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693 人本欲生經註   No. 1693 [cf. No. 14]   人本欲生經序   人本欲生經者。照於十二因緣而成四諦也本癡也。欲愛也。生生死也。略舉十二之三以為因也。人在生死。莫不浪滯於三世飄縈於九止稠繆八縛者也。十二因緣於九止。則第一人亦天也。四諦所鑒鑒乎九止。八解所正正於八邪。邪正。則無往而不恬。止鑒。則無往而不愉。無往而不愉。故能洞照傍通。無往而不恬故能神變應會。神變應會。則不疾而速。洞照傍通。則不言而化。不言而化。故無棄人。不疾而速。故無遺物。物之不遺人之不棄。斯禪智之由也。故經曰。道從禪智得近泥洹。豈虛也哉。誠近歸之也。斯經似安世高譯。為晉言也。言古文悉義妙理婉。睹其幽堂之美闕庭之富者或寡矣。安每攬其文欲罷不能。所樂而玩者三觀之妙也。所思而在者想滅之辭也。敢以餘暇為之撮注。其義同而文別者。無所加訓焉。   佛說人本欲生經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   聞如是一時佛在拘類國行拘類國法治處 阿難記所聞聖教土也。法治處王城也。   是時賢者阿難獨閑處傾猗念如是意生未曾有是意是微妙本生死亦微妙中微妙但為分明易現 現當為見也。是意微妙本句倒。   便賢者阿難夜已竟起到佛已到為佛足下禮已訖一處止已止一處賢者阿難白佛如是我為獨閑處傾猗念如是意生未曾有是意是微妙本 本癡也。解癡者四諦之所照也。   生死亦微妙 生死極末也。微明之諦達於末也。   中微妙 中者本末之間。九用諦燭之。之亦甚微妙也。   但為分明易現 現當作見也。言四諦觀十一因緣了了分明不難知也。   佛告阿難勿說是分明易知易見深微妙阿難從有本生死是阿難從本因緣生死如有不知不見不解不受令是世間如織機躡撰往來。   言從癡者有是生死。至深至妙何得言易見乎。自有癡來經劫累身。悠悠者比丘有不了諦反視。如有者者萬無一人。曷雲分明耶。   從是世後世從後世是世更苦世間居令不得離世間 此說生死苦為苦諦也。今死則後身生。生死猶晝夜。而愚者以生而感死頻以成苦。   如是因緣阿難可知為深微妙從有本生死明亦微妙 由生有死故故曰因緣達今世後世累繼生死故曰更苦明照三世故曰微妙也結苦諦也。   若有問有老死因緣問是便報有因緣何因緣阿難老死便報生故 死因於生習生。有十上知苦此推習也。   若有問有生因緣問是 有生因緣。猶生有所因不也。   便報有因緣何因緣生有故為生 生因乎三有也。   若有問有因緣有便報有因緣有何因緣有報受因緣有 因四受有三有。   若有問有因緣受報有因緣受何因緣受報為愛求因緣受 言從前身習八愛故。中陰有四受。四受既受。則有今身。二世現故略而止與也。常習諦皆竟十二因緣具三世。癡人不知今世後世。故令運心彌綸三世。令知輪迴寤四諦也。故曰癡人以挍計。挍計本末本末為藥。為藥謂斯四諦也。   如是阿難從愛求因緣受從受因緣有從有因緣生從生因緣老死憂悲苦不可意惱生如是為具足最苦陰 如是五事展轉相因則名習也。知五事苦為苦諦也。愛別離苦在有胎苦。生老悲腦真為苦藪也。   從是有習 句倒也言從習有是苦也。   生因緣阿難為老死是故說是為從是致有是 是故從聖說從癡致行德生有是老死。   當從是阿難分明為生因緣老死 分明者諦了了知習也。諸言因緣皆習也。將欲反盡故。更推習併之也。   若阿難無有生為無有魚魚種無有飛鳥飛鳥種為無有蚊虻蚊虻種為無有龍龍種為無有神神種為無有鬼鬼種為無有人人種各各種 假知盡諦無有生者。何從得五道也。   若如有如有生無有亦無應有令有生 解盡諦真如心則生無有也。亦無有能令生有。   一切阿難無有生為有老死不阿難白佛言不 無生則無死。誠哉此言也。   佛便告阿難從是因緣當知為從是本從是習從是因緣老死為生故生因緣阿難為老死 從是因緣。從是因緣發也生也解無無生。則不老死苦。不了無者。從四習生便有苦也。此四習與止。至愛還下異也。自是下結句皆反覆而成也。   生因緣阿難為老死 重結也。   若有問有因緣生可報有因緣生何因緣生為有因緣故從是阿難因緣當知令從是有有因緣生 墮胎三有更有生十二因連之一世也。   若阿難有因緣無有寧有魚魚種飛鳥飛鳥種蚊虻。蚊虻種龍。龍種神神種鬼。鬼種人人種各各種 解盡無有則無五道也。   如應應有無有亦無有者為有無有一切阿難無有為有生不阿難言不 得真如諦。則便應有無有亦復有也。既以無有者為辟。有睹無有。如令群有一切無有。為有生不。反以質阿難。阿難雲。無也。   是故阿難從是發從是本從是習從是因緣生為有有故從有因緣阿難為生 以作是四習故生以有為本也。   若有問有因緣有便言有何因緣阿難有可報為受因緣有因緣有如是分明為受因緣有 因四受則有三有也。   設阿難受因緣無有亦無有受有一切阿難無有受為有現不阿難報不 無有受緣亦無有受現。當為見也。一切無受為有可見不也。   如是阿難為從是起從是本從是習從是因緣令有受受因緣阿難為有有因緣阿難受 若不達無。便從四習也。令有受倒。宜言令受有也。   有因緣阿難受如是問對為有何因緣有受可報愛因緣從是因緣阿難當知為愛因緣受 有因緣阿難受句倒也。言有受因緣也。八愛心是則受胎也。   若阿難無有愛亦無有受亦無有當受一切阿難無有愛為有受不亦有受名不阿難言不 解無無愛。則無受及當受也又反反以質文之常也。   如是阿難為從是發從是本從是習從是因緣為愛因緣受愛因緣阿難為受如是阿難為愛因緣求求因緣利利因緣計計因緣樂欲樂欲因緣發求以往愛因緣便不欲捨慳以不捨慳因緣便有家以有家因緣便守 不解則從是致是也重結也。   從守行本阿難便有刀杖從有刀杖便有鬥諍言語上下欺侵若干兩舌多非一致弊惡法 多非弊法從守始起也八愛之一也。   若阿難本無有亦無所守亦無有守一切阿難無有守為有刀杖鬥諍語言上下欺侵若干兩舌多非一致弊惡法不阿難言不 若解滅。不守於色寧致若干弊惡。不質以明理也雲無所護故無所守也。下亦無二字重合句耳。   如是阿難是從是發是為本是為習是為因緣刀杖鬥諍語言上下欺侵若干兩舌多非一致弊惡法 並守不守二理已現欲更舉四習合為守也。   從守故阿難便有刀杖鬥諍語言上下欺侵若干兩舌多非一致弊惡法如是但為多苦為從五陰習致 不守者不了色而守之也。刀杖非一惡即知大苦苦諦也。思惟十二因緣。經十二事一一皆有四諦也。諸習諦推本非一端也。不根十二而止。十六無無漏習盡二慧五耶推本叱則八愛盡有四習。以此推之則可知也。又愛為穢海眾惡歸焉。何但八耶。言八舉其粗耳。欲界蠢蠢何互無婬。至乎不還乃舉別耳。   家因緣令有守是故為說是當從是知阿難為家因緣守 由有妻室則有重門擊柝之守也向使棲遲高岸擊柝何施也故說者雲是上言爾也。   若家因緣無有已無有受當何因緣有家一切家因緣無有寧有家不寧有刀杖鬥諍語言上下欺侵若干兩舌多非一致弊惡法不阿難言不 不受此色人。無緣有家無緣有家。寧有守而惜刀大苦集不。   如是阿難從是有從是本從是習從是因緣令有守為守故從家阿難令有守 上從是有者。從家起有守也。以家本習結因家守成守因於家亦顛倒相明也。   難捨慳因緣令有家從是因緣有是當從是因緣知阿難為難捨慳因緣令有家 腦因色慾思存不捨。由之為家也。故曰是緣有是也。   若難捨慳阿難無有亦無有受已無有受寧當有慳難捨不。一切阿難慳難捨已無有寧當有家不阿難白佛言無有 無有受不捨受也。已無有受寧當有慳難捨。慳難捨已無有。寧有家不。   如是阿難從是起從是本從是習從是因緣受家慳難捨故阿難令有家 是是慳惜心也。   從往受阿難因緣令有慳難捨是故有是言亦從是因緣有是如是當從是因緣阿難可解為從發受從是受慳難捨 即彼好仇因之甚惜。故曰往受令有難捨也。是故上說說從往有是慳也。   若阿難發受無有寧有受亦何因緣往受一切阿難無有發受寧當有慳難捨不阿難白佛言不 解無發往。則不有受與至彼也。普不往受豈慳惜也本未上。   如是阿難從是起從是本從是習從是因緣令慳難捨為發往受故亦為發有因緣故阿難令有慳難捨 從發習發遂至不捨也。   欲貪因緣阿難令有發是故說是當從是因緣阿難知為從欲貪因緣令發 婬貪內足則發而適彼也。   若欲貪阿難無有已無有因緣亦何因緣當有欲貪一切阿難欲貪無有寧當有發往不阿難言不 若行人解婬無有因緣。亦何計當有淫貪耶。普無貪心何有往受也。凡上雲無有。皆明因無有也。一切已下皆以因及緣無有。   如是阿難從是發從是本從是習從是因緣令發為有欲貪故為從欲貪阿難令發 令發為有欲貪句倒也。   已發從發往令有欲貪是故為說當從是因緣知為從發往令有欲貪 此發往計挍欲相造也。陰持入曰願。得往相也即第三計也。故說者是故上說因計生貪也。   若無有發往阿難亦無有令發往一切阿難雖發往若有貪慾不阿難言不 假解無無住之因。亦住貪有生不也。   如是阿難為從是有從是本從是習從是因緣貪慾為有發往因緣令有欲貪 解無如上若不解則如上為習也於皆結句。反覆少發往二字也。   從是利故阿難令發往為從是說是當從是因緣知為從利因緣令發往 好利甚則思存往也是上說是當了利為往緣也。   若阿難以無有利亦無有求亦何因緣有求一切阿難已無有利寧當有發往不阿難言不 既解知利則無有利之求。何當有利求因緣耶。普無有利豈有發往乎。   如是阿難從是有從是本從是習從是因緣發往利故利故亦發求從求因緣故令有利故說是從是因緣當知令從求因緣有利 此八愛或言故說。或雲是說義不異也。以具文於上此二解之。故雲是故首言爾也。   若求因緣阿難無有亦何因緣有求亦從何因緣求一切阿難以無有求若有見利不阿難言不 若求本無所因。亦何得求也。普無求者利可見不。   如是阿難從是有從是本從是習從是因緣為有利為有求故求故阿難令有利 或曰發曰生或曰起或曰有。義同文別耳。   從發故令有求是故說當從是知令從愛求 愛心內無求之由生。   若阿難無有愛亦無有求亦無有因緣求亦無有愛一切阿難愛無有寧當有求不阿難言不 諸因緣唯此一說反上。愛受中即若無有愛。下曰二無有愛耳。餘皆在一切上說。因一切下說。以因及緣。   如是阿難從是有從是本從是習從是因緣有愛故令有求求故令有愛 愛之滋長成乎八也。   彼阿難欲愛亦有愛是二皆痛相會 此推愛本文終也。欲愛色愛也。亦有愛非一也經曰心可則為欲也。是兩愛痛為本為習為因緣。從痛發解如有則無也。相會猶相因也。   有痛因緣阿難若有問是便言有何因緣有便言更因緣有從是因緣阿難亦當知令更因緣痛 設問教答也。有六更故三痛由生也。   若阿難眼不更亦無有應當更眼亦不得更一切阿難眼已不更寧有眼更不亦有眼當因緣生不為樂為苦為亦不樂亦不苦阿難應不 若眼知如有不更。眼亦無有。應作眼更者。一復不得此更也。普眼已不更。豈有眼更因緣生三痛不也。   如是阿難。從是有從是本從是習從是因緣令眼更痛眼更因緣。阿難。令眼知痛耳亦如是鼻亦如是舌亦如是身亦如是心不更阿難亦無有當更亦無更因緣令心更一切。阿難。心無有更寧當有心更入因緣令有痛不。令有樂不。令有苦不。令有不苦不樂不。阿難。應不如是。阿難。是為有是為本是為習是為因緣痛令有更心更因緣阿難令有痛 更即有三痛呼阿難重結於比顛倒相明結言也。   若有問有因緣更不對為有何等更有因緣對為名字因緣當從是阿難可知令從名字因緣更 更本應是六入。而今是名字六入同出六更。六更同出六情。六情之本則名字。是故想曰名色也。亦應出經時失次也。   若從所處有亦從所處應受令名身聚有 句倒雲在所處四身為在。所處三有也。將欲說無色。故雲受之與有也。有受有有乃有名色也。   若阿難從所處有亦從所處應受無有為有更有名字不阿難言不 如有知無受之與有。豈有更而因名字耶。   若阿難從所處有亦從所應受無有令名身有無有寧當有對更不阿難言不 反覆明之。上句雲。豈有更因名字不此句言寧有名字與更對為因也。   一切阿難名字亦色身無有為有更不為從有更不阿難言不 此上三反問。於此一問雲普無名色何從有更乎。天竺言質無慊其悉也。   如是阿難為從是是發為從是是本為從是是習為從是是因緣從是是更令從是名字名字因緣阿難令有更 凡上雲是因緣是有。次雲無是則無取。後雲從發習因緣即成上句從是有是故皆如是也。   阿難有名字因緣設有問便對為有何因緣名字謂識因緣為有當從是因緣阿難解知為識因緣名字 中陰淫識遂處胎有五陰。   若識阿難不下母腹中當為是名色隨精得駐不阿難言不 設無中陰淫識當有猗。精住成名色不。名色已後至有中世也。識已前前世也。三世成十二也。   若識阿難母腹已下不得駐去為有名字得致不阿難言不識阿難為本若男兒若女兒已壞已亡令無有為得名字令增長令所應足不阿難言不 縱使中陰乘精入胎。或一二七日而亡。豈有此身耶。或成根男女及命便墮傷胎。寧得五陰身不乎。自下母胎則淫識也。一二七日男根女根已是名字之成。   如是阿難從是起有從是本從是習從是因緣為名字從識識因緣阿難為有名字 每至結句輒重者雲名色從識注識為名色因緣反覆言也。   有因緣阿難識若問是便對有從何因緣有識名字因緣有識當從是因緣阿難分別解為名字因緣識 惟識之本本當是行。而今言名字五大名識也。即六大癡也。有六大癡心作淫行。淫行中有識。共出六大故名字也。   若阿難識不得名字駐已識不得駐得增上為有生老死苦習能致有不阿難言不 省文有似上乘望識入胎受有名字。身或七日或三根成而胎傷。寧滋長成十二緣不也。若當爾者與上不畢也。又此說無名字是無常之說。非盡諦言也。而今少行又文亂。似出經時未皮缺也。就而通之者雲。大不信無癡。豈得望行與望識不也。夫萬冥存乎癡。萬照存乎慧。故此經以癡為本。以諦對也。   如是阿難從是致 致生也。從六大生望識也。   從是本 望識以六大為。   從是習 習癡以成識也。   從是因緣 因癡有識緣也。上二十事實有十八皆然也。   識令有名字名字因緣有識 十二事窮此。   是如是為識因緣名字名字因緣識止是說名止是處對止是諍本現當從有慧莫受 稱名字反覆而結之。雲止是者十二事終是說名字處也。對止是者上諸雲便對也。諍本見者三耶見也。墮耶見則失正觀。正觀四慧也現當見也故曰諍本。見當從慧莫受也。   幾因緣阿難為計痛是為身阿難言是法本從佛是法正本佛自歸本佛願令佛說令從佛說是說受解利佛言聽阿難善哉善哉諦受念佛便說賢者阿難應唯然從佛聞佛便說是或阿難有見是痛為身 失憂三更而愚墮為身。   或有見是痛計非身但為身更痛法見是為身 但為已上稱痛而雲無也。此雲身更痛法與漏分佈三痛身更知同也。上三痛亦皆雲更知也。以身更為異耳。   或一身為是痛見不為身亦不為痛法見痛法計是不為身但為見是身為身 但為已上亦稱上二事雲無也。見後解中雲不覺。乃後問解三事亦云見也。覺見義同耳。但有有為異也。不不解也。覺悟之稱也。漏分佈曰三痛心更知。似其事也。若不爾者。宜言三痛覺由身也。上言三痛更由身也。猶六覺六更也。此下散說為三痛病。其文亡而錯。得下慧心解三事之重釋。以次此非其事也。   彼阿難或為在是痛計為身 由痛而修身也。此即下道慧解痛文也。而迸續此為痛病也。   當為對說是 此文意稱上計痛為身者辟而執之也下色重解不稱為賓主也。   是痛賢者為三輩有樂痛有苦痛有不樂不苦痛是賢者三痛見何痛應作身樂痛時阿難是時二痛已為滅為苦亦不樂亦不苦是時但為樂更樂痛阿難非常苦要滅樂阿難痛已滅離身不在身計 將明無身。故雲痛有三而身一。何適為身耶。欲言樂痛是身。當其親樂則無苦與不樂不苦三痛。而今一樂非身明矣。又令[庶-廿+(臣*巳)]□觀其常。身死敗滅以諦照之。復非身明白矣。   是如是是時阿難苦痛便時是時為兩痛已滅為樂亦苦是時但為更苦痛苦阿難痛非常苦盡法苦阿難痛已盡身不復更知是時阿難 與樂痛同義不別解也。此中樂亦苦。苦上少三字。宜言樂亦不樂不苦也。便字從宜為更也。   亦不苦亦不樂不更是痛是時兩痛滅痛亦苦但為是時不苦不樂更是痛不苦不樂阿難痛法非常苦盡不苦不樂阿難痛已盡應無有身自有是計或阿難為行道 亦同上二義也。長下不字也。中雲痛亦苦。宜雲樂亦苦也。不大樂不大苦中中人也。   為是非常法痛為計見身或有阿難為行道 常觀三痛計身之見也。   放散樂苦痛為自見計身如是阿難因緣不應可為痛作身見身 得明慧觀則三痛放散因緣。長息永。無痛之作身想。   彼阿難或不痛計見是身但為身法更痛 但為上稱痛而雲無也。但雲身更痛者身歷三痛而作身也。漏分佈曰。三痛身更知。即此事也。   便可報若賢者無有痛更亦不見所更寧當應有是不 上更痛計為身。佛教答曰尚不痛計身。寧猶有身更可修身耶。上痛更稱反身更法。身更法言所更約耳。言二不見似盡滅也。設問對計非身。寧應是法更。   是時阿難比丘不痛為見計非是身寧應是法更痛亦見是身不阿難言不 既教答無痛更無緣修身。又反以質阿難也。不痛為見計非是者。言第二身更痛無第一痛計身也。二與三都無非常盡滅直言。寧應者。此二事皆仍上三痛。故雲寧。寧者既兩痛滅。安得獨稱身耶。雅理並羅義不隻立也。   如是阿難是因緣亦不應亦不可令或一無有痛計是身。但為身更痛 但為已上亦稱也。反稱結句也。   彼阿難所不計痛為身亦不見是痛非身 將說第三雲無第一也。   亦不身更痛亦痛法不見不計是身 雲無第二也。   但為計我為不覺是身是身 覺見也。覺三痛計為身也。雲不覺覺也。   便可報一切賢者自計身 計獨覺也覺是身也。   不更痛 句倒也。即無第二也。   寧應有身不 此言自覺身為身不更痛法。又不痛計身三名並寧應獨覺身是身耶。獨上三痛何痛應作身也。當一兩滅何得並稱也。   是時比丘不痛為身身亦不更痛痛法亦不為身有身 二無第一第二也。   但為不覺身耳如是觀身寧應身不阿難言不 雲三事並列。何得獨有身也。上設問對此問阿難。   如是因緣阿難不應令無有痛為身亦不身為更亦不應法為身亦不應不覺身為身如是阿難一切痛為作身已痛見見是身 事無適作身也。   幾因緣阿難或為行道不為痛作身為見不見身阿難報是法本從佛教令亦從佛願佛為說佛說已弟子當受令是說當為解利佛告阿難聽是受是諦受重受念是當為說如是賢者阿難從佛聞佛便說是有阿難比丘不為痛作身亦不見痛為身 行者得四非常解盡諦慧者。不計三痛而有身也。既不計三痛則不快痛之見。著身想也。   亦不為身更亦不痛法計為身 分痛法耳宜合痛法。亦上三痛但身更。知心更知望得知為異也。   亦不見身見為身 見覺也。上身更此身覺為異耳。   亦不從或有是身亦不從是見見是身已如是見不復致世間令不復受世間 有是身者故上計痛有是身也。撮三事之二雲既無半。則不致受世間也。致至也。   已不復受致世間便不復憂已不復憂便無為度世便自知為己盡生義病死憂已畢 三痛身盡則不致不受十一苦也。   行已足所應作已作不復還在世間齊是阿難或為行道不計痛為身自方便作亦不見見為身 齊至也。至此身最後竟身也。身則畢於此不受更身。故曰不還世間也。   幾因緣阿難或為行道為色作身阿難報法本從佛教令亦從佛願佛為說佛說已弟子當受令是說當為解利佛告阿難聽是受是諦受重受念是當為說如是賢者阿難從佛聞佛便說是有阿難或為行道為少色行為身 少貪身不乃慇勤。   阿難或為行道為不少色行為身 將及二勝一無也。   亦色無有量行為身但為少不色行為身 但為二字宜上在色無量上也。不為少不色重騰焉也。無量者慇勤貪內外色也。   或有阿難為行道亦不為少色亦不為無有量色 騰無第一第二及三也。   亦不色少行為身 不色小及第一也內不少貪外微著也。   或有阿難為行道亦不為少色亦不為無有量色亦不無有少色行為身 騰無上三。   但為不色無有量行為身 反第二也。內不色無有量外慇勤也。   彼阿難或為行道少色行為身現在阿難或為行道少色行為身己身壞死令復見身相像如是不為是對行對如是致亦如是齊是 現在猶是計貪。少計貪少色以起者。身時雖身死亡。續貪身思存想像未知繫癡行道。不應與此為匹。而愚與俱以致此身此而還也。對匹也俱也。齊至也。死而不解無常也。   阿難或為行道色少行為身自方便計作齊是阿難或為行道色少行為身自方計作齊是阿難或為行道色少行為身令結使 自計方便方便貪色命終不絕也。不自坊閑至此而止故為身結身使也上自計方便如當過下寧也可無一條耳此說病耳而雲行道道當知也。   彼阿難或為行道不少色為作行身但為色無有量計作為是身現是阿難或為行道色無有量為計作身身已壞死。令復現身相像如是不為是對行對如是致亦如是齊。是阿難或為行道為計身色無有量齊。是阿難或為行道令色無有量為身令使結。彼阿難或為行道不少色亦無有量色計但為念少色為身。現在阿難或為行道不色少為計身身壞死令復見身相像如是不為是對行對如是致亦如是齊。是阿難或為行道不色少自計為致身齊。是阿難或為行道不色少令身使結。彼阿難或為行道亦不色少。亦不色無有量。亦不無有色少。亦不無有色無有量。為墮行身。現在阿難或為行道亦不色少。亦不色無有量。亦不無有色少。亦不無有色無有量。為計墮身己身壞死令復見身相像如是不為是對行對如是致亦如是齊。是阿難或為行道不色無有量。自計為致身齊。是阿難或為行道令不色為使結齊。是阿難或為行道自計為致身身幾因緣阿難為行道色不行作身。阿難報是法本從佛教令亦從佛。願佛為說。佛說已弟子當受。令是說當為解利。佛告阿難。聽是受是。諦受重受。念是當為說。如是賢者阿難從佛聞。佛便說是或阿難為行道或不為色作身 計四大有身相也都曰也。   亦不為色計為身 少色也脫少字。雲解道行者不起小色而滯身也。   亦不為色無有量 量多著四大息此多色也亦不為色少 為下小無字也。無色小反第一也。亦息此結也。十報內無有小色外見小端正也。   亦不為色無有量計為身 為下亦少不字也。此反第二也。行諦亦癈之也。十報內不念不趣端正外見色不趣端正色也。   彼阿難為行道不少色為作身亦不為計是身 如道行道行諦也。得此慧者忘少著四大色也。   現是阿難為行道不為少色作身亦不為墮是身己身壞死令不復見是身相像 現是猶是時也。是行時不貪小色見身非常滅盡永絕。今身著色之想也。   不為是對行對如是是無有齊是 對今身後也無有身猗之二至此一也。   阿難為行道為不少色為身亦不計為是身齊是阿難為行道為不少色為身不使結 雲至此無身之相則無貪身之七使九結也。   彼阿難或為行道不為色無有量。為身亦不作色為身現在是阿難為行道不色無有量。為身亦不計是身己身壞死令不復見身相像不為是對如是如是是為無有是齊。是阿難為行道不色無有量。為身亦不墮身計。如是阿難齊是或為行道不色無有量。為身不使結。彼阿難或為行道不為不色少為身亦不墮身計。現是阿難為行道不色少為身亦不墮身計己身壞死令不復見身相像不為是對如是如是是為無有是齊。是阿難為行道不為不色少為身亦不墮身計。如是阿難齊是為行道不為不色少令不使結。彼阿難或為行道不行不色無有量為身亦不墮計是身現是阿難為行道不為不色阿難為身亦不墮計為成身己身壞死如是身令不復見。是計不為是對如是如是是為無有是齊是阿難為行道不行不色無有量。為身亦不墮計是身齊。是阿難為行道不行不色無有量。亦令不使結齊。是阿難或為行道不行不色無有量。為身亦不成身。亦不墮計是身。亦有是七處阿難令識得駐亦有二受行從得解 三道則張欲界為五。並三界天為一。九神止處。則分色無色。合欲為一也。論五道者。以流浪受苦為失故精說三惡道。總天為一也。說九止者論能弘教受三觀者故自人始不及三苦也。分一受者精粗相從觀法不異也。二受皆居滿畢之位故有解名也。   有色為令從是有若干身若干思想辟或人或天是為第一識止處。有色為令從是一身若干思想辟天名為梵天長壽本在處是為第二識止處。有色為令從是一身若干思想辟天名為明聲是為第三識止處。有色為令從是一身一像思亦一辟天名為遍淨是為第四識止處。有不色為令從是一切從色想度多想滅為無有量空空慧受意止辟天名為空慧行是名第五識止處。有不色為令從是一切從空行竟過無有量識從慧受意止辟天名為識慧是名為第六識止處。有不色為令從是一切從識慧過度無有量不用從是慧意受止辟天名為不用從受慧是為第七識止處。何等為阿難亦有二受行。從得解有。從色因緣行道。令不更思想辟天名為不思想。是為一受行。從得解有。從不色因緣行道。一切從不用得度。為受不思想亦有思想受行止辟天名為不思想亦有思想。是為二受行。從得解彼阿難所第一識止處。為從色行因緣行道若干身若干思想辟名為人亦一處 色身也有也有欲之形故曰色也。由欲界身行道諦故曰行道也。六天已下其形非一故曰若干也。心亦各異故曰若干想也。辟行字也。   若阿難行道是識止處已知 知欲天及人陰持入身為本也。   亦知是識從是習 習天及人識不能捨也。知者慧也。   亦知從是沒 沒盡也。從天及人身天下滅者。諦知如篾曰盡也。   亦知是所樂 七處結曰昧也 貪樂天及人身故曰樂也。知之為盡。   亦知是更苦 天及人身由之受苦也。知一苦則慧也。   亦知是從得出要如有知 出要法句言得要生盡也。故七處曰欲能治能棄能度也。盡諦有四事。出要是其一也。凡六事皆曰知。行道諦之慧也。六事皆曰是。是六天已下下及人身識所依也。七處三觀經。一皆知五陰之一。而陰有六情也。一一皆知陰。陰有習三四知陰盡行道。又曰。亦知色味亦知色出要。此七處也。三觀者。觀身色觀五陰觀六情也。三觀即七處之每第一陰入也。言以道諦盡諦苦出要諦。觀陰人及樂而陰之也。五陰□訓□□奪□□□□□□□□妘程□□□□騧□□祰崙□祐□□駶□露□誇騧□□驁□褓□□椸□□□□□椿□□□□橁□椹□□榛□奪堅椹□□□□觟埤□榛□□□□垓婝豎雱芋慼慼慼慼撚}□□□□□□騺□□□□□糖□□糖□□□□□□□□馨□馨□□□騋□□祤騲□縷□□□媸□□□□□楛□樧□□□夾□□□□p□林□□礹□□□□D詙□□□□□□□   是時阿難為行道所識止處可應求可應望可應住處阿難言不 若行道慧。以四諦觀觀人身。寧有貪求望想此住止處不。答曰無也。   彼阿難第二識止處為從色行因緣行道若干身一想辟天名為梵身長壽本第一在處 始行一禪生四梵。名梵小梵無量大梵梵輔。身不相類故曰若干身。猶此人之優劣也。心未純一故曰非一想也。   若阿難行道是識止處以知亦是識止處從是習。亦知從是沒。亦知是所樂。亦知是更苦。亦知是從得出要如有知是時阿難為行道所識止處可應求可應望可應住處。阿難對言不彼阿難第三識止處為從色行因緣行道一身若干想辟天名為明。若阿難為行道是識止處已知亦是識止處從是習。亦知從是沒。亦知是所樂。亦知是更苦。亦知是從要得出如有知是時阿難為行道所識止處可應求可應望可應住處。阿難對言不 進行二禪。以知養恬陰乎念持。生此四明天。身表光相混然大齊。心猶不一故曰若干也。   彼阿難第四識止處為從色行因緣行道一像身一思想辟天名為遍淨若阿難為行道是識止處己知亦是識止處從是習亦知從是沒亦知是所樂亦知是更苦亦知從是要得出如有知是時阿難為行道所識止處可應求可應望可應住處阿難對言不 此是第三天也。宜言淨天天也。容表暉炎四天。若一其心恬豫恆遊禪思故曰一。   彼阿難第五識止處為從不色行因緣行道一切從色得度地想已沒無有量空空慧行受止辟天名為空慧。若阿難為行道是識止處已知亦是識止處從是習。亦知從是沒。亦知是所樂。亦知是更苦。亦知從是要得出如有知是時阿難為行道所識止處可應求可應望可應住處。阿難對言不 地者恚滅心如地也。想已沒斷求也無量空也。   彼阿難第六識止處為從不色行因緣行道一切從空慧度識無有量受慧行止辟天名為識慧若阿難為行道是識止處已知亦是識止處從是習亦知從是沒亦知是所樂亦知是更苦亦知從是要得出如有知是時阿難為行道所識止處可應求可應望可應住處阿難對言不 空識定者。觀對識空不本來也。   彼阿難第七識止處為從不色行因緣行道一切從識慧度無有量不用已捨受慧行辟天名為不用受慧行。若阿難為行道是識止處已知亦是識止處從是習。亦知從是沒。亦知是所樂。亦知是更苦。亦知從是要得出如有知是時阿難為行道所識止處可應求可應望可應住處。阿難對言不 色恚求生生而即遣。不俟終日觀而後知也。不用觀也。   彼阿難第一受行從得解有從色因緣行道無有想亦不受辟天名不思若阿難為行道己知是從受亦知從受習亦知從是沒亦知是所樂亦知是更苦亦知從是要得出如有知是時阿難為行道是受行從得解可應求可應望可應住處阿難對言不 不思無結愛天也。四阿那含之第四天也。四阿那含愛身生第四禪。六增之第二已上四天。此無漏第四禪局也。四禪之第六天名愛勝。是無思天共在一天上耳。   彼阿難第二受行從得解有從不色因緣行道一切不用從慧得度過無有思想亦未離思想為受行止 正受定也。   辟天名為無有思想解若阿難為行道是受行從得解已知為是解從是習亦知從是沒亦知是所樂亦知是更苦亦知從是要得出如有知是時阿難為行道是受行從得解可應求可應望可應住處阿難對言不 無想者。知空而制想不令起也。此上八止皆如應知此八處。亦知八處習。亦知八處盡。亦知八處樂。亦知八處苦。亦知八處要得出義同故不二訓之也。   若阿難為行道如是知如是見說為不知不見若有是結使是時應說為常是時應說非常 波羅門雲斷滅見常也。   是時應說世間有本是時應說世間無有本 本要也。有要無要耳。   是時應說得道以死復生是時應說得道不得死 或見七反生死者故曰死復生。或至尼惟先天者故曰不死也。   為有無有 或曰有度世。或曰無度世。   度世死從是結使是時阿難為行道是七識止處二受行從得解如是如有從諦慧見從是意已解已得解脫是名為阿難為行道無所著從慧得解脫 反稱得道不得死。是五耶結使。經乎九止行者。以四諦觀之。長得息解。成阿羅漢也。   亦有阿難八解脫處何等為八色觀色是為第一解脫處 內外身著觀兩事也。   內觀色不想外觀色是為第二解脫處 遍著外身也。   觀三十六物淨身受觀行止是為第三解脫處 遍著己身。則三十六物觀也。從第一禪至四禪。皆三觀也。人病不同。或貪己身。或貪外色。內外俱貪。故有三觀也。四意止觀亦復如是。單舉禪要。則三觀也耳。其轉除則四禪也。   一切從色想已度 已過四禪色天。次及空也。   滅地想 滅恚心如土塵故曰如地也。   若干想不念無有量空慧已受竟辟天名為空慧是名為第四解脫處 四空定文同故。不一一解也。   一切從空慧已度無有量識慧受竟辟天名為識慧是名為第五解脫處一切從識慧得度無所有不用受慧竟行辟天名為不用無所用慧行是為第六解脫處一切從不用慧得度無有思想亦不無有思想竟受止辟天名為思想是名為第七解脫處一切從無有思想竟得度 將已竟四空。次及滅定也。   滅思想亦覺盡身已更竟受止是為第八解脫處 心之流放眴息生滅之間[爪/再]撫宇宙之表矣。身之所復無不待行。行慈定者。滅心想身知屈如根株。冥如死灰。雷霆不能駭其念。山燋不能傷其慮。蕭然與大虛齊量。恬然與造化俱遊。曰滅定也。   若已阿難行道七識止處二受行從得解脫亦是八解脫處是如有是慧已更見從是竟戢卻不用已得解脫如是本福己身更竟止是名阿難行道無所著從兩行得解脫佛說如是阿難受行。   佛說人本欲生經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694 陰持入經註   No. 1694 [cf. No. 603]   陰持入經序   陳氏注   密依自惟。宿祚淳幸。生遠八難之矇瞽。值睹三尊之景輝。洪潤普逮群生蒙澤。使密鉛鋌之質。獲廁圭壁之次。雖睹神化稟懷淨誡。然以魯鈍之否學不精勤。夕夜怵愓。懼忝大道。命疾電耀。躬膬薄冰。疑滯之性學不通窈。今以螢燭之耿。裨天庭之日。蓋陰持者。行之號也。與安般同原而別流。安侯世高者。普見菩薩也捐王位之榮。安貧樂道。夙興夜寐。憂濟塗炭。宣敷三寶。光於京師。於是。俊人雲集。遂致滋盛。明哲之士靡不羨甘。厥義鬱鬱。淵泓難測。植之過乎清乾。橫之彌於八極。洪洞浩洋無以為倫。密睹其流。稟玩忘飢。因間麻緦為其注義。差次條貫。縷釋□□□□□槫□祏□□□縷樀妃婀□褻婀□□□□D履埤□□□□□□椻□禸礹□□□馴□礹□□□□□□糖□埤□搳慼熱u□□覘`□餘□□餺□聾樨秝□□□□□□□露餞椸□□社檳□□   陰持入經捲上(此經多□□媞]□椽□□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經所行亦教誡 師雲。所□□□□榖□□韣|噥□鞳憧緡v□□韣‥□邪|逤□□□瘓兇。必有免己之禍矣。   皆在三部為合□□□□□□饑□□□□j□秜□□□□□□褽□□   何等為三。一為五陰 謂識神微妙。往來無診。陰往默至出。入無間。莫睹其形故曰陰。   二為六本 本根也。魂靈以六情為根本。人之身受由教樹。輪轉無休。故曰本也。   三為所入 眼耳鼻舌身心斯六體。色聲香味細滑邪念所由入矣。故曰入也。   五陰為何等。一為色 四大可見謂之色。   二為痛 志所存願。慘怛懼失之情為情勞。謂之痛也。   三為想 想像也。默念日思在所志。若睹其像之處已則前。故曰思想矣。   四為□□□窨□韣¥粨鏷□□¥樟騿毅N|□□□□¥□徇□湣c□滎□韣|亡□瘓也。   五為識 識知也。至睹所□□□□夾□□媸□襼□□   是為五陰色陰名為十現色入 師雲。十現色入者。雲。其內外相入。不相失也。視之可見。故曰現也。聲無形雲何色乎。曰聲以耳為對。耳可見故雲色矣又以聲因四大而發。四大為色矣。願與色違。心□餕□□□□奐□駟□□   十現色入為何等一眼二色三耳四聲五鼻六香七舌八味九身十樂是為十現色入是名為色種 樂愛也。種栽也。謂六欲興。即身栽生。隨□□祽□□□□□□□氧□□□|亡□認韣□   痛種為何等痛種為身六痛一眼知痛二耳知痛三鼻知痛四舌知痛五身知痛六心知痛是為身六痛名為痛種思想種為何等思想種為身六思想一色想 色義與上同矣。   二聲想三香想四味想五更想六法想 心念善即善法興。惡念生。即惡法興。夫心者。眾法之本也。法句經曰。心為法本斯也。   是為身六思想名為思想種行種為何等□□]□□□□□□礹□□□□□□□□媸□□□□   一色所更二聲所更三香更四味所更五觸所更 通身也。謂六情通著身。故曰通矣。   六法所更是為身六更是名為行種識種為何等識種名為身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心識是為身六識是名為識種名為五陰種 師雲。五陰種身也。身有六情。情有五陰。有習眼為好色轉中色轉惡色轉三色。色有五陰。並習合為十八事。六情各然。凡為百八結。滅此生彼。猶穀種朽於下。栽受身生於上。又猶元氣春生夏長秋萎冬枯。百穀草木。喪於土上。元氣潛隱。稟身於下。春氣之節至卦之和。元氣悁躬於下。稟身於上。有識之靈。及草木之栽。與元氣相含。升降廢興終而復始。輪轉三界無有窮極。故曰種也。   當知是是從何知為非常苦空非身從是知亦有二知一為慧知二為斷知從慧知為何等為非常苦空非身是為從慧知從斷知為何等愛慾已斷是為從斷知 乾と有終始。群生有興廢。成者必敗。盛者必衰。謂之非常。生老病死。履邪受罪。謂之苦。群生未有厥本自空。今有幼終成必空。謂之空。身為四大終各歸本。非已常寶。謂之非身。深睹四事之原縷。別厥欲之歸輪迴三界。捨身受身積苦無量。持志於正觀空三界。欲逮於本無。諸苦寂滅謂之慧知。明度經曰。癡者以非常苦空非身為常樂。有身明度變之。故曰大明。   陰貌為何等積為陰貌足為陰貌 積聚也。謂心默積聚五陰。盛滿足六情眾苦也。   譬如物種名為物種木種名為木種火種名為火種水種名為水種一切五陰亦如是 物木火水各有本名。木自名木。以譬五陰。六情本名亦然。   有十八本持 師雲。心為眾之本主。持諸欲故曰持。   十八本持為何等。一眼二色三識 眼與識合識別好醜。六情義同。老母經曰。眼見色即是意。意即是色。了本雲。佛說為眼從色令識生。斯義如之也。   四耳.五聲.六識.七鼻.八香.九識.十舌.十一味.十二識.十三身.十四更.十五識.十六心.十七法.十八識。是名為十八本持已知是從何知為非常.苦.空.非身是為知從是知亦有二知。一為從慧知。二為從已斷知。從慧知為何等。為非常.苦.空.非身是為從慧知。從斷知為何等。愛慾已斷是為從斷知。彼為具足。具足為何等。或言無有餘具足 師雲彼彼□□椹□□菕慼摯f□膳□□□□O□□謐窺巨□c□□□□□齱慼熨r□   已無有餘令眼明見明 明眼慧明也。見明天眼也天眼者。道明即足。道眼足者。即無不睹。目連謂魔曰。吾以道眼觀內。天眼睹表。內外清淨過天琉璃。何微塵而不睹乎。故曰眼明見明矣。   一□□□□亮□□秜□□□□□□□□□□□□□鷺□膳□□□列□□□□□□襼□□□窨□□□¥□褶炕憮Eコ鋦稰瘓者。五陰六本諸欲皆斷。   卒名為本持 卒遂也。持六情與色聲香味細滑。可心之榮相持。遂名之為本持矣。   譬是人為多熱如是名遍 多熱。譬時疾彌重通身皆熱。由人已受十八本持識神輪轉。更五陰六本諸入。以招憂悲苦。不如意惱合聚眾苦。其為是足矣。   譬喻是為具足亦有十二入何等為十二自身六外有六自身六為何等。一為眼 師雲。眼見色有三事。六情皆然也心意識為本也。一念二作三求。念屬心。作屬意。二不屬識所為。善惡不過是三事。   耳鼻舌身心是為自身六入外有六為何等色聲香味更法是為十二入一切從何知為非常苦空非身是從是知 一切十二入。當從何知之乎。謂能還五陰覺四非常。知內六情受外六欲也。   亦有二知一從慧知二從斷知從慧解知為何等為非常苦空非身是為從慧知從斷知為何等愛慾已斷是為從斷知何等為入解從是致名為入 入謂十二入也。從內六致外六。當何以知之。多日當以四非常照之。   從入解譬從金入名為金地從銀入名為銀地如是各各應是譬喻所從所入 從所入者。各從其地是眼自入色。六情皆然。   是從是有如是從所意念 所意念者。謂意意念色便成□□駽□□駽□□騋楅逆□   有行罪苦法如是 有作惡□□□穢□□□□窩□□ヾ慼   從所致是名為從是入 從所致者。譬六情從意所念致六欲也。入者。邪入於六情矣。   亦有從是入譬如王有入所有名是亦如是 亦如是者。謂更引譬重說六情事。王有入者。諸群縣君。各以地所出。分別本名。貢入於王。六情所入亦然矣。   為有四諦苦習盡道苦名為要語身亦念 師雲。夫身眾苦之根。身苦與心□□□□視鷺□□□媸□□□□   習名為要癡亦所世間愛 生死萬端。勤苦無數。而愚者樂之之謂習。習之所由癡與愛也。故不知苦之為苦也。   盡名為要慧亦解脫 明者。睹四非常。臥滅癡愛。癡愛斷者則結解。結解者。脫於三界。睹道門殃福盡也。   道名為要止亦觀 癡愛盡心寂止觀睹則空。三界還本無。謂之道。止與觀道要也。   亦有三十七品經法 三十七品者。度世之明法也。   四意止四意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意賢者八種道□□蓼□膳□□□□婁[□□榜馘紐i褽□榜馘列□椽□榜馘□璉綠□□Иq祺椸橁□□省□□Х蓼□椸槄□□□□□□□膳□□□埤□□□□魯□漰芋慼慼歎蚇}□□駟埤□□省□魯□□□□|姥□□□楫□□□□□§□□□□溦□□爦□□□□|諍艦觤滎□□□□□□溦□耤情慼慼潸v莤韣¥蟒秫鵅慼L□橦祥粥悅稨□□□熒□楫□胥ゲ|□□詡瓣¥□□□逤□□□糧□塏姣□蜀□殷耨溦□□§□□珵ヾ慰D□□□蘆姨□□   四意止為何等或見比丘自身身身相觀行止外身身身相觀□□□祤樺□□□訧□□□□□□□□□□□□□樺□□□□□□祤樺□□馜診□□□□□□□馜診□□橝孛哤u□窺i奸□|□□□□亡□瘓止。安般解曰。息從內出。息中具有四大。而心在中。謂之內身也。息由外來。四大亦爾。禪家以息為身。繫意在息。無令身想矣。   盡意念以卻世間癡心不便 盡盡心也。用也。不便眾邪也。□□檻□□□驁□□□稀埤□槔雜□駕□□□□□□□□□□□□馴□□樀夾□□□□□□□□□□閏莥溢鶌坐陛C故曰不便也。   自痛痛痛相觀□□□□□□□□□□□□□□窺i□學□□滎朣¥□鋤犖弣|□□擦□¥詨□v□§豨□□肣□葷□□□韣¥Q□姦穌¥Y□□|亡□盧璦□韣□   外痛痛痛相觀□□□祤橋□□□□訧□竇□□□□□□薩舉顥溢囃u□□□□瀰瘓止 想像也。意所存曰思。髣拂如睹其容之處前曰想。自觀己意。觀彼人意。又觀草木俱因四大為體。雲為之類。睹其非己有。心即無所復欲矣。偈曰。吾我人及與壽。亦不計有是形。意不念有與無。智慧者當遠離。斯所謂思想意止者也。   外意意意相觀□□□祤欖濾濾率訧□竇□□□□□□薩舉顥溢囃u□□□□瀰瘓止外法法法觀□□□祤榳妳妳姛訧□竇□□□□□□薩舉顤葷&□¥□□□墂□韣¥嘉搳慼戮恣撬蝖慼慼慼潘鶠慼慼潦→r□□□澥慼慼敵_鋦□‥□□□□鋨□鯀盧璣|□□□□§□□□□□§□□□□‥□X□d峞慼慰D鶇蝖慰D□□□□□□□□|毧麤藎□□□¥憛慼憧餂厖r|姥□擦□§麧□□□詫□□糾|毧□□□□□□   何等為從四意正斷或比丘有未生弊惡意法發方便令不生。勸意不捨方便□□□□□□□玲□□□通夾□□埤□□□□□玲□埤□□□□□□□□駔□□櫻□□□□□□□祰詁□□漶慼慼   精進攝制意捨散惡意是為一斷意 謂□□槲R□□□□逆□□楅□孌□菕慼慼撐驉摯□□散□□□良□□慄□姪觀妒□祋覆鈴□餾□□□□□趑□□塤□□詫□□淦□&腦稦□□□瀤韣¥趑□□□淨□□□‥滈□□踣‥□鋦稦□□   未生清淨法勸意發方便令生□□牷慼數V轢覕□□輦蓼□首祿亮□隸姪觀□□□□褻□□□□□榭□□謐竇□□P邪¥□□瘓減也。   令□□□□□窨泣%廥□韣‥□□韣§嶩□埏就無盡之意。令道滿足也。   發方便□□牷慼數V轢覕□□輦蓼□□玲□礽姭駂□□□榜馯□觀□□□粳玲□謐窺□守泣%諤□|□獢慼潑m□□□c□瘓而進。增益道志。以成神足也。   惡生死猗 猗。猗十二因緣輪轉無寧。□□榃□□□□   卻欲猗盡猗 欲六欲也。   從不便意生遣離去 十二因緣諸惡行之原矣。非便己者也。□□桌橐荂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殤驉慼慼慼   是為一神足精進定 師雲。定定在進取深□□□□   斷生死隨□□U□□玲□衽□□□□□E□濾倫□□□□蓼□□□葉□粳玲□□□□□餒□□埤□淚□□□□□□葉□□   隨□□U□□玲□衽□□□□□E□濾倫□□□□蓼□駥□□□粳玲□謐窺□守□□□□□□□□□□疙鞳慼慼慼n詫□□守泥□□□□□淥□守泧□粨□巢%諤□¥□什盡淨明盛。眼能洞視無極之表。耳能徹聽。身能飛行。變化萬端。心明往古來今。已及眾生心念口言。身諸所更。無微不察。佛緣一覺應儀四神已足。不師受故曰神足矣。   何等為五根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是名為五根 師雲。樹非根不生。道非信不成。為道德之根。信根立道乃成。故信為首。精進在□□□診□姵婂□□□§洁慼耤L滈□□踥□艦仩尤|姥□□|該□姥大姩怦姩怦□□艦仩怨□□   彼根應何義根為根義屬為根義 根道根。屬屬道也。葉枝節華實。五事雖殊。俱屬於根。信精進念定慧五德。皆屬於道故曰屬。   可喜為根義不為同事為根義 可。可根立也。喜悅也。不同事別流也。□□槍□□□飀□□妮□逆□礿□訃□□□□妵□□□□□□媸□稜□糖□□   是名為根義何等為五力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是名為五力彼力應何義無有能得壞為力義 師雲。夫已得四意止者。五根即立。五根立道力即成。天女玉色不能亂其目。名樂妓聲不能災其耳。眾香上甘魔王之尊。飛行皇帝之榮。六情不為迷。志如虛空。莫能動者謂之力。   有所益為力義 道□□□□□禽□□館□□□□□   有膽為力義 魔兵億八千萬。不能動菩薩一毛。道力隆赫。魔王降伏。謂之膽。   能得依為力義 依依空□□□□誇□□□□□□餃榵逆□   是名為力義有七覺意何等為七覺意一念覺意 師雲。覺覺善惡也。惡念生即滅之。道念生即攝持。謂之念覺意矣。   二法分別觀覺意 法善惡法。觀寂諦觀分別真偽。擇取淨法。可以免三界者矣。安般曰。擇法覺意。   三精進覺意四愛可覺意 愚者愛六邪。可之以為寶。上明十二神照其必為□□□餓□奏榵□□露馳夾□謐窣¥□山/(支*力)]法雲。以直□□□□窣|毧驉撫S韣□   五猗覺意 智士常以意猗四意止。色痛想□□□□衽□□夾□□□□稦□履□□   六定覺意 得止斷神足根力意即寂定。在其所志分別除□□詁□謐□鶦□c□矷r□c□□珵□蕁□□嶨□|亡□蝖慼   七護覺意 意危難護。其妙難制。若□□覬□}秸礹□□聾□□□□□□規□□□礹□槄檢□媸□稦□□□   是名為七覺意有得道者八種道□□姭駂□□□□□□□駕□K□□槂□□檢□□□□裀□□累椹□□媸□□□□□   二直□□□E飾□謐窣§儲□杜瘓也。   三直語 非佛教。不言之矣。   四直治 以無慾為治矣。   五直利 以道淨□□□飀□   六直方便 諸佛以三十七品。為度世之方便。   七直意 意遠三界。直出十二門。不復邪傾。謂之直意也。   八直定是名為八道□□□□□褸膳□□□□馴□□拏□□□埤□□□□椹□□隆臨□□□□妳妴餖芊慼慼慼慼撬^□□雷□□檢□覛□□□褸膳□□□□襺堅□檢□雷□□檢□□椸褓□□□□   八種道□□□]褸□E□□G□□E餡□j□膳□□□□□□□□窣¥□□□瑹誡擭□□□匣¥獢慼撳X匣|姦□□□鯀匣|漦□瑹薄慼慼慼L□珵N韣¥洁樊o□鯊□§□約毧□□   彼所直語直業直治是名為戒種彼所直方便直念直定是名為定種彼所直見直□□縷□□□J□ョ熬^□□□□騪□□□□餛碌□□□禕騪□□□□□□□窺i□□□□稌§鍰瘓不虧。故令戒多也。修禪累久故令意□□□h□□□延襮□□視□褽□□耔□□□槄檢□□□□□□□橀□櫚□□梱□□榵□□媸□□□□   彼戒種比丘為拔瞋恚亦□禜□□□□□□□□□□□妁奷□□饞□□□□□□甃吽e□□覅覂□□逆□謓龤撫|□□   為合恚瘡 恚毒興。而身命危。謂之瘡矣。恚滅瘡合矣。   為識苦痛為度欲界 苦身也。身生老病死其痛難。雲□□隔礹□□□□榖禬□妁□□榬□□□□   彼定種比丘為拔慳□禜□□□□□□覬□□□妨□□□樉□□□□□□□□□□□□□□□□□□□□‥□鋧監§嶢□擭□□‥□□□□肣¥□揧□珵懁胖□鋩尤°瘓寂照遠。知後必苦。拔六欲之慳。滅色身之想。定在四止。不受彼樂。謂之度色矣。   彼慧種比丘為拔癡□禜□□□□□□覆□□□□誇□□□橋□□祺槄□騉□□蓼□□j□□椸□□□□列□獎□□覜□謙□□噫舉QOT菪憡迭C此身更苦。斯為痛矣。□□欖樂觩□□□□□□□□□馨□□□□□襼□□榜餽□□□飀□□□□□穖□□率□誇□□□□□□亙。斯為痛矣。慧者以非常苦空非身。眼觀視三界。無針鼻之土。可免死不受苦者。即念空滅願。就淨無想入三活門。慧印曰。空無所著是為泥洹也。   比丘止為拔三□禜□□□□□□□衧磻□盥□□匣$艱漇三毒也。四瘡者。一欲瘡。二見結瘡。三戒願瘡。四身結□□□□□□馯□□□祽□□□□椽□□□奪□履□□駗□駕□□□觥\□□□奓□□°瘓者當三毒積德莫休。趣至泥曰為限矣。明度經曰若內菩薩使入深法。當□□□□□□規□規□僚埤□妴駂□□□□   何等為十二種 十二種因緣也。分為三部□□□□□□□[□□□□□□箋椹□□   從求如求等生 從從癡也。如如其所求。等俱也。謂識捨本淨。從未□□□□□櫸□□□□□□□□□□□□魯□□媸□駔魯□□   從癡因緣令有□□□□夾□□□□□鞳慼撫薄慼敷V楣§□□□犖莥臐慰Do揥□搗‥□墾□顣|胖□□□熒泌□□籥□‥□□□□邪c□I荂慼熟瑰縑慝□唆r□芊慼慼慼顣|毤鋨□□□   從□□□騭裀□觟夾□□□襏稚□□□奧□□□□館部慼慼慼慼   從識令有名字 字色也。痛想□□襐□□□□□□襏都□□□□□□□   從名字令有六入 由五陰受身。令六情生。而有六邪入。   從六入令有致 六情備。即致色聲香味細滑眾念。了本曰。更樂眼更色心樂之。謂之更樂矣。   從致令有痛癢從痛癢令有愛 老至身病。命終毒痛。癡心戀愛。言之哽噎。謂之愛也。   從愛令有受 以愛之故。五陰盛猛。受後生栽。其為無量。   從受令後有 由受盛陰。令有後身。殃禍輪轉。纏綿不絕。   從有令有生 已有盛陰。識神因親。受身更生。   從生令有老死憂悲苦不可心致□飥□聾□□槨鞢慼慼慼慼漿A芩憛慼慼慼慼趷苤慼慼撐z□□□□□□襼□□鍊□□□稻□□□□檢□妖隆G□□□□□□□□□□榱□□□□□飀□□聾茵□□□‥□□訌□□□□磣□□□□泣‥□葷□□□□□嶨□刉S酬□§□□□□怴慼嬈□□□□□¥□□□□褽瑪鏍j□   癡已盡便□□□□□□鶠慼歐憿慼礡慼慼撐陛慼慼藚V奧□粥孥奧□齛礡歐暻礡蘄c璧□蛑c璧□鞳慼撙C□□牷撐牷鞳慼撙C□□禲慼犛菕慼髆□□粨f□□悅□□滎□疇憳K盡如是具足苦種便得盡 十二因緣盡。即泥洹矣。   彼癡名為不知四諦如有 諦諦有苦習重禍。已為之困而不知。止欲盡□飀□□襾榵□餃耔□□□□□□糯□□□□□   不解不見不相應不受不解不解根是名為癡 道正而群生心邪。與佛教違。謂之不應矣。   彼癡因緣□□□姭駂□□□礽姭駂□□□□饑□觀妘蓼□□□□禘縷□□窣%學□□孩□‥□洠腹慼撚╮熨r□   彼□□□□觀□□□觜□□□□□□縷□□□□裀□□羇□証□怴慼慼殤驉慼慼犛J□□   彼識因緣名字字為色名為四不色陰痛想□□覘蓼□□□□□□□□□□窨□□□□□|亡□蕁鯀□□   色為四大本謂地水火風是上為名是四為色是二相連共為名字 身強者地也。軟濕水也。溫煖火也。氣息風也。斯四大可見。謂之色。識神為斯名色。因於三界也。   彼名字因緣身六入受眼耳鼻舌身心是名身六入受彼六入因緣身六思望眼耳鼻舌身心是名為身六思望彼思望因緣身六痛眼耳鼻舌身心是名為身六痛彼痛因緣六身愛色愛聲愛香愛味愛觸愛法愛是名為六身愛彼愛因緣受為四受一欲受 謂處欲界。受欲身也。   二見結受 色天見色。心結受生死栽。不以身加。   三戒願受 □□檢□□椻妱□□□□□騰□雜祤飀□樂□楣□□□□襏逆□   四身結□□逆□□□□竇嘖□□§□□□吰瘓。得指解結。由愚者以不淨為淨。致受入欲淵。以苦為樂。致受入有淵以非常為常。致受入見淵。以非身為身。致受入不明淵。四受四淵二義同歸矣。   是名為四受彼受因緣有為三有一欲界二色界三無色界是名為三有 三有有三界生死身。   彼有因緣生為上五陰六持六入 上謂上所說三部。已有三部。識神輪轉受生。蓋無寧矣。   己有如有 己有已有上三部邪識神。因之作□□□□□呥窆~□□□媸□□糖□□   生聚 癡捨聚五陰六入諸事。共依四大生。即有五道生死。   已住墮致分別根 往往至三部所。墮墮三部□□□□□□埤□楈楈延□飀□   已入得有 六情根具者。色則入眼。五情俱然。得者。六邪得六情也。六情不得見。故曰得也。有有生老病死三界。諸患眾苦備矣。   是名為生死為何等名為人人所在在所往已往壞已過 人人群生也。所在所居。所往謂識神所往地不同也。壞敗也。過去也。所往受身無不壞敗。命無不過去。偈曰。非空非海中。亦非山石間。無有地方所。脫死不受苦。斯義如之。   死時是命亦根已閉塞 是是群生也。命息也根六根也。群生死時息絕身冷。六情根都閉。於是魂靈從去曰死也。   是為死上本為老後要為死是故名為老死 偈曰。適生便病。次當老死斯義如之。   癡相為何等為冥中見冥 識神本沒。在三毒五陰窈冥之淵。又以六情採受。六邪以自覆弊。謂之冥中見冥矣道地經曰。譬如夜極冥。人復於冥中閉目行。是何時當見明。斯癡之相矣。   如有不解 如冥也。神靈捨身受身。隨□□祠□□褓□列□□□□□□□□□□□□委黎□榭□羇□□□□□□□□   令從是致墮□□□堯□□□□□□□T齱撓牷撩相上從是發起 上癡也。從癡發起。遂至□□裀□奪□□ЙX□逆□奏姶□□□□□□□□□□□   令從是致墮識處識相為何等為識物識事是為識相 識生分別事物。故六識相矣。   令從是致墮名字處名字相為何等為俱猗 雲。五陰□□覿媔□褽□□   是為名字相令從是致墮六入處六入相為何等為分別根是為六入相令從是致墮思望處思望相為何等為相會更生是為思望相。   眼與色會。識神樂之。謂之相會更也。了本雲。父母識為三會更令從是致墮痛處痛相為何等為更覺是為痛相令從是致墮愛處愛相為何等為發往是為愛相 內情愛慾而心發往。   令從是致墮受處受相為何等為受持是為受相 受受諸欲。而心持之不捨。   令從是致墮有處有相為何等令墮若干處是為有相 已受則有身處若干。雲其非一處受身。   令從是致墮生處生相為何等為已有五陰是為生相 生受身則五陰現。是為生相矣。   令從是致墮老處老相為何等為轉熟是為老相令從是致墮死處死相為何等為命根儘是為死相令從是致墮苦處苦相為何等為身急是為苦相 謂命盡四大分諍。痛□馱□□□□□□□□椹□□   令從是致墮不可處不可相為何等為心意急是為不可相 不可處。謂老病死處也。命擾謂之急也。雖心不可。會必往之。維摩詰曰。身身為窮。道會老死故。斯義如之。   令幹從是致墮悒悒憂悒悒相為何等為憂五陰 五陰為幹。百八□□□□□□訿□駶□□□祅榞□飀□□榠騎檢□□駔裂□□魯□□□□   令從是致墮愁□騙如□□觀□姭□□□□□□□□□墂磧□亙□餺槂□□□□□□□□娀嬌□□□禁餛□□夾□□□□   九絕處為一切□簧□□□□$□晴鐠□¥嶡□苣□   從流行 謂癡流行至生死。迴流三界。故謂之流。   為有二本從有結罪。為三□禜□□榜饛□□□□□□□□□□□□耬□顣□□□□□□¥□□□□□艱漇本為何等。一為貪慾。二為瞋恚。三為癡惑。是名為三□禜□□饛□□□□□□姭飀□圻閬l裀□蓼□□□□□鹿□□□□蓼□□□□□槂□□□怴慼慼慼慼數[□裀□□□都□□□□□縷□□□□□□□□□□□□椸□逆□□□□□□□□□□□□礹□□   不見 不見佛也。   不相應不解受為□禘蓼□□□□□□□襑□祏礽□□埤□□□琚慼L□鋧顧□□   彼有愛為何等為所世間欲發往不捨是為有愛是名為二本 不捨者。謂之孝之不捨須臾也。   彼欲貪本為何等為所在所種貪 種殖也。所在者。謂在五道中。在在所種貪。   為奇珍寶為奇財產為奇嚴事為有嫉在奇 奇彼也。謂群生見可欲之物。靡不有貪嫉之心。在彼故謂之嫉在奇。   貪可貪慾可往愛相愛哀相往不捨是為貪□禜□□覆□鷺□□□奏□□□□羈埤□□□覆□□□□襓□□□駜D亮□檢□□□□□□□□秦□□□□□□□□□□窨□□□□□□§□□□□□□□□c□牷慼慰D硐驤□□□□□□顴□穌c□□□□□□□w‥□鋦□□韣□   是本為誰為所有貪為身非法□□□滼騜s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潑姿堜狶@意念是法本是故名為貪□禜□□□埤□陋□飼覃□□j□□□□□□□漰芋漿Bc□□殷□□|□□□§□姦□□鋦□韣c□姨□鋰漇本矣。   彼瞋恚非法本為何等為在人為在□□□要□□□窺□□韣¥□□□孩□¥籦□□□§□□□珵□□□¥□□□唌潘部L□□□□瘓仁。小人專己□□□□□□□□□檢□□□□要□□   不忍不識 愚者無明為名色。狂不能以道力忍伏邪心。申愚遂非。不識禍難之害由貪嫉生。故曰不識矣。   因緣瞋瞋恚發評諄 評諄。由評彈瞋。恚之忿。繳兇氣洩出。為謗訕矣。   念不可說不可所念說不好令意卻 非三尊志之所存而念。之曰念不可。非十二部經法。而陳之。謂之說不可。不可所念。說而念說之。謂之不好。令心卻入惡□□□   是為恚非法本是本為誰為非法本所身罪所言罪所心罪亦餘所相連意念為是法本是故為瞋名為非法本彼癡惑非法本為何等不知四賢者諦如有 四賢者諦謂賢者四諦也。自佛下至溝港。六雙十二輩為十二。十二賢賢者。以無量之明。睹真有四諦。而愚者不知。曰不知也。   不解不見不相應不解受非法或隨或受或在或不識或癡冥在冥蔽覆令冥令無眼令慧壞知盡不能致無為度世 癡冥心也。在冥處五陰也。雲本癡冥。又處在五陰。重以五蓋自覆。令其眼盲慧壞知盡沒於四淵。流於諸海。轉輪三界。不獲度世無為之道。   是癡惑非法□□□列□□□□□漶慼慼慼慼撩作心□□□櫸□□□駝潀k黎□婝漶慼撙\□□□漶慼慼慼慼慼撈莫~□□磻□□□漶慼慼   彼當知倒亦當知所倒當知從所倒當知是 彼彼修家也。□□桌檳埤□□□□□□榵□□埤□□□奀□□□□□婝E□□□□腹慼摯鞢慼慼慼唌慼慼慼憚薄毅漶慼p□檳夾□□   彼有一倒從一倒為四倒從所有為三倒何等為一倒為對或受非常為常苦為樂非身為身不淨為淨是為一倒何等為四倒所有身痛意法是為四倒何等為三倒一為想二為意三為見是為三倒使 一想之中見有四倒。意見亦然。彈指之間。意九百六十轉故曰使。   彼所可意根相連著 連著者。謂邪倒之想。首尾相屬。謂之連著。   若色若像為受想是為欲想 癡意習所睹色人之像心即執存尋之成欲故曰欲想矣。   以為有欲想相隨久不斷 自有眾生之來心邪□□□□□襐□□□槂□埤□□□婁□□H□□逆□   在意念是為慾念種若彼所想分別受是名為想倒 分別謂六情各有所受。聲色分流。中心經曰。目但能視。不能聽。斯之謂矣。   彼惑意不如有受所從不應受解是名為意倒 如真也。真有四諦。彼愚心惑而不受也。所從從諸倒不應。不應道□□□祅□□□□□鹿□□   所以受不捨在意念在色 不不捨諸倒。存之在意。在色色身也。存身亦爾。   不淨意計淨聽可意念已快所見受往是名為見倒 聽從也。受往往受也。從愚心所可。勤意念之。快目所見。往受諸欲。謂之倒見矣。   彼所見已為相分別應當為十二倒何等為十二在身有三在痛有三在意有三在法有三有四想倒意倒亦有四見倒亦有四亦為在入因緣相會色 在入謂色不入眼。眼往求色。是為會色。   令為十二倒身三痛三意三法三合為十二倒 在身有三者。謂一想倒。二意倒。三見倒。此倒中有四倒。四倒者。以四非常為常為四倒。   為如是六 已有十二因緣即有六入。   為七十二倒從本得因緣起隨因緣多少無有量 雖有七十二倒。隨因緣起。即是倒無有量數也。   不可數在人無有數無有數倒 在人意起。即是倒也。   彼五陰為四身有 四身者。身痛意法也。想陰與□□□□觀□□□□□   從所有色陰是屬身 色陰為身。痛陰為身意陰為身。   從有痛陰是屬痛身從有識陰是屬意身 屬意身者。為識陰屬意也。   從有想陰亦□□□辰□□□□□□埤□□□□□榳夾□□棇□程她□玲□埤□   從有是五陰令受四身因緣有 四身上身四也。因緣十二因緣。已有五陰。則有四身。令十二因緣具足矣。   彼身不淨計淨是為身倒彼痛苦計為樂是為痛倒彼意非常計為常是為意倒彼法不為身計為身是為法倒為欲正四倒故佛為現四意止為說分別彼為身身相觀□□□□□覆勵姪幘□褉□□□駾□勵□□□□夾□埤□□□□□□□□埤□楈□□□玲□□□□陵襯橛□□□p奅襯□□□駕□□□嶡葆齱慼樂m哄躓濷r□   彼為痛痛相觀為苦計為樂倒得解彼為意意相觀非常計為常倒得解彼為法法相觀非身計為身倒得解彼冥中冥如有不解是為癡相令墮所倒處欲得往是為愛相令從是受色為身故令欺奇是為貪相令墮不與取 奇他也。不與取盜也。以身之故。輒有欺心施於他人。謂之欺奇色。不來惠眼。而眼默往取色。六情皆往故曰不與取。   所可不如意是為恚相令墮殺處為不解事是為癡惑相令受邪墮邪處為作彼所□□誇□□□裀□□露□□覃□□R櫸□□窣|入恁慼慼   是為令墮有常想不知身 四大謂之身也。   軀 軀者體也。六情謂之體。   物 物謂身中三十六物也。   為更相會相令計樂想為墮身處為不解 謂意不入三十七品解了之。   所法相為有身想令墮是為是我所處為墮受色像相令計是為淨想令從是墮不攝守根處 謂不攝守六情根也。   是為九品為已分別為一切不可□□犓芊慼慼慼慼慼暴芊慼慼慼摹臐慼慼慼慼憤楚熱u□   竟是多聞者能解 多聞博見。能解是耳。   不多聞者卒不解 卒遂也。不多聞。又不廣見執行。陵遲遂不解是。   是為慧人能解不慧卒不解 謂愚癡之人。不廣學多聞。始聞之卒不解。   是□□娃□□□□竇諢□‥□殷鋨□□杜瘓終不解是。   不隨行不解有九絕處令一切淨法部墮聚合何等為九一止二觀三不貪四不恚五不癡六非常七為苦八非身九不淨是為九 師雲絕。謂與惡意斷絕也。得止觀□□□□□橖□□□□□□□□□□□□□婝均撥均怴慼慼犛J□椹□□   彼止名為意止在處能止已止正止攝止不失止不志心寂然一一向念是名為止 師雲。謂在身處能止。在痛在意在法輒能止。意不志也。正止四意止。攝攝六情寂然得定意也。一向念者。如安般六情。在在一向也。   何等為觀觀名為了陰 識神微妙。諸陰難察。當諦了理觀一息中有五陰也。謂初數息時為風氣。謂之色陰。念息恐受為痛陰。有是二念想陰。從息至想為□□□□□妁濾蓼□詙□□蓼□□露□餺□□□□楈垓奪□□□蓼□橙□□□   為了持 總持六情。   為了入 當諦卻六邪無令入六情。   了名字了從本生 四不色陰為名。四大為字也。從本生。言本從十二緣起。五陰六本從所入生也。   了從本法已生 法生死法也。當明瞭知之。   了苦了習了盡了道□□□□窩□□§□□□泌□怴慼慼情慼慼慼慼   了從善□□ЮF委□□褓檳埤□□K□□□□□恣怴慰X瘓家當諦了之。   了增復增 復增道行。   了白黑 道為清白。世為濁黑。黑冥也。   了是可隨 謂道□□□襼□□   不可隨 謂邪□□□□裀□楈垓妘慄□□飀□   如有分別 謂諦分別白黑輩也。   為拖 拖拖□□□□□□□□□   不拖 謂邪欲不可□□□   為下 下欲重擔。   復下 復下下道思所□□□餘□鞳歎ョ   為念 唸唸數息。   復念 進□□□□□□□□餓奮駢□□□嬪□部慼撫|□□□   為思觀 謂諸所觀常思念之。   為識 識憶也。謂與學者常憶識已所□□□□   為慧 得還盡無不知。   為眼 眼道眼也。已得道心。眼無不見。   為謀 謀謂善慈權也。   為滿 觀已遍浹滿足其□□□   為解 解道奧。脫三界。   為慧為明 解道奧。度三界。得無不知。為一切見。重雲慧明者。謂斯□□□礸□□逆□E□□禘O□□衽□□姪覅禳埤□茶飥□□□□   為欲 欲欲道也。其心常樂道□□□   為光 御已滿解慧。明心之樂斯法者。普慈弘潤。光被十方。群生蒙澤。故曰為光。   為敢不離 一已解了不敢不離世諸穢垢。   為觀法 法三十七品法也。   為覺意 從自覺得無不知也。   為直見 直八直也。見道跡也。   為道種 □□膳□□□□□□□j□   是名為觀亦有若干二輩觀 意已覺見。為下道種。是故名曰觀。若干二輩者。謂道淨世□□□褓□□媸□她□□□   一為淨觀 謂空閑寂淨觀三十七品為淨觀。   二為不淨觀 觀三部□□□□訧□□   三為清淨觀 謂意念止為清垢盡為淨故言清淨。   四為不清淨觀五為黑觀六為白觀七為可□□□□□窨□|稦□□瘓觀業為寶矣。   八為不可□□□□□□窨瀣'□瘓觀者。觀履邪入三惡道以惑心。   十為殃福觀 謂觀知何□□□□□□   十一為縛觀 觀知識神縛在十二因緣。   十二為解脫觀 知捨十二因緣當得解脫。   十三為有所益觀 已得解脫為有所益。   十四為失無所益觀 失失道□□□□□□□   十五為往觀 往觀謂六情往至六倒。許色聲香味細滑多念。   十六為還觀 還還觀身。   十七為受罪觀 作十二因緣為受罪也。   十八為除罪觀 觀斷十二因緣為除罪。   是故名為觀亦為二因緣令有是說止為一切天下人有二病何等為二一為癡二為愛是二病故佛現二藥何等為二一為止二為觀若用二藥為愈二病 止觀為二藥。癡愛為二病。佛以止觀治二病。謂之愈病者。   令自證 止滅愛。觀滅癡。癡滅得道之證。   貪愛慾不復貪 止觀道滿。癡愛即滅。飽於道者。不飢於俗。謂之不復貪矣。   念意得解脫癡已解令從慧得解脫 得四非常直淨之□□□□□駕□逆□□□□□□□   陰持入經捲上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694 陰持入經註   陰持入經卷下(此經多□□媞]□椽□□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彼愛慾藥為何等為止愛已解意亦解意已解病便愈 愛之為病。止為下藥。   彼癡藥為何等為觀癡已卻解從慧解脫為病癒如是佛說如是二法當知一為字二為色二法當捨一為癡二為愛 癡與愛者。謂四陰為字。四大為色。合身中。但有癡愛名與字。□□桌椻□□□□觴□□□   二法當自知一為慧二為解脫二法可□□□□□□□□□□□□□□鰣粨□□□獺'便□□□□鰹|□□犖N鯀□□犖N鯊□¥□滎□□|全耨□鯉□□獺熨r□   愛已解意便得解脫自證知止已行滿足便得捨癡 止□□□□□量禍觙□□   已得捨癡便從慧得解脫自證知若比丘已二法自知字亦色已二法捨癡亦愛如是齊是便無所著應行畢 謂止觀除癡愛。為□□□□□   欲度世是為尚有餘無為未度 無為未度者。謂已泥洹未泥曰。   已無為竟 謂已得泥曰也。   命已竟畢 謂不復受生死壽命。   便為苦盡令後無苦彼以有是陰亦持亦入已盡止寂然從後無陰亦持亦入無相連不復起 謂惡意滅。不復起生死。   是為無餘 謂惡意盡滅無微餘。   已得度世無為畢是為二無為種彼不貪清淨本為何等為三界中不得不望不求 已得三定者。六情不復於三界中有所求索也。謂之清淨本。   是名為不貪清淨本是本為誰為不貪身清淨言清淨亦餘相連清淨法意所念為本 謂無復邪起所念。在三十七品經也。   是為不貪清淨本亦有清淨本佛說為八種行是清淨本彼為三清淨道種是為不貪本何等為三一為直方便治二為直念三為直定是為三清淨道種本是故名為不貪清淨本彼無恚不犯法本為何等若忍所□□□槂□□□□□□□□□□□□□禮□□□□□□椸□□□餒□□□□□□□□□□□□□   無怨亦不想怨是為無恚不犯法本是故名為無恚不犯法本亦有三清淨道種一無恚不犯法本為正語二為正業三為正致利 謂得道者為致利也。從身意上前取八道□□□棇□I□玲□□榵□□□□糖□□   是為三清淨道種是故名為無恚不犯法本彼不惑清淨本為何等為從慧見四諦如有如有應受清淨不愚不惑不隨惑亦不墮惑 謂以得三十七品。終不墮是諸惑事也。   慧明明相見 謂三毒已除為慧明。通八直道。為相見也。   從清淨法是為不惑清淨本是本為誰為不惑清淨所身□□□□竇迴繳亦所相連清淨法為意思惟相念所法本 法本三十七品法也。   亦為從二清淨道種為不惑本一為直見二為直□□蓼□G□姪詁□芊慼憤楚慼慼慼憤蕈苤潛d□□姪觀□□荂慼慼熨D□霸飀□□□□□椹□檢□褽□□□送膳□□□□韣□   非常為如是彼非常想為何等一切所□□□孝驉慼慼漿妘蓼□逆□□粿□雜□□埤□□□□蓼□礹□□   是為非常想亦從有世間八法何等為八有利 □□槍□夾□□餓□□□娛□□□   無利 修德而累耗。謂之無利也。   名聞 德馨遠香。謂之名聞。   不名聞 □□餖穫裀□□□□□□□□□□O□□   有論議 清淨淡泊。邪黨虛謗。謂之論議。   無論議 德高遏謗。不以憍也。   若苦 殖志守道。而艱患相紹。或有灰滅之禍。三塗之罪。謂之苦。   若樂 獲天王之榮。從心之願。謂之樂也。   為意不墮不受 墮樂也。處榮不憍。□□□╮慼慼慼慼慼慼撓堙摯f□送□□□□衽□□□□娩□□□□駩□□□□□廓搾□□□奐X埤□醴襮□□□垓□□   從若干思不受。止護觀思惡得止 護觀不使失適也。止止不受上若干思想也。□□鷺□□妃□□□□   是名為非常想彼苦想為何等為一切世間行是為苦所想覺知受 謂知苦而竟故受。□□桌樦□夾□□□   是名為苦想從是要為何等望苦想為已習已增所念已多 一切眾苦從習增多矣。   為貪已足 貪從萬物生。望從危生。瞋從嫉生。愚從不問生。癡從冥生。貪望瞋恚愚癡。是為足也。   為不墮貪 謂人從貪望得老。從瞋恚得病。從愚癡得死。從福德生故。□□楷□礸膳□□□□窣¥□滎□□□   為意不受不墮相牽不墮 牽連也。言道意連屬。不使墮生死。   不念 不念惡也。   若干意護觀為已 惡為得止 已德惡六情也。得止得止觀也。   從是思望致是要彼非身想為何等為一切法不計身不墮身 言一切四大法。不計為身。身者非常之物。明者不墮身想也。   為想知想受是名為非身想從是為何等望致非身想已為念思為已增。令是是自計我 是是者。言自計是我身也。   為是為意不受捨若干態 態。八十四態也。言。已覺八十四態。即捨不受也。   不受跓為觀。□□□禭□□□稷□埤□□□魯□□□娃□□□□□□□埤□□飽慼慼滕^□魯□□   是為從是要致 要者。為作非身想為要致。   彼惡不淨想為何等為一切世間□□□□羇□□□奏禘縷□□□覃□ヴ□□姭馜□□□覃□□□□□□□□H□橖□□□淚□覆露□□□礸□□{她□□奾秸□□□□聽佶牷禺‵鍺c(恨紨□□□□踦□□□   彼為四思想念□□□□□□□□□□□□□妖礸□□韣□   何以故。令知五陰 謂以得四禪。即知五陰所從起。   故佛說是分別見彼不淨想□□□□□□ョ慼慼慼慼慼慼慼毅峞慼撚sg□□□什。以卻色慾。故曰從是解也。   彼苦想□□□□□ョ慼慼撚sj渽□□盩鰣¥□□韣□   彼非身想行。思想陰亦□□□ョ慼慼慼怴摯鞢慼慼慼慼慼熨r□   彼非常想行。令識陰從是解 識。識萬物非常。意不貪著。故言識解也。   彼從止□□□□□□□□□婂□露□□逆□蓼□□□□□   令愛從是解彼從觀□□□□ョ慼慼E□□□忡□□□□□□□龍□餖穱J□□   彼從不恚為捨恚彼從不惑為捨癡彼從非常想令解有常彼從苦想為解樂想彼從非身想為解身想彼從不淨想為解淨想彼從止攝意能得還是為止想令從是止禪 止跓也。跓意於四禪。   彼從一切法寂然能得解受是為觀想令止跓一切知 從觀得止住。觀分別一切。為住一切知也。   從欲能得還想是為不貪相令還不與取止 色聲香味細滑邪念。名之曰不與取也。□□楷□祛□□□□□埤□□□祤楅□□□□□□□祏椹□□   已後不復生癡是為無有恚想令從殺還得止識事亦物是為不惑相為令得止止所世間所□□□□娃□□覘蓼□孝驉慼暴D鷺檳奾穈鞢D切埤□□□□□窨□復迴迭撈_迴□□韣□   識為是處 識。識是三毒處也。   為世間□□□橖□□□□覃□蓼□槂□□□□蓼□□姜堙憮屆撓堙戮□蓼□怴慼潛d□□□亮□□□□□鵅潑_□禘率裀□□露□□□禭□裀□   是為不淨思想 思想念上說為不淨也。   從是為悔卻令寂然止是為九品處已分別說見 現九絕也。   為一切無為部 謂定部伴。   說具足是為誰知多聞少聞不為慧者不慧不為常意在經為意相連生為從不分別觀令不得非常想。不受非常想。令從是墮五樂。令五樂覆蓋從所應□□□□□□□榃□□□G□□祅埤□□□□覘□□她□□E□□□褸□□□□□怴慼慼撮粖H降□□覘□□□褸□覘栗r□椻□□E□覃□□累逆□□祿□奀□□□□□   止是想不信令無有想不受喜為從是四種已除 四種四非常也。   墮得無為種處佛說信根比丘欲見知當求在四溝港種為清淨法 □□駢□□□簧□□腦掠郥□□□□韣□   不捨方便相令致清淨從清淨發起令墮四意止佛說精進根比丘欲見知當在四意斷過去所更 更四意止矣。   相念不忘為從不忘發生墮四意止佛說念根比丘欲見知當觀在四意止為一意想是為定從不惑起令墮四禪處佛說是比丘欲知定根當知在四禪 數息為身意止。相隨為痛癢意止。止為意意止。觀為法意止。是四身止。五陰便止。是為還。還淨是應四禪也。   從本校計為慧如有能得持 持。持六情從是發起令墮四諦 由大智總持六情。令意墮四諦。   佛說慧根比丘欲見當在四諦為有四輪好郡縣居輪依慧人輪自本正願輪宿命有福輪 輪者喻車輪也能載致物。言人有是四輪。亦載致人於道也。四輪應四諦。四禪為屬道□□□□漶慼慼熬T□□□   彼為道德共居相是為好郡縣居令得賢者依止處以得道德依猗相是為依慧人從是為墮有正願處以得正願相是為身正願令墮福處從清淨行有所入相是名為福令致墮五樂處 謂五根為五樂處也。   彼為戒法十一本。一為色持戒無悔 色身也。身持戒不犯七惡。   二為已不悔令得喜意 謂身不犯惡故令意喜。   三為已有喜令愛生。四為已意得愛為身得猗。五為已身得猗便得樂 猗。猗四意止也。得樂得道樂。   六為已意得樂便得正止七為已意得正止便知如有。八為已知如有便寂然。九為已寂然便得離 離五陰冥。   十為已得離便得解脫。十一為已得解脫。便見慧 謂已解非常苦空非身為有慧。   有慧便知生死已盡 十二因緣滅即生死盡也。   道□□□□□□窺菕潑l□荂%謐玉e□鋧墦稰瘓。足意漏盡謂之竟。直入泥洹。不還三界受眾苦也。   戒相為何等至命盡持戒令從是致無悔身不增罪相為無悔從是致喜令得喜處可意相為喜令致愛處喜足相為處 足滿。   令致有猗處 猗三十七品。   從□□□蓼□秋□褻□□□奷□□□□胚□□禺〃儜(紮儜瞗慼慼摯j儜蘙r□耨□稐|□n□□紮憒□□鋨鐓□□□滎S□蝖)□□□趑□□□鋤滎P韣□   令致如有慧處不惑如有相隨相是為寂然處若知非身是為寂然相 得非身念意即寂定。   令從是致相別離處不近會為相別離 意淨即與穢離。德遠不與惡會。   為從是致解脫已為非法□□□禮□□姍□□□飀□□□□□□□首□□□祰瑩□□□   是為解脫相令致解脫慧見 慧見。見四諦慧也。   為有四道德地何等為四為四行者福彼若如有知智 謂世間人但知六入耳。道人所知者。知四意止。   是為見地為得道跡 道跡。謂須陀洹。   是為得道福彼如有如有知是為惡卻離 如有知者。言如事□□誇膳□□□□□誇膳□□□□欖隸姪裀□旅□□□□逆□□□□駕□□   是名為薄地為有往來福 往來者。謂斯陀含所住地。三毒薄少。義在安般。   彼以惡卻為不用 惡惡是身。不用不用世榮。   是名為相離地彼已相離是為不復還福 不還阿那含也。終生天上不還人間。謂之不還也。   是名為欲竟地無所著亦□□姦輦綠姾飀□茶餽娶□□   為道弟子有八種道□□□□□□□□荂憤諶ョ慼樞鱁□窣□   是名為□□□□輦罹輦□奐□□窨□揤□□內□瘓清淨為名是為清淨福是為道德有八種清淨道□□□輦罹輦□奐□□姪觸諒□□餖榵□餺□奷□檻霸驁□□□榵□飀□祛□檻霸糖□□   弟子便斷三縛結彼為三縛結為何等一為知身非身二為無疑三為不貿易□□□□□□□□□奏椸馴□□□□□□□□露駕□□□□□□輦□送□蛂慼   已斷是三縛結道弟子便墮道跡不復墮惡道畢竟道七更天上亦人間已更所在往來便斷苦從苦得解 謂溝港七死七生。乃得應儀。   是名為見地為得道跡福 見地見道地。   彼何等為令意墮是身亦知是身 問。何□□□□榜騺□□□□糖j□□□□□□□□□□   癡為以不聞為世間人不見覺者亦不從聞者受教戒聞者亦為未分別現正法為意念是色為身遍睹色為身是色亦為身色亦是我身痛想□□□楦□□□□□量褉□累示□□□褉□□□□婂□□□G□□□□□□奪□□□□□□□□榜□□□□觖□□□□□□□□□□□□□□□聾槾駟□□   令為受是身 愚者以五樂為榮。樂受身想。如是捨身受身輪轉苦也。   為墮身 墮沒也。意沒在身矣。   令意念我為是 是是身也。雲我所見實為真正。其諦爾也。   我為以是著相連不得自在牽相隨如是有所忍 愚者自可以為已志之所尚者是也。縛著於俗。隨之生死。忍受罪庶無所辱顏矣。   所可為意為可受已受見隨□□□□切埤□□□□□□□□礹□□□□窩□□   是為邪見墮受是身 邪見者。見五陰身。以為吾我也。   彼為見是五邪令墮疑無有 謂無有三尊。並罪福報也。   何等為五若為所色為見是身比前 比前者。前已說五陰。   更想行識亦爾是為五邪見令墮無有後有餘十五令墮常 不止非常想。而墮常想也。   如是見是身已斷便六十二邪見已捨 謂已得道者。五陰斷已。五陰斷六十二邪見便滅也。   令不墮常非常已非常常為捨便道弟子無倒邪見但為度世 夫五陰滅者。諸念寂盡無常非常之想。大明度經曰。汝無念者。今睹明度。明度所謂度世者也。   直見為何等令不墮邪見身若道弟子為聞 聞三十七品□□□祺椹□□   為直見見通經家 謂如阿難通佛十二部經為已受度世無為為已解度世法 解三十七品。為解脫世法。   不復見是色為身遍睹色為身是色亦為身色色亦是我身痛想行識已不見如是 如是如上所說。五陰之害得四意止者。五陰即滅。下三結便都解矣。   便解三結使 使疾迅起哉無數也。   何等為三一為不見是身二為不恚三為不疑已如是道弟子為無疑 垢盡明大。眾疑解也。   在佛亦無疑 在佛者。佛巍巍至尊。其為無量淨行。弟子亦無疑焉。故偈雲。已無所復淨。始不疑不轉。斯義如之也。   為信為喜為佛如是如來無所著正覺慧行已足為樂 生死絕向泥洹門。謂之樂也。   為世間已解 言。教化世間已畢。所度已度。無有遺餘也。   無有過是法馭法隨為師 馭止也。法隨隨法□□□   為教天上天下為佛最上是得信不疑為隨是法□□□觀□□□□□□□□□□□靈姏\省襏輻□□□輻□□□□□   現自更見 言。諸善惡事佛悉見。故為人見之也。   已解為慧為是所貪飢渴相近已斷 人情飢渴於六服。道□□奷□礹□□   隨已斷 謂不隨六情也。   空無所應得 空其心。淨其內。志與□□埤□媸□□飀□□驂□□□祏礸□逆□□簥□韣□   愛已壞 壞盡言。愛慾已盡也。   已離已盡 離愛願盡。無三界之志。斯謂不願定。   為無為 謂欲無慾志寂。無三界想矣法鏡經曰。不以意存求於泥洹。何況有勞想哉。斯無為之雲矣。   以是第二無結 一謂飢渴。二相延。比第二結為無有。無十二因緣五陰之結也。   無疑 謂結已解。即於正法無所疑也。   得法隨法□□□嫵□□玲□埤□□□氧窣□   為同學聚為無結無疑已有受有喜 受受道品之也。   如是受得道弟子為學聚 聚會也謂與同志尚偕三界欲學還本無之聚會也。   正受□□□□□禈□□□□□□禱□褉□□□□□□禱□式慼慼慼撢栗B‥□恁撩也。如如下事相應受之。謂戒定慧解脫度知見事。□□□□礹□□   是為佛弟子□□威□□□□熂s□□□□瑾□□瘓 四雙八人者。謂以得應儀向應儀道。已得不還向。不還者得頻來。向頻來者得溝港。向溝港者是謂四雙。八人者也。   為世間所重所尊 謂斯八人。為世明者。所重愛敬而尊之。   為無有比可祠可事可恭為福地無過是天亦人所事 祠神以望福。莫若供養斯八聖。其福大也。   是為第三 第三者謂頻來。   已為無疑法 安般解曰。頻來在欲果中。已捨四廣倒。無餘疑結也。   隨法□□□簧□□□&視謘慼慼毅牷慼   已無疑結已受已喜從愛為習 信佛言即結解。受法喜愛之無倦為習。習道習也。道得道矣。   苦亦從愛習 苦由愛慾生。不知苦之為苦者。以其習之久矣。   已無疑結已受已解已喜已愛儘是為苦盡便無疑無結已得是受便得喜已愛儘是為苦盡無疑結已解受便得喜為八種道□□Е痋慼慼撢e□露□□□□□騮□飽摩炕慼慼潸矷慼慼撙滿慼慼數[誇□□謐窨□□&□壝r|□摥□□□□□□□粨磣□滎戧韣□   若本有疑在苦在習在盡在道 宿命。或有疑意在四諦。今悉已解。   □□□□□□□西酋□□□復□鷺□妘律□□亮□□□□禨送□餽□□□□□□□□□□鷺□□□□馯□□□□□□□□□□□礹□埤□稢□駙獺慼慼慼毅芊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j□□□□□□梗□□□程檢□□□□□□□□□j□□龍□□□□□□□逆□□□餉□祜□□□餽匿□□□   已散不復現 言五陰六衰已消散。不復現也。   從來本法不復生 五陰法。滅不復生也。   彼持□□□饉忡蓼□□送□□□□G□□□□歷□竇蒨□□□'嶢□蒰瘓道。而轉意貿易天上。故言不解避也。又安般解曰。轉戒本願。當以戒求道。反求天上榮樂也。是謂轉戒矣。本願求道而違道就耶。不還之□□□馜糖□□媸□□□□   為意向從是□□□□襾Д[槂□祤餺□馯□槂□送□□□□□饑□槂□錄□□□□大□列□□累□□累磻送□饑□□□□夾□□   如是思結相見意向是為渴愛雖持□□□□檄斒怴慼慼慼慼敵u蒨□□□□□□蒰瘓者為轉貿戒轉貿為何等為意生從戒得淨從戒得解脫從戒得要為從苦樂得度 不復更罪福之苦樂。得於泥洹。   或意生從願得度是為不解持□□□饉忡□□□竇蒧嶨□芰瘓三十七品。而止戒願求望度世。故言不辭。   何因緣為不解轉摸貿意生從被服 被服比丘三法衣也。一說雲為天上被服。   亦從願得度世從苦樂得卻離 謂卻離樂與苦也。   為從是二業被服亦願為摸何等為摸為是二戒被服願意計從是得解脫從是得要從是得過苦樂從是苦樂為得無為從是不正計法 不正計者。以邪為真也。   不從是解脫意計從是解脫不正計為是正隨是□□□列飀□覘露□吟□□□菉列駔玲□□   忍可意望結見 忍生死也。意。意可天榮。如是為結見。非真見也。   是從是為解 從見合望解也。   是為不解持戒轉摸貿是為二結得道弟子已捨 言。已得者為捨貿易之□□□□   為無有本已斷 無復戒願本也。   樹已拔不復現從後不復生是法便為已淨戒如得道戒隨□□□□□□□榵□埤□□□□□□□□   不為穿 穿漏也。謂己已具足三十七品。其□□□□□襮駢□□□□牷憫u□□楰K襱□□□誇□祅奅椸□□□□□□□□魯□□□□   不為失不為悔但有增如慧者可 言為慧者所可也。   無有能奪 所謂□□□埤□□騃□□□逆□□鼀l耤   為得從是致定是為三縛結道弟子為已斷已墮道跡不復墮惡法必度世在七往來天上亦人中往來期畢 謂溝港七生七死。往來上天人中。如是七反。乃得應儀也。言往來生死期畢矣。   便得出苦要 出苦。出三界離諸苦。   有四相應可謂四相應一為已解相應 已解苦。言溝港已得道也。   二為已斷捨相應三為自證相應 謂不還也言苦已盡。斷之謂也。   四為增滿相應 謂應儀□□□□□□□   彼道德弟子從苦為已解相應 從苦已解。為應解苦諦也。   從習為已斷捨相應從盡為自證相應 盡自證者。謂之五陰六衰十二因緣盡之證也。   從道為增滿相應彼為止觀俱隨行 謂四諦止觀一切俱行。   一處一時一意 處寂然無意也。   本來有是有意令為作四事何等為四一為苦從苦已解為苦相應二為習從習已斷捨為習相應三為盡從盡自證為盡相應四為道從道增滿令道相應何以故從苦已解相應何以故從習已斷捨相應何以故從盡已自證相應何以故從道已增滿相應 謂說四諦盡滿相應也。   為有譬喻如水中沫行 言。水負沫使度。   上至竟為有四□□ヮH□□□□□□□楰□稄裀□禰□襼□□   是亦如是止觀雙俱行一處一時一意上要至竟 謂□□椻□□□□□□衽□□□□□裀□□□橁□□□□娀妳妴飀□□□□鷺槄檢□   為成四事譬如日出上至竟為現作四事致明壞冥現色現竟 此四事以譬四諦也。義與安般同矣。   譬如船渡捨是岸邊致渡岸邊 謂菩薩作□□□□□□□□首□□襼□□騖□□褓楦□□□   致物斷脈止觀亦如是雙發行 發行俱行。   為一處一時一意上要至竟為作四事為解苦如應相燭。為斷習如應相應。為盡自證如應解相應。為□□□□□駛霸飀□□□埤□□□吽慼敷Q飀□□驗矷敷Q飀□□{□騧□霸飀□□□□□霸飀□□□楦□□駛詀□□□誇□□□玲□□□蓼□□□□□□□□□呺m□□窨□□瘓道滿。譬如然燈燭上至竟為作四事。為作明.為去冥.為現色.為卻疑 卻消也。言。卻疑不解。火能消卻之也。   止觀亦如是為作四事為識苦為斷集 已得三十七品。為知不復受之。   為盡自證為行道滿譬如然燈上至意為有四義為現明為去冥為現色為盡膏炷止觀亦如是 世之為病。唯苦與習。道之為樂。止與觀。如然膏炷至盡也。   雙隨行一處一時一意止至竟為作四事。為識苦苦相應。為斷習習相應。為盡自證盡相應。為□□□□□霸飀□□□□□□通檻霸飀□□□□□莆□□霸飀□□□□□□□駛□霸飀□□□□□窩□□□□牣§□恣憚炕活潠c□□□□牣|□□□□|□髡滈磷□髡瀤鶗d□鰨□¥□邐□髦詫□□粨卡□□□□詫□瀣(□芥□襆□□鋦縈嗤韣□   彼所為五陰相近 謂五陰與六情相依近也可發往欲著願得相往不捨習所是已斷已盡止觀道亦如是令是道德四諦一處一時一意上至竟為令四諦相應如是道道德弟子為是法相法已應是名為見地。見道跡也。   已得道脈至道跡跓為復止觀 復重觀增□□□□   令是欲恚使縛為復除 為欲愛盡所跡使也得道弟子為往來受以是□□□□迭撩鄍_{榜□蓼□□□亮□量□槦亮□□祜襾禭□□詁□禭□□   復增止觀令餘愛慾恚所使為畢捨欲恚未畢捨 未畢捨。為使結動。輒還入五陰冥中也。   使結令畢已畢為得道弟子便解下五結已畢何等為五一為見身是非二為解疑三為不惑不貿戒四為不望五為不恚是為五結已畢便得道弟子不復還世間彼度世不復還是世間是名為卻地是為不還福已致得止不還福 卻地。卻諸惡地也。不還謂於彼得道。不還世間受苦身也。   復增翅止觀令為解捨上五結何等為五一為色慾二為不色慾三為癡四為憍慢五為不解已上五□□□□□□□□龍□□禱□椸槄□□亮□量隉潛矷慼潛d□□□□□□糖□誇楦□□□□媸□□□逆□□□□窣§□磷戧□亡□磨□墣□   無所著尚有妙無為為捨畢已世間命根盡亦世間苦盡不復生苦彼以為是陰持入已盡寂然不有陰持入不相連不復發 此經上已解之。不復相連者。謂與五陰六入絕不復發者。不復發起五陰六入也。是謂寂然矣。故曰不復發也。   是名為已畢無為為已說諦相應亦說份相應 份份部四諦也。   亦說地 四[蟲*真]者地。   亦說福說斷 斷諸惡也。   說罪說離說二無為為一切如是說佛已更度世畢若人欲度世當□□諒□姭駂□□□□□玲□□□□□□槄□□□□□□楷□□□□□□□□□□□□□□□□□□□斁y□□式慼慼鞢樁v駂□□□□□□□□□□□駝□□□□□概□□□□□□蓼□□j□□□□襴□□□□□□姭餛□□□□□□□□□枯□□鈴□詡觙□□褽慄□禘縷□□□□□□□□□□□姭飀□□奪□□□□尤□□□□□□□逤□迴恭疙荂慼璃唌慼慰D□□]□□□□§□□□□□□□□□□□□□(□禳慼慼潑l□|諍□□韣□   為身癡為意癡為身重為意重為身不便為意不便為身不使為意不使是為睡瞑為何等為意相從令瞑動相動 未畢捨為使結。重相動至瞑也。   令不作事是為瞑上頭為睡後為暝是共名為睡瞑蓋 蓋由膜覆眼。令目無所見。故曰蓋也。   彼不了悔蓋為何等為身不止悔為何等為所念可不可不得悔是上頭為不了後為悔是共名為不了悔蓋彼疑蓋為何等若不信佛不信法不信□□威□□窨□□紅□□   不解苦習盡道比結使 比數有結使也。比亦比次也。   亦從發是名為疑蓋亦有五疑有縣聚疑 言。郡縣多人說道不同。□□妄淪□□□   有發教疑有道分別疑 言。有人發口教不同。故曰疑也。   有欲□□□□餖榵□淪□□輦蓼□□□□蓼□□□□□□□□□□□□□□□□駎□□□橫□□□□□□□逆□□□□□□駂□□□□□□□□□□□□□□□□□禭□□□□□   蓋說為何等蓋為卻對 為卻一切清淨法卻雲何愛慾為卻清淨瞋恚為卻等意睡為卻止暝為卻精進五樂為卻□□榭□□□□□□□□□礸□□□ョ慼慼慼j□□□□□□□□媸□飽慼慼   陰持入經卷下   佛說慧印百六十三定解   當知舍利弗。如來之身為無身.無作.無起.無滅.無從有.未曾造.無合.無遊.無至.無知.無習.都清淨.無畜.無憎.無行.無止.無生.無報.無見.無間.無臭.無嘗.無更.無識.無曉.無喻.無知忍.無志.無思.非意離意意平無平去意無所與.無五道五道斷要具無閨.無惱.無有.無畏.無可無不可.無業.無成.無言.無軟不現非明非冥.非滅不滅離滅已滅.為淨極淨彼淨不用.非悅非愛.非負離負已住應於無處.非逝非亡非沒.非法非無法.非土非無土.非盡無有盡捨盡無怒.離於天.離於嚮.離於說.離于思.非合非不合.非極非不極.非去非不去.非二非不樂.無彼受.無所視.無相離相不求相明安徐無著離著造信亦無二稱如為審如審如義不負人度無度除無除救無救說無說二無有等.無比等與空等.無處等.無生等.無得等.無休息離息已寂而寂滿寂散解心善行轉至要一切報斷成具甚真身明質淨無自惟無所行行解無解無應不齊.不長.不圓.不方.不讚陰不稱種不譽入不是數不致數不復生不可見不有知亦不死不世因無不因身然不趺無有居處.非終非始.非念非憂.非事非諍.非惡相.非滅度.非滅訖.非所造.非不遊。   此後一紙准品次錄無。雖非陰持入。應是別經愛者節出寄之卷末。既已彫成不忍毀壞。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695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般若理趣分述讚   No. 1695 [cf. No. 220(10)]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般若理趣分述讚卷第一   大慈恩寺沙門 基撰  稽首離性相  心言本空寂  常住真三寶  及我親教尊  理趣甚深法  非我所能讚  今依尊智悲  加持力故說   瑜伽論第八十二雲。諸說法師將欲開闡先當讚佛。或略或廣。略讚佛者由五種相。一者妙色具三十二大丈夫相圓滿莊嚴。八十隨好間飾支體。光明照耀如大金山。二者寂靜端嚴殊妙諸根閑寂。其心晏然。已能善得最上調順寂止究竟。已能善到第一調順寂止彼岸。善能密護降伏諸根。為丈夫龍無誤失故。丈夫牛王御大眾故。丈夫良馬心調善故。清淨無撓如澂泉池。已能永拔煩惱習氣。三者勝智。謂於三世及非世法無礙無著。四者正行六度四攝自他利行皆悉圓滿。五者威德謂諸如來神通遊戲威德熾盛。復有六讚。功德圓滿故。離垢染故。無濁穢故。無與等故。唯利有情以為業故。於此業用有堪能故。廣讚無邊皆如彼說。既讚佛已要成十法名說法師。言十法者一者善於法義謂六法十義善能解故。二者能廣宣說。謂多聞聞持其聞積集。三者具足無畏。勝大眾中宣說正法無所怯懼。聲不嘶掉腋不流汗念無忘失。四者言詞善巧語工圓滿。八支成就言詞具足處眾說法。五者善方便說。謂二十種善巧方便宣說正法。如以時殷重等。六者具足成就法隨法行。不唯聽聞以為究竟。如其所說即如是行。七者威儀具足。謂說法時手足不亂頭不動搖。面無變易鼻不改異。進止往來威儀庠序。八者勇猛精進常樂聽聞所未聞法。於已聞法轉令明淨。不捨瑜伽不捨作意。心不捨離內奢摩他。九者無有厭倦。謂為四眾廣宣妙法身心無倦。十者具足忍力。謂罵弄訶責終不返報若被輕蔑不生忿憾乃至廣說。其聽法者。是說法師說正法時應安處他令住恭敬無倒聽聞。謂由一因或乃至十。一者恭敬聽法。現前能證利益安樂。此有四句如菩薩地法處中說。二者一善建立一切法。離諸過失具大義故。二說者聽者所設劬勞有勝果故。三者。一能令眾生捨惡趣故。二得善趣故。三速能引攝涅槃因故。如是三事要由恭敬聽聞方得。四者。一能善了達契經等故。二如是正法能令眾生捨諸不善攝受諸善。若善聽者能受捨故。三由此捨受捨離惡因所招後苦故。四速證涅槃故五者。一謂我今當聞所未聞。二聞已研究。三當斷疑網。四棄背諸見。五我當以慧通達一切甚深句義。此顯三慧。初二顯聞。次二顯思。後一顯修。六者。一為欲敬報大師恩德。謂佛為我行於無量難行苦行。求得此法雲何今者而不聽聞。二觀自義利。三究竟能離一切熱惱。四善順正儀。五易可見了。六諸聰慧者內證所知。七者。謂我當集七種正法知法知義乃至廣說尊卑差別。八者。一佛法易得乃至亦為旃荼羅等而開示故。二易學行住坐臥皆得修故。三能引發增上生果決定勝果。四初善五中善六後善七感現樂果。八引後樂故。九者。謂能解脫九種世間逼迫事故。一能出生死大牢獄故。二永斷貪等堅牢縛故。三棄捨七財貧。建立七財富故。四超度善行聞正法儉。建立善行聞正法豐故。五滅無明闇起智明故。六度四暴流升涅槃岸故。七究竟能療煩惱病故。八解脫一切貪愛□故。九能度無始生死曠野稠林行故。十者。一恭敬聽法得思擇力。由此能受聞法勝利。如法求財不以非法。深見過患而受用之乃至第十能引一切世間出世間靜慮解脫等持等至。廣如彼說。說者聽者先住上法方可說聽。若不住此徒設劬勞終無大果。   將讚經文略以四門解釋。一敘經宗旨。二顯經體性。三彰經勝德。四釋經本文。   敘經宗旨者佛滅度後九百年間有應真大士。厥名清辨。身同數論之儀。示無朋黨之執。心處釋迦之理宗無偏滯之情。時人號為妙吉祥菩薩。神異聖德廣如別記。彼造掌珍論雲。凡所知境略有二種。一者有為二者無為。以諸愚夫不正覺了勝義諦理有為無為無顛倒性。妄執諸法自性差別。增益種種邪見□網。如世有一無智畫師畫作可畏藥刃鬼像或女人像。眩目亂意謂為實有。執實有故自起驚怖。或生貪染於彼境界眾多計度。增長分別諸見□網。若正覺知勝義諦理有為無為無顛倒性。爾時如世有智畫師不執彼為真實自性。非如前說有為無為境界差別以自纏裹如蠶處繭。彼非有故無分別慧趣入行成然證出世無分別智。要須積集能壞一切邪見眼膜。無倒觀空安繕那藥。如是積集無倒觀空。要藉能遣一切所緣自性聞慧故。應聽此般若深經。依此所說以為宗者真性有為空如幻。緣生故。無為無有實不起似空花。此中世俗許少分有。若依勝義一切皆空。此中畫師有智無智怖染譬喻。喻佛菩薩一切異生。自業所招返生憎愛。智者知畫俱於平等不生怖染。彌勒中邊頌曰虛妄分別有於此。二都無。此中唯有空於彼亦有此。故說一切法非空非不空。有無及有故是即契中道。此以無所執有有無為。以為宗廣如常說。   二顯經體性者。般若有五。一者實相。二者觀照。三者文字。四者境界。謂真俗二諦。五者眷屬謂一切福智如開題中已略顯示。經體有二。一者文二者義。文字是文。四種是義。實相是般若性。觀照是般若相。文字是般若因。境界是般若境。眷屬是般若伴。故此五種皆名般若。龍猛釋言。就勝義諦一切皆空。教既無教無不教。體亦無體無不體。於俗諦中亦可說有。句言章論聲為教體廣如清辨般若燈說。護法釋言。教體有四。一攝相歸性體。般若論說。應化非真佛亦非說法者。說法不二取無說離言相。此經下言。一切有情及法皆即真如故。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亦即真如。無垢稱言。文字性離。無有文字。是即解脫。解脫相者即諸法也。又一切法亦如也。故知教體性即真如。二攝餘歸識體故。十地言。三界唯心。二十唯識言。謂餘相續識差別故令餘相續差別識生展轉互為增上緣。故說者聽者心為教體。三攝假隨實體。對法論說。成所引聲者謂諸聖所說。故知但取聲為教體。攝名等假法隨實聲說故。四相用別論體。能說法者識上所現聲名句文以為教體。以假及實為教體故。十地論雲。說者聽者俱以二事而得究竟。一者聲二善字。由熏習力唯識變力於說法者識心之上聚集現故。如別章說不能煩引。   三彰經勝德者。此經總名般若理趣。準義名別有十四種。一此一切法甚深微妙清淨法門。若聞已信受得八勝果。一乃至當坐妙菩提座一切障蓋皆不能染。謂煩惱障業障法障雖多積集而不能染。二雖造種種極重惡業而易消滅。三不墮惡趣。四若能受持日日讀誦精勤無間。如理思惟彼於此生定得一切法平等性金剛等持。五於一切法皆得自在。六恆受一切勝妙喜樂。七當經十六大菩薩生定得如來執金剛性。八疾證無上正等菩提。二者寂靜法性現等覺門。若有聞已信解受持讀誦修習得二勝果。一乃至當坐妙菩提座雖造一切極重惡業。而能超越一切惡趣。二疾證無上正等菩提。三者調伏眾惡普勝法門。若有聞已信解受持讀誦修習得四勝果。一假使殺害三界所有一切有情。而不由斯墮於地獄傍生鬼界。以能調伏一切煩惱及隨煩惱惡業等故。二常生善趣受勝妙樂。三修諸菩薩摩訶薩行。四疾證無上正等菩提。四者平等智印清淨法門。若有聞已信解受持讀誦修習得三勝果。一雖住一切貪瞋癡等客塵煩惱垢穢聚中。而猶蓮花不為一切客塵垢穢過失所染。二常能修習菩薩勝行。三疾證無上正等菩提。五者灌頂法門得二勝果。六者如來智印金剛法門得五勝果。七者離諸戲論輪字法門得二勝果。八者入廣大輪平等性法門得二勝果。九者真淨供養無上法門得二勝果。十者能善調伏智藏法門得六種果。十一者性平等性最勝法門得三勝果。十二者一切有情住持遍滿勝藏法門得二勝果。十三者無邊無際究竟理趣金剛法門得三勝果。十四者甚深理趣最勝法門。能受持者有十八勝德。一一切障滅。二隨心所欲無不成辨。三是諸佛母。四能誦持者一切罪滅。五常見諸佛。六得宿住智。七若有情類未多佛所植眾善根。久發大願。於此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理趣最勝法門不能聽聞書寫讀誦供養恭敬思惟修習。要多佛所植眾善根。久發大願。乃能於此甚深理趣最勝法門。下至聽聞一句一字。況能具足讀誦受持。八若諸有情供養恭敬尊重讚歎八十殑伽沙等俱胝那庾多佛。乃能具足聞此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理趣。乃至十三諸天常隨擁護。十四終不橫死。十五不枉遭衰患。十六諸佛菩薩常共護持令一切時善增惡減。十七於諸佛土隨願往生。十八乃至菩提不墮惡趣。諸有情類受持此經定獲無邊勝利功德。我今略說如是少分。   四釋經本文者。   經曰。如是我聞。   述曰。於此經中略有三分。初從如是乃至圓滿清白梵行。是序分也。爾時世尊為諸菩薩說一切法甚深微妙乃至略說如是少分。是正宗分也。時薄伽梵乃至奉行。是流通分也。佛地三名科。與古來別如彼論說。今解三別。一文前由致述分。二應機廣說分。三感悟修行分。此之三科今古名字隨義應悉。就初分中依天親菩薩燈論偈中分之為六。彼雲。前三明弟子後三證師說。第一如是弟子之信。如是之言今說不虛。第二我聞顯非傳受。第三一時聞法有時也。智度論雲。說時方人令生信故。四主五處六機。今依佛地論初分有五。一總顯已聞。如是我聞。二時三主四處五機。今依此經開之為六。前五如佛地。第六歎法有十勝德。宣說正法初中後善等。然此序述佛教安置亦是佛說。集法經雲。阿難問四事。以何為師依何法住。如何治惡性經首置何言。佛言戒能訓誨可以為師。念處破倒依之而住。梵法默伏彼惡人。一切經初皆標六事。初是正行次是正解後辨治障修解行之緣。然此三門必依聖教故。但四問不減不增。智度論雲。阿□樓馱教阿難請四事。大悲經說優波離教。今謂二人同教。又廣明結集因緣。如別抄記。真諦雲。微細律明。阿難昇座出法藏時。身如諸佛具諸相好。今勘集藏傳亦作此說。下座之時復本之形。眾疑有三。一疑佛慈悲從涅槃起更說妙法。二疑有佛從他方來住此說法。三疑阿難轉身成佛為眾說法。故經初言如是我聞。為令生信。言如是者法花注雲。如是感應之瑞。如以順機受名。是以無非立稱。眾生以無非為感。如來以順機為應。傳經者以名教出於感應故雲如是。此應肇公解也。又注無量義經言。至人說法但為顯如。唯如為是故言如是。瑤公雲。以離五謗名為如是。前四句離增益等謗。第五如是此經因果非非有非非無名戲論謗。第四句名愚癡謗。光宅雲。如是將傳所聞。前題舉一部也。如是一部經義我親從佛聞。即為我聞作呼徹也。梁武帝雲。如是如斯之言是佛所說故言如是。上來五解並是吉藏法師之所引也。真諦及長耳皆雲。如是有三。一就佛。三世諸佛共說不異名如。以同說故稱是。由斯可信以同說故。二就理明。諸法實相古今不異故名為如。如如而說故稱為是。既稱理言不增不減決定可信故稱如是。三就人。以阿難望佛教所傳不異故名為如。無非曰是。此上三解淨法師等之所引也。又解。如是之言標一部之玄宗即真俗二諦。真為如俗為是。欲顯所詮不異二故。又所言順理曰如。遮其虛妄為是。又顯詮於二智教為二智之因。如所有性為如盡所有性為是。故下雲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是也。又標福智顯是二嚴之因福為如智為是也。又教順於理曰如依教修行為是。又境為如智為是。所乘能乘實相觀照以標首也。又如是者吉祥詞也。欲顯經首皆致此言。異外道等一切經初置阿憂二字。又如是者指斥詞也。指下一部之所明也。上來八解皆此方先德之所傳釋。又如是言依四義轉。一依譬喻。如有說言如是富貴如毘沙門。如是所傳所聞之法如佛所說。定為利樂方便之因。或當所說如是文句如我昔聞。二依教誨。如有說言汝當如是讀誦經論。此中如是遠即佛之教誨。近即傳法者之教誨也或告時眾如是當聽我昔所聞。三依問答。如是我聞如是演說。謂有問言。汝當所說昔定聞耶。故此答言如是我聞。四依許可如有說言我當為汝如是而思如是而作如是而說。謂結集時諸菩薩眾鹹共請言。如汝所聞當如是說。傳法菩薩便許可言。如是當說如我所聞。或信可言。是事如是。謂如是法我昔曾聞。此事如是齊此當說定無有異。上來四解並佛地論親光菩薩等解。又如是者信順之辭。故智度論雲。如是我聞生信也信受奉行生智也。信為能入智為能度。信為入法之初基智為究竟之玄術。信即所言之理順。順即師資之道成。由信故所說之法皆可順從。由順故說聽。二徒師資建立。於此信中略為十釋所。以須初令生信。一成唯識雲。信如水清珠能清濁水。能治不信自性渾濁。所以兵食信三信不可棄。二瑜伽雲。信為欲依欲為精進依。故入一切法欲為根本。作意所生觸所集起受所引攝。定為增上慧為最勝解脫為堅固。出離為後邊信既為欲依。所以初說。三學佛法者如大龍象以信為手。以捨為牙以念為頸以慧為頭。於其兩肩擔集善法。此乃大毘婆沙說也。四法為諸佛手信為眾生手。故俱捨言拔眾生出生死泥也。正宗既為佛手。序分生信則為眾生手。兩手相接故登彼岸出生死泥。次下兩解最勝軍王經意。五汎大溟海假手以行舟渡生死河須信以發慧。六遊大曠野以手持杖捍御群賊遊生死原以其信手持智慧刀御煩惱賊。七見珍財寶手以採拾。聞法寶假信而方得。八信為聖財之初故初令起。顯揚雲。七聖財者謂信戒聞捨慧慚愧。故初令生信也。九信者趣聖位之梯橙故四十心以信為初有信根信力。有信根故萬善因此而生。有信力故四魔不能屈伏。十諸論雲。信者能越惡道離貧賤因。故有四不壞信。由斯義故一切經初置如是言為令生信。言我聞者傳法菩薩自指己身。言如是法親從佛聞故名我聞。我謂於諸蘊世俗之假者。然我有三。一妄所執我。謂諸外道及諸異生所橫計我。或同虛空或如芥子。二假施設我謂常樂我淨隨引二乘於無我中施設為我。令捨無我小乘之果。謂如經言諸佛或說我或時說無我。諸法實相中無我無非我。謂為聲聞說無常等除凡夫時所計四倒。說無有情我但法有因。故後為菩薩說常樂等。除二乘時所起四失。由此諸法本性皆離我無我等說為常我。故假設也。三世流布我。謂世共傳張王等姓天授等名世流之我。今傳法者隨順世間自指之言稱之為我。不同前二。非妄執故非假施設。然體即是無我之我也。問諸佛說法本除我執何故阿難不稱名字乃稱於我。答以理而言亦應稱字。略有三義但總稱我。一示不乖俗。宗雖顯真言不乖俗。雖無有我仍立我名欲顯真諦不離俗故。二我者主宰自在之義。阿難多聞聞持其聞積集。三慧齊備文義並持。於聖教中總持自在。若稱阿難聞如是法雖指己體無於法中得自在義。欲顯於法自在義成故稱我聞不稱慶喜。三我者親義。世間共言我見聞此將為親證。若但總稱言阿難聞或非親聞從他傳受。今顯親聞世尊所說非他傳聞故稱我也。由此三義不稱慶喜但總曰我聞。聞者謂即耳根發識聽受所說。今廢耳別就我總稱故名我聞。諸部計聞說各不等。今依大乘根識心所境至和合方名為聞。然根五義勝於識等故名為聞。對法及龍樹皆作此說。若但聞聲即唯在耳。通緣名等亦在意中。由此唯意獨應名聞。故瑜伽言。聞謂比量。耳名聞者親聞於聲與意為門。而聞教者由耳聞。故因聞所成總名為聞。因耳而得故耳名聞。然耳不能親取諸法差別名等。如聞所成地從方便說。因聞成法並名耳聞。如觀第二月見旋火輪等。如毘留離王為殺諸釋種語皆唯意識。自耳不緣故。問阿難於時親見佛說亦親覺知佛說。何故不言如是我見我覺我知。但言我聞。答有三義。一欲證深理欲悟所詮要依聞教。見覺知等非初達理。雖亦實見等但得言我聞。二娑婆世界以音聲為佛事。欲顯異於諸佛國土故但言聞。諸餘佛土或以光明妙香味等為佛事者。經首亦得言我見覺知等。今顯異彼故但言聞。三欲顯智覺菩提要因熏習方得。若不聽聞正法三慧無由得生。故經首言聞。令熏習增長有漏無漏。遞相增長能生出世世間果等。故但言聞。問大般若等佛自說言。我從成道終至涅槃於其中間不說一字。何故慶喜謗佛說法自稱我聞。又升攝波葉喻經言。已所說法如手中葉。未所說法如林中葉。明佛說法今言我聞復言不說一何乖返。答曰。佛地論說。有義如來慈悲本願增上緣力聞者識上文義相生。此文義相雖親依自善根力起而就強緣名為佛說。由耳根力自心變現故名我聞。此師意說。佛有三法謂定智悲。三法為體實不說法。由本因中願利生故大悲恆起。眾生久修遇佛善業。今時成熟。自識心上聞佛說法變似教生。而實不說。如曾參之母嚙指曾參心痛知母喚而還。母實無言但有念子之意。風雲相感其子心疼變似母喚之相。急歸果如所說。今佛如母眾生喻參。有言無言其類相似。亦如女人請比丘說法。比丘私去。實不為說。女人得道。言由比丘之恩。以比丘為增上緣。心厭生死遂得證果。眾生以佛為增上緣。自心變似三乘教起。從強緣論名為佛說。佛實無言。此言我聞其義亦爾。有義聞者善根本願增上緣力如來識上文義相生。此文義相是佛利他善根所起名為佛說。聞者識心雖不親得然似彼相分明顯說。故名我聞。此師意說。佛有五蘊十八界等。實有說法利他事業。雖無分利不起攀緣任運恆時隨機說法作大利樂。如末尼珠及天帝鼓雖無有心為雨眾寶。及為天帝有說不說。天帝善業感彼力故鼓任運鳴。天帝聞之而自嚴警。今佛亦爾。無心分別說與不說。眾生善業聞法因熟如來任運現說法事。此中說法譬如幻人為幻人說法。名字性離無有文字。是即解脫。非如妄執名定屬法實有能說能聽所說故佛說言不說一字。夫說法者無說無示等。若如幻士為幻人說即是非無。故經說言說法非有亦非無。待因緣故諸法立也。佛既說法慶喜親聞。故名我聞。此中二解。初是龍軍無性等一類師解。後是護法親光一師之義。應知說此如是我聞意避增減異分過失。謂如是法我從佛聞。非他展轉。顯示聞者有所堪能。諸有所聞皆離增減異分過失。非如愚夫無所堪能。諸有所聞或不能離增減異分。結集法時傳佛教者依如來教初說此言。為令眾生恭敬信受言。如是法我從佛聞。文義決定無所增減。是故聞者應正聞已如理思惟常勤修學。   經曰。一時。   述曰。第二明說教時分。即化辰也。法王啟化之日大眾嘉會之時。此就剎那相續無斷說聽究竟。隨其分位總名一時。不爾字等說聽時異。雲何名一。此中不定約剎那。亦不定約相續。亦不定約四時八時及十二時並成道竟若干時節名為一時。但是說聽二徒共相會遇。說聽究竟總名一時。由能說者得陀羅尼說一字。時於餘一切悉已演說。或能聽者得淨耳根解一字。時於餘一切悉能解了。或能說者經多剎那或復多劫。其能聽者亦或乃至多劫聽聞。故不可定一念多劫之時節也。由於一會聽者之機有利有鈍。如來神力延短念為長劫。促長劫為短劫。時分別故論有二解。一者此時有為法上分位假立。謂道理時。說聽之人五蘊諸行剎那生滅無定時體。有酬前引後現在假法。即說所酬所引之法假名過去及現在世。聽說二徒五蘊假法事緒究竟假說為時。故總名一時。如算師等以一算子經歷諸位名為一十百千萬等。其實一物橫豎不同得名有異。此說聽者現五蘊法曾有名過去。當有名未來。現有名現在。即名為時說為三世。今此三世事緒究竟總名一時。二者此時說聽二徒識心之上變作行相。三時體起。即是世識。謂是一念或復多劫事緒究竟假名一時。如人夢中夢見多生生死謂三世遷流。覺竟但有一虛妄心知無三世。今以理說時體亦爾。但有妄心變似三世。事緒究竟總名一時。由義說故唯意所緣行蘊.法處.法界所攝。何不別說十二時等。如淨穢處晝夜時分諸方不定。處則方定故於時中但總言一。問。處中有淨穢不定但說一。諸方時不同何妨亦定說。凡夫見穢處知聖居淨土。何不別論。此時說準餘知別時。答或一剎那或復多劫不可定說。準不解故。由是總相但言一時。其延促劫量或唯識。以促延或所執。以雙泯或依他。以妄法或實性。以平等或聖力。以加持故有延促。無勞疑惑。義準應釋。   經曰。薄伽梵。   述曰。自下第三別說教主。欲歎法出勝人其法必勝。顯教主中有二。初標名後歎德。此標名也。古名婆伽婆義當世尊之號。然義猶闕所以不翻。漢無此言也。瑜伽第八十三卷雲。坦然安坐妙菩提座任運摧滅一切魔軍。大勢力故名薄伽梵。佛地論言謂。薄伽聲依六義轉。自在熾盛與端嚴名稱吉祥及尊貴。如是六種義差別應知總名為薄伽。此中意說若有為此薄伽聲目必具此德。如是一切如來具有於一切種皆不能離。是故如來名薄伽梵。謂諸如來永不繫屬諸煩惱故具自在義。炎猛智火所燒練故具熾盛義。妙三十二大丈夫相所莊飾故具端嚴義。一切殊勝功德圓滿無不知故具名稱義。一切世間親近供養咸稱讚故具吉祥義。具一切德常起方便。利益安樂一切有情無懈疲故具尊貴義。或能破壞四魔怨故名薄伽梵。四魔怨者謂。煩惱.蘊.死.自在天魔。破諸有情所修善等名之為魔。入第三劫破煩惱死魔。將至金剛心取破其天魔。解脫道起破其蘊魔。若論其相金剛心時破煩惱魔。菩提樹下破自在天魔。捨第五分壽入無餘滅破其蘊魔。更留三月破其死魔。若其實義惱亂菩薩皆名煩惱。二障俱是。金剛心起永破煩惱魔。二障種有故解脫道起永破蘊死二魔。此依二死作論。其伏天魔不見文說。今依一義。十信菩薩八相成道已應伏天魔。或十住第六心始伏天魔。是中永離生死出三界故可伏天魔。或入初地即伏天魔。佛地論初地已上離粗四魔。隨情取捨。故破四魔名薄伽梵。問佛具十號。何故經首佛教慶喜說此名也。答由此一名世鹹尊重故諸外道皆稱本師名薄伽梵。又此一名總攝眾德餘名不爾。是故經首皆置此名。然諸經首雖標教主然各不同。且如新譯稱讚大乘功德經。住法界藏諸佛所行眾寶莊嚴大功德殿法性土中即法身說。其佛地經處最勝光耀七寶莊嚴。乃至廣說大寶花王之所建立大宮殿中。十八圓滿淨土之中報身所說。其此經首雖彰佛實德然稍異餘經。所居即在他化自在天王宮中末尼殿內。化身所說。然法性土雖唯佛居標德嚴花菩薩亦在彼會。其淨土中雖但菩薩經中亦說有諸天龍。此經雖但說他化宮列眾但標十地圓滿諸大菩薩。此等總明一質異見。金剛論說。應化非真佛亦非說法者。說法不二取無說離言相。推功歸本以法身為身。餘身非身。法身為說二說非說。體依聚義總名為身。法身總為身說之依身說之本。二身方起非是常身及非常說般若但以法性為宗。意在亡相。二身二說皆有相故名非身說。實此二身亦有身說。欲顯大乘名義深遠證二空理方能知說。故假妙土以顯經深。法性土中言說稱讚大乘功德經。理實嚴花但居淨土不居法性土。法性土中無身無說。菩薩何由有聽聞等。又為顯正智內證真空名居法性土。後智起悲化名居淨土等。亦無過失。天龍八部見居化土。其佛地經欲顯十八圓滿淨土之相。所說五法如來實德。寄淨土說以顯經深。其實菩薩正智契真亦居法性。天龍聞法亦居化土。其此般若觀照證實相。一切菩薩及與如來亡相為本。實皆居法性身現居淨土。然顯悲深慈厚歎報身之德。言居化土而說。其聽法者亦但標勝人與佛實德相稱。寄化土以彰。別意如下當說。今言薄伽梵隨應當說。即顯三身皆能說法徒眾皆有住三土義。唯標報身之德。然則不見經文居自報土說。由此應準佛德及處以知佛土。今此薄伽梵準下別德。即報身實德所居之處。即是化土彰勝身以顯法勝。舉化處以顯經深。欲顯悲智皆是事法修生。不言法性之身土也。   經曰。(一)妙善成就一切如來金剛住持平等性智種種希有殊勝功德。(二)已能善獲一切如來灌頂寶冠超過三界。(三)已能善得一切如來遍金剛智大觀自在。(四)已得圓滿一切如來決定諸法大妙智印。(五)已善圓證一切如來畢竟空寂平等性印。(六)於諸能作所作事業皆得善巧成辨無餘。(七)一切有情種種希願隨其無罪皆能滿足。(八)已善安住三世平等常無斷盡廣大遍照。(九)身語心性猶若金剛等諸如來無動無壞。   述曰。此中九句歎如來德。依諸經論略為三釋。第一且依此經文解。其第一句總歎如來兼以下德。餘之八句別歎如來列諸德異。然下正宗有十四段以顯世尊十四實德。今此初句總標眾德餘句別屬功德法門。金剛住持平等性智者舉次第二灌頂寶冠超過三界德。即是十四段中第三段。調伏眾惡普勝法門。亦是第五法王灌頂智藏法門之所顯也。舉下一德二種法門。其種種希有殊勝功德者。總指餘七句所有勝德。餘十二段所有法門。不可一一具足烈故。此總解已。別解釋者妙者功德微細故。善者非佛不惻故。又內道不了名妙外道不知名善。又智深難測名妙福細叵識為善。言成就者自在任運能現前義。又剋獲圓滿名為成就。一切如來者欲顯佛德諸佛共故。由此共故佛德可尊。是真實德梵雲達他揭多。古雲多陀阿伽度。此雲如來。菩薩地說言。無虛妄故名如來。涅槃經雲。如過去佛說契經等不變改故名之為如。從波羅蜜三十七品十一空來至涅槃故名為來。此意說言。如諸佛等而說妙法。從修萬行來至涅槃故言不虛。是如來義。又言不虛常行諦語來至佛位故名如來。瑜伽論雲。十號之中初是總序。若住生死由行妙行去至佛位名蘇揭多。號為善逝。古雲修伽陀也。若住彼岸因如成佛號曰如來。一揭多言義通來去。如言蜜多通離到義。此亦如是。金剛者喻也。平等性智能調眾惡降伏煩惱普勝一切名曰金剛。如於金剛能摧壞故。言住持者至法王位能為一切三界勝主。世間所有勝法皆是此智之所住持。令其不壞名住。助其生長名持。又此平等智是諸智藏。一切福智以此為因。此能住持一切佛德能滅諸惑名金剛住持。此是平等性智之作用也。內能住持外能摧壞。平等性智者非是四智中第二平等性智也。畢竟空寂平等法性能證之智名平等性智。即無分別智正能斷惑為無間道。猶若金剛即妙觀智中之正智也。若為住持眾德之本。為能摧壞之根本。智即圓鏡中平等性智。若能摧壞著生死涅槃住無所住。即第七識所成平等性智。若能摧壞二乘異生一切煩惱住於慈悲利他功德。即成所作平等性智。今以正義即諸智中隨其所應證性平等。皆能壞分別及二障等。諸德之本名為金剛住持平等性智。一切菩薩根本所求如灌頂位之寶冠也。性是無漏。離三界繫永無分別。此牒次下第一德已。餘德非一名為種種。無始未得名為希有。唯佛乃成故名殊勝。積力道成名為功德。此總含下。下自當知。第二句雲。已能善獲一切如來灌頂寶冠超過三界者。即下十四段中第三調伏眾惡普勝法門。及第五灌頂智藏法門所顯。下經解言。若以世間灌頂位施當得出世灌頂位果。西域世間剎帝利種太子。將受帝王之位先請有德婆羅門等以為師傅。乘千里象取四大海水。以吉祥茅沾彼海水。灑太子頂令其淨潔。作大吉祥四方歸伏方受王位。古翻經雲剎利水澆頭王。今新翻雲剎帝利種灌頂大王。王身必是剎帝利種。請婆羅門以為師傅灌其頭頂。以婆羅門性修梵行淨戒之族故。剎帝利請灌其頂。此乃效習受法王位之儀式也。謂第十地究竟菩薩生色界上大自在宮。蓮華臺中將起金剛定受佛之位。勝諸菩薩菩薩中尊。佛之長子名為太子。十方諸佛是其師傅。各舒慧手及右臂手以三世佛清淨法水灌灑其頂。頂謂心首及其頭首。除無始來二障垢穢有漏染污遍滿清淨無漏潔白殊勝法王位。如世太子既灌頂已將受王位。戴王之冠著王之服處王之殿。佛法太子亦復如是。將受法王法主之位戴佛之冠。謂一切智一切種智。是佛心首所戴持故。即是觀照波羅蜜多。此功德法真實珍寶。七聖財中名為慧財。故此冠冤名為寶冠。服二際佛功德法衣即是慚愧柔和忍辱之上衣也。此智慧冠是大智藏。一切善法因此生故處十方佛空寂寶殿。由戴如是冠衣等故。無始惡友以煩惱水澆其心頂。生死心首所戴愚癡醜惡冠冤。生死所著無慚無愧剛強佷戾瞋恚惡服。悉得消滅永為棄捨。永更不入三界牢獄。故名降伏眾惡普勝法門。亦名灌頂智藏法門。由如是故為三界主出諸有漏生死繫縛超三界也。自體無漏名為遍也。故下經雲。若以世間灌頂位施當得出世法王位果。第三句雲遍金剛智大觀自在者。即下十四段中第十二一切有情住持遍滿勝藏法門。謂佛具證一切有情皆如來藏。普賢菩薩自體遍故。能證如來藏遍諸有情。此能證智名遍金剛智。摧滅生死一切障故。然由悲故觀諸有情身語心行。可濟拔者應時為現。故諸有情皆金剛藏。以金剛藏所灌灑故皆正法藏。一切皆隨正語轉故皆妙業藏。一切事業加行依故。由觀有情而起三業故曰觀自在。於求念者如應利樂無失時處法器等。故大觀自在。如龜茲國聖苾芻尼所現事也。第四句雲決定諸法大妙智印者。即下十四段中第二寂靜法性般若理趣現等覺門。總一切法不過有二。一智二境。智謂金剛智。境謂一切法。又有二種一能詮二所詮。能詮謂法。所詮謂義。今顯世尊於二二種諸法之中決定悟解無有疑惑。能知此智名大妙智印。此智印定二二種法。離諸疑網非凡愚所測名之為妙。神用難思復名為大。即觀有智印定諸法無疑惑也。第五句雲一切如來畢竟空寂平等性印者。即下十四段中五法門也。第一一切諸法甚深微妙清淨法門。第四平等智印清淨法門。第七離諸戲論輪字法門。第八入廣大輪平等性法門。第十一性平等性最勝法門。謂昔妄想計諸法有。今離妄想計執永除。所執既無所證亦滿。諸妄永棄名為清淨。此諸妄想畢竟體空。世出世間染淨等法無不空寂。空寂之體性即真如。即一切法平等之性。此理決定遍諸法中名之為印。佛得此如一切圓滿故名善證。然中邊論解二十空中畢竟空雲。為於有情常作饒益而觀空故名畢竟空。此意說言。為有情故別觀於空或觀所為有情為空。此觀有情等畢竟不可得畢竟即空名畢竟空。此畢竟空寂一切有情一切法中皆悉平等。是諸人法平等之性印定諸法定畢竟空。若計所執若二空理皆畢竟空故。此解即是第一一切法甚深微妙清淨法門之大義也。自餘四門準下應悉。恐文繁廣故不並釋。第六句雲於諸能作所作事業皆得善巧成辦無餘者。當下十四段中第十能善調伏智藏法門之所顯德。所調伏者謂諸纏垢忿恚等過。謂佛世尊自能調伏忿恚等過。亦能調伏一切有情纏垢等失。隨其大小善惡事緣起纏垢等。如來善巧皆能調伏。成辨此智一切皆盡更無遺餘。故佛世尊自智圓滿伏眾惡患。亦能調伏諸有情等纏垢等患。亦令乃至得佛菩提。是名善巧成辨無餘。但是能伏諸纏垢等。所有方便皆悉成辨故言善巧成辨無餘。智慧善巧名能作事業。所伏忿等名所作事業。又智慧方便名能作事。其所調伏身語意業令離纏垢名所作事。此歎世尊具智方便善能調伏自他忿等一切無餘。第七句雲一切有情種種希願隨其無罪皆能滿足者。顯下十四段中第十四甚深理趣最勝法門。謂佛世尊由具般若波羅蜜多方便善巧成立勝智。善辨一切清淨事業能令諸有皆得清淨。又以貪等調伏世間。普遍恆時乃至諸有皆令清淨。自然調伏。又大貪等能得清淨大樂大財。三界自在常能堅固。饒益有情由斯陀羅尼。以隱密言詞說其神咒。能受持者一切障滅。隨心所欲無不成辨。乃至廣說若離煩惱惡業。諸願世出世間若今若後。由無罪故悉能滿足。若起煩惱惡業根本由有罪故。如是諸願皆不與之。故說世尊不奪有情一切諸願。然不皆與。要除無罪若起煩惱及起惡願雖有至誠亦定不與。如如意珠所發善願一切皆得。第八句雲已善安住三世平等。常無斷盡廣大遍照者。顯下十四段中第十三段無邊無際究竟理趣金剛法門。此意總顯般若波羅蜜多。若體若用弘廣深遠不異最勝 是故如來無邊無際一味究竟。能觀般若體用廣大所以無邊。能遍照故所以無際。由無斷故所以一味。由無盡故所以最勝。故能觀智妙知三世。知過未世猶如現在名為平等。又觀照智無邊無際一味究竟。能觀三世若理若事。事事分明皆善了達故名平等。其理一相亦名平等。若理若事皆能了達。故平等言通其理事。常無斷盡。廣大遍照智之用也。善安住者能觀之智妙達三際名善安住。理事之中皆無謬亂名善安住。於一切時智用遍了是此意也。第九句雲身語心性猶若金剛。等諸如來無動無壞者。顯下十四段中第六段如來智印金剛法門。顯第九段真淨供養無上法門。佛具攝受一切如來金剛身印能證一切佛之法身具攝諸佛金剛語印於一切法得自在轉。具攝諸佛金剛心印於一切定當得自在。具攝諸佛金剛智印能得無上妙身語心。猶如金剛。無動無壞不為煩惱之所鼓動。不為外道魔王破壞。令其三業有所動壞。以佛三業智為前導。離諸過失。不可破壞令起過失。故無動壞。無動壞者與一切佛功德無差。故名為等。等諸如來即上諸門所說一切如來之妙義也。此如金剛不可動壞。殊勝三業。由昔因中如法三業供養諸佛為法供養故至佛位。得是果也。真淨供養所得報故不可動壞。或此三業非外道惡友所動。非天魔邪朋所壞故。猶若金剛。破滅生死所有三業。三業性者即三業體。更無他義。此中九句顯佛世尊下十四段經所顯功德。今歎佛德欲令眾生知佛具德起殷重心。敬受所說或聞此已當發勝心。欣求證得。或顯世尊具此諸德超過一切。是故所說甚深理趣最為殊勝可依修學。第二又解。依諸經中說佛具有二十一德。別配此等九句。經文金剛住持平等性智者。謂佛不二現行一向無障殊勝功德。及顯逮得一切佛平等性。得一切佛相似事業殊勝功德。如是一句總顯二德。謂佛世尊離諸凡夫現行生死起諸雜染住著生死。離二乘者現行涅槃一向棄背利樂他事。住著涅槃。世尊無彼現行二障。是故說名不二現行。悲智遍故生死涅槃二俱不住故名平等。能破此二障故假喻金剛。住無所住無住涅槃故名住持。住持悲智故又逮得一切佛平等性。謂所證理等能證智等所成身等。意業悲行悉皆平等。由此平等能壞生死故名金剛。平等為依能持眾德故名住持。今但舉一。此等甚多故名種種殊勝功德。經第二句雲灌頂寶冠超過三界即佛三德。一者一切菩薩正所求智。二者極於法界。三者所行無礙。此中初句成就佛種不斷方便殊勝功德。謂諸菩薩為令佛種無斷絕故勤修加行非二乘等。是故佛智唯諸菩薩正所應求。由此灌頂法王子位唯第十地。著佛寶冠紹佛之位。非二乘等。謂令眾生求聽般若甚深經典擬成種覺。亦是紹繼法王之位。是故若障破滅眾生不令修學般若經典。即為斷絕諸佛種子。此第二句證得果相殊勝功德。謂得窮極清淨法界。此淨法界修道之果。觀照心中常現前。故喻於頭上所戴寶冠。寶冠即是身之上飾。法界亦是功德根本。故喻寶冠。此第三句降伏魔怨殊勝功德。謂所行者即色等境。此所行境擾亂心故障礙善。故說名魔怨。諸佛世尊心善安住極悅意境。亦不能亂。所有功德極善成滿。一切惡境不能為礙。以能摧伏一切境界。一切所行不能拘礙離繫縛法。故至佛位超過三界。此第二句世尊之德。無始不成今時始得名之為獲。第三句雲遍金剛智大觀自在即佛三德。一不可轉法。二住於佛住。三於一切行成就大覺。此中初句降伏外道殊勝功德。謂佛正法一切外道不能退轉。降伏彼已顯自正道。以由成就遍金剛智說甚深法降伏外道。又由成就遍諸法智。能說深法降諸外道。故說此智喻若金剛。言遍智者遍解諸法一切智也。此第二句觀所化生殊勝功德。謂住大悲晝夜六時觀世間故。此第三句於一切乘所化有情。能隨所應示現自身殊勝功德。謂遍了知一切有情性行差別。如其所應現自身。故大觀自在。若觀有情心行差別不自在者。不能隨類即現其身。由此既能隨應現者。故知佛具遍智大觀自在故也。又初句言遍金剛智是二十一功德之智總句最清淨覺。謂於一切有為無為所應覺境正開覺故。淨妙圓滿正開覺故。又於如所有性盡所有性正開覺故名遍金剛智。此中二德今顯創圓名之為得。第四句雲決定諸法大妙智印者。此智十地分已得之。今顯滿也。顯二種德。一於一切法智無疑滯。二於諸法智無有疑惑。此中初句斷一切疑殊勝功德。謂於諸法已得能除一切疑惑決定智。故此第二句妙善了達一切法智。能隨所應恆正教誨殊勝功德。謂於諸法懷疑惑者。無有力能隨應教誨。唯佛世尊證見諸法。智善決定。能隨所應無倒教誨無休廢。故若於諸法不決定者理即不然。又得三法印諸行無常有為別印。涅槃寂靜無為別印。諸法無我二法遍印。此三妙理印定諸法。稱之為印。佛得此智名為智印。第五句雲畢竟空寂平等性印者顯二種德。一得佛無二住勝彼岸。二證無中邊佛地平等。此中初句自性身份殊勝功德。佛無二住即是法身真如為體無差別相。於中一切二相分別皆不現行。緣彼勝定常住其中。故名為住。即無二住名勝彼岸。佛已窮到故名為得。此之法身諸佛共有平等之性。要除二我。觀二我空寂方始圓證。此第二句證真如相殊勝功德。謂真如相遠離一切有為無為中邊相故。遠離方處中邊相故。即是佛地平等法性。由證此故遍知諸法。於中不染。此真如理印於諸法。契畢竟空。方能證會佛皆圓證。第六句雲於諸能作所作事業皆得善巧成辨無餘者。此顯世尊二種功德。一其身流布一切世界。二其所成立不可思議。此中第一句現從睹史多天宮來下殊勝功德。謂現化身普於一切世界洲渚同時流下入母胎故。謂即八相示現成道。此即世尊能作事業皆得善巧 化身既爾他報身等隨應化現理亦如是。此第二句安立法教殊勝功德。謂佛安立一切法教超過一切尋思境故。是則名為所作事業皆得善巧。三劫修因本為有情。現身說法作大利樂。今既圓滿故名善巧成辨無餘。第七句雲一切有情種種希願隨其無罪皆能滿足。此顯世尊二種功德。一趣無相法。二不相間雜。如來解脫妙智究竟。此中初句調伏方便殊勝功德。無相法者即是涅槃。佛善了知三乘有情隨彼堪能調伏方便。如實為說令彼趣證無相法故。此意說言一切有情求出生死皆得涅槃。三乘妙願由無罪故佛皆能滿。此第二句受用身份殊勝功德。謂受用身不相間雜。一切如來受用身體各各別故。如來妙智能令一切有情解脫故。言如來解脫妙智。佛於此智已得究竟。如來此智不相間雜。於淨佛土現受用身。亦不相雜。大集會中現種種身。與諸菩薩受用法樂。亦不相雜。如來於此智所現身亦到究竟。此意即顯如來之智及所現身已得究竟。隨諸有情一切無罪所樂所願。皆能為現方便拔濟令離生死。故名滿足。第八句雲已善安住三世平等常無斷盡廣大遍照。此顯世尊三種功德。一遊於三世平等法性。二盡虛空性。三窮未來際。此中初句記別三世殊勝功德。謂如現在記別過去未來世事皆無礙。故謂記般若於東北方最後興盛最初滅之。乃至正法滅盡時事。於瞻波國記法當滅。如正法滅經當廣說相。又記菩提樹邊二石菩薩身若滅盡正法當滅。今沒至胸事可驗矣。記阿輸迦為輪王事即其證也。此後二句自利利他二德無盡殊勝功德。謂如虛空經成壞劫性常無盡。如來一切真實功德亦復如是常無斷盡如未來際無有盡期。利他功德亦復如是。窮未來際常作一切有情利益安樂事。故廣大遍照。即無斷盡真實功德之照用也。第九句雲身語心性猶若金剛等諸如來無動無壞者。此顯世尊二種功德。一到無障處。二凡所現身不可分別。此中初句已修一切障結對治殊勝功德。謂已修習一切二障對治聖道。已到解脫一切障處。所依所趣故名為處。由此如來所有三業皆善無漏。猶如金剛以一切佛非餘動壞。此第二句能正攝受無染自身殊勝功德。謂佛自身非是虛妄分別所起。無煩惱業生雜染故。以如來身非是雜染分別起故。不可分別故。佛三業由離過失猶若金剛不可動壞。等一切佛。此中九句文義開合總歎二十一德。此中且依佛地初釋。恐文繁廣不錄後師。攝大乘等隨應廣說。不能一一。第三又解。此九句經初四句嘆報身。第一句總歎四智微圓報身實德不論法界。第二句歎道勝位尊。第三句歎悲深智遍二果齊圓。第四句歎慧廣智德。總印一切有空事理。證不謬故。第五句歎照寂斷德。此歎法身。下四句歎化身。第六句歎成巧恩德。第七句總歎神通輪能滿勝願。第八句歎記心輪能為說法。第九句歎漏盡輪能現離染教誡教授。第一句總歎四智微圓報身實德中。言金剛者總喻四智所依真如。性能摧壞並名金剛。非皆正有摧壞事用。言住持者圓鏡智也。即是證於金剛真如之住持者。此為世出世間眾善之本。又為餘智之根本。故名為住持。依佛地經有九圓鏡喻。一如依圓鏡眾像影現。喻如來智鏡諸處.境.識.眾像影現故由此名為一切智者。故佛身諸德此能住持。又由鏡智自餘相續出世世善諸處.境.識皆依鏡智而得生。故名為住持。二又如圓鏡無動無搖。眾生觀察自身得失。為欲存德捨諸失。喻如來鏡智懸法界幢無間斷故無所動搖。無數眾生觀於染淨為欲存淨捨諸染故。三如鏡善鑒鑒淨無垢光明遍照。喻如來鏡智離二障垢。極善磨瑩為定攝持。鑒淨無垢作大利樂事名光明遍照。四如鏡依緣本質種種影相生起。喻如來鏡智恆依緣故智影相生。五如鏡周瑩其面於一切處為諸影像遍起依緣。喻如來鏡智不斷。無量眾善行瑩為諸三乘智影依緣。六如鏡大地大山宮捨大影可得。而鏡不等大影之量。喻如來鏡智十地影現。世出世善一切影現而智不同彼之份量。七又如圓鏡非處障質影像起緣。喻如來鏡智非惡友攝聞不正法障礙眾生智影起緣彼非器故。八又如圓鏡非處闇質影像起緣。喻如來鏡智非處樂惡愚昧眾生智影起緣。彼非器故。愚昧重故雖有三寶良田生長一切善法。不欲聽受不樂歸依返信外道。豈非愚癡尤重覆蔽。故雲非器。九又如圓鏡非處遠質影像起緣。喻如來智鏡非處不淨感匱法業。不信眾生智影起緣。彼非器故。由前身中誹謗正法經無量劫不聞正法自業障故。或由無性不信因緣非聖法器故非彼緣。由此九喻隨其所應與自他身.有性無性.世出世善為因緣故名為住持。平等性者謂十平等。一諸相增上喜愛平等法性。謂於相好生喜愛故今證法性悉皆平等。二一切領受緣起平等法性謂內外緣起。三遠離異相非相平等法性。色等諸法變壞等相不相似故名為異相。遠離各別異相即是共相。如是共相以非相為相即法平等性。故經說言。一切諸法皆同一相。所謂非相。四弘濟大慈平等法性。慈有三種一有情緣。緣有情為境初發心菩薩修。二法緣。緣正法為境。修正行菩薩多分修。緣教生故。三無緣。緣真如為境。無生忍菩薩多修。此慈雖有所緣緣法界故亦名無緣。無分別故。佛皆具有平等福業。長時無間殷重無餘。故名弘濟。五無待大悲平等法性。二乘之悲不拔一切唯拔欲界暫時而轉。如來普拔遍緣三界恆時而轉無所觀待。恆救不捨能拔三苦所苦有情。等如一子不生分別。此子非子及拔不拔。如來證得大菩提已恆作是念。我常安立一切有情諸善根本。若未悟者我當開悟。此亦三種準慈應說。六隨諸眾生所樂示現平等法性。如來雖居無戲論位由平等智增上力故大圓鏡智相應淨識現琉璃等微妙色身。令諸有情善根成就自心變似如是身相。謂自心外見如來身。七一切有情敬受所說平等法性。隨眾生樂如是語業發生歡喜。如來即現由悲願故說必稱機不虛捐也。雖有眾生不順佛語此是化作或當有益後必信受。八世間寂靜皆同一味平等法性。有漏五蘊名為世間即彼息滅名為寂靜。生死涅槃二俱平等故名一味。又所執世間本性無故名為寂靜。此即顯如無差別故名為一味。九世間諸法苦樂一味平等法性。世間有八謂利.衰.毀.譽.稱.譏.苦.樂。得可意事名利。失可意事名衰。不現誹撥名毀。不現讚美名譽。現前讚美名稱。現前誹撥名譏。逼惱身心名苦。適悅身心名樂。聖者居中恆常一味得利不高遇衰不下。乃至遇苦無患得樂無愛。應如虛空平等一味。十修植無量功德究竟平等法性。功德即是菩提分等熏種長養成熟解脫名為修植。具此十德名平等性智。又有二平等。謂一切有情平等。諸佛平等。如攝大乘等解。轉第七得。因昔有我此彼不等。今離我故名等平等。種種希有殊勝功德者即妙觀智及成事智。各有十因。妙觀察智十種因者。一建立因。此智住持一切陀羅尼門三摩地門無礙辨說諸佛妙法。謂十力等。二生起因。此智能為頓起一切所知無礙妙智種種無量相識因緣。謂一切智能頓了知一切境相。一切境相頓起生因也。三歡喜因。此智可玩。波羅蜜多.菩提分法.十力.無畏.不共佛法之所莊嚴甚可愛樂。四分別因。此智之上世及出世衰盛因果三乘圓證無餘。觀察妙飾間烈。世間惡趣善趣以為衰盛因果。出世以二乘大乘為衰盛因果也。又有異解如佛地第五。五受用因。此智助平等智為增上緣。擊發鏡智相應淨識現受用身。種種眾會威德熾盛雨大法雨。為令十地諸大菩薩受大法樂。亦助成智現變化身。乃至為令地前所化受用法樂。六趣差別因。此智之上無邊因果五趣差別具足顯現。七界差別因。此智之上無邊因果三界差別具足顯現。八雨大法雨因。此智之上諸佛菩薩威神所引廣大甚深教法可得。九降伏怨敵因。此智之上一切天魔外道異論所不傾動。甚深法界教法可得。十斷一切疑因。妙觀察智不愚一切自相共相之所圍繞故。此中廣辨自共相體。此等十因廣說其相如佛地論。成所作智十種因者謂三業化。一身業化。此有三種。一現神通化。由是如來示現種種工巧等處摧伏諸伎傲慢眾生。以是善巧方便力故引諸眾生令入聖教成熟解脫。二現受生化。由是如來往諸眾生種種生處示同類生而居尊位。由其示現同類生故攝伏一切異類眾生。三現業果化由。是如來示現領受本事本生難修諸行。如契經說。如來先世迦葉佛時作是罵言。何處沙門剃除鬢髮有大菩提。無上菩提極難得。故由彼惡業今受如是難行苦果。此言亦是為止惡行現化所作。若不爾者何有繫屬一生。菩薩已曾親事無量如來植諸善本。性憶宿命。更起如是動語惡行。當知此言為欲化度宜聞此言而得度者。令於佛所離此言故。二語業化。此亦三種。一慶慰語化。由是如來宣暢種種隨所樂法。文義巧妙小智。眾生初聞尚信。謂佛言音具六十德。諸凡愚慧暫時得聞尚生信解。何況其餘聰愍者慧。二方便語化。由是如來立正學處毀諸放逸讚不放逸。又復建立隨信行人隨法行等。由大悲故。為諸有情安立學處令伏諸惡修世間善。安立聖道分位差別。令入正道出離三界。三辨揚語化。由是如來斷諸眾生無量疑惑。謂成事智隨諸眾生意樂差別現化語業。說種種義斷諸疑惑。謂發一音表一切義令諸有情隨類獲益。佛以一音演說諸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等此由如來本願所引不思議力。若作化身一質異見利樂事成。三意業化。此有四種。一抉擇意化。由是如來抉擇眾生八萬四千心行差別。謂諸有情八萬四千諸垢塵勞心行差別。此能障礙八萬四千波羅蜜多陀羅尼門三摩地等。如賢劫經廣說其相。所謂最初修習行法波羅蜜多。乃至最後分佈佛體波羅蜜多三百五十。一一皆具六到彼岸。如是總有二千一百。對治貪瞋癡及等分有情心行差別八千四百。除四大種及六無義所生過失。十轉合數八萬四千。修習此故後得成就八萬四千陀羅尼門三摩地等。此猶略說。廣則無量。二造作意化。由是如來觀諸眾生所行之行行與不行若德若失。為令取捨造作對治。謂隨觀察一切有情所行之行。若諸惡行不行有德行即有失。若諸善行行即有德不行有失。如是觀察為欲令彼取德捨失。於德造作住持對治於失造作遠離對治。三發起意化。由是如來為欲宣說彼對治故顯彼所樂名句字身。謂隨眾生所樂說法令起愛樂發生對治。四受領意化。由是如來於定不定返問置記為記別。故隨其所應受領去來現在等義。此四即是一向分別返問置記四種論說。謂三寶性良福田等此三業化即三神變。謂神通記說教戒三種。由此義故說佛世尊名大聖智藥。能除一切煩惱病故。妙觀察智成所作智各有十因故名種種希有功德。此句總顯報身實德故以四智初門讚述。餘色非色諸有為德皆是四智品類攝故。第二句雲灌頂寶冠超過三界此歎道勝位尊。出第十地灌頂位已戴佛寶冠殊勝妙智身淨無漏。離諸繫縛非界所攝故。名超過由此二乘異生外道位皆卑下故。十地雲有此淨土出過三界。第十地菩薩當生其中。彼土處所不離三界以離繫縛故名超也非彼攝故。如來之身亦復如是。非有漏故名為超過非離三界別處生也。第三句雲遍金剛智大觀自在者歎悲深智廣二果齊圓。因中修行自利利他悲智為因果道成滿。果既了知諸法名遍金剛智。能證遍智能摧二障故喻金剛。或所破二障堅牢難壞亦喻金剛。能證遍破猶如金剛煩惱所知。真實妙智名遍金剛智。得此智覺能悲拔濟一切有情。自利智圓利他悲滿名觀自在。隨其眾生三業求願即能悲拔無有遺漏名大觀自在。顯佛諸德莫過此二。攝法周盡隨應廣攝 第四句雲決定諸法大妙智印者歎慧廣智德。總印一切有空事理證不謬故。智有二種二種無智皆已斷盡故得二智。有為智能知有為定無常。無為智能知無為定寂靜。此二無我印法定然必無猶預故。用廣大名大妙智印。若無此智於法不能決定智起。第五句雲畢竟空寂平等性印者歎照寂斷德。此歎法身要斷二障方證二空。二空之理印定諸法。諸法平等皆由二空。由二空門證此法性名平等性。然畢竟空但能入門非平等性。平等性者真如之體非空非有。今從方便名畢竟空。由觀有情為畢竟空所證得故。佛已圓得故名為證。第六句雲於諸能作所作事業皆得善巧成辨無餘者。下四句歎化身。此歎成巧恩德。謂佛世尊大悲燻煮六時驅逼。為利有情為現方便報身化身。如應說法利樂菩薩及二乘等。其平等智擊發鏡智。為諸菩薩現他報身。妙觀察智於中說法斷眾疑網。成所作智擊發鏡智起變化身。為二乘等現化身語。妙觀察智於中說法斷諸疑網。成所作智現三業化。總有十種。如此中解釋初句總德中解。此成事智及平等性智名為能作事業。其十種化平等智等之所作事名為所作事業。世尊於此能作所作皆得善巧成辨無餘。一切皆得善巧滿故。第七句雲一切有情種種希願隨其無罪皆能滿足者。歎神通輪能滿勝願。由佛具有神通威力。一切有情世及出世諸無罪願皆能滿足。然不皆與故說為能。恐諸有情增惡業故。謂見貧者常求其財應亦施與。然得財已增長惡業所以不與。攝大乘雲寧使貧乏於財位遠離惡趣諸惡行。勿彼起過亂諸根能感當來眾苦器諸根缺等。類此應知。若求智門無罪福慧然必皆與。如末利夫人願為王妃後獲聖果。五百聖種願見佛身說本生事。迦葉夫婦願為道心夫妻眷屬後得聖果。阿育王女願得錢施後為王女。此等皆是無罪之願皆能滿足。不同父母亦與其子有罪之願無罪希願則不能與。又現神通隨其宜現佛則為現滿足所求。如為優樓頻螺迦葉三人等現神通事。如為調伏劫比拏等現大神通令其入道。皆滿勝願也。第八句已善安住三世平等常無斷盡廣大遍照者。歎佛世尊記心輪能為說法。天眼通知現在世如知人間牛產犢事。生死智知未來知未來婆羅門等旃遮謗已後自敗事。亦知鬱頭藍子生天已為著翅狸後入地獄事。以宿住智知下乞兒久發善根。為其說法拔濟饒益記別三世而為說法。行利樂事無有差別名為平等。能觀此智相續現前常無斷盡無所不知廣大遍照。第九句雲身語心性猶若金剛等諸如來無動無壞者。歎漏盡輪能現離染教誡教授。三身之中惑業皆盡故似金剛等於諸佛。不為一切外道天魔生死惡友之所動亂破壞。令起惡業等也。由三業中一切漏盡故能教誡教授眾生故名漏盡。如對法論第一疏解。又第四解。此中九句初之一句總歎四智法身報身。次有二句歎位尊德廣。次三句別歎三德。後三句別歎三神變。欲令眾生聞佛功德生勝歡喜殷重聞法起趣求故。佛具此德以歎經初令知所說最勝妙故。   般若理趣分疏卷第一終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695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般若理趣分述讚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般若理趣分述讚卷第二   大慈恩寺沙門 基撰   經曰。是薄伽梵住欲界頂他化自在天王宮中。   讚曰。自下第四明說教處。於化土中略彰四德以顯經勝舉化勝。處以表報身及法身土亦含實德。第一處尊勝在欲極天他化宮故。第二同居勝諸佛曾遊大寶殿故。第三嚴麗勝無價末尼鎣眾寶故。第四愛重勝賢聖天仙所欣樂故。此文第一處尊勝也。是薄伽梵者指說教主即能住人。住者依止居處之義。欲者貪愛即是婬觸段食之貪。界者族類疆畔之義。界由欲生能生於欲名為欲界。如胡椒飲如金剛環。頂者頭頂高極之義。此於欲界六欲天中最高勝處名欲界頂。雖言勝處仍未顯名為顯天名故。經次言他化自在諸天福力隨欲所須如應即現。然第五天業既殊勝。則不如是隨欲化物。但以生得變化之力變作種種所須之具而受用之。今第六天業更殊勝。雖有眾具隨欲即現亦能自變化作眾具而不受用。要待他天變為樂具。自方受用業力勝故。由如是義名他化天。就此天中非無貴賤臣主等別。今處彼天貴主所居非住臣賤下惡天處。故經復言天王宮中。欲顯法尊說必依於上極勝處非於餘下也。如證菩提要金剛座。說此勝法必他化宮。如十地經依勝處也。此表報身住無漏淨土之中。亦表法身住離貪慾究竟極處清淨法界。證此法者能作利他之勝事。故亦為利他處於淨土及法性。無分別智及後得智神用無方名為自在。此乃諸天法王曾居之宮室也。故餘經言畢竟空寂以為捨。故三身利物各各別。故所居之土亦各別也。寄在天宮彰處尊而法勝。標居界頂顯妙理以幽深也。   經曰。一切如來嘗所遊處鹹共稱美大寶藏殿。   讚曰。此即第二同居勝也。嘗者曾也。遊謂遊陟。處謂安處。唯一佛住諸佛不居則非好處。今顯十方過現諸佛皆曾於此他化天宮遊陟安處。諸聖共履故知勝處。設後諸佛現雖不住皆共稱揚讚美其宮。稱者稱揚美者歎美。天王宮中捨有無量。今佛居彼大寶藏殿。眾珍所成名之為寶。以寶為藏名為寶藏。寶藏即殿名寶藏殿。殿既高廣復以貴寶之所莊嚴名為大寶。佛居天宮內大寶藏殿中住也。此意總表報法二身無分別智及後得智居過現佛曾所遊處。並共稱美大寶藏殿。亦顯諸佛共居同讚故知處勝。佛受用身住報土及後得智分別法性義名為遊。無分別智住法性土遊戲如理號為處。由受用土具十八德法性之土具含萬善。所以諸佛常共讚歎此二土故名共稱美。稱者稱揚顯名言之所不及。美者歎美假言詮以談實德。廣同法界名大。萬德所成名寶。含容眾善名藏。空寂之室名殿。報法二身初後二智常居此處。說法利他諸佛同居彰共遊而處麗。三明並讚示具德以號藏。   經曰。其殿無價末尼所成種種珍奇間雜嚴飾。   讚曰。自下第三莊嚴勝也。於中有三。一明總嚴二列別嚴三列餘嚴。此總嚴也。梵雲末尼此雲如意。其殿既以無價如意神珠所成。加以帝青大青石藏杵藏四寶四色七珍七光間錯莊嚴朱紫交映。此意總表法性之殿如如意珠。無為萬德之所嚴鎣。受用土殿般若為體同彼末尼。有為眾善之所莊飾義同間雜嚴飾其殿。二大殿二身所居。如如意珠隨欲所求一切皆得。末尼無價更飾之以七珍境。智莫方加嚴之以萬德。此其總嚴也。   經曰。眾色交映放大光明。   讚曰。自下第二列別嚴也。於中總有十四別嚴。此有二嚴也。七珍間錯所以眾色交映。四輝晃燿故能放大光明。又朱紫相雜舉事而論交映。素黃飛彩離質而放光明。此意總表法性無著約緣。涅槃分四譬猶交映任物以成眾色。又智分真俗似眾色而交映。此二齊垂教彩。若色以放光明。既有照耀之功兼資破闇之力故。此二句即是二嚴。   經曰。寶鐸金鈴處處懸列微風吹動出和雅音。   讚曰。此有四嚴。一懸寶鐸。二列金鈴。三吹動以微風。四發音而和雅。既鏗鏘以振響足觀聽以明心。此意運以六通同寶鐸。而振駭飛乎四辯若金鈴。而驚濟隨機往利處處之義顯然愍物宣揚。懸列之言攸顯。若不大悲之風飄扇七辯之音無發。故知感應道成智悲之德被也。言七辯者所謂捷辯。迅辯。應辯。無疏謬辯。無斷盡辯。凡所演說豐義味辯。一切世間最勝妙辯。六通等義並如下釋。   經曰。綺蓋繒旛華幢綵拂寶珠纓絡半滿月等。   讚曰。此有八嚴。羅蓋扶疏飛圓華而孕綺。霞旛飄颺曳曲[彰-章+(卄/果)]以疑虹。華幢肅以干雲。綵拂嚴而曳地。明珠磊磊映明銀星。珍纓絡絡潔逾金鏡。輪低翠嶺同浮半月之暉。璧掛青巖如含滿月之彩。即其化土所居天宮之麗飾也。此意總顯報法二土。四無量如綺蓋以蔭群生。四總持若繒旛而轉眾惡。三三摩地喻彼華幢。百千功德所莊飾故。四種攝事譬斯綵拂。垂遍含生拂塵垢故。四總持三三昧皆如下釋。四無量攝事等不異常談。三念住為寶珠恆時平等故。四弘願為纓絡助嚴眾行故。無畏為半月能破外道消除邪惡故。十力為滿月能破天魔令除諸惡故。或以六度為寶珠通攝萬行故。三念住者謂一分讚不生愛。一分毀不生瞋。於一會中半讚半毀不愛不恚。於此三中但住大捨名為念住。四弘願者一未離苦願離。二未得樂願得。三未發心修斷願發心修斷。四未成佛者願早成佛。無畏十力至下當知。此上第二列別嚴也。   經曰。種種雜飾而用莊嚴。   讚曰。此即第三列餘嚴也。末尼之殿大嚴如是。子細別嚴今總彰舉。所謂戶牖軒窗甍棟蘭楯皆隨具有。即顯解脫。勝處。遍處。無諍。願智。永斷習氣。一切種妙智百千功德。所嚴二土有為無為理應爾故。   經曰。賢聖天仙之所愛樂。   讚曰。此即第四寶重勝也。五乘凡夫曰賢。三乘證果曰聖。五趣之極曰天。人有神德曰仙。寶而重之為愛。欣求傾渴為樂。此化土也。今顯三乘之中若凡若聖俱生愛重欣求趣證。名為愛樂。此顯法報二身隨應土也。   經曰。與八十億大菩薩俱。   讚曰。自下第五教所被機。然此經中實通凡聖如下經雲。金剛手等諸大菩薩及餘天眾聞佛所說信受奉行。金剛手等聖人眾也。餘天等者凡夫眾也。故知此會凡聖兩集。又準化處在他化宮。顯居化土理然。天宮非是淨土。若準十地諸大菩薩者即應化處不說天宮。由此人處影顯。可知處說天宮彰凡夫皆居穢土。眾標菩薩明大士鹹處淨方。然則教跡幽深非愚所測故。乃但題菩薩。應此通機。化處舉勝而說天宮。聽眾標尊但言菩薩。理兼通也。又法門仲邃但被一乘之人。玄宗寥廓遂隔二乘之眾也。此被機中文勢有四。一舉數二陳德三列名四彰軌。此舉數也。與者兼併及會之義。十萬為億八十億者八百萬也。所言大者略有四義。一數大八百萬菩薩會集聽法故。二德大皆具總持等諸大功德故。三業大並具妙辯才說法利生故。四名大如金剛手等十地滿名故。菩薩俱者顯教深妙唯被上機。欲令有情得希有法精勤渴仰信受奉行故。   經曰。一切皆具陀羅尼門三摩地門無礙妙辯。   讚曰。下陳德也於中有二。初列名後例指。此列名也。陀羅尼者此雲總持以念慧為性。此有四種。法義及明咒能得菩薩忍。法謂能詮於一名等中持諸名等故。義謂所詮於一義中持諸義故。咒如下說。能得菩薩忍者謂有一咒速得菩薩無生法忍。彌勒菩薩說壹胝密胝吉胝思羼底(丁履反)缽陀膩莎訶。三摩地者此雲等持舊雲三昧。謂諸有漏無漏等定皆能平等持心於境名曰等持。謂大空等三三昧等。無礙妙辯謂法義詞辯說無礙。初之二德舉自利行。第三之德舉利他行。此三體性。依處。修法。得位。一切義門如別處說。   經曰。如是等類無量功德設經多劫說不能盡。   述曰。此指例也。劫者時分。菩薩修因時行並大故讚功德經劫不窮。謂轉法輪無生忍等恐文繁廣故例指也。何故須讚菩薩功德。為捨眾生輕慢心故。有作是言。諸聲聞眾久修梵行諸菩薩眾應當敬禮。又令眾生起淨心故。菩薩尚有如是功德何況如來。故諸有情至心歸禮並願速證。   經曰。其名曰金剛手菩薩摩訶薩「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虛空藏菩薩摩訶薩金剛拳菩薩摩訶薩妙吉祥菩薩摩訶薩大空藏菩薩摩訶薩發心即轉法輪菩薩摩訶薩」摧伏一切魔怨菩薩摩訶薩。   述曰。下列名也。此有八人舉其勝者。言菩薩摩訶薩者菩提言覺即一切智。薩埵言有情即求菩提之有情也。此通三乘。摩訶言大薩埵如前為簡取大故言摩訶薩。又菩提者所求之果智境也。言薩埵者所為拔濟之有情悲境也。即是自利利他二德。又薩埵者是勇健義。精進勇猛求大菩提故言菩薩。此後二解許通凡聖。今取第十金剛心者故復說言摩訶薩也。言金剛手手者取義執義。常起信手取諸功德故。起智慧手執受金剛本法性故。又信智二手猶如金剛堅固難壞非邪惡友所能壞故。觀自在者即觀世音。觀謂觀察觀諸有情身語心性。受苦惡時或祈念時應時為拔往詣救護名觀自在。神用無方得自在故。虛空藏者以空為藏藏諸珍寶。見諸有情貧無財寶從虛空中雨種種寶施貧乏故。金剛拳者拳者破壞擊碎之能。發起堅固智慧之拳擊破生死煩惱業等。如以金剛拳擊碎諸物因以名也。妙吉祥者即文殊師利先雲妙德。妙者善義。由善能作勝福利事饒益有情名妙吉祥也。大空藏者。大空即是遍滿法界。真如空理以此為藏。為諸有情說大空法。以此法施令諸有情皆獲種種聖法財寶名大空藏。發心即轉法輪者。輪謂摧伏移轉之義。法謂教法如法輪章說法輪義。此大菩薩從初發心終至十地凡所舉措身語意業皆為有情說深妙理轉大法輪行饒益故。摧伏一切魔怨者。魔謂四魔如前已說。此四能破有情善事為眾生怨。此大菩薩住金剛心離分段死及諸煩惱故能摧伏一切魔怨。此八名中金剛手智取善為名。觀自在悲拔苦為號虛空藏濟貧為字。金剛拳破惡為能妙吉祥作善為目。大空藏顯真為稱。轉法輪說法為利。摧伏魔怨害賊為益。或智慧慈悲一對或顯真顯妄一對。拳如妄法故或顯有為無為善法一對。或進善破惡一對。隨其所應準名知義。   經曰。如是上首有八百萬大菩薩眾前後圍遶。   讚曰。此第四彰軌也。八百萬者八十億也。言前後者以方為首故有前後。各見世尊在其前坐為其說法。既無背面寧有前後。如珠星而拱朗月。譬金山而輔妙高。若眾梵之繞梵王。似諸天之圍天帝。尊人重道渴法希益。翹注一心冀聞深致。   經曰。宣說正法初中後善文義巧妙純一圓滿清白梵行。   讚曰。此即第六歎法勝德。宣說正法是總句也。刊定可軌離邪分別名為正法。宣顯未聞為初開智說彰舊理為久悟人。初中等者總有十德以彰教勝。瑜伽師論八十三雲。一初善二中善三後善四文巧五義妙六純一七圓滿八清淨九鮮白十梵行。彼自釋言。初善者謂聽聞時生歡喜故。由法殊勝初有聽聞即令生喜。中善者謂修行時無有艱苦遠離二邊。依中行故既聽聞已正修行時遠離苦樂邪怠二邊。依處中行以求出世故中善也。後善者謂極究竟離諸垢故。及一切究竟離欲為後邊故。謂佛言教理極究竟性離諸垢能現涅槃。依修行者能離欲故。文巧者謂善緝綴名身等故。及八語具得圓滿故。八十一雲。先首美妙顯了易解樂聞無依不逆無邊名八語具。如彼廣說。其能詮文善能緝綴。義妙者。謂能引發勝利樂故。其所詮義能引利樂。純一者。謂不與一切外道共故。其所說法唯佛能說諸外道等不能說故。所說法中非雜外道邪惡法故。圓滿者。謂無限量故最尊勝故教廣無限義深無量其修學者功德無量故最尊勝。清淨者。謂自性解脫故其所說法一剎那中亦無過失。離三毒根離諸繫縛故性解脫非有三毒而起說故。鮮白者。謂相縛解脫故。非唯一念無其過失相續論之亦離諸過。又前清淨法體離過此中鮮白能令覺者身亦鮮白。梵行者。謂八支聖道此出梵行之體當知此道由純一等四種妙相之所顯說故。八聖道名為梵行。若依此解與古不同。此上十德總顯經勝。   經曰。爾時世尊「為諸菩薩說一切法甚深微妙般若理趣清淨法門此門」即是菩薩句義。   讚曰。自下明第二應機廣說分。於中總有十四段經。合之為三。初六段明菩薩境。次六段明菩薩行。後二段明菩薩果。一切佛教所詮義理不離此三。說境先令知法染淨因果善惡此可欣厭此可修斷。說行次令知依境起行修斷之法。說果後令知行行得果殊勝之相。初六段明境復分為三。初二段明體境。第一甚深微妙清淨法門。即是對妄顯真實相真如境體。第二寂靜法性現等覺門。即是除闇顯於觀照正智境體。真如是性正智是相。說有前後下皆準知。次二段明行境。第三調伏眾惡普勝法門。由觀實相能伏眾惡。第四平等智印清淨法門。由觀觀照智慧照明。後二段明果境。第五法王灌頂智藏法門。顯由二行得位財果。第六如來智印金剛法門。顯由二行得自體果。次六段明行復分為三。初二段明依實相斷修之相。第七離諸戲論輪字法門。由觀無相斷分別故。第八入廣大輪平等法門。由觀平等修證真故。次二段明依觀照修斷之相。第九真淨供養無上法門。由依觀照修真供養故。第十能善調伏智藏法門。由依觀照能除忿等故。後二段明依二法遍修之相。第十一性平等性最勝法門。修觀實相一切人法平等遍滿故。第十二有情住持勝藏法門。修觀觀照遍諸人法皆善緣故。由觀前六境而起六行。已後二段明得果。第十三無邊無際究竟法門。得二果時廣深一味極殊勝故自利果德。第十四甚深理趣無上法門。得二果已自利利他為三界主隨諸有情所願皆證利他果德。就第一段甚深微妙清淨法門。即是對妄顯真實相真如境體。中文分為三。初敘世尊所說法門之名。次敘世尊所說理趣之義。後敘世尊所說法門之德。此即第一敘法門之號。爾時者發端義。處天宮眾雲集所化機感法王應現說聽懸會故言爾時。世尊者能說教主。為諸菩薩所被深機。說一切法。有為無為諸法體事。甚深微妙法性真如非凡所測名曰甚深。二乘莫知復稱微妙。般若理趣即深妙法理。謂法性道理義理。趣謂意況所趣旨趣。此意即說般若之文所詮深趣觀照般若所取意趣。自性潔白名清離諸垢染名淨。門者虛通趣入之道。即顯照理會證之由。欲證二空要聞此教理。依之修學方可會真。不知何名強名門也。此門是何。此門即是菩薩句義。菩薩三義已釋如前。言句義者句謂能詮聲之差別。不說文名但說句者。句詮義周非文名故。義謂所詮法之差別。不說自體但說義者。法義圓被非自體故。句既能詮所詮唯義欲顯此教能詮一一皆圓滿。故所詮一一亦周被故。舉寬能詮及寬所詮。文名體法皆已攝故。欲求菩提於有情之類起大悲智而起修學及求菩提。發勇猛者名為菩薩。今此理趣能詮之教即是能詮菩薩之句。所詮之理即是所詮菩薩之義。若依此教而行此義證此理者名為菩薩。後道滿時名之為佛遂捨因名。此言菩薩略有三位。一初發心二修正行三證法性。三位皆須依此修學。方可得證故名為門。   經曰。雲何名為菩薩句義。   讚曰。自下第二敘佛所說理趣之義。於中有三。初佛自問。次述其義。後勸修學此初問也。   經曰。謂極妙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   讚曰。自下述其義。於中有二。初釋其義後釋所由。若依清辨世俗可有勝義皆空今說正義空寂。若依護法應依下釋。就釋義中合有四十一句義。釋菩薩句義。復分為二。初有十門明菩薩修果清淨句義以顯菩薩所有句義。後色蘊空寂下三十一門依諸法本性及所由空寂清淨句義以顯菩薩所有句義。就初十門明菩薩修果清淨句義以顯菩薩句義之中復分為五。然菩薩修略有五種。所謂集總修。無相修。無功用修。熾盛修。無喜足修。謂集一切總為一聚簡要修習初修行者諸惡皆斷諸善皆修諸生皆度。或觀一切為骨瑣等或觀此身從頭至足唯膿血等名集總修。於離十相真法界中遣事差別而修習故名無相修。漸修行者應觀無相。為令此修純熟自在不假功力任運現前。名無功用修。雖無功用修有勝劣為令增勝說熾盛修。或雖熾盛恐有少所得便生喜足。謂且修此餘何用為為令勿厭乃至菩提名無喜足修。今顯菩薩得轉依時地前名為益力損能轉。由習慚愧及勝解故益聖道力損二障能。亦可分得五修之果。十地正證正行五修。今此十句顯五修果至文當知。此即第一順清淨分無所分別。無相現行當來佛果名清淨分。此能引彼故名順。如佛輪王鮮白蓋等無所分別無相現行。由得於此順清淨分。無分別故。悟極妙樂即無漏智。地上正證地前分得。若有分別不順清淨得苦惡果。今無分別順清淨分故極妙樂苦果永無。觸無相樂故。此極妙樂非分別引生故名清淨。能詮此句。此句所詮即是菩薩句義。詮辨聞行即此。是故下文所說菩薩句義並準此知。更不重釋。   經曰。諸見永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微妙適悅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   讚曰。此中二句義。即五果中離種種想得法苑樂。由見永寂故離諸相。諸相多由諸見生故。由得法苑樂故微妙適悅。諸見者五見等。地前地上伏斷無餘故言永寂。以法界為苑於中遊翫故。於此喜悅名法苑樂。證會名得。如王宮外上妙園苑遊戲其中受勝喜樂。法界亦爾。求證正證皆生樂故。   經曰。渴愛永息「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胎藏超越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眾德莊嚴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   讚曰。此中三句。渴愛者謂貪慾由渴愛生故名渴愛。謂如鹿渴遙見陽煙將以為水。而起貪求奔走往趣。有情亦爾。由煩惱渴見不淨物謂以為淨。廣起貪求故名渴愛。此潤生惑以愛為先或通發業。諸煩惱等貪為首故。此但舉之。地前漸伏地上能除故名永息。由因滅故苦果不生。是故胎藏亦能超越。舉一胎生意離分段處變易故。此之生死因果既亡遂得殊勝變易異熟。故於地前種相好因化成八相。十地之位得諸相好清淨功德莊嚴其身。惡法既亡勝果斯起即是唸唸消融一切粗重依止有漏身器。依止本識鞭強不安名為粗重。如癰瘡等。三苦迫逼不安穩故。若在地前由聞般若修行無相。令聞熏增銷融本識依上粗重如大良藥銷眾病塊。若在十地正能斷之名銷融也。粗重既滅故渴愛息。胎藏超越得無粗重。眾德莊嚴愛能潤發。下緣生中自當廣說。胎藏身者。瑜伽論說胎藏有八位。已結凝箭內稀名羯剌濫位。表埵p酪未至肉位名頞部曇位。若已成肉仍極柔軟名閉屍位。若已堅厚稍堪摩觸名健南位。肉轉增長支分相現名缽羅賒佉位。此後髮毛爪生位眼等根生位依處分明願名形位。然由先業或母惡緣令此胎藏或髮或色或皮或支變異而生。由業及母多習灰鹽等味令髮毛稀鮮。由業及母多習燸熱令色黑黯。近寒室等令色白生。多噉熱食色極赤生。由業及母多習婬欲皮或癬疥或癩等。由業及母多習馳走跳躑威儀或倒或屈支分缺減。女居左脅倚背向腹。男居右脅倚腹向背。胎成滿時其母不堪持此重胎。內風便起發生苦痛。又此業報生分風起令頭向下足便向上。胎衣纏裹而趣產門。其正出時胎衣遂裂分之兩腋。生產門時名正生位。時令其母苦痛無量胎身亦爾。此大般若第五百八十九卷說。此胎藏身三十六物不淨所成。一髮毛.二爪.三齒.四皮革.五血.六肉.七筋.八脈.九骨.十髓.十一心.十二肝.十三肺.十四腎.十五脾.十六膽.十七胞.十八胃.十九大腸.二十小腸.二十一屎.二十二尿.二十三洟.二十四唾.二十五涎.二十六淚.二十七垢.二十八汗.二十九淡.三十膿.三十一肪.三十二□□E膳□騅毼E膳□□□E膳□□導E膳□□飀□□□禱□□祅□裀□□褸業覬□□楮□□□□殮□□梗□騋搾□□□□□□榥□□□□□□禭□□□騖送□j□詡襏粳□□妯□j□□□□娳□餽□□□□□□椸□□□□□□□□□]飀□椸□□□稫□榃□□□□禱□槄□□□□□□j□碌如□□粳蓼□□奐□娶□□□□□□□鷺□□□礸膳□□□□□襆□奐□音|□□□□□錄凌齱慼摯鞢   經曰。意極猗適「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得大光明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   讚曰。此中二句義即是能正了知無量無分限相大法光明。得達法界等十方無邊無份量相故極猗適。顯照行故名法光明。既能廣達契會法性證真妙理意極猗適。能了此智分明顯照名法光明。此二離垢故名清淨。   經曰。身善安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語善安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意善安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   讚曰。此中三句即是第五為令法身圓滿成辨能正攝受後後勝因。第十地名圓滿在佛地名成辨感此之因最是殊勝說為勝因。即是此中三業安樂清淨之義。正由前位意善安樂語身二業助安樂故。後後法身圓滿成辨。三業不淨逼迫現前便無安樂。後後法身無由成辨。此上十句義明菩薩修果清淨句義。以顯菩薩所有句義。此中清淨若是染者離過清淨。若善者修習清淨。菩薩句義不離此。故地前分得地上正證。故益力轉在地前位。   經曰。色蘊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受想行識蘊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眼處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耳鼻舌身意處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色處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聲香味觸法處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眼界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耳鼻舌身意界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色界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聲香味觸法界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眼識界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耳鼻舌身意識界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   讚曰。自下第二三十一門依諸法本性及所由空寂清淨句義以顯菩薩所有句義。於中分二。初有二十六門明世俗勝義法所依所從本性空寂清淨句義。以顯菩薩所有句義。第二善非善下五對通染淨法差別本性空寂清淨句義。以顯菩薩所有句義。初中分三。初有九門唯明世俗法所依本性空寂清淨句義。以顯菩薩所有句義。次有十六門唯明勝義法所從本性空寂句義。以顯菩薩所有句義。後有一門總明世俗及勝義法所依本性空寂清淨句義以顯菩薩所有句義。初中九門即分為九。此所牒中有三句義。即三科法。且如凡夫遍計所執色蘊等法。本來空寂空寂即清淨。但有妄心境都無故。依他門有本性亦空。經自說言。色如聚沫受喻浮泡想同陽焰行類芭蕉識猶幻事。色如聚沫者。速增減故水界生故。思飲食味水所生故。不可捼接故。非如泥團可令轉變造作餘物故。又實非聚似聚顯現乃能發起有情解故。受喻浮泡者。三和合生不久堅住相似法故。謂下有水上有天雨傍風所擊有浮泡生。三和合為緣生受亦爾。觸等心所法略不說為緣又速疾謝起不堅住故。想同陽焰者。飆動性故。無量種相變異生故。令於所緣發顛倒故。令其境界極顯了故。由此分別男女等相成差別故。行類芭蕉者。不堅實故。枝葉廣大速即壞故。如明眼人持利刃入於林。取端直芭蕉柱截其根披枝葉。彼於其中都無所獲。何況有實。謂聖弟子以妙慧刃於五趣林。取作受我見名之為柱截其根。斷我見故。委細簡擇名披枝葉。唯有種種思等諸行差別法故。何況有餘常恆之我故如芭蕉。識猶幻事者。譬如幻士住四衢道造作四種諸幻化事。言幻士者喻隨福非福不動行識。住四衢道者住四識住。四幻事者謂象馬等此雖可見而無真實像馬等事。如是應知隨福等識住四識住雖有作受我等之相然無真實我性可得。又識於中隱其實性外現異相猶如幻像。故知依他亦性空寂。幻法上無自然性故名之為空。圓成之體實理而說非空不空。由依二空門方可顯證亦可名空。故三種法皆名為空。上護法解。清辨釋言。又世俗妄說色等可有勝義入真色等皆無。故本空寂如第二月妄有即真無。故本皆空寂下諸空寂皆準此知。並應二解。但解其法不解理也。詮空寂句。所顯空寂。即是菩薩能詮之句。所詮之義。依此證此名菩薩。故集聚荷擔是蘊義。出生是處義。因性族類是界義。變礙名色。領納名受。取像名想。造作名行。了別名識。以心所中受想二法資助心強。修禪無色此二用勝。外道說為生死因。故別名為蘊。蘊但攝有為無為非聚故。出生名處根不壞。境現前能生於識。故根及境別得處名。所生之識不開為處此亦通無為。為境生識故。六根有取各自境用故立別名。六境為根各別取故所以名別。性義因義名之為界。故開六識立十八界。亦通無為。為破有情識煩惱執對上中下三根差別說此三科。三科並通有漏無漏。餘義並如諸論處說。   經曰。眼觸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耳鼻舌身意觸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眼觸為緣所生諸受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   讚曰。此中二句義。於心所中舉二為首。以有三位五位別故。根等生時近而勝故。能生心所觸等強故。觸謂觸對即是觸數。令心心所同觸於境名之為觸。觸由根境識三和生。能和三種故諸經論名為三和。由根變異引觸起時勝彼識境故名眼觸乃至意觸。由觸分別領似三和生心所用諸心所中故先說觸。受能同觸五三位別。近而相順但說六觸為緣所生六種受數不說一切。又此二法說為有支說為異熟故同蘊等。說其空寂所有句義即是菩薩所有句義。不說自餘諸心所等。   經曰。地界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水火風空識界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   讚曰。此一法門即是六界成眾生者。四大可知。所言空者即內身中空界之色。識謂八識。此中但說三種根本。謂色所依但說四大。行動所依說空界。內身無此空界之色不得動故。心所所依但說於識。論其根本故但說六根。成積聚形故說四大。能起分別故說於識。能有往來轉動等業故說空寂不增不減。   經曰。苦聖諦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集滅道聖諦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   讚曰。此一法門即是四諦。為二乘者差別安立故名世俗。苦者逼迫不安穩不可樂義。即有漏法一切皆是。一切有情及器世界並是苦故。煩惱業苦並是苦故。果苦有三或說有八。三謂行苦苦苦壞苦。八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略攝一切五取蘊苦。生苦有二因。一眾苦所逼。二餘苦所依。謂於母胎生熟藏間具受種種極不淨物所逼迫苦。正出胎時復受支體逼切大苦。由有生故老病死等眾苦隨逐。老苦者時分變壞苦故云云。病苦者大種變異苦故云云。死苦者壽命變壞苦故云云。餘苦可解。各各應知以古來說。諦者實義。苦真是苦更無異苦故名為諦。凡夫不知唯聖所識。聖者之諦故名聖諦。集者因義。謂煩惱業能集生苦故。苦攝有漏集除苦果。滅者擇滅即是涅槃。此有四種。道謂聖道。通運路逕所由之義。即諸聖行無漏有為。初二有漏後二無漏。此四妙理體一真如。由依詮別以分四種故性清淨。   經曰。因緣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   讚曰。親能辨體生長諸法名之為因。以因為緣故曰因緣。緣謂緣藉四緣通稱。即除佛果因位七識見相分等能熏種者名曰因緣。種通諸位自類相生及生現者皆名因緣。皆親辨體生自果故。等無間者即心心所各自識聚。前望於後為無間緣。等有二義。一相似名等。且心所中前亦一受後亦一受。以體等故名曰相似。二力齊等名之為等。或前念一法等與後一法為無間緣。前念一切等能與後一法為無間緣故名等無間緣。是開道義。如前念眼識與後自眼識聚為無間緣。非與耳等或與並生。多少不等故。所緣緣者境有體法能生心等名之為緣。心等之上帶彼境相。說所取境名為所緣。具二支義有所簡別。增上緣者是威勢義。與彼威勢令生等故。等無間緣體唯心心所。其所緣緣通一切法。此二緣唯待心心所為果故。因緣之體通一切有為其果亦爾。其增上緣體果俱通一切法盡。   經曰。無明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   讚曰。此十二緣起中無明以癡為體發業之惑。行通三業非福及福不動之業。此二皆通現行種子。識唯本識。名色通五蘊。六處唯六根。觸受二法唯異熟性。當體為體。識支以下五唯種子。愛唯貪愛以為自體。取通一切煩惱為性。此二亦通現行種子。有體合用六支為體。謂愛取二潤。前行等已下六支當果現起。後有果生說名為有。有唯是種子。從中有位至本有位未衰變。來所有五蘊皆名生支。從衰變位乃至命終所有五蘊名為老死。謂由無明造善惡行熏於本識。與識等五相感屬已。愛取合潤。此前六支當果可生名之為有。趣相生起名之為生。衰變命終名之為死。十二有支體唯有漏。如唯識等廣說其相。   經曰。佈施波羅蜜多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   讚曰。自下第二有十六門。明勝義法所由本性空寂句義。以顯菩薩所有句義。於中有三。一明行有六門。二明位有二門。三明德有八門。行中有三。一總六度行。二所觀理行。三別修起行。此即初也。施有三種。謂財法無畏此以無貪及彼所起二業為性。戒有三種。謂律儀攝善饒益有情。此以受菩薩戒時三業為性。安忍有三種。謂安受苦耐怨害諦察法。此中如次以無瞋精進審慧及彼所起三業為性。精進有三。謂被甲攝善利樂。精進此三以勤及彼所起三業為體。靜慮有三。謂安住引發辨事。靜慮此三但以等持為性。般若有三。謂加行正智後智。般若此三皆以擇法為性。此前所說但說自性。若並眷屬一一皆以一切俱行功德為性。何故此六名到彼岸。由七最勝所攝受故。一安住勝要有菩薩性。二依止勝要大菩提心。三意樂勝要悲愍有情。四事業勝要具行一切。五巧便勝要無相智所攝。六迴向勝要迴向菩提。七清淨勝要不為二障雜。由具七義名到彼岸。不爾即非。由斯施等皆有四句。一施非波羅蜜不具七勝故。二波羅蜜非施見他行施自具七故。三亦施亦波羅蜜自行施復具七故。四非施非波羅蜜自不行施見他行施不生隨喜故。修此六度有其五種。一依止任持修。二依止作意修。三依止意樂修。四依止方便修。五依止自在修。第一依止任持修有四。一依因修。謂依種性力修習正行。二依止報修。謂由勝身修習正行。三依止願修。謂由本願修習正行。四依簡擇慧修習正行。第二依止作意修亦有四。一依勝解於度一切相應契經起增上解。二依愛味於度見勝功德深生愛味。三依隨喜於一切有情所行六度深生隨喜。四依意樂修於自他當來勝品六度深生願樂。第三依止意樂修有六。一無厭意樂如施無厭者。謂菩薩於一剎那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唯佈施一有情。又以殑伽沙等身命佈施。如是佈施住殑伽沙劫如於一有情。如是乃至於一切有情界如是施。時皆令於無上菩提速得成就菩薩爾時猶不厭足名施無厭意樂。二施廣大意樂。菩薩如是展轉相續無一剎那有退有斷。乃至究竟坐菩提座名施廣大意樂。三歡喜意樂。菩薩如是行施之時。於來求者生大歡喜。來求之者雖生歡喜不如菩薩名施歡喜意樂。四恩德意樂。菩薩如是行施之時。觀彼求者於我已身有大恩德。不見已身於彼有恩。由資助我無上菩提故名施恩德意樂。五無染意樂。菩薩如是雖於無量諸有情所興大施福。而不祈報恩當來異熟名施無染意樂。六善好意樂。菩薩如是以所修行廣大施聚所得異熟施諸有情不自為己。又以此福共諸有情迴向無上正等菩提名施善好意樂。廣說餘五度如對法等。第四依止方便修。謂由無分別智觀察三輪皆清淨故。由此速成所修行故。第五依止自在修。有三。一身自在謂自性受用身。二行自在謂變化身等。示現諸有情一切種同法行故。三說自在。謂說六度一切種差別無有滯礙故。   經曰。真如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   讚曰。第二所觀理行。此前應說二十空等。以空即空寂。名字既同不應更立所以不說。此真如等體雖即空寂之所顯名字既別所以別立。此中八名。體一真如。真謂真實顯非虛妄。如謂如常表無變異。即是湛然不虛妄義。遮妄顯常名真如也。法界者三乘妙法所依相故。法性者一切諸法真實本體。不虛妄性者離妄顛倒不妄性也。不變異性者謂一切時不改轉故。平等性者遍諸法故。離生性者。生謂生梗如生食等。此即虛妄有漏諸法離此生梗堅強之性。又生者生滅。離生滅體名離生性。實際者無倒所緣故。實謂無顛倒此處究竟故名為際。過無我性更無所求故。此中文略但舉八名。第一會中有十二名。對法等中有其六名。體但一如名有差別。約其所治隨其詮別故成多種。   經曰。四靜慮「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四無量四無色定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   讚曰。自下第三別修起行。於中有四。一禪無色行。二菩提分行。三解脫門行。四別對治行。此即初也。靜其心專一慮定慧齊均功德殊勝得靜慮名。離欲惡不善法。有尋有伺離生喜樂初靜慮。第二離尋伺喜靜慮。第三已離喜樂靜慮。第四已離尋伺喜樂捨念清淨靜慮。此等總說初二三四以為名別。更無別名。唯在色地通有無漏。四無量者慈悲喜捨。與樂名慈無瞋為性。拔苦名悲不害為性。不離樂為喜不嫉善根為自性。令利益為捨捨善根為性。通有無漏遍在四禪境行俱寬故名無量。四無色者謂空識無邊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此通有無漏三乘俱起。   經曰。四念住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   讚曰。此即第二菩提分行。四念住者身受心法。以慧為性。慧由相應之念住此四境之中名為念住。四正斷者。一律儀斷。謂已生惡法為令斷故生欲策勵。二斷斷。謂未生惡法為令不生故生欲策勵。三修習斷。謂未生善法為令生故乃至策心持心。四防護斷。謂於已生善法為欲令住。乃至策心持心。此四種以精進為體。策發於慧自能漸伏名為正斷。四神足者欲勤心觀。由此四故引生於定故。四神足以定為體。運轉最勝自在為神由定能得能證於此故名神足。五根者信進念定慧。生出世法此為上首故名為根。此五於諸出世法中深生勝解。清信難伏說名為力。天魔外道及沙門等不能伏故。此五隨名各自為體。七等覺支者謂擇法精進喜輕安定捨及念為七。此七唯無漏在見道位起。覺者擇法。支謂支分。擇法覺是覺亦覺支。餘覺支而非覺如其自名即為其體。此七能遍觀諸法故立以等名。等是遍義。八聖道支者正見正思惟正精進正語正業及正命正念及正定。語業命三戒蘊所攝。餘體如名修道位起。諸聖有學由八支攝行跡正道能無餘。斷一切煩惱能於解脫究竟作證。是故此八名聖道支。合此三十七種道品總以十一法而為自體。一慧即四念住慧根力擇法覺正見支。二精進即四正斷精進根力精進覺支正精進。三定即四神足定根力定覺支正定。四信即信根力。五念即念根力念覺支正念。六欲即四神足。七喜受即喜覺支。八輕安即安覺支。九捨即捨覺支。十尋即正思惟實體即慧。十一色即無表戒正語業命。此中假實.修法.廢立.開合.學攝體支.對辨.並如別鈔。   經曰。空解脫門「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地相無願解脫門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   讚曰。自下第三解脫門行。觀空無我名之為空。觀滅離相名為無相。觀苦集道諸有為法不生願求名為無願。由此三種能入諦理。名之為門。體是無漏法。復能證解脫故名解脫。若但言空無相無願即通三慧。定之與散通有無漏。若言三昧即唯修慧。唯定非散通有無漏。言解脫門即唯修慧。唯定非散不通有漏。此三或總或別緣諦如餘處說。又除見說空。離愛說無願。離無明說無相。   經曰。八解脫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   述曰。自下第四別對治行。八解脫者一內有色觀諸色。二內無色觀諸色。三淨解脫身作證。四空處。五識處。六無所有處。七非想非非想處。八滅盡解脫。謂諸聖者能順無漏能離諸障名為解脫。八勝處者一內有色觀外色少若好若惡若劣若勝。於彼諸色勝知勝見得如實相。二內有色觀外色多。餘如前說下準此知。三內無色想觀外色少。四內無色想觀外色多。五內無色想觀外諸色若青青顯青現青光。六內無色想觀外色黃。七內無色想觀外色赤。八內無色想觀外色白。勝伏所緣名為勝處。九次第定者謂四靜慮四無色及滅盡定。粗細漸次上下次故。十遍處者謂地水火風青黃赤白空識無邊處。觀遍一切其量廣大名為遍處。此等體性。增減。所由無量義門如別處說。   經曰。極喜地「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極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雲無法善慧地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   讚曰。自下第二明勝義位。於中有二。初大乘位後三乘位。此即初也。但明因中菩薩十地。一極喜地。初獲聖性具證二空。能益自他生大喜故。二離垢地。具淨屍羅遠離能起微細毀犯煩惱垢故。三發光地。成就勝定大法總持能發無邊妙慧光故。四焰慧地。安住最勝菩提分法燒煩惱薪慧焰增故。五極難勝地。真俗兩智行相互違合令相應極難勝故。六現前地住緣起智引無分別最勝般若令現前故。七遠行地。至無相住功用後邊出過世間二乘道故。八不動地。無分別智任運相續相用煩惱不能動故。九善慧地。成就微妙四無礙解能遍十方善說法故。十法雲地。大法智雲含眾德水。弊如空粗重充滿法身故。此地總以有為無為一切功德以為自性。與所修行為勝依持。令得生長。故名為地。   經曰。淨觀地「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種性地第八地具見地薄地離欲地已辦地獨覺地菩薩地如來地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   讚曰。此即第二明三乘位。初二地中略有二釋。一雲淨觀地。在解脫分位及前三善根。種性地唯在世第一法。故婆娑雲。有說種性地法亦可說有退。二解雲。淨觀地唯在解脫分位未為諦觀。種性未定但淨修心觀身受等故名淨觀。種性地通在四善根。暖等位中種性方定不可轉故。第八地謂預流向。從阿羅漢向前數故。即住見道前十五心。具見地者謂預流果。此位具足十六心故。薄地謂一來。於欲界九品惑已斷六品故。離欲地謂不還。決定全離欲界惑故。已辨地者謂阿羅漢。我生已盡所作已辨故。餘之三地隨名釋義。前唯一乘今通師弟長短作說。故十地別。   經曰。一切陀羅尼門「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一切三摩地門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   讚曰。自下第三明所成德。依行入位成此德故。於中有八德。此即第一引生諸德。一是總持門。二是等持門。前此經序。菩薩德中已略解訖。由此二種引生諸德故。   經曰。五眼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六神通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   讚曰。此即第二觀照化生德。五眼者謂肉天慧法及佛眼。照了導義名之為眼。六神通者一神境通二天耳通三心差別通四宿住隨念通五死生通六漏盡通。運轉自在名神事無障擁名通。此二體性如經廣說。及如瑜伽論第五十四六十九對法論中第十四卷等文解釋。   經曰。如來十力「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   讚曰。此即第三降伏不共德。十力者一處非處智力。二自業智力。三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四根勝劣智力。五種種勝解智力。六種種界智力。七遍趣行智力。八宿住隨念智力。九死生智力。十漏盡智力。由與利生功德相應畢竟勝伏一切魔怨。大威力故說名為力。總以信等五根為性。四無畏者一正等覺無畏二漏盡無畏三障法無畏四出苦道無畏。於大眾中正師子吼。沙門魔梵無能難者故名無畏。四無礙解者一法無礙解。二義無礙解。三訓詞無礙解四辯才無礙解。通達無礙名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者遍緣三界。周及四生行境寬廣故名為大。慈悲等相如前已說。四無量境狹在欲色。通在三乘。假實觀攝。此唯佛具境行寬遍通在三界。唯是實觀。十八佛不共法者。一身無誤失越杌等。二無卒暴揚聲等。三無忘失念久所作等。四無不定心恆在定故。五無種種相生死涅槃等。六無不擇舍利樂等。此上六種由所知障有此習故。七者欲無退。八精進無退。九念無退。十定無退。十一慧無退。十二解脫無退。此上六種依所知障修斷事中而無退減。十三身業智為前導。十四語業智為前導。十五意業智為前導。十六知過去。十七知未來。十八知現在無差無礙。此上六種亦由有彼所知障習。此十八法唯佛所有。非二乘等故名不共。餘體義門廢立增減如瑜伽等廣說其相。然此大經亦具宣說應勘異同。   經曰。三十二相「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八十隨好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   讚曰。此即第四相好殊異德。今依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三百八十一。佛言善現雲何如來應正等覺三十二大士相。善現。世尊足下有平滿相。妙善安住猶如奩底。地雖高下隨足所蹈皆悉坦然無不等觸是為第一。世尊足下千輻輪文輞轂眾相無不圓滿是為第二。世尊手足皆悉柔軟如睹羅綿勝過一切是為第三。世尊手足一一指間猶如雁王鹹有鞔網。金色交絡文同綺畫是為第四。世尊手足所有諸指圓滿纖長甚可愛樂是為第五。世尊足跟廣長圓滿與趺相稱勝餘有情是為第六。世尊足趺脩高充滿柔軟妙好與跟相稱是為第七。世尊雙□漸次纖圓如醫泥耶仙鹿王□是為第八。世尊雙臂脩直□□□□□□□□□騆□蓼□□□□楰□□襋□□說楅槌橾□□楦□□□蓼□□□□楰□□□□□□烈□□□□□□□馘溺□□□□楰□煄戮萫芊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撢o□□溺□□□□楰□□d□□□□□□□□櫸□□輦溺□□飀□楰□□J檇□□□馽□□□□□□□|□□□腹慼慼撥纂慼慼慼樑縑熬_□□□□□襏□騂送□奅妻輦溺□□□□楰□驠奜□瑩□馘溺□□□□楰□樅□□楅□矩溺□□□□楰□糖□□匿率□溺□□□□楰□□訄□□讀□溺□□□□楰□□觸□□吝饑襌□□復□N□□溺□□□□楰□梱楹樺□□□□□□福□□□□鷺□□□□楰□□駝□□□□鷺□□□□楰□□襛□□□□襯榠□□□□□鷺□□飀□楰□□馱I□□馘鷺□□□□楰□襾祑□□□□騄觛□埤□□□□□覓璘□羇□送□□視□□誇□□□□□□□□□詛□□芸p縑慼慼熱}j□□□_□妶□□□□□□□襾礸□□鷺□□□□楰□□訖□襻□稃□橝□□□□魽數O□□□□楰□婟□鞢慼摹B觜q□□□□騁j□樁□□秋楦□駝□□□□駴□□□機□鷺□□□□楰□□□通姊□□□□□□□詛□□鷺□□□□楰□□□□□I□姒□□ョ慼摩xЮO□□□□楰□□□槌榻列觜駛觚羭芊慼慼慼撥纂撚砥慼樑縑牖R□駙□□襏□□□復□駾姶□I□□詀□□馘露膳□□□楰□□□六暴馲驫詡陋襜□楦□驗□露膳□□□□Щ\□膳□□旅□裀□□G□大□櫬馭□□□□□襆□□□E楰□秈□驕□□□馽□羭芊慼慼暱喟d□□□□楰□□□祜□橕簦び□陛w□熒□詫□□□□蜀□鋨泥□□□簀逢□□擦≧□入僄牷慼潠禳撓鴃潸r泥□□悅□□□□鐇面z□□詫□□□□蜀□□□□吥□□籩□熒□詫□□□□蜀□綸蝤□□熒□詫□□季□蜀□□□□□□□惱飽璃堋牷慼標^□蜀□□□□陛慰噸N□□堋牷慼撕銦撓鴃慼慼璋薱鴃慼滕陛撩疑S□□集堋牷慼憮情撓鴃慼慼慼慼慼慼慼撈o址堋牷慼慼慼撓鴃慼慼{□□徇惱飽璃羝間慼慼撓牷慼漿A□蜀□□t□□柛圓妙善安布是第十二。世尊骨節交結無隙猶若龍盤是第十三。世尊膝輪妙善安布堅固圓滿是第十四。世尊隱處其文妙好威勢具足圓滿清淨是第十五。世尊身支潤滑柔軟光悅鮮淨塵垢不著是第十六。世尊身容敦肅無畏常不怯弱是第十七。世尊身支堅固稠密善相屬著是第十八。世尊身支安定敦重曾不掉動圓滿無壞是第十九。世尊身相猶如仙王周匝端嚴光淨離翳是第二十。世尊身有周匝圓光於行等時恆自照曜是二十一。世尊腹形方正無欠柔軟不現眾相莊嚴是二十二。世尊臍深右旋圓妙清淨光澤是二十三。世尊臍厚不窊不凸周匝妙好是二十四。世尊皮膚遠離疥癬亦無黶點疣贅等過是二十五。世尊手掌充滿柔軟足下安平是二十六。世尊手文深長明直潤澤不斷是二十七。世尊脣色光潤丹暉如頻婆果上下相稱是二十八。世尊面門不長不短不大不小如量端嚴是二十九。世尊舌相軟薄廣長如赤銅色是第三十。世尊發聲威震深遠如象王吼明朗清徹是三十一。世尊音韻美妙具足如深谷響是三十二。世尊鼻高脩而且直其孔不現是三十三。世尊諸齒方整鮮白是三十四。世尊諸牙圓白光潔漸次鋒利是三十五。世尊眼淨青白分明是三十六。世尊眼相脩廣譬如青蓮花葉甚可愛樂是三十七。世尊眼睫上下齊整稠密不白是三十八。世尊雙眉長而不白緻而細軟是三十九。世尊雙眉綺靡順次紺琉璃色是第四十。世尊雙眉高顯光潤形如滿月是四十一。世尊耳厚廣大脩長輪埵成就是四十二。世尊兩耳綺麗齊平離眾過失是四十三。世尊容儀能令見者無損無染皆生愛敬是四十四。世尊額廣圓滿平正形相殊妙是四十五。世尊身份上半圓滿如師子王威嚴無對是四十六。世尊首髮脩長紺青稠密不白是四十七。世尊首髮香潔細軟潤澤旋轉是四十八。世尊首髮齊整無亂亦不交雜是四十九。世尊首髮堅固不斷永無[土*(虒-兒+巾)]落是第五十。世尊首髮光滑殊妙塵垢不著是五十一。世尊身份堅固充實逾那羅延是五十二。世尊身體長大端直是五十三。世尊諸竅清淨圓好是五十四。世尊身支勢力殊勝無與等者是五十五。世尊身相眾所樂觀嘗無厭足是五十六。世尊面輪脩廣得所皎潔光淨如秋滿月是五十七。世尊顏貌舒泰光顯含笑先言唯向不背是五十八。世尊面貌光澤熙怡遠離頻蹙青赤等過是五十九。世尊身支清淨無垢常無臭穢是第六十。世尊所有諸毛孔中常出如意微妙之香是六十一。世尊面門常出最上殊勝之香是六十二。世尊首相周圓妙好如末達那亦猶天蓋是六十三。世尊身毛紺青光淨如孔雀項紅暉綺飾色類赤銅是六十四。世尊法音隨眾大小不增不減應理無差是六十五。世尊頂相無能見者是六十六。世尊手足指約分明莊嚴妙好如赤銅色是六十七。世尊行時其足去地如四指量而現印文是六十八。世尊自持不待他衛身無傾動亦不逶迤是六十九。世尊威德遠震一切噁心見喜恐怖見安是第七十。世尊音聲不高不下隨眾生意和悅與言是七十一。世尊能隨諸有情類言音意樂而為說法是七十二。世尊一音演說正法隨有情類各令得解是七十三。世尊說法鹹依次第必有因緣言無不善是七十四。世尊等觀諸有情類讚善毀惡而無愛憎是七十五。世尊所為先觀後作軌範具足令識善淨是七十六。世尊相好一切有情無能觀儘是七十七。世尊頂骨堅實圓滿是七十八。世尊顏容常少不老好巡舊處是七十九。世尊手足及胸臆前俱有吉祥喜旋德相文同綺畫色類朱丹是第八十。善現是名八十隨好。善現如來應正等覺成就如是諸相好故身光任運能照三千大千世界無不遍滿。若作意時即能普照無量無邊無數世界。然為憐愍諸有情故攝光常照面各一尋。若縱身光即日月等所有光明皆常不現。諸有情類便不能知晝夜半月日時歲數。所作事業即不得成。佛聲任運能遍三千大千世界。若作意時即能遍滿無量無邊無數世界。然為利樂諸有情故聲隨眾量不減不增。善現如是功德勝利我先菩薩位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已能成辨。故今相好圓滿莊嚴一切有情見者歡喜。皆獲殊勝利益安樂。如是善現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能以財法二種佈施攝諸有情。是為甚奇希有之法。   經曰。無忘失法「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恆住捨性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   讚曰。此即第五常記平等德。謂諸如來常隨記念若事若處若如若時。有所為作皆隨正念。普於一切所作事業。普於一切方處差別。普於一切所作方便。普於一切時分差別念無忘失。常住正念名無忘念。恆住捨性者謂六恆住法。於六根門不憂不喜。但起正捨平等觀境。   經曰。一切智「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道相智一切相智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   讚曰。此即第六覺了空有德。觀空性智名一切智。即正體智觀有智中分之為二。一觀無漏道。一觀所餘法相。相者相狀差別之相即後得智。智觀無漏道此名道相智。觀所餘法名一切相智。一切種智分為二故。   經曰。一切菩薩「摩訶薩行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諸佛無上正等菩提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   讚曰。此即第七第八二門。明因果位二滿總德。此上所說諸功德等若在因位名菩薩行。若在果位名佛菩提。菩提覺義。其菩提智及菩提斷一切並名為菩提。故有為無為一切功德隨應皆攝在此二故。   經曰。一切異生法「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一切預流一來不還阿羅漢獨覺菩薩如來法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   讚曰。此即第三總明世俗勝義法所依本性空寂句義。以顯菩薩所有句義。一切異生唯在凡位。以業煩惱輪迴六趣。異聖者生故名異生。一切預流等並是聖位。預流向果並名預流。無間漸超三界見道諸煩惱盡。十五心來皆名為向。第十六心名之為果。預聖流故名為預流。即此進向三界見惑並已斷盡。欲界修道前五品盡名一來向。六品盡時名之為果。此於欲界唯有一生。如從人中得第二果捨此身已次生天中。天中沒已來生人中便得無學故名一來。即此進向已斷見惑盡。欲界修惑斷七八品名不還向。欲界修惑要皆斷盡。餘地不定。心不還生於欲界故名為不還。阿羅漢者名之為應。一應永害煩惱賊。二應不後受分段生。三應受妙供養。三界見惑並皆斷盡。初定已上所有修惑或多或少。乃至非想八品解脫九品無間已前能斷盡者名阿羅漢向。三界見修並俱斷盡名阿羅漢果。以上果向無間解脫皆準此說。此觀諦理若思風動樹悟十二緣起。不藉善友自得菩提。或麟角或眾出名為獨覺。十地已去名為菩薩。法雲地後號曰如來。此亦並是初二十六門。明世俗勝義法所依所從本性空寂清淨句義。以顯菩薩所有句義。自下第二五對十門。通染淨法差別本性空寂清淨句義。以顯菩薩所有句義。   經曰。一切善非善法「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一切有記無記法有漏無漏法有為無為法世間出世間法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   讚曰。順理益物名之為善通有無為。與此相違名為非善。即不善無記自體殊勝。及有當果可記別故名之為記。即善不善與此相違名為無記。與煩惱漏相應相雜相隨增長名為有漏。漏是流漏義。於六根門當流洩故毀之名漏。無漏翻此。為之言作亦名為生。有作有生名曰有為。與此相違名曰無為。體用顯現遷流名世。墮虛偽中名之為間。與此相違名出世間。此等差別所依本性真如空寂清淨句義。以顯菩薩所有句義。妄即真故性即相故。   經曰。所以者何。   讚曰。大文第二釋其所由。於中有二初問後釋。此初問也。謂此諸法清淨句義即是菩薩所有句義。此義之所以者何謂也。   經曰。以一切法「自性空故」自性遠離。   讚曰。下釋所由如幻□等世俗妄有勝義。知空故說諸法空寂句義即是菩薩所有句義。故言諸法自性空故釋上所由。為欲顯發般若尊勝以自性空釋遠離等。由此諸法勝義自性空無性故遠離虛妄顛倒相也。   經曰。由遠離故「自性寂靜由寂靜故自性清淨由清淨故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最勝甚深。   讚曰。生死囂煩真如寂靜故由遠離。自性亦靜煩惱有染空性清淨故由寂靜顯體清淨。此意總顯。由一切法自性空故空寂句義即是菩薩所有句義。諸法既空故離虛妄離虛妄故體無囂動故性寂靜。既無囂動自性空寂故非染污自性清淨。自性清淨者顯般若最勝清淨。觀照悟此本性清淨真相自體本來清淨。故文字等甚深般若最勝清淨。清辨護法二釋隨應。   經曰。如是般若「波羅蜜多當知即是菩薩句義諸菩薩眾」皆應修學。   讚曰。此即第三結勸修學。文字般若即菩薩句義。求此學此名為句故。餘四般若名菩薩義。菩薩之教詮此四故。既成菩薩由此五種。五種即是菩薩能詮所詮之義。諸菩薩中下位望進勝上位者。應勤精進學此五種。   經曰。佛說如是「菩薩句義般若理趣」清淨法已。   讚曰。自下第三敘佛所說法門之德。於中有二。初結前義以發經端。後正告陳所說之德此即初也。   經曰。告金剛手「菩薩等言若有得聞此一切法甚深微妙般若理趣清淨法門深信受者乃至當坐妙菩提座一切障蓋皆不能染謂煩惱障業障法障雖多積集而不能染雖造種種極重惡業而易消滅」不墮惡趣。   讚曰。於中復二。初明聞經深信受果。後明受持精勤等果。所以但告金剛手者欲令有情取一切佛大珍寶故。聞者聽聞信者能順受者領納。殷重供養恭敬名深。此意總顯。聽聞信順領納殷重始從今日乃至菩提三障五蓋皆不能染。蓋謂五蓋。謂貪慾於樂出家位。瞋恚於覺邪行位。惛沈睡眠掉舉惡作及與疑蓋於止舉捨位。能覆蔽心名之為蓋。障者障礙障道不生礙滅不證。此有三種經文自列。若小乘中以數行煩惱難可伏除名煩惱障。以殺父等五種逆業名為業障。合三惡趣人趣北洲及無想天名異熟障。然不見說別有法障。然今此文障解脫惑名煩惱障。薩遮尼犍子經以破塔壞寺等為五逆。像法決疑經說有七逆。然不離尼犍子經所說五種名為業障。言法障者前異熟障亦名法障。感遺法業名為法障。或去世時障礙正法障他修定。不種聞法所有種子所以今生於法不聞不信不悟名為法障。集者作也積者積造。雖多積集而不能染由解法空不樂生死。雖起煩惱重業障法以經威力定不能染。染者染污令感苦果等名為染也。又雖造種種極重惡業由體性空煩惱不堅。故而易消滅易消滅故不墮惡趣。業既易亡惡果寧起。由法性空諸法實理體實遠鑒三障故銷。   經曰。若能受持「日日讀誦精勤無間如理思惟彼於此生定得一切法平等性金剛等持於一切法皆得自在恆受一切」勝妙喜樂。   讚曰。下明受持精勤等果。言受持者愛樂寶重領受在心持之不忘。如念子等不忘在心。日日讀者披文誦者暗說。精者專精勤者勇勵身心。日夜六時中無間隙如其理趣而諦思惟。彼於此生現報果也。定得一切法平等性真如理也。金剛等持者等持謂定金剛者喻。能破分別著相煩惱。謂觀一切法平等性真如空理所有等持能破分別著相顛倒故名金剛。又真如理名曰金剛。緣此之定名金剛等持。謂能受持心心不忘日日讀誦精勤思惟如是法性故得此定。當起勝慧破諸分別顛倒著相。今時證此金剛等持聞思位中相應定。此中但有五種法行。謂聽聞.受持.披讀.諷誦.思惟五種。略無書寫供養施他開演修行五種互影顯故。其實而論行十法行並得此果。讀誦尚得況能演說及修行等。於一切法皆得自在者未體真空理事皆擁。體真遠鑒於理既通故得自在。自在者無礙義。恆受一切勝妙喜樂者於法著有憂有恚。於真會空於俗體妄。既無憂恚故得恆時受妙喜樂。既聞法性真喜未曾得故。   經曰。當經十六「大菩薩生定得如來執金剛性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讚曰。世尊自說善修神足能住一劫或一劫餘。菩薩十六大生即義當十六劫。金剛性者謂。真如性能破裂生死過失名為金剛。諸法之體故名為性。執者受義親領受之故名為執。即正體智能緣於空。或執金剛之性即是真如。經十六生得此真性故。由於此經行前法行能超生死。不經僧祇經十六劫便入初地。以經所明實相之理有大神驗。聞此法等故超生死無邊劫量。既爾故能疾證無上菩提。此中所說現在定得金剛等持。於法自在受勝喜樂。後生之障皆不能染不墮惡趣。得金剛性疾得菩提經力故也。   般若理趣分疏卷第二終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695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般若理趣分述讚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般若理趣分述讚卷第三   大慈恩寺沙門 基撰   經曰。爾時世尊復依遍照如來之相。   讚曰。上來第一明實相境法。此下第二寂靜法性現等覺門。即是觀照正智體境前門。真性此明智相。於中亦三。初敘佛說法門之號。此門有二。初明所依如來之相。後陳所說法門之名。此即初也。前門明性。本體之法不說為相。下門是義所以稱相。如來總體別有多能。今依一義即是遍照如來之相。相謂義相相狀。非是分別有相之相。今於無相之法後說義相之相。由一切智一切種智斷惑遊觀二種智故。於一切法皆能了知名為遍照。遍照之智即如來相。今依此體相而說於法門故名為依遍照之相。   經曰。為諸菩薩「宣說般若波羅蜜多一切如來寂靜法性其深理趣」現等覺門。   讚曰。此陳所說法門之名。一切如來寂靜法性甚深理趣者。即前所說實相妙法是一切佛寂靜法性甚深理趣。現等覺門者現謂顯現現前明瞭親證之義。等者遍義覺謂照義。此意即顯無分別智明瞭親能遍照法性。現等覺體即無分別智。門者通由入趣之義。以能詮法等為由為通入趣法性。無分別智由此深教等為由能入現等覺故。   經曰。謂金剛平等性「現等覺門以大菩提堅實難壞」如金剛故。   讚曰。此下第二有四門。第一能斷生死性堅實故金剛平等性。現等覺者能破生死。現等之覺猶如金剛。以智所證法性菩提堅牢真實難可破壞若破金剛故。能證智名金剛智。金剛般若名曰金剛義亦同此。以所證如性堅實故能證之智亦如金剛能破生死。   經曰。義平等性「現等覺門以大菩提」其義一故。   讚曰。此即第二觀察所詮智。一切有為無為等義皆悉平等。以法本性真如菩提其義一故性無差別。   經曰。法平等性「現等覺門以大菩提」自性淨故。   讚曰。此即第三觀察能詮智。以所證理大菩提性自性清淨故。於能詮教悟其平等。   經曰。一切法平等性「現等覺門以大菩提於一切法」無分別故。   讚曰。此即第四通證諸法智。一切法者有為無為諸法之中皆現等覺。以法本性於諸法中無有分別故。能證智證諸法時皆亦不分別。故法本性亦性平等。由如空中種種雲霧如屏風上種種像貌。空及屏風並無分別。雲及畫像種種相起。   經曰。佛說如是「寂靜法性般若理趣」現等覺已。   讚曰。自下第三結歎法德此即結也。   經曰。告金剛手「菩薩等言若有得聞如是四種般若理趣現等覺門信解受持讀誦修習乃至當坐妙菩提座雖造一切極重惡業而能超越一切惡趣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讚曰。此即歎德。然準經中有十法行。此中但說有六法行。一聞二信解三受持四讀五誦六修習。始從今日於十法行初首行時。乃至未來坐菩提座成佛已來。雖造一切極重惡業謂見中邪見業中意業逆中破和合僧等。雖皆具造由悟解故不為被染。而能超越一切惡趣。由聞經行等大威神力此諸惡業作不增長故不墮於三惡道等。乃至速證無上菩提。計此功德應與前同。但為別讚經之勝用故各別說。   經曰。爾時世尊「復依調伏一切惡法釋迦牟尼」如來之相。   讚曰。自下第二有二段經明行境法。於中有二。初段調伏眾惡普勝法門。由觀實相能伏眾惡。後段平等智印清淨法門。由觀觀照智慧照明。今此初段於中有三。初明所說法門之號。於中有二。初明所依如來之相。此為初也。一切惡法者二障分別因果分別染淨分別悉能除也。釋迦者能義牟尼者寂默義。能調眾惡離諸諠動。諠動之法謂生死法。故名能寂默如來之相。依此調伏一切惡法能寂如來之相說此法門也。   經曰。為諸菩薩「宣說般若波羅蜜多攝受一切法平等性甚深理趣」普勝法門。   讚曰。此陳所說法門之名。攝受一切法平等性者謂攝一切染淨因果皆入平等性法界中。由此故能普勝眾惡由此法門名普勝法。   經曰。謂貪慾性「無戲論故嗔恚性亦無戲論嗔恚性無戲論故愚癡性亦無戲論愚癡性無戲論故猶預性亦無戲論猶預性無戲論故諸見性亦無戲論諸見性無戲論故」憍慢性亦無戲論。   讚曰。此下第二正說法門於中有三。初別說生死惑業苦法性無戲論。次陳諸染淨法性無戲論。後說般若亦無戲論結歸深趣。初中復三。一明煩惱性無戲論二明業三明果。煩惱中有二。初明根本後明隨惑。此根本也。根本有六由此為本一切煩惱皆得生長。謂貪慾性。無戲論者謂染妄法性即真如。真如之法體無戲論。戲論者謂分別相名言相尋思相。由戲論故執著染淨有所分別。分別故生死生。知無戲論染淨亡。染淨亡性無分別。無分別故生死滅故能除惡。下皆準知。初三三毒。猶預者疑。諸見謂五見即耶推度。憍謂憍逸。慢謂七慢恃已陵人名之為慢。此六根本真如本性。性無戲論性無戲論故能離分別。契此本性離分別無戲論一切惡法悉能降伏。   經曰。憍慢性無戲論故「諸纏性亦無戲論諸纏性無戲論故」煩惱垢性亦無戲論。   讚曰。此明隨惑。纏謂數數增盛現前纏繞於心故名纏也。此有八種謂惛沈睡眠於止為障。掉舉惡作於舉為障。嫉慳於捨為障。無慚無愧於戒為障故但立八。垢有六種謂害恨惱及諂誑憍。垢穢眾生故名為垢。此六相粗毀責之甚立以垢名。   經曰。煩惱垢性「無戲論故諸惡業性亦無戲論諸惡業性無戲論故諸果報性」亦無戲論。   讚曰。上惑無戲論業果亦復然。總名生死法性無戲論。證此無戲論故離生死一切惡法。   經曰。諸果報性「無戲論故雜染法性亦無戲論雜染法性無戲論故清淨法性亦無戲論清淨法性無戲論故一切法性」亦無戲論。   讚曰。此第二明諸染淨法性無戲論。雜染者總攝一切有漏法盡與染雜故。清淨者總攝一切無漏法盡。一切法者總攝一切有漏無漏有為無為生死有情。先染後淨先別後總。義次第故。   經曰。一切法性「無戲論故當知般若波羅蜜多」亦無戲論。   讚曰。由所觀境性無戲論能觀之智亦無戲論。如實知故。由此境智悉無戲論故離生死一切分別。降伏一切惡法皆盡。   經曰。佛說如是「調伏眾惡般若理趣」普勝法已。   讚曰。自下第三歎此經德意此結前已。   經曰。告金剛手「菩薩等言若有得聞如是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理趣信解受持讀誦修習假使殺害三界所攝一切有情而不由斯墮於地獄傍生鬼界以能調伏一切煩惱及隨煩惱」惡業等故。   讚曰。以經威力能調眾惡故是殺罪並得銷除。由悟法性起斯勝行故此大罪不招惡果。以經威力善能調伏一切煩惱及隨煩惱惡業等故。設有是罪不招惡果。相縛縛眾生亦由粗重縛善。後雙修止觀方乃俱解脫。一切惡業從煩惱生一切煩惱從分別起。今離戲論斷諸分別。分別既盡惑業亦亡。故此大罪聞經信解定得消滅。   經曰。常生善趣「受勝妙樂修諸菩薩摩訶薩行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讚曰。上能除惡下能攝善。於中二果。一世間果二出世果。   經曰。爾時世尊「復依性淨如來之相為諸菩薩宣說般若波羅蜜多一切法平等性觀自在妙智印甚深理趣」清淨法門。   讚曰。此第四段由觀觀照智慧照明。以顯行境界。文中有三並同前解。由能觀智證會諸法本性清淨故分別相智皆離之名為性淨今名得清淨。一切法平等性者即是真如觀自在悲行也。妙智印者智行也。又此觀自在即妙智印印一切法平等故。餘文可知。   經曰。謂一切貪慾「本性清淨極照明故能令世間嗔恚清淨一切嗔恚本性清淨極照明故能令世間愚癡清淨一切愚癡本性清淨極照明故能令世間疑惑清淨一切疑惑本性清淨極照明故能令世間見趣清淨一切見趣本性清淨極照明故能令世間」憍慢清淨。   讚曰。此文有三同前文說。前文是境此文是智。照明前故。謂於貪慾本性真如清淨境中極照明故。能照明者即是智。以貪慾為本生於嗔等故。   經曰。一切憍慢「本性清淨極照明故能令世間纏結清淨一切纏結本性清淨極照明故能令世間」垢穢清淨。   述曰。此明於隨煩惱本性清淨極照明也。纏垢等義並如前解。所言結者即是九結。謂愛.恚.慢.無明.見取.疑.嫉.慳.結。結是結縛。能和合苦難可解故名之為結。   經曰。一切垢穢「本性清淨極照明故能令世間惡法清淨一切惡法本性清淨極照明故能令世間」生死清淨。   讚曰。上明惑此明業果。以生死業逼迫果業故名惡法。言生死者謂異熟果即前惡業所招苦果。   經曰。一切生死「本性清淨極照明故能令世間」諸法清淨。   讚曰。世間諸法即雜染法總攝有漏。自下第二總攝諸法。   經曰。以一切法「本性清淨極照明故能令世間」有情清淨。   讚曰。由有漏法成有情故。故有漏後明其有情。   經曰。一切有情「本性清淨極照明故能令世間」一切智清淨。   讚曰。出世間中一切智為本。舉此攝餘清淨法盡。三乘總觀諸無我智名一切智。   經曰。以一切智「本性清淨極照明故能令世間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最勝清淨。   讚曰。此即第三般若清淨。由能照明一切法性本性清淨故能觀智最勝清淨。與所緣境極相應故。   經曰。佛說如是「平等智印般若理趣」清淨法已。   讚曰。自下第三文陳經勝德。平等智印者謂一切法性無戲論。能觀之智名平等智印。   經曰。告金剛手「菩薩等言若有得聞如是般若波羅蜜多清淨理趣信解受持讀誦修習雖住一切貪嗔癡等客塵煩惱垢穢聚中而猶蓮華不為一切客塵垢穢」過失所染。   讚曰。由能觀智觀染淨法本性清淨故住煩惱不為染污。悟本性故此說離過。   經曰。常能修習「菩薩勝行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讚曰。此釋得善果。由起法行悟於真智故常修習菩薩勝行。乃至終後疾證菩提。   經曰。爾時世尊「復依一切三界勝主」如來之相。   讚曰。明境六中自下第三有二段經明果法境。於二段中初段法王灌頂智藏法門。顯由二行得財位果。後段如來智印金剛法門。顯由二行得自體果。今此初段於中有三準前應釋。初標所說法門號中文復有二。初明所依如來之相。後明所說法門之名。此即初也。三界之宅擾攘無安。煩惱蟲獸諸苦惱火無量逼切。種種驚怖令有情等危難並生。由佛世尊如大長者憐愍諸子方便拔濟故佛世尊稱三界主。佛為法王故言勝主。依此尊位以說法門。   經曰。為諸菩薩「宣說般若波羅蜜多一切如來和合灌頂甚深理趣」智藏法門。   讚曰。此明所說法門之號。至第十地將受如來法王位時。一切十方如來和合鹹灌其頂。如剎帝利受王位法。今此菩薩受佛尊位以何法水灌灑其頂令作吉祥。謂一切佛智慧法水有殊勝智。出生諸德含容諸德譬如於藏。以此智水灌菩薩頂令無始來二障垢盡一切如來吉祥功德皆悉圓滿。今說此法令依趣入。是故稱門。   經曰。謂以世間「灌頂位施當得三界法王位果以出世間無上義施當得一切希願滿足以出世間無上法施於一切法當得自在若以世間財食等施當得一切身語心樂若以種種財法等施能令佈施波羅蜜多」速得圓滿。   讚曰。自下第二正顯所說法門。六度不同隨成六段。施中有五一位施二義施三法施四財施五總無畏施。其實五施一一併得多果。此中且說五相似果。若捨榮貴位而修正法當得成佛為三界法王。由施義味順於理故當來希願悉皆滿足。因以法施當能達解一切佛法。財食因施充益三業。故於當來得樂三業。若以種種財法等施者謂以財法攝取眾生令其無畏名無畏施。菩提心經說。願行財施要有五種。一至心二信心三隨時四自手五如法。如有頌言施者殊勝信等具足。恭敬應時自手施等。又有頌言利他加行於有情不簡有力及無力。於一切時一切施隨力所能廣說法饒益。不應施有五。非理財不應施不淨故酒及毒不應施亂生故。罝羅機網不應施惱生故。刀杖弓箭不應施害生故。音樂女色不應施壞淨心故。施有五利一常近賢聖二眾生樂見三入眾宗敬四好名流布五作菩提因。無著菩薩說。謂修六種意樂一廣大二長時三歡喜四荷恩五大志六純善。於此六中起三作意。一愛重二隨喜三欣樂。聞此六種但當能起一念信心。尚能發生無量福聚諸惡業障亦當銷滅。何況菩薩。   經曰。受持種種「清淨禁戒能令淨戒波羅蜜多速得圓滿於一切事修學安忍能令安忍波羅蜜多速得圓滿於一切時修習精進能令精進波羅蜜多速得圓滿於一切境修行靜慮能令靜慮波羅蜜多速得圓滿於一切法常修妙慧能令般若波羅蜜多」速得圓滿。   讚曰。三種戒法皆能圓滿。草結鵝珠而能不壞。三戒非一故言種種。事事能忍一切時能勤無懈疲故。於一切境能靜慮無散亂心故。於一切法修慧皆能簡擇故。行此六度得六果報。一富貴二大生三大朋屬四大業成就五無惱縛垢六達五明。能作義利如攝大乘廣說其相。   經曰。佛說如是「灌頂法門般若理趣智藏法已告金剛手菩薩等言若有得聞如是灌頂甚深理趣智藏法門信解受持讀誦修習速能滿足諸菩薩行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讚曰。由聞六度菩薩行成。所求菩提亦能速得。   經曰。爾時世尊「復依一切如來智印持一切佛祕密法門如來之相為諸菩薩宣說般若波羅蜜多一切如來住持智印甚深理趣」金剛法門。   讚曰。此第二段如來智印金剛法門。顯由二行得自體果。文有三等並同前釋。此即第一標所說法門之號。以妙智印任持一切佛甚深法。佛甚深法體性難知名為祕密。以一智印持諸佛法一切佛法併入此故名為任持。今說此法令勤趣入故名為門。以能破壞一切生死智體堅實故名金剛。   經曰。謂具攝受「一切如來金剛身印當證一切如來法身若具攝受一切如來金剛語印於一切法」當得自在。   讚曰。由在因中別行如來三業因印得果之時得如金剛法身等果。   經曰。若具攝受「一切如來金剛心印於一切定當得自在若具攝受一切如來金剛智印能得最上妙身語心猶若金剛」無動無壞。   讚曰。由在因中具行三業金剛智印得果之時能得最上妙身語心。謂如金剛不為耶友所動不為生死所壞。此中意說。別行三業殊勝之因別得三果。具行三業所有勝因總得一果。三業堅實猶如金剛不可動壞。   經曰。佛說如是「如來智印般若理趣金剛法已告金剛手菩薩等言若有得聞如是智印甚深理趣金剛法門信解受持讀誦修習一切事業皆能成辦常與一切勝事和合所欲修行一切勝智諸勝福業」皆速圓滿。   讚曰。自下第三歎此經德。一切事業皆得成辨者謂諸無罪順理善事。常與一切勝事和合者現在後生常與勝事和合相應。衰減等事皆悉遠離所修福慧皆速圓滿。此說因位所得勝利。   經曰。當得最勝「淨身語心猶若金剛不可破壞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讚曰。此說未來所得果位殊勝妙果。   經曰。爾時世尊「復依一切無戲論法如來之相為諸菩薩宣說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理趣」輪字法門。   讚曰。上六段經明勝境訖。次有六段當明勝行。復分為三。初二段顯依實相斷修之相。次二段顯依觀照修斷之相。後二段顯依二法遍修之相。就初二段顯依實相斷修相中有二。初離諸戲論輪字法門。由觀真如斷分別故。後入廣大輪平等性門。由觀平等修證真故。此下初段文勢有三。初標所說法門之號。中復分為二。初辨所依如來之相。真如法性離諸分別離言說道故。無戲論即是依於法身之相。輪字法門者輪有二義。一周圓義二摧壞義。由觀真如性無戲論遍一切法故名周圓。由觀此故離分別執摧壞生死一切執著故名摧壞。詮此輪理所有法門名輪字法。教能詮顯故名為門。由聞此教遂起輪行。起輪行已得輪果得輪果已復為他轉。如是展轉。   經曰。謂一切法「空無自性故一切法無相離眾相故一切法無願」無所願故。   讚曰。以下第二正陳所說於中有四。初三解脫門境。遍計所執一切皆空。圓成無相。依他無願。又此三種皆通三性。又但有二謂妄與真。真妄皆通有三種故。非我有名空。離十名無相。不希名無願。   經曰。一切法遠離「無所著故一切法寂靜」永寂滅故。   讚曰。此即第二離著離生。   經曰。一切法無常「性常無故一切法無樂非可樂故一切法無我不自在故一切法無淨」離淨相故。   讚曰。此即第三離四倒執。   經曰。一切法不可得「推尋其性不可得故一切法不思議思議其性無所有故一切法無所有眾緣和合假施設故一切法無戲論本性空寂離言說故一切法本性淨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本性淨故。   讚曰。此第四離諸執著也。無如所執有所得故。尋思之心言說之議不可思議故。法假施設無實有故。法性離言無戲論故法性本淨。實相般若本性淨故此既是法性。諸法隨本體故皆是空。   經曰。佛說如是「離諸戲論般若理趣輪字法已告金剛手菩薩等言若有得聞此無戲論般若理趣輪字法門信解受持讀誦修習於一切法得無礙智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讚曰。此即第三歎經勝德達法性空。故於諸法得無礙智。   經曰。爾時世尊「復依一切如來輪攝如來之相為諸菩薩宣說般若波羅蜜多入廣大輪甚深理趣」平等性門。   讚曰。此即第二入廣大輪平等性門。由觀平等修證真故。於中有三此標所說法門之名。前明輪字未明攝法。今明諸法皆真所攝。圓滿周備離執著故。此遍滿故名為廣大。無法不攝故名平等。諸法本體故名為性。   經曰。謂入金剛「平等性能入一切如來性輪故入義平等性能入一切菩薩性輪故入法平等性能入一切」法性輪故。   讚曰。自下第二正陳所說於中有三。初別明性輪後總明性輪。別明性輪中有三。初明聖者性輪二明法性輪三明有情性輪。初中有三。初明佛性輪。法身本性能破生死堅實難壞如金剛故。菩薩之法依教所詮以行修證故。義平等名菩薩性。佛亦應是義平等性。以離能詮堅實之義別名金剛不名為義。菩薩證此未得金剛圓滿法性。但立義名。其二能詮總名為法。法謂教法。欲顯所詮因果勝法能詮之教並攝入於法性輪故。隨順說別性並即真。   經曰。入蘊平等性「能入一切蘊性輪故入處平等性能入一切處性輪故入界平等性能入一切」界性輪故。   讚曰。自下第二明法性輪於中有三。初別法次通法後位法。別法中有七。此初三科也。義別說三體真法性。   經曰。入諦平等性「能入一切諦性輪故入緣起平等性能入一切緣起性輪故入寶平等性能入一切寶性輪故入食平等性能入一切」食性輪故。   讚曰。此四別法。諦謂四諦。緣起有十二寶謂三寶食謂四食。謂段觸思及與識食香味觸三名為段食。觸謂觸數第六識俱。思謂思數即第六俱。識謂識蘊即唯第八。隨緣說四攝歸法性。   經曰。入善法平等性「能入一切善法性輪故。入非善法平等性。能入一切非善法性輪故。入有記法平等性。能入一切有記法性輪故。入無記法平等性。能入一切無記法性輪故。入有漏法平等性。能入一切有漏法性輪故。入無漏法平等性。能入一切無漏法性輪故。入有為法平等性。能入一切有為法性輪故。入無為法平等性。能入一切無為法性輪故。入世間法平等性。能入一切世間法性輪故。入出世間法平等性。能入一切」出世間法性輪故。   讚曰。此即第二明諸通法入法性輪於中有五。其義如文。此五通在人法二種。   經曰。入異生法「平等性能入一切異生法性輪故入聲聞法平等性能入一切聲聞法性輪故入獨覺法平等性能入一切獨覺法性輪故入菩薩法平等性能入一切菩薩法性輪故入如來法平等性」能入如來法性輪故。   讚曰。此即第三明諸位法入法性輪於中有五。一凡法四聖法如應當知。   經曰。入有情「平等性能入一切」有情性輪故。   讚曰。此即第三明有情入本性輪。   經曰。入一切平等性能入一切性輪故。   讚曰。此即第二總明性輪。若聖若凡若人若法一切皆入本性輪故。欲顯一切皆歸本性廣大輪攝。   經曰。佛說如是「入廣大輪般若理趣平等性已告金剛手菩薩等言若有得聞如是輪性甚深理趣平等性門信解受持讀誦修習能善悟入諸平等性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讚曰。此即第三歎經勝德。由聞此故現在後生能善悟入諸平等性。學悟證悟皆善悟入。乃至究竟疾得菩提。   經曰。爾時世尊「復依一切廣受供養真淨器田如來之相為諸菩薩宣說般若波羅蜜多一切供養甚深理趣」無上法門。   讚曰。明行中自下兩段。顯依觀照修斷之相。初段真淨供養無上法門。由依觀照修供養故。後段能善調伏智藏法門。由依觀照除忿等故。此即初也。於中有三。初標所說法門之號。廣受供養真淨器田者由佛因行具真供養能行一切真法行故。成佛之時一切滿足三業純淨。堪能廣受眾生供養。真實法器與諸眾生。作真淨田故名無上。其二乘等雖真福田非無上故。   經曰。謂發無上正等覺心「於諸如來廣設供養。攝護正法。於諸如來廣設供養。修行一切波羅蜜多。於諸如來廣設供養。修行一切菩提分法。於諸如來廣設供養。修行一切總持等持。於諸如來廣設供養。修行一切五眼六通。於諸如來廣設供養。修行一切靜慮解脫。於諸如來廣設供養。修行一切慈悲喜捨。於諸如來廣設供養。修行一切佛不共法。於諸如來」廣設供養。   讚曰。自下正說由在因中行正供養後為淨因。於中有三。初修習行次觀察行後法行行。此即初也。就中復三。初發心行。次攝護行。後修習行。於諸供養中法供養為最勝。天王會雲。二人遠離王賊等所不能侵大寶藏。百千萬劫法難聞得聞不持不施等。大菩提心護正法如教修行心寂靜自利利他心平等。是則名真供養佛。大菩提心者佛自說言。如諸菩薩最初發心下劣一念福德果報。為千萬劫說不能盡況經多劫。譬如大海初漸起時當知皆為乃至無價寶珠作所住處。一切寶珠皆海生故。三千大千世界初起當知便為二十五有一切眾生作依止處。菩薩發心亦復如是。初漸起時普為一切無量眾生作依止處。菩薩發心慈悲為首。譬如虛空無不普覆。虛空無量故眾生無量。眾生無量故菩薩發心亦復如是。以能遍覆一切世界一切生故。若菩薩親近善知識。供養諸佛.修集善根.志求勝法.心常柔和。遭苦能忍.慈悲淳厚.深心平等。信樂大乘。求佛智慧。若人能具如是十法乃能發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廣如經說。攝護正法者攝謂攝受攝持。即是勝鬘攝受正法。護謂擁護護念即是護念付囑正法。攝受擁護為法城塹不惜身命以設供養。波羅蜜多以下是修習行。於中有七。總持者謂陀羅尼。等持者謂三摩地。靜慮謂四靜慮。解脫謂八解脫。慈悲喜捨即四無量。一切佛不共法者菩薩地說。諸佛世尊有百四十不共佛法。謂諸如來三十二相.八十隨好.四一切種清淨.十力.四無所畏.三念住.三不護.大悲.無忘失法.永害習氣.及一切種妙智。是名一切佛不共法。其三十二相八十隨好十力四無所畏大悲無忘失法並如前辨。四一切種清淨者。一一切種所依清淨。煩惱粗重習氣皆永盡故。又於自體如自所欲取住捨中自在而住。二一切種所緣清淨。謂於種種若化若變若所顯現一切所緣皆自在轉。三一切種心清淨。諸心粗重永遠離故一切善根皆積集故。四一切種智清淨。無明粗重永遠離故。又遍所知智無障礙智自在轉。三念住者謂諸如來於其長夜有如是欲。如何當令諸有情類於我善說法毘奈耶無倒行中如實隨住。如是長夜欲樂法主化御眾時。若所希欲或遂不遂不生雜染。由三念住略所顯故。此三復由三眾別。一一向正行。二一向邪行。三一分正行一分邪行。不生喜患但生大捨。三不護者謂諸如來三業清淨現行。永害習氣者。謂諸如來或於動轉或於瞻視或於言論或於安住似有煩惱。所起作業多不現行。一切習氣皆斷無餘。一切種妙智者總於諸法無顛倒智。所餘佛法如前已說。   經曰。觀一切法若常若無常「皆不可得於諸如來廣設供養觀一切法若樂若苦皆不可得於諸如來廣設供養觀一切法若我若無我皆不可得於諸如來廣設供養觀一切法若淨若不淨皆不可得於諸如來」廣設供養。   讚曰。自下第二觀察行相於中復三。一離四倒行二三門行。三離著生滅行。此則初也。異生多執身受心法以為淨樂我常。為破彼故說四諦理。既無常無樂無我無淨。令壓生死趣求二乘。二乘遂執真實有彼無常等四。既有法執附著小果不欲大乘。世尊後說大般涅槃常樂我淨令捨小果趣求大乘。彼聞厭捨遂得佛果。此二俱是引攝方便非實道理。諸法實非此二四種。故有說言諸佛或說我或時說非我。諸法實相中無我無非我。餘三亦爾。今觀實相以設供養故觀諸法常無常等皆不可得。   經曰。觀一切法若空若不空「皆不可得於諸如來廣設供養觀一切法若有相若無相皆不可得於諸如來廣設供養觀一切法若有願若無願皆不可得於諸如來」廣設供養。   讚曰。此即第二三門行也。若是二乘觀苦為空即空無我行故。觀集道全苦諦少分為無願行。觀於滅諦為無相行。欣厭事成。若大乘者觀遍計所執實我法為空行。觀依他起為無願行。觀圓成實為無相行。又三皆通。空無相無願並破凡夫妄想分別我法執等。故不空是凡執有願有相並皆如是。其空等行此皆趣入方便之門。據理實相非空不空有願無願有相無相。今觀實相故不可得。推前一法達一切故。故論說言。舜若多者名為空性。法性非空空之性故。   經曰。觀一切法若遠離「若不遠離皆不可得於諸如來廣設供養觀一切法若寂靜若不寂靜皆不可得於諸如來」廣設供養。   讚曰。凡夫妄想樂著生死性不寂靜有不遠離及不寂靜。為破彼故說為遠離及於寂靜。依於遠離及寂靜門破彼病。故以入於真名為遠離及寂靜等。據實法體非遠不遠非靜不靜。靜不靜等皆是入門故非法性。以實相體名言路絕尋思道息故遠離等皆不可得。   經曰。於深般若「波羅蜜多書寫聽聞受持讀誦思惟修習廣為有情宣說流布或自供養或轉施他於諸如來」廣設供養。   讚曰。自下第三行門法行行。一書寫二聽聞。三受持。愛樂寶重不離於心。生死威儀願相隨故。四讀五誦六思惟七修習如說行也。八廣為有情宣說流布。九自供養十施他。此十名為行法行行。此中皆得自作教他讚歎隨喜慶慰。供養之中說自言者以對施他且復言自。據實而言自供教他讚歎隨喜慶慰並得供養。施他書寫乃至教他施他讚歎等事並名法行名為供養。行十法行者獲福聚無量勝故無盡故。由攝他不息。廣如中邊論說。   經曰。佛說如「是真淨供養甚深理趣無上法已告金剛手菩薩等言若有得聞如是供養般若理趣無上法門信解受持讀誦修習速能圓滿諸菩薩行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讚曰。此即第三歎經勝德。以法供養即菩薩行故菩薩行速得圓滿。   經曰。爾時世尊「復依一切能善調伏如來之相為諸菩薩宣說般若波羅蜜多攝受智密調伏有情甚深理趣」智藏法門。   讚曰。明依觀照修行相中自下第二能善調伏智藏法門。由依觀照除忿等故文意有三準前應釋。此即第一總標所說法門之名。能善調伏者能除忿等名善調伏。攝受智密調伏有情者觀照之智微妙名密。此智為藏具能攝受一切諸佛法所有功德名為攝受。亦名智藏。以此智藏能除自他忿恚等過故名調伏。此門義顯。由觀照智達法本性忿恚惡法並能調伏。   經曰。謂一切有情「平等性即忿平等性。一切有情調伏性即忿調伏性。一切有情真法性即忿真法性。一切有情真如性即忿真如性。一切有情法界性即忿法界性。一切有情離生性即忿離生性。一切有情實際性即忿實際性。一切有情本空性即忿本空性。一切有情無相性即忿無相性。一切有情無願性即忿無願性。一切有情遠離性即忿遠離性。一切有情寂靜性即忿寂靜性。一切有情不可得性即忿不可得性。一切有情無所有性即忿無所有性。一切有情難思議性即忿難思議性。一切有情無戲論性即忿無戲論性。一切有情如金剛性」即忿如金剛性。   讚曰。此下第二正陳所說文中有二。初說十七實相即忿實相。後釋所由。此即初也。文分為五。初以不二除斷無變三種實相以即於忿。他忿之時應作此念。法既平等何有瞋忿。法既離染忿能調我。法既無變忿性亦然。何須分別見他生忿而起恚惱。作此觀已故一切惑皆悉除滅。下皆準知。第二以實常德性滅破真境四種實相以即於忿。第三以非有離相不求三種實相以即於忿。第四以斷染法離生二種以即於忿。第五以無得虛偽深妙離言堅實五種以即於忿。如其次第一一配之。此中法門如前已辨故不解釋。煩惱之中瞋忿為重此中偏舉。論實通餘一切染也。以忿即真知本染盡。有情起忿有情本性即忿本性。人法本性皆即實相。無二分故。既知此已不見忿等故不應生煩惱之過。   經曰。所以者何「一切有情真調伏性即是無上正等菩提亦是般若波羅蜜多亦是諸佛」一切智智。   讚曰。自下第二釋其所由。以有情本調伏性。實相即是法身無上正等菩提。此說實相本性菩提。亦是能觀觀照般若法性法相體不異故。如刀之利體無別故。由此故知忿之本性亦是諸佛一切智智。此有多解真智俗智各得一名。第二解雲一切智者佛也。又言智者佛所成智。此本性般若即佛之智。以忿即真如亦即佛之智。故煩惱性即是覺分。更無異故。又復覺知是煩惱故永不起之。法性本同用不異故。又調伏性即是實相。菩提亦是實相。般若亦是諸佛智之本性。本性名智智之本故。四名雖有別體一故相即。智及智處皆名般若。義意同故。   經曰。佛說如是「能善調伏甚深理趣智藏法已告金剛手菩薩等言若有得聞如是調伏般若理趣智藏法門信解受持讀誦修習能自調伏忿恚等過亦能調伏」一切有情。   讚曰。自下第三歎經勝德。此雜染失忿恚等者通諸染也。   經曰。常生善趣「受諸妙樂現世怨敵」皆起慈心。   讚曰。此即第二世間勝果。忿唯不善起必招苦。今離忿等故生善趣受勝樂果以無忿故。不惱於他故現怨家慈心相向。   經曰。能善修行「諸菩薩行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讚曰。此即出世勝善果也。   經曰。爾時世尊「復依一切能善建立性平等法如來之相為諸菩薩宣說般若波羅蜜多一切法性甚深理趣」最勝法門。   讚曰。明行之中總有六段。自下末後二段顯依二法遍修之相。此段性平等性最勝法門。修觀實相人法平等皆遍滿故。後段有情住持勝藏法門。修觀觀照遍諸人法皆善緣故。此中有三此即第一總標所說法門之號。能善建立性平等法者性平等法謂即真如遍於人法名性平等。此真實性不可施設言說分別。今施設為性平等法故名建立。真實法性故名最勝法。令趣入故名為門。   經曰。謂一切有情「性平等故。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亦性平等。一切法性平等故。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亦性平等。一切有情性調伏故。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亦性調伏。一切法性調伏故。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亦性調伏。一切有情有實義故。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亦有實義。一切法有實義故。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亦有實義。   讚曰。此下第二正陳所說於中有六。第一以人法遍滿離染真理三種以即般若。皆同前門。第三名無變。此名真理者前名真法此名實義故。世出世間莫過二種。一有情二法。悟此二種即是般若波羅蜜多觀照之智。二種本性即成是實相般若波羅蜜多故皆相即。   經曰。一切有情即真如故「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亦即真如。一切法即真如故。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亦即真如。一切有情即法界故。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亦即法界。一切法即法界故。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亦即法界。一切有情即法性故。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亦即法性。一切法即法性故。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亦即法性。一切有情即實際故。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亦即實際。一切法即實際故。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亦即實際。   讚曰。第二以人法實常德性法體真境四種以即般若。   經曰。一切有情即本空故「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亦即本空。一切法即本空故。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亦即本空。一切有情即無相故。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亦即無相。一切法即無相故。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亦即無相。一切有情即無願故。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亦即無願。一切法即無願故。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亦即無願。   讚曰。第三以人法非有離相不求三種以即般若。   經曰。一切有情即遠離故「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亦即遠離一切法即遠離故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亦即遠離一切有情即寂靜故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亦即寂靜一切法即寂靜故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亦即寂靜。   讚曰。第四以人法離染離生二種以即般若。   經曰。一切有情不可得故「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亦不可得。一切法不可得故。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亦不可得。一切有情無所有故。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亦無所有。一切法無所有故。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亦無所有。一切有情不思議故。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亦不思議。一切法不思議故。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亦不思議。一切有情無戲論故。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亦無戲論。一切法無戲論故。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亦無戲論。   讚曰。第五以人法無得虛偽深妙離言四種以即般若。   經曰。一切有情無邊際故「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亦無邊際一切法無邊際故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亦無邊際一切有情有業用故當知般若波羅蜜多亦有業用一切法有業用故當知般若波羅蜜多」亦有業用。   讚曰。第六以人法廣大作用二種即於般若。以境廣大智亦如是。以境具有流轉業用般若亦有觀照境界除斷之用。   經曰。佛說如是「性平等性甚深理趣最勝法已告金剛手菩薩等言若有得聞如是平等般若理趣最勝法門信解受持讀誦修習則能通達平等法性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讚曰。第三歎德。性平等性者真如實相體性平等人法本性故名性平等性。則能通達平等法性由聞信等此性平等威神力故。故能通達平等法性。平等法性即深般若波羅蜜多。深般若波羅蜜多義合二種。一實相二觀照。今達實相由觀本性遍人法故。前文所即深般若者即是觀照。不爾如何實相般若亦有業用。   經曰。於諸有情「心無罣礙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讚曰。所依法性尚能通達。能依人法理亦無礙。罣者障也礙者拘礙。通達人法亦無障礙。達所依故能依亦達。   經曰。爾時世尊「復依一切住持藏法如來之相為諸菩薩宣說般若波羅蜜多一切有情住持遍滿甚深理趣」勝藏法門。   讚曰。此第二段有情住持勝藏法門。修觀觀照遍諸人法皆善緣故。文中有三此即第一。標所說法門之名就中復二。初說依相後說其名。住持藏法者。住謂住止謂如來藏等無始有情皆依之住。或此先住諸有情中。持謂住持謂如來藏等住持有情。為有情本亦能住持一切佛法所有種子。藏法者謂如來藏即無為中含容無邊佛功德故名之為藏。一切有情住持遍滿謂如來藏遍滿依住有情身心。能持一切佛法功德。此即一切殊勝寶藏。詮此教法名為法門。如來藏義是根本名。故不說餘金剛藏等。   經曰。謂一切有情「皆如來藏普賢菩薩」自體遍故。   讚曰。自下第二正陳所說於中有四。此即第一。一切有情皆如來藏者如來藏者即是真如在纏之名。出纏之時名法身故。藏謂庫藏諸佛所有一切功德皆在其中名如來藏。現行功德未能起故不名法身。又此真性正實如來藏在纏中名如來藏。一切眾生皆有真理故勝鬘雲。夫生死者是如來藏。普賢菩薩自體遍故者。賢謂賢善。遍體三業一切賢善故名普賢。菩薩證此普賢善理。又其自體普皆賢善。三業等法一切皆賢。由是菩薩所證真理。能證有為自體等法。一切調順並皆賢善又由此性體遍三業能令三業普皆賢善故名普賢。然今菩薩普賢本性即如來藏。故說普賢菩薩自體遍有情體故。有情者皆如來藏。廢用顯體名普賢遍。   經曰。一切有情「皆金剛藏以金剛藏」所灌灑故。   讚曰。此即第二。一切有情皆金剛藏即如來藏。堅實難壞能有破裂生死之德名金剛藏。金剛藏菩薩能證於此金剛藏理。亦能獲得金剛藏智名金剛藏。然今一切有情本體皆金剛藏。然以般若金剛藏教灌灑身心悉得堅實破裂生死堅固之法。故知有情皆金剛藏。灌者入身心之義。灑者破生死之業。以彼展轉金剛藏教所灌灑時破生死故。   經曰。一切有情「皆正法藏一切皆隨」正語轉故。   讚曰。此即第三。一切有情皆正法藏正法即是般若真教。藏謂庫藏一切有情皆是正法之庫藏也。以諸有情皆能隨順正語轉故。言正語者謂順理語即是。契經謂諸有情皆能隨順正語而轉。轉謂動轉能依正語聖教法行得堅實法故。有情性相並名有情。從諸有情發起正語。故諸有情名正法藏。   經曰。一切有情「皆妙業藏一切事業」加行依故。   讚曰。此即第四。一切有情皆妙業藏。妙業即是菩薩所有諸善三業藏。義同前。一切有情皆是菩薩妙業庫藏。菩薩欲起諸善事業皆為有情。或為證彼有情本性或欲拔彼生死苦惱發起加行。故有情是加行所依。所依即藏。從諸有情起妙業故。上來四種第一法體談本藏故。第二法用破生死故。第三教依無倒本故。第四德依諸德本故。若不能曉與此相違。   經曰。佛說如是「有情住持甚深理趣勝藏法已告金剛手菩薩等言若有得聞如是遍滿般若理趣勝藏法門信解受持讀誦修習則能通達勝藏法性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讚曰。自下第三歎經勝德。勝藏法性即如來藏等四種勝藏。法本性故。由今聞等故後通達。   經曰。爾時世尊「復依究竟無邊際法如來之相為諸菩薩宣說般若波羅蜜多究竟住持法義平等」金剛法門。   讚曰。自下第三二段明行得果於中分二。初無邊無際究竟法門。得二果時廣深一味極殊勝故自利果德。後甚深理趣無上法門。得二果已自利利他為三界主隨諸有情所願皆從。利他果德。此即初段。就此初段中文有其三。此即第一總標所說法門之號。於中復二。初說所依後辨其名。究竟者最勝義。第一義無上義窮極義。無邊者廣無際者深。此意說言。佛身最勝廣深之法。究竟住持法義平等者。究竟者同前釋。住者依止持者住持。法者能詮文字之教。義者所詮理趣之義。平等者相似義不異義。金剛者堅實義能破義。謂最勝依止住持教理不異破壞生死。法門謂法義皆能無邊際等故。又究竟住持住持一切諸佛法故。法義平等相順無二。金剛法者能破生死堅實法門。   經曰。謂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無邊故一切如來」亦無邊。   讚曰。此下第二正陳所說。前性平等性最勝法門中。說一切有情無邊等故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亦無邊。般若既通實相觀照文字等五。三身如來隨亦無邊。實相之理法身無邊。觀照之智報身無邊。依此二種化身應物隨緣。即現業用無邊。無邊者廣量難測故。諸根相好一一無邊。無限善根所引生故。   經曰。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無際故一切如來」亦無際。   讚曰。無際者深妙難知故。亦由三劫難修所得故。深般若名為無際。此成三身亦名無際。非是二乘凡夫等類十地菩薩所能知故。   經曰。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一味故一切法」亦一味。   讚曰。此能觀觀照及所觀理方便等五法皆一味故名為平等。一味者一相義。謂無相和合義無分別義。又一味者堅實故離苦樂相無歡戚故。其一切法若教若義皆亦一味。隨二般若無乖諍故。佛地經說。譬如三十三天未入雜林。終不能於若事若受無我我所和合受用。若入雜林即無分別隨意受用。由此雜林有如是德能令諸天入此林者。天諸果報若事若受無所思惟和合受用。如是菩薩若未證得無生法忍終不能得平等之心平等之捨。乃與一切聲聞獨覺無有差別。有二想故。彼不能住受用和合一味事智。若已證得無生法忍遣二想故得平等心。遂與聲聞獨覺差別。由平等心而能住捨受用和合一味事智。彼論說言。三十三天有一雜林諸天和合福力所感。令諸天眾不在此林宮殿等事苦樂受等勝劣有異。有我我所差別受用。若在此林若事若受都無勝劣。皆同上妙無我我所和合受用。能令平等和合受用故名雜林。此由諸天各修平等和合福業增上力故。令彼諸天本識變現同處同時同一相法。由彼雜林增上力故。令彼轉識亦同變現雖各受用而謂無別。如是地前地上菩薩差別無差別亦復如是。二相無相所引生故未得無生及得別。故即彼經雲。又如種種大小眾流未入大海各別所依。異水少水水有增減。隨其水業所作各異。少分依持水族生命。若入大海無別所依水無差別水無限量水無增減。所作業一廣大依持水族生命。如是菩薩若未證入如來清淨法界大海各別所依。異智少智智有增減。隨其智業所作各異。少分眾生成熟善根之所依止。若已證入如來清淨法界大海無別所依。智無限量智無增減受用和合一味事智無量眾生成熟善根之所依止。彼論說言。水別所依種種地方為所依故。菩薩所依別別如來為所依故。異水者清濁灰美水差別故。菩薩異智者各別勝解所修成故。所餘法譬隨義可知。菩薩既然。故修成時成佛之位三身萬德各唯一味。   經曰。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究竟故一切法」亦究竟。   讚曰。此觀照及境文字等五最勝第一名為究竟。諸法及義隨般若亦爾。此中意顯。由深般若因位.文字.眷屬.境界.無邊無際一味究竟。所行之行得三身果。所說法義隨身亦爾。有深般若諸法本性。本性既一味究竟故法亦爾。   經曰。佛說如是「無邊無際究竟理趣金剛法已告金剛手菩薩等言若有得聞如是究竟般若理趣金剛法門信解受持讀誦修習一切障法皆悉消除定得如來執金剛性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讚曰。此即第三歎經勝德。既聞般若及佛三身所有法義無邊際等。一切障法皆悉銷除定得如來執金剛性。謂領受此能破生死真實本性真如法界。疾證無上正等菩提。此中具有滅惡攝善二種勝德。   經曰。爾時世尊「復依遍照如來之相為諸菩薩宣說般若波羅蜜多得諸如來祕密法性及一切法無戲論性大樂金剛不空神咒金剛法門初中後位最勝第一甚深理趣」無上法門。   讚曰。此第二段甚深理趣無上法門。得二果已自利利他為三界主隨諸有情所願皆從利他果德。遍照智者即一切智一切種智。如睡夢覺如蓮華開。通達諸法遍能自利及利他盡名為遍照。得諸如來祕密法性。得謂獲證。謂此法門能得祕密等。可貴可重名祕幽隱難知名密。即是有為一切殊勝幽微諸法謂菩提是。及一切法無戲論性即真法界。離諸名言及分別故。大樂者得無漏樂。樂有五種。一因樂二受樂三苦對治樂四斷受樂五無惱害樂。此中有四。一出離樂二遠離樂三菩提樂四涅槃樂。今得此五及後四種故言大樂。遍滿法界俱是樂故。金剛者能破義一切障法悉能破故。不空者顯此妙法非空無果必有靈驗殊勝異果名為不空。神咒者神謂聖德理事自在。咒謂總持謂十方佛共有聖德名之為神。以一略言具一切佛法所有功德。破滅一切生死怨敵。總含諸德故名總持。此名為咒。金剛法性者諸佛般若堅實諸法此為第一故名法性。此上所詮法門所得行。以下總是能得法門。初中後位者謂此經中初說中說後說三位。或發心修行證得三位。或聽聞修行離欲三位。此為最勝無二第一無上法行。由此法門最第一故能證如來祕密法性等。   經曰。謂大貪等「最勝成就令大菩薩」大樂最勝成就。   讚曰。自下第二正陳所說文中有二。初以三復次說菩薩行十惡業道等因所得果利。後三復次說陀羅尼。初中有三復次。初復次中有二。初明惡業道貪等為因所得果利。後明善業道般若為因所得果利。明貪等為因中初明自利果。後明利他果。明自利果中明由貪等為因展轉得四種果。一由貪等為因得大樂。二大樂為因得大覺。三大覺為因得能降四魔。四降四魔為因得自在。雲何名為謂大貪等最勝成就。所謂菩薩於其因中翻其生死十惡業道。自行出世十惡業道。一能殺生。謂斷眾生生死流轉斷是殺義。二不與取。無有與者自然攝取是無他求自攝益義。三欲邪行。了知欲為邪而修於正行。若分別欲實知唯邪如有頌言。佛說貪恚癡皆從分別起。淨不淨顛倒此亦為緣生。淨不淨顛倒為緣而有者彼自性皆無故顯非真實。四妄語。若於妄中能說為妄。如有頌言一切虛妄法世尊如實說。於虛妄法中諸行最虛妄。五離間語。雲何貝戍尼謂常居最勝空。貝戍尼言顯目離間語密詮常勝空。貝表勝義戍表空義尼表常義。今取密義。六粗惡語。雲何波魯師謂善安住所知彼岸。此波魯師顯目粗惡語密詮住彼岸。彼岸即是一切智。佛於其中能善安住名波魯師。七綺間語。若正說法品類差別。八貪慾。攝大乘說若有數數欲自證得無上靜慮。此意但說從散引生但言貪定。謂起大貪慾欲無上菩提。貪於生死度脫有情名為貪慾。九嗔恚。若於其心能正憎害一切煩惱。已斷已滅是憎害義。十邪見。若一切處遍行邪性皆如實見。即見一切虛妄分別邪亂為性。雖諸菩薩密行十惡業道今舉意業大貪為首。據實通行三業為因。由此菩薩最勝成就行此十因故感前五種樂。勝於凡位所有諸樂故名最勝。又大樂者謂五修果離種種相得法苑樂。如前已辨。   經曰。大樂最勝成就「令大菩薩一切如來」大覺最勝成就。   讚曰。證得五樂法苑樂故能得大覺覺自及他若理若事。菩薩位得一切佛因佛位名得大覺圓滿。   經曰。一切如來「大覺最勝成就令大菩薩降伏一切」大魔最勝成就。   讚曰。由覺事理自他邪正故能永斷四種大魔。   經曰。降伏一切「大魔最勝成就令大菩薩普大三界」自在最勝成就。   讚曰。由降四魔超過三界。得尊位果故普大三界。不為生死四魔所壞故名自在。略說自在有其十種。謂壽自在。心自在。眾具自在。此三因施度圓滿。業自在生自在由戒度圓滿。勝解自在由忍度圓滿。願自在由勤度圓滿。神力自在由定度圓滿。智自在法自在由般若度圓滿。如攝論等第九卷說。此十自在以宗而說名自利果。證得之時亦有分位故佛自在普大於三界。故有頌言。天地此界多聞室。逝宮天處十方無。丈夫牛王大沙門。尋地山林遍無等故佛世尊普大三界。略而言之清淨法界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福德智慧二種莊嚴故為最勝。   經曰。普大三界「自在最勝成就令大菩薩能無遺餘拔有情界利益安樂一切有情」畢竟大樂最勝成就。   讚曰。上明自利下明利他於中有二。初明廣大第一之心利他之行。所以者何。下後明常心不顛倒心利他之行。能無遺餘拔有情界者即所有眾生。眾生所攝卵生胎生濕生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若非無想並皆拔苦而與其樂。無一眾生非悲智境故無遺餘。遺者遺落失沒之義。餘者剩杖殘不盡義。拔謂拔濟拔諸有情無一有情遺落失沒剩杖殘叢而不拔者。意樂遍滿十方三界五趣四生。故名廣大心也。利益安樂畢竟大樂最勝成就者利益有十利。謂菩薩地說。一純利.二共利.三利益種類利.四安樂種類利.五因攝利.六果攝利.七此世利.八他世利.九畢竟利.十不畢竟利。安樂有五如前已說。又攝善名利益離惡名安樂。等有十對解如唯識疏。畢竟大樂所謂涅槃金剛經雲。我皆令入無餘涅槃。彼通三乘但說涅槃不說餘者。今取菩提及涅槃樂。即是有為無為一切無漏所有功德。令諸有情怡適調順無所違損。無所逼惱故名大樂。即第一心欲令有情住極勝處故名第一。   經曰。所以者何「乃至生死流轉住處有勝智者齊此常能以無等法饒益有情」不入寂滅。   讚曰。所以者何徵其所由拔諸有情能無遺餘致涅槃界之所以者何謂是也乃至生死流轉住處者能盡未來時無限也。能隨十方一切有情生死流轉之時時名節。十方世界住處所在即顯處廣時廣。有勝智者謂能共離我及我所。離人法執名勝智者。生法二智悉皆圓滿即是其言心不顛倒也。名勝智者離二執故。齊此常能以無等法饒益有情不入寂滅。齊十方界處齊未來際生死之時。常能以此第一最勝無等類法利樂有情。有情無限入涅槃期不可窮盡故。勝智者隨諸有情不入寂滅。何以故。以無法執及有情執無自他相故。利有情常無窮盡。如世父母拔濟男女心生悲愍無自他相。不憚劬勞故能長時生悲濟意。菩薩亦爾。故名常心。因中四心既圓滿已故至佛位能益有情無盡限期。常能濟拔十方法界皆度脫盡。即是金剛四種心因得四果也。   經曰。又以般若「波羅蜜多方便善巧成立勝智善辦一切清淨事業能令諸有」皆得清淨。   讚曰。初復次中上來以貪等為因所得果利。此以般若為因所得果利。方便者由智慧力隨諸有情病行機器意樂應時即為顯現說法等事。故名方便。曲順時宜令其入道之前加行名為方便。如在路行見人逐兔。他問見不應坐答言。我實不見為護殺事即現坐相雲我不見。非是立時我不見也。不犯妄言護殺事成。菩薩亦爾。欲令眾生捨偽入真。於無名法以名字說隨其輕重時節所宜。應機而說令其入道。以象表無象以言表無言。不稱其真故名方便。妙得其趣應物隨時處事之間。亦不曾失故名善巧。成立勝智由此善巧為其因故。果得勝智。勝智即是二智所攝。方便善巧波羅蜜多。智之差別有其二種。一迴向二拔濟此迴向也。究竟歸一切智故。善辨一切清淨事業者謂神通.記心.漏盡.三種。福智二因自他二利一切善事悉皆善辨。能令諸有皆得清淨者三有九有因果雙亡。生死染污悉皆銷滅故名清淨。即一切惡悉皆除滅。前貪等為因雖有二利宗在利他。起四種心此以般若為因能修善盡能除惡盡。菩提之心既有三種所得果利亦有其三。雖前門說貪等為因體即般若以異名說。一切皆以般若為性。此上總是初復次解。   經曰。又以貪等「調伏世間普遍恆時乃至諸有皆令清淨」自然調伏。   讚曰。自下第二重解貪等所得果利於中有二。初明利他後明自利。此利他也。謂以貪等調伏世間等者謂佛菩薩觀諸有情多慳所蔽。雖有珍財不能修福亦不自用。如割身肉深生痛惜。菩薩知其因慳所蔽增長惡業當墮惡趣無有出期。遂起大貪集其財寶。令捨慳吝不起惡業。菩薩實是後得智中大悲之心起此貪等。不為己身名利諸眾眷屬恭敬。故起一貪增百千善。由是善財求善知識。遇見一王殺縛鞭杖無量眾生。善財心悔王語之言。此諸眾生愚鈍恨悷若不苦楚終不調伏。故我苦之。善財方解如仙譽國王殺五百波羅門更增功德。此亦如是。一切十惡所有業道皆準此知。故起貪時菩薩大利。   經曰。又如蓮華「形色光淨不為一切穢物所染如是貪等饒益世間住過有過」常不能染。   讚曰。此明貪等自利之行。菩薩身心起此貪等形色光淨。不為一切穢物煩惱所能染污。故留煩惱助願受生作大自在。若是佛者似其貪等以此貪等饒益有情。設住煩惱過失之心住餘有漏善無記心名為有過。過是漏義。於此三性一切時中不能染污。如蓮華等雖出泥中泥不能染。菩薩之心亦復如是。   經曰。又大貪等「能得清淨大樂大財三界自在常能堅固」饒益有情。   讚曰。此即第三復次重釋。又大貪等者謂我貪等。貪名貪好。恐身造惡當墮生死。貪為自身修道離苦。故維摩雲。寧起我見如須彌山不起空見如毛髮許。以空邪見無斷修故。若貪有我恐增惡名便增修道。因以貪等果得大樂七種聖財法界珍財為三界主。不為過染得十自在。於一切時於一切處於一切事堅固饒益一切有情。有情饒益即菩薩利。此中三種由昔因中或在果位能以貪等為因修習。故在果位得果無邊。初是實行為返惡故說相似貪。第二大悲所逼說相似貪。第三為求利己說相似貪。然正起行生死煩惱惡業皆滅。故染貪等一切皆亡如何說起。   經曰。爾時如來「即說神咒。   納慕薄伽筏帝(一)缽剌壤波囉弭多曳(二)薄底(丁履反下同)筏攃(七葛反)羅曳(三)罨跛履弭多窶拏曳(四)薩縛呾他揭多跛履布視多曳(五)薩縛呾他揭多奴壤多奴壤多邲壤多曳(六)呾姪他(七)缽剌□□耬□穩Y□缽剌□□嫩莫訶缽剌□□革缽剌壤婆娑羯麗(十)缽剌壤路迦羯麗(十一)案馱迦囉毘談末泥(十二)悉遞(十三)蘇悉遞(十四)悉殿都漫薄伽筏底(十五)薩防伽孫達麗(十六)薄底筏攃麗(十七)缽剌娑履多喝悉帝(十八)參磨濕縛娑羯麗(十九)勃[口*陀]勃[口*陀](二十)悉[口*陀]悉陀(二十一)劍波劍波(二十二)浙羅浙羅(二十三)曷邏縛曷邏縛(二十四)阿揭車阿揭車(二十五)薄伽筏底(二十六)麼毘濫婆(二十七)莎訶(二十八)   如是神咒三世諸佛皆共宣說同所護念能受持者一切障滅隨心所欲無不成辨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爾時如來復說神咒。   納慕薄伽筏帝(一)缽剌壤波囉弭多曳(二)呾姪他(三)牟尼達謎(四)僧揭洛訶達謎(五)遏奴揭洛訶達謎(六)毘目底達謎(七)薩馱奴揭洛訶達謎(八)吠室洛末拏達謎(九)參漫多奴跛履筏剌呾那達謎(十)窶拏僧揭洛訶達謎(十一)薩縛迦羅跛履波剌那達謎(十二)莎訶(十三)   如是神咒是諸佛母能誦持者一切罪滅常見諸佛得宿住智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爾時如來復說神咒。   納慕薄伽筏帝(一)缽剌壤波囉弭多曳(二)怛姪他(三)室麗曳(四)室麗曳(五)室麗曳(六)室麗曳細(七)莎訶(八)   如是神咒具大威力能受持者業障消除所聞正法總持不忘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讚曰。自下第二段三復次咒。此第一咒。歎德如文。諸佛口同說心皆共護念。護者加持念者記憶。諸佛之心加持不忘。隨心所欲除諸惡願善者皆從。其第二咒歎德之中出生諸佛名之為母。一切諸佛生其本故。宿住智者所生之處皆得妙智知過去世住劫等事。善惡因果皆能了知。即宿住智。其第三咒歎德之中具大威者眾德莊嚴一切敬畏。力者能伏一切。所聞正法總持不忘者得法義持。念慧明記應永不忘。故此中所釋逐彼歎文。所餘異文準義可解。   經曰。爾時世尊「說是咒已告金剛手菩薩等言若諸有情於每日旦至心聽誦如是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理趣最勝法門無間斷者諸惡業障皆得消滅諸勝喜樂」常現在前。   讚曰。自下第三歎經勝德於中分二。初別歎此處一段法門。第二總歎一卷經德。就初之中文有其三。初歎滅惡攝善德。次歎種因方遇德。後歎所在應尊德。初歎之中初總歎斷惡得善德。後別歎引生諸善德。此為初也。   經曰。大樂金剛「不空神咒現身必得究竟成滿一切如來金剛祕密最勝成就不久當得大執金剛」及如來性。   讚曰。自下別歎引生諸善德。於中有三。一成滿大樂金剛咒。二成就金剛祕祕法。此即教行及理法寶現前必得。三得執金剛如來性此在佛位大執金剛謂佛真智。如來性者即是法身果法寶也。此後二果因位不成故言當得至佛得故。   經曰。若有情類「未多佛所植眾善根久發大願於此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理趣最勝法門不能聽聞書寫讀誦供養恭敬」思惟修習。   讚曰。此下第二種因方遇德。凡所修習行願必兼。若先無二不能於此起十法行。於中有七。一聽聞二書寫三讀四誦五供養恭敬六思惟七修習。餘三法行亦復如是。謂施他受持開演三種。此中之書寫尚由因遇。況復受持等。此等都明無因不遇。   經曰。要多佛所「植眾善根久發大願乃能於此甚深理趣最勝法門下至聽聞一句一字況能具足」讀誦受持。   讚曰。自下正論有因方遇。其文可解。義準前知。不能具說十種並然。   經曰。若諸有情「供養恭敬尊重讚歎八十殑伽沙等俱胝那庾多佛乃能具足聞此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理趣。   讚曰。上明一句一字尚假先因。此明從首至終故資多行。四事俱羅號為供養。三業虔奉立恭敬名。頂載慇懃復稱尊重。先談不已又名讚歎。殑伽者恆神之名。等者相似。佛數齊均與沙相似。此河之中純沙無石。如今渭水無石唯沙。俱胝者百萬也。那庾多者萬萬也。一顆沙為一俱胝那庾多。佛令供養等八十殑伽沙百萬之萬萬佛。乃能具足聞此深經。不爾。無能具聞深義。以經深理非是小智下愚所知。故假大因。今方修遇。歡哉今者幸遇靈文。   經曰。若他方所「流行此經一切天人阿素洛等皆應供養如佛制多有置此經在身或手諸天人等」皆應禮敬。   讚曰。自下第三所在應尊德。在處處尊在人人貴。隨文可解。佛制多者舊雲支提。即塔廟。塔廟安置化身遺骨尚可敬嚴。況此法身能無供養。   經曰。若有情類「受持此經多俱胝劫得宿住智常勤精進修諸善法惡魔外道不能稽留四大天王及餘天眾常隨擁衛未曾暫捨終不橫死枉遭衰患諸佛菩薩常共護持令一切時善增惡減於諸佛土隨願往生乃至菩提」不墮惡趣。   讚曰。自下第二總歎一卷經之勝德。於中有二。初略別歎。後總結歎。此即初也。於中有十德。一多劫得宿住智。二所生常精進修善。三魔等不稽留。四諸天常衛護。五終不橫死。六無枉衰患衰。謂禍起衰家敗身。患謂染疾終無此事。七佛及菩薩常所護念。八令惡滅善生。九隨願生佛土。十從今日後乃至菩提不墮三惡趣。惡趣之言通攝人中三種惡趣。皆亦不墮。謂無形黃門二形女人。   經曰。諸有情類「受持此經定獲無邊勝利功德我今略說」如是少分。   讚曰。此總結歎也。所詮真相窮本性之甚深。能詮教門因玄宗之極妙。受持者獲利無邊未可具言故說少分故。修行者欲證此德當勤修學究竟取證。方知此經勝利無盡。   經曰。時薄伽梵「說是經已金剛手等諸大菩薩及餘天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讚曰。此即第三感悟修行分。諸大菩薩集報土之上人。及餘天眾會化身之大士。皆感如來盛說能悟寂止之宏宗。順領深心修行散席。   般若理趣分疏卷第三大尾          享保丙申歲十月吉日          京兆吉田元信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696 大品經遊意   No. 1696 [cf. No. 223]   大品遊意   斯道幽微。深遠難測。無知無照。無名無相。理絕百非。道亡四句。言語無所厝其辨。情識無所沒其慮。雖復一相無相。萬用無虧。至寂至空。道光法界。故開經宗之始。以不住法住。辨其義之終。以無得為得。是故絕相必假言宣。無名要由教顯也。摩訶波若波羅經者。此雲名之為大。大者。廣博苞容莫先為義。波若者。釋論雲。如猛火聚四邊不可觸。觸之皆燒。此意正法波若。翻不翻皆不可得也。波羅蜜者。此雲度彼岸。經者。訓法訓常。前賢後聖莫能改之。故雲常。階摸行人心識。目之為法。故雲經耳。   般若義有五重。    第一釋名 第二辨宗 第三會教 第四明緣起 第五出部儻也   第一釋名中有五。第一摩訶。二波若。三波羅蜜。四修多羅。五序也。   摩訶有名。謂摩訶摩醯優波。此雲大也。龍樹雲。摩訶有三。謂大多勝也。大者。以廣博苞容莫先為義。如大經中說。明此大義有兩家。招提涅槃師述莊嚴義雲。大義有十種。一境。二人。三體。四用。五因。六果。七導。八利益。九斷結。十滅罪也。第一義境遍法界。故名境大。會此法者。名為人大。故十二門論雲。世音大勢等大士所乘故。故名為大也。實相般若。是萬行之本。容受萬品。名為體大。所謂百華異色皆成一陰。萬品體殊皆歸波若。波若能照第一義空。此用最勝。故名為用大。上句直謂智能。此句作用為異耳。菩薩修萬行。名為因大。因既廣大。所得彌博。故名為果大。二乘所道。唯止於三。菩薩遍導萬行。故名導大。既導萬品。利功最勝。故名利益大。二乘唯斷正使見諦思。不及習氣無明。唯菩薩兼斷。故名斷結大。故大品經雲。一念相應慧斷無量煩惱及習也。二乘唯滅輕罪。不及四重五逆。故阿含經雲。阿闍世王墮[毯-炎+白]踘地獄也。菩薩頓滅。故名滅罪大。大品雲。若聞此經。即滅惡創癩病。釋論第五十九卷釋法稱品雲。惡創癩病者。謂四重五逆也。故經雲。世王滅罪。謂此也。龍光述開善義雲。大有六種。人境體用因果也。後導與滅罪等四。攝入用大中也。併雲。此皆望小名大。而未照也。今假若就橫門釋者。於義亦得。而言同旨異也。今所用者。唯存體用兩大。何者。義不出中假故。前家所明十種六種。皆是用大也。就此義中。大義有三。一者待小名大。謂大小小大因緣也。二者對小名大。此破小乘狹劣之病。以廣大上句直明因緣相。此句偏明除病之耳。三者秤讚名大法。絕離如大火聚。而大勝義輪。以大名秤讚其本。此非大非小。強名為大耳。問。若非大非小名為大者。亦應非偏非中名為中。何故非有非無為中耶。答。義有左右。何者。若相攝明者。亦應非有非無名為大。非大非小名為中。而互相避者。各有故生故也。何者。佛常行中道。為眾生說有說無。此有此無。非是令保。義在表理。