非也。於中有二。初顯二無我道理。後夫說法者下。明說法道理。初中復二。初明無我。後結無我。法相如是豈可說是。明無我中復二。初明眾生無我。後明法無我。此明眾生無我也。三世五蘊本無有我。無我計我。我增如垢。污本性故。過去諸法。本無有情。執為有情。如塵坌染。現在諸法。本無命者。執為命者。增生死故。現壽存活。名為命者。執此實有。即是執有實生死故。或彼執現有生有死。故有命者。今離生死。故無命者。未來諸法。無數取趣。執有現在。前際命根斷已。生於後際六道之中。斷者空無之義。既都無前後實際。何得有實數取趣耶。此四無我。同般若論。亦與勝鬘如來藏章所說四同。空理義雲。世俗諦有。可有四種。勝義諦空。何得有四。故說勝義。應說四空。應理義雲。世俗諦中。四亦無實。依勝義諦。依他圓成。亦無實四。故依勝義。應說四空。聲聞說法。非陳四有。今汎談諸法性離人離法。故說四空。古人倒錯。取新准知。   經。法常寂然(至)無所緣故。   贊曰。下說法空有二十句。空理義雲。依世俗諦。法性可有。依勝義諦。法性皆空。然以破諸差別執故。所以別顯。可以下句轉釋上句。俗有相故不寂。真無相故寂然。此境空也。俗有所緣故貪著。真無所緣故離貪。此能緣空也。應理義雲。二十句中。分之為二。初十句顯真如理離所執空。後十句顯依他性離所執空。或二十句皆說真如。真如寂然。滅十相故。真如離貪。無分別心之所緣故。舊雲法離於相者貪相。亦可無妨。初離所緣相。後離能緣相。貪著執著。能緣之心。以無境故。其心亦無。   經。法無文字(至)波浪思故。   贊曰。空理義雲。俗有言語。故有文字。真言語斷。故無文字。俗有思慮。如水波浪汎濫而起。故有譬說。真離慮思。故無譬說。應理義雲。真如言斷。故無文字。真如離俗波浪思故。無譬說也。舊曰法無言說離覺觀故。波浪思等。即覺觀故。   經。法遍一切(至)行動事故。   贊曰。空理義雲。俗不如空。有性不遍。真理性空。故遍一切。俗有行動屈申等事。故有顯色。亦有表相。亦有形色。真無行動屈申等事。寧有顯相形色等耶。應理義雲。真如如空。性無罣礙。故遍一切。亦無行動屈申等事。故無顯相形色等事。相者表色。古經二文皆少不同。初如虛空說無形相能遍一切。後畢竟空言無戲論。戲論即是顯相形色。畢竟空者。無行等故。   經。法無我所(至)離心識故。   贊曰。空理義雲。俗執有我所。故法有我所。真中無執所。故法無我所。俗有心識。法成所了。真無心識。法無所了。應理義雲。真如非我。所以離我所。故諸論雲。無攝受真如。非我執等所依取故。真如非所了。離心識境故。心識分別。故真非境。或無能了。離心識故。   經。法無有比(至)不在緣故。   贊曰。空理義雲。俗有待法有比。真無待故無比。俗中有緣故屬因。因所得故。真中無緣故不屬因。因緣生法。皆說空故。應理義雲。真如妙無比。更無有物可相待故。真如不屬因。非緣所得。非因生故。名不在緣。   經。法同法界(至)無所隨故。   贊曰。空理義雲。俗執法有。不同法界。真諦之中。一切等入真法界故。並同法界。一切皆空。俗有所隨。不隨於如。隨於有故。真諦無隨。不隨有故。並隨如空。應理義雲。下之十句。明依他起無所執空。並以依他。攝歸真如。依他起性。法同法界。攝相歸性。入法界故。不同所執分別妄有。古雲。入諸法故。法界法也。示隨於如。無如所執而可隨故。   經。法住實際(至)不依六境故。   贊曰。動者亂動。真實邊際。名為實際。無倒所緣義。空理義雲。俗有所動。不住實際。真無所動。故住實際。俗依六境。故法動搖。真如不依六。故無動搖。動搖者可壞可毀可倒。應理義雲。依他住真際。隨於實際。竟不動故。古雲諸邊不動者。諸邊執見不能動故。依他亦無動搖。隨於真如。不依六境故。   經。法無法去來(至)增減思故。   贊曰。空理義雲。俗有所住。有去有來。真中無住。何去何來。俗有增益之思。故不順空。執為有故。有損減思故。不隨無相不應無願。撥為無故。真中無增益故。順法空無損減故。隨無相。應無願。應理義雲。依他隨真。亦無去來。無所住故。去者過去。來者未來。由無現住。便無去來。若有所住。去來便。依他。不隨無相應無願。以隨真如。無增減思。故能順空。隨無相。應無願。古雲。法無增損。乍似別牒。准此新文。乃釋上義。古法離好醜。新文所無。理外加之。不知何也。   經。法無取捨(至)身意道故。   贊曰。空理義雲。俗有生故可取。有滅故可捨。真無生滅。何取何捨。道者通生之義。根與境為道。俗有六根。為能執藏。故六境之法。成所執藏。真非六根之所藏。故法無所執藏。超六根道故。應理義雲。依他隨真。無取無捨。離生滅故。亦無能執藏。超過六根。非愛境故。非非所執藏。古雲法無生滅。初句可成。法無所歸。之者所執藏義。然不釋所由。   經。法無高下(至)畢竟斷故。   贊曰。空理義雲。動轉者形待義。戲論有虛妄分別。俗非不動。法有高下。真無動轉。何高何下。俗中戲論不斷故。是分別心之所行。真中戲論畢竟皆斷。故離一切分別所行。應理義雲。依他隨真。無高無下。住不動故。亦離一切分別所行。分別戲論畢竟斷故。古雲法離一切觀行。此言分別所行。分別。觀行也。應理義中。或二十句。皆說真如勝義諦法。不如分別心之所執。亦不如彼所言說性。皆說無。非真如體性亦成空。前且隨殊勝義說。不違理也。此二十句。應為十對。一一權思。恐厭文繁。故略而止。   經。唯大目連(至)豈可說乎。   贊曰。此結無我。空理義雲。勝諦中。法性空如。是豈可如言說之者乎。應理義雲。法體雖有。不如分別及所言說之自性有。豈可說乎。   經。夫說法者主謂(至)增益損減。   贊曰。下明說法道理。於中復二。初汎談說聽道理。後尊者目連下。勸如法說。空理義雲。真諦本空。說聽為有。皆名增益。俗諦本有。若言無空。便成損減。或總不稱真法自性。名為增損。應理義雲。法外分別及起言說。名為增益。如長法故。成唯識雲。能詮所詮。俱非自相。但依增益。相似而轉。似謂增益。非實有相。諸法自相假智及詮。俱非境故。言無法體。名為損減。撥無體故。或增所執減無二性。舊雲無說無示無聞無得。俱不正成。無此文故。   經。若於處是(至)諸了別。   贊曰。此成正理。若證法智。證會法體。無增無減。即一切法。都不可說。古雲無說無示。若聽者智。證會法體。無增無減。亦不可聞。何所了別。言我了耶。此中有疑。若法說者。及與聽者。皆有增損。佛如何說。諸大菩薩雲何聽耶。故釋顯之。   經。尊者目連(至)乃可說法。   贊曰。下勸如法說。初釋疑示說相。後勸應修。譬如能幻化之士。夫為幻。化者。宣說諸法。假人假名。為假聽者。假說諸法。都無少實。但為筏喻。故離增減。故佛說法。菩薩能聞。不知分別所說自性而起執故。   經。應善子知(至)大悲現前。   贊曰。下勸應修。有八種事。此中有三。一知生根。二慧達諸法無所罣礙。罣者障義。礙者拘義。三大悲現前。   經。識說大乘(至)應說法。   贊曰。此有五句。四讚大乘。五念報佛恩。六自意樂淨。深信勝解故。七法詞善巧。於法善巧。法無礙也。詞善巧者。詞無礙也。或法詞者。說法之詞。辨才無滯。八為三寶種能紹隆故。具此八種。乃應說法。聲聞無此八種事故。不應說法。一一翻之。義可知也。舊經有六。無意樂淨法詞善巧。   經。世尊(至)正等覺心。   贊曰。第四陳益。當彼詰時。徒眾獲益。   經。時我世尊(至)詣彼問疾。   贊曰。此即第三。結答詞由。卑躬請退。我時不報。故言默也。不能識解此所說解。名無辨也。   經。爾時世尊(至)問安其疾。   贊曰。自下第三。命大迦葉。文亦有二。初命。後辭。此初命也。摩訶迦葉波。此雲大飲光。上古有仙。身皮金色。能飲日月之光。迦葉是彼之種。又大迦葉。身亦金光。飲弊日月。故名飲光。說此因緣。如彌勒疏。   說無垢稱經疏卷第三(本)   說無垢稱經疏卷第三(末)   經。大迦葉波(至)詣彼問疾。   贊曰。下辭有三。此總陳道屈也。迦葉偏濟貧苦。不能等施慈。諸相猶存。不能事事無相。因斯被屈。故答不堪。   經。所以者何(至)而循乞食。   贊曰。下文第二別顯理窮。初徵後顯。顯中復二。初陳已事。後顯他詞。此徵及陳己事也。遊貧陋巷而順乞者。貧苦不修。所以亦貧。恐當更貧。故勸之。富既不然。故不從乞。富多盈溢。乞乃順已而豐饒。貧事皆無。隨乞乖情而儉得。本以資身利濟。不希益已繁握。故遊貧巷。蓋乃有由。次第行乞。故名修也。   經。時無垢稱(至)而作是言。   贊曰。下顯他詞有二。初陳至軌。後正陳詞。此初文也。   經。唯大迦葉(至)從於貧乞。   贊曰。初牒事非。次陳正理。後總結勸之。此初文也。從貧乞時。令當富樂。慈也。拔其貧苦。悲也。此唯濟貧。捨於豪貴富豪。故言不普。   經。尊者迦葉(至)應次行乞。   贊曰。下陳正理。文復有二。一陳乞者。二陳施者。陳乞者中。文復有三。初破六相。次防六根。後明證理修因。初破六相者。一破偏行。二陳食想。三遣村坊相。四壞城色相。五趣佛家相。六破著相。此破偏行也。唯從貧乞。貧當可富。不從富乞。富當可貧。故住平等。應行乞食。舊經無六。唯四。闕入城邑及趣佛家。   經。為不食故(至)應行乞食。   贊曰。下除食相。迦葉見有食相。唯以資身為濟貧。故次行乞。今以三義而教行乞。非但為資身等。一為至佛位。得菩提時。尚不須食故。而行乞食。資法身也。二為壞昔來生死食執。而應乞食。破生死也。故經說雲。食段食時。如曠野子肉等。三為受他施。令他檀度得修滿故。而行乞食。此三因中。初自六度因。次除生死縛。後他六度滿。為此三義故行乞食。舊文第二為壞和合相。除食執也。食是三塵和合相故。第三為不受故應受彼食。今在空聚相文後。舊經與新次第不同。脫無此中第三句。   經。以空聚相(至)入諸城邑。   贊曰。此中有二。一遣村坊相。二壞城邑相。入諸村坊聚落之所。想如空聚。勿見村坊。由他見我思念三寶。息惡務善。有十利益。故入城邑。利此眾生。非為餘故。   經。趣佛家想(至)應受彼食。   贊曰。中有二。一佛家相。二破著相。佛家者。佛法界入施主家。作入真理無相無為之家想也。為破執著故受彼食。為不受者。為不著也。又三輪淨。三事體空。名為不受。能受所受。皆名受故。上破六相。下防六根。舊經錯此。於上已說。   經。所見(至)如智證。   贊曰。下第二文。防塞六根。此防五根。見色如盲。不見好惡。寧生愛恚。聞聲如響。不是實聲。誰讚毀者。嗅香如風。無所臧否。誰可增惡。所食味不分別其苦酢甘辛。誰為可翫。誰為可棄。受諸觸境。如智證理。不可談說。分別其相。誰為滑澀。故防五根。令過不起。   經。知諸法如幻相(至)無有寂滅。   贊曰。此防意根。識達緣起。由此便成苦樂一味。知諸有為如幻之相。都不是真。假因緣起。無自作用。不從自生故。無有自性。無他作用。不從他生。無有他性。不從共生。無自他性。雖無此三。作用因緣。而有功能。緣可得故。由此說無實熾然生死。亦無寂滅涅槃。二皆一味。故俱平等。何得意識種種分別。古經雲。本自不然。元無生死。今即無滅。亦無涅槃。義意同也。   經。尊者迦葉(至)然得可食。   贊曰。自下第三。明證理修因。於中有二。初明平等。後結可食。此初文也。初中復二。初理均。二事均。八邪者。外道凡夫所起邪見邪思惟邪語邪業邪命邪念邪定邪精進。八解脫者。佛法聖人所起。一有色觀諸色。二內無色觀外色。三淨解脫身作證。四空處。五識處。六無所有處。七非想非非想處。八滅盡解脫。此八解脫。如前已說。不捨八耶者。隨順外道而亦起之。為折伏故。入八解脫。正順真道。又邪正理均。以邪平等諸法。入正平等法性。平等法。性即真如也。此上並是應理之義。空理義雲。境本空故。所見色與盲。緣起非有。故如幻相。諸法無二。生死涅槃。二俱平等。邪正不殊。故以邪平等。能入正平等。此皆真諦。一切無相。皆性空故。上明邪正理均。下明供養事均。以一摶食。奉施十方佛及賢聖。以修心因平等行故。此行雖少。得果無邊。   經。如是食者(至)爾乃可食。   贊曰。此結可食。不住染淨。不住定散。不住昇沈。名不住道。有障名雜染。無漏名離染。無漏已圓故。非有雜染。現起有漏故。非離雜染。舊雲煩惱。非也。外行利他事。非入靜定。常心不亂。非出靜定。大智成滿。已得涅槃。非住生死。大悲已滿。常利樂故。非住涅槃。得此不住。爾乃可食。此應理義。空理義雲。以真諦中無相可相。故非有雜染。不棄世諦。利眾生事。非離雜染。乃至生死涅槃二俱不住。住此真諦。不捨俗諦。爾乃可食。   經。諸有施於尊者(至)不趣聲聞。   贊曰。上陳乞者。上陳施者。不著自體。不著果報。不著報恩。名為施度。故無當來人天二乘小果菩薩如來大果。不起邪見謗無因果不信心施。名無損減不起虛妄執著我法。名無增益。趣佛趣者。涅槃真如。由三事空。而行施時。趣此佛趣。大般涅槃。真如佛性。不趣聲聞。   經。尊者迦葉(至)他所施食。   贊曰。此下第三結勸之也。依上所說。破六相。防六根。入平等因。嚴敘大故。為不空食。可為福田。自他鹹利。若有六相。不防六根。不入平等。因行既局。乃為空食。非真福田。自他俱損。   經。時我世尊(至)深起敬心。   贊曰。此第三大。結答詞由。卑身請退。有五。一明聞勝法乃得未曾。二顯於菩薩敬心深起。三歎其智辨。四顯已進益。五總結答。此初二文。   經。甚奇世尊(至)三菩提心。   贊曰。此歎智辨也。歎其居俗有家業之士乃能至此。若出家人。不可驚歎。容豫進修。是已分故。誰有智者。聞斯妙法。不發大心。   經。我從是來(至)詣彼問疾。   贊曰。此顯已進益。及總結答。   經。爾時世尊(至)問安其疾。   贊曰。下第四段初命問也。梵雲摩訶蘇補底。此雲大善現。應之佛世。善能現生。或宿發大願。善能現前。了達空義。或捨衛城中。有大長者。名曰拘留。祈天而得。初生現時。其室空寂。相師佔之。名為善現。現者生也。生時室中一切空寂。表其長大善解空義。故名善現。   經。時大善現(至)詣彼問疾。   贊曰。此總陳道屈。善現雖事平等修行乞食。未證空法。理猶未等。雖事無諍入裡乞食。證理無諍。尚猶未圓。所以被訶。故答不堪。   經。所以者何(至)次入其捨。   贊曰。下別顯理窮。初徵後顯。顯中有二。初陳已事。後顯他詞。此徵及顯已事也。   經。時無垢稱(至)而謂我言。   贊曰。下顯他詞有二。初明至執。後正陳詞。此初文也。   經。尊者善現(至)乃可取食。   贊曰。下正陳詞。於中有六。一陳等理。二顯自迷。三明他慰。四彰已答。五述他教。六成利益。初文復四。一顯法佛平等。二顯縛解平等。三顯邪正平等。四顯善惡平等。此初文也。食有四種。如前已說。空理義雲。此平等性。即勝義空。以食是因緣之本故。寄食以為言。以食空理。入一切法空。食為別法。餘為總法。二俱空故。以一切法空理。入佛空理。離此空外。無別佛空。達解此空。心無滯著。事平行等。及與無淨。乃可取食。善現未證此空。心有滯著。不等有淨。如何取食。應理義雲。此平等性。即真如理。解食真如。即諸法真如。解一切法真如。即佛真如。從微至著。達解平等性。證理智生。心無執著。為利益故。外行平等及與無淨。乃可取食。不爾雲何虛食所食。舊經以食與法二平等性。展轉相等。而無佛平等性。闕理違文。   經。尊者善現(至)入一趣道。   贊曰。此下第二縛解平等。凡有九對。此中有二。一善不善相對。二我無我見對。空理義雲。心有分別。縛解為二。證真諦故。心言分別縛解無二。皆理空故。應理義雲。不斷不善根示現現行有大利故。如滿足王示現教等。實不令與俱。薩迦邪見。此名偽身見。我見也。不壞我見者。示現起故。求大菩提。度有情類。皆為我故。然入無我一趣之道。無我之理。名為一趣。三乘行者。共所歸故。道者能緣。即無我見。不斷我見。證無我見。入者悟義。舊雲。不壞於身者。身見也。隨一相者。無我見也。無我見中。更無二故。   經。不滅無明(至)及以解脫。   贊曰。此中一對。雜染得淨。對無明發業因。有者三有。愛謂愛取。有愛。正為潤生之緣。此為生死縛根本故。順諸眾生。不捨生死。故雲不滅。雖不滅無明。而起無漏智明。雖不滅有愛。而起解脫。解脫者。雖潤生緣。證無為理。勝解數也。所證真理。名解脫故。即是涅槃。   經。能以無間(至)平等法性。   贊曰。此中一對。謂苦樂對。無間者無間地獄。舉一極苦之處。解脫者。涅槃極樂之處。以極苦真如。入極樂真如。體一味故。舊雲以五逆相而得解脫。應言五逆果之相。入解脫之相。即真如故。   經。無脫無縛(至)離異生法。   贊曰。此有三對。一解脫縛對。無漏名脫。有漏名縛。證得涅槃名無縛。不捨生死名無脫。二證不證對。實見諦名證。故言非不見。不見名不證。證理之時。無見相故。三果非果對。聖名得果。順住生死。不一向住果。故名非得果。非聖名異生。已證真道。非異生故。常教化此。樂起煩惱。故言非離異生法。得果異生。雖為一對。顯大悲者。順生死生死。於異生中。重言不離。   經。非聖(至)乃可取食。   贊曰。此中二對。一凡聖對。大悲順凡。名為非聖。已證出世。名非不聖。二證離對。證一切法故。名為成就。斷彼法想分別執故。名之為離。上說因緣法。故為此解。或此皆說遍計所執空無常等。或此但說圓成實性真理平等。理亦無達。   經。若尊者善現(至)乃可取食。   贊曰。此下第三邪正平等。空理義雲。世俗諦中。邪正有二。捨邪歸真。勝義諦中。邪正無二。何捨何歸。應理義言。般若經雲。以色見我。以聲尋我。彼履耶斷。不見如來。同體三寶。不可見聞。不可供事。舊經無僧。六師外道。佛得菩提勝方便緣。汝若同佛。以之為師。彼由邪見。實墮惡趣。汝愍彼故。亦墮惡趣。而行救濟。同如來者。乃可取食。以大善現捨彼六師。不能隨學。不愍眾生隨墮惡趣。見有三寶。不證同體。故今何之。六師者。一滿迦葉波。迦葉波是性。滿是名也。古雲富蘭那迦葉。即斷見外道。亦云空見外道。二末薩羯離瞿捨離子。末薩羯離。是其自名。瞿舍利者。是其母名。末薩羯離是瞿捨離之子。以母別之。古雲末伽梨拘賒梨子。即常見外道。三想吠多子。想是自名。吠多是母名。彼兒曰子。如舍利子。古雲刪闍夜毘羅胝子。即苦行外道。彼說眾生所愛生死。皆因著樂。善修苦行。便得解脫。四無勝髮褐。無勝名也。垂髮被褐。故言髮褐。古雲阿耆多翅捨欽婆羅。即自然外道。說一切法皆自然生。五犎迦衍那迦衍那是姓。犎者是形。頂上有犎猶如牛頭。故以為名。古傳雲。迦羅鳩馱迦旃延。此是事大自在天之者。說大自在天能生諸法。大離繫親子。此尼乾子也。執其本師修苦行。名為離繫。是彼所生。故名親子。此是宿作因外道。說一切法皆是宿世已作其因。今不作因。便吐故業。即得解脫。古雲尼犍陀若提子。此之六師。有說是佛捨國出家。詢所投趣。教化於佛。行苦行師。故偏說之。然鬱頭藍子。教佛得悲想定。阿藍迦藍。教佛得無所有處定。此等教佛修樂行師。非此所說。不全邪故。   經。若尊者(至)離於清淨。   贊曰。此下第四善惡平等。今有十一句。此中有三。空理義雲。心有拘滯。善惡有二。可有離惡務善差別。善惡不二。何離何務。總意如此。更重釋者。此十一句中。汝須菩提。若善惡平等。悟解空者。既無分別諸見可斷。何不墮諸見趣。而不至中邊二道。而今有斷諸見至於中耶。若無惡道可厭。何不墮諸八難。而得無難。若無雜染可斷。何不同雜染而離於淨。若無聖行可證。何不同得無諍非清淨田。若無善惡之因。何不施者墮諸惡道。若無邪正二師。何不共魔連手。若無煩惱惱亂。何不以彼為伴。若無善惡法別。何不煩惱性即尊者性。若無慈悲道異。何不於有情起怨害想。若無三寶良田。何不謗佛毀法不預僧數。若無生死涅槃差別。何不畢竟無涅槃時。汝既不然。未證平等諸法體空。雲何虛食。若能如是。乃可取食。應理義雲。諸見趣者五見。為化斯類。故常墮中。不同凡夫常斷邊執。不同二乘常至道中。舊雲。入諸邪見。不說見趣。不到彼岸。不說中邊。中邊者。彼此岸義故。二入八無暇。處在八難。教濟眾生。區區終日不得有暇。三順化生死。同諸雜染。不住涅槃。同於清淨。   經。若諸有情(至)清淨福田。   贊曰。此中一句無諍有二。一理無諍。二事無諍。事無諍者。凡所舉意。皆類觀彼勿同見我煩惱暫生。須菩提得最第一。恆令眾生不起煩惱。理無諍者。無想真如。由證理無諍。事方無諍。此二無諍。一切有情及與尊者。若時皆得。仍俱不名清淨田。不見實有福田性故。三輪淨故。菩薩能如是。聲聞所不為。   經。諸有佈施(至)作其伴侶。   贊曰。此中三句。一施食者。後得聖道。能墮惡趣。化苦眾生。非田施故。而成大罪。墮惡道也。二其施食者。而以尊者共魔連手。朝夕不離。能降伏之。舊雲。作諸勞侶。作諸生死劬勞伴侶。非出世友。三行住坐臥。恆斷煩惱。曾不捨離。故為伴侶。菩薩恆以分別而為煩惱。故當斷之。舊經無此。   經。一切煩惱(至)起怨害想。   贊曰。此中二句。一煩惱自性即是真如。同尊者性。二如無異。二於有情起怨害想者。怨者對也。自修妙行利生為對。害者斷也殺也。斷諸眾生煩惱業果生死流轉。恆建是想。如攝大乘說十難行。謂諸菩薩。殺諸眾生生死流轉。眾生不與菩薩強攝。取名不與取等。此亦如是。舊經雲。汝與眾魔及諸塵勞。等無有異者。法性無異。   經。謗千諸佛(至)乃可取食。   贊曰。此中二句。一謗佛者。說色聲佛。非是真佛。說法身理。方是如來。二乘等說色聲形相以為真佛。故今謗之。名為謗佛二。毀諸法者。毀罵生死一切惡法。又說真如名為真法。四諦理法。名非真法。二乘說彼非真。說是究竟法故。名為毀法。不預僧者。剃髮染衣乞食淨戒羯磨等。同名為僧數。常處生死。隨類化生。不拘彼相。名不預數。二畢竟無有般涅槃時。菩薩發願度眾生盡。方入涅槃。以眾生界無盡期故。菩薩畢竟不入涅槃。二乘身盡即永無矣。或總為十句。此中二句。合為一故。若能具上諸所說義。是大菩薩。乃可取食。真福田故。不爾如何虛受人食。此說平等。皆是密語。如契經言覽不堅為堅善住於顛倒等。頌意無別。然上義門。依計所執。真如妙理。依他虛幻。唯識無想。真如法門。二俱平等。故作此說。前解且依因緣法門。故不違也。   經。時我世尊(至)欲出其捨。   贊曰。自下第二顯其自迷。譬如有人。在路而行。為極重暗之所拘礙。迷失諸方。我時無知。覆我心故。不識此是何之言。不知何答。便捨自缽。欲出其捨。   經。時無垢稱(至)取缽勿懼。   贊曰。下第三明他慰有二。初慰。後問。此慰也。   經。於意雲何(至)寧有懼不。   贊曰。此問彼也。若佛化作化人來問。寧恐懼不。我又法身如來所化。問斯何懼。   經。我言不也。   贊曰。四彰已答。化人有問。我曾不懼。   經。無垢稱言(至)性相亦示。   贊曰。五述他教。於中有二。初勸勿懼。後示正理。初中復二。初合前化相。後勸勿懼。此初文也。所詮諸法。皆如幻化。本非真故。能說眾生及詮言說亦爾非真。   經。諸有智者(至)亦無怖畏。   贊曰。此勸勿懼。文字如幻。智者不執以為真實。若聞文字。亦無怖畏。汝既智者。何所怖哉。   經。所以者何(至)皆離相性。   贊曰。下示正理有三。初言離相性。次文字亦離。後結成諸法。此初文也。徵何所以不懼文字。空理義雲。勝義性相皆體都空。言說妄起。故離空性。不稱理故。何所懼乎。應理義雲。勝義性相。體有離言。假立名言。非稱法性。故諸言說。皆離性相。既是虛假。何所怖也。   經。何以故(至)是別解脫。   贊曰。文字亦離也。空理義雲。不但所說法空無性。離文字名字語言亦離。應理義雲。不但所詮無有諸法相性離言。言亦離言。或此非唯言理離性。依之文字亦離性相。於一能詮音聲之上。極略相名字。中相名名。廣相名句。皆假施設。體都非真。法既非法非非法。言亦非言非非言。言既非言非非言。文亦非文非不文。遮定文字。故唯言非。一切法中。離言之事。即依他起。離言之理。即是解脫涅槃真如。空理義雲。一切法及文字空。即是涅槃解脫體也。   經。解脫相者即一切法。   贊曰。結成諸法也。空理義雲。解脫涅槃即一切法本空性故。應理義雲。一切法中離言之理即是解脫。解脫即是諸法本體。故名為即。舊經於此唯有言說性離。不言法性於文字也。   經。世尊(至)得順法忍。   贊曰。六成利益有二。初得小果。二萬天子。遠塵離垢。得法眼淨。證預流果。如論具釋。後得大位。五百天子。得順法忍者。有言初地。得順正教法之忍故。有言八地。舊經無之。法眼淨者。有言初地。此違論文。遠塵離垢。說小果故。今正義解。無生法忍得在初地。今得順彼忍。正在地前。善根忍位。有漏位忍。順慧忍故。或五忍中第三順忍。四五六地順為出世道故。   經。時我默然(至)詣彼問疾。   贊曰。結答詞由卑躬請退。吾既神氣頓喪。今者何敢對揚。   經。爾時世尊(至)問安其疾。   贊曰。自下第五。命滿慈子。初命。後詞。此初命也。滿者名也。慈是母姓。此滿尊者慈所生故。名之為子。梵雲梅呾利耶。此雲慈。其母是婆羅門種。上古有仙。每習慈行。因承彼後。以慈為姓。母之無子。所在求娠。後夢寶器盛滿珍玉置其腹邊。欻然入腹。後向夫說。雲必天與。為大寶器。果而有娠。便生此子。後相師占。因名為滿。長大能誦毘伽羅論。慈行亦圓滿具足之寶器故。後得出家。成阿羅漢。論議辨才最為第一。故佛命之。   經。時滿慈子(至)詣彼問疾。   贊曰。下辭有三。此總陳道屈。滿慈說法。利諸新學。說小非大。不識心機。既被昔訶。所以詞退。   經。所以者何(至)苾芻說法。   贊曰。下顯理窮。初徵。後顯。顯中復二。初陳己事。後顯他詞。此徵及陳己事也。新學初機。由來智隔。故脫小法。令漸隨之。   經。時無垢稱(至)而作是言。   贊曰。下顯他詞有二。初明至軌。後正陳詞。此初文也。   經。唯滿慈子(至)置於寶器。   贊曰。下正陳詞有二。初責彼不當。後令其進益。時無垢稱便以如是勝三摩地下是。初中復二。初責不識今。後責不識昔。尊者滿慈是諸苾芻皆於往昔下是。初責不識今中。有三。初責不識心。次責不識意樂。後贊不識根。三輪化中。第二記心輪。已入法者。以他心智。先觀其心。後為化說。觀心是總。十力智中。亦種種勝解智力。故先責不識心。即為說法。前目連中。已言應知根性差別讚說大乘故。言滿慈先自入定。觀彼之心。彼心行大。猶如寶器。為說小乘。如置穢食。   經。應先了知(至)賤水精疏。   贊曰。此勸知意樂。意樂信解大乘法故。大乘意樂。如琉璃寶。小乘意樂。如水精珠。今將大機。謂是小器。故以琉璃同水精也。前以小法投大心故。如以穢食置於寶器。今以大心同於小心。故以琉璃同水精珠。舊言心念。即意樂也。   經。尊者滿慈(至)根所受。   贊曰。下責不識根有三。初責不識根。次顯責所以。後顯大小二乘由來懸別。此初文也。勿者莫也。莫不觀根而授小乘。小乘是彼少分根性所受之法。自利非他。小行非大故。舊文稍殊。義亦無別。   經。彼自無瘡(至)莫爾小徑。   贊曰。此顯責所以。所以有二。一發小乘心。如瘡如疣。敗壞喪名不濟他難。他無此意。授小乘故。彼無瘡勿傷之也。二彼根利大。求行大乘之道。故莫示以小乘之經。令其錯學。一損他。二誤他。由此二共。責不知根。   經。無以日光(至)同野干鳴。   贊曰。此顯大小由來懸別。此有四喻。古有二喻。大乘如日遍照群生。小乘如螢自照不足。大乘法如海深廣無邊。小根如牛跡□塘淺小。大乘如山王巍巍迥出。小根如芥子褊促卑物。大乘如師子吼決定無畏。小乘如野干鳴為人驚怪。一喻益大。二喻深廣。三喻高顯故。四喻無畏故。為四也。或初及第四。喻大勝小。有大機者。勿授小法。第二第三。喻大勝小。有小機者。勿授大法。應契其機而授法也。   經。尊者滿慈(至)聲聞乘法。   贊曰。下責不識昔有二。初明所不識。後明能不識。此初文也。祈有求也。此新學者。往趣大乘心求大菩提。未至不退位。中忘是意。如何今者示以小乘。故上經言。勿以穢食置於寶器。   經。我觀聲聞(至)過於生盲。   贊曰。下明能不識。初明所有。後明所無。此明有也。聲聞智淺。過於生盲。問曰。勝鬘經曰。凡夫如生盲。不見眾色。聲聞如七日嬰兒。不見日輪。如何今說聲聞過生盲也。若見諦理。凡夫不能。故彼經說猶如生盲。聲聞分得。故彼說如七日嬰兒不見日輪。今說聲聞不識根性。故過生盲。聲聞於事不能了達。過生盲故。非諦理也。   經。無有大乘根之利鈍。   贊曰。下明所無。大乘之士。能有觀於根性妙智。故能分別前根利鈍。聲聞無此觀根妙智。故不知根利之與鈍。如舍利弗教二弟子。金師之子。教以白骨。澣衣之子。教以數息。亦如觀於最下乞兒。八萬劫前所修善根都不識故。舊文但有不識之言。無大乘智。   經。時無垢稱(至)宿住著別。   贊曰。下令進益有三。初令憶往事。次教發大心。後令得勝位。初中復二。初總明憶。後別明憶。此初文也。三摩地者。此雲等持。即禪定也。以禪定者。顯是神通。宿住智力。令諸苾芻隨憶住劫。亦有解雲。宿世之中。雖通成壞空住四劫。空劫無事。成壞乃是住之初後。唯有住劫。善惡事明。故偏舉之。但名宿住。以攝成壞。今實義者。住非住劫。住於往有宿世之事。故名宿住。成壞住劫。皆在其中。不須釋妨。舊雲。時維摩詰即入三昧。何嘗不入。今始入也。示相今入。二亦無妨難。   經。曾於過去(至)正等覺心。   贊曰。下別明憶有四。一值良緣。五百佛所。二發大因。種諸善根。三修大行。積習勝德。四希求大果。迴向菩提。舊文但三。合第二第三為一故。   經。隨憶如是(至)彼大士足。   贊曰。此第二文。教發大心。說諸前事。今踵前心。故能發大。心初入佛法。不解軌儀。創聞妙理。迴惶失錯。故捨出家之正軌。而禮大士之卑足。   經。時無垢稱(至)不復退轉。   贊曰。自下第三。令得勝位。不退轉者。令至十住第七住中位不退也。永更不退作二乘故。五戒優婆塞戒經。舍利子。修大乘道。六十劫已。因施眼故。退作二乘。所以法華經名化退菩提心聲聞令至不退。故知至於第七住也。非信不退。久已信故。亦非證行二種不退。名初學故。   經。時我世尊(至)為他說法。   贊曰。下顯詞由卑躬請退。於中有三。初彰智弱。次釋所由。後總結之。此初文也。一切聲聞。不識根性。若不白佛。不應說佛。錯逗根機。無利益故。   經。所以者何(至)如佛世尊。   贊曰。此釋所由。諸聲聞人。非常在定如佛世尊。故不能識諸根勝劣。顯佛恆在定故能識根。識根要由他心智故。他心智起。必由定故。   經。故我不任詣彼問疾。   贊曰。此總結也。   經。爾時世尊(至)問安其疾。   贊曰。自下第六命大剪剃男。初命。後詞。此命也。摩訶大也。迦多衍者。此雲剪剃。婆羅門法。諱為剃剪。時為不淨。以顯垢膩污淨行故。昔有多仙。久居山野。髮鬢繁長。無人為剪。時有一仙。舊有二子。俱未睹父。大者恥污。不肯為剪。小者慈孝。為父剪髮鬚。而乃為法仙剃之。多仙因此還得剪剃。為剪剃者。諸仙護念。初大富貴。後亦成仙。因以為姓。今是彼種。故言剪剃。具足威神。簡餘小者。故立大名。那者男聲。其父及身。俱是彼種。以男聲詮。簡別雲也。西方亦有取母姓故。如滿慈子母婆羅門姓彌勒故。隨其父母好性便取。   經。迦多衍那(至)詣彼問疾。   贊曰。下詞有三。此總陳道屈。其隨佛後。說安立諦不契非安立諦。便被彼訶。智辨既卑。故詞道屈。   經。所以何(至)便入靜住。   贊曰。下顯理窮。初徵。後顯。顯中復二。初陳已事。後顯他詞。陳已事中。初顯所隨。後顯他隨。此徵及顯所隨也。便入靜住者。凡住有三。一聖住。謂三解脫門及滅定。佛住空及滅定。二天住。謂四靜慮。佛多住第四靜慮。三梵住。謂慈悲喜捨。佛多住大悲。今言靜住。謂住空或滅定。依第四定而住。故言靜住。   經。我即於後(至)寂滅義。   贊曰。此顯能隨。能隨佛後說妙法故。今說安立諦理之中。初四苦諦理。後一滅諦理。欲令厭苦欣於滅故。抉擇者。決了簡擇。解釋之義。五蘊生滅。名無常事。生滅之理。名無常義。義是義理。下皆准知。蘊性逼迫。名為苦事。逼迫之理。名為苦義。蘊非實有。名為空事。非實有理名為空義。蘊中無我。名無我事。無我之理。名無義義。諸行寂無所顯之滅。名滅諦事。此寂滅理。名寂滅義。此等五相。皆隨於心之所變作。名為安立。勝鬘經說有作四諦也。   經。時無垢稱(至)而作是言。   贊曰。下顯他詞有二。初明至軌。後正陳詞。此初文也。   經。唯大尊者(至)說實相法。   贊曰。下正陳詞有三。初總非。次別非。後明益。此初文也。空理義雲。此五實義。本性皆無。性離言詮。非常非無常。非苦非不苦。非空非不空。非我非無我。非寂非不寂。為遮執常等故。說無常等。非真勝義中有實無常等。故聖教言。諸佛或說我。或時說無我。諸法實相中。無我無非我。今者定說有無常義。故今訶以。以生滅心行說實相法。應理義雲。此五實義。性即真如。緣此之心。無分別智。緣不生不滅真如為境。今以緣生滅有作諦理。分別心行。說於實相真如之法。甚不契當。故言無以。   經。所以者何(至)是無常義。   贊曰。下別非之五非為五此非無常。空理義雲。俗諦有相。有過去故。有已生已滅。有現在故。有今生今滅。有未來也故。有當生當滅。以解無常勝義無相。一切都空。三世本無。何有生等。達解此理。常見自己。故是世俗無常勝義之真理也。應理義雲。諸佛畢竟勝義道理。真如之中。本無三世。何處得有過去已生現在今生未來當生過去已滅現在今滅未來當滅。故無生等是真無常之勝義理。不同安立有生滅理以為無常義。今以真如常理而為能詮詮生滅無常之所詮義。故雲不生不滅是無常義。真如體常。遮常執故。無常顯故。名無常家義。涅槃經雲。有苦有諦有實。苦謂苦事。諦謂苦理。實謂真如。聲聞有苦諦。而無有實。不達真如非安立故。唯達安立事與理故。由此真如依詮所顯。為無常義。   經。洞達五蘊(至)是苦義。   贊曰。空理義雲。俗諦有苦。以有相故。勝義無相。本性非有。遮執樂故。說之為苦。故能洞達五蘊理空本無從起是真苦義。應理義雲。五蘊性空。即是真如。遍計所執空之性故。性非空也。洞達此理。知此本真。無所由起。依詮顯實。名苦之義。苦之實故。   經。諸法究竟(至)是空義。   贊曰。空理義雲。世俗諦有。勝義諦空。究竟道中。都無所有。此是空義。空者無故。應理義雲。諸法之中。究竟真如。無如所執。諸法有故。因空所顯。說為空義。   經。知我無我(至)無我義。   贊曰。空理義雲。知勝義諦本相皆無。我無我體。由來不二。為遮我倒。故說無我。是無我義。應理義雲。知於真如本離言說分別之相。我與無我。由來不二。為遮我故。因無我顯。名無我義。   經。無有自性(至)是寂滅義。   贊曰。空理義雲。其一切法。勝義諦中。無自作用。故無自性。無他作用。故無他性。因緣生法。皆說空故。由此說無熾燃生死。生死既無。亦無涅槃。今時無息滅。涅槃既無。故無寂靜之體。亦無煩惱。畢竟寂靜所顯之滅既爾都無。究竟寂靜之事故。聖教雲。設有一法過涅槃者。我亦說為如幻如化故。此空理是寂滅義。無有實涅槃而得。由此中百論有破涅槃品。應理義雲。勝義諦中。有為諸法。不自生故。無自實性。不從他生故。無他實性。不從其生故。無二實性。雖無於此作用之緣。唯有功能緣可得故。由此故無熾然生死。生死既無。亦無實滅。真理本滅。非今始滅。亦無有實寂靜自體。煩惱畢竟寂靜之位。能令行者究竟寂靜。此方名為實滅義。名大涅槃。非如小乘假涅槃也。   經。說是法時(至)心得解脫。   贊曰。此明益也。得阿羅漢。義如前釋。   經。時我世尊(至)詣彼問疾。   贊曰。此顯結詞由卑躬請退。   經。爾時世尊(至)問安其疾。   贊曰。自下第七。命大無滅。初命。後詞。此初命也。梵雲阿泥律陀。此雲無滅。相傳釋雲。八萬劫前。曾為供養一辟支佛。所得善根。於今不滅。故名無滅。又譬喻經雲。毘婆屍佛入涅槃後。阿泥律陀。曾入佛堂。以為劫賊。見燈將滅。遂抽一箭。挑燈便明。見佛威光。面色毛豎。念言他尚施物求福。我雲何盜。遂捨而去。以此善根。九十一劫。常生善處。今得值我。得是天眼。所獲福果。曾無滅盡。故言無滅。是佛當弟。又傳經雲。世尊父叔。總有四人。一名淨飯王。有二子。大名薩縛曷剌他志陀。此名一切義成。即是佛也。二者難陀。二名斛飯王。亦有二子。大名天授。即是提婆達多。小名阿難陀。三名白飯王。亦有一子。大名阿泥律陀。小名摩訶。果。四名甘露飯王。亦有二子。大名拔提。小名提沙。此之八子。皆悉出家。彼阿泥律陀。仙處聽法。坐下睡眠。如來呵責。咄咄何為睡眠。螺蚌之類。無滅慚愧。聞法悲淚。多日不睡。遂便喪眼。後問耆婆。耆婆問其初患因緣。彼便具報。耆婆答言。眠是眼食。多時不睡。眼便餓死。求差甚難。遂修天眼。得見大千。人得天眼。應成二眼。人眼雖無。天眼見物。半見半無。因有說言半頭天眼。今命之也。   經。時大無滅(至)詣彼問疾。   贊曰。下辭有三。此總陳道屈。其得天眼。有漏無記。有相非真。既被雙徵。便不能報。故初辭也。   經。所以者何(至)一處經行。   贊曰。下顯理窮。初徵。後顯。顯中復二。初陳已事。後顯他詞。陳已事中。有三。初明已經行。次梵天來問。後申其正答。此徵及明已經行也。西方地濕。所食難消。疊塼為道。擬行消食。來而復往。如世經物。故言經行。因此亦得說法誦經。諸學禪者。亦修光明。及舉等相。   經。時有梵王(至)能見幾何。   贊曰。下梵天來問。天眼居禪。梵王皆得。見無滅之剋證。謂順已而來詢。然地有上下。修有弱強。故得天眼能見幾何。舊文顛倒。   經。時我答言(至)阿摩洛果。   贊曰。此申其正答。一佛所化三千大千。無滅聲聞。故唯見此。西方果味。眾色不同。阿摩洛果。人多愛重。故以為喻。顯見分明。   經。時無垢稱(至)而作是言。   贊曰。下顯他詞有二。初明至軌。後正陳詞。此初文也。   經。尊者無滅(至)為無行相。   贊曰。下正陳詞有五。初徵詰。二默然。三梵問。四彼答。五利益。初徵復三。初總徵。次別徵詰。後結難。此初文也。為有行相者。空理義雲。所得天眼。為是體有差別行相。為是體無差別行相。初問世諦。後問真諦。應理義雲。為有虛妄分別之行解相狀。為無虛妄分別之行解相狀。此中論者。乍似猛浪。無心緣境而無行相。若無行相。如何緣境。如唯識說。今問虛妄。故無有失。   經。若有行相(至)不應有見。   贊曰。此別詰也。空理義言。若是體有之行相者。即與外道五通無別。雲何名內。等者相似無別之義。以執為有世俗諦故。若體是無之行相者。即是無為。無為真諦。性皆空故。如何有見。應理義雲。