故十地經雲。從有無方便。入非有非無。故即非有非無。名為中也。欲讚理極。強名摩訶。恐有還著。故雲非大非小名為大也。   第二波若。波若名義。經論不同。今略出六種。一者波若。二者斑若。三者缽若。四者缽羅若。五者蔓多羅。六者摩何曼多羅。或雲毘曇。此雲無比法也。此翻譯不同釋論第十八卷雲。波若是智慧第四十三卷雲。波若是智慧。又六波羅蜜經雲。波若是智慧也。道安法師造折疑論。以經無間品雲。般若覺遠離。叡法師雲。波若是清淨也。而開善述者雲。遠離清淨等。皆是波若中用。非正波若義也。如空慧中。有忌與導等多用故。第十八卷雲。波若是慧者。正翻波若。餘皆義訓也。今解不然。何者。此經初雲。波若非愚非智。論雲。波若深重。智慧輕薄。故不可翻。故正法波若。不得以一義翻譯。而三代法師說此文者。一者雲。不得以下地智慧翻上地波若也。一雲。此說無文。不足為依所。依成論世諦品說。何者。彼品雲。緣世諦心淺。緣第一義諦深。故不得以淺智慧翻深波若也。今解。正法波若。非愚非智。慧智等法。是其末用。故不得以其末翻彼本體。正法是其源。仍授波若秤。智慧是末。故與淺名多。長安叡法師。與什法師對翻大品。其序雲。胡音失者。正之天竺。秦言謬者。定之字義。不得翻者即而盡。是以異名熾然。胡漢殆半。應述其言也。而經論此雲智。此雲慧者。欲舉一義令生信樂。非是正翻也。大品經雲。波若謂諸眾生。毘婆沙那謂聲聞緣覺。闍那謂佛菩薩也。成論釋此文者。凡夫之人。依教翻癡根生無癡善根。故與波若之名。二乘見四真諦。分亦見空。故與見秤。菩薩照境決斷。故授智號也。今解。凡夫二乘菩薩皆見正法之用。凡夫唯有趣向之心。而無用道別起。仍授體名。後二者同前釋也。復次經雲。說智及智處。皆名般若者。成論師雲。謂教行境也。何者。教能詮智。智能照境。境能發智。此皆波若之緣。故總名波若。而觀照波若。實是智慧。故能照境。第一義空。是智之緣。故名實相波若。何者。我心悟理即生明解。違即生惑。故此三種。其相性實異也。今解不然。何者。若有境智之別。境不生智。智不照境。即是性義不離斷常矣。今解。境能發智。智能照境。境智智境。境智是空境智即非境非智。平等無二。是有所辦之宗也。此不二為物所開。即名教行波若。開而不歔。即名正法波若也。既是空境空智。是以言智不失境。言境不失智。故知成論境智定異也。又成實論雲。斷惑之導。唯須空慧。何者。已與執相違故也。而開善義。在東山時。說五方便。皆緣於假理。故第一法。與苦忍不為習因也。還陽州時雲。五方便皆緣於真。故緣假解對退不伏進不斷。而死時雲。先說謂得。何者。成論四無礙品雲。何者近法住世諦智。論主答□□□魯□□□□□饛□埤□禮露□逆□□論禖逆□□祅禖逆□□祅禮□□□禮茶送□□□□□□楸□□□□□夾檢□□□粿□□西□□□□□□襴□□□部慼慼慼撐鸁D觥□□□□□□j□□□□□□□□□□□□饋□□□□□襴□□□□禂□□姶□□□□Z□□□j□□□□□□□□□□□□□姶□□□x耔□j□呂耔□□□□椽□□□□□□□夾榜餺□□□□□□□□□□□□驛□□□娀埤□□□□褙□□粿□娀埤□□粿□□□□□□□□□□妃□□□□□□妞□□□□□□□□□□姈醷_□□埤□□□□□□□□□□訿□I旅□□餅□□櫬馻妃□□□□□饋□□□倫蓮□□婛椸□觶□□□飯□□□榕規褥j□□姾飀□□□□□檢□□□褓□□□蓼□□埤□□椸□□襼□□□□褓□□□蓼□□埤□襮櫸□裀□娀埤□□餖榵□夾□□□飲褓□□□龍□縷觀□□埤□□□褓□□□□□逆□行□□埤□□襛□□□埤□□駢□夾□□□□褓□□□龍□□□都□□□□埤□□□褓□□□馱□□埤□□□埤□□□褓□□□□妘魯□□□□褓□□□□□□溺□□櫸□□□□魯□□□騏騖饔磊□□樀□□□□駰□□F□□□□□大□□□櫸□逆□□行□誇□□逆□□x□□□飀□□□□襏槂□□娀埤□□香□裀□□□褓□□□行□緄□□□□妘x□娀埤□贊□餺□□□□□□□□□□□列馳□□□駛□□姬□□□□□姠□楟逆□□□□□□□□駛觀□逆□□□□□□□姬□□□□埤□礪褉□奸□□□□□□奪□□□餺橫□□裀□嬪□□榵□□□□覕飀□q□樀□□□崙□□□姬□□□□□計□夾□□□□椻飯□□馬□□□襼□□□□□馬□□□□□□□□娀埤□□□馬□□□□馬□□□□□□□騖駩□□□□夾□□□□穗□□□□□□騮□□□□□□誇□□□□□禜馱□□□□□□誇□□□□□□□□埤□□□馬□□□□□□□□□□夾□□□□馬□□□□□祰魯覕□□□埤□橤襾馬□□□椸□□□□   波羅蜜第三。波羅者。亦名波伽也。波羅此雲彼岸。密者言度。又賢劫經雲。波言岸。密者言究竟也。釋論中廣說此彼兩岸及度也。今略舉三。以示其相。第一者小乘為此岸。大乘為彼岸。何者為小乘人委曲授教。未及廣遠。名為此岸。為大根人說大乘滿教名彼岸。檀波羅蜜為中流。此行至果。名為度。而龍樹雲。在海中為度。已至彼岸為到。亦眼目之異名。第二雙者。魔為此岸。佛為彼岸。中流如前也。第三雙者。世間為此岸。涅槃為彼岸。受是生死河。八正華為中流也。成論師有相為此岸。無相為彼岸。生死為此岸。涅槃為彼岸。眾惑為此岸。種智為彼岸。此即三同前釋。而實碩異也。賴殰假捨此經彼。必為度彼岸也。今則不然。無有一法以此到彼。唯遠我無我。不二名為度。度者水勉也。   明修多羅第四。三義之中。有一分名經。何者是三。一者佛口說。二者神眼見。三者光明也。如坐席眾中弟子所說也。言放光者。若入林磎答。正造論時。佛放光明。表有疑者。即入修多羅。若闕此三義者。雖有聖明之德。不入經疑。故佛在舍利弗。造阿毘曇。迦旃延造毘勒論。曇摩陳那比丘尼亦造論。皆名為論也。如外典聖人所說。名為經。賢人所吐。名為書也。修多羅。略有三名。謂修多羅。修嵐林。修多懶。而經論翻譯不同。仁王經雲法本。大經與雜心雲契經。成論雲。直說聖言。或經雲經也。言經者。有時一雲。直別經論之異。如聖說名經。異人說名書。非翻修多羅也。   明序第五。從來釋者。序是由漸義。若非時方人正教無由。故所因謂之序也。而序訓有三。一屋。二舒。三王也。天子正坐大極殿。諸臣所居。左庠右序。若謂王所從。庠序而進。不得直就。說之時。必因五事。不得頓說。故以序品初。以況聖義耳。既有時方人者。教自開敷。詔之序也。正行教也。名為王者往也。如王命之事道而不塞。非命之事。應而不行者也 □渠者。此雲品也。義類不同。謂之品也。若具言。應言佛陀槃遮摩訶般若波羅蜜。此雲修多羅。凡說法有五。一佛。二弟子。三諸天。四仙人。五化人。故簡聖餘名。故雲佛說。記胡來經本有經名字。皆題經初。故皆唯道安法師竺法真。欲令易故。以題內面也。   第二辨宗體。有五重。第一明體。第二明宗。第三簡因果。第四明長短。第五辨遠近。   明體凡有四釋。第一家雲。以理為正經。何者如拖多多羅長者。以五陰十二入十八界。檢魔所說陰十三入十九界。故理是正。經文雲是傍。如龍光雲。理為能印。文為所印。第二靈味寺實法師雲。教理相合。因成假為經。何者。文理相科合為經。偏即非經。故外道有教無理。如蟲食木也。而成論雲。異法一時。具曰因成假。若如此釋。直是因成假也。第三靈耀寺盛法師雲。文是文經。理是理經。教理各是經耳。何者。文能詮理。理是所詮。教詮教能詮教理所並是經也。第四太創寺宗法師。與白馬寺要法法師。以教為經。此開善寺之師也。開善師雲。十四種色中。色聲兩塵。是經體也。後時營法師加觸也。何者。闇中摩石碑。即知字義。故聲觸皆是經體也。成論雲。是音聲性法入所攝故。五塵中唯是法塵。何者。詮辨之功。於行乃得。故攝入法塵也。今解。萬法無非是經。何者。色表有色。心表為心。諸法例然。故緣覺悟緣。雖而得道。豈有教耶。一方所須。各是所主。故香積佛香作佛必。釋迦化土。以音聲作事。此化緣不同故也。善見毘婆沙中。阿難以七義。明修多羅。一發。二善語。三秀出。四經強。五湧泉。六繩墨。七綖也。凡為佛語。必有所詮之實。外道言詮之教無理。以內外相望者。佛有妙開之實。謂之徵發。既有當之絕。名為善言。開發妙理。名為秀出教理相開。謂之住強。南北為住。東西為強也。詮理無窮。謂之湧泉。裁形就正。名繩墨。以教持理。如糸補衣。謂之綖。且胡見賣系之肆。謂之修多羅也。阿毘曇以五義辨之。一雲出生。二顯示。三湧泉。四繩墨。五結鬘。準可知也。   第二明宗。成論師釋。若以色聲為經體者。體異於宗。若以所詮為經體者。體之是宗。而以所辨為宗也。辨宗有三家。第一新安耀法師雲。以境智為宗。何者。非境無以生智。非智無以顯境。境智於□□□度槾飀□□奢□□□觀□□礹□□□□氧□□諤□|□捻□麧□嚐□□□□□□那|全謨□武□¥□□□□|晃□□□§□□霜r§□艦□I□□諤□¥□簾麧□嚏慼慼慼情潤龤慼L□□鋦□□薨□詳□|晃□姤耬□麧□嚏惚薄慼慼慝入簾麧□霜r□□攬□□§□疙均摹_|兩□□□□|詡□嚐該□麥麥□□□□□   第三明因果。莊嚴雲。波若唯止於因。不通於果。故經雲。在因波若。至果薩波若。又雲。般若有佛法。有二乘法。是菩薩法。又雲。欲得一切種智果。當學波若波羅蜜。故知唯止於因也開善雲。波若通因果。所以通因果者。大經雲。解脫之法。亦非涅槃。摩訶波若。亦非涅槃。又勝鬘經雲。明佛智所斷。佛菩提智所斷。羅漢悟波若。是胡悟。故智通因果也。今解波若非有智。非因非果。以因怙為因。以果怙為果。故在因名般若。至果名薩波若。因名十地。果名法界。因名佛性。果名涅槃。此皆隨所辨說。更無異法。而或者迷名生法癡有斷爭訟耳。   第四辨壽命長短。成論師說不同。雲初教佛壽八十年。第二佛壽無量。故釋論佛有二種。一者父母法身即是經中常身佛也。二者法性身。壽命無量。光明無量。即是經中特尊佛也。又大品雲。欲得壽命。當學波若波羅蜜又釋論婆伽梵子。一村眾生。猶壽命長。何況佛度無量眾生。故壽命無量。第三七百阿僧祇。第四如法華中說。第五明常住。一雲。初教與第二品。是八十。若爾雲何示特尊佛耶。解雲。八十年即現特尊佛。非別有佛也。慧觀師義。自第二已明常也。今解不爾。何者。經說無定。或雲七十九年。或雲八十五年。又阿含經雲。佛壽無量。別有淨土。唯現餘報耳。若爾雲何定報耶。若一往判者。初教八十。第二教佛壽無量。此是長短方便。故言長不失短。短不失長。是因緣。   第五明遠近。成論師雲。初教明唯成道。不明前世所行。故彌勒經雲。此阿逸多具凡夫未斷諸漏者。謂此也。自第二始開佛道長遠。故大品第八卷雲。於華嚴城燃燈佛所。不離六波羅蜜。為無所得。又雲。彌勒已修六波羅蜜。為無所得。故此皆明前得道。故自第二長遠矣。今則不爾。只是近遠方便。故近而無暫。遠而無久。豈有遠近之異乎。而或者執遠近之方。執近失遠。持遠失近。故墮有所得斷常。今解。無礙法門何義。豈長短不可定。謂如當說也。   第三會教。成論師雲。佛教不出三。一者頓教。如華嚴大乘等也。二者偏方不定教。如勝鬘金光明遺教佛藏經等也。三者漸教。如四阿含及涅槃是也。就漸教中。有二教。一者諸法師。作四教。阿含為初。波若維摩思益法鼓楞伽等為第二。法華為第三。涅槃為第四也。所以波若思益。合為第二者。大品經諸天子雲。見第二法輪。思益雲。見第二法輪也。作五教師不同。兩義本是慧觀師所說也。一家雲。阿含為初。禪經為第二。波若維摩法鼓等為第三。法華為第四。涅槃為第五也。一家雲。阿含為初經。維摩思益法鼓為第二。法華為第三。波若為第四。涅槃為第五。所以波若為第四者。釋論雲。須菩提聞法華。舉手低頭。皆成佛道。是故今問退不退。故知法華故後也。廣州大亮法師雲。五時阿含為初。離三藏為第二。如優婆塞經也。波若維摩思益法鼓為第三。法華為第四。涅槃為第五也。慧觀法師雲。阿含為初。波若為第二。維摩思益等為第三。法華為第四。涅槃為第五也。二經同雲見第二法輪者。一是為小中。第二是大中。第二也。開善寺所述也。今解。半滿兩教。何者。經中唯說半滿兩處。又釋論第百雲。法雲波若。是顯現教。法華涅槃。是祕密教。若爾維摩波若等。還淺深法華等乎。   次辨五家味相生。第一家雲。十二部配當阿含。修多羅配禪經。何者。定能發智以修多羅。配當禪經也。方等配波若思益等。波若配法華。醍醐配涅槃也。慧觀師所以十二配阿含者。阿含約事分別。四諦理配為十二。分別法性也。第二無相教。名修多羅者。所說二諦體生行人。空理萬法之本。故受法本名也。第三名方等者。就教得名。此改小乘。無狹劣之通。故名方等也。第四名波若者。能令眾生。同佛壽量。平等大慧。如多寶佛品中論也。第五名大涅槃者。永除生死。如醍醐體性清涼。故名涅槃。今解。小教名為十二部經。如提謂等三歸五戒等也。修多羅配小乘半字。何者為。滿字。作本故也。方等總配滿字。波若別配波若。何者。方等雖廣。波若為要。得果之主故也。既有能得之因。應有所得之果。故第五別配聖果。而涅槃與波若。是眼目異名故。故諸大乘中。皆得配之。非汝所謂第五教涅槃。唯是極果。前皆非極也。就五時四時辨教。宗蜜亦不同。慧觀師新安師大令正小。莊嚴營師雲。自第二已明常住。何者。仁王經雲。超度世諦第一義。一轉妙覺常湛然。又大品曇無歇菩薩品雲。法身無來無去。淨名經雲。金剛之身。佛身無為。不墮諸教。故已明常住也。開善寺雲。前四時教。唯明無常。無量光明與倍數。終歸於磨滅。故俱是無常也。而仁王經雲。一轉妙覺者。經說三諦有多種。或就因果說二諦。或就假實明二諦。故成實論雲。色等及泥為真諦。四大五根為世諦。已此二諦入真實之時。與理冥同。更無退轉。故雲湛然。非謂無生滅也。今解。常無常。非常非無常。跡義也。仁王經雲。超度世諦。第一義諦者。即語非有非無。謂又妙覺具二諦。是故可謂。從有無方便。入非有非無者。亦五時名目不同。慧觀師雲。初教名為相教。第二名通教者。本空未轉故。說通教者。勒取三乘果。故經雲。欲得菩薩果。乃至欲得聲聞果。當學波若波羅蜜也。第三維摩名貶教。第四名同歸教。第五明常住也。開善等雲。以第二教破初教者。此義不爾。雲何佛自破聖言耶。初教名為三乘別教。何者。別說三乘果故也。第二無相教。亦名三乘通教者。通者非二乘果為通。唯取所學之法。名為通教。何者。欲得菩薩果乃至聲聞果。常學般若波羅蜜。故知所勸為通。且先勸三乘。後即貶故。經雲上人法。第三為抑揚教。發軫初毀小故。經雲。廣原陸地不生蓮華。卑濕淤泥乃生蓮華。又入正法倍曾。終不發阿耨三菩提。起我見。如須彌山。不能發菩提也。第四名同歸教。亦名善法教。何者。彼雲汝等所行是菩薩道。又雲。舉手低頭皆成佛道。以教為名也。第五教名常住。即□可見也。明壽命不同。如辨宗中說也。而七百之言。維摩思益等經。無有此言。唯首楞嚴經雲。東方莊嚴王佛。七百阿僧祇入涅槃。即我身是也。所以異經為失。第三教者。理自應爾。何者。初教壽八十。第二無量。第四復倍上數。第五常住。若爾七百之壽。應入第二。故雲七百阿僧祇耳。今解。此皆隨機所說。無有八十與七百阿僧祇之殊。故經雲。十方法諸如來。同共一法身。既以正法為體。豈有常無常長短之異乎。顯現祕密有二種。一者法。二者其事可見也。顯現祕密者。淨名經雲。佛轉法輪於大千。其輪本來常清淨。天人得益斯證者。名為顯示等也。顯現祕密者。釋論第百卷雲。法雲般若顯現。法華涅槃是祕密。而成實論師雲。大品等五時波若。唯解果內淺事。非是難解。故名為顯現教。所以然者。仁王雲。若三界外。別有眾生者。是大有說。非七佛所說也。其法華經。兼內外事深。故非易可見。名為祕密也。今解不然。何者。法雲等發軫。頓開本經。故名顯教。法華涅槃。先改執。後顯正法。故名祕密教也。顯現祕密。有異聖究竟。如常說也。且成論師雲。十二年前。說小乘後說。今則不然。有四句。一始終大。二始終說小。三初大後小。四初小後大。何者涅槃經中。嘆十二年童子迦葉三十六問等無有異。故知佛初成道。既說涅槃。而成實論師雲。是華嚴經也。涅槃既爾。餘經應然。何者。釋論雲。須菩提聞法華。舉手低頭皆成佛道。今問不退。若雲何得定言法華以前說般若耶。且諸佛化眾生。應有緣即說。何後時乃說大耶。故知應有四句也。次明但不但義。但是住義。是不行義。若是佛教大小。皆是無跡義。故雲有不住有。言空不住空。而一往開者。小乘是但。大乘是不但。何者。小乘為淺行人。施四諦因果法門。名為但也。大教為大士。開不住法門。以示諸法無跡。為不但也。大小兩乘。既有二智。人亦有二。何者。小乘人。保昔經教。名為但。大乘人如幻化。無有去就。名為不但。故人法但人但不但義也。若例前句。應有四句。如二句上例。三者但不但俱不但。四者但不但俱但也。如十地論成論等所執。皆存大小之相。名為但。若如今說。大小俱無跡。名為不但也。若就兩佛者。一往釋迦教是但。捨那教是不但。而釋迦教。有但不但。何者。難化眾生說故也。捨那佛唯一大乘故。無但不但也。且經雲。華嚴經不入二乘手者。二乘存著故。即為聖教不入不雲都不聞見也。大品初佛說五品為不共。第二傳教須菩提說善品。為共說故也。   第四波若部儻。釋論雲。有二種波若。一者共。二者不共。有二種釋一雲。共者。大品雲三乘通教是也。不共者。別第十地行聞波若。非九地行所聞也。一雲。只就大品中。亦有共不共。何者。經雲。欲得菩薩果乃至聲聞果當學者。此是共般若。復有菩薩所對。名為不共也。今則無別深般若。但二乘分亦得聞。謂之共。菩薩之殊於二乘。名為不共。此就有方便無方便。簡聖共不共。無別深波若也。復有三種波若。一者上。二中。三下。上者光讚波若是也。若具翻者。應是五十卷。而存長時遺少唯翻十卷。即竺法護所翻也。中者是大品也。而卷數不定。或二十七卷。併什法師翻也。放光波若。是二十卷。是朱士行取于于闐國。即是大品也。下者小品是也。有七卷。則是隨行也。復有四種般若。謂上中下與金剛波若也。一雲。上中下與不共波若也。復有五種波若。謂摩訶波若。天王問波若。光讚波若。仁王波若也。從天王問波若。出五般若。一者須真天子問波若。有七卷。二者法文天子問波若。有三卷。三者四天王問波若。有一卷。四者文殊師利問波若。五者思益梵志問波若也。從光讚波若。出二波若。一者成具波若。二者光淨般若也。或雲金剛波若。其本有一卷。此是校量功德一品。而抄為別經也。一雲。五時波若中。一時說也。若其依仁王經法者。金剛波若。是第二也。而一義雲。金剛波若。理應最初。何者。以三義驗耳。一者從眾。二者乞食等事。三者經中有文。何者。大品眾是五千。分金剛眾是千二百五十。雲何前多。後還成少耶。且大品中。不數地。雖地四寸。金剛經足數於地。且經中雲。所得慧眼。未曾得聞。此三義故。其非後耳。或雲。如仁王經中列法也。   次第五明緣起。魏時沙門朱士行。導讚小品。即知文義未盡。故甘露六年于于闐國。相經本遇得大品。而彼國名僧。唯信小乘。故朱士行將還時。彼僧白王曰。漢通人棄佛正教。以持波羅門經。將還本國而宣流。王今不應撿許。王即順語。遮而不許。於時朱士行。即白王言。我今不顧身命而來。正止由經。王若不許此經者。應撿一願。即誓言曰。若此經於漢地有緣者。投火即應滅。誓言即摩訶波若波羅蜜經者。斯道幽微深遠難測。無知無照。無相無名。理絕百非。道亡四句。言語。無所厝其詳。理絕二邊。情識。無沒其慮。雖復一相無相。萬用無虧。至寂至空道光法界。故開宗之始。以不住法住。辨義之終。以無得為得。是故絕相必假言宣。無名要由教顯。摩訶波若波羅蜜者。摩訶者。翻雲大。大者廣博為義。苞容為義。莫先為義。波若者。釋論自雲。如猛火聚不可觸。觸即皆燒。翻不翻皆不可得也。而約用□亦得皆翻也。即波羅蜜者到彼岸也。經者訓法訓常。   大品經遊意一卷(終)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697 大慧度經宗要   No. 1697 [cf. No. 223]   大慧度經宗要   釋 元曉撰   將說此經六門分別。初述大意。次顯經宗。三釋題名。四明緣起五者判教。六者消文。   第一述大意者。夫波若為至道也。無道非道無至不至。蕭焉無所不寂泰然無所不蕩。是知實相無相故無所不相。真照無明故無不為明。無明無不明者誰滅癡闇而得慧明。無相無非相者豈壞假名而說實相。斯則假名妄相無非真性。而四辨不能說其相。實相般若玄之又玄之也。貪染癡闇皆是慧明而五眼不能見其照。觀照波若損之又損之也。今是經者波若為宗。無說無示無聞無得絕諸戲論之格言也。無所示故無所不示。無所得故無所不得。六度萬行於之圓滿。五眼萬德從是生。成菩薩之要藏也。諸佛之真母也。所以無上法王將說是經。尊重波若親自敷坐。天雨四華以供養。地動六變而警喜。十方大士最在邊而遠來二界諸天下高光而遐至。常啼七歲立之不顧骨髓之摧。河天一座聞之便得菩提之記。至如唐虞之蓋天下周孔之冠群仙。而猶諸天設教不敢逆於天則。今我法王波若真典諸天奉而仰信不敢違於佛教。以此而推去彼遠矣。豈可同日而論乎哉。爾乃信受四句福廣虛空。捨恆沙之身命所不能況起謗一念罪重五逆。墮千劫之無間猶不能償者也。所言摩訶般若波羅蜜者皆是彼語。此土譯之雲大慧度。由無所知無所不知故名為慧。無所到故無所不到乃名為度。由如是故無所不能能生無上大人能顯無邊大果。以此義故名大慧度。所言經者常也法也。常性無所有故先賢後聖之常軌也。法相畢竟空故反流歸源之真則也。此經六百有十六分。在前四百以為初分。初分之內有七十八品。於中在前明起經之緣故言初分緣起品第一。   第二顯經宗者此經正以波若為宗。通而言之波若有三。一文字波若二實相波若三觀照波若。今此經者後二為宗。所以然者文字但是能詮教故。後二是其所詮旨故。今欲顯是宗義略作三門。一明實相二明觀照三者合明二種般若。初明實相般若相者諸法實相說者不同。有義依他起自性上遍計所執。自性永無所顯真如是為實相。依他起性實不空故。瑜伽論雲。若諸名言熏習之想所建立識緣色等相事計為色等性。當知此性非實物有非勝義有。唯是遍計所執自性當知假有。若遣名言熏習之想所建立識。如其色等相事緣離言說性。當知此性是實物有是勝義有乃至廣說故。或有說者依他性空真如亦空。如是乃為諸法實相。如下文言。色無所有不可得。受想行識無所有不可得。乃至如法性實際無所有不可得。又言諸法實相雲何有諸法無所有。如是有是事不知名為無明乃至廣說故。或有說者依他起性亦有亦空。世俗故有勝義故空。空即真如真如不空。如是名為諸法實相。如下文雲。世俗法故說有業報。第一義中無業無報。瑜伽論雲於勝義上更無勝義故。或有說者二諦法門但是假說而非實相。非真非俗非有非空如是乃名諸法實相。如下文雲。有所得無所得平等是名無所得。論雲若顛倒少許有實者第一義諦亦應有實故。問諸師所說何者為實。答諸師說皆實。所以然者皆是聖典不相違故。諸法實相絕諸戲論都無所然無不然故。如釋論雲一切實一切非實。及一切實亦非實。一切非實非不實是名諸法之實相。案雲此說四句是實相者如其次第許前四說。離著而說無不當故。若有著者如言而取無不破壞故非實相。離絕四句不可破壞。如是乃名諸法實相。如廣百論頌曰。  有非有俱非  諸宗皆寂滅  於中欲興難  畢竟不能申   或有說者依此大般若經以如來藏為實相般若。如下理趣分中言。爾時世尊復依一切住持藏法如來之相。為諸菩薩宣說般若波羅蜜多一切有情住持遍滿甚深理趣勝藏法門。謂一切有情皆如來藏普賢菩薩自體遍故。一切有情皆金剛藏以金剛藏所灌灑故。一切有情皆正法藏皆隨正語轉故。一切有情皆妙業藏一切事業加行依故。佛說如是住持甚深理趣勝藏法已。告金剛手菩薩雲。若有得聞如是遍滿波若理趣勝藏法門信解受持讀誦修習。則能通達勝藏法性藏速證無上正等菩提。如寶性論雲。無始世來性作諸法依止。依性有諸道及證涅槃果。長行釋言。此偈明何義。無始世來性者如經說雲。諸佛如來依如來藏。說諸眾生無本際不可得知。所言性者如聖者勝鬘經雲。世尊如來藏者是法界藏。出世間法身藏。出世間上上藏。自性清淨法身藏。自性清淨如來藏。依此五句攝大乘論及佛性論以五義釋無相。論雲所言性者自有五義。一自性種類義。二因義。三生義。四不壞義。五祕密義。乃至廣說。今此經雲一切有情皆如來藏普賢菩薩自體遍故者。謂此菩薩意為一切有情唯一法界無別有情。由此道理長時熏修。是故自心變異遍諸有情以為自體。如是菩薩隨分觀心尚能如是況諸如來圓滿觀心。是故諸有情皆為如來藏所攝名如來藏。如是釋也。如佛性論雲。一切眾生皆在如來智內。皆為如來之所攝持故。說所攝眾生為如來藏。如來所攝名如來藏故。以金剛藏所灌灑故者謂佛地所有大圓鏡智相應淨識所攝。種子變異為諸有情。以為等流果故言所灌灑故。皆隨正語轉故者普賢菩薩變為諸有情。時隨自正語變異生故。諸有情皆是正法也。皆妙業藏者以如來藏自內熏習力故生諸有情二種業。謂避苦求樂。諸善事業一切加行善心皆依此二業生故。言一切事業加行依故。由此道理名為妙業。   次明觀照般若相者如論說雲。諸菩薩從初發心求一切種智。於其中間知諸法實相慧是波若波羅蜜。總說雖然於中分別如下論文諸說不同。今於其中略出四義。一有人言無漏慧眼是般若波羅蜜相。何以故一切慧中第一慧是名波若波羅蜜。無漏慧根是第一故。二有人言般若波羅蜜是有漏慧。何以故菩薩至道樹下乃斷結使。先雖有大智慧有無量功德。而諸煩惱未斷。是故菩薩波羅蜜是有漏智慧。三有人言菩薩有漏無漏智慧總名波若波羅蜜。何以故菩薩觀涅槃行佛道。以是事故應是無漏。以未斷結使事未成辦故應名有漏。四有人言是波若波羅蜜不可得相。若有若無若常若無常若空若實是波若波羅蜜。眾界入所不攝。非有為非無為非法非非法。不取不捨不生不滅出有無四句適無所著。譬如火炎四邊不可觸以燒手故。波若波羅蜜亦如是不可觸以邪見手燒故。問曰上種種人說波若波羅蜜何者為實。答曰有人言各各有理皆是實故。如經說五百比丘各各說二邊及中道義。佛言皆有道理。有人言末後答者是實。所以者何不可破不可壞故。若有法如毫釐許有者皆有過失可破。若言無亦可破。是波若波羅蜜中有亦無無亦無非有非無亦無。如是言說亦無是名寂滅無礙無戲論法。是故不可破不可壞是名真實波若波羅蜜最勝無過者。如轉輪聖王降伏諸敵而不自高。波若波羅蜜亦如是能破一切語言戲論。亦不有所破。出第十一三即中。案雲此中前三義者依跡顯實。通取地前地上波若有漏無漏隨義而說。第四義者唯顯地上無分別智。證會實相絕諸戲論超過四句遠離五相。故言末後答者為實。是就最勝作如是說。而非盡攝一切智慧。故言諸說皆有道理。如下文雲。波若波羅蜜攝一切智慧。所以者何菩薩求佛道時應學一切法得一切智慧。所謂求聲聞辟支佛佛智慧。是智慧有三種。學無學非學非無學非學非無學。智者如乾慧地不淨安般欲界繫四念處□馳婠□奿□誇槬□□姭飀□□□□□□   第三合明二種般若。由非一故假說二種。而離能所畢竟無異。所以然者菩薩修行般若之時推求一切諸法性相。若我若無我若常若無常若生若滅若有若空。如是一切都無所得。不得一切所取相不起一切能取之見。是時遠離一切相見平等證會諸法實相。無二無別無始無終無生無滅非有非空。超過一切語言之路永絕一切心行之處。雲何於中有二般若。但一切諸法無不同然是故強名諸法實相。一切分別無所不離是故亦名無分別智。無智而非實相無實相而非智。如論說雲。菩薩觀一切諸法非常非無常非我非無我非有非無等。亦不有是觀是名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是義捨一切觀滅一切語言離一切心行。從本已來不生不滅如涅槃相。諸法亦如是是名諸法實相。乃至廣說。問觀照般若若有三分不。若有見分何言無見。若無見分何名觀照。有自證分證自體者則此智體不同實相。雲何得言無二無別。若無見分亦無自證則同虛空不得名慧。答有義此智有見無相。有義此智無相無見。唯有自證證於自體。或有說者若就有別開分三分俱無。若依無異假說三分俱有。謂即於此平等之中無相為相無見為見。無別自證非不自證。如是自證無所不證諸法實相無非自故。故此自證無非是見。見實相者是無所見有所見者不見實故。故此見分無非實相。如是三分只是一味。若如是說有見不見無障無礙即是解脫。若存能見即墮有邊。若無見分則墮無邊。不離邊故即為被縛如論偈雲。  若人見般若  是即為被縛  若不見般若  即亦名被縛  若人見般若  是則得解脫  若不見般若  則亦得解脫   上來第二顯經宗竟。   第三釋題名者。摩訶言大般若雲慧。波羅蜜者名到彼岸如論說也。   將釋此名即作三門。先大次慧後到彼岸。所言大者總而言之。凡諸所有大事大法不可思議神力威德皆是般若之所成辦。以是義故名之為大。如下文雲。般若波羅蜜為大事故起。不可思議事故起。不可稱事故起。無有量事故起。無等等事故起。何以故波若波羅蜜中含受五波羅蜜。含受內空乃至有法無法空。含受四念處乃至八聖道分。是深般若波羅蜜中含受佛十力乃至一切種智。譬如灌頂王國土中尊。諸有官事皆委大臣國王安樂無事。如是須菩提所有聲聞辟支佛法若菩薩法若佛法一切皆在般若波羅蜜中。般若波羅蜜能成辦其事。乃至廣說。別而論之乃有眾多。今撮其要略釋四義有勝力故。得多聞故。生大人故。與大果故。有勝力故名為大者。謂諸菩薩能學般若波羅蜜故。有不思議殊勝神力。如經言欲以一毛舉三千大千國土中諸須彌山。擲過他方無量阿僧祇諸國土。不嬈眾生者。當學般若波羅蜜故。得多聞故名為大者。謂諸菩薩學般若故過去未來一切諸佛所說言教。已說當說皆得遍聞如經言。過去諸佛已說現在諸佛今說未來諸佛當說。欲聞聞已自利亦利他人。當學般若波羅蜜。論曰菩薩有三昧名觀三世諸佛三昧。入是三昧皆見三世諸佛聞其說法。問過去未來諸佛音聲至現在故菩薩得聞耶。聲不至現而三昧力能聞已滅未生音耶。若彼音聲至現在者雲何已滅重生於現。雲何未生先現於今。若彼音聲不至今現則彼音聲已滅未生。未生已滅即是無聲。雲何得聞於無聲耶。答彼過未音雖不至今而能得聞三昧力故。如障外色雖物所隔而能得見天眼力故過未音聲當知亦爾。雖時有隔而能得聞。得聞曾有當有之聲非聞已滅未生之無。若彼過未諸佛力故聲至於今。而令聞者凡夫二乘皆得聽聞。非謂般若三昧之力。故此經言已說當說。當說即是當有之音已說即是曾有之聲。問菩薩現能聞於曾當。佛豈不能令聲至。今若能令至不離前難。重生逆理不應理故。答誰言諸佛不能令至但說聞至非般若力。當知諸佛法輪音聲遍於三世無所不至。能至所至不可得。故如華嚴經言譬如章文字悉入一切數所入無所入。法輪亦如是。如來轉法輪三世無不至。所轉無所轉求之不可得。雖去來音至於今現而非重生亦非過理。所以然者。佛知三世長遠之劫即是極促一念之頃。而不令劫促亦不令念長。是故當知彼聲至今無重生逆理過失。如彼經言。無量無數劫即是一念頃。亦不令劫短究竟剎那法。且止乘論還述本宗。生大人故名為大者。四種大人皆從般若而得生故。如論說言一切世間中十方三世諸佛是第一大。次有菩薩辟支佛聲聞。是四大人皆由般若波羅蜜生故名為大。與大果故名之為大者。能與一切眾生無邊無盡果故。如論說言。復次能與眾生大果報無量無盡常不變壞。所謂涅槃故名為大。餘五不能故不名大。依是四義般若名大。六種釋中是有財釋。   第二釋慧義者。解了義是慧義。能了一切所知境界故。無知義是慧義。有所知者不知實相故。破壞義是慧義壞。一切法可言性相故。不壞義是慧義。不壞假名而證實相故。遠離義是慧義。永離一切取著相故。不離義是慧義證會一切諸法相故。復次無離無不離義是般若義。於一切法都無所離無所不離故。無壞無不壞義是般若義。於一切法永無所壞無所不壞故。無知無不知義是般若義。由得無所知無所不知故。無義無非義義是般若義。不得一切義不得非義故。如是等義如論廣說。如是十種般若之義。若約境智非一之義觀照名慧是持業釋。實相名慧是依主釋。若依能所無二之門亦一實相般若亦持業釋。問若彼般若之名此土譯言慧者。何故論說此二不稱。如下文雲。不亦稱者稱名智慧。般若之實相甚深極重智慧輕薄。是故不能稱。又般若多智慧少故不能稱。又般若利益處廣。未成能與世間果報成已與道果報。又究竟盡知故名稱。般若波羅蜜無能稱知。若常若無常若實若虛若有若無如是等不可稱義。應知。答此論文意正明智慧之名不稱般若之體。非謂般若之稱不當智慧之名。何者文稱名智慧者是舉能稱名為智慧。般若甚深極重者是顯般若之體離言絕慮。智慧輕薄者是明般若之名不離言慮。是故此名不能稱體。又般若多智慧少者般若之體無量無邊所知所證無限量故。智慧之名有限有量能稱能知唯一名故。是故少名不稱多體。次言般若利益處廣者。是明般若之體利益處廣。智慧之名所不能詮。是故言不可稱。次言究竟盡知故名稱者。是明智慧之體。名稱於盡知而般若體都無所知。謂常無常虛實有無如是一切不可得故。是故言不可稱。又釋盡知體相故得以名稱其體相。而般若相無能知者。常無常等不可得故。由是道理故不可稱。以是四義釋不可稱。是顯名體不得相稱也。問般若之體無所知故盡知之名不得稱者。則如前釋言。無知義是慧義。是名可稱般若之體。答無知之名亦不稱體。直是遮詮不能表示故。但遮於知非表於無故。問若爾甚深極重之言是舉其體故能表示。能表示故非不可稱。若甚深言亦不稱者何謂此言是舉體耶。答甚深等言亦遮詮。但遮淺薄不得深故。是故此言亦不稱體。然論主意向般若體而發此言。就般若名說輕薄言。為顯是意故言舉體。非謂甚深之言能稱般若之體也。問若如是者前以十義釋般若名。皆不稱實般若之體。亦不稱於般若之業。雲何而言是持業釋。答般若非然故不當諸名。而非不然故能當諸名。又持業釋。且是假說非謂實然故不相違也。   第三釋到彼岸義者。到彼岸義乃有眾多。依此經論略出四義。一者從生死此岸到涅槃彼岸故名到彼岸如論釋言。三乘之人以是般若到彼岸涅槃滅一切憂苦。以是義故名波羅蜜。二者從有相此岸到無相彼岸故名到彼岸。如論釋言。是般若波羅蜜等以色心二法推求破壞不得堅實。以是義故名波羅蜜。三者從未滿智此岸到究竟智彼岸故名到彼岸如論釋言。彼岸名盡一切智慧邊智。名不可破壞相。不可破壞相者即是如法性實際。以其實故不可破壞。是三事攝入般若中故名波羅蜜。四者從有此彼岸到無彼此岸。無所到故名到彼岸如下文言。此彼岸不度故名般若波羅蜜。金鼓經雲生死涅槃皆妄見。能度無餘故名波羅蜜。此四義中第一第三因中說果是有財釋。第二第四說其已到是持業釋也。若以此大慧度之名目能詮者是依主釋也。   第四明說經因緣者。如論說雲。問曰佛以何因緣故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諸佛之法不以無事及小因緣而自發言。譬如須彌山王不以無事及小因緣而動。今有何等大因緣故佛說是經。答中廣出眾多因緣。今撮其要略出六因。一為廣示菩薩行故。二為不違諸天請故。三為欲斷諸人疑故。四為欲治眾生病故。五為欲說第一義諦故。六為欲伏諸論議師故。初為廣示菩薩行者如論說言。佛於三藏中廣引種種譬喻為聲聞說法。而不說菩薩道。唯中阿含本業經中佛記彌勒當得作佛。亦不說種種菩薩行。今欲為彌勒等廣說諸菩薩行故說是經。二為不違諸天請者論說言。爾時菩薩菩提樹下降魔眾已得無上覺。是時三千大千世界主梵天王名屍棄。及色界諸天等釋提桓因及欲界諸天等皆詣佛所請轉法輪。亦念本願及大慈悲故受請說法。諸法甚深者般若波羅蜜是。以是故說此經。三為欲斷諸人疑者論雲。有人疑佛不得一切智。所以者何。諸法無量無數雲何一人能知一切法。佛住般若波羅蜜實相清淨如虛空無量無數法中自發誠言。我是一切智人。欲斷一切眾生疑。以是故說此經。案雲此中發誠言者謂不妄語。有長舌故。喻如世共知有長舌者如世典雲舌長覆鼻必不妄語。依此比量證成道理證知如來所言非妄。是故如來有一切智以是斷除眾生疑也。四為欲治眾生病者論雲。一切眾生為結使病之所煩惱。無始已來無人能治常為外道惡師所誤。我今出世為大醫王集諸法藥汝等當服。以是故說此經。五為欲說第一義諦者論雲。佛欲說第一義悉檀相故說是般若波羅蜜經。有四種悉檀何者為四。一者世界悉檀二者各各為人悉檀三者對治悉檀四者第一義悉檀。此四悉檀攝一切十二部經八萬四千法藏。皆是實不相違背。世界悉檀者有法從緣和合故有無別性。如車轅輻軸輞和合故有無別事。人亦如是五眾和合故有無別人也。問曰如經說言一人出世多人蒙度。又佛二夜經中說。佛從得道夜至涅槃夜是二夜中間。所說經教一切皆實而不顛倒。若實無人者雲何說人等。答曰人等世界故有第一義故無。如如法性實際世界故無。第一義故有。人等亦如是。第一義故無世界故有。所以者何。五眾因緣有故有人。非如一人第二頭第三手無其因緣而有假名。如是等相名世界悉檀。雲何各各為人悉檀。觀人心行而為說法。於一事中或聽或不聽如經中說。雜報業故。雜生世間得雜觸得雜受。又餘經說無人得觸無人得受。前為斷見人後為常見人。如是等相名為各各為人悉檀。雲何為對治悉檀。有法對治即有實性則無。如不淨觀於欲病中是善對治。於瞋病中不名為善非對治法。如是慈心於瞋是善於欲非善。如是等相名為對治。雲何名第一義悉檀。一切法性一切論議一切是非一一可破。諸佛辟支佛阿羅漢所行真實法不可破不可壞。且於三悉檀中所不通此中皆通。乃至廣說。案雲總而言之一切教門不出二宗。所謂二諦但於世諦有多差別。故於其中分出二種。此二之餘皆屬初一。中二悉檀有何異者。通而言之為人悉檀無非對治。對治悉檀亦是為人。然於一事中有無異說。是由人異故名為人。不由病異以授別藥。唯一事故不名對治。若說別法以治異病。病別藥異故名對治。非於一事中為人異說。故於中不名為人。除此二種說世俗事皆是世界悉檀所攝。問諸佛說法無不為人。無非對治眾生病者。雲何初後二種悉檀不名為人不名對治。答通相而言有如來問。但為直示世俗假名又為直顯勝義實相。如是二種由諦故異不由人異不由病別。是故別立初後二也。問若說人等世諦故有非如一人第二頭等者。蘊界處中何法所攝。又若有人即是有我。何異犢子部所立耶。答薩婆多宗說無有人如第二頭。蘊界處法所不攝故。犢子部說實有人法。不即不離雖蘊界處之所不攝。而在第五不可說藏。今大乘說因緣故有而無別性。色心等法皆亦如是。若實有人是增益邊。若都無人是損減邊。大乘不爾。從緣有故離損減邊。無別性故離增益邊。蘊界處中何法攝者。心不相應行蘊中攝。二十四中眾生同分攝。當知法界法處所攝。且止乘論還述本宗。六為欲伏諸論議師者論雲。欲令長爪梵志等大論議師於佛法中生信故說是經。彼若不聞般若氣分離絕四句第一義法。小信尚不得何況得道果。乃至廣說。長爪梵志論議因緣此中應廣說。其餘諸緣廣如論說。說經因緣略述如是。   次第五判教者分判佛教諸說不同。今且略出二說平章是非。有人說言一化教門不出二途。一者頓教二者漸教。漸教之內有其五時。一四諦教二無相教三抑揚教四一乘教五常住教。從淺至深漸次而說。今此經等諸般若教在第二時名無相教。或有說者出世教門不過三品。所謂經說三種法輪如解深密經言。勝義生菩薩白言世尊。初於一時在波羅泥斯仙人墮處施鹿林中。唯為發趣聲聞乘者以四諦相轉正法輪。雖是甚奇甚為希有。而是法輪有上有容。是未了義是諸諍論安足處所。世尊在昔第二時中唯為發趣修大乘者。依一切法空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以隱密相轉正法輪。而是法輪亦是有上是未了義是諸諍論安足處所。世尊於今第三時中普為發趣一切乘者。依一切法空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無自性性。以顯了相轉正法輪。無上無容是其了義。非諸諍論安足處所。今此大品並諸般若皆是第二法輪所攝。問是二師說何者為實。答二種教門三種法輪是就一途亦有道理。然其判此大品經等皆屬第二時攝。第二法輪者理必不然。違經論故。如此論釋畢定品言。須菩提聞法華經說若於佛所作小功德。乃至戲笑一稱南無佛。漸漸必當作佛。又聞阿鞞跋致品中有退不退如法華經中。畢定餘經說有退有不退。是故今問為畢定為不畢定。乃至廣說。以是驗知說是經時在法華後。即示第二時者不應道理也。問若判此經在法華後者是說雲何通。如仁王經言爾時大眾各相謂言。大覺世尊前已為我等大眾二十九年說摩訶般若金剛般若天王問般若光讚般若波羅蜜。今日如來放大光明斯作何事。答摩訶般若非一眾多。有在前說有在後說如論說言。此經二萬二千偈。大般若十萬偈。若龍王宮阿修羅宮天宮中者千億萬偈。乃至廣說。以是義故不相違也。又此論雲復次有二種說法。一者諍處二者無諍處。諍處者如餘經。今欲明無諍處故說是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以此證知。今此經者同於第三顯了法輪。非諸諍論安足處故。而判此經等示第二法輪。是即此經為諍論處。不應謂論說是無諍。又此經言欲求三乘菩提當學般若波羅蜜。又言波若波羅蜜中雖無法可得。而有三乘之教乃至廣說。如解深密經中。亦言一切聲聞獨覺菩薩皆是一妙清淨道。當知此經同彼第三普為發趣一切乘者。以顯了相轉正法輪。而彼第二法輪中言唯為發趣修大乘者。何得以此屬彼第二。又此經如化品言。若法有生滅者如化。若法無生無滅。所謂無誑相涅槃。是法非變化。須菩提言如佛所說一切諸法性空。非聲聞作乃至非諸佛作。雲何涅槃一法非如化。佛言如是如是。一切法性常空。若新發意菩薩聞一切法皆是性空乃至涅槃亦皆如化心即驚怖。為是新發意菩薩故分別生滅者如化不生滅者不如化。須菩提言。世尊雲何令新發意菩薩知是性空。佛告須菩提。諸法先有今無耶。以是文證當知。此經說涅槃法亦無自性。而彼第二法輪中言一切諸法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不言涅槃無自性性。第三了義法輪中言一切諸法無生無滅乃至涅槃無自性性。以是故知。今此經宗超過第二同第三也。又華嚴經雲。生死及涅槃是二悉虛妄愚智亦如是。二皆無真實。今此經雲。色受想等如幻如夢乃至涅槃如幻如夢。若當有法勝涅槃者。我說亦復如幻如夢。當知此經同彼華嚴無上無容究竟了義。但其教門各各異一耳。第五判教略述如之。   第六消文依論廣釋。   大慧度經宗要終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698 金剛般若經疏   No. 1698 [cf. No. 235]   金剛般若經疏   隋天台智者大師說   略釋經題。法譬標名。般若幽玄。微妙難測。假斯譬況以顯深法。金即三義。一寶中真上不可侵毀。二利用自在摧破諸物。三表堬M淨影現分明。剛是堅義。謂身命財。身即法身。命即慧命。財即法財。功德助道。用譬三種般若。實相般若理性常住。觀照般若破五住惑。文字般若解脫自在。如此三法不縱不橫非並非別。成祕密藏。佛三種身亦復如是。實相即法身如大經明金剛身品。觀照即報身如金剛三昧破諸煩惱。文字即應身。隨機利益普現無邊。舊雲金剛譬十地後心因圓之位。今言初心至後即有六種金剛也。體者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是經之正體也。宗者約實相之慧。行無相之檀。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是因。諸相非相是果。此之因果同約實相。用者破執為用。一切封著通名為執。破諸相惑顯出功能。亦自無滯即力用也。教相者有五。一摩訶二金剛三天王問四光讚五仁王。廣略雖異同名般若。摩訶以廣歷色心。乃至種智皆摩訶衍。此文略說金剛為喻也。次廣解釋。言金剛般若此乃摧萬有於性空。蕩一無於畢竟。甚堅甚銳名曰金剛。智名決斷。慧曰解知。萬像雖繁物我無相。有為斯絕寂其機照故假名般若。西雲跋闍羅亦云斫迦羅。此翻金剛。雲是利鐵亦名破具。引大經雲。佛告迦葉汝今決斷譬若剛刀。又雲劫火起時一切皆銷。利銳者在下為金剛際。又雲往古諸佛舍利變為金剛如意珠。今通取堅利為譬。舊雲體堅用利。體堅眾惑不侵。用利能摧萬物。今問體唯堅不利。用唯利不堅。亦應體則不利用則不堅。此乃不堅不利何謂堅利。百論雲眼非知意非見。別既非見合雲何見。今依中論通此問即無滯義。今言堅利者不堅不利。假言堅利。如言苦以不苦為義。無常以常為義。空以不空為義。此一例語任運不畏斯難。般若如大火聚四邊不可觸。豈可定作體用耶。體用因緣不一。不異。體堅用亦堅體利用亦利。既其不一假名義辨。若說體堅即說用利。此是假名義一邊之說。離用無體離體無用。用即寂寂即用。無別有無用之體主於用也。亦無別有無體之用主於體也。不一亦不異有因緣故亦可說一說異。為破一說異破異說一。假說一異。令眾生悟非一非異秖名此因緣不一不異離斷常戲論。戲論不得入即是堅。能破斷常即是利也。問何者為般若如是堅利。答一往性空為般若。不斷不常不一不異性空畢竟空為般若。萬相一無皆悉盡淨。大論雲般若有三種。實相觀照文字。實相即理境第一義諦。觀照即行人智慧。智慧鑑此實相。說智及智處皆名為般若。文字能為作詮亦為般若。故雲無離文字說乎解脫。一體三名同祕密藏。問有翻無翻。答翻為智慧。問大論雲智慧輕薄般若深重雲何相翻。釋論七十卷釋須菩提五歎不可稱不可量無等等無有邊如虛空。解不可稱句雲稱名智慧。此是稱量檀度。非智慧不能準量。故稱名智慧般若定實相。此釋不可量何意不可量。欲明佛所得般若明鑑實相甚深窮邊極底。菩薩因中智慧不能稱量佛果地般若。此是因中智慧輕薄。不能稱量果地般若。何得妄引無翻耶。大經雲慧有三種。般若毘婆捨那闍那。同一氣類隨名而辨。約人般若屬眾生。毘婆捨那一切聖人。闍那諸佛菩薩。就法者毘婆捨那總相。般若別相。闍那翻破相。毘婆捨那翻正知見。此即是總相知見般若翻出離慧即是屬眾生。眾生有慧數故。闍那諸佛十地菩薩。有決斷義故。共為一位耳。波羅蜜亦阿羅蜜波羅伽等。翻度彼岸。亦彼岸到亦度無極。此假名無度為度耳。佛已度智慧度名一切智。菩薩未度亦不名度。度時亦不名度。不離已度度未度故。而今言乃度此假名說度。一行度二時度三果度。六度善修滿足為行度。三僧祇滿為時度得大菩提為果度。彼岸者生死為此岸涅槃為彼岸。煩惱為中流。八正為船筏。又慳貪為此岸佛果為彼岸。佈施為河中正勤為船筏。又取相為此岸無相為彼岸。智慧為河中精進為船筏。一往如此。又即生死涅槃俱為此。非生死涅槃為彼。故雲遠離此彼岸乃名波羅蜜。又前生死涅槃雙非中道為二。非生死涅槃中道為不二。二不二俱為此。非二非不二俱為彼故遠離二邊及以中道名波羅蜜。修多羅翻契經。經字訓法訓。常由聖人心口也。次部軸者第一部十萬偈。第二部二萬偈並不來此土。第三部一萬八千偈即大品亦名放光。第四部八千偈即小品亦名道行。第五部四千偈即光讚。第六部二千五百偈即天王問。第七部六百偈即文殊問般若。第八部三百偈即此金剛般若。叡師雲並是如來隨機之說。般若非稱量過諸數量。豈是一多四五之可說。次簡前後。言金剛前後者。肇師注雲五種般若此說最初又千二百五十人後說大品。大數五千人受化轉多故摩訶在後。若金剛在後者。仁王經雲初摩訶次金剛。又護念付囑及得慧眼。未聞此經似宜在後。俱有證據。由人用耳。對機設教廣略不同。從得道夜訖泥洹夕常說般若明理一等。若依光讚如來十九出家三十成道。至四十二二月十五日食後。為諸菩薩說般若。次譯經者羅什法師秦弘始三年即晉安帝十一年譯。又後魏末菩提流支譯論本八十偈。彌勒作偈天親長行。釋總三卷分文十二分。一序分二護念分三住分四修行分五法身非身份六信者分七校量顯勝分八顯性分九利益分十斷疑分十一不住道分十二流通分。講說時別一途開章耳。就此一經開為三段序正流通。序為緣起。說教之前必有由漸。分衛放光雨華獻蓋等也。由漸既起正教宜陳。緣教相感其猶影響。故有正說。又非止近被一時。乃欲遠傳來際。故有流通三段各二。序有通有別正說前後二周。流通付囑奉行通序為五。如是者佛所說般泥洹時。侍者請問答雲。一切經初皆安如是。我聞者親承金口。而聞事非謬也。一時者言則當理理亦如言。當理得時令人開悟聖不虛說言必會機。故言一時也。佛者大師之名佛者覺義。異凡夫故自覺。異二乘故覺他。異菩薩故覺滿。在捨衛者法王行運。應物而遊在捨衛城。憍薩羅國捨衛名聞物國。勝物多出此境嘉名遠振諸國故名聞物。又捨婆提者昔有二仙。弟名捨婆此雲幼小。兄名阿跋提此名不可害。合此二人以名城也。祇樹給園者。須達布園祇陀施樹。共立精舍。廣出他經。與大比丘者聖化無祕。聽必有儔俱聞如林。可明信矣。應有四眾略而不載。比丘雲怖魔乞士破惡。千二百五十人者三迦葉一千目連身子二百五十。爾時世尊下明別序。上明通序以證信。今辨別序以發起具上十號故曰世尊。食時者食熟之時。一人家皆有施心易生。著衣僧伽梨衣也。佛觀良田區塍命出家人著此服也。持缽執四天王所奉應器。入捨衛城乞食。法身無待何須乞食。天人妙供百味日盈。自行分衛福物之宜。乞食有十利。一見相好二去疾三除慢四為女人監護五天龍從六四天王缽七貧富等八不雜九息謗十常在三昧其實不食。此城縱廣千二百由旬九億家。國南城北精舍在東。自外以適故言入也。食時如法食。眾生有此勝智。機緣將發以表般若。著衣持缽衣是被弘誓鎧慈悲之心。缽是行缽缽能盛飯。行能趣理即表解脫城。即法性涅槃之城。觀五陰捨悉皆空寂。不動如城以表法身次第乞食不越貧從富不捨賤從貴大慈平等故言次第。即表菩薩次第行次第學次第道。行行因緣故為還至本處。本處即一切智處。歷色心觀至一切智。飯食訖收衣缽者即是果後無復願行。無誓故收衣不復進行故併缽。洗足已即是定慧無復垢累。塵沙無明永去。洗水清淨故言洗足。敷座者即諸法空為座。四無畏處此說般若也。別序竟時長老須菩提下第一為正說。文又為二。從初至果報不可思議。名實智道重白佛去是方便道。或為後來或為鈍根。或可智度善權為菩薩父母。如判大品般若方便兩道分文。此經略說亦復如是。就前段中初問次答。問中前述讚次正問。長老須菩提是對揚主。有長人之德夫鉅鐘雖朗非扣不鳴。聖不孤應影響唯仁須菩提翻空生。亦名善吉。或雲東方青龍陀佛。從座起者請業之儀。即事請道側身避席。袒右肩者隋國法以袒為敬。亦示弟子執作為便。右膝著地屈曲伏從。示無違拒之貌。合掌斂容祇肅顯師尊道重故。克敬盡恭專一之至。白佛言述讚。希有者佛從前代八萬四千歲皆輪王位。至釋尊身若不出家。當二千五百歲作金輪王。而能捨位從門乞食。是為希有。此歎身密。護念歎意密付囑歎口密。又是述讚大品中意。護念即般若實道如母能護念。付囑即方便權道如父能教詔付囑。世尊下還躡前述更起今問。發菩提心者一切智也。總牒指歸翻雲無上正遍知覺。標心擬向遠期正覺。次問住。入理般若名為住即實智。次問降者。方便即權智。如善財言我已先發菩提心。雲何修行雲何學道。佛言善哉下第二佛答。初略許次廣答。略許中有三一述二誡三願聞。善哉下述許如汝所說讚請之儀。當理會機盡善盡美誠如所言汝今諦聽下誡示聽。若不審諦即漏言遺理。誡令諦聽言理弗虛。唯然下受旨願聞。慈誡許說敬肅傾心也。佛告下第二廣答為三。初明般若體空無所有。次雲何名下二明名空無所有。後忍辱下三明力用空無所有還。就初中更為三段。初正明體相空二信者行深三信受福重。初體相中降心約願住心約行皆無所有為無相因。法身無色為無得果。問何故。許中前住後降。答中先降次住。互前後者。般若多含義非一轍。若約發心前願後行廣發誓願。權引於前次入實相以無住法住於妙理。若約修行要須前修實慧次用權道。故有二觀次第。前住後降若就證時。權實一心中悟不復前後。今就誓願中有四心。一廣大。二第一。三常心。四不顛倒菩薩發願普濟萬物無邊曠遠。故名大心欲願與涅槃寂滅極樂故名第一。生死道長眾生性多。而誨人不倦名曰常心。不見能所名不顛倒。釋大心者橫亙四生豎窮三界。四生是能住三界為所在。依□謂卵含藏曰胎。假潤稱濕欻現名化。若有色即欲色二界。無色即空處。有想是識處。無想不用處。非有想非無想即最上天。我皆令入下釋第一心。法不自起因緣故生。但是因緣自性皆空。順理為解乖宗成惑。惑即生死流轉受身心苦。解即累滅苦盡寂然永樂。謂之滅度。小乘涅槃灰身滅智為無餘。大乘以累無不盡德無不圓名為無餘。生滅觀在名有餘也。如是滅度下釋常心。若有能所即懈息以無休倦。故名常心。度無量無邊實無度者。大品度空品雲。度眾生如度虛空明眾生無毫末可得。只解眾生本來無所有即是悟。悟即名度。若有眾生可度者。佛菩薩等即得殺罪。於一身理而為論。實無有眾生。眾生顛倒妄執謂有。今佛菩薩憐愍說法令悟本無所有。名此悟為度。實無別有眾生異理而度著涅槃中也。何以故下釋不顛倒。以失顯德。若有我人可言有滅。但是假名橫計人我。執我為非忘我為是。是非既彰得失明矣。大品中具明十六。一我二眾生三壽者四命者五生者六養育七眾數八人者九作者十使作者十一起者十二使起者十三受者十四使受者十五知者十六見者。此中略明四耳。復次下第二答住問更為三。初辨行次舉喻格量後結勸。就辨行中二前標無住為本。依無住本行於佈施即住般若中也。娑婆世界宜用檀義攝六。資生攝施無畏攝戒忍法攝。後三但舉一檀即攝六也。捨心無吝謂之佈施。無相可存何吝之有施為六度之首。塵為生法之機二法皆空於何不盡次菩薩應如是佈施下結成住義。施受皆不可得不住相也。正以虛心而施福不可量。理既無量心不應限。稱理行施其福彌廣。東方虛空下第二舉喻格量。理行既顯如說而行。其福甚多齊太虛也。但應如所教住下第三結勸也。聖言無謬理不可越。如佛所教安心住實相也。可以身相見不下明願行皆無相為因。法身無色為無得果。菩薩發心有三義。一化眾生二修萬行三向菩提降伏明化物。辨住示修行。如來身相即菩提果體若識法身菩提可登。若計性實乖之遠矣。舉法身明菩提空也。不也下善吉深識法身。故言不可以身相而見。或一身一智或言真應或言法報應皆是明果。若至果理不生不生而般若生理不生不生即法身不可說。習報二果不生不生即報身不可說。慈誓不生不生即應身不可說。如此三身皆不可說。那得以身相見如來。以因緣故。若得道人聞說即悟得見如來。若聞不悟雖說身相即非身相故不可見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非相見如來者。非因非果有因緣故可得言因。亦可言果如非初焰非後焰。不離初後焰即此意也。今只以相為非相非謂遣相別有一非相。若能如此即見如來。頗有下第二明信者。行深文為三。一明行深二釋三引證。初有問答。問頗有人能信不答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二初非一佛二多積者能信此經。出家持戒在俗修福後五百歲者。從六百至一千亦云最後五百始有佛法之名。能生信者非值一兩佛也。應以如來滅後是其得道之時。如優波掘因緣。若尋其本非一兩佛也。淨信無所得信也。無相者為淨信。五百論師非不持戒不信大乘四依。久植故能信耳。既得實相淨信。如來以種智知以佛眼見。見其一念信得無量之福。如一人以花自供佛。一人以花與他供佛所得福德。問羅漢不能見問彌勒。彌勒雲自者畢苦得辟支與他得成。佛是菩薩心故如來知見。般若為佛母佛常眼觀。此經及受持者福與虛空齊。非下所測唯佛能知見耳次何以故下第二舉二空釋成。信者相有三。何以故初標次釋後結。此中文隱有縱釋反釋傳釋。初列生空有四。我是自在之名。人為宰主之目。眾生取續前為義。壽者以接後為能此四同為人。執隨用以立四名。廣即十六知見取著此見不信般若。次列法空。但有兩句法非法也。今言法者說五陰空為法。五陰相為非法。即以陰空為藥名法。陰有為病名非法。陰病既除空藥亦遣。非法既謝在法亦亡。又持戒為法破戒為非法。次若持若犯並非法。非持非犯為法。是中道義。此信達中道離有無二邊。乃信此經耳。以是義故。如筏喻者第三引證。信者行深有六。初舉經為證二舉菩薩正行。三舉菩薩遍行四舉往古時事。五舉淨佛國土六舉譬山王。為證第一引經為證者。譬欲濟河搆筏自運。既登彼岸棄筏而去。將度生死假乘萬行。既到涅槃萬善俱捨。道法尚捨而況非法。初以善捨惡後則俱捨如來得菩提下第二舉菩薩正行為證。佛問有菩提可得有法可說。不答。無有定法名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無定即是性空解窮相盡謂之菩提。無相故不有。假名即不無。不有不無何實可得。何定可說。應化非真佛。亦非說法者。應既不說真亦復然。離真無應真應不同。由來真不說應說。說即不說不說而說。若知如來常不說是為具足多聞。何以故下釋菩提無相可取。諸法空不可說非法即不有。非非法即不無。故不可說。有無並無理之極也。所以者何。理無生滅謂之無為。無為之理眾聖同解。解會無為結盡道成。一解脫義同入法性。無為雖一解有明昧淺深差別也。三千七寶下校量。前舉虛空此豈不盡。今一念信解復一番格量。積寶多而功薄。四句約而福厚。金玉三千止以養身。一偈雖約妙極資神。愛佛功德七住未忘。妙著難覺宜應虛心也。七寶是事善緣因。天人果報不動不出。故以動出之慧導之得成菩提。一念圓信能導眾善。此心為勝。實相能出諸法。法即非法諸法不生般若生也。須陀洹下第三舉菩薩遍行。初舉四果次善吉自陳。須陀洹此雲修習無漏。亦逆生死流亦入道流。不入色塵是逆流。至論在觀無逆無入。言不入色者即是六塵。過去無明所感。無明不實所感六塵那得是實。既其不實那得作定有無六十二見計。以不定性故名不入。海為眾流之川。菩提神極之淵。始會無生必盡源也理無乖順何入之有。違理故入六塵。背塵即會於理。下眾果類然。斯陀含雲住薄亦一往來。欲界思惑九品已斷六品。餘三品在故言薄。人天各一生便成羅漢。故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已得生法二空故。阿那含此雲不還亦云不來。欲界結盡上界證無學。應雲不來。略以無兼不。互文現耳。羅漢此雲無著亦曰不生。三界生盡所作已辦羅漢稱道前三言果。果實通四而獨稱道者。以得盡無生二智聲聞道極。故以道為名。世尊佛說下第二自陳。以己所解驗理非虛。心空恆靜諍從何起。蘭那者寂靜行。相盡於外心息於內。內外俱寂何時不靜。得名不虛必稱實也。蘭那此雲無事。若自謂是離欲。即是有事何謂無事。昔在然燈下第四舉往古時事為證。次明菩薩其解亦同。如來在昔佛所行般若時。非但於假名不入色香等。亦不入涅槃亦不入中道。是故得成菩提。四依齊此明一念。信人降伏其心無我相等。淨佛土下。第五一念淨信辨其應住以無所住。住於般若而取佛土即是四種莊嚴。若自嚴淨即是寂光。若論化他即具四土相惑此土穢虛明即國淨。嚴國之義亦在虛心。如是嚴淨土應行檀等生清淨心。不住色香其心無住。三番法非法等。一念淨心無住之住。即是非因而因而降住等也。譬如下第六須彌山王。此即非果而果。須彌翻雲安明四寶所成是十山中一。一雪山二香山三軻梨羅山四仙聖山五由乾陀山六馬耳山七尼民陀羅山八斫迦羅山九宿慧山十須彌山。因大故果大。得法性五陰成就法身。故言大如須彌須彌以譬法性色。色大故般若大如山大神亦大。習果既圓報果亦滿。法身非身故言大身恆河下第三信者福重。文有四階一福多二處重三人尊四總結。恆河者是神名。此河長八千由旬廣四千由旬。甚深象度皆沒沙細如麵水白如乳。初言三千不即恆河者自少至多。一恆河為本複數諸恆河。諸恆河之沙三重為數。捨寶多而福少持經少而福多者經之勝用。復次下明處重。一切世間總明處貴。天人修羅略明三善道。供養如塔此雲方墳亦名靈廟。尊法身故敬塔為。重經故貴說經處。大品舍利起塔不及般若。何故說處如塔其義實爾。但世人敬塔故令說處如塔是人成就最上下明人尊。法妙人稱理故宜然。希有之法是菩提成就即人可貴。如法華說最實事。即是第一義諦最上之法也。若是經典下總明。經所在之處即為有佛尊重弟子。人能弘法即人有法。以法成人即法有人。人法所處理當貴矣。非果而果即為有佛。非因而因即以尊重弟子謂普賢文殊等。初章竟當何名下第二辨名空無所有。夫條散難究本一易尋會。宗領旨宜正其名。文有四假初名字空二受持福多三信受行深四佛述。初中有問答問名問持。遵修為奉任弘為持。在三成範請問其軌。佛告下答名答持。名冠題首義已備矣。境慧相從通名般若那要宜別歸乎聖心。挈網舉目詮合義從名正理顯宜應修習。所以者何下釋。夫名不虛設必當其實。金剛所擬物莫不碎。此慧所照法無不空即非般若即慧空也。境滅慧忘何相不盡。弘持之旨宜在於此。釋中初無所有。二亦無所有而意異故。明不無所有此簡性空義。一者性自是空二者破性說空。前有所無空後無所有空。大品雲。諸法無所有如是有如是無所有。是事不知名為無明。有所無望前無所有望後。前三藏中說性義皆破。即屬破性說空所攝。而此性義前時為緣為有者。今日悉無故言有所無而言無所有。望後明諸法無所有而復有不無所有義。即明如是有故。經雲。不知名無明破性說性空。橫論破病一切悉皆洗淨。是盡亦儘是淨亦淨。豎論入道盡復有不盡義。此望道為論即此盡淨為道。道有隔凡成聖之用。不同二頭三手之無所有。復有不無所有義即是如是有義。若是前無所有一向無所有無所有亦復無所有。後明無所有即是不無所有。無所有名雖同其意有異。就前中初明如空次明如亦空。所以者何佛說般若則非般若。此是如空。既以性空為般若般若即非般若。性空如亦空如來有所說法不。境慧都空復何所說。說不說如不如二智皆空也。三千下是第二受持福多。不無所有。亦二初明微塵不無所有。二明身相不無所有。佛說微塵即非微塵是名微塵故是無所有如是有。大品雲不知名無明今明瞭此。如是有即智慧也。散為微塵合成世界。世界無性故非假名即有。可以三十二相下二明身相不無所有。非相假名身相只以身為非身。不是遣除身別有非身也。亦非遣相別有無相。相無相不一不異。恆河沙身命下說經名已復一番校量。前寄捨財以明勝此寄捨身以辨多。依報易捨正報難損自易之難示化漸也。身命佈施不免有生。弘持四句累滅道成聞說經深解下第三信受。行深有四初須菩提不聞。二餘人能信。三善吉聞易四餘人聞難深解。悲泣者嗟我晚悟兼悲未聞。愍念一切眾生不知此法故悲。聞此法喜故悲深嗟小乘。嗚呼自責故悲。不善觀空名得慧眼。故爾前雖聞未聞如此降伏應住也。若復有人得聞下第二餘人能信。實相者即是非相。若有少相即非實相。故以無相為實相。如來說此而人能信。豈非第一希有。而言生實相者此是無生生也。大品雲。色不生故般若波羅蜜生。若解色無生即是無生觀智起故般若生也。我今得聞下第三善吉信易。遇佛道成證聖方信何難。生值佛世親得解悟。解故信之易也。若當來世下第四餘人信難。生不值佛而能信如是無相之法斯豈不難。就文更為四。初明信者希有末法時信最可稱美。二何以故下釋信者由無我相能信此經。若纔有少許我人等相即不信也。三所以者何下釋無相意。我相即是非相無片許相可得故。其能不顛倒我人等從本以來無一相可得故。其體本來無相即為希有此是反釋。四何以故離一切相即名諸佛。相盡解極即是為佛。能離有無畢竟常住。前雲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佛告下第四如來述成。若善吉自言容可不定。言無我人即是佛者佛今印定如汝所說。是故非虛一往怛愕名驚。心膽怯弱名怖深惡前事名畏。又驚是始行怖是二乘畏是外道。亦初聞經不驚次思義不怖後修行不畏。第一即般若諸度中最為第一。六從後數亦是第一。忍辱下第三明般若功用無所有。然諸法不出體名用。今皆無所有。文更為三。初力用無所有二能如是解仰參佛慧三明福多。就初中復五。一體無所有二功用三勸誡四引證五舉譬。第一體者安耐名忍加毀為辱。既無我人誰加誰忍。故非忍為忍忍為非忍為般若體也。何以故下第二明般若用。以非忍為忍有大力用。初一世忍次多世忍。一歌利此雲惡生。王何故忍即非忍引事為證。有苦能忍有忍無苦。既無我人割忍何生。若有人我必生忿恚而能恬然無我明矣。二又念五百世下即多世忍。菩薩知身無所有捨不足難。若有此身捨大難也。屍毘代鴿猶是三藏中事忍。前明有忍無苦今明無苦有樂。有慈悲故無恨無恨故即樂也。應離下第三勸誡。此是般若之中心故須精解。就文又二。一勸二誡文句相參。初勸發心次勸應住後勸修行。前誡離相後誡莫染心施。今即初勸離相。發心菩薩以相盡為極。故宜以忘懷而期心也。不應下即是前誡不應住色。心中離一切相不住聲香等也。應生無所住心者即次勸應住般若。般若無相可緣心何所住。若心有住即為非住。住相即心動故非住也。是故下是後誡。令不住六塵行施。還舉前宗會以成義理無住故。應忘心而施不住色無財物也。菩薩為利下即是後勸。令為利益而行施。施不望報利益必深也。如來說一切諸下第四引證。證中有三。第一舉佛說為證。諸相皆無不見施者我說一切相即非相。不應住相生心行施。又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受者亦無。不應化眾生而受度也。如來是真語者下第二舉能說人為證。真是不偽實是無虛。如必當理不誑非妄不異即始終恆一。聖言不謬故宜修行也。無實無虛下第三舉所得法為證。寄實以非虛何實之可得耶。若疑我說法非者及能說人亦非者。今我所證得法只自如此心實作此證。不實不虛兩捨。無生無滅等例然。故所說如所得非虛言也。菩薩心住法下第五舉譬顯住相非曉冥若夜遊。前舉有得為非後明無得為是。若住色香等行施不能得見諸法。若不住法行施如有目日光能得見色。無我三事即不住相也。慧見為目理境為日。萬行顯別為種種色。諸法本來空。菩薩觀心復知其無所有而行佈施者。即所見明瞭。此中先法後譬直說譬耳。當來之世下第二能。如是解即仰參佛說。當來若能受持即為佛悉知見。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如來所見理用非謬明將來宜加勤修也。日三時舍下是第三福多。若能如是信者勝一日三時以恆河沙身之與命佈施。分一日為三分故言初中後。施重又多功德彌曠。若於此經生心不逆。福勝前施。施即有限信心無極。何況書寫持讀誦說但言以信況復弘持也。以要言之下答上無所有。如是有不可思議事也。能知諸法本來無所有而以無所有為有。即不可思議。此文有十。第一經不可思議。理圓道極言即盡美。提宗表實約言之耳。物莫能測不思議也。算數不該不可稱量也。蕩然無涯無邊耳。以要言之略此三句矣。文理平等無所有如是有。非般若為般若非身相為身相皆不思議也。第二為大乘者說為最上乘者說。此經在始便為大乘不為三乘。廣運無涯謂之大乘。超三乘之勝謂之為最上。自非其人不謬說也。包含名大無勝最上。如來悉知見者人高道曠唯佛見之。荷擔菩提千載不墜。由於人弘任持運行荷擔義也。背荷肩擔非身而身實相法身。非因非果即是兩肩也。第三何以故下三乘不堪聞不信受樂。小是二乘著我是凡夫著見是外道。不能讀誦以失釋得也。第四在在處處下。地是無知法處故貴。雖復廢言息義此處常有天龍圍遶如帝王所居之處。人皆宗重天人供養此處是塔。恭敬作禮香花而散也。第五轉障。本有重障習學般若先世重罪現在輕受。止為人輕賤過去重罪即得消滅。罪起由惑福生於解。福解既積宿殃滅矣。第六當得菩提即受記也。累滅解生菩提可登故佛懸記。第七我念過去下明能持經者所得福德勝佛往行。然燈佛時始獲無生忍。今能無所得心而持經者得福勝我。阿僧祇佛所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佛。供養無空過者福德算數不及。心限即福少意曠則功德多也。第八於末世下明若。具說無所得持經所得福。時人聞則狂亂狐疑不信。解通人曠德必無涯。狂亂不信不足明道也。第九義不可思議萬行淵深。義能誰測。以無所得無所有如是有無所有為義。以非般若為般若義故不可思議。第十果報不可思議菩提妙果豈有心之所議。如華嚴經明初發心便成正覺。與微塵法界眾生為眷屬。故知果報不可思議也。須菩提問下第二周重說。般若或為後來或是為鈍根者。文亦三假。初從問去至福德多明體。次佛可以色身見去至前偈辨名。後如來不以具足相故至壽者見明用並無所有。就體中辨於三假。初受假次名假後法假受是人。人即有名此人之與名有能成之法。三假是立法雲何將三假釋無所有。三假乃是立法亦是壞法。今欲明無所有故須將來釋。若橫論破病則實是一無所有。若豎論望道即無所有而不無所有。此三假亦然能成能破故。既言假有竟何所有。既言假有何為而不有。初約釋尊因無所有。次約如來果無所有。後約菩薩化他明無所有。就因中更為三。初佛告下釋因無所有。次然燈下引證。後如是。如是下佛述。釋中又三。初明得次明失後雙釋得失。初明發心欲度眾生起弘誓願。我當滅度一切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此明菩薩知眾生如有何可滅。若實有眾生可度釋論雲菩薩得殺眾生罪。又大品如化品佛語須菩提。諸法本有今無耶。此即責須菩提意。眾生非本時有今時無何須慰喻始行菩薩。本自無生今何可滅也。二何以故下明失。若菩薩有我人等相即非菩薩。以失明得理可知矣。所以者何下雙釋得失。無發心者故知無我即行人空計我有惑。故非菩薩。於意雲何下第二引證。證中有問答。初問中即引自昔得記之解以證前說。次今答中無有法得菩提。聖心難測義推可圖。得記由於無相。無相之中即無所得也。如是如是下第三佛述如汝所說者。在因時已自無所有故。無所得菩提佛與我記。若見有法則乖菩提。何容得記無法得菩提。是故然燈佛受記無法則會理會理則向極故得記也。何以故下第二是明果無所有。有三義。初明如次證後譬。初即此是果人同如。同如故無所有。諸法性空理無乖異謂之為如。會如解極故名如來也。若有人言如來得菩提下。若有說如來得菩提者。此人俗間語非理言也。實無有法得菩提佛人也。菩提道也。既無人法誰得菩提。無實無虛者是非。既盡則會菩提。菩提之中不見是非。非實即無是非虛即無非也。是故如來說一切法下第二證如來無所有。如來在一切數故。凡夫違一切法為邪。聖人順一切法為正。正即覺悟故皆佛法矣。譬如身長大下第三說非果而果。直舉人身類上諸法。緣假故長大無性即非身。既非般若為般若者寧不以非身為身耶。若菩薩作是言下第三明菩薩化他無所有 初明化人次引佛說為證後明嚴土。初滅度眾生不名菩薩。元無眾生橫見眾生見。即乖道非菩薩也。何以故下釋菩薩自無何有眾生二是故佛說下引證無菩薩亦無眾生。一切法都無我人也。三若菩薩言莊嚴佛土者。虛襟進道嚴土濟物。濟物之行方便慧也。解空無相謂之為慧。若言我能莊嚴國土眾生可化見惑違道。何名菩薩也。何以故如來說非莊嚴是名莊嚴者。無存於化而土自嚴也。明應住義受假竟。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下。第二明名假無所有。文二初通達無我。既雲一切法皆無所有。何名菩薩。今實無一切諸法。而今言菩薩但有其名。今明此名亦無所有故。何名此為菩薩。通達諸法無我等相故名菩薩。真菩薩故。所以能通達無我。二立真解。通達非偽真菩薩也。名假竟。五眼下第三明法假無所有。即上如來悉知見是人。其文又三。初明智慧。次明心。後明功德。法雖多不過功德智慧二種嚴。心為其體故備空也。此是初明智慧空。智慧雖多不過五眼。舊雲肉眼見障內。天眼見障外。慧眼見真。法眼見俗。佛眼通知內外法。今言但是一智差別說之故有五耳。釋論雲。法眼知聲聞緣覺等法故名法眼。是以知俗名法眼。然此中本明智慧空而直辨五眼。不言其空者意現於後。後既將智體心空。智寧不空。後明功德空。前智豈不空。以前明智有後明功德無。無有雖殊致不乖也。二恆河中去是明心無所有。以舉恆沙等來。為欲校量取心明其空耳。如來說心皆為非心。只以非心為心此與前不異。五眼照。理無不周備。舉色心收境盡矣。三世不可得說非心名心。何者以三世心無性可得故。可從緣而生心也。三若人滿三千七寶佈施下明功德無所有。明福有實。此即有量豈得多耶。以無福為福故多也。金玉無性故可積滿三千。福德無實則可曠施而多心之無性。惑滅解生也。法假竟佛可以色身見下第二明經名。初名次行。名中有三初身相次說法後福多。色身者法身如空月。色身若水像。世間之色無實可睹。尋其本實即法身也。慧為萬善之主施為眾行之首。總為丈六金容別則眾相。雲娑婆隨現則為相豈。可一方盡極。我當有所說法下第二明說法又二。初正對上名。道成應出說法化人。謬傳毀聖名為謗佛。無法可說是名說法。故傳說法之意向言無說。非杜默不語但無存而說。即說滿天下無乖法理之過也。佛得菩提下第二明習應。有問答前應後習佛人也菩提道也。佛得道故說以示人。而言無法可說未審得道不。答中乃至無有少法可得。相盡虛通謂之菩提。菩提無相有何可得。寂滅無得道之至也。是法平等下結成菩提義也。人無貴賤法無好醜。平等菩提義也無我無人修一切善者即是修義。夫形端故影直聲和則響順。忘我人而修因必剋無相之菩提。所言善法者人既不有善何得實耶。善是離惡之名法是軌持之義。三千世界中山王七寶下第三明福多。聚寶有盡妙解無窮。一偈法寶勝無量珍也。我當度眾生下。菩提無得為果故以忘言而說。勿謂如來見眾生可度。若見有眾生則為我見何謂如來。但說假名我耳。非實我。而凡夫者聞說假名不達言旨以為實我。如來說非凡夫者。凡夫不實故可化而成佛也。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下二辨行就。文有五。一正觀問二邪答三佛難四領解五佛舉正義為釋。初以問疑者謂眾生是有可化而聖。法身不無可以妙相而期。故問之也。次邪答者。聽者實爾用三十二相是如來也。三難。輪王是佛即以近事質之令其自解。四信解。不應。時情謂然我解不爾。五佛舉正釋者。五色煥眼而非形。八音盈耳而非聲。偏謬為邪愚邪隔不見也。若作念下第三功用無所有。即是有不斷滅義。有因有果一切宛然。即是般若方便用。論雲得般若氣分故有居空涉有之用。無復滯閡。此下去不說諸法斷滅就文有二。初果次因。有義雖多不過因果。明果中二。初誡次明有。汝莫作念誡也。勿言諸法一向無所有。故謂不以具足相得菩提。不偏在色聲故向言非。非不身相故復言是也。發阿耨下第二明因亦二。前誡後明有。莫起斷滅。相盡寂滅故不有。道王十方非謂無。應畢而謝即不常。感至隨現故不斷體合中道軌物之式。限之一方豈不謬哉。若人滿恆沙七寶下結般若成忍。就文復三。初明體道成忍之行無所有。次明體道證忍之人無所有。三明體道行忍之用無所有。以行成人人故有用備明無所有。就忍行中先校量。次若復有人下明成忍之行無所有。忘我則忍成超出故勝也。白佛下第二明體道證忍之人無所有。初明因人不受。後明果人不受。初明因中有問答。乃雲不受亦不受。受其報種已名貪著。無存我人邪染何生次若來若去下明果人不受。若言從真如實際中來。善逝自及化人去至涅槃。皆是不解佛所說義。如來道蔭之主。世界權應之宅。眾生慈育之子。舉此三事大旨彰矣。無來無去。故名如來。解極會如體無方所。緣至物見來無所從感畢為隱。亦何所去也。若三千碎塵下第三明體道行忍之用有四。初明碎塵用二碎界用。三碎合相用四碎諸見用。以微塵成世界有合。世界有合故起見。見者即失。謂有此四妄想得者非見為見。乃至非塵為塵為得。此四並是般若用。塵界等是依報。見是正報。合通色心。即此下是碎塵用。善男子並是大行。同華嚴中說佛說非微塵為微塵。次三千下明成世界用。微塵非實故可碎而為多。世界非有則可假借而成也。三一合相下破一合相。以非合為合故是不可說。只復言是合。此復非復是故假名說合。何為而非合以非合為合竟何有合。大經四句皆不可說。有因緣故亦可得說。今亦無合假說合耳。中論大品皆破合。當知無合今經中說合順俗假說耳。凡夫貪著其事不知事即理。理無所有即是事無所有。何故非世界名世界。若是實有即應一性合不可分。假眾生名一無合可得。假名無體不可實說。疑惑則凡夫貪著故計實。四佛說我見下明破諸見用。凡夫謂諸見決定是見。今佛說非見以本來無所有。諸見非實可改為正。眾生虛假從凡至聖。正說意。從發菩提去第三流通假。非止近益當時。亦乃遠傳千載。文為二初付囑次奉行。付囑又三初正付囑次校量後方法。始終既畢故指宗勸人。凡欲發心成佛淨國土化眾生。當如上所說理而生知見也。如是信解者理深未明推信為解耳。不生法相但是虛假非實法也。如來說非法相是名法相。相窮理盡明。其唯如來說言非實故應從信矣。二阿僧祇七寶下校量流通。七寶有竭四句無窮。明以無所得心指經一偈。其福勝彼有所得施。三雲何為人下後方法。初標次釋。釋中有止有觀。弘通此經若為方法。須不取法相須如真如。上如是智下如是境。心境符合故得不動。不動空有等法。何以故下一偈明觀。觀諸法夢幻等。而為人說句偈有真實。及有此假有也。大品十喻一幻二焰三水月四虛空五響六乾城七夢八影九鏡像十化。此中舉六。論本明九然流通方法不出止觀故今略舉。即止為觀故見一切皆空夢幻。即觀而止故一切夢等悉如如也。佛說是經下第二奉行流通。聞法歡喜既能信受復如說行說人如法。受者得解。般若真正之法非是有所得斷常等法。三事具足說人是佛。一切智人所說之法即中道正法般若無所得法。受者最上乘人久種三多。持戒修福三德斯備。聞不驚怖即能信解。是故歡喜。道蘊聖心待孚則彰。宿感冥構不謀而集。同聽齊悟法喜蕩心。服玩遵式永崇不朽者矣。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699 金剛般若疏   No. 1699 [cf. No. 235]   金剛般若經序   胡吉藏法師撰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者。斯乃是三觀之虛明。一實之淵致。昔仙人苑內未燿此摩尼。今長者園中方灑茲甘露。良由小志先開故早馳羊鹿。大心始發方駕此白牛。斯乃正教之供範薩埵明訓。非雲非雨德潤四生。非日非月照明三界。統萬行若滄海之納眾流。蕩紛異若冬霜之凋百草。若具存梵本應雲跋闍羅般若波羅蜜修多羅。此土翻譯金剛智慧彼岸到經。明無累不摧稱曰金剛。無境不照目為般若。永勉彼此名波羅蜜。經者訓法常也。   金剛般若疏卷第一   胡吉藏法師撰   玄意十重。一序說經意。二明部儻多少。三辨開合。四明前後。五辨經宗。六辨經題。七明傳譯。八明應驗。九章段十正辨文。   問佛以種種因緣說摩訶般若。今有何等義故演說是經。答摩訶般若廣為菩薩說菩薩行。此經為諸大人略說大法。如經雲。佛告須菩提。此經為發大乘者說。為最上乘者說故。問曰雲何為諸大人略說大法。答曰佛法無量。略說因果則總攝一切。因者所謂菩薩真實大願真實大行。言大願者如經。菩薩住般若心中欲遍度一切眾生令入無餘涅槃。而實無所度。言大行者如經。菩薩不住於法而行佈施等一切諸行。而無所行。若不以般若心發願則願不成願。若不以般若心修行則行不成行。是故菩薩欲修願行要須般若。是名因義。所言果者。菩薩以行無所得因故得無所得果。無所得果即是如來實相法身。如經。不可以諸相得見如來。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無為法身。今欲為諸大人說此因果故說是經。復次為現在未來一切眾生。真實分別利益功德故說此經。如經雲。佛滅度後後五百歲。般若中能生一念淨信。外為諸佛護念。內得無邊功德。勝捨大千珍寶亦勝捨恆沙身命。復次為欲說第一義悉檀故說是經。第一義悉檀者所謂諸法實相。滅一切戲論過一切言語。亦無所過亦無所滅。譬如火炎四不可觸的無所依止。如經。不可取不可說。謂不可取心行斷。不可說言語滅。即是第一義悉檀。復次以大悲心受請說法。故說是經。如法華雲。於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眾生諸根鈍著樂癡所盲。我寧不說法疾入於涅槃。爾時梵王稽首勸請。眾生根性為上中下。願開甘露門為演說法。是以如來便趣鹿苑說乎四諦。乃至祇園演於般若。問曰昔鹿苑說四諦可為梵王。今祇園演於般若。何闕受請。答曰梵王所請非止小法。如來受請本為大事。大事者所謂般若波羅蜜是。復次佛欲集諸法藥癒難癒病。故說是經。所以者何。一切眾生有二種病。一者身病。謂老病死。二者心病。謂貪瞋癡。自有生死已來不得般若藥故。無人能治此病。佛以般若金剛摧破二病。故說是經復次欲增諸菩薩念佛三昧故說此經。一切眾生雖慾念佛不識如來多墮邪觀。如經。以色見我音聲求我則墮邪道不能見法身。法身者以正法為身。故秤法身。故華嚴經雲。正法性遠離一切言語道一切趣非趣。悉皆寂滅相。正法性者則是實相。斯經盛明實相。即是盛明法身。故觀身實相。觀佛亦然。為斯觀者名為正觀。異斯觀者名為邪觀。復次欲顯示中道拔二邊見故說是經。如經。發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菩提心者即是道心。道謂正道。發正道心。豈墮斷常。若墮斷常。即發斷常心。是則不名發正道心。今欲令諸菩薩發正道心斷常觀息故說此經。復次欲說異法門異念處故。故說此經。昔說善門不善門記門無記門常無常苦樂等念處。今欲說非善門非不善門非記門非無記門非常非無常念處。如經。法尚應捨。何況非法。復次欲轉眾生深重鄣故說此經。下雲。應墮惡道以受持經故。三惡道消滅當得三菩提。如是種種因緣。並是依經文及影龍樹大論故說般若因緣。問曰為何等位人說是經耶。答曰有人言。般若是高位所行。我等凡夫豈預斯事。故望岸自絕。今謂不然。此人乃是無礙法中自作障礙。可不悲乎。若言般若必在高位。高位之人本自不墮惡道。何俟習行方得離耶。今經言。欲不墮惡道不生卑賤家。欲世世人天淨土受樂乃至究竟大般涅槃。須學般若。此意乃明應墮惡道者行般若故不墮。故從薄地凡夫已上乃至十地已還。皆須學般若也。復次有婆藪盤豆弟子金剛仙論師。菩提流支之所傳。述亦說般若緣起。所以說般若者為斷眾生十種障故。言十種障者。一無物相障。二有物相障。三非有似有相障。四謗相障。五一有相障。六異有相障。七實有相障。八異異相障。九如名義相障。十如義名相障。此之十障障於般若。八障般若一一障中皆對十障。所言無物相障者。眾生久劫已來著我我所多滯有病。是以如來說一切法皆畢竟空。但稟教之徒聞畢竟空便起邪見。謂無因果則失二諦。此之斷見障於般若。為此障故佛說斯經。如經。菩薩不住一切法行於佈施等一切諸行。故以萬行為因法身為果。所以雖畢竟空而因果無失也。所言有物相障者。前是斷見。今是常見。稟教之徒既聞菩薩行因得果。便謂因是能感果能酬有能行之人所行之行。是則無見雖泯有念還生。故名為障。為是障故說般若治之。如經。若菩薩有我相人相則非菩薩。見有法相非法相亦非菩薩。雖復行施三事恆空。因果宛然而未曾感應。類如空中種樹。亦同空娷棺飽C豈得聞有便起常見。所言非有似有相障者。稟教之徒聞上菩薩不著有無。而便生異見。若使有無皆不可得何得有萬用不同。故如六塵異對四大互反。以有萬用故知不無。問曰雲何名為非有似有。答曰譬如陽炎非有似有。眾生所見萬用之有。此所見有非有似有故秤為障。雲何治之。還以喻破。譬喻如陽炎雖復似有而實非有。所見之有亦本自非有。如經。一合相者則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下夢幻泡影亦是破之言謗相障者。或者聞上第二有物相障法體是空。次聞第三萬法用空。便謂生死涅槃眾生佛性一切皆空。作此空見便謗佛性。所以者何。今辨空者生死虛妄。可得是空。佛性非妄。是故不空。是以經言。空者二十五有。不空者大般涅槃。此經下文雲亦非無相。非無相者。正明佛性非是無性相。問曰涅槃可明佛性。般若何有此說。答曰涅槃明佛性。般若未明佛性。此是訶梨門人作如此說。今婆藪弟子明般若佛性乃是眼目異名。是故般若亦明佛性次第五第六一有相障異有相障者。此即一異相對。斯之一異。通內外兩計備一切諸法如僧佉計一世師計異尼乾子計亦一亦異若提子計非一非異。斯之四執皆障般若。又如學佛教之徒。或言二諦一體異體。或言相續假故一。實法滅故為異。如此定執亦障般若。雲何治之。如下文說。如來說一合相則非一合相。亦應雲。如來說異散相則非異散相。但凡夫貪著見一合相亦凡夫貪著見異散相。故諸佛菩薩檢此一異。究竟無從名破一異。第七第八實有相障異異相障者。此之兩障執教執相。以為一雙。言教執者。上來六章事並皆空破除。惑者便雲。如其無者佛何故說。以佛說故則知不無。由如色法。如其是無不應說色。以說色故則知非無。以執佛說言法實有故名為障。雲何治之。如下文說。菩薩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若有六塵雲何不住。以不住故則知無六。如來雖說有六但假名字。雲何執於假名便言實有。異異相障者。惑者雲。若諸法但有假名無實體者。雲何諸法各各有相。如見鵠知池見煙知火。名為標相頸細脣粗底平腹大。是缾體相。角降垂壺。是為牛體相。既有此諸相。不應但有假名。作此執者即名為障。雲何治之。如經雲。離一切相即名諸佛。若實有相雲何可離。以其離故則知無相。第九如名義相障。第十如義名相障。所言如名義相障者。惑者雲。若諸法無有相者雲何有名。以有名故則知有相。如以火名召火則得火來不得水至。以水名召水則得水來不亦得火至。故知有名以表於法則法體不無。作此謂者即秤為障。然此第九與第七障不同者。第七則執於佛教以生迷著。今則直尋相名言有物體所以為異。雲何治之。如下經雲。說微塵則非微塵。如聚微塵則成細色。如聚細色乃至成於世界。雖有世界之名而實無其體。乃至雖有微塵之名而實無其體。既無其體焉得有名。如肇公雲。名無得物之功。物無應名之實。名無得物之功則非名。物無應名之實則非物。非名非物名物安在。第十如義名相障者。惑者言。若諸法無體。雲何眾生受用萬法。既其受用則有萬法之體。以有萬法之體則有萬法之名。以體證名故祥為障。雲何治之。如下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內心外境悉無所有。雲何言有法體以體證名耶。問曰此之十障般若治之。今為當用此釋。為當不用。答曰若必言有。惑是能障。解是能滅。還是生滅觀。義即是障也。便須破之。若言般若為能破障為所破。為見故破。不見故破。為獨故破。為伴故破。如此檢責即不見惑之可滅解之可生。此即非解非惑無生無滅。如此事了悟始名般若也。   第二重明般若多少。問曰般若波羅蜜凡有幾種。答曰備探南北遍撿經論。部數不同。第一有二種。出大智論。第四十一及九十九卷雲。般若有二種。一共聲聞說。二但為十地諸大菩薩說。下位之所不聞。今諸部般若多是共聲聞說也。第二有三種。三種者釋論第六十七卷雲般若部雲般若部儻有多有少有上中下。謂光讚放光道行也。舊雲。光讚有五百卷。此土零落唯有十卷。或分為十二卷。有三十七品。即是上品。次放光為中品。道行為下品也。放光有二十卷。是古大品。道安法師所講者。今新定本有二十七卷。或為二十四卷。對小品為大品。於前三部實應是中品也。道行即是小品。有十卷。即有新定本。有七卷。釋論七十九卷雲。般若義乃無邊卷數有限。謂小品放光光讚既前列。餘二同前。而以小品名代道行也。故知道行即是小品也。第三明四種般若者。長安叡法師小品序雲。斯經正文凡有四種。多則十萬偈。少則六百偈。此之大品猶是外國中品耳。隨宜之言復何足計其多少。雖習四名而不列數。有人云。當以金剛足前三部以為四也。然金剛止有三百許偈。叡公雲。少則六百偈。故知未必用金剛足之。次明五時般若者。出仁王經。初雲釋迦入大寂定眾相謂言。大覺世尊前已為我等大眾二十九年說摩訶般若波羅蜜金剛般若天王問波若光讚波若。今復放光斯作何事。既列四種於前。第五最後說仁王護國般若。又大悲比丘尼本願經末記。或在仁王末記雲。五時波若者是佛三十年中通化三乘人也。第一佛在王捨城說大品般若。小品從中出。第二佛在捨衛祇洹精舍說金剛波若。本有八卷。淮南零落唯有格量功德一品。別為一卷存其本名亦云金剛。第三佛在祇洹說天王問波若。大本不來漢地。此土唯有須真天子問波若七卷。法才王子問波若三卷。四天王問波若一卷。並出其中。第四佛在王捨城說光讚般若。成具道行廣淨。此三部從光讚中出。第五佛在王捨城說護國波若。次流支三藏雲波若應有八部。第一部有十萬偈。第二部有二萬五千偈。此之二部猶在外國。第三部有二萬二千偈。即是大品。第四部有八千偈。即是小品。第五部有四千偈。第六部有二千五百偈。此之二部亦未傳漢地。第七部有六百偈。即是文殊師利波若。第八部三百偈。即是此金剛波若。又言。有光讚大空道行等流支三藏雲。此皆十萬偈波若中一品。非是別部。今以釋論驗之。不同流支所說。釋論雲。波若部儻有多有少有上中下。雲何言光讚道行非是別部耶。又大論第百卷雲。如此中波若或有二萬二千偈。大波若有十萬偈。諸龍天宮有千億萬偈。以其壽命長遠念力堅強故堪聞多說。人中壽命短促憶識力弱止有少許文字。若爾豈局在五時限現於八部耶。   第三辨開合。問餘經曾無再說。何故波若諸部無量。答佛經無量。來漢地者蓋不足言。但今唯見波若多部未見餘經多耳。而今且論波若多部者。眾生入道要由波若。所以者何。一切凡夫未得道者皆由有所依著。波若正破眾生有所依著。故說無依著之法。波若是真實懺悔故。諸大乘經辨真實懺悔皆依般若。如普賢經雲。一切業障海皆從妄想生。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大涅槃亦云。若聞無作無受。王之重罪必得除滅。問諸經各說無所得法各滅重罪。雲何獨言諸經滅罪皆依波若。答諸大乘經雖並是無依無得。但波若多作無依無得之說正破眾生依得之病。餘經不爾。至如涅槃正明常無常。法華明會三歸一之法。華嚴廣明菩薩因果德行。不正辨無依無得。為是義故眾經說得道之與滅罪要須波若。是以般若有多部不同。取其大要。眾生常有依得之病。是以如來常說無依得法。如二夜經雲。佛從得道夜訖至泥洹夜常說波若。五時之與八部何足為多。問般若五時為五部。華嚴八會何故不為八部。八會既合為一部。五時何不合為一部。答通而為論皆得相類。今不爾者。華嚴八會此義則前後相成。如前說。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及大小相海。此即淺深次第因果相成。故得合為一部。五時般若非是淺深次第前後相成。故各開五部。   第四重明二經前後。問摩訶般若金剛般若何者前說。答雲開善法師。會稽基法師。姑蘇華山顏法師。大領師等。皆雲。如仁王所列前說摩訶次說金剛。更以兩義證之。一者大智論雲。前未說菩薩行。今始欲為彌勒等說菩薩行故說波若。若前已說金剛波若。則是已說菩薩行。不應言未說也。二者金剛波若經初雲。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屬諸菩薩。未說摩訶般若。則未有菩薩。雲何付屬護念耶。今說摩訶竟方有菩薩。故後說金剛般若始得明護念付屬菩薩也。次有人言。前說金剛後說大品。何以知之有三義三文往證。三義。一金剛是破相之名。十二年中名有相教。受字之徒生分別相。封執難祛。佛初開此經明無相深理破彼相著心。故假金剛強喻空解。二者說此經。止集千二百五十比丘等不廣集天人菩薩。正為將明甚深空理化著相眾生。欲令親近弟子在前悟解。因此得便傳教義成。便聲聞助佛揚化。菩薩理中近佛事跡更遠。又欲令菩薩轉教。聲聞望岸而退故。前為常隨佛者說於此經。三者形小故有大。前說此經甚略。未廣明菩薩萬行。名為小。後演放光般若。此始復廣明無相解萬行差別。名為摩訶般若。以此義往推故知。金剛般若是第一時說。摩訶般若次在第二。次文證亦有三。一者此經下文須菩提問佛雲。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若爾前已說大品。無量眾生得信悟解。轉教說法。善吉於大品教門曾無此疑。今至此經方復致問。在義難解。二者善吉領解雲。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若爾前佛說大品。豈不能說經轉教耶。得言不聞深經。若聞而未悟。豈能轉教。三者善吉答佛。不應以三十二相見如來。若爾前已聞大品。雲何執色相是佛。若生此執非謂解空。故知直執昔日相教故謂色身為佛。而開善舉兩義為證。今須釋之。一者大智論雲。說摩訶已前未明菩薩行者。此是未廣明菩薩行耳。非不已略說金剛。二者雲。未說大品故未有菩薩善付屬者。此事不然。今明。佛初成道以三乘度人。豈無菩薩付屬。彌勒即是其人。以文義往推故知前說金剛波若也。今明。此之二釋未可專判。隨宜之言復何可定其前後。或可一時具說多部。或可一部具經多時。至大品中更當委釋。   第五辨經宗。問此經以何為宗。答釋者不同。有人言以無相境為宗。所以者何。明此經正遣蕩萬相明無相理故以無相之理為此經宗。有人言。此經以智慧為宗。自有二說。一說雲。慧有二種。一者因中智慧。二者果中智慧。今正以因中智慧為此經宗。凡有四文為證。一者大品初雲。欲得一切種智當學般若。此意言。欲得佛地智慧當習因中智慧。二者勸學品通勸三乘學般若。此經未說二乘作佛而勸令學般若。證般若但在因中非是果也。三者釋論初雲。為彌勒等說菩薩行故說般若。故知是般若因中之行。至果則轉名萬德。四者釋論四十九卷雲。因中名般若。菩薩成佛時轉名一切種智。故般若不屬佛但屬菩薩。又雲。般若成佛時轉名薩般若。佛智窮堅極利。即是金剛薩波若。今既說波若。故知但明十地無漏。所以是因中般若為宗。有人言。從初地以上終乎佛果。皆平等悉為經體。此則因之與果並為經宗。即開善舊用因慧中。復有二說。有人言。但取無相實慧以為經宗。故勝鬘經雲。金剛喻者是第一義智。有人言。實智方便智悉為經宗。故大品二周之說具明二慧。有人言。境之與智合為經宗。故瑤法師雲。語經宗極則以實相為宗。明聖心則以妙智為主。是故境智合為經宗。問如斯等說何者是實。答有人言。皆有道理悉是佛語故。有人言。如此諸說並悉失般若意。又有人言。唯我一解是。餘釋盡非。如莊嚴雲。因名金剛果非金剛。以因中斷惑果地不斷。開善雲。因果俱金剛。因果俱斷惑。故雲佛智斷佛菩提智斷。今明般若無一定相。如大火炎四邊不可觸。豈得各定執。今當一一責之。若言境是波若。而今般若於汝正是智慧。雲何辨於般若不以般若為宗遂取非般若為宗。次責問若以智慧為宗者。大智論雲。般若深重智慧輕薄。今既說深重般若。何故不取深重般若為宗而取輕薄智慧為宗。次問若取因中智慧以為般若。是亦不然。所以者何。經中有種種說。或雲因名般若。果稱薩般若。或因果悉稱般若。如大經。三德之中有般若德。故知般若亦是果名。不應偏執。次問若言始從初地終至佛果通取因果為宗者。是亦不然。釋論雲。有人言。漏無漏慧皆是般若。有人言。但無漏慧是般若。龍樹無的取捨。何因緣故而汝偏執。又問若言般若通因果者。何故釋論但雲是因。斯則得通復失其別。次責若言境智合為宗者。亦應境智合為般若。於汝義中。智是正般若。境是相從般若。亦應智是正宗境是相從宗。此與前說更復何異。次問若言七家皆是者。此不識得失耳。如愚癡盲人不知道路通與不通皆言是道。故復為失也。次問若言莊嚴為是開善為非者。開善亦以開善為是。莊嚴為非。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竟誰是耶。如大品雲。是見實餘妄語耳。問山門解釋與他為同為異。答若求由來眾解若得。可問與今義同異。求竟不可得。將誰同異耶能如此。不同不異不自不他無依無得。一無所住。即是般若之玄宗也。作上解有所依住。皆非般若宗也。今明般若無有定相。隨緣善巧。義無不通。而正般若未曾境與不境智與不智乃至因與不因果與不果。方便隨緣。在因名因。在果名果。在境名境。在智名智。故果因境智必得名悉得。如肇師雲。原夫能境智因果者豈境智因果之所能。良以非境非智能境能智。非因非果能因能果等耳。而今就文為論。一往方言。般若非因非果正以因果為宗。問以何義知因果為宗。答經及論文並作此說。經雲。發菩提心住般若乃至無住相佈施。如此大願大行即是因義。次得如來無為法身。即是果義。論文至信者章中雲說因果深義。於彼惡世時不空必有實故知明因辨果事已究竟。然後方明信受。故知因果為此經正宗耳。   第六辨經名更開五句(一解佛說二釋金剛明解般若四釋波羅蜜五三經)。經曰金剛般若波羅蜜。釋曰。經題有二種。一者具足。二者不具足。具足應言佛說金剛般若。不具足但雲金剛般若。問曰。餘經何因緣故不題佛說。答一切諸經佛口自說。皆悉應題為佛說也。而不題者存略故。問曰。何故此經題為佛說耶。答曰。大智論雲。有五種人說。一者佛口自說。二者弟子說。三者諸天說。四者仙人說。五化人說。今此經是佛口自說非餘人說。是故題佛說也。問曰。餘經亦是佛口自說非餘人說。何故不雲佛自說。答曰。已如前說理實應題。以存略故。復次如大品等經。命須菩提說。非佛自說。是故不得題為佛說。但雲摩訶波若。波若具兼師弟子二說。此經不爾。雖對須菩提而佛自說非命說也。復次以理言之。應題佛說。所以者何。諸外道六師等輩亦皆說經。今恐墮邪見欲簡異六師故。題佛說使人信受法也。復次道不孤運。必由人弘。法雖佛師要由佛說法乃得弘。以是義故題能說之人所說之法。則於義具足也。二釋金剛。問曰。金剛為是譬名。為是法名。答曰。有人言。金剛是譬。如世間中金剛寶堅而且利。譬於波若體堅用利。今謂不然。所以者何。汝於法譬生二見故。謂金剛但譬而非法波若但法而非譬。則譬礙於法不得以譬為法。法礙於譬不得以法為譬。復次若言借世金剛喻般若者。亦應借世智慧以譬般若。若言般若自有智慧非世間智慧。亦應自有金剛非世間金剛也。復次若言金剛是譬喻者。摩訶之名亦應是譬喻。若言般若廣大體是摩訶。亦應般若堅利體是金剛。問汝今何故作如此難。答波若名為真實之法。無所依止。不可言大。不可言小。不可言法。不可言譬。過一切語言。滅一切觀行。今非小大歎美為大。非金剛非不金剛歎美為金剛。非小非大寄大以宣之。大既是法。非金剛非不金剛寄金剛以宣之。金剛亦得是法。借金剛以目之。金剛既是譬。寄大以目之。大亦是譬。故以譬言之一切皆是譬。以法言之一切皆是法。復次金剛是譬般若是法。金剛是喻非喻為喻。所喻之理非理為理。非理為理雖理而事。非喻為喻雖事而理。雖理而事故知非理。雖事而理故知非事。是以般若未曾理事。但無名相中假名相說。故金剛為事。般若為理。此是不二二義為眾生故假名相說二。豈定二耶問雲。何是金剛耶。答曰。大智論雲。外國名越闍。此言金剛。又華嚴經雲斫家羅。此翻金剛圍山。又舊相傳直雲跋闍羅。真諦三藏雲跋闍羅侈(臺履反)迦(居伽反)問曰。舊翻跋闍羅為金剛出何處文。答賢愚經第二卷。波斯匿王醜女名跋闍羅。晉言金剛。問曰。汝以金剛喻般若者。此有何義。答曰。如世間寶金剛第一。出世間寶般若第一。復次如金剛寶一切世人不能秤價。般若法寶所有所生功德一切世人不能秤量。復次如金剛寶若置山頂及在平地。直過無礙。到金剛際同性乃住。般若金剛亦復如是。置福山頂若罪平地。直過無礙。到諸法實相非罪非福非有非無同性乃住。復次如世金剛寶照徹清淨。故羅什雲。方寸金剛照數十里物皆映現。般若亦爾。照實相水明瞭清淨。復次如金剛寶除那羅延一切眾生不能執持。般若亦爾。除信悟無依無得大力觀人。若樂小法及著見眾生不能信持。如經說。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若樂小法者及著諸見不能信持。復次譬如丈夫食小金剛終身不銷。波若亦爾。若能了悟不可朽滅必得作佛。復次若有眾生。得金剛寶遠離一切貧窮困苦受諸安樂。若得般若離生死苦得大涅槃。復次如金剛寶所在之處能銷惡鬼及諸蠱毒。般若亦爾。所在之處天魔外道惡鬼不能得其便。復次如金剛寶悉摧破一切諸物。而是金剛無有折損。般若亦爾。悉能摧破一切煩惱而無折損。復次金剛一切諸物不能摧破。般若亦爾。一切論者及諸煩惱不能摧破。復次如金剛寶若在日中色則不定。般若亦爾。在大眾中亦復不定。或說名因。或說名果。在小心人中則名為小。在大心人中則名為大。在境名境。在智名智。而是般若無一定相。故偈雲。般若是一法。佛說種種名。隨諸眾生力。為之立異字。復次如金剛寶雖有如此種種勝用。未嘗有心自言我勝。般若亦爾。雖有無量種種功德。而未當有心。是故般若不可思議。問金剛出何處。答毘婆沙雲。如從礦出金從金出金剛。故知金中之精名金剛。問金剛與天如意珠雲何同異。答大智論雲。帝釋手執金剛與修羅鬥。碎落閻浮提變成如意珠。毘婆沙雲金剛能破頗梨山及如意珠。故知異也。復次此明般若與金剛同。而是般若超絕金剛。非可譬喻。金剛是世間物。般若非間失之則憂之得之則喜。得般若者無憂無喜。金剛是無知之物。般若無知無所不知。無量功德今略說而已。復次有人言。聲聞法中從假名空終至羅漢通名金剛。菩薩法中從三十心終至佛慧通名金剛。若別而為論。從初地以去終至佛慧始名真金剛。所以者何。而三十心人但是學妄未得真妄。但是伏惑未能斷惑。相由入體。所以未得秤真金剛也。亦得相從名金剛。初地以去得於真妄解正能斷惑。相不入體。是真金剛。舊以窮學之心喻金剛者。約開善義。伏惑既周。又無明元品之惑。此最難伏。唯是窮學之心而能伏之。故至佛果起佛智斷之。以是義故窮學之心名曰金剛。復次有人言。窮學之心正能斷惑。故名金剛。如此等說。並言有惑之可斷有解之能斷。以是義故名有所得。有所得故不能斷惑。無有金剛。如經中說。有所得者不從一地至一地。復次汝言未斷惑時有惑無解。斷惑之時有解無惑。此則惑是本有而今無。解是本無而今有。是生滅觀。如經中說。諸法本有今無。又言。若諸法前有後無。諸佛菩薩則有罪過。今所明者。知惑本不有今亦不無。解本不無今亦不有。是故諸法不有不無。不生不滅。非縛非解。無觀無緣乃名般若。問曰。若如是者。雲何經言一念相應慧斷煩惱及習。答若見有生滅。則不能斷。以了諸法不解不惑非斷不斷故煩惱斷也。問金剛但喻般若。亦喻餘法。答借金剛種種喻。大經以喻法身雲金剛身。又喻三昧雲金剛三昧。此喻定為金剛也。今喻智慧名金剛也。問金剛是天上寶。是人中寶耶。答人天具有。如轉輪王金輪是金剛寶。故所擬皆碎。帝釋執金剛與修羅鬥。即是天上寶也。第三釋般若。般若是外國語。釋論有二文。一者般若秦言智慧。開善用之。次文雲。般若深重智慧輕薄。不可以輕薄智慧秤量深重般若。莊嚴法師雲。般若名含五義。智慧但是一條。非正翻譯。但解智慧經論不同。淨名經分二字解之。知眾生心念如應說法。起於智業。不取不捨入一相門。起於慧業。舊釋此文雲。智是有解。慧是空解。亦智是化他慧是自行。大品雲道慧道種慧一切智一切種智。此則智慧名通空有也。又因名慧。果秤智。如因名道慧道種慧。果秤一切智一切種智。又智名通因果。如三智義。聲聞一切智。菩薩道種智。佛一切種智。又慧名通因果。法華雲。諸佛平等大慧也。成論文合解智慧兩字雲。真慧名智。又雲。慧名智人。又雲。慧義經中說解脫智是慧義。故智猶慧也。又大智論亦有二文。般若者秦言慧也。又雲。秦言智慧也。問經論何故言語或出或沒。乍合乍開。不分明一途示人合分明得解耶。答聖人非不能一途分明示人。而今有出沒言者。此有深意。以眾生本來有取著之心。以是因緣繫屬於魔。生死不絕。若輪常轉。不悟中道佛性正觀般若。今若復作一途實說。則更增其依著之心。所以不定出沒。動其生死根識令迥悟正法。故不定之說為益深矣。若學者定執經論一文以成一家之義者。皆是繫屬魔人耳。又眾生非一國土一根性一善知識。是故諸佛種種說法也。問已知般若名。雲何是般若體。答地論人說。有二種般若。一真修般若。即第八識。二緣修般若。即第七識。成論師言。緣真諦心忘懷絕相。以此解心為般若體。阿毘曇師雲。緣四諦理無漏慧相是般若體。此三解即世盛行。具須破洗。至大品玄中廣明。但即世多誦此經。今輒言其要句。冀參玄君子領其指外。問今以何為般若。答若行人了悟顛倒。豁然悟解假名般若。問此豁然悟解豈非心耶。答此解悟非心非離心。問雲何非心非離心。答既言心悟解。豈離心耶。此悟心畢竟不起有心無心。豈即心耶。問若言心悟還是即心。若言悟此心不得心有無。便是離心。答猶言即離。還是不悟。如其得悟竟有何即離。問既不即離應不迷悟。答迷故言其即離。悟故了無即離。既不即離竟復何有迷悟耶。可取其意。勿著其言也。第四釋波羅蜜。波羅蜜此雲彼岸到。外國風俗法凡作一事究竟名波羅蜜。今悟道之人雖復積功累劫。若不得般若為行不成。若悟般若萬行周畢。故名波羅蜜般若問既有彼岸。雲何為此岸及中流耶。答聖人直假名說彼岸。令其因此悟入。何必須作此岸彼岸中流耶。大經雲。雖無此岸而有彼岸。即其事也。必須作者。大智論雲。有無見為此岸。破有無見智慧為彼岸。檀為中流。第五釋經。經有三種。或文為經。或理為經。或文理合為經。地論師雲。三十心前人文為經。三十心文理合為經。初地已去用理為經。今明文理因緣故為經。因文悟道故。以能表之文為經也。   第七辨傳譯。問大悲比丘尼本願經末記雲。金剛般若本有八卷。今唯有格量功德一品。此事雲何。答義不應爾。所以者何。此一卷經具有三人翻譯。一者羅什法師弘始四年於逍遙園正翻一卷。若有八卷何不翻譯之。二者流支三藏於此土重複翻譯。經之與論合有三卷。而經長有信者一章。論解釋始終。事義既畢。初則明經緣起歸敬之義。末則表隨喜讚歎功德。若有八卷何因緣故止解一品。三者真諦三藏於嶺南重翻此經。文小意廣不雲有八卷。又且此經序正流通三分具足。何得止言一品。問大悲比丘尼本願經末記又雲。初說大品。小品出其中。後說光讚。道行出其中。此事雲何。答是亦不然。道行由是小品之異名。大智論前列光讚放光道行。後復列雲小品放光光讚。故知小品即道行之異稱也。叡公小品序雲。此經三十章。貫之以道。故稱道行。當知道行由是小品。   第八明應驗。問誦持般若有何驗益。答此經流行漢地二百餘年。誦者得益不可稱記。昔在山僧誦之。空中彈指異香滿室。又開善法師誦得延壽七年。又朱仕衡行以大品投火。火為之滅而經不燒。廣益無量。不可具述。   第九釋章段。此經文約理玄。釋者鮮得其意。致使科段煙塵紛穢遂令般若日月翳而不明。今粗列眾師以示其得失。原夫大聖屬緣吐教意。令表筌悟實。其旨則不在文字。希得意之徒領其要歸。其所寄也。自北土相承流支三藏具開經作十二分釋。一者序分。二者護念付屬分。三者住分。四者修行分。五者法身非有為分。六者信者分。七者格量分。八者顯性分。九者利益分。十者斷疑分。十一者不住道分。十二者流通分。夫大聖說法必有由致。故有序分。將說大法必為諸菩薩。已悟之徒則須加被。未悟之者付屬已悟。故有第二護念付屬。既護念付屬令其住般若中。故有第三住分。雖得住立更進修諸行。故次有第四修行分也。以修無得之因故得無為之果。故次明法身非有為分。說此因果必有信受之人。故次須明信者分。信持則功德無邊。故須明格量分。持說之人所以功德無邊必由佛性。若不識於佛性則無此功德。故有顯性分也。以依佛性所修功德利益無窮。故須明利益分也。上來一周說法。利根已悟。中下未了。更復生疑。故有第十斷疑分。疑心既除則無所依住。故有第十一不住道分。此之大法非止益現在。亦利益未來。故有第十二流通分也。然分雖十二不出因果。統其始末凡有四周。護念付屬至修行分此則明因。法身非有為分斯則辨果益。是一周明因果也。次從信者分至於格量此則為因感得顯性之果。此則次周明因果也。既明佛性。依性之修行即因義。有因故得果。即利益分。謂三周明因果也。斷疑為因。不住道為果。則四周明因果也。然此之解釋盛行北地。世代相承多歷年序。而稟學之徒莫不承信。余鑽仰累年載。意謂不然。今請問之。此十二分為出般若經文。為是婆藪論釋。今所觀經論悉無斯意。蓋是人情自穿鑿耳。渾沌之絞絡良弊於此也。問作此分文有何過失而汝非之。答其妨甚多。不可具載。今略題數過以示其通塞也。一者作此分文則不識經之通別。所以者何。至如序分則通序一經。如護念付屬等十分此是正說中之別段。雲何取經之通文以例正說之別段斯則失之大矣。又且汝雲從大千珍寶至捨恆沙身命名格量分。此則未識經始終故有斯謬耳。所以者何。此中格量凡舉內外兩施。外施則有三千之與恆沙。內施之中亦有二種。一者直捨恆沙身施。二者次舉日三時捨恆沙身施。此方盡格量之極。汝何故但取前三種為格量分。而不取三時捨身為格量分。是以為失。又且論雲從法身非有為分已來並是斷疑。汝雲何獨取須菩提重問已去為斷疑分。又且此經有兩周之說。經論並作斯判。汝何故取前周之說以開多分。取後周之說合為一分。抑大為小患之甚也。又流通實是大章。還依小段之例。亦所不可。其間碎分章句。爰至異言語目於經論並穢。至文當具顯之。復有人言。十二分開之既其難解。取其易見裁為六章。六章者。一序分。二護念付屬分。三住分。四修行分。五斷疑分。六流通分。此之分別蓋是學之劣者。過還同前而患復更甚。所以者何。若言後同是斷疑分。就斷疑中不復更開。附前亦是同非斷疑。不斷疑中亦應不開。不斷疑中有種種義。既開多分。斷疑之中何因緣故取為分。若爾塗行乞食應是一分。若使塗行乞食既屬序分而不開者。護念付屬屬正說亦應不開。又元前解之與後釋都不識論文之大體。所以者何。論主直是釋其難文略其易句。雲何後人見論解釋便取為科段。復有人注金剛般若開三門。從如是我聞至願樂欲聞。是因緣門。謂具此因緣故得說般若。從佛告應如是降伏至見諸相非相。明般若體門。從白佛頗有眾生下。明功德門。然此解釋義亦不盡。流通復屬何門。又復後周重說又屬何門。有人言。開為三段。一者序說。二者正說。三者流通說。大聖說法必有由漸。故有序說。序說既竟正宗宜開。故有正說。非唯近益當時。亦乃遠被來葉。故有流通說。今謂三說開經於理無妨。但開善之流不識三說起盡。故復為失。所以者何。至如序文取善吉之問為歎請序。如來之答始屬正經。此事為謬。然一切經若問若答皆悉是正。雲何以問為序以答為正。大涅槃經。時會獻供為序。純陀請受問難即以為正。此經塗行乞食以之為序。善吉發問即應是正。大品亦然。如來廣現神變以之為序。告舍利弗即以為正。斯事易明不應濫也。又且三說無定。雖序說不妨有正。雖正說不妨有序。流通亦爾。何者。以序於正故名為序。以正於序故名為正。正說悟道既得是正。序說悟道亦得是正。今但約一往方言故開三不同耳。就此三中各開二段。序有二者。一通序。二者別序。正文有二。第一周廣說。第二周略說。流通有二。一序佛說經究竟。二者明時眾歡喜奉行。序中二段凡有四雙。一者通。二者別。通以同為義。眾經六事悉同故名通序。別以異為義。眾經各異。或父母送書。或長者獻蓋。或天雨四華。或塗行乞食。故名別序。次雙證信序發起序者。安此六事令人生信。故名證信序。塗行乞食發起正經名發起序。次雙遺教序與現前序。明如來將入泥曰。阿難心沒憂海不能自喻。阿泥樓馳雲。汝是持佛法藏人。所應問者須及時問。於是阿難作於四問。最後問雲。一切經初置何等語。佛言。一切經初當安如是我聞。遺言令安此六事。故名遺教序。現說經時即有乞食等事名現前序。次雙經前序經後序。說經竟後方有如是六事名經後序。說經之前有乞食之事名經前序。問曰。佛何因緣故一切經初令安六事。答曰。為證信故。大智論雲。說時方人令人生信故。復次一切外道皆以吉法貫在經初。故百論雲。諸師作經簡初皆說吉。今欲簡異外道故。故貫以六事。問曰。若安六事異外道者。外道亦言安此六事。何以簡耶。答曰。明此是般若六事。故以證信簡異外道。般若信者此是無依無得之信。故大品雲。不信一切法名為信般若。一切法不生故名為般若生。不信一切法故名信般若也。   第十正釋文。如是我聞通序有六事。如是者。第一明所聞之法。問曰。佛是一切智人無師自悟不從他聞。何故言如是我聞。若言如是我聞即從他聞。非一切智人也。答曰。已如前釋。此非佛自稱如是我聞。乃是敕於侍者令稱我聞。復次此是阿難等大弟子自稱如是我聞。如集法藏中說。阿難登高座。大迦葉問曰。何處最初說法。阿難合掌向涅槃方答大迦葉雲。如是我聞。佛初在鹿苑為五比丘說法。是故非佛自稱。真諦三藏述婆藪釋雲。阿難將誦出法藏登無畏座。變身如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時大眾生三種疑。一謂釋迦雖復前滅今還重出為我說法。二謂釋迦已滅。此是他方佛來。三謂釋迦雖滅阿難既為佛弟子。今遂成佛代於佛處。為有此三疑。是以阿難即便釋疑雲如是我聞。明如來如是已滅我從佛邊聞非上三事也。言如是者。釋此一句有二十餘師。今略而不述。一者依龍樹所解。雲如是者。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如是者即是信也。以信故言此事如是。若不信則言此事不如是。今要由信得入佛法。是故經初建言如是。般若信者。明般若無依無得無戲論畢竟清淨真實可信。故因此信得入般若也。次婆藪盤豆釋雲。如是者。謂決定義。略明二種。一教如是。二理如是。教如是者。凡有數義。一者如佛教度量故雲如是。所以者何。三世諸佛或廣說法。或處中說。或略說法。今阿難傳正法還如佛廣略不增不減。故雲如是。二者如是諸佛次第而說所以者何。一切說法凡有六事。一者發起。二略標宗。三廣解釋。四難。五通。六流通付屬。阿難今且次第誦持佛語。故雲如是。三者如經名字故雲如是。傳持佛經須識經名。若不識經名雲何知義。所以者何。經之名題總攝一經。如大品章雖九十總名摩訶般若。以摩訶之名攝九十章義。為是事故須識經名。阿難如名誦持故雲如是。四者因緣如是。三世諸佛說經因緣略具四義。一者根本有一切智方能說經。二者有大悲心然後說法。三者為報正法恩故然後說法。四者決定證信有四。一知說經有時。二知說經處所。三知能說之人即是如來。四知有聽經之眾。如是時處聽眾說者。如我所說實可信受故雲如是。理如是者。言理是有則名有見。言理是無名為邪見。亦有亦無是名相違見。非有非無名愚癡見。所明之理若墮此四中即不名如是。今離此四謗無所依止故名如是。我聞者。此第二明能聞之人。我者所以阿難自稱我者。一欲證親從佛邊聞故非是傳聞。所以者何。我今親從如來聞。是故稱我。二者欲顯阿難過去世願行成就。是故稱我。阿難無量劫來修習多聞。本願力故得陀羅尼。一經於耳永無漏失曾不再問。譬如寫水置之異器。故法華雲。我與阿難於空王佛所同時發心。而我好精進遂致作佛。阿難常樂多聞故持我法藏。又如經雲。釋迦本昔為迦葉佛作沙彌。師日日限誦經千言。兼為師乞食。恐誦經不上一心憂懼。阿難於時為長者。在路見之憂色便問所以。故具答上事。長者仍語沙彌。日日給食令得安心誦經莫復憂惱。長者發願言。若沙彌成佛我當為法藏第一弟子。以顯宿願滿足故稱為我。三者以自在故所以稱我。如大經雲。阿難具足多聞智慧。一切眾生不能一時具領佛語。設能具領。無陀羅尼力不能憶而不忘。雖有憶而不忘。亦不能具三慧於聞法中不能自在。不名為我。我者是自在義。今阿難能一時具領佛語亦能永持不忘。四者具足發生三慧於聞法中而得自在。是故稱我。問曰。佛法無我。何故稱我。答中論雲。諸法實相中非我非無我。欲引導眾生故假名說我。是故無過。聞者所以稱聞。亦具數義。一者欲顯所聞人德。阿難所聞不從外道及佛弟子仙人化人及諸天聞。今所聞者從一切智人邊聞。二者欲顯所聞法最勝。明佛法名句味巧妙義理深淨。若外道法但有語言無有實義。若聞佛法名為正聞。三者所顯理最勝佛法正道圓滿具足無有顛倒。如理而說名為正說。如理而聞名為正聞。四者行最勝故名正聞。依正教修行。即是行中最勝故名為正聞。五者修行得正果故為正聞。正果者所謂大般涅槃。問為用神聞。為用識聞。為用根聞。為和合聞。若用神聞何故神用耳聞不用眼聞。若用識聞亦如是難。若用根聞無有識時空根應聞。若一一不能聞者和合亦不能聞。以如是義悉無有聞。答曰。今言聞者。是因緣聞。因緣聞者。是不聞聞。聞而無所聞。是以經雲。其說法者無說無示。其聽法者無聞無得。如來說無所說。阿難聞無所聞。如此說聽乃可相成。一時者。此第三明說教之時。如轉輪王出世是寶物可得之時。如如來出世法寶可得之時。故雲一時。二者一切狂聾眾生聞如來說得醒悟時故雲一時。又有正師時。有正教時。有正學時。故雲一時。具此三時眾生得道。中觀論雲真法及說者聽者難得故。若具此三種則生死有邊。若不具此三種則生死無邊。又眾生若未下信種時不名一時。今說般若是下信種時。若已下信種時是正觀增長時。若正觀已增長時是善根成就時。故雲一時。又阿難一時能具足領於佛說。故雲一時。又是逗一時根緣。故雲一時。所以者何。諸佛說法廣略不同。今所以略說波若者。此是逗一時根緣故爾。又須知是般若一時。般若一時者。不時假言時。不一假言一。佛者。此第四標說教之主。上來雖表三事。然邪正未分。第四標佛方顯明得失。所以者何。雖言我聞一時。未知從誰邊聞。是故今雲從佛邊聞非餘人也。然論雲。婆伽婆者能斷煩惱有大功德故名婆伽婆。住者有二種。一者外住。二者內住。言外住者凡有四種。一王化處住。謂釋迦住在娑婆。二者異俗住。謂住。在一切僧伽藍內。三威儀住。謂行住坐臥悉名為住。四未捨壽分住。謂如來未入涅槃。內住有四。一者天住。住施戒等。二梵住。住四無量心。三者聖住。住空無相無願。四者佛住。住諸法實相中。此是般若無住無不住。為眾生故假名為住。捨衛國者。此是第五明住處。處有二種。一者通處。二者別處。捨衛國即是通處。祇洹精舍即是別處也。問佛何因緣故多住王捨城及捨衛國。答佛前受。頻婆娑羅王請故住王捨城。次受須達多請故住捨衛國。復次欲報法身恩故住王捨城。為報生身恩故住捨衛國。所以者何。佛在王捨城摩伽陀國得道。是故為報法身恩故住王捨城。問佛生中天竺迦毘羅衛國。今捨衛國是東天竺國。今雲何言為報生身恩故住捨衛城。答佛上祖本在東天竺捨衛國住。末來中天竺迦毘羅城。今從本立名。故雲報生身恩故住捨衛國也。復次王捨城及捨衛國多人物。故佛欲於多人處教化眾生。如經說。捨衛國凡有九億家。如賢愚經說有十八億人。復次此二國生多智慧人及六師輩。是故佛多住此城。問何故名捨婆提。答有北土論師雲。昔劫初有仙人兄弟二人。弟名捨婆。此雲幼小。兄稱阿婆提。此雲不可害。二人住此處求道。因以名之。弟略去婆兄略去阿。二名雙取故雲捨婆提。真諦三藏雲。彼國正音應雲奢羅摩死底。此雲好名聞國。昔有仙人。有好名聞在此中住。從仙人作名故雲好名聞國也。又雲。此國具足有四義。一多寶。二此中人多受五欲樂。三有諸法德。此國中人多行施戒。謂之法德。四未來得解脫果。明此國中人未來多生人天中及得解脫果。有此四義遠聞餘國故雲好名聞國也。從來舊翻為聞物國。此土多出好物遠聞諸國故名聞物國。十二由經雲。無物不有。勝於餘處也。問佛住捨衛凡得幾年。答經雲。住捨衛國得二十五年。有九億家。三億家見佛不聞法。三億家亦聞法亦見佛。三億家不見佛不聞法。真諦三藏雲。住捨衛始終得七年。住王捨城得四年。今未詳也。問王城捨衛前住何處。答雲。佛前住王捨城。後來捨衛也。言祇樹給孤獨園者。此第二名為別處。問何因緣故起立此祇園精舍。答如十二由經涅槃經賢愚等經廣說。如賢愚第九卷雲。捨衛國主波斯匿王有一大臣。名曰須達。其人居家巨富財寶無限。好喜佈施燕濟貧窮及諸孤老。時人因為其立號名為給孤獨。爾時長者生七男兒。年並長大為其娉娶。次第至六。餘有第七兒。端正殊異。偏心愛念。當為娶妻欲得極妙姿容端正有相之女。為兒求之。即語諸婆羅門言。誰有好女相貌備足。當為我行求之。諸婆羅門便為推覓。展轉到王捨城中。有一大臣名曰護珍。財富無量。信敬三寶。時婆羅門到其家從乞食。彼國法施人物時要令童女持物佈施。護珍長者時有一女。儀容端正顏色殊妙。持食出施婆羅門。婆羅門見之心大歡喜我所覓者正當是爾。即問女言。頗有人來求索汝未。女答言未有。更問言女子。汝父在不。女答雲在。婆羅門語言。可令出外我欲見之與共談語。時女入內白其父言。外有客來欲得相見。其父便出。時婆羅門問訊起居安和善否□涼既竟。謂長者言。捨衛國王有一大臣。字曰須達。為國輔相識不。答言。未見其人但聞其名。報言。知不是人於彼捨衛國第一富貴。汝於此間富貴亦最第一。須達有兒端正殊妙卓犖多奇。欲取君子女可爾不。答言可爾。時婆羅門未得自還。仍值估客來捨衛國即便因之寄書。逆報須達具陳其事。須達得書歡喜。即詣波斯匿王求請小許時為兒娶婦。王即聽之。於是大載珍寶趣王捨城。於其路次拯濟貧乏至王捨城。到護珍家為兒求妻。護珍長者歡喜迎達安置敷具。暮宿其捨。內則搔擾辦具飲食。須達念言。今此長者設何供具。欲作何等。將非欲請國王太子長大臣及以婚姻者乎。便問之曰。長者今暮躬自執營如是事務施設供具。為欲請國王太子大臣者乎。答言不也。又問欲設婚姻親戚會耶。答言不也。又問將何所作。答言。明日欲請佛及比丘僧。於時須達聞佛僧名肅然毛豎。如其所得心情悅豫。重問曰。雲何名佛。願解其義。長者答言。汝不聞耶淨飯王子厥名曰悉達。其生之日天降瑞應。天神侍衛即行七步。唱言天上天下唯我為尊。須達聞說如是等好事歡喜踴躍感念信敬。於今夜即欲見佛。於是天為之明。便爾而去。中夜出門見天祠即為作禮忽忘念佛心。於是曉還更闇。自念言。今夜闇。若我往者要為惡鬼猛狩之所見害。且還入城待曉當去。爾時即有天。空中見其欲悔便下語言。居士莫悔。我是汝昔善知識蜜肩婆羅門。因聞法故得生天中。汝往見佛得無量利益。正使今日得百車珍寶乃至一四天下滿中珍寶。不如舉足至世尊所所得利益。過百千倍。汝去莫悔。須達聞天說如此語益增敬念。於是在闇還得明曉。便爾尋路往至世尊所。佛知爾時須達來便出外經行。是時須達遙見世尊猶如金山。相好威容嚴然昺著。睹之心悅不知禮法。直問世尊。不審瞿曇起居何如。世尊即時令就坐。是時首陀會天遙見須達雖睹世尊而不知禮足。諸天即化作四人行列而來到世尊所。執佛足作禮。長跪問訊右繞三匝卻住一面。是時須達見其如此。乃為愕然而自念言。恭敬之法事應如是。即起離坐禮敬。問訊起居右繞三匝卻住一面。爾時世尊即為說法。四諦微妙。苦空無常。既其聞法歡喜即證須陀洹果。於是白佛。唯願如來垂慈臨傾捨衛大城中眾生除邪就正。世尊告曰。出家之法與俗有別。住止處所應當有異。彼無精舍雲何得去。是時須達白佛言。世尊弟子能起願見聽許。世尊默然。須達辭往因白佛言。還至本國當造精舍。不知揩法。唯願世尊使一弟子共往敕示。世尊思惟。捨衛城內婆羅門信邪倒見。餘人往者必不能辦。唯舍利弗是婆羅門種。少小聰明神通兼備。去必有益。即便命之共須達往。於是還到捨衛國。共舍利弗案行諸地。何處平博堪起精舍。悉皆周遍無葉意處。唯王太子祇陀有園。其地平正其樹鬱茂。不近不遠正得處所。時舍利弗告須達雲。今此園地宜起精舍。若遠作者乞食難得。近則憒鬧妨廢行道。須達歡喜到太子所向太子言。我今欲為如來起立精舍。唯太子園地可以宜用。願欲買之。太子笑曰。我何所乏。此園茂盛當用遊戲。雲何欲買耶。須達於是慇懃不已。太子聊復戲雲。卿若能以黃金布地。令間無空地便當相與。須達於是恭諾。載金布地隨價。太子雲。我向戲言。何得便買。須達白言。太子之法不應戲言。而作妄語。非謂儲君無堪紹繼。即共太子往詣斷事人所。時首陀會天當為佛起精舍。恐諸斷事大臣偏為太子。則便化作一人為斷事者。語太子言。夫太子者不應妄語。而有戲笑既已許賣。不宜中悔。遂斷園與須達。須達歡喜便得敕使人以象馬負金布八十頃。須臾欲滿唯殘有少地。須達思惟。當出何藏金足不多不少當得滿足。祇陀問言。嫌高買臺。答曰。自念必何金藏可足當滿之。祇陀念言。佛必有大德。乃使斯人輕財乃爾。即語雲。齊是可止。勿更出金。園屬卿樹屬我。我自為佛造立門樓。須達歡喜即便歸家當施功作。六師聞之即往白王。長者須達買太子園欲為瞿曇造立精舍。聽我與彼捔試道術。其若得勝便聽起立。王即召長者問之。今六師雲。卿買祇陀園為瞿曇起立精舍。彼求共沙門弟子捔其道術。彼若得勝者乃得起造。如其不能不得起造。長者歸家著垢膩衣愁惱不樂。身子明日著衣持缽至長者家。見其不樂即問曰。何故爾耶。長者答曰。起立精舍恐不得成。是故愁耳。身子曰。有何事故。答曰。今諸六師詣王求捔道術。尊者得勝乃聽起立。若不如彼即不聽也。然六師輩等出家來久。素學伎術無能及者。未知尊者能與彼捔道術以不。身子答言。正使六師之徒滿三千世界眾如竹林。不能動吾一毛。欲捔術但恣聽之。長者歡喜更著新衣往白王言。六師欲捔恣隨其意。王即告六師宣語國人。卻後七日當於城外六師與沙門共捔道術。國中十八億人。時彼國法擊鼓集眾。若擊銅鼓十二億人集。若打銀鼓十四億人集。若振金鼓一切皆集。七日既滿打鼓一切皆集。六師眾有三億人。是時人民悉為王及六師敷坐。爾時長者為身子施坐。時身子在一樹下寂然入定遊諸禪門。通達無礙。作念雲。此會中大眾習邪來久。憍慢自高。此之群生當以何德而降伏之。思惟是已即立誓言。若我無數劫中慈孝父母沙門婆羅門者。今我入眾令一切人為我作禮。時六師眾已集。而身子獨未來。便白王言。瞿曇弟子自知無術怖畏不來。王告長者。汝師今在何許。須達即至身子所白言。大眾已集。願來詣會。時身子從禪定起整衣。安詳而趣如師子王往詣大眾。是時大眾及諸六師見其形容忽然起立。如風靡草不覺為禮。時身子便昇須達所敷之坐。六師眾中有一弟子。名勞度差善知幻術。於大眾前咒作大樹蔭覆於眾。眾鹹謂言。是勞度差作。時舍利弗便以神力作毘嵐風。吹拔樹根倒著於地碎若微塵。眾言舍利弗勝。勞度差復咒作一池。四邊布七寶水中生於蓮華。眾人言勞度差所作。舍利弗作一六牙白象。牙上有華華上有玉女。其象徐行蹈池含水翕華。眾人皆言舍利弗勝。勞度差復作一山七寶莊嚴華果茂盛。眾人言勞度差所作。舍利弗又作金剛力士。以金剛杵打之即便碎破。眾皆雲舍利弗勝。勞度差復作一龍有十頭。於虛空中雨種種寶電雷振地。眾人皆言是勞度差作。舍利弗作一金翅鳥王即擘裂食之。眾人皆言舍利弗勝。勞度差復作一牛王。身體肥大峰角。銳地奔突來前。時舍利弗化作師子王即便擊裂食之。眾人皆言舍利弗勝。勞度差復變身作一夜叉鬼。形體長大頭上火然。目赤如血口四牙。目出火驚懼奔走。時舍利弗復化作毘沙門王。夜叉恐怖即欲退走。四面火起無有去處。唯舍利弗邊清涼無火。即便屈伏頂禮火即還滅。眾人鹹言舍利弗勝勞度差不如。爾時舍利弗身昇虛空現十八變及八自在。時會見其神力鹹懷歡喜。舍利弗即為說法。隨其福行各得道跡。六師弟子三億人於舍利弗所出家學道。捔伎術竟四眾各還所止。長者共身子還圖精舍地。手自投繩一頭。舍利弗欣然含笑。長者問。尊人何笑。答雲。始欲經地六天宮已成。即借道眼長者悉見。長者即問舍利弗。六欲天何處最勝。舍利弗雲。第四天中少欲知足。恆有一生補處菩薩來生其中。須達言。我正當生第四天中。長者出斯言已餘五宮悉滅。唯第四天宮湛然不變也。又更投繩時舍利弗慘然憂色。則問尊人何故憂色。答曰。汝見此地中蟻子不。答曰已見。舍利弗言。汝於過去毘波屍佛時。亦於此地為彼佛起精舍。而此蟻子在此中生。乃至今日凡九十一劫。受一種身不得解脫。生死長遠唯福是要。不可不勤。是故身子慘傷長者悲愍也。長者起精舍用妙栴檀為香泥。別房住止千二百人。凡一百二十處打揵槌施設欲往請佛。復思惟。上有國王應當令知。若不啟白儻有瞋恨。往白波斯匿王。我為佛已起精舍。願大王遣使請佛。時王聞已遣使詣王捨城請佛及僧。願臨覆捨衛國。爾時世尊與四部眾前後圍繞。放光動地至捨衛國。漸近城邊一切大眾持諸供具迎待世尊。到已放大光明以指案三千世界皆悉震動。伎樂不鼓自鳴一切聾盲拘癖皆得具足。一切人民睹佛歡喜。十八億人民並聚佛所。世尊爾時隨病為說法藥各得道跡。須達造精舍因緣事如是。言祇陀者。真諦三藏雲。外國應雲鳩摩羅祇陀。此雲童真太子。又雲祇陀者。此雲戰勝。昔有兵賊欲破捨衛。波斯匿王遂拒破賊宮人啟雲。生於太子。因以立名故名戰勝。須達多者。此雲善與。父母無兒就神乞之。夢中得兒故名善與。彼土曾十二年中不雨。而須達巨富賑濟貧乏。故名給孤獨長者。今言祇樹給孤獨園者。此是君臣兩舉。通別二名。祇陀是君名。給孤獨即是臣稱。樹是其別所。園即是通處。又祇樹是門處故前明。園是精舍故後舉。又祇陀是本稱。給孤是末名。真諦三藏雲。須達為過去第四鳩留村馱佛已於此地起精舍。爾時此地廣四十里。佛及人壽四萬歲。須達爾時名毘沙長者。以金板布地寶衣覆之供養佛也。第五俱那含牟尼佛時。人及佛壽三萬歲。爾時須達名大家主長者。以銀布地滿中乳牛之子以為供養。爾時地廣三十里。第六迦葉佛壽及人三萬歲。須達爾時名大番悉長者。以七寶布地。地廣二十里。以為供養。第七釋迦佛及人壽百歲。地廣十里。以金布地此處供養。彌勒出世地還廣四十里。以七寶布地以為供養。佛及人壽八萬歲。須達爾時名儴佉王。儴佉王此雲螺王。其色白如螺也。出家得成羅漢。又須知此處是般若處般若依果。其猶彌勒樓館。亦如法尚香城也。   金剛波若經義疏卷第一終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699 金剛般若疏   金剛般若經義疏卷第二   胡吉藏法師撰   與大比丘眾者。此是第六明同聞眾。問何因緣故要須六事。答具足六事義乃圓足。所以者何。如是即所聞之法。我聞是能聞之人。一時是說經之時。佛是演教之主。祇洹為說教之處。今是同聞之眾。亦是教所為人。並此亦得是證經人。亦得是聽經人。若取釋迦同行宿世善友。多是證經之人。證如來所說可信。證阿難所聞無僻。若是聽經之人多是實行也。問大智論雲。菩薩經初有聲聞眾有菩薩眾。聲聞經初但有聲聞無菩薩眾。若爾今是大乘經。何故有聲聞眾無菩薩眾。答曰。具撿大乘經有四句不同。一者大乘經初但有菩薩眾無聲聞眾。即如華嚴七處八會。二者大乘經初但有聲聞眾無菩薩眾。即是此經。三者大乘經初具有大小兩眾。即如涅槃大品。四者大乘經初俱無兩眾。則如金光明及勝鬘等經也。問何因緣故此大乘經但有聲聞眾。答曰。今此經中實具兩眾。何以知之。下流通文廣列眾故。今但列聲聞眾者。示以此般若要略門故。又應具四眾。今但列比丘者。一者釋迦出世比丘最在前入道故。二者心形兩勝故。形則勝於在俗。心則勝比丘尼。是故偏列。又此諸比丘是如來內眷屬。與佛共住常在佛邊。餘三眾不爾。又比丘眾能受正法能說正法助佛揚化。是故偏列。所以不列菩薩者。菩薩是客來故。所以不列。聲聞舊眾故。所以偏列之。又顯示教中聲聞威儀勝於菩薩。菩薩形無定方反常而化。又今正欲破聲聞人邪曲之見令信受般若。是故偏列。菩薩不爾。所以不列。言大比丘僧者。外國應雲摩訶比丘僧。摩訶者或大或勝或多。言大者具大戒故具大德故大名聞故。言多者數至千二百五十人故。言勝者諸眾中最勝故。論議能勝九十六種外道故。比丘名乞士。從俗人乞食以資身。從諸佛乞法以練神也。言僧者。福田經說。諸有五淨德名曰福田。一者發心離俗懷珮道故。二毀於形好應法服故。三者永割親愛無的漠故。四者委棄軀命集善法故。五者志求大乘欲度人故。千二百五十人者。佛初成道前度五人。次度優樓頻螺迦葉摩訶迦葉得五百人。次度那提迦葉伽耶迦葉兄弟二人各有二百五十弟子。合成千人。次度舍利弗目連復得二百五十人。合有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今但舉其大數取有名聞者。正雲千二百五十也。爾時世尊下。第二別序。就別序中大開為二。第一明如來塗行乞食。第二明如來敷座而坐入於三昧。就此二章各開兩段。初章二者。一明往事。二明還事。後章二者。一明敷座。即入定前方便。二而坐一句。第二正入三昧。問何因緣故前明乞食後入三昧。答曰。欲令眾生生福德故。所以前明乞食。欲令眾生生智慧故。入三昧後說法。復次前利益在家眾生故。後通利益出家在家諸大眾故。亦云前益白衣則別益。何故。唯就白衣乞食不就比丘比丘尼乞食。故稱別後為四眾說法則通利益。復次前與眾生世間利。後與眾生出世間利故。復次前示為福田。顯如來是應供故。後明佛為施主。以般若法施眾生。即是釋迦如來正遍知義。復次初是中前利益眾生。後是中後利益眾生故。復次前是身業益物。後入三昧是意業益物。次說般若是口業益物也。復次前欲令生身久住故。後欲令法身久住故。欲令生身久住乞食資於生身。後說般若即是益於法身。以有此兩住令眾生得二身之益也。又乞食示如來少欲知足之行。說法顯如來微妙之解。又乞食明佛慈悲。說法明佛智慧。又乞食示末世眾生身軌。說法示末世眾生心軌。合令一切眾生心依般若也。又令弟子從俗人乞食以資身。從如來受般若以練神。二事便足。又乞食破憍慢心。說般若破愚癡心。問大經因食開涅槃與此經何異。答彼經因食開如來法身常身非雜食身。此經因乞食明有上來諸義也。又二經亦同。初乞食明與凡夫二乘同。次說法明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故如來身非是食身。論雲。三相異體故離彼是如來。要須先同而後異。此即欲令凡夫二乘皆發心求佛身也。問今說般若何因緣故前明乞食。答雲。至人動無非時。諸有所作悉皆益物。故不應責所由。復次以近顯遠。故將說般若前明乞食。所以者何。世間飲食本以資身養命。般若法食資法身養於慧命。復次乞食是四聖之種。般若是眾聖之本。復次道遠乎哉。體之即神。是故飲食不離般若。若能了食清淨即是般若也。就經文中凡有五句。一標福物之人。二明乞食之時節。三辨乞食儀容。四明乞食之處所。五明乞食方法。爾時世尊者。此即是第一標福物之人。成實論雲。具上九號故名世尊。食時下。第二明乞食之時。此乃是世間粗事而遠表佛法兩益。而自他無惱。然世間居士食有定時。初旦則始營未辦。晚日噉食既訖。今是營食初熟之時。於是行詣。可謂得時。聖人心雖存道。身託有資。今內無積畜之累。外有福物之功。乞若得時彼我兼益。乞若失時則自他兩惱。故雲食時。以知時故名大法師。信哉誠說。著衣持缽下。第三明整。於容儀明衣有三種。著亦三時。若平常臥起著於五條。名安陀衛。此雲下品衣亦云內著衣。若入眾法事著於七條。名鬱多羅僧。此雲中品衣。若入聚落見國王長者著僧伽梨。此雲大衣亦云正著衣。從九條已上至二十五條略為三品。品中有三合成九種。下品三者九條十一十三條也。中品三者十五十七十九條也。上品三者二十一二十三二十五條也。此隨形大小故制條葉多少。佛身丈六可著二十五條。今人唯可十五條而已。外國通稱袈裟。此雲離塵服。若紅紫相糅則增物染心。今三種壞色則貪心不起。二雲消瘦衣。入道之人身被此服則煩惱折落。三者雲蓮華服。此借喻為名。體淨離垢有類芙蕖。四者雲間色衣。三色相間共成一衣。真諦三藏雲赤血色衣。外國袈裟雖復五部不同。同皆赤色。問常雲三種壞色。雲何言並赤色。答常解雲。新衣前取青染。次則入泥。次樹汁度之名為木蘭。故雲若青若泥若木蘭。三藏雲。預是中國人都無此法。言三種壞色者。三色之中隨用一色以點印之。若有青處即用青點。若無有青處用泥為點。無泥處可磨鐵汁點之。並但應取一色便足。但為時處各異一色不恆。恐諸比丘生於疑悔故言於三種隨取一色。十八部義雖異衣色是一。故大經雲。見我弟子著赤色衣謂呼是血。但點不同故有諸部為異。若薩婆多部點顯現處。上座部則節節皆點。若正量部但點四角也。三藏又雲。外國亦無五部著五種衣。但佛為波斯匿王解夢。玄記末世有惡比丘破我法者分為五部。彼土俗人有五性故著五色衣。為表五種神異故也。問佛入涅槃之時。三衣為在何處。答說處不同。若依胎經雲。佛將入涅槃手自牒三衣置金棺中以儭佛身。若依摩耶經說。摩耶從忉利天下不復見佛。唯見佛僧伽梨及錫杖。而自悲歎雲。我子在世著執此物以用度人。今空無主。以此而推三衣猶在。三藏雲。佛五條即在彌梯羅國。七條在半遮屍國。大衣及錫杖在罽賓國。尼師檀在迦毘羅國。持缽者。一隨順三世佛法。二者為破外道手自捧食。三顯威儀利物不同下賤乞人。四為示永功德器。無量壽經雲貯功德示福田。著袈裟示福田。律中雲。佛將阿難往南山國。彼土多有良田。鄰壟可愛。仍令傳像之以製衣。表出家之人為世福田能令施心種子獲無量報。有散種良田收功而萬倍故。衣之條葉擬似田之壟畔。所以經雲示福田也。缽姼羅此雲應量器。即表出家人體具智斷內外相應即是應受人天供養之器也。佛初受二女乳糜。即是金器盛之。廣於一尋。此是未成道時食器也。至成道竟次受提謂波利長者所施果。或言是□。爾時未有缽。自念。三世諸佛無有手捧食法。是以四王奉以四缽。佛以手案之合成一缽。而四重文現。又三藏雲。淨居天還將過去四王石缽以付四王。四王各用奉佛。此缽今在罽賓國。有塔盛之。至像法滅四王還將付淨居天。淨居天待彌勒出令四王送與彌勒。然缽之大小三品不同。上品容三缽他飯。一缽他羹。餘可食物者半羹下品則容一缽他飯。半缽他羹。餘可食物半羹。若大於少少於大是為中品缽。缽他是外國六舛器。上品缽則容三斗。可盛二斗七舛食。須空上三舛。以示少欲。下品缽容一斗半。可盛一斗二舛食。須空上三舛。則是一斗二舛。兩盈之間名中品缽也。大智論雲。明缽有八種。不許弟子畜金銀缽。恐生貪故。不許畜木缽。受垢故。但許畜二種。謂鐵瓦等也。佛畜石缽也。問曰。頗有佛不著袈裟不用缽不耶。答有。大論雲。天王佛作白衣威儀也。入捨衛大城乞食下。第四明乞食之處所。舊解雲。園去城有千二百步。或有言四里。如來受食其法有三。一坐待日時。名膳自至。二則外來請佛。請佛有二。一者佛與眾僧俱去。二者僧去而佛不去。遣人請食。所以不去者凡為五事。一為入定。二為諸天說法。三為看病比丘。四為案行房舍。五為欲制戒也。三者如來自行乞食。行法有三。一則飛空而去。二者足離地四寸而印文現地。三者足踐蓮華而蓮華動而足不動。佛所以塗步乞食者。依瓔珞女經凡有十事。一者如來入城乞食。眾生見佛三十二相如須彌山王故發菩提心。必求如來身也。二者城中有盲聾疾病等人乃至百苦。不能得至如來所。是故如來入城放光照之。眾苦休息便發菩提心。三者為剎利婆羅門豪貴長者自恃種性不生敬心。見如來威德嚴儀挺特有異於世故憍慢心息。故發菩提心。四者為守護女人有三監五礙故不得見佛。又為懈怠者雖與如來鄰住而不能往。故佛今入城令其因得禮拜問訊。故發菩提心也。五者如來入城四王八部皆悉導從。各齎華香歌詠供養。城中人見即便生念雲。諸天尚捨天樂供養於佛。我等雲何而不供養禮拜者哉。故因發心也。六者如來持四王所奉之缽。實是一缽四緣宛然為異。城中人見此希有。是故發菩提心也。七者為貧富二人。若使富者見如來缽空於是多施。若是貧者便見如來缽滿即少施皆生歡喜。故發菩提心也。八者如來缽中受百味飯食。皆悉不雜還如異器盛食。一切眾僧諸眾生等恣意而散不增不減。見者歡喜無不發心也。九者為未來弟子諸比丘等。現行乞食作其儀軌不畜有為。十者如來之身常在三昧。其身不食。但為利益眾生故現行乞食。以是因緣故雲入城乞食也。言於其城中次第乞已者。第五句明乞食方法。有論師言。外國四姓豪族並在城內住。若使庶人屠兒等並在城外住。若入城時各自別行不相參雜。今言次第乞者。由在城內四姓之中。不擇其貧富次第而從乞也。又善吉捨貧從富謂今雖受果未來無因。今欲使其修未來因業果相續。是故捨貧從富也。迦葉則捨富從貧。愍其交切之苦。又過去不施今生貧窮。今不行施來世復貧。貧相係無得脫時。是以捨富從貧。此之二人雖有慈悲而不能平等。是故為淨名所屈。今如來欲顯平等之道。所以次第乞也。還至本處下。第二明得食後事。然須識般若大意。此是去而不往。歸無所還。受而不納。食而不餐也。此中亦有四句。第一明還至本處。然缽他既滿須反所住以待中時。又利物故往。利竟便還。所以令缽滿即還。不許隨得隨噉者。略有二。前供養師長。二兼濟老病。如來得食分為三分。一分佈施陸地眾生。一分佈施水中眾生。一分自食。若有老病亦分施也。飯食訖者。第二句明食事竟究。收衣缽者。第三明攝容儀也。洗足已者。第四句亦有五。一者明洗塵累。塗步行乞雖離地四寸而示有塵垢。故便洗也。二示尊敬般若故須身淨方說。三為護僧臥具。四為諸天下禮敬於足。五為表眾生煩惱應淨。問佛日行幾里。答如轉輪王法日行四十里也。問樂瓔珞女經雲。雖明乞食為於十事。今更有餘義不耶。答三藏雲。佛欲為破惡世貪名利高慢出家人多貪積聚。是故如來自行乞食。又為息外道譏謗言沙門釋子多好著樂。是故行乞。又為顯如來少欲知足。不受人天所奉供養躬自行乞。又有二外道一者樂行。坐受供養。二者苦行。過時而乞。所以過時者。正以或得不得為苦行也。今如來為破二事。佛自乞故破著樂外道。以其乞得時故破苦行外道。敷座而坐下。第二明將說般若故前入三昧。文亦有二。一者敷座定前方便。二者而坐正入三昧。所以自敷座者。般若名為佛母。今欲尊敬般若故自敷座。二者隨順諸佛教戒。若不自敷座臥具。得突吉羅罪。又是示少欲知足。不使人敷也。言而坐者。第二正入三昧。論經長有結跏趺坐。是坐中最勝故。見者歡喜故。身得安穩故。心得端直故。所以入三昧者。如來靜散無二。實無出入。而今為說法人作於模軌。夫說深法必須靜心。若不靜心則不識根緣亦不審法相。是故如來前入三昧然後說法。則是明照於根緣明審法相。毘婆沙雲。依相書善法示聰明人相。聰明人相者。善言所言。善行所行。善思所思。是故如來入定思惟然後方說也。又示輕賤薄眾生模軌法則故。有人得少知見。他問即答而不思之。如來不爾。久思惟竟方乃說也。時長老須菩提下。若依開善此則猶屬序分。此之一文名歎請序。今謂不爾。已如前說。善吉正問。如來正答 如華嚴普慧二百句問。普賢二千句答。何故容割問為序截答為正。北地論師雲。此文屬十二分中護念付屬分。是亦不然。如前說善吉有歎有請。歎即是護念付屬。請即是發乎四句問。若以歎為護念付屬分者。應以請文為請問分。若言論解護念付屬以之為分。不解請問故請問非分者。論亦不解通別二序。應無序分。然此是未見論家製作之意故生此謬耳。此是易故不釋。難故須解。豈是解與不解而判分與不分耶。今從此文屬第二正說般若分也。若三業分經者。乞食等身業利益分。入三昧意業利益分。今是口業利益分也。若以福慧為判者。上是生物福德門。今是生物智慧門。亦上是利益在家門。今是通益一切門。具如前十數對說。亦不可專作序正兩分。故經意無盡。言多不足。三段失旨。意顯於茲。今聊寄一名為序正流通之說耳。就此正說開為二周。第一周為利根人廣說般若。第二周為中下根未悟略說般若。作此開文驚乎常聽。今具引事義證其起盡。問何以知前是一周後復是一周說耶。答今當以數義驗之。一者經自有文。善吉有前問後問。二問略同。如來前答後答二答相類。是故當知二周說也。又經語難明。今以論為證論解前經答四問竟。而後次第生起釋玄疑伏難。蟬聯而來。亦釋後問竟次第生起釋玄疑伏難。相接而至。是故知為兩周也。斯乃經論兩證豈虛搆哉。問曰。聖人製作理致玄遠。辭即巧妙。豈當一軸之經遂有二周煩長。答曰。雖曰兩周其旨各異非煩長也。所以者何。類如大品兩周。前周明於實慧。後周辨於善權今之兩周在義亦異。前周則淨於緣。後周則盡於觀。然要須緣淨觀盡不緣不觀無所依止方能悟於般若。故肇公雲。法無有無之數。聖無有無之智。法無有無之數則無數於外。聖無有無之智則無心於內。於外無數於內無心。彼已寂滅乃階其妙。影公雲。萬化非無宗。宗之者無相。虛宗非無契。契之者無心。故至人以無心之妙慧契彼無相之虛宗。此則內外兩冥。緣智俱寂。豈容名數於其間哉。斯二三子言與經會。信而好古。餘豈異哉。問何以得知前周盡緣後周盡觀耶。答經有明文。論有誠說。前經直雲雖度眾生而無眾生可度。正歎菩薩依般若作無所得發心乃至無所得修行。而經意雖復緣觀俱息。但文未正顯灼破於觀主。故鈍根之徒由言有於菩薩巧度眾生巧能修行。故後周經文方息四心無發心人乃至修行者。然前周正勸生四心。後周明四心亦息。豈不然乎。論偈雲。於內心修行。存我為菩薩。此則障於心違於不住道。以是義故當知。此文正息觀至盡於觀主。文義昺然無所疑也。此之二周非止是一經之大意。乃是方等之旨歸至人環中之妙術也。又前周為前會。後周為後會。下當更辨。就前周文科為二別。一善吉致問。二如來答。就問之中復開為二。一者經家序能問之人儀容。二者發言正問。初序中又二。一者標對揚之主。二序請法之儀。爾時者。此是如來加與善吉之時。亦是時會發悟之時。故云爾時。問此經加與義與大品何異。答大品則具口意二加。發言命說稱為口加。與其智慧辨才名為意加。今此經但其與智慧辯才為意加。不命之令說無有口加也。然下文亦有對揚之義。但無炳然命說故與大品不同。須菩提者。此人本跡其事難知。三藏雲。是本東方世界青龍陀佛影嚮能仁為弟子化。其猶文殊之例也。或有經雲。此是化人。攝大乘論明身子是化人。善吉猶為其例。又經雲。是捨衛國長者之子位登遺顏。言遺顏者。法身菩薩過阿鞞之位也。復雲。是捨衛國內有婆羅門。名曰鳩留。其人無子祈天神。天神雲。汝家大富無堪生者。因見一大德天下詫生其家。兒既長大。令父母請佛還家。後送佛反於祇洹即得羅漢果。復有經說。昔為白衣人。見沙門乞食不得空缽而反。因以食與之。後得十劫常生天中。故其人福德深厚無比。又言。是淨音嚮王太子。如此等說多出福報雜譬喻經。須菩提者翻為善業。亦言善學。舊雲善吉。善吉與善財生異。何者。善財生時七寶踴現故名善財。須菩提生時舉室皆空。父母疑怪請問相師。相師雲。唯善唯吉。故名善吉。又雲空生。即從生時受稱。其人內祕菩薩行。外現聲聞。位高可崇故呼為長老也。即從坐起下。第二明請法之儀。此中凡有五句。一避席修敬。弟子儀法既尊人重法。不可晏然而坐。故將欲請道。所以避席。偏袒右肩者。既表師弟之儀則。示永有驅策之相。又是隨從國法。故修敬袒肩。右膝著地者。此明屈曲伏從。示師弟無有違拒之貌。合掌向佛者。此是斂肅容貌專心受道也。而白佛言者。上來經家序其身業此之一句序其口業也。希有世尊者。此下第二正明發問。就此為兩。第一稱歎。第二請問。言希有世尊者。中阿含二十四卷雲。昔時大王者我身是也。我從子至子從孫至孫從族至族。八萬四千轉輪王。並前剃除髻髮捨家趣非家。又增一阿含第二十一卷雲。若如來不出家者。當二千五百歲作轉輪王。今捨轉輪王位遂能為物塗行乞食。故為希有。又善吉知般若無相無貌。念想觀除言語亦滅。而無名相中為眾生故作名相說。雖作名字而不傷無名。故為希有。譬如劫盡大火世界洞然。有人擔一束乾草而從火中過不燒一葉。故為希有。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屬諸菩薩者。歎也。問何因緣故有此歎耶。答此一言貫於前後。如來所以塗行乞食者。正為大慈大悲。護念付屬諸菩薩故也。又今說般若者。亦為護念付屬諸菩薩故也。又歎上塗行乞食以為希有。則歎佛身業。今歎護念菩薩。是歎如來意業。善付屬諸菩薩。即是歎口業。如來既三業利物。故善吉並歎三業。問雲。何名為善護念耶。答欲使其內德堅固名為護念。令其外德成就名為善付囑。問諸佛如來常念六道。何因緣故偏念菩薩。答雖常念六道。但菩薩堪受般若。有其內因。是故外為諸佛護念。問諸佛護念有何利益。答猶如魚子。母念則成不念則壞。菩薩亦爾。佛若護念善根則成。若不護念善根則壞。付囑者。以無上法寶付諸菩薩。以諸菩薩善能問答。如是法寶則得久住無量千世。所以通稱為善者。若護念付囑聲聞則不善。今以護念付囑菩薩故名為善。具如大經付囑老少二人譬也。依論解釋。論曰。巧護義應知。加彼身同行者。此釋善護念也。善是巧之異名。故雲巧護義應知也。加彼身同行者。護念即是加與之義。謂加與二力。一者加其智慧力令成就佛法故。此即是加其自行。故名為身。身即自身也。次加其教化眾生力。即是加其化他力。令受化之徒與其行同。故雲同行也。不退得未得是名善付囑者。此之半偈釋付囑義。論雲善護念者。依根熟菩薩說。善付囑者。依根未熟菩薩說。根熟菩薩則堪加與自行化他二種之力。以如前明。今以根未熟菩薩付囑根熟菩薩。令其未熟得熟也。不退得未得者。已得功德令其不退。所未得者而令得之。故雲不退得未得也。問論釋之與舊解雲何同異。答論以人付囑於人名善付囑。舊釋以法寶付囑於人名善付囑。兩言雖異會歸終一。以人付囑人終令得悟法。即是付囑法義。以法付囑人終為化人義。即是付囑人也。又一義防遏眾魔不令得菩薩便為護念義。為說道法令如說修行為付囑也。問根熟與未熟約何位耶。答北地論師雲。根熟菩薩即是內凡習種性之人。必能趣於初地名為根熟。若是外凡未能必入於初地名為未熟。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此第二正發問。若依羅什法師翻經唯可三問。一問菩提心。二問雲何應住。三問降伏。但解此三問眾師不同。第一師雲。問雖有三不出願之與行。菩提心一問即是問願。降伏住二問即是問行。菩薩之道不出願行二門。行以涉行為義。願以要期為旨。行若無願行則無所御。願若無行願則不果。其猶鳥之二翼車之兩輪。故行以即事涉行。願以懸求未得。今明行願之義實如所說。若偏以菩提心為願。此事未然。今以發正道心名菩提心。豈得空有其願而無行耶。復有師雲。應為三問。一問菩提心即問平等空。二問雲何住問實法空。三問雲何降伏問假名空。然觀門次第應從淺至深。今乃從深至淺。此是說門非是行門。問者唯慕其深前問深也。今謂此亦不然。三空乃通貫大小今正辨菩薩之行。又且問無三空之辭。佛答無三空之意。初答乃明菩薩成廣大心遍度眾生而無所度。非謂但明假名空也。若但明假名空。即應但辨無眾生亦無度義亦無廣大心義。今乃明大心而無度無度而大心。此乃是無度度義度無度義。二慧具足。雲何偏是假名空。次答住問亦非實空。若是實空。應明無有諸法無有修行。今乃明於一切法無所依住而修檀等萬行。豈偏是實空耶。今依論經凡有四句問。一問雲何發菩提心。二問雲何應住。三問雲何修行。四問雲何降伏。所以有此四問者。凡為菩薩必須發菩提心。故前問發心。若不依般若發心。則住顛倒不住般若。今依般若發心。則住般若不住顛倒。故次問住菩提心。既得住立故修行萬行。所以次問修行。以修無所得行故顛倒有得之心析伏不起。所以次問降伏也。佛言善哉。此下第二如來答問。開為二別。一答問緣起。二正答。答問緣起。復開為二。一美其歎請。二則許酬其問。然佛歎善吉者。良由善吉歎得時宜問復會道故佛歎之。又善吉是聲聞人今遂能問菩薩事。此為希有故復歎之。又時會恐菩薩道深小乘智淺問容僻謬。故印歎之令眾尊人重法也。汝今諦聽下。此第二句許答其問。就文為二。初正誡許。次受旨願聞。此兩易知皆如文所列。佛告須菩提下。第二如來正答。就正答中若依論判。則應開為兩。則酬其四問。次從於意雲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下竟經。皆是斷疑。故論主判此章。雲自下一切修多羅中斷生疑心。前酬四問名為略說般若。後斷眾疑即是廣說。今採論意按致一經開為三別。第一明般若體門。二明信受門。三明格量門。明此三者。既稱般若波羅蜜經。故前明般若體。既明般若體竟。必有信受人。故次明信受門。信持則獲福無盡。故次明格量門。又前就因果說般若。即是法門次就信受門說般若。即是人門。後就功德門說般若。明人行法故得功德也。就前門為二。一答其四問即明因門。二斷眾疑次辨果門。因即無依無住。果則無相無為。般若未曾因果。為眾生故故作因果名說。就明因門答其四問唯有兩章經文。由來舊釋。初章經非答菩提心門。乃是答降伏心問。次章經答其住問。後舉佛果答菩提心問。北地論師雲。初答其住問不答菩提心問。今謂並不然。若言此中遍度四生非答菩提心問者。汝復以何法名菩提心。又下第二周中善吉更發三問。佛答發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滅度一切眾生而無滅度。此即是牒菩提心問而解釋之。雲何言非答菩提心耶。今明經雖兩章共酬四問。初一章經答住問。即是答菩提心問。次一章經答修行問。即是答降伏心問也。問雲何答其住問。即是答菩提心耶。解雲。由發菩提心故得住大乘法。若不發菩提心則不住大乘。故論雲利益深心住此乘功德滿。就初經文復開為二。第一對於善吉總勸菩薩發菩提心。二者正明發心之義。初則如文。問曰。今正辨菩提心。寧言如是降伏其心。答以發一菩提心故不起凡夫及二乘心即是降伏。初明遍度眾生故異二乘心。降伏二乘。後明度無所度。是降伏凡夫心也。降伏二乘即是以他降自。降伏凡夫心即是以無降有也。又降伏二乘亦得是以有降無。二乘無慈悲心菩薩有慈悲心故。是以有降無。復以無降有。如前說也。又此中明大慈大悲。即降伏貪瞋煩惱。故名降伏。又菩薩雖度眾生。實無眾生可度。即是降伏眾生見也。又菩薩若言有眾生可度。即是常見。若言無眾生可度。則見斷見。今雖度眾生實無所度。故降伏常見。雖無所度而常度眾生。故降伏斷見也。所有一切眾生之類下。此第二正明發菩提心。論偈雲。廣大第一常其心不顛倒。利益深心住此乘功德滿。故用於四心釋此經文。四心者。一廣大心。二者第一心。三者常心。四者不顛倒心。問何因緣建乎四心。答凡為菩薩異凡夫二乘自調自度。今言遍度三界六道名廣大心。雖復遍度眾生。若遍與眾生人天之樂名為下心。若遍與眾生二乘之樂名曰中心。今遍與眾生大涅槃樂名第一心。菩薩雖復遍與眾生大涅槃樂。或時休息。生死道長眾生性多。雲何可遍度之令得常樂。是故於生死中起疲厭心。今明生死邊如虛空。眾生性邊亦如虛空。是中無生死往來亦無解脫者。故能菩薩常度眾生誨而不倦名為常心。雖度眾生而不見眾生可度。是名菩薩不顛倒心。以建此四心住菩薩道得大利益故。論雲利益深心住。是故建此四心則菩提心滿足。故論雲此乘功德滿。雖有四心不出慈悲般若。前三是慈悲心。後一是般若心。前是功德。後是智慧。前亦是方便。後名為實慧。故發心即具福慧亦即具二慧。如大經雲發心畢竟二不別。若望開善義。假名空但是空心。但得四中之一。又二慧中但得實慧意耳。問何故名廣大心。答從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至非有想非無想已來。總攝眾生名廣大心。此中二句。所有一切眾生之類。此總攝眾生。若卵生下。此有三句別攝眾生。第一句以一門攝眾生。謂一生門。第二有色無色二門攝眾生。欲色兩界名為有色。無色一界名為無色。第三以三門攝眾生。無想者即是色界第四禪中無想天也。非有想非無想者無色界最後天也。有想一句。除上二處通三界也。問何故不以六道攝眾生。答六道不攝中陰。四生則一切攝故也。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者。此下第二明第一心也。此言無餘者非灰身滅智小乘無餘。斯乃無累不盡無復餘累。無德不圓無復餘德。故雲無餘也。問此乃是涅槃教意。雲何釋般若文。答作此問者乃是五時教意非經論之說。般若論雲。此經正辨無為法身。與大般涅槃更復何異。如是滅度無量無邊眾生者。此下第三名為常心。問般若論雲。不見眾生異於菩薩常不離是心名曰常心。此意雲何。答今言常心可有二義。一者常不離正觀心名曰常心。則是論意。不見眾生異於菩薩。不見菩薩異眾生故眾生菩薩皆畢竟淨。常作此觀名曰常心。二者以正觀心常度眾生不休不息名曰常心。何以故若菩薩有我相下。此第四明不顛倒心。雖常度眾生無眾生可度名不顛倒。若見有眾生則是我見。凡夫自不能度。何能度物耶。復次須菩提於法應無所住行於佈施下。此第二章經答修行降伏心二問。前明以初發心故得住大乘。不發心不得住大乘。故發心與住二事相成。故合詶也。今二門亦爾。以修行故得降伏顛倒。若不修無得萬行。以何降伏有得煩惱。故二門相成。故須合詶也。又四門次第。前鬚髮心。發心故得住大乘。住大乘故修行。修行故煩惱得降伏也。然此經文略意含。非可一言得盡。今更以數義釋之。一者前章正辨發菩提心。今此一章辨於修行。所以明此二者。如華嚴經善財童子於一一善知識所。皆自稱雲已發菩提之心未知雲何修菩薩行。學菩薩道。故知前鬚髮心然後修行。菩提心即是願義。今之一章辨菩薩行義。菩薩之道雖復多門。統其大歸不出願行。然願門雖多略為四弘誓願。行門無量略為六波羅蜜。四弘誓願者。一未度苦海令其得度。二未脫業煩惱縛令得脫之。三未得道諦之安令得安之。四未得滅諦涅槃令得涅槃。前章明一切眾生皆得涅槃。即是四願之中略舉後究竟願也。今一章經略舉六度中最初行也。然前章舉於後願則攝得三願。後章舉初行則攝於五行。問雲何後願得攝前願。雲何初行得攝後行耶。答後願既令眾生皆得滅諦涅槃。豈不度苦脫集見道諦耶。次辨初行攝後行者。論雲。檀義攝於六。資生無畏法。此中一二三名為修行住。此偈意明六度悉名為檀義。但檀義有三種。一資生檀即是佈施。資益眾生亦是以資生之物以用佈施。二者無畏檀持戒忍辱。持戒即不犯財奪命。即是施物無畏。忍辱不加報於物亦是施物無畏。故此兩度名無畏檀。精進禪定智慧此之三度名為法檀。言法檀者以法施物。故名法檀精進則說法無倦。禪定則知他人心方能說法。般若是智慧。正能說法。故此三種名為法檀。言一二三者。一即是資生檀也。二則戒忍。三即後三度也。又此中依般若修行。但明佈施者。如攝五品檀說具攝於五故。又略舉初故。又檀則攝眾生之要法故也。又前章經明菩薩內有大慈大悲。此一章經明菩薩方便外能赴救。所以者何。菩薩發菩提心以赴緣度物為務。故大品雲。菩薩大事者。所謂不捨一切眾生。然度眾生必須二事。一者內有慈悲心。二者外有方便救濟。前章明遍拔眾生生死苦即是大悲心義。與眾生大涅槃樂即是大慈心義。雖內有慈悲之心。未有慈悲之事。是故今辨菩薩修行佈施等萬行而拔濟之。令其離苦使其得樂。即是成上慈悲之義。問曰。上辨內有慈悲。今明外能赴救。何須般若。答上辨內有慈悲要須般若。若無般若則慈悲不成。故大論雲。慈悲與實相合行。大悲雖拔其苦而實無所拔。大慈雖與其樂而實無所與。故慈悲不妨畢竟空。畢竟空不妨慈悲心。故雖行畢竟空觀而不捨大慈大悲。雖行大慈大悲不捨畢竟空觀。故知即以畢竟空為慈悲。即以慈悲為畢竟空。故慈悲未曾不空。空未曾不慈悲也。今明修行亦與實相合行故。雖修萬行而實無所行。雖無所行而常修萬行。故行無所行。無所行故具二慧也。又前章經正明菩薩度於眾生始識眾生相識於度相。知度無所度。方是識度。知眾生無眾生。方始識眾生。今此章經正辨度義。前雖識度猶未正度。如雖復識病猶未授藥。今此章經正明度義。即是正授於藥。亦前章正明識病。此章正明識藥。眾生即是病。由般若故能識眾生。即是由般若故能識病也。今修萬行並為眾生。是故萬行悉名為藥。由般若故解悟萬行。由般若故方能識藥。又前章經正辨眾生空。今此章經明諸法空。前辨雖度眾生無眾生可度。故是眾生空。今明雖修萬行實無所修。即是法空。問曰。大品開宗則雲不見菩薩及菩薩字。此經開宗何因緣故但言不見眾生。答大品不見菩薩即不見眾生。此經辨不見眾生即不見菩薩。但兩經互舉。能所不同耳。又大品正勸菩薩學般若。或者便謂有菩薩能學般若所學。為此義故前破菩薩明不見菩薩。此經明菩薩發菩提心欲度眾生。便謂有眾生可度。是故今破無有眾生。問曰。何因緣故前辨眾生空。今明法空以為說般若耶。答曰。般若未曾空與不空。但眾生多滯有病故破有病明於空耳。有病既息空則不留。如大火炎不可四觸。但佛在世時眾生根利直聞說空不取空相。故無所依止即便得道也。就此章經開為三段。第一正明無住相以修行。第二明得無所得果。第三結勸。就初為二。第一正答修行問。第二答降伏心問。此即第一言無所住行佈施者。即如大品開宗不住法住般若無所捨具足檀。然此中既雲不住六塵。亦即不住六根六識。但文略故偏明不住六塵耳。大品問住品。明不住一切法故是住般若。今言不住六塵。六塵攝法盡矣。然菩薩身口意業一切所為行住坐臥乃至舉動施為產業之事。皆是無依無得。今偏言不住行施。豈非略舉一以例諸耶。若依論經便有三種。一者不著自身故行佈施。若著自身則惜外物故不行施。今不著自身則不惜外物故能行施也。二者無所住一句。即是不著報恩。報恩者。謂供養恭敬等也。三者不住色聲香味觸法佈施。即是不著果報。果報者。謂人天樂等。菩薩若著報恩及以果報則捨遠佛道。是故不著報恩及以果報也。須菩提菩薩應如是佈施下。若依論意即是答第四降心問。然要須修行故有所得心乃降伏耳。故次修行後明降伏也。以菩薩不見三事故行佈施名為降伏。言三事者。謂施者受者財物等。以不見財物故得諸法空。不見施者受者故得眾生空。以得此二空即是降伏人法見也。然論作此意正以修無所得行即是降伏有所得心。故兩問相成兩答相成也。問初章經親有降伏言。何故不答降伏問今始答之耶。有釋雲。先但明眾生空。未明法空。故生法二空未具得不得稱降伏。今具得生法二空始是降伏名也。又前始明是菩提心未明菩薩行。故降義未成。今願行俱成降伏義始顯也。若菩薩不住相佈施下。此第二明修無所住因得無所得果。所以有此文來者有二義。一者即是舉果勸修。良以修無住因得福無邊。是故勸修無住相佈施也。二者即是釋疑。疑者雲。有住佈施可有福德。無住佈施應無福德。是故釋雲有所得施功德則少無所得施其福無邊。問今持戒行道書經造佛功德可多。雲何以無住心而作福與十力空等。此言極成過差也。答覆面之舌言豈虛哉。子若不信今當略述。夫福德因扶理而生。故釋善以扶理為義。以無所住蓋是扶理之極。福豈不多。以此而思煥然可解也。故一切有所得心積劫種種修行持戒坐禪皆是乖道。故福不多。今無得施與道相應。故福多。故爾前一切功德不及五華施福多也就此文開為三別。第一法說。第二譬說。第三合譬。法說如文。東方虛空下。第二譬說就中有兩。初舉東方虛空為喻。次舉九方虛空為喻。各有問答。如文尋之。問何因緣故借虛空為喻。答凡有二義。一者虛空無相無為。無住相施無依無得。是故假此為喻。二者虛空包含廣大。無住相施果報亦大。故假喻也。須菩提無住相佈施亦如是下。第三合譬。如文可尋。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下。此第三章結勸也。所言如所教住者。如上來無所得之教。應須依此而住依此而修行也。須菩提於意雲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下。若依開善。舉平等空答菩提心問。今謂二義不然。一者有顛倒過。要先發菩提心然後行菩薩行。豈得前明菩薩行竟今始辨發菩提心耶。二者此中文雲可以身相見如來不。若是平等空則無復如來。何名見佛耶。今作五義生起此章。一者若依論釋。自上已來答四問竟。從此下第二章斷生疑心。答於四問即是略說般若。若斷生疑心則是廣說般若。故論雲自下一切修多羅中斷生疑心。故知說經皆是斷生疑故也。若依因果分門。上來酬於四問即是辨無所得因。此下第二明無為法身之果。若行有所得因還得有所得果。故大經雲。有所得者名曰無明。有所得者名二十五有。今無所得因故得無為法身之果。故大經雲。無所得者名為智慧。無所得者名大涅槃。又初章經明發菩提心。次章經明修菩薩行。今一章經辨得於佛道。此三即是次第。是故斯經其義要也又成上菩提心義。發菩提心下度眾生上求佛道。下度眾生已辨眾生之相。故度無所度。今上求佛道。故須識法身。即是求無所求。若不識眾生則不能度眾生。若不識法身則不能上求佛道也。若有所得發心求佛。如淨名所呵。即欲令其捨菩提見。而是發菩提心捨於佛見。乃見佛耳。亦上辨度眾生即辨眾生空。次辨修萬行則辨六塵諸法空。此人之與法並是世間畢竟空。今明不可以諸相得見如來。即是諸佛空。故眾生無所有則非眾生。諸佛無所有是即非佛。故非眾生非佛非生死非涅槃。故眾生與佛本來不二。然為破二見故雲不二。在二既息不二亦除。故華嚴雲。不著不二法。以無一二故也。若能如此而悟。一切諸見畢竟不起。始是金剛。稱為般若。就此文中開為三意。第一如來騰眾疑以問善吉。二善吉對如來以釋疑。第三如來印述結成得失。此即是初。所言疑者。上雲菩薩行無住相圓因。時眾生疑。因若無住果應無為。今見果是有為。雲何因是無住。所以者何。小乘人言。釋迦之身體具有三相。初生王宮即是生義。次八十年住世即是住義。雙林入滅即是滅義也。今果既具此三相。豈得言因是無所住耶。是故佛騰眾疑以問善吉。可以身有三相見如來法身不耶。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下。此第二善吉對佛釋時會之疑。問佛應自釋。何故令善吉釋。答欲示有得解之人故令善吉釋。又善吉是小乘人。今欲引接小乘人令信如來身是無為故令善吉釋也。又如雀母引子。善吉亦爾。欲引聲聞令同其所解。善吉是聲聞既知如來身是無為。我亦是聲聞。亦須知如來身是無為不為三相所相也。又善吉欲引菩薩令求如來法身。所以者何。小乘之人尚知如來身是無為。雲何菩薩言佛是有為。問涅槃經可辨佛是無為。般若經雲何有於此說。答蓋是五時教人作此問耳。今般若論中正破此問。故偈雲三相異體故離彼是如來。豈得般若教中佛是有為。又今辨般若正法即是法身。般若非為非無為。即是法身。非為非無為但為對凡夫二乘身是有為故。歎美作無為耳。亦不同北土論師謂如來身定是無為。為與無為並是般若功用也。不可以身相見如來者。不可以生住滅三相見如來無為法身也。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者。時會復疑。若言三相非如來者。何故如來昔說有三相耶。昔說生在淨飯王家。即是說有生相。卻後三月當入涅槃。即是滅相。八十年住世。即是住相。是故釋雲。如來所說有三相者。即非身相。言非身相者。非是法身無為相也。此是無生生方便。即是生身。故有三相。若生無生方便。即是法身。無三相也。佛告須菩提下。此第三如來述成結其得失。所以須述成者。時會恐善吉所解未能不謬。是故如來述成其解。就此文中凡有兩句。初句明失。凡有名相皆是憶想而有。悉是虛妄。豈但計生住滅非虛妄耶。若見諸法相非相下。第二句明得。若見一切諸相非法身相。即是見法身。故華嚴雲。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滅。若能如此觀。諸佛常現前也。   金剛般若經義疏卷第二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699 金剛般若疏   金剛般若經義疏卷第三   胡吉藏法師撰   須菩提白佛言頗有眾生者。此下第二段明信受波若義。所以明信受者。上說波若即是能被之教。今明信受即是所被之緣。此即是緣教相稱。若緣非教緣此教則不稱緣。若教非緣教此緣則不稟教。以今緣是教緣故此緣稟教得益。以教是緣教故此則不空說。為此因緣故緣教相稱也。又佛種種門說於波若。上已因果門說波若竟。今就信受門說於般若。所以了悟無依無得。故名信受。說此無依無得之信。即是說般若義也。就此門中問答為二。初即是善吉發問。所以問者。上明因辨果義已周滿。是故今問信受之人。然因是無所得因。果是無所得果。因是無所得因雖行萬行而實無所行。果是無所得果雖得菩提而實無所得。此事難信。若實有萬行可行實有佛果可得。信之則易。若實無萬行可行實無佛果可得。信之了亦易。若言俗諦自有因果真諦自無因果。有無各轍信之亦易。今並不然。雖修萬行而不見菩薩能行。不見萬行可行。無所依止而修萬行濟度眾生。此事希有。是以難信。如空中種樹不依於地而溉灌修治有於華實。此事為難是。故今問明有信者。若言佛身同於二乘是生滅法。亦易信。若言佛身是常住法凝然在金剛後心。此亦易信。若言應身自無常。法身自是常。此亦易信。今明如來雖生畢竟不生。雖滅畢竟不滅。雖無生無滅而生滅方便利益眾生。此事希有。是故難信。所以問也。問曰。此為問現在信。為問未來信耶。答曰。現在眾生福慧深厚三多具足。在祇洹受道聞必生信。故不問現在。但佛滅度後後五百歲入像法中。此時眾生薄福鈍根。雖尋經文不能通了。故聞不生信。大智論解信毀品文雲。佛滅度後五百歲後有五百部。皆執佛語不知佛意為解脫。故聞畢竟空如刀傷心。故知未來能信人少。故知問未來世也。又此舉未來有信以況現在。未來是惡世。外不值佛內薄福鈍根。尚信波若。況現世之人聞不生信。佛告須菩提下。此第二章明如來答。就文為二。一者遮無答。二者明有信答。莫作是說者。即是遮無答也。汝勿謂現在有信受之人。言未來起信受也。故雲莫作是說也。如來滅後後五百歲下。此第二明有信答。就文大開七別。第一明信之時節。第二明能信之人。第三明所信之法。第四正出信心。第五明信之所由。第六明信之利益。第七廣釋信義。此即第一。言後五百歲者。有人言。正法五百年為初五百。次像法五百年為中五百。次像法後五百年名後五百。今舉最後五百。此是像法將滅衰弊之時。亦有信般若者。況前兩五百無信人耶。今謂不然。言後五百歲者。如大智論明五百歲已後也。前五百年得道者多不得者少。故名正法。次五百年得道者少不得者多。名為像法。既正法滅已次入像法名後五百歲。此中雖多不信。如五百部之例然亦有信受之人。故大品雲。是波若波羅蜜佛滅度後南方轉至北方。是中四眾要有信持乃至供養也。又解雲。佛滅後千年。為斷疑雲前五百是正法故聞有信。後五百是像法故聞不信。若爾後五百年無信波若。故佛今答雲。後五百亦有信者。不應言無信者也。此時亦有信持乃至供養也。有持戒修福者下。此第二明有能信之人。什師翻經但明二人。一者持戒人。二者修福人。持戒人多是出家菩薩。修福多是在家菩薩。大智論雲。出家菩薩以屍羅為首。在家菩薩以檀為首。是故今文但明二人。然此二人具通大小。若有所得小乘二人則不信波若。故下文雲若樂小法者則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若大乘二人樂無所得乃信是法。故下文雲此經為大乘者說為最上乘者說。若是論經便有三人。論雲不空以有實菩薩三德備。第三即是智慧人也。前之二人名為聞信。若智慧人此是證信也。又言。能信之人既是勝人。故舉止行二善物情所貴。以褒歎之令得信受。持戒是止善。修福是行蓋。此二攝一切善盡。則諸惡莫作諸善奉行故舉此二攝一切人也。於此章句下。第三明所信之法。即上因果法門名為章句也。能生信心下。此第四正辨於經生信。以此為實者。即是無所得實信。若有所得信雖異小乘不信。若望無所得信還成不信。故大品有信毀之品。欲明有所得信此即成毀。今此是無所得實相正信。故言以此為實。亦信波若是法之實相。故雲以此為實也。當知是人下。此第五明信之所由。所以聞經決能信者。良以殖因積久故能信受。故涅槃雲。熙連河沙諸如來所發菩提心。然後乃能於惡世中不謗是經。今亦爾。三多久殖故能信而不謗。文有二句。前句明非值少佛。以於下。第二句明值於多佛也。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下。第六章明信得利益。凡有二益。一者外為諸佛知見。二者內得無邊功德。然信波若之利難可稱量。今舉一念之信尚獲無邊功德。始終之信故復難言。如來懸鑒信謗皆知。而今偏舉信人者。略有三義。一者此經是諸佛之母為佛守護故。若生希向則為佛所記錄。故大品雲。佛常以佛眼觀此經卷。若受持者則為佛護念。為如來之所齒錄。直置世間為天王貴勝知友。尚自歡喜。況為如來之所親愛耶。二者此福與虛空等。豈下地所能知。唯佛窮其邊底。三者佛無二言。言必可信。今明信得多福。故其福必知多。問何因緣故名為知見。答論雲。如來願智力知非是比智知。佛眼所見非肉眼見。又佛知此人行菩提因。見此人得菩提果。故言知見。何以故下。此是第七廣釋淨信之義。若依論師釋。上來通明三種人信。此的辨第三智慧人信。今明此言即通。上釋於信得德福無邊。今釋無邊所以。良由得無生信故其福無邊。但無生信自具二種。一者聞信。二者證信。就此釋中有三何以。故大開三別。第一明得。第二明失。第三勸捨失從得。此是初。自有兩句。初句明眾生空。次句明諸法空。所以明此二空釋信義者。大智論雲。知眾生及法不生故名無生法忍。雖渡眾生。眾生畢竟不可得即是無眾生。雖行萬行。諸法畢竟不可得此即無生法忍。是故今辨此二空為無生淨信。又眾生空故是無果患。諸法空故即無因患。所以者何。會法已成人故。法因而人果。因果兩患雙離故其福無邊。又無人見故超凡夫地。凡夫著我不知無我。今辨無我即離凡夫地。又知法空故離二乘地。二乘之人但得人無我不得法無我。又以無人故離煩惱障。已無法故離於智障。超凡越聖兼二障俱盡。是故其福無邊。離人見中具無十六。今但略故止言無四。五陰中起我我所心。故名為我。不斷不絕相續住世。名為眾生。計有一根之命不斷猶有我。故稱為命者。亦名為人。外道計有神我死此生彼經遊六道。故名壽者也。無法相無非法相者。第二句明法空。雖不見我猶見有五陰之法。故今明亦無法相。五陰之法既無。五陰本無名為非法。空病亦空故雲無非法相。此應如淨名三種次第。初不見我為眾生空。次不見法名為法空。不見非法亦名空病亦空。所以明此三空者。我見是眾結之根本。故明我見。次有見無見又是斷常之本乖道事深。故明有無見也。有人言。修善離惡。以善為法惡為非法。又有人言。以空遣有。以空為法有為非法。若依論經。人空之中有於四句。法空之中亦有四句。故論偈雲依八八義別。言八八義者。人四法四名為一八破人四破法四。不此八病復為一八。故雲八八。言法四者。一者法相。二者非法相。三者相。四者非相。此四是病也。問外道計我可是病。今見法生時是有。滅時是無。何故言病耶。答作此問者。未讀大乘經論也。破第一句法相言非法相者。陰界入等法不可得故言無法相。破第二句者言非無法相者。惑者聞陰入界虛誑故空便謂。諸法實相亦空。如大經雲。既聞生死虛誑謂涅槃亦虛誑。為破此執生死自虛誑空。實相涅槃此非是空。故雲空者二十五有。不空者大般涅槃。破第三句者雲無相者。惑者雲。涅槃實相若不可空便還同有。若不可有還應是空。是故今雲不可謂涅槃還是有無相也。涅槃實相不可說有無相。破第四句者。惑者既聞實相不可有無。便應不可得說。是故今明雖絕有無為眾生故無說而說。雲何言不可說。但舊經文略。但雲無非法相也。何以故若心取相下。此第二對得明失。亦是舉失顯得。就此為二。初明計人為失。次明計法為失。今失即是初。若心取相即取眾生相。則同外道計有我人。是故為失也。若取法相下。此第二明計法為失。就中有兩。前明見法為失。次明見非法為失。問曰。若計法為失。應雲著於法相。何因緣故計法為失著我相也。答理實應然。計人故著人。計法故著法。今明欲顯其失患之甚。計法之人非但起於法見。計法之人還起我見。以法是我因緣故也。成實論雲。灰炭不盡樹想還生。又數論取一切有相非病。取我相為病。成實論雲。有二諦則非病。取我人故是病耳。今明不然。但使生心動念則過同我人。何以故若取非法相下。此第二明著於非法此亦為失。既聞計法為失。或者便謂無法為得。是故今雲若計非法是亦為失。所以者何。計有非法必起法見。若有法見則有我見。又若無有我則無所計。以有所計故知有我。所以計於非法亦復著我。是故不應取非法下。此第三章勸捨失從得。此文有二。一者正勸捨失。二者引證。此即是初勸捨失。然法與非法尚自須捨。我人之見去何不捨。是故舉法況人。但勸捨法不勸舍人。以是義故如來常說下。第二引證。阿含經中佛為比丘作於筏喻。譬如有人為賊所逐。取草為筏度於彼岸。既至彼岸則便捨筏。初則取筏度河。既至彼岸則河筏兩捨矣。譬意初則以善捨惡。後則善惡雙捨。初則以法舍人以空捨有。次則人法兩除空有雙淨。如是生死涅槃萬善類然。若依論經。大意略同其文小異。論經亦有三何以故。與舊經意同。第三何以故雲不應取法非不取法。此明理教之義。以得理忘教得月捨指故。故雲不應取法。而藉教悟理因指得月故非不取法。如到岸捨筏故不應取筏。為欲度河故非不取筏也。問筏喻是小乘經。雲何證大乘耶。答筏在小名小在大名大也。又舉小況大。於小乘法中尚明兩捨。況於大乘耶。如中論引迦旃延論。是小乘尚捨有無況大乘耶。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明有是物情所安尚應須捨。無非六情所對豈可執也。須菩提於意雲何下。此文所以來者凡有二義。一者證信故來。上辨無依無得之信乃至法非法皆捨。今明一切賢聖同作此悟。故知此法可信受也。二者依論釋疑故來。論主至此章凡釋三疑。初舉法身非有為釋以果徵因疑。次信者章雙釋因果之疑。謂說因果法門便無信者。上明有信者。即釋此疑。今此一章經釋以果徵果疑。上法身非有為章雲生住滅相非是無為法身故。不可以此三相見如來法身。疑者雲。若言三相非是佛者。應亦釋迦不得菩提。不為物說法。而今釋迦樹王下實證得菩提。趣於鹿苑為物說法。若爾則應王宮實生。雙樹實滅。不應言三相非佛。今正破此疑。就文為二。一者佛騰眾疑以問善吉。二者善吉奉對以破眾疑。今即是初。佛問意雲。於意雲何下。汝言佛於樹王下實得菩提耶。五十年住世實為說法耶。善吉答中大開二別。第一正破實證實說之疑。第二更破異疑。此即是初。善吉雲。無有實得菩提。無有實說法。論偈雲。應化非真佛亦非說法者。明佛有三種。一者法身佛。即以正法為身。二者報身佛。即是脩因已滿果起酬因名為報佛。三者化身佛。今言無有實證無有實說者。釋迦即是化身佛。非是真佛。即是化證化說非是實證實說。以此例前。釋迦即是化生化滅非實生實滅。是故如來身是無為。故雲無有定法名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也。何以故如來所說法者。此下第二破無說之疑。惑者聞上釋迦是化佛無有實證無有實說。便謂無有化說無有化證。是故今明雖無實證而有化證。雖無實說而有化說。故雲如來所說法即是化說。前即破實說之疑。今則破無化說之疑也。不可取不可說者。此句更復破疑。惑者既聞有於化說便謂有法可說。佛若有說聽者便應有取。以有說故則言語不斷。聽者有取故則心行不滅。今以言語滅故不可說。以心行滅故不可取。大智論雲。波若波羅蜜實法不顛倒念相觀。已除言語法亦滅。即是此意也。非法非非法者。此句成上不可取不可說意。諸法實相非有非無。非有故非法。非無故非非法。既離有離無。雲何可說。既離有離無。雲何可取。即此如淨名仁王所辨。其說法者無說無示。其聽者無聞無得。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者。所以有此文來者。成上非法非非法非有非無義也。以一切賢聖皆體悟無為。無為無有無無。是故當知諸法實相非有非無。豈可取說。論文雲。佛所以能說實相無為法者。由體悟無為法故耳。故無為是說因也。又一切聖人所證尚不可說。聽者豈可取也。此中不獨舉佛乃至廣引眾聖者。此意欲證一切賢聖同悟此法。當知此法必可信受。問何故言一切賢聖無為而有差別。答覆為釋疑。既言同悟無為則眾聖無異。便無十地階級四果淺深。是故今明雖同悟無為所悟不同。故有三聖為異。三鳥出網三獸度河而昇空有近遠。涉水有淺深。即是其事。問三佛乃是地論師說。汝今何故乃用斯義。答作此問者非。是通方之論。今一師辨無一豪可得一切皆是義。如思益雲一切法正一切法邪。若有所得心非唯三佛不可得。一佛二佛悉是戲論。若以無所得了悟之心。隨緣所說一佛二佛三佛十佛至無量佛並皆無礙。雲何苟存二身疑於三佛。問何故須立三佛。答義要有三。由有法佛故有報佛。由有報佛故有化佛。法佛是佛性。要由佛性故修因滿成報身。此二即是自德。然後化眾生即是化他德。故有化佛也。須菩提於意雲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佈施下。此是第三格量顯勝稱嘆勸修門。若以福慧而判。上來就智慧門說般若已。今以功德門說般若。般若未曾福慧。為眾生故作福慧名說也。又上來就無依無得說波若。今就稱歎門說波若。又上來明波若體。今明波若用。以能受持生無邊功德是故用也。就此門中開為三別。第一舉外施格量。第二舉內施格量。第三舉釋迦往因格量。就舉外施格量中更開為二。第一正舉外施格量。第二釋成格量優劣之意。就正格量中復開為二。第一正舉二種財施格量稱嘆。第二辨於經名。就初亦開為二。第一正舉二施格量受持波若一四句偈。第二稱歎波若。在處處貴在人人尊。就第一舉二施格量四句開為二別。第一舉三千世界七寶佈施格量四句。第二舉恆沙界七寶佈施格量四句就初章中復開二別。第一正舉財施格量。第二釋成格量之義。今即是初。問何因緣故有此文來。答此文來意凡有近遠。所言遠者如向數義。所言近者論生起雲。若諸法實相不可取說。文字則是可取可說。受持應無功德。為釋此疑。明文字雖是可取可說因此文字得悟波若。則是因說悟無說。是以受持者其福無邊。故格量也。就文為二。第一正舉財施。第二格量波若。舉財施中自開為二。第一佛問。第二善吉答。開為二別。初正答。次簡擇答。正答如文。阿泥樓馱以一食施九十一劫常受安樂況今大千妙寶以用佈施。其福不多。問實有以大千妙寶佈施以不。答亦得言實有亦得言假說。言實有者。轉輪聖王領四天下。能以四天下滿中妙寶以用佈施。大梵天王主領大千世界。能以大千妙寶佈施。故知得是實有。言假設者。若無此事假說言有。亦不及受持波若。佛欲令人尊重波若故。雖無事假說明也。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者。此下第二簡擇答。有人言。福德即是世諦。即非福德即真諦。明此福德虛假即真。是名福德。多者世諦故說多也。一切諸法不出二諦。故就二諦明之。今謂此釋似無次第。今乃是釋福德多之義。何因緣故明二諦也。復有人言。此是福德非福德。非福德福德。此是波若福德。但波若中有財施法施。波若財施法施實無優劣。但受財施人一生富樂。未能未來滅惡道之苦。受法施人能滅三惡道報。未來生天人好家乃至作佛。是故財施不及法施。今謂約受人其實如此。但此中約能施人格之耳。不約受人格之。故不同此釋也。但施不同。有得財施不及無得法施。此是互對自有無得財施勝有得法施。自有無得財法勝有得財法。問無得財施何如無得法施。有得財施亦作此問。答財法不二則無得財施與無得法施無有優劣。但無優劣優劣義則法施為勝財施為劣也。有得法施亦勝有得財施。大格如此也。今依論釋。論雲福不趣菩提。此簡佈施之福雖多此是有漏福德。即非福德者非無漏無所得福德也。是名福德者。論經重言福德福德。此意略判福德凡有二種。一者有漏福德。二者無漏福德。是故重言福德福德。問善吉但應答佛明佈施福多。何因緣故忽簡福德漏與無漏。答善吉領解佛意。佛意欲明佈施之福雖多而是有漏。是故答佛如我所解。佈施福多者。此是有漏之福多耳非無漏也。佛言下。第二正舉財施格量法施。就中有二。初明持經勝於佈施。第二釋勝所以。今即是初。問雲。何名為四句偈耶。有人言。此經下文兩四句偈。即是其事。今謂此人得經語不得經意。若取下偈為四句偈者。自經初已來便應非偈。受持之者便無功德。又當佛說經時至此中未有後兩偈。雲何逆格量耶。有人言。一切大乘經四句要偈。如雪山之四句等。即是其事。是亦不然。今正論波若不涉餘經。有人言。凡是言說成就一義者此即是偈。故偈名為竭義。取其竭盡則名為偈。今謂亦不然。經乃明四句偈。今雲其義竭盡何必的論四句。自有一句於義亦盡。若是別偈則句定言不定。若是通偈則言定句不定。別偈句定言不定者。要須四句故句定。或五言四七六等故言不定也。通偈言定者。要滿三十二字也。句不定者。三十二字或一三四句不定也。今既雲四句則是別偈。雲何以通釋耶。有人言。三十二字名為一偈。是亦不然。乃是外國數經法耳。非關四句偈也。有人言。凡是經論能顯道者。悉名為偈。此亦不然。今的雲四句偈。雲何乃通取顯道之言。顯道何必四句耶。有人言。假名四句。如一假有。不可定有定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亦得言假有。即不有乃至假有未曾有無。故此假四句即名為偈。今謂上來亦無此說。乃是通方之論耳。有人言。上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即是一四句偈。今謂是亦不然。若唯此是偈餘應非偈。有人言。前答善吉四句問。即是四句偈也。是亦不然。前乃是答於四句。豈關偈耶。今世俗中以四句為一偈。佛隨世俗亦以四句為一偈。明此乃是舉少況多之言耳。然一四句斯言最少。若能受持一四句其福無邊。況復一段一章一品一部耶。故須得經意勿著語言也。何以故下。此第二釋勝所以。至人極法從是經生。是故持經其福為勝。論雲二能趣菩提。即是受持四句及演說四句也。所謂佛法即非佛法者。有人言。此是遣執。向明出生極果人法。恐物著故須遣即空。今謂不然。前明即非福德。亦應恐生物著故須遣也。有人言。佛法非佛法如中假之流。是亦不然。恐是玉卮無璫也。今依論釋。成上持經福多之義。偈雲唯獨諸佛法福成第一體。所言佛法者。唯佛是無上菩提之法也。即非佛法者。自佛以外二乘菩薩無有此法。故雲即非佛法也。以佛獨有故此法第一。今持經福能生第一之法。是故持經之福其福最勝。須菩提於意雲何須陀洹能作是念下。此第二釋成格量之義。就此章中大開二別。第一舉小乘因果釋成格量之義。第二舉大乘因果釋格量之義。就此二章各開兩別。初段兩者。第一舉小乘因成格量義。第二舉小乘果成格量義。今即是初。問曰。雲何舉大小乘義成格量耶。答前章雲如來所說皆不可取不可說。乃至一切賢聖皆體悟實相無為而有差別。然此語意即是明悟實相無依無得之義。以悟無依無得故。須有大小乘賢聖不同疑者雲。若言諸法不可取不可說無依無得者。雲何小乘取得四果。乃至大乘證得佛耶。以大小乘皆有證得故。知非是無依無得。以大小乘皆說有證得故知。非是不可說義。今為釋此疑故。明大小乘雖有證得而實無所得。雖有所說實無所說。是故當知無取無說無依無得。是以舉大小乘。釋成上不可取不可說乃至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也。問曰。雲何成上格量。答諸法若是可取可說有依有得者。受持則無功德。良由波若無取無說。是以受持其福無邊。問曰。此經下文雲。為大乘者說。若樂小法者不能聽受。大品雲。波若是菩薩法不屬二乘。今雲何乃引小乘為證成。答此舉小況大。明小乘人尚悟無依無得無取無說。雲何菩薩而不信無所得法耶。如大品引先尼為證。聽者聞諸法畢竟空不信受故引先尼。小乘人尚信法空。今大乘人無相法中豈不信空耶。又今是無所得三乘。是波若善巧方便用。此是大小非有所得小也。又欲引學小乘人令入大法。欲為小乘亦須學此法。如大品雲諸天子汝欲住須陀洹果亦不離是忍也。問若爾此法便是通三乘法。答如觀中道者有三品。下智觀故得聲聞菩提。中智觀故得緣覺菩提。上智觀故得佛菩提也。問何故聲聞法中立於四果。菩薩法中開於十地。師雲。今須開此一路。此一路擁塞來久。今明無礙通方悉得。聖人善巧為欲出處眾生隨其根性故開大小。然至論道門未曾大小。今作大小者。並是赴根緣故開大小方便。然大小不同。由有其通別。若通而為論。大小皆得名地。大小悉得稱果故。如三乘共十地。八人地見地即須陀洹果。薄地即斯陀含果。離欲地即阿那含果。已辦地即阿羅漢果。菩薩法中已辦地屬佛地。是知大小皆得名地。然大小皆名果者。小乘既名四果。菩薩十地亦名十果。故大品雲。有法是菩薩道。無法是菩薩果也。若就別為論。開大小不同則果地為異。小乘則名因果。菩薩稱為十地。所以菩薩名地。是勝持廣普能生能成。有此眾義故與其地名。聲聞無此諸義。故不名為地。聲聞之人厭老病死欲入無餘。故斷除煩惱數辨蘇息。遂其心期。故與其果稱。菩薩無此諸事。故不名為果。然復有互舉之義。其事常通。何以知之。如三種皆乘三種皆道三種皆地三種皆聖人。然地豈不通耶。故知隨舉一義耳。問依小乘義明惑唯有見諦思惟。斷三界見諦惑既立初果。斷思惟亦立一果。若爾唯應有二果。何得有四果耶。若斷三界思惟既立三果。三界見諦亦應立三果。又若約界而判既有三界。斷三界惑應有三果。何故斷欲界惑立於二果。斷上二界惑立一果耶。若依靜散而判。欲界已為散地。斷欲界惑應立一果。上二界已為靜地。斷二界惑亦應立一果。今何因緣故不依此諸義立因果耶。答此是如來善巧假名制立。無有定相。通而為論具如問也。而今不爾者。斷三界見諦出三塗之表為聖人。故立初果人。見惡道塵散八十八頭蛇死就斷三界思惟更立三果。斷欲界思惟立於二果。斷上二界思惟立羅漢。所以然者。欲界是苦難地。此既難可過度。是以斷欲界惑立於二果上二界非苦難地。已有解基惑則易斷。是以斷上二界惑立阿羅漢果。言斷欲界惑立二果者。欲界思惟有九品。斷前六品名斯陀含果。具斷後三品立阿那含果。所以斷前六品立斯陀含果者。毘婆娑中和須密論師雲。前六品煩惱能發無作潤於三塗。是故斷此六品制於一果。又且既開惑以為九品。是則上中二三品其惑則重。是以斷之立於一果。後三品既輕。故斷之而立阿那含果。莊嚴師雲。欲界思惟九品煩惱潤業不同。前之三品潤邊地貧窮。次有三品潤邊地富貴。問曰。立此四果出何處文。答毘婆娑以五義故立。一者捨於曾道。二者得未曾道。三者得一味解脫。四者具修十六行。五者修得八智。今以五義具立初果。下三果者可具三義。謂捨於曾道得未曾道及一味解脫也。如此等義數論中廣釋。但知是假名方便。不如數論有所得解。數論但得名字不知佛意也。就初果文前問。次答。就答中有三。一正答明悟初果時不見得與不得證與不證。即成上不可取不可說義也。何以故下。第二句釋於上義。須陀洹者。此言修習無漏。亦名逆生死流。流有二種。一生死流即是煩惱。二者道流名為正觀。今此中具明二流。名為入流即是入於道流。不入色聲香味觸法即是逆生死流。由入道流故逆生死流。故入道流。然入道流而實無所入。亦逆生死流實無所逆。第三句是名須陀洹者。結名也。餘經雲得須陀。名為溝巷斷結。前觀欲界苦斷欲界苦下煩惱。次觀上界苦斷上界苦下煩惱。還觀欲界集。次觀上界集。如是上下屈曲似於溝巷。故雲溝巷斷結。三藏師雲。得須陀洹者。此雲至流。如煩惱引人至生死流。八正道引人至涅槃流也。問何故但雲不入六塵。答既不入六塵亦不入六情六識。即明於法空。不見須陀洹故即是人空。入道流無所入故則涅槃不可得。逆生死流無所逆故生死不可得。故不人不法不生死。不涅槃乃名波若須陀洹也。第二果亦有問答。文來可知。斯陀含者。此雲薄婬怒癡。亦名一往來。此人猶感欲界兩生。一生天上一生人中。便成羅漢。故名一往來。亦名頻來。以頻受兩生故名曰頻來。第三阿那含者。此雲不還。亦云不來。斷欲界結盡不生欲界故名不來也。而實無來者。問阿那含名不來既雲實不來。斯陀含名一往來應雲實往來。上雲一往來實無往來。時阿那含名不來。應雲無不來。答其實應爾。但互文現意。而不爾者。那含名不來而雲實無來者。此不來之名而無得之語其義相稱。故以無來之語還釋不生之名。上二果名不同此。所以非類也。又意實應言而無不來。今少不字但雲無來者。無即兼不故省煩言也。問四果十智中具有幾智。答初二果十智中除盡無生及他心。問凡夫外道尚得他心。二果聖人何故不得。答聖人非不能得。若得他心即得四禪斷欲界非復初二果也。第三果人八智。加他心。第四果具十智也。從第四果去。即是第二舉小乘果以成格量之義。上來三種雖並稱果。若望羅漢並皆是因。就此文中復開為二。一者通舉羅漢。二者別明善吉。初亦有問答。答中有三。一直答。二順釋答。三反釋答。問四人並皆稱果。何故前三雲果羅漢稱道。答果道之名皆通四人。但羅漢既其德極。簡異上三偏雲道也。所以然者。大經雲。菩提名盡智無生智。菩提此稱為道。羅漢既得此二智與其道名。上之三果未得二智不名與道也。第二偏據善吉悟解勝為證者。善吉猶是羅漢。但今是對揚之主。又復別得勝定異於餘人。又自引為證。欲使於義明顯也。就文有四。一明佛就其得上果。二明其果不作得意。三明若有得意則不為佛所印可。四明以無著故為佛所歎。人中最為第一者凡有三種第一。一者人第一。二者離第一。謂離二種障。一離煩惱障。二離定障也。三者德第一。即得無諍定及斷煩惱障智斷定障智。問何因緣修無諍三昧。答凡有三義。一者昔聞佛說此三昧有種種功德。心信願得。今成羅漢故修此定。由昔因故便習得也。二者在凡夫時於多眾生起諍故受苦報。今得無學還憶昔憂悔故修此定。三者欲令多人得現果報故復修之。得此定已前作方便守護他心。無一眾生於我起諍。然後現身故名無諍。問以何方便法修此定耶。答前散心中發願。隨其心願要期近遠。或一土一村人物處所。悉願見其形相姓族名字及知其心所趣向。發此願已入達分三昧。如昔所願皆悉分明。此事已還出散心。憶念定中所見如夢中所見覺已還憶。以是義故能遮惡生善不煩惱他。故名無諍。無諍與願智相成如前說也。問雲。何名為無諍。答有人言。以慈心為無諍。以慈心故不與物諍。有人言。第四禪名無諍。以此定離三災免四受故也。有人言。空解為無諍定。有人言。即以無諍智為無諍定。今依論釋。論雲。依彼善吉者遠離二種障。斷煩惱故得羅漢。斷三昧鄣得無諍定。故知此別是方法定。非是空解亦非四禪亦非慈心也。問文雲離欲羅漢。離何欲耶。答非是離煩惱之欲。乃是善吉好修阿蘭若行遠離五欲五塵之境名為離欲。阿蘭若者此雲無事。即是優遊任放不為塵累所拘。四段文處易知不須出也。佛告須菩提如來昔在然燈佛所下。是第二章舉大乘因果釋成上義。就文為兩。第一舉大乘因釋成前義。第二舉大乘果釋成前義。就舉大乘因中開為二別。第一舉受記。第二明嚴土。今即初。所以有此文來者。從上如來所說法不可取不可說文生。若言諸法不可取者。昔為儒童菩薩應不得記。若昔為儒童菩薩遂得記者。則諸法可取。若言諸法不可說者。然燈佛不應為其授記。既為釋迦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則是可說。以時會有於此疑故。佛騰眾疑問於善吉。故雲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法得菩提不。善吉答雲。於然燈佛所實無所得。此意明不見人是能得無有記之可得。具如淨名彌勒章記。如是無得無不得。乃名得受記。此得實無所得也。北人云。凡有四時受記。一是習種性不現前受記。二是道種性亦不現前受記。三是初地現前受記。四是八地大無生忍現前受記。此中文明釋迦由是習種性菩薩。未得初地已上無生法忍記。今佛問善吉雲。我於爾時已證初地無生法忍三菩提耶。乃至金剛已後常住現果證三菩提耶。善吉答雲。如來爾時未得初地無生法忍三菩提。亦未得金剛後常住三菩提。今謂論無此義。又未見經說。若就義推。於理不可。此中乃明無依無得之義。破有依有得之疑。成上不可取不可說意。雲何乃作行位淺深解釋。故於義不然。但經中不無三賢十聖之說。首楞嚴經亦有四種受記之文。非此中正意也。於意雲何莊嚴佛土不下。此第二次辨嚴土釋成上義。來意同前。若言諸法不可取不可說。雲何菩薩取淨佛土行。為釋此疑故有此文來也。問因行無量。何故前辨受記今明嚴土。答受記是菩薩自行。嚴土是化他行。自悟無生故佛授記是自行。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故嚴土之行。則是化他行。行門雖多不出此二。是故明也。又前論得記則是正果。今論嚴土則依果。又菩薩得無生已後更無餘事。唯成就眾生淨佛國土。故次第二句來。文亦有二。一問二答。問意可知。就答中有二。第一正明嚴土之真偽。第二勸修淨土因。今即是初。若依大品經說。此中始終圓成一意。即是菩薩無大莊嚴為大莊嚴。雖大莊嚴實無莊嚴。然依論釋。此中文雲須菩提言不也世尊者。此明如來法身實無七寶形相莊嚴。故不應言菩薩有七寶淨土之可取也。如來說莊嚴佛土者。疑者雲。若形相莊嚴非真土者。佛何故說七寶等為淨土。令菩薩修淨土因取淨土果耶。故今釋雲。如來以正法為身無身非身。是故無土。今說形相為淨土者。此為始行之人令棄土沙之穢取寶玉之淨耳。非是第一義真淨土也。故言如來莊嚴佛土則非莊嚴也。是名莊嚴者。此是第一義真實莊嚴。正以諸法實相無德不備無累不淨故名莊嚴。為至人之所棲止故名之為土。應如是生清淨心下。此第二明淨土因。然上明土果。破別相世俗之土。明第一義真淨佛土。故明二土真偽不同。此中辨因有得失之異。就文開為三別。第一正勸修得。二者勸捨失。三者重勸修得。應如是生清淨信心。此即是勸修得也。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者。此第二句勸失捨。應無所住下。第三句勸修得。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下。第二明大乘果證前無取無說。成格量之義。就文為二。前佛問。次善吉答。今即初。問成論人釋雲。山王廣大譬無相理廣大也。今謂不然。非但義無次第。亦是文無所出。今依論生起猶為釋疑。疑雲。若無取無說者。雲何諸佛取得菩提而為他說得菩提耶。所以舉須彌山者。明須彌於十寶山中最大。譬佛於十地中最大。須彌此雲妙高山。亦云安明山也。釋意雲。如須彌山雖於十寶山中之大亦無心言大。佛亦爾。雖於眾聖中大亦云無心言大。雖得菩提亦無心言得也。佛說非身是名大身者。又釋疑。疑雲。聞須彌無心言大。謂與佛齊須彌既是有為有漏。言佛亦是有為有漏。故今釋雲佛說非身者。明佛不同須彌非是有為有漏身。故雲非身是名大身。即是無為無漏身也。故雲是名大身也。問此舉三佛中何佛耶。答正舉報佛。所以然者。報佛正是修因滿故得菩提。法佛是佛性未得菩提。故不說法佛。得報佛竟方起應化。故化佛亦非得菩提。故但舉報佛也。須菩提於意雲何如恆河中所有沙數下。此第二舉諸恆河沙珍寶佈施。格量持說四句偈也。所以有此文來者。凡有二義。一者上明佈施少正是三千世界珍寶故不及持經。今明佈施多謂諸恆沙世界珍寶應及持經。又上大千珍寶但施眾生故是福田劣。今恆沙珍寶供養諸佛此是福田勝。應及持經。今明雖施多田勝由是有所得施亦不及持經也。問先說大千格量既不及持經。何故不即說恆沙珍寶以格量持經耶。答增數明義。從小至多實應相次。但上聞大千格量不及持經。時會或未了不及之所以。謂波若猶是可取可說。雲何受持四句及勝大千珍寶。是以上廣釋疑。明波若非可取可說故四句雖少若持若說其福則多。佈施雖多是可取可說故其福則少。所以釋前疑竟方顯勝之所由。故方更格量也。就此文中為二。一明財施福多。二明法施格量。就初有兩問答即為二意。初一番明沙數多。後一番明福德多。今以問答相承直為四別。一舉沙數為問。二稱事而答。三舉財施為問。四明施福多也。初問中有三意。前舉一恆沙為本。二以沙數河。三以彼沙數河中之沙為問。第二答中有兩意。初直答多。從後德。但諸恆河下顯多之義。明諸河顯數尚以無邊。況河中之沙雲何可數。問何因緣故佛經之中多舉恆河為喻。答於四河中恆河最大其沙又多故舉為喻。二者外道雲。此是吉河。入中洗者罪垢清淨故舉為喻。三者餘河名字數轉。此河世世名字不轉也。又五天竺國在此河邊住。佛弟子眼見故舉為喻。香山頂有阿耨達池流出四河。恆河即是四河中一也。有人言。此河長八千里。廣處四十里狹處十里。此中沙極細如□麵。水作白色如乳。極深象馬度皆沒。次舉經格量。其文可見。財施不及法施者具有多義。一者明法施之時能施之人多是聖人智人。若使財施能施之者則不爾。愚人無能行施。所以財施則劣法施則勝也。二明受法施之人亦必是智人方能領受。愚者之與畜生不能受。此故明法施為勝。三者明得福為勝。財施則但明能施之者得福受施之者則不得。若使法施則能所二人並皆得福。是故為勝也。四者法施則能施所施皆得而不失。若使財施則受施之人得五事果能施則失也。五者財施則但益肉身。法施則益法身。六者則法施能斷惑。財施正是伏慳。七者法施則出有法。財施則是有流。八者財施果有盡。法施果無盡。九者財施不一時得。法施則一時而得。十者明法施具四攝。財施但一攝。是故法施勝於財施也。復次隨說是經下。上來舉二財施格量四句經竟。此下第二歎經之處及美受持之人。明經在處則處貴。在人則人尊。就文有四。一明經在處則處重。二明在人則人尊。三釋人尊。四釋處重。如塔者。塔婆外國語。亦云支提。此雲方墳。然為尊法身是故敬塔。為重此經故供養所在處。問大品雲。滿十方舍利作一分。波若經卷為一分。佛問天主。二分之中意取何所分。天主答。寧取波若經卷。以能生舍利及一切佛法故。若爾經既勝於舍利。則應經所在處過於塔廟。今雲何言如塔。經處若言如塔。則波若經卷應如塔舍利。以理言之。實應過塔。但世間敬塔以為尊極。是故今藉以喻耳。何況有人下。第二明在人則人尊。當知是人下。第三釋人尊。若是經典下。第四釋處貴。此經諸佛之母。能生諸佛及三乘十地。大品雲。波若所在之處十方諸佛常在其中。故欲供養佛當知供養波若。波若與佛無二無別故雲則為有佛也。及尊重弟子者。此處乃有文殊普賢。非止目連身子。大品雲。諸天日作三時禮敬。六齋日彌多。故經所在處四面皆令清淨也。當何名此經下。若依開善。從上已來並是說波若體。此之一章明波若名。即是名說也。今明名說體說非無此義。但此文猶屬格量段也。前格量中開為二別。第一正舉二種財施格量稱嘆。第二章辨於經名。所以辨經者。上舉二施格量及稱歎。經在處則處貴。居人則人尊。時眾聞經有斯勝德鹹欲受持。但未識名字。是故此中辨名也。就文為二。初問。次答。問中有二。一問經名。二問受持也。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波若下。第二答經名。前問有二。一問經名。二問受持。今具答二問。開為二別。第一正答二問。第二釋成答問意。今前答二問即為二。初答名。二答受持。今前答名。金剛般若者。波若未曾法譬。非譬不譬假設譬名。非法不法強作法名。非名不名強為立名名金剛波若耳。以是名字下。第二答持經問。所以者何下。第二釋成答問意。他雲。答名中三段。一標金剛之名即辨堅利之義。第二遣於體堅。第三遣其用利。上答名即標堅利義竟。此下即是遣其體堅。就遣體堅中二句。初明佛說波若即非般若。明心行斷也。下如來無所說。明絕言語也。今問上不可取不可說已明心行斷語言絕。今何因緣更復明絕。今依論判此二句。初句明下有所異。次句明上有所同。問何故明下有所異上有所同耶。答下同二乘上異諸佛。則波若不足可尊敬受持。良由下異二乘上同諸佛故可尊敬。以勸物之意故作此說也。下有異者。上標此經名為金剛。但二乘斷惑之智亦名金剛。未知此經。名金剛者是何金剛耶。故釋雲。佛說波若者。此是佛波若佛金剛也則非般若者。非是二乘智慧。非二乘金剛也。須菩提於意雲何下。他雲。前明斷心行。今辨絕語言。今依論意不然。前文明下有異。今句明上有所同。時會疑雲。但釋迦作此說般若。餘佛亦作此說耶。故佛牒時眾疑問善吉。如來有所說不。此問意明釋迦獨有此說。餘佛不作此說耶。須菩提雲如來無所說者。此明釋迦無別有說。還同十方三世佛說。離三世佛說外無別有說也。故大品無作品雲。說是波若時。十方各千佛現同說是波若經。難問者皆號釋提桓因。解釋波若者皆名須菩提。天主更問。但現在十方佛作此說。未來諸佛亦作此說。佛答當來彌勒亦作如是說。故知十方三世佛同作此說。大品廣故廣明同。今文略故略明同。所以同者。明波若只是一正觀。正道豈當有異耶。須菩提於意雲何下。他雲。此是第三遣於用利。波若能斷假實二惑。得假實二解故是波若之用。今此中明假實兩境皆空。豈有兩惑可斷二解能斷。故是遣其用利也。他就此中為二。初明依果空。次身相下明正果空。初中又兩。一者舉微塵明實法空。二者舉世界辨假名空也。今依論第二釋成格量優劣。所以時眾疑。何故持經小而福多。佈施多而福少耶。故今釋雲。佈施雖多是煩惱塵染因。還得顛倒生死果。譬如大千世界微塵雖多。還成世界塵土之果。明四句雖小此是不顛倒因。還得不顛倒果故。持經雖少而得福多。佈施雖多而福小也。文雲諸微塵者。明微塵有兩種。一者塵染之塵。二者成世界無記之塵。以兩塵相濫故今簡之。諸微塵者是成地微塵也。非微塵者非塵染微塵也。是名微塵者結是成地微塵也。如來說世界下。前明因今辨果。如文。次舉三十二相者。他雲。前明依果空。今明正果空。依果空中有假實。今正果空有問答。今明前雲不可以身相見如來。已明正果空。此中何因緣復明耶。故不同常說。依論猶是釋成上格量意。明何但佈施塵染之福不及持經。只相好之業亦不及持經。又持經之福尚勝相好之業。豈不勝佈施耶。故有此文來。此中直明二果優劣。即顯二因優劣也。何者法身之果勝相好之果。顯法身因勝相好因。以持經是法身法故。持經福勝相好業也。於意雲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者。可以相好身見法身以不。作此問也。須菩提答雲不可以身相見如來者。不可以相好見法身也。如來所說身相則非身相者。此明所說身相非法身也。是名身相。是相好身也。須菩提以恆河沙身命下。第二明內施格量。上外施格量中有二。初捨三千世界七寶。次捨恆沙世界七寶。今內施格量中亦二。初捨恆沙身命。次舉日三時捨恆沙身命佈施。今初。所以有此文來者。上明外施格量。此未足稱易。今舍內身命。方乃為重也。又上明外施是下施格量。今明內施是中施格量。何以知之。大論呵迦旃延以內施為上。若是財施此明名下施。內施名中施。若無依無得施方是上施。汝何得以中為上耶。故知內施是中施。故從下施格次至中施格也。此文為二。初正明格。第二領解釋疑。初復為二。初正明捨恆沙身。第二正格。今初雲捨恆沙身者。今生捨一身命施。次生復捨一身命佈施。如是捨恆沙身命佈施也。就受施中具有三句。一須身不須命。如止須食肉。二須命不須身。如怨家止欲得命。三身命俱須。通上二句也。若復有人下。第二正格量。然持說俱得功德如文。   金剛波若經義疏卷第三畢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699 金剛般若疏   金剛般若疏卷第四   胡吉藏法師撰   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下。第二領解釋疑。文為二。初領解。次釋疑。領解中為二。初領解。第二佛述成。初領解為四。第一自領解。第二明他領解。三明自領解為易。四明他領解為難。初領解又二。第一經家序其悟解相貌。第二正明領解。初序其相貌者有四。一標領解人。二明所領解法。三正明領解。第四領解相貌。問得解應歡喜。雲何乃悲泣耶。答領解相貌不同。凡有三句。一者得解歡喜。如法華身子踴躍歡喜。二者得解悲泣。如此文。三得解亦歡喜亦悲泣。如善集王悲喜交集。喜則欣今悟。悲則慨昔迷。悲喜雙兼二事也。希有世尊下。第二明得解。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者。古來釋經前後不同。一家雲。此經在大品初說以此文為證。既雲未曾聞般若。故知在前。第二師雲。此經在大品後說。既在大品後。何得善吉雲昔來未曾得聞耶。彼釋雲。前於大品中。雖善吉已悟而中下根人未悟。今同其未悟故雲未曾得聞。中下根人於今得悟故同其得悟。故言今始得聞耳。此事已如前明。今更開一意。上外施格量竟如來自稱歎經勸物受持。今內施格量竟善吉自稱歎經勸物受持。是故師弟互文勸緣信悟耳。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下。第二陳他得解。則生實相者。他雲。世諦生真諦不生。即問。實相即是真諦。既生實相。何不生真諦耶。彼釋雲。生實相之慧耳。實相不可生。但慧從境作名稱為實慧。境從慧作名。故生慧言生境耳。今明二諦俱生不生。如義中釋。斯文即證也。但一師有觀發中中發觀義此明生實相。即是觀發中。正觀明瞭則實相現前。故名生實相。此約迷悟為論。於迷者不現前名實相不生。悟者現前名為生實相。令生實相既爾。佛性等例然。至論實相未曾生不生也。是實相者則非實相者。他還以二諦釋此文。如常彈。今依論釋簡成實相義。是實相者。獨佛法大乘有此實相故雲實相。即非實相者。天魔外道無實相故言非實相。是名實相者。論經長有一句。雲實相實相。此句簡二乘。實相有二種。一大乘實相。二小乘實相。今明是大乘實相非二乘實相。故雲實相實相。前句簡外實相。此句簡內實相。所以二簡者。以獨佛法有實相。及獨大乘有實相。生實相之慧。方是希有耳。世尊我今得聞下。第三述自悟為易。所以易者。一者明過去久殖三多。二者現在者值佛。內因外緣具足故信受為易也。又就跡中為論。須菩提是大阿羅漢。如大品雲。般若甚深。誰能信解。答雲。正見成就人漏盡阿羅漢能信。今須菩提既是羅漢。所以信解不難也。若就本為論。須菩提內祕菩薩行。或可是往古如來。示同眾迷。所以悟解為易。若當來世下。第四陳他悟為難。所以難者。良由生在末世後五百歲故也。叡法師雲。前五百歲得道者多不得道者少。後五百歲不得道者多得道者少。前五百歲信無生者多不信者少。後五百歲不信者多信者為少。是以前五百年名正法。後五百年名像法。能於像法中信。所以為難也。又明此時眾生不久殖三多。不久值佛。無內因外緣。能於中生信。是故為難。何以故下。此釋信為難意也。若言有人能信般若所信。則是人法之見。不名為信也。此信亦不難也。明若不見我是能信。即是人空。即是無有人見。不見般若是所信即是法空。即是無法見。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者。所以不取我等相者。非有我相。是故不取我相。以實無我故無所取耳。故雲我相即是非相也。又道理若實有我人之相則不可離。以道理實無我人之相。但眾生妄謂為有故我相可離多。故雲我相即是非相也。大品雲。眾生所著若有一毫末之可有則不可離。以所著處無如毛髮許有可離也。他雲。所謂之我見是無耳。能謂之心是有此不無也。如所謂陽炎是無。能謂之心是有。今明能謂之心如所謂不異也。若依論釋者。此明人法兩空。前雲無我人相。此是人空。今雲我相即是非相。此則明法空。問若言此明法空。應雲法相即是非法相。何雲我相即是非相耶。答無我有二種。一者人無我。二法無我。今法無我也。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者。此重釋無相所以也。若有諸相佛應見之。以離一切諸相名為諸佛故。則知諸法無此相也。問佛何故離一切相耶。答有一切相則是有所得。無一切相則是無所得。有所得故是生死凡夫。無所得名為涅槃。名為諸佛也。佛告須菩提下第二佛述成。前領解有四章。今但述第四陳他悟難。明無始以來習有所得久。昔日又稟小乘有所得教。忽聞般若無人無法多生怖畏。是故今明能不怖畏此則為難。所言不驚不怖者。一往怛愕謂之為驚。內心怯弱名之為畏。一向深惡前事稱之為怖也。如來說第一波羅蜜者。他雲。般若是六度中第一故言第一。則非第一者。真諦遣第一也。是名第一者。世諦假名說第一也。依論解。此般若一經勝餘修多羅。故名此經為第一波羅蜜。非第一波羅蜜者。餘修多羅非第一。是名第一。還結此經為第一也。所以有此文來者。是近遠二義。近者成上希有之言。以此經第一故信此經。方是希有耳。此經若非第一。信之不足稱為希有也。遠成上者。上來所明內外二施不及持經四句者。由此經是諸經中之第一法也。須菩提忍辱下。第二釋疑念也。問何因緣故次般若。明忍辱耶。依六度數前後並非次第。今有何次第生此文耶。答開善解雲。三門說般若。前就體名二門說竟。今次第三功用門說。明般若功用無窮。能生諸佛能示世間能斷煩惱。又攝用導用忘用諸用非一。今此明忘懷。忍辱之用者。以得此用故。則逢苦不憂值樂不喜。其功最要故偏明之。又解雲。忍與般若俱是慧。與慧同體。故共明也。今明無方之意不妨此義。若依論意釋疑故來。眾所以疑者。遠從前捨身命格量生。上雲捨身施不及持經四句。所以不及者。為捨身是有所得顛倒苦因還得有所得苦果故不及持經。眾即疑。佛昔來種種苦行亦應是顛倒之因。應得顛倒之果不得菩提也。故今釋雲。佛昔行苦行。此是無生忍心。雖復捨身而不苦惱。非但無苦而還更有樂。故論偈雲。苦樂有慈悲如是苦行果。以修無所得忍故得菩提也。故雲如來說忍辱波羅蜜也。非忍辱者。非是有得捨身忍辱也。又非忍辱者。此無所得忍不可稱量也。故論雲彼忍辱岸難量也。何以故我於爾時無我相者。此二義故來。一者反釋無瞋義。若有我相則應生瞋。以無我相故令誰瞋耶。復瞋者誰耶。二者明無忍義。即是不忍不瞋為忍波羅蜜。若有能忍之人則應生瞋。今尚不見能忍之人。何由有他起瞋之者。此是跨節釋也。歌利王者。引事證因緣。歌利王即是陳如本身。昔曾害仙人。仙人發願。汝今無罪害我我得道時要前度汝。如出毘婆娑文。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下。所以有此文者。為成前忍辱義。新發意菩薩既聞歷世修忍得於菩提。彼既見有身心或生退轉。如身子六十劫行菩薩行。後因捨眼遂退成聲聞。故今勸雲。欲不退菩提心者。應離一切相發三菩提心也。問從上來三處明不住何異。釋雲。初不住為成檀度義勸行無得施也。次不住為成淨土因義。若心有住則心有穢。心穢故則土穢。以心無所住故心淨。心淨故土淨也。今明不住為成菩提心勸不住發心。若心有住則乖正道。豈是道心耶。菩提是正道。今發道心故名菩提心耳。若心有住則為非住者。若心有住則是住顛倒。則為非住。不住般若也。如大經。不住一切法即是住般若。不信一切法是名信般若。生義亦爾。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下。前明勸無住發菩提心。今勸無住修菩薩行。如善財之言也。問經初已明發心修行。今何得更說。答前明建廣大等四心名發心。就不住義以明修行。今此中通就不住即明發心之與修行。故前離明。今是合辨也。但舉佈施者。佈施居六度之初。又檀義攝六也。如論偈云云。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者。前既明無住發心無住修行。人便謂。既無所住何故發心何故修行耶。即釋曰。為利眾生故發心修行也。又無住修行方能利眾生耳。有所住修行不能自利利人也。如來說一切諸相下。此為成上修行及為眾生。既言修行。便有行可修。既言利益眾生。有眾生可利。便是人法見耳。故今明如來說一切相則非一切相。故雖修萬行無行可修。雖利眾生實無眾生可利。又引佛誠言勸菩薩如說修行。佛說眾生與法皆不可得。菩薩亦須如此而學也。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下。此文來有近遠。遠意成前內外二施格量義。何者。前明雖舍內外二施終不及持經四句。人聞此生疑。諸法實相絕言。雲何名字文句能表實相。而受持四句頓有如此福耶。故今釋雲。實相雖絕言。言是無言因。因言故得表無言。故受持此言功德無量。問此乃釋言能表道。雲何是釋五語文耶。答以言必能表道故。佛言是實由能表道故。受持福多。近意者。上引佛說一切諸相則是非相。說一切眾生則非眾生。勸菩薩如說而行。今重釋所以。須信佛說者。良由佛語不虛故也。真語者依真諦說也。實語者依世諦說也。所以舉二語者。為如來常依二諦說法故也。如語者。如十方三世諸佛依二諦說法。此上同諸佛也。不誑語者。佛不誑眾生。如大經言。何緣當誑如子想者令墮地獄也。不異語者。為釋疑故來。人疑。若不誑眾生。何得一佛作種種異說。初三後一。乃至今常昔無常耶。故釋雲。雖有諸說為成一道。所以不異。如經雲。智者終不謂我二語。我於是人亦不二語。法華雲。雖說種種乘皆為一乘也。次依論釋。唯有四語。故偈雲。實智及小乘說摩訶衍法。記於三世事。是名四種語。實智即真語。謂說佛菩提也。及小乘說四諦即實語。說摩訶衍法為菩提。即是如語也。記三世事合後二為不異語也。此四語含小大理事因果。真語是果也。如語是因。此二是大。實語為小。記三世是事也。三語是理。須菩提如來所得法者。有此文來者。上來至此凡有三文。引佛語勸信。初引如來說一切相則非相。說一切眾生則非眾生。此勸菩薩舍人法見令信無所住教。次引五語證佛語不虛。勸菩薩信佛說無所住教也。今第三引佛所證得法。復勸信無所住教。以佛親依無所住教證得菩提故。菩薩須信無所住教門也。論經長有一句。謂如來所得法如來所說法。如來所得法釋已如向也。如來所說無實無虛者。上來三過勸信語。但恐鈍根守語而住故。今明佛語非實非虛。以正道絕言。若守言則失道。故言則非實。非不因言表道。故言則非虛。指月之譬即其事也。斯乃貫一化之意。豈一章經耶。須菩提如人入闇下。依流支十二分。前格量分竟。今是顯性分。今三種彈之。一者顯性分。經論無文故所以不用。二者若就佈施以明得失判顯性分者。前明忍辱修行亦應是分也。三者內外格量中各有二格。今內格中止一章竟。餘有一格量在。何得合取後格量為顯性分耶。今明二意故有此文來。一者近生。上來至此凡有三處勸修不住捨於住義。未知住有何失不住有何得。勸修不住捨於住耶。故今最後釋其得失。心有所得則如外無光明內有黑暗。故不見正道。心無所住如外有光明內有眼目。能見正道。為此得失故有上來三勸也。依無住之教。如外有光明。得無所住觀解。如內有眼目。如此之人見正道也。有住之失反此可知也。依論生起。雲真如一切處一切時常有。何故眾生有得如有不得如耶。論師雲。真如即是佛性。一切凡聖眾生皆有佛性。何故聖見凡不見耶。即用經文釋之。如雖常有一色。若外有光明內有眼目則見。無此內外則不見也。雖常有真如佛性。心無所住則見。有所住則不見也。顯性之言事在斯也。今明作此意亦於義無失。大智論雲。或名如或名實相法性涅槃。但約眾生悟迷故有得不得。至論佛性涅槃。未曾得失隱顯也。問依論乃明見如不見如。似無次第便是孤生此文。答此文即接前佈施得失生。故有住佈施則不見如。無住佈施則便見如。故非無次第也。但講論者不見其近。便謂孤生為顯性分耳。講經師雖見其近文兩施之得失。不得見其因施得失遠明皆有佛性。為有方便無方便故有見不見異也。若取近遠兩義。則經論皆成也。須菩提若當來世下。有此一章來者。還成上捨失從得之義也。菩薩若捨失從得者。要須受持讀誦般若故也。問信受門已明若生一念淨信。則為佛智見得無量功德竟。今何故重說為佛智見得無量功德耶。答此般若經有三門明功德。一自信門。二自受持讀誦復為他說門。三但自受持讀誦門也。初明一念信為佛智見得無量功德。是自信門明功德也。從三千七寶施至恆沙身命施。此明自行化他門明功德也。今此章明受持讀誦自行門功德。故非重說也。此三門攝一切般若經明功德也。初日分下。第二三時捨身格量功德也。為二。初明格量。第二稱歎勸修。格量中為二。初正舉捨身。第二格量也。異上捨身者有二義。一者施多。謂日三時捨身。此日初分日中分日後分。非是三日為三分也。二者時節久。謂無量千萬億劫常行捨身事也。次格量般若。直明信心不逆其福已勝。況自受持讀誦為他說耶。此則格量轉高。般若之福轉重也。又此文所以來者。上信受門中。直明信心為佛知見得無量功德。猶未格量信心功德少多。今欲格量信心功德少多故有此文來也。問何故須格量信心功德耶。答既三門明功德。則三門明格量。上已三處格量自行化他功德門竟。謂三千佈施恆沙佈施捨身佈施。皆自行化他門。猶未格量信心門。故今明之也。問何故格量自信門功德多上自行化他功德耶。答格量自信門功德尚多。自行化他則不可量。故今文雲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受持讀誦為他說耶。故此文來有其深旨。欲講誦者當依此意也。須菩提以要言之下。第二稱歎勸修。開文為四。第一歎法。第二歎人。第三重歎法。第四重歎人。今初歎法。前格量竟既稱歎。今格量竟亦稱歎也。如來為發大乘者說下。第二歎人。問大乘與最上乘何異。答通論不異。此種種歎耳。別者大包含廣博義。最上高絕取超出二乘義。廣博等即是得義。出二乘即是離義。又大是其始義。據淺行之人。最上是其終義。據深行人也。如來悉知是人者。問前已二處明知見竟。今復明者有何異耶。解雲。初知見自信功德。次知見自受持讀誦功德。今知見受持復為人說得功德。故三知見異也。若樂小法者。此明舉失顯得。歎此中舉二人。樂小法者此是小乘。著我見者此是外道。此二人不能聽受。小乘之人所以不能聽受者。以是有所得故不信無得。又此經明如來法身常住。小乘人謂佛無常畢竟滅故不信。故大智論雲。五百歲五百部聞大乘法說畢竟空。如刀傷心。叡法師喻疑論雲。外國三十六國皆小乘學不信大乘。問小乘亦明空。大乘亦明空。小乘人何意不信大耶。答大論雲。空有二種。一者但空二者不但空。小乘唯得但空不得不但空。此經明不但空。故不信空也。又小乘人但得生空不得法空。大智論雲。佛滅後分為二分。一信眾生空不信法空。二俱信二空。今此經具明二空。故小乘人不信也。外道著我見不信則易知也。須菩提在在處處下。第三重歎法。問此歎法與初何異。答初直歎經法。今歎法所在之處故異也。問上已歎經在處則處貴。猶如塔廟竟。今何故復歎如塔耶。答前略歎。今廣歎。前直雲如塔廟故是略。今雲種種供養故是廣。前略歎人。今廣歎人。前略歎處。今廣歎處也。又前歎經所在處則處貴也。今歎非但經所在處處貴。即持此經人行住坐臥之處皆如塔廟。皆應恭敬供養。如法華雲。持法華經人所在方面皆應為作禮也。論意作此釋勿不信也。復次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此經若為人輕賤下。此是第四重歎人。問今歎人與前何異。答上就得門歎。今就離門歎。何以知之。前文雲持經得無邊功德。今言持經離於惡道。此即是金剛能摧諸患難。次意釋疑故來。自上以來並明持經之人無邊功德。今那見持經之人。有諸障礙所謂疾病遭官橫得打罵不如意事耶。為釋此疑故。明此人先世罪業應墮八難。以持經力故現世輕受也。我念過去下。第三舉釋迦往因格量。前內外兩施具舉現世也。今明往因。此就過去世格量現在世。前就所化功德格量。今就能化功德格量。如此格量方盡格量之極也。問何意舉能化所化功德格量皆不及持經耶。答此終是有所得功德不及持經。問何以得知皆是舉有所得功德格量耶。答經論皆有證。論釋初三千施雲。二能趣菩提福不趣菩提。所言二者。即是自能受持復為他說。此二能趣菩提也。施福是有漏有所得不能趣菩提也。經證者此取然燈佛前。爾前是有所得故未得無生。故知取有所得施也。又一意所以舉釋迦往因格量者。三門明功德。上來已格量兩門功德竟。未格量自受持讀誦功德。今歎格自受持讀誦功德故有此文也。問格自受持讀誦何故功德轉重耶。答自受持讀誦其福尚重具自行化他。豈可稱量耶。此是顯功德之重故格自行。講誦者須細看經。不爾不覺也。問三門明功德格量三門何異耶。答雲。自行化他門則功德即格量。從三千至恆沙身命是也。自信門自受持門此二門前明功德後格量。故文有開合之異也。問三門明功德何異耶。答即是三品。但生信心為下品。受持讀誦不為他說為中品。次受持復為他說為上品。又前是自行。後一具自他也。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下。大章第二。前第一明格量。今明格量所不能格量。會不格量所及。若其更格則人不信。故雲不思議也。爾時須菩提白佛下。二周說法中此是第二。依論師十二分此是第十斷疑。今所不用。何故爾耶。論雲。從如來非有為分下皆是斷生疑。何得言此中始是斷疑。復有人言。上來始答住問降伏心問。今次答菩提心問。今明前具答四問竟。雲何於此始答菩提心問耶。又前答後答無異。雲何前非答菩提心今始是答耶。其人見近不見遠也。次有人言。前明因空今明果空。彼謂修行等是因。前辨修行空故是因空。菩提是果。今雲實無菩提可得故是果空。此亦不然。上已具說因果深義竟。何得上言因空此亦是果空。今明此是第二周說。何以知耶。以前後四問皆同佛答亦同故知是二周說也。問二周說何異。答前廣說今略說。前為前會眾說。後為後會眾說。故大智論解無生品雲。問曰前已說般若竟。今何得更說。答雲前為前來眾說。後為後來眾說也。如清涼池前來者飲竟而去後來者更飲也。問大經雲為後來眾生以偈頌說。今何故不作偈耶。答說法多體不可一勢。自有前會長行後來者偈。自有二俱偈二俱長行。如大智論說。即是證也。問今何故不作偈耶。答諸般若多不作偈。以偈安字有限。於深義不能曲盡也。次明還是一會而有二周說。初周為利根人說。鈍根未悟更為後周說也。問前說後說無異。雲何前說為利根人後說為鈍根人耶。答大意乃同。其中轉易形勢故鈍根聞之仍得了悟。如一種義作此語說之不解。更作異門釋之則悟。猶如一米作一種食不能食。更作異食則能食也。雖是近事斯乃聖人製作之大體也。般若是一法佛說種種名。隨諸眾生力為之立異字。即其證也。次意前周盡緣後周盡觀。前周盡緣者。正教菩薩無所得發心破有所得發心。乃至無所得修行破有所得修行。故是盡緣也。今此章明無有發菩提心人。亦無有修行人。故是盡觀也。論雲。於內心修行存我為菩薩。此即障於心違於不住道。斯經論之作。豈空稱哉。盡緣故無緣。盡觀故無觀。無緣無觀不知何以目之。歎美強名正觀。正觀即是般若即是金剛也。又前周正明觀行。後周除觀主。故大智論釋習應品雲。問曰前已明生法二空。今何故復辨生空。答前為破生法二病明生法二空。今為破觀空人也。若無論經有十五章。有論經凡有十六章。有長信受一章經也。問前周說既開三門。一般若體門。二信受門。三功德門。今後周為後會。亦得如此以不。答依論經亦得如此。初即般若體門。信受即第二門。三千世界須彌山七寶聚去是功德門也。今觀形勢小異於上。故不開三門。但依十五章鉤鎖相生。故釋疑解難以為次第也。初章為二。前問次答。若約後會為論。則問意同前。昔來未依般若不成發心修行。故今請問發心修行之義也。若約空觀為論。則前問成發心修行。後問請佛泯發心泯修行故也。問前為成發心修行。後泯發心修行。將不相違耶。答終為成一意耳。由泯發心乃成發心耳。若見有發心不成發心耳。故前來成發心即是泯發心。今泯發心即是發心也。佛答中為二。初牒問明。發心即是緣盡義。從何以故實無發心者。明盡觀也。問佛答與上何異。答上但盡緣。今緣觀俱盡。即是異也。又上是廣答具答四問。今是略答但答發心。發心既爾三問例然。為顯後周是略說故也。又意初發心尚緣觀俱息。況復修行等猶存有所得耶。於意雲何如來於然燈佛所下第二章來者。論生起雲。若無發心菩薩。今那得有受記菩薩耶。既有受記之人必有發心之者。以受記是果發心是因。何容有果而無因耶。此終是歷破有所得我人見耳。前已破發心人見。今破受記人見也。就文有八菩提。開為二。初五菩提引昔時了悟無受記菩薩以釋疑。次有三菩提引現在佛果得菩提以釋疑。初中為三。一佛問二須菩提答。三佛述成。初二如文。第三佛述釋中有三菩提句。開為四意。一直述理實無相故無所得也。二從若有法下。此是反釋。若有所得則不得記也。三以實無有法下。順釋。以無所得故乃得記耳。何以故下。第四釋無所得故得記之義也。言何以故無所得乃得記耶。釋雲。如來者即諸法如義。以體如故名如來。亦體如故名得記。如中豈有法可得耶。若有得則不體如。不體如不名如來。亦不得受記也。若有人言下。第二引現在得果時以釋疑也。疑雲。無得受記之菩薩。今寧有得菩提之佛耶。以實有佛果得菩提。則實有菩薩得受記及發心也。此終是曆法破有所得我人見耳。故經雲菩提心見受記見佛見菩提見斷見常見等。猶是一例義耳。實無佛得菩提者。初發菩提心及受記時尚了悟無所得。況至佛時猶有我人得菩提耶。如來所得三菩提無實無虛者。上破有見今破無見也。明佛得三菩提無所得為得。何故不得耶。肇師雲。玄道在乎絕域。不得以得之。即其義也。無實無虛者。前各彈有無見。此雙結非有非無也。無有有得之得故言無實。非無無得之得故言非虛。論意爾也。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者。此成上非實非無義虛非有耳以體一切諸法如故名為如來。故一切法如即是如來。故雲一切皆是佛法也。即非一切法者。一切顛倒之法此非如來所證。故雲則非一切法也。以一切如是如來故非無。一切顛倒非如來故非有。故成上非有無也。此猶是大經有所無無所有義耳。以無所有名大涅槃。故是如來也有所無是顛倒生死。故非如來也。是名一切法者。還結一切諸法如也。問上兩句已足。何用下更結耶。答初句直明一切法是如來。次下兩句簡其有無。初句明無一切顛倒。次句明有一切法如也。問上明然燈佛與今何異。答上為成不可取不可說義來也。今為成菩薩無義故來也。又上是略明義。此下八菩提是廣明義也。依論釋佛答中論偈。雲以後時受記然燈行非上。論師釋雲。有四時然燈四時受記。謂習種性種道種及初地。前然燈是習種時也。今此是性種道種二時然燈。此中但是名字受記未得真無生記。故雲無有法得菩提。若此時已得真無生記者。後一然燈不更與受記也。今謂此釋無所出。論直雲以後時受記然燈行非上。此言自難解。亦無四時受記四時然燈也。又設有此義於文義相皆不順。故於今無取也。譬如人身長大下。第三章。經論無生起。觀此文舉山王譬法身。成上菩提非有非無義耳。法身無一切患故非有。具一切功德故非無。然菩提既非有無。故法身亦非有無也。文有二。初佛舉大身為問如文。次須菩提答雲。如來說人身長大者。論雲。佛以真如為身。二義故名大。一者遍一切處。二者具一切功德。問法身雲何遍一切處耶。答華嚴雲。無盡平等妙法界皆悉充滿如來身。如來身未曾大小遍與不遍。為眾生歎美為大耳。即非大身者。無一切患累故也。論雲。遠離煩惱障及智障故雲非身也。是名大身者。具一切功德也。初句直明大身耳。次句無患累故非有。次句明有眾德故非無也。問與上明山王何異。答前為前會後為後會。又上為成無取說義來。今為成菩提非有無義來也。上明報佛今明法身佛也。上惑者謂初得佛時言有菩提可取。故是報佛。今直明法身體非有無故是法身也。菩薩亦如是下。此第四章經來者。論生起雲。若上來明無發心菩薩受記菩薩。又無諸佛得無上菩提。若因果皆不可得者。眾生亦不應入涅槃。亦無淨佛土事。菩薩何故欲成就眾生令入涅槃。修淨土行耶。此終是有所得心曆法生疑。故曆法破未竟。故生此章。菩薩亦如是者。此是成就眾生菩薩。淨佛土菩薩也。亦如上發心受記菩薩不可得。故雲亦如是也。是亦上求菩提法身有無不可得。故求菩薩有無亦不可得。故雲亦如是也。此中三句經。一破成就眾生菩薩。二破淨佛土菩薩。三結正菩薩之義。問上已二處明滅度眾生。與今何異。答經初且明滅度眾生。為答菩提心故來。次第二周初答泯菩提心故來。今為破成就眾生菩薩義故來也。問上已明淨土。與今何異。答上為成無取無說之義。今為明無淨土之菩薩故異也。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此第三句結正菩薩之名。此文意有近有遠。近者從第二周初已來。雲無發菩提心菩薩。無受記菩薩。乃至今明無成就眾生淨佛土菩薩。人聞生疑。若爾應都無菩薩也。故釋雲。由了悟無菩薩故始是菩薩耳。見有菩薩則非菩薩也。遠即貫於一經。此經始終皆明無菩薩破我人之見。若能了悟無菩薩。方是菩薩。見有菩薩見有則是凡夫我見非菩薩也。問了悟無菩薩者此是知無有我。二乘亦悟無我。何故不名菩薩。答論雲。悟二種無我故名菩薩。聲聞但悟人無我故不名菩薩也。又菩薩知我無我不二故名菩薩。二乘見我無我異。是二見之人非菩薩也。五眼下。第五章經文來有二。一者近生。還從上四章生。前來四章並不見菩薩。時會即疑。若如來雲無所見者則應無眼。若有眼何故不見。故舉五眼答。今言不見者。非無眼故不見。五眼見宛然而無所見。如淨名阿那律章雲。有佛世尊得真天眼常見諸法。不以二相。大品復雲。我五眼尚不見諸法。況凡夫無目而言得菩提耶。二者遠生。經初已來皆明無得無見。故有今文。又上破有見故雲無見。今破無見故有見未曾見不見也。五眼義別須釋。今且示數意。然五眼具得約五人有五。謂人有肉眼。天有天眼。二乘見四諦有慧眼。菩薩照三乘根性說三乘法有法眼。佛有佛眼。次約二人。因人四眼。果人一眼。因人四眼如仁王經歎菩薩得四眼五通。果人一眼即佛有佛眼也。次明一人具足五眼。即是佛。問何故具足五眼。答此是無差別差別用。舉障內境約佛智故名肉眼。舉障外境目佛智故名天眼。約二慧境名慧眼。無量壽經言。慧眼見真境。見真境名慧眼。大品往生品中雲。慧眼無法不見。又雲。而無所見。大智論言。具總相慧別相慧名眼。故知慧眼具二慧也。法眼可知。四眼不了。佛眼具了。故名佛眼。亦見佛性故名佛眼也。須菩提恆河中有沙者。此章為成五眼。依論師生起。明五眼既少而境多。何得以少眼知多境。境既多眼亦應多。而今眼少。何能盡知多境。為此疑故。今明眼雖少而能遍知一切境也。論既無文。今明亦復無妨也。但知前既辨五眼。今出所照之境也。問前舉恆河今明恆河何異耶。答前為成格量四句偈故舉恆河。今為五眼所照境故舉恆河也。問境既多。何獨雲知心。答有二意。一者廣略。前明能照之眼廣故具明五眼。今辨所照之境略故止言心也。二者心無形觸最難知。今舉其難知。尚知易可明也。如來說諸心者。明如來見一切眾生心唯在顛倒中行也。則為非心不在正觀中行也。是名為心者。結顛倒心也。三世心來者。釋成顛倒心義。何故名顛倒心耶。以三世求心不可得。而眾生見有心。此是無而謂有。故名顛倒也。須菩提滿三千世界七寶者。文來為釋疑。上言佛知眾生心皆顛倒。則顛倒心所作佈施等眾行皆是顛倒。若爾應無佛因。既無佛因應無佛果。故釋此疑明。無所得心佈施等則是佛因。既有佛因則有佛果。問曰。何由有不顛倒。為從顛倒得不顛倒。為從不顛倒得不顛倒。二俱有過。若從顛倒生不顛倒。則倒為不倒因。若從不顛倒生不顛倒。則不顛倒便無因。答大品三慧品佛答此問。不從有得生無得。不從無得生無得。得無得平等故是無所得。即其事也。問前已明三千世界七寶。與今何異。答前七寶為格四句偈。今七寶為成佛因也。若福德有實。此便釋疑。疑雲。上亦三千七寶。今亦爾。何故是佛因耶。故釋雲。若福德有實此明有得福德。以福德無故此明無得福德。故是佛因也。須菩提於意雲何佛可以具足色身下第六章經。上來至此三處明色身何異。答初為明相好身異法身。相好身有三相。法身無三相也。次文為成兩因優劣義。二身兩果既優劣。二身兩因亦應優劣。成格量經義故來。今文為破二身一異見故來。上兩處明二身異。尋語之流即雲。有相好身與法身異。如從來本跡異三佛異義。故此章經破一異見。論有二偈。上半雲。法身畢竟體非彼相好身。此即破其二身一見。明相好身有相好法身無相好。二身有異何得一耶。次偈上半雲。不離於法身此二非不佛。此破異見。何處離相好有別法身耶。故雲此二非不佛也。問二身定一。定異。非一非異耶。答諸法無有定相。而具有三句。昔日明相好身亦生滅五分法身亦生滅故。二身同生滅。則是一義。次此經上來兩處開二身之異。相好身有生滅。法身無為無生滅。此是異義。今此一章雙破一異。故佛具有三種方便。問昔何故說一方便。乃至今何故說不一不異。答昔為破常見故明佛二身皆生滅無常。故二身是一。小乘人便作一解故。經初開二身生不生異。時會便雲。小乘二身是一。大乘二身是異。故今具破一異。得意者三俱會道利物。不達者皆是顛倒戲論也。破二身一異見既爾。破法身有色無色亦然。論雲。此亦無亦有。法身絕相不可言有相好。離相好無別法身。不可言法身無相好也。所言具足色身者。唯佛一人盡形相之美。故言具足。餘人乃至輪王相不明瞭。故不具足也。如來說具足即非具足者。破一見。明色身非法身。何得為一。是名具足。此破異見。何處離相好別有法身也。可以諸相見不下。意與前同。但身總相別相為異耳。於意雲何如來有所說法不下。此第七章來者。此破法身有說法疑。疑雲。若具足色身非法身者。雲何言如來有所說法耶。故佛破雲。須菩提汝勿言如來法身有所說。若言如來法身有所說則謗法身。法身非色故法身非說也。何以故說此一句。破法身無說疑。若言法身不說相好身說。此亦不然。上明不可離相好身別有法身。便謂法身無相好。亦不可離相好身說別有法身說。而謂法身無說。問何以知經文如此。答論偈雲如佛法亦然。故舉佛例法也。無法可說是名說法者。此更破疑。人聞法身有說便言有法可說。故今釋雲。雖復說法無法可說。假名說法耳。論次此章後長有信受一章經。問上信今信何異。答上明信信因果深義。今明信信上如來雖說無所說也。問何等人能信此法耶。答論偈雲。非眾生眾生非聖非不聖。此人非凡夫眾生故言非眾生。而是聖體眾生故言眾生也。非眾生故非聖。是聖體眾生故非不聖也。問若言凡夫不信不可為凡。聖人能信不須為聖。今說此經竟為何人耶。答觀此論意。具足顛倒有所得凡夫不能了。此是習無所得觀眾生則能信。此眾生望有所得人故非眾生。未具足了悟故非不眾生也。於意雲何下。第八章經論生起 從上第二章經生。上第二章經雲佛無菩提可得者。今雲何有階級位行耶。如謂從十信至十住。從十住至十行。從十行至十迴向十地等。既有進行階級則佛果應有所得也。近文生者。相好論身業。無所說辨口業。今得菩提明意業。佛既無所說應無所得。今實有所得應實有所說也。問初周中已明佛無所說無得菩提。與今何異。答前後兩會利鈍兩緣。此二義通貫十五章也。但今文與上有開合之別及來意不同。來意不同。上明釋迦是化佛破實說之疑。今明不可言法身有說。不可言無說。破法身有說法身無說之義疑。上明無得菩提破實得之疑。今明無得破舉因行階級證果實得疑也。又上雲如來有所說耶。有菩提可得耶。此得說合論。今則開得說為二章經。前章經明無所說。此章明無所得也。文三。初佛牒疑情反問善吉。次善吉奉答。明佛無少法得菩提。若有一豪之得則不得道。以畢竟無得爾乃得道耳。以得果實無一法可得。行因實無一行可行。無所得故始得果。無所行故乃是行因也。次佛述四義釋無上菩提。初即述以無所得故名無上也。二以體悟法界平等義故名無上菩提。以無我無人故得菩提者。第三義。彼菩提體無二種我名無上也。上之二義就得門釋無上菩提。今就離門釋。謂菩提體有我人則非無上。以體無有我人故名無上菩提也。修一切善法者。上三門就果釋無上。此第四義就因門釋無上。以有無上方便修一切眾行滿足故是無上。餘菩薩修因行不滿故非無上也。如來說善法則非善法者。簡上修善法義。今明是無所得善法耳。得非是有所善法故雲則非善法。是名善法者。還結取無所得善法也。三千世界須彌七寶下。此第九章。問前周已舉內外兩施明格量竟。今何故更說。答上已明前後說為兩會之眾。不應問也。又上來明般若體門及信受門竟。今說經是功德門也。又依論生起。從上修一切善法得菩提文生。若言修善法得菩提者。受持此經章句不得菩提。何以故。薩婆多等諸部人云名字句是無記法故也。為破此疑故重舉也。明名字句雖是無記能表實相故。受持四句功德無邊。又汝法中言是無記。我法中明此是般若名字句。豈是無記。故受持四句勝大千廣施也。問等是破無疑。何故不舉恆沙七寶及舉恆沙身命耶。答三千寶是最初格故舉初章耳。又為後會人須漸次格。不得頓格超說恆沙。又今三千財與上為異。上但明三千財不及持經四句。今明百分不及一等也。依論經有四種勝。一者雲百分不及一。乃至百千分不及一。此是數勝。持經福不可數也。二者歌羅分不及一。此是力用勝。明經力用勝七寶施力用。三者優婆尼沙陀分不及一。此雲不相似數勝。此是數中微細之數。乃至持經少許福德數無有與此數相似。故雲數勝。四者因果勝。此經因果勝餘因果也。須菩提於意雲何下。第十章經來者。論雲。從上菩提無高下生。無高則諸佛不高。佛非能度。若無有下則眾生非下。不下度眾生。而佛是能度故佛為高。眾生是所度故眾生為下。不應無高下也。又從上為他說四句生者。時會既聞為他說四句功德無邊。便謂有眾生可為。故今破之也。前文止於疑念。次何以故釋止疑念所以。明實無眾生可度。汝不應念佛度眾生也。若有眾生如來度者。此是反釋。若見有眾生可度。佛則有取我之過也。以眾生見眾生眾生名眾生。不能自度。何能度眾生。佛亦見眾生佛亦名眾生。不能自度。何能度眾生。佛若見眾生佛能度眾生。眾生亦見眾生眾生應能度佛。有如是大過故佛不應見有眾生也。如來說有我者則非有我。又釋疑。疑雲。若無眾生可度。佛口中何故自稱我耶。如雲我本行菩薩道等。故知有我。答雲。如來隨俗說有我耳。實無有我可說。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者。更疑若無我者何故世間皆雲我來我去我生我死等耶。即釋雲。此是凡夫人於無我中橫計有我耳。故雲凡夫以為有我也。凡夫者如來說非凡夫。論經具足雲須菩提凡夫生者。如來說非生是名毛道凡夫生。所以有此語來者。上既雲凡夫之人以為有我。故今釋凡夫義也。所以言凡夫生如來說非生者。以不生聖觀故名非生。生凡夫顛倒心故是名凡夫生也。問論經何故雲毛道凡夫耶。答愚癡不解一毛端聖法故也。數人別有凡夫法凡夫性。凡夫性是非色非心不相應行無記法也。凡夫法通五陰通三性也。成論義無別凡夫性法。但無無漏聖法故名凡夫法耳。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下。此第十一章經。上已三章來各有其義。今復來者。上第三章中雖破如來法身有相無相一異等見。但耳眼之徒多言三十二相是佛。即更復生疑。以修三十二相業等故得三十二相身。有三十二相身即有法身。故知法身應有相好。為破此疑故有此章來。又初周兩過明相好。後周亦兩過明相好。二會之信亦不可失。又近接前章總明正法平等無有高下。次章明無眾生可度釋無下義。今了三十二相非佛釋無高義。此一章經凡五句。一佛牒疑情問。二須菩提同迷答。三佛舉輪王並破。四須菩提悟解。五佛說偈呵之。問觀佛三昧經雲。若觀佛色聲皆滅重罪。今雲何見色聞聲行邪道耶。答若得般若方便用。見色聞聲亦是佛。非色聲亦是佛。乃至非非色聲亦是佛。若不得般若方便用。五句皆非佛。故觀般若偈雲。若人見般若是則得解脫。若不見般若是亦得解脫。若人見般若是則為繫縛。若不見般若亦為繫縛也。汝若作是念下。第十二章經來者。論生起雲。若言不以色相好見法身者。則修相好業不得菩提。若爾應無福德之因福德之果。為破此疑故明。汝勿言無福因及福果。佛有二種莊嚴。福因得相好果此是福莊嚴。修智慧因得智慧果是慧莊嚴。如來具有福慧二莊嚴。何故無相好果耶。汝若作是念發菩提心說諸法斷滅。又疑。菩薩得無生忍出世間智慧。爾時捨肉身受法身。則應無復福德因福德果。為破此疑故明。菩薩得無生忍得妙智慧妙福德。豈失福德因果墮斷滅中耶。問此中雲發菩提心。何故釋雲得無生忍耶。答初得無生忍亦名初發心也。又此中明從初發心不習斷滅觀亦不起常觀。後心皆爾。故初後不二。如雲發心畢竟二不別也。前明佛果非有相非無相。今明因非斷非常。可謂因果皆是正觀皆離斷常。問若爾因果何異。答明晦不同故開因果耳。以滿恆河沙世界七寶佈施者。問上已恆沙格竟。何故重說。答前周從三千至恆沙。後周亦爾。兩會之義不失也。又來意異。前為格量持經四句。今為格量菩薩無我忍也。此是人法無我故名無我忍也。不受福德者。不受有所得福德故此菩薩勝前菩薩。前菩薩受有得福德故不及後菩薩也。次問答料簡不受之義。問菩薩既作福德。雲何不貪著耶。答菩薩以無受心作故不生貪心。多非作福德然復不貪也。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下。第十三章來者。論生起雲。菩薩既不受福德則不受世間人王天王。雲何往來六道利益眾生耶。故今釋雲。菩薩雖不受世間果。而化身往來六道作人王天王利益眾生。法身常住則無有去來。勿見化身去來利物便言法身亦有去來。勿見法身無去來謂生身亦無去來。此中正明化身有去來破法身有去來疑。故雲。若言如來法身有去來者。不解法身之義也。問若化身有來去法身無來去。還是從來義耳。答此是不二二義。故開二身。無去來去來是化身。去來無去來是法身。皆是為物作此名字耳。至論。正般若未曾二不二去來不去來也。須菩提以三千世界碎為微塵下。第十四章經。前已明微塵。今復明。何異。釋有同有異有同者。同取為譬喻。異者來意各別。前舉有微塵譬有所得佈施。成格量優劣義故來。明有得佈施此是塵染因。還得塵染果故不及持經四句。今舉微塵喻破十方佛法身一異之疑。如世界碎末為塵。不可言一處住。以其各散故亦非異處。既無聚雲何散耶。十方佛法身不可一處住。不可異處住。以不可一處住非是混成一法身。不可異處住故不可各各有法身。故論偈雲。於是法界處非一亦不異。此破由來兩解。或言十方佛混成一法身。或言各各有法身義也。問何故舉微塵喻破法身一異疑耶。答如微塵散滅故不可說一異處。如是十方佛煩惱盡故不可說法身一異處住。故論偈雲。微塵碎為末。示現煩惱盡也。問何因緣故破法身一異疑耶。答上明化身有來去法身無有來去。法身無來去故時會生疑十方佛法身同為無來去。為成一法身同處住。為各各有法身異處住耶。又上來廣破二身一異之見令識正果。今破微塵世界聚散之見令識依果故。令了悟不依不正畢竟空義故有此文來也。此中前牒彼疑。而頓舉三千世界微塵者。欲明十方一切佛法身同異義也。答雲甚多者十方諸佛多也。說微塵者。舉微塵為喻也。假名微塵無所有故雲非微塵也。是名微塵者。還結正假名義也。世界一合相者。若微塵世界相對。微塵喻十方法身不一。世界喻十方法身不異。但論意用微塵通喻不一異。世界偏喻不一也。問前微塵通喻不一異。何故舉世界別喻不一耶。答人聞十方法身皆無來去大小。應是一也。以多有一疑故偏破一也。一合相者合眾塵成世界也。一合相不可說者。聖人了合無所合。如破合品。是法不自合異法亦不合。合法及合時合者亦皆無。故無有合。但凡夫見有世界故起貪著心言有世界耳。若人言佛說我見者。此文近接前生明凡夫貪著其事生也。凡夫貪著由於我見。我見既無貪著何由有耶。又遠釋一經。上來處處歎無我無人。但凡夫顛倒起我見人見耳。時會便疑。佛說凡夫起我見。故知有我見可起。若無我見佛不應說凡夫起我見。此是一疑也。又二乘人云。先有我見故斷我見故得無我智。是名得道。此是二疑。破初疑雲。若人言說我見便有我見可說者。則不解佛所說義。佛欲明我見是無故說我見耳。非說我見便有我見可說也。故中論最後偈雲。一切諸法空。世間常等見何處於何時誰起是諸見。故非但正見不可得。邪見亦不可得。故知道門未曾邪正。此經將竟。上破昔有所得正見不可得。今破其邪見亦無得。顯正般若未曾邪正也。即是答二乘人亦不得言先有我見斷我見故得無我智。今乃明我本來畢竟不可得。何所斷故言無我耶。應如是知者。上明我見本來不可得。今明法見亦本來不可得。故舉我列法故雲應如是知見信解不在法相也。所言法相者則非法相者。亦如我義佛說我既非我。說法相亦非法相也。問如是知見信解何異耶。答論偈雲二智及三昧。知是世諦智。見是第一義諦智。信解者是二智所依三昧。依三昧故發生二智也。問何故明二智。答菩薩了人法空具足二智也。又始行菩薩未得無生。了悟淺名世諦智。深行菩薩得無生忍。了悟二空名第一義諦智。三昧通是二人智所依也。若人以滿無量下。此第十五章經。上如來者無所從來。總明二身。微塵譬喻別料簡法身。今此一章經別料簡化身。疑雲。化佛既有去來。供養化佛持化佛所說。何如真佛耶。故今明。若能於化佛所發心受持化佛四句偈者功德。勝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施。雲何為人演說。釋為他說義。明上來數勸為人說法。今經之欲竟示說法之方。當如如而說。下如字則是如法性之如。勸行者當如法性如而說。勿生心動念也。下偈即明說法之辭亦如十喻之說。故居士經雲。說法者無說無示。譬如幻士為幻人說法。什法師雲。十喻以喻空。空必持此喻。借言以會意。意盡無會處。既得出長羅住此無所住也。若依論經明之。經曰。雲何為人演說而不名說。是名為說。此釋化佛說法義。化佛說法不自稱是化。若自稱是化則眾生不生信敬。故言不名為說。是名為說者。直化佛說法也。一切有為法偈來者。更釋疑。疑雲。諸佛常為眾生說法。何故復入涅槃。故明諸佛如來不住涅槃不住有為。以諸佛為利眾生化身說法故不住涅槃。觀有為如夢幻故不住世間也。論經廣有九喻。雲一切有為法如星翳燈幻露泡夢電雲。一者如星。日未出有用。日出則無用。未有正觀日出則妄心有用。正觀日出則妄想不可得。第二翳喻。如眼有翳故見空有毛輪故可得。翳慧眼故無六塵妄見六塵也。第三如燈。還喻能見識法。如有油炷器三法合故有燈。根塵及貪受故有識生。燈和合有無所有。法亦和合有無所有。燈唸唸滅。識亦爾也。第四如幻喻。如幻師作種種物而無實。眾生業幻故見種種國土亦無實也。第五露喻。露少時住。身亦爾。第六泡喻如天雨渧成泡小兒謂之即為珠心生貪著。眾生三受亦爾。從根塵識生亦不實也。第七夢喻。過去法如昨夜夢見有了悟則無也。八者如電喻。纔現即滅。現在法亦爾。第九雲喻。空中淨忽然雲生即時便滅。未來法亦爾。忽然而起即時散滅也。委曲須講釋。今略示耳。第三流通如文意云云。   金剛般若經義疏卷第四畢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700 金剛般若經贊述   No. 1700 [cf. No. 235]   刊行金剛般若經贊述序   般若六百卷。以金剛為精髓所謂深妙玄約。群聖猶迷。非虛言也。在昔無著稟偈於彌勒。天親受旨乎賢兄。二論之出世。譬之猶雙懸日月燭照幽冥也。及法之東漸也。翻譯註疏。其類寔繁。傳說我三藏法師是常啼菩薩之後身。信乎其執破骨出髓之夙志。忘軀殉法。委運祈通。其譯諸經。託終於此法。以大呈嘉瑞及其上遷也。亦誦真文以逝。其有大因緣於般若。而獨得其宗旨者。可以見已。而於本經。最注意焉。是以疏主受旨。特述三注。曰玄記。曰贊述。曰會釋。而其直就經文為釋者。獨贊述為然。然人徒知有此書。而莫之或目也。況能研索之乎。越前藝公嘗有歎於此。欲上梓行世。搜索四方。得五本焉。既已參互校訂之矣。念我興福更有善本。癸酉之夏。來謀之餘。余嘉其志。出一本相示。蓋學頭所歷傳。藝公大喜持去。至於季秋。再來告其讎對卒業。乞余題語。余深懼以鄙言冠祖典。不遜之罪。不可逃也。固辭不敢。乙亥之夏刻竣。復持至求予必一言。以證考訂無私。予感其篤志。且喜法之弘傳也。乃忘僣越。略敘來由。以塞其責雲。   文化十二年歲在乙亥夏五日興福別室大僧都訓映謹識   刻金剛般若經贊述序   我曹眾生。從無始際。汩溺於生死海中。頭出頭沒。靡有出期。大聖世尊。憫之宣暢摩訶衍法。於中演說破有之教者。摩訶般若經。四處十六會說。而此金剛般若者。其第二處第九會說。實是覺海之要津。入道之寶戶也。是以支那日本諸大德。疏此經者。僧肇淨影等無慮數十家。本朝鏤梓行世者亦頗多矣。唯大唐慈恩窺基法師。有疏二卷。東域錄中稱讚述者。傳本邦以來。蓋千有餘年。而未梓行於世學者憾之。豈非缺乎。余同國社友丹山子法諱順藝者。天資聰敏。好學甚篤。遊學本黌。有年於茲。慨此典未現流於世。探其善本。刻苦校讎。頗延歲月。旁加邦讀。付諸剞劂氏。將上木令余作序。余雖不敏。曷不喜此典流後代布海內乎。且茲經。天台宗祖智者大師。有疏一卷華嚴宗祖至相大師。有疏二卷。三論宗祖吉藏法師。有疏四卷。今此書。即法相宗祖基法師之所撰。則四家大乘師之疏。得此而恰完矣。竊思。我社諸子。依此經疏研尋。則一乘三乘教義。性相二宗法門。坐而得之。是余深所冀也。丹山子此舉。亦茲意耳。因不恥鄙拙。聊述開刻之事緣。以辯其簡端云爾。   維歲文化十年癸酉仲冬閏月越州香月院釋深厲誌於京兆高倉學寮   校訂例言六則   ─斯書。余所索得凡六本。其三是南都古本。而興福寺學頭歷傳本。又其最可據者。故今以此為主。以參訂餘本。其涉兩可者。則並存之。又雖可疑。而諸本皆同者。則姑從原文。不敢臆斷。且揭注之上方。更俟善本。   ─本經新翻未容潤飾。故此疏就什譯以解之。蓋以其譯在初流傳最廣耳。然有什本所闕一二以餘本補之者。今圈其右方而注之於格上。   ─此疏所牒經文。每舉其首尾略去中間。今就現藏補填全文。以便撿閱。   ─本經諸家所刊行有數本。今直就大藏。抽出本經讎之。於疏所牒。挍其同異。大藏。又參訂宋本明本麗本焉。並揭注之上方。如疏中所引二論。文又有不同前三本者。非其所正釋。故不煩加挍注。觀者當自撿知之。   ─余所得六本。皆略有國訓。而莫全備者。今請典壽律匠撿閱之。參訂合議。悉附邦讀。以便初學。更見古點本可依者。當是正之。   ─凡上梓者。必借書手。而往往不免脫謬。今余不自揣書之拙。親寫繕完。以授剞劂。雖缺於觀美。庶不致誤人。   文化十年癸酉冬十月丹山野衲順藝(志道)謹識   金剛般若經贊述捲上   大乘 基撰   一彰因起二明年主三釋本文。初中有二。一明經因起即謂空有二因。乃有阿僧伽佛去世後九百年。上請慈尊為開中道說。瑜伽十七地中邊分別論等並彌勒所談。並如廣章說。有少差異如別紙。二明論因起者。攝大乘雲有二種藏。一聲聞藏二菩薩藏。於中有三謂素怛覽阿毘達磨毘奈耶。謂華嚴般若等名菩薩藏中素怛覽。解深密阿毘達磨經名阿毘達磨藏。毘奈耶瞿沙經名第三藏。然上諸經唯依梵本各有多頌。以漸隱沒卷軸便小。或此方翻者偏略。所以漸約也。即阿毘達磨經中有攝大乘品佛當加持菩薩所說佛去世後九百餘年。無著菩薩撮集諸經統攝其義。為二萬七千頌名對法論。後有其資名浮陀僧訶此名覺師子。造六萬三千頌釋。與前師造兩本別行。後有菩薩名安慧糅為一部。故稱為雜集。即瑜伽十支中之一支也。謂三十唯識等各為一支。故如迦旃延三百年後造發智論。而後有六足諸論等。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二明年主者。一明經二明論。經者然此般若上代已來總有五譯。出其年代具如玄記。然三藏貞觀十九年初從西至。最初翻譯其論也。對法為先。至貞觀二十三年三藏隨駕玉華。先帝乖和頻崇功德。共藏譯論遍度五人。更問良因藏令弘讚。遂制般若之序名三藏聖教序。其時太子亦製顯揚論序當許雜翻經論並讚幽靈。既有違和不暇廣製也。於時帝問藏雲。更有何善而可修耶。藏報雲。可執筆以綴般若。帝既許之。藏便譯出其夜五更三點翻譯即了。帝索讀之即遣所司寫一萬本。既不重綴詞句遂疏。後欲重譯無由改採前布也。當爾積代梵本文並付三藏。藏討諸本龜資梵文即羅什譯同崑崙之本與真諦翻等。然經文舛異隨文乃知真謬。題名不同。三藏獨名能斷。即先所譯。無著論本亦名能斷。何意然也。彼意說金剛有三義。一所破義。無著論本雲。正見行邪見行。解雲正邪雖異還作是同。故行該兩種見。即喻金剛雖一能所有殊。雖曰金剛亦有物能破之。故如白羊角即破金剛也。二能摧義。無著雲一者細是智因故二牢者不可壞故。解雲聞思兩慧能伏染故。漸生修慧故名能摧稱為智因也。二牢者即謂修慧。既是定心正能破障故名牢也。或修慧中有有漏無漏二別。以分細牢。或就無漏中有折伏道斷惑道。二分亦行。然煩惱障通理事兩觀伏以欣上厭下伏故。所知障唯理觀伏可知也。又約無間解脫亦分細牢者。至佛果位解脫道中名斷者三種斷中斷性斷類名斷。而非斷用及斷體。以非所斷不名為斷體。已斷非正斷故不名為能斷也。三者闊狹義。無著論雲如彩畫金剛形兩頭寬而腰狹。解雲地前佛果喻寬十地喻狹以地地之中各修一行為首故。或七地已前分是寬皆隨義准之。應知今若所破名金剛。金剛之般若能破摧名金剛。金剛即般若也。然經雲般剌若者因中慧言薩筏若者此雲一切智是果中智也。言般剌慎若者斷惑慧。即此中所標故雲能斷也。論者然今唐國有三本流行於世。一謂世親所制翻或兩卷或三卷成。二無著所造或一卷或兩卷成。三金剛仙所造。即謂南地吳人非真聖教也。此或十一卷或十三卷成也。若唯學有以非空妄想之心更長。唯學空而非有。真智無因而不生起。滅妄想於空門起真心於有府。有空雙鏡說教有二種。一謂隨機如四諦二空等理。二謂顯理而如說無相實相等。佛以一音等。華嚴雲如來一語中演出無邊契經海等。法華唯明攝入以彰一乘。勝鬘通據出生及攝入也。然法華雲若人行五波羅蜜。不及受持聽聞法華者。約菩提涅槃總名一乘。故牛車喻於菩提。經雲吾為汝等造作此車。故應當等心各各與之。故勝鬘雲行六波羅蜜不及手捉經者。彼據真如為乘也。如彼經文具顯其相也。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第三判本文者。此經始終有其三分。初文前由致分。次爾時須菩提即從座起下發請廣說分。後佛說是經已下喜悟修行分。前中有二。初明通由致。次爾時世尊下別由致。前中有五。一為令生信總顯已聞。說如是我聞。二說者聽者共相會遇時分無別總說一時。三化必有主。主若勝法可尊故標於佛。四化必有處要託勝處說妙法。故言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五明教所被機。謂千二百五十人俱據實亦有菩薩眾如婆伽婆說。亦有八部眾如下流通分說。今此略故但舉聲聞也。餘文可知。言說處者謂筏蘇顯輕呼度舊雲五天竺者訛也。今釋顯度者此雲月氏。此五國中多有賢哲。如月照暝能除炎熱故以為名也。舊雲月支等者並非也。其捨衛國者訛也。應雲室羅筏悉底布羅。此雲豐德城謂豐多聞豐欲境豐解脫故。此城之主即是缽剌摩那侍特王此雲勝軍。即謂中印土之都城之名也。國名憍薩羅為別恆河南憍薩羅故以城名標別也。其南憍薩羅國城無有別名號。即以國為名故。祇樹者即謂誓多太子之林。誓多者此雲戰勝也。給孤獨園者謂須達多。於太子處所買得也。今合標彼故雙舉之。廣說緣起如餘疏陳。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述曰。此第五彰教所被機也。謂佛共兼會名之為與。龍樹釋雲。一者同處豐德城。二者同時同此說聽究竟一時故。三者同心共取一味法故。四者同見同證一解脫理故五者同戒各具別解脫戒故。六者同解脫三乘同坐解脫床故。具如是義總名為與。大者有五義一名稱大。大眾大人所知識故。二位次大。皆住聖果非凡位故。三功德大。或諸漏盡證智斷故。四修行大。求大菩提修廣業故。五徒眾大千二百五十人故。龍樹釋雲。如有七寶處金為最大。乃至無好物處鐵鋤為最大。如是有三寶時佛為最大。乃至於末後時破戒僧為最大。故經雲瞻博迦華雖萎萃猶勝諸華鮮潔時。破戒惡行諸比丘猶勝外道持戒者故。今言大者且對有學也。比丘者此有五義。一怖魔。創心出家四魔怖故。二乞士。以乞自活齊自他故。三淨命。離五邪命正三業故。五邪命者一為利養故而現希奇。如坐行人念數珠等。二為利養故自說己德。三為利養故占相吉凶。四為利養故高聲現威。五為得利養故說先所得以動人心。四持戒性。威儀曾不缺故。五破惡。修道獲果斷煩惱故。僧伽名眾。證理法事二俱和故。千二百五十人者佛初成道初一時中度五人俱鄰等第二時度耶捨等五十人。第三時度舍利子等一百人。第四時度目犍連等一百人。第五時度優樓頻螺迦葉等五百人。第六時度迦耶迦葉等二百九十五人。第七時度那提迦葉等二百人。如是總有千二百五十人。此舉常隨徒眾也。准下亦有比丘尼眾等今此略故也。然阿含經唯為發趣求聲聞乘說。般若空教唯為發趣求大乘者說。故下雲為大乘者說為最上乘者說也。涅槃法華解深密等通為發趣一切乘者說謂說有為無為名之為有。我及我所說為空。故今列聲聞眾者即是為令發趣求大乘故。菩薩已發趣故此略不標也。上來明通由致竟。   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捨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述曰。第二明別由致也。此文有十。一明化主謂世尊。二辨化時謂食時。三彰衣服謂著衣。四顯執器謂持缽。五陳化壤謂入捨衛大城。六明求膳謂乞食也。七辨均普謂於其城中次第乞已。八彰攝化謂還至本處。九顯濯足謂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十陳安住謂敷座而坐。言世尊者謂具六德破四魔四魔者可知。六德者佛地論說。一自在義永不繫屬諸煩惱故。二熾盛義炎猛智火所燒練故。三端嚴義具諸相好所莊嚴故。四名稱義一切殊勝功德圓滿無不知故。五吉祥義一切世間親近供養咸稱讚故。六尊重義具一切德常起方便。利益安樂一切有情無懈廢故言食時者謂齋時也。此下一一皆有所表。故無垢稱經雲。佛告阿難陀。諸佛凡所有威儀進止無非佛事也。何故今雲食時也。此顯食訖說經日即正中。表其所說大乘無相理捨離空有二邊執。故食時者謂即說經差別時分也。此表欲說無相之教。先觀無相之理。如欲說無量義經。先入無量義處三昧觀無量義處之理。佛以慧為命無相為食。欲說無相之教先以慧觀無相妙理。後方說之故言食時也。著衣者事衣有三。僧伽梨鬱多羅僧安陀惠。此中初衣著入王城聚落。次衣處眾說法。次衣可知。今欲入城即顯著初衣也。法中亦有三衣。一者精進亦名甲鎧。謂能策勵宣說利樂等事。不避寒熱等事猶如著衣也。二柔和忍辱衣。謂由忍辱。故拒外怨害。不能侵猶如著衣寒熱不觸也。三慚愧之上服。由崇重賢善輕拒暴惡。羞恥為相故如衣也。今此表佛策勵宣說無相妙法故言著衣也。持缽者應量器。一者應自所食量。二者應外所施量故。不大不小名應量也。為表佛無分別智內證於理如缽受食。心起於智故復名持。入捨衛大城者表欲入正法大城餐無相食也。或正法如城。故無垢稱雲為(去呼)護法城也。菩薩如守城故。或正法如城中人。菩薩如城即為(平呼)護法城也。或入法界大城飲無相味。為表此故言入捨衛大城也。乞食者正表以無分別智內證無相理也。次第乞者謂從一巷至一巷。從一家至一家等。為顯於一一法皆遍證至無相理也。還至本處者為表將說無相之教還須起後得智為他廣演也。洗足者為顯外有垢洗足即除。內心有染聞法自滅也。敷座而坐者謂欲顯所說法最勝。故世尊自敷其座如睹尊位不令餘人敷座具也。而坐者無著論釋雲。顯示唯寂靜者於法能覺能說。故此顯世尊端身正念者。為表內能覺了真理外能說無相法故也。能斷金剛雲住背面念者。背謂疏遠義面謂觀向義。謂以智觀理如鏡鑒面也。所言背者背生死。面者向涅槃。背者捨煩惱。面者證真理。背者離有空。面者處中道。如是應知。或雲對面念者是視矚義。謂以智達理如視矚其面故也。