若有虛妄分別之行相者。即與外道五通無別。彼從虛妄分別生故。三界心心所。皆虛妄分別故。若無虛妄分別之行相者。即是無為真如之類。不應有見。真如雖有。無行相故。不能有見。觀其此問。且問聲聞佛之天眼亦應雙問。佛天眼通心心所故。非無行相。非是虛妄分別心故。非有行相。不同前問。故無有失。   經。雲何尊者(至)能有見耶。   贊曰。此結難也。此理皆非。雲何有見。   經。時世尊默無能對。   贊曰。二默然也。詞理無加。故默無對。   經。然彼諸梵(至)真大根者。   贊曰。三梵問也。孰者誰也。梵聞希法。便得未曾。屈已尊人。便問世間誰得最勝真天眼者。   經。無垢稱言(至)及種種相。   贊曰。四彼答也。有佛釋迦。久修善本。得真天眼。空理義雲。釋迦真智。內契真空。不捨寂定。不是有為。外隨世俗。見諸佛國。不是無為。名真天眼。不同外道見於二相及種種相。二相者。總有空相。種種相者。別有空相。應理義雲。無滅天眼。用而不寂。先入本定。後起天眼。天眼散心有漏無記。名非真眼。唯見大千。如來天眼。無分別智。正觀真如。不捨寂定。後得智中。起於無漏。善性天眼。見諸佛國。廣盡十方。能無二相及種種相。二者有行無行。總差別相共相之類。種種相者。別差別相自相之類。此虛妄分別相也。   經。時彼梵王(至)欻然不現。   贊曰。五利益也。聞希妙法。便發勝心。聽問既周。欻然不現。   經。故我不任詣彼問疾。   贊曰。結答詞由卑躬請退。   經。爾時世尊(至)問安其疾。   贊曰。自下第八。命優婆離。初命。後辭。此命也。梵雲優婆離。此雲近執。佛為太子。彼為近臣。執治故事。故雲近執。即守庫藏之官僚也。諸釋出家。留所著衣寶冠及象。而皆與之。後便思念。釋子豪貴。尚捨出家。我何人也。而猶安住。以冠掛樹。像繫樹間。願言取者我當奉施。往釋子所。具述來情。釋子鹹喜。便來白佛。請先度之。為我上座。自捨慢心。我當敬事。佛便許之。釋子致敬。禮拜波離。大地震動。空聲遙贊。是諸王子。我慢山崩。屈己先尊。今禮卑足。為持律之上首故今命之。   經。時優婆離(至)詣彼問疾。   贊曰。下辭有三。初總陳道屈也。我依律行。教彼息愆。彼說證真。罪種方滅。我謂由身語而得罪除。彼說會心源而方垢盡。理既墮矣。詞亦負焉。故總詞也。   經。所以者何(至)不敢諸佛。   贊曰。下顯理窮有二。初陳己事。後顯他詞。己事有二。初陳二人來請出罪。後說己為如法息除。初陳二人來請出罪中。有三。初明至由。次明至軌。後請出罪。此初文也。佛為法主。威德特尊。小事輕塵。誠為不可。故懷愧。恥不敢詣佛。   經。來至我所(至)而謂我言。   贊曰。此明至軌也。   經。唯優婆離(至)得免斯咎。   贊曰。此請出罪。微小罪中。生大怖畏。既違律行。誠以為恥。願為解除。我心所憂。我心所悔。得免罪咎。既罪可出。明非初篇。   經。我即為其(至)得請所化。   贊曰。下說已為如法息除。言如法者。如其律法。世尊輕事或重制。重事或輕制。然出罪時。但是作法。道理應爾。非是依業道滅罪彼之法。如其律法。解說道理。令除憂悔。得清肅其所犯之過。   經。示現勸道讚勵慶慰。   贊曰。顯如法相。一示現。二勸導。三讚勵。四慶慰。餘經說亦加令離欲。瑜伽八十一雲。令離欲者。訶責六種黑品諸行。示其過患。令離愛染。即是所說。令除憂悔。示現者。為令受學白品行故。示其四種真實道理。勸導者。謂已示現得信解者。安置學處。令正受行。由已於彼得自在故。彼便請言。我於今者。當何所作。唯願教誨。因告之曰。汝等今者於如如是事。應作應學。讚勵者。謂彼若於所知所行所得之中。心生退屈。爾時稱讚。策勵其心。令於彼事堪有勢力。慶慰者。謂若於法及隨法中。勇猛正行。即應如實讚說慶悅。令其歡喜。更有一釋。並如彼論。此中即是令離罪染。示其白品。勸其正行。讚令勿退。慶其所作。令生歡喜。名如法說。舊經闕此。   經。時無垢稱(至)而作是言。   贊曰。下顯他詞有二。初明至軌。後正陳詞。此初文也。   經。唯優婆離(至)勿擾其心。   贊曰。陳詞有五。初除正理。二顯讚揚。三明已告。四彰罪滅。五述發願。陳理復三。初總非。次顯正。後結正。此初文也。空理義雲。二人犯罪。由懷有相。今請悔除。還教起有。以有加有。故名增罪。當直除滅彼心憂悔。應說無相罪性本空。為彼除之。勿以有罪亂其心也。擾者亂也。應理義雲。二人犯罪。罪為業道。當須證理體達虛幻。方拔罪根。但依作法。用事而滅。口是心非。滅而不滅。罪業更生。名為重增。當說真理。令彼證之。當說俗幻。令其了達。名直除滅。拔罪種子。勿以事相擾亂其心而現罪滅。   經。所以者何(至)不在兩同。   贊曰。下顯正中有二。初明真理。令證罪根。後明俗事。令知罪偽。唯優波離一切法性生滅不住下是。罪相無實。易可息除。罪根種子本真。證之罪滅。罪滅者。拔除煩惱惡業苦果諸種子也。斷種子故。一滅不生。名身語懺悔。但名制伏。益力損能。非真滅罪。後還生故。初中復三。初陳正理。次問令解。後明染淨之相。陳理有三。初明罪性。次明罪依。後明罪體。此初文也。空理義雲。罪性者真空理。罪性若有。可住內根。由外六境。成在兩間。罪性本空。都何所住。世俗諦中。罪住六根。六塵為緣而起罪故。亦名在外。內因外緣。可住兩間。六識等內。罪性既空。故都無住。證罪性空。當有何罪。應理義雲。罪性者真如理。此理不依內根外境及住兩間。由逆此理。展轉罪生。證達此理。罪當永盡。   經。如佛所說(至)有情清淨。   贊曰。此明罪依有二。初明假者依心而成。後明罪體依心方起。罪必依心方得起。此初文也。罪謂所作惡身業。體即不善思之現種也。心為所依。思能依故。可毀可厭。故名為罪。故初明罪依。令其了達。後方明罪體。將明罪依。先引佛語。空理義雲。此引俗諦教。心謂六識。不說有八。心若實有。有實罪者。即有情雜染。心性本空。罪者非有。故有情淨。應理義雲。成唯識說。心謂第八識。有情謂五蘊假者。此依彼心。而假建立。第八之心。若是有漏雜染所攝。能依假者。亦是雜染。所依第八心若是無漏清淨所攝。能依假者。亦是清淨。今此通依八識。建立假者有情。心是本故。故罪及罪者。離心亦非有。   經。如是心者(至)不在兩間。   贊曰。下明罪體依心方起。空理義雲。如是心者。勝義諦中。亦不住內外。不在兩間。性本空故。能起罪體。由此非真。應理義雲。此八識心不同二乘所說六識。六識實住在六根。亦不實在外及兩間。唯依真如淨法界住。由此罪垢亦無住處。   經。如其心然(至)不出於如。   贊曰。此明罪體。空理義雲。如其所依心本空寂。都無所住。能依罪垢。勝義諦中。亦無自性。無所依止。罪垢既爾。諸法亦然。誰為罪緣。誰為出者。以心罪法三不出於如。如空無故。應理義雲。如其本心。不住內外。唯依真如。能依罪垢。亦復依如。不依內外。如罪垢然。犯罪之緣。及出罪者。一切諸法。亦不出如。不依內外。都無實罪。一切皆是真如理故。由迷心故。諸過非起。可毀可責。名之為罪。由心悟故。罪滅善生。可讚可欣。名之為福。故說罪從心生還從心滅。   經。唯優婆離(至)曾有染不。   贊曰。下問令解有三。初問。次答。後顯令解。此問也。空理義雲。汝心本淨。性本空故。無染故淨。汝得阿羅漢涅槃解脫時。此空性心。曾有染不。凡聖雖殊。心實無別。故以為問。應理義雲。成唯識中。解心性淨。略有二義。一即真如法性之心。故勝鬘經。自性清淨心。而有染污。難可了知。二因緣心。瑜伽五十四說。依他性心。性非煩惱。名本性淨。今彼心非煩惱故。言本性淨。與染相應。名為染心。非心體染名為染心。此心非但未得解脫性本來淨。得解脫時。亦曾無染。今但問彼得解脫時本性淨心曾有染不。將顯未解脫比解脫心性本淨。   經。我言不也。   贊曰。此答也。得解脫時。心曾不染。   經。無垢稱言(至)亦復如是。   贊曰。此顯令解。空理義雲。得聖證真。知心本空。所以不染。故知有情心性本淨。曾無有染。亦復如是。心空同故。應理義雲。以凡因緣心。例聖因緣心。本來不染。亦復如是。俱心性故。由此故知。惡思是罪。如客暫有。染惱其心。證理智生。客罪便滅。故心斷惑已。名離相應縛。此不復緣境。名離所緣縛。由離二縛。名心解脫。證達理故。故達心理。名為罪滅。   經。唯優波離(至)即性清淨。   贊曰。下明染淨之相。略有三翻。此初翻也。心有總分別。有別異分別。即有煩惱。煩惱起故。罪業遂生。便招生死。若無總分別及別異分別。即無煩惱。煩惱無故。不起罪業。遂即清淨。便得涅槃。分別者。總分別。異分別者。種種計執。汝由此二。生煩惱故。應無分別便得清淨。   經。若有顛倒(至)即性清淨。   贊曰。此第二翻。顛倒者。執有真實常樂我淨。背真理故。名為顛倒。或七顛倒。此四更加想心見三。於彼四中。起妄想分別。名想倒。於此四中。忍可欲樂。建立執著。名見倒。心倒者。謂即於彼所執著中。貪等煩惱。此略有三。一愚癡為本。二薩迦耶見邊見一分見取戒禁取及貪為自性。三餘煩惱為等流。如瑜伽第八說。有此諸倒。即有煩惱。無此倒者。即成清淨。汝既煩惱。明有顛倒。   經。若有取我(至)即性清淨。   贊曰。此第三翻。取者執取。執我為本。雜染便生。若不取我。達解無我。即性清淨。汝既雜染。明有取我。顯彼二人有煩惱之所以也。上令知真罪垢自滅。下明知俗罪易息除。如知賊緣易可除破。   經。唯優婆離(至)如電如雲。   贊曰。下明俗事。令知罪偽。略有四重。此第一重。說俗生滅。略有四喻。如幻化電雲。皆非實有。皆悉不住。性自虛偽。   經。一切法性(至)亦不暫住。   贊曰。此第二重。說俗迅速。無所願待。不經念住。速即謝故。   經。一切法性(至)如健達婆城。   贊曰。此第三重。說俗體由虛妄所見。此有三喻。如夢所見。思想起故。如陽焰者。渴愛生故。執為實水。如健達縛城者。此雲尋香城。西方散樂名曰尋香。不作生業。唯尋食香。而便作樂。伺彼乞求。此幻化城。樓櫓可愛。名尋香城。海中水氣。日光所臨。遙見雉堞。亦似幻城。水激為聲。微同作樂。似彼尋香城。故亦名尋香城。誑惑起故。今以為喻。   經。一切法性(至)如鏡中像。   贊曰。此第四重說俗心作。如水中月。水實無月。心妄謂有。不知以水為緣。還見本月。一切世俗。皆心所作。不知自心。謂有外境。鏡中之像。亦無實像。以鏡為緣。還見本面。心之所取。亦復如是。不知自心。謂離心有。鏡中之像。若實有者。見去何不去。觀來所不來。彼鏡既不真。諸俗皆如是。   經。如是知者(至)名善調伏。   贊曰。此結正也。律者儀或。證真如俗。善可軌故。調伏者。調伏三業。息諸惡故。善知罪性。能依罪根。善識罪相。易可顧拔。名善調伏。   經。時二苾芻(至)而不能說。   贊曰。二顯讚揚。初得未曾有。後正讚歎智慧辨才。是優婆離所不能及。   經。我即告言(至)起居士想。   贊曰。三明已告。初總後別。此總告也。   經。所以者何(至)殊勝如是。   贊曰。除佛無能制伏大士智慧辨才。其慧及辨才如是。   經。時二苾芻(至)正等覺心。   贊曰。四彰罪滅。雖未證真。拔罪種子。初聞妙理。應悔息除。不但罪滅無。上覺心亦發。   經。便為作禮(至)殊勝慧辨。   贊曰。五述發願。新學苾芻。已曾犯罪。乍見慧辨。誰不虔恭。故為作禮。   經。時我默然(至)詣彼問疾。   贊曰。結答詞由卑躬請退。◎   說無垢稱經疏卷第三(末)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82 說無垢稱經疏   說無垢稱經贊卷第四(本)   大慈恩寺沙門基撰   ◎經爾時世尊(至)問安其疾。   贊曰。自下第九命羅怙羅。初命。後辭。此初命也。羅怙羅。此雲執日。本是執日阿脩羅名。法華經雲羅□阿脩羅王。是也。此是非天前軍。非天將與帝釋鬥時。此為前軍。見日月天子放光遠射非天之眼。非天此乃以手執日。障蔽其光。今此佛子。取喻為名。亦復如是。佛法如日。由有此子。障我佛法智日之光。如彼非天。故以為名。古名宮生。耶輸被謗。設誓自明。實在宮生。非外他子。故名宮生。此子因緣。如經廣說。以昔為王。沙門求見。六日不睹。或塞鼠穴六日。障他母子絕食。故處胎中。經六年住。後佛至迦維羅國。七日化千比丘皆形似佛。使之選佛。果至佛所。以明佛子。遂令舍利目連度之。時年小矣。恐繁不述。   經。時羅怙羅(至)詣彼問疾。   贊曰。下辭有三。此總陳道屈。昔讚出家。有為有相。彼陳出家者為無為有相。以真詰俗。道屈辭窮。故不堪也。   經。所以者何(至)功德勝利。   贊曰。下顯理窮。初徵後顯。顯中復有二。初陳已事。後顯他詞。已事有二。初顯他問。後顯已答。此徵及顯他問也。此諸童子。婆羅門種。姓離呫毘。佛為輪王。羅怙羅繼嗣。故今讚歎亦言輪王。輪王有四。鐵銅銀金。各能王彼一二三四天下人庶。如常分別。既脫屣輪帝之寶。而為出家。學出家功德有何利也。   經。我即如法(至)功德勝利。   贊曰。此顯已答。出家寬曠。猶若虛空。在家迫進。譬諸牢獄。故經言孔雀雖有色嚴身。不如鴻鶴能遠飛。白衣雖有富貴力。不如出家功德勝。功德者善生。勝利者惡滅。功德者福。勝利名智。勝利者。能出世間。功德者。福惠二嚴。   經。時無垢稱(至)而作是言。   贊曰。下顯他詞有二。初陳至軌。後正陳詞。此初文也。   經。唯羅怙羅(至)功德勝利。   贊曰。下正陳詞有五。初正陳理詰。二勸彼出家。三童子請問。四無垢教示。五童子獲益。初中有三。初總非。次別詰。後結正。此初文也。   經。所以者何(至)是為出家。   贊曰。下別詰中有二。初票。後顯。此初票也。空理義雲。前讚出家世俗有相。今以勝義無相為徵。故言無勝利無功德。應理義雲。世俗事為末。勝義理為本。前讚出家。讚俗事末。今以理本為正。故言無利德名真出家。   經。唯羅怙羅(至)功德勝利。   贊曰。下顯有三。初明有為有相出家。次明無為無相出家。後明大乘出家德利。此初文也。前為他說有功德勝利體相者。有為有相。非勝義諦也。   經。夫出家者(至)功德勝利。   贊曰。此明無為無相出家。空理義雲。夫出家者。本欲滅除世俗有相。希趣勝義無為性空。性空之中。何有德利。應理義雲。一切聖人皆無為而有差別。無為即是涅槃解脫。真如理滅。涅槃解脫生死縛故。真如湛寂。離妄倒故。擇滅性離二勝障故。為求此故。而作出家。諸德本故。不為有為。非德本故。故於無為無德無利。無為本中。無有差別。性相功德。亦無差別。作用勝利。非無凝然功德勝利。又出家者。離分別執。有德有利。是有分別。非真出家。故真出家。破分別執。無德無利。   經。唯羅怙羅(至)無色非色。   贊曰。下明大乘出家德利。有二十四句。舊有二十二句。全闕新中無色非色及無諸取。仍止觀雙修中闕修觀。斷惡修善中無修善。此中三句。空理義雲。勝義諦中。無他彼。無自此。亦無中間。遠諸見。亦無色與無色別。應理義雲。此三句中。一無彼此中間。出家之人。物我俱遣。身外無他彼。攝他同己。常行濟拔。他外無自此。他得樂時。如我得故。亦非物我外而有中間。二遠諸見。五見皆斷。舊雲六十二見。唯是邊見邪見所攝。相極狹也。三無色非色。色謂修飾儀容。非色謂識達瞭解。都不持此。名之為無。或外道妄見。執我為色。執色蘊為我故。執我為非色。執四蘊命根為實我故。如六十二見中。之我者色。死後有想。執我無色。死後有想等。此等皆為無為出家。故離諸非而順諸見。下皆准知。   經。是涅槃路(至)聖所攝受。   贊曰。此有三句。空理義雲。無此彼中間者。能到涅槃。故名為路。達諸見故。智者稱讚。無色非色故。聖所攝受。應理義雲。其為無為而出家者。一到涅槃故。二聖所稱讚。三聖行攝受。諸聖常時攝而領之。以為勝故。舊雲。處於涅槃。由此為路。能處涅槃。又雲。聖所行處。即聖所稱讚。契聖心故。   經。降伏眾魔(至)離諸惡法。   贊曰。此有七句。空理義雲。分別執有。故是眾魔。便入五趣。不得五眼。無五根力。乃損眾生。自惡不息。若為達空而出家者。眾魔自降。乃至廣說。自惡便息。應理義雲。為無為法而出家者。一降四魔。二超五趣。三得五眼。四立五根。五獲五力。六不損惱彼一切眾生。七自諸惡一切能離。五眼者。一肉眼。非修定生。四大所造淨色為性。二天眼。因修所生大造淨色。三法眼。緣教有慧。四慧眼。緣理空智。五佛眼。覺察自他之妙智也。所餘四魔五趣根力。皆如前說。   經。摧眾外道(至)離我我所。   贊曰。此有六句。空理義雲。若為有為有相出家。不能摧外道超假名。乃至不能離我我所。若為無為無相出家。便摧外道。離我我所。應理義雲。為無為法而出家者。一正見故摧外道。二法體亡言故超假名。三得大涅槃。出貪慾泥。四無耽著故無繫屬。五無物我故無所攝受。舊經倒此雲無所受故離我我所。   經。無有諸取(至)善護他心。   贊曰。此有三句。空理義雲。取者分別執取之義。擾者煩擾。亂者惱亂。調者制伏。護者隨護。為無為空而出家者。無執取。離煩惱。伏自心。滅護他意。為有為相而出家者。不能如是。應理義雲。一離諸取。取者貪著執取之義。體即四取。一欲取。緣五境貪。二見取。取諸見。三戒取。取諸戒。四我語取。取別實我。無我體。唯有名。名我語取。後三體慧如名。各以自見為性。此無諸取是折伏道。斷諸取斷惑道。二無擾亂。擾亂擾者散義。亂謂[跳-兆+參]義。即體散亂。心馳境中。[跳-兆+參]擾不定。故名擾亂。或六散亂。一自性。二相。三粗重。四內。五外。六作意。三調自心。護他心。自心煩惱善能調伏。將護他心。勿令生惱。而成就之。   經。隨順寂止(至)修一切善。   贊曰。此有二句。一順定修慧。寂止者定。勝觀者慧。止觀二門。攝諸功德。二離惡修善。名真出家。空理義雲。觀達性空。心常住此。故名止觀。知俗證真。故名斷修。   經。若能如是名真出家。   贊曰。此結正也。   經。時無垢稱(至)宜共出家。   贊曰。此下第二。勸修出家。初總票勸。後顯勸由。此初文也。佛法契真。故名善說。毘奈耶者。此名調伏。即廣律本。出家乃是佛法調伏之所攝持。勸可依律而出家也。此乃大乘毘奈耶耳。   經。所以者何(至)第一最難。   贊曰。此顯勸由。有四難故。一佛出世難。二離八無暇難。三得人身難。四具有暇難。今得有暇。可謂功德。汝可出家。舊無後三。   經。諸童子言(至)不得出家。   贊曰。第三童子請問諸遮難中。父母不許。不得出家。非我本心不樂出家。   經。無垢稱言(至)成苾芻性。   贊曰。第四無垢教示出家中。有二。一身出家。被服落絲。二心出家。發心修行。發心修行。是真出家。得持禁戒。成苾芻性。被服落絲。成苾芻相。今勸出家。依真出家故。   經。時三十二(至)誓修正行。   贊曰。第五童子獲益。   經。時我默然(至)詣彼問疾。   贊曰。結答詞由卑躬請退。   經。爾時世尊至問安其疾。   贊曰。自下第十命阿難陀。初命。後辭。此命也。阿難陀者。此雲慶喜。釋迦成道。人天慶喜。當此夜生。因以為稱。後年二十。方始出家。佛法皆聞。為佛侍者。親而且待。故今命之。   經。時阿難陀(至)詣彼問疾。   贊曰。下辭有三。此總陳道屈。謂佛實疾。我方乞乳。彼說化身。真佛無疾。道屈故辭。   經。所以者何(至)當用牛乳。   贊曰。下顯理窮。初徵。後顯。顯中有二。初陳已事。後顯他詞。已事有二。初以疾須乳。後我方乞之。此徵及佛疾當用乳也。現小疾者。佛患背痛。時亦有之。乳和畢缽。可以為療。   經。我於晨朝(至)從乞牛乳。   贊曰。我方乞之食。不非時故。晨朝將入聚落故。整服如鳥翼故。持衣缽乞。必有處依。城中規以供侍。從乞牛乳。   經。時無垢稱(至)而作是言。   贊曰。下顯他辭有二。初明至軌。後顯他詞。此初文也。   經。唯阿難陀(至)持缽在此。   贊曰。下顯他辭有五。一彼問。二已答。三理詰。四生慚。五空告。此初也。方申理詰。初示不知。故為此問。   經。我言居士(至)故來至此。   贊曰。此已答。   經。時無垢稱(至)誹謗如來。   贊曰。下理詰有二。初責其謗佛有疾。後顯佛實無疾惱。或初顯報身無疾。後顯法身無疾。初中復二。初總責。後別責。此初文也。嫌言不當是甚重言止止。誹毀者。謗黷之異名。佛實無疾。謂佛有疾。名虛謗也。   經。所以者何(至)當有何惱。   贊曰。下別責有四。一惡法久亡。二責為粗語。三善根已滿。四即受限此。此為二對。惡法盡故。有疾言粗。善法圓故。有疾可恥。故分為四。此初文也。佛體無漏。金剛合成。生死因果。現種惡法。及微細習氣。皆已永斷。諸善皆圓。當有何疾。疾者由惡因生故。四大乖違名疾。由此疾故苦惱遂生。佛善皆圓。有何苦惱。善因不招苦惱果故。   經。唯阿難陀(至)得聞斯語。   贊曰。二責為粗語。令禁聲歸寺。名默還所止。言佛有疾。磣切有餘。故名粗語。莫使異人聞粗語者。總也。已下別顯。何謂異人。大威天者。欲色二界有大神通道德天也。餘處菩薩。皆見報身。曾不聞疾。今聞。佛疾。甚可驚疑。故名粗語。   經。唯阿難陀(至)無有是處。   贊曰。三善根已滿。轉輪聖王。具少善根。修十善因之所感得。名成少善尚得無病。況佛多劫無量善因福智二嚴。而當有疾。必無是理。   經。唯阿難陀(至)受斯鄙恥。   贊曰。四恐受隈羞。有三。初總責。次別責。後驅遂。此初也。可急竊歸。勿令我等受此鄙愧可恥之語。   經。若諸外道(至)諸有疾乎。   贊曰。此別責也。外道邪見。多生誹謗。若聞粗言。惡念必起。自疾不救。何以救人。   經。可密速去勿使人聞。   贊曰。此驅逐也。禁聲急急逐去。勿使外人聞。   經。又阿難陀(至)世法不染。   贊曰。自下顯佛實無疾惱。亦顯法身無疾。略有十句五對。一是法身。非雜穢身。此是功德法所成身。名為法身。非真如身。此事身故。非是煩惱眾苦雜身。二出世間身。非世間身。出世間者。不可毀壞。非道所治。非是世間可毀可壞道所治也。故諸世間疾惱等事。所不能染。   經。是無漏身(至)當有何疾。   贊曰。三是無漏。非是相應所緣二縛之所隨增。離諸漏故。四是無為。無為有二。一真如等。非因緣生。故名無為。二無漏蘊。非業煩惱之所為故。亦名無為。佛五蘊身。亦名無為。非業煩惱之所為故。五出眾數。不墮生數。數永寂故。但墮法數。眾生必是趣界生獲。體即第八異熟無記識。佛身唯無漏唯善故。非生數所攝。如是之身。當有何疾。阿難少見。謂佛化身即真佛身是雜穢身。乃至廣說。墮在欲界人趣之身。謂實有疾。故今示正理。佛示實疾。   經。時我世尊(至)而謬聽耶。   贊曰。四生慚也。謬者錯也。無者非也。非是近佛我得錯聽也。又有解言。無近者遠也。我雖為侍。心智遠佛。不能知佛。得無近佛而錯聽耶。   經。即聞空中(至)實無諸疾。   贊曰。五空告有三。初說真佛無疾。次顯化佛有疾所由。後勸取乳。此初文也。真身者報身也。是實功德。從因修生。故名真身。或法報佛。皆名真身。非權跡故。舊經無此。如居士言。世尊真身。實無諸疾。   經。但以如來(至)示現斯事。   贊曰。此顯化佛有疾所由。五濁世者。濁者滓穢。如食滓穢。名之為濁。一煩惱濁。煩惱重故。二見濁。五見競故。三命濁。壽極短故。四有情濁。惡眾生故。五劫濁。飢饉疫病刀兵。如其次第。三十二十十歲時起。今時已有彼前相故。此如法華疏第三卷。釋迦慈悲。生此惡世。為欲教化導引現受惡業貧窮苦惱眾生。行諸惡因惡行有情。示同有疾。非佛實有。世尊隨類化眾生故。顯一切惡業必有惡果。世尊現受猶不免故。欲令後德有疾自裁。佛亦現有。我何人故。為眾生病佛亦病故。由斯現病。非佛實病。問。何故無垢不自顯佛現病所由。令空中告。答。欲顯一言契當深故。幽冥自他儀皆同故。問。空聲是何。答。或是無垢神力所為。或大菩薩冥現斯事。理皆不爽。   經。行矣阿難陀取乳勿慚。   贊曰。此勸取乳。供佛。勿自增慚。問。何故無垢訶令密去。空令取乳。答。說佛實病須乳。此不當故令去。說佛化有疾故須乳。理可然故令取。訶法。先訶令去。示法。後示令取。亦不相違。   經。時我世尊(至)詣彼問疾。   贊曰。結答詞由卑躬請退。我時不識彼之所云。故默無對。   經。如是世尊(至)問安其疾。   贊曰。下品第三結類聲聞皆辭不散。有二。初類問。後類答。此類問也。   經。是諸聲聞(至)詣彼問疾。   贊曰。此類答也。◎◎   菩薩品第四   別敘昔權。昔權有二。一化聲聞。已如前辨。二化菩薩。次下當陳。佛知彼類不可對揚。顯彼高德共來影輔。今明令菩薩問疾事。故名菩薩品。此品有二。初明四德詞屈不往。後明餘類皆陳不堪。然四德中。分為二對。令希不退。自仰菩提。不覺魔怨。寧知世福。無垢隨宜對折。各便緘言。故四德雖殊。為二對以區別。一一之中。文皆有二。初命。後詞。   經。爾時世尊(至)問安其疾。   贊曰。此命也。梵雲梅呾利耶。翻為慈氏。古雲稱帝麗。或雲彌勒。皆訛路也。說此本緣。如彌勒上生疏上卷。   經。慈氏菩薩(至)詣彼問疾。   贊曰。下辭亦三。此總陳道屈。放缽經雲。彌勒語文殊師利言。如汝等輩。百千萬億。亦不能知我舉足下足之事。豈以小生所繫道屈濟流。良以進德先知。推名上士。故假之以前屈詞。今命以對揚。非是彌勒實為屈矣。昔說不退。令彼希求。彼說無相如門。今作因緣之言。時道以屈。故詞不堪。   經。所以者何(至)所有法要。   贊曰。下別顯理窮。初徵。後顯。顯中有二。初陳己事。後他詞。此徵及陳己事也。睹史名者。欲界六天中第四天也。此名知足。受諸欲樂。深知足故。由此根性。菩薩住中。以當生下。佛記彌勒。卻後十二年。當於本處。結跏趺坐。如入滅定。入般涅槃。上生知足。紹隆補所。所以彼天多來瞻禮。慈氏已超退位。故隨所應。以四不退法輪之行。為彼天說。或唯為說八地以上第四不退法輪位法。   經。時無垢稱(至)而作是言。   贊曰。下顯他詞有二。初明至軌。後正陳詞。此初也。彌勒落髮緇衣。次當補處。無垢形隨俗。故致慮宜。   經。尊者慈氏(至)正等菩提。   贊曰。下正陳詞有二。初牒經申理。後明時眾獲益。初中復三。初總牒經文。二別申理詰。後結勸顯真。是故慈氏勿以此法誘諸天子下是。此文也。初授者與也。記者別也。識也驗也。自領記別。名為受記。受者領故。佛與之記。故名授記。佛於諸律及上生經中。為授記別。言一生者。除今身後在天一生。故言一生。中有方便屬天攝故。不數人中。有說在天及當人中。共名一生。如說七生。說人天二生去生故。佛言彌勒。當生知足。盡彼一生。當得成佛。在知足天。亦名一生所繫菩薩。不說居人名為一生。此理為正。菩薩有三。一生所繫。及最後身。坐道場者。此問一生。不問餘二。   經。為用何生(至)現在耶。   贊曰。下別申理詰。大文有三。初依有為無為異為難。次依有為無為一為難。為依如生以下文是。後以菩提涅槃理均為難。若尊者慈氏當證菩提。一切有情亦應當證下是。初二難因。後一難果。初中復二。初難有為。後難無為。初中復二。初總。後別。此總徵也。生是有為之生相故。依此為難。前說一生當得菩提。故初以生而為徵詰。顯有為法。唸唸不住。無實生體。依何受記。   經。若過去生(至)未來生未至。   贊曰。下別徵也。大乘三世本無實體。依一有法。曾有名過去。當有名未來。現有名現在。三世俱是假所施設。現在法可實其世假立。過去未來法皆假說也。依何實故。今難言過去已滅。未來未生。若依小乘。過去用已滅。未來用未生。非無生體。若不難用。便不成難。今依大乘。作斯難體。便無過失。   經。若現在生現在生無住。   贊曰。下難現在。初難。後證。此難也。現在法中。本無今有。有位名生。生位暫停。假名為住。住別前後。假立異名。此後無時。假名為滅。現在諸法無暫實住。亦無相續。經停久住。故言現在。而無有住。非無假住。若有實住可能為因。能得當來可依授記。現無實住可能為因。依何為記。   經。如世尊說(至)即歿即生。   贊曰。既難無住。恐義無由。故引經。時之極促。名為剎那。不但一剎那。唸唸皆如此。故經重言剎那剎那具生老病死。者熟變。即異相也。唯說有三。不說有住。現法二時沒入過去。初後暫一生。生時亦老。更無別時。唯說生沒初後二時。即如經說有三有為之有為相。謂生異滅。不別說住。大乘解雲。由一切行三世所顯。由未來世本無而生。彼既生已落謝過去。現在世法二相所顯。謂住及異。唯現在法。有住可得。前後變異。亦唯現在。總說住異。而為一相。住是有情所愛著處。為令生厭。又同一世。所以合說。今此經中。說無實住。亦無經停片時實住。故唯說三。生老死相。或說現身唸唸皆有十二支中生老死支。故無住也。   經。若以無生(至)所入正性。   贊曰。下難無為。初牒出體。後正申難。此牒出體。空理義雲。入者證也。正性者。法之真性。即勝義空性也。應理義雲。無生之體。即是所證真如正性。真如乃是法正真性。舊雲正位。位者體位。即正性也。   經。於此無生(至)得受記耶。   贊曰。此正申難。空理義雲。空勝義中。何記可授。何覺可證。有覺可證。有記可授。無覺可證。雲何記也。應理義雲。前難因緣法門。此難真如法門。真如門中。第無覺可證。何有記別而受記耶。金剛般若雲。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然燈佛與我記等。   經。為依如生(至)得授記耶。   贊曰。下以有為無為一為難。前難二別。可有前過。今以有為無為是一。故有記別。便作是難。於中有三。初別難依如。次總顯依如。後結難依如。初中復三。初雙徵。次別難。後雙結。此初文也。空理義雲。若世俗有與勝義空一。得授記者。為依空生為依空滅得授記耶。應理義雲。若因緣法與真如一。得授記者。為依生為依滅得授記耶。   經。若依如生(至)如無有滅。   贊曰。此別難也。空理依空。無生無滅。應理依如。亦無生滅。如何授記。舊文難解。   經。無生無滅(至)無有授記。   贊曰。此雙結也。記因得果。因滅果生。生滅既無。如何授記。   經。一切有情(至)亦如也。   贊曰。此總顯依如。汎然總顯一切依如。欲明如中無授記故。一切有情。及一切法。此總依如。於中一切賢聖依如。於中彌勒別亦依如。欲顯凡聖人法總別皆依於如。空理義雲。皆依如者。皆性空故。應理義雲。用依性故。體依性故。   經。若尊者(至)而得授記。   贊曰。下結難依如有二。初總申難。後釋所由。此初文也。尊者依如。既得授記。有情依如。亦應受記。   經。所以者何(至)異性所顯。   贊曰。此釋難由。真理成混名非二顯。依無二門而得顯故。亦非種種差別所顯。體成種種。或非二我之所顯示。亦非種種橫計差別之所顯故。何得有記。記者別也。驗因明果。有種種故。真無種種。故無授記不授記者。   經。若尊者(至)當有所證。   贊曰。自下第三以煩惱菩提理均為難。有二。初難菩提。後難煩惱。菩提有二。初難。後釋。此難也。   經。所以者何(至)等所隨覺。   贊曰。此釋難由。菩提覺義。一切有情。皆有佛性。若勤來者。平等皆能隨覺諸法。彌勒當隨覺。慈氏得授記。有情當隨覺。亦應得授記。舊雲一切眾生即菩提相。以等隨覺。即有當來菩提相故。此乃事均俱當證故。   經。若尊者(至)當有涅槃。   贊曰。下難涅槃有二。初難。後釋。此難也。   經。所以者何(至)為般涅槃。   贊曰。下釋難由。空理義雲。非一切有情當有證空而不涅槃。空無苦果。即名涅槃。以佛觀見真如性空為涅槃故。應理義雲。般涅槃。此雲圓寂。涅槃有四。一自性清淨涅槃。謂一切法相真如理。二有餘依涅槃。謂苦因盡所顯真理。三無餘依涅槃。謂苦果盡所顯真理。四無住處涅槃。謂所知障盡。大悲般若所轉真理。今以性淨。難餘三種。難意雲。非一切有情不當般涅槃。佛說真如為性淨涅槃。性淨涅槃。既本具有。餘三義顯。何當不有。舊雲佛智眾生畢竟寂滅。現有性淨。即知當來有涅槃相。離此真如。不須更滅。今已滅故。   經。以佛觀見(至)為般涅槃。   贊曰。重釋前相。空理義雲。以佛觀見有情本性寂滅空理。為涅槃體。故說眾生當證此空真如。為般涅槃。故與尊者。二理皆均。應理義雲。以佛觀見本性真如。為涅槃體。故說有情當證真如。得餘三種之圓寂故。尊者當得。有情亦當得。既難當得。故知以本性淨涅槃。難餘三種。   經。是故慈氏(至)滯諸天子。   贊曰。第三大文結勸顯真。有二。初略勸顯真。後廣勸顯真。略中復二。初略勸。後略顯。此略勸也。空理義雲。勿以分別有相招誘天子。論滯天子。令不證真。應理義雲。彌勒前說因緣法門。無垢今以真如法門。以深難淺。故且不答。但修因緣淺教初學名誘。不能超進名深。遲緩行故。應示真如及真智。教令根熟及速入也。   經。夫菩提者(至)亦無退轉。   贊曰。次略顯真。空理義雲。空為菩提。故無求退。應理義雲。解深密經說。菩提菩提斷。俱名為菩提。智度論雲。智及智處。皆名般若。菩提能觀智。菩提斷即真如。二俱菩提。今說真如名無上菩提。故無趣求亦無退轉。   經。尊者慈氏(至)菩提之見。   贊曰。下廣勸顯真有二。初廣前勸。後廣前顯。此初也。有趣有求。有退有轉。見有此者。名分別菩提之見。不契真宗。當令捨之。   經。所以者何(至)非心能證。   贊曰。下廣顯真。初票。次釋。後結。此標也。不可以五根身能證。不可以分別心能證。五識名身。依色根故。雖無分別智相應名心非心。而是心是無分別智。非分別心。是無分別心。今遮分別故。言非心能證。   經。寂滅是菩提(至)皆寂滅故。   贊曰。下釋菩提非身心證。今有三十二句。舊有二十五句。新三十二句中分四。初十三句。別明斷及正智離計所執菩提之義。舊文十一句。次有五句。別明斷及正智體之與用菩提之義。次有九句。別明斷及正智離有漏依他菩提之義。舊有七句。後有五句。合明斷及正智深妙菩提之義。舊有二句。初中有二。初八句明斷是菩提。舊文六句。後五句。明智是菩提。空理義雲。文段雖同。義意全別。菩提者真諦空性。理空為斷菩提。心空為智菩提。應理義雲。真如為斷菩提。斷之性故。無分別慧為智菩提。有智用故。菩提覺義。覺性覺用。俱名覺故。引教如前。八句明斷菩提中。分三。初一句總談離相。次六句別談離相。後一句總成離相。此初也。有情相及法相。二皆寂滅故。寂滅是菩提。由此正智而可內冥。不可以身以心能證。此下菩提。皆釋上文非身及心之所證義。然下菩提皆有二文。初票。後釋。故者所以。釋標所由。   經。不增是菩提(至)皆不行故。   贊曰。我法二種能緣緣時。皆是增益。真理不然。所緣不增。舊雲不觀離諸緣故。不可以遍計心之所觀故。我法二種。可為名言分別作為之所緣行。真理不然。故是菩提。   經。永斷是菩提(至)皆捨離故。   贊曰。我法二種。見趣所緣。為取所著。真理不然。永斷見趣。捨離見趣。   經。離繫是菩提(至)永寂靜故。   贊曰。我法二種。動亂之法。乃為一切分別所緣。體不寂靜。真理不然。故離分別。動亂繫縛。一切分別。亦永寂靜。舊雲障是菩提。即此離繫。然意難得。舉其所治。顯離是菩提。然無寂靜。   經。廣大是菩提(至)不測量故。   贊曰。此一句總成離相。弘者大也。一切分別。大不測。離分別心所行境故。舊經無此。   經。不證是菩提(至)皆遠離故。   贊曰。下有五句。明智菩提。分三。初一句。體無所執能證作用。次有二句。以智依如。後有二句。顯智一味。此初文也。一切分別靜論永息。故無所執能證之相。是智菩提。   經。安住是菩提(至)隨如故。   贊曰。此二句。以智依如。法者功德。界者性也。功德法性。故若法界。智住法界。隨其真如至窮極故。舊經雲順是菩提順於如故。   經。不二是菩提(至)實際所立故。   贊曰。不但理無有二。智亦不二。離計所執差別法故。實際者真理。智緣真理生。故名建立。舊經無此建立之門。   經。平等是菩提(至)畢竟離故。   贊曰。下第二段有五句。別明斷及正智體之與用菩提之義。有二。初二句。明斷菩提體。後三句。明智菩提用。此初文也。初句明斷性平等遍十二處。眼與色。耳與聲。乃至意與法。皆平等遍如虛空故。後句明斷無為。離四相故。   經。遍知是菩提(至)所不雜故。   贊曰。下三句。明智菩提用。遍知心行。能照之用。正智即是能了之門。除此更無能了用故。與內六處。體不相離。依六處起。能了諸法。即名為門。更無門也。舊名不會。文錯難知。果智能會。非因六處可能會故。   經。無雜是菩提(至)永遠離故。   贊曰。智體無漏。非煩惱雜。煩惱現行相續乃種習氣。永遠離故。   經。無處是菩提(至)不可見故。   贊曰。自下第三有九句。別明斷及正智離有漏依他菩提之義。有二。初八句。明斷菩提離有漏相。後之一句。明智菩提離有漏相。此中初句。理無方所。此第二句。理無住處。依他有方。可有形段故。亦有住處為可見故。舊經無住。   經。唯名是菩提永遠離故。   贊曰。有為諸法名有作用。由名詮之。體用便增。可有名體。真理不然。唯名所顯。聲無作用。不能令真體用增長。唯有假名。無所詮相。舊雲假名。意少別也。不同依他可取可捨。猶如波浪。有為有動。真理不可取捨。故名無浪。舊名如化是菩提。文別意同。   經。無亂是菩提(至)本性淨故。   贊曰。真理常靜。故無動亂。本性清淨。故體善故。   經。明顯是菩提(至)離攀緣故。   贊曰。真理無染雜。故體明顯。性離攀緣。故無取著。舊經無明顯。   經。無異是菩提(至)平等性故。   贊曰。此之一句。明智菩提離有漏相。性智平等。能隨諸法。皆悉覺了。故名無異。一味了別。名無異故。舊雲諸法等故。等了諸法也。   經。無喻是菩提(至)極難覺故。   贊曰。下有五句。合明智斷二種菩提深妙之義。非喻所喻。絕比況故。體深微妙。自非正智。難可覺故。   經。遍行是菩提(至)不能染故。   贊曰。此中三句。舊經並無。斷體用遍。真理可知。智用亦周。故遍行也。行者在也。理遍在故。行者起也。智用遍起故。或智亦遍在。性無礙故。如來報身無不在故。頂者極也。理智最上皆至極故。有為無為皆上首故。此二世法皆不染故。   經。如是菩提(至)非心能證。   贊曰。此第三結。   經。世尊(至)無生法忍。   贊曰。大文第二時眾獲益。上知足天多大菩薩。說不退轉。令其獲證。明諸天子皆出世間令得無生法忍。皆是無漏。相續無生。皆入八地。   經。時我默然(至)詣彼問疾。   贊曰。結答詞由卑躬請退。   經。爾時世尊(至)問安其疾。   贊曰。下明光嚴。名如前釋。初命。後辭。