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述曰。此大文第二發請。正說分中依世親科文有其二。謂從此唱至果報亦不可思議是初周說。次爾時須菩提乃至雲何應住已下訖至應作如是觀是第二周說也。謂初周中三問未發心者如何成發心乃至已修行者如何斷障。第二周中說者若菩薩於自身三種修行生如是心。雲我能發心。乃至雲我能斷障為除如是增上慢故第二周說也。謂即初周說法明未發心者教發。第二周說法者謂已發心者言我能發故為說也。或修行斷障二周別釋。舊釋雲。初周為生是善。第二周為斷障障即所知也。故下論雲於內心修行存我為菩薩即障於不住道也。謂菩薩不住道中無分別智內冥真理。方證得故非起我能心也。又解為利鈍兩機初後二眾故作兩周說也。就初周中有二。謂始從應如是降伏下乃至如所教住是正宗。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下明斷疑。謂能斷道般若所斷者謂二障也。前中有四。初善現虔恭讚請。次如來嘆印許陳。三敬諾希聞。四隨問別答。前中復三。初明虔恭。次明讚嘆。後正陳請。此初文也。然無著菩薩說成立七種義句已此般若波羅蜜即得成立。謂種姓不斷等。此七之初三科判此經總有三段。後四彰此經中所有之義非別判文也。三段文者。一善現讚嘆名為種姓不斷。二善現發請名為發起行相。發問修行之相故。三者如來印答訖至應作如是觀名行所住處。謂依佛所說此一部義以行其行。即是行所住處也。四對治者非別有文。即於行所住處中。有能所對治也。故論雲彼如是相應行。相行諸住處時有二種對治。應知謂邪行及共見正行。此中見者謂分別也。於初住處中若說菩薩應生如是心所有眾生等。此是邪行對治。生如是心是菩薩是邪行。若復說言若菩薩有眾生想等。此為共見正行對治。此分別執菩薩亦應斷。謂我應度眾生故。於第二住處中若說應行佈施。此為邪行對治。非無佈施是菩薩邪行。若復說言住於事等此為共見正行對治。此分別執菩薩亦應斷。謂應行佈施故。就此之中有能對治所對治。應准釋之。五不失者謂不失正道此遮增減執也。謂於行所住處之中執有人法。故名為增執。撥無真如妙法故名為減執。若作此者便失正道。今遮二執故雲不失。故論雲於中若說言如來說福德性即非福德性者。此遮增益邊。以無彼福聚分別自性故。若復說言是故如來說如來福德聚。此遮損減邊。以彼雖不如言詞有自性而有可說事。以如來說福德聚故。乃至雲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如是等皆應准釋名為不失也。六地者此有三種。一信行地。謂凡夫修位始從唱乃至是名一切法也。二淨心地。謂十地始從譬如人身長大下。三佛地。從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乃至經末也。七立名者謂釋能斷之名可知也。然南地有金剛仙釋。科此論總為十二分者。但是此方凡情浪作圖度。不可依據也。爾時長老者西方以耆尊為長老也。若少而有德故有大德之名。非此有方周須菩提者訛也。應雲蘇補底。此雲善現。即世尊弟子之中解空第一也。謂應佛之世即能現生。或善能現前了達空義。或初生現時其室空寂。相師佔之名為善現。現者出也。生時室中一切空寂表其長大善解空義故名善現。新翻能斷名具壽善現者。命有二種。一出世命謂慧。二者世間命謂連持色心相續。若單標慧命不攝世間。若獨言壽不通出世。顯雙具二故雲具壽也。即善現有二。一者得出世慧命。二者為得世間長命故亦云長老也。即從座起者為表捨二乘之非實。趣一乘之究竟也。偏袒右肩者顯示敬相。彼以右為吉祥故也。為表般若能與眾作吉慶也。右膝著地者顯降伏生死過失也。謂無始來以右手腳造眾罪故。為表此法能伏生死苦也。合掌者為表聽者之心與法冥合也。恭敬者表法可尊也。無著論雲有六因緣故須菩提問。一者斷疑。謂諸眾生無始已來無明在身。煩惱迷覆而生疑惑。謂於四諦或於三寶等而生疑惑不能生信。若發問時所有是諸疑惑者皆悉斷故。二為起信解故者。謂若雖有信於諸經法不知於何而起信解。故為發問令於般若起信解故。三為入甚深者。謂若雖於般若生於信解。然於甚深之義未能進解。故為發問令解甚深義也。四為不退轉故者。謂雖於甚深而得解悟。然逢蚊虻鬥諍疲懈等緣。或時退轉。一為發問永無退故。五為生喜故者。謂眾生久殖生死恆懷無量種種憂苦。一為發問憂苦永除故生歡喜也。六為正法久住故者。謂若不說如是般若。或諸正法速即隱滅無人住持。一為發問當令正法永得久住也。   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述曰。依世親科。初周之中有二。一當宗請說分。二可以身相下廣破眾疑分。初中有四。一虔恭讚請。二嘆印許陳。三敬諾希聞。四隨問別答。初中有四。一彰所在。謂大眾中二顯虔恭三明讚嘆四正發請上來二文竟。此為第三讚嘆也。言希有世尊者謂住劫之中鹹時方有佛出世也。只如賢劫千佛之中已有四佛出世。謂此住劫之中初之五劫無佛世現。第六劫中人壽四萬歲時拘留孫佛出世第七劫中人壽三萬歲時拘那含牟尼佛出世第八劫中人壽二萬歲時迦葉佛出世。第九劫中人壽百歲時釋迦牟尼佛出。第十劫中人壽八萬歲初減劫時彌勒佛出至第十五劫九百九十四佛共出一劫。至後住劫中有樓至佛獨出一住劫。從此已後更經十二大劫方有星宿劫中第一日光佛出從此已後更經三百劫方有餘佛出世故法華雲諸佛出於世懸遠值遇難等也。善護念者世親雲加彼身同行。一加其身二加其同梵行者。謂有菩薩曾已發心逢遇諸佛。機根已熟者如來即護念之一切加其身。令得自利增長善法。二加同行。謂即菩薩有同共梵行者。令轉教授之。加其利他也。善付囑者謂根未熟菩薩即是。雖已發心機根未熟。此有二種。一者曾未有功德。二者曾來雖有功德已唯退失。以此二人付授根熟菩薩。令其教導。於未得已退者令得於曾得已退者令其進修。故名付囑。又得不退者令不捨大乘者。前將根未熟付授根已熟者今即世尊以法付授根未熟者令不捨大乘。於大乘中欲令勝進名為付囑世義雲准論付囑有二。一者菩薩之中有得退未得退者。但令其不捨大乘令其勝進名為付囑也。然無著釋意與此稍殊。彼意說雲。如來初成道時有菩薩。曾於過去已積善根根已成熟者。佛即為說彼行所住處。於住處中說聖道為能對治。分別為所對治。又說斷除增減二執不失正道。凡夫修菩薩修及佛地。又說成立般若名故。如是名為善護念也。善付囑者即根未熟菩薩未能發心修行。故如來臨涅槃付囑已攝受菩薩。令其以此五種義為說。亦令成熟佛法也。已攝受者即謂根熟菩薩故也。然護念有六。一者時。謂如來能為現在及未來二時護念也。謂於現在令其安樂之時。即不令作惡招未來惡果名為利益。非如慈母令兒子現在得樂故反令造惡也。二者差別。謂善能知機差別為說故名善護念也。三者高大。謂以般若攝益有情更無過上故也。四牢固者。謂世間物可有破壞唯其般若畢竟堅牢也。五普遍者。謂遍能攝益於自他。故非如二乘但自利也。六異相者。謂信行地中凡夫修位有種種別。隨其差別以別異法而為說故也。善付囑者亦有六種。一入處者謂所歸投處名為入處。處謂安處也。謂佛付囑根未熟者言。我涅槃後歸餘菩薩諸佛等。故以諸善友為所歸投也。二法爾得者。謂已根熟者於他之所法爾能為攝益。如母於子也。三轉教者。謂令傳說般若深法使傳燈紹繼不絕故也。四不失者。即是入處由有所歸投故不失正法正道也。五悲者。即是法爾由有悲故能法爾攝益他。六尊重者即轉授也。由尊重般若故而能展轉傳教也。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雲何應住雲何」降伏其心。   述曰。此第三正發請也。善男子等者即謂烏波索迦等也。若不受別解脫戒不能親近承事。故不名為善也。發者生也起也。阿耨多羅者此雲無上也。三者正也藐者等也。三又名正菩提稱覺應雲無上正等正覺及等正覺謂初是總名次簡外道邪覺。次簡二乘偏覺次簡菩薩缺覺。舉圓滿故如是名為無上正等正覺也。謂此體者即是法身。故勝鬘雲如來者即是法身。法身即涅槃界也。言發心者謂趣向於波若。故名為發。雲何住者問住何心而成發也。謂於何處安住其心而成發也。世雲何修行既發心已如何修行耶。雲何降伏其心者既修行已煩惱所知如何除斷耶。雲何住者即謂深念眾生心也。雲何修行者謂求菩提心也。雲何降伏者謂厭離有為心也。又斷一切惡者即是雲何降伏其心也。修一切善者即雲何修行也。度一切眾生者即雲何住也。又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亦此配之也。此上並依世親意釋。依無著者與上不同也。彼雲應住者謂欲願故。欲者正求也。謂即正求佛故。願者為所求故作心思念也。謂發正願斷一切惡等故。應修行者謂相應三摩缽帝故。三摩缽帝者無分別三摩提也。謂為對治分別故。而起無分別三摩提引無分別智也。此意雲由有分別故是非遂生。是非生故煩惱起。煩惱起故造惡業。造惡業故生死轉。今為斷彼故起無分別行也。分別者即所知障故。應降伏者謂折伏散時。折伏散時者若彼三摩缽帝心散制令還住也。此意雲若折伏分別心不令散亂故名為降伏。正起無分別三摩缽帝故名為修行也。問何故不得言若善男子等於三乘菩提應雲何住等。而獨言於大乘耶。如勝鬘雲荷四重擔者。即有姓無姓皆攝益。故答論釋雲不可得義。謂善現既是聲聞。若問大乘住行為不可得。若問二乘住行者非為難事。世尊不嘆善哉也。又為三種菩提差別故善問。故唯問發行菩薩乘也。   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述曰。此第二嘆印許陳於中有三。一者嘆二者印三者許陳。嘆者謂善哉也。謂若善現少有合理佛但印可未必重嘆。為問既極深廣故佛重讚善哉也。印謂印述其言。許陳者為擬宣說。諦者審也。令其諦審聽受故曰諦聽。故經說言聽者端視如飢渴。一心入於語義中踴躍。聞法心悲喜如是之人乃為說也。   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述曰。此第三敬諾希聞也。唯者敬詞然者可然其事也。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   述曰。此第四隨問別答。於中初答雲何住次復次下答雲何修行。後須菩提菩薩應如是下答降伏。就初之中有四。初明廣大心。次明第一心。次明常心。次明不顛倒心。此初也上依世親科。依無著者就第三彼修行所住處中差別言之有十八。約地言之有三。謂初十六是地前資糧加行二位凡夫。修行即信行地。第十七證道是十地。菩薩行即淨心地。第十八上求地即佛地也。謂我莊嚴佛土已下文若約住處言之有六。謂一攝住處二波羅蜜淨住處等於中初二住處即是十八中初二。第三欲住處者即十八中二。謂欲得色身法身故第四離障礙住處者即餘十二住。第五淨心住處者即第十七證道。第六究竟住處者即第十八上求佛地。總雖有八住處後二不離前六。故通一切住處故但言住處言之有六種也。謂且如初二住處中即有廣大及甚深二種住處。如論具顯餘例應然。就六住處之中初四是信行地。於中初二資糧位。次二加行位也。然無著之意不同世親論。十八差別一一皆有答前三問也。故論雲經言菩薩應生如是心者。顯菩薩應如是住中欲願也。若菩薩眾生相轉。即非菩薩者。顯示應如是修行中相應三摩缽帝時也。若菩薩起眾生相人相壽者相。則不名菩薩者。顯示應如是降伏其心中攝散時也。其世親以十八差別中初二差別合答三問。不同無著一一皆答三問。撿論應知。此答雲何住者謂如何安處其心而成發也。謂諸修行者欲證菩提作大利樂。要先發起大菩提心方興正行。故經說言如竹破初節餘節速能破。見道初除障餘障速能除。若發菩提心一切功德自應圓滿故發菩提心。經說譬如大海初有一滴。能為諸寶作所依處。最初發心亦復如是。五乘善法皆因此生。又如世界初始漸起即為荷負諸眾生因。此心亦爾。能為五趣無量種類荷負依止。又如空界無不含容大菩提心亦復如是。遍空有為皆厭離故如空。菩提皆求證故盡空。眾生皆深念故。此初發心雖為下劣一念福聚尚說難盡。況經多劫發心修行利樂功德。因何發心。一者見聞佛等功德神力。二者聞說菩薩藏教。三者見聞佛法將滅。念言法住能滅大苦。四者末劫多見眾生癡無慚愧。慳嫉憂苦惡行放逸懈怠不信念。言濁世多起如是惡煩惱。時我當發心令餘學我起菩提願。由此便發大菩提心將欲發心先具十德起三妙觀。十勝德者一親近善友。謂情同道合雖遠名近。若非同合者雖近不名善友也。故涅槃雲。善知識者如法而說如說而行。謂自不殺生教他不殺生。乃至自不邪見教他不邪見等名如說而行也。又善知識者猶如初月至十五日漸圓勝故也。二供養諸佛。謂行十種供養。謂現前不現前等三修集善根。謂凡所為作共集善故。四者志求勝法。謂好作勝善好聞勝法。如是等五心常柔和。謂性不穬戾猶如良馬。六遭苦能忍。謂為菩提不憚寒熱等苦故。七慈悲淳厚謂濟拔一切。八深心平等。謂怨親無二好惡齊故。九信樂大乘。十求佛智慧。法華有五故彼雲。又佛子心淨柔軟亦利根無量諸佛所而行深妙道。三妙觀者一厭離有為。謂觀生死惡趣無暇等眾苦逼迫。自身之中五蘊四大能生惡業。九孔常流臭穢不淨。三十六物之所集起。無量煩惱燒煮身心。如沫如泡唸唸遷謝。癡覆造業六趣輪迴。諦審思惟深心厭捨。二求菩提。謂觀佛果相好功德莊嚴。法身本淨具戒等蘊力無畏無量勝法。成二妙智慈愍眾生。開導愚迷令行正路。諸有情類遇皆除惱見是功德修集名希求。三念眾生。謂觀眾生癡愛所惑受大劇苦。不信因果造惡業因。厭捨正道信受邪道。四流所流七漏所漏。雖畏眾苦還為惡業。而常自行憂悲苦惱。愛別離苦見已還愛。怨憎會苦覺已彌怨。為欲起業生苦無厭求樂犯戒。懷憂縱逸作無間業。頑弊無慚謗毀大乘。癡執生慢。雖懷聰敏具斷善根妄自貢高常無改悔。生八無暇匱法無修雖聞不持。翻習邪業得世妙果謂證涅槃。受彼樂終還生惡趣。見是等輩深心悲愍。次應發心如是發願。願我決定當證無上正等菩提能作有情一切義利。或隨意樂諸佛之名。如釋迦佛初發希願。如俱捨頌於三無數劫逆次逢勝觀燃燈寶髻佛。初釋迦牟尼佛。無著菩薩由此說言。清淨增上力堅固心勝進。名菩薩初修無數三大劫。先起信精進念定慧根降伏障染。次發大願常逢善友以為勝緣。雖遇惡友方便沮壞。終不棄捨大菩提心。所修善法運運增長。以不退屈而為策發。齊是名為最初修行。依如上說初發心已即名趣入無上菩提。預在大乘諸菩薩數。於生死海作出限量。勇猛定當速登彼岸。今此一唱名廣大心者。謂十方無邊世界無邊眾生無邊。如是無邊眾生我無始來於彼起於十惡。今發心已於此眾生皆擬濟拔攝受。故名廣大心也。並欲度脫故。無著論雲。有想無想等境界所攝別故者。謂觀此三為境界故。有想者謂七有想。無想者謂五無想。非想非無想者除前二。此依有宗釋。大乘解者謂。識處名有想。無所有處名無想。無少所有第三非想者非前識處。故非非想者非前無少所有處故也。餘如論易詳。又論問雲。彼卵生等四如何得入無餘涅槃。答有三因緣故。謂難處生者待時故者。謂彼答意雲。卵生等難處眾生待出難處時即令入。無妨也。   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   述曰。此第一心也。涅槃有四。一自性清淨。謂在纏名如來藏。二有餘依。謂生死因盡。三無餘依。謂生死果盡。四無住處。謂大悲般若二行親證。或加方便淨涅槃為五。謂菩薩作是意樂無邊眾生皆欲具得無餘涅槃故名第一心也。無著論雲。何故不直說涅槃耶。若如是便與世尊所說初禪等方便涅槃不別故者。謂初禪等涅槃是世間道。離欲但是士夫果。今言離繫果故也。何故不說有餘涅槃界。彼共果故者。無餘涅槃惑苦依盡所顯故。是不共果。又非一向者謂非一向苦依盡故子雲何故不說無住涅槃耶。為顯三乘共通故。   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述曰。此顯常心也。謂菩薩攝他同己他度。即我己外無他故能常度。   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述曰。此第四不顛倒心也。若起我等四執即分別之障未除。妄想以之更長故。是顛倒既無有四執故名不顛倒心。服藥本除其病。無實反增。故世親雲我者總觀三世五蘊差別執。見過去我相續至現在不斷名眾生相。見現在命根不斷住故名命者相。見命根斷滅過去後生六道名壽者相。然婆伽婆說。命者即是此名人相。無著稍不同也。   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佈施所謂不住色佈施不住聲香味觸」法佈施。   述曰此依世親答第二問也。然標佈施者有二義。一者順在家三福業事。出家六波羅蜜之中施為先故。二者體寬通攝六故也。在家三福業者謂。施戒修也。此三能於今世後世可愛樂故。賢良君子所稱讚故名為福業。非福翻此。初行施者謂諸眾生無始已來生死繫縛都為慳貪。創令行施使於未得財色等不生貪著。於已得財色等不起慳吝。名之為施。戒者謂教持五八等戒。修者謂修行諸善習禪定等。出家六波羅蜜者謂出家修行。先行施度。謂從淺至深從粗至細從難至易。故經據勝者謂眾聖之府據最勝。故各依一義亦不相違。第二體寬通攝六故者。世親雲檀度攝於六。資生無畏法。此中一二三是名修行住。無著意亦同。謂檀度有三一者資生。此有二種謂內財外財施。二者無畏。謂令離苦得樂等不令怖畏故。三法施。謂隨機應病為說法。故於中資生攝一謂檀度。無畏攝二謂忍戒。於已作惡未作惡令不生怖畏。故法施攝三謂進定慧。正說法時不疲倦。故觀知機明簡擇故也。無性論亦作是說。施性中現有六波羅蜜多。財施無畏施法施所攝故。解雲有釋此與波若次同。有釋此說。三種施中一一皆攝於六。由如是義故唯檀施也。不住於事應行佈施者。謂不著自身也。謂行施時不求自身端妙等。故但為菩提也。應無所住者不著報恩也不住色香等者不著外增上果錢財奴婢等行施也。故論雲自身及報恩果報斯不著。護存已不施防求於異事。此中初兩句配之文。次兩句釋前意。於中初一句釋不著自身。次一句釋不著報恩及果報。如論易詳。   須菩提「菩薩應如是佈施」不住於相。   述曰。此答第三問也。於中有二。初正答前徵。次釋疑難。此初也。應雲不住相想。想者分別心相者所著境。言不住者除內分別心。於外不著外相也。謂不見受者施者及所施物故而熾然施也。若見空而不施即是空執。若但施而不見空便有病。要見空而且施方貫中道得成波羅蜜多。故唯識雲要七最勝之所攝受方可建立波羅蜜多。謂安住與依止意樂及事業巧便迴向並清淨由七度復成。此言無相者即是彼第五巧便最勝。下釋疑中有四。一者標二舉喻三者合四者勸。上來依世親意釋竟。依無著者自不住於事已下明十八住處中第二波羅蜜相應行六種住處中第二淨心住處也。於中文有二。初乃至不於前正明淨心住處。次不住於相已下明於此不堪為令堪故顯示不住行施也。又論雲從此已下有五種。隨所相應而解釋應知者。謂從第二住處已去也。五種者謂一者依義。依謂所依即以所對治為所依也。二者說相。相謂狀也。三者攝持。謂依處所得當來菩提果名為攝持也。四者安立。謂安立處真如妙理也。五者顯示。謂顯示相應三摩缽帝及折伏散時也。然就此正明淨心住處中雲不住於事者。是依義依所對治住有能對治不住故。行佈施者是說相亦是攝持。欲願當來菩提果故。不住行施者是第四安立。謂不著自體等三事。即是安立第一義故。以第一義為無住也。故無垢稱雲無住即無本也。謂行施時安立於心住於無住。故雲不住行施也。不住相想者此是顯示也。謂相應三摩缽提及攝散心於此二時不住相想。故判文如此。釋者論說六波羅蜜有二種果。一者未來二者現在。如論具顯。雲不住於事此說不著檀波羅蜜未來果。應無所住者此不著餘五度未來果也。若求現在果故行施名為住色聲等行施也。若求現法涅槃故行施者名為住法行施也。子雲准此故知應無所住者脫一法字也。理應雲無所住法行於佈施。故餘見論文自當決了。   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佈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述曰。依世親釋答第三問中上來正答前徵竟。自下釋疑文有其四。初法說次喻說次合說後勸信。此初也。謂有疑曰若三事體空故而行施者如何能成施福。如來為釋此疑故答雲。若無住相施其福最多也。何以故者佛語須菩提雲。我何以教令無住相施故。謂有相施者是順世間施可破壞故可毀責故。得世間果不堅住故。是可思議是可計量。無相施者順出世間不可破壞。當得出世菩提果故。堅牢久住情不能思。算數所不能量也。又有相我者有其分限是有拘礙。無相施者無其分限寬廣無邊無有拘礙。是故得福最多。故不可以情思算數計量多少也。   須菩提「於意雲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   述曰。此第二舉喻。於中初舉東方虛空。次舉餘九方。一一中皆初佛問次善現順佛而答也。此意若山河大地星月等諸事物皆有大小分限。如有相佈施。唯有虛空無其大小份量限礙。故喻無相佈施也。故有經說唯有虛空可喻法身也。謂十方虛空皆無邊限。不可算量。同無相施福多無限不可計量也。然世親之意於其事物有種種不同。謂若男若女若好若惡若此若彼等皆由有相行施等。故所有差別眾多分限。若以心契無相無差別理而行施者。福無限礙。當來成佛。其福遍滿無此彼自他差別也。無差別理者謂空無我理也普遍一切如虛空故。   須菩提「菩薩無住相佈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   述曰。此第三合也。   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述曰。此第四勸信也。謂勸令如佛所教行無相施。福定無邊不久當成廣大果也。此意雲汝等雖復未解但應如佛所教。後證之時方自了達也。上來依世親釋竟。依無著者就此一段明淨住處。中初正明淨住處。次不住相。已下為令堪故世尊顯示不住行施福德最多也。謂或有菩薩聞說無相施故不生堪忍欲樂修習。而作是說本所行施求自體殊勝及以得恩並諸果報。既無相施何所得耶。謂但貪有相施福德而求自體等。於無相施不能堪樂。故俗有言曰。少不學長無能。有不施思所窮老不教死無名。所以有菩薩貪其福德也。世尊為令堪故而以虛空為喻也。謂說猶如虛空有三因緣。一者遍一切處。謂於住不住相中福生故。解雲此說虛空遍一切處無間。有色無色之處。皆能遍故。不同於色不遍一切亦不長久。行無相施其若虛空。成佛已去周遍一切福量圓滿長久不絕也。於住不住相中福生故者。謂行無相施時近即感得十王果報。遠能獲悟菩提法身。其十王果為住福也。菩提法身是不住福。若有相行施尚不得十王報。寧得佛菩提二者寬廣高大殊勝故者。謂虛空能廣能高又復殊勝。風所不飄水所不溺火所不燒物所不壞。但由高廣殊勝故。行無相施。亦復如是。三者無盡究竟不窮故者。謂如虛空畢竟常住永無窮盡。無相施福亦復如是無限無盡不窮竭故。   須菩提「於意雲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   述曰。依世親上來當宗正明竟。自下廣破眾疑分。於中論有十三分。今科為十二。謂初周說中於此已下有四重校量第一校量者謂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佈施。不如受持一四句偈。第二校量者謂如一恆河沙。一一沙數復是一恆河。如是恆河一一沙數是一世界。於爾所世界中皆置七寶滿。而以佈施。不如受持四句偈等也。此二以財施校量也。第三校量者謂以一恆河沙等身命佈施。不如受持一四句偈。第四校量者一日三時於一一時皆以恆河沙等身命佈施。不如聞此經典信心不逆。此二以法施校量也。謂以內身行法供養故。或初二外財施以校量。次二內財施以校量也。於四之中第二第三合為一文故總為三段一一段中皆有四文。謂初三破疑第四正校量。故合之為十二段也。就初校量之中文有四。一者謂可以相成就得見如來不。二者須菩提白佛頗眾生得聞如是。三者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四者正校量。就四之中初三破疑後一正校量不破疑也。前三之中初於無相因以生疑。次於無相因果以生疑。後於無相果以生疑。就此之中初世尊卻問次善現順答後如來印成。此初也。此有疑曰若不住於相行佈施者。所行之因既是無相。何故所得之果是有相耶。謂睹佛化身有三相故而生疑也。三相者謂佛未成道已前名為生相。成道已後說法度人名住異。入涅槃時名為滅相。住異合說者如常釋之。謂現形權應隨機接物以示三相之身。眾生睹之謂得有相之果。便與無相之因不順。今為解此疑故言不可以相見如來也。謂法身無相是如來故離彼三相。即是法身如來故也。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   述曰。此第二善現順答也。於中初正答次釋意。但為善現俊爽孤標佛兼加衛聰敏情得意答順佛心故言不也。所說身相即非身相者。謂所說三相之身相者即非是法身之無相也。所說身者謂三相身即是有相也。即非身相者非無相身也。以無相為相故。   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述曰。此第三佛重印成也。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者。謂虛妄有三。一者真如法身無生滅故名為真實。諸餘事法皆名虛妄即此所說也。二者諸無漏法皆名真實。諸有漏法皆名為虛妄。故中邊分別論雲三界虛妄心心所也。三者依他圓成名為真實。遍計所執名為虛妄。故此下文我相即是非相。乃至雲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也。今言虛妄者即有為無漏皆名虛妄也。若見諸相者謂三相。非相者謂法身無相也。上來依世親釋竟。自下依無著釋者。此一段文即十八住處中第三為欲得色身住處也。於六種住處中第三欲住處。欲住處中有二。謂欲得色身及法身此初也。於中文有其三。如前科判。言欲得色身者謂有菩薩既發心已次修行時。見佛三相之身相好具足便欲求得。故佛意曰三相身者不是如來。卻問須菩提成顯此義。為遮欲得色身菩薩故也。依義說相攝持安立顯現等五義並如論自配。謂所說相即非相者是攝持也。謂由欲願攝持當來菩薩果故名攝持餘思可知。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   述曰。依世親意就初校量中此破第二疑也。上來既說行無相因得無相果。義既甚深不同有相。佛滅度後一切眾生及佛在世諸惡眾生不生信心。如來是不成空說耶。設生信來世惡人如何能信。為破此疑故佛答雲。未來有菩薩備三德者。曾已積集善根故能生實想亦不空說也。偈言不空以有實者謂以有能生實想故佛不空說也。言三德者謂戒定慧學。又說一者修行謂具三學。二者逢善友謂值諸佛。三者離空有執謂證二無我理。今此文中初問次答。此初也。言說章句謂能詮教也。生實想者謂能起智。順其無相因果也。謂有惡眾生於其無相不生智順。於其有相返生順智。故善現作此問也。無著論意者上來三差別竟。此為第四欲得法身住處也。六種住處中第三欲住處有二。上來欲得法身也。於中有二。一者欲得言說法身。二者欲得證得法身。言說法身者謂能詮教。證得法身者謂所詮理。此意雲上為修行求證色身。佛言有相虛妄法身是實。因此便求法身無相。將欲證其無相先起四親近行。謂近善知識從彼求聞。思惟修習故先欲得言說法身也。   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   述曰。此第二答中無著世親皆有三段。且世親者初明修行。次當知是人下明逢善友。如來悉知已下明具福德。達二空理不著空有也。無著科者初顯示修行。次顯示集因後顯示善友攝受。兩科雖復有異。皆是答須菩提生疑問已莫作是說者佛語善現。汝莫言不生實相。亦有生實相者故。若依無著釋者須菩提問佛雲。頗有眾生能得聞言說法身不。佛答雲有得也。後五百歲者謂釋迦滅後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未度比丘尼已前時正法一千年也。然法有三種。謂教行證法。於中正法住時三種有。像法住時而無證法更不得果。故但有教行像似於正法時故名像也。於末法時唯教法而無行證。設有持戒修行者多為名聞利養故。今言後者即是第三五百年。後正法滅時也。故能斷雲正行滅時也。又月藏經說佛滅度後第一五百年解脫堅固。謂修行者多分並得解脫出離故。第二五百年禪定堅固。謂修行者多分得禪不得聖故。第三五百年多聞堅固。謂多因經論博達多智故。第四五百年福德堅固。謂多福德造塔寺等故。第五五百年鬥諍堅固。今言後五百年者謂於五時中皆有持戒修福等也。謂於後五百年有具戒定慧者。於無相因果經教中能生淨信心。起隨順智以為實相也。   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   述曰。此第二文也。無著天親隨義如前科判。謂說若有於此經句生一念信尚曾供養無量諸佛。況起多念。乃至受持聽聞等者曾集善根更多也。若生實想者曾善又多也。何故爾耶。謂雖於此生一念信熏習在身。當來成熟能破無量廣大生死故也。   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   述曰。此第三明達二空理離空有邊也。無著雲此下明善友攝受也。於中初標次釋。此初也。世親雲如來悉知者簡肉眼見。謂以智知故。悉見者簡比量智。皆現量見故。謂諸眾生。達二無我所有持戒等福德如來悉以佛智現量知彼也。餘經中說菩薩生福德者謂初起。取福德者謂久熏修。今此但總故雲得如是無量福德也。無著釋雲悉知者知名身。四蘊為名故。悉見者見色身。謂於一切行住所作中知其心。見其依止故。即是顯示善友所攝也。生取無量福者生謂福正起時。取者即是彼滅時攝持種子也。   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述曰。此第二釋中初明無我。次明無法相四種。此意雲後五百歲時有菩薩。了達身之生起衰滅成無本非有我。又了怨親是非之類本由自心都無定實。既聞人法二空之理復積持戒等福。所以如來以佛智知眼見也。謂總緣三世五蘊差別一一陰是我。如是妄取是名為我相。見身相續不斷謂從過去我而至現在名為眾生相。見現在一報命根不斷名為命者。見命根斷滅後未來復生餘六道中者名為壽者。今人替於命者也。無著釋稍不同。謂取我自體相續名為我。我所取為眾生想。此二我即及我所也。謂我乃至壽住取為命相。展轉趣餘趣取為人想。解雲彼說壽者此說為人也。上來四執妄情謂有。總了為空故雲無我相等也。   無法相亦無非「法相」。   述曰。此第二明法相之中初明四法相。次結成如筏喻。前中有二。初明空有相次明依言離言相。初中有二。初總標次別釋之。此初也。此文闕略故科有參差若觀餘本不爾也。謂初標四法相次別釋。釋中有二。初雲有法相即著我人。有非法相亦著我人者。即釋前不著空有相。次雲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者。釋前依言離言相也。今此標中但標空有相。略無標依言離言相。釋中具有也。無法相者謂凡情妄執執法我。為有名為法相。既達為空知法體而非實故雲無法相。無其所執實有法相故。亦無非法相者。謂愚者妄情撥圓成而是無名非法相。空無有體故。智者了此圓成是有故無非法相。無其所執為空相故。二無我理是實有。故此中更應雲無相亦非無相。言無相者謂無我理不可以言宣說為有為無。諸小菩薩乍謂可說名之為相。聖者了之為不可說故雲無相也。亦非無相者以於無言處依言相說也。謂愚者既聞不可說故即謂有言皆非。智人達之故依言辭而說。然不執著故言亦非無想也。   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則為著我人」眾生壽者。   述曰。釋前不著空有相中有二。初總次別釋此初也。   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   述曰。此別釋也。謂若執法我為有。即亦著我人。執圓成為無。亦著人我。取是執義。雙無二執故即契中道。故雲無法相亦無非法相者。離二執也。故偈雲一切空無物者人法二我無也。實有者二無我理體非無也。不可說者不可以言說為有為無也。法性離言故依言辭而說者易知也。又雲若取法相則為著我人等者。此義雲何。但有無明使無現行粗煩惱亦無我見故者。解雲但有無明使者謂無明住地。即是分別法執也。無現行粗煩惱者謂無現行煩惱障也。但有種子隨逐故。此意雲由有法執現行故煩惱障隨起也。無著論亦云。然於我想中隨眠不斷故則為有我取。是故經言是諸眾生若取法相則為著我等。意亦同世親也。由法執取法相故我等便生故。   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   述曰。此釋第二依言離言相也。不應取法者不應如聲取法謂。不如言而取故。不應取非法者隨順第一義智正說。如是取者謂必因言而悟真故。   是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述曰。此結成筏喻也。謂將欲證真必因言說。及其正證即不假言。如筏至岸即無所用也。上來依世親釋竟。依無著者論雲此取顯示實相對治五種邪取故。何者五取。一者外道。二者內法凡夫及聲聞。三者增上慢菩薩。四者世間共想定。五者無想定。第一者我等想轉第二者法相轉。第三者無法相轉。此猶有法取。有法取者謂取無法故。第四者有想轉謂執有想定。第五者無想轉執無想定故。是諸菩薩於彼皆不轉也。於中言生實想者此為依義顯示對治不實想。故言於此修多羅章句中者此為說相。顯示言說法身故。即彼當生實想中。言當生者是欲願攝持。是諸菩薩。無復我想轉等者是安立第一義。不應取法非法者顯了也。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   述曰。依世親此破第三疑也。謂有疑曰上言無想因還得無相果。何故釋迦佛於道場成覺。說法度人雙林入滅等耶。真諦引經偈言。七年作嬰兒八年作童子。四年學五明十年受欲樂。二十九出家三十五成道。四十五年中廣度諸眾生。此等即是有相之果。豈彼不行無相因耶。為破此疑故有此文也。於中初佛問次善現答。此初也。然佛有三種。一者法身謂離妄之真理。二者報身會真之妙智。三者化身應物之權跡。謂法身妙理菩薩所不測。報身實智二乘所不知故。應物現形隨方化接。有睹斯質便謂實證菩提真能說法。便是有想。今破此疑故約真如法身以問善現也。   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   述曰。第二答中有二。初答次釋此初也。善現意雲。若據世諦報化二身可有得菩提。可有說法。若約第一義諦者真如法身內自堪寂。本無得菩提。亦無能說法。無有定法者謂法身無相中無有定法得菩提。亦無定法而可說也。但欲無定可得可說。不遮世諦報化之身亦有不定得不定說也。   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   述曰。此釋也。於中兩重展轉釋前。此初也。謂何以故無定法可說。內既不可說於外亦不可取。故於外若有可取是應於內亦有可說。既無可取明無可說也。不可說非法非非法者。謂愚夫執人法為有名之為法。撥圓成是無名非法。聖者達人法為無名為非法。了圓成為有名非非法。法身寂淨不可說非法。亦不可說非非法也。故論雲應化非真佛。亦非說法者。說法不二取無說離言相。應化既非真佛真說。即明亦是假佛假說也。於內既無二說於聖者亦不二取。謂取法及非法也。真理離言無其說相故。何故釋中但言說不言證。論雲若不證者即不能說。故謂要先證方能說也。   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述曰。此又釋前也。謂諸聖者皆以無分別智契證真理。方能斷惑而立差別故聖人說彼無為法。彼聖人所證法既不如是說。何況如是取。何以故。彼法遠離言說相非可說故。上來世親釋竟。無著意者此段經文即是第四欲得法身。於中上來明得言說法身竟。此第二明欲得證得法身。於中有二。謂一者智相至得法身住處。謂無分別智能契得真如法身。即以智相為住處也。二者福相至得法身住處。此明初也。謂前欲得色身佛言色身虛妄。教求法身。欲求法身先修諸真之智。即是菩提法身故名智相。由求智相法身故佛以真如法身。為問謂外事中而有執他可得菩提。隨眾生機有可說法。於內無相法身之中本無智身菩提可得。亦無法而可說故以為問也。善現答言義亦同。然解佛意故約真如理彼二俱無也。謂於內真如理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故即無說無取也。於外聽者依真如理不可取故無聞無得也。此即說聽皆依真如也。世親釋意說證真如故不說法非法。聽離妄執故不取法非法。謂法者所執人法為有故。非法者所撥圓成為空故也。依等五義配文者如論自顯也。   須菩提「於意雲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佈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   述曰。依世親釋初校量之中上來三段。釋疑自下正校量也。外意雲真理之中既無說無取。無菩薩而可得者所行無相之福。豈不空施耶。世尊挾此意故問善現也。於中初佛問次善現答後如來成此初也。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   述曰。此第二答中初標次釋。言是福者謂舉財施福德。即非福德性者謂非是感出世之福德性也。謂要聽聞發生無分別智方得出世無相果故。是故如來說福德多者。謂是故如來說此財施福能感世間福德多。   佛言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   述曰。此第三佛為校量之中初正校量次釋所以。此初也。乃至四句偈者謂下至受持四句也。謂領納在心名受。記令不忘稱持。四句偈者謂明此宗義之處。義圓足者即為一句。如說廣大第一常心不顛倒。此四心各為一句也。又如不住於事應行佈施即為一句。如是准知。此經宗者謂無分別。破於分別為宗也。如言色聲香味觸等者是集名。雖有多句義非足故終不成句也。如說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等亦非句義也。謂由受持為他說故能生智慧。證無相果。此福不空。唯此二種能趣菩提故。   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   述曰。此釋也。謂由因聽聞此經故依教思惟修習引無分別智。契會真。智圓滿故。從此生理先妄覆故名之為出今此總合說故但言出也。謂一切諸佛者報化二佛從此經生也。及諸佛阿耨菩提者諸法身佛從此經出也。論雲於實名了因者謂於無為實相了因所得也。   「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述曰。更釋受持福勝之意也。謂以無分別智契證真理。理智圓明名為佛法。此唯十方諸佛同得名為佛法。餘人不得故即非佛法。又初一法唯佛自解餘人不解名非佛法。此第一法即以受持此經及為他說為因。故說此二福德勝也。上來世親釋。竟依無著者彼說欲得證得法身中有二。上來明智相法身竟。此明為得福相至得法身住處也。謂外有疑曰。上說於真如理中無智相法身可得。又無法可說者。欲受持此經為欲得福耶。故如來為校量也。謂於如來言說法身若有諸受之者。能生福相至得法身。故若受持一四句者生福甚多。依等五義如論應詳。   須菩提「於意雲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   述曰。依世親說此下有二校量。合二為一文。於中二。初釋疑次校量。釋疑有三。一者約二乘以生疑。謂前說一切聖人以無為法得名。無為法中無說無取者。何故預流等雲我能取自果。復雲我得我證耶。第二疑雲。若言無說無取者何故如來昔於燃燈佛所聞法。故從七地入八地耶。是即有說有取故。第三若無說無取者何故菩薩取莊嚴淨國土等耶。此三種疑皆於前說一切聖人以無為法。而有差別故生疑也。不同前段校量中所生疑者皆於應不住相想以生也。就此破初疑之中有四。一一文中皆佛問次善現答。此為初問也。流有二種一者生死流。二者出世流類。若望生死即是逆流。若望出世便是預流也。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述曰。此第二善現答。初標答次釋答也。此答意雲。若正在觀中證理之時。而無趣入不作趣入之解。故但為其立名稱曰預流也。又若入色聲香等是有分別。正證真理之時但冥契理。而不入色聲等法。故名預流也。餘皆據觀中而答也。謂在觀時不作能得能證解。故名與前無違也。上來世親意。無著者上來四差別竟。此第五為修道勝得中無慢也。若八種住處之中第四離障礙住處中有十二。此初離慢障也。謂諸聖者雲我能得果我是預流等。故名之為慢。今答若在觀中之時而無我得之慢也。然前三果出觀容起。第四果者煩惱定無所知容起也。   須菩提「於意雲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須菩提。於意雲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須菩提。於意雲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   述曰。此後之三果皆應准前通釋。然前三果之中皆應有即為著我人等譯家略故無也就第四果中初佛問次善現答。中初正答阿羅漢。次善現引己為證令他信故。   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述曰。此第二引證也。言我是第一離欲者謂能離煩惱障及定障故也。以是俱解脫故不同慧解脫但離煩惱障也。就引己為證之中有三。初明佛與勝名。次彰不念。後釋成前義。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等者。是則有我人等執還有煩惱不能無諍。世尊即不說我為無諍行也。以有諍故世尊說。即知我無不念得無諍行也。   佛告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   述曰。依世親釋此破第二疑也。於中初問次答。言然燈者即謂定光。謂釋迦佛昔為菩薩之時。七地將滿當爾摩納仙人。聞定光佛欲來入城。遂從一女人買華將以散佛又表己之深敬。布髮掩泥當。爾佛為說法即入八地。第三僧祇初也。其賣華女人聞言供佛遂不取錢。便共同願。因此而來恆為夫婦作善知識即耶輸也。謂外有疑曰。上言聖人以無為差別故無說無取。何故釋迦於燃燈所而取法。定光復為說耶。今為破此疑故以為問也。言有所得者謂分別心妄所執法也。無所得者謂智證真時無彼分別之心所得法也。但言無彼分別心之所得名無所得。不遮智內冥真亦為所得也。此意雲。佛於定光所聞法時無於分別所執有所得法。但智內冥真如於所執中都無所得。證智不可說不可取故亦無說無取也。故今問言佛於燃燈佛所智證於法時為有所得不。   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   述曰。此第二答可知也。論雲不取理實智者。謂不取者不分別之心執取也。理實智者謂以智證實理時。分別取執者都無所得也。世親釋竟。無著者此第五為不離佛出時。故離障住處十二中此第二離少聞障也。謂若行無所得名為多聞。若作有所得是少聞。然佛於定光佛不作分別取執有所得。故是離少聞障也。   須菩提「於意雲何菩薩莊嚴」佛土不。   述曰。依世親此破第三疑也。謂有疑。曰無為法中既不可取不可說者。何故菩薩取莊嚴淨佛國土。復雲何受樂報佛取自法王身。復雲何餘世間復取是法王身耶。此中有二初破彼疑菩薩取莊嚴淨土。次破疑佛取自法王身。初中有三。初佛問次善現答。後世尊示勸。此初問也。菩薩取莊嚴佛國土者。謂初地已上菩薩生報淨土。隨其份量於一一地見佛不同。自身有異既處淨土之中。即是取自莊嚴淨佛土。何故前言聖人以無為有其差別無說無取耶。今破此疑者。謂諸菩薩以無分別智內證真理莊嚴。故於外事形相之中即得七寶莊嚴。於內證莊嚴之時無說無取也。若於外事形相之中而言我莊嚴佛土者。此可為取。菩薩便是住色等境中。既證無相之莊嚴。何名取淨土。故偈雲智習唯識通。智習謂修習無分別智。唯識謂智相應淨識。通者謂達真理。即真莊嚴也。故攝大乘解十八圓滿淨土中雲。出世善根之所集起者。此說淨因也。謂要發菩提心修行出世善根。積集長時即能證會。故名為因。又廣大自在淨識為相者。謂以淨識為淨土體也。心淨即佛土淨故也。又雲大念慧行以為遊路。大止妙觀而為所乘。廣大法味喜樂所持。空無相願為所入門也。菩薩莊嚴佛土者。佛問善現雲於外形相菩薩莊嚴佛土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述曰。第二答中初總答次別釋。但諸菩薩要內證莊嚴。方住外七寶。非如觀西方池水等名莊嚴也。有形相莊嚴即是住於色等境界中。故言莊嚴佛土者。謂內莊嚴也。即非莊嚴者非外形相莊嚴也。是名莊嚴者是無相無取真莊嚴也。   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述曰。此第三示勸也。應如是生清淨心者。謂應修習淨智淨識清淨心。不應住色等生心者。謂不於外形相起莊嚴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者。謂要以智證於無住。無住即無因也。無著釋者。十八差別之中此為第七願淨佛土。離障住處十二之中第三為離小攀緣作念修道。故小攀緣者謂作有形相莊嚴淨土。如求西方觀日水等也。   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雲何是身為」大不。   述曰。此破第二取自法王身疑也。於中初問次答。謂有疑曰。前說聖人無為而有差別。無說無取。何故報身自受用法樂取自法王身。謂身無限遍周法界。故一切世間復取彼。雲是法王身。為除此疑也。偈雲如山王無取者。謂如須彌山居眾山而彼無心我是山王。眾生有分別心自取彼為山王。報佛亦爾。已無分別心故自不言我是法王身。眾生有分別故起分別雲彼是法王。佛無分別心故不自取為法王身也。   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述曰。此第二答也。佛說非身者謂非有分別身。是名大身者是無分別身也。無著釋雲。此為第八成就眾生。又是離障住處中第四離捨眾生障。故此意雲。如來雖知不取形相名離小攀緣。然其報身廣大無量。羅□阿修羅王如須彌山。大眾生尚不見其自體。何況欲界小眾生。是則如來捨離眾生不度也。為此故有此文。   須菩提「如恆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恆河於意雲何是諸恆河沙」寧為多不。   述曰。依世親釋就大文第二重校量之中上來破疑竟。自下第二正校量中復二。初以財施校。次命施校。初中復二。初正校量次隨說。是經已下釋所以。前中有三。初世尊寄喻以問。次善現順佛以答。第三如來正為校量。此初也。阿耨達池出四大河所以偏將恆河為喻者。阿含經說有四義。一者有多沙故。二者世間以為福故。謂將為淨於彼求福故。三者經劫名不改故。四者佛近彼說法故也。如恆河中所有沙數者。謂取一恆河中沙也。謂方廣深淺四十里為一恆河沙也。如是沙等恆河者謂以一恆河中沙。一一沙復作一恆河也。取此無量恆河中沙。一一沙是一佛世界。以此爾數恆河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佈施。尚不如受持此經乃至一四句偈也。何以故。此少分受持功德與菩提為因。一切外緣所不能壞故。其財施者為生死因易可破壞王賊等所侵故。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恆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   述曰。此第二善現答也。   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佈施得福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述曰。此第三佛正校量中有三。一佛問二須菩提答三佛校量也。   復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述曰。自下第二釋所以也。於中有三復次。何以多財佈施不如少受持耶。由釋此意故有三復次也。謂一者在處處勝在人人尊故。二當何名此經下能摧二障故勝。三者三千大千已下明財施為染因法施為淨因故勝。此即初也。於中復二。初明在處處勝。次明在人人尊。如佛塔廟者此是十方諸佛真法身故。謂碎身舍利但一化佛之體。此般若經一切諸佛真法身故也。依無著釋者。此一段文即是十八差別中第九遠離隨順外論散亂。故第四離障住處十二中第五離樂外論散亂也。謂令依此般若修學。不令習讀外典籍故。文中有二。初以四種因緣顯示此法勝異。次當何名此經下為對治如言而執義。就前四因緣中即為四。一者攝取福德如經得福多彼。二者天等供養如經隨所有處等。三難作如經成就最上希有。四者起如來念如經則為有佛等。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雲何奉持。   述曰。依世親此第二。復次釋所以也。謂諸煩惱如山如石。而有金剛能破。或煩惱如金剛般若能除斷故。或如彩畫之金剛。廣如無著釋。謂由有此種種堪能故受持般若功德勝多財施也。於中初善現問次如來答。此初也。   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   述曰。第。二如來答中初示名勸持次釋所以。   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   述曰。此釋中初明諸佛同說同讚。次顯己不獨有說。此初也。佛說般若波羅蜜者十方佛同說也。謂雖無分別而說亦有因巡。而談如說但無分別取自法王非無因巡而有自體也。則非般若波羅蜜者非一佛獨陳也。此意雲。由般若是諸佛本母能出生諸佛。故諸佛同讚故。若有受持乃至四句者勝以多供養也。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   述曰。此第二顯己不獨說。於中初佛問次善現答。問意雲頗有一法如來獨說耶。善現答雲無。   須菩提「於意雲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   述曰。此第三復次釋所以也。於中初釋前受持福多所以。次轉釋疑。前中有二。初問次答。此初也。謂碎世界以作塵者。有其二喻。一者勝喻。謂因少受持便生多功德。世界者喻少持碎為塵者喻生多福。二者劣喻。如以財施故多煩惱因。謂由所受施人因此而起種種鬥諍故。謂世界者喻財施。碎為塵者喻生長煩惱。世界既為塵因財施亦作染因也。今此意雲。持法雖少生福甚多。財施雖多但增煩惱。故說雖多財施不及受持一四句也。故寄此意以為問也。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述曰。此答中初順佛稱多。次釋非如實。是微塵者謂碎世界以作塵。說非微塵者非如衛世等所執有實微塵也。謂但寄微塵以喻貪等。非即如言而有微塵故也。又釋但借微塵以喻貪等。非即微塵是貪體也。是名微塵者謂是寄喻之微塵也。說世界者謂以世界喻財物施。非世界是貪等因。財施為貪因但借世界為喻故。   須菩提「於意雲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述曰。此第二轉釋疑也。謂前所說受持經者。生福甚多。即謂其福德有相果故今破之。謂法身是如來非三十二相化身也。於中初問次答。說三十二相者謂化身。相即是非相者非法身相。是名三十二相者是化身三十二相也。上來依世親釋竟。依無著者經言大千世界已下此一段文十八差別中第十為色身及眾生身摶取中觀破相應行即是離障住處中第六為離於影像相自在中無巧便。故此意雲。眾生於色身及名身摶取中無巧便故作一合相。今起方便破一合相故有此文也。然破中有二。一者破色身。二者破名身。色身有二。一者細謂微塵。如經所有微塵寧為多不。二者破粗色身。如經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破名身者如經說世界非世界。以名無形段。不可有其粗細。故以世界為喻也。如經可以三十二相等者。第十一為供養給侍如來故。又是第七為離不具足福資糧故。此意雲。若欲供養如來求福資糧者。不應以相見第一義法身故也。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恆河沙等身命佈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   述曰。依世親釋。上來以財校量竟。自下以身命校量。於中初正校量。次釋福德多所以。此初也。無著釋雲。此第十二為遠離利養及疲乏熱惱故於精進若退若不發故。又離障礙住中此第八為離懈怠利養等樂味故。解雲此說若有眾生。樂欲味著懈怠。或味著利養不發精進。或曾起功德而復退失。為令遠離此等故而以身命校量。意令進趣故也。   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   述曰。世親雲自下釋所以。於中有四一悲捨苦身聞法悲淚。二世尊若復下。明於此生信則生實相。三世尊是實相者下拂疑除病。四世尊我今得聞下進發信心。此為初也。謂須菩提聞說捨身忍苦。又聞此經深義能得菩提。喜嘆自揚故懷悲泣也。無著釋雲。自此下有其三文。初悲苦捨身聞法傷感與世親同。次若復有人下明發起精進生如義想。三我今得聞下為令在坐味著懈怠諸菩薩生慚愧故。此為初也。   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則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述曰。此第二文也。謂有聞經生信心者。當來定得無分別智。除妄分別證達二空名生實相。由如是故。雖復捨多身命不如受持也。以欲捨身恆輪生死非求慧行不趣菩提故也。   世尊是實相者則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   述曰。此第三拂疑除病也。是實相者謂無相為相也。即是非相者。謂則非是虛妄分別所執差別之相。說名實相者。謂無虛妄之相說名實相也。謂有聞說實相言故。謂是虛妄分別所執之相。今言不是故有此文也。   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希有。   述曰。此為第四進發信心。即是無著第三為令菩薩生慚愧也。謂說未惡世尚有眾生能生實相。況今現在菩薩聞說般若而不進修。謂惡人信解乃可希奇。菩薩受持蓋不足嘆。故有此文也。就此文中。初善現問次如來答。問中有三。初標問次釋後結。此初也。   何以故「此人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述曰。此第二釋中有二。世親雲。初明所取空次明能取空。子雲此唯說法空也。無著雲初明人空次明法空。離人家執故。此初也。   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   述曰。此第二明法空也。   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   述曰。此第三結也。謂若有分別即有業生死起。既除分別之相妄想生死都無則名諸佛也。此意雲。縱捨多身命非證理之因。若暫聽經便是離相之福。謂因受持聽聞故當證二無我理。既是勝因故多捨命之福也。   金剛般若經贊述捲上◎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700 金剛般若經贊述   金剛般若經贊述卷下   大乘 基撰   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   述曰。此第二佛答。初標次釋。此初也。世親意雲。驚謂驚恐。謂有眾生恐此經典非正道行故。怖者謂怖懼。依般若修學不能斷疑故。畏者謂由驚怖故畢竟不肯修學也。若有遠離彼處者名為不驚不怖不畏也。無著雲。謂聲聞乘中世尊說有法及有空。於聽聞此經時聞法無有故驚。聞空無有故怖。思量時於二不有理中不能相應故畏。更有別釋。為三種無自性故應知。謂相生第一義等無自性故。解雲謂於遍計所執無體相故名不驚。於依他起無自然生性故名不怖。於圓成實中無彼所執人法故不畏也。   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   述曰。此第二讚釋勝也。世親雲。如來說第一波羅蜜者。謂十方諸佛同說讚能為大因故名為第一。顯此經勝餘經也。非第一波羅蜜者。謂非餘人所得也。無分別智證無我理。唯十方佛得餘人不得。故是名第一波羅蜜者唯佛所得也。無著釋雲。第一波羅蜜者。謂般若於餘五中最勝故也。   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   述曰。世親雲。上來大文第二段竟。自下第三段文第四校量。於中初釋疑。次正校量。釋疑中有三。一者於前捨身命以生疑。謂有疑曰。向說彼身苦以彼捨身苦身而果報福是劣。若爾依此法門受持演說諸菩薩行苦行。彼苦行亦是苦果。雲何此法門不成苦果。此意雲。前說捨身命苦還得苦果身得福即劣。若爾者菩薩為此法門故行諸苦行亦感苦身果。何福即勝。謂如薩陀波崙菩薩。於曇無竭菩薩所。求般若波羅蜜故打骨出髓而行供養。是苦得福應少。今答意。若為慧行而捨身得福即多。若雖捨身不行慧行求菩提者。生死因故其福下劣也。就此文中大文有四。一者正破前疑。二者指事以顯。三者菩薩應離一切已下引初地菩薩為示無住理。四者菩薩為利益下勸益眾生住二空理。此初也。忍辱波羅蜜者。謂十方佛同得故或求慧行之忍辱也。如來說非者。非是餘人所得故或非求慧行故不名波羅蜜也。謂前說捨身命者非慧行故不名波羅蜜。故言說非忍辱也。   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瞋恨。   述曰。此第二指事。於中初引昔一身。次引餘多身。此初也。於中初明離相成忍。次反說舉成前。歌利王者亦云苦楚。多行楚毒故。謂如來往昔為忍辱仙人在山修道。其王將諸綵女入山遊獵。王倦而睡女等於仙人所求聞正法。王寤便看正見圍繞其仙。王便問仙汝何人也。乃至問雲汝是離欲凡夫不。答言未離欲。王聞生恚便割截之。當無我相遂還如故。今引之也。   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述曰。此第二引餘多身也。   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述曰。此第三引初地菩薩。得忍辱故名不住心。示不住生心義故也。於中初總示次別示。此初也。發心有五。一者種姓發心。謂地前。二者信發心。謂初三地相同世間修施戒忍故。三者明發心。謂四五六七地相同出世故。謂四地作菩提分觀相同預流。五地作四諦觀相同羅漢。六地作緣起觀相同緣覺。七地純無相觀正是菩薩也。四者不退發心。謂八九十地。五者無上發心。謂佛地。亦云五種菩提。謂名種姓菩提等。今言發心者謂信發心。即初地菩薩內觀真如無住理故名為不住生心也。   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   述曰。此第二別示。於住之中初令不住於相。次令住無相。次釋所由。後總結。此初也。謂住色等生心者。便是有住即著我人故不應住也。   應生無住心也。   述曰。此第二令住無相也。謂觀無相名為無住。要證此理方滅我人也。   若心有住即為非住。   述曰。此第三釋上所由也。謂若住色等生心者便為非真住故也。   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佈施。   述曰。此第四總結也。   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應如是佈施。   述曰。此大文第四除疑示理也。於中初令行無住施。次正破其疑。次別釋道理也。謂有疑曰。前言不住生心者。雲何為利眾生修行而不名住於眾生事。為斷此疑故有此文。   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   述曰。此第二別顯道理。於中初明法空次明人空。此初也。說一切諸相者謂虛妄相。即是非相者謂無實相。虛妄本空故。   又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者。   述曰。此顯生空也。說一切眾生者謂所執實眾生。則非眾生者非實有眾生也。或復翻此釋應知。上來依世親釋第一疑竟。依無著者。經言如來說忍辱波羅蜜下第十三為忍苦故。即是離障住處中第九為離不能忍苦故。謂餘人不能忍發勤苦行此般若波羅蜜者。如來引己昔事令能忍苦離不忍障也。就此文中有二。初明三種忍以離不忍苦障。次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下明不忍因緣者有三種苦。前中有三。一者明能忍。謂達法無我。如經如來說忍辱波羅蜜故。二者明忍相。謂他於己起惡等時。由無有我等相故不生瞋想。亦不於忍辱波羅蜜中生有想。於非波羅蜜中不生無想。如經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有我等相。三者種類忍。謂極苦忍相續苦忍。如經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及言我念過去五百世中作忍辱仙人等。就第二不忍因緣有三。一者流轉苦忍。謂由不忍故即流轉生死。為對治此故令離一切相發無上心。若住色等則於流轉苦中疲乏故菩提心不生故。如經言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心等。二者對眾生相違苦忍。如經如是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應如是佈施等。謂既為眾生行無住施。雲何於彼應生瞋也。三者顯示乏受用苦忍因緣對治。如經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佈施等。謂若著於果報等施即便於取用而有乏少。若行無住佈施舉事虛空珍寶無量也。   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   述曰。依世親釋此破第二疑也。謂有疑曰。向說無相因得無相果。於證果中無道。雲何彼於果能作因。此文意雲。所證法既無相空寂無住等行雲何能作因耶。為斷此疑故也。此文有二。初明不妄語次遣外執。此初也。論雲。以如來如實智不妄語佛菩提及小乘大乘受記之事皆不妄說。以是四境故次第說四語。今此經中加不誑語也。無著雲。此何所顯示。欲令信如來故能忍。於中真語者為顯世諦相故。實語者為顯世諦修行有煩惱及清淨相故。於中實者此行煩惱此行清淨故。如語者為第一義諦相故。不異語者為第一義諦修行有煩惱及清淨相故。說此真語也。此意總雲。如來三界獨尊天人師既為法界主。作五趣醫脫屣在家之上飾。棄捨輪王之大祚。道成正覺所欲皆成。既不規名利。復不求安樂。何忽有妄語乎。   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   述曰。此第二遣外執也。如來所得法者謂所證理。無實者謂不可如言而取實。無虛者亦不可離言而別求。由不虛故依佛教修學。由不實故離妄想而證真也。謂凡夫妄想所執無有故不實。如來無妄想說故不虛也。   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佈施如人入闇則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佈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述曰。世親釋雲此破第三疑也。謂有疑曰。若聖人以無為真如得名。彼真如一切時處有。雲何不住心。得佛菩提則非不住。若一切時處實有真如。何故有人能得有不得者。為斷此疑故說入闇等喻。於中有二。初明住事為生死因。次彰不住為出世業。此初也。偈雲。時及處實有。而不得真如。無智以住法。餘者有智得。此意雲。真雖一切時處實有。由無智以心住法故不解出離。猶如入闇不知我何所趣。而不得之得者翻此說。無著釋雲。此為顯示第三乏受用苦忍因緣對治也。   須菩提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則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述曰。世親雲就第三段第四校量中。上來別破三疑竟。自下第二正校量中。初校勝劣次以要言之下釋所以。前中有二。初明行三種行功德至多。次舉事校量。此初也。三種行謂一者受二者持三讀誦。無著雲。自下第十四為離寂靜味即十二離障中第十為離闕少智資糧故。謂有耽禪定不肯聽聞而修智慧。為闕少智資糧。今令受持讀誦發生智慧故方得菩提。定是福門故但能助道也。就此之中文有其五。謂顯示與法相應有五種勝功德。一者如來憶念親近。如經受持讀誦修行則為如來以佛智慧等。二者攝福德。如經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聚等。三者讚歎法及修行。如經以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議等。四者天等供養。如經在在處處若有此經等。五者滅罪。如經受持讀誦此經為人輕賤乃至當得等故。此則初文也。謂要受持讀誦此經者。是正報菩提之因真法供養。所有世間財寶供養如來所不能及。由如是故如來恆以佛智悉知是人。恆以佛眼悉見是人。親近憶念是人也。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恆河沙等身佈施中日分復以恆河沙等身佈施後日分亦以恆河沙等身佈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佈施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   述曰。世親釋雲此舉事校量也。於中初明施命至多。次顯信經福勝。日以三時捨身者假設有斯也。信心不逆者。謂若有人聞此經典。雖未能受持讀誦。但生淨信隨喜功德比前其福過彼。何以故然也。謂於生死中雖捨身命。終無能契菩提法身。一生信心雖亦未生慧解。然由信故因即聽聞生長智慧定當成佛。其福即多也。已生隨順之意故。   須菩提以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   述曰。世親雲自下釋二釋所以。中有六復次。一者示現希聞而能生信法故。謂大機能入小機不能。如經以要言之等。二者示現受持真妙法故。謂受持妙法即是荷擔菩提。如經如是人等。三者示現是人必定成就無量功德。謂此經在處皆可尊重。如經在在處處等。四者示現遠離一切諸障故。謂轉障。如經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等。五者明速證佛菩提法。如經若復有人於後末世等。六者示現成就種種勢力得大妙果故。謂明經威勢。如經善女人於後末世等。就初中有二。初彰經德大次持誦福圓。此初也。不可思議者非情思之可議。不可稱量者非語言而可稱說。為大乘者說者謂定性大乘。為最上乘者說者。謂不定性大乘。謂亦有二乘性故。謂此妙法最極難量。小乘意樂下劣不能於此經而發趣。故雲為發大乘者說也。無著雲。就此讚法及修行之中有三。一者讚歎教法。二嘆修行者。三若樂小法者下雙明二種。此初嘆法也。為發大乘者說等者。成前不可思議等也。   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   述曰。世親雲此第二明持誦福圓也。謂由此法為大乘說故。有受持等者必獲無上菩提不可思議功德。故於彼生少信者便勝捨多身命也。無著雲。就此第二嘆修行之中有三。初持誦等故佛所攝受。次明此人成就勝德。後明肩負菩提重擔。此初二文也。   如是人等則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述曰。世親雲此為第二示現受持真妙法故。於中初明大機持誦為荷菩提。次顯二乘凡夫不能聽受。此初也。謂受持之者當能證獲菩提。雖現未得後必得故故言荷擔。荷謂荷負擔謂擔揭。言受持者則為負揭得菩提故。   何以故須菩提若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則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   述曰。世親雲此第二文。樂小法者謂即二乘。著我等者謂即凡夫也。無著雲。此大文第三雙明前二也。   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脩羅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則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   述曰。世親雲第三在處皆可尊重也。無著雲此為第四天等供養也。   復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述曰。世親雲此第四轉障也。如對法論說故。思造業有五。謂一者他所教敕。謂自無喜樂。二者他所勸請。謂俛仰而作。三者無所了知。謂嬰孩畜生之類。四者根本執著。謂知罪而作。多分出家之類。五者顛倒分別。謂不識為作。多分在家之類。前三造業未必墮地獄。後二造業定墮地獄。此後二業造已應受。由能受持讀誦此經故。轉先重業現世為人輕毀。故應墮惡道之業並即消滅也。此據中容受持之者若起增上心持誦之者罪頓消滅。亦非為人輕毀轉重令輕也。若其下劣心受持之者未必罪滅也。又釋若時報俱不定者即總消滅。報定時不定者即當來應受之者轉之現世輕受也。由如是故。雖少信受其福多前所捨身命也。無著雲此為第五滅罪。於中有三。初明滅罪。次於後末世等顯示多福故。次當知是經等顯示福體及果不可測量故。前中有二。初明罪滅次我念過去等顯示威力。此初也。謂由聽聞持誦此經故。依學無分別智證二空理。二障都亡盡名真滅罪也。謂由愚癡故分別惡業罪生。若聽聞經得智慧故斷除分別。即是罪從心生還從心滅也。由持此經當得真滅罪故。於現在中亦得迴重輕受也。   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於然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   述曰。此依世親第五文速證佛菩提法也。於中初舉自所得福。次校他受持德。此初也阿僧祇劫者。小乘教說從一至十。十十成百。十百成千。十千成萬。十萬成億。如是六十番積數故名一阿僧祇也。今大乘准華嚴。一百二十番積數成一阿僧祇。仍萬萬為億。億億成兆等也。於燃燈佛前即謂第三僧祇已前也。第三僧祇初逢燃燈佛故。那由他者千萬數。謂在燃燈佛前逢八百四千萬億箇那庾多佛。於中二法供養承事無空過者。然此但其數不論恆沙者。謂所逢佛極少也。謂此且說隨於一地二地等中所逢諸佛。非謂前二僧祇但逢爾所佛也。且依古舊相傳說。釋迦佛於初僧祇逢五恆河沙佛。第二僧祇逢六恆河沙佛。第三僧祇逢七恆河沙者。是則前二僧祇逢無量佛。何獨爾許耶。故知且據隨何時分逢者說也。又涅槃說。初依菩薩逢五恆沙佛。第二依六恆沙乃至第四依菩薩逢八恆沙佛。其第四依者即第十地菩薩。故知二僧祇逢無量佛也。然有宗說。初僧祇逢七萬五千佛。第二僧祇逢七萬六千佛。第三僧祇逢七萬七千佛也。無著雲此顯示威力。謂遠絕高勝故名威力。於中有二。此初文也。   若復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述曰。世親釋雲此第二以他受持功德而校量也。謂供養諸佛但是福門助菩提法。聽聞持誦能生慧解破裂生死故也。謂菩薩雖復餘行百千諸行。若不修習慧波羅蜜。終不能得識達道理契證真如斷除分別生死根本。是故聽聞速證菩提也。無著雲此文。第二文也。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則狂亂狐疑不信。   述曰。世親第六文也。於中初明勢力廣大聞或狐疑。次顯所得果妙非思量境。此初也。此意雲。謂無始來於一切眾生所有殺盜等心行殺盜等業為怨為害。一聞一讀此經發菩提心永除怨害。於一切眾生所永無殺盜等心。與諸眾生為父為母津濟教導。恆為勝友方便。共為親眷而行孝義。示為朋友而行篤信。示為臣輔而有忠良。示為君王方便撫救。乃至示為男女或下賤等。若作長者。長者中尊如無垢稱廣說其行。當來成佛功德無窮能盡未來化有情類。如是功德廣大無邊但由聽聞而得生故。故若具說愚夫無智聞或狂疑也。言狂亂者。謂或聞經不信返生憎謗因狂亂故也。或由不信當來感得狂亂之果也。無著雲此第三顯示多福也。於中亦二。初明德多難信聞或狂疑。次明福果甚深不可量測。此初也。   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述曰。此第二文也。謂經詮無相之義。持之者當獲菩提大果。教義既自難量。果報亦難思測也。故經說有三種物覆之即好露之即惡。謂愚癡人外道典籍及婦人也。有三種物露之即好覆之即惡。如智慧人佛法經典及日月。謂此般若未開卷時與外典無別。既開卷已或講或讀。能破眾生百千罪障能得菩提。故受持者功德甚多。縱捨多身命不可比量也。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雲何應住雲何降伏其心。   述曰。世親雲此第二周說也。謂上來未解發心者教令進發。未解修行者教令修行。未能伏斷諸障者教降伏竟。今此一周為已發心菩薩言我能發心乃至第三已斷障者言我能斷。由生分別故則障於菩提。分別者謂所知障正障於不住道也。謂若發心修行等時。以無分別智冥契真理。不生分別言我能然名不住道。不住生死及涅槃故。若有分別則為非證故名為障也。故二乘有法執為涅槃所拘便即取寂。凡夫有生執為生死所縛不能出離。菩薩具大悲智故不為兩邊所拘。故名不住也。若行而有執是則為涅槃所縛。若不行而執為生死所拘名為有住。要熾然行三而不起我能之執。方得住於不住道也。或前為初機利機。後為後機鈍機也。就此之中初當宗正明。次於燃燈佛下廣釋眾疑。初中有二。初善現為問次如來為答。此初也。無著雲此第十五為證道時遠離喜動故。即是離障住處中第十一為遠離自取故有此文。謂菩薩於發心修行時自見得勝處作是念。我能發心修行等。如是自取為勝言餘不是。為令遠離此取故名為遠離自取也。   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   述曰。世親雲。就此佛答之中。初答其初問以例餘二舉一隅故。次釋違不住義。此初也。此意雲。發心修行等本擬除病。既存我執病乃轉生。欲令雖復發心內亡其我勿念我能。修行亦然降伏例爾。故答初問餘令例知也。然此文中准前亦有四心。雲我應滅度者是第一心。一切眾生者是廣大心。餘二准文詳之易了。無著釋雲即此之中答前三問也。謂當生如是心者答初問。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此答第二問。謂度眾生時不生自取雲我能然。要須外不作有眾生相。內不起我能執。契順真理而度有情方名修行。若菩薩有我相等者答第三問。要證人法二空之理二障乃能除方名降伏。若雲我能便非契會也。   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   述曰。世親雲此釋障不住道義也。謂以無分別智內證之時。我法本空都無所有。不作我能發心之念。故言無有有法發心之者也。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   述曰。世親雲就此第二廣破眾疑有六。第一疑雲。既言實無有法名為菩薩者。雲何釋迦如來於燃燈佛所以華供養。及布髮掩泥如是行菩薩行耶。第二須菩提菩薩亦如是下疑雲。若無菩薩者諸佛亦不成大菩提。眾生亦不入大涅槃等。若如是者為何義故菩薩發心欲令眾生入涅槃等耶。此二種疑依前當宗正明處起。下有四疑因展轉釋疑而生。至下當悉。此即為破初疑也。於中有三。一者破謗無菩薩故。謂作是念。實無有法發菩提心者是則無菩薩。雲何如來燃燈佛所行菩薩行。如經言如來於燃燈佛所等。二者為除謗無諸佛故。論雲若無菩薩者是誰成佛。是則諸佛亦無也。故論雲若無菩薩即無諸佛。有如是謗。謂一向無諸佛也。如經言如來者即諸法如義等。三者為破謗無菩提故。論雲若無諸佛者是則無菩提而可得。諸佛不得菩提也。如經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等。前中有三。初佛問次善現答後佛成。此初問也。無著菩薩雲。此第十六為求教授故即離障住處中第十二為離無教授故也。謂前說實無有法名為菩薩者。於燃燈佛所何求耶。亦無言教而可求聞故。為離此障故有此文也。就此之中文有其五。一者為離無教授故。如經言如來於燃燈佛所等。二者明菩提不可說。燃燈佛語不稱菩提不如言故。如經言若有法如來得等。三者釋諸法離言義。如經如來者即諸法如義等。四者有言。釋迦於燃燈佛所不得菩提。後時自得正覺。為離此取故。如經若有人言如來得菩提等。五者顯示真如不二故。如經須菩提如來所得等。前中亦有三如世親科。此初問也。世親釋意雲。虛妄執是有所得。如來當於燃燈佛所發心證人法二空之理。於其所執都無所得。然於無所得以得菩提也。言有法得菩提不者。謂問善現雲。於真理中有法得菩提不。   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燃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述曰。此第二答也。   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述曰。此第三如來成也。於中初印可次釋成。此初也。謂真如理中無有所得亦無授記。我皆空故維摩雲。若依如生得授記者如無有生。若依如滅得授記者如無有滅等也。真如現無授記故但說真理之中無有實法而可發心。非謂亦無真智能契菩提名為菩提。故於事菩提亦不無也。無著雲正契真時無法可得故。言無有法而可發心。非謂事中亦無言教而可聽聞也。   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燃燈佛則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   述曰。世親雲此第二釋成中有二。初卻顯次順成。此初也。謂若於燃燈所有法得菩提者。是則為有所得。有所得者即謂所執有。所執有故不契真如。不契真如此為凡類。如何與我授記。但由心證真如。於我法二塵都無所得。無所得故名契會真。契會真故二執都盡執既盡故得可成佛。所以燃燈與授記也。知我會真無所得故。無著雲此為第二燃燈語不稱菩提。不可如言而取也。於中有二。初反釋次順成。此初也。彼意釋迦如來不於燃燈之說如言而得菩提。謂智證真無所得故。若菩提燃燈可說釋迦如言而取者。則有分別執心未契真。如何燃燈與我授記。以不如言而取得故與我記也。   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   述曰。此第二順成也。   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   述曰。此世親第二文為除謗無佛疑也。於中初明有法身。次遮虛說。此初也。謂有疑曰。若無菩薩無人成佛。佛亦應無。為破此疑言有法佛。由眾生妄執故以五蘊為身。智者了之速朽速壞都無有實。唯有真理常而復真如故是常不變異也。真故離妄不顛倒也。此之真理水火不能害風賊不能壞。有佛無佛其性恆然。若說不說其義不改。但凡夫妄倒故執身為身。不觀身理淪溺長久。聖者正知故不著於身。但觀真理既能契悟。生死永消妄覆都盡理明顯故名曰如來。以此即明不無佛也。無著雲此第三釋離言義也。謂何故彼法不別說耶。謂諸法之本理要而復淨智契而方真非言詮而可悟也。   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人不實語。   述曰。此遮虛說也。初遮他言次成無得。此初也。如來既真如。豈言說而稱實。故若說者是不實語。但是分別故。無著雲此第四破外疑。疑雲釋迦於燃燈所不得菩提後時自得。為斷此取故也。於中亦為二。初遣彼外取次自彰無得。既無有法可得。何有後自取也。故作此言名為不實。今此經中漏不實語字。餘本皆有也。   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述曰。此第二文也。   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   述曰。此世親第三文也。於中初破外疑執次舉喻彰身。前中有三。初明所得無實無虛。次顯法唯是佛得後總結成。此初也。無著雲此為第五明真如不二義。於中有三。初明真如依言離言。次彰法性法唯是佛得。後總結。此初也。世親釋曰。謂有謗雲如來不得菩提。為斷此疑故雲如來所得菩提無實無虛也。謂如來得彼菩提故。故曰不虛。非實有為相故。故曰不實。無著釋雲。不可如言而取故不實。亦非離言以求故不虛。凡夫言而虛妄故不實。諸佛說而可依故不虛。凡夫言不得故不實。寄佛語而可詮故不虛也。若離言而有求即菩提無因名為不實。要因聞教方得證故菩提有因名為不虛。若如言而取著生死無出。故不可如言即稱法。必因言方契真也。但順佛言而修後證會時自悟。   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   述曰。此第二明法唯佛得也。一切法者。謂真理萬法之本體故名為一切。皆是佛法者獨唯佛證餘不得故。   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述曰。此第三總結成也言一切法者謂佛所證法即非一切法者非餘人所得法或非分別之相法也。   須菩提譬如人身長大須菩提言世尊如來說人身長大則為非大身是名大身。   述曰。世親釋雲此第二舉喻彰身也。初佛舉喻次善現順成。謂長者喻報身。餘經亦云妙。大者喻法身。此二種身由離所知煩惱二障如次得故。說人身長大者謂法報二身也。則非大身者謂非諸妄想分別身也。無著釋雲。自此已下是第十七為入證道故。又即八種住處中第五為淨心住處故。謂上來十六差別四住處是信行地地前凡夫一僧祇修。此為淨心地十地菩薩修也。於中初顯示入證道時得智慧。故菩薩亦如是下明離慢。此初也。謂入地菩薩得二種智。一者攝種姓智。二者平等智。若得智得生如來家。得決定紹佛種。此為攝種姓智。謂清淨法界是佛所居名如來家。入地菩薩以無分別智於中證會。說之為生。如此菩薩決定得紹佛種故名為攝種性智。當知地前菩薩未生如來家故。雖是佛子稍疏遠故。不名紹佛種也二乘人雖亦佛子。但求自利亦非堪紹故。攝論說聲聞人如無智婢子也。一切凡夫。雖亦佛所攝受亦所覆護等生憐愍。未發菩提心故亦非堪紹。唯入地菩薩從真法界親所生。故堪紹佛種也。論雲若於此家長夜願生。既得生已便得彼身。是名妙身者謂地前菩薩為此家長夜精懃欲願故得入初地便得妙身也。平等智復有五種平等因緣。謂一者粗惡平等。謂入初地已女人身第八有三惡趣並已捨故總皆平等也。二者法無我平等。謂得二空平等理故。三者斷相應平等。謂斷性即是所得擇滅也。與斷相應故名斷相應平等也。四者無希望心相應平等。謂見道前學觀真如。有欲希望入初地已證真法界與無希望心所證平等而相應也。五者一切菩薩證道平等。謂如百川異流同歸大海之湛。萬行雖異一入初地同證真大海也。得此平等故得為大身也。解雲此得攝種姓智者名曰報身。得平等故名為法身。妙身大身如次為喻也。   須菩提「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則不名菩薩。   述曰。世親雲此為第二段釋疑也。於中有三。一者於本宗上生疑。謂前說無有法發菩提心者。是則菩薩既無亦應無菩薩可成菩提。若無眾生者教化誰令入於涅槃。若無菩薩者誰莊嚴淨土耶。二者因此破疑而起說菩薩不見彼是眾生不見存我為菩薩等者。是則如來不見故名為無眾生等。為實無眾生等故佛不見耶。三者有疑雲。向說心住顛倒。若如是福德亦是顛倒。若是顛倒何名善法。為此疑故。如經若有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等。就初有三疑。一者若無菩薩諸佛亦不成菩提。二者若無眾生亦不入涅槃。三者若無菩薩亦無嚴淨佛國土。此則釋初兩疑。於中初標次釋。此初也。此意雲。若菩薩執雲我得菩提有異眾生可度即不名菩薩。以有我人等故。若爾者如何能得菩提。能令眾生入涅槃耶。謂有假眾生。譬如幻人為幻人說法故。謂有五蘊和合假眾生故令得無餘涅槃。無如所執實眾生故不見有眾生而滅度也。謂有假菩薩而求證故諸佛得菩提。而無所執實菩提故亦無菩薩也。故涅槃經十三雲。五陰和合稱言某甲。凡夫之人謂為實有稱言某甲。有智之人解陰無有某甲名字離陰亦無有某甲名字也。   何以故「須菩提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   述曰。此第二釋也。無有法名為菩薩者。謂若有其實法。皆以法成其眾生故可名菩薩。法既無有其實。亦無所成菩薩也。佛說一切法無我人等者。證真時達無我理。不見有人法二執故是為菩薩也。無著雲。上來譬如人身妙大身等示入證道。此為第二明離慢。謂地前言我能修行等而障不住道。入地已去證達法界二空平等。分別我法一切都亡。永無我能之慢故雲離慢也。論雲若菩薩有眾生念則不得妙身大身故。於中妙身者。謂至得身成就身得畢竟轉依故。大身者一切眾生身攝身故。子雲轉依者即謂所得菩提涅槃。   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薩。   述曰。世親雲此破疑也。謂有疑曰。若無菩薩者不應嚴淨佛土也。於中有二。初標次釋。此初也。此意雲如欲嚴淨佛土必須嚴淨自心。聽經學慧證法真理蠲除二障。內心淨故外土亦淨。所以蠡髻見淨舍利睹穢。但由內心有其垢淨不同。外土亦有淨穢兩異也。故若嚴淨佛土者。先除我法二執。我法分別亡故內具莊嚴外住七寶若言我當莊嚴者。是則我執未亡不名菩薩也。故論雲智習唯識通也。又無垢稱雲心淨故等。又雲忍辱持戒等十善道等是菩薩淨土也。   何以故「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述曰。此第二釋中有二。初明無相是真莊嚴。次明達理是真菩薩。此初也。如來說莊嚴者謂無相之莊嚴。即非莊嚴者非有相之莊嚴。是名莊嚴者是真實莊嚴也。   須菩提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述曰。此第二文也。謂若菩薩達我法空證無我理。是真菩薩亦真莊嚴。若有我法本非菩薩亦非莊嚴也。無著雲。自此已下皆求佛地。謂從此已下訖至經末。差別之中是第十八。住處之中是第六究竟住處。三地之中是第三佛地也。於中有六。一者國土淨具足。如經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等。二者無上見智具足。如經如來有肉眼不等。三者隨形好身具足。如經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四者相身具足。如經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五者語具足。如經汝勿謂如來作是念等。六者心具足。如經頗有眾生於未來世等。此為初也。此意雲。謂諸菩薩於前十地修行圓滿。斷除人法二執。成就菩提法身。名為國土淨具足。於中文科為四。一者為國土淨具足三摩缽帝故。如經若菩薩作是言等。二者為斷彼故安立第一義。如經如來說莊嚴等。三者為二種無我故。如經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四者為於彼二種無我中二種正覺故。如經如來說名真是菩薩。此等雲何顯示。若言我成就即為人我取莊嚴國土者是法我取。此非菩薩也。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   述曰。世親雲此破第二疑也。謂有疑曰。前說菩薩不見彼是眾生不見我為菩薩不見清淨佛國者。何以故。為諸法無故不見。為諸佛自不見耶。今此之文有其二。初明佛有能見故說五種眼。次如恆沙中已下明有所見。前中五眼即為五段。一一中初佛問次善現答。此初明有肉眼也。無著雲自下第二為無上見智淨具足故。於中文有其三。初明為無上見淨具足故說佛有五眼。次如恆河中下明為無上智淨具足故說佛知眾生心。後若有人滿下明為福自在具足故。初中五眼為五段。如前可知也。謂外有疑。向說以無分別智內證真理是真莊嚴。於諸外相證真理時都不見故。謂佛唯有慧眼觀理無餘眼也。為釋此故說佛有五眼也。論意如此。又論雲於中略說有四種眼。謂色攝第一義諦攝世諦攝。一切種一切應知攝。色攝復有二種。謂法果修果。此為五眼粗境界故。是初色攝。解雲肉天二眼色根為性。謂淨色四大所造或異熟長養說名肉眼。此謂法果也。此通餘界及四禪。若修禪除擁而得者此謂修果也。唯四禪地有。謂於諸色內外兩邊堛矰W下皆悉能見也。論雲第一義智力故世智不顛倒轉。是故第一義諦攝在先。於中為人說法。若彼法為彼人施設。此智說名法眼者。謂要慧眼觀理故。法眼知機說法得不顛倒為人說也。此意雲所詮能詮觀理觀事觀理知機如次慧法眼也。論雲一切應知中一切種無功用智說名佛眼。龍樹菩薩說約人差別。謂在凡夫名肉天眼。在二乘名慧眼。在菩薩名法眼。在如來名佛眼。此亦無妨也。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   述曰。此明有後四眼也釋義如上。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恆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   述曰。世親雲。上來說如來有五眼明有能見自下明知眾生種種差別亦顯有所見謂雖無遍計所執實眾生而可度可見。非無因緣假眾生而可見也。雖無作用緣。而有功能緣可得故。謂於因果之上不見彼所執實人法不得。故名眾生及國土空。非佛無眼而不見。亦非實無眾生可見。有彼因緣顛倒虛妄假法故。就此之中文有其五。初佛問恆沙。次善現答是沙。次寄恆沙為喻問。次善現答甚多。第五佛廣成。此初也。無著雲。上來為應知中證故安立見。為教彼彼眾生寂靜心故安立智者。謂以肉天眼為其前導故。而起慧法眼觀理知機為他說法故也。前說為見淨者顯證故。今說為智淨者顯教授故。謂眾生中若有貪心無貪心等。如來悉觀知而教授之令捨染進善也。言所有沙佛說是沙不者。謂於因緣沙中佛說為所執實沙不。問意如此也。   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   述曰。此第二答也。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一恆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恆河是諸恆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   述曰。此第三寄沙喻多也。謂此且舉少分。談實眾生無有邊限。非只如爾許沙也。   甚多世尊。   述曰。此第四文也。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   述曰。此第五如來成。於中初標次釋。此初也。若干種心者。謂六識差別顛倒心諸虛妄心皆顛倒故。以離實念故說名顛倒。離實念者。謂遠離四念處故名不住彼實智。如是等心如來悉知也。無著雲若干種心者應知有二種。謂染及淨即是共欲心離欲心等。記如是等眾生心如來知故。並教令斷惡起善名為智淨故。論雲為教彼彼眾生寂靜心故安立智也。   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   述曰。此釋中初明顛倒心非真住。次顯虛妄之相。此初也。如來說諸心住者謂虛妄心。皆為非心者謂非真住心。住四念處名真住故。住真如理名真住故。是名為心者謂是虛妄顛倒心也。無著雲。此智淨中說心住即非心住。如是見淨中何故不說眼則非眼耶。以一住處故見智淨後安立第一義故初亦得成就。子雲凡夫之心初妄後可成真故。於智淨中說心住非心住。佛眼一得已去圓滿足更無初後轉別異故。不說眼即非眼也。其意論文難曉也。   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述曰。世親雲此示彼相續顛倒也。謂以過去未來故不可得。現在心虛妄分別故不可得。如是示彼心住顛倒諸識虛妄。以世觀故。無著雲。過去未來已滅未生故現在者第一義故也。   須菩提「於意雲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佈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   述曰。世親釋雲此為第二段疑第三文也。謂復有疑。向說心住顛倒。若如是福德亦是顛倒若是顛倒何名善法。為斷此疑故。示現心住雖顛倒所行福德非也。以是佛智根本故。由行施時不著自身等但求無上菩提。所以功德甚多也此中初佛問。次善現答。後如來成。此初也。謂若將七寶等施。為求般若聽聞修學。當成佛故其福甚多也。無著雲。此即無上見智淨中第三為福自在具足故也。謂若為般若行施等故福法成滿也。   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   述曰。此第二答也。   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述曰。此第三如來成也。若福德有實者。謂說若為般若故行施。如為自體故行施。實有者佛則不說為得福多也。以三事體空行施不同著果報等行施故。如來說福多也以此准知。前以財命等施校量不及受持此經者。謂不能亡相故不求菩提故也。謂若捨身命之時。但於少少飢餓眾生有益非能廣利。若持般若者。當得成佛濟利甚多故功德勝也。若橫望言之捨身極苦。望豎說者不及持經也。   須菩提「於意雲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   述曰。世親雲。上來破於本處生疑竟。自下第二有四疑。展轉釋疑故生也。此為大段第三破疑顯是展轉中第一大段也。於中文三。一者以相好身為佛疑。二者汝勿謂下疑佛有說。三者頗有眾生下疑無人信。此為初也。謂疑曰若諸佛以無為法得名。雲何諸佛成就八十種好三十二相而名為佛耶。解雲此於前說雲如來者即諸法真如以生疑也。就此之中有二。初破於色身生疑。次破於相好生疑前中復二。初佛問次善現答。此初也。問意雲法身真佛可以作報身形好而見不。又可圓光一尋等隨好色身以見法身佛不。無著雲。此第三為隨形好身具足故。問意雲。佛隨機故而有報化隨好之色身。真理法亦有色性無差別之好。今問法身可差別之形好以見不。為令眾生內證法身圓滿故外得形好之身具足。故有此文也。   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   述曰。此第二答中初標次釋。此初也。   何以故「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述曰。此釋也。如來說具足色身者。謂報化隨好之身。即非具足色身者。非是法性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者。是名報化身也。無著雲。隨機現形有報化之形好。內證無相而有法身之好色性。由內證法性色身故。外具形好之身皆得圓滿。然形好之身即非法性之具足色身也。謂法身猶如虛空。雖無形相而於鏡中現虛渙影像。法身亦爾。雖無形相而於鏡智現報化身也。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   述曰。世親雲。此第二破於相好生疑也。於中初問次答。此初也。問意雲。可以三十二相見法身無相佛不。無著雲。此第四為相身具足故。問意雲。佛有三身。謂法身報化身。然報化身有三十二差別之相。法身亦有無差別法性之相。今問法身可以差別之相好以見不。   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   述曰。此第二答中初標也。   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   述曰。此第二釋也。世親雲。如來非諸相具足者。謂差別三十二相也。即非具足者。非法身無差別相具足也。是名諸相具足者。是外形相也。無著雲。法身雖無形相而有法性之相。謂理媚曰相也。於外化中亦有形相。為令眾生得此種圓滿故。謂內證真理無相之相故。而外具有相之相也。然有相之相即非無相之相。是名諸相具足也。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   述曰。世親雲此第三段疑第二文也。謂有疑曰。若如來具足色身成就不可得見。若相成就不可得見。雲何如來說法耶。為破此疑故也。於中初敕勿懷疑。次人言謗佛。後總結成。此初也。佛告善現雲。汝勿謂法身如來作是念言我當有所說。法身佛本無有念亦無有所說故。無著雲此第五為語具足故。謂化報隨機而有言說。法身幽寂無說無形。內證無言理外能為他說。為令得此故言為語具足故也。   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   述曰。此第二文也。謂若有法身有所說法者。即謗法佛也。寂寞無言故。問若爾者何故前言應化非真佛亦非說法者耶。答彼推功歸本故。要內證真說於外可能說。所以喚法身無說。是真說也問何故楞伽經雲。法身說離相離言法。報身說十地法六波羅蜜法。化身說三乘法耶。准此法身亦說故。答說有二種。一者起作說謂有說說也。二者無起作說謂無說說。前是報化後即法身。彼據不說之說。此約有說之說故不相違。雲何法身為不說說。謂由眾生證達理故瞭解一切名法身說。如聞說法而了達故名之為說也。猶如有人若語若不語令他解了名說法也。   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述曰。此第三結也。說法者者謂總舉說法也。無法可說者。謂真理中無有少法可說也。謂要達遍計所執空無而說。是名說法也。若執真如為實無說即非說法也。無著雲。報化有說法身無說。若言法身有說如報化者。即為謗法佛也。   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   述曰。捨衛漏此文。世親此第三疑中第三文也。謂有疑曰。若言諸佛說者是無所說法不離於法身亦是其無。有何等人能信如是甚深法界耶。就釋此疑中。初善現問次如來答。此初也。無著雲。第六心具足中復有六種。一者念處。二者正覺。三者施設大利法。四者攝取法身。五者不住生死涅槃。六者行住淨。此為初也。問意雲。如來在世慈悲平等為眾生說。有能聽聞而起思念如理作意如法修行法隨法行當得成佛。如來滅後後五百歲。諸惡眾生聞說此經之時。有能生信起於思念如佛在世時不。佛答言有。為顯有眾生能思念故名為念處。   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   述曰。此第二佛答中初標次釋。此初也。彼非眾生者。謂非是闡提無佛性等眾生。非不眾生者。是聽聞般若發心成佛眾生也。無著雲。彼非眾生者第一義故。非不眾生者世諦故。眾生眾生者顯示說第一義。是不共及相應故。   何以故「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   述曰。此釋也。初言眾生謂凡夫眾生。又眾生者者。謂發菩提心修行眾生也。如來說非眾生者。謂非是闡提無佛性眾生眾生是名眾生者是發心眾生也。此上意雲此經典生信心者。即是發心修行成佛眾生。非是無性眾生也。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   述曰。世親雲此大段中破第四疑也。即是第二展轉釋中第二疑也。於中曲有二疑。此初也。謂有疑曰。若如來不得一法名無上正等正覺者。雲何離於上上證轉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就此文中有二。初善現問次如來即廣辨其義。此初也。為無所得耶者。謂耶是問詞。不是不定詞也。直問佛雲。如來無所得耶。所以佛即印之。若不定為問雲為得不得耶者。佛如何即印耶。故今問意雲。真如理中佛得無上菩提不。無著雲。此是心具足中第二為正覺故。即謂能證所證觀照實相也。故解深密雲。菩提菩提斷俱名為菩提。大智度雲。說智及智處俱名為般若也。謂此為令眾生斷除二障得二菩提而有此文。故言為正覺故也。於中文有其五。初顯示阿耨多羅語。謂無上覺即是法身菩提也。次已下顯示三藐三菩提。謂正覺即是報身菩提也。以無我人下雙成上二。前中初問次印。此初也。   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述曰。此第二印問愜真也。謂真理之中無如所執少有所得名為菩提也。   復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述曰。世親雲此為第三廣辨其義也。於中有三。初明不增減。次顯無差別。後修一切善下彰方便滿足。此初也。是法平等者。謂真如理無增減故。無有高下者。謂有為法有取捨。菩薩於十地中得勝無漏而捨劣故。無為無勝劣可取捨故言無高下也。無著雲。此顯示三藐三菩提。即謂正遍知也。是法平等者。謂一切諸佛共得菩提。智無勝劣故也。無高下者。謂一切諸佛起化身。各類共等乃至壽命亦等也。子雲平等者謂法身高下者約報化。謂一切佛報身報身等化身亦爾也。   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   述曰。世親雲此第二顯無差別也。謂一切諸佛法無我法執故。法身平等無有差別若勝若劣也。無著雲。自下雙成上二。初成上阿耨多羅法身菩提。次成上三藐三菩提報身菩提。此初可知也。   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述曰。世親雲此第三彰方便滿足也。於中初正顯次結成。此初也。謂要近善知識聽聞計念如法修習法隨法行善根滿足故契證真理。名為成就阿耨菩提也。無著雲。此成上三藐三菩提也。於中初正成次結釋。此初也。謂前言無我等除其有執也。今言修善者破其空執也。我人空故須遣自妄心。依圓有故須存其善法。所以唯學有以非空。妄想以之而更長。唯學空而非有。真智無因而不生。滅妄想於空門。起真心於有府。有空雙觀方成中道也。   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述曰。此第二文也。所言善法者者。謂求菩提善法或無漏法順無漏法也。說非善法者。非是有漏生滅惡善法也。是名善法者是出世善也。   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佈施。   述曰。世親雲自下破第二子段疑。謂有疑曰。若一切善法滿足得菩提者。則所說法不能得大菩提。何以故。以所說法無記法故謂此意雲。其能詮教有名句文。體是無記。如何聽聞而生善耶。此是小乘人疑也。就破此疑中。初舉功德次以受持校量。此初也。無著雲。此即心具足中第三為施設大利法故。於中有二。初明大利法。次汝等勿謂下彰所利生。初中先舉財施。次以受持校量顯於福利。此初也。   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述曰。世親雲此第二以受持校量也。此經稍略。餘本不同此也。世親雲。此法雖言無記而能得菩提。以遠離所說法不能得大菩提故。此法能為菩提因故。又言無記者不然。汝法是無記。我法是善故。此就彼宗釋。佛語是善也。又大乘義一得佛已。聲及名句並是善。是故一受持時即為菩提廣大因故。勝餘無量珍寶佈施也。此正破前疑。百分不及一等者。論家有四種校量勝。謂一者數勝。二者力勝。三者無相似勝。四者因勝。解雲數勝者謂以數校量。謂小乘有六十二數。華嚴有一百二十番數。此方有十五故。謂一十百千萬等如是諸數校量者。於生死果報悉可得知。若受持此經當得成佛所有功德非此數等之所校量。故雲數勝也。力勝者名為情計勝。謂佈施等所獲世間人天善果情計可知。今此受持之因情計所不計度也。不相似勝者謂喻勝也。世間福果喻可能喻。受持之因所得勝果無喻以可喻也。因勝者謂時勝。世間福果可以時限校量多少。此所得果盡未來際無時分限不可校量也。如論四名。當人立數計喻時等名也。無著意可知也。以此校量受持既多即是施設大利法也。   須菩提「於意雲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   述曰。世親雲此即曲文中第三段疑也。即是展轉中第三段疑。於中曲有四。至文當悉。此即初也。謂有疑曰。若是法平等無有高下者。雲何如來名為度眾生耶。就破此疑中。初勸彼除疑。次廣成自義。此初也。謂報化二身隨機利物有高有下。可有思念當度眾生。謂慈悲本願緣故。法身真理湛寂無思。如何有念當度生耶。但起智作證即名為度故。又化身隨現可示度生之思念。報體久無分別之思。如何起念。如末尼珠隨求雨故。又凡夫執由遣而念我當度。諸佛分別永亡。當度之思不有。但隨所化應機示念也。如是故重汝無作念也。又真理之中都無所得。亦無眾生當可度也。無著雲。此為第二明所度眾生。科釋其文大意無別也。   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   述曰。此第二成自義中。初慰喻其心示實道理。次成無實度說假我非真。此初也。謂真理中無有眾生如來可度。隨於外化可度假生也。   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則有我人眾生」壽者。   述曰。此第二文也於中初成無實度。次說我非真。此初也。謂如來若說實有眾生實可度者。是則我執未亡。不名為佛也。   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則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   述曰。此第二說我非真中。初說我非真凡夫妄取。次明凡亦非實但假施言。此初也。如來說有我者。謂因緣和合而假說之。則非有我者非實執之我也。凡夫以為有我者所執取故。此意雲。如來說有我者。為除無我怖故。所以初修習必依於我。後漸契真我相自遣。若言無我唯欲造修。我即空故。   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則非凡夫。   述曰。此第二明凡亦非實但假施言也。謂於貪嗔未亡之類假名凡夫。非如其言即實凡夫也。   須菩提「於意雲何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   述曰。世親雲此即展轉疑中第三段疑也。於中曲有三段。此即為初文也。謂有疑曰。雖相成就不可得見如來。以非彼體。以如來法身為體。而如來法身以見相成就。比知則知如來法身為福相成就。此疑意雲。報化二身即以法身為體。其外報化身既有相好。以外比知內法身亦應有其相好也。如睹人面即知心事故。就此之中文有其五。一者如來問。二善現不正答。三如來卻質。四善現正答。五舉頌以成。此初也。問意雲。可於報化身三十二相觀法身如來。不無著雲。此即心具足中第四為攝取法身故。謂欲令諸眾生內觀真理清淨法身外自具其形相。不可以其形相而觀法身如來。就此之中文有三。初問答略顯。次舉頌廣成。後釋外意難。前中有四。如文可知。然准餘本無善現不正答。亦無如來卻質之文。   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佛言須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則是如來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述曰。義可知也。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彼如來妙體即法身諸佛法體不可見」彼識不能知。   述曰。此舉二頌以成前義。於中初偈顯不應以色聲以觀法身如來。若取色聲不契真理。是行邪道不見法佛故。次偈明法身妙體超尋思故凡夫不可見。亦非分別之識所能知故。涅槃雲。依法不依人。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也。無著雲。初偈顯示如所不應見。不可見故。次偈顯示不應見及不能見因緣。雲何不可見。諸見世諦故。何因緣故不可見。以彼法真如相故。非言說而知。唯自證故。如是等說如論。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述曰。世親雲此第三段釋展轉疑中。曲文第二疑也。謂有疑曰。若不依福德得大菩提。如是諸菩薩則失福德及果報也。此疑意雲可說如須彌山王七寶有人持用佈施。不及人受持此經至四句者。是則福德不得大菩提果。准此即福德空果報亦空則法斷滅。是則佛相好身亦無。唯有法身空理也。就斷此疑之中有三。初顯相好非無。次汝若作是念下明因果不失。後若菩薩以滿下校量功德。前中有二。初述彼疑心。次勸勿邪念。此初也。述彼疑雲。既以法為佛。是則無報化形相身也。無著雲。此即為攝取法身中第三文釋外疑難也。論雲若爾如來雖不應以相具足見。應具足為因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離此著故。明相具足體非菩提。亦不以相具足為因也。以相是色性故。於中有二。初逆招彼心。次勸令除念。此初。謂述彼念言。法身如來以具足相為因故得。應除不字。撿能斷及婆伽婆文並無不字也。   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述曰。第二文也。世親雲。汝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得菩提。以報身化身具足相得故。無著雲。莫作是念者。勸令勿生前念以相為因而得法身。何以故。如來不以具足相為因得菩提故。故論雲。以相是色性故。謂要以智為因方得菩提。非用相也。相是色故。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說」諸法斷滅相。   述曰。世親雲。此第二明因果不失也。於中初述彼心。次勸勿念。後釋所以。此初也。謂有念曰不依福德得大菩提者。是則福德無果報亦無。若爾發菩提心者便說諸法斷滅也。以無福德因及果故。   莫作是念。   述曰。此第二勸勿念也。   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述曰。此第三釋所以也。謂諸菩薩知因知果去離斷常。但無所執實福德因及果。非無因緣假因果也。但遮作用緣。非無功能緣故。無著雲。自下明心具足中。第五為不住生死涅槃故。於中有二。初明不捨生死。次若菩薩以滿下明不捨涅槃。上來初文竟。謂不捨生死故不住涅槃也。不捨涅槃故不住生死。為令得此故有此文。於法不說斷滅者。謂發心菩薩知因說果去離斷常故不說斷滅也。謂雖得涅槃還住生死然不令斷生死。若斷滅生死者即同二乘住涅槃故。以此故名不說斷滅相也。   須菩提「若菩薩以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持用佈施。   述曰。世親雲此第三功德校量也。於中初正校量次釋所以。前中初舉施次以福校量。此初也。無著雲。此第二明不捨涅槃也。   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   述曰。此第二以福校量也。謂因了達二我空故而得於忍。其福過彼所施功德也。得成忍者忍有三種。一者本性無生忍。謂觀遍計所執人法二相本無體故。二者自然無生忍。觀依他假因緣非自然生故。三者惑苦無生忍。觀於真如惑苦本不生故。   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   述曰。此第二釋所以之中。初佛略標釋。次善現問。後佛答。此初也。不受福德故者。謂菩薩所行福德不著自體等故。但希出世故雲不受也。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雲何菩薩」不受福德。   述曰。此第二善現問也。   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   述曰。此第三佛答也。以不貪著自體等而行福德故名為不受也。   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述曰。世親雲此第三大段中曲文第三釋疑也。謂有疑曰。若諸菩薩不受彼果報。雲何諸菩薩福德眾生受用。此意如釋迦佛捨第五分壽留福德與未來眾生。故知菩薩亦受福德。如何言不受耶。如是等菩薩受福德無量故。就釋此疑中有四。初明報化外利物故亦受福德。法身無去來故無受福德。次碎為微塵下明法身一化身有多。次若人言佛說我等下明我法無實。次若有人以滿下明化身有無盡福。此初也。若來者謂成道來。若去者入滅去。若坐者說法利益時。若臥者謂唱滅相。化身有此而法身無。故雲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也。如天上月影現水中。水清即現水濁便隱。月體本無來去。由水致有生滅。法身本湛寂由心故見去來也。子雲法身本無來。由眾生向佛故見來。此即不來來。猶如趕遠質以臨臺睇影顏而府己也。法身本無滅。眾生厭佛故不去之中而見去。猶如汎駛舟而東邁矚凝沼而西流。此即不去去也。無著雲。此心具足中第六為行住淨故。於中復有三種。一者威儀行住。二者破名色身自在行住。三者不染行住。此初也。謂化身有威儀行住等。法身無此也。行者即謂去來。住者即謂坐臥也。法身無有威儀故雲無去來等。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於意雲何是微塵眾寧」為多不。   述曰。世親雲此第二明法身一化身多也。於中有二。初以微塵為喻。次以世界為喻。前中初佛問次善現答。此初也。然此喻中含其二意。一者聚塵為界喻。如攝指成拳。二者散界為塵喻。如開拳作指。初名聚喻次名開喻。若聚喻者。塵喻煩惱多。聚塵成一世界。喻斷多煩惱成一法身也。若開喻者。世界喻法身。散界作多塵。如依一法身起無量化身也。今問多不挾此二意也。無著雲。此為第二破名色身自在行住。於中有二。初明二種方便。次若人言下明入相應三昧不分別。前中有二。初明破色身方便。次明破名身方便。前中初明細末方便。次明無所見方便。前中復二。初問次答。此初也。謂以世界漸次析至於極微。是多不。   「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塵眾實有者佛則不說是微塵眾所以者何佛說微塵眾則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   述曰。此第二也。世親雲但寄微塵為喻。非如言而有實如衛世師等所執微塵也。佛說微塵眾者。謂寄微塵以喻化身也。則非微塵者。非如外道等所執實微塵也。無著雲。但破一合執故。觀解分析至不可析假說微塵。非實有也。   世尊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則非世界」是名世界。   述曰。此第二以世界喻法身也。於中有二。初標次釋。此初也。如來說世界者。謂寄世界為喻也。則非世界者。非如外道等執以眾多實極微成實世界也。彼執兩兩極微生第三。如是等故。無著雲此破名身方便也。世界者謂眾生世間也。彼唯名身得名也。   何以故「若世界實有者則」是一合相。   述曰。此第二釋中。初卻質。次說非。後明執實。此初也。謂若如其所執有世界者。即非是執。是正見故非虛妄也。以無實執實故一合相也。一合相者謂我執。謂執一身總聚五蘊以為我。故名一合相也。   如來說一合相則「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述曰。此第二說非也。謂佛但於假蘊因緣和合之上假說一合。非則如其所執一合相也。則非一合相者非是所執一合相也。但假說一合既非。即明世界亦非有實也。   一合相者「則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述曰。此第三明執實也。謂如來假說一合相。凡夫於中起執為實也。   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於意雲何是人解我」所說義不。   述曰。世親雲第三明法我無實。於中有二。初明無我。次發阿耨多羅下明無法。前中初佛敘其外疑問其解不。次善現懸解答明不閑。此初也。謂小乘人等說言必有體。心不緣無。言有體故佛說我見等。明有我實心不緣無故。所執之義必成其有令能彼言故雲若有人言也。無著雲。此下第二明入相應三昧不分別。於中初明如所不分別為入之方便。次發菩提心下明何人何法不分別。前中初問次答。此初也。   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何以故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述曰。此第二答也。謂於諸法本無我法。眾生妄情執為實有。佛為破彼執故。隨其情說其解而說為我法。非謂言詮即有實體。縱令心取何廢無真。大乘之義緣無得生心。言詮不稱實故。謂世尊隨情逐解假說我人。非如其執即實有體。故雲即非我見人見等也。是名我見等者謂如來假說也。   須菩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述曰。此第二明無法也。於中初勸知見次總結之。此初也。謂若發心者證真如時不見所執法相名為正智也。無著雲。發菩提心者顯示何人是無分別也。於一切法者顯示於何法不分別。應如是知見等者。顯示增上心增上智故於無分別中知見勝解。於中若智依止奢摩他故知。依止毘缽捨那故見。此二依止三摩提故。勝解以自在故。解內攀緣影像。彼名勝解。謂知與見但是一。無分別智與意相應。今言依止觀為別者。據前加行而說也。謂前欲修止故發智名之為知。欲修觀故生智名之為見也。   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述曰。此總結也。所言法相者者謂假說法相也。即非法相者非是實執之法相也。   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持用佈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薩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   述曰。世親雲此為第四子段中第四文也。於中初福校量。次明離相而說。此初也。謂法身不受福德其化身福德無盡也。以化身福德無盡故能為人說。故發心成佛者受持及為人演。其福勝以七寶佈施也。   雲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述曰。此明離相而說也。謂化身說法不取於相而說。已無分別執故不言我是化身等。是故得福多也。如如不動者。謂下一如字是真如。上一如字是比喻。謂化身說法之時不取有為相。猶如真如湛寂不動也。無著雲。此段文下即是第六行淨住中第三為不染行住故。彼不染復有二種。一者說法不染。即上來所陳受持演說此經福勝七寶佈施也。謂有大利益故決定意應演說而無所染也。二者流轉不染。謂說九喻。此顯示不可言說故。不演說彼法有可說體。應如是演說。若異此者則為染說。以顛倒義故。又如是說時不求信敬等亦為無染說也。   何以故「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述曰。世親雲此釋展轉疑中大文第四也。謂有疑曰。若諸佛如來常為眾生說法。雲何如來入涅槃。為破此疑故立九喻。如玄記說。無著雲。此即第二為流轉不染故。   佛說是經「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脩羅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述曰。此第三大段喜悟修行分也。   金剛般若經贊述卷下終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701 金剛般若經疏論纂要   No. 1701 [cf. No. 235]   金剛般若經疏論纂要(並序上)   京大興福寺沙門宗密述   長水沙門子璿治定   鏡心本淨像色元空。夢識無初物境成有。由是惑業襲習報應綸輪。塵沙劫波莫之遏絕。故我滿淨覺者。現相人中先說生滅因緣。令悟苦集滅道。既除我執未達法空。欲盡病根方談般若。心境齊泯即是真心。垢淨雙亡一切清淨。三千瑞煥十六會。彰今之所傳即第九分。句偈隱略旨趣深微。慧徹三空檀含萬行。住一十八處密示階差。斷二十七疑潛通血脈。不先遣遣曷契如如。故雖策修始終無相。由斯教理皆密行果俱玄。致使口諷牛毛心通麟角。或配入名相著事乖宗。或但雲一真望源迷派。其餘胸談臆注不足論矣。河沙珍寶三時身命喻所不及。豈徒然哉。且天親無著師補處尊。後學何疑或添或棄。故今所述不攻異端。疏是論文。乳非城內纂要名意及經題目。次下即釋無煩預雲。  稽首牟尼大覺尊  能開般若三空句  發起流通諸上士  冥資所述契群機   將釋此經。未入文前懸敘義門。略開四段。第一辯教起因緣。第二明經宗體。第三分別處會。第四釋通文義。初中二。初總論諸教。謂酬因酬請顯理度生也。若據佛本意。則唯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開佛知見等。後別顯此經五。一為對治我法二執故。由此二執起煩惱所知二障。由煩惱障障心心不解脫。造業受生輪轉五道。由所知障障慧慧不解脫。不了自心。不達諸法性相縱出三界亦滯二乘。不得成佛故名障也。二執若除二障隨斷。為除二執故說此經。二為遮斷種現二疑故。遮未起種子之疑。斷現起現行之疑。即經中答所問已。便躡跡節節斷疑。乃至經終二十七段。三為轉滅輕重二業故。轉重業令輕受。滅輕業令不受。因為顯示福慧二因故。佛成正覺未說般若之前。眾生由無妙慧。施等住相皆成有漏或滯二乘。故談般若顯示妙慧。為法身因。五度為應身因。若無般若。則施等五非波羅蜜。不名佛因。故須福慧二嚴方成兩足尊矣。五為發明真應二果故。未聞般若之前。但言色相是佛。不知應化唯真之影。不如實見真身應身。故此發明二果。令知由前二因證得。第二明經宗體二。初宗。統論佛教因緣為宗。別顯此經。則實相般若觀照般若不一不二。以為其宗。以即理之智觀照諸相故。如金剛能斷一切。即智之理是為實相故。如金剛堅牢難壞。萬行之中一一不得昧此。是故合之以為經宗二體。文字般若即是經體。文字即含聲名句文。文字性空即是般若。無別文字之體故。皆含攝理無不盡統為教體。第三分別處會二。初總明。佛說大部處會六百卷文。四處十六會說。一王捨城鷲峰山七會。山中四會。山頂三會。二給孤獨園七會。三他化天宮摩尼寶藏殿一會。四王捨城竹林園白鷺池側一會。此經則第二處第九會。第五百七十七卷。後別明傳譯。此卷時主前後六譯。一後秦羅什。二後魏菩提流支。三陳朝真諦。四隋朝笈多。五唐初玄奘。六大周義淨。上六人皆三藏。今所傳者即羅什。弘始四年於長安草堂寺所譯。天竺有無著菩薩。入日光定上昇兜率。親詣彌勒稟受八十行偈。又將此偈轉授天親。天親作長行解釋成三卷。論約斷疑執以釋。無著又造兩卷論。約顯行位以釋。今科經唯約天親釋義。即兼無著。亦傍求餘論。採集諸疏題雲纂要。其在茲焉。第四釋通文義二。初解題目。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者。梵雲跋折羅。力士所執之杵是此寶也。金中最剛故名金剛。帝釋有之。薄福者難見。極堅極利喻般若焉。無物可能壞之。而能碎壞萬物。涅槃經雲。譬如金剛無能壞者。而能碎壞一切諸物。無著雲。金剛難壞。又雲。金剛能斷又雲。金剛者細牢故。細者智因故。牢者不可壞故。皆以堅喻般若體。利喻般若用。又真諦記說六種金剛。一青色能消災厄。喻般若能除業障。二黃色隨人所須。喻無漏功德。三赤色對日出火。慧對本覺出無生智火。四白色能清濁水。般若能清疑濁。五空色令人空中行坐。慧破法執住真空理。六碧色能消諸毒。慧除三毒。傍兼可矣。非堅利之本喻。般若正翻雲慧。即照五蘊空相應本覺之慧是也。若約學者從淺至深言之。則攝聞思修三慧總為般若。故無著雲。能斷者。般若波羅蜜中聞思修所斷。如金剛斷處而斷故。又雲。細者智因故者。智因即慧也。依智度論。因位名般若果位名智。則聞思修皆名為細。細妙之慧佛智之因矣。般若能斷故在因位。佛果無斷轉受智名。若依大品經。若字通智慧二義。故智與慧名義少殊體性無別。波羅蜜者。此雲彼岸到。應雲到彼岸。謂離生死此岸。度煩惱中流。到涅槃彼岸涅槃此雲圓寂亦云滅度。一切眾生即寂滅相。不復更滅。但以迷倒妄見生死。名在此岸。若悟生死本空。元來圓寂名到彼岸。若兼般若迴文。應雲到彼岸慧經者梵音修多羅。義翻為契經。契者詮表義理契合人心。即契理契機也。經者。佛地論雲。能貫能攝故名為經。以佛聖教貫穿所應說義攝持所化生故。後釋經文准常三分。初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初文二。初證信序二發起序○今初證信序。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釋此分三。一明建立之因。則佛臨滅度。阿難請問四事。佛一一答。我滅度後。一依四念處住。二以戒為師。三默擯惡性比丘。四一切經初。皆雲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處與某眾若乾等。二明建立之意。意有三焉。一斷疑故。謂結集時阿難昇座。欲宣佛法。感得自身相好如佛。眾起三疑。一疑佛重起說法。二疑他方佛來。三疑阿難成佛。故說此言三疑頓斷。二息諍故。若不推從佛聞。言自製作則諍論起。三異邪故。不同外道經初雲阿憂等。三正釋文義。具六成就。謂信聞時主處眾。六緣不具教則不興。必須具六故雲成就。一信若兼我聞合釋。則指法之辭也。如是之法我從佛聞。單釋如是者。智度論雲。信成就也。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信者言是事如是。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又聖人說法但為顯如。唯如為是故稱如是。又有無不二為如如。非有無為是。二聞我即阿難五蘊假者。聞謂耳根發識。廢別從總故雲我聞。阿難所不聞二十年前之經。有雲如來重說。有雲得深三昧總領。若推本而言。即阿難是大權菩薩。何法不通三時師資合會說聽究竟。故言一時。諸方時分延促不同。故但言一。又說法領法之時。心境泯理智融。凡聖如始本會。此諸二法皆一之時。四主。具雲佛陀。此雲覺者。起信雲。所言覺義者。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虛空界。即是如來平等法身。則以無念名之為佛。然覺有三義。一自覺。覺知自心本無生滅。二覺他。覺一切法無不是如。三覺滿二覺理圓稱之為滿。故知有念則不名覺。起信雲。一切眾生不名為覺。以無始來唸唸相續未曾離念。又雲。若有眾生能觀無念者。則為向佛智故。五處。捨衛此雲聞物。謂具足欲塵財寶多聞解脫等。遠聞諸國故。義淨譯雲名稱大城。祇樹等者。即祇陀太子所施之樹。給孤長者所買之園。祇陀此雲戰勝。波斯匿王太子也。生時王與外國戰勝。因以為名。梵語須達此雲善施。給孤獨即是善施也。又亦常行施故。西國呼寺。為僧伽藍此雲眾園。六眾。與者。並也。及也。大者名高德著。比丘梵語此含三義。故存梵不譯。一怖魔。二乞士。三淨戒。眾者理和事和。千二百五十者。佛初成道度憍陳如等五人。次度迦葉三兄弟。兼徒總一千。次度舍利弗目蓮。各兼徒一百。次度耶捨長者子等五十人。經舉大數故減五人。此常隨眾故偏列數。非無餘眾未隱顯耳。俱者一時一處。二發起序者。謂乞食威儀離於邪命是為持戒。戒能資定定能發慧。故以戒定發起般若正宗△文二初戒。   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捨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 分七節釋。一化主。成實論說具上九號。為物欽重故曰世尊。天上人間共所尊故。二化時。食時辰時。當日初分求乞易得。不惱自他。乞已歸園正當巳時。如常齋法。三化儀。著僧伽梨衣。持四天王所獻缽。四化處。園在城東南五六里。自外之內為入。處廣人多曰大。五化事。佛為欲顯頭陀功德。令放逸者慚愧。以同事攝故自乞食。瓔珞女經說。化佛身如全段金剛。無生熟二藏。今所乞者利益他故。故淨名雲。為不食故應受彼食。六化等。一由內證平等理。外不見貧富相。二心離貪慢慈。無偏利。三表威德。不懼惡象沽酒婬女等家。四息凡夫猜嫌。五破二乘分別。七化終。然已字義屬下句文連上句。飯食字義屬上句文連下句。若廣其文。令當句中備者。應雲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飯食訖收衣缽。佛若不食他福不滿。寶雲經說。隨所乞得分為四分。一擬與同梵行。二擬施貧病乞人。三水陸眾生。四自食。十二頭陀經唯說三分除梵行。二定。   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分三節釋。一併資緣。將欲入定須息攀緣。衣缽不收心有勞慮。故佛示現為後軌也。即收大衣著七條。二淨身業。阿含經說。佛行離地四指蓮華承足。今示現洗者。順世表法為後軌也。三正入定。敷座坐禪者。由身端故。心離沈掉故。魏譯雲。如常敷座結加趺坐。端身而住正念不動。唐譯雲。端身正願住對面念。無著雲。顯示唯寂者。於此能覺能說故。然大聖現跡必有所表。表本覺之佛在五蘊之都。覺魔軍本空名為戰勝。照心識具德即是給孤。求法養神名乞士眾。覺心既發寧棄塵勞。將欲遍觀遂入識藏心心數法。次第思惟即妄而真。皆得法喜。法喜無體融合覺心。思惟假緣亡緣可符真性。觀照是跡拂跡返本還源。返本還源法空心寂。心寂真體般若朗然。欲談般若正宗如是示現發起。資聖雲。夫身有二。一偽二真。五蘊偽體假衣食以生育。法身無相因般若以照成。群生保偽遺真。諸佛養真棄偽。群生既迷真而取偽。我乃假偽跡而引真。故託乞食之緣。將施法喜之化。故涅槃經雲。汝諸比丘雖行乞食。初未曾乞大乘法食。第二正宗分。二門分別。初約無著七種義句以懸判。後依天親問答斷疑以科釋。初中七義句者。一種性不斷。謂護念付囑。二發起行相。謂由請讚許。三行所住處。謂十八住。從佛正說直至經終。是無相行所住處矣。四對治。謂一一住處。皆具邪行共見正行二種對治。五不失。謂由對治離增減二邊。不失中道。六地位。謂由不失中道。成賢聖位。信行地淨心地如來地。七立名。謂由前六智慧堅利位地闊狹。故名金剛。後四但約第三句中十八住說。無別經文。十八住處者。一發心住。經雲。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等。二波羅蜜相應行住。不住色佈施等。三欲得色身住。可以身相等。四欲得法身住。法身有二。一言說法身。頗有眾生等因言顯理故。二證得法身。復有二。一智相。如來得阿耨等。二福相若人滿三千等。五於修道得勝中無慢住。須陀洹等。從此至十六住。如次對治十二種障。意明欲求色身法身須離是障。障盡故入十七證道住。今當對治第一慢障。六不離佛世時住。昔在然燈等離第二少聞障。不離佛世則具多聞。七願淨佛土住。菩薩莊嚴佛土不等。離小攀緣作念修道障。緣形相土則小。無緣則大契法界故。八成熟眾生住。人身如須彌等。離捨眾生障。若見大小不能濟物。九遠離隨順外論散亂住。如恆河中所有沙等。離樂隨外論散亂障。恆沙寶施不及持經。如何外學不修正法。十色及眾生身摶取中觀破相應行住。三千世界所有微塵等。離破影像相中無巧便障。既離散亂與定相應。以細末不念二種方便。破粗至細泯細至空。則除影像之相想。十一供養給侍如來住。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等。離福資糧不具障。不以相見常見法身。名為給侍福無邊矣。十二遠離利養及疲乏熱惱。故不起精進及退失住。恆河沙身命佈施等。離樂味懈怠利養障。恆沙命施猶劣受持。豈為一身耽著利養。身疲心惱而懈怠耶。十三忍苦住。忍波羅蜜割截身等。離不能忍苦障。無我等相累苦能忍。十四離寂靜味住。當來之世若有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等。離智資糧不具障。日三時捨身。一一沙數不及信經。如何唯專禪定耽寂靜味。闕於智慧而不持說。十五於證道時遠離喜動住。雲何住降等。離十一不自攝障。我能住降心生喜動。動則不能自攝。十六求佛教受住。於然燈佛所有法得菩提不等。離十二無教授障。欲入初地須佛教授。故約遇佛得無所得。而證道矣。十七證道住。人身長大等。攝種性智證遍行真如成法報身故長大矣。十八上求佛地住。於中復有六種具足一國土淨具足。我當莊嚴佛土等。此教二地已上諸大菩薩。二無上見智淨具足。有肉眼不等。此下皆唯佛果故雲無上。無上之言貫通下四三福自在具足。若人滿三千界七寶等。四身具足。佛可以具足色身等。五語具足。汝勿謂如來說法等。六心具足。佛得阿耨菩提為無所得耶。乃至應作如是觀。又十八住略為八種。亦得滿足。一攝住處。二波羅蜜淨住處。一二次配。三欲住處攝三及四。四離障礙住處。即前十二障也。從五至十六。五淨心住處。六究竟住處。上二次配十七十八。七廣大住處。八甚深住處。上二各攝十八住處。一一住中皆深皆廣。十八住文配位地者。第一十住。第二十行中前六。三第七行。四後三行。五至十四如次配十迴向。十五煖頂。十六忍世第一。十七初地十八從二地乃至佛地。第二依天親問答斷疑以科釋。總分四段△初善現申請。二初整儀讚佛。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長老者。德長年老。唐譯雲具壽。壽即是命。魏譯雲慧命。以慧為命。須菩提有三義譯。謂善吉善現空生。生時室空。解空之善瑞現矣。相師占雲。唯善唯吉。從座起下。皆整理威儀修敬之相。希有者。世所無故。如來者。從如而來。論雲善護念者。依根熟菩薩說。謂與智慧力令成就佛法。與教化力令攝受眾生。善付囑者。依根未熟菩薩說。懼其退失。付授智者。付者將小付大。囑者囑大化小。菩提薩埵。此雲覺有情。三釋。一約境所求所度。二約心有覺悟之智。餘情慮之識。三約能所。所求能求三皆如次配覺及有情。二正發問端。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雲何住。雲何降伏其心 典分二。初釋當機。華嚴雲。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業。魔所攝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雲無上正遍正覺。謂正智遍智覺知真俗不偏不邪。二釋正問。魏譯雲。應雲何住。雲何修行。雲何降伏其心。意雲若人發菩提心已。住何境界修何行業。妄心若起雲何降伏。故佛令安住四心修六度行。於中降心不令著相。秦譯略修行者意雲。住道降心即是修行。謂四心六度皆名住修降伏故。無著雲。住謂欲願。修行謂相應等持。降伏謂彼心若散制令還住。又十八住中。一一皆以住修降伏釋之。故知義雖有三而行是一○二如來讚許。   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曲分三。一印讚所讚。重言善哉讚美之極。護付能令佛種不斷。是事必然。故印讚言如汝所說○二敕聽許說。無以生滅心行聽實相法。智論偈雲。聽者端視如渴飲一心入於語義中。踴躍聞法心悲喜。如是之人可為說。三標勸將陳。我當為汝如是如是委細而說。三善現佇聞。   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唯者順從之辭。禮對曰唯。野對曰阿。十地經雲。如渴思冷水。如饑思美食。如病思良藥。如眾蜂依蜜。我等亦如是。願聞甘露法△四如來正說二。一正答所問二。初舉總標別以牒問。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 此以降伏為總。住修為別也。謂住修之中皆有降伏。經意在此故唯標降伏有科。此所標雲。舉後攝初者。乃令經文極不穩暢。理例顛倒自古言教秪有以初攝後。未聞以後攝初。況詳經文無別答降伏之處。則知降伏在住修中。皆令離相是答。降伏問也不別答者。此經宗於離相。離相正是降心。本意欲明降心。須約住修而顯。住修降心本不相離故。無著十八住。皆有住修降心。△二約別顯總以答問二。一答安住降心問四初廣大心。   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 文二。初句標三界普度故。若卵下二列三。一受生差別。天獄化生鬼通胎化人畜各四。諸餘微細水陸地空。不可具分品類。卵劣在初者二釋。一約境。具緣多者為首。二約心從本至末為次。二依止差別。有色四禪無色四空。三境界差別。功德施雲。有想則空識二處。無想則無所有處。非等則有頂○○二第一心。   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 即無住處涅槃。不共二乘故雲第一。無著雲。何故願此不可得義生所攝故。又雲。卵濕無想有頂則不能。雲何普入。有三因緣。一難處生者待時故。二非難處生未成熟者。成熟之故。三已成熟者解脫之。故○○三常心。   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一性空故。二同體故。論雲。自身滅度無異眾生。三本寂故。四無念故。五法界故。四不倒心。   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論雲。遠離依止身見眾生等相故。無著雲。已斷我見得自行平等相故。信解自他平等。顯示降伏心中。攝散時眾生想亦不轉。如彼爾炎。△二答修行降心問五○初總標。   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佈施 於法者。統標諸法。應無下正明修行。問菩薩萬行何唯說一。答萬行不出六度。六度總名佈施。故偈雲。檀義攝於六。資生無畏法。此中一二三。是名修行住。無著雲。若無精進疲倦故不能說法。若無禪定。即貪信敬利養染心。說法。若無智慧便顛倒說。法二別釋。   所謂。不住色佈施。不住聲香味觸法佈施 本論但指三事。謂自身報恩果報。偈雲自身及報恩。果報斯不著。護存己不施。防求於異事。三總結。   須菩提。菩薩應如是佈施。不住於相 前但指三事。今則心境空有微細盡袪故。偈雲。遠離取相心。論雲。不見施物。受者施者。無著雲不住相想。有人。將此結文。為答降伏問非也。前標次釋次結。皆雲無住。都是修行中降伏之義。何忽偏判配結之文為答別問○四顯益。   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佈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須菩提。於意雲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菩薩無住相佈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 初句徵者。論雲。若離施等相想。雲何成就施福。若菩薩下釋。於中三。初法說。為疑無福。不可思以斷之。東方下喻說可知。菩薩無住相下法合。虛空者無者。雲猶如虛空。有三因緣。一遍一切處。謂住不住相中福生故。二寬廣高大殊勝故。三無盡究竟不窮故。五結勸。   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二躡跡斷疑。論雲。自此已下示現斷生疑心。於中文分二十七段。一斷求佛行施住相疑。疑雲。為求佛果行施。即是住所求佛相。雲何無住。又不住相為因。豈感色相之果。因果不類故。斷之文四。初舉疑因以問。   須菩提。於意雲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 本秪因以相為佛。故對前不住相起疑。佛舉疑起之因。問答欲令除斷○二防相得以酬。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 遮防疑者。欲以相求令得見佛。故答雲。不可以相得見。論雲。為防彼相成就得如來身。三釋體異有為。   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 相是有為生住異滅。佛體異此故非身相。偈雲。三相異體故者。佛體異於有為三相也。住異二相同是現在故合為一。若細分即四。故唯識雲。生表此法先非有。滅表此法後是無。異表此法非凝然。住表此法暫有用。四印佛身無相。   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非但佛身無相但是一切凡聖依正。有為之相儘是虛妄。以從妄念所變現故。妄念本空所變何實。故起信雲。一切境界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心念即無一切境界之相。若見諸相等者。遮離色觀空也。恐聞相是虛妄。又別求無相佛身。故雲相即非相便是如來。不唯佛化身相是如來。所見一切相相皆無相即如來也。故起信雲。所言覺義者。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虛空界。即是如來平等法身。肇雲。行合解通則為見佛。偈雲。離彼是如來者。離彼三相是法身如來也。無著則於色身但離遍計。不執色相即真色身。故彼論雲。此為顯示如來色身。又此當第三欲得色身住處。二斷因果俱深無信疑。論雲。無住行施因深也。無相見佛果深也。未來惡世必不生。信空說何益。斷之文四。初約無信以呈疑。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 魏雲。頗有眾生於未來世云云。今略此句者。影在後五百歲也。句詮差別章者解句。實信者。大品雲。於一切法不信是信般若。二呵疑詞以顯信。   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 後五百歲者。大集雲。初五百歲解脫牢固。第二五百歲禪定牢固。三多聞。四塔寺。五鬥諍。皆如初二句例本疑惡世無信故舉惡世以斷疑。持戒修福者戒定也。以此為實者。正解無倒。無著雲。增上戒等三學。顯示修行少欲等功德。戒出三塗定出六欲慧出三界。三明能信之所以二。初明歷事善友積集信因。   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 無著雲。顯示集因於多佛所。明久事善友則緣勝也。種諸善根。明久伏三毒則因勝也。二明善友所攝成就信德二。初明攝受得福顯福德門。   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 無著雲。謂於一切行住所作中知其心。四蘊見其依止色身故。此等顯示善友所攝。論雲。若不說見。或謂如來以比智知。若不說知。或謂如來以肉眼見。故須二語。得福德者。魏雲。生如是福德取如是福德。論雲。生者能生因。取者熏修自體果義。無著雲。生者福正起時現行。取者即彼滅時攝持種子。此雲得者。生取二義不離於得。得之一字生取俱攝。二明攝受所以顯智慧門。由無二執故得攝受。△文二。初正明已斷粗執。   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 初徵信者。以何義故。得如來悉知悉見。後釋二。一無我執。執取自體為我。計我展轉趣於餘趣為人。計我盛衰苦樂種種變異相續為眾生。計我一報命根不斷而住為壽者。二無法執。論雲。無法相者。能取所取一切法無。亦無非法相者。無我真空實有。然離二執正是得佛知見。成就淨信之本善根福德。卻是相兼故。論雲。有智慧便足。何故。復說持戒功德。為示現實相差別義故。亦有持戒功德。依信心恭敬能生實相故。不但說般若二因。顯未除細執。   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則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 若心取下。總明二相總解取法非法。盡名相也。亦是建立取相。則我等相便生立義宗也。若取法下。別明二相。論雲。但有無明使無現行粗煩惱。示無我見故。無著雲。但取法及非法相轉。非我等想。以我等想及依止不轉。中有徵者。取法但為法相。何故便著我等。釋雲。取非法亦著我等。何況取法以後釋前也。四示中道之玄門。   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初正結歸中後引說。以證筏喻者。假言顯義。不應如言執義。不執即為不取。非全棄也。偈雲。彼不住隨順於法中證智。論釋雲。不住者得證智。捨教如到彼岸。隨順者。隨順彼證智之教法。如未到岸。無著雲。法尚應捨者。實相生故。何況非法者。理不應故。三斷無相。雲何得說疑。論雲。向說不可以相見佛。佛非有為。雲何釋迦得阿耨菩提。雲何說法。斷之文二。初問答斷疑四。初舉疑因以問。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 佛問得不。意顯不得故。無著雲。顯示翻於正覺取故。二順實理以酬。   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 偈雲。應化非真佛。亦非說法者。三釋無定法之言。   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 無著雲。不可取者。謂正聞時。不可說者。謂正說時。非法者。分別性故。非非法者。法無我理故。論雲。彼法非法非非法。依真如義說。非法者。一切法無體相故。非非法者。彼真如無我實相有故。何故。唯言說不言證。有言。說者。即成證義故。若不證者。則不能說。四釋無取說之所以。   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魏雲。一切聖人皆以無為法得名。論意雲。聖人但依真如清淨得名。非別得法故無取說。而有差別者。論雲。真如具足清淨分清淨。無著雲。無為者無分別義故。是故菩薩有學得名。如來無學得名。初無為者。折伏散亂時顯了故。後無為者。唯第一義者無上覺故。三乘賢聖皆修證無為。故通說為差別。二校量顯勝四。初舉劣福以問。   須菩提。於意雲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佈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 俱捨偈雲。四大洲日月蘇迷盧欲天梵世各一千。名一小千界。此小千千倍。說名一中千。此千倍大千。皆同一成壞。七寶者。金銀琉璃珊瑚碼瑙赤真珠頗梨二釋福多以酬。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 無著雲。是福德者標牒。即非者約勝義空。是故者約世俗有。三判經福超過。   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 偈雲。受持法及說。不空於福德。福不趣菩提。二能趣菩提。四句者。但於四句詮義。究竟即成四句偈。如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此最妙也。然但義見四句。持說即趣菩提。文或增減不必唯四。義若闕者則互成謗。四釋超過所以二。初正釋。   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 諸佛菩提法者。論雲。名為法身。於彼法身此二能作了因。一切諸佛者即報化身。論雲。於此能為生因。二轉釋。   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第一義中。無有佛法從經出也。四斷聲聞得果是取疑。論雲。向說聖人無為法不可取說。雲何聲聞各取自果。如證而說。斷之文四。初入流果。   須菩提。於意雲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須陀洹。此雲入流。入聖人流故。亦云預流。預聖人流故。秪由不入六塵名入聖流。不是別有所入故。論雲。聖人得果不取一法。不取六塵境界。故名逆流。乃至羅漢不取一法。以是義故。名阿羅漢。然非不取無為自果。但於證時離取我等煩惱。是故無如是心。我能得果。若起如是心我能得果。即為著我等故。知得果是不取義。何得疑雲是取。二一來果。   須菩提。於意雲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 斯陀含。此雲一來。斷欲界六品修惑。從此命終。一往天上一來人間。便得阿羅漢果。故名一來。而實無來者。已悟無我誰能往來。三不來果。   須菩提。於意雲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 阿那含。此雲不來。亦云不還。斷欲界九品修惑盡。命終一往天上。更不還來下界。故雲不來。而實無不來義。同前釋。四不生果。阿羅漢。此釋有三。一無賊。三界見修煩惱盡故。二不生。不受後有故。三應供。應受人天廣大供養故。文三。初舉所得以問。   須菩提。於意雲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 二明無取以答。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 三引已證令信。三初明佛先印。   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 無諍者。不惱眾生。能令眾生不起煩惱。故佛讚之。十弟子中善現第一離欲者。三界煩惱但有貪心盡名為欲。非唯欲界二彰已不取。   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 三卻釋佛意。   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論雲。離二種障。一煩惱障得阿羅漢故離。二三昧障得無諍故離。故無所行。阿蘭那者。此雲寂靜。五斷釋迦然燈取說疑。論雲。釋迦昔於然燈佛所受法。彼佛為此佛說法。雲何言不可取不可說。   佛告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 於法實無所得者。然燈佛說。說是語言。釋迦所聞唯聞語言。語言非實智證法故。論雲。釋迦於然燈所。言語所說不取證法。以是義故。顯彼證智不可說不可取。六斷嚴土違於不取疑。論雲。若法不可取。雲何諸菩薩取莊嚴淨土。雲何自受法王身。斷之文三。初舉取相莊嚴問。   須菩提。於意雲何。菩薩莊嚴佛土不 佛意欲明法性真土。故問取形相莊嚴土不。二釋離相莊嚴答。   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偈雲。智習唯識通。如是取淨土。非形第一體。非嚴莊嚴意。論釋雲。諸佛無有莊嚴國土事。唯真實智慧習識通達故。不可取莊嚴有二。一形相。二第一義相。非嚴者無形相故。莊嚴意者。即是第一莊嚴。以一切功德成就莊嚴故。三依淨心莊嚴勸。   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論雲。若人分別佛土。是有為形相。而言我成就者。彼住於色等境中。為遮此故。故雲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等也。而生其心者。則是正智。此是真心。若都無心便同空見。七斷受得報身有取疑。疑意如前。斷之文二。初問答斷疑。   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雲何。是身為大不。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論雲。如須彌山王勢力高遠故名為大。而不取我是山王。以無分別故。報佛亦如是。以得無上法王體故名大。而不取我是法王。以無分別故。故偈雲。如山王無取。受報亦復然。非身名身者。非有漏有為身。是無漏無為身。故偈雲。遠離於諸漏。及有為法故。論雲。若如是即無有物。若如是即名有物。以唯有清淨身故。以遠離有為法故。以是義故。實有我體。以不依他緣住故。二校量顯勝二。一約外財挍量廣顯經勝二。一校量勝劣三。初約多河以辨沙。   須菩提。如恆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恆河。於意雲何。是諸恆河沙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恆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 恆河者。從阿耨池東面流出。週四十里沙細如麵。金沙混流。佛多近此說法。故取為喻。二約多沙以彰福。   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恆沙河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佈施。得福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論雲。前已說喻何故復說。偈雲。說多義差別亦成勝校量。後福過於前故重說勝喻。何故不先說此喻。為漸化眾生令信上妙義故。又前未顯以何等勝功德能得菩提故。三約多福以顯勝。   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施感生死經趣菩提大意同前。二釋勝所以五。一尊處歎人勝三。初明處可敬。   復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 大般若說。天帝不在。諸天若來但見空座。盡皆作禮供養而去。窣堵波。此雲高顯。塔者邊國訛語。廟藐也。於塔中安佛形藐。二顯人獲益。   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 前四句猶勝。況此盡能受持。故最上等也。三顯處有佛。   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則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經顯如來法身依法則有報化。又一切賢聖皆以無為得名。經顯無為必有賢聖尊重弟子。二約義釋辨名勝。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雲何奉持。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則非般若波羅蜜 佛立經名約能斷惑。斷惑故勝也。則非般若者。無著雲。對治如言執故。三佛無異說勝。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 無所說者。無別異增減之說。但如證而說。既如其說則無所說。三世佛皆然故雲無異說。故論雲無有一法唯獨如來說。餘佛不說。無著雲。第一義不可說。四施福劣塵勝。   須菩提。於意雲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論雲。寶施福德是煩惱因。以能成就煩惱事故。地塵無記非煩惱因故。塵勝施劣。大云云。故諸地塵則非貪等煩惱。塵是名無記。地塵如來說三千界非煩惱染因。界是名地塵。無記界是則界為塵。因塵不生煩惱。施為福因福生煩惱。五感果離相勝。   須菩提。於意雲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恐施寶者雲。我施求佛誰言煩惱。故此經雲。可以相為佛不。論雲。持說此法能成菩提。勝彼福德。何以故。彼相於佛菩提非法身相故。經福能降施福德三十二相。意明經福降施方得色相佛身。若但寶施即煩惱因。二約內財校量倍顯經勝。二初校量勝劣。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恆河沙等身命佈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 捨身勝於寶施。持說又勝捨命。二釋勝所以五。初泣歎未聞深法勝。   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 捨身之苦已感人心。何況更聞不及持說。是故悲淚。論雲。念彼身苦尊重法故悲淚。慧眼人空也。未聞法空也。二淨心契實具德勝二。初正明。   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則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論雲。此中有實相餘者非實相。二佛跡。   世尊。是實相者。則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 無著雲。為離實相分別想故。三信解三空同佛勝三。初總標信解。   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希有 無著雲。未來法滅時。尚有菩薩受持。故無我人等取。雲何汝等於正法時。遠離修行不生慚愧。二別顯三空。   何以故。此人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 無著雲。無我等者。無人取我等。即非相者無法取。離一切者。顯示諸菩薩隨順學相。諸佛世尊離一切相。是故我等應如是學。三如來印定。   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 四聞時不動希有勝。   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 論雲。驚者謂非處生懼。怖者不能斷疑心故。畏者一向怖故。其心畢竟墮驚怖故。五大因清淨第一勝。   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 何以故者有二。一躡前不驚等徵。二都躡前勝以徵。論雲。此法門者。名為大因。勝餘修多羅故名為清淨。無量諸佛同說故。故彼珍寶檀等無如是功德。是故彼福德中。此福為勝。   金剛般若經疏論纂要上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701 金剛般若經疏論纂要   金剛般若經疏論纂要下   京大興福寺沙門宗密述   長水沙門子璿治定   八斷持說未脫苦果疑。論雲。向說捨身。苦身果報故福劣。若爾依此法門持說諸菩薩行苦行。亦是苦果。雲何此法不成苦果○斷之文二。初明超忍以斷疑二○初明忍體。   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 忍到彼岸已離苦相。況彼岸非岸誰苦誰忍△二明忍相二。初引一生證極苦忍二。初正明。   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歌利。此雲極惡。佛昔作仙山中修道。王獵疲寢妃共禮仙。王問得四果皆答不得。王怒割截天怒雨石。王懼而懺悔。仙證本無瞋。王乃免害。論雲。不但無苦而乃有樂。以慈悲故○二反顯。   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嗔恨 二引多生證相續忍。   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累苦故忍熟而 累苦故忍熟而樂。但與正定慈悲相應故。偈雲。離我及恚相。實無有苦惱共樂有慈悲如是苦行果○二勸離相以安忍。論雲。若有菩薩不離我相。見苦行苦欲捨菩提心。故勸離相。無著雲。為對治不忍因緣有三種苦。謂流轉苦。眾生相違苦。乏受用苦○文二○初總標。   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若離相發心。雖逢大苦即能不捨。無著雲。離一切相者。為離如是三苦相也○二別顯二○初對治不忍流轉苦。   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則為非住。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佈施 初正明流是集諦。轉是苦諦。無著雲。若著色等則於流轉苦中疲乏。故菩提心不生。後引證。引前說無住施。具含六度。證此文矣○二對治不忍相違苦。   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應如是佈施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則非眾生 無著雲。既為眾生行施。雲何於彼生瞋。由不能無眾生想故。眾生相違時即生疲乏故。顯示人無我法無我。論雲。諸相者眾生相也。非相者無我也。陰中見我是眾生相。一切眾生者五陰法也。非眾生者。陰空故法無我也。乏受用苦配在後斷。九斷能證無體非因疑。論雲。於證果中無道。雲何彼於果為能作因○斷之文二○初斷疑。   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 佛所有說皆如其事。今說證果何疑不然。真語者。說佛身大菩提法也。是真智故。實語者。說小乘四諦。諦是實義。如語者說大乘法有真如小乘無也。不異語者。說三世授記等事更無參差。佛將此四語不誑眾生。是故秦譯加不誑語○二離執。   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 無實者。如言說性非有故。無虛者。不如言說自性故有○十斷如遍有得無得疑。論雲。若聖人以無為真如法得名。彼真如一切時處恆有。何故有得者有不得○斷之文二○初舉喻斷疑。   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佈施。如人入闇則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佈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論雲。無智住法。心不清淨故不得。有智不住法心清淨故得。有目者如得對治法。日光者如所治闇盡能治現前。空喻真如。色喻性上萬德○二讚經功德二○初總標。   須菩提。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則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無著雲。讀誦者此說受持因故。為欲受故讀。為欲持故誦。論雲。受持修行。依總持法故。讀誦修行依聞慧廣故。是則從他聞法內自思惟。得修行智也。故偈雲修從他及內○二別顯十。初捨命不如二○初捨命福。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恆河沙等身佈施。中日分復以恆河沙等身佈施。後日分亦以恆河沙等身佈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佈施 偈雲。以事及時大福中勝福德○二信經福。   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 信經劣於持說。多命勝於前喻○二餘乘不測。   須菩提。以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 偈雲。非餘者境界無著雲。不可思議者唯自覺故。不可稱量者。無有等及勝故○三依大心說。   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 最上者一佛乘也○四具德能傳。   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如是人等。則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成就等者。偈雲。滿足無上界。荷擔者。無著雲。肩負菩提重擔故○五樂小不堪。   何以故。須菩提。若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則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 六所在如塔。   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則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 七轉罪為佛。   復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輕賤者。總包於中或打或罵故。隋譯雲。輕賤甚輕賤。無著雲。此毀辱事有無量門故。復雲。甚輕賤當得菩提者罪滅故○八超事多尊。論雲。示現速證菩提法故○文二○初供佛多中全具福。   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於然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 那由他者。十億為洛叉。十洛叉為俱胝。十俱胝為那由他○二持經多中少分福。   若復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九具聞則疑。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則狂亂。狐疑不信 十總結幽邃。   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無著雲。此顯示彼福體及果體。不可測量故○十一斷住修降伏是我疑。佛教我住修降伏。兼不住前十種疑執過患。若無我者誰人受教。誰人住修誰人如此離過云云。亦云除微細執故。偈雲。於內心修行存我為菩薩。此即障於心違於不住道○斷之文二○初問。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雲何應住。雲何降伏其心 二答三○初若名菩薩必無我。   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 二若有我相非菩薩。   何以故。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 三能所俱即是菩提。   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 十二斷佛因是有菩薩疑。論雲。若無菩薩。雲何釋迦如來於然燈佛所行菩薩行○斷之文四○初舉疑處。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 降怨王請然燈佛入城。城中長幼盡迎。路泥善慧布髮佛與授記。故舉此問○二斷疑念。   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然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善慧彼時都無所得。離諸分別由無法故得記。若有法者。是有相心。不順菩提佛不與記○三印決定。   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論雲。我於彼時所修諸行。無有一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功德施論引佛說雲。若見於佛即見自身。見身清淨見佛清淨。見一切智智皆悉清淨。是中見清淨智亦復清淨。是名見佛。我如是見然燈如來。得無生忍。一切智智明瞭現前。即得受記。是受記聲不至於耳。亦非餘智之所能知。我於此時亦非惛懵無覺。然無所得○四反覆釋。   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然燈佛則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 無著雲。若正覺法可說。如彼然燈所說者。我於彼時便得正覺。然燈則不記言來世當得。以法不可說故。我於彼時不得正覺。是故記言來世當得○十三斷無因則無佛法疑。於中三。初斷一向無佛疑。論雲。若無菩提即無諸佛如來。有如是謗。謂一向無佛。為斷此疑故。雲如來者即是真如○斷之文二○初顯真如是佛故非無。   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 無著雲。如清淨故名為如來。猶如真金 二明佛即菩提故無得。   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先標錯解。魏雲。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菩提者。是人不實語。後釋正見。偈雲。菩提彼行等。謂等前菩薩行無得也。無著雲。或謂然燈如來所。於法不得正覺。世尊後時自得正覺。為離此取故。雲若人言等○二斷一向無法疑。論雲。有人謗言。若無因行。則如來不得阿耨菩提。為斷此疑故。雲如來所得等○斷之文二○初遣執遮疑。   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 論雲。無色等相故。彼即菩提相故。無著雲。顯真如無二故。謂言說故。謂彼正覺不無世間言說故○二釋義斷疑。   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論雲。一切法者。皆真如體故皆佛法。即非者由色等法即真如故。即非色等法真如。常無色等諸相故。是名者即是真如法自性矣○三顯真佛真法體。   須菩提。譬如人身長大。須菩提言世尊。如來說人身長大。則為非大身。是名大身 偈雲。依彼法身佛故說大身喻。身離一切障及遍一切境。功德及大體故。即說大身非身即是身。是故說大身。論雲。非身者無有諸相故。大身者有真如體故。無著雲。攝一切眾生大身故。於彼身中安立非自非他故○十四斷無人度生嚴土疑。論雲。若無菩薩者。諸佛亦不成菩提。眾生亦不入涅槃。亦無清淨佛土。何故諸菩薩發心。欲令眾生入涅槃。起心修行清淨佛土○斷之文三。初遮度生念三○初明失念。   須菩提。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則不名菩薩 偈雲。不達真法界。起度眾生意。及清淨國土。生心即是倒○二明無人。   何以故。須菩提。實無有法名為菩薩 無法名菩薩。豈有我度眾生○三引前說。   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 二遮嚴土念二○初明失念。   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薩 二釋所以。   何以故。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三釋成菩薩。   須菩提。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論雲。若起度眾生嚴土之心。即是顛倒非菩薩者。起何等心名為菩薩。故經言通達等。無著雲。謂人無我法無我○十五斷諸佛不見諸法疑。論雲。前說菩薩不見彼是眾生。不見我為菩薩。不見清淨佛土。若如是則諸佛不見諸法○斷之文二。初約能見五眼明見淨。偈雲。雖不見諸法。非無了境眼。諸佛五種實。以見彼顛倒○文五○初肉眼。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 肉團中有清淨色。見障內色名為肉眼。佛具諸根故有肉眼○二天眼。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 於肉眼邊引淨天眼。 見障外色。依大般若。佛肉眼能見人中無數世界。不唯障內。若佛天眼能見諸天所有細色。除見天外見人等事名肉眼矣。淨名雲。唯佛世尊得真天眼。照見恆沙佛土不以二相○三慧眼。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 以根本智照真理故○四法眼。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 後得智說法度人○五佛眼。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 前四在佛總名佛眼。又見佛性圓極名為佛眼○無著雲。為令知見淨勝故。顯示有五種眼。略說有四種。謂色攝第一諦攝世諦攝一切種一切應知攝○古德偈雲。天眼通非礙。肉眼礙非通。法眼唯觀俗。慧眼直緣空。佛眼如千日。照異體還同○二約所知諸心明智淨五○初約一箇恆河以數沙。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恆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 二約一河中沙以數河。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一恆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恆河 三約沙河中沙以數界。   是諸恆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甚多世尊 四約爾所界中所有生。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 五約一一眾生所有心三○初總明染淨以標悉知。   若干種心如來悉知 無著雲。若干種心者有二種。謂染及淨。即共欲心離欲心等○二會妄歸真以釋悉知。   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 大云云。由一切妄心依真如體都無其性。佛證真如故悉知之。諸心者標指。非心者妄識本空。是名心者真心不滅。若本論釋則與此殊。偈雲。種種顛倒識。以離於實念。不住彼實智。是故說顛倒○三推破雜染以釋非心。   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無著雲。過去已滅故。未來未有故。現在第一義故○十六斷福德例心顛倒疑。論雲。向說心住顛倒皆不可得。若如是福德亦是顛倒。何名善法○斷之文二○初問福答福。   須菩提於意雲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佈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 以是離相無倒行施因緣。成無漏福離於二障。既非顛倒故得福多○二反釋順釋。   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德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偈雲。佛智慧為本。非顛倒功德。論雲。顯示福非顛倒。佛智為本故福有者取相也。福無者離相也。問福性空故福多者前說妄心性空。妄亦應多。答福以佛智為本。順於性空故悟性空。福則甚多。心識顛倒。違於性空故悟性空。則心識都盡。十七斷無為何有相好疑。論雲。若諸佛以無為得名。雲何諸佛成就相好。而名為佛。此約法身佛故以為疑○斷之文二○初由無身故現身。   須菩提於意雲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何以故。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即隨形好也。如鏡中無物方能現物故。論雲。法身畢竟非色身非諸相。然相好二種。亦非不佛。此二不離法身故。是故此二亦得言無。故說非身。亦得言有。故說成就○二由無相故現相。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 即三十二相也。一一如前色身中說。十八斷無身何以說法疑。論雲。若如來色身相好不可得見。雲何言如來說法○斷之文三○初遮錯解。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 谷中無人能作音聲故○二釋所以。   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 世尊達諸法空畢竟無執。今言有說。是謗佛執法也○三示正見。   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偈雲。如佛法亦然所說二差別。不離於法界。說法無自相。大云云若言無說是真說法。若言有說不名說法。是謗佛故○十九斷無法如何修證疑。論雲。如來不得一法。雲何離上上證轉。轉得阿耨菩提。為斷此疑示現非證法。名為阿耨菩提○斷之文三○初以無法為正覺。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偈雲。彼處無少法知菩提無上。論雲。彼菩提處無有一法可證。名為阿耨菩提○二以平等為正覺。   復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偈雲。法界不增減。論雲。是法平等是故名無上。以更無上上故○三以正助修正覺。   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無我等。是了因即正道也。修一切善法是緣因。即助道也。即得阿耨菩提是正覺也。所言善法者標指也。即非等者。論雲。彼法無有漏法。故名非善法。以有無漏法。故名為善法○二十斷所說無記非因疑。論雲。若修一切善法得阿耨菩提者。則所說法不能得菩提。以是無記法故○斷者。   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佈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偈雲。雖言無記法。而說是彼因。是故一法寶勝無量珍寶論雲。以離所說法不能得大菩提故。此法能為菩提因。又言。汝法是無記。而我法是記。是故勝捨無量七寶○二十一斷平等雲何度生疑。論雲。若法平等無高下者。雲何如來度眾生○斷之文四○初遮其錯解。   須菩提於意雲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 二示其正見。   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 偈雲。平等真法界。佛不度眾生。以名共彼陰。不離於法界。論雲。眾生假名與五陰共不離法界○三反釋所以。   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則有我人眾生壽者 論雲。若如來有如是心。五陰中有眾生可度者。此是取相過。無著雲。如來如爾炎而知。是故若有眾生想則為有我取○四展轉拂跡。   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則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則非凡夫 二十二斷以相比之真佛疑。論雲。雖相成就不可得見如來而以見相成就。比智則知如來法身○斷之文五○初問以相表佛。   須菩提於意雲何。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 二答因苗識根。   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大云云。前悟色身今迷法身。意謂法身既流出相身。即由此相。知佛證得無相法身○三難凡聖不分。   佛言須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則是如來 偈雲。非是色身相。可比知如來。諸佛唯法身。轉輪王非佛○四悟佛非相見。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五即見聞不及。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魏加後偈雲。彼如來妙體。即法身諸佛。法身不可見。彼識不能知。偈雲。唯見色聞聲。是人不知佛。以真如法身。非是識境故。無著雲。以彼法真如相故。非如言說而知。唯自證知故。二十三斷佛果非關福相疑。由前相比法身是失。又聞以色見聲求是邪。遂作念雲。佛果一向無相無為。若爾則修福德之因。但成相果。相果既非佛果。佛果則不以具相而得。故佛果畢竟不關福相。故論雲。有人起如是心。若不依福德得大菩提。如是諸菩薩。則失福德。及失果報○斷之文四。初遮毀相之念。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華嚴經雲。色身非是佛。音聲亦復然。亦不離色聲。見佛神通力。肇雲。不偏在色聲故言非。非不身相故復言是。大云云。若言如來不以相具斷滅見矣。故佛止雲莫作是念○二出毀相之過。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說諸法斷滅。莫作是念 毀相則墮斷滅。斷滅是損減之過。斷見邊見之過。○三明福相不失。   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無著雲。於法不說斷滅者。謂如所住法而通達。不斷一切生死影像法。於涅槃自在行。利益眾生事。此中為遮一向寂靜故。顯示不住涅槃。偈雲不失功德因及彼勝果報。論雲。雖不依福德。得真菩提而不失福德及彼果報。以能成就智慧莊嚴功德莊嚴○四明不失所以二○初明得忍故不失。   須菩提。若菩薩以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佈施。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 論雲。有人起如是心。諸菩薩得出世智。失彼福德及以果報。為遮此故。偈雲。得勝忍不失以得無垢果。無我者二種無我也○一明不受故不失二○初正明。   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 論雲。彼福德得有漏果報。故可訶也。無著雲。此顯示不著生死故。若住生死即受福德○二徵釋。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雲何菩薩不受福德。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 二十四斷化身出現受福疑。論雲。若諸菩薩不受福德。雲何諸菩薩福德眾生受用○斷之文二○初斥錯解。   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義 偈雲。是福德應報。為化諸眾生。自然如是業。諸佛現十方○二示正見。   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偈雲。去來化身佛。如來常不動。大云云。眾生心水若清淨。則見佛來。來無所從。濁則見雙林示滅。則雲佛去。去無可至。肇雲。解極會如體無方所。緣至物現來無所從。感畢為隱亦何所去○二十五斷法身化身有異疑。據前不可以化相此知法身。法身無去來坐臥。即似真化異。據遮斷滅之念。又顯不失福相。即似真化一故成疑也。此約微塵世界。委釋非一非異義。以斷此疑○文二初約塵界破一異五○初細末方便破粗色。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於意雲何。是微塵眾寧為多不。甚多世尊 偈雲。於是法界處。非一亦非異。論雲。彼諸佛如來。於真如法界中。非一處住亦非異處住。為示此義故。說世界碎為微塵。故偈雲。世界作微塵。此喻示彼義○無著雲。為破名色身故說界塵等。於中細末方便及無所見方便。塵甚多者。是細末方便○大云云。即是□塵至於細末。以此方便破粗色矣。此言微塵依大乘宗。於一摶色假想分□。至極略色為塵。非小乘宗實塵矣○二不念方便破微塵。   何以故。若是微塵眾實有者。佛則不說是微塵眾。所以者何。佛說微塵眾。則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 論雲。塵碎為末故非一處。塵眾聚故故非異處。如是佛住法界中。非一處住非異處住○又若塵眾實有者。世間凡夫悉亦自知。何須佛說。秖為不知體不成就。故佛說矣。故無著雲。世尊說非者。以此聚體不成就故。若異此者。佛雖不說亦自知是聚○三不念方便破世界。   世尊。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則非世界。是名世界 本論破世界不實之義可知。無著雲。此破名身世界者。眾生世界○四俱約塵界破和合。   何以故。若世界實有者。則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則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論雲。若實有一世界。如來則不說三千界。大云云。若實有一世界。冥然是一一和合矣。是則不合有多差別。今既佛說三千。明非冥然一矣。故約三千破一界也○無著雲。為並說若世界若微塵界故。有二種摶取。為一摶取及差別搏取。大云云。此明塵眾及眾生類俱名世界。一合相者。即是摶取。摶取為一故雲和合。故此一合有二摶取。一者一摶取。即是世界和合為一。二差別摶取。即是微塵有眾多極微。名為差別。非一合者第一義中二界無實故。五佛印無中妄執有。   須菩提。一合相者則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論雲。以彼聚集無物可取。虛妄分別故雲妄取。若有實者即是正見。無著雲。世諦說摶取。第一義不可說。彼小兒凡夫如言說取。大云云。執見五蘊取其和合。是貪著事迷於事法起煩惱矣○二約止觀破我法二。初除我執二。初斥錯解。   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於意雲何。是人解我所說義不。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 二遣言執。   何以故。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則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論雲。我見虛妄分別。佛說即是不見。無著雲。此顯示如所不分別。雲何顯示如。外道說我。如來說為我見故。安置人無我。又為說有此我見故。安置法無我。如是觀察菩薩入相應三昧時。不復分別。即此觀察為入方便○二除法執二○初除分別。   須菩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無著雲。此顯示何人無分別。於何法不分別。何方便不分別○此顯示增上心增上智故。於無分別中知見勝解○於中若智依止奢摩他故知。依止毘缽捨那故見。此二依止三摩提故勝解。以三摩提自在故。解內攀緣影像。彼名勝解○雲何無分別。此正顯無分別。大云云。前之方便是加行智。今不分別是根本智。即親證真如離能所取。名不分別○二顯本寂。   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無著雲。此顯示法相中。不共義及相應義。如前已說。二十六斷化身說法無福疑。因聞真化非一非異。意雲。若就非一化唯虛假。若就非異又唯冥合歸一。法身即化身終無自體。若爾即所說法受持演說無福○斷之文二○初明說法功德。   須菩提。若有人滿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持用佈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薩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 偈雲。化身示現福非無無盡福。論雲。雖諸佛自然化身作業。而彼諸佛化身說法。有無量無盡無漏功德○二明說法不染。   雲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無著雲。為說法不染故。以有如是大利益故決定演說。如是演說即無所染○雲何演說等者。顯示不可言說故。若異此者則為染說。以顛倒義故。又說時不求信敬等。亦為無染說法○大云云。若能不以生滅心行說實相法。則如彼真如。故曰如如。又心如境如故曰如如。不動者則無染義○二十七斷入寂如何說法疑。論雲。若諸佛如來常為眾生說法。雲何言如來入涅槃○斷者。   何以故。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釋此文為三。初約兩論釋。魏本中九喻。魏本雲。一切有為法。如星翳燈幻。露泡夢電雲。應作如是觀○於中文二。初約本論斷疑。偈雲。非有為非離。諸如來涅槃。九種有為法。妙智正觀故。論雲。諸佛得涅槃化身說法故非有為。非離有為。何故示現世間而不住有為。由妙智正觀。有為如九喻虛假故○二兼無著釋相。無著雲此偈顯示四有為相。文四○一自性相。此見相。二用識為體。生死根本故。文三○一星喻見。無著雲。無智暗中有彼光故。有智明中無彼光故○二翳喻相。論雲。如目有翳。則見毛輪等色。觀有為法亦爾。以顛倒見故。無著雲。人法我見如翳。以取無義故○三燈喻識。燈約膏油相續不絕。識依貪愛生死無休○二著所住味相。論雲幻喻所依住處。以器世間種種差別。無一體實故。無著雲。味著顛倒境故。大云云。幻出城郭誑人。識變山河不實故○三隨順過失相。自身及受用是過失。觀此無常是名隨順。又解雲。隨順身受即是過失。文二○初露喻身。論雲。身亦如是少時住故。二泡喻受。論雲。所受用事亦復如是。以受想因三法不定故。無著雲。顯示隨順苦體。以受如泡故。功德施雲。觀察壽如水泡。或始生未成體。或纔生。或暫停住。即歸散滅○四隨順出離相。無著雲。隨順人法無我故得出離。文三○初夢喻過去。無著雲。彼過去行以所念處故如夢。論雲。應觀過去所有集造同於夢境。但唯念性故。功德施雲。觀察作者。如夢中隨見聞之境。以念分別熏習住故。雖無作者。種種境界分明現前。如是眾生無始時來。有諸煩惱善不善業熏習而住。雖無我是能作者。而現無涯生死等事○二電喻現在。論雲。以剎那不住故。功德施雲。觀察心如電生時即滅。三雲喻未來。論雲。以於子時阿黎耶識。與一切法為種子根本。無著雲。彼粗惡種子似虛空。引心出故如雲○無著雲。如是知三世行則達無我。此顯示隨順出離相。大云云。過未無體現又不住。則三世空達無我矣○二約諸經顯諸虛假喻之大意。佛說一切法空。疑雲。雲何現見一切境界。故說如幻。幻法雖無分明可見。又疑雲。幻法既無人何愛著。故說如陽焰。渴鹿謂之水愛著奔趣。又疑雲。渴鹿畢竟不得水。貪者如何皆得受用。故說如夢。夢中所見亦得受用。又疑雲。夢造善惡寤無業報。夢打尊長寤無憂懼。故說如影如響。雖全無體。明鏡對色空谷對聲。妍媸高低一一皆應。必無雜亂必無參差。又疑雲。苦都無實。菩薩何以作利樂事。故說如化。謂變化者。雖知不實而化事○三會通秦譯經本。夢幻泡影空理全彰。露電二喻無常。足顯悟真空。則不住諸相。觀生滅則警策修行。妙符破相之宗。巧示亡情之觀○魏譯九喻秦本略者。以星燈有體雲種含生。恐難契空心。潛滋相想。取意之譯妙在茲焉○第三流通分。   佛說是經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尼者此雲女也。優婆塞此雲近事男。優婆夷此雲近事女。親近比丘比丘尼而承事故。阿修羅此雲非天。皆大等者。文殊所問經雲。有三種義歡喜奉行。一說者清淨。不為取著利養所染。二所說清淨。以如實知法體。三得果清淨○無著雲。若聞如是義。於大乘無覺。我念過於石究竟無因故。天親雲。諸佛希有總持法。不可稱量深句義。從尊者聞及廣說。迴此功德施群生。大云云。大聖說經妙理斯畢。二空圓極四眾奉行。肇雲。同聽齊悟法喜蕩心。服翫遵式永崇不朽。資聖雲。般若深經三世佛母。聞經四句以超惡趣之因。一念淨持必獲菩提之記。故人天異類莫不虔受奉行矣。   金剛般若經疏論纂要下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702 金剛經纂要刊定記   No. 1702 [cf. Nos. 235, 1701]   金剛經纂要刊定記並序   釋氏教《金剛經》,世所由來尚矣。自秦至今凡幾百載,諷誦無卑高,感應盈簡牘,利及幽壞而達乎神明,蓋趣大之坦塗,破小之宏略也。故補處頌以為本,二論釋而有貫,諸疏互解或依或違。圭山大師,撮掇精英黜逐浮偽,命曰《纂要》。蓋取中庸,復申記略,用備傳習。石壁師,仍貫義意別為廣錄,美則美矣辭或繁長,後學多不便用。今更刊定,翦削煩亂,俾流而無滯、學而思講,庶吾道無墜地之患也已。大宋天聖紀號之明年季冬月甲子日序雲   金剛經纂要刊定記卷第一   長水沙門子璿錄   疏文分三   初標題目二   初經疏名題   《金剛般若經疏論纂要》者,此題九字,從寬至狹能所六重。一、能所釋。謂金剛等五字是所,疏論下四字屬能。二、能所詮。謂經字屬能,金剛等四字是所。三、能所簡。有二。一簡通,謂經通一代時教,般若唯局當部。二簡別,般若猶通八部,金剛但屬一經。五、能所喻。金剛是能,般若屬所。六、能所纂。纂字屬能,謂疏主也。要字是所,謂正義也。若著並序二字,復加一重。二字是能,上皆所攝。然此七重,不出教行人理。謂經及疏論並序五字是教,謂能詮、能釋、能序也。般若通行,謂觀照也。纂字屬人,疏主也。金剛要字屬理。金剛喻實相,即真理。要字是正,義即道理。   既知一題能所去著,須知題內義理淺深。金剛有三義,謂堅、利、明也。般若亦三義,謂實相、觀照、文字也。經有三義,謂常、貫、攝也。疏亦三義,謂疏、決、布也。論者議也,亦三義,謂議理、議智、議行也。纂要亦三義,謂要義、要行、要文也。   且金剛三義者,以萬物不能壞,能壞於萬物,復能有照用,可喻三種般若矣。堅喻實相,以其雖經多劫流迸六道,未嘗生滅未嘗虧缺,故雲堅也。故《心經》云:「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等。利喻觀照般若,謂此顯時照諸法空,故言利也。故《心經》云:「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乃至雲無智亦無得」等。明喻文字般若,以文字能詮顯彰,明實相觀照令顯現故。由斯三義似彼金剛,故舉金剛以喻般若。   然此般若諸佛眾生悉皆有之,由彼在纏故不能利用,苟能聞教解悟內外熏力,則能斷煩惱出生死,理智相冥能起大用,與佛無異。其猶金在礦中不能隨用,苟能出礦必能成器斷物,故知此慧無不有之,故知此慧能建大義。今雲般若,蓋大慧之梵音也。金剛即般若之正喻,法喻雙彰,故曰金剛般若也。   若準經題,具足合雲波羅蜜,即歎慧之功也。唐言彼岸到,此猶西域之風;若順此方,合雲到彼岸。彼岸者即是涅槃,為對生死之此故,號涅槃為彼,意明般若是到彼岸慧,斯則慧之別相也。   然到彼岸慧略有二意,所謂頓、漸也。頓者,此慧顯時,一剎那間照諸法空,即是到彼岸,故名到彼岸慧,以不歷多時乃名為頓。漸者雖則頓照法空,且習以性成,任運計執,所以策彼頓悟之慧覺察妄情,損之又損之以至於無為,此則究竟到於彼岸,亦名到彼岸慧,以歷多時故名為漸。漸之與頓遲速雖殊,一種得名到彼岸慧。所以具足合云:金剛般若波羅蜜。今略不言也。   次明經字具三義者。然準諸家解釋,共有多義,謂湧泉、出生、繩墨、結鬘之類。若《佛地論》中唯說二義,謂貫也、攝也。貫穿所應說義,攝持所化眾生。且如來入滅二千餘年遺風若存,得聞正法者,斯皆經之貫穿之義也。眾生流浪莫知所從,得佛教門鹹歸正趣者,斯皆經之攝持之義也。具此二義故名為經。今以此二復加常義,以對三種般若,謂實相常、觀照貫、文字攝也。   然此一經羅什所譯,句偈清潤令人樂聞,至今長幼高卑盈於寰宇,靡不受持此經也。   疏論纂要者,即此一卷疏文也。疏即青龍大雲、資聖塵外等疏。疏謂疏通理趣、抉擇義相、布致文言也。論即天親、無著《智度》、《金剛仙》、《功德施》等論,一一論中任運議於理智行也。   問:「既有疏論釋經,何必更製斯疏?」   答:「以纂要故,即是纂他疏論之要義,而成此疏也。然《纂要》之設總有兩意,一則上符聖旨,二則下葉人心。意顯諸說有不符聖旨、不葉人心者。   「且初意者,只如此經是空無相宗,有以法相行位廣列而釋,此則不符聖旨,失於宗故。故序云:『或配入名相著事乖宗。』有人聞是空宗便作一味無相道理解釋,此亦不符聖旨。以宗雖無相、義乃千端,既以一味解釋,此則迷於末也。故序云:『或但雲一真望源迷派。』前則乖宗不迷派,此則迷派不乖宗,互有得失俱未圓暢。復有縱於僻見以之註釋,宗派俱失不足評量。故序云:『其餘胸談臆注,不足論矣。』然其諸說雖各有舛的,以未兼暢故,皆判雲不符聖旨也。今製此疏,不添法相免乖於宗,隨文釋之不迷於派,離前二過宛乎得中,此則超然獨符聖旨。然今疏內皆用聖言,故序云:『故今所述不攻異端,疏是論文乳非城內。』況二菩薩師補處尊,補處如來師釋迦佛,展轉推本佛佛相承,降及無著、天親更無異說,故知此疏便是佛言,謗此疏者即同謗佛也。故序云:『且天親、無著師補處尊,後學何疑,或添或棄。』   「次下葉人心者,且諸家章疏在理未當、於文且繁,致令學人少敢措意,故轉念者廣、通會者稀。故序云:『致使口諷牛毛、心通麟角。』然今此疏,撮其樞要直下銷經,經疏相兼盈五十紙,不問緇侶塵俗可以留心,不唯上中下根可以學習,有斯兩意所以述之,此則前智後悲,自他兼利也。故云「金剛般若經疏論纂要」。」   並序者,並謂共兼及也。序者敘也,敘述經疏之意故。又序者緒也,謂頭緒也。意明此半紙之言,是述疏入作之頭緒也。   二、作者嘉號,京者都也大也,即士庶貴賤都會之大處也。然是西京非謂東北,以有大興福寺闇揀故,不言西也。沙門梵語此雲勤息,即釋眾之通號,謂勤修諸行息煩惱故。述者明非製作,符上纂要之言,但是敘述先聖之旨,非別製作故也。例如夫子云:「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   二、序宗旨二   一、序贊經旨二   一、通明起教之緣二   一、明迷真起妄二   一、真空。言鏡心等者。以要言之,上句即真性離緣,下句即緣無自性,大約如此。若其委明,應先略配,後當廣釋。略配者。此兩句中,鏡像是喻,心色是法,本淨元空通於法喻。以鏡喻於心,以像喻於色,像是鏡之所現,如色是心之所現。鏡雖現像其像元空,即顯鏡本淨也。心雖現色其色元空,即顯心本淨也。言本淨者即是性淨,通因果凡聖故。故《華嚴》云:「非識所能識,亦非心境界,其性本清淨,開示諸群生。」此略指配也。若廣釋者。鏡即人間所用之鏡,然有塵薶不堪用者,有雖淨而在匣者,有淨無塵垢掛之高臺萬像斯鑒者。今取後者為喻。心者性相二宗所說各異。相宗說者,或以集起為心,唯第八識集諸種子起現行故。或以緣慮為心,通於八識俱能緣慮自分境故。然此所說但是有為生滅,非今所喻。性宗說者,即如來藏,本源自性清淨心也。然今所明正是此心,以是迷悟根本、凡聖通依、世出世間皆不離此。所以《起信論》中立為大乘法體。故論云:「摩訶衍者,一法,二義。」所言法者謂眾生心,是心則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依於此心顯示摩訶衍義。又雲依一心法有二種門:一者心真如門,二者心生滅門。是二種門皆各總攝一切法。此義雲何?以是二門不相離故,以真如門是通相,故攝一切。生滅門雖是別相,以是即真如之生滅,亦攝一切。以此二門同依一心為源,則知萬法不出此心。   又如華嚴是圓極一乘,亦以此心為一真法界之體。故彼疏說:「統四法界為一真法界」,謂寂寥虛曠、沖深包博、總該萬有,即是一心,體絕有無、相非生滅。乃至云:「諸佛證此妙覺圓明,現成菩提為物開示」等。然此一心有性有相。相則凡聖迷悟、因果染淨等異,性則靈靈不昧、了了常知。然此性相不即不離。以相不離性故,只向同處異;性不離相故,只於異處同。性不即相故,未始有差別;相不即性故,未嘗不殊異。蓋緣性相一味,所以同異兩存。其猶一水波濕,性相同異可知。然此靈心本非一切,能為一切,心之名字亦由此立。今雲淨者,但約畢竟空義,非是揀染名淨。以但唯一心,貫通染淨故。荷澤云:「知之一字眾妙之門」,一切諸法依此建立,既為得失之祕府,乃是昇降之玄樞。稱眾沙門實為至矣。今所辨者即是此心。然前所說相宗二種,乃是此心之內生滅一門。對辨淺深故須料揀,和會通攝則實無所遺。   本淨者喻則可知。法中有二意:一則此心從本已來,性畢竟空故。二則現為煩惱所纏而無染故。此當《起信論》中真如門也。故《大集經》云:「善男子!一切眾生心性本淨。心本淨故,煩惱諸結不能染著。猶如虛空不可玷污,心性空性等無有二」等。像即鏡中所現萬像,色即本淨之心所現諸法。然所現法不出色心,今唯言色而不言心者,一為文句窄故,二為影在下故,三為以初攝後故。前二可知,後意者一切諸法不出五蘊,色之一字貫五之初,今言色者舉初攝後也。故《大般若》中,每例諸法皆以色字為初。如云:「善現!般若波羅蜜多清淨故色清淨,色清淨故一切智智清淨」等。由是文雖標色而意兼於心,色心既彰萬法備矣。   元空者喻則可知。法中有二意:一即本來是空。論云:「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心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二即現見空。故色等諸法本來自空,迷人不知妄執為有,雖然執有未始不空。故《中論》云:「諸法若不空,即無道無果。」又云:「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然此一句亦是釋疑,恐人聞說心性本淨。復見論云:「是心則攝世間法」等,便謂本具染等,不合言淨故。下句釋雲像色元空也。意雲色等若實則污淨心,色等既空憑何污心?如鏡現穢像,穢像元空似有實無,雲何染污?故雲鏡心本淨、像色元空也。《無上依經》云:「清淨有二義:一者自性清淨,是其通相。二者離垢清淨,是其別相。」《寶性論》中亦有二義:一自性清淨,謂性淨解脫。二離垢清淨,謂障盡解脫。魏譯《唯識論》云:「心有二種。一者相應心,所謂一切煩惱受想行等。二者不相應心,所謂第一義諦常住不變,自性清淨心也。」今所明者,即自性清淨及第一義諦心,故雲本淨。   復次,兩句更互釋成。以上句釋下句,成色空義。以下句釋上句,成心淨義。色若不空心則不淨,心若不淨色即不空。由心淨故色空,由色空故心淨。以色心二法不相離故,當知由心淨故方能現色。如鏡淨故方能現像,染則不能。又由色空故不能染心,如像空故不能污鏡,實則污也。上句下句法喻對明、反覆相成,故雲互釋。   疏夢識下。二、明妄有   即正當《起信論》中心生滅門。然此亦具法喻。以夢喻識,以夢中所現之物喻境。如人睡後作夢,於無物處見物,喻心迷成識,於無境處見境。然雖物依夢現,而夢物皆虛,雖境從識生,而識境俱妄也。夢者如常,人被睡蓋所覆,心識昧略恍忽成夢。準切韻中,夢者心亂之貌,亦云寐見曰夢。意明心識昏亂見於異事,名之為夢。識者本淨,一心忽然不覺,不覺是妄,心性乃真,真妄和合目之為識,即是第八阿梨耶識也。故《起信》云:「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阿梨耶識。」無初者初始也。意明此識無前際故。然真心妄識雖虛實有殊,若究其源俱無初際。然有兩意:一則如《佛頂經》說:「煩惱菩提二俱無始。」謂自有此真心已來,便有此妄識,非謂真先妄後,亦非妄先真後。若言真先妄後,即應諸佛更起無明。若言妄先真後,何有無真之妄居然獨立?由是故知二俱無始,此則夢喻不齊。卻似金之與礦。若言礦先金後,即合所棄之礦鍊之得金。若言金先礦後,應可純淨金器重生於礦。由是二物俱無初際,於法可知。   問:「如論云:『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既言依真有妄,則是妄後真先,何得說之二俱無始?」   答:「不然。所言依者,明妄無自體依真而成,顯本末之義,非先後之義。故《起信》云:『以如來藏無前際故,無明之相亦無有始。』若說三界外更有眾生始起者,即是外道經說。二者謂妄體全空,都無生起之蹤跡,故言妄無始也。故《起信》云:『覺心初起心無初相』,即斯義也。若據此意,夢喻正同,以夢生時無蹤跡故。有茲兩意,故雲妄無初也。然上夢礦二喻之中,各取少分共況一識,無初之義方盡其理。夢則喻無初法,礦則喻無初時。若單用礦喻,則妄識有實。若唯取夢喻,則妄識有始。今既分取相似之處,理極成矣。物者即夢中所現之物也。境者即是識中所變我法等境。成有者,且如夢中所見自他境界,覺來反想即定是無,正在夢時決定為有。若不然者,何有讚喜謗瞋、厭苦欣樂等事耶?故知有也。如《莊子》中說,莊周夢為蝴蝶,都來妄卻莊周,及乎睡覺夢除,何曾更有蝴蝶?為莊周時既不羨蝴蝶,為蝴蝶時亦不羨莊周,彼此各行互不相識。然準彼書意,以顯生死齊平;今之所引,意明執實之義。謂依於妄識,變起我法等相,悟來了達則誠知是空,若正迷時定執為有。若不然者,何有貪瞋愛惡取捨等事耶?故知是有。故《成唯識論》云:『依識所變妄見我法,猶如幻夢。幻夢力故,心似種種外境相現,緣此執為實有外境。』然雖夢中見種種事,推其根本唯一夢心,以夢心滅時夢事皆滅。法中亦爾,境雖無量,原其根本唯一識心,識心滅時境界隨滅。故《起信》論云:『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心念,即無一切境界之相。』則知三界唯心萬法唯識,諒不虛哉!由是三界世間,一切有漏染法,皆從妄識而生,故名此識以為妄本。   「然一切有漏染法,生起微著次第,總有兩重:一無始根本,二展轉枝末。展轉枝末即後逐妄科中所明,無始根本正當此段。言根本者即根本無明。言無明者,謂無妙覺之明故。以就通相言之,故當此識。然根本無明具有二義,所謂迷真、執妄也。迷真者,即真心本不生滅。德相業用量過塵沙,日用不知如狂如醉。若貧女宅中寶藏,窮子衣內明珠,雖有如無,枉受難苦。故《華嚴》云:『於第一義不了,名曰無明。』執妄者,妄即五蘊色之與心,如幻如化,本無實體,眾生認此為自身心,計虛為實故名執妄。故《圓覺經》云:『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乃至結云:『由此妄有輪轉生死,故名無明。』然此二義遞互相成,舉一則兼未嘗獨立,但若執妄必須迷真,但若迷真必須執妄。譬如有人迷東必執西亦互相成立,思之可見。」   疏由是下。二、明習妄流轉   即當妄法生起第二門展轉枝末也。由是等者,由因也,是此也。因此迷真成識,現起世間一切境界,緣此境界起惑造業受報無窮。此中惑業報應四字,但是三道。然此三法諸教之中,有名三障,障聖道故。或名三道,引心邐迤至業報故。或名三雜染,以性不清淨故。又此三障更相由藉,由煩惱故起惡業,由惡業因緣故得苦果。初言惑者即煩惱也。品類即根本及隨。根本有六,謂貪、瞋、癡、慢、疑、惡見。隨煩惱有二十,謂忿、恨、覆、惱、嫉、慳乃至散亂、不正知等。若以要言之,不出根本中三,謂貪、瞋、癡,即此三種便能成就三界世間。故《華嚴》云:「由貪瞋癡發身口意,作諸惡業無量無邊」等。此惑因起,由前無明迷平等理,妄認五蘊身心,即此身心是過患根本。故肇公云:「約天地為高下,約日月為東西,約身為彼此,約心為是非。」老子亦云:「吾有大患,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知此身是一切過患根本。既執之為有,遂分自他,依此身心起諸煩惱。於一切順情境上,起於貪心。於一切違情境上,起於瞋心。以護自身將為主宰也。於此二中不知是妄,任運而起,乃名為癡。此等煩惱究其所因,皆從根本無明而有也。   次雲業者。然業雖無量,統唯有三:謂善、惡、不動也。由前貪瞋熾盛,發動身口作諸惡業,即身三、口四、意三等十惡業也。或有稍知因果,貪來生榮樂之事,即翻惡為善,持不殺等五八十戒,即善業也。或厭下苦粗障、欣上淨妙利,修有漏禪定,名不動業。然此三種業雖勝劣不同,皆由迷心所造,俱有漏攝。故《圓覺經》中,結三業云:「皆輪迴故不成聖道。」由是則知前之三業皆依煩惱所成也。   言報應者,應即是報,既有業種蘊在藏識,因緣會時必須受報。《涅槃經》云:「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間,無有地方所,脫之不受報。」《尚書》云:「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逭。」由是有業必有報應。然若推諸業體相都無,及受報時未嘗差錯。惡因苦果,善因樂果,如影如響的無差謬。然泛論果報六道不同,以類收之但唯三種:謂苦、樂、捨。由前惡業為因,則感三塗苦報,謂:地獄、餓鬼、畜生也。由前善業為因,即感人天樂報,謂:四洲、六欲也。由前不動業為因,即感上界差別之報,即色無色界也。然於三界之中,所受苦樂之身是別業正報,所居勝劣器界即共業依報。正報有生老病死,依報有成住壞空。器界空而復成,有情死而還生,無始至今聯綿不絕,迷惑耽戀誠可悲夫!故《法華》云:「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由是報因業感,業由惑成,惑因無明,無明無始一念妄有也。則知三界六道有情無情,究其所從,皆因夢識而有襲習綸輪者。襲謂承襲即相續義,由惑發業業能招苦,次第相續故。習謂熏習即相學義,意明惑業唸唸學學唸唸熏習故。《唯識》云:「由諸業習氣、二取習氣俱,故名為習。」然此二義必互相資,謂相續故相學,相學故相續,故雲襲習。故《唯識》云:「前異熟已盡,復生餘異熟」也。譬如有人襲儒學文,由承襲於儒故,方能學習於文。又由學習於文故,方能承襲於儒也。相資之義豈不昭然。綸即綸緒也。謂眾生業種雖復無邊,終不一時受六道報。報有次緒故名綸緒也。然有兩意:一如人負債,強者先牽故。二如人種物,潤者先生故。輪謂輪轉,謂生已復死、死已還生,生死不停故名輪轉。或天上死人間生,人間死畜生生等。故《無常經》云:「循環三界內,猶如汲井輪。」然此二義亦互相資,由綸緒故輪轉,由輪轉故綸緒也。共猶搔繭抽絲,由彼絲輪轉而不止,故使絲緒起之不絕。亦由絲緒起之不絕,故使絲輪轉而不止。或可淪字其義亦通,即沒溺義也。謂於生死大河,長受沒溺故雲淪。《涅槃經》云:「若有眾生樂諸有為造作諸業,是人迷失真常,是名暫出還沒。」疏中且用輪字如向所說,惑業則言其襲習,報應則言其綸輪。然二二對辨亦互相資,謂由惑業襲習,故使報應綸輪。實由報應綸輪,故令惑業襲習。斯則乘因感果、依果造因,因果相資以之不絕。此即十二因緣前前為因,後後為果之義。故《唯識頌》云:「由諸業習氣,二取習氣俱,前異熟已盡,復生餘異熟。」   或曰:「如是起惑造業,受報輪轉、時劫長短耶?」故次云:「塵沙劫波莫之遏絕也。」塵即碎十方世界之微塵。沙即殑伽河中如麵之沙,謂此河週四十里沙細如麵。劫波者梵音,此雲時分,大劫小劫長時短時延促雖殊,通名時分。莫之者猶不能也。遏絕者止滅也。意言六道眾生起惑造業受生輪轉已來,將一沙為一劫波,沙盡而劫波不盡,又將一塵為一劫波,塵盡而劫波無盡,塵沙有限劫波無窮,相續至今,不能止之滅之,故雲莫之遏絕也。然此二段字句雖多,若論實事不過五字,謂:心、識、惑、業、報。其餘並是顯敘真妄成立輪迴之辭。意謂本是一心,不覺成識,起惑造業,生死無窮;是故如來現身說教。故大科雲起教緣也。   疏故我下。二、別明說教之意   如《法華經》云:「我以佛眼觀見六道眾生,貧窮無福慧,入生死嶮道,相續苦不斷;乃至為是眾生故,而起大悲心」等。文二   一、敘說阿含之意二   一、正敘   今初兩句標佛現身也。故者所以義。我即指佛也。言滿淨者揀異分淨,以佛無明永盡,無念之極故。覺則覺悟者即指人,謂佛是覺悟之人也。若梵語菩提此翻為覺,斯則約法。梵語佛陀此雲覺者,斯則約人。今此辨人故言覺者。亦可滿字是總,淨覺為別。者字屬人,即明如來是滿淨滿覺之者,揀諸聖人覺淨未滿,唯佛如來三障都盡,三覺具圓,故號如來為滿淨覺者。若以此二,望眾生、二乘、菩薩、諸佛及本性料揀,有兩種四句:一者眾生不淨,二乘菩薩分淨,諸佛滿淨,本性但淨。二者眾生不覺,二乘菩薩分覺,諸佛滿覺,本性但覺。今於此二四句中,皆當第三也。   現相者,即化身相也。人中者,即現化之處也。唯向人中示相者,天上著樂無由發心,三塗極苦正當難處,唯於人中苦樂相兼,對苦必能發心,所以佛出現化,天上如病未發,豈須針艾,三塗似膏盲之病,不足醫治。人中如小瘵所縈,堪可與藥,故佛出現。然如來現相總有四種,謂:他受用報身、大化、小化、隨類化身等。今明說此教者,即小化身也。然有八相,謂:一、從兜率天退。二、入胎。三、住胎。四、出胎。五、出家,【註】年十九。【本】六、成道,【註】年二十五。【本】七、轉法輪,【註】經五十五年。【本】八、入涅槃,【註】年八十。【本】此論現身,但明成道之相,次明說法,即轉法輪相。佛成道之相,身長丈六紫磨金容,項佩圓光胸題卍字,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八部擁衛四眾欽崇,巍巍峨峨光映日月,德相繁廣不可具陳。此小化身其相劣弱,若望受用即雲泥有殊。故《法華經》說:「長者脫珍御服著弊垢衣」,珍御之服以喻受用之身,弊垢之衣即況紫磨金體。蓋以眾生垢重,不堪見勝妙之身。既不能見亦無所聞,則於眾生都無利益,大悲接物故現小化。亦如《法華經》說:「窮子見父踞師子床,寶幾承足,富貴殊勝威德特尊。窮子見之竊作是念:『此或是王或是王等,非我傭力得物之處。』長者見子默而識之。」乃至云:「即脫瓔珞細軟上服嚴飾之具,更著粗弊垢膩之衣,右手執持除糞之器,以此方便得近窮子。」此喻如來隱彼勝身現於劣相也。   疏先說下。正明設教。以此方佛事籍以音聲,若無言教現相何益?教先說小後方說大。   或曰:「此明般若,何論小乘?」   答:「雖同佛言有深有淺,若不對辨安知淺深。然一代佛教不出大乘小乘,乃至圓宗亦大乘攝。其所宗者皆宗因緣,雖則同宗因緣,於中淺深有異。小乘即生滅因緣,大乘即無性因緣。無性因緣者,如《中論》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空即無性義也。今明小乘故雲生滅因緣。生滅因緣者,諸法緣會即生,緣離即滅,既生既滅,足知無常。然則不無生滅之法,以有法執故也。然佛出世先說小者,有二對治。故說生滅對治凡夫外道執我,我是主宰義,既言生滅則知無主,無主無宰則無我也。說因緣對治外道自然之計,外道所執多執神我,有作受故兼執自然,既言因緣則非神我、自然也。為治此二,是故先說生滅因緣。即佛初成道,始從鹿苑度五俱輪,次度舍利弗、目連、迦葉三兄弟等,於十二年間所說,即諸部《阿含》等經是也。」   今悟等者。佛說此法意令眾生悟四真諦也。此有兩種因果。謂:集是世間因,苦是世間果;道是出世因,滅是出世果也。苦即三苦、八苦。三苦謂:苦苦、壞苦、行苦。八苦謂:生、老、病、死、求不得、五陰盛、愛別離、怨憎會。集即業惑,如逐妄中說,滅即有餘、無餘二種涅槃,入經可見。道即八正道,謂: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也。諦者誠實義。如世間苦集,逼迫和合事無虛謬,名為實義,非謂不生不滅名實。即說苦定苦、集定集等,以是義故四皆是也。故《遺教經》云:「日可令冷,月可令熱,佛說苦諦實,苦不可令樂。」即如佛於鹿苑為五比丘三轉四諦法輪之例也。三轉者。一示相轉。示謂顯示苦行相等,令其悟解,雲此是苦、此是集等。二勸修轉。勸謂誡勸令其修斷,雲此是苦汝須知,此是集汝須斷等。三作證轉。作證謂引已所作令其信受,雲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斷等。意言我已知、已斷、已修、已證,汝等學我,當知、當斷、當修、當證。如是說已,一類小根之人如言啟悟,厭生死苦樂求涅槃,發心進修作五停心等七種方便,斷三界四諦下分別粗惑,得初果證,乃至進修漸斷三界俱生細惑,證餘三果得阿羅漢,則令世間因亡果喪、出世間因生果證。《法華》云:「為求聲聞者,說應四諦法」,度生老病死,究竟涅槃。是故疏云:「先說生滅因緣,令悟苦集滅道。」   疏既除下。二、結判   我執者,即於五蘊總相計有主宰,名為我執。若一一推求,色等性中不見我體,名為我空。若見五蘊之法實有體性,名為法執。若了五蘊如幻如化從緣無性,名為法空。既除者已盡也,以小乘人聞說生滅因緣不執於我故,雲既除我執。未達者,以未聞說無性因緣,猶計蘊法為實故,雲未達法空。若具言之,合雲既除我執已達我空,未達法空未除法執。今則上執下空,文影略故,入除我執,便是已達我空未達法空,便是未除法執故也。   疏欲盡下。二、敘說般若意二   一、總雲大部二   一、敘教釋意   病根者喻法執也。如人有病令人不安,如木有根能生枝葉。意雲二執如病,令諸眾生不得安樂,若取法執為病,病即是根,持業釋也。若取我執為病,是病之根,即依主釋。今則病通二執,根喻法執,以能所依二體異故。我是能依,法是所依,以能從所生,故能非根,根唯局所也。由是凡夫有我執,必兼有法執;二乘有法執,不必具我執。又二乘無我執則未必無法執;菩薩無法執,則必無我執。如因迷杌方可見人等。   般若即慧也,為顯此法故遺言成教,教即文字,般若即觀照、實相二般若也。今約佛論,故通法教俱名般若也。此中意云:如來意欲盡眾生有執之病根,方談空宗之般若。然大乘教法無量無邊,何故此中唯談般若?謂正能破執大乘初門,二執若除真性自現,故唯談此除其病也。故古德云:「《華嚴經》如治國之法、養性之藥,般若教如定亂之將、治病之藥。」二經既爾,餘可例知。   心境等者。然佛初說小乘心境俱有,說大乘法相即境空心有,說般若教即心境俱空,今正明此,故雲齊泯。心即心心所法,境即諸識相分。心通能變能緣,境通本質影像。心境等亡故雲齊泯。謂約遍計則都無所有,如繩上蛇。約依他則緣無自性,如麻上繩。由心故境、由境故心,境滅心空、心如境謝。然諸法雖多不出心境,心境既泯則一切皆泯也。《心經》亦云:「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等,故雲齊泯。   即是真心者,顯非斷滅。恐聞一切諸法泯之皆無,諸法既無應成斷滅。故此顯雲即是真心。然此心與上心字不同,上是緣生忘心,即前夢識也;此是常住真心,即前鏡心也。為揀別故,故特言真,以一切諸法皆依此心,若離此心無別有法。故經云:「一切世界因果微塵因心成體。」心之所現名曰依他,執之為實乃名遍計,依計既泯即是圓成。如繩依麻有蛇託繩生,繩蛇既亡則麻著矣!此是疏主出般若之密意。若據經文,即但言諸法皆空,不言即是真心。故下文云:「離一切相即名諸佛」,文雖不彰義實如此。若法性宗,即直於諸法空處顯出真心。故《圓覺經》云:「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猶如空華從空而有」,乃至云:「諸幻盡滅覺心不動」,故雲即是真心也。   垢淨雙亡者。上言心境染淨已捨,文未顯彰,故重明也。意雲非但無諸有漏心境之法,若於法中染淨之法亦復不有。為對治垢染,方彰淨法之名。所治之垢既亡,能治之淨何立?如無慳貪,佈施亦遣等。則知若理若智、若因若果,一切行位諸對治門,悉皆不有,垢淨並無,故曰雙亡。故《心經》云:「無無明亦無無明盡」等。   一切清淨者。此淨與上淨字不同,上即對染之淨,此名真空曰淨。以聲聞怖空故言清淨,清淨即空義也。《大般若》中,或則雲空或言清淨,然萬法雖多不出心境,恐收不盡,又約垢淨重明,斯則是法皆攝竟無所遺,故言一切也。故《大般若》云:「善現!般若波羅蜜多清淨故色清淨」,乃至「諸佛無上菩提悉皆清淨。」又非謂泯卻心境、顯真心了,然後亡垢淨、顯真空。此乃文家成隔句對。若欲順義,應雲心境齊泯、垢淨雙亡,一切清淨即是真心。理則明矣!謂真心之中,本無心境垢淨等法,名之為空。非謂無於心法成於斷滅。故《唯識頌》云:「初即相無性,次無自然性。後由遠離前,所執我法性,此諸法勝義。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識實性。」然此與前迷真習妄,正為翻對。若無前意焉起此文。   疏三千下。二、顯瑞彰會   三千即三千大千世界,如下所明。瑞即祥瑞。煥明也。佛說此經之時,放大光明照三千界非不煥然,復現種種奇異之事,有此祥瑞,故雲三千瑞煥。故《大般若經》第一云:「爾時世尊於師子座上,自敷尼師壇結加趺坐,入等持王三昧,安祥而起,一一身份各放六十百千俱胝那庾多光,各照三千大千世界」,乃至云:「令此世界六種變動,盲者得視,聾者得聞」等。又云:「其諸天人佛神力故,各見於佛正坐其前,鹹謂如來獨為說法。」   十六會彰者。然般若類有八部,謂:大品、小品、放光、光贊、道行、勝天王、文殊問、金剛。唐譯六百卷,二百七十五品,總一十六分。前五無名,後十一分有名,前六分品,後十不分品。即初分、七十九品,第二分、八十五品,第三、三十一品,第四、二十九品,第五、二十四品,第六、勝天王般若分,一十七品,第七、曼殊室利分,第八、那伽室利分,第九、能斷金剛分,第十、般若理趣分,第十一、施波羅蜜多分,十二、淨戒,十三、安忍,十四、精進,十五、靜慮,十六、般若。即《大明度無極經》四卷,同前五分,《儒首菩薩無上清淨分衛經》二卷,即第九分,《實相般若》即第十分,《道行》、《小品》各十卷,同第四分,《光讚》十卷、《放光》三十卷、《大品》三十卷,皆同第二分。然上諸本開合大部,文勢次緒事理一一皆同,但廣略之異,唯《仁王》一本,不在八部之中。   疏今之下。二、別示今經二   初、略標指如文   二、廣序讚二   一、序歎幽玄二   一、具序一經詮旨三   句偈下。一、正序   句有文句義句,今通此二,偈謂積句所成,亦通此二。隱謂潛隱,即現在無文,如經中多無所斷之疑文及其住名。略謂少也。即現雖有文而不廣故,如經中唯有能斷之文及有住義。旨謂意旨。趣謂旨之所歸。徹理曰深,難覺曰微。難覺有二意,一為文隱略故義趣難覺,二為徹理故甚深難覺。然隱略深微之相,即下所云慧,即返流淨用,約斷執觀空得名。般若正翻雲慧,不雲智也。下釋題中廣辨體相。三空者,即我空、法空、俱空也。如下經云:「無我相人相」等,即我空也。「我相即是非相」等,即法空也。「離一切相即名諸佛」,是俱空也。二空可知。俱空有三說:一別觀人法名二空,同一剎那雙觀人法曰俱空。二即二執既遣,二空亦遣名俱空。三即能所遣時慧亦無住,即與本性相應。此時自無人、法二相及非法相等名俱空。徹謂透徹。慧是能徹,三空是所徹。般若照時透過三空之表,即與本源相應。以本心源非空非有,為對人執方說人空,為對法執方說法空,為對二執方說俱空。即空是能對、執為所對,所對之執既遣,能對之空亦除,空執兩亡方契本性,若住空境未曰相應。所以疏中特言慧徹。由是四加行位菩薩,為取空相不名見道。故唯識偈云:「現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以有所得故,非真住唯識。」今既徹於空相,能所兼亡,即同唯識見道頌云:「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   檀捨萬行者。梵音檀那此雲佈施。捨謂捨攝萬行,即菩薩所行之行不唯於萬,今舉大數耳。以佈施捨於三施,三施該於六度,六度包於萬行,以本望末故,曰檀捨萬行也。所以佛答修行,唯言佈施。故彌勒頌云:「檀義攝於六,資生無畏法,此中一二三,是名修行住。」   住一十八下。約二論以敘歎。準無著論中,從佛正說已下,乃至經終分,為十八住處。謂第一發心住,乃至第十八上求佛地住。即是修大乘行人,從因至果安住之處。   密示階差者。謂隱密示現行人修行入位階降差別之相。以經中都無十八住名,含有十八住義,以不顯配故雲密示。前後淺深不同故雲階差也。然階差之相,在下正宗文前疏文具明。   斷二十七疑者。準天親論,從佛答三問畢,便躡跡斷疑,乃至經終二十七段。謂第一求佛行施住相疑,乃至第二十七入寂如何說法疑。   潛通血脈者。潛謂潛闇,通謂通流,血脈者喻也。以經中多分唯有能斷之語而無所斷之言,由是文起孤然勢意斷絕,及尋經旨皆有所因,文雖不彰理且連貫,以不明顯故曰潛通。其猶人身血脈,外雖不彰內宛流注,約喻顯法,故曰潛通血脈也。此意見於逐假敘疑之文。   疏不先下。二、反顯不先遣遣者,即反顯慧徹三空之義。謂二執為所遣,二空為能遣。又二空為所遣,俱空為能遣。以俱空遣二空,空病亦空,故雲遣遣。如《圓覺》云:「應當遠離一切幻化虛妄境界,由堅執持遠離心故,心如幻者亦復遠離,遠離為幻亦復遠離,離遠離幻亦復遠離。」   曷契如如者。曷何也、契合也。如如者,即上三空之表,本源真性也。二空破執,執喪空明,空病亦空,方契本元真性也。意云:若不先遣遣,即滯有滯空,何能契合真如本性。然此語勢亦是御注序文,彼云:「鹹歸遣遣之旨,盡入如如之妙。」   疏故雖下。三、順結   如經中度四生即是策修,無生可度即是無相。行六度即是策修,不住相佈施等即是無相。如是類例遍於經中。然度生修行合是有相,今以無生可度、無住佈施、無法可說、無我修善,故順經宗無相之義,一經前後無不談此,故曰始終。又因心果心鹹皆如是,斯則正策修時無相,正無相處策修,非謂前後始終皆爾。   疏由斯下。二、結歎四法幽玄三   一、正結歎   若據前正敘歎中,約教義分能詮所詮。今於所詮之中,別開行果,即四法足矣。然教密如前句偈隱略,理密如前旨趣深微。行果二玄前文未顯,故宜別明。行玄者,夫菩薩行不出二種,謂隨相行、離相行也。隨相即同前策修,離相即同前無相。玄者妙也。若二行抗行,或先或後,不名為玄。二行同時不相妨閡,乃名為玄。若唯隨相即同凡夫,若唯離相即同二乘,二行相資宛符中道,即觀空而萬行沸騰,涉有而一道清淨,是菩薩行矣。果立者,果即佛果也。此中佛果總有二種,所謂真身、應身。應身有相,真身無相。玄者。若二身各異,相無相殊,不名為玄。以相即無相、無相即相,真應無閡,故曰玄也。所以經中,若以相觀佛,則是人行邪道,不以具足相發心,則墮斷滅,以此真身應身不一不二故使然也。   由斯者因此也。即正指說此一卷經,是密是玄也。此則結指前文之所明,標為後說之所以也。   疏致使下。二、示難了   致遂也使令也。由前四法幽玄之故,遂令諷誦甚多而解者極少。口諷即讀誦其文也。牛毛喻其多也。妙解經意乃名心通。麟者瑞獸,君聖則現。角者麟唯一角,喻悟者少也。此有兩重相望,以論多少。謂麟比牛而已少,角比毛而又少,意謂讀誦者多中之多,通悟者少中之少。   疏或配下。三、彰謬解   前四句即但不符聖旨,別作意度不得圓暢,雖非邪僻亦名謬解。後二句胸談臆注正是邪謬。前言心通者少、不通者多,此之三類即是不通之相也。此前兩家皆先敘因,然後結過。   配入名相者。謂有疏將法相名句配入其中,此則貪著其事,好尚法相也。如下經云:「凡夫之人貪著其事。」乖宗者,以經宗無相真空,既以法相解之,寧契經旨,以不順理名之為乖。   但雲一真者,但猶獨也。以聞說此經是空無相宗,則首末作離心離境空無相道理一味銷釋,故雲一真。   望源迷派者。望謂瞻望。源謂水生之處也。迷謂昏迷。派謂流派。路分曰岐,水分曰派。意云:此經雖宗無相,而文義千差。今雖符大底宗源,而全乖差別義理,故雲望源迷派已。斯言乃是曉公《起信》序文。今雖用之,而意異彼。彼則以一心為源,隨緣生滅為派。此則以經宗為源,義理為派。故不同也。   其餘等者。前則各有一長,此乃都來邪僻。前則依人依教,此乃率意推胸、率爾疏謬之言。故曰:「胸談臆注不堪採覽,置之言外」,故雲不足論矣。就中此釋宇內偏多。疏主云:「予久志斯經,遍詢諸疏,親見數十本。或假託金剛藏,或雲志公,或雲傅大士,或雲達磨,或雲五祖,或題自名,皆好紙好墨裝飾甚華,其中文義總不堪採。如釋捨衛國雲衛者百靈衛護,舉一例諸首末皆爾,苟有無限愚人,不能甄別,寶為至妙,誠可悲哉!」   故雲胸談等,若將源派約迷不迷,前後相望有其四句。一、迷源不迷派,即配入名相者。二、迷派不迷源,即但雲一真者。三、源派俱迷,即胸談臆注也。四、源派俱不迷,即下不攻異端,是此疏也。   疏河沙下。二、引文結顯   河沙珍寶者,即經云:「如恆河中所有沙,有如是等恆河,是諸恆河沙寧為多不?乃至此福德勝前福德。」   三時身命者。即經云:「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恆河沙等身命佈施,乃至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喻所下有二意。一即於此內、外二財喻之不及。二即如下文云:「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於然燈佛前,乃至譬喻所不能及。」含茲二意故雲喻所不及。   豈徒然哉者。豈者可也。徒者空也。意雲可空如此也。意謂此經句偈隱略有趣深微,尋波討源卒難得意,儻悟玄理隨分受持,得福德多不可思議。既若如此,非聖智不能造其源,常情之流豈合措意。此文意含兩勢:一驗凡心不曉,二驗持者福多也。   疏且天親下。二、述造疏意二   一、示疏論師承有據二   一、示論師承斥他添削   梵語提婆盤豆,此雲天親,是地前四加行位菩薩,即無著弟也。無著,梵語阿僧佉,是初地菩薩,即天親兄也。補處即彌勒菩薩,見在兜率天上次補佛處,號曰當來下生彌勒尊佛。以二菩薩依稟彌勒菩薩偈頌,造論解經,故雲師補處尊。下懸談廣明。   後學下斥其違論。即無著、天親之後,製疏之者也。何疑者責辭也。添即前雲配入名相者。於本論外,加以大小乘法相行位故雲添。棄即前雲但雲一真者。棄卻兩論別自解釋也。不知彼人云我勝菩薩為,復不知菩薩所造論耶。若言不是我勝菩薩,亦非不知造論,但以志道參玄忘言取意,截徑修進不務枝流,誰有心力尋於論文者,即應責之曰:「尋論釋經則推無心力,推胸率意心力何多。」且者約截之辭。以不論所餘截徑而斥意云:「今不論爾有理無理,且論主是入位上流,復從彌勒所受義句,此蓋佛佛相傳展轉師授。爾之後學,何得固違而自率意耶?一是凡聖愚智懸隔。二是師父之言。背智率愚、悖師無禮,如父有所作子乃故違,豈合天道耶!」故此引師以斥也。   疏故今下。二、明今述解不攻異端。今初兩句對非顯。是故今者由菩薩展轉相授,所以今之述作不攻異端。攻謂攻擊,異謂別異,端即端倪,即顯諸家卻是異端也。故雲對非顯是。故《論語》云:「攻乎異端斯害也。」已注云:「善道有統故殊塗而同歸,異端不同歸也。」   疏是下二句,出其因由,既用本論釋經,不攻異端明矣。   乳非下引經喻。《涅槃》第十云:「復次,善男子!如牧牛女為欲賣乳,貪多利故加二分水,轉復賣與餘牧牛女。彼牧牛女得已,復加二分水,轉賣與近城女人。彼女得已復加二分水,賣與城中女人。彼女得已復加二分水,詣市賣之。時有一人為子納婦,當須好乳以待賓客,至市欲買。是賣乳者多索價數。是人答言:『汝乳多水,不直爾許之直。今我贍待賓客,是故當取。』取已還家煮用,作麋而無乳味,然於苦味中千倍為勝。何以故?乳之為味,諸味中最。善男子!我涅槃後,正法未滅餘八十年。爾時是經於閻浮提當廣流布。是時當有諸比丘,抄略是經分作多分,抄前著後、抄後著前,前後著中、中著前後,雜以世語錯定是經。今多眾生不得正見。如彼女人展轉賣乳,乃至成麋而無乳味。然彼經意以喻涅槃,此借用之以喻般若。此中城內之言語稍漫通,今取最初新搆之乳未加水者,以為喻也。」   或曰:「此中豈無疏主自語,應同添水乳耶?」   答:「不然。雖有自言,但是連合前後,或引文之端,皆從本義而非添也。」   疏纂要下。二、示名題   義意在下。諸家至此皆略判經題,今務簡削繁,下文委釋。   三、解本文二   初、偈文歸請   將欲製疏,恐未上符下合,故歸請也。意云:《法華經》說:「假使滿世間,皆如舍利弗,盡思共度量,不能測佛智。」聖智尚難圖度,凡心豈可測量。由是祈請加護冀無紕繆。於中前三句歸敬三寶,後一句祈願利生。初二字能歸至誠。稽者稽也。首即頭也。《尚書》云:「稽首拜手」,注云:「稽首,謂首至地也。拜手,首至手也。今則屈頭至地稽留少時,表敬之甚也。」又禮有三種,謂下揖、中跪、上稽首。今則上禮表無慢心。然能歸之人必具三業,表佛有天眼、天耳、他心知故。謂以身業歸,表佛有天眼見。以口業歸,表佛有天耳聞。以意業歸,表佛有他心知。又圓滿三業善故,成就三輪因故。以未歸三寶之前,三業悉皆不善,今歸三寶故,三業皆善也。三輪者,謂神通輪、記心輪、教誡輪。因中身業歸,果獲神通輪。因中口業歸,果獲教誡輪。因中意業歸,果獲記心輪。據此即三業是因、三輪是果。三輪之因,依主釋也。今言稽首即當身業,但舉身業餘者自具。謂稱三寶名,及述所為事,即口業也。心不虔誠寧肯歸禮,即意業也。   牟尼下,正舉三寶。謂佛法僧為福之田,三皆可寶故雲三寶,帶數釋也。然有三種:一住持。即塑畫等,像佛也。三藏教文,法也。五眾和合,僧也。遵守遺言任持像法,名曰住持。二別相者。佛即三身,法即教理行果,僧即二乘菩薩。三同體者。覺照名佛,軌持名法,和合名僧。於中復有本性觀行融通之異,皆一法上說之,故雲同體。於上三中,今所歸者即別相也。五教之中當其始教,以此經屬始教故。今但取當宗之中能說般若為佛,所說般若為法,發起流通者為因,故非餘教。   牟尼下,佛也。梵音釋迦牟尼,此雲能仁寂默。能仁故不住涅槃,寂默故不住生死。又寂者現相無相,默者示說無說,此則即真之應也。大覺者,覺即是佛,大揀餘聖,餘聖雖覺未名為大,二乘偏覺、菩薩分覺,皆非大也。唯佛如來一覺永覺、無所不覺,如大夢覺、如蓮華開,迥超群聖故獨稱大。尊者具上九號為物所尊,下文廣辨。   能開下,法也。於中能字屬佛。開字通佛及法,謂在佛為能開,在法為所開。般若三空句五字,唯局法也。然於此中具教理行果,般若果也,以是到彼岸慧故。三空理也。句即教也。理果合論行也。以慧照理是菩薩行故。   發起下,僧也。發起上士即須菩提,因興三問故佛說之。流通上士,即是彌勒、無著、天親也。邐迤解釋方始弘傳。上士者高上之士也,或曰上人,故馬鳴菩薩《讚無常經歸敬偈》云:「八輩上人能離染」;或雲大士,故《大雲疏》云:「如斯大士皆歸命」,斯皆通用故隨人稱。   疏冥資下一句。祈願利生也。冥闇,資助也。所述即此疏也。契合也。群機即一切眾生也。然資助加護有二種:一即顯加,謂現身說法有所見聞。二即冥加,但得智力無所視聽。今於二中唯求冥加也。以製疏釋經唯籍智力,但得冥助不須見聞。以此經云:「若以色見聲求是行邪道。」為順此教故不求顯然,凡所設教皆契理契機。今不言契理者,以疏是論文已契理故,又疏主於二利中利他偏甚。今唯言契機者,悲增之相也。   金剛經纂要刊定記卷第一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702 金剛經纂要刊定記   金剛經纂要刊定記卷第二   長水沙門子璿錄   將釋下。二、開章正釋   既蒙加祐心通智明,約義開章遂申經旨。文二   初、標列章門   將猶欲也。此依崇聖寺塵外疏,唯開四門。若準《大雲疏》中,即開六門:一明經意,二明宗旨,三明經體,四辨譯時,五解題目,六釋經文。今雖四門,含六門義。謂此第二攝彼二三,第四攝彼五六,其餘單攝但小異耳。   二、依章正釋二   初、總論諸教如多藥共治一病。二、別顯則如一一藥各有功能也。初中二   初、通赴機緣   酬因者,酬謂酬報,因謂因地。以佛於因地初發心時,希求無上正等菩提,遂啟四弘誓願:煩惱無邊誓願斷,法門無邊誓願學,眾生無邊誓願度,佛道無上誓願成。於此四中,三願皆畢唯一未圓,誓度眾生眾生宛在。今雖證果不捨因門,現身說法濟度群品,以報先願,故曰酬因。故《法華》云:「我本立誓願,欲令一切眾,如我等無異。如我昔所願,今者以滿足,化一切眾生,皆令入佛道。」   酬請者。佛初成道,梵王帝釋等請轉法輪。故《法華》云:「爾時諸梵王,及諸天帝釋,護世四天王,及大自在天,並餘諸天眾,眷屬百千萬,恭敬合掌禮,請我轉法輪。」如來默然受請。既受其請故,始於鹿苑終至鶴林,四十九年說諸經教救度眾生。故《法華》云:「即於波羅奈轉四諦法輪」等也。   顯理度生者。此二相從合說,然有通別。通則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別則說四諦法顯生空理,度凡夫外道;說六波羅蜜,顯二空理,度不定性二乘及利根凡夫,令入大乘道;說一乘法顯法界理,度定性不定性二乘及地住菩薩並上上利根凡夫,令入一乘究竟佛道。   若據下。二、克就佛意   唯為一大事等者。《法華經》具云:「諸佛世尊唯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舍利弗!雲何名諸佛世尊唯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淨故出現於世,乃至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出現於世。」準《天長疏》解云:「佛之知見非三非五故雲一,廣博包含故雲大,諸佛儀式說此化生故雲事,眾生有此機能感於佛曰因,佛即應之曰緣。」故者所以義。由此一大事因緣,所以佛出於世。開示悟入者。此之四句不出於二:初二句能化,後兩句所化。能化有二:謂大開而由示,此屬於佛。所化亦二:謂始悟而終入,此屬眾生。若準《法華論》釋:「開者雙開菩提、涅槃二無上果。示者別示法身,顯三乘同體。悟者知義,別指報身,二乘不知說令知故。入者因義,修因契入故。」《華嚴》疏主解云:「開者開除惑障。示者示真實理。悟者悟妄本空,了心體寂,只今悟上真理。入者冥於心體。」石壁解云:「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大開也。指雲心中了了分明,是佛性曲示也。斬新領解決定印可不疑,始悟也。一切念想都亡,終入也。」諸家解釋旨趣不同,白璧黃金各為至寶。   疏後別顯者。近指一卷《金剛》,遠關諸部《般若》。以同宗故,意明有何所以說無相經。於中五段具列如疏。初中三   初、標   對治者。如病設藥義見序中。我執者有二:一、凡夫情計我,即執五蘊總相,以為主宰。二、外道神我,即蘊離蘊或大或小,幽靈神聖動用難思,皆計為實,故示我執。計一切法實有體性,名為法執。然佛說小乘以除我執。今說般若重為此者,蓋深必該淺也,由是正除法執,兼明我空也。   由此下。二、釋二   初、總標   由執起障煩惱,即根隨等,此依我執而起,如前逐妄中說,所知即根本無明也。故《起信論》云:「無明義者名為智礙,即所知障也。」此依法執而起。   由煩下。二、別示二障過患二   初、煩惱障   心不等者。心本清淨自在,功德妙用過於塵沙,良由此障覆蔽不得顯現,故雲心不解脫。解脫者自在義。不唯令心不解脫,復能造業潤業,業即善、惡、不動業也。以有業因,必招果報即受生也。受生之處所謂五道,生而復死往而又來,故雲輪轉。輪轉之相已如序中綸輪義也。反推其源即是我執,故知我執是過患根本,故要除之。   由所知下。二、所知障   慧不等者,此即大乘深慧,不論小乘淺慧。此慧若發,照見五蘊皆空,唯是心性,離自心外無別有法,今為無明覆蔽不得開發。故《華嚴》云:「若不了自心,雲何知正道,彼由顛倒慧,增長一切惡。」   不達等者。然諸法性相有別有通。別則如水以濕為性,以動靜為相等。通則諸法同以無為為性,有為為相。由無是慧,故不能了之。然了心即根本智,了性相即後得智。二智不顯蓋由無明,無明不除不成佛法。故云:「縱出三界亦滯二乘」等。斯則雖出火宅,猶止化城,不到寶所。若反推其本由於法執,將知法執是過患根本也。然此二障非謂抗行,皆由一心所為,但微著有異。所知則細,煩惱則粗,粗細雖殊都無別體,猶如一水起動成波微著有異。於中亦有二義。纔動則不能現像,同彼所知,猛盛則覆舟溺人,況於煩惱。法喻相對,昭然可見。又心慧解脫,約人料揀以成四句。謂心解脫、慧不解脫,二乘也。心不解脫、慧解脫,大悲菩薩也。俱解脫,佛也。俱不解脫,凡夫也。   疏二執下。   三結以前推窮一切過患根本是其我法二執,二執若遣二障即除,二障若除則諸過自滅,由是過患之源即其二執。為除二執故演斯經,故知此經是大良藥。故《心經》云:「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等,乃至云「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欲知此經除二執者。如經云:「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是除我執也。無法相亦無非法相,是除法執也。如此類例遍於經中。   疏二中二。   初、標   可知。   二、釋   疑者。於理於事猶豫不決,即心所法中煩惱一數。然有二種:一種子,二現行。種子謂蘊在藏識未顯發者,名為未起。現行謂動之於心或形之於口,名為現起。遮則遮其種子,不令起於現行。斷則斷於現行,即自除其根本。其猶築堤防水傾津潑焰,其義可見。   即經下,指經也。然準經即答三問已,展轉而斷,起復連環,故雲節節至二十七。然遮斷之言總有兩意:一則經中有須菩提陳疑處,是現行,即第二第十一第十九,餘無問辭,皆種子也。二即當時儘是現行,望於後代總名種子。斯則斷現行時,即是遮種子也。然二意中後意稍切,故二十七疑,皆言斷而不言遮也。   疏三中二   初、標   二、釋   然汎論業有三種,謂:善、惡、不動。受有三時,謂:現、生、後。若今世造善惡,今世受苦樂者,名順現報業。若今世造善惡,次生方受,名順生報業。若今世造善惡,從第三生已去乃至百千生方受,名順後報業。今世有人造善惡業,目下無報,便疑無因果者,良由不達此三時報也。故《佛名經》云:「行善之者觸事轗軻,行惡之者是事諧偶,致使世間愚人謂之善惡不分。我經中說,有三種報。」如上所敘。   今言轉滅者,三中唯轉惡業,以違理故;時則通三。然此惡業受報,準小乘宗說,有定不定。如初篇四重名為定業,僧殘已下名不定業。以此對時應成四句,謂:時定報不定,報定時不定,俱定,俱不定。若此經說者則不然,以未入我法名決定業,若入我法名不決定業。所言不定者,或輕或重、或受或不受也。   問:「若然者,何以《大般若》中云:『唯除決定業應受報』耶?」   答:「但轉重成輕,非令不受,故無違也。如此經云:『若有人受持讀誦此經,為人輕賤者,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菩提。』言先世者有二意:一、前生之前名為先世。二、未持經前名為先世。雖通此二,後義為正也。今以三塗之業,用輕賤代之,令報不定,生報現償,令時不定,此皆轉重令輕也。其滅輕不受,經則無文;經雖無文,義乃合有。然有兩意:一者以重況輕,意云:重業既轉之令輕,輕業故宜不受。二則曾墮三塗之者,出在人中猶有餘業,即貧窮諸衰等苦,今既不墮三塗則餘業必免,亦是時報俱不定也。」   疏四中三   初、標   二、釋二   初、未說   夫為凡小,佛成正覺者,即菩提樹下三十四心斷結,五分法身初圓,示成正覺也。   未說等者,即成道之後十二年已前,但說人天因果及四諦緣生,未說三空般若。   無妙慧者,妙慧謂無相甚深般若也。此是法空之慧,以未說般若、未顯法空,故無此慧也。   施等住相者,等於戒忍等四,住於我人眾生等相,及住法非法相也。既住我法等相,則成世間因果,故皆有漏也。此說凡夫,依人天教者,或滯二乘者,設有斷惑證真,不無厭苦欣樂,縱出三界,亦墮聲、聞緣覺之地,此依小乘教者。若準凡夫兼無粗慧,就勝通說,故言無妙慧也。   疏故談下。二、已說得為佛因二   初、順釋   即十二年後,說諸部般若之教詮顯妙慧。妙慧即第六般若波羅蜜。以法身是真如妙理本不生滅,但以煩惱覆之,名如來藏。若妙慧照破煩惱,真理顯現成大法身,故說妙慧為法身因也。   五度等者。五度即施、戒、忍、進、定。應身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紫磨金色之體也。此由積習五波羅蜜之所感得,故言五度為應身因。   疏若無下。二、反顯   非波羅蜜等者,雖行施等由無慧導皆成住相,由住相故便成有漏,但成世間善因樂果,故非佛因也。故《菩提資糧論》云:施、戒、忍、進、定,及此五之餘,皆由智度故,波羅蜜所攝。   疏故須下。三、結。   福慧屬因,即五度六度是能嚴也。兩足是果,即真身、應身為所嚴也。然諸佛果德雖無量無邊,以要言之不過此二。故《法華》云:「如其所得法,定慧力莊嚴,以此度眾生,自證無上道。」大意謂由無般若,致使施等非波羅蜜,不成佛因。故須福慧二嚴,乃成兩足妙體。然前五與第六互相資助,以真應二果必須具故。其猶膠青彩色,彩非膠而不著,膠非彩而無色,六非五而無相,五非六而無因。如經云:「應無所住」,即修慧也;行於佈施,即修福也。又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即修慧也;修一切善,即修福也。此例甚多。   疏五中三。初、標   真應二果者。然諸經論皆說三身,此中唯明二者,已合攝故。言三身者,即法、報、化。如權宗所說:法身是理,無漏無為,報身是智,轉識所成,有為無漏雖證於理,智且非理,如日捨空。由是理智分為二也。化身是影固宜不同,由此說佛有三身也。今言二者,法報合故,以智即是理,如光即珠,是故合說為真身也。如《淨名經》云:「佛身無為不墮諸數」,豈言報體是有為耶!又《涅槃經》云:「若人言如來同有為者,死入地獄。」是故此中不說於三,但言二也。故《智論》云:「佛有二身:一真身,二應身。」亦云生身應身,皆化身也。   問:「法報化等皆是佛身,法報既其不分,化體何故別說耶?」   答:「法報皆實所以合論,化體唯虛故宜別也。」   疏未聞下。二、釋。謂十二年前小乘之人,唯取三十二相金色之身,以為真佛,不知更有真佛,故雲但言色相。不知下。以未達法空故,不知此相但是真身之中所現影像也。故《唯識》云:「大圓鏡智能現能生身土智影」,既言是影則知非真。故彌勒頌云:「應化非真佛,亦非說法者。」   不如等者,若知真身是實、應身是虛,又了相即無相名為真身,無相即相名為應身,如是見者名如實見。故《華嚴》云:「於實見真實,不實見不實。如是解法相,是則名為佛。」若不如是,名為不如實見。   疏故此下。三、結   發明二果者。如經云:「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者,發明真身也。「是名三十二相」者,發明應身也。又云:「則非具足色身」,發明真身也。是名具足色身,發明應身也。餘例此知。   二因等者。真身由前慧因證得,應身由前福因證得也。前段中云:故須福慧二嚴等,即是約果說因。今云:故此發明等,即是望因說果。如是說者。意令眾生修二種因、證二種果也。然前五門展轉相躡,謂說《般若經》本除二執,故有第一,二執雖遣兩疑猶存,故有第二,縱使無疑爭奈先業,故有第三,惡業既滅無漏因成,故有第四,因既昭然果證何遠,故有第五,由是一經大意極此五重矣。   疏明經宗體者。宗即所詮、體即能詮。今初宗者,尊也,重也,心言之所尚也。然言由於心故。故肇公云:「情尚於空者,觸言而賓無。」《毛詩序》云:「情動於中而形於言。」餘皆例此。文二。初、統明諸教   然此方古今教有三種,淺深既異所宗亦殊。一儒教,主即文宣王,謂孔丘也。宗於五常仁義禮智信,意以修身慎行、理國理家,揚名後代也。二道教,主即玄元皇帝,謂老聃也。宗於自然,自然即融蕩是非,齊平生死終歸虛無也。三釋教,主即釋迦也。宗於因緣,意令識迷破惑,證真起用也。是故疏云:「因緣為宗。」然一代佛教通宗因緣,雖小乘生滅、大乘無性淺深有異,大約統論皆因緣也。然有二種:一世間。二出世間。世間有二:一內,二外。外復有二:一謂種子為因,水土人時等為緣,而芽得生。又泥團為因,輪繩陶師等為緣,而器得成。二內,謂無明為因,行支為緣,而生識等五支及生老死二支。前二器世間,後一即有情世間。