此命也。   經。光嚴童子(至)詣彼門疾。   贊曰。下詞有三。此總陳道屈。彼迷因菩提。不識體用。由他具述。方始了知。不足對揚。故陳道屈。   經。所以者何(至)從何所來。   贊曰。下顯理窮。初徵。後顯。顯中有五。一明逢問。二明彼答。三明已誥。四明彼述。五結成益。此徵及逢問也。已將出城。彼方欲入。相逢致禮。童子常儀。因問所從。使為理對。彌勒出家之相。彼便稽首。光嚴在俗之貌。故禮於他。緇素雖復不同。道德俱大。菩薩連覆命往。同品俱辭。列德標名。不相違也。   經。彼答我言妙菩提來。   贊曰。二明彼答。光嚴示因菩提而未能悟故。因問事舉因菩提答。令其悟矣。菩提覺義。慧通因果。舊言道場。意顯因菩提。故以場為因。前答慈氏。多說果位。真如正智。以為菩提。今說因位。能生果德。以為菩提。萬行皆以慧為導首。萬行俱是慧之眷屬。一切皆是慧之境故。皆名菩提。菩提有五。一菩提性。謂真如。二菩提用。謂真智。三菩提因。能得菩提三慧輪等。四菩提伴侶。福智萬行。五菩提境。謂真俗法。下隨所應。有此五種。   經。我問居士(至)為何所是。   贊曰。三明已詰。直問菩提。謂有方域。故問菩提為何所是。   經。即答我言(至)不虛假故。   贊曰。四明彼述有二。初別顯三十二種菩提之體。後如是善男子下。結成舉措皆是菩提。三十二種。分之為六。初四種名真實發趣。趣向佛果真實行故。次六種名波羅密多。能令行者到彼岸故。次八種名成熟有情。以此八種。利眾生故。次二種名一切善根。修善除惡。善根滿故。次六種名攝受正法。苞含緣領佛正法故。後六種名供養如來。修法供養最第一故。至文各各隨應釋相。遍此次第。解其所由。淳者貞厚。直者質實。易可共住。初所學故。   經。發起加行(至)能成辦故。   贊曰。勵力修作。名為加行。故所施為。皆能成辦。   經。增上意樂(至)殊勝法故。   贊曰。勇猛修作。不憚劬勞。名為增上。故能究竟證會佛果菩提涅槃。舊雲深心增益功德者。當證佛果故。   經。大菩提心(至)無忘失故。   贊曰。廣覺諸法。名大菩提心。恆照諸法故。能無忘失。舊雲無錯謬覺法真理故。意義大同。   經。清淨佈施(至)皆圓滿故。   贊曰。上四名發趣。下六名到彼岸。悕者望也。無相無漏行佈施時。名清淨施。不希世間五蘊自體大財位等異熟果故。堅固守護所受淨戒。故所願求皆能滿足。戒是功德寶之瓶故。   經。忍辱柔和(至)無懈退故。   贊曰。由忍不恚。由勸不惰。   經。寂止靜慮(至)法性相故。   贊曰。由入禪定。寂靜其心。心除硬澀。便能調順。起神通業。有大堪能。由慧簡擇。故能現前證見理事諸法體用。   經。慈是妙菩提(至)能忍受故。   贊曰。下第三段有八。名成熟有情。初四無量。後四別行。慈能平等與他樂故。悲能拔苦。行拔濟時。有劬勞皆能忍故。   經。喜是妙菩提(至)愛意等故。   贊曰。由內證真。受法菀樂。故見他善。便助之喜。無嫉妒故。內常歡喜。由自永斷一切煩惱。故能令他捨受恚等。上四無量。下申別行。   經。神通是妙菩提(至)離分別動故。   贊曰。神通是妙覺。由至果位。具六通故。解脫是菩提者。舊雲能背捨故。即八解脫。能背能捨貪慾等故。今言離分別動者。其八解脫。離定障等分別動故。   經。方便是妙菩提(至)攝諸有情故。   贊曰。方便善巧。多為拔濟。故成熟有情。四攝攝生。其利大也。   經。多聞是妙菩提(至)如理觀察故。   贊曰。下第四段有二。名一切善根多聞為因。眾善皆滿。故經說言。多聞能引樂。多聞攝眾善。多聞捨無義。多聞得涅槃。攝論復言。多聞熏習是出世間心之種子。故能發起真實妙行。調伏能滅三業眾惡。如理觀察。何惡之為。惡法既亡。善法斯起。故名善根。此二菩提因故。名為菩提。   經。三十七種(至)不虛誑故。   贊曰。下第五段。彼有六種。名攝受正法。由行覺分自證無為。故能永捨有漏有為。三業諦實。故行利他。不為虛誑。前直心者。心不諂曲。不憍不偽。此諦實者。身心不虛。言不為誑。故二別也。   經。十二緣起(至)皆不盡故。   贊曰。觀諸眾生十二緣起。皆無有盡。以眾生界無盡期故。   經。息諸煩惱(至)真法性故。   贊曰。由證真如。煩惱便息。息者滅也。舊雲諸煩惱是道場。知如實故。釋同票異。義少難知。不見息言。甚難解也。   經。一切有情(至)皆性空故。   贊曰。眾生及法。皆以真如無我性空。為自體。皆是菩提。所執二我無二。無我可有。故是菩提。取此真如。名妙菩提。斷菩提故。是智處故。如彌勒申已引教說。此上皆境。名為菩提。能生覺故。   經。降伏魔怨(至)發趣事故。   贊曰。下第六段有六種。名供養如來。法供養故。四魔不動。隨願化生。不離三界。遠離二乘。唯趣聖果。彼無利樂群生事故。   經。大師子吼(至)無訶厭故。   贊曰。善說法要。如師子吼。妙慧簡擇。無所畏故。所畏者訶罵厭污也。力無畏等。一切皆所。善於有情無訶厭者。故成菩提。由此舊雲無諸過故。力等無過。故無厭者。   經。三明鑒照(至)無餘智故。   贊曰。由三際愚一切智斷。煩惱究竟。皆至滅位。方獲三明。三明及是煩惱盡位。無餘之智。故是菩提。   經。一剎那心(至)圓滿證故。   贊曰。一念之心能達真俗。理事諸法。窮盡無餘。由一切智及一切種智。圓滿證故。一切智者。無分別智。能達真如。種智者。後得智。能了俗事。一念雙行。能了理事。非如二乘相續方知。二合為名。名一切智智。此三十二。於中二十二種。明因菩提及佛侶菩提。次二是境菩提。次二是性菩提。後之六種。明用菩提。因中分三。初十自利。次八利他。後四通二。隨修唯位亦可知也。   經。如是善男子(至)供養如來。   贊曰。下第二結成舉措皆是菩提。有二。初牒前後結成。此初文也。真實發趣。前三十二種中牒初四。波羅密多牒次六。成就有情牒次八。一切善根牒次二。攝受正法牒次六。供養如來牒後六。所作既周。名供養說。如前已釋。此所由說。此等具足能行證故名相應。相應者。不相離互隨順能行能證和合之義。舊經唯二。若應諸波羅密。及教化眾生。無餘四牒。意說修行不過二門。一自利波羅密多。二利他教化眾生。故不牒餘。新文具矣。   經。所有所作(至)諸佛妙法。   贊曰。此結成也。略有三種。由此前說六義相應。諸有所作。若往若來。若進若止。舉足下足。一者。一切皆從妙菩提來。一切不離善妙慧故。二者。一切諸佛法來。一切佛法皆現行故。三者。恆常安住諸佛妙法。身語意業。常處佛法。故名安住。舊文唯二。從道場來。往於佛法。無此第二從佛法來。意說道場即佛法故。   經。世尊(至)正等覺心。   贊曰。五結成益。   經。時我默然(至)詣彼問疾。   贊曰。結答詞由卑躬諸退。   經。爾時世尊(至)問安其疾。   贊曰。下命持世有二。初命。後詞。此命也。   經。持世菩薩(至)詣彼問疾。   贊曰。下辭有三。此總陳道屈。不識魔相。為魔所嬈。彼示魔相。故辭不堪。   經。所以者何(至)在自住處。   贊曰。下別顯理窮。初徵。後顯。顯中有二。初陳己事。後顯他詞。己事有五。一明己昔住。二魔來敬立。三不識勸之。四為魔試嬈。五顯己不受。此徵及明己昔住。   經。時惡魔怨(至)在一面立。   贊曰。二魔來敬立。魔及從者萬二千天女。鼓樂絃歌。稽首供養。恭敬而立。   經。我時意謂(至)不當自恣。   贊曰。三不識勸之。初總勸。後別勸。此初也。忉利天生。姓釋迦。號帝釋。名憍屍迦。憍屍迦者。此雲繭兒。前身之名。佛常呼之。故今亦言善來愊屍迦也。說此本緣。如勝鬘疏。福德雖有。汝不應當而多恣逸作此倡遊。   經。當勤觀察(至)證堅實法。   贊曰。此別勸也。欲謂五欲。此之戲樂。皆悉無常。於身命財三。當勤修習。捨不堅者。證取法身慧命。聖法財寶三堅實者也。   經。即語我言(至)以修供侍。   贊曰。四為魔試嬈。呼持世為大士正士。合名大正士。修辨供侍。故以女施。而惑嬈之。   經。我即答言(至)此非我宣。   贊曰。五顯已不受。止者莫也。如世尊說。音樂女色。不以施人。壞淨心故。況以生死極惡非法之物。施我沙門。非我宜也。   經。所言未訖(至)嬈汝故耳。   贊曰。下顯他詞有十八。一顯伏魔相。二示從魔乞。三魔驚欲走。四空聲勸之。五魔以女施。六無垢正說。七天女問法。八無垢為陳。九魔嘆還宮。十天女不遂。十一魔轉從乞。十二無垢施之。十三天女請問。十四無垢略答。十五天女復問。十六無垢廣說。十七天女頂禮。十八捨制魔還。或分為二。一釋魔相。二正降魔。此初文也。持世勸化。所言未訖。無垢便釋魔惱。故然嬈惱也。   經。時無垢稱(至)釋子應受。   贊曰。下正降魔有三。初正降魔。二說諸天女。語諸女言下是。三明欲還宮時。惡魔怨告天女曰汝等可來下是。降魔有四。一從乞女。二魔驚走。三空聲告。四魔便施。此初文也。勸不施持世迴以與我。明知持世沙門之儀。顯上無垢稽首所以。   經。時惡魔怨(至)將無惱我。   贊曰。下明驚走。初驚。後走。此驚也。謂無垢稱將欲惱之。故驚怖也。   經。欲隱形去(至)亦不能去。   贊曰。此明魔走潛形不現。避脫欲行。神力所持。求去不得。   經。即聞空中聲(至)自所天宮。   贊曰。下空聲告。女施易還。不施難走。   經。是惡魔怨(至)俛仰而與。   贊曰。此魔便施。俛者俯也。仰者仰也。厄不得已。故言俛仰。魔怖惱亂。俯仰與之。非其本心。故言俛仰。   經。時無垢稱(至)正等覺心。   贊曰。下第二說諸天女。大文有三。初略說。次廣說。後結說。略說有二。初勸發心。後隨說法。此初文也。   經。即隨所應(至)正等菩提。   贊曰。次隨說法。一為初根說隨順菩提法。二為久學說成熟菩薩法。俱令趣向正等菩提。   經。復言姊等(至)五欲樂也。   贊曰。下廣說有三。初總示法樂。令捨欲樂。次天女問。後為廣答。此初文也。大法菀者。清淨真如。因此生樂。名法菀樂。得出世樂。應捨生死五欲樂也。   經。諸天女言(至)大法菀樂。   贊曰。此天女問。   經。無垢稱言(至)勤敬事樂。   贊曰。下廣答也。合有三十五句法樂。舊經三十二句。總脫三句。一於所緣無依住樂。二於般涅槃正攀緣樂。三於巧方便善攝受樂。自餘錯者。至文當敘。仍說欣樂之字。於句初安。不說戲樂之字也。三十五句。分之為六。初三得遇良田樂。次二出苦圓證樂。舊一句。次三體達虛幻樂。次十支心修行樂。次十離惡攝善樂。舊有九句。次七利他自利樂。舊有六句。此之三種。得遇良田樂。勝進惡緣故。於佛三身。起於決定清淨信心。不可破壞。名不壞淨心樂。於法樂聽掃滌攝持。於眾僧中。勤行敬事。如契經言。諸佛出現樂。演說正法樂。眾僧和合樂。同修勇進樂。今此於良田起修行樂。稍與彼殊。   經。於其三界(至)無依住樂。   贊曰。第二此二出苦圓證樂。勝苦沈淪故。初是出苦。後是證寂。舊經雲樂離五欲。此為極狹。今離三界故成寬故。於所緣境。無所依住心。無所安住。心不繫著。即是正智。證達諸法。若心依住。便非正證。故般若雲。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若心有住。即為非住。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佈施等。舊經闕此。   經。於諸蘊中(至)如空聚樂。   贊曰。第三此三體達虛幻樂。非三惑亂故。觀蘊無常逼切故苦。猶如怨害。故說為魔。觀十八界。螫諸有情。故如毒蛇。舊經見喻便言觀四大。四大以是六界攝故。觀十二處。猶如空聚。都無所有。舊雲觀內入。文意狹也。蘊者積集義。具十一種積集義故。謂色受想行識。界者因義。持自性義。名持自性故。謂眼界色界眼識界。乃至意界法界意識界。處者出生義。六根六境出生六識故。謂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   經。於菩提心(至)勤供侍樂。   贊曰。第四有十發心修行樂。勝進壞生死故。初一發心。次八修行。後一顯果。修行有三。一濟眾生。二事師長。三修六度。此有三初。一發心能固守。二活生能饒益。三事師能勤供。   經。於惠施中(至)離惑明樂。   贊曰。此修六度。知施離貪。堅持淨戒。不曾慢緩驅孜。驅孜常堅護故。由忍調順。離粗礦故。善修精進。集諸善根。修定之時。知無亂心。修般若時。能離諸惑。性是明照。斯為樂矣。   經。於菩提中廣大妙樂。   贊曰。此知菩提樂。知菩提中有廣大樂。而生欣樂。求趣速證無惱害樂。略有四種。一出離樂。二遠離樂。三覺法樂。四寂靜樂。此菩提樂。即攝後二。說佛果故。舊雲樂廣菩提心。知菩提樂。而心樂廣。亦無爽也。   經。於眾魔怨(至)能遍知樂。   贊曰。下第五有十離惡攝善樂。勝能習非迷是故。初二離惡。後八攝善。此離惡也。於魔能摧。不為彼惱。知諸煩惱。皆能永拔。   經。於諸佛土(至)正修習樂。   贊曰。下八攝善有二。初三嚴因。後五嚴果。此初文也。一修佛二因。不生穢土。因體如前序品中說。二相好圓滿。無醜陋故。三善修福慧。離生死故。舊經第三明修諸功德。而無樂字。乃屬相好。與新懸別。三十二相者。依大般若第三百八十一。佛言善現。雲何如來應正等覺三十二大士相。善現。世尊足中有平滿相。妙善安住。猶如奩底。地雖高下。隨足所蹈。皆悉坦然。無不等觸。是為第一。世尊足下千輻輪文。輞較眾相。無不圓滿。是為第二。世尊手足皆悉柔軟。如都羅綿。勝過一切。是為第三。世尊手足一一指間。猶如雁王。或有鞔網。金色交絡。文同綺畫。是為第四。世尊手足所有諸指。圓滿纖長。甚可愛樂。是為第五。世尊足跟廣長圓滿。與趺相稱。勝餘有情。是為第六。世尊足趺修高充滿。柔軟妙好。與跟相稱。是為第七。世尊雙□漸次纖圓。如鑿泥耶仙鹿王□。是為第八。世尊雙臂修直□□□□□□□□□□□騆□□蓼□□□□楰□□襋□益說檢□槌橾□□□楦□□□□蓼□□□□楰□□□□□□□□□□□□□□□□飀□溺□□□□楰□煄戮萫芊慼慼慼慼慼熱u□□□□□□□□□□□□濾□□□溺□□□□楰□□d□□□□□□□□□櫸□□□□溺□□飀□楰□□J檇□□□□馽□□□□□□□□|□□□□腹慼慼慼撥纂慼慼慼樑縑熬_□□□□□襏□騂飀□□奅妻□□溺□□□□楰□驠奜□瑩□飀□溺□□□□楰□樅□□楅□檢□溺□□□□楰□糖□□匿率□□溺□□□□楰□□訄□□讀□□溺□□□□楰□□觸□□吝飀□襌□□□□□觴□□□溺□□□□楰□訇楹樺□□□□□□□逆□□□□□□鷺□□□□楰□□駝□□□□□鷺□□□□楰□□襛□□□□□襯榠□□□□□□□鷺□□飀□楰□□馱I□□飀□鷺□□□□楰□襾祑□□□□□騄觛□埤□□□□□覓璘□裀□□送□□□視□□埤□□□□□□□□□□□詛□□芸p縑潭苤熱}j□□□_□□婭□□□□□□□飀□襾礸□□□鷺□□□□楰□□訖□襻□逆□□□□□□□□魽慼數O□□□□楰□婟□鞢慼摹B觜q□□□□騁j□樁□□逆□楦□駝□□□□駴□□□□機□□鷺□□□□楰□□□□通姊□□□□□□□□□詛□□□鷺□□□□楰□□□□□I□□姒□□j□魽摩xj□鷺□□□□楰□□□槌榻列裀□駛觚箯ョ慼慼慼慼慼撥纂撚砥慼樑縑牖R□駙□□裀□□□□復□□姶□□I□□裀□□□飀□露膳□□□楰□□□六暴馲飀□詡陋襜□□楦□稓□□露膳□□□□j□縷□膳□□旅□裀□□j□□大□櫬馭□□□□□襆□□□j□楰□秈□驕□□□□馽□箯ョ慼慼慼摯鞢潛d□□□□楰□□□祜□橕逆□び□陛慼w□熒□|詫□□□□蜀□鋨泥□□□莿|逢□□擦≧□入斮詫□□艣□蜀□鋨泥□□悅□‥□□□鵅L鰣您□□|詫□□□□蜀□□□□吥□□|籩□熒□|詫□□□□蜀□綸蝤□□熒□|詫□□季□蜀□□□□□□□¥惱飽璃恝詫□□胣□蜀□□□□陛慰慰D意□□恝詫□□嫣□蜀□□□薱鴃慼慼滕陛撩窩窗情慼撰婀恝詫□□面□蜀□□□□□□□§□惱址恝詫□□□□蜀□□□{□□狣¥惱飽璃恁L艨□□□|詫□□□稐□蜀□□t□□柛圓。妙善安布。是第十二。世尊骨節交結無隙猶若龍盤。是第十三。世尊膝輪妙善安布。堅固圓滿。是第十四。世尊隱處其文妙好。威勢具足。圓滿清淨。是第十五。世尊身支潤滑柔軟。光悅鮮淨。塵垢不著。是第十六。世尊身容敦肅無畏。常不怯弱。是第十七。世尊身支堅固稠密。善相屬著。是第十八。世尊身支安定敦重。曾不掉動。圓滿無壞。是第十九。世尊身相猶如仙王。周匝端嚴。光淨離翳。是第二十。世尊身有周匝圓光。於行等時。恆自照曜。是第二十一。世尊腹形方正無欠。柔軟不現。眾相莊嚴。是二十二。世尊深右旋圓妙。清淨光澤。是二十三。世尊臍厚不窊不凸。周匝妙好。是二十四。世尊皮膚遠離疥癬。亦無黶點疣贅等過。是二十五。世尊手足充滿柔軟。足下安平。是二十六。世尊手交深長明直。潤澤不斷是二十七。世尊脣色光潤丹輝。如頻婆果。上下相稱。是二十八。世尊面門不長不短。不大不小。如量端嚴。是二十九。世尊舌相軟薄廣長。如赤銅色。是第三十。世尊發聲威震深遠。如象王吼。明朗清徹。是三十一。世尊音韻美妙具足。如深各響。是三十二。世尊鼻高脩而且直。其孔不現。是三十三。世尊諸齒方整鮮白。是三十四。世尊諸牙圓白光潔。漱次鋒利。是三十五。世尊眼淨青白分明。是三十六。世尊眼相脩廣。譬如青蓮花葉。甚可愛樂。是三十七。世尊眼睫上下齊整。稠密不白。是三十八。世尊雙眉長而不白。緻而細軟。是三十九。世尊雙眉綺靡順次。紺琉璃色。是第四十。世尊雙眉高顯光潤形如初月。是四十一。世尊耳厚廣大脩長。輪埵成就。是四十二。世尊兩耳綺麗齊平。離眾過失。是四十三。世尊容儀。能令見者無損無染皆生愛敬。是四十四。世尊額廣圓滿平正。形相殊妙。是四十五。世尊身份上生圓滿。如師子王。威嚴無對。是四十六。世尊首髮脩長紺青。細密不白。是四十七。世尊首髮香潔細軟。潤澤旋轉。是四十八。世尊首髮齊整無亂。亦不交雜。是四十九。世尊首髮堅固不斷。永無褫落。是第五十。世尊首髮光滑殊好。塵垢不著。是五十一。世尊身份堅固充實。逾那是羅延。是五十二。世尊身體長大端直。是五十三。世尊諸眾清淨圓滿。是五十四。世尊身支勢力殊勝。無與等者。是五十五。世尊身相眾所樂觀。常無厭足。是五十六。世尊面輪修廣得所。皎潔光淨。如秋滿月。光五十七。世尊顏貌舒泰光顯。含笑先言。唯向不背。是五十八。世尊面貌光澤熙怡。遠離顰蹙青赤等過。是五十九。世尊身皮清淨無垢常無貌臭穢。是第六十。世尊諸有諸毛孔中。常出如意微妙之香。是六十一。世尊面門常出最上殊勝之香。是六十二。世尊首相周圓妙好。如來達那。亦猶天蓋。是六十三。世尊身毛紺青光淨。如孔萑項。紅暉綺飾。色類亦銅。是六十四。世尊法音隨眾大小。不增不減。應理無差。是六十五。世尊頂相無能見者。是六十六。世尊手足指網分明。莊嚴妙好。如赤銅色。是六十七。世尊行時其足去地如四指量。而現印文。是六十八。世尊自持不待他衛。身無傾動。亦不逶迤。是六十九。世尊威德遠震一切。噁心見喜。恐怖見安。是第七十。世尊音聲不高不下。隨眾生意。和悅與言。是七十一。世尊能隨諸有情類言意樂。而為說法。是七十二。世尊一音演說正法。隨有情類。各令得解。是七十三。世尊說法鹹依次第。必有因緣。言無不善。是七十四。世尊等觀諸有情類。讚善毀惡。而無愛憎。是七十五。世尊所為先觀後作。軌範具足。令識善淨。是七十六。世尊相好一切有情無能觀盡。是七十七。世尊頂骨堅實圓滿。是七十八。世尊顏容常少不老。好巡舊處。是七十九。世尊手足及胸臆前。俱有吉祥喜旋德相。文同綺盡。色類朱丹。是第八十。善現。是名八十隨好。善現。如來應正等覺。成就如是諸相好故。身光任運能照三千大千世界。無不遍滿。若作意時。即能普照無量無邊無數世界。然為憐愍諸有情故。攝光常照。面各一尋。若縱身光。即日月等所有光明。皆常不現。諸有情類。便不能知晝夜半月日時歲數。所作事業。有不得成。佛聲任運能遍三千大千世界。若作意時。即能遍滿無量無邊無數世界。然為利樂諸有情故。聲隨眾量。不減不增。善現。如是功德勝利。我先菩薩位。修行般若波羅密多時。已能成辨。故今相好圓滿莊嚴。一切有情見者歡喜。皆獲殊勝利益安樂。如是。善現。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能以財法二種佈施。攝諸有情。是甚為奇希有之法。故具相好。名為安樂。諸文等缺。不名為樂。修此因行。如瑜伽說。   經。於妙菩提(至)而觀察樂。   贊曰。此五嚴果。一莊嚴菩提擬登正覺。二深法無驚。能受能說。三正觀解脫門。能修能證。四於涅槃攀緣希入。舊經無此。五觀眾生。終不非時。時諸應機勸而濟利。非時者不應根機。往施教利。故世尊說法無四失。一無非處。二無非時。三無非器。四無非法。   經。於同類生(至)樂將護樂。   贊曰。第六有七利他自利樂。勝損他及自故。初四利他。後三自利。此利他也。同類生者。同彼出世梵行之類。見其功德。常樂親近。見異此類。亦無增惡。善友樂近。增長善故。惡友將護。不生過故。菩薩地說。戒無穿缺。多聞修證。哀愍無畏。堪忍無倦。言詞辨了。名善友相。求施利樂。於此正知。有力善權。饒益不捨。大悲無儻。名為善友。所作不虛。威儀圓滿。言行敦肅。無矯無嫉。儉不大者也畜隨捨。諫舉令憶。教授教誡。能為說法。是名善友。可為依信。有病無病。愛敬供侍。翹問迎禮。修和敬業。四事什物。不闕隨時。詣敬業事。問聽無動。名為親近。故於是處。樂親近樂。   經。於巧方便(至)最上妙樂。   贊曰。此三自利。一於十二種善巧方便。善攝在身。舊經無此。二於正法喜而且信。樂而求知。三不放逸。常自策勤。修菩提分。此為最上。   經。如是諸姊(至)勿樂欲樂。   贊曰。說天女中。第三結說。此法苑樂。菩薩常住。當樂此樂。勿樂欲樂。以勸之也。   經。時惡魔怨(至)俱還天宮。   贊曰。自下第三明欲還宮。文段有八。一喚女還宮。二女辭不去。三魔卻從乞。四無垢施之。五天女問道。六無垢為說。七天女禮謝。八捨制放魔。此初文也。   經。諸女答言(至)與汝俱還。   贊曰。二女辭不去有三。初總辭。次陳理。後顯樂。此初總辭。   經。所以者何(至)與汝等還。   贊曰。此陳不去之理。我已屬他。不能背去。   經。我等今者(至)汝可獨還。   贊曰。顯樂法也。故不能還。   經。時惡魔怨(至)摩訶薩也。   贊曰。三魔卻從乞。心不耽著。離慳貪者。大菩薩故。   經。無垢稱言(至)法願滿足。   贊曰。四無垢施之。大菩薩者。順眾生願。今順故捨。捨既是行。故便發願。當令汝等及諸有情善法願滿。生死有罪。願不滿足。無罪勝願。皆令滿故。   經。時諸天女(至)雲何修行。   贊曰。五天女問道。   經。無垢稱言(至)汝等當學。   贊曰。六無垢為說有三。初略說。次復徵。後為釋。此初也。欲令傳法不斷絕故。說無盡燈。欲令慇重求聞法故。所以略說。   經。天女復問(至)無盡燈耶。   贊曰。二復徵也。   經。答言諸姊(至)亦無退藏。   贊曰。三為釋也。有二。初釋。後勸。釋中有三。初喻。次心。後結。此喻也。冥者暗也。新明不盡。舊明不減。   經。如是諸姊(至)轉更增益。   贊曰。此明心也。俱胝百億。那庾多千億。菩薩化此是立菩提。菩薩道心。終無盡期。轉轉生故。亦無退減。實增益故。此勸發心。   經。如是為他(至)亦無退減。   贊曰。此明法也。若宜正教法。教法更增長。後終無盡。初亦無減。盡謂總無。減謂減少。此勸為法。   經。諸姊當知(至)汝等當學勸。   贊曰。下勸彼修。初結勸。後顯德。此結勸也。   經。雖住魔宮(至)一切有情。   贊曰。此顯修德。勸發心者。即是知佛多劫恩德。真能酬報。自利行滿。亦是利樂一切眾生。利他德也。   經。是諸天女(至)無垢稱是。   贊曰。七天女禮謝。聞道既深。故為頂謝。   經。時無垢稱(至)還於本宮。   贊曰。八捨制魔還。昔通力制。令彼不還。說利既周。故捨前制。   經。世尊(至)詣彼問疾。   贊曰。下結答詞由卑躬請退。◎   說無垢稱經贊卷第四(本)   說無垢稱經贊卷第四(末)   ◎經爾時世尊(至)問安其疾。   贊曰。此第四命蘇達多。初命。後辭。此初命也。蘇達多者。此雲善施。善濟孤窮。心無所吝。故名善施。舊雲善德。名義稍乖。   經。時蘇達多(至)詣彼問疾。   贊曰。下辭有三。此總陳道屈。渠設財會。無規世福。教法施因令祈出世。道窮理屈。故辭不堪。   經。所以者何(至)期滿十日。   贊曰。別顯理窮有二。初徵。後顯。顯中有二。初陳已事。後顯他辭。此徵及陳已事也。祠者禱。會也集。財食俱傾。祈禱勝果。眾集一處。故名祠會。不簡緇素。故有沙門婆羅門等。不擇正邪。故有外道。不簡貧賤。故有孤獨乞人。無父母曰孤。無子弟曰獨。心祈世福。故限七日。期者退也。   經。時無垢稱(至)財施祠為。   贊曰。下顯他詞有四。初總勸捨財命修法施。二別顯法施眾行之相。三二百梵志皆發大心。四善施歡喜瓔珞等施。此初文也。祠會之法。汝今不當。應設法會。而捨財祠。   經。我言居士(至)法施祠會。   贊曰。自下第二別顯法施祠會之相。於中有三。一問。二答。三結勝利。此為問也。   經。彼答我言(至)法施祠會。   贊曰。此答有三。初總答。次自徵。後廣顯。此總答也。時無前後。顯心平等。行一一因。招大利果。供養一切。顯因境遍。果亦大故。   經。其事雲何。   贊曰。此自徵。   經。謂以無上(至)引發大捨。   贊曰。下廣顯。有三十二句。分之為五。初四無量行。次六到彼岸行。次三等持行。次九雜修行。後十次第行。此即初也。說菩提樂相與眾生名慈。由說智覺引大慈故。解脫苦相。引發大悲。拔眾生苦。令得解脫。由說涅槃引大悲故。舊雲。以敬眾生。拔苦敬。仰令解脫故。欲令眾生善皆隨喜。引發大喜。舊雲。以持正法起於喜心。應在捨中令離之爾。其正法者。教理行法。於此正法。擬令攝受。又擬令於果法正智引發大捨。令捨貪嗔癡。而攝受正法故。舊經文別。義意微同。   經。以善寂靜(至)波羅蜜多。   贊曰。次六到彼岸行。令諸眾生除慳貪等。善能寂靜調伏心行。引於佈施。化犯戒者。引於淨戒。   經。以一切法(至)波羅蜜多。   贊曰。若有我者。不能堪忍。見大苦故。故無我相。引發堪忍。執著身心。不能精進。生疲倦故。遠身心相。即能精進。不憚劬勞。   經。以其最勝(至)波羅蜜多。   贊曰。無漏七覺。必依靜慮。故為覺支。引發禪定。舊雲菩提。菩提分也。聞佛二智。擬當證故。引發般若。   經。以他一切(至)引發無願。   贊曰。此三等持行。見有眾生。不能化度。度之不堅。觀我如空。故能常化。故以化相。而引發空。有為有相。亂擾心神。為對治此。引修無相。舊雲不捨有為。與此相返。菩薩恆於欲色二界。隨類化生。名故作意受生行相。引發無願。本不願求三界受生。名故作意。   經。以善攝受(至)引發無慢。   贊曰。次九雜修行。力有二種。一思擇。二修習。以將攝受正法行相。而引思擇修習二力。命根有二。一世命根。第八識種。二勝命根。謂慧種子。善修攝事。隨其所應差別行相。引此二命。舊文稍別。菩薩持戒。於諸有情。心不貢高。如奴如僕。如栴荼羅。如孝子等。故如僕隸。引發無慢。   經。以不堅實(至)引發正念。   贊曰。生死有漏財。名不堅實。出世無漏財。名為堅實。以此換彼。故名貿易。將不堅實有漏身命財。換取堅實無漏堅身命財。六隨念者。謂佛法僧施戒修。隨教緣此。故名隨念。由隨念此。無漏念生。名引正念。   經。以修淨妙(至)引發淨命。   贊曰。觀無漏法淨妙行相。引發意樂信解之心。舊雲。於六和敬。起質直心。六和敬者。身語意戒施見。同而相敬。名六和敬。故起質直。義雖可然。文亦全少。正三業相。引發淨命。不以貪瞋根發邪命故。   經。以淨歡喜(至)引調伏心。   贊曰。以善歡喜。復樂親近。故能承事一切賢聖。不憎惡人非聖行相。調伏自心。不生忿恚。   經。以善清淨(至)善巧多聞。   贊曰。下十次第行也。以善出家。心生信解。常修中道。引發多聞。不多聞者。不識中道。自有多聞非善巧者。有妙慧用而多聞者。名巧多聞。既出家已。故次聞法。   經。以無諍法(至)引發宴坐。   贊曰。阿練若處者。此雲閑寂所。舊雲阿蘭若。即離村外二里有餘。空閑之處。由住此處。不與物競。得修無諍。故欲通達無諍法相。引空閑處坐。擬求佛智。引發宴坐。宴坐定心能生智故。   經。以正息除(至)妙福資糧。   贊曰。瑜伽者。此雲相應。教與理。心與境。定與慧。因與果。藥與病。皆能相順。故名相應。師者。學此相應行者。瑜伽之師。名瑜伽師。地謂所依。師所依處。名瑜伽師地。即隨所應三乘諸法境行果也。為息煩惱引此諸地。舊經文。總為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及成有情。並嚴佛土。引發妙福。妙福資糧。招三果故。   經。以知一切(至)妙慧資糧。   贊曰。智者第十波羅蜜多。此有二種。一受法樂。二成有情。為知有情心行差別。而為說法。引後智度。慧者第六波羅蜜多。無差別慧。於一切法。無取無捨。一正理門。即是真如。擬悟入此。而引妙慧。   經。以斷一切(至)菩提分法。   贊曰。煩惱粗重。名為習氣。諸不善法。皆名障礙。礙勝法故。為斷此等。便能引發。及能證得一切善法。一切智智者。佛之二智。一切善法。佛身諸德。為隨覺此資糧因相。而能引發。證獲修行。一切所修菩提分法。但得菩提因。皆能引攝。故名一切。   經。汝善男子(至)法施祠會。   贊曰。此下第三結其勝利。有二。初結。後明勝利。此結也。   經。若諸菩薩(至)天人供養。   贊曰。此明勝利。心行寬廣。名大施主。因祈出世為益甚多。故名為天人普來供養。   經。世尊(至)正等覺心。   贊曰。第三大段。二百梵志皆發大心。   經。我於爾時(至)慇懃等施。   贊曰。第四大段。善施歡喜。瓔珞等施。於中有五。一喜施。二不受。三重施。四方受。五獲益。此初文也。心無諂誑。名淨歡喜。形居卑俗。小故致敬。物以表情。還解瓔珞。顯心殷重。價直百千。謝德酬恩。慇勤奉施。   經。彼不肯取。   贊曰。二明不受。心無愛著。情異不貪。故初不受。   經。我言大士(至)隨意施與。   贊曰。三明重施。慈愍我心。願必納受。情無貪著。任運施他。   經。時無垢稱(至)難勝如來。   贊曰。四明方受。於中有二。一明受己施他修行。二明事訖說施之法。初中彼二。一明受己施他。二明現其神力。此初文也。不逆來心故為受。顯己無著故施他。敬悲兩極。故分二施。   經。以神通力(至)難勝如來。   贊曰。明現神力。一睹良田。二見物變。此睹良田也。世界虛幻。故名陽炎。佛田第一。難勝如來。   經。又見所施(至)甚可愛樂。   贊曰。此見物變。與貧賤如故。施佛者變易。故言一分。顯隨佛者。得出世故。不隨佛者。生死如故。空中化現。名為佛土。證人法空。常住法界。一方一臺。故言四臺。四諦無量。化四生故。莊挍必周。故言等分。平等濟拔。無遍儻故。眾寶廁細。故言間飾。因此福慧具足成故。悅目賞心。名可愛樂。為諸眾生之所寶重。   經。現如是等(至)法施祠祀。   贊曰。下明施訖說施之法。夫施之法。心下必由田勝故勝。田下必由心勝故勝。佛田施心。二俱為勝。悲田施心勝故勝。故施乞人。如來相。無所分別。心勝平等。願以廣大與樂拔苦。普施一切。不求生死三有果報。迴向菩提。名法施滿。除此不圓。   經。時此乞人(至)正等覺心。   贊曰。五獲益也。不退地者。十信第六信心不退。此信不退。增上意樂勝信解也。既得此意。便發大心。   經。世尊(至)詣彼問疾。   贊曰。結答詞由卑躬請退。   經。如是世尊(至)問安其疾。   贊曰。下品第二段。後命餘類。皆陳不堪。有二。初類命。後類詞。此類命也。   經。是諸菩薩(至)詣彼問疾。   贊曰。此類辭也。◎◎   問疾品   方便品下。總有四品。隱跡利他中。初一品總敘權。後三品別敘權。上來聲聞菩薩別敘昔權。問疾一品。則敘今權。示疾閑齋。方希有問。因對揚而辨道。說來慰以濟生。此品廣陳彼事。故名問疾品。   經。爾時佛告(至)慰問其疾。   贊曰。此品之中。大文有五。初佛敕吉祥。二吉祥承命。三天人隨從。四往彼對揚。五時眾獲益。此初文也。歷試群賢。皆詞不敢。推能在此。是故命之。梵雲曼殊室利。此雲妙吉祥。吉者善利。祥者吉慶。言情不測。立以妙名。又濟物之神功名吉。祥生集善名吉。利用超絕。復雲妙矣。故言妙吉祥。舊雲文殊師利。此雲妙德。詞偽遠耳。慰者安撫之異名。問者詞徵之別稱。安撫詞徵。故言慰問。   經。時妙吉祥(至)難為酬對。   贊曰。下吉祥承命。文意有三。初略談頗敵。次別顯德高。後結答難酬。承威當往。此初文也。士者士夫。假者之號。大者非小。道德尊稱。酬者答。對者敵。彼德尊高。難為答對。   經。深入法門(至)覺惡無礙。   贊曰。下別顯德高。有十三句。舊有九句。無新經四。已到彼岸。說法界門。知有情根。自在問答。餘文少異。義意多同。十三句中。合為六對。初二證真說真德。次二句說俗證俗德。次二句利他自利德。次三句破惡契善德。次二句知根善化德。後二句有智能論德。要先證真。方能達俗。既知此已。便能二利。利益之門。無過破惡而契於善。禍滅福臻。遂能知根善化。道圓智上。辨迅詞高。有智能論。誠深頗敵。此中四句。初二句證真說真。後二句說俗證俗。深入法門。能證真故。善能辨說。能說真故。住妙辨才。能說俗故。覺慧無礙。能證俗故。   經。一切菩薩(至)悉能隨入。   贊曰。此二句。利他自利。菩薩事業。皆已成辨。能利他故。能入二聖祕密之處。能自利故。菩薩事業。本為利他。祕密真如。證成自利。   經。善攝眾魔(至)究竟彼岸。   贊曰。下三句破惡契善。初一破惡。後二契善。能證能說。契真法界。故成兩句。此中二句。破惡證真。攝者攝持。攝御攝受。善攝四魔。故名巧便。魔不能魔。故名無礙。究竟彼岸。體即涅槃。解脫生死之此岸故。此真法界。聖者所行。無我法二。亦無種種雜異所執。極為最勝。彼皆已到彼岸故。智能證真。名已到也。   經。能於一相(至)莊嚴法門。   贊曰。此能說真。言合理故。清淨法界。萬德莊嚴。無相為相。故言一相。諸經中說。一切諸法。皆同一相。所謂無相而為相故。能於法界一相法中。說無邊相莊嚴清淨法界法門。謂說佛性如來藏法身真如涅槃解脫法界法性等無量法門。說眾多德相莊嚴於一相。言雖多相。仍契一相。故名能說。   經。了達一切(至)最勝神通。   贊曰。此二句。知根善化德。謂根性。行謂意樂。或行謂行相。根之行相。無別體也。由知此根。六通善化。   經。到大智慧(至)無畏自在。   贊曰。此二句。有智能論德。方便者智妙用。趣況。及所歸處。故能問答無畏自在。若摧他論。妙達自宗。論式論嚴。無不解故。   經。非諸下劣(至)所能抗對。   贊曰。下結答難酬承威當往。有二。初結答難酬。後承威當往。此初也。鋒者利也快也。由具前德。故非下劣。利言快詞所能敵對。或此屬前能論句中。下方結文。將為穩便。   經。雖然我當(至)與其談論。   贊曰。此承威當往。雖然之聲。義兼德失。吉祥謙讓。雲彼高德。我非彼敵。此我失也。我德不當。承威當往。此佛德也。故言雖然。餘意可知。   經。於是眾中(至)鹹作是念。   贊曰。自下第三天人隨往。有三。初明心念。次明請往。後正陳去。心念有二。初票。後顯。此初也。   經。今二菩薩(至)隨從詣彼。   贊曰。此顯念也。吉祥無垢。是二菩薩。言思不測。名曰甚深。情用周普。故言廣大。所知決定。言勝解也。道清智博。言談必深。我等為聞。相率應往。率者他領。勸他部領。隨從詣彼。   經。是時眾中(至)皆請隨往。   贊曰。此明請往。佛默無答。明知許之。舊文無請。但雲欲從。   經。時妙吉祥(至)頂禮世尊。   贊曰。下正陳去。有二。初稟命敬辭。後正明往。此初也。承威將往故鹹起。稟命不輕故頂禮。   經。前後圍繞(至)將問其疾。   贊曰。此正明往。吉祥道首。群從皆隨。既出菴羅。往問其疾。   經。時無垢稱(至)現疾而臥。   贊曰。自下第四往彼對揚。有二。初無垢逆想待賓。後吉祥順教問疾。初中有二。初逆想。後待賓。此逆想也。合有六想。一以已力。二空室內。三除一切。四無侍者。五置一床。六現疾臥。顯自德高。彰下不思議事故。想以已力。顯智證真。彰下問答此室何以空故。想空室。顯斷染惱。彰下普現一切色身及念食等故。想除一切。顯超三界。彰下問答何無待者故。想無侍者。顯解脫無二。彰下念坐故。想置一床。顯念眾生。彰下四問故。想現疾而臥。四問者。一問疾源。二問疾相。三問慰喻。四問調伏。至下當知。雖有六想。總有三意。一即寂而用。二證三空。三得不住道。神力用也。空室寂也。無侍者等表眾生空。除一切者表諸法空。置一床者。由大智故不住生死。居解脫床。示疾臥者。由大悲故不住涅槃。隨順救苦。   經。時無垢稱(至)現疾而臥。   贊曰。此待賓。此中有五。除一切。無侍者。合為一文。除諸所有。並在中故。   經。時妙吉祥(至)獨寢一床。   贊曰。下吉祥順教問疾。有二。初明其所見。後明兩共談論。此初文也。   經。時無垢稱(至)不聞而聞。   贊曰。下明兩共談論。復二。初明見軌。後明談儀。見軌有二。主人先唱。示命進而納賓。上客後陳。現對揚而莫逆。此初文也。西方見客法示命進。菩薩修行命進問安。皆言善來。喜此來故。而又逆言從來不來。今者乃來。從來見聞。今時創見聞。如世說言。從來不來。今乃能來。極為恩幸。謝此來故。樂莫樂予新相知。歡莫歡予此相遇。由此下文。吉祥答言。若已來者。不可復來。從來未來。如今如來。創來名來。久來非來故。此依事釋。又理解雲。恐言滯過。拂妄顯真。是故復言不來來等。空理義雲。因緣世俗。可說有來。彼既非真。即不來來。彼來既不來。此亦不見見。身既不見見。言亦不聞聞。顯無妄來等。有真來等故。應理義雲。如凡所執。無故不來。因緣事俗。假可有來。彼既因緣。假可有來。無計所執。真實之來。此亦無彼所執之見。而有因緣。假可稱見。身既不見之見。言亦不聞之聞。無妄所執。順俗來故。或真中無相。故言不來。俗埵釦峞C復言而來。彼既真不來。俗中有其來。此亦真不見。俗中假有見。身既真不見。假俗可稱見。言亦真不聞。俗中可有聞。體真達俗。故能來也。   經。妙吉祥言(至)不可復去。   贊曰。下上客後陳現對揚而莫逆。有二。初答來儀。後答見圓。初中復二。初票答。後釋答。此票答也。依事釋言。如是者。順成彼說。來者向方丈。去者背菴園。又因彼言來乘便談去。向此來者定背彼去故。若從來已來者。不可復來。但為從來未來至此。所以今來。去亦如是。依理釋者。空理義雲。世俗諦有。若已來者。勝義諦空。不可復來。世俗諦有。若已去者。勝義諦空。不可復去。故知來去且隨世俗。依勝義諦。無去無來。成無垢稱不來而來也。應理義雲。若計所執執已來者。此體空無。不可復來。若計所執執已去。故知來去皆隨因緣假施設有。都無實相。又有解雲。若隨世俗依他起。有已來者。勝義真如無差別相。不可復來。若隨世俗依他起性。有已去者。勝義真如無差別相。不可復去。故知來去皆是世俗依他假立。勝義都無。此舉已來。例彼正來。當來亦爾。故不重述。   經。所以者何(至)可施設去。   贊曰。下釋答來。依事釋者。非已來者可施設來。要未來者。方可來故。非已去者可施設去。要未去者。方可雲去。依理釋者。空理義雲。非世俗有諸已來者。依勝義諦。可施設來。非世俗有諸已去者。依勝義諦。可施設去。勝義空故。應理義雲。非計所執執已來者。可施設來。要依他中。諸未來者。可假設來。非計所執執已去者。可施設去。要依他中。諸未去者。可假設去。又有解雲。非隨依他諸已來者。依真如理。可施設來。亦非隨依他諸已去者。依真如理。可施設去。此顯依他有來有去。真如理中。無來去。舊雲。來者無所從來。去者無所至。與新不同。但可理解。不得事釋。亦可言理中無來去。事有未來。今始來故。   經。其已見者(至)不可復聞。   贊曰。空理應理二義雖殊。並准去來。見聞亦爾。   經。且置是事(至)不至增乎。   贊曰。下明談儀有五。一總彰問疾別問疾源。二問空寂及無侍者。三問疾相。四問慰喻。五問病者調伏心儀。此中意彰菩薩之病與異生別。既爾寧成人法二空。法人既空。應無病相。病既無相。雲何來慰。相可知。病者如何自調心意。故是次第。合為五文。初中有二。初問。後答。問中有二。初總彰問疾。後別問疾源。總彰問疾有三。初為五問。二傳佛教。三為兩問顯慰丁寧。此初文也。五問者。一問苦多少。二問命有無。三問界乖順。界即四大。四問疾輕重。五問病停加。為停停修。舊為加增益因。   經。世尊慇勤致問無量。   贊曰。傳佛教也。所言雖少。問意無量。   經。居士此病(至)稍得安不。   贊曰。此為兩問顯慰丁寧。痊者愈差。安謂平和。病少差不。動心之與氣力。稍得平和不。   經。今此病源(至)當雲何滅。   贊曰。此別問病源。有三。一問病根源。二問病來久近。三問滅位。久者遠。如者喻。此問意雲。病生久近。喻如何等。   經。無垢稱言(至)生亦復爾。   贊曰。下無垢祥答。不答總徵。但報別問。有三。初別答久近。次合答久近及滅位。後答病源。此初文也。問依次第。答遂義由。故不同也。有情生死無明為因。能發諸行有愛為緣。潤諸業故。生老死起。無始流轉。眾生癡愛。生來既久。我今此病。亦無始生。   經。遠從前際(至)我即隨愈。   贊曰。此合答久近及滅位。初標。後釋。此標也。我前久近雲遠從生死無始前際。有情即病。我亦隨之久近。如彼有情解脫生死。我病亦愈。有情生死。總無盡期。我病未差。病生無始。滅亦無終。以眾生界無盡期故。   經。所以者何(至)無復有病。   贊曰。下釋近久滅位有三。初法說。次喻說。後合說。此法說也。菩薩生死為度有情。名依有情流轉生死。由依生死有情病故。菩薩亦病。若諸有情得離生死。菩薩乃差。   經。譬如世間(至)父母亦愈。   贊曰。此喻說也。長者喻佛。居士喻菩薩。一子喻眾生。憐愛喻大悲。歡喜喻慶悅。不捨喻攝受。故亦隨子。若病若愈。   經。菩薩如是(至)菩薩亦愈。   贊曰。此合說也。菩薩合居士。顯無垢稱居因位故不合長者。愍合憐愛。有情合一子。病癒合前若病若喻。不合歡喜無時暫捨。大意可知。   經。又吉是疾(至)從大悲起。   贊曰。此答病因。大悲燻煮。故是病生。大悲為因。故菩薩病。與異生別。   經。妙吉祥言(至)復無侍者。   贊曰。下第二段問彼室空及無侍者。有二。初問。後答。此為雙問。一問室空。二問無待。初問法空。後問生空。若諸菩薩。隨諸有情。病及愈者。寧成二空。   經。無垢稱言(至)亦復皆空。   贊曰。下答有二。初答室空。後答無侍。初中有十三問答。此初答也。空理義雲。一切佛土。皆本空寂。故今我室真性故空。應理義雲。法身佛土。因空所顯。空理故空。報化佛土。空無所執。空事故宜。體皆非無。我今此室。表佛土空。是故空也。   經。問何以空。   贊曰。二問也。為何所以佛土亦空。   經。答以空。   贊曰。三答也。空理義雲。以勝義諦空無所有。佛土便空。故言以空空。應理義雲。以空無彼遍計所執。方能顯於法報佛土。法報佛土由此稱空。名空。非空無空。   經。又問此空為是誰空。   贊曰。四問也。問此所空誰為能空。   經。答曰此空無分別空。   贊曰。五答也。心有分別。執有非空。由無分別。故一切空。空理義雲。雖知諸法本性皆空。證無分別證空故。應理義雲。心有分別。執所執有。由無分別。證所執空。   經。又問空性可分別耶。   贊曰。六問也。空理義雲。真空之性可分別耶。無無分別而不證空。應理義雲。所執空性可分別耶。有分別時而不證空。   經。答曰此能分別(至)分別為空。   贊曰。七答也。初標答。所以者何下釋。空理義者。能分別心。體性不空。可能分別真空之性。能分別心體性本空。何能分別真空之性。故釋之雲。空性不可分別為空。能緣所緣俱性空故。前隨執有。且對名空。其實此空。非空不空。何可分別。應理義雲。執能分別既是所執。亦復體空。不但所執境名之為空。執有能取心亦是空。故有此實能取所取空可分別。分別心亦空。空性誰分別。由此道理。故釋之雲。空性不可分別為空。前隨依他真如道理。對破執有。且說為空。其此空非空不空。何可分別。   經。又問此空當於何求。   贊曰。八問也。問空所由。於何處求。知此空相。   經。答曰此空(至)二見中求。   贊曰。九答。六十二見有多文。或有我見我所見為本。於一一蘊。皆執為我。皆有三。所謂是我瓔珞。是我童僕。是我窟宅。由分別行緣蘊不分別所起處。成此二十句。二十句中。五是我見。十五句是我所見。三世五蘊。各執二十。成六十種。並本二種。有六十二。又有經言。六十二見。二見所攝。一邊見。二邪見。邊見攝四十七。謂四邊常論。四一分常論。有相十六論。無想有八。非有相非無相亦八。此四十見常見攝。七斷滅論斷見攝。故成四十七。邊見所攝。邪見攝十五。謂四有邊論。四不死矯亂。二無因論。五現法涅槃論。此等門義。皆如別章。恐繁不述。由此妄見。執諸法有。執心既妄。故知境空。雖知空遍由五見。其六十二。數多妄甚。且偏說之。亦無過也。   經。又問六十二見當於何求。   贊曰。十問也。問此諸見虛妄所由。此見虛妄。求何得知。   經。答曰當於諸佛解脫中求。   贊曰。十一答也。諸佛於此而得菩提。故知見妄。又迷解脫起此見故。   經。又問諸佛解脫當於何求。   贊曰。十二問也。問此解脫是誰能證。證此解脫。於何處求。   經。答曰當於(至)心行中求。   贊曰。十三答也。由諸有情心迷正理。諸妄見起。便不解脫。有情心行。若悟真理。斷諸妄見。便證涅槃。是故解脫有情心求。上六問答。皆應理義。空理義雲。妄境心無二空於諸見求。妄真無二故見於解脫求。因果無二故解脫於心行求。勝義諦中。皆無二故。   經。又仁所問(至)皆吾侍也。   贊曰。下答第二問何無侍者。初標。後釋。此標也。   經。所以者何。   贊曰。下釋有二。初徵。後釋。此初徵詞也。夫侍者者。眾事恭順。動止必俱。此二不然。何故名侍。   經。一切魔怨(至)皆吾侍者。   贊曰。摩讚生死。恐超三界。我為眾生。不厭不棄而又制之。令隨恭順常能爾故。以摩為侍。外道欣求一切惡見。亦復讚之。我求智見。見達諸法。不厭不棄。又亦化彼令隨恭順。常能爾故。外道為侍。舊雲於諸見不動。雖起善見惡見不動。理亦無乖此上意者。空理義雲。雖證二空。真不壞隨世俗故。亦有侍等。應理義雲。雖知所執真如性空。因緣事中。不無侍等。是故有病。   經。妙吉祥言(至)為何等相。   贊曰。自下第三。問病之相。有三問答。此初問也。   經。答曰我病(至)亦不可見。   贊曰。此答初也。相者狀也。我病不是諸色所攝。不同世病依色變現。故無相狀。亦不可見。以是大悲精進逼迫名為病故。此病乃以利樂精進。大悲所起。大悲非色。   經。又問此病(至)為心相應。   贊曰。第二問也。問病在身為在心耶。   經。答曰我病(至)如幻化故。   贊曰。此第二答妄執有身相。此身相都無。名身相離。離者空也。非此身相應。因緣假有如影像身。此身非無病與身相應。以身語業濟眾生故。前答實事病非色相。今答隨眾生故亦身相應。或五識有名身相應。非色處色。亦不相違。妄執有心相。此心相都無。名心相離。離者空也。非此心相應。因緣假有如幻化心。此心非無。病與心相應。常以意業利眾生故。舊身但有非相應義無亦相應。心標非相應解有相應義。細勘方知空理真諦非二相應。俗二相應。應理二性非二相應。依他二相應。   經。又問地界(至)何界之病。   贊曰。此第三問。其病體者。四大乖違。令眾苦逼。於此四界。何界病耶。界者性也因也類也。四大體類說為色因。故名為界。   經。答曰(至)界性離故。   贊曰。眾生病故。即我病生。眾生四界為病因彼。亦是四界。界性空離。亦非四界身心四界。皆言離者。空離義雲。真性空故。應理義雲。所執無故。意恆有別。一初唯知。雖知二空。為生亦病。故有病相。   經。無垢稱言(至)令其歡喜。   贊曰。自下第四問慰喻。有二。初問。後答。此問也。賓主對揚。締相發起。上來客問主訖。故此主人問客。又主人之事。客人為能問。客人之事。主人問之。慰疾客人之事。故無垢為問。慰者安。喻者曉。雲何安慰曉喻病者。舊經乃是文殊為問。淨名為答。其義極乖。非文珠不解慰喻可以問他。   經。妙吉祥言(至)樂於涅槃。   贊曰。下答有二。初答。後結。答中有十句。初五勸作而不作。後五勸所作而依。或初五令離惡。後五令修善。此中有二。二乘示無常。勸灰滅智。厭離於身。菩薩不然。示身無常。應生厭離。勸得常身金剛不壞。二眾示苦。勸樂涅槃永入寂滅。菩薩示苦。令捨苦身。不勸入寂。教化眾生。   經。示身無我(至)畢竟寂滅。   贊曰。示身無我。誰為病者。不勸成熟有情。無實眾生可成熟故。若假有情。亦勸成熟故。舊經說教導眾生。二乘示空永入寂滅。菩薩雖示一切空寂。除諸有恐。不勸眾生入畢竟寂。此二皆由大悲熏故。   經。示悔先罪(至)令除彼疾。   贊曰。空理義雲。二乘執有三世。現作罪已。入過去世。名有移轉。過去有體。當來感果。大乘之罪。本性皆空。何有移轉。即教病者之懺悔義。應理義雲。大乘之罪。熏種在身。未悔已前。唸唸現在。不入過去。名無移轉。未除不滅當來感果。而雖教彼有疾菩薩悔先作罪。罪恆現在。而不說罪移入過去。過去無故。由此舊雲而不說入於過去。又移轉者。滅無果義。示先作罪能有惡果。令其悔除。不說作罪移滅無果。以已疾苦。難可忍受。勸愍有情。令除彼疾。   經。勸念前際(至)令修淨命。   贊曰。勸念無始。所受眾苦。難可忍受。由此乃應饒益有情。勿為煩惱。若有助命。善法不生。勸修諸善。根本淨命。淨命乃是眾善本故。   經。觀勿驚怖(至)令永寂滅。   贊曰。雖遇疾病。勸勿驚怖。此病眾苦。應加勵力。精勤勇猛。冀超生死。勸為醫王。療世自他世俗身病。及療勝義一切心病。令永寂滅。   經。菩薩(至)令其歡喜。   贊曰。此結前也。道從歡喜生。況令得妙法。故慰疾者。令其歡喜。   經。妙吉祥言(至)調伏其心。   贊曰。自下第五問於病者調心儀式。初問。後答。此問也。調和善生。制伏惡滅。名調伏心。   經。無垢稱欲(至)所起業生。   贊曰。下答有三。初明調伏凡夫心法。次又妙吉祥有疾菩薩應自觀察如我此病下明。調伏二乘心法。後又妙吉祥有疾菩薩應如是調伏其心不應安住調伏不調伏心下。雙調二心。諸菩薩行能調。況無分別智。及與大悲。所調謂二障及唯自利。凡夫有障。故能造業。受生死苦。今破二障。業盡苦滅。是以初明調凡心法。二乘雖能出生死苦。然有分別。唯求自利。舍利眾生。是以第二明調伏二乘心法。凡夫未調。二乘已調。皆唯偏住。非契中道。菩薩雙離。以修中行。是故第三明雙調二心法。又諸疾起。皆由二執。一者執有。二者執無。為調此二。故分成三。初明二空以破有。次明大悲以破無。後明不住以雙破。依前所科。配此三段。初中有二。初正調伏凡夫心。明二空以破有。後又妙吉祥下。結成勝覺能斷眾苦。初中有二。初破自病。後破他病。若苦觸身應愍險趣下是。初中復二。初破我執。斷煩惱障。後我此法想下。破法執。斷所知障。初中復二。初標。後釋。標中復二。初觀因緣法。後觀無實我。此初文也。三界心心所。名為虛妄。不證實相。即此乖真。名為顛倒。虛異搆獲。名為分別。由此煩惱。而起於業。令生老死眾苦之病。從自因緣煩惱業生。知唯法已。   經。身中都無(至)而受此病。   贊曰。此觀無實我。因緣虛假。合以為身。無一真實。知無實我。而受此病。我既非實。病何得真。   經。所以者何(至)身亦無我。   贊曰。自下釋中有二。初觀無我。後觀唯法。觀無我中。初觀。後結。觀中有二。初觀無我。後觀因緣。次第釋標故。四大之法。假合名身。別大既無主。總身亦無我。別總推徵。我都非有。   經。此病若起(至)是病根本。   贊曰。此觀因緣。病由業生。業由惑生。惑由執我為本故生。我既實無。妄執故起。妄心為本。遂有病生。故知病者因緣不實。   經。由此因緣(至)安住法想。   贊曰。上觀我無。此且由結。應除病因。執我之想。唯有因緣。住此法相。觀因緣法。以破我故。   經。應作是念(至)滅唯法滅。   贊曰。下觀唯法。初觀。後結。初總觀。後別觀。此總觀也。總觀此身。法合共成。唸唸生滅。生死流轉。三界五趣。四生生時。唯有法生。死滅之時。亦唯法滅。眾生妄想。謂我生死。實唯法也。   經。如是諸法(至)不言我滅。   贊曰。此別觀也。別觀此身。諸法相續。法無知故。互不相知。竟無思念。生既不言我生滅亦不言我滅。故知無我。無實作用。唯有其法。   經。有疾菩薩(至)如是法想。   贊曰。此結觀法。知唯有法。當除我想。二十論雲。說無有情我。但有法因故。   經。我此法想(至)如是大患。   贊曰。上破我執。斷煩惱障。下破法執。斷所知障。有二初略。後廣。此略也。昔執我想。猶是病根。今執法想。及極顛倒。我想既是生死之根。法想乃是我執之源。障菩提本。實為大患。我應除滅。亦為有情除滅此患。法執本滅。煩惱自亡。故破法想。言為有情。破我執中略不言也。勝鬘經言。無明住地。與一切煩惱。為依持建立。若無明住斷者。過恆沙煩惱皆悉隨斷。二乘所不能斷。唯佛菩提智之所能斷。故無明住地。為煩惱依。   經。雲何能除(至)我我所執。   贊曰。下廣有二。初破有病。後破空病。此二既無誰復為空等是。初破有中有五問答。展轉相生。舊經有四。此初問答。受生死苦。不得菩提。名大患體。此由煩惱。我我所執。當順除滅。   經。雲何能除(至)謂離二法。   贊曰。第二問答。由離二法。二執須除。   經。雲何離二法(至)畢竟不行。   贊曰。第三問答。內者自身。我執所依。外謂除身所餘諸法。我所執依。但此二不行。我我所執滅。   經。雲何二法(至)無所觀察。   贊曰。第四問答。顯空內外。要觀諸法平等。無有分別動搖。無所觀察。無所觀察者。觀一切法空無所有。即是平等。無動無搖。   經。雲何平等(至)二性空故。   贊曰。第五問答。空理義雲。我與涅槃。勝義諦中二俱平等。由彼二性空無體故。應理義雲。遍計所執。我與涅槃。二俱平等。妄心所執。性皆空故。非真涅槃。又體非有。與妄所執我相同無。涅槃非是妄所執故。若真涅槃亦妄所執。諸聖等趣。何所證也。又所執有。可異涅槃。而稱不等。所執既無。不異涅槃。是故平等。   經。此二既無(至)假說為空。   贊曰。破自患中。上破有病。下破空病。有三。初乘前破有。以顯空義。次顯執空亦成大患。後勸住真。離有空病。此初文也。恐執非有。別有實空。今顯破執有故假說為空。以假空名破執二實有。非空即實空。   經。此二不實(至)唯有空病。   贊曰。下顯執空亦成大患。有二。初顯執空為病。後顯除此空病。此初也。執二為有。既為大患。執空為空。亦足病矣。俱妄分別執所執故。   經。應觀如是(至)畢竟空故。   贊曰。此除空病。空理義雲。不但執有病已成空。執空之病。其性亦空。勝義諦中。畢竟空故。由斯世俗妄病皆除。應理義雲。上觀法境其性空無。知能執此亦性非實。既知空境妄執不真。能執空心亦定非實。遍計所執畢竟空故。   經。有疾菩薩(至)而受諸受。   贊曰。下觀住真離有空病。此總離有空病。言能受者。心心所法。能緣能修能證能領一切法也。言所受者。心心所法。所緣所修所證所領一切法也。有所受者。即妄所執。有能受者。即妄能執。有疾菩薩應無妄所受而受諸所受。空理義雲。無世俗二受依勝義受空。應理義雲。無所執二受依非妄二受。應無所受離有病。耶受諸受離空病。   經。若於佛法(至)所受諸法。   贊曰。此別顯離有空病。空理義雲。佛法未圓。不應唯依勝義滅受。專謂法空而有所證。應依俗諦離妄二受。而求圓證。滅除病惑。應理義雲。佛法未圓。不應唯依滅所執受一向學空而有所證。應離所執能受所受。而依依他圓成二性而求圓證。除滅病因。   經。若苦觸身(至)除彼眾苦。   贊曰。下破他疾有四。一逢緣起想。二恆作救心。三知法性空。四觀圓說法。此初文也。若增若觸。恩有苦者。大悲為救。我之少苦。尚為難忍。恩他救療。況他多苦。長夜難堪。而不加救。   經。有疾菩薩(至)有情諸疾。   贊曰。情作救心也。若非苦增有常疾者。恆作此念。即觀三界五趣起悲。   經。如是除去(至)而可除者。   贊曰。知法性空也。觀自他身。法皆無實。何有少法而可除者。故病皆除。不見疾故。舊雲但除其病而不除法。空理義解。舊雲有病妄可除。空法真不遣。真本來空。遣何所遣。應理義解。舊雲。妄所執病。觀空除之。有為無為。是法非病。何須除遣。   經。應正觀察(至)為正說法。   贊曰。下觀因說法。初標。後釋。此標也。觀察自他病之因緣。速令除滅。既自滅已。後為他說。   經。何等名為(至)皆有疾故。   贊曰。下釋前標。初有五問答展轉相生。後總結成斷除二疾。此初問答。空理義雲。有心緣慮即為虛妄。無心攀緣證空病滅。應理義雲。緣慮者有漏分別心心所。由此因緣分別。便起分別。便起故無明俱。無明俱故法執生。法執生故我執生我執生故諸煩惱。生煩惱生故業生。業生故苦生。故有緣慮。有漏分別心心所法。為疾因緣。有緣慮者皆有疾故。疾體即苦行壞苦。苦苦皆是三界緣慮。皆名為疾。   經。何所緣慮謂緣三界。   贊曰。第二問答。三界之心。緣於三界。是名緣慮。若知行智。不緣三界。破裂生死。便非苦因。一切無漏理非苦本。故說有漏緣三界苦名為緣慮。   經。雲何應知(至)則無緣慮。   贊曰。第三問答。雲何知此緣慮心等為眾苦因。謂得出世正能了達能有緣慮虛妄起故。所執諸法都無所得。若起正智得無所得。則無三界虛妄緣慮。   經。雲何絕緣慮謂不緣二見。   贊曰。第四問答。雲何得絕妄緣慮心。謂不緣二見。即無分別智。內證真如。是不緣二見。緣謂待藉。舊雲二見。二見是所無故。唯識雲。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   經。何等二見謂內見外見。   贊曰。第五問答。內見謂我見。或能取。外見謂我所見。或所取。   經。若無二見(至)則無有疾。   贊曰。下總結成斷除二疾。此無自疾也。若有二見。執有所得。若無二見。則無所得。證法真如。既證得真。三界有漏緣慮都絕。緣慮絕故。因既不起。因起不起故。苦果不生。則無諸疾。舊文無結。上義不明。   經。又自無疾(至)有情之疾。   贊曰。此斷他疾。   經。文妙吉祥(至)調伏其心。   贊曰。自下第二結成勝覺能斷眾苦。有三。一結。二標。三釋。此結成上。亦是生下。   經。唯菩薩菩提(至)即為虛妄。   贊曰。此標勝覺能斷眾苦。菩薩勝覺慧。能斷諸苦。非餘一切外道二乘。若非菩薩勝覺能斷。菩薩所修便為虛妄。空無果故。   經。所以者何(至)乃名菩薩。   贊曰。下釋前標。初喻。後合。文意可知。◎   說無垢稱經贊卷第四(末)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82 說無垢稱經疏   說無垢稱經贊卷第五(本)   大慈恩寺沙門基撰   ◎經又妙吉(至)非真非有。   贊曰。自下第二大段。調伏二乘心明大悲以破無。二乘唯自利。法執繫縛。今說大悲妙慧方便解故。名調伏二乘心明大悲以破無。以著空者無大悲故。文段有三。初明大悲觀自他疾。次所以者何下。釋其所由。後菩薩如是下。結成離繫。初中文二。初觀疾相。後起大悲。此初也。自他疾。非真實。非定有。因緣假合。所共成故。   經。如是觀時(至)發起大悲。   贊曰。此起大悲也。不應如凡夫有愛者以起悲。不如二乘起二見以起悲。或准下文。不應起愛味著諸定起見執愛無方便慧而起於悲。或不應見執彼實愛染名利等而起於悲。唯並為斷一切有情客塵煩惱。起大悲也。前所不應。後所應也。   經。所以者何(至)而有疲厭。   贊曰。下釋所。由此釋所不應。若同凡夫二乘。起於愛見。執著味染。處在生死。即有疲厭。煩惱未亡。物我未遣。故有疲勞。而生厭倦。   經。若為斷除(至)無有疲厭。   贊曰。此釋所應。煩惱若亡。物我復遣。攝他同己。故於生死而無疲厭。故般若雲。如是滅度無量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此是常心攝他同己。無愛見纏心。故能常度而無倦也。   經。菩薩如是(至)纏繞其心。   贊曰。自下第三結成離繫。有三。初結成離繫。次引教證成。後廣明縛解。初有四縛。初三自利。後一利他。此初縛也。乘前起下。故言如是。無疲厭故。便無愛見纏繞其心。此更互也。前言無愛見即無疲厭。此言無疲厭便無愛見。二互為因故。   經。以無愛見(至)即得解脫。   贊曰。此有二縛。以愛見滅。不為繫縛。繫縛無故。即得涅槃大解脫也。   經。以於生死(至)證得解脫。   贊曰。此縛利他。自既解脫。便有智力。為說妙法。令他離繫。又證解脫。   經。世尊依此(至)斯有是處。   贊曰。此引教證成。初引。後結。若自有縛。不解他縛。凡夫二乘也。自能解故。能解他縛。如來等也。此說究竟利益一切故。   經。是故菩薩(至)離諸繫縛。   贊曰。此結也。   經。又妙吉祥(至)菩薩解脫。   贊曰。下廣明縛解有二。初問。後答。此雙問也。   經。若諸菩薩(至)菩薩解脫。   贊曰。下答有二對。初明著禪名縛。不著禪則解。後明無巧有智名縛。有巧有智名解。此初對也。著四靜慮八解脫八等持九等至名縛。味定不增修餘慧品。攝有生故。若智善巧。不捨靜慮諸等。持等而隨所應攝益三有等生。而生三有。無所貪味。名為解脫。   經。若無方便(至)是名解脫。   贊曰。下明無巧有智名縛。有巧有智名解。有三。初標。次釋。後解妙慧善巧差別。此初標也。此意說言。無善巧方便。但善攝妙慧名縛。二乘等是無智用故。有善巧方便並善攝妙慧名解。有善方便。慧之用故。   經。雲何菩薩(至)名為繫縛。   贊曰。下釋有二對。初對住二乘無學菩薩。後對住二乘有學菩薩。初皆明縛。後皆明解。一一初皆問。次能答。後皆結。此問縛也。舊文二對。名字不同。義亦全別。應細勘之。   經。謂諸菩薩(至)成熟有情。   贊曰。答也。若諸菩薩。同二乘等。以三等持。而自調伏。有善妙慧也。由修空故。不以相好內飾其身。由修無相。不嚴佛土。由修無願。不利有情。名無方便。或隨所應。不要次配。舊雲。以愛見心莊嚴佛土等。應雲無正慧心嚴佛等。故名為縛。   經。此諸菩薩(至)則為繫縛。   贊曰。結也。   經。雲何菩薩(至)名為解脫。   贊曰。問解也。   經。謂諸菩薩(至)修習作證。   贊曰。下釋有二。初釋有妙慧。後釋有方便。此釋有妙慧也。有相者。無願所觀依他起性。無相者。無相所觀圓成實性。空於此二。觀我我所。都不可得。斷染依他。修淨依他。名修習於圓成作證也。   經。復以相好(至)名為解脫。   贊曰。此釋有方便並結也。舊文翻前無觀察義。准前應知。   經。雲何菩薩(至)名為繫縛。   贊曰。下第二對問縛也。   經。謂諸菩薩(至)深生執著。   贊曰。釋也。見謂五見。煩惱謂貪瞋癡八纏三縛等。並如前說。此上現行。隨眠謂種子。由安住此。修善本時。不迴向菩提。而生執著。有諸煩惱。無方便也。又有釋言。此謂雙無。慧及方便二俱無故。舊無迴向。前釋為正。   經。此諸菩薩(至)名為繫縛。   贊曰。結也。   經。雲何菩薩(至)名為解脫。   贊曰。此問解也。   經。謂諸菩薩(至)不生執著。   贊曰。釋也。遠見故。修善迴向。不生執著。二種是。   經。此諸菩薩(至)名為解脫。   贊曰。結也。   經。又妙吉祥(至)是名為慧。   贊曰。下解妙慧善巧善巧差別。總有二。初皆解慧。後解方便。此解慧也。能觀諸法。身及疾二皆無等。是名慧。慧能觀故。   經。雖身有疾(至)名方便。   贊曰。此解方便。雖疾不厭。常耐化生。慧之用也。   經。又觀身心(至)是名為慧。   贊曰。第二解惠。身心者。五蘊和合假生疾者。依此眾苦逼迫之用。此二無始展轉相依。後生前滅。曾無暫問。非曾不生今始新生。非舊不滅今時始滅。又若言新有。即是舊來病。若言是舊疾。唸唸新所生。知身及疾唸唸有生滅。是故說言非新非故。   經。不求身心(至)是名方便。   贊曰。此解方便。二乘知身及疾生滅。求畢竟滅。永入涅槃。名無方便。菩薩不然。不求永滅。故有方便慧皆二乘有。異生所無。方便二乘無。皆唯菩薩有。   經。又妙吉祥(至)不調伏心。   贊曰。自下第三。雙調二心。明菩薩行。彰不住道。以雙破也。大文有三。初總標。次略釋。後廣說。此標也。   經。所以者何(至)菩薩所行。   贊曰。此略釋也。煩惱生死。名不調心。出世自利。名調伏心。   經。若於是處(至)菩薩所行。   贊曰。下廣說有三十七句。菩薩所行。分之為二。初三十四句。不同凡夫二乘所行。名菩薩所行。後有三句。得勝不捨劣。名菩薩所行。初中分七。初一句總。次有四句。次第不同凡夫二乘。次有四句。二二不同二乘凡夫。次有四句。次第不同二乘凡夫。次有七句。唯不同二乘。次有二句。唯不同凡夫。次有十二句。唯不同二乘。此總也。處謂處所。所修行處。或是道理處所。餘又可知。舊有三十一句。二十八句不同凡夫二乘。後有三句。得勝不捨劣。初中有二。初十句。雜不同凡夫二乘。後有十八句。唯不同二乘。初中分四。初有三句。雜不同凡夫二乘。次二句。次第不同凡夫二乘。次有三句。初二不同二乘。後一不同凡夫。後有二句。次第不同二乘凡夫。   經。若處觀察(至)菩薩所行。   贊曰。下四句次第不同凡夫二乘。此二句也。凡觀生死。為所行境。便起煩惱。菩薩觀生死。而無煩惱。二乘觀涅槃。便畢竟滅。菩薩觀涅槃。不畢竟滅。   經。若處示現(至)菩薩所行。   贊曰。此中二句。凡現四魔。乃成魔事。菩薩現四魔。乃越魔事。二乘求果智。非時證聖智。菩薩求種智。而不非時證聖智。菩薩證智。外應群機。而能濟拔名不非時。二乘證智。外不利生。名曰非時。不應時故。非道理也。   經。若求四諦(至)菩薩所行。   贊曰。下四句。二二不同二乘凡夫。於中分二。初二句不同二乘。後二句不同凡夫。此初二句也。四諦者前方便。觀內證者正根本觀。非時證四諦。二乘所行。不非時證四諦。菩薩所行。自利不利他。名非時。自利亦利他。名為時。若正內證。便捨生死。二乘所行。雖正因證。攝受生死。名菩薩行。   經。若行一切(至)菩薩所行。   贊曰。此後二句。不同凡夫。凡夫有緣起。便生見趣。菩薩現緣起。而遠見趣。現緣起者。現生死也。凡夫起有情及法相雜。有煩惱隨眠。菩薩現二相雜。而無煩惱隨眠。   經。若正觀察(至)菩薩所行。   贊曰。下有四句。次第不同二乘凡夫。此初二句。二乘證無生故。墮聲聞正性。菩薩證無生。不墮聲聞正性。正性者人無我理。證智證此人無我理。名墮正性。凡夫攝受有情行處。有惑隨眠。菩薩攝受有情行處。而無煩惱種。   經。若正欣樂(至)菩薩所行。   贊曰。後二句也。二乘樂遠離。求身心滅入於涅槃。菩薩樂遠離。不求身心盡永入涅槃。凡夫觀三界而迷亂真如。菩薩觀三界不迷亂真如。法界者真如也。   經。若樂觀察(至)菩薩所行。   贊曰。下有七句。唯不同二乘。於中分二。初三等持行。後四餘雜行。此初也。二乘觀豈性。更無依求。菩薩觀空性。仍求功德。二乘觀無相。不外化眾生。菩薩觀無相。能外化眾生。二乘觀無願。而滅有趣。菩薩觀無願。示現有趣。有謂三有。趣謂五趣。舊雲無作者願也。   經。若樂遊履(至)菩薩所行。   贊曰。下四雜修。此初二也。無作者。無所起作。空性滅理。解觀我無。故成差別。替者瘀也。二乘遊空。不起眾行。菩薩起空。起善根無癈。二乘遊六度。便欣涅槃。菩薩遊六度。不欣涅槃。住無住故。有情心行妙智之彼岸。是涅槃故。舊雲知心心數法。意顯彼所求彼岸。知而不求。   經。若樂觀察(至)菩薩所行。   贊曰。二乘修無量。求生梵世。因有漏故。此果必生初禪中故。菩薩修無量。求大菩提。因無漏故。二乘遊六通。證漏盡之涅槃。菩薩遊六通。不證涅槃。住無住故。   經。若樂建立菩薩所行。   贊曰。此有二句。唯不同凡夫。凡夫建立諸法。攀緣邪道。邪解分別諸法也。菩薩建立諸法。不緣邪道。正理解了。釋諸法故。凡夫起六念。隨生諸漏。愛慢等生故。菩薩起六念不生諸漏。滅諸漏故。   經。若樂觀察(至)菩薩所行。   贊曰。下十二句。唯不同二乘。有三。初二句。不同離染受生。次七句。不同修菩提分法。後三句。不同證無為有為。此初二句。二乘觀無漏。希求離染。菩薩觀無漏。不希離染留惑。至惑盡證佛一切智故。二乘得有漏定。隨定力而受生。菩薩得有漏定。不隨定力而受生。   經。若樂遊履(至)菩薩所行。   贊曰。下七句。不同修菩提分法。此初三句也。二乘修念住。求身受心法遠離。菩薩修念住。不求四遠離。遠離者斷煩惱。二乘起正斷。勤斷二惡。勤修二善。故見善不善。菩薩無分別起四正斷。不見善不善。二乘起四神足。不能任運變現自在。菩薩起神足。能任運變現。加行大故。   經。若樂遊履(至)菩薩所行。   讚曰。此中二句。二乘遊五根。自既得已。亦起分別有情諸根勝劣之妙智境。菩薩遊五根。無分別故。不起分別有情諸根之妙智境。雖有根上下力。而無分別故。由此舊雲。而分別眾生諸根利鈍。二乘起五力。不求十力。菩薩起五力。而求十力。   經。若樂安立(至)菩薩所行。   讚曰。此中二句。二乘七覺皆圓滿已。由有分別。後求佛法差別妙智妙用境界。菩薩七覺既圓滿已。由無分別。更不求佛差別妙智妙用所行。智果滿故。舊雲。而分別佛之妙智。文乃相乖。不同二乘。理可成矣。二乘八道圓。厭背邪道。菩薩八道滿。不厭邪道。常教化故。舊雲。而樂行無量佛道。求於果滿。二乘不求作佛。故不樂行。   經。若求止觀(至)菩薩所行。   贊曰。下三句。不同證無為有為。初二不同無為。後一不同有為。二乘求止觀二因。墮畢竟滅。菩薩起止觀。不墮畢竟滅。常化眾生故。資糧者因也。二乘觀無生滅理。不能相好嚴身成滿佛事。菩薩內觀無生滅理。仍相好嚴身。成諸佛事。此二證無為不同。下明有為事業不同。二乘起威儀棄捨一切佛法緣慮之心。起世事已。不能更觀出世理事。菩薩起二乘之威儀事。亦能內緣一切佛法理事等。加行大故。   經。若隨諸法(至)菩薩所行。   贊曰。上三十四句。不同凡夫二乘所行。下之三句。得勝不捨劣。名菩薩所行。一入定現威儀。二證理現眾相。三得果現修因。此中二句。究竟清淨本性常寂真如也。妙定者能觀定也。雖得真如。能緣勝定。隨定所行。不捨有情所樂威儀。或即不起滅定而現威儀。第一句也。一切佛土。其性空寂。無成無壞。如於空者法性土也。雖觀殊勝一切法性無相空土。非不種種莊嚴佛土。利樂有情。修劣報化土。第二句也。   經。若樂示現(至)菩薩所行。   贊曰。此有一句。雖求殊勝八相現化。未為佛事。不捨修劣諸菩薩行。此中且說在果二相。後之三句。顯能為勝不捨劣故。   經。說是一切(至)發心趣向。   贊曰。品第五段。結成利益。雖因次說菩薩所行天子發心。然是一品。終是利益。是以屬品為第五段。不屬近文。◎◎   不思議品   方便品下。合有五品。明利他行。初之四品。隱跡利他。未現大神通。隨類濟物。故名隱跡利他。密權也。此之一品。現大神通。明顯跡利他。顯權也。神通妙用上位能知。故非下心之所思慮。亦非下言之所議度。今此廣明。名不思議品。此以無漏慧根為性。不思議體即神通故。其通之境妙用亦難測亦名不思議。   經。時舍利子(至)當於何坐。   贊曰。就此品中。大文有四。初鶖子心念。二無垢訶說。三顯不思議。問妙吉祥十方坐是。四時眾獲益。八千菩薩得解脫是。此初文也。心念床座。希自坐之。舊文有三。無時眾益。   經。時無垢稱(至)求床坐耶。   贊曰。下第二無垢訶說。於中有四。一問鶖子。二鶖子反答。三無垢廣說。四時眾獲益。此初問也。由昔心念。我等今者。為聞法故。二應相率。隨從詣彼。既不求座。故作此徵。   經。舍利子言(至)非求床坐。   贊曰。二鶖子反答。   經。無垢稱言(至)何況床坐。   贊曰。三無垢廣說。有三。初總明求法。次別明求法。後結成求法。是故舍利子若欲求法下是。此初文也。夫求法者。於五明處。求佛正法。應住猛利愛重求聞。設為聽聞一句善法。路由鐵地。尚歡喜入。何況欲聞多善言義。雖愛自身及諸資什。比愛正法。非為譬喻。無足無倦。深信柔和。心直見直。愛德愛法。往法師所。無詰難心。唯作慧眼妙寶智明勝果無罪悅意之想。深生敬重。無高慢心。不作壞戎畢族醜陋拙文鄙句異意之想。唯為求善。非顯己德。不為名利而求正法。應時殷重恭敬聽聞。勿起損害順求過心。唯為求解。專情屬耳。掃滌攝持。如是名為求於正法。所以雪山半偈捨命非難。香城滿教賣身為易。皆以正法可重不領身命。何況床座。   經。又舍利子(至)無色界。   贊曰。下別明求法。總有十段。所求謂作證法。所不求者。雖可求知。不求證獲。故名不求。此即第一不求虛幻法。蘊界處三。及三界法。皆虛幻故。   經。又舍利子(至)非謂求法。   贊曰。此第二不求二乘法。二乘執有三寶及四諦故。此不求別相三寶執。非不求三寶。不求知苦斷集證滅修道差別分別戲論。非不求證。非安立諦之真理也。   經。又舍利子(至)非求遠離。   贊曰。此第三不求有漏法。有二。此不求起遣諸有漏法。法名寂靜。真如也。及近寂靜。餘無漏法也。名行有漏生滅。非謂求無漏法及求真如遠離法也。   經。諸求法者(至)非謂求法。   贊曰。不求有漏中。此不求煩惱隨增法。法無貪染。真如也。離諸貪染。餘無漏也。皆不可貪染故。   經。又舍利子(至)非謂求法。   贊曰。此第四不求所知法。此有二釋。一不求妄心所取境界。因緣真如非妄境故。若心分別。計為境界。非謂求法。數者計也。二不求有相差別境界。真如正法。無差別故。數者分別。   經。又舍利子(至)非謂求法。   贊曰。此第五不求攝棄法。取謂攝取。捨謂棄捨。諸分別心謂法可取捨。因緣真如無取捨故。或法有生滅可有取捨。真無生滅。何有取捨。   經。又舍利子(至)非謂求法。   贊曰。此第六不求愛著法。能攝藏則愛。所攝藏者。此愛所緣。既不求貪愛。故法不可攝藏。非愛境故。   經。又舍利子(至)非謂求法。   贊曰。此第七不求有相法。真如正智。皆是無相。若隨法相而識遠者。是求法相。非求正法。   經。又舍利子(至)非謂求法。   贊曰。此第八不求世俗法。諸求法者。不共一切世俗住法。真如法中。無所住故。   經。又舍利子(至)非謂求法。   贊曰。此第九不求四境法。對法論雲。眼所受是見義。耳所受是聞義。自然思搆應知如是如是是覺義。自內所受是知義。雖大乘中根識心所和合名見等。然根五義強故得名。瑜伽論雲。見知現量攝。聞謂量言量。覺是比量。故知眼名見。耳鼻舌身並同時意名知。意緣教名聞。獨意思搆名覺。對法以耳為門而意緣教。故耳所受是聞。其實聞者意緣教也。此四皆依有漏差別心而建立之。故說真如非見聞等。   經。又舍利子(至)非謂求法。   贊曰。此第十不求惡業煩惱所為法諸無漏法。非是惡業煩惱所為。故名無為。本求此故。或唯真如。名為無為。法根本故。   經。是故舍利子(至)應無所求。   贊曰。此結成求法。諸求法者。不求一切諸非法法。於非法法。應無所求。於是法中。無求而求。是為求法。   經。說是法時(至)得眼淨。   贊曰。此第四段。時眾獲益。得預流果。   經。時無垢稱(至)大師子座。   贊曰。自下第三顯不思議。有二。初現不思議事。後說不思議事。有解脫名不可思議下是。現不思議事中。有四。初問座方三吉祥示處。三正明設座。四鶖子讚揚。文可知也。此間座方。問曰。何故初責求法非座。後問座方。方將設置。答。理應求真非俗。所以初訶。禮訖順機。所以今設。   經。妙吉祥言(至)安隱住持。   贊曰。吉祥示處有二。初示。後贊。示中有九。一示處所。東方。二示道遠。三十六□餼□餽□□□駤□□□□□□□□□□□□覦□□□□馨□□i褽歷□□□□□□□□□□□□□□□□□穇□□□□□□□□□□□□騖□□□□□□□□□□□□□穇□□膳□□□□□□□□禜餺□□□□□履埤□   經。其佛身長(至)踰繕那量。   贊曰。此文有四。   經。居士當知(至)具諸功德。   贊曰。此讚座勝。示之令取此。或示化相主。或示他寂土。所以身座量皆大矣。   經。時無垢稱(至)自在神通。   贊曰。自下第三正明設座。大文有三。初明起通。