故知成此三界世間,只由因緣二字。二者,出世間有三種:一則本覺內熏為因,師教外熏為緣,而始覺得生。二始覺為因,施等五度為緣,而佛果得成。三則大悲為因,眾生為緣,而應化得興。故知出世間一切淨妙等事,不出因緣二字。故《法華》云:「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中論》云:「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又云:「我說是因緣,能滅諸戲論。」然統收世出世間一切諸法,有義、空義、假義、中義,雖淺深不同,皆墮因緣也。   言有者。有生有滅也。謂諸法緣會而生,緣離則滅。如馬勝比丘為舍利弗說偈曰:「諸法從緣生,緣離法即滅,如是滅與生,沙門如是說。」空者既屬因緣,則知無體,無體即空義也。故《中論》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假者如鏡像水月,雖則不實,緣會不得不現。故《淨名》云:「是身如影,從業緣現。」   中者。以假故非空,空故非假,非空非假、即空即假,名為中義。故《淨名》云:「說法不有亦不無,以因緣故諸法生。」又如《中論》都明有等四義,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即三乘教中所說,空有中假等義,並不出因緣。故雲佛教統宗因緣也。   疏別顯等者。所謂通中之別,隨何經中所宗各異。如:《華嚴》法界,《法華》一乘,《淨名》不思議、真如、佛性等也。文三   初、約法正立   然般若種類諸說不同。準《智度論》說,有三種:一文字,即能詮教。二觀照,即能觀智。三實相,即所觀境。羅什後來開為五種,謂:於觀照中開出眷屬,即隨行五蘊及燸等善根。於實相中開出境界,即俗諦境。此五中唯觀照,持業釋,餘皆依主。大雲解之,五皆持業。謂:文字性空即般若故,眷屬境界同文字故,實相即是法身。《起信論》云:「依此法身說名本覺故。」然雖三雖五,三者為正。何則?般若所照皆實相故,不唯真如。故《智論》云:「照色等空即名實性」,性空實理離於顛倒非虛偽故,於空見空亦名顛倒,於空無著乃是實法。色等虛為誑人眼根。故知但約不顛倒離虛偽便為實相。則雙實真俗二諦,為一實相也。燸等眷屬是慧性故,相應隨行俱觀照故,故知觀照攝眷屬也。由是雖則說三,已攝於五,既符《智論》,必契深經。故三為正。然諸家立宗,或為觀照、或唯實相,此並未當。且此經所詮,一一離相,豈唯觀照。又教化眾生斷疑破執,豈唯實相。由是今疏雙取為宗。   不一不二者。欲言其一,體用有殊。欲言其二,寂照常俱。故非一二。   疏以即下。二、約喻釋成則顯雙取為正   且本舉能堅能利一金剛,以喻觀照、實相二種般若。若單取觀照則闕堅義,若單取實相則闕利義。又皆言即者。釋成不二之相。以照而常寂故理非智外,寂而常照故智非理外。既離理無智、離智無理,故如金剛即堅即利。   疏萬行下。三、約行結顯謂菩薩行中必須具此   若昧實相則難亡分別,便成住相即墮有漏。若昧觀照則闕智用,便滯偏空同於二乘。故須二事兼行方契中道。此則如前行玄之義也。由是《起信論》中止觀合說,《法華經》內定慧莊嚴,《華嚴》明定慧二事菩薩依賴,《涅槃》顯定慧不等不見佛性。諸教中說,無明邪見自此而生。故《華嚴疏》云:「萬行忘照而齊修,頓漸無礙而雙入」,皆此義也。   二、體分三   初、標立可知   文字下。二、正釋   或曰:「諸家所出教體,皆取聲、名、句、文,或通取所詮之法,今何單取文字耶?」由是疏云:「文字即含聲、名、句、文」,此明具四法也。聲即言音。名、句、文三,即聲上屈曲表示,名詮諸法自性,句詮諸法差別,文即是字,為二所依也。   問:「四法之中,文字最居其末,雲何攝聲等法耶?」   答:「所以能攝者,有二意。一能顯文字有其三處。謂:心上顯即意識境,聲上顯即耳識境,色上顯即眼識境。今取初者故能攝之。二有聲未必有名、句、文,有文則必有聲、名、句,前前未必有後後,後後必有於前前,如苗必有根,根未必有苗也。以是義故,故攝聲等。文字性空下。明攝所詮理也。謂依於般若顯乎文字,文字本空即是般若,無別文字體也。然有二意:一體屬緣生無自體故。二非別有一法為文字體故。此皆意顯般若是文字體也。其猶鎔金成像,像即是金也。」   疏故皆下。三、總結   含攝之義,如上所明。能所總該故,言理無不盡。此乃文字則該能詮盡,般若則該所詮盡,詮旨既備故雲統為教體。   疏分別處會文二,初中二   初、總示大部   此經下。二、別顯此經。總可知。   疏別明中文三   初、正明東土翻譯前後二   初、通辨諸譯   流支者。天平二年於洛陽譯成十四紙,名《金剛般若》。真諦,太康元年於金陵郡譯成十四紙,名《金剛斷割》。笈多,開皇十年於洛陽譯成十六紙,名《金剛斷割》。玄裝,貞觀二十二年於玉華宮譯成十八紙,名《能斷金剛》。義淨,證聖二年於佛授記寺譯成十二紙,名《能斷金剛》。   疏今所下。二、克示所傳   疏天竺下。二、因辨西方解釋異同   轉授天親者。有說云:以天親久習小乘、近從大教,要滌情執故轉授之,斷疑執,顯行位,正宗文中可見。   疏今科下。三、示今科判依據差別二   初、正明科釋所依   兼無著者。以顯此疏正依天親、傍用無著,餘論諸疏義見開題處。   疏題雲下。二、結成立題   所以不同《淨名集疏》備書四聖之名義,即如何晏《集解論語》於孔安國、馬融等注中,當者用之,不當者翦之。今疏亦爾,或雙取以各有理,或共成一義,故兩存焉。   疏釋通文義二   初、題目二   初、釋所詮三   初、釋金剛二   初、翻名示相   梵雲下。新雲縛左羅。力士所執者如經所說。執金剛神,梵雲諾建那,此雲露形神,即此力士也。金中最剛者,金語通五,此最精堅故安剛字。仍非人間之物,故雲帝釋有之,乃是天上至寶,故雲薄福者難見。《正理論》云:「帝釋有寶名曰金剛,不為薄福眾生所見。」   疏極堅下。二、約法辨義二   初、引經論總彰二義三   初、總標略辨   為有勝能,故雲極堅極利,喻般若焉。無物下。釋極堅等相,則知若有一物能壞則非極堅,若有一物不碎則非極利也。如銀鐵雖堅遇火則融,刀劍雖利斫石則缺,非極堅利也。揀餘堅利,故加極字。   疏涅槃下。二、引教委釋   《涅槃》下引經。無著下引論。難壞即堅義。能斷即利義。細牢者。細謂揀粗顯是微妙,牢揀可壞堅固義成。智因即是慧,慧是智之因,智是慧之果。此約觀照般若說。以微細故能入於惑,令彼滅也。   不可壞者。《智論》云:「一切語言名相等事皆可破壞,唯無相智不可破壞。」此約實相般若說。   問:「實相般若分因果耶?」   答:「用有勝劣故分因果,體無增減因果一如。故《普賢觀》云:『大乘因者諸法實相,大乘果者亦諸法實相。』《華嚴經疏》云:『理開體用名大方廣,智分因果號佛華嚴。』」   疏皆以下。三、結顯喻旨   此結所引經論之意,然先上諸德皆用此義。資聖云:「金剛者堅而復利。堅喻本覺真性,雖流轉諸趣而覺性無壞,利喻般若淨照,三賢十地貫通萬行,無明惑暗無不壞也。」肇云:「金剛者堅利之譬也。堅故物不能沮,利故物無不摧。以況斯慧,邪魔不能毀堅之極也,萬物皆能破利之義也。」又諸經論說金剛喻定,《勝鬘經》說金剛喻智,《梵網經》以十迴向為十金剛,《仁王》謂十堅心,《淨名》以金剛慧決了此相,無縛無脫得無生法忍。又諸經論說金剛座、金剛山、金剛輪,如是等說皆取堅利義也。又晉武帝起居注云:「武帝十三年,燉煌有人獻金剛寶,生於金中,色如紫石英,狀如蕎麥,百鍊不銷,可以切玉如泥,是知堅利之極也。」   疏真諦下。二、引真諦別示六種二   初、正明六種   一一以法合之,分明在疏,皆般若之功也。   災厄等者。有厄則災禍必來,有業則苦果定至,厄除則災禍不起,業喪則苦果不生。隨人所須。有二意:一則如餘物不能隨所須,金不可為銀用,羅不可為錦用等;金剛則不然,要者皆得。法中亦爾,有漏功德人不可為天,富不可為貧;無漏不爾,隨心所成。二則餘物用之則盡,金剛出之不窮。法上亦爾,有漏受之則窮,無漏受之不盡。   對日等者。慧即始覺,合本覺時,見法無生名無生智。如《起信》云:「得見心性,心即常住,常住即無生義也。」火出燒盡世間,使六合空廓,智起斷除煩惱,令大道通同。   能清等者。水清則萬像齊鑒,疑除即佛法現前。   空中等者。昇太虛則不履於地,住真空則不墮世間。   鎖諸毒者。中毒則令人命終,起惑則永沈生死。毒除則延年益壽,惑遣則不滅不生。   疏傍兼下。二、結示傍正   佛所立名本約堅利,如上六義乃是兼明,諸家至此多不料簡,殊濫正義。若將此六配前五因,即一當第三,二三當四五,四當第二,五六當第一。   疏般若下。二、釋般若二   初、翻名略指   般若正翻慧者,以古來諸德義翻為妙慧、淨慧、無相慧,此皆挾到彼岸義,是別相也。或雲智慧,今雲正翻慧者,即通相也。   即照下。約功用以出體也。照蘊空即是功用,本覺之慧即是出體。《大品》云:「色如聚沫,受如泡幻,想如陽焰,行如芭蕉,識如幻化」,如是觀者名照蘊空。   相應等者。本覺即如來藏自性清淨心,非新生故言本,不頑暗故言覺。慧即始覺也,依體起用故雲之慧,始即同本故曰相應。然本覺與慧不一不二,以不二故故言相應,以不一故故言之慧。故資聖云:「妄心見俗曰無明,悟心照真為般若。」俗境萬有見心必異,真空理一悟自無差,第一義空離照無理,清淨本覺即理是照。又《涅槃》云:「佛性者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智慧。」此等皆證體用非一非二義也。然本即實相,始即觀照。   疏若約下。二、引教廣釋二   初、引論別相釋二   初、明總躡三慧   學者即修大乘行人也。初須聞法生解名聞慧。次則測度所聞評量教理,分明忍可以印自心曰思慧。然後如聞思處,依而行之無所乖越名修慧。前二有漏、後一無漏,前淺後深,深淺雖殊通名為慧,是故總收名為般若。如人攻文赴舉及第,雖前劣後勝皆一人也。云云。   疏故無著下。二、引論文釋成二   初、正釋成   波羅蜜中等者。此明頓悟中漸修也。慧纔發時照萬法空便到彼岸,名為頓悟。由有多生習性,未得唸唸相應,故須聽聞正法、思惟其義、如說修行,方得究竟證入,名為漸修。開題中略明也。若《唯識》中說,則具根後二智。謂十度中,六通本後,四唯後得,六中則二智皆具,為分十度,故第六偏取二空本也。今依無著更加加行智,則通前三矣。   金剛斷處等者,如金剛斷物之處而斷煩惱,非謂金剛亦通所斷。   疏又雲下。二、配因果二   初、雙引論   上者字論牒所標。下者字疏牒論文。智因即慧、慧果即智也。前雖引用,今方解釋。此引無著也,次引《智論》可知。   疏則聞下。二、雙解釋。此明法空深慧,意揀我空慧為粗淺,不為佛因,但是二乘因故。般若下。出所以。以慧是揀擇義,揀擇惑障顯無為故。以因位有惑故須擇之,乃名為慧。智但決斷為義,以果位無惑但唯決定朗然獨照,故名為智。只是一法受此兩名,如人破賊為將功成為相也。有說以無漏智性為智因,大雲破之,三塗有性何不斷惑?闕細義也。此約妙慧別相以破。若就通相取亦可矣。以凡是有心皆成佛故,此得是因也。   疏若依下。二、引經通相釋   此明字緣字界。若字是字界,般那都為緣。若以般為緣助於若界,則名為慧。若以那為緣助於若界,則名為智。如僧人俗人等云云。名殊謂曰智曰慧,義殊謂決斷揀擇,此中義殊故使名殊也。   體性無別者,皆別境中一也。前三種智皆名慧故,故智與慧皆如金剛。故《薩遮尼乾經》云:「帝釋金剛寶能滅阿修羅,智碎煩惱山,能壞亦如是。」《無常經》云:「金剛智杵碎邪山,永斷無始相纏縛。」   疏波羅下。三、釋波羅蜜文三   初、約語對翻   應雲下。迴梵文,以西域風俗例皆如此云云。青龍云:「蜜多者離義到義。」元康云:「天竺風俗,所作究竟,皆雲到彼岸。」到離之義次文明之。   疏謂離下。二、約義順釋二   初、釋義   前三句中,每句皆上法下喻。意明煩惱如大河,難可度故。生死如此岸,有情居故。涅槃如彼岸,諸佛住故。則慧是能離能度能到,生死等是所離所度所到。若欲離此到彼,必須渡於中流。此約四諦說之,理則明矣!知苦是離此岸,斷集、修道是渡中流,證滅是到彼岸也。此順小乘義說。下經令入大乘無餘涅槃,即須離二種生死此岸,乘六度船筏,度三障中流,到二涅槃彼岸。   涅槃等者。以翻波羅蜜為彼岸,即是涅槃,是故約轉依果,明彼岸義。然生死即分段、變易,煩惱即總該二障。圓寂者。義翻也。謂:德備塵沙曰圓,妙絕相累曰寂。滅度者。肇云:「涅槃者,秦言無為亦云滅度。」或但雲滅,然滅與小乘不同,小乘以滅生死為滅,大乘以寂滅為滅。故《涅槃》云:「生滅滅已,寂滅為樂。」然滅唯據果,滅度乃兼因。今則約果標因故雲滅度。所以經中上言涅槃、下雲滅度,亦是唐梵雙彰也。涅槃種類下文具明。   疏一切下。二、通難   此即《淨名》經文。彼云:「若彌勒得授記者,一切眾生亦應授記。何以故,一切眾生即寂滅相,不復更滅」等。今用此文以為難辭。難意云:「眾生既即寂滅,何有離此到彼?今言到彼者,莫違經耶?」但以下。釋通。但約翻迷成悟,便是離此到彼,若悟此已漸除漸證,名為究竟。然成波羅蜜要與七最勝相應,如《唯識》說。   疏若兼下。三、順義通結。則是波羅蜜中之聞思修慧也。   疏經者下。二、釋能詮二   初、翻名   修多羅或雲修妒路,或雲素怛覽,此但梵音楚夏之異耳。義翻者。以修多羅正翻雲線。由西天以修多羅一名召於四實。謂聖教席經井索線,彼多以華獻佛置之案上,恐風吹散以線貫之。又見此方聖教,能持佛語得無所遺,如線貫華故,以線稱目之。就彼處呼曰修多羅,據此正翻即合雲線。此方不貴線稱故翻為經。斯則暗符彼方席經,兼順此土儒道之經。然雖符順彼此,而未免相濫。由是更加契字以揀異之。然更合於修多羅上加欲底二字翻為契經。則唐梵皆足也。   契者下。二、釋義   詮表下。釋契字。詮表義理,釋契理也。謂說事如事、說理如理。云云。契合人心,釋契機也。謂令人有所悟解歡喜信受。云云。斯則契理契機之經,依主釋也。文雖是倒,意以經是能契也。   經者下。次釋經字。初、標   以佛下。釋。如開題處明已。今唯言經而不言契者,以為有般若揀濫,明非《道德》等經,故不言也。   後釋下。二、釋經文。疏二   初、科分   斯則道安法師所判,但是佛經,無問大小皆科為三。意云:序分彰說法之由致,正宗暢本意之玄門,流通繼遐芳於萬古。冥符西域,今古通遵。此經從如是至敷座而坐,是序分。時長老下,至應作如是觀,是正宗分。佛說是經下,至信受奉行,是流通分。   證信者。即六成就也。顯說聽時處一一分明以證非謬,令物生信故。發起者。則以事相表示發起正宗法義也。然此二序更有異名,謂:通序、別序。通謂諸經同故。云云。別謂諸經別故。云云。亦謂經後序、經前序。經後序者,佛說之時未有,結集之時方安立故。經前序者,佛先發起方說經故。   疏中三段。今初。云云。   疏建立因者。意明如是等言,因何而立?佛臨下。佛將入滅阿難愁惱,阿泥樓豆告阿難言:「汝是持佛法人,且須裁抑。汝當往彼咨問後事。」阿難曰:「雲何後事?」阿泥樓豆曰:「世尊在日,以佛為師,世尊滅後,以誰為師?世尊在日,依世尊住,世尊滅後,依何而住?惡性比丘,佛在之日佛自調伏,佛滅度後,如何調伏?遐益後來理宜結集,一切經首置何等言?」阿難承教一一咨問。今疏影略不載問辭,但書答語也。   四念處者。四即身、受、心、法,念謂念慧,處謂身等,即是念慧所安住處。則念是能住,身等四處為所住。於此四處安住念慧,名四念處住,帶數釋也。   一、觀身不淨,即有漏色蘊具有五種不淨。一、種子不淨。乘過去業識種子,攬現在父母精血,合成身故。故《淨名》云:「是身如幻從顛倒起,是身如影從業緣現。」《智論》云:「是身種不淨,非餘妙寶物,不從華間生,唯從穢道出。」二、住處不淨。於母胎中居生藏之下、熟藏之上,常受熏穢。故《智論》云:「是身如臭物,不因華間生,不從薝蔔有,亦不出寶山。」三、自體不淨。合三十六物以成身故。謂外有髮、毛、爪、齒、眵、淚、涕、唾、垢、汗、便利等十二,次有皮、膚、血、肉、筋、脈、骨、髓、肪、膏、腦、膜等十二,中有脾、腎、心、肺、肝、膽、腸、胃、赤痰、白痰、生藏、熟藏等十二。《智論》云:「地水火風質,能盛受不淨,傾海洗此身,不能令香潔。」四、自相不淨。九孔常流不淨物。故《智論》云:「種種不淨物,充滿於身中,常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物。」五、究竟不淨。一旦命終,膀脹爛壞臭惡狼藉不堪見。故《淨名》云:「是身假以澡浴衣食,必歸磨滅。」《智論》云:「審諦觀是身,終歸於死處,難御無反覆,背恩如小兒。」《金光明》亦云:「雖常供給懷怨害,終歸棄我不知恩。」   二、觀受是苦者。受即是心所遍行五中一也,仍有三種。謂:苦、樂、捨。苦謂苦苦,樂謂壞苦,捨謂行苦。   問:「樂受未壞,應非苦耶?」   答:「以樂是苦因故,凡夫妄計為樂,元來是苦。」   問:「捨非苦樂,雲何苦耶?」   答:「行蘊遷流逼迫常苦,但以苦樂粗相所覆,常情不知此微細苦。故此三法俱名苦也。」   三、觀心無常者。心即緣慮生滅之心。謂心心唸唸前滅後生相續不絕,如水流注。故經中說一念中有九十剎那,一剎那中九百生滅。   四、觀法無我者。法即五蘊,謂五蘊法中一一推求,即蘊離蘊皆無我也。   如上觀之,即能對治凡夫四種顛倒。謂凡夫顛倒則造業受生,及此用心自然無咎。   以戒為師者。從其軌範,但依戒律作止分明。故《菩薩戒序》云:「波羅提木叉者是汝大師,如來在日無異此也。」   默擯等者。佛法慈悲為無刑罰,比丘惡性唯默擯之。意令省己知慚,自然調伏耳。   經初等語,釋在次文。然此四中意在第四,文中承便兼帶前三。   疏建立意者。建立如是等言,意在於何?此有三意,如疏三段。   斷疑等者。《智度論》說:「佛滅度後,諸天王等請迦葉言」,乃至云:「法城欲頹、法幢欲倒,當以大悲建立佛法。」迦葉受請,往須彌頂擊大揵槌,諸聖弟子得神通者皆來集會。迦葉告言:「佛法欲滅,眾生可愍,待結集竟,隨汝入滅。」諸來聖眾受教而住畢缽羅窟。迦葉入定以天眼觀,今是眾中誰有煩惱應逐出者,唯有阿難煩惱未盡。爾時迦葉從定而起,於大眾中牽出阿難告言:「清淨眾中結集法藏,汝結未盡不應住此。」是時阿難慚恥悲泣告迦葉言:「我能有力久可得道,但為侍佛,以阿羅漢者不得給侍故,留殘結不盡斷爾。」迦葉告言:「汝更有過。佛意不聽女人出家,為汝慇勤致請,令佛正法五百歲衰微。是汝突吉羅罪。佛臨涅槃近俱屍竭城,背痛疊鬱多羅僧敷臥,語汝須水,汝不共給。是汝突吉羅罪。佛昔問汝:『若有人好修四神足,應住壽一劫,若無減一劫。』為汝不對,令佛早入涅槃。是汝突吉羅罪。汝於一時以鬱多羅僧,襯身而臥。是汝突吉羅罪。汝昔與佛疊僧伽梨衣,以足踏上。是汝突吉羅罪。佛陰藏相,入涅槃後以示女人,實為羞恥。是汝突吉羅罪。」迦葉言:「汝有如是六種突吉羅罪,應於僧中悔過。」是時阿難脫革屣袒右肩,長跪合掌,依六種突吉羅罪懺悔。懺悔已。迦葉牽阿難出語言:「汝漏盡可來。」言訖自閉窟門。是時阿難涕淚悲泣,求斷結惑靡不精誠,至於後夜疲極偃息,頭未至枕朗然得悟,三明六通作大羅漢,卻至窟門擊門而喚。迦葉言:「汝復何來?」曰:「我漏已盡。」迦葉言:「汝若漏盡,可縱神通於戶鑰孔中入。」阿難騰身入來禮拜僧足。迦葉手摩阿難頂言:「我欲為汝令汝得道,汝勿嫌恨。」此如蘇秦張儀,云云。然階聖果切在修心,不如說行事佛何益?狐假虎威宜其止絕,斯意甚妙詳而警之。時大眾請阿難昇座結集法藏,既昇座已未發言間,感得自身相好如佛。是時大眾遂起三疑。故說下。既言我從佛聞,則知非佛重起、非他方佛來、亦非阿難成佛。故雲三疑頓斷。廣如彼論,恐煩略敘也。   疏息諍等者。同為羅漢德業頗齊,若雲自言固宜喧諍。   疏異邪等者。阿者言無,憂者曰有。外道意云:萬法雖異不出有無,置之經初以之為吉。以初吉故,今中後亦吉。今則不爾,故雲異邪。   疏正釋下二。初、標列述意   言成就者,謂六為能成就。教為所成就也。   疏一信下。二、依科解釋六   初中二。初、合釋   謂兼次段合而釋之。此則別義不計六數,單釋謂正釋信成就義。所引論文有標有釋。   佛法下。是釋。或曰:「因何最初便明其信?」故此釋也。   信為能入者。然佛法無量信為初基,若無信心寧肯修習。由是五位之內信位居初,十信之中信稱第一,十一善法信亦為先。故知信心之前更無善法。依此信本方興解行乃至證入。故《華嚴》云:「信是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斷除疑網出愛河,開示涅槃無上道。」今置經首,以表信相為入法之初也。   智為能度者。菩薩萬行非智不成,若無智慧即滯有著空,以智為主不著二邊,成無漏因獲菩提果。故《菩提資糧論》云:「施戒忍進定,及此五之餘,皆由智度故,波羅蜜所攝。」   信者下。正顯。如是二字是信之辭。上皆《智論》所釋。   又聖下。是劉虯注《無量義經》中釋。此下皆約法說也。   顯如者。眾生如隱故沈三界,欲沈三界只要顯如。故雲但為除如之外餘皆虛妄。故雲唯如為是。論云:「除諸法實相,餘皆魔事。」有云:始從得道乃至涅槃,其中所說無不為如。   又有下。即梁武帝解意,明有即無故不有,無即有故不無。相即同時故名不二,不二即如也。此約雙融顯如也。   如非下。恐聞有無不二為如,便謂如體是有是無,故有遮雲如非有無,意明有無即不是,是即非有無也。此上二解,如字是顯體,是字即無非也。   疏二聞下二。初、正釋我聞之義   然我有四種。一、凡夫遍計我,二、外道神我,三、三乘假我,四、法身真我。今揀餘者故雲五蘊假者,則第三隨世流布,要簡賓主乃稱於我。阿難已達我空,實不計執故雲假者聞者,然大小乘諸論辨聞不同,有雲耳根,或雲耳識,或雲根識和合故聞。今雲耳根發識,則後義也。以根識單闕皆不能聞云云。然根識聞聲而不聞教,若準名句唯是意聞。故《瑜伽》云:「聞謂比量。」然由耳識緣於聲境,與意同時得聞也。然此二識聞聲名句,實非先後異時,以率爾耳識同時意識故得聞也。五識皆然。   廢別下。或曰:「既雲耳根發識故聞,合雲耳聞。雲何經內唯言我聞?」故此釋也。以耳是六根之別,我是一身之總。今廢別耳從其總我,故言我聞。   阿難下。二、□較所聞之法。前二句牒難辭。謂阿難是佛成道夜生,年至二十方為侍者。二十年前佛所說法並具不聞,何得結集諸經皆稱我聞?   有雲下。通釋。此有三意。有雲重說者,一也。佛初命阿難為侍者,阿難從佛乞三願。一、不著佛退衣,二、不隨佛受別請,三、請說未聞之法。佛隨其願故得聞也。得深三昧等者,二也。《金剛華仙經》說:「阿難得法性覺自在三昧力,故前所說經皆能憶持,與聞無異。」故《法華》經云:「世尊甚希有,令我念過去,無量諸佛法,如今日所聞。」若推下。三也。《不思議境界經》云:「復有百千萬億菩薩,現聲聞形亦來在座,其名曰舍利弗乃至阿難等。」是則三中前二權說、後一實論。故言推本也。   疏三時下二。一、揀顯釋   師資合會者。謂說者教人以道德曰師,資者取也。從師之教取而行之也。佛及大眾說聽具足故雲合會。說畢聽畢故雲究竟。意取說無異席貫通首末,故曰一時。《佛地論》云:「此就剎那相續不斷說聽究竟,總名一時。」一時之語佛自言。故《涅槃》云:「昔佛一時在屍首林。」又云:「我於一時在迦屍國。」此則顯說聽能所一切圓畢也。   諸方下。揀時也。不同有二。謂橫則參差不同,豎則延促不同。延促不同如人間五十年,四天王天一晝夜,上上倍增。故參差不同者。如《俱捨》云:「夜半日沒中,日出四洲等」,既然,雲何定言寅卯辰已日月等耶?   又說下。二、會法釋。此是愨公《楞嚴疏》意。說領即師資也。下有四對。   心竟泯者。以聞法之時妄心不起,心既不起境即不生,心境兩亡故雲泯也。此即不得以生滅心行聽實相法,此通依計,故皆泯也。斯則染心俗境一對。   理智融者。以聽法之際能所不分,以動念即乖法體,二皆真實故,言融而不言泯也。斯則淨心真境一對。   凡聖如者。由心分別則見聖見凡,心既不生誰凡誰聖?相本目盡故言如也。斯則因果一對。   本始會者。妄念起時隔於本始,念既不起本始自同,攝用歸體故言會也。斯則體用一對。   問:「此與第二何別?」   答:「前智是始覺,中根本智。前理是本覺,中真諦境。若此始、本本通真俗,始捨本後則前狹後寬也。前為形染且言真境淨智,此為都明,故言本覺始覺也。又前約分證故雲理智融,此約極證故言本始會也。」   諸二者。謂心、境,理、智,凡、聖,本、始,也。   皆一者,一義不同。謂:心境則泯之故一,理智則融之故一,凡聖則如之故一,本始則會之故一。義雖不同俱名為一,故雲一時。   疏四主下。二。初、翻名   經唯標佛者。以秦人好略故。仍存梵音者。恐濫菩提故。以菩提雲覺則屬於法,今指於人故言其佛。無相濫失故不翻也。若釋其義須得唐言,故先翻對也。然覺謂覺察、覺悟,覺悟既照真本有,覺察則了妄本空。了妄本空則不逐於妄,照真本有則不迷於真。真妄既明則能破和合識、滅相續心,顯現法身,智純淨也。當爾之時,始本無二唯一覺耳。菩薩雖亦照真了妄,未得究竟,猶帶薩埵之名。唯佛如來所作究竟,故獨稱覺者。   《起信》下。二、釋義二   一、約體離念釋   然此論明本覺心體性離諸念。今此引釋果佛者,以果佛之體即是本覺、元自離念,因果雖分離念無別,故以本覺離念即是佛體。故經云:「大乘因者諸法實相」等。是故在纏名本覺,出纏名究竟覺,始終體一更無別法。故論云:「即是如來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說名本覺。」   則以下。疏結。本覺離念是佛體也。   然覺下。二、約位三義釋   無生滅者。謂智照真如,如理見故。然有二意:一則心中無生滅之法。如《起信》云:「如實空者,從本已來一切染法不相應故。以念生則染,今既無念,故不相應。二則無者不也,只明此心本不生滅。」即同《起信》云:「以遠離微細念故得見心性,心即常住,常住即無生滅也。」   覺他者,此亦始覺了事即真,以望自心故名覺他。即同《起信》云:「一切諸法從本已來,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覺滿者。以前二覺有解有證,先後勝劣,存自他之相,未得稱滿。今此圓備不立自他,故稱之滿。若準《涅槃經》說:「自覺者,覺自身有佛性。覺他者,覺一切眾生悉有佛性。覺滿者,若自若他無二佛性故。」然常途所說,自覺揀凡夫,覺他揀二乘,覺滿揀菩薩。此中說者,自覺便揀二乘、權教菩薩,豈唯凡夫。故《華嚴》云:「一切諸法性,無生亦無滅,奇哉大導師,自覺能覺他。」   故知下。二、引論反釋三   初、反顯   意雲無念故名覺,當知有念則不名覺也。   《起信》下。二、引證   前雲心體離念雖通因果,今明眾生不名為覺,獨顯果人方名覺也。   又雲下。三、順結   正結無念是佛義。以無念是佛,故能觀無念者,即是向佛智也。   疏五處下二。一、釋捨衛   捨衛亦云捨婆提,新雲室羅伐悉底,此但梵音楚夏耳。此城在中印土憍薩羅國,緣南天亦有憍薩羅國,恐濫彼國故,以城為國名。聞物者,謂名聞勝德、珍奇寶物多出此國。   謂具下。釋。欲塵即佳麗女色,財寶即珍奇寶物。多聞謂博通內外典籍,解脫即五通仙人等。遠,離欲也。此即國豐四德,亦翻為豐德也。遠聞等者。如上四事皆為外國之所聞知。   義淨下。但證遠聞之義,以有名稱故得遠聞。   祇樹下。二、釋祇園二   初、總指   捨衛國主波斯匿王,有一大臣,名須達多,為兒聘婦躬至王捨城,寄止長者珊檀那舍宅。時長者中夜而起,莊嚴舍宅營辦餚膳。須達聞已問言:「大士欲請國王為婚姻之會耶?」答言:「請佛無上法王。」須達聞已身毛皆豎,復問:「何等名佛?」長者廣為說佛功德。須達多言:「善哉!大士所言。佛者功德無上,今在何處?」長者答言:「在王捨城迦闌陀竹林精舍。」時須達多一心念佛,忽然天明,其光熾盛猶如白日,即尋光處至城門下。佛神力故,門自開闢尋路而往。爾時如來出外經行,須達見已歡喜踴躍,不知禮法直問世尊。時首陀天,為其長者化作四人至世尊所,接足禮拜,胡跪問訊右繞三匝,卻住一面。須達見已依而為之。世尊即為如應說法,長者聞已得須陀洹果。後復請佛:「惟願臨顧至捨衛城受我微供。」佛即問言:「卿捨衛國頗有精舍容受我否?」須達多言:「必見垂顧,便當營辦。」世尊爾時默然受請。時須達多迴捨衛國,佛令鶖子同往指授造寺儀式。即須達布金,買祇陀太子園,祇陀太子施園中樹林,二人共搆精舍。既訖即執香爐向王捨城,遙作是言:「所設已辦,惟願如來受此住處。」佛時懸知長者之心,即共大眾發王捨城,猶如壯士屈伸臂傾至祇陀園。是時長者以其所設奉施於佛,佛即受已即住其中。廣如《涅槃經》、《賢愚經》、《四分律》、《西域記》說,須者往檢。今佛於此說《金剛般若經》,故雲在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也。   然須達是主、祇陀助成,今樹先園後者,以太子是儲君,須達是臣佐,禮別尊卑故爾。真諦記說住處有二:一境界處。即捨衛也,為化俗故。二依止處。即祇園也,為統出家人故。又《善見婆沙》云:「舉捨衛令遠人知,舉祇園令近人知,故雙舉也。」   祇陀下。二、別釋三   初、釋祇陀   戰勝者亦云勝林,餘如疏。   梵語下。二、釋給孤   謂少而無父曰孤,老而無子曰獨,拯給孤獨名為善施。又亦等者,就中孤獨偏所矜哀,其實餘人亦非不施故也。   西國下。三、釋園字   梵音具雲僧伽藍摩,此雲眾園。則僧伽是能住之眾,藍摩是所住之園,斯則約能要所耳。寺者司也官捨也。以佛法初來,安鴻臚寺,後置僧捨,便以為名也。   疏眾者下。文二。初、釋標類   名高謂遐邇稱譽,德著謂行業恢隆。   怖魔者。謂初出家日,飛行夜叉唱乃至魔宮聞故怖也。以一人出家展轉化度,損減眷屬故。然出家人從因至果三度怖魔。謂:出家時,發菩提心時,成正覺時。前二但怖,後乃興戈為佛所摧,莫不降伏。   乞士者,謂上從善友乞法以練心,下從檀越乞食以資身。故《智度論》云:「何名比丘?比丘名乞士,清淨活命故名乞士。」如經中說:「舍利弗乞食向壁而餐。時有梵志女名淨目,來見舍利弗云:『沙門!汝食淨耶?』答言:『食淨。』淨目言:『沙門下口食耶?』答曰:『不也。』乃至問:仰、維、方等?皆答言:『不也。』淨目女言:『食有四種,我問於汝,汝皆言不。我今不解汝說。』舍利弗言:『有出家人合藥種穀植樹等,不淨活命,名下口食。有觀星宿、日月風雨雷電等不淨活命,名仰口食。有曲媚豪勢通致四方、巧言多求不淨活命,名方口食。有以種種咒術卜算吉凶不淨活命,名維口食。姊!我不墮是四種不淨食中,我用清淨乞食活命。』淨目因聞是說清淨法食,歡喜信解得須陀洹道。」如是清淨乞食活命,故名乞士。   淨戒者。謂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五百戒,有表受,無表持,清淨持戒名為淨戒。有說五義,謂加淨命破惡。今以乞士即淨命、淨戒即破惡,故唯三也。   理和下。梵語僧伽,此雲眾和合。謂:理和無違、事和無諍也。   千二下。二、釋舉數   佛初成道者。即菩提樹下,示成正覺也。   憍陳如等者。餘阿濕鞞、摩訶男、婆提、婆敷、富那婆蹉。準《本行經》說:「佛初成道,梵天王等請轉法輪,世尊受請,作是思惟:『諸世間中誰先得度?有五仙人昔日與我有大利益,堪能受我初轉法輪。』復作是念:『彼等五仙今在何處?』以淨天眼觀彼五仙在鹿野苑中。爾時世尊即向彼園廣為說法,外道身心悉皆伏滅,所著之服即成三衣,手執缽器,鬚髮自落,經於七日威儀具足,如百夏比丘。乃至為轉四諦法輪,得阿羅漢果。」   迦葉三兄弟等者。《智度論》說:「爾時第一優樓頻螺迦葉,在火龍窟為首,教化五百弟子。二那提迦葉,領三百弟子,在象頭山修行。三伽耶迦葉,領二百弟子,在希連河曲。共計千人。皆為世尊之所降伏,求索出家,師徒皆得阿羅漢果。」   舍利弗等者。《智度論》說:「摩伽陀聚落有婆羅門,名檀耶那,而有八子。中有一子,名優婆低沙,即舍利弗也。復有一婆羅門產子名離多,即目連也。是二童子共為親友,於刪闍耶外道所出家。二人同心立其誓願:『若復更得勝是師者,為我等說甘露勝道必相契悟。』爾時世尊有一弟子名曰馬勝,威儀庠序入城乞食,進止有方。舍利弗見已,隨到所止,白言:『仁者!汝是正師?為是弟子?』馬勝言:『別有大師,我是弟子。』又復問言:『汝之大師說何法耶?』答言:『諸法從緣生,諸法從緣滅,如是滅與生,我師如是說。』時舍利弗聞是語已,即於是處遠塵離垢得法眼淨。歸到所止為目連說,亦復如是。二人共相領諸弟子,俱詣佛所求索出家。佛呼善來鬚髮自落,袈裟著體,執持應器,成比丘相,於聲聞眾中,智慧神通各得第一。是二百眷屬,悉得出家即受具戒,乃至得成阿羅漢果。」   耶捨等者。未檢。   此常隨等者。以此諸人先並事外,艱苦累劫一無所證,纔遇見佛便得上果,感佛恩深故常隨也。然具四眾及龍天等,今但顯一隱餘。   流通分中,自俱者下。前則標指,約主望眾故言與。此則都結,主眾通論,首末相望,事不異也。   金剛經纂要刊定記卷第二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702 金剛經纂要刊定記   金剛經纂要刊定記卷第三   長水沙門子璿錄   二、發起下二   初、敘意   戒能下。以戒是防非止惡義,定是寂靜不動義,慧是明照揀擇義。但能防非心即不動,心若不動慧乃分明,世出世法無不鑒照。其猶海中欲現萬像必要水清,欲求清水無過水靜,欲得水靜勿令起波,止波如戒,水靜如定,水清如慧,所現萬像如一切法。喻中則水若不起波則水靜,水靜則水清,水清則現萬像。法中則心不起非則心寂,心寂則照知萬法。法上但唯一心,喻上但唯一水。法喻相對義則昭然。故經云:「屍羅不清淨,三昧不現前。」此則戒資定也。《圓覺》云:「一切諸菩薩,無閡清淨慧,皆依禪定生。」此則定發慧也。   疏戒中七節,如疏。   一、化主   俱上九號者。以佛有十號,世尊當第十,故雲具上九號。十號者。一如來、二應供、三正遍知、四明行足、五善逝世間解、六無上士、七調御丈夫、八天人師、九佛、十世尊。   二、化時   當日初分者。謂一日夜十二時總成四分。一初分,即寅卯辰,諸天食時。二中分,即已午未,人法食時。三晡分,即申酉戌,神鬼食時。四夜分,即亥子丑,畜生食時。今言辰時,即初分之後際也。唐週二譯皆言日初分,斯則時勝也。此時則乞求不難,以太早太遲皆難得故。若非時乞食,欲施即無,不施又愧,便成惱他。乞之不得,亡餐又饑,是惱自也。   三、化儀下。謂佛有三衣:一、安陀會,即五條,名下品衣,亦名行道作務儭身等衣。二、鬱多羅僧,即七條,名中品衣,亦名入眾說法衣。三、僧伽梨,即九條乃至二十五條,名上品衣,亦名福田衣。製像水田,見生福故。入王城聚落即著此衣,今以入城乞食故著也。   天王缽者,梵語缽多羅,此雲應量器。是過去維衛佛缽,入涅槃後,龍王將在宮中供養。釋迦成道,龍王送至海水上,四天王欲取,化為四缽,各得一缽以奉如來。如來受已,重疊四缽在於左手,以右手按合成一缽。此是紺琉璃石缽,持用乞食也。佛出行化,須著衣持缽者,為離苦樂二邊故。諸在家者,好尚錦綺華潔衣服寶器,增長放逸,太著樂邊。出家外道苦行尼乾裸形,手捧飯食致招訶醜,太著苦邊。佛處中行故著衣持缽也。   四、化處者,園是所住處,國是所化處。之往也。今行化,故出祇園入捨衛也。   處廣等者。準《西域記》,國週六十餘里,內城週二十里,故雲處廣。《智度論》云:「居家九億,故曰人多。」   五、化事者。此釋經中乞食兩字。頭陀下。或曰:「佛為教主何須乞食?」故疏釋也。頭陀此雲抖擻,抖擻煩惱故。然頭陀有十二種事。謂:常乞食、阿蘭若乃至樹下坐,露地、塚間坐等,今則一也。若行此事獲大功德,佛現斯軌令人效之。頭陀既獲功德,放逸足明尤過。世尊尚自乞食,餘人豈合懈怠,慚恥愧悚自然行之。   同事攝者,則四攝法之一也。   又佛自乞食。準《纓絡經》說有十意:一、止苦故,謂盲得見。二、得樂故,謂一瞻一禮生無量福。三、除慢故,謂眾生見之不生我慢。四、滿缽願故,富欲施多缽則為空,貧欲施少缽則為滿。五、鬼神供養故。六、障閡者見佛故,老病貧賤悉皆得見佛也。七、示天王所獻缽故。八、作軌模故。九、絕誹謗故。十、令弟子不畜八不淨物故。有此十意故自乞食。   纓絡女下。通難。前引經難。今所下。釋通。《淨名》下。但證上乞食不食之義。   六、化等者,此釋經中於其城中次第乞已也。   內證平等者。如理見故。   心離貪慢等者。不貪富好,不慢貧拙,平等修乞,故雲慈無偏利也。   表威德等者。謂佛制小乘律,不許入惡象家,恐彼損害,不許入婬女沽酒家,恐生染心。佛入者表威德勝也。   息凡夫等者。謂恐憎此愛彼故。   破一乘分別者。謂迦葉捨富從貧乞,意令生福。須菩提捨貧從富乞,不欲惱他云云。二人所見互有是非,如來異此,是非一貫也。然上五中,初、大智、二、大悲、三、顯德、四、息凡、五、破小。   七、化終。然已等者。和會字之句義也。今讀則從文,釋則從義。   若廣下。權加數字,顯文義兼暢也。飯即喫也。《論語》云「飯疏食。」   佛苦下。通伏難。應先難云:「前引《纓絡女經》言不食,今經何以言食?」故此釋也。有說:「食慾至口,有威德天在側,隱形接至他方施作佛事,斯則示現而食,非真食也。」由是彼此皆不相違。   寶雲下。顯齋儀也。此四事中,前二雲擬、後二不雲者,以梵行貧病來則與之,不來自食,後二不然,故不雲耳。《十二頭陀經》除梵行者,以自乞故,故不分之。   疏定者。於中三節,如疏云云。   疏併資緣者。此釋經中收衣缽也。飯食兩字如前所解。訖了畢也。須併資緣者。以修定時具於五緣。謂:閑居靜處、息諸緣務等。佛雖至聖諸習都無,實於衣缽不生勞慮,若不併除,後人倣效無由得定。以佛是教主,凡有所作人皆效學,故雲示現為後軌也。   疏淨身業等者。此釋經中洗足已三字。   阿含下。牒難也。又如佛三十二相中有皮膚塵不染相,今何用洗耶?   示現下。釋通也。此有三意。一、順世故,夫人外歸必恐塵染,故須洗足,佛順亦爾也。二、表法故,洗去煩惱垢染,顯得清淨法身也。三、為後軌者,如資緣說。   疏正入定者。此釋經中敷座而坐也。沈掉等者。沈謂昏沈,能引睡眠障定增故。掉謂掉舉,任運攀緣能引散亂亦障定心。又於四儀中,以臥則昏沈,行則掉舉,住則疲倦,唯坐為勝,故不沈掉。然昏沈掉舉,蓋是凡夫,若據如來的無此事,今垂軌則蓋為後人。或曰:「經中但言敷座,焉知入定耶?」故次釋雲魏譯等則知入定也。   如常敷座等者。謂如來每會說般若,皆自敷座具,為般若出生諸佛即是佛母,表敬般若,故自敷座。已說八會,此當第九,儀軌不易故曰如常。趺謂足背,加謂以一足壓一足,結即兩足不散表吉祥。故《智論》云:「見畫加趺坐,魔王尚驚懼,何況入道人,端身不傾動。」又為正觀五種因緣,是故結加趺坐。一、由身攝歛速發輕安,最為勝故。二、由此宴坐能經時久,不令身速疲極故。三、由此宴坐是不共法,外道他論皆無有故。四、由此宴坐形相端嚴,令他見已極敬信故。五、由此宴坐佛佛弟子共所開許,一切賢聖所稱讚故。正觀五種因緣,是故應當結加趺坐。   端身住者,不低不昂、不左右傾側也。   正念者,如理而念名為正念。念即念慧,謂離沈掉有無等。不動謂不動於正念也。   唐譯下。亦證同上義。   正願者即正念也。若別說者願是希欲,謂希欲住對面念。念是所願也。然在定前異,此則非正願也。住對面念者。面即是喻,念即是法,住對兩字通於法喻。今法喻之中各闕一事,謂法闕所照理,喻闕能照鏡,鏡對面住面則自彰,念對理住理則自現。法喻闕者文影略故。或可不爾,但理觀分明,如面目睹現量,即水喻亦得。   無著下。顯入定意。先牒難,併緣入定,意在於何?   於此下。釋通。於此者論雲於法也。能覺者定通,能說者說通也。意雲定通方得說通,以散心說法不能如實,從定發言必有當也。故下文云:雲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諸經之中每欲說法皆先入定,意皆如此云云。斯亦示現為後軌也。若準如來,言念何失,是故論雲顯示等也。   疏然大下。二、通前表法釋二   初、約大雲廣辨三   初、標   大聖即佛,體周法界曰大,智鑒無昧曰聖。   現跡者。所現之化跡也。所表者,諸佛所為必不率爾,皆以事相表內身心。如說《如來藏經》舉身放光,光中現華,華萎見佛。遂阿難問佛,佛為說之。如《華嚴》中說:「佛菩薩說天說雲須彌山大海等」,皆有所表。斯皆事相為能表,法為所表,以不徒然,故雲必也。   疏表本覺下。二、釋二   初、表通序   本覺佛對化佛說:五蘊都對捨衛國,化身佛在捨衛國,表本覺佛在五蘊城。城中既人物相兼,蘊內亦色心具足。覺魔等對戰勝也。梵音魔羅此雲殺者,能殺行人慧命故也。然有四種:一、天魔,即欲界主,二、煩惱魔,三、陰魔,四、死魔。今言覺空者,如《心經》云:「照見五蘊皆空,無無明,乃至亦無老死盡」也。照五蘊空即破陰魔,無無明盡破煩惱魔,乃至無老死即破死魔。餘出世法尚空,況天魔耶。   照心識具德者,對給孤獨也。上迷本覺之父曰孤,下隱妙用之子曰獨。今照性本具塵沙功德無所乏少,即給孤獨也。求法等,對比丘乞士義也。外則乞食養命,內則求法資神。   覺心下。二、表別序   覺心等者,對入捨衛大城也。應云:覺心既發寧棄塵勞,如來出世寧棄群品。將欲遍觀遂入識藏,將欲教化遂入王城。離城邑而教化誰人,離心識而觀察何事。   心心數法等者,對於其城中次第乞已也。乞食不揀貧之與富,觀察豈擇心所心王。   即妄下二句,對乞得食也。外化人而得食,內觀法而生喜。   法喜下二句,對還至本處飯食也。食能資身、法能益心也。思惟假緣對著衣持缽,忘緣符真對收衣缽也。乞食既須衣缽,思惟要假因緣,入定既併資緣,契理須忘念慮。   觀照下二句,對洗足也。若欲安坐必須洗去足塵,若欲還源必須拂除心念。   返本下二句,對敷座而坐也。法空即敷座,心寂即而坐,敷座方堪人坐,法空心始得寂。   心寂下二句,對正宗法也。謂安坐始能說經,心寂方彰妙慧也。   疏欲談下。三、結也。   資聖下。二、引資聖略明。即道液法師疏也。今摘而用之,文不全取。於中二   一、正明   身有二者,通論生佛也,偽者色身、真即法身。   五蘊等者。謂衣以外覆、食以內資,生則雖因父母,存即須假衣食。   法身等者。謂非生因之所生,但了因之所了。由是色身以食為命,法身以慧為命。保偽謂執妄合塵,遺真謂迷理背覺。此皆倒也。養真謂悟理合覺,棄偽謂達妄背塵也。   群生下。牒前倒者也。   我乃下。示現入城乞食以表法也。意令求般若照成法身,故雲引真也。   故託下。都結表法之意。謂示現乞食,意在說法耳。   疏涅槃下。二、引證。但證法為食義也。   正宗中疏二。初、標章門   以一卷經文二論解釋,大雲、青龍皆二論並行。今即不爾。何者?以無著配十八住處,天親斷二十七疑,旨趣既殊,科段亦異,或一疑中有四住五住,或一住中有二疑三疑,乍合乍離連前帶後,以是之故文涉交加,理則不必深玄,學者以之難解。今既別釋庶不相干,傳講之流少力多獲耳。初中三   初、正示七句   七義句者。論述歸敬偈已,即雲成立七種義句,已此般若波羅蜜即得成立。義句,揀文句也。既以一義為一句,此經共有七義句也。七義句名,疏中自有,於中前六顯示菩薩所作究竟,第七顯示成立此法門故。然此七句之文,教理行果悉圓滿矣。於中一二三四是行也,五理也,六果也,七教也。齊此懸判一科,唯依無著之名記之。   疏一種性不斷者。此非凡夫、二乘及權教菩薩,意明佛種性不斷也。   謂護下。指經。便是釋。意謂以小付大,囑大化小,展轉如是寧有斷絕,如人父母付囑子孫云云。此是空生之本意,故以此事讚佛,引起問端也。   疏二發起行相者。既欲種性不斷,故鬚髮起修行之相也。謂申下。指經。其實佇聽亦在此攝。   疏三行所住處者。既有能發必有所發也。十八住名義,下文廣釋。   從佛下。指經。是無下。釋名義。此即相之無相,非一向之無相,略見行玄為順本宗,故標無相也。   疏四對治中。邪行即不正行也,但不順佛道皆名邪行。共者不一義。見者分別情。正行者即離見之正行,非純正之正行也。   二種對治者。以正行治邪行,是一對治。以無分別智治分別見,是二對治。然邪即全治,共中即但治於見,不治正行,如披砂揀金而去砂不去金,今經中但有能治,無所治也。且如第一住處中,不度眾生為邪行,度眾生為對治。於度眾生時,見有眾生是所度,見我是能度,是分別。見度而無度為對治。此理實同時,義分前後。初住既爾,餘可例知。故論云:「行諸住處時,有二種對治。」   疏五不失中。謂由下。明意也。離增減者。謂執有為增,執無為減。前墮此二則失中道,今皆離之,故得不失也。如經中即非佛法,是勝義諦遮增益邊,是名佛法,是世俗諦遮損減邊,其餘即非是名皆例此也。論最後結云:「菩薩離此二邊故,於彼對治不復更失,故名不失。」   疏六地位中。謂由下。釋。以二邊邪僻置之不論,中道乃是大菩提路,故於此中分立地位。如往帝都有三路異,兩邊皆非中道即正,正路之中方可論於遠近遲速等也。法中亦爾,故經云:「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信行下。分位也。於十八住中,前十六住是信行地,此當三賢,依信起行故名信行,亦名信解,依信起解故。第十七住是淨心地,此當初地,離分別障親證真如故。第十八住從第二地已去,乃至佛位,通名如來地也。又以諸家明地位或廣或略,廣則五十二位,略則泯之全無。今則均於廣略,去其太甚,說三地五位矣。   疏七立名中。謂由下。釋。謂約三種法上立金剛名。一、約般若體用名金剛,此如金剛堅利。二、約地位闊狹名金剛,此如金剛杵形。以信行一僧祇,淨心只一剎那,佛地二僧祇,如金剛杵初後闊中間狹故。三、約文字名金剛,此如畫像也。以詮信行地七紙餘經、佛地三紙餘文、淨心地五行經,如彼畫像亦初後闊中間狹故。又此三者,法喻之上皆展轉而成。喻中且根本是堅利金剛,因造以成其杵,因畫以成其像。法中根本是體用般若,因修以成其位地,因詮以成其文字也。又此法喻各三事中,一事即實餘二皆虛。喻中堅利金剛是實,杵形、畫像皆虛。法中體用般若是實,位地、文字皆虛。以此三事首末相似,故立金剛之名。然前一是佛本意,餘二是菩薩及古德意也。   由前六等者。於中前五堅利,第六闊狹,闊狹之中含能所詮也。   疏後四下。二、總指後四。應先問云:「第三句內說盡經文,未知後四如何配攝?」故此雲也。謂一一住說對治故,於對治處顯不失中道故,於不失中立位地故,於前六中道立名故云云。   疏十八下。三廣釋弟三三   一、正辨十八住處。疏中具列十八住名,略釋其義兼明對治十二種障,便指經文令知科段所屬。然每住經文,疏但略標三字五字,緣以經本科段首尾文勢稍重,恐言涉相濫,故不標最初之字,但取其次異文。亦不結終齊至何處,意在省約耳。向下隨文略敘首末,以隔前後。   一中發心者,謂發廣大第一等四種心也。經文從「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乃至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以大乘菩薩最初法爾合發是心故,十八住中居其第一。   二者,經從「復次,須菩提!於法應無所住行於佈施,乃至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不住等者。」等有二意:一則等於餘文,如上所引。二則等於餘義,謂等餘戒等五也。此則雖是指經便兼釋義,則波羅蜜是所應,戒等是能應,能所兩合故雲相應。由是但行施戒等不能離相,或行離相不行施戒等,皆非相應行。直於行施戒等處離相,離相處行施戒等,方得名為相應行也。   三者,經從「須菩提!於意雲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乃至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問:「色身是相,何以離相求之?」   答:「色身之相是影,法身無相是體。欲得有相色身,須見無相法體。未見法體不能現相,是故先令見相無相,方得色相之身耳。此中意在文外,故論此意科也。」   四中言說者。經從「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乃至法尚應捨何況非法。」問:「法身非言說,何故以言說為法身耶?」故疏釋云:「因言顯理故。」此有二意:一、以言說顯於法身,法身非言說。二、文字性離即是法身,無別法身耳。   智相者。經從「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得阿耨菩提耶?乃至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則以無相無為法為智相也。故《起信》云:「以智相無可見故。」   福相者。經從「須菩提!於意雲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佈施;乃至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斯則以持說此經獲無漏福,所感微妙色身,名為福相也。然是法身之福相,福相非法身。依主釋。   五於下,文三   初、正示此文。經從「須菩提!於意雲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乃至是樂阿蘭那行。」   得勝者。以小乘四果勝於四向等故,對劣彰勝也。此即以小況大也。小人尚猶無過,君子豈合有愆。由無慢故方得證果。故經皆言:「我不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等。」   從此下。二、通敘後段   意明等者。敘次第之意也。先問云:「前之四住何不言離障耶?」故雲也。意雲凡欲修進先鬚髮心,發心已則修行,故有第一第二。發心修行本求佛果,佛果之內唯有二身,粗細之間先色後法,故有第三第四。前修勝行恐有慢心障入聖位,故說小果以況大乘。今離障進入十迴向位也,故從第五方說離障也。然此十二障,每至一住皆須躡前以辨來意。如雲雖得無慢猶自少聞,故於第六住中對治少聞障,他皆倣此。以此諸障皆在地前,能障見道,非是地上,故雲障盡入證道也。然障是所治,文在經外,住是能治,正是經文。若相望說之,理則明矣。   今當下。三、別結對治。然準《五蘊論》說,慢有七、九二種,但開合之異,此約入道人說。七者,論云:一、慢,於劣謂勝、於相似謂等。二、過慢,於相似謂勝、於勝謂等。三、慢過慢,謂於勝己計勝彼。四、邪慢,己實無德計己有德。五、我慢,謂於五聚蘊計我我所。六、增上慢,謂於勝妙法中未得謂得。七卑劣慢,於多分勝計己少分劣。今所離者即五六也,以證我空故,取自果故。   六者,經從「佛告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乃至實無所得。」雲何離障得成住耶?疏次雲離第下,所離障。不離下,結成住義。於中上句成住,下句離障也。若離佛世不名住處,無佛說法則是少聞便成其障,若不離佛世,乃成住處常遇佛說法,則具多聞便離障也。然凡是修行,智慧為本,欲得智慧必須多聞,故依佛住離少聞障也。故經云:「多聞增智慧,勤聞第一方。」   問:「若然者,據今經云:『於法實無所得』,豈成多聞?」   答:「此是聞而無聞,得而無得。無得而得是真得,無聞而聞是實聞。故成此住。」   七者,經從「須菩提!於意雲何?菩薩莊嚴佛土不?乃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離小下。所離障。攀緣即是作念,蓋一義耳。   緣形等者。意雲若取色聲等相為土,即有分限,故名小也,以不如法身故。若不取相,分別不生,心境兩亡,竟何分限?故雲大也。   契法下。釋所以也。意令忘懷,嚴法性土,不令生心,嚴法相土也。故經云:「不應住色等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偈釋云:「智習唯識通,如是取淨土,非形第一體,非嚴莊嚴意。」   八者,經從「須菩提!於意雲何?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乃至是名大身。」   成熟者。即由教化令眾生成種根熟,有所悟證。離舍下。所離障。若捨眾生即不能教化,故令離障方成住也。若見大小下。反釋所以。意言能濟物者,蓋為不見大小也。故經云:「佛說非身,是名大身。」豈存大小?若見大小,則有高下親疏憎愛。心既不等,寧曰大悲?縱使化生,但成愛見,憎者則去,便捨眾生,雲何成熟?反此用意則物無有遺,遲速之間皆能成熟。   九者,經從「須菩提!如恆河中所有沙,乃至如來無所說。」離樂下。所離障。然隨順外論即是散亂,但能遠離即成住也。即儒墨文筆,除佛教外皆外論也。以外論之事是名利源,既若求名,豈得心無散亂?況得之則樂,失之則苦,苦之則憂、樂之則溢,由斯業累世世沈淪,反推其本,皆由隨順外論耳。   恆沙下。舉持經福多以責外學。意云:持經者功德若此,而不修行;名利之源是輪迴苦本,如何隨順卻乃修學?   十者,經從「須菩提!於意雲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乃至是名世界。」色是依報即外四大,身是正報即內五蘊。摶取者即和合義也。但秦魏譯異爾。然摶取約法,相應兼人,二事相望總有三對:一、內身色蘊及外器界,但合微塵所成,名為摶取。見有身器為依正,執取等即是相應。二、受等四蘊,但合心心所法而成,名為摶取。見有苦樂受等,即是相應。三、色心和合以成此身,名為摶取。見有心色即是我人相應。行即遷流造作之義。觀破之義如下所明。   影像相者,謂色心等法,是法界中之影像,亦可是業識之影像。離破下。所離障。無巧便者,由無善巧方便,不能破此影像,乃名為障。若有巧便破之,則成其住也。巧便之相,彰在次文。   既離下。躡於前住以為方便之本,由無散亂則成其定,從定方能發慧觀而破之。   以細下。正示二種方便,巧便之相也。然破色具二、破心唯一,除細末也。以心心所法不可析破故,粗色顯著難忘執情,析至極微易袪妄念,故須具二。如下文說:「相想即心境也,心境兩忘故雲除。」   十一者,經從「須菩提!於意雲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乃至是名三十二相。」離福下。所離障。欲入聖道須福資糧,如人遠行豈可空往。佛為至聖是福之因,供養給侍無不獲福,即以此福為其資糧。若供養得福,即是住非障,反之則是障非住也。   不以下。或問:「文雲不以相見如來。如來尚不得見,雲何給侍耶?」故此釋也。此即但以智慧隨順相應,名為給侍。然非謂棄卻相身別侍無相之佛,但了相即非相,不生執著乃曰相應。凡所供養親近恭敬,皆名給侍。若生執著不順於理,雖常見佛不名為見。如下文云:「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華嚴》云:「若人百千劫,常隨於如來,不了真實義,盲瞑不見佛。」又如佛昔三月昇忉利天,為母說法後降閻浮,有蓮華色比丘尼,欲先見佛,化作轉輪王,隊仗往至佛所。佛乃訶之具陳上事。時須菩提在於山中,亦欲見佛,尋復思念:「空無相理是真法身,何用見色相。」言已復坐竟不往見。於是佛告蓮華色言:「須菩提先見我竟,汝已在後。」故知執相迷真對面千里,虛心體物天地一家。故古人云:「肝膽雖近,情生則隔;江山雖緬,道契則鄰。」是知通達妙理方真給侍,若斯給侍是侍真佛,故所獲福無有邊際。   十二者,經從「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恆河沙等身佈施,乃至是名第一波羅蜜。」離樂下。是所離障。然障名有所闕略,若取周備不過住名。但樂味成障、遠離成住。且約為障起過有其五重:一、為身求利。二、由求利養令身疲乏;此復有二:一、由放逸令身疲乏,二、求不得身亦疲乏。三、由身疲故令心熱惱。四、由心熱惱故不起精進。五、由不精進故退失功德。   恆沙命施下。釋成對治。經苦校量意令改革,以見大利故不求小利,既不求利身則不疲,身既不疲心則不惱,心既不惱則起精進,既起精進則能受持獲無邊福。故知經意為治此障成其住也。   一身者。一報身也。意云:豈為一報之身,終日求名求利,求之不足未始稱情,縱使多財死為他物。持經功德無量無邊,盡未來際用之不竭。利害若此,人何不然?《無常經》云:「眷屬皆捨去,財貨任他將,但持自善根,險道充糧食。」   十三者,經從「須菩提!忍辱波羅蜜;乃至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離不下。所離障。此但不忍為障,忍之成住也。   無我下。出忍之所以也。斯有兩意,所謂通別。通則由無我相,雖累遭割截常能忍受。別則由無我故能忍,由累苦故能忍也。   十四者,經從「須菩提!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乃至果報亦不可思議。」離智下。所離障。若耽寂無智,即是障非住,若離寂修智,即是住非障。   日三時下。指經對治。意云:欲證聖性非智不階,經苦校量意在策發。此同《華嚴經》中訶勸之相,彼云:「法性真常離心念,二乘於此亦能得,不以此故為世尊,但以甚深無閡智。」然此是對治之別意,故須一向而言,令人捨定修慧。若據究竟通論,必須定慧等學。《涅槃經》中說:「定慧不等不見佛性,無明邪見自此而生。」前第十一住便是定門,對治不同故須然也。修習之者須兼行之。   十五者,經從「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乃至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離十一下。所離障。謂動不自攝,則是障非住;若自攝不動,則是住非障也。論中則雲自取障。   我能下。釋。意云:由計我故,遂起降住勝能之心,不覺喜動故不自攝。今經既云:「無一眾生得滅度」,無法得菩提,則不計勝能,故能對治也。   十六,經從「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乃至是故名一切法。」離十二下。若無教授即是障非住,若得教授即是住非障。   欲入下。釋成住義。雖三賢位中亂修六度經一無數劫,欲入聖道要佛策發,故於資糧位後立加行名。其猶鑽火,火欲出時倍加功力。遇佛然燈佛也。得無所得者,即然燈與善慧授記,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非佛與法故雲無得。   問:「此說善慧得記進入八地,何故將此配地前耶?」   答:「欲入初地須學八地,用心方可得入。若學初地竟不能入,如人學射可知。又將證八地猶須教授,欲入見道豈得不然。然從第五至此住中,每住對治一障,此障障於見道,今則加行位極對治已盡,故雲而證道矣。」   十七者,經從「須菩提!譬如人身長大,乃至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攝種性下。釋成住義。智體即觀照,般若是能證也。即妙平二智無分別也。以得此智生如來家,決定紹佛種,故斯則地前加行之智,至於初地轉受此名。   證遍等者,體即實相般若,是所證也,以遍在一切法中故。《唯識》云:「由此真如二空所顯,無有一法而不在故。」論中則名平等智。然有五種平等因緣:一、粗惡平等,二、法無我平等,三、斷相應平等,四、無希望心平等,五、一切菩薩證道平等。有是五種因緣,故名平等智。故論云:「入證道時得二種智。一、攝種性智,二、平等智也。」然所證是理,今雲智者斯有兩意:一準《起信》論云:「依此法身說名本覺。」二則理智冥合能所不殊,如珠與光不相捨離。   成法報身者。攝種性智至果得成報身,平等智至果得成法身。故長大者,論即雲妙大。妙即報身,以萬行功德所莊嚴故。大即法身,真如實理遍一切故。   十八者,自此已下皆求佛地。於中復有六種具足。   具足者。圓滿義。謂轉捨二障,轉得菩提涅槃,攝轉具足也。既證聖性生如來家,須示佛果功德令其欣趣。然其果德雖多,以要言之,不出依正二報。二報之內先明所依,若無所依,能依何立?正報之內不踰福智,智引福故先智後福,然後別顯三業,依次所明。   一、經從「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薩,乃至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此教下。指位。即從二地至於等覺,當修道位。謂莊嚴之時離能所相,名之為淨。稱周法界故雲具足。故經云:「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二者,經從「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有肉眼不?乃至未來心不可得。」見淨者即五眼也。見即無見名之為淨,無所不見名為具足。智淨者即悉知諸心等,知即無知名之為淨,無所不知名為具足。以智見不別故當一處。此下等即指位,揀非修道,即無學位也。下之四段皆合有無上之言,故雲貫通下四   三者,經從「須菩提!於意雲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佈施,乃至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問:「前已頻說施福,與此何別?」   答:「前所說者,皆是校量不及受持之福。今此說者,乃是無住稱性之福非能校量,故不同也。」   問:「佛是果,佈施是因,雲何果中即說因行?」   答:「凡是果德皆彼因成,舉彼無住之因,以彰稱性之福也。」   言自在者,揀有漏之福不自在也。若準論中,此與智淨合為一段,意明福智不相離故,則於身中開之為二,謂色身具足亦盈六數。今則合後開前者,意雲福之與智迢然不同,配攝因果五六有異,異須開也。相之與好同是一身,兼對下語,意以成三業,故須合也。   四者,經從「須菩提!於意雲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乃至是名諸相具足。」此明如來真應具足。如經云:「即非具足色身」,明真身也。「是名具足色身」,明應身也。「即非諸相具足」,明真身也。「是名諸相具足」,明應身也。   五者,經從「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乃至是名說法。」說而無說、無說之說,是真說法具足者。無法可說、無所不說,是名說法。   六者,然於心中復有六種:一、念處,二、正覺,三、施設大利益,四、攝取法身,五、不住生死涅槃,六、行住淨。化度眾生大悲為本,故先明念處。自未成佛焉能度他,故次明正覺。自利既滿即合利他,故次明施設大利益。猶恐滯相大,次明攝取法身。又恐住空有,故次明不住生死涅槃。又恐執施化跡,故次明行住淨也。以此六義別對經文,廣如彼論避煩不敘。   又十下。二重,以八義相攝。一者、攝是籠羅包納之義,即以普度眾生現無違反,是故配同第一發心住也。二者、淨與相應,蓋一義耳,是故配同第二住也。三者、雖三色四法皆是欲得,由此配同三四二住也。四者可知。五者、正當淨心地故同此住。六者、正當究竟位故同此住。雖通修道就多故說。   一一下。明各攝義。如第一住中,普度四生,廣也;令入無餘涅槃,深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廣也;菩薩無我人等相者,深也。初住既爾,餘則例知。若五百生忍,廣也;並無我人,深也。若細言之,前以六住攝十八住,後以二住攝十八住,皆得滿足。   疏十八住下。三、更約地位配釋。   然諸教中所說地位,或有或無。如《楞伽經》云:「十地即為初,二地即為八,乃至無所有何地」,此明無也。《仁王》、《纓絡》等經,即具說地位,是明有也。然此有無皆隨機說也。若《華嚴》行布萬差、圓融一際,有無無閡,斯則稱性之說也。然依《華嚴》有無無閡方為了義,以約法即無,約人即有,人法既不相離,有無故合均齊。然其行人,唸唸須冥佛境反窮果海,自然階降不同。若預等級用心,畢竟障於證入。故《華嚴疏》云:「修則頓修,位分因果。」況此經宗無相,豈合列位淺深?但約情惑漸薄而位地轉高,義相稍同,故略配攝也。   等一十住者。十住謂:第一、發心住,二、持地,三、修行,四、生貴,五、方便具足,六、正心,七、不退,八、童真,九、法王子,十、灌頂。今配十住者,與彼初住名同故配之也。   問:「比但雲一,如何配十?」   答:「以初攝後故。」   問:「何故不言十信位耶?」   答:「亦攝入十住位中也。以前之十住,通名信行地。故亦同《華嚴》合前開後也。故發心一住,前攝十信、後攝餘九耳。」   第二十行等者。十行即:一、歡喜行,二、饒益,三、無瞋恨,四、無盡,五、離癡亂,六、善現,七、無著,八、尊重,九、善法,十、真實。   前六者。十中前六行也。以配此中第二住處,以此住處說六度故,即佈施配歡喜行,持戒配饒益行,忍辱配無瞋恨行,精進配無盡行,禪定配離癡亂行,智慧配善現行,心離分別善巧示現故。   三第七行者。不以相見如來,即無著也。   四後三行者,配第四住中三種法身。謂言說法身配尊重行,於佛言教生尊重故。智相法身配善法行,以真如無為是真善法故。福相法身配真實行,以持經之福無漏真實故。   五至十四配十迴向者。一、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迴向,二、不壞,三、等一切佛,四、至一切處,五、無盡功德藏,六、隨順堅固善根,七、等心隨順一切眾生,八、真如相,九、無縛無著解脫,十、法界無量。五配第一,離慢即是離眾生相也。六配第二,遇佛多聞信,解行等不壞。七配第三,諸佛離相既不住色,即等佛也。八配第四,既見大身非身,是真如際,方至一切處。九配第五,不隨外論受持此經,即得無盡功德。十配第六,觀破五蘊與定相應善根堅固。十一配第七,既不取相即於眾生等隨順之。十二配第八,經云「離一切相即名諸佛」,即真如相也。十三配第九,割截不瞋即無縛無著也。十四配第十,經云「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即是法界功德也。   十五燸等者。配四加行位也。然此四位,由三賢菩薩已經一無數劫修集福智資糧,為入見道故,復加行燸、頂二位。以四尋伺觀,觀所取名等四法假有實無,即所取空,忍、世第一。以四如實智,通觀能所名等皆空。然忍有三品,謂下、中、上。下品印所取空,中品順能取空,上品印能取空,世第一二空俱印,然皆滯相未能證實。故《唯識》云:「現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若配經文即十五住。經云「實無有法發阿耨菩提心者」,以菩提能發所取,既言實無即所取空,當燸、頂二位。   十六住中,經云「佛於然燈佛所不得菩提」,是印所取空,當下品忍。次云「如來者即諸法如義」即順能取空。然猶未說後時不得,即知未能印持故,當中品忍。次云「實無有法佛得阿耨菩提」,此明後時畢竟不得,即印能取空當上品忍。次云「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乃至即非一切法」即雙印二空,當世第一位也。   十七初地者。如前疏云:「攝種性智證,遍行真如等」,故當初地。   十八等者,於中合有二。謂此住中初國土淨具足,當修道位。故前疏云:「此教二地已上諸大菩薩。」從無上見智淨具足已下,皆究竟位。故前疏云:「此下皆住佛果也。」是則十八住中,前十四資糧,十五十六加行,十七見道,十八中初一具足修道,餘即無學道也。懸判竟。   第二下。二。初、諜章分文   二、依章正釋四   初、善現申請二   一、整儀讚佛疏二   初、釋請人。從初至恭敬即是整儀,餘皆讚佛也。   經時者,即如來食已,敷座而坐時也。   德長年老者,謂德高曰長,年多曰老也。唐譯下。證年老。魏譯下。證德長。智慧超倫即是德長義也。然以慧為命者,約喻顯法也。謂人身以命為本,佛法以慧為本,命盡則六根俱廢,慧喪則萬行不成云云。此約別義釋長老也。若通意者,但有德業便名長老,如雲先生未必年老矣。   須菩提者。亦云蘇補底,但梵音楚夏耳。善吉下。從末倒標。生時下。據本順釋。《西域記》云:「是東方青龍陀佛,影響釋迦之會,示跡聲聞,發揚空理,十方諸佛法皆爾也。」   從座下。二、釋請儀二   初、正釋經文。皆整儀者。疏雖通明,經須別釋。   從座起者。師資之道尊卑頗殊,欲有諮詢不可坐問,此同曾子避席對夫子也。《孝經》中夫子問曾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穆上下無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參不敏,何足以知之?」雖彼答此問,而致敬是同也。偏袒右肩,是彼方儀則,此土非儀也。欲問如來故須偏袒。   右膝下。右則為順,膝能迴屈,表順理心也。著地即示卑之相也。膝表智,地表理,合掌即表冥心,掌合不執外物,心冥覺不異緣,欲問實相法門故,須用心如此。   恭敬者。總結也。起座袒肩、跪膝合掌,莫非恭敬故爾,亦可配於三業。謂座起袒肩合掌等身業也,恭敬即意業也,白佛言下即口業也。   希有下。疏且總明具有四種:一、時希有。曠劫難逢,然今賢劫之中,正當住劫。就住劫中有二十增減,今即第九減劫中。人壽二萬歲時,迦葉如來出世,百年減一年,至人壽百歲時,釋迦如來出世,減後此劫已盡,至第十劫展轉卻增,至八萬四千歲,又百年減一年,至人壽八萬歲時,彌勒佛出世。望過去未來,二佛相去一千一百萬餘年,中間更無,故雲希有也。故《法華》云:「諸佛興出世,懸遠值遇難。」二、處希有。三千界中唯有一佛,百億四天下、百億須彌山、百億日月、百億六欲、百億梵世,其中唯有一佛,此方而現也。三、德希有。福慧超絕勝無上故。故《法華》云:「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又云:「如其所得法,定慧力莊嚴。以此度眾生,自證無上道。」然佛功德不可稱說盡其邊際,故《華嚴》云:「剎塵心念可數知,大海中水可飲盡,虛空可量風可繫,無能說盡佛功德。」四、事希有。用大慈悲極巧方便,現多種身相,演無量法門,隨眾生根皆利益故。今所歎者,意則雖通,義當歎事。   以下標雲善護念等。如來者,真化不同。真佛名如來者,迷時背覺合塵名如去,悟了背塵合覺名如來,如即真如,來去即隨緣也。化佛名如來者,從真如起,來成正覺而化眾生。今當後者,故雲從如而來。   根熟者。三賢已上菩薩,信根成熟永無退轉也。智慧力,即無分別智成就佛法,即隨其分位令證真如,乃於一法令達百千萬法明門等,斯則自利行也。教化力,即後得智,攝受眾生即隨其分位,令於百千萬億等世界中教化眾生,斯則利他行也。   根未熟者。十信菩薩也。以此位人六度亂修、心如輕毛,故雲懼其退失。以信根未成,遇緣恐退,故須付囑智者令其教化,使不退也。   將小下。將小菩薩付大菩薩,囑大菩薩化小菩薩也。此如父母遺囑子孫云云。   菩提下。二、別解菩薩。菩薩梵音言猶不足,具雲菩提薩埵,此雲覺有情。以時人不貴唐言故存梵語,秦地好略,又削提埵二字但雲菩薩。約境所求是覺,所度是有情。然約人有四句:謂二乘有求無度,諸佛有度無求,菩薩亦求亦度,凡夫無求無度。約心者亦四句:諸佛有覺無情,凡夫有情無覺,菩薩有情有覺,二乘入無餘依界,無情無覺。約能所者,所求是覺,能求是有情。   三皆下。皆上句是覺,下句是有情。然此三義之中,初約悲智,次約真妄,三約人法。菩薩之義不踰此三,未必寶冠天衣方是菩薩。   二中疏曲分下。二。初、釋當機。以發心者方是當機。   《華嚴》下。引證。此有兩意:初雲有人先曾發心後時忘失,尚非其器況全不發心者。何以故?魔所攝持故。後意即云:眾生發心後時忘失者,蓋為不解住修降伏耳。故今所問,免使遺忘。前揀其機,後防其退,有茲兩意故用彼經。所以善財童子,每遇善友皆啟云:「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而未知雲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意明發心方是修行之器。   阿耨下。先翻名。謂正智。下釋義,上正字,且對遍字以分二智。下正字,即明二智所覺不偏不邪。即以正智覺真,遍智覺俗,皆不偏邪故雲正覺。以二乘偏覺,凡夫邪覺,今揀此二故不偏邪。謂如理而知,如事而知故也。然此二智亦名如理、如量,根本、後得,真、俗,權、實等。又準《智度論》說,從因至果有五種菩提。一、發心菩提,即十信是。二、伏心菩提,即三賢是。三、明心菩提,即初地至七地是。四、出到菩提,八九十地是。五、無上菩提,即如來地是。今約能發心即當第一,約所發即第五,能所合論貫通初後也。   疏二釋正問三   初、釋魏本。先引文。   意雲下。釋意。住何境界者,未發心時住六塵境,既發心已誠宜改轍,故雲住何境界。   修何下。未發心時十惡為務,既發心已不可依前,故雲修何行業。   妄心下。未發心時妄心起即逐妄,既發心已不可隨之,是故問云:「雲何降伏?」   故佛下。懸示答意。意云:昔住六塵之境,今住四心;昔行十惡,今行六度;昔時著相,今令不著。如是用心真實修行,發菩提心豈忘失耶?   秦譯下。會當經。初、難起。   意雲下。釋。初二句標。意云:雖無修行之文,含有修行之義。如《起信》中說:「六八二識不言第七,雖即不說義亦具足」云云。   謂四下。指經釋成。意云:四心中亦有住修降義,六度中亦有住修降義。何以故?住謂發心,必須修進;降謂制伏,依住修所明;由是於此不相捨離。秦什所略意在於茲,文雖不明義已具矣。   故無著下。三、引論證。住謂欲願者,欲願意起即是發心也。   修行等者。平等持心名為等持,等持即相應,相應即是修行義也。   降伏等者。彼心即上相應心也。制令還住,即卻使相應也。此即依住修說降伏義。經論相契聖旨頗同,故如上說理實然矣。   又十八等者。此是無著論,明豎答三問之意也。若準天親解經,則明橫答三問,從「須菩提!但應如所教住」已下,即為別斷疑情。今明無著故有此說。意云:不唯四心、六度之中有住修降伏之義,其如十八住內,皆有此三。如初住中,度四生入涅槃是住義,無生可度是修義,無我等相是降伏義。初住既爾餘則皆然。   故知下。結義。三行一者,三義具足方成一行。謂空發心降伏,不修行亦非行。但發心修行,不降伏亦非行。空降伏修行,不發心亦非行。如鼎三足如天三光,闕一不可。譯經之妙厥在茲焉。   印讚所讚者,印讚須菩提之所讚也。即經云「善哉善哉」是讚也。「如汝所說」是印也。「如來善護念」等,是所讚也。   重言等者,善吉所讚雅契佛心,若不重言安表善極。如顏回死,夫子歎之云:「天喪予!天喪予!」注云:「再言者,痛傷之甚也。」吉凶雖別慇勤頗同。   護付等者。空生發言言當其事,是故調御印讚云云。   敕聽許說者。經云:「汝今諦聽」,敕聽也。「當為汝說」,許說也。諦謂審實之義,意令審諦真實用心聽也。   無以生滅等者。此乃反用《淨名》經文。彼云:「無以生滅心行說實相法」,此意云:既不得以生滅心說,豈得以生滅心聽。既是不生不滅實相之法,雲何以生滅心行說之聽之,無以妙饌置於穢器。   《智論》下。釋相。端視謂不左顧右眄也。目若別顧心則異緣,本欲制心且令端視,此是用心之方便也。   渴飲者,喻也。如渴飲水,但恐水竭無暇別觀。聽法之者,亦復如是。思冀妙門無心睥睨。   一心入語義者,意中現義方發於言,言中有義義中有意,令聽者以耳識聽其言,以意識採其義,尋義而取意,得意而捨義。苟能得意在懷,何慮失於言義?心心若此如瓶注瓶,一覽無遺可為至妙。故雲一心入於語義中也。踴躍即歡賀之貌,即欲聞法之時也。悲喜即聞了之時。悲謂傷昔日不遇,如下經云:「涕淚悲泣。」喜謂慶今日之得聞,如鶖子踴躍歡喜,傷昔慶今故雲悲喜。   如是下。結揀其機也。意云:若不如是用心,則不可為說。又真諦記說,諦聽離三過失、得三功德。謂離散亂、輕慢、顛倒,如次生聞、思、修三慧也。   標勸將陳者。標謂標指,勸謂勸勉,將猶欲也,陳說也。即經云「善男子」等,標也。應如是等者,勸也。標勸之意,意在欲說,故雲將陳。即懸指向下正答之文,是故疏云:「我當為汝等也。」   三中唯者下。如今人稱喏,皆順從之辭也。老子云:「唯之與阿相去幾何?」注文如疏,今則禮對也。   十地等者,釋願聞之相。即《華嚴》十地品中,諸菩薩眾請金剛藏說十地法門之偈。今借用之。然前四句,於中約喻配其三慧。初句聞慧,聞法不思如飲水不味。次句思慧,若要尋求食味,應須啖嚼。第三修慧,修行惑遣如服藥病除。後句即三慧之果。蜂採百華以成蜜,人集萬行以證真,蜂成蜜已依蜜而活,人證真已依真而住。   我等下。合喻。最後一句,通喻所聞。   金剛經纂要刊定記卷第三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702 金剛經纂要刊定記   金剛經纂要刊定記卷第四   長水沙門子璿錄   四、如來正說二   初、正答所問二   初、舉總標列以牒問經「諸菩薩摩訶薩」者。   問:「前舉當機,雲善男子、善女人。洎今答處,何言菩薩摩訶薩耶?」   答:「大心未發即是凡夫,既已發心即名菩薩。善現標舉,約未發心時,故雲善男子、善女人。世尊酬答,約已發心後,乃言諸菩薩摩訶薩。」   疏此以下四。初、正釋經文。以空生聞有三種,佛今牒舉但言降伏,故此釋也。   前二句標,謂住下釋。謂度生無我,是住中降伏也。施不住相,是修中降伏也。由斯義故降伏為總也。   經意在此者。在舉降伏而標住修,欲顯文簡義豐彰乎玄妙。始雖住修究竟降伏,得意茲深故,但雲一也。   有科下。二、斥他謬判。即大雲疏也。青龍即云:「舉終括始其義亦同。」   乃令下。正斥失。文不穩暢者,本宜初包後義,如色例於聲等,何忽舉後攝初,致使文非穩暢?不穩暢,則蓋由於科非經文本意也。   況詳下。三、詳定經旨。降伏在住修中者。住中降伏即實無度者,修中降伏即無住佈施,無度無住便是離相。離相既通住修,故知降伏是總。   不別下。四、牒難釋通   初句牒難。難云:「空生既問有次第,住修降伏宛分,何故經中不與別答,而寄住修中明耶?」   此經下。正通。離相是降心者。如前所引無度無住等。須約住修顯者。若有發心修行,斯可說得降心;若無住修,說何降制?斯則只於住修以降分別妄念,故雲本不相離。   無著下。引證可知。   疏答問中科安住等者。此即安住四心。彌勒偈云:「廣大第一常,其心不顛倒,利益深心住,此乘功德滿。」依此科判,故列四心也。   疏初句下二。初、釋標   三界普度者。釋廣大義。一切眾生不越三界,三界普度方名廣大,若一眾生不與度者,非廣大也。故經標云「所有一切眾生」,即統該也。梵語僕呼繕那,此雲眾生。《智度論》云:「五蘊和合中生,故雲眾生。」《瑜珈論》云:「思業為因,卵、胎、濕、化為緣,五蘊初起名之為生。」類即流類,即胎卵等四也。   若卵下。二、釋列三。初中二。初、釋文   稟命之始名曰受生,即初起之時也。卵等四異故雲差別。謂:卵□中生,胎藏中生,依濕而生,化忽然生,故不同也。然三界眾生不出五道,以四攝五亦得具足。故疏次云「天獄等化生」,斯則從狹之寬,明也。   天獄化生者。天上、地獄唯是化生,最狹也。   鬼通胎化者。次寬也。謂:地行羅剎及鬼子母皆是胎生。故有鬼母白目連曰:「我晝夜分各生五百子,隨生自食,雖盡不飽。」故知有胎生鬼也。餘皆化生也。   人畜各四者,人四者,毘捨佉母卵生三十二子,胎生常人,濕即奈女從菴羅樹濕氣而生,化生即劫初之人。故《俱捨》云:「二禪福將盡,下生贍部州。」   畜具四者。《正法唸經》云:「化生金翅鳥,能食四生龍,乃至濕生也。」然禽獸雖殊,皆畜生道攝,餘獸皆胎,餘鳥皆卵也。   諸餘微細等者,如《華嚴》云:「盡法界虛空界十方剎海,所有眾生種種差別。所謂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或有依於地、水、火、風而生住者,或有依空及諸卉木而生住者,種種生類、種種色身,乃至雲一切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無足、四足、多足,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等。」以今經中無別說處,不可搆虛而言。故疏結云:「不可具分品類也。」   卵劣下。二、通難   應難云:「卵生最劣,雲何在初?化生最勝,雲何居末?」   二釋下。通   約境等者。謂卵生必具胎濕化,以未生處胎,胎中必濕。無而忽有為化,胎生必兼濕化。濕必兼化,化不必兼餘。但從於無而忽有故。此則前前必具後後,後後不具前前,故為此次也。   約心從本等者。謂眾生本因起業,業識即根本,無明與本性和合,能所未分混沌如卵,卵即卵□故。《藥師經》云:「破無明□,竭煩惱河。」無明發業,蘊在藏識為胎,受生為濕,生時從無而忽有為化,由是義故,故為此次也。   依止差別者。依止即是眾生身,身具依止,依止義異,故雲差別。故疏次云:「有色無色等。」有色即以色為身,無色即以四蘊為身。又色界有四禪云云,無色有四空云云,如是品類不同,故雲依止差別。   問:「如有經云:『佛涅槃時,無色界天淚下如雨。』既有淚下,雲何無色?」   答:「所言無色者,無業果色,不無定果色,故不違也。」   境界差別者。雖言境界,意明空等四處。   空識二處者。無色界第一第二天也。   無所有處者。第三天也。   非有想非無想者。第四天也。無粗想有細想,故是三有之頂,故雲有頂。   問:「下二界皆有色,何故唯言四禪以為色界?又色界亦有一天名為無想,雲何唯指無所有處為無想耶?」   答:「三界統論不出五事,謂:欲、色、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然非有無想,即局於有頂一天。色界一天雖名無想,已從多分通名色界,故但指無所有處為無想。其餘三事從空識二處已下,乃至欲界相望,有無寬狹不同。謂:欲界具三,色界無慾,無色界唯想,無色無慾,故立有想之名。色界雖有想,恐濫上名,故立有色之目。欲界雖兼色想,上已沾於二名,揀異彼故但名欲界。下下必具於上上,上上不兼於下下。故立名之本其在茲焉。如有三人:一人解經律論,一人解經律,一人唯解律,揀別立號云云可知。又欲界三欲五妙欲境勝故,色界細妙色勝故,無色想心勝故。由是欲唯欲界,色通二界,想遍三界,無想通上二界,非有想非無想局上一界。斯則不同功德施所釋也。」   二中經我者。即發菩提心菩薩所稱,今佛說彼也。   涅槃者。秦譯滅度。今經上梵下唐,故雲而滅度之。若具足梵音,應雲摩訶波利暱縛喃,此雲大圓寂。今經論中多言涅槃也。然準《唯識論》說,有四種涅槃。一、自性清淨涅槃,凡聖同有。二、有餘依,即出煩惱障有苦依身故。三、無餘依,身出生死苦無依故。然小乘以灰身滅智為無餘,無餘有三:一、煩惱餘、二、業餘、三、界報餘。大乘則以究竟寶所為無餘,故《智論》說:「四住地煩惱盡名有餘依,五住地煩惱盡名無餘依。」四、無住處,悲智相兼,不住生死涅槃故。   疏即無下。即大乘之無餘四種之中,無住處涅槃也。謂不住菩薩變易生死,不住二乘灰斷涅槃,即真無住處名為無餘。若小乘無餘,如有情滅減不別。今不同彼,故雲不共二乘。   不共者。即非彼四之第三,則言同而意異也。如《法華》經云:「若得作佛時,具三十二相。爾時乃可謂,永盡滅無餘。」此則二障都盡,二死永離也。   第一者,結歸偈旨,仍釋科名。意謂若非無住處之無餘,焉得彌勒指為第一心耶。   無著下。初二句難。意雲一切眾生五性差別,雲何皆入無餘涅槃?三分半眾生不得成佛,故雲不可得義。   生所攝者。答也。此是無著立量,成立皆可度也。應立量云:三分半眾生是有法,定皆成佛,故為宗。因云:生所攝故。同喻:一分半眾生。意雲《涅槃經》說:「凡是有心定當作佛。」《圓覺經》云:「有性無性齊成佛道。」此則是可得義,安雲不得?   又雲卵濕等者,舉難處難也。卵濕則畜生難,無想有頂即長壽天難,雖舉二處,意兼八難。八難,謂:三塗、北州、長壽天、佛前佛後、世智辯聰、無根等難。意云:難處即不可度,雲何皆入?   有三因緣等者。答也。   難處待時者,此亦令成其種也。意云:難處眾生不可常定,至非難處而度脫之。若得成種,遲速之間必須成熟,發廣大心故合無遺。   非難處者,雖即未度且令成熟。已熟可知。此稍同前護付之義也。   三中疏一性空者。眾生緣生,緣生無性,故即空也。   同體者,同一真如性故。故《起信》論云:「謂如實知一切眾生及與己身,真如平等無別異。」   故論雲下。引證。此語猶反,應雲眾生滅度無異自身,寧於自身起於他想。   本寂者,相本自盡不待滅故。《淨名》云:「一切眾生即寂滅相,不復更滅。」   問:「此與性空何別?」   答:「前但即空,此則本來成佛。成佛即入涅槃,故雲本寂。前淺後深可知。」   無念者。有念即有眾生,如無翳則空華不現。   法界者。一真法界平等無差。雲何於中見自他相?故偈云:「平等真法界,佛不度眾生。」此上五義,大雲之文。然於中,一三約所,二約能所,四唯約能,五該本末也。大抵意云:若見眾生有可度者,即生疲勞不能常度;反此即常也。又度與不度其心不二,名之為常也。故《金剛三昧經》云:「若化眾生,不生於化、不生無化,其化大焉。」   四中經何以故者。徵。意云:設所見有眾生可度。此何過耶?次通云:若菩薩有我等相即非菩薩。此是反明。意云:是真菩薩必無我為能度,豈更見有眾生得滅度耶?遠離依止身見眾生等。依止即身見異名,亦名相續。梵雲薩迦耶,此雲身見,等於我人壽者也。   此名身見者。以依於身起此見故,故雲依止身見眾生等相。又身見為本,諸餘見等依此而生故,今皆遠離,故雲等相也。   已斷等者。內無我即無自相,無自相即平等,平等即空義也。   信解等者。以己方人也。由內無自相,故得外無他相,中有故,自是所以也。既無自他之相,即自他平等。志公云:「以我身空諸法空,千品萬類悉皆同。」   顯示降伏等者。準無著論:「廣大第一當住常心,當修不倒,當降安住」,一段之中便具三義。今此段文正當降義,故雲顯示降伏等也。   不轉者,轉即生起義。意云:我見等不生起也。我不生起,正是降心義也。   爾炎者,梵語,此雲智母,即根本智能生後得,故名智母。以根本智雖內證真理而無能證之心,今後得智雖外度生而無能度之念,故雲如爾炎也。如是用意名不顛倒心,反之即顛倒耳。   二、答修行五   一、總標   疏於法統標者。謂色聲等六通名法故。故魏經云:「不住於事。」   菩薩萬行者。謂自利、利他、事行、理行,如是等行無量無邊。今言萬者,且舉大數。   總名佈施者。謂:第一即資生施,第二第三即無畏施,四五六度皆名法施。   偈雲下。引偈釋。於中初二句標,第三句配,第四句結也。   一二三者。謂一攝一、二攝二、三攝三也。是則三施為能攝,六度為所攝。   無著下。攝所以也。前二義顯,法施義隱,故疏明矣。   然《要略》明資生者,資即外財也。   無畏者。由持戒忍辱,故無心害物,設有冤家亦不仇報也。   若無精進等者。《起信》云:「於諸善事心不懈退,立志堅強遠離怯弱」等。   若無禪定等者。下文云:「雲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不動即無染義也。擬心即差尚名為染,況貪信敬名利等,豈得非愆。   若無智慧等者。說火濕、水熱、地動、風堅,名為顛倒。若說事如事、說理如理,則非顛倒。由是開一施為三施,開三施為六度,開六度為萬行;萬行不出六度,六度不出三施,三施不出一種壇那,是故此中唯言佈施。   二、別釋   疏指三事者。六境雖差,統唯三事。   謂自下。列。偈雲下。釋。   初二句。標。斯不著者,斯此也,不令著此三事也。   次二句釋。存己不施者,釋上自身也。為著自身不行施故。   求異事者。釋上報恩果報也。此非菩薩所行正行。故雲異事。報恩,酬過去之恩。果報,望未來之報。自身不施義當現在,護亦防也。意令於此三世事中防護,悉皆不著,即是不住色等佈施也。   三中疏前但下。意云:前之三事收過未盡,不妨有、不著自身、不著果報,不為報恩而行施者,亦非無住。   今則下。顯今經意。心即能緣,境即所緣,有即雙該心境,及心境所餘收不盡者,皆有字攝。空者,即離心境等相也。   問:「住境理有所乖離心,此復何失?」   答:「空有二法相待立名,有之與空二俱是相,隨墮一相非是常心,是故此令一切皆遣。」   微細盡袪者,不論心境空有,起心動念則乖法體,是故一切盡令袪遣。直須施時,其心平等不起分別,方成無住也。   問:「若然者,生心動念則非無住,且眾生心行任運非常,若待相應畢竟無分,若一向不施又不成佛因,若行佈施即墮住相,進退不可,其事雲何?」   答:「欲求菩提必須行施。初行施時難頓相應,要須用心方便隨順,任運起念作意遠之,用心多時自然任運得與理合,從微至著漸次相應爾。如《起信》說:『真如離言說名字,心緣不及。』遂致問云:『若如是義者,諸眾生等雲何隨順,而能得入?』故答云:『若知一切法雖念,亦無能念可念,是名隨順。若離於念,名為得入云云。』」   偈雲下。引證上義。故知心境空有等莫非相也。   論雲下。約離二執三輪釋上離相,施物是法,施者、受者是人。今皆不見,則離二執名為二空,二空皆離即三輪體空。輪者喻也。如車輪內虛,方能運轉故。《老子》云:「當其無有車之用。」三事體空能招佛果,三體體實即墮世間。斯則以無相輪摧三有相,超出世間也。   無著下。但證成上義。相,即境也。想,即心也。   有人下。指斥謬判,如文。   四、顯益   經此亦別斷一疑,應雲無住則無福德疑也。大雲二十七疑,從此便為第一,雲無住有福疑。今則不取為大段疑數。何者?緣是答問之中曲分疑也。故論云「得降伏心故,是以次說佈施利益。」   不住相者。施成就義。次後方始文勢,雲自此已下一切修多羅示現斷生疑心也。   疏二。一、科釋文意   若離等者,釋徵意也。以魏雲不住相想,遂疑云:「若存施想即有施因,以有施因方有施果,既無施想則無施因,因尚不成果何得立?如放債須記,若忘誰還?」此疑同無記心中行施也。法中亦爾。   不可思量者,以是無相施福故不可思量,喻中東方是眾方之首,是故先明,南西北方如次例說,法喻皆同不可思量,意云:非謂無空,此空相對,義在合中。   虛空下。二、別辨喻旨   遍一切處者。謂色非色中皆有空故。   謂住下。法合也。住不住中皆有福故,謂近感十王住中福,遠招菩提不住福。又近得色身住中福,遠得法身不住福。空雖無相非謂無空,福雖不住非謂無福,二者寬廣即橫遍十方,高即豎窮三際,大即通該橫豎,如上之義法喻皆大。   殊勝者,喻則三災不壞,法則四相不遷。三者無盡究竟不窮,蓋一義耳。然世界有盡虛空無窮,有漏有窮無漏無盡,三種常義厥在茲焉。大抵意云:無住之福遍滿一切,無住之福高大殊勝,無住之福究竟不窮,猶如虛空思量不及,以稱法界,故得如斯義利昭然,復何所惑?   五中經但應如所教住者。   問:「前令不住,此又令住,住與不住何是何非?」   答:「前令不住用心,此令住於不住。不住而住即住真空,如鳥不住空卻能住空,若住於空即不住空也。故魏經云:『但應如是行於佈施。』」   準此答三問已,便合經終入流通分。緣空生於如來答處,生起疑情,所以為斷,斷已又起展轉滋多,執盡疑除終二十七段,由是更有次下經文也。   疏二躡跡下。文二。初、約論分文   躡跡斷疑者。謂躡前語跡斷彼疑情。經中雖不顯有疑辭,而伏在文內,故但言斷而不言起。彌勒頌中亦同於此,故偈云:「調伏彼事中,遠離取相心,及斷種種疑,亦防生成心。」   示現者。二意:一則空生假設雲為,二則指示顯現故。   第一疏初標章   為求下。指疑起處也。此從不住相佈施中來,為聞前不住三世空有等相方名真施,遂疑云:「凡所行施蓋為求佛,既有所求雲何無住?」   又不住等者。此縱難也。設使因成無住,此亦非理,故次雲因果不類故。夫為因果必須相類,有即俱有、空即俱空,染淨皆爾。既若色相是果,雲何以無住為因,則因空果有理恐不然。今將果驗因,因合有住,佛說無住是誑我耶?   舉疑因。經意云:於汝意中,還可用三十二相之身見法身如來,為不可耶?此相是疑起之因,故舉以問。   本只下。釋起疑因。以二乘人唯取丈六相為真佛,既將此相為果,故不信無住之因,因果不相類故。佛今舉果以問,令知果海無相,自然於因不惑無住也。   防相酬。經意:空生見佛舉相以問,即知不得相求,故答不也。   遮防等者,意恐末代眾生不達此理,取相為真,故此遠遮迷見,準義則正斷空生現行,遮防未來種子也。遮斷之義具在懸談。   論雲下。引證。   問:「經中雲見,論釋雲成就,豈合佛意耶?」   答:「既作此見,必作此證,故無違也。」   異有為。經徵意云:以何義故,不以三十二相見法身如來?釋意云:以如來所說三十二相之身相,即非法身之相故。即猶是也,非猶不也。本文猶倒,正言不是也。   相是等者。謂三十二相蓋是鏡智之上所現影像,既墮有為之數,故當四相所遷,況對機宜有無不定,焉可將此而為法身,故言相是有為等,此釋經中如來所說身相也。   佛體異此等者。法身佛體異此有為,故說三十二相不是法身相也。此釋即非身相。   偈雲下。引證。具云:分別有為體,防彼成就得,三相異體故,離彼是如來。於中初二句義當前段,後一句當次科,第三一句合當此文,故偏言證。   佛體下。轉釋偈文。即經云:即非身相。   住異下。釋三相義。以前標四相,此偈唯三者,以生在過去、滅屬未來,住異二種同處現在。又此二相不相捨離,即住而異即異而住,以同時處故合為一,恐濫常住但標異也。   若細下。約義細分,即為四也。此引唯識釋相。謂:從無而有名生,自有而無為滅,前後改變為異,暫爾相續為住。然法身如來,非前際生非後際滅,無有變異不可破壞,故異此也。   印無相。經意云:夫一切相皆從妄念而生,是故佛相亦是虛妄,若分別不起,相自無生,即見非相,諸相既亡唯是覺體,名見如來。由是則知佛身無相。   疏二,一、釋前二句二   初、正釋   非但者。不獨也。凡即六道眾生,聖即三乘賢聖,依有淨穢、正即凡聖,為對依報故重牒之。諸法雖多不出此四,雖舉四法該一切也。此釋經中,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恐人聞說身相非相,將謂唯獨佛身,今言凡所以遮局見。   以從下。釋所以。凡聖染淨勝劣雖殊,皆從念生無不虛妄,念無自相不離覺性,念尚無性況所現相而實有耶?以念是所依、相是能依,所依尚虛,能依何有?其猶皮既不存,毛將安附。   《起信》下。二、引證。於中順顯反顯詳而悉之   若見下。二、釋後二句二。初、正釋   遮離等者,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離色求空斯為大失,故此遮矣。   不唯等者。又恐聞相即非相是如來,將謂只約佛身相說,除佛身外相非如來,故雲一切相皆無也。此釋經中諸字也。譬如鏡中現一人像兼現餘物,不唯人像空處是鏡,餘物空處亦皆是鏡,合法可知。如是了者,則知見與見緣似現前境,元我覺明。   故起下。二、引論釋四。初、引《起信》   此有二意:一、證諸相皆無相義。以相依念生,覺體尚離於念,何況於相耶?二、證諸相無處皆如來義。離念之相名為法身,法身既等虛空,虛空何曾有相,無相平等攝一切相,即是法身。下文云:「離一切相即名諸佛」,又云:「如來者即諸法如義」,故雲不唯等也。   肇雲下。二、引肇注。此即名見法身佛之行相,恐人聞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便希無相之佛昭然目前,若如是者,何殊彼相,故雲行合等。智與理冥、心與神會,故雲行合。   解通者,如前解了一切相非相也。前是真見,此是似見,故《起信》云:「法身無有彼此色相迭相見故。」   偈雲下。三、引本論   即前殘偈,此依天親論釋。   無著下。四、引無著   離遍計者。不執虛相為實,故《唯識》云:「圓成實於彼,常遠離前性。」真色身者。有兩意:一則以虛妄為虛妄,但如其事,不必取不生不滅以為真也。如以水月為水月,雖似而非真矣,故《華嚴》云:「於實見真實,不實見不實,如是解法相,是則名為佛。」二、謂相即無相同法身故,攝末歸本名真色身,即真善妙色也。故《涅槃》云:「吾今此身即是常身法身,金剛不壞之身。」   問:「前則泯相,此乃存相,何相違耶?」   答:「前顯法身,故雲相即非相,今明色身,故言無相即相。蓋以果佛必具二身,二身相即如波與水,兩論之中各顯一義,言似相反意實相符,菩薩巧便妙在於此。」   故彼下。兩文皆證顯色身義耳。然此一段疑中,從微至著明真應二身,總有六重:一、明佛相非相,二、明佛相非即如來,三、明一切相皆非相,四、明一切相非相皆如來,五、明唯證相應無佛可見,六、明無相之相是真色身。然此六重,前前則淺、後後轉深,文不累書理即頓現,達者所見必須一時無前後耳。   第二疏初標章   論雲下。指疑起處。   無住等者。此指正答住修降問也。無相見佛,即前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未來下。結成疑也。意云:因果既皆無相,即因果俱深,如我親承方能領悟,末世鈍根雲何信受?既不信受,空說何益耶?呈疑,經問意云:未來末世能有眾生聞此因果俱深章句,生真實信心不?頗,能也。意揀汎爾之信,故言實信。   魏雲下。引魏本會文。魏經有之,此經闕者,羅什巧譯妙在影略耳。亦可此文通約現未為問,以佛世時亦有難信此深法者,如諸小乘及外道等,法華會上猶有退席聲聞,況今般若。至下佛答,但舉末世以況現在,末世尚有佛世豈無,故今秦本不言未來等也。   句詮差別者。以名但詮諸法自性,如言色即揀非心等,言心揀非色等,然其色心各有多種,而未明此何色心耶?句能分辨真心妄心、形色顯色等,故雲句詮差別也。   章解句者。以句雖詮差別而未廣顯義理,以真妄形顯色心之中含多義故,章能明之,故雲解句。章猶彰也。疏文順義,故先解句。   大品下。明信之相。謂見有色心三科等法,是信一切法也。今以般若照之,一切浮塵諸幻化相,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幻妄稱相,其性真為妙覺明體,是不信一切法,方名信般若矣。其猶淨眼不見空華,若執空華豈信淨眼。法合可知,顯信經。   莫作是說者。訶勸之辭,豈謂後世一向無信?如佛滅後末法之中有戒定者,能於深義實有信心,信此為實也。   大集下。明佛滅後有五五百歲,前前勝、後後劣。   解脫者。證也。即三乘聖果。禪定者。行也。即漏無漏大小乘事理等定也。多聞者。解也。即頓漸偏圓空有等。解此上三者,前必具後,後未必具前。   塔寺者。謂不求至道、多好有為,以身外資財修世間福業等。   鬥諍者。此明佛法之中多有諍論,且如西天大小乘宗分河飲水,大乘之內性相又殊,小乘之中二十部異,各皆儻己自是非他。爰及此方未免於是,若相若性、南宗北宗,禪講相非,彼此朋儻互不相許,名鬥諍也。   皆如例者。須有五百歲及牢固之言。牢固者。人多相襲,決定不捨也。然此但就增勝說之,非不相通。如佛滅後二百年內,育王造塔,豈局第四耶?又《菩薩藏經》云:「後五百歲,無量善人修禪定、解脫、多聞,豈唯一二三耶!」今經云:「後五百歲」,即此時也。雖當鬥諍之代,亦有戒德之人,是知五種牢固但約增勝而說。   本疑下。疏以斷疑之文,照前呈疑之處,是顯空生疑於惡世無信也。前引魏經以證斯義,惡世尚爾況餘世耶。   戒定下。約三學釋。定是福體,故對於定。   正解無倒者。既有正解必無倒惑,以解因果無相道理,名為實信,即慧學也。   無著下。引證。魏經云:「有持戒修福得智慧者。」彌勒頌云:「說因果深義,於後惡世時,不空以有實,菩薩三德備。」三德即是三學,今文但取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即是慧也。若其無慧,孰能以此為實而生信耶?   少欲下。持戒少欲,修定靜亂,習慧斷惑,故言等也。   言增上者。以戒等三學是增勝上法,經中說為三決定義。   戒出下。辨三益相。有戒者,不墮地獄、餓鬼、畜生,生四洲、六欲。故戒經云:「欲得生天上,若生人中者,常當護戒足,勿令有毀損。」   定出六欲者。欲界無定故,得定者生上二界故。《圓覺經》云:「棄愛樂捨還資愛本,便現有為增上善果。」   慧出三界者。三界之本是其業惑,有智慧者悉能除遣,業惑既遣自然超越。故《心經》云:「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然淺慧尚能得出三界,豈況大乘甚深般若。   信因。經反顯順明之異可知。   緣勝者。雖則益我為友,人皆友焉?且凡不及聖,小不如大,因不及果,一佛雖果不及多佛,既雲無量千萬,故雲終勝也。   因勝者。三毒即貪瞋癡,此明能害有情故貶雲毒。以生起即是不善,久伏故名善根。故《華嚴》云:「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唯識》云:「善謂信、慚愧、無貪等三根,有生長義,故名根也。」善與不善皆由此三,苟能伏之乃名因勝。因緣俱勝方起此信。是知實信誠不易得。一念尚爾況乎永信,及持說等耶?   福德門。經意云:信經之人得無量福,如來於彼鹹悉知見。如是無量福者,指信經福。同前不住施福,十方虛空不可思量也。   無著下。文二。   初、釋佛知見   行住等即四威儀中各有所作差別,故注雲四蘊者,即受想行識。謂相應不相應,思何事念何事,取捨憂喜等念,皆名心也。注雲色身者,即為四蘊所依止故。今約義標故雲依止,即行住坐臥屈伸俯仰等。斯則生心起念無所不知,舉動施為靡不鹹見。蓋佛智眼廓爾無邊,依正斯在豈不齊鑒。《法華》云:「我常知眾生,行道不行道。」心無形相故但言知,身質既形故得雲見。斯人德行既備、善根夙成,佛不攝授,於理如何?故雲此等顯示等。然則佛智無偏、觀生如一,有感斯應,其誰謂之不然。   論雲下。或問:「見之與知說一則可,雲何經內具言之乎?」故云:若不說等,以凡夫亦有知見,見通肉眼、知兼比量,由是故有不知不見。今佛知見非同此也,謂於見處即知、非如比量知,知處即見、非同肉眼見,即無事不知無事不見。經標悉言,其在茲矣。故彌勒頌云:「佛非見果知,願智力現見。」   得福下。二、釋得福   先引經。論雲下。釋義。能生因者正修福業,即信解持說者也。自體果者,即熏成種子自體,後感當果也。正起者,作福之時當於現行。彼滅者,謂現行滅謝種子方成,蘊在識中用感當果。   此雲下。正會今文。以得之一字,生取俱捨,謂生得、取得也。秦譯之妙其在此矣。   二所以中疏二。一、敘意科分   由無等者。謂無我法二執分別,是得攝受所以也。已斷粗執,經意如疏。   初徵下。文二。初、節釋經文   徵意可知。釋中我者,謂執自五蘊總相為我。人者。計我死已生天,天死為畜等故。梵語補特伽羅,此雲數取趣,即是人也。眾生者。計我眾多之法相續生故。壽者。亦云壽命,計我一生壽命不斷絕故。然我是總主、人等為別,攝別歸總故言我執,由是三中皆言計我等也。然上四相,雖是經中所無,不可不了耳。   能取等者。心境俱亡也。以萬法雖多統唯心境,心境各有無量差別,故雲一切也。   真空等者。雖即諸法皆空,非謂一向非相,但以離執真空不斷故,故雲亦無非法相。   然離下。二、商較經旨   此明得佛知見之兼正也。   故論下。引證。中有徵釋詳而示之。   實相差別者   實相即無差別,但是能生實相方便有差別耳。持戒功德即指前段。   信心等者。下云:「信心清淨則生實相。」彌勒頌云:「彼人依信心,恭敬生實相。」   不但等者。意謂能生實相有多方便,不必獨說智慧。前雲離執此言般若者,由是般若能除執故,前約所斷此約能斷,能所雖異而意不異。   未除細執者。謂二執俱生任運起者,前離分別粗執,已能成就淨信,得佛知見猶淺,細執未除,究竟障於聖道,故今顯示令其斷之。經徵意云:以何義故,要無法非法相。釋意云:由取相故即著我人等,餘文云云,可以詳悉。   疏二。初、釋。總明二相。   總解等者。經云:「若心取相。」相中意捨法非法相,故雲總也。   亦是等者,以次文別明取法非法,皆著我人等相,故此且是立其宗也。   若取下。二、釋別明二相二。一、正辨二相   無明使者。法執俱生也,是無明住地所攝,故名為使。現行等者,即我執分別現行前已斷者。   示無我見者。結成上義。   但取等者。即前無明使是所有者。轉猶起也。   我想者,我執分別現行也。   依止者,分別種子為彼現行所依止故,亦可法執分別名為依止,與彼我執所依止故,斯皆不起也。   中有下。二、別解   徵意可知。以後釋前者。不如雲以細釋粗,義則易見。   問:「二乘之人亦有法執,雲何不起我見耶?」   答:「以二乘人從初修行偏斷我執,至無學位粗細盡除,是故雖有法執而不起我執。今約大乘學者,雙斷二執,分別並遣俱生兩存,由是二執任運而起也。故無著云:『以我相中隨眠不斷故,則有我取。』」   玄門。經是故者,由前取法非法皆著我等,故所以勸,令不應即入中道也。   以是義故者。由是不取法非法故。   疏結歸中者。不應取法,離有也;不應取非法,離無也。既離有無,即歸中道。   假言顯義者。謂所言非法,是顯法體離於性計,若無非法之言,罔知彼義;餘皆例此。當知義不自顯,必假於言。故《淨名》云:「無離文字說解脫也。」   不應等者。謂雖聞非法,不得如言便執空義,此遮一向執言者也。   不執等者。謂若全棄非之於言,則安解諸法空義?將知但除其病不除其法,此遮一向離言者也。是則全執全棄二皆不可,故《華嚴疏》云:「夫法無言象、非離言象,無言象而倒惑,執言象而迷真。」   偈雲等者。餘兩句云:「如人捨船筏,法中義亦然。」   論雲下。轉釋偈文。得證智等者。以言詮智、得智忘言,忘言即不住也。如乘筏渡河,至岸捨筏。   隨順等者,未得證智不可都忘其言,未達彼岸不應捨筏。   實相生者。實相名法,得實相智無相無得,故雲應捨,以實相無相故。《唯識》云:「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   理不應者。此實相法尚不可得,況離實相外一切法耶?除諸法實相,餘皆魔事故。故云:非法不與理合,故不相應。以是例非,故雲何況。   第三中疏初標章。向說下。指疑起處。此從第一中來,以彼文云:「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   佛非有為者。此指偈云:「分別有為體,防彼成就得,三相異體故,離彼是如來。」故雲非有為。亦是按定,立其理也。   雲何下。結成疑。既若佛非有為,即不合有得有說,因何釋迦於菩提樹下得菩提,前後諸會說法?既有得有說即墮有為,雲何前言不以相見作無為耶?   舉因問。經意云:於汝心中,所謂如何?謂我得菩提?為不得耶?謂我說法?為不說耶?伊本疑此,故舉問之。   佛問等者。空生疑得疑說,佛即順疑以問。辭雖雲得,意顯無得,試其所答解與不解。   無著下。引證。彼疑有取,佛顯無取,以無破有故雲翻也。說法例之。順理酬經,意可知。定者實義,謂無實法名菩提,無實法名如來說,此一向約勝義答也。偈雲等者。餘句云:「說法不二取,無說離言相。」意謂釋迦如來是其應化,應化之相俗有真無,是故答中皆言無定。準《金光明經》及《攝論》說,佛果無別色聲功德,唯有如如及如如智獨存。此是真佛,今既異此豈得言真?故雲應化非真等。   無定法。經徵意云:以何義故,無定法可說耶?釋意云:欲言其有無狀無名,欲言其無聖以之靈。諦理若此,欲何說哉?說尚不得,欲何取哉?取即得也,是故上云:「無有定法如來可說」等。   疏二。一、引無著   正聞等者,此則聞而無聞、說而無說,非謂全不聞不說也。如《淨名》云:「夫說法者無說無示,其聽法者無聞無得。」是茲義矣。   分別性者,一切諸法皆依妄念而有差別,念尚無念,法豈是法?故雲非法。   法無我者,但分別性亡即是法無我理,此理不無,故雲非非法也。   論雲下。二、引天親二   一、釋文   依真等者。此且標立所依之本,然於其上說離有無。   一切等者。緣生之法本無真實之體,亦無真實之相,故雲非也。   實相有者。諸法既無即真實相,實相不無,故雲非非法也。此即非卻非法也。   何故下。二、通難   難意云:本來疑證疑說,問答悉以雙該。今於釋所以中,何故但言所說而不言證耶?   有言下。釋也。此乃以說反驗於證。且川有珠而不枯,山有玉而增潤。內無德本,外豈能談?故但言說,自表其證也。又此言取即是證也。   無取。經徵意云:所以言無取無說、非法非非法者,何也?釋意云:聖人即是無為,無為即無分別,若有取說法非法等,皆屬分別不名無為,何為聖人?故無取說等。   言賢聖者,賢即是聖,鄰近釋也。   魏雲等者。   問:「行位通於賢聖,雲何唯取聖人?」   答:「若以通論即該賢位,此明證果深淺故唯言聖。」   得名者。即差別也。以諸聖人皆約證無為差別之義,而立其名。如證偏行真如,得名歡喜地,菩薩等此則得名差別,蓋一義耳。   輪意等者。謂登地已上隨證一分真如,皆斷一障二愚,即是一分清淨,約於此義便立一名,乃至佛地例皆如此。非別得法者。無得而得即是真得菩提,若言有得即是不得,當知菩提樹下都無實事。故偈云:「應化非真佛」等故。   無取說者。結歸經文無分別義也。   具足清淨者。佛也。謂一切惑習悉皆斷除,蕩無纖塵純一無雜故。   分清淨者。菩薩也。分斷諸障、分證真如,垢未全除故名為分。故《佛頂經》云:「餘塵尚諸學,明極即如來」,廣如序中滿淨覺者處說。   無著下。約無為差別明賢聖也。   無分別者。即無為義。無所作為故雲無為。無為、真如蓋是一法。   菩薩等者。有分別故,有所為故。   如來等者,無分別故,無所作故。   初無為者。菩薩也。   折伏等者。此約在觀分別不生,分得相應故雲顯了。   後無為者。如來也。無復分別是真無為,即第一義也。此約於佛故。   復雲者。更無過上故雲無上。覺即佛也。   三乘下。結通諸乘。以二乘之人亦分證真理,故此通攝也。是知三乘賢聖皆修證無為,所證雖無淺深,能證有其差別。猶如三獸同度一河,能度有差,所度無別。故《大品》云:「欲求聲聞乘,當學般若波羅蜜,欲求緣覺、菩薩、無上佛乘,皆言當學般若波羅蜜。」是故經云:「一切賢聖也。」   校量等者。   問:「本因善吉起疑,所以世尊為斷。斷疑既已,何用校量?」   答:「論云:『法雖不可取不可說,而不空故。』意云:恐有人聞是法不可取說,便欲一向毀廢言教故。此校量顯勝,令其演說受持。故大雲於此開立第五不空福德疑。以論文不言斷疑,故此不立也。」   劣福問。經意云:七寶最珍、三千最大,用此佈施福多不多?   俱舍下。明三千世界。   四大洲者,謂東勝身洲,南贍部洲,西牛貨洲,北俱盧洲。   日月者。即一四天下,同一日月之所照臨。蘇迷亦云須彌盧,但梵語楚夏耳。此雲妙高山,四寶所成,高八萬由旬。   欲天者。六欲天也。謂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   梵世者。色界初天也。於中復有三天,謂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   各一千等者。如上各滿一千,方成一小千界。   此小千等者。又一千箇小千界,方成一中千界。   此千等者。又以一千箇中千界,方成一大千界。   皆同等者。謂四禪已上三災不及,故不說成之與壞。三禪已下統維三災,故雲同一成壞。就中從初禪已下同火災,二禪已下同水災,三禪已下同風災。七寶等可知。   福多酬。經答文可見。徵云:以何義故說多?釋意云:不約勝義空故說多,是約世諦有故說多。   勝義空者。此門是絕相無為,不可言福與不福。福既不有,無以言多。   世俗有者。此門是有相有為,可以言福,以有福故兼可言多。   判經福。經意可知。然四句尚爾,況全部耶。   疏二。一、正釋經文   偈釋持說,因明勝之所以。望後經文,有似太疾。以偈文連環,不可分故悉之。   受持及說者,標二法門。   不空等者。謂持說此經不同寶施,空得福德更得何物?次文是也。   福不趣菩提者。謂寶施雖多,但成世間有漏之福,終不能成無上菩提。   二能趣菩提者。謂持說此經斷除煩惱,煩惱盡處即是菩提故。   四句下。二、別示句相   詮義等者。謂以一句詮一義,一義為一句,四義方成一偈,一異有空常無常等,皆各有四句。然今經四句人說不同。有說:取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為四句。有說:取若以色見我等為四句。有說:一切有為法等為四句。有說:但於一經之中隨取四句經文,便為四句。有說:始從如是終至奉行,方成四句。然上諸說皆非正義。   如凡下。明正義。斯則約有無等為四句也。謂第一是有句,第二是無句,第三是亦有亦無句,第四是非有非無句,文義兼備,故雲最妙。以此四義能通實相,即是四門。   然但下。通妨。先問:且一二二句皆是四言,第三一句獨成六字,文既增減雲何成偈?故此釋也。   持說等者。以此四義是萬法之門,若了四義即通萬法,萬法既通豈有菩提而不證哉?   文或等者。但論其義,義不在文,義必周圓,文從增減。   義若等者。謂闕之成謗、具之成門。成謗者,謂闕無成增益謗,闕有成損減謗,闕非有非無成相違謗,闕亦有亦無成戲論謗。以有則定有、無則定無,餘二例之,故成四謗。何以故?法不如是故,不如法見故。斯則般若波羅蜜猶如大火聚,四面不可取也。   具四句者。謂義無所闕故,有不定有,是即無之有;無不定無,是即有之無。餘亦例之。隨於一句之中,圓見四句之義,不墮增減等謗,故成門也。何以故?法如是故,如法見故。斯則般若波羅蜜猶如清涼池,四面皆得入。但以人依於法,法異人乖,苟法義之所全,豈菩提而不證矣。故言受持此經勝於施福。   正釋。經徵意云:以何義故持說此經?勝於寶施,釋意可知。   諸佛菩提法者。揀非餘乘菩提法也。然餘菩提非此不出,但舉勝者而以例之。   此二者。持說也。   了因者,以法身是本真之理,不生不滅,但以煩惱覆之則隱,智慧了之則顯,持說此法妙慧自彰,觀破煩惱法身現矣。   生因者,報化之身本來無有,萬行所致故名為生。故彌勒頌云:「於實為了因,亦為餘生因。」為經云:一切諸佛菩提法,皆從此經處。   轉釋。經所言佛法者,約世諦故有。即非佛法者,約第一義。即無第一等者,謂俗諦相中有迷悟、染淨、凡聖之異,故說佛法從經而出。真諦之理離於迷悟、染淨、凡聖之相,故不可說,出佛法之義也。故《圓覺》云:「一切如來圓覺妙心,本無菩提及與涅槃,亦無成佛及不成佛,無妄輪迴及非輪迴。」然則本論異此,不能煩述。   第四疏初標章   向說下。指疑起處。此從第三中來。   不可取說者。以前文云:「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   雲何下。結成疑也。前云:「一切賢聖通於三乘故」,疑聲聞得果是取。如初果人證自初果,亦自說言已證初果等。   入流果。經問意云:於汝意中如何?汝謂須陀洹人作念雲得須陀洹果不?答言:不也。徵意云:若如是者,以何義故得名須陀洹?釋意云:但約不入色等境界,即名須陀洹。   疏三。初、正釋經文   入流者,四果名為聖人。經從凡夫刱入聖類,故流類也。預,廁也。   只由下。釋得名所以。   入者。取著義。若取六塵即滯凡流,不取六塵名入聖流。是知功過在人,不在六塵境界。據此則何有別法而為所入耶?   論雲下。引證上義。   不取一法者,不唯六塵也。   名逆流者。逆凡流也。謂若取六塵即入凡流逆聖流,既不取著即入聖流逆凡流也。   乃至下。例明餘果。初果尚爾,況餘果耶?   然非下。二、商教果證   或問:「既皆不取,應亦不證。」故此釋也。   但於下。轉釋。意明但無取心,非謂不證。   若起下。反明。凡夫著我,既由起心,聖人無我,必不起也。   故知下。三、結斷疑情   空生本謂證果是取故生疑,今明無取方成證義,永異所疑也。若準斷疑,斯文已畢,以四果是小乘賢聖修證行位,是故經中具而明也。然此四果復有四向,謂向於果故,即須陀洹向等。於四果之中,初為見道,次二修道,後一無學道。且初修行得入見道,謂十六心斷三界。   四諦下。八十八使分別粗惑,得初果證。謂三界各有四諦,每諦下各有煩惱,即貪、瞋、癡、慢、疑、身見、邊見、邪見、見取、戒禁取。四諦之下或具或闕,故成八十八使。《雜心論》云:「苦下具一切,集滅除三見,道除於二見,上界不行恚。」謂:初句即欲界苦諦下全具十使。次句即集滅二諦下各除三見,即身、邊二見及戒禁取。所以除此三者,緣身是苦本,觀苦已斷身見、邊見,依身而起故亦隨亡。無戒禁取者,以集諦不計非道為道,滅諦又非修位,是故皆無戒禁取。道當修位卻或有之,故不除矣,故雲道除於二見,不除戒禁也。由是苦下具十,集滅二諦下各七,通前即二十四,道諦下八,合三十二。後句雲上界不行恚,即於二四諦下各除一瞋,每界各有二十八,共成五十六,兼下欲界三十二,即都合為八十八也。雲何十六心?謂欲界四諦下,各一忍一智以成八心,又合上二界為一四諦,類下欲界,觀斷亦各一忍一智,以成八心,二八即為十六心也。忍即無間道,是正斷惑時。智即解脫道,是斷了時。所謂苦法智忍、苦法智,苦類智忍、苦類智,乃至道法智忍、道法智,道類智忍、道類智,斷至十五心道類智忍名初果向,至第十六心道類智時,名證初果。入於見道為須陀洹,分別粗惑一時頓斷,猶如劈竹三節並開,即以見諦八智為初果體。初果行相略明如是,餘之三果佇見次文。   一來果。經問答及徵意,皆同上釋。意明斯陀含者,但於人間天上一度往來,雖復往來實無往來之者,只約此義名斯陀含。   斷惑者,謂欲界修惑有四,即貪、瞋、癡、慢。此是俱生細惑,任運起者障於修道。以難斷故分為九品,所謂上上乃至下下。此九品惑,二三果人斷之,斷至五品名二果向,斷六品盡名第二果。故《俱捨》云:「斷至五二向,斷六一來果。」   一往等者。以九品修惑,能潤欲界七生。謂上上品潤兩生,次三各一生,次二品共一生,下三品共一生。今斷六品已損六生,猶殘下三品潤欲界一生,是故一往天上,更須一來人間受生,斷餘惑也。   便得等者。   問:「據此次第,合是第三,雲何僣言便得羅漢?」   答:「所言便得羅漢等者,非謂逾越不證第三,但約欲界惑盡往而不來,望一去說,故雲便得等也。若改便得為直至,何也?餘下三品一生斷盡,便往羅漢,即不須前來和會也。」   故名下。結成第二果。即以見道八品無為,及修道六品無為,為此果體。   無我等者。由無我故不計去來,非謂不去不來,但不計去來之者。其猶魯船匠士刻木為人,雖復驅使往來,實無情慮所計。   不來果。經問答徵意,亦同上釋。意雲阿那含者,一往天上更不再來,雖爾不來亦無不來之者,但約此義,名阿那含。不來不還,蓋是一義。   斷惑等者,謂前九品惑中餘下三品,斷至八品名三果向,斷九品盡名第三果。故《俱捨》云:「斷惑七八品,名第三果向,九品全斷盡,即得不還果。」   更不還者,欲界修惑但餘三品,三品煩惱共潤一生,今以斷之,更無惑潤杜絕紆絆,故無再來。   故雲下。結成第三果也。即以見道八品無為,及修道九品無為,為此果體。此二三果人斷惑,猶如截木橫斷,而已知之。同前者,合雲已悟無我雖能往來。   四、不生下二。初、辨得名。   三釋者。由有三義故存梵音。   無賊者,意以煩惱為賊。謂斷人慧命劫功德財,致使行人失於聖道,流迸生死曠野,不達涅槃寶所,為害頗深故名為賊。   見修等者,謂上二界各有三種修惑,謂貪、癡、慢。此惑微細難除,故約八地分之。每地分成九品,都合七十二品。每品各有一無間、一解脫,斷至七十一品名阿羅漢向,斷七十二品惑盡成阿羅漢。此果斷惑如登樓臺漸陟漸高。見修合論,兼欲界一地,總以八十九品無為,為此果體。   若約四果有為出體者。即初果唯取道類智一解脫道為體,第二唯取斷欲界九品修惑中第六品一解脫道為體,三果唯取第九品一解脫道為體,羅漢唯取有頂地第九品中一解脫道盡智為體。所言無為即離繫果,有為即等流果。   不生等者。謂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然前三句,即是盡智,後句即是無生智。謂不向三界之中,受有苦身也。以世間因亡果喪,出世間因成果證故。   應受等者。為超出人天故,堪受人天供養。若或一種淪溺,寧堪供之?故《俱捨》云:「供養阿羅漢,得現在福報。」蓋由業煩惱盡、福田勝故。當知,未出三界受他供養者,大須隨順出離,豈得安然免之哉?   舉問。經意準前可知。   明答及徵意準前釋。意雲阿羅漢者,無煩惱、不受生、應供養,以是義故名阿羅漢。除此之外,更無一法名阿羅漢。   若阿下。反釋。雲若或作念言,我得阿羅漢果,便著我人等相,則與凡夫何所異哉?由此驗知,的無是念。   引己證令信者。以己方人也。亦令眾生皆亡是念,入於聖道故。   先印。經意云:佛於往日,曾說於我得是三昧人中第一。   不惱等者。若人嫌立則復為坐,乃至不向貧家乞食,皆為不惱他也。   能令下。釋。既不惱之,煩惱何起?   第一等者。謂十大弟子各有一能,皆稱第一。即迦葉頭陀,阿難多聞,舍利弗智慧,目連神通,羅□羅密行,阿那律天眼,富樓那說法,迦旃延論義,優波離持律,須菩提解空。今言無諍者,只由解空得無諍故。亦如夫子十哲,各有能事,謂: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   離欲等者,謂貪使煩惱通於三界,斷盡此貪方真離欲也。   問:「若然者,則但是羅漢皆斷三界煩惱,雲何善現稱第一耶?」   答:「所言第一者,蓋約無諍,不約離欲也。故經云:『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又魏經云:『我若作念,世尊則不記我無諍行第一。』意者,以空生獨得無諍三昧故,於諸離欲羅漢之中,稱為第一也。」   不取。經云:「佛雖讚我,我於此時輒無是念。」   佛意。經云:「若我當此之時作如是念,我得阿羅漢果,佛則不說我為樂寂靜者。」只緣不作是念,故佛讚之。   無所行者,即不作念也。故經中反說,即言若作是念,順釋即言實無所行。   離煩惱障者。謂貪等十使粗細盡除。   離三昧障者。三昧是定,障即是惑,三昧之障,依主釋也。不同煩惱即障,持業釋故。然此二障,離各有由。離煩惱障得羅漢故,離三昧障得無諍故。   寂靜者,寂靜即是無諍定意,言須菩提是樂寂靜之者。   第五疏初標章   釋迦下。先述疑意。即釋迦因中為善慧仙人,蒙然燈如來授記云:「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由此增進入第八地,故雲受法。廣有因緣如第十二中說。   雲何下。指疑起處,便結成疑。此亦從前第三中來,以彼文云:「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故。」   經問。意云:於汝意中如何?謂我昔於然燈佛所,於授記言說之中,有法為所得為無所得?   答意云: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授記言說之中,實無法為所得。   說是語言等者。以是語言故無所得。   語言非實者。謂語言從緣,緣無自性,舉體全空,空故無得也。斯則聞而無聞、說而無說。   智證法者。釋得記之由也。意明:但以自無分別智,證自無差別理,智與理冥,境與神會,豈有所說所得耶?   論雲下。引證上義。證法離言說相故不可說,證法離心緣相故不可取也。   金剛經纂要刊定記卷第四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702 金剛經纂要刊定記   金剛經纂要刊定記卷第五   長水沙門子璿錄   第六疏初標章。   若法下。指疑起處。此亦從前第三中來。   雲何下。結成疑也。既興功運行六度齊修,迴向發心嚴淨佛土,此若非取則孰為取耶?佛身之疑意亦同此。以是二報不相離故,故論文中二疑雙敘。然今此科但斷一種。   舉問。經意云:菩薩取形相莊嚴佛土不?   佛意等者。空生本疑有取,佛意欲顯無取,取與無取在於性相二土。故且舉相問之,試其解不。   釋答。經意云:不取相莊嚴佛土也。徵意云:以何義故不取相莊嚴佛土?釋意云:不以相莊嚴,是真實莊嚴也。   偈雲下。於中前三句正釋經,後一句即卻釋偈之第三句也。又前兩句,釋經中莊嚴佛土者。非形,釋即非莊嚴。第一體,釋是名莊嚴。非嚴,顯偈中非形。莊嚴,意顯偈中第一體。此但指配其文,義意即邐迤次顯。   論釋下。轉釋偈文。   諸佛下,至不可取。釋偈之前半。謂修習無分別智,通達唯識真實之性。此則以智契如名為莊嚴,即是無取之義。所疑有取,自此釋遣。   莊嚴有二下。釋後半。先列二土,形相即法相土,謂金地寶池等。以要言之,但有所見聞皆屬形相。第一義即法性土,謂離一切相無所見聞,即真如理是。   非嚴下。正釋。即以後第三句為出所以,由是故得非嚴及莊嚴也。非嚴即揀法相土,非今所嚴之者,當於經中則非莊嚴也。莊嚴意,即顯法性土,是此所嚴之者,當於經中是名莊嚴。所謂顯發過恆河沙數功德,而為莊嚴。如金作器,器非外來,即以此器反嚴於金。是故前引論云:「諸佛無有莊嚴國土事」等。是則於諸嚴中更無過者,故雲第一莊嚴等也。   言意者。即指非形第一體,是非嚴莊嚴之意也。意即所以也。   問:「諸佛身土必須性相具足方為了義,今既唯言於性,豈不闕於相耶?」   答:「身土之相唯心之影,心淨方能現之,苟能清淨其心,身土自然顯現。其猶磨鏡塵盡像生,自然如然,故非造作。故《唯識》云:『大圓鏡智,能現能生身土智影。』況是即相亡相,非謂棄相取性,但無執情何閡於相。然以經宗無相,此義稍增,首末皆爾。用心之相,如次所明。」   淨心勸。經意云:以是義故,汝諸菩薩應生無住清淨之心。   若人下。先敘所遮之心。意以形相為真佛土,由是見故,便欲形相莊嚴,故雲我成就等。   彼住下。顯失也。意明本欲嚴淨,如何卻生染心,以住色等即生死心,何名淨耶?   為遮下。躡前所遮,引起經意。既以不住色等為清淨心,當知住於色等誠為染矣。   正智者。無住之心既是正智,當知有住所生之心同為妄識。此中正智而言生者,所謂顯發,非刱然而生。故《大經》云:「於一切法不生,是般若波羅蜜生也。」以此般若不生不滅,故雲真心。   若都下。顯意遮過。恐惰空見,故令生此真心。天真之心本無生滅,但緣住境即不相應,亦非斷滅。心若不住,般若瞭然,亦非生起,恐人迷此,故為顯而遮之。是則前令不住色等是遮有,後令生心是遮無,既離有無即名中道。如斯體達,是真莊嚴,何有佛土而不清淨?故《淨名》云:「欲淨佛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即佛土淨。」淨其心者,即離有無也。   第七疏初標章   疑起之意,前章已敘。   問:「此與第三何別?」   答:「前化此報,故不同也。緣前聞應化非真,故無有取,便雲報身是實,應有取心。是故此疑躡彼第三而起也。」   斷疑。經問答可知。徵意云:以何義故,名之為大?釋意云:非有漏有為身,是無漏無為身。若準無著則全異於此,大抵首末皆依二諦而釋也。今此疏中有依天親,有依無著,則此一段且依天親也。   疏二。初、總釋喻旨   高遠等者,謂下據金輪高八萬由旬,六萬諸山而為眷屬,故名為大。故《華嚴疏》云:「須彌橫海落群峰之高。」   而不取等者。彼山雖大,四寶所成,五位法中色法所攝,三性之內無記性收,豈有分別而取為王也。   報佛下。正明所喻。謂進修多劫福智圓明,純淨無垢更無過此,故雲無上。獨王(去聲)法界故號法王。大有二義:一約體,身智郭周故。二約位,諸聖莫及故。   無分別者。非如色法是無記性,但以三祇修習萬慮都忘,如知寂然,故無分別。   偈雲下。以偈結也。   非身下。二、別解非身二   初、牒經略指   無漏無為者。無漏則簡異世間,無為則表非生滅。   問:「今明報身,即合有為無漏,雲何此說無為耶?」   答:「此據實教不約權宗,故是無為也。故《淨名》云:『佛身無為不墮諸數,佛身無漏諸漏已盡。』」   故偈雲下。二、引論廣釋二   初、引本偈   此偈標遠離有為有漏,意顯唯有無漏法體。   論雲下。二、引論文三。初、雙標   若如是者。指經徵起以標也。   以唯下。二、雙釋。清淨身即法身也。此釋有物之句,即是經中是名大身也。   問:「此說報身,雲何言法?」   答:「以法報合說二身不殊,以此實教理智無二,故得雲耳。」   以遠離下。釋無物之句也。即是經中佛說非身也。法身既是無為,則離有為生滅。有為既離,況有漏耶。故此釋文不言諸漏。   以是下。三、雙結。謂以是遠離及唯有故,顯得法身真我,無漏無為不生不滅,湛然清淨故有實體,名為有物。不如凡夫遍計之我,有漏有為、即生即滅,如彼夢幻無有實體也。   以不依下。結無有物。亦是重顯所以也。以不依於五蘊有為之緣而住,唯如如及如如智獨存,故有實我。當知凡夫皆依五蘊有為緣住,五蘊尚假,況所計我耶。緣法非己,故雲依他也。   辯沙。經意可見。   阿耨池者。此贍部洲,從中向北有九黑山,次有大雪山,次有香醉山,於雪北香南有阿耨池。此雲無熱惱,縱廣五十由旬,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於中四面各出一大河,東名□椼□□□遄慼慼慼憫屆摯癒槨ㄐ慼慼慼撞薄慼慼慼慼慼慼潑R遄慼慼慼慼慼撰滿撮荂摯f□□□□□□□□□□□□導□切□□□□   週四十里者,謂初出池口處也。   佛多下。出取喻之由。然說此經時,但在祇園,餘說法時多近於彼,故以喻也。   彰福。經意可見。   論雲下。徵也。謂三疑之後、四果之前,已說寶施之喻,今復說者,豈不重耶?   偈雲下。釋也。謂前已一三千界寶施,此說無量三千界寶施,雖則總是多,若總是勝校量,然其後者,即多中之多、勝中之勝,故重說也。斯則言說重而義意不重。   何故下。轉難。意云:何不於前文中便說此喻耶?   為漸下。約人通也。謂機淺法深,頓說難信,漸次誘引令知勝德。   又前下。約法通也。謂喻之前,未說四果無心,釋迦無得,嚴淨國土不嚴而嚴,修證佛身無證而證。是故校量之喻亦未能勝。後乃既明斯義法理兼深,由是校量之喻亦復殊勝。或可出生佛法之義,亦在前喻之後也。況後釋所以中五段經文,亦屬於此。思之。   顯勝。經意可知。   大意同前者。即福不趣菩提,二能趣菩提是也。   可敬。經可知。   大般若下。引事證。帝釋每於善法堂中,為天眾說般若波羅蜜法。或有時不在,諸天若到,皆向座恭敬作禮,為重於法乃尊於處。   故高顯者。以尊人故令處高顯,俾遠近皆見敬而生福也。   形貌等者。塔中有佛形貌,人見必生敬心,見於說法之處,亦如見佛形貌。若梵語制多,此雲靈廟,或雲可供養處,與此大同。   獲益。經意云:宣說四句之處,尚得天人供養,何況盡此經文能受持耶。如經敘之。   前四句等者,據此經意望於前段,有二勝劣。何者?為前說其處,此說於人。前明四句偈,此明盡受持。由是前則劣中之劣,此乃勝中之勝。反覆而言,故雲何況也。   最上者。法身也。無漏無為,絕上上故。   第一者。報身也。眾聖中尊。更無過故。   希有者。化身也。如前所說四種事故。意明受持讀誦具獲三身功德圓滿也。有云:能趣菩提故雲最上,勝出諸乘故雲第一,世間無比故雲希有。   有佛。經意云:如此經文隨何方所,即為有佛及諸弟子。   經顯下。明有佛及有之所以。謂報化必依法身,法身又從經顯。既有能顯之教,必有所顯之佛。又經是教法,佛是果法,果由理顯,理由行致,斯則三佛備足、四法具圓,所在之處豈生輕劣。   又一切下。明有弟子之所以。三乘賢聖體是無為,經顯無為故有賢聖。   尊重者。謂證如者皆是入理聖人,可尊可重故。若準魏經,即但言有佛使人尊重,不言別有弟子。故彼文云:「即為有佛,尊重似佛。」   名勝。經問意云:未審此經有何名目?不有名目,如何奉持?答文可知。徵意云:如來常說諸法名相皆空,今特立此名者,有何所以?釋意云:我所立者,名即無名,無名之名豈違空義?為受持故,於無名中強立名耳。   佛立下。釋立名之因。因即所依之義。謂金剛有能壞之義,般若有觀照之功。法喻雙彰,故曰金剛般若。其實亦約能堅之義以立,今且就用釋之,具如題中及七義句中說也。   斷惑故勝者。眾生流轉為遭惑染,若斷惑染成佛無疑,豈不勝乎!   對治等者。約名顯義,義實名虛,若執虛名安得實義?慮有斯執,是故對治異說勝。   經問意云:汝謂如來除所證之法外更有別異之說不?答意云:如來除所證之法外,更無別異之說。此段躡於次前立名處來,意雲非唯立此經名,名即無名,凡有所說悉皆如此。又非我獨爾,諸佛亦然。   無別等者。謂釋迦一佛初中後說,竟無別異增減,然乃但據真實無差,不約言辭有異耳。   但如下。出所以也。凡有說時皆如其證,證中無說豈有異耶?   三世下。結通諸佛。以諸佛同證,竟無二源,不證則已,證則無別也。若未至極位在因地中,隨其所說各各差別。何以故?所證不同故。如地前地上十地節級不同,由是果人決無異說。   故雲下。結成上義。既一佛多佛過去未來所說皆同,鹹如其證,如證之說不亦勝乎。   故論雲下。引證。唯獨等者,說般若能斷煩惱,無有一佛不作此說,餘皆若此。   第一等者。以諦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故不可說。此證前既如其證則無所說也。然無著、天親語雖似異,其意實同。既如其證,豈非第一義耶。   塵勝經。問答之文可見。釋意云:所言塵者,非煩惱塵但是地塵。所言世界者,非染因界但是地塵界。此即躡前校量中來。由前說河沙寶施不及持經,惑者所聞未能誠信。所以如來特說此義,使其明見優劣用滌所疑。具在疏文昭然可見。   論雲下。釋盡其意。意云:碎界為塵,塵上不起煩惱,寶施得福,即有貪瞋五欲自娛,無惡不造。故相傳云:佈施是第三生怨,所以塵界勝於寶施,且塵界但不起過尚得為勝,況受持此經定招佛果,豈可以為劣哉。由是相望便有三重勝劣,謂寶施不及塵界,塵界不及持經;持經尚勝於塵界,豈得不如寶施。如百姓不如宰相,宰相不如天子;天子尚勝於宰相,豈得不如百姓。喻中天子最勝也。法中持經最勝也。經勝所以,豈不昭然。   大雲下。但對經文以揀法喻,更無別義。   然其意者,說微塵是塵,貪等亦是塵,以俱有坌污之義故。說三千為界,說煩惱染因亦為界,以皆有為因之義故。亦可三千是器界,煩惱是有情界故也。今則揀非貪等塵及染因界,但是地塵及三千界也。是則結釋上義並如前說。   果勝。經問答之文可知。徵意云:以何義故,不以三十二相為法身如來?釋意云:如來說三十二相,非是法身無為之相,但是化身有為之相故。   恐施下。敘經起之意也。恐彼意云:若施不求佛,即起煩惱,本為求佛,雲何煩惱?彼所求者,即是三十二相之身,為破此見,故復問之。   持說下。且標勝劣。謂寶施但得色相,持經即得菩提,故雲勝彼福德。   何以故者。徵意云:既得三十二相,何不得菩提?   彼相下。釋也。理法身是菩提相,彼三十二相非菩提相。所以言者,菩提無相故,由法身即菩提相,非菩提相空矣。又於其中,法身則勝、色身則劣。何以故?法身無為真實性故,色身有為影像相故。然由持說因勝故,果中獲法身。寶施因劣故,果中獲色身。故上標云:持說此經勝彼福德。   經福下。轉遮謬解。恐施寶者聞上所說,便雲雖知色身劣於法身,寶施不如持說,我以不能持說,不要法身,恆將寶施成就色身,相好既圓不亦妙矣。為遮此見,故此雲也。謂前且約別義分於因果,故說施感相身。若據實義而論,空施不成相果。何者?由無智慧隨相生情,所施雖多唯成有漏。縱得三十二相,但是轉輪王,色相雖同不名為佛。若能持說此經,則智慧圓起,依慧行施不住有空,以無漏因獲無漏果,如此三十二相,始得名為佛焉。   意明下。結釋上義。不逾前說。   校量。經意如文可知。但甚多之言,顯超命施之福也。   捨身等者。意恐人聞寶施不及受持,便謂以是身外之財所以劣於經福,若將身命佈施必勝受持。為破其見,故有此文。沙數猶劣,況一身耶?   泣歎。經意者。謂空生聞上所說,喜極成悲泣涕連連,自宣心曲,身為羅漢已是多時,慧眼雖開未聞斯教。   捨身下。悲泣之由。然有三意。一謂傷彼捨身虛其功故。意云:捨命河沙劣於持說,不達深旨勞而無功。二謂悲曩劫不逢遇故。意云:在凡不聞故當其分,自階聖果亦未聞之。三謂慶今得聞喜極成悲故。善吉刱聞深法非本所望,涕淚交流以彰極喜。今此疏中且明前一也。   論雲下。引證。慧眼等者,謂空生混跡寄位小乘,自證人空已來,未聞法空之理,以法空是大乘所證境故。   然以此為經勝由者。有兩重意:一謂教若粗淺聞乃尋常,既感悲啼乃知深妙。二謂常人啼泣未足為奇,善吉悲傷當知最勝。勝之所以,不亦明乎。   正明。經意云:若人聞此能生信心,此信若生不信諸法,故雲清淨。諸法既泯實相生焉,三身功德自此周備,豈不勝耶。   第一等者。如前所明。經文存略,故標二也。此中即般若教,餘者即未說般若之前,二乘人天之教。   所言實相者,即無相之相也。謂無我法之相。以要言之,離一切相名為實相。故下文云:「離一切相即名諸佛。」   言餘教所無者。謂人天教中具足二執,小乘教內法相猶存,不可以二執之相而為實相,故言餘者非實相。非猶無也。   言此有者。謂頓除二執、雙顯二空,空病亦空,二邊皆離中道斯顯,名實相焉,故雲此中有也。   問:「實相之理,教但能詮,雲何信心便生實相?」   答:「謂能信此經必無二執,無二執處即是實相,非謂別有實相生也。」   佛跡。經意云:此實相者,體當勝義但唯無相,名依世諦故言實相。   為離等者。恐聞實相之名,便生實相之想。想即分別也。良以實相真妙言念不及,雖假言念唯證相應。若起當情但唯影像,恐認於此故曰即非。   信解。經意云:我為阿羅漢親稟佛言,信解受持不為難事。若當來世濁惡世中,去聖時遠不聞佛說,覽斯遺教信解法空,領受任持依解起行,若斯等類不亦難乎?   未來等者。謂無著出世當正法中,故引來世之勝人,以誡當時之劣者,是知小人君子何代無之。斯則指於第二疑中所說後五百歲持戒修福者也。   三空。經徵意云:設有能信解受持,以何義故得為希有?釋意云:以無我等相故,此則我空也。   徵意云:所以令無我等相者,何謂也?釋意云:以我等相即非相故,我相體是心心所法,既無此體即是法空也。   又徵意云:以何義故,令無我法之相?後釋意云:離一切相名為佛故,諸相雖多不逾我法。今此統收故雲一切,斯則是相皆離為俱空也。俱空之理則名為佛,佛自此成故言勝也。人法二取其義可知。   顯示等者。為我法二空菩薩有分,離一切相方是如來。   今顯示此義者。令諸菩薩方便隨順學而習之,見賢思齊速成佛故,故雲諸佛世尊乃至如是學也。   印定。經意如文可知。然以前來從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乃至離一切相即名諸佛,儘是空生之言,於中邐迤有其六重:所謂聞法悲啼、信生實相、對彰難易、明無我人、法執兼亡、盡成佛故。如斯所說皆當誠諦之言,故佛世尊印雲如是。   重言者。表言當之極耳。   不動。經意云:此經深妙難解難知,或有人聞多生驚畏,若得不生驚畏,豈不希有者哉。實難其人蓋緣經勝,經勝之義昭然可知。   驚畏者。此三行相不同。驚謂愕然而怪,怖則進退慞惶,畏則一向恐懼。如人欲往上京,行於大路,以先未經歷忽然而驚,心自念言:「何謂至此?」或進或退、疑是疑非,遂無決定之心,謂此路元來不是,或反而不進,或恐懼發狂墜壑投巖,不終天命。法中亦爾,以佛於人天小乘教中說空說有,不達意者,隨言而執。及說此經則顯非空非有中道之理,先所執者悉皆驚畏,卻以為非不能進趣,或墮凡夫或落小乘,菩提真空從茲永失。今之經意則云:若人聞此不有不空難信之法,不生驚畏之心,則能不捨菩提進向大道。旨趣深妙鮮有其人,若或有之,是為希有也。   大因。經徵意云:以何義故,聞而不驚等得為希有耶?釋意云:以此法門於諸波羅蜜中是第一波羅蜜故。然此波羅蜜,若約勝義則不可言,故言非第一等。今所說者約世諦說,為勝之義不亦然乎,故雲是名等。   二都下。為前來兩重校量皆言經勝,釋勝所以已列九門,每門之中各是一義,未知根本何謂勝乎?斯則於勝所以中,更徵勝所以也。   大因者。謂第六般若波羅蜜也。以佛有三身,法身最大,此能得故,名為大因;六中最勝,故稱第一。   勝餘等者。謂人天二乘教中不詮此法,今乃詮之。彼以所詮劣故,能詮亦劣。此以所詮勝故,能詮亦勝也。   清淨等者。謂隨相之法建言必異,離相之理說即無差,以平等一味故,平等一味即勝義諦也,以是勝義故清淨矣。   故彼下。通釋都徵之意。檀即是施,通於內外二財,故雲等也。   無如是功德者。謂在因無破惑之功,在果無法身之德,故此福者受持讀誦也。然前門門皆顯經勝,勝之根本不過此門,能成清淨法身,是故說名為勝,內外財施安可校量?   第八疏初標章。向說下。指疑起處也。此從前內財校量中來,謂河沙命施全勝外財,猶感苦身故名為劣。   若爾者。印定前說。   依此下。結成疑也。謂依此經受持解說不憚勞苦,即是菩薩行。菩薩之行無所不為,剜身然燈割股救鴿,一句投火半偈亡軀,供佛燒身捐形飼虎,如是等行皆名苦因。為行頗同果證何異,因果既等何勝劣哉?   雲何等者。意明前捨身命即成苦果,今受持經亦是苦行,何故不成苦果耶?   忍體。經意云:忍辱波羅蜜者,勝義諦中則無此相,故雲非忍辱等。   斷疑意者。若如汝言受持此經,及菩薩行苦行,便同捨身俱成苦果者。此義不然。以前捨身不達無相即成苦果,持說此法菩薩苦行達無我人,知忍無忍、彼岸非岸,直造本源,豈成苦果?故雲忍辱非忍辱等。   忍到等者。然此以超忍為體,須知本末五重,然後披疏則明見其理。五重者:一、是本源之心非動非靜。二、不忍謂以怨報怨。三、忍雖不加報未能忘懷,即未至彼岸忍。四、忘情絕慮寂然不動,即至彼岸忍。五、非動非靜,即超彼岸忍。為治動心且居靜境,動既非實靜豈為真?若準五門方為究竟,與其第一更無二源,體相常然竟無改易。今言忍辱波羅蜜即第四門,非忍辱波羅蜜即第五門。   離苦相者,已越第三彼岸非岸,兼超第四,尚踰靜境豈有動心,初後兩端正當忍體。   正明。經徵意云:以何義故,能行此忍?釋意云:以無我人等相故也。歌利王等,準《涅槃經》說:「我念往昔,生南天竺富單那城婆羅門家。是時有王名迦羅富,其性暴惡憍慢自在。我於爾時為眾生故,在彼城外寂然禪思。爾時彼王春木華敷,與其眷屬宮人婇女出城遊觀,在林樹下五欲自娛,其諸婇女捨王遊戲遂至我所。我時為欲斷彼貪故而為說法。時王見我便生噁心,而問我言:『汝今以得阿羅漢果耶?』我言:『不得。』復言:『獲得不還果耶?』我言:『不得。』復言:『汝既年少,未得如是二果,則為具有貪慾煩惱,雲何恣情觀我女人?』我即答言:『大王當知,我今雖未斷貪慾結,然其內心實無貪著。』王言:『癡人,世有仙人服氣食果見色尚貪,況汝盛年未斷貪慾,雲何見色而當不著?』我言:『大王!見色不貪,實不由於服氣食果,皆由繫念無常不淨。』王言:『若有輕他而生誹謗,雲何得名修持淨戒?』我言:『大王!若有妒心則為誹謗,我無妒心雲何言謗?』王言:『大士!雲何名戒?』我言:『忍名為戒。』王言:『若忍是戒,當截汝耳,若能忍者知汝持戒。』即截我耳。時我被截容顏不變。時王群臣見是事已,即諫王言:『如是大士不應加害。』王告諸臣:『汝等雲何知是大士?』諸臣不言:『見受苦時容顏不變。』王復語言:『我當更試,知變不變?』即劓其鼻刖其手足。爾時菩薩,已於無量無邊世中,修習慈悲愍苦眾生。時四天王心懷瞋忿,雨砂礫石。王見事已心大怖畏,復至我所長跪而言:『惟願哀愍,聽我懺悔。』我言:『大王!我心無瞋亦如無貪。』王言:『大德!雲何得知?』我即立誓:『我若真實無瞋恨者,令我此身平復如故。』發是願已身即平復。」今疏言,問得四果者,蓋通相而言也。   論云:下義如後釋。   反顯。經徵意云:以何義故得知無我等相?釋意云:若有我相應生瞋恨,既不瞋恨則無我相。如昔立誓若實無瞋身即平復,以無瞋故則知無我。以無我故,方成真實忍波羅蜜。支,離也。   相續忍。經意云:恐人將謂只是一度能為此忍,故說過去已五百生。或恐人言:無我能忍應可暫時,若使頻為必不能爾。故說多生悉皆如是。或恐人言:有何所因無我能忍?故說多生忍之熟故。含三意故,有是言也。   累苦故者。本疑累苦難忍,卻由累苦能忍,斯則翻前三意中後二意也。   而樂者。然有四意故樂:一、為忍熟故樂,如役力之人久得其志也。二、為正定故樂,常踞大定寂滅不動故。三、為愍他故樂,如孩子杖父父即樂生。四、為自利故樂,以將此幻形易得堅質。具茲四意,故言樂也。疏文但有前三。   故偈雲下。引證。如是苦行果者。對破疑情也。謂因苦果還苦,因樂果還樂,故不同也。如陶金作器器還是金,和土脫墼墼還是土。前徵:雲何此法不成苦果?今此結云:如是苦行故,不成苦果也。   二、勸離相中疏二。一、引論敘意   論雲下。出勸之由也。謂不能安忍,欲捨菩提心,由見苦故。見苦是苦者,由不離我相故。若離我相則不見苦,自然成忍不捨菩提故。今勸之令離相也。   夫菩提心者。謂上求下化二利不息。既若見苦為苦,即不能忘身捨命出生入死,是故便捨大菩提心。如舍利弗本發大心行菩薩行,至六住,被乞眼睛便生瞋忿,不成忍行捨大歸小,蓋由我相也。   三種苦者。前二即次文,後一即當第十疑中心住於法行佈施等是也。意明住相行施墮有漏中,受用欲樂疲乏生苦也。亦可有漏有限,有限故乏受用,乏受用故生於苦也。然今依天親科經,故不收入此段。前二文理相似,故全用之。   總標。經意云:以是無我相等得成忍行,故彼諸菩薩,應須離相發菩提心。   若離等者,住相既捨菩提,不住即成大忍,菩提之心自然久固,何捨之有也。   無著下。可知。流轉苦。經意云:不應住於色等六境生於妄心,應生無住菩提之心。若心有住色等境界,則為非住菩提也。以是義故,佛於正答問之中說菩薩心,不應住於色等佈施。菩薩之行處處皆同,故引前文以證於後也。   流是下。解科文。此即四諦之中,前二世間因果也。大雲解云:集招苦果故說為流,生死不停故名為轉。斯則襲習綸輪之義也。   著色等者。著色等即疲乏,菩提心不生,不著色等即不疲乏,菩提心生矣。   引前等者,是上修行文中也。已如前說。   相違苦。經意云:菩薩行行本為利益眾生,故便離相行於佈施。若能離相,則眾生相違時,不生疲乏也。況我法二相,如來說為非相耶,以皆本無故須離矣,若其本有何用離之。勸離之旨方茲著矣。   疏文內引無著顯意。既為等者,蓋不合為而為之也。如人邀客本為供承,見有所須反生凌辱,於理如何。   由不能下。出瞋之所以也。   故顯下。出經意也。但無此二,心必相應。   論雲下。二、約天親釋文   眾生相者。以魏經云:一切眾生相故。   陰中等者。今於陰中不見有我,故雲非相也。   五陰法者。以彼眾生,皆用五陰之所成故。   陰空等者。以無能成之五陰,故雲法無我也。然此人法二相本自空無,眾生不知妄執為有。今所說者,意令知而離之也。又此我法經文,文與意反,文即先法後人,意則先人後法。魏經之內文句昭然,故今疏中順意釋也。   第九疏初標章。   於證下。述疑意兼指疑起處也。此從前第三第七中來,以彼校量內外財施,不及持經以此得菩提,故遂起疑云:若然者,且言說是因,因即是道,以此證果,理則不成。何者?以果是無為,無為有體,因是有為,有為無體,無體之道不到果中,雲何說此而為因耶?   斷疑。經意云:如來之言真實無異,皆如其事不狂眾生,持說必趣菩提,汝等雲何不信?又以如來說於真實等,故名如來為真實語者。由是者字皆屬如來。   疏文初略消經意。佛所下。通說斷疑之意。   皆如其事者,即下四語所說之事。今說等者,以彼況此也。意云:彼既無謬,此豈不然。   真語下。二、廣釋五語   佛身即真身也。以法報合論、理智無二故。若欲分文別指,則佛身是報,大菩提法為法也。   是真智者。以菩提是覺,覺即智故。論云:「依此法身說名本覺,法報合說同名真身,如來說此真智之法,乃名如來為真語者。」此則以所說名能說也。餘皆例此。諦實等義已如前說。   如語等者。小乘雖有生空之理,非實真如,以是偏真未徹源故,大乘之內具顯三空,空病亦空,是究竟真如法也。   不異者。與三乘弟子授記,劫數久遠、名號壽量、國土等事,一一不異故也。   佛將等者。謂本來只有四語,秦什譯時加此一語,欲以統收四語發明佛意,用之斷疑也。應可一一舉而問之,以顯不狂之義,且如佛說大菩提法,為真智時為真不真耶?則對曰:真當知,如來是真語者,斯則不誑之義明矣。他皆例此。說此四事既不誑人,今說此經受持得菩提果,豈成誑耶?雲何不信?雖此言說有為無體之因,能證離言無為有體之果。故偈云:「果雖不住道,而首能為因,以諸佛實語,彼智有四種。」亦如《淨名》云:「文字性離即是解脫,無離文字說解脫也。」   離執。經意者,前雖以言遣疑,又恐隨言生執,聞說依言得菩提,便謂言中有菩提,及聞言中無菩提,便謂畢竟無菩提,不達言空而法實故作斯執。今則遣之,故雲如來所得等也。   如言等者,為言說緣生本無自性,言中菩提亦同言說。何以故?有名無實故。如言於火但有火名,名言二法皆無體性,故雲如言等也。   不如等者。不似言說也。謂言說畢竟無體,菩提之法即不無也。但以不在言中,不無離言之法。如言中之火雖無,不無離言之火,由是言中雖無火,不妨因言而得火。言中雖無菩提,不妨因言而得菩提。以依言進修必證果故。若然者,則不應言中執有、離言執無,達此有無方雲離執。故偈云:「順彼實智說,不實亦不虛,如聞聲取證,對治如是說。」   第十疏初標章。若聖下。指疑起處。此從第三中來,準彼但雲無為,不言真如。今所言者,揀餘無為故。所以揀者。欲顯所疑要成遍義,餘無為法有不遍故。   彼真如下。立理也。如《華嚴》云:「法性遍在一切處,一切眾生及國土,三世悉在無有餘,亦無形相而可得。」斯則處及塵塵時,該唸唸故也。   何故下。結成疑。既遍時處即合皆得,何故有得不得耶?   斷疑。經意云:若住法行施,則不得真如,如入暗中一無所見。若無住行施則得真如,如太陽昇天何所不矚。真如雖遍,得失在人,義理昭然竟何所惑。   無智等者。謂無般若觀照之智。由無智故,即執著色等六塵及空有等一切法也。以住是執著之義,故雲住法。   心不淨者。由執著故為塵所染,正智不生不證真理,故雲不得。得即證也。   有智等者。反前可見。   對治等者,以經中具有法喻,疏中配釋影略難明。今要預說然會疏文。謂喻中有五:一空、二色、三暗、四日、五目。法中有四:一真如、二性德、三煩惱、四智。法四喻五,數不齊者,以空喻真如,色喻性德,暗喻煩惱,日目二事同喻一智。所以然者?以日目二事各有一能,智慧之中具有二義,日能破暗如智斷惑,目能見空如智證理。既目無破暗之義,日無見空之能,約義分之但有四對法喻。喻中意者,且如虛空無所不遍,一切色法亦滿世間,百千萬人悉在其內,日光未出六合暝然,雖在空而不見空,雖對色而不見色。苟或日出昏暗盡除,眼目開明空色皆見,匪但空無邊際身在其中,反思暗暝之時不曾暫出。法中亦爾,謂真如之理周遍十方,性上功德亦遍一切,眾生無量悉在其中,以智慧未生唯是癡暗,雖在真內何曾見真,雖有性德不見性德。苟或智慧明發惑暗盡除,真性廓周自然明見,匪但性無邊際身在性中,反思迷暗之時不曾暫離。故肇公云:「道遠乎哉?觸事而真。聖遠乎哉?體之則神。」彌勒頌云:「時及處實有,為不得真如。」無智以住法餘者,有智得對治法者,即智慧也。以日目二種同喻此,故謂日是能治、暗是所治,所治之暗既盡,能治日光現前,即能見其色等,法中惑智例此言也。故偈云:「暗如愚無智,明者如有智,對法及對治,得滅法如是。」   讚德者。以顯得真如為由心淨,心淨由不住法,不住法緣有智,有智蓋由聞經,當知此經有其勝德,故須讚歎以示將來勝德之相。即下十段總標經意。如文可知。   所言以佛智慧知功德者。意言:除佛世尊餘無知者,蓋顯功德之殊勝也。   受持因者,標也。   為欲下。釋。欲受其文故先讀,欲持其義故先誦,是故受持皆由讀誦,故分因果也。   受持等者,謂依總持法而受持修行,若文若義總能領納方曰受持,此則思慧也。   讀誦等者。謂依聞慧廣故,讀誦修行,若無所聞憑何讀誦?此聞慧也。論云:「廣多讀習亦名聞慧」,然皆言修行者,蓋通相說也。非是三慧中修慧,以修慧與理相應,唯局無漏,出於讀等四法之表,故不配之,但約聞思二慧,共所成就。故疏次云:是則從他聞法等。   故偈下。引證。從他即聞慧也,及內即思慧也。   捨命福。經意可知。   以事等者,以前來已說命施。此中復說者,蓋時事俱勝故。時即佈施之時,事即佈施之事。前但一度施一河沙身命,時事皆小;今則無量劫中,日復三度以河沙身命佈施,時事皆大,是捨命福中勝福德也。   信經福。經意亦可知。   不逆者。是不謗義也。魏經如此。   信經者。謂能所校量之中皆有勝劣,能中一河沙數為劣,三時多劫為勝。所中信經為劣,持說為勝。前則以劣況勝,此則以勝況劣,前淺後深,天地之遠矣。   餘不測。經意云:若具足讚歎終不可窮,以實言之,有無邊功德等也。   非餘等者。非二乘、菩薩能盡知也。故前雲以佛智慧而悉知故。又下文云: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佛尚如此,餘豈能知?   自覺者,謂以心思口議但及名相之境,此非名相,故不可思議,唯證相應故也。   等及勝者。兩意:一則無有等此勝功德故,二則無有勝於此故。無有等於此故,故《心經》云:「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及即等義故,不別標也。   大心說。經意云:以非餘者所知故,故為最上者說。   一佛乘者。經中初標大乘名,恐濫於權教,故復揀雲最上乘者。今疏中出最上乘體,故雲一佛乘也。體當本覺故名為佛,非二非三故名一乘。故魏經云:「為住第一大乘眾生說」,即當善吉所為機發無上菩提心者。   能傳。經意云:若能宣說受持,此則修行二利,能令佛種不斷,則名荷擔菩提。   滿足無上界者。滿足即成就義,界即因義,意明不可量等功德與無上菩提為因故也。   荷擔等者。在肩曰擔,背負曰荷,今明行菩薩行即是荷擔。謂以大悲下化,以大智上求,以大願雙運,安於精進肩上,從煩惱生死中出,唸唸不住,直至菩提真性,自他一時解脫,方捨此擔。《法炬經》中具有此說。今經云:受持讀誦即自利,廣為人說即利他。既若二利兼行,必以大願為體,由是能令佛種不斷,故名荷擔菩提。   樂小。經徵意云:雲何唯為大乘者說?何故持說名為荷擔菩提?釋意云:以樂小者著我等見不能持說,故知能持能說,是最上乘荷擔菩提之者。   問:「何者名為小法?誰為樂小之人?」   答:「四諦緣生名為小法,聲聞、緣覺即是樂小之人,滯情於中乃名為樂,彼有法執此顯三空,是其非處故不能持說。故魏經云:『若有我人等,見於此法門,能受持者,無有是處。』當知若能持說,即是樂大法者,不著我人等見也。」   問:「聲聞、緣覺以達我空,雲何經中而言著我?」   答:「以我人等見是心心所法,著之即是法執,故指緣覺、聲聞也。或可樂小法者,即是聲聞、緣覺。著我見者,即是一切凡夫。」   如塔。經意云:經顯法身,依法則有報化,三身既存,塔廟斯在,是故此處勸應供養。準《纂靈記》說,隨朝益州新繁縣王者村有書生,姓苟,未詳其名,於彼村東空中四面書之。村人謂曰:「書者何也?」曰:「我書《金剛般若經》。」曰:「何用焉?」曰:「與諸天讀之。」時人見聞若存若亡。彼屬霖雨流水□霈,唯此地方丈餘間,如堂閣下竟無沾濕,於是牧童每就避雨,時人雖在莫知所由。至武德初,有西僧至,神貌頗異,於此作禮。村人謂曰:「前無殿塔為何禮也?」曰:「君是鄉人耶?」曰:「然。」僧曰:「君大無識,此有《金剛般若經》,諸天置蓋其上,不絕供養,雲何污踐使其然乎。」村人乃省苟生寫經之處。自此遂甃甓嚴欄護之不令污踐,苟至齋日每常供養,瞻禮者往往有聞天樂之聲,迄今其處雨不能濕。且空書無跡尚乃如斯,況紙素分明而不能爾。   轉罪。經意云:如過去造極惡,合來世墮三塗者,苟遇此經受持讀誦,功力既著能消極惡,遂以現遭輕賤之事,更不墮於惡道,即是轉重業令輕受也。持經無我等相,即煩惱障盡。極惡消滅,即業障盡。不墮,即報障盡。三障既滅三德必圓,故雲當得菩提也。   總包等者。以打罵等事皆名輕賤故。   隋譯下。引證。   無著下。轉釋。無量者。以身口意三所為之事,但不饒益,皆屬輕賤也,故雲無量。   罪滅者。罪障既盡,漸漸修行,因圓果滿,自然為佛。經言「當得」,意顯後時,非謂現世得成佛果。餘轉滅等義,已於懸談五因中說竟。   第八經疏二   初、總敘意   速證等者。意明持說此經,速證菩提之法,所以超過如來事多世尊之福。故偈云:「福不至菩提,二能至菩提」也。   二、別科釋經二   初中全具福。經意可見。   然燈前者。以釋迦因地修行經三無數劫,第一劫滿遇寶髻如來,第二劫滿遇然燈如來,第三劫滿遇勝觀如來。今云然燈前者,即第二劫中也。   那由他者。第九數數當萬萬。   少分福。經意對前,比量可解。   然所不及者,有二義:一、彼得福德,此得菩提故。二、彼有我相,此無我相故。故前云:「此人無我人相」等也。   則疑。經意云:前雖校量亦未具說,若具說者人必狐疑。狐者,狡獸也,以多疑故,故雲狐疑。《述征記》云:「風勁河冰始合,要須狐行,以此物善聽,聽冰下水無流聲,即過也。」魏經即但雲疑惑。   幽邃。經意云:校量不及,佛不具說者,以此經義及持者果報,皆不可心思言議故也。   福體者。經義也,為福所依故。   果體者。佛菩提也。測量,即思議也。以福田佛果皆無相故。然科雲總結幽邃,準疏所判但局第十疑中,今若詳之,兼該三七之二,以始自第三乃至第十,邐迤次第五度校量,謂外財兩度、內財兩度、佛因一度。且第一以□三千界七寶佈施校量不及持說,第二以無量三千界寶施校量不及,第三以一河沙數身命佈施校量不及,第四以無量河沙數身命佈施校量不及,第五以如來因地供養諸佛功德校量不及。至此第五是校量之極,更無譬喻可以比況,故雲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苟或具說,人必生疑,故復云:「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則狂亂,狐疑不信。」自此之後讚校都絕,所以望前數段,故總結云: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等也。   問:「此至經末猶有數處校量,雲何輒言無校量耶?」   答:「餘所校量,但是別意,以之斷疑,實非前說五重次第也。由是隨時略舉一三千界寶,或須彌聚寶,或阿僧祇界寶,以為校量。若不然者,豈得勝義之後,卻舉劣福為次第耶?」   第十一疏初標章   佛教下。指疑起處。   住修下。即正答三問。及次前十段也。   若無下。結成疑。既教我住修離過,豈是無我無人?若言無我,誰住修離過耶?   亦云下。敘別義。除細執者,即是第二疑中未除之者,故今舉之令其除斷。   問:「執與疑何別耶?」   答:「執則堅著,疑乃不決。若據論意,正是除執,不言斷疑。今疏雲斷疑者,若言除執,文勢孤起血脈不貫,故依諸疏以立此疑。」   偈雲下。引證。除執道之與心蓋是一法,但以心本無我而執我,道本不住而成住,故立障心違道也。然此疑執之文,若詳經義別分,則從「爾時須菩提,至即非菩薩」是斷疑,後之一段是除執也。故論中釋已遍指後文。   問:「經文雖似前,問意全別。意云:若人發心則無有我,是誰降伏其心?」反覆如上所說,必無我。經意云:若人發菩提心已,當生度盡一切眾生之心,然不得起有眾生可度之念,亦不可起我能度之念。念既不起即無我,無我即名菩薩也。   非菩薩。經徵意云:以何義故,度眾生令不起眾生之念耶?釋意云:若有我相、眾生相等,非菩薩故。前約所度之境,此約能度之心,心境合論通名為我。既前後互舉,則顯能所皆無也。   俱寂。經徵意云:前無所化之境,次無能化之心。所以要無能所者,何謂也?釋意云:以能所俱十,方是菩薩故。法之一字,能所俱攝。   第十二疏初標意。   若無菩薩者。指疑起處。即從次前文中來也。以前雲無發心者,發心者即是菩薩故。   雲何下。結成疑也。然燈,即是釋迦因地,第二劫滿所遇之佛,既於彼處行菩薩行,雲何乃言無發心者?   舉疑處。經意云:汝意之中,頗謂我於然燈佛所得菩提不?若得菩提,何成菩薩?是彼疑處,故舉問之。   降怨下。敘其本事。準《本行經》說:昔有大城,名為蓮華。城中有王,名曰降怨。有一婆羅門,名曰日主。為王所重,分與半國封授為王,別為王城,名為埏主。日主夫人,名為月上。然燈菩薩降神右脅出家成道。時降怨王將欲迎請,遂敕城內外十二由旬,禁斷諸華不令私賣,王皆自買以供如來。彼國雪山南面有一梵志,名曰珍寶,有五百弟子。中有一弟子,名之雲童,或名善慧,於彼眾中而為上首,所有仙法皆學已了,辭師還家。師曰:「汝今將歸,須以清淨傘蓋革屣金杖乃至金錢五百報感之恩。」雲童曰:「我今並無此物,但放我去,得即送來。」師即放之。雲童因赴無遮之會,得五百金錢,便欲送還師處。因至蓮華城內,見城嚴麗,即問於人,乃知然燈如來欲至。遂將三百金錢,於一婢子處,買得五枝優缽羅華,兼彼女子寄華兩枝,共為供養。時佛入城,即以此華散佛頂上。以願力故,成於華蓋隨佛行住。佛神力故化一方泥,善慧見之布髮而掩,復作是念:「願得如來踏我身過,若不蒙記□,我終不起。」如來即至履之而過,止諸徒眾皆不令踏,即授其記,作如是言:「此摩那婆於未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十號具足如我無異。」今善吉意云:既若買華供佛、布髮掩泥即是菩薩,若此非菩薩者,則孰為菩薩歟?   斷疑念。經答意云:我意不謂如來得菩提也。我已解佛所說之義,於彼佛所,無有一法得為菩提。   彼時者。蓮華城中授記之時也。   智與理冥、心與神會,亡所得之法、無能得之心,故雲都無等。由無等者,即指上無得而得。夫菩提之為法者,寂滅無生、不空不有,離一切相,若離能所則順菩提得佛授記;若存能所、心境不亡,則與菩提極相違逆,如何得記?故《淨名》云:「寂滅是菩提,滅諸相故。」   印決定。經意云:空生之言稱其實理,故雲如是。   實無下。如來述成可知。   我於彼時者。即受記及修行時也。   無有一法得菩提者。此約橫豎顯之。橫則於六度萬行之中,行行皆無得義,若佈施得菩提,則不要戒忍等。豎則初中後念,唸唸皆無得義,若初念得,何須唸唸相續等。如是橫豎心行之中,皆無得菩提義也。   功德施下。未詳何經。   若見等者。以自他之相相待而成,既見於他必須見自。   見身清淨等者。反於前也。清淨即是空義,見他既見於自,不見自則不見他。成既相因而成,泯亦相因而滅。如《淨名》云:「如自觀身實相,觀佛亦然。」亦如志公云:「以我身空諸法空,千品萬類悉皆同。」亦同《莊子》中說:「因有而有之,因無而無之」也。   見清淨智等者。非唯無所見之自他,兼無能見之智用,斯則能所雙泯也。《圓覺經》云:「依幻說覺,亦名為幻,既皆是幻,豈得存焉?」然雖能所兩亡,不成斷滅,以靈源真心本無能所,妄生能所即是乖真,能所既除即合本體,靈然不昧物我皆如。故《華嚴》云:「能見及所見,見者悉除遣,不壞於真見,是名真見者。」又《圓覺》云:「諸幻盡滅,覺心不動。」   是名見佛者。結成見義。如上用心方得見佛,若生分別執相違真則不名見。故《華嚴》云:「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滅,若能如是解,諸佛常現前。」   得無生忍等者。謂以正智忍可,印持無生法故。以一切法本無生滅,眾生迷倒妄見生滅,苟離妄見,正智即生,契合本體,達一切法本來無生,名無生忍。例而言之,見一切法無滅,亦名無滅忍。今則舉初以攝後也。   一切智智者。是達一切諸法之智,表用非一,故重言耳。有云:「依於始覺顯得本覺,智中之智名智智也。」   得授記者。準《楞嚴經》,記有四種:一、未發心時與記,或有流轉五道生於人間好樂佛法,過百千萬億劫當發心,過百千萬億劫行菩薩道供佛化生,皆若干劫當得菩提。二、適發心與記者,是人久劫種諸善根,好樂大法有慈悲心,即住不退地,故發心與記。三、密記者,有菩薩未得記,而行六度功德滿足,天龍八部皆作是念:「此菩薩幾時當得菩提?劫國弟子眾數如何?」佛斷此疑即與授記,舉眾皆知,此菩薩獨不知。四、無生忍記者,於大眾中顯露與記也。今當第四也。謂散華佛頂、布髮泥中,依有漏心得無生智,於大眾前分明記一刻也。   聲不至耳者。能所俱寂,以離分別心故,心既不起,耳何所聞?   亦非餘者。此無分別處,非謂別有一智能智。《圓覺》云:「離遠離幻亦復遠離。」   亦非惛懞等者。恐聞都無分別亦非餘智,便謂同於木石一向頑凝。故《圓覺》云:「諸幻盡滅,覺心不動」,然即此覺心亦無所得。故頌云:「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等。此則離沈離掉了然寂然,妙契本心竟何所得?善慧彼時心同此也。   反覆釋。經意可知矣。   若正覺下。釋反釋也。   以法不可下。釋覆釋也。據此則善慧彼日但聞其言,言性本空竟何有得,但約妄惑盡處真智現前,當此之時義言得矣。   第十三疏二   一、科分   此初二段皆屬前疑,但是於中相躡曲敘,今以論文別說,故復開之二   初、斷下。隨釋。疏初標章   無佛疑者。若了虛無之無,無即無咎,執之為無,無則太傷,故成此疑。後法亦然也。   若無菩提者。指疑起處。此從十二中來。諸疏敘疑多書菩薩字,便雲從第十一中來,然論文之中但雲菩提,方是血脈相次。   即無下。結成疑也。意云:果法號曰菩提,證得始名為佛。既菩提不可得,豈有能證人?   謗者。即損減過也。若言無佛,是真謗佛也。《大論》云:「寧起有見,不起無見」等。   為斷下。預指斷疑之文。然是魏本,彼文云:「如來者即實真如。」   非無。經徵意云:若無菩提則無有佛,以何義故得有如來?釋意云:若無真如則無有佛也。以真如是佛故。今真如本有,復何疑焉?   無著下。挾來義解。以真如通於凡聖,眾生垢染但名如去,佛位清淨名曰如來。如序中滿淨義及第三疑中具足清淨義也。   猶如下。喻明也。意顯精純故名真金。謂眾生如全礦,菩薩如金礦相半,佛如純金也。然金性本有,鍊之則純,如體本然,修之則淨。故《圓覺》云:「譬如銷金礦,金非銷故有,雖復本來金,終以銷成就,一成真金體,不復重為礦。」   無得。經意者,恐人聞非無如來,便言既有如來即有菩提。何者?以得菩提,方名如來故。為破此見,故云:有人言得,實無得也。無有法即菩提法也。   錯解者,實不得而謂得故也。   不實語者。即錯解也。   等菩薩行者。謂將前菩薩行以等菩提,即指同前來萬一之中,皆無得菩提義也。但空生疑得故,以佛等菩提;佛顯無得故,以菩提等行。   無著下。可解。夫佛與菩提,義分人法,體無二源,由是唐言總名為覺。既佛即菩提,菩提即佛,豈有得義?應知說菩提樹下成正覺時,同彼然燈佛處,亦無所得也。   疏二斷下。二疏初標章   無因行者。指疑起處。此從無佛中來,以前將行等菩提明無得義故。   則如來下。結成疑也。意云:行即是因,菩提是果,既無因行,何得菩提?或不約能得所得以成疑也。前來斷疑則以菩提等行,如今起疑卻以行等菩提。   為斷下。預指能斷之文。   遮疑經意者。以空生前疑得菩提,是有執;此疑不得菩提,是無執。今則雙遣,故雲無實無虛。二執既遣,復何疑無耶?故雲遮也。   無色等相者。釋無實也。即顯菩提無色聲等相。然則但無實色等相,而不無於假相,故經但言無實,不言全無也。   彼即菩提者。釋無虛也。此有三意:一者無色等相處,即顯無相真理是菩提相也。二者即以色等相為菩提相,由色等無性便是菩提,如像無體便是明鏡,即色明空不待滅故,故雲彼即菩提相,相即性也。三者菩提無相,卻以色等為相,以菩提即真如、真如隨緣成色等故。論云:「無漏無明,皆同真如性相。」   無著下。標。真如無二者。以虛實是空有斷常二邊,既言俱無,即顯中道也。   謂言下。釋無實也。如言菩提,而言中無菩提故。   謂彼下。釋無虛也。有兩意:一則無離文字說解脫故,二則明菩提不同言說全無性故。故魏經云:「不實不妄語。」   斷疑。經意云:以一切法並以真如為體,一切之言凡聖收盡,故皆佛法。真如既是佛法,餘法豈非佛法耶?如一切像以鏡為體故,故一切像皆是鏡像。又所言一切法,非定實一切法,是全空一切法。   一切法下。義如上說。   由色等者。謂色等即空,故非色等,如像即鏡故非像等。斯約諸法即真,顯非法真如等者,謂空中必無色也。以彌滿清淨中不容他故,此約真中無法解非法也。備斯二義,故曰即非。   是名下。以彼色等雖非質閡之一切,乃是即性之一切,今約此義故曰真如。揀異色等無性,故雲自性也。   真佛法。經意:以前說佛之與法二皆不無。又佛之與法二皆不異。未知何者是佛法真體,而言不無不異耶?故此顯有真如是真佛法,以彰不無不異之義也。   依彼下兩句。標也。   離一切障者,離煩惱、所知二障。   遍一切境者。如《華嚴》云:「法性遍在一切處」等,功德即相大,即大智慧光明遍照法界等,大體即體大,功德所依也。   故即等者。功德及體皆廣大故,此上解佛大身。   非身下兩句。論文自釋。   無諸相者。無有為相也。如前三相異體故。   有真如體者。有無為法也。如前離彼是如來。   攝一切等者。據理融攝也。《華嚴》云:「一切眾生及國土,三世悉在無有餘」,故名大身。   安立等者。真如之理,本非自他、非不自他,為破眾生執自他故,故言非自他。形對強言,故雲安立。斯則安立真如假名,名曰大身。既攝一切則無自他也。故《起信》云:「此真如體亦不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   金剛經纂要刊定記卷第五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702 金剛經纂要刊定記   金剛經纂要刊定記卷第六   長水沙門子璿錄   第十四疏初標章   若無菩薩者。指疑起處。此同第十二於十一中來,但起則同時,斷則次第也。   諸佛下。順他以立理也。既無菩薩即無此事,無佛不成菩提,即是生不入涅槃,但約凡聖分於因果故。下結疑之處則合而言之。   何故下。結成疑也。意云:若無菩薩,則度生嚴土之者,是何人哉?   失念。經意可知。但亦如是言,是躡起疑處之文,非次前文也。   偈雲下。兼釋後段嚴土之義,以文意鉤鎖故聯而引之也。初句標,次二句釋,後一句結。意云:真界平等擬心即差,既生其心豈非顛倒?經中作如是言即生心也,是意言故。   無人。經徵意云:何故作是念便不名菩薩?釋意云:但約無我無人、真如清淨,名為菩薩,非謂別有一法故。下文云:若作是念則不名菩薩也。疏文可知。   前說。經意云:以是義故,佛常宣說一切諸法,皆無我人等相。然一切諸法本無我人,但違之則是眾生,順之則是菩薩。   失念。經意準前可知。   釋所以。經徵意,同前。釋云:如來說莊嚴佛土者,非有能嚴所嚴。則嚴與不嚴等無有二,是真嚴也。今既異此,故非菩薩。   釋成菩薩。經意可知。   論雲下。通釋前段。以偈文通標在前,論文通釋於後,前後相望理則昭然。   起何下。約論徵也。   故經下。引經釋也。   無著下。可知。   問:「此與第六皆言嚴土,義何別耶?」   答:「前則對無取疑有取,此則對無人疑有人。然此與第十二皆從十一中起。以彼文雲無發菩提心者,佛意但是拂於我人之心,不是泯於菩薩。空生不達此意,將謂我人與菩薩不異,由是空生起疑之處則雲若無菩薩,如來斷疑之處則言無人,彼此媕含未嘗顯說,直至此處方乃□通。經文特言:『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第十五疏初標章   前說菩薩下。指疑起處。此從十四中來,以前雲我度眾生、我嚴佛土,皆非菩薩,斯則不見自他之義。若通而言之,亦兼從正答問,及第十一疑中來也。   若如是下。結成疑也。以聞不見自他等相,便謂如來都無智眼,故成疑也。   疏斷之下。二、引論彰意。   偈雲下。先述斷疑意也。初句縱,次句奪,第三句明能見五眼體常,故言實也。末句明所見諸心體妄,故雲顛倒。然若干種心,是智所知境。今配為所見境者,以如來知見無二體故。約眼為見,在心曰知,故十八住中合為一住處也。   斷疑。意云:菩薩但離能所分別故雲不見,諸佛豈無真實智眼?此顯正斷其疑。下但隨文科釋。   疏文五下。三、依經斷疑。   肉眼。經問答文意可知。   肉團等者。謂四塵名肉,清淨眼根依肉而住,名為肉眼。如《楞嚴》云:「眼如葡萄朵,耳如新卷葉,鼻如雙垂瓜,舌如初偃月,身如腰鼓顙,意如幽室見。」清淨眼根依此發也。   障內下。約所見分齊以結名也。依肉之眼名為肉眼。   佛具下。或問曰:「佛為至聖,何以同凡有肉眼耶?」故此通之。然但約具諸根處說有肉眼,非謂如來是血肉身。故經云:「捨無常色,獲常色等。」   肉眼邊等者。謂作觀行,依肉眼處想外境界,觀想成故見障外事,名為天眼,如阿那律等。   《大般若》下。克就佛說。前但約名通解,故雲障外。今約佛位而言,故雲人中無數等。   除見天下。結成分齊。亦顯二眼體同,以佛眼體是一而有五用故。   根本者。能生後得故,亦名正體智。真智如理智,以能照真故名慧眼也。   後得者。從根本後方得起故。亦名遍智、俗智、如量智,由能達俗,故名法眼也。   問:「據前一二先淺後深,雲何三四先深後淺?」   答:「前約眼之次第,此約證之次第,以達俗由證真故,說為後得也。」   疏於內文二。初、局釋當文。   前四等者。佛有此眼,故雲佛眼。以前二眼通凡夫,二乘無法眼,菩薩雖具且劣,若在於佛四皆殊勝,總名佛眼。是則佛眼之外無別四眼也。其猶四河歸海失本名耳。   四皆勝者。謂凡夫肉眼見障內,天眼見障外,佛眼見無數世界,二乘天眼唯見一三千界,佛天眼見河沙佛土,二乘慧眼唯照生空,地上菩薩亦皆分證,佛之慧眼圓照三空洞徹真性,菩薩法眼所知未盡,地地之中各有分限,佛之法眼所知障盡,無法不知、無生不度,故四皆勝也。   又見下。以所見是佛性,此眼能見故。如《涅槃》云:「聲聞定多慧少,不見佛性,菩薩慧多定少,雖見佛性猶不明瞭,諸佛如來定慧等故,了了見性,如觀掌中菴摩勒果。」斯不亦圓極之義乎。   問:「菩薩、聲聞定慧互闕,於其佛性則何以聲聞不見,菩薩分見耶?」   答:「以定慧望於佛性,慧是因、定是緣,因親緣疏故使然也。又聲聞但有偏空慧無中道慧,故雲慧少,菩薩有中慧故見佛性也。又此五中,唯第三持業釋,餘皆依主釋也。」   無著下。二、通前總顯二   初、引無著義總釋   淨勝者。非顛倒故,超諸聖故。   四種者。舉所以攝能,明於分齊。如以六境攝六識,色攝即肉、天二眼。論云:「色攝有二,一法果二修界。」法即肉眼,以從過去業法之所感故。修即天眼,謂是定果,修所得故。二眼同見色法,色法最粗故先明也。第一義即真諦境,攝慧眼也。世諦即俗諦境,攝法眼也。   一切種者。一切種種差別境也。   一切攝者。攝佛眼也。即無所不了,是一切種智故。論云:「一切種無功用智名為佛眼。」   古德下。二、約古德重結。可知。   智淨中五段從狹至寬,展轉而數,謂數沙數、河數、界數、生數、心,欲明如來之智微妙能知,故約所知之境廣多以顯,經皆可見。   標悉知。經文可知。   共欲者。染也。欲謂五欲,即色等五塵,心與欲合故名為共。又欲謂貪慾,是心所攝,舉初該後,意兼瞋等,心與貪等相應,故雲共也。前約與境相應,此約與煩惱相應,皆為染也。   離欲者。淨也。即不與六塵境煩惱相應,名之為淨。染淨之心各有無量,故曰若干也。   釋悉知。經徵意云:以何義故,能悉知之?釋意云:彼等諸心皆是妄識,妄識即空故雲非心,以即空故真心不滅,故雲是名真心。體同故能悉知。   大雲下。釋出能知所以也。以諸心是真心中所現少分之法,今證真體,豈不能知?   諸心下。牒釋。可知。   與此殊者。以雲說兼真,論言唯妄,故不同也。論釋為正。若以科疏觀之,卻以雲釋為正也。   請詳種種顛倒識者。釋經中諸心也。魏本云:「如來說諸心住,皆為非心住,是名為心住。」論釋意云:諸即種種,住謂顛倒,以八識皆能緣境,有取著故,或約前六名為種種,緣粗顯境相續不斷,故名為住。   以離等兩句。釋皆為非心住也。離與不住蓋是一義,智與實念亦無別體,意明不住大乘四念處故,若住於此即是實念實智,既住六塵即顛倒識也。   是故說顛倒者。釋是名為心。此但結歸顛倒識也。   釋非心。經徵意云:所以說諸心為顛倒識無體者。何謂也?釋意云:以於過現未來求不得故。   已滅下。釋三世不可得所以也。論文、《淨名》、《華嚴》並同,但釋現在有少異耳。論云:「現在虛妄分別故。」《淨名》云:「現在不住。」《華嚴》云:「現在空寂。」然文異而意不異也。然此獨於現在之中。   言第一義者。以無著釋經皆約二諦。既五眼文中不言眼即非眼,又以見智二種其體不殊,故於最後安立第一義。第一義即是空寂,空寂即是不可得義,意皆同也。   第十六疏初標章   向說下。指疑起處。此從第十五中來。   心住者。指魏經。如上所引。顛倒者。指偈文。皆不可得者,指經文。   若如是下。結成疑也。意云:眾生心是顛倒,福德依心而成,豈非顛倒?顛倒既同,何名善法?既非善法,修福何益?   問答福。經可知。   以是下。釋多所以。以如來舉因緣以問,空生牒因緣以答,因緣無性福亦無性,乃成無漏,是故多也。此文但標,下文即釋。   反順釋。經意云:若是住相之福,我不說多,以是無住之福,是故說多也。   疏一。初、引論正釋。   偈雲下。標也。   論雲下。釋也。意云:心識住故,故成顛倒,顛倒故福皆虛妄。佛智無住,依之作福,即非顛倒,非顛倒故皆真實也。取相者,是有漏福,故不說多。離相者,是無漏福,故說多也。   問福下。二、問答解妨。問意可知。   違順等者,謂一法界心本來無住,本來空寂,佛智空而無住故言順,妄識住而不空故言違,所言不空但妄識,不空非真實不空也。苟忘懷而達之,則無所不喻也。   第十七疏初標章   若諸佛下。指疑起處。此從第三中來。   雲何下。結成疑也。   此約下。出疑所依。意云:既言無相法身是佛,何以成就相好亦名為佛?此約法身疑色身也。   現身。經問答可知。徵意云:以何義故,不以色身見佛?釋意云:以約勝義非世諦故,由此不應定以色身見於佛也。   隨形好者。八十種也。法數如常即小相也,隨其身形一一皆好,故八十好即色身。   鏡中下。喻明也。故知鏡中有物卻不能現物,如凡夫雖有法身不能現相好者,蓋緣有物。所言物者,妄身心也。   論雲下。約性相揀收也。   畢竟等者,約體揀。   然相好下。隨相收也。   此二下。釋相好為佛之由。如金畢竟非師子,亦非無金,以師子不離於金故。   是故下。約存泯會釋經文。   言無者。約體而說,釋即非色身。   言有者。隨相而說,釋是名色身。   成就者。魏經即是今文具足義。   現相。經如前。   三十二相者,法數如常,即大相也。   一一等者,前從鏡中無物已下,義意並同,前文已明,今不別釋也。   第十八疏初標章   若如來下。指疑起處。此與前疑同時,於第三中起,起則同時,斷成先後,非從次前文來。   若言從彼來者。已悟非身之身,何疑無說之說?思之可見。   雲何不,結成疑也。意云:聲不自聲依色而發,既無所依之色,何有能依之聲?故成疑也。   遮錯解。經文可知。   谷中下。喻明也。意云:以有外聲遂有響答,谷中實無作響之者。說法亦爾,法身實無能說之者,以機感故,遂見如來有所說法。又谷雖應聲而無應聲之念,佛雖說法而無說法之心。據此卻由無念故,方能說法。是故遮雲勿謂等也。   釋所以。經徵意云:以何義故,令我不作是念?釋意可知。   世尊下。疏如文。可解。   示正見。經意如疏。   如佛法亦然者。佛既無身故現身,法亦無說故強說。以佛例法,故曰亦然。   二差別者,論云:「一者能詮名句文也,二者所詮義也。」此能所詮,若望於佛俱是所說,通名法也。   不離等者。論云:「釋是名說法。」法相之界,故名法界。   說法無自相者。論云:「釋無法可說」,謂相即性故,言說緣生無自性故。又解:不離法界下二句,俱是釋無法可說。謂此二種不離法界,法界之外無別二法自相可得,以此二法自相本空不可得故,此即以下句釋上句也。   真說等者。夫為說法當如法說,名真說法。法離一切名相分別,若稱此說,是如法說故。下文云:「雲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然第三第五第七,及此四處皆明無說者,意各不同。以第三疑化身有說,第五疑證智可說,第七明佛無異說,此文疑無身何說,以此為異。然諸疏於十八九之間,約魏本經文皆出一疑。龍外皆云:何人能信疑?云云:能信深法疑。今秦經既無其文,疏亦不敘而解。今見近本,秦文皆有此段,乃於抄中略要敘釋,名為所說既深無信疑。論云:「若言諸佛說法者,是無所說無說,不離法身。」法身無相,有何等人能信如是甚深法界?   斷之。經云:「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此疑甚深,無信以問也。解空第一,智慧圓通,以慧為命,故稱慧命。   生信心者。生大乘正信心也。不信一切法方為正信,此信與聖性相應。故《起信》云:「如是信心成就得發心者,入正定聚畢竟不退,名住如來種中正因相應。」次揀聖性有人以酬。「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   須菩提下。合雲實有眾生,能信此法。彼能信者,非是凡夫眾生,非不是聖性眾生也。論云:「非眾生者,非凡夫體故。非不眾生者,以有聖體故,非不是聖體眾生。」偈云:「非眾生眾生,非聖非不聖,此中聖體者,佛之知見也。」以是信之根本故。   次、徵是非生信。以釋。經云:「何以故?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何以故者徵也。以何義故?說非眾生又名眾生耶。須菩提!眾生眾生者此牒也。於非眾生中說為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非眾生者,非愚小異生也。是名眾生者,結成能信之人有聖體也。偈云:「所說說者深,非無能信者。」此上經文魏譯則有,秦本則無,既二論皆釋此文,後人添入亦無所失,況有冥報之緣,宜亦可信。   第十九疏初標章   不得一法者。指疑起處。此從第三第十二第十三中來,以彼文中皆言無法得菩提故。   雲何下。結成疑也。   離上上者。如初地並於地前名上,未離二地之上,乃至等覺亦未免於妙覺之上,唯佛極證,更無上位之上,故雲離上上。是則凡夫離下下,諸佛離上上,餘之中流不離上下。   轉轉等者,謂轉捨二障、轉得二果,轉捨轉得故雲轉轉。意云:既若轉得菩提,雲何不得一法?故成疑也。   為斷下。預指斷疑之意也。指示顯現故雲示現。   無法為正覺。經縱問。無得是得並可知矣。   彼處等者。此明無有一法可名為上。如須彌至大、微塵至小,盡未免於上,以皆有故。如虛空無故,得名無上也。   菩提處者。菩提即所證處也。   無一法等者。但妄盡覺滿,名曰菩提。離此寧有菩提可得?平等為正覺。經亦可知。   不增減者。即釋經中無有高下。謂在聖不增故無高,居凡不減故無下。斯則平等之義也。   平等名無上者。夫上以待下得名,下既不立,上豈存焉?   更無下。轉釋無上義。然此問答之中有三種無上義。初問中言無上頭之上,約修證說。次則無法為上故名無上,約空寂說。後則無對下之上故名無上,約凡聖同體說。後二是答中意也。   修正覺。經意云:然雖無法,然雖平等,非謂不修得成正覺,應以無我等心修諸善法,然後得成。然此善法約勝義則無,約世諦則有。天親異此,詳之。   了因者。了有二義:一、了斷義,以般若能了煩惱空故。二、顯了義,能顯法身故。今無我等即是此義,亦名正因。正由此慧除妄得法身,故今雲正道,道即因義。   緣因者。即施戒等五,與彼般若為資緣故。助即資也,資彼正因之力,斷煩惱成菩提也。猶燈能破暗顯空,必籍心油為助緣也。   是正覺者。以梵語三菩提此雲正覺,即所證之果無漏善者。   問:「有漏之中亦有善法,何故偏局無漏耶?」   答:「以無我等相所修故,唯無漏也。又以有漏之善非菩提因,今為菩提故須無漏。」   問:「上三段中前二無得,後一有證,義既矛盾,雲何兩存?」   答:「所言修者,但是斷除我法,顯自真理竟無一法可得,由此二義宛相符順。」   問:「第三第十二第十三,兼此一段前後四處,皆說不得菩提。如何辨異耶?」   答:「前後文雖相似,義意不同。以第三疑釋迦得果,第十二疑善慧成因,十三疑無法無佛,十九疑有修有證。茲義迢然,請無所濫。」   第二十疏初標章   若修下。指疑起處。此從十九中來。   則所說下。形對前之數段。結成疑也。意云:既言修一切善法得菩提,雲何前來頻言持說得菩提耶?   以是下。成立持說不得菩提之理。以名句文三無記性攝,無記性法中無因果故,豈感菩提耶?經之比校,如文可知。雖言等者,許為無記也。而說等者,不許非因也。   是故下。出經意。能為佛因故勝。   《寶施論》雲下。轉釋為因之由。以經詮真理因之悟解,依解起行方得菩提。若無教門,要知所入?故《法華》云:「以佛教門出三界苦。」   又言下。論之別意。汝法無記,謂小乘薩婆多宗說聲通善惡,名句文身唯無記性。   我法是記者。謂大乘宗地上菩薩,於後得智中所變名等,唯是善性非無記性。   是故等者。意云:只就無記尚得為因,況是無漏善性所攝,而不得菩提耶?   問:「此與第九疑何別?」答:「彼約有為無體難,此約無記非因難。又彼唯據持說難,此則兼對善法難。迢然不同也。」   第二十一疏初標章   若法下。指疑起處。此從十九中來。   雲何下。結成疑也。既度眾生即有高下,高下即不平等。故成疑也。   錯解經文。初、正遮。二、再誡。可知。   正見。經徵意云:以何義故,令不作是念?釋意云:以實無眾生為如來所度故。   平等下兩句。立其義。   宗以名下兩句。釋其所以。   論雲下。轉釋後二句也。   假名者,但有眾生之名,而無眾生之體,故雲假也。   與五陰共者,謂於五蘊和合之處,說言眾生不即不離,故雲共也。   不離法界者。佛是極證之人,已全是法界,眾生雖未能證緣生無體,亦同法界,豈將法界度於法界?是故偈云:「平等等也。」   所以。經文反顯。若順言之,應云:以佛無我人等相故,不見有眾生為所度也。   取相過等者。以無謂有故,不如法界故,不了緣生故,便成有念故。   爾炎,梵語,此有兩義:一謂智母,已如前說。二謂境界,然是定中境界,今取此義。意云:佛智稱境而知,真如是有作有知,眾生是無作無知也。若作智母釋者,即根本智證平等理,無有分別,今觀眾生亦復如是也。   拂跡。經意云:佛雖說我元來無我,執有我者蓋是凡夫,雖言凡夫亦無凡夫。如夢人見虎,虎與夢人皆不可得。法中亦爾,以凡夫人執我故雲非我,恐執凡夫故雲非凡。夫邐迤除遣執情,故雲展轉拂跡。然前正答問中,及第十一十四,兼此一段前後四處,皆說度生無度,雖文同而意異。謂最初令離我度生,十一疑能度者是我,十四疑無我而誰度,二十一疑真界平等不合度生。同異昭然   第二十二疏初標章   論雲下。指疑起處。此從十七中來。   雖相等者,以前文雲即非具足色身,即非諸相具足。具足即成就義,秦魏經異也。   而以等者,以前文雲是名具足色身,是名諸相具足,彼中意者,法身畢竟非相好,相好亦非不佛,由無相故現,相不離法身,所以疑云:既無相故方能現相,則但見於相,便知無相也。如遠見煙定知有火,以離於火必無煙故。   表佛。經問意云:可以相比觀無相法身如來不?   識根。經答意云:實可以相比觀法身如來。悟色身者,知應化非真義也。迷法身者,不知法身畢竟非色相義。   意謂下。出答意也。意云:但見法身之相好,則知相好之法身。如見草木之苗必知其根,由是科文約喻而立。   凡聖不分。經意云:輪王亦有此相,應是如來。偈雲等者,意云:但約本望末則定,若約末望本則不定。且如輪王與佛色相雖同,相之所依二各有異,佛相即法身所現,王相依業因而生,凡聖雲泥復何準的?況依法身有自他受用,復有大小隨類化等,各各不同。如苗與根事亦不定,初栽之樹則有苗無根,所接之樹則苗根各異故也。   佛非相見。經意云:緣聞依真現假,假不離真,及乎約假求真,真不由假,實德不在相令色鮮矣。仁以貌取者失之子羽,而今以後焉敢不識。   見聞不及。經文可見。然恐空生更約說法比知如來,故言音聲求之不得。此疑即從第十八中來,今預遮防故無後說。   魏偈者。明見聞不及之由也。秦經則但明見聞不及。   偈雲等者。彌勒偈也。於中半釋秦偈、半釋魏偈,意云:見聞是識,但能緣於色聲,佛非色聲,故不可知。   彼法者。法身也。   真如相者。即離一切相,是真如相。   非如言說知者,以真如法離言說故,但是真智之境,唯證相應,故雲自證。第一第七第十七及此一段,皆雲不以相見如來者,義意皆別。初以對果疑因,次明感果離相,次說依真現假,後明約假求真,故不同也。   第二十三疏初標章   由前下。指疑起處。此從二十二中來。   遂作念下。作一向離相解,便是指起疑之宗也。   若爾下。結成疑也。意云:福但成相果,相既非佛,修福何益?   故佛果下。結成疑名也。   論雲下。引證。失福者,非菩提因故。失果者,非菩提果故。   遮念。經意云:汝若謂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菩提,莫作是念。文勢似重、意實不重,但前敘後遮也。《華嚴》偈中前半屬前文,後半屬此段。以文意鉤鎖,故就一處而引。既言不離色聲,豈合一向毀相?毀相非理,故此遮之。   肇雲下。亦前後相半耳。   不偏等者。相不定故。如輪王非佛。   非不等者。應機即現,不離法身故。如釋迦是佛。   斷滅見者,義在次文。   出過。經文可知。   損減等者。謂執有是增益過,執無是損減過,今既一向離相,正當此句。斯則於果損福德莊嚴,於因損五度之行,壞俗諦也。   斷見者。《中論》云:「定有則著常,定無則著斷。」今既一向作無相解,正當斷見。   邊見者。空有斷常皆是著邊邪之見,並非正見,故雲過也。   不失。經徵意云:「以何義故,今不作此念?」釋意云:「但發菩提心者皆不作此念,故知作此念者豈非過歟。」   如所住法者。所住之法即大菩提心。菩提心者,即悲智願也。   金剛經纂要刊定記卷第六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702 金剛經纂要刊定記   金剛經纂要刊定記卷第七   長水沙門子璿錄   一切菩薩皆安住此心,行菩薩行。有大智故不住生死,有大悲故不住涅槃。今令離於斷常二見,即是不住生死涅槃。故雲如所住法,即七最勝中依止最勝。   不斷等者。意云:生死本空猶如影像,影像不有復何斷焉?今言不斷者,非謂固留,但了性不有、了相不無,隨順俗諦故雲不斷。此即通達之義。   於涅槃等者。若被寂所縛即不自在,今寂而常用、用而常寂,是自在義。   此中下。顯偏說之意。然據不斷生死利益眾生,但成大悲不住涅槃,如其具論,亦須不住生死,方成如所住法。   一向下。即出偏說之意。   遮寂者。即二乘人灰身滅智撥喪無餘,被涅槃所拘是不自在。今以不具相發心,正墮於此,為對治故偏示一門。下文菩薩不受福德,即不住生死,義則圓矣。   偈雲下。引證。   論雲下。釋偈。   雖不依下。縱也。法身真佛是真菩提,正由智了為因故不依彼。   而不失下。奪也。福德是因即五度果,報是果即三十二相,相非不佛,故言不失,既不失果即不失因。   以能下。明不失之由。謂真菩提必須具足二莊嚴故,智慧即真身,福德即應身。故論云:「法身者智相身,福相者異相身。以諸如來皆合具此二種相故。」故《法華》云:「如其所德法,定慧力莊嚴,以此度眾生,自證無上道。」   得忍。經意云:菩薩於無我心中所修福德,勝彼有我心中所修福德。以莊嚴法身究竟不失故。   論雲下。先敘所遣之念。念云:若出世無分別智,正是佛因,即所修福德盡皆失也。何以故?福非因故。   為遮此故者,引起能遣之文。   得勝忍不失者。正明不失義。謂若心住相修諸福德,墮於有漏,此福則失。若心離相修諸福德,成於無漏,此福不失也。   以得下。出不失之由。斯則 果驗因成不失義。無垢即清淨,無漏是佛身矣。   二無我者。人法也。得此二空之智,名之為忍。   正明。經意云:前言無我所修之福以為勝者,只由菩薩不受福故。   可訶等者。明不受之由。亦是以果驗因成不受義。意云:果若有漏則知受福,是可訶責。果既無漏則知不受,雲何可訶?   無著下。顯對前文不住涅槃。前後相望,共成悲智之義耳。   若住等者。反明也。徵釋。經意云:菩薩作福,若生貪著則成有漏,因既有漏果亦有漏,得三十二相但同輪王,不名為佛。此則因果俱失,成其所疑。今既作福不生貪著,則因成無漏,因既無漏果亦復然,所得三十二相莊嚴法身,名之為佛。雲何疑其失因及果?   第二十四疏初標章   若諸菩薩下。指疑起處。即從次前文來。論中即云:「若菩薩不受彼果報」等。   雲何下。結成疑也。眾生用者。據佛壽量合滿百年,至八十便入涅槃,意留二十年福,與後代弟子受用。又於佛供養承事,能令眾生獲福無量,斯亦佛福眾生受用也。   問:「前雲菩薩不受,今何難佛受用?又前言受是取義,今疑受是用義,文義既異,何以成疑?」   答:「此皆以果驗因也。因中若不受取,果中焉合受用。果中尚自受用,因中豈無受取耶?」   錯解。經意云:「若人言:『如來出現來、入滅去、住世間。』皆不解我所說義。」   是福等者。是彼無漏福德之應報,即無垢果也。果中無有色相故。論云:「佛果無有色相,迭相見故。」又論云:「佛果無別色聲,唯如如。又如如智獨存,故無來去」等。   為化下。或問曰:「既佛果無別色聲來去等,何以出現受福?為眾生受用耶?」故此釋之意,說眾生根熟為能感緣,以佛無緣大悲,無量劫來利他善根熏淨法界以成善習,有感即應任運無心。如一月不下降、百水不上昇,慈善根力法爾如是。正是斷疑之意。若果中有心受用,則因中亦有心受取,果中既是自然,因中足明無著也。   正見。經徵意云:以何義故名為如來?既名為來亦表其去,何言錯解?釋意云:以真佛本來無來去故。   偈雲下。標真化異也。如來即是法身,本來不動猶若虛空,故不同化身隨機來去,此非異而異也。   大雲下。釋。此約機心染淨,遂見佛有來去,名為化身。來無所從去無所至,即是不動,名為法身。斯則機見有佛來去,佛實不動云云。自彼於我何為,此中略舉水喻,眾生心則知,月喻法身影喻化體,清濁喻染淨也。水清月現月亦不來,水濁月隱亦非月去,但是水有清濁,非謂月有昇沈。法中亦爾,心淨見佛非是佛來,心垢不見亦非佛去,但是眾生垢淨,非謂諸佛隱顯。   解極等者。謂解極則心絕,心絕則會。如如體本周,故無方所,此明即應之真。   緣至下。明即真之應也。意同大雲。   隱顯斷疑意者。諸佛本無來去,眾生妄見去來,尚無出現之佛,寧有受福之事?   第二十五,論文於此不別敘疑而義意合有也。   初標章   據前下。指疑起處。此從三處來,不可以化等者,第二十二也。濫於輪王故,法身無來去等者,二十四也。斥為錯解故。據遮下。二十三也。   不失等者。彌勒頌云:「得勝忍不失」,一異相反難,為存去故成疑矣。   此約下。懸指斷疑之意。彼約一異雙存而難,此據一異俱非而通也。   破粗色。經問答多少,如文可知。疏三。初、引天親約斷疑   偈雲下。標也。   論雲下。釋也。一真法界數量消滅,非一異故,諸佛證此亦非一異。而言處住者,以非此二義可住著故。   為示下。正顯住意。意以界喻真身,塵喻化身也。塵因界碎故非異,喻從真起應也。塵細界粗故非一,喻真實應假也。   無著下。二、破執法。別是一義,非斷疑也。名身即受等四蘊,色身即地等四大。   於中下。以細末破色身,以無所見破名身,無所見即不念也。此段說塵甚多,正是初方便。   大雲下。三、示破相。明方便之相。以能破是細末,所破是粗色,能所合之故成科名。   此言下。揀異大小。大乘用觀假想分別起其慧數,破析彼色一一分析至於極微,二乘天眼所不能見,此則細末之極不可破析,名極略色。   非小乘等者。以彼宗迷唯識理,不達諸法即空,計此微塵以為實有故,說積諸微塵以成世界故。《俱捨論》云:「極微微金水,兔羊牛隙城,蚤蝨麥指節,彼後增七倍」等。今此揀去,故雲非實塵也。   破微塵。經意云:以何義故說微塵耶?釋意云:以無實體故。又徵意云:所以說微塵空,又說微塵者,何謂也。釋意云:佛所說者,非實微塵是空微塵也。   疏二。初、約斷疑釋   塵碎下。喻說。塵是碎世界為末也,故界粗而塵細是非一也。   塵眾聚者。世界是眾塵成故,塵界非異也。   如是下。法合。謂應現十方故非一,同依一體故非異。又依法起化故非一,離法無化故非異。   又若下。二、約破法釋   亦是約喻法說者。若化是實,亦不用佛說,只為是虛餘人不知,故佛說矣。   無著下。引證同此。   破世界。經意云:非唯所起微塵是空微塵,抑亦能起世界亦是空世界。   本論等者,如次文所說,眾生世界者有情世間也。以心法無質不可分析故,但以不念方便破之,念之則有不念則無。故《起信》云:「心生則法生,心滅則法滅」等也。   破和合。經徵意云:以何義故說世界耶?釋意云:世界若實則是一合。佛說一合者,非實有之一合,是空無之一合。疏文中引天親解。   論雲下。標也。   大雲下。釋冥合也。冥然合為一也。一即和合故雲一合矣。   三千破一者。既言三千則非一義,此乃通明五蘊無一合義。   無著下。二、引無著解。並說等者,情器雙明也。   故有下。且標二摶取。   大雲下。顯明情器俱名世界。謂塵眾則器世界,眾生則有情世界。   摶取為一等者。謂情器不分為一世界也。此一合有二摶取,於五蘊中分色心故,本以合二為一,今則開一成二。然和合摶取蓋是一義,但秦魏譯異耳。一摶取者是名身,眾生世界義不可分,但有一義故。差別摶取者,是器世界聚多微塵成一世界故。故無著論云:「眾生世界有者,此為一摶取,微塵有者,此為差別摶取,二界無實等者故。」《心經》云:「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等。   經是名一合相者。約俗諦說有,明在次文。   妄執有。經意云:此一合相無體可說,但為凡夫妄生貪著。   以彼下。釋經中不可說也。五蘊和合無實體故,斯則界歸於塵則無界可取,塵歸唯識則無塵可取,四蘊離念則無心可取也。眾生取著皆由虛妄分別故。《起信》云:「一切境界唯依妄念而有差別。」此明經中但凡夫已下文。   若有下。反顯也。以世界體若是實有,不名虛妄分別,合是正見。世諦說者,即前是名也。同論云:「以彼聚集,第一義不可說」,即前即非也。同前無物可取。   小兒等者。世諦雖說但是假有,凡夫不敏執之為實,猶彼小兒如言執物,見五蘊者不了法空,是法執也。取和合者不達眾法,即我執也。二執不亡故名貪著其事也。迷於事法所知障也。煩惱可知。是依二執起於二障也。   破我法者。前破我法所緣之境,令知不實,今破能緣我法見心,見心乃是所起分別,今即破之,令亡分別入聖道也。故偈云:「非無二得道,遠離於我法。」   斥錯解。經文問答並可知矣。但不解,必不錯解也。   遣言執。經徵意云:以何義故說為不解?釋意云:佛說我人等見,非實我人等見,是假名我人等見,眾生不解謂之為實。所以前科判雲錯矣。   虛妄等者。見有我故名為我見,體實無故乃雲虛妄,虛妄無實元是不見,如繩處見蛇豈是實見?   如所下。兩意:一、以真如為所,如彼真如不分別故。二、以我法為所,我法本無如所知故。   雲何下。徵。   如外道下。釋。   人無我等者。一法界中無我無無我,今對有我說於無我,權說假言故雲安置。   法無我等者。以見是心心所法執有此見,名為法執。心法不實故言安置。此文破法我者,是連帶引之,非謂正意也。   相應等者。入地證如也。   不分別者,離分別障也。   即此等者,若存我法即分別無窮,但了二空則自無分別,即此二空觀,為入理之方便也。   除分別。經意云:發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見信解,不生法相。   疏二。初、明無分別所依二   初、總徵三法。   無著下,節節以疏徵起,以經答之。   何人等者。即經中發菩提心者。   於何法者。即經中一切法。   何方便者。即經中應如是知見信解。   此顯下。二、別釋第三二   初、總標   此顯下。增上心即定也,增上智即慧也。當是增勝上法,故雲增上。   知見勝解者,定慧之後位。   於中下。二、別釋二   初、總彰三義   於中者。於彼三事之中也。   若智等者。明此三種體即是智,但依止方便不同,故立三名也。奢摩他此雲止,止即是定,智依此定併息萬緣,唯心獨存故雲知也。   毘缽等者。毘缽捨那此雲觀,觀即是慧,依此慧故觀察一切,委細推求歷歷分明故名為見。此二者知見也。三摩提此雲等持,但以定慧等處名三摩提,依此義故名為勝解。   言依止者。名依義立也。   以三摩下。二、轉釋後義   自在者。定慧無閡故。   內緣等者。既未證真但緣影像,以真如法離心緣故。今既變影緣如但名勝解,從此能引根本正智,無分別中為近方便。   故雲何下。二、正顯無分別理。即論釋經中不生法相,初句徵起,次句正顯。   大雲下。約位釋論。   前方便等者。即知見勝解,此當地前四加行位。   今不分別者,即不生法相,通在十地及佛地也。雖滿分不同,皆用根本無分別智,親證諦理也。如《唯識見道頌》云:「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   顯本寂。經意云:所言法相非實有之法相,是本無之法相,不共者非法相也。勝義諦中不容他故,離性離相非和合故。   相應者。是名法相也。性起為相不離性故,如前金中無器不離金也。   第二十六,論文於此不言斷別疑,故雲外二疏皆攝入前段合疏,詳文合有是故開之。   因聞下。指疑起處。此從二十五中來。   意雲下。立理。   即化身下。指無化體。   若爾下。結成疑也。意云:能說之佛既虛,所說之教豈實?持說不實之教,寧有福耶?   功德。經文校量可解。阿僧祇此雲無數,發菩薩心者揀餘人。   偈雲下。標。   論雲下。釋。先牒疑縱之。   而彼下。據理奪之。   無量下。揀有量等。斯則三重顯於持說之勝。   不染。經徵意云:雲何演說便獲如是功德?釋文可見。前雲發菩薩心者,意在於此,若非菩薩焉能如是。   無著下。初、引解二   初、申經意   既說法之心,如彼真如無有分別,不取能所說相,所獲功德利益至矣,故決定說也。   無所染者。即無分別不取不動也。此則正是斷疑之意。謂佛所有說皆如真實,傳授之人要皆如是,既如其法福乃無邊,何疑持說無福德耶?又如偈云:「諸佛說法時,不言是化身,以不如是說,是故彼說正。」意云:若言是化則人無敬心,所說之法寧肯信受?由不說故人皆宗奉,所說之教鹹悉受持,無漏之福自然無量等。   雲何下。二、銷經文。   不可等者。此明離於說相,非全不說。前雲無法可說。《淨名》無說無示,是名說法,故魏經雲如不演說。   若異下。反明。以取相故,有分別故,不如如故。既不如如,即成顛倒。   又說時下。約事明無染。前約不稱理,今約不稱事。夫說法者本為利生,今為名利豈非染說。   大雲下。二、引大雲解。生滅心行即有所得分別取相,今既不以,即與如合,故曰如如。上如即似義,下如即真如,似於真如故曰如如。   心境如者。即兩皆真如,無似義也。   則無染者。謂擬心即差便名為染。故論云:「動即有苦,果不離因。」此則微細念慮盡名為染,不必貪慾。   第二十七疏初標章   若諸下。指疑起處。此從二十六中來。以化身如來常說法故,前雖無文而有此意。   雲何下。結成疑也。涅槃即是不動無為義,如前文云:「若人言如來若來去坐臥,即不解所說義。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斯則佛入涅槃也。意云:涅槃寂靜、說法喧動,動寂相反,雲何兩存?經徵意云:以何義故,佛常說而不閡涅槃,如論所敘?釋意云:常佛有妙智,觀諸法空如夢幻等,雖現說法似有為相,而常住涅槃無作之理,復何疑哉?若於論外不作斷疑釋者,此文但責說法不染。徵意云:以何義故,說法之時不取於相,得合真如不動不染耶?釋意云:但觀諸有為相,猶如夢幻等,自然於說不取不著契合真如,無有動搖分別等也。   疏文二。初、開章指文   魏本等者。以彼此二經皆說譬喻,就中彼廣此略。今則標廣以釋於中下。   二、隨章辨釋三   初、約兩論釋魏本中九喻。二、初文者。   偈雲下。標。   論雲下。釋。初釋前二句,真化不一故非有為,真化不異故不離有為。   言諸佛者。揀小乘涅槃一向寂滅,如來涅槃悲智兼運,名無住處。   何故下。躡前徵起,釋後二句,徵意可知。   由妙智等者。妙智揀二乘粗智,正觀揀凡夫倒見,既以妙智正觀有為諸法,如夢幻等,故涉有而不住有,觀空而不住空,用而常寂、寂而常用,故終日說法終日涅槃。如《華嚴疏》云:「寂寥於萬化之域,動用於一虛之中」也。故知若不涉有,豈名大乘涅槃,若不證如,何名無染說法,言雖似反意乃相符。善現約極違以申疑,如來據極順以通釋,理實深妙光茲末篇。   二、兼無著下。初、指論分文。   此偈者。魏經文也。   四有為者。即下自性等四。   初自性下。二、隨文正釋四。初、文二   初、釋章意   此見等者,謂見相二分,以自證分為體,然此三法是生死之自性,一切生死從此而生,故名此三為根本矣,此通八識也。   一星下。二、別解文三   初、文見分者,云云第六識也。計度分別緣共相境,世間諸智盡在其中,故以星光況於此識。此約執計強盛,故獨指第六,非不通八也。   無智等者。此中法喻相兼,文猶闕略。若具配屬,即法喻四對,謂以日喻智、以星喻識、以明喻悟、以闇喻迷。且如喻中,意雲無日闇中有星光故,有日明中無星光故,法中無智迷中有識用故,有智悟中無分別故。其猶昏夜日光黯然,唯星獨存略辨南北,杲日纔現星光自存。法中亦爾,生死迷中本智未顯,意識分別似有鑒覺,若智顯彰光明遍照,分別念慮泯然無餘。   無彼光者。此約分喻。喻中俱無星光,而不無星體,法中融同一智,無別識心故。   二中如目等者。意云:翳若在眼則見毛輪,執若在意見實我法。若正配法喻,即翳喻第七識,毛輪等喻所見分。今標雲翳喻所見分者,此有三意:一、密配第七識,謂若但取毛輪則唯喻所見,第七意識無因可收,故此密配無所遺也。二、交互影略,以喻上舉能法中言所,自然影略,說收所餘。三、顯示毛月無有體性,意雖在所,今卻舉能,以顯所從能生,足知無體也。   以顛倒見者。出無體所以。於無見有故雲顛倒,取無義者,情有理無故。   三中燈喻識者,理則雖通,義當前五,以六七八識各有配故。   燈約等者。以膏油喻貪愛,以燈喻識,若無膏油則燈光不起,若無貪愛則識念不生。故論云:「依止貪愛法住。」然此上三喻,皆是能熏染污根本,故通名自性相。其所熏第八識持種引心,配屬雲喻如下所明。或可星喻見分,翳目所見毛月喻相分,燈喻自證分,自證分即第八識。其後雲喻,但況識中種子為未來法。   著所住味者。即是味著所住。   幻喻等者。即約所幻境說。如結巾為兔、結草為馬,乃至變現種種境界。   以器下。所喻法也。六塵境界不一,故雲種種。   無著下。會釋科文。大雲釋意可知。能變之識尚猶不實,所變之境豈得有體?故《起信》云:「一切境界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心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   三隨下二。初、釋章意。   自身等者。明身受當體是過失。   觀此等者。隨順出離也。又解等者,執著身受是隨順過失也。所謂執身為常、執受為樂,即是顛倒,顛倒即過失也。   初露下。二、正解文二。初者、少時   住者如草上之露,日出即晞,眾生妄身亦復如是。然有三意:一、命修短,有纔生即死故。二、比於上界時極促故。三、唸唸遷謝,即生即滅故。有斯三意故曰少時。   二中受用事者。受能領納,即此領納是受之用,即此受用便名為事。   受想等者,因即是觸受之因故,想能助受故。《俱捨》云:「受同飲食,想同助味。」   三法不定者。有三釋:一則苦樂捨三受不定也。二則受想因於三法而不定,三法即違順等三境也。三則受想觸為三,三皆不定也,以一不定餘皆不定故。然此雖說想觸,意明於受,如風水相投即有泡起,觸想和合則有受生,是故以泡喻於受也。故大云云:「水上之泡出沒不定,心中之受苦樂不常。」   苦體等者。受是苦體。苦謂三苦。彼苦身中,有苦生故是苦苦,破滅是壞苦,不相離是行苦。逐境住情妄生樂想,故名隨順。   功德施下。意說壽命,不同前義。喻則可知。   法中始生等者。託蘊腹中名生,形體未成即有死者。纔生者,生下即死也。暫停住者,五歲十歲乃至百歲通名暫住。初天所見,人間半百尚同晝夜,況聖智乎。故《正法唸經》云:「有於胎藏中死,有生而已命終,有能行便亡,有能走便卒,雖修短之異皆歸死處。」故《淨名》云:「是身虛偽,假以澡浴衣食,必歸磨滅。」   四隨下三。初、釋章意。   隨順人法等者。二空真智能出二死,方便觀察名為隨順。   二、正解文三   初、如夢者。人之神遊也。以過去所作見聞事業皆是所念之處,與夜來夢無有差別,憶之可說掬之不見。如經云:「如寤時人說夢中事」,心縱精明,欲何因緣取夢中物?   唯念性者。以念為體性故,念之似有不念全無。   觀察等者。謂白日見聞境界所熏,夢中宛然還見,雖即無人造作,境界分明現前。   如是下。法合。過去業因所熏,感招現在果報,雖則無人造作,不免生死輪迴。故《淨名》云:「無我無造無受者,善惡之業亦不亡。」若夢寤時則夢所見事一無所有,若迷覺已則生死輪迴杜絕蹤跡。故《起信》云:「應觀過去所念諸法恍忽如夢。」   二中不住生滅,文異義同。凡是有為,即生即滅,無異時也。以無性故,體虛妄故。經云:「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楞伽經》云:「初生即有滅,不為愚者說。」《起信》云:「應觀現在所念之法猶如雲光。」   三中子時者。在種子位時。   根本等者。應雲阿梨耶識在種子位時,為一切法作種子根本,以一切諸法從種子生故。   粗惡種者。有漏種也。以無漏種子,為細妙故。   似空者。喻多也。《華嚴》云:「若此惡業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   如雲者。空喻種子,雲喻未來所起現行之法,以雲依空忽然起故。故《起信》云:「應觀未來所現諸法,猶如於雲忽爾而起。」   無著下。通明三事,結釋科文。   大雲下。顯無著科意。三世既空,憑何有我執,我既不出離,達無我者必出離也。故偈云:「觀根及受用,觀於三世事,於有為法中,得無垢自在。」   二中諸經等者。謂如來說法,多以夢幻虛假之事,況諸法空義,或廣或略,散在諸經諸論,隨何經論宗趣雖殊,大意皆破眾生遍計情執。或情執多者,不達法者,約喻生疑,病既連綿藥還灑迤,以悟為限,法喻重重。今約《華嚴.十忍品》疏文,兼攝大乘論意勢,顯諸喻意,令無混濫也。   一切法空者。此是義宗。若是上根聞之便解,中根之類一喻即明,下根之流展轉生惑。更以諸喻如下所辨。   現見等者。難曰:諸法若不見,任說法皆空,現見歷然在,因何得是空?   故說如幻下。以喻釋喻也。下皆準此。   愛著等者。難曰:眾生不愛著,任說法如幻,既生愛著心,雲何得如幻?   故說如焰下。釋也。   不得水者。難曰:貪求若不得,任說法如焰,求者皆遂心,雲何得如焰?   故說如夢下。釋也。   夢造等者。難曰:善惡無果報,任說法如夢,因果事昭然,雲何得如夢?   故說如影下。釋也。妍,美好也。媸,醜陋也。此說對鏡之色。高低者,此說對谷之聲也。   一一應者。無一像而不應色,無一響而不應聲。   無雜亂等者。必不對美現醜、對高應低。   故利樂等者。難曰:菩薩不化生,任說如影響。菩薩既化生,雲何如影響?   故說如化下。釋也。   作化事者   不可謂作化事便言為實,不可謂度眾生便謂眾生實有。良為眾生即空,迷故不覺為說今覺,若實有體化之何益。故《淨名》云:「觀眾生如幻化、如水月鏡像、如龜毛兔角」等。文殊問云:「若然者,菩薩雲何行慈?」維摩詰言:「為眾生說如是法,是真實慈也。」   上來五重徵釋皆顯法空,蓋因喻生迷,遂展轉訓曉,極茲後位喻盡法彰,疑冰自釋然。諸經中,或說乾城水月、杌鬼繩蛇、翳目空華、龜毛兔角等,皆隨機隨說引令得出,必不依次有是五重也。秦經夢幻等者,以夢等四事皆無體性,若觀有為諸法如其夢等,則空理易明。露電二事暫有即無,若觀諸法如其露電,則無常自顯。   悟真空下。顯益。   不住相者。凡夫迷真空既住相,當知悟真空即不住相也。住即執取染著之義。又凡夫顛倒不了無常,故戀世間不務修進,當知達彼一切悉無常性,唸唸遷謝下住不久,由是怖畏生死樂趣涅槃,如救頭然寸陰是競。所以佛於涅槃會中,偏讚此觀以為第一。然二句中各有解行,配釋可知。   妙符下。結歎。   符破相宗者。歎前四喻也。然佛一代教門,就大乘中宗塗有三:一、法相宗,謂《解深密》等經,《瑜珈》、《唯識》等論。二、破相宗,謂《般若》等經,《中》、《百》、《門》等論。三、法性宗,謂《法華》、《涅槃》等經,《起信》、《寶性》等論。既般若宗於破相,今說有為,喻以夢幻泡影,則妙符宗旨也。   示亡情等者。歎後二喻。若觀世間諸法如電露等,自不繫情於身命財而生常解。又由前四喻故慧解亡情,由後二喻故習定亡情。又前亡執有之情,後亡計常之情。若不覺空無常,即繫情於身命資具。今既悟此空無常理,則情念沮壞、真智現前。斯則上合經宗故雲妙,下契物情故雲巧也。   魏譯下。牒問也。或問曰:「魏譯九喻,秦經略三者,何也?」今此牒之。   以星下。釋通。   有體者。雖星不如日,燈藉膏油,未是全空,故雲有體。   雲種者。法喻雙舉。雲能含雨,種必生芽,故曰含生。   難契等者。本為執情堅固不了即空,由是設喻以蕩分別。若觀有體之物便同折色,難悟即空,空觀不成故雲難契。   潛滋等者。既不了無常,唯於境相而生常想,不能捨離,縱不故意任運生情,不覺而起,故曰潛也。   取意等者。先德皆云:「敵對唐梵則奘稱能,取意譯經則什為最。」然雲等三喻,則直下翦除,於餘六中又換一喻,謂以影代翳也。所以換者,影並於翳,空義顯故。   流通。經文可見。   佛說是經已者。本為空生致問,故佛答降住修行。答問既終便合經畢,仍以躡跡起疑連環二十七段,洎乎此文疑念冰釋。既善吉無問,故能仁杜宣。一卷經內,雖兼有師資,以其就勝故但雲佛說。長老等義如前所解。   疏二。初、隨經文別釋   近事男女者。標釋可知。亦云近住男、清信男等,並可知。   非天者。亦非人也。謂非天人趣之所攝故,亦云無酒。   如實等者。說理如理、說事如事故。   果淨者,依解起行得無漏故。   無著下。二、引論疏讚釋   無覺者。不發二空智也。二執牢固如石之堅,石猶可磨可琢,聞經不能無我而解,不啻於石,故雲過於。詩云:「我心匪石不可轉也。」轉猶動也。磨琢皆是動義。   又論雲下。人於深法不能覺及信,世人多如此,是故法荒廢。   無因者,無大乘正因,不得菩提故。   總持法者,祕密般若也。深句義者,顯了般若也。或總持法是經文,深句義是本偈。   從尊者。即彌勒、無著也。廣說即自指論文。   佛母者。以能生諸佛及菩提法故。餘文易知。   金剛經纂要刊定記卷第七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703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註解   No. 1703 [cf. No. 235]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註解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奉 詔譯   大明天界善世禪寺住持(臣)僧(宗泐)演福講寺住持(臣)僧(如□)奉 詔同註   此經以喻法為名。實相為體。無住為宗。斷疑為用。大乘為教相。   初釋喻法名者。金剛喻也。般若法也。金中精剛至堅至利能碎萬物。此經能斷眾生疑執。取以為喻。故大品般若十六分中。以此經名能斷分。波羅蜜是梵語。華言到彼岸。眾生在生死海中無有窮極。修此般若到涅槃彼岸。蓋大乘菩薩達生死即涅槃。則非度而度。非到而到也。經者訓法訓常。梵語修多羅。此翻契經。謂契理契機故也。二辯實相體者。即一實相理也。經雲若人得聞是經即生實相。三明無住為宗者。宗者要也。經雲。應無所住。經中多以無住破著。故以無住為宗也。四論斷疑為用者。由經力用能斷妄執。故以斷疑為用也。五判大乘為教相者。經雲。為發最上乘者說。故以大乘為教相也。   此經乃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所譯分三十二分者。相傳為梁昭明太子所立。尤譯本無。又與本論科節不同破碎經意故不取焉。今註一本天親等論。取其意而不盡用其語。以其語深難便初學故也。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如是者。指一經所聞法體也。我聞者。阿難謂如是之法我從佛而聞也。一時者。即如來說法機應和合時也。佛者覺也。佛是教主尊極名佛。捨衛者國名也。華言豐德。祇樹給孤獨園者。祇陀太子施樹。給孤長者買園。共立精舍請佛而住。此說法處也。與大比丘眾者。聞法之侶也。比丘者梵語也。華言乞士。上乞法以資慧命。下乞食以資色身。千二百五十人俱者。此諸弟子凡佛說法之處常隨侍也。已上如是等六事。冠於諸經之首謂之通序。如來臨滅度時阿難問佛。一切經前當安何語。佛言。當安。如是我聞等語。非但我法如是。三世諸佛法皆如是。   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捨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此別序也。亦名發起序。以乞食為發起者。蓋佛欲說無住相施故。先乞食以表發之。然佛以禪悅法喜為食。而行乞者示同凡僧。欲令折己慢幢生彼福德耳。爾時者當是時也。世尊者。世間所尊十號之一也。食時者。辰時也。著衣者服僧伽黎衣也。持缽者。持應量器也。次第乞者。佛心平等不擇貧富也。本處者。給孤園也。洗足者。食訖而洗足也。敷座而坐者。敷坐具而加趺也。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長老須菩提乃此經發起之人。稱長老者。以其德長年老也梵語須菩提。華言空生。亦名善現。從座起至恭敬。乃請法之敬儀。希有者。讚佛之辭也。善護念者。為護念現在根熟菩薩。與智慧力令其成就自行。與教化力令其攝受眾生也善付囑者。為付囑未來根未熟菩薩。已得大乘者令其不捨。未得大乘者令其勝進也。護念付囑即希有事也。佛德之大。無過度生。然雖注意於般若度生。必待請問。故善現睹相知意。即首稱歎希有。而後請問也。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雲何住。雲何降伏其心 此發問之端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華言無上正等正覺也。問意以如來護念付囑現在未來菩薩令成佛果。是菩薩雖發道心誓度眾生求成佛道。未知其心雲何安住大乘。雲何降伏妄心。使至佛果不退失耶。   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善現既讚歎請問妙稱佛心。故印可雲。善哉善哉。當為汝說也。而又誡約雲。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善現即會佛意故。唯然應之願聞是法。然一經之大要。不過善現所問安住大乘降伏妄心。如來所答修行之法。亦不出乎理事二行破執斷疑而已。具見下文。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 善現雙問安住降伏。如來但答降伏其心者。蓋降伏妄心必安住大乘。舉降伏則攝安住矣。   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 人與旁生具有四生。諸天地獄中陰惟是化生。鬼通胎化二生。皆屬欲界。   若有色 色界天。   若無色 無色界天。   若有想 識處天。   若無想 無所有處天。   若非有想非無想 非想非非想處天。   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此一段是菩薩所修理觀具乎四心。謂廣大心勝心常心不顛倒心。慈氏頌雲。廣大第一常。其心不顛倒。第一即勝心也。經雲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者。所懷之境廣此大心也。雲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者。此勝心也。無餘涅槃即如來究竟彼岸也。雲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了生佛一如。此常心也。無我人眾生壽者。此不顛倒心也。若有四相謂之四倒。若一眾生不令滅度。及見眾生實滅度者。則未能了達本源。遂有我人眾生壽者四相。不名菩薩。我者。於五蘊中妄計有我我所。人者。妄計我生人中異於餘趣。眾生者妄計五蘊和合而生。壽者。妄計我受一期果報。一期果報即若長若短壽命也。此皆顛倒妄想亦名四見。菩薩能用般若妙智。照了性空本無四相。名降伏其心。否則非菩薩也。   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佈施。所謂不住色佈施。不住聲香味觸法佈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佈施。不住於相 此一段理觀兼事行也。不住是理觀。佈施是事行。於法者。六塵諸法也布者普也。施者捨也。菩薩所修六度萬行。以佈施為初度攝後五度。蓋施有三種。資生施。無畏施。法施也。資生施者。施以財物資他生也。無畏施者。持戒不惱無冤。忍辱不報有冤。法施者。精進不倦說法。禪定不差機說法。智慧不顛倒說法。然一切佈施不過六塵。所謂六塵如床敷臥具飲食湯藥之類是也。世人行施心希果報。是為著相。菩薩行施了達三輪體空故。能不住於相。三輪者。謂施者受者及所施物也。佛告善現。應如是不住於相而行施者。蓋欲菩薩降伏妄心也。   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佈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須菩提。於意雲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菩薩無住相佈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此段恐人疑雲。既離相施則無福報。故佛告離相之施其福轉多。良由不住相施施契性空。性空無邊施福無邊。故舉十方虛空以為喻也。論雲。其義有三。一遍一切處。二寬廣高大。三究竟不窮。已上答降伏安住問竟。   一斷求佛行施住相疑 此疑從前文不住相佈施而來   須菩提。於意雲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前段說無住相施降伏其心。是成佛之因。恐善現疑佛果是有為身相。故佛問雲可以身相見如來不。善現悟佛問意。乃答不可以身相見。然有相者應身也。無相者法身也。法身是體。應身是用。若知用從體起。應即是法所以無相。故論雲。如來所說相即非相。若能了達此意。則一切世間之相無非真如無為佛體。故佛印可善現雲。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二斷因果俱深無信疑 此疑從前無住行施非相見佛兩段經文而來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 論雲。無住行施因深也。無相見佛果深也。因果之法既深。疑末世在迷鈍根眾生不如是能生信心。   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 佛答末世自有具福慧人。聞此般若能生實信。言後五百歲者。大集經中雲。有五箇五百歲。今乃最後五百歲時也。持戒戒也。修福定也。生信慧也。三學俱備。能生實信矣。   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 若論實信之由。從多佛所以種善根。聞此大乘之法。則能生信。至於一念少時生信。亦從佛所種諸善根而然也。   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 信心生一念諸佛盡皆知。凡有眾生聞是章句。乃至一念淨信。佛智佛眼無不知見。所以得福無量。   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 此順釋生信得福之故。該乎生法二空。論雲。有智慧者了知生法二無我故。又雲。生法各有四種想。想即相也。言無復我人眾生壽者四相。此生空也。言無法相亦無非法相者。他譯更有無相亦非無相。此法空也。疏雲。初列生空有四相。次列法空但有兩句。法非法也。蓋譯人略之耳。   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則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則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則著我人眾生壽者 此返顯違經非福。言若心取相等。此生執也。若取法相等。此法執也。   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此結上文而證勸也。不應取法者。空能觀之智也。不應取非法者。空所觀之境也。論雲。法有性相尚不應取。何況非法本無性相。又雲。善如法尚不取。況不善非法。疏雲。今言法者。說五陰空為法。五陰相為非法。即以陰空為藥名法陰。有為病名非法。陰病既除空藥亦遣。非法既謝在法亦亡。與論意正相□合。言筏喻者。論雲。如欲濟川先應取筏。至彼岸已捨之而去。又智論引筏喻經雲。汝等若解我筏喻法。是時善法宜應棄捨。況不善法。斯乃無所得之要術。俾不凝滯於物矣。   三斷無相雲何得說疑 此疑從前第一疑中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而來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 向說不可以相見佛。佛非有為。恐有疑雲。何故釋迦樹下得道諸會說法耶。   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真如法體離有無相。離言說相。豈可以耳聞心得耶。當知樹下得道諸會說法。但應身耳。其報身法身無得無說。然應即法報說即無說。是故不可以有取。不可以無取也。善現解佛問意。即答以無道可證無法可說。何以故下。又自徵釋。由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言非法者。不可以有取。言非非法者。不可以無取。由不可取故不可說。然如來垂應有證有說者。蓋得非有非無之體也。一切賢聖者。三世十方佛菩薩也。以用也。無為乃自證之理真諦也。差別乃化他之用俗諦也。諸佛說法不離二諦。吾佛亦然。   須菩提。於意雲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佈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此乃較量持說功德。佛問。假如人以大千世界七寶為施。其福多不。善現會意。答雲甚多。蓋此福德離福德自性故言多也。佛又言。離性佈施福報雖多。而受持此經為人演說能趣菩提。其福勝彼。言乃至四句偈者。舉少以況多耳。然持經福勝者。蓋諸佛之身及所證之法。無不從是般若而生。般若稱為佛母者。良有以也。然猶恐其於此取著。故復告雲。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四斷聲聞得果是取疑 此疑從上無為法不可取說而來   須菩提。於意雲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梵語須陀洹。華言入流。此聲聞所證初果也。已斷見惑離四趣生。預入聖人之流。故雲入流。言無所入者。是不著於所入之流。又不著於六塵境界。故言不入也。   須菩提。於意雲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 梵語斯陀含。華言一來。此聲聞第二果也。蓋欲界有九品思惑。前六品已斷。後三品未斷更須欲界一度受生。故雲一來。言實無往來者。謂不著於往來之相也。   須菩提。於意雲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 梵語阿那含。華言不來。此聲聞第三果也。斷欲界思惑盡。不來欲界受生。故曰不來。言實無不來者。謂不著於不來之相也。   須菩提。於意雲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 梵語阿羅漢。華言無學。此聲聞第四果也。此位斷三界煩惱俱盡。究竟真理無法可學。故名無學。言實無有法名阿羅漢者。謂無無學所證之相也。若言有證即著四相也。此一段名四果離著。論雲。向說無佛果可成無佛法可說。雲何四果各取所證而說。恐起此疑。故佛約此而問。善現皆答以離著。深會佛之意也。   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是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此乃善現引自己所證離著。令人生信也。然善現所證之果不過無學。而世尊特稱其為第一者。以無諍故也。梵語阿蘭那。華言無諍。無諍者。謂離二障。一者惑障。二者智障。離惑則不著有相。離智則不著無相。故無諍也。無所所行者。謂不著於所行之行也。   五斷釋迦然燈取說疑 此疑亦從第三疑中不可取不可說而來   佛告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 此斷釋迦然燈授受之疑。謂善現迷己所證離著固已得矣。而如來又恐善現疑佛昔受然燈之記於法實有所得。故興此問。善現答以實無所得。是無疑矣。然燈者。大論雲。然燈生時身光如燈。以至成佛亦名然燈。   六斷嚴土違於不取疑 此疑亦從第三疑中不可取而來   須菩提。於意雲何。菩薩莊嚴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問意以菩薩修六度萬行。莊嚴淨土現身說法。是有所取雲何不取。答意以菩薩雖修行嚴土。行乃無作。土亦非嚴。非嚴而嚴。故曰即非莊嚴是名莊嚴。既而如來又告善現雲為菩薩者應如是生清淨心。乃非取而取。如維摩經雲。隨其心淨則佛土淨。斯之謂也。若於六塵生著不名清淨。故又雲。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七斷受得報身有取疑 此疑亦從第三疑中不可取而來   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雲何。是身為大不。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須彌山者。梵語須彌盧。華言妙高。此山四寶所成。高出眾山之上。故稱山王。佛之報身遠離諸漏。名之為非。尊崇奇特名之為大。佛之問意。以聖人之法既無為無取。所得報身豈非有取。恐有此疑。故設喻為問。而善現即知須彌自無分別我是山王故得為大。報身離著亦復如是。故曰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須菩提。如恆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恆河。於意雲何。是諸恆河沙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恆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佈施。得福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恆河天竺之河。週四十里。佛多近此說法。故取為喻。前說一大千世界七寶佈施。以喻持說福勝。今以無量大千世界七寶佈施。不如持說此經四句其福轉勝於彼。此則增勝而論。格量持說之功。   復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則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藏佛舍利之處謂之塔。奉佛形像之處謂之廟。隨說此經四句偈處。天人固當敬之如佛塔廟。況能具足持誦者耶。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者。成無上佛果菩提也。若是經典等者。經典所在即佛之所在。持說之人即佛弟子。可不崇敬乎哉。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雲何奉持。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 善現既聞持經成就希有之法。故問此經何名雲何受持。佛答此經名金剛般若。能斷一切疑執故。當奉持也。斷執雖用般若之智。然法性本空不可取著。故雲即非般若波羅蜜也。如來又慮善現未達般若性空謂有言說。故又誥雲。如來有所說法不。而善現了知說即無說。乃答雲如來無所說也。   須菩提。於意雲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此即文意由前施寶得福而來。前以無量大千世界七寶佈施。得福雖多然非離性。則是貪等煩惱染因。有為福報故。此遂以世界微塵為喻。塵界乃無情之物不生貪等。煩惱染因是則有為。福報不及塵界之無情。況持說此經。是遠離煩惱之因。能取菩提而不勝耶。非微塵非世界者。非煩惱染因微塵世界也。是名微塵。是名世界者。乃是無記微塵世界也。無記猶無情。謂不起善惡也。   須菩提。於意雲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三十二相者。應身相也。非相者。法身相也。是名三十二相者。應既即法法全是應。不妨說三十二相也。言施寶之福。縱能成佛身相。但是應身。不及持說功德能成法身也。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恆河沙等身命佈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 七寶佈施外財也。身命佈施內財也。身施者。如屍毘王代鴿是也。命施者。如薩埵飼虎是也。以輕重較之。則外財輕而易。內財重而難。然此二施皆有為有漏因果。總不如持說四句能取菩提之妙果也。   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則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實相者。則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 善現知捨身命所感之福。不如持說之勝。得聞此法。感佛恩深遂悲泣流涕。讚言希有。自謂從昔已來。未曾聞是經典。若人聞經信心清淨。則能生乎實相。又謂我今直佛獲聞是經不以為難。而未來眾生得聞是法始為希有。所以希有者。以依此經修行。不起我人眾生壽者四相。即是非相。非相即實相也。離此諸相即成正覺故曰即名諸佛也。   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 如是如是者。然之之辭也。大乘之法本是難信難解。然非大乘根器。卒聞是法。未免驚愕疑怖畏懼。能聞是法而不驚畏者。實為希有。此希有法無與等者。故名第一。然法本無說。慮其於法取著。故雲非第一波羅蜜。有因緣故亦可得說。故雲是名第一波羅蜜也。   八斷持說未脫苦果疑 此疑從上捨身佈施而來   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嗔恨。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忍辱者。六度之一也。安受曰忍。毀害曰辱。前雲捨身命之福報是生死苦因。不及持說之福。此之行忍亦捨身命。不成苦因者何耶。蓋能達法無我到於彼岸也。說非忍辱波羅蜜者。即遣著也。如是忍行佛昔曾行故。引歌利王之事以證之。梵語歌利。華言極惡。佛於宿世曾作仙人山中修道。王因畋獵見而不喜。遂割其耳鼻截其手足。時仙人略無嗔恨。以慈忍力身復如故。蓋能了達我人眾生壽者四相皆空。非惟無苦。亦乃有樂也。又引過去五百世中作忍辱仙以證之者。明行忍行非止一世也。   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則為非住。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佈施。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應如是佈施。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 佛累世行忍。以無我故得成菩提。故發菩提之心。應須離一切相。離相即不住色等六塵也。應生無所住心。心無所住即能住菩提。若心有住則非住佛道矣。菩薩所行六度皆應離相。色為六塵之首。施為六度之初。故雲不應住色佈施。如是行施為利群生。若存施受之心則非無住。下復遣著。故曰非相非眾生也。   九斷能證無體非因疑 此疑從上為利生行施而來   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 如來所得菩提妙果。如理而證。離於言說。何故累稱持說功德。勝餘佈施等福耶。然佛無所證而證。無所說而說。所證所說無不當理。恐善現未達此意。故又告雲。是真實等語。真語者。說佛菩提也。實語者。說小乘法也。如語者。說大乘法也。不異語者。說授記事也。不誑語者。不誑眾生也。解譯無此一句。無實無虛者。如來所證之法。本離言說故曰無實。對機有說故曰無虛也。   十斷真如有得無得疑 此疑從前不住相而來   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佈施。如人入暗則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佈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聖人以無為真如得名。然真如之體。遍一切時遍一切處。何故眾生有得者有不得者。蓋心有住法不住法之異耳。住者住著也。如行佈施。不達三輪體空名為住法。心既住法不成檀波羅蜜。如入暗中則無所見。若達三輪體空則心無所住。即成檀波羅蜜。如人有目在日光中見諸色相也。   須菩提。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則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言未來世中若有受持讀誦者。佛眼佛智悉能知見。既行勝因必成妙果。故曰成就無量無邊功德也。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恆河沙等身佈施。中日分復以恆河沙等身佈施。後日分亦以恆河沙等身佈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佈施。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 初日分者。寅卯辰時也。中日分者。巳午未時也。後日分者。申酉戌時也。如是一日三時捨無量身。歷無量劫而行佈施。世間固無此事。然佛設此喻者。以況聞經生信福德之勝。何況書持誦說者耶。信力曰受。念力曰持。對文曰讀。背文曰誦。所謂書寫受持讀誦者自行也。為人解說者化他也。   須菩提。以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如是人等則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須菩提。若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則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 此般若之體本絕言思。其功德廣大不可得而稱量。非樂小乘者所可得聞。故曰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發大乘者。通指衍門三教之人也。發最上乘者。的指圓頓之人。能生信解者也。如是之人修行此法。則成就不可思議功德故。能荷擔如來無上菩提。彼小乘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為著四見故也。   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則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 塔為藏舍利之處。若天人修羅固當敬事。此般若經卷所在之處。是真法身舍利寶塔可不敬乎。   復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持誦此經者人當恭敬。而反被人輕賤者。以宿罪業合招惡報。由經力故但被輕賤。被輕賤故其罪消滅。當得無上佛果。持經功德可謂大矣。   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於然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若復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阿僧祇翻無數時。那由他者。十億為洛叉。十洛叉為俱胝。十俱胝為那由他。如來於過去然燈佛前供養無數諸佛。其功德可謂深且大矣。乃言不及末世持經功德者。蓋持經能生理解得證菩提。供佛雖感福報。但是事相故。持經功德百千萬億分中不及一分也。又言算數譬喻所不能及者。蓋事相之福是可思議之法。而般若妙智忘能所絕待對。不可得而思議者也。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則狂亂狐疑不信。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此經非大乘根器不能持誦。而持誦所感功德。豈常人可聞。聞必狐疑不信。故不具說。蓋此經之義趣。與其果報。不可思議故也。   十一斷安住降伏存我疑 此疑從前諸文無我人等相而來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雲何應住。雲何降伏其心 善現初聞此義。至是復問者何耶。問辭雖同其意則別。蓋所問不過住大乘降妄心而已。初之問意。但問能住能降之法。此之問意。若謂我能住我能降。存此分別障於真證無住之道。故又興此問也。   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 此一節文意亦與前同。但前是破情顯智。所破之情即我人等四相粗執。所顯之智即般若真智。自此而下忘智顯理。破我人等四相細執。由此賢位漸入聖階矣。   十二斷佛因是有菩薩疑 此疑從上實無有法發菩提心者而來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 由前雲實無有法發菩提心者。意謂無發心者則無菩薩。若無菩薩。雲何釋迦於然燈佛所。名曰善慧。布髮掩泥行菩薩行得受記耶。佛恐善現潛有此疑。故舉以問。   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然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善現答意雲。善慧彼時都無所得離諸分別。由悟無法故得受記。   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然燈佛則不與我受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燈佛與我受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 善現既會法無所得。佛然其說。乃言如是如是。既而又反覆告之者。要令善現知法無所得深契至理故得受記。蓋如來所證妙果。乃心地本具法門。離諸名相。無授受中而論授受也。   十三斷無因則無佛法疑 此疑從上釋迦於然燈行因實無有得而來   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何以故者。徵起之辭也。由前雲實無有法得菩提果故受然燈之記。遂疑既無佛果。豈有佛法耶釋雲。如來者即諸法如義。如者真如也。不偽曰真。不異曰如。此真如體貫徹三世綿亙十方。非空非有不變不遷。名如來性。若有所得即非佛菩提也。   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所得者。忘情而證也。無實者非有為相也。無虛者。是真如體也。然此真如非別有法。即一切色等諸法。離性離相名真如體。唯佛與佛乃能證此。故一切法皆是佛法。真如之體雖不離於諸法。然亦不可取著。故雲即非一切法是名一切法。   須菩提。譬如人身長大。須菩提言。世尊。如來說人身長大。則為非大身。是名大身 上說如來所證真如之體遍一切處。可謂長大矣。又恐善現起長大之見。故佛又設喻徵之曰。譬如人身長大。善現因喻有悟。即曰非大身是名大身。論雲。大身有二義。一者遍一切處即法身。二者功德大即報身。此之二身皆離諸相。故名為非。   十四斷無人度生嚴土疑 此疑同十二疑皆從第十一疑中實無有法發心者而來   須菩提。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則不名菩薩。何以故。須菩提。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薩。何以故。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須菩提。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法界混然身土平等。尚無佛道可成。安有眾生可度。是則起度生之心修行嚴土。即凡夫見。不名菩薩者。畢竟起何等心名為菩薩。故雲能通達無我法者真菩薩也。   十五斷諸佛不見諸法疑 此疑從上菩薩不見眾生可度佛土可淨而來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須菩提。於意雲何。如恆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一恆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恆河。是諸恆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前說不見彼是眾生。不見我為菩薩。不見淨佛國土。如是則不見諸法。名為諸佛如來。然而如來具足五眼。豈都無所見耶。五眼者。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也。古德偈雲。天眼通非礙。肉眼礙非通。法眼惟觀俗。慧眼了知空。佛眼如千日。照異體還同。此之五眼通該十界。而優劣有殊。如經所說五眼皆如來所具者。無非佛眼也。恆沙世界一切眾生之心。如來無不知見。然眾生之心種種顛倒而言非心者。妄識本空也。是名為心者。真如不滅也。所以者何下。徵釋非心之所以也。蓋三世之心。過去已滅。未來未至。現在不住。皆是虛妄生滅故。求之不可得也。   十六斷福德例心顛倒疑 此疑從上心住顛倒而來   須菩提。於意雲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佈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前說眾生心有住著是為顛倒。然福由心造豈亦是顛倒。若是何名善法耶。恐潛此疑故佛斷之。福德有實者。住相佈施成有漏因。其福則寡。福德無者。離相佈施成無漏因。其福乃多。是則不住於相心離顛倒。所作之福無非善法也。   十七斷無為何有相好疑 此疑從前如來者即諸法如義而來   須菩提。於意雲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何以故。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 上說諸佛所證乃無為之法。雲何佛身有八十種好三十二相而可見耶。為斷此疑故有此問。善現乃會如來法身固非色相可見。而未嘗離於色相而不可見。故雲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諸相。是名具足諸相。良由全法身無為之體。起應身相好之用。是故應身即是法身。乃無相而相。相而無相。無見而見。見而無見者也。   十八斷無身何以說法疑 此疑從上身相不可得見而來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則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既雲如來色身相好不可得見。如何為人演說法耶。然如來悲願深重。隨感而應。無說而說。說即無說。不達此意是為謗佛。言無法可說是名說法者。離性執已。不妨稱性而說也。   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 善現解空第一。與般若空慧相應。以慧為命故稱慧命。前雲身乃非身之身。法乃非說而說。身說俱妙難信難解。所以有此疑問。   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 眾生有聖有凡。而凡夫眾生於此般若不能生信。聖體眾生乃能信解。言彼非眾生者。非凡夫眾生也。非不眾生者。非不是聖體眾生也。聖體眾生即大乘根器人也。豈可視為凡夫眾生不能生信。尚恐善現未悟。下文又徵釋之。   何以故。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 眾生眾生者。