次明座至。後勸就座。此初文也。八地以上。恆在定中。順俗起通攝念入定。   經。即時東方(至)無垢稱室。   贊曰。下明座至有三。初明座至。次明奇特。後明含容。此初文也。應時眾數。有三十二億。顯座非實。神力所致。乘空而來。   經。此誰菩薩(至)既所未聞。   贊曰。此時奇特。聞能聞遠。昔所未聞。見見近。昔所未見。能見近遠之間。俱未有也。故為奇特。   經。其室欲然(至)不相妨礙。   贊曰。下明含容有二。初明室變容座。後明世界不迮。此初文也。室廣為大。淨而非穢。諸獅子座。悉能含容。令小為大。十八變中舒也。或小能納大名廣。非變為大也。   經。廣嚴大城(至)前後無異。   頌曰。此明世界不迮。瞻部界小。座量極大。二共一處。不相妨礙。小界不為大座所臨便為迫迮。故悉如本。初後無二。十八變中。眾像入身之所攝也。問。何故方丈變之令廣。世界極小不變令大。答。方丈別室。眾集變之。世界遍處。故不須變。計室論座。大於世界。神力任情。有變不變。   經。時無垢稱(至)就師子坐。   贊曰。自下第三正勸就座。有二。初勸吉祥就座。後勸餘人就座。此初文也。吉祥神力。不待他令。禮賓之法。勸須就座。所以勸也。   經。與諸菩薩(至)稱師子座。   贊曰。下勸餘人就座。有二。初勸。後坐。此勸也。道力不高。勸現神力。恐不相稱。故令變身。   經。其得神通(至)端嚴而坐。   贊曰。下明就座有二。初明菩薩就座。後明聲聞就座。初中復二。初明自能。後顯他力。此初文也。身座相稱。故名端嚴。   經。其新學菩薩(至)師子之座。   贊曰。下顯他方有三。初不能。次說利。後方得。此不能也。住地前故。   經。時無垢稱(至)得五神通。   贊曰。此說利故。得世五通。   經。即以神力(至)端嚴而坐。   贊曰。此方得也。   經。其中復有(至)師子之座。   贊曰。下明聲聞就座。有五。初不能。二徵詰。三答屈。四說利。五方得。此初不能。二乘神力。雖至大千。他力所持。而不能座。或不現神通。任身欲坐。坐既高廣。是以不能。   經。時無垢稱(至)不升此座。   贊曰。此徵詰也。聲聞極多。難以對悟。鶖子上首。所以偏告。欲令彼知聲聞道故。   經。舍利子言(至)五不能升。   贊曰。三答屈也。座越已分。故不能昇。   經。無垢稱言(至)方可得座。   贊曰。四說利也。座出燈王。故令禮敬。要加神力。方能昇故。顯歸敬者願必滿故。顯佛加持辨善事故。然前菩薩說令得通。方升寶座。機位堪故。今諸聲聞禮佛而坐。非得通者。根未堪故。   經。時大聲聞(至)端嚴而坐。   贊曰。五方得也。身坐相稱。名端嚴坐。謝座歸憑。顯非勝道。令發心故。成唯識雲。若定等力所變。身器界地自他則不決定。由此准知。座量及身他神力引。識隨大小。變之無爽。   經。舍利子言(至)不相妨礙。   贊曰。現不思議事中。自下第四。鶖子讚揚。有二。初讚室能含容後讚世界如故。此初文也。問。前變廣博。室已非小。今言小室。何為相違。答。有二解。一室不變大。以小容大。名為廣博。室不大故。今名為小。二室變大。略有三解。神力變大。故前言廣。聲聞不測。猶見小室。又昔談今末。故雲廣博。今言昔本。所以言小。又理實變大。前言廣博。睹相見小。今言小室。亦不相違。   經。廣嚴大城(至)前後無異。   贊曰。此讚世界如故。其所見故。依初解廣。界大室小。依後解廣。室大界小。故言不迮。   經。無垢稱言(至)可思議。   贊曰。自下第二。說不思議。因前讚揚。廣談希有。大文有三初說不思議。次迦葉歡眼。後重成解脫。初文有三。初總標。次廣說。唯舍利子下結。此初文也。八地已上。名為不退。有神通名解脫。證真解脫方能起故。亦解脫定障。名故名解脫。神用難測。名不思議。   經。若住如是(至)形量不減。   贊曰。下廣說中。合有六翻。一一翻中。初皆有標。後多有結。此中六者。一大小相容。二寬狹相納。三往來自在。四延促任情。五運轉隨心。六同類往趣。初五轉境。後一變身。初翻之中。文有其五。一標能變者。二正明神變。三無緣不知。四根熟能委。五結成深妙。此初有二。標能變者解脫菩薩。二正明神變。山芥相容。問。山大不減。芥子不增。大小既殊。如何相納。答。空理義雲。世俗虛假。勝義本空迷空假以礙心。大小由隔。悟幻化而通意。何不相容。況乎大小懸差。由迷執有。達空勝義。何礙不通。應理義雲。略有八釋。一執有所執。大小懸殊。知所執空。何小何大。二不達依他。謂真大小。體之虛偽。何理不通。三事成大小。或不能容。理並圓成。何不相納。四執法有用。大小乃乖。知法因緣。同虛豈隔。五迷心執境。實境難容。識境皆心。何礙不得。六法真有相。大小不容。無相為真。何大何小。七未契真如。愚心香隔。知真達偽。智洞能通。八下位庸心。不能通會。上人威力。何事不能。此乃不思議力。非餘之所測也。合前十釋。下皆准知。然則隨其所可方可為之。不可以不思議便乖正理此言應允。智者當思。   經。雖現如是(至)何往何入。   贊曰。三無緣不知。   經。唯令所餘(至)入乎芥子。   贊曰。四根熟能委。睹神通力調伏之者。應睹神通入道之類。根熟者也。   經。如是安住(至)獨覺所測。   贊曰。結成深妙。入者證也。此乃菩薩巧智所證。故非二乘凡夫境界。舉勝二乘。明凡不測。   經。又舍利子(至)形量不減。   贊曰。二寬狹相納。文有其五。此有初二。標能變者。正明神變也。   經。雖現如是(至)憂怖惱害。   贊曰。三無緣不知。有二。初明靈不測何往何人已前文也。後情識無驚。亦不令彼已下文是也。   經。唯令所餘(至)獨覺所測。   贊曰。此有後二。根熟能委。結成深妙。   經。又舍利子(至)無所增減。   贊曰。第三往來自在。文亦有五。此有初二。標能變者。正明神變。陶家輪者。陶師之家打凡輪也。置手掌中。而自旋轉。擲置還取。   經。雖現如是(至)亦無惱害。   贊曰。三無緣不知。運動既大。仍不令其生往來想。及無惱害。   經。唯令所餘(至)獨覺取測。   贊曰。此有後二。根熟能委。結成深妙。   經。又舍利子(至)而令調伏。   贊曰。第四延促任情。文亦有五。此第二正明神變中有二。初明所為。後明神變。有見生死多時相續方能調伏。為延短為長。有見生死少時相續方能調伏。為促長為短。此明所為。彰下神變。   經。能以神通(至)而令調伏。   贊曰。三正明神通也。   經。雖現如是(至)覺知延促。   贊曰。此有二句。一無緣不知。時分延促以上文是。二根熟方委。唯令所餘以下文是。   經。如是安住(至)獨覺所測。   贊曰。結成深妙。   經。又舍利子(至)示諸有情。   贊曰。第五運轉隨心。文亦有五。初標能變者。二正明神變中有七。一集諸佛土。二遍到十方。三出妙供具。四普現色像。五能吸風輪。六內火置腹。七擲諸世界。此中有一。集諸佛土也。   經。又以神力(至)而不移轉。   贊曰。二遍到十方。此有二釋。一雲意勢通者。非以身去。以意勢力。變作有情。到十方界。示諸佛土。非但能變身無不去。其諸有情。住一佛國。曾不移轉。二雲意勢通者。運身所作。隨心勢力。既極速疾。一剎那時。遍十方故。不同小乘身無不往。雖將有情至十方界。亦諸報土。別別佛土。自住法性。或住報化。一佛土中。而不移動。   經。又以神力(至)星辰色像。   贊曰。此中有二。第三出妙供具。第四普現色像。   經。又以神力(至)都無損害。   贊曰。此中有二。第五能吸風輪。第六內火置腹。   經。又以神力(至)都無所損。   贊曰。第七擲諸世界也。身往下方取一世界。擲置上方過無數界。雖置餘方。世界無損。如以針鋒舉小棗葉。不以為難。   經。雖現如提(至)便見是事。   贊曰。運轉隨心中。第三無緣不知。第四根熟方委。   經。如是安住(至)獨覺所測。   贊曰。五結成深妙。   經。又舍利子(至)種種色像。   贊曰。第六同類往趣。文唯有二。初標能變者。後正明明神變。神變中有二。一變身。二變語變身有二。初變自。後變他。此標能變及變自也。或聖或凡。或師或弟。如文自顯。更不重詳。   經。或以神力(至)種種色像。   贊曰。此變化身。   經。或以神力(至)第一微妙。   贊曰。下明變語。舉變化語。例變自語決定能。於中有二。初變法無礙聲。後變詞無礙聲。末後一翻。或以神力以下文是。初中有三。初轉作佛聲。以為根本。次能說法等從佛聲出。後結成利益。此初文也。能轉三品諸有情聲。並作佛聲。皆最第一。   經。從此佛聲(至)吉祠差別。   贊曰。以下第二能悅法等從佛聲出。有三。初能說法。二顯三乘。三出音韻。此初文也。   經。乃至一切(至)皆於中出。   贊曰。此顯三乘說法聲也。   經。乃至十方(至)佛聲中出。   贊曰。此出音韻。諸佛聲韻。皆能出也。   經。普令一切(至)悉皆調伏。   贊曰。結成利益。隨根葉異。無不調伏。   經。或以神力(至)名得利益。   贊曰。此變詞無礙聲。皆令獲蓋。   經。唯舍利子(至)終不可盡。   贊曰。說不思議中。自下第三結成前說。有二。初結自智辯頗窮。後說他解脫難盡。此初文也。   經。如我智慧(至)以無量故。   贊曰。此說他解脫難盡。   經。爾時尊者(至)歎未曾有。   贊曰。說不思議中。自下第二迦葉歎恨。有二。初明歎恨。後明利益。初中復二。初歎。後恨。此讚歎也。   經。便語尊者(至)亦不能了。   贊曰。下自恨有六。一恨己不知。二明智能悟。三嗟無發趣。四怨己悲號。五慶他道勝。六顯能破惡。此恨己不知。文中有二。初喻。後合。   經。誰有智者(至)正等覺心。   贊曰。二明智能悟。所以發心。   經。我等今者(至)復何所作。   贊曰。三嗟無發趣。雖有大乘之因。乃為聲聞極果所損。已斷煩惱。如燋敗種。無復能為。未發心前。自深謙敗。非法華會不記作佛。   經。我等一切(至)大十世界。   贊曰。四怨已悲號。   經。一切菩薩(至)信解勢力。   贊曰。五慶他道勝。能生能長堅固信解之勢力故。   經。若有菩薩(至)無所能為。   贊曰。六顯能破惡。魔不能為。   經。當於尊者(至)正等覺心。   贊曰。第二結成利益。   經。時無垢稱(至)解脫菩薩。   贊曰。說不思議中。自下第三重成解脫。有二。初明魔王多是解脫。後明大乞者亦多解脫。初中有二。初明魔王多是解脫。後釋所由。此初也。   經。方便善巧(至)諸有情故。   贊曰。此釋所由。以方便度。多作魔王。利眾生故。   經。大迦葉波(至)解脫菩薩。   贊曰。下明大乞者亦多解脫。有二。初顯。後結。中有三。初明所作。次釋所由。後喻明顯。此初復二。初明所乞。後明乞者。所乞有二。一內財。二外財。外財有七。一親屬。二世土地。三貴位。四飲食。五嚴身。六四事。七資產。   經。以巧方便(至)意樂堅固。   贊曰。下釋所由。初標。後顯。此標也。欲令菩薩意樂堅固。故為大乞。而試驗之。   經。所以者何(至)為此乞求。   贊曰。此顯前義。其大乞者。是勇猛菩薩。為利前眾生。行斯難事。非餘下劣能為大乞。志下劣故。   經。大迦葉彼(至)為此乞求。   贊曰。下喻明顯。有二譬喻。初明力大能逼。後明力敵能逼。此初文也。諸七地前。為大乞者。猶如螢火。位居小故。不能逼迫大施菩薩。猶如日輪。威勢大故。八地以上。解脫菩薩。方能大乞而行逼迫威力大故。亦方大施。非前位能。   經。大迦葉波(至)共相逼迫。   贊曰。此明力敵能逼。文意可知。   經。是名安住(至)解脫境界。   贊曰。第二結也。   經。說此法時(至)解脫境界。   贊曰。品第四段。結成利益。解脫境界謂八地以上。今此能入。並證不退。   觀有情品   方便。聲聞。菩薩。問疾。不思議五品。明能利行。今此一品。明其所利。恐言所利有實眾生。今破彼執。顯皆非實。唯有假情。以為所利。故此一品。名所化處。觀謂觀察。有情即是所化生境。智慧簡擇。所化眾生。雖有可化。仍非實有。名觀有情。此品廣明。名觀有情品。雖此品中更明勝行。所化為主。名觀有情。或由觀彼。而起勝行。合名觀有情品。   經。時妙吉祥(至)觀諸有情。   贊曰。就此品中。大文有二。初吉祥問答。明菩薩行。後天女對揚。破聲聞執。吉祥問答明菩薩行中。初觀所化。後明利行。初中復二。初問。後答。此問也。   經。無垢稱言(至)一切有情。   贊曰。下答有二。空理義雲。初觀俗諦假有有情。猶如幻事。似而非真。後觀真諦本空有情。此初文也。應理義雲。初觀依他假有有情。後觀所執本空有情。此初文也。依他起性。猶如幻事。似非真故。   經。文妙吉祥(至)觀第六蘊。   贊曰。空理義雲。下觀真諦本空有情。應理義雲。下觀所執本空有情。文分有二。初廣說喻。以顯非有。後結前義。釋空所由。初中四十三句。舊有二十九句。此有初十。如有智人。通下諸句喻。諸菩薩下。遂難釋。餘易可知。觀水聚沫所有前際。前際本無。先來空故。   經。觀第七根(至)貪嗔癡毒。   贊曰。此中有十。梵雲薩埵。此雲有情。即六根是。舊文由此說如第七情。今言根也。無色界中。有定境色。無業果色。此中說無業果色也。薩迦耶見。通俱生分別。預流已上。無分別者。非無俱生。楞伽經雲。佛告大慧。身見有二種。謂俱生妄相。妄相者即分別薩迦耶見故。觀一來果第三有者。一來果人。復有二生。往天未人。唯二生故。此依小生。非大生義。不還果者。不生欲界。故無胎藏。   經。觀得忍菩薩(至)不生煩惱。   贊曰。此有後十。八地已上。名為得忍。忍相續故。故無慳等。七地猶起。為利益故。或初地上。得性戒或。創得忍故。無慳吝等。四禪已上。無入出息。況滅定乎。半擇迦者。此雲絕勢。即黃門類。此有五種。生便。除去。嫉妒。半月。灌灑之類。八地已上。一切煩惱。種雖未斷。無漏相續。緣闕不生。名為畢竟不生煩惱。   經。觀夢寤已(至)後有相續。   贊曰。此餘三也。夢時所見。尚未知無。故舉悟時。觀彼夢境。無學分段後有成無。非無變易。   經。如是菩薩(至)無有情故。   贊曰。結成前義。釋空所由。空理義雲。勝義諦中。諸法本空。無有情故。應理義雲。遍計所執。諸法本空。無有情故。   經。妙吉祥言(至)修於大慈。   贊曰。下明利行。有二。初明利他行。後明自利行。初中有四。明無量故。一一皆有初問後答。此初問也。   經。無垢稱言(至)究竟安樂。   贊曰。答初有三。初總標。次廣說。後結成。此初文也。慈有三種。如前已說。為有情者。緣有情起。名有情緣慈。說如斯法者。緣法起故。名法緣慈。與究竟樂者。緣如起故。名無緣慈。   經。如是菩薩(至)離內外故。   贊曰。下廣說慈。合有三十八句。分之為二。初三十句。別修無緣法緣有情三慈。勝劣證得為次第故。後有八句。別修有情法緣無緣三慈。觀行初後之次第故。初中有三。初九句。修無緣慈。緣真如故。次有十一句。修法緣慈。緣法起故。後有十句。修有情緣慈。緣有情故。法緣慈有二。一緣有情都無實體。唯有五蘊法。而與之樂。名為法緣。二緣一切教理行果所有妙法。名法緣慈。此但說後。不說前法。此中皆取增上所緣。如修正法以施眾生。先緣法故。名法緣慈。如緣有情而修正法。先緣有情故。名有情緣慈。此二或俱名法有情緣。二皆有故。真俗雙觀。三慈並有。理亦何爽。舊有二十九句。初二十四句。別解無緣法緣有情緣三。後有五句。別解有情法緣無緣。初中有九句。明無緣。次有九句。明法緣。次有六句。明有情緣。此牒初五。無緣之慈。離能所取。故修寂滅。離煩惱燒。故修無熟。三世理齊。故修如實。無等起因。故修不違。有因平等之所生起。並有為故。有順有違。真如無因。無所違迷。故修不違。真無內外。故修無二。   經。修無壞慈(至)等虛空故。   贊曰。此無緣慈後四句也。真畢竟住。故修無壞。無壞時故。舊雲。畢竟盡故。畢竟盡諸煩惱。故體不壞。能緣意樂。猶如金剛。故所觀如堅固難破。所修之慈。名堅固慈。真性本淨。故修清淨。真等虛空。故修平等。   經。修阿羅漢慈(至)無休息故。   贊曰。下十一句。修法緣慈。有三。初三三乘。次二法軌。後六果位。此三句三乘慈。阿羅漢慈者。略有三義。一害煩惱賊。二無分段生。三應受妙供養。此取初義。獨證菩提。故不待師。亦不待資。不能利他資弟子也。菩薩二行利眾生故。緣二乘行。而起於慈。   經。修如來慈(至)諸有情故。   贊曰。此二法報二身慈也。真如乃為法身如來理法故。報身名佛果位故。二別也。   經。修自然慈(至)愛憎斷故。   贊曰。下六果位慈。此初三句也。在果任運平等覺法。故修自然。正覺與真如平等一味。故修菩提。貪嗔永滅。故修無漏。   經。修大悲慈(至)觀性空故。   贊曰。此後三句。顯發大乘。故修大悲。利眾生故。觀都無我。故修無諍。若見有我。起惑淨故。觀法性空。故修無厭。法性若有。便有厭故。   經。修法施慈(至)令無損故。   贊曰。下有十句。修有情緣。即十度也。此初三句。捲謂捲縮。如人與物。初時開手。後時捲著。堅法亦然。初與後休。餘文可解。   經。修精進慈(至)現知法故。   贊曰。此有三句。不耽禪味。名無愛味。恆成種智。名現知法。皆為有情故。名有情緣慈。   經。修方便慈(至)法性相故。   贊曰。下有四句。申善巧故。無有一事而不利樂。故名諸問。普能示現。修方便慈。由十大願所引發故。修妙願慈以濟眾生。並利樂事。故修大力。了知法性以悟眾生。故修智度。若那雲智。智波羅蜜也。   經。修神通慈(至)諸有情故。   贊曰。下有八句。別修有情法緣無緣三慈。初二有情。次五法緣。後一無緣。此有情緣也。不壞一切法性真加法相因故。故修神通。雖現神通種種變現不壞性相。   經。修無著慈(至)離瑕穢故。   贊曰。此五句法緣也。心無障礙。及無所染。故修無著。意樂淨故。名不矯詐。加行淨故。不為諂曲。事事不虛。故修無誑。情無瑕穢。故修深心。瑕者玉病。雖外相善。內心有垢。名為瑕穢。   經。修安樂慈(至)安樂事故。   贊曰。此一無緣安。樂事本唯真如故。舊本後五句明有情法緣無緣中。一句有情。三句法緣。一句無緣。   經。唯妙吉祥(至)修於大慈。   贊曰。結也。   經。妙吉祥言(至)修於大慈。   贊曰。此第二門。   經。無垢稱言(至)修於大悲。   贊曰。此第二答。施己無慳。能拔於彼現當眾若。故名大悲。行弘廣故。不以不慳。名為大悲。但與樂故。   經。妙吉祥言(至)修於大善。   贊曰。此第三問。   經。曰無垢稱言(至)修於大喜。   贊曰。此第三答。作利無悔。善生喜故。不唯助喜名之為喜。   經。妙吉祥言(至)修於大捨。   贊曰。此第四問。   經。無垢稱言(至)修於大捨。   贊曰。此第四答。此中行捨亦兼平等。不希報故。不唯以勸捨惡為捨。   經。妙吉祥言(至)當何所依。   贊曰。下明自利行。有十二問答。展轉相生。此初問也。地前菩薩。入於生死。教化眾生。若有怖畏。當何所依。地上不怖生死苦故。   經。無垢稱言(至)諸佛大我。   贊曰。此答也。諸佛大我。大涅槃也。四德之我。名為大我。無住之住。名正依住。   經。又問菩薩(至)解脫中住。   贊曰。第二問答。即此真如。離煩惱時。假名解脫。解脫體即擇滅無為。   經。又問欲令(至)除其煩惱。   贊曰。第三問答。要除繫縛。身解脫故。   經。又問欲除(至)觀察作意。   贊曰。第四問答。理謂二諦真如道理。順此之作意。名如理作意。體即思慧。   經。又問欲修(至)不生不滅。   贊曰。第五問答。   經。又問何法(至)善法不滅。   贊曰。第六問答。惡斷善修。名不生滅。由思惟故。起此正修。   經。又問善(至)以身為本。   贊曰。第七問答。以有身故善不善生。此依起故。非因感本。   經。又問身(至)欲貪為本。   贊曰。第八問答。此舉潤生近物之因。及欲界愛。故偏答欲貪實由癡等。   經。又問欲貪(至)分別為本。   贊曰。第九問答。由能執心虛妄分別欲貪生故。   經。又問虛妄(至)倒想為本。   贊曰。第十問答。倒想者境。由有倒境妄心生故。由此論雲。亂相及亂體。應許為色識及與非色識。若無餘亦無。舊雲倒想。依取像倒。分別心生。   經。又問倒想(至)無住為本。   贊曰。第十一問答。無住即真如。由迷真如。倒境生故。   經。妙吉祥言(至)一切諸法。   贊曰。第十二問答。真如無本。非他生故。亦無取住。更無依故。由此本故立諸法。染性迷生。淨性悟起。故唯識說為迷悟依。名立一切。非能生也。空理義雲。無住即是真空性故。亦為迷悟二法根本。又因緣性空。從空性生一切諸法。故言無住立一切法。應理義雲。若外道雲能生一切。我之真如。非能生故。但為法依。故言無住立一切法。不言生也。經中所言心作一切。因緣之心。非法性心。故不相違。法性非能起。雲何說能作。   經。時無垢稱(至)大聲聞眾。   贊曰。下品第二。天女對揚破聲聞執。有三。初天女散華。次鶖子問答。後無垢讚歎。初中有三。初歡喜散華。次著與不著。後問答破執。此初文也。本住者。顯其非與吉祥俱來。天女者。位居八地。示為女身。故故品末雲。已能遊戲神通智慧。得無生忍。於無上覺。永不退轉。乘本願力。隨欲成就一切有情。故知非是凡神鬼也。然以女多慈愛愍念心深。得利幽宮。權方濟益。況復欲化聲聞令離染著。示以散華之事。助揚無垢之能。故為女身。非為男相。既為化相。非定何天。據勝端嚴。多是他化。昔時淨名空室。所以潛形。今者利益便宜。其身乃現。渠散華者。華多香綺。愚俗染情。欲明聲聞有著。菩薩離之。故散之也。又華掩臭惡。馨香逢芳。現有敷榮之能。遠有結實之德。故唯散華。不散餘也。◎   文化丁卯五月十五萓此卷挍合畢此卷尤寫誤多矣難挍訂者或存本書又雖有改之者非自敢決定而就中三四之兩紙間能所釋錯雜難□列齒來責不顧咿嗤而為補助童蒙以私意經釋順次轉回之後哲勿必為軌範而已。             隆恭不惑干九支   說無垢稱經本   說無垢稱經疏卷第五(末)   ◎經時彼天花(至)便著不隨。   贊曰。下明著與不著。有二。初明著不著。後明去不得。此初文也。   經。時聲聞眾(至)皆不能去。   贊曰。此明去不得。   經。爾時天女(至)何故雲花。   贊曰。下問答破執。有三。初天女問。次鶖子答。後天女說。此天女問。   經。舍利子言(至)我故去之。   贊曰。此鶖子答。   經。天女言止(至)為不如法。   贊曰。下天女。有二。初標。後顯。此初也。   經。所以者何(至)自不如法。   贊曰。下顯有二。初以人花相對。後以大小相對。初中有二。初顯。後釋。此顯也。   經。所以者何(至)有異分別。   贊曰。此釋人華二別所以。無分別者。無總執分別。無異分別者。無差別。又初無共相。後無別相。   經。於善說法(至)是已如法。   贊曰。下大小相對。有二。初明人有差別。後明花著有殊。此初文也。於佛戒律而出家者。有二分別。名不如法。乖理真故。無二分別。名如法者。順正理故。   經。唯舍利子(至)及異分別。   贊曰。下明花著有殊。有二。一明分別有異有著不著。二明習斷有異有著不著。初中復二。初明分別有異有著不著。後明畏不畏異有著不著。此初文也。菩薩無二分別。故花不著。聲聞有二分別。故花著身。   經。唯舍利子(至)不得其便。   贊曰。下明畏不畏異有著不著。初喻。後合。此喻也非人者。鬼神等類。   經。若畏生死(至)不其便。   贊曰。此合也。二乘畏於生死。諸境得便。亂惑其心。菩薩不畏生死。諸境不能亂惑其意。   經。又舍利子(至)花不著也。   贊曰。此明習斷有異有著不著。習者習氣。粗重是也。離種子外。別有體性。如惡口習起舞習等。   經。舍利子言(至)經今幾何。   贊曰。天女對揚破聲聞執中。自下第二鶖子問答。大文有五。初問住室久近。二問發趣何乘。三問合轉女身。四問後生何處。五問證果時節。初中問答。合有十二。此初問也。   經。天女答言(至)所住解脫。   贊曰。二答也。解脫者擇滅無為。有餘涅槃本性住空。故如住解脫。   經。舍利子言(至)如是久耶。   贊曰。三問也。   經。天女復言(至)亦何如久。   贊曰。四返問也。其汝解脫猶如何等之久近也。   經。時舍利子默然不答。   贊曰。五不答也。   經。天曰尊者(至)默然不答。   贊曰。六更問。慧辨第一。何不答也。   經。舍利子言(至)竟知何說。   贊曰。七答也。涅槃無名。性離言故。況本性有答住久近也。   經。天曰(至)皆解脫相。   贊曰。八釋解脫。有三。一標。二釋。三結。此標也。   經。所以者何(至)中間可得。   贊曰。下釋有二。一釋解脫相。二解文字相。此釋解脫相。以真如為體。   經。文字亦爾(至)中間可得。   贊曰。此解文字相。於音聲上。假名安立。無實文字。何有內外。   經。是故(至)其性平等。   贊曰。以一切法與真如性真解脫體都無差別。   經。舍利子都言(至)為解脫耶。   贊曰。九問也。鶖子以離煩惱繫縛。所得擇滅而為解脫。故為此問。   經。天曰(至)解脫。   贊曰。十釋也。二乘名為增上慢者。未得佛果。謂為第一。而更不求。小得謂多。名增上慢。皆無覆性。為此等故。說離煩惱所得擇滅。名為解脫。諸菩薩等名遠離者。為此等故。說諸煩惱本性真如。以為解脫。   經。舍利子言(至)慧辨若斯。   贊曰。十一問也。汝何所得。汝何所證。慧辨如此。   經。天曰(至)為增上慢。   贊曰。十一答。諸法本空。無得無證。言有得證。名增上慢。實有小得。非多得故。   經。舍利子言(至)為何發趣。   贊曰。下第二問發趣何乘。有四。一問。二答。三難。四通。此初問也。   經。天女答言(至)並皆發起。   贊曰。二答也。   經。舍利子言(至)作如是說。   贊曰。三難也。依根學法名之為乘。總趣三乘。言難解了。名為密意。   經。天曰我常(至)我為大乘。   贊曰。四通有三。初自行彼行。次應彼陳法。後釋諸疑難。此初文也。舊經無之。聲聞有二。一法花第二說聞法信受。二信解品中以道令聞。今依後義。故名聲聞。自然現覺真法性故。不待他教。樂獨善寂。故名獨覺。不說觀待緣而起悟覺亦名緣覺。不離慈悲。故為大乘。   經。又舍利子(至)我為大乘。   贊曰。此應彼陳法。應物宣揚。或現彼形。故號三乘。   經。又舍利子(至)草麻等香。   贊曰。下釋疑難。謂有疑難雲。天女現為三乘。此室何故不見二乘人。不聞二乘法。下有四段。釋此疑妨。我雖為三乘有三乘德。室唯大乘。故不見二乘人。不聞二乘法。下四段中。一唯大乘行。二唯大乘理。三唯大乘教。四唯大乘果。行如香薰。增長善故。理如香體。能息惡故。餘二可知。初文有三。一喻說。二法說。三釋說。此喻也。瞻博迦者。舊雲瞻蔔。此土所無。香最第一也。   經。如是答有(至)功德香等。   贊曰。此法說也。   經。由此室中(至)常所熏故。   贊曰。功德妙香。大乘行也。   經。又舍利子(至)妙香而出。   贊曰。二唯大乘理也。那迦龍也。一切皆為膽大乘人。聞所說理。解理即歸。持香而出。   經。又舍利子(至)相應言論。   贊曰。三唯大乘教。十二年者。即是菩薩十二住也。謂種性勝解行極喜增上。戒增上心三慧無相有功用無相無功用。及與無礙解最上菩薩住及與如來住。前十二住。名為菩薩顯入菩薩位。不曾聞說二乘法教。教理相順。名曰相應。不曾聞說二乘道理相順之教。唯聞大乘相應法教。   經。又舍利子(至)殊勝之法。   贊曰。四唯大乘果。由修大乘。得此八種殊勝之果。有三。一標。二釋。三結。此標也。   經。何等為八。   贊曰。下釋有二。初問。後答也。此問也。   經。謂舍利子(至)殊勝之法。   贊曰。答即為八。初希也。事居空室。有此八希。表住真空能生八事。隨應可悉。恐繁且止。內有智慧。外感光明。第一遍知金色普照相續圓滿晝夜為明。唯說大乘。不以二乘。日月為照。   經。又舍利子(至)殊勝之法。   贊曰。二希也。聞法為緣。煩惱不害。   經。又舍利子(至)殊勝之法。   贊曰。三希也。親近善緣。故集不空。   經。又舍利子(至)殊勝之法。   贊曰。四希也。法教深妙。宣說六度不退法輪。   經。又舍利子(至)殊勝之法。   贊曰。五希也。供具殊妙。故有法樂。   經。又舍利子(至)殊勝之法。   贊曰。六希也。四大藏者無量攝事。內行滿故。外感四藏。法慧滿足。故豐財施。財少曰貪。全無曰窮。無婦曰鰥。無夫曰寡。無父母曰孤。無兄弟曰獨。無親旅者名曰無依。   經。又舍利子(至)殊勝之法。   贊曰。七希也。內見法身。外觀報佛。況化身利物。何求不至。故至心祈請。應念則來。感切希法。聞已而去。總十一佛。   經。又舍利子(至)殊勝之法。   贊曰。八希也。眾生劫盡。淨土常安。凡睹小室。聖知淨土。況能現化。不有天宮。但由內德周備外相莊嚴。小室尚八希棄。大國洹沙難有。濟八難。愍八部。斷八識。去八邪。顯八正道。得八解脫。所以希奇但現八種。   經。唯舍利子(至)獨覺法乎。   贊曰。第三結也。故現無二乘聞唯大法。   經。時舍利子(至)轉此女身。   贊曰。下第三問令轉女身。有三。一令女轉身。二轉舍利子。三還復本形。初中有五。一問。二答。三返問。四劫答。五正釋。此問也。鶖子下位不測上階。謂實女身。故問令轉。   經。天女答言(至)當何所轉。   贊曰。答也。十二年者。或十二因緣。寄言十二年。自居生死。求實女身。都不得故。或言菩薩十二住中。寄言十二年。發心已來。求實女人。了不可得。或親侍淨名。入此室中。十二年矣。不須寄說。不但化為女相。求實女人性。亦不可得。既無女人。當何所轉。問。前答居此如住解脫。都無年載。何故今言十二年乎。答。前依真理解脫而答。故答無時。今依修行及住生死之分限故。答十二年。不相違也。   經。唯舍利(至)為正問不。   贊曰。三返問也。顯已為女化而不真。   經。舍利子言(至)當何所轉。   贊曰。四卻答也。   經。天曰如是(至)不轉女身。   贊曰。五正釋也。一切有為。猶如幻化。女既非真。何所可轉而令轉耶。   經。即時天女(至)不轉女身。   贊曰。二轉舍利子。有三。一轉問。二答迷。三正釋。此轉問也。彼此轉摸復問鶖子。   經。時舍利子(至)轉生女身。   贊曰。答迷也。不知男滅女轉所因。   經。天女復言(至)亦當能轉。   贊曰。此正釋有三。一略例。二廣成。三引教。此初也。   經。如舍利子(至)而實非女。   贊曰。此廣成也。舉他顯自。化女非實。   經。世尊依此(至)非男非女。   贊曰。此引教也。相有男女。實無男女。事有男女。理實無故。言中一向。故名密意。   經。爾時天女(至)今何所在。   贊曰。三還復本形。有三。一復形發問。二依理為酬。三讚揚引教。此初也。   經。舍利子言(至)無在無變。   贊曰。依理為酬。女相已無。雲不在。元非實女何所變。又法性空。何者在。何者變。舊雲。無在無不在。無有實女昔在今不在。無無實女。何在不在。   經。天曰尊者(至)是真佛諸。   贊曰。讚揚引教。法性本空。何在何變。又無如彼相。立一切法。悉皆無在。新新生故。無實自性。雲何所變。舊雲。一切法亦無在無不在。無實性故。   經。時舍利子(至)當生何所。   贊曰。下第四問沒生何處。有四。一問。二答。三難。四通。此問也。不問所從。但問所往者。既言住此如住解脫。故不問從。唯問往也。   經。天女答言(至)我當生彼。   贊曰。二答也。佛之化人。當生之處。哉當生彼。   經。舍利子言(至)當所至處。   贊曰。三難也。化既非真。無沒無生。雲何今言當有生處。   經。天曰尊者(至)當生何所。   贊曰。空理義雲。勝義諦中。諸法有情。既無體性。當何所生。應理義雲。遍計所執法及有情。都無實體。當何所往。況我化現而得有生。   經。時舍利子(至)正等菩提。   贊曰。下第五問證果時節。有九。此初問也。汝於久近當得菩提。當如何等。   經。天女答言(至)久近亦爾。   贊曰。亦答也。如汝還成異生假者。身中復起異生有漏。如此久近。當得菩提。   經。舍利子言(至)異生之法。   贊曰。三返答也。無道理處所時位還成異生。   經。天曰尊者(至)證菩提者。   贊曰。四返成也。真如理為大菩提。故無住處。亦無時位可能證得及能證者。故般若雲。實無少法名為菩提。   經。舍利子言(至)已證當證。   贊曰。五引教難。現在現證。未來當證。過去已證。   經。天曰尊者(至)超過三世。   贊曰。六以理通。經言三世當得菩提。依世文字語言說有。非依勝義真如菩提可有三世而言證得。真如菩提過三世故。   經。又舍利子(至)阿羅漢耶。   贊曰。七又返問。欲令義明。故為此問。   經。舍利子言(至)得無所得。   贊曰。八答也。從來不得今時證得解脫也。從來謂得今無所得妄境也。證無學時。先不得者今得。先得者今不得。故名得無得。又言不得即有所得。若欲得者。即無所無所得。   經。天曰尊者(至)證無所證。   贊曰。九釋成也。菩提亦爾。從來不證今證真如也。無所證者今無所證所執也。所證或妄境也。   經。時無垢稱(至)永不退轉。   贊曰。此第三段無垢讚歎。初讚其德。後釋為女。所由此初也。有六德。一遇良緣。二得神通力。三得智慧。四願滿足。五得無生忍。六至不退地。   經。乘本願力(至)成熟有情。   贊曰。此釋為女所由。乘因本願。隨欲受生。故居此室。任物情宜。故現為女。◎◎   菩提分品   方方品等下之五品。利他勝行。次上一品。觀所化處。次下二品。真實義處。明自利行。初之一品。真實有為世俗事行。次後一品。真實無為出世理行。利他之後。必自利故。欲證其理。先修事故。菩提覺果。分者因義。得佛菩提之因位行。今此廣明。名菩提分。非唯三十七菩提分也。   經。時妙吉祥(至)到究竟趣。   贊曰。品段有三。初吉祥發問略明菩提之因。次無垢發問便明如來之種。後善現發問廣明菩提之業。能到佛趣。是菩提因。正修行故。能生因者。是如來種。談本性故。法父母等。是菩提業。果已滿故。無菩提因。佛果何以為證。無如來種。覺分如何得生。無父母等。佛果何相圓滿。故為三段。初為順因。次為建因。後明果德。未得菩提時。善不善法皆名佛性。故二皆因。善為報身因。不善為法身因。故勝鬘雲。有二種如來藏。空智煩惱亦名如來藏也。初中有四。一問。二答。三徵。四釋。此問也。諸佛法者。謂通因果。究竟所趣。即佛果中菩提涅槃。雲何能到得覺因也。非三十七菩提之分。彼共三乘。此不共故。   經。無垢稱言(至)到究竟趣。   贊曰。二答也。凡夫所歸。名之為趣。聖人所歸。非凡所趣。遊此非趣。名行非趣。或趣有二。所趣名趣。謂佛果法。能趣非趣。菩提分是。今修覺分能趣。故言行於非趣。行此非趣。能到究竟趣。舊雲行於非道。道者趣也。如五道等。   經。妙吉祥言(至)行於非趣。   贊曰。三徵也。   經。無垢稱言(至)煩惱塵垢。   贊曰。四釋有二。初釋。後結。釋中有三十三句。大文分二。初十九句。不同凡夫行。後有十四句。不同二乘行。然總分七。初六句依趣離惡行。次三句依根滅毒行。次十句依障修度行。次兩句依小修大行。次五句依惡修吾行。次四句依劣修勝行。後三句中修不住行。舊有三十一句。初唯有五句。末後唯二句故。初六句依趣離惡行中。初二句地獄。一句傍生。一句阿素洛。一句餓鬼。一句天趣。略無人趣及色界天。舊經亦有色界天者。錆也。此舉最勝難修處。故無人及色界諸天。菩薩常依二處化故。易而不論。此初二句。依地獄也。五無間者。謂殺父害母等五重逆業。此通三乘。若唯大乘。破塔寺等。無間生彼。既生彼已。受苦無間。故名無間。生五無間。必是極惡。多起恚惱忿恨毒心。菩薩生彼。利眾生故。無恚惱心。菩提分也。那洛迦者。此雲惡者。□落迦者。此雲苦器舊雲地獄。生苦器者。名為惡者。有情生彼。煩惱塵垢。必是極重。菩薩生彼。塵垢皆無。此除最下。所餘地獄。以下諸句。言行彼者。皆是菩薩隨類化生。示行惡處。示起惡法。而能於彼無所作。事菩提分也。一切準知。更不重釋。   經。雖復行於(至)傲慢故逸。   贊曰。旁生名黑闇。非天多自特。傲慢憍逸。菩薩皆離。   經。雖復行於(至)不樂趣向。   贊曰。焰魔者。此雲靜息。舊雲閻羅也。地下過五百由旬。有焰魔王國。其王或不退菩薩所作。或有情為之。凡處焰魔者。多不嚴勝因。菩薩生彼。能集福慧。得無色定寂靜解脫。多樂趣向彼定彼生。菩薩行彼。不樂定生。   經。雖復行於(至)而自調伏。   贊曰。第二有三句。依根滅毒行。貪於所欲多生染著。瞋於有情非情境中多生恚害。癡於一切黑暗無知不自調伏。菩薩雖行三不善根。而皆能滅此三毒性。   經。雖復示行(至)見大怖畏。   贊曰。第三有十句。依障修度行。此初二句。雖復慳貪。佈施財位。不顧身命。雖示犯戒。而立清涼十二杜多。少欲不多求。知足更不求。八大人覺等及戒四支小罪大怖。杜多者。除棄義。棄諸惡故。如聲聞地及別經說。八大人覺。如涅槃遺教。具戒四支。如抉擇分。   經。雖復示行(至)精進無智。   贊曰。雖示行瞋。安住慈悲。安忍無恚。雖行懈怠。修善無休。   經。雖復示行(至)波羅密多。   贊曰。雖示根亂。而常恬寂靜默住定。雖示惡慧。常達一切信所信境。至慧到彼岸。   經。雖復示行(至)濟度憍梁。   贊曰。諂曲詐偽令他歡喜。障方便善巧。菩薩雖示諂曲詐偽。而能修習方便善巧。亦今他喜。由憍慢故。多起密語。自恣陵他。起世耶願。障大妙願。菩薩示行憍慢耶願。而成濟度出世橋樑妙願。能為濟拔。能為橋樑。度有情故。如世願言無病長壽。菩薩亦隨而咒願之。意符出世。為世橋樑。   經。雖復示行(至)不隨他緣。   贊曰。雖起煩惱。而成勝力。性淨無染。雖示眾魔。證佛覺慧。不隨魔縛。隨他緣者。隨他緣縛。上十九句。不同凡夫行。後十四句。不同二乘行。二乘得有貪鈌根等諸惡劣故。曲分為七。其義分明。   經。雖復示行(至)成熟有情。   贊曰。第四有兩句。依小修大行。聲聞自利。不濟眾生。菩薩處之。為他說法。獨覺亦爾。無大慈悲。菩薩有之。成熟有情。   經。雖復現處(至)妙色嚴身。   贊曰。第五有五句。依惡修善行。雖處貧窮。而得珍寶之手。出之無盡。雖示缺根。而具相好。相有其惡。心實得善故。   經。雖復現處(至)福慧資糧。   贊曰。雖示現處卑賤家生。實生清淨法界佛家。種姓尊貴。修福慧因。   經。雖復現處(至)超諸死畏。   贊曰。雖現身處羸疲劣弱醜陋之形眾所憎惡。而得勝妙那羅延天身。那羅延天身。最為第一。眾所樂見。雖現老病。而能離此根本業惑。超生死中五種怖畏。   經。雖復現處(至)遠離之行。   贊曰。第六有四句。依劣修勝行。預流一來。尚有五劣。菩薩不爾。所餘皆通。無學有之。現作質易。而觀無常。不生貪著。息諸希求。雖處戲具。而出五欲淤泥之中。修遠離行。   經。雖復現處(至)度諸世間。   贊曰。口不道忠信之言為頑。心不測德義之理曰囂。雖現處此愚癡類中。而具才辨總持念慧。雖現耶道處外道等中。而以正道化度一切。   經。雖復現處(至)生死相續。   贊曰。第七有三句。中修不住行。此二不住生死涅槃。舊有二句。處生死能永斷。處涅槃能不住故。   經。雖復現處(至)相續無斷。   贊曰。此一不住因之與果。雖現得果。仍修因行。   經。唯妙吉祥(至)到究竟趣。   贊曰。第二結也。   經。時無垢稱(至)願為略說。   贊曰。自下第二無垢發問便明如來之種。有四。一問。二答。三徵。四釋。此問也。種者因。性者類。佛因體類。名如來種性。   經。妙吉祥言(至)是如來種性。   贊曰。二答有二。初別說。後結略。別說有二。初別陳。後類說。此別陳有四也。佛性之義。乃有多端。且涅槃雲。或有佛性。善根人有。闡提人無。或有佛性。闡提人有。善根人無。或有佛性。二人俱有。或有佛性。二人俱無。故涅槃雲。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一切善不善法。皆名佛性。此經亦言塵勞之輩為如來種性。種性有二。一無漏。二有漏。無漏有二。一無為性。勝鬘經雲。在纏名如來藏。出纏為法身。涅槃雲。師子吼者。是決定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二有因緣性。在纏名多聞熏習法爾種子。出纏名報身。楞伽經雲。阿梨耶識名空如來藏。具足無漏熏習法故。名不空如來藏。勝鬘依無為義。煩惱為能覆藏。真理為所覆藏。楞伽依有為義。阿賴耶識為能攝藏。種子名所攝藏。二種能藏。二種所藏。皆名如來藏。有漏有二。皆增上緣。一加行善者。隨順性。隨增長無漏種故。二餘不善者。違背性。違背障礙無漏法故。因斷於此。而得菩提。由此煩惱能覆真理。由現起此增功德故。名如來藏。由具二義。故此不善名如來藏。是故教雲。未得菩提持。菩提為煩惱。不覺故迷。後處苦故。既得菩提已。煩惱為菩提。不迷故覺。因斷彼緣得菩提故。偽身種性。即薩迦耶見所緣五蘊身也。有愛者。潤後有愛。由身見本。無明為因。有愛為因。三界生死。以為種性。三毒四倒。後隨之起。亦皆如是。   經。如是所有(至)是如來種性。   贊曰。此類說也。五蓋六處八耶十不善業道。並如前說。七識住者。一身異相異。如人欲界天及初靜慮。除劫初起想。謂苦樂不苦樂想。二身異想一。如梵眾天。謂劫初起。形貌既殊。同想梵王為眾生父。三身一想異。如第二靜慮。身貌不殊。樂捨交雜。四身一想一。謂第三靜慮。唯有樂想。故名想一。初靜慮中。由染污想。故言想一。第二靜慮。由二善想。故名想異。第三靜慮。由異熟想。故名想一。上四識住已。其下三無色。名別自成。五蘊四蘊。如其所應。是名識住。餘處損識。不立識住。惡趣重苦。第四靜慮。無想定天。非想地中。有滅盡定。能壞於識。令相續斷。故非識住。又有別解。如俱捨第八頌曰。身異及想異。身異同一想。翻此身想一。並無色下三。故識住有七。餘非有損壞。九惱事者。體皆即瞋。愛我怨家。憎我親友。及我己身。為三種。三世各三。此九能惱眾生之事。名九惱事。   經。以要言之(至)是如來種性。   贊曰。此結略也。不能具說。是故要言。一切煩惱惡不善法。皆名佛種。此前所說。偽身識住。是有滿果。不善業道。是有漏業。所餘一切。皆是煩惱。除善順因。略攝所餘生死法盡。   經。無垢稱言(至)作如是說。   贊曰。第三徵也。種者因義。能生了因。不善性乖。如何為種。故問此說何密意耶。言甚難了。   經。妙吉祥言(至)正等覺心。   贊曰。第四釋中有二。初廣釋。後讚嘆。初中有二。初釋。後結。釋中有三法。初喻高原花不生卑濕方能起。二喻空中不種植有處方生長。三喻依海有勝寶非海即無珍。初中有三。一法。二喻。三合。此法也。正性者諦理也。入者預也。生謂異生。離此異生。名為離生。位謂位次。預在諦理。離異生位。即預流等。非彼能發正等覺心。要住煩惱。方能發故。此文多說。未發心前二乘聖者。非諸二乘畢竟不發。又此多依猛利速疾超越發心。故說二乘不能發心。非二乘者不趣大也。法華三周授聲聞記。涅槃亦說須陀涅人八萬劫到。乃至辟支十千劫到。又雲所言到者。到阿耨菩提心。又雲我於一時。說一乘一道一行一緣。能為眾生。作大寂靜。永斷一切結縛愁苦苦及苦因。令一切眾生到於一有。我諸弟子。不解我意。作如是言。如來說一切眾生皆得佛道。乃至廣說。說須陀洹乃至阿羅漢。背不得佛道。皆不解我意。故知二乘亦有得者。如論廣說。故言不得一向為論。   經。譬如高原(至)此四種花。   贊曰。喻也。殟缽羅。青色也。缽持摩黃色也。拘母陀赤色。奔茶利白色也。此乃四色蓮花。   經。如是聲聞(至)諸佛法故。   贊曰。合也。二乘如原。不能生故。煩惱如泥。能生花故。由惑覆理。理顯道生。道如花故。煩惱礙智。斷之智生。智如花故。由起煩惱。利樂眾生。增長智慧。慧如花故。   經。又善男子(至)乃得生長。   贊曰。下第二喻。初喻。後法。此喻也。   經。如是聲開(至)諸佛法也。   贊曰。此法也。二乘如空。不可種植。以無我故。身見如地。能生善故。二乘證空。不能進修。為我出世。不濟度眾。不生能進修故。   經。又善男子(至)無價珍寶。   贊曰。下第三喻。初喻。後法。此喻也。   經。不入生死(至)一切智心。   贊曰。此法也。要入惑海。識之起之及斷之故。方發起大心。   經。是故當知(至)是如來種性。   贊曰。第二結也。   經。爾時尊者(至)是如來種性。   贊曰。二讚嘆也。有三。初讚標舉。次釋所由。後結成義。此初文也。善說總也。實。如。無異。三語別也。初中後三。前三譬喻。如次配之。或如次配煩惱業苦。或言不虛名實。言順義名如。更無別名無異。   經。所以者何(至)正等覺心。   贊曰。下釋所由。有二。初略。後廣。略中有二。初明不能。後明設能。此初也。相續者身。心身之中。煩惱種子。已斷憔敗。厭心不切。行心不猛。故不能也。   經。寧可成就(至)究竟解脫。   贊曰。此明設能。設。造無間業者。能。發心非二乘等。   經。所以者何(至)永無此能。   贊曰。下廣有二。初釋前。後喻顯。此釋前也。成就已下。廣上設能。我等以下。廣上不能。文意可解。法花會前。心猶未猛。不能自知。故自謙責。   經。如缺根士(至)諸佛妙法。   贊曰。此喻顯也。隨缺五根。於五境中。無能受用。諸阿羅漢。缺煩惱根。故於佛法。不志求也。   經。是故異生(至)終不能報。   贊曰。結成前義。初略。後廣。此略也。   經。所以者何(至)一切佛法。   贊曰。下廣結成。初廣異生報恩。後廣二乘不能。此初文也。異生能速疾猛利發心修行。頓證成辨佛法。二乘不能。故涅槃雲。須陀洹八萬劫到。乃至辟支十千劫到。今說速疾猛利損發。二乘不能。非全不能。又說。決定性不能。非不定性。又說。多分不能。非全不能。   經。聲聞獨覺(至)正等覺心。   贊曰。此廣二乘不能。義如前說。   經。爾時眾中(至)皆何所在。   贊曰。自下第三善現為問廣明菩提業。有二。初問。後答。此問也。   經。時無垢稱(至)思空勝義捨。   贊曰。下答。有四十二頌。分二。初四十頌正答前問。後二頌結勸發心。發答前問中。三十九頌別答。後一頌總答。三十九頌別答之中。分三。初十二頌。以出世法隨配世法。以答前問。次有上頌。以出世行隨配事世。以答前問。後有二十二頌。示隨世事。以答前問。雖事亦有親族之類。欲令有情欣德修行。故假德行。以配臣僚。或初明行。次明境。後明智。故下總答雲。如是無邊行及無邊所行無邊智圓滿以度諸眾生。初段分二。初三頌半。以出世法。隨配有情。後八頌半。以出世法。隨配非情。有情有五。一父母。二妻子。三僕使。四親友。五眷屬。或分為十。開父母妻子男女捨妓女別故。雖捨一種。亦是非情。理為本依。故此先說。從宗為論。總名有情。此初一頌有一。謂父母。第二頌有一。謂妻子。慧第六度無分別智。眾善根本。故名為母。第七方便度為父。後得智故。世間菩薩諸佛導師生。皆由此二智生故。舊雲智度為母。即第十度。非眾德本。如何為母。故知智度無分別智。非第十也。法樂為妻聞法喜樂。生善行故。慈悲為女。能柔知故。諦法為男。續果善故。由聞諦教。善法種生。紹三寶故。空理義雲。世俗諦中諸有所思。勝義諦空。以為其捨。一切菩薩之所歸故。應理義雲。諸所思空。真如勝義。以為其捨。如來家有。真如理也。問。佛地經說。法樂為食。何故此中說為妻也。答。據義名別。彼據任持。故名為食。此據能生。故名為妻。亦不相違。法花經言。慈悲心為室諸法空為坐。何故此中以空為捨。二各別故。有為及無為。勝劣捨別故。   經。煩惱為賤隸(至)四攝為伎女。   贊曰。此中有三。一僕俠。二親友。三眷屬。伎女亦入眷屬所攝。煩惱為賤隸。任意起滅故。覺分為親友。能成菩提故。能成佛因。皆名覺分。非三十七菩提分也。六度為眷屬。攝受萬行故。四攝為伎女。能生利樂故。   經。結集正法言(至)說除諸垢穢。   贊曰。下八頌半。以出世法。隨配非情。有十六。一奇樂。二園林。三花果。四池蓮。五車馬。六馳路。七嚴具。八衣鬘。九珍財。十床褥。十一飲食。十二沐浴。十三塗香。十四殄財。十五除然。十六建幢。此中有四。一法音為樂。悅心靈故。二總持為苑。攝持諸行故。大乘法為林。萬德滋茂故。三三十七覺品為花。當開果實故。解脫涅槃菩提智慧為果。因花有故。四八解脫為浴池。除貪十垢故。定水湛然漏者。八解脫池中。常有定水。不動搖故。池寬水狹。如理應思。七清淨花常彌布中。如蓮處池。浴池何為。除惑垢故。垢謂六垢。害恨惱諂誑憍。七清淨者。一戒淨。二心淨。三見淨。四度疑淨。五道非道智見淨。六行智見淨。七行斷智見淨。或總分三十三。此中有九。開林水花除垢故。   經。神通為象馬(至)迴向大菩提。   贊曰。此中有五。一神通為象馬。能運化故。大乘作車。能載利故。大乘之體。即二真智。故能載利。准法花中。後得智為一乘體。無分別智為白牛。二能調御菩提之心。馳於八道。八聖道也。三以三十二相而為嚴具。八十隨好而為綺間。莊嚴內德故。四慚悅為衣服。御眾惡故。勝意樂為鬘。瑩心首故。五正法為財。或七聖財。如前已說。或諸聖法。皆名為財。施諸眾生。曉示此法。以為方便。自無倒行。以為勝利。迴向菩提。而自受用。財有他自受用之德。故以正法而為喻也。或此有十二。開車御者綺好意鬘方便行行所迴向故。   經。四靜慮為床(至)建立菩提幢。   贊曰。此中有七。一四靜處為床。心恆安處故。無貪淨命。以為菌耨。三業恆以為近依故。菌者單文。褥如單文名為菌褥舊雲。從於淨命生。義稍難解。近藉身故。由念明記及智觀察。常自覺悟。恆在定中。故以靜慮而為床等。舊雲。多聞增智慧。因定增慧故。以為自覺音。將所問法。以為自覺之音聲故。更無別配。二既餐真如不死之法。無起滅故。還飲擇滅解脫之味。離諸苦故。舊解脫味說為漿。除煩惱熱渴故。三於八解脫池。浴妙淨心。令無染故。四於此心上。塗上品戒香。滅眾惡故。熏身心故。菩薩戒也。五殄滅煩惱賊。是故勇健更無勝者。六摧伏四怨七建菩提幢。無上菩提極高大故。由此喻幢。或此有十二開菌褥念智常定飲味勇健故。   經。雖實無起滅(至)利物無體倦。   贊曰。下有五頌。以出世行。隨配世事。以答前問。有六。一受生。二現土。三供養。四修業。五變現。六破惡。此中有四。一雖無生死。而故思於欲色受生。二能現佛土。明如日照生。三供養如來三事體空。一切無分別。兼攝供具亦體空故。四雖知佛國及有情空。修淨土業及利物業。曾無休息。亦無勞倦。   經。一切有情類(至)有表事皆成。   贊曰。此有二也。一有情色聲威儀等法。學四無畏十力菩薩。一剎那中皆能現起。二生死魔業。雖能覺知。而能示現。隨彼起轉。至究竟時。以慧方便。能還斷盡。初覺魔業而示起者。表後斷滅。故至究竟。以慧方便。皆能斷盡。名有表事皆能成辨。本心所期。今滿足故。舊雲。隨意皆能。現皆能現前而斷盡也。   經。或示現自身(至)照令知速滅。   贊曰。自下第三有二十二頌。示隨世事以答前問。有六。二頌示無常。一頌勸求佛。二頌遍知達。七頌除憂苦。三頌現善巧。七頌濟危。此初文也。如遊戲具而作幻術。示現病死。非真亦爾。有情多執世界為常。故現火起及老病身。令知速滅。   經。千俱胝有情(至)皆令趣菩提。   贊曰。此一頌勸令求佛。受彼諸供。勸趣菩提。   經。於諸禁咒術(至)而不隨諸見。   贊曰。此二頌遍知達。初頌知六藝至究竟以利樂。後頌隨諸道以出家而利生。雖隨出家。不隨彼見。斷染見故。   經。或作日月天(至)饒益諸有情。   贊曰。下七頌除憂苦。有四。此一頌為有情及物隨時而利濟。   經。能於疾疫劫(至)欣然無恚害。   贊曰。此三頌屬三災以救生。   經。能於大戰陳(至)勸發菩提心。   贊曰。此一頌勸怨因國以和好仍令發心。   經。諸佛土無量(至)利樂名本生。   贊曰。此二頌往惡道而救。難佛土地獄。故菩薩救他。亦示無邊。彼背正法。而行眾惡。故墮地獄。亦復無邊。悲速拔苦。慈與安樂。現為大魚。於鱗甲內。養諸小蟲。而令噉食。現為鹿王。救懷孕鹿。現為飛雉。救諸被燒諸有情類。如是往救利樂。此成佛已。名為本生。正是菩薩本生事故。   經。示受於諸欲(至)後令修佛智。   贊曰。此三頌現善巧。有二。初二頌現二善巧。一受欲境而修定。二擾亂惡魔令不得便。下重釋初受欲修定。第三頌。示為婬女。勸修佛智。合有三種之善巧也。   經。或為城邑宰宰(至)令趣大菩提。   贊曰。下有七頌。濟危。分六。此有二。一為尊能利下。初頌也。二現財乃施貧後頌也。   經。於諸憍慢者(至)令發菩提心。   贊曰。此有二。一有力除憍慢。二巧便斷恐怖。悸者性怖也。驚恐怯怖。善巧安慰。仍令發心。   經。現作五通仙(至)皆能善修學。   贊曰。此有二。一自現為仙。淨修梵行。勸眾生類。住戒忍慈。二見乏供侍。方便事之。隨彼種種。智慧方便。進諫勸修。愛樂正法。令於菩薩修行方便皆能隨學。   經。如是無邊行(至)度脫無邊眾。   贊曰。此一頌總答。一無邊行業。二無邊所行境。三無邊智。四以上三種度脫無邊眾。由以智證境。起無邊行。度脫眾生。   經。假令一切佛(至)都無有慧者。   贊曰。此二頌結勸發心。初頌結勝。故讚不窮。後頌勸之發心修學。上來略解文之意況。諸有智者。思之可知。不可以已未悟之心而反責於人也。新舊同異。一一應陳。恐厭繁文。故略而止。   不二法門品   菩提分品及此一品。真實義處。明自利門。前品真實有為世俗事行。此品真實無為出世理行。利他之行。必自利故。欲證其理。先修事故。二者差別之義。二與非二。俱名為二。一三四等。名非二故。花嚴等。以一為二。法自在等。以二為二。甚深覺等。以三為二。光幢等。以五為二。喜見等。以六為二。准執一等。故皆是二。此除分別及事差別。名不二故。借其二名。表二及非二。非由言二體唯詮二故。初有十六。菩薩以二為二。後有十五。以非二為二。文殊師利。以言心為二。無垢稱以有說為二。至下當知。空理義雲。空性無差。俗妄有異。今說真同性不同俗妄異。故言不二法。此空即門。緣此能生真空智故。談其真性。非二非不二。今遮妄二法。故言不二法。妄不生空智。真空方可生。遮彼非門。故非門強說門。此品廣明。名不二法門品。應理義雲。俗事及所執妄謂皆有異。真理非妄。成非妄異。今顯無相真如理唯是一。恐聞一定一。不說於一。但遮妄異。故言不二。不二之理。可軌可摸。故名為法。此能通生死無漏智解。立以門名。據實真如非不二。非法非二法。非門非不門。遮二故強名不二。遮非法故名法。遮非門故名門。此品廣明。名不二法門品。   經。時無垢稱(至)各隨樂說。   贊曰。品段有二。初明不二法門。後明利益。初中復二。初明說不二法門。後明入不二法門。無垢稱入不二法是。說中又二。初無垢稱問諸菩薩說不二法門。後諸菩薩問妙吉祥說不二法門。或三十一菩薩。以分別執為二。無分別理名不二。智會此理。名入不二。文殊以言說為二。離言法性名不二。智達此性。名入不二。無垢以假智言說俱名為二。諸法真如名為不二。正智證真。名入不二。故故成各別。初中復二。初問。後答。此問也。入者證也解也。證解真理。名入不二。各隨辨才。隨情樂說。   經。時眾會中(至)次第而說。   贊曰。下答有二。初略。後廣。此略也。   經。時有菩薩(至)不二法門。   贊曰。下廣。合有三十一箇菩薩。別答前問。一一答中。文皆有四。一標菩薩名。二陳二法。三明不二。四總結之。然空理義。並以俗妄有二。真空無二。應理義雲。皆以所執依他有二。圓成真如實無有二。此之二義。言勢遮執解文雖同。意況常別。恐厭文繁。更不別對。一一疏條。諸尋文者可具知也。生滅為二理名不二。證此無生正智名忍。初地已上。此忍證真如入不二。空理義雲。空無有二。應理義雲。理無事二。以生滅二。不說分別故。   經。復有菩薩(至)不二法門。   贊曰。我我所分別名二。無二理名不二。證此無二理名入不二。此下皆以理遮執二。故言不二。所以二中皆言分別。舊經都無分別之言。意存空理故。   經。復有菩薩(至)不二法門。   贊曰。有取者有著也。無取者無著也。有著無著分別為二。著有著。有所得。有所得故有增減。有增故有起作。有減故有息滅。若了證無著。即無所得。無所得故無增減。無增減。故無起作。無息滅。故於諸法中。無所執著。無執著心。達解此理。名入不二。   經。復有菩薩(至)不二法門。   贊曰。寂滅跡者即真理。理為智跡。智喻足。能履故。理為跡。所履故。   經。復有菩薩(至)不二法門。   贊曰。散動者心馳外境。思惟者攝念內緣。初了二無。則無作意。後住二無。都無作意。   經。復有菩薩(至)不二法門。   贊曰。一相者。空無我等共相之理。無相者。真如了知諸法無有共相。亦無自相。自相即別異相也。知此共自二有為相。一切都無。亦無真無相之體。知此有為及無為理。二智平等。名入不二。共相自相俱是有為。對彼無為。故名為二。   經。復有菩薩(至)不二法門。   贊曰。聲聞菩薩。二因緣心。性皆如幻。達二幻理。名入不二。   經。復有菩薩(至)二法門。   贊曰。善及不善。無所起作。此二有相及與無相。二俱平等。無善可取。無惡可捨。了知於此。名入不二。   經。復有菩薩(至)不二法門。   贊曰。有罪名縛。無罪名解。以金剛無漏之智。達無縛解。名入不二。   經。復有菩薩(至)二法門。   贊曰。有想者有漏想也。無想者無漏想也。或有漏生名有想。無漏生名無想。或有心想名有想。滅或無心想名無想。   經。復有菩薩(至)不二法門。   贊曰。遠離一切有為諸行。起於覺慧。即觀無為如空之智。極善清淨。或遠有為行。即無為覺慧如空之智。極善清淨。既都無執。亦無所遣。名入不二。   經。復有菩薩(至)不二法門。   贊曰。可毀可壞。故名世間。翻此名出世。了世間空。初既不入。後亦不出。以不入故。無隨生死流。舊雲溢者流溢之義。以不出故。亦無散滅。離於世間。境既如此。心亦不執。   經。復有菩薩(至)不二法門。   贊曰。知生死空。本無流轉。亦無涅槃。二境本空。分別便滅。   經。復有菩薩(至)則名無盡。   贊曰。此兩翻釋。初了都無有盡無盡。要究竟盡。乃名為盡。即煩惱等。究竟盡流。名為有盡既究竟盡。不復更得常可有盡。則名無盡。有有盡則無。無盡無便無體。即有有盡。有盡亦無體。故都無二。   經。又有盡者(至)不法門。   贊曰。此第二翻釋。前約相續以解無二此約剎那。或前約染法。此約淨法。一剎那法。暫等滅無。定無有盡即是無盡。一剎那中有盡無故。無盡亦無。了二本空。分別不起。名入不二。舊雲。若究竟盡者。更不可盡。故有盡者即是無盡。   經。復有菩薩(至)不二法門。   贊曰。我無我體。其性都無。不可論二。此二分別。名之為二。了二境空。其分別斷。智達此理。名入不二。   經。復有菩薩(至)不法門。   贊曰。了知無明本性空理。即是於明。執二為實。俱不可得。不可算計為有。超算計之路。觀此無二。名入不二。   經。復有菩薩(至)不二法門。   贊曰。上十六菩薩以兩為二。下十五菩薩以非二為二。或可總說。以二為二。五蘊為一。空為一故。下皆准知。空理義雲。世俗取蘊性即真空。空與蘊體。二種無別。取蘊現在即有真空。非蘊滅已方有空性。由此故言。即是色空。非色滅空。者此破二執。一執世俗色外別有真空。為破此故雲即是色空。色空無別。二執俗色滅方有真空。為破此故雲非色滅空。蘊現有時。已有空故。應理義雲。略有二解。一解。所執色即是空。色空無別體。非所執色滅方始有空。現色相時。性已空故。色既所執色。空亦即空無。二解。所執及依他色。並即真如空。空與真如。更無別體。亦非二色滅方有真如空。二色現時。真如有故。既無二別。名入不二。   經。復有菩薩(至)不二法門。   贊曰。四界者地水火風。空者。空理義雲。謂真空性。應理義者。所執即空無。真如是空性。准前取蘊與空二解。前中後際。去來今也。性皆無倒。即真理故。   經。復有菩薩(至)不二法門。   贊曰。眼色分別為二。乃至意法分別為二。根境對故。了知六二其性皆空。見眼空性。於色境上。便無三毒。乃至意法亦復如是。見已靜住。名入不二。   經。復有菩薩(至)不二法門。   贊曰。佈施為一。迴向一切智性為一。故名為二。一切智性。即真如理。是智體故。知佈施等即真如性。故名不二。   經。復有菩薩(至)不二法門。   贊曰。空觀我等為無。無相無願。緣無為有為為有。了知我空。都無有相。此無相中。亦無可願。此無願中。心意識三都不可起。所取無故。能取亦無。又不別於無願以生心小。空即無願故。楞伽經雲。藏識說名心。思量性名意。能了諸境相。是說名為識。如是於一空解脫門。具攝三種。能此通達。名入不二。成唯識雲。空無相願。於計所執依他圓成。或皆通緣。或次第別緣。此依通緣。故名不二。乃至於無願亦即空無相。皆准此知。   經。復有菩薩(至)不二法門。   贊曰。佛為先。法僧為後。三寶別體。分別為二。了佛尋法僧。三寶同體。皆無為相。與虛空等。無不在故。諸法亦爾。皆真如性。名為不二。同體三寶義如前說。   經。後有菩薩(至)不二法門。   贊曰。薩迦耶者。虛偽身也。滅者真理。偽身與如。分別為二。知偽身即滅。不起偽身見。故於偽身及滅二種。無總分別及別分別。證二真如究竟滅性。無所猜凝。無驚無懼。執有身見。乃有猜疑。亦有驚懼。   經。後有菩薩(至)不二法門。   贊曰。身語二色及意非色。分別為二。空理義雲。了三本空皆無造作無造作之相相之故。其相無二。身空即語空。語空即意空。意空即一切法空。若能隨入一切法空無造作相。名入不二。應理義雲。了三律儀本真如性皆無造作。身真如即語真如。語真如即意真如。意真如即一切法真如。能隨入此無作真如。名入不二。   經。復有菩薩(至)不法門。   贊曰。諸不善業。可毀可厭。名為罪行。欲界善業。可愛可樂。名為福行。色無色界諸善定心。住於一境。名不動行。散定二地。分別為二。無作相者。空理無作相即真空性。應理無作相性即真如。故此空中無三差別。   經。復有菩薩(至)不二法門。   贊曰。此等以一為二。一切二法者。一切分別差別之法。皆從我起。知我真實之理。即不起二。不起二故。即無能了。無能了故。即無所了。名入不二。無彼本來差別二故。   經。復有菩薩(至)不二法門。   贊曰。二法者。謂一切分別差別。有所得者。謂本見有相。若了本有所得。若成本來無所得。則無所起取捨本末二。既無取捨二。名入不二。   經。復有菩薩(至)不二法門。   贊曰。了本真理。則無明暗。明暗無二故。如滅定無心。無心漏明。無有漏暗。都無分別。故舉為喻。   經。復有菩薩(至)不二法門。   贊曰。了知生死涅槃本真理性無二。則無欣厭。究竟之理。生死無縛。涅槃非解。何所欣厭。   經。復有菩薩(至)不二法門。   贊曰。善住正道。耶道便滅不行。若見有邪道。可見有正道。邪道既不見行。正道如何得有。二境相既無二。能覺非有。無二覺故。名入不二。   經。復有菩薩(至)不二法門。   贊曰。虛謂有為事。實謂無為理。理諦可證。尚不見實。何況虛法不可為證而能見之。此真理性。非肉眼可見。唯慧眼能見。無分別智慧眼證時。於一切無分別故。無見無不見。名入不二。   經。如是會中(至)不二法門。   贊曰。下第二諸菩薩問妙吉祥說不二法門。初結前生後以為問。後隨問以為答。各別說已以上結前。同時發問已下生後以為問。客來小位。解釋已周。故問上賓。談彰大義。   經。時妙吉祥(至)猶名為二。   贊曰。此隨問以為答。初非前。後正述。此非前也。汝等雖遮二之分別名為不二。以有言說及帶分別。猶名為二。我今除言及絕分別。名為不二。故知二者分別差別。不是兩法。名為二也。   經。若諸菩薩(至)不二法門。   贊曰。此正述也。無言無說。無表彰。無指示。離言說之戲論。絕起心之分別。名為不二。以不可言不可分別之理。遮於言說分別。故名不二。   經。時妙吉祥(至)不二法門。   贊曰。上來明說方便因位外化利物不二法門。下明證入根本果位內證自利不二法門。初問。次入。後讚。此問也。   經。時無垢稱默然無說。   贊曰。此入也。正理幽玄。言蹄不測。縱以不言之言遣言。終非會於妙理。故默無說。以智冥真。名入不二最為深極。   經。妙吉祥言(至)說分別。   贊曰。此讚也。我說不二。以言遣言。汝入不二。以智冥真。會妙雖同。親疏杳隔。說契真者。真由證故。說為疏也。證契真者。離言說故。證為親也。   經。此諸菩薩(至)無生法忍。   贊曰。下第二段明利益也。創入初地。名悎不二。不二之理。即真如法。證會無生。亦初得也。或任運入不入八地也。相續無生。亦八地也。   說無垢稱經疏卷第五(末)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8 冊 No. 1782 說無垢稱經疏   說無垢稱經贊卷第六(本)   大慈恩寺沙門基撰   香臺品   方便品下八品。明二利行。此之一品。明二利果。令於果德愛樂希求。故此一品。明菩提處。或上八品。別明二利。此之一品。總明二利。香臺佛號。一佛果德寄一佛標勝。令下位以希求。標佛號以為品名。明二利以修習。佛身支顯。相類高臺。積香為之。利濟群物。故名香臺。此品廣明彼事。名香臺品。   經。時舍利子(至)當於何食。   贊曰。品段有五。初鶖子念食。二無垢訶止。三命使往求法。四得食而返。五時眾獲益。此初文也。佛制以時。非時勿食。食時既生。所以思惟。摩訶大也。薩埵有情也。簡前小位。言大有情。舊經唯雲菩薩當於何食。今亦有聲聞。   經。時無垢稱(至)而聞正法。   贊曰。下第二明無垢訶止。此訶也。隨順小乘八解脫除貪慾。大乘八解除定障故。又定障中貪為首故。八解脫觀。為除五境所有貪慾。仁今已住。貪慾水亡。財食有悕。染習猶在。勿以污心而聞正法。應除財食之欲。而生法食之願。又阿含經說。食有九種。謂段觸思識禪願念解脫及喜。應常專念捨初四食。應勤修常業欣後五種出世間食。故雲解脫仁者己住。勿以財食染污其心。財食即是段食攝故。   經。若欲食者(至)未曾有食。   贊曰。此止也。止今思。許當說。   經。時無垢稱(至)殊勝神通。   贊曰。下第三段命使往求。有四。初示有食之處。二選誰能往求。三化令傳此言。四使承威往請。初文有三。初總標起用。次別陳所示。後結成眾睹。此初文也。雖恆在定。順俗今入。若不現通。他終不見故也。   經。示諸菩薩(至)安穩住持。   贊曰。下別陳所示。有十四。此文有六。一令見者。菩薩聲聞。二處所。上方界念。三近遠。四十二殑伽沙等。四界名。一切妙香。一切國土皆香作故。五佛號。香臺。六起滅。現在住持。   經。彼世界中(至)一切周滿。   贊曰。此文有二。一總陳香氣最勝。由修五蘊因最勝故。彼國眾生宜得聞香氣而入道故 諸佛利樂事非一故。破世有情耽香味故。二顯樹出香周流普薰。   經。彼中無有(至)為其說法。   贊曰。此文有二。一眾唯大乘。二佛應說法。   經。彼世界中(至)無量佛土。   贊曰。此文有二。一眾事香成。二食香第一。離香味觸。三為食體香宜利益。香氣最勝。   經。時彼如來(至)及諸菩薩。   贊曰。此文亦二。一佛等方食。食必依此。利益機會故。二香嚴供養。顯佛福田。眾生修行法供養故。舊雲有諸天子皆號香嚴。此唯一名。本有異故。   經。時此大眾(至)如是等事。   贊曰。此結成眾睹。   經。時無垢稱(至)取妙香食。   贊曰。下第二選誰能往求。有四。一問眾。二默答。三重徵。四返責。此初文也。推眾不能。方施自化。欲顯讓以為德。故禮推於眾也。   經。以妙吉祥(至)鹹能默然。   贊曰。此默答也。默意有四。一食以侍賓。賓不可往。吉祥怪其問客。鹹使默然。二大士求法。不規財食。彼雖推問。此令默然。三顯諸菩薩於食無染。故鹹令默。彰此深堙C四彰無垢稱神通自在。示諸菩薩。令欣仰故。   經。時無垢稱(至)令其乃爾。   贊曰。此重徵也。菩薩利物。命進問安。談謔設座。座雖久設。談謔次施。故調吉祥何不威神加護諸德令其緘默乃爾無酬。   經。妙吉祥言(至)勿輕末學。   贊曰。此反責也。令默所由已如前辨。對眾徵弄。想非所宜。故今責之。勿輕末學。未學尚不可輕。先德如何輒鄙。事未可知。   經。時無垢稱(至)蔽於眾會。   贊曰。下第三他令傳此言。有二。初明神化。後使傳言。此神化也。問。何故請座。心念即來。今時請食。令化使往。答。食有隨來之者近客。故使化人。座無隨座之賓請座。不須使往。又神通化用不一權宜。何必濟命化人未必並須無信。   經。而告之曰(至)方共坐食。   贊曰。下使傳言有二。初示處。後傳言。此示處也。   經。汝往到彼(至)安樂住不。   贊曰。下傳言有四。一教軌儀。至彼頂禮。二命敬慰應作是言等。三請食。四所由。此初二文也。舊經但有傳言頂禮。無教化者至彼稽首。   經。遙心右繞(至)施作佛事。   贊曰。正明請食。   經。令此下劣(至)名稱普聞。   贊曰。請食所由有二。見食發心。名欣大慧。眾生利益。並揚佛德。名稱遠聞。由此二義。故令請食。   經。時化菩薩(至)香臺佛足。   贊曰。下第四使承威往請。有二。一見到彼國。二聞傳此言。此初也。   經。又聞其言(至)安樂住不。   贊曰。下聞傳此言。有三。初聞敬慰。二聞請食。三聞所由。此初也。   經。遙心各繞(至)施作佛事。   贊曰。請食也。   經。令此下劣(至)名稱普聞。   贊曰。聞所由也。   經。時彼上方(至)下劣欲樂。   贊曰。下第四大段得食而返。有六。一在彼未還。二得食而返。三眾聞皆集。四勸眾食之。五此問彼佛。六彼問此法。初中有四。一菩薩歎問。二彼佛具陳。三重請所由。四廣談勝德。讚歎可知。發問有三。一問東方。二問界所。三問下劣意樂。如文可知。   經。尋問最上(至)為說斯事。   贊曰。結成請答。   經。佛便告曰(至)宣揚正法。   贊曰。下彼佛具陳。有二。一陳釋迦。二陳無垢。此陳釋迦。出五濁世。為度下劣欲樂有情。宣揚正法。此答二問。一答界所。下劣等也。二答下劣意樂。五濁之世有情也。梵去索訶。此雲堪忍。堪能忍受諸苦事故。天授出血。善星掃跡。如是等也。   經。彼有菩薩(至)開示妙法。   贊曰。下陳無垢。有二。一陳己身。二陳遣信。此初也。   經。遣化菩薩(至)善根增進。   贊曰。此陳遣信。所以稱揚我及此土。令彼菩薩善根增故。即前所說當欣大慧。此答前問從何處來。   經。彼菩薩眾(至)無畏若斯。   贊曰。重請所由也。其無垢稱。道德何如。神通無畏如此可愛。若如也。斯此也。   經。彼佛告言(至)無量有情。   贊曰。此廣談德也。初地菩薩。為百百億國。二地。千百億。乃至十地。遍於十方一切佛國。頓令化往施作佛事。利樂有情。彼無垢稱。位德既高。故能若此。   經。於是最上(至)化菩薩手。   贊曰。下第二段得食而返。有七。一香臺與食。二菩薩請來。三彼佛許敕。四彼眾至此。五化座待之。六食香普薰。七眾聞驚悅。此初也。有一香器。能生眾香。盛滿香食。授化菩薩。佛力所加。盛食授與。顯佛慈悲欲為利益。自盛付之。或顯由佛。力。未必自盛。   經。時彼佛土(至)聽聞正法。   贊曰。二菩薩請來。請來至此。禮敬三寶。此請禮敬佛。及聞正法。舊文無法。   經。並欲瞻仰禮敬(至)加護聽許。   贊曰。此敬禮僧。陳請來意。願加聽許。   經。彼佛告曰(至)今正是時。   贊曰。三彼佛許敕。有二。初許。後敕。此許也。   經。汝等皆應(至)醉悶放逸。   贊曰。下敕有三。初敕攝香。次敕隱色。後敕於世界勿生劣想。或初為人。後為世界。故有敕之。初有二敕。此初文也。堪忍惡界。氣惡無香。乍聞香極。恐生醉悶。耽染愛著。既醉悶已。無所覺知。乃為放逸。不自策勵。   經。汝等皆應(至)心生愧恥。   贊曰。此敕隱色。彼大菩薩。相好嚴身色相第一。此小菩薩。隨劣惡生。外非勝相。顧己觀他。心生愧恥。故應隱色勿遣生慚。   經。汝等於彼(至)而作障礙。   贊曰。下敕於界勿生劣想。初標。後釋。此初也。妙香世界。珍寶香成。此土穢處。實為下劣。障礙有二。一於世界生下劣想。心生卑賤。不敬彼佛。不度彼生。自為障礙。二於世界生下劣想。心生卑劣。不為化度。與此眾生而作障礙。   經。所以者何(至)無有差別。   贊曰。此釋敕意。一切國土。無有實體。猶若虛空。或法性土。無相如空。何善何惡。佛為化生。隨樂示現。染淨無定。然佛所感報土。清淨無別。故知釋迦土穢。隨樂現之。本土清淨。與我無異。故於彼土勿生下劣。   經。時化菩薩(至)欻然而現。   贊曰。四彼眾至此。彼佛許來以赴淨名之意。無垢心念以利所宜之生。故雙承威神。欻然至此。   經。時無垢稱(至)皆坐其上。   贊曰。五化座待之。命進設座。待賓當機。故化為之。以安上客。   經。時化菩薩(至)香氣芬馥。   贊曰。六食香普薰。有三。初以食器授。二普薰世界。三由薰氣馥。如文可知。   經。廣嚴大城(至)身心踴悅。   贊曰。七眾聞驚悅也。   經。時化城中(至)無垢稱室。   贊曰。下第三段眾聞皆集。有二。初人王入室。後天神來儀。欲顯可尊。幽顯鹹萃。人王有三。一入。二歎。三禮。此入也。人聞香氣。近眾皆來。   經。見此室中(至)歎未曾有。   贊曰。二歎也。睹眾甚多。見座高廣。故生歡喜。歎未曾有。   經。禮諸菩薩(至)卻住一面。   贊曰。三禮也。菩薩聲聞。變身稱座。彼來既睹。故為敬禮。   經。時諸地神(至)無垢稱室。   贊曰。此天神來儀。有靈聞香。理應尋至。況諸威德聞已不來。色界諸天。雖無鼻識。聖根互用。聞香亦來。應依定聞。故皆來至。   經。時無垢稱(至)甘露味食。   贊曰。下第四段勸眾食之。有六。初勸皆食。二有念食少。三化者結之。四食已有餘。五食已安樂。六身出諸香。初文有二。初勸。後誡。此勸也。此食乃是香臺如來所施甘露。能消一切煩惱毒害。上妙味食。   經。如是食者(至)定不能消。   贊曰。此誡也。佛行大悲。薰擊身心。變起此食。本欲利樂諸有情故。勿以生死自利少分下劣之心而食此食。無大悲意。定不能消。誡生大意。   經。時眾會中(至)如是大眾。   贊曰。二者念食少也。   經。時化菩薩(至)無量福慧。   贊曰。三化者誥之。有二。初略誥。後廣顯。略誥有二。初標。後釋。此標也。此食乃是如來所設。勿以小福輕量不足。   經。所以者何(至)終無有盡。   贊曰。此釋也。海水有窮。食終無盡。佛力能置。故使然也。   經。假使無量(至)猶不能盡。   贊曰。下廣顯前義。有二。初標。後釋。此標也。設使大千一切有情。一一以手。握摶此食。量等妙高。經劫摶握。而欲食之。猶不能盡。   經。所以者何(至)終不能盡。   贊曰。下釋所由。戒定等五。如前已釋。食從此等無邊因生。果亦無量。佛食之餘。故諸有情經百千劫。食終不盡。   經。於是大眾(至)而尚有餘。   贊曰。食已有餘。乍觀食器。一力所。聖德所加眾食不盡。   經。時諸聲聞(至)之所住持。   贊曰。五食已安樂。初法。後喻。妙食所持。聖威所引。本為濟物。故身安樂。舉喻成言。食者此食者。譬如一切十方報土。安樂莊嚴世界菩薩安定之身。胎悅無惱。與彼同故。不但西方極樂世界。十方一切安樂世界。皆以為喻。   經。身諸毛孔(至)種種妙香。   贊曰。六身出諸香。食此食者。亦如十方妙香世界。眾妙香樹。常出妙香。晝夜無盡。不但上方妙香世界香樹為喻。十方一切妙香世界。皆所喻之。義無異故。   經。時無垢稱(至)雲何說法。   贊曰。下第五段此問彼佛。有二。初問。後答。此問也。即階小位。亦有不知。故試問言汝等知不。   經。彼諸菩薩(至)皆悉調伏。   贊曰。下答有二。初答不同。後釋利相。此初文也。不同此土依音聲起文詞說法。但以妙香。令其息惡。故雲調伏。   經。彼諸菩薩(至)菩薩功德。   贊曰。此釋利相。菩薩座樹。香氣皆流。彼聞妙香。即得勝定。定為根本。使能發慧。菩薩功德。因此而生。定能發生一切功德。故名一切德莊嚴定。   經。時彼上方(至)雲何說法。   贊曰。下第六段彼問此法。大文有六。一問化宜。二答化法。三彼讚歎。四述成。五問生淨土之因。六答得淨土之業。此問化宜也。   經。無垢稱言(至)而調化之。   贊曰。下答化法有三。初標答以言。次別顯言相。後釋言所由。此初也。夫行化者。皆為應宜。宜既難調。化須剛強。以言導利。