牒上文非眾生非不眾生也。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者。言非是凡夫眾生是聖體眾生能生信解者也。   十九斷無法如何修證疑 此疑從前十二十三疑中無法得阿耨菩提而來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前既雲實無有法得無上正覺。如何卻有修證。故疑而問之。佛答有三。一答無法可得為正覺。二答平等為正覺。三答正助修善成正覺。初答如文可見。   復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二答平等為正覺也。   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三答正助修善成正覺也。正助者。正謂正觀。空四相也。助謂緣助。修一切善法也。初答以無法可得為正覺者。達妄即真也。二以平等為正覺者法無高下也。三以正助成正覺者。離相修善也。由離相故。名為善法。   二十斷所說無記非因疑 此疑從上修善法而來   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佈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前既雲從修善法得菩提。則佛所說法是無記法。不能得菩提耶。恐有此疑。故佛舉大千世界中施七寶聚如須彌山之多。且大較之持說四句功德。百千萬億分中乃不及其一。所說法蓋佛離言說相。以離相故能作菩提之因。故慈氏偈雲。雖言無記法。而說是彼因。彼即菩提也。   二十一斷平等雲何度生疑 此疑從第十九疑中是法平等而來   須菩提。於意雲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則有我人眾生壽者。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則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則非凡夫 既雲是法平等無有高下。雲何如來卻度眾生。故偈雲。平等真法界。佛不度眾生。以名共彼陰。不離於法界。名即眾生假名也。陰即五陰實法也。此假名實法皆即法界。故雲不離於法界。既即法界凡聖一如。豈有眾生可度。故雲佛不度眾生。如來若謂我為能度。眾生為所度。此則著於四相。由離四相則非度而度。度而非度。則是如來說有我者。真我也。則非有我者。非妄我也。而凡夫之我是我執也。非凡夫者。論雲非生。謂不生聖人法。即毛道凡夫也。   二十二斷以相比知真佛疑 此疑從第十七疑中如來不應以色身諸相見而來   須菩提。於意雲何。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佛言。須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則是如來。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若以色見我  以音聲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見如來   三十二相者。應身相也。觀如來者。觀法身如來也。問意謂可於應身相好中觀見法身不。善現乃知應身相好從法身流出。若見相好即見法身。故答雲如是如是。佛又恐善現於應身取著。不達法體。故又以輪王即如來為難。而善現解佛難意故。雲不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也。既而佛乃說偈以證之。法身之體固不離於聲色。但凡夫墮於聞見。是行邪道。不能見於如來也。   二十三斷佛果非關福相疑 此疑從上不應以相觀佛而來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說諸法斷滅。莫作是念。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上明如來所證菩提不從福德而致。是則菩薩所修福德。不成菩提之因。亦不克果報耶。為斷此疑故告之曰。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而得菩提。具足相即福德相也。蓋大乘所修福德之因。所得福德之果。但離取著之相。不同小乘斷滅之見。故曰於法不說斷滅相也。下又設喻以告。   須菩提。若菩薩以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持用佈施。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福德。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雲何菩薩不受福德。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 假使有人。以無量世界七寶行施心有所著。所感之福則成有漏。心若離著即成無漏。故雲若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無我者。無人法二執也。忍即無生法忍。初住菩薩所證也。既得無生法忍。則與彼住相行施者不同。故雲勝前菩薩所得福德。言不受福德者。不受有漏福報也。善現又疑。既不受福報。雲何能獲無生法忍。須知有漏果報則不應受。無漏果報則受而不取。取謂取著。故雲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也。   二十四斷化身出現受福疑 此疑從上不受福德而來   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有來去坐臥者。乃如來應身也。無來無去者法身也。然如來昔行菩薩道時不受福報。雲何至果有去來坐臥之相。使諸眾生供養獲福。恐有此疑故告以釋之。謂如來應用示有動作。而法身之體如如不動也。   二十五斷法身化身一異疑 此疑從上應有去來法無去來而來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於意雲何。是微塵眾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上明應身去來是異。法身無去來是一。佛恐善現有一異之見。故設喻以釋之。釋中初舉世界微塵一異斷疑。次舉言說我法離見。初釋中文有三科。一標界塵一異以顯無性。言世界者。喻法身也。微塵者。喻應身也。世界一也。微塵異也。碎界作塵。塵無異性。合塵為界。界無一性。喻全法起應。應無異性。全應即法。法無一性。故偈雲。去來化身佛。法身常不動。於是法界處。非一亦非異。然如來體用互融。所以能一能異非一非異。自在無礙者矣。   何以故。若是微塵眾實有者。佛則不說是微塵眾。所以者何。佛說微塵眾。則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 此釋微塵。喻應身無異性。若知碎世界作微塵。微塵全是世界。則塵.無實性。故曰則非微塵。以離性計而說微塵。故曰是名微塵也。此喻全法起應應即是法。何異性之有哉。   世尊。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則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實有者。則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則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須菩提。一合相者。則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此釋世界喻法身無一性。若知合微塵為世界。世界全是微塵。則世界無實性。故曰則非世界。以離性計而說世界。故曰是名世界也。一合相者。言眾塵和合為一世界非一合相者。非性執之一合。是名一合相者。乃離性之一合也。此一合相不可思說。而凡夫不了自生貪著耳。此喻全應是法。法不離應。何一性之有哉。   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於意雲何。是人解我所說義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何以故。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則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此下明離我法二見。初離我見。夫我見者。有真我之見。有妄我之見。妄我見者。虛妄分別眾生見也。真我見者。遠離執著如來見也。既離執著。示有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此不見而見也。在迷眾生以為如來實有四見。故雲不解如來所說義也。善現既解如來所說之義。即知四見皆非虛妄分別是真我之見。故雲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也。   須菩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次離法見。夫如來說法。要令眾生發菩提心。修行契理故。聞如來所說。當如是知見信解不生法相。言不生法相者。不於法取著也。法本離相。如來稱性而說。故雲即非法相是名法相。此一段文。雖證釋離於法執。亦是總結降住正行。由經初善現請問。若人發無上菩提心者。應雲何住雲何降伏其心。如來答雲。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故今結雲。發菩提心者。於一切法如是知見信解。此結如是住也。不生法相此結降伏妄心也。   二十六斷化身說法無福疑 此疑從上塵喻化身是異而來   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持用佈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薩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雲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此段文有三節。初以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佈施。是假喻格量也。自若有善男子下。明持說福勝。自雲何為人演說下。是釋福勝所以。據經文但明持說功德。而論乃謂化佛說法有無量功德者。蓋化佛是說經教主。持說是弘經之人。所弘之經是佛所說。佛之所說離言說相。故功德無量。弘經之人若能離著。則其福能勝彼也。如如者。法身之理也。化身既即法身。則無去無來故不動也。   二十七斷入寂如何說法疑 此疑從上演說與不動而來   何以故 上言如如不動。則佛常住世間。為眾生說法。何故言如來入涅槃耶。恐有此疑。故說偈以釋雲。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一切有為法者。一切世間生滅之法也。佛生人中示同生滅。亦屬有為無常之法。無常之法虛假不實。故以夢幻泡影露電六種為喻。應作如是觀者。觀即般若妙智。以此妙智觀有為法。如夢幻等。能觀既是妙智。所觀無非妙境。妙境者。一境三諦也。妙智者。一心三觀也。三觀者。空假中也。三諦者。真俗中也。即觀有為之法。離性離相之謂空。無法不具之謂假。非空非假之謂中。諦者審實不虛之謂。全諦發觀。以觀照諦。諦既即一而三。觀豈前後而照。故雲如是觀也。能如是觀。乃了化身即法身無常即常也。雖即法身不礙涅槃。常即無常也。良以如來究竟非常非無常之法。故所以能常能無常也。是則終日涅槃終日說法。不住有為不住無為。不可得而思議者也。一經始末皆稱如是。始雲如是住如是降心。中間節節雲如是。至此又雲如是觀。論乃釋雲。妙智正觀。故知妙智實一經之宗也。正宗竟。   佛說是經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註解    洪武十年十一月二十有二日   皇帝有詔。令天下僧徒習通心經金剛楞伽三經。晝則講說。夜則禪定。復   詔。取諸郡禪教僧。會於天界善世禪寺。校仇三經古註一定其說。頒行天下以廣傳持。洪惟   皇上以金輪統御。乘夙願力。親受靈山付囑。流通教法。以壽慧命。不勝幸甚。於是(臣)僧(宗泐)等。才雖愚鈍。敢竭丹衷。述平昔所聞。輒為註釋。註成。以十一年正月二十有八日。詣   闕進呈。   上御華蓋殿覽畢。乃可其說。   敕刊板行世。然此三經。皆是究心之要。其功在乎破情顯性。而流通之功。良亦不細。上以陰翊王度。下以資益群生。非惟吾徒一時之幸。實天下萬世之至幸也。(臣)僧(宗泐)謹識。    洪武十一年正月   日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704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略疏   No. 1704 [cf. No. 236]   佛說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略疏捲上   唐至相寺沙門智儼述   將欲釋文先於文首作五門分別。一明教興所由。二明藏攝分齊。三明教下所詮宗趣及能詮教體。四釋經題目。五分文解釋。   初教興所由者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者蓋是實智之美稱。真德之通號。宗本沖寂神凝湛一。獨曜幽原圓明等覺。含暉至朗而泯於分別。冥津玄曠而隱於緣數。斯乃可謂眾生之本際涅槃之圓旨。因緣之實性法界之說府是知真性虛融。斯無不在一言。無所不攝殊說。更無異盈但為聖化隨機明教門非一。為進初心菩薩爰引根熟聲聞。遂分張別分以成空文堅固之教矣。   第二藏攝分齊者有三。一約一乘二約三乘三約自部種類。此經所為名同小乘。所有法門主伴不具。所述文義唯局一法。唯說理門遂其解行。以此為驗非即一乘。若從所流皆依一起。第二約三乘辨者有二。第一所詮三故藏即為三。第二所為二故藏即為二。所詮三者一謂定學是修多羅藏所詮。二謂戒學是毘那耶藏所詮。三謂慧學是阿毘達摩藏所詮。此經是修多羅藏所攝。第二門者一小乘藏二大乘藏。亦言二乘及以三乘。雲三乘者有二義。一約根辨三人同依一法故。二約法辨對三人所軌故。此經即是大乘三藏所攝也。第三自部種類相攝者。般若經依梵本三十萬偈譯成六百卷。總作十六會說處別有四。前六會同王捨城鷲峰山說次三會同在室羅筏誓多林給孤獨園說。次一會他化自在天說。次四會還同前誓多林說。次一會同前鷲峰山說。次一會在王捨城竹林園白鷺池側。說此金剛般若經當第九會說。梵本有三百偈今成一卷。亦無別品。若準說經依處之義理亦不同。初依處者王捨城說舉教自在敵非顯德義靜相勝故也。第二處者表顯化生分齊臨機濟危拔苦之相也。第三處者顯處校量明教尊勝覆蔭決定故也。第四處者顯教自在防非顯德眾義建立。亮神之所津潤之狀相也。   第三教下所詮宗趣及能詮教體者有二。一總明宗趣。此經即用三種般若。一實相般若二觀照般若三文字般若。所以知者為下經文具明理行及教三義故。第二別明宗趣者有五義。第一教義相對用教為宗以義為趣。第二因果相對以因為宗用果為趣。為下文中所住及修行並調伏並約成因行義故。第三人法相對者用法為宗以人為趣為依法成佛故。第四理事相對者以理為宗用事為趣。第五境行相對以境為宗以行為趣立境教欲成其行故也。第二能詮教體者若約一乘以唯識真如為體。不可以分別智知故。若約三乘有二義一同小乘教二同一乘教。具如經論。   第四釋經題目者。   佛說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元魏三藏留支譯 (音釋)琳音雲。正梵音縛折羅此翻雲金剛。般若。般本梵音雲缽囉(二合)囉取羅字上聲兼轉舌。其二合者兩字各取半音合為一聲。古雲般者訛略也。若(而者反)正梵音枳(音雞以反)孃(取上聲二合)合為一聲(守護國界經咒雲枳孃唐言智慧或雲正了知)古雲若略也。波羅蜜。波正梵音應雲播(波箇反引聲)羅正梵音應雲囉(取羅上聲轉舌呼之)蜜多正雲弭多(弭迷以反)具足應言縛折囉缽囉(二合)枳孃(二合)播(二)羅弭多素怛纜。   佛者此既三乘教故佛是化身佛。說者陳章吐教故名說也。又化佛不說法身授與說也。金剛等者從喻名也。智難壞故喻金剛也。般若等者西域語也。此雲實智。般若即智。波羅即彼岸也。所言蜜者此雲到也。真照之慧窮源實相性出無染義顯終極跡絕有海。故雲智彼岸到也。所言經者真淨之教文詮理緯。顯用行心訓儀常則謂之為經。   第五分文解釋者經文有三。初序分二正宗三流通。序有二種。一證信序二發起序。初證信序興所由者阿□樓馱教彼阿難問其未來四法。一問經首安何字。二問未來以何為師用戒為師。三問未來弟子依何而住依四念處住。第四惡性人云何共住以梵壇治之。又約佛序及弟子序現在序未來序等。思以準之不勞繁解。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在捨婆提城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序經文有六句。一如是者大論雲信順譬信於實法順而敬舉也。二我聞。三一時。此有三義。一平等時謂無沈浮顛倒。二相應時謂今聞能聞正聞。三轉法輪時謂正說正受。四佛婆伽婆此有多義。即身口意滿等也。五住處。六同聞眾。辨所為機及同聞影響眾。又釋前之二文局在證信。後之四句義通發起。問所以無菩薩眾者。答般若堅固甚深難識。若影響徒眾及所為機通菩薩者迴心。聲聞及凡夫等於斯絕分。為欲引下故略不明。就其第二發起序中大分有二。初佛世尊訖乞食緣為前方便。二爾時諸比丘下正時集眾以顯發起。   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捨婆提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食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如常敷座結跏趺坐端身而住正念不動 初文有四。初嚴儀乞食。即為行始。二於其城中下。還歸本處。顯行終。三飯食訖下。為顯法方便。四結跏趺下。顯定依止。   爾時諸比丘來詣佛所。到已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退坐一面。爾時慧命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向佛合掌。恭敬而立。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應供正遍知。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雲何菩薩大乘中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雲何住。雲何修行。雲何降伏其心 第二文中有四。初正時集眾。二爾時慧命已下。為請法方便。三白佛希有下。讚佛具德。四世尊雲何下。正明請問。以顯發起。此問有四。初一總顯發心之相。二問所住之理。即顯問實相般若。三問能修行。即問觀照般若。四問降伏心。即調伏方便。即問文字般若。下答準之。就第二正宗文中大分有三。初讚問善哉。誡眾略說。即為立義分。二佛告須菩提諸菩薩下。廣辨般若體相。即為解釋分。三須菩提菩薩發阿耨多羅已下。結說究竟分。   爾時佛告須菩提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如菩薩大乘中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修行如是降伏其心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是願樂欲聞 就初立義分內大分有五。初讚問善哉。二即彼讚說者具德。天親論雲。善護念者。約根熟菩薩。護成自他德。善付囑者。約根未熟菩薩。未成成已究竟。由善付囑勝能故也。三誡聽許說。四略舉四義以答上問。五須菩提白佛下。顯其善欲起後廣說。今明大乘中發菩提心者略有十義。一求佛果盡。二顯法界盡。三明修行盡。四明斷三種障盡。五度眾生盡。六求善知識盡。七成其善願盡。八頓發位盡。九善應因果盡。十自在攝成諸功相入等盡。所言應如是住者。即實相般若。明法界真如。本覺寂靜。離念明慧。無分別智之所顯現。一得不退。名之為住。言如是修行者。顯修成正智。正助圓滿應業行心。名為修行。言如是降伏其心者。凡夫心識。虛妄縱盪。輪轉長時。今依方便。調令應法。故名降伏也。就第二解釋分大分有二。初約解心顯三種般若。二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乃至雲何住雲何修行下。約其行事辨三種般若。又前解者。即約正說法身。又後證行者。即約正證法身。此可思準之。就初解文大分有二。初顯解三種般若體德份量。二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法門下。舉行顯解。明解非妄。就初文中大分有二。初明顯解般若離妄堅固。二復次佛告慧命須菩提下。釋其餘疑辨解決定。就初文中大分有二。初約眾生界等以答上問。即決四疑。謂上菩提心所住修行降伏等。即三般若體。第二須菩提於意雲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下。明般若德用。就初文中大分有四。初約眾生發心。即有四義。一廣大。二我皆令入下。即第一也。三如是滅度無量下。即常也。四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眾生相下。明其心不顛倒。所以發此四心。為顯深心功德滿足故。即廣上第一總發菩提心。問何以偏約眾生者。答顯捨自愛。生眾生愛。慈悲大順。翻彼二乘及凡夫見宜便故也。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生如是心所有一切眾生眾生所攝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所有眾生界眾生所攝 初廣大文大分有六。初一句總。二約四生明攝法分齊。三約色無色顯界周盡。四約想有無以決外疑。五若非有想下。除外道增上慢見。為外道將非想為非生死故。六會彼妄見。攝從正智境。謂所有眾生界眾生所攝者。即無眾生及似眾生所攝也。問所以言似者。答經雲不可以似似。故雲似也。故似不妨無。問若爾眾生即空。何所攝也。答只為是是空空。即眾生分別所攝。故辨攝。若不彰攝。解不明淨故也。   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 二第一文。無餘涅槃者。即無分別餘也。即性淨涅槃也。若約一乘。即三世常涅槃。亦三世常覺。若約三乘。即一世智得三世常涅槃。及應化二身是有餘。法身是無餘。又報身在煩惱滅。是有餘。惑斷報身滅。是無餘。若約小乘。唯約報身是無無餘。煩惱先滅是有餘。於此一義之中。約智數斷惑。諸宗不同。與分別相應。不滅心見。有此差別也。下可準。今此經宗。唯揀小乘。義局大乘及一乘義也。   如是滅度無量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第三常文。   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眾生相即非菩薩何以故非須菩提若菩薩起眾生相人相壽者相則不名菩薩 就第四不顛倒文有其四句。初何以故。責生同無不度所由。第二答文。顯知者是正。三復重責。若不知無眾生之者。即不順法相。顯不知者失。第四答意。順此可知。   復次須菩提菩薩不住於事行於佈施無所住行於佈施不住色佈施不住聲香味觸法佈施 第二廣上如是住有二。一由法性無住。絕於自他相想。平等究竟。二由自性體寂。絕於為非故。於文間亦有兩句。一對於事顯知住法即假塵境。二不住色下。約實塵以顯住義。   須菩提菩薩應如是佈施不住於相想 第三廣上如是修行文有三句。所以可知。問不住相想。二義何別。答所知分齊。不依分別住。名不住相。能知之心。不依分別取。名不住想。餘可準之。   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佈施其福德聚不可思量 第四廣上降伏其心文即用不住於事已下所離分別取心不生。即名降伏。問何故及修行等。偏約檀度明之。答檀是菩薩起行之初首。若此一淨餘度易明。又檀度之中。得攝於六。故天親論雲。檀度攝於六。資生無畏法。此中一二三。名為修行住。廣解如論。為此義故也。就第二德用文中。大分有四。初於意雲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等。明三種般若德用份量。二須菩提可以相成就下。明德用離相。三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已下。顯三種般若德用功能。四須菩提是諸菩薩生如是無量福德聚已下。顯三種般若甚深。問雲何得知此文等中有三種般若。為論解雲。檀等是法性所彰。又從法異流。即知是實相般若。檀度等中有修得無分別智。即是觀照般若。為下文菩薩菩薩論主解雲。初菩薩者是聖菩薩。第二菩薩者。是凡夫菩薩。即知凡夫菩薩中有其兩義。一凡夫菩薩與聖為詮。即是教智。第二凡夫菩薩由未證法身。但依教生智。利生受記。亦依教智。故是文字般若。此之三相。無二無別。自性離故。言實性者。性本空寂。有佛無佛。體相常住。不遷不變。無作無起。不來不去。不動不轉。但因緣有。猶若虛空故經雲三界虛妄。唯一心作。十二因緣。是皆一心。無有作者。無有知者。一切諸法隨心轉故。是以即斯而言。雖復剋勤備修。積德雲興而無增。息累塵境。浮冥至寂而無減。然依本來無始世界熏修對治因緣行故。說離煩惱妄想。深心清淨轉勝。聖若現前。無為緣集。菩提涅槃。妙果圓極。功顯於此。故經言。觀一切法。不生不滅。因緣而有。順如能善達斯趣者。生死塵累不待遣而自亡。涅槃真證不假飾而圓備。功顯自本。無有作者。惑非我除。淨非我瑩。德窮常樂。不遷不變。觀照文字。義亦同然。何以故。無二無別故。此可思準之。   須菩提於汝意雲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佛言如是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菩薩無住相佈施福德聚亦復如是不可思量佛復告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是行於佈施 就初份量文中。大分有二。初喻。次合。喻文展轉有四句可知。合文有三句可知。問此法以何義相。合前虛空。答此舉三種般若無分別故。取相不及。以為分齊。合前虛空也。   須菩提於意雲何可以相成就見如來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不可以相成就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相即非相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妄語若見諸相非相則非妄語如是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第二德用離相文中有七句。初審定可否。二答成離相。三何以故下。責離相所由。四述真法體。五顯相是妄。六翻妄成真。七印成大順。令離妄相者。謂生住滅攝一切法盡。論解如此。問何故此義約佛明之。答此舉果德淨義顯初信心是便。又因中障習未盡。顯離相難彰故也。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末世得聞如是修多羅章句生實相不。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頗有眾生於未來世末世得聞如是修多羅章句生實相不。佛復告須菩提。有未來世末世有菩薩摩訶薩。法欲滅時有持戒修福德智慧者。於此修多羅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佛復告須菩提。當知彼菩薩摩訶薩非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所修行供養。非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所而種善根。佛復告須菩提。已於無量百千萬諸佛所修行供養。無量百千萬諸佛所種諸善根。聞是修多羅乃至一念能生淨信。須菩提。如來悉知是諸眾生。如來悉見是諸眾生 就第三德用勝能文中。大分有五。第一疑問。第二佛呵而不受。三佛復告須菩提有已下。述其正德。四佛復告須菩提已下。讚其勝德。五須菩提如來悉知已下。顯用成就。第三文中有二句。一略二廣可知。第四文中有五句可知。今言淨信者。信心有三種。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界故。二者深心。樂集一切諸善行故。三者大悲心。欲拔一切眾生苦故。真如信者。成通三昧。不住見相。不住得相。乃至出定。亦無懈慢。所有煩惱。慚覺微薄也。餘義可知。第五文中如來悉知者。在於比觀之內。與知識力相應。非謂有其別佛為能知者。如來悉知者。在證知心中。現知識力智相也。問何故上文已來數言如來之名。及告須菩提即言佛者何也。答如告須菩提。即顯佛是化主。得覺勝法故。若立義中言如來者。欲顯理事等法。無不是如。皆從實道現成如相。故作此說也。就大段第四文顯法深內有三。一舉德用之體。二何以故下。釋成深相。三須菩提若是菩薩有法相下。顯比觀德用分齊。   須菩提是諸菩薩生如是無量福德聚取如是無量福德 初言生如是無量福德聚取如是無量福德者。如是無量深福德聚。一者因深。檀等無分別故。二者果深。如來等離相故。   何以故須菩提是諸菩薩無復我相眾生相人相壽者相須菩提是諸菩薩無法相亦非無法相無相亦非無相何以故須菩提是諸菩薩若取法相則為著我人眾生壽者 就第二文中有四句。一何以故。責離相所由。二答成離相義。所言離相者有八重。一我相。二眾生相。三人相。四壽者相。此四有二義。若約正使。即是聲聞障。此中二障。並通我及我所。若約習氣。則是菩薩障。若至下文。亦有同異。應可準之。第五是有法相。六無法相。七有相。八無相。此四並是菩薩障。此義雲何。解心初起。見有法相為所軌則。應分別妄。為離此相。故言無法相也。學者不了。即謂無法以為所軌。論雲。呵此為空說。為離此妄故。彼惡世時。菩薩具足持戒智慧故。能生信心。名不空說。故文言亦非無法相也。學者不了。謂離所見有無法相。別有波羅蜜以為實相。為離此妄謂。故言無相也。學者不了。即謂離有無相外。無有實相。為離此見。故文言亦非無相也。三何以故須菩提下重責離八相所由。四是諸菩薩下。答須離所以。   須菩提若是菩薩有法相即著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何以故須菩提不應取法非不取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筏喻法門是法應捨非捨法故 就第三文中有五句。初總明離妄方便。二何以故。責成方便離相所由。第三一句。顯相二儀得成方便。第四一句。舉喻以況。第五一句。述成方便法也。凡論筏喻。有兩義取捨。初依筏時取。二至岸離筏故捨。第二依筏未顯用故捨。若至彼岸用彰顯故取。法合即以此準之也。上來文中我相等四種者。一者我相。見五陰差別。一一陰中妄取是我。眾生相者。見身相續不斷相也。命相者。一報命根不斷住故。亦云人相。壽者相者。命根斷滅復生。受六道故也。就第二釋餘疑中。大分有四。第一正釋餘疑。第二須菩提於意雲何須陀洹已下。泯相入實。第三佛言須菩提如恆河中已下。校量其德。第四復次須菩提隨所有處已下。顯德殊勝。就初文中。大分有二。初正釋餘疑。二須菩提於意雲何已下。校量會除前疑功德。   復次佛告慧命須菩提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何以故一切聖人皆以無為法得名 就初文中。大分有五。初總告須菩提審定其相有二可知。二須菩提言已下。答顯其義有二可知。三何以故已下。問答現實有二可知。四非法非非法已下。正顯其相。五何以故已下以法成人。並去疑情。有二可知。文中所言非法非非法者。依真如義說。非法者。一切法無體相故。非非法者。彼真如無我相實有故。所以文中無有定法如來可說者。但有說即能詮故。故論雲。應化非真佛。亦非說法者。說法不二取。無說離言相。此偈顯化身不證阿耨菩提。文言無有定法者。據化身為語。說法不可取者。即依真如為言。文中所以道一切聖人皆以無為法為名。非獨佛者。欲顯一切皆有如令清淨故也。   須菩提於意雲何若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佈施須菩提於意雲何是善男子善女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婆伽婆甚多修伽陀彼善男子善女人得福甚多何以故世尊是福德聚即非福德聚是故如來說福德聚福德聚 就第二校量除疑德內有二。初約其義顯德無量。並會初疑。二佛言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已下。顯其教勝功德無量。即會前第二疑。法雖不可取不可說。而德不空故。故論雲。受持法及說。不空於福德。福不趣菩提。二能趣菩提。此偈演何義。受持及演說。二能趣菩提。少一即不成。文言福德聚者。有二種聚。一者積聚義。即自分德。二者進趣義。則他分德。積聚之義是自分故。不能獨得菩提。雲何福德聚。第二進趣義。攝前積聚能至大菩提故。文雲如來說福德聚福德聚。初福德聚。是積聚福德聚。次福德聚。是進趣福德聚。初雲世尊是福德聚者。即單一福德聚。就初文中有二。初舉佈施事校量。文有三可知。二彼善男子善女人已下。正校量顯勝。此文有四可知。文雲得福甚多者。具二福德聚。故甚多也。文雲何以故者。責須具足所以也。問此中明解。何故舉行顯德。答欲令解行故。而又舉行。令人解行。   佛言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持用佈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無量不可數。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一切諸佛如來皆從此經生。須菩提。所謂佛法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佛法 就第二顯教功德中。大分有四。初略舉施事。即為能校量。二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已下。正明校量。此文有二可知。三何以故已下。除疑顯德。此文有四可知。四須菩提所謂佛法已下。述成其義。文言皆從此經出者。法身菩提出在此經。此教即為了因。報身菩提及化菩提。此教為生因。故言皆從此經出。文言所謂佛法者。述正佛法。分別不得。故雲非佛法。非彼餘人分別之佛法。唯獨諸佛法。第一不共義。以與第一法為因。故福德多不可校量也。就大段第二泯相入實中。大分有二。初泯小乘行位以從實法。二佛告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昔在已下。會大乘行位以從實法。就初文中有二。初會其小位。二以須菩提實無所行已下。會其行相以顯實。   須菩提。於意雲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須陀洹。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佛言須菩提。於意雲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斯陀含。是名斯陀含。須菩提。於意雲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那含。是名阿那含 就初文中。須陀洹等四位。即為四段。前三果各分有五可知。   須菩提。於意雲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最為第一。世尊說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世尊則不記我無諍行第一 就阿羅漢文中。大分有七。初審定其法。二答。三何以故責。四顯其實法。五反以顯過。六順成其德。此文有三可知。七有一句。反述已結成所以。此位皆得從實。由佛所說皆以無為法為名故。由聖人無為故。不取六塵境界以為我所。故文言不入色聲香味觸法也。入之言得耳。言須陀洹者。此雲逆流。逆分段生死流故。斯陀含者。此雲住薄。住薄煩惱故。阿那含者。此雲不還。不還欲界故。阿羅漢者。此雲不受。不受三界故。文言作是念我得阿羅漢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此有二種義。一者正使。二者習氣。若在觀中。習氣亦不生。若在觀外。正使心必不起。故言實無有法名須陀洹等。尋此文相。正意少隱。欲覆法我名。引聲聞人以我人從其一實大乘。攝彼法執分別入習氣我人。是文中意。若攝人習屬法執一觀俗引得聲聞同一乘也。少得相應。所以知者。於彼證離取我等煩惱。是故無如是心我能得果。若是正使。觀外亦不起。何須說觀中。以此故知無諍行。亦準正習二門取之。又四果人等。各皆自分離粗煩惱。是自境界無有分別。即是實性三般若。若餘分別。即非聖意。名增減執。此可思準。   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無諍無諍行 就第二會大乘行位中。大分有二。初會大乘得法之始位。二佛告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已下。會其行法。   佛告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初文有三可知。所以須會者。為於然燈佛所言語所說不取證法。今以證知不可說不可取。真實之義成無取說故也。就第二會行文中。大分有二。初會依報土因行。二須菩提譬如有人已下。會正報行。   佛告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莊嚴佛國土彼菩薩不實語何以故須菩提如來所說莊嚴佛土者則非莊嚴是名莊嚴佛土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而無所住不住色生心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就依報中。大分有四。初總舉顯過。二何以故已下。責成過所以。三須菩提如來所說莊嚴佛土者。答即對過顯真。四是故須菩提諸菩薩已下。觀成實相。此文有四。初第一成實相心。二而無所住者。顯心相。三不住色生心。對過顯真。四應無所住。述成正義。此淨土等。真實智成。故不可取。若言可取。彼不實說。文言即非莊嚴是名莊嚴佛土者。第一義相土非形相。及第一併是莊嚴成。非有為形相也。   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須菩提於意雲何是身為大不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彼身非身是名大身 就第二會正報行中。有五段經。初舉事以況。第二審定可不。三須菩提答。四問答顯正義。第五述結。文言須彌山王大者。勢高遠故名為大。而無所取我是山王。以無分別。佛亦如是。無上法王無分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以無分別相故。彼身非身。非諸漏身。是名大身者。以有清淨身故。就第三校量顯德中。大分有二。初舉多功德為能校量。二佛告須菩提已下。正校量顯德。就初文中有二。初成多功德因緣。二佛言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已下。顯多功德。   佛言須菩提。如恆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恆河。於意雲何。是諸恆河沙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恆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佛言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世界。以施諸佛如來。須菩提。於意雲何。彼善男子善女人得福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彼善男子善女人得福甚多。佛告須菩提。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世界。持用佈施。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法門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無量阿僧祇 前文有四句。後文有五句。可知。問此門校量。與前除疑後校量何別。論自分雲。前說三千大千譬喻。明福德多。今重說無量三千世界。倍多前故。所以倍前者。為漸化眾生。令生深信故。又前釋疑。未泯諸相。故少校量。今此泯相。得大菩提。功德勝故。大校量也。   復次須菩提隨所有處說是法門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脩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此經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則為有佛若尊重似佛 就第四顯德殊勝文中。大分有二。初有三句。以少彰多。顯德殊勝。二須菩提當知已下。就多功德。以明殊勝。此中勝有二種勝。一所說處勝。隨何等處說此經。令生奇特尊重想故。二能說人勝。能受持及說故人勝。又所以二俱勝者。彼珍寶施。是染煩惱因。能生煩惱事。今此二勝。離煩惱因。故說勝也。就大段第二約其行事顯三般若證前解實文。大分有二。初廣顯行。二須菩提以要言之已下。以略顯廣。就初文大分有二。初第一總舉行體。顯解是實。以發信心。二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涕淚悲泣已下。明信行相。初文有二。初陳問。二疑二相。佛告須菩提已下。答其二相。答文有二。初舉法門名。以詶第一問。二以是名字下。詶上第二問。就此文中。大分有四。初有三句。總舉行體。二須菩提於意雲何三千大千已下。顯德份量。三佛告須菩提於意雲何已下。顯行德離相。四佛言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已下。校量顯德。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法門我等雲何奉持佛告須菩提是法門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何以故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則非般若波羅蜜 初三句者。初總舉法門名以勸持。二何以故。責。三佛說般若波羅蜜已下。答成行相。此文有三可知。於中即非般若波羅蜜者。非有為檀等故。此無為波羅蜜。能成大菩提故。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言世尊如來無所說法須菩提於意雲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須菩提言彼微塵甚多世尊須菩提是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就第二顯德份量。有四句可知。所以言微塵復非微塵。說世界非世界者。非煩惱等分別微塵故。故雲非微塵等也。是名微塵等者。是地等無分別微塵也。地等無分別。既無份量心。無分別份量亦如是。   佛言須菩提於意雲何可以三十二大人相見如來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大人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大人相佛言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恆河沙等身命佈施若復有人於此法門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無量阿僧祇 就第三離相文有四可知。文雲三十二相即是非相者。於大菩提非法身故。諸法因果非勝故。餘義可知。第四校量顯德文有二可知。就第二段信相文中。大分有三。初辨信相體。二須菩提如來說忍辱波羅蜜已下。引事證成。三復次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法門已下。校量信德。   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捫淚而白佛言。希有婆伽婆。希有修伽陀。佛說如是甚深法門。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法門。何以故。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則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實相者則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實相。世尊。我今得聞如是法門。信解受持不足為難。若當來世其有眾生得聞是法門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何以故。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非第一波羅蜜。如來說第一波羅蜜者彼無量諸佛亦說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 就初文中。大分有四。初有三句。總顯信相。二何以故須菩提已下兩句。出其信體。第三世尊若復有人已下有四句。顯其信德。四世尊我今得聞如是已下。顯信德殊勝。此文有四。初舉易顯難以立宗。二若當來世已下。正顯信之殊勝。三何以故已下。有三句問答。顯信離相。四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已下。結成希有。述其信義。於中有五句可知。問因何須菩提得智眼已來不聞此經。答以須菩提義當受法之機。雖得小乘智眼。未聞大法。迴心得大。故言希有。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者。此智法門。堅實深妙。非餘人分別波羅蜜也。文雲實相即是非相者。即是信心清淨無相也。又實相實相者。是無相之實也。文雲此人無我相等者。示所取境不倒相故。又雲我相即是非相者。示能取境界不倒相故。此二相我空法空無我智故。文雲不驚者。謂不於非處生懼也。不怖者。以不起不能斷疑心故。不畏者。不一向怖故。文雲如來說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者。此經法門勝餘修多羅故。此法門名為大因。故如來說第一波羅蜜。又此法門名為清淨。諸佛共說也。就第二引事證成中。大分有四。初有四句。正引住事。證成信相。二是故須菩提已下。勸成信體。於中有四句。初總勸。二責。三答。四離非顯是也。三是故佛說菩薩已下。引聖教證成信實。此文有二。初總引聖教。二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已下。舉法述成。就此述文。大分有二。初法說以顯信實。二須菩提譬如有人已下。喻合雙成。顯其信義。四復次須菩提已下。顯其信實。諸佛證成。   須菩提。如來說忍辱波羅蜜即非忍辱波羅蜜。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眾生相無人相無壽者相。無相亦非無相。何以故。須菩提。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眾生相人相壽者相。應生瞋恨。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眾生相無人相無壽者相。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若心有住則為非住。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是故佛說菩薩心不住色佈施。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應如是佈施。須菩提言。世尊。一切眾生相即是非相。何以故。如來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異語者。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所說法無實無妄語。須菩提。譬如有人。入闇則無所見。若菩薩心住於事而行佈施。亦復如是。須菩提。譬如人有目。夜分已盡日光明照見種種色。若菩薩不住於事行於佈施亦復如是 問何故引往忍辱波羅蜜為證者。答忍順實相理故。又問。次復第二義相中。何故引檀度為證者。以檀行在初故。餘準可知。又初地得忍波羅蜜。順理法故。又檀波羅蜜攝五波羅蜜。故偏約之也。文雲如來是真語者。不妄說佛菩提故。實語者。不妄說小乘苦諦等故。如語者。不妄說大乘法無我真如故。不異語者。不妄說三世受記故。文雲無實者。諸佛所說法。此法不能得彼證法故。以如所聞無如是義故。是故無實。文雲妄說語者。隨順義故。以此所說法。隨順證法故。文言如人入闇等者。有人疑雲。若真如普遍。何故不見。如入闇中。無明智故不見。非無實法。文雲夜分既盡等者。喻有明智。即無遮障也。   復次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法門受持讀誦修行。則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悉覺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聚。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恆河沙等身佈施。中日分復以恆河沙等身佈施。後日分復以恆河沙等身佈施。如是捨恆河沙等無量身。如是百千萬億那由他劫以身佈施。若復有人聞此法門信心不謗。其福勝彼無量阿僧祇。何況書寫受持讀誦修行為人廣說 就第三校量信門行德中。文言受持讀誦者。聞慧之中有三法。一受。二持。三讀誦。修行者。內思。及為他說等。福中之勝也。問何故此中廣校量者。引證之中。決疑勝故。就第二以略顯廣成信門中。大分有四。初舉總信相。二須菩提我念過去已下。引往事證成。三若復有人於後末世已下。舉勝校量以勸學。四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已下。舉廣結略。   須菩提。以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此法門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若有人能受持讀誦修行此經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成就不可思議不可稱無有邊無量功德聚。如是人等則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須菩提。若樂小法者。則於此經不能受持讀誦修行為人解說。若有我見眾生見人見壽者見。於此法門能受持讀誦修行為人解說者無有是處。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脩羅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則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復次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為人輕賤。何以故。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就初總中。略有十二事。一舉德無邊。二舉所以非小。三上聖智見加持。四成無邊功德。五成大果因。六非小境界。七非凡能知。八感眾供養。九成處是勝。十恭敬供養有福。十一滅三世罪。十二當得菩提。   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祇阿僧祇劫於然燈佛前得值八十四億那由他百千萬諸佛我皆親承供養無空過者須菩提如是無量諸佛我皆親承供養無空過者 就第二段引事證成有二可知。   若復有人於後世末世能受持讀誦修行此經所得功德我所供養諸佛功德於彼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第三舉勝校量。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後世末世有受持讀誦修行此經所得功德若我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則狂亂疑惑不信須菩提當知是法門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就第四舉廣結略門中有三可知。文雲心則狂亂者。不得靜住。離淨法故。疑者。猶豫不得定心故。惑者不成明智故。不信者。不見勝德故也。   佛說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略疏捲上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704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略疏   佛說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略疏卷下   唐至相寺沙門智儼述   就大段第二約彼行相顯三種般若。問此下明行教。與前行教何別。答。前文約見聞已去說。此約成觀已去說也。文中大分有三。初陳四疑。問三種般若體相。二佛告須菩提菩薩發下。廣答顯相。三須菩提發阿耨已下。結成前義。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雲何菩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雲何住雲何修行雲何降伏其心 問。何故須約行說。答。學者於聞思雖復明瞭。於修不進不發有迷。故須重明也。就第二段廣答顯相文中。大分有二。初約行釋三種般若體相。二佛言須菩提如來得阿耨菩提已下。約行釋其餘疑。就初文中。大分有五。初約眾生界釋三種般若。二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於然燈佛所已下。引彼往昔行事證成。第三須菩提若有人言已下。辨行真偽。四須菩提譬如有人已下。顯行份量。五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莊嚴佛土下。會相入實。今此所以對行廣明三種修行者。為前起解我能如是修三種行。不免喧雜分別。為除此惑。故須約行辨三種也。   佛告須菩提菩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令入無餘涅槃界如是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一眾生實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眾生相人相壽者相則非菩薩何以故須菩提實無有法名為菩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 就初行體相門中有五。初總辨生起菩提心。二我應滅度下。明心所趣。三如是滅度下。顯其實相。四何以故下。問答顯過。五何以故下。舉實結成。問。此文內辨三修行及以發心。何故一處通釋而不別明者。答。前是解法。須約別論之。今就行門。不得分別。由眾生即無。與佛不異。解此法故。即名菩提心。由知眾生即無我空故。即名如是住。成無分別智證。即名如實修行。本來無煩惱。即名降伏其心也。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須菩提白佛言。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然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於然燈佛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然燈佛則不與我受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燈佛與我受記。作如是言。摩那婆。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何以故。須菩提。言如來者即實真如 就第二引往事為證內。大分有六。初審定可不。二須菩提白佛言下。有二句。答顯實相。三佛言如是下。述成正義。四須菩提若有法已下。反成其失。五以實無有法已下。以理成事有二句。六何以故已下。問答約佛顯成行相。亦即兼釋伏疑雲若無菩提即無諸佛如來。為決此疑。故文雲即實真如也。   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是人不實語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不實不妄語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須菩提所言一切法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就第三段辨行真偽中有五句。初明言不稱實。二舉義證言。三須菩提如來所得下。顯法同異。不同有為五陰相故。文言不實。無色等相即菩提相故。文言不妄語。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類成正義。五須菩提所言一切法。結成正義。文言一切法。即真如體故。復一切法。即如來證故。即非一切法。色等相不住故。故名一切法者。即諸法非法。是諸法法。就第四顯行份量中。大分有二。初舉事顯成份量。二佛言須菩提菩薩亦如是下。結成份量廣大。   須菩提。譬如有人其身妙大。須菩提言。世尊。如來說人身妙大。即非大身。是故如來說名大身。佛言須菩提。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則非菩薩。佛言須菩提。於意雲何。頗有實法名為菩薩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無眾生無人無壽者 前文有三句可知。所以成法份量者。為其行體離煩惱障及智障。畢竟具足法身故。此中妙大有二種。一者遍一切處。二者功德大。是故名大身。遍一切大者。真如一切法不差別故。文言即非大身者。離諸相身。名大身者。是真如體。就第二結成大身內有四。初結成大義。二佛言下。審定可不。三世尊已下。顯成正義。四是故佛說下。舉聖教結成正義也。就第五會相入實中。大分有四。初正明會依正二相。二佛言須菩提於意雲何如恆河中下。明行德份量。三須菩提於意雲何佛可以具足相下。辨行離相。四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已下。顯行殊勝。就初文中。大分有二。初會依報相以從實行。二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有肉眼已下。會其正報以從行實。   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莊嚴佛國土是不名菩薩何以故如來說莊嚴佛土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佛國土須菩提若菩薩通達無我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實菩薩菩薩 就初文中。大分有四。初總顯過。二責所以。三答以顯是。四舉觀通達。以結成行相。文雲莊嚴佛國土是不名菩薩者。論偈雲。不達真法界。起度眾生意。及清淨國土。生心即是倒。故不名菩薩也。又文雲莊嚴佛國土即非莊嚴者。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起自智信心。故此信智。通攝世諦菩薩起。及出世菩薩起。是故經文重說菩薩菩薩。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有肉眼不。須菩提言。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佛言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有天眼不。須菩提言。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佛言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有慧眼不。須菩提言。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佛言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有法眼不。須菩提言。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佛言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有佛眼不。須菩提言。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 就會正報文中。五眼即為五段。一一段中。各有二句可知。所以有此教興。若菩薩不見。即無勝能。為答此疑。故文雲。如來有五眼。能了別諸法。見彼顛倒相。畢竟無為。故名五眼。   佛言須菩提。於意雲何。如恆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須菩提言。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佛言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一恆河中所有沙。有如是等恆河。是諸恆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世界寧為多不。須菩提言。彼世界甚多。世尊。佛言須菩提。爾所世界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住。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住皆為非心住是名為心住。何以故。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須菩提。於意雲何。若有人以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持用佈施。是善男子善女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須菩提言。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彼善男子善女人以是因緣得福德聚多。須菩提。若福德聚有實。如來則不說福德聚福德聚 就第二行德份量文中有五初問答定其法數。二佛言須菩提下。問答現世多少。三佛告須菩提下。類成心數分齊。有三句可知。四須菩提於意雲何下對境成行。有四句可知。五須菩提若福聚有實下。成行份量。文言如來說諸心住皆為非心住者。此句示現遠離四念處故。此以何義。心住者住彼念處故。又文言若福德聚有實如來即不說者。有實福德聚。是有漏故。是其顛倒。故不說也。福德聚福德聚者。無漏福德聚。為智慧根本故。即為福德聚。   須菩提。於意雲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色身見。何以故。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故如來說名具足色身。佛言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故如來說名諸相具足。佛言須菩提。於意雲何。汝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法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就第三行德離相文中。大分有三。初有四句。約色身辨離相。有六句可知。二佛告須菩提下有四句。約意業功德辨離相。三佛言須菩提於意雲何下。約口業說法辨離相。於中有七句。文言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者。色身具足。非法身具足。色身及相身。不離於法身。故文言說名諸相具足。又文言說法說法有二種。一者所說法。二者所有義。故言說法說法。又文言無法可說是名說法者。說法不離於法界。說法無自相。故言無說為說法也。   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何以故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 就第四顯法殊勝文中。大分有四可知。又言非眾生非不眾生者。若有信此經。彼人即非眾生。非不聖體故也。非不眾生者。以有聖體故。彼人非凡夫眾生。非不是聖體眾生。又言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故。如來說非眾生者。非凡夫眾生也 就大段第二釋餘行疑中有二。初釋餘疑。二須菩提於意雲何汝謂如來下。會相入實。就初文中。大分有二。初正釋餘疑。二三千大千世界下。校量顯勝。   佛言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世尊。無有少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眾生無人無壽者得平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切善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所言善法善法者。如來說非善法。是名善法 初文有五。初審定可不。二須菩提下。答顯成正義。有二句。三佛言下。如來述成正義。四復次須菩提下。顯正義相。有三文。即為三義也。五須菩提所言善法者下。揀非顯是。此義雲何。以法界不增減。是法平等。故無證得菩提者。文言善法善法者。初善法者。是有漏善法。非無漏淨善法。後善法者是無漏善法。非有漏善法。故名善法也。   須菩提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佈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萬分不及一歌羅分不及一數分不及一優波尼沙陀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就第二校量文中。大分有三。所以教興者。疑者雲。若一切善法得菩提。即所說法不能得成佛。以無記法故。為斷此疑。故今教興。雖所說法是無記而能成佛。以遠離所說法。不能得佛故。又此無記語。同小乘說。今此大乘。是善非無記。汎言校量勝者有四種。一數勝。二力勝。三不相似勝。四因勝也。數勝者。如文百千分不及一等也。力勝者。如經歌羅分不及也。不相似勝者。此福德中數不似也。因勝者。因果不相似。如經乃至優波尼沙陀分不及一也。就大段第二會相入實門中。大分有四。初會三相以從實。二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下。校量其德。三須菩提若有人下。顯行體深。四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下。顯行德份量。所以有此教興者。疑者雲謂行觀外解相不入行理故也。就初會三相中。大分有三。一約度眾生相會從行理。二須菩提於意雲何可以相成就下。約其身相會從行體。三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下。約因成果相會從行理。   須菩提。於意雲何。汝謂如來作是念。我度眾生耶。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佛言須菩提。若有實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則有我人眾生壽者相。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則非有我。而毛道凡夫生者以為有我。須菩提毛道凡夫生者。如來說名非生。是故言毛道凡夫生 就初文中大分有五。初有四句。顯成實義。二佛言須菩提下。反以顯過。三須菩提如來說下。會其聖意。四而毛道下。明妄不識真。五須菩提毛道下。明會述從正。故論偈雲。平等真法界。佛不度眾生。以名共彼陰。不離於法界。假名與法界無差別故。如來不度一眾生。若度眾生者。即是五陰中取相故。文言說非生者。不生聖法。故言非生也。就大段第二會身相文中。大分有二。初長行總顯。第二爾時世尊下。說偈別明。   須菩提於意雲何可以相成就得見如來不須菩提言如我解如來所說義不以相成就得見如來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不以相成就得見如來佛言須菩提若以相成就觀如來者轉輪聖王應是如來是故非以相成就得見如來 初文有五。初審定可不。二須菩提下。答顯實義。三佛言如是下。述成正義。四佛言須菩提下。反成顯過。五是故非以相下。順結也。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彼如來妙體即法身諸佛法體不可見彼識不能知偈文有四。初半行。舉過體。次半行。顯過義。次半行。舉法體。次半行。顯法德義。言彼識不能知者。彼凡夫識也。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可以相成就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以相成就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汝若作是念。菩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說諸法斷滅相。須菩提。莫作是念。菩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說諸法斷滅相。何以故。菩薩摩訶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故 就第三會因成果相文中有五。初審定可不。二須菩提莫作是念下。抑見菩提成熟之相。三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已下。成其能感發心過相。四須菩提莫作是念下。呵其謂情。五何以故已下。問答顯德。外人疑雲。若菩提心不感於果。即謂不依福德得真菩提。為去此疑。故經雲。菩薩發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以能成就智慧莊嚴功德莊嚴故。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持用佈施若有菩薩知一切法無我得無生法忍此功德勝前所得福德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取福德故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薩不取福德佛言須菩提菩薩受福德不取福德是故菩薩取福德 就第二校量其德內。大分有五。初舉能校量法。二若有菩薩已下。對校量顯勝。三須菩提下。顯離取德。四須菩提白佛言下。述成前義。五佛言須菩提下。顯法同異。結成正義。文言得無生法忍者。有二種無我。不生二種無我相。是故文雲受而不取者。彼福德得有漏果報故。彼福德可呵。此福德無有漏報。是故此福德受而不取。   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若去若來若住若坐若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何以故如來者無所至去無所從來故名如來 就第三顯行體深文有三可知。初應報化身有用。彼法身諸佛不來不去。故凡夫不解。二何以故。責。第三顯法身相常如是住。不變不異。故是深也。故論偈雲。去來化身佛。如來常不動。於是法界處。非一亦不異。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微塵。復以爾許微塵世界碎為微塵阿僧祇。須菩提。於意雲何。是微塵眾寧為多不。須菩提言。彼微塵眾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塵眾實有者。佛則不說是微塵眾。何以故。佛說微塵眾。則非微塵眾。是故佛說微塵眾。世尊。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則非世界。是故佛說三千大千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實有者。則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則非一合相。是故佛說一合相。佛言須菩提。一合相者則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何以故。須菩提。若人如是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於意雲何。是人所說為正語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世尊。如來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就第四顯行德份量文中有五。初有四句。舉碎微塵末之數。顯染盡淨。於法界中無一住相故。微塵眾者。示現非一喻故。二何以故。問答釋教興意。三復何以已下。明聖教所趣。於中展轉有五句可知。四佛言須菩提下。顯其正義。五但凡夫之人下。會其聖意。於中有八句相生可知。文言若世界及一合相實有者。如來即不說。何以故。凡夫應是。聖人應非故。餘者準之。文言一合相者。如分別見一實相也。若欲識其文意。先對文言。約凡聖二位。開其二相。一約眾生。見一合相。即是一合相。即非一合相。二約聖者。說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依此二門。取解即易。其義雲何。眾生見一合相者。由依似作實塵解。即不見似塵藉於眾緣。及作時不住故。不成合相。迷見實塵唯見一有故。是一合相者。由見實塵定有性。故是合也。即非一合相者。由見塵實即無實理。與無不異故。即非合故。佛說一合相者。佛知似塵假合而成。非有似有。故說合相。即非一合相者。此有二義非一合相。第一非彼凡夫所謂實塵一合相。第二由彼諸緣作時不住不作故故非似合也。是名一合相者。由彼諸緣似合成塵。故非是無。名一合相也。今聖意說一合相。顯凡分別是其失明。聖人所見一合相者。是離分別順其正理。故有此二言。趣入方便。其義雲何。有二種方便。一由似作故。離無分別。以見似有。不得是無。若見是無。即是分別。由似不作故。離有分別。以見似無。不得是有。若見是有。即是分別。二由似作故。離無分別。以見似有。不得是無。若見是無。即是分別。由似作故。離有分別。今見似有。非是實有。若見實有。即是分別。由似不作故。離有分別。以見似無。不是實有。若見實有。即是分別。由似不作故。離無分別。以見似無。不是實無若見實無。即是分別。此可思。何以故。由此中義。與後八喻有不同故。就大段。第三結文有五。初正結前分。二何以故。責。三答顯正義。四須菩提若有菩薩下。校其德。五雲何為人演說下。福德利他。明行勝用。   須菩提。菩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如是不住法相。何以故。須菩提。所言法相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須菩提。若有菩薩摩訶薩以滿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持用佈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薩心者。於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其福勝彼無量阿僧祇 前文雲如是知者。如是知法不生故。即結前行發心。如是見者。即見實相即結前行中如是住。如是信者。信行可成。即結前行中如是修行。如是不住法相者。即離分別故。即結前行中降伏其心也。   雲何為人演說而不名說是名為說爾時世尊而說偈言一切有為法如星翳燈幻露泡夢電雲應作如是觀 就第五利他說法勝用文中有二。初長行總說生起。二偈頌釋成。就偈文中有三段經。初一句舉其法。次有二句九義顯其觀相。三有一句結以觀成。言九義者。一星映不見。喻能見心法有而不見。二翳者。見毛輪等色。有為法亦爾。以顛倒見故。三燈者。識亦如是。依止貪愛法住故。四幻者。所依住處亦如是。以器世間種種差別無一體實故。五露者。身亦如是。以少時住故。六泡者。所愛事亦如是。以受想行三法不定故。七夢者。過去法亦如是。以唯有念故。八電者。現在法亦如是。剎那不住故。九雲者。未來法亦如是。以於種子時阿梨耶識與。一切法為種子根本。無先因相。故如雲。餘文可知。異現如星。無實如翳。速滅剎那若燈。緣成比幻。無常喻露。體空況泡。見實如夢。有用象電。無本並雲。二法中皆有九義不成實耳。   佛說是經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菩薩摩訶薩一切世間天人阿脩羅乾闥婆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就第三流通文有二。初舉十眾為受益者。第二聞佛所說下。正明益相耳。   佛說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略疏卷下   石埭除子靜施洋銀四十圓敬刻此經連圈計字二萬零一百九十一箇。   光緒二十六年夏五月金陵刻經處識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705 仁王護國般若經疏   No. 1705 [cf. No. 245]   仁王護國般若經疏序   朝請郎飛騎尉賜緋魚袋晁說之撰   陳隋間天台智者。遠稟龍樹。立一大教。九傳而至荊谿。荊谿後又九傳。而至新羅法融。法融傳理應。應傳瑛純。皆新羅人。以故此教播於日本。而海外盛矣屬中原喪亂。典籍蕩滅。維此教是為不可亡者。亦難乎其存也。然杲日將出而曉霞先升。真人應運。而文明自見。我有宋之初此教乃漸航海入吳越。今世所傳三大部之類是也。然尚有留而不至。與夫至而非其本真者。仁王經疏先至有二本。眾鹹斥其偽。昔法智既納日本信禪師所寄辟支佛髮。答其所問二十義。乃求其所謂仁王經疏。信即授諸海舶。無何中流大風驚濤。舶人念無以息龍鼉之怒。遽投斯疏。以慰安之。法智乃求強記者二僧。詣信使讀誦以歸。不幸二僧死於日本。至元豐初。海賈乃持今仁王疏三卷來四明。於是老僧如恂因緣得之。其文顯而旨微。言約而意廣。以秦譯為本。義勢似觀心論疏。實章安所記智者之說也。恂道孤而寡偶。學古而難知。食貧而力不足。無以為此經毫髮之重。每指而歎曰。其來晚。學而艱如此。寧封野馬而飽蠹魚不能下几案以視人。嗚呼此疏。曾不得輩行於三大部中。而匿光瘞彩。猶若海外之遠歟。恂今年七十有六歲。乃一日抱之而泣曰。殆將與吾俱滅邪。吾前日之志非也。遇嵩山晁說之曰。盍不為我序而流通之。說之自顧。何足以與此。亦嘗有言曰。智者若生齊梁之前。則達磨不復西來矣。盡法性為止觀。而源流釋迦之道。囊橐達磨之旨。今方盛於越中。異日會當周於天下。豈獨是書之不可掩哉。顧予老不及見之為恨。姑序其所自云爾。   政和二年壬辰四月癸卯序   仁王護國般若經疏卷第一   天台智者大師說 門人灌頂記   大師於諸經。前例作五重玄義。一釋名。二辨體。三明宗。四論用。五判教。此經以人法為名。實相為體。自行因果為宗。權實二智為用。大乘熟酥為教相。所言名者。有通有別。經之一字通諸部也。佛說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者別也。又佛說仁王護國別此部也。般若波羅蜜通諸部也。又佛說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即一部之通稱。序品第一即部內之別名也。然諸經立名不同。或單就法。如涅槃經。或單就人。如阿彌陀經。或單從譬。如梵網經。或人法兩題。如淨名及此經。或法喻雙舉。如法華經。或三具足。如華嚴經。所言佛者。具德之義。自覺異凡。覺他異聖。覺滿異菩薩。八音宣暢名說。此能說之人也。仁王下明所說之法。施恩布德故名為仁。統化自在故稱為王。仁王是能護。國土是所護。由仁王以道治國故也。若望般若。般若是能護。仁王是所護。以持般若故仁王安隱。若以王能傳法。則王是能護。般若是所護也。又仁者忍也。聞善不即喜。聞惡不即怒。能含忍於善惡故雲忍也。王者統也。四方歸統故也。此因緣釋。約教則見諸法生。知生是實見諸法滅。滅則是空。空則六塵等國不動不轉故。三界結盡則王安隱。此二乘所得名為仁王。三藏意也。於凡聖同居土而得自在。若觀諸法色即是空。不生不滅如幻如化。三界煩惱一時頓斷。住於界外化城之中。生已度想生安隱想。則是三乘之人共行十地。能護方便有餘化城之國。各得稱王。此通教意。若觀諸法。空即是色。色無邊故般若等法亦復無邊。雖復無邊而與心不相妨礙。如函大蓋大。而無邊之法在一心中。一一法中具諸佛法。從於初地乃至妙覺。分分圓滿住蓮華臺。不動不轉能動能轉。即十地菩薩住檀等六。各各為王。此別教意也。若觀諸法本來不生。今則無滅。雖無生滅。生滅宛然。雙照雙亡。契乎中道。廣大如法界。究竟若虛空。即從初住乃至佛地。四十二心分分明證中道之理。住常寂光各得稱王。此圓教意也。又三藏中。羅漢支佛煩惱盡故得仁王。菩薩及果向忍見思未盡但名王不名仁也。通教佛地別教妙覺圓教極果。各是仁王。當教自有優劣。若非仁則是王也。若約本跡。即三教之仁王為跡。圓教之仁王為本。分論本跡。則圓教十行能為別教之本。通教佛地即是別教之跡。三藏二乘復是通教中本。展轉當教各有本跡云云。觀心者。觀生滅法。見色是有析之至空。心於色上而得自在。此生滅觀心仁王也。觀色即是空空色自在。此無生觀心仁王也。若觀空即是色。次第而入中道正觀。此無量觀心仁王也。若觀色空空色不二而二。二而無二。雙照雙亡。此是實相一心三觀。三觀一心如彼天目不縱不橫而得自在。此圓教觀心仁王也。我今聖主道化無方。子育蒼生仁恩普洽。恆以三觀安隱色心。跡尚叵窮。本誠難究矣。般若者。此雲智慧。即智論四十二卷中釋也。開善藏法師並用此說。論第七十又有一解雲。莊般若不可稱。般若甚深極重。智慧輕薄。是故不能稱。莊嚴旻師以此文說般若名含眾義。智慧唯是一門。非正翻譯。詳二師說各成諍競。今為通之。夫般若者。自有二種。一實二權。權即可翻。實則不可。實則圓教。權則前三。又權不可翻。即三藏實色不可令色即是空。實即可翻。即三智也。通教一切智。別教道種智。圓教一切種智。豈可各固一見以局大方火炎不可取實當有在也。然智與慧經論解殊。成實合釋雲。真慧名智即慧是智也。淨名離說。知一切眾生心念。如應說法起於智業。不取不捨入一相門。起於慧業者。釋雲。智是有。慧是空。有智故不住空。有慧故不住有。今此般若具翻八部。有人云。天王一部即仁王部攝。此解不可。若如大經中明人王。亦天王。斯則可也。問。人仁字別。雲何取同。答。大經雲。有仁恩故名之為人。老經雲。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故知人王行仁不求恩報。若背道之主但人非仁。順道之主是人亦仁。問。仁義雲何。答。以字論義理則易明。上一表天德。下一表地德。立人表人德。聖主道侔造化。德合三才。故曰仁王也。問。古人云。仁王經非正傳譯。是事雲何。答。寡識小智深可憐愍。豈有不見目錄。即雲非是正翻。海庸不信山木似魚夏革亦云。古初無物。嗚呼盲目誚玻璃珠。且準下經自有兩本。一廣說。如散華品雲。爾時十六大國王。聞佛所說十萬億偈般若波羅蜜散花供養。二者略本。即今經文。譯者不同。前後三本。一者晉時永嘉年。月支三藏曇摩羅察。晉雲法護。翻出二卷。名仁王般若。二是偽秦弘始三年。鳩摩羅什。於長安逍遙園別館翻二卷。名佛說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三者梁時真諦。大同年於豫章實因寺翻出一卷。名仁王般若經。疏有六卷。雖有三本秦為周悉。依費長房入藏目錄雲耳。波羅蜜者。此雲事究竟。亦云到彼岸。生死為此涅槃為彼。煩惱為中流。六度為船筏。此因緣釋也。三藏實有為此。實有滅為彼。見思為中流。八正為船。通教以色為此。即空為彼。見思為中流。六度為船。別教以色空為此。空即是色為彼。無明為中流。無量行為船。圓教以色空空色不二而二為此。二而無二為彼。無明為中流。一行無量行無量行一行為船。隨前諸教而度雲到彼岸。此約教釋也。空觀觀色即空及色滅空。雖有巧拙同斷見思。而論彼此。假觀觀三假得理論彼此。中觀十信已前十住已後論彼此。此觀心釋也。經有翻無翻各具五義。廣如法華玄云云。約教六塵俱經。經雲。或以光明而作佛事。即色塵為經。或以音聲而作佛事。即聲為經。或以飯香而作佛事。實即香塵經。食飯入津即味塵經。搖脣動舌即觸塵經。寂然無聲諸菩薩等。得入三昧。即法塵經。一一塵根各有約教本跡觀心釋也。又但以文字為經心行為緯。能成正覺之疋帛故。取世經以喻焉。序者由也次也。品者梵雲跋瞿。此雲品。謂品類也。義類相從。即為一品。第者。欲令不亂。一者。義乃在初。釋名竟。第二辨體者。有人云。文義為體。此通說也。有雲。無相為體者。四教皆有無相。無相永漫亦通說也。有雲。以五忍十地為體。如下經雲。五忍是菩薩法。具列五忍竟。結雲名為諸佛菩薩修般若波羅蜜。故知因修般若證五忍。一切佛菩薩無不由五忍而成聖。故以五忍十地為體。今則不然。先釋體字。體者法也。各親其親各子其子。君臣撙節。若無體者。則非法也。出世間法亦復如是。善惡凡聖菩薩佛。一切不出法性。正指實相為體。普賢觀雲。大乘因者諸法實相。大乘果者亦諸法實相。實相即法性。依此法性因得法性果。故知此經以實相為體。若別論之。般若二種。一共二乘人說。二者不共。準此實相亦有二種。一共。二不共。共者但見於空不見不空。不斷無明但除見思。此偏真實相。不共者名中道實相。別教地前次第修初地方證。圓教一心從初住乃至佛果。皆名圓證。若論權實即共者是化他之權。不共者是自行之實云云。約教即般若是通唯無三藏。有三乘共行十地。有別入通有圓入通。通正二傍。即通別是權。圓教是實。此經雖具三教。正以圓實相為體也。第三明宗。宗者要也。所謂佛自行因果以為宗也。有以無生正觀為宗。離有無二邊假雲中道。故下文雲。般若無知無見不行不受不生不滅。此通教意。但得於權而失於實。今以佛自行因果以為宗要。令諸聞者欣樂增修。一色一香無非般若。般若真智離有離無。雖離有無有無宛然。雖復宛然只自無相。故以無相因果以為宗也。問。宗與體何異。答。宗如綱裘。體如毛目。振裘毛舉。動綱目起。宗體之義若此。又如釵釧金銀。是體匠者造之是宗。今實相之理是體。修因得果為宗也云云。第四辨用。用者力用也。有人云。此經以內外二護為用。內護者。下文雲為諸菩薩說護佛果因緣護十地行因緣。言外護者。下文雲吾今為汝說護國因緣。令國土獲安七難不起。災害不生萬民安樂。名外護也。此但得一俗一真。真又不定。通別圓皆有十地為護。何者十地故不可全依。今以諸佛二智為力用。以諸如來皆以實智自照權智照他。然此經有三種權實。通別雖有實智亦名為權。圓教雖復有權亦總稱實。以圓教是佛自行二智。照理即鑒機。鑒機即照理。如薩婆悉達彎祖王弓滿名為力。穿七鐵鼓貫一鐵圍山洞地徹水名為用。通別力用微弱。如凡人弓箭。何者以通稟化他二智。或等照理不遍。或次第。方知不若圓教圓照圓證。故以圓中二智為用也。即權智護同居有餘實報等國令七難不起。實智護圓教四十二心之因果。經雲護十地行因緣。此通約三教所行十地也云云。第五明教相。弘宣正法須識教之偏圓。廣如法華玄義。今略明之。教者聖人被下之言也。相者分別同異也。此經部屬般若教通衍門。是熟酥味經。說護佛果及護十地行因緣。又王問摩訶衍雲何照。故知非三藏教明矣。雖有八偈談無常生滅等事。乃舉往昔百法師。用小乘說世間不堅。以勸普明捨國即屬助道。非今經正說也。次入文解釋。夫震旦講說不同。或有分文。或不分者。只如大論。釋大品不分科段。天親涅槃即有分文。道安別置序正流通。劉虯但隨文解釋。此亦人情蘭菊好樂不同。意在達玄。非存涉事。今且依分文者況。聖人說法必有由漸。故初明序分。序彰正顯利益當時。名正說分。末世眾生同霑法利名流通分。此經八品。序品為序分。觀空下六品為正說分。囑累品為流通分。若望經文。受持品末佛告月光下。即是流通分云云。今初二序。一者證信。二者發起。亦名通序別序。亦名如來序阿難序。亦名經前序經後序。六事證經名證信序。起發正宗名發起序。諸經通有名通序。此經獨有名別序。金口所說名如來序。阿難證信名阿難序。佛在時故名經前序。集者所置名經後序。今且依初從如是下。至僉然而坐。名證信序。爾時十號下是發起序。證信序者。大智論雲。佛於俱夷那竭國薩羅雙樹林中。北首臥將入涅槃。爾時阿難親愛未除心沒憂海。阿泥盧豆語阿難言。汝守法藏人。不應如凡自沒憂海。佛將付汝法。汝今愁悶失所受事。汝當問佛。般涅槃後我等雲何行道。誰當作師。惡口車匿雲何共住。佛說經初置何等語。阿難聞已悶心小醒。於佛後臥床邊具以事問。佛答。依四念處住。解脫經戒即是大師。車匿比丘如梵天法治之。若心須改教迦旃延經。即可得道。是我三僧祇所集法寶。是初應置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方某國某處樹林中。是我法門中初應如是說。何者三世佛經皆有是語云云。復次摩訶迦葉等問阿難。佛初何處說法說何等法。阿難答。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波羅奈國仙人鹿林。為五比丘說苦聖諦。爾時大眾聞者皆信。具如智論第二云云。為是事故有證信序云云。文為六。一如是。舉所聞之法體。二我聞。明能持之阿難。三一時。明聞持和合感應道交。四佛。明說教之主。五住王捨城下。明說教之處。六與大比丘眾下。明同聞之眾。釋六句者。三世佛經皆安如是。諸佛道同。不與世諍。此世界悉檀。大論雲。舉時方令人生信事。此為人悉檀。破外道阿漚二字。此對治悉檀。肇雲。如是者信順之辭也。信則所聞之理會。順則師資之道成。理會即第一義悉檀。此四皆是因緣釋云云。約教者。佛明俗諦有文字。真諦無文字。阿難傳佛俗文不異名如。因此俗文會真無非故名是。此藏教經初如是也。佛明即色是空。空即是色。色空空色無二無別。空色不異為如。即事而真為是。此通教經初如是也。佛說死生是有。涅槃是無。從死生有入涅槃無。出涅槃無入於中道。阿難傳之與佛無異。此別教經初如是也。佛說生死即涅槃。即中道遍一切處。無非佛法名如實相。阿難傳此與佛無異為如。如如不動名之為是。此圓教經初如是也。此經具三教三諦如是之義。阿難傳之無錯無謬也。所聞法體竟。釋我聞者。大論雲。耳根不壞聲在可聞處。作心欲聞眾緣和合。故言我聞。我總耳別。舉總攝別。世界釋也。阿難昇座口稱我聞。大眾悲泣飛空說偈。此為人也。阿難昇座眾疑釋迦重起。或阿難成佛。或他方佛來。若唱我聞三疑即遣。此對治釋也。阿難隨俗稱我聞。第一義中。我即無我聞即無聞。不聞而聞不我而我。此第一義釋也。約教者。釋論雲。凡夫三種。謂見慢名字。學人二種。無學一種。阿難是學人無邪我能伏慢我。隨世名字稱我。此三藏意也。十住毘婆沙雲。四句稱我皆墮邪見。佛正法中無我誰聞。此通教意也。大經雲。阿難多聞士。自然能解了是我及無我。知我無我二而不二。雙分別我無我。此別教意也。若阿難知我無我不二而二二而無二。方便為侍者傳佛智慧。此圓教釋也。正法唸經有三阿難。一阿難陀此雲歡喜。持小乘藏。二阿難跋陀此雲歡喜賢。持雜藏。三阿難娑伽此雲歡喜海。持佛藏。阿含有典藏阿難。持菩薩藏。蓋指一人而具四德傳持四教。其義分明。觀心者。有空觀假觀中道正觀。即空者。我即無我也。即假者。無我即我也。即中者。是真我也。聞者阿難佛得道夜生。侍佛二十餘年。未侍佛時應是不聞。大論雲。阿難展轉聞非是悉聞。報恩經。阿難乞四願。未聞之法願佛重說。胎藏經雲。佛從金棺出金色臂。重為阿難現入胎出胎相。諸經因此皆得稱聞。法華雲。阿難得記即時憶念過去佛法。令如現在前。故一切稱聞。因緣釋也。若歡喜阿難面如淨滿月。眼若青蓮華。親承佛旨如仰完器盛水瀉之異缾。一句無遺。此持聞聞法也。歡喜賢住學地。得空無相願。六根不漏持聞不聞法也。典藏阿難多所含受。如雲持雨。此持不聞聞法也。阿難海是多聞士。自然能了常與無常等。若知如來常不說法是名多聞。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難心。此持不聞不聞法也。此經具三教。即阿難一人以三德傳持也云云。釋一時者。肇雲。法王啟運之日。大眾嘉會之時。此世界釋時也。大論雲。迦羅是實時。示內弟子時食時著衣時者。為人說時也。三摩耶是假時。除外道邪見者。對治釋時也。第一義中無時無不時。廣明時義具如智論第一卷云云。約教則見諦已上無學已下。名下一時。若三人同入第一義。名中一時。登地已上名上一時。初住已上名上上一時。今經初說即是通一時。約別圓接入則具三時云云。釋教主者。佛也。佛名為覺。覺諸煩惱身心二病。因果圓滿方能破縛。劫初無病劫盡多病。真壽時樂短壽時苦。東天下富而壽。西天下多牛羊。北天下無我無人。如此之處不能感佛。八萬歲時南天下未見果而修因。乃至百歲時亦如是。故佛出其地。此世界釋也。日若不出。池中未生生已等花皆未現。日出皆生。佛若不出。天人減少惡道增長。佛若出世。則有剎帝婆羅門居士四天王乃至有頂。此為人釋也。三乘根性感佛出世。餘不能感若斷有頂種永度生死流。此對治釋也。佛於法性無動無出。能令眾生感見動出。而於如來實無動出。此第一義說。佛名覺者。覺世間苦集。覺出世道滅。身長丈六壽年八十。現比丘像三十四心樹下成佛者。三藏世尊自覺覺他也。帶丈六像現尊特身。樹上一念相應斷餘殘習。即通佛自覺覺他也。現尊特身坐蓮華臺。受佛記者。別佛自覺覺他。隱前三相唯示不可思議如虛空相。即圓教佛自覺覺他。故像法決疑經雲。或見丈六之身。或見小身大身。或見坐蓮華臺為百千釋迦說心地法門。或見身滿虛空遍於法界無有分別。即四佛義也。本跡釋者。三佛為跡。一佛為本云云。觀心釋者。觀因緣所生法析之至無。此三藏拙覺。觀因緣即空此通教巧覺。皆覺空也。若先觀空次假後中。此別教假覺也。若觀諸法即空即假即中。是圓覺也。釋住處為三。先釋住。次釋王城。後釋山佛具三身住處有八。應身四住。一壽命住。謂五分法身等。二依止住。謂王城耆山等。三境界住。謂三千界境。四威儀住。謂行立坐臥。報身三住。一者天住。住六欲天。二者梵住。住四禪天。三者聖住。住空無相無願。法身一住。住第一義空云云。約教者。藏佛從析門發真知無漏。住有餘無餘二涅槃。通佛從體門發真住二涅槃。別佛從次第門住祕密藏。圓佛從不次第門住祕密藏。二釋城。具存梵音。應雲羅閱祇摩訶伽羅。羅閱祇此雲王捨。摩訶此雲大。迦羅此雲城。國名摩伽陀。此雲不害人。無亂殺法也。亦云摩竭提。此雲天羅。天羅者即班足之父。昔久遠時此主千小國。時王遊獵值牸獅子。共王交通。後月滿來王殿上生子。王審知是子而作告令言。我無子天賜我子。養之長大。足上班駁。時人號為班足。後紹王位喜多食肉。一時遽闕。仍取城西新死小兒。以供王膳。王大美之。敕常準此。廚人自後日殺一人。毒流天下舉國鹹怨。千小國王舉兵伐之。擯在五山。羅剎翼輔而為鬼王。因與山神誓殺千王方滿我願。即以神力捉得諸王。唯普明王后方捕至欲行屠害以祭山神時。普明王悲啼泣恨。而作是言。生來實語而今乖信。班足問言。汝求何信。普明答曰。許行大施。班足論言。放汝行施事畢就我。普明歡喜遠歸本國。作大施會委政太子。心安形悅匍匐就終。班足問雲。死門難向。汝既得去。何更自來。時普明王。廣與班足說慈悲心毀訾殺害。仍示一切悉是無常。班足聞信得空平等住於初地。普集千王。各取一渧血髮三條賽山神願。尋與千王都五山中。築城立捨鬱為大國迭更知政。千王住故故稱王捨。又城中百姓七遍起捨。七遍被燒。唯王捨獨免。太子命言。自今已後。雖百姓家悉稱王捨。應免火難。率土遂命便得免燒。故百姓家盡稱王捨云云。又亦云王赦。因普明王放千王。故稱王赦。又此城四天王共造。故稱王捨。又摩伽陀王生一子。一頭兩面四手。以為不祥。裂其身首欲棄草野。有羅剎女鬼名曰梨羅。還合其身以乳養之。年長成人力盈諸國。取八萬四千王。置五山內立城治化。以多王住故稱王捨云云。又摩伽陀者。名持甘露處有十二城。一區祇尼大城。二富樓那跋檀大城。三阿監車多羅大城。四弗羅婆大城。五王捨大城。六捨婆提大城。七婆羅奈大城。八迦毘羅大城。九瞻婆城。十婆翅多城。十一拘睒彌城。十二鳩樓城。此十二城中。後六少住前六多住。又前六城中。多住王捨城。報法身恩故。少住捨婆提城。報生身恩故也。捨者。王捨城中有六精舍。一竹園精舍在平地。迦蘭陀長者之所造。去城西北三十里。二小力獨山精舍。三七葉穴山精舍。四天主穴山精舍。五蛇神穴山精舍。六耆闍崛山精舍。耆闍崛山此翻靈鷲。釋迦菩薩。昔為鷲鳥於此山中養育父母。從此得名故名靈鷲。又王捨城南有屍陀林。鷲鳥居之。多食死人。人欲死者鷲翔其家悲鳴作聲。人以預知。知人死故稱靈鷲。又山有五峰。東方象頭。南方馬頭。西方羊頭。北方師子頭。中央鷲頭。亦得名為鷲山也。問。佛何故偏於王城中。向鷲山說法耶。答。依法華論雲。如王捨城勝於餘城。耆闍崛山勝於餘山。以佛在勝處故。顯此法門勝也。今此般若是最勝法故。偏就王城耆山說也。中者。表說中道般若也。與大比丘眾下。第六列同聞眾。諸經列眾不出四種。一者影響。謂諸佛菩薩大果已圓。為令正法久住世間故來影響。二結緣眾。見在雖聞而不獲益。但作當來得道因緣也。三發起眾。法身菩薩更相發起。請如來說共益眾生也。四當機眾。植因曠古果遂今生。聞法之時即能悟入也。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等。各有四。義推之可解。文為二。初列眾。二總結。初文三。一此土眾。二他方眾。三化眾。初文為三。一聲聞眾。二菩薩眾。三雜類眾。二乘著空故初列。凡夫著有故後列。菩薩常行中道故中列。又聲聞心形兩勝故初。菩薩心勝形劣故中。凡夫心形俱劣故後。初文二。先聲聞。次緣覺。初文五。一通號。二列數。三行位。四歎德。五總結。今初與者。言共。釋論雲。一時一處一戒一心一見一道一解脫也。大者。亦云多亦云勝。皆阿羅漢故稱大。數至八百萬億故言多。勝諸異道故言勝。比丘五義。一名乞士。清淨自活離四邪命。二破煩惱。見愛滅故。三者名號。如梵漢異相各有名號。四者受具足戒故名比丘。五者比之名能。丘之名怖。能怖煩惱賊故名比丘。四人已上名之為眾云云。八百萬億者。二唱數也。學無下三明行位。既雲有學無學。雲何皆言阿羅漢。依成論二。羅漢二種。一住。二行。當知行者是學人。住者是無學人。故經雲。五戒賢者皆行阿羅漢即是學人。又於此中一文先明德行即學無學。以此人學於無學之行非是向義 八人之中四向三果名學無學。第八羅漢但各無學。皆羅漢者翻三義。一者不生。無明糠脫後世田中更不受生故言不生。二者殺賊。九十八使煩惱盡故名為殺賊。三者應供。智願具足堪銷物供。此藏通意也。若就圓釋。非但不生。亦不生不生。無漏是不生也。非但殺賊亦殺不賊。不賊者涅槃是也。非但應供亦是供應一切眾生是供應也云云。有為功德下。四歎德文有八科法門。亦可歎三人。初四科歎通教人。次三假歎別教人。三空下歎圓教人。又初四科歎通法假等下共歎別圓也。初即為四。今初歎有為無為功德。有為舉智德無為約斷德。若就境論。道諦是有為。滅諦是無為。施物名功歸己曰德。故名功德。無學十智下。次歎智差別。言十智者。一法智。即欲界繫法中無漏智。欲界繫因中無漏智。欲界繫法滅中無漏智。為斷欲界繫法道中無漏智。及法智品中無漏智.是也二比智。於上二界道中無漏稱智。中約四諦辨四種無漏智。如上法智中明。但有法比之殊也。三他心智。知欲色二界繫現心心數法。及無漏心心數法少分。名他心智也。四世智。知諸世間有漏智慧也。亦名等智。凡聖同有故。五苦智。觀五陰無常苦空無我也。六集智。有漏法因因集生緣觀時無漏智。七滅智。盡滅妙出觀時無漏智。八道智。道正跡乘觀時無漏智。九盡智。見苦已斷集已證滅已修道已等。智論雲。我見苦已斷集已盡證已修道已.也。十無生智。見苦已不復更見等也。諸經或雲十一智。智度為如實智。知一切法總相別相。如實正知無有罣礙。是為如實。此獨在佛心中有二乘無分。故但雲十智也。有學八智者。是那含人。在修道位中無盡無生智故。但有八也。有學六智者。謂見道中但有四諦及法比等六智也。三根者。次歎三根德。若修行次第應先辨三根後辨十智。今先說果後明因也。一未知欲知根。無漏九根。和合信法二行人於見道中。名未知欲知根。九根者。謂信等五及喜樂捨意等是也。二知根。信解見得人。思惟道中是九根轉名知根。如前說。三知已根。若至無學道中。是九根轉名知已根云云。十六心行者。次歎十六觀門。從心之所行故名心行。非心即行也。依修行次應在十智前明。亦先說果也。又只離四諦為十六行。行以往趣為義。修此十六觀法。能趣四實之理。故名行也。苦下四行。一無常二苦三空四無我。集下四行。一集二因三緣四生。滅下四行一盡二滅三妙四出。道下四行。一道二正三跡四乘。又法忍等十六行也。此約通說。若地前四十位為四。十地為十。等覺妙覺為十六。此約別說云云。   仁王護國般若經疏卷第一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705 仁王護國般若經疏   仁王護國般若經疏卷第二   天台智者大師說 門人灌頂記   法假虛實觀下。次歎三假觀門。法假者。色陰法是也。受假者。四陰是也。取此二名是名名假。自實無體籍他方有是名為假。又色陰是法。受等是名。一切世間中但有名與色。而今有三別說也云云。言虛實者。一虛二實。相形得稱。陰法是虛凡夫謂實。智欲了知求不可得。只實而虛名為虛實。此通意也。若說別義者。三假之中各有三觀。法假即虛。是空觀。空即假實。一色一香無非般若。是假觀觀之一字是中觀。以空假是方便道故不立觀名。得入中道方獨稱觀。受及名等類此可解。若圓說者。三法即空即假即中。雙照雙亡是也云云。智度論雲。諸法非實凡夫虛假。憶想分別妄謂有人。如狗臨井自叱其影。水中無狗但有相影。而生噁心投井而死。眾生亦爾。四大和合名之為身。因緣生義動作語言。凡夫於中妄起人相。此法假也。生愛恚起愚樂墮三惡道。此受假也。又一切法但從名字和合更無餘名。如頭足腹脊。和合故假名為身。如髮眼耳鼻口皮骨。和合故假名為頭。諸毛和合假名為髮。分分合故假名為毛。諸泥塵和合故假名為分。亦和合諸分故名為塵。此即名假也。以此假故一切法空。三空等者。次歎三昧德以三假因緣故得三空名。此因果次第說也。以法假故空。受假故無相。名假故無作。故大論雲。因三十七品趣涅槃門。涅槃門有三。謂空無相無作等。言空門者。觀諸法無我我所。諸法從因緣和合而有。無有作者無有受者。是名空門。無相門者。觀身雖空而有相在。人著此相故修無相。如說俯仰屈伸住立去來觀瞻言語。於中無實。風依識故有所作者。是識滅相。唸唸無故。此男女有我心無智慧故妄見有。骨鎖相連皮肉覆機關動作如木人。此無相門也。無作門者。無相亦無。是名無作。此三定諸禪中若無不名三昧。以退失故墮生死中。如說能持淨戒名比丘。能觀空名行空人。一心常勤精進者。是名真實行道人。此三能到涅槃。得三解脫門云云。四諦十二因緣者。次歎諦緣。此二有同有別。同是聲聞斷見思故名同。利鈍有殊。廣略數異故名別。四諦鈍根者觀。大經有四種四諦。生滅藏教。今所不說。此經具三教有三種四諦。所謂無生無量無作等也。苦等四法審實不虛。名之為諦。若苦集是有漏滅道是無漏此三藏也。若四俱無漏是通也。若四俱亦有漏亦無漏是別也。若四俱非漏非無漏是圓也。十二因緣利鈍者觀。知大經中亦有四種。於四種中各各有三別。一者三世十二因緣。二者二世。三者一世。廣如餘說云云。無量功德皆成就者。五結文可知也。復有八百萬億下。二列緣覺眾。文四一唱數。二標位。三歎德。四結成。初文可知。大仙緣覺者。二標位也。有三差別。一者獨覺。如昔有國王入園遊觀。清旦見樹林花果甚可愛樂。時王食已即便偃臥。王諸婇女皆競採摘毀壞林樹。時王覺已。即悟.一切諸法無常。若是以外況內成大仙緣覺。二者因緣覺。出於佛世聞十二因緣斷見思惑.三者小辟支佛。是須陀洹人在人間生。是時無佛佛法已滅.人中七生天上亦爾。不受八生自悟成道。即成小辟支佛也.非斷非常者三歎德也。過去二因牽識等故非斷。識等滅故三因不生故非常。又三世相續故非斷。無自性故非常。又順則生死無際故非斷。逆則無明燋竭故非常。四諦十二緣下。四結成也。問。前列聲聞亦云諦緣。今歎支佛更復重明。後列菩薩仍雲羅漢者何耶。答。於一境上取悟自差。三獸度河。三鳥出網。河同獸異。網一鳥殊。故大經雲。下智觀故聲聞菩提。中智觀故緣覺菩提。上智觀菩薩菩提。上上智觀故諸佛菩提。良由理一見殊。所以諦緣互說云云。問。緣覺出無佛世。今雲何列為同聞眾。答。緣覺佛在世亦有。只在聲聞中攝。言出無佛世者。此對聲聞。非謂佛世總無緣覺也。復有九百萬億下。第二列菩薩眾。文五。一數。二號。三位。四德。五結。初文可知。菩薩摩訶薩者。二標號也。菩薩此雲道心眾生。摩訶薩此雲大道心。亦云大士。亦云開士。若以生滅心行六波羅蜜三祇成佛。此三藏教中菩薩。心勝聲聞道卑羅漢。若以無生心斷見思惑。留餘習扶願受生。十地行圓當知如佛。此通教中菩薩也。若以無量心行無量行。淨佛國土成就眾生。大慈不窮大悲無限。華臺摩頂成功德身。此別教中菩薩也。若以無作心。觀煩惱菩提生死涅槃無二無別非成不成。此圓教中菩薩也。今此所列正列通教。蜜兼別圓云云。皆阿羅漢者。三明位也。若三藏中佛即是羅漢。故本行雲。爾時世間有六羅漢。五是陳如等五人。一即是佛也。若通教中三乘共行十地。七地菩薩即阿羅漢。若別教中十向菩薩斷三界惑盡齊阿羅漢。若圓教中十信菩薩斷三界惑盡亦齊羅漢。今皆阿羅漢者。即通教菩薩。大品雲。阿羅漢若智若斷是菩薩無生法忍。大集亦云。大法菩薩名阿羅漢。問。若皆羅漢前已辨竟。今何更明。答。以菩薩形無定準。或同凡像或同二乘。若不別明。恐於實混濫。庶幾貴小乘者知大士德齊羅漢。取名相者。悟知菩薩道越凡夫。故更別說也。實智功德下。四歎德中先歎智德。實智則照空。方便智照有。有實智故不住生死。有方便故不住涅槃。向者明位雖雲羅漢。今此歎德即異二乘。故別說也。通教菩薩七地中具實智。八地已上具方便智云云。行獨大乘者。次歎乘。二乘無分故名獨大。此歎別教菩薩也。四眼者。次歎眼。菩薩行既未圓。義當無佛眼也。通教當知如佛。義推之眼亦如佛。圓教十信雖是肉眼。名為佛眼。今雲四眼者。即別教地前菩薩也。五通者。次歎通。具天眼等五。除漏盡通。通教未斷無明。別教斷猶未盡。故但雲五也云云。三達者。次明過去宿命明。現在天眼明。未來漏盡明。明即達也。十力者。次歎力。智論雲。菩薩十力。一發心堅固力。二大慈力。三大悲力。四精進力。五禪定力。六智慧力。七身不厭生死力。八無生法忍力。九解脫力。十無礙力也。四無量心者。次歎心。慈能與樂悲能拔苦。喜與眾生增上之樂。如上三心捨之不著云云。四辨者。次歎辯。法辭樂說義等是也。四攝。次歎攝。佈施愛語利行同事等也。金剛滅定者。次歎斷。十地上忍定如金剛。碎煩惱山自不傾動。亦名首楞嚴定云云。一切功德下五總結也。復有千萬億下第三列雜類眾。以其中名色非一故言雜類。一別二總。別中四。一人二士三天四賢。初人更二。一男二女。初四。一數二名三德四結。初標數可知。五戒賢者次列名也。五者是數義。戒者防止義。梵雲優婆塞此雲清信男。於佛法中生淨信心故。又雲近事男。以依三寶親近師長承事無失故。離殺盜婬。此三防身業。妄語一戒防口業。飲酒一戒通防二業。廣釋戒相如大論屍波羅蜜說云云。提謂波利等問佛。何不為我說四六戒。佛答。五者天下之大數。在天為五星。在地為五嶽。在人為五臟。在陰陽為五行。在王為五帝。在世為五德。在色為五色。在法為五戒。以不殺配東方。東方是木。木主於仁。仁以養生為義。不盜配北方。北方是水。水主於智。智者不盜為義。不邪淫配西方。西方是金。金主於義。有義者。不邪淫。不飲酒配南方。南方是火。火主於禮。禮防於失也。以不妄語配中央。中央是土。土主於信。妄語之人乖角兩頭不契中正。中正以不偏乖為義也。道將鄰聖曰賢。假名行人位也。皆行阿羅漢下。三歎德也。雖跡同凡夫而本皆羅漢。十地者有三種。若菩薩二乘共行。此通教也。一乾慧二性地。三八人四見地。五薄地六離欲。七已辨八支佛。九菩薩十佛地。依此十地則是通教中優婆塞也。大品經雲。若菩薩具乾慧地。於十地速證菩提云云。大論七十八雲。乾慧地二種。一聲聞二菩薩。聲聞獨為涅槃故勤精進持戒等。或習觀佛三昧不浮觀等。雖有智慧不得禪定水。故名乾慧地。於菩薩則初發心乃至未得順忍者是。性地者。聲聞從煖至世第一。於菩薩得順忍愛著實相不生邪見得禪定水。八人地者。從苦法忍乃至道比忍是十六心。於菩薩則無生法忍入菩薩位。見地者。初得須陀洹果。於菩薩則是阿毘跋致地。薄地者。斯陀含人。欲界九種苦分斷故。於菩薩則過阿毘跋地。乃至未成佛。斷諸煩惱餘習氣亦薄。離欲地者。離欲界等貪名阿那含。於菩薩離欲因緣。得五神通。已作地者。聲聞人得盡無生智。無著阿羅漢。於菩薩成就佛地。辟支佛地者。先世種辟支佛道因。今世得小因緣。亦觀深因緣法名支佛也。菩薩地者。初歡喜地乃至法雲地皆名菩薩。此借別名名通也。佛地者。一切種智等法。諸菩薩於自地中觀具足。於化他地中行具足。二事具足故名佛地。若別教則初地終至法雲。獨自修行不與聲聞辟支佛共。準此則是別教中優婆塞也。圓教云云。迴向五分法身具足者。別接通空。以別初地接通教。令不滯界內即色之空。迴心向別斷界外無明。成就五分法身故。歎迴向也。言具足者。通教偏真五分等是不具足。別圓中道正觀成就五分方稱具足也。五分法身者。一戒身。二定身。三慧身。四解脫身。五解脫知見身。問。菩薩所作何故迴向。答。迴向之利其功最善。故淨名雲。迴向為善利。迴向二種。一者所作回施眾生。二者所作回向佛果也云云。無量功德下。四總結也。復有十千下。第二列清信女。文三。一數二名三德。今初可解。清信女者二標名也。梵雲優婆夷。此雲清信女。皆行阿羅漢下。三歎德。亦通別中優婆夷也。文二。先總歎十地可解。次始生下。別歎十地中功德。文二。今先正歎。一地三心。從第十回向。始有初地所得功德是初心。停住不進所得功德是住心。滿足功德欲入二地是終心。法華亦云。善入出住等云云。三十生功德下。次結也。復有十億下。第二列居士眾。文四。一數二名三德四結。今初可知。七賢居士者。二標名也。七賢有二。一小乘五停心觀等是也。二大乘。一名初發心人。二名有相行人。三名無相行人。四名方便行人。五名絕種性人。六性種性人。七道種性人。俱在地前。調心順道名為七賢。居士者。外國積財至億名為居士。今此富有七淨財故名居士。信施戒聞慧慚愧名七庶財也云云。德行具足下。三歎德。謂具足諸德之行。名德行具足。二十二品者。此歎道品。以在見道前。唯有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二十二品也。十一切入者。次歎十遍處。入者處也。青黃赤白地水火風空處識處名之為十云云。八除入者。次歎勝處。一內有色相觀外色少。二內有色相外觀色多。三內無色相外觀色少。四內無色相外觀色多。五青六黃七赤八白云云。八解脫者。次歎解脫。一內有色相外觀色。二內無色相外觀色。三觀淨色。四空處。五識處。六無所有處。七非有想非無想。八滅受想解脫。問。觀未得聖雲何今歎八解脫。答。八中得七。未得滅盡。今從多而歎也。問。解脫以何為義。答。解脫以棄背為義。初二棄背色貪心。第三棄背不淨觀心。四無色棄背下地心。滅盡令棄背一切所有緣心。問。解脫勝處遍處何別。答。有棄背名解脫。能降境界名勝處。能廣能勝境名遍處云云。三慧者。次歎慧。謂聞思修。初是乾慧地。次是四善根。苦忍已上名修慧。十六諦者。次歎觀門。如前說云云。四諦者。次歎諦門。亦如前說云云。四三二一品觀者。次歎四門。即四觀忍也。從下舉之。煖第四。頂第三。忍第二。世第一法第一。四即四善根。三即除煖位。二除煖頂。一除前三也。又四即四果。三即三果。二即二果。一即初果。此非歎意。今取前釋。得九十忍者。四結。文二。先別結。次總結。今初。有人云。地前三賢三十心。一一中作下中上。或入住出等三品觀。合九十忍也。有人云。四三二一合成十忍。約三界九地。一一地中各有九品。成九十忍。又曰。諦觀二十。謂十六諦及四諦。品觀有十。謂四三二一。總成三十。各有下中上三品。成九十忍也。今謂九十忍者。是別結。經文中德不可眾多作異說也。但說具足二十二品。下至四三二一。數有八十一品。從此等法出四禪四空滅定。合九十忍。經雖無四禪等文。義推可爾云云。一切功德皆成就。次總結也。復有萬萬億下。第三列天眾。文二。先列色次列欲。初文四。一數二處三德四結。今初。以萬數萬故雲萬萬億也。九梵下。二明處此經三本不同。有一本雲。復有萬萬億十八梵天。九梵三淨三光五喜樂天。又一本中。但雲三淨三光五喜樂天。又一本除五字。初除十八梵天四字。後但有三字無梵字。蓋譯者出沒耳。言九梵者。謂第四禪九天。一無雲。二福生。三廣果。四無想。五無煩。六無熱。七善現。八善見。九色究竟也。三淨者。是第三禪有三天。謂少淨無量淨遍淨也。三光者。是第二禪有三天。謂少光無量光光音。三梵者。謂初禪三天。梵眾大梵梵輔也。五喜樂天者。即五支。謂覺觀喜樂一心等也。是四禪中後五淨者。此天義論受喜樂故也云云。天定功德定味者。三歎德。天定者。謂報生天上得此定。功德定者。謂修德生天而有此定。味者一字為句。即是味著禪定也。有人云。功德定味為句非也。常樂神通者。色界天中皆有修報二種神通也。言常樂簡非報德神通也。十八生處下。四總結云云。復有億億下。二列欲界。文四。今初明數。六欲諸天子者。二明處。此六天中有小五欲。從初四天。至他化自在為六也。十善等者。三歎德也。十善是因。生天是果報也。功德皆成者四結也。復有十六下。第四列人眾。文四。一數二眾三德四結。今初。雲十六國王者。舉國數以標人也。各各有下。第二明眾也。五戒下。三歎德也。德有三。一戒二善三歸。清信行具足者。四結。四信成就故雲清信也。復有五道下。第二總列。前別中但明天人。今則通明五道。修羅等或鬼或畜故但雲五道也。又六道中天人先有。三惡之內或有或無。此經無緣故總雲五也。此土眾竟。復有他方下。二列他方眾。他處異見云云。復有變下。三列化眾。文三。今初明不思議力能變淨土。淨土者。非寂光之淨。且現華臺實報等淨相也。現百億高座及花者。且明應身大千之化相也。各各坐前下。二明不思議力能現諸佛菩薩。八部者。乾闥婆毘捨闍二眾東方提頭賴吒天王領。鳩槃茶薜荔多二眾南方毘留勒叉天王領。龍富單那二眾西方毘留博叉天王領。夜叉羅剎二眾北方毘沙門天王領云云。一一國土中下。三明不思議力各說般若等。上來列眾竟。他方大眾下。第二總結。他方大眾即結前來第二他方眾。及化眾即結前第三化眾。三界中眾即結前此土眾。十二大眾皆來集會。即總結前三眾差別果。一聲聞。二緣覺。三菩薩。四五戒賢者。五清信女。六七賢居士。七色天。八欲天。九仁王。十五道。十一他方。十二化眾是也。坐九劫座者。結座。劫者級也。級者層也。其會下。結眾廣狹也。問。諸經列眾或有或無何耶。答。若說報生三界。由善惡業力。見佛不見佛由有緣無緣。即有生天受樂至不聞經。乃至地獄燒燃而來聽法。今以大經之義。試為斷之。大經雲。於戒緩者不名為緩。於乘緩者乃名為緩。總相明之。乘即戒也。今約別說。乘戒二殊。即以三歸五戒十善八戒二百五十五百戒等。名之為戒。念誦修行禪智施進等。名之曰乘。然戒與乘各有三品。乘有小中大。戒有上中下。若乘戒俱急者。又有三品。如持上品戒急。生無色界天。下品乘急。以無色天身聞佛說聲聞法。中品乘急。聞說因緣。上品乘急。聞說中道等。若持中品戒急。生色界天。下乘急。聞說四諦。中乘急。聞說因緣。上乘急。聞說六度。若持下品戒急。生欲界天。下乘急。聞小乘。中乘急。上乘急。準上說。若戒乘俱緩者。上品戒緩墮地獄。中品緩墮畜生。下品緩墮餓鬼。以乘緩故永不見佛。何況聞法。若戒緩乘急者。得見佛聞法。上品戒緩生地獄中。下乘急以地獄身聞說四諦。中乘急聞因緣。上乘急聞六度云云。若戒急乘緩者。三品戒急得三界身。如乘緩故著人天樂不得見佛。況得聞法。今無色界天眾者。以上品戒急大乘緩故。此經無緣故。不來也。餘經有無例此可解。上來證信序竟云云。爾時十號下。第二發起序。文中為五。一佛自現瑞。二時眾生疑。三覺悟如來。四佛昇華座。五大眾歡喜。初中更五。一讚佛德。二現瑞時節。三正住十地。四入大寂定。五思緣現瑞。今初。言爾時者當爾之時也。十號者。教主之德。德凡有四。一十號德。二三明德。三斷德。四智德。今初。言十號者。一是如來。二應供。三正遍知。四明行足。五善逝。六世間解。七無上士。八調御丈夫。九天人師。十佛世尊。是十號之數也云云。次歎三明德以明鑒三世也。次歎斷德。謂大滅諦。簡非小滅故言大也。金剛智者。次歎佛智德。釋迦牟尼佛者。上明通號及德。今明別號也。然佛種姓出處不同。或姓剎利。或婆羅門。今姓釋迦者。此雲能仁。如長阿含說。昔梵摩穀王四子有過。徙向雪山。令自存活。四子至彼民歸如市。王歎四子。我子能仁能自存活。因此姓釋。佛第四祖已來始姓釋也。本姓瞿曇。或甘庶種。或日種。或牛糞種云云。牟尼者名也。此雲寂默。三業俱寂默也。初年月八日者。二明現瑞時節也。真諦雲。如來在世四十五年。說三法輪。謂轉照持。然此三輪有顯有密。密則從得道夜至涅槃夜。俱三轉法輪。顯則初成道七年但轉轉法輪。七年後三十一年中轉照法輪。三十八年後七年中轉持法輪。從轉轉法輪來有三十年。前至二十九年已說餘般若。今至三十年初月八日方說仁王。故言初年月八日。此則成佛道。三十七年說此經。乃年七十二歲也云云。方坐十地者。三正住十地。方者正也。正坐佛之十地。非菩薩十地。又佛以別接通坐別十地。欲密顯通教十地正令悟別地。故雲方坐也。佛十地者。同性經雲。一甚深難知廣明至德地。二清淨身不思議地。三海藏地。四神通智德地。五明德地。六無垢涅槃炎光開相地。七廣勝法界藏明界地。八無礙智慧地。九無邊億莊嚴迴向能照明地。十毘盧遮那智藏地。入大寂室三昧者。四入寂定也。欲觀察物機授法藥故。又令知因定發慧故。又作說法儀軌故。佛具智斷尚自觀機。況於凡夫而不審諦云云。大寂室者。即大涅槃也。大經雲。涅槃深禪定窟。窟即室義。法華大通智勝佛亦入靜室。與此義同也。又大寂者。即動是寂。室者。即寂而照。大寂是法。室是喻。如室虛能受萬物。般若空理能含多義也。約觀者。室是一法。空亦無二。明暗自殊室空不別。明喻智慧暗喻煩惱。室喻人身空喻心識。日出則室空俱明。喻智生身心俱淨。日入則室空俱暗。喻智滅則身心俱穢。穢淨雖殊而性常清淨。故淨名雲。無明性即是明。一切眾生即菩提相。不復更滅。此即證也。思緣放大光明照三界中下。有本雲照三界眾生也。第五思緣現瑞。文五。一思緣放光。二頂上出花。三諸天雨花。四佛自生花。五大地振動。今初。思緣者。思於無相緣於法性。自受大樂也。光照三界中覺化境也。問。無色界無色陰。何故照之。答。雖無粗色而有細色。約凡夫二乘不見言無而實有也。復於頂上出千寶蓮花下。二頂上出花。文三。今初。出花。其花上至下。二明豎現。乃至他方下。三明橫現。放光令識智慧之本。出花令悟得道之因。又光欲化當機眾。花令其見作結緣因。前列眾中。無無色界天者。以其戒急乘緩無現益緣。今令非相見花使作當來種子也。時無色界天下。三諸天雨花。前教主現相明有感。今諸天雨花明有應。此則藥病相稱感應道交也。無量變者。心樹花非生死花也。文三。初無色界。次色界。後欲界。皆可見。色天多禪無色天多定。能心樹變花故言變。欲天無此但雨寶花也。其佛座前下。四佛自生花。向明頂上出花。顯正報瑞。今佛座前生花。明依報瑞。劫者層也。是時世界下。五大地振動。放光雨花令其目見。動地令其心動。心動則煩惱動。故大經雲。大地動者。能令眾生心動也。動踴覺起振吼等為六。又東踴西沒等六也。地動八緣如阿含說。一大水動時動。二尊神試力時。三如來入胎時。四出胎時。五成道時。六轉法輪時。七息教時。八涅槃時。增一經。亦有八緣。閻浮提風輪從上向下。有地水火風。從下向上次第動。二菩薩入胎。三出胎。四出家學道成道。五入涅槃。六神通比丘心得自在。七諸天命終還生勝處。八眾生福盡相云云。動意者。十地論雲。治三種煩惱。一生天眾生樂著天報。振動天宮。令生厭捨起求法心。二造惡眾生不識無常。縱心蕩意。令因地動捨惡從善。三我慢眾生。或因咒力能小動地。起高慢心使見大動。知其力劣也。爾時諸大眾下。第二時眾生疑。文三。一明眾生疑。二申眾疑意。三問眾不決。今初可解。各相謂言下。二申眾疑意。文三。一歎佛德。次領前事。三騰今事。初文二。先明成人之德有四。一者四無畏德。謂一切智無畏。漏盡無畏。盡苦道無畏。說障道無畏云云。十八不共法自有二。小乘中謂十力四無畏大悲三念處是。三念處者。應貪不貪。應嗔不嗔。常行捨心也。大乘者謂身口意無失是三。四無異相。五無不定心。六無不知已捨。七欲。八精進。九念。十慧。十一解脫。十二解脫知見等無減。十三十四十五。三業道隨智慧行。十六十七十八。智慧知三世無得。二乘無分故言不共。三五眼。謂肉天慧法在佛身上並名佛眼云云。四法身。法身有三。一但空法身。三乘皆有。如善吉七葉巖中禮佛法身。此小乘滅三十二相即空為法身也。二即假法身。謂滅無常色獲常等。我樂淨三亦復如是。三即中法身。謂如來法身非常非無常。樂我淨等亦復如是云云。大覺世尊下。二明德所成人。覺中道理名為大覺。天人所重名曰世尊。前已為我下。領前事。謂從得道後。二十九年說四般若。於靈山說大品。次捨衛說金剛及天王問。後還靈山說光讚及道行。具出光讚云云。人日如來下。第二為今事。謂疑前瑞相等也云云。時十六下。第三問眾不決。文有二。一問。二眾不決。初文二。先舉處歎德。二明次第舉問。初文三。一明處。依大輪憍薩羅國主波斯匿王。今言捨衛。或雲捨婆提城。善見律雲。捨衛者是人名。往古有王名為捨衛。見地好立以為國。因居其地。從人得名名捨衛也。波斯匿王下。二舉名。有雲。王姓月。聞法之後。更立光名。德行十地下。三歎德。十地六度道品多是通教也。信三寶及戒不壞名四不壞淨也。行摩訶衍化者。以大乘治國也。次第問居士下。二次第舉問。先問俗眾。寶是寶積。蓋是月蓋。法是法財。淨名是維摩詰也。次問聲聞。後問菩薩云云。無能答者下。二眾所不決云云。時波斯匿王下。第三覺悟如來文三。一明此土設樂覺悟如來。二他方。三共設。今初文二。一三類設樂。謂月光梵天欲天。二聲動世界。先一佛世界。次十方世界云云。彼他方下。二明他方。文二。一來集。二作樂。初中先明四方。次列六方。作樂亦然者。二明作樂也。云云。復共作下。三共設樂。亦是前佛現瑞明能應。今時設樂明有感。即覺悟如來也云云。佛即知時下。第四明佛昇華座。即是如來赴感也。又佛現瑞。即良醫也。時眾設樂。即病人求救也。佛昇華座即醫人授藥也云云。又放光是身業。入定是意業。即從座起說空觀是口業。又放光動地神通輪。入定得眾生根。是他心輪。說空觀品是說法輪。師子座者。大論雲。非是實師子。亦非木石師子。以如來是師子所坐之處。若床若坐。皆各師子床座也。如金剛山王者。金剛喻佛四德法身一切不能沮壞。山王即須彌山。喻佛也。不為八風所動。又華座皆是現實報土。如山王是現尊特身。亦別接通也云云。大眾歡喜下。第五大眾歡喜。有通者在空。無通者居地。上來序分竟。   仁王護國般若經疏卷第二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705 仁王護國般若經疏   仁王護國般若經疏卷第三   天台智者大師說 門人灌頂記   觀空品第二   言觀空者。謂無相妙慧照無相之境。內外並寂緣觀俱空。故言空觀品也。又凡夫不識外道妄取。二乘耽滯。今菩薩以般若正智觀空非空。超凡越聖。故言觀空也。又凡夫著有二乘著空。菩薩捨有而復觀空也。又觀是能觀。空是所觀能所俱空。真佛知見。故下文雲。見境見智非聖見也。此下六品名為正說。大分為四。前之三品明內護。護國一品明外護。散華品明報恩供養。受持品明弘經相貌。初文更二。初略開二護。次問答廣釋。初文四。一知請意。二略正開。三勸發三慧。四歡喜供養。今初爾時佛告大眾者。教所被機也。十六大國王意欲問護國土因緣者。生下外護經文與護國品為本也。吾今先為下。二正略開二護。謂因果也。護佛果因緣。即生此品也。護十地行因緣。即生散華品。十地行者謂護因也。問王但請護國土因緣。佛何故先為說護佛因果耶。答人情粗淺妙理難知。王雖粗情唯請一。而佛粗妙俱施。又若但為說護國。國土安樂增長憍慢。今佛說出世因果。令其厭俗樂入真也。又索少是弟子之禮。賜多是為師之法。又索少表不貪。施多表不慳。又索少施多表慈導之志云云。諦聽諦聽下。三勸發三慧。諦聽令生聞慧。善思念之令生思慧。如法修行令生修慧云云。時波斯匿王下。四歡喜供養。王言善者信順之辭也。大事因緣為茲出世。顯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法華以佛知見為大事。涅槃以佛性為大事。維摩思益以不思議為大事。華嚴以法界為大事。今此般若以成佛因果為大事。名字雖別其義一也。故智論佛說般若。無央數眾生當續佛種。是為大事。又大品雲。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般若為大事故起。龍樹釋雲。能破眾生諸大煩惱。能與諸佛無上大法。名為大事。散華表行因。成帳表得果。蓋眾表慈悲。度物蔭育群生云云。爾時大王復起作禮下。第二問答廣釋。文二。先問次答。初文二。先明修敬。白佛言下二正發問。問中有二。一問護果。二問護因。佛言菩薩化四生下。二佛答。文大為三。初此品明自利行答前問。次教化品明利他行答第二問。後二諦品明二護所依。就答初問文二。初正釋觀空。後佛說法時下。時眾得益。初文二。先正釋。後總結。釋中二。初標宗正釋。後問答重釋。初文二。一正釋。二結行。初又二。一所化境。二能化智。初言四生者。所化境也。天及地獄是化生。鬼有胎化二生。畜生則鳥及龍是四生。人中亦四。爾時人胎生。毘捨佉子從三十二卵生。大山小山比丘從鶴卵生。菴羅波離婬女從濕生。劫初人皆化生也云云。不觀色如下。二明能化之智。文三。初約法。二解釋。三結成。初約五法。一五陰。二眾生。三佛果。四菩薩。五真妄。五陰是所依。眾生是能依。佛是果。菩薩是因。五陰眾生是妄。佛菩薩是真也。今初五陰是有。如是空。若見色見如不免斷常。如則是斷。色則是常。若觀色滅方如。此三藏見。若體色即如此通見。若如即色此別見。若知一切法性真實空。無生滅同真際。等法性無二無別。此圓見。今言不觀色如等。是圓見也。眾生我人如者。五陰眾共生名眾生。我者計內五陰為假名人也。常樂我淨如者。前五陰眾生是顛倒法。非常樂我淨。今佛果得非顛倒法。是常樂我淨。隨盡煩惱有殊。而性常無異。其猶冰水故雲如也。知見壽者下。明菩薩有三。一位二人三行。位者十信名知。十解十行名見。向至地名壽者。雖有三別而一如也。菩薩如者。二明人如。六度下。三明行如。問淨名雲。一切眾生皆如也。一切法亦如也。眾聖賢亦如也。至於彌勒亦如也。與今何異。答彼是真空。此是妙有。問真空妙有雲何。答動即寂真空也。寂即動妙有也。真空故非常。妙有故非斷。真空不住生死。妙有不住涅槃。妙有故能起大悲。真空故能生大慈。問淨名雲。一切皆如。此雲不觀色如何耶。答若偏觀一切皆如還是斷。若不觀如還是常。淨名雲。如令離常見。此雲不觀令離斷見。二見既離中道自明矣云云。二諦如者明真妄也。世諦是妄。出世是真也。是故一切法性下。二解釋。文三。一釋。二會通。三舉況。今初。一切法性是真有。真實空是真空。真空故不來。真有故不去。不去則無滅。不來則無生。無滅無生。孰凡孰聖。既無聖凡。誰論觀與不觀也。同真際下。二會通。真際還是真空。法性還是妙有。一色一香悉皆如是。故雲同等也。如虛空者。三舉況。空中豈有五陰眾生菩薩諸佛。世諦真諦生滅去。來者乎。恐昧者不解故舉斯況云云。是故陰入界下。三結成。無我是結陰入界眾生等如。無所有相是結佛菩薩及知見壽者等如也。是為菩薩下。第二結行。金剛雲。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即同此文也云云。白佛言下。第二問答重釋。文二。初明三般若教。二明依教發觀。今初。三般若即為三別。初中明實相般若。先問後答。上雲不觀色如。今問意者。若雲是為菩薩行化十地令諸法皆空者。菩薩為化何等眾生耶。大王法性色下。二答。文二。一明真則無化。二明俗則有化。初文四。一境二觀三徵四釋。今初。五陰是地前菩薩境。常樂我淨是地上菩薩境云云。不住色下。二明觀。有人言。不住色者遮住色。不住非色遮住空。不住非非色雙遮住空住有。又不住色遮住色陰。不住非色遮住四陰。不住非非色雙遮住五陰。又不住色遮住色法。不住非色遮住心法。不住非非色遮住非色非心法。又不住色不住有。不住非色不住空。不住非非色不住空空。故淨名雲。空病亦空。今解者。具足應雲不住色。不住非色。不住亦色亦非色。不住非色非非色。此中略第三句及四句非色兩字也。以色即空故不住色。以空即色故不住非色。以色空無二而二故不住亦色亦非色。以色空二而無二故不住非色非非色。次例四陰。非非住上言不住。今言非不住。只以不住為住。住無所住。金剛亦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也。何以故者。三徵意雲。何故言住又言不住也。非色如下。四釋。非色如故不可定言住色。非非色如故不可定言住非色也。世諦故下。二明俗則有化。文四。初明二緣故見有眾生可化。二結成上無眾生義。三明邪正二見俱是見。四結成正見。今初。言世諦者。諦有三種。一色諦。二心諦。三空諦也。三假者。謂法假受假名假也。此中三假。非成實中所明。以無三藏故也。名見眾生者。以世諦及三假故有眾生可化也。一切生性實故者。二結成上真諦無眾生義。一切眾生即涅槃相。不復更滅故雲實也。乃至諸佛下。三明邪正二見俱是見。三乘聲聞緣覺菩薩也。七賢謂七方便也。八聖謂四果四向也。六十二見。釋者不同。且依大論。於五陰上皆作四句。於色陰雲過去色神及世間常是事實餘妄語。無常等三句亦然。餘陰亦如是成二十。現在有邊無邊等。歷五陰上有二十。死後如去不如去等。亦有二十成六十。是神與身一。神與身異。成六十二見云云。大王若以名名見下。四結成正見。若知諸法但有假名。名之為見。非同世人見一切法也云云。白佛言下。第二明觀照般若。文二。先問後答。問意雲。有法既非是大乘。雲何照此從上非非見一切法文。而生此難也。大王摩訶衍下。二答。文二。先略後廣。初答意雲。大乘見者見法非法。以色等法空故也。法若非非法下。二廣答釋。文二。初正廣釋。二明能觀之智雙照空有。初文二。先明法空性空。次曆法明空。今初。雲法若非非法。是名法空也。法性空者。性本若不空。不可令其得空。以性本自空故。諸法皆空也。色受想行下。二曆法明空。文二。先正明。後釋成空義。今初。約六門明空。大論雲。五陰空是果報空。十二入空是受用空。十八界空是性別空。以所病不同說斯三種。為疑心數者說於五陰。為疑色者說十二入。為疑色心等者說十八界。六大名遍到空。阿含雲。六王諍大。地雲我能載。水雲能漂潤。火雲能燒照。風雲能生動。空雲能容受。識雲若無我者色則敗壞。五雖大而識為主。故雲四大圍空識居其中也。四諦是境空。因緣是義空云云。是法下二釋成空義。文二。初就識陰。次例四蘊及諸法。初文四。一標宗。二類釋。三徵詰。四釋通。今初。以色法中有五義故空。即生即住即滅者。諸小乘師或雲。生前住次滅後。或雲。生住同時。皆不免難。何者。若雲生前住次滅後。則生時無住。以生前故。若無住者雲何有生。以先無住。住於此生。生不得住則無生也。若住前無生則亦無住。以無因故。若生前有住則生住同時。若生滅已方有住者。住非生有。此計異之過也。若生住同時則因果一體生死同相。此計一之失。今雲。即生即住即滅者。不同二說。以諸法體唸唸遷流無有暫止。亦是生時即住時滅時。如疾炎過鋒奔緣經刃不已則來無暫住時。故淨名雲。汝今即時亦生亦老亦滅也。即有即空者。色性自空。非色壞故空也。剎那剎那下。二類釋。明唸唸皆空同上五也。剎那者極短時也。何以故者。三徵詰。意雲。生滅相違。雲何言即生即住即滅等云云。九十剎那下。四釋通。以九十小剎那為一大念。一念中一剎那。復有九百生滅。是故生時即有住滅也。又九十剎那為一念。一念中一剎那。經九百生滅。一念有九十剎那。合有八萬一千生滅。以生滅攝剎那剎那攝一念。如是心法不可得。此明心空。以四大分諸根。諸根不可得。以四微分四大。四大不可得。以粗微分四微。四微不可得。以極微分粗微。粗微不可得。推色至於極微。窮心盡於生滅。色盡心窮豁然無住。無住之住不可名之。強是為空。即護三藏佛果也。若見色色空見心心空。無得無住。此護通佛果也。若見色心二法。而一而異。廣大如法界。究竟若虛空。涵蓋相稱。此護別佛果也。若見色心二法本來空寂。不動不住不生不滅。此護圓佛果也云云。乃至色下。第二類釋。四陰及諸法。亦即生即滅即有即空也云云。以般若波羅蜜空故下。第二明能觀之智雙照空有。文二。先明觀照。次明得失。初更二。一照空。二照有。初則無相後是有相。無相者非但無所照。亦無能照照無所照也。大品經中名為真實般若。有相則接別凡聖無量教門。大品經中名相似般若也照空文中更為二別。初明照相以般若智中無毫釐實法故。照一切法空。不見緣者。十二因緣空。不見諦者四諦法空。乃至一切法空者。六大法等空也云云。言不見者。觀諸法空故言不見。非謂不照名為不見。故經雲。非見及見名一切真實法也云云。內空下二。明空之分齊。分齊有十二種。大論有十八空。論問雲。若少則應一空。若多則應無量。何乃十八。龍樹答雲。若略則事不周。廣則事繁難悟。如服藥少則病不差。多則更增疾。今說空亦如是。少說則不能破邪見。多說則近滋廣。此經隨時治病不多不少。唯十二也。內空者。謂內六入無神我。外空者。外六塵無我所。內外空者。根塵合觀。無我我所。有為空者。色心和合生陰界入等。皆無所有。無為空者。虛空數滅非數滅空也。無始空者。外道以冥初為始。破此見故名無始空。性空者。諸法本無。惑者計有。乃至執言如來性等決定是有。為破此見故言性空。故經雲。眼空無我無我所。何以故。性自爾故。乃至意亦如是。又華嚴雲。觀眼無生無自性。識空寂滅無所有也。第一義空者。本空世諦。世諦不有。此亦是空。般若波羅蜜空者。大經雲。大空者是般若空。大論雲。十方俱空名大空也。因空者。六度等空。果空者。菩提涅槃空。空空者。大論雲。以諸空破內外等法。復以此空破諸空。是名空空。又以空破有。有者雲空。若執空為是。須以此空空破也。但法集故有下二明照有。文三。初三假門明有。如上說。因集故有下。二四諦門明有。因集是生死因即集諦。果集是生死果即苦諦。十行即道諦。從十信心乃至十地各有十種行門也。佛果是涅槃即滅諦也。乃至六道一切有者。三約六道二十五有等明有。云云。善男子若有菩薩下。第二明得失。文二。初明邪觀是失也。二明正觀是得也。今初。若菩薩發心行學般若。見有法有眾生我人知見者。世間凡夫無異也。於諸法而不動下。二明正觀。文二。一明行。二明位。今初。言不動者。即色是空非析色也。不到者。大品雲。平等之法一切聖人所不能到。須菩提白佛言。乃可餘聖不到。佛何故不到。佛言乃至佛亦不到。何以故。佛即平等。平等即佛。佛與平等無二故不到也。不滅者。空即是色也。無相者。色空空色皆無相也。無無相者。無相亦無也。下例諸法云云。是即初地下。二明位。文二。初明正觀。後示說處。初文三。一位二名三用。今初也。言一念者。謂從第十回向。以般若慧一念之中即有初地。是時具足八萬四千度也。依賢劫經。始從光耀度終至分佈舍利度。合有三百五十功德門。一一各修六度。即二千一百。復將二千一百對十法。謂四大六衰。又對十善。一一皆有二千一百。即二萬一千。又將二萬一千對四眾生。多貪多瞋多癡三毒等分。各有二萬一千。合之即有八萬四千也云云。即載名下。二就名明正觀。有本雲。即能運名摩訶衍。載運義同也。約體則是般若。約用即是大乘。即滅為金剛下。三約用。能滅煩惱如金剛破物。謂第十地末後一念也。能離散亂故名定。此中一行具無量門也。如光讚下。二示說處也。大王是經下。第三讚文字般若。文五。一明多佛共說。二舉喻。三格量。四舉況。五明信解相。今初也。釋論雲。一字曰字。二字曰名。二字不合不得為名。若合說者始得為名。四字等名句。句下所詮名味。於恆河下。二舉喻。百億須彌百億日月鐵圍大海等。是一大千界。如河中沙一沙是一世界。滿中七寶以施眾生。及得四果也。此中有財法二施意。但文似隱也云云。不如下。三格量。無漏之心起一念信。勝前二施。何況解一句者。四舉況。信但不謗。解能利他。則信淺解深。此約鈍根生。若如法華雲汝舍利弗尚於此經以信得入者。此乃即信是解。約利根說也。句非句下。五明信解相。文三。一明文空。二明文義俱空。三明人法俱空。今初也。句是有。非句是無。非非句是非有非無。非有非前有句。非無非前無句。又句即文字也。非句即文字之性離也。非非句非前文字及性離之見也云云。般若非句句非般若者。二明文義俱空。般若非句是義空。句非般若是文空。以即文非般若即般若非文。離文無般若離般若無文。文中無般若般若中無文。如是互求不可得故即自空也。又文及般若自他共離。求不可得故空也。般若亦非菩薩下。三明人法俱空。文中亦合明人空。但文略故也。自為二別。一約因位辨法空。二約果位辨法空。初文三。今初標也。般若是法。菩薩是人。般若中求菩薩不可得。即是法空。何以故者。二徵也。十地下。三釋。若約通教。即三乘共行十地說始住終。若約別教。即菩薩十地明始住終也。亦非薩婆若下。第二約果辨法空。梵雲薩婆若。此翻一切種智。一切種智即佛果也。佛果亦空。故雲亦非薩婆若也。摩訶衍是乘。能乘人既空。所乘之法亦空也云云。大王若菩薩下。第二依教發觀。文二。初明邪觀。二明正觀。今初。見境者見實相般若也。見智者見觀照般若也。見說見受見文字般若也。如是執見。是凡夫顛倒妄想非聖見也。又見境謂見塵。見智謂見識。見說見受謂見人。妄執宛然非聖見也。見三界下。第二明正觀也。文二。初約染淨因果以明空相。二約無聽說以辨空相。初文二。初明生死空。後辨佛果空。前更二。初正明生死空。後釋空所由。初文二。一明正使空。二明習氣空。初文二。一明分段生死。後明變易生死。初更三。今初。明果空也。三界是器世間。眾生是假名世間。果報是五陰世間。謂三界依正也。六種起下。二明業空。以六識取六塵。起諸煩惱貪著五欲。展轉無量蘊積含藏。名之為藏。無自性故名之為空云云。三界空下。三明煩惱空。三界之本一念癡心。闇於前境名曰無明。有此無明即生三界。無明如地能生萬物故名本也。三地九生下。二明變易生死空。有人言。三地者。一見地。從十迴向至三地。二修地。從四地至七地。三究竟地。從八地至十地。此別接通意也。九生滅者。前三地中各有始住終。雲九生滅也。又變易生死三界中。各有三種意生身。三界名三地。各有三種意生身生滅。名九生滅也。從初地至五地。名三昧樂意生身。六七二地名覺法自性意生身。八地已上名無作行意生身。此通別教意生也。餘無明習者。上明五住正使。此第二明習氣空也。金剛菩薩下。二釋空所由。由此菩薩得理盡三昧故。一種生死煩惱業等皆空。所言惑者。謂迷妄之心造生死業。不達心源名之為惑。即是煩惱。果者即正報。果有生滅故得名空。有果空者。即三界依報空故。又果空者。謂變易生死空。因空者。謂三界業煩惱等空也。理盡三昧者。謂菩薩得此三昧。達理盡源極無明本故。名理盡三昧也云云。薩婆若下。二明佛果空。文三。今初。明智斷空。薩婆若亦空者。是智空。滅果空者。是斷空。或前已空者。是正因佛性空。佛性本自空。非推之使空故言或前已空也。佛得三無為下。二明無為空。智緣滅者。觀心佛正觀心滅於煩惱。名智緣滅。非智緣滅者。謂正因佛性。性本自淨無煩惱垢。不勞觀行而滅惑也。虛空者無色現處是也。薩婆若下。三結果空也云云。善男子下。第二約無聽說以明空相也。文中法喻合。可見。聽說如虛空者。大品雲。聽如幻人。聽說如幻人說。故無聽說。淨名雲。夫法說者無說無示。其聽法者無聞無得。法同法性者。淨名雲。法同法性入諸法故。以此例諸故皆如也。大王菩薩下。第二總結。先結能護體也。護般若下。二結能護用云云。佛說下。第二明時眾得益。文二。先時次益。法眼淨者。謂初地已上見中法。非小乘中法眼也。性地者。謂三乘共行十地。略九舉一也。信地者。即四不壞信十信菩薩是也。大空大行。即別教初地圓教。初住已上皆名大空大行也云云。問佛說般若。何故得益不同。答法華經雲。一地所生一雨所潤。根莖大小差別自殊。如其種性各得生長。今說般若亦復如是。雖說一法得益自差也。   菩薩教化品第三   初三品明內護中。今當第二釋護十地行。即是明利他答第二問也。言教化品者。菩薩以利物為德。教諸眾生離一切惡。化諸眾生修一切善。又佛將此法教化眾生。得成菩薩。故雲教化品。又以此法化諸國王。令識般若故也云云。品文二。一發問。二佛答。今初也。文有二意。一揲前品中護十地行菩薩。即能護人也。次雲何行可行等者。正是問辭。一問菩薩自利行法。二問利他行。三問所化眾生之相云云。又初問自利依何修行。故以五忍答之。次問利他依何位行。故以十地行答之。後問何相眾生可化。故以幻身見幻化眾生而教化之。又此經說通自他。而就他說為正。故文多利他行。故譯者亦以教化標目。佛言大王下。二佛答。文二。初答前二問。次答第三問。前文三。初正答二問。次以偈讚佛。後如來述成。初文更二。一正答前問兼利他。二正答後問兼自利。前文更三。初略答。二廣答。後總結。略答覆三。初標數者。準下結諸佛菩薩本所修行。今隨問而答。故但雲是菩薩法耳。二伏忍下列名也。地前三賢未得無漏未能證。但能伏不能斷。故為伏忍智也。以有智故能伏煩惱。初地二地三地得無漏信名信忍。四五六地趣向無生名順忍。七八九地諸念不生名無生忍。十一二地得菩薩果名寂滅忍。以初地得無漏信。此別教意也。七地得無生忍。即別接通意也。然此五忍諸經不同。若依本業瓔珞雲六性。一習種性。二性種性。三道種性。四聖種性。五等覺性。六妙覺性。即是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也。亦名四十二賢聖云云。名為諸佛下。三總結也。善男子下。第二廣釋五忍即為五別。初伏忍中三賢不同即為三別。先釋十住文為五別。一明方便。二明入位。三顯力用。四釋超過。五成聖因。今初。言發想信者。十信之中未入十住。不見道理。但能想信。想信若成即入十住。言恆沙者發心者多也。如大經雲。如菴羅樹花多果少。如大魚母胎子。雖無量成就者少。此言眾生欲求寶渚。至於中路鹹悉退還也。於三寶中下。二明入位。於三寶田中生此十心也。善順故信不退名進。決斷名慧。不動名定。能捨名施。防護名戒。不失名護。上求曰願。至菩提名迴向。是為菩薩下。三明力用。以十住菩提作銅輪王。王南西二方。名少分化眾生也。已超過二乘下。四釋超過。此圓教大乘十信則與二乘齊。十住則斷無明過二乘地也云云。言一切善者。十信名善。故下經雲。十善菩薩發大心長別三界苦輪海。言超過二乘。即聲聞緣覺。一切善地。即十信菩薩也。一切諸佛下。五成聖因。十心是因。諸佛菩薩是緣。因緣和合故成聖胎也。即以中道一心三觀為種子。斷一品無明即能見佛性。故成聖胎也。次第起乾慧下。第二明十行。有本雲復次善男子。今且依次第解也。文四。一明位。二辨體。三明化他。四釋離患。今初明位。即三忍中第二忍也。前下伏忍即是聞慧。今中伏忍即是思慧。言乾慧者無定水也。故雲是思慧耳。經千字者非。瓔珞中有六性。亦名六慧。言六性者。即習種性種道種聖種等覺妙覺等也。言六慧者。謂聞思修無相照寂寂照等也。習已成性名種性。有十心者總標其數也。所謂四意止下。二辨體。文三。今初明四念處。意止者。謂以智慧令心止住。意即心王也。身受心法者。明所觀之境也。苦無常等明能觀之體也。觀身不淨能除淨倒。觀受是苦能除樂倒。觀心無常能滅常倒。觀法無我能除我倒也。三意止下。二明三善根。以慈故無瞋。施故無貪。慧故無癡也。三意止下。三明三世忍。心緣過去無明及行名因忍。現在五果及現在三因。名因果忍。未來兩果名為果忍。又於一切法。皆有此三。如種子但因。如菰瓠亦因亦果。能作果等是因。結實成種是果。種等但果非因。此約一時三世論也。是菩薩亦能下。三明化他也。已能過下。四明離患。文中先明離內患。即我人知見等也。及外道下。次明離外患也。復有十下。第三明十迴向。有本雲。復次善男子。修行上伏忍。進入平等道。名為道種性地。文有四。今初標位也。謂欲入初地能與聖道為因性。故名道種性。所謂觀色下。二出體。文三。初明五忍。中初列五陰。是所觀法。得戒下。是能觀智。由觀色陰便得戒忍。以作無作戒皆色陰也。準此經文。作無作戒皆是色攝。觀識陰故得知見忍。以了別識與知見文類相似也。觀想陰得定忍。以從倒想能入於定。如無色界天由想故成。觀受陰得慧忍。以依受故立四禪天。由於禪故能發智慧。觀行陰得解脫忍。以行無常故得解脫忍。問何故色下而說識。答四陰皆心為主。由識分別於色。由色故識方能行。相生義便如此說云云。觀三界下。二明三忍。以觀三界苦果空故得空忍。觀三界因空故得無願忍。以煩惱業為集諦故也。觀三界因果空故得無相忍。證因果空成無相觀也。二諦虛實下。三明二忍。以觀俗諦是有為法得無常忍。觀真諦是無為法故得無生忍。無常忍即小乘藏教。無生忍即大乘通教也。出體竟。是菩薩十堅心下。三明攝化。以道種性菩薩作金輪王。化四天下也。又十堅心者。即結上五三二忍成十堅也。生一切眾生善根者。四明勝用也。伏忍三品竟云云。   仁王護國般若經疏卷第三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705 仁王護國般若經疏   仁王護國般若經疏卷第四   天台智者大師說 門人灌頂記   又信忍菩薩下。第二明信忍。文四。今初標名配位。言信忍者。以無漏信三寶等故名信。言善達明中行者。配位。如下經說。善覺初地菩薩。證人法二空故名善覺也。達即離達。謂二地菩薩。離破戒垢達真俗理故名離達。明即明慧。謂三地菩薩智慧光明照諸法故故名明慧。五陰假人於中修行名中行者。下經雲道行人。此道成人名行人。斷三界下。二明離障。以色煩惱粗故。於此三地而斷云云。能化百佛下。三明攝化。三等差別配對三地可解。問信有幾種。答略有三種。一想信。輕毛菩薩十信是。二久信。三賢菩薩是。三證信。初二三地是也云云。常以十五心下。四明發行種子。四攝者。佈施愛語利益同事。四無量者。慈悲喜捨。四弘誓願者。瓔珞經雲。願一切眾生度苦斷集證滅修道。名四願也。乃至成佛。從於初地用此十五心為根本云云。順忍菩薩下地三明順忍。文三。今初標名位。順無生忍觀而未正得。故名順忍。見勝現法者。即是位也。見謂順忍下品見理道品分明。即第四焰地。勝即中品第五難勝地。難勝有二義。一教化眾生。二不從煩惱。於二事得勝名難勝地。見法即第六現前地。因緣觀解現前故也。能斷三界心等煩惱縛者。二明除障。前斷色煩惱。此斷心煩惱。又前斷見惑。此斷思惑。故言心也。故現一身下。三明攝化。前信忍明化身。故雲現百身千身萬身。今順忍明實身。故雲現一身於十方佛土化眾生也。問雲何一身現於多土。答不思議力神通變化令眾見也。又無生忍菩薩下。第四明無生忍。文三。今初標名位。謂以自他共無因。求色心二法不可得。於此得智名無生忍。所謂遠不動觀慧者。此配位也。遠即第七遠行地。能至有功用心後邊故。不動即第八不動地。有相煩惱不能動故。觀慧即第九善慧地。四無礙解化眾生故。亦能斷三界心色等煩惱。習者二明除障。前各斷一重。今雙斷正習也。故現不可說下。三明攝化分齊云云。復次寂滅忍下。第五辨寂滅忍。文四。初標名位三。一標名者。前之四忍未盡法源。今之一忍寂諸心色滅於想習名寂滅忍云云。佛與菩薩下。二明證用。金剛是喻。三昧是定。有以煩惱如金剛。以其堅靳不可即斷。非佛智力無能斷者。如經中龜甲羊角所能破者。是此義也。有以智慧如金剛。能破煩惱不為彼損。亦大經中。如金剛寶缾無嘶破聲。是其義也。今佛與十地菩薩同用寂滅忍。入金剛三昧也云云。下忍中行下。三配位。下忍即法雲。上忍即佛也。薩婆若此雲一切智。又無礙道因位攝故名下忍。解脫道果攝故名上忍。又法雲與佛同入金剛三昧。前心名菩薩後心名佛。無有中間故。但上下。全之四忍俱是因位故有三品。問諸經有等覺。何故此中不立。答若依餘經即合有三品。下品十地。中品等覺。上品妙覺。今般若附通不同別教。故但論法雲即及佛地。故大品雲。十地菩薩當知如佛。如者未是義。大經亦云。十地菩薩見性未了。此皆通教意也云云。共觀第一義諦下。第二辨除障。文三。初明所觀之境。同觀真諦而明昧不同。如大經雲。如十地菩薩聞見佛性。諸佛如來眼見佛性。又十地菩薩名有上士。佛名無上士。又菩薩如十四夜月。佛如十五夜月等云云。斷三界心習者。二正辨除障。前無生忍中雙斷心色粗習。今此忍中。永斷心法細習也。無明盡相下。三明二道差別之相。無明盡相為金剛者。此無礙道也。言盡相者未盡之義。如煙是火相而未是火。金剛喻定。是盡無明之相而無明未盡。問若無明未盡應是煩惱。何故前文。佛與菩薩同入此定。答無明之性即是於明。如燈生時即同滅時。只以一念無明心變為明。微明即菩薩。大明即佛也。盡相無相為薩婆若者。此解脫道。前金剛下定。但盡色心粗細之相。不得名一切智。今佛地非但盡相亦盡無相。故得名一切智。可謂緣觀雙冥境智俱寂也。超度世諦下。第三約諦辨異。三賢多住世諦十地多住真諦。真諦即無。世諦即有。超世諦故非有。超真諦故非無。非有非無即薩雲若。問薩婆若薩雲若有何差別。答有二說。一雲同。二雲異。同者彼此無殊。異者薩婆若是一切智。薩雲若一切種智。今謂。說五忍文寂滅忍中既唯分二品。不應更有薩婆若薩。雲若之別。復說即有密明等覺之義。即於寂滅忍中有上中下。下即十地。中一切智。上一切種智。若依經超度二諦外為第十一地薩雲若者。即依前釋云云。無緣大悲下。四明攝化分齊。文二。今初略者。一切眾生在於三界。佛以大悲而濟拔之。法華雲。諸子遊戲來入此宅。長行即雲。長者驚入火宅。淨名雲。菩薩病者從大悲起。皆此意也。大悲是能化心。眾生是所化境。薩婆若是能化體。大悲有三。一眾生緣悲。外道亦有。二法緣悲。二乘亦有。三無緣悲。唯佛獨有。善男子下第二依宗廣釋。文三。初約正理三界者欲色無色等三也。藏者能含六道四生也。果者分段報果也。報者苦樂等報也。二十二根者。眼等六根苦樂憂喜捨五成十一根。男女命三信進念定慧等五成十九根。未知根欲知根知已根成二十二根。二十一根不出分段三界。知已根不出變易三界。諸佛三身亦不出三界者。以法身即應化也。大經雲。今我此身即是法身。法華雲。常在靈鷲山及餘諸住處。普賢觀雲。釋迦牟尼名毘盧遮那遍一切處。華嚴雲。亦名釋迦亦名捨那等。既知三身即一身。亦須知界外即界內也。三界外無眾生下。二明聽說。說雲界外有眾生可化者。此外道說。非佛說也。問界外實無眾生耶。答聖教不同。有無異說。此經則雲界外無眾生。餘經則有。法華雲。餘國作佛三百由旬外權置化城。淨名雲。上方界分度如四十二恆佛土。有佛名香積。若界外無人。豈容三界內。上方更有爾許佛土耶。故知亦有。問此經雲無。餘經雲有。如何會通答此經雲無。無變易眾生。餘經雲有。有變易眾生。故大論雲。聲聞生界外白銀世界無煩惱名。只約無煩惱即雲無眾生。而聲聞無明未斷。豈實無耶。此文正是通教意。偏論界內煩惱眾生也。衛世師外道說有六諦。大有經是其一諦。彼經說雲。此三界外別有世界。若言三界外別有眾生。同彼外道說也。實理而論。若言界外有眾生。即同外道。若言無即同二乘。諸佛菩薩見者。即不有不無。不有不無即非如非異。非如非異即不如三界見於三界。如斯等事法華中佛方顯了說也。大王我常下。第三引昔證今。我昔常說。斷三界煩惱果報盡名為佛。豈於三界外別有眾生耶。自性清淨名薩雲若性者。即正因佛性一切眾生佛及菩薩同共有此。豈於三界外而更別有眾生可化也。眾生本業下。第三總結。文二。初總結五忍。眾生本業即煩惱。諸佛菩薩未成道時。亦有煩惱。由煩惱故修諸功德智慧。今得成佛。佛本煩惱與今眾生無異。故名為本。五忍中十四忍具足者。二結廣略。略即五忍。廣即十四。謂三賢是三十地及佛地成十四也。上來答前問兼利他竟。白佛言下。第二答後問兼自利。文二。先問後答。今初揲前問。是故更重申。十地是菩薩本業。菩薩於生死菩提無染名本業清淨。以淨法教化眾生。不同凡夫二乘雜煩惱法化眾生也。問雜煩惱化眾生有何失。答自既有縛。豈能化他凡夫。則師既墮弟亦隨墮。二乘則謗佛敗法。於諸眾生而起怨心。豈成利益耶。佛言從一地下。二答。文二。先略後廣。初又三。初明淨業所依。謂從歡喜乃至法雲。問何故但說十地。答地前三賢。賢而非聖不名本業清淨。妙覺一地妙果已圓。故於因中舉十地。答自所行下。簡二行。一自行處即十地境。二佛行處謂妙覺地境。前十地但行自所行處。後金剛心通行二處。故下文雲。得理盡三昧同佛行處。又瓔珞雲。佛子菩薩爾時住大寂門。乃至過十地外與佛同坐也。一切知見故者。三釋成清淨。以佛五眼方能見一切法。以佛三智方能知一切法也。本業者下。第二廣答。文三。初標次釋後結。今初。可解。若菩薩住下。二釋十地為十。今初釋善覺地。文五。今初明土寬狹。言住百佛國者。國土有三。一說法土。百億日月化小乘。二神通土。億億日月化中乘。三智慧土。無量世界化菩薩。今言百佛國土者。說法土也。作閻浮提四天王者。二配位。化於四王中。作南方增長天王。以閻浮提勝於餘方。有佛出此處故。又次第作四天王。依十地經。初地菩薩作閻浮鐵輪王。不言四天王。瓔珞雲。修行一劫二劫三劫。十信善者有三品。上品善鐵輪王。化一天下。中品善粟散王。下品善人中王。十住銅輪王。十行銀輪王。十向金輪王。初地已上琉璃輪王。十地經初地作鐵輪王。此別教意也。瓔珞及此經。十善作鐵輪王圓教意也。修百法門者。三顯法門也。即自利行。於十善中一一更明十善故言百法門。二諦平等心者。四釋地中別行也。即俗即真故言平等。化一切眾生者。五釋地中通行也。地地皆用化生為行。已下九地文句類此可解。住千佛下。二釋離達地。忉利天此雲三十三天也。地經雲。二地作金光王。瓔珞與此經同。千法門者。於前十善中一一各行百善也云云。住十萬下。三釋發光地。地經作忉利天王。瓔珞同此。住百億下四釋炎慧地。地經作炎摩天王。瓔珞同此作兜率天王。道品即三十七道品也。住千億下。五釋難勝地。二諦者真俗也。四諦者苦集滅道也。八諦者有作四無作四也。又苦空無常無我及常樂我淨處八也。地經作兜率天王。瓔珞同此作化樂天王。住十萬億下。六釋現前地。地經作化樂天王。瓔珞同此作他化天王。住百萬億下。七釋遠行地。地經作他化天至。瓔珞經雲梵王。常以二智化眾生也。住百萬微塵下。八釋等觀地。地經作梵天王王一千界。瓔珞雲梵師子瓔珞光光天王。雙照真俗不相違名為方便智。於入觀中能發神通名神通智。住百萬億下。九釋善慧地。地經作梵王王二千界。瓔珞經作淨天王。住不可說下。十釋法雲地。地經作大自在天王王三千界。瓔珞作大淨居天王。大自在大淨居大淨天皆同也。學行已滿名理盡三昧。唯有一行是如來行。所謂大般涅槃菩薩亦得名同佛行處。無明是三界之本。此惑已盡即三界原盡也。是故一切下。第三結。文二。先結菩薩業。若十方下。二結如來業。又是答釋妙覺地也。爾時百萬下。大章第二月光偈贊。文三。一時眾供養。二月光讚佛。三大眾得益。初又二。初財供養佛。合掌下。次法供養云云。今於佛前下。二月光正贊。文二。一明贊處。世尊導師下。二正發言贊。偈者竭也。攝義竭盡故名為偈。四句為偈。句有三四五七等差別。若梵天以三十二字為首盧偈。即以八字為句也云云。五十九行大分為三。初六行總頌上義。二四十五行別頌十四忍。三八行總結頌五忍。初人三。前三行歎別相三寶。次兩行歎五忍。後一行歎一體三寶。初文三。佛法僧差別也。眾生及器二世間俱尊名世尊。引導匠成名導師。導師不同。有世間導師出世導師。出世中有拙度巧度次第度一心度等。金剛體歎法身也。心行下。二兩句嘆法寶。淨名雲心淨已度諸禪定。此中雲寂滅。淨名雲。三轉法輪於大千其輪本來常清淨。此中雲心行寂滅轉法輪。一句包之義理不失。又初句嘆佛身業。次句嘆心業。次句嘆口業。又佛五事具足。一世尊威德具足。二導師智慧具足。三金剛體法身具足。四心行寂滅解脫具足。五轉法輪化他具足云云。捷疾應機名辨。八音者。梵摩喻經雲。一最好聲。二易了聲。三調和聲。四柔軟聲。五不誤聲。六不女聲。七尊重聲。八深遠聲。洪者大也。時眾下。三嘆僧寶。文中。總前大眾天無出家法。今言出家者。約心說也。三乘共行十地。故雲成比丘眾菩薩行也。又人身出家成比丘眾。天心出家行菩薩行也。五忍功德下。二別嘆五忍。三賢十聖是因位名忍中行。佛居果地窮原盡理名能盡原。又十四皆雲正士者。即四十一地也。十地為十。住行向及等覺名為四。成十四大士。圓教十四聖人。皆以一心三觀諦了諸法名忍中行。毘盧遮那眾行休息名能盡原云云。佛眾法海下一行。三嘆一體三寶。佛是佛寶眾是僧寶法是法寶。包含如海蘊積如藏。故無量功德攝在其中也。十善菩薩下。第二別頌十四忍。文五。初九行頌伏忍。二十行頌信忍。三八行頌順忍。四十行頌無生忍。五八行頌寂滅忍。初文二。前兩行頌伏忍方便即十信也。復有七行頌伏忍功德。即三賢也。初文二。先一行明離過。次一行明攝位。今初。古人云。十信菩薩由發大心求出三界。雖未能出。已能遠離惡道等苦。故言長別。今則不然。若別教十信是外凡。未能暫離。豈能長別。若圓教十信斷三界惑。至十住初。即斷界外無明等惑。以其但斷三界四住與羅漢齊。長別苦海。與二乘人同生方便有餘土。若羅漢支佛。於彼土遇餘佛為說法華經。即成菩薩進斷無明。若十信菩薩縱未聞法華。亦能漸次自斷無明。豈以不生惡道便是長別苦海。問此十信。與別教中何位相似。答奪而論之。別教地前次第修證。十住修從假入空觀。十行修從空入假觀。十迴向修中道正觀。圓教十信即能圓修三觀。不可論同。與而言之。即別教十迴向齊。問與前二教何位齊。答奪而論之。藏通二教巧拙雖異。但見於空不見不空。未識中道。圓教十信具修三觀。與前二教不可格量。與而為論。圓教十信藏通佛與二乘俱斷見思。即與藏通等佛地齊也。所言大信者。謂誓願大度生大說法大慈悲喜捨大也。區分各別名界。三苦八苦八萬四千苦名苦。迴轉不息如輪。沈浮出沒如海云云。中下品善下。二明攝位。修行十善必具三心。中下二心為粟散王。小王眾多猶如粟散。上品心行十善為鐵輪王。王閻浮提。其鐵輪寶廣一俱盧捨云云。若瓔珞上品鐵輪。中品粟散。下品人王云云。習種銅輪下。第二伏忍上中下功德文二。初兩行別嘆三品。為三輪王。次五行總嘆三品。今初。十住菩薩習種性人。作銅輪王王二天下。其銅輪寶廣二俱盧捨。十行菩薩性種性人。作銀輪王王三天下。其銀輪寶廣三俱盧捨。十回向菩薩道種性人。作金輪王王四天下。其金輪寶廣四俱盧捨。七寶者。女寶.珠寶.輪寶.主兵寶.主藏臣寶.象寶.馬寶等也。伏忍聖胎下。二總歎三品。文二。初一行列三十心。與十聖作胎故名聖胎。三十人總標數。十住下別列。經作信字。有人云。信即十信止則十住堅則十行。此恐與經文義理相違。有人云。信即十住止則十行堅則十回向。此則得義違文。今謂住信相似。傳寫者謬。應作住字讀之。三世諸佛下。二正嘆功德。文四。初嘆伏忍能生諸佛。以伏忍為入道之初門菩提之關鍵。誰人出不由戶。故三世諸佛由此而生。一切菩薩下。羅嘆伏忍能生菩薩。大海有本。所謂眾流。眾流之本必有涓滴。菩薩之行本乎伏忍。伏忍成立由於信心。若能發信心。入圓十住即斷無明。無明盤礡非一心三觀所不能斷。能斷之智從十信生。故佛嘆雲信心難也。若得信心下。三明功能。若得圓信心必不退轉。即得入於初地之道。此中經文包含兩教。若約別教。即從十信漸進不退登於歡喜。若是圓教十信心菩薩即不退轉便登初住。圓教初住即別教初地。故華嚴及下經文亦以十住為十地也。必不退者。圓教十信必不退墮凡夫二乘及於三界。問本業瓔珞說十住中。第六住正觀現前。值佛菩薩善知識所護。則出七住常不退轉。七住以前名為退分。如佛初會有八萬人退。如淨目天子法才王子舍利弗等。欲入七住值惡因緣退落凡夫不善惡中作大邪見。今此經中不言退者何耶。答人心如面各各不同。大聖隨機故亦差別。有說十行菩薩性種人。猶退墮地獄。又初阿僧祇劫猶退墮者。即入迴向人亦有退墮。瓔珞第一說十住第七名住不退。七住已前即有退義。約教而斷。初阿僧祇退者三藏意。十行退者通意。十回向退者別意。十信退者圓意。今雲信心不退進入初住之地。即圓義也。教化眾生下。四明利他。上句明化他之行。教化眾生令常覺悟必不退轉。下句結歎初心也。大經雲。發心畢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前心難。般若雲。能生一念淨信。於無量佛而種善根。法華雲。於無量劫行五波羅蜜。不如聞佛壽命生信等。皆斯義也。善覺菩薩下。第二頌信忍功德。文二。先頌三品。後後歎。初文三。一四行頌初地下忍。次兩行頌一地中忍。後兩行頌三地上忍。初文二。初一行半嘆作王功能。俗如幻有真如幻無。心雖非實不無於幻。於幻宛然故雲雙照。真俗空故故雲平等。始登一乘下。二兩行半明入地功德。以一心三智住於諦理名住。能生諸德名地。地即別教初歡喜地。住即圓教初歡喜住也。於一心中即修三觀。萬德萬行並在其中。華首經雲。一切德並在初發心中。即其義也。於第一義而不動者。別教則十回向菩薩修中道正觀未證故有動。至初地證得則無動。圓教則十信。修一心三觀猶有動。初住證得方無動也。離達開士下。二兩行頌信忍中品。離達者。離破戒垢通達三觀。別教二地圓教二住。開士者開空法道也。大士正士開士等。並一義也。忉利明王位。現形明化。無緣等明智。世諦無法可緣。真諦無法可相。無緣無相即是中道第一義諦。無無者。一無無緣。一無無相。此二俱無。雲何有生。故雲無生。既真無生。何得有照。雲何無二照。照無所照不二故也。明慧空照下。三兩行頌信忍上品。別則三地達人法二空得忍成就名空照。圓則三住即空即假即中名空照也。應形下明化也。忍心下明智。三諦即一諦。三心即一心。故雲無二。即有即空故雲出有入無。即空即有故雲變化生也。善覺離明下。第二總結信忍。能滅三界色煩惱。即色是空。還觀三界身口色。即空是色。法性第一無遺照。無非中道也。有本作唯照。非經意也。炎慧下。第三頌順忍。文二。前六行正頌。後兩行總結。初文三。初兩行頌下品。次兩行頌中品。後兩行頌上品。初中炎慧妙光等者。即別教四地菩薩得精進波羅蜜成就。圓教即四住菩薩於三觀精進。緣寂即實智。照空有即權智也。勝慧下。次頌中品忍。別教五地菩薩入深禪定得於勝慧。圓教五住菩薩也。空空諦觀無二即動是寂。變化六道即寂是動也。法現下。三頌上忍。別教六地菩薩得般若圓滿。故雲法現等。圓教六住中無二無照等即寂也。智光普照即動也。焰勝法現下。二兩行總結。焰即前四地。勝即五地。法現即六地。此三菩薩得中道觀不起有無二相。以正觀水洗無明垢也。空慧等者。即色心俱空也。還觀等者。即色心俱假也。遠達無生下。第四頌無生忍。一頌為三。前五行頌七地下忍。次三行頌八地中忍。後兩行頌九地上忍。初文二。初釋行相。二斷惑分齊。今初。遠達無生。大品雲。七地深入無生。深入遠達義相似也。不同六地證有間斷。至法之源故雲深入。深入即遠行地。鄰近第八地。故復雲遠行。遠行地即遠達也。常萬億等者。明化用。略舉大數故雲萬億。未度下明損生。未度報身者分段身是也。盡此一身即入變易故。智論雲。七地菩薩未捨肉身。又二十一生中。未度末後一生也。雙觀二諦故雲等觀。又色心二法無差別相。故雲等觀。別教七地猶有功用。進入八地無功用心。中道法流至薩婆若海。此別接通意也。始入無緣金剛忍。則不受三界分段身。此乃預說八地已上功德。以其必能致此勝神。不久的得故先說也。亦猶教聲聞人先嘆當果矣。中道第一義諦。對真俗即是第三。一中一切中故雲無二照。從初地至七地。各有下中上三品。三七即二十一。生生之中皆觀諸法空寂。以此為行也。三界愛習下。二明斷惑分齊。七地菩薩斷現行。此斷習氣。如十地經雲。此遠行地不名有煩惱者。一切煩惱不行故。貪求如來智者未滿足故不名有煩惱。此經亦爾。愛佛智者習未斷故。故名順道定。諦謂審實。以前六地但斷煩惱未斷無明習氣。今第七地煩惱粗重。早已斷盡。故能諦了。未斷無明習也。愛謂癡愛。由癡愛故受生死身。故淨名雲。從癡有愛則我病生。今七地中永已斷故。等觀下三行。頌無生中品忍。即八地菩薩也。此句標名舉位。變生法身者。七地分段報身。已捨變彼分段得變易法身。故雲變生。證法性理以成此身。故雲法身。八百恆土下明勝用。道前為過去道中為現在道後為未來。返照者。照過去七地已前事。樂虛者緣現在事。無盡原者照未來事。七地雖得無二之照。以其初證不明寂。然今至八地心更純熟故常寂然也。慧光開士下。二頌無生上品忍。即九地善慧菩薩也。常在無為等者。即動寂齊行也。灌頂菩薩下。第五八行頌寂滅忍。文二。前五行頌下品。後三行頌上品。初中言灌頂者。在十二法師之上故名頂。華嚴二十七雲。譬如輪王太子成就王相。取四大海水灌子頂上。即名灌頂大王。菩薩亦如是。受佛職時。諸佛以智水灌是菩薩頂。名灌頂法王。是名菩薩入智慧職地。即法雲地菩薩也。為第四禪天王。有本雲。五禪王者。即取欲界及四禪也。始入金剛等者。以此定破無明一切皆了也。從初歡喜終竟法雲。有三十生。今但言二十九生者。以第三十生是其見受之身。於前二十九生已過。故雲永以度也。下忍觀者。結因分齊。一轉妙覺者。結果分齊。雖即未得轉心即得也。等即等觀。八地菩薩。慧即慧光。九地菩薩。灌頂即十地菩薩。此三品大士。共除餘習無明之緣。無明習相是舊煩惱。名之為故。即四住客塵是新煩惱也。二諦即真俗。理窮即中道。得此三觀諦現行習氣皆盡也。圓智無相下。三二頌明妙覺地。即寂滅上忍也。得一切種智圓滿盡無明之相。故雲圓智無相。得此無相方為三界之主。法華亦云。今此三界皆是我有。喻雲。是時宅主在門外立等也。十地菩薩受第三十生。未名為盡。今妙覺菩薩不受此生。故名盡也。前三十生未盡不名大覺。佛地生盡故名大覺。得涅槃名大寂。無餘無為四魔不能破壞。如金剛藏。前三十生並有因盡果生。今大果圓滿更不復生。故雲報盡。盡未來際拔眾生苦。故悲無窮極也。第一義諦即涅槃故常安隱。即常樂我淨窮無明之原盡煩惱之性。不同外道斷見聲聞證空。雖無得無成而妙智常照。上來頌五忍竟。長行偈頌互明五忍。而十地妙覺出沒不同。是乃大聖隨機轉文顯義者也。三賢十聖下第三八行總結歎五忍。文三。先歎法身果。後歎利益果。初中將明其勝。先且舉劣。三賢即地前三十心。十聖即十地菩薩。此四十心同生華藏果報之土。非藏通教中果報。若藏教唯是凡聖同居。若論通教。唯生有餘化城之土。今言果報即是別圓教人得無障礙生無障礙土。問此中三賢十聖。為是別教為是圓教。答正是圓教。問圓教即合生常寂光。何故生華藏。答華藏之中別圓共生。以是因非果不得生於寂光之土。故華藏土中有別教十地圓教四十心共生也。妙覺極果毘盧遮那唯獨一人生於寂光淨土。問前三二中亦有淨土。何故寂光獨名淨土。答凡聖同居聖少凡多。是穢非淨。方便有餘。但除見思未斷無明。偏真之淨非是真淨。華藏世界帶別方便。未為純淨。寂光無此故受淨土之名也。一切眾生暫住報者。有雲眾生雖即無始而有終暫時受報。佛無始終故居淨土。今謂佛登妙覺應在寂光。為化眾生暫時應現壽命長短。而受果報故雲也。如來三業下。二歎法身果報。淨土。即是依報。今明法身即是正報。上句正歎。下句頂禮一體三寶。法王無上下。三歎化他果。文中初一行舉喻歎。即是形益。次一行法說歎佛口業。是聲益。外道全無義。二乘偏等。菩薩未圓。唯佛有文義也。心智即觀。寂滅即緣。觀緣寂名無緣照。又外色無可緣。內心無可照。次一行明大眾供養。次一行明地動。次一行結歎。佛在人為人尊。在天為天尊。又大經雲。人王即天王也。十四王即三賢十聖等也。廣說恐時眾受難。故略嘆也。又佛德無量不可歎盡。故略歎也。   仁王護國般若經疏卷第四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705 仁王護國般若經疏   仁王護國般若經疏卷第五   天台智者大師說 門人灌頂記   菩薩教化品之餘   時諸大眾下。第三辨大眾得益。文三。一天及三趣得益。二八部得益。三得道賒促。初中言無生忍者。通教三地已上。別教初地已上。圓教初住已上矣。問雲何惡道得無生忍。答大經雲。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必當成佛。今遇佛善知識故得道也。及戒乘緩急前已具明。以三品戒緩生惡道。大乘急故。以惡道身見佛聞法。八部下。二八部得益也。三生入正位者下。三得道賒促。由根有利鈍悟有淺深也。正位二義。一人空。別教十解圓十信得。二法空。別教初地圓教初住得。聞法已後。一生乃至十生得正位也。例如法華中損生云云。佛告。下大章第三如來述成。文二。初讚能說。後讚所說。初文二。先正讚後述讚。初文二。一告眾而告實得道果者。以權行自知月光本跡。實則不知故告之也。善男子是月光下。二發跡。昔於龍光所為第四住炎慧開士。我為第八等觀菩薩。我今成佛。則月光為法雲菩薩。何以知然。師子吼者名決定說。若非十地不能堪也。又淨名歎十地菩薩雲。能師子吼名聞十方也。如是如是下。二述讚。先讚勝解。王所說教稱所詮理。教理相稱故再言如是。自九地已下。心口不能思不能議也。次明解般若。雲唯佛與佛乃知斯事。經有作以佛非也。唯汝解此乃同佛地。不為菩薩發問如是也。善男子下第二讚所說法。文三。初正讚二勸修後大眾供養。初文三。初釋不思議。次釋不可度量。後釋唯佛乃知。初更三。一略說。次假徵二藏。後廣釋。初文更四。一標數。謂十四般若也。三忍地下。二配當三忍。謂便忍三品。十住十止十堅心也。地地上中下三十忍者從初地至十地。各有上中下。十地成三十忍也。一切行藏下。三藏攝。一切行藏謂十三忍。一切佛藏即上品寂滅。此二攝諸功德故名藏。不可思議者。四結不可思議也。何以故。二假徵行佛二藏也。一切諸佛下。三依義廣釋。文三。初就佛明不思議。二合釋二藏明不思議。後雙結二藏明不思議。初文二。先就化身明無生滅。二逐難重釋。今初文二。一立二蕩。今初。法身無相。為物故形王宮生雙林滅。以生滅化眾生也。而無生下二蕩。其用彌廣其體彌寂。故無生滅化也。無自他下。逐難重釋。先法後喻。今初。彼我兩亡故無自他。境智俱絕故無二。中道最上故第一。即動是寂故非化。即寂是動故非不化。非無無相者釋其潛疑。恐人聞無生死化等。即謂無有出世無相之法。故釋其疑雲非無無相無去來等。但求去來不可得。故雲無去來耳。如虛空者二舉喻也。一切眾生下。二合釋二藏明不思議。文二。先釋後結。釋中二。初人法相對辨不思議。後境智相對辨不思議。初中更二。一明人空。二明法空。初文二。初以三義辨眾生空。後就眾名辨我人空。今初也。言三義者。一無生滅。二無縛解。三非因果非不因果。眾生義無所得。離苦故無生無滅。離集故無縛無脫。離集則非因離苦則非果。雖非因果而因果宛然。故雲非不因果。又大品雲。色空受想行識空。以五陰空故將何有生。故無生既無生何有滅。故無滅。無縛無解者。大論五十一雲。五眾無縛無脫若畢竟空無有作者。誰縛誰解。凡夫人法虛假不可得。故非縛。聖人畢竟不可得。故非解。乃至菩薩住是道中。諸煩惱不牽墮凡夫中。故言不縛。不以諸無漏法破煩惱。故言不解。具如彼說。衛世師計我為作者名因。僧佉計我為受者名果。今我既空故非因果。真諦則無俗諦則有。故言非不因果。煩惱我人下。二就我眾名以辨我人空。文二。一正明我空。二明我所空。今初有五。一我。二人。三知者。四見者。五受者。我所者下。次明我所空。一切苦受者。苦受名苦苦。樂受名壞苦。捨受名行苦。此三者皆有為行。同是我所等法。故言一切苦受行空故也。一切法集下。二明法空。一切法集者。謂因緣共成。此名假也。幻化五陰者。五陰無實此為法假也。無合無散者。此受假也。因緣共生故無散。因緣即空故無合也。法同法性者。一切諸法皆同真如之性者。以其本來寂然空故。法境界下。二境智相對辨不思議。文二。初辨境空。後釋智空。初中有二。先法後喻。法中言法境界空者。明總空。謂一切法無不是空者。空無相下。二明別空。文三。初明法空。言空者是空定。無相者是無相定。不轉者。以苦集染法不可轉為無漏淨法。又實相門中。無相不相故雲空無相。相不能動故雲不轉。離惑故無顛倒。離解故名不順。知諸法空空故名幻化。無三寶者。二雙顯人法二空。無聖人六道者。三明人空。如虛空者二喻舉況也。般若無知下。二釋智空。文三。法喻合。今初。知無故言無知。見無故言無見。不行生滅法不染無明緣。又觀緣並寂故雲不行不緣。不從因生故雲不因。無法可受故雲不受。不得一切照相故者。釋豈是無心不知無因不見。但以理觀照不可得故也。斯行道相下。二舉況。法相如是下。三合。心境俱空。何可有心得。心境俱假。何可無心得。是以般若下。二結上四義。文即為四。不可眾生中行結人空。不可法中行結法空。不可境中行結境空。不可解中行結智空也。是故般若下。第三雙結二藏不可思議。文二。初依智總結。而一切諸下。二約人別結。文二。初明菩薩不行而行不思議。一切諸如來下。二明諸佛無化而化不思議。善男子此功德藏下。第二釋上不可度量。十地菩薩所說如海一渧。月光所說如大海。又如王所說如海一諦。十地所說如大海。問何意王說勝菩薩。答王無本地雲何可知。我今略述下。第三釋上唯佛能知。月光之德無量。略述即盡故言分義。善男子下。第二勸修。文三。一正歎勸修。二徵。後廣釋。今初。先明凡聖自修也。若一切下正勸修也。何以故者二徵也。一切佛及菩薩下。三廣釋。文三。一標正路。前言門者以無滯故。今言路者以能通故。是故一切下。二乘正路當依十四忍修學也。是人超過下。三舉果歎勝有二利益。一離苦。二得樂。時諸眾中下。三大眾供養。文三。先菩薩供養功德。次天供養。後鬼神修行。從勝至劣也。上來答第一第二問。自利利他行竟。佛告大王下。大章第二答所化眾生之相。文三。一牒前問。次正答。後得益。今初重牒前問何相眾生可化也。若以幻化下。二答。文二。一略二廣。今初。能化所化皆因緣生故。俱是幻化。能如是者真是行化眾生。淨名雲。譬如幻士為幻人說法也。眾生識初下。二廣答。文二。初明所化如幻。後明能化如幻。初文二。先釋後結。初中六假為六別。第一釋法假中。文二。一正明法假。二明凡聖境差。初文更二。一明本識能生色心。本識者即正因佛性。不同木石非有非無。不知不忘。如水濕性火熱性黃石金性等。但隨境界而有差殊。得善境生善得惡境生惡。乃至成地獄等身。但取初一念乃至金剛。於其中間生不可說善惡身心。大經雲。如雪山藥唯是一味。隨其流處有種種名。其味真正停留在山。藥果叢林不能覆沒也。問諸眾生等有本際不。若言有者。何故中阿含雲。眾生本際不可得者。答略為二說。一理中不可說。煩惱與身無有前後。二事說。即有一念識生之文。眾生本根下。二明色心成陰界等。文二。初成五陰。初一點赤白名色蓋。業行力故。識托其中名識蓋。即是開心為四蓋。蓋即陰也。陰者陰覆為義。蓋亦如是。身名積聚者。三十六物共成此身也。大王此一下。二明成十二處。文三。初明一色生無量色。謂五塵四大等生五識處。明根者。二明能成五根。謂四大所造能生五識。故名為根也。如是一色下。三總結。一色生五塵五根四大。不明法入色也。一心動十二入中能生意根。於十八界中能生六識及與空界。釋中略不說也。大王凡夫下。二明凡聖境差。文二。先明凡境並假。次明聖境真實。初文可見。聖人六識下。次明聖境。假名雖一見則不同凡夫妄見執著。聖人滅無常色獲得常色。別圓之意也。眾生者下。第二明受假。文四。一約二諦。二明有無。三約六道。四約四姓。今初也。上明五陰是法假。計有眾生即受假也。世諦則有真諦則無也。若有若無下。二明有無。外道以實有為有。豁達為無。此六十二見之本也。但生眾生憶念下。釋有所以。凡夫妄計謂有受者。聖人見受猶幻化。此皆以聖對凡也。乃至六道下。三約六道明受假也。幻化見幻化下。四約四姓。所言見者。照真幻化人化實幻者。真幻即別教人也。此就能化所化明受假也。幻諦法下。三釋名假。文二。一明佛知前無名。二明佛為立名。初文三。一明無義名。為佛未出世無大聖不說名是假也。幻法幻化下。二明無名體。肇雲。名無得物之功。物無當名之實也。無三界下。三明無三界六道也。大王是故下。二明佛為立名。文二。一佛立名具知識假也。是名無量下。二結名非一也。相續假法下。第四明相續假。文三。一標宗。一亦不續下。二釋。一亦不續。以其一故。異亦不續。以其別故。非一非異下。三順結。此如芽莖不可言一異也。相待假下。第五釋相待假。文中有二意。一切相待是相避待。中論雲。若法有待成。是法還成待。如五色等法。即是相對待。相對如眼見色耳聞聲等。若長短相待者。此是相形待也。一切法皆緣成假五陰等法為緣假成眾生也。俱時四果下。六釋因生假。如五果三因。是俱時因果。過去二因現在五果。是異時因果。又緣見是俱時。觀因是異時。又粱椽成捨是俱時。十二時為日是異時。又燈及明是俱時。闇與明是異時也。一切幻化下。二結假文。即先結所化如幻也。大王下第二明能化如幻以菩薩見眾生不實。猶如病眼見空華。眾生不知故為宣說。皆是假。菩薩之力用也。時諸下第三明時眾得益。文二。一明得忍。謂地前地上。乃至一地下。二明地上德行。◎   二諦品第四   上內護中文有三別。今二諦品。即是第三明二護所依。言二諦者。是佛教之大宗。有實有幻有別入通圓入通別教圓入別圓教等七種。廣如法華玄義云云。但以凡夫見淺名俗。聖人見深名真。審實故名諦。又上觀空品。明實智方便智皆空而護。諸未達事須行化化必有由。所謂二諦。故於此明也。品文二。一問答。二勸持。初文三。一明二諦不二。二明說法不二。三明法門不二。初文二。先問後答。問中有三。初雙標。爾時下。將欲設難故作兩徵。二若言無者下雙難。有人云。若言無者。凡夫智不應有二。謂真俗二諦也。若言有者。聖人智不應一。一即第一義也。今謂若言有者不應言有無皆空。若言無者不應二見差別。一二之義下三雙結也。佛告大王下。第二答。文三。一正答。二引證。三釋成。初又三。一歎月光往因。可解。汝今無聽下。二正答。聽說皆空即不二。聽說宛然即不一故。諦聽下三誡聽勸修三慧也。七佛偈如是下。第二引證。頌有八行半。分為三別。初三行正申二諦。次三行釋義。正是答問。後二行半結成上義。初文三。初一行明別教二諦。上半明真諦即有空。下半明俗諦即空有。大論雲。十二因緣是誰所作。佛言非佛非菩薩。乃至非一切聖人作。故雲無自無他作也。法性本無性下。二一行明通教二諦。上半明真。下半明俗。三假者法受名也。無無諦實無下。三一行明圓教二諦。無別俗是一無。無別真是一無。故雲無無諦也。上二句明真次句明俗。下句總結。有無本自二下。第二正答難。明不一不二文三。初一行智理相對遣一異。上半明一二。下半明不一不二云云。解心見不二下。二一行智理相對以遣執。上半明解心。求二不可得下半。明遣著。所謂解者。見二諦皆空。便著此空二尚叵得。非二何可得也。於解常自一下。三一行理智相對讚入真義也。世諦幻化起下。三二行半結成上三義。初一行明世諦有無。三喻。一舉空華。二舉影。三舉三手。皆無實。雖無實而不無也。幻化見幻化下。二一行明聖見有無也。名為諸佛觀下半行。三結正觀也。大王菩薩下。第三釋成文二。先明二義後明一義。照俗化凡夫。照真化二乘。佛及眾生下。二明一義文三。初能所相對明一義。有三謂標徵釋。今初標也。何以故二徵也。以眾生下釋也。以眾生空得置菩提空。釋佛能化也。以菩提空故得置眾生空。釋所化也。又眾生空是人空。菩提空是法空也。以一切法下。二境智相對明一義。文三謂標徵釋也。今初以一切法者。謂境智二此皆空故言空空。何以故者二徵也。般若無相下。釋中文二。初正釋一義可解。次般若空於無明下。二逐難重釋。何者一切空相事顯可知。般若之空有何差別。故今釋雲。從於無明至於佛果。以明別也。文二。初約迷悟次位明空相可解。二五眼成就時下。約佛果顯空相文二。初明無見而見。肉天等四眼在佛名佛五眼也。行亦不受下。二明無行而行。方離五非。菩薩未成佛下。第三染淨相對以明一義。文中三。謂標徵釋。初標可見。何以故徵也。於第一義而不二下。三釋也。生死菩提其如明闇雖二空不二也。白佛言下。第二明說法不二文二。先問次答。問意雲。若諸空如如即無文字。何故聖人以此教化。大王法輪者下。答文二。一明說空。二明修空。初文三。一明名空。言法輪者。凡有二種。一行二教。法本者修多羅經也。重誦者。祇夜經也。受記者和伽那經也。不誦偈經者伽陀經也。無問而自說者。優陀那經也。戒經者尼陀那經也。譬喻者阿婆陀那經也。法界者伊帝目多伽經也。大經雲戒經。本事者闍多伽經也。方廣者毘佛略經也。未曾有者阿浮陀達摩經也。論議者優婆提捨經也。此十二皆空即如也。是名味句下。二明教空。以此土音聲為佛事文字性離故皆如也。若取文字者下。三明不行空。行空則非正觀也。大王如如文字下。第二明修空文三。初辨修習又二。初明因位。因教生智。教為智母。又空如文字文字如空。故雲如如。因此如如能生佛智。故雲智母也。一切眾生下。二明果位。在眾生身為佛性。在佛身名一切種智。未成佛時當必得成。當能成故名當為母。未得道時名佛性。已得道時名一切種智也。三乘般若下。第二逐難重釋。謂前雲佛智母。又雲性根本智母。恐人難解故今重釋。文二。一理性釋。二行性釋。理即如如智母。今初理性釋。前根本智母也若菩薩無下。二行性釋。如如智母也。若菩薩無文字而學。無修而修。即得真智般若也。大王若菩薩下。第三結修成也。次白佛言下。第三明法門不二。先問後答。問中三。初是問根也。行亦無量二問行也。法門為一下。三問法門也。又問意雲。眾生根性志懷不同。所說觀門為一為二。大王下。二佛答文三。一略答。二廣答。後結答。初文二。初明觀門。後明所觀法。今初文可解也。一切法亦非有相下。二明所觀法。非有相相不實故。非非無相離空過故。若菩薩下。二廣答釋文三。初約二諦顯。若菩薩觀眾生下。二是俗諦。不見一二是真諦。即俗即空故言不二。是第一義諦。若有若無即諸見本名世諦也。以三諦下。二約三諦顯諸法。有人言。空即真也。色即五根。心即六識。今雲一切法者。則理事俱該。空則始從虛空乃至般若。亦有真俗。色則始從實色乃至真色亦有真俗。心則始從生滅乃至無作亦有真俗。攝法實廣也。五種三諦如法華玄義說。我人知見下。三約三假顯法。我人知見是名假。五陰是受假。一切法是法假也。眾生品下。三結答也。大王七佛下。大章第二勸持文二。一歎教二舉名勸持。初文為五。一明說同七佛可解。汝等大眾下。二舉益勸持也。況復於此下。第三明勝信。能信此經成就三智。即超通教十地功德。何況受持下。四明得入。圓教初住成佛能百佛世界化眾生也。時諸大眾下。五明得益也。大王此經下。二舉明勸持。文二。先舉名可解。亦名一切下。二明用可見。   護國品第五   正說有四。初三品明內護竟。今護國品是第二明外護也。國土有二。一世間二乘凡夫。二出世間十信至十地。賊有二。一外劫盜等。二內煩惱結使。護亦有二。一外即百步鬼神。二內所謂智慧。若內若外。悉是諸佛菩薩神鬼能護人之國土故名護國品。約觀觀生滅法護同居土。觀無生滅法護有餘土。觀無量法護果報土。觀無作法護寂光土。又百步鬼神護依報國。修行般若護正報國。又鬼神護護命等。爾時佛告大王下。品文為三。一誡聽勸持。二廣釋。三明眾得益。今初文可解。當國土欲亂下。二廣釋護法文三。一廣釋護法。二引古證今。三結示勸持。初文三。一護國。二護福。三護難。初文四。一護時。二護法。三護體。四顯所護難。今初也。以無難時王心不怖。有難方怖故明時也。亦以實害為燒。未必火災之時當請百佛下。二明護法文三。初明福田。次明供養。後明說時。初文更三。一請賢聖。以實身難見故置形像以表敬儀。百比丘眾下。二明聽眾。天龍人鬼為四眾。又當機結緣發起影嚮等四眾也。七眾者。出家五眾。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在家二眾。清信士女也。請百法師下。三請師講說也。百師子吼下。第二明供養文三。一供養方法有三。謂燈花香也。三衣下。二供養法師。什物者。三衣三。缽四。坐具五。剃刀六。刀子七。漉水囊八。缽袋九。針筒十也。小飯下。三供養飯食也。大王一日下。三明說時也。汝國土中下。第三明能護。即是護體也。外國有金眼仙人義經中說根本鬼神有十。各開十為百。一大神。二童子神。三母神。四梵神。五雁頭神。六龍神。七修羅。八沙神。九夜叉神。十羅神也。大王國土亂時下。第四明所護難文三。一明鬼人難有八。一鬼亂。二民亂。三賊來。四百姓亡喪。五君臣是非。六天地怪異。七星辰失度。八日月失度。二十八宿者。大集攝受品雲。東方七星。角亢氐房心尾箕。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張翼軫。西方七宿。奎婁胃昴畢觜參。北方七宿。鬥牛女虛危室壁也。大王若火難下。二三災難也。一切諸難下。三對難明護。大王不但護國下。二明護福。問曰。富貴者應得辦百座。貧賤者雲何。答若準此文。即以講為正。大王不但護福下。三明護諸難。四重者。婬盜殺妄。五逆者。殺父殺母破僧殺阿羅漢出佛身血。八難者。一地獄。二畜生。三餓鬼。四長壽天。五邊地。六諸根不具。七邪見。八不見佛。大王昔日有王下。第二引古證今文二。先引天證護國。次引人王證護身。是初也。賢愚經雲。於過去世有大國。王名善住。時頂上欻生一胞。其形如繭。撤亦不痛。後轉轉大。便得童子甚為端正。頭髮紺青。身紫金色。即召相師占知有德必為聖王統領四域。因立名字頂生。年遂長大其德遂著。父王既崩。諸王臣等願付國位。頂生答言。吾有福應為王者。要令四王及帝釋來相迎。爾乃登位。立誓已竟。四天王下。各持寶瓶。盛滿香水以灌其頂。時天帝釋。復持寶冠來為蓋之。於閻浮提五欲自恣。經八萬四千歲。時夜叉神從地湧出。請遊東洲經八億歲。復請西洲經十四億歲。上四天王天經十四億歲。意中復念昇忉利天。五百仙人扶車共飛天上。遙睹王城。城有千二百門。諸天怖畏悉聞諸門以著重關。頂生兵眾直趣不礙。吹貝扣彈。千二百門一時自開。帝釋尋出與共相見。自請入宮與共分座天上受欲。頂生復出吹貝扣弓。噁心既發因而墮落。後患惡病即便命終。爾時帝釋者迦葉佛是也。言頂生者。今我身是也。若依此經爾時天帝如七佛法敷百高座。請百法師講誦此經頂生即退也。大王昔有天羅國王下。二引人王證護身文二。一明難事。二明能護難。今初者。賢愚經雲。昔波羅摩達王。得四種兵入山遊獵。逢牸師子與王從欲。師子得胎日月滿足。生一男兒。遍身似人班足似母。師子含子來歸王所。王取為子立名班足。是王常供一箇仙人。恆奉淨食。仙人一日不來王所。即有天神化作仙人。即入王宮求魚肉食。舊仙凌辰依時還來。王奉肉食。仙人嗔怪。因起誡誓。令王后當十二年中恆食人肉。仙人語竟。還往山中。是後廚監竟不辦順出外不見肉。見死小兒急取其肉。作食奉王。王食甚美。即問由來。廚人具答。王言。自今以後。當用此肉。廚人常捕小兒殺以為食。日日供王。國人失兒處處趣覓乃見廚人捕他小兒。捉縛廚人。國人告王。王言我教。國人皆言是大賊。伺王池浴伏兵捉王。王既被捉即告國人。願見一恕後更不殺。國人不許。王即起願。願我生來所修諸善。迴令今日返成羅剎飛行食人語。已即隱空中唱言。自今以後當食汝等所愛妻子。人聞急走。多有羅剎附著相從。徒眾漸多所害轉廣。後諸羅剎言。我等為從今王敕令。當為我等輩捉取千王。設一大會。班足言好。一一往取。已得九百九十九王。唯少一王。不得作會。諸王各言。我等今日無所歸告。若當捕得須陀素王。有大方便能救我命。作是計已。白班足言。王欲作會。須陀素王有大名德。若得彼王來會圓滿。時羅剎王即急往取。時須陀素王出城向園入池欲洗浴。見乞人從王。王言且待洗還施與。王始入池。羅剎王從空隱下捉須陀素。而愁悲泣。班足王言。聞汝名德第一。丈夫雲何悲啼。須陀王言。我不愛身命。朝出見乞許施。值王得來不行。以是悲耳。願王放我七日佈施道人。班足許。王還七日佈施道人。時婆羅門為王說偈同此經。王聞歡喜即立太子。代位相別就死。班足王言。汝今就死何以歡喜。須陀答曰。大王恩廣放我七日佈施道人。聞微妙法心自開解。我願即滿班足問言。汝聞何法。須陀即為宣說妙法並更為說殺生罪報。班足聞已。即放須陀及諸王等。各還本國。時須陀王者今我身是。班足王者殃掘摩羅是也。其普明王下。二明能護難文三。一請修福可解。其班足王下。二聽許也。時普明下。三正明護難文二。一長行依教請護也。二說偈加護文二。一說偈。二獲益。初偈八行為四。初兩行說無常理。乾訓天。天行健健不息也。坤訓順也。坤順四時。二儀即天地也。生老病死下。二說苦理。欲是集。禍是苦。苦集為瘡疣。即是自身與心豈在外也。有本自無下。三說空理。識神無形下。四說無我理。爾時法師下。第二明聞者獲益。文三。法初聞益。法眼空即是人空也。虛空等定即法空也。聞法悟解下。二明王轉教。時班足王問下。三諸王悟道文二。先明得道後明放捨。初文二。先班足得道。九百九十下。次諸王得道。時班足王極大下。二放捨諸王文三。一放捨。各各下。二勸修。時班足王以下。三入道也。如十王經中。下第三結示勸持文二。初結示。次大王下勸持。三初勸月光。天上人中下。二勸六道也。未來世中下。三勸諸小王也。爾時釋迦下。第三時眾得益文中二。初六益後略結。可見。得入初地者。即圓教十信初心地。性空則十住。一心三觀觀無明性空也。無生法忍即十行也。無生法樂忍十迴向也。十三昧即十一切入也。三三昧即真俗中三諦三昧也。亦空無相等也。自性信通教聲聞也。無量空信通教支佛也。吾今略說下。第二略結也。   散花品第六   大章第三報恩供養。故有散花品。花表因。散佛表行因至果也。品文三。一散花供養。二現通利益。三歎教勸持。初文三。一聞經勸持。二散花供養。後諸王發願。初文三。初聞經人可解。聞佛所說下。二所聞法。此經三處說偈不同。一二諦品中說八百萬億偈。二護國品末說八千億偈。今散花品說十萬億偈。初二諦品即合說三時數。次護國品別引過去佛說。今此品中明今佛說。阿難觀機略結如此。歡喜無量者。三結歡喜也。即散百萬下。第二散花供養文三。初行花二般若花。後妙覺花。此三表別教地位。初行花表三賢位。次般若花表十地位。後妙覺花表佛地位。初文四。一者王散花。於虛空中下。花變為座。十方諸佛下。三化佛說法。無量大眾下。四化眾散花。復散八萬下。第二散般若花文四。初明散花。於虛空中下。二花變為臺。臺中光明下。三化佛說法。臺中大眾下。四化眾散花。復散妙覺化下。第三散妙覺花文四。一散花。於虛空中下。二花變為城。城即涅槃也。城中師子吼下。三化佛說法。即圓教中菩薩於別中說法也。時城中菩薩下。四化菩薩散花。時諸國王下。三諸王發願文二。先王發願可知。佛告大王下。二如來述成。諸佛母即實相般若。菩薩母即觀照般若。神通即文字般若。文字能發智慧。智慧生即神通發也。金剛雲。一切諸佛及諸佛法皆從般若經生也。時佛為王下。第二佛現神變令眾得益。文二。先現變後得益。初文三。先標章舉數。陰陽不測謂之神。轉易常相謂之變。心不能思口不能說。佛之神力也。一花入無量花下。二別敘。一花二佛土三須彌四佛身五入四大。文相可見。問山大芥小。雲何能入。答有人言。佛之神力故入。又有人言。山芥二如如故相入。又有人言。三界唯心。心喻芥子。山喻三界。心能造界故名入。有人云。山芥皆無法無性故。空空故相入。今謂若以空釋。一空一切空。山及芥俱空。空故能相入。一假一切假山芥俱假。假故論相入。一中一切中。山芥俱中。中故論相入。空除見思即般若。假除無知即解脫。中除無明即法身。即一而三即三而一。如天三目。不縱不橫名不思議一。佛身不可思議下。三結讚。佛現神足時下。第二明時眾得益。文中四益。一得佛花定。即花藏法界定。十恆河下。二得成佛益也。三恆河沙下。三得成菩薩益也。十千下。四得神通三昧也。善男子下。三歎教勸修。   受持品第七   大章第四示弘經相貌。言受持者。大論雲。信力故聞而奉行為受。念力故久久不失為持。此品中正明十三法師受持般若。又令他人受持故名受持品。爾時月光下文三。初問答須受持。二勸諸王受持後眾得益。初文二。一月光請。二如來答。初文更二。一疑念。二正請。疑念中三佛。一見釋迦現身即法身。二現寶滿即報身。三見千花上佛即化身。問何以知然。答普賢觀雲。釋迦牟尼佛名毘盧遮那。華嚴雲。亦名釋迦亦名捨那。大經雲。我今此身即是法身。盧捨那此雲淨滿。淨即寶也。問梵網雲。捨那為本。今何言釋迦為本。答梵網明跡本。此經明本跡。本跡雖殊不思議一也。問此經與法華寶塔品何異。答有同有異。同者同明釋迦為本。異者此經帶方便。法華正直捨方便也。白佛言如是下。第二正問文二。先讚。不可以口說智解識識此法門也。雲何諸下。二請也。空者即般若智慧也。由此智慧能得神通變化。一切眾生不知請佛開發也。大牟尼言下。二如來答。答意但以菩薩上求下化為言。解說方得此道。開空甚多。略說三種。若色即是空開一切智。空即是色開道種智。色空不二開一切種智。色若不空則見思惑。空若不色。即無知惑。不得中道則無明惑。三皆是門。如是三觀即三智開。大略如是也。文三。初總標。次別釋。後總結。初文三。一標文可見。從習忍下。二別敘。依謂依止。持謂攝持。言此法師為眾生依止建立正法也。汝等大眾下。三勸供養。善男子其法師者下。二別釋十三法師。即為爾別。今初第一習種性法師文為五別。一標位。二辨差。三行業。四舉劣明勝。五入位時節。今初第一法師習種性。標位也。若在家下。二辨差也。婆差即優婆塞也。優婆差即優婆夷也。修行十善下。三明行業文三。初修十善行。謂十善即十信心也。自觀己身下。二修不淨行。初觀六大。次觀諸根。後觀三界。五情即五識。五受即苦樂憂喜捨也。住在佛家下。三生佛家行六和敬也。善男子習忍下。四舉劣況勝文二。先舉劣次況勝。初文二。先正釋劣位。法喻合可知。雖以十千劫下。二通伏難文二。初徵伏難。三伏忍法雲何。向言有退有進。而不可名字下。二釋。通有三而不可名字故有退。是定人者下。二顯其勝位文二。初明得者。謂十住菩薩初證生空理得聖人性。故名為定。異前十信不定。以十信未解純修假入空觀也。必不起五逆下。二明離過文四。一不起五逆。二不作六重。三不作二十八輕。四不謗佛法經典。初文可見。六重者。如優婆塞戒經第四卷受戒品說。一殺二盜三婬四妄語五沽酒。六說出家在家四眾過失。二十八輕者。亦如優婆塞經說。一不供養父母師長。二專飲酒。三不能瞻病苦。四不能多少捨施。五見四眾不起承迎禮拜。六見四眾毀戒心生憍慢。七每月不能受持八戒供養三寶。八四十里中有講不聽。九受招提僧臥具床座。十疑水有蟲故飲。十一險處獨行。十二獨宿尼寺。十三為財命打罵奴婢等。十四以殘食施四眾。十五畜貓狸。十六畜象馬等一切畜生。不作淨施未受戒者。十七儲畜長衣缽等。十八為身田作。十九市賣斗秤不平。二十非時行欲。二十一不輸王稅。二十二犯國戒。二十三得新果菜不奉三寶。二十四僧若不聽說法而輒自作。二十五道路上在一切出家人前行。二十六僧中時食遍為師長。二十七養蠶。二十八行逢病人不住瞻視付囑所在而便捨去。佛法經書下。四不謗佛法經典言非佛說也。能以一阿僧下。五入位時節。日月歲數所不能知。故雲阿僧祇。僧伽陀位。此雲離著也。復次性種下。第二明性種性文三。初標位。初學名習習已成性。故名性種性也。行十慧觀下。二辨差。十慧觀者。四念處四。三善根七。三世觀十。如教化品中說。滅十顛倒者。四念除四倒。三善除三毒。三世觀除三世定執也。我人知見。是法上假立而非實也。無定根者。我法無定住處相。無自他相者。我自無體相上亦無也。以二阿僧下。三入位時節。波羅陀位者。此雲守護。十行菩薩其行堅牢不失自性。以能從空入假不為假染能守自行故。復次道種下。第三明十回向菩薩文三。一標位。以其修中道正觀故雲道種性也。住堅忍中下。二辨差文二。先明觀差別。觀受五陰得五分法身。觀三界得三空。觀二諦得無常無生二忍。第十第一義諦即無生中道空也。而受生三界下。二受報殊勝文三。初標可解。何以故。二徵。已心寂滅雲何受生也。業習果報下。三釋。由未登初地不斷無明所薰。見愛猶在故得生也。復以三阿僧下。三入位時節。爾許時修方得初地。雙照二諦故雲平等聖人也。此地不退故雲跋致。正者即證初地。此因中說果也。復次善覺下。第四法師文五。初標位文可見也。住平等忍下。二辨修行差別文二。初明二智為相。後顯二智同異。初文二。先標章。次別釋。初平等忍者。即標實智。雙照有無而不染也。四攝等標方便智也。入無相捨滅下。二別釋文二。先釋實相智。後釋方便智。初文三。一總舉。二別釋。後明離相。今初文可見。於第一義諦下。二別釋文三。一法性無為亦名虛空。無為緣理而滅下。二擇滅無為。佛真智滅一切結無相無為。住初忍時下。三非擇滅無為。謂無相等法也。無相無為下。三明離有無二相。無量方便下。第二顯方便智文二。初標可解。實相方便者下。二釋有六種方便。今初明實相方便。次遍學方便。次回向方便。次自在方便。次一乘方便。次變化方便云云。如是善男子下。第二重釋二智同異文三。初結上異相者。先明實智相。初覺中道故雲初覺智也。巧用不證下。是方便智相也。譬如下。二舉喻顯非。明不一不二。而一一行成就者。三明行成就。以得即空即假即中。一行無量行無量行一行故雲成就也。以得四阿下。第三明時節。證初地施成就故雲入功德藏門也。無三界業下。次生淨土。即方便有餘及實報等土也。常修捨觀下。第五登位。以修捨故得施度滿。鳩摩羅伽。此雲勝怨。以離三界及二乘怨也。四寶藏者。有人云。三藏及雜藏也。今但依勝鬘經。一者無價藏菩薩乘也。二者上價藏緣覺乘也。三者中價藏聲聞乘也。四者下價藏人天乘也。又亦四攝為四藏也。復次德慧下。第五法師也。文三。一標位者。謂屍羅清淨與慧俱生。住於三德故名德慧也。以四無量心下。二辨觀差別文三。初顯地別行。為欲對治嗔等煩惱故修四等。滅三有嗔下。二明除障。依薩婆多宗嗔唯欲界。依成實宗嗔通三界。依法華譬喻品中上亦有嗔也。住中忍中下。三位分齊。順忍中品也。以五阿僧下。三入位時節。闍陀波羅此雲滿足。亦名無畏。屍羅圓滿故。復次明慧下。第六法師文三。初標位也。得忍成就故名明慧。常以無相下。二辨觀文三。一明地別行。知三世空為三明觀也。盡三界癡煩惱者。二明除障也。得三明下三。明位滿足。常以六阿僧下。三明入位時節。伽羅陀者此雲度邊。度度等邊也。復次爾焰下。第七法師也。文三。一標。言爾焰者。此雲智母。謂此地中能生禪智故雲智母也。修行順法忍下。二明地別行文三。一標住位。言須陀洹者。借小名大。五見即五利使也。常以天眼下。二起通。未具漏盡故但言五也。於唸唸中下。三滅障。謂此位配初果故滅五見。又亦是別入通意也。亦以七阿下。三入位時節。復次勝達下。第八法師也。文三。初標位。深修禪定故得神通。達色心法故名勝達。於順道忍下。二明地中別行文三。初明得無畏觀。通達五相即一切智無畏。滅三界疑等煩惱。即漏盡無畏。知地地有所出等。即說盡苦道無異。有所不出等。即說障道無畏也。逆三界疑者。二除障也。修習無量功德下。三入位分齊。亦是借小說大。復集行入阿僧下。三修行分齊。復次常現真實下。第九法師也。文三。初標位。中道真明般若實故常現真實。住順忍中下。二別行。一切煩惱為集因。苦等名集業。此地中並盡也。諸法本空故非有。建立諸法故非無。無有俱實故一相。實相亦如故無相。復於九阿下。三入位時節。樂力即願力也。復次玄達菩薩下。第十法師也。文三。初標位者。玄遠也。達通也。此位得無生忍無功用心故雲玄達也。十阿僧下。二入位時分滅三界習煩惱也。住第十地者。即十三法師中第十法師地。非謂十地菩薩也。常行三空門下。三辨觀差別。行三空觀弘佛三法藏故也。復次等覺者下。第十一法師也。文三。初標位。行地中真俗雙照名等覺者。亦非第十一地之等覺也。住無生下二明觀差別文三。一明有無觀又二。先配位也觀心心下。二正辨有無觀文三。初別釋文二。先明寂而常用。心心寂滅者。唸唸空也。即明寂義。雖無相而相。雖無身而身。雖無知而知。此明用義。而用心下。二明用而常寂。在有常修空下。二合釋有無。在有修空。釋上用而常寂。處空常萬化。釋上寂而常用。雙照一切法故者。三雙結也。知是處非是處下。二明十力觀。但明後一餘行略之。而登摩訶羅伽位化一切國土眾生。第三登位差別。摩訶羅伽此雲大得。或雲龍象等。千阿僧下三明修行時節。復次慧光下。第十二法師文三。初標位者。以此地菩薩得無礙智。化諸眾生現諸神通。名為慧光神變也。住上上下。二明觀差文四。今初配位。滅心心相者。一明滅心。滅意等名滅心。滅心數名滅相。法眼見下。三明見境。法眼見一切法。即別明。三眼色空見。即總明。三眼者佛法慧也。慧眼見色空。法眼見色假。佛眼見中道。空假不二而二二而不二。雙照即不二而二。雙忘即二而不二。舉三眼對色二境。見之一字總明三見之差別也。見色空即空諦。見色假即有諦。雙照即第一義諦。此三約教有五。一別入通。以幻色為有見空為真。非有非空為第一義。二圓入通。三諦同前。加一切法趣。三別教。以幻有即空為俗。不空為真。不有不空為中道。四圓入別中加一切法趣。五圓教三諦皆雲一切法趣也。問菩薩地雲何言佛眼。答法華雲開佛知見。即別教初地圓教初住。發三種智。一正因理心發。用中道觀開一切種智。二了因智心發。用即空觀開一切智。三緣因善心發。用即假觀開道種智。初地尚得。況九地耶。此但分得非具得也。以大願力下。四生淨土。萬阿僧下。三明入位時節。薄伽梵此雲世尊。非真佛世尊。是補處世尊也。復次觀佛菩薩下。第十三法師文四。一標位。觀佛菩薩者。若開妙覺。此是等覺猶名菩薩。來至此地保為究竟。乃是未極更須觀察。別佛猶有三十二品無明。智去圓佛尚遠故雲觀也。通佛即有四十二品無明。此更遠矣。住寂滅忍者下。二明證時分文四。一配位者第五寂滅忍自有二別。一下二上。今第十地即是寂滅忍下品也。從始發心下。二經時多少。謂從習種性至灌頂忍。經百萬阿僧祇劫也。修百萬下。三辨修證。登一切法下。四明登位。一切法解脫者。真解脫也。金剛臺即金剛三昧。善男子下。三對位辨別文五。一伏斷差別者。從習至頂三昧先明伏忍也。而無相信下。明斷。滅一切煩惱即大涅槃也。生解脫即解脫智。照即般若。第一義。即法身位。不名為見下。二信見異。先明不見也。所謂見者是薩婆若。次明見也。是故我從昔以來下。引證也。唯佛頓解下。三漸頓差別也。慧雖起滅下。四常無常異。無生則累無不遣。無滅則德無不圓。無生則斷德。無滅則智德也。入理盡下。五等無等異。文中法喻合可解。常修一切下。四明入定位。此中一切行滿智慧滿名功德藏。婆伽度位此雲世尊。亦復常住佛慧三昧者。必應受修義言亦復。在別利物故雲常住。善男子如是下。大章第三結歎。明其施化與佛無異。佛告波斯匿王下。第二付王受持文四。一讚用勸持。二讚名勸持。三釋勸所由。四稱名付囑初文二。一略歎。二廣歎。初文更四。一舉滅勸持。一切國土下。二明般若之力。是故付囑下。三釋付囑所以。以無王威力故。故不付囑也。汝當受持下。四別付月光也。大王吾今所化下。第二廣歎勸持文二。初標除難福生。二問答分別。今初文可解。雲何為七難下。二問答分別。先問可解。日月失度下。二答七難為七。第一日月失度難。謂時節變易多飢饉。數量變易多刀兵。色相變易多疫病也。二十八下。二星宿失度難也。大火燒國下。三災火難也。大水漂沒下。四雨水變異難也。大風吹殺萬姓下。五惡風難也。天地國土下。六亢陽難也。四方賊來下。七惡賊難也。並如文可見。大王是般若下。第二讚名勸持文二。先讚名勝。後勸供養。初中辨三般若。心識之本即實相般若。王之父母即觀照般若。以能生王慧解心故。下六名即文字般若也。佛告大王下。二勸供養文二。先示供養法。後別明行住供養。初中皆言九者。九表眾生苦。幡者標顯行得勝。明九苦之內建解脫勝幡也。九色花表九苦眾生行般若因也。青黃赤白黑五塵花。地水火風四大花也。二丈表二諦。十燈表十善功德。各以般若展轉相資成千智慧。高五丈明照五道也。九玉箱表九苦居清淨為法器。九玉巾表九苦居眾生得般若巾。案者平喻實相般若。以經置上者。文字能令實理顯也。七寶者表七方便人皆為人寶也。若王行時下。二別明行住供養。先明行供養。若王住時下。是明住供養也。大王我今五眼下。三釋勸所由文二。初明王福盡文可解。大王若未來世下。二明來世利益文三。一舉數可解。一金剛吼菩薩下。二別釋可見。是五大士下。三結釋也。大王吾今三寶下。四稱名付囑文三。初總明付囑可解。憍薩羅國下。二稱名。如是一切下。三結勸。時諸大眾下。第三時眾得益文五。一修羅益。時十六下。二人王益。益中初明八勝處。地水火風能造四大。青黃赤白所造。出離貪慾故名勝出。四大下。次明十一切處。地水火風青黃赤白空處識處。所緣覺廣無處不入故也。三十忍是初地方便名初地相。第一義諦即初地。初地是九地相。故攝論頌雲。如竹破初節餘節速能破。得初地真智諸地疾當成。捨凡身得六住身。捨七地分段報身得八地變易法身。故智論雲。七捨生身肉身。此通教益也。十八梵天下。三天益。修羅及天皆同益也。空花表人空。法性花表法空。此顯伏忍。聖人花表信忍。順花表順忍。無生花表無生忍。四辨自在說法即法樂花。下品寂滅忍也。金剛三昧能斷結使。即一品寂滅忍。其餘一切眾下。四大眾益。心空花者。定於三學之中名為心學。心樹花者。觀十二因緣生也。六度花者。十地行也。妙覺花。果行也。十千菩薩下。五名菩薩文二。先明十千益可解。次復有十億下。明成佛益。此中成別教佛也。   囑累品第八   大章第三流通分。囑謂付囑。累謂憑累。將此法付囑國王。憑其宣演故雲囑累品。又付國王。若有災難憑此救度。故雲囑累。又付囑此經。令累代流行故名囑累品。問何不如大品付囑聲聞法華付囑菩薩。而乃付囑國王耶。答此佛隨病設藥。以王國有災厄弘宣得益故付囑。又百事大供養深廣。自非王力誰所能辦。故付囑也。又王若不信法即不行。行法在王故付之也。佛告波斯匿王下文二。先付囑誡敕。後依教奉持。初中更二。先明略付囑。誡謂誡勸。敕謂教敕。吾滅度後下。二廣付囑誡敕。初文二。初明付囑。後明誡敕。初二先付時。後正明付人法。今初也。八十年者。佛去百年內五人住持。一迦葉。二阿難。三末田地三人見佛在世相次住持。經六十年法行不滅。次商那和修。優波踘多。此二人不見佛相次住持。經四十年威儀法滅。故於此時言無佛法僧也。言八百年者。正法年內二十師住持佛法。並是聖人法不滅。第六百年馬鳴菩薩。第七百年龍樹。皆是菩薩法亦不滅。八百年中邪宗極盛。故於此時付囑國王。提婆菩薩聲王鼓申法是也。八千年者。像法盡末法時。眾生信邪故法滅。此經三寶下。二明付人法更二。初付法可解。為三界眾生下。二付人也。今教三行。一空行。二七賢行。三十善行。空即聖行。七賢即七方便。十善即凡行。從深至淺也。後五濁世下。第二廣辨七誡文為七。一誡諸滅法過。二誡壞四眾行。三誡禁不依法。四誡自毀。五誡使役。六誡自咎。七誡謬信。今初第一誡諸滅法過文三。初明滅法人。次辨滅法過。後結成過。今初文二。先明滅法時。即五濁也。一命濁。二劫濁。三煩惱濁。四見濁。五眾生濁。文殊問經雲。十歲眾生乃至千歲。有短長為命濁。饑饉疲病刀兵為劫濁。多有貪瞋癡名煩惱濁。邪見戒取見取邊見為見濁。不孝不義譏師長等是眾生濁。比丘下。二滅法人也。明作製法下。二辨滅法過文中。先明制四正。後明立四邪。制四正者。一不聽出家。二不聽行道三不聽造像。四不聽造塔。立四邪者。一立統制眾。二比丘地立白衣高座。三兵奴為比丘。四受別請也。當知爾時下。三結過也。大王壞亂吾道下。二誡壞四眾行。為王不行正法則佛道壞也。大王法末世時下。三誡禁不依法。大王我滅度後下。四誡自毀文三。初自毀。二起惡後招報。初文二。先法後喻。今初文可見。如師子身下。二明喻也。此喻如蓮華面經。佛告阿難。譬如師子命終身死。若空若地若水若陸。所有眾生不敢食肉。惟師子身生諸蟲。還自食師子之肉。阿難。我佛法中非餘破壞。是比丘破我三大阿僧祇法。彼經但喻出家。此經通喻道俗。各壞我佛法下。二起惡。人壞佛教下。三招報文中。法喻合可見。六親謂父母兄弟夫妻。喻有三。初二喻現報。後一喻生後報也。大王未來世中下。五誡使役。大王未來世中下。六誡自咎也。大王未來世中下。七誡謬信。文中為四。初示善。不壞正教曰流。開空法道曰通。能盛福智曰器也。諸惡比丘下。二示惡也。其王不別下。三謬信也。是為破佛下。四示過也。爾時十六國王下。第二大眾奉持文二。先奉持。次奉行。初文先傷感。二嗟嘆。初文二。先正明傷感。時諸國王等下。二受持也。爾時大眾下。二嗟嘆。傷此時也。爾時無量大眾中下。二奉行文五。先列。大眾聞佛所說下。二明聞佛法義。歡喜無量者。三明歡喜也。為佛作禮者。四禮佛也。受持般若波羅蜜者。五奉行也。   仁王護國般若經疏卷第五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706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疏神寶記   No. 1706 [cf. Nos. 245, 1705]   仁王護國般若經疏神寶記序   易於通經難於作記。欺佛也。易於作記難於通經。欺祖也。愚於佛祖之道不敢欺。而或有述焉。亦各適其緣爾。先是經疏始播於日本。卒授於海舶。其教法之隆污往來之艱險如此。晁文元公之後景迂先生之序詳矣。方今聖君賢相主盟宗教之秋。顧此經法寔為國寶。而獨得未記述。為教門缺典。一日昭慶講者行彬。抱負是書謁余於靈山。賓次作而曰。願得一記發揮。余謝不敏不得已。挾以東歸。暇日馨爐啟卷三復其旨。顧謂或者曰。難矣乎。非所敢知也。抑又年運衰矣。學荒志索。於此豈能及哉。或者勉之曰。此亦宗教一盛事。使見義不為惡得為勇乎。余曰諾。姑試圖之。未敢以為善也。稿成目之曰神寶記。雲惟通人有以訂之。庶為他日奉行之張本耳。   紹定庚寅中元日 善月  序   佛說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疏神寶記卷第一   【註】是經有二名。其末名龍寶神王。今摭二字以名所釋。抑輪王興世有神寶自至之言故雲。   四明沙門柏庭善月述   天台名家。寔以傳宗為本。而釋經次焉。然以得佛心宗發旋總持故。凡申一經釋一義。亦必有法於是首開二門。曰懸談大義。曰依文申釋。凡諸大旨必搜在首題。申之以五重玄義。謂名體宗用教相。夫法必有名名必有體。體者其實也。亦主也。印也。苟得其印斯可信受。否則邪外而已。宗者顯體之要也。以因果為宗則體得其要。體顯故有用。備是四者說而為教。則小大半滿頓漸權實得以區別。此所以為相也。廣如法華玄義等文云云。此經以人法下。別列此經五義也。以人法為名。謂能說及所說法兼而目之也。據下出諸經題則又有人法譬三單複具足之式云云。實相為體者。凡諸大乘總指一實相印為體。以三德言之。此經既名般若。凡具三義。正當實相即性德法身體也。體必歸一而不離宗用。於是有離合義焉云云。自行因果為宗者。謂宗必約行而有因果。即此為宗。充體言之。正當觀照。則自行。始因終果。無非般若也。權實二智為用者。然用本解脫。正當文字般若照用為義故。進取二智為用也。大乘熟酥為教相者。謂諸部般若融通諸法。淘汰二乘成熟酥益相。此當其一也。名有通別者。就一題內總十二字。兼序品第一具三通別。如文云云。又佛說二字為通。餘字為別。可知。言佛者下。隨釋一題。謂佛為能說人。佛具十德以彰十號。覺其一也。覺有自他覺滿之義。雖所對異其為覺一也。亦可謂。三覺果圓名佛。八辯宣暢為說。八音如常解云云。起信所謂圓音一演異類等解是也。仁王下。明所說法。初仁王護國四字。即發起一經之要也。仁王謂古今有道帝王也。以今所釋則施恩布德為仁。統化自在為王。此特見其德用爾。究明其道非此可盡。文具四釋。初因緣。凡諸事義及機應能所皆因緣也。言護國者。有能護所護。凡三義。一以王為能護國為所護。則以王道而治國也。二以般若為能護王為所護。則由持般若故。是王與國皆得安隱。三以王為能弘法為所弘。所謂人能弘道也。雖通三義而實正顯般若以為能護。餘則助釋而已。又仁王下。約字訓釋。言仁者忍也。亦含弘為義。謂其德能含弘故。不即喜怒而發必中節。有以見其仁厚也。二約教釋者。一家教門以藏通別圓為釋義之綱目。故一一文義必約此四以辯淺深。則教旨有歸機解無失。若約今昔部旨。則又有開判義焉云云。文復為四。一一各二。謂約教詮旨依文帖釋。初明藏教。若見諸法生等。則藏詮生滅。法不即空必析滅會空故。生即有也。滅即空也。空則塵等皆容是為國義。故不動轉約文帖釋。則國安而王泰也。二乘所得名為王者。以果從因而實兼果。對土可知。餘三例爾。通詮諸法色即是空。與藏體析之異。故不生滅。悉如幻化。三界煩惱一時頓斷。從果言也。若亦從因仍通次斷。住於界外下。約文帖釋也。別詮三諦次第。言空不異通。色無邊故等假也。雖復無邊而與心不相妨礙中也。若據教道止應齊此。而言無邊之法在一心中。則似妨詮旨。今以二義通之。謂一約能造心是。不妨在心亦融。但所造法非。於色不可耳。二約住果而不在因。如說八地入無功用道現十種身。是亦不妨教道之說。從於初地下。帖釋。言不動轉而能動轉者。即華嚴十地菩薩隨力隨分住十度中。其於事行無礙自在故也。六字恐誤。應作十。若觀下。圓詮諸法本唯理性故無生滅。以圓見事理一念具足故。雖無生滅而生滅宛然。失唯生滅宛然則約俗以名照。本無生滅。則約真以言亡。是亦照真照俗以言照。遮真遮俗以言亡。則亡前遮照照前遮照。亡照叵得而契乎中道。三皆稱性故廣大如法性。三皆不動故究竟若虛空。從初住下。約分真究竟。帖釋住國稱王等義也。又三藏下。通約四教因果以判二字有得不得。則三藏四果以惑盡故。得稱仁王。餘皆未得。合名王而不仁。通教以去並從果說故。通稱王亦可。三教止名小王。所謂二三小王各理蒼品是也。當教自有優劣者。謂各當其教相望言之。則仁王二字自為優劣。故曰非仁則王。即優劣可知云云。又以世教言之。仁而不王者有之。未有不仁而王者也。不仁而王則桀紂是矣。三本跡釋者。其說有二。謂久遠本跡則唯在法華。跡門尚非所聞。況餘部耶。其餘跡中但得借用體用本跡。此復略開二義。謂一約偏圓本跡云云。二約分論淺深。則圓行為本別果為跡。通教佛地雖當果位而望別成跡。三藏二乘雖同小果而望通屬末。末猶跡也。故知屈轉相望其義皆通。或約當教自論。各有本跡義不一揆。又約本跡高下等四句論之云云。四觀心釋者。於前三釋雖極圓妙。而望觀屬事。唯圓觀自行乃得其理。故曰。譬如貧窮人日夜數他寶。為是故須觀心釋也。文凡有四。即生滅無生無量無作。約四諦觀門。觀色空等境隨教觀別故曰。觀生滅法見色是有等三藏觀也。謂生滅色由心所轉故。心得自在也。觀色即是空等通觀也。不唯心得自在。以即空故色亦自在。故曰空色自在。若觀空是色次第而入別觀也。瓔珞所謂以二觀為方便得入中道是也。若觀色空不二圓觀也。惟其圓頓色空本唯一理。以約照邊不二而二。即照而亡二而不二。雙照雙亡只在一念。體即中道故無非實相。一心三觀三觀一心。本無前後。是亦一心三觀故非縱。三觀一心故非橫。不縱不橫如天目等。自在之妙莫極於斯。我今聖主下。約觀心釋。推功主上。以道化故。具仁王之德。以正觀故。彰護國之能。備斯眾善本跡高深莫得而擬議也。是亦觀心具前三釋之意。配釋可知云云。此下合釋護國義。如前釋王。已略明竟。亦如後委解。故不別示。次釋般若。具言般若波羅蜜。即一經能護之法也。良以般若智力能使國王安隱政化宣流。其言本不可翻。經論凡明五不翻義。此當尊重乃其一也。不翻之旨理不可盡。今略對古論之。先指論所出。凡二文。一則可翻。即開善所用。一不可翻。即莊嚴旻師所承。故曰名含眾義。是亦多含義也。若翻智慧則其理單淺。非全不可。今疏評二說先斥次融會。則曰。各成諍競今為通之。謂般若有二種。初約部旨具偏圓權實。有翻轉不翻轉義。融會兩家之說。雖未正意容或有此。次結斥。言火焰不可取者如論云云。謂般若正智不可以偏見取。取則傷手害實。不可取而取雖取之可也。但於取不取之間。不落思惟不涉擬議。直下承當則實當有在。智慧之言該離合二釋。亦未始偏於一端。故成論作合釋。淨名以離言。苟如經釋。當是智以分別為性。慧以無著為言。以分別故智即是有。以無著故慧即是空。故離則為空為有。合則中道斯存。而論作合釋。真慧即智。其於般若為近。何定住之有乎。今此下。示部帙同異。按經下文。佛於二十九年說般若。兼今所問正當仁王。則五部而已。此言八部者。所出不同。當是部帙開合異耳云云。有雲。天王即仁王部者。今所不取。若即是者。不應已說仁王而再有所請。故知非也。雖有大經之文一往名同。非謂正言二部。問人仁下。通論。人仁義別雲何得同。答據大經。仁即名人。與書所謂人也者仁也合而言之道也。其旨頗類。而老經雲。聖人不仁等。疏謂以仁王行仁不求恩報云爾。非不仁之謂也。正言仁與不仁。則道非道而已。今仁王雲者。正謂行道之主。若夫背道則人猶不可。況得為仁乎。又問仁之言何謂也。答以仁未易言。姑以字體論之可也。故曰。從人從二為人二。即二畫等則三才之道備矣。又曰。貫三為王即其義也。所謂下學而上達者。其在斯釋乎。又問。昔人以此經為非正譯。以其不見之目錄故也。答意大率以目錄有無。恐偶遺耳。如後出三譯。豈得非正邪。況有長房目錄。可考。信不誣矣。海庸下。引事斥非。謂海上之庸古初之聖。皆以耳目所不見聞。而臆斷其有無。焉知其實哉。革或音棘。文見列子云云。且準下。正出廣略二本。前後三譯明其真偽。作此評者過莫大矣。然於三本獨疏秦譯者。以望餘二本而什譯為優。辭理兼暢亦時所宗尚故也。波羅蜜者。翻事究竟。又翻到彼岸。並彰般若之勝用也。謂事究竟則其理可知。以前五度屬事。般若一度屬理。事由理導尚為究竟。況理為能導得非究竟乎。言到彼岸者。譬以船筏濟大海。而有此彼中流之異。在此在中皆未究竟。唯到彼岸則吾事濟矣。是皆至極義也。故曰生死為此岸等。此雖帖釋而義猶通總。且屬因緣爾。次約教釋者。藏以實有生死為此。滅有涅槃為彼。中流則見思惑。所詮在小六度皆事。未得為究竟到岸故。取道品八正為筏也。通教此彼與藏不殊。但詮有體析故六度為理。若望三藏則彼事理皆事。此則事理俱理為異耳。別詮既以無明為中流。義當凡小色空為此。此界內也。以菩薩假法為彼。彼界外也。而以無量行願為舟楫。圓頓則極。事理言之。事亟亟於理則。二而不二。理亟亟於事。則不二而二。以例生死涅槃為此為彼。其義可知。而實無生死涅槃可得。以之濟行則一行一切行以為船筏。究竟至於大涅槃岸。此之謂也。次觀心釋彼岸者。要不出約空假中。以色空等為彼此義。而論修相。即託事觀門也。如文云云。三假義如後釋。經有下。釋經字義。梵雲修多羅。舊雲有翻或無翻。歷貫線等五。一一約教行理三成十五義。委如玄釋云云。又經者。訓法訓常。亦經緯為義。又如六經之經。以此代彼故曰經耳。約教六塵下。則又因經以明教體。夫經者。聖人所以示教也。因教以悟道則有通有別。通謂十方佛土該於六塵。皆為教體。如文云云。或以光明等。備列六塵而作佛事。其於香飯自該三塵。香即香塵。飯食入口自相綿味即味塵也。嘗於唇舌之間。有軟美等相即觸塵也。或寂默無言而得三昧即法塵也。推而廣之。彼一一塵皆具六根。而一一根皆具六塵。遍法界中根根塵塵皆可入道。何適而非教體也。至於約教本跡觀心皆可例作云云。縱使教外別傳心要。至於無言無字但有一法當情及無當情者。是亦教體。何處何法為別傳耶。自非深見此理。難以筆舌既也。別則正以聲色為體。有佛世滅後之殊。仍對名句文三。謂之一實。三假和合成體。其為教也備矣。若以經緯之經釋者。則如世端帛必先經緯以成文采。今為經教亦爾。以文字為經則其常也。以人之心行紬繹於其間為緯。雖出世正覺亦必由之而成。故喻之以經。序者下。釋序品第一。亦相帶來耳。大略可知。第二辯體為二。先評古釋。有以文字為體。其義甚疏。固不足評。有以無相為體。雖若得理而名言未的。故評曰永漫。亦通漫也。猶不近云爾。有雲。五忍十地為體。此雖本經旨有文有理。謂羅什宗可也。而非體義。夫體必歸一。未聞以數義為體。故知非也。今釋為三。初依義釋云云。謂體者法也。別尊卑崇君父。君臣撙節莫不有法。譬出世法體亦若是。雖十界之別而同依一法性體。惟其體未始異。則所顯極唯在佛。故凡大乘諸經通指實相以為正體也。若約開廢簡體。非部正意。故所不論。二引證云云。謂依於實相法性而辯因果。就實相因果證經體。若如古師所用。乃成以因果證實相為所斥。夫豈知所謂宗家之體。體家之宗。義各有歸。如玄籤云云。三約部教別論者。然向義猶通。故須別辯。而右共別權實之判約部義也。次明傍正。別指則曰云云。謂般若本菩薩法。而有共不共義。共謂共二乘說。通教是也。不共者。別菩薩法。別圓是也。準教明理。則實相之體亦復二異。謂偏真實相。即所謂諸法實相三乘皆得亦不名佛是也。中道實相對教可知。約共不共以判權實。則共為化他權實。不共即自行權實。若相望以論故。化他雖有權實並名為權。自行例知。則成自他權實。故注云云。今如上分別也。約教下。對前部義。今此正約四教以論。則般若一時雖通諸部。廢半明滿。唯說三教摩訶衍門融通諸法。其於二乘寄大存小。密輪轉入故。有三乘共行十地等。以傍正則通正接傍。以權實則偏權圓實。既唯三教從極顯體。則正指圓極實相為體。亦如光明有判教屬通就圓釋體之論是也。第三明宗者。顯體之行也。行該修證總攝因果。故以因果為宗不亦宜乎。於是有評古。有今釋。昔人有以無生正觀為宗。多是肇師般若無知論意。謂般若體本無生。則無生滅之知也。即之為觀則離有無二邊。假名中道是為正觀也。故文雲下引證也。意本其文。以示之曰。無生體空無所之見。雖知而無知。見而無見。不行不受等。今家斥之。此得通教意。所謂肇什釋經多附通意是也。雖得通意之權。而失圓頓之實。苟為失實則權實俱非云云。次今釋言以佛自行因果為宗者。謂佛所證極智靈知寂照。為今般若之宗。夫言自行則證唯在佛。他莫能知。言因果則行無不包。德無不攝。既證是智。必契是境。所以一色一香無非中道。說智及智處。皆名為般若。不可以有心得。不可以無心取。離有離無玄契中道。然則離有無者寂也。體也。有無宛然者照也。用也。惟其遮照一時智亦叵得。無相亦無相。只自無相無別無相也。以是為宗要莫過此。問宗與體下。料簡同異。答以綱裘為喻者。夫綱所以維網。舉綱則網目自隨。毛所以成裘。振領則毛為之動。此譬以體從宗顯宗得其要或以樑柱屋空喻。則空為所取。以宗從體言。各有當也。今明同異。百在非同非異。如論離合亦然。四明所謂如此辯體。不即宗用不離宗用。方彰一家宗體之妙。又如金莊嚴具。本譬非異非不異。今意少別云云。第四辨用者。宗既顯體。體顯則有用。故次宗明用。亦即般若功能力用也。有人下。評古。舊以內外二護為用。如文云云。七難不起。如下列釋云云。今評之。義有與奪。與其內外之言得真俗之一端。奪則十地名通而不的顯言俗。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故不可依。是即奪也。今以佛二智為用。則尚攝佛國因果依正。焉有世間依報國土等而不護邪。故以勝攝劣舉正收依。即內外二護靡不該盡。況二智之言其理深長。優於古釋遠矣。抑凡言權實必照自他。照自即照理。照他即鑒機。所謂上冥法性下契機緣。未有照一而不照二者也。若附教以論。則有三雙權實。如文云云。如薩婆下。引事證用而有強弱。通別二智力用弱。如凡人弓箭。圓中二智力用強。猶如聖箭。次何者下。徵釋。言或等者。進退不定之辭。謂其通雖二智平等。而是真空故照理不遍。別雖次第證道方知義不及圓。故若照若證悉須捨偏從圓。則其用勝矣。即權智下。以二智對同居等土。令見思等惑難不起者。帖釋護國義也。所謂十地行等雖通三教。而十地所行護義一也。準此寂光亦應雲護。文讓極果故不說耳。下文雖有護果之言。而不在果。還在因心。後當更明。又楞伽有須金剛力士護者。約化身說。如彼云云。第五明教相者。通標指廣。然名等四章具論總別。若非教相無以辯其淺深半滿等義。此教相所以明也。今略明下。正判。謂此部當般若。即諸部之一。以半滿即對三藏。此當滿教。摩訶衍門該通別圓。摩訶翻大多勝云云。衍亦大也。以五味次第。此當方等出般若。譬從生酥出熟酥味相。二乘於是融通淘汰遣蕩執情。堪至法華開顯一味。此猶通相。若夫今部則別說護佛果德十地因行及外護國土等。乃出世之至談。佛化之要道也。又波斯匿王問佛。摩訶衍義當雲何照。佛言云云。既以摩訶衍為所照境。故知非三藏明矣。雖非三藏。而所破並能通具四教。但三藏既為所廢。故全非正意耳。雖有八偈下。釋疑也。若部旨正意唯說大乘。而經有八偈談無常生滅。此復何耶。故釋云云。謂普明王為斑足所得。將以祭神。普明請依七佛法集百法師說般若然乃就死。斑足聽之。於是法師者為王說四非常偈(文見下卷初)王因以得空平等三昧。輔行判之云云。即此文所謂勸王捨國。則屬助道。非正經旨也。玄談大旨竟。   次依文申釋為二。初通示分經。凡古今釋經。隨其方土或分不分。故此列之。應雲天竺震旦。文闕略耳。如大論釋般若天親解涅槃。即西竺分不分也。安師分三分。劉虯釋法華。此土分不分也(其二聖二賢德行事跡解經法式。具如大部補注)。夫釋經貴乎通理。分與不分惟義所在。初無固必。但分則明乎起盡。否則免乎分裂。務在得旨。故曰人情蘭菊。妓當作好。字之誤也。二正分三分。夫聖人說法豈無所自而遽有所說邪。必也言之有本。聞必其人。有時有方證信非謬。或光或瑞發起無疑。於是有序分焉。有正宗焉。有流通焉。文言序彰正顯者。本言正宗相帶云爾。正宗則當機設教。流通則益在未來。乃其大分也。二依經科判為二。初隨品分文。即序品為序。此且約品分齊。非分文分齊。依文分者。即自品末佛告月光下。訖經。為流通分也。二隨文正釋又三。初序分為三。初標列異名。凡為三對。謂通別對。主伴對。前後對。總不出一序品也。二釋義者。兼本列釋總為四義。謂以六事。列於經首。各得其實。驗非謬誤。故可證信。由如來現瑞等五。得以發起正宗。通釋二名一也。通序經經有之。別則惟在今品二也。三世經初所列六事。皆金口所命。名如來序。亦是阿難所傳證信。當是阿難序三也。列之經初。名經前序。而言佛在時者。謂通序之六事。在佛世亦是將涅槃時所命云爾。集者所置。時在滅後名經後序四也。今且依下。對經重結云云。三重述緣起。又二。初指經。二智論下。引論凡二文。一如阿難申請四事。佛隨問答。五事證信乃其一也。一如迦葉所問雲者。即正結集時迦葉所問阿難如佛所答云云。四帖釋又二。初科文為六。如常解云云。次隨釋六義。初言如是者。指所聞法。如下一部皆所聞體。一言蔽之攝無不盡。若不如是則非法也。故曰釋如是竟一部炳然。此之謂也。略為二釋。初因緣為四悉檀。皆因緣也。文以道同不與世諍為初悉者。仰則同知俯則順俗。故皆無諍。舉時及方。為生物信。信為善本故當為人。此本下科。通取足成爾。以破漚阿為對治者。凡外道計不出有無。今以如是破之則對治之正也。舊以信順釋如是。此當第一義者。既信且順理莫如之。二約教釋。依教所詮明如是義。謂若詮真俗一有一無。阿難傳之不異曰如是者。即三藏義。若色空不二不異曰如曰是者。通義也。別詮生死為有涅槃為無。如是有無次第出入。別義也。圓詮生死即涅槃無非實相為如。如如不動名是。即圓經如是義也。此經具詮三教如是之義。阿難一一傳之無差。亦令後世隨教取解也。本跡觀心文略者。本非部旨。觀義則備也。我聞者。我謂阿難。聞持之人。論以耳兼眾緣。則有所聞。為世界悉。舉總攝別世諦義也。以結集法藏稱我聞為為人者。因感悲泣等皆生物善故也。以稱我聞故三疑即遣為對治者。疑而不決則眾懷未暢。遣疑所以破惡也。三疑論如別章云云。實諦本無有我。隨俗稱我。而了無所聞。故以無我而我不聞而聞。當第一義。約教釋我者。我凡有三。謂見慢名字。對凡夫等而有多少。阿難既是學人。而斷見伏慢。隨世稱我。三藏意也。又阿難本當無學。跡為侍者故退居學地。非實未至。至結集時鬚髮前跡示證四果。方堪結集。良有以也。舊多不明此。因以示之。十住婆沙四句稱我者。謂凡墮四句皆名邪見。若無有我誰當聞者。通意也。若大經稱。阿難多聞士。能解我無我。以至分別我無我二不二等。前後次第者。別意也。知我無我二而不二遮照雙融。方便為侍者。圓意也。又正法念下。明阿難有四。釋四我義。謂歡喜賢海次第持三法藏。阿含有典藏阿難。持菩薩藏。蓋只一人而具四德。衍小令大持四法藏者。約教意也。觀心釋者。不出以我無我等用配三觀。則妙境義成。妙觀斯立。觀心意也。次釋聞者。為二。初設疑徵起。謂阿難佛得道夜生。命侍以來方二十餘年。爾前之經應不聞邪。二引經論約因緣釋。具四悉檀義。即論雲下。約展轉聞世界悉也。報恩經下。願乞重聞。聞則生善為人悉也。胎經下。追現入胎等相。則爾前化事悉應見聞。胎表不淨破惡悉也。法華下。以得記故憶念現前。得佛覺三昧無不聞者。即第一義。文多一令字。總略結釋意不煩也。二約教釋聞者。如前釋我具我我等義。今准我釋聞。亦應例爾。以次配釋。則歡喜持聞聞。三藏法也。後三可知云云。一一教下。委釋所以。具在諸疏。不煩引也。一時者。聞持和合之時。謂聞即所聞。持即能持。二者苟不一時不名和合。機應一際佛化斯成。此復為二。初因緣釋。肇師所解事顯理文。當世界釋宜也。大論釋時有假實者。時本不異。詮義有殊。故以二三字別之。非必難易也。所以迦羅詮時是實。為內教弟子依時食護明相晷刻不可差故。三摩耶詮時是假。為破外道計時為常彰唸唸無常故。今分配二釋。文旨顯然。不必他解。第一義以無時無不時為時者。雙非假實正顯中道第一義也。故知時義大矣哉。指廣可知。二約教明一時者。然以教所詮理行所歷位在藏通。則智有□體。於別圓則證分地住。雖有下中上上上之別而證入之妙不容前後。故雲一時。若論此經。具說三教。合各從正。如上分別可也。而此別圓約接入說者。以般若通為初門。接正分岐故。從初為言。乍分接正。以正例接卒歸乎正也。佛者。能說教主也。雖通四教讓在下文。今且總作四悉義釋。謂佛名為覺。諸煩惱者所覺也。身心二病者。兼業報也。因果圓滿等。三覺義足。能所具也。具故覺道能破有縛。乃名為佛。而有機感時處之異。即世界悉也。謂劫初無病等。皆非感佛時也。東天下富而壽等言。不感佛處也。八萬歲時。雖曰長壽非感佛時。南天下人能未見果而修因。是能前覺者也。故雖減初乃至百歲。通能感佛。所以佛出其地。日若不出下。文有譬合。謂佛譬如日。日若不出則池花不現。出則生也。是花因日出。善以應生。為人悉也。委合可知。三乘根性下。以有出世機故即能感佛。所謂斷有頂種者。即第九地一品思盡永出三界。故曰永度生死流。反顯若未破惡則不能感。此對治悉也。佛於法性下。以法性體遍一切處。未始動出。若有機感。於無動出見有動出。然則見有動出者。應化也。本無動出者。法性之身第一義也。   佛說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疏神寶記卷第一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706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疏神寶記   佛說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疏神寶記卷第二   四明沙門柏庭善月述   二約教釋佛者。四教佛也。佛本無四。從所說教故有四佛當分之身。通而言之。本唯一佛。以境本則三藏如來於色相上四見不同。以本跡則本是圓佛垂為三跡。以真中則四教各二。而有三雙感應之別。以體用則其體本一而用有四云云。得是諸意。四佛同異之論無壅矣。今且從當分以明。謂佛者翻名曰覺。覺有自他。亦曰覺滿。能覺世出世間因果之法。所謂苦集道滅是也。身壽八十等者。示同人法。雖出乎人而未離乎人。猶劣應而已。三十四心即八忍八智九無礙九解脫。總不出智斷二德。能破見思者也。樹下成佛。所謂木菩提樹。簡異七寶故也。即三藏佛示成道相。帶丈六像現尊特身者。通被衍門利鈍二機故。所見相勝劣不同。所謂合身尊特者是而實一佛機見有異。非謂大邊存小名之為帶。言合言共亦義云爾。舊多錯解故略示之云云。一念相應者。謂不同藏以三十四心漸修頓斷。今以智則一念相應與空無間。而斷有前後。則正使先已斷盡。至果但盡餘殘習氣而已。有異乎藏者。大小教門為機設化不同故也云云。別佛相者。唯現巍巍堂堂尊崇特勝之身。受佛記者。亦曰受佛職。即色究竟天受佛職者是也。此與華嚴應相全同。而位次升降有異。在彼則以究竟果位升之。是為一化應相之始。此當別教教道始斷一十二品無明。以權教行位降之。則止受佛職而已。一往似同而實大異雖異而同。未易定判。更當詳之云云。圓佛相者。不同前三。故曰隱前唯示不可思議如虛空相。要亦不離常所現相。以圓機一故。得以稱性同虛空等法界。唯依心現。不可以言言。不可以識識。如是體了是謂究竟法身。故曰吾今此身即是法身。記復遮之曰。非如太虛名為圓佛。政恐學者因言錯會故也。此深有意。宜可思之。像法決疑下。引證四佛中。言或見蓮華臺等證別佛者。豈非應相全同華嚴而位次升降之異。餘三證義大略可知。本跡中以三佛為跡。一佛為本者。此約體用本跡言之。若以法華開顯部旨。所謂本是圓佛垂為三跡。又曰。若得實意。方知四佛體用同殊。與今對論。固不可同日而語云云。約四佛明觀心者。不出以四句三觀攝今四佛。即於一念圓見三身。既見自心心佛不二覺境斯契。亦託佛觀心之旨也云云。釋住者。謂佛具三身。住處有八云云。大率西竺論家分別名義。類多如此。然亦無可不可。以今言之。佛本無住。無住之住有事有理。理住即第一義空。事住則如上分別。然則與向何以異邪。苟曰無住無不住。則無在無不在。但本其實神其化。則可限其數定其量。則未之敢聞。分別如此。義不可盡云云。約教釋住者。不出依四教。門由體析巧拙次不次等。入證二理以為所住故。從能入門則有四。依所住理則唯二。二則真中之別。四乃即離之殊。而言有涅槃祕藏異者。謂涅槃則從真空得名。祕藏則以三德受稱。由此分別。理當有歸。權實而論。義不一概也云云。二釋城者。其文稍長。今隨節釋之。初翻華梵如文。天羅下。示本緣也。紹王位下。明斑足被擯之由。其國始號不害。而卒以日殺一人。安得不毒流天下反為國人所擯棄邪。羅剎輔翼下。明普明為班足所取。其說有二。一以啟信之端。所以成班足之德。一為起教之本。所以設法施之會。為今般若之發起也。普集千王下。酬願立國。稱王捨之始也。又城中下。出王捨異稱。釋凡四義。亦可擬四悉。成因緣釋也云云。力盈二字恐作力蓋。或可作名盈。字之誤也。又靡伽陀下。翻名異。前未必正翻。各隨義譯也。兼出其國有十二城。而佛住有多少。為報生法二身恩有輕重故也。如文云云。亦猶法華雲觀樹及經行。為報地樹二恩是也。故知吾佛聖人凡一出處要必有以。不徒然也。又舍下。約分字釋。謂王即王城。捨者有六精舍。故得其名。如文云云。三釋山者。謂耆闍崛山此翻靈鷲。凡三義。故曰云云。佛何故下。示佛多於二處說法。以其山城俱勝故也。准論釋云云。今說般若。亦於其處以其勝一也。然於餘處說經。豈必不勝邪。故知偏強之說。一往云爾。列同聞眾。謂比丘等三乘之別。同聞如來一音之教。故曰同聞。而設化有權實。得益有淺深。故有發起影響當機結緣四種之別云云。問諸經列眾。或雲三乘人天或比丘等四。今何特異雲發起等耶。答中或有言三乘從人列也。言發起等以類言也。若從人列經亦言之。但今先以類論。故言一者影響二者發起等。然言人而不言類。則眾故多端不一而足也。言類而不言人。則類必統攝。雖有諸四眾而義必通收。要不出權實淺深故也。今約一眾而開四類。則眾眾皆四。有何一眾而不攝耶。何一機而不辯邪。此特言類不言人之所以也。又曰比丘比丘尼等各有四義者。則以人從類言也。論三乘等列次前後可知。言菩薩心勝形劣者。若論形服未必劣於聲聞。今以出家形服比之故也。初釋聲聞眾。與者共義。據論作七一義解。謂比丘等雖多不同。而所依時處等七無不一故。如文。若委明同異。具如妙記云云。然以後世論之。使無法以一之。而人情各異。又安得而共邪。而雲和合為眾亦浪語耳。通號中言大羅漢者。大亦云多雲勝。故兼三義釋之。亦取摩訶衍多含意也。委如別釋翻。釋比丘為五義者。本唯三名。謂乞士等因三名也。應供等果三義也。以因配果義如常釋。今加二義。於文非要。分字之釋殊乖梵語。未詳所自。置之可也云云。明於位中簡學無學者。依成論釋。言羅漢二種。謂行之與住。行謂所行位在學人。住即當果。以分二異。又曰五戒賢者皆行阿羅漢。是即學位。學於無學之行云爾。亦不全同果向之別。信如所明無定論也。釋羅漢中翻釋三義。謂不生殺賊應供。以果對因其義彌顯。此藏通意也。若從圓極義釋。則不生等皆約中道。故曰非但不生等。謂無漏涅槃亦皆不生故也。供應反之。謂以慈悲之德應彼所求。即供應義也。有為功下。凡八科法門歎聲聞德。或作六科。則後二為總。開合異耳。如後出云云。諸經歎德多以辭句敘述歎之。而此特異舉諸法門歎者。是彰人必有德德必在人以德顯人之意也。下去例爾。又曰亦可歎三人者。文本在聲聞。今取般若部旨故。二乘亦通後教。二釋異者。多應三假之名義該別圓故也。有為舉智德下。約智斷釋。若論二德。斷證必俱就境以論。道滅本一。今作異釋。亦一往云爾。如常論。當約二種解脫分之云云。次約十智歎者。謂一法智等即於欲界九品界繫思中。修四行觀發無漏智。如是一一諦下所發。是為四法智。於上二界界繫法中。各修四行觀。是為四比智。比謂比前所發智也。通總而言。共為一比一智。及他心世智為四。更加後四諦智及盡無生共為十。若只合前後四諦為八。加盡無生智。則十數亦足。當知只是開合異耳。五苦智下。重明十六行觀。不過廣上文耳。於集智中文似差互。盡無生智中引論釋可知。以次更加如實成十一智。約大教論。非關開顯。唯在於佛不及二乘。仍對學無學明增減之異。如文。次歎三根中。先對智辯。次隨釋者。謂於見道前以信等九根成就信法兩行。至見道中向未知根。今知無漏故名欲知。如是次第歷于思惟無學二道。轉名知根知已等。十六心行。前釋諦智已明。今復列之何邪。然向所明但是舉類歎德。非專約行。若約行次應在智前。今言心行。義當後果。亦復何咎。但疑缺一今字云云。亦委如籤釋況十六行之言復該眾義故不一途。如疏云云。又心行雲者。義有即離。今簡即從離。亦且一往。以十六行法相在小故也。三假歎德言法假等者。先指體釋名。謂受名在初。想行從之。識為受主故。通得名受。而曰自實無體藉他方有者。言所以假也。止觀所謂無主而生是也。又曰一虛二實相形得名者。釋虛實也。而曰只實而虛。合雲實虛從通結示云爾。惟其實虛。此實所以為幻。幻故成於通義。三假之中各有三觀。准上別約三觀說也。法假即虛者。謂法以虛故不實。不實故空。是為空觀。空即假實者。對假名實。實而非實。實處即空故。一色一香本當於假。以體空故無非般若。以即理故空只是假。即假觀也。觀字是中者。惟其中有非空非假之體。而有能空能假之用。故空假為方便得入中道。以中奪邊故二邊但有其名不名為觀。由中實故始得言之。此並約法假明也。其次二觀類推可解云云。若約三假明圓觀者。圓無別圓。但依次第融歸一心即空假中。自然亡照。於是得矣。智論下。引喻釋成為三。初立二喻。如狗臨井喻意可知。叱應作吠。相影二字恐倒。眾生亦爾下。合也。仍該三義。謂法假等。如文云云。又一切法但從名字和合名為身等。更無餘名者。無別名也。亦應作法。所謂三界無別法。唯一假名是也。諸皆即事為名為分等可知。三空等下。釋歎三昧德也。由假達空故。次歎三空。亦因果次第。謂法假故空等。對義可知云云。故大論下。引論明三十七品為趣涅槃門。則道品為能趣。趣於所趣涅槃之門。又謂涅槃門有三。則三空。又為趣涅槃門。是應立兩重門義。謂外門則道品是也。內門則三空是也。是則如來大寂滅樂三德堂奧尤為深邃也。言空門者下。牒釋也。謂觀諸法無我。我所則去。其蔽者。從因緣和合而有。則了法緣主當處即空也。無有作受則稱本自空也。由三義故名曰空門。無相門者。謂觀身雖空領上空門。而有相在對治相著。以修無相故。如說屈伸俯仰等。皆所謂相也。相本無實而動轉者風。風依於識則有所作。識若滅者唸唸無故何有於相哉。無相則無我。而見有男女等相。是有我心在無智慧故。妄見有骨鎖連持等相。所謂皮骨覆機關動作。如木偶是也。事見列子云云。無作門者。凡所作相依於無相。無相亦無。所作安有。故曰無相亦無是名無作。是三空門為諸禪中要。若無此定不名三昧。易多退失故。說唯三種人能到涅槃。謂持戒觀空精進。有是三者則三十七品思過半矣。由初門故得三解脫。則第二門從而可造。其去祕藏不遙矣。四諦十二緣下。總結歎可知。若以諦緣自為二科。殆似煩重。況後歎緣覺文亦有是句何乎。今得以申析之。然諦緣度等以藏。則利鈍各稟。開合之異。今是通乘。故得會而為一。則有同別也。如疏云云。又曰四諦鈍根者觀下。兼後因緣利鈍者觀。則有通有別。及出大經。各通四教。則隨文用與義不一揆也。二列緣覺眾。言大仙緣覺者。標位有三。謂一者獨覺等。本列緣覺而以大仙雲者。即所謂以外況內。取其悟同得以稱之。二因緣覺。即今所列同聞是也。雖出佛世與彼獨悟無生。何以異焉。非斷非常等。凡約三義釋。通而言之。以緣生故非斷。以緣滅故非常。非斷非常。所歎之德盡矣。三小辟支佛亦云獨覺。於其兩間有同有異。以類同故出無佛世。以根異故小大則殊。大不制果故唯無學。此仍住因猶學人耳。支佛根性頗不易明。大略如此云云。料簡二重。初問該二意。謂三乘若一向異不應兩處各明諦緣。次列菩薩。仍名羅漢。若一向同則三乘何別。答言。於一境上取悟自差。謂通約諦緣本同一境。而隨機異解取悟不一。故譬之三獸度河等云云。故大經下。引同證別。以境同故通觀因緣。以證別故得菩提異。亦應兼出四種四諦。如上云云。良由下。結旨酬答可知。次問意以大仙緣覺本出無佛世。今何列在同聞眾耶。以經無獨覺之名故。通以緣覺為問。答謂緣覺佛世亦有。但在聲聞數攝。今言緣覺出無佛世者。此約獨覺云爾。列菩薩眾為五。翻譯名義云云。大道心者。以今言之。則實智方便智諸功德皆成就也。大士亦曰開士。謂能任持大事開通法道也。約教中言心勝道卑者。菩薩先人後己。篤於為物故勝聲聞。此當藏三祇百劫。未論斷惑故劣於羅漢。通雖異藏。而教無變造之詮。故說留習。習不獨生故。說扶願。所以異也。十地行圓當知如佛者。以第十地亦名菩薩故得如名。謂與當教佛齊也。非成不成者。謂以無作心觀不二境。則諸行無作故非成。一念圓證故非不成。今此下。結判前所列菩薩義。今此正當衍教初門。則是共行十地至第八地。有兼通含別之義。以正兼接故雲密兼。非顯密之密也。若據大品三種發心。則又三教各詮之義應通。二說可也。皆羅漢者。明菩薩位也。三祇菩薩既未斷惑不名羅漢。至果方得稱之。又本行雲者。文有二意。一約菩薩至果得名。二約如來正施小化一往俯同印證云爾。至後二味乃當廢斥。何皆之有。於三教菩薩。約位格量如文。又引大品文證。謂是菩薩別立忍名。是亦褒揚菩薩引進二乘之意。然前於聲聞明皆羅漢。則無間於學無學。今於菩薩有收有簡。此何意耶。答中以菩薩形無定準為釋。今謂是固一說。而不無餘意。前約聲聞。唯學無學則進有學以至無學故皆名之。今明菩薩既涉別圓則有後位可望。故約真似對論收簡。疏不雲者略耳。問若下。釋重明所以。謂今明菩薩形服既通。或同凡小未免混濫。故復更明則知進退有在。謂貴小乘者。使知大小德齊。所以進小乘也。取名相者。悟凡聖道越。所以退凡夫也。故重明之。次出餘意。實智功德下。凡十一科。於中先歎智德。有實智有方便智。實智照空。即般若之體。方便智照有。即般若之用。如維摩明實慧方便縛脫四句。與今近之矣云云。向者明位下。重出明位歎德共別所以。今約通教七八以對二智。則七地無生忍位故當實智。過此則權智也。不約被接義釋。更復何乎。行獨大乘者。歎以別在菩薩所乘也。二乘無分故雲獨大云云。四歎眼者。具應明五眼。而有進否之異。菩薩在因行位未圓則唯四眼。未至極果故無佛眼。然以如佛義推。通亦應具。若圓頓初心雖是肉眼。以解勝故名為佛眼。今於十信雲者。則復以似證進之爾。次歎通者。准眼例之。故唯五通。讓極果故。不至於六。進否如上云云。三達者下。於六通中明達三世謂之三明。文誤一來字。十力者。具列如智論。於中不厭生死力者。惟其具餘九力。抑由無我故。於生死而不厭倦。則力莫大焉。二乘無是力故不免怕怖。求出離也。四無量心者。謂其緣心廣大故稱無量。本是梵行。今歎菩薩。是亦菩薩德也。縱具前三。而未能捨未善也。惟能彼已無著。斯其為行至矣。故注云云。餘諸法相名義。如法界次第可知。金剛滅定者。歎斷德也。對前諸科多皆屬智。是為智斷二德。智謂以智斷惑。斷謂因斷會證。所謂無礙道斷言智德也。解脫道證言斷德也。又曰。智德實斷斷。謂以智則實有所斷。斷德不斷斷。謂不斷則已斷必有證。亦由斷故證。此理尤難明。又斷之為言斷也(上音)斷而不續是為斷義。亦無能所可得圓覺。所謂首已斷故無能斷者。故譬之如金剛。定能碎煩惱而自體不動。即其理也。首楞嚴。此翻健相。謂其自性勇健。偏能降魔制敵故也。復有千萬億下。三列雜類眾。凡為四。一人。二士。三天。四賢。分科翻譯可知。賢眾文誤。作人正釋五戒者。謂離(去音)殺盜婬等。但防身口而不言意業。舉末可以知本也。飲酒一戒通防二業者。略不言意。對上云爾。亦義如上釋此當人乘。未論小大防不防義。若離對十善則天乘也。因引提謂波利文者。即佛初成道未轉法輪。且為二人符其本習。說五戒法。故有今問答之文。具明五戒不四不六廣大包涵無乎不在。則有五星等八事一一主對云云。以不殺下。以五戒配五方。則東方屬木。木主仁。仁以養生為本。故不殺配之。餘戒類此。如諸文云云。若約圓頓教旨。得意持犯無非圓乘。具如光明疏釋云云。然此一經說時在初而非初教。以其三寶未備非出世教本故。亦既施小兼收旁攝可也。昔人不達立為人天初教。致為今家七義所破。具在玄文。亦委如別章云云。鄰聖曰賢。又曰假名行人者。一往賢聖對釋。故曰鄰聖。跡而言之。方當近事。尚未得為觀行中人。故以假名稱之。猶名字也。皆行阿羅漢者。以此冠下。則無學行位及十地等皆所修法。故知跡雖同凡。本皆羅漢及菩薩等。若此進退未易評量。要之但是預佛嘉會。其為本跡莫得而議也。十地有三種下。皆經論所出不同。自非一家教旨區以別之。孰得明其用與淺深哉。謂三種者。一者三乘共行十地。此當通位。如常列釋。二如大論明乾慧有二種。一者聲聞乾慧地如前共行是也。行位功德全同三藏。故曰聲聞。獨為涅槃。其所習行皆為自度。但在通別。或習觀佛三昧正觀也。不淨觀等助觀也。然皆初心淺行未得禪定理水。雖有薄慧未能相應故。名乾慧等云云。於菩薩下。二明菩薩乾慧等十地。即文所謂於菩薩初發心。乃至未得順忍者。是以別言之。則同十信外凡。此下二類並通別相間而言。對文可見。乃至菩薩地者。初歡喜地至法雲地。皆名菩薩。借別名通是也。由是言之。別立忍名本當別位。而藉以名通。以其在菩薩則各有忍德勝於二乘。是亦衍門陶汰之意也。使不以借位名之。則混而無辨。餘如玄義止觀等文。故知一家借義其有旨哉。佛地等者。亦由前諸菩薩於因地自他功德滿足故。至果時成就種智。得以佛地名之也。若別圓十地始終本是菩薩。不與二乘人共。其位歷然不須借也。但就別自論則猶存教道。故有隔歷之說。唯圓證道一向圓融故。注云云以別之耳。又曰迴向五分法身者。若論迴向本當地前。今反列其後。以歎迴向者。疏約別接申之。使不滯於空令歸於中。即迴向義也。言具足下。對前偏真五分未足。今為滿足故也。五分不出三身。謂前四分功德身也。知見智身也。以是共嚴性德法身。則三身宛足。其旨彌顯也。迴向為善利者。今略出其二。謂迴自向他迴因向果。果必至極則迴事向理義該之矣。歎清信女亦具十地功德。於此始開十地三生之說。不出始中終歷於十地共成三十生。所謂增道損生是也。與夫一地具諸地功德。又曰初地不知二地舉足下足。及今所引善入出住。義不一向。乃知圓頓法門理不可盡。歎居士德中。言七賢有二者。並如文。然於地前凡有所行。莫不謂之調心順道。使心不調則道不順。道不順則聖無由入。斯言盡矣。此大乘七賢名相稍別未檢。外國稱積財至億為居士。與夫淨名富有七淨財者。相去遠矣。今見世人多尚稱之。不幾於濫且瀆乎。德行具足者。謂德即是行。亦成德之行。今且從初釋義亦可此句為總。下諸功德為別。謂二十二品通言凡八科道品有四云云。唯對位一種除七覺八正屬於見道。餘品在前。故但成二十二也。十一切入等諸科名相。具如法界次第云云。問八解脫者。謂有觀有證。今猶在賢觀而未得。何遽歎邪。答中前七從觀。雖未證滅。從多為言耳。又問解脫何義者。謂以棄背捨去為義。始於棄色無色。棄心無心。心色兩忘終。於滅盡但有緣心。亦應捨去。惜乎小教止是耳矣。至於諸無可捨捨者為誰。能所雙絕無法當情。固非所及也。又問遍等三處何別者。答以見有所棄即所棄為解脫。而見有一切勝境界者。即能勝為勝處。不唯能勝。而又能廣唯心所變。一切處無非青等。其為境界何如哉。是安得不以為勝而作聖解乎。過是斯為善矣。三慧者。謂從聞思修次第增進。為入道之漸。而悉能發慧。故通得其名。以次對位可知。與夫觀音從聞思修入三摩地者。異矣云云。十六諦四諦等。約諦觀門歎。有通有別。謂世出世間因果之法。總而為四。謂苦集滅道。別分四種。則生滅無生無量無作。約真中巧拙以論。一皆審實故稱為諦。若委分別。義不可盡。今依疏釋。謂於忍位中有上中下遍觀等異。凡十六諦行。從行言之。則曰觀門。從所觀境。則曰諦門。並指如上說云云。四三二一品觀者。不出以四善根歎居士德也。自煖至世第一。而有逆數順除之異。逆數則前前加於後後。順除則後後減於前前。如文可知。或約四果從後向前。非此中意。故從前釋得九十忍者。舊說凡三釋。並不用。今取經正別結文。自二十二品下諸法相共成八十一數。兼四禪等九。恰得九十忍。幸有明文數義足用。何必其他。而通稱忍者。無他亦安之而已。既曰調心方法。有何一法而非忍乎。列天數中。言以萬數(上音)萬者。只是萬萬成億耳。餘三本不同。總別開合具略之異。對證可知。五喜樂天者。文兼二說。謂五支者。即四禪所發支林功德。非關天數。若雲後五淨者。即五那含天是也。而言喜樂者。亦義言之爾。此乃三果聖人散跡諸天。本無定所。楞嚴所謂如今世間曠野深山聖道場地。皆阿羅漢所住持故。世間粗人所不能見是矣。以次四禪附列於此。委如俱捨云云。天定功德定等。如疏節釋。即修報二義也味謂味著禪定。但於根本定上有所味著是也。若於禪無著。則曰淨禪。如六行觀八聖種等云云。有小五欲者。謂執手笑視等。即其義也。若言六欲。從處言之。四信成就者。謂信三寶及戒。是為四不壞信。亦淨信也。復有五道。下總列。中或但列人天。則受道之器。或通明五道。則沒修羅。以於鬼畜無定形故。若言三善三惡及四趣等。則六道數足云云。又六道中言先後者。先有天人三惡次之。修羅則或有無故。先後不定。或於此經無緣種故。不在所列之數。列他方眾。雲他處異見者。謂於他方眾會而見有異。或雖見有去來。而無去來之跡。或見彼眾不起於座而來此土。成就化事等。此皆隨緣異見。總彰不異議化也。復有變十方淨土者。變猶法華變淨之變表淨三土也。接所現淨相。雖無分別。而一往約事。且從示現報土為言。故曰非寂光之淨。蓋寂光淨相唯極智所見。非餘下地及化眾所到也。且曰。現百億高座者。華嚴應相也。及華上者。即樹下千百億化身也。其實皆華藏境界不動不離而升而遊。故曰云云。八部大眾各坐寶花者。總彰主伴不思議化事也。佛及大眾各說般若者。蓋般若有二。謂共不共。共如此經。不共即華嚴。雖共不共異。皆般若也。既皆般若亦無非華嚴。故知佛化融通初無彼此。人情自生異見耳。於中疏出八部。以四王各領二眾為八。而諸經又以天龍等為八。其實皆護法眾也云云。坐九級座者。據疏只應改劫作級。謂層級也。今經本既已正自不須更改。況劫字未必訓級。雖略可也。然以今所集眾各若干數已不思議。況皆來集會各坐此座。而其會廣九百五十里。亦只約世諦說耳。若不思議豈直若干數量而已。如維摩丈室容三萬二千師子座。校此殆不容以廣狹優劣論也。以是知佛化但可作不思議會。若以凡情分別。幾何而不為誕乎。雖然要且未免癡人說夢。