初物可從。香味引之。彼使乖角。故以剛強之語。化彼難調之眾。   經。雲何名為(至)剛強語言。   贊曰。下別顯言相。有三。初問。次答。後結顯成。此問也。   經。謂為宣說(至)是諸根缺。   贊曰。下答有二。初四段。唯示惡因果令生厭斷。後有廿對。通示善惡令生欣厭。此初段有五句示惡果。無暇生者。八無暇處生也。無暇之義。如前已說。三惡趣中。應說處所形量若相命限。如餘處辨。恐繁不述。   經。此是身惡行(至)是意惡行果。   贊曰。此第二段有三句。示三業中惡因果也。三業體性。有表無表。諸支多少。界地寬狹。皆如別章。然通加行根本後起三種。輕重之業。皆此所攝。故惡十業道外別明三業。業道唯重。唯根本故。   經。此是斷生命(至)是欲邪行果。   贊曰。下第三段有十句。示十業道惡因果也。此身三惡。不與取者。舊雲偷盜。不但白劫竊盜方名此罪。今顯一切地物他心不與而強取之。皆此罪故。名不與取。欲邪行者。欲謂貪慾。顯究竟時皆貪慾故。要非自物。設是自物。非時非處非量非度。亦成業道。異此自物。便非業道。故名邪行。   經。此是虛誑語(至)是雜穢語果。   贊曰。此語四惡。心境相乖名虛。以令他解名誑。若言妄語生死實語。亦名妄語。體虛妄故。離間語者。舊名兩舌兩頭道舌。可名兩舌。五頭首舌。並名五舌。由此但應言離間語。出言離間他親好故。粗惡語者。舊雲惡口。此非口惡。是語惡故。發世猥言。粗鄙可惡。名粗惡語。雜穢語者。舊雲綺語。雜飾名綺。諸讚嘆詞。皆應綺語。今名雜穢。文詞綺雜。鄙猥名穢。諸讚歎詞。便無此過。   經。此是貪慾(至)是邪見果。   贊曰。意三惡也。此惡業果名名有四。一異熟果。為造下品十惡業道生餓鬼。中品生畜生。上品生那落迦。人天之果。並善業招。設有別報不善業果。不名異熟。由此但說三惡趣有。二等流果。謂從惡趣沒後生人中。由殺生故。短壽多病。不與取故。乏少財物。欲邪行故。妻不貞良。虛誑語故。多被誹謗。離間語故。親友乖離。粗惡語故。恆聞不如意聲。雜穢語故。言不威肅。由貪慾故。貪轉猛威。由嗔恚故。嗔轉猛盛。由邪見故。癡轉猛盛。諸邪見者癡增上故。三增上果。由殺生故。一切外事乏少光澤。不與取故。多遭霜雹。欲邪行故。多諸塵坌。虛誑語故。多諸臭穢。離間語故。高下險阻。粗惡語故。其地鹹鹵磽確穢惡。雜穢語故。時候乖變。貪慾故。果實鮮少。嗔恚故。果味辛苦。邪見故。果味辛苦或全無果。四士用果者。令相應俱有二法增長。或更無別體。即此三果五蘊假者之所感得。無多別相。所以不說。此等一一。皆如瑜伽第五十九六十。對法第七。及如經說。   經。此是慳吝(至)是愚癡果。   贊曰。下第四段有六句。示六蔽惡因果。亦有三果。准前應知。隨義別配。   經。此受所學(至)此非應作。   贊曰。下廿對。舊有九對。通諸善惡。令生欣厭。此有三對。受所學者。初所受戒。持別解脫者。受持戒。或初遮戒。後是性戒。或後是初時。初捨惡故。初是後時。領所受故。翻上二可知。此應作者。作持之戒。非應作者。止持之戒。或作犯之戒。   經。此是瑜伽(至)此非障礙。   贊曰。此有三對。瑜伽者。相應觀行義。永斷者。聖道棄之。障礙者。障聖道法。   經。此是犯罪(至)此是邪道。   贊曰。此有三對。出罪者。懺悔法。雜染者。染謂煩惱等。與染雜者諸有漏也。   經。此是善(至)此是過失。   贊曰。此有六對。順理益物名善。可毀可壞名世間。可厭可怖名罪。漏者煩惱。猶如漏捨。甚可厭惡。有此煩惱。故名有漏。為之言作。有所為作名為有為。加功而得此德。名為功德。翻上可知。   經。此是有苦(至)此是涅槃。   贊曰。此有五對。逼迫名苦。適悅名樂。惡法可厭。劣法可捨。囂繁名生死。翻上可知。   經。如是等法有無量門。   贊曰。此結類成。上來諸門。名無量義。恐繁不述。應如理思。餘土眾生。根利易化。見光明等。便能入道。此土不然。故須丁寧一一教示。   經。此土有情(至)令其調伏。   贊曰。下釋語言所以。有三。一法。二喻。三合。此法說也。   經。譬世如象馬(至)然後調伏。   贊曰。此喻說也。舊文兩喻。加楚毒者苦鞭捶等。   經。如是此土(至)趣入正法。   贊曰。此合說也。誨者示也。喻者曉也。苦切曉示。令其調伏趣入正位。   經。時彼上方(至)得未曾有。   贊曰。三彼讚歎有二。初得未曾。後興讚歎。此初也。   經。皆作是言(至)調伏攝益。   贊曰。下與讚歎。初歎如來。後歎菩薩。釋迦能也。是佛之姓。牟尼寂靜義。能寂默於生死諸惡。故雲能寂。釋迦姓也。瞿曇望也。此雲日炙。又名甘蔗。如人姓盧是鬼子盧。此盧可重。餘盧即非。若姓釋迦。是瞿曇釋迦。此釋迦可重。餘釋迦則非。說此本緣。如別章說。釋迦實德。嘆美不窮。現為劣生。故名隱覆。極惡眾生。故名下劣。無聖法財。故名貧匱。調伏斷惡。攝益與善。   經。是諸菩薩(至)難化有情。   贊曰。此歎菩薩。忍種種勞倦者。利眾生時。苦惱事也。勝希堅牢者。眾事惱亂不退敗也。過外道等名勝精進。世間難遇名希有。不可退屈名堅牢不可思議。策勵深也。大悲精進。為物起也。此精進言。通上諸義。一勝。二希。三堅牢。四不思議。五大悲精進。   經。無垢稱言(至)難化有情。   贊曰。四此述成有二。初述成。後嘆勝。此述成前讚嘆如來。   經。諸菩薩眾(至)無量有情。   贊曰。此述成前讚嘆菩薩。   經。大士當知(至)所得功德。   贊曰。下歎勝有三。一標勝。二顯勝。三結勝。此初也。此土修行諸菩薩行。忍苦精勤。攝益弘廣。所以一生修福。勝彼一切妙香世界百千大劫。彼界眾事。皆妙香成。故言一切。   經。所以者何(至)之所無有。   贊曰。下顯勝有二。初顯所由。後顯勝行。此初文也。由修十法。濟有苦眾生。勝餘佛土。餘佛土中無苦有情及煩惱等。亦無二乘。故一生修。勝餘多劫。   經。何等為十。   贊曰。下顯勝行。有三。初徵。次顯。後結。此徵也。   經。一以惠施(至)攝諸愚癡。   贊曰。此六到彼岸。除於六蔽。以拔苦生。餘佛土中。純行勝行。無六蔽故。   經。七以說除(至)樂小法者。   贊曰。四輪摧於八難。普攝有情。如前已說。餘土無八難故。以大乘法攝樂小者。餘土無小。故為殊勝。   經。九以種種(至)一切有情。   贊曰。餘土無有未種善根。一切皆是善根熟者。故此勝餘。餘土無有惡法有情。不須四攝。此行四攝。攝惡有情。故勝餘土。   經。是為十種修集善法。   贊曰。此結也。   經。此堪忍界(至)之所無有。   贊曰。此結勝也。   經。時彼佛土(至)生餘淨土。   贊曰。五問淨土之因也。此土菩薩。行前十法。住在地前。成熟幾法。不毀此法。無傷善行。或不毀善。無傷起惡。得住十地。後生淨土。若已住十地。任運生淨土。不假此問也。   經。無垢稱言(至)生餘淨土。   贊曰。六答得淨土之業。有三。一標。二顯。三結。此初也。   經。何等為八。   贊曰。下顯有二。初徵。後顯。此徵也。   經。一者菩薩(至)希望善報。   贊曰。下顯為八。見彼於已有恩。成已菩提故。非已於彼有益。不見大利故。況說三事空。有希善根。   經。二者菩薩(至)悉迴施與。   贊曰。大悲廣運。代彼受苦。大慈廣運。迴施善根。   經。三者菩薩(至)心無罣礙。   贊曰。怨親不二。平等濟拔。不為愛憎。心無障礙。罣者障故。   經。四者菩薩(至)敬愛如佛。   贊曰。憍謂醉逸。縱蕩身心。慢謂踞傲。自尊卑物。憍有七種。謂無病憍。少年憍。長壽憍。族性憍。色力憍。富貴憍。多聞憍。慢亦有七。一慢。謂於劣計已勝。或於勝計已等。二過慢。謂於勝計已等。及於等計已勝。三慢過慢。謂於勝計已勝。四我慢。謂恃我高舉。五增上慢。少得多得。六卑慢。多分勝已。謂已少分劣。七邪慢。已全無德。謂已有德。昔由內憍。於外生慢。故沈生死。今應除之。敬他如佛。   經。五者菩薩(至)無疑無謗。   贊曰。昔不聞法。設聞疑謗。故沈生死。今得聽聞。應斷疑謗。   經。六者菩薩(至)不生憍慢。   贊曰。昔妒他榮。憍慢自利。故沈生死。今於他利。應無嫉妒。自利不慢。   經。七者菩薩(至)不譏他犯。   贊曰。調伏自心。令離眾惡。以心如猿猴難可禁制。故應調伏。吾日三省尚為世仁。況常思過。不毀他非。非菩薩也。   經。八者菩薩(至)菩提分法。   贊曰。於惡不放逸。於善法常求。修菩提分。曾無懈癈。   經。堪忍世界(至)生餘淨土。   贊曰。結也。   經。其無垢稱(至)無生法忍。   贊曰。品第五段。時眾利益。未求趣者。皆同發心。已修行者。得無生忍。   菩薩行品   合十一品。正陳本宗分中有三。上來九品。明菩薩境。此之一品。明菩薩行。識境方起菩薩行故。菩薩之義。如上已釋。行者因業。菩薩所修成佛因業。此品廣明。名菩薩行品。   經。佛時猶在(至)皆現金色。   贊曰。品段有三。初未至菴園以現相。次至佛所以陳述。後菩薩讚請以歸還。初中復三。初未至現相。次阿難怪問。後世尊具告。此初也。其彼欲來。預現前相。一變廣博。增大行故。二變嚴淨。滅煩惱故。三變金色。顯成第一殊勝果故。   經。時阿難陀(至)皆現金色。   贊曰。阿難怪問。不識此相。問此由誰。   經。佛告具壽(至)現此前相。   贊曰。世尊具告。   經。時無垢稱(至)聽受妙法。   贊曰。下第二段至佛所以陳述。大文有四。初平章欲至。二到已歸禮。三世尊指詰。四聞香怪問。初中復二。初無垢平論。後吉祥答可。此初也。佛遣來問理合自辨。況加瞻仰而為聞法。應與大眾往佛所耶。   經。妙吉祥曰(至)可同行矣。   贊曰。此吉祥答可。眾生根就。佛悲廣運。故雲是時可同行矣。   經。時無垢稱(至)往詣佛所。   贊曰。第二到已歸禮。有三。初掌持往詣。次到已歸禮。後佛命就座。此初也。以神境通。令眾不起本座。並座置掌。持詣佛所。   經。到已置地(至)儼然而立。   贊曰。到已歸禮有三。初無垢歸禮。次菩薩歸初禮。後大眾歸禮。此初也。以眾置地。自禮世尊。繞已卻住。儼然而立。頂禮屈五輪以歸尊。右繞規六通而現化。七匝滅七隨眠。得七覺分。成七清淨。而佛得一切智地。得一無相。合掌表冥真境。儼然而立。蒙佛垂喻。   經。諸大菩薩(至)儼然而立。   贊曰。此菩薩歸禮。   經。諸大聲聞(至)儼然而立。   贊曰。此大眾歸禮。方申須敬。下座而歸。聞法將行。故皆儼然而立。   經。於是世尊(至)各復本座。   贊曰。下佛命就座。初命。後座。此命也。接來有禮。如法慰問。將悟聖道。令各復座。   經。時諸大眾(至)恭敬而坐。   贊曰。稟命不輕。各還本座。表將涅槃。所以先坐。坐必臥故。臥極涅槃。   經。爾時世尊(至)之所為乎。   贊曰。第三世尊指詰為四。一佛問。二彼答。三重徵。四彼述。此初文也。無垢大士。住解脫位。由此第一。名最勝智。任運能現。名為自在。妙用無礙。名神力為。   經。舍利子言唯然已見。   贊曰。二彼答也。   經。世尊復問汝起何想。   贊曰。三重徵。汝於此中。起何相解。   經。舍利子言起難思想。   贊曰。四彼述有二。初標。後釋。此標也。   經。我見大士(至)不能述歎。   贊曰。下釋難思。有二。初說無垢難思。故雲我見大士不可思議。後說神力難思。於其作用神力功德。不能以算而數。不能以思而思。惟亦思也不能以言而稱以心而量。皆是尋伺道故。由此四義。不能陳述而歎揚耳。舊雲非意所圖非度所測。人非意所圖。事非度所測。又度者根也人度下不測上故。   經。時阿難陀(至)為是誰香。   贊曰。第四聞香怪問。有四。初阿難驚疑難。二鶖子傍通。三問住久如。四歎陳佛事。初中有二。初阿難疑問。後世尊正答。此疑問也。   經。佛告之言(至)毛孔所出。   贊曰。此世尊答。   經。時舍利子(至)然出是香。   贊曰。二鶖子傍通。有三。初鶖子答。二阿難問。三鶖子述。此初也。阿難白佛。佛答菩薩毛孔所出。鶖子不問說已亦有遂自陳誠。   經。阿難陀曰(至)何緣而有。   贊曰。二阿難問。菩薩所出。乍可修成。汝等何緣復能流出。   經。舍利子言(至)供諸大眾。   贊曰。下鶖子述。初述食來所由。後述香馨所由。此初也。   經。其聞取有(至)皆出是香。   贊曰。此述香馨所由。   經。時阿難陀(至)當住久如。   贊曰。三問住久如。有四。一問香久近。二答盡食消。三問食消久近。四答食消時分。此初問也。香氣住身久近時即。猶如何等。   經。無垢稱言(至)其香猶住。   贊曰。二答盡食消也。香隨食質。食有香存。食起香氣。食消香滅。   經。阿難陀曰(至)當皆消滅。   贊曰。三問食消久近。   經。無垢稱言(至)而不為患。   贊曰。四答食消時分。有三。初總答。次別顯。後喻成。此初也。食之勢分。亦隨世食。七日七夜。住已方消。大悲神力。雖久未消。而不為患。不同世食雖經七日勢盡消化而有為患。此言七日。且隨世食。多分為論。非要定爾。或增或減有不定故。且如聲聞利根得果。有六十劫。菩薩發心證無生等。必一大阿僧祇。若得已方消。豈只七日得聲聞果。唯經七日證無生等。三生得果。不經七日由此故處。且隨世食。多分為論。   經。具壽當知(至)然後乃消。   贊曰。二別顯有三。初顯得聲聞。後顯得菩薩。聲聞有三。此從凡得見諦。具壽者。舊雲慧命。呼阿難陀為具壽也。世間有情。多愛於命。聞言長壽。誰不生歡。出家之人。多愛智慧聞言智慧。誰不生喜。亦如俗人之愛命也。由此舊經呼為慧命。壽者命也。具足世命。及具出世之智慧命。不可偏彰故。命雙呼。通言具壽。已發聲聞之心。未入見諦。食已要入。然後乃消。極速三生極遲六十劫。正性離生義如前釋。   經。未離欲者(至)然後乃消。   贊曰。此第二從見諦得離欲。得離欲者。不還果也。   經。未解脫者(至)然後乃消。   贊曰。此第三從有學得無學。心解脫者俱解脫阿羅漢果。得離諸欲定障解脫涅槃八解脫故。   經。諸有大乘(至)然後乃消。   贊曰。下顯得菩薩。有四。此從凡夫具菩薩性。要發大心。然後消化。義顯無性不得此食。不發心故。雖具世間有漏五根。此利出世。故彼不得。義顯此食至得部行獨覺。然後乃消類聲聞故多不逢佛。故不說之。類顯聲聞具種姓者得食發心然後乃消。此文中略。義類應有。   經。已發無上(至)然後乃消。   贊曰。二已發心。要得初地。無生初得。在初地故。三從初地要得八地。具足不退。在八地故。四從八地要至補處補處乃在一生繫故。亦應一生繫得此食已。成佛乃消。然為一生多居知足。此食不至一生之身。故略不說。或義應有。文略無之。   經。具壽當知(至)然後乃消。   贊曰。三喻成也。初喻。後合。此喻也。   經。食此食者(至)然後乃消。   贊曰。此合也。食如藥王。惑同眾毒。准此法喻。唯喻得道斷惑根本。不喻種姓創發心等。未斷惑故。或復此喻。通喻一切伏斷正斷。皆名除故。   經。阿難陀言(至)作諸佛事。   贊曰。下第四以歎陳佛事。有二。初阿難讚歎。後佛陳佛事。此初也。佛以利樂有情之事。故名佛事。   經。佛即告言(至)作諸佛事。   贊曰。下陳佛事。有三。初印談佛事。二例說所餘。三佛身同異。此初也。如是如是。印成前說。談其佛事。所致如此。   經。爾時佛復(至)作諸佛事。   贊曰。下例說所餘。有三。初牒無垢佛事。次顯所餘佛土。後結成勝益。此初也。   經。如是於餘(至)而作佛事。   贊曰。下顯所餘佛土。餘有十四餘種。分四。初之十種。別別悟入。次有二種。悟入三性。次有一種。因言悟道。後有一種。因寂證法。名為佛事。此初五種。由觀光明。或光所觸。眾苦皆除。思得智慧滅癡闇故。見菩提樹。思覺樹生。起四無量。蔭群生故。見諸菩薩。發心修行。希同類故。如念地藏。不念釋迦之類。見佛相好。發心欣樂。厭生死身。獲大果故。由見化人。根器方熟。知佛神用。起願樂故。   經。或有佛土(至)而作佛事。   贊曰。此有五種。由見衣服。起慚愧故。出見臥具。欣修四禪。起淨命故。由見飲食。思求覺漿解脫之味。欣法食故。由見園林。修習總持無漏法故。由見臺觀。欣淨土等諸妙處故。   經。或有佛土(至)而得調伏。   贊曰。下有二種悟入三性。為二。初別悟入二性。後一悟入依他。此入所執及知圓成。由觀虛空。都無性相。悟入所執生法二我體無亦爾。由此有情調伏斷執。悟二性無。達二空理。   經。或有佛土(至)而作佛事。   贊曰。此入依他。聞言宣說幻等十喻。非有似有。誑惑愚夫。因緣之事。便入依他。   經。或有佛土(至)而作佛事。   贊曰。此之一種。因言悟道。聞語宣說諸法真性。便知圓成。聞說俗相。便知依他。既知二諦。悟所執無。唯有境相。便知所執。名入三性。詮此三故。   經。或有佛土(至)而作佛事。   贊曰。此後一種。因寂悟法。由見佛土寂然漠然。無言惡。無說善。無所訶責。亦無讚歎。無所思惟。無推求諸法。亦無分別戲論諸法。無表彰。無指示。悟法性相本性寂漠。體離言路。過尋思境。或前因言。悟世俗諦。今因寂寞。悟勝義諦。   經。如是當知(至)亦無數量。   贊曰。下結成勝益。有四。初顯佛事眾多。二顯動止皆益。三明眾多所以。四勸示道理。此初也。以世界無量。佛土無邊。佛既無邊。利事無數。   經。以要言之(至)皆名佛事。   贊曰。此顯動止皆益。行住坐臥名威儀。或去或住名進止。緣領諸境名受用。凡所起作名施為。不獲廣說。且要言者。如是等類。一切皆令所化調伏調生長善伏制斷惡。是故一切皆名佛事。如問阿難當天雨不。知而問者。欲令餘人審諦事故。佛知尚問。況於我等。故皆佛事。   經。又諸世間(至)而作佛事。   贊曰。此明眾多所以。八萬四千法門者。賢劫經雲。時有菩薩。名曰喜王。宴坐思惟。過七日已。來謂佛所。自言世尊。行何三昧。速證法門。佛告喜王。有三昧名了諸法本際。菩薩行已。速入八萬四千法門。如從最勝光曜。乃至最後分佈佛體。有三百五十。於此一一。皆行六波羅蜜。成二千一百。如彼經中一一別說彼六度相。此復一一。對治貪嗔愚癡各增及三等分。此之四種。有情心行。成八千四百。如是一一。復各對治四大種中及六無義所生過失。如是合成八萬四千。六無義者。即六境也。不生義利。故名無利。由眾生機有八萬四千。所起之病亦八萬四千。所治之病既八萬四千。能對治行亦八萬四千。行既八萬四千。能詮法門亦八萬四千。眾生既為四魔所嬈。八萬四千煩惱所嬈。如來即以對治彼法。施作佛事。佛事者。本治惑病。應物機故。   經。汝今當知(至)一切佛法。   贊曰。四勸示道理。有四。初牒示悟入。二勸除順違。三令生信樂。四釋成前義。此初也。能知上法。名為悟入一切佛法。悟知佛法。本利生故。能詮所詮。能治所治。能生所生。不過如前所說法故。   經。若諸菩薩(至)不生憂恚。   贊曰。二勸除順違。見淨土之順已。勿生歡喜而起貪著。見穢土之違已。勿生憂惱而起嗔恚。淨之與穢。俱利樂故。   經。於諸佛所(至)歎未會有。   贊曰。三令生信樂也勿起下劣。當生上品信樂欲等。   經。諸佛世尊(至)差別佛土。   贊曰。釋成前義。十方諸佛。功德皆同。由得真如平等性故。又初地上得三平等。一佛。二菩薩。三一切有情。佛身功德均。菩薩二行均。眾生大悲均。空無實我均故。又得十種平等性故。一證得諸法增上喜愛。二違離異相非相。三領受一切緣起。四弘濟大慈。五無待大悲。六隨諸眾生所樂示現。七一切有情敬受所說。八世間寂靜皆同一味。九世間苦樂皆同一味。十修殖無量功德究竟。由證真如及三十平等。故佛功德一切平等。勿生憂喜貪嗔違順。但為眾生。現土淨穢。非法不平土有好惡。本同末異故。   經。汝今當知(至)都無差別。   贊曰。自下第三佛身同異。國土同異。便說身故。大文有二。初舉喻顯同異所由。後廣法說平等之相。初中有二。初喻。後法。此喻也。雖所依地勝劣不同。金銀淨穢。相有異故。而上虛空。都無差別。   經。如是當知(至)都無差別。   贊曰。應物現身。種種不同。合前所依地有勝劣。無礙智慧。究竟無盡。圓滿無缺。都無差別。合上虛空無盡亦無缺。福慧似彼。故以為喻。他受用身及變化身。為物現故。有種種異。自受用身。一切平等。由證真如等法身故。   經。汝今當知(至)悉皆平等。   贊曰。下廣法說平等之相。文有其四。初佛德平等。二名號平等。三讚歎深達。四阿難謙退。初復有二。初標。後顯。此標也。   經。所謂最上(至)不其佛法。   贊曰。下顯平等。最上者第一故。周圓者遍十方。無極者後無盡。此三句通下諸別句。一一皆通下諸句故。下別句中。初別明內德。次別明外德。後雙顯二德。此初有九。一形量色。二威光。三相好。四族性。五尊貴。六清淨五蘊。七諸力。八無畏。九不共佛法。此九皆最上周圓無極故。初五身等。後四德等。   經。大慈大悲(至)威儀所行。   贊曰。此別明外德。有七。一大慈。二大悲。三大喜。四大捨。五利益。六安樂。七威儀所行。四無量者。凡聖三乘。通有漏無漏。通假實想。唯觀欲色。不通無色。此言大者。唯聖非凡。唯大非小。唯無漏非有漏。唯實相觀非假想。通緣三界。唯佛所起。境大。行大。利樂大故。別標大名。利益攝善。安樂離惡。利益離苦。安樂與樂。如是等門。有十義別。如唯識疏。威儀者。行住坐臥利益方便。所行者。佛所行處。謂遊化境。   經。正行壽量(至)悉皆平等。   贊曰。下雙顯二德。有六。一正。行三業也。二壽量。隨眾生略無盡期故。三說法。四度脫。令離苦。五成就。令得離果。上明內身。六明淨土。如是一切悉皆平等。由謂往因。時分遇緣。精懃意樂。證真法性。三十平等。皆平等故。今得果時。內外二法。內身外土。一切無別。   經。以諸如來(至)名為佛陀。   贊曰。二名號平等也。以諸佛法最上周圓究竟無盡。無盡即無極。三義等故。其名亦同。一同名。三藐三佛陀。謂正等覺。初三者正也。藐者等也。又三正也。佛陀覺者也。應雲正覺者。等覺者正覺者。合名正等覺者。初正覺者。異凡夫。凡夫耶覺故。次等覺者。異二乘。二乘唯知生空無我。偏覺法故。後正覺者。簡異菩薩。菩薩雖正覺等覺。未正圓滿覺諸法故。兩正名同。合名正等覺。二同名達他揭多。此雲如來。涅槃經雲。如過去諸佛所行妙行三十七品十一空等。來至涅槃。故名如來。如他修行。如他證理。來證涅槃。故名如來。佛陀覺者。具一切智一切種智。能自開覺。亦能開覺一切有情。如睡夢覺。如蓮花開。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故名佛陀。佛有十號。但舉三者。正等覺智德也。覺諸法故。如來斷德也。斷諸煩惱。顯真理斷。故名斷德。佛陀恩德也。覺悟他故。又三最勝。所以偏彰。   經。汝今當知(至)亦不能盡。   贊曰。三讚歎深遠。有四。初略總顯說法難窮。次設指陳聽聞難盡。三顯諸佛萬能了說。四總結成德辨難思。此初也。   經。假使三千(至)亦不能盡。   贊曰。此設指陳聽聞難盡。念者明記。總持者聞文義持。多聞者廣聞三藏。久積聞故。   經。此正等覺(至)唯除諸佛。   贊曰。此顯諸佛方能了說。除佛非餘所能究竟說了三義。宣揚者言說也。抉擇者慧了也。   經。如是當知(至)不可思議。   贊曰。此總結成德辨難思。功德既無量。妙辨亦難思。菩提無量。故能抉擇。妙辨難思。故能宣說。   經。說是語已(至)多聞第一。   贊曰。四阿難謙退。初後佛止。此初也。於此三義。久聽不知。昔號多聞。今成少識。故今謙退。不敢福第一。   經。佛便告曰(至)非於菩薩。   贊曰。佛止有三。初會昔名多聞第一。次總止之不應高測。後校量勝劣。此初也。   經。汝今且止(至)無能測者。   贊曰。此總止之不應高測。結喻顯成不聽高測。文可知也。   經。汝等聲聞(至)亦不能及。   贊曰。此量勝劣。汝勿輒思菩薩所有一切境界。下測上位。根地人度悉有異故。其無垢稱。於一食前。請座設食屏室納賓。如上所陳。所現神力。二乘乃於百千劫作所不能及。解脫菩薩。既非餘境。不可校量。神通境故。   經。時彼上方(至)捨離是心。   贊曰。下品第三段菩薩讚請以歸還。有三。初讚悔請法。次佛為廣說。後歡喜供養讚德而還。初中有二。初讚悔。後請法。初中復二。初標。後釋。此初也。本在香城。見穢下想。今聞妙理。生悔愧後。本謂釋迦身卑土穢。生下劣想。謂下劣於妙香佛界。何知今者佛身內德。及實淨土。本來平等。為有情現。身土不同。故悔前心。而生後悔。   經。所以者何(至)示現佛土。   贊曰。此釋前標所悔愧事。佛境難思。為有情故。我時不測。故有悔心。如如有情者。有情意樂非唯一故。如是如是者。佛利樂事亦非一故。隨彼有情種種所樂。佛乃為現種種身土。我先不知。故生下劣。今知是已。故生悔愧。   經。唯然世尊(至)常念如來。   贊曰。此請法也。睹物思人。在俗常意。況聞妙法。不念如來。   經。說是語已(至)當勤修學。   贊曰。下佛為廣說有二。初總也。後別。此總也。解脫法者。即無為理。無漏諸法。離諸煩惱。名為解脫。門者教也。教能顯義。名之為門。   經。雲何名為有盡無盡。   贊曰。下別有三。初釋二義令不盡不住。次廣說二不盡不住。後結成二不盡不住勸勤修學。初復有三。初問。次顯。後勸令不盡不住。此初也。   經。言有盡者(至)無生滅法。   贊曰。此釋二相。盡有二義。一剎那盡滅。二後終盡滅。有為有盡。無為無之。   經。菩薩不應(至)住於無為。   贊曰。此勸彼令不盡有為不住無為。令不盡有。滅盡有為而更不起。以諸菩薩常修有為行。故名不應盡其有為。不究竟住無為涅槃。常殖生死化眾生故。此顯不盡涅槃之道。或離二邊。顯中道義。   經。雲何菩薩不盡有為。   贊曰。下廣說二不盡不住。有三。初別明不盡有為。次別明不住無為。後二相對雙辨二種。初中復三。初問。次答。後結。此問也。   經。謂諸菩薩(至)不捨大悲。   贊曰。次答有二。初明不盡之意。後明不盡之相。此初也。何故不盡滅有為。而更起作。以諸菩薩不棄慈悲。常於生死。化眾生故。不棄慈悲。通下諸句。由不棄二。故有下事。   經。曾所生起(至)而不暫忘。   贊曰。下明不盡之相。今有五十五句。舊經但有五十句。此初句也。於得一切智之心增上意樂。寶重勿忘。此等諸位。不應別配。但可總釋。或此諸行。皆唯十地。不棄慈悲。皆言大故。增上意樂。名曾生故。若在地前。其增上意。正在其位。不名曾故。由此故知唯說十地。   經。成就有情(至)終無厭足。   贊曰。此有四句。一利生無倦。二不棄攝事。三護持正法。四於善無厭。   經。常樂安立(至)而無怖畏。   贊曰。此有五句。一凡所修善常修迴向。二求法無懈。三演法不捲。捲謂捲縮。一向施故。不捲縮惜。四膽供諸佛。五生死不畏。上已十句。   經。雖遇興衰(至)能不耽染。   贊曰。此有五句。一八風不動。興衰不欣慼。二不輕末學。後可過己故。三己學敬愛。四於煩惱所雜一切有漏。能如理思。不隨增長。五於涅槃樂。能不耽染。   經。於己樂事(至)生善友想。   贊曰。此有五句。一己樂不著。二他樂不嫉。三不味諸禪。四雖淤三界五起四生。而行化導。如遊宮苑。甚生歡喜。不為厭離。五見求來者。生善友想。成我菩提之大業故。二十句已。   經。捨諸所有(至)不令究竟。   贊曰。此有五句。一好捨無吝。二於智迴向。三救護犯禁。四速滿諸度。重如父母。五於三十七品。如世翼從。助成聖道。不同二乘。修令究竟。   經。於諸善法(至)無礙大施。   贊曰。此有五句。一常勤修善。二樂嚴佛土。三欣讚佛土。四速成佛土。舊經此三合而為一。明佛土故。五為滿相好。修無礙施。三十句也。   經。為身語心(至)忿恨煩惱。   贊曰。此有二句。一持戒嚴三業。二堪忍固身心。舊雲意而有勇。   經。為令所修(至)般若刀杖。   贊曰。此有三句。一流轉滿所修。舊雲生死無數劫。文少意異。將新解之。然此句居前。前句居後。二聽法堅自心。三修慧害煩惱。般若如刀杖。禦害煩惱諸怨賊故。上六六度。   經。為欲荷(至)善巧化智。   贊曰。此有三句。一遍知三科荷有情智慧故。能度有情。知唯有法可能化度。故名荷擔。二精進降魔。魔謂四魔。此四即軍。或軍有十。如龍樹說。欲為汝初軍。憂愁為第二。飢渴第三軍。渴愛為第四。睡眠第五軍。怖畏為第六。疑悔第七軍。嗔恚為第八。利養虛稱九。自高蔑人十。如是等軍眾。厭沒出家人。我以禪智力。破汝等諸軍。得成於佛道度脫一切人。三離慢求於巧化道智。為護正法。不自貢高。善求利他之智。於佛正法。能為護持舊雲常求無念實相智慧。無所思念無漏正智。名為無念。非無心念。   經。為諸世間(至)一切世界。   贊曰。此有二句。一常有小欲不多求。知足不更求。修行八大人覺等故。欲令世間愛重自身受我化故。若性多求。得已更求。世便不重。不受自化。二雖順世間。世法不染。四十句已。   經。於諸威儀(至)正念總持。   贊曰。此有三句。一示現殺等。一切所作而守威儀。二發通起慧。利樂有情。三持所聞法。為起慧念。   經。發生諸根(至)常無權滯。   贊曰。此有二句。一發生諸根勝劣妙智。為斷疑惑。應根說故。二證無礙辨。演法無擁。   經。為受人天(至)四無量智。   贊曰。此有二句。一修十善。為受喜樂。二修四無量。開梵天路。生梵天者。修四無量。無量乃是梵天因路。令修無量。名開彼路。不必生於梵天處故。   經。為得諸佛(至)心無深滯。   贊曰。此有三句。一為得佛聲。勸他說法。隨喜他善。讚言善哉。二為得佛威儀。修靜三業。三為所修勝。於法無染。五十句已。   經。為善調御(至)勸眾生學。   贊曰。此有一句。勸學大乘調御菩薩。   經。為不失壞(至)種種大願。   贊曰。此有二句。一恆不放逸。功德不失。二常修妙願。善根增進。願所策故。   經。為欲莊嚴(至)善巧方便。   贊曰。此有二句。一修善根莊嚴佛土。二修善巧所修無盡。迴向佛智。故善無窮。不爾所修受果盡故。此五句已。舊經中。前佛土闕二。及闕此後三。故唯五十句。   經。諸善男子(至)不盡有為。   贊曰。此第三結。   經。雲何菩薩不住無為。   贊曰。下第二解不住無為。有三。初問。次答。後結。此問也。   經。謂諸菩薩(至)不樂作證。   贊曰。下答有二十一句。舊有十九句。亦通所修。不須別配凡聖位次。此有三句。行者緣覺。證者冥會。雖流此三。智不畢竟。專冥會三。不同二乘住彼三中。此中三境。皆取無為。不是畢竟證於無為。名為不住。   經。雖行無作(至)故意受生。   贊曰。此有三句。作謂造作。因緣和合之所作故。體即有為。雖行無為無作之法。不樂作證。雖觀有為後終滅盡無常真如。於善不厭。雖觀苦理。故意受生。利樂一切。大乘無常苦空無我理。如前聲聞品中已說。   經。雖樂觀察(至)厭患身心。   贊曰。此有四句。觀自身無我。不厭身故。不入涅槃。觀他無有情。化他無倦。雖觀涅槃。而不畢竟永入寂滅。化眾生故。雖觀真如遠離苦身。而得安樂。不厭身心。願安樂。不厭身心。願盡生死。度有情故。   經。雖樂觀察(至)利眾生事。   贊曰。此有二句。阿賴那者。雖具三藏。今取能執藏。無阿賴耶。是無能執藏義。雖無能執藏體。亦有能藏之法。即請白法藏大乘教也。經十德中。第八清淨。第九鮮白。清淨者。自性解脫故。其所說法。一剎那中亦無過失離三毒根。離諸繫縛。故性解脫。非有三毒而起說故。鮮白者。相續解脫故。非唯一念無其過失。相續說之亦離諸過。又前清淨法體離過。此中鮮白。能令學者身亦鮮白。雖觀生死永盡。無能執藏之體。不棄清白之教。以化眾生。雖觀無生之理。常行荷負利眾生事。   經。雖觀無漏(至)不捨大悲。   贊曰。此有三句。雖觀無漏無為。還順有漏流轉。行者運動起作之義。無行即無為。雖觀無行。常行利樂。雖觀內外無我之理。不捨大悲。拔有情苦。   經。雖觀無生(至)所修智慧。   贊曰。此有三句。雖因同二乘觀無生理。不隨二乘之正位。雖觀空寂。而不空寂所修福德。雖觀遠離。不遠智慧。   經。雖觀諸法(至)安立佛種。   贊曰。此有三句。雖觀有為無實之理。真如法性。常安住圓滿。思惟無惙。雖觀諸法無主真如。求自然智。精勤匪懈。有標幟者。諸有為也。如王以旗而為標幟。且諸有為。有能相所相。以能相四相為能標幟。一切所相諸有為法為所標幟。無為無此。名無標幟。雖觀此無為。而於了義教中。聽聞正法。安立佛種。以上諸句所言觀者。皆觀無為。所言而者皆是不住。   經。諸善男子(至)不住無為。   贊曰。第三結也。   經。又善男子(至)不盡有為。   贊曰。下第三段。以二相對雙辨二種。有十六對。舊經有四對。此有二對。修者為福。受勝生死。不住無為。修智資糧。拔眾生苦。求大菩提。故不盡有為。若住無為。盡於有為。便成二乘。永入寂滅。自利非他。是下文意。一切當知。若不住無為。不盡有為。不同二乘永入寂滅。能成二利。與樂無缺。不住無為。大悲利物。不盡有為。   經。利益安樂(至)不盡有為。   贊曰。此有二對。利生無替。不住無為。圓成佛法。不盡有為。成滿佛身。不住無為。得無畏等。不盡有為。   經。方便善巧(至)不盡有為。   贊曰。此有二對。善巧化生。不住無為。妙智常觀。不盡有為。修報化等佛土圓滿。不住無為。佛之報身常住無盡。不盡有為。   經。常作饒益(至)不盡有為。   贊曰。此有二對。常益有情。不住無為。受法無廢。不盡有為。善根無盡。不住無為。善根不壞。不盡有為。由善根力。持身功德。皆不斷壞。不盡有為。   經。為欲成滿(至)不盡有為。   贊曰。此有二對。成願利生。不住無為。不希永入於畢竟滅。不盡有為。圓意善淨進行利他。不住無為。上意神淨自利無盡。不盡有為。   經。恆常遊戲(至)不盡有為。   贊曰。此有二對。五通利物。不住無為。善圓佛智。善滿六通。究竟無盡。不盡有為。諸度自利圓滿。不住無為。本思利他未滿。不盡有為。   經。集法財寶(至)不盡有為。   贊曰。此有二對。法財無厭。不住無為。不樂二乘少法。唯示大乘廣法。不盡有為。誓願無退。恆度有情。不住無為。誓願圓滿。無休息故。不盡有為。   經。積集一切(至)不盡有為。   贊曰。此有二對。集妙法藥不息。不住無為。隨病授藥無休。不盡有為。知眾生病能外用故。不住無為。能息眾病永不休息。不盡有為。   經。諸善男子(至)精勤修學。   贊曰。此結成二不盡不住。   經。爾時一切(至)身心踴躍。   贊曰。自下第三歡喜供養讚德而還。有三。初聞法歡喜。次花香供養。後讚禮而還。此初也。聞法開發曾未悟者。勸勵已悟諸菩薩心。故大歡喜。身心踴躍。   經。以無量種(至)深沒於膝。   贊曰。此花香供養。有二。初供養三尊。後散遍世界。如文可知。有法之處。如佛塔廟。理須供養。況表佛土本所唯淨。亦表有情滅煩惱惡。故覆於地。足可修行法性等益。故深沒膝。   經。時諸菩薩(至)便往彼國。   贊曰。此讚禮而還。身業歸故頂禮。語業歸故稱讚。利益既周。故須還國。   說無垢稱經贊卷第六(本)   說無垢稱經贊卷第六(末)   觀如來品   合十一品。正陳本宗分中。分三。初九品明菩薩境。次上一品明菩薩行。此之一品。明菩薩果。修行當必成大果故。如來之名。已如前釋。觀者察。智見照察。名之為觀。恐修妙行者執有實如來。不解正觀二身差別。今教正觀。求證作佛。因無垢之來意。陳如來之妙體。此品廣明。名觀如來品。   經。爾時世尊(至)觀如來乎。   贊曰。佛身有二。一實。二權。由此二種。品段有二。初如來發問。明觀法身如來。或兼自受用身。證會一切智智下。明自受用身。俱實身故。後鶖子發問。因見無動佛事。明觀他受用身。兼顯釋迦居雜穢土是化身佛。俱權身故。下鶖子歎無垢稱言。乃能捨彼清淨佛土。而來樂此多雜穢土。故知無動是他受用。釋迦為化身。諸佛之身。不過實權。此觀如來。一切皆具。但以釋迦權化隨事因鑒。法報二身。理幽頗曉。寄此發問。明觀如來。非唯觀釋迦之化身也。佛地論雲。佛身有二。一法身。二生身。真如法身及自受用身。俱名法身。實功德法所集成故。他受用佛及化身佛。俱名生身。非實德故。由此科文。准彼為二。初文有二。初問。後答。此初也。牒先來意。為觀如來。汝於如來雲何觀耶。為觀權相。為觀實身。   經。無垢稱言(至)如是而觀。   贊曰。下答有三。初總標。次別釋。後結正。此初也。空理義雲。釋迦之身。權形世俗。有相可見。真佛之體。諸法性空。無形無相。都不可見。今觀真佛。故言我觀都無見也。般若經雲。若以色見我。以音聲尋我。彼生履耶路。不能當見我。故觀如來。都無所見。應理義雲。法身真理。無相無形。自受用身雖是五蘊。微細殊妙。十地菩薩。尚不能知。況餘下位。體充法界。亦不可以色心形相而可取之。亦都無見。故此總答如是而觀。舊雲。如自觀身實相。觀佛亦然。實相即真如。與新稍別。唯得作法身一解。   經。何以故(至)現在不住。   贊曰。下別釋也。空理義雲。下觀真身有二。初略釋。後廣釋。此略釋也。依俗化形。從於過去前際修來。往於未來後際化導。現在出世。住教眾生。可有所見。真諦無形。性本空故。都無三世來往現住。如何可見。故觀如來。都無所見。般若又雲。彼如來妙體即導師法身。彼體不可見。彼識不能識。應理義雲。下釋有二。初至蕭然解脫。明觀法身。後證會已下明觀自受用身。初中有二。初略。後廣。此略也。何故觀法身都無所見。非三世故。三世攝者可有見故。   經。所以何者(至)其性非識。   贊曰。空理義雲。下廣釋。觀真身。永離一切世俗眾相。雖有種種文句不同。意論真身離眾相也。雜蘊性空。然非一向。故觀蘊外。真性非識。應理義雲。下廣法身。文合有六。一離五蘊相。二異三有身。三順出世道。四遣法非法。五同真超俗。六離繫解脫。此初文也。五蘊真如。是佛法身。故觀蘊如非即五蘊。故般若雲。以色見我。音聲求我。是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加來妙體。即法身佛。體不可見。識不能知。然涅槃等雲。捨無常色。獲得常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者。是報身佛。故不相違。舊經雲。不觀色。不觀色如。不觀色性者。依空理義雲。聲謂有相。如謂空相。性謂因緣。色屬因緣。都無自性。依應理義雲。聲謂依他。如謂圓成。性謂所執。此三依詮。法身廢詮。