問諸經下。問列眾可知。答中謂三界果報可由業論。其如見佛有緣無緣之異。未必一向以善惡分。故曰云云。以例聞法不聞法等。亦應可見。今以大經一文正之。則戒緩未必為障。乘緩斯為障爾。以次二句。則緣無緣之說。乃得其正焉。應更分別乘戒各有三品互論緩急等四句。如文。僉猶皆也。   佛說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疏神寶記卷第二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706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疏神寶記   佛說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疏神寶記卷第三   四明沙門柏庭善月述   爾時十號下。二發起序文為五。言爾時者。謂當爾眾集之後。現瑞發起之前。適當是時也。十號等者。是教主萬德位號也。所以發起時眾渴仰之心。其為德也至矣。略言有四。曰十號。曰三明。曰智德。曰斷德。凡是德號莫不備在是矣。亦各以其盛者言之。十號名相如別釋云云。智斷德如上解云云。釋迦牟尼對上通號。此其別也。謂釋迦者姓也。此雲能仁。牟尼者名也。此雲寂默。既仁且默則仁德而靜者也。推而極之。斯佛之道可至焉。為其徒者。可不務乎。天竺凡四姓。釋迦乃金輪種姓。所謂剎帝利是也。餘婆羅門等。如別出云云。若夫姓氏之姓。則或姓釋。或瞿曇。或甘蔗等。隨其世系得姓不同。民歸如市者。猶書雲。昔者大王居邠。狄人侵之。邑於岐山。從之者如歸市是也。初年八月即如來將說是經。現瑞發起時也。疏引真諦三藏所判。不出有三。一以如來在世四十五年說法。二以轉三法輪用配四十五年之數。三以顯密兩教以判俱時前後。今以一家成說有三不易。以形之當見臧否也。謂如來成道後五十年說法。經論所同。一不可易也(唯十二遊經有三十五成道之說。乃機見不同爾)二以小始十二年說四阿含教。二不可易也。三以般若之後靈山八載說法華。三不可易也。以此格彼年數進退居然可知。今謂初年月八日者。當是說諸部般若之後。接次仁王乃其時也。而言月八日者。猶正月初八。文之略耳。方坐猶始坐。亦正也。若佛本住及自證法其住久矣。而曰方坐者。以修顯性云爾。十地非前所謂十地。疏引同性經云云。乃佛所住地。亦猶楞伽不次之十。非次第十地也。而疏以別接通等為釋。雖不無是理。終非通方之論。姑置之云云。又曰。入大寂室三昧者。前所住地豈乖寂理。一往以論前所住者智也。今所入者定也。抑凡說法必有由緒。入定而後觀機。觀機而後起說。此其序也。故今入是定。凡為四意申之。一者觀機授藥。二者因定發慧。三者說法軌儀。四者以聖況凡。得是四意其旨明矣。亦可對四悉。即因緣義也云云。又大寂下為二。初約理釋。夫理至寂滅為義。涅槃亦寂滅之名。故以三德大涅槃而配釋之。謂大即法身。寂即般若。滅即解脫。具是三者。始曰深禪。依之而住莫尚乎此。故以室表之。窟亦室也。兼引大通入室為證。又法師品慈悲為室。亦其理也。而大寂者。即照為義。至寂即照照而常寂。夫唯照而常寂故。雖動而彌寂則其照無窮。寂而常照故即靜。以言照則其應無礙。亦猶虛室之能容。般若之能照者也。次約觀顯者。義當觀心。文先立境觀。初四句謂室空本一境也。明暗自殊者。對暗立明觀也。雖明暗殊而境常自若也。次四句略提法譬可知。日出下四句正合。謂智生故境顯。猶日出則萬象俱明。惑暗故心昏。譬日入則一無所曙。亦如太虛本非明暗而明暗相除。此猶惑智相翻而理性常即。亦圓義也。若夫明暗雖殊而性常清淨。則又直約不思議境體以示圓極所謂明暗不相際顯出佛菩提是也。故引證云云。謂無明雖染。而性即是明不少一法也。所以一切眾生即菩提相。不可覆滅者。恐誤。文應作得。亦可從略文互顯耳。以其直下當體即是。更無一絲毫可加損故也。思緣放光者。若作事解。只是思可度緣放光發起。其義猶近。今疏約理釋。則曰云云。是則無思而思。思於無相。無緣而緣。緣於法性。此其為自受用大樂也。若乃法本無相。思之則相生。性本無緣。緣之則性起。夫然則何思何慮哉。特是為機緣故。不思而得放光現瑞至於地六種動發起眾疑。波斯匿王心知其然唯佛能決。而如來在定未容遽請。於是聲種種美妙音樂警諸大眾。由是如來從定而起。升於法座而後正宗得以啟也。如經云云。問無色界者下。覆問光必照色。無色何以為照。答中雖無粗色而有細色。此順問答也。若論佛光有無皆照。抑佛光本以無相之照照無色色。殆問非也。而細色之言。唯天眼見非肉眼所及。此兼言二乘不見者。以二乘慧眼照空。亦不能見。必獲天眼乃見之爾。又大經雲。無色界色非諸聲聞緣覺所知者。以法法皆妙言之。不同論所明無色界色。有無不定。謂之宗計者。是皆不可一概言也。放光令識智慧之本下。表不虛設也。光本於智。惟智而後能發光。故以慧為本。花表於因。惟因而後能得果。故以道為因。又光以化當機。故雲識花。以示結緣故。雲見。配釋可知。今令非相見花者。相當作想。文約現未二益區別之。得文之巧也。又前明教主現相。本屬應邊。而言有感等。是皆感應言外之意也。無量變下。明雨花。有變非變。變者心花。非變者外花也。唯色無色天以其定力勝故能變。欲天無此故不言變。尤盡其理也。劫當作級。訛轉之誤耳。大地振動者。振應作震。動有緣有數有意。六種其數也。動緣如阿含增一各有八緣。動意如後引十地論釋之。動地令其心動等者。不唯合事亦當於理。禪家所謂風幡話是也。亦猶昔言地體本靜動必有變。斯皆近之矣。阿含八緣中言息教緣者。謂歸真息化時也。然息教未必歸真。歸真必息教也。餘緣可知。增一八緣中風輪上下者。不過風輪與四大之風。上下相擊次第而動。動必有聲。聲則為雷。是或一說也。文缺一字。與前阿含所出大同小異。動意中雲治三種煩惱者。謂一貪。二癡。三慢。即生天以下文。是對釋。可知。成人之德有四者。謂以佛言之。則一切智等皆無畏也。而言成人者。佛亦人也。所謂眾生無上者佛是也。十八不共法有大小乘所出法相不同。其為不共一也。今疏雲。二乘無分。亦且以共不共般若言之。盡理而言。亦應雲不與凡夫下地同也。言法身有三者。合大小教言之。是亦明諸法身之一例也。餘法相如常釋云云。前已為我下。領前所說經。從得道後者。文略。應雲自阿含後經。爾許時共得四十一年。更兼此後一年說仁王正當七十二歲。並後八年說法華。則五十年說法明矣。若復異指。便見差誤也。二今疑為二。初騰眾疑又二。初依處顯人云云。二舉名歎德。雲王姓月名光者。不必爾當。是元名波斯匿。既入道後。法名月光。亦猶天台加晉王總持之號是也。十地等歎德也。疏謂多是通教。是亦一往。既曰行摩訶衍化以大乘治國。豈不通該三教邪。二次第問俗眾中。或只目二人。多一法字。差為便耳。復問須菩提。一兼顯眾所不決。覺悟如來者。悟應作寤。經本已正。此須改之。然以如來寂而常照。豈待覺而後寤。今此設施特是表儀云爾。此土作樂。而十方佛土亦復聞知。蓋同一化用有緣斯現。初無彼此之間也。遂有十方菩薩俱來作樂。亦復如是。佛知時下。明由前思緣故。乃得其機。則說今般若時至也。良醫授藥及三業三輪等合釋。可知。經言師子座者。疏引論釋云云。應須更雲師子為眾獸之王。可譬如來勢力無畏猶人中之師子也。又曰如金剛山王者。謂其體貌不動如山王然。亦表法身四德八風所不能動如須彌之安固也。凡是軌儀莫非實報土相現尊特之身。故以山王喻之。以教則復宗部旨義當別接。文雖從別。義必該通也云云。地及虛空者。謂二者皆表實際之極。則所依寂光是也。亦可有通者往空。無通者居地。事理俱得也。   釋觀空品   此經以般若為宗。故於正宗之首說觀空品。據次合先分文為二。初釋品名。二釋文。今先釋品而次分文者。意以品名承上冠下源流不斷故。通釋品名居先。凡為四。初總三別。總者。通約般若無相之旨。用該三教之別。故曰云云。謂無相者。般若之妙慧照無相之真境。既皆無相則內外俱寂。謂內則六根外則六塵等皆寂然也。能緣所觀以皆空故。得名觀空。又凡夫下。以能對所。則凡夫之不識。外道之妄取。二乘之滯空。併屬三藏。義當所破。而菩薩以正智觀空非空等。則能所義足。故知約通明矣。二夫下。凡夫著有二乘著空則凡小屬於二邊。在別雖無二乘。約位格量即別十住是也。而次菩薩捨二邊之有修於中空。是即別觀也。又觀是下。一往約觀空二字言之。觀即能觀。境即所觀。既能所俱空。則無相之旨主於是矣當第一義空。即中道。不然何謂真佛知見乎。引文反證。正以非見之見。乃真見也。如此配釋。總別顯然。此六品下。分文可知。釋中初知請意。意在護國。據前歎請亦只主在匿王。今知請意通及十六國者然。問不可多。請必有主。姑推匿王為首。佛知請意不局一人。法當爾耳。吾今下。因開二護廣其所請。亦為生後二品。作張本故。如文云云。過十地行因本應生教化品文。言散華者誤耳。彼諸國王雖有此意。但是機扣於佛。而佛開二護過其所扣。則又應之深者也。意如後見。問王下。簡開二護所以。答中凡約多意申之。初以粗妙難易言者。則王但知其一而不知其二。佛具知之。彼此兼到過其所扣也。又以世出世真俗論者。使國土縱安而生憍慢。不若今陳出世因果則真俗俱當。又約索有多少者。若索少賜多。得師弟子之體。如法華索車請三與一過本所望。豈不快哉。又衣不貪不慳可知。慈導之志者。謂慈悲能導。此並在佛。志應作意。然猶分別之說。若相濟為言。則護果護因必資般若之力。使因果俱護。信行大乘。何有國土而不安乎。王聞二護之言三慧之語勸發。稱善以美之極。言大事因緣。以褒揚之。其理可謂至矣。非特般若為然。凡一代顯頓之說。皆得以言之。故疏類舉諸文為說是也。散華下。約表法釋。凡諸事供必表法門。此亦釋經之法。若直事解。何足以見行因得果。起化之義。故以事表理。兩得之矣。廣明二護為二。初爾時下躡上。請問文兼二護。答中合先答護果。而言化四生者。故知二護雖該因果實以度生為本。謂以佛果化眾生。及以因行化眾生是也。但佛所證性本亡離。何護之有。故寄因明果。直從行釋。苟於行無著理當自明。既文從行結。而又曰菩薩修佛果為若此等。故知寄因明果其理彰矣。言所化境。如疏云云。而一皆如幼五道之所從出。若論所化。本該九界。今且從界內能生云爾。二明能化智。則不觀色如等。凡五科。今束為四。謂一者五陰我人知見。即所化眾生。經以常樂我淨如綴我人下。恐差誤。義見後文二菩薩如等。即能化人法。三佛果即所護四德。此可兼見護果之義。四二諦即二護所依。而皆言不觀等。則遮其所非。謂今般若能觀觀智。以空慧為本。故不觀色是遮其有也。不觀如是遮其空也。唯觀法性真實空。如疏釋云云。是皆以偏見故不觀。若知一切法性下。懸取後文意說。是皆以圓智故。則何所不觀。何所不攝。雖不言所是而理在其中。故結雲如虛空。是為真空之空。不礙妙有之有。舉斯以況。則一皆無我無相。是為菩薩下。結行成護因義。本釋在次品。今結此中者。寄顯護果義。非正結因。亦與上標宗文旨一貫也。若如即色為別見者。不出從空出假之義。常樂我淨如句。若移置一切行如下。文義極便。但聖經不可輒爾。且當仍舊。疏約對前五陰作顛倒不顛倒釋等。非無此理云云。而曰隨盡煩惱等者。謂對所滅五陰該於九界故。隨煩惱滅處雖有淺深。而所顯性則一而已。亦猶冰水之漸融釋也。知見壽者。如本當連上眾生我人。亦緣前句所間故。以知見作對位釋。更當詳之。菩薩如下。疏簡淨名一切皆如之言。似與今同若為異耶。答中彼斥授記故。以真空奪之。今顯諸法皆如故。以妙有為說。又以動寂等對釋。並如疏可知。然以斷常而顯中道。未出阿含所離之中。應以妙疏所離雖近能離實遠成之。又以淨名有曰不觀色色如色性之文。揀之云云。但是情執之未袪。惑取之未亡。觀道之未融。理性之未顯。皆所當遣亦所當護也。餘文如前釋可知。白佛言下。廣上觀空起後菩薩修護佛果見三般若義。初約不住明實相般若。先領上為問。謂若諸法悉如前云爾者。為菩薩護化眾生。則無眾生可化。為化眾生則有眾生可化。若為有無邪。問既隱略。答亦難明。於是申以二意焉。謂真則無化。俗則有化故。自法性色下。明真則無化。謂法性五陰者。即常樂我淨境也。皆所不住等觀也。舊例多釋經本三句。今加作四句云云。四句三觀既皆不住。則不住亦不住。以悉皆如故。即實相中道之體。於是明矣。故以真言之。安有眾生假實而可得邪。次明俗則有化。則曰以世諦三假故名見眾生。而又曰一切法性實故者。謂稱實而見則無眾生可見也。如是乃至諸佛聖賢亦皆名見。亦皆非見。例此而言。見有正邪。謂正見見也。邪見爾見也。今以假名之名。名見一切法。則知諸佛凡聖爾。皆以非見而見稱性見一切法也。是則二諦雖異。以建化故護果護因。未始偏廢也。此中三假非成實因成等三。以今非小教故也。然或引於二空文。後爾得以小成大也云云。二約能照義明觀照般若。而言有法非非法摩訶衍者。疏出問意云云。今謂有法者。提所照境也。非非法者。其言猶總略。正應雲法非法皆非非法。謂法者有也。非法者空也。非非法者非其非法。則空之又空。即中道第一義畢竟空也。據下答文。正應如是而照。為未解者非常情所到。故曰摩訶衍雲何照。所以正領上文。以生答意。摩訶衍此翻大乘。與今般若同出異名爾。佛答以於般若自性見非非法。苟能如是而照。則能空其空。此法所以非非法。故名非非法空。既言法空而又曰法性空者。謂此空非照已方空。非作得故空。直由般若性離無自性故。理本自空也。所謂受想行識空乃至十二緣空。皆其理也。故此下。曆法明空。疏引大論約六門明之。謂果報空等空雖是一而義類復不同。五陰是果報空者。以是報陰法故。十二入受用空者。以其根境相對受用各別故。十八界性別空者。加以六識。分一精明為六和合。成見聞覺知別故。所以只一色心而有陰入界開合異者。以所病不同故也。故曰云云。餘論疑或作迷。言迷尤顯。六大名遍到空。謂其大大各遍一切。而有相傾凌滅之相。此復別明如楞嚴云云。又引阿含明六王互諍云云。謂五各有用而識為主故。居中則勝也。因緣義空者。謂三世因果有緣生緣滅之義。而與諦境總別有殊云云。是法下。約三義釋成。然生滅等本非空義。今取其速疾不停傍顯即空。其旨益明。故曰云云。即有即空者。總結諸法之有歸即空義。與疏小別。論引諸小乘師明生滅前後同異。一一覈之。然皆有過云云。疾炎過鋒者。正應雲疾炎奔緣過鋒經刃。取其至疾無跡。喻上空義而已。上以諸法顯則曰是法即生即滅。次以心念明則曰剎那剎那。然意猶難曉。故復徵釋云云。九十剎那等如經未檢。夫以一剎那極短之時。而經九百生滅。使以情量分別終不可解。以不思議意會之可也。若乃以圓頓教旨明之。所謂一念普觀無量劫等。則九百生滅惡足道哉。當以理求。難以言盡云云。九十剎那下。釋通。即空凡二義。若自一之多。謂一念攝九十剎那。一剎那攝九百生滅。九十剎那義當八萬一千生滅。求其定實不可得。則此心空矣。又自多之少。謂生滅不出剎那。剎那不出一念。於其念中求定實爾不可得。則此念空矣。故曰如是心法不可得。此名心空也。但了心空諸法自泯。心法泯處落空者誰。又以四大分(應作去呼)諸根下。例推四大至於極微。分分不可得。如是推析至於鄰虛。是為正析。非同邪外之析也。色盡心窮豁然無住。可謂至矣。而猶止是生滅。為護三藏佛果而已。望大無生無量無作相去遠矣。奈何今人欲以粗心淺量議佛法之精微吾未見其能彷彿也。若見色空下。推明衍門教旨。其文雖約理則至矣。如言通教體空。固無他說。別詮心色而一而異者。以能造心是故不異。以所造法非故不一。又以教權故不一。理實故不異。此正得別教之旨也。又圓明色心本來空寂。善談即具旨在於斯。以護佛果則佛果各得其正。以護般若則般若斯明。以化眾生則眾生斯度。不唯菩薩護持。而諸佛亦各護念。何以故。以其理所同故也。不然則夭傷慧命亡失法身者有之。於是得無懼乎。經復以心例色。反覆明之。故曰色亦如是。以般若下。明能觀觀智。結成雙照。顯中空之旨。謂以般若空故無相。無相故照。所照皆寂。大品所謂波若者爾。般若存略耳。然於其中了無小法可得。故曰不見緣等。則諸法皆空名為不見。非謂不照名不見也。非見及見者。文缺一所字。以皆亡相故。是為真實般若。即地住所證。爾前通別無量教門謂接正等則相似般若。至於曆法明空。亦謂空之分齊。謂略則十二如今文。或十八空如大論。疏列釋云云。然則空本破有。有既空矣。有復何立而為俗邪。故曰但法集故有等。謂法有合散。散則為空為真。合則為有為俗。集亦合也。兩者各論則為偏。偏則二邊而非中道。兩者並明則為圓圓則中。中則妙。如斯而已矣。三假等對釋可知。次明得失者。金剛般若所謂若見有法可得則為著。我人眾生壽者。皆見也。苟此見未亡則有法也。非無法也。非所謂開眼也。著合眼也。著若無此見則有無皆是。謂不異世間者。見同凡見。非正觀也。與夫如來出世間能了世間相者。敻然異矣。雖然若見世間法不合不散等。是則聖法凡境未始異未始不異。固所取證如何耳。於諸法下。復宗明觀。謂即色是空理極事遍。故曰不動。是法平等無二無別。故無到者。以本不生故。無可滅。無相無無相故。諸法皆如。餘如疏釋。是即初地下。明一念心具足八萬四千般若波羅蜜者。以一實理同故。翻惑為智故。破塵出經故。一心中曉一切法故。故一一地亦具諸地功德也。即載雲者。載猶乘也。衍亦乘義。即滅是能斷義。故如金剛。隨義受稱。名異理一也。三約名味句等以示文字般若功德深大不可思議。文先示教體。次明功深大。初文者。謂諸佛教法不出名味句三。或雲名句文身。是為三假。兼聲色一實通為教體。如疏引論釋云云。即今文字般若之所依也。文具財法二施。即七寶施財施也。令得四果等法施也。不如於此起一念信。則又法施之勝者。以信對解則解深於信。重重比決可知。句非句下。正明文字般若。亦信解相。謂句非句等約義對句如文。雖蘊四句。三諦之旨順般若義。所以皆空。是三句即一句。一句即三句。亦即非三非一句。微妙玄絕不可思議。又句即文字。非句即文字性離。是亦文字蘊三諦俱亡之旨。所以性離。惟其性離即是解脫。解脫即是般若。亦即今文字般若是也云云。止觀所謂達文非文非文非不文。其旨雅合也。又般若非句下。明文義俱空。謂句非句文空也。般若義空也。惟其於般若及句非句等。約即離克體。若內外自他共離。一一求之皆不可得。不可得處即真般若。有在於此。故曰般若非句句非般若。則皆性離俱不可得也。又曰般若亦非菩薩者。明人法俱空。謂般若者法也。菩薩者行般若之人也。所行法空則能行亦空。故曰般若中求菩薩不可得。此明人空也。據理合更明法空句。疑脫一句。或前已足。故略之也。疏雲。人空文略者。不無差誤。或雲。今正明行般若者。故不當雲菩薩亦空。所以略也。然遣則俱遣。正不當義有存略。更試詳之。何以故下。正徵釋上非菩薩句。故有下十地三十生皆不可得之言。豈非正言人空。何反雲邪。亦非薩婆若。非摩訶衍。空者此復以人例法明因果俱空。謂薩婆若果也。摩訶衍謂乘。乘亦因也。因果皆空。是法空義。豈非正以人空例明法空乎。若見境下。疏科以為依教修觀觀有邪正等。雖不無是義。以牒釋文勢言之。當是對簡倒想。謂若實有境等可見。則墮於妄想。殊非聖見。故對簡牒釋。雲見三界者。云云。而疏以見境等對三般若者。謂於境智說受。雖無非般若。若以見執取之。則皆為倒想。故曰是眾生果報之名也。如文云云。六識下。謂以執想見故起三界業果無明煩惱。文於中多三界空三字。於根本無明下對前業果。以成三道。及無明餘習。亦該三界故云爾也。而一一皆言藏空者。謂藏以積集為義。空以解脫為言。以三道。則罔不皆藏。以三德。則無非般若。所以皆空。淨名有言。除病不除法。斯可以當之矣。三地九生滅者。疏凡二釋云云。初釋為優。即金剛藏下。引人證空。亦釋空所由。如華嚴中金剛後心。以理盡三昧斷最後無明。所謂入重玄門是也。經倒一藏字。仍小失次第。對文可知。佛得三無為下。明極果所證空。三無為本出小教。亦曰擇滅非擇滅無為等。今於佛果推言之云云。釋虛空中。言無色現處者。起信所謂虛空以對色故。有是可見相。即無色現處。乃是空也。若有修習下。約聽說而無聽說歸於般若。故一切法皆如也。次結修護佛果。謂若如上所明。是即護佛果體。亦護薩婆若。十力等一切果德。為若此也。二明時眾得益。如疏釋可知。   釋菩薩教化品   教以利他為本。不利物則何以為教。化以自行為先。不克修則何以成化。故前明觀空。所以成今之自行。今明教化。所以生後世之利他。此教化品正當答前內護次問也。以自他言之。不別而別。即利他行。於是初釋品題凡為三對。言教化者。教謂教示眾生離一切惡。化謂化轉物機修一切善。此善惡對也。佛以此教化眾生。得成菩薩。此聖凡對也。又以此法化諸國王。令識般若。此真俗對也。凡明化轉有三義。即其旨也云云。然此品雖正明內護。既化諸國王實兼於外。雖依俗諦。既令識般若達諸法空。而實兼具諦故。此一釋其理貫通義斯明矣。二隨釋。白佛言下。為二。初發問。言護十地行菩薩者。此應二重能所。謂一以般若為能護。諸法為所護。二以十地行為所護。菩薩為能護。護何所護護其不墮偏邪。斯為者爾。雲何行可行等。凡設三問。謂菩薩行者。其行甚通。今於其中何行可行一也。又於其中有自有他。為依何位行而化眾生二也。夫見眾生有著有離。今以何相而見眾生堪受化邪。準下判答。則五忍是其行也。十地是其位也。自他皆幻是其相也。其旨曉然矣。又此經下。重判自他。復宗標目。不別而別。即利他行也。佛言下。答文為二初分科。次廣釋云云。然以五忍答初問者。謂伏忍等五是菩薩法。約位始終各分三品。一一有增進之相。而位不定住。合俱空之旨。安於諦理。故通得稱忍。是為菩薩行之所依。則行於可行也。廣釋中。疏以五忍與六種性合釋及所斷惑相文義交加。頗不易明。應先出異相而後得以會之。所以異相者。據常所釋。別教初地證道同圓。已破無明。即能分身百界作佛。而此經所出十地乃分為四。謂前三後一以對十地。則前二猶是信順二忍。後三始破無明。若然則與初地證道同圓分果垂跡其異一也。又所斷惑信順二忍。止斷三界色心粗重煩惱。此與常途有異二也。於此須知教證二途。約證道論。固當如向同圓是也。今取教道為義。不妨十地殊品故。所破惑義有進否。是應義立。無生忍位分上中下。如今文是也。以其根有利鈍。利者於初三品即破無明。其次中三始破。又其次者後三方破。既許初破。不妨證與圓同。其次未斷猶居信順。亦影略互顯爾。至於後三斷位方定。猶下根受接其位定故是也。而所破惑雖分色心粗細之異。於其利者。即是無明。鈍即見思。復何固必。況復悉檀被物。初無定法。說有殊途。母以名相為惑。有志學者所宜盡心。如其不然置之可也。經言發相信者。位當別信。即發起信心之前相也。疏亦作想。所謂理具此相。依理起想等。亦其義也。但與今圓別異耳云云。伏忍之初十住是也。據位格量。猶是二乘。而言超過者。約知中智解能伏無明故也。疏又約圓信釋者。或恐取同除四住此處為齊之文釋也。然而彼以伏無明為過。此以斷為過。其義既通進退無咎。亦為接下長養聖胎義便故。從容於此。若論出胎。合在分真。或別有意云云。此下疏文疑多一二字。文末當雲出聖胎也。起乾慧下。未有理水。本當聞慧之初故雲乾慧。今在思修位中言者。恐是仍前之說故起自乾慧。其實正當伏忍位也。疏判位。本當但釋名差間耳。疑多一結句。千字之非。經既已正殆無用耳。亦有十心通名為意。所以四意止念處。於身受心法令不起邪倒故。三意止三善根。令不起三毒故。三意止三忍。令不起三世因果念故。如疏云云。復有下。明十向。即道種性位。亦由修上伏忍。進入平等道。與初地聖道為因。皆仍前望後之說。則又有十種忍等。以觀對忍。次第可知。初觀色陰得戒忍者。謂作無作戒本陰色攝故。觀色陰發於戒忍。然不言色攝所以。此如別論云云。以此觀識對知見忍等。如疏云云。亦可因想入定受以法慧。行以空脫。識為心王而能發受等故。前後不定。觀三界因果空故。得空等三忍。如疏可知。通觀二諦。了法無常。名無常忍。達一切法空。名無生忍。然十向猶是道種性。雖未無生而得在不久。是故雲也。又約無常等判二忍者。亦一往耳。自別行位言之。亦可觀無常則安於無常。觀無生則安於無生。初無定在也。是菩薩十堅心者。不出由前十忍成堅忍之德云爾。又信忍下。標起忍位。然以下三種信義明之。此當證信。即初地證道位也。所謂善達明中行者。對位如經。即初二三地。後諸對位例此。中行之言。猶下文忍中行是也。言斷三界色煩惱縛者。即上三賢所斷粗惑。非謂初地始斷。若據證道同圓。合斷界外根本無明。已如前示。而此復言心煩惱者。當是前所謂色等單約色心說。今約色心俱心兼而言之。故當合論義爾。如下文。又言習煩惱者。謂習即無明正使。至後習無明盡相始分正習。言各有當也。故知一家習氣之說。最為難明。如別論云云。攝化中言一身多身者。疏謂化身實有之異。然亦只是常途所謂分身百界千界等。既曰分果。自然無量身一身。一身無量身。但約位淺深故。以本從末則一身無量身。以末從本則無量身一身。亦所從言異。則一身之言即空。無量身即假。非一非無量即中。又以十五心下。從分至極。為一切行本者。謂菩薩以四攝等。共十五心始發行於此。是為首義。能生行本。是謂種義。如疏云云。言斷三界心等習煩惱者。則兼前望後。如上進退之義是也。故所斷惑有色心同異等別。已如前論。言心色習煩惱等。得非前以惑粗故色心各斷。此以位極其惑深細。不唯不分色心。亦不分於正習。則無習可斷也。又若約等覺後心。倒修凡事。亦斷微細等惑。則有習可斷也。而後文雲雙斷正習者。亦不妨兼有此義。初無在也。故知聖賢分上諸佛境界。終不可以定量論也。五明寂滅忍者。謂望前四忍則有盡不盡之異。四明所謂因地雖斷未盡邊涯。若正若習唯佛究盡。殆有合於斯文。以寂滅義則心色等想習皆除。是猶能所待對。其於名相未能忘也。若夫忍極。極於無生極於無滅。則無心而不寂。無想而不滅。無滅滅處是為真寂性義。佛及菩薩之所同證。故曰云云。是亦同用忍智入金剛理定。約修證說義。雲用入。無復別體。以不次而次因果既分。則分極之異。故曰下忍中行等。約忍分位。則因名菩薩。果名薩婆若。共觀第一義諦斷心習煩惱下。是以盡相無相。分言盡相則望前而說金剛後心是也。盡相無相則兼後為言。極果薩婆若是也。至於超度二諦下。是以等覺對妙覺言之。則第十一地為薩雲若。翻一切智。當是等覺之位。覺非有非無下。正當妙覺薩婆若位。據疏翻一切種智。已見中卷。初二若字益當上呼。故知舊簡同異及翻譯名義倒矣。由是論之則薩雲若者。猶為未極。約體以言。薩婆若者。正當極位。亦約用雲。所謂薩婆若乘來化三界是也。如是節釋。則二者同異。冷然可知。故今存兩可之說。及疏從前之釋。皆從容云爾。無定亦說也。金剛喻定雲者。引舊凡二說云云。疏雖無可否。今謂二處金剛正自不同大經之喻。則可譬此經金剛智定。能破煩惱而自體不壞。如經云云。若大論所謂以羊角龜甲能碎者。此固物類相感。直金剛寶石耳。本出大論。今雲。出大經者。恐誤。正言無嘶破聲者。是也。若楞伽所謂如金金剛具不壞性。即此一文可證二異云云。舊來多不辯此故。特表出之。又下忍中行等配位。凡三義。謂位有上下。攝有因果。入有前後。如疏云云。薩婆若。上已翻一切種智。今又翻一切智。此文恐誤云云。等覺或有或無。今般若附通故不同別。引二文為證。益不言等覺是也。言心習無明盡相等。如疏科釋云云。是皆窮幽極微之論。所當盡心者也。然以智言之。雖能盡相而未盡無相。則猶有智。在智不自亡。則般若真體無自而明。此盡相之外更須盡其盡者。始謂薩婆若矣。若乃薩雲則猶在智地。故未足以至極。至極則相無相皆盡。所以超度二諦者出乎境。覺非有非無者出乎智。所謂同真際等法性者。亦假名爾。苟出乎此。則彼自無有。無彼無此則能所雙絕。求明瞭不可得。無明安得而有乎。此證智所以能相而又能盡無相也。使盡無明之相則既盡矣。又雲。無明未盡當只是無相未盡。爾若作此釋。亦不須料簡。又此盡不盡相。苟善其一必盡其二。使二而不善則一亦未也。可以理會難以言盡而言。為第十一地薩雲若者。當是等覺。容有未盡之理。故雲即依前釋。如前復說。有即密明等覺之義。或恐如前。後釋文誤。作前二說皆可若。薩婆若既當妙覺。證智已極。那得與薩雲若同日語邪。故知薩婆若迥出名相思議之表。歸於一如而已矣。以此起化則名為乘來化三界。所謂御車達到猶名為乘是也。信乎經旨深微有如此者。其可忽諸云云。無緣大悲下。明攝化分齊。謂究竟果覺自行既滿。乘於智乘。以無緣之緣。緣三界苦境眾生。而行悲化。故曰一切眾生等。慈既有三。悲應例爾。故說云云。善男子下。明復宗結攝。蓋能化所化機感化事。從近言之。總不出一三界。有合乎三界唯心之旨。故復宗。前釋雖正明自行而兼於利他。雖急於拔苦而亦通於樂。要皆不出前諸文旨故也。故曰一切眾生煩惱不出三界藏等。如前所謂三界藏義是也。但前明藏空。今言所化境異。二十二根者。疏釋總諸根義成若干數。不無是理。然既列於諸果報下。又言不出三界。疑若無他不出以三界六根言之。則一十有八。兼煖識息命總別並舉。亦二十二。其理頗直。故併出於此云云。諸佛應化法身亦不出三界者。然以佛破四魔已不在三界之數。今以法身則無在不在。以應化則示現無方。應化即法。故不在三界法身即應。故不出三界。經兼二意故雲應化法身。疏從後釋。故曰三界外無別眾生。苟無別眾生。則佛何所化而言三界外邪。是故我言下。疏以聽說與之。聽應平呼。謂以外道經說亦聽許有之如文。然非正理了義之說。故曰非七佛所說也。大有經如後釋。大經下。引諸經通證三身體即則四土無別。故知三界外無別三土明矣。界內外一。斯言盡之。次簡界外實有無者。答中謂有無不定均。出聖教明有無可知。然法華於三百由旬外權設化城。則三界外別有方便。約界內外以言有無。即法性分假之別也。若淨名文者。約十方剎土無有窮盡。安以一方定其有無邪。又問。均出聖教而有無若此。豈非矛盾邪。答中會通意者。眾生有二種。謂界內實有死生果報之眾生。界外則有法性因果變易之眾生。而此經言無。無分斷之眾生。餘經言有。有變易之眾生。此有無所以異也。今雲界外無變易之眾生恐誤。或別有意。請更詳之。亦應例雲。界內雲有。有分斷之眾生界內雲無。無變易之眾生其義可知。故以聲聞生界外例顯之云云。生白銀世界者。謂無煩惱染污也。約無煩惱故無有生。是亦一往云爾。而實聲聞無明全在。豈得無生乎。衛世師外道者。即上所斥大有師也。彼以三界外別有世界。以依例正。亦別有眾生。若不區別其所以異。即同外道邪說也。又雲。起信有雲。若說三界外更有眾生始起者。即是外道經說。正指今衛世師所計是也。但彼兼明如來藏義無始無終。故不得說眾生始起。此為異耳云云。實理下。則又據實而論。謂本非有無。言有無者。皆隨順悉檀之說。亦破計對治言也。故曰有即同凡外。無即同二乘。若佛菩薩實知實見。則不有不無。非如非異。中實理心。不同三界分別情想。此唯法華究竟開顯之說也。大王我常說下。引昔證今。以一切眾生所斷三界惑業果報盡。即名為佛亦名為覺。間不容髮。豈容眾生參於其間耶。此中疑多一覺字。故知即三道轉處為佛為智為本業行。於五忍中悉皆具足。更無別道。豈有眾生其在外乎。眾生本業即佛菩薩所修行者。謂一切眾生從無始來本行事業。當體無非性德緣了。與今五忍正等無異。淨名所謂不離癡愛起諸明脫是也。亦可謂是從要結示。故雲。於五忍中十四忍具足。則三界不出一心。一心不出自性。故曰自性清淨等。疏則又曰。由煩惱故修行。由修行故成德。德成則果滿。推本言之其理一也。白佛言下。第二答次問。於中先牒問。二答中先舉十地及佛行處光明。所謂過諸菩薩所行清淨者。即究竟果位所證妙境佛之知見是也。還依此法教化眾生。所護清淨有在。於是則為無失。如前料簡云云。文舉法華淨名二文。以釋失義。一往似同而意則異云云。次簡十地通局。如前釋云云。次廣釋本業者。如經文各有五。謂百千億等國境廣狹次第增數也。釋國土有三云云。據此則智慧為上。神通次之。說法為下。亦可以之配同居等三。則一往說法通三。神通但二。智慧唯一。分別雖爾。通亦兼具。安有下土而無神通。寂光而不說法者乎。作四天王等。能現身相也。修百法門等。所行法門也二諦心等。地地別行也。化一切眾生等。通行也。所以一一文中次第增勝者。華嚴所謂隨分隨力。荊谿雲。皆教道之說也。又疏引地經瓔珞及此經。凡三所出名相同異不無所以。疏亦未詳。略不和會云云。粟散王者。按後釋雲小王數多猶如粟散。位當中下品善。猶今諸侯附庸者是。而文以次在人王上。恐文倒爾。瓔珞釋鐵輪位。當十信之上品。地經以當初地。據疏謂是別圓意別。未知孰是云云。十善中一一各十為百法門者。約十善互嚴云爾。謂以一善當頭必具十善。一一互論則為百善。又以止行二善推之。如不殺等具十行善。以一行善具十止善。亦其義也云云。經雲盡三界原者。謂原本之原猶惑也。本或作源。謂性源也。句有三五七九等差別。如餘文云云。有以三十二字為首盧偈者。未檢。意恐只是總要之義。猶言都盧是也。疏科偈頌云云。三寶凡多品。今且歎二。謂別相則相從可知。言一體則理性可了。以大小乘別則隨教不同。以歸依則住持有在。雖略歎二旨則備焉。通言寶者。可尊可貴之義。世尊導師者。佛通號也。金剛體者。法身不壞之稱也。以自證則心行寂滅。而能轉大法輪利益群品也。八辯洪音謂所說法也。雖出於佛而異類等解。乃在機故。曰為眾說由得道故。萬億雖眾而所成則一故。當僧寶。時六天人者。欲界六天兼人四眾。在天雖無出家之法。而能以心出家。是亦出家之道焉。故言比丘菩薩。三乘所以成也。五忍下。別歎菩薩。既十四大士悉能諦了。則始終因果無不該攝。所以三賢十聖不離五忍。其於十四大士開合異爾。功德則一也。唯佛一人能盡源者。究竟顯了獨推在佛。是亦得為究竟僧寶故。總結歸一體。既曰三寶藏矣。而又曰無量功德攝在中者。總釋藏義也。是知三寶雖別而無量功德總攝其中。亦是三寶各有無量功德。一以攝諸。十善菩薩發大心下。頌伏忍等位。離過功德也。於中先引古釋云云。今斥不然。故以別圓進退評之。若別十信固所不當。今判當是圓十信人。所謂同除四住此處為齊。若伏無明三藏則劣是也。又引法華文以證生有餘土。而言漸次者。當是圓中漸次耳。故知大心等言無非圓實。十信始得謂是長別苦海。又料簡與前三教格量。與奪論之可知云云。中下品善粟散王等者。謂十善等正列位也。鐵輪王等六輪位也。習種等六種性也。二天下等輪王所王化境也。文間錯爾。對之可曉也云云。七寶者。指女等七寶。此在輪王。故不可作餘七寶釋。列數中。信當作住。文誤也。三世諸佛下。正難伏忍功德。伏謂降伏。調伏為義。以其能降伏是妄心故。始則能生三世佛果。推本言之。行之初也。中則以為行源。能成是難發心。故行之中也。行則能至。以其堅固不動。莫不由之至於無生。行之終也。今疏以信作住。讀者一往以位正之。不無此理。但文推信心。然亦未必非十信也。今故兩存之。無明盤礡者。謂惑之難盡猶石之盤礡。有不能自舉者。非般若智力莫之能勝。若得下。明信功德。文含兩意。不出以別十信次第漸入至於初地。若圓十信即入初住。此猶大約言之。若具明三不退位對位。如常云云。問本業下。簡十住中六心退者。先引經。次對此經為問答。中二。先舉喻不定。可知。次依教判答云云。則通於四教俱有退義。如文。並不言六心所以退者。若據今文。尚有十向退者。則十住六心不為難矣。以今所判則初祇退者。固自一途。後三論退。約位淺深。恐只是對位格量。總不出是相似位中義有進退故也。然而日本師所難直據六住。已斷見惑離四趣生。何得復有退邪。往往四明答時。經籍已多散落。不見今疏文故也。故約別途具斷為說。各有其致。母墮無窮。發心畢竟二不別者。謂初發心住與究竟即。雖分極異而證道則同。故二不別。雖所證理一而初發匪易。故前心難。善覺菩薩下。頌上初地。能以四天王身修百法門。以二諦平等心而化眾生。故曰俗如幻有等。亦可謂照俗與空等。照真與幻等。真俗不二。故曰雙照平等也。始登一乘者。本圓初住真因之始。今雲入地者。意兼別圓。地即是住故也。法華所謂乘是寶乘遊於四方。即四十位也。又般若所謂初阿字門具足諸地功德。乃至過茶無字可說。是即無相道之謂也。住以入理為義。言其始也。地以能生為義。言其終也。以其始終得名雖異。而實入理功德該通。皆得名之。故曰云云。所以於第一義而不動者。據淨名則以對善別法相言之。今此則理極事遍。始終一如故。其為不動一也。然疏復以真似對形言之。是或一說。今以圓頓論之故。無不可。離達開士忉利王者。不出約王明位現形明化無緣等明智。疏釋明矣。亦可謂無緣則非有。無相則非無。非有非無是為中道第三諦也。亦前所謂心諦。蓋無非心性。即中義也。又無無等者。疏釋可知。亦可謂無有即無前緣相。無無即無無相。是即無生。雖此分別其實不異。故無二照。圓覺所謂照與照者同時寂滅。貴在忘情。會理則一也。明慧空照者。謂以能明之慧。照了人法。無不皆空。亦即空而照故雲空照。忍心無二者。謂凡忍心必無能所之二。是亦三諦皆絕待故中也。出有入無者。一如疏釋直而未巧。今亦可謂其文猶略。具應雲出無入有為變。出有入無為化。惟出入於有無之間。所以為變化生也。善覺離明下。頌上信忍。其人有三。謂能以空忍斷三界見思色等煩惱。而猶有界外色心等無知故。復還用假觀觀之。法性第一義空。以二方便得入。其於三諦無遺照矣。實智緣寂者。謂以實智即空中緣寂。方便即權智照假。寂故了達無生。照故空有俱了。亦可如疏所對云云。空空諦觀者。謂以空觀照真諦。猶涵蓋之相稱。故無二相也。而以假故變化六道。以空中故入。則無間三諦理足也。無二無照等。即前所照所達了無二相。無照而照照達理空。焰勝法現等。頌上三地。歸無相定。謂是定。能洗濯三界惑心。雖空慧寂然無所緣。觀即寂而照。還觀果報無量差別。淨名所謂無我無造無受者。善惡之業亦不亡是也。頌無生忍中。雲遠達者。即第七地深入無生。對後望前。復雲遠達。未度報身等者。謂於後二十一生內。七地菩薩有一生未盡。故猶在分段。盡此一生即入變易。故曰進入法流地也。二十一生者。按後七地。各有三品。成二十一生。謂以中道正觀等入法流。無所復礙也。若以證道。本當初地。今於八地始入。則別接通教道意耳。始入無緣等者。謂其既入法流。始至八地得無緣金剛忍定。若約別論。是亦金剛後心。因中說果。則不受三界果報生也。三界愛習等者。謂七地雖已斷三界惑盡。而猶以己智未滿貪著佛智。是謂愛習順道定也。雖獨諦了而未能亡。至八地無生則盡之矣。圓觀三世而曰反照等者。謂八地菩薩照三世事。如日之反照過去事也。樂之出虛見在事也。源之無盡未來事也。思之可知。亦如起信明觀三世。與今意同云云。由是觀之。莫不有妙理在焉。正可為託事見理之明文。習斯文者得不致思乎。灌頂下。頌寂滅忍。言在十二法師上者。謂前信忍即三十心為三。並十地前九共成十二。頂居其上。是為十二法師之上也。寂滅忍亦三品。下中即十地灌頂。望妙覺才一間耳。故曰一轉即入妙覺上品也。常湛然者。謂其位極故法身究顯。華嚴所謂清淨妙法身湛然應一切者是也。對今分極之異。餘三品士下。疏釋詳矣。亦可謂重總結前諸位以顯圓極。謂今所斷即前正使之餘習。乃無明之末緣。非極智莫能斷。然皆出於根本無明。故曰習相有異新熏。又曰。故感唯窮二諦極中道源者。始得究盡也。圓智無相下六句。一一皆田字顯德。餘三字隨德受稱。並如疏釋可知。言妙覺菩薩者。亦猶十地名如佛之類。所謂因窮果海果徹因源。乃其義也。又曰五忍互明者。謂長行則五忍文略。與四十二位合明而已。今頌則五。忍文廣而位在其中。十地妙覺出沒不同者。謂今妙覺亦名菩薩。故出沒不同。若言十地。則因出果沒。言妙覺反是。故曰大聖隨機轉文顯義。初無定在也。三賢十聖下。歎佛法身。故以所居土顯能依身。亦是舉因況果。則修極法身居上品寂光。此理土也。以事言之。亦名無上報土。是則究竟在佛。從事從理得二土名。至若別圓有教有證。以教道則別十地生於報土。以證道則圓初住生於華藏。故曰云云。得無障礙下。疑缺一身字。此下文頗荖互當自此後屬下妙覺極果止寂光淨土。繼後一切眾生暫住報止故雲也。共為一段。卻以前文三重問答。遷入此中則文意頗順也。而言一切眾生暫住報者。舊說云云。文疑缺故字。今疏所不取。正說中謂佛以證極登金剛原本無為。終為眾生故化有長短。料簡中。初答謂是圓者。以其聖賢皆得生故 在圓而不言寂光者。以讓果故。若以三品論之。則等覺以還亦得中下品生。而猶存賢聖名者。當是借別名圓耳。然下三土中亦有淨土。如觀經疏云云。而此獨推圓極者。彼約修心妙觀通得雲淨。不同今文因果對說極為寂光。三歎化他中。約法譬形聲對釋可知。外道全無義者。謂其所說皆虛妄邪見。故無實義。所謂世諦有名無實義是也。餘偏小等例爾。心智即觀下文。恐脫誤。應雲心智即觀。寂滅無緣。觀寂緣空名無緣照。方應下二句也。六動。如前釋云云。含生之生本指在迷。而獲妙報者。以其見瑞聞法故。得益如此。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疏神寶記卷第三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706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疏神寶記   佛說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疏神寶記卷第四   四明沙門柏庭善月述   釋教化品之餘   時諸大眾下。眾既聞法深廣。其得法利亦復稱是。故經云云。謂以類則六道八部之別。以益則無生正位之殊。得道賒促歷生多少。入位有異。疏簡惡道得忍。可知。無生法忍正當諸教證真之位。大約與正位無別。如普賢觀明無生入正位是也。據今所明復似不同。一以二空言之。二約真似為說。則正位通真似。無生唯局真。未知的何所據。然以證聖人性句正之。是亦義當證位。疏雖未始定判。而證入位次務在所得。豈必為定論邪。二空之說亦隨文用與爾云云。一生二生或約破無明一品二品。如大經說。或約損生。如今文例釋云云。善男子下。如來述成。合於教理。蓋其本跡深遠故也。於是先告實發跡。據疏釋實合在得道果上。言其本所住位與佛相鄰。驗知今跡去佛不遠。十地法雲能師子吼。豈虛授哉。其為般若發起信不誣矣。   述贊中略不出三義。列釋如後。唯佛與佛與或作以。如經律亦有作與義用者。以法華正之。終不若與。不為菩薩者。為恐作唯。發問之言。亦從初云爾。依義廣釋中。言一切諸佛是中生等者。中應作二釋。謂其中之中。則一切諸佛雖有生滅化三。皆不離其中。若作中道之中。則雖復生滅無非中道。亦猶佛常好中雲。就明空義為三。一約化相空則曰無生無滅無化。謂以蕩立言之。則法身本無相。為物故有形。所以王宮生雙林滅者。以生滅化眾生立也。又曰無生滅化者。蕩也。即蕩而立。即立而蕩。中道在焉。無自無他下。疏謂逐難重釋。其說似迂。今只作躡上覆。疏釋之。謂凡言化必有自他。有自他則有一二故覆。疏雲無自無他無一無二。第合作無。非化非不化。則化不化雙泯。安有於相乎。則無相而已。而曰非無無相者。則又反上重立。既無無相。而無相亦無。何有於去來。亦應雲非無去來。所謂不來相而來。無見相而見。非無來去。亡其跡耳。故曰如虛空。此下凡有三如虛空句。並結終歸於空。則畢竟空而已矣。故今約三節釋義。其理明矣。二約眾生人法明空。如文云云。謂一切眾生無生滅等。總明人法空故。生滅等三亦悉叵得。故皆空也。非不因果者。例上蕩立可知。如疏引大品等具釋顯然。今不別解。煩惱下。別明二空。此我人等本屬見使故。以煩惱該之。若論我所。即假名所託。本當實法。今以者字當之。約能計者說。當是人法二執。一切法集下。以實法顯空。實本非假。為成空義故。以名等三假言之。法境界空者。正言人法所顯之空。此空無相故不可轉。此空不顛倒故不順幻化。圓覺所謂知幻即離離幻即覺故。不隨諸幻。是亦不順之義也。無三寶者。凡諸名相本對治之說。苟無所對則名亦不立。今顯空義。是故云爾。又曰無聖人六道者。謂所空境界既無世出世之異。聖名凡號復從誰立。所謂絕凡聖之假名是也。三般若無知下。克就般若當體明空。謂聖凡人法皆空。則唯有般若。而般若亦空。故曰般若無知等。謂般若者。以智為名以空為體。以無知無見為相。所謂知止於其所不知。其言至矣。肇師為之作般若無知論焉故其論云云。而經言不行者。心路絕也。不緣不因者。不同諸法因緣所成也。直即空而已。故不受一切法。不受亦不受始得為今不受也。不得一切照相者。能照既亡所照亦寂。直如行道相爾。行猶行深般若之行。此其所以為行道相。亦如經空相而已矣。故曰法相如是等。總結上說法相如於虛空無非般若。故曰如如。不可以有心得故無可立。以一切法悉皆如故。不可以無心得故無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是則般若功德非眾生心行所及故。不可以眾生五陰假實中行。與夫境界智解。皆所莫及故也。唯順於空契無相。然乃可行爾。故知般若其為不可思議言語斷心路絕者是矣。惟其不可思議故。菩薩於守行之。是為一切行藏。即前所謂三十忍等是也。一切如來於中住化。是為一切佛藏。即上品寂光極智所照之境故。皆不可言言而識識也。善男子下。述贊功德。既不可思議亦不可度量。則王之所說勝矣。只合雲於王所說如海一滴。其文曉然。而經雲如王所說義。似反覆故。使從容釋之。至於問答顯王說為勝。以其有本故也。故曰王無本地雲何而知。反釋云爾。然以文本意。宜從初釋。若從容以言。則各當為便聖賢分上。宜乎斟酌也。分義功德者。謂於無量義中言其少分爾。疏推月光之德無量。雖略而盡。非無此理。或恐指般若而言。其義亦順。更當詳之。亦為過去來今下。多應述可月光分義。述可猶印可也。十四法門下。勸修可知。不由此門得薩婆若者。舉要結勸也。何以故下。更重徵釋。示無異道也。楞嚴所謂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又曰方便有多門歸源性無二。是也又以無滯釋門。能通釋路。亦一往爾。如能通曰門。豈非門亦能通。由此門故得薩婆若。則門亦無滯。何獨路味。乘正路者。非今十四忍門終始圓實。何由乘之行大直道。其超百千劫難見身得妙報者。不為過矣。佛告大王下。以大章則答第二問。以文兼三問。此當答第三問也。正言菩薩以何相見眾生。使眾生可化。雖正問所化而實兼能化故。若以下答兼二意。謂菩薩能自視身如幻化相。見所化眾生亦如幻化。則可以化之。不然則若自若他皆為著我人眾生壽者。乖於般若自性。非今所以化也。所謂若知眾生無所有。誓度無所有之眾生。斯言盡矣。後諸所說。為未了者開演言之爾。正廣答中。眾生識者。最初一念性非木石。遇其善則為善。遇其惡則為惡。此其所以為善惡識本。則三界六道由心發生。本為最初一念終於金剛。金剛者。等覺後心也。於中有始無始有迷有悟。有善惡因果之別。有漏無漏等之殊。從心變生。不可說識亦能成就不可說眾生色心。皆一色心之所從出。識心如幻故色亦如幻。能化所化莫不鹹然。此所以以幻化身見所幻者。真行化眾生也。故疏釋云云。謂本識者。即正因佛性指出識體也。所謂夫有心者皆當作佛是也。非有非無者。非二邊所得度量也。所謂適言其有。不貌色質等是也。不知不忘者。正言識體非記無記也。如水濕性等。謂諸法各隨性別。非所謂性一也。但隨善惡而有差別。則性習所以異也。文引大經為證者。非全證同。亦以顯異。上以水火等性為言。取其性習之性而已。此以一味流異為說。則於異處顯其理同也。疏簡眾生本際有無者。挾彼本文以無難有。若言本際不可得則無也。亦應以有難無。但文略耳。答略為二。一約理明無。則不容有前後。疑多一無字。二約事明有。則一念生識義固有之。然非所謂真際之際。若夫大教以明則際乃無際。無際乃際。際與無際兩得之矣。亦未始有定說也。如常論云云。眾生識下。廣答所化眾生如幻相。夫幻以虛假不實為義。疏約六假科釋之。初法假中明一念識生五陰色心。復於一色生無量色。則十二入義在其中。又以四大所造而生五識。識託於根。是為五根。則十八界盡之矣。然皆從一出多。自無幻有即幻假之相 既明根識四大。則四類法空識等亦悉兼之。但文略耳。故總結如疏可解。不明法入色者。於其色心法入為少分故也。是亦文略。二明聖凡見異者。是亦法無自相或見為假。或見真實。故曰凡夫六識粗等。謂凡夫識粗見假而眩於實。香味觸法本名下之實。而聖人識淨見實而不惑於假。此聖凡所以見異也。至於聖有小大淺深故。見有常無常。或滅色顯常。或於實見理等。所謂諸法何嘗自謂同異。當知一切由心分別是也。眾生世諦之名者。疏科此下為受假。非無受義而文不顯只合兼下科同為一假名。對上五陰實法。成人法二境。接後三假俱得名幻。文簡而不煩。雖與科異。然亦有文同而科異者。如妙疏等文云云。若有若無者。謂於世諦法上假名有無。但生眾生憶想。名為世諦。非實諦也。又世而非諦。故曰世諦。假誑幻化故。有而實非有。非有而有。是為幻有。亦名幻諦。又幻諦者。對實諦得名。世諦者。對非諦為說。各當其理。而隨義淺深爾。又曰乃至六道幻化眾生等者。謂有能所。一以六道幻化為能見。見幻化為所見。二以幻化二字為能見。見幻化四性為所見。但句義影略爾。無他說也。疏言見者下。覆釋上見義。非直能見而已。亦能照知能化所化一皆如幻。謂真幻者。即別教菩薩能化人也。言別則通圓可知。文缺略耳。化實幻者。即上六道凡夫是也。化及所化悉皆見之。是故云爾。於是復躡上雲幻諦等。謂此幻法空劫以來。乃至佛未出時。本無名字。縱有其名亦無實義。故曰無義名幻法。所謂世諦有名無實義是也。故知幻化本為名字。既無實義。豈有體相。故於無六道等一切名字。然若一向無名則眾生於實道無所入。諸佛於權方無所施。眾生何由出生死乎。以是故佛佛出世。為眾生故施設假名。令諸眾生因名識法。由法悟空。光明所謂劫初廓然萬物無字。聖人仰則真法俯立俗號等。即其義焉。如空法下。結攝前來三界等法。無量名字悉如空法。則如幻如化無非般若。以例餘法。起後三假相續相待無定實法。是即如幻故。曰非一非異等。所以必約相續假等以推之者。謂於人法二空有未能入故。須續待以資發之。必使入空而後已具。如止觀等文。夫續以前後相續不斷為義。使定一異不名為續。非一非異爾乃名續。如芽莖等體非一異次第生長。是為續假。以是推之。無定實法。是即空也。又相待假者。以一切名相相待。如五色有無等。亦名不定相待。故疏有二意之釋。謂相對待相形待。配義可知。而雲相避待者。猶言不兩立之義。如論云云。又緣成假者。亦名因生。不出以五陰十二支等因緣假成眾生。故曰俱時因果等。疏釋云云。但文有影略。似不易見耳。言緣見是俱時者。見應音現。謂觀現境在一時內為俱時。若推觀在因即異時。又樑柱成捨為俱時。而成有漸次為異時。如十二時有前後為異時。共成一日為俱時。燈及明等其義可知。然以此等因果求其實法。皆悉叵得。是為幻諦。眾生居幻而非諦則為妄幻。幻而能諦方名幻諦。幻諦即空也。若菩薩如上所見。眾生幻化猶是通途言之。十住菩薩下。始是今能化菩薩所見。故曰如幻諦而見菩薩化眾生為若此。總結歸上問也。   釋二諦品   次教化而後明二諦者。疏約二義論次。初以內對外。則內護文有三別。謂因果自他及以依正。通得為次。二以今二諦對上二護。則能依所依之別。即前所見幻諦等。依於不思識真俗故。次之以二諦焉。總明二諦雲是佛教之大宗者。謂以本言之。則如來常依二諦說法。一代所說莫過此二。又以七二諦該之。則一化五時攝無不盡。推而極之。何法而非真俗乎。抑若以為有無。孰不知之。惟其所以有無究其所以審諦。至於歷教淺深隨文詮義有接有正情智開合。此所以難也。夫諦只是理。理尚無一。雲何有二。況有種種差別邪。又曰凡夫見淺名俗聖人見深名真等。由是言之。則唯真俗而已矣。於是通躡前品結次云云。二重問答並明不二之旨。初二諦不二。經問云云。亦應曰世諦中有第一義否。但是文略。其並徵則曰。若言無等。古今凡二說。一引古釋。二今解。即今疏之說也。據理則各當其義。雖兩存之可也。但初約凡聖智對言。則一凡一聖失於諦義。以今所明則諦智兼得。故一一言有無者諦也。言皆空等智也。故知兩得之矣。所問意頗難見。得下偈旨。方知無說無聽之妙。乃今非一非二之談。惟其非一非異。即般若正慧有在。於此學者審之。不容擬議。偈頌答者。長行既引月光往因為詶故。此宜以七佛所說偈示。如下科釋。節目條理無非是者。不在品量之論。然以真俗二諦直一妙理本無分別故。以一無言之。則無性無相無自無他。無有無無無二不二。無作不作等皆悉無也。以本有言之。則第一義本有法性本有。因緣本有諸法本有。有無本有。二諦本有。三假本有。無適而非本有也。以空言之。則第一義空也。諦實亦空也。寂滅亦空也。二無二亦空也。幻化虛空華如影三手等。亦空也。至於以第一義則皆第一義。以世諦則皆世諦。以一則俱一。以二則俱二。以有則皆有。以無則皆無。以是則皆是。以非則皆非。以一切異名別說則皆異名別說。以粗言軟語則皆粗言軟語。以上偈句錯綜言之。殆不容以倫理明義類曉。直彰妙理之無盡般若之自性爾。有無本自二下。正答難云云。初一行中。疏似差誤二三字云云。今復以偈合釋之雲。有無本自二。天然理具足。譬如牛二角。不可缺一故。解心見無二。於二見不二。非實無有二。二諦常不即。不即亦不離。而智能解了。求二不可得。復以理遮情。非謂二諦一。還以智照理。知二亦無二。非二何可得。於解常自一。理不妨智故。於諦常自二。智不妨理故。理智更相顯。無一復無二。通達無二道。是真入不二。要知無聽說。即此聽說是。明世諦有無中。言三手者。謂手止有二。若言三手則無而已。亦猶淨名所謂第五大第七情等是也。大王菩薩下。釋成上菩薩於一義中常照二諦以化眾生文。為二。初略次廣。以其初文不定一二故。不作二義一義科也。初略謂第一義者。空也。常照二諦者。不離真智而化於俗。則知佛及眾生常一而已。然則疏言照俗化凡夫照真化二乘者。文約所照以分真俗爾。非謂能照之真亦當所化。若以能照之真望所化俗。則真俗俱真。以所化俗望能化之真。則真俗俱俗。文各有當不可一準也何以故下。初躡上重徵。次廣釋者。凡三對。初能所對以明不二。故曰佛及眾生一而無二。惟其無二故。得以眾生空置菩提空。即所化歸能所也。以菩提空置眾生空。即能化歸所化也。置猶安置諸子祕藏之置。如水投水無不入也。如空合空無不一也。又曰以一切法空故空空等。此語兩屬。若作承上。則是結前能化所化同一空故。得以相入也。若作生下。則是一切法空者境也。空空者。由境空故智空。亦由智空故境空。故曰般若無相等。謂無相者。體自無相。亦無無相故。若真若俗如虛空相。則又曰。空於無明無他相也。及薩婆若無自相也。苟無自相。則見者為誰。受者為誰。因乎果乎皆不得而有也至於曰五眼成就見無所見。則佛果亦空。所謂五眼具足成菩薩。是也。文復以行例見。則曰云云。行猶行於甚深般若之行。行不行等既皆不受。不受亦不受。是則不受即般若之自性也。三染淨對則曰云云。謂菩提煩惱雖迷悟染淨之異。而於第一義中元只一體。故無二如。所以未成佛時。全淨為染。既成佛後。翻迷成悟。其實無別法也。白佛言下。重躡前文。三對之義。總不出諸法空相。則無有文字。雲何佛菩薩得不離文字而行諸法空相。以般若教化眾生。經言行諸法相疑脫一空字。疏言若諸空如。疑脫一法字。次答中曰法輪者。該十二部經而一皆言如。則不即文字不離文字。惟其不離故法法皆如而得行於諸法空相。疏以經名釋十二部者。據理應先標梵語。釋以華言。今則反是。從經便也。是名句下。以例教體。有假有實。名味句者。為三假。聲色其一實也。三一和合以成教體。聲雖非報而託於報。故亦名果。克論文字。雖非善惡以所詮法無非善惡故亦記攝。究而言之。亦不即離。初無定性。是亦空也。空故皆如。是則不著文字而行空相。其義蓋如此。故曰若取文字不行空者。反斥非顯是也。而疏謂行空非正觀者。殆與今反。未詳云云。大王如如文字下。更端再示因行修相。言如如者。意與前後別。當是如於所如之文字以修諸佛智母。而能生於當果。故雲智母。有理性行性之別。亦是一切眾生性根本者。理性性也。即性成智。是為薩婆若體。故以三世言之。則當得為智母。未得為理性。已得為薩婆若。其實一也。若三乘般若下。行性性也。以約三乘行殊性一故。雲行性。則不生不滅自性常住是也。又曰一切眾生以此為覺性者。以通證別也。但前明理性故曰根本。此從行說故曰覺性。大體無別也。若菩薩無受下。總結成說行無非般若。仍復宗前護等三義。為若此也。於文中有脫誤者。今為正之。謂菩薩內心能無受著。則外無文字可得。是為無受無文字。無文字者非無文字。文字性離為離文字。止觀所謂達文非文非文非不文。尚何文字之有。故曰離文字為非文字。文多一非字。修無修者。以說例行。則修而無修。修無修者。文屬下句。誤作修文字者。致難曉爾。但使文會理顯。小有異同。亦復何爽。更試詳之。又白佛下。重以眾生根行。問法門為一二無量者。疏為二釋。從後釋是也。根謂根性。利鈍之殊。行謂所修。淺深之別。根行所被也。法門能被也。經以所從能為問。則曰法門亦有一二無量邪。答雲一切法觀門等。文間言爾。應雲一切法本非一二。觀門乃有無量。抑又以觀從諦。本非一二。以諦從觀。乃有無量。是法則從境。觀則從智。境觀相顯。所以異也。又曰一切法亦非有相等者。復顯一切法非一非二。故曰亦非有相等。具應作四句。謂非有相。非無相。非非有相。非非無相。文略中二句。亦可作單複論之。則上句從單略無相句。下句從複略有相句云云。究而言之。非一切相是名實相。則是菩薩不見眾生相。不見有一法二法之可得。若菩薩見眾生相。見有一法二法而可得者。即不見今第一義諦之一二也。故曰一二者第一義諦也。又曰若有若無者世諦也。疏謂是諸見本。斯義則局。今雲是諸法本。以諦觀之不出三諦攝一切法。所謂空諦即空也。色諦即假也。心諦即中。無非心性故。是三者與今所明真俗中道。同出異名。開合異耳。亦與一家所傳三觀。其旨一也。而疏曰一切法者事理俱該。其說云云。於理非無是義。但真俗各三分別而已。未見今三諦之妙。以今言之。所謂圓見事理一念具足則盡之矣。夫惟一念具足。則不一異無前後。法本自然。未始增減。天真妙性有在乎是。始終遍攝。其旨彌顯。一家觀門何以加此。所以三諦之後明三假者。復宗。二諦以顯皆空。則不離色心。無非般若。一一根行何莫由斯。即事而真不遠復矣。故曰非一非二之法門也。餘歎教勸持等文。如疏科釋。可知。   釋護國品   經以護法標名。教以立法為本。此品所由設也。而護有內外。內以護法則有護果護因護化眾生等。依於真諦也。外以護人則有護國護民護患難等。依於俗諦也。故次二諦而有此品焉。疏釋為二。初依文分內外可知。次釋品題又二。若以言便。應先釋護次釋國。今從義便。不先有國護何有施。故初明國土。次陳護之所由。初文者。謂世間則分段三界。凡夫二乘之所依也。凡夫該於人天。而不言四趣者。非今所護之本也。若以佛意何所不通。二出世間則變易三界。四聖之所依也。今文以十信至十地者。約斷惑出界者言也。二乘未斷果縛已還。猶在界內故也。餘未斷惑菩薩例同二乘。故略不言。詳論云云。次所由者。亦有內外。謂劫盜等外賊也。煩惱結使等內賊也。為內外賊設內外護。而有能所焉。謂能護則百部鬼神等護諸外也。般若智慧等護諸內也。推本言之。率由神力護持聖功昭著。豈人力所能為然。亦因人而致爾。故曰若內外等。委如後釋。次約教觀釋者。所護之國不出有四。謂四土也。能護觀法。謂生滅等。隨教觀別。其義可知。由觀力故則三惑不起。三惑不起則四土安隱矣。又百部下。明所護不同謂百神止能護國而不及正。故曰依報國。般若本護於正而亦護國。故曰正報國。一往雖爾義必兼通。又護命等例然。入文隨釋。言吾今正說等者。從所請言也。然法必從深。故先明護果。抑非本無以治末故也。國欲亂時者。夫國之治亂興衰。固自有時亦必有漸。有時則可以識變通。有漸則可以知戒懼。亂而知懼。其為難也何有。故曰存而不忘亡安而不忘危。又曰其亡其亡繫於包桑。知難之謂也。有以實害為燒者。但是實被其害。是為燒義。非必三災之火。而此言劫燒者。亦取其甚者言之。如妙疏明三毒火等是也。若果所謂劫火固不可得而逃。尚得而護哉。當防於未然可也。若夫大火所燒時我此土安隱。雖劫火亦不得而焚矣。思之。當請百佛像下。明護法設用。建置如儀。謂請像一。集眾二。延師講說三。供養三寶四。供承法主五。日二時講說般若六。當有百部鬼神樂集聽法因致護國七。已上條式貴在精嚴。無他說也。次明所護難者有二。謂鬼人等二。火難等三。其中天地怪異等。亦在人難數中。謂天地三光本無怪異。失度由人故亦人難攝也。如水火風災等。本各以業感以類應。何以講此經法而能免邪。是亦必有道矣。今無論之。以他請試以名教言之。有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國之有菑患者在乎天不時地不利人不和而已。使能講此經法道。達其所以天理。修其所以人事。則三者得矣。其於國難何有乎。又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等。則知護國之說不在諸彼而在乎。此使天下莫不臣順而歸之。其於封疆之界山谿之險兵革之利。如有乎。則又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云云。然以域內之教助順之德。其效若此。況般若功德之大。安往而不濟乎。則又何疑焉。由是論之。此理甚易見。而人莫能篤信力行之耳。更俟通人有以講究之。經明法用不一。不但護國而亦護福護難等。故護國所以護難亦護人民。護福所以求願。雖所護之言眾。而實則二焉。然於求願亦有求慧解者。豈亦名福。但對今般若故。世智亦屬福攝。人中九品者。既曰求富貴官位。當是九品官爾。又曰敷百高座者。而疏有貧富之簡。故曰若準此文應以講法為正。雖不通所問亦應圓其說。曰若乃貧富則隨力焉。正自不礙也。昔有王下。引證為二。初引天證護國。頂生一緣文有二段。初出生瑞相。二墮惡有由。即夜叉從地出已下文是。此下又有帝釋依經請護。如七佛法用。以至雲頂生即退。謂退墮也。然以其初瑞相。頂生信非聊爾人也而後報如此。故知福報有時而盡。苟非自般若中來。其不足恃也明矣。又大王下。引人王證護身。又為二。一明難緣如文。天羅者。斑足父也。初明來自。常供一仙人下。明忍辱因。王即遣願下。明因願得脫為羅剎王。後諸羅剎言下。明設會張本。時須陀王下。結會古今。如文。其普明王下。二正明設會護難文有長行偈頌。如文。據疏科頌。不出無常苦空無我四義。本小教之說。而以為般若者。然以聞者得空平等三昧。非般若而何。況一家判益。又曰但觀諸經會未得道。即識所說共別之意。既通共別。驗非一途。按經節節雲日二時講般若。及今文說八千億劫竟。故知不局偈文以判。又輔行雲。是衍門助道。兼勸發普明。亦不專小。以益驗說。其義明矣。觀今偈句。辭理俱到。有異常說。今於疏外從而釋之。第一偈雲者。成住壞空各二十小劫。此言前劫之末後劫之始。故雲終訖。乾健也。坤順也。乾以配天。坤以配地。故以乾坤名之。其實指言天地。以劫燒故蕩然無有。洞猶空也。須彌巨海以域中山海大者言之。夫世界所以成壞。由眾生業報然也。當三災壞時。人固已盡。今又天龍福盡故。於中凋喪。二儀尚殞舉況。可知。殞猶虛空消殞之殞。此其一也。第二偈雲者。生老病死。人之四相也。以其流轉不已。猶輪轉循環。然無涯際也。人之志願本在常樂。而四相唯苦。故曰事與願違憂悲為害也。禍莫大於五欲。故欲深則禍重。苦報由中而出。所以無外也。瘡疣。莊子所謂生為附贅懸疣。死為決疣潰癰。斯言當之矣。惟其三界輪迴所以究竟皆苦。國何可恃。此其二也。第三偈雲者。有本自無。謂萬有本出於無。則其實無有。況無出於無無者哉。惟內因外緣和合而生此六道。所以成也。諸猶語辭。盛必衰實必虛。相待之勢然也。安有滿而不竭者乎。故三界群生蠢蠢然同一夢境。未始而有安也。其猶聲響依空而出。初無有實故。國土如之。此其三也。第四偈雲者。人以識神為主。謂之神我而無形相。假託四大和合以為之宅。而識居其間。夫四大者其性不調。互相殘害。加之識性躁動。豈得而安處乎。但以無明煩惱保養之故。不以為苦而以為樂。且乘之遊戲出入於其間。不以為勞而以為車。形託於內而或彼或此。是無常主也識依於形而或生或死。是無常家也。至於形者不自以為形。神者不自以為神。形神尚離。豈有山河國土依正色心之可得乎。則又外物之外者也。此其四也。爾時法師下。明時眾聞法獲益。時凡有四。一一得益不同。總不出六益。對位如疏可知。不別釋也。   釋散花品   散花所以報恩。嚴淨所以供養。上說護國則法大而恩深。故次此後陳散花供養。則知恩而能報也。天竺法多以花表敬。諸佛菩薩他無所欲。唯嚴淨是好。故散以表其敬。而花有因果。供有能嚴所嚴。今散以供佛。表由因而克果也。疏明三品說偈多少者。不出開合。與夫過去今佛說之異爾。而諸文多約悉檀引物欣樂之意。克論其實。聖人所說非凡所知。固不當以一定論也。又明散花有行等三。前二屬因。後一屬果。花本無三。隨其淺深以表之耳。而所散華或變為座為臺為城為蓋者。亦次第增勝說耳。三花本表別中歷行次第。而曰圓菩薩於別中說者。此亦無方之論。使別說圓為難。以圓說別有何不可。更試詳之。如來述成中。言神通生處者。謂般若是一而所生不同。即般若為諸佛母。是實相生處。即般若為菩薩母。是觀照生處。即般若為文字。是神通生處。即解脫也佛現神力中。文具二意。先以名示。則曰神變。所謂陰陽不測之謂神。二以人示。則曰佛之神力。於中先列示其目云云。謂五者。所以互融相入。以其一一皆法界故。則三諦性融。性融故無礙。無礙故相入。此所以俱不思義也。惟其皆一念故。即心是法。即法是心。心法兩融。法惟心變。此佛菩薩所以證是理。故則曰不思義真性解脫。稱性而現。不為分外。今文所謂神足力故。信非作意神通也明矣。故曰一一塵身一切身止若非三千空假中。安能成茲自在用即其理也。由是言之。則空中為相入之理。妙假為相入之相。不由空中無以融泯。不由妙假。無以見其一入一切一切入一之如是也。雖然要須妙會。情蔽即乖。次問答釋疑者。若曉前說此亦不難。雖不釋疑可也。既存舊釋。不得不顯。以今意於是為二。初騰舊。凡有四說云云。今先與奪之。與則各得其一偏。奪則曾不言其所以。今謂一空一切空等。則法法俱空假中。以即空假中故則其體本虛虛故妙妙故融入。而大小一多不相妨礙。莫不皆由理性然也。雖然此特知解而已。若迷情未破。何由一念相應全性發現乎。故曰空除見思等云云。此則一家教門明夫修性智斷證入者如此。不同他宗言說而已。母謂其迂闊也。二時眾睹相得益。可知。   釋受持品   諸佛以無上法故。現無量神力。菩薩以般若故。為眾依止。月光既已復請見其神力。菩薩開覺般若。為後世依止。故有今受持品焉。受持者。如文云云。二隨釋。釋中明見三佛。疏為三重問答。初問。何以知其所見三佛為三身邪。答以三經知之云云。次問。二佛為本不同者。文無為本之言。而指寶滿為化身主。主即本也。故問言捨那為本等。又如戒疏明兩重本跡。今此所明以釋迦為本。其言雖同而與彼異。故答中言梵網明跡本者。謂跡中之本。非久本也。異乎此經。約體用以言則法身為本應化為跡。故曰本跡雖殊不思義一也。復次重以寶塔品為問者。由此品明釋迦為本分身為跡。故曰云云。謂同則一往指本不異。為異則兼獨有殊云云。雖所指不同。而各說般若空慧則一也。請中言開法道者。下文亦曰開空慧道。不出以空慧言說開覺眾生。其義不異也。答中言十三觀門者。重示忍位功德法門。以為開覺眾生之法。疏釋開空雲者。文旨明白。可謂開通者矣。合在大牟尼句前。文差互耳。為大法王等者謂開覺於我。是即法師。為我所主。故曰法王。化導於我。故曰知識為我依持之所建立。所以應供養如佛也。於中不言寂忍者。此在於佛義不自言也。亦舉因可以知果。不言等覺。合於十地也。故但十三忍爾。第一習種性位詳釋如文。習忍以前下。疏作舉劣況勝通釋伏難。或恐未安。今直釋之而有進退者。以其初心位淺。譬如輕毛隨風不定也雖以十千劫下。頗似難曉。應照下文釋之可也。是諸菩薩雖經爾許劫行。行不為不久。然未滿初僧祇劫。雖當入忍位。而非已入。亦常學伏忍法。而非久修伏道故不可名字是為定人。則又曰是定人者。是以定人法顯其不定。文理自直。但如向正一二字。則可知矣。第二明性種性中。言如四念處等。本小乘觀法。今通約別圓修之。事行雖局理觀常通云云。疏釋無定相。雲我法無定住處相。斯言可謂至矣。奈何今人而作定說。豈當理也哉。又曰無自他相者。兼於性相。謂我無自他等體性空也。相上亦無相空也。又曰修護空觀者。謂不得意人恐墮偏邪。故須護之。第三道種性中觀一切法無生滅者。總觀也。所謂五受陰等別觀也。而常入第一義心者。觀成悟入也。雖心心寂滅而猶受生者。經自釋云云。疏謂所熏見愛猶在者。此與常釋異。今以無明為能熏。見愛為所熏。或以見愛為能熏。事識為所熏。各隨文異指也。第四法師中明二智相。如疏科釋云云。於第一義下。結成三無為。釋義如別論。此本小教名相。而於此言者。取義類同故不局教限也。餘文例爾。無自他相無無無相者。謂實智離相故。則方便智現前。所謂實相方便者。即實相之方便。故曰於第一義諦不沈不出等。是六種方便該攝一切方便。仍與實智相為出入。則不即不離無縛無解。妙無以加也。如經一一牒釋云云。是初覺智下。重釋二智同異。譬之如水與波不一不異。以喻方便實智亦爾。餘遍學等一切行。與乎實智亦不一不異。至於曰無三界業習生故自在無礙。乃至淨佛國土如變化生。亦復若是。而曰舉譬顯非者恐誤。應雲顯性。謂不一不異其性彰也。四大寶藏。疏為三釋。淨名有四大寶藏之言。而無去取。其義皆通。第五法師文無他釋。唯明滅三界嗔。略出宗計不同。兼引法華實教正之而已。第六翻雲及邊者。謂六度等各有邊際。猶到彼岸云爾。第七言爾焰者。疏釋云云。或翻智障。謂智之與障翻覆異耳。而照有能所。有所名障。無所名智。今照而無所得不為智乎。今翻智母本非正翻。亦約義便雲也。言須陀洹等。疏謂借小名大。所以借小果見流等言。以名大教斷見之位。如十三觀門無非大行。不約借位何以名之。又曰亦是別入通意者。謂以別斷見位接通見地。當是接位接也五相者。不出內道論等五種相也。而雲我是一切智人。非斷三界疑根我相已盡。則外道見耳。又曰知地地有出道。何處不是解脫門。知地地有所不出。何適而非障道本旨哉。通塞由人。初不在法也。一切煩惱為集因等。據論業亦因攝。今對苦果從別言之。故指煩惱為集因。集為集業等。覺中觀心心寂滅而無相相者據疏合作寂用相即。相本由心。心以相起。心既寂滅。相何由生。況心心相相者乎。以從用故無相相等。所以用心乘於群方。無所而不在也。澹泊住於無住。無所而不寂也。故曰在有而修空處空而常化。是故雙照有無寂用無礙也。滅心心相等。疏加一數字。作滅心滅相釋之。義無不可。法眼見一切下。疏作總別義釋三眼。經作三昧。誤也。亦可謂法眼見一切法菩薩假也。三眼色空見者。謂肉天二眼見色。慧眼見空。故曰色空見。文特倒耳。而不言佛眼者。因讓於果也。經本不言見假等。亦得義推云爾。若境一見三。自是一意云云。疏又因眼明諦作五三諦釋。約教義也。具如法華玄。又以問答明佛眼進否者。本文以明合唯在因。今從通說作分極申之。不妨兩存也。復次觀佛菩薩下。明寂滅忍者。若論寂忍。本當極位。而言觀佛者。謂寂忍有三。以別言之。方當十地。若開等妙。此猶下品。望圓猶有餘品無明。理須觀佛增道入位故。自習忍至頂三昧下。據疏科釋。凡為差別淺深者五。一伏斷。二信見。三頓漸。四常不常。五等無等云云。今隨釋之。不無小異。經中以能二字恐誤。以當作未。一伏斷者。既曰從忍至頂皆名為伏。則伏前斷後。並約橫論。所謂居眾伏之頂二也。二信見者。謂信雖斷惑能生於智。而非證智。故不名見。見則方得是智故也。是故以知其所知形所不知。故曰云云。三頓漸者。謂唯佛頓解。則不名信。言信則漸而已。四常不常者。謂漸伏則慧有起滅。起滅即不常。若生滅心滅累無不盡。故無生無滅斯為常爾。五等無等者。謂常故能等而猶有所等。未為無等。無等之等為無等等故。譬如下。引譬。登高則俯視萬有。物斯在下無不照了矣。義言亦復者。謂雖登婆伽度位。極於性德亦必藉修成。故曰受修。勸持中所以不付四眾唯囑諸國王。以王力大故。又曰凡百事大供養深廣。自非王力誰能辦者。此特言二義而已。若更具說。應有多義言大。又如涅槃中付諸國王大臣。亦其義也。而安樂行誡勿親近。然皆有謂而言。此以護法。彼以妨行故也。七可難者。據後經文。當是脫一畏字。畏難所以存戒也。讚名勸持中。疏以三般若合釋之。如文云云。一切眾生心識下。此應次第分別為本者五。謂人以識為本。識以心為本。心以神為本。神以般若為本。般若以法身為本。此所以為眾生之神本也。又曰一切國王之父母者。此亦次第有能生者五。謂理能生解。解能生智。智能立德。德能成聖。此所以為王之父母也。亦名神符下。凡六名。即文字般若。以三德則解脫也。惟其即解脫故。是所謂神德妙用有在於斯。所以從功能言也。亦名神符者。謂至神之符印也。得是印故能卻諸惡能持眾善。無適而不利也。亦名辟鬼珠者。謂辟諸邪惡鬼神。使禍亂不作也。亦名如意珠者。珠本金翅鳥王精氣所成故。能具足眾寶降雨無盡。是為如意寶焉。亦名護國珠。是猶徑寸之珠。前後各照十二乘。有是珠故國無侵害也。事見春秋後語。亦名天地鏡者。言智能照物。如以天地為鏡靡不照了。猶聖人之心靜於天地之鑒萬物之鏡。是也。龍寶神王者。應作二解。若作一義。只是佛會護法之神。有護持之德也。若作異義。當是龍之寶神之王。以得是龍寶神力也。能護佛乘及以國界。今取二字與夫輪王出世神寶自至之語。合而言之。以目斯記。義歸所釋。非誇大也。示供養法中。應作九色旛下。率以九五等為數者。外典多以陰陽數配之。非此中意。今本明莊嚴具。而以九道九苦等為說者。亦即妄顯真之意。餘數如疏。一一表釋可知。千燈表十善者。亦如前記云云。玉箱玉巾。巾亦篋類。皆奉安般若法寶之具。若王行時下。正明王者若行若住當尊敬般若法。如經云云。今所謂駕頭者。是見僧史略。其儀可考。而後世莫知典故。惜乎無曉之者。釋勸所由。如經云云。嗚呼使不信其言則已。苟如其言得不為之可慕可畏乎。又曰。我當遣五大力菩薩謂金剛吼等及五千大力神王。往護彼國者。信如其說。則彼神力冥加顯被有以相之。而其患難自當消殞。豈誣也哉。觀四大四色下。明修道相。如疏云云。所緣覺廣者。謂所緣所覺處廣也。所散之花雖不無勝劣而有多異名者。約所表云爾。空定名心學者。可證心學之妙。但言別傳則又過矣。   釋囑累品   正宗二護大事雲畢。佛世化道於是亦周。將以此道流通末世。而三寶交謝正法難行。非付諸國王大臣四部弟子。則無上般若何由弘宣。饒益群品。故次之囑累焉。言囑累者。疏凡三釋。如文云云。次簡不付佛弟子唯付國王者。答亦三義。謂欲除國難非王不舉。建設事大非王不辦。功由信法非王不行。仍須王臣道合然後乃濟。故亦兼付大臣也。但文略耳。文初明付法有時者。謂八十年等。乃其時也。按疏釋云云。未詳的旨。然亦有可疑者。此不暇論。姑取大略次第。間言之爾何也。謂初八十年正法之初。經爾許時如來唱滅。故無佛。八百年後正法之末。邪法增熾。以邪奪正。故無法。八千年後末法之季。似像比丘亦無之矣。故無僧。當此之時佛法僧寶泯滅無幾。如來為是慇勤苦口付諸國王。誡敕四部。弘護三寶使不斷絕。亦令眾生開空慧道。則聖賢之行也。行十善行等。則人天之乘也。此皆三藏教。本涅槃。所謂扶律談常。使如來法身慧命得以住世。即其意也。後五濁下。如來於是對月光王。廣陳七誡。一者滅法誡。二誡壞四眾行。三誡禁不依法。四誡自毀。五誡役使。六誡自咎。七誡謬信。如文云云。略言其次。謂由滅法故壞四眾行。既無法可依則非法而已。非法由於自毀。苟不能自立。又從而役使之。則其聽命也。冥矣此內外二眾所以不免交相為咎。至於內弟子。為求名利於王官前。橫言法制不別是非。謬聽而誤行者有之。借令濁世末法使然。而凋敝之風人實為之。咎將誰歸邪。嗚呼。聞七誡者得不寒心哉。餘如疏釋云云。   佛說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疏神寶記卷第四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707 仁王般若經疏   No. 1707 [cf. No. 245]   仁王般若經疏捲上一   吉藏法師撰   佛說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序品第一   所集不同隨流各異不能具出。天台智者於眾經中闊明五義。今於此部例亦五門分別(第一釋經名第二出經體第三明經宗第四辨經用第五論經相)。標其名字示其名下之體明其綱宗辨其功用論其教相。此則一經大意略盡委釋具如法華經初今略明之。   第一釋名者但諸經受名不同。自有單法立名或單譬受稱或單人立名或法譬雙說或人法雙彰。所言單法者如大涅槃等從果法立名。大品般若十地漸備從因受稱。單譬者枯樹七車譬喻等經直引譬事得名也。單人者如七女老女等經也。法譬通說者如華嚴法華金剛般若等經也。人法雙彰者如維摩勝鬘四天王問般若仁王般若等經也。所言佛說者自覺覺他故名為佛聖言宣暢故名說。仁王仁者施恩布德故名為仁。統化自在故名為王。護國者仁王是能護國土是所護由仁王如法治道。萬民適樂國土安穩若仁王望般若。般若是能護由持般若故仁王安穩由人柄法。仁王是能護般若是所護。今仁王般若皆是能護國土是所護。般若者大智論有二釋。第四十三卷解。般若秦言智慧開善藏師並用此翻。佛國土語般若此翻智慧。又第七十卷解般若不可稱。般若定實相甚深極重智慧輕薄。是故不可稱。莊嚴旻師以此文雲般若名含五義智慧。止是一條非正翻譯。二師各執即成論皆不得般若意。問。論既有二文今雲何通釋。答且依論解般若有二種。一方便門二實相門。所言翻者約方便門翻為智慧。言不可翻者般若非愚非智故雲不可翻也。但解智慧經論不同。淨名經雲。分二字解雲知一切眾生心念如應說法起於智業。不取不捨入一相門起於慧業。舊釋此文智是有解慧是空解。今則不爾。眾生心念何必是有。入實相門何必是空。謂善得此意也。成實論合解智慧二字。文雲真慧名智。此意言慧即是智。又雲慧義經中說解智是慧義故名智慧合釋也。問經論何故語言或出或沒或開或合不分明一途示人耶。答聖人非不能一途分明示人而今出沒之言者此有深意。以眾生本來執著難動以是因緣繫屬於魔。生死不絕苦輪常轉不悟正道。今若復作一途定說更增其住著所以不定出沒。動其生死根栽令得迥悟正法故不定之說為益厚矣。若學者定執經論一文以成一家之義為謬甚矣。問五部八部內何者攝也。答五部如此經說八部者大品小品光讚放光文殊問金剛般若道行天王問般若。此仁王問般若是天王問般若攝。人王亦是天王也。故知天王問般若所攝也。   次釋波羅蜜者名彼岸到。波羅名彼岸蜜名為到。捨相會實名到彼岸。又因能達果名到彼岸。應言到彼岸而存胡本名波羅蜜。經者名修多羅此翻為法本。理不自發藉教以顯教為理本。教不自起由理故生理為教本。教理相由並說為本。今正取文為理本。小乘論有五義一出生出生諸義故二湧泉義味無盡故三顯示顯示諸義故四繩墨除邪得正故五結縵貫穿諸義故俗訓為本。經者綖也文經義緯織成行者之心故名經也。言序品第一者發起由藉名之為序。義類相從稱之為品。八內居初名第一也略簡仁王波若位地。名字不同仁王者依瓔珞經雲有十四王一粟散王十善下品。二習種菩薩銅輪王。三性種菩薩銀輪王。四道種菩薩金輪王亦名轉輪王。五初地菩薩四天王。六二地菩薩忉利天王。七三地菩薩焰魔天王。八四地菩薩兜率天王。九五地菩薩化樂天王。十六地菩薩他化自在天王。十一七地菩薩初禪王。十二八地菩薩二禪王。十三九地菩薩三禪王。十四十地菩薩四禪王。今言仁王者即是十善下品粟散王。十四王內最下品也。   第二出經體以五忍十地為體。故下文雲五忍是菩薩法具列五忍竟。下結文雲名為諸佛菩薩修般若波羅蜜。故知因修般若得證五忍。一切佛菩薩無不由此五忍而成聖。故知五忍十地為體。五忍義下文委釋也。   第三明經宗。夫欲講讀經前須識大旨。此經以無生正觀為宗。離有無二見假言中道。故下文雲波若無知無見不行不受不生不滅。以般若不可思議故。不生不滅者是中道之異名。不思議寂滅之別稱亦名佛性即十方佛母。一大事者即其事也。問宗體有何差別。答諸法本來寂滅何宗何體。今欲為緣顯示。於無名相中假名相說分為異也。若就通門宗亦是體體亦是宗。今約別門輪輞喻宗內空喻體。宗如綱領體如毛目。意雲振裘持領舉網提綱裘網之體毛目自張宗體之異其義如是。   第四辨經用此經以外內二護為用。內護者下文雲為諸菩薩說護佛果因緣護十地行因緣。所言外護者下文雲吾今為汝說護國土因緣。令國土獲安七難不起災害不生萬民安樂名外護也。   第五明教相。夫欲弘宣正法須識教之偏圓。方得了悟所稟之教。若具明教相諸經不同備如法華玄義釋。今略明之。若江東諸師三種分教。一者頓教謂佛初出世頓說深理也。二者漸教謂從淺至深也。三者無方不定教謂深淺無定也。但就漸教中有二說。一雲漸有四時此經是第二時說是大乘。二雲漸有五時此經是第二時說三乘通教也。二師並說般若是第二時說。故大品雲見第二法輪轉。今謂不爾。若以大品對初教雲是第二時者。法華譬喻品雲昔於波羅捺今復轉最妙。且對初教明亦應是第二時教。涅槃亦云昔於波羅捺今於拘屍那城說大涅槃。亦對初教應是第二時。後學宜自研尋不可妄依舊說也。又十地論師四宗五宗分佛教。今不復繁文闊說。今依菩提流支直作半滿分教。若小乘教名半字名聲聞藏。大乘名滿字名菩薩藏。今尋諸經論斯言當矣。所言小乘半教者若明其至理。但人法二空語。其因果但說有作四諦。斯乃教不盡宗語不極義。說稱小根進成小行有所缺德。名之為半故雲小乘名聲聞藏。大乘滿字教者若明其理至極。平等無得正觀不二為宗。語其因果即說無作四諦。斯乃教稱大乘宗語極圓旨。說稱大根進成大行具足無缺。名之為滿故雲大乘名菩薩藏也。今此經者二藏之中是大乘滿字菩薩藏攝。是故經言行獨大乘三賢十聖忍中行唯佛一人居淨土。故雲大乘滿教謂菩薩藏也。   次入經文。然諸佛說經本無章段。始自道安法師分經以為三段。第一序說第二正說第三流通說。序說者由序義說經之由序也。正說者不偏義一教之宗旨也。流通者流者宣佈義通者不擁義。欲使法音遠布無壅也。所以有三說者欲明勝人致教必有因緣。先明序說開漸既彰。正經宜辨故復正說。聖人大悲無限眾生受化無窮。非止復益當時乃欲遠傳後世故有第三流通也。然此三非是三故三乃是一三耳。序即是正乃至流通即序。例如三寶一三三一也。文處者此經有八品分為三段。第一序品即為序分。第二觀空品下六品為正說分。第三以囑累一品名流通分。若依文判者受持品末佛告月光下即是付屬。但前品明付囑辨不起七難。後品明付囑辨經分齊。故言付屬品名流通也。   就序品中為二。初明證信序。第二明發起序。諸師因此二序雖復種種不同。今以四雙往收義無不盡。第一證信對發起。第二對通序明別序。第三對如來序明阿難序。第四對經前序明經後序。阿難親承音旨名證信序。發起正經故雲發起序。眾經同有名通序。發起各異故名別序。佛口自說名如來序。阿難證信名阿難序。佛所說者名經前序。阿難後結集證信名經後序。諸師雖復種種穿鑿煩而無當今置而不論。今且依經前經後一雙以釋二序。二序即為二別。從初至大眾僉然而坐名為經後序。佛在世時未有此序。佛臨欲涅槃時敕阿難雲。我滅後結集法藏時當安如是等事。故雲佛滅後序。第二從爾時十號下明說經時序。當說經時以事開發故雲說經時序。今前明佛滅後序。若依大智論直依文帖釋不辨子段多少。後諸師說亦無定或五或六。今依金剛仙論作六句分別。一如是表信相。二我聞明阿難承旨證述而不作。三一時明聞經時節。四明佛化主。五明住處明說聽有方。六辨同聞證不虛謬。然此六事不可一向屬阿難。   如是我聞 如是我聞得一向屬阿難。一時已下義有兩兼。若阿難結集法藏遺旨令安屬經後。當說經時非可無時處徒眾。以此而望即屬經前也。此是無名相中一時假名分別。不可以定執以為諍論也。然釋如是有二。初釋置如是因緣二釋如是名義。置如是因緣者出處不同今依龍樹釋。何以一切經初安如是者大智論第二卷雲。佛將滅度阿難心沒憂海阿泥盧豆是其從兄。雲。汝為傳法藏人不應同於凡夫。若有所疑須及時問。阿難猶抱感。阿泥盧豆教為四問。佛滅度後我等雲何行道誰當作師惡口車匿雲何共住佛經初作何等語。阿難騰此問佛。佛答初問雲。依自法修四念處。答第二問雲解脫戒經是大師。答第三問雲車匿應梵法治。答第四問雲我三僧祇劫集法藏初應安如是等語。三世諸佛悉如是說也。第二釋如是名義如是者信順之辭。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言如是者乃為信也。是故有信之人言是事如是是其信相。不信之人言是事不如是是不信相。故經首稱如是也。故肇師雲。夫如是者蓋是信順之辭信則所言之理順。順則師資之道成。經無豐約非信不傳其如是者正是信也。又如是者不差異義。今明此法無依無得無戲論。畢竟清淨真實可信故稱如是也。我聞者佛敕阿難出法藏時。當言我從佛邊聞恐人不信阿難以人廢道也。我與無我性無有二為世俗故說我耳。聞亦如是耳根聲塵及以耳識。三處無間和合亦不聞。今言聞者不聞聞也。問阿難是佛得道夜半生年二十五始來事佛。佛自成道所說甚多其人並不在坐。而悉稱我聞者其義如何。答報恩經第六卷具述阿難乞諸願。所未聞經願佛重說。故皆是親承也。釋論第二阿難自說偈雲。佛初說法時爾時我不見。如是展轉聞佛在波羅捺佛為五比丘初開甘露門說四真諦法。此謂佛重說名展轉聞也。菩薩處胎經雲佛在雙林已入金棺起授金手問阿難。自我前來為諸菩薩說大乘方等經汝悉知不。對曰唯佛乃知。又問我昔昇忉利天為母說法汝知不。答曰不知。又問我處在龍宮為諸龍說法汝知不。答曰不知。又問我昔處胎轉妙法輪汝知不。答曰不知。如是問竟佛告阿難汝今諦聽我當為汝一一解脫。如來口密一時併授阿難得佛覺三昧。一時併領阿難得佛覺三昧。出舍利弗問經。阿難修悟不忘禪宿習總持得佛覺三昧也。若依金剛仙論明三種阿難。一大乘阿難即阿難海持大乘法藏。二中乘阿難即阿難陀婆羅持中乘法藏。三小乘阿難即名阿難賢持小乘法藏。今此經理玄相寂因圓果滿。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故雲阿難海稱我聞也。問大智論雲諸法皆無雲何稱我。答雖知諸法皆無隨俗故。世流布語假名為我故無過也。   一時佛住王捨城 一時者即說經之時如說涅槃二月十五日。此經三十年正月八日為時。時有三種一三摩耶時即長時。二迦羅時是短時。三佉樓時是不長不短時。今言時者三摩耶時。而眾師雖復穿鑿終成無當。若存龍樹之風須破破一時說三摩耶也。佛者佛國語雲佛陀。此雲覺者。既自覺悟又能覺他故名為佛。智度論雲。佛陀外國語此雲智者。知三世眾生數非眾生數也。住王捨城者有三。初明住二明王捨三耆闍崛山。住者天住梵住聖住六欲天名天住。初禪以上名梵住。三乘人名聖住。此三住中佛多住聖住。又有八住一者天住住四禪。二梵住住四無量心。三者威儀住住四威儀也。四者聖住住三空。五者壽命住住五分法身。六者依止住住王捨城耆闍崛山也。七者教化住住十六大國。八者佛住住第一義諦所言住暫時名在。久居名住亦可經停名住也。王捨城者外國雲摩訶悅祇伽羅。摩訶言大悅祇此言王捨伽羅此雲城。摩伽陀國有十二城。摩訶陀者名持甘露處。凡有十二城者一區祇尼大城二富樓那跋檀大城三阿監車多羅大城四弗迦羅婆大城五王捨大城六捨婆提大城七婆羅捺大城八迦毘羅婆大城九瞻婆城十婆翅多城十一□□□□Z□□馨□j□□□□E□□□J□□□□□□E□□□雷□□q□量□□j□□E□□硫□□鞢慼慼慼熱u□奰□行□艗□□□□□囊埤□□奐□□□隉h□駎□□□□□騫覦□□靈娼□□q□奾□□奐□□□j□騿橙□□□露□□□□駝□□□□□□□□□□□姎□穌□樺□榣□□□j□駾奉r□□□□觾埤□□□樺□夾□□□□□□□祤禜散□□□J延襜□□□□□□□□G□□逆□□寣毅瞗慼慼慼慼撕隉慼慼j□襛□□E□□□稿□□   耆闍崛山中 耆闍崛山中者。王捨城有六精舍一竹園精舍。在平地迦園陀長者之所造去城西北三十里。二少力獨上山精舍三七葉穴山精舍四四天王穴山精舍五蛇穴精舍六祇闍崛山精舍。此翻鷲頭山耆闍名鷲崛名頭。此山頂似鷲。王捨城人見其似鷲故因傳名鷲頭山。又王捨城南多諸屍陀林。鳥獸來食多集諸鷲鳥。故雲鷲頭山也。五山者東方象頭南方馬頭西方羊頭北方師子頭中央鷲頭也。   與大比丘眾八百萬億學無學皆阿羅漢 與大比丘眾者第六列同聞眾。夫一切經初列眾不出四種。一者影嚮眾二者結緣眾三者發起眾四者當機眾也。一影嚮眾者如分身諸佛來聽法也。二結緣眾者於此未悟作後世得悟因緣名結緣眾。三發起眾者法身菩薩更相表發也。四當機眾者說經正被得道眾也。此經既爾餘皆類爾就同聞眾中有二。初別列眾二總結。就別列中眾雖十二大判為三。前之十眾當此土眾第十一他方眾第十二化眾就前十眾。若從大列應先菩薩後及聲聞。若從小列應先列優婆夷等。今何故先列聲聞後列菩薩。然佛法內有二種道。一者顯現道二者祕密道。今以顯現道先列聲聞。復菩薩現漏未盡則形無定方。若在先列恐世人疑故先列聲聞也。就聲聞眾中有五段。一舉大比丘眾名二列數三出位四歎德五總結。與之言共。大者名勝亦云多。比丘五義如智度論。一名乞士二名破煩惱三名號比丘匹受戒名比丘五名怖魔。乞士者清淨活命如舍利弗因緣說也。破惡者比名惡丘名能能破惡故名比丘。三名號比丘如胡漢夷處各各有號故名比丘。四受戒名比丘五比名能丘名怖能怖魔軍故名比丘比丘非一故復名眾。八百萬億下第二列數。學無學皆阿羅漢下第三顯位地。阿羅漢有三義初阿羅漢名應供二阿羅漢名不生三阿樓佉名殺賊。通徒一一皆有三義。下三果人何故皆名羅漢亦分有三義又舉勝以歎。   有為功德無為功德 有為功德下第四歎德。有為功德無為功德者有為舉智德無為是舉斷德。若約境道諦是有為滅諦是無為。施功名功歸已曰德故名功德也。   無學十智有學八智有學六智三根十六心行 無學十智者四諦法比等智他心及盡無生此第四果方具。有學八智者是那含人除盡無生具餘八智。言有學六智謂須斯二人除盡無生在無學故。除他心智未得根本禪故。除等智先有非始得故。亦可須陀具六智以等智非須陀人斷結智故除之。三根者。一未智根在見道未重決斷故。二已智根在修道重決斷故。三無智根在無學道更不求勝智故。三藏師雲一自性根本是凡夫二引取根十信至十地三得果根佛地。若依大品經論未知欲知根在見道和合九無漏根。作未知欲知根體。二知根在修道中增進九根作知根體。三知已根在無學道增進九根作知已根體。十六心行者若具作經文應雲十六心十六行。經家巧故。一十六心該通二法。十六心者依小乘苦法忍苦法智苦類忍苦類智集法忍集法智集類忍集類智滅法忍滅法智滅類忍滅類智道法忍道法智道類忍道類智為十六心也。十六行者四諦下各四行。苦空無常無我因集緣生滅盡妙離道正跡乘。亦名十六諦。又解亦可斷見道惑十六心謂八忍八智是也。若依三藏法師所出十六心者三十心合為四。登地有十金剛心佛地合十六也。   法假虛實觀受假虛實觀名假虛實觀 言法假觀者五陰等法是名法假。五陰成眾生是為受假。取上二假上名是名名假。無體藉他名之為假。法假虛實觀者相形解也。法假是實二假是虛故雲法假虛實觀也。名假虛實觀者名假是虛法假受假是實。故雲虛實觀也。三藏師就三性解。法假是真實性受假是依他性。名假是分別性也法是真實法。假立以對俗受是妄想依他之心。受納前境名假即是一切名相與大品相應也。一一假並稱虛實觀者執著成虛忘境為實觀者觀察觀達為義也。若依正觀明假者不如此。因緣生法即空即假即中言假名者寂滅無得之名也。   三空觀門四諦十二因緣無量功德皆成就 三空者空無相無作空無二十五有名空解脫門。無其十相名無相解脫門於二十五有不作願求名無作解脫門。亦名三三昧亦名三解脫門此之二法有何等異。三三昧通漏無漏三解脫門一向無漏。三藏師雲三假空名三空三空即三無性之理。又解十八空名空門破男女相名無相門不願中求名無作門。四諦者有作無作二種四諦。小乘之人智照未窮智稱有量境不極妙故稱有作。大乘之人以無心之真智照無相之虛宗。境窮智極名為無作。今日所論者是有作四諦分段生死逼迫名苦不虛名諦。業及煩惱名集不虛名諦。寂泊名滅不虛名諦。八道分名道不虛名諦。問雲何名諦答有人言以境為諦。若爾一切牛馬畜生亦應有諦。今解不爾。智照如實名之為諦。故思益經雲知苦無生集無和合於畢竟滅法中無生無滅。於一切法平等以不二法得道名為聖諦。十二因緣者過去二因現在五果現在三因未來二果故雲十二也。無量功德皆成就下第五總結也。   復有八百萬億大仙緣覺非斷非常四諦十二緣皆成就 復有八百萬下第二列緣覺眾有四。初舉數二標名三歎德四總結初八百萬者舉數也二標名有三別。初。大仙緣覺者昔因中作國王。將諸婇女入園遊戲竟暫時睡息。未睡之間樹林精妙色葉蓊鬱忽爾婇女毀壞。王即思惟我不久亦當如此。以外況內即成大辟支佛故名大仙緣覺。二佛去世後閑居靜室結跏趺坐獨悟思惟。忽然成道名獨覺辟支佛。三有七生須陀洹藉前解脫分善根。人七天七反生更不受第八生即成小辟支佛。三種辟支佛中先者最大從因緣以得道故名大仙緣覺也。非斷非常下第三歎德。觀十二因緣過去二因緣成現在五果非斷。現在三因緣入未來非常。又從緣生故非斷生已滅故非常又因緣相續有非斷即法無自性非常。皆成就者第四總結也。問緣覺出無佛世無師自悟今何故列為同聞眾。答諸大仙人在雪山中悟因緣以得道今聞如來放光動地尋光而來。故阿難即列為同聞也。第三菩薩眾有五初列數二標名三位地四歎德五總結。   復有九百萬億菩薩摩訶薩皆阿羅漢實智功德方便智功德 九百萬億者列數九千萬為九百億。菩薩摩訶薩下二標名。摩訶薩翻為大道心眾生應雲摩訶菩提薩埵。此言大道心眾生以義訓釋。亦云開士以道開物故也亦云道人以道所成故。皆阿羅漢下第三位地羅漢有三義菩薩亦有三義故菩薩為羅漢也。大集經雲大法菩薩名阿羅漢大品經聲聞若智若斷皆是菩薩無生法忍故雲皆阿羅漢也。實智功德下第四歎德。實智者實相般若。方便智者方便般若此實方便實此方便實方便也。亦云鑒虛照實名實智清淨功用不著名方便智。功德者施功名功歸已曰德亦云忘功遺德故雲功德也。   行獨大乘四眼五通三達十力四無量心四辯四攝金剛滅定一切功德皆成就 行獨大乘者不雜二乘名行獨大乘又菩薩有二種。一者三乘化二者純大乘演讚其純大乘故雲行獨大乘。四眼者肉天慧法。以菩薩在因未得佛眼也。五通者身通天眼天耳他心宿命。以菩薩漏未盡故除漏盡通。三達者一宿命達二天眼達三漏盡達。此三能知自他事虛及實名為達。道理三達是佛得菩薩隨分亦云仰習果德。十力者菩薩十力。一發心堅固力二大慈力三大悲力四精進力五禪定力六智慧力七不厭生死力八無生法忍力九解脫力十無礙力。四無量心者慈悲喜捨。慈能與樂悲能拔苦。喜與眾生增上樂捨捨於煩惱又捨上三心。四辯者一法辯識萬法名體為諸法立名。二辭辯者解一切眾生六道種種殊方異類言音。三樂說辯者自有無窮辯樂為彼說。又善見眾生樂聞之機名樂說辯。四義辯者經雲無量劫集毘伽羅論故得法辨集第一義故得義辨。四攝者一佈施引不信眾生令入信。二愛語引已入者令修行。第三利行令修行者得解利益。四同事菩薩同其事業引之入聖位也。金剛滅定者三藏師雲。通十地皆名金剛又得十地上忍也。金剛者亦名首楞嚴三昧。夫金剛者咀壞萬物不為萬物所壞。菩薩以此智慧斷煩惱。不為煩惱所壞。釋論三種金剛如金剛輪能滅煩惱。是金剛力碎身舍利是金剛三昧金剛滅定是。一切功德皆成就者第五總結也。   復有千萬億五戒賢者皆行阿羅漢十地迴向五分法身具足無量功德皆成就 第四明五戒賢者眾有四。初列數二標名三歎德四總結也。初千萬億舉數五戒賢者標名如提婆波利等問佛何不為我說四六戒。佛答五戒者天地之大數在天即為五星在地為五嶽。在人為五藏在陰陽為五行。在帝為五帝在世為五德。在色為五色在法為五戒。以不殺生配東方東方是木木主於仁仁以養生為義是故以不殺生配東方。北方是水水主於智智者不盜竊為義故以不盜配北方。西方是金金主於義行義之人豈可邪婬耶故以不邪婬配西方。南方是火火主於禮禮防於失飲酒之人多有過失故以不飲酒配南方。中央是土土主於信妄語之人乖角兩頭。是真失信故以不妄語配中央。賢者調心修道名賢。假名行人名之為者。皆行阿羅漢下第三歎德。阿羅漢者此通名以分有無生不著義又復修羅漢向名行阿羅漢。十地謂歡喜離垢明炎燒然難勝現前遠行不動善慧法雲。迴向謂十道種始從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乃至第十法界無量迴向。迴向有二種一者下迴向所修功德與一切眾生。二者所作功德迴向薩波若是上迴向。五分法身者謂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也。凡夫惑累以五陰為身聖人清高以五分法身為體。無量功德下第四總結也。   復有十千五戒清信女皆行阿羅漢十地皆成就始生功德住生功德終生功德三十生功德皆成就 第五復明清信女眾有四。初舉數二標名三歎德四總結。初十千者舉數清信女者標名外國雲優婆夷此雲清信女夷者名女。皆行阿羅漢者十地等如上說始生入地心。住生經□□樂□□□□僚樂□□□膳□切飯□□□□□□送駔□□□□僚淚□□觀□膳□魯□□櫚□□姬□□□□□□   復有十億七賢居士德行具足二十二品十一切入八除入八解脫三慧十六諦四諦四三二一品觀得九十忍一切功德皆成就 第六明七賢居士眾亦四。初列數二標名三歎德四總結。初列數有十億者十千為一萬十萬為一億百萬為十億。七賢居士下第二標名。七賢有二義一依小乘者。一五停心觀二別相念處三總相念處四煖法五頂法六忍法七世第一法。此等調心順道故名為賢。二依大乘一初發心人二名有相行人。三名無相行人四名方便行五名習種性六性種性七道種性。此七在地前調心順道名為七賢。言居士者外國積財滿億名居士。德行具足下第三歎德歎德。中有三初總次別後結。別中有六門歎。一歎其道品二十二品者此人有見道前唯具四念處四正懃四如意足五根五力合二十二道品也。第二歎十一切入。入之言處青黃赤白地水火風空處識處為十也。三歎八勝處亦名八除入。一內有色相外觀色少若好若醜。二內有色相外觀色多若好若醜。三內無色相外觀色少若好若醜。四內無色相外觀色多若好若醜。五青六黃七赤八白。第四歎八解脫。一內有色相外觀色二內無色相外觀色。三觀淨色四空處五識處六無所有處七非相處八滅盡解脫。第五歎三慧謂乾慧地名聞慧四善根名思慧苦忍已上名修慧。六歎四諦十六諦如上說。言四三二一品者歎德中第三結釋有三義。一所謂四三二一品觀得九十忍者四即四現忍。從下向上舉之煖第四頂第三忍第二世第一法是第一四即四現忍。三即除前煖法。二即除前頂法一即除前忍法四三二一合。十品觀欲界至非想九地即為九十忍也。第二義者四即四諦。三即三諦二即二諦一即一實諦。言得九十忍者地前三賢一習種性二性種性三道種性於此三十心中作下中上三品觀三十心合有九十品觀名九十忍也。第三三藏師解四即四果三即三果二即二果一即一果。言九十忍者二十二品從登地已上至佛合十一位十一位有定慧二品合二十二品。修行此法從二十二品至四三二一合八十一品。從此法出四禪四空滅定合九十忍也。一切功德下第四總結也。   復有萬萬億九梵三淨三光三五喜樂天天定功德定味常樂神通十八生處功德皆成就 第七列梵眾有四初總標數二別列名數三歎德四總結初以萬數萬故故雲萬萬億也。三淨下第二別列數。三淨者第三禪三天謂小淨無量淨遍淨三光是第二禪三天謂少光無量光光音。三梵者是初禪三天一梵眾二梵輔三大梵。五喜樂天者四禪有九天。一果實天二小果天三廣果四無相。此四天不論唯列後五五喜樂者是。五淨居天此人喜樂論義名喜樂。一無煩二無熱三善現四善可見五色究竟。天定功德下第三歎德。天定者報定即是報禪報五陰也。功德定者淨定即是淨禪善有漏五陰。味者即是味定愛著禪定也。常樂神通者修得神通報得神通二種也。十八生處功德皆成就總結上四禪十八天也。   復有億億六欲諸天子十善果報神通功德皆成就 第八列欲界六天眾有四。初列數二列名三歎德四總結。初億億者億億重數也。六欲天下第二列名。四天王東方提頭賴吒此雲持國主。南方毘留勒叉此雲增長主。西方毘留博叉此雲雜語主。北方毘沙門此雲多聞主。二者忉利天此雲戲樂亦云三十三天。三者炎摩天此雲善分亦名善時。四兜率陀天此雲知足五者化樂天自化樂具而娛樂也。六者他化自在天他化五欲樂具而自在受樂名他化自在也。十善下第三歎德不起十惡即為十善得六天報故雲十善報也。功德皆成就下第四總結也。   復有十六大國王各各有一萬二萬乃至十萬眷屬五戒十善三歸功德清信行具足 第九列人王眾亦有四初列數二明眷屬三歎德四總結。初雲十六國者列數也。各各下明眷屬也。五戒十善下三歎德。三歸功德者佛未出歸敬邪三寶。諸天邪師以為佛寶四韋陀等以為法寶諸外道等以為僧寶。如來出世方歸敬正三寶。清信行者四信成就故雲清信也。又普得大乘正信名清信也。言具足者佛法僧戒四信隨分具足也。   復有五道一切眾生 第十列五道眾或聖慈力得來法會應列六道。修羅鬼道攝故也。   復有他方不可量眾 第十一列他方聖眾文相可知也。   復有變十方淨土現百億高座化百億須彌寶華各各座前華上有無量化佛有無量菩薩比丘八部大眾各各坐寶蓮華華上皆有無量國土 第十二列變化眾此是不思議菩薩故能變十方淨土及佛眾等來至此土。就文為三。一明不思議力能變土。二有無量下明不思議力能現佛及菩薩。三一一佛各各下明不思議力能說般若。初明變土者文雲十方者。六方及四維也。淨土者如西方淨土也。百億者百億日月百億須彌也。有無量化佛下二明不思議力能現佛及菩薩。後明八部者一剎利眾二沙門眾三婆羅門四四天王眾五三十三天眾六六欲天眾七魔眾八梵眾。又言龍鬼八部者一乾闥婆二毘捨闍此二屬提頭賴吒天王。三名鳩盤荼四名薜荔多此二屬毘留勒叉天王。五龍六富單那此二屬毘留博叉天王。七名夜叉八名羅剎此二屬毘沙門天王。   一一國土佛乃大眾如今無異一一國土中一一佛及大眾各各說般若波羅蜜他方大眾及化眾此三界中眾十二大眾皆來集會坐九劫蓮華座其會方廣九百五十里大眾僉然而坐 一一佛及大眾各各說般若者三明不思議力能說法。上來別列十二眾竟。他方大眾下別列十二眾內第二總結眾多少。言他方大眾者結前第二他方眾。言及化眾者結前第三變化眾。言此三界中者結前第一此方十二眾。言十二眾者總結前三眾。九劫蓮華者九層華座也。廣九百五十里者。如雙林法會十二由旬能容巨眾。今會亦爾。雖復局狹而容甚多也。大眾僉然而坐者皆坐聽法也。問何故諸天有不聞法者。三途而來受道。答天台智者言。於此涅槃經於戒緩者不名為緩。於乘緩者乃名為緩。於此作四句分別。自有乘急而戒緩戒急而乘緩俱急俱緩。以其過去持戒修定故生天。以其過去不修慧故不得聞經。三途而來受道者以其破戒墮三途。以其過去世修慧故為聲光所招。俱急俱緩可知。   爾時十號三明大滅諦金剛智釋迦牟尼佛初年月八日方坐十地入大寂室三昧 爾時十號者自此下次釋說經時節就中有七段第一明如來入三昧分第二放光第三現華第四地動第五疑問第六作樂歎佛並召十方眾來集第七起定。第一入定入三昧分中爾時者當爾之時。十號表德使物歸依。三明表圓鑒三世精識物機。大滅者歎佛斷德。表自無縛能解於他。金剛者歎佛智德。又爾時者將欲說法時。十號表名德遠聞為物歸信。三明表見眾生根性。大滅即是涅槃。金剛者非因中金剛是究竟果地金剛道種智也。釋迦能仁也。諸佛各以一德彰號。如彌勒名慈氏。何佛無慈此即以慈為名。名曰慈氏。釋迦能仁亦如是也。初年月八日者此明時節成道三十六年正月八日說此經。佛成道七年方說餘般若。案諸文記二十九年至今時應成道後三十六年。成道生年六十六方說此經也。言方坐十地者。以其因圓乃證佛果名方坐十地。此乃反舉昔因非始坐也。又雲此是佛十地。初甚深難知廣明智德地。二清淨身不可思議地。三海藏地四神通智德地。五明德地六無垢炎光開相地七廣勝法界藏明界地八無礙智慧地九無邊億莊嚴迴向能照明地十毘盧遮那智藏地。此出同性經。入大寂室。如來說法先須入定者。觀機審理所以入定也。欲明如來寂而常用用而常寂。豈可有入出之殊。八地已上無出入定。如來豈有入起定耶。正示世人軌則。如來說般若尚入定思惟。況復餘人不思而說耶。   思緣放大光明照三界中復於頂上出千寶蓮華華上至非想非非想天光亦復爾乃至他方恆河沙諸佛國土 文雲思緣者。最大教起緣大智明察。故雲思緣也。又解思緣者欲說般若思無相義。緣者緣如法性理也。放大光明下說經時節中第二明放光。大光明者是現希有事令未信者生信已信者令得增益亦欲令眾生破無明闇得智慧明也。光有二種一神通光二智慧光。何故放神通光但有緣諸子散在十方。若不放光召集不知說般若之因緣所以放光也。分別法相稱物根機故放智慧光也。照三界中者光之所及也。復頂上蓮華者第三神力。或睹光而發機或見華而得益故現華也。上至非想者華所至也此經明無色界有色也。光亦復爾者同於華也。乃至他方者非但照此方亦遍十方也。恆河沙佛國者表化道相通也。   時無色界雨無量變大香華香如車輪華如須彌山王如雲而下 時無色界者有人解雲。無色界雖無粗色有其細色。今解不然。色無色相而無色不色。故雲無色界。色慾諸天既聞般若歡喜雨華供養。就中有三。初無色界天雨華二色界天雨華三欲界六天雨華。無色界雨華中有三子句。初雨無量大香華二香如車輪三華如須彌山如雲而下。   十八梵天王雨百變異色華六欲諸天雨無量色華其佛座前自然生九百萬億劫華上至非想非非想天 十八下第二色界天雨百變異色華。第三欲界天雨華中。初明無量華次明華生九百萬億劫華次明華所及處也。初放光欲令眾生破闇得明。次現華欲令眾生修因得果也。   是時世界其地六種震動 是時世界其地六種者第四神力動地。何故動地。欲動眾生有所得心令悟無所得般若也。六動者東湧西沒.西湧東沒.南湧北沒.北湧南沒.邊湧中沒.中湧邊沒。又解如地經說動湧震起擊吼為六也。   仁王般若經疏捲上一終   仁王般若經疏捲上二   吉藏法師撰   爾時諸大眾俱共僉然生疑各相謂言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 爾時諸大眾俱共僉然下。說經時節中第五疑問分。就文有四別。初大眾同疑。各相謂言下第二發言論辨。前已為我等下第三序其疑事。時十六大國王下第四明如來事不可知。初文雲僉然者鹹皆然也。第二論辨各相謂言者互相諮門也。四無畏者欲出其疑情先舉佛德故明四無畏也。一一切智二漏盡三盡苦道四說障道。通名無畏者十住毘婆娑雲不懼外難故雲無畏。十八不共者。一身無失。二口無失。三念無失。四無異想。五無不定心。六無不知已捨心。七大欲無減。八精進無減。九念無減。十慧無減。十一解脫無減。十二解脫知見無減。十三身業隨智慧行。十四口業隨智慧行。十五意業隨智慧行。十六智慧知過去世無礙。十七智慧知未來世無礙。十八智慧知現在世無礙。   五眼法身大覺世尊前已為我等大眾二十九年說摩訶般若波羅蜜金剛般若波羅蜜天王問般若波羅蜜光讚般若波羅蜜今日如來放大光明斯作何事 五眼者如來一眼即究竟諸道何須此五將境即智故有此五。肉眼者照金剛已還一切諸法皆盡。天眼者照如來果第一義諦名為障外。慧眼者照常無常等一切法空。法眼者照一切有為法因果理事。佛眼者即究竟諸道也。法身者真法為體妙解為軀故雲法身也。大覺者覺中之極名大覺也。世尊者外國雲路伽那伽此雲世尊路伽名世那伽名尊。前已為我等下第三序疑事。二十九年已說四般若今復三十年初月八日放光明與前何異。於王捨城耆闍崛山說大品至捨衛國說金剛般若天王問般若。後還王捨城耆闍崛山說光讚般若道行般若具出光讚般若。今日如來放大光明斯作何事正出疑情不決辭也。依金剛仙論明八部般若。此經明五部也。   時十六大國王中捨衛國主波斯匿王名曰月光德行十地六度三十七品四不壞淨行摩訶衍化 時十六大國下第四明如來事不可知文有二初出波斯匿王名。德行下歎德。初釋名者且明二因緣。若依父母立名曰勝軍。與如來同日而生。後人大雄略能破強敵。凡所鬥處恆勝父母立字名曰勝軍。二月光者世人所號也。佛如日光波斯匿王助佛猶如月光故名月光也。德行十地下次明歎德。所言十地者如上說。六度者一檀捨財為能。二屍羅防非為義。三忍以息瞋為功。四精進以策懃為用。五禪攝心為德。六般若觀達無義。具智度論釋。三十七品者三四二五單七隻八。名雖三十七以十法為根本。謂信戒念定慧精進思惟除喜捨。十中開六合四為三十七。開六者分信為二信根信力。戒分為三正語.正業.正命。念分為四念根.念力.念覺支.正念也。精進有八四正懃.精進根.精進力.精進覺支.正精進。開定為八四如意足.定根.定力.定覺支.正定。開慧為八者四念處.慧根.慧力.擇法覺支.正見也。四不壞淨者信佛信法信僧信戒不壞也。行摩訶衍化者月光所弘大乘也。   次第問居士寶蓋法淨名等八百人復問須菩提舍利弗等五千人復問彌勒師子吼等十千人無能答者 次第問者請決所疑也。居士寶蓋乃至師子吼等十千人無能答者。如來放光不知欲說何等法。非下位所知。如來出定會當自說。所以不答也。   時波斯匿王即以神力作八萬種音樂。十八梵六欲諸天亦作八萬種音樂。聲動三千乃至十方恆河沙佛土有緣斯現。彼他方佛國中。南方法戈菩薩共五百萬億大眾俱來入此大會。東方寶柱菩薩共九百萬億大眾俱來入此大會。北方虛空性菩薩共百千萬億大眾俱來入此大會。西方善住菩薩共十恆河沙大眾俱來入此大會。六方亦復如是。作樂亦然。亦復共作無量音樂覺悟如來 時波斯匿王下說經時序中。第六明月光及諸天等作樂歎佛召集十方眾來聞經。就中有三。初月光作八萬種音樂。二十八梵下諸天作樂歎佛。三彼他方下明十方菩薩雲集作無量音樂覺悟如來。南方法戈菩薩者各以一德彰其號也。入二禪尚無為聲判所動。今言覺悟如來者此明有機感佛耳。   佛即知時得眾生根即從定起方坐蓮華師子座上如金剛山王大眾歡喜各各現無量神通地及虛空大眾而住 佛即知時下說經時序中。第七明如來起三昧分。知時者大乘法可說之時。得眾生根者知物機熟也。即從定起者明如來善深達緣起善識物機欲現大用故所以起也。如來三業益物上明放光雨華。是身業益物也。空品已下吐音陳教明口業益物也。身口不孤必兼於意業。意業冥加動地等是意業益物也。將欲現口業所以出定也。方坐蓮華師子座者。蓮華是濡膬欲現奇特相也。師子座者如釋論雲。非是實師子亦非木石師子。以如來是人中師子所坐之處若座若床皆名師子也。如金剛山王者。譬如須彌山安處大海不為四風所動。表明如來智慧安處法性虛空不為四種邪師所動。故言金剛山王也。大眾歡喜各各現無量神通者。上見如來入定廣現神力情疑不決故所以不喜。今見出定坐師子座將欲說法。決我等疑生我等解。慶利之深故名喜也。地乃虛空大眾而住者。有神通者在空中停。無神通者在地也。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觀空品第二   上來至此明序分。自此下明正說分。序義既周。正宗宜顯所以明正說也。就正宗文中品雖有六義約為四。第一前之三品明能護波若亦名內護。第二護國一品明所護之國亦名外護。第三散華一品示物供物儀令人供養。第四受持一品明弘經人德行相貌。勸將來依憑學經。就前三品即為三別。觀空一品明護果。教化一品明護十地因教物起行。二諦一品論辨二諦不二。護果內非無因為成護果護。因中非無果為明其因。無分別中因果本來清淨。為因緣故作一途說耳。勿作有所得心定執也。所言觀空者。諸佛菩薩以無相妙慧照無相妙境。內外並冥緣觀俱寂故言觀空也。故下文雲見境見智非聖見也。又言觀者無得正觀也。空者諸法實相法性本際異名也。非二乘所見空也。就此品分為三段。第一明申告大眾。第二從爾時大王下三問答月光諮請明護果之義。第三從佛說法時下明時會得益。就第一申告中有四子句。初知十六國王意二吾今下許說三諦聽下敕聽四時波斯匿王下散華供養。   爾時佛告大眾知十六大國王意欲問護國土因緣吾今先為諸菩薩說護佛果因緣護十地行因緣 爾時佛告大眾者將欲為說所以聖命也。十六大國王意欲問護國土因緣者。王者本欲令七難不起妖災消滅。境土清夷萬民安樂此王者本意。此則生下外護經文即護國品也。吾今先為下二明許說。夫欲衛其內外先立其內行。內行若成外護得備。所以先明內護也。護佛果者即生此品護果經文。護十地行者生下教化品護因經文。   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如法修行時波斯匿王言善大事因緣故即散百億種色華變成百億寶帳蓋諸大眾 諦聽下三明敕聽許說。將欲為說先誡約時眾諦聽者即聞慧也。善思念之即思慧也。如法修行即修慧也。時波斯匿王下四散華供養。王言善者述成如來所說也。順理益物名之為善。大事因緣者明說波若言窮理寂。即法華明一大事因緣也。散華者欲明虔敬於法散華供養也。變成寶帳者表明於佛田內行因雖小感果乃大。喻若小華成寶帳也。蓋諸大眾者表慈悲普覆也。   爾時大王復起作禮白佛言世尊一切菩薩雲何護佛果雲何護十地行因緣 爾時大王復起作禮下品中大段。第二月光諮問護果義。就中有三問答即為三別。初一問答明生法二空本來寂滅與佛果無二。第二問眾生不可得雲何可化。答因緣尚寂何況眾生。第三問智空。智若是有可辨照用。智既虛寂雲何可辨照。答法尚體空何況於智。初問答中初問後答。就問中二句。初月光清二一切菩薩下出所請之事。初請中。大王復起作禮者。月光既為扣玄之主。將欲興問先表虔敬也。第二所請事中初句請護佛果。後句請護十地行。   佛言菩薩化四生不觀色如受想行識如眾生我人常樂我淨如知見壽者如菩薩如六度四攝一切行如二諦如 佛言雲下第二佛答中二。初總標化四生二從不觀色如下別約諸科。釋生法二空不可得。同於如義與佛果無二無別。問月光既稱問護佛果因緣。佛應答佛果事何故雲化四生耶。答諸師云云不能具出。今雲欲示因果不二明眾生畢竟空與佛無別。故淨名經雲。眾生如彌勒如一如無二。例如涅槃雲我者即如來藏義。此經所辨四生等一切法悉皆是如與佛無異。若知四生與佛一無二即是護佛果。如此問答豈是世人所解。自非久種善根多值諸佛了悟一切法空只可與此文相應耶。所言四生者從母胎生故名胎生。毘捨佉母生三十二卵名為卵生。如菴羅波利婬女名為濕生。劫初人皆化生也。二不觀色如下別約諸科。明生法二空有二。初廣明空是故一切下第二總結。初明空中四句初明法空。二眾生下明生空。三六度者明行空。四二諦下明二諦境教亦寂。初文言不觀色如者諸解非一。不能具出。今依大智論解。從緣生法體性自無不假智推方無也。此欲明緣觀俱寂也。故大品雲。色尚不可得何況非色。如體經意應具明四句。今為存略故但雲不觀色耳。受想行識例爾。三藏師雲若遣色歸如應雲觀色如。而文雲不觀色如者。若遣色存如則觀心未淨。今圓觀不觀色不觀如不見空有不見境智也。下去諸句例皆爾也。眾生下第二明生空七句。五陰中生故名眾生空。我者計五陰為我。人者假名行人。常樂我淨者明眾生體空也。眾生顛倒橫計於苦無常無我無淨中計常樂我淨。故言生死空也。今謂眾生我人名顛倒法。常樂我淨四德是清淨法。若能體知此二畢竟空。故雲為如。此中欲明生死涅槃不二。如者佛性法性正道不二之異名也。知見壽者意識名知眼識名見色心不斷名為壽者。菩薩者大道心名為菩薩。今謂前明眾生所化今辨菩薩能化。能所皆淨故雲如也。第三明行空有三句。一六度二四攝三總一切諸行法。明此等一切菩薩行法皆如故有也。第四明二諦如者。以空有為世諦有空為第一義諦。故涅槃雲第一義諦如即世諦如。佛言如是如是至後二諦品自當別釋。   是故一切法性真實空不來不去無生無滅同真際等法性無二無別如虛空是故陰入界無我無所有相是為菩薩行化十地般若波羅蜜 是故下第二總結答上問護果護因。文有二。初結上生法二空同法性等真際無二無別。明四生如與佛如無異即明護果義。是為菩薩行化。十地下結答護十地行因緣義明菩薩觀解即護因義。初結上生法二空。文言一切法性者實相之異名也。真實空者非二乘所解空也來無所從名不來去無所至名不去。然法性雖無去來。而宛然去來。不生不滅者法本不生有何滅乎。同真際者同於諸法實際也。等法性者釋論雲。法名涅槃性名本分種。等者一切諸法中悉有安樂性。安樂性者即涅槃之異名也。無二無別者有人言。無人在法外名無二。無法在人外名無別。今謂不然。明四生與常樂四德無二無別也。如虛空者總喻無人法也。是故陰入界無我結上人無我。無所有相結法無我。是為菩薩下明菩薩觀解。即結答上護因問以悟無所得故能證十地波若也。故金剛般若雲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見自他皆無為即以無為為菩薩體也。   白佛言若諸法爾者菩薩護化眾生為化眾生耶 白佛言下第二問答。月光重請前義眾生尚不可得。雲何可化就。文有二初問次答。問中有三初領上義。若諸法爾者牒前也。二舉疑事。菩薩護化眾生者王雖聞上說四生同真際等法性。猶執眾生與佛有異。若如上解直是護化眾生何關護佛果。三正難若如上說眾生畢竟空寂。菩薩為化眾生者王聞佛上說眾生相寂即作空解。雲無能化所化故生疑也。   大王法性色受想行識常樂我淨不住色不住非色不住非非色乃至受想行識亦不住非非住 大王下第二答文有五別。初約悟入以答。若就諸佛菩薩心本無所化及能化。二約出用隨世諦故有可化眾生耳。三還結歸悟入。四明邪正二見皆名為見。五結若能隨俗名字見。實無所見名正見也。第一就悟入答者文言法性即色受想行識。問何故就法性以答眾生無始來著有情深故佛舉性空以答。法性者第一義空之異名也。就此文有二初約法明不住。何以故下釋不住義是正見。初約五陰四德俱離名言同絕四句顯不住行。言不住色者知色空不住不但不住色非色亦不住。亦色亦空亦不住不但不住亦色亦空亦不住非色非空。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故言不住非不住。又言不住非非色者既言色非色俱不可得住。豈況非非色當有住也。   何以故非色如非非色如世諦故三假故名見眾生一切生性實故乃至諸佛三乘七賢八聖亦名見六十二見亦名見大王若以名名見一切法乃至諸佛三乘四生者非非見一切法也 何以故下釋上不住義。非色如者非折色然後始空。色體本來空故雲非色如。非非色如者非離色外別有空色則空也。第二隨世俗故眾生可化。文有二初舉惑本二能化由惑故見世諦所化也。文言世諦故三假故。如來依世諦三假故名見一切眾生即有能化也。第三還結成上悟入眾生不可得義也。文言一切眾生性實故。一切眾生即前所明四生也。性實故一切眾生即體是寂皆性實也。第四明邪正二見俱是見著。文言乃至諸佛下此句即通舉凡聖故言乃至。下更分別邪正。小乘以六十二見為邪。計諸陰有即常見執諸陰無即斷見。因此斷常生六十二見。然解六十二見不同且依釋論明六十二見。歷於五陰而明神及世間常是事實餘妄語是見依色。神及世間無常是事實餘妄語是見依色。神及世間亦常無常是事實餘妄語是見依色。神及世間非常非無常是事實餘妄語是見依色。色上有四句受想行識上亦各具四句合有二十句。世界無邊無邊亦歷五陰有二十句。死後如去不如去歷五陰復二十句合六十句。身即神身異神復有二句合為六十二見也。第五結若能隨俗名字見。實無所見是名正見。文言大王若以名名見一切法者但有名無實也。乃至三乘諸佛四生亦但有名字。若能如此見非妄想見名真實見也。   白佛言般若波羅蜜有法非非法摩訶衍雲何照大王摩訶衍見非非法法若非非法是名非非法空 白佛言般若波羅蜜下第三明智照。文問答為二。問雲波若為是有法為是無法。若是有法可辨照用。般若既非有雲何照用。非非法者應雲非有非無。但此經簡略故直雲非非法也。一非非有二非非無摩訶衍既非有無雲何辨照。此即舉體以難用。摩訶衍即般若也。故下文雲能運載名摩訶衍。即滅為金剛論其照用名般若。取其運載即是乘義。故大智論會此二名同為一也。大王下第二答。文有六第一約悟入以明法空。第二從但法集故有下約出用隨俗以答。第三從善男子見法眾生下舉非顯是。第四從大王是經名味句下挌量顯勝。第五從大王見境見智下結上舉非顯是。第六從善男子若有修習下勸信受持答上問護佛果義。就第一悟入中即為二別。初略答二從法性下別歷諸科廣答。初略文雲摩訶衍見非非法法若非非法是名非非法空。非非法者非有非無也。法若是有可如有而知法若是無可如無而照。以法非有非無故聖照一切如虛空矣。今言見者乃是無見之見非是定性之見。法若非非法舉法體空寂去離有無名為中道。若能知有無性離中何所中。是名非非法空者正明能觀所觀空。故生法師雲。非無有宗宗之者無相。聖智非無有照照之者無心。故以無心之智照無相之宗也。境智俱寂也。   法性空色受想行識空十二入空十八界空六大法空四諦空十二緣空 法性下第二別歷諸科以明空顯護佛果之般若也。文有二初約法明空顯成實智義。二內空下更舉十二空結上空義。初約法明空有二。初就色釋空次從剎那下約心辨空。所言法性者明一切法本性清淨。即大乘般若體。色受想行識空者明五陰果報空。十二入是受用空十八界是性別空。大智度論雲。以對病不同說斯三種。為疑心數眾生說於五陰。為疑色眾生說十二入。為疑色心等眾生說十八界。六大名遍到空故阿含經雲。六王各諍其大。地雲我能勝載一切萬物故稱為大。水雲我能澍潤一切。火雲我能燒照一切。風雲我能生動一切。空雲我能容受一切。識雲若無我者色則敗壞雖復各稱我大識為主也。故雲四大圍空識居其中。五大就有法以辨空第六空大就無法以辨空。今言有無者是其相待之名也。四諦者是境空。十二因緣是義空。生住滅是三世法空。十二因緣義空者還分折苦集之境。故過去二因現在三因此五是集。現在五果未來二果此七是苦諦。故雲十二因緣其義甚深。又十二因緣者明十二因緣本來寂滅非二乘所知故也。   是法即生即住即滅即有即空剎那剎那亦如是法生法住法滅 是法即生者牒上色等諸法集起故生。即住者有為暫時逕停名住。即滅者不起即滅也。即有即空者集起故即有自體空故即空。故淨名經雲亦生亦老亦滅此中應廣明三相。復須悉破今不具說。剎那亦如是下就心辨空。法生法住法滅者釋心法亦具三相也。   何以故九十剎那為一念一念中一剎那經九百生滅乃至色一切法亦如是 何以故下釋上色心空故也。九十剎那為一念(乃至)一切法亦如是。上廣辨其色略辨其心。今就內廣明其心略釋其色空。聖人善巧廣略互舉。若依釋論此即是散空也。將欲明空先立其法 法雖無量不出色心。色法者從細微成粗微從四微成四大從四大成諸根。此明色法也。九十剎那為一念一念中一剎那逕九百生滅。一念有九十剎那合逕八萬一千生滅。以生滅折剎那剎那折一念。如是心法不可得此明心空。以四大分諸根諸根不可得。以四塵分四大四大不可得。以粗微分四微四微不可得。以細微分粗微粗微不可得。摧色至於極微窮心盡於生滅。色盡心窮[害*巠]然無所住。無住之住不知何以目之。強名為空。即是護佛果也。一切法亦如是者結上色心空也。   以般若波羅蜜空故不見緣不見諦乃至一切法空 以般若波羅蜜空故不見緣不見諦者。上舉法以明智空今舉智以明法空。不見緣者心空也。不見諦者境空也。又解不見緣者十二緣也不見諦者四諦也。乃至一切法空總結釋空也。約法明空竟。內空下次更舉空結上諸空。上別此總。即顯成總別皆空。若能了悟諸法本來空是名真護佛果也。若依大論明十八空先總問。若廣說諸法無量空隨諸法亦應無量。略說應一空所謂一切法空。今何以但說十八空。答若略說即事不周若廣說即事繁。如服藥少則病不除多則更增其患。空亦如是。若說一空則不能破種種邪見及諸煩惱。若隨種種邪見說空則過多。今說十八空正得其中今辨十二亦如是。   內空外空內外空有為空無為空無始空性空第一義空般若波羅蜜空因空佛果空空空故空 內空者所謂內六入無神我。外空者外六塵無我所。內外空者內外外合觀皆無我我所。有為空者色心因緣和合生諸陰界入等無所有。無為空者虛空數滅非數滅也。亦應有有為無為合觀文略故也。無始空者將明無始故先明有始。涅槃雲從冥初生大若依釋論從世性生覺是名為始。破此始故名無始空也。性空者諸法本無眾生計不同。或謂未來性有(乃至)性諦如來性等決定是有並為此空所破如經說。眼空無我我所何以故。性自爾乃至意等亦如是。第一義空者諸法實相不破不壞也。對世諦得名也。是諸法實相亦不可得何以故。無愛著故。般若波羅蜜空者涅槃雲大空者是波若空也。釋論雲十方俱空名大空也。因空者金剛已還皆悉空寂名因空。佛果空者十力(乃至)十八不共法等空名佛果空也。空空故空者。釋論雲空空者先以法空破內外等法。後以此空破是諸空是名空空。問空與空空有何等異。答空破五陰空空破空。如服藥能破病病破已藥亦應出。若藥不出即復是病。以空滅諸煩惱病恐空復為患。是故以空捨空故名空空也。   但法集故有受集故有名集故有因集故有果集故有十行故有佛果故有乃至六道一切有 但法集下答中第二約隨俗故約出用以答。上辨於空同入於實今辨其有則為三假所成名為有。假義如上說也。法集故有者以細色成粗色名法集故有。言受集者即是受假。地等四大攬細四塵成名為受集。言名集者即是名假。名字句等攬聲塵成故稱名集故有。因集故有者煩惱業等從緣集起名因集故有也。果集故有者五陰等報從結業生名果集故有。十行故有者從十信至十地從緣集起。通名十行故有也。佛果故有者菩提涅槃從因行而得故名佛果故有。乃至六道一切有者。前列眾內但列五道修羅入鬼道。今具列諸有故雲乃至六道一切有也。   善男子若菩薩見法眾生我人知見者斯人行世間不異於世間於諸法而不動不到不滅無相無無相一切法亦如也 善男子若菩薩見法眾生下。答中第三舉失顯得。文有二初舉失二於諸法下顯得。初舉失者若執我想未忘著法之心彌動重者。斯人同於世情故不異世間也。於諸法而不動下次顯得。若折色得空斯則壞法名為動也。若能體解色即是空謂不動也。不到者智度論雲平等之法一切聖人所不能到。善告白佛言乃可餘聖不能到佛何故不到。佛言乃至佛亦不能到何以故。佛即平等平等即是佛。佛與平等無二故名不到也。不滅者法本不然今則無滅。無相無無相者一切諸法皆是一相所謂無相。一切法亦如也者明一切法同一無所得也。   諸佛法僧亦如也即是初地一念心具足八萬四千般若波羅蜜 諸佛法僧亦如也者類同上釋。即是初地一念心具足八萬四千波羅蜜者。是無為法中而有差別無所得一念具足一切。今言八萬四千者是一途法門耳。一念者論初地菩薩以真如為心。豈有一念也。今以借下地之一念況上地之積德故雲一念也。八萬四千波羅蜜者案賢劫經辨三百五十度。始從修行度光曜度終至分舍利度為三百五十度也。一度中則有六度合二千一百度。一度中復有十善則合為二萬一千度也。以四善根分之即八萬四千諸波羅蜜也。亦對八萬四千諸塵勞門。   即載名摩訶衍即滅為金剛亦名定亦名一切行如光讚般若波羅蜜中說大王是經名味句百佛千佛百千萬佛說名味句 即載名摩訶衍者。若據其照用目為般若。論其運載名之為衍。能運人向佛故雲載名摩訶衍。即滅為金剛者能破煩惱名即滅為金剛。離散亂故名為定。能利自他無德不包故雲一切行也。如光讚者引證也。大王是經名味句下答中第四校量顯勝。是經者此般若經。名味句者釋論雲一字曰字二字曰名。如菩一字提為一字二字不合不得為名。若合說者始得為名。四字成句或三字四字八字皆名為句。句下所以名為味也。百佛千佛說名味句者明諸佛道同。然諸佛雖殊其說無二。無二之說即是一也。   於恆河沙三千大千國土中盛無量七寶施三千大千國土中眾生皆得七賢四果不如於此經中起一念信何況解一句者句非句非非句故般若非句句非般若般若亦非菩薩 於恆河沙三千大千國土(乃至)不如於此經中起一念信者此正舉校量。初明財施三千後皆得七賢四果下明法施四果。不如於此經中起一念信者。無所得般若信勝前有所得財法二施也。何況解一句者信心尚過。何況解句義也。言句非句者句無句相故也。亦無非句相故非非句。又雲句非句者文字性離也。非非句者非前二句也。般若非句句非般若者。般若是智句是文。文智皆無所有故雲般若非句句非般若也。般若亦非菩薩者人法殊別也。此是無別之別也。   何以故十地三十生空故始生住生終生不可得地地中三生空故亦非薩婆若非摩訶衍空故 何以故下釋上人法皆空。十地三十生空故者分波若為十分即十地也。一地有三生合為三十生也。十地既空所以般若即空也。亦非薩波若非摩訶衍空故者。非薩波若者因時非果也。非摩訶衍者照非運義也。亦者般若但直非非菩薩。亦非果智及乘義也。空故者如上釋也。   大王若菩薩見境見智見說見受者非聖見也倒想見法凡夫人也見三界者眾生果報之名也 大王菩薩見境見智下。答中第五結上舉非顯是。就文有二。初舉非從六識下明顯是。舉非中見境見智者上明境智俱空。今菩薩若有見境智之別者非聖見也。見境者是其塵執。見智者是識執。言見說見受者是其人執。此等不見人法二空故名非聖見也。妄執人法惑心翻境名為倒想見法。違理背聖名曰凡夫也。見三界者眾生果報之名也。此三界者器世間。三界報者眾生受用住處名為果報也。   六識起無量欲無窮名為欲界藏空惑色所起業果名為色界藏空惑心所起業果名為無色界藏空 二從六識起無量下結顯是明空義。就文有二。初明染法空二薩波若下明淨法空。前中初明分段生死明三界藏空。根本無明下明變易生死體空。初明分段空者六識起無量欲者從五欲生遍起煩惱。依欲而生故名為藏也。空者即體自無也。惑色所起下明色界藏空。若論煩惱即色愛住地。從色而生。色界之中具有五陰。色最強故言色也。若論其業不動行也。若論果報猶屬分段。惑心所起業果名為無色界藏空者。無色界唯有四眾闕無色界故雲心也。若論煩惱有愛住地若論其業不動行。若論果報猶屬分段。若論依報欲色二界辨有宮殿住處。無色界唯心寂漠無宮殿也。   三界空三界根本無明藏亦空三地九生滅前三界中餘無明習果報空 三界空者總結上三界皆空也。三界根本無明藏亦空者。明變易生死體空有二。先明因空次明果空。根本無明藏是因空。無明猶如大地能生煩惱故名根本也。若論其業即生漏業。若論果報即變易三界。三地九生滅下次明果空。言三地九生滅釋有二義。一者八九十地皆有三心。合九生滅也。第二義者變易三界中各有三種意生身名三地九生滅。初地至五地名三昧樂行意生身。六七二地名覺法自性意生身。八地已上名種類俱生無作行意生身。三藏師雲一見地在初地。二修地在二地已去。三究竟地在十地。此三地中各有初生。次住終滿為九生滅也。言前三界中餘無明習果報空者上來明五住正使。此言無明習氣也。   金剛菩薩得理盡三昧故惑果生滅空有果空因空故空薩婆若亦空滅果空 金剛菩薩得理盡三昧者十地菩薩照窮因盡故雲理盡也。惑果生滅空者微習故雲惑。惑者一切煩惱。果者是三界與界外一切果也。生滅空者是無礙道空。故瓔珞經雲等覺菩薩與妙覺佛生滅為異。此明法身帶於生滅也。有果空者苦諦無相名有果空。集諦無生名因空自上來明染法空竟。薩婆若亦空明淨法空。薩婆若空明智德空。滅果空者明斷德空。德行雖眾不出此二也。又薩婆若亦空者明菩提空滅果空者明涅槃空。   惑前已空故佛得三無為果智緣滅非智緣滅虛空薩婆若果空也 惑前已空故者如來已出眾惑之外。故雲惑前已空又解未斷煩惱時本來寂滅。故雲惑前已空。佛得三無為果者總舉三德也。智緣滅者名數緣滅無為。非智緣滅者非數緣滅無為。虛空者法性虛空無為。薩婆若果空者明佛果體空。   善男子若有修習聽說無聽無說如虛空法同法性聽同說同一切法皆如也 善男子若有修習聽說下。答中第六勸行信受持。護佛果義。就文有二初正勸信明聽說同如虛空。次大王下總結答前問。初文雲聽說同如虛空故。大品雲聽如幻人聽說如幻人說故。無說無聽答上問也故。淨名經雲夫說法者無說無示。其聽法者無聞無得也。如虛空法同法性聽同說同一切法皆如也。如虛空者況上聽說如虛空也。法同法性者淨名雲法同法性入諸法故也。論其空理絕於聽說故雲一切法皆如也。   大王菩薩修護佛果為若此護般若波羅蜜者為護薩婆若十力十八不共法五眼五分法身四無量心一切功德果為若此 大王菩薩修護佛果為若此者總結。答上護果義也。護般若波羅蜜者為護薩婆若者廣舉其因為成其果。欲明因無別因由果故因。果無別果由因故果。是故護因即為護果。十八不共法(乃至)五分法身者廣舉果德由因得也。   佛說法時無量人眾皆得法眼淨性地信地有百千人皆得大空菩薩大行 佛說法時無量人下。品中第三大段明諸人悟道。法眼淨者小乘見道。初證四諦明白。故雲法眼淨也。今說大乘。何以得小果者。說是其一但受悟不同所得果異。如淨名雲。但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又釋雲如來布慈悲雲雨實相雨。大根大莖受其大潤小根小莖受其小潤。悟在物根不在法也。又雲始證初地名見道亦名法眼淨。性地者即十解已上。信地即十信已下。皆得大空者初地已上二空增長心[宿-百+旲]大寂名大空也。大行者初地已上八萬四千諸度行也。   仁王般若經疏捲上二終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707 仁王般若經疏   仁王般若經疏卷中三   吉藏法師撰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菩薩教化品第三   前品依空護佛果。即方便智實智。此品依五忍十地化眾生。即實智方便故言教化品。前品非無因為成其果。此品非無果為成其因。又起如幻教跡化如幻眾生。故雲教化品。就此品中分為二段。初問二答。初問中三初問十地自利行相。二問利他行化相。三問所化眾生德行相貌。   白佛言世尊護十地行菩薩雲何行可行雲何行化眾生以何相眾生可化 初段中護十地者牒所修十地位也。言雲何行可行者問何等行法可依之修行成十地得自行。第二問雲何行化眾生者。問菩薩行化用何等法化眾生。第三問言以何相眾生可化者。問所化眾生之體相。   佛言大王五忍是菩薩法伏忍上中下信忍上中下順忍上中下無生忍上中下寂滅忍上下名為諸佛菩薩修般若波羅蜜 佛言下第二答前三問即為三段。初從五忍是菩薩法下。說十四忍具足答初問自行。從白佛言雲何菩薩本業清淨乃至諸鬼神現身修行般若答前第二外化行問。從佛告大王汝先言下竟品答第三問。就前自行中有二。初略說五忍明自行體。善男子下第二廣分別十四忍顯自行相。就前略中有二意。初生起二立五忍意。初生起者伏忍上中下即是得聖方便行。二信忍上中下即是入聖之初門。三順忍上中下即是順無生果之近緣。四無生忍上中下即是向果之功能。五寂滅忍上下即是因果合說。就立五忍意有三段。初五忍是菩薩法表五忍屬人。二伏忍上中下出五忍位。名為諸佛菩薩下第三結釋初文。可知第二出位中伏忍上中下者。習忍下性忍中道種忍上在三賢位信忍上中下初地下。二地中三地上。順忍上中下四地下五地中六地上。無生忍上中下七地下八地中九地上。寂滅忍上下十地下佛地上。   善男子初發相信恆河沙眾生修行伏忍於三寶中生習種性十心信心精進心念心慧心定心施心戒心護心願心迴向心是為菩薩能少分化眾生 善男子下第二廣分別十四忍。開五忍為十四忍。初明習種性名習忍。即有三段初標修忍人。二別列十種心。三是為菩薩下明化眾生功能。文言初發相信恆河沙眾生修行伏忍者。解雲。無量恆河沙世界人天。二乘修行種種功德聚集作一分。正與信心菩薩等也。文言於三寶中生習種性。三寶道理即是果報立志遠大故。不怯弱於三寶懃策勵。即是信習一切種智之本性十信。   已超過二乘一切善地一切諸佛菩薩長養十心為聖胎也次第起於乾慧性種性有十種心所謂四意止身受心法不淨苦無常無我也三意止三善根慈施慧也三意止所謂三世過去因忍現在因果忍未來果忍也 超過二乘地者此是大乘之解故過二乘。成大乘法身種子名為聖胎也。次第二明中忍性種性文有三。初總舉性種十心。二所謂下別列十心。三是菩薩下明中忍功能。雲次第起於乾慧者小乘法中習種之外前。別有乾慧地未得理解潤心故。今此對初地真解名種性為乾慧地也。第二別列十心中。四意止是四念處。三意止即三善根。不貪善根即是施。不瞋善根即是慈。不癡善根即是慧。下文釋謂慈施慧。三意止者過去無明行名因忍。三因五果現在名因果忍。未來生老死名為果忍。   是菩薩亦能化一切眾生已能過我人知見眾生等想及外道倒想所不能壞復有十道種性地所謂觀色識想受行得戒忍知見忍定忍慧忍解脫忍觀三界因果空忍無願忍無想忍觀二諦虛實一切法無常名無常忍一切法空得無生忍 是菩薩亦能化一切眾生者第三明中忍功能。觀五陰無我故已過我人等想。觀三世因果非常非斷故外道等不能破壞。此經性種性在十解十行。依華嚴十住為習種十行為性種。依華嚴十解為十住一名發心住(乃至)十灌頂住。十行者一名歡喜行(乃至)十名真實行。第三道種性明上忍有三。初總明五陰觀。二別明十堅心。三是菩薩下結上忍功能化眾生。十堅者五分法身.三空忍.觀二諦虛實一切無常忍.一切法空得無生忍。   是菩薩十堅心作轉輪王。亦能化四天下。生一切眾生善根。又信忍菩薩所謂善達明中行者斷三界色煩惱縛。能化百佛千佛萬佛國中現百身千身萬身神通無量功德常以十五心為首。四攝法.四無量心.四弘願.三解脫門。是菩薩從善覺地至於薩婆若。以此十五心為一切行根本種子。又順忍菩薩所謂見勝現法 是菩薩下結上忍功能化眾生德。十堅心結自利德。作轉輪王下結化他德。此經明名道種性。華嚴名十迴向一名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迴向(乃至)十名法界無量迴向。此經作金輪王故化四天下。依下文上品十善鐵輪王化一閻浮提。習種銅輪王化二天下。除東北二方。性種性銀輪王化三天下除北方。此處經文略耳。又此四王在閻浮統領餘三天下與佛相似。又信忍下明信忍有三種。一想信輕毛菩薩二久信三賢是三證信初地已上。就信忍文有四初標信忍名德。又信忍菩薩出名。所謂善達明中行者出信忍德。斷三界下第二斷障。能化百佛下第三明所化國土。初地現百身二地現千身三地現萬身。常以十五心為首下第四起勝修。初出德內。善達明中行者總標信忍等三位。善者善覺忍此在初地。達者是觀達忍在二地。明者是明慧忍在三地。三昧照明名為明慧。斷三界色煩惱縛者。初二三地觀色諦無相。不取著色法故離色縛。道理亦觀心諦無生。文隱顯從多說耳。第三所化國土中(乃至)萬佛世界。此明神通化益。依他經攝報果中初地化百佛世界。二地化千佛世界三地化萬佛世界。現身等亦爾。依願智果皆言不可數。第四起勝修行者初地行佈施攝令生信。愛語攝令生解。利行攝令起因。同事攝令得果。亦名同事謂苦樂事同也。言四無量心者是利他心。此具三緣一眾生緣緣假名眾生與樂。二法緣緣五陰法數。三名無緣緣諸眾生五陰無所得。一慈是與樂心也。二悲是拔苦心。三喜是慶物心。四捨是平等心。緣境無限故名無量。四弘誓願者是利他願。未度苦令度苦未解集令解集。未得安道令得安道未得涅槃令得涅槃。三解脫門者是無漏三三昧。離縛名解脫。通人至果名之為門。婆娑雲一名無願能厭生死。二名無相能樂涅槃。三名空定觀生死涅槃。二俱無相如地持菩薩分品說。依下偈文初地作四天王。二地作忉利天王。三地作夜摩天王。初地名歡喜二地名離垢三地名明地。此三地同在信忍位。第三解順忍文有四。初總標順忍菩薩名。二見勝下舉順等三位。三能斷下明離障分齊。四現一身下明現土起用化生。初總標可知等二明位者。見者。是第四炎地。下文雲名炎慧地。勝者是第五難勝地。下文雲名勝慧忍。現法者是第六現前地。下文雲名現法忍。第三明離障分齊。   能斷三界心等煩惱縛故現一身於十方佛國中無量不可說神通化眾生又無生忍菩薩所謂遠不動觀慧亦斷三界心色等習煩惱故現不可說不可說功德神通 文雲斷三界心煩惱縛者。此之三位能觀三界心諦無生無所得。不取心相知心無生故能斷迷心煩惱。通論亦斷迷色惑。今從多故但斷迷心耳。此是無名相中說。不可定以一文為執。而講者須深知此意。第四現土中文雲現一身於十方國化眾生者。依地經攝報果炎地菩薩能現一億身。能化一億佛國眾生等。難勝地攝報果能現千億身。化千億世界眾生等。現前地攝報果能現百千億身化眾生亦爾。此約階位為言若願智果中皆不可計知。依此經四地為兜率天王。五地為他化樂天王。六地為化樂天王。若依六天次第應五地為化樂天王。六地為他化天王。此文誤也。第四明無生忍。就文有四初總標忍名。二所謂下出位。三亦斷下治障。四現不可說下現土。初文可知。第二出位中言遠者遠行地。不動者不動地。觀慧者善慧地。七地下文遠達忍。八地下文等觀忍。九地下文慧光忍。三明治障雲亦斷三界心色等習煩惱等者。此三位深證心色無生故。能斷色心等習。依地論七地斷細相習障。八地斷無相行障。九地斷不能利益眾生障。四明現土。經雲現不可說神通者。依地論七地攝報果中。現百千億那由他身化眾生亦爾。八地攝報果現百萬三千大千世界微塵身化眾生等亦爾。九地現十阿僧祇百千佛土微塵數身化眾生亦爾。依經下文七地為初禪王。八地為二禪王九地為三禪王。此等皆是菩薩無生自在。不可定執也。   復次寂滅忍佛與菩薩同用此忍入金剛三昧下忍中行名為菩薩 第五明寂滅忍。寂者是定滅者是慧。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故名寂滅忍。文有五初明位地分齊。二入金剛三昧下明行差別。三共觀下明因異果。四盡相無相下彰果異因。五善男子一切眾生下歎果殊勝。初文雲佛與菩薩同用此忍者。是法雲地菩薩。依地論斷於諸法中不得自在障為無礙道。佛者一切智一切種智依止。智體圓滿名解脫道。前之四忍斷生死未盡不得寂滅之名。第二明行差別。入金剛三昧下忍中行名菩薩者。此定堅固永不退名金剛三昧。無礙道因位所攝名下忍。依地經攝報果得十不可說佛土微塵三昧等。   上忍中行名為薩婆若共觀第一義諦斷三界心習無明盡相為金剛盡相無相為薩婆若超度世諦第一義諦之外為第十一地薩雲若覺非有非無湛然清淨常住不變同真際等法性無緣大悲教化一切眾生 上忍中行名為薩婆若者解脫道果位所攝名為上忍位。薩婆若者此雲一切智。此忍因果位別唯分上下二品。前之四忍同是因位故各分三品。此無差別中作差別名豈可定執。此處五忍是通因果無礙解脫皆名為忍。不同小乘唯見道無礙八忍。第三明因異果中。共觀第一義者與佛同觀實諦名共觀也。斷三界心習無明者依地論此斷微智障名心習無明。觀空諦究竟無礙道中斷心習無明盡亦斷色習。文略不論耳。言盡相為金剛者能破生死因果究竟名為盡也。第四明果異因文雲盡相無相為薩婆若者非但盡相亦盡無相。所謂緣觀並[穴/俱]境智俱寂始是圓滿顯現故名盡相無相。薩婆若者雲一切智證中道一實諦故雲出二諦之外。十地是學果佛十一地是無學果。絕相非有備德非無離染故清淨離苦故常樂。會於無德絕妄名法身也。故雲同真際等法性。無緣大悲教化一切眾生者是應身。   乘薩婆若乘來化三界善男子一切眾生煩惱不出三界藏一切眾生果報二十二根不出三界諸佛應化法身亦不出三界三界外無眾生佛何所化是故我言三界外別有一眾生界藏者外道大有經中說非七佛之所說大王我常語一切眾生斷三界煩惱果報盡者名為佛 乘薩婆若乘來化三界者是化身又前是化他心後是化他身。第五歎德殊勝文有六。一明所化三界二諸佛應身下明能化應身三從三界外下明三界攝生周盡。四我言三界外別有一眾生界藏下明非邪顯正。五大王下歎果異因。六眾生本業下舉因顯果。初明所化三界文言煩惱不出三界者是集諦。三界有二種一分段二變易文言果報二十二根不出三界者此明苦諦。二十二根者眼等六根苦樂憂喜捨五合為十一。男女命三為十四。信進念定慧五為十九。三無漏根未知根已知根無知根為二十二根二十一根不出分段三界無知根在無學出分段三界。不出者不出四住習氣三界二十二根義如別章。第二明能化文言諸佛應化法身亦不出三界者謂所化眾生故言不出三界。若舉實而言三界本來清淨何出不出。第三明三界攝生周盡。文雲三界外無眾生者分段變易二種三界外更無生死眾生可化也。第四非邪顯正。文言三界外別有一眾生界者外道大有經中說非七佛之所說者。若依舊說流來義即同外道大有所說。二種生死外別有生死眾生藏者。即是舊說無明義也。是外道邪說非佛正說。第五歎果異因中言我常語一切眾生斷三界煩惱果報盡名為佛者斷盡分段變易二種也。   自性清淨名覺薩雲若性是眾生本業是諸佛菩薩本所修行五忍中十四忍具足 自性清淨者煩惱既盡體無暇摷也。此是斷德也。名覺薩雲若者此雲一切智是其智德也。第六舉因顯果文雲眾生本業是諸佛菩薩本所修行。十三忍是菩薩修名因行。第十四忍是佛德名顯果。上來至此答自利行竟。   白佛言。雲何菩薩本業清淨化眾生。佛言。從一地乃至後一地。自所行處及佛行處一切知見故。本業者。若菩薩住百佛國中作閻浮四天王。修百法門二諦平等心化一切眾生。若菩薩住千佛國中作忉利天王。修千法門十善道化一切眾生。若菩薩住十萬佛國中作炎天王。修十萬法門四禪定化一切眾生 白佛言下答第二利他行相問文有二初騰前問月光去前問既遠今更重發起。雲何菩薩本業清淨者十地是菩薩本業。菩薩以慈悲智慧於生死涅槃二處無染名本業清淨也。佛言下正答問。以顯利他行相有三。初略答前問二若菩薩住。百佛下廣答。三散無量下慶蒙法利供養讚歎。初文言從一地至後一地謂從初地至佛地也。言自所行處者謂是因地及佛行處謂果地也。無緣之照因果並[穴/俱]。故雲一切智見也。若菩薩住百佛下第二廣答十地為十別。就初地文有五句。一住百佛下明所化國土。二作閻浮王下明攝位。謂作人中四種輪王及四天王。依地經初地作鐵輪王瓔珞經雲修行十信一劫二劫三劫。修十信善有三品。上品善鐵輪王化一天下中品善粟散王。下品善人中王。十住銅輪王十行銀輪王十迴向金輪王初地已上琉璃寶瓔珞初地百寶瓔珞七寶相輪四天王萬子為眷族十住為銅輪王。若爾十住位已過初地豈可以一經執為定解。故彼經雲是諸地無名無相。但應化故言有。三從百法門下辨所解法門此乃一念解百法門也。四二諦已下明自行證理真俗無相名平等心。五化一切眾生明利他行相。二地至十地例有四句。二地四者初若菩薩住千佛下明所化土。二作忉利天王下明增上生相。地經雲二地作金輪王。瓔珞與此經同作忉利王。修千法門下明所解法門。四十善道化一切眾生下明利他行相。三地四者初若菩薩住十萬下明所化土。二作琰魔天王下明增上生相。故地經雲作忉利王瓔珞經同此經作琰魔天王。三修十萬法門下明所解法門。四禪定化一切眾生下明利他行相以禪定益物也。   若菩薩住百億佛國中作兜率天王修百億法門行道品化一切眾生 四地四者初若菩薩住百億下明所化土。二作兜率下明增上生相故地經雲作琰魔天王。瓔珞經同此經為兜率天王。三修百億法門下明所解法門。四道品化一切眾生下明利他行相以道品化眾生也。   若菩薩住千億佛國中作化樂天王修千億法門二諦四諦八諦化一切眾生 五地四者初若菩薩住千億下明所化土。二作化樂天王下明增上生相故地經作兜率天王瓔珞經亦同此經為化樂天王。三修千億法門下明所解法門。四二諦下明利他行相真俗二諦。又有作四諦無作四諦為八諦亦可修八法。為八諦。謂無常苦空無我為四。常樂我淨為四故有八也。又雲八諦者相諦差別諦說諦成諦事諦生諦盡無生智諦令入道智諦菩薩及成就如來智諦。覺有為法相續故善知生諦。覺煩惱滅故善知盡無生諦。此之八名與瓔珞經十六諦中八名相似。未詳所出。   若菩薩住十萬億佛國中作他化天王修十萬億法門十二因緣智化一切眾生 六地四者初住十萬億佛國下明所化土。二作他化天王下明增上生相。地經雲作化樂天王。瓔珞經同此經雲作他化天王。三修十萬億法下明所知法門。四十二緣下明利他行相。自知十二教化令知。   若菩薩住百萬億佛國中作初禪王修百萬億法門方便智願智化一切眾生 七地四者初住百萬億下明所化土。二作初禪王下明增上生相。地經作他化天王。瓔珞經千色光慧瓔珞作梵天王。三修百萬億法門下明所知法門。四方便智下明利他行相以二智化眾生。   若菩薩住百萬微塵數佛國中作二禪梵王修百萬微塵數法門雙照方便禪通智化一切眾生 八地四者初住百萬下明所化土。二作二禪梵王下明增上生相。地經雲作梵王王一千界。瓔珞經梵師子瓔珞光光天王。三修百萬下明所知法門。四雙照方便下明利他行相。以神通化眾生也。   若菩薩住百萬億阿僧祇微塵數佛國中作三禪大梵王修百萬億阿僧祇微塵數法門四無閡智化一切眾生 九地四者初住百萬億下明所化土。二作三禪王下明增上生相地經作梵王王二千界瓔珞雲作淨居天王。三修百萬億下明所知法門。四四無礙智下明利他行相以四辨化眾生也。   若菩薩住不可說不可說佛國中作第四禪大靜天王三界主修不可說不可說法門得理盡三昧同佛行處盡三界源教化一切眾生如佛境界是故一切菩薩本業行淨若十方諸如來亦修是業登薩婆若果作三界王化一切眾生 十地四者初住不可說下明所化土。二作第四禪王下明增上生相地經雲作大自在天王王三千界瓔珞經作大淨居天王。三修不可說下明所知法門。四得理盡三昧下明利他行相。以三昧化眾生以金剛定照窮佛性名理盡。同佛眼見名同佛地又同寂滅忍名同佛行處善斷有頂種名盡三界源。佛地有三初十方諸如來下明自得薩婆若果。二三界王下明增上生相。三化一切下明化益行相。第二廣答利他問竟。   爾時百萬億恆河沙大眾各從座起散無量不可思議華燒無量不可思議香供養釋迦牟尼佛及無量大菩薩合掌聽波斯匿王說般若波羅蜜今於佛前以偈讚曰 爾時百萬億下大段第三。大眾慶蒙法利供養文五。初設供養。二今於佛前下明月光讚佛所說十一地行相能利眾生。三時諸大眾聞月光下明眾聞月光所讚獲益無量。四佛告諸得道下明佛讚月光起行長久所說不虛。亦云發月光本行。五是十四法門下牒上法門結歡修學。亦云三世凡聖同修。初供養先華後香讚十四婆若。就行門是菩提心華大乘戒香。第二讚中先經家序列後正偈讚。合五十九偈。以讚誦上事就五十九偈大分有三。初有六行總頌上義。二十善下四十五行別頌十四忍功德。三從三賢下八行重結歎上五忍等功德也。就六行總頌中有四。初三句歎佛三業初一句歎身業次一句歎意業後一句歎口業。   世尊導師金剛體心行寂滅轉法輪八辯洪音為眾說時眾得道百萬億時六天人出家道成比丘眾菩薩行五忍功德妙法門十四正士能諦了三賢十聖忍中行唯佛一人能盡源佛眾法海三寶藏無量功德攝在中 八辯者依梵摩喻經。一最好二易了三調和四柔濡五不誤六不妄七尊慧八深遠。洪者大音也。第二從時眾下一行半明眾獲益無量。天無出家法今言出家者必依佛出生死家。人有剃除鬚髮出家成比丘眾。天有捨俗入道成菩薩僧。第三從五忍下兩行總歎五忍功德。五忍行深妙法門。十四聖人窮證不虛名諦了習性道種調心學觀名三賢。十聖者十地也。等覺以下會真名聖。此十三人同在因位為造修未息名忍中行。佛居果位窮證實相名盡源。第四佛眾下一行歎一體三寶。佛是佛寶眾是僧寶法是法寶。一體三寶包含蘊蓄稱之為藏。無德不備故雲攝在其中。又分前六行為二。初五行歎三寶後一行結歎也。前五行為三初三句歎佛次三句歎僧次兩行歎法。十善菩薩下第二有四十五行別頌上十四忍。就中分六段初二行頌上伏忍前方便第二習種下有七行頌伏忍上中下功德。第三從善覺下有十行頌信忍上中下功德。第四從炎慧下八行頌順忍上中下功德。第五從遠達下十行頌無生忍上中下功德。第六從灌頂下八行頌寂滅忍上下功德。   十善菩薩發大心長別三界苦輪海中下品善粟散王上品十善鐵輪王習種銅輪二天下銀輪三天性種性道種堅德轉輪王七寶金光四天下 十善菩薩即是第一頌外凡夫。發一念菩提心故破無始有輪故雲長別三界苦輪海也。十信雖未出三界已發大心求出三界。已能離三惡道文總言長別也。瓔珞經爾時住前名信根菩薩。亦名假名菩薩。亦名名字菩薩。若一劫二劫三劫修十信。上品善鐵輪王中品粟散王。下品人王中具足一切煩惱。此經中下品善粟散王此明其勝王也。習種下七行第二頌上地前伏忍三十心為二前兩行別歎三品為三種輪王。   伏忍聖胎三十人。十信十心十堅心。三世諸佛於中行。無不由此伏忍生。一切菩薩行本源。是故發心信心難。若得信心必不退。進入無生初地道。教化眾生覺中行。是名菩薩初發心。善覺菩薩四天王。雙照二諦平等道。權化眾生遊百國。始登一乘無相道。入理般若名為住。住生德行名為地。初住一心足德行。於第一義而不動 伏忍下第二五行總歎三品。三十心為二初一行列伏忍三十心三世諸佛下四行歎伏忍功能。聖胎者與十聖為胎也。十信十心十堅心誦上三十心也。第二歎伏忍功能中四行分為三。初三句明伏忍能生一切諸佛賢聖次三句明發心功能。次一行總結前三句為二。初句明三世諸佛此舉所生人。下二句出能生之本。次三句即為三。初句明發心難次句明第七住不退次句明不退方便所證道。第三教化眾生下兩句通結因果化行。善覺下十行第三誦信忍分為二。前八行誦上三地三忍下二行結歎。前八行為三。初四行誦上初地信忍下品次二行誦上二地信忍中品。次兩行誦上三地信忍上品。前四行為二。前一行半歎初地菩薩能統化之功德。第二有兩行半明入地功能前二句歎其智慧即為三別。初句明攝報果增上生次明地中觀行。證會無生達真化俗為雙照悲智並行故雲平等。次明地中化國土廣狹。第二功能中有五句即為五別。初句越凡得聖入一乘無相道次句明入地心所入勝利名為住。次句明生成佛智名為地次句結滿地心。次句明心相無生悟理不動故雲於第一義而不動。第二段有兩行誦上二地即為四初句釋地名。   離達開士忉利王現形六道千國土無緣無相第三諦無無無生無二照明慧空照炎天王應形萬國導群生忍心無二三諦中出有入無變化生善覺離明三道人能滅三界色煩惱 開士者菩薩大士也。忉利者地中王。次句明所化土廣狹。次句無緣者無有內心緣也。無相者無有二諦相離此緣相名第三諦。又雲無緣知心無緣無相者色無相此二體空名第三諦。此次句無無者即無真俗二諦故雲無無也。無生者即是初地無生無二照者無有真俗二見故雲無二照也。第三明慧下兩行頌上三地信忍上品即為四別。初句釋地名出地中王次句明所化土次句明信忍上品入三諦照境窮盡色心空諦名三諦中。次句出有入無者明三地菩薩緣有化生而不執即是出有即有知空名入無。神通改易故雲變化生也。善覺離明下兩偈總誦上信忍初句誦前三位。覺是初地離是二地明是三地也故雲三道人第二句歎斷德。能滅三界色煩惱者明地斷障此處是變化色煩惱也。   還觀三界身口色法性第一無遺照炎慧妙光大精進兜率天王遊億國實智緣寂方便道達無生照空有了勝慧三諦自達明化樂天王百億國空空諦觀無二相變化六道入無間法現開士自在王無二無照達理空 身口色者變化色也觀色同法性故無遺照。炎慧下第四段八行誦上四地已上順忍。就八行有二段。前六行頌上順忍後兩行總頌結止。前六行有三兩行誦下品次兩行頌中品次兩行頌上品前兩行即為四句。初句名精進者四地精進增上次句明地中王所化土也。次明實智者四地化令證他故名實智也。清淨不著即是方便道也。此之實智是方便實地稱實故言緣實也。實智觀空方便智照有故言達無生照空有了。勝慧下二行四句即為四別。初句地名自達三明也。次句明地中王所化土也。次句空空者以空遣空故言空空也。無二相者無二諦相也。次句明六道化生也。法現下頌六地四句即為四別法現即是現前地。開士即是地中人名為大士亦名開士。自在王即攝報果。無二無照即理空也。   三諦現前大智光照千億土教一切炎勝法現無相定能洗三界迷心惑空慧寂然無緣觀還觀心空無量報 三諦者即是第三諦現前者即是大智現前也。照千億土下即是所化土。炎勝下二行四句即總誦上結句。初句四字頌上三地名炎是四地勝是五地現是六地。下三字難勝地功能次句斷障故雲能洗洗迷心惑。次句明實智息緣緣觀並[穴/俱]故雲寂然無緣觀。次句還觀心空非不觀色從多分言觀心空。無量報者方便智無量功德報也。   遠達無生初禪王常萬億土教眾生未度報身一生在進入等觀法流地始入無緣金剛忍三界報形永不受觀第三義無二照二十一生空寂行三界愛習順道定遠達正士獨諦了 遠達下第五段有十行偈頌上七地已上無生忍分為三段。前五行頌上七地無生忍下品。次三行頌上八地無生忍中品。次兩行頌上九地無生忍上品。前五行中即為十句。初遠達者七地名遠達地。大品名深入無生即是地中行。初禪王即是地中王借相解義初禪王也。次句萬億者明所化土分齊故言萬億土。一生在者地前有分段生初地已上但有變易生。今言七地一生在者借相解義故言報身一生在。又解七地功用生即是變易生故雲一生在。八地已上無有功用生但有無功用變易生也。雙觀故言等無功用水故言法流。始入者背功用相生故言始入。息相堅固故言無緣金剛忍。離三界習故言不受。又雲不受未來分段報故雲界報形永不受。八地已上更受二禪身者是變易也。得中道第一義故雲無二照。從初地至七地已來地別三生故雲二十一生。達法無所有故言空寂行。三界愛習者三界無明習也。獨諦了者七地菩薩了功用無相故言獨諦了。   等觀菩薩二禪王變生法身無量光入百恆土化一切圓照三世恆劫事返照樂虛無盡源於第三諦常寂然 等觀下三行六句頌上八地即為六別。初句明二禪王者明利他人。八地菩薩忘功息相雙觀二諦遍修萬行。入大法流水齊觀空有故雲等觀。第二句明八地已上得大法身名利他身也。第三句名入百恆土者是利他行。第四句圓照恆劫者明利他智。第五句八地已上得反照智苦樂並虛而世間人多以苦實樂虛。今此八地菩薩觀虛實平等盡於無盡源也。又解反照樂受性苦名為虛。無始皆苦名無盡源。第六句中道第一義諦不遷故雲常寂然也。   慧光開士三禪王能於千恆一時現常在無為空寂行恆沙佛藏一念了 慧光開士下二行偈四句頌上九地初句三禪王者明利他人。第二句一時者明利他身。第三句歎無功用行。第四句歎無功用智教故雲一念了。   灌頂菩薩四禪王於億恆土化群生始入金剛一切了二十九生永已度寂滅忍中下忍觀一轉妙覺常湛然等慧灌頂三品士除前餘習無明緣無明習相故煩惱二諦理窮一切盡 灌頂菩薩下第六段有八行頌上寂滅忍有兩段。初五行頌十地寂滅忍下品後三行頌寂滅忍上品。前五行十句灌頂者在十三法師上。即是諸師頂蓋故名灌頂。言五地王者欲界及四禪王也。亦可是五淨居王也此是明利他人。第二句於億恆土者明益他行。第三句明金剛心初達堅固故雲始入金剛一切了。第四句明二十九生者十地應三十生。何故但說二十九生者留一生佛地方盡。第五句言下忍觀者結十地菩薩明因分齊。第六句一轉妙覺者明得果分齊。第七句等慧灌頂三品士者總頌結前八九十地。同得淨土故雲三品士。等即八地慧即九地灌頂是十地。第八句下三句明離障分齊。除前餘習無明緣者八地已上唯斷無明色心等習煩惱故雲除前餘習無明緣也。無明習相故煩惱者是諸舊煩惱四住地是客煩惱。能所並[穴/俱]境智俱寂故雲理窮一切盡。   圓智無相三界王三十生盡等大覺大寂無為金剛藏一切報盡無極悲第一義諦常安穩窮源盡性妙智存 圓智無相下第二三行頌佛地上忍即為六別。圓智者境盡智無名圓智即是一切種智。三界王者無上法王亦十三王外佛是法輪王。三十生盡者十地各三生盡也因成果熟故言等大覺。大寂無為即上忍言金剛者無惑之金剛也。言一切報盡者分段變易俱盡也。言無極悲者明其恩德即是無緣大悲。第一義諦常安穩者涅槃佛性理中精最名為第一。深有所以名為義知一切法不二之相故言常安穩。窮源盡性者因盡名窮源見終名盡性種智常凝故名雲妙智存。上來四十五行別頌五忍竟。   三賢十聖住果報。唯佛一人居淨土。一切眾生暫住報。登金剛源居淨土。如來三業德無極。我今月光禮三寶。法王無上人中樹。覆蓋大眾無量光。常口說法非無義。心智寂滅無緣照。人中師子為眾說。大眾歡喜散金華。百億萬土六大動。含生之生受妙報。天尊快說十四王。是故我今略歎佛 三賢十聖下大段第三。八行總結五忍中有三。初兩行明淨土分齊第二一行歎如來三業功德後之五行歎三業益物。初句雲三賢十聖住果報者住分段變易報土也。又三賢住分段同居報土十聖住實報無障礙報土。第二句雲唯佛者無一人住常寂光土。第三句雲暫住報者前二士皆是生滅無常。第四句雲金剛源者唯佛一人居純清淨土。第三一行歎三業功德中上半口業歎下半身業歎文相顯可知。就後五行歎三業利益中初行言法王無上人中樹者明身光益物。如來無上法王道王大千陰覆一切。喻如世間樹故雲覆蓋大眾。第二行初句歎口說。如來說常無常一切法皆深有所以故雲非無義。下句歎意業寂如來大寂三昧不緣而照因緣相絕故雲無緣照。第三行明師子吼說除疑令眾生歡喜。第四行身通六動令眾生得果。第五行結歎天尊快說者佛出世人天之表故雲天尊快說。十四王者習種銅輪性種銀輪道種金輪王十地名十。即為十三佛為三界王合前十三為十四王也。是故我今略歎者月光自謙慧光微薄不能廣歎如來智故雲略歎佛也。   時諸大眾聞月光王歎十四王無量功德藏得大法利即於座中有十恆河沙天王十恆河沙梵王十恆河沙鬼神王乃至三趣得無生法忍八部阿須輪王現轉鬼身天上受道三生入正位者或四生五生乃至十生得入正位證聖人性得一切無量果報 時諸大眾下第三明大眾聞法得益。長行有三段初明諸天人得益。乃至下第二三趣獲利。三生下第三得道延促不同獲益遲疾。初明天王得無生忍。就別七地已上名無生忍。就通初地已上名無生忍。三趣得益生者無生通上下。三趣者人天神三趣也。非三途三途不堪不受道故。八部者四天王住下有四修羅王。一羅□阿修羅王二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三般利阿修羅王四毘樓闍阿修羅王。須彌山下復有四大阿修羅一恐□二富樓摩三婆羅呵四兜牟樓故雲八部阿修羅也。出三藏記也。三生下第三明入道延促有四句。三生四生五生十生經歷不同延促有異。聞法已後更經三四等生得入也。所言正位者有二義。一人空正位十解已上得人空二法空正位初地已上得無生正位。   仁王般若經疏卷中三終   仁王般若經疏卷中四   吉藏法師撰   佛告諸得道果實天眾善男子是月光王已於過去十千劫中龍光王佛法中為四住開士我為八住菩薩今於我前大師子吼如是如是 佛告諸得道果實天眾下第四佛述讚月光久供多佛。文有五段第一發月光本跡。如是如是下第二略述第三從善男子下訖有心得無心得廣述。第四從是以波若功德下訖不可思議。歎波若忘言離著如風空中行。第五從善男子此功德藏訖功德。狹量月光所說與十三法師所說勝劣。第一發跡中有二初告天上得道賢聖眾。二善男子下發月光跡。四住者十地明義即第四炎地八住即第八不動地。師子吼者歎教是了義決定之說。如是下第二略述中二句初述月光所說。第二引佛證誠如是如是者述可之言。   如汝所解得真義說不可思議不可度量唯佛與佛乃知斯事善男子其所說十四般若波羅蜜三忍地地上中下三十忍一切行藏一切佛藏不可思議 如汝所解者稱其義也。不可思議者無得正觀異名也。不可度量者非二乘下位之境界也。唯佛與佛者第二引佛證誠月光所說。善男子下第三廣述文有四。初略述十四忍二何以故下廣述十四忍功能。三一切眾生下舉空釋成四結無心得。初略述十四忍中所說十四波若者總牒前所說十四忍名十四波若名異體同。下別明十四。言三忍者伏忍中三忍一信二止三堅忍。言地地上中下為三十忍者釋有二義。一就十地各有上中下為三十忍。二就伏忍中習種為下性種名中道種名上。三位各十故成三十忍。前解為正。一切行藏者即是名因藏。一切佛藏是名果藏辨佛果地功德蘊積名藏。即是佛圓覺忍通前十三為十四波若。因果俱證無所得名不可思議。   何以故一切諸佛是中生是中滅是中化而無生無滅無化無自無他第一無二非化非不化非相非無相無來無去如虛空故 何以故下第二廣述十四忍功能文有二。初約出用次約悟入。初約出用者諸法本自不生今亦不滅。以因緣故於無分別中為眾生說有生滅。文雲一切諸佛是中生者依忍化現成佛名生。是中滅者滅惑化隱名滅。是中化者依忍化眾生也。次約悟入明無生滅等。文雲無生無滅無化者上來為緣出用說生滅化等諸事。若知生等即無生滅故不假言。恐眾生隨名著相故還點向所說生者名無生。無滅無化等例然。亦得用無生破前生無滅故破前滅無化破前化生也。無自無他者自心不生名不自不見前境故雲無他。亦云不見自名滅我不見他名滅我所。第一無二者境智俱寂故雲第一無二也。非化非不化者無得正觀居心有時說化為不化有時說不化為化。故雲非化非不化豈得以常人定執消文也。非無相者恐眾生聞悟入之言謂皆無所有故雲非無相。如大品雲無所得得如是得無所得義耳。無來無去者來無所從去無所至(乃至)無依無得故雲如虛空。   一切眾生無生滅無縛解非因非果非不因果煩惱我人知見受者我所者一切苦受行空故一切法集幻化五陰無含無散法同法性寂然空故法境界空空無相不轉不顛倒不順幻化 一切眾生下第三舉空釋成就中有五子段。一明眾生空從一切苦受下二明法空。從法境界空下三明境空從無三寶下四明凡聖空波若無知下五明知空。初明生空文雲眾生無生滅。眾生本無所得離苦故雲無生無滅。離集故無縛無解無集故非因無苦故非果。以因緣隨俗非不因果眾生假名非無佛性因非無涅槃果。眾生生死名煩惱五陰中生名我。假名行者名人意識名知者。眼識為見者命根不斷名壽者。文雲受者即領違順名受者。於五陰中見我所者明生空竟。第二明法空文雲一切苦受行空故者觀五陰內一切苦皆空。五陰和合名法集以無其實名幻化。五陰本來清淨故雲無含無散。體知五陰即是真如故雲法同法性寂然空故。第三明境空文雲法境界空能觀之心既淨所觀之境亦空故雲境界空。實相門中無相不相故雲空無相。相不能動故雲不轉離惑故以名不顛倒。離解故名不順知諸法空故名幻化。   無三寶無聖人無六道如虛空故般若無知無見不行不緣不因不受不得一切照相故行道相斯行道相如虛空故法相如是何可有心得無心得 第四段明凡聖空。無三寶無聖人名聖空無六道名凡空。第五段明智空。文雲波若無知波若名智慧。今言無知者絕於知相故言無知。不可定智慧審波若下諸句例然。無知無見忘於見知也。緣觀並寂故雲不行不緣不受波若名故雲不因不受。內證真如故雲不得一切照相。諸法無所有故雲斯行道相如虛空故。亦云無分別故同虛空。第四結法相如是。盡皆空者何可有心得無心得也。又雲以離有相故不可有心得。以離無相故不可無心得。   是以般若功德不可眾生中行而行不可五陰法中行而行不可境中行而行不可解中行而行是故般若不可思議而一切諸佛菩薩於中行故亦不可思議一切諸如來於幻化無住法中化亦不可思議 是以波若下大段第四明波若忘言離著就中有二。初依空起行第二歎說。就起行中有四句。初明不可得眾生中行而行以生空無所有故。二不可得五陰中行而行以法空無所有故。三不可得境中行而行以境空無所有故。四不可得解中行以而行以知空無所有故。第二歎說中有三。第一是故波若不可思議歎十四波若。二出生三世諸佛不可思議。三知俗虛幻而能化益。   善男子此功德藏假使無量恆河沙第十三灌頂開士說是功德百千億分中如王所說如海一渧我今略述分義功德有大利益一切眾生亦為過去來今無量諸如來之所述可三賢十聖讚歎無量是月光王分義功德 善男子下大段第五狹量說中有二。一正狹量第二我今下歎說利益。初就狹量中歎月光所說功德如大海水。十地菩薩說如海一滴。又解不然月光所說如海一滴十地菩薩說如大海水。以是勝故經言灌頂開士說是功德百千億分中王所說如海一滴。不及十地菩薩說如大海。第二利益中有三。初我今下約釋迦所說以明月光說真能益眾生。二去來今下約三世佛述印可。三三賢下約四十賢聖歎月光分義功德挍量竟。   善男子。是十四法門三世一切眾生一切三乘一切諸佛之所修習。未來諸佛亦復如是。若一切諸佛菩薩不由此門得薩婆若者無有是處。何以故。一切諸佛及菩薩無異路故。是故一切諸善男子若有人聞諸忍法門。信忍.止忍.堅忍.善覺忍.離達忍.明慧忍.炎慧忍.勝慧忍.法現忍.遠達忍.等覺忍.慧光忍.灌頂忍.圓覺忍者 善男子是十四法門下大段第五。牒上所說結勸修學就中有三。第一明三世同修顯行要勝。第二若有人聞下歎益勸修。第三時諸眾中有十億下明聞說獲益。就初顯行要勝中文有三。初正明三世同修同說。二若一切諸佛菩薩不由下明上同修同說所以。三何以故下傳釋上同修意以無異道故。若有人聞下第二歎益勸修。就中有二。初更列十四忍名二是人超過下歎經功能初列十四忍名。一信忍謂習種性二止忍謂性種性三堅忍謂道種性四善覺忍謂初地五離達忍謂二地六明慧忍謂三地七炎慧忍謂四地八勝慧忍謂五地九法現忍謂六地十遠達忍謂七地十一等覺忍謂八地十二慧光忍謂九地十三灌頂忍謂第十地十四圓覺忍謂佛地如來萬德。   是人超過百劫千劫無量恆河沙生生苦難。入此法門現身得報。時諸眾中有十億同名虛空藏海菩薩。歡喜法樂各各散華於虛空中。變成無量華臺。上有無量大眾說十四正行。十八梵六欲天王亦散寶華各坐虛空臺上說十四正行。受持讀誦解其義理。無量諸鬼神現身修行般若波羅蜜 是人超過下第二明歎經功能第二歎益勸修訖。第三時諸下大眾聞法獲益散華供養文有三。初菩薩歡喜供養十四忍名十四正行。二十八梵天歡喜供養。三無量諸鬼神下明鬼神供養。略不明餘眾供養。言十八梵者初禪有三謂一梵眾二梵輔三大梵。二禪有三一小光二無量光三光音。三禪有三一小淨二遍淨三無量淨。第四禪有九一福生二福愛三廣果此三天凡聖共住四無想天唯外道凡夫住。五無煩六無熱七善現八善可見九色究竟。此五唯那含等聖人住。唯第四禪有色地故雲十八梵不說無色界。言鬼神現身修行者以其過去修敬故令得修行波若。以其毀戒故墮鬼中答第二問明利他行相竟。   佛告大王汝先言雲何眾生相可化若以幻化身見幻化者是菩薩真行化眾生眾生識初一念識異木石生得善生得惡惡為無量惡識本善為無量善識本 第三佛告大王汝先言下答前所化眾生問文有三。第一欲答故牒其問故雲何眾生相可化。第二若以幻化下正答。第三時眾下明得益。就正答中有二。初就悟入以答亦名略答。亦名為無所得以答。文雲若以幻化身見幻化者是菩薩真行化眾生者知身相本自不生。為化眾生故名幻化身。眾生本來不有而今言化者以不有而有故雲見幻化也。知能化所化本來清淨故雲真行化眾生也。眾生識初一念下第二廣答。亦云約出用答亦云約俗諦幻有答。文有五。初定是善噁心異木石。第二色名色蓋下出五陰名。第三蓋者下釋名廣解。第四大王下簡凡聖色粗細不同。第五眾生者下明一切法結屬世諦。初雲眾生識初一念識異木石生得善生得惡惡為無量惡識本善為無量善識本乃至金剛菩薩者解者不同不能具出。今且依經以釋。涅槃經雲如雪山藥如是一味隨其流處有種種味。其藥真味停留在山猶如滿月。合譬雲一味者譬佛性。以煩惱故出種種味所謂地獄畜生等。今謂一味者即是無所得不二之真性也。復雲如是一味隨其流處有種種味異者。依無所得真性起有所得妄想。即成無明煩惱起業成六道報也。又大品雲諸法無所有如是有如是有。如無所有。是事不知名為無明。實相與無明住地本來無前後。但眾生於無所有中橫起憶想分別長流六道。變迷得解知煩惱本來是涅槃有何初後。故此經雲初一念識支本識解性故異木石耳。文雲生得善生得惡者緣善境界起於識善。此識善則從自性真實善正因所生。復緣善事而起此識則善也。若緣惡境界起於識惡此識惡則從無明熏習生因所生。復緣惡事而起此識則名惡也。惡為無量惡識本善為無量善識本者。此初一念善惡之識熏習之功各生無量善惡習果也。   初一念金剛終一念於中生不可說不可說識成眾生色心是眾生根本色名色蓋心名識蓋想蓋受蓋行蓋蓋者陰覆為用身名積聚 初一念金剛終一念於中生不可說不可說識。此意於生死內既無明緣唸唸起生滅心也。故雲不可說識此明成眾生因也。成眾生色心者辨果。文雲眾生根本者結初一念識是成眾生本。又解初一念者此明相續之始。此乃無始為始。金剛終一念者若小乘分段終大乘變易終也。色名色蓋下第二略出五陰名。蓋者下第三釋名廣解。蓋者陰覆為用身名積聚假名之身為五陰所成故雲積聚。   大王此一色法生無量色眼所得為色耳所得為聲鼻所得為香舌所得為味身所得為觸堅持名地水名潤火名熱輕動名風生五識處名根如是一色一心有不可思議色心 此一色法生無量色者依成實十四種色為色陰。陰蓋眾生不能得出離生死。初明五塵色次明四大色次明五根色。文相甚顯。如是一色下總結色心有不可思議色心。   大王凡夫六識粗故得假名青黃方圓等無量假色法聖人六識淨故得實法色香味觸一切實色法眾生者世諦之名也若有若無但生眾生憶念名為世諦 大王凡夫六識下第四簡凡聖色粗細分別。凡夫六識總相聚法故言得假名上青黃。聖人分別四微等故言得實。又雲聖人緣法界六識得真實法也。眾生者世諦之名下第五明眾生一切法屬世諦。文有三初總標一切屬世諦。第二相續假下明三假屬世諦。第三大王下明諸佛賢聖稱境而知皆如幻有結屬世諦。前總中有二。初明一切法皆如空花悉屬世諦。二無佛出世前下明立因緣名字。就前有二。初明眾生若有若無皆如幻化名為因。   世諦假誑幻化故有乃至六道幻化眾生見幻化幻化見幻化婆羅門剎利毘捨首陀神我等色心名為幻諦幻諦法無佛出世前無名字無義名幻法幻化無名字無體相無三界名字無善惡果報六道名字 假誑幻化故有乃至六道亦如幻化名為無果。以眾生虛妄憶想為假誑所成故有人天六道之名。若達此妄本來不有故雲幻化見幻化也。二婆羅門下明貴賤皆如幻化悉入世諦。又解前明凡夫取假色為實。次幻化見幻化下明聖人知假色是虛。此文應言幻師見幻而言眾生者此是佛眾生也。第二立因緣名字中有二初明無佛出世無一切因緣名字。   大王是故諸佛出現於世為眾生故說作三界六道名字是名無量名字如空法四大法心法色法相續假法非一非異一亦不續異亦不續非一非異故名續諦 二大王下明佛出世為眾生立一切世界六道無量種種色心等名字。可知第二明三假屬世諦。一相續假者與成實師異。若見諸法是一是常見。若見諸法唸唸異是斷見。離此二見知前法生後後法。法次第生法此明因緣續義。故文雲一亦不續異亦不續。絕於前後故故不相續也。   相待假法一切名相待亦名不定相待如五色等法有無一切等法一切法皆緣成假成眾生俱時因果異時因果三世善惡一切幻化是幻諦眾生 相待假者有二。亦名別待亦名通待。如長短老少好惡名為別待。如長待不長一切萬物皆不定。不長外隨待一物故雲不定亦名通待。緣成假者即因成假四塵成四大。四大成五根五根成眾生故緣成。文雲五色者雲五根為五色。亦云青黃赤白雜色為五色。文雲俱時因果現在五果三因名俱時因果異時因果者過去二因望現在五果名異時。又雲俱時因是緣因異時因是生因。若約外法梁椽成捨名俱時。十二時成日名異時因果。   大王若菩薩如上所見眾生幻化皆以假誑如空中華十住菩薩諸佛五眼如幻諦而見菩薩化眾生為若此時諸有無量天子及諸大眾得伏忍者得空無生忍乃至一地十地不可思議德行 第三大王下明諸佛菩薩五眼亦名世諦。文雲若菩薩如上所見眾生幻化。如空中花眾生本來無所有。以虛妄而有譬如空花。諸佛五眼如幻諦而見如境而知如理而知照緣觀並[穴/(俱-≡+=)]故雲為若此也。時諸有無量下答問中大段第三聞法獲益。初諸天子下明得道人。伏忍下明得益差別地前三賢名伏忍。空忍者四地已上順無相空。以七地已上名無生忍。初三地信忍略不說之。初地名一地至法雲名十地。廣大如虛空名不可思議德行也。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二諦品第四   此品所以而來者。上觀空教化明實智方便皆空不二。亦可了護因護果畢竟無差。起如幻化以化眾生。化不孤起必有所觀境界教。境界教是何。所謂二諦。二諦者真俗非一名為二。即不虛名諦故雲二諦品。二諦之義佛法大宗。若欲委論境之與教諸解非一不能具述。今言二諦者以因緣空有為世諦。因緣有空為真諦。至論諸法本來不二為因緣故說言二耳。就此中一品有三番問答。論辨二諦不二即為三別。第一問答正辨二諦不二。第二問答明說法不二。第三問答正辨法門不二。就前問答中有二。初問後答。就初問中有三一問二難三結問。正辨二諦有無。文言第一義諦中有世諦不此正是問也。   爾時波斯匿王白佛言第一義諦中有世諦不若言無者智不應二若言有者智不應一一二之義其事雲何 若言無者智不應二方便智實智。若言有者聖人智不應一。若論其理不一不二。若定為一凡夫見俗而應見真。若定有者智不應一此正難也。一二之義其事雲何此正結問也。但一二之言既難所以月光有問。故言一二之其事雲何。   佛告大王汝於過去七佛已問一義二義汝今無聽我今無說無聽無說即為一義二義故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如法修行七佛偈如是 佛告下第二佛答也。就答中有三初長行歎問二引七佛偈為證第三大王下長行正報其難。初長行歎問有三。初歎問二略示義宗三誡敕。初歎問出王本行願。先已於過去論一二義竟。今何故更問此事。汝今下第二略示義宗。汝今無聽我今無說者。如幻無所說何須汝聞故言無聽。聽者如幻人無所聽何須我說。如是無聽無說而不防聽說宛然。一二之義亦爾。故淨名雲夫說法者無說聽法者無聞。若心存聽說即是二見豈得與此經相應。諦聽諦聽下第三誡敕勸修。依三慧而修行方能達解一二之義也。諦聽諦聽者即是聞慧。善思念之即是思慧。如法修行即是修慧。第二引七佛偈有八行半分為四別。第一三偈約因緣空有以明二諦不二。第二有三行約情解見一二以明二諦不二。第三有兩行就譬以明二諦不二。第四半行結勸屬人。初三偈即為三別。初偈標因緣空有二諦章門。次偈解釋。第三偈結初偈上半約有空以明真諦。下半偈約空有以明世諦。   無相第一義無自無他作因緣本自有無自無他作法性本無性第一義空如諸有本有法三假集假有無無諦實無寂滅第一空諸法因緣有有無義如是 無相第一義者此辨真諦也。如來說法前後不同先說世諦後明真諦。此明從淺入深。自有先說真諦後明俗諦此明宗歸有本。無相者實相之理絕於有無名為無相。物莫能測名第一仲[阜*責]所以名之為義。無自無他作者本來無相豈是今無。既言本無相何忽有造作。故雲無自無他作。依如西域九十五種外道以四作往收義無不盡。故涅槃雲非自作非他之所作亦非共作非無因作。是故勝出諸外道。此經只有二種存略故耳。因緣本自有者明因緣空有為世諦。因緣本自有豈是今有。既言本有故言無自無他作。故大智論雲十二因緣是誰所作。佛言非佛作非菩薩作(乃至)非一切聖人所作。故雲無自無他作也。法性下一偈為二。上半釋前上半下半釋前下半。法性本無性者即是前無相第一義。諸法實相名為法性。法性以無性為法性。此是對性說無性。若無有性亦無無性。第一義空如者即是第一義空。以無依無得故名空如。諸有本有法者釋前因緣本自有。三假集假有者此明無體藉他故有也。第三偈無無諦實無還結前無相第一義。寂滅第一空結無自無他作。諸法因緣有結前因緣本自有。有無義如是總結前十一句也。有者結前三偈下半。明有。無者結前三偈上半明無。故雲有無義如是也。又釋無無諦實無者二無遣二實。故雲無無諦實無。寂滅第一空者有自體本無故雲寂滅第一空。一切有為法皆依六因四緣生。故言諸法因緣有。又解無無諦實無者一無去於上諸有一無去於上無故雲無無也。諦實無智照如實智。故雲諦實無。寂滅第一空者寂滅法中最精絕四句離百非。不同二乘斷空故雲第一空。諸法因緣有有無義如是者總結上也。又解無無者一無無世諦一無無真諦也。   有無本自二譬如牛二角照解見無二二諦常不即解心見不二求二不可得非謂二諦一非二何可得於解常自一於諦常自二通達此無二真入第一義 有無本自二下第二有三偈。就一異約情解以辨二諦不二。初偈略明一二第二偈解釋第三偈結歎。初偈為二上半約二情明二諦。下半約觀解明不二。上半初句法說次句譬說。有無本自二者有即非無無即非有故言本自二。何以得知有無。下句譬雲如似牛二角。二角相別似於有無義不相即。同在一頭似有無體一。照解見不二下下半約觀解。佛菩薩心內達照諸法畢竟清淨何曾二不二。為對於二故雲照解見不二。有人云見不二即是一此是一異之見豈是照解。二諦常不即者還約二情故雲不即。第二偈約達解之心以釋前偈於緣見一二。解心見不二者釋前偈上句。前即於緣見有無。今辨了悟此有無之二。於解即不二。求二不可得者釋第二句譬說。但迷故說二譬之二角。變迷成解此二本來不二。求二畢竟無從故雲不可得。非謂二諦一者釋前下半初句照解見無二。本對二說無二其二既無豈得存一。故雲非謂二諦一。以此而推無二豈得還同一見。非二何可得者一既不可得何況二耶。第三行結歎上半結前。於解常自一者結前解心見不二。此一對二說一莫作一解。於諦常自二者結前有無本自二。又解於解常自一者二諦體一。於諦常自二者結其義異。通達此無二者下半歎益明內外並[穴/(俱-≡+=)]。有無雙寂無依無得平等清淨。故雲通達此無二真入第一義。   世諦幻化起譬如虛空華如影三手無因緣故誑有幻化見幻化眾生名幻諦幻師見幻法諦實則皆無名為諸佛觀菩薩觀亦然 世諦幻化起下第三有兩偈。約譬明二諦為二。初一行半明世諦人法同於幻化。後幻師下半行約譬明真諦。世諦幻化起譬如虛空華者明世諦虛誑不實喻若空華但誑肉眼妄見為有。如浮雲電如風送火譬如空華無所有。如影三手無因緣故誑有者此是無因緣。但有虛假之名而無其實也。幻化見幻化者眾生體是其幻。復染幻塵名幻見幻也。眾生名幻諦者世諦也。上明法幻今明人化也。幻師見幻法者下半明真諦。諸佛菩薩譬幻師三界虛妄是幻法。諦實則皆無者迷故見有。變迷實照則知皆無。對有說無有息無消緣觀俱寂也。名為諸佛觀下第四半偈舉觀結屬人。初句就果人知於二諦故雲名為諸佛觀。第二句就因人知於二諦故雲菩薩觀亦然也。   大王菩薩摩訶薩於第一義中常照二諦化眾生佛及眾生一而無二何以故以眾生空故得置菩提空以菩提空故得置眾生空以一切法空故空空何以故般若無相二諦虛空般若空於無明乃至薩婆若無自相無他相故 大王下第三正釋其所難明二諦不二。於中有三初舉果對因以明二諦不二。第二五眼下偏就果以釋不二。第三菩薩未成佛下雙結因果以釋不二。就初舉果對因中有二。初約菩薩能化見不二照凡夫二乘所見二諦。佛及下廣明所化眾生及法悉空不二。初能化文雲菩薩於第一義中常照二諦化眾生者。於中道一實諦內常照空有二諦化眾生。所言常照二諦者即大悲般若化眾生以波若。故在生死而不著則異於凡夫。以大悲故不住涅槃異於二乘。不捨生死異於二乘。不捨涅槃異於凡夫。故言常照二諦化眾生。舊雲第一義不說俗是何言哉。佛及下二廣明所化眾生及法悉空不二。就中有二初明生空後辨法空。生空文言佛及眾生一而無二者。佛及眾生本來寂滅同無所得故雲一而無二。虛妄分別見眾生為因地佛為果地。達觀之上體知佛及眾生本來寂滅。故雲一而無二。此無二者是因緣假名對破二見言一二息一消。一藥病俱遣亦是遣無遣有。何以故下釋以眾生空故得置菩提空眾生與菩提同無所得。眾生如與菩薩如無異故言置。非是兩物相置也。次明法空文言以一切法空故空空。一切法空者總標諸法空也。法門無量不可具出。今總標一切攝無盡故雲一切法空故。為眾生無始已來滯有情深今借空智以遣有。復滯於空今以空治空故名空空。故智論十八空中破內空外空內外空竟。次明空空以空治前三種空。故雲空空。又解一空空於智一空空二諦法也。何以故下釋二空。文言般若無相者釋其智空。以智無生相名之為空。文言二諦虛空者釋其二諦法空。以一切畢竟清淨故言虛空。文言波若空於無明者。因緣之法本性自空不須智推然後明空。但眾生虛妄不知故復假智照得空。故涅槃雲諸法雖空要因菩薩修空見空也。乃至薩波若無自相無他相者。內盡於觀名為無自。外清諸緣名為無他也。   五眼成就時見無所見行亦不受不行亦不受非行非不行亦不受乃至一切法亦不受菩薩未成佛時以菩提為煩惱菩薩成佛時以煩惱為菩提何以故於第一義而不二故諸佛如來乃至一切法如故 五眼下第二偏就果地以明能見所見不二。文言見無所見者此見是無見之見。言無所見者諸法本來清淨何所見耶。而言見者隨俗故無過。法華明佛眼見六道眾生。大品明五眼不見眾生。法華即無見之見大品即見之無見。此經舉所見之非無以顯能見非有。行亦不受者大品無受三昧具有五句。此中正有四句。若將乃至一切亦不受即是第五句。行亦不受者大智論雲行亦不受者治其有見。不行亦不受者除其無見。說無為治有非謂有此無。說有以除無非謂有此有。談無未曾無說有未曾有。對治因緣故有此說。欲使兩見之徒俱詣正觀夷有無均生滅亡道俗泯二際故雲行不行等皆不受。亦不受有亦不同無無二過故。非行非不行者有因尚不得何況無因。一切法亦不受者依大智論即是不受亦不受也。菩薩未成佛下第三雙結因果不二。文言菩薩未成佛時以菩提為煩惱者。譬如結巾為□解者見巾妄者見□。亦如病者食甜為苦病差以向苦為甜。更無別異法由妄故見不生死為生死。煩惱亦爾。迷故菩提即是煩惱。悟之煩惱即是菩提迷故。則四方易位悟也則廓爾無遺。何以故下釋上煩惱即菩提。於第一義而不二者煩惱與菩提同無所有雲不二。諸佛乃至一切法皆絕心行故稱為如。第一問答竟。   白佛言雲何十方諸如來一切菩薩不離文字而行諸法相大王法輪者法本如重誦如受記如不誦偈如無問而自說如戒經如譬喻如法界如本事如方廣如未曾有如論義如是名味句音聲果文字記句一切如若取文字者不行空也 二白佛言下第二問答明說法不二。有二。初問後答。就初問中有二意。初問意言。雲何上說菩薩於第一義諦中。常照二諦化眾生。第一義諦中。有何所化而言佛菩薩常說十二部經化眾生。不離文字而得解脫。文字即寂。若為行諸法相雲何第一義中化眾生。二遠取上問前空品明護佛果護十地第一義中無能護所護。雲何護佛果護十地化眾生也。第二答中有四初明所說十二部經如。第二大王如如下明三種佛性。若菩薩下第三出修之方法。大王若菩薩護佛下第四結。就初有二前約十二部經明二諦教如。是名味句下次勸依文字取如莫取名字。十二部經者法輪即法本如。西土名修多羅此名法本。謂詮理之本亦可與十二部經為本。言法本如者明諸法本來是如。如者不一不二之異名。非但真諦是如只世諦亦如。今文正爾。以隨俗方便故名世諦。即此世諦體本來不可得名之為如。餘十一部例然。不同舊說法本是世諦如是真諦。此是真俗二見耳豈是約二諦以明如。重誦如者此間語梵本名祇夜。以偈重誦前長行中義。受記如者此間語外國名和伽羅那。以記說未來世得佛果故。成實論明解義經以其問答解釋明因得果故。不頌偈如者此間語梵本名伽陀。以汎爾偈說不頌長行故。無問而自說如者此間語西土名優陀那。以不待請說故。戒經如者此間語梵本名尼陀那。此是因緣經以因事制戒故。譬喻如者外國名阿波陀那以藉事說法故。法界如者西土名伊帝曰多伽。此間應雲本事。佛說法界畔亦云以說過去十八界事故。本事如者外國名闍陀伽此間名本生經。以說自身本生事故。前本事經說自他十八界故。方廣如者外國名毘佛略。以說法空方廣理故。未曾有如者外國名阿浮陀達摩。以說神通變化事故。論議如者外國名憂婆提捨以問答辨理故。是名味句下大段第二明依文字取如不取名字也。就中有五一名味句是應說。二音聲是正說。音聲者一胸二喉三咽四舌根五齒六脣七鼻八頂。由此動方有音聲說也。三果報是能說。四一切如即是所說依此說實無法可說。故金剛波若雲無法可說是名說法。五若取文字者舉失顯得。以執文字作解不達文字性離故名不行空也。   大王如如文字修諸佛智母一切眾生性根本智母即為薩婆若體諸佛未成佛以當佛為智母未得為性已得薩婆若三乘般若不生不滅自性常住一切眾生以此為覺性故 大王如如文字下答問中第二明三種佛性。初現常佛性二當常佛性三了因佛性。佛性非當現而約緣當現不同。故有三種之說。若無依無得隨緣說者無過。若執當現是定實者即成諍論。初現常文言如如文字修諸佛智母一切眾生性根本智母即為薩婆若體者。以前聞十二部經如故知文字即是如。如即是波若。波若為佛母。故雲智母。言一切眾生性根本智母者知眾生性不可得即如。故雲即為薩婆若體。達解眾生與薩婆若不一不二。何當何現破當故說現耳。諸佛未成佛下第二明當果佛性。何以得知。文雲諸佛未成佛當佛以為智母未得為性。故知當有非現有。現有者有隱性當無者無當性。故知顯故名當隱故名現。論其實性體絕諸非當非現現以因緣故說當說現耳。已得下第三明瞭因佛性。明三乘波若了出不生不滅。以得波若正觀體知生者不生滅者不滅。故雲自性常住。一切眾生虛妄因緣輪迴六趣。體知虛妄無從即是不生不滅。故雲以此自性常住為覺性也。   若菩薩無受無文字離文字非非文字修無修為修文字者得般若真性般若波羅蜜大王若菩薩護佛護化眾生護十地行為若此 若菩薩下答問中第三出修之方法有二。初出修方法文言無受無文字離文字非非文字修。無修為修文字者者。以知文字性離心無所依。文理並[穴/俱]修不修俱寂。故雲非非文字修文字也。二為修文字者下明體知上修之方法。體知波若修故得名性波若。以無得為得實無所得也。大王若菩薩護佛果下答問中第四結上護化眾生護十地行能護所護亦同修之方法也。護佛者護果。護十地行者護因。護化眾生者利他行也。   白佛言無量品眾生根亦無量行亦無量法門為一為二為無最耶大王一切法觀門非一非二乃至無量一切法亦非有相非非無相若菩薩見眾生見一見二即不見一不見二一二者第一義諦也 白佛言無量品眾生下第三問答明法門不二。就中有二初問次答。初月光舉所化眾生。無量品明其人別。根亦無量明其根別。行亦無量明其行別。此三既異未知能化法門為一為二為無量也。大王一切法觀門下第二佛答中有三。第一正答法門不二。大王七佛說下第二歎教勸修明經功德。大王此經下第三定經名字勸令受持。就初正答法門不二中有四。初正答前問明法門不二。從若菩薩下二舉非顯是以釋前問。從大王若有若無下第三明諸諦教門攝一切法皆歸於空。從眾生品品下第四結酬前問。初正答問中文雲大王一切法觀門下答前三句。非一答初問。非二答前第二問。乃至無量答第三問。應雲非無量而言乃至無量者。欲顯非無量之無量。一二義既非無量亦爾互文現意耳。一切法亦非有相下重舉絕四句釋前一切法觀門。經家存略直標破有無二句餘句可知。亦非有相者破有相。非非無相者即是第四句。破非無相故言非非無相。有人言非非者是誤。應雲非無相此是不識經耳。第二若菩薩下舉非顯。是先舉非文雲若菩薩見眾生者即著我人也。見一見二者即同僧佉衛世師一異之見也。次明顯是文雲一二者第一義諦也。以知正因緣之一二畢竟清淨無依無得。知此一二相寂滅故雲第一義諦也。   大王若有若無者即世諦也以三諦攝一切法空諦色諦心諦故我說一切法不出三諦我人知見五受陰空乃至一切法空眾生品品根行不同故非一非二法門 第三大王下明諸諦空中有三。初明世諦次明三諦攝法三明世諦終歸空也。初世諦文雲若有若無者。此意明凡夫定執有無故名世諦也。次明三諦攝法文雲一切法空諦者。三藏師雲諸法本性為空諦也。凡夫色粗顯據色為端名為色諦。三乘人修道無漏心名為心諦。若義論生死涅槃各有三諦。生死三者天人四大色是色諦。八識心是心諦。於生死上無涅槃是空諦。涅槃三者天人真實色是色諦。二真實心名心諦。無生死四顛倒名空諦也。教雖說三理非三也。我人知見下第三明世諦還歸於空。眾生品品下第四總結酬上問。眾生品品者酬前無量品眾生。根者酬上根亦無量。行者酬上行亦無量。非一非二法門者酬上能化法門為一為二為無量。   大王七佛說摩訶般若波羅蜜我今說般若波羅蜜無二無別汝等大眾受持讀誦解說是經功德有無量不可說不可說諸佛一一佛教化無量不可說眾生一一眾生皆得成佛是佛復教化無量不可說眾生皆得成佛 大王七佛下答中第二段歎教勸修明經功德。文有六別。初明諸佛道同。汝等下第二勸持。有無量下第三別列三番佛。是上三佛下第四總牒上三佛明說波若分教多少。況復下第五校量時諸下第六聞法獲益。第一諸佛道同文雲七佛所說我今說波若無二無別者通釋釋迦為七佛。明已所說同於六佛顯法真正。同無所得故無二無別。第二勸持文雲汝等大眾受持。大智論解受持雲。聞而奉行為受久久不失為持。故雲受持。讀誦解義可解。第三舉三番佛化眾生。從無量不可說諸佛是第一。二從一一佛教化無量不可說眾生一一眾生皆得成佛已來為第二番佛。從是佛復教化無量不可說眾生下第三番佛也。   是上三佛說般若波羅蜜經八百萬億偈。於一偈中復分為千分。於一分中說一分句義不可窮盡。況復於此經中起一念信。是諸眾生超百劫千劫十地等功德。何況受持讀誦解說者功德即十方諸佛等無有異。當知是人即是如來。得佛不久。時諸大眾聞說是經。十億人得三空忍。百萬億人得大空忍十地性 第四是上三佛下總牒上三種多佛。一一佛各說八百萬億偈。顯所說既廣今分教少多有三句。初分經作八百萬億偈。二於一偈中分為千分。三於一分中說一分句義不可窮盡。第五況復下況信校量。文言一念信超十地者。一念無所得波若信。勝有所得百千劫修行十地功德也。文雲諸佛等無有異當知是人即是如來得佛不久者。佛非當非現破當故雲即是如來。破現故雲得佛不久。豈可執當現等當以為諍論耶。第六時諸大眾下聞法獲益。文雲十億人得三空忍者。謂空無相無作也。言大空忍者在十地內本智證如名大空忍。亦云無所得空故雲大空忍。言十地性者在初地已上聖種性也。   大王此經名為仁王問般若波羅蜜經汝等受持般若波羅蜜經是經復有無量功德名為護國土功德亦名一切國王法藥服行無不大用護舍宅功德亦護一切眾生身即此般若波羅蜜是護國土如城塹牆壁刀劍鉾楯汝應受持般若波羅蜜亦復如是 大王下答問內第三段定經名字勸持文有三。初總列經名勸人受持。復有無量下第二顯經功能。從汝應下第三結勸受持。第一列名內雲此經名仁王問波若者。此經有二名若從能請人為名名為仁王問經。二從功能立目名護國經。道理通護一切衰惱等事。但護國為宗故偏名護國也。第二顯經功能令人樂持。雲復有無量功德者總顯功德廣多。下別顯功能有四。初護國亦護王身二明護捨亦護人身。三即此下結波若是護國四如城下喻顯護國。城塹如戒城高顯譬大乘。塹在城下外而復小譬小乘。皆有防非止惡義。牆壁如定安身之用。牆廣譬大乘壁小譬小乘。刀劍如智慧鉾楯如戒定。第三汝應下結勸受持也。   仁王般若經疏卷中四終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707 仁王般若經疏   仁王般若經疏卷下五   胡吉藏撰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護國品第五   正說六品中上來三品明能護般若辨經力用。生菩薩二利能護佛因果。及知四生相寂了語因果本來不二。得出世利益已竟於前。今此一品明所護國土辨世間利益。上空品初十六國王意欲問護國土法用。佛先答為諸菩薩說護佛果十地行因緣。上來三品諸說觀門明能護般若因而生解。內德既圓外化復顯。經之威力使國無災民主獲安故名為護。所護是何題名為國。國者王化封疆名之為國。盛辨此義因以標名故雲護國品。問何故弘此經能護國土。答其意眾多今略明三義故能護國土。一者般若是佛母能生諸佛。今弘宣般若稱可佛心為佛神通之所擁護。能使七難不生萬民安樂。二者大乘經是菩薩所學。由講此經十方菩薩雲集此土聽受大乘。以菩薩神通大故能令七難不起。三者此大乘經是十方護法天龍鬼神等之所愛敬。由講此經天龍神等悉來聽法。擁護國土能除七難災障不起故能護國也。此品分為五別初明護國行法。大王昔日下第二引昔顯今明益非虛。大王十六大國下第三勸物修行。爾時釋迦下第四得益。吾今下第五結。就第一段中復有四別。初明護國行法。二大王國土亂時下明七難正壞國土以為所護。三從不但護國已下明護餘臣庶等亦名護福。四從不但護福亦護眾難下明護餘人八難。就初護國行法中又分為三。初敕聽許說二當國土欲下明須護時節。三當請百佛下正明護國行法。   爾時佛告大王。汝等善聽。吾今正說護國土法用汝當受持般若波羅蜜。當國土欲亂破壞劫燒賊來破國時。當請百佛像百菩薩像百羅漢像百比丘眾四大眾七眾共聽是經。請百法師講般若波羅蜜。百師子吼高座前燃百燈燒百和香。百種色華以用供養三寶。三衣什物供養法師。小飯中食亦復以時 初文雲告大王者誡聽也。吾今者許為正說。汝當受持下勸王修行也。始是答上空品中問護國土因緣。二明須護時節。文雲當國土欲亂者明七難將起壞國惱民。故國王修德攘災令萬民安樂。文雲劫燒未必劫燒也。言賊者有二。一外劫盜禽獸。二內所作諸煩惱賊。既有二護亦有二。一外即百部鬼神二內所謂功德智慧。若內若外皆是諸佛菩薩神力也。三明行法中又分為四別。初從請百佛下列七種福田明福田闊大。二從百師子下標列六種供養之具明供養事。三從大王一日二時下第三教其說法儀式。四從百部鬼神下明諸善神王聞經歡喜擁護國土。初明七種福田一者。百佛二百菩薩三百羅漢。此等就入涅槃後故但請像。以其末世七難急故。若就佛在世時亦請佛菩薩羅漢等身。四百比丘眾五四大眾。一比丘二比丘尼三優婆塞四優婆夷。六七眾前四大眾外更加式叉摩尼沙彌沙彌尼為七也。七請百法師。法師等七種何故皆百。略舉圓數以應百部鬼神也。二明六種供養具中一百師子坐。以佛及法師坐此座上說妙法名師子座。二燃百燈三百和香四百種色華五三衣什物。什物者三衣.缽.坐具.剃刀.褐子.烏子.刀子.漉水袋.缽袋.針筒。六小飯中食。用此六種供養三寶。百高座者以有百法師故。燈香華各有百者以供養百佛等故。三明說法儀式。   時大王一日二時講讀此經汝國土中有百部鬼神是一一部復有百部樂聞是經此諸鬼神護汝國土 文雲一日二時講者午前午後也。四明善神護國土。文雲百部鬼神者三藏師雲出金銀仙人義經。此經外國不來。此仙人領諸鬼神鬼神根本有十部。一一部各有十部故雲百部也。根本十者一大神能化作諸神。二童子神摩醯首羅兒。犯仙人。仙人法不殺小兒。故仙人記年十六成大仙必死。此言不可勉。摩醯力住此兒恆年十四。以小兒為部黨害世間小兒。若年十五此兒不復害。三母神童子乳母也。四梵神摩醯首羅。面上三目有一切智。若失物咒小兒面更生一目直往取物得物還失目。五象頭神好障礙他一切善惡事願令不成就。六天龍神多貪嗔。七羅羅神好犯人天有善惡二健兒。八沙神食肉薄福身如沙土。九夜叉神有大神通。十羅剎神翻名極難。言百部者是鬼神王也。一一部復有百部鬼神者是前神王眷族也。是諸鬼神皆欲得人行般若。若不弘宣好為損害。由國內講此經諸鬼神等為聞法故悉來護國令無七難。由無七難得講得聽。故雲樂聞此經也。明行法竟。   大王國土亂時先鬼神亂鬼神亂故萬民亂賊來劫國百姓亡喪臣君大子王子王王子百官共生是非天地怪異二十八宿星道日月失時失度多有賊起大王若火難水難風難一切諸難亦應講讀此經法用如上說 第二明七難正壞國土。七難者一鬼神難二賊難三臣君太子百官難四二十八宿難。大王下三災合前為七難。此意由國無三寶復不講讀大乘。鬼神等無聞正法故噁心滋多惱亂萬民。萬民復亂及以衰死故外賊來侵國耳。又百部鬼神樂聞正法由其國中不講經故諸鬼神瞋忿故起七難惱亂國。二十八宿者角亢□房心尾箕是東方宿也。鬥牛女虛危室壁是北方宿也。奎婁胃昂畢觜參是西方宿也。井鬼柳星張翼軫是南方宿也。一方有七四七二十八宿也。失度者於上度數錯亂故曰失度也。日月失度者天有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日一日行一度一歲一周天月一日行十三度十九分之七。行一月一周天。又天道日月所行乃有無量。大判有三道。謂冬至之日行於南道。夏至日行於北道。奉秋二分行於中道。護難法用同上故雲如上說也。   大王不但護國亦有護福求富貴官位七寶如意行來求男女求慧解名聞求六天果報人中九品果樂亦講讀此經法用如上說 大王不但護國下第三明護臣庶等法用。有九種福一富二貴官位三七寶如意四行來安穩五男女六慧解七名聞八六天果九人中九品果也。九品者九品人上中下各有三品三三合九種。上品上中下者上品道種性金輪王中品性種性銀輪王下品習種性銅輪王。中品上中下者上品鐵輪王中品粟散王下品小國王。下品上中下者上品剎利大姓中品波羅門大姓下品居士大家等。   大王不但護福亦護眾難若疾病苦難杻械枷鎖撿繫其身破四重禁作五逆因作八難罪行六道事一切無量苦難亦講讀此經法用如上說 大王不但護福亦護眾難下第四明護難。難有八一疾病苦難二杻難三械難四枷難五鎖難六撿繫七四重五篇等是。八五逆等是五逆殺父殺母殺真人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此八難。又八者三途難即三。四佛前佛後難五邊地難六聾盲瘖啞難七世智辨聰難八長壽天難。第一大段明護國行法竟。   大王昔日有王釋提桓因為頂生王來上天上欲滅其國時帝釋天王即如七佛法用敷百高座請百法師講說般若波羅蜜頂生即退如滅罪經中說 大王昔日下第二大段引昔類今。就中有二。初引帝釋王證成波若能護國土。如涅槃經引出其事也。二從天羅國下引普明證波若能護身命。如十王經中說五千國王集。引此為證也。就初引天王中有四。一舉頂生王領奪天國二明帝釋護國行法。三頂生即退下明頂生退散四如滅罪經下引經證成。此應名涅槃經為滅罪經闍王中說也。   大王。昔有天羅國王。有一太子欲登王位。一名斑足太子。為外道羅陀師受教。應取千王頭以祭塚神。自登其位。已得九百九十九王。少一王。即北行萬里。即得一王名曰普明王。其普明王白斑足王言。願聽一日飯食沙門。頂禮三寶。其斑足王許之一日。時普明王即依過去七佛法請百法師敷百高座。一日二時講說般若波羅蜜八千億偈竟。其第一法師為普明王而說偈言 大王昔有天羅下第二引普明王為證。文有三一明難事。二從普明王白斑足下明依經修福明護國行法。三爾時法師下聞法悟解。第一難事者斑足欲破諸國取千王頭祭塚神文相顯可解。第二明行法中文別有三。初明普明乞一日暇斑足即許。二時普明下請法師說法。三其第一法師下就彼一人明說四非常偈。前二分文相顯可知。就說偈中有八偈為四。初兩偈說無常次兩偈說苦。次兩偈說空次兩偈說無我。   劫燒終訖乾坤洞燃須彌巨海都為灰揚天龍福盡於中彫喪二儀尚殞國有何常 乾坤洞然者如造天地。本起經說天地壽二百萬劫壽盡為劫火燒盡。七日凝住過七日天下洞然。劫火去上至欲界第六天一劫火盡。他方大龍王雨水滅火上至第十梵天盡色界。復有一劫旋藍風從他方來吹此天雨水。波蕩至上無色界。復有劫水盡吹水波即作山川。天地初成未有日月星宿。諸天飛來日月國土始有也。就初兩偈中初二句就天地。次兩句約山海次兩句就天龍次一句就陰陽。二儀者一陰二陽此之二種能生能成名為二儀。言尚殞者明此陰陽雖復生長而唸唸彫喪故是無常。下一句結無常。無常多種今略出五種。一滅無常捨現報二壞無常和合破散。三轉變無常色等變為異四集相無常無實生滅也。五自性無常有為之法平等不住也。次兩偈明苦即明八苦。   生老病死輪轉無際事與願違憂悲為害欲深禍重瘡疣無外三界皆苦國有何賴 生等者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輪轉無際者輪迴即是行苦。事與願違者即是求不得苦亦名愛別離苦。憂悲即是壞苦。欲深禍重者論雲如大海水無邊亦無底。能召重苦故雲禍重也。瘡疣無外者貪慾內心生故。瘡疣即身自有故雲無外。三界皆苦者明苦實樂虛。國有何賴者明依報皆苦也。苦位有四一欲界不淨故苦二色界退墮故苦。三無色界不安故苦四二乘不一向寂靜故苦。次兩偈明空。   有本自無因緣成諸盛者必衰實者必虛眾生蠢蠢都如幻居聲響俱空國土亦如 文雲有本自無者明自性本來空也。因緣成諸者明因緣空也。因緣之法由若空華。但有假名而無其實也。正觀雲因緣生法即是空也。盛者必衰者此是始終空也。眾生虛妄橫計為有。諦實而觀始終皆不可得也。實者必虛者眾生計我為實。實相刀切身無常即壞。即是實者必虛也。眾生蠢蠢都如幻居者明生空也。聲響俱空者明相空。響但有相貌無實故雲相空。聞響者是耳根壞顛倒聽。例如空華旋火輪等。次兩偈明無我初句就心明無我。心非形相故言無形也。   識神無形假乘四蛇無眼保養以為樂車形無常主神無常家形神尚離豈有國耶 假乘四蛇者約色明無我四蛇譬四大也。無眼保養以為樂車者此二句約情明無我。以凡夫無慧眼保翫此身以為樂車。如似無目之象但求食味。樂五陰之車也。不達無我保養四大謂為有我。不知此身假合而有似眾木成車。橫計輕苦謂之為樂名為樂車。形者四大也。神者識神也。形神尚離正明無我。豈有國耶者舉類顯國空也。   爾時法師說此偈已時普明王眷屬得法眼空王自證得虛空等定聞法悟解還至天羅國斑足王所 第三聞法悟解有二。初明自行次明化他。自行有二一眷族得解二普明自證虛空等定。次明化他有五。   眾中即告九百九十九王言。就命時到。人人皆應誦過去七佛仁王問般若波羅蜜經中偈句。時斑足王問諸王言。皆誦何法。時普明王即以上偈答王。王聞是法。得空三昧。九百九十九王亦聞法已。皆證三空門定。時斑足王極大歡喜。告諸王言。我為外道邪師所誤。非君等過。汝可還本國。各各請法師講說般若波羅蜜名味句。時斑足王以國付弟。出家為道證無生法忍。如十王地中說。五千國王常誦是經。現世生報 即告九百下一明化餘王。時斑足問諸王下二明斑足與諸王同聞法獲益。即告諸王下三明悉放諸王各還本國皆弘此經。以國付弟下四明斑足出家進行得無生忍。五千下第五明五千王得益第二引證訖。   大王十六大國王修護國之法法應如是汝當受持天上人中六道眾生皆應受持七佛名味句未來世中復有無量小國王欲護國土亦復爾者應請法師說般若波羅蜜經名味句 大王十六大國下品中大段。第三勸持有三。初勸十六國王受持。二天上人中下勸六道眾生受持。三無量小國王下勸諸小國王受持第三勸持訖。   爾時釋迦牟尼佛說此般若波羅蜜時。眾中五百億人得入初地。復有六欲諸天子八十萬人得性空地。復有十八梵得無生法忍得無生法樂忍。復有先已學菩薩者證一地二地三地乃至十地。復有八部阿須輪王得十三昧門得二三昧門。得轉鬼身天上正受。在此曾者皆得自性信。乃至無量空信。吾今略說天等功德不可具盡 爾時釋迦牟尼下品中大段第四。明得益有六種得益不同。初五百億人得初地。二六欲天八十萬人得性空地在四地已上。三十八梵天得無生忍及法樂忍在七地以上。四復有先已學菩薩明初地乃至十地。五八部神王得十三昧者十一切入也。得二三昧者八勝處八背捨也。或雲一空二無相也。又轉鬼神身得天身。六現在眾在此會者得自性信者四不壞信也。又得空信者入初地也。又十信名自性信種性已上名空信也。吾今下品中大段第五總結略說如此廣說不可窮盡也。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散華品第六   正說六品為四。上三品明能護般若第二護國一品明所護國土已竟。今此品是第三示物供儀令人供養。十六國王聞上說般若得益眾多。內心慶喜散華供養因以題名。故雲散華品。問供養多種今何故散華。答供養雖多不出三種。一敬供養謂香華等二利供養謂衣服等三修行供養謂六度四攝等。此品多明恭供養修行供養也。此品文為六段初明十六國王聞法歡喜散華供養。時諸國王下第二發願。佛告大王下第三如來述成。時佛下第四現神力。佛現神足下第五時眾得益。諦聽諦聽下第六結。   爾時十六大國王聞佛所說十萬億偈般若波羅蜜歡喜無量即散百萬億行華於虛空中變為一座十方諸佛共坐一座說般若波羅蜜無量大眾共坐一座持金羅華散釋迦牟尼佛上成萬輪華蓋大眾上 就初散華中有四。初散百萬億行華者地前三十心華。二復散八萬四千波若波羅蜜華初地已下十地華。三復散妙覺華佛地華也四諸天人散天華。就前三十心行華中有四。初明十六國王聞上說般若歡喜即散百萬億行華。二華於空中變成一座。十方佛共坐一座說般若。三無量大眾共坐一座持金羅華散釋迦上。四金羅華變成萬輪華蓋大眾也。問何故一時間諸華變轉自在如此。答以般若故於一無所得心內作種種名。不可以相心而求。若約勸解其事眾多不可具出。下雲諸華例爾也。   復散八萬四千般若波羅蜜華於虛空中變成白雲臺臺中光明王佛共無量大眾說般若波羅蜜臺中大眾持雷吼華散釋迦牟尼佛及諸大眾 第二地上行華文有三。初明散華變成白雲臺。二明臺中光明王佛說般若。三臺中大眾持雷吼華散釋迦及大眾也。   復散妙覺華於虛空中變作金剛城城中師子吼王佛共十方佛大菩薩眾論第一義諦時城中菩薩持光明華散釋迦牟尼佛上成一華臺臺中十方諸佛說不二法 第三佛地散妙覺華中文有五。初明散妙覺華二華於空中變作金剛城。三城中師子吼王佛共十方佛大菩薩論第一義諦。四時城中菩薩持光明華散釋迦佛成一華臺。五臺中十方佛說不二法也。   及諸天人亦散天華於釋迦牟尼佛上虛空中成紫雲蓋覆三千大千世界蓋中天人散恆河沙華如雲而下 第四諸大眾天人散華有三。初散天華釋迦上。二華於空中成紫雲蓋覆三千大千世界。三蓋中天人散恆沙華。此等若就事是敬供養。若約行即修行供養。問前後四番散華變成華蓋等。何故於中有佛說法有不說法者。答諸佛方便約緣不同不可定准。第一明散華供養訖。   時諸國王散華供養已願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常說般若波羅蜜願一切受持者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所求如意常行般若波羅蜜 時諸下品中大段第二發願。就文有二。初時諸天國王願三世諸佛常說般若。二願一切受持者下願四眾所求如意常行無所得般若也。   佛告大王如是如是如王所說般若波羅蜜應說應受是諸佛母諸菩薩母神通生處 佛告下品內大段此第三如來述成。就文有二。初述可故雲如是如是。二如王所說下勸應說應受持歎般若諸聖之本。有三句是一切諸佛母一切菩薩母一切神通母。   時佛為王現五不思議神變一華入無量華無量華入一華一佛土入無量佛土無量佛土入一佛土無量佛土入一毛吼土。一毛吼土入無量毛吼土無量須彌無量大海入芥子中一佛身入無量眾生身無量眾生身入一佛身入六道身入地水火風身佛身不可思議眾生身不可思議世界不可思議 時佛為王下品中第四神力。現五不思議即為五別。第一華變不思議一華入無量者少能入多。無量入一者多能入少故皆不思議神力也。二佛土不思議無量佛土入一佛土能變多土入一土故。三毛吼不思議少能容多故。四須彌大不思議多能入芥子故。五眾生不思議無量眾生入一佛身故。五種神通稱不思議者無得正觀之異名也。   佛現神足時十方諸天人得佛華三昧十恆河沙菩薩現身成佛三恆河沙八部神王成菩薩道十千女人現身得神通三昧善男子是般若波羅蜜有三世利益過去已說現在今說未來當說 佛現神足下品中大段第五明得益有二。初別明四種人得益。二善男子下總舉波若有三世利益。別明四眾內即為四別。一十方天人得佛華三昧者。此是華嚴三昧第十地得之。二十恆河沙菩薩得成佛身。三三恆河沙八部神王成菩薩道初地以上。四十千女人現身得神通謂五神通也。善男子下總舉般若明三世利益。   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如法修行 諦聽諦聽下品中大段第六勸依三慧結勸修行也。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受持品第七   此品明十三法師。開而奉行為受久久不失為持。因以題名故言受持品。正說六品為四。今是第四明弘經人德行相貌勸將來依憑學經。就文有二。初月光疑問從大牟尼下第二答。初問中有二。初月光從前品生疑。白佛言下第二正問末代持法人。就前疑問中初睹瑞疑念。次即發言諮請。   爾時月光心念口言見釋迦牟尼佛現無量神力亦見千華臺上寶滿佛是一切佛化身主復見千華葉世界上佛其中諸佛各各說般若波羅蜜 所言月光者性月名波斯匿。而言月光者當是受法已後更立光字故雲月光也。次發言者見釋迦神力復見寶滿如來化身佛主復見千葉上佛各各說般若。此三處佛為一為異。   白佛言如是無量般若波羅蜜不可說不可解不可以識識雲何諸善男子於是經中明瞭覺解如法為一切眾生開空法道 白佛下正問。就中有二。初正問所說般若甚深無量。次雲何下結問意。就前正問中有三句歎般若甚深。一過言說故雲不可說言語道斷故。二過相心境界故言不可解深而無盡故。三過覺觀故雲不可以識識非思慮境界非緣慮之所達也。雲何下次結問意法相如是絕緣忘觀。雲何解了令一切眾生得入空道。開空法道者達有本空故名開空。即空能通名道故雲開空法道也。   大牟尼言有修行十三觀門諸善男子為大法王從習忍至金剛頂皆為法師依持建立。汝等大眾應如佛供養而供養之應持百萬億天華天香而以奉上 大牟尼下第二佛答有三。初正答問。佛告月光我滅度後下第二勸持。時諸大眾及阿須輪王下第三明時眾得益。就前正答中有三。初略答。善男子其法師下第二廣答。善男子如是如是下第三總結十三法師功能。就前略答中有二。初佛答勸修觀門略歎其德。文雲十三觀門者謂三賢十聖為十三。前四忍各有三品以為十二。寂滅下忍為十三。從習忍已下第二辨位。習忍者即習種性。至金剛頂者即第十地標初舉後中間十一略具列。依持建立者明十三種合可依止。汝等下第三勸大眾如法供養。文雲應如佛供養者教其重敬供養也。故二諦品雲一念信般若當知是人即是如來。況十三法師不應如佛供養也。   善男子。其法師者是習種性菩薩。若在家婆差憂婆差。若出家比丘比丘尼。修行十善。自觀己身地水火風空識。分分不淨。復觀十四根。所謂五情五受男女意命等有無量罪過故。即發無上菩提心。常修三界一切唸唸皆不淨故得不淨忍觀門住在佛家修六和敬。所謂三業同戒同見同學。行八萬四千波羅蜜道 善男子其法師下第二廣答十三忍。即為十三段。就初習忍有三。第一內凡伏忍初習忍十住也。第二善男子習忍下舉失顯得。更解三十心前外凡夫十善菩薩。第三是定人者下顯得還結習忍位也。就初習忍有八句文。初標忍名位。文雲是習種性菩薩也。第二別明四部眾在家二眾名優婆塞優婆夷。有本雲波差優婆差外國語音不同有此異耳。此間名善宿男善宿女亦云善男子善女人。出家二眾者一名比丘此名破煩惱。二名比丘尼此名為女。第三修習德行文雲修行十信。十信者即前教化品伏忍下品十種心。十信者一精進心乃至第十迴向心。第四作六大觀四大.空.識也。第五作十四根觀。五情根五受根男女意命此。十四是生死根本故成實論名往來根。生死過患故菩薩先須觀之。三無漏根入聖位非過不須觀之。信等五根不斷善根亦不觀也。是故二十二根中除八根但觀十四。喜樂捨意此四雖通漏無漏是染污根本。所以不除也。第六發菩提心者智度論雲五種菩提。是第五無上菩提心也。涅槃經四種菩提發第四上上觀菩提也。大品經三種菩提第三佛菩提心也。第七常修三界忍者觀三界唸唸皆不淨是諸漏本。無一念淨處即得不淨忍也。以作上來諸觀名佛弟子故雲住在佛家也。第八修六和敬與物同修名之為和。共相受德目之為敬。三業同修為三。同戒同見同學八萬四千度名六。餘經以同利利為六也。   善男子習忍以前行十善菩薩有退有進譬如輕毛隨風東西是諸菩薩亦復如是雖以十千劫行十正道發三菩提心乃當入習忍位亦常學三伏忍法而不可字名 善男子下習忍內大段第二更解三十心前外凡十善。舉失顯得也。就文有六句。初法說明外凡菩薩行十善由有進退。譬如下第二舉輕毛喻善趣見理未明。數數退大住小乘。似彼輕毛隨風動轉不能正住。是諸菩薩下第三合喻。雖以十千劫下第四明十千劫有所得心行十正道亦不得進位也。發菩提心下第五明發無所得心得入習忍位也。亦常學下第六結是不定人不可名字也。   是不定人是定人者入生空位聖人性故必不起五逆六重二十八輕佛法經書作反逆罪言非佛說無有是處能以一阿僧祇劫修伏道忍行始得入僧伽陀位 是定人下習忍位中第三大段顯得還結習種忍也。就文有三初得生空位。此人得人空無我解也。亦名假名空。必不起下第二明離過五逆如前說。六重者四重加沽酒為五不說四眾罪過為六。二十八輕者出善生優婆塞經。第一不供養父母師長。二者耽樂飯酒三者不能瞻身病苦。四者有乞食不能隨多少與而令空去。五者若比丘比丘尼長老尊宿處優婆塞等不須禮拜問訊。六者若見四果犯戒生憍慢心。七者月月不能持六齊受八支戒。八者四十里有講法處不往聽。九者受招提僧臥具床座。十者疑水有蟲故飲。十一險難之處無伴獨行。十二無伴獨宿尼寺。十三若為財命打罵奴婢僮僕外人。十四若殘食施四部眾。十五若畜貓狸。十六畜養象馬牛驢一切禽獸不作淨施。十七若不儲僧伽梨衣缽盂錫杖。十八若為身田作。十九不得自為身命若作市易斗秤賣物。一說價已不得前卻捨賤取貴。二十若在非處非時行欲。二十一商賈販賣不輸官稅盜棄而去。二十二若犯國制。二十三得新果菜不先奉三寶先自受用。二十四僧若不敢說法讚歎輒便自作。二十五若在沙彌比丘前行。二十六僧中行食不得撰擇取美過分而取。二十七不得養蠶。二十八行路之時遇見病者不住瞻視方便付囑而捨去。佛法經書作反逆罪言非佛說者。於佛法真佛說言非佛說。實非佛說言是佛說者無有是處。以一阿僧祇者從善趣初心至滿心習種位合逕一阿僧祇也。始得入僧伽陀位者第三段結習忍位也。外國名僧伽此方名習種性。又義翻名為離著地以不著人我故也。問習種性更有異名復有別稱。答瓔珞經明有六名。在性名習種性在信名堅信。在忍名信忍在慧名聞慧。在定名習相定在觀名住觀。問雲何名十住。答。一名發心住二治地住三修行住四生貴住五方便具足住。六正心住七不退住八童真住九法王子住十灌頂住。位內王名銅寶瓔珞。   復次性種性行十慧觀滅十顛倒及我人知見分分假偽但有名但有受但有法不可得無定相無自他相故修護空觀亦常行百萬波羅蜜唸唸不去心以二阿僧祇劫行正道法住波羅陀位 復次性種下第二明中忍文有八句。一標名二出行德三滅惑四知俗。五修觀六辨行多少七修行時節八結名。第一標名文雲性種性也。第二出行德文雲行十慧觀。十慧即前教化品十止心也。四意止為四即四念處。三善根為七即慈施慧。三意止為十。三意止者所謂三世忍過去因忍現在因果忍未來果忍也。第三滅惑文雲滅十顛倒。十顛倒者常樂我淨四對四依止。三煩惱顛倒對三依止。過去因忍對因倒未來果忍對果倒現在因果忍對因果倒也。或可如地持論發心品中說。十種煩惱為十倒也。我我所通障十地。性種人少分滅也。第四知世諦假有非實文雲分分假偽不可得也。第五空觀文雲無自他相修護空觀。觀我人無有自他相故空即三空觀門。具足未得名修已得名護。第六辨行少多。文雲常行百萬波羅蜜唸唸不去心者。以無間修故不去離心也。第七修行時節文雲以二阿僧祇也。第八結名。波羅陀位者此名性種性。三藏師雲義翻為守護度。所習諸行能堅守不失也。從善趣初心至性種位時逕二阿僧祇劫也。瓔珞經有六名在性名性種性在堅名法堅。在忍名法忍在慧名思惟慧。在定名性定在觀名行觀。問雲何名十行。答一歡喜行二饒益行三無瞋恨行四無盡行五離癡亂行。六善現行七無著行八尊重行九善法行十真實行也。位內王名銀輪王。   復次道種性住堅忍中觀一切法無生無住無滅所謂五受三界二諦無自他相如實性不可得故而常入第十第一義諦心心寂滅 復次道種下第三明上忍有六句。初標名二行德三觀解四為物受生五修行時節六結位。第一標名名道種性。第二行德文雲住堅忍中即前教化品十堅心。十堅者一戒忍二知見忍三定忍四慧忍五解脫忍六三界因果空忍七無願忍八無相忍九無常忍十一切法空無生忍。第三觀解文雲觀一切法無三相。所謂以知五受三界二諦無自他相。如實性者無所得不二性也。以知諸法無所有故雲不可得。文雲常入第十第一義諦者牒前五受為五。三界為八世諦為九真諦為十也。從前觀向後故言常入第十第一義諦也。心心寂滅者前觀諸境無生今明能緣之心亦寂滅也。   而受生三界何以故業習果報未壞盡故順道生故復以三阿僧祇劫修八萬億波羅蜜當得平等聖人地故住阿毘跋致正位 第四為物受生文雲而受生三界。何以故下釋受生意。以業習未盡故地前三賢菩薩為物受三途生。以無始願為因大悲為緣發願入三途教化眾生也。第五明修行時節文雲三阿僧祇劫。修八萬億諸度將入初地故雲當得平等聖人地。第六結位阿毘跋致正翻為不退也。道種性例前有六名。在堅名堅修在忍名修忍在慧名修慧在定名慧定在觀名向觀。十迴向者一離眾生相迴向二不壞迴向三等一切佛迴向四至一切處迴向五無盡功德藏迴向。六平等善根迴向七等觀眾生迴向八如相迴向九無縛解脫迴向十法界無量迴向也。瓔珞經名金輪王。   復次善覺菩薩摩訶薩住平等忍修行四攝唸唸不去心入無相捨滅三界貪煩惱於第一義諦而不二為法性無為緣理而滅一切相故為智緣滅無相無為 復次善覺下次明信忍就初地又有十段。初標名二歎地功德三明空有兩解四滅惑五得二無為。六解法方便七明二智成就八進行九結位十以四大藏益物。第一標名者文雲善覺菩薩也。第二歎地德行文雲住平等忍初地證信空有並觀故雲平等忍。第三明空有兩解文雲修行四攝即有解入無相下即空解。第四滅惑文雲滅三界貪煩惱。第五明得二無為文雲於第一義而不二。滅一切相是數滅無為。   住初忍時未來無量生死不由智緣而滅故非智緣滅無相無為無自他相無相無無相故無量方便皆現前觀實相方便者於第一義諦不沈不出不轉不顛倒遍學方便者非證非不證而一切學 住初忍下未來生死不起即非數緣滅無為。無自無他相者由自故有他自無故他亦無。一無遣自一無遣他二無雙遣故名無無相也。第六釋法方便文有六子句。一實相方便二遍學方便三迴向方便四魔自在方便五一乘方便六變化方便。第一實相方便者文雲於第一義諦而不沈不出。二乘沈空凡夫沈有動轉顛倒也。菩薩於實相無有沈出故不顛不倒也。第二遍學方便者文雲非證非不證。菩薩空有並觀齊行不二故雲非證非不證。而一切學者明大小遍學名一切學也。   迴向方便者非住果非不住果而向薩婆若魔自在方便者於非道而行佛道四魔所不動一乘方便者於不二相通達眾生一切行故變化方便者以願力自在生一切淨佛國土如是善男子是初覺智於有無相而不二是實智照 第三迴向方便者文雲非住果非不住果而向薩婆若。有三種迴向一迴因向果所有善根向薩婆若果。二迴果向因與一切眾生共也。三者迴向無所得故離相也。非住果者不住人天二乘果。非不住者住初地已上四種果。調柔果發趣果願智果攝報果。又非住者不住四果非不住者住薩婆若果也。第四魔自在方便者文雲於非道而行佛道四魔所不動。同魔而行佛道魔不能壞。表二義一者欲引邪入正。二明邪正不二解魔事無所有即是佛事。四魔者煩惱魔陰魔死魔天魔也。欲明初地菩薩能降伏四魔故雲不為所動也。初地菩薩斷初地惑故離煩惱魔得法身故離陰魔。得道法力故離死魔得不動三昧故離天魔。若依大集經四諦三空四念處等治四魔。如此等示行非道通達佛道也。第五一乘方便者文雲不二相通達眾生一切行故。唯行一大乘不二法門以化眾生也。第六變化方便者文雲願力自在生一切淨佛國土起身通益物也。願力者是起通心言自在者明其通體智慧。言生一切淨佛國土者明其通用。道理亦生穢土略故不說。第七明二智成就有三意。初法說譬如水下譬說乃至下合譬。初法說中前明實智後明方便。文言初覺智於有無相而不二者是實智也。   巧用不證不沈不出不到是方便觀譬如水之與波不一不異乃至一切行波羅蜜禪定陀羅尼不一不二故而二行成就以四阿僧祇劫行行故入此功德藏門無三界業習生故畢故不造新以願力故變化生一切淨土常修捨觀故登鳩摩羅伽位以四大寶藏常授與人 巧用下明方便智。譬文雲如水與波不一不異者。明動義異濕義似行義異理義。言不異者明波體即水體似行體即理體。合譬中文雲乃至一切行不一者明行相異理。又明諸行體同義別。言不二者明理行體同。又明諸行體同其似波水。合前成不一不異之言也。今所明二智不同他說異實智外別有方便。所言實智者即方便實也。言方便者實方便也。豈可言一豈可言異。譬說中自顯也。第八進行有四子句一明久行故入此門。文雲四阿僧祇得入者過前三忍故雲四阿僧祇。二無三界業報生文雲畢故不造新。更不受三界果報故雲不造新也。三以願力受生。以地前三十心無漏為因無明為緣感三界外初地變易生也。四常修捨觀捨所斷諸煩惱也。第九結位。鳩摩羅伽者此方名童子地。以生在佛家亦名離欲地亦名勝惡魔地。初地離五怖畏過二乘魔也。第十常以四大藏益物。四大藏者修多羅毘尼阿毘曇雜藏也。亦可。依勝鬘經一名人天善根藏二聲聞藏三緣覺藏四大乘藏。亦可。依地持四攝益物為四藏也。   復次德慧菩薩以四無量心滅三有瞋等煩惱住中忍中行一切功德故以五阿僧祇劫行大慈觀心心常現在前入無相闍波陀羅位化一切眾生 德慧下第二地文有五別。一標名二智斷三住中忍自行四修行時節五結。第一標名文雲德慧菩薩。第二智斷文雲以四無量心者。明智也滅三有煩惱即斷也。第三住中忍中行一切功德者歎自利行相也。第四明修行時節者。文雲以五阿僧祇者怙前四為五也。第五結雲入無相闍陀波羅者。此翻為度黑闇無復黑闇亦名無畏地。三藏師翻為滿足也。   復次明慧道人常以無相忍中行三明觀知三世法無來無去無住處心心寂滅盡三界癡煩惱得三明一切功德觀故常以六阿僧祇劫集無量明波羅蜜故入伽羅陀位無相行受持一切法 明慧下第三地文有五別。初標名二忍名三智斷四進行時節五結位。第一標名者文雲明慧道人也。第二標忍名文雲無相忍中行者明信忍上品也。言三明者照三世無生。故雲無來無去無住處。三世不可得觀盡於緣。心心寂滅緣盡於觀也。第三智斷者文雲盡三界癡煩惱也。第四進行時節者六阿僧祇。足前五為六也。第五結位文雲入伽羅陀位者此雲度邊地也。   仁王般若經疏卷下五終   仁王般若經疏卷下六   胡吉藏撰   復次爾炎聖覺達菩薩修行順法忍逆五見流集無量功德住須陀洹位 爾炎地下明四地文有四。初標名二立忍名三離障四進行。初標名文云爾炎聖覺達菩薩也。爾炎者此名智母既進斷思惟故稱覺達。境能生智以境為智母也。又解地經名炎地此喻說也。第二立忍名修行順法忍者順忍下品也。第三離障文有三子句。一逆見流二住初果三結離障。初逆五見流者明四地菩薩能滅五見煩惱習氣故。地經雲我見為首悉皆遠離。攝論雲四地斷俱生身見無明。三藏師雲大乘別有五見。一生滅見准小乘邊見。二四念處見損正念。正念對治准小乘邪見。三善惡見損正懃正懃能行一切無分別。菩薩善法若分別不能懃也。准小乘戒取見。四眾生見是菩薩對治。菩薩不見眾生異菩薩也。五正法見正施是對治不見有法也。菩薩行九種道能逆此五見流始入菩薩須陀洹位。九種道者一行生死如病服苦藥。二狎眾生如大醫不計病者惱亂。三促身力如僮僕不避寒苦其力堪忍故。四入塵欲如商人畏失財為。利眾生雖處世樂不多受果報故。五淨三業如洗衣人未淨不息。六不惱他。七習善根如人攢火取得火方住。八修定譬有僮僕。九依智慧如幻師於幻眾中不生真實。未見所出別詳。二住須陀洹位者釋有二義。一者就修道位中二地三地修有漏道厭伏煩惱。四地修無漏道永斷煩惱初得修無漏名須陀洹。第二義者三地已還造有漏業初地行施二地持戒三地修八禪有漏定。四地已上修無漏道斷三界逆生死流名須陀洹。亦可。此人斷人相我障因似小乘初果就相似立名也。   常以天眼天耳宿命他心身通達於唸唸中能滅三界一切見故亦以七阿僧祇劫行五神通恆河沙波羅蜜常不離心 天眼等五通者三地菩薩在有漏位中修道得五通。四地在無漏位中得五通。分得漏盡略而不彰也。三結離彰雲滅三界一切見也。第四進行時文雲以七阿僧祇也。亦應結名位文略不出耳。   復次勝達菩薩於順道忍以四無畏觀那由他諦內道論外道論藥方工巧咒術故我是一切智人滅三界疑等煩惱故我相已盡知地地有所出故名出道 勝達下明五地文五段。初標名二標忍三明四無畏四明證果五修行時節。第一標名文雲勝達菩薩即難勝地。第二釋忍者文雲於順道忍也。五地菩薩修順忍中品隨順如道觀名順道忍也。第三明四無畏者有二。初總標次別釋初總標者雲以四無畏也。觀那由他下別釋一切智無畏也。言那由他諦者此雲億千萬諦也。內道論者佛十二部經。外道論者四韋陀也。藥方者本草君臣相吏制也。工巧者善能知致城隍市肆等也。咒術者善解方術也。我是一切智人者結一切智無畏也。二滅三界下明漏盡無畏也。三界疑等煩惱者一身見二戒取三疑。人我久盡二煩惱亦除今始除疑。疑是心煩惱功用以三界為本。從三界出故雲三界疑等。我相已盡者無有我慢也。三知地地有所出者明盡苦道無畏也。   有所不出故名障道逆三界疑修集無量功德故即入斯陀含位複習行八阿僧祇劫中行諸陀羅尼門故常行無畏觀不去心 四有所不出者明說障道無畏也。菩薩別有四無畏名出大智論。一聞持二說法三答難四斷疑。而此文解四無畏約佛四無畏即佛菩薩也。第四證果雲修習無量功德即入斯陀含果。梵本名息忌伽彌此雲一來。息忌名一伽彌名來。斷欲色界修道六品。或本雲四地斷欲界思惟五地斷色界思惟六地斷無色界思惟。住在薄中名薄煩惱。又解。入斯陀含位者斷身淨我慢障盡。有微煩惱習障在似小乘斯陀含。亦可。此人望後六地唯一往來義也。三藏師雲五地菩薩猶餘六地見三界名一往來也。第五進行雲八阿僧祇者乘前七數故雲八。陀羅尼此雲能持也。   復次常現真實住順忍中作中道觀盡三界集因集業一切煩惱故觀非有非無一相無相而無二故證阿那含位復於九阿僧祇劫習照明中道故樂力生一切佛國土 常現下第六現前地有六段。一出地名二住忍修觀三斷惑四證果五進行六結中道。第一出名常現真實也。第二住忍修觀雲住順忍中作中道觀也。明六地菩薩作無所得觀也。第三滅惑雲盡三界集因集業也。業雖不可斷而斷煩惱業因自滅也。言非有非無者即是中道現前也。一相無相者對二故說一對有故說無。故雲一相無相也。二遣一亦消有盡無亦息。此是對治之言勿作法見解。第四證那含果西方雲阿那伽彌此雲不還。阿那名不伽彌名還此不還欲界也。此人受欲界生更不還欲界也。略即斷五下分結廣即斷九十二。見諦八十八使思惟四使也。三藏師雲六地菩薩有四不還。一不還二乘心二不還魔事魔事即六塵也。三不還愛法四不還味禪。第五進行時九僧祇也。第六結中道觀雲習照明中道也以願力故得生一切佛土也。   復次玄達菩薩十阿僧祇劫中修無生法樂忍滅三界集因業果住後身中無量功德行皆成就 玄達下明七地文有七段。一標地名二進行三辨忍四離障五集德六結位七地中化行。第一標名雲玄達菩薩即遠行地也。第二進行時言十阿僧祇者地中數量多少也。第三辨忍。雲無生法樂者七地得無生始證法適神。故雲法樂忍也。例如初地得十地始故名歡喜。即無生忍下品觀也。第四離障。雲滅三界習因業果者此就分段非永盡也。前六地滅盡因七地滅果也。亦可。六地斷正使七地斷習。亦可。望彼繫業因果此地不永盡。第五集德。雲住後身者三界繫業分段之窮名住後身也。依智度論先世因緣七地菩薩有肉身。七地聲聞地。聲聞肉身成道借相解義故雲七地有肉身也。智度論又雲初地名法身況七地是肉身。肉身此是變易法身肉也。此是一途之說不可定執。故華嚴雲初發心時便成正覺豈復七地猶是肉身。無量功德皆成就者住後身中總明功德不一故雲無量也。   無生智盡智五分法身皆滿足住第十地阿羅漢梵天位常行三空門觀百千萬三昧具足弘化法藏 無生智盡智者別明後身諸功德也。且作一種唯望分段因盡得名盡智。苦果不生名無生智。五分法身者無漏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也。第六結位雲住十地阿羅漢梵天位也。三藏師雲羅漢有三處。一三界極名羅漢見三界煩惱盡。二結盡名羅漢七地見三界惑非有非無。三生死極佛地名羅漢見一切惑非有非無。又雲分段生死盡名羅漢。梵天位者初禪梵天王也。言十地者前三賢加以七名第十地。第七地內化行者雲行三空觀空無相無願無漏慧也。百千萬三昧者無漏定也。弘化者利益眾生也。   復次等覺忍者住無生忍中觀心心寂滅而無相相無身身無知知而用心乘於群方之方淡泊住於無住之住 等覺下明八地有五段。一標地名二辨忍三明無相觀四結大臣位五進行時。第一標地名雲等覺菩薩謂不動地。第二釋忍。雲住無生忍者無生忍中品也。第三明觀解。雲觀心心寂滅者無所得心也。無相相者無七地功用相而有八地無功用相也。無身身者無七地功用身而有八地無功用法身。無知知者不同七地功用知。而有八地已上無功用知。明八地雙照萬境不知而知。用心乘於群方之方者。乘能運載群生方者情有趣向名為方。故繫辭雲以類聚無方應化隨物在處。故雲群方之方也。雖遍化群方而不住生死此是無漏任放。故雲淡泊住於無住也。   在有常修空處空常萬化雙照一切法故知是處非是處乃至一切智十力觀故而能登摩訶羅伽位化一切國土眾生千阿僧祇劫行十力法心心相應常入見佛三昧 在有常修空者明在有而不染有。有無礙空知有非有故能空有無礙也。處空常萬化者寂而常用空有不二故雲雙照一切法也。故知是處非是處者總結明有無並照。空名是處有名非處。亦可。是初是處非處力也。第四證位。摩訶羅伽者此翻大臣。既空有並觀化行參佛故雲大臣。如經雲舍利弗佛法大將也。第五進行雲千阿僧祇劫行十力法十力如別釋。心心相應常入見佛三昧者得無所得解故雲相應。常入見佛三昧者證念佛三昧也。   復次慧光神變者住上上無生忍滅心心相法眼見一切法三眼色空見以大願力常生一切淨土萬阿僧祇劫集無量佛光三昧而能現百萬億恆河沙諸佛神力住婆伽梵位亦常入佛華三昧 慧光下明第九地有七段。一標地名二釋忍三滅惡四明四眼照用五願力受生六進行時七結位。第一標名雲慧光即善慧地慧是般若光是法身神變是解脫也。第二釋忍雲住上上無生忍者。無生忍中上品。形前八地中品上於下品故。名此九地住上上無生忍也。第三滅惑雲滅心心相者即是心邊無知也。第四明四眼照用不同。法眼見一切法者明法眼照有即道種智。但能緣有度眾生雲法眼見一切法也。此是一途說耳不可定執。三眼色空見者三眼者肉天慧。此三眼用不同肉天二眼見粗細色。慧眼見空三眼合用。故雲三眼色空見也。三眼在地前三賢中法眼登地佛眼在道後。通論一一地皆有五今明因中正立四眼。第五願力。雲願力常生淨土者以無所得願化益眾生也。第六進行時有二。初萬阿僧祇下明進禪定而能現下明起神通益物。第七結位。住婆伽梵位者此翻為世尊。亦名破淨地婆伽名破梵名淨地。言佛華三昧者即首楞嚴定。   復次觀佛菩薩住寂滅忍者從始發心至今逕百萬阿僧祇劫修百萬阿僧祇劫功德故登一切法解脫住金剛臺 觀佛下明十地。文有三段。初明地中功能。善男子從習忍至灌頂下第二挍量顯勝。彰行分齊簡因異果亦云見性不見性異。從常修一切下第三結勸入位。就初明地中功能有四。第一觀佛者法雲地名也。第二住寂滅忍者標忍名也。此第十地共佛同在一忍合為第十三法師也。言住寂滅忍者若就其別唯取第十下品寂滅忍。若就其通通明佛及菩薩皆名寂滅忍也。第三明地中修行時節文雲逕百萬等明修行時長久。類前應雲十三僧祇。百萬阿僧祇劫功德者明地起行廣多。第四彰位分齊高極者。文雲登一切法解脫住金剛臺者第十地以為金剛臺也。亦可此句舉果顯因名佛以為金剛臺。以彼十地因滿故佛住金剛臺果也。   善男子從習忍至頂三昧。皆名為伏一切煩惱而無相信滅一切煩惱生解脫智照第一義諦不名為見。所謂見者是薩婆若。是故我從昔以來常說唯佛所知見覺。從灌頂三昧以下至於習忍所不知不見不覺。唯佛頓解不名為信漸漸伏者慧雖起滅以能無生無滅此心若滅則累無不滅無生無滅入理盡金剛三昧。同真際等法性而未能等無等等 善男子習忍下第二段挍量顯勝彰行分齊。文有六句一簡因異果二彰果異因。三釋因異果四釋果異因。五結因異果六結果異因。第一簡因異果者雲習忍至灌頂皆名為伏者。從習忍至金剛未除一念元品已來一剎那惑在通而言之故名為伏。又雲以因對果心內帶惑非是永無故言伏也。文雲而無相信滅一切者初地至三地信忍位中亦照第一義。不名為見者見性未明。又解不名為見者十地因位不見果性名不見。涅槃雲十地菩薩見不了了佛地始終皆見也。第二彰果異因雲所謂見者是薩婆若。是故我言唯佛所知見覺者彰佛果見性分明。第三釋因異果文雲從灌頂三昧至於習忍所不能知見覺者十地金剛三昧也。習忍者三十心。所不知不見不覺者是因位故不見佛性。第四釋果異因文雲唯佛頓解不名為信者頓解者萬行斯滿佛照理窮故名為頓也。第五結因異果雲漸漸伏者慧雖起滅者明因道無常。以能無生無滅者明能滅彼生滅煩惱。又解若知因非因知起非起故雲以能無生無滅也。第六結果異因中初法說次喻說後合。初雲此心者無明住地心。若滅者無明住地滅也。明因道離生滅也。言則累無不滅者明累外遣障也。言無生無滅者究竟清淨也。照理窮源故雲理盡三昧。言同真際者同會無所得也。等法性者知諸法不二也。而未能等無等等者未與佛同也。   譬如有人登大高臺下觀一切無不斯了住理盡三昧亦復如是常修一切行滿功德藏入婆伽度位亦復常住佛慧三昧 譬如下譬說。雲譬如有人登大高臺者即如來地。三藏師雲譬有五。一最高一切頂故。二真實不壞如佛果常住難登。三還源越凡聖故。四自性寂靜如佛無生滅故。五安樂依處如寂觀照無不了故。言住理盡三昧亦復如是者合譬也。常修一切行下第三結勸位。入婆伽度位者此雲施德地。以能雲雨說法故亦名破度地。定慧具足故雲佛慧三昧也。   善男子如是諸菩薩皆能一切十方諸如來國土中化眾生正說正義受持讀誦解達實相如我今日等無有異 善男子如是下正答中有三章。初略答二廣答。二段畢今第三總結有三。初明十三法師能弘化大乘。故雲如是諸菩薩皆能一切十方化導眾生也。正說正義下第二明十三法師能說正義。正義者即諸法實相也。如我下第三明所說無異。此意明十三人能化齊佛故雲等無異也。   佛告波斯匿王我當滅度後法欲滅盡時諸國王等皆應受持是般若波羅蜜大作佛事一切國土安立萬姓快樂皆由此般若波羅蜜 佛告波斯匿王下答問中大段第二勸持。文有七段第一略舉時節以明付囑王不付屬餘人之意。大王吾今下第二出宣弘經處。其國中下第三出七難也。大王是般若下第四歎波若之德能滅七難。大王我今五眼下第五舉三世功德利益也。大王若未來世下第六明能依教而行。當遣五大菩薩為護勸造經像供養。大王吾今下第七正結勸持經。   是故付囑諸國王不付囑比丘比丘尼清信男清信女何以故無王威力故故不付囑汝當受持讀誦解其義理 第一付囑中有二初明付囑國王受持般若。二不付囑比丘下次明無有王力勢所以不附屬。但令受持讀誦解釋其義理。付王有二義一能化難化眾生二利益大人如風靡草。比丘無此等力故不可付。   大王吾今所化百億須彌百億日月一一須彌有四天下其南閻浮提有十六大國五百中國十千小國 第二明弘說般若處所。雲大王吾今所化百億須彌山等總明閻浮提處也。其南閻浮提下別明諸國土。初十六大國次五百中國次十千小國。   其國土中有七可畏難一切國王為是難故講讀般若波羅蜜七難即滅七福即生萬姓安樂帝王歡喜雲何為難 其國土中下第三明七難文有二。初總明法力能為滅七難能生七福。次從雲何為難下別列七難明經力能滅。言七難者一日月失度二星宿變異三火災四水災五風災六旱災七賊。   日月失度時節返逆或赤日出黑日出二三四五日出或日蝕無光或日輪一重二三四五重輪現當變怪時讀說此經為一難也 第一日月難內有十四。一明失度不依常道名失度二明時節變逆。三赤日出四黑日出五二日出六三日出七四日出八五日出九日蝕。十日一重輪十一兩重輪十二三重輪十三四重輪十四五重輪。如此等十四種皆是災難飢餓刀兵疾疫相也。   二十八宿失度金星彗星輪星鬼星火星水星風星刀星南斗北斗五鎮大星一切國主星三公星百官星如是諸星各各變現亦讀說此經為二難也 第二星宿難。二十八者四方各有七四七二十八也。失度者行不依常道故雲失度。金星者太白星也。三藏師雲外國名天師星。如理行即國豐失度則儉。彗星者外國名閻羅王星。此星隨所出處必有災難也。輪星者有暉如輪若日月五星破輪星中央則國土分散。日月五星在輪星右行則國土安樂也左行亦不好也。鬼星者九月中日設在東北。若行駃是過時節若近上則鬼神來破國病人。火星者營惑星也此主賊。若其高則賊起若下則賊伏。若在子處則下若在午為高。水星者即是濕星亦是太白星。若在寅為下若在申為高。一處三十日行十二月得一周。從雞狗豬鼠四處行無水。從兔蛇羊猴四處行則多水。從牛虎龍馬四處行平水平水則不多不少。風星者即[曰/邦]星。在虎處則高一處三十日行猴處行則下。若高多風無雨若下多雨少風。七月高正月下。八月至正月漸漸下。二月至七月漸漸高。隨日行則有三種。二月三月八月九月同日行。十月十一月十二月正月此四月在日前行。四月五月六月七月此四月在日後行。此是如法行異此則失度不好也。刀星者且是滿星一處行逕二年半。若在兔處最高若在雞處最下。若高多刀兵眾生飢餓疾病若下少刀兵。南斗北斗者非宿是曜。五鎮大星者金木水火土也。一切國主星三公星百官星若善星來入此四星處則大安穩豐樂。惡星來入則大苦惱。隨諸星並行不依常道故雲各各變現也。若大王大臣治民非道縱逸自在。苦報將生則日月虧盈星道失度以表非祥故能表難。若能講讀大乘歸依三寶隨福去災日星復路故雲亦說此經也。   大火燒國萬姓燒盡或鬼火龍火天火山神火人火樹木火賊火如是變怪亦讀說此經為三難也 大火燒國下第三火難有二。初明七種火二亦讀此經下明經力能滅火也。七種火者鬼火者鬼瞋眾生為惡火夜起亦令人熱病。龍火者龍瞋雨毒火令人癰腫即報得神通火也。天火者礔□火就天為名也。神火者變現也。神有二一仙人瞋火從瞋生。二仙人誦咒使鬼神燒百姓家也。人火者約人得名。樹木火可知。賊火者賊投火即名賊火也。亦讀說此經者經力能滅火也。   大水漂沒百姓時節返逆冬雨夏雪冬時雷電礔□六月雨冰霜雹雨赤水黑水青水雨土山石山雨沙礫石江河逆流浮山流石如是變時亦讀說此經為四難也 大水下第四水難。須水而無不用處多有。霜雹等悉屬水難。雨赤水多刀兵雨黑水為疾病雨青水多飢餓。雨土石仙人羅剎瞋江河逆流海水溢有賊也。   大風吹殺萬姓國土山河樹木一時滅沒非時大風黑風赤風青風天風地風火風水風如是變時亦讀說此經為五難也 第五風難亦二。初列七風二亦讀此經下經力能轉滅也。黑風者海邊風吹黑沙也。赤風者即赤沙。青風者即青沙。天風地風者天陽地陰也。火風者熱風也。   天地國土亢陽炎火洞然百草亢旱五穀不登土地赫然萬姓滅盡如是變時亦讀說此經為六難也 天地亢陽下第六旱難文相可知。   四方賊來侵國內外賊起火賊水賊風賊鬼賊百姓荒亂刀兵劫起如是怪時亦讀說此經為七難也 四方賊起下第七賊難也。   大王是般若波羅蜜是諸佛菩薩一切眾生心識之神本也一切國王之父母也亦名神符亦名辟鬼珠亦名如意珠亦名護國珠亦名天地鏡亦名龍寶神王 大王般若下第四歎般若之德能滅七難。文有二初歎般若不可思議次佛告大王下第二明般若既滅七難勸人供養也。就初歎般若中有八句。初明般若能為諸佛菩薩一切心識神本者般若是無所得。以諸佛因般若悟無所得故波若是佛母故雲為佛本也。一切眾生心識神本無所得。以妄想因緣有六道差別。若能知妄畢竟無所有。還歸般若故雲為一切眾生心識神本。心意識神體一名異耳又解心識神本者似如來藏是生死根本。言一切國王之父母者般若能護國土故譬如之父母。亦名神符者能通達如實境界能伏天魔外道。是世出世善根悉能守護故譬神符也。辟鬼珠者能除鬼神難故也。如意珠者般若稱意所得故也。護國珠者波若力能令國土安穩故也。天地鏡者波若照世界無所有故。龍寶神王者波若能出諸善神故雲龍寶神王也。   佛告大王應作九色幡長九丈九色華高二丈千枝燈高五丈九玉箱九玉巾亦作七寶案以經卷置上 佛告大王下第二明勸人供養中有二。初事別供養日日下次總以華香供養。就前別中初列六種供養事第二出般若而供養之。初六事者一幡二華三燈四玉箱五玉巾六七寶案。   若王行時常於其前足一百步是經常放千光明令千里內七難不起罪過不生若王住時作七寶帳帳中七寶高座以經卷置上日日供養散華燒香如事父母如事帝釋 第二供養法用內有五句。初出般若置案上二王行時以波若在前。三王行百步般若放千里光四令千里內無七難得益也。五若住時作七寶座以般若置上也。第二日日下總明供養法譬可解。   大王我今五眼明見三世一切國王皆由過去世侍五百佛得為帝王主是為一切聖人羅漢而為來生彼國土中作大利益若王福盡時一切聖人皆為捨去若一切聖人去時七難必起 大王我今五眼下第五明三世利益令人信持。文有三。初明五眼照一切國王侍五百佛等。明久供多聖現居王位。是為聖人來下二明聖人來生此國明作大利益。若王下三福盡難生也。   大王。若未來世有諸國王受持三寶者。我使五大力菩薩往護其國。一金剛吼菩薩。手持千寶相輪往護彼國。二龍王吼菩薩。手持金輪燈往護彼國。三無畏十力吼菩薩。手持金剛杵往護彼國。四雷電吼菩薩。手持千寶羅網往護彼國。五無量力吼菩薩。手持五千劍輪往護彼國。是五大士五千大鬼神王於汝國中大作利益當立形像而供養之 大王若未來世下第六明能依教而行。當遣五大菩薩為護勸造像供養文有四。初總明未來世五大菩薩常護其國。二別列五大菩薩名。三五千大神王於汝國作大利益四令立形像供養。   大王吾今三寶付囑汝等一切諸王毘捨離國憍薩羅國捨衛國摩竭提國波羅奈國迦夷羅衛國鳩屍那國鳩睒彌國鳩留國罽賓國彌提國伽羅乾國乾陀衛國沙陀國僧伽陀國健拏掘闍國波提國如是一切諸國王等皆應受持般若波羅蜜 大王吾今下第七勸受持此經文有三。初明付囑諸國王二列十六國。如是一切下第三勸受持此經但明十七國那雲十六。答大雲經有十六大國也。   時諸大眾阿須輪王聞佛所說未來世中七可畏難身毛為豎呼聲大叫而言願不生彼國時十六大國王即以國事付弟出家修道觀四大四色勝出相四大四色不用識空入行相 時諸大眾阿須輪王下答問中。大段第三明時眾聞法得益就文有六。初總明大眾聞說起願第二十六國王悟道。第三十八梵天等得益第四九百億菩薩眾證果。第五十千菩薩念來世得益第六十億菩薩現成正覺。第一時眾聞說七難可畏身毛為豎發願不生彼國也。第二十六國王得益中有二。初明十六國王付國與弟發願出家。第二明修道。此中又二初兩科。假相觀修道次三十忍下明實行入道。初觀四大四色勝出相者八勝處。內觀四大即是四勝處。內觀四大外觀色少不壞內外色觀一勝處。內觀四大外觀色多二勝處。內無四大外觀色少三勝處。內無四大外觀色多四勝處此壞內色不壞外色觀。後四勝處者青黃赤白合為八勝處也。八勝處觀成故雲勝出相也。次明十一切入觀。四大四色即為八。不用者是無處有處。識是識處。空是空處。此三合為十一切處。十一切入觀成故言入行相。   三十忍初地相第一義諦九地相是故大王捨凡夫身入六住身捨七報身入八法身證一切行般若波羅蜜 三十忍下次明實行入道。二種假相觀在地前三十忍在地上。十地各三心合有三十忍。言初地相者即是第一地也。言第一義諦者此明初地得第一義諦成。與九地作方便相。言九地者即離垢已上餘九地也。捨凡夫身入六住身者捨外凡夫身入種性已上六住身。捨七報身入八法身者捨地前七方便得初地第八法身。亦可捨前七地有功用身入八地已上無功用法身也。   十八梵天阿須輪王得三乘觀同無生境復散華供養空華法性華聖人華順華無生華法樂華金剛華緣觀中道華三十七品華而散佛上及九百億大菩薩眾其餘一切眾證道跡果散心空華心樹華六波羅蜜華妙覺華而散佛上及一切大眾 十八梵天阿須輪王下第三明諸天得益。就文為二初三乘觀成得無生利益。第二散華供養。此散華中有二初散五忍華二散二乘華。五忍華者空華法性華地前伏忍華也。聖人華者初二三地信忍華。順忍華者四五六地順忍華也。無生華者七八九地無生忍華。金剛華者十地華也。佛華即寂滅忍華次辨二乘華。緣觀中道華者即緣覺中乘華。三十七品華聲聞華。而散佛上者供養也。及九百億大菩薩眾下第四段得益文有二。初明九百億菩薩大眾悟解得益。次明散華供養得益。文雲證道跡果者得初地解故雲證。即證能通名道即道能進故言跡悟解滿足故名果也。次供養內即有四種因果華供養。心空華者即是理空無生華。心樹華者即意樹華。六波羅蜜華是行華。妙覺華者佛地華。散佛上者供養也。   十千菩薩念來世眾生即證妙覺三昧圓明三昧金剛三昧世諦三昧真諦三昧第一義諦三昧此三諦三昧是一切三昧王三昧 十千菩薩下第五明十千菩薩念來世眾生悟解得證三昧。所言妙覺三昧者亦名理盡三昧。圓明三昧者照理盡故言圓明三昧。金剛三昧者堅固不可壞也。世諦三昧者約凡夫所見明定相故雲世諦也。真諦三昧者約二乘所見偏真故雲真諦也。第一義諦三昧者即是中道第一義。法中精最不散故雲第一。亦名實相三昧也。此三昧是一切王三昧總攝一切法。如王能統領故名一切王。   亦得無量諸餘三昧七財三昧二十五有三昧一切行三昧復有十億菩薩登金剛頂現成正覺 七財三昧者一信二戒三慚四愧五多聞六智慧七捨離。二十五有三昧壞二十五有。得無垢三昧能破地獄有。得不退三昧能破畜生有。得心樂三昧能破餓鬼有。得歡喜三昧能壞阿修羅有。得日光三昧斷弗婆提有。得月光三昧斷瞿耶尼有。得熱炎三昧斷鬱單越有。得如幻三昧斷閻浮提有。得一切法不動三昧斷四天王處有。得難伏三昧斷三十三天處有。得悅意三昧斷炎魔天有。得青色三昧斷兜率天有。得黃色三昧斷化樂天有。得赤色三昧斷他化自在天有。得白色三昧斷初禪有。得種種三昧斷大梵天有。得雙三昧斷二禪有。得雷音三昧斷三禪有。得住雨三昧斷四禪有。得如虛空三昧斷無想天有。得照境三昧斷淨居阿那含有。得無礙三昧斷空處有。得常三昧斷識處有。得樂三昧斷不用處有。得我三昧斷非想處有。是名菩薩得二十五有三昧壞二十五有四有四惡趣梵王六欲天四禪及四空無想五淨居。復有十億菩薩下第六十億菩薩成佛。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囑累品第八   經有三段今是第三流通分。所言囑累者明如來慇懃囑寄國王。累眾菩薩故雲囑累品也。此品分為四段。第一誡敕月光總勸流通以明囑累。後五濁世下第二七門別誡諸國王及四部弟子。爾時十六大國王聞佛七誡下第三明諸國王不制四部弟子。爾時無量大眾下第四明時眾歡喜受持。就前總勸流通內又分為三。初誡敕月光明法滅時節。二此經三寶下明所付人。三為三界眾生下明流通利益。   佛告波斯匿王我誡敕汝等吾滅度後八十年八百年八千年中無佛無法無僧無信男信女時此經三寶付囑諸國王四部弟子受持讀誦解說其義為三界眾生開空慧道修七賢行十善行化一切眾生 所言八十年者佛滅度後也。佛滅度後一百年中五師持法各二十年。迦葉阿難末田地此三人親見佛化。行法如佛在世故法不滅。三人逕六十年。第四商那和修第五優婆踘多此二師各二十年持法。商那和修當八十年。以不親睹佛化故威儀法滅也。言八百年者正證法滅。五百年內二十五師並是聖人相傳故證法不滅。六七二百年內馬鳴龍樹二人傳法。以弘法人強故法不滅。八百年中餘人弘法以人弱故令法滅也。言八千年者像末法滅也。由末法眾生好行邪法惡賤正法。正法不行故像末二法滅耳。依涅槃經像末世有十二萬大菩薩善持我法我法不滅。前就凡夫故雲滅也。言無佛法僧者正明法滅故須付囑。無信男信女者明前無三寶可歸依。故無生信處。以無信心謗毀三寶故令不現。第二明所付人中有二。初付囑國王有威力護法功強故先付之。二付四部弟子此是通付一切眾生以四部攝眾生盡故。第三明流通利益內。文言為三界眾生開空慧道者。證無所得解故雲開空慧道也。又雲證二無我理故雲開空慧道也。言修七賢行者即七方便也。一五停心觀二別想念處三總想念處四煖法五頂法六忍法七世第一法。言十善行化一切眾生者一不殺二不盜三不邪婬四不妄語五不惡口六不兩舌七不綺語八不貪九不瞋十不邪見。以此十行教化眾生故雲十善行化一切眾生。總勸流通竟。   後五濁世。比丘比丘尼四部弟子天龍八部一切神王國王大臣太子王子。自恃高貴。滅破吾法。明作製法制我四部弟子比丘比丘尼不聽出家行道。亦復不聽造作佛像形佛塔形立統官制眾安籍記僧比丘地立。白衣高座。兵奴為比丘受別請法知識比丘共為一心親善比丘為作齊會求福如外道法。都非吾法。當知爾時正法將滅不久 後五濁下第二七門別誡即為七別。一不得障人出家等。二不得俗官治僧。三不得繫縛比丘。四不得非法說經似師子身內蟲。五不得驅使比丘似兵奴法。六明非法得罪制之莫為自作罪過破壞國土也。七不得依託佛法求世名利。若為此七事違教失理行義不立。為是義故佛法速滅。第一不得障人出家中為二。初總明五濁二從比丘下別明七事。所言五濁者一眾生濁二命濁三見濁四煩惱濁五劫濁。二從比丘下別明七事者。一不聽出家二不聽造像等三立統官四安籍記僧五不得比丘立地白衣高坐六不得兵奴為比丘七不得受別請行法七邪法興七正法滅。   大王壞亂吾道是汝等自作自恃威力制我四部弟子百姓疾病無不苦難是破國因緣說五濁罪過窮劫不盡 大王壞亂吾道下第二不得俗官治僧。言自恃威力制四部弟子者。五篇七聚外更作俗法治比丘等以護法善神瞋。使令疾病破壞國土五濁增長也。   大王法末世時有諸比丘四部弟子國王大臣各作非法之行橫與佛法眾僧作大非法作諸罪過非法非律繫縛比丘如獄囚法當爾之時法滅不久 大王法末世時下第三不得繫縛比丘如獄囚法。當戒律法中極但有驅擯出家眾。今行俗法當知法滅不久。   大王。我滅度後。未來世中。四部弟子諸小國王太子王子乃是任持護三寶者。轉更滅破三寶。如師子身中蟲。自食師子。非外道也。多壞我佛法。得大罪過。正教衰薄。民無正行。以漸為惡。其壽日減至千百歲。人壞佛教。無復孝子。六親不和。天神不祐。疾疫惡鬼日來侵害。災怪首尾連禍縱橫死入地獄餓鬼畜生若出為人兵奴。果報如響如影。如人夜書。火滅字存。三界果報亦復如是 大王我滅度後下第四誡四部眾國王等。皆是任持佛法人。還自破滅令使國土諸災競起。皆由破法使之然也。就文有二初明非法說經。二正法衰薄下明其損失。初明非法說經有三。初法說二如師子下喻。三多壞我佛法下合譬也。第二損失內正法衰薄得種種苦事也。   大王未來世中一切國王太子王子四部弟子橫與佛弟子書記制戒如白衣法如兵奴法若我弟子比丘比丘尼立籍為官所使都非我弟子是兵奴法立統官攝僧典主僧籍大小僧統共相攝縛如獄囚法兵奴之法當爾之時佛法不久 大王未來世下第五誡國王太子四眾。立籍制約如兵奴法立統官治人如俗法。當知佛法滅亦不久。   大王未來世中諸小國王四部弟子自作此罪破國因緣身自受之非佛法僧 大王未來世中諸小國下第六誡小國四眾。明非法得罪制之莫為。自作罪過破壞國土自身受之不關三寶也。   大王未來世中流通此經七佛法器十方諸佛常所行道諸惡比丘多求名利於國王太子王子前自說破佛法因緣破國因緣其王不別信聽此語橫作法制不依佛戒是為破佛破國因緣當爾之時正法將滅不久 大王未來世中流通此經下第七誡諸比丘不依七佛教。依託佛法求世名利往國王邊。自說破佛法因緣。文有三別初明比丘等邪說佛法。二其王不別下明國王不知三寶也。三當爾之時下滅正法也。   爾時十六大國王聞佛七誡所說未來世事悲啼涕泣聲動三千日月五星二十八宿失光不現時諸國王等各各至心受持佛語不制四部弟子出家行道當如佛教爾時大眾十八梵天王六欲諸天子皆悉歎言當爾之時世間空虛是無佛世 爾時十六國下品中大段。第三諸國王聞佛七誡不制四眾。就文為二初十六國王悲歎驚怖。傷己已往愆依教不制四眾。第二十八梵天等傷歎雲當當爾之時世間空虛是無佛世者歎正法滅盡故名無佛世也。   爾時無量大眾中百億菩薩彌勒師子月等百億舍利弗須菩提等五百億十八梵六欲諸天三界六道阿須輪王等聞佛所說護佛果因緣護國土因緣歡喜無量為佛作禮受持般若波羅蜜 爾時無量大眾下品內大段。第四時眾聞法歡喜奉行就文有三。初列百億菩薩眾。第二列百億舍利弗等。第三五百億色慾二界天六道阿須輪王等眾悉奉行也。   仁王般若經疏卷下六(終)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708 仁王經疏   No. 1708 [cf. No. 245]   仁王經疏上卷(本)   西明寺圓測法師撰   佛說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序品第一   將欲釋經。四門分別。一說經之意。及釋題目。二辨所詮宗。能詮教體。三顯教所依。所為有情。四翻譯時代。依文正釋。   言說經意及題目者。詳夫實相深妙。非四智無以證其源。觀察幽微。寄三藏乃可開其轍。是故法王大聖。三般若以標宗。□□開士。四悉檀而演奧。無相之旨。寔在茲乎。然則□□多方。入理非一。為成二護。故說此經。序等三分。略說諸經之儀。或八品之義。廣顯此經之宗旨。題雲佛說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者。一部之通名。序品第一者。品內之別目。都名雖一。其義有四。理必歸真。意存護國。一佛說者。所請法王。自他覺滿。開示妙法。故言佛說。二仁王者。能請國王。仁者忍也。善惡含忍。王者往也。眾所歸往。故名仁王。三護國者。請說所為。四般若波羅蜜經者。辨能護法。般若名智。波羅蜜者雲到彼岸。謂由智力到涅槃岸。經者素怛覽。此雲契經。契謂契合。契當道理。合有情機。經亦二義。一者貫穿。二者攝持。貫穿法相攝持有情。故名為經。就能所請及能所護。以稱經因。序謂由序。起正說之由致。品謂品類。或是義類。我聞等義類相從。攝義各別。名之為品。八品之內。此品最初。名為第一。故言。   佛說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序品第一。   第二辨所詮宗能詮教體者。自有兩門。先辨教體。後顯宗旨。然出教體諸宗不同。薩婆多宗。毘曇俱捨。及舊毘婆沙。皆有兩說。一說音聲。二名句文。雖有兩說。而無別判。新翻俱捨第一。具申兩釋。亦無別判。正理第三敘兩師說。亦同俱捨。兼有問答。故正理第三卷頌曰。牟尼說法蘊數有八十千。彼體語或名。此色行蘊攝。論雲。有說。佛教語為自性。彼說法蘊。皆色蘊攝。語用音聲為自性故。有說。佛教名為自性。彼說法蘊。皆行蘊攝。名不相應行為性故。問語教異名。教容是語。名教別體。教何是名。彼作是釋。要由有名。乃說為教。是故佛教體即是名。所以者何。詮義如實。故名佛教。名能詮義。故教是名。由是佛教定名為體。舉名為首。以攝句文。顯宗第三亦同正理。解雲。西方諸師傳作此釋。俱捨正理各有所歸。所以者何。令物生喜。音聲為勝。若依詮法。名等即強。故知所對皆有准據。由斯兩說。皆是正義。依大婆沙百二十六。具申兩說。評家正義以聲為體。故彼論雲。問如是佛教以何為體。為是語業。為是名等。答應作是說。語業為體。問若爾次後所說當雲何通。如說佛教名何法。答謂名身句身文身。次第行列。次第安布。次第建立。答後文為顯佛教作用。不欲開示佛教自體。謂次第行列安布建立名句文身。是佛教用。有說。佛教名等為體。問若爾此文所說當雲何通。如說佛教雲何。答謂佛語言唱詞評論語音語路語業語表。是謂佛教。答依展轉因。故作是說。如世子孫展轉生法。謂語起名。名能顯義。評家釋雲。如是說者語業為體。佛意所說。他所聞故。具說如彼。問定不正理依評家義。答正理師意。理長為正。故別生理。名等為正。又解。眾賢具申兩家問答。非自判定。是故不違評家正義。若依經部以聲為體。就彼宗中。有三師說。一雲。十二處中聲處為性。離聲無別名句字故。一雲。法處相續假聲以為自性。唯是意識所緣性故。一雲。通用假實二聲為體。前二義故。若依大乘。諸教不同。有處唯聲。如維摩等。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又大界經雲。如來一語說法中。演說無量契經海。如是等教。誠證非一。有處但用名等為體。如成唯識雲。若名句文不異聲者。法詞無礙境應無別。有處合說聲及名等以為自性。如無垢稱雲。或以音聲語言文字而作佛事。有處能詮所詮合說為體。如瑜伽八十一雲。謂契經體。略有二種。一文。二義。文是所依。義是能依。如是二種。總名一切所知境界。顯揚亦同。所以如是諸教異者。三藏解雲。據實皆名句文身聲及文義合說為體。而諸聖教各據一義。故不相違。所以者何。以假從實。用聲為體。離聲無別名句等故。以體從用。名等為體。能詮諸法自性差別。二所依故。假實相藉合說為體。隨闕一種。說不成故。生解究竟必由文義。是故諸說互不相違。依此經文。唯有兩門。一法數門。以名句等四法為體。故下文雲。是經名味句。乃至千佛萬佛。說名味句。又下經雲。名味句音聲果。文字記句。一切如故。二歸真門。以真如為體。故下經雲。法本如重頌如乃至論議如。若廣分別。如解深密經第一卷記。言所詮宗者。諸說不同。略作三釋。一雲。此經三種般若。以為宗旨。謂所觀空理。即是實相。能證之智。即是觀照。能詮聖教以為文字。是故觀空品中。說三般若。一雲。此經宗明二諦。所以者何。觀空品中。明自利行。教化品中。明利他行。菩薩觀門不出二行。如是二行不出二諦。以真諦故。無能所護。以世諦故。能所二護。自他行成。言二諦者。一者真諦。是其空理。二者世諦。即是有門。二諦品中當廣分別。一雲。此經世尊自判。三法輪中無相為宗。故解深密經作如是說。初為發趣聲聞乘者。說四諦輪(如四阿含經)次為發趣菩薩乘者。說無相輪(諸般若等)。後為發一切乘者。說了義教。具如彼說。問此無相輪。三性中遣何等此三無性中。依何無性。解雲。西方諸師。分成兩釋。一者清辨其遣三性。以立為空。即說空理。以為無相。具如掌珍。二者護法但遣所執。以為無相。如深密等。三無性中。清辨護法。皆依三種無自性。亦以為無相。由斯真諦慈恩三藏各依一宗。真諦三藏。如其次第。具遣三性。立三無性。一遣分別性。立分別無相性。二遣依他。立依他無生性。三遣真實性。立真實無性性。於一真如。遣三性故。立三無性。具如三無性論。是故真諦大同清辨。而差別者。清辨菩薩立而無當。真諦師意存三無性。非安立諦。二慈恩三藏。但遣所執。不遣二性。情有理無。理有情無。二義別故。又三無性如其次第。即說三性。為三無性。故三十唯識言。即依此三性。立彼三無性。具如成唯識深密經等。是故清辨護法二菩薩。各依自宗。以釋此經。問如何得知此經具說三種無性。解雲。如解深密經雲。或如經一切諸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依何密意。世尊自說。一切諸法皆無自性者。具依三種無自性密意。說言一切諸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等者。唯依相無自性性說。或可亦依相及勝義無自性說。問若爾如何第二無相。名為不了。解雲。據實具說三種無自性性。理無淺深。以隱密相。言一切法無自性等。而不分別配三無性。深密經等。廣顯三種無自性性。是故第三法輪門中。加無自性性四字。意顯別有三無性理。由是名為了不了義。非理淺深名了不了。若廣分別。如廣百論第十卷中。有三師釋。一瑜伽學徒立依他有。二清辨菩薩說依他空。三護法菩薩雙破兩執。故彼論中雲。第一瑜伽學徒。以理標宗雲。分別所執法體是無。因緣所生法體是有。由斯感果。輪迴三有。或修加行。證三菩提。乃至廣說。為證此義。引經頌雲。遍計所執無。依他起性有。妄分別失壞。隨增減二邊。第二清辨釋此經雲。名是遍計所執。義是依他起性。名於其義非有故無。義隨世間非無故有。不可引此證有依他。次瑜伽學徒破彼釋經。文有三節。初總據非理。次別顯四失。後結破違經。初總破雲。此釋不然。義相違故。次四失者。一若名於義非有故無。義亦於名是無何有。二又於其義所立名言。既因緣生。如義應有。三若妄所執能詮性無。妄執所詮其性豈有。四名隨世俗有詮表能。汝不許為依他起性義亦隨俗假說有能。何不許為遍計所執。後結假雲。世俗假立能詮所詮。無應並無。有應齊有。如今經說一有一無。故汝所言不符經義。次清辨為證己義。復引經言。由立此此名詮於彼彼法。彼皆性非有。由法性皆然。次瑜伽學徒。破此經雲。經意不說名於義無。但說所詮法性非有。辨諸法性皆不可詮。名言所詮。皆是共相。諸法自相皆絕名言。自相非無。共相非有。此中略說所詮性無。非謂能詮其性實有。故頌但說彼非有言。不爾應言此性非有。次清辨為證依他性無。復引經中所說略頌。無有少法生。亦無少法滅。淨見觀諸法。非有亦非無。次瑜伽學徒又破此說。此頌意顯遍計所執自性差別。能詮所詮。其體皆空。無生無滅。離執淨見。觀諸世間。因緣所生。非無非有。故此非證依他是無。次清辨菩薩。引經證成依他性空。故契經言。諸法從緣起。緣法兩皆無。能如是正知。名通達緣起。若法從緣生。此法都無性。若法都無性。此法非緣生。次瑜伽學徒。會彼經雲。如是二經。說緣生法。雖無自性。而不相違。以從緣生法有二種。一者遍計所執。二者依他起性。此中意明遍計所執自性非有。不說依他。若說依他。都無自性。便撥染淨二法皆無。名惡取空。自他俱損。次清辨雲。此妄分別。誰復能遮。得正見時。自當除遣。第三護法菩薩。雙破空有兩執。建立中道。依他起性。非空非有。故彼復雲。如是等類。隨見不同。分隔聖言。合成多分。互興諍論。各執一邊。既不能除惡見塵垢。詎能契當諸佛世尊所說大乘清淨妙旨。未會真理。隨已執情。自是非他。深可怖畏。應捨執著空有兩邊領悟大乘不二中道。廣說如彼。問護法宗。如成唯識不遣依他。如何此中。說依他起非空非有。解雲。護法正言。如成唯識。不遣依他。而今欲成聖天論意。故立中道。而不相違。一雲護法正宗。立中道義。而成唯識。述瑜伽宗。故亦不違。   第三顯教所依所為有情。亦有二門。一顯教所依。二所為有情。言所依者。聖教雖眾。要唯三藏二藏十二部經。言三藏。一素怛纜。此雲契經。義如上說。二毘奈耶。此雲調伏。調伏身語七種非故。或調三業。令不造惡。亦名調伏。三阿毘達磨。此雲對法。無漏聖道對境果故。名為對法。或名摩怛屍迦。此雲本母。分別法相。能生智故。名為本母。言二藏者。如攝大乘。如是三藏。下乘上乘有差別故。則成二藏。一聲聞藏。二菩薩藏。言十二部者。如解深密。所謂契經。應頌。記別。諷頌。自說。因緣。譬喻。本生。本事。方廣。希法。論議。至二諦品。當廣分別。此經一部。三藏之內。是契經藏。二藏之內。菩薩藏收。十二部中。且初部攝。若廣分別。具如別章。言所為者。有其二義。一就三乘。如解深密三法輪中。一為發趣聲聞乘者。說四諦輪。二為欲發趣菩薩乘者。說無相教。三為發趣一切乘者。說第三輪。故知此經為菩薩說。若依五性。為菩薩性及不定者。故說此經。五姓之義。具如別章。   第四翻譯時代依文正釋。即有二門。一翻譯時代。二依文正釋。言翻譯時代者。此經一部。准下經文。自有兩本。一者廣本。故下散華品雲。爾時十六大國王。聞佛所說十方億偈般若波羅蜜經。散華供養。故知此經。亦有廣本。二者略本。梵本雖一。隨譯者異。乃成三本。一者。晉時秦始元年。月支國三藏法師曇摩羅密。晉雲法護。翻出一卷。名仁王般若。二者。秦時弘始三年。三藏法師鳩摩羅什。秦言童壽。於常安西明閣逍遙園別館。翻出一本。名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三者。梁時承聖三年。西天竺優禪差國。三藏法師波羅末陀。梁雲真諦。於豫章寶田寺翻出一卷。名仁王般若經。疏有六卷。雖有三本。晉本創初。恐不周悉。真諦一本隱而不行。故今且依秦時一本(依費長房三寶錄三譯皆言一卷。然費學七入藏目錄。即雲兩卷)。   經。如是我聞。   釋曰。自下第二判文正釋。於一部內。即其八品。自有兩判。一依本記。大分為四。一發起分。即初序品。二正說分。謂次五品。三王得護國分。即受持品。四流通分。即囑累品。今判此經。依佛地論。大分為三。初之一品。名教起因緣分。次有五品。名聖教所說分。後有二品。名依教奉行分。顯已聞等。即是教起所因所緣。故名教起因緣分。正顯聖教所說法門。品類差別。故名聖教所說分。顯彼時眾聞佛聖教。歡喜奉行。故名依教奉行分。即當舊說序正流通。序謂由序。起正說之由致。正即正宗。辨所詮之宗。義。通即流通。攝末代之勝益。   就序分中。文別有二。初明證信序。後爾時十號下辨發起序。然此二序。有三差別。一者名別。一名證信。亦名通序。二名發起。亦名別序。說我聞等。令物生信。名為證信。諸經皆同。名為通序。以放光等發起正宗。名為發起。隨部各別。名為別序。二者時別。一名經前序。未說經時。先發起故。二名經後序。說經以後方始諸故。三者人別。一名如來序。於諸經中佛發起故。二名阿難序。由阿難請方始說故。   就證信中。略有四門。一說事緣起。二說事之意。三辨事多少。四隨事別釋。   言緣起者。如智度論第二卷雲。佛涅槃時。於俱第那竭國薩羅樹間。北首而臥。將入涅槃。爾時阿難親愛未除。未離欲故。心沒憂海。不能自出。爾時長老阿□樓豆。語阿難言。汝等是守護佛法藏者。不應如凡人沒憂海。諸有為法。皆是無常。汝何憂愁。又佛世尊手付汝法。汝今愁悶。失所聞事。汝當問佛。佛涅槃後。雲何修行。誰當作師。惡口車匿雲何共住(長含經第四卷闡拏比丘雲何共住)。佛諸經首。作何等語。阿難即以此事問佛。佛告阿難。行四念處。戒經為師。車匿比丘如梵法治(長阿含第四增一阿含三十六。皆雲。梵法治者。即是不共語也。廣說如彼)。佛諸經首皆稱如是我聞等語。依集法經及涅槃後分。大同智論恐繁不述。大悲經說。是憂波離教阿難問。所以經論說不同者。二人共教各據一義。亦不相違。   說事意者。略有二種。一為斷疑。二為生信。言斷疑者。真諦記雲。微細律說。阿難比丘。當昇高座出法藏時。身即如佛。具諸相好。若下高座。還復本形。眾見此瑞。遂有三疑。一疑大師釋迦如來。以慈悲故。從涅槃起。更宣深法。二疑諸佛他方來。三疑阿難轉身成佛。今欲除遣三種疑故。亦說如是我聞等語。明其阿難親從佛聞。非關慈悲從涅槃起。亦非餘佛從他方來。又非阿難轉身成佛自說經也。言生信者。妙智度論雲。說時方人。欲令眾生心生信故。   事多少者。自有三說。一者真諦七事記中。開為七事。一如是者。標所聞法。一部文理。決定可信。二言我者。出能聞人。即是阿難。三言聞者。親奉音旨。四一時者。顯所聞法。善會時機。五佛世尊。出能說師。六住處者。顯說有處。七大比丘。顯非獨聞。然此七事總唯四意。初如是者。明所聞法。次我聞者。辨能聞人。次二證所聞法。後二證能聞人。廣說如彼。二依龍猛大智度論。開為六事。一信。二聞。三時。四主。五處。六眾。世親燈論。然說六事。故彼頌言。前三明弟子。後三證師說。一切修多羅法門皆如是。三依親光佛地論中。攝為五事。一總顯已聞。二教起時分。三別顯教主。四顯教起處。五教所被機。   隨事別釋者。雖有七六五事不同。且依五事。以釋此經。於中同異。至文對辨。   言如是我聞者。即是第一總顯已聞。釋有三義。一者。總釋如是我聞。二者。別釋如是我聞。三者。申其合說之意。言總釋者。謂傳佛教曼殊室利及阿難等。皆作此言。如是所說。甚深句義。我昔曾聞。言別釋者。先釋如是。後解我聞。   言如是者。此地諸師雖有多釋。且述西方三藏及論說。西方三藏。略有三說。一真諦三藏雲。言如是者。是決定義。有其二種。一文。二理。文是能詮。理即所詮。阿難所傳。文理決定。如佛所說。故曰如是。二長耳三藏釋有三義。一就佛釋。三世諸佛所說無異。故名為如。以同說故。稱之為是。二依法解。諸法實相。故名為如。如如而說。故稱為是。三依僧辨。阿難所傳不異佛說。故名為如。永離過非。稱之曰是。三菩提留支略為四義。一者發心如是。謂自念言。我當如是發菩提心修諸善行。二者教他如是。教前人言。汝當如是發菩提心修諸善行。三者譬喻如是。是人威德熾盛。如日光明。智慧深廣。猶如大海。面貌端正。猶如滿月。四者決定如是。我如是見聞等。今言如是者。但取第四決定如是。傳法者言。我從佛聞所說理教。我之所說。不多不少。不錯不謬。決定如是。不謬傳之失。故曰如是。依諸論說。亦有三釋。一依功德施。般若論雲。如是我聞者。顯示此經是世尊現覺而演。非自所作。二依龍猛。智度論雲。如是者。即信也。佛法大海中信為能入。智慧能度。其信順者。言是事如是。其不信者。言此事不如是。廣說如彼。三依親光。佛地論中。為四義故。第一雲。如是總言依四義轉。一依譬喻謂當所說如是文句。如我昔聞(此即以今喻古)二依教誨謂告時眾。如是當聽我昔所聞。三依問答。謂有問言。汝當所說昔定聞耶。故此答言如是我聞。四依許可。謂結集時。諸菩薩眾。鹹共請言。如汝所聞。當如是說。傳法菩薩便許彼言。如是當說如是我聞。又如是言信可審定。謂如是法。我昔曾聞。此事如是。齊此當說。定無有異(此依信可釋經中所說如是言者。是文殊阿難信可審定之言。謂如是經法。我昔聞此事。如是此經中所明之義。我今當說定無為異也)。又佛地論有三師釋。一雲第四。一雲四中唯依後二。一雲總依四義而說。廣如彼論。   別釋我聞者。先釋我相。後解其聞所言我者。傳法文殊及阿難等。五蘊身上。假立為我。耳根發識。能聞所說。故名為聞。故佛地論雲。我謂諸蘊世俗假者。聞謂耳根發識聽受。廢別就總。故言我聞。問佛法中。無人無我。如何諸經皆說我聞。解雲。此義諸說不同。依龍猛宗。如智度論第一。說四悉檀中。世界悉檀故說。有我。第一義悉檀故說無我。問豈不中論說實相門中。非我非無我。如何智度論中。說為無我。答不相違。世界悉檀即說為我。第一義中。說為無我。各各為人。或我無我雙遣二執。亦得說言非我非無我。故中論雲。諸佛或說我。或說於無我。諸法實相中。非我非無我。若偏對我。即說無我以為實相。若雙遣執。非我非無我。以為實相。各據一義。故不相違。依彌勒宗。瑜伽第六。由四因故。依諸蘊中。假說為我。一為世間言說易故。二欲隨順諸世間故。三為斷除決定無我諸怖畏故。四為宣說自他得失。令其決定信解心故。廣釋四因。如雜集論第十三說。   所言聞者。自有二義。一依法相。二就唯識。依法相者。諸說不同。薩婆多宗。耳聞非識。法教論師。識聞非耳。成實亦同。譬喻論者。和合能聞。如大婆娑第十三說。今依大乘龍樹菩薩。自有兩釋。一耳聞非識。二和合能聞。如智度論。雖有兩釋。和合為正。正釋聞中。說和合故。依彌勒宗。自有三說。一雲耳聞非識。雜集論雲。耳界何相。謂能聞聲。又瑜伽雲。數於此聲至能聞故。一雲識聞非耳。佛地論雲。聞謂耳根發識聽受。又瑜伽釋論雲。聞謂聽聞。即是耳根發耳識。聞言教故。又解。二論耳聞識非發識。耳根是聞體故。一雲。二論和合能聞。根識和合。是聞體故。故雜集雲。問為眼見色。為識等耶。答非眼見色。亦非識等。以一切法無作用故。由有和合。假立為見。耳等亦爾。廣說如彼。所以如是諸論異者。為顯聞聲最勝依故。瑜伽等說耳為聞。就分別義故。佛地等雲識為聞。為顯諸法無作用故。智度論及雜集等。和合為聞。各據一義。互不相違。依唯識理。以解聞者。自有二釋。故佛地雲。有義如來慈悲本願增上緣力。聞者識上文義相生。此文義相。雖親依自善根力起。而就強緣。名為佛說。由耳根力。自心變現。故名我聞。有義。聞者善根本願增上緣力。如來識上文身相生。此文義相。是佛利他善根所起。名為佛說。聞者識心雖不取得。然似彼相。分明顯現。故名我聞。解雲。佛地二師所說。初即那伽犀那。那伽此雲龍。犀那雲軍。即是龍軍論師也。不許佛果有色聲等。第二師義。許佛果中具色聲等。護法等宗。皆依後釋。問曰。阿難如來成道日生。經二十年方為侍者。前所說經。皆非親聞。如何諸經皆說我聞。答依報恩經。釋有三義。一者。阿難從他諸天。及諸比丘邊傳聞。二者。佛入世俗心。令阿難知前所說經。三者。前所說經。佛重為說。佛善巧力故。於一法句中。演無量法。能以無量法。為一句義。佛粗示其端。阿難蓋已得知。速利強持力故。問曰。阿難既是聲聞。如何能持大乘經典。答阿難有三。一者阿難陀。持聲聞法。二者阿難賢。持緣覺法。三者阿難海。持摩訶衍。第三阿難持大乘經。故不相違。如金剛仙論。及真諦所引闍王懺悔經說。第三申其合說意者。佛地論雲。應知說此如是我聞。意避增減異分過失。謂如是法。我從佛聞。非他展轉。顯示聞者有所堪能。諸有所聞。皆離增減異分過失。非如凡夫無所堪能。諸有所聞。或不能離增減異分。結集法時。傳佛教者。依如來教。初說此言。為令眾生恭敬信受。言如是法我從佛聞。文義決定無所增減。是故聞者。應正聞已。如理思惟。當勤修學。   經。一時。   釋曰。第二教起時分。西方諸師略有三釋。一菩提留支雲。時有多種。謂念日夜。壽等百藏。及一切時。今一時者。正是如來說此經時。二長耳雲。時有三種。一迦羅時。此雲別相時。如來戒律大戒時。出家時。國王得聞。餘不合聞。二三摩耶時。此雲破邪見時。謂五部阿含。九分達摩。不簡黑白。一切得聞(五部阿含。是長。增一。中。雜。有部。言九分者。一分別說戒。二世間。三因緣。四界。五同隨得。六名句文。七集定。八集業。九諸蘊。一分有六千偈。六九五十四。合五萬四千偈。如真論部集記第一說)。三世流布者。如說一時佛在恆河岸。一時在申恕林。今言一時。但依後二。或唯第三。真諦三藏說有十時。恐繁不述。今依諸論。亦有三說。一功德施。般若論雲。言一時者。說此經時。餘時復說無量經故。二依龍猛。智度論雲。時有二種。一迦羅時。通假及實。內外通用。二三摩耶時。唯假非實。經雲一時。依三摩耶說。以破實時。說假時故。具說如彼。三依親光。佛地論中。時有三種。一者。說聽究竟。總名一時。故彼論雲。言一時者。謂說聽時。此就剎那相續無斷。說聽究竟。總名一時(此即總說一會說法。說聽究竟。總名一時)。若不爾者。字名句等。說聽時異。雲何言一(此即反解。若不就其說聽究竟。名一時者。如初說字次名後句。乃至頌品部等說聽時異。雲何言一)。二者。一剎那頃能持能說能領能受。故名一時。故彼論雲。或能說者。得陀羅尼。於一字中一剎那頃。能持能說一切法門。或能聽者。得淨耳根。一剎那頃。聞一字時。於餘一切法。皆無障礙。悉能領受。故名一時(初也。已上得陀羅尼耳根功德。一剎那頃。能持能說能領能受。故名一時也)。三者。共相會遇。名為一時。故彼論雲。或相會遇。時分無別。故名一時。即是說聽共相會遇。同一時義(感聖赴機。更相會遇。名一時也。或可為四。開說聽異為二時故)問一及時。其體是何。答一是數。時即時分。薩婆多宗。及經部宗。無別有法。即用五蘊為性。處界門中有為為性。今依大乘。自有兩釋。一龍猛宗。數及時等。皆無有體。非蘊處界三科所攝。故智度論雲。數時等法。實無所有。陰入持所不攝故(持即界也。持自性故)。又彼論雲。時方離合一異長短名字。凡人心著。謂是實有。廣說如彼。二彌勒宗。數時即是有為法上分位假立。二十四不相應中。數及時也。五蘊門中。行蘊所攝。界處門中。法處法界。意識境故。佛地論雲。時者即是有為法上假立分位(約法相釋)。或是心上分位影像(約唯識釋)。依色心等。總假立故。是不相應行蘊所攝。問何不別顯如下處等。但說一時。答晝夜時分。諸方不定。不可別說。又義不定。或一剎那。或復相續。不可定說。是故總相。但說一時。   經。佛。   釋曰。第三別顯教主。智度論雲。說佛法人。有其五種。一佛自說。二弟子說。三神仙說。四諸天說。五化人說。為簡餘四。故標佛也。自覺覺他覺行窮滿。故名為佛。廣如餘處。然諸經首標名不同。乃有四種。自有經初唯置佛名。如涅槃等。自有經初唯婆伽婆。如大品等。自有經初雙標兩號。如無上依等。或有經文。二號俱無。如多心等。所以如是諸本異者。多心經等。於一部中。別銀流行。故不標名。餘之三句。西方三說。一依真實論。一切經初唯應說佛。故彼論雲。問大師十號經中。何故不列餘九。而獨稱佛。答有十義故。一覺勝無敵。二不由他悟。三離二無知(一解脫障無知。二一切智障無知)。四已過睡眠。五譬如蓮華。六自性無染。七具足三義(三義者。一假名佛。即六神通。二寂靜佛。惑不生故三真實佛。即真如也)。八具於三德(一法身。二般若。三解脫)。九具三寶性。十自知令他知。佛具十義。餘名不爾。故諸經首皆稱佛也。廣如本記。二依佛地論。一切經初安薄伽梵。謂具六德。破四魔故。故彼論雲。薄伽梵聲。依六義轉。一自在義。永不繫屬諸煩惱故。二熾盛義。是炎猛智火所燒經故。三端嚴義。妙三十二大士相等。所莊飾故。四名稱義。一切殊勝功德圓滿無不知故。五吉祥義。一切世間親近供養。咸稱讚故。六尊貴義。具一切德。常起方便。利益安樂一切有情。無懈癈故。如有頌言。自在熾盛與端嚴。名稱吉祥及尊貴。如是六種義差別。應知總名為薄伽。四魔怨者。煩惱魔。蘊魔。死魔。自在天魔。問佛具十種功德名號。何故如來教傳法者。一切經首。但置如是薄伽梵名。答謂此一名。世鹹尊重。故諸外道。皆稱本師。名薄伽梵。又此一名。總攝眾德。餘名不爾。是故經首皆置此名。金剛仙論亦同佛地。廣說婆伽婆。如涅槃經首。及智度論。三依真諦。一切經初皆令雙標佛婆伽婆。故七事記雲。佛婆伽婆有其四句。一是佛非婆伽婆。即聲聞二乘觀。世諦證無餘涅槃。在自位中。得名為佛。不修功德行。故非婆伽婆。二是婆伽婆非佛。即是菩薩。修功德故名婆伽婆。既在因位。智慧未滿。不得名佛。三非佛非婆伽婆。即是凡夫。不修功德。故非婆伽婆。不修智慧。故不名為佛。四是佛亦婆伽婆。即是佛世尊。智慧滿故。名為佛。功德具足故。是婆伽婆。若但佛。恐濫二乘。若單婆伽。婆濫菩薩及轉輪王。若合說者。即是如來。故諸經首皆標兩號。雖有三解。今依此經。同真實論。唯名佛也。   經。住王捨城耆闍崛山中。   釋曰。第四說經處也。國名摩竭提。或雲摩竭陀。亦言嘿偈陀。又作摩伽陀。皆梵音訛轉也。正言摩竭陀。此雲善勝國。或雲無惱害國。一雲。摩伽星名。此雲不惡。陀者處也。名為不惡處國。亦名星處國。依法華論。如王捨城勝餘城。耆闍崛山勝餘山。以佛在勝處說故。顯此法門勝也。今先解城。後解其山。真諦雲。律毘婆沙自有三釋。一雲。婆藪王子。初共人民造捨。即為鬼神壞之。唯留王捨。如是至七。太子教言。但更造捨。悉題王捨。於是遂得不毀。因此立名。為王捨城。二雲。輪王出世相承住此。故名王捨。三雲。四天王共修羅鑽乳海。得為甘露。於此山中起捨。七日守之。然後乃分之。因此立名為王捨城。依智度論。亦有三釋。一雲。摩伽陀王。初生一子。一頭兩面四臂。後大成人。有大力勢。治閻浮提之天下。取諸國王一萬八千。置此五山中住。因此立名為王捨城。一雲。摩伽王先所住城中失火。一燒一作。如是至七。國人疲役。王即更求住處。見此五山周匝如城即作宮殿。於中止住。故名王捨城。一雲。往昔世時。此國有王。名曰廣車。出遊畋獵。遇見五山周匝峻固。種種嚴妙。即捨本城。於此中住。以王先於此住。故名王捨城也。具說如彼。善見論雲。此城最大。縱廣三百由旬。有八億萬戶。八萬聚落。若廣分別。如西域傳。耆闍崛山者。音訛略也。正言姞栗陀羅矩吒山。唐雲鷲峰。又雲鷲臺。此山既棲鷲鳥。其形又類高臺。故以名鳥。舊雲鷲頭。或雲鷲嶺。或雲靈鷲者。皆一義也。依智度論。釋有二義。一雲。山頭似鷲。故雲鷲頭。一雲。鷲居山頂。故名鷲頭。謂王捨城南。屍陀林中。多諸死人。諸鷲常來食之。還在山頭。時人遂名鷲頭山也。又別記雲。靈者仙靈也。此鳥有靈。知人死活。人欲死時。導類彼家。待其送林。則飛下食。而以能懸知故。號靈鷲也。又真諦七事記雲。律毘婆沙說。釋迦本行菩薩道時。為化物故。受鷲鳥身。其父母老。而眼失明。為報恩故。求食供養。王捨城中有一長者。入山見之。因問供養有何功德。鷲鳥如法為說。長者大喜言。汝是山中善神。從今以去。盡我餘年。當供養汝。一切諸鳥因此皆得供養。鷲語諸鳥言。汝等當報施主恩。諸鳥不得其意。日日盜他財物遣餉長者。諸人失物。向王陳訴。王問長者。長者依事奉答。王聞驚物遂入山。是鷲為說法。王大歡喜。後送供養。此山因靈鳥所居。故名靈鷲山也。   經。與大比丘眾八百萬億。   釋曰。自下第五教所被機。於中方二。初別敘讚德。後他方下。總結集會。就別敘中。有十二眾。一聲聞。二緣覺。三菩薩四優婆塞。五優婆夷。六居士。七色天。八欲天。九人王。十雜類。十一他方。十二變化。雖有十二。總攝為三。初十此方。次一他方。後一變化。就聲聞眾。文別有四。一標類辨數。二略明行位。三別讚德。四總結德。此即第一標類辨數。與大比丘眾者。標別異類。類有十二。此即第一明聲聞眾。簡於餘乘。故曰聲聞。成實論雲。聞法得悟。故曰聲聞。佛地論雲。聞佛言音。而入聖道。故曰聲聞。又瑜伽論八十二雲。從他聽聞正法言音。又能令聞他正法聲。故曰聲聞。今言比丘眾者。七中別稱。簡尼等六。故言比丘。舉比丘名。顯聲聞眾。文有四節。一與。二大。三比丘。四釋眾也。佛身兼彼。目之為與。又與是共。諸比丘眾。七義共故。名之為與。故智度論雲。一處。一時。一心。一戒。一見。一道。一解脫。是名為共。此經與者。即彼共也。所言大者。依智度論。釋有三義。一大。二多。三勝。眾中上故。諸障斷故。王等敬故。名為大也。數甚多故。名之為多。能破九十六種外道異論。故名為勝。依佛地論。大有四釋。一者利根故大。二者無學故大。三者迴向大故大。四者眾多故大。具說如彼。言比丘者。此雲乞士。金剛仙雲。比丘是梵語。此方義譯或雲破惡。或雲怖魔。又本記雲。在因名怖魔乞士破惡。至果轉怖魔為殺賊。改乞士為應供。說破惡為不生。又瑜伽第二十九。苾芻有五。一乞丐苾芻(釋雲常行乞士)。二自稱苾芻(犯重失戒。而自稱言我是苾芻)。三名想苾芻(雖剃髮染衣。而未有戒。但有名想也)。四破壞煩惱苾芻(得果聖人)。五白四羯磨比丘(凡夫持戒人也)。今此比丘。即是五中。第四第五人也。所言眾。梵音僧伽。此雲和合眾。謂理事二和。故名眾也。佛地論雲。並出家僧。故名為眾。智度論雲。眾多比丘。一處和合。故名為眾。廣說如彼。八百萬億者。辨數也。問如何不說比丘尼眾。答有二義。一者略故。二就勝故。   經。學無學皆阿羅漢。   釋曰。第二略辨行位。言學無學者。如俱捨論第二十四雲。謂八人中。四向三果。皆名有學。為得漏盡常樂學故。第八阿羅漢名為無學。所應脩學。此無有故。學無學體。皆是無漏戒定及慧。雲何涅槃。非學無學。於異生身。亦成就故。依經部宗。大同大乘。勘今依大乘諸論不同。若依集論。通於異生。名為有學。故彼第二雲。求解脫者。所有善法。是有學義。十界四處諸蘊一分。是有學義。於諸學處。已得究竟者。所有善法。是無學義。謂諸異生所有善不善無記法。及諸學者染污無記法。諸無學者無記法。並無為法。是非學非無學義。八界八處全。及餘蘊處界一分。是非學非無學。廣如雜集。若依瑜伽。唯取聖人所有善。法名學無學。故六十六雲。謂預流等出世有為法。若世間善法。是名為學。雲何無學法。謂阿羅漢出世有為法。若世間善法。是名無學。謂除先所說學無學法。所餘預流。乃至阿羅漢。若墮一切異生相續。彼增上所有諸法。皆名非學。名非無學。然彼二文猶未盡理。學無學者。所有滅定。皆是非學非無學攝故。瑜伽六十二雲。又此等至皆言非學非無學。非所行故。似涅槃故。阿羅漢者。行位通名。梵音阿羅漢。翻含多義。薩婆多宗。釋有四義。一名應供應受世間勝供養故。二名殺賊。害煩惱賊令無餘故。三名不生。生死法中不復生故。四名遠惡。遠離諸惡不善法故。廣如婆沙第九十四。依經部宗。斷惑盡故名阿羅漢。如成實論。今依大乘。釋有三義。故成唯識第三卷雲。此中所說阿羅漢者。通攝三乘無學果位。皆已永害煩惱賊故。應受世間妙供養故。永不復受分段生故。智度論雲。亦同法華論中十五義釋。恐繁不述。問第四果具三義故。可名羅漢。餘闕三義。如何說言皆阿羅漢。依本記雲。趣寂聲聞不受教故。名為無學。迴向聲聞趣菩提故。名為有學。又解。阿羅漢者。具有四義。一離凡。二殺賊。三故應供。四破因緣。通論四果。皆有四義。是故言皆阿羅漢。有雲。轉根等故。名為有學。無所求果。名為無學。今解羅漢。自有二種。一行阿羅漢。即是學人。二住阿羅漢。第四果故。成實論雲。阿羅漢二種。謂住及行。又下經五戒賢者行阿羅漢等。或可分有應供等義。故名阿羅漢。是故此中通名阿羅漢。   經。有為功德無為功德。   釋曰。自下第三別讚功德。即分為八。一有為無為德。二十智差別德。三三根差別德。四十六觀門德。五三假觀門德。六三空觀門德。七四諦觀門德。八緣生觀門德。此即第一有為無為德。薩婆多宗。即下所說十智等德。皆是有為。四相所遷故。自性出體。即用大地慧為自性。共有出體。隨其所應。四蘊五蘊以為自性。無為功德即滅諦無為。或非擇滅。亦名斷德。謂斷一切事中無知。得非擇滅。亦斷德攝。如俱捨雲。諸一切種諸冥滅等。讚佛德故。今依大乘。有為功德。粗相分別。大同薩婆多宗。於理無違。無為功德。即是真如擇滅無為。及非擇滅。所以者何。本來清淨涅槃。即六無為中非擇滅攝。又大乘宗。擇滅無為。即真如上離障所顯。更無別體。如是無為。非相所遷。故名無為。識心所變。據實生滅。似無為故。亦是無為。   經。無學十智有學六智。   釋曰。第二十智差別德。然此中十智。諸教不同。薩婆多宗。以十種智。攝一切智。故俱捨論二十六雲。智有十種。攝一切智。一世俗智。二法智。三類智。四苦智五集智。六滅智。七道智。八他心智。九盡智。十無生智。如是十種智。總有二種。有漏無漏。性差別故。如是二智。相別有三。謂世俗智法智類智。前有漏智。總名世俗。多取瓶等。世俗境故。後無漏智。分法類別。三中世俗。遍以一切有為無為。為所緣境。法類二種。如其次第。以欲上界四諦為境。法智類智。由境差別。分為苦集滅道四智。能緣他心等為境界故。名他心智。若正自知我已知苦。我已斷集。我已證滅。我已修道。由此所有智見明覺解慧光觀。是名盡智。我已知苦。不應更知。廣說乃至我已修道。不應更修。由此所有。廣說乃至是名無生智。如何無漏智。可作如是知。迦濕彌羅諸論師說。從二智出。後得智中。作如是知。故無有失。由此後得二智別故表前觀中二智差別。有說。無漏智亦作如是知。依經部宗。成實論十智品雲。知現世法。是名法智。知過未法。名曰比智。餘智大同。今依大乘者。依此經約位差別。且說三種。一在無學。具足十智。二在脩位。唯有八智。除盡無生。若在見道。唯有六智。謂四諦智。及法類智。此約現起。若通成就。亦得世俗。三類智邊。世俗智故。有處說十。如顯揚論。意同俱捨。或說十一。如智度論。加如實智。謂能如實知諸法故。或說十三。如集論等。然今此中說十智義。故依顯揚。說十智相。故顯揚第二雲。論曰智者謂十種智。廣說如經。一法智。謂於內共了現見所知諸義境界無漏之智。二種類智。謂於不共了不現前所知義無漏之智。三他心智。謂脩所生脩果。能知他心。及心法智。及諸如來知諸眾生。隨其意解隨其隨眠。教授教誡轉起妙智。四世俗智。謂世間慧由依此故。如來為諸眾生。隨其意解。隨其隨眠。演說妙法。五苦智。謂於有漏諸行之中。無常苦空。離我思惟若智若見。明瞭覺悟。慧觀察性。六集智。謂於有漏諸行因中。因集生緣思惟若智若見。餘如前說。七滅智。謂於有漏諸行滅中。滅靜妙離思惟若智若見。餘如前說。八道智。誰於能斷有漏諸行無漏道中。道如行出思惟若智若見。餘如前說。九盡智。謂苦已知。集已斷。滅已脩。或緣盡境。或復為盡。若智若見。餘如前說。十無生智。謂苦已知。不復當知。集已斷。不復當斷。滅已證。不復當證。道已脩。不復當脩。或緣無生境。或為無生。若智若見。餘如前說。依此十智。分別經中十智等義。亦同前說。廣辨十智。義如別章。   經。三根。   釋曰。第三三根差別德。言三根者。依本記雲。一自性根。謂凡夫。二引取根。謂十信至十地三得果根。謂如來。今解不爾。一未知當知根。二者已知根。三者具知根。然此三根。對見修道及無學道三位別者。諸宗不同。薩婆多宗。三無漏根。見道修道及無學道。三位差別。謂十五心名為見位。亦名未知當知根。第十六心。乃至金剛三昧。名為修道。亦名已知根。得盡智後。名為無學。及具知根。外國師說。十六心皆是見道。亦名未知當知根。餘如前說。若廣分別。如正理第九。婆沙一百四十二說。今依大乘智度論說。或十五心名為見道。或十六心名為見道。若依成唯識等。見道多種。一無相見道。二三心見道。三二種十六心。四九心見道。然此三根位差別者。如成唯識第七卷說。未知當知根體。位有三種。一根本位。謂在見道。除後剎那。無所未知。可當知故。二加行位。謂暖頂忍世第一法。近能引髮根本位故。三資糧位。謂從為得諦現觀故。發起決定勝善法欲。乃至未得順抉擇分所有善根。名資糧位。能遠資生根本位故。於此三位。信等五根。意喜樂捨。為此根性。加行等位。於後勝法。求證愁慼。亦有憂根。非正善根。故多不說。前三無色。有此根者。有勝見道傍修得故。或二乘位。迴脩大者。為證法空。地前亦起九地所攝生空無漏。彼皆菩薩。此根攝故。餘二根位尋即可知。有頂雖有遊觀無漏。而不明利。非後三根。若廣分別。義如別章。   經。十六心行。   釋曰。第四十六觀門德。依本記雲。十六心者。地前三十心。合為四心。登地為十。金剛與佛。合為十六心。今解不爾。謂緣四諦。起十六行相。行相即用慧為自性。而言心行者。心之行故。名為心行。非心即行也。此十六行。如俱捨論第二十六。論曰。有餘師說。十六行相。名雖十六。實事唯七。謂緣苦諦。名實俱四。緣餘三諦。名四實一。如是說者。實亦十六。謂苦聖諦有四行相。一非常。二苦。三空。四非我。待緣故非常。逼迫性故苦。違我所見故空。違我見故非我。集聖諦有四相。一因。二集。三生。四緣。如種理故因。等現種故集。相續理故生。成辦理故緣。譬如泥團輪繩水等眾緣和合。成辦瓶等。滅聖諦有四相。一滅。二靜。三妙。四離。諸蘊盡故滅。三火息故靜。無諸患故妙。脫眾災故離。道聖諦有四相。一道。二如。三行。四出。通行義故道。契正理故如。正趣向故行。能永超故出。若廣分別。如大婆沙七十九。今依大乘說十六行。如瑜伽四十四及集論等。若依辨中邊論。唯有七種。分別七種。廣如唯識或苦法忍等十六心。為十六行。義亦無失。   經。法假(至)名假虛實觀。   釋曰。第五三假觀門德。依本記雲。三種三假別教因成等。成實論宗。因生緣成相續三假也。通教名受等。大品等雲。法假受假名假也。通宗如今義(解深密等三性三無性也)一真實。二依他三名字。法假則真實之法。受假則妄相。依他之心。受納前境。名假則一切名相。與大品相應三空即三假空。名為三無自性。今解不爾。如大般若。一者法假。謂能成五蘊。從緣生故。二者受假。謂蘊所成相續假者。受五蘊故。三者名假。謂彼二名無實體故。遣三虛假觀實相理。名虛實觀。   經。三空觀門。   釋曰。第六三空觀門德。言三空者。一空門。二無相門。三無願門。薩婆多宗。空無我行。名為空門。滅下四行。名為無相。餘十種行。名為無願。此三亦名三三昧也。依經部宗勘。今依大乘佛地論雲。遍計所執生法無我。說名為空。緣此三摩地。名空解脫門。相謂十相。即色聲香味觸男女生老死(亦名生住滅也)。則是涅槃無此等相。故名無相。緣此三摩地。名無相解脫門。願謂願求。觀三界苦。無所願求。故名無願。緣此三摩地。名無願解脫門。智度論第六雲。知一切法實相。所謂畢竟空。是名空三昧。知是空已。不觀諸法若空不空。若有若無等。是名無作三昧。一切法無有相。一切法不受不著。是名無相三昧。復次十八空。是名空三昧。種種有中心不求。是名無作三昧。一切諸相破壞不憶念。是名無相三昧。具說如彼。   經。四諦十二緣。   釋曰。第七四諦觀門德。第八緣生觀門德。就四諦門。兩門分別。一釋名。二出體。釋名有二。先通。後別。言四諦者。即是通名。四是標數。諦是實義。真義。如義。不顛倒義。無虛誑義。如大婆沙。若依大乘。如所說相不捨離義。由觀此故。到究竟。清淨義是諦義。如瑜伽說。言別名者。一苦。二集。三滅。四道。逼迫名苦。生長名集。寂靜名滅。出離名道。廣如婆沙俱捨正理。第二出體。薩婆多宗五取蘊是若諦。有漏因是集諦。彼擇滅是滅諦。學無學法是道諦。依經部宗。諸名色是苦諦。業煩惱是集諦。業煩惱儘是滅諦。止觀是道諦。依大乘宗亦同經部。故不繁述。廣如別章。言十二緣者。謂無明行乃至老死。三除中愚。於境不了。故名無明。福等三業遷流造作。名之為行。眼等八識。了別境界。故名為識。想等色等召表質礙。故曰名色。眼等六根。生長心等。名為六處。苦等三觸。觸對前境。故名為觸。苦等三受。領順違等。名之為受。自體等貪。貪染自境。故名為愛。欲等四取。執取境等。名之為取。行識等種。能招生等。故名為有。識等五法。本無今有。名之為生。即彼五法。衰變滅壞。故名老死。若具分別。義如別章。   經。無量功德皆成就。   釋曰。第四總結德也。   經。復有八百萬億大仙緣覺。   釋曰。第二辨緣覺眾。於中有三。初標數辨類。次讚其功德。後總結功德。此即初也。八百萬億者。舉其總數。大仙緣覺者。顯類差別。依本記雲。自然朗悟。故名大仙。今解。仙者常樂寂靜。如居山者。故名大仙。是故瑜伽釋雲。常樂寂靜。不欲雜居。無師獨悟故名獨覺。然彼仙人。有其三種。一佛。二獨覺。三五通。如大婆沙一百八十三。今對五通。故名大仙。問佛眾會中。有緣覺不。若言有者。大嚴經說如何會釋。彼第一雲。一生補處菩薩。將欲下生。有天子下閻浮提。告辟支佛言。仁者應捨此土。何以故。十二年後。當有菩薩。降神入胎。是時五百辟支佛。聞天語已。從座而起。踴在虛空。高七多羅樹。化火燒身。入於涅槃。若言無者。此經所說八百萬億大仙緣覺。復如何通。答諸說不同。一雲。祕密即有。顯現即無。故智度論雲。佛法二種。一者祕密。二者顯現。初轉法輪。有三乘人。各得其果。是祕密眾。今此經中。依祕密說。故言有也。大嚴所說。依顯現眾。故不相違。一雲。獨覺自有二種。一者。本性獨出無俱。二者。先是聲聞。後成獨覺。如五百仙人一時出者。如舊婆沙四十二說。解雲。二經各據一人。亦不相違。有說。獨覺自有二種。一麟角喻。獨出無二。當知如佛。二者部行。多人並出。此有二種。一是緣覺性。如五百仙人。二是聲聞種性。亦是五百仙人。故新婆沙第三十雲。五百仙人者。多是聲聞種性解雲。既說多言。故知此經八百萬億仙人者。或是聲聞種性。或是緣覺種性。而言出無佛世者。依多分說。又雜集論十三雲。獨覺乘補特伽羅者。謂住獨覺法性若定不定性。是中根自求解脫。乃至或未起順抉擇分。或先已起。或先未得果。或先已得果。出無佛時也。唯內思惟聖觀現前。或如麟角。或復獨勝部行。若先未起。亦未得果。方成麟角。餘名部行。廣如彼說。   經。非斷非常。四諦十二緣皆成就。   釋曰。第二別讚功德。非斷非常者。於四諦中。集諦是因。苦諦是果。十二緣生展轉相生。如是因果。皆離斷常。又解因果相續不絕。如成唯識。因滅故非常。果生故非斷。非斷非常即因果中道。四諦緣生。義如上說。   經。無量功德皆成就。   釋曰。第三總結德也。   經。復有(至)摩訶薩。   釋曰。第三顯菩薩眾。文別有四。一標數辨類。二略辨位地。三別讚功德。四總結功德。此即初也。然諸菩薩名有二種。一者通名。有十六種。一名菩薩。二名摩訶薩。乃至十六名為法師。二者別名。謂曼殊室利。及彌勒等。今言菩薩摩訶薩者。即十六名中。前二名也(此十六名。廣如瑜伽顯揚等論也)又此二名。若具梵音。應言菩提薩埵摩訶薩埵。為存略故。但言菩薩摩訶薩也。菩提名覺。薩埵名有情。或精進義。故攝大乘無性釋雲。言菩薩者。菩提薩埵為所緣境。故名菩薩。從境得名。如不淨觀等。或即彼心為求菩提。有志有能。故名菩薩。親光三釋。故佛地雲。所言菩薩摩訶薩者。謂諸薩埵。求菩提故。此通三乘。為簡取大。故復須說摩訶薩言。又緣菩提薩埵為境。故名菩薩。具足自利利他大願。求菩提。利有情故。又薩埵者。是勇猛義。精進勇猛求大菩提。故名菩薩。此通諸位。今取地上諸大菩薩。是故復說摩訶薩言(廣釋菩薩。義如大品及大智度論等)。   經。皆行阿羅漢。   釋曰。第二略辨行位。釋阿羅漢義如上說。而諸菩薩名阿羅漢。有其三義。一者。阿羅漢迴心向大。仍本名說阿羅漢。二者。十地諸菩薩眾。皆受應供。三者。佛果名阿羅漢。大地菩薩行阿羅漢。亦名阿羅漢。此義分別。如成唯識。   經。實智功德(至)金剛滅定。   釋曰。第三別讚功德。即分為十。一方便真實二智功德。二行獨大乘功德。三四眼功德。四五通功德。五三達功德。六十力功德。七四無量功德。八四辨功德。九四攝功德。十金剛滅定功德。或可分為十一。方便。真實。二智別故。或可分為十二。金剛。滅定。二種別故。雖有三說。且依初釋。此即第一二智功德門。然此二智諸說不同。一雲。正體智名為實智。緣實境故。後所得智名為方便。善巧方便化眾生故。一雲。正體後得名為實智。能緣真俗二境實故。以加行智名為方便。為能引生正體智故。言行獨大乘者。讚第二德。依本記雲。出二乘也。大乘有二。一十信至十解。是不定。猶退為二乘。二十行至十地。是定。故言行獨大乘。今解不爾。四諦緣起。大小共行。六波羅蜜。唯菩薩行。故言行獨大乘。或可生空大小共觀。法空唯大。不通小乘。故言行獨大乘。或可般若有二。一大小共行。二唯菩薩行。故言行獨大乘。言四眼者。讚第三德。於五眼中。肉。天。法。慧。唯除佛眼。未成佛故。形膚名肉。照囑名眼。肉即是眼。故名肉眼。天眼有三種。一者報得。謂四天王等。及色界眼。天趣之眼。故名天眼。二佛菩薩報得眼根。淨人眼故。亦名天眼。三者四種靜慮所生眼根。亦名天眼。此即脩得。觀諸法門。名為法眼。了達空相。名為慧眼。即此四眼在佛身者。轉名佛眼。五中肉眼。以色為體。天眼一種。通色及心。見現在色。即是眼根。知未來者。唯是心故。法慧二眼。用慧為體。佛眼即用四眼為體。或可是慧。觀如來藏。是慧用故。此五眼義。廣如別章。言五通者。讚第四德。於六通中。唯除漏盡。菩薩未斷煩惱盡故。於所緣中。無擁滯故。名之為通。大婆沙雲。於自所緣。無倒了達。妙用無礎。故名為通。一神境智證通。謂等持。由此能為神變事故。諸神變事。說名為境。二天眼智證通。殊勝名天。此眼殊勝。故名為天。色界大造淨色眼攝。遠見無礙。故名天眼。三天耳智證通。天義同前。色界大造淨色耳攝。遠聞無礙。故名天耳。四他心智證通。知他心故。名他心智。諸瑜伽師。意樂加行。欲知他心。非他心所。是故但三他心智名。以心為先。亦知心所。五宿住隨念智證通。諸過去生有漏五蘊。名為宿住。隨念勢力而能知彼。故名隨念。謂此聚中。雖有多法。而念力增。故說隨念六漏盡智證通。漏謂煩惱。盡即滅盡。煩惱滅盡。故名漏盡。或可漏盡身中起故。名漏盡通。或可緣漏盡故。名漏盡通。若出體者。薩婆多宗。六通皆以智慧為體。如婆沙等。今依大乘。六通皆以定慧及相應法為體。如顯揚等。若廣分別。具如別章。言三達者。讚第五德。即是三明。達解無礙。故說為明。故大婆沙一百二雲。通達解了。故說為明。一宿住隨念智證明。通達解了前際法故。二死生智證明。通達解了後際法故。三漏盡智證明。通達解了涅槃性故。皆說為明。若出體者。薩婆多宗以慧為體。於六通中。宿住天眼漏盡為性。如次對治前後中際三種愚故。俱捨雲。三明不增不減。真假分別。漏盡一明通假及真。餘二是假。唯有漏故。有無漏智。皆名漏盡。俱在漏盡身中生故。真名無漏。假名有漏。勝劣相形。故說真假。第四學無學分別。唯在無學。學有闇故。依婆沙立三之意。稍異俱捨。如婆沙一百二雲。今依大乘。佛地論同俱捨。故佛地雲。無學利根所得三通。除染不染三際愚故。故說三明。有義。明者心慧為性。慧能除闇。故說為明。有說。無礙善根為性。翻無明故(解雲。大乘皆通無漏。於理無違許後得智是無漏故)問通之與明。有何等異。答智度論第二卷雲。真知過去宿命事。是名通知過去因緣行業。是名明。真知死此生彼。是名天眼通。知諸行因緣。證會不失。是名明。真知盡結使。不知更生不生。是漏盡通。若知漏盡更不復生。是名明。此三明。大阿羅漢。大辟支佛所得。故知通明勝劣差別。言十力者。讚第六德。自有兩釋有說。十力唯佛非餘。謂處非處。乃至漏盡。有說。菩薩亦有十力。如智度論二十八雲。佛有十力四無所畏。菩薩有不。答有。何者是。一發一切智心堅深牢固力。二大慈力。三大慧力。四具足精進力。五具足禪定力。六具足智慧力。七不厭生死力。八無生忍力。九具足解脫力。十具足無礙智力。其如彼說(或有經本四無所畏。多分無有。故不可依)言四無量者。釋第七德。所謂慈。悲。喜。捨。於此義中兩門分別。一釋名。二出體。就釋名中。先通。後別。四無量者。即是通名。依薩婆多。如大婆沙八十一說。彼雲。問何故名無量。無量是何義。答如是四種。是諸賢聖廣遊戲處。故名無量。復次如是四種。能緣無量有情為境故。生無量福故。引無量果故。故名無量。廣說如彼。俱捨正理。同大婆沙第四復次。故不繁述。依大乘宗。如顯揚第四。以其三義。釋無量名。一廣。二大。三無量。廣者。於見所行作意故。大者。於聞所行作意故。無量者。於覺知所行作意故。如是三義。遍緣一方。乃至十方無邊器世間。及有情世間。故名無量。言別名者。一慈。二悲。三喜。四捨。薩婆多宗。如俱捨論第二十九說。慈名與樂。悲名拔苦。喜名欣慰。捨名平等依經部宗。如成實論四無量品。慈名與嗔相違善心。悲名與惱相違善心。喜名嫉妒相違善心。此三皆是慈心差別。能令此三平等。故名為捨。具如彼說。今依大乘。如顯揚說。一慈無量者。於無苦無樂眾生。欲施樂具。悲者。於有苦眾生。欲拔苦具。喜者。於有樂眾生。隨喜彼樂。捨者。謂捨俱心不染意樂。言出體者。薩婆多宗。慈悲無量。自有兩說。一雲。俱以無嗔善根而為體性。而差別者。慈對治斷命嗔。悲對治捶打嗔。一雲。慈以無嗔善根而為體性。悲以不害善根為性。對治害故。喜無量性。亦有兩說。一雲善根為性。一雲。忻為自性。捨有一釋。謂以無貪善根為性。共者出體。四蘊五蘊。以為體性。廣如婆沙八十一等。依經部宗。如成實論。四皆是慧。故成實雲。是四無量。皆是慧性。今依大乘。集論雜集。四種皆以若定若慧及彼相應諸心心法以為自性。顯揚第四。慈以無瞋善根。為體。悲以不害善根為體。喜以不嫉善根為體。捨以無貪無瞋善根為體。皆是憐愍眾生法故。於此四中。慈唯無瞋。次二無量。無瞋一分。捨是無貪無瞋一分。又復與彼相應等持諸心心法。並彼眷屬。皆是四無量體。若廣分別。具如別章。言四辨者。釋第八德。亦名四無礙解。謂法。義。詞。辨。於所詮法。於所詮義。諸方言詞。於正道理。一一法中。通達無滯。如次名為法義詞辨四種無礙。廣如婆沙俱捨論等。若依大乘。瑜伽四十五。於諸法中。一切異門。一切異相。一切釋詞。一切品別。一一法中。盡所有性。如所有性。依脩所成。無所滯礙。無退轉智。如次名為四種攝大乘論。無性釋曰。由法無礙。自在了知一切法句。由義無礙。自在通達一切義理。由詞無礙。自在分別一切言詞。由辨無礙。遍於十方。隨其所宜。自在辨說。廣如雜集第十四等。若出體性。薩婆多宗。四辨皆用慧為自性。如婆沙等。今依大乘。通用定慧。及彼相應心心所法。以為自性。如雜集等。言四攝者。釋第九德。二門分別。一釋名。二辨業。釋名有二。先總。後別。言四攝者。即是總名。以四種法。攝取眾生。故名四攝。別名有四。一佈施。二愛語。三利行。四同利。依成實論四法品雲。佈施者。衣食等物。攝取眾生。愛語者。隨意語言。取彼意故。利行者。為他求利。助他成事。同利者。如共一船。憂喜是同。大品經雲。財法二種。攝取眾生。名為佈施。以六波羅蜜。為眾生說。名為愛語。教化眾生。令行六度。名為利行。以神通力。種種變化。入五道中。與眾生同事。名為同事。具說如彼。若廣分別。如大般若及大智度論七十一等。第二釋業者。如莊嚴論第八卷雲。問四攝業雲何偈曰。令器及令信。令行亦令解。如是作四事。次第四攝業。釋曰。佈施者。能令於法成器。由隨順於財。則堪受法故。愛語者。能令於法起信。由教法義。彼疑斷故。利行者。能令於法起行。由如法依行故。同利者。能令彼得解脫。由行淨長時。得饒益故。廣如彼論(或有本雲。說四弘願。諸眾生知苦斷集。證滅修道。多分無故。不可依也)。言金剛滅定者。釋第十德。謂第十地末後一念。能滅二障。故言滅定。而言金剛滅定。自有二義。一能斷定。無物不破。猶如金剛。如智度論等勘。二所滅煩惱堅固難斷。猶若金剛。此定能滅。故言金剛滅定。故唐本經。名為能斷金剛。又十輪經第二頌雲。雲何破相續如金剛煩惱。長行雲。摧滅一切諸眾生類賢如金剛相續煩惱。有說滅定者。即滅盡定。八地以上。及諸如來。皆得滅定。七地以下。或得未得。伏非想惑。不決定故。餘義同異。具如別章。   經。一切功德皆成就。   釋曰。第四總結功德應知。   經。復有千萬億五戒賢者。   釋曰。自下第四明優婆塞眾。文別有四。一標數辨類。二辨行位。三別讚德。四總結德。此即初也。言五戒賢者者。舉法標人。由持五戒。故言五戒賢者。故婆沙雲。鄔波索迦。有五學處。謂離殺生。離不與取。離欲邪行。離虛誑語。離飲諸酒。舊經多雲優婆塞優婆夷者。訛略也。若依諸法最上王經。雲優婆塞迦優婆斯迦。慈恩三藏所譯諸經。皆雲鄔波索迦鄔波斯迦。此雲近事男近事女。故順正理三十七雲。依何義說鄔婆塞迦。彼先歸佛法僧實。親近奉事所尊重師。便獲屍羅。故名近事。或能習近如理所為。壞惡事業。故名近事。或能親近事佛為師。故名近事。分同諸佛。得淨屍羅善意樂故。又大婆沙一百二十三雲。問何故名鄔波索迦。答親近脩事諸善法故。有親近承事諸善士故。有說。親近脩事精進行故。有說。近承事諸佛法故。具說如彼。然此五戒。初三護身業。次一護語業。後一通護身語二業。理實不通身業所攝。如俱捨等。今辨護用。是故通護二業。於理無違。此身語業。一一皆用表及無表。以為自性。薩婆多宗。表即色聲二處所收。無表皆是法處所攝。無見無對色。意識境界故。經部表業以思為體。無表即是非色非心不相應行。如成實論。今依大乘宗。表即色聲二處所攝。無表於能發業思種子上假立。無表色法處所攝。薩婆多宗要具五戒。經部。大乘。一分二分。乃至具五。薩婆多宗唯人趣攝。大乘。經部。通於鬼等。勘。   仁王經疏捲上(本)   仁王經疏上卷(末)   西明寺沙門圓測撰   經。皆行阿羅漢十地。   釋曰。第二辨其行位。行阿羅漢。廣說如前。言十地者。諸說不同。一雲。此中十解。名為十住。即說十住以為十地。一雲。此文依共十地說。如智度論。地有二種。一不共。如極喜等地。二共十地。謂乾慧等。合說三乘地。乃成十地。故名為共。故大品經雲。若菩薩具乾慧等十地。速證菩提。言十地者。乾慧地。性地。八人地。見地。薄地。離欲地。已作地。辟支佛地。菩薩地。佛地。廣說如彼。故智度論七十八雲。乾慧地有二種。一者聲聞。二者菩薩。聲聞人獨為涅槃故。勤精進持戒。心清淨。堪任學道。或習觀佛三昧。不淨觀。或行慈悲無常等觀。分別集諸善法。雖有智慧。不得禪定水。則不能得道。故名乾慧地。菩薩則初發心。乃至未得順忍。性地者。聲聞人從煖法。乃至世間第一法。於菩薩得順忍。愛著諸法實相。亦不生邪見。得禪定水。八人地者。從苦法忍。乃至道比忍。是十五心。於菩薩則無生法忍。入菩薩位。見地者。初得聖果。亦謂須陀洹果。於菩薩則是阿鞞跋致地。薄地者。或須陀洹。斯陀含。欲界九種煩惱分斷故。於菩薩過阿鞞跋地。乃至未成佛斷諸煩惱。餘習氣亦薄。離欲地者。離欲界等貪慾諸煩惱。是名阿那含。於菩薩離欲因緣。故得五神通。已作地者。聲聞人得盡智。無生智。無著阿羅漢。於菩薩成就佛地。辟支佛地者。先世種辟支佛道因。今世得少因緣。初出家。亦觀深因緣法成道。名辟支佛。菩薩地者。從乾慧地。乃至離欲地。如上說。復次菩薩地。從歡喜地。乃至法雲地。皆名菩薩地。有人言。從一發心來。乃至金剛三昧。名菩薩地。佛地者。一切種智等。諸佛法菩薩。於自地行具足。於他地中觀具足。二事具足。故名具足。按此經文。有其三難。一於已辦地。亦得成佛。如何經說具足十地速證菩提。二菩薩不行辟支佛行。如何經說具足辟支佛地。三已得佛地。更不重得。如何經說具足佛地。乃至得菩提。解雲。據實已辦地。早得成佛。經意欲釋具足十地。故總相說。而不別釋。通第二難。龍樹菩薩。自作兩釋。一雲。菩薩於自地中行具足。於他地觀具足。二事具足。故名具足。謂於二乘地。觀知二乘地法。而不行二乘地。於菩薩地具足行。菩薩地行故言具足十地。一雲。菩薩能分別知眾生。可以辟支佛因緣度者。是故菩薩以智慧。行辟支佛事。如首楞嚴經中。文殊師利。七十二億返。作辟支佛。菩薩亦如是。通第三難。滿足九地。修習佛法。十力四無所畏等。雖未具足。以修習佛道。故名具足。以是故。言十地具足故得無上道。具說如彼。今解於上共與不共十地門中。且說共十地。或可通說共與不共二種十地。於理無違。皆是阿羅漢所行地故。一雲。依證契經。有四種十地。一聲聞十地。謂住三歸行地。隨信行地。隨法行地。善凡夫地。學戒地。第八人地。須陀洹地。斯陀含地。阿那含地。阿羅漢地。二獨覺十地。謂眾善資糧地。自覺深緣起地。四聖諦地。勝深利智地。八聖支道地。智法界虛空界眾生界地。證滅地。六通性地。入微妙地。習氣縛地。三菩薩十地者。謂歡喜地。無垢地。明地。焰地。極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四者。如來十地。廣說如後。今此經意。通所三種。所以者何。今此賢者。依本性說。即聲聞故。回心向大。是菩薩故。究竟修習。必圓滿故。或如前說。度緣覺故。所四無失。   經。迴向五分法身具足。   釋曰。第三別讚功德。捨小乘行。回向大乘五分法身。亦言五者。一戒。二定。三慧。四解脫。五解脫知見。故大婆沙三十三雲。無學身語律儀。及以正命。名為戒蘊。無學空。無相。無願。三三摩地。名為定蘊。無學正見智。名為慧蘊。無學盡無生正見相應勝解。名為解脫蘊。是有為解脫。於境自在。立解脫名。非謂擇滅無為解脫。無學盡智無生智。名解脫知見蘊。問何故此二智名解脫知見蘊。答解脫身中。獨有此故。最能審決解脫事故。問無學慧蘊。與解脫知見蘊。有何差別。答無學苦集智。是名慧蘊。無學滅道智。是解脫知見蘊。復次無學苦集滅智。是名慧蘊。無學道智。是解脫知見蘊。復次無學若集道智。是名慧蘊。無學滅智。是解脫知見蘊。具釋如彼。今依大乘。佛地第四。自在三釋。故彼論雲。無漏淨戒。名為戒蘊。無漏定慧。名定慧蘊無學勝解名解脫蘊。無學正見。名解脫知見蘊。前三是因。後二是果前三有學位法。後二無學位法。有說。一切皆是無學位法。緣解脫慧。名解脫知見。餘慧名慧(五種皆是無學位法。緣滅諦智。名解脫知見。緣餘三諦等智。名為慧蘊)有說。一切通學無學。學位分得。無學圓滿。諸佛菩薩。皆具五種。薩婆多宗。總相分別。色心所二法為體。若別說者。定。慧。勝解。無表色。四法為體。漏無漏中唯是無漏。學無學中。唯在無學。今依大乘。同薩婆多。而差別者。有學位中。亦具五種。   經。無量功德皆成就。   釋曰。第四總結功德。應知。   經。復有十千五戒淨信女。   釋曰。第五優婆夷眾。文別有四。一標數辨類。二略辨行位。三別讚功德。四總結功德。此即初也。淨信女者。是優婆夷。依正梵音。鄔波斯迦。此雲近事女。廣釋如前。   經。皆行阿羅漢十地。   釋曰。第二略欲行位。准上應知。   經。皆成就(至)終生功德。   釋曰。第三別讚功德。依本記雲。十住位中。一一皆有初入分。次住分。後出分。為言始住終生功德也。   經。三十生功德皆成就。   釋曰。第四總結。十地各有始住終生三種功德。故言三十生功德。有說。上二眾中。十地者。即十解位。   經。復有十億七賢居士。   釋曰。第六七賢居士眾。於中有四。一標數辨類。二總標具德。三別讚功德。四總結功德。此即初也。本記雲。有七賢財。不被法眼。恆樂在家。故言七賢居士(本業經雲。信。施。戒。聞。慧。慚。愧。名七賢財)。今解。七賢在七方便。賢而非聖。無聖道故。故名七賢居士。言七方便者。一五停心觀二別相念處。三總相念處。四煖。五頂。六忍。七世第一法。義如別章。   經。德行具足。   釋曰。第二總標具足下所說。   經。二十二品(至)得九十忍。   釋曰。第三別讚功德。總有九門。一道品門。二十遍處。三八勝處。四八解脫。五者三慧。六十六諦。七四諦觀。八四行觀。九者十忍。   言二十二品者。本記雲。聖登地已上。至於佛果。有十一地各有定慧。合有二十二品也。今解不爾。七方便位。於道品中。但得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二十二品。而未能得七種覺分。八支聖道。故言二十二品。問既未得聖。如何說有得八解脫。解雲。八中得七。故總說言得八解脫。據實未得滅盡解脫。問若爾菩薩德中。應得五眼。解雲。彼就實義。此即從多。各據一義。故不相違。廣說道品。義如別章。   言十一切入者。第二遍處德所謂青黃赤白。地水火風。空無邊處。識無邊處。薩婆多宗。如大婆沙。前八遍處。無貪為性。對治貪故。兼所相應隨轉有欲界者。四蘊為性。若色界者。五蘊為性。後二遍處。俱以四蘊為性。依經部宗。定慧為體。如成實論。今依大乘。如雜集論。定慧為性。解雲。相應隨轉。同大婆沙。理亦無違。問何故名遍處。毘婆沙雲。由二緣故。一由無間。謂純青等勝解作意。不相間雜故。二由廣大。謂緣青等勝解作意。境相無邊。故名廣大。大德說曰。所緣寬廣。無有間隙。故名遍處。雜集論曰。其量廣大。周普無邊。故名遍處。如具別章。   言八除入者。三八勝處德。所言八者。一內有色想。觀外色少。二內有色想觀外色多。三內無色想觀外色少。四內無色想觀外色多。內無色想觀外諸色青黃赤白。復為四種。諸宗出體。同前遍處。問何故名勝處。答如婆沙。勝所緣境。故名勝處。復次勝諸煩惱。故名勝處。雖觀行者。非一切能勝所緣境。而於所緣不起煩惱。亦名為勝。如契經說。於此處勝。故名勝處。雜集亦爾。勝所緣故。名為勝處。此八勝處。皆是色界。前四勝處。初二靜慮。未至。中間。後四勝處。在第四定。乃至所緣者。皆緣欲界一切色處。若爾經說當雲何通。尊者無滅。在室羅筏。住一精舍。爾時有四悅意天女。來至尊者座前而立。白言。我等於四色處。轉變自在。隨所愛色。皆能化作。乃至彼雲。尊者無滅。入初靜慮。乃至第四亦不能起不淨想。答尊者無滅。雖不能勝。舍利子等。皆能勝之。問緣佛身。起不淨觀不。如是。廣說如大婆沙八十五卷。具如別章。   言八解脫者。第四解脫德。一內有色觀諸色。二內無色觀外色。三淨解脫具足住。四入空無邊處。五入無邊識處。六入無所有處。七入非想非非想處。八入想受滅解脫。具說如彼略所如上。然此八種。諸說不同。薩婆多宗。如婆沙說。初三無貪。對治貪故。兼所相應隨轉。若欲界者。四蘊為性。若色界者。即具五蘊。四無色處解脫。四蘊為性。第八解脫。是不相應行蘊所攝。依經部宗。自在兩說。一雲。皆用智慧為體。一雲。前七是慧。第八解脫。有餘無餘二種涅槃。以為自性。今依大乘。前三。四蘊五蘊。以為自性。次四。四蘊。第八解脫。非色非心不相應行。以為自性。問何故名解脫。答如婆沙。棄背是解脫義。初二解脫。棄背色貪心。第三解脫。棄背不淨觀心。四無色解脫。棄背下地心。想受滅解脫。棄背一切有所緣心。問解脫勝處遍處。有何差別。答能有棄背。名解脫。能勝伏境。名勝處。能廣所緣。名遍處。廣如婆沙八十四五。   言三慧者。第五三慧德。三門分別。一釋名。二出體。三約界。就釋名中。初總。後別。言三慧者。即是總名。三是標數。慧即簡擇。別名有三。一聞所成慧。二思所成慧。三修所成慧。依聞至教所生勝慧。名聞所成。依思正理所生勝慧。名思所成。依修等持所生勝慧。名修所成慧。如俱捨等。又解。聞謂聽聞。即是耳識。從聞所生解文義慧。名聞所成。思謂思慮。即是思數。從思所生解法相慧。名思所成。修謂修習。即是勝定。從修所生解理事慧。名修所成。如瑜伽釋。言出體者。薩婆多宗。自性唯慧。故大婆沙四十二雲。聞思二慧。唯世俗智。修所成慧。通十智性。若並眷屬。通心所等。經部大同。若依大乘。瑜伽釋論。慧及相應心心所等。以為體性。亦同薩婆多宗。言約界者。薩婆多宗。思慧唯欲界。聞慧通欲色。修通色無色。如婆沙等。依經部宗。欲色具三慧。無色唯修慧。如成實論。今依大乘。瑜伽等論。同薩婆多。依智度論。欲界亦許有電光定。准同經部。義亦無違。問此三慧。如來獨覺及以聲聞。各有幾種。答佛具三種。而修慧勝。以自然覺。及具力無畏等。修功德故。獨覺亦具三。而思慧勝。以自思惟覺。而無力無畏等。修功德故。聲聞亦具三。而聞慧勝。以從聞他音。入聖道故。   言十六諦者。第六十六諦觀門德。如上已說。言四諦者。第七四諦觀門德。亦如上說。言四三二一品觀者。第八四行觀門德。謂中忍位。觀察上下八諦理中。自有兩門。一者。七周減緣門。二者。三周減行門。言七周減緣門者。最初具緣上下八諦。即屬下忍。次觀行者。始觀察欲界苦等四諦。乃至觀上二界苦集滅三諦。而不觀道。即此第一減一所緣。如是更從欲界三諦。乃至上界減諦。除欲界道。此即第二減二所緣。如是乃至除上界苦。為第七減緣。如是七周。減所緣諦。於苦諦下。有其四行。謂苦。空。無常。無我。最初具觀。次四行中。漸次除行。唯留一行。如是名為三周滅行。於一行中。增上忍。世第一法。苦忍。苦智。皆一剎那。同依一地。同依一行。各一剎那。今依忍位。三周減行。依一行觀。故言四三二一品觀也。故順正理六十雲。忍下中上。如何分別且下品忍。具八類心。謂瑜伽師。以四行相。觀欲界苦。名一類心。如是次第。觀色無色苦集滅道諦。亦如是觀。成八類心。名下品忍。中品。減略行相所緣。謂瑜伽師。以四行相。觀欲界苦。乃至具足。以四行相。觀欲界道。於上界道。減一行相。從此名曰中品忍初。如是次第。漸減略行相所緣。乃至極少。唯以二心。觀欲界苦。如苦法忍苦法智位。齊此名為中品忍滿。上忍唯觀欲界苦諦。修一行相。唯一剎那。此善根起。不相續故。上忍無間。生世第一法。如上品忍。緣欲苦諦。修一行相。唯一剎那言得九十忍者。第九德。上來已釋小乘觀門。今向大乘。便成九十。謂初入十信。皆有九品。故言九十忍。又解。學十解已上三十心。皆有入住出三位。故成九十忍。又解。極喜等十地。各有始住終三。三中一一各有三品。故言九十。一雲。四三二一。總攝為二。初四三二。合說為九。更加一數。即成十數。故言九十(淨公說)一雲。四三二一。總計為十。皆有九品。故言九十。一雲。諦觀二十。謂十六諦及四諦。品觀有十。謂四三二一。總計合成三十皆。有三品。故言九十。   經。一切功德皆成就。   釋曰。第四總結功德應知。   經。復有萬萬億十八梵(至)喜樂天。   釋曰。第七色界天眾。文別有三。初標數辨德。次別讚德。後總結德。此即初也。然此經文。三本不同。一本如前。自有一本。除十八梵天四字。自有一本。除十八梵天。更加梵字。謂三梵五喜樂天。雖有三本。且依初本。是故本記。先舉總數。故言復有萬萬億十八梵天。三靜慮各有三天。第四靜慮有其九天。都合十八。故瑜伽論第四卷雲。色界有十八處。謂梵眾。梵輔。大梵。小光。無量光。極光淨。小淨。無量淨。遍淨。無雲。福生。廣果。無想天即廣果攝。無別處所。復有諸聖五淨居宮。謂無繁。無熱。善現。善見及色究竟。復有超過五淨宮地。大自在住處。十地菩薩得生其中。然彼諸天。如順正理二十一釋。彼雲。廣善所生。故名為梵。此梵即大。故名大梵。由彼獲得中間定故。最初生故。最後歿故。威德等勝。故名為大。大梵所有所化所領。故名梵眾。於大梵前。行列侍衛。故名梵輔。自地天內光明最少。故名少光。光明轉勝。量難測故。名無量光。淨光遍照自地處故。名極光淨。意地受樂。說名為淨。於自地中。此淨最劣。故名小淨。此淨轉增。量難測故。名無量淨。此淨周普。故名遍淨。意顯更無樂能過此。以下空中。天所居地。如雲密合。故說名雲。此上諸天更無雲地。在無雲首。故說無雲。更有異生。勝福方所可往生故。說名福生。居在方所異生果中。此最殊勝。故名廣果。離欲諸聖。以聖道水。濯煩惱垢。故名為淨。淨身所止。故名淨居。或住於此。窮生死邊。如還債盡。故名為淨。淨者所住。故名淨居。或此天中。無異生雜。純聖所止。故名淨居。繁謂繁雜。或謂繁廣。無繁雜中。此最初故。繁廣天中。此最劣故。說名無繁。或名無求。不求趣入無色界故。已善伏除雜修靜慮。上中品障。意樂調柔。離諸熱惱。故名無熱。或令下生煩惱名熱。此初遠離。得無熱名。或復熱者。熾盛為義。謂上品雜脩靜慮及果。此猶未證。故名無熱。已得上品雜脩靜慮。果德易彰。故名善現。雜脩定障。餘品至微。見極清徹故名善見。更無有處。於有色中。能過於此。名色究竟。或此已倒眾苦所依身最後邊。名色究竟。有言。色者是積集色。至彼後邊。名色究竟。薩婆多宗。不立大自在天。故不釋也。解名已訖。今當釋文。言九梵者。第四靜慮九種天也此即從上向下。次第別釋。言三淨者。第三靜慮三種天也。言三光者。第二靜慮三種天也。言三梵五喜樂天者三梵是初定三天(別本經雲。三梵天也)五喜樂者。五支具足故名為五言喜樂者簡別也第二靜慮有喜無樂第三靜慮有樂無喜初定天中五支具足。雙有喜樂。故名五喜樂天也。然此喜樂。自有二義。一者。眼耳身識相應。名之為樂。意識相應。名之為喜。二者。意識相應喜受。有其二用。一令悅身。名之為樂。二令悅心。名之為喜。如顯揚說。   經。天定功德定味常樂神通。   釋曰。第二別讚功德。言天定者。報得功德功德定者。修生功德。言味者。謂貪味定。相從而說。非正功德。一雲。屬上。謂功德定味。謂受功德定味。言常樂神通者。四種靜慮。皆有五通。或可六通。   經。十八生處功德皆成就。   釋曰。第三總結功德應知。   經。復有億億六欲諸天子。   釋曰。第八六欲天眾。文別有二。初標數辨類。後別讚功德。此即初也。六欲天者。如順正理三十一雲。四大王眾天。謂彼有四大王。及所領眾。或彼天眾。事四大王。是四大王之所領故。二三十三天。謂彼天處。是三十三部諸天所居。三夜摩天。謂彼天處。時時多分稱快樂哉。瑜伽雲時分天。即與此同。四睹史多天。彼天處多於自所受。生喜足心。五樂化天。謂彼天處樂。數化欲境。於中受樂。六他化自在天。謂彼天處。於他所化欲境。自在受樂。智度論雲。自化五塵。而自娛樂。故言化自樂天。奪他所化。而娛樂故。言他化自在天(前四天。列名不釋)。   經。十善果報(至)皆成就。   釋曰。第二別讚功德。謂勝處故。十善所感。通有二種。所謂報得。及修得也。今謂神通。是其報得。欲界諸天。不修定故。或可通二。義亦無傷。   經。復有十六(至)十萬眷屬。   釋曰。第九明十六王眾。於中有二。初標數辨類。後別讚功德。此即標也。   經。五戒十善(至)信行具足。   釋曰。第二別讚功德。德有三種。一五戒德。二十善德。三三歸德。後信行具足者。總結具德。   經。復有五道一切眾生。   釋曰。第十辨五道眾。亦名雜類眾。問地獄來不。若來者。瑜伽等說。如何會釋。彼說。地獄一向純苦。傍生。鬼界。一分亦爾。若不來者。如何此經有五道眾。答有兩釋。一雲。不來。瑜伽等說純苦處故。而此經雲。五道眾者。從多分說。一雲。亦來。此經說有五道眾故。陀羅尼經中。有地獄眾故。瑜伽等雲一向苦者。從多分說。據自力說。大品雲。佛光整照。苦得息故。   經。復有他方不可量眾。   釋曰。第十一他方眾。問他方眾中。唯是菩薩得神足者。亦兼餘眾未得通者。答准大品經及智度論。通七部眾。並童男童女未得通者。問若爾如何能至。答准智度論。有神足者。自力能來。神足力薄。及無通者。彼國佛力。亦是相隨大菩薩力。亦是釋迦光明之力。一力尚來。何況三力。如轉輪聖王飛上天時。四兵宮觀。乃至畜獸。一切皆飛。轉輪聖王。功力大故。能令一切隨而飛從。此亦如是。雖無自力。他力得來。故無有失。廣如智論第十三說。   經。復有變十方(至)須彌寶華。   釋曰。第十二明變化眾。文別有二。初明單化。後華上皆有下。明其重化。前中有二。一明所依。二明能依眾。此明所依。有其三種。一者化土。二者化虛。三者化華。梵雲須彌寶華。此雲妙高華。   經。各各座前華上(至)坐寶蓮華。   釋曰。第二明能依眾。有其四種。一無量佛。二無量菩薩。三無量比丘。四無量八部眾。然八部眾。略有三種。一天龍等八部。如諸經說。二者。相傳說言。四天王各領二部(勘說處)又八部者。如長阿含經第三卷說。世有八部眾。一剎利眾。二婆羅門眾。三居士眾。四沙門眾。五四天王眾。六忉利天眾。七魔眾。八梵眾。瑜伽釋雲。八眾會來。所謂八眾。大同阿含及智度論等。問人及天。各說四眾。有何所以。答如瑜伽第十五說。七因緣故。建立八眾。故彼論雲。四因緣故。於人趣中。建立四眾。三因緣故。於天趣中。建立四眾。最增上故。世間共許。為福田故。受用資財不由他故。棄捨一切世資財故。由此四緣。於人趣中。建立四眾。依地邊際故。欲界邊際故。諸行邊際故。由此三緣。於天趣中。建立四眾。若依智度論第十。別釋所以。恐繁不述。   經。華上皆有(至)如今無異。   釋曰。自下第二明其重化。文有兩節。初明眾集。後明眾說經。此即初也。   經。一一國土(至)波羅蜜。   釋曰。第二明眾說經。   經。他方大眾(至)皆來集會。   釋曰。第五教所被機。文別有二。初別敘讚德。後他方下。總結集會。上來敘眾已訖。自下第二。總結集會。文別有三。初明十二大眾集會。次明坐處分齊。後明坐儀。此即初也。   經。坐九劫蓮花(至)僉然而坐。   釋曰。第二座處分齊。第三座儀。如經可知。   經。爾時十方(至)釋迦牟尼佛。   釋曰。自下第二明發起序。文別有五。一如來現瑞。二大眾生疑。三覺悟如來。四佛昇華座。五大眾歡喜。就現瑞中。文別有五。一讚如來德。二現瑞時節。三正住十地。四入大寂室。五思緣現瑞。此即初也。言爾時者。釋迦如來坐十地時。言十號等者。人所成德。德有四種。一十號德。二三明德。三斷德。四智德。然此通號。諸教不同。若依本業瓔珞第二。世尊不入十號之數。彼雲。諸佛道同。果法不異。所謂十號。一如來。二應供。三正遍知。四明行足。五善逝。六世間解。七無上士。八調御丈夫。九天人師。十佛陀。若依涅槃梵行品。十號之外。別說婆伽婆十號。即同瓔珞所說。若依瑜伽第三十八。成實論十號品。世尊即是第十名號。無上士。調御丈夫。合為一數。以為第七。天人師第八。佛為第九。世尊第十。餘六同前。故今且依瑜伽所說。故彼論雲。又諸如來。略有十種功德名號隨念功德。何等為十。謂薄伽梵。號為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丈夫。調御師。天人師。佛。薄伽梵。言無虛妄。故名如來。已得一切所應得義。應依世間無上福田。應為一切恭敬供養。是故名應。如其勝義。覺諸法故。名正等覺。明謂三明。行如經說。止觀二品。極善圓滿。是故說名明行圓滿。上昇最極。永不退還。故名善逝。善知世界。及有情界。一切品類。染淨相故。名世間解。唯一丈夫。善知最勝調心方便。是故說名無上丈夫。調御師。為實眼故。為實智故。為實義故。為實法故。與顯了義。為開導故。與一切義。為所依故。與不了義。為能了故。與所生疑。為能斷故。與甚深處。為能顯故。令明淨故。與一切法。為根本故。為開導故。為所依故。能正教誡教授天人。令其出離一切眾苦。是故說佛名天人師。於能引攝義利法聚。於能引攝非義利非非義利法聚。於能引攝。非義利非不義利法聚。遍一切種。現前等覺。故名為佛。能破諸魔大力軍眾。具多功德。名薄伽梵。若廣分別。如瑜伽八十三。涅槃經第十八卷梵行品。成實論十號品。大智度論第二卷。具辨同異。義如別章。言三明者。所謂宿命。生死。漏盡。義如上說。言大滅諦金剛智者。智斷二德門。斷謂涅槃。真如為性。智即菩提。四智為性。言釋迦牟尼佛者。德所成人。釋迦是姓。牟尼是名。然如來種姓不同。種謂剎帝利婆羅門。姓謂喬答摩迦葉波等。如順正理七十五等。今言釋迦。此雲能仁。如長阿含經說。昔者梵摩鼓王四子。有過。從向雪山直樹林下。令自在活。四子至彼。能自存活。王歎四子。是直釋子。能自存立。因此姓釋法。佛第四祖已來。始姓釋法也。又解。釋是樹名。四子治化在釋樹下。從樹立名。故名為釋。是故本姓名瞿曇。今改本性名釋迦也。言瞿曇者訛也。正音名喬答摩。此翻甘□□j□褓□□□j□褓□襤□j□褓□□Xj□□壘□□□馗□□姎□飀□□□□j□檟筏□□□□褻餺□□覷□□□□餖祤駜□□□婇□j□□妒□□□憐□□□j□□量礸□□□□□駎□□□□□□□姎□□□□首稀姞□□□□□□E□□□奱□□□餺□□裀□□奭□禕□□妗□馲□□襑□□□□餺□□□□□饅□□□□□□□橫□埤□椽□r□□露□□□□騺□檢□□□襜□□餺□槽齱E□□粳謐□□姣|□□帶□|漧集□姣|□□□□□□¥□□舐訃□□□舐訃□腆活慼慼L□彥蛾情慼L耦詳祥□訃|薤□□瀹種。若噁心毀者。言是泥土種。或雲牛糞種。言牟尼者。即是名也。此雲寂默。故婆沙論一百一十七雲。三寂默者。謂身語意寂默也。乃至雲。無學身中。煩惱意究竟滅。寂默圓滿。故名寂默。具說如彼。廣如俱捨。   經。初年月八日。   釋曰。第二現瑞時節。如來成道已後。第三十年。初正月八日。我即說時。有雲。真諦三藏意。如來在世。四十五年。說三乘法輪。一轉轉法輪。說小乘故。然轉有顯密。密則始從得道夜。至涅槃夜。但具轉三法輪。顯即從初成道七年。但轉轉法輪。次七年。後三十一年中。兼轉照法輪。從三十八年後。於七年中。轉種法輪。從初照至於轉治來。合有三十一年。前二十九年。已說餘般若。今至三十年初月八日。方說仁王般若。故雲初年月八日。故今本記雲。言初年月八日者。即正月八日。如來成道七年。說般若。案此經文。已二十九年。至此時。應是成道後三十六年。此本記意。義如上記。   經。方坐十地。   釋曰。第三正住十地。方者正也。謂諸如來。欲現瑞相。正住十地。然此十地。自在兩釋。一雲。極喜等菩薩十地。一雲。大乘同性經所說。四種十地中。如來十地。如上所引。證契經者。與同性經。同本異譯。前三十地。文意大同。故不別敘。如來十地者。同性經雲。一名甚深難知廣明智德地(證契經雲。毘富羅光明智作地)除一切微細習氣。於一切法。得自在故。二名清淨身份威嚴不思議明德地。轉正法輪。顯甚深義。三名善明因幢寶相(證契經雲。寶熾海藏地)說聲聞戒。顯三乘故。四名精妙金光功德神通智德地。說八萬四千法門。降伏四魔故。五名大輪威藏明德地。摧諸異論及其邪法。調伏一切行惡道者(證契經雲。光明味場)六名虛空內清淨無垢炎光開相地(證契經雲。空中勝淨無垢持炬間敷作地)示六神通。現六大神通。故謂現無邊清淨佛剎功德莊嚴。顯現無邊菩薩大眾圍遶。顯現無邊廣大佛剎。顯現無邊佛剎自體。顯現無邊諸佛剎中。從兜率天下託胎。乃至法滅。示現無邊種種神通。七名廣勝法界藏明界地(證契經雲。光明起作)為諸菩薩。如實開顯七菩提法。自性無有無所著故。八者最勝普覺智海藏能淨無垢遍無礙智通地(證契經雲。最勝妙淨佛智藏光明遍照清淨諸障智遍地也)授一切菩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四種記故(首楞嚴經說。一未發心記。二遍發心記。三密受記。四已得無生忍記。寶雲經。亦同此說也)九名無邊億莊嚴迴向能照明地(證契經雲。無邊莊嚴俱那願毘盧遮那光作地也)為諸菩薩。現善方便。十名毘盧遮那智海藏地(證契經雲智海信盧遮那)為諸菩薩。說一切法無所有故。本來寂滅。大般涅槃。雖有兩說。本記意存菩薩十地。故彼記雲。今言十地。通入十地法門。若只入第十地。下九地則不解。化身故有出入。應身即常在定。法身非定非不定。   經。入大寂室三昧。   釋曰。第四入大寂室。言三昧者訛者訛略。依正梵音。名三摩地。此雲等持。離於沈掉。故名為等。持心令住一境性故。名之為持。此通定散。即別境中。定數為體。而有大寂室三昧。自有兩釋。一雲。真如空性。止觀所依。名大寂室。從境得名。故名大寂室三昧。依主釋也。一雲。定極寂靜智慧所依。名大寂室三昧。即持業釋也。此上二種。現瑞勝緣。然釋此定。差別有三。一名三摩地。如前所說。二名三摩缽底。此雲等至。等義如前。至謂至極。謂彼寂靜至極處故。三名三摩呬多地。此雲等引。等義如前說。引有三義。一平等能引。二或引平等。三或是平等所引發故。然此三定。各有寬狹。三摩地名。自心數中。等持一法。通攝一切。有心位中。心一境性。通定散位。三摩缽底。通目一切有心無心諸定位中。所有定體。等引地名。通目一切有心無心定位功德。   經。思緣放大光明照三界眾生(或有本雲照三界中)。   釋曰。第五思緣現瑞。文別有五。一思緣放大光。二頂上出華。三諸天雨華。四佛華自生。五大地六動此即初也。謂今世尊。思緣放光。照三界中。又解。思緣屬上段也。問二界有色。應是所照。無色界中。都無有色。如何說言照於三界。答諸宗不同。薩婆多宗。及經部等。唯有四蘊。故無能照及所照法。摩訶僧祇部。具十八界。故有所照。及能照法。今依大乘。中陰經說。如來至無色界。無色眾生。禮拜世尊。又本業經雲。如來說法會中。無色諸天。來入會中。故知無色。具能所照。又下經雲。寶華上於非想非非想天時。無色界雨無量香華。如雲而下。若依瑜伽無色界中。唯有法處定所生色。解雲。依瑜伽者。依如是說。如上所引諸經。皆依法處說。更會勘。   經。復於頂上(至)諸佛國土。   釋曰。第二頂上出華。文別有三。一明頂上出現。二明華至非想。三明至諸佛國土。問上明放光。後明出華。此有何意。依本記雲。放光意顯斷眾生愚。出華意顯修因得果。如華顯果。   經。時無色界(至)如雲而下。   釋曰。第三明諸天雨華。文別有三。初明無色雨華。次明色界華。後明欲界華。此即初也。   經。十八梵天(至)異色華。   釋曰。第三明欲界華。   經。其佛(至)非非想天。   釋曰。第四自然生華。佛威力故(劫是層劫)。   經。是時(至)六種震動。   釋曰。第五明六種震動。略有四義。一明動相。二顯動因。三辨動境。四釋動意。言動相者。依舊華嚴第二。明起動等三六十八動相。謂動。遍動。等遍動。起。覺。震。吼。湧。皆具三相。准動意應知。相傳釋曰。搖颺不安為動。自下昇高為起。令生覺悟為覺。行隱隱有聲為震。砰磕發聲為吼。鱗隴凹凸為湧。若依華嚴第三十六如來性起品。具有二種六相。一動起等六。同第二卷。二東湧西沒。西湧東沒。南湧北沒。北湧南沒。邊湧中沒。中湧邊沒。解雲。此後六相。如智度第十卷說。何故有六動。答曰。起動有上中下。下者二種。或東湧西沒。或南湧北沒。或邊湧中沒。中者有四。或東西南北。或東西邊中。或南北邊中。上者六種動。若依新翻華嚴。與前不同。彼雲。爾時佛威力故。普遍一切華積藏土世海六種震動。謂震。遍震。普遍震。動。遍動。普遍動。湧。遍湧。普遍湧。運。遍運。普遍運。吼遍吼。普遍吼。擊。遍擊。普遍擊。解雲。初漸動為震。漸大動為動。上下踏湧為湧。隱隱出聲為運。漸大出聲為吼。互相鼓擊。其聲轉大為擊。大般若第一卷。亦說二種六動。初六稍異。故彼雲。現神通力。令此世界六種震動。謂動極動等極動。湧極湧等極湧。震極震等極震。擊極擊等極擊。吼極吼等極吼。爆極爆等極爆。如此六種。各有三相。准上應思。若依佛地論第十二雲。動。湧。覺。起。震。吼。各有三相。彼論釋雲。六種動者。一動。二湧。三上去。四起。五下去。六吼。廣釋如彼。言動因者。長阿含說。動有八因緣。一大水動時動。二尊神試力時。三如來入胎時。四出胎時。五成道時。六轉法輪時。七息教時。八入涅槃時。增一阿含。說八因者。一閻浮提風輪。從上向下。有地水火風。從下向上。次第動。二菩薩入胎。三出胎。四出家學道成正覺。五入涅槃。六神通比丘。心得自在。七諸天命終。還生勝處。八眾生命終。福盡相恥代等。而無轉法輪。言動境者。依法華經。此有二義。一名少動。故彼經雲。而此世界六種震動。二者大動。文殊偈雲。一切諸佛土。即時大震動。依大智度論第十卷雲。地動因緣。有少有大有動。一閻浮提有動。四天下有動。小千國土。三千大千國土。少動以少因緣故。若福德人。若生若死。一國土地動。是為少動。大動以大因緣故。如佛初生時。成佛時。將滅度時。三千大千世界皆為震動。是時為大動。具說如彼。言動意者。自有兩說。一依十地論。動地治四種煩惱。一信生天眾生。信現天報。震動天宮。便生厭捨。起求法心。二造惡眾生。不識無常。縱心蕩識。令因動地捨惡從善。三我慢眾生。或因咒力。能少動地。四起慢高心。使依大動。知其已劣。二依勝思惟梵天經論。動意有七。一令諸魔生驚怖故。二令說法時大眾不起散亂心故。三令放逸者生覺知故。四令眾生念法相故。五令眾生令觀說處故。六令成就者得解脫故。七令隨順問正義故。   經。爾時諸大眾(至)生疑。   釋曰。第二眾疑。文別有三。一顯眾者疑。二申眾疑相。三問眾不決。此即初也。謂放光時。眾共生疑。   經。各相謂言(至)斯作何事。   釋曰。第二申眾疑相。文有三節。初讚佛德。次領前事。後正申疑。就讚德中。初明成人之德。且辨四種。一者。四無所畏。謂一切知無畏。二漏盡無畏。三盡苦道無畏。四說障道無畏。此四無畏。受持品中。依文當說。二者。十八不共法。自有二種。一者聲聞藏中。十八不共法。謂十力。四無畏。三念處(應貪不貪嗔不嘆常行捨心)及大悲。如俱捨論。今大乘十八不共法者。一身無失。二口無失。三意無失。四無異相。五無不定心。六無不知已捨。七欲無減。八精進無減。九念無減。十慧無減。十一解脫無減。十二解脫知見無減。十三一切身業隨智慧行。十四口業隨智慧行。十五意業隨智慧行。十六智慧知過去無礙。十七知未來無礙。十八知現在無礙。不與二乘共。名不共法(出體如諸論說勘)三者。五眼德。四眼如前。更加佛眼。佛眼用四眼為體。在一佛身者。總名佛眼。法身者有其三種。一者。通名法身。總攝佛德。二者。五分法身。如上應知。三者。真如法身。用如為體。言大覺世尊者。德所成人也。五蘊假者也。言前已為我等者。領前事也。謂前已為我等大眾。初成道後。二十九年。說四般若。一摩訶般若。二金剛。三天王問。四者光讚。解雲。本記雲。今准此經。應成五部。舊相傳雲。二種八部。一此地流行。八部者。一者。大品般若。二者。小品般若。三者。文殊般若。四者。金剛般若。五者。光讚般若。六者。道行般若。七者。勝天王般若。八者。仁王般若。二依菩提留支。金剛仙論等所說八部。一十萬偈部。二二萬五千偈部。上之二部。此方未有。三一萬八千偈部。大品是。四八千偈部。即小品般若。五四千偈部。此方未有。六二千五百偈部。即天王問般若。七六百偈部。即文殊問。八三百偈部。即金剛般若。若依真諦金剛般若記中。所說八部般若。亦同留支。而差別者。第六部無雲。此方未有。今問日照三藏。于闐三藏。皆作此說。彼處未聞八部之名。今依大般若。四處十六會。而不攝仁王般若。又慈恩三藏雲。西方不限八部。問依大般若。十六會中。摩訶般若。是第一會。金剛般若。是第九會。天王問。是第六會。光讚亦是第二會。如何此經。不依彼十六會次第。解雲。此經理應依彼次第。亦應通說餘部。而翻譯者。隨其所聞。且說四部也。言四處者。一王捨城。鷲峰山。二室羅筏誓多林。給孤獨園。三者。在他化自在天宮。末尼寶藏殿。四在王捨城竹林園。白鷺池側。說慧度也。言十六會者。其如別記。然今科十六會。有其三節。初之五會。從廣至略。皆說六度。文雖廣略。義無寬狹。是故龍猛菩薩。依第二分。造智度論。次有五會。遂難決釋。後有六會。如其次第。說其六廣。然十六會。不攝此一部者。如來說教。隨機異故。   經。今日如來(至)斯作何事。   釋曰。第三正申疑情。謂前放光等。說四般若。今後放光。斯作何事。理應具說。雨華動地。就初而說。且申放光。   經。時十六(至)名曰月光。   釋曰。第三問眾不決。文別有二。初王問眾。以明眾不決。前中有三。初辨住處。次標別名。後讚其德。言捨衛國主。舉國顯人。依智度論。國名憍薩羅國。主名波斯匿王(不知以何為正)。今言捨衛國。或言捨婆提城。或言捨羅婆悉帝夜城。並訛也。正言室羅婆悉底城。此譯雲聞者城。法鏡經雲聞物國。十二遊經雲無物不有國。善見律雲。捨衛者是人名。昔人居住此城。往古有王。見此地好。故乞立為國。以此人名。號捨衛國。一名多有國。諸國珍奇。皆歸此國。又西方典語。名室羅筏。此雲幼少不可害。由劫初有仙。兄弟二人。在此修道。弟雲室羅。此雲幼少。兄名阿羅筏。在此修道。因以名地。以地名國。以國名城。名室羅筏國。及室羅筏城。前譯訛略。故雲捨衛。國名為憍薩羅。城名捨衛城等。前翻譯者。以其城名。持為國稱。言波斯匿王。名曰月光者。標別名也。梵音波斯匿王。此雲勝軍。在俗之稱。名曰月光者。本記雲。國王姓月。聞法以後。更立光名。   經。德行十地(至)摩訶衍化。   釋曰。第三讚德。謂位登極喜等十地。行施等六度。及念住等三十七法。如上已說。四不壞淨者。依薩婆多。信三寶及信戒不壞。為四。依成實論。信三寶及戒。四信為體。今大乘宗。同成實論。義亦無違。行摩訶衍化者。梵音摩訶衍。此雲大乘。行自利利他兩行平等。故名摩訶衍化。   經。次第問(至)無能答者。   釋曰。第二明眾不決。文別有二。初問居士。次問二乘。後問菩薩。寶謂寶積。蓋謂月蓋。法謂法財。淨名即維摩詰。此等皆在家。故稱居士。有雲。寶蓋者寶蓋長者。法者護法長者。淨名者維摩詰。有雲。寶謂寶積長者。以蓋獻佛。故名寶蓋。法淨名者是維摩詰。法者軌則。即所解之法。淨謂無垢。名即名稱。謂以居士廣解諸法。無煩惱垢。名聞十方也。須菩提者。此雲空生。或善吉。及善現等。舍利弗者。梵雲奢利局多羅。或雲舍利弗多羅。舍利母名。眼之青精名舍利。又母眼似□鵒眼。以名焉。經中或言鶖鷺子者。一翻也。此明如來放光。意趣難知。故智度論第十一雲。佛智慧力方便神通。舍利弗等大阿羅漢。大菩薩彌勒等。尚不能知。何況凡夫。   經。爾時(至)有緣斯現。   釋曰。第三覺悟如來。文別有三。初明此方設樂覺悟如來。次他方設樂。後明共設樂覺悟如來。此即初也。文別有二。初明三類設樂。謂一月光王。次十八梵天。後六欲諸天。二聲動三千等者。顯聲勢力。如經可知。   經。彼他身(至)入此大會。   釋曰。自下第二明他方設樂。文別有二。初明來集。後顯設樂。就來集中。文別有二。初別釋四方。後類釋六方。此釋四方。如經可知。   經。六方亦復如是。   釋曰。第二類釋六方。   經。作樂亦然。   釋曰。第二類釋作樂。   經。亦復共作(至)覺悟如來。   釋曰。第三共設音樂。覺悟如來。然覺悟如來。言通兩段。   經。佛即知時(至)如金剛山王。   釋曰。第四佛昇華座。謂知根熟。坐師子座。   經。大眾歡喜(至)大眾而住。   釋曰。第五大眾歡喜。現通而住。為顯眾多。及神通力。依空及地。仰待佛說。問何等眾生。依空依地而住。答他方依空。此方依地。或可實眾依地。化眾依空。或聖依空。凡眾依地。或可他力接凡亦在空。隨樂隨通。故分兩處。   觀空品第二   將釋此品。有其二義。一釋品名。二正釋文。言觀空者。舊來諸說不同。無分別智。內證生法二空。能除二障。名觀空品。慈恩三藏汎論空者。略四種。一者。說無為空。是故瑜伽菩薩地。說有為無為。名為有。無我我所。名為無。二者。別空無我。謂有漏五蘊上。無我我所。即說五蘊為空。故成唯識雲。別空非我。屬苦諦故。三者。通空為我。如世尊說。一切法皆空。空無我體。通一切法。四者。生法二空所顯真如。說之為空。此即空之性故。說名為空。若依梵音。空有二義。一者舜若。此翻為空。四中第一。能顯無義。二舜若多。此雲空性。即是第四所顯真性。今論此中舜若多處說舜若聲。非如舊說。空即是理。觀謂觀察。即鈍觀智。空者空性。是所觀境。無分別智。觀空真如。境智合說。名觀空品。   經。爾時佛告(至)國王因緣。   釋曰。第二依文正釋。自下五品。明正說分。總分為三。初有三品。正明內護。次護國品。辨其外護。後散華品。荷恩供養。或可受持品。亦為正宗。荷恩散華。及受持故。雖有兩說。且依前釋。就內護中。復分為二。初略開二護。後爾時大王下。問答廣釋。略中有四。一者知王請意。二略開二護。三勸發三慧。四歡喜供養。此即第一知王意也。   經。吾今先為(至)十地行因緣。   釋曰。第二略開二護。一護佛果因緣。二護十地行因緣。此中佛果為所護。以十地般若。為能護因緣。生佛果故。又十地菩薩為所護。以地前般若。為能護因緣。能生十地菩薩行故。或可護行。亦通十地。始從初地生第二地故。諸地展轉。前生後故。問王諸護國。佛說二護。是不相違。答護國土力。要依二護。是故如來。先說二護。   經。諦聽諦聽(至)如法修行。   釋曰。第三勸發三慧。言諦聽者。發生聞慧。因聞生故。善恩念之者。發生思慧。因思生故。如法修行者。顯其修慧。因修禪定所生慧故。   經。時波斯(至)蓋諸大眾。   釋曰。第四歡喜供養。言大事因緣者。如智度論第九卷雲。佛說般若。無央數眾生。當續佛種。是為大事因緣。又七十四雲。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般若為大事故起。龍樹釋雲。能破眾生諸大煩惱。能與諸佛無上大法。名為大事。言即散百億眾色華者。表能護行成。引生勝果。言變成百億寶帳蓋諸大眾者。表所護果滿。覆育群生。   經。爾時大王(至)十地行因緣。   釋曰。第二問答廣釋。於中有二。先問。後答。此即月光乘前起問。問有二意。一問護佛果因緣。二問護十地行因緣。   經。佛言菩薩化四生。   釋曰。自下第二如來正說。文別有三。初觀空品。明自利行。答前問。次教化品。明利他行。答第二問。後二諦品。明二護所依理。就答初問。文別有二。初正釋觀空。後佛說法時下。時眾得益。前中有二。初正釋觀空。後大王菩薩下。釋已總結。前中有二。初標宗正釋。後白佛言下。問答重釋。此即標宗正釋。然釋此文。自有二說。若依本記。文別有三。一所化之境。二能化之智。三是為下結成化體。言菩薩化四生者。所化境也。四生有三義。一形色四生。謂胎卵濕化。二小乘心神四生。一一闡提。二我見。三怖畏生死聲聞。四自利行緣覺。三大乘心神四生。謂樂三有有二人。一樂大乘闡提。二執著我見。是大乘外道。不樂三有有二人。一人即是二乘。不樂生死。不樂涅槃。一人即是菩薩。此三四生。即所化之境。故言菩薩化四生也。言不觀色如至二諦者。自下第二能化之智。見諸法如如。同一無相。文別有三。一約法。二解釋。三結成。第一約法。略舉五條。一五陰。二眾生。三佛果。四菩薩。五真妄。五陰是生死假人所依。眾生我人是能依。四德佛果。是出世依處。解雲。佛果四德。即是能化菩薩所依止處。是故經雲。菩薩化生。不論於佛知見壽者。菩薩是能依。就菩薩有三。一位。二人。三法。位者即有三種。一未知欲知。是十信。名為知。二十解十行。名為見。三護知即壽者。從十迴向。至金剛。所言壽者。能護智慧壽命。使不斷失也。人者。文言菩薩。法者。文雲六度等。舉人欲法也。五真妄者。文言二諦。如生死為俗。出世為真也。解釋有二。一總。二列。總者。文言是故一切法性真實空。分為五義。一者立名。謂真實空。真如實際等(大般若十二名等)。二相不定。有無等三義。能知可知。更無別體。解雲。本覺反照自體第九識。即智度論第一義悉檀。四略分拆。道前不淨。道後淨。有垢無垢。五廣分拆。謂十六空。十八空等。別者有五。一文言不來不去。是生死空。二文言無生無滅。是涅槃空。生死是來。涅槃是滅。無去即無來。所以是生死空。無生故無滅。所以涅槃空。三文言同真際。道前如。四文言等法性。道後如。實際無窮。法性無斷。無窮故無前。不斷故無後。五者。結有三。一者。標無人法二我。文言無二無別。無二是人無我。無別是法無我。我對我所。故成二。萬法不同。故成別。二總結。文言如虛空。總結二無我也。三別結。文言無我我所。別結人空。文言無所有相。別結法空也。   第三結成。如上觀解。即是十地般若。故金剛經雲。無為法而有差別。即用無為。為菩薩體。今解不爾。菩薩化生。文別有四。一總標能化所化。二不觀色下。別釋能所化空。三是故一切下。結成空義。四是為菩薩下。結成護體。此即初也。言四生者。如瑜伽第二卷雲。雲何卵生。謂諸有情。破□而生。如鵝雁等。雲何胎生。謂諸有情。胎所纏裹剖胎而生。如象馬等。雲何濕生。謂諸有情。隨因一種濕氣而生。如蛾蠍等。雲何化生。謂諸有情。業增上故。具足六處而生。或復不具。如天那落迦全。及人鬼傍生一分。   經。不觀色如受想行識如。   釋曰。自下第二別釋能所化空。文別有二。初明所化生法二空。後菩薩如下。明能化生法二空。前中有二。初明所化法空。後明所化生空。此即初也。言不觀色如者。不觀之言。通下諸句。然不觀色如。諸說不同。一依本記雲。若化不觀如。觀如即不化。今說化生。故言不觀如也。下不觀言。皆應准此。一雲。不觀色如者。不觀色如。以所執如無所觀故。是依主釋。一雲。不觀色及如。皆是所執。無所觀故(是相違釋)。餘皆准此。一雲。見色之如。如即是空。空無所有。故說不觀如。清辨等宗。一雲。理實菩薩化有情時。見彼五陰及真如。而不分別是色是如。故言不觀。是故瑜伽菩薩地雲。菩薩觀行。隨事所。隨如所。不作是事。是事是如。下皆准此。是故菩薩。用而常寂。寂而常用。受等四蘊。准色應知。   經。眾生我人(至)壽者如。   釋曰。第二所化生空。謂五蘊上。計我以為眾生。我及人等。情有理無。故說為空。或於蘊上。計我為常樂我淨。或於蘊上。如其所應。計識蘊為智者。色蘊一分。眼為見者。行蘊一分。命等為壽者。亦是情有理無。所執情故。說為生空。諸宗同異。如宗中說。   經。菩薩如(至)二諦如。   釋曰。自下第二能化生法二空。言菩薩如者。能化生空。所執菩薩。理非有故。六度四攝一切行如者。能化法空。能成菩薩六度等行。理非有故。二諦如者。非但能觀。所觀亦空。故言二諦如也。   經。是故一切(至)無所有相。   釋曰。第三結成空義。文別有二。初結一切法空。是故陰入下。結成二科空義。此上空相。義如本記。故不列敘。   經。是為菩薩(至)般若波羅蜜。   釋曰。第四結成護體。   經。白佛言(至)為化眾生耶。   釋曰。第二問答重釋。文別有三。初明實相般若。次白佛言下。明觀照般若。後此經名味句下。讚文字般若。就實相中。先問。後答。此即問也。問有三意。初領上說。謂若諸法皆空爾者。次舉化事。謂護化眾生。後正設難。謂若皆空雲何有菩薩化眾生耶。若依本記。釋難意雲。若觀空則不能化。若言化則不觀空。二義相違。化雲何成。   經。大王法性色(至)常樂我淨。   釋曰。自下第二如來正答。文別有三。初明依真觀空不化。後辨依俗能化眾生。前中有四。一舉境。二辨觀。三徵詰。四釋通。此舉境也。若依本記。境有二種。一者。五蘊。是地前境。二者。常樂我淨。是地上境。今解不爾。五蘊是所依境。常樂是能依境。如此二種境。通地前地上。   經。不住色(至)不住非非色。   釋曰。第二辨觀。文別有二。初觀色陰。後類釋四陰。此即初也然釋此文。諸說不同。一本記雲。不住色者。第一句遮色。色是色蘊。即質礙義。非色者。第二句遮四蘊。即了別心等。非非色者。第三句重遮色心。若具應言不住非色非非色。為存略故。但言非非色。此意釋雲。能緣之智。觀彼真如。離色。離非色。雙離色非色也。一雲。言不住者。謂內證智不執著故。名為不住。如攝大乘。色有三種。一分別色。即是遍計所執。二種類色。是依他起。三法性色。是圓成實。由三無性。遣三性色。故言不住色。乃至不住非非色。一雲。法性真如。離四句。絕百非。言不住色等者。若具應言不住色。不住非色。不住亦色亦非色。不住非色非非色。以存略故。除第三句。及第四句中非色兩字。   經。乃至非非住。   釋曰。第二類釋四蘊。而言不住非非住者。為存略故。舉後攝前。   經。何以故。   釋曰。第三徵詰。此有兩釋。一雲。豈不真如皆是一體。何故別釋諸蘊如耶。一雲。既有真諦。如何不住。   經。非色非非色如。   釋曰。第四釋通。亦有兩釋。一釋前徵。雲非色如即是非非色如。應說三句。略故說二。一釋後徵。雲如者空義。即是真性。空無所住。故雲不住。   經。世諦故(至)一切生性實故。   釋曰。自下第二依俗能化眾生。於中有二。初明二緣故見所化眾生。後乃至下。明有能化眾生。前中有三。初言世諦故三假故者。出其二因。言世諦故者。有雲。世諦三種。一雲色諦。四大為性。二者心諦。識界為性。三者空諦。空界為性。言三假故者。即謂法假受假名假。次言名見眾生者標宗。依二因故。有所化人。後言一切生性實故者。重出因也。本記雲。謂非勝義中。實性可得。而俗諦中。一切四生。亦有實性義。此依受假。或有本雲。一切法性實故者。通約三假。   經。乃至亦名見。   釋曰。自下第二明有能化。於中有二。初約受假明有能化。後大王下。約名假以明能化。前中有二。初約正見。證有能化。後外道邪見。證其見義。七賢者。謂七方便。或可信行。法行。信解脫。見至。身證。慧解脫。俱解脫。廣如別章。四向四果。名為八聖。六十二見。義如別章。   經。大王(至)非非見一切法也。   釋曰。此依名假。證有能化。如經可知。   經。白佛言(至)雲何照。   釋曰。自下第二問答分別觀照般若。先問。後答。今此問意。具如本記。有法者。是世俗境。非非法者。是真諦境。執諸法有。即增益謗。諸法非有。是損減謗。雙遮二謗。是故重言非非法。此難意雲。為如俗諦有法故照。為如真諦非非法照。或可諸法同真際。等法性。離四句。絕百非。即是境空。如何般若有照用非。   經。大王(至)見非非法。   釋曰。自下第二如來正答。於中有二。初標宗略答。後法若下。依宗廣釋。此即略答。謂摩訶衍見非非法。以證空故。   經。法若非非法是名非非法空。   釋曰。自下依宗廣釋。於中有二。初廣釋非非法。後以般若波羅蜜空故下。釋能觀智照空及有。前中有二。初以非非法屬當空境。後歷門辨空。此即初也。謂所緣法若非非法者。於諸空中。名非非法空。   經。法性空(至)十二緣空。   釋曰。自下第二歷門辨空。於中有二。初歷門辨空。後是法下。以生等相釋成空義。此即初也。謂非非法空。曆法差別。便成七空。七法空者。諸法實性。本性自空。不由智力。名法性空。通下六門。二者五蘊。三十二處。四十八界。此三科門。義如上說。五者六大。所謂四大及與空識。六者四諦。七者十二緣生。此上七門。皆是非非法。故說名為空。   經。是法即生(至)即空。   釋曰。自下第二以生等相。釋成空義。文別有二。初就識蘊。以釋空義。後乃至下。類釋四蘊及一切法。前中有四。一標宗。二類釋。三徵詰。四釋通。此即標宗。謂五蘊中有五相故。說名為空。言即生等。自有二義。一就體說。即謂大乘宗。諸識生時。從因而起。假說為生。是不相應行蘊所攝。以此假故。不同薩婆多。實而非假。不相應故。不同經部。即說色等。名為生等。二依時名。即諸說不同。薩婆多宗。生在未來。住滅二相。皆在現在。於現在中。自有兩說。一雲。二相即有前後。一雲。二相無有前後。大毘婆沙。具有兩說。順正理師。說無前後。今依大乘。生住二相。皆有現在。自有兩說。一勝軍師雲。二相前後。先生後住。二護法等說無前後。故成唯識破上坐部。如何一念而有二時。是故依時。亦名即也。如是諸法。不成實故。即有即空。   經。剎那剎那(至)法滅。   釋曰。第二類釋。謂如初剎那。餘諸剎那亦如是。法生法住法滅。梵音剎那。此雲極促時也。具足應言即空。準可知故。略而不說。   經。何以故。   釋曰。第三外人徵詰。生滅相違。如前所說。不應同時。如何說言即生即滅等也。或復有無相違。如何說言即有即空。   經。九十剎那(至)九百生滅。   釋曰。第四世尊釋通。以九十小剎那。成一大念。一大念中一小剎那。復有九百生滅。是故前言生時即有滅也。或復多剎那為一念。是故念時假有非實。以非實故。即有即空。亦不相違。又大念時。分為三分。一分有三十三分。即成九十。一大念中。九十剎那。一剎那中。經九百生滅。若生滅合論。即有九百生滅。別論即有一千八百(一雲九十剎那。經八萬一千生滅。方成一念。勘莊嚴論及大婆沙)。   經。乃至色一切法亦如是。   釋曰。此即第二類釋四蘊及一切法。謂如前識蘊。即住即滅。即有即空。乃至受想行色五蘊以外。從有後十二緣等諸門。亦如是。   經。以般若(至)一切法空。   釋曰。自下第二辨能觀智照空乃有。於中有二。初明照空及有。後善男子下。辨觀得失。前中有二。初明照空。後但法集故下。明其證有。是故本記分為兩節。初即無相。後即有相。言無相者。非但無所照。亦無能照。照無所照。是了義說。故大只經名真實般若。言有相者。攝引凡聖。無量教門。有十地可修。佛果可得。無照說照。是不了義。故大品經雲名相似般若。就證空中。文分為二。初明般若證境空相。後因空下。辨一切法空之分齊。此即初也。般若波羅蜜者。是能觀智。有生等故。亦名為空。以智空故。能證三空。一不見緣者。不見十二緣。二不見諦者。不見四諦。三乃至一切者。不見六大法。乃至五陰有法空。此即從後向前釋也。言不見者。離分別見。故言不見。非謂不證故名不見。   經。內空(至)空空故空。   釋曰。第二辨一切法空之分齊。有十二種。謂內空等。然此空相。如智度論五十一說。然彼論本。卷數多少。諸本不定。或四十六。故彼文雲。內謂內法。即內六處。此中眼由眼空。何以故。非常非壞。本性爾故。耳等亦然。外謂外法。即外六處。內外謂內外法。即十二處。准上應知。有為空。謂欲等三界。無為空者。無生無住。無異無滅。無始空者。謂無初中後可得。及無往來際可得。言性空者。彼雲本性空。謂一切法本性。若有為法性。若無為法性。皆非三乘所作。第一義空者。彼雲勝義空。謂涅槃此勝義。由勝義空。般若波羅蜜多者。如名可知。因空者。解雲六度空。佛果空者。解雲菩提涅槃空。空空故空者。智度論雲。一切法空。此空由空空。又彼論雲。問諸空後皆雲非常非滅故。此義雲何。答曰。若人不知此空。必墮二邊。若常若滅。所以者何。若諸法實有。則無滅義。墮在常中。如人云一捨入一捨。眼雖不見。不名為無。諸法亦爾。從本來世入現現在世。從現在世入過去世。如是則不滅。行者以有為患。用空破有。心復貴空著於空者。則墮斷滅。以是故。行是空以破有。亦不著空。離是二邊。以中道行。行是十八空。以大悲心。為度眾生。是故十八空後皆雲非常非非滅。是名摩訶衍。若異此者。則是戲論狂人。於佛法中。空無所得。如人於珍寶聚中。取水精珠。眼見雖好。價無所直。廣如彼說。諸論同異。具如別章。   經。但法集故(至)名集故有。   釋曰。第二辨其照。有八有不同。若依本記。文有三節。初約三假。言法集故有者。是真實性。受集故有者。是依他性。名集故有者。是分別性。次辨因果有。言因集故有者。分別真實二種境界。能生心故。名之為因。言果集故有者。是依他性。從境生故。因之為果。後明階位。言十行故有者。此即道中。始從十信。乃至十地。是依他起。言佛果故有者。此即道後。是真實性。言乃至六道一切有者。此即道前。分別依他二種性也。今解八有。大分為三。一三假門。二四諦門。三界趣生等門。言三假者。如上序品引大品說。   經。因集故有(至)佛果故有。   釋曰。第二即四諦門。因集故有。即此集諦。是生死因。果集故有。即是苦諦。是生死果。十行故有。即是道諦。是涅槃因。謂從十信。乃至十地。五種十行。皆名道諦。不同薩婆多宗。苦忍已上。方名道諦。資糧加行。道諦攝故。佛果故有者。菩提涅槃。菩提是道諦一分。涅槃正是滅諦所攝。   經。乃至六道一切。   釋曰。第三界趣生等事差別有。乃至言含三界四生等有。是故結雲一切有也。   經。善男子(至)不異於世間。   釋曰。自下第二辨觀得失。若依本記。即分為二。初辨得失。後示說處。得失中。從凡至佛。凡有七見。初一辨失。後六顯得。一虛妄見。謂十住前凡夫二乘。執有涅槃。即法我見。眾生等者人我見。是故不異世間也。具說如彼。二真實見。謂十信信真。十解解真。十行並成就不移動。以不動故不到。不到故不滅。不滅故無相。無相故亦無無相。是故一切法如也。三最勝見。謂十迴向。明即體無相。三寶一體也。故涅槃雲。三寶一體。又此菩薩。引二乘入迴向位也。四入位見。初地至七地。皆見第一義諦。是菩薩正位。一念具足八萬四千法門。五成就他見。八地證見第一義。見始圓足。但化他未足。欲成就他故。成就他見。所言能運載。名摩訶衍。下以如理為能運載。運是遷動義。載是成持義。行由如理。成持運動。故從生死出到薩婆若。以無到無出故。具說如彼。六次第見。是無間道。為解脫道作次第緣。故言即滅。為金剛便有堅利之用。故言金剛。亦名定者。以無間道。牢發解脫道。如定發慧。七解脫見。佛以一切智。見一切法。於一行中。行一切行。故名一切行。自下示其說處。總結七見。如光讚般若中說。今解不爾。辨觀得失。文別有二。初明妄見。名之為失。後明正觀。即名為得也。釋其妄見。義同本記。   經。於諸法而不動(至)亦如也。   釋曰。自下第二明正觀。文別有二。初明方便正觀。後明入位正觀。此即初也。謂十信已上。乃至十迴向。皆作此觀。所觀空理。於諸法中。平等一味。無動轉相。無動轉故不到。到是生義。以無動故無生。無生故亦無滅相。無生無滅故。亦無有相。以相無故。對何說無相。故言無無相。以此義故。一切法皆如也。若依前解。而不動等。屬能觀心。即與此文諸法皆如。義便不順。   經。是即初地般若波羅蜜。   釋曰。第二明入位正觀。文別有二。初明正觀。後示說處。前中有三。初就位讚德。次標名讚德。後據用讚德。此即初也。釋位如上。意同本記。言八萬四千者。依俱捨論。三師說。故彼頌曰。有言諸法蘊。量如彼論說。或隨蘊等言。如實行對治。論曰。有諸師言。八萬法蘊。一一量等。法蘊足論。謂彼一一有六千頌。如對法中法蘊足說。或說法蘊隨蘊等言。一一差別。數有八萬。謂蘊處界等一一教門。名一法蘊。如實說者。所化有情貪嗔等。八萬行別。為對治彼八萬行故。世尊宣說八萬法蘊。若依正理。有三師說。前二師義。同於俱捨。彼破俱捨第三正義。故彼論雲。此即順成隨蘊等言。無蘊等言。不為對治有情病行。唐捐而說。大毘婆沙。有六師說。廣如深密記。若依賢劫經。始從光曜度。終至分佈舍利度。合有三百五十功德門。一一各修六度。即二千一百。後將二千一百。對彼十法四大六衰。十十一一皆說二千一百。即二萬一千。又將二萬一千。對四眾生。一多貪。二多嗔。三多癡。四三毒等分。此四各有二萬一千。四箇二萬一千。即有八萬四千。   經。即載名摩訶衍(或有本雲即能運名摩訶衍)。   釋曰。第二就名讚德。梵音摩訶衍。此雲大乘行。此即通前十地。義亦無失。   經。即滅為金剛亦名定。   釋曰。第三約用讚德。文別有二。初讚等覺。後讚妙覺。此即初也。謂第十地末後一念。能破二障。如金剛破物。   經。亦名一切行(至)波羅蜜中說。   釋曰。第二別讚妙覺。於一切行中。具一切行。故名一切行。即解脫道也。此解脫道。如光讚般若。波羅蜜中說者。示說處也。此即示彼第八卷(勘大般若)。   經。大王是(至)說名味句。   釋曰。第三讚文字般若。文別有二。初讚教殊勝。後大王若菩薩下。依教發觀。就初文中。若依本記。有四無上。一說者無上。二信無上。三所說無上。四智慧無上。此即大覺所說。故應信受。又彼所說。符正理故。得勝慧故。今解不爾。即分為三。初三同前。第四無上。屬所說故。此即第一說者無上。一切諸佛所說同故。此名味句差別相者。依大乘宗。聲上假立名味句身。是不相應行蘊所攝。名詮自性。句詮差別。為二所依。即說為文。具如別章。   經。於恆河沙(至)何況解一句者。   釋曰。第二信受無上。此即挍量歎勝。言於恆河沙三千大千國中者。盛寶之處。一妙高山等。數滿至千。名為小千。即此小千。數滿至千。名為中千。即此中千。數滿至千。名為大千。智度論雲。二過復三。故言三千。三千重數。故名大千。若廣分別。如深密記。謂前七寶施等。令得信行等七賢。預流等四果。不說空故。所以福少。此經說空。令諸眾生得大菩提。故知勝也。   經。句非句非非句故。   釋曰。第三所說無上。文別有三。一明文空。二明文義俱空。三明人法俱空。此即文空。有二。一句非句。是句性空。一切名句之體。本來無自性也。二非非句者非有非無。修得遣有無。空非句是性得。非非句是脩德。遣性也。   經。般若非句句非般若。   釋曰。第二文義俱空。般若非句。是義空句。非般若是文空。文中求般若不可得。般若中求文不可得。是互無空。離文無義。離義無文。乃成平等。無義意明平等。略說互無。   經。般若亦無菩薩。   釋曰。第三人法俱空。此即法空。應說人空。準可知故。略而不說。就法空中。文別有二。初約因位。以辨法空。後依果位。以釋法空。前中有三。初標。次徵。後釋。此即標也。謂般若是法。菩薩是人。人中求法不可得。即是法空。   經。何以故。   釋曰。第二徵也。   經。十地(至)三十生空故。   釋曰。第三釋法空也。謂於十地。皆有始生住生終生不可得。地地有三。故成三十。   亦非薩婆若(至)空故。   釋曰。第二依果釋空。薩婆若者。此是梵言。翻雲一切皆。謂般若非但非菩薩。亦非薩婆若體非但體空。大乘行用亦空故。   經。大王(至)凡夫人也。   釋曰。第二依教發觀。文別有二。初明倒想觀。後見三界下。明正觀。此即初也。謂若菩薩見境者。見實相。見智者。見觀照。見說者。見文字般若。見受者。於諸境中。有執著故。即非聖見。此即倒想見法。凡夫人也。   經。見三界(至)果報之名也。   釋曰。第二明正觀也。文別有二。初染淨因果。以明空相。二善男子下。約無聽說。以辨空相。前中有二。初明生死空。後薩婆若下。明佛果空。前中有二。初明分段變易二生死空。後金剛菩薩下。釋空所由。前中有二。初明分段生死。後顯變易生死。初後有三初明果名。而無實體。   經。六識(至)無色界藏空。   釋曰。第二明業空。謂欲界中。具起六識。起無量欲。發業受生。此中文意。即說彼業。名之為藏攝藏果故。或即彼業以為業果。由諸煩惱所發故。   經。三界空(至)無明藏亦空。   釋曰。第三煩惱空。此有兩釋。一依本記。文有三節。初三界空者。三界中皮煩惱。謂迷事貪等。次三界根本亦空者。三界中肉煩惱。謂迷理見等諸空。與皮為本。後三界本無明藏亦空者。三界中心煩惱。謂所知障所有諸空。就勝說故。但言無明。通為皮肉為根本故。三界根本亦空六字。言通肉心二種煩惱。一雲。三界空者。結上業果二段文也。三界根本無明藏亦空者。謂三界中見修煩惱。就根本說。但舉無明。   經。三地九生滅(至)果報果。   釋曰。第二明變易生死空。然釋此文。自有兩釋。若依本記。即是四種變易生死。無明習為緣。得此果。文言三地者。一見地。從十迴至三地。除伴者。出觀見有之執強。故言伴。助道法亦呼為伴也。二修地。從四地至七地。除羸弱者。出觀見有執不微弱也。三究竟地。八地至十地。除微細者。但見有之執不現前。稱之微細也。九生者。合十地為三地。一地始住終三生。此三地為九生也。此通結上下十地滅前三界無明習之果報皆空者。明十地所滅。滅無所滅也。無明或名三界習。故言三界無明習。習之果報。即十地變易生。智勝色妙。故言變易生。今依慈恩三藏。釋此文意。自有兩說。初三地九生滅者。攝地分齊。謂八九十三地中。皆有始住終三生滅。可得名九生滅。所以者何。前七地中。自有二義。一受分段生。故智度論雲。七地菩薩受蟲身肉身。一類菩薩初地以上受變易生。是故智度論雲。未捨肉身。入於初地。八地以上。一切煩惱不現前故。唯受變易。故雲三地九生滅。後三界中。餘無明習果空者。對緣辨果。謂如勝鬘說。無明住地為緣。得三種意生身。故言餘無明習果報空也。若具分別廣如別章。故知本記所說三地九生滅者。不攝十地。以為三地及九生滅。又彼所說。從十迴向至三地。除伴煩惱等者。便違解深密經。彼雲隨眠略有三種。一者害伴。謂於前五地。不俱生現行煩惱。是俱生煩惱現行助伴。彼於爾時。永無後有。是故說名害伴隨眠。二者羸劣隨眠。謂於第六第七地中。微細現行。若修所伏。不現行故。三者微細隨眠。謂於第八地以上。從此已去。一切煩惱不復現行。唯有所依所知障。為依為依止故。   經。金剛菩薩(至)因空故空。   釋曰。第二釋空所由。此明金剛菩薩。得理盡三昧故。二種生死惑業皆空。所言惑者。謂發業煩惱果者。即是惑所發業。如是惑業。皆有生滅。總說為空。有果空者。惑業所生三者變易果空。因空故空者。重釋果空所以。由惑業因空故。果亦空也。   經。薩婆若(至)或前已空故。   釋曰。第二明佛果空。文別有二。初智斷空。後三無為空。此即初也。薩婆若亦空者。即智德空。言滅果空明斷德空斷德有二。一方便淨涅槃二性淨涅槃。此即方便也。言惑前已空故性淨涅槃。謂從本已來。自性淨故。故維摩雲。不斷煩惱受涅槃。即其事也。   經。佛得三無為果(至)薩婆若空。   釋曰。第二三無為空。文別有三。初標。次釋。後屬當。言得三無為者。總標。言智緣滅者。或名擇滅。擇謂智慧。由智斷障。所得滅者。名為擇滅。非智緣滅者。亦名非擇滅。不由智力所得滅故名非智緣滅。如前所說性淨涅槃等。言虛空者。即虛空無為。謂於真如上。無色所現。義說名虛空。薩婆若果空。第三屬當。謂薩婆若果無為體上。義說三種。   經。善男子(至)皆如也。   釋曰。第二約無聽說。以明空相。文有三節。初法。次喻。後合。言無聽說者。如下經說。若幻化身見幻化。是菩薩真化。喻合可知。   經。大王菩薩(至)為若此。   釋曰。就答初門中。正釋觀空。文別有二。初釋。後結。上來釋訖。此即結也。文別有二。初結能護體。後般若下。結能護用。如經可知。   經。佛說法(至)菩薩大行。   釋曰。第二時眾得益。若依本記。有二種益。一小乘益。謂皆得法眼淨。謂已見諦。二大乘益。有四。一性地者。十信前。有性之地。二得信地。即十信也。三十解已上。名為大空。初得空解故。四十迴向已上。名為大行。行第一義諦故。今言法眼淨者同本記。二性地者。地前三賢。以習性道三種性故。三信地者。初地已上。已得無漏不壞信故。四大空者。八地菩薩二空觀智。常不退故。五大行者。九地已上。利他故。諸說同異。不可具述。   仁王經疏捲上末   元文二年四月二十一日於雨中閑居交點了。   點本雲。   天喜三年八月十二日辰時點已。   長講會 講師明範院 聽眾僧經讚。            招提寺五室宗祐   寶永元年九月日書寫之  如幻 慧嚴延享改元甲子六月二十二日溽暑如蒸拜寫了願生生遊般若波羅蜜海者也。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708 仁王經疏   仁王經疏卷中(本)   西明寺沙門圓測撰   教化品第三   將釋此品。略有二義。初解品名。後正釋文。菩薩化生。以善示眾名教。令彼改惡為化。品義如上。或可教眾離惡。化令住善。故名教化。依本記雲。此品宗明分別菩薩得空之階位。應言五忍品。而言教化品者。自有二義。一五忍菩薩。攝化眾生。二者如來以五忍法教。教化諸王。故名教化品。   經。白佛言(至)眾生可化。   釋曰。第二依文正釋。上來廣釋二護。文別有三。初觀空品。明護佛果。是自利行。次教化品。釋十地菩薩利他行。後二諦品。辨二護所依理。上來已辨護佛果訖。自下第二。釋十地行。於此品中。大分為二。初王發三問。後世尊正答。此即初也。文有兩節。初白佛言護十地行菩薩者。牒前品中護十地行。菩薩即能護人也。次雲何可行等者。正發問辭。問有三意。一行可行者。問菩薩自利可行法。二雲何行化眾生者。問利他行。謂依何地行。能化眾生。三以何相眾生可化者。問所化生實不實相。又解初問自利依何行相。故以五忍行答之。次問利他依何位行。故以十地行答之。後問何相眾生可化。故以幻化身。見幻化眾生。而教化之。至文當釋。問豈不此品說利他行。如何初問自利行耶。答護菩薩行。通利自他。就勝說故。但言教化。   佛告大王。五忍是菩薩法。   釋曰。第二如來正答。於中有二。初答前二問。後佛告大王汝先言下。答第三問。前中有三。初正答二問。次爾時百萬下。王以偈讚。後佛告諸得道下。如來述可。就答二問。於中有二。初正答前問。兼一答利他。後白佛言下。正答後問。兼答自利。前中有三。初標宗略答。次善男子下。次第廣釋。後眾生本業下。釋已總結。前略答中。文復有三。初標數略答。次依數列名。後結示自性。此即初也。准下結文。諸佛菩薩。本所修行。今隨問答。但言菩薩。   伏忍上中下(至)寂滅忍上下。   釋曰。第二依數列名。謂地前三賢。未得無漏。不能內證但能伏除。而不永斷。名之為伏。忍謂忍解。體即是慧。以伏標忍。名為伏忍。初二三地。得無漏信。故名信忍。四五六地。趣無生忍。名之為順。七八九地。安住慧心無生理中。名無生忍。灌頂菩薩。及如來地。觀第一義寂滅真如。名寂滅忍。然此五忍諸教不同。若依本業瓔珞經。略開六性。一習種性。二性種性。三道種性。四聖種性。五等覺性。六妙覺性。解雲。彼經意者。如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金剛心。及如來地。廣開即有四十二賢聖。所謂十解。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依善戒經。瑜伽四十七。菩薩地。開為十三住。一者種性。二者解行。十地為十。佛地為一。即名十三。如此等文。不可具述。然此所說三伏忍位。略有三釋。一本記雲。十信為習種性。十解為性種性。十行為道種性。十迴向已上。即屬見道。經說信等為其性故。又下經雲。十信十止十堅心。故知十信。為習種性。一雲。此經十信為習。十解十行為性。十迴向為道種性。如何得知十信為習。解雲。如梁攝論。論曰。於幾時中修行。十地正行得圓滿。論曰有五人。於三僧祇劫。修行圓滿。或七阿僧祇。或三十三阿僧祇。言五人者。一願樂行人。滿初僧祇。次有三人。謂清淨意樂行人。有相行人。無相行人。於前六地及第七地。滿第二阿僧祇。從此已後。第五無功用行人。滿第三僧祇。彼釋論雲。願樂行人。自有四種。謂十信。十解。十行。十迴向。如須陀洹前有四方便。廣說如彼。解雲。十信初心。入僧祇數。理應攝在習種性位。由斯義故。十解十行。性種性攝。十迴向心。道種性攝。如理應知。一雲。此經三品伏忍。如瓔珞經三種伏忍。雖有三說。後說為正。所以者何。若如初說。如何經說伏忍聖胎三十人也。應說聖胎人有四十。又違本業經說。賢聖四十二種。應說賢聖有五十二。若如次說。二失同前。又彼所引。願樂位中。四種人者。真諦自案。非論正文。由斯大唐世親論本。及大業本。皆無此文。故三釋中。後說為正。順諸聖教。不違道理。   經。名為諸佛菩薩脩般若波羅蜜。   釋曰。第三總結。五忍是可行法。心以慧為性。如經可知。   經。善男子(至)脩行伏忍。   釋曰。自下第二廣釋五忍。即分為五。就伏忍中。三賢不同。復分為三。此即第一釋習種性。於中有五。一明方便。二菩薩入位。三顯化力。四釋超過。五彰勝因。此即第一明方便也。言初發相信者。未入十住十信人也。謂初發心。而未見理。名為想信。長耳三藏雲。習種性前。有三想發心。謂假想發。輕想發。信想發。假想發者。藉三種力。一善友力。謂善知識。二行力。謂受律儀。三法力。謂通別兩力。通謂如來藏。別謂信等五根。緣此三力。於佛菩提。假起菩提想。求以自安安他。如聲聞假觀非青青想而能治惑。此中乖爾。名假想發。此後想想不已。義當難識。譬如輕毛無所倚著。名輕想發。此後心路轉明。信珠顯現。名信想發。即入十信位。故名初發想信也。恆河沙眾生者。顯發心者多入。位者小。是故經雲。譬之魚子。菴羅樹華。結果甚小。修習伏忍者。即修十信。為伏忍方便。故瓔珞經說。一賢名門。謂初發心。未上住前。有十恆名字菩薩。常修十心。謂信進念定。及至願心。又曰十信以前。想心中行者。是退分善根。若一劫至十劫。修行十信。得入十住。   經。於三寶中(至)迴向心。   釋曰。第二正辨入位。於三寶田。生十種心。就十心中。前五自利。後五利他。前五心者。信等五根。後五心者。一施。二戒。三護三寶。四求勝果。名為願心。五迴求菩提。名迴向心。問瓔珞經。及華嚴等。所說十住。與此經異。有何意耶。後十住者。一發心住。二持地住。三修行住。四生貴住。五方便具足住。六正心住。七不退住。八童真住。九法王子住。十灌頂住。解雲。舊來相傳。十住二種。一者別相十住。如瓔珞經發心住等。二者通相十住。謂信心等。以為十住體。諸位皆行十信心故。是故本業經中。初地菩薩。百法明門。所謂十信各有十心。即百法也。今此經中依通相說。故不相違。   經。是為菩薩(至)化眾生。   釋曰。第三顯其化力。謂十住菩薩。作銅輪王。王二天下。南西二方。故言小分化生也。   經。已超過二乘一切善地。   釋曰。第四釋超二乘地。   經。一切諸佛(至)為聖胎也。   釋曰。第五彰成勝因。謂諸菩薩長養行者。十心。令成聖胎故。   經。復次善男子(至)有十心(或有本雲。次第起於慧地。性種性有十心。且依前本)。   釋曰。自下第二明性種性。文別有四。一明入位。二顯位體。三辨攝化。四釋離過。此明入位。於三忍中居第二位。故言復次。三中第二。名中伏忍。與前聞慧。鄰接而生。即是思數。不依定水。故名乾慧。即思慧也。今言干者。此字謬也。故瓔珞經。說有六性。亦名六慧。言六性者。如前所引。習種性。性種性。道種性。聖種性。等覺性。妙覺性。言六慧者。聞慧。思慧。修慧。照寂名性慧。寂照慧。故知干慧。即思慧也。習已成性。名性種性。有十心者。總標其數。問善戒經等。習後性前。何故此經。習前性後。答瑜伽等說。立第八識。分別現行種子差別。種子為性。現行為習。故彼經說。先性後習。今此仁王本業經等。不說第八。唯現非種。初起名習。習以成性。故彼此說。互不相違。   經。所謂四意止(至)無我也。   釋曰。第二顯位體性。文別有三。初明四意止。即四念處。次明三意止。即三善根。後明三意止。謂三世因果忍。言四意止者。用慧為體。而言意止者。意謂心王。由慧力故。令心止住四種境中。故名意止。身受心法者。辨所觀境也。言不淨苦無常無我也。正明四觀除四顛倒。所謂觀身不淨。能除淨倒。觀受是苦。能除樂倒。觀心無常。能除常倒。觀法無我。能除我倒。   經。三意止。三善根。慈施慧也。   釋曰。第二三善根斷嗔貪癡。此明三種善根。令心止住三種境。故名三意止。慈是無嗔。施無貪。慧是無癡。如其次第。除嗔貪癡。薩婆多宗。義如上說。今依大乘。自有兩釋。一雲同薩婆多。無癡善根。以慧為體。一雲離慧以外。別有無癡。如成唯識等。今此經文。同薩婆多。用慧為體。   經。三意止。未來果忍也。   釋曰。第三緣三世因果忍。謂緣過去。唯因非果。若緣現在。亦因亦果。望前後故。緣未來世。唯果非因。在後時故。此亦是慧。忍受前境。故名為忍。   經。是菩薩亦能化一切眾生。   釋曰。第三攝化應知。   經。已能過(至)所不能壞。   釋曰。第四離過。謂過我人等者。遠離我見。然彼我見。有眾多名。謂我人知者見者眾生。如瑜伽有八種。名依大般若。有十三名。言外道倒想者。六十二見等。   經。復次善男子。修行上伏忍。進入平等道。名為道種性地(或有本雲。復有十道十種性地。旦依前本)。   釋曰。第三釋道種性地。文別有四。一標位總名。二出位體性。三攝化分齊。四辨勝用。此即初也。謂入初地。離能所取平等聖道。此與聖道為因性故。名道種性。   經。所謂觀色(至)解脫忍。   釋曰。第二別出體性。文別有三。初明五忍。次顯三忍。後辨二忍。合成十忍。總釋意雲。有情流轉。五蘊為體。流三界處。尋其根本。不離二諦。故成十忍。忍謂忍解。然即是慧。前文五忍。從果立名。由觀五蘊。得五分法身故。後之五忍。從境立名。尋即可知。此即第一明觀五蘊。得前五忍。謂觀色蘊。便得戒忍。表無表戒。皆色蘊故。准此經文。表無表戒。皆是色也。觀識蘊得知見忍。以了別識與知見慧。義相順故。觀想蘊得定忍。以彼假想。能入定故。如四無色由想故得。觀受蘊得慧忍。以依受故。立於四禪。由依禪故。能發者慧。是故觀受。而得慧忍。解脫忍者。是解脫身。解脫有二種。一者有為解脫。即是勝解。二者無為解脫。此明由斷行蘊所攝煩惱。偏得行蘊所攝勝解。名解脫忍。於境自在。名解脫故。是故婆沙。及佛地論。皆說勝解為解脫身。故言觀行蘊得解脫忍。若廣分別。義如別章。   經。觀三界因果(至)無相忍。   釋曰。第二釋三忍。謂觀三界苦得空忍。於苦果上立空義故。於三界因。得無願忍。以煩惱業為諦因故。通觀因果。得無相忍。證因果空。證無相故。又解。觀欲界因果得無願。極可厭故。觀色因果以得空。離粗法故。依欲色得無相。諸十相法多分盡故。如是等釋。不可具述。   經。觀二諦虛實(至)得無生忍。   釋曰。第三明二諦忍。謂觀俗得無常忍。觀真得無生忍。此約有為無為。以釋二諦。   經。是菩薩(至)四天下。   釋曰。第三攝化分齊。謂道種性。作金輪王。化四天下。又解。是菩薩十堅心者。結上十忍。   經。生一切眾生善根。   釋曰。第四辨其勝用。義顯可知。   經。又信忍菩薩所謂善達明行者。   釋曰。第二明信忍。文別有四。一標名配位。二明除障。三明攝化分齊。四明發行種子。此即第一標名配位。言信忍者。標名。以無漏信。信三寶苦。故名信忍。言善達明中行者。配位如下經說。善謂善覺。初地菩薩。現證二空。故名善覺。達即離達。所謂二地。離犯戒垢。達真俗境。故名離達。明即明慧。謂第三地。以三慧光。明諸法故。名明慧。此上三地。五蘊假人。名為行者。   經。斷三界色煩惱縛。   釋曰。第二明除障也。然此除障。諸教不同。就實正理。如成唯識第十卷說。謂一切障。二障所攝。煩惱障中。見所斷種。於極喜地見道初斷。彼障現起。地前已伏。修所斷種。金剛喻定現在前時。一切頓斷。彼障現起。地前漸伏。初地已上能頓盡。令永不行。如阿羅漢。由故意力。前七地中。雖暫現起。而不為失。八地已上。畢竟不行。所知障中。見所斷種。於極喜地見道初斷。彼障現起。地前已伏。修所斷種。於十地中。漸次斷滅。金剛喻定現在前時。方永斷盡。彼障現起。地前漸伏。乃至十地。方永斷盡。八地已上。六識俱者。不復現行。無漏觀心。及果相續。能違彼故。第七俱者。猶可現行。法空智果起位方伏。前五轉識。設未轉依。無漏伏故。障不現起。雖於修道十地位中。皆不斷滅煩惱障種。而彼粗重。熏漸斷滅。由斯故說。二障粗重。一一皆有三住斷義。雖諸住中皆斷粗重。而三位顯。是故偏說。然此經文。且依此品。地前伏忍。而伏非斷。信忍三地。說斷三界色煩惱縛。順忍三地。能斷三界心等煩惱。無生忍地。亦釋三界心色等習。至寂滅忍。佛菩薩斷三界心習。即此下文受持品說。初地斷貪。二地斷嗔。三地斷癡。四地斷見。五地斷疑。六地斷三界集因集果。七地斷三界習因業果。八地觀心心寂滅。九地滅心心相。十地證一切法解脫。住金剛臺者。為顯諸地勝劣差別。就障粗重。說貪嗔等。非就實義。所以者何。就實正理。如前所說。煩惱障中。見所斷種。見位永斷。修所斷種。要至金剛一剎那中。方能頓斷。若所知障。地地別斷。故知煩惱障中。位位斷者。就粗重說。然此所說色心煩惱。自有兩釋。一雲從境得名。若緣色者。名色煩惱。若緣心者。名心煩惱。或可從喻得名。色心相望。色粗心細。是故粗惑。名色煩惱。其細惑者。名心煩惱。色心習者。就習氣中。若粗習氣。但言色心煩惱。若微細者。名色心習。問習氣以何為體。解雲。舊相傳說。二障種子若粗易斷。名為正使。細而難斷。名為習氣。慈恩三藏。依瑜伽等說。習氣無堪任性。亦名粗重。謂由二障種子力故。所引有漏五蘊上有無堪任性。與所依蘊。非一非異。無別體性。故言非異。斷不斷別。故言非一。然此粗重。無體性故。不能別得擇滅法無為。而斷位者。且加煩惱障中。見所斷種。唯有一品。所引習氣。有無量品。若依二乘。從七方便。漸斷習氣。乃至羅漢。入無餘依隨所依捨。若迴心者。至菩薩見道無間道時。斷見所斷種。所引習氣。解脫道時。方能斷盡修所斷種。乃至菩薩金剛心時。方能斷盡所引習氣。至妙覺位。解脫道中。方能斷盡。若廣分別。如成唯識記。問若爾如何此經等雲。於諸地中。斷貪嗔等。又菩薩地。說二障種。有三位斷。如何會釋。解雲。如上所引。成唯識論第十卷說。由此道理。本業瓔珞上卷所說。三賢菩薩。伏三界煩惱粗業道。粗相續果。亦不起粗。是見道。喜忍伏三道業道。離忍伏人中業道。明忍伏六天業道。焰忍伏諸見業道。勝忍伏疑見業道。光忍伏心因業道。無生忍伏果業道。不動忍伏色因業道。光忍伏心因業道。寂滅忍伏心色二習業道。無垢忍伏習果道。習前已斷。而果不敗亡。是故佛子三賢。名為伏斷。喜忍已上。亦伏亦斷一切煩惱。覺忍現時。法界中一切無明。頓斷無餘。亦顯諸位勝劣異故。擬宜而說。非實正理。設有餘教異此說。亦應准此。若廣分別。具如別章。   經。能化(至)無量功德。   釋曰。第三攝化分齊。謂初地百佛國。二地千佛國。三地萬佛國。所現化身。三地差別。准上應知。又現神通。無量功德差別。謂初地神通。動百佛國。二地千佛國。三地萬佛國土也。   經。常以十五心為首。   釋曰。第四明發行種子。文別有三。初總標。以十五心為首。次列十五心。後總結。此即總標。十五心為發行本種。   經。四攝法(至)三解脫門。   釋曰。第二列十五心。謂四攝等四門功德。便成十五心功德也。言弘願。如瓔珞經說。願一切眾生。度苦斷集。證滅修道。名四弘願。具說如彼。   經。是菩薩從善地(或有本雲。從善覺地至)根本種子。   釋曰。第三總結。應知。   經。又順忍菩薩(至)現法。   釋曰。第三順忍。文別有三。初標名配位。次明除障。後顯攝化分齊。此即初也。順無生忍觀。名為順忍。言見勝現法者配位。見謂炎慧。即第四地。得道品見。故名為見。勝即難勝。是第五地。難有二義。一勸難化眾生。心無垢難。二所化不從。心無垢難。能退二難。於難得勝。名難勝地。言現法者。即是第六現前地十二緣觀。恆現在前。名現前地。   經。能斷(至)煩惱縛。   釋曰。第二明其除障。謂此位中。斷緣心煩惱繫縛。名心煩惱縛。或望前位色煩惱粗顯。此位中心煩惱細。故喻於心。所言等者。等心所也。   經。故現一身(至)化眾生。   釋曰。第三攝化分齊。謂現一實身。於十方佛國中。現無量通化眾生。或可於十方國。各現一化身化眾生。故言一身。問何故信忍現百身等。此順忍中。但言一身。解雲。信忍明其化身。故說多身。此說實身。故說一也。問菩薩身。一時到十方不。答有兩說。一雲能到。不思議故。一雲不到。實身不可在多處故。雖有兩釋。且依後說。   經。又無生忍(至)觀慧。   釋曰。第四明無生忍。文別有三。初標名配位。次明除障。後明攝化分齊。言無生忍者。諸說不同。有說名遍計所執。名為無生。無自體故。或說遍計所執。及圓成實。皆名無生。如解深密瑜伽論。或說三性皆名無生。謂本性無生。自然無生。惑苦無生。如成唯識等言。所謂遠不動慧者。配位。七地名遠行。至功用心最後邊故。八地名不動相用煩惱不能動故。九地名觀慧。四無礙解。化有情故。   經。亦斷三界心色等習煩惱。   釋曰。第二明除障也。謂於前位。已斷色心煩惱。今此位中所斷微細。名心色等習。   經。現不可說(至)神通。   釋曰。第三攝化分齊。如經可知。   經。復次寂滅忍。   釋曰。第五辨寂滅忍。文別有四。一標名配位。二辨其除障。三約諦辨異。四無緣下。所化分齊。前中有三。初標名。次讚用。後配位。此即標名。若依本記。寂是定。滅是慧。依定發慧。滅諸漏故。名寂滅忍。一雲。離諸法相。究竟真如。名為寂滅。緣彼境智。名寂滅忍。   經。佛與菩薩(至)入金剛三昧。   釋曰。第二讚用。言金剛者。自有二義。一能斷智。名為金剛。能斷一切諸煩惱故。今此經。依此而說。二所斷惑。名為金剛。性強難斷。似金剛故。故新翻般若。名為能斷金剛。惑可金剛。亦屬能斷。由此義故。佛與菩薩。同用此忍。   經。下忍行中行(至)薩般若。   釋曰。第三配位。薩婆若。此雲一切智。   經。共觀第一義諦。   釋曰。第二辨其除障。文別有三。初明觀境。次辨除障。後顯二道差別之相。此即初也。謂佛菩薩。同觀真如第一義諦。問此位同觀。有勝劣不。若有勝劣。本業經中。何名等覺。若無勝劣。如何瑜伽。八復次釋勝劣差別。答雲。諸說不同。一雲。緣真即無勝劣。若緣俗境。勝劣不同。故經與論。互不相違。一雲。據實勝劣不同。故涅槃雲。十地菩薩。聞見佛性。於如來地。眼見佛性。具說如。彼又瑜伽論十四五曰。所見月光喻二位。故知二位定有勝劣。而言等者。等斷一障。故說為等。慈恩三藏。意從後釋。   經。斷三界心習。   釋曰。第二正辨除障。於前位中。已斷色心二種粗習。今此位中。亦斷色心二種細習。為顯所斷最微細故。但名心習。   經。無明盡相(至)為薩婆若。   釋曰。第三正辨二道差別相。然釋此文。諸說不同。一雲。無明盡相為金剛盡相者。顯無間道相。據實一切煩惱皆盡。就根本說。是故但言無明盡相。即用此相。為金剛盡相。解脫道中。已過無明盡相。故言無相為薩婆若。若依本記。無明盡相為金剛者。顯無間道相。謂於此位。有涉相盡。就根本說。故言無明盡相為金剛盡相。無相為薩婆若者。顯解脫道。言盡相等者。無間道時。惑相雖盡。猶有境智異相。故不言無相。於此位中。盡無明相。亦無境智異相。故盡相無相為薩婆若。雖有兩釋。且依後釋。   經。超度世諦(至)等法性。   釋曰。第三約諦辨異。三賢多住世諦。十地多住真諦。度三賢故。超世諦。度十地故。超第一義諦。超世諦故非有。超第一義諦故非無。故為第十一地。薩雲若覺。自有兩說。一雲。薩婆若名一切智。薩雲若名一切種智。若依本記。皆翻一切智。言湛然清淨。常住不變。同真際。等法性者。重釋薩雲若。常住之相。諸說不同。一雲。即准此文。如來常住無生無滅。一雲。為相續常。故說常住。具如三身章。   經。無緣大悲來化三界。   釋曰。第四攝化分齊。文別有二。初標宗略釋。後依宗廣釋。此即初也。謂一切有情。能化所化。皆不離三界。大悲是能化之具。眾生是所化之境。薩婆若是能化之體。大悲有三。一眾生緣。二法緣。三無緣。初通外道。次通二乘。後唯佛及菩薩。若廣分別。如智度論二十三。及佛地論第五等。今佛世尊。以大悲力。化一切眾生。乘一切智。來化三界。   經。善男子(至)亦不出三界。   釋曰。自下第二依宗廣釋。文別有三。初申正理。次三界外下。破異師說。後大王我言下。引古證今。此即初也。若依本記。此有四義。一煩惱用。由惑發業。生三界報故。二生死果。謂所感果。體屬三界。二十二根中。三無漏根雖非三界。依三界身。故言不出。三智慧體。謂佛三身所有智慧。名智慧體化三界處。故言不出四智慧用。反顯界內有所化生。意明佛智化三界用。雖名相中有此四義。皆是虛妄。若出三界繫縛。即見第一義。如理不復見有能化所化也。今解此文。有其三義。初煩惱及果。體屬三界。在三界處。故言不出。次辨二十二根。謂三無漏根。在三界處。眼等五根。及五受根。男女意命。體屬三界。信等五根。有屬有在。後佛三身。雖非三界。亦在三界。故言不出。或可三無漏根。亦後三界九根中起。故說在界。   經。三界外(至)非七佛之所說。   釋曰。第二破異師說。文有兩節。初牒彼外計。後指同外道。謂外疑雲。豈不二乘聖者出三界外。若言三界外無眾生。佛二乘教。何所化耶。由斯計雲。三界外所化眾生。是故世尊破雲。三界外有一眾生界者。吠世史迦外道。大有經中說。非七佛說。言大有者。彼說六句義。一實。二德。三業。四大有。五同異。六和合句義。彼說大有。名大有經。問豈不三界外有變易生死。雲何此經說三界外無眾生耶。答真諦三藏自有兩釋。一恆解者。據實界外變易生。而此經中。未明此義。亦無有過。依佛教中。如聲聞藏四阿笈摩。但說佛身是無常法。未明佛性常住身義。說佛無常。亦無過失。此亦如是。依佛教故。二依理釋。隨分別心。計有三界。及三界外有變易生。皆不稱理。由此斷所計。界外生死。據實還是不出三界。故大品雲。從三界中出。至薩婆若。以不動故。唯此等經。無別有情出三界外。即依此意。釋經可知。慈恩三藏。作如是釋。變易生死。無別業果。即依三界所有業果。由邊際定。轉勝轉妙。故名變易。三界門中。隨本業果。即彼界攝。故此經雲。出三界外。無別有情。而諸聖教。互不相違。若廣分別。義如別章。   經。大王我常語(至)覺薩雲若性。   釋曰。第三引古證今。若依本記。斷三界者。謂除六識。名為業諦。斷煩惱者。阿陀那即第七識。說煩惱淨果報盡者。除阿賴耶。是第八識。說為果淨。如是三淨。名之為佛。自性清淨。名薩雲若性。此意說雲。一切眾生。三種淨者。即名為佛。由此應知。設得佛果。不出三界。   經。眾生本業。是諸佛菩薩本所修行。   釋曰。第三釋已總結。文別有二。初總結五忍。後辨位長短。此即總結。如經可知。   經。五忍中十四忍具足。   釋曰。第二對十四忍。辨位長短。謂五忍對十四忍。展轉相攝。尋即可知。   經。白佛言(至)化眾生。   釋曰。自下第二正答利他。兼釋自利。於中有二。先問後答。此即問也。   經。佛言從一地(至)一切知見故。   釋曰。此即第二如來正答。於中有二。先略。後廣。此即略答。文有三節。初明業所依地。謂從極喜。乃至法雲。問此文何故但說十地。答地前三賢。賢而非聖。妙覺一地。已超菩薩。故因位中。隨勝而答。次簡別二行。一自所行處。謂十地自所行境。二佛所行境處謂妙覺地所行境界。前之十地。但了自行所行處。後金剛一念。通行二處。故下經雲。得理盡三昧。同佛行處。如佛境界。乃至廣說。又如瓔珞經雲。佛子。菩薩爾時住大寂門。乃至過十地解。與佛同坐。具如彼說。後言一切知見故者。釋成清淨。謂十地行。本業清淨。皆由知見力所生故。一雲。從初地乃至後佛地。餘如前說。   經。本業者。   釋曰。第二廣答本業。文別有三。初牒。次釋。後是故下結。此即牒也。   經。若菩薩(至)化一切眾生。   釋曰。自下第二廣釋十地。即分為十。此即第一釋善覺地。文分為五。一居土寬狹。二配屬王位。三顯習法門。四釋地別行。五辨地通業。住百佛國者。居土寬狹。本記雲。國土有三。一說法土。百億日月。化小乘。二神通土。億億日月。化中乘。三智慧土。無量世界。化菩薩。今言百佛國土者。說法土也。言作閻浮四天王者。配屬王位。問此經意。但取天王。非閻浮提。如何此雲作閻浮四天王耶。答此有兩釋。一雲。於四天王中。但作領閻浮提增長天王。由南勝故。不作餘王。一雲。通作四種天王。就勝方便故。但言閻浮提王。然此十王。諸教不同。依十地經。初地菩薩。作閻浮王。二地菩薩。作轉輪聖王。六欲天中。除四天王。四靜慮中。除第三禪。餘八處中。如其次第。作八王位。今依此經。六欲天中。及四靜慮。如其次第。受十王位。除閻浮王。及轉輪王。言百法門者。第三顯習法門。即自利行。如上所說。於十信中。一一具行十信。故言百法門也。言二諦平等心者。第四釋地別行。謂於初地。創證真如。如實了知真俗一味。非即非離。非即故化義得成。非離故證法皆空。言化一切眾生。第五顯地通行。地地皆用化生為業。下有九地。多作五段。准此應釋。   經。若菩薩(至)化一切眾生。   釋曰。第二釋離達地。文復有五。一千佛國土中。居土寬狹。二作忉利天王者。配業王位。忉利天者。此是梵言訛略也。具足應言帝戾那(此雲三)橙稜貫(此雲三十)題婆(此雲天)寶思惟三藏雲。當此三十三天。三修千法門者。顯習法門。謂十信心。一一增修一百心故。名千法門。後漸增修。准此應知。廣如瓔珞經第二卷說。四十善道者。釋地別行。修十善業。行戒地故。五化一切眾生者。顯地通行。   經。若菩薩(至)化一切眾生。   釋曰。第三釋發光地。文復有五。言炎天者。此雲時分。餘文准上。   經。若菩薩(至)一切眾生。   釋曰。第四釋炎慧地。文復有五。兜率天者。此雲喜足。道品即是三十七道品。   經。若菩薩(至)化一切眾生。   釋曰。第五釋難勝地。文有五句。言二諦者。即世俗諦。第一義諦。言四諦者。即苦集滅道諦。言八諦者。諸說不同。一雲。有作無作二種四諦。合說為八。若依本記。苦苦。壞苦。行苦。分段。變易。善。不善。正行。名為八諦。顯揚第八。行苦諦。壞苦。苦苦。流轉。流息(瑜伽雲還滅)。雜染。清淨。正方便諦(瑜伽雲正加行)。名為八諦。解雲。如次三苦。流轉生死。流息涅槃十。三種雜染。斷彼所得清淨無為即彼能斷。方便聖道。名八諦也。若依瑜伽第四十六。亦同顯揚。然彼二論。增數門中。增一至十。廣說如彼。今依十地。十四諦中。後八種諦。以釋此文。前之六諦即此經中。二諦四諦。言八諦者。十地經雲。覺法自相同相故。善知相諦。覺法差別故。善知差別諦。覺分別陰界入故。善知說成諦。覺身心苦惱故。善知事諦。覺諸道生相續所。善知生諦。畢竟滅一切熱惱故。善知盡無生智諦。起不二行故。善知令入道智諦。正覺一切法相故。善知一切菩薩地次第成就諦。及善知集如來智諦。以信解力故知。非得一切究竟智故。問經說九諦。如何言八。答經意欲顯妙覺勝故。開為二諦。論意欲明同大乘故。合為一數。前之七諦。通大小故。故今此經依八諦說。   經。若菩薩(至)化一切眾。   釋曰。第六釋現前地。亦有五句。准上應知。   經。若菩薩(至)化一切眾生。   釋曰。第七釋遠行地。亦有五句。言方便智願智者。不捨眾生。起法無我。名方便智。由方便力。能作七門攝眾生事。願力取生。恆為上首。名為願智。即此願智。當方便智第一門攝。非十度中方便及願。言七門者。一願力取生。教化餘眾生故。二說對治。為滅煩惱染及隨煩惱。使寂滅故。三為滅諸障故。四於大法眾會集故。五見聞親近。供養修行。生福德故。六轉法輪故。七所問善釋故。具如十地論第九卷說。   經。若菩薩(至)化一切眾生。   釋曰。第八釋等觀地。亦有五句。言雙照方便神通智者。雙照真俗互不相違。為方便。於入觀中。能發神通。故名神通智。   經。若菩薩(至)化一切眾生。   釋曰。第九釋善慧地。亦有五句。如文可知。   經。若菩薩(至)如佛境界。   釋曰。第十釋法雲地。亦有五句。一居土寬狹。如文可知。二配屬王位。言大靜天王者。色究竟天摩醯首羅天王。言三界主者。簡三界王故。言三界主。三脩不可說不可說法門者。顯習法門。四德理盡下。釋地別行。覺行已滿。名曰理盡。與佛如來。共斷細障。名同佛行。無明即是三界本原。此地能盡。名為盡原。若依本記。阿賴耶識。以此為本原。五教化一切眾生如佛境界者。顯地通行。   經。是故(至)行淨。   釋曰。第三總結。文別有二。初結菩薩業。後結如來業。此即初也。   經。若十方(至)無量眾生。   釋曰。第二結如來業。   經。爾時(至)波羅蜜。   釋曰。自下第二月光偈讚。於中有三。初大眾供養。次月光正讚。後時諸下。辨眾得益。此即初也。文有兩節。初香華供養後合掌聽聞。依十地論。供養有三種。一者利養供養。謂衣服臥具等。二者恭敬供養。謂香華幡蓋等。三者行供養。謂修行信戒行等。此當第二敬供養也。   經。今於佛前。以偈歎曰。   釋曰。第二月光正讚。於中有二。初發起頌文。後以偈正讚。此即初也。所言偈者。自有二說。一雲。偈者竭也。攝義竭盡。故名為偈。一雲。依正梵音。名為伽他。此雲頌而言偈者。是訛略也。然所說偈。必具四句。梵音缽陀。此翻為跡。外譬真如諸象四跡成身。偈亦如是。   經。世尊導師金剛體。心行寂滅轉法輪。   釋曰。自下第二以偈正讚。此中總有二十九行偈半。大分為三。初一偈半。略歎佛德。次五忍下。二十五偈。廣歎五忍德。後如來下。有三偈。歎佛化業。就歎佛德。文別有三。初有半偈。歎佛自體。即歎佛寶。次有半偈。歎佛說法。即歎法寶。後有半偈。歎佛攝眾。即歎僧寶。此即初也。然此頌文。諸說不同。若依本記。頌初二句。明佛三業。具足五義。一世尊者。威德具足。二導師者。智慧具足。三金剛體者。法身具足。四心行寂滅者。解脫具足。五轉法輪者。化他具足。解雲五中金剛體者。歎法身德。餘之三句。歎受用身。轉法輪者。讚其化身。三身別相。具如別章。一雲。初二句。讚佛三密。初之一句。讚佛身密。具一切德。眾所尊重。名為世尊。相好圓滿。引導眾生。名為導師。其身不壞。猶如金剛。故名金剛體。於後句中。讚二種密。初之四字。讚其意密。內證真如。離能所相。故名心行寂滅。後之三字。讚其語密。遠近同聞。無所壅隔。名轉法輪。若廣分別。如三密經。   經。八辨洪音為眾說。時眾得道百萬億。   釋曰。第二讚佛說法。文有兩節。初讚妙辨。後讚德益。言詞巧妙為辨。遠近皆遍曰洪。言八音者。如梵魔喻經雲。佛說法聲。有其八種。一最好聲。二易了聲。三濡軟聲。四調和聲。五慧聲。六不誣聲。七深妙聲。八不女聲。又瓔珞經。有八種聲。謂內外因果。及四無礙聲。即為八也。又賢愚經。十住斷結經等。亦說八種。與此不同。恐繁不述。言時眾得道百萬億者。第二讚眾得益。如經可知。   經。時六天人皆出家道。成比丘眾菩薩行。   釋曰。第三歎佛攝眾。謂說法時。六欲諸天。及人民眾。成出家道。及菩薩行等。問如何六天有出家眾益。依本記雲。出家二種。一心出家。二形出家。今六欲天。依於佛法。皆出生死家。故不相違。   經。五忍功德(至)能盡原。   釋曰。上來略歎佛德訖。自下第二二十五偈。廣歎五忍。於中有二。初有一頌。總歎五忍。後佛眾下二十四頌。別讚五忍。此即初也。文有三節。初之一句。讚所了法。次有一句。辨能了人。後有二句。顯其勝劣。此明除佛以外。障未除故不能窮盡。故不名智但名為忍。唯佛一人。能盡忍源。障已盡故。   經。佛眾法海三寶藏。無量功德攝在中。   釋曰。自下第二有二十四頌。別讚五忍。文別有四。一有五偈。歎伏忍。二善覺下五偈。歎信忍。三炎慧下有四偈。歎順忍。四遠達下有十偈。合釋無生寂滅二忍。就伏忍中。文別有三。初有一偈半。頌方便。次有一偈。顯正位。後二偈半。顯勢力。前中有三初之二句。信所依境。次有二句。明發信心。後有二句。配屬王位。此即初也。釋三寶義。具如別章。   經。十善菩薩(至)苦輪海。   釋曰。第二明其發心。依本記雲。十信菩薩。由發大心。求出三界。雖未即能永出三界。以能遠離三惡道苦。是故總言長別三界。   經。中下品(至)鐵輪王(或有本雲寶者謬也)。   釋曰。第三配屬王位。謂十善業道中下品者。得粟散王。若上品者。得鐵輪王。小王眾多。猶如散粟。從喻立號。名粟散王。依本業經。十善有三。上品鐵輪。中品粟散。下品人王。   經。習種(至)四天下。   釋曰。第二一偈。頌其正位。謂十住菩薩習種性。作銅輪王。王二天下。十行菩薩性種性。銀輪王。王三天下。十迴向菩薩道種性。金輪王。王四天下。言七寶者。輪寶。主兵臣寶。主藏臣寶。像寶。馬寶。女寶。如意珠寶。問如是七寶。四種輪王。皆具有不。答皆悉具有。而勝劣異。故大婆沙三十卷雲。諸轉輪王。力亦不定。王四洲者。有那羅延力(那羅延者。此名人種。人與天女和合王而生。根本是人種類。故名人種)。王三洲者。有代根伽力。王二洲者。有缽羅塞建提力(是大力鬼神是鬼趣攝也)。王一洲者。有摩訶路健那力(此名露形是人中神)。此四輪寶。亦有差別。王四洲者。有金輪寶。其量正等四俱盧捨。王三洲者。有銀輪寶。其量正等三俱盧捨。王二洲者。有銅輪寶。其量正等二俱廬舍。王一洲者。有鐵輪寶。其量正等一俱盧捨。如四輪寶有此差別。應知餘寶亦有勝劣。謂王四洲者。餘寶最勝。乃至一洲者。餘寶最劣。   經。伏忍聖胎(至)十賢心。   釋曰。第三顯其勢力。文別有二。初之一偈。對佛辨力。後一偈半。就菩薩辨。前中有二。初之二句。標三伏忍。後有二句。正讚勢力。此即初也。若依本記。初句總標三十忍。次句別配三位。言十信者。即十信位。十止者。即十解位。十堅心者。即十行位。今解不爾。十信即十解。亦名十住。十行名十止。十迴向名十堅心。如上已說。   經。三世諸佛(至)伏忍生。   釋曰。第二正讚勢力。如文可知。   經。一切菩薩(至)信心難。   釋曰。第二對菩薩辨。於中有二。初標發心。後釋二利。此即初也。言發心者。顯揚第二。有二發心。一世俗發心。謂如有一隨智者前。恭敬而住。起增上意。發誓願言。長老憶念。或言聖者憶念。或者鄔波柁耶。我如是名。從今日始發無上菩提心。為欲饒益諸有情故。從今已往。凡我所修六波羅蜜。皆為證得無上菩提。故我今與諸菩薩摩訶薩。和合出家。願尊證知。我是菩薩。第二第三亦復如是。二證法性發心。謂如有一已過第一劫阿僧祇耶。已證菩薩初極喜地。已入菩薩定無生位。已如實知無上菩提方便。已悟自身將近等近大菩提果。解自他悉平等故。得大乘意。已至不住流轉寂滅。菩薩道故。得廣大意。由如是故。於大菩提願不退轉。是證發心。莊嚴第七。發心有四。一信行發心。謂信地。二淨依發心。謂前七地。三報得發心。謂後三地。四無障發心。謂如來地。若依瑜伽七十二。說十種發心。恐繁不述。今此經文。二發心中。世俗發心。四種發心。當信行發心。若依本業。在十信位。謂十信心。信心有十。修百法門。故言行本。或十住中。初發心住。   經。若得信心(至)初地道。   釋曰。第二釋自利行。文別有三。初之二句。明自利行。次有一句。顯利他行。後一句。雙結二利。此即初也。言信心者依莊嚴論。此當上品。故彼第七雲。行盡阿僧祇。長信令增長。眾善隨信集。亦具如海滿。釋雲。若諸菩薩行行。盡一阿僧祇劫。爾時長養於信。方至上品。若准彼文。當十迴向。今此經文。重讚十住第七不退也。問此種性菩薩。為如此經。必不退耶。或有退耶。設爾何失。若言退者。此經所說如何會釋。若言不退。本業經等。如何會釋。解雲。此義兩釋不同。一龍猛菩薩宗。種性菩薩。決定不退。故金剛仙論第一卷中。作如此說。然此習種性人。亦有二種。一者性決定。二者不定。不定者。未能決定入於性地。乃至初地。容有進退。故言不定。若遇善知識即不退。若不遇者。退入外凡及二乘地。或性種性。猶退墮地獄。馬鳴菩薩起信論中。亦同此說。又樂莊嚴經中說。性地菩薩。決定不退。是故寶鬘論中。有人問龍樹菩薩雲。地持經中。道性地菩薩。退墮阿毘地獄。此義雲何。龍樹菩薩答言。地持經中。雖雲性地菩薩墮地獄。我不明作如是說。何以故。不增不減經中。明性地菩薩。畢竟不墮地獄。又樂莊嚴經中說。性地菩薩。若一時殺閻浮提眾生。雖有此罪。猶不墮地獄。若殺四天下。乃至大千世界眾生。亦不墮地獄。何以故。此人曠劫修行。多供諸佛。功德智慧。善根純熟。雖造重罪。以福德力故。罪即消滅。不墮地獄。如熱鐵□□□誇□禰□□夾□□□□□□覷埤□□□租埤□祜□騖飀□□i□□□廓姈p埤□□□詁埤□□□□□□□□□□□□□□□□娀埤□稟楜□□□□槔驪□□鶴饈□□□鴃毅俶洁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歎ョ慼慼慼敵E驒□□□□□說□埤□楅□□騖飀□□□□倫裀□觥娭襋飀□奿□□□□□□□□□覜馨□說□埤□祋視驀□□□□聾夾□□□□□□□□□□奊□裀□鴃撥c□說□埤□□楯楦□□□椸□i□□□□楢p埤□□□鶴饈□□□鴃毅F□□垓妀□H誇□□□□□□□□覷□騖飲逆□脅第E飀□榜驀□妃□□□R□□□□□□□埤□□□□□□示□□□□□□□埤□賂楖□騫襖□祭□□誇□□□□□□□□□□部慼慼慼樞鰶滿慼慼數O□□U□□□□□□□露□□□\□□□妳□娜□□□□i襉□□□□褽□騖駟娭羇□禕埤□□□□□□□褽露□□□□□□碌奉□□□□□檢□□□□誇□□埤□姬□□□埤□部慼慼慼慼慼摯鞢慼撬s□□□奅奮□□□□□□誇□□□娭言埤□誇□□□□□□□□□□□騖餓□□□□□□E□□饅□□□□□□觛q飯□□□□□□□餅秭飀□□姬□□□□椸□□□□□埤□□奇□□□□□□□□□□砲隉慼慼慼潮峞慼撓堙慼慼撰滿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撙J□□□□檢□□□□□□蓼□□裀□榭□首逆□榜驀□埤□□□□□飀□□□□埤□□□□□□\□□檢□祖□娭裀□垓姨秣f□驀□□□□淚□□□□送□□□□□饅□□□□□□榜送□□□□□□□□□□□□□□□□□□□□□□□衽□□□餉U娀埤□□溺□□□□□□□□□□□□□錄□□□□□□□□□□飀□□□□□□□□□□□□□□□□□□□□淚□溺□□□□□□□□□□□□量□饐□□□□□□□□□□□□埤□葉棇□□□   經。教化眾生覺中行。   釋曰。第二顯利他行。如文可知。   經。是名菩薩初發心。   釋曰。第三總結二利。上來明信不退者。說伏忍位。又解。一切菩薩已下一偈半。說信忍方便。以莊嚴論說僧祇末上品信故。於理無違。   經。善覺菩薩四天王。   釋曰。自下第二有五偈。別釋信忍。文別有四。一有兩偈釋善覺地。二有一偈明離達地。三有一偈。釋明慧地。四有一偈。斷障分齊。此即第一也。文有七節。一標名配位。二顯地別行。三化土寬狹。四辨登一乘。五釋地別名。六顯德具足。七入理不動。此即第一標名配位。謂初覺生法二空。無相見道。及三心等。故名善覺。配位如上。   經。雙照二諦平等道。   釋曰。第二顯地別行。依真諦釋。雙觀二義。一入觀見真。二出觀見俗。出入合說。故雲雙觀。慈恩三藏。一時雙緣。故名雙觀。然此雙觀。略有四種。一方便雙觀。謂十迴向中。四善根位。於一剎那。緣名義等。假有實無。假有是俗。實無即真。於中初習。容有前後。若純熟位。即得雙觀。二證位雙觀。如即此經。三功用雙觀。謂難勝地。四任運雙觀。八地以上。今於此中。證位雙觀。   經。權化眾生遊百國。   釋曰。第三化土寬狹。   經。始登一乘無相道。   釋曰。第四辨登一乘。然釋此文。諸說不同。一雲。就理說一乘。一雲。依行說一乘。具如別章。   經。入理般若名為住。住生德行名為地。   釋曰。第五釋地別名。義謂極喜地。亦名為住。智住理故。即彼般若。亦名為地。生諸德故。   經。初住一心足德行。   釋曰。第六顯德具足。謂初地一念。具足八萬四千波羅蜜。   經。於第一義而不動。   釋曰。第七入理不動。謂入理時。非分別所動。故名不動。或不退故。名而不動。   經。離達開士忉利王(至)無無無生無二照。   釋曰。第二此一頌文。釋離達地。文有三節。初標名配位。次化土寬狹。如經可知。後顯地別行。言離達開士忉利王者。標名配位。離犯戒垢。達照一味真如。故名離達。即當三十三天王。言現形六道千國土者。辨土寬狹。言無緣等。者第三顯土別行。釋此經文。諸說不同。一本記雲。上句明境淨。下句明智淨。言無緣者。依他假緣空無相。分別假相空。第三諦者。真實性空。解雲。除遣三性。存三無性也。言無無者。是無分別性。以體無故。言無生者。依他性空。言無二照者。圓成實性空。然此照言。該通上二。慈恩三藏雲。上句境淨。下句智淨。准同前釋。言無緣者。生無自性。性體即依他。無自在天等為緣生故。言無相者。相無自性。性即所執相。以無自體。為其性故。言第三諦者。勝義無自性性。真如為體。而無所執。真空相故。釋能淨智。准前應知。   經。明慧空照(至)變化生。   釋曰。第三有一偈文。釋明慧地。文有三節。初標名配位。次化土寬狹。如經可知。後顯地別行。言忍心者。即是能觀之智。言無二者。謂離有無二相。即用無二。為第三諦。言出有者。出三界有。言入無者。離分段有。入變化生。變化生者。即是變易生死也。如何得知第三地中。出有入無。變化生即是變易生死。解雲。如顯揚論。變易生死。亦名變化。又第三地。即施戒修中。修定地。由邊際定力。受變易生。故知第三地。受變易生。   經。善覺(至)無遺照。   釋曰。第四有一偈。明斷惑分齊。謂上善覺離達明慧三位菩薩。能斷三界色煩惱縛。所以者何。執三界色為實有故。下有半頌。釋斷所由。以彼菩薩。還觀三界身口色上法性。第一真如。無遺照故。方能斷也(或有本雲。無唯照者謬也)。   經。炎慧妙光(至)空有了。   釋曰。自下第二有四偈。釋順忍。於中有二。初有三偈。正明行位。後有一偈。明斷惑分齊。前中有三。初有一偈。明炎慧地。次有一偈。明勝慧地。後有一偈。明法現地。此明炎慧地。即十地中。第四炎慧地。文別有三。初標名配位。次化土寬狹。後顯地別行。炎慧妙光者。第一標地別名。道品慧光。斷所知障。如炎燒薪。法喻雙舉。名為炎慧妙光。於十度中。行精進度。名大精進。配王攝土。如經可知。顯別行中。言實智緣寂方便道者。略開二智。謂一實根本智。唯緣寂靜真如。二後所得方便智。通緣真俗。故今且舉方便道。不辨所緣。下句重釋二智。達無生者。釋上實智。照空有了者。釋後得智。通照真俗。   經。勝慧(至)入無間。   釋曰。第二偈。明勝慧地。文別有三。初標名配位。次化土寬狹。後顯地別行。言勝慧者。即難勝地。真俗二智。難合能合。故名難勝。今此經意。了知真俗。及第一義。能了知故。名為勝慧。自達明瞭。不由他力。故名勝慧。配位分齊。如經可知。言空空諦觀。至入無間者。第三顯地別行。本記釋雲。就真諦門空有二義。一者人空。二者法空。故曰空空諦觀。或可有無皆空曰空空。雖有無相。名無二相。俗諦門中。變化六道。無細不入。故言入無間。   經。法現開士自在王。   釋曰。第三有一偈。釋第六地。文別有三。初標名配位。次顯地別行。後化土分齊。言法現者。是第六地。緣生空觀法。現在前故。名為法現。即六天中。他化自在天王也。言無二無照至大智光者。顯地別行。真即是俗。俗即是真。故言無二。或可離有無相。故言無二。無能所證。故言無照。內證生法兩空。故言達理空。具足能證真俗二諦。及第一義。故言三諦現前大智光。化土寬狹。如文可知。   經。炎勝(至)迷心惑。   釋曰。自下第二有一偈。明斷惑分齊。文別有二。初上半正明斷惑。後下半釋斷所由。此即初也。炎謂炎慧。勝即勝慧。法現即是法現。如是三人。起無漏定。皆離有無二相。及無能取所取相。名無相定。此上三智。能洗力三界迷心粗惑。理實通斷迷色心惑。欲顯勝劣。且說迷心。   經。定慧寂然(至)無量報。   釋曰。第二釋所由。緣空為境。故言空慧。行相寂靜。無能緣所緣相。故名無緣觀。前雲無相定者。顯所依定。此句即顯能依觀智。前迷心惑。緣心為境。故能斷智。還觀心空。無量報者。現所觀境。無量三界心報。   經。遠達無生初禪王。   釋曰。自下第四有十偈。釋後二忍。於中有三。初兩偈半。別釋下品無生忍。次等觀下五偈。合釋二忍。後圓智下兩偈半。釋上品寂滅忍。前中有二。初廣釋行相。後斷惑分齊。釋行相中。文別有三。初標名配位。次化土寬狹。後顯地別相。此即初也。言遠達無生初禪王者。標名配位也。此七地至功用位。最後邊際。純作真如無生觀。故名遠達地。如解深密。謂此地中。無缺無間。證入無相。不同六地暫時現前。又復鄰近第八淨地。具斯二義。名遠行地。   經。常萬億土教眾生。   釋曰。第二化土寬狹。若准前文。言百萬億。略舉大數。故言萬億。   經。未度報身(至)空寂行。   釋曰。第二顯地別相。文有五節。一住報時分。謂此地中。受分段生。唯一身在。故智度論雲。七地菩薩。未捨蟲身肉身。或可二十一生中。末後一生。故言一生。二進入勝位。謂所入地。雙觀二諦。故言等觀。聖道恆行。故言法流。三始入行相。此有兩釋。一雲。始入第八。任運而起。故曰無緣。功用不動。猶若金剛。一雲。第七初證無生。離分別相。名曰無緣。其智堅利。名金剛忍。四不受分段。亦有兩釋。一雲。八地已上永不受。二雲。七地當永不受。五依境辨觀。初句觀真。後句緣俗。亦有兩釋。一雲。第八觀第三諦。離有無相。名無二照。卻觀分段二十一生。作空寂行。一雲。第七作二諦觀。大同前釋。   經。三界愛習(至)獨諦了。   釋曰。第二斷惑分齊。然釋此文。諸說不同。一本記雲。三界愛習一句。謂三界愛。皆須如理。不復別見。故言順道定。遠達一句。別前未證見如如。故言獨了。一一類。諸師依十地經。共作此釋。有愛佛習。不違道定。故名順道定。如是愛習。遠達正士。獨能解了。而此段文。不辨斷惑。今解不爾。此文正明斷惑分齊。所以知然。如諸位中。理應合釋斷惑分齊。故知此文正明斷惑。今依二經。釋此文意。一十地經雲。此遠行地。不名有煩惱者。一切煩惱不行故。貪求如來智慧未滿足故。不名無煩惱者。此經亦爾。愛佛智慧。習未斷故。名順道定。遠達正士。獨諦了者。諦謂諦實。前之六地。但斷煩惱。未斷習氣。故今第七。名獨諦了。二依解深密經。與前少異。謂從初地乃至十地。由故意力。起煩惱故。無染污相。於自身中。不生苦故。無有過失。於有情界。能斷苦因。有無量功德。以此三義故。此經言順道定。而言三界愛習者。彼雲粗重。此雲愛習。其義一也。   經。等觀菩薩二禪王。   釋曰。第二五偈。合釋二忍。文別有二。初有四偈。別釋三品。後有一偈。斷惑分齊。前中有三。初一偈平。釋等觀地。次一偈文。釋慧光地。後一偈半。釋灌頂位。就等觀中。文別有四。一標名配位。二顯其勝用。三化土寬狹。四顯地別行。此即第一標名配位。   經。變生法身無量光。   釋曰。第二顯其勝用。謂於此地。受變易生。名為法身。證法性如所生身故。名為法身。惑諸功德所依止故。稱為法身。放無量光。照諸國土。   經。入百恆土化眾生。   釋曰。第三化土寬狹。   經。圓照三世恆劫事。   釋曰。第四有三句。顯地別行。有其三義。初句照俗。次句重釋。後句照真。此即初也。依本記雲。道前為過去。道中為現在。道後為未來。   經。返照樂虛無盡源。   釋曰。第二句。重釋圓照三世。依本記雲。言返照者。返照過去地前之事。言樂虛者。緣現在樂。虛而不實樂。言無盡源者。照知未來道後。不可盡其源。   經。於第三諦常寂然。   釋曰。第三明其照真。謂第八地。觀智寂然。照智真如。第三諦也。   經。慧光開士(至)一念了。   釋曰。第二一偈。釋慧光地。文別有三。初標名配位。次化土寬狹。如文可知。後顯地別行。謂此地中。得四辨故。雖在真如無為空行。而恆沙佛。三藏聖教。一念能了。   經。灌頂菩薩四禪王。   釋曰。第三一偈半。釋灌頂位。文別有三。初標名配位。次化土寬狹。後顯地別行。此即初也。言灌頂者。華嚴經第二十七雲。譬如輪王太子。成就王相。取四大海水。灌子頂上。即名為灌頂大王。菩薩亦如是。受職時。諸佛以智水。灌是菩薩頂。名灌頂法王。是名菩薩入大智慧職地。   經。於億恆土化群生。   釋曰。第二化土寬狹。如文可知。   經。始入金剛(至)常湛然。   釋曰。第三顯地別行。文有四節。一明勝用。謂金剛一念。斷障已了。或可照境已了。二辨度生。謂三十生中。一生未盡。三顯品數。位在下忍。四辨入位。謂解脫道。即成妙覺。   經。等慧(至)一切盡。   釋曰。第二一偈。斷惑分齊。於上等觀慧光灌頂三品。除前緣心。無明習盡。謂無間道現在前時。無明習相故煩惱等。一切皆盡。   經。圓智無相(至)無極悲。   釋曰。第三有兩偈半。明妙覺位。文別有二。初正讚三德。後第一義下。重讚其德。前中有四。一標名配位。謂圓滿智。緣無相故。名為無相。或可智用離能所緣故。名為無相。二盡生分位。謂三十生盡。於一切境。齊等而覺。名等大覺。此上二句。讚智德也。三證大無為。謂有餘無餘二種圓寂。不可破壞。如金剛藏。此之一句。讚斷德也。四具大慈悲。謂盡生死。具無極悲。此顯恩德。窮未來際。故言無極。   經。第一義諦(至)妙智存。   釋曰。第二有一偈半。重讚其德。文有三節。初之二句。就境讚智。次有二句。就位讚德。後有二句。約時讚德。此即初也。謂內證真諦。非分別所動。故言常安隱。窮生死俗源。盡涅槃真性。成妙覺智。故妙智存。   經。三賢十聖(至)居淨土。   釋曰。第二就位讚德。謂始從三賢。至灌頂位。有漏未盡。言住果報。唯佛一人。生死報盡。無有漏法。故居淨土。   經。一切眾生(至)居淨土。   釋曰。第三約時讚德。謂一切眾生。雖無有始。而有盡時。名暫住報。唯佛一人。有始無終。名居淨土。   經。如來三業(至)禮三寶。   釋曰。自下第三讚佛三業。文別有五。一初二句。總讚三業。二有一偈。別讚三業。三有半偈。讚說無畏。四有半偈。讚能動地。五有半偈。讚佛快說。就總讚中。初之一句。總讚三業。後有一句。顯已歸禮。言三業德無極者。如前所說。身業堅固。意業寂靜。口業能說。皆無窮盡。故言無極。由斯我今敬禮三寶。   經。法王無上(至)無緣照。   釋曰。自下第二有一偈。別讚三業。於中有三。初有二句。別讚身業。譬如大樹覆蓋人眾。如來身力覆蓋亦然。次有一句。別讚口業。稱理說法。非無義利。後有一句。別讚意業。其心寂靜。無緣大悲普照有情。   經。人中師子(至)散金華。   釋曰。第三讚說無畏。文有兩即。初之一句。讚說無畏。後有一句。歡喜供養。   經。百億萬土(至)受妙報。   釋曰。第四有半偈。讚能動地。文有兩節。初讚佛動地。後眾受妙報。   經。天尊快說(至)略難佛。   釋曰。第五有半偈。歎佛快說。文有兩節。初句讚佛快說。諸王后句。申已讚說之意。   經。時諸大眾(至)無量功德藏。   釋曰。自下第三。辨眾得益。若依本記。有七種益。即分為七。此即第一得開慧益。   經。得大法利。   釋曰。第二得思慧益。以已思慧。勝於聞慧。名大法利。   經。即於座中(至)無生忍。   釋曰。第三得修慧益。言三趣者。是三惡趣。問如何惡趣能得修慧益。薩婆多宗。不許惡趣能得修慧。今大乘宗。亦得修慧。故大雲經。諸畜生等。得定律儀。   經。八部(至)天上受道。   釋曰。第四現在安樂住。言八部阿修羅者。四天王住下。有四阿修羅王。一羅□阿修羅。二毘摩質多羅。三波利。四毘樓闍。須彌山下。又有四大阿修羅。一陀□。二富樓魔。三波羅訶。四兜牟樓。   經。三生(至)得入正位。   釋曰。第五正位。   經。證聖人性。   釋曰。第六淨眼位。證聖人性。四字是二乘所得。   經。得一切無量報。   釋曰。第七未來樂住。既聞聖教。得生報後報無量果也。又雲。就得益中。文別有二。初明總益。謂眾聞法。後即於下。顯其別益。謂諸天鬼神。乃至人畜地獄。得初地無生法忍。餘文大同前說。雖有兩說。且依前說。地獄能得初地無生。不應理故。   經。佛告諸行得道(至)大師子吼。   釋曰。自下第三如來述成領解。文別有二。初讚王能說。後善男子下。讚所說法。前中有二。初讚王能說。後世尊述讚。二能說中。文有二節。初標所告眾。後對眾正讚。此即初也。謂聽眾中。天眾最勝。或得聖果。是實非化。故名得道果。實天眾言。善男子等者。第二對眾正讚。敘今勝古。成師子吼。謂於過去龍光佛邊。為第四炎慧開士。我為第八等觀開士。我今成佛。汝來第九地。作師子吼。   經。如是如是乃至知斯事。   釋曰。第二如來述成。文有兩節。初讚教稱理。後顯所詮理。此即初也。王所說教。稱所詮理。教理相應。是故重言如是如是。言不思議等者。非三賢境。名不思議。龍樹釋雲。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世親等雲。心言路絕。其義一也。非十地境。名不可度量。此即校量難勝功德。是故唯佛與佛。乃知斯事。   經。善男子(至)不可思議。   釋曰。第二讚所說法。文別有三。初正讚所說。次善男子。是十四法門下。讚用勸修。後時諸眾中下。大眾供養。就正讚中。文別有三。初釋不可思議。次善男子下。釋不可度量。後我今下。釋唯佛乃知。就不思議中。文復有三。初標宗略說。次外人徵詰。後世尊廣釋。前中有四。一總標其數。謂十四般若。二別敘屬當。謂地前三忍。地地三品。成三十忍。三二藏分別。謂一切行藏者。前十三忍。一切佛藏者。上寂滅忍。由此二種攝諸功德。名之為藏。四結不思議。如是二藏。名不可思議。   經。何以故。   釋曰。第二外人徵詰。依何義故。行藏佛藏。皆不思議。   經。一切諸佛(至)是中化。   釋曰。自下第三。依宗廣釋。文別有二。初唯就佛藏。明不思議。次一切眾生下。合釋二藏。明不思議。此即初也。然此文。自有兩說。一雲。是中生。是中滅。是中化者。法身無像。為物故形。以王宮現生。雙林託滅。隨感應故。所以化也。無生無滅無化者。其用彌寂。故體無生滅化也。無自他者。彼己兩亡第一無二者。境智俱絕。非化非不化者。談其大寂非化。據其大用非不化。非無無相者。有無相對。若有有可有無。若有無可有有。今明有無俱無。故言非無無相。無來去者。明去來相絕。故中論雲。已來亦無來。未來亦無來。離已來未來。來相不可得。已去亦無去。未去亦無去。離已去未去。去相不可得。今釋此文。於中有二。初就化身。即相無相。明不思議。後逐難重釋。前中復二。初立三相。後遣三相。此即初也。是中生者。明智德。是中滅者。辨斷德。是中化者。顯恩德。此約化身。作如是釋。或可通依受用法身。釋上生等。如理應思。   經。而無生無滅無化。   釋曰。第二遣生等三相。約相無自性。故說無生等三相。   經。無自他(至)無去來。   釋曰。第二逐難重釋。雖雲無化。其相難知。故重釋之。於中有二。先法後喻。法有五義。展轉相釋。一無自他者。釋上無化。既無自他。如何有化。二第一無二者。釋無自他。第一義中。無自他二故。三非化非不化者。釋上無二。謂化是能化。不化是所化。能所俱非。故第一義。無有二也。四非無者。遣無。前已遣有。便撥為無。同惡取空。故言非無。五無相無來去者。雙遣有無。所言相者。是有無相。來者有相。去者無相。今此般若。雙遣有無。故言無相。無來去也。   經。如虛空故。   釋曰。第二舉法同喻。   經。一切眾生(至)行空故。   釋曰。自下第二合釋二藏。明不思議。文別有二。先釋。後結。釋中有二。初人法相對。辨不思議。後境智相對。辨不思議。前中有二。初明人空。後明法空。此即初也。文有兩節。初以三義。辨我相空。後煩惱下。就我眾名。以辨人空。此即三義以辨空相。言三義者。一無生無滅。二無縛無解。三非因非果。非不因果。言無生無滅者。諸說不同。一雲。無生無滅。即是總句。謂一切眾生。皆有生死。名為生滅。雙遣死生。故言無生無滅。一雲。無生者遣常見。彼計我生而不滅故。無滅者遣斷見。彼計我滅而不續故。言無縛無解者。自下別釋。既無眾生。說誰名為有縛有解。故智論五十一縛脫品雲。五眾無縛無脫。若畢竟空。無有作者。誰縛解。凡夫人法。虛誑不可得故非縛。聖人法。畢竟空不可得故非解。乃至雲菩薩住是道中。諸煩惱不牽墮凡夫中。故言不縛。不以諸無漏法破煩惱。故言不解。具說如彼。真諦解雲。人空真如。非煩惱所縛。亦非智慧所了。空無所得故。言非因非果者。雙遣。衛世師外道。計我為作者。說名為因。僧佉外道。計我為受者。名為果。故言非因非果。言非不因果者。依俗理。非無因果。言煩惱下。就我眾名。以辨人空。於中有二。初煩惱者。出能執法。所謂我見煩惱。我人等惱亂行者。故名煩惱。後我人等者。辨所執我。有眾多名。於中有二。初辨我五名。一我。二人。三知者。四見者。五受者。後我所等者。辨我所空。謂前五種我。皆有我所。謂第一我所。乃至第五受者所。總標五種。故言我所空。所遣法體。通攝三受。所謂苦受名苦苦。樂受名壞苦。捨受名行苦。是故三受。通名苦受。即此三受。皆有為行。同是我所遣法。故言一切苦受行苦故也。   經。一切法集(至)寂然空故。   釋曰。第二明法空也。有其五句。一一切法集者。標名辨假。謂一切法集故名假。二幻化五陰者。舉喻出體。如幻五陰非人故。名為法假。三無合無散者。顯法別相。諸說不同。一雲。五陰成身。名為合。後離散時。名為散。雙遣二相。故言無合無散。由無分別智。不住於生死。故名無合。常起大悲。故不入於涅槃。故言不散。五法同法性者。攝妄歸真門。一切諸法。皆用如為性。   經。法境界空(至)如虛空故。   釋曰。第二境智相對。辨不思議。於中有二。初辨境空。後釋智空。前中有二。先法。後喻。法中有二。初法境界空者。明總空相。謂一切境。無不空者。後空無相不轉等者。釋其別空。文有三節。初明法空。次無三寶者。通於人法二空。後無聖人六道者。明人空也。初言空者。空三昧境。言無相者。無相三昧境。無十相故。言不轉者。是無願三昧境。以苦集染。不可轉為無漏淨故。如上三境。皆非顛倒。非如幻化。是虛妄故。次言無三寶者。雙顯人法二空。後言無聖人者。明能化空。言六道者。辨所化空。言如虛空故者。第二舉喻。喻法空相。   經。般若無知(至)照相故行道。   釋曰。第二智空。於中有三。初法。次喻。後合。法中有二。初遣知等六相。比度名智。推求言見。歷境稱行。籌慮名緣。招果名因。領納名受。如是六相。悉皆是空。後釋遣所由。故言不得一切照相。故行道相。   經。斯行道相如虛空故。   釋曰。第二舉法同喻。   經。法相如是(至)無心得。   釋曰。第三總合。法相如是者。合上六種空相。言何可有心得。無心得者。有心是分別。無心是無分別心。如何有心得。無心得。或可何可有心得者。遮有心得。其境皆空。如何有心得無境也。無心得者。許無心得。謂以境空故。無分別心。能得空也。   經。是以般若(至)行而行。   釋曰。第二結上四義。文有四節。一人中行不可得。以生空故。二法中行不可得。以法空故。三境中行不可得。所緣空故。四解中行不可得。能緣空故。   經。是故般若(至)不可思議。   釋曰。第三雙結二藏不可思議。文別有二。初依智總結。後就人別結。此即初也。   經。而一切諸菩薩(或有本雲諸佛菩薩至)亦不可思議。   釋曰。第二約人明不思議。文別有二。初明菩薩無境而行。亦不思議。後明諸佛如幻境中。行化眾生。亦不思議。或先結後文佛菩薩藏。後結前文佛藏不思議。   經。善男子(至)如海一滴。   釋曰。自下第二挍量歎勝。釋上不可度量。謂王所說般若功德。如大海水。灌頂菩薩。說其功德。如海一滴。故知般若功德。不可思議。問灌頂菩薩。其位勝王。如何說德不及月光。解雲。就位而論。王即不及菩薩。今佛加護。王勝菩薩。   經。我今略述(至)一切眾生。   釋曰。自下第三。釋上唯佛能知。文有三節。初明今佛說法般若分義功德。次亦為下。明諸佛同說。後三賢下。明十三開士共說功德。言分義者。說王功德不可盡故。名為分義。或可三賢十聖。顯所讚也。謂即述可月光王。歎三賢十聖無量功德。   經。善男子(至)亦復如是。   釋曰。第二歎用勸修。於中有三。初正歎勸修。次何以故者。大王反徵。後一切佛下。廣釋。前中二。初正歎勸修。後若一切下。顯無異路。此即初也。謂善男子。如是十四法門。一切眾生。三乘諸佛。乃至未來諸佛之所修習。   經。若一切諸佛(至)無有是處。   釋曰。第二顯無異路。如文可知。   經。何以故。   釋曰。第二大王反徵。   經。一切佛(至)無異路故。   釋曰。第三廣釋。文別有三。初標正路。次是故下。示其正路。後是人超過下。舉果歎勝。此即初也。唯有此門。更無異路。   經。是故一切(至)圓覺忍者。   釋曰。第二示其正路。謂無異路故。應依上十四忍門。應當修學。   經。此人超過(至)現身得報。   釋曰。第三舉果歎勝。有二利益。一超諸苦難。二現身得報。謂得聖果等。   經。時諸眾中(至)十四正行。   釋曰。自下第三大眾供養。文別有三。初菩薩香華供養大眾。說十四正行。次十八梵天下。諸天供養。受持讀誦。後無量鬼神下。明鬼神修行般若。文顯可知。   經。佛告大王(至)眾生相可化。   釋曰。自下第二。答第三問。無倒化生。文別有三。初牒前問。次佛正答。後時諸無量下。時眾得益。此即初也。謂佛牒前第三問。假實門中。何相眾生可化。   經。若以(至)真行化眾生。   釋曰。第二如來正答。文別有二。初略答。後廣釋。此即初也。謂以如幻之身者。是能化菩薩。見幻化者。是所化如幻。此如幻者。自有兩釋。一雲。能化所化。皆是依他。而非實故。說之如幻。如阿毘達磨經。八喻顯依化。一雲。無故如幻。因緣所生法。皆是空故。說之如幻。如諸般若下。答文中。皆准此釋。   經。眾生後(至)異木石。   釋曰。自下第二廣中有二。初明所化如幻。後大王若菩薩下。明能化如幻。就所化中。文別有二。先釋。後一切幻化下。總結如幻。就正釋中。釋七種假。即分為七。言七假者。一法假。二受假。三名假。四相續假。五相待假。六緣成假。七因生假。此即第一明法假。文別有二。初正明法假。後大王凡夫下。凡聖取境。勝劣差別。前中有二。初明本識能生色心。後後眾生根本下。色心成陰界等。前中有三。一明受生識。二生得善下。明善惡種子識。三初一念下。約時明成眾生色心。此即初也。言眾生識者。總標諸識。自有兩釋。一真諦三藏。總立九識。一阿摩羅識。真如本覺為性。在纏名如來藏。出纏名法身。阿摩羅識。此雲無垢識。如九識章。餘之八識。大同諸師。二慈恩三藏。但立八識。無第九識。而言阿摩羅者。第八識中淨分第八。然諸教立識不定。有處但說六識。不說七八。如諸般若。或說八識。如金光明等。而諸般若。所說六識。自有三品。謂上中下。上品細者。名為賴邪。中末那。下名六識。如是三品。從意根生。故名意識。言初一念識。異木石者。隨生何處。受生剎那。初一念識。名正受生識。唯是異熟。自性分別。異於木石。無強分別。   經。若生得善識本。   釋曰。第二明善惡種子識。就種子識。若具分別。具三熏習。一名言熏習。二有支熏習。三我見熏習。初一通三性。以為因緣。能生果法。次有支熏習。唯善惡性生。善惡趣後。我見唯是染污。此後二種。於所生果。作增上緣。然第八識。自有三相。一者因相。是種子識。二者果相。謂受生識。三者自相。合說二種。以為自相。據實種子具有三性。就勝說故。不說無記。如是善惡。皆有二種。一者生得。二者方便。初受生時。但得生得。而非方便。或可此中且說生得。不說方便。若依本記。生得善惡者。由有如來藏故。有避苦求樂之心。此心從本性而有。不由外緣。故言生得。背理成妄。妄故興惡。惡亦生得。不由化也。   經。初一念(至)眾生色心。   釋曰。第三約時辨成眾生色心。謂由種子。從初一念。至於金剛。於中生不可說異熟識為本。成眾生色心。問成眾生具三聚。謂色心及不相應。如何不說不相應法。解雲。依色心上。假立諸不相應。是假非實。就實說故但說心。又解。大乘諸教不同。如梁朝攝大乘雲。諸有為法。不出色心(勘密嚴經。百法論。引經說不相應)。問諸眾生有本際不。若言有者。如何經說眾生本際不可知。若言無者。此經所說。復如何通(勘不增不減經等)解雲。即依此義。總約諸宗。所說不同。有其四句。一有始無終。謂彌沙塞部中。立有時頭眾生。隨緣而有。如真諦部執記中說。而彼宗中。雖無成文。義說無般涅槃性。及佛果不滅者。得成初句。二無始有終。謂如薩婆多宗。及經部。及大乘中定性二乘。三有始有終。如彌沙塞部宗中。二乘聖者。入無餘位。四無始無終者。無涅槃性。不定種性。及菩薩種性。如瑜伽等。餘師所說。不可具陳。若依本記。有二義。一依理論。不可說煩惱在前在後。二依教化門。且約受生等。說之為初。   經。眾生根本(至)身名積聚。   釋曰。第二色心成陰界等。文別有二。初明成陰。後大王下。成十二處等。此即初也。文別有二。初別釋五陰。後釋蓋名義。謂眾生根本色。名色蓋。亦名色陰。如後當釋。心名識蓋等。此即開心。以為四陰。謂受想等。所言蓋者。釋陰名義。舊翻為蓋。陰覆為義。慈恩三藏。翻之為蘊。蘊是積聚義。於一一蘊。多法集成。故名為蘊。言身名積聚者。釋身名義。謂五蘊法。皆名為身是蘊義。   經。大王(至)生無量色。   釋曰。自下第二明色心成十二處等。文別有三。初總明一色生無量色。次眼所得下。別明所生諸色。後如是一色下。總結能生色心。此即初也。謂一色法。能生五塵等色。若具應言此一心法。生一心法。或無量心。今總略故。但說生識。   經。眼所得為色(至)身得為觸。   釋曰。第二釋所生多色。文別有二。初明生五境。後明生五根。境中有二。初明所造五境。後釋能造四大。此釋五境。若具應言法處所攝色。或可此經不明法處所攝色。是故不說。   經。堅持名地(至)輕動名風。   釋曰。第二能造四大。如文可知。   經。生五識處名根。   釋曰。第二明生五根。謂四大所造眼等五根。能生五識。故名五根。   經。如是一色一心(至)色心。   釋曰。第三總結。一色生十種色。謂五根五境。略而不說法處色也。一心於十二處。能生意根。於十八界。能生六識及與意界。而釋中不說者。為存略故。   經。大王凡夫(至)無量假色法。   釋曰。自下第二凡聖取境。勝劣差別。文別有二。初明凡境。得假非實。後明聖境。得實非假。此即初也。   經。聖人六識(至)一切實法。   釋曰。第二聖境得實非假。然此文義意難了。諸說不同。若依本記。凡夫六識。總相取法。故言得假。聖人分明取四微等。故言得實。又解。凡夫俗。虛妄六識。故得世諦假名之法。今解色等五境。皆有二相。一者自相。即是實有。二者共相。即是假有。異生五識。同時意識。皆得自相。是現量故。後念意識。但得共相。是比量故。聖人取境。亦復如是。今此經意。約粗細門。凡夫所得。粗乃現量故。但得假境。聖人現量。以極細故。但言得實。此即假說。   經。眾生者世諦之名也。   釋曰。自下第二明受假。四門分別。即分為四。一二諦分別門。二有無門。三六趣門。四四姓門。此即第一二諦門也。如上所說。能成五蘊。名為法假。所成之人。名為受假。如是受假。二諦門中。是假法。世諦之名也。   經。若有若無(至)幻化故有。   釋曰。第二有無分別門。謂於俗諦門中。有假者故。名之為有。非實性故。亦說為無。如是受假。世諦假。誑幻故有。而非實有。   經。乃至六道幻化眾生見幻化。   釋曰。第三六趣門。謂受假三界四生。乃至六道。所成受假。皆幻化眾生。見幻化。非實眾生。   經。幻化見幻化(至)名為幻諦。   釋曰。第四四姓分別門。然釋此文。自有兩釋。一雲。幻化見幻化者。總標能化所化。皆是幻化。婆羅門乃至名為幻諦者。雙顯能化所化。皆具四姓。神我有情。具足色心。皆名幻諦。一雲。言幻化者。標能化人。見幻化等。乃至名為幻諦。皆是所化。   經。幻諦法(至)無義名。   釋曰。第三釋名假。文別有二。初明佛前無名。後大王下。明如來立名。前中有三。初明世諦無名義名。次明幻法無名無體。後明三界六道皆無名字。此即初也。謂幻諦法者。即世諦也。言無佛出世前等者。佛未出時。無能說名字。亦無所說義名字。   經。幻法幻化(至)無體相。   釋曰。第二明幻法無名無體。謂幻法有幻化用。如是體用。皆無名字。亦無體相。如空化等。   經。無三界(至)六道名字。   釋曰。第三釋三界六道。皆無名字。如文可知。   經。大王是故(至)六道名字。   釋曰。第三如來立名。文別有三。初世尊立名。次結名非一。後指事重釋。此即初也。謂佛未出。無諸名字。是故世尊。為諸眾生。說諸名字。   經。是名無量名字。   釋曰。第二結名非一。如文可知。   經。如空法(至)色法。   釋曰。第三指事重釋。謂無量名字者。如說成眾生身。有其七名。一者空法。是空界色。二明四大。即分為四。三明心法。謂六識心。及心所有法。四色法。謂五根五境。法處所攝色。如是名字。其類非一。   經。相續假法非一非異。   釋曰。自下第四明相續假法。文別有三。一標宗。二反釋。三順結。此即初也。如本記雲。一是常見。前後是一。無滅義故。異是斷見。前後各異。無續義故。故說其相非一非異。   經。一亦不續。異亦不續。   釋曰。第二反釋一異之失。一亦不續。無續義故。異亦不續。條然別體。無續義故。   經。非一非異。故名續諦。   釋曰。第三順結可知。   經。相待假。名一切名相待。亦名不定相待。   釋曰。第五釋相待假。文別有二。初標二種。一者相避相待。或名決定相待。如一切法。展轉相待。二相奪相待。亦名不定相待。如一尺物。或長或短。所望別故。言長奪短。言短奪長。故本記雲。一切相待。即是相避相待。一法待一切故。不定相待。即相奪相待。如丈尺等。有雲。正相待者。如說有無等。或色對眼。聲對耳等。不定相待者。傍相待。如五境展轉相待等。   經。如五色等法。有無一切等法。   釋曰。第二指事辨正相待也。   經。一切法皆緣成假成眾生。   釋曰。第六釋緣成假。謂五陰為緣成假眾生。或可五陰為緣。成假眾生。故名緣成假問若爾。受假有何別耶。解雲。緣成攝受假。受假不能攝緣成假。   經。俱時因果(至)三世善惡。   釋曰。第七因生假。謂同時因果。如說現行熏種子。種子生現行等。即是俱時因果。種子自類相生等。即是前後因果門。   經。一切幻化。是幻諦眾生。   釋曰。就所化中。文別有二。先釋。後結。上來已釋所化如幻訖。此即第二結成所化如幻也。   經。大王(至)為若此。   釋曰。此即第二結成能化皆幻化。   經。時有無量(至)不可說德行。   釋曰。第三明時眾得益。文別有三。初明得伏忍。謂即三賢。次得空無生忍者。得二種忍。所謂空及無生忍。一一皆通在於十地。後乃至等者得地門。謂聞教力。能得初地乃至十地所有德行應知。   仁王經疏中卷(本)   仁王經疏卷中(末)   西明寺沙門圓測撰   二諦品第四   將釋此品。略有二義。一釋品名。二正釋文。釋品名者。諦有二種。一者世諦。謂有為法。從緣而生。假而非實。故名世諦。二者真諦。實相真如。本生清淨。實而非假。故名真諦。或言世俗。及勝義諦。世謂隱□。俗謂粗顯。謂色心等。粗顯現法。隱□勝義。世即是俗。故名世俗。是持業釋。勝謂勝智。義即境義。謂真如理。是勝智之境義。故名勝義。是依主釋。皆名諦者。如瑜伽說。諦有二義。一如所說相。不捨離義。二由觀此故。到究竟處。故名為諦。如是總名二諦品者。此帶數釋。於此品中。辨二諦義。故名二諦品。   經。爾時(至)有世諦不。   釋曰。第二依文正釋。就內護中。文別有三。初觀空品。明自利行。次教化品。明利他行。後二諦品。明二護所依。上來已釋前二行訖。即此第三二護所依。若依本記。於一品內。大分為三。一問答分別。二諦不二。二白佛言下。問答分別說法不二。三白佛言下。問答法門不二。今解即分為五。初三同前。第四大王七佛下。讚經功德。第五大王此經下。讚名勸持。就初門中。先問後答。問中有三。初兩徵。次雙難。後總結。此即初也。謂王兩徵。謂第一義諦中為有世諦耶。為無世諦耶(不者無也)將欲設難。故作兩徵。   經。若言無者(至)智不應一。   釋曰。第二雙難有無。先無後有。然此二難諸說不同。依本記雲。若言無者。凡夫智不應二謂真及俗。若言有者。聖人智即不應一。謂第一義諦智。據理論之。不一不二。若定唯一。凡夫見俗。亦見真故。即應成聖。若依本業經佛母品。有其二問。一問一二。二問有無。答有四重。彼雲。二諦法性。為一為二。為有為無。下佛答雲。佛子二諦者。世諦有故不空。無諦空故不有。二常爾故不一。聖照空故不二。有佛無佛。法界不變。法常清淨故不二。諸佛還為凡夫故不空。無無故不有。空實故不一。本際不生故不二。不壞假名諸法相故不空。諸法即非諸法故不有。法非法故不二。非非法故不一。具說如彼。   經。一二之義其事雲何。   釋曰。第三總結可知。   經。佛告大王(至)一義二義。   釋曰。第二世尊正答。文別有二。初世尊略答。後七佛下。廣釋前難。略中有三。初讚問有因。次略示義端。後勸發三慧。此即初也。謂王曾問過去七佛。故今能問一二之義。言過去七佛者。一毘婆屍佛前更說一佛。如次第二毘婆屍。第三式佛。第四屍棄。第五毘捨。第六拘那含。第七迦葉(勘)。又解。毘婆屍第一。釋迦文第七。從多為論。故雲過去七佛。據實釋迦一佛。即是現在。   經。汝今無(至)一義二義。   釋曰。第二略示義端。謂汝今無聽。我今無說。謂本記雲。有聽有說。即是不一。無聽無說。即雲不一。即是二諦。一真二俗。不二即是第一義諦。非真非俗。故名第一義諦。一雲不一。即是二諦差別義。不二即是二諦無差別義。非謂二諦之外。更立第三諦。雖有兩說。後說為正。不爾應言三諦品也。有作是難。有說有聽。即為二義。便違上說。二諦為二。聽說皆是俗諦義故。今解不爾。欲遮定執真俗一異。故今分別。隨凡情取二諦定異。隨聖智辨非有差別。非謂聽說別配二諦。   經。王今諦聽(至)如法修行。   釋曰。第三勸發三慧。准上應知。   經。七佛偈如是。   釋曰。自下第二廣釋前難。文別有二。初引七佛偈。以釋一異。後長行中。申今佛說。以通前難。前中有二。初長行發起。後正引頌文。此即初也。   經。無相第一義(至)無自無他作。   釋曰。正引偈文。有八偈半。大分為三。初有三偈。正申二諦。次有三偈。釋一異義。正釋王難。後二偈半。辨世諦虛。結成上義。前中有三。且依本記。初有一偈。明其二諦體俱本有。次一偈文。以三假義。辨二諦有無。後一偈文。遣有無相。以辨二諦。釋初偈中。上半明真本有。謂無相真如。本來自有。無自者。顯人空。無他者。顯法空。又釋無自者無我。無他者無我所。一雲。無自者。不從自生。無他者。不從他生。若具應言不共不無因。為存略故。說初二句。雖有三釋。意存初說。下半明俗有。謂因緣法。有佛無佛。本來有之。無自者。有為法上人空理。無他者。有為法上法空理。更有二釋。准上應知。   經。法性本無相(至)三假集假有。   釋曰。第二有一行偈。以三假義。立二諦有無。由三假故。無名相中。作名相說。於中三。初之二句。明真無義。次有一句。明有義。後有一句。雙結二諦。皆是假有。言法性本無相者。諸法實性。本來無相。是真無義。第一義空如者。異名重釋。亦名第一義空。亦名真如。諸有本有法者。此明俗諦有義。謂諸有為蘊等諸法。因緣故有。三假集假有者。雙結二諦皆是假立。言三假者。本記雲。名相依他。二種假故。立俗諦有。無相無生。一種假故。立真無義。有說一頌。上半明真。下半明俗。言三假者。法受名假。義如上說。   經。無無諦實無(至)有無義如是。   釋曰。第三有一偈。明亡即不二。存即不一。文別有三。初之二句。明真無義。次有一句。顯俗有義。後有一句。雙結有無。言無無諦者。遣名相之有。即是無義。得無名相之有。亦是無義。雙牒兩無。故名無無諦。即此二無。實是無也。故言實無。寂滅第一空者。遣前二無。謂前二無。對有之無。即安立諦。非究竟理。第二句明非安立諦。斷惑證滅。故言寂滅。體即一味真如。故言第一義空。諸法因緣有者。釋俗有義。第四一句。雙結可知。然此三偈。諸說不同。有雲。上來三行。初一人空。次一法空。第三雙牒二無。故言無無。有說。初偈出二諦體。次偈釋二諦義。後偈雙結二諦有無義。一雲。顯其二諦有其三門。一無相因緣二諦門。次偈實假二諦門。後一偈有無二諦門。   經。有無本是二(至)二諦常不即。   釋曰。自下第二有三偈。明一二義。正通王難。文別有三。初之一偈。理智相對。顯非一二。次有一偈。智理相對。遣一異執。後有一偈。智理相對。讚入真義。此即初也。於中上半。舉喻顯法。謂真俗境。本自恆有。如牛兩角。下半明非一二。聖達諸法不離真故。隨相立理。有無並故。   經。解心見不二(至)非二何可得。   釋曰。第二智理相對。遣二一執。謂無分別智。唯證真故。不可執為二。所立道理。有無別故。不可執為一。   經。於解常自一(至)真入第一義。   釋曰。第三智理相對。讚入真義。此無二者。一牒上於解常一義。謂無分別智。證一如來。外無別俗諦。故言通達。此無二。真入第一義。   經。世諦幻化起(至)因緣故誑有。   釋曰。自下第三有兩偈半。辨世諦虛。結成上義。於中有三。初之一偈。總顯世虛。次有一偈。顯能所化虛。後有半偈。結觀歸人。就初偈中。初之一句。顯世諦法。虛如幻起。後有三句。舉喻顯法。喻有三種。一者空華。二者樹影。三者第三手(或有本雲三首者謬之也)然釋此喻。諸說不同。有說。空華有相無體。喻分別性。樹影託質而起。喻依他性。第三手。相性並無。譬真實性。是安立故。遂是世諦。由因緣故。妄執為有。一雲。三喻喻一切法空。故大品等。顯十喻。以說諸法無不皆空。一雲。三喻顯所執空。故解深密雲。由所執性。立三無性。會般若雲。一切諸法無自性者。依相無自性性說。故知不遣依他亦是空。具如別章。   經。幻化見幻化(至)諦實則皆無。   釋曰。第二顯能所化虛。謂幻化見幻化者。皆非實有。故維摩雲。其說法者。無示。其聽法者。無聞無得。諸說不同。准上應知。   經。名為諸佛觀。菩薩觀亦然。   釋曰。第三結觀歸人。如上所說。一二之義。是佛菩薩之所觀也。   經。大王菩薩(至)化眾生。   釋曰。自下第二申今佛說一二之義。文別有二。初明二義。後佛及下。釋其一義。此即二義。謂佛告大王。菩薩摩訶薩。於第一義中。為化眾生。常照二諦。由般若故。常照真諦。不著生死。異於凡夫。由大悲故。常照俗諦。不著涅槃。異於二乘。此即二義。   經。佛及眾生(至)一而無二。   釋曰。自下第二釋其一義。文別有三。一能所化以明一義。二一切法下。境智相對以明一義。後菩薩下。染淨相對以明一義。就能所中。復分為三。初標。次徵。後釋。此即標宗。謂略答中。無聽無說。為一義也。   經。何以故。   釋曰。次徵。能所既殊。如何言一。   經。以眾生空故(至)得置眾生空。   釋曰。第三釋成一義。隨能所化。俗相雖殊。而空理一。由斯所化。能化亦空。能所俱空。是其一義。   經。以一切法空故空空。   釋曰。第二境智相對。以明一義。文別有三。初標。次徵後釋。此即標宗。且依一門。辨一切法。不出境智皆空。故言空空。   經。何以故。   釋曰。徵。境智既殊。空應非一。   經。般若無相。二諦虛空。   釋曰。第三成一義。文別有二。初正釋一義。後般若下。逐難重釋。此即初也。謂般若對境。無能取所取相故空。二諦於第一義。無差別故空。是故般若二諦。一而無二。   經。般若空(至)無他相故。   釋曰。第二逐難重釋。所以者何。一切法空相。顯可知。般若空相。有何差別。是故偏說般若空相。文別有二。初依諸位。顯體空相。後依佛果。顯用空相。此即初也。謂般若空。從於生死十二緣生位。乃至涅槃一切智位。無人相故無自相。無法相故無他相。即以人法二空。而為體相。   經。五眼成就時見無所見。   釋曰。第二謂依佛果。顯用空相。文別有二。初明無見用。後明無受用。此即初也。五眼成就時者。總舉五眼。意取後三。肉天二眼。非般若故。三眼見時。無能見相。即是空義。   經。行亦不受(至)一切法亦不受。   釋曰。第二明無受用。言不受者。不執著義。不受有四。一行。謂著行。二不行。謂不著行。三非行非不行。即是無記行。四不受一切法。此明三眼。於四境中。皆不執著。無執著用。故說為空。此皆空故。亦是一義。   經。菩薩未成佛時(至)以煩惱為菩提。   釋曰。第三染淨相對。以釋一義。文別有三。初標。次徵。後釋。此即初也。染謂煩惱。是生死根本。淨謂菩提。為涅槃本。如斯二種。用空為性。以未悟時。迷菩提性。故為煩惱。至已悟時。覺煩惱性即是菩提。   經。何以故。   釋曰。次徵。謂染淨乖違。如何成一。   經。於第一義(至)一切法如故。   釋曰。第三釋成一義。有其二因。一遮。二表。謂第一義中。無染淨相。故言無二。一切諸法。皆悉如故。是一空義。依本記。有九種義。以釋不二。恐繁不述。   經。白佛言(至)而行諸法相。   釋曰。自下第二問答分別說法不二。於中有二。先問。後答。此即問也。此問意雲。若一切法如如中無文字。雲何諸佛。依於文字。行諸法相。   經。大王(至)論議如。   釋曰。第二如來正答。文別有二。初明說空。即是利他。後明修空。是自利空。前中有三。初別明十二部空。次是名味下。總辨教空。後若取者。顯不行空。言法輪者。法輪有二。一教。二行。此中說教。以為法輪。言法本如等者。列十二部經。然十二名。諸教不同。自有經文。唯梵非翻。如深密解脫經第三卷。所謂修多羅.祇夜.和伽羅那.伽陀.憂陀那.尼陀那.阿婆陀那.伊帝憂多伽.闍多伽.毘佛略.阿浮陀檀摩.憂波提捨。自有經文。唯翻非梵。如解深密經第三卷。所謂契經.應誦.記別.諷誦.自說.因緣.譬喻.本事.本生.方廣.希法.論議.自有經文。梵翻雜用。如法華第一卷。所謂修多羅.伽陀.本事.本生.未曾有.因緣.譬喻.並祇夜.優波提捨等。所以如是諸本異者。諸代翻譯。意樂別故。深密解脫。與解深密。同本譯別。如是等義。具如別章。今雲法本如等者。一梵音修多羅。此雲法本。釋有二義。一教為理本。二總為別本。二祇夜。此雲重誦。誦前長行。三和伽羅那。此雲受記。受佛記別。四伽陀。此雲不誦偈。亦名諷誦。不誦長行。五憂陀那。此雲無問自說。六尼陀那。此雲因緣。亦名調伏。由彼廣明制戒緣起。故名戒經。七阿婆陀那。此雲譬喻。八伊帝憂多伽。此雲法界。亦名本生。界是生義。九闍多伽。此雲本事。十毘佛略。此雲方廣(勘)。十一阿浮陀檀摩。此雲未曾有。十二憂波提捨。此雲論議。如是十二。皆雲如者。如是空義。   經。是名味句(至)一切如。   釋曰。第二總辨教空。若依本記。有其四義。故本記雲。二結成有四。一名味句。是應說。二音聲。是正說。三果報。是能說。四一切如。即是依說。依此真如理。而說法。實無法可說也。今解不爾。此即第二總辨教體空。然出教體。諸說不同。有處說名等為體。有處說聲。有處合說。具如別章。今依此經。名句文身及聲為體。故前觀空品雲。佛說句文聲。而今所說名味句音聲果者。名等是假。聲體是實。依實聲上。假立名等。故言聲果。如是文字記句。皆是如也。   經。若取文字者。不行空也。   釋曰。第三不行空。謂若依文字。不悟如者。如諸部等。不行空也。   經。大王如如文字。修諸佛智母。   釋曰。第二修空。若依本記。第二修學空有五。第一能修。第二所修。第三本性。第四如理修。第五結成。一能修之智。修如如佛母。能生佛故名智母。二所修正是佛母。即薩婆若。即一切智。有三義。一眾生性。譬如意珠。所須皆能成就。二眾生根。譬如清水。影和潤清。如慈悲心。三眾生智。譬如虛空。於如如不轉不異。性是不改義。所求竟得。是不改。也根是能生義。能生慈悲。利益一切眾生。第三明本性以為母。未得佛時。以當佛為智母。若得佛時。即薩婆若。是一切智。諸佛未成佛時。名自性。即是隱為如來藏。後修得佛。解脫道時。性顯為法身。即薩婆若。覺顯本性。名修者為化。為化能顯本佛。故名智母。未得為性者。未得時但有本性。故名性佛性。若道中引出佛性。果即涅槃。即至果佛性也。未來得通二性。已得唯是涅槃性。三乘有三種三乘。一乘三乘者。樹王佛是小中大乘。緣覺中。聲聞小中小。同觀四諦故。次大乘三乘。一迴向聲聞緣覺。觀如得人無我空為二。地前菩薩同觀如。得入見無我空故大若相望者。迴向聲聞緣覺為內。大乘內。外小中寂靜聲聞緣覺為外。大乘外也。第三就初地後為三者。初地名見。二地至七地為修。八地至佛地為究竟地。若取大望小乘。同觀四諦。皆名為小。若小望大。同緣如如。皆名為大。據修習雖有三乘。論其本性。皆不生滅。一切眾生。以此為覺性者。通結本性義。分為三也。第四如理修者。文言若菩薩無受下。有五波羅蜜。一無受無分別故波羅蜜。無受有二。一凡夫不能通達。亦名無受。不受著故。今菩薩通達。而不受著也。能不受故。二無文字。無語言波羅蜜。文字假說。理論無也三離文字無二波羅蜜。四非非文字。無果波羅蜜。菩薩修解。能離文字。得解脫。此解是果。是非文字解。此解亦空。故言非非文字。五為修文字者。明一味波羅蜜故。證真性為最勝。翻波羅蜜。為究竟最勝也。第五結護佛果。護十地。護因。護化眾生利他。今解不爾。問答分別說法不二。文別有初問答分別說法不二。後大王下。依上說法。修諸智母。上來已釋空訖。自下第二。修諸智母。文別有三。初廣辨修習。次三乘下。逐難重釋。後大王下。結修所成。就廣辨修。文別有二。初明因位智母。後即為薩波若體者。果之智母。就因位中。文別有二。初明修性智母。後一切下。明理性智母。如是二性。能生佛智。故言智母。此即第一明修性智母。謂從地前。至金剛位。依教空修習。生受用身一切智果。即是生因。若望法身。即謂了因。或可如者指示。亦顯十二文字非一。是故重言如如文字。修諸佛智母者。謂諸位中。所修諸行。能生諸佛智。故言諸佛智母。   經。一切眾生性根本智母。   釋曰。自下第二明理性智母。謂諸因位。真如佛性。能顯法身本覺智果。故言性根本智母。即是正因。若望受用。即是依因。   經。即為薩波若體。   顯果智母。謂薩波若。諸佛智根本。亦名智母。   經。諸佛未成佛(至)已得為薩波若。   釋曰。此即第二依時屬當。謂諸佛未成佛。以當佛為智母。用法身報身為智母。未得為性者。在因位中。行性理性。以為佛性。已得為薩波若者。至果位中。法身本覺。報身妙覺。為一切智也。   經。三乘(至)以此為覺性故。   釋曰。自下第二逐難重釋。謂前文雲。修諸佛智母。或雲性根本智母。其相難解。故今重釋。文別有二。初釋理性。後菩薩下。重釋。文別有二。初釋理性。後菩薩下。重釋行性。此即初也。謂前所說性根本智母者。即三乘身中。理性般若。不生不滅。自性常住。是故一切眾生。以此為佛性。即以此文。一切眾生。皆有真如佛性。或可三乘菩薩。皆名為覺。用此實相般若。為三乘覺性。   經。若菩薩(至)波羅蜜。   釋曰。第二重釋行性。謂前所說。如如文字。修諸智母。而未能顯修相差別。故今重釋。文有兩節。即初釋如如文字。後修無脩下。釋修諸智母。謂若菩薩無受乃至非非文者。名為如如文字。然此四句。諸說不同。一雲。無受者總句。菩薩不執文字。故言不受。無文字者。下有三句。別釋不受。一不受無文字。以不執著無文字故。離文字者。非文字義。若文字應非文字。故作此言。不受離文字。若非非文字。應非非文字。故作此言。不受非非文字。一雲。不受無文字。不受所執文字。不受離文字者。不受依他。不受非非文字者。不受圓成實性文字。修無修文字等者。釋上修諸佛智母。謂菩薩修行。不作是念。我是能修文字。為所修者。乃得真性般若波羅蜜。   經。大王(至)為若此。   釋曰。第三結修所成。謂若菩薩。如上修習。能成三答。所謂護佛。護化。護十地行。   經。白佛言(至)為無量耶。   釋曰。第三問答分別。法門不二。若依本記。文別有三。一正明法門不二。二讚經德。三立經名。就初門中。先問。後答。此即王問。有其三問。一問根。根有二。一佛性為根。二道中為根。二問行。即八萬四千陰入等門。三問法門。有二。一方便法門。無量隨眾生品修學。二正法門。常修不一不二。第一問理。第二問行。第三問教也。今解不爾。即此品內五段中第三問答分別。法門數量。文別有二。先問後答。此即問也。謂王問定有邪正定等無量品。眾生有利鈍等。根有無量。或貪慢等。或迷陰等。無量心行。為彼所說。諸法觀門。為一為二。為無量耶。   經。大王(至)乃有無量。   釋曰。第二如來正答。文別有三。初隨問略答。次若菩薩下。廣釋。後眾生品品下結。文中有二。初明觀門。後明所觀法。此即初也。謂所說觀門。非但一二。乃至無量。   經。一切法。亦非有相。非非無相。   釋曰。第二明所觀法。非唯一二。故說亦言。然釋此文。諸說不同。有說。亦非有相者。單破有相。非非無相者。復破有相。依本記雲。相不可得。故言非有相。非非是非無相。彼相者。相與法一。與相異。般若相與法一。法未成就。誰與相一。若已成就。即不所相。有雲。應作四句。謂非有相。非無相。非非有相。非非無相。為存略故。且說初後。今解。准上有三句。一非有相。若爾應是無相。故言非無相。若爾非應是非無相。故言非非無相。今舉初後。准顯中句。故但二句。   經。若菩薩(至)第一義諦也。   釋曰。自下第二廣釋。文別有三。初依二諦。顯諸法相。次依三諦。顯諸法相。後就三假。辨諸法空。此即初也。謂若菩薩。觀眾生一二是俗諦。不見一二是真諦。今明俗即真故。言一二者。是第一義諦也。   經。大王若有若無者。即世諦也。   據實有無。即是俗諦。非有非無。即是真諦。今正顯俗。故言有無者即世諦也。或可有者色諦心諦。無者空諦。   經。以三諦攝一切法。   釋曰。自下第二就三諦以明諸法。文別有三。初明三諦攝一切法次列三諦名。後引說證成。此即初也。   經。空諦色諦心諦。   釋曰。第二列三諦名。言三諦者。一空諦。謂第一義諦。二色諦。謂五根等。三心諦。謂眼等六識。二諦門中。初一是真。後二是俗。若廣分別如本記。   經。故我說一切法不出三諦。   釋曰。第三引說證成。   經。我人(至)一切法空。   釋曰。第三依三假以明空相。我人知見。名假故空。五受陰。受假故空。一切法法。假故空也。   經。眾生品品(至)非二法門。   釋曰。第三結答。本記雲。理論非一非二。俗乃無量者不然。本問有三。為一。為二。為無量。皆依俗義。   經。大王(至)無二二無別。   釋曰。自下第四讚經德。文別有三。初明七佛同說。勸眾受持。次是經下。明多佛同說。讚經勸持。後況復下。依今佛說。勸眾受持。此即初也。文有二節。初明同說。後汝等下。勸眾受持。   經。是經功德(至)不可窮盡。   釋曰。第二多佛同說。勸眾受持。文顯可知。故不繁述。   經。況復(至)得佛不久。   釋曰。第三依今佛說。勸眾受持。文別有二。初勸眾受持。後時眾得益。此即初也。   經。時大眾(至)十地性。   釋曰。第二時眾得益。若依本記。三空者。三假空也。地前觀。大空者。登地也。或可三空者。空無相無願。   經。大王(至)般若波羅蜜。   釋曰。第五讚名勸持。文別有三。初標名勸持。次重讚異名。後舉喻勸持。此即初也。   經。是經復有(至)一切眾生身。   釋曰。第二重讚異名。名有四種。一護國。二法藥。三護捨。四護身。   經。即此般若(至)亦復如是。   釋曰。第三舉喻勸持。文別有三。初法說。次舉喻。後汝等下。舉法同喻。   仁王經疏中卷(末)   元久二年朱明四月十日書寫了。      同月十一日交點已了。              傳領[((嘹-口)-小)-日+酉]海              傳領覺聽        唐招提寺五室住侶宗祐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708 仁王經疏   仁王經疏卷下(本)   西明寺沙門圓測撰   護國品第五   將釋此品。略有二義。一釋品名。二正釋文。釋品名者。若依本記。國土有二。一世間。二乘凡夫。二出世。十信至十地。賊有二。一外。劫盜禽獸等。二內。所謂煩惱。護有二。一外。即百部鬼神。二內。所謂智慧。若內若外。悉是諸佛菩薩神力。今解。般若能護人天國土。故名護國。   經。爾時(至)般若波羅蜜。   釋曰。自下第二依文正釋。能護佛果及十地行。皆是內護。護人天處。即是外護上來已釋二種內護。故今第二明護國品。若依本記即分為四。第一行法。第二能護第三引證。第四得益。行法有三。一誡聽。二勸持。三說護。此當前二。如經可知。今解不爾。於一品內。文別有三。初敕聽勸持。次當國土下。廣釋護法。後爾時釋迦下。辨眾得益。此即初也。誡聽許說勸持。如經可知。   經。當國土(至)破國時。   釋曰。自下第二廣釋護法。於中有三一。廣釋護法。二大王昔日下引古證今。三大王十六下。結示勸持。就廣釋中。復分為三。一釋護國。二大王不但下。釋其護福。三大王不但下。釋護眾難。就護國中。文別有四。一明護時。二釋護法。三汝國下。明能護體。四大王下。顯所護難。此即第一明護時節。據實護國道一切時。為顯要時。舉劫燒等。對說護法。言劫燒者。損害國故。名為劫燒。非三災中大火災也。   經。當請百佛(至)百阿羅漢像。   釋曰。自下第二釋護法或。於中有三。初請福田。次明供養。後顯說時。就福田中。文別有三。一諸聖福田。二講會聽眾。三請師講說。此即初也。謂上三尊實身難集。為通遠代福田具足。故置百像。   經。百比丘眾(至)七眾共聽。   釋曰。第二講會聽眾有三。一百比丘。二百四大眾。三百七眾。言百比丘者。有雲。一一座前。皆有百比丘。若爾便成一萬人。人眾不滿。講法不成。今雲百者。一一座前一比丘。撿挍徒眾。故言百也。言四大眾者。比丘。比丘尼。近事男近事女。有雲。簡除沙彌沙彌尼式叉摩尼。今言攝在比丘比丘尼眾中。言七眾者。前四眾上。如沙彌等三眾。七眾往來眾也。問一一坐前。皆有六類。皆有百類。此有何意。解雲。為欲莊嚴說法會故。問四眾等已攝比丘。何須別說百比丘耶。為顯一一會中定須一人。而為上座。故言百也。問曰。大眾與七眾。有何別。有說。門別故說。未必有別。或可四大眾皆大乘眾。言七眾者。聲聞眾也。   經。請百法師(至)講般若波羅蜜。   釋曰。第三請師講說。   經。百師子(至)供養三寶。   釋曰。第三明供養法。大別有三。初明三事供養三寶。謂燈香及華。言百燈等者。一一座前。各有一燈一華一香。若不爾者。便成萬華。其事難成。   經。三衣什物供養法師。   釋曰。第二別供法主。言什物者。此者兩釋。一相傳說雲。三衣即三。缽四。坐具五。剃刀六。刀子七。漉水袋八。缽袋九。針筒十。二淨三藏雲。三衣十物者。蓋是譯者之誤也。離為二處。不依梵本。別道三衣。折分十物。訓什為離。臆斷斯甚。十三資具益兼中下。言十三資具者。一僧伽梨。二嗢呾囉僧伽。三安呾婆娑。四尼殺憚娜。五泥代珊娜(裙也)。六副泥代珊娜(副裙)。七僧劫[音*皮]迦(帔巾)。八副僧腳[音*皮]迦(副帔巾)。九勃裡沙奢知迦(雨衣)。十迦耶褒折娜(拭身巾)。十一日佉褒折娜(拭面巾)。十二雞捨缽喇底揭喇呵(剃髮時披不承髮)。十三揵豆缽底車憚娜(遮瘡衣)。攝頌曰。三衣兼坐具。裙兩帔有雙。雨衣拭身面。剃髮及遮瘡。雖有兩釋。此猶未了仁王經梵本。為是數十百是什字。   經。小飯中食。亦復以時。   釋曰。第三飯食供養法主。或可通供大眾。   經。大王一日二時講經(或有本雲講讀此經)。   釋曰。第三講經時分。講必精力。故隨二食。講亦兩時。   經。汝國土中(至)護汝國土。   釋曰。第三明其能護。若依本記。百部神者。出金眼仙人義。此仙人領鬼神。根本有十處。開十為百。十者。一大神。能化諸神。二童子神。是摩醯首羅兒。夜入仙寶。仙法不殺小兒。仙人記其年十六。成大仙必死。言既不空。此不可免。摩醯首羅遂駐此兒。恆年十四。以小兒為部黨。故害世間小兒。若年十五。此兒不復害也。三母神。即童子乳母。四梵神。摩醯首羅。面上三目。有一切智。若失物不得。主小兒。咒小兒面更生一目。直往取物。得竟還失目。五家頭神。障一切願。善惡事不成就。六龍神。多貪嗔。七脩羅神。能縛杵人天等。又有二健兒。惡健兒。善健兒。八沙神。食肉薄福德。身如沙土。九夜叉神。有大神通。十羅剎神。翻為極難(勘)。   經。大王國土(至)多有賊起。   釋曰。第四明所護難。文別有三。初明鬼等難。次明三災難。後一切請難下。對難辨護。此即初也。略有八難。一者鬼亂。二萬人亂。三賊來劫國。四百姓亡喪。五君臣是非。六天地怪異。七星宿失度。八日月失度。多有賊起。如是等難。不可具述。言二十八宿者。如大集經月藏分第十卷。星宿攝受品雲。一方有七宿。四方合有二十八宿。東方七宿。謂角亢氐房心尾箕。南方七宿。謂井鬼柳星張翼軫。西方七宿。謂奎胃昴畢觜參。北方七宿。謂鬥牛女虛危室壁。又月藏分第十卷。與上稍異。恐繁不述。   經。大王(至)一切諸難。   釋曰。第二火水風難。   經。亦應講此經。法用如上說(或有本雲講讀此經)。   釋曰。第三准上護法。   經。大王不但護國(至)法用如上說(或有本雲講讀此經)。   釋曰。第二明其護法文別有三。初標。次釋。後准上護法。如文可知。問富貴客安置講。貧賤如何可成。准下諸難。應有此妨。若准此難。講讀此經。以為正也。   經。大王不但護福亦護眾難。   釋曰。第三明沒諸難。大別有三。初標。次釋。後准。此即標也。   經。若疾病苦難(至)一切無量苦難。   釋曰。第二別釋諸難。謂疾病等。及枷鎖等果報難。或四重業。五逆因。八難六道業難。一切無量苦果難。言四重者。婬盜殺生及妄語罪。問講讀此經。能護四重業不。若能護者。應非失戒。若已失戒。如何能護。解雲。諸宗不同。若依小乘。自有兩說。如俱捨第十五。敘三師釋。一薩婆多宗。別解脫戒。五緣捨故。彼頌雲。捨別解調伏。由所捨命終。及二形俱生。斷善根夜盡。犯根本羅時。不捨出家戒。所以然者。非犯一邊。一切律儀。應遍捨故。然有二名。謂持犯戒。如有財者。負他債時。名為富人。及負債者。若於所犯。發露悔除。名具屍羅。不名犯戒。如還債已。但名富人。二經部師說。六緣捨勒策。及比丘別解脫戒。謂於前五。更加犯重。三法密部說。七緣捨別解脫戒。謂於前六。加正法滅。經部難薩婆多雲。若爾何緣薄伽梵說。犯四重者。不名比丘。不名沙門。非釋迦子。破比丘性。害沙門性。懷滅墮落。立他勝名。薩婆多答。依勝義比丘密意說。正法滅時不新得。非捨舊戒。廣說如彼。今依大乘。諸教不同。若依瑜伽。犯重失戒。不說護法故。第四十雲。略由二緣。捨諸菩薩淨戒律儀。一者棄捨無上正等菩提大願。二者現行上品纏。犯他勝處。法藏諸菩薩。雖復轉身遍十方界。在在生處。不捨菩薩淨戒律儀。由是菩薩不捨無上菩提大願。亦不現行上品纏。犯他勝處法。不五十三雲。問有幾因緣。苾芻律儀受已還捨。答或由捨所學處故。或由犯根本罪故。或由形沒二形生故。或由善根斷故。或由棄捨眾同分故。苾芻律儀受已還捨。若正法毀壞。正法隱沒。雖無新受苾芻律儀。先已受得。當知不捨。若依普賢觀經雲。若聲聞毀破三歸。及五戒八戒。比丘戒比丘尼戒。沙彌戒沙彌尼戒。式叉摩尼戒。及諸威儀。愚癡不善。惡邪心故。多犯諸戒。及諸威儀。若欲除滅。令無過患。還為比丘。具沙門法。當懃修集讀方等經典。思第一義甚深空法。令此空慧。與心相應。當知此人。於唸唸頃。一切罪垢。永盡無餘。是名具諸沙門法戒。具諸威儀。依方等經及此經文。亦得還生。故大方等陀羅尼經第一卷雲。若菩薩二十四戒。沙彌十戒。式叉沙彌尼戒。比丘戒。比丘尼戒。如是諸戒。若犯一一諸戒。當一心懺悔。若不還生。無有是處。除不至心。若犯五逆罪。身有白癩。若不除差。無有是處。又第四雲。若有比丘。毀四重禁至心憶念此陀羅尼經。誦千四百遍。誦千四百遍已乃懺悔。請一比丘。為作證人。自陳其罪。向形像前。如是次第。經八十七日。懃懺悔已。是諸戒根若不還生。終無是處。彼人能於八十七日懃懺悔已。若不堅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是處。若依涅槃。亦捨不捨。失其受力故名為捨。不失受經故名不捨。猶如燋一種有體無力。故涅槃經三十一雲。善男子我於經中。作如是說。若有比丘。犯四重已。不名比丘。名破比丘。已失比丘。不復能生善牙種子。譬如燋種不生果實。如多羅樹頭壞。則不生果。犯重比丘。亦復如是。我諸弟子聞是說已。不解我意。唱言如來說諸比丘犯重禁已。失比丘戒。善男子。我於經中。為能陀說四種比丘。一者畢竟到道。二者樂道。三受道。四者污道。犯四重者。即是污道。我諸弟子聞是說已。不解我意。唱言如來說比丘犯四重已。不失禁戒。如是諸宗。應作四句。一一向不捨。如薩婆多。二一向捨戒。如經部宗。及瑜伽等。三亦捨亦不捨。如涅槃經等。四非捨非不捨。如方等經。及普賢觀經等。若懺不捨。不懺便捨。成第二句。及第四句。所以者何。汎論四句。有其二種。一者別體。如婆沙等。第三第四別法成句。二者問體。第三第四遮表一法。若表詮門。成第三句。若遮詮門。成第四句。由此涅槃方等。法同而別。今依方等及此經文。四重五逆。諸義得成。言五逆者。亦名無間業。謂殺父殺母。破和合僧。殺阿羅漢。及出佛身血。問此五逆業。能得護不。若能護在。應非定業。若不能護。此文相違。解雲。諸宗不同。薩婆多宗決定受業。無有護法。具如諸論。依經部宗(勘)。今依大乘。諸教不同。若非勝緣。便生地獄。若勝緣自在兩說。一依造像經。雖受而輕。故彼經雲。由造像緣。三惡道果略受速出。而不受苦。如箭射林。不住而過。觀無量壽雲。有五逆者。亦生西方。兩方兩番。無量壽雲。不許生彼。依涅槃經第二十卷梵行品。阿闍世王發菩提心。不入地獄。故彼經雲。爾時世尊。讚阿闍世王。善哉善哉。若有人能發菩提心。當知是人莊嚴佛大眾。大王。汝昔已於毘婆屍佛。初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從是以來。至我出世。於其中間。未曾墮於地獄受苦。大王當知。菩提之心。乃至有如是無量果報。大王。從今已往。常當勤修菩提之心。又復前文雲。阿闍世王發大心故。所有重罪。別得微薄。復雲。阿闍世王語耆婆言。我今未死。已得天身。捨於短命。而得長命。廣說如彼。言八難者。依大般若五百六十八雲。天王當知。菩薩終不生於無暇之處。是諸菩薩。無有惡業。墮地獄趣。無有破戒。墮傍生趣。無有嫉妒。墮餓鬼趣。不生邪見。常值善友。不缺諸根。成佛法器。不生邊地。根鈍愚癡。不知善惡。不生長壽天。不能利他。不見佛故。不生無佛世界。菩薩生處。必具三寶。具如彼說。舊勝天王般若。亦同此說。又增一阿含經八難品雲。比丘當知。有八不聞之節。何等為八。一地獄。二畜生。三餓鬼。四長壽天。五生在邊地。誹謗賢聖。造諸惡業。六生中國。六情不具。不別善惡。七雖生中國六情具足。心識邪見。八生中國。六情具。佛不出世。亦不說法。具說如彼。依此阿含。尋大般若。八數應知。問何等名長壽天。答依智度論三十二。長壽天者。非想非無想壽。八萬大劫。或有人云。一切無色定。通名長壽天。以無形不可化故。不堪得道。常是凡夫處故。或從初禪至四禪。除淨居天。皆名長壽天。以著味邪見。不能受道。乃至彼問著味。善心難生故。又彼下文雲。無色界中。無形不得說法故。不在中生。色界中雖有色身。可為說法。而深著禪味。不能大利益眾生故。是故不在中生。有雲。北鬱單越。以為一數。除其邊地(勘)。行六道事者。造六道業。一切無量苦難者。總結諸難。   經。若講此經。法用如上說(有本雲講讀此經)。   釋曰。第三准釋也。   經。大王昔(至)欲滅其國。   釋曰。自下第二引古例今。文別有二。初引帝釋。證上諸國。二大王昔有下。引普明王。證上諸身。前中有三。初明難事。次明護法。後示說處。此即初也。依賢愚經頂生王品雲。爾時世尊。見諸比丘。貪於飾好。著於名利。多畜盈長。積聚無厭。說往過去。有大國王。名瞿薩離圍斯(涅槃雲善住王也)時王頂生欻生一胞。其形如繭。淨潔請徹。亦不疼痛。後轉轉大。乃至如瓠。便劈看之。得一童子。甚為端正。頭髮紺青。身紫金色。即召相師。占知有德。必為聖王。統領四域。因為立字。名文陀竭(晉雲頂生)。年遂長大。英德遂著。王既薨背。諸附庸王。共詣頂生。而鹹啟白。大王已崩。願嗣國位。頂生答言。若五福應為王者。要今四天及尊帝釋來相迎授。爾乃登位。立誓已竟。四天即下。各各捉寶瓶。盛滿香湯灌其頂。時天帝釋。復持寶冠。來為著之。於閻浮提。五欲自娛。經八萬四千歲。夜叉誦出。請遊東弗婆提。經八億歲。復請至西瞿尼耶。十四億歲。北鬱單越。十八億歲。四天王處。經十四億歲。意中復念欲昇忉利天。五百仙人扶車御一象。共至天上。未到之次。遙睹天城。名曰快見城。有千二百門。諸天怖畏。悉閉諸門。著三重鐵關。頂生兵眾。直趣不礙。王即吹貝張弓扣彈。千二百門。一時自開。帝釋尋出。與共相見。因請入宮。與共分座。王於天上。受五欲樂。盡三十六帝。末後帝釋。是迦葉菩薩。時阿修羅王。與軍上天。與帝釋鬥。帝釋不如。退軍入城。頂生復出。吹貝扣弓。修羅即去。頂生自念。我如是無有等者。今與帝釋共坐何為。不如害之獨霸為快。噁心既發。因尋墮落。頂生王者。統領四域。四十億歲而無厭足。由貪而死。是故比丘。夫利養者。實為大患。廣說如彼。涅槃經第十二說。爾時帝釋。受持讀誦大乘經典。為他演說。因緣力故。有大威德。頂生於是帝釋。生惡其心故。即便墮落。還閻浮提。與所受念人天離別。生大苦惱。復過惡病。即便命終。爾時帝釋迦葉佛是。轉輪王我身是。廣說如彼說。與賢愚經。所有同異。恐繁不述。   經。時帝釋天(至)頂生即退。   釋曰。第二依經明護法。如文可知。   經。如滅罪經中說。   釋曰。第三示其說處(此經即是涅槃經也或可未翻)。   經。大王昔有(至)斑足太子。   釋曰。第二引普明王。證上護身。文別有二。初明難事。後其普明下。辨能護難。此之初也。於中有三。初明斑足因緣。次受邪師教。後正作難事。此即初也。言斑足者。釋有三義。一如賢愚經說。故名迦摩沙波陀王。漢言駮足。亦云斑足。波羅達王。將四種兵。入山遊獵。逢□□□□□□□□□□□□□□□□□F□□□□稃j□嬌□□□□露□祅□□□□□□□□□□j□□□□□□□榭覦□□□槂□□□□□□□□□□□□□□□□鷺□□□□楦□□□□□榖□□□□妗奸褾□□嵅恣慼慼慼撓琚慼慼慼慼熱u□祀□餺□□誇□檢□□飣駥j□椽□餑□□□姎□□□□□騰□□□餖□夾□□□檢□□騂騰□□餺□□□□□□哅檢□□□□□□□□□□□鷺□飀□餺□[□□□□□□□量□觛□褸□檢□診□□裀□□樦□飀□□□聾□□妊□襜□□誇□餘埤□□□□□□□便駎□□魯□□j□□倫□檢□□□槭□□□□□□觔覭□飀□□□□□□弁奰聾□□□□□□□妗夾□□□□□□□□娙娶□□□□□□□□楰聾□□□□□□□□□□□□飀□□□F□□□□硫□麗□稟裀□□□□逆□聾妏□□□□□□□□□□□□□□□□埤□□□□□□□□□□□□□穡裀□覈□□櫸□衛矷慼慼慼慼槽^□□奉j□□□鷺□□式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撢f鈴□□□□□□□屆慼慼慼潘a奉j□□□□j□□踽陛慼慼慼慼慼慼慼熨奉j□□□□□□□□□j□□□駕槂□□□饈累本□□□□□穰□□□□□□□□□□檢□□礹□F□□□□□殺□□□□□礽□□□覦□□□□□糕□埤□□□襑□□□榍奾穠詙□□□□飣禖餾□□□□□□□□□□□□□□□□□□□□□□詙□□□□驫襐□逆□奾祽□檢□□□□□□□奉□□□□椹□□□詙□□□]□□□妱□□逆□都□G□□□□j□□□妴逆□□榖□□□□□□妱□□奉□Y□□□□□詙□□□禜□□□□詙□□□□□□□□□□□□遄慼模謘慼慼敵陛慼憐p□□□□楰聾□□詙□□□□□□□□□□□□□□□□□□滿慼慼慼慼憚擬芊慼慼慼慼慼撓L如□□□覦□楚慼摯鞢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歎晼慼慼慼慼憐l□□□□□□槾婖□□□詙□□□□□□□□櫚□□□□□□裀□襐□□□□□□褼□□列送□埤□駕□□□□□□□□□□□□□詙□N裀□□馭□□□□□□□□□□□□□□奰□□□□□□埤□馜□糖□□□詙□檢□□饖□□□□□□□□□□□□□□□□□□詙□□□□秎□餞□□□□□埤□□□□□□言s馳埤□□□□□□□覗□□□箋楰□□□□□□□□□□□□□□J妳埤□槂□慼慼歎晼慼慼慼慼慼R□襦馳埤□榛□□□□什□□□□□F□□□蝙怴慼慼慼慼慼慼歎晼慼慼慼慼慼憤j□□禖□□□駽芊慼慼敵C覦□□□詙□□埤□□椽□□□□□□埤□榎□馘□□馘踩鶠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毅芊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撢@姎□□橫□□□□□慄□□□□□□□□□□□□□□□□奱□□禨駥j□□□□□□□□□□□□□□裀□□□□N裀□\□□F□□□□□□□□□□□□□□□□□□□□榭□觶□□□驪送□□椻奰□□□□E□□□嬌□娀□□   經。其斑足許之一日。   釋曰。第二許假一日。若依賢愚經。許之七日。   經。時普明王(至)偈竟。   釋曰。自下第三依時能護。文別有二。初依七佛所說能護。後第一法師下。依順別理。以明能護因。此即初也。問如何一日。能說八千億偈。答如來冥加。故能說之。偈數多少。後當會釋。   經。其第一法師為王說偈。   釋曰。第二依順別理。以明能護。文別有二。初正說護法。後爾時下。聞法獲益。前中有二初長行發起。後舉頌正釋。此即於百座中。第一法師將說八頌。依賢愚經道士說者。譯家別故。   經。劫燒終訖(至)國有何常。   釋曰。第二正釋護法。有八行偈。說四道理。即分為四。第一兩偈說無常理。第二兩偈說苦道理。第三兩偈說空道理。第四兩偈說無我理。此即初也。於中有三。初有一偈。辨器世間劫壞無常。次有半偈。明其內身一期無常。後有半偈。舉勝況劣。言劫燒終訖者。火終起始。從風輪乃至初禪。故言終訖。乾坤洞然者。乾者是天。乾者健也。天行不息。故說為乾。坤者是地。坤者順也。地順四時。生長萬物。說為坤。天地通燒。故曰洞然。言須彌巨海者。山水相對。都為灰燼。次有半偈。天龍彫表。皆由業故。若依賢愚經。天龍人鬼。於中彫喪。言二儀當殞國有何賴者。舉勝況劣。如上所說器及有情。天地二儀。當有殞沒。況國不滅。   經。生老病死(至)國有何賴。   釋曰。第二兩頌偈。釋諸苦相。文別有二。初一偈半。正明諸苦。後有半偈。舉勝況劣。前中有二。初有兩句。明其四苦相續不絕。次有二句。通顯三苦。謂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皆與願違。或是憂悲為害。後有二句。明五盛蘊苦。諸欲是集諦。禍重是苦。如是苦集。猶如瘡疣。如是苦集。不離自身。不出三界。故言無外。三界皆苦國有何樂者。舉勝況劣。謂三界勝劣。皆悉是苦。況其國土。何賴非苦。   經。有本是無(至)國土亦如。   釋曰。第三二偈明空。文別有二。初有一偈。明其法空。初句明所執性。下三句明依他空。謂依他上。無所執性。眾生蠢蠢都如幻居者。第二一偈明生空。言聲響俱空國土亦如者。以勝劣況。謂聲及響。皆於所說。非實有性。猶如聲響。非實故空。國土亦爾。諸法因緣所成法故。亦說為空也。   經。識神無形(至)豈有國耶。   釋曰。第四二偈。顯無我理。於中初之二句。明心識無我假依四大。次二句。明其心識妄計四大。以為我所。次一句明色身無我。次一句明其色身非我所住。後有二句。舉前無我。類國無我。又解。初有一偈半。明身無我。下之二句。牒無我說國亦無。前中初偈。明心是苦。以影無我。就中上半。正明心神無形。此明心神無有形段。假我四蛇。依止不安。所以是苦。所依四大。互相違反。從喻名蛇。下明癡者保為樂車。自下半偈。用彼無常。以顯無我。形無常主。明形無常。神無常家。明神無常。下牒況國形神當離。牒前段中。後之半偈。豈有國耶。況國亦無。   經。爾時法師(至)得法眼空。   釋曰。自下第二聞法獲益。於中有三。初聞法得益。次眾中下。轉教諸王。後時斑足下。諸王悟道。前中有二。初明眷屬得益。後王自得益。此即初也。謂王眷屬得法眼空。此即人空智也。   經。王自證(至)斑足王所。   釋曰。第二王自得益。謂王自證虛空等定。聞法悟解。此即法空觀也。由此定力。至斑足所。   經。眾中即告(至)經中偈句。   釋曰。第二轉教諸王。文別有七。一轉教諸王。二斑足王問。三普明奉答。四諸王等得益。五敕放餘王。六斑足捨國入道。七引說證成。此即初也。謂告諸王就命時到。應誦過去七佛經中偈句。   經。時斑足王(至)皆誦何法。   釋曰。第二王問所誦。   經。時普明(至)答王。   釋曰。第三普明奉答。可解。   經。王聞此法(至)三空定門。   釋曰。第四諸王得益。謂斑足王得空三昧。餘王皆證三定。謂空無願及以無相。   經。時斑足王(至)名味句。   釋曰。第五敕放諸王。於中有三。初生大歡喜示過自歸。次放還本國。後勸眾持經。   經。時斑足(至)證無生忍。   釋曰。第六捨國付弟。證無生忍。   經。如十王地(至)現世生報。   釋曰。第七引說證成。謂十王地說五千國王。當誦是經。於現報中。得現法樂。及生報中。得生人天。離諸難。   經。十六大國王(至)汝當受持。   釋曰。自下第三結示勸持。文別有三。初勸月光。次勸六道。後勸小王。此即初也。文有二節。初結示護國之法。後勸月光王。汝當受持。   經。天上人中(至)名味句。   釋曰。第二勸六道眾。皆應受持。   經。未來世(至)羅蜜。   釋曰。第三勸諸小王。如法受持。   經。爾時釋迦(至)得入初地。   釋曰。自下大段第三時眾得益。若依本記。文中有二。初廣顯得益。後吾今下。總結得益。前中有六。經時中王得入初地者。五百億人得入初地。初地即是十信也。二經復有六欲王得性空地者。六欲諸天八萬億人。得性空地。即是十解也。三經復有十八王法樂忍者。此明十八梵王得無生法忍。即是十行也。得無生法樂忍。即十迴向也。四經復有至乃至十地者。謂學位菩薩有證一地乃至十地。五經復有八部王天上正受者。明修羅得益。有其二種。一得十三昧。二三昧。十三昧者。一切處。二三昧者。二諦三昧。或可初入聖道。必具三昧。十三昧者。無想三昧。滅十地故。名十三昧。二三昧者。即空無願二三昧也。二轉鬼神天上正受。正受者得無漏聖道。六經在此會者至無量空信者。此明凡夫得信佛性。名自性信。無量空信者。信法空也。   經。吾今略說等者。   總結應知。   散華品第六   將釋此品。略有二義。一釋品名。二正釋文。釋品名者。諸王聞法。仰荷佛恩。散華供養。名散華品。   經。爾時(至)歡喜無量。   釋曰。第二依文正釋。上來四品。辨內外護。此即第三荷恩供養。於中有三。初諸王散華。供養世尊。次佛現神變。令眾得益。後讚般若。勸眾受持。前中有三。初聞經歡喜。次散華供養。後發願受持。此即初也。文有三節。即能聞人。次所聞法。後歡喜心。所謂諸王聞十萬億偈。歡喜無量。問於此經中所說般若。三處不同。一二諦品中說八萬億偈。二護國品末八千億偈。此散華品十萬億偈。三處所說。有何差別。解雲。二諦品中。合說三時。諸佛所說。總有八萬億偈。而兆仁王護國品中。別引過去七佛所說仁王般若。於此品中。申今佛說仁王般若。由斯三處所說不同。問護國品言一日說八千億偈竟。如何一日能說如是八千億偈。解雲。如來神力冥加被故。如報恩經。阿難暫時領得如來二十年中所說諸經。此亦如是。諸王聞佛所說十萬億偈。生歡喜故。散華供養。散華供養。即散華品。准此經文。此經一部。自有廣略。二本如上應知。   經。即散(至)蓋諸大眾。   釋曰。第二散華供養。於中有三。初散行華。次般若華。後妙覺華。此三種華。皆從所表。以立華名。初散行華。為表三賢。是有漏行。次般若華。為表十聖。是無漏智。後妙覺華。為顯佛地。覺法圓滿。座表三賢。最是下故。臺表十聖。出有漏故。城表涅槃。最大勝故。就前行華。文有四節。一諸王散華。二於虛空不華變為座。三十方下。化佛說法。四無量下。化眾散華。化佛說法。表法是真。以同說故。化眾散華。表人是勝。堪供養故。下准此釋。   經。復散(至)及諸大眾。   釋曰。第二散般若華。文有四節。一諸王散華。二於虛空下。華變為臺。三臺中下。化佛說法。四臺中下。化佛說法眾散華。   經。復散(至)第一義諦。   釋曰。第三散妙覺華。文有四別。一諸王散華。二於虛空下。華變為城。三城中下。化佛說法。四時城下。化眾散華。此即前三。金剛喻智。城譬涅槃。智斷雙明。名金剛城。   經。時城中(至)而下。   釋曰。第四化眾散華。由妙覺華功德力勝。是故此中三重散華。二重變現。初菩薩散華變成臺。次臺中佛等散城蓋。後蓋中天人散恆河沙華。   經。時諸國王(至)波羅蜜。   釋曰。第二諸王發願。於中有二。初諸王發願。後世尊印述。此即發願。願中有二。一願諸佛常說。二願四眾常行。   經。佛告大王(至)神通生處。   釋曰。第二世尊印述。雙印兩願。重言如是。諸佛母者。顯實相般若。菩薩母者。觀照般若。神通生處。文字般若。又解。般若能生諸佛菩薩。及彼神通。故說母言。如金剛般若雲。一切諸佛阿耨菩提。皆從此經出。一切諸佛如來。皆從此經生。   經。時佛為王(至)神變。   釋曰。第二佛現神變。令眾得益。於中有二。初佛現神變。後時眾得益。前中有二。初標章舉數。後次第別敘。此即初也。神謂等持。變即轉變。由等持力。轉變自在。故名神變。不思議者。心不能思。語不能議。名不思議。故法華雲。非口所宣。非心所測。智度論雲。心行處滅。言語道斷。大般若雲。心言路絕。名不思議。   經。一華入(至)火風身。   釋曰。第二次第別敘。於中有二。初別敘。後重讚。此別敘也。然此五變。諸說不同。一雲。初一華等者。約華及土。一多相入。二無量佛土入毛孔等者。寬狹相入。三無量須彌等者。粗細相入。四一佛入無量眾生等者。因果相入。於中初約一趣相入。後約六趣相入。五佛身入四大身者。情非情相入。一雲。第一就華一多相入。二就佛土一多相入。三佛土毛孔一多相入。四須彌等粗細相入。五就凡聖內外相入。若依本記。五變三意。五變者。一華。二佛土。三須彌。四佛身。五入地水火風。三意者。一遍空。一華入無量華下。為除不願樂大乘障。故有遍空。二轉變。一佛土入無量佛土下。為除執我所障。故有轉變。三顯了。一佛身入無量眾下。為除怖畏生死。故顯了入六道也。問須彌大海入芥子中。粗細相違。如何能入。解雲。西方諸師。略作三釋。一雲。一切諸法。用如為性。以所依如離諸相分。能依諸法。無定大小。由此道理。細須彌等。一雲。依唯識理。一切諸法。皆不離識。隨心所變。亦無定相。以是義故。細須彌等。一雲。一切諸法。因緣道理。皆無定相。由此因緣。細須彌等。問色有粗細。許得相入。時有長短。亦得相攝。答許亦無失。佛自在故。一念為多劫。多劫攝為一念。如是等教。誠證非一。難諸佛得自在。一念攝多念。諸佛得自在。一劫成多劫。若爾三劫時應無異。便違聖教。菩薩要經三無數。劫精勤修習。方證菩提。答此難不然。非凡等境。顯揚瑜伽。皆作此說。於不思議。強思量者。得誑粗報。   經。佛身(至)世界不可思議。   釋曰。第二重讚也。合前五變。為三不思議。佛身即是前一佛身。眾生即是無量眾生六道身也。世界即是四大及前四種變也。一雲。世界除前四變。餘義同前。   經。佛現(至)神通三昧。   釋曰。第二雲時眾得益。益有四種。一十方天人得佛華定。二十恆菩薩現身成佛。三三恆八部成菩提道。四十千女人得神通定。問一世界中。多佛並出不。答轉輪王當無有二並出。豈況如來而並出耶。問若爾如何此經十恆菩薩現身成佛。答但言現身。不道即成。何妨現身餘界成佛。如法華經龍女現身他方成佛。此亦應爾。問若受持品末十億菩薩現成正覺。如何會釋。解雲。佛名通於十地。大般若等。即說十地名十種佛。又如法華經分別功德品。一四天下微塵菩薩。一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華論雲。即是初地阿耨菩提。此經准彼。義亦無傷。   經。善男子(至)如法修行。   釋曰。第三讚般若益。勸眾修行。文有二節。初讚般若有三世益。後勸諦聽思念修行。諦聽顯聞慧。思念辨思慧。修行明修慧。   仁王經疏卷下(本)   仁王經疏卷下(末)   大慈恩寺沙門圓測撰   受持品第七   將釋此品。略有二義。一釋品名。二正釋文。釋品名者。依智度論。由信力故。聞而奉行為受。由念力故。久久不失為持。此品正明十三法師受持般若。又令他受。名受持品。   經。爾時月光(至)般若波羅蜜。   釋曰。第二依文正釋。前五品中。辨正宗訖。故下二品。依教奉持。於中有二。初明受持。後明付屬。此即初也。於一品內。文別有三。初問答正說十三法師。次佛告波斯下。付王受持。後時諸大眾下。明時眾得益。前中有二。初月光王請。後大牟尼如來正說。請中有二。初觀瑞疑念。後發言陳請。此即初也。文有三節。一觀釋迦五種神變。二見臺上寶滿佛。是一切佛化身主者。若准梵網經。是盧捨那佛。或雲盧招那。亦云盧折羅。此雲照也。以報佛淨色。遍周法界故。又日月燈光。遍週一處。亦盧捨那。一也。或可義翻名寶滿。此佛化千葉釋迦佛。及百億葉上化佛。故言化身主也。三復現千華葉世界上佛者。即是千華葉上千佛。及一一葉上百億佛。其中如上諸佛。各各說般若波羅蜜。此當梵網經雲。我今盧捨那。方坐蓮華臺。周匝千華上。復現千釋迦。一華百億國。一國一釋迦。各坐菩提樹。一時成佛道。問此上寶滿佛。於三身中。何身所攝。有說。自受用身。此說不爾。自受用土。無法眾故。有說。他受用身。此亦不然。諸微塵眾。聽佛說故。今解。於化身中本末差別。非受用身(更勘無上依經大乘同性經。毘盧捨那釋迦。有何差別也)。   經。白佛言(至)不可以識識。   釋曰。自下第二發言陳請。初讚。後請。此即讚也。若依本記。過言說故不可說。過想心故不可解。過覺觀故不可以識識。此當智度論說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依解深密經。雲心言路絕。   經。雲何(至)開空法道。   釋曰。第二請也。開謂開發。道即聖道。於人法境。開發空慧。名空法道。此中問意。諸佛所說甚深般若。難說難識。雲何諸善男子。於此經中。明瞭覺解。依何觀門。為諸眾生。開法空道。   經。大牟尼言(至)為大法王。   釋曰。第二如來正說。於中有三。初總標。次善男子其法師下。別釋。後善男子如是諸菩薩下。總結。前中有三。初總標。次別敘。後勸供。此即初也。   經。從習忍(至)依持建立。   釋曰。第二別敘。依謂所依。持謂攝持。為眾所依。能攝持眾建立正法。   經。汝等大眾(至)而以供養。   釋曰。第二勸供應知。   經。善男子其法師者。   釋曰。第二別釋十三法師。文別有二。初諜總名。後次第別釋。此即初也。   經。習種性菩薩。   釋曰。自下第二次第別釋十三法師。分為十三。此即第一釋習種性。文別有五。一標位列名。二辨類差別。三行業不同。四舉劣顯勝。五入位時分。此即第一標位列名。謂十三法師中。第一法師名習種性菩薩。   經。若在家(至)比丘尼。   釋曰。第二辨類差別。略辨四眾。一婆差。二優婆差。三比丘。四比丘尼。言婆差者。或雲優婆塞。皆訛略也。正言鄔波索迦。此雲近事男。鄔波斯迦。此雲近事女。索是男聲。斯是女聲。謂彼恆時親承善士。故名近事。廣釋如前。比丘及比丘尼。亦如前釋。   經。修行十善。   釋曰。第三行業不同。文別有三。初修十善。次修不淨忍。後住在佛家。此修十善。謂不殺生等十善業道。或可十信。十種信心。雖有兩說。本記意存十信。   經。自觀己身(至)分分不淨。   釋曰。第二修不淨忍。自有三種。一觀六大不淨。二觀諸根不淨。三觀三界不淨。此觀六大。謂諸有情六界成身。所謂四大及空界也。色界有漏識。皆是有漏。可破壞故。名為不淨。六界別觀。故言分分。   經。復觀十四根(至)菩提心。   釋曰。第二諸根不淨。謂於二十二根中。復觀十四根。以為不淨。所謂眼等五根。有五識情。或可有情數攝。名五情根。五受根者。苦樂憂喜捨。及男女意命。皆是有漏。有無量過。故說十四皆為不淨。信等五根。及三無漏。皆唯善性。過中不說。故觀行者觀十四根。即發無上菩提心也。   經。常修三界(至)忍觀門。   釋曰。第三觀三界不淨。謂三界繫法。皆有漏故。亦是不淨。問曰。四靜慮及無色界。亦有淨法。如何說為不淨邪。解雲。不淨自有多種。如瑜伽第二十六卷說。有六種不淨。一朽穢不淨。自有二種。一依內不淨。謂髮毛等。二依外不淨。謂青瘀等。二者苦惱不淨。謂苦觸所生受。三下劣不淨。所謂欲界。四觀待不淨。如待無色勝清淨事。色界諸法便似不淨。待菩迦耶。寂滅涅槃。乃至有頂。皆似不淨。五煩惱不淨。謂三界中所有一切結縛睡眠隨煩惱纏。六違壞不淨。謂五取蘊。無常無恆。不可保信。變壞法性。具說如彼。由此靜慮無色。皆名不淨。   經。住在佛家。   釋曰。第三住在佛家。文別有二。初明住在佛家。後修六和敬。此即初也。謂空無我佛所住處。名為佛家。此習種性。初證空理。故名為住。   經。修六和敬(至)波羅蜜道。   釋曰。第二修六和敬。謂住佛家故。修六和敬。所謂三業同戒同見同學八萬四千波羅蜜。為六和敬。   經。善男子(至)有退有進。   釋曰。第四舉劣顯勝。文別有二。初舉劣。後是定人下。顯勝。前中有二。初上釋劣位。後雖以下。釋通伏難。前中有三。初法。次喻。後合。此即法說。謂習忍以前十信菩薩。有退有進。故名劣位。   經。譬如輕毛隨風東西。   釋曰。第二舉喻。可知。   經。是諸菩薩亦復如是。   釋曰。第三合喻。可知。   經。雖以十千劫(至)名不定人。   釋曰。第二釋通伏難。文有兩節。初牒三伏難。後而不可下。標宗。略答十善菩薩。有其三義。一以十千劫行十正道。發菩提心。當入習忍位。三亦常學三伏忍。以具三義。謂應不退。如何說言有退有進。故作此言。雖有三事。而不可字名。是習種性。是名不定人。   經。此定人者(至)聖人性故。   釋曰。第二顯其勝位。文別有二。初明證理。後明離過。此即初也。謂十住位。初證生空理。由此證得聖人性故。名為定人。亦是不退。問此種性菩薩。為如此經。定不退耶。或有即耶。解雲。設爾何失。若廣分別。如前已說。   經。必不起(至)無有是處。   釋曰。第二離過。有其四重。一不起五逆。所謂殺父母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二不起六重。如優婆塞經第四卷受戒品說。一殺生。二偷盜。三婬蕩。四妄語。五沽酒。六謗說在家出家四眾過失。廣說如彼(餘經或說四重八重。四重者。一貪嫉。二慳。三嗔。四謗。三寶藏言八重者。即菩薩八重。前四重上加僧四重。即名八重。言十重者。前六重上加貪等四。名為十重。今此說六犯。即失戒法。名為重法。過中極重。名為重也)三者不起二十八輕。亦如優婆塞經受戒品說。一不供養父母師長。二耽樂飲酒。三污惡不能瞻視病苦。四見有乞者。不能多少隨宜。而與空遣還者。五若見比丘比丘尼長老先宿諸優婆塞優婆夷等。不起奉迎禮拜問訊。六若見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毀所受戒。心生憍慢。言我勝。彼彼不如我。七月月之中。不能六日受持八戒。供養三寶。八四十里中有講法處。不能往聽。九受招提僧眾具床座。十疑水有蟲故便飲之。十一險難之處無伴獨行。十二獨宿尼寺。十三為於財命。打罵奴婢童僕外人。十四若以殘食施於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十五若畜貓狸。十六畜養象馬牛羊駝驢。一切畜獸。不作淨施未受戒者。十七若不貯畜僧伽梨衣缽盂錫杖。十八若為身命。須田作者。不求淨水。及陸種處。十九為於身命。若作市易斗稱賣物。一說價已。不得前劫。捨賤趣貴。斗稱量物。仕前互用。如其不平。應語令平。二十若於非處非時行欲。二十一齎估反賣。不輸官稅。盜弄去者。二十二若犯國制。二十三若得新穀果菰菜茹。不先奉獻師供養三寶。先自受用者。二十四僧若不聽說法讚歎。輒自作者。二十五道路若在諸比丘前沙彌前行。二十六僧中付食。若偏為師選擇美好。過分與者。二十七若養蠶者。二十八行路之時。遇見病者。不住瞻視。為作方便。付屬所在。而捨去者。四不起諦法。謂定位者。不謗佛法。經書言非佛說。   經。能以一阿僧祇(至)僧伽陀位。   釋曰。第四入位時分。梵音阿僧祇劫。此雲無數劫。謂日月歲數。不可數故。名阿僧祇。或三災等劫。不可數故。乃至大小乘宗。三大阿祇。名阿僧祇。今於此中。依日月歲數。非三災等。僧伽陀位者。相傳釋雲。性種性。或雲離著。謂證人空而不執著我有情等。此意說雲。一僧祇修行習忍。始入性種性。   經。復次性種性。   釋曰。第二性種性。文別有三。初標位列名。次辨觀差別。後入位時分。此即初也。初學名習。數習成性故。十行乃名性種性也。   經。行十慧觀。   釋曰。第二辨觀差別。於中有五。一行觀行。二滅障。三知俗。四練觀。五修行。此即初也。言行十慧觀者。謂四念處三善根及三世觀。如前教化品中說。   經。滅十顛倒。   釋曰。第二滅障。言滅十顛倒者。謂四念處觀除四顛倒。三善根觀除其三毒。或三世觀除三世執。定有過去因。有未來果。及現在因果執。皆不順理。並名顛倒。   經。及我人知見(至)不可得。   釋曰。第三知俗。謂我人知見者。依世俗說。分分假偽。而非實有。但有名即是名假。但有受即受假。但有法即法假。由此道理。實不可得。故知我人等者。皆世俗有。   經。無定相(至)修道空觀。   釋曰。第四練觀無定相者。總標我法。無其定相無自他相故者。別釋我法無自他相。此即兩釋。一雲。無自相者。顯無我相。無他相者。顯無法相。一雲。無自相者。無人我法我相。無他相者。無人我法我二種我所相。修護觀門者。如上觀門。未得名脩。已得名護。已上文意義趣難了。有諸異說。恐繁不述。   經。亦常行百萬(至)唸唸不去心。   釋曰。第五修行。謂此位中。觀漸勝故。行諸波羅蜜常不離心。   經。以二阿僧祇(至)波羅陀位。   釋曰。第三入位時分。波羅陀者。若依本記。翻名守護。謂道種性位。其行堅牢。不失自性。名守護位。此明十行以二僧祇行正道法。得住十迴向也。若依本記。配屬十行。名道種性。便違經說伏忍聖胎三十人。   經。復次道種性。   釋曰。第三道種性。文別有三。初標位列名。次辨觀差別。後入位時分。此即初也。地上聖道之種性故。名道種性。故上經雲。修行上伏忍。進入平等道。名為道種性。   經。住堅忍中(至)無生無滅。   釋曰。第二辨觀差別。於中有二。初辨觀差別。後受報勝劣。前中有三。初總標觀相。次別敘十觀。後舉勝簡劣。此即初也。住十堅心名住忍。謂此位中觀一切法。皆是無生。生既不成。便無住滅。是觀空義。   經。所謂五受(至)不可得故。   釋曰。第二別敘十觀。所謂五受三界二諦。言五受者。有漏五蘊貪等所取。名五受蘊。由觀彼故。得五分法身。觀三界得三空忍。觀二諦得無常無生二忍。廣如前說。如是十法。無自他相。及如實性。不可得故。皆說為空。   經。而常入(至)心心寂滅。   釋曰。第三舉勝簡劣。謂此位中雖行十忍。而滿分中簡前九忍。而行第十真諦忍觀。即說無生忍觀。名為第一義諦觀也。心心寂滅者。寂謂寂靜。滅謂除滅。即彼心行。唸唸寂靜。滅除散動。故名心心寂滅。   經。而受生三界。   釋曰。第二受報勝劣。文別有三。初標。次徵。後釋。此即總標。雖心寂靜。而受生三界果報。   經。何以故。   釋曰。第二徵也。謂外詰雲。已得寂滅。如何能受分段報耶。   經。業習業報(至)順道生。   釋曰。第三正釋。謂由舊業熏習力故。而受三界分段生死。能為聖道之所依止故。名順道生。或可為化有情。受六道身。隨順聖道故。言順道生。雖有兩釋。前說為勝。如上所說。種性菩薩。不生惡道故。   經。復以三阿僧祇劫(至)正位。   釋曰。第三入位時分。言平等聖人地名。謂入初地聖道。離能所取相。或可初地雙證二諦。故言平等阿毘跋致。此雲不退。謂初地已上。證理不退。名不退。謂三阿僧祇修諸度故。當入聖位。當住不退。   經。復次善覺菩薩摩訶薩。   釋曰。第四善覺。文別有五。一標位列名。二辨修差別。三以四下。入藏時分。四無三界下。明受生差別。五常修下。登位分齊。此即第一標位列名。准上可知。   經。住平等忍(至)不去心。   釋曰。第二辨修差別。文別有二。初顯二智別相。後如是善男子下。重顯二智同異。前中有二。初立二章。後入無相舍下。別釋二章。此即初也。言平等忍者。第一章明其實智離有無相。名平等忍。言修行四攝唸唸不去心者。立第二方便智。謂以四攝化眾生。名方便智。   經。入無相捨(至)貪煩惱。   釋曰。自下第二別釋二章。於中有二。初釋實智。釋上平等。後無量下。顯方便智。釋上四攝。前中有三。初總標實智。滅三界貪。次別釋實智。證三無為。後顯無為。離有無相。此即初也。離三輪捨。無貪性故。能滅三界貪慾煩惱。   經。於第一義(至)為法性無為。   釋曰。第二別釋實智。證二無為。文別有三。初法性無為。次擇滅無為。後非擇滅無為。此即初也。此有兩名。一者法性。二者虛空。   經。緣理而滅(至)無相無為。   釋曰。第二擇滅無為。謂緣真如滅一切煩惱等相。所顯真如。為擇滅無為。此有三名。一者擇滅。體即是智。擇謂簡擇。擇所得滅。故名擇滅。二數緣滅。數謂慧數。慧數所得。名數緣滅。三智緣滅。擇之與智。其義一也。   經。住初忍時(至)無相無為。   釋曰。第三非擇滅無為。謂住信忍中。第一下忍。永斷一切分別煩惱。故能於無量未來法中。得非擇滅。無相無為。此有三名。一非擇滅。二非數緣滅。三非智緣滅。准上應知。然此二滅。有差別者。薩婆多宗。由智斷障。名為擇滅。滅不由智。名非擇滅。依經部宗。有漏智斷。名非擇滅。無漏智斷。名為擇滅。今依大乘。大同經部。具如別章。問豈不虛空及非擇滅非無漏智境。如何無相智得證三無為。解雲。諸宗不同。薩婆多宗。不許無漏智緣二無為。依大乘宗於真如上。假安立故。許緣無失。   經。無相無為(至)無無相故。   釋曰。第三顯三無為。離有無相。意顯三種其性皆空。然釋此文。諸說不同。一雲。釋無相有其三句。初無自他者遣其有相。無無者遣其無相。言無相故者雙遣。亦有無相。或有說者。具遣四句。無自他相。遣有相。無無者。遣無相。言無相者。遣第三句亦有亦無相。及第四句非有非無相。今解。無自他者遣我相。即顯生空理無。無無相者。顯法空理非無。相故言無無。非有相故言無相。   經。無量方便皆現前觀。   釋曰。第二顯方便智。文別有二。初總標六種。後別釋六種。此即初也。亦非一故名無量。非內證智故名方便。   經。實相方便(至)不顛倒。   釋曰。自下第二別釋六種方便。即分為六。皆有二段。先牒。後釋。此釋第一實相方便。緣第一義故名實相。起巧功能名為方便。問與根本智。有何差別。解雲。如成唯識雲。根本智內證自體。不變影像。此後得智。緣真如境變影而緣。不能親證於第一義諦。不沈等言。諸說不同。若依本記。凡夫名沈。沒生死故。二乘名出。出生死故。三十心至十地已還名不轉。佛地名不顛倒。十迴向中。學此法也。此說不然。所以者何。彼釋如是善男子下方屬初地。已上諸文屬十迴向。不當經意。故今不依。今解不然。一雲。初二如上十住行可轉。十迴向猶有顛倒。初地離前四位。故說四不。一雲。沈謂惛沈。即是定障。出即掉舉。即是慧障。轉者疑等餘惑顛倒。即是我見等倒。入初地時。離上四過。故說四不。   經。遍學方便(至)一切學。   釋曰。第二遍學方便。依本記雲。俗中有真非證。真中有俗非不證。有說。五乘中不取人天及二乘故非證。有大乘故非不證。如成實論。廣學諸異論。遍知聖者意。又善戒經。遍學五明論等。而不分別證不證。雖非證不證。而能學一切法。有本雲一切學者謬。   經。迴向方便而向薩婆若。   釋曰。第三迴向方便。謂求大菩提。不同二乘。求住小果。名非住果。不同凡夫無求住果。名非不住。求趣菩提。名向薩波若。   經。魔自在(至)四魔所不動。   釋曰。第四魔自在方便者。接引方便也。非道行佛道者。即維摩雲。或現作淫女。引諸好色者。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道也。魔不動者。即維摩中。在欲而行禪。令魔心憒亂。不能得其便也。言四魔者。一煩惱。二陰魔。三者死魔。四者天魔。前四魔上。更加無常無我不淨苦。別名八魔也。又釋謂雖行魔事。巧便自在。故名魔自在方便。故維摩雲。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以方便力。教化眾生。現作魔。又佛道品雲。若菩薩行於非道。是為通達佛道。雲何菩薩行於非道。答曰。菩薩行五無間。而無惱患。乃至雲示有妻妾婇女。而常遠離五欲淤泥。是為菩薩通達佛道。具說如彼。   經。一乘方便(至)一切行故。   釋曰。第五一乘方便。謂理體無二。故說一乘。於一乘法。巧知眾生差別相。名為方便。不二相者。釋上一乘。於中通達一切行相者。釋其方便。又金光明經雲。法界無分別。為度眾生。分別說三乘。又法華雲諸佛以方便力。於一佛乘。分別說三。具說一乘。義如別章。   經。變化方便(至)淨佛國土。   釋曰。第六變化方便。言變化者。變易異名。故顯揚及唯識。依此說變易生死。名變化生。此明地上菩薩。由願力故。於淨土中。受變易生。不受三界分段之身。故名變化方便。   經。如是善男子(至)實智照。   釋曰。第二重顯二智同異。於中有三。初結上異相。次舉喻顯非一異。後以一切行成就者。顯行成就。此即初也。文別有二。初顯實智相。後顯方便智。此即初也。謂於初地。根本智生。創覺生法二空。故言初覺智。即此覺智。於有無相。而不二故。是實智照故。前文言無自他相。無無相故也。   經。巧用不證(至)方便觀。   釋曰。第二顯方便智。言巧用者。總標四用。謂即彼地後得智。四用巧妙。名為巧用。不證等者。別顯四用。不證者。不同外道證四靜慮以為涅槃。不沈者。不同凡夫沈沒生死不出者。不同二乘出離生死。不到者。不同地前菩薩不到初地。或可不到者謬也。應言不倒。謂地前菩薩猶起顛倒。為簡彼故。故言不倒。是方便觀者。結上四用。皆後得智。   經。譬如水之與波不一不異。   釋曰。自下第二舉喻。顯非一異。文別有二。初明二智不一不異。後類顯諸行。亦體非一異。謂上二智同一剎那。二用別故不一。同一慧故不異。譬如水之波。體相別故不一。波即水故不異。   經。乃至一切行(至)不一不二故。   釋曰。第二類釋。諸行亦非一異。謂如二智不一不異。如是乃至一切八萬四千波羅蜜行。諸禪定門。及陀羅尼門。展轉相望。皆非一異。   經。而一一行成就。   釋曰。第三顯行成就。謂此位中。二智成故。餘一切行。悉皆成就。   經。以四阿僧祇(至)功德藏門。   釋曰。第三入藏時分。謂於此地。無漏觀成。攝藏一切諸功德門。由斯別立功德藏門。理應諸位。應有此門。以非初故。故不別立。此中意說四阿僧祇行諸行故。入此藏門。有釋。此文准上下文。應置一切。淨土已後方說此文。所以者何。四劫滿當入後位故。   經。無三界業(至)畢竟故不造新。   釋曰。第四受生差別。文別有二。初明不生三界。後明生於淨土。此即初也。謂入初地。斷分別我見。不造三界業。故畢故業而不造新。問地上菩薩不受分段身。諸處所說十王報。以何業受。西方諸師。自有兩釋。一雲。地上菩薩皆受變易。故受十王皆是化身。不爾十處應不見王。變易妙身非彼境故。一雲。有一論師。名調伏光。依解深密。作如此說。八地已上所現王身。唯是變化。七地已前。故起煩惱。資三界業。受分段身。此則實身。受十王報。故無有失。   經。以願力故(至)一切淨土。   釋曰。第二以願力故。生於淨土。有解。從多分說。若煩惱資。或生三界。如調伏光說。   經。常修捨觀(至)常授與人。   釋曰。第五登位分齊。文別有二。初明登位。後明寶施。此明登位鳩摩伽。若依本記。翻為勝惡魔。初地離五怖畏。過二乘魔也。   經。以四大寶藏常授與人。   釋曰。第二寶施。諸說不同。一雲。三藏及雜藏。施諸眾生。一雲。依勝鬘經。四種寶藏。一者無價。菩薩乘也。二者上價。緣覺乘也。三者中價。聲聞乘也。四者下價。人天乘也。若依地持。四攝益物。名四寶藏。   經。復次德慧菩薩。   釋曰。第五德慧菩薩。文別有三。初標位列名。次辨觀差別。後入位時分。此即初也。謂具律儀等三種戒德。與慧俱生。故名德慧。   經。以四無量心。   釋曰。第二辨觀差別。文別有三。初顯地別行。次辨除障。後位分齊。此即初也。為欲對治嗔煩惱故。修四無量。義如上說。   經。滅三有嗔等煩惱。   釋曰。第二辨除障也。由修慈故。能滅三界嗔等煩惱。然嗔煩惱。諸宗不同。若依薩婆多。唯在欲界。依經部宗。嗔通三界。依大乘宗。瑜伽等說。同薩婆多。今依此經。同經部說。或可此經隨轉理門。或可此文言總意別。謂三有中。欲界有嗔。故言三有。嗔等據實。不通上界。   經。住中忍中行一切功德。   釋曰。第三位分齊也。謂信忍住。通在三地。此當第二。故名中忍。謂此位中。無量為首。通修諸行。   經。以五阿僧祇(至)化一切眾生。   釋曰。第三入位時分。闍陀波羅。若依本記。翻為滿足力。謂五大劫行大慈觀。常現前故。智力滿足。化諸眾生故。亦入闍陀波羅位。亦云離闍。亦名無畏。   經。復次明慧道人。   釋曰。第六明慧菩薩。文別有三。初標位列名。次辨觀差別。後入位時分。此即初也。謂此位中。行三明觀。故名明慧。   經。常以無相(至)三明觀。   釋曰。第二辨觀差別。文別有三。初顯地別行。次辨位除障。後明滿足。前中有二。初標三明觀。後釋其行相。此即初也。三明觀者。一宿命智明。二生死智明。三漏盡智明。廣如序品。   經。如三世法(至)心心寂滅。   釋曰。第二釋其行相。知三世法者。標三明。知三世法。無來無去無住處者。別顯三明所行之境。謂未來未有。過去已滅。現在不住。不同薩婆多宗三世皆有實體。心心寂滅者。所緣無故。能緣之心。唸唸寂滅。   經。盡三界癡煩惱。   釋曰。第二辨位。除障知三世故。能除三界迷三世愚。   經。得三明一切功德觀故。   釋曰。第三明德滿足。謂除三世愚故。能得隨順三明諸功德觀。   經。常以六阿僧(至)一切法。   釋曰。第三入位時分。伽羅陀者。此雲度邊。謂此位中。離於邊鄙下賤諸見。故雲伽羅陀。雖有此釋。未勘誠文。謂六大僧祇集無量明故。入伽羅陀位。以無相行。受持諸法。   經。復次(至)聖覺菩薩。   釋曰。自下第七法師。文別有三。初標位列名。次顯地別行。後行位時分。此即初也。言爾炎者。此雲智母。謂此位中。生法二空。能生聖道。故名智母。言聖覺達者。即所生聖智。前之三地。行施戒修。相同凡夫。於此位中。起道品觀。初證聖覺。達二空理。名聖覺達。   經。修行順法忍。   釋曰。第二顯地別行。文別有三。初修忍法位。次起五神通。後滅障分齊。就初位中。文復有二。初屬順忍。後辨住位。此即初也。謂順忍中。有其三位。謂下中上。此第四地。於三忍中。位在初忍。順聖道故。名為修行。順法忍也。   經。逆五見流(至)住須陀洹。   釋曰。第二辨其住位。言須陀洹者。有其二義。一逆流。二修習。於此地中。起道品觀。逆五見流。集無量德故。名住須陀洹位。依瑜伽等翻為預流。預者入也。流即流類。初入聖流。故名預流。問是不五見分別起者。入初地時。皆已永斷。如何此雲依第四地。逆五見流。解雲。據實分別五見。初地位斷。今斷習氣。名斷五見。若不爾者。疑但分別煩惱所攝。唯見所斷。如何此雲五地所斷。故知此約習氣而說。   經。常以天眼(至)身通達。   釋曰。此即第二起五神通。於此位中。未至究竟。故六通中除漏盡通。而智度論及下文中。說菩薩漏盡者。依未盡位。假說漏盡。故不相違。   經。唸唸中滅三界一切見。   釋曰。此即第三滅障分齊。謂此位中配須陀洹。故說能滅三界諸見。   經。亦以(至)不離心。   釋曰。第三行位時分。以七大劫。行五神通。及波羅蜜故。於滿分中。如上功德。常不離色也。   經。復次勝達菩薩。   釋曰。次辨第八法師。文別有三。初標位列名。次顯地別行。後修行時分。此即初也。謂能了達二三諦。故名勝達。亦名勝慧。或可此地真俗雙行。如是難事此地能勝。故名勝達。   經。於順道忍以四無畏。   釋曰。第二顯地別行。文別有三。一行四無畏。二辨除障。三入位分齊。就地數中。文別有二。初總標四數。後次第別釋。此即初也。謂第五地依順道忍。起四無畏。於外四難。心無怯懼。故名無畏。   經。觀那由他諦(至)一切智人。   釋曰。第二次第別釋。釋四無畏。即分為四。此即第一一切智無畏。謂於二境無所不知。一觀那由他諦。謂二三諦及八諦等。其數甚多。名那由他。二觀內道論。即五明中。內明論也。外道論者。因明論及聲明。藥方即是醫方。工巧究術。並是工巧明論。此四明論雖通內外。今依一相。且說外言。我是一切智人者。自唱德號。於四無畏。皆有二義。一執跡生疑。謂外疑難佛。問阿難從何所來。或問外聲是何聲等。若一切智。何謂發問。二自唱德號。我是一切智。隨順世間故。作此慰問。   經。滅三界(至)我相已盡。   釋曰。第二漏盡無畏。亦有二事。一執跡生疑。謂外難言。世尊或時愛語羅□。呵罵提婆。如何漏盡。二自唱德號。我漏已盡。順世間故。示現愛嗔(或有本雲我相已盡謬也)。   經。知地地有所出故名出道。   釋曰。第三釋出苦道無畏。亦有二事。一執跡生疑。謂外難言。以諸聖道。不能盡苦。見阿羅漢。蛇蜇等苦。似不盡故。二自唱德號。謂諸羅漢斷未來苦。故言斷苦。非謂現苦無故說斷。   經。有何不出故名障道。   釋曰。第四惑能障道無畏。亦有二事。一執跡生疑。謂須陀洹等。雖有愛等。而有聖道故。欲不能障道。三自唱德號。雖不能障預流果等。而能障礙那含等道。上來且釋佛四無畏。今此文中。說第五地菩薩無畏。無畏之相。尋即可知。   經。逆三界疑。   釋曰。第二除障。此約習氣。故說除疑。據實已斷。唯分別故。   經。修集無量(至)入斯陀含位。   釋曰。第三入位分齊。謂此地中。已滅三界疑等惑故。修集無量勝分功德。由此便入斯陀含位。斯陀含者。此雲一往來。謂斷欲界六品惑盡。有三品故。於人天中一往來。名一往來。   經。復集行(至)不去心。   釋曰。第三修行時分。謂於此地。八劫修行諸陀羅尼。及四無畏。常不去心。   經。復次常現真實。   釋曰。次釋第九法師。文別有三。初標位列名。次辨觀差別。後明修行時分。此即初也。   經。住順忍中。   釋曰。自下第二辨觀差別。文別有五。一配忍分齊。二作地別觀。三辨取除障。四辨觀行相。五立果差別。此即初也。謂順忍中。上品取攝。故言住順忍中。   經。作中道觀。   釋曰。第二作地別觀。謂入無相觀。離於有無。及常斷等。或依十二緣生觀。離斷常故。名中道觀也。   經。盡三界集因集果一切煩惱故。   釋曰。第三辨所除障。言集因者。總標三煩惱。及業名為集諦。言集業者。別釋罪等諸業。一切煩惱者。別釋根本隨惑等諸煩惱。或可集因者。發業煩惱。一切煩惱者。潤業煩惱。   經。觀非有非無(至)而無二。   釋曰。第四辨觀行相。言一切者。真如一味相。即是一相。名為無相。是以無量義經雲。一相即無相也。而無二者。結上一相及無相。皆無有無等二相也。   經。證阿那含位。   釋曰。第五立果也。謂此地中。雖斷三界一切煩惱。而微細者。猶現在前。是取解深密等雲。第七地來諸菩薩眾。猶起三界貪等煩惱。是故此中。立阿那含。阿那含者。翻為不還。據實六地菩薩。亦生欲界。如智度論。今一相配。故言不還。   經。復作九阿僧祇劫(至)一切佛土。   釋曰。第三修行時分。樂謂願樂。謂於此地。九阿僧祇集中道觀。隨願樂力。生諸佛土。   經。復次玄達菩薩。   釋曰。辨第十法師。文別有三。初標位列名。次入位時分。三常行三空下。辨觀差別。此即標名。玄謂玄遠。達即通達。遠至功用後邊。名之為玄。創入無生忍。名為達也。   經。十阿僧祇劫中修無生法樂忍。   釋曰。自下第二入位時分。文有五別。一入位分齊。二辨所滅分辨。三住身份齊。四具諸德。五立果。此即第一入位分齊。語五忍中。第四無生忍。有其三品。此即下品。此地菩薩十僧祇。修下無生忍。   經。滅三界習因業果。   釋曰。第二所滅分齊。於此位中。滅三界中業果細習。   經。住後身中。   釋曰。第三住身份齊。住分段生死中。最後一身。至第八地。即成變易報也。   經。無量功德(至)皆滿足。   釋曰。第四顯具諸德。謂六神通。盡無生智。乃至五分法身。悉皆具足。如是諸德。皆如上說。   經。住第十地(至)梵天位。   釋曰。第五立果也。謂十三法師中。住第十法師位。於四果中。第四果也。梵天位者。梵者淨也。已住清淨行位故。   經。常脩三空(至)弘化法藏。   釋曰。第三辨觀差別。謂此地中。空等三昧。已得圓滿。具足百萬三昧。又以如來脩多羅藏等三藏聖教。弘化眾生。   經。復次等覺者。   釋曰。次辨第十一法師。文別有三。初標位列名。次辨觀差別。後千阿僧祇下。脩行時分。此即初也。者謂假者。謂第八地。於一切或時。真俗雙觀。名等覺者。   經。住無生忍中。   釋曰。自下第二辨觀差別。文別有三。初明有無觀。次辨十力觀。後顯登位差別。前中有二。初配屬忍位。後正明有無觀。此即初也。謂於三品無生忍中。住中品忍也。   經。觀心心寂滅(至)無知知。   釋曰。第二辨有無觀。文別有三。初別釋有無。次合釋有無。後雙結有無。前中有二。初寂而常用。後用而常寂。此即初也。此地中。觀心心寂滅者。唸唸皆空故。心心寂滅。此顯常寂靜義。言無相相無身身無知知者。顯常用義。謂常寂故離一切相。而依俗故示現無相。似常空寂故色身。而依俗故常用色身。以常寂故無知。而依故恆能照。   經。而用心(至)無住之住。   釋曰。第二用而常寂。初之二句。顯其有用。惔怕已下。顯常寂義(有本任於無任之任者謬)。   經。在有(至)常萬化。   釋曰。第二合釋有無。言在有常脩空者。釋上用而常寂。處空常萬化者。釋上寂而常用。   經。雙照一切法故。   釋曰。第三雙結。