故皆不觀。雖作此解。違新翻文。義可同也。   經。不住四界(至)遠離三垢。   贊曰。二異三有身。有六。一不住四界地水火風。非四成故。二同虛空界。無所罣礙。唯以虛空為譬喻故。三非內六處。起性自常故。舊曰。六入無積。非積六塵為自性故。四趣世六根路。正智所證故。五不雜三界。純無漏故。六遠離三垢。遠貪嗔癡。垢為自體故。   經。順三解脫(至)無障礙障。   贊曰。三順出世道。有三。一順三解脫。三解脫體。謂空無相無願。法身乃是妙智之境。順能緣之正智也。二隨明者。宿命天眼漏盡三智。斷三際愚。照洞三世。故名三明。至者到也。到三明者。謂菩提智佛之法身。隨順能到之三明也。此真如體。非是無漏慧明。而稱為明。慧真性故釋明義。非能到而稱到。體是所到。能到性故釋至義。三至一切法無障礙際。此真如性。到一切法。或智障品。無障無礙。極邊際故。   經。實際非際(至)其性俱離。   贊曰。四遣法非法。有四十七句。舊有二十九句。此有三句此中諸句。一向遮執。但是言說。但是分別。一切皆非法身本性。言說分別不稱理故。今為遮此。故言非也。且如初句。雖是實際。非是名言及分別際。二真如亦爾。非定真如。三故常無所住。亦非能緣智。故不相應。時等依等處等事等名相應故。亦俱離真如境與智也。   經。非因所生(至)非異能初。   贊曰。此有六句。一非因緣起。二非有無相。三非自他相。四非一異。五非所相。六非能相。因親唯因緣。緣疏餘三緣。所相者所表。能相者能表。此二皆有即離同異。一切皆非。舊雲。不一相空。不異相有也。不自相自相。不他相共相。非無相遣相也。非取相取相也。   經。非此岸(至)無住無去。   贊曰。此有九句。三去及來。合為一故。此岸謂生死。彼岸謂涅槃。中流謂煩惱。非俱者。非亦內外。非不俱者。非非內非非外也。舊雲。而化眾生觀於寂滅而不永滅雲而非眾生觀應寂滅。非永滅也。非是法身而能化也。不此彼體也。不以此彼者。不以此彼而可顯示。不可世智知。不可以分別心識。   經。無名無相(至)無少義可說。   贊曰。此有七句。名謂能詮。相謂所詮。不住色蘊有分身中。亦不離此。無少體可以指示。無少義理可為他說。   經。無施無慳(至)無慧無愚。   贊曰。此有六句。六度六蔽各各對故。   經。無諦無妄(至)非所取。   贊曰。此有八句。諦實妄虛也。一切語言施為造作。普皆斷惑。   經。非相(至)平等平等。   贊曰。此有六句。非相狀。非不相狀。非為作。非不為作。體無算數。離諸算數。體無障礙。前後相似平等。前如後前平等。後如前後平等。   經。同真實際(至)無覺不知。   贊曰。五同真超俗。初二句同真。下七句超俗。實際者。無分別智。無到所緣。法身同彼。法界者。諸功德法性。法身等彼義等體故。此二句同真。能稱者能說。所稱者所說。諸稱性者能所說性。量謂籌量。三義亦爾。   經。離諸繫縛蕭然解脫。   贊曰。六離繫解脫。不為物物。名法身也。   經。證會一切(至)周遍一切。   贊曰。下觀自受用身。合有十七句。初四句。明報身體。後十三句。離法執著。此初也。能緣正智。能證會此。而成一切智及一切種智。心境兩冥。理與神會。故言平等。獲得有情無二本性。本性真如無差別故。或此悲智。等緣有情無有二故。逮者及到。到一切法無差別性。即此心智佛之菩提自受用身。周遍一切。無所不在。等真如故。舊雲等諸智。得一切智智諸佛皆等。同眾生者。觀諸眾生無二。真性同故。   經。無罪無倦(至)無起無盡。   贊曰。下有十三句。離諸執著。此有七句。罪謂苦果可毀厭故。愆謂業惑甚過失故。濁謂三業依止外道顛倒見生。聖教對治不信混濁之所攝故。穢謂三業能污相續。依此發生如是障業。又損滅見所攝增惡清淨所立法義名穢。薩迦耶見所攝障真無我見義名濁。一切無礙。亦無執著。離三分別及七分別八分別等。無物之所作。無物之所生。此遮自然等作之與生。亦遮有實諸法作生。亦無虛實及實起盡。或復無趣生起。亦無諸起盡。   經。無曾無當(至)所不能說。   贊曰。此有六句。無實過未。故無曾當。無五怖。無漏染。八風不動。故無憂喜。已到究竟。故無欣厭。二三七等。分別不緣。唯智能證。言不可說。無言能證。性是依他。亦離諸著。   經。世尊如來(至)名為邪觀。   贊曰。此結正。此觀法報二種真身。名為正觀。權為真及邪觀故。   經。爾時舍利子(至)堪忍世界。   贊曰。下第二段鶖子發問。因見無動佛。修觀他受用身。兼顯釋迦居雜穢土。是化身佛。俱權身中有四。初鶖子發問。二如來廣答。三欣見妙喜。四鶖子讚揚。此初問也。不但鶖子未識來由。亦寄此徵。以彰他報。天女既言本性。問往不問所從。淨名既為物生。問來而不問往。   經。世尊告曰汝應問彼。   贊曰。下如來廣答。有三。初推答以顯理。後自答以彰事。舊雲。問維摩詰。無問佛文。下佛自陳。又無問處。極成乖角。初中有二。初推問。後問彼。此初也。鶖子問事從何處來。故佛自陳事跡而答。因今訪問。得悟深理。故推問也。   經。時舍利子(至)來生此土。   贊曰。下問彼有八。一正問。二返詰。三正答。四責徵。五正答。六引問。七印可。八陳正。此初也。   經。無垢稱言(至)可沒生乎。   贊曰。二返詰也。若應遍知。滅應作證。舉有漏無漏之異。正證理時。而為問也。   經。舍利子言(至)可沒生也。   贊曰。三正答也。正證入理。無少沒生。   經。無垢稱言(至)來生此土。   贊曰。四責徵有二。一責先徵。二更徵責。此初也。   經。又舍利子(至)而來生此。   贊曰。更徵責也。上以理窮理無沒生。下以事詰事無沒生。   經。舍利子言(至)有沒生也。   贊曰。五正答也。化既非真。故無生沒。   經。無垢稱言(至)如幻化耶。   贊曰。六引問。引教為問。以徵義宗。   經。舍利子言如是如是。   贊曰。七印可也。   經。無垢稱言(至)來生此土。   贊曰。八陳正。前以理等已無沒生。今以事齊何鬚髮問。有二。初直例。後顯示。此初也。   經。又舍利子(至)諸行續相。   贊曰。下顯示有二。初別解沒生之相。後正釋之。今言。沒者有為諸行死斷滅相。生生者諸行相續之相。體非常斷。似彼二相。故名沒生。   經。菩薩雖沒(至)惡法行相。   贊曰。此正釋之。雖示有沒。不斷善行。無斷相也。雖示有生。不續惡行。無常相也。此沒生無斷常相。   經。爾時世尊(至)來生此界。   贊曰。下自答以彰事。有三。初佛指告。次鶖子讚揚。後無垢問答。此初也。東方世界。名曰妙喜。種種莊嚴見生喜故。佛號阿□。此雲無動。八風不擾。四魔不侵。常安不變。故雲無動。為度眾生。此從彼生。   經。舍利子言(至)多雜穢處。   贊曰。此鶖子讚揚。彼他報土。故言清淨。此變化土。故言雜穢。   經。無垢稱曰(至)樂相雜住。   贊曰。下無垢稱問答。有五。此無垢問。   經。舍利子言(至)眾冥都息。   贊曰。二鶖子答。明生暗滅。故不樂雜。意顯菩薩實不樂與惡生同住。   經。無垢稱言(至)行瞻部州。   贊曰。三無垢問。為釋疑雲。若不樂雜。何故菩薩來生此耶。故為此問。   經。舍利子言(至)作照明故。   贊曰。四鶖子答。   經。無垢稱曰(至)煩惱暗耳。   贊曰。五無垢稱釋。文顯義易。故不重解。   經。爾時大眾(至)聲聞等眾。   贊曰。下第三段欣見妙喜。有七。一眾鹹希見。二佛命現之。三無垢思惟。四正起神力。五世尊問勸。六人天獲益。七事畢還處。此初有三。一希見土。二希見法主。三希見徒眾。如文可知。   經。佛知眾會(至)令所願滿。   贊曰。二佛命現。何故如來不現令見。命無垢現。欲顯居士助佛化者。尚示神通。況如來耶。又彼本土。令其自現。何假佛耶。又何簡自他。宜現便得。又欲顯菩薩皆生淨土。必有他受用身。知釋迦身為他權化。故令彼現。理亦無違。   經。時無垢稱(至)男女大小。   贊曰。三無垢思惟。有三。一思移世間器有情界。二思移出世佛利樂事。三思移大千示諸大眾。此初文也。王都已前妙喜器界。菩薩聲聞男女大小彼有情界。   經。乃至廣說(至)海會大眾。   贊曰。二思移出世佛利樂事。有二。一思移佛及大眾。二思移於佛事。此初有三。一移如來。二移覺樹。三移海眾。眾會無邊。猶如海故。   經。諸寶蓮華(至)作佛事者。   贊曰。下思移佛事。有二。一移華。二移階。此移華也。十方佛國。欲作佛事。先以蓮華。或寄或散。如說般若。隨其近遠。十方世界。皆寄蓮華。與釋迦佛。而作佛事。法華化佛。寄華亦爾。彼淨土中。有此蓮華。故今移取。   經。三道寶階(至)寶階而上。   贊曰。二移階道。釋迦寶階。天帝使作。無動寶階。從地湧出。釋迦騰空。往於助利。三月坐夏。為報母恩。未憂將歸。天帝使大力鬼神。為佛而作寶階。中道黃金。左道馬惱。右道水精。故名三道。彼土寶階。為令人天往來有為。故從地踴。亦不相違。天下人間。為見佛聞法。人上天處。為觀天帝宮城園苑。故須寶階。十方佛事。各不同故。彼雖淨土。亦現有彼輪圍山等。如極樂佛。亦有王城父母妻子魔王調達種種等故。   經。如是清淨(至)示諸大眾。   贊曰。三思移大千示諸大眾。下從水際。不取金風。留所依故。至色究竟。不取無色。無形器故。西方取華。以繩之貫。為髣嚴飾。持彼置手。相亦類之。   經。其無垢稱(至)入此界中。   贊曰。四正起佛力。有四。初正起神通。二有緣驚問。三無緣不違。四彼此無違。此初也。   經。彼土聲聞(至)救護我等。   贊曰。二有緣驚問。有二。初問。後答。此問也。得天眼者。方睹界移。故言善逝救我護我。   經。時無動佛(至)非我所能。   贊曰。是波佛答。顯此菩薩有大威神。方便推言非我所能。豈佛不能起此神力。由此經言為化眾生方便告也。   經。彼土初學(至)不知不見。   贊曰。三無緣不違。有二。初明不知。後明驚問。此初也。報淨土內。理無人天二初等眾。今諸菩薩。如來化作。故現不知。亦無過失。或淨土者。通有報化淨土。淨土中。有人天眾江海等器。何所相違。   經。聞是語已(至)當何所往。   贊曰。此明驚問。聞諸有緣菩薩發問無動垂告。聞此語已。為方驚問。佛既先告。後皆審知。故此無答。   經。妙喜國土(至)與本無異。   贊曰。四彼此無違。彼淨土相。不隨此減。亦不增長。此亦不由他鹹迫迮。二界相雜。見與本同。   經。爾時世尊(至)聲聞等耶。   贊曰。五世尊問勸。有四。一佛問。二眾答。三無垢施華。四如來重勸。此初也。   經。一切鹹言世尊已見。   贊曰。二眾答也。   經。時無垢稱(至)菩薩等。   贊曰。三無垢施華。神力化作種種華香。自作教他。令眾供養。彼菩薩等。顯大慈悲勸眾行故。此明無垢勸修。下明如來勸修。   經。於是世尊(至)諸菩薩行。   贊曰。四如來重勸。欲外成淨土。內身為菩薩。應學彼佛本菩薩行。即諸經言。度脫諸眾生。即生不動國。等一切勝行。   經。其無垢稱(至)所居佛土。   贊曰。六人天獲益。初人天發願。後佛記當生。如文可解。   經。時無垢稱(至)兩眾皆相見。   贊曰。七事畢還處。分離之時。彼此皆見。   經。爾時世尊(至)菩薩等不。   贊曰。下第四段鶖子讚揚。有二。初佛問彼。後彼答讚。此初也。知其已見而更間者。欲發其詞。令聲聞等同願讚故。   經。舍利子言(至)世尊已見。   贊曰。答讚有四。一答。二願。三欣。四讚。此答也。   經。願諸有情(至)如無垢稱。   贊曰。二願有三。一願諸眾生皆居淨土。二願成福慧似無動佛。三願獲神通如無垢稱。如文可知。   經。世尊我等(至)如是大士。   贊曰。三欣也。欣慶自已得植良緣。學彼勤修菩薩行故。   經。其諸有情(至)精進修行。   贊曰。四讚有十。一三慧俱能益。但聞此教。猶名大益。尚能畢竟永拔生死。何況六德。一信解。二受持。三讀。四誦。五說。六修。中邊論雲。謂書寫。供養。施他。聽。披讀。受持。正開演。諷誦。及思。修行。十法行者。獲福聚無量勝故。無盡故。由攝他不息。此總標中信解。即是思惟所攝。下文有二。供養書寫。並前為九。下隨喜者。或是施他十行皆足。   經。若諸有情(至)諸佛相續。   贊曰。下有九句。別顯經德。舊有六句。此有二句。一手得獲珍財。若手得。便獲法寶。能為大利。可珍重故。修行所攝。二信解紹佛種。若信解。便繼佛身。相續身也。信解即是信。及聞思慧為佛因。故名紹繼。   經。若諸有情(至)無上止法。   贊曰。此有二句。一讀誦為勝伴。若讀若誦。身為菩薩教為法佛。讀誦不離。名二為勝伴。二受持便攝正法。若有受持。便攝正法。攝者苞綜。受者領納。任持在心。恆無忘失。便為攝受無上正法。無上正法。體即大乘教理行果。   經。若有供養(至)一切智智。   贊曰。此有二句。一供學室有佛。學此法者。當持佛身。身中已有報化身因。所學即是法身如來。故能供養。學此法者。當知其室即有如來。二書寫攝福慧。若書寫供養此法。便為攝受福德智慧。此經能生福慧二故。   經。若有隨喜(至)不退轉位。   贊曰。此有二句。一隨喜設法施。有隨喜便為法施。此法能為眾生利益。故若隨喜。令得流行。不為障礙。便他修學。其隨喜者。便成法施。二演說近不退。為他說一四句頌。便近不退。一四句者。四句為一頌。說此經理四句周圓之處。名一四句頌。不退有四。一信。二位。三證。四行。如前已說。隨其所應。近此不退。   經。者善男子(至)已得授記。   贊曰。此有一句。思惟得授記。於此法門。一信。二解。三忍可。四領納。五愛樂。六觀察。即於菩提。已得授記。有此佛因。當得大果。雖無佛言。與記無別。故名已得。   法供養品   此一部中。合十四品。初之一品。說詮緣起分。次十一品。正陳本宗分。上已解訖。後之二品。讚授流通分中。分二。此之一品。讚歎流通。讚揚人法。令其修學。後屬累品。付授流通。付授彌勒。傳行末代。若不讚揚勝德。何以勸傳末世也。隨奉所須名供。育資身德曰養。此通財法。財為資身之什。法為長道之具。財為近世之須。順當時而有益。法為遠代之利。剋聖道而為資。今題此勝因。勸有情以信學。捨乎劣業。助法體而持修。此品具陳。名法供養品。   經。爾時天帝釋(至)解脫法門。   贊曰。品段有三。初天帝讚揚。二世尊印述。後具陳往事。勸發勝修。初中復四。初我獲希聞。二他資勝益。三敬養學者。四隨處勸說。此初也。往逢二聖。常聞妙法。今取勝境。實未曾聞。舊雲自在。神通事勝也。決定實相理勝也利他自利二為勝故。此為所詮。經是能詮。   經。如我解佛(至)如理修習。   贊曰。二他資勝益。有二。初設修劣業。已成法器。況修勝行。不成大益。後明修勝行之利益。劣行有六。一聽聞。二信解。思惟也。三受持。四讀。五誦。六為他說。尚為法器。修法安法之器宇也。上說聞思。雖為劣因。已為法器。何況精勤如理修者。依教奉行。第十法行。正成佛因。謂以修慧依教行故。   經。如是有情(至)善趣戾塗。   贊曰。下明修勝行之利益。如理修習者。總有七句。分為三對。或通前劣業。皆有此能。一閉惡開善路。二遇善離惡緣。三得智觀妙境。此初也。三惡趣者。險惡徑道。善能開閉。人天趣者。夷平塗路。善能開闢。或惡趣是惡果。險徑是惡因。善趣是善果。夷塗是善因。於此二道。善道塞故。   經。常見一切(至)暴惡魔軍。   贊曰。此三句。遇善離惡緣。初一句。遇善緣修妙行故。後二句。離惡緣當成七辨及十力故。   經。淨菩提道(至)所行之路。   贊曰。此二句。得智觀妙境。道者因也。由淨菩提之因。當安妙覺之智。因此履踐。觀佛所行境界妙路。   經。復言世尊(至)善女人等。   贊曰。三敬養學者。   經。世尊若有令無障難。   贊曰。四隨處勸說也。若有處所通此法門。我等為聞。共往彼處。未信此者。勸令生信。已信學者。護令無難。令其得證。或流通者。謂書寫等。   經。爾時世尊(至)微妙法門。   贊曰。自下第二世尊印述。有二。初印可前說。後述經勝益。此初也。於善不背。讚揚慶助。是名隨喜。舊雲吾助汝喜。彼非隨喜。義勢相背。   經。天帝當知(至)略說開示。   贊曰。下述經勝益。有二。初說勝故勝。後校量故勝。初中復二。初同宣勝法。後便成供養。此初也。菩提要抄不可虛廣而陳故。皆於此法門。略說開示。   經。是故若有(至)現在諸佛。   贊曰。便成供養也。宣三世佛無上菩提無相真理無上覺慧。今見隨順。則為法供養三世如來。如來之德。不過理慧二門攝故。此中有八。一聽聞。二信解。三受持。四讀。五誦。六為說。七書寫。八供養其施他修習。准此亦然。   經。又天帝釋(至)奉施供養。   贊曰。下校量故勝。有三。初校量為問。次天帝為答。後如來重成。校量有三。初現在校量。次成後校量。後正以為問。此初有三。初喻佛多少。次時節虔恭。後四事供養。西方人庶。多蒔甘蔗及竹葦麻稻。山林有。其木勁直。堅可擔。山生多稠密。如深山中。自作木林。故以為喻。如來滿果。稠滿亦然。經劫或餘。一身行恭敬。二意行尊重。三語行讚歎。四三業行承事。無所虧違。供具有三。一飲食。二臥具。三湯藥。所居唯一。謂房舍。以此上妙四事供養。能生安樂具。故名安樂供具取居。   經。於諸如來(至)嚴飾第一。   贊曰。次滅後校量。有二。初供舍利以起塔。後經時以供養。此初有三。初供舍利。次造塔量。後明莊飾。窣堵波者。先雲浮圖。音訛略也。此雲高顯。量闊四洲。上至梵世。上安表柱輪盤。傍設香華幡蓋。間以眾寶。供以伎樂。最為第一。   經。如是建立(至)讚歎供養。   贊曰。此經時供養。有三。初明時節。次明外供。後明內業。外供有十二。一華鬘。二曉香。三塗香。四末香。五衣服。六幡。七蓋。八寶幢。九燈輪。十眾珍。十一伎樂。十二種種。此各有三。一身供敬。二意尊重。三語讚歎。以此外十二事。經復時供養。燒香者。沈香之類可燒之香。塗香者。摩栴檀香以塗塔上。末香者。以香為末。散塔上故。   經。於意雲何(至)獲福多不。   贊曰。三正以為問。   經。天帝釋言(至)其福聚量。   贊曰。二入帝為答。   經。佛告天帝(至)甚多於彼。   贊曰。三如來重成。初標。次釋。後結。此初也。   經。所以者何(至)非以財物。   贊曰。此釋所由。佛無上智。從此有故。法身因顯。報身因生。經唯言生。舉報佛菩提故。唯法供名供。此法利事大故。非以財物。財物供佛及窣堵波。不顯法身。不生報佛。故學此經。獲福多彼。   經。天帝當知(至)其福甚多。   贊曰。此結也。果無上覺功德甚多。供此法因。其福不少。   經。爾時世尊(至)佛世尊。   贊曰。下第三段具陳往事勸發勝修。有三。初陳往事。次以古即今。後歎法先勸修勝益。初復有五。初佛在供養。二勸子令學。三月蓋思益。四藥王海示。五月蓋傳通。初文有七。一明時節。二標佛名。三陳界名。四彰劫名。五明佛壽。六二部僧數。七輪王供養。此初二文。劫有眾多。此說大劫。佛十號中。如來應正等覺。如前已釋。瑜伽八十三雲。明行圓滿。所謂三明。遮行行。行行皆悉圓滿。又清淨三業。現行正命。及四增上心。現法樂住。皆悉圓滿。前是行行。後是住行。密護根門。是遮行圓滿。此二能顯三種不護無忘失法。由不造過。世間靜慮。遮自苦行。善逝者。謂於長夜具一切種二利德故。此中意言。如世見人富貴成立。便言此人已去竟也。今佛至果。已好去竟。故言善逝。世間解者。謂一切種有情世間及器世間。皆善通達故。由善悟入有情世間。依前後際。宿住生死。依一切時。八萬四千行差別故。於器世間。謂東方等十方世界。無邊成壞。善了知故。又於世間諸法自性因緣愛味過患出離能趣行等。皆善知故。無上丈夫調御士者。智無等故。無過上故。於現法中。是大丈夫。多分調御。無量丈夫。最第一故。最尊勝故。天人師者。由彼天人解甚深義。勤修正行。有力能故。言佛陀者。謂畢竟斷一切煩惱等諸習氣。現正等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薄伽梵者。坦然安坐。得妙菩提座。任運摧滅一切魔軍。大勢力故。此中如來。是初總序。應正等覺。謂永解脫一切煩惱障及所知障故。於其別中。略有二種。所謂共德。及不共德。於共德中。且說解脫諸煩惱障及所知障。自餘明行圓滿等句。是不共德。細尋文義。亦可知也。雖涅槃經大般若等亦解十號。今且隨論。任情取捨。   經。彼佛世界(至)十二俱胝。   贊曰。此文有四。一陳界名。二彰劫名。三明佛壽。二十中劫。此以日月歲數為劫。故成二十。非增減等。違正理故。四顯僧數。三乘聖眾為弟子故。   經。時有輪王(至)能伏他軍。   贊曰。七輪王供養。有二。一明輪王。二明供養。此初也。七寶者。一象。二馬。三主兵臣。四主藏臣。五玉女。六珠。七輪寶。金輪王。七寶方具。故王四洲。此皆帝釋所有。輪王出世。從天來下。此七各各有別勝用。如正法唸經第二卷及彌勒成佛經疏廣說。   經。時王寶蓋(至)奉施供養。   贊曰。此明供養以財供也。   經。過五劫已(至)奉施供養。   贊曰。二勸子令學。有二。初勸。後從。此初勸也。   經。於是千子(至)皆曰菩哉。   贊曰。下從有二。一語從。二行從。此語從也。   經。一切協同(至)奉施供養。   贊曰。此行從也。父誡既重。語行皆從。協和也。無乖諍故。   經。時一王子(至)過於此不。   贊曰。三月蓋思益。有五。一思益。二空告。三尋問。四天答。五申請。此初也。我今殷重處世已無。更若有過。當修被法。   經。以佛神力(至)最為殊勝。   贊曰。二空告也。財供世事。未足可珍。法供出世。故為最勝。   經。即問雲何名法供養。   贊曰。三尋問也。   經。天答月蓋(至)廣說開示。   贊曰。四天答也。   經。王子月蓋(至)其相雲何。   贊曰。五申請中。卻住已上。正申請儀。白言已下。後正請申。   經。藥王如來(至)總持經王。   贊曰。四藥王誨示。有二。初明依教。多分地前行法供養。後明依行。多分十地行法供養。初中有三。初標。次顯。後結。顯中復二。初明所供養法。後於是經典樂聽聞下。正法供養。所供養中有二。初明經體。後明經用。此經體也。有二種經。一真實甚深。二相似甚深。空理義雲。初是勝義三無性空教。後是世俗三性有教。應理義雲。初是不空不有三性等教。後唯說空三無性教。此二種經。有十種義。一世離信受。二離可越度。修學究竟。三離見。四幽玄深遠。五細密微妙。六無雜染。七了義大乘。八非三七分別能知。九菩薩藏攝。非二乘教。十總持經王。苞含一切。若教若理皆悉周備。經之王故。舊文有七。   經。佛印所印(至)所應攝受。   贊曰。此明經用。有三十句。舊有二十五句。此中四句。一佛印所印。無相真如。名為佛印。餘證真如。猶未圓故。獨名佛印。教為理所印。故言佛印所印。舊雲陀羅尼印。總持性印所印。亦即真如無相理印。二能分別能開示四不退輪。三六到彼岸由斯而起。四善攝所攝所應攝受者。謂教所詮善妙道理。及教所益一切有情。舊雲。善分別義。即此二種。   經。菩提分法(至)甚深緣起。   贊曰。此有六句。一菩提分法行所隨行。隨教行於菩提分故。二七等覺支親能導發。謂教是覺支親所導引。親所發起。若七覺支。是教親導。親所發起。與菩提分。正所隨行。便無差別。舊雲眾經之上。由覺支引。故為上也。三能辨說能開示大慈大悲。四拔濟有情苦。引安樂與有情。或由說慈悲。故能拔苦。舊經無此。五遠離五見六十二見趣。及離四魔怨。六分別闡揚十二緣起。   經。辨內無我(至)無起相應。   贊曰。此有二句。一辨四處離我。內處至我。外處無有情。中間無壽命及養育者。並都畢竟無數取趣。此皆是我之別名也。二與性空無相無願無生起理相應。教順理故。   經。能引妙覺(至)稱歎供養。   贊曰。此有三句。一能引妙覺。妙覺佛也。二能轉法輪。由教能轉聖道輪故。三八部供養。   經。引道眾生(至)大法祀祠。   贊曰。此有二句。一引法供養一切勝田起十行故。二圓滿眾生一切祠祀。祠祀者法施會也。能滿法施之祠會故。舊經合此二為一。雲令入佛法藏。   經。一切聖賢(至)之所歸依。   贊曰。此有三句。一聖賢攝受。為極教故。二開發妙行。因教知故。三法義歸依。真實法與義。皆在此中。故名所歸。   經。最勝無礙(至)法嗢柁南。   贊曰。此有二句。一勝四無礙因斯而起。舊經無此。二辨法略集。梵雲嗢柁南。此雲略集。法嗢柁南。教略集也。四法略集者。一諸行無常。二有漏皆苦。三諸法無我。四涅槃寂靜。此如菩薩地及大般若勝天王說。若雲鄔柁南。此雲集施。即諸經中集義之偈。謂以偈頌。集諸義理。施諸學者。名為集施。今法略集。唯是長行。故不同也。或說四義略集生四略集之教。開之為二。   經。遣除一切(至)惡魔軍眾。   贊曰。此有四句。一除棄六蔽。舊但雲能救毀禁。唯是戒度所除之蔽。二驚怖外道惡見他倫執著。三開諸有情善法勢力。令生長故。四摧伏惡魔。舊經令此與外道同。   經。諸佛聖賢(至)諸佛共說。   贊曰。此有四句。一聖賢共歎。二除生死苦。顯涅槃樂。四諸佛共說。   經。於是經典(至)名法供養。   贊曰。上明所供養法。下明法供養。此有八行。一聽聞。二信解。三受持。四讀。五誦。此二並通利。六思惟。令理顯自心之中。施設安立。其義分別開示。此理明瞭現前。自作此已。七復為他說。八方便善巧。攝護正法。如教修行。名法供養。法門有十。如前已說。其書寫及施他二。皆為財供。故略不論。唯舉七行。信解即是思惟所攝。行此則是供養所收。此行雖八。體唯有七。舊經唯六。   經。復次月蓋(至)如法修行。   贊曰。下明依行多分十地行法供養。有三。一標。二顯。三結。顯中有十六句。舊有十三句。此有二句。一調伏三業離諸惡也。二如法修行修諸善也。舊經無此。合為一文。義亦得二。   經。隨順緣起(至)及無有情。   贊曰。此有三句。一隨觀緣起染淨順逆。而不同獨覺作證。故言隨順。或心順境而觀緣起。故名隨順。由此能離撥無因果之邪見也。二修無生忍。三悟入內身無我外無有情。   經。於諸因緣(至)無所攝受。   贊曰。此有二句。一於因緣義理既無違語。無諍故不起異論。二離我我所。無所攝受。攝受諸法。有所計著。由執二故。   經。依趣於義(至)見有所得。   贊曰。此說四依。有四句可知。如涅槃經廣配位次。亦如瑜伽第二帙說。義理可依。非文字故。智能決斷。非於識故。了義明顯。非密義故。法可軌摸。但緣於法。非依數取趣見之有所得。即使信也。   經。如其性相(至)滅阿賴耶。   贊曰。此有二句。一應理義雲。如依他起相圓成實性。而悟解之。空理義雲。隨諸世間。如其性相。解成無得。二悟入真如無所攝藏。滅阿賴耶。   經。息除無明(至)捨諸見趣。   贊曰。此有三句。一息十二緣起支。二息緣起果。除愁歎苦愛煩惱。此等皆從老死生故。是緣起果。三觀諸緣起相引無盡。離終盡故及常引發。曾不斷故。悲願有情。有此緣起。恆不捨離。而拔濟之。捨諸見趣。除於無因惡因等見。   經。如是名為上法供養。   贊曰。結也。依此修行。或十地所修勝果前行名上供也。前未正行。此正行故。   經。佛告天帝(至)得順法愆。   贊曰。五月蓋傳通。有四。一清傳通。二為授記。三出家獲果。四滅後行化。初中有三。一聞法獲益。二答施衣嚴。三正陳清。此初也。無生法忍。證在初地。順在地前抉擇忍位。今聞法故。獲得地前順法之忍。又依仁王經。五忍配位。一伏忍在地前。二信忍初二三地。三順忍四五六地。四無生忍七八九地。五寂滅忍十地佛地。今順忍創登四地。故舊經雲得柔順忍。二解任取。   經。即脫寶衣(至)藥王如來。   贊曰。二答施衣嚴。   經。白言世尊(至)修菩薩行。   贊曰。三正陳諸。我希滅後攝受正法。而行法供養。以護持正法。若不攝受法。便非法供養。亦非護持正法。故願佛垂哀施慈悲也。加威與力。濟神通也。一令無離。二令降魔。三令護法。四令修行。   經。樂上如來(至)能護正法誠。   贊曰。二為授記。見其因修。復發願請。觀因見果。故為之記。正法如城。行者如人居城中住。月蓋能護正法。言能護法城。   經。時彼王子(至)修諸善法。   贊曰。三出家獲果。有五句。此有二句。一歡喜出家。二精進修善。修涅槃遠離。名為非家。   經。勤修善故(至)無斷妙辨。   贊曰。此有三句。一得五通。二得總持。三得七辨。或六辨中無斷盡辨。並詑羅尼辨。舊文加一通菩薩道。   經。藥王如來(至)所轉法輪。   贊曰。四滅後行化。有二。初明行化時節。二明所化多少。此初也。十中劫者。亦是日月歲數之劫。非餘劫也。違正理故。   經。月蓋苾芻(至)令生天上。   贊曰。此明所化多少。有三。一令證大乘四不退位。二令於二乘心善調順。得阿羅漢果。佛地經初讚無學德。心調順故。三引無種姓令生天上初二有姓隨得三乘。後一無姓故生天上。   經。佛告天帝(至)寶焰如來。   贊曰。下第二段。以古即今。有三。一即輪王。二即千子。三即月蓋。此初也。   經。其王千子(至)餘在當來。   贊曰。以下古即今。此即千子。此中千子。且說一緣。更有別緣。如千佛因緣經並藥王藥上經。乃彌勒上生疏解第一迦洛迦忖陀佛。第二迦洛迦牟尼佛。第三迦葉波佛。第四釋迦牟尼佛。已出世訖。餘當來出世。劫數次第時位。一一皆如上生疏解。   經。彼時護法(至)即我身是。   贊曰。此即月蓋。顯親受持護此法故。行法供養。今得菩提。勸諸有情。亦應如我護持受學行法供養。   經。天帝當知(至)最為無上。   贊曰。下歎法先勸修勝益。有二。初歎。後勸。此歎也。最尊者。行高極故。最勝行者。過越故。最上者。行第一故。最妙者。行微善故。無上者。更無先故。或隨次第。初四最勝以飲食衣服臥具湯藥供養。無上一種。由前四勝。故體無上。又由法供養。能得無漏五蘊法身。謂戒定慧解脫解脫智見五蘊。如次配之。或得清淨法界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如次配之。故說五最。   經。是故天帝(至)無以財物。   贊曰。此勸也。諸佛菩薩。本心所為。欲令有情修習法行。當得出世。故法供養。勝於財養。故大般若勝天王會言。二人遠離王賊等。所不能侵大寶藏。百千大劫法歡聞。得聞不持不施等。大菩提心護正法。如教修行修供養。自利利他平等心。是則名真供養佛。於諸供養中。法供養為最。俗書尚雲。雖日殺三性之養。違於父母。猶為不孝。況出世乎。佛本不希財供養故。金剛經雲。日捨三恆之身。劣受持於四句。故以法供勝財無量。財生長感。如界為塵。此能滅惡。如日破暗。故非喻也。   囑累品   後之二品。讚授流通中。前法供養。讚歎流通。此之一品。付授流通。若不丁寧付授。或恐慢法不明。故鄭重付之。令生信學。以言付授名屬。重疊告之稱累。此品廣明。名囑累品。   經。爾時佛告(至)付屬於汝。   贊曰。品段有三。初付授丁寧。次問名持法。後時利既訖勸喜流通。初復有二。初付菩薩。自所行故。後付聲聞。令取捨故。初復有三。初付授彌勒。二菩薩請持。三天王權衛。初復有三。初如來付屬。次彌勒讚受。後世尊稱讚。初復有二。初以法付。後陳德失。初復有二。初付令行。後釋所以。初復有三。初總以法付。次明法勝妙。後令末代傳通。此初也。聖行海因所集之果。明體用大。以付於汝。   經。如是經典(至)之所加護。   贊曰。此明法勝妙。佛威所住。由此不滅。佛威加護。故無災橫。   經。汝於如來(至)無便隱滅。   贊曰。此令末代傳通。攝受者加護也。攝持領受。加護異名。   經。所以者何(至)無量勝利。   贊曰。上付令行。下釋所以。有二。初明二人損益。後以人法付屬。初復有二。初明有損。後明有益。此初也。此有二人。一雖未發大心。已種勝善根。二若已發大心。勝解廣大。即地前位。十三住中。地前諸心。名勝解行。故勝解大。地前凡夫。若不聞經。未發心者。不能發心。已發心者。不能進益。名退勝剎。   經。若彼得聞(至)歡喜頂受。   贊曰。此明聞法益也。舊雲發菩提心為一。樂大法第二故。信樂頂受。次第配之。然以應發應樂。解同新文。亦無過矣。   經。我今以彼(至)廣宣流布。   贊曰。此以人法付屬。付人令護念無障雖。聽聞是經。付法令行廣宣流布。   經。慈氏當知(至)菩薩相印。   贊曰。下陳德失。有三。初標。次顯。後釋。此初也。印有二種。一無相印。如前已釋。二者有相印。此是也。相者狀貌。印者決定。相狀決定。名為相印。此二教名印。印一菩薩故。   經。何等為二(至)悟入相印。   贊曰。此顯有二。初徵。後顯。此初也。一受綺詞理隨曲直。二於深法隨性相即所樂等。為相印體。入者證解。   經。若諸菩薩(至)久學菩薩。   贊曰。此釋有二。初文可知。受文不受理故。第二菩薩於無雜染無執著等。即是深法。於此無畏。聞已信解。乃至修行。由此便得出世淨信。名久字者。若不久學。畢竟不能信樂此故。   經。慧氏當知(至)甚深法忍。   贊曰。下陳失相。有二。次第明前二菩薩故。初又有三。初標。次顯。後結。此初也。法忍者。初地於諦教法所得智忍。由四緣故。初學菩薩。不得初地。   經。何等為四(至)從何而至。   贊曰。下顯有二。初徵。後顯。顯中分二。初二於法。後二於人。此初也。一於未聞能生二事。一驚怖疑。心不隨喜。故生違背。二設聞已。背處誹謗。對前輕毀。言非我昔所聞。從何處來。從無來由。以生謗毀。   經。三者見有(至)誹謗。   贊曰。此二於人。一見信此人。不樂親近。不樂恭敬。不樂禮拜。二於信此人。後時身輕慢。心增嫉。語對前毀辱。背處誹謗。舊經令四以為二門。法人同故。   經。由是四緣(至)甚深法忍。   贊曰。此結也。   經。慈氏當知(至)無生法忍。   贊曰。下文亦三。此初標也。無生法忍相續得者。在於八地。前說新學不得初地。此說有學不得八地。或亦不得初地。   經。何等為四(至)教受教誡。   贊曰。下顯有二。初徵。後顯。初二於人。後二於法。一輕新學。二於新學。不樂攝受以為子又。不樂告誨示其學處。不樂教授與其善法。不樂教誡敕勿造惡。由此二緣。令新學者無所進修。舊雲而不教誨。即第二也。   經。三者甚深(至)清淨法施。   贊曰。下二於法。廣大學處菩薩戒。甚深者。攝大乘說。菩薩行殺生等十業。而無有罪。生無量福。速證菩提等。廣大有四。一種種無量學處大。二無量福德大。三利生意樂大。四建立菩提大。皆如彼說。或甚深者。難測量故。廣大者。體用弘博故。一於此法不深敬重。雜敬而輕。二樂財施不樂法施。見現利樂。非後利故。舊經無後二。亦無結文。   經。由是四緣(至)無生法忍。   贊曰。此結也。   經。慈氏菩薩(至)甚為微妙。   贊曰。自下第二彌勒讚受。有三。初讚。次受。後結。此讚也。希有者難聞。微妙者難入。   經。如佛所示(至)究竟遠離。   贊曰。下受有二。初受德失相。後受前付屬。此初也。所說新文。菩薩過失。謙虛讓德。不敢自受。雲是過失我當遠離。顯自居因。未至果位。至果可盡。故言當離。   經。如來所有(至)令不隱滅。   贊曰。下受前付屬。有二。初受法。後受人。此初也。護此大法。令不沒故。有人流通。法便行故。   經。若未來世(至)廣為他說。   贊曰。此受付人。有求大乘真法器者。我令手得如是經典。及與念力。令於此經受持。乃至廣為他說。故今乎得信解廣說。皆是彌勒與念力也。   經。世尊後世(至)住持加護。   贊曰。此結。成前受及與力。   經。世尊告曰(至)如是正法。   贊曰。此文第三世尊稱讚。三業不背。名為隨喜。攝受領納。權護住持。極善妙也。   經。爾時會中(至)廣宣流布。   贊曰。第二大段菩薩請持。有二。初護法。後護人。此初也。佛在威神自能加護。故滅度後。我當護持。此方任運護持。他界亦來擁衛。   經。若善男子(至)令無障礙。   贊曰。此護人也。一與念力。令記法不忘。二令無障礙廣演流布。   經。時此眾中(至)此法門者。   贊曰。第三大段天王擁護。有二。初明擁護。後明近遠。此初也。一護法。二護人。法門者法者假者故。   經。於四方面(至)得其便者。   贊曰。此明近遠。踰繕那者。舊雲由旬。准俱捨論。五百弓為一俱慮捨。二里也。八俱慮捨一踰繕那。十六里也。古有相傳。或以四十里。為一踰繕那。此亦無失。百由旬內。令其安隱。天魔外道災障衰厄不能為障。亦無惡人伺得其便。除業決定。   經。爾時世尊(至)令其流布。   贊曰。上付囑菩薩。兼法界兼人。下付聲聞。非人。唯法。有二。一付。二受。此初也。   經。阿難陀曰(至)如是法門。   贊曰。二受也。   經。世尊如是(至)我雲何持。   贊曰。下品第二段問名持法。有二。一問。二告。此問也。一問名字。二問持法。   經。世尊告曰(至)應如是持。   贊曰。此告也。總告一名而受。即是持法。不可思議者。超言情之量也。自在者。任運也。神變者。通果妙用。轉換無方。無而欻有也。解脫者。無漏定果。解脫定障。故名解脫。或復定果。名自在神變。真如離繫。名為解脫。法門者。能詮教也。教法能顯所詮義也。應如是持。勸其修學令領受也。   經。時薄伽梵(至)信受奉行。   贊曰。品第三段。勝利既訖。歡喜流通。道從無悔。離憂苦起。所以歡喜。順而心淨。顧而在情。依而傳習。故言信受奉而行之。   說無垢稱經贊卷第六   基以鹹享三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曾不披讀古德章疏。遂被并州大原縣平等寺諸德迫講舊經。乃同講次。製作此文。以贊玄旨。夜制朝講。隨時遂怠。曾未覆問。又以五年七月。遊至幽明蘇地。更講舊經。方得重覽。文雖疏而義蜜。詞雖淺而理深。但以時序匆迫。不果周委言。今經文不同之處。略並敘之。諸德幸留心而覽也。   保安二年閏五月興福寺陽信披讀終   了碩師遊京師得知足坊清慶本或全備或殘闕予所寫者是也更對校原本間以已見正其誤寫至疑者闕焉得善本者正之幸而已。    享保辛亥年八月二十四日          緣山羽由翼 真 徵   此書先年馳他筆雖已繕寫之而未曾拜讀此歲三月以來積聚稍間是以謹拜覽烏焉魯魚是圓展轉傳寫。   茲時天保第七丙申四月朔日依自珍師之命書寫之畢。           湖中沙門 覺 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