謂俗不離真。寂而常用。真不離俗。用而常寂。   經。知是處非處。乃至一切智。十力觀故。   釋曰。第二明十力觀。謂此位中。學十力觀。舉初後二。顯中間八合。有十力觀。十力差別。義如別章。   經。而能發摩訶羅伽位。化一切國土(有本無登字)。   釋曰。第三登位差別。摩訶羅伽。若依本記。翻為大聖。即佛法之大將。或雲無功用位。或翻大力。或翻龍象。   經。千阿僧祇劫(至)見佛三昧。   釋曰。第三脩行時分。此結住自位經爾所劫。從此以後。功難成故。時分漸多。   經。復次慧光神變者。   釋曰。次辨第十二法師。文別有三。初標位列名。次辨觀差別。後萬阿僧祇下。明入位時分。此即初也。謂第九地四無礙智。化諸有情。或起六神通。名為慧光及神變者。   經。住上上無生忍。   釋曰。自下第二辨觀差別。文有四節。一配忍三品。二明滅心心相。三四眼見法觀。四生淨土。此即第一配忍三位。謂無生忍有其三品。此即上品。而言上上者。前上是勝義。後上順品數。謂此第九地。得四辨等。故言勝也。   經。滅心心相。   釋曰。第二明滅心相。於此位中。除滅心心有執相故。名言勝也滅心心相。有說滅見分相分二相。故言滅心心相。今解。滅心自性。名為滅心。若滅心上差別。名滅心相。   經。法眼見一切法三眼色空見。   釋曰。第三四眼觀門。謂法眼見一切法病藥等種種別相。三眼見色空者。謂肉眼見粗色。天眼見粗細。慧眼見色空。據實慧眼觀諸法空。今對肉天二眼。故但說見色空也。若依本記。法眼見一切真如也。餘如前說。   經。以大願力。常生一切淨土。   釋曰。第四常生淨土。   經。萬阿僧祇(至)佛華三昧。   釋曰。第三入位時分。薄伽梵位。此雲世尊。具諸德故。亦說九地名世尊。佛華三昧亦復如是。似佛定故。名為佛華。   經。復次觀佛菩薩。   釋曰。次辨第十三法師。文別有四。一標位列名。二登住時分。三善男子下。諸位相對辨差別相。四常脩下。明入位住定。此即第一標位列名。謂此位中。二種觀佛。一眼見者。唯他受用。二定心見。通觀三身。   經。住寂滅忍者(至)住金剛臺。   釋曰。第二登位時分。文有四節。一配五忍。二逕時分齊。三辨所脩德。四顯登住位。言住寂滅忍者。配五忍位。謂寂滅忍。自有二種。一者下品。二者上品。今第十地。即是第五寂滅忍中。位下品忍也。言從始至逕百萬阿僧祇劫者。總計從習種性。至灌頂忍。逕百萬阿僧祇劫也。言脩百萬阿僧祇劫功德者。辨所脩德量。言登一切法解脫者。就當得位。即是妙覺。住金剛臺者。金剛三昧。正明等覺如來。或可解脫自有兩種。一者等覺。二者妙覺。今此金剛雖非妙覺解脫果攝。而成等覺解脫。故名登一切法解脫。   經。善男子(至)一切煩惱。   釋曰。自下第三諸位相對。辨差別相。文別有五。一伏斷差別。二信見差別。三頓漸差別。四常無常異。五等無等異。此即第一伏斷差別。文別有二。先伏。後斷。此即伏也。謂從習忍。至頂三昧。皆名為伏一切煩惱者。伏義寬故。通名為伏。依本記雲。皆名伏者。從十信至金剛末。斷阿賴耶識。一剎那在。故說為伏一切煩惱。廣說如彼。   經。而無相信(至)照第一義諦。   釋曰。此顯第二斷義狹故。初地已上無漏信位。方能欲斷。言無相者。即是無漏也。無有漏相。故名無相。謂無相信。為無間道。斷滅一切煩惱。生解脫道。照見第一義諦。   經。不名為見。所謂見者。是薩婆若。   釋曰。第二信見差別。文別有二。初正釋信見。後引說證成。此即初也。除佛已前。但說為信。不名為見。所謂見者。是一切智。   經。是故(至)不見不覺(有本雲。唯佛所知者謬)。   釋曰。第二引說證成。知見覺三。異名同體。雖通因果。皆得此名。今從勝說。故唯在果。   經。唯佛頓解。不名為信。漸漸伏者。   釋曰。第三漸頓差別。唯佛頓解。不名為信。漸漸伏者。所以者何。頓斷一切二障盡故。但名為見。不名信者。亦不名為漸漸伏者。   經。慧雖起滅(至)無生無滅。   釋曰。第四常無常異。或可無礙。與解脫異。即依此文。自有兩釋。一真諦三藏立如是義。佛果功德。菩提涅槃。皆無生滅。故通伏難。以三宗義。謂外難雲。無間道時。慧有生滅。如何能生無生滅智。故作此言。金剛時慧雖有生滅。能證知無生滅理。由斯勝慧。證理深故。此心若滅。便能證得累盡涅槃。亦能證得無生無滅。常住菩提。故前經言。薩雲若覺非有非無。湛然清淨。常住不變。同真際。等法性。二慈恩三藏。作如是說。金剛時慧雖有生滅。而能證解無生滅理。故能證得果盡涅槃。亦能證得常住法大菩提也。前經所說常住不變者。就勝說故。且說實相。而非觀照。   經。入理盡金剛三昧(至)等無等等。   釋曰。第五等無等異。或可無間與解脫異。文別有三。初法。次喻。後合。此即法說。謂入理盡金剛三昧。清淨無染。同道後真如際等。於道前法性真如也。言而未能等無等等者。謂佛世尊下不及故。名為無等。與諸佛齊。故名為等。金剛已還無能等。無等等也。   經。譬如有人(至)無不斯了。   釋曰。第二舉喻。可知。   經。住理盡三昧。亦復如是。   釋曰。第三合喻。應知。   經。常脩一切(至)佛慧三昧。   釋曰。第四入位住定。謂此位中。一切六度。及四攝等。行已滿足。具功德藏。入婆伽度。住佛慧三昧。梵音婆伽度。此雲世尊。即十號中之一位也。住此位中。觀三身三昧。方得圓滿。   經。善男子如是(至)等無有果。   釋曰。就依請正說十三法師。文別有三。初標。次善男子下。別釋。後善男子下。結歎。上來已釋兩段訖。此即第三結歎勝德與佛無異。   經。佛告波斯(至)般若波羅蜜。   釋曰。自下第二付王受持。文別有四。一讚用勸持。二大王是般若下。讚名勸持。三大王我今下。釋勸所由。四大王今下。稱名付屬。初中有二。前略讚勸持。後大王下。廣讚勸持。略中有五。一應時勸持。二勸持所由。三結屬諸王四外人徵詰。五如來釋。此即初也。謂我正法滅時。受持一部仁王般若。   經。大作佛事(至)般若波羅蜜。   釋曰。第二勸持所由。有其三種。一大作佛事。謂滅惡生善。二國土安立。三萬姓快樂。或可初一內護。後二外護。如是利益。皆由般若。   經。是故付屬(至)清信女。   釋曰。第三結屬諸王。   經。何以故。   釋曰。第四外人徵詰。   經。無王力(至)解其義理。   釋曰。第五始來正釋。   經。大王吾今(至)帝王歡喜。   釋曰。自下第二廣讚勸持。文別有二。初總標。除難福生。後問答分別。別釋七難。此即初也。三千大千世界分齊。義如常釋。言七福者。如本記說。返前七難。以為七福。七福者。一萬姓愛重國王。二四海賓伏。三怨敵退散。四國王自受已身。五四方歌讚。六百姓豐樂。七未來入善道。   經。雲何為難。   釋曰。第二問答分別釋七難。文別有二。先問。後答。此即問也。   經。日月失度(至)為一難也。   釋曰。第二答也。就答七難。即分為八。此即第一日月失度難也。謂時節轉異。多令飢餓。數量轉異。多刀兵起。色相轉異。多疾病也。   經。二十八宿(至)為二難也。   釋曰。第二星宿變怪難。   經。大火燒國(至)為三難也。   釋曰。第三大火焚燒難。   經。大水漂沒(至)為四難也。   釋曰。四大水漂沒難。   經。大風吹殺(至)為五難也。   釋曰。第五大風吹殺難。   經。天地國土(至)為六難也。   釋曰。六亢旱不熟難。   經。四方賊來(至)為七難也。   釋曰。第七惡賊侵逼難。廣釋七難。具如本記。   經。大王是般(至)龍寶神王。   釋曰。第二讚名勸持。文別有二。初讚名殊勝。後勸持王供養也。此即初也。然此八名。諸說不同。一雲。八中初一顯實相般若。是諸凡聖心神體故。第二明觀照般若。生諸國王慧解心故。後六辨文字般若。有六勝因。護國土故。一雲。此能與凡聖為依。故名神本。能生王位。故譬父母。能護身命。故譬神符。能治邪魔。名辟鬼珠。能滿諸願。故名如意珠。令國安隱。名護國珠。明顯因果。名天地鏡。法中最勝。威力難思。名龍寶神王。本記雲。六識名心。第七名識。第八名神。此經能與凡聖八識為依。故名為本。能生世出世國王。故譬父母。外道魔王不能降伏。故喻神符。能除不活等五種怖畏。名辟鬼珠。能攝利眾生。名如意珠。能降七難。名護國珠。能顯所知。名天地鏡。道前道後。清淨不異。名龍寶神王。廣說如彼。   經。彼佛告(至)以經置。上。   釋曰。第二勸王供養。文別有二。初示供養法。後別示行住供養。此即初也。法有六事。一九色幡長九丈。二九色華高二丈。三千枝燈高五丈。四九玉箱。五九玉巾。六七寶案。言九色者。依本記雲。白黑黃赤青。此是五塵色。並四大色為九。四大色者。地依灰色。水依頗梨色水精。火作光色火珠。風作煙色。   經。若王行時(至)罪過不生。   釋曰。第二行住供養。文別有二。初行時供養法。後住時供養法。此即行時也。   經。若王住時(至)如事帝釋。   釋曰。第二住時供養。如經可知。   經。大王我今五眼(至)七難安起。   釋曰。第三釋勸所由。文別有二。初明三世諸王福有興衰。後明未來護持。大作利益。此即初也。   經。若未來世(至)往護其國。   釋曰。未來護持。文別有三。一標章舉數。二次第別釋。三結釋勸供養。此即初也。   經。一金剛吼(至)往護其國。   釋曰。自下第二。次第別釋。文顯可知。   經。是大力士(至)而供養之。   釋曰。第三結釋勸供。是五大力士者。結五菩薩。五千神王等者。釋成利益。當立像形下。勸供養。勸供養法。如五神王因緣經中說。雷電吼菩薩因緣中。教人作讀經寫經法。法用者。應作一團屋。八面安壁。外薝隨力莊嚴。今其精好。八角之中。開小門通人入出。於其室內。置八面床。留小空地。擬人行處。八壁內外。香泥塗飾。一一壁上。各量身坐當兩眼前。以開兩吼。使得見經。正當二手。復開二孔。得容二手。來去捉經。欲讀經時。安經壁外經架案上。壁內壁外。並燒好香。香湯豆麵。以浴身手。及將瀨口。善須看風。若也東風。即東壁外安置經卷。在壁內向東讀經。使風吹口氣。隨風西去。不熏經卷。以口有番氣。故作此屋。寫經類讚。法用如前(更勘)。   經。大王吾今三寶(至)一切諸王。   釋曰。第四稱名付屬。文別有三。初總明付屬。次就勝列名。後如是一切下。結勸應持。此即初也。   經。憍薩羅國(至)波提國。   釋曰。第二就勝列名(或有經本。列十五國。闕沙陀衛國也)然十六大國名號。大集月藏分第十六。大毘婆沙一百二十四。梵音不同。不可和會(勘)。   經。如是一切(至)波羅蜜。   釋曰。第三結勸應持。   經。時諸大眾(至)願不生彼國。   釋曰。第三時眾得益。於中有五。一明脩羅得益。二顯人王獲益。三辨梵天等益。四解餘眾獲益。五釋菩薩獲益。此即初也。時諸大眾即總句。阿脩輪下。顯利益也。謂彼脩羅聞說七難。身怖聲悲。發願不生彼惡國土。即是厭惡欣善益也。   經。時十六國王(至)出家脩道。   釋曰。自下第二人王獲益。於中有二。初總明諸王捨俗入道。後明脩道起觀差別。此即初也。以國付弟。即是捨俗。出家脩道。即是入道。廣釋在家過失出家勝利。如文殊問經第二卷。   經。觀四大(至)勝出相。   釋曰。自下第二別明脩道。起觀差別。於中有二。初明諸觀。後是為下。結成證得。前中有四。一明八勝處二明十遍處。三顯初地相。四辨九地相。此即初也。觀地水火風能造四大。青黃赤白所造四色。名八勝處。所緣境勝煩惱。故名勝處。出離貪慾。故名勝出。相謂體相。或是相狀。或是行相。是八勝處行解相也。依大般若。與此稍異。彼雲。一內有色想觀外色小。二內有色想觀外色多。三內無色想觀外色小。四內無色想觀外色多。內無色想觀外諸色青黃赤白。復為四種。名八勝處。依瓔珞經。八名復異。四大同此經。四色同般若經。有色等四。不說青等以為四色。或可此經。同瓔珞經。義亦無違。   經。四大四色(至)入行相。   釋曰。第二明十遍處。地水火風。青黃赤白。空處識處。名十遍處。亦十一切入。即是處所緣寬廣。無有間隙。故名遍處行相。即是十一切入行解相也。言不用者。乘語故也。故以不說八解脫者。此三科法。是下中上三根人觀。此中唯有中上二根。無下根故。以是不論。   經。三十忍是初地相。   釋曰。第三明初地相。地前三十心。名三十忍。即是初地方便相也。初地即用第一義諦為體。   經。第一義諦九地相。   釋曰。第四明九地相。初地證如境智平等。名第一義。與後九地。作其因相。名九地相。故攝論雲。若於初地。達法界時。速能通達。後一切言如地頌有。如。作破初節。餘節速能破。得初地真智。諸地疾當成。   經。是故大王(至)般若波羅蜜。   釋曰。此即第二結成證得。文有兩節。初明捨凡入聖。後明捨分段入變易。言是故大王者。結所告人。言捨凡夫身者。謂捨地前凡夫身也。言入六住身者。謂入初地至第六地住地身也。此上即捨凡入聖。言捨七報身者。謂捨七地分段報身也。故智度論雲。七地未捨蟲身肉身。言入八法身者。謂入八地已上變易法身。故前偈雲。未度報身一生在。進入等觀法流地。言一地行般若波羅者。此法身萬行俱也。或可通說。十地萬行俱也。   經。十八梵天王同無生境。   釋曰。自下第三梵天等益。等言等取阿須輪也。於中有二。初明得益。後顯供養。此即初也。謂梵天等。隨其根性。證得三乘真實觀門。問觀人法無生空理。以為境也。前說脩羅。得厭世益。今此脩羅得三乘觀。與前異故。與梵天同。故與梵天一處合說。   經。復散華供養。   釋曰。自下第二別釋供養。文有三別。初總標供養。次別列華名。後正顯供養。此即初也。供養有二。一財。二法。今此文中。顯法供養。   經。空華(至)三十七品華。   釋曰。第二別列華名。空華顯人空。法性華明法空。此二種華。表伏忍也。地前仰學二空觀故。聖人華表信忍也。初入聖法無漏信故。順華表順忍也。四五六地順無生故。無生華表下中品無生忍也。證解無生最是初故。法樂華表上品無無忍也。四辨自在說法樂故。金剛華表下品寂滅忍也。金剛三昧破諸結故。此上七華表大乘法。緣觀中道華表緣覺法。證解緣生中道觀故。三十七品華表聲聞法。道品觀中得自在故。   經。而散佛上(至)大菩薩眾。   釋曰。第三正顯供養。由前梵等。得三乘觀。以三乘華。散佛等上。   經。其餘一切眾證道跡果。   釋曰。第四明餘眾益。文有三段。初明得益。次列華名。後正供養。此即初也。是前眾餘。故名餘眾。道跡是向。果即是果。又解。道跡有學。果即無學。通三乘也。前得三乘觀。此證三乘果。故有差別。   經。散心空華(至)妙覺華。   釋曰。第二別列華名。心空華者。四空也。三學之中名為心學。心樹華者。緣生觀也。十二緣生名為華樹。六波羅蜜華者。十地行也。此上三華。如次顯彼三乘法也。妙覺華者。佛果行也。因中說果。名妙覺華。   經。十千菩薩念來世眾生。   釋曰。第五明菩薩益。於中有二。初明十千菩薩得三昧益。後顯十億菩薩現成佛益。前中有二。初明能證人。後辨所證定。此即初也。謂此皆是地上菩薩。得同體大悲。憐念未來惡世眾生也。   經。即登(至)金剛三昧。   釋曰。第二明所證定。於中有三。初明緣果定。次顯緣義定。後顯得餘定。此即初也。謂佛果德妙窮真俗。故雲妙覺。照理圓盡。故曰圓明。不沮壞故雲金剛。今此菩薩證得緣三之定。從所緣為名也。   經。世諦三昧(至)第一義諦三昧。   釋曰。第二緣義定也。於中有二。初明三定。後顯三勝。此即初也。知有漏定。名世諦三昧。知無漏定。名真諦三昧。知非安立真如。名第一義諦三昧。   經。此三諦(至)王三昧。   釋曰。第二顯三勝也。此三統攝一切三昧。有大勝用。故名為王。智度論雲。三昧王三昧。   經。亦得(至)一切行三昧。   釋曰。第三得餘定也。無量三昧者。四無量定也。七財三昧者。緣七財定也。一信二戒三慚四愧五施六聞七慧。如瓔珞經說。廣釋如集異門論第十六卷。二十五有三昧者。證解二十五有定也。四人四惡趣四空及四禪梵王六欲天無想及那含。是名二十五有。廣如涅槃三十四。及智度論說。又解。對治二十五有定。名二十五有三昧。故涅槃雲。無垢三昧。能對治地獄有。乃至得我三昧。能對治非想非非想有。廣說如彼。一切行三昧者。總攝諸行定也。   經。復有現成正覺。   釋曰。第二十億菩薩現成佛益。謂此皆是第十地菩薩。聞經力故。登金剛座。坐金剛定。現成佛故。   囑累品第八   將釋此品。略有二義。一釋品名。二正釋文。釋品名者。囑謂付囑。累即重累。如來重付囑此經。累代流行。故名囑累品。   經。佛告(至)我誡敕汝等(有本無等字者脫也)。   釋曰。自下第二正釋經文。前品已明勸學流通。故此品明付囑流通。於中有二。初明付囑誡勸。後爾時無量下。依教奉持。前中有二。初累標付屬誡敕。後廣釋付囑誡勸。此即初也。誡謂誡勸。即標七誡。敕謂教敕。明其付囑。等言等取餘大眾也。   經。吾滅度後(至)信女時。   釋曰。第二廣釋付囑誡勸。於中有二。初明付囑。後五濁下。廣明誡勸。前中有二。初明付囑時。後正明付囑。此即初也。言八十年等者。釋此經文。諸說不同。一雲。佛滅後一百年內。五人住持。一迦葉二十年。二阿難二十年。三未田地二十年。三人持法。經六十年。見佛在世。以行法故。持法不滅。第四商那和脩二十年持。第五優婆踘多亦二十年。此上二人。各二十年。商那和脩以不現見佛化故。威儀法滅。言八百年者。正法五百年內。二十五師住持佛法。並是聖人相傳。佛法不滅。第六百年馬鳴菩薩。第七百年龍樹菩薩。二人持故。佛法不滅。八百年中持法人小。故言法滅。言八千年者。像法末法。眾生行邪法。故像末二法滅。涅槃雲。末世有十二萬大菩薩。善持我法不滅。就凡所見。故言滅耳。有說。此雲八十年者。正法五百年內後八十年。八百年者。像法一千年中後八百年。故言八百年。八千年者。末法一萬年中取後八千年。故八千年也。雖有此說。未見誠文。故不可依。然此正像末法。意趣難了。故今略以五門分別。第一釋名。二出體性。三時分長短。四四滅法之相。五會釋違文廣如別記。言無佛至信女時者。顯上唯舉八十年八百年八千年意。以此時中三寶沈沒弘法人希。是故唯舉八十年等無佛法時。今言無少有名無。亦有令無名無。   經。此經三寶(至)讀誦解義者。   釋曰。自下第二正明付囑。文別有二。初付法令持。後付眾令化。此即初也。謂此惡時付王四眾。皆令受持讀誦解義。   經。為三界眾生(至)化一切眾生。   釋曰。第二付眾令化。謂與三界眾生。開三行化也。言三行者。一者空行。二七賢行。三十善行。有說。付囑有二。初付囑令解。後為三界下。付眾令化。開空慧道者。無漏慧也。七賢行者。七方便觀。十善行者。十善業道。此即從勝向劣行也。或可信行等七賢行也。問何故前品唯付諸王。今此品中通付四眾。解雲。前品付囑護持。故唯付王。此品付囑令解教化眾生。故通四部眾也。   經。後五濁世(至)滅破吾法。   釋曰。自下第二廣辨七誡。文別有二。初廣辨七誡。後爾時十六下。依教奉持。此即第一廣辨七誡。即分為七。一誡諸滅法過。二誡壞四部行。三誡約因禁不依法。四誡自毀。五誡使役。六誡自咎。七誡謬信。此即第一誡諸滅法過。文別有三。初明滅法人。次明作下。辨滅法過。後當知下。結成過。此即初也。文有三節。初五濁世者。滅法時分。即五濁時。此五濁義。略以三門分別。一別釋名。二出體。三立五所由。第一釋名。略有二種。一者總名。二者別名。言五濁者。即是總名。五是標數。濁是滓穢美。故俱捨論第十二雲。劫減時將末。壽等鄙下。如滓穢故。說名為濁。又順正理三十二雲。雲何濁義。極鄙下故。應辨捨故。如滓穢故。總言五濁者。帶數釋也。言別名者。一者壽濁。二者劫濁。三煩惱濁。四者見濁。五有情濁。瑜伽三十四雲。如於今時。人壽短促。極長壽者。不過百年。昔時不爾。是名壽濁(文殊問經雲。十歲而生。二十三十乃至千年。有長短故。此謂命濁也)。如於今時。漸次趣入三災中劫。現有眾多飢饉疫病刀兵可得。昔時不爾。是名劫濁。如於今時。有情多分習非法貪。不平等貪。執持刀劍。執持器杖。鬥訟諍競。多行諂誑詐偽妄語。攝受邪法。有無量種惡。下不善法。現可了知。昔時不爾。是名煩惱濁(經雲。多貪嗔癡。名煩惱濁)。如於今時。有情多分為壞正法。為滅正法。造立眾多像似正法。靈推求邪法邪義。以為先故。昔時不爾。是名見濁(經雲邪見戒見取。見取。常見。斷見。有見。無見。我見。眾生見。是名見濁也)。如於今時。有情多分。不識父母沙門婆羅門。不識家長可尊敬者。作義利者。作所作者。今後世罪。不見怖畏。不修惠施。不作福業。不受齋法。不受淨戒。昔時不爾。是名有情濁。地持五濁。亦同瑜伽(經雲。善惡眾生。下中上眾生。勝劣眾生。第一不第一眾生。是名眾生濁)第二出體。壽濁。即以命根為性。劫濁。眾生濁。謂以五蘊為性。煩惱濁。除五見。一切煩惱為性。見濁。即用五見為性。第三立五所由者。如順正理雲。豈不壽劫有情濁三。互不相離。見濁即用煩惱為性。五應不成。理實應然。但為次第顯五衰損。極增盛時。何等名為五種衰損。壽命衰損。時極短故。二資具衰損。少光澤故。三善品衰損。欣惡行故。四寂靜衰損。展轉相違。來諠諍故。五自體衰損。非出世間功德器故。為欲次第顯此五種衰損不同。故分五濁。顯宗亦同。又俱捨論第十二雲。由前二濁。如其次第。壽命資具極致衰損。由次二濁。善品衰損。以耽欲樂自在行故。或損在家出家善故。由後一濁。衰損自身。身量色力。念智勤勇。及無病故。廣如別章。次比丘等者。辨滅法人。有其四類。一四部眾。言比丘比丘尼四部弟子者。標別顯總。二天龍八部者。即八部眾。此亦標別顯總。三鬼神眾。四王等貴眾。後自恃齊高貴(或有本雲。自是高貴者。謬也)滅破吾法者。滅法勝緣。由高貴故。能成諸過也。   經。明作製法(至)佛塔形。   釋曰。第二辨滅法過。文別有二。初制四福。後立四邪。此制四福。一製出家。二制行道。三製造像。四製造塔。如經可知。   經。立統官(至)都非吾法。   釋曰。第二立四邪教。一立統官。制眾安籍記僧。不依僧法過。二比丘地立白衣高坐。此即失高下相。此有兩釋。一雲。於僧地中。白衣高坐。二雲。同處比丘下立。白衣高坐。三兵奴為比丘。便違福田尊貴之相。四受別請者。失福田相。是外道法。非吾法也。是故比丘應供法行經雲。若我弟子有受別請者。是人定失一果二果三果四果。不名比丘。是其不得國王地行。不得飲食國王水。有五百大鬼。常遮其前。是比丘七劫不見佛。佛不授手。不得受檀越物。五千大鬼常隨其後。言佛法中大賊。諸比丘應作次第請僧。七佛法如是。次第僧中。有佛化僧四道果僧菩薩僧七賢僧凡夫僧。欲使四方檀越得如是僧故。莫別受請。具說如彼。又梵網經雲。一切不得受別請。利養入已。而此利養屬十方僧而別受請。即取十方僧物入已。又雲。次第請者。即得十方賢聖僧。而世人別請五百羅漢。不如一僧次一凡夫僧。若別請者。是外道法。七佛無也。具說如彼。居士請僧福田經。大意亦同。   經。當知爾時(至)不久。   釋曰。第三結過。應知。   經。大王(至)是汝等作。   釋曰。第三滅壞四部行。文別有四。一標過名。二辨過相。三顯其累。四結過重。此即初也。壞亂四部所行正道。   經。自恃威力(至)弟子。   釋曰。第二辨過相也。謂制四部所行正理。   經。百姓疾病(至)破國因緣。   釋曰。第三顯其果也。由制四部。現感惡報。   經。說五(至)不盡。   釋曰。第四結過重也。如理可知。   經。大王(至)非法之行。   釋曰。第三誡約囚禁。不依法律。文別有四。一總標過失。二別顯過相。三非法等。明非法囚禁。四當知等者。結過重。此即初也。   經。橫與佛法(至)作諸罪過。   釋曰。第二別顯過相。如經可知。   經。非法非律(至)如囚禁法。   釋曰。第三非法囚禁。   經。當爾之時法滅不久。   釋曰。第四結成過重。   經。大王(至)滅破三寶。   釋曰。自下第四誡約自毀。文別有三。初自毀。次起惡。後招報。就自毀中。先法。後喻。此即初也。如經可知。   經。如師子身中蟲(至)非外道也。   釋曰。第二舉喻重釋。釋此喻相。如蓮華面經。佛告阿難。譬如師子。命終身死。若空若地。若水若陸。所有眾生。不敢食彼師子身肉。唯師子身自生諸蟲。還自噉食師子之肉。阿難。我之佛法。非餘能壞。是我法中諸惡比丘。破我三大阿僧祇劫。積行勤苦所集佛法。解雲。彼經但喻出家比丘。不同此經通喻道俗。   經。壞我佛法(至)至於百歲。   釋曰。第二明起惡。惡有三種。一壞法得罪惡。二正教不行惡。三惡增壽減惡。   經。其壞佛教(至)連禍縱橫。   釋曰。第三招報。於中有三。初法。次喻。後合。此即法說。於中有三。初明現報。次顯生報。後辨後報。此明現報。有其五種。一壞佛教。二無孝子。三六親不和(父母兄弟夫妻)。四天神不祐等。五災怪不絕。   經。死入地獄餓鬼畜生。   釋曰。第二顯生報也。   經。若出為人兵奴果報。   釋曰。第三辨後報也。廣辨三報。具如別章。   經。如響如影(至)火滅字在。   釋曰。第二舉喻。喻有三種。初之二喻。喻其現報。如有聲形。響影必逐。有現業處。報定同時故。後之一喻。喻生後報。如人夜書。火滅字在現業雖滅。二報仍在。或可前二通喻三時。若有三業。必有果隨。如聲形處。必有響影。   經。三界果報亦復如是。   釋曰。第三合法。應知。   經。大王(至)如兵奴法。   釋曰。第五誡使役也。文有四別。一橫制。二使役。三攝錄。四示過。橫制有三。一能制人。二橫制誡。三屬當白衣。是兵奴法也。   經。若我弟子(至)是兵奴法。   釋曰。第二使役也。文有三節。一立籍。二強使。三顯非佛弟子。是兵奴法。   經。立統官攝僧(至)兵奴之法。   釋曰。第三攝錄也。文有四節。一官攝。二典攝。三僧攝。四屬是獄囚。兵奴法也。   經。當爾之時佛法不久。   釋曰。第四示過也。   經。大王(至)非佛法僧。   釋曰。第六誡自咎也。破國等緣。自作自受。非佛法僧。   經。大王(至)常所行道。   釋曰。第七誡謬信也。文有四別。一示善。二示惡。三謬信。四示過。此即示善。此經乃是七佛法器。十方諸佛常所行路。故應流通。   經。諸惡比丘(至)破國因緣。   釋曰。第二示惡也。諸惡比丘求名利故。於王等前。自說破法破國因緣。比丘自說。名為破法。教王令作。名為破國。   經。其王不別(至)不依佛法。   釋曰。第三謬信也。王等不知求名利故。信受諂言。橫作法制。不依佛誡。   經。是為破佛(至)正法不久。   釋曰。第四示過也。信他諂語。不依信佛言。定是破佛國因緣。法滅不久也。   經。爾時十六(至)失光不現。   釋曰。自下第二大眾奉持。於中有二。初人王傷感。後天王嗟歎。前中有二。初明傷感。後顯受持。此即初也。十六大王聞佛七誡未來惡事。悲泣出聲。震動三千。諸光不現也。   經。時諸王等(至)當如佛教。   釋曰。第二受持佛教。依如佛誡。不敢違逆。   經。爾時大眾(至)是無佛世。   釋曰。第二天王嗟歎。謂天王等。嗟歎惡時。無佛出世。是空虛也。   經。爾時無量(至)阿須輪王。   釋曰。自下第二大眾奉行。於中有二。初明能受人。後顯所受法。此即初也。文有三節。一是菩薩。二是聲聞。三是雜品。   經。聞佛所說(至)波羅蜜。   釋曰。第二結所受法。聞佛所說二護因緣。頂戴受持。奉行此法也。   仁王經疏卷下(末)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709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   No. 1709 [cf. No. 246]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第一上   青龍寺翻經講論沙門良賁奉 詔述  稽首無上覺  體遍相圓明  應現塵沙身  大悲無與等  所說甘露法  清淨修多羅  巧濟諸群生  甚深不可測  住果勝果道  麟喻部行尊  五忍諸聖凡  我今盡敬禮  三寶悲智力  加護見無遺  今欲贊真文  願久利含識   粵真理湛寂迥出有無之表。智鏡澄照洞鑒性相之源。德海揚波汩清流於塵剎。牟尼大聖故現跡於王宮。從無生而生則生無所生。演無說之說則說無所說。動而寂若清月凌空。語而默等摩尼照物。所以如來在昔居於鷲峰。住定興悲光馳聚日。波斯匿等露集煙凝。亂墜天華坦夷巖谷。遂得淨土穢土密佈慈雲。聖眾凡眾皆霑法雨。宗陳護國乃理事雙彰。包括始終則境智俱寂。啟五忍而行位在目。談二諦而迷悟唯心。帝釋卻頂生之軍普明開班足之悟。化彰令德力現難思。十三法師文照昭乎指掌。七難氛息光炅炅乎寰區。恐季葉彫殘故永言深誡。若非大明作照何以破昏衢。非大震法音何以窒諸慾者矣。   皇唐八葉再造生靈。玄化無垠正刑有截。張墜網震頹綱。驅黔庶於福壽之場。導滄波於無為之宅。廣運明德光揚 聖旨。乃詔不空三藏今重譯斯經。三藏言善兩方教傳三密。 龍宮演奧邃旨聞天。 佛日再中真風永扇。良賁學孤先哲有默清流。叨接翻傳謬 膺筆受。幸揚 天闕親奉 德音今於 大明宮南桃園脩疏贊演。 宸光曲照不容避席。竊玄珠於貝葉但益慚惶捧白璧於 丹墀寧勝報效。仰酬 皇澤俯課忠懃。既竭愚誠庶照玄造矣。   解釋經題目義兼通別。仁王護國標請主之所為。般若波羅蜜多明境智之幽玄。序品第一即八章之別目。亦可仁者五常之首。王者統冠三才。護者悲力濟時。國者所居閫城。般若淨慧破識浪之煩籠。波羅彼岸即清淨之室宅。蜜多者離義到義。經者連綴攝持。序者起之端由。品者區分彙聚。第者次第。一者數初。人法雙彰故雲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序品第一。   將解此經略啟四門。一敘經起意。二明經宗體。三所攝所被。四正解本文。敘經起意曲作兩門。初明經起意後翻譯年代。初中復二。先總後別。夫諸佛出興。根緣感赴諸經處會。各對宜聞。今說此經廣陳二護。十四王等有聖有凡。皆育黎元植菩薩事。此故經雲。波斯匿等十六國王睹希有相鹹作是念。世尊大慈普皆利樂。我等諸王雲何護國。如來大悲平等濟利。佛言。善男子吾今先為諸菩薩等說護佛果護十地行。廣明內護。又護國品雲。一切國土若欲亂時。有諸災難賊來破壞。廣明外護。備陳二護利樂不斷說此經矣。次別明者略有六門。一明佛母。二明勝德。三明修行。四明次第。五明同說。六明佛果。諸佛所生心由智母。母出生佛。令德無儔。令德外章修行是稟。修行之漸次第淺深。非佛獨言諸佛同說。從因成得故辨果圓。有此六門是說經意。有如人世慈母所生從初降靈逮乎誕育。資德立行。自幼及長師友教誨。立身揚名。敘經起由大意如是。一明佛母者。一切諸佛從般若生。般若即是諸佛之母。不思議品雲。此般若波羅蜜多是諸佛母諸菩薩母。不共功德神通生處。又奉持品雲。大王般若波羅蜜多能出生一切諸佛法.一切菩薩解脫法.一切國王無上法.一切有情出離法。佛從母生還彰母德。力能護國故說此經。二明勝德者。所詮般若能生諸佛。能詮之教豈有比方。觀如來品雲。若有人於恆河沙三千大千世界。滿中七寶以用佈施大千世界一切有情。皆得阿羅漢果。不如有人於此經中。乃至起於一念淨信。何況有能受持讀誦解一句者。又二諦品雲。若有人能於此經中起一念淨信。是人即超百劫千劫百千萬劫生死苦難。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脫所得功德。即與十方一切諸佛等無有異。彰經勝德表法難聞。全身尚輕半偈斯重。諸佛同說出離正因。若不因經無容解脫。令生解脫故說此經。三明修行者。三有苦果長劫輪迴。縱起厭欣熾然生死諸外道輩自餓投巖。雖大劬勞徒竷\力。如來愍世現跡王宮。乘大智悲無倒宣說。略開五忍。為十四忍。菩薩行品雲。善男子此十四忍十方世界過去現在一切菩薩之所修行。一切諸佛之所顯示。未來諸佛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若佛菩薩不由此門得一切智者。無有是處。何以故。諸佛菩薩無異路故。善男子若人聞此住忍.行忍.迴向忍.歡喜忍.離垢忍.發光忍.焰慧忍.難勝忍.現前忍.遠行忍.不動忍.善慧忍.法雲忍.正覺忍能起一念清淨信者。是人超過百劫千劫無量無邊恆河沙劫一切苦難不生惡趣。不久當得無上菩提。於諸忍中備彰勝行。令脫苦縛故說此經。四明次第者。菩提涅槃是所求證。須修萬行時歷僧祇從淺至深次第悟證。奉持品雲。雲何諸善男子於此經中明瞭覺解為人演說。佛言。大王汝今諦聽從習忍至金剛定如法修行十三觀門。皆為法師依持建立。故十三門廣明修斷。一德不備無由歸源。勿謂一門致少功力。便能圓證無上菩提。具明修斷故說此經。五明同說者。諸佛利樂隨對根宜窮其至理宗無異說。二諦品雲。大王一切諸佛說般若波羅蜜多。我今說般若波羅蜜多無別。汝等大眾受持讀誦如說修行。即為受持諸佛之法。然佛化跡語默或殊。至於般若皆同說故。六明佛果者。菩薩多劫眾行莊嚴因滿果圓稱究竟位。非相無相永超生滅。奉持品雲。善男子金剛三昧現在前時。而亦未能等無等等。等覺因矣。若解脫位一相無相無生無滅。同真際等法性滿功德藏住如來位彰佛果矣。豈不果位菩提涅槃從生了因凝然相續。此不必爾。如下文中十三法師。由斷續生煩惱障故得真解脫。由斷礙解所知障故得大菩提。至彼經雲。從初習忍至金剛定皆名為伏一切煩惱。當廣分別。由斯大覺現化利生。此經之興諒在茲矣 明翻譯年代者。自周星隱。耀漢日通津洎乎魏朝。此經尚闕。從初晉代至今巨唐。前後翻傳凡有四譯。第一晉朝太始三年。有月支國三藏法師曇摩羅蜜。晉雲法護。譯為一卷名仁王般若。第二後秦弘始三年。三藏法師鳩摩羅什。秦雲童壽。於長安西明閣逍遙園譯為兩卷。名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第三梁朝承聖三年。有西天竺優禪尼國三藏法師波羅末陀。梁雲真諦。於洪府寶因寺譯為一卷。名仁王般若並疏六卷。然則晉本初翻方言尚隔。梁朝所譯隱而不行。秦時所翻流傳宇內。自古高德疏義寔繁。百坐相仍崇護國矣。粵惟巨唐 肅宗皇帝重昌堯化革弊救焚。至憂黎元澡心齋戒。請南天竺執師子國灌頂三藏名阿目佉唐雲不空。翻傳眾經以安社稷。茲願未滿仙駕歸天。我今 寶應皇帝再造乾坤禮樂惟新。明白四達恭嗣先訓恩累請焉。永泰元年歲在乙已四月二日 詔曰。如來妙旨惠洽生靈。仁王寶經義崇護國。前代所譯理未融通。望依梵夾再有翻譯。貝葉之言永無漏略。金口所說更益詳明。仍請僧懷感等於內道場所翻譯。福資先代澤及含靈。寇盜永清寰區允穆。傳之曠劫救護實深者。遂 詔觀軍客使開府魚朝恩。兼統其事於南桃園翻譯。起自月朔終乎月望。於承明殿灌頂道場 御執舊經對讀新本。 詔曰。新經舊經理甚符順。所譯新本文義稍圓。斯則金言冥契於 聖心。佛日再生於鳳沼。翻傳先後其在茲歟。總是初門經起竟。   第二明經宗體曲作兩門。一明經宗。二明經體。初明經宗復分為二。先明諸教後明此經。明諸教者。凡諸經宗隨經以立。所聞既異非唯一轍。如維摩經不思議為宗。法華經一乘為宗。楞伽經如來藏為宗。涅槃經佛性為宗。此諸經宗約對待立。若論至理清淨法界言語道斷。宗何所宗。楞伽經中對治心量立宗之失。故經偈雲。隨其所立宗.即有眾雜義.等觀自心量.言說不可得。故知立宗皆是心量。若宗不生宗還生矣。故淨法界無宗不宗。准此而言更何所道。今依言教無倒希求為欲了知諸宗旨趣故揚摧矣。外道雖多宗唯我法。非此所要廣知餘文。今依文判教有三種。然佛出世初轉法輪說阿含等多明有宗。次說大乘般若經等無相之教多明空宗。後說大乘解深密等不空不有非空有宗。由佛世尊於法自在當根為說有斯異矣。自雙林掩耀部執競興。初小乘宗雞園起諍。四百年內分二十部。本末前後如常分別。於彼時中傳法聖者多知有教。次馬鳴龍猛諸菩薩等造智論等多知大乘無相空教。後慈氏無著諸菩薩等造瑜伽等多知大乘不空不有教。以佛滅後同佛在時先有次空後非空有。雖明空有聖不相違。故大乘法千年間付法相承曾無異說。洎千年後空有兩宗清辯護法二大菩薩各依大乘了義之教明空明有見解不同。依西域記此二菩薩亦不對敵議其優劣。言空有者。所謂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於三性中遍計體空兩宗共許。圓成實性體離名言。次二諦中下具明也。唯就依他論其空有。具陳此義文分為二。初依聖教後依古德。依聖教中先明空有後明二諦。明空有者。瑜伽唯識皆有誠文。如當寺東院金剛疏中以為刊定。今依廣百論第十卷中略申梗概。於中分三。初明師宗次明立難後申正義。初師宗者此復有三。第一瑜伽學徒立依他有。第二清辯菩薩立依他空。第三護法菩薩雙破二執建立中道為廣百論。聖天造本護法造釋。故為第三評家正義。第二立難文復分二。一明立宗二明徵難。明立宗者初瑜伽師申有宗雲。分別所執法體是無。因緣所生法體是有。由斯發起煩惱隨眠。繫縛世間輪迴三有。或修加行證無我空。得三菩提脫生死苦。為證此義引經頌難雲遍計所執無依他起性有。妄分別失壞墮增減二邊。清辯釋雲。名是計執義是依他。名於其義非有故無。義隨世間非無故有。不可引此證有依他。第二徵難略引四文。第一瑜伽者難清辯釋文中有三。初總非雲。此釋不然義相違故。次興四難。一義例名無難。若名於義非有故無。義亦於名是無何有。二名例義有難。又於其義所立名言既因緣生。如義應有。三名義計執難。若妄所執能詮性無。妄執所詮其性豈有。四名義依他難。名隨世俗有詮表能。汝不許為依他起性。義亦隨俗假說有能。何不許為遍計所執。後總結雲。世俗假立能詮所詮無應並無有應齊有。如何經說一有一無。故汝所言不符經義。應信遍計所執性無。是諸世間妄情立故。依他起性從因緣生非妄情為。應信是有。第二立難。清辯菩薩為證己義引經偈雲。由立此此名詮於彼彼法。彼皆性非有由法性皆然。瑜伽者難雲。經意不說名於義無。但說所詮法性非有。辯諸法性皆不可詮。名言所詮皆是共相。諸法自相皆絕名言。自相非無共相非有。此中略說所詮性無。非謂能詮其性實有。故頌但說彼非有言。不爾應言此性非有。第三立難。清辯菩薩證依他無復引經中所說略頌。無有少法生.亦無少法滅.淨見觀諸法.非有亦非無。瑜伽者難雲。此亦不能證依他起其性非有。所以者何。此頌意明遍計所執自性差別能詮所詮其體皆空無生無滅。離執淨見觀諸世間。因緣所生非無非有。故此非證依他起無。第四立難。清辯菩薩引經證成依他性空。契經偈曰。諸法從緣起.緣法兩皆無.能如是正知.名通達緣起.若法從緣生.此法都無性.此法非緣生。瑜伽學徒會此經雲。如是二經說緣生法雖無自性而不相違。以從緣生。緣生法有二種。一者遍計。二者依他。此中意明遍計所執自性非有。不說依他。若說依他都無自性。便撥染淨二法皆無。名惡取空自他俱損。清辯菩薩見瑜伽師種種徵難遂乃責曰。此妄分別誰復能遮。得正見時自當除遣。論文第三申正義者。護法評雲。如是等類隨見不同。分隔聖言令成多分。互興諍論各執一邊。既不能除惡見塵垢。詎能契當諸佛世尊所說大乘清淨妙旨。未會真理隨己執情。自是非他深可怖畏。應捨執著空有兩邊領悟大乘不二中道。明二諦者論雲。然佛所說無相甚深二諦法門最為難測。今日自勵依了義經略辨指歸息諸諍論。世俗諦者。謂從緣生世出世間色心等法。親證離說展轉可言。親證為先後方起說。此世俗諦亦有亦空假合所成猶諸幻事。從分別起如夢所為。有相可言名世俗諦。勝義諦者。謂聖所知分別名言皆所不及。自內所證不由他緣。無相絕言名勝義諦。如是略說二諦法門。正法學從同無所諍。諸有大心發弘誓者欲窮來際利樂有情。應正斷除妄見塵垢。應妙悟入善逝真空。為滿所求當勤修學。問准此所說護法失宗。唯識論中護法菩薩言依圓有。何故於此釋勝義諦無相絕言而說為空。答彼據深密研窮性相言二性有。此據般若離言絕相故此言空。理教顯然斯有何失。依教明說。後依古德對明三性。立三無性略引二文。真諦三藏依三無性論具遣三性立三無性。一遣分別立分別無相性。二遣依他立無生性。三遣真實立真實無性性。此所遣者於一真理遣三性故立三無性。廣如彼。故慈恩三藏依唯識論即依三性立三無性。如論頌雲。即依此三性立彼三無性。一依計執立相無性。二依依他立無自然性。三依圓成立無我法性。初計所執情有理無。依他圓成理有情無。廣如彼說。問此二三性所立何別。答前對遣三立三無性。後但依三立三無性。前空後有是二別也。謹詳至理實不相遣。如於色蘊立三性者。依色蘊上橫計我法是計所執。色蘊有為即是依他。色性真如即圓成實。若說三性俱有俱空悉皆無過。但可意會勿滯於言。言俱有者。遍計妄有依他緣有圓成真有。言俱空者。遍計體空依他自性空圓成勝義空。於如是義聖賢具悉。勿謂上文前二菩薩後二三藏所說相違。言空有者。為彼時中樂聞空有能起修證。由諸凡愚無始熏習起有空執彼彼病深。佛為斷除而作此說。諸菩薩等依奉聖言。各對彼時執見過失依至教量廣有弘揚。幸而詳之勿復興病。即前所說三性無性二諦有空皆此經宗。至文當悉。明諸教說。   明此經者。題雲般若即以為宗。觀如來品別明三種。實相觀照及以文字。慈恩三藏更加二種。境界眷屬通前五法。般若性故.般若相故.般若因故.般若境故.般若伴故。有義此經觀照為宗。經說五忍即是慧故。生空法空根本後得遠近加行皆是經宗。十四忍中無不攝故。有義此經實相為宗。經自說雲。以諸法性即真實故無來無去無生無滅等。有義此二合為經宗。性相名殊體用無別。因或具闕果必俱故。又即此二是正所求。若因若果俱修證故。又即此二是真實身合立為宗。義符順故。問境伴文字何不為宗。答此二是本彼三末故。又境與伴及彼能詮有此必俱。豈別立故。問經明二諦何不為宗。答先德以彰為宗無失。又此智證事理皆周。此以攝彼不別。明經宗訖。   第二明經體於中分二。先體後性。明諸教體有總有別。初總明者瑜伽八十一雲。經體有二。一文二義。文是所依義即能依。由能詮文義得顯故。後別明者即於前二復分為五。文三義二。文有三者。一隱假談實以聲為體。俱捨論雲。有說佛教語為自性。彼說法蘊皆色蘊攝。語用音聲為自性故。佛意所說他所聞故。對法論有成所引聲不說名等為成所引。唯識論雲。若名句文離聲實有。應如色等非實能詮。故說佛教以聲為體。二隱實談假名等為體。俱捨論雲。有說佛教名為自性。彼說法蘊皆行蘊攝。名不相應行為性故。要由有名乃說為教。是故佛教體即是名。謂如句文次第行列次第安布次第連合。故說佛教名等為體。三假實合論性用為體。十地論雲。說者聽者皆以二事而得究竟。一者聲二善字。字為所依攝名句故。謂即此二而為四法。聲名句文用各別故。名詮自性句詮差別文即是字為二所依。此三離聲雖無別體而假實異亦不即聲。由此法詞二無礙解境有別故。法緣名等詞緣於聲。故說佛教性用為體。義為二者一攝境從心唯識為體。華嚴經說三界唯心。此經下雲。從初剎那有不可說識生諸有情色心二法。起信論雲。若離心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論說。心心所色不相應行諸無為性皆不離識。識有差別。說者真教聞者似法。依淨法界平等所流。若就根本能說者心。若取於末能聞者識。何以知然二十唯識世親頌雲。展轉增上力.二識成決定。謂餘相續識差別故令餘相續差別識生。展轉互為增上緣故。故說佛教唯識為體。二攝相歸性真如為體。故經說雲。一切法亦如也。至於彌勒亦如也。此經下雲。謂契經等所有宣說音聲語言文字章句一切皆如無非實相。故說佛教真如為體。上來五種總別淺深以理而言。隨舉一門即互相攝不相違也。後明性者攝相歸性謂即圓成。前之四門通依圓二。若從所聞有漏心變。或從能說有漏文義。唯屬依他。無漏心變或無漏說正智所攝。通圓成實。無漏有為通二性故。問十八界中十五有漏。如何聲等亦無漏攝。名句文三自性無記。如何可說通無漏善。答隨有部宗說十五界唯是有漏名等無記。今大乘宗如來說法聲名句文真善無漏。十地菩薩隨識判性。若無漏心說聽教者從能變識是有漏善。若有漏心說聽教者從能變識有漏無記。二乘說聽唯有漏說。彼無無漏說聽智故。質影有無諸心集現如常分別。第二門訖。   第三所攝所被者於中有二。初辨所攝後明所被。所攝有五。一藏二分三乘四時五會。藏所攝者。依瑜伽論說有二藏。一菩薩藏二聲聞藏。獨覺教少入聲聞中。從多為藏名聲聞藏。或說三藏。一毘柰耶二素呾纜三阿毘達磨。如次詮於戒定慧學。或說六藏。菩薩聲聞各有三故。獨覺更無別戒律等。故無三藏可得成九。此經即於二藏六藏菩薩藏收。三藏之中素呾纜藏。雖十二分有論義經囑累品中廣明諸誡義實通貫。文則唯經。二分所攝者。十二分義具如別章。今但列名略配經矣。一者契經。有通有別。通即十二俱名契經。別即長行所應說義。此經具有。二者應頌。長行已說應重述頌。謂菩薩行品有七言偈。雖佛說長行。王讚偈頌再牒長行即重頌故。又奉持品五言偈是。三者記別。此有三相。一記大人當成佛事。二記弟子死此生彼。三為記別諸法之義。今此經中可通第三。四者諷誦。謂前未說直以偈明。謂二諦品及護國品五言四言二偈頌是。五者自說。謂不待諸觀機即說令法久住顯佛悲深。謂觀如來品雲。善男子吾今先為諸菩薩摩訶薩說護佛果護十地行等。六者緣起。此有三相。一因犯制戒。二因事說法。三因請說法。今此經中通第二三。囑累品中因事說誡及上下文因請說故。七者譬喻。謂以喻況曉所說法。謂下經雲。恆沙世界滿中七寶以用佈施大千有情得羅漢果等。八者本事。謂除自身說於過去弟子及法。即菩薩行品說波斯匿王為四地菩薩及下普明班足王等護國之事。九者本生。說佛自身在過去世彼彼方所若死若生行菩薩行。即自說雲。我為八地菩薩及下頂生欲滅帝釋。涅槃經雲。爾時頂生即我身是。明佛因矣。十者方廣。此有二相。一說行菩薩道。二法廣多極高大故。此經具有。十一希法。為說八眾共德及餘最勝殊特驚異。謂下經雲。若人得聞十四忍者不生惡趣得菩提等。又班足聞法證空三昧。又不思議品散花神變等。十二論義。謂諸經典修環研窮摩呾理迦諸了義經皆得名為摩呾理迦也。今此經中乘前起後請問性相修環而說。是論議經。具十二矣。三乘所攝者。或說一乘。如法華經雲。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或說二乘。如攝論等。一者大乘謂即上乘。二者小乘謂即下乘。或說三乘。一菩薩乘。二獨覺乘。三聲聞乘。處處經中皆同說故。及說五乘。如常分別。今此經者即一乘收。勝鬘經雲。一乘即大乘故。二三乘中菩薩乘故。四時所攝者。古立教時從一至五。慈恩法師法苑具破。今唯正義。慈恩三藏依解深密王藏依經第二卷立三時教。彼經廣為勝義生菩薩說三性三無性已。勝義生深生領解。世尊讚歎善解所說。勝義生白言。世尊初於一時。波羅□斯仙人墮處施鹿林中。唯為發趣聲聞乘者以四諦初轉正法輪。雖是甚奇甚為希有。一切世間諸天人等先無有能如法轉者。而於彼時所轉法輪有上有容是未了義。是諸諍論安足處所。世尊在昔第二時中。唯為發趣修大乘者。依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以隱密相轉正法輪。雖更甚奇甚為希有。而於彼時所轉法輪亦是有上有所容受猶未了義。是諸諍論安足處所。世尊於今第三時中。普為發趣一切乘者。依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無自性性。以顯了相轉正法輪。第一甚奇最為希有。干今世尊所轉法輪無上無容是真了義。非諸諍論安足處所。屬諸經者。謂諸阿含及諸般若深密等經配三時矣。又金光明經說三法輪。謂轉照持。轉四諦法以空照有非有非空可任持故。若唯頓教時但唯一對不定性。大由小起漸次而被可有三時。解深密經約此而判。今者此經約漸次說容第二時。隨頓教性總不立時。設令立時第三時故。何以知然。廣明大乘十四忍門。從淺至深革凡成聖。具明空有備陳行位。豈但說空為第二時。問解深密經據說空教諸般若等為第二時。又大般若數處經文諸天讚佛雲第三時。答如彼經中說非空有為第三時。如華嚴等。理實而言。華嚴十地金光明等具明大乘非空非有治斷行位三賢十地故為第三。此經亦然。豈為第二。又彼據漸次可雲第二。此約頓悟故雲第三。進退皎然豈違教也。五會所攝者。大般若經總依四處十六會說。言四處者。一王捨城鷲峰山。二室羅筏給孤獨園。三他化天宮摩尼寶藏殿。四王捨城竹林園白鷺池側。其十六會初之五分更無別名。但以數次標其分目。次之三分從請主名。第六最勝天王分。第七曼殊室利分。第八那伽室利分。後之八分所詮為目。第九能斷金剛分。第十般若理趣分。餘之六分如次六度以題今目。然今此經四處之中同第一處。若十六會無此會經。其猶聯綿長山一峰孤秀盪洋渤澥別浦澄天。披之者坐覽三祇。尋之者全觀十地。迷者觀之不惑。悟者藉之昇階。菩薩行門如啟諸掌。佛果久近掘鏡融心。淨信則福越河沙。持讀乃災殃霧卷。安人護國莫大於斯。塵劫讚揚願中報效故。第二明所被者。初明根性後以教被。明根性者。五性一性自古紛紜。舉領提綱略申三說。有說一切眾生有五種性。一聲聞性。二緣覺性。三如來性。四不定性。五無種性何以得知定不定性及有一類無種性者。依大般若五百九十三善勇猛言。而於三乘性決定者。而於三乘性不定者。聞此法已速發無上正等覺心。即明三乘定不定矣。夫人經雲。離善知識無聞非法眾生。以人天善根而成熟之。善戒經雲。無種性人無種性故。雖復發心勤行精進。終不能得無上菩提。以此等文為定量故。猶斯種性具有五種。有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無有定性及無性者。何以知然。涅槃二十七雲。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又雲。一切眾生悉皆有心。凡有心者悉皆當得阿耨菩提。以此等文為定量故。猶斯眾生無無性矣。兩宗所立教等理齊。破斥會違廣如餘記。有說有性無性唯佛能知。然佛世尊於法自在。廣於諸教隨對根宜說有說無。皆為利樂。勿懷取捨而欲指南。問有無相違。雲何利樂。答有情本來種性差別。若聞無性恐墮彼流。佛為說無令速出離。若聞有性速起進求。佛為說有令無退墮。故佛所說皆是法輪。言有言無深為利樂。然起信論由迷本覺有不覺生。照本還源無不成佛也。二以教被者。經文不簡顯佛悲深。三界四生等皆度故。第三門訖。   第四依文正解曲分為二。初釋題目後解本文。釋題目者。晉梁所譯題目俱雲仁王般若無護國名。秦本雖有護國之言乃無多字。巨唐新譯文義具故。釋題目中初解通名後釋品號。解通名中先離後合。唐梵對者。梵雲麼努此翻為仁。梵雲產捺囉此翻為王。梵雲跛羅此翻為護。梵雲囉瑟吒囉此翻為國。梵雲缽囉枳穰此雲智慧。敵對譯者名極智也。梵雲波囉弭多此雲倒彼岸。依聲明論分句釋雲。波囉伊(上聲)多。言伊多者雲此岸也。言波藍者雲彼岸也。由乘極智離此到彼也。梵雲素怛□此翻為經。然今題雲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者一部都名。總十一字上四下一俱是唐言。中間六字乃是梵語。仁王則諸主彰廣敬之令譽。護國則所為陳博愛之鴻業。言仁者人也。正理解人多思慮故。依義訓人有恩親故。依書解者如大傳雲。舜不登而高不行而遠。拱揖於天下而天下稱仁。禮曰。上下相親是謂之仁。又曰。溫良者仁之本。敬慎者仁之地。寬裕者仁之作。遜接者仁之能。禮節者仁之貌言。談者仁之文。歌樂者仁之和。散者仁之施。儒者仁之行。兼而有之是謂之仁。論語曰。克己復禮天下歸仁。則恩惠於物慈施博眾名為仁矣。言王者主也。順正理論於劫初時為分香稻共立田主。三曼多王此雲共許。若言天子者金光明偈雲。雖生在人世尊勝故名天。由諸天護持亦得名天子。依書解者韓詩曰。王者往也天下往之。善養人也故人尊之。善治人也故人安之。善悅人也故人親之。善飾人也故人樂之。具此四德而天下往。禮曰。天子以德為車以樂為腳。又曰。昔者先王尚有德尊有道任有能舉有賢。故因天事天因地事地。老子四大王居其一。說文王字德貫三才兆庶又安是稱王矣。王有仁德有財得名。王懷仁德仁即王故持業得名。王行仁惠仁之王故依主得名。言護者加衛義覆攝義。蓋為仁王仰希如來大悲加衛。普覆含識攝受無遺故稱護也。言國者城也。四海八方有截疆域。聖凡士庶各安其居。若乃災害不生禍亂不作。人天歡慶龍鬼潛施。至教常流安人護國。國之護故依主得名。言般若者梵音也此雲智慧。先別後通列有五種。一者文字能詮教也。二者觀照即淨慧也。三者實相即真如也。四者境界謂即二諦三性無性也。五者眷屬相應四蘊助伴五蘊定道戒也。般若名寬通前五種。勝用唯二正智如如。具足應言般羅賢若此翻為慧。梵雲若那此翻為智。西方梵字有界有緣。准大品經若之一字通目智慧。二字界故。般那兩字別目慧智。二字緣故。以般助若若即目慧。以那助若若即目智。由是經論六度十度開合不同。若言六度即智慧二總為第六。以合明故。若言十度慧為第六智為第十。各別明故。問慧之與智為同為異。答俱別境慧二體實同。擇法決斷二用則別。故勝天王般若雲。菩薩具足般若具足闍那。又彼下雲。得般若門分別句義。得闍那門能入眾生諸根利鈍。若通言之。智處說慧慧處說智皆無違矣。雖即檀等俱得度名。題中據勝唯標般若。言波羅者梵語也此雲彼岸。對彼說此此岸者何。於四諦中已起苦集而為此岸。未起苦集而為中流。涅槃菩提即滅道諦而為彼岸。六度萬行以為船筏。五蘊假者是能乘人。諸修行人乘於六度截流越此。高翔覺路至究竟位是達彼岸。然配經中教理行果。彼岸唯果行唯在因。教之與理通乎因果。題標果德雲波羅矣。言蜜多者梵語也。此具二義離義到義。即是施等具七最勝。至下當悉。於生死中離此到彼。言經者唐言也。若以梵音雲修多羅修妒路皆訛也。慈恩三藏雲。素呾纜而目四義。衣.綖.席.經。猶如瞿名具多法故。今此唯取經義綖義。何以知然。四分律雲。如種種花置於案上以綖貫持雖為風吹而不分散。故佛說教其猶眾花。眾生識心有如案矣。若不以綖連綴攝持。邪見暴風或當飄散。故故結集者連綴佛言。如綖貫花如經持緯。佛地論雲。以佛聖教貫穿攝持所應說義及所化生。貫穿即綖攝持即經。然其經字即同此方經籍之名。俗釋經者常也法也。古今不易故謂之常。揩定是非稱之為法。雜心論中五義釋經。謂湧泉等。講者敘焉。今解經者即能詮教。出體門中依瑜伽論亦取於義。所詮之理故教及理總名為經。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亦通教理。以上十字對經一字。綺互相望總為四釋。謂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即經之經持業。依主准釋應知。解品名者。言序者因由也。謂說般若起之由致。言品者類也。文義彙聚各自區分。言第者次之居也。言一者數之始也。此經一部總有八品。此品居初故稱第一。解本文者。先總判科後隨文釋經。真諦記判釋此經大分為四。一發起分即初序品。二正說分謂次五品。三王得護國分即第七品。四流通分即囑累品。昔有晉朝道安法師。科判諸經以為三分。序分正宗流通分。故至今巨唐慈恩三藏譯佛地論。親光菩薩釋佛地經。科判彼經以為三分。然則東夏西天處雖懸曠。聖心潛契妙旨冥符。今判此經依彼三分。一教起因緣分即初序品。二聖教所說分次之六品。三依教奉行分謂囑累品。釋初序分文分為二。初明通序謂如是等。後明別序爾時世尊等。然此二序總為五對。一通別對。諸經通有當部別緣。二證發對。初傳法者引證令信。後說法者別緣發起。三前後對。如是等文經後教置。爾時等文經首本緣。四師資對阿難請主如來說者。五現未對。阿難後請時在未來。佛說經前當時緣起。後之三對名皆不次。但取語順義則依經。初二對名義已周備。為令盡理立五對焉。將釋通序三門分別。一經起之因。二建立所以。三開合不同。經起因者。大悲經中是優波離教阿難問。大衍經雲阿泥樓逗教阿難問。智論第二。佛涅槃時娑羅樹間北首而臥。爾時阿難心沒憂海。阿菟樓豆語阿難言。汝是守護佛法藏者。又佛世尊手付汝法。汝今愁悶失所受事。大衍經雲請問四事。一佛滅度後諸比丘等以誰為師。二依何處住。三惡性比丘如何調伏。四一切經首當置何言。佛告阿難我滅度後以波羅提木叉為汝大師。依四念處住。惡性比丘梵壇治之梵法默然不應打罵但默擯故。一切經首當置如是我聞等言。何故阿難但申四問。大意總明三寶不斷。以戒為師佛寶不斷。四念處住如是等言此二即是法寶不斷。比丘和合僧寶不斷。三寶久住利樂無邊故。臨涅槃問答唯四。阿難結集謹奉佛言於諸經初置如是等。二立所以者。如是等言自有四意。一為除疑。二為生信。三為簡邪。四為顯正。言除疑者真諦記雲。微細律說。阿難比丘當昇高座出法藏時眾有三疑。一疑佛大悲從涅槃起。二疑更有佛從他方來。三疑阿難轉身成佛說如是等。三疑併斷。二生信者智度論雲。說時方人令生信故。又雲如是我聞生信也。信受奉行生智也。信為能入智為能度。文無繁約非信不傳。由起信心所言理順。即由理順即師資道成。於所說法皆順從故。雲何為信。信是心所善十一中最初信也。令心心所澄淨為性。如水精珠能清濁水。對治不信渾濁之心樂善為業。眾行本矣。何緣經首最初生信。五根之中先列信根。有信根故能生萬善。五力之中先陳信力。有信力故魔不能動。故華嚴雲。信為道原功德母故。又趣三乘有善法欲。由有信故起善希望。信為欲依最初生故。又此經中伏忍最初標十信心。聖胎本故。又顯揚論明七聖財。謂信.戒.聞.捨.慧.慚.愧。七聖財初即信財故。又正理雲。澄淨有四種。謂佛法僧戒。信三寶故能越惡趣。由信戒故離貧賤因。猶如金剛四不壞故。又俱捨雲。拔眾生苦出生死泥。序令生信為眾生手。後陳正宗為佛教手。兩手相接出淤泥故。又智論雲。如人有手至於寶山隨意所取。若其無手空無所得。有信心人入佛寶山得諸道果。若無信心雖解文義空無所得。是故經初令生淨信。三簡邪者。諸外道輩於自教初皆悉置於阿漚二字。雲梵王訓世有七十二字。眾生轉薄。梵王嗔怒吞噉諸字。唯此二字在口兩角。阿表於無漚表於有。置彼教首。今佛世尊教阿難置如是等言簡異彼故。四顯正者。三寶最吉祥故我經初說佛之一字即是佛寶。如是一時及彼處即是法寶。我聞二字及比丘眾即是僧寶。具陳三寶為顯正矣。第三開合者。真諦記中開為七事。開我與聞而為二事。餘五如文。今依智論總說六義。一者信成所謂如是。二者聞成所謂我聞。三者時成所謂一時。四者主成所謂佛也。五者處成住王捨等。六者眾成與比丘等。世親菩薩般若燈論亦有六義。如彼頌雲。前三明弟子後三證師說。一切修多羅其事皆如是。減五至一皆有義門。廣如餘文繁而不敘。今解通序雖有六成。且初前五其義者何。   經。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捨城鷲峰山中。   解曰。如是者明所聞法無非法失。略敘三解。初別解如是。安法師雲。有無不二名之為如。如非有無稱之為是。如無所如是無所是故雲如是。注無量義經雲。至人說法但為顯如。唯如為是故雲如是。梁武帝雲。如即指法是即定詞。如斯之言是佛所說。次合解如是。真諦記雲。如是者決定義。決定有二。一文二理。文是能詮理即所詮。阿難所傳文理決定如佛所說也。法智解雲。如是者阿難自明之詞。金口所說旨深意遠非所仰測。章句始末正自如是。後帶我聞解佛地論雲。如是總言依四義轉。一依譬喻。如有說言如是富貴如毘沙門。二依教誨。如有說言汝當如是讀誦經論。三依問答。如有說言汝當所說昔定聞耶故此答雲如是我聞。四依許可。唯依此也。謂結集時諸菩薩眾鹹共請。言如汝所聞當如是說。傳法菩薩便許彼言。如是當說如我所聞。又如是言信可審定。謂如是法我昔曾聞。此事如是齊此當說定無有異。略引六文廣如餘記。言我聞者。辨能聞人無非根失。又復分三。初言我者我有三種。一妄所執外道橫計。二假施設謂大涅槃常樂我淨。除二乘倒強施設故。三世流布我謂世共自指稱我。遍計無體圓成無相。傳法菩薩於依他中隨順世間假說稱我。問諸佛說法本為除我。不言無我乃言我聞。答瑜伽第六有其四義。一言說易故。若說無我通蘊處界知此說誰。二順世間故。三除無我怖。言無我者為誰修道。四為宣說自他染淨因果事業。令生決定信解心故所以稱我。又智論第一。四悉檀中世界悉檀故說有我。即當瑜伽順世間故。次言聞者婆沙十二。薩婆多宗耳聞非識。法救尊者識聞非耳。成實論雲。譬喻師說心心所法和合能聞。今大乘宗雜集第二。非耳能聞亦非識等。以一切法無作用故。由有和合假立為聞。就勝所依或說根聞。以能分別故說識聞。具前二義說根識聞。瑜伽五十六雲。諸法自性眾緣生故。剎那滅故。無作用故。智論六雲。非耳及識意等能聞。多緣和合故得聞聲。又耳根識唯聞於聲而不聞教。若約名句唯意識聞。故瑜伽雲聞謂比量。然由耳識親聞於聲。與意為門意方得聞。耳意為緣熏習在識因聞所成故說為聞。廢別耳等總名我聞。故佛地雲。我謂諸蘊世俗假者。聞謂耳根發識聽受。廢別就總故說我聞。問何須廢別總說我聞。答若不言我但雲耳聞。耳通一切是誰耳聞。又復聞時根.境及空.作意.分別.染淨種子並根本依.一一具陳乃成繁廣。若唯說一義用不周。所以廢別總說我聞。後中問答。問為佛說法而言我聞。為佛不說言我聞耶。答佛地論中自有二解。一者龍軍無性等雲。諸佛如來唯有三法。大定.智.悲。久離戲論曾不說法。由佛慈悲本願緣力眾生識上文義相生。雖親依自善根力起。而就強緣名為佛說。譬如天等增上力故令於夢中得論咒等。二者親光等言。佛身具有蘊處界等。由離分別名無戲論。豈不說法名無戲論。謂宜聞者善根力故本願緣力如來識上文義相生。是佛利他善根所起名為佛說。聞者識心雖不親得。然似彼相分明顯現故名我聞。問阿難是成道日生。二十年後方為侍者。已前諸教何得親聞。答有四義。一本願力故。過去作長者供養誦經沙彌今得總持。龍樹讚雲。面如淨滿月目如青蓮華。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難心。二佛加持故。報恩經雲。佛入世俗心令阿難知。又雲。佛為略說粗舉其端而能盡解。三三昧力故。金剛花經雲。阿難得法性覺性自在王三昧悉能憶故。四聞法力故。觀佛三昧海經第五雲。阿難聞佛說菩薩行。即憶過去九十億佛所說經藏。法華第四雲。自聞授記等即時憶念過去無量千萬億諸佛法藏。通達無礙如今所聞等。而說偈言。世尊甚希有。合我念過去無量諸佛法如今日所聞。問阿難尊者既是聲聞。雲何能持大乘法藏。答集法傳雲有三阿難。一阿難此雲慶喜持聲聞藏。二阿難跋陀此雲喜賢持獨覺藏。三阿難伽羅此雲喜海持菩薩藏。而實阿難總持自在。三名雖異但一人矣。又金剛仙論及真諦所引闍王懺悔經亦同此說。問持佛法藏菩薩極多。何唯阿難不付菩薩。答阿難常隨如來人天具識。寫瓶有寄故囑傳燈。菩薩形異處疏利生嚴土各自匆務不可例同。表唯阿難言我聞矣。智論第二雲。是阿難頂禮僧已坐師子座。一心合掌向佛涅槃方如是說言。佛初說法時爾時我不見。如是展轉聞佛在波羅柰。是時千阿羅漢聞是語已上昇虛空高七多羅樹皆言。無常力大。如我等眼見佛說法。今者乃言如是我聞。佛地論雲。應知說此如是我聞意避增減異分過失。謂如是法我從佛聞。非他展轉顯示聞者。有所堪能。諸有所聞皆離增減異分過失。非如愚夫無所堪能諸有所聞或不能離增減異分。結集法時傳佛教者。依如來教初說此言。為令眾生恭敬信受。言如是法我從佛聞文義決定無所增減。是故聞者應正聞已如理思惟當勤修學。言一時者。第三時成。無非時失。如來說法善應根宜會遇無差。唯一時矣。依佛地論有三義解。一謂說聽究竟一時。此就剎那相續無斷說聽究竟總名一時。若不爾者不名句等。說聽時異雲何言一。論文變釋名不就其。說聽究竟名一時者。如初說字次名後句乃至一品一部終畢。說聽時異雲何言一。不以久近一期究竟。簡說餘部非一時故。二謂剎那領悟一時。或能說者得陀羅尼。於一字中一剎那頃能持能說一切法門。或能聽者得淨耳根。一剎那頃聞一字時。於餘一切皆無障礙悉能領受名一時矣。此即上根於一剎那說聽領悟。簡中下根脩促異故。三謂說聽會遇一時。或相會遇時無分別故名一時。即是說聽共相會遇同一時義。簡不當根時前後故。此等皆是假名一時。問大乘過未既非實有。於三世中何名一時。答有二義。一道理時。說者聽者雖唯在五蘊諸行剎那生滅。唯有一念現在之法。然有酬前引後之義。即以所酬假名過去。即以所引假名未來。對此二種說為現在。此過未世並於現在法上假立。故說聽者事緒究竟假立三世總一時。非一生滅之一時也。二唯識時識心之上變任三時相狀而起。然說聽者實是現在。隨心分限變作短長事緒終訖總名一時。如夢所見謂有多生。覺位唯心都無實境。問說聽一念生已即滅。如何識上聚集解生。答雖唯一念由前前聞展轉熏習。後識心上連帶解生。前所聞者聚集顯現。如言諸行無常。至常字時前之三字一時聚集。乃至後後一偈一品連帶亦爾。故雖生滅說受義成。五心之義如常分別。問一之與時以何為體。答成實.俱捨.經部.多宗此二假實皆五蘊性。處界門中有為法故。今依大乘自有三解。一智論雲。數時等法實無所有。謂陰入持所不攝故。陰入持者蘊處界也。二佛地論雲。時者即是有為法上假立分位。或是心上分位。影像依色心等總假立故。三百法論。一之與時即依色心分位假立。是不相應數及時也。五蘊門中行蘊所攝。處界門中法處法界意識境故。亦即瑜伽數世識故。問凡聖同聽總說一時。淨穢同時應雲一處。答淨穢既異即得定言。時中萬差故總言一。一會根宜聖凡勝劣利鈍短長有多差別。不可定舉總說一時。言佛者。第四化主成。智論第二五種能說。一佛二聖弟子三諸天四神仙五變化。簡異餘四故標佛也。梵雲佛陀此雲覺者。依起信論所言覺者心體離念。永離妄念不覺之心。有大智慧光明遍照。等虛空界無所不遍。謂之覺矣。此具三義。一者自覺。覺知自心本無生滅異凡夫故。二者覺他。覺一切法無不是如異二乘故。三者覺滿。究竟理圓稱之為滿異菩薩故。佛地論雲。具一切智一切種智能自開覺亦能開覺一切有情。如睡夢覺如蓮華開故名為佛。一切智者能自開智.如睡覺智.觀於空智.理智.真智.無分別智.如所有也。總相而言證真之智。一切種智者覺有情智.如蓮華智.觀於有智.事智.俗智.後所得智.盡所有也。總相而言達俗之智。問本後二智體為同異。答准此下經由諦故二。智體唯一了達一二真第一義。境二智一至下當知。若諸經首置薄伽梵者。依佛地論有二義釋。初成德義後破魔義。初成德者薄伽梵聲依六義轉。一自在義。永不繫屬諸煩惱故。二熾盛義。炎猛智火所燒鍊故。三端嚴義。三十二相所莊嚴故。四名稱義。一切殊勝功德圓滿無不知故。五吉祥義。一切世間親近供養咸稱讚故。六尊貴義。具一切德常起方便利益安樂一切有情無懈廢故。初一斷德。次一智德。後四恩德。如次應知。後破魔者或能破壞四魔怨故。破四魔位至下當知。若諸經首置佛號者。真實論雲。大師十號經初何故不列餘九而獨稱佛。有十義故。一覺勝天鼓。二不由他悟。三離二無如。四已過睡眠。五譬如蓮華。六自性無染。七具足三義。一假名佛即六神通。二寂靜佛惑不生故。三真實佛即是真如。八具三德。摩訶般若.解脫.法身。九具三寶性。十自知令他知。佛具十義餘名不爾。故諸經首皆稱佛也。然此二名並含眾德。置諸經首是佛意焉。今仁王經唯言佛者。隨方生善義如真實。問佛有三身。此何身說。答三身俱說。謂空無相真如妙理生智解故名法身說。應化非真。真謂報德。推功歸本即真報說。十地同聞他受用說。穢土聞見即化身說。佛地論雲如實義者釋迦如來說此經時。地前大眾見變化身居此穢土為其說法。地上大眾見受用身居佛淨土為其說法。所聞雖同所見各別。雖俱歡喜信受奉行解有淺深所行各異。准彼論意隨對根宜。理實三身體不相離。言王捨城鷲峰山中者。第五處成。無非處失。遊化居止目之為住。佛地論雲。若不說處及能說者。不知此法何處誰說。一切生疑故須具說。文分為二。先城後山。摩措陀者此雲善勝又雲無惱害。又摩伽星名此雲不惡。陀者處也。名不惡處亦名星處國。舊雲摩伽陀.摩揭提.默偈陀皆訛也。是其國號。曷羅闍姞利四城者此雲王捨。即其城名。婆沙三釋。婆藪王子初共人民造捨而居。為鬼神壞唯留王捨。如是至七。太子教言但更造捨悉題王捨。由題字故遂得不毀。因此立名為王捨城。又雲。輪王出世相承住此故名王捨。又雲。四天王等與阿修羅共鑽乳海遂得甘露。於此山中起捨而住。七日守之然後乃分。因此立名為王捨城。智論第三亦有三釋。摩伽陀王初生一子。一頭兩面而有四臂。後大成人力並諸國。取諸國王萬八千人置此五山中。以大力勢治閻浮提。因名此山為王捨城。又雲。摩伽陀王先所住城中失火。一燒一作如是至七。王求住處見此五山周匝如城。即作宮殿於山中住。以是故名王捨城也。又雲。往古世時此國有王名曰婆藪。厭世出家身作仙人。子名廣車嗣位為王。如是思惟別求住處。後因出獵遇見五山周匝峻固種種嚴好。即捨本城於中居住名王捨城。廣如彼論。西域記雲。矩奢揭羅補羅城唐言上茅城。摩揭陀國之正中也。古先君王所居之處多出勝上吉祥茅草。因以為名。崇山四周以為外郭。西通狹徑北闢山門。東西長南北狹。週一百五十里。內宮子城週三十餘里。羯尼迦樹遍諸道路。花含殊馥色爛黃金。暮春之月林皆金色。頻毘娑羅王都上茅城。編戶之家頻遭火害。一家縱逸四鄰罹災防火不暇。資產廢業眾庶嗟怨不安其居。王曰。我以不德下人羅患。修何德行可以攘災。群臣對曰。大王德化政教明察。庶人不謹致此火炎。宜制嚴科以清後犯。若有火起窮究先發罰其首惡。遷之寒林同夫棄屍當自謹護。王曰言善宜遍宣告。居頃之間王宮失火謂諸臣曰我自遷矣。乃命太子監攝怨事。欲清國憲故遷居焉時吠捨釐王聞頻毘娑羅王野處寒林戒奘欲襲。邊候聞命乃建色城。以王先捨稱王捨城。有雲。至未生怨王嗣位已後方築此城更為高厚。至無憂王遷都波吒釐城。以王捨城施婆羅門。然王捨城外郭已壞無復遺堵。內城雖毀基趾猶峻。週二十餘里面有一門。今故城中無復凡庶。唯婆羅門減千家耳。鷲峰山者。梵雲結栗陀羅矩吒唐雲鷲峰亦云鷲臺。智論二義。山頭似鷲故雲鷲頭。又雲。王捨城南屍陀林中多諸死人。眾鷲來噉還止山頭。時人便名鷲頭山也。又別記說言。靈鷲者此鳥有靈知人死活。人將欲死群翔彼家。待其送林飛下而食。以懸知故號靈鷲焉。又真諦記引婆沙說。釋迦菩薩化受鷲身。廣如彼文繁而不錄。西域記雲。言鷲臺者接北山之陽孤標特起既棲鷲鳥。又類高臺空翠相映濃淡分色。如來御世垂五十年多居此山廣說妙法。頻毘娑羅王為聞法故興發人從。自麓之峰跨壑陵巖編石為砌。廣十餘步長五六里。中路有二小窣堵波。一謂下乘即王至此徒行以進。一謂退凡即簡凡人不令同往。其山頂上則東西長而南北狹。臨崖西絕有磚精舍。高廣奇製東闢其戶。如來在昔多居說法。今作說法之像。量等如來之身。問雙舉山城斯有何意。答准法華論如王捨城勝餘城故。如鷲峰山勝諸山故。山城俱勝表法勝故。智度論雲。佛生身地為報地恩。住王捨城說般若故。又真諦記住處有二。一境界處二依止處。為化在家出家者故。顯佛悲智無住道故。道體俱成辯故。利他自利成究竟故。具斯眾德兩處雙標。聖天梵佛樂者敘矣。從此第六明眾成者文分為二。初列大眾後結退坐。初中復二。初當根眾後變化眾。初中有十。一無學大德眾。二結盡諸尼眾。三隱顯難思眾。四在家諸聖眾。五在家七賢眾。六人王自在眾。七六欲諸天眾。八色界諸天眾。九諸趣變現眾。十脩羅八部眾。最初第一無學大德眾於中分三。一標名舉數。二總別讚德。三結讚成就。且初第一標名舉數。其義者何。   經。與大比丘眾千八百人俱。   解曰。明同聞眾來意有五。一為證信。助成阿難同聞可信。二為顯德。如釋梵等諸天圍繞顯佛法王諸聖圍繞。三為啟請。波斯匿王於大眾中顯發請問。四為當根。令彼時眾於大乘中次第修行十四忍門至無上覺。五為列攝。若無勝侶淨信不生。引攝現當令同信學。佛地論雲。列菩薩者輔翼圓滿。天龍等者眷屬圓滿。由斯五種是來意矣。言與者兼.並.共.及.佛共俱義。智論第三有七義釋。謂與世尊一處一時一心一戒一見一道同一解脫故名為共。次言大者此有三說。一真諦記三義釋大。一者數大如言大軍。二者量大如言大山。三者勝大如言大王。比丘亦爾。眾非一故。德難測故。修菩提道高無上故。二佛地論四義釋大。一者利根波羅蜜多種性聲聞故。二者無學果故。三者不定種性迴心向大故。四眾數多故。三智度論五義釋大。一切眾中最為上故。諸障斷故。王等敬故。數甚多故。能破九十六種外道論故。此前三文總有八義。一者數大千八百故。二者名大名稱遠故。三者位大阿羅漢故。四者離大障礙斷故。五者德大功德智慧波羅蜜多之種性故。六者識大大人識故。七者趣大趣大果故。八者敵大能破一切外道論故。具斯眾義故得名大。言比丘者梵雲苾芻訛雲比丘。由具五義所以不譯。一者怖魔。初出家時魔宮動故。二雲乞士。既出家已乞食濟故。三雲淨戒。漸入僧數持淨戒故。四雲淨命。既受戒已所起三業無貪相應不依於貪邪活命故。五曰破惡。漸次伏斷諸煩惱故。真諦記雲。因名怖魔.乞士.破惡。至果位中轉因怖魔名為殺賊。轉因乞士名為應供。轉因破惡名不生故。次言眾者梵雲僧伽此雲和合。理事二和故名為眾。四人已上得名眾僧。言千八百人者明眾數也。此與舊經多少別者。梵文前後列數異矣。又大般若初列眾雲千二百五十人俱。此與彼經處同時異。准斯列眾足明此經居大經後。次當悉矣。言俱者同一時義同一處義。問與俱二言此有何別。答以佛兼眾故稱為與。將眾就佛故說為俱。又將此對彼名之為與。彼自同時名之為俱。問此諸聲聞為權為實。答准智度論此等聲聞皆是應化常隨如來影響正法。從此第二總別讚德文分為三。且初第一總彰無學。其義者何。   經。皆阿羅漢諸漏已盡無復煩惱。   解曰。此即總明標位讚德。謂千八百皆無學果。阿羅漢者乃是梵語此有多義。依婆沙論第九十四有四義解。阿正雲無。義翻為殺。羅漢言賊。殺煩惱賊名阿羅漢。又雲應受世間妙供養故。又雲不生。生死法中不復生故。又雲遠惡。遠離諸惡不善法故。智論唯識俱翻為應。應有三義。應已永害煩惱賊故。應受世間妙供養故。應不復受分段生故。言諸漏者明所斷障。漏體不一故名為諸。諸別有三。一者欲漏二者有漏三無明漏。問此之三漏體別雲何。答欲漏體者依佛地論欲界見道四諦各十。謂貪嗔癡慢疑五見即成四十。欲界修道有其六種。貪嗔癡慢身邊二見。並前見道有四十六根本煩惱兼忿恨等二十隨惑成六十六。於五部下除五無明餘六十一總名欲漏。欲唯散地唯有漏地。謂通五趣具四生地。不善有覆二性為體。多緣欲起。欲之漏故依主立名名為欲漏。有漏體者謂色無色二界合立。且如色界四諦各八修道有四。地法無嗔又除無明有三十六。根本煩惱並八大隨成四十四。其無色界亦四十四。二界合論有八十八。色界諂誑及二界憍此四足前成九十二總名有漏。二界定地通無漏地。天趣化生有覆無記一性為體。由此合明名為有漏。緣有之漏。有即漏故。二釋皆得名為有漏。無明漏者三界五部十五無明名無明漏。無明力增相應不共皆是漏故。與前二漏而作所依。唯自行相迷闇為性。無明即漏持業得名名無明漏。問此等何過名之為漏。答諸論皆言。煩惱現行令心連注。流散不絕三有輪迴備受苦患皆由彼漏。如諸漏器亦如漏捨。極可厭離。損污處深毀責過失立名為漏。隨諸轉識唯是現行。羅漢永無故言已盡。無復煩惱者明所斷種。諸惑現起熏種長時隨逐有情眠伏藏識。設異生等世道暫伏後心還生。明諸無學聖道斷已永不起故。理實煩惱通種及現名之為漏。此即唯種。不爾經文有重言失。永得清淨如拔草根。是故此中雲無復矣。從此第二辨類差別。其義者何。   經。心善解脫慧善解脫九智十智所作已辦。   解雲。明諸無學種類差別。謂阿羅漢有其二種。一者利根。名為不動不為煩惱所退動故。亦得名為不時解脫。不假勝上資緣具故。是先學位見至性故離煩惱障名慧解脫。得滅盡定名俱解脫。俱斷定慧二種障故。名心解脫無諍願智諸功德法必成辦故。二者鈍根。名退法等謂遇少緣退所得故。亦得名為時解脫者。以要待時方解脫故。時有六種。一得好衣。二得好食。三得好臥具。四得好處。五得好說法人。六得好同學。若無此等不得解脫。是先學位信解種性。此亦具有慧俱解脫。義如前說。於利鈍中慧解脫者於無諍等皆不具。故所言善者是二通稱。如調惡馬離諸不善棄捨重擔俱名善矣。九智十智者。依俱捨論薩婆多宗。一世俗智。多緣瓶等世俗境故。二者法智。謂緣欲界四聖諦故。三者類智。緣上二界四聖諦故。四者苦智。苦諦智故。五者集智。集諦智故。六者滅智。滅諦智故。七者道智。道諦智故。八他心智。緣他心故。九者盡智。盡所有故。十無生智。緣無生故。此十智中初唯有漏餘八無漏。其他心智通漏無漏。緣境別者。謂世俗智遍緣一切有為無為所緣境也。法智緣欲四諦為境。類智緣上四諦為境。他心智緣他心為境。盡無生智初起之時觀有頂蘊唯苦集類為境界。故後時方能遍緣四諦。此二別者。且初盡智聖者初證無學果時。若正自知從三昧起而說是言。我已知苦我已斷集我已證滅我已修道。是盡智也。無生智者聖自知已而說是言。我已知苦不應更知。我已斷集不應更斷。我已證滅不應更證。我已脩道不應更修。無生智也。依成實論經部宗雲。知現在法是名法智。知過未法名曰比智。餘智如上。鈍根無學有前九智。容起煩惱退現法樂。利根無學即具十智。無生智後不起煩惱亦不退失現法樂住。顯揚第二亦明十智。樂者敘矣。所作已辦者。即同諸經已作所作已辦所辦也。謂諸無學得勝對治能斷煩惱生死怨敵。業異熟果謂即苦諦。業煩惱因謂即集諦知苦斷集起生死流此證名為作所作故。所證解脫謂即滅諦能證妙智謂即道諦。菩提分等諸功德法無不已修此即名為辦所辦故。已捨重障已具勝德。是故名為所作已辦。從此第三辨觀不同。其義者何。   經。三假實觀三空門觀。   解雲。明二觀門彰對治行。三假實觀者法假實觀.受假實觀.名假實觀。如大般若及此下文。法謂五蘊色心之法。任持自性軌生物解故名為法。從眾緣生如幻士等。依他不實故說為假。相無自性體唯真如。真如不遷故說為實。觀即正慧能照之心。由此而言。法之一字標所觀境。假實二字正解行相。假即世俗實即勝義。觀之一字自能照心。境有總別。別中真俗。智有加行及以根本。能所雙彰名法假實觀。受假實觀者遍行中受。受之自性諸心心所受之相應。苦樂等事受所領境。福非福等受所領業。諸趣異熟受所領果。味著生死唯受力強。於心所中別立為蘊。為過既重故別對治。假實及觀義如前說。名假實觀者。名謂呼名表詮諸法。得法共相非自性故。諸法自性體離名言。有情妄倒橫生執著。依名計義依義計名。無始時來妄熏習力。為令除斷故正觀察。餘假實等皆如前矣。此唯大乘無學寧具如前所引。智度論雲。應化聲聞實是菩薩。具此何失。三空門觀者。所謂空觀.無相觀.無願觀。依俱捨雲。於苦聖諦四行相中取空無我而為空門。滅下四行為無相門。集道各四苦無常二.此之十行為無願門。問苦集六行有漏不願。道是無漏聖何不願。答聖道未滿常起願求。無學果圓。於斯不願到岸捨筏其理必然。謂已超過現前對故。依佛地論第一雲。遍計所執我法俱空。緣此等持名空解脫門。涅槃無相離十相故。緣此等持名無相解脫門。言十相者所謂色聲香味觸相.男相.女相.生老死相為十相也。觀三界苦無所願求。緣此等持名無願解脫門。依智論雲。知法實相謂畢竟空名空三昧。知一切法實相無相不受不著是則名為無相三昧。知法空已不觀諸法若空不空若有若無是則名為無作三昧。此三論文初唯小乘後二唯大。羅漢權實具闕應知。上來三文明讚德竟。從此第三結讚成就。其義者何。   經。有為功德無為功德皆悉成就。   解曰。歎諸功德皆成就也。有為功德者。無學身中菩提分法無諍願智諸無漏道有漏淨定慈三摩地十智及定諸功德法。諸定即是通大地定。諸智即是通大地慧。有為德也。無為功德者。無學身中所有擇滅無為德也。依有部宗謂。諸無學見道位中而有八忍。修道九地地別九品。見修合說八十九品。諸無間道解脫道等有為功德。八十九品諸解脫道所證擇滅無為功德。是謂無學為無為德。有學二德唯此應知。然大乘宗於真如上而假建立。擇非擇滅無別實體。亦無此等品數多少。由慧離障顯如理圓即是有為無為功德。無學德具故雲成就。從此第二結盡諸尼眾。其義者何。   經。復有比丘尼眾八百人俱皆阿羅漢。   解曰。此彰無學諸尼眾也。文中有三。比丘尼眾者標類舉眾。比丘如上。尼是女聲。梵語有此女聲呼爾。八百人俱者彰眾數也。皆阿羅漢者皆讚無學。義如前故。從此第三隱顯難思眾文分為三。一標數辨類。二總別讚德。三結讚成就。且初第一標數辨類其義者何。   經。復有無量無數菩薩摩訶薩。   解曰。標菩薩眾也。無量無數者。依華嚴經第四十五。至一百四名為無數。至一百六名為無量。今此經中列雖不次明其眾廣。是故標雲無量無數。又舊經雲九百萬億。此中但言無量無數。表其眾多何必彼數。菩薩摩訶薩者。梵雲菩提薩埵此中略雲菩薩。梵雲菩提此翻為覺。梵雲薩埵此雲有情。菩薩之行略有二門。一者自利。大智為先。二者利他。大悲為首。菩提雲覺智所求果。薩埵有情悲所度生。故攝論中無性釋士。依四弘誓語名菩薩。以彼二種俱屬於境名菩薩者是有財釋。又復覺者是所求果。言有情者目能求人。求菩提之有情名為菩薩。又復菩提正是所求。言薩埵者此雲勇猛。不憚時處求大菩提有志有能故名菩薩。此後二解並依攝論親光所釋。皆依主也。又復菩提即是般若。言薩埵者亦名方便。由此二法能利能樂一切有情。是故假者名為菩薩。亦即菩提亦即薩埵皆持業釋。廣如不空□索經也。梵雲摩訶此翻雲大。薩謂薩埵義如前釋。如佛地論第二雲。菩薩摩訶薩者謂諸薩埵求菩提故。此通三乘為簡二乘故復言大。皆摩訶薩。從此第二總別讚德文分為二。初總讚德後別讚德。初總讚德其義者何。   經。實智平等永斷惑障方便善巧起大行願。   解曰。總讚二智也。上之兩句明自利智。下之兩句明利他智。然此二智各有二名。如文應悉。言實智者根本智也實謂真如體不遷變。證實之智名為實智。言平等者無高下故。永斷惑障者。惑謂煩惱障謂二障。分別起者。初地見道種永斷故俱生二障十地分除。至金剛定方永斷故由初二障說永斷言。若後二障至果方盡。言方便者是後得智。雖達依他如幻如焰。大悲拔濟。不捨有情種種利他名為方便。言善巧者所化之境善應根宜。能化之心巧能不住。起大行願者發起廣大殊勝行願也。謂諸菩薩七地已前達俗證真智不俱起。所有行願或定或散多於後得功用修行。雖八地後俱緣真俗任運修行不假功用。約其義類亦是後得。故此通說起行願矣。又解。正體後得俱名實智。能緣真俗二實境故。其加行智名為方便。以能引生正覺智故。義雖不違今取前解。◎   ◎從此第二別讚德者十地不同文分為十。且初地相其義者何。   經。以四攝法饒益有情。   解曰。讚無貪行。菩薩濟物得同體悲。正利他時即為自利。不見離自別有利他。四攝法者攝有情故。成實論雲。一者佈施。衣食等物攝取眾生。二者愛語。隨意語言取彼意故。三者利行。為他求利助成他事。四者同事。如共一船憂喜同故。又大品經雲。財法二種攝取眾生名為佈施。六波羅蜜為眾生說名為愛語。教化眾生令行六度名為利行。以神通力種種變化入五趣中。與諸眾生同其事業名為同事此四攝法業用雲何。如莊嚴論第八頌雲。令器及令信令行亦令解。如是作四事次第四攝業。准長行釋。佈施能令於法成器。由隨順彼堪受法故。愛語能令於法起信。由教法義彼疑斷故。利行能令於法起行。由能依法如法行故。同事能令彼得解脫。由行長時得饒益故。理實初地萬行皆修。此順施度故偏讚矣。次第二地其義者何。   經。四無量心普覆一切。   解曰。讚無嗔行。菩薩利生怨親平等。為不請友普覆一切。四無量者慈悲喜捨。言無量者如婆沙論八十一雲。如是四種是諸賢聖廣遊戲處。復次此四能緣無量有情為境。生無量福引無量果故名無量。顯揚論雲。廣故大故無量故。遍緣一方乃至十方無量無邊外器世間有情世間故名無量。慈等義者俱捨論雲。慈名與樂悲名拔苦。喜名欣慰捨名平等。又成實論。慈名與嗔相違善心。悲名與惱相違善心。喜名嫉妒相違善心。此三皆是慈心差別。令三平等故名為捨。又顯揚論。慈無量者於彼無苦無樂眾生欲施樂具。悲無量者於苦眾生欲拔苦具。喜無量者於樂眾生隨喜彼樂。捨無量者謂捨俱心不染意樂辨其體者。如婆沙論慈悲二種自有兩說。有說俱以無嗔為體。慈能對治斷物命嗔。悲謂對治捶打之嗔。有說慈以無嗔為體。悲以不害善根為體。對治害故。喜亦二說。有說喜以善根為體。有說喜以欣為自性。捨以無貪善根為體。相應助伴皆五蘊性。又成實論。此四無量皆是慧性。大乘雜集。四種皆以定慧二法及彼相應諸心心法以為自性。又顯揚雲。慈以無嗔善根為體。悲以不害善根為體。喜以不嫉善根為體。捨以無貪無嗔為體。皆是憐愍眾生法故。慈唯無嗔。悲喜二種無嗔一分。捨以無貪無嗔一分相應眷屬皆為體也。小乘此四但是觀門。菩薩利他四皆實行。次第三地其義者何。   經。三明鑒達得五神通。   解曰。讚具德行。此地菩薩正斷無明勝定相應具通明故。三明鑒達者。舊雲。一宿命明。二天眼明。三漏盡明。依婆沙論一百一雲。一宿住隨念智證明。通達解了前際法故。二死生智證明。通達解了後際法故。三漏盡智證明。通達解了涅槃性故。鑒體是慧目能照心。達為了達即所觀境。治三際愚故雲鑒達。依俱捨論出三明體。前二有漏是俗智性。後通無漏。謂以六智或十智性。依瑜伽論三皆無漏。前二後得後根本智。得五神通者。依婆沙論。於自所緣無倒了達。妙用不礙無所擁滯故名神通。一神境智證通神謂等持境謂行化。智證神境無滯名通。二天眼智證通。殊勝名天。色界大造淨色眼根。智是眼識相應之慧。遠見無礙名天眼通。三天耳智證通。色界大造淨色耳根。智是耳識相應之慧。遠聞無礙名天耳通。四他心智證通。知他心故名他心智。若就根本知心非所知所非心。此就加行名他心通。五宿住隨念智證通。於宿住事隨所憶念。謂憶前念漸次逆觀。乃至能憶中有初心名加行滿。根本成時能憶過去某處某姓彼彼類身種種事業名為宿住。謂彼聚心雖有多法而念力勝。智隨念力而能知彼故名隨念。智證宿住無擁名通。明五體者。依俱捨論。此之五通解脫道攝。慧為其體。神境天眼天耳宿住四皆俗智。唯是有漏。他心智通五智為體。謂法.類.道.世.俗。他心通漏無漏以為體故。所依地者於無色界觀滅止增。五通必依止觀均地。准四根本近分地無。依顯揚論。五通皆以定慧二法及彼相應而為其體。是後得智唯無漏故。問前說三明即言漏盡。六通之內何乃闕無。答約自地辨故說三明。後地通論無漏盡矣。次第四地其義者何。   經。修習無邊菩提分法。   解曰。讚修習行。言無邊者。修行數習廣無邊故。菩提分法者。菩提雲覺正是所求。分者因也亦支分義。三十七法順趣菩提。菩提之分名菩提分。三十七者華嚴經雲。此地菩薩觀於內外身受心法。勤勇念知除世貪愛。復次修行未生已生惡不善法勤令斷故。未生已生於諸善法勤令增廣。復次修行欲勤心觀成就神足。復次修行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慧根信力進力念力定力慧力。復次修行念覺分擇法覺分精進覺分喜覺分輕安覺分定覺分捨覺分。復次修行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三十七也。出此體者。俱捨二十五頌雲。此實事唯十。謂慧勤定信念喜捨輕安及戒尋為體。且慧攝八。謂四念住慧根慧力擇法覺支正見以慧為體勤亦攝八。謂四正斷精進根精進力精進覺支正精進以勤為體。定亦攝八。謂四神足定根定力定覺支正定以定為體。信但攝二。謂信根信力以信為體。念唯攝四。謂念根念力念覺支正念以念為體。喜唯攝一。謂喜覺支以喜為體。捨唯攝一。謂捨覺支行捨為體。非受捨也。輕安攝一。謂輕安覺支以輕安為體。戒但攝三。謂正語正業正命以戒為體。尋唯攝一。謂正思惟以尋為體。故三十七體唯有十。修習此觀二利行者。如華嚴雲。皆為不捨一切眾生。乃至安住一切智智。次第五地其義者何。◎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捲上一終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捲上二   ◎經工巧妓藝超諸世間。   解曰。讚方便行。此地菩薩修諸諦觀。為利有情作工巧等。俱捨論雲。起工巧心唯是意識。作工巧處有其二種。一身工巧四塵為體。二語工巧五塵為體。言技藝者謂業藝也。工巧技藝超過世間。皆為引攝諸眾生故。如華嚴雲。此地菩薩為欲利益諸眾生故。世間妓藝靡不該習。所謂善解文字算數圖畫印璽地水火風種種諸論。成悉通達乃至不為世間善根所傾動故。次第六地其義者何。   經。深入緣生空無相願。   解曰。上句緣生下句辨觀。言深入者是智證也。言緣生者緣謂眾緣生者起也。諸有為法皆從緣生。今此所明十二因緣下廣明矣。空無相願者。依緣辨觀如華嚴經緣生下雲。此地菩薩觀諸緣起知無我人了無自性空無作受者。得空解脫門。觀諸有支皆自性滅畢竟解脫無少生相。得無相解脫門。如是入空無相已無有願求。大悲為首教化眾生得無願解脫門。乃至菩薩住現前地得入百千空無相願三三昧門。皆現前故。次第七地其義者何。   經。出入滅定示現難量。   解雲讚自在行。言出入者謂即滅定出入之心。言滅定者明此菩薩無漏滅心寂然不起似涅槃故。如瑜伽論雲。住滅定者身語心行無不皆滅。下廣明也。示現難量者明此菩薩示現隨類隱顯難量。如華嚴雲。此地菩薩三昧智力以大方便雖示現生死而恆住涅槃。雖眷屬圍繞而常樂遠離。雖以願力三界受生。不為世法之所染污。次第八地其義者何。   經。摧伏魔怨雙照二諦。   解曰。梵雲魔羅。此雲害者。害人善品故名魔怨。魔別不同有其四種。如佛地論第一雲。煩惱.蘊.死及以天魔。煩惱魔者謂一百二十八煩惱並隨煩惱。蘊魔者謂五取蘊。死魔者謂有漏內法諸無常相。天魔者謂欲界第六自在天子。如是四種皆能損害諸善法故。四中初一是生死因。後一天魔是生死緣。蘊死二魔是生死果異熟士用自相害故。言摧伏者如智度論二十五雲。是諸菩薩得菩薩道破煩惱魔。即真見道分別二障魔怨破也。得法身故能破蘊魔。得法身道能破死魔。然於初地法身及道亦能少分破蘊。死魔成佛初心方能永破。故佛地雲。由是四魔生諸怖畏。如來永離四種魔。故不動三昧能破天魔。今第八地名為不動。初入此地則破天魔。故說此地永摧伏矣。雙照二諦者於真俗境智俱雙照。下廣明也。次第九地其義者何。   經。法眼普見知眾生根四無礙解演說無畏。   解曰。法眼普見者。法謂軌持通真俗境。眼謂淨慧照諸有情。隨其種性悉能知故。四無礙解者。攝大乘論無性釋雲。由法無礙自在了知一切法句。由義無礙自在通達一切義理。由詞無礙自在分別一切言詞。由辨無礙遍於十方隨其所冥自在辨說。通以定慧及彼相應心心所法為自性故。演說無畏者。謂此菩薩法眼能見上中下根。四無礙解當根演說。言無畏者。依智度論二十四雲。四無所畏菩薩有否。答曰有之。一者聞持無畏。諸陀羅尼憶念不忘。在眾說法無所畏故。二者解脫無畏。一切法藥悉能分別知眾生根。隨應說法無所畏故。三者處眾無畏。十方有來問難我者。在大眾中說法無畏。四者答難無畏。恣一切之來問難者一一皆答能斷疑惑。在大眾中說法無畏。由具此四得自在故。如華嚴經三十八雲。此地菩薩得無礙智得如來妙法藏作大法師。得四無礙陀羅尼門以百萬阿僧祇善巧音聲而演說法故。次第十地其義者何。   經。十力妙智雷震法音近無等等金剛三昧。   解曰。讚滿足行。十力妙智雷震法音者。佛果十力處非處等。此地菩薩分得彼故。然智度論二十四雲。佛有十力菩薩有否。答曰有。一者一切智心堅深牢固力。二者具足大慈力。不捨一切眾生故。三者具足大悲力。不須一切供養恭敬故。四者大精進力。勤求一切佛法心不厭故。五者禪定力。一心慧行威儀不壞故。六者具足智慧力。斷一切憶想分別戲論故。七者不厭生死力。成就一切眾生故。八者無生法忍力。觀一切法實相故。九者解脫力。入空無相無作解脫故。十者具足無礙智力。深法自在知諸眾生心行所起故。然此十力於十地中各一隨增。三德別者。五禪定力.六智慧力.八無生力.九解脫力.此之四力皆是自利。攝散斷妄為斷德因。正觀解脫為智德因。二大慈力.三大悲力.七不厭生死力.十無礙智力.此之四力恩德利他。慈悲.二力能度之心。七.十二力所度之境。四精進力通其二利。故此十力定慧為性。相應眷屬俱為體矣。具十智力妙應根宜演說正法其由雷震。如華嚴三十九雲。此地菩薩以自願力起大悲雲震大法雷。通明無畏以為雷光。福德智慧而為密雲。現種種身普遍十方演說法故。近無等等金剛三昧者歎近果德。佛比菩薩名為無等。佛佛道齊故名為等。此第十地名為近也。金剛三昧者最後勝定。勝用堅固名金剛定。故一近字通用及定。上來十段別讚十地。又者後地必具前德。此上通讚亦不相違。從此第三結讚成就。其義者何。   經。如是功德皆悉具足。   解曰。如前功德菩薩具矣。從此第四在家諸聖眾其義者何。   經。復有無量優婆塞眾優婆夷眾皆見聖諦。   解曰。舊經據人分為二眾。此皆近事。經合為一。言無量者標眾廣也。優婆塞眾優婆夷眾者彰其類也。此順古譯。言說訛略也。慈恩三藏所譯諸經皆雲鄔婆索迦鄔波斯迦。鄔婆雲近迦雲事也。索是男聲斯是女聲。以男女聲辨其類別。順正理論三十七雲。依何義說鄔波索迦。彼先歸依佛法僧寶。親近承事所尊重師護屍羅故。或能習近如理所為壞惡業故。或能近事佛為師故。分同諸佛得淨屍羅善意樂故。淨屍羅者在家五戒。三護身業。一護語業。後一通護身語三業。前四性戒。後一遮戒。俱表無表以為自體。有宗表業謂身語二。無表從表。無見無對法處色故。成實表業身語為體。無表即彼不相應行。非色心故。大乘表業謂即是思。無表則依勝思種上假立。非實法處攝故。由具戒德堪可親近承事比丘及比丘尼。是故名為近事男女。故婆沙雲。親近承事諸善士故。皆見聖諦者讚聖德也。明在家皆證諦也。見體即是無漏淨慧。聖諦即是苦等四諦。從世第一善根無間即緣欲界苦聖諦境生無漏法名苦法智忍。如是乃至第十五念道類智忍皆名見諦。此所斷者知佛地論第一雲。已斷見道一百一十二種煩惱即名初果。其實無學亦皆見諦。今依初見立見諦名。問經言見諦但是總明。理實在家得何等果。答在家容得前之三果。阿羅漢果唯是出家。設第三果生於邊國無佛法處。證第四果鬢髮自落作沙門相。如婆沙說。此經列眾無學先明。近事眾中但言見諦。既無遮表容有前三。何理知然。如次經雲。即問寶蓋無垢稱等諸優婆塞。此等居士尚是應現大菩薩眾。於中三果豈不得哉。從此第五在家七賢眾於中分三。且初第一標數辨類。其義者何。   經。復有無量修七賢行。   解曰。言無量者彰眾廣也。修七賢行者。修謂進修賢謂賢善亦賢和也。賢位有七名七賢矣。其七者何。一者五停心觀。由諸有情機類有五。謂貪嗔癡慢及尋思。停止其心當病設藥隨應治斷名五停心。順正理論五十九雲。諸有情類行別眾多。故入修門依二門入。一不淨觀。二持息念。如瑜伽三十依聲聞地略引兩門。一明遠離二別對治。明遠離者如彼論雲。先當修習遠離圓滿。此有二種。一身遠離。不與在家出家二眾共相雜住。獨處閑靜。二心遠離。遠離一切染污無記所有作意。修習諸善能引義利定地作意。別對治者。一者勤修不淨觀。如理作意知實不淨深可厭逆。尋思內身種種不淨外諸死屍或男或女親怨中庸或劣中勝少中老年取彼相已若屍青瘀膿爛蟲蛆膀脹爛壞種種勝解狐狼等食支節分散。是名尋思修不淨觀。能為貪慾厭離對治故二者勤修慈愍觀。由欲利益安樂於諸有情。作意與樂發起勝解。是慈愍相。復應思擇親品怨品此中庸品。我於怨品當應與樂。何以故。此中都無嗔罵打弄故。世尊言。如是有情無始世來經歷生死長時流轉。更互或為父母兄弟姊妹師友。皆當發起平等性心利益安樂與樂勝解。是名尋思修慈愍觀。能離嗔恚故。三者勤修緣起觀。能正了知十有二支。如是一切緣生諸行無不皆是本無今有。生已散滅。是故前後皆是無常皆是生老病死法故。其性是苦不自有故。中間十支不可得故性空無我。是名尋思緣起相觀。能離愚癡故。四者勤修界差別觀。謂正尋思地等六界。地為堅相。水為濕相。火為煖相。風為動相。空虛空相。識了別相。此一切相以要言之皆是無常苦空無我。由界差別所合成身發起高慢便為顛倒。如是六界為所依故筋骨血肉眾緣和合圍遶虛空。施設言論假名為身。若於如是界差別觀善修善習善多修習。是名尋思界差別觀。能離憍慢故。五者勤修阿那波那觀。能正了知於入出息。所緣境界繫心了達無忘明記。若風入內名為入息。若風出外名為出息。此入出息及所依止皆是無常。此中都無持息入者持息出者。從因緣生假設言論。若於如是入出息念善多修習能離尋思故。下總結雲。如是依止淨行所緣尋思觀已。數數於內令心寂靜。數數復於如所尋思以勝觀行審諦伺察。由定為依慧得清淨。由慧為依定得增長。是故名為五停心觀。二者別想念住。正理六十雲。以自相共相觀身受心法。一一別觀修四念住。一身念住觀自相者。謂觀於身從眼至觸十處自性皆不淨故能治淨倒。二受念住觀自相者。唯受自性性自苦故能治樂倒。三心念住觀自相者。唯心自性性自無常能治常倒。四法念住觀自相者。唯法自性性空無我能治我倒。觀共相者。身受心法與餘有為俱無常。性與餘有漏俱是苦性。與一切法空無我性。此四念住以慧為體。相應俱有具五蘊性。三者總相念住。如正理雲。雜緣法念住。總觀一切身受心法。所謂非常苦空非我。如是熟修智及定已便能安立順諦現觀。四者煖善根。如正理雲。順抉擇分。初善根起名為煖法。如鑽火位初煖相生。法與煖同故名煖法。此善根起分位長故。能具觀察四聖諦境。由此具修十六行相觀苦諦等。如次當悉。住空閑者修習此煖。下中上品漸次增進觀察諸有。恆為猛盛焰所焚燒。於三寶中信上首故。五者頂善根。如正理雲。總緣共相法念住差別。頂聲顯此是最勝處。謂色界攝。四善根中可動二中下者名煖。上者名頂。此境行相與煖法同。謂觀四諦修十六行。下中上品漸次增長。緣三寶信多現行故。六者忍善根。如正理雲。總緣共相法念住差別。於四諦理能忍可中此最勝故。無退墮故。然此忍法有下中上。下品忍位具八類心。謂瑜伽師以四行相觀欲界苦名下品心。如是次觀色無色苦集滅道諦亦如是觀成八類心名下品忍。中忍減略行相所緣。謂瑜伽師以四行相觀欲界苦。乃至具足以四行相觀欲界道。於上界道滅一行相從此名曰中品忍初。漸減漸略唯以二心觀欲界苦名中品忍。上忍唯觀欲界苦諦修一行相。唯一剎那。此善根起不相續故名上品忍。七者世第一善根。上忍無間有修所成初開聖道門。世間功德中勝。此即說名世第一法。此有漏故名為世間。是最勝故名為第一。有士用力離同類因引聖道起故名最勝。是故名為世第一法。近見道故。似見道故。唯修爾所似苦法忍唯緣欲苦故。如是名為七賢行矣。從此第二別讚具德。其義者何。   經。念處正勤神足根力八勝處十遍處。   解曰。如正理論屬七賢者。言念處者謂四念處。身受心法以慧為性。攝彼別總初業位故。言正勤者。勤斷二惡勤修二善精進為性。煖位增故。言神足者欲勤心觀。以定為性。頂位增故。根謂五根。忍必不退。忍位增故。力謂五力。世第一法惑不能屈。力增勝故。此念住等具五蘊性。無覺道支是無漏故。八勝處者如正理雲。一內有色想觀外色少。二內有色想觀外色多。三內無色想觀外色少。四內無色想觀外色多。內無色想觀外青黃赤白四色。足前成八。初二勝處依初解脫。次二勝處依第二解脫。前四勝處不淨相轉作青瘀等諸行相故。後四勝處依第四禪緣欲可見。青黃赤白清淨相轉作淨光鮮行相轉故。此八勝處能制所緣隨所樂觀惑終不起。能制伏境心勝境處故名勝處。此八俱以無貪為體。相應俱有五蘊為性。十遍處者。謂周遍觀地水火風青黃赤白及以空識二無邊處。於一切處周遍觀察無有間隙故名遍處。十中前八如勝處中。後四勝處謂八。自性皆是無貪。若並助伴皆五蘊性。依第四禪緣欲可見色。後二遍處如次空識。定善無色為其自性。各緣自地四蘊為境。應知此中修觀行者從諸勝處入諸遍處。後勝前故。後四勝處雖能分別青黃赤白。而未能作無邊行相。前四邊處謂觀青等一一無邊。復思青等所依大種。故觀地等一一無邊。此所緣色由何廣大。由所依空及能緣識故。次觀後二無邊處。賢位所修勝處遍處但為治貪俱有漏故。從此第三結趣現觀。其義者何。   經。十六心行趣諦現觀。   解曰。十六心行者。依正理論。謂從煖法修四聖諦。於一一諦有四行相。苦諦四者。一非常行待眾緣故。二者苦行逼迫性故。三者空行違我所故。四無我行違我見故。集諦四者。一者因行如種生牙故。二者集行因集果現故。三者生行令果相續故。四者緣行令果成辦故。滅諦四者。一者滅行諸蘊盡故。二者靜行三毒息故。三者妙行無眾患故。四者離行脫眾災故。道諦四者。一者道行通聖行故。二者如行契正理故。三者行行趣向涅槃故。四者出行永超生死故。所言心者目能緣心。所言行者所緣行相。以能緣心緣四聖諦。施設彼等十六行相。見緣於相名為心行。俱慧為體。具五蘊故。趣諦現觀者。趣謂能趣即十六行。諦現觀者是所趣故世第一後名諦現觀。如俱捨雲。此有三種。一見現觀。唯無漏慧見諦分明名見現觀。二緣現觀。此無漏慧及慧相應心心所法同一所緣名緣現觀。三事現觀。謂前相應及道共等同一事業名事現觀。即七賢依趣諦現觀乃至無學皆所趣故。讚已成德。約位以明聞法獲益。至下當悉。從此第六人王自在眾。其義者何。   經。復有十六大國王波斯匿王等各與若干千萬眷屬俱。   解曰。十六國名如下當列。彼諸國王皆來詣會。舉波斯匿等彼諸王。像馬等軍王諸導從及以親屬其數既多故。結集者雲若干矣。從此第七六欲諸天眾。其義者何。   經。復有六欲天王釋提桓因等與其眷屬無量天子俱。   解曰。六欲天王者初標類也。欲謂欲界。婬食引貪。於欲界中天處有六。如順正理三十一雲。一四大王眾天。居妙高山第四層級。謂彼天眾事四大王。是四大王之所領故。二三十三天。居妙高頂。謂彼天處三十三部諸天所居。三夜摩天。謂彼天處時時多分稱快樂哉。四睹史多天。謂彼天處於自所受生喜足心。五樂變化天。謂彼天處樂化欲境於中受樂。六他化自在天。謂彼天處於他所化妙欲境中自在受樂。彼諸天王皆來詣會釋提桓因等者三十三天主也。梵雲釋迦提婆因達羅者。釋迦姓也此翻為能。提婆天也因陀羅帝也。此正翻雲能天帝也。今此經雲釋提桓因梵語訛略。若餘處雲天帝釋者言乃倒耳。往昔過去字憍屍迦此雲繭兒。又名阿摩揭陀此雲無毒害。即摩揭陀國。過去帝釋修因之處用為國名。彼國舊名置甘露處。如智論說。劫初帝釋與阿修羅以山為鑽。乳海得甘露置於此地因以名焉。帝釋往昔有三十二人以為同伴有善法。天人圓生天人歡喜天人說支夫人同修勝業故生天中。有善法堂圓生樹歡喜園阿修羅女設支夫人。此等因緣如餘處說。舉此等餘五天主也。與其眷屬等者。明諸天眾隨天主來故言無量。從此第八色界諸天眾。其義者何。   經。色四靜慮諸大梵王亦與眷屬無量天子俱。   解曰。色四靜慮者初標類也。色謂色界。色貪隨增。色定地中靜慮有四。靜謂寂靜慮者緣慮。慮專一境故名靜慮。順正理論二十一雲。初靜慮地天處有三。一梵眾天。大梵所有所化所領故名梵眾。二梵輔天。大梵前後行列侍衛故名梵輔。三大梵天。廣善所生故名為梵。此梵即大故名大梵。由彼獲行中間定故。最初生故。最後歿故。威德等勝故名為大。第二靜慮天處有三。一少光天。自地天內光最小故。二無量光天。光明轉勝量難測故。三極光淨天。淨光遍照自地處故。第三靜慮天處有三。一少淨天。意地受樂說名為淨。於自地中此淨最劣故。二無量淨天。此淨轉增量難測故。三遍淨天。此淨周普故名遍淨。意顯更無樂能過此。第四靜慮天處有九。一無雲天。以下空中天所居地如雲密合故說名雲。此上諸天更無雲地在無雲首故名無雲。二福生天。更有異生勝福方所可往生故。三廣果天。居在方所異生果中此最勝故。四無想天。修加行時偏厭於想想滅為首名無想天。自上五天名五淨居。離欲諸聖以聖道水濯煩惱垢故名為淨。淨身所止故名淨居。一無繁天。繁謂繁雜或謂繁廣。無繫雜中此最初故。繁廣天中此最劣故。二無熱天。已善伏除雜修靜慮上中品障意樂調柔離諸熱惱故。三善現天。已得上品雜修靜慮果德易彰故。四善見天。雜修定障除品至微見極清徹故。五色究竟天。更無有處於有色中能過於此名色究竟。諸大梵天王者。西雲梵摩此雲寂靜又亦清淨清潔之義。即四靜慮俱得梵名。第四禪主名為大梵。故大般若五百七十雲。堪忍世界主大梵天王。即同法華娑婆世界主梵天王也。然第四禪等大千界。下三靜慮皆有梵王。自地中尊亦得名大。梵王無量故得雲諸。經但總言色四靜慮諸大梵王明盡來也。亦與眷屬無量天子俱者同欲界來。故復雲亦。王來臣從眷屬必俱。數既繁多故雲無量。化身變土義如常矣。從此第九諸趣變化眾。其義者何。   經。諸趣變化無量有情。   解曰。諸趣變化者六趣不一故名為諸。趣即所趣無覆無記。變謂改轉化謂化現。問此變化眾定目何趣。答經中無簡通六趣也。然變化通如俱捨論二十七雲有其五種。一者修得。二者生得。三者咒得。四者藥得。五者業得。天趣具五人唯有四。無生得故。鬼等亦四。無修得故。傍生地獄有生業二。能起通者俱得來矣。若爾人天二趣如上具明。修羅鬼畜如次別辨。變化即彼此眾是何。地獄趣中如何變化。設有變化得聞經否。答此權彼實亦不相違。正法念雲。根本地獄及眷屬處惡業力故種種變化。正理三十一雲。孤獨地獄亦有變化。雖純苦趣亦得聞經。雲何知耶。又如大般若第一雲。爾時世尊不起本座復入師子遊戲等持。現神通力令此三千大千世界六種變動。時此世界所有地獄傍生鬼界及餘無暇險惡趣坑一切有情皆離苦難。從彼捨命得生人中及六欲天。皆憶宿住歡喜踴躍。同詣佛所以慇淨心頂禮佛足。以彼准此六趣皆來。若依此解經變化言乃通二釋。一由如來將說經前神力動地成熟有情大悲變化。二則苦趣惡業有情承佛威神業力變化脫苦得樂。詣會聞經彼眾既多雲無量矣。從此第十明修羅八部眾。其義者何。   經。阿修羅等若干眷屬俱。   解曰。阿修羅等者等彼天.龍.藥叉.健達縛.揭路荼.緊捺洛.莫呼洛伽。此八部眾常隨佛故。阿修羅者訛也新雲阿素洛。阿者雲非素洛雲天。以多諂詐無天行故名曰非天。佛地瑜伽雲天趣攝。雜心鬼趣。正法唸經鬼畜趣攝。伽陀經雲鬼畜及天三趣攝故。羅□阿修羅是師子兒畜生所攝。十地經說此有五類。一極溺者住於人間深山大窟非天宮也。妙高山北大海之下二萬一千由旬有羅□宮此雲執日。次下復有勇健之宮。次下復有華鬘之宮。一一相去二萬一千由旬。其次最下有毘摩質多羅宮。新雲吠摩質呾利此雲綺羅盡。以文身故。或雲寶飾寶冠飾服此為最大。帝釋妻翁說支父也。居大海下時復大唱我是毘摩質多阿脩羅王。言天神者身有光明住空宮也。言龍神者正法念雲此有二類。一者法行謂難陀等。二非法行謂黑色等。如常分別。藥叉神者此雲勇健亦云輕捷。飛騰虛空部攝地行諸羅剎也。如起世經此有三種。一者地居。二者空居。三者欲天。守護城門。言夜叉者訛也。健達縛者此雲尋香。諸天樂神。地居山穴諸天須樂身有相現即往昇天。言乾闥婆訛也。揭路荼者此雲妙翅。妙翅鳥神也。雲迦婁羅金翅鳥者訛謬也。毛羽之色。雜以眾寶。豈唯金色。如增一阿含此有四生食四生龍。如常分別。緊捺洛者此雲疑神。其形似人頭有一角面極端正。疑人非人故曰疑神。此即諸天法樂神也。言緊那羅者訛也。莫呼洛伽者此雲大腹。大蟒田蛇腹行之類。言摩□羅伽者訛也。此等非人何得隨佛。如舍利弗問經雲。舍利弗白佛言。世尊八部鬼神以何因緣生於惡道而常聞正法。佛言以二種業。一以惡故生於惡道。二以善故多受快樂。又問善惡二異。何得同耶。佛言亦得八部鬼神皆曰人非人也。天神者過去以車輿舍宅飯食供養三寶父母賢勝之人。猶懷慳儉諂佞嫉妒故受天神身。如普光淨勝天也。龍神者修達德本廣行檀施。不依正念急性好嗔故受龍身。如摩尼光夜叉神者好大佈施。或先損害後加饒益。隨功勝負汝在天上空中地下。乾闥婆者前生亦少瞋恚常好佈施。以青蓮華自嚴其身作眾伎樂。今為此神常為諸天奏諸伎樂。阿脩羅神者此神志強不隨善友。所作淨福好逐幻為作諸邪福。傍於邪師甚好佈施。又樂觀他鬥訟之事故受此身。迦婁羅神者先修大捨。常有高心以陵於物故受此身。緊那羅神者昔好勸人發菩提心。未正其志逐諸邪行故受此身。摩□羅伽神者佈施護法。性好瞋恚故受此身。人非人等皆由依附邪師行諂惡道以邪亂正俱謂是道生彼類中。由有善故得聞正法。此或願生或是變化。各與眷屬雲若干矣。上來別明當根眾竟。從此第二明變化眾於中分三。一明現法座。二明現寶華。三明遍諸國。就初文中復分為二。初明所現座。其義者何。   經。復有變現十方淨土而現百億師子之座。   解曰。復有變現十方淨土者。變謂改轉隱穢示淨。土體本有故得變名。現謂化現無而忽有。華坐本無故稱化現。能變之人唯佛菩薩。所變之土淨妙四塵。廣博莊嚴遍十方故。即是瑜伽三十七說。示現轉變所作自在能施安樂四種變也。而現百億者。此方常數十十而增。十萬為億此有百億。即是西方百洛叉矣。師子之座者佛坐說法名師子座也。從此第二現能說法。其義者何。   經。佛坐其上廣宣法要。   解曰。既現法座佛於其上廣宣法要。法之要者惟般若故。從此第二明現寶花文分為二。初明所現花。後明現眾說法。且初第一明所現花。其義者何。   經。一一座前各現一華是百億花眾寶嚴飾。   解曰。一一座前者其變淨土所現法座。座上有佛座前現花。花同法座數亦百億。眾寶嚴飾者體即四大。眾寶莊嚴所現之中座先花後也。從此第二現眾說法文復分二。初明能依眾。其義者何。   經。於諸花上一一復有無量化佛無量菩薩四眾八部悉皆無量。   解曰。於諸花上者諸花葉上皆有化佛。佛及餘眾皆無量矣。從此第二明佛說法。其義者何。   經。其中諸佛各各宣說般若波羅蜜多。   解曰。如文悉也無勞重釋。問此所變現為釋迦化為餘佛化。答二俱無失。表法勝能吉祥瑞應。又表土體淨穢不二。表所說法真化不二。或大菩薩莊嚴道場引攝現當令欣趣入故現化矣。從此第二明遍諸國。其義者何。   經。展轉流遍十方恆沙諸佛國土。   解曰。所現淨土及諸佛等展轉周遍十方佛剎。由此而言眾會忽睹故雲變現。寧知未見淨土宛然。故法華雲。眾生見劫盡大火所燒時。我此土安穩天人常充滿。總是初列眾說。從此第二結申退坐。其義者何。   經。有如是等諸來大眾各禮佛足退坐一面。   解曰。將說經前故光召集。如秋滿月暉映眾星。如夏日輪先奪諸色當根變現二眾鹹臻。三業至誠稽首禮足一心瞻仰默然退坐。從此第二明發起序文為二。初說經瑞相後現花召眾。初中分三。一現諸瑞相二大眾驚疑。三作樂供養。就初瑞相文復分四。且初第一如來入定。其義者何。   經。爾時世尊初年月八日入大寂靜妙三摩地。   解曰。經前瑞相各各不同。隨處引導應根而作。或眉間流照表亦一乘。或合蓋現奇彰難思德。今茲般若諸佛之母故在年初表居法上。爾時者將說經時。言世尊者即第十號。破魔威德義如前釋。初年月八日者彰演說時。此方四時時各三月。皇唐御曆建寅為正。西國三際際各四月。寒際之首當十一月。即同往古建子為正。黑半標無。二十三日即初八矣。又金光明第九立為四時。如西域記第二卷雲。從正月十六日至四月十五日為春三月。即正月二十三日為初年月八。取捨如文。入大寂靜者入謂證入。言大寂靜謂即勝定。若依佛地龍軍所釋。佛三法中即大定矣。問佛無散心無不皆定。何故此中而復言入。答佛無散心。為師範故顯慧依定示先入故。定慧雙修不傾動故。入定放光及以說法三業示導即三密故。如來常法尊敬般若。將欲演說示敬儀故。妙三摩地者唯佛獨得故稱為妙。三摩地者此雲等持。體離沈掉故名為等專注一境即名為持。等即持故。亦名三摩提義同地也。因位等持通定散地。果位唯定唯是有心亦唯無漏。若雲等至通有無心。若言等引即唯是有。二皆唯定漏等皆通。三摩地言簡彼後二。彰欲說經暢乎淨慧慧依定發故先入矣。從此第二光照十方。其義者何。   經。身諸毛孔放大光明普照十方恆沙佛土。   解曰。身諸毛孔者為欲說經故先入定。為驚凡聖現瑞放光。從佛足輪上至於頂遍身毛孔皆流照故。普照十方恆沙佛土者。有緣斯現即所照也。從此第三雨花供養文分為二。初明欲色後明無色。初文復三。且初第一欲界雨花。   經。是時欲界無量諸天雨眾妙花。   解曰。欲界六天天眾無量各雨妙花而供養故。從此第二色界雨花。   經。色界諸天亦雨天花。   解曰。色界天眾亦同欲天。從此第三合明花狀。   經。眾色間錯甚可愛樂。   解曰。二界雨花花多奇狀。眾色交映故雲間錯。樂觀無厭故雲愛樂。從此第二無色雨花。   經。時無色界雨諸香花香如須彌花如車輪如雲而下遍覆大眾。   解曰。時無色界雨諸香花者此總標也。明無色界諸宗不同。一切有部俱捨頌雲。無色謂無色。後色起從心。經部宗雲。色心二種互相依持。謂彼二宗皆唯四蘊在欲色界無別所依。大眾部雲。具十八界。但無粗色細色非無。如正理論具明立廢。如中陰經說。如來至無色界無色眾生禮拜世尊。又本業經雲。如來說法無色諸天來入會中。華嚴經雲。菩薩鼻根聞無色界宮殿之香。又瑜伽論五十四雲。色無色天變身萬億共立毛端。由此等文彼非無色。若爾如何名無色界。答就色不同有其四種。業果通果二色定無。定境定果二色容有。雲無雲有皆不相違。所雨香花即定果矣。香如須彌花如車輪者明其形狀也。如雲而下者皆亂墜耳。從此第四地六震動。   經。普佛世界六種震動。   解曰。普佛世界者如華嚴經雲。堪忍世界有佛號毘盧遮那如來。即大千也。又不唯爾光既遍照。動亦必俱。故大般若雲。此大千界六種變動。從此展轉周遍十方殑伽沙等諸佛世界。以佛神力六種變動。以彼准此故經說雲普佛世界。六種震動者略有三義。一動因者增一阿含說有八因。一隨風輪上下而動。二者菩薩入胎出胎。三者出家道成正覺。四轉法輪。五入涅槃。六神通比丘心得自在。七諸天命終還生勝處。八眾生福盡手相攻伐故皆地動。動有小大。若小動者如法華雲。而此世界六動震動。若大動者文殊偈雲。一切諸佛土即時大震動。智論第十雲。若菩薩等動閻浮提動四天下小中大千。若佛世尊動無量故。二動相者如華嚴雲。所謂震.動.踴.運.吼.擊。初漸為震。漸大為動。上下為踴。往來為運。大聲為吼。相鼓為擊。大般若雲。所謂動.湧.震.擊.吼.爆。動即搖動。湧即出沒。震聲隱隱。擊即扣擊。吼即發響。爆即聲驚。上六各三即為十八。謂動.遍動.普遍動等。小動名動。諸處皆動名為遍動。遍大傾動名普遍動。餘皆准也。此經總雲六種震動。震動名寬通十八矣。又大般若初.華嚴三十六皆雲。東湧西沒西湧東湧南湧北沒北沒南沒中湧邊沒邊湧中沒經六種言或准此故。三動意者如十地論第十二雲依四種眾生。一不善眾生不識無常縱心逸蕩。令因地動修諸善故。二生天眾生信現天報。動種傾動令生厭捨起求法故。三我慢眾生恆起種種我慢如山。令因地動知無常故。四咒術眾生少能動地便生高舉。令因大動知己劣故。又如勝思惟梵天經論。說有七因。一令諸魔生驚怖故。二令時眾心不散故。三令放逸者生覺悟故。四令眾生念法相故。五令眾生觀說處故。六令成熟者得解脫故。七令隨順問正義故。今欲說經治倒生解故地動矣。從此第二大眾驚疑文分為四。且初第一大眾驚疑。   經。爾時大眾自相謂言大覺世尊前已為我等說摩訶般若波羅蜜多金剛般若波羅蜜多天王問般若波羅蜜多大品等無量無數般若波羅蜜多今日如來放大光明斯作何事。   解曰。大覺世尊無漏假者。前已為我等者謂見已前。說諸般若摩訶等者。摩訶雲大。謂大般若。金剛般若即第九會。天王問者即第六會。言大品者即第二會。萬八千頌波羅蜜多。所言等者等餘一切塵沙數等諸般若矣。謂前所見說諸般若皆有瑞相。故今生疑。斯作何事即其意也。從此第二仁王思念。   經。時室羅筏國波斯匿王作是思惟今佛現是希有之相必雨法雨普皆利樂。   解曰。室羅筏者略也。具足應雲室羅筏悉底。此雲豐德。一具財寶。二妙欲境。三饒多聞。四豐解脫。此室羅筏即中印度憍薩羅國都城之名。准西域記乃有南北二憍薩羅。簡異南國故雙舉也。波斯匿王者如鴦掘摩羅經雲。波斯匿者此雲和悅。既睹靈瑞作是思惟。今佛現是希有之相必說大法雨。我等諸王雲何護國。如來大悲普悕利樂。一部之興起於茲矣。從此第三問諸眾會。   經。即問寶蓋無垢稱等諸優婆塞舍利弗須菩提等諸大聲聞彌勒師子吼等諸菩薩摩訶薩言如來所現是何瑞相。   解曰。言寶蓋者寶積長者持蓋自蔭或由奉佛故雲寶蓋。無垢稱者即淨名矣。舍利弗者具足應雲舍利弗多羅。舍利鳥名弗者子也。尊者母眼如鶖鷺目。其相圓淨其音便辯。因母彰名稱舍利弗。須菩提者此雲空生。或雲善吉及善現也。言彌勒者此譯為慈。多修慈行又亦是姓。師子吼者梵雲僧(思孕反)伽娜娜。此雲師子吼。舉此等餘。明遍問故。從此第四明無答者。   經。時諸大眾無能答者。   解曰。無能答者雖劣知勝願智能知。為法甚深無能答矣。從此第三作樂供養文分為三。且初第一王等作樂。   經。波斯匿王等承佛神力廣作音樂。   解曰。如來住定不合諠繁。波斯匿王及諸眾會承佛神力故作音樂。從此第二諸天作樂。   經。欲色諸天各奏無量天諸伎樂。   解曰。諸天音樂不鼓自鳴。今明欲色故作天樂矣。從此第三聲遍大千。   經。聲遍三千大千世界。   解曰。三千大千如常分別。大文第二現花召眾文分為三。一放無量光。二現僧祇花。三召他方眾。且初第一放無量光。   經。爾時世尊復放無量阿僧祇光其明雜色。   解曰。前文放光不言其數。今此乃雲復放無量阿僧祇者顯其色多。前理後事表二智故。從此第二現僧祇花文分為二。且初第一現僧祇花。   經。一一光中現寶蓮華其花千葉皆作金色。   解曰。一一光中者所放光明既無數量。光中花現准亦應知。千葉金色彰其葉多金色上矣。從此第二化佛說法。   經。上有化佛宣說法要。   解曰。如文應悉。從此第三召他方眾文分為二。初召十方眾後結申退坐。初中復四。且初第一普照有緣。   經。是佛光明普於十方恆河沙等諸佛國土有緣斯現。   解曰。有緣斯現者現大悲之力普照十方。障重無緣雖近不睹。無障緣熟縱遠亦來。故說恆沙有緣現斯。從此第二列諸菩薩文有五對。且初第一普照無染對。   經。彼地方佛國中東方普光菩薩摩訶薩東南方蓮華手菩薩摩訶薩。   解曰。此十菩薩萬行皆修。略隨其名彰勝行。普光菩薩者如光普照不簡高下。菩薩濟利不簡怨親。蓮華手菩薩者眾行如蓮不染塵垢也。從此第二歡喜破簡對。   經。南方離憂菩薩摩訶薩西南方光明菩薩摩訶薩。   解曰。離憂菩薩者說無分別自他無憂。或隨聞見皆無憂也。光明菩薩者所起智悲皆能破闇也。從此第三不住最勝對。   經。西方行慧菩薩摩訶薩西北方寶勝菩薩摩訶薩。   解曰。行慧菩薩者二利行中起悲慧行能不住也。寶勝菩薩者財法二寶施而無竭也。從此第四勝受離塵對。   經。北方勝受菩薩摩訶薩東北方離塵菩薩摩訶薩。   解曰。勝受菩薩者能與眾生安樂受行念捨平等也。離塵菩薩者智常照如。行離塵染也。從此第五常喜清淨對。   經。上方喜受菩薩摩訶薩下方蓮華勝菩薩摩訶薩。   解曰。常得喜受清淨如蓮二菩薩也。從此第三明其眷屬。   經。各與無量百千俱胝菩薩摩訶薩皆來至此。   解曰。十方菩薩各各皆有無量百千俱胝菩薩皆來至此。從此第四各獻香華。   經。持種種香散種種花作無量音樂供養如來。   解曰。如文可悉。從此第二結申退坐。   經。頂禮佛足默然退坐合掌恭敬一心觀佛。   解曰。頂禮合掌身業恭敬。一心觀佛意業恭敬。默然退坐唯希法雨。明序分竟。   觀如來品第二   大文第二觀如來品下六品經明正宗分。意明護國為經之主。國有淨穢分為二護。即前三品明其內護。護佛菩薩諸淨土故。觀如來品彰其果德。菩薩行品具明修因。後二諦品前二依故。後之三品明其外護。護諸王等所居土故。初護國品明其報得。不思議品彰法勝能。後奉持品明前二故。又科為三。前三為內。第四為外。下二為總。總彰經德總明前故。又科為四。別如二文。總中分二。先顯經德示不思議。後總彰前具明二護。又科為五。初二為內內彰勝劣。次辨總依通前及後。次為外護滿本所求。次因散花表經奇特。後總前四內外依持十三法師從因至果十六王等無上寶故。又科為六。開初果因別則為雲合為一故。依二判中。內非無外果非無因。各依勝顯彰內外普。於前三品辨次第者。先彰果德令生欣求。必藉因故修勝行。無論因果必有所依。又果位中如智平等修因趣果二利雙明。住果修因皆依境故。又即於境有分有全。全勝居初分劣居次位別勝劣。境後明故。又約果談因修因趣果。因果雖二境唯是一。猶斯因果俱得護名。果不對因更何所護。內護三品次第應知。二釋品名。觀如來者觀謂能觀體即是慧聞思修等生法俱空加行本後俱名觀故。相應俱有四蘊五蘊隨應為性。言如來者謂即所觀。本覺真常性非生滅。不覺迷本妄識輪迴。反本妄除幻夢俱寂如歸本來故名如來。雖去無去來無所來。對不覺去故名為來。又應化身大悲感赴隨根應現。乘如而來亦名如來。若雲觀空直談法性。此兼人法雲觀如來。又立品名有其三種。一者從略謂即此品。前廣般若後觀如來。以略顯廣名如來品。二者從廣菩薩行品。自初及末明菩薩行名菩薩品。三者當相謂次四品。依名申義以彰品號。初後二品依廣立名義類相從。大例唯爾釋品及次。准上應知。三科判者。總科內護三品經文大分三段。第一總標。從爾時世尊從三昧起至雲何護佛果雲何護十地行為初段也。第二別答。從佛告波斯匿王言護佛果者至二諦品末雲大王菩薩摩訶薩護佛果護十地行護化有情為此也。廣明因果為別答也。第三總結。從波斯匿王白佛言真理是一下至卷終一紙經文為總結也。至文當悉。別科三品。解此品者於中分三。一標二護。二明問答。三明獲益。就初標中文分為五。且初第一從三昧起。其義者何。   經。爾時世尊從三昧起坐師子座。   解曰。顯不住道正念正知故。佛世尊將欲演說從三昧起警動群情。言三昧者梵語也。同三摩地俱雲等持。古譯禪那。雲思惟修及功德林。皆義翻耳。心一境性謂即等持別境中定。謂欲演說故雲起也。坐師子座者智度論雲。非實師子亦非木石用為師子。以佛即是人中師子所坐處床皆得名為師子之座。彼時大眾皆悉至誠。佛從定起昇座而坐。又解坐者即在義也非別易處。顯亦正住無所傾動故雲坐矣。如大般若。爾時世尊於師子座上自敷尼師壇結加趺坐。端身正願住對面念。乃至下雲在師子座。如四大寶妙高山王臨照諸山威光迥出。以彼准此義周備矣。從此第二佛知王心。   經。告大眾言吾知十六諸國王等鹹作是念世尊大慈普皆利樂我等諸王雲何護國。   解曰。正遍知覺善得他心。知諸國王睹相興願仰希法雨。文具如前。故佛當根發誠諦語。告彼大眾作如是言。吾知諸王鹹作是念。世尊大慈普皆利樂。我等諸王雲何護國彰外護也。從此第三總標內護。   經。善男子吾今先為諸菩薩摩訶薩說護佛果護十地行。   解曰。明佛大悲平等濟護。若唯外護利樂不均。念外答內顯悲深普不請而說也。又若唯外。事相雖嚴內不澄清。心疾寧念。外嚴內潔相應義故。又外因內方得無災。三毒不除三災必起。藉內護外故先明也。又內外言約二相說。法唯一味平等無差故。佛大悲曾無異說。由悟不悟修與不修深淺次第理必然故。善男子者波斯匿等。吾今已下明所護人。護佛果者即此品也。護十地行即後品也。先果後因欣趣次第義如前說。能所護者能護之法則唯般若。所護之者依經分二。聖凡二人淨穢二土。從此第四敕令諦聽。   經。汝等皆應諦聽諦聽善思念之。   解曰。諦者審也。攝耳聆音發生聞慧。善思思慧念之修慧。審其句偈思其義理如說修行令諦聽等。又復諦者令心寂靜對治散亂掉動心故。言善思者令心調柔治彼邪妄不正思故。言念之者令心明記治彼妄失顛倒心故。彼所治者障生勝慧。謂若有彼性無堪任。猶如覆漏穢等三器。得甘露味失漏無堪。是故世尊誠諦聽等。智論偈雲。聽者端視如渴飲一心入於語義中。踴躍聞法心悲喜。如是之人可為說。從此第五大眾讚仰文分為三。且初第一眾讚善哉。   經。是時大眾波斯匿王等聞佛語已鹹共讚言善哉善哉。   解曰。初聞佛語喜躍無任。鹹共一心至誠仰讚。仰讚之極是故重雲善哉善哉。又初善哉讚他心德。次一善哉讚起悲深。三寶不斷則無七難。是故重言二善哉矣。從此第二散花成蓋。   經。即散無量諸妙寶花於虛空中變成寶蓋。   解曰。初各散花眾心渴仰後成寶蓋。一法俱霑。又事雖多真理唯一。又行雖眾果必無差。又蓋與花非多非一。而性與相非異非同。此表散花成蓋不墜。從此第三覆諸大眾。   經。覆諸大眾靡不周遍。   解曰。靡者無也。蓋無盈縮。顯說當根不減不增。總標二護。大文第二問答釋成。於中分二。初波斯匿問後如來正答。且初第一總問者何。   經。時波斯匿王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合掌長跪而白佛言世尊菩薩摩訶薩雲何護佛果雲何護十地行。   解曰。即從座起異諸眾也。頂禮佛足者以已尊頂禮佛卑足也。合掌長跪者敬請之儀。白佛言下申其所問。運身發語由審決思三業至誠利樂故。問菩薩等者舉能行人。雲何已下問所行行。問菩薩因位護義極成。佛果已圓更何須護。答果從因顯。果德已圓性不離因故說護果。若爾護果即因與後何別。若因果一何須分二。答此品之內就果談因。後品之中從因趣果。因果事異故品別開。約理不殊故俱說護。從此第二如來正答文分為三。初略標宗。次別問答。後直問答。初中分四。一總標護果。二徵其所以。三佛為釋成。四結修般若。初中分三。且初第一總標護果。   經。佛告波斯匿王言護佛果者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住。   解曰。王承佛旨因果總問如來別答。先果後因。由前一問起下三品。三段科中從此已下大文第二如來別答。佛告已下諸主及果並能行人。文如前釋。應如是住者住悲智心。准無著論釋金剛經。雲何住者謂欲願也。欲者正求也。願者為所求故作心思念也。最初發心入諸善法欲為根本。論名正求。或正希求以欲為首方起願故。願於百法無別體性。依無著論思念為體。依莊嚴論思欲為體。依唯識論信欲勝解三法為體。總三論文五法為體。謂彼思念欲信勝解。以彼欲願釋此住矣。從此第二廣明化利。   經。教化一切卵生胎生濕生化生。   解曰。正明修行。依前住心廣大思願利他行也。言教化者隨病設藥也。菩薩利物遂己修行。悲所度生廣雖三界。於中含識唯此四生瑜伽論雲。五蘊初起名為生也。如孔雀等從卵□出名為卵生。如牛馬等從胎藏出名為胎生。如飛蛾等從濕氣出名為濕生。如諸天等諸根頓具無而欻有名為化生。如俱捨頌雲。倒心趣欲境。濕化染香處。卵胎二生於中有位由彼業力起顛倒心馳趣欲境。雖住遠處能見父母。於結生位是男是女起愛恚心隨一現前。左右向背隨所愛合。即生有身漸次增故。濕生染智謂遠嗅知生處香氣便生愛染業有勝劣香淨穢故。化生染處。謂遠觀見當所生處。隨業罪福處有苦樂。故說三界因愛受生。生之形狀中有品類。如常分別。又瑜伽說。內心思業而為其因。外□胎藏濕潤為緣。卵生具四胎三濕二化生唯一所謂思業。藉緣多小從多先明。辨生勝劣少為上也。人與傍生各具有四。鬼通胎化。天及地獄唯是化生。欲色界中身具五蘊。若無色界四蘊成身。於有色界身量大小頓漸生滅義如常矣。此明菩薩所化有情。於三界中據處生說依止境界。樂者敘焉。雖菩薩願四生等化。理實所化隨對根緣難非難處待時熟等。如無著論。何故經中不言界趣界通非情趣無中有。又尼乾等執草木生。申此經雲卵等生故。從此第三降伏對治文分為三。且初第一對治蘊倒。   經。不觀色相不觀色如受想行識我人知見常樂淨倒。   解曰。明所治也。前廣化利令遠散動住相分別故令對治。不觀色相不觀色如者此總標也。於五蘊中舉色為首。色謂質礙變礙為性。如謂真如無礙為性。起心分別見有色如。此分別心正令除斷若無分別勝義相應。一毫之善發跡至佛。此無分別遍下言故。受想行識者。受謂領納苦樂捨受。想謂能取怨親等像。行謂造作善染諸行亦遷流故。識謂了別即眼等識。謂於四蘊皆離分別性相平等境智俱如治依他故。我人知見常樂淨倒者依蘊妄執。先我後法各有四倒。我謂主宰。依智度論即陰計我有五。離陰計我有五。和合計我有十。總二十也。即陰我者指陰為我。離陰計我如將車人。和合有十者。如色中我色作窟宅我在其中。四陰亦爾。我中色者我作窟宅色居其中。四陰亦爾。分別我故。依無著論。自體相續總執五蘊相續為我。計前際我是今世我所執取故。言人者謂展轉趣餘趣取執趣未來後生實趣。言知者數論執我體即是思。受用諸法我為知者即現我故。言見者謂即我執有身見也。如是四種皆我倒矣。常樂等者即法四倒住持自相能生謬解。謂外道等不了五蘊有為之法剎那不住妄起常倒。有漏皆苦妄起樂倒。實不自在妄起我倒。自性不淨妄起淨倒。第三我倒文無者略。舊經具有。或前我故下一倒字通上我法。由斯二執二障具生。為障既重先對治故。又報五蘊自性無記是所依故。我法二倒不善有覆分別俱生是能依故。唯無分別定慧能治故。此具明今對治也。從此第二對治諸行。   經。四攝六度二諦四諦力無畏等一切諸行。   解曰。前所治境起心為倒。此能治行動念成病。但治俱見實不除法。由如禾莠同聚俱生。俱除其莠非遣禾也。正行諸行起能見心。治彼起心令無分別。行無所行即正行故。此段經文通賢聖位。地前修習其相未已有功用住。若有散心亦未亡相。故通對治。四攝四諦如上已明。六度二諦並四無畏如下當辨。力謂十力。處非處等如常分別。一切諸行者不唯此所到行門。乃至菩薩所修萬行通為觀矣。從此第三對能行人。   經。乃至菩薩如來亦復如是不觀相不觀如。   解曰。不唯於行令心不住。觀佛菩薩亦令不住。若心分別見相見如。此即所治令無分別。雖佛菩薩勝無與等。無分別位起分別心即令對治住無相故。若爾應離相求。此亦不然。即相觀無相即無相。非謂相外別更求無。若更別求此即為病。然佛菩薩勝功德聚若稱念者障滅河沙。於勝義心故令不住。非謂世諦事相撥無。若起此心成大邪見。豈符經意無相觀耶。問前雲菩薩摩訶薩應如是住。此雲乃至菩薩不觀相如。為復能住即所觀耶。答設爾無失。謂令菩薩無相現前。所修勝行皆無相故。設於勝者亦不起心。正離自他住無相故。又解應如是住明住心也。教化四生明修行也。不觀已下盡此段文明降伏也。如次即是智恩斷因。因必具修成果三德。至究竟位。報化法身故。初具明。佛深意也。從此第二徵其所以。   經。所以者何。   解曰。所以不觀相如者何所以也。從此第三佛為釋成文分為二。且初第一釋諸法空。   經。以諸法性即真實故無來無去無生無滅同真際等法性無二無別猶如虛空。   解曰。言諸法者即前五蘊。法性空寂即真實故。無來無去無生無滅者釋法四倒。依蘊妄執計常樂等。心為彼薰識浪流動故有來有去有生有滅。若了彼倒妄體即空。本無來去無生滅故。同真際等法性者。釋諸正行四攝六度所修萬行皆淨法界方便妙用用不離體與理相應。即一一行皆同真際等法性故。無二無別猶如虛空者。釋菩薩等雖諸法性本來常住。不因顯說無以證修。故佛菩薩出現於世廣為開示。然修行者應正了知能說所說法界一相聖凡不二自他無別覺性常住猶如處空。對佛菩薩應如是觀。又解。五蘊諸法其性真實。性被妄薰故有來去有生有滅。本性空寂無來無去無生無滅故。同真際等法性者。蘊與真性事理依持。如波依水故同真際。理不離事皆等法性。諸法與性無二無別。了法即性猶如虛空。又解。法性常住故無來去。法性不變故無生滅。由修行者了法性空。所修勝行心同真際。行等法性。因果事異所現理同故雲無二。能觀不異故雲無別。長時無間障盡果圓猶如虛空。動而常寂彰果位矣。前解順文次解依蘊。今前菩薩行離二邊。後解順理至無上覺釋法空也。從此第二釋我等空。   經。蘊處界相無我我所。   解曰。明前我空。舉所依法顯能依空。蘊等何義。俱捨頌雲。聚生門種族是蘊處界義。聚是蘊義。謂即五蘊。色聚心聚故名為蘊。蘊是有為非無為故。生門處義謂十二處。六根六境是心心所生長門處。由六識身依根取境名生門故。種族界義即十八界。為同類因各生自類等流果故。何故世尊說蘊處界。如彼頌雲。愚根樂三故說蘊處分三。愚有三者。謂諸有情執我一常。愚心所為我為說五蘊。五蘊之中三是心所故。愚色為我說十二處。十二處中十是色故。總愚色心以為我者為說十八界。十八界中離色心故。根上中下樂略中廣。是故世尊說蘊處界。無我我所者我即前雲我人知見。我所即是彼我資具。此蘊處界從因緣起其體尚無。況我我所從計執生而體是有。故皆空矣。從此第四結脩般若。   經。是為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   解曰。若能如上住悲智心。地上地前修諸勝行不著性相。必得果同。是真修行至彼岸矣。此上經文略標宗旨。世尊總陳一部之意。下文廣辨。理事小殊窮其至理更無異也。又不唯一部諸大乘教但是廣文。住修斷障一理通貫。自下諸文先略後廣。准此廣悉。大文第二明別問答文分為三。一別問答。二總問答。三結護果。初別問答文分為三。一明實相。二明觀照。三明文字。初明實相文分為二。且初第一波斯匿王問。其義者何。   經。波斯匿王白佛言世尊若菩薩眾生性無二者菩薩以何相而化眾生耶。   解曰。世尊略陳王應具悉。詞微旨妙曆法廣明。故牒前文而興此問。問之意者。由諸有情迷無慧目故。希菩薩悲以利生。若菩薩眾生同一法性。法性平等即無二別。若無二別菩薩更以何法而化眾生耶。從此第二如來正答文分為二。初明勝義空後明世俗有。初中分三。初總明法性次徵其所以後釋諸法空。初法性中文復分二。且初第一總標法倒。   經。佛言大王色受想行識常樂我淨。   解曰。初列五蘊總標有為。後列四倒總標我法。先標此二以明法空。從此第二正答不住。   經。法性不住色不住非色受想行識常樂我淨亦不住淨不住非淨。   解曰。法性不住色不住非色者。色謂色蘊。除色之餘皆名非色。住不住者依對待立。如因見住便言不住。此中法性離言絕慮寂然一相唯以智證。豈同對待住不住乎。受想行識常樂我淨亦不住淨不住非淨者。義同於上故置亦言。初後具陳例中亦爾。皆不住故。如涅槃雲。為一切諸法本性自空為因。菩薩修空見空。若一切法本性自空。何須菩薩修空見空。若一切法本性不空。菩薩修空何能見空。佛言雖一切法本性是空。亦因菩薩修空見空。言本性空所證境空。修空見空能證智空。以能所證悉皆是空故能所化皆不住矣。從此第二徵其所以。   經。何以故。   解曰。法性非住不住者何以故。從此第三釋諸法空。   經。以諸法性悉皆空故。   解曰。以法性空無住不住。為明菩薩法性相應化而不住同法性故。從此第二明世諦有文分為三。初總標世諦。次別明諸有。後總結非實。且初第一總標世諦。   經。由世諦故由三假故。   解曰。前勝義諦明諸法空。此世俗諦明諸法有。由諸性相體不相離如斷證修故次明矣。由世諦故者此句總標。由者因由世者可毀壞也。通目一切有漏有為。言諦者審義實義。審實可壞名世諦故。由三假故此句別也。謂法受名具如前解皆世諦故。從此第二別明諸有文分為三。且初第一明三界有。   經。一切有情蘊處界法造福非福不動行等因果皆有。   解曰。此明三界有情因果也。一切有情者簡非情也。蘊處界法者業所依也。造福非福不動行等者如大般若雲。一者福業二者非福業三者不動業也。欲界善業名為福業。業能招人天可愛果故。欲不善業名非福業。損惱有情招三惡趣非愛果故。色無色界業名不動業。能招彼地不動果故。若爾何故俱捨論雲。如世尊說初靜慮地有尋伺動。第二靜慮有喜受動。第三靜慮有樂受動。何名不動。答如彼頌雲。約自地處所業果無動故。雖下三禪有炎患動。約處言之業果不動。如初禪業招初禪果。初禪處業無容轉令二禪處受。業果處定立不動名。不同欲界有天等業由別約力轉令異處人等中受名動業故。因果皆有者如上所明。作業感果皆悉有故。從此第二明三乘有。   經。三乘賢聖所修諸行乃至佛果皆名為有。   解曰。三乘賢聖所修諸行者。謂由般若引攝當根。隨自證修有三別故。言三者下中上根。言乘者教理行果即所乘也。言賢者和善之義資糧加行也。言聖者通達修習究竟位也。所修諸行者隨前三乘所修行也。略分別者。一聲聞乘者如華嚴雲。上品十善修自利行。智慧狹劣怖三界闕大悲。從他聞聲而得解了名聲聞乘。依有部宗。前七方便具如上解。阿羅漢果如上略明。餘之三果義如常說。二緣覺乘者如華嚴雲。上品十善自利清淨。不從他教自覺悟故。大悲方便不具足故。悟解甚深緣生法故名緣覺乘。如瑜伽論第三十四獨覺地雲。有其五種。一種性二道三習四住五行。言種性者有其三種。一薄塵垢離憒鬧處。於寂靜處深心愛樂。二少悲心說法利人心不愛樂。樂少思務寂靜而住。三中根性是慢行類。深心希願無師無敵而證菩提故。第二道者亦有三種。一者謂於百劫值佛出世親邇承事。成就相續專心求證獨覺菩提。於蘊處界緣起處非處及諦此六善巧勤修覺故。於當來世速能證得獨覺菩提。名麟角喻。二有一類。值佛出世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未曾修習順抉擇分暖等善根。修前蘊等六種善巧。於當來世證彼菩提得沙門果。三有一類。值佛出世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證法現觀。得沙門果而無力能。至極究竟阿羅漢果。復修蘊等六種善巧。依出世道於當來世至極究竟。畢竟離垢畢竟證得梵行邊際阿羅漢果。後第二三名部行故。第三習者此亦有三。一有一類。依獨覺道滿足百劫修習資糧。過百劫已出無佛世。無師自能修三十七菩提分法。諸法現觀得獨覺果。永斷一切諸煩惱盡成阿羅漢。此麟角喻。復有一類。依第二道或第三道由彼因緣出無佛世。無師自能修三十七菩提分法。從前二三所修次第至極究竟。畢竟離垢畢竟證得梵行邊際。證得最上阿羅漢果。皆部行故。第四住者此亦有三。初麟角喻。樂處孤林。樂獨居住。樂甚深勝解。樂觀察甚深緣起道理。樂住最極空無願相。安處作意。第二第三所習部行。不必一向樂處林野。樂獨居住。亦樂部眾共相雜住。樂深勝解。乃至作意故。五獨覺行。一切獨覺隨住彼彼村邑聚落。善護其身善守諸根善住正念。隨入彼彼村邑聚落。或為乞食或濟度化下劣愚昧。以身濟度不以語言。何以故。唯現身相為彼說法不發言故。示現種種神通境界。乃至為令心誹謗者生歸向故。明緣覺竟。乃至佛果皆名為有者。大乘賢聖至下當悉。從此第三明諸見有。   經。六十二見亦名為有。   解曰。不唯三界及以三乘世俗諦中依他故有。外道染見亦計執有。六十二見者。依賢劫經。謂於五蘊計我我所。言色是我我有色。色屬我我住色中。初句是我。三句我所。受想行識四句亦然。四五二十成二十句。五句是我。餘為我所。此上諸句依現在蘊。於過未世亦各二十成六十句。加斷常見六十二矣。如大品經梵網六十二見經長阿含經第十梵動品大婆沙論一百九十九瑜伽五十八及八十七智度唯識皆明諸見。於法不倦樂者敘焉。從此第二總結非實。   經。大王若著名相分別諸法六趣四生三乘行果即是不見諸法實性。   解曰。若著名相分別諸法者。此明妄倒著相迷真。五法之中前三法也。言五法者相.名.分別.正智.真如。顯揚第六瑜伽七十四兩論同說。依他攝四。攝彼相名分別正智。圓成實一。攝彼真如。遍計所執不攝五事。彼說。有漏心心所法變似所詮說名為相。似能詮現施設為名。能變心等立為分別。無漏心等離戲論故名為正智。中邊第二說。依他起攝相分別。遍計所執唯攝彼名。正智真如圓成實攝。彼說。有漏心及心所相分名相。餘名分別。遍計所執都無體故。為顯非有假說為名。正智真如能證所證二俱無倒。圓成實攝。楞伽偈雲。名.相.覺想自性二相。正智.如如是則成相。言名相者遍計所攝。二無體故。言覺想者即是妄想。謂心心所依他起攝。緣前名相故名覺想。自性二相者即上三法遍計依他二自性矣。正智如如是則成相者。智如二種為圓成故。中邊楞伽所明五法屬此經者。前雲法性不住色不住非色等。文五中後二。正智如如皆圓成故。雖即正智而非無為。無漏有為離倒究竟。楞伽說為圓成實故。後世諦文是前三法。三界三乘依他起故。即是中邊相及分別。楞伽經中覺想心故。六十二見遍計所攝。中邊之名楞伽名相。顯揚瑜伽屬此經者。法性第五。世諦前四。不立遍計。從心說故。六趣四生三乘行果者並如前解。即是不見諸法實性者。若著名相分別諸法。乃至行果執為實有。即不能見諸法實性。顯無執者能見實性。下二諦品因此而興。前後次第至文悉矣。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疏捲上二終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709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卷中一   青龍寺翻經講論沙門良賁奉 詔述   觀如來品第二明觀照般若。   從此第二明觀照中文分為二。且初第一波斯匿王問。   經。波斯匿王白佛言諸法實性清淨平等非有非無智雲何照。   解曰。舉前法性以問智也。諸法實性者即諸法性也。清淨者非塵染也。言平等者無高下也。非有非無者舉如問智也。法若是有稱有而知。法若是無稱無而解。既非有無智雲何照。從此第二如來正答於中分三。一明諸法空。二諸法假有。三聖智次第。初法空中文分為二。初明境非有後明智照空。初境非有文分為二。初法自性空後生滅明空。初法體空文復分三。且初第一答智有無。   經。佛言大王智照實性非有非無。   解曰。明能照智稱境而觀。非有非無通境智矣。叡法師雲。萬物非無。宗之者無相。虛宗非有。照之者無心。故聖人以無心真智照無相虛宗。內外兩冥境智俱寂即其照也。從此第二徵其所以。   經。所以者何。   解曰。智照實性非有無者何所以也。從此第三釋諸法空文分為二。且初第一總明法空。   經。法性空故。   解曰。法者諸法性者實性。法及法性悉皆空故。然於諸法執見不同。凡夫於法執有是非。外道於法執我執法。小乘於法執實色心。大乘於法達無自性。了法即空名法性空。從此第二即法明空。   經。是即色受想行識十二處十八界七大六界十二因緣二諦四諦一切皆空。   解曰。謂蘊處界士夫六界外道異生執實起倒。舉以明空。十二因緣明獨覺觀。言四諦者明聲聞觀言二諦者明菩薩觀。悉無自性一切皆空。前四後一如上已明。緣生二諦至下當悉。從此第二生滅明空文分為四。且初第一標生滅空。   經。是諸法等即生即滅即有即空剎那剎那亦復如是。   解曰。前明諸法無自性空。此明諸法生滅故空。隨對有情當根破執。是諸法等即生即滅即有即空者。謂前蘊等諸有為法體不堅住唸唸遷流。若疾炎過同懸流度。隨生即滅唸唸皆空。然有為相或說四者。如婆沙論。能起名生。能安名住。能衰名異。能壞名滅。生居未來。餘三現在。又唯識雲。本無今有有位名生。生位暫停即說為住。住別前後復立異名。暫有還無無時名滅。前三現在。滅居過去。此為正也。說三相者如俱捨論引經說三。一起二住異三盡。論有兩解。如常今別。說二相者如此經雲。即生即滅。瑜伽同此。如彼論雲。生及住異俱名生品。滅名滅品。諸弟子眾應觀諸法生滅而住。說一相者如經偈雲。諸行無常。諸者眾也行謂遷流。通曰有為總名諸行。言無常者如瑜伽論八十一雲。有起盡故名無常也。合生滅二總名無常。五十二說。若由此相起厭思惟。為令厭患離欲解脫。合說生滅為無常故。何謂無常。有非恆有無非恆無。二無常相故雲無常。經言生滅乘略明故。剎那剎那亦復如是者。言剎那者時極少也。如言極微色極少也。生滅有二。一者剎那二者一期。此非一期雲剎那矣。何名剎那。緣和合法得自體須。又行動法度一極微如是名為一剎那量。重言剎那者破情計也。有情妄倒執法常有。謂聞諸法生滅故空即作是念。唯現在法剎那生滅。過去未來體應常住。為破此計故明諸法無始時來過去已滅現在今滅未來當滅唸唸遷流皆剎那滅。是故經雲剎那剎那亦復如是。問即滅為同剎那。為復異世。答然以一念有多剎那。於一剎那有多生滅。以多生滅成一剎那。即體明空故同念也。此同華嚴偈雲。譬如長風起鼓拂生動勢。二俱不相知。諸法亦如是。生滅即空不相知也。從此第二徵其所以。   經。何以故。   解曰。諸有為法剎那生滅者何所以故從此第三釋多生滅。   經。一念中有九十剎那一剎那經九百生滅。   解曰。從粗至細轉折明空。諸有為法漂馳不住。過去已無未來當無。現在一念勿謂實有。拆此一念有九十剎那。勿謂剎那而有實體。拆一剎那有九百生滅。以多生滅成一剎那。剎那無體以多剎那合成一念。念無實體。故說諸法唸唸皆空。問念於別境明記為性。如何此雲念生滅空。答念名即同所因有異。彼別境念明記為性。此不相應時中假立一生滅頃假立念名。念無實體悉皆空也。從此第四結諸法空。   經。諸有為法悉皆空故。   解曰。結有為法生滅故空。及顯無為寂而常矣。從此第二明智照空文分為二。且初第一標智照空。   經。以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照見諸法一切皆空。   解曰。如宗中解。略屬文者。甚深般若即淨慧也。波羅蜜多彼岸到也。言照見者。照謂智體見謂智用。照體即見目無相心。由此淨慧達彼岸故。言諸法者謂所照境。境智俱寂故經說雲一切皆空。問前四諦下一切皆空。此諸法下一切皆空。二文何別。答前唯境空此亦智空。雖境與智皆自性空。顯智照如智即無相故合明矣。從此第二曆法明空文分為六。且初第一明內外空。   經。內空外空內外空。   解曰。自下經文明其正智。即有觀空有十八也。此十八空與大般若後四文別。如五十一善現發問世尊具答。略引彼經釋此文也。言內空者。內謂內法即是眼耳鼻舌身意。此中眼由眼空。鼻等亦然。非常非壞本性爾故。上言眼者謂即眼處。由眼空者眼無自性。眼處即空餘皆悉矣。如智度論四十六說。若不習空必墮二邊。以空破有亦不著空。無我我所。本性爾故。下文皆同恐繁故略。言外空者。外謂外法即是色聲香味觸法。此中色由色空。聲等亦爾。內外空者謂內外法。內六根處外六塵處。此中內六處由外六處空。外六處由內六處空。前別後總偏俱空故。從此第二明二諸空。   經。空空大空勝義空。   解曰。言空空者。謂一切法空。此空由空空。言大空者。謂即十方東南西北四維上下。此中東方由東方空。南等亦爾。勝義空者。勝義謂涅槃。此勝義由勝義空。二俗一真相性空故從此第三為無為空。   經。有為空無為空。   解曰。有為空者。謂欲界色界無色界。此中欲界由欲界空。色等亦爾。無為空者。謂無生無住無異無滅。此無為由無為空。相無相空故。從此第四明三世空。   經。無始空畢竟空。   解曰。無始空者順古譯也。新雲無際空。謂無初中後際可得。及無往來際可得。此無際由無際空。畢竟空者。謂諸法究竟不可得。此畢竟由畢竟空。世非世空故。從此第五明性相空。   經。散空本性空自相空一切法空。   解曰。言散空者。謂有放有棄有捨可得。此散由散空。彼經次雲無變異空。謂無放無棄無捨可得。此無變異由無變異空。前有後無。相對相故。此雖闕無義影對故。言本性空者。謂一切法本性。若有為法性若無為法性。皆非聲聞獨覺菩薩如來所作。亦非餘所作。此本性由本性空。言自相空者。謂一切法自相。如質礙是色自相。領納是受自相。取像是想自相。造作是行自相。了別是識自相。如是等若有為法自相若無為法自相。此自相空。言一切法空者。謂五蘊十二處十八界若有色無色有見無見有對無對有漏無漏有為無為法。此一切法由一切法空。從此第六明因果空。   經。般若波羅蜜多空因空佛果空空空故空。   解曰。般若波羅蜜多空者觀照智空。因空者等覺已前諸菩薩等一切皆空。佛果空者諸佛所有力無畏等諸不共法體寂故空空空故空者智度論雲。空空者先以諸空破內外等諸法皆空。又以此空破前諸空。是名空空。問前空空與此空空何別。答前破諸法故雲空空。此破前空故名空空。若爾由諸法有破故雲空。空既非法。空何所破。答破諸法已唯有於空。空亦應捨故須空空。如藥治病盡捨藥。藥若不捨藥復成病。恐空成病以空捨空。故雲空空。從此第二諸法假有於中分二。初明諸法有後明我法空。初諸法有於中分三。且初第一標諸法有。   經。諸有為法法集故有受集故有名集故有。   解曰。前明正智所照皆空。此方便智不壞諸法。即空觀有。諸有為法者。此句總標世出世間有為法也。下別明有。法集故有者。五蘊積集名法集有。受集故有者。領納作業名受集有名集故有者。名謂表詮。習故有。雖此三集義通無漏。此上下文唯約有漏。從此第二明世間有。   經。因集故有果集故有六趣故有。   解曰。因集故有者。有漏善染所造諸業是三有因。集諦故有。果集故有者。於三界中總別業感淨無記果。苦諦故有。六趣故有者。趣謂異熟。地獄餓鬼畜生修羅人天等六。能趣即因所趣即果。前別後總明三界矣。從此第三明出世有。   經。十地故有佛果故有一切皆有。   解曰。十地故有者。文言十地義攝三賢。菩薩因有。佛果故有者。三身故有亦得說雲。因位進趣道諦未圓。果位智品道諦圓故。解脫法身滅諦圓故。對前苦集即四諦矣。一切皆有者。此句總結世出世間一切皆有。又料此文最初一句總標有為。中間分三三。集故有.世間故有.出世故有。最後一句總結有為如文悉矣。從此第二明我法空。於中分二。初明我法空後明不起見。初我法空於中分三。且初第一標我法相。   經。善男子若菩薩住於法相有我相人相有情知見為住世間即非菩薩。   解曰。謂菩薩雖觀於有不應住故。住於法相者。即前有為總名為法。一一皆有軌持相故。謂若菩薩雖觀諸有。而不壞法通達實性不應住相。若住相者即有執生。迷杌謂人理必然故。有我相者。我人知見四如前解。外道執我亦名有情。作業受果皆計為我。為住世間即非菩薩者。住我法相即是凡愚為住世間。非菩薩故。從此第二徵其所以。   經。所以者何。   解曰。住我法相何所以故非菩薩也。從此第三結諸法空。   經。一切諸法悉皆空故。   解曰。不了諸空即非菩薩。悟一切法悉皆空寂於有不住即菩薩矣。從此第二明不起見。於中分三。且初第一明不起見。   經。若於諸法而得不動不生不滅無相無無相不應起見。   解曰。此明菩薩即法觀空。若於諸法而得不動者。若諸菩薩雖觀諸法達有即空。空故不動。空不動故不生滅也。言無相者。相謂諸法無相即空。悟相即空故雲無相。無無相者。非謂遣相住於無相。無相亦遣故無無相。不應起見者。於相住即見生。不住有無即無見也。故肇法師雲。般若之門觀空。漚和之門涉有。涉有未始迷空故處有而不染。不厭有以觀空故觀空而不證。斯之謂矣。從此第二徵其所以。   經。何以故。   解曰。何以不應起見故也。從此第三釋法皆如。   經。一切法皆如也諸佛法僧亦如也。   解曰。初舉諸法後舉三寶。無論勝劣一切皆如。寶性論雲。如三器異空界不別。一切眾生菩薩諸佛皆無差別同一如也。從此第三聖智次第。於中分四。且初第一明初聖智。   經。聖智現前最初一念具足八萬四千波羅蜜多名歡喜地。   解曰。自上所明智照空有不辨位地。但是通論。准此下文方明登地。及顯自上多約地前智離有無修不住故。又解。此明觀照賢聖通論。自下委屬明聖位故。聖智現前最初一念具足八萬四千波羅蜜多者。謂真見道最初現斷無始已來分別二執種子永盡具諸德故。由此言者。於三賢位一劫修行所有功德不可比此最初念故。何謂具足八萬四千。對所治惑有斯數也。如俱捨雲。如實行對治。所治貪等八萬行別能對治道其數亦然。言八萬者。謂貪嗔等十種煩惱一一皆以九為方便足成一百。前分一百後分一百合成三百。置本一百就前分一百一一皆以九為方便合成一千。後分亦爾復成一千。兼本一百成二千一百。已起未起各有二千一百足滿四千二百。約彼多貪多嗔多癡著我思覺五人。一一皆有四千二百成二萬一千。對治三毒等分四人。一一皆有二萬一千遂成八萬四千。此諸煩惱若約一人。長劫相續亦不違理。離真見道無此品殊。就所治種言八萬矣。又賢劫經廣說其相。所謂最初波羅蜜多乃至最後分佈舍利。於中總有三百五十波羅蜜多。一一各有六到彼岸成二千一百。對治十患四大六衰合成二萬一千。復對四患多貪嗔癡及等分者故成八萬四千諸波羅蜜多。此通對治義如常說。又解。由無始來二障粗重。能障淨慧所生功德有如是數。於初見道二障斷也。為無為德最初生顯有斯數故。名歡喜地者。生如來家住極喜地。下廣明也。從此第一通明十地。   經。障盡解脫運載名乘。   解曰。通十地也。言障盡者。俱生二障十地分斷金剛盡故。言解脫者。解謂離繫脫謂自在。隨於十地障斷顯如。金剛心後解脫圓滿。言運載者即乘義也。運具四義。運障令盡.運理令顯.運行令滿。運果令圓至究竟位。此則釋其乘之運用。乘體所謂教理行果。如前解矣。從此第三明等覺地。   經。動相滅時名金剛定。   解曰。動相滅時者第十地末最後定也。言動相者如起信論雲。如風依水而有動相。無明依真而起業相。今等學位如風滅故動相隨滅而水不滅。彼無明滅業相隨滅而真不滅。故說此位言動相滅也。名金剛定者。謂諸菩薩至此位中所依勝定猶如金剛。悉能斷除微細障故。從此第四明如來地。   經。體相平等名一切智智。   解曰。體相平等者此有二種。一體平等。一切諸佛所證等故。二相平等。一切諸佛恆沙功德亦皆等也。名一切智智者此有二智。一切智者即證如智。下言智者一切種智後得智也。真俗二智諸佛皆等。此即觀照般若因果位故。從此第三文字般若。如本記雲。有四無上。一說者無上。二信受無上。三所說無上。四智慧無上。且初第一說者無上。   經。大王此般若波羅蜜多文字章句百佛千佛百千萬億一切諸佛而共同說。   解曰。所證實相能證觀照彼二般若必有能詮。然就能詮諸佛國異。如維摩經。或以香飯或以光明或以園林或無言說。此堪忍界即以音聲文字般若而為佛事。有此文故。言文字者。梵雲便膳那此翻為文。文即是字。如言噁阿。依聲所顯。是不相應行蘊中字非墨書字。言章句者。梵雲缽陀正翻雲跡義翻為句。句者章也。詮義究竟。即如經雲。諸行無常等章句也。正雲跡者謂如象跡。像有四跡尋跡得像。偈有四句尋句得義。文字般若體即四法。謂名句文及與音聲。名詮自性如呼色等。色等諸法自性別故。句詮差別。說無常等苦空無我差別法故。文則是字顯名句故。聲則音聲耳所聞故。依聲屈曲說名句文。彼三離聲雖無別體而假實異。亦不即聲合為般若。解脫因故。此經文字勿謂唯是世尊獨說。百千萬億一切諸佛共同說故。從此第二信無上。於中分二。且初第一明財施劣。   經。若有人於恆河沙三千大千世界滿中七寶以用佈施大千世界一切有情皆得阿羅漢果。   解曰。舉喻校量。言恆河者新雲殑伽河也。河中多沙。取一一沙數大千界。此多沙界滿中七寶如常分別。以用佈施大千世界一切有情者。彰施廣也。以多沙界所貴七寶持以佈施大千世界六趣四生一一有情。皆悉等施。故經總說一切有情。皆得阿羅漢果者得勝果也。彼受施者一切有情發聲聞心修自利行。依舊經雲得七賢四果。此直舉勝言羅漢果。顯所施中至最勝果。從此第二彰信受勝。   經。不如有人於此經中乃至起於一念淨信何況有能受持讀誦解一句者。   解曰。信心澄淨眾善之本。若常信者無已比方。但取於經一念淨信。勝前福故。何況等者。少信尚勝何況有能受持讀誦心生正解。勝無等故。受持等者。受謂領受持謂不忘。對文背本讀誦異也。如辦中邊論十法行頌雲。書寫以供養。施人聽故讀。受持正開演。諷誦及思修。前八為聞後二思修。謂即三慧。此有彼四。三聞一思舉。其少解即勝前故。問沙界七寶廣施有情。彼復修行至無學果。具茲三勝何乃劣於一念信耶。答七寶是財。由住相施彼二雖廣有分別故。阿羅漢果自求解脫。是小乘故。所以劣矣。此般若教是諸佛母出生諸佛。廣大甚深勝無等者。一念信等即超彼故。若於前文不住相施及以法施無畏施等無相相應。與此淨信受持何別。而言彼劣。從此第三所說無上。於中分二。且初第一徵問所以。   經。所以者何。   解曰。所以淨信持讀勝者何也。從此第二釋勝所由。   經。文字性離無文字相非法非非法。   解曰。文字性離無文字相者明能詮教。言文字者表詮。諸法無自性故。故雲性離。以性離故即無相也。故淨名雲。文字性離即是解脫。言非法者文字空故。非非法者離相所詮體非無故。又非法者所詮理智非有相故。非非法者是所修證不同兔角非無法故。由教及理俱離二邊故無上矣。從此第四智慧無上。於中分三。且初第一明般若空。   經。般若空故菩薩亦空。   解曰。即此文字所詮顯也。般若空故者境智空也。菩薩亦空者能行照者菩薩亦空。從此第二徵其所以。   經。何以故。   解曰。何所以故菩薩亦空。從此第三釋空所由。於中分二。且初第一菩薩因空。   經。於十地中地地皆有始生住生及以終生此三十生悉皆是空。   解曰。舉所依空顯能依空。於十地者。謂歡喜等依持生長故名為地。始生已下明十地空。於一一地皆具有三。且如初地。最初見道名為始生。於初地中具修勝行時既經久名為住生。初地將滿進求後地於最後心名為終生。即入住終以為三也。餘九例此即成三十。雖後三地無別勉勵。任運加行亦有三故。悉皆是空者總即十地別三十生。此之因位能依所依悉皆空故。從此第二明佛果空。   經。一切智智亦復皆空。   解曰。一切智智者謂佛所有本後二智。不唯文字及以所詮並菩薩空。乃至佛果諸相永寂亦復皆空。上來別解三般若中皆通因果。如文釋竟。大文第二總明般若。於中分三。一總標境智。二別釋境智。三總結皆如。且初第一總標境智。   經。大王若菩薩見境見智見說見受即非聖見是愚夫見。   解曰。此文通明聖凡二也。為前別明三種般若令諸菩薩如是證修。境智雖同猶迷悟別故。此下凡聖對明。然諸菩薩所見境者即是實相。言見智者即是觀照。見說受者即是文字。謂於前二以無相心常證修說。不壞於相得無住者真是菩薩。若心取相所見境者即是六塵。言見智者妄分別智。見說受者著相說受。迷性取相愚夫見也。問凡境智說與諸菩薩境智說三體為同異。答住相故非同。照解故非異。故無定矣。從此第二別明境智。於中為三。一明凡境智。二明聖境智。三別明說聽。初凡境智於中分三。一總標果報。二釋三界業。三結業果空。且初第一總標果報。   經。有情果報三界虛妄。   解曰。下明三界分段生死。言有情者有情世間。言果報者六趣業果。言三界者外器世間。言虛妄者此二因果皆不實也。如不增不減經雲。清淨法身為諸煩惱之所漂動往來生死名為眾生。明諸有情本性清淨。謂因無明業所漂動。長眠三界流轉六趣往來生死。   猶如伎兒種種變現。皆虛妄故。從此第二釋三界業。於中分三。且初第一明欲界業。   經。欲界分別所造諸業。   解曰。言欲界者食慾二貪所屬之界。謂四趣全天趣一分及所依處皆名欲界。言分別者。欲界有情諸識散動。身異想異種種苦樂起妄分別。言所造者謂身口意妄想造作。言諸業者業體是思福非福行如前解矣。從此第二明色界業。   經。色四靜慮定所作業。   解曰。色謂色界。四靜慮地如前已解。所言定者心一境性。所作業者略有三類。一者尋伺。謂初靜慮有尋有伺。若中間禪無尋唯伺。上三靜慮無尋無伺。與此三種相應淨定即不動行能生彼故。從此第三明無色界業。   經。無色四空定所起業。   解曰。無色二字如前已解。言四空者。一空無邊處。二識無邊處。三無所有處。四非想非非想處。定義如前。唯無尋伺有勝淨定之所起業。如俱捨雲。修如行時思無邊空離第四禪生立空無邊處。依此分近諸無間道厭下有漏。粗苦障三隨一行相。諸解脫道欣空根本。靜妙離三隨一行相。得生彼四蘊成身。依命根眾同分壽二萬劫。識等三處准此應知。壽四萬劫六八萬劫定漸勝故。從此第三結業果空於中分二。且初第一明業果空。   經。三有業果一切皆空。   解曰。言三有者欲有色有無色有也。言業果者。業謂有漏善不善業及煩惱障緣助力故。果謂所感諸趣異熟身命短長隨因緣力有定齊限分段果故。一切皆空者。彼無自性皆空無也。從此第二結無明空。   經。三界根本無明亦空。   解曰。根本無明者如唯識雲。第七識俱恆行無明雖恆相續非能發業。第六識俱迷理起者唯取能發福等諸行。緣生之首為根本矣。如起信說。無明有二。一者根本二者枝末。枝末細相謂業轉現。依此現識起事識等。即楞伽雲。境界風所動七識波浪轉。平相引發受分段生即枝末也。言根本者。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不覺心起而有其念。念無自相不離本覺。猶如迷人依方故迷。若離於方則無有迷。眾生亦爾。依覺故迷。若離覺性則無不覺。此根本也。言亦空者。豈唯業果無自性空。即彼所依根本無明無自性故而亦空矣。從此第二明聖境智。於中分三。且初第一明變易空。   經。聖位諸地無漏生滅於三界中餘無明習變易果報亦復皆空。   解曰。言聖位者此明得人非凡得也。言諸地者依舊經雲。三地九生滅。言三地者八九十地。地地皆有始住終生九生滅也。又四卷楞伽雲。菩薩摩訶薩得無生法忍住第八地。轉捨心等得意生身。又第四雲。大慧聲聞辟支佛未證法無我。未得離不思議變易生故。又夫人經雲。一者阿羅漢二者獨覺三者已得自在菩薩受變易身。言自在者即是八地於相及土得自在也。又楞伽第三雲。有三種意生身。所謂三昧樂正受意生身。覺法自性性意生身。種類俱生無行作意生身。屬十地者。初至七地得初身矣。其第八地得第二身。九至十地得第三也。由此言者。直往菩薩三文皆同。聲聞獨覺兩經皆說。二乘無學迴心向地前亦得受變易身況諸菩薩發地者矣。言無漏者此明因也。漏謂煩惱起過無窮。此智無彼故雲無漏。言生滅者。雖根本智自體生滅。證不生故非變易因。此唯後得緣生滅法有分別故。為變易因故。唯識雲。謂諸無漏有分別業為此因故。於三界中餘無明習者此為緣也。障有二種。得變易者無煩惱故唯所知障。是三界中煩惱之餘故。所知障即無明。夫人經雲無明住地。慈恩譯雲。無明習地從無始來由無明故數熏習也。唯識第八雲。由所知障緣助勢力故為緣也。無漏為因所知障為緣故感殊勝細異熟果。言變易者此列名也。變是改義易是轉義。改轉身命名變易也。此有三名。唯識論雲。由悲願力改轉身命無定齊限故名變易。或名意成身。由悲願力意願成故。亦名變化身。由無漏力轉令異本如變化故。言果報者。謂諸菩薩依欲色身隨諸界地令彼改轉。細妙光潔異熟無記五蘊性故。唯自類身及復勝位菩薩等境非劣境故。故何用資感有漏果。為自證菩提利樂他故。謂菩薩等已永斷伏煩惱障故無容復受。當分段身恐廢長時修菩薩行。遂以無漏勝定願力如延壽法資現身因令彼長時與果不絕。數數如是定願力助乃至證得無上菩提。彼復何須所知障助。既未圓證無相大悲。不執菩提有情實有。無由發起猛利悲願。又所知障障大菩提。為永斷除留身住故。又楞伽雲。隨所憶念本願境界。為成熟眾生得自覺聖智。由如是等故資感也。以此而論。變易生死性是有漏異熟果攝。於無漏業是增上果。若有聖教說為無漏出三界者。隨助因說。如佛地說。有妙淨土出過三界。十地菩薩當生其中。准此悉矣。亦復皆空者。豈准分段無自性空。此無自性亦復空故。從此第二明等覺空。   經。等覺菩薩得金剛定二死因果空一切智亦空。   解曰。等覺菩薩者於十地後等覺位也。得金剛定者最後勝定也。二死因果空者。謂此菩薩由有所治分段變易二種生死微細障也。如何此位有分段耶。由煩惱種。是彼因故。又由無漏延分段蘊為變易故。又本無明從本向末。是彼因故。一切智者能斷智也。彼能所斷皆無自性故雲亦空。從此第三明果德空。   經。佛無上覺種智圓滿擇非擇滅真淨法界性相平等應用亦空。   解曰。佛上覺者梵雲佛陀。義如上也。勝無與等雲無上覺。此總標也。種智圓滿者。種即事智智謂理智。智德圓矣。擇非擇滅者謂即擇滅非擇滅也。擇即淨慧斷惑顯如名為擇滅。緣□□復□□□祊□□舊鱁鞢慼慼慼摯鞢敵褪[□□埤□館□復□姪觀□□□□□□埤□□襹□□埤□糯□復□訬□□飀□□楜□飯□□糖□□□駔言埤□禂□□□饌椹□□言□襯□□饌楜□埤□□櫸□餒□散量礸騺□餖示檟概□埤□隉慼潘U慼慼慼慼慼慼播□□□□□□慼慼慼慼   經。善男子若有修習般若波羅蜜多說者聽者譬如幻士無說無聽法同法性猶如虛空。   解曰。若有修習般若等者。謂若說聽亡說聽相。譬如等者舉喻明也。兩句喻人兩句喻法。譬如幻士者。幻化之士或如木人。彼雖轉動無主宰故。觀身如幻。雖有說聽亡說聽相。不分別故。法同法性猶如虛空者。上言法者所有悟解理事之法。同法性者即真如也。於所悟解熾然修行。了相即性如虛空故。從此第二結人法空。   經。一切法皆如也。   解曰。若有分別見人法異住。無分別一切皆如。大文第三總結護果。   經。大王菩薩摩訶薩護佛果為若此。   解曰。如上所明總別問答廣辨修行無分別相。護佛果者為若此也。總是第二別問答竟也。大文第三直問直答。於中分三。初如來發問。次波斯匿王答。後如來印結。且初第一如來發問。   經。爾時世尊告波斯匿言汝以何相而觀如來。   解曰。前明般若果德已彰。此問如來即相觀性。又彼時眾雖聞勝空未解亡相。故佛興問令正觀矣。爾時等者文如前解。汝以何相者。以有為相以無為相而觀如來。從此第二波斯匿王答。於中分三。一直明實相。二約法別明。三結觀如來。且初第一直明實相。   經。波斯匿王言觀身實相觀佛亦然。   解曰。世尊先告問觀如來。波斯匿答觀身實相問答不同者有四義故。一令觀者悟因知果。觀自實相與如來同。法身一故。二令觀者悟果知因。如來法身與己同體。但證理圓即成佛故。三令觀者悟因果同。於自身處具有如來恆沙功德。應至求故。四令觀者悟因果同。所修二利皆不住相。即證平等實相法故。具斯眾義故舉自身。言實相者真實無相名為實相。言觀佛者佛有三身。一觀化身權應示現。二觀報身真常五蘊。三觀法身二空所顯。真常法身今此所觀。化即法故。然此下文與涅槃經金剛身品及梵行品念佛之文。無量義。   經。歎佛法身。   維摩經中阿□佛品。無垢稱經觀如來品。與此經文同小異耳。言亦然者觀自實相同佛法身雲亦然矣。   從此第二約法別明。於中總有六十五句類分為五。初約色心文有八對。二約事相文有八對。三約垢淨文有六對。四約知見文有十對。五約廢詮文有兩對。總別不同。三十三對。最初第一約色相明。於中八對。且初第一三際俱無。   經。無前際無後際無中際。   解曰。所言際者是際畔義。謂有為法墮三世故。三世有二。流轉三世已往稱前如前日等。未至稱後如後日等。法行三世未至稱前如言前路。已往稱後如言過後。色心之法相自遷流遂成三世。無為實相無前後中故雲無際。從此第二三際即離。   經。不住三際不離三際。   解曰。前說無為體無三際。此說無為不住三際。雖無為法有自相住。不同此中有住不住故為異也。謂由實相性自空寂。不可說言住此住彼。故雲不住。遍一切法不可言離。體非住離得說住離。若定住離即不俱也。自下諸文准此應悉。從此第三五蘊即離。   經。不住五蘊不離五蘊。   解曰。五蘊色心積聚為義。實相非聚故言不住。遍色心故雲不離。從此第四四大即離。   經。不住四大不離四大。   解曰。言四大者地水火風。謂堅濕等至下當悉。起必俱有。無色處無。實相非彼故雲不住。體遍四大故雲不離。從此第五六處即離。   經。不住六處不離六處。   解曰。言六處者眼耳鼻舌身意處也。前五是色。如俱捨論。身根九事。十事餘根。第六意處是心法也。皆心心所生門處故。實相非彼故雲不住。體遍六處故雲不離。從此第六三對合明。   經。不住三界不離三界不住方不離方明無明等。   解曰。第六對者三界即離。實相體非生死業果不住三界。體遍於彼故雲不離。第七對者十方即離。所言方者依色而立。日出為東日入為西。亭午為南夜半為北。方之隅角名為四維。觀待上下為十方故。又一塵上皆有方。今此言住離義有二解。一遣相門。無處可住雲不住方。無處可遠雲不離方。二顯德門。實相超有雲不住方。用遍法界雲不離方。第八對者明闇即離。明無明者義有二解。一依色辯。晝夜異故。又體有光體無光者。明闇異故。實相非明闇故。二依心辯。無漏淨慧名之為明。有漏迷闇名曰無明。實相非心非明闇故。所言等者。非住離也。從此第二約事相明文有八對。於中分二。初之四對雙非以明。   經。非一非異非此非彼非淨非穢非有為非無為。   解曰。初一異對。言一異者義有二解。一離相門。不被有拘故雲非一。體遍有無故雲非異。二顯德門。體具萬德故雲非一萬德皆如故雲非異。由此故雲非一非異。二此彼對。言此彼者。此謂生死彼謂涅槃。生死涅槃迷悟對待。離言絕待本來平等。何此彼哉。又此物依色處說如。非即離非此彼故。三淨穢對。言淨穢者義有二釋。一依色辯。一切聖眾所居淨土。一切凡愚所居穢土。又聖與凡各多淨穢。實相非色故非淨穢。二依心辯。諸無漏慧名之為淨。客塵煩惱名之為穢。實相非心故非淨穢。由此故雲非淨非穢。四為無為對。非有為者。諸有為法唸唸遷流。實相空寂故非有為。非無為者。然其實相即真無為。為遮定執故雲非也。從此第二後之四對雙無以明。   經。無自相無他相無名無相無強無弱無示無說。   解曰。一無自他對。言自他者依色心立。互相形待對他說自。對自說他。實相絕待無自他故。二無名相對。言名相者。名謂能詮相謂所詮。通有無也。實相非彼無名相故。三無強弱對。言強弱者謂色力等依觀待說。實相非彼無強弱故。四無示說對。言示說者有相故可顯示。有名故可演說。此無相故不可示。無名故不可說也。從此第三約垢淨明文有六對。   經。非施非慳非戒非犯非忍非恚非進非怠非定非亂非智非愚。   解曰。然六度行對六弊垢。觀待善惡有施慳等。實相絕待。非彼等故。從此第四約知見明文有十對。於中分二。且初六對約相以明。   經。非來非去非入非出非福田非不福田非相非無相非取非捨非大非小。   解曰。一來去對。諸有動法有來有去。實相不動無來去故。二入出對。迷入生死悟出生死故有入出。又往來法有其入出。實相寂然非入出故。三福田非福田對。所言田者如婆沙論有其四種。趣苦恩德生長福義。實相非有故非福田。實相非無非不福田。又性空故而非福田。具眾德故非不福田。四非相無相對。實相常寂故非有相。妙用隨緣故非無相。五非取捨對。有為之法可取可捨。實相無為非取捨故。六非大小對。有形質法可定大小。此無形質非大小故。從此第二後有四對。約境以明。   經。非見非聞非覺非知。   解曰。實相非色故非見。非聲故非聞。非香味觸故非覺。非法塵故非知。從此第五文有兩對。約廢詮明。   經。心行處滅言語道斷同真際等法性。   解曰。心行處滅者心緣慮息也。言語道斷者言說不及也。同真際等法性者。謂波斯匿王觀身實相。體同真際量等法性。然諸有情無始時來為我法倒。熏習力故自他差別。由業力故所感身形六趣差異。論其實相皆同真際等法性矣。從此第三結觀如來。   經。我以相而觀如來。   解曰。波斯匿王言。我以上來所說之相觀如來也。上直答竟。從此第三如來即結。於中分二。且初第一印述所說。   經。佛言善男子如汝所說諸佛如來力無畏等恆沙功德諸不共法悉皆如是。   解曰。善男子實如汝說不唯實相。而實諸佛證智平等所有十力四無畏等恆沙功德諸不共法悉如汝說皆如是也。從此第二辯觀正邪。   經。修般若波羅蜜多者應如是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解曰。修般若者應如是觀。言他觀者。但於上文隨偏取一。即非正觀盡名為他。即邪觀也。大文第三聞法獲益。   經。說是法時無量大眾得法眼淨。   解曰。謂佛答王說護佛果。無量大眾得法眼淨。法眼淨者無漏慧也。若證我空謂即初果。證法空者即初地矣。   菩薩行品第三   將釋此品文分為三。初辯來意。謂前品初所申二問先陳果德。前品已明。次辯勝因。具彰於此。令修行者觀果修因欣仰進修有此品矣。次釋品名。言菩薩者如序品明。所言行者起悲智也。修二利行無住道故。舊雲教化約利他門。得同體悲利他即自亦不違也。品第三者無勞釋矣。從此第三分文解釋。於中分三。第一波斯匿王問。第二如來正答。第三聞法獲益。且初第一波斯匿王問。其義者何。   經。爾時波斯匿王白佛言世尊護十地行菩薩摩訶薩應雲何修行雲何化眾生復以何相而住觀察。   解曰。護十地行者牒先問也。菩薩摩訶薩者彰能護人。未修已修俱標問故。應雲何下正申三問。意問。發趣修大乘者雲何修行。若修行者雲何化利。若修若化如何觀察即得離障至果德圓。正為希求無上果德。從初至末種不斷故興此三問不增減故。然此三問即是發心求菩提者三種妙觀。厭離有為欣求菩提悲愍有情。三種之心生起次第斷修化利未為初故。又亦得名三聚淨戒。攝善法戒。攝眾生戒。攝律儀戒。治斷次第修行化利遠離諸障順三問故。即智恩斷三德之因。如次能得報化法身究竟果故。從此第二明佛別答大分為三。一明答修行。二明答化生。三明答觀察。就初修行文分為二。初略明五忍。後廣明五忍。初略明中文復分三。且初第一總標五忍。   經。佛言大王諸菩薩摩訶薩依五忍法以為修行。   解曰。此總標也。從此第二別列五忍。   經。所謂伏忍信忍順忍無生忍皆上中下於寂滅忍而有上下。   解曰。所言忍者。忍謂忍可印許之義。以慧為體。相應助伴具五蘊性。言伏忍者謂折伏也。於三賢位未親證理。依勝解力所修正觀福智二門自他二利皆未亡相。分別二障不起現行。二取隨眠伏而未斷故名伏忍。即忍之忍。忍有彼伏。三釋得名。即起信中相似覺也。言信忍者。信謂證信。初二三地名為信忍。順謂順向。順向無生。四五六地名為順忍。無生目如。七八九地慧常照理名無生忍。寂滅即如。十地佛地照寂寂照名寂滅忍。皆通持業依主二釋。大果難感故經五忍。萬行難備漸次而修。從因至果為十四忍。然此五忍經論有異。如本業瓔珞經略為六性。一習種性即十住故。二性種性即十行故。三道種性即十迴向故。四聖種性即十地故。五等覺性金剛心故。六妙覺性如來地故。亦名六慧。聞慧思慧修慧無相慧照寂慧寂照慧如次六性。於彼六生具明四十二賢聖。故雖此五忍與彼六性列數不同。合彼後二為寂滅忍。即與此經義不違也。又瑜伽四十七說十三住。第一種性住。即本性住種性。未入僧祇。即同此經十善位也。彼雲。謂諸菩薩性自仁賢性自成就菩薩功德。菩薩所應眾多善法亦有顯現。由性仁賢逼遣方便令於善轉。非由思擇。有所制約有所防護。住此住中住持一切佛法種子。於自體中已具足有一切佛法。一切種故。不能現起上煩惱纏造無間業或斷善根。廣如彼矣。第二勝解行住。即同此經伏忍三品。彼雲。謂諸菩薩從初發心乃至未得清淨意樂所有一切諸菩薩行。當知皆名勝解行住。於此住中普於一切餘菩薩住及如來住皆名發趣。然前住中雖修諸善。性仁賢故所已為之非為菩提。故意作也。未名發趣不入僧祇。此住所修皆名發趣。故與前別。然此住中思擇力勝所作加行。以彼修慧未得堅固相續無退。慈恩法師雲。此說無漏。修慧未得非有漏慧此住不得。或此所說初發心時。十信菩薩八相成道未超五畏。所有修慧未堅固也。又於三處忘失正念。一於境界可不可意色等六境。其心顛倒忘失正念。二於受生彼彼身中。既受生已忘前生事。三於所受所持諸法。久作久說有所忘失。或於一時具足聰慧。為他說法勉勵而轉。如闇中射或中不中。或於一時於大菩提雖已發心而復退捨。或時棄捨先所受學淨戒律儀不能受學。或時捨於利樂有情而生厭倦利益安未能廣大。於諸菩薩所學之中未能普學。菩薩相中未皆成就。在家出家二分菩薩正加行中未等顯現。於此所說諸行相狀。下忍轉時諸行上品。中忍轉時諸行中品。上忍轉時諸行下品。漸輕微故。入初地時此一切相皆無所有乃至廣說。第三極歡喜住。亦名淨勝意樂住。即是此經信忍下也。第四增上戒住。即信忍中也。第五增上心住。即信忍上也。第六覺分相應增上慧住。即順忍下也。第七諸諦相應增上慧住。即順忍中也。第八緣起流轉止息相應增上慧住。即順忍上也。第九無相有功用住。即無生忍下也。第十無相無功用住。即無生忍中也。第十一無礙解住。即無生忍上也。第十二最上成滿菩薩住。即寂滅忍下也。第十三最極如來住。即寂滅忍上也。雖十三住對十四忍數即少一。彼乃廣也。初種性住忍所不攝。同下頌中十善位也。若以十善為忍方便。即彼與此無寬狹故。攝大乘論從初十信乃至佛地。於中說有三十四忍。地前三忍於十地中地地分為三十忍。佛地為一三十四也。又真諦記釋此五忍各治三障。瑜伽四十九說為七地。唯識論說五位修習。皆與此經五忍相攝。講者敘焉。問經列忍等雲上中下。順理應雲皆下中上。何不次耶。答據能行行理實應然。約所治障亦不違理。從此第三結示修行。   經。名為菩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   解曰。結也。從此第二廣明五忍。於中分二。一廣明五忍。二結修諸忍。廣明五忍文即為五。初明伏忍於中分三。一習種性二性種性三道種性。初習種性於中分三。初標位辯相。次正解修行。後結為聖胎。且初第一標位辯相。   經。善男子初伏忍位起習種性修十住行。   解曰。伏忍位者五忍之中伏忍居首。伏忍之內三中最初創入僧祇故雲初也。   伏謂折伏。忍義如前。位者位次此下忍也。起習種性者。起謂生起。超前十善入忍位也。習者修習。言種性者順理相應為後勝因故得名種。現種熏習習成性故。修十住行者此經略標不列住名。如華嚴經十住品雲。所謂發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貴住.具足方便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王子住.灌頂住.辯住行相至下悉矣。從此第二正辯修行。於中有四。且初第一明發心相。   經。初發心相有恆河沙眾生見佛法僧。   解曰。初發心相者長耳三藏雲。初習種性有三相發心。一假想發二輕想發三信想發。假想發者藉三種力。一善友力謂善知識。二者行力謂受律儀。三者法力通別二因。通謂如來藏別謂信等五根也。由此三力於佛菩提假起菩提想。以求自安諸有情。猶如聲聞觀諸非青假起青想而能伏惑。此中亦爾名假想發。此後後想修習不已義尚難識。譬如輕毛無所倚著名輕想發。此後後心信珠顯現名信想發。得入十信名發心相也有恆河沙眾生者。此顯發心其數雖多至於不退入忍位者其數甚少。譬如魚子菴羅樹花彼二雖多成實極少。見佛法僧者明發心緣。或復聞說一體三寶自性常住。或見別相住持三寶。猶教誨力於三寶中發起無上良福田想。而生定信入十信也。從此第二明十信心。   經。發於十信所謂信心念心精進心慧心定心不退心戒心願心護法心迴向心具此十心。   解曰。初句總標。言信心者。澄淨為性善順三寶。離不信故。言念心者明記為性令心不斷。離忘念故。精進心者。遍策三業皆令不退。離懈怠故。言慧心者。簡擇為性令心治斷。離惡見故。言定心者。專注為性令心不動。離散亂故。此上五心即是五根遍生一切諸功德故。亦即五力不為一切自所治障所屈動故。不退心者。令五根力具大堪能。必不退起上品邪見普斷善根作闡提故。故下卷雲。若至忍位入正定聚。不作五逆不謗正法。由此而言。至第六心不為不善所退動。故四不退中信不退也。言戒心者。遮防身語令心調柔離破戒故。言願心者出體如前。求菩提願利有情願不間斷故。護法心者守護六根。離塵境故。守護餘九令不失故。或於三寶不惜身命常守護故。迴向心者所修前九及諸勝行迴施眾生。迴求菩提。迴向涅槃。不求世間及二乘故。又瓔珞經雲。謂十信心各互相資心心有十。即是修行百法明門。常發無量有行無行大願。得入習種性故。具十心者。明於十信心須具修。於中隨闕即非此位。然則此十皆言心者。心謂緣慮而為主故。初信等五是心所法。恆依心住。起必相應。不退等五是其勝用。心自在故俱雲心也。此前標雲初伏忍位起習種性修十住行。今列十信雲具十心。即顯具修十信心者方入十住。何以知者。瓔珞經說。通賢及聖有此二。初雲十住。華嚴經中具明行位。地前三十十住為初。無別十信。不應十信。判為外凡。即違此中伏忍位故。由此十信於十善位雖即修行。有退有進猶如輕毛。於十千劫修習增勝具足不退方名入劫。稱習忍位。即十住中發心住攝。從此第三利生分齊。   經。而能少分化諸眾生。   解曰。明利他也。如下說雲。習種銅輪化二天下。華嚴經雲。此住菩薩勸學十法。所謂勤供養佛樂住生死。主導世間令除惡業。以勝妙法常行教誨。歎無上法學佛功德。生諸佛前恆蒙攝受。方便演說寂靜三昧。讚歎遠離生死輪迴。為苦眾生作歸依處。第三主導世間即此輪王。第十為苦生依即八相成佛故。此經雲化諸眾生。即是華嚴世出世化。舉初攝後。十住應知。若爾如何名少分化。答望前十善可雲廣大。望後位雲少分矣。從此第四超二乘地。   經。超過二乘一切善地。   解曰。超過二乘學無學果。一切善地者。依大般若。三乘共行十地。一乾慧地。二性地。三八人地。四見地。五薄地。六離垢地。七已辦地。八獨覺地。九菩薩地。十如來地。於此十中菩薩第九。今習種位由發大心雙修二利故。雖下忍即超前八故。雲超過一切善地。又以義言。二乘皆有見修無學。菩薩超彼故雲一切。又大乘同性經。三乘及佛各有十地。此超前二雲一切矣從此第三結為聖胎。   經。是為菩薩初長養心為聖胎故。   解曰。於三賢位俱名聖胎。舉此攝餘皆聖胎也。所言胎者。自種為因善友為緣。聞淨法界等流正法修習長養初地見道誕佛家矣。從此第二明性種性。於中分三。一標位辯相。二正解修行。三結超倒想。且初第一標位辯相。   經。復次性種性菩薩修行十種波羅蜜多。   解曰。性種性者。上言性者。以前習種所修習性而成此性故雲性也。言種性者。以前種現如同類因引生於此名種性也。即性之種種之性矣。問瑜伽論雲。一本性住種性。二習所成種性。此經乃雲一習種性二性種性。何故經論前後相違。答論中所明。先本有性依本修習後習成性。經中所明先明修習。習成種性後以習成為性種性。論約本習未習已習。經唯修習初習久習各據一義。亦不相違。言菩薩者十行菩薩也。如華嚴經十行品雲。所謂歡喜行。饒益行。無違逆行。無屈撓行。離癡亂行。善現行。無著行。難得行。善法行。真實行也修行十種波羅蜜多者十度行也。十行菩薩各修一行。即十度故。雲何修行。施等諸行名波羅蜜多。唯識論雲。要七最勝之所攝受。方可建立波羅蜜多。一安住最勝。謂要安住菩薩種性。二依止最勝。謂要依止大菩提心。三意樂最勝。謂要悲愍一切有情。四事業最勝。謂要具行一切事業。五巧便最勝。謂要無相智所攝受。六迴向最勝。謂要迴向無上菩提。七清淨最勝。謂要不為二障間雜。若非此七所攝受者。所修諸行但名施等非到彼岸。此位菩薩依相似修。登地所行皆到彼岸從此第二正解修行。於中分三。一標十對治。二正解對治。三利生分齊。且初第一標十對治。   經。起十對治。   解曰。起謂生起。十者總標。對謂對觀。治即治遣。然此上卷三品之中廣明對治略能行行。下卷三中廣能行行略明對治。文可悉矣。從此第二正解對治。於中分三。且初第一對治四倒。   經。所謂觀察身受心法不淨諸苦無常無我。   解曰。言觀察者。觀謂對觀。察謂伺察亦審察也。體即是慧。身受心法者所觀境也。身謂相續。如智論中。身謂色蘊。受謂受蘊。心謂識蘊。法處法界並名法故。不淨等者能治行也。由無始來妄分別力。於身等四計為淨等。為令觀察知身不淨知受皆苦知心無常知法無我即離倒故又了身等無自性空。即一切倒悉皆離故。從此第二對治三毒。   經。治貪嗔癡三不善根起施慈慧三種善根。   解曰。上言治者通能所治。貪嗔等者此所治也。謂由意識於可意境貪慾隨增。不可意境嗔恚隨增。於中庸境無明隨增。由此三種為不善根。遍生慢等及隨煩惱。此三若伏餘隨伏故。起慈等者能治行也。施謂無貪捨財法故。慈謂無嗔與他樂故。慧由無癡即正慧故。由此三種而為善根。遍生萬行諸功德故。從此第三對治三世。   經。觀察三世過去因忍現在因果忍未來果忍。   解曰。忍體即慧。如上已解。觀過去業起曾因忍。觀現色心曾因之果當果之因起因果忍。觀未來法起當果忍。雖唯現在過未體無。所酬所引假變過未。又緣生法謂無明行為前際因。識等五支為現在果。愛取有三為現在因。生老死二為未來果。此約分位三際因果。此中為破執無因果及執斷常。令知因緣如幻似有故觀察也。此位菩薩觀身等四令離四倒。觀心等三離縛修行。觀三世法有而不實。故令觀察修勝行矣。從此第三利生分齊。   經。此位菩薩廣利眾生。   解曰。性種銀輪化三天下。超前習種故雲廣利。從此第三結超倒想。   經。超過我見人見眾生等想外道倒想所不能壞。   解曰。我人等者義如前釋。等取壽者作者命者士夫儒童我之類也。言外道者邪論諸師。言倒想者四倒相應之想倒也。不能壞者。彼能執人及所執法所不能壞。由此菩薩勝解力增。邪師邪法悉超過故。問二乘外道俱是所超。何故前越二乘此超外道勝劣不次。答心由頓發即越二乘。行約漸修後超外道。又此已超非正超也。如二靜慮名出苦故。從此第三明道種性文三如前。且初第一標位辯相。   經。復次道種性菩薩修十迴向。   解曰。道種性者。道謂初地平等聖道。此引彼生與道為種。道之種種之性名道種性。二依主故。言菩薩者舉能行人。修十迴向者此略標也。如華嚴經十迴向品雲。所謂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迴向。不壞迴向。等一切佛迴向至一切處迴向。無盡功德藏迴向。隨順堅固一切善根迴向。等隨順一切眾生迴向。真實迴向。無著無縛解脫迴向。等法界無量迴向。義如下釋。從此第二正解修行。於中分二。且初第一總標十忍。   經。起十忍心。   解曰。此總標也。從此第二正辯對治。於中分三。且初第一對觀五忍。   經。謂觀五蘊色受想行識得戒忍定忍慧忍解脫忍解脫知見忍。   解曰。五蘊及忍義如前解。對觀五蘊得解脫蘊。謂觀自身語過患。由思願力遮防七支而得戒忍。次觀受蘊妄生領納諸受漂動。由定專注而得定忍。次觀想蘊取怨等像戲論分別起諸名言。如工畫人採畫諸境。由慧簡擇而得慧忍。次觀行蘊造作種種三有諸業繫縛生死。由慧離繫解脫自在得解脫忍。次觀識蘊妄想分別起諸知見取著六塵。無分別慧解脫清淨得解脫知見忍。故對五蘊得解脫蘊。此依言說次第建立。如實義者。無分別慧觀五蘊空。於唸唸中皆具五忍。從此第二對觀三忍。   經。觀三界因果得空忍無相忍無願忍。   解曰。言三界者所依處也。言因果者業因識果即能生也。觀能所感而得三忍。謂於三界及彼因果執有實體。觀遍計空而得空忍。此空所顯清淨真如無十相故得無相忍。有漏因果虛妄業生。依之修行於此不願得無願忍。從此第三對觀二忍。   經。觀二諦假實諸法無常得無常忍一切法空得無生忍。   解曰。觀二諦假實者。假即世俗實即勝義標二諦也。諸法無常得無常忍者。有為遷謝剎那不住得無常忍。觀一切法無自性空體不生滅得無生忍。此二引生安非安立二種正觀。至下當悉。此位菩薩觀流轉蘊得解脫蘊。觀三界因果得三空忍。觀二諦假實得生無生忍。皆依勝解治倒。進修引生聖道證初地故。從此第三結申化利。   經。此位菩薩作轉輪王能廣化利一切眾生。   解曰。即金輪王化四天下。超前位故雲廣化也。從此第二明信忍位文三如前。且初第一標忍辯位。   經。復次信忍菩薩謂歡喜地離垢地發光地。   解曰。此聖位也。言信忍者謂證信也。此位菩薩親證真如三寶及戒皆證淨故。故此三地俱名信忍。雖後諸地亦有此四。此初現證得證淨名。加行後得多緣此故。言歡喜者。初獲聖性具證二空。能益自他生大喜故。所言地者。依持生長如智相應。至下當悉。離垢地者。具淨屍羅遠離能起微細毀犯煩惱垢故。發光地者。成就勝定大法總持。能發無邊妙慧光故。從此第一正解修行。於中分二。且初第一明斷三障。   經。能斷三障色煩惱縛。   解曰。言三障者如下經雲。初地斷諸無滅三界貪等。二地斷嗔等習。三地滅無明闇。此之三障至下廣明。然所斷障如唯識第十障有二種。一煩惱障二所知障。煩惱障中見所斷種二乘見道皆能斷盡。修所斷種乃至金剛方能斷盡。若菩薩者見所斷種見道斷盡。修所斷種要至金剛一時頓斷。所知障中見所斷種亦見道斷。修所斷種從初地後乃至金剛地地別斷。此經所說三地障俱貪嗔癡三。修所斷者遍六識能髮色業。或緣色境名色煩惱。煩惱自性是縛法故名為縛也。謂三地中各修勝行。貪等永除名為斷故。從此第二明諸行。於中分二。初明修諸行後結行根本。初修諸行於中分四。且初第一明四攝法。   經。行四攝法佈施愛語利行同事。   解曰。佈施等者由無貪等善根相應攝取眾生。義如前解。方便化也。從此第二明四無量。   經。修四無量慈無量心悲無量心喜無量心捨無量心。   解曰。慈悲等者由無嗔等善根相應所利無量。義如前解。憐愍化也。從此第三明四弘願。   經。具四弘願斷諸纏蓋常化眾生修佛知見成無上覺。   解曰。菩薩所修必備萬行。所發大願有斯四也。斷諸纏蓋者。由煩惱故纏縛有情。由所知故覆蓋勝慧不得現起。或十纏五蓋見修二惑隨其所應。如常分別。所明斷也。常化眾生者。二界四生一切有情。明常化也。修佛知見者。諸佛世尊恆沙妙行悉皆修習。明常修也。成無上覺者。謂此初地於諸如來無上正覺明當證也。初後自利。中二利他。通因及果無斷盡故。准華嚴經。修行願者賢位願增聖位俱故。從此第四明三脫門。   經。住三脫門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   解曰。然三脫門義如前解。若三三昧通漏無漏言解脫門即無漏故。又准下文。前之三段於上三地隨次偏增。復三脫門通諸地故。從此第二結行根本。   經。此是菩薩摩訶薩從初發心至一切智諸行根本。   解曰。此上所辯四攝等行。謂諸菩薩從初發心隨力修習。乃至成佛皆以此等為諸行本。從此第三結申化利。   經。利益安樂一切眾生。   解曰。初地菩薩往百佛剎。二地往千。三地往萬。利益安樂彼等生故。從此第三明順忍位文三如前。且初第一標忍辨位。   經。復次順忍菩薩謂焰慧地難勝地現前地。   解曰。言順忍者。能順者慧所順者如。由慧隨順順向順觀。順後無生。即忍之忍名為順忍。如十地論第八雲。隨順平等真如法故。四五地中得耎中忍。六地上忍皆悉隨順無生法忍。此忍即非無生忍故。焰慧地者。安住最勝菩提分法。燒煩惱薪慧焰增故。難勝地者。真俗兩智行相互合令相應極難勝故。現前地者。住緣起智引無分別最勝般若令現前故。從此第二正明斷障。   經。能斷三障心煩惱縛。   解曰。能斷三障者如下經雲。四地永斷微細身邊見故。五地斷隨小乘樂求涅槃。六地能斷三界集因集業粗現行相。此之三障至下當悉。心煩惱縛者。此上三障唯意識俱名為心也。言煩惱者。唯十地論。三障如次與三慢俱。謂我法慢.身淨分別慢.從我慢說名煩惱故。又善戒經說皮肉心三種煩惱。若緣六塵起貪嗔癡。如皮在外名皮煩惱。若緣內執起我我所。如肉在內名肉煩惱。若迷真理真俗別別。如心在於皮肉之內名心煩惱。斷次第者。初地見道斷肉煩惱。初至七地斷皮煩惱。八至十地無功用道斷心煩惱。如瑜伽四十八雲。所知障品有其三品。一者在皮粗重極喜已斷。二者在膚粗重八地已斷。三者在實粗重如來住斷。經論斷位與此不同。皮肉心等通目二障。顯此色心義同彼故。所言縛者。心為彼拘不證自地。正智斷彼即離縛故。從此第三結申利他。   經。能於一身遍往十方億佛剎土現不可說神通變化利樂眾生。   解曰。四地菩薩往億佛剎。五地百億。六地千億。不可說者顯其多也。遍往此等諸剎土中現通化利。從此第四明無生忍文三如前。且初第一標忍辯位。   經。復次無生忍菩薩謂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   解曰。言無生者謂即真理。智證真理名無生忍。解深密經瑜伽唯識皆說三性名曰無生。本性無生.自然無生.惑苦無生。若能證智名無生忍。兼所證如名無生法忍。即忍之忍通二釋也。遠行地者。至無相住功用後邊。出過世間二乘道故。不動地者。無分別智任運相續。相用煩惱不能動故。善慧地者。成就微妙四無礙解。能遍十方善說法故。從此第二正明斷障。   經。能斷三障色心習氣。   解曰。能斷三障者如下經雲。七地斷諸業果細現行相。八地斷諸功用。九地斷無礙障。斷此三障也。色心習氣者通種現也。下廣明矣。謂所知障十地於前六地各治一分。色心粗重彼障下品。故此三地各別斷故。從此第三結申利他。   經。而能示現不可說身隨類饒益一切眾生。   解曰。七地菩薩住百億佛剎。八地住百萬微塵數佛剎。九地住百萬億阿僧祇微塵數佛剎。往彼等土現不可說身。隨類饒益諸眾生故。從此第五明寂滅忍文三如前。且初第一標忍辨位。   經。復次寂滅忍者佛與菩薩同依此忍。   解曰。言寂滅者謂即真如。智證寂滅名寂滅忍。即忍之忍二釋得名。准下經中。入此地時斷神通障。至下當悉。佛與菩薩者舉能忍人。謂此菩薩初入十地名為法雲。十地後位名為等覺。同依此忍者。謂此與佛勝劣雖異同一忍也。從此第二正解修行。於中分三。初明下上忍。次明等妙覺。後明佛三身。且初第一明下上忍。   經。金剛喻定住下忍位名為菩薩至於上忍名一切智。   解曰。金剛喻定者最後勝定。此定現前能斷一切微細障種名金剛定。此定初起菩薩之身名為下忍。後解脫位成一切智名為上忍。從此第二明等妙覺。   經。觀勝義諦斷無明相是為等覺一相無相平等無二為第十一一切智地。   解曰。上言觀者能觀正智。正智有二。等覺照寂佛果寂照。是能觀智因果別故。勝義諦者即是真如。真如體同明同證也。斷無明相者。此微細障第十一地也。此有二解。有說。無明體通二障。彼微細種此皆斷故。有說。無明根本不覺。智照本覺故名為斷。下廣明也。是為等覺者結斷位也。一相無相者明佛果也。如智體同故雲一相。智冥真理故雲無相。平等無二者佛佛道齊等無二也。為第十一者。十地為因佛地為果。超前十地第十一也。一切智地者。佛地圓滿此解脫道結果位也。從此第三明佛三身。於中分三。且初第一明法性身。   經。非有非無湛然清淨無來無去常住不變。   解曰。非有非無者性功德也。謂諸如來恆沙性德不同萬像。故雲非有。不同兔角故雲非無。湛然清淨者。永離眾相故雲湛然。不與漏俱故雲清淨。無為德也。無來無去者法性身也。性淨本覺體常不生故雲無來。體常不滅故雲無去。不隨迷悟性有動靜故雲常住。不隨凡聖性有改易故雲不變。即法身也。從此第二明智德身。   經。同真際等法性。   解曰。真言真際即是法身。若雲同者智同理也。謂諸如來等覺位中無明障盡故同真際。解脫位中證理圓極故等法性。此與法身非即非離。俱遍法界常安樂故。從此第三明應化身。於中分二。初明應化身後明能所化。且初第一明應化身。   經。無緣大悲常化眾生乘一切智乘來化三界。   解曰。無緣大悲者悲有四種。一外道異生起愛見悲。二聲聞獨覺緣欲苦生起。觀行悲。三菩薩利樂得同體悲。四諸佛世尊得無緣悲。常化眾生者明應身也。謂諸如來居純淨土。為住十地諸菩薩眾。隨類現身現大神通轉正法輪。令彼受用大乘法樂無有間斷故雲常化也。乘一切智乘來化三界者明化身也。能乘者悲所乘者智。謂從法界最清淨智流出智悲演諸至教。此即事智乘理智生。以一切智為所乘故。來化三界者所化處也。虛空世界悉皆無邊故。舉所依明來化也。如法華雲。我諸子等先因遊戲來入此宅。長者驚入即此來也。何故須化。如彼又雲。我本立誓願。欲令一切眾如我等無異。如我昔所願今者已滿足。化一切眾生皆令入佛道。故現應化化眾生也。從此第二明能所化。於中分四。且初第一明所化境。   經。善男子諸眾生類一切煩惱業異熟果二十二根不出三界。   解曰。諸眾生者諸界趣生一切含識。諸佛菩薩化境或殊。其所化生種類唯爾。一切煩惱者所謂理事發業潤生一切煩惱助發緣也。言業者。福非福等染淨諸業感生因也。異熟果者。善染所感無記果也。作業感果時必不同。前後名異。異之熟等如常分別。二十二根者如有頌雲。取境續家族。活命受用果。世間出世淨。依此量立根。言取境者明等六根。續家族者女男二根。言活命者即是命根。受用果者所謂苦樂憂喜捨根。世間淨者所謂信進念定慧根。出世淨者未知當知已知具知三無漏根。然此體者應結頌雲。色與不相應。心王及心所。七一一唯十。三體性隨應。下之二句釋上四也。七者七色根也。一一者命意根也。唯十者五受信等十心所也。三體隨應者三無漏體九根等也。性隨應者。色命無記。意五受三信等唯善也。不出三界者結上所明並界內也。問二十二根中前十九根是有漏故可屬界繫。最後三根體是無漏。雲何不出。答此明所化總相而論。理實三根非界繫也。言不出者有其二義。一約彼種。未起現行從所依識故雲不出。二約現行。二乘無學等覺已前一切菩薩。雖六或七無漏現行。從所依判異熟有漏亦不出也。從此第二明能化身。   經。諸佛示導應化法身亦不離此。   解曰。言示導者開示引導。言應化者。即他受用及大小化通名應化。應化所依清淨法界。與此能依體非即離故。說應化俱名法身。謂諸如來普遍法界應現三界。亦同所化雲不離故。從此第三簡外道非。   經。若有說言於三界外別更有一眾生界者即是外道大有經說。   解曰。諸佛所說界外無生。若言界外有眾生界者。即是外道吠世史迦六句義中大有經說。非佛教也。若爾二乘無學十地菩薩所居報土。豈非界外。答據隨助緣即居界外。體是異熟故非外也。從此第四顯化成佛。   經。大王我常語諸眾生但斷三界無明盡者即名為佛。   解曰。三界二障通名無明。唯斷煩惱但免界繫。斷所知盡名無明盡即為佛也。廣明化竟。從此第三結申滿位。   經。自性清淨名本覺性即是諸佛一切智智。   解曰。自性清淨名本覺性者即真如也。依起信論。上句絕待下句對待。對不覺等說名本覺。即是諸佛一切智智此有二義。有說。真如是佛法身。法身智身性相平等。體相相從亦得名為一切智智。如實非智。有說。真如即一切智。心歸本原冥合不異。相用非無別體也。即以真如為一切智智。二智二身隨應悉故。大文第二結修諸忍。   經。由此得為眾生之本亦是諸佛菩薩行本是為菩薩本所修行五忍法中十四忍也。   解曰。由此得為眾生之本者下有二義。有說。此者上本覺也。謂由本覺隨不覺故。動眠三界輪迴六趣。故此本覺為眾生本。亦是諸佛菩薩行本者。無明微薄本覺力增心歸本原。從末向本隨位次第建立五忍。至寂滅忍本覺湛然本無動達。今無靜故。此本覺亦是諸佛菩薩行本。有說。此者即五忍也。是發大乘趣無上者。從始至終修行之本。亦是諸佛菩薩行本者。亦是法界已成未成佛菩薩本。是為已下如文易了。◎   ◎從此第二答化眾生。於中分四。一明十王位。二明說偈讚。三明忍境智。四諸佛同修。初明十王於中分三。一牒問略標。二明十王位。三結明諸佛。且初第一牒問略標。   經。佛言大王汝先問言菩薩雲何化眾生者菩薩摩訶薩應如是化從初一地至後一地自所行處及佛行處一切智見故。   解曰。佛言已下牒前問也。從初一地者歡喜地也。至後一地者法雲地也。自所行處者一一地中菩薩行處。及佛行處者即彼十地佛化處也。又第十一地如來行處也。一切知見者。菩薩諸佛證真達俗。如實知見行二利也。問初一地者何非習種性耶。答此明十王所行化利。三賢已辨故此不論。從此第二明十王位。於中分十。一一地中皆分為五。一居土廣狹。二配屬王位。三修法多少。四辨修勝行。五明所利生。初地五中且初第一居土廣狹。   經。若菩薩摩訶薩住百佛剎。   解曰。初地菩薩住百大千。雲何知然。一化佛土即一大千。百化佛剎百大千故。問所居之土總有幾種。以何為體。何故十地廣狹異耶。答准佛地論。諸土相對總分為二。一淨二穢。淨中備舉有十三土。果土有三。因土有十。果土三者。若法性土真如為體。恆沙性德依自性故。若報得土鏡智為體。諸無漏種依自土故。他受用土平等性智為其土體。現大小身依自土故。若變化土成事智品為其土體。現變化身依自土故。合他受用及變化身。俱為第三應化土也。因土十者。十地菩薩所依之土本識為體。即是有漏苦諦攝故。若後得智所變影像即是無漏道諦攝故。隨智勝劣廣狹不同。眾寶莊嚴皆自智變。有粗妙異自受用故。乘便明者若彼二乘變易之土體同菩薩。但粗劣故。西方淨土地前生者本識為體。由佛本願及自行力故得往生。無無漏智所資感故。七寶位劣自受用也。穢土之中界趣勝劣自識所變。准此應知。淨穢異同生之別業如常分別。從此第二配屬王位。   經。作贍部洲轉輪聖王。   解曰。如十地經。初地作閻浮提王。瓔珞經說。初地已上琉璃輪王。華嚴經雲。初地作閻浮王。此雲輪王。言閻浮者明住處也。言琉璃者明勝妙也。言輪王者舉輪寶也。居土化境不相違也。然今此經初地菩薩與道種性輪王何別。答如下偈雲。權化有情遊百國。此百彼一聖凡勝劣有多別故。從此第三修法多少。   經。修百法明門。   解曰。此經總標無別名數。瓔珞經雲。所謂十信一一各十。即百法明門。華嚴經雲。此地菩薩若行精進。捨家妻子出家學道。於一念頃得百三昧。以淨天眼見百佛國。二見百如來。三動百世界。身亦能往彼佛世界放大光明。四化為百類普令他見。五成熟百類所化有情。六若欲留身得百劫住。七見前後際百劫中事。八智見能入百法明門。九化作百身。十身皆能現百菩薩眷屬。若以願力自在示現過於是數。乃至百千億那由他劫不能數知。若屬此經十中第八。通而言者具此應知。從此第四辯修勝行。   經。以檀波羅蜜多住平等心。   解曰。十度之中施度圓滿。具七最勝。三輪清淨得無分別住平等心。此度偏增。一切常捨餘非不修。隨力分故。從此第五明所剎生。   經。化四天下一切眾生。   解曰。以十善道化利眾生。此後諸王皆十善化。處有廣狹行有勝劣。以為異矣。從此第二明離垢地。文分為五。   經。若菩薩摩訶薩住千佛剎作忉利天王修千法明門說十善道化一切眾生。   解曰。居土漸廣作天帝釋。廣初地百為千明門。修戒度圓以十善化。從此第三明發光地文五如前。   經。若菩薩摩訶薩住不可說不可說天王修萬法明門依四禪定化一切眾生。   解曰。此地菩薩得諸勝定時分天王。漸廣勝故。從此第四明焰慧地。文五如前。   經。若菩薩摩訶薩住億佛剎作睹史多天王修億法明門行菩提分法化一切眾生。   解曰。知足天王修諸億門菩提分智化眾生故。從此第五明難勝地。文五如前。   經。若菩薩摩訶薩住百億佛剎化樂天王修百億法明門二諦四諦化一切眾生。   解曰。所修轉勝百億諸門。備觀諸諦化眾生故。從此第六明現前地。文五如前。   經。若菩薩摩訶薩住千億佛剎作他化自在天王修千億法明門十二因緣智化一切眾生。   解曰。居欲界頂他化天王。所修所悟悉皆轉勝。以緣生智化利眾生。從此第七明遠行地。文五如前。   經。若菩薩摩訶薩住萬億佛剎作初禪梵王修萬億法明門方便善巧智化一切眾生。   解曰。居大梵天境修俱勝。得方便智化利眾生。從此第八明不動地。文五如前。   經。若菩薩摩訶薩住百萬微塵數佛剎作二禪梵王修百萬微塵數法明門雙照平等神通願智化一切眾生。   解曰。居遍光淨天境修轉勝。真俗雙照現大神通。以大願智化利眾生。從此第九明善慧地。文五如前。   經。若菩薩摩訶薩住百萬億阿僧祇微塵數佛剎作三禪梵王修百萬億阿僧祇微塵數法明門以四無礙智化一切眾生。   解曰。居遍淨天境修轉勝。四無礙智化利眾生。從此第十明法雲地。文五如前。   經。若菩薩摩訶薩住不可說不可說佛剎作第四禪大梵天王為三界主修不可說不可說法明門得理盡三昧同佛行處盡三界原普利眾生如佛境界。   解曰。不可說者如華嚴經四十五雲。不可說者即一百一十九數。若不可說不可說即一百二十數也。居色界頂大自在宮作三界主。境修最勝。得理盡三昧者。照解理極故名理盡。三昧可知。此即最後金剛定也。同佛行處者同寂滅忍也。盡三界原者。依本記雲。阿賴耶識以為本原。如起信論。根本無明而起業識。原集原苦是三界原。聖智斷此故名為盡。普利等者。謂此地中所利有情證真達俗。悉皆最勝分同佛境。故大品經雲。十地菩薩當知如佛。又雲見性未了。即其義也。從此第三結明諸佛。於中分二。且初第一結諸菩薩。   經。是為菩薩摩訶薩現諸王身化導之事。   解曰。如文悉矣。從此第二結明諸佛。   經。十方如來亦復如是證無上覺常遍法界利樂眾生。   解曰。不唯菩薩依此利生。十方如來亦復如是。常遍法界廣利樂故。從此第二明說偈讚。於中分三。一大眾供養。二王說偈讚。三聞法獲益。且初第一大眾供養。   經。爾時一切大眾即從座起散不可說花焚不可說香供養恭敬稱讚如來。   解曰。聞法喜慶供養稱讚也。從此第二王說偈讚。於中分二。且初第一標王說偈。   經。時波斯匿王即於佛前以偈讚曰。   解曰。所言偈者此有三解。一雲偈者竭也。攝義竭盡。二雲偈者憩也。語憩息故。三者梵雲伽他此雲諷誦。古譯經者乃至偈他略去他字但名為偈。語訛略矣。從此第二正明偈讚。總三十行於中分三。初有三行讚佛三德。次有二十六行半廣讚五忍。後有半行結讚禮敬。初讚三德於中分三。一讚三業德。二讚所被妙。三讚所說深。且初第一讚三業德。   經。世尊導師金剛體心行寂滅轉法輪八辯圓音為開演時眾得道百萬億。   解曰。世尊如上。言導師者善巧具足如海導師。彼引得寶。此引成佛。金剛體者堅固具足。體者身也。佛身堅固由如金剛。讚身德也。言心行者悲智具足。四智心品總名為心。常照二諦故名為行。言寂滅者解脫具足逾動逾寂名為寂滅。讚心德也。如淨名雲。心淨已度諸禪定。不違此也。轉法輪者下讚語德。轉者起也。法謂所說教理行果三乘法也。輪者圓滿由如車輪。摧壞諸障能運用故。謂佛所轉無上妙法。往他相續以被根宜。轉法輪義如常分別。言八辯者。八謂八音辯謂七辯。言八音者如梵摩喻經雲。一最好聲。二易了聲。三調和聲。四柔軟聲。五不誤聲。六不女聲。七尊慧聲。八深遠聲。言七辯者。一捷辯。須言即言無蹇叱故。二迅辯。懸河湕冷不遲訥故。三應辯。應時應機不增減故。四無疏謬辯。所說契理不邪錯故。五無斷盡辯。相續連環終無竭故。六凡所演說豐義味辯。一一言句多事理故。七一切世間最上妙辯。具足甚深如雷等故。言圓音者。一音圓音義通多解。有說。諸佛無形無聲為對根宜。如空谷響現無量聲。隨其根性各得一音等遍十方故雲圓音。有說。諸佛實有色聲。其音圓滿無異韻曲。如經說雲。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有說。諸佛實有眾多音聲。但以佛音無障無礙。一切即一故名一音。一即一切故名圓音。由具眾德廣為開演。讚語德故。上三業德即三密門。事用之中即三示導。時眾得道百萬億者。讚說。當根標所被也。從此第二讚所被妙。   經。天人俱修出離行能習一切菩薩道。   解曰。天人俱修者。若天若人異類等受。俱能修習大乘出離菩薩道也。由此言者。三乘種性但詣斯會皆修大故。自上所明即三寶也。從此第三讚所說深。於中分三。且初第一明五忍德。   經。五忍功德妙法門十四菩薩能諦了。   解曰。五忍如前。言功德者。菩薩所修萬行功德。妙法門者。從凡至聖深妙法門。十四菩薩者。三賢十地及以等覺為十四也。能諦了者。見解證修能諦了矣。從此第二明因果異。   經。三賢十聖忍中行唯佛一人能盡原。   解曰。因中菩薩依此趣求。故忍中行。唯佛果圓德行俱滿。獨盡原故。從此第三明三寶藏。   經。佛法眾海三寶藏無量功德於中攝。   解曰。佛法眾者列三寶名。一體真如即忍性故。能說所說諸修行者即別相故。所言海者。讚忍深廣包含三寶。蘊積為藏。無量功德者。有為無為恆沙功德皆積忍中故雲攝也。讚所說深。明三業竟從此第二有二十六行半廣讚五忍。於中分二。初有二十四行廣讚五忍。後有兩行半讚佛悲深。初明五忍。於中分二。初有二十三行廣明五忍。後有一行因果對明。就明五忍大分為六。初四行半偏明伏忍。於中分二。初通讚四王。後總明伏忍。初文復二。且初第一明十善位。◎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卷中一終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卷中二   ◎經十善菩薩發大心長別三界苦輪海中下品善粟散王上品十善鐵輪王。   解曰。十善如下。此十善位經十千劫方入伏忍。忍方便故。發大心者。所度所斷所修所趣悉皆大故名發大心。長別三界者。前發大心總有二類。一者直往二者迴心。若前頓發心必堅猛。惑雖未斷定當超。故若後漸悟。二乘有學及無學果聖道斷障雲長別故。苦輪海者。苦通三界謂三苦也。依苦樂捨立為苦故。往返不息迴轉如輪。昇沈出沒深大如海。中下品善者。所修十善時既長久。初中後位為下中上。中下二品作粟散王。小王眾多如彼粟散。從喻立稱。又如劫初分香稻者。以粟散佈名粟散王。若上品者鐵輪王也。從此第三明三賢位。   經。習種銅輪二天下銀輪三天性種性道品堅德轉輪王七寶金輪四天下。   解曰。十住菩薩作銅輪王。十行銀輪。十迴向位作金輪王。然四輪王王化別者。一二三四洲化境為異。故順正理雲。從此洲人壽命無量乃至八萬歲有轉輪王生。滅八萬時。有情富樂壽量損減。眾惡漸盛。非大人器故無輪王。此王由輪旋轉應導威伏一切名轉輪王。金銀銅鐵輪應別故。若王生在剎帝利種紹灑頂位。於十五日受齊戒。時沐浴首身受勝齊戒。昇高臺殿臣僚輔翼。東方忽有金輪寶現。餘轉輪王應知亦爾。輪主如佛無二俱生。一切輪王皆無傷害。令伏得勝已各安其所居。勸導令修十善業道。言七寶者。所謂輪寶象寶馬寶珠寶女寶主藏臣寶主兵臣寶。馬等五寶有情所攝。珠輪二寶乃是非情。正法唸經又有七寶。所謂劍寶皮寶床寶林寶殿寶衣寶履寶。此等諸寶皆由修習無嗔善根之所招感。所有威德及王風化。如正法念乃起世經。彼廣明矣。從此第二總明伏忍。於中今三。且初第一總明聖胎。   經。伏忍聖胎三十人十住十行十迴向三世諸佛於中學無不由此伏忍生。   解曰。住伏忍者即名聖胎。三世諸佛從此生故。從此第二明難得入。   經。一切菩薩行根本是故發心信心難若得信心必不退進入無生初地道。   解曰。一切菩薩行根本等者。此明入劫菩薩行本。即十信心此心難發。如前經雲。有恆河沙見佛法僧。得入信者數極少矣。若得十信至第六心必不退者信不退也。定證無生至初地故。雖七住前容作二乘。設爾不久定當得故。又解若得信心即十信心必不退者。十住第七位不退也。已前容退。如瓔珞經雲。淨目天子法才王子舍利弗等欲入第七。遇緣退故。從此第三結名辯相。   經。化利自他悉平等是名菩薩初發心。   解曰。化利自他者辯發心相。若時菩薩觀他如自得平等心而修二利。方名菩薩初發心相。入初住也。明伏忍竟。從此第二有五行半廣明信忍。於中分二。初別明三地。後總結斷障。初明三地文分為三。初明下忍文復分三。且初第一明歡喜地。   經。歡喜菩薩轉輪王初照二諦平等理權化有情遊百國檀施清淨利群生。   解曰。歡喜等者。標住地名明其王位。初照二諦平等理者。謂此初證平等真如斷分別也。權化有情者。或王或佛權現化身。遊百國者明化境也。檀度清淨者勝行利生也。從此第二明地得名。   經。入理般若名為住住生德行名為地。   解曰。入者證也。言般若者。無分別智證實相理俱名般若。住者不動名住。依持義也。住生德行名為地者。智冥真理即能生顯為無為德。有為功德因此而生。無為功德因此而顯。五相顯發住生二義故名為地。道十地也。如唯識第九雲。如是十地總攝有為無為功德。以為自性。與所修行為勝依持。令得生長名為地矣從此第三初心具德。   經。初住一心具眾德於勝義中而不動。   解曰。言初住者。見道證如名為初住。言一心者。即一心真見道也。具眾德者。如前經雲。具足八萬四千德也。於勝義者。境第七聲。謂智證真寂而不動。此初入地。例後應知。從此第二明中品忍。於中分二。且初第一明離垢地。   經。離垢菩薩忉利王現形六趣千國土戒度清淨悉圓滿永離誤犯諸過失。   解曰。標其地名。明王居處。明所化境。明修勝行。戒度圓滿明其離過。微細不犯矣。從此第二明修境智。   經。無相無緣真實性無體無生無二照。   解曰。上句明境。妄執緣生圓成異故。下句明智。達無體故。了無生故。證無二故。明智照解無分別故。雖於五忍勝劣有殊。論其境智准此應悉。從此第三明發光地。   經。發光菩薩夜摩王應形往萬諸佛剎善能通達三摩地隱顯自在具三明。   解曰。標其地名。明王居處。明所化境。明其得定。明所具德。言隱顯者。五通自在具有三明。如序品也。從此第二總結斷障。   經。歡喜離垢與發光能滅色縛諸煩惱具觀一切身口業法性清淨照皆圓。   解曰。結上三地能斷色縛。謂貪等三如前解故。具觀一切身口業者。顯離色縛。色業自在。言法性者。色心實性即是真如智照圓也。從此第三有四行偈廣明順忍。於中分二。初別明三地後總結斷障。初明三地文分為三。且初第一明焰慧地。   經。焰慧菩薩大精進睹史天王遊億剎實智寂滅方便智達無生理照空有。   解曰。標其地名。明修勝行。明王居處。實智寂滅者證如智也。方便智者緣事智也。達無生理者即是真如正智境也。照空有者即是理事方便境故。從此第二明難勝地。   經。難勝菩薩得平等化樂天王百億國空空諦觀無二相垂形六趣靡不周。   解曰。標其地名明修正觀。真俗二智行相互違。合令相應故名平等。明王居處。空空諦觀者。初空顯如。後空遣相。或雲色心。或雲我法。謂此地中理事合照故雲諦觀。無二相者。能合難合令相應無二相故。垂形以下。明所化境。靡者無也。從此第三明現前地。   經。現前菩薩自在王照見緣生相無二勝義智光能遍滿往千億土化眾生。   解曰。標其地名。明王居處。照見緣生者。智常照解十二緣生相無二也。勝義智光者。智緣勝義名勝義智。智能照理故名光能。照解體圓故雲遍滿。往千億土明所化故。從此第二總結斷障。   經。焰慧難勝現前地能斷三障迷心惑空慧寂然無緣觀還照心空無量境。   解曰。結上三地。能斷三障迷心惑者。如上見等三種障也。言空慧者結實智也。言寂然者結平等也。無緣觀者。結照見緣生相無二也。還照心空者。自障既斷照自地如。如智德廣雲無量矣。從此第四有兩行半明遠行地。於中分三。且初第一明遠行地。   經。遠行菩薩初禪王住於無相無生忍方便善巧悉平等常萬億土化群生。   解曰。標其地名。明王居處。無相無生忍者。此地菩薩純無相觀故。雲無相智證無生忍。方便善巧者。明修勝行。濟利有情悉平等故。常萬已下。明所化境。從此第二超分段生。   經。進入不動法流地永無分段超諸有。   解曰。此地菩薩必能進入後不動地法駃流也。未無分段者。自此已前容有分段。受三界生。今此地中功用分段最後邊故。超諸有者。無漏定願資彼勝身。令所感報漸漸增勝乃至等覺受變易生。超三有故。從此第三明所斷障。   經。常觀勝義照無二二十一生空寂行順道法愛無明習遠行大士獨能斷。   解曰。言常觀者表無間斷。言勝義者明所證也。照無二者。真俗雙照無有二也。二十一生者明經生也。地地有三。今第七地經二十一生。智皆照如雲空寂行。理實住地有二十生。最後終生必當得故。順道法愛者愛善法也。婆沙論中名善法欲。智度論雲。頂位未伏順道法愛。不言斷位。此說斷者。謂六地前有定有散。散位起愛。今入此地。雖有加行以結無相。相續現前無散忻求。永無愛故。無明習者。如下經雲。斷諸業果細現行相。諸業果者即分段生。細現行者所知障也。執有生滅。細相現行能障此地妙無相道。所知障體即是無明。與前愛俱。入地止斷。故偈說雲。遠行大士獨能斷也。前長行中七八九地皆無生忍合為一文斷色心習。此別結者。永無法愛超分段生。功用後邊具此三義故別結矣。又若大劫數三無數。今第七地第二劫滿。又後二同第三劫皆無功用故同結矣。從此第五有五行偈明後三地。於中分二。初別明三地。後總明斷障。初明三地文分為三。初不動地文復分二。且初第一明不動地。   經。不動菩薩二禪王得變易身常自在能於百萬微塵剎隨其形類化眾生。   解曰。明中忍也。標其地名。明王居處。明得勝身。常自在者。現相及土悉皆自在。明所化境隨類化故。從此第二明常不動。   經。悉知三世無量劫於第一義常不動。   解曰。悉知三世者明智照也。無量劫者。知過未世俱無量也。於第一義者。此地菩薩雖常證如。真俗雙照常不動矣。從此第二明善慧地。   經。善慧菩薩三禪王能於千恆一時現常在無為空寂行恆沙佛藏一念了。   解曰。明上忍也。標其地名。明王居處。明所化境。明修止觀。智常證如。真俗平等皆空寂故。恆沙佛藏者明具德也。恆沙諸佛所流至教。此地菩薩於一念中四無礙解皆能了矣。從此第三明法雲地。於中分二。且初第一明法雲地。   經。法雲菩薩四禪王於億恆土化群生始入金剛一切了二十九生永已度。   解曰。寂滅忍中此下品也。標其地名。明王居處。明所化境。始入金剛者後勝定也。始者初也。入者證也。此地末心起金剛定。初無間道證理。現前惑障永無。照解圓極名一切了。此等覺位法雲地收。上下各半顯前後故。明所超生如文悉矣。從此第二明下品忍。   經。寂滅忍中下忍觀一轉妙覺無等等。   解曰。標忍之名明下忍觀。言一轉者。辯忍位也。此無間位轉為解脫名為一轉。即名妙覺佛果圓也。無等等者。若前剎那以因望果名為無等。至解脫位佛佛道齊即名為等。此下忍位明當轉故。從此第二總明斷障。   經。不動善慧法雲地除前所有無明習無明習相識俱轉二諦理圓無不盡。   解曰。標上三地。除前所有無明習者。所知障也。除前七地各治一分色心障外餘之細障。於此三地各別斷故。無明習相識俱轉者。謂修所斷煩惱障種及第七俱所有無明彼微細種至等覺位由與識俱故雲俱轉。又如起信。根本無明與業識俱。雲轉捨也。二諦理圓無不盡者。明等覺位。照解體圓所斷所棄無不盡矣。從此第六有一行半明正覺位。於中分二。且初第一明正覺圓。   經。正覺無相遍法界三十生盡智圓明。   解曰。梵雲三菩提此雲正覺。無上覺也。言無相者。能證所證俱無相也。遍法界者。恆沙功德一一無邊乃至毛端皆遍法界。三十生盡者。超過十地彼生盡故。智圓明者智圓極也。從此第二明佛具德。   經。寂照無為真解脫大悲應現無與等湛然不動常安穩光明遍照無所照。   解曰。言寂照者明智德圓。無為真解脫者明斷德圓。大悲應現者明恩德圓。無與等者。明上三德俱無等也。湛然不動者顯恩德也。由佛大悲利他願力。應現大小種種類身。動而常寂故雲湛然。雖示去來體常不動。言安隱者示現化也。如食馬麥及現出血。未曾動搖常安隱也。光明遍照者。恩德之體如淨摩尼。體周法界照而無照。大文第二結前因果。   經。三賢十聖住果報唯佛一人居淨土一切有情皆暫住登金剛原常不動。   解曰。三賢十聖住果報者。約人明也。分段變易二種生死。若身若土乘因感果住果報故。唯佛一人居淨土者。如來亦名無上覺者。隨身所居。皆淨土故。一切有情皆暫住者。約法明也。等覺已前若賢若聖有為生滅剎那不住。設令證如亦暫住故。登金剛原常不動者此有二義。有說。佛果真解脫位。智常證如。如智平等故名不動。凝然相續俱名常故。有說。佛果金剛定後證寂滅原。身智湛然常不動矣。從此第二有兩行半讚佛悲深。於中分三。且初第一總讚悲深。   經。如來三業德無量隨諸眾生等憐愍。   解曰。總讚三業德無量也。隨諸眾生等憐愍者。正讚悲深。如來大悲憐愍平等。隨其種性示無上乘。實悲深故。從此第二別讚三業。   經。法王無上人中樹普蔭大眾無量光口常說法非無義心智寂滅無緣照。   解曰。人中樹者舉喻明也。讚佛身業。蔭除執惱。光能破闇。口常說法者讚語業也。說即是聲。甚深如雷具梵聲也。非無義者。外道異生有字無義。二乘狹劣。菩薩未圓。唯佛所說有字有義皆圓滿也。心智寂滅者讚正智也。智冥真理常寂滅故。無緣照者讚業用也。冥真起化。悉皆無相照而無照。化而無化。從此第三讚說甚深。   經。人中師子為演說甚深白義未曾有塵沙剎土悉震動大眾歡喜皆蒙益。   解曰。人中師子者。師子出聲百獸潛伏。如來演說諸障雲消故以喻也。為演說者讚五忍也。甚深等者。二乘不測故雲甚深。曠劫難聞未曾有故。塵沙等者。以法威力聞所未聞。塵沙剎土皆震動故。大眾等者。大眾聞法領解歡喜。若凡若聖皆蒙益故。具斯眾德故讚悲深。三示道中偏讚此者。後誡示導利樂廣故。從此第三結讚敬禮。   經。世尊善說十四王是故我今頭面禮。   解曰。文易可知。此結讚矣。從此第三聞法獲益。   經。爾時百萬億恆河沙大眾聞佛世尊及波斯匿王說十四忍無量功德獲大法利聞法悟解得無生法忍入於正位。   解曰。無生忍者。隨其所應。此多地前無生忍也。入於正位者即初地也。偈與長行有差別者。修行諸忍自利行增。化生為王利他行勝。偈總上二。即為異矣。從此第三忍位智於中分三。一印述所說。二忍位境智。三讚忍德深。初印所說於中分四。且初第一明往昔因。   經。爾時世尊告大眾言是波斯匿王已於過去十千劫龍光王佛法中為四地菩薩我為八地菩薩。   解曰。引昔因中明同事也。從此第二明今偈讚。   經。今於我前大師子吼。   解曰。讚於佛前得決定說。從此第三印可所說。   經。如是如是如汝所說得真實義不可思議。   解曰。重言如是者。如汝所說印能詮文。得真實義者。印所詮義。是故重言如是如是。不可思議者。讚其文義心言路絕。從此第四唯佛能知。   經。唯佛與佛乃知斯事。   解曰。唯佛等者。菩薩修證諸忍未圓。設後如前悉皆分故。唯有諸佛。佛道齊證解忍圓故盡知也。從此第二忍位境智。於中分三。一標忍難量。二總相徵問。三分別解釋。且初第一標忍難量。   經。善男子此十四忍諸佛法身諸菩薩行不可思議不可稱量。   解曰。前長行中佛說十王。次於偈中王別讚忍。忍之境智若因若果此具明也。此十四忍者牒前文也。諸佛法身者。謂應化身皆法身也。諸菩薩行者。等覺已前一切行也。思議等者。心不能思口不能議。過稱量境雲不可也。明佛菩薩皆依此忍。忍之性相思議稱量俱不及矣。從此第二總相徵問。   經。何以故。   解曰。何故諸佛菩薩皆依十四忍不可思量也。從此第三分別解釋。於中分二。初別明境智後釋結難量。初明境智於中分二。一明佛境智二明菩薩境智。初佛境智於中分三。一標佛生化滅。二釋無生化滅。三結如虛空。且初第一標佛生化滅。   經。一切諸佛皆於般若波羅蜜多中生般若波羅蜜多中化般若波羅蜜多中滅。   解曰。實相般若無生化滅。諸佛化現圓應十方。於般若中示生化滅。即王宮生轉法輪化。雙林後滅則其事也。從此第二釋無生化滅。於中復二。且初第一釋無生等。   經。而實諸佛生無所生化無所化滅無所滅。   解曰。謂明諸佛體遍相圓動而常寂無生化滅。從此第二境智俱寂。   經。第一無二非相非無相無自無他無來無去。   解曰。言第一者勝無等故。言無二者如智不異故。言非相者不同色像故。非無相者不同兔角故。無自無他者。所現應化勝劣有殊。與法性身無自他故。無來無去者。化現應物示有去來。體常不動。無來去故。從此第三結如虛空。   經。如虛空故。   解曰。靜不違動。動而常寂。即動而靜。如虛空故。從此第二明菩薩境智。於中分二。一即境觀空二即智觀空。初即境中文分為二。一別相觀空二總相觀空。初別相中文分為二。初即法觀空後即受觀空。初即法中文復分三。且初第一標無生滅。   經。善男子一切眾生性無生滅。   解曰。顯依真也。一切眾生者。通能所化一切生也。蘊等自性體即真如無生滅故。從此第二明法不實。   經。由諸法集幻化而有蘊處界相無合無散。   解曰。謂無始來迷自真性。為相所動令知幻也。由諸法集幻化而有者五蘊法也。五蘊和合故名為集。此無實體幻化有也。蘊處界者明幻法也。言無合者蘊從緣起。緣自性空故無合也。言無散者。眾緣假集暫有顯現故非散矣。從此第三明法性空。   經。法同法性寂然空故。   解曰。上言法者蘊等法也。同法性者同真如性。性相依持體不相離。了相即性寂然空故。從此第二即受觀空。於中分三。一體性清淨。二明行不實。三總結明空。且初第一標性清淨。   經。一切眾生自性清淨。   解曰。此標眾生真性清淨。與前別者。前明蘊等體無生滅。此明作業自性清淨。前果後因。前法後受。前苦後集。是二別故。從此第二明行不實。文復分二。且初第一明行不實。   經。所作諸行無縛無解非因非果非不因果。   解曰。明作業也。所作諸行者。諸即眾也。行謂造作。依身口意造作善染六趣之業名諸行也。無縛無解者。由妄所動為煩惱縛。求離繫解故有縛解。了體即真本自無縛。誰復求解即無縛解。非因非果者。所作諸行妄故見有。妄自性空非因果也。非不因果者。未了自性妄想漂馳乘因感果如幻有也。從此第二明受不實。   經。諸苦受行煩惱所知我相人相知見受者。   解曰明妄受也。言諸苦者。三界通論總有三苦。三苦不一故名為諸。言受行者。受謂領納。順違俱非境相為性名受行也。或於所受善染境中起愛為業。領彼所作為行相也。言煩惱者。煩勞擾惱諸有惱故。言所知者。礙慧不生。障所知故。即二障也。我相等者如前已解。障依執生。障寬執狹具生二障故別明也。從此第三總結明空。   經。一切皆空。   解曰。明所作行乃至受者隨彼妄情流動以有。皆無自性故一切空也。從此第二總相觀空文分為三。一標境界空。二釋境界空。三結如虛空。且初第一標境界空。   經。法境界空。   解曰。法境界者。即前蘊等所作諸行法受二中。三性六趣及以三寶皆名為法。標俱空故。從此第二釋境界空。於中分三。且初第一明三性空。   經。空無相無作不順顛倒不順幻化。   解曰。言空者妄倒空故。無相者真如無相故。無作者有為不實無自作故。不順顛倒者。妄體本空無所順故。不順幻化者。相無自性體空寂故。從此第二明無相空。   經。無六趣相無四生相無聖人相無三寶相。   解曰。所趣所生無記三性彼無自性。照解空故。無聖人者。二乘聖者十地菩薩無自性故。無三寶者。別相住持二種三寶佛身示現餘無自性。達無實體皆無相故。從此第三結如虛空。   經。如虛空故。   解曰。照境空寂如虛空故。從此第二即智觀空。於中分三。且初第一明智照空。   經。善男子甚深般若無知無見不行不緣不捨不受。   解曰。甚深般若者謂正智也。言無知者無分別故。言無見者無推求故。言不行者智冥真故。言不緣者無緣相故。言不捨者不易脫故。言不受者無領納故。此之六義俱正智也又解。無所不知知而無知。無所不見見而無見。乃至第六無所不受受而無受。此後六義通真俗也。然後六中。行謂萬行。緣謂理事。捨謂財法或大捨故。受謂真俗不變變故。證真達俗得無住故。從此第二明無照相。   經。正住觀察而無照相。   解曰。無分別智正住現前照而無照。不住相故。從此第三結智明空。   經。行斯道者如虛空故。   解曰。行斯道者。謂諸菩薩依此證修。境智俱寂如虛空故。又以此文對不知亡相生正解者。為立量雲。觀照般若為宗。有法定無照相為宗之法。法及有法和合為宗。無知無見等故。別三合一。以為因法。由如虛空。此是喻法。若爾對佛弟子宗有相符。小乘諸師因犯隨一。若有空者若無空者。喻犯有俱無俱不成。略有四過。若對外道宗有所別。能別不極成。同有隨一彼不許。此無知見等取彼無想。非此極成喻。對空論對無空論。有俱無俱二二不成。略有六過。有過之量豈能立破耶。此亦不然。為對大乘初心菩薩未解亡相生正解者。此無過量。小乘諸宗慧解狹劣。外道倒執。耳初不聞。寧以摩尼爾無目者。然此置中改經而字以為定字。取文不次。性相求故。由此自上明忍境智一一文中有多比量。皆無過失。能生正解。樂者敘焉。又於菩薩境智之中。如次亦為苦集滅道。從此第二釋結難量。於中分二。初釋難量後結難量。釋難量中文復分三。且初第一標不可得。   經。法相如是有所得心無所得心皆不可得。   解曰。法相如是者前境智也。有所得心者取相之心也。無所得心者無分別智也。皆不可得者。前有得心妄故不得。後無得智真故不得。設非親證相似緣如亦不可得。即四句中初標次列後總結矣。從此第二釋非即離。   經。是以般若非即五蘊非離五蘊非即眾生非離眾生非即境界非離境界非即行解非離行解。   解曰。釋上四文體皆般若。由心迷悟解縛異也。是以般若者標可釋法。非即五蘊。幻妄有故。此非幻妄故即非也。非離五蘊者。實相平等體遍一切故非離也。此釋上雲由諸法集幻化有也。非即眾生者。眾生妄倒。此非妄倒故即非也。非離可知。釋次眾生所作諸行也。非即境界者。前諸境界不了故妄。實相非妄故即非也。非離可知。釋次境界文也。非即行解者。行解即是觀照智也。若住於相故雲非即。若無分別雲非離也。釋觀照。故知斷證修是四別矣。從此第三總釋難量。   經。如是等相不可思量。   解曰。如是上來諸佛菩薩忍之性相。不可思惟不可稱量能知其德過思量矣。從此第二明結難量。於中分三。且初第一結菩薩行。   經。是故一切菩薩摩訶薩所修諸行未至究竟而於中行。   解曰。此結標中諸菩薩行也。言是故者結上之詞。言一切者地前地上諸菩薩也從初發心至未成佛。皆于思中而修行矣。雖忍之性體無聖凡。依忍辯修故明菩薩也。從此第二結諸佛化。   經。一切諸佛知如幻化得無住相而於中化。   解曰。一切諸佛者。此結標中諸佛法身。知如幻化者。知所化生如幻不實。若非教被無脫幻縛。故起化也。得無住相者。一切凡夫樂住生死。二乘聖者樂住涅槃。諸佛世尊得無住道。大悲大智常所輔翼。由斯不住生死涅槃。身或異同恆利樂故。而於中化者。界趣聖賢忍所攝故。於中化故。從此第三結忍難量。   經。故十四忍不可思量。   解曰。結也。然據標中釋結別者。釋後結前文越次也。又復結中人亦越次。標據果因結依行化。是二別矣。從此第三讚忍德深。於中分三。一標利益廣。二喻說難量。三諸佛稱讚。且初第一標利益廣。   經。善男子汝今所說此功德藏有大利益一切眾生。   解曰。讚所說忍是功德藏。生聞思等廣利樂故。從此第二喻說難量。   經。假使無量恆河沙數十地菩薩說是功德百千億分如海一滴。   解曰。明德廣也。假使無量恆河沙數者明其多也。十地菩薩者明其勝也。菩薩之中十地最勝。說是功德者忍功德也。百千億分等者舉喻以明。謂忍德圓量同法界猶如大海。十地讚說於百千億分中其如一滴耳。若爾波斯所證極唯十地。何故十地讚乃劣耶。答波斯說忍與佛說同。讚忍功德亦同前說。如一滴矣。從此第三諸佛稱讚。   經。三世諸佛如實能知一切賢聖悉皆稱讚是故我今略述所說少分功德。   解曰。此十四忍所有功德。三世諸佛如實能知。一切菩薩若賢若聖依忍修行悉皆稱讚。是故等者。若佛具說者恐生犯亂。故佛略述少分功德。從此第四諸佛同修。於中分三。初諸佛同修後明起淨信。初同修中文分為二。初三世同修後明必修習。初文復三。且初第一過現同修。   經。善男子此十四忍十方世界過去現在一切菩薩之所修行。   解曰。明此忍門菩薩同修。從此第二明佛顯示。   經。一切諸佛之所顯示。   解曰。明同說也。從此第三合明未來。   經。未來諸佛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   解曰。例過現也。從此第二明必修習。於中分三。且初第一明必修習。   經。若佛菩薩不由此門得一切智者無有是處。   解曰。言不由者由謂因由所以之義。若佛菩薩不因於忍不入是門得成佛果一切智者。無有是處。從此第二徵之所以。   經。何以故。   解曰。何以不修忍者不成佛也。從此第三釋無所由。   經。諸佛菩薩無異路故。   解曰。諸佛菩薩不依忍門次第修證。更無異路得成佛故。從此第二明起淨信。於中分二。且初第一明信超劫。   經若人聞此住忍行忍迴向忍歡喜忍離垢忍發光忍焰慧忍難勝忍現前忍遠行忍不動忍善慧忍法雲忍正覺忍能起一念清淨信者是人超過百劫千劫無量無邊恆河沙劫一切苦難不生惡趣。   解曰。生死長劫無由聞名。若有得聞不生疑謗深生淨信。乃至極少一念淨信者。是人即超百千等者。即超沙劫諸苦八難不生惡趣。何況多時受持讀誦起聞思修。而不越哉。從此第二明得菩提。   經。不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解曰。由前淨信豈唯越苦。亦乃不久當得菩提。從此第三大眾修行。於中分三。且初第一標聞法人。   經。是時十億同名虛空藏菩薩摩訶薩與無量無數諸來大眾歡喜踴躍。   解曰。聞忍之時。同名菩薩與諸大眾即序品中所列大眾。悉皆歡躍。從此第二明見諸佛。   經。承佛威神普見十方恆沙諸佛各於道場說十四忍如我世尊所說無異。   解曰。以聞法故承佛威神。即見十方恆沙佛也。各於道場等者。謂一切佛各居本土道場海會說十四忍。如今世尊所說無異。表能說同表所說同。以法威力得聞見同。如華嚴經。法慧菩薩說十住。功德林菩薩說十行。金剛幢菩薩說十迴向。金剛藏菩薩說十地。一一會終莊嚴道場。後後轉勝。阿僧祇數寶幢幡蓋種種嚴飾。令彼時眾普見十方同名菩薩同說修行。今者此經世尊自說。故見十方恆河沙數諸佛會海皆同說也。從此第三如說修行。   經。各各歡喜如說修行般若波羅蜜多。   解曰。歡喜修行如文易了。從此第三答觀察問。於中分三。一總標前問。二別相對治。三結正觀察。標前問中文分為三。且初第一總標前問。   經。爾時世尊告波斯匿王汝先問雲復以何相而住觀察。   解曰。牒前問也。初明五忍自利行增。次說十王利他行勝。若自他利俱令觀察。總此顯示。觀謂照慧察謂審諦。觀照審諦故雲觀察。從此第二明住平等。   經。菩薩摩訶薩應如是觀以幻化身而見幻化正住平等無有彼我。   解曰。應如是觀者標示觀行。以幻化身者觀自如幻。而見幻化者觀他如幻。正住平等者。無分別智正住現前無自他相即平等也。無有彼我者。達有如幻。所修二利長時無間則彼我亡故。從此第三結示修行。   經。如是觀察化利眾生。   解曰。應如是觀行化利故。從此第二別相對治。於中分二。初別觀諸假。後結示正觀。初別觀中文分為七。一明法假。二明受假。三明名假。四相續假。五相待假。六緣成假。七因成假。初明法假於中分三。一明心法。二明色法。三總結對治。明心法中文分為二。初別明二依。後明為心廣。初文復二。且初第一明迷悟依。   經。然諸有情於久遠劫初剎那識異於木石。   解曰。然諸有情者。等覺已前一切聖凡皆通攝也。於久遠劫者。時無始故但言久遠也。初剎那識異於木石者。此有二義。有說。初識隨於何趣續生位中最初剎那第八識也。識有緣慮。異於木石無緣慮故。有說。初識如四卷楞伽第一雲。諸識有三種相。謂轉相業相真相。言真相者海東法師雲。本覺真心不藉妄緣名自真相。業轉如次也。又起信論說業轉現。大同楞伽名有少別。海東解雲。言業相者。根本無明起靜令動動為業識。極微細故。言轉相者。是能見相依前業相轉成能緣。雖有能緣而未能顯所緣境故。言現相者。即境界相依前轉相能現境故。故楞伽雲。譬如明鏡持諸色像。現識所現亦復如是。又經下雲。頓分別知自心現身及身安立受用境界如次。即是根身外器。色等五境以一切時任運現故。此是三細即本識故。若爾經初識言為目。何者依何熏習為因緣生。答最初業識即為初識。依生起門為次第故。又遠劫來時無初始。過未無體。熏習唯心妄念為初。違真起故。又熏習者楞伽經雲。不思議熏不思議變是現識因。海東解雲。根本無明熏彼本覺名不思議熏。本覺隨動說為熏也。又彼本覺體雖不變。由隨緣故故說為變。若熏若變心言路絕名不思議現識因者據粗顯說。然其理實是業識因。又因緣者。海東法師解楞伽經。流注雖等辯因緣者。本覺為因無明為緣而起業識。異木石有同前解故。從此第二明染淨依。   經。生得染淨各自能為無量無數染淨識本。   解曰。生得染淨者與身俱生。生便得故。此亦無始所生得也。染有二種。有覆不善。淨有二種。無記及善。俱生得故。言各自者。從染生染從淨生淨。如同類因引等流果為各自也。能為無量無數者。一則長劫時無量數。二則所生染淨二種無量數也。染淨識本者。由前生得引後自類。前為後本名識本也。諸識別者此有二義。有說。第八唯淨無記。趣生本故。第七亦恆有覆善故。前六間斷俱通三性。唯第六識染淨皆增。修斷事中最為勝故。雖互熏習為因故生。此俱本來本有種起。各從自種生染淨識。為後本故。有說。業識謂無明力不覺心動故。依於動心而起轉識能見相。故依於能見而起現識。所謂能現一切境界故。依於現識而起智識。分別染淨起我法。故依於智識起相續識。住持過去善惡之業。令不失故成熟現未苦樂等報。無差違故。前之三細雖無明起。由不相應淨無記故。後二染淨劣勝雖殊。從前而生。業為本故。有差別者業從本覺起。本覺為業本。業生餘染淨。業為染淨本故。以業相為染淨本。若爾識有幾種。如何熏習為因緣生。答楞伽經雲。大慧略說有三種識。廣說有八相。三謂真識現識及分別事識。海東解雲。真謂本覺。現謂第八。餘七俱名分別事識。雖第七識不緣外塵。緣第八故名分別事。若對前師不須問答也。又熏習者。依楞伽經。現識及分別事識展轉因故。第八種識為因生七。前七能熏復重生八。無始時來展轉因故。又因緣者自種為因。現識所現諸境為緣。能合染淨諸識生故。若謂般若無八識者。經無遮來故引成文。釋染淨言。乃得盡理。不爾。初識為目何者。然於增一已說賴耶。引此釋經。幸詳察矣。從此第二明色心廣。於中分二。一標陳初後二明色心廣。且初第一標陳初後。   經。從初剎那不可說劫乃至金剛終一剎那。   解曰。前據生起從細至粗。此舉始終明中多故。從初剎那者即前初也。不可說劫者。生死長遠不可說其塵沙算數。故經但雲不可說也。乃至金剛者。菩薩後定明其終也。雖二乘人至無學位。亦起此定。彼未究竟略不明故。終一剎那者。等覺菩薩依金剛定無間道時為最後也。於此中間有幾生滅者。如楞伽雲。大慧諸識有二種生住滅。非思量所知。謂流注生住滅相生住滅。海東解雲。言流注者唯目第八。三相微隱種現不斷名為流注。由無明緣初起業識故說為生。相續長劫故名為住。至金剛定等覺一念斷本無明名流注滅。相生住滅者。謂餘七識心境粗顯故名為相。雖七緣八。望六為細。具有四惑。亦云。粗故依彼現識自種諸境緣和生七說為相生。長劫熏習名為相住。從末向本漸伏及斷至七地滿名為相滅。依前生滅立迷悟依。依後生滅立染淨依。後短前長是二別矣。然今此文即前生滅相生住滅在其中矣。從此第二明色心廣。於中分三。且初第一從心生心。   經。有不可說不可說識。   解曰。不可說識者此有二義。有說。本識從初結生一期壽命乃至最後剎那滅識於二中間剎那不住。識之生滅不可說也。舉其邊者。如有頂地及無間中。從初至後有不可說。況於長劫豈可說業乎。有說。業識從初起後。至末斷前。然於中間無始生滅造業受果。於界趣生從心生心。染淨諸識剎那相續皆不可說故。經重雲不可說矣。從此第二從心生色。   經。生諸有情色心二法。   解曰。生諸有情色心二法者。唯起信論。從轉相後而起現相。現境方有色塵。即轉識後而生色也。此亦不然。現識現境因前六熏。豈以現境便從心起。鏡中之像從鏡生邪。如依唯識。三類境中且如性境。於相分中熏色之時。種因心熏現從識起。從心生色。有何過耶。此亦不然。緣慮質礙一各別故。能熏持種皆自類生。豈以熏持體即是色。此亦不然。熏持由心故說心生。若不生何名唯識。況楞伽第三雲。謂津潤妄想大種生內外水界。湛能妄想大種生內外火界。飄動妄想大種生內外風界。斷截色妄想大種生內外地界。彼經既雲妄想種生。說心生色。斯有何過。若礙慮異。定別有體。雲何修斷得無漏耶。又佛菩薩毛容巨海。芥納須彌。色若定礙。何不礙彼但對妄情說礙慮異。得自在者實無異矣。是心之相從心而生。聖教雲理之為定量。從此第三色心蘊義。   經。色名色蘊心名四蘊皆積聚性隱覆真實。   解曰。五蘊之中初一色蘊後四心蘊。皆積聚性者明蘊義也。隱覆真實者明障真也。清淨法界其體湛然。由蘊隱覆不顯現故。從此第二別明色法。於中分四。且初第一明色生色。   經。大王此一色法生無量色。   解曰。此總明也。所言色者質礙為性。從一色蘊無始時來於諸界趣備受眾身。自類相生生無量故。從此第二明所造色。   經。眼得為色耳得為聲鼻得為香舌得為味身得為觸。   解曰。舉根取塵不明根也。五塵自類名數多大。大小乘教如常釋矣。從此第三明能造大。   經。堅持名地津潤名水暖性名火輕動名風。   解曰。於觸塵中有四大觸堅持等者。堅濕暖動別其體也。地水火風列四名也。持攝熟長辨業用也。文有具聞。義類應知。望前所造為緣。多少如常分別。從此第四明五色根。   經。生五識處名五色根。   解曰。然五色根淨色為體。根之形量.取境離合.界地有無.並前伏斷。如常分別。從此第三總結對治。   經。如是展轉一色一心生不可說無量色心皆如幻故。   解曰。如是展轉者。謂無始來依一色心生不可說無量色心。此明多者令生厭患若不治遣永劫輪迴皆如幻故者。令觀色心如幻不實離諸過患即對治也。從此第二明觀受假。於中分三。一總標受假。二明受行相。三顯示對治。且初第一總標受假。   經。善男子有情之受依世俗立。   解曰。言有情者簡彼非情五蘊。受者總名受蘊。若別明者。有別領納故雲之受。體即心所。遍行中受。法假五蘊。受假受蘊。前總後別是二別矣。依世俗立者。世俗兩字如次當釋。明不實故從此第二明受行相。於中分二。且初第一明受作業。   經。若有若無但生有情妄想憶念作業受果皆名世諦。   解曰。若有若無者受所領也。領對現前色心之法故雲若有。緣實我法過未無法。不對現前及無體法故雲若無。境雖萬殊此並攝故。但生有情妄想憶念者。明受妄倒也。領納有無順違俱境。起三性等種種妄想種種憶念。隨所應故。雖想與念體非是受。因受由受相應所領也。作果受果者。福及非福不動等業故雲作業。能感順生順後及不定報故雲受果。雖業與果體是思議。由所領故名為受也。皆名世諦者明不實故。從此第二明受所依。   經。三界六趣一切有情婆羅門剎帝利毘捨首陀。   解曰。言三界者受所依處。言六趣者受所生趣。一切有情者能起受者。婆羅門等者明受妄分別也。婆羅門者此雲靜志。剎帝利者此王種也。言毘捨者順古譯也。新雲吠捨。此為商也。言首陀者亦順古譯。新雲戍達羅。此為農也。受於四姓領解勝劣令別作業。皆名為受。從此第三顯妄對治。   經。我人知見色法心法如夢所見。   解曰。我人知見者受妄倒也。色法心法者受所依也。受依色心起。我法倒領解種種虛妄法故。如夢所見者明不實也。夢中謂實。覺已都無故。唯識雲。未得真覺恆處夢中。諸佛說為生死長夜。是故應知作業受果界趣往還皆如夢中。悉不實也。若得真覺當自了矣。從此第三明觀名假。於中分四。且初第一標名不實。   經。善男子一切諸名皆假施設。   解曰。言一切者。為無為法世出世法故雲一切。言諸名者名謂表詮。一切諸法隨方萬異。故雲諸名。皆假施設者明不實也。名詮諸法自性之共相。是意長緣不得法體故雲假也。如唯識雲。名詮自性。此何乃雲不得法體。說火所燒說食不飽。若稱法體。應令貧者多說寶藏故。假施設明無實故。從此第二明本無名。   經。佛未出前世諦幻法無名無義亦無體相無三界名善惡果報六趣名字。   解曰。世諦幻法者。法受二假皆如幻故。明不實也。無名無義者。名謂能詮。義謂所詮。世俗言論隨情橫設。不稱法境。彼皆不實故雲無也。又諸世間世俗言論毀其過失。無名義故。亦無體相者。有為幻法藉諸因緣無自體相。類前名義雲亦無故。無三界等者。不因佛說不知三界處之上下及大小故。善惡果報者。作善惡業當得何果勝劣報也。六趣名字者。於六趣中受生差別皆無名字。悉不知故。從此第三明佛建立。   經。諸佛出現為有情故說於三界六趣染淨無量名字。   解曰。諸佛世尊所出現者。為諸有情令出離故立種種名。說於三界者示勝劣故。說六趣者示所生故。說染淨者。示染令斷示淨令修。世出世間無量名故。從此第四明對治相。   經。如是一切如呼聲響。   解曰。如是一切者。世出世間一切言故。如呼聲響者正示對治。世諸言論皆不實故。出世言教離相脩故皆如響矣。從此第四明相續假。於中分三。且初第一標相續假。   經。諸法相續唸唸不住。   解曰。諸法相續者。蘊等不一名為諸法。生滅遷流故雲相續。如維摩雲。生者是虛誑法相續之相。沒者是虛誑法敗壞之相。相即續也。唸唸不住者正明假也。從此第二明相續義。   經。剎那剎那非一非異速起速滅非斷非常。   解曰。剎那剎那非一非異者。標生滅法非定一異也。速起速滅非斷非常者。釋生滅法非定斷常及一異也。若執蘊等過未無者。以速起故故非斷也。若執蘊等體是常者。以速滅故故非常也。由非常故故非定一。由非斷故故非定異。妙離斷常一異倒者。是謂觀察相續假也。從此第三結示對治。   經。諸有為法如陽炎故。   解曰。如陽炎者指事明也。春陽發生郊野氣動。若謂實有轉近轉無。若謂今無能誑渴者。故有為法體非有無。示其不實如陽炎矣。從此第五明相待假。於中分二。一明觀待假。二明觀待假。且初第一明觀待假。   經。諸法相待所謂色界眼界眼識界乃至法界意界意識界猶如電光。   解曰。諸法相待者此總標也。待者藉待。謂蘊處界諸有為法闕緣不起。相待藉也。所謂色界眼界眼識界者明行相也。根境識三若不同世及互闕者。識定不生。境正現前根正發識正了境。必相藉待方照解故。乃至已下舉後例中。皆具三和。明待藉也。猶如電光者結不久也。假不實故即滅無故。從此第二明形待假。   經。不定相待有無一異如第二月。   解曰。不定相待者此初標也。諸法形待好醜高下及長短等。色心形待皆不定故。有無一異者。有不自有待無故有。無不自無待有故無。一異亦爾。更相形待無定體也。又假有以形無。得無而有遣。待無而觀有。立有而無去。遞為往返俱無體也。一異亦爾。故密嚴偈雲。世間妄分別。見兔等有角。不了角非有。因言兔角無。分折至極微。求角無所有。要待於有法。而起於無見。問此有無等為一法前後為雨法俱時相形待耶。答有無俱時待唯一法。如將一丈對丈五等。即彼一丈而有短相。對五尺等即無短相而有長相故。彼一丈短長二相體俱無故。一法前後例此應知。如第二月者結無實體。由眼病故見第二也開一觸一。見一謂二。閉一觸一及眼無病即無二也。由心病故。妄見有無一異好醜及長短等。示令觀察如月無矣。從此第六明緣成假。   經。諸法緣成蘊處界法如水上泡。   解曰。諸法緣成者標有為也。如穀生牙藉水土等。何不言生言緣成者。因生緣成是二別故。蘊處界法者顯示諸法。此三具攝一切有為。但言色心亦皆攝故。雖於處界亦通無為。唯取有為藉緣成矣。如水上泡者明不實也。水上起泡。泡無實體從緣成法法豈實乎。從此第七明因成假。   經。諸法因成一切有情俱時因果異時因果三世善惡如空中雲。   解曰。諸法因成者。標諸有為必藉因生。此言成者是生成也。前為增上此為因緣。是二別也。一切有情者表此有因。遮餘非情無因緣故。外草木等雖從種起。是增上緣非因緣故。俱時因果者。於本識中有漏三性無漏萬行一切種子悉皆具故。如現身中同一剎那從種生現現能熏種。三法同時有二因果故。唯識雲。如炷生焰焰生燋炷。三法展轉更互同時。如二束蘆俱時依住故。二因果必俱時也。異時因果者如識中種。前後相望或種現在果未來世。不俱起故名異時也。三世善惡者。業種識種必唯現在作業感果有三世也。如空中雲者示對治也。如於晴空不見雲狀。遇緣彌滿雷雨霈作。種於識中亦無形。遇緣界地苦樂顯然。又蘊等種有無如雲。蘊從種生。如雲故假。然上七種觀蘊體用。觀體用名。生滅藉待。現及因故。對治實常。領納名字。斷常自然空無因例有斯七矣。從此第二結示正觀。於中分三。且初第一明菩薩行。   經。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住無分別無彼此相無自他相常行化利無化利相。   解曰。明正觀也。住無分別者。定慧相應無分別故。無彼此相者。由無分別無彼此故。無自他相者。由無彼此自他平等無二相故。常行化利無化利相者。菩薩利物遂己悲心。雖常利他不住相故。從此第二明愚夫行。   經。是故應知愚夫垢識染著虛妄為相所縛。   解曰。言愚夫者。舊雲愚癡凡夫亦云小兒凡夫。今此文略但雲愚夫。愚無智也。言垢識者。無始塵垢妄分別故名為垢識。染著虛妄者。不能觀察蘊處界等。如衣潤濕塵垢隨住故雲染著。不了真實故雲虛妄。為相所縛者。被虛妄法相所縛故。如顯揚十九雲。相縛縛眾生亦由粗重縛。善雙脩止觀方乃俱解脫。由不了境唯是自心。見被相拘故雲相縛。從此第三結示正觀。   經。菩薩照見知如幻士無有體相但如空花。   解曰。菩薩照見等者。明諸菩薩住無分別。照見有為達如幻士無體相故。但如空花者明無體也。目翳見花。無翳無花。同處同時見不見異。照蘊處界有無亦爾。從此第三結正觀察。   經。是為菩薩摩訶薩住利自他如實觀察。   解曰。明諸菩薩能如上觀。是脩二利正觀察矣。從此第三聞法獲益。   經。說是法時會中無量人天大眾有得伏忍空無生忍一地二地乃至十地無量菩薩得一生補處。   解曰。由聞法故各得勝進。若劫外者進得伏忍。三賢位也。空無生忍者。空謂三空及無生忍。此之二忍通別如前。言一地者即初地也。乃至勝進至十地故。一生補處者如瑜伽說。知足天身補處尊故。   二諦品第四   將解此品辯來意者。前之二品別明果因。此顯彼依總明二諦。然於上文觀如來品。明實相中略明真俗。此處彼文具明一二。境智文字如前次也。釋品者。題雲二諦。一者世諦二者真諦。二智之境萬行皆宗。空有對明故雲二諦。帶數釋也。言世諦者。謂有為法體從緣生。假而非實故名世諦。言真諦者。實相真如本性清淨。實而非假故名真諦。經言世俗及以勝義。初世俗者。梵雲三佛栗底。此隱顯義。護法釋雲。世謂隱覆。可毀壞義。俗謂顯現。隨世流義。如結手巾幻為兔等。相現隱真顯俗准此應悉世即俗之俗具二釋故。言勝義者舊雲第一義也。勝謂殊勝義有二種。一境界名義。二道理名義。真理名義。勝即義也。依他圓成二智境故勝智之義。依主釋也。諦者實也。事如實事。理如實理。理事不謬俱名為諦。如瑜伽說。諦有二義。一如所說相不捨離義。二由觀此故至究竟處故名為諦。即諦隨應二釋。依人辯者。涅槃經雲。上智所知名為勝義。中智所知名為世俗。二智所知皆通空有。依法辯者。法有勝劣。互相形待而為真俗。總依五法建立四重。一假實二諦。瓶軍林等假為世俗。蘊處界等實為勝義。二理事二諦。蘊等事法粗為世俗。四諦道理細為勝義。三淺深二諦。四諦安立淺為世俗。二空真如深為勝義。四詮旨二諦。二空真如帶詮世俗。一真法界亡詮勝義。初一唯俗後一唯真。中間三法亦真亦俗。唯識第九顯揚第六皆廣明故。今此經中依境智辯。有無一二至文當悉。品第四者如文悉矣釋經文者。大分為三。一問答分別。二明佛同說。三聞法獲益。就初問答於中分三。一問答境智。二問答脩證。三問答理事。亦得名為二諦不二文字不二法門不二。如文悉也。初問境智文分為二。初波斯匿王問。後如來正答。問中復三。且初第一問諦有無。   經。爾時波斯匿王白佛言世尊勝義諦中有世俗諦不。   解曰。此問境也。勝義真常而為主故。世俗生滅如客住故。故問勝義中有世諦不。從此第二難智一二。   經。若言無者智不應二若言有者智不應一。   解曰。若言無等者此雙難也。若俗無者智不應二。何故說有真俗二智。若言有者智不應一。何故真智證解之時無有二也。約人辯者。凡夫迷真智唯緣俗。二乘理事定散別緣。地上菩薩實智唯真。五地已前根本證真。後得達俗。於真俗諦二智不俱。八地已後乃至諸佛境雖有二智容俱故。總依此義隨應問者。若言無者俗智不應見二。若言有者真智不應照一。牒境難智有斯異矣。從此第三雙結雲何。   經。一二之義其事雲何。   解曰。一二等者。境一智二境二智一。雙結境智其事雲何。從此第二如來正答。於中分二。初答二諦後明正智。初二諦中文分為二。一長行略答。二說偈廣明。初中復三。且初第一明昔已問。   經。佛言大王汝於過去龍光王佛法中已問此義。   解曰。舉昔問故。從此第二略答一二。   經。我今無說汝今無聽無說無聽是即名為一義二義。   解曰。我今無說等者。如本記雲。有說有聽即是不一。無說無聽即是不二。不一不二即是第一義諦。古釋此文乃有二解。一雲。不一即是二諦。一真二俗。不二即是第一義諦。非真非俗故名第一義諦。二雲。不一即是二諦差別義。不二即是二諦無差別義。非二諦外有第三諦也。今又解雲。見有說聽俗故不一。無說聽相真故不二。即相無相明一二矣。從此第三敕聽為說。   經。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解曰。令審聽也。從此第二說偈廣明。於中分二。且初第一世尊說偈。   經。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解曰。如文悉也。從此第二說偈廣明。於中分二。一別明二諦二結勸正觀。初明二諦於中分三。一明二諦體。二對明境智。三喻明俗諦。初二諦中文復分三。且初第一明二諦體。   經。無相勝義諦體非自他作因緣如幻有亦非自他作。   解曰。此下三行上半明真。下半明俗也。無相勝義諦者明真諦體。無彼十相故雲無相。勝智所證體即真常故雲勝義。體非自他作者遮我我所也。體非我作故雲非自。非我所作故雲非他。我我所空非彼作故。因緣如幻有者明俗諦體。色心之法種為以因。惑為似緣。或因即緣生諸有為。如幻有故。亦非自他作者。如大品雲。十二因緣是誰所作。佛言。非佛所作非菩薩作。乃至非一切人作也。故緣生法無自他作。又如論說。諸有為法不從自生故非自作。不從他生故非他作。如前勝義。是故略雲亦非自他作。若具應雲亦不共作不無因作。謂有為法現種熏生無我我所。如幻有故。從此第二明體有無。   經。法性本無性勝義諦空如諸有幻有法三假集假有。   解曰。法性本無性者。諸有為法真實之性常自寂滅無相為性。勝義諦空如者。即此法性不生不滅常不變易故雲空如。諸有幻有法者。三有不一故名諸有。言其體者。蘊等色心名為諸有。以不實故名幻有也。三假集假有者。由法.受.名三假集故有而不實名假有矣。從此第三結明空有。   經。無無諦實無寂滅勝義空諸法因緣有有無義如是。   解曰。無無諦實無者。我法俱無故雲無無。實相真無名諦實無。寂滅勝義空者。惑相永滅故雲寂滅。聖智所諦。結勝空也。諸法因緣有者。明前諸有似因緣故名為有。有無義如是者。結勝義無。智證之無。結世俗有。幻有之有。義如是也。從此第二對明境智。於中分三。且初第一明體一二。   經。有無本自二譬如牛二角照解見無二二諦常不即。   解曰。無有本自二者明諦體也。俗有真無故雲有無。從本已來性相依持體非即離故雲自二。譬如牛二角者。謂真俗諦若俗智緣故見二也。照解見無二者。明其真智離相絕待證無二也。二諦常不即者。謂由證解無二相也。若真俗有二可相即。真俗諦無二無所即。從此第二明遣一二。   經。解心見無二求二不可得非謂二諦一一亦不可得。   解曰。解心見無二者明智證也。求二不可得者。此遣二也。智現證如求真俗諦二相別者不可得也。非謂二諦一一亦不可得者。此遣一也。非謂證如無二有一。求其一相亦不可得。從此第三結成一二。   經。於解常自一於諦常自二了達此一二真入勝義諦。   解曰。明前問中境智一二。於解常自一者。無分別智於相無相解常一也。於諦常自二者。於真俗諦不以解一。即無二也。了達此一二者。了達智諦。俗故不一。真故不二。真入勝義諦者。真是智證。勝義諦者了達智諦無定一二。即真證也。從此第三喻明世諦。於中分二。且初第一喻明世諦。   經。世諦幻化起譬如虛空花如影如毛輪因緣故幻有。   解曰。世諦幻化起者。總明有為幻化起也。次下兩句別舉三喻。譬如虛空花者喻妄有也。謂計執性無實體故。言如影者。水鏡等影皆託質生。喻依他性業緣現故。如毛輪者合明前也。由翳有異故見毛輪。若眼翳無二俱無矣。由心迷故妄見前二。若智證如二俱無故。因緣故幻有者。結世諦法由似因緣如幻有故。從此第二舉幻已明。   經。幻化見幻化愚夫名幻諦幻師見幻法諦幻悉皆無。   解曰。幻化見幻化者。明諸世間能見所見悉皆不實。是幻化故。愚夫名幻諦者。謂諸異生愚無慧目。常處幻中名幻諦也。幻師見幻法者。謂諸菩薩得如幻身。能見世諦幻不實故。諦幻悉皆無者。了人法空悉皆無矣。從此第二結勸正觀。   經。若了如是法即解一二義遍於一切法應作如是觀。   解曰。上之兩句結示上文。了前性相境智如是。解一二義。下之兩句勸令正觀。性相真俗不相離故。如是觀也。從此第二別明正智。於中分三。一明境智空。二明迷悟空。三明染淨空。初境智中文分為四。且初第一標境智空。   經。大王菩薩摩訶薩住勝義諦化諸有情一而無二。   解曰。明觀照也。同如來品實相下文。前對二諦辯智一二。此明智體照解皆空。菩薩摩訶薩者明觀行人。住勝義諦者。智相應行此自利也。化諸有情者。明利他行。佛及有情。一而無二者此有二義。一者真理不二。性平等故。二者事相不二。無分別智不取二相起勝劣故。如維摩說。乃受瓔珞施最下乞人。奉難勝如來無所分別等。為法施。即同此中一而無二。從此第二徵其所以。   經。何以故。   解曰。何故佛及有情一無二也。從此第三釋境界空。   經。有情菩提此二皆空。   解曰。言有情者悲所度生。言菩提者智所求覺。菩提有二。性淨菩提即本覺故。無上菩提究竟覺故。此二菩提與所度生照解平等二皆空也。從此第四結境界空。   經。以有情空得置菩提空以菩提空得置有情空。   解曰。以有情空等者。以所度生與菩提空無有二也。謂性淨菩提自他平等此俱空者。有情諸法無自性空。清淨菩提性淨故空。明脩二利無能所相。故以此二性反明空。從此第二明迷悟空。於中分四。一標諸法空。二徵之所以。三釋境智空。四結境智空。且初第一標諸法空。   經。以一切法空空故空。   解曰。以一切法者。所謂二諦生死涅槃境智俱空。空空故空者。能所俱空我法俱空故雲空空。照解空寂故雲空也。從此第二徵之所以。   經。何以故。   解曰。何所以故彼皆空也。從此第三釋境智空。   經。般若無相二諦皆空。   解曰。般若無相者能照智空。二諦皆空者。生死涅槃彼二皆空。從此第四結境智空。於中分二。且初第一智因果空。   經。謂從無明至一切智無自相無他相。   解曰。明本末空此有兩釋。有說。無始十二緣生從無明行乃至最後一切智位無人相故名無自相。無法相故名無他相。人無我我所彼二空故無自他矣。有說。無始根本無明順自違他故眠生死。覺迷反本。違自順他成一切智。迷悟自他依對待立。照解絕待。彼皆無故。從此第二境性相空。   經。於勝義諦見無所見若有修行亦不取著若不修行亦不取著非行非不行亦不取著於一切法皆不取著。   解曰。於勝義諦者標所詮也。見無所見者。無分別智照解理事悉皆平等。即見無所見也。若有修行亦不取著者。下別明也。明三賢位所有修行雖未亡相修無分別。於諸法中而不執取起染著也。下取著言准此應悉。如前義故雲亦也。若不修行者。謂根本智正冥真理而無修相名不修行。非謂馳散不修行也。又設散位如不散時。於諸法中亦不取著。此依前解。非行非不行者。謂後得智由帶相故。非親證如名為非行。了幻利樂非不行也。於一切法皆不取著者。明於理事皆不著矣。從此第三明染淨空。於中分三。一標染淨位。二徵其所以。三釋染淨空。且初第一標染淨位。   經。菩薩未成佛以菩提為煩惱菩薩成佛時以煩惱為菩提。   解曰。菩薩未成佛等者此有二義。有說。煩惱菩提互有勝劣。如於凡位煩惱現增菩提種劣。於諸聖位菩提現增煩惱種劣。於前位中說為煩惱。於後位中說為菩提於成未成說為二故。有說。煩惱菩提其性無二。於隨染位性染菩提動為煩惱。於性淨位煩惱妄滅即為菩提。染淨雖殊性不異矣。從此第二徵其所以。   經。何以故。   解曰。染淨相違如何不異也。從此第三釋染淨空。文復分二。且初第一染淨俱空。   經。於第一義而無二故。   解曰。於第一義等者。謂智證如煩惱菩提俱不可得無二體故。從此第二明相皆空。   經。諸佛如來與一切法悉皆如故。   解曰。由智證理。理無二故。由智達事。事相皆如故。說諸佛與一切法悉皆如矣。從此第二問答修證。於中分二。且初第一波斯匿王問。   經。波斯匿王白佛言十方諸佛一切菩薩雲何不離文字而行實相。   解曰。問文字也。同如來品觀照下文。十方諸佛者明已修也。一切菩薩者明現修也。雲何已下問所修法。不離文字者雲何不離也。而行實相者如何修習而行實相。從此第二如來正答。於中分二。初別答修行。後結護果等。初別答中分為三。一明文字相。二明修實相。三遣文字相。初文字中文復分三。且初第一總標文字。   經。佛言大王文字者謂契經應頌記別諷誦自說緣起譬喻本事本生方廣希有論議。   解曰。佛言等者牒前問也。謂契經下列其名也。能說之人有五。如上所說教法數等塵沙。彙聚區分唯有此等十二分教。梵語列者。所謂修多羅.祇夜.和伽羅那.伽他.優陀那.尼陀那.阿波陀那.伊帝越多伽.闍多伽.毘佛略.阿浮陀達摩.優波提捨。敵對翻者如經所列。牒名辯相如上卷初。義理徵求如別章矣。從此第二明皆實相。   經。所有宣說音聲語言文字章句一切皆如無非實相。   解曰。此出體也。所有宣說者標所說也。音聲語言者。諸說佛教聲為體者。色蘊所攝即此句也。文字章句者。諸說佛教名為體者。行蘊所攝即此句也。一切皆如無非實相者。謂契經等彼能所詮攝事歸如。無非實相。又佛說法正為顯如。離如之外更無一字。故聲及字悉皆如矣。從此第三及結非如。   經。若取文字相者即非實相。   解曰。若取文字等者明取著也。謂無分別不著文相。是修實相取文字相即非實相。從此第二明修實相。於中分二。一依文字修二明佛智母。初文字中文復分三。且初第一如文字脩。   經。大王修實相者如文字修。   解曰。修實相者牒能修人。如文字修示所修法。文字所說理事皆如。如文字修得實相故。從此第二明是智母。   經。實相即是諸佛智母一切有情根本智母。   解曰。上兩句明諸佛已修實相。下兩句明有情現當修故。謂契經等文字實相所詮理事。事有斷修。修有萬行。萬行雖別實相體同。故言實相為佛智母也。有情智母者。謂諸有情實相平等聞名信解。即本母也。又實相者即是本覺。由本覺故發生正智。至究竟覺。一切智圓。本覺即是諸佛智母。有情智母者。有情由斯為眾行本。故以本覺為智母矣。從此第三結為智體。   經。此即名為一切智體。   解曰。即此實相為智體矣。從此第二明佛智母。於中分三。且初第一明佛智母。   經。諸佛未成佛與當佛為智母諸佛已成佛即為一切智未得為性已得為智。   解曰。諸佛未成佛者明在因也。與當佛為智母者。謂前實相即是本覺。因中本覺為無明覆。望後當果必正智圓。與自當佛為智因也。如如意寶垢穢暫時垢盡體圓。說初為母。諸佛已成佛即為一切智者明果德圓。覺解圓極即為智也。未得為性已得為智者辯因果也。因中障覆即為佛性。果德顯現名一切智。問為復實相為緣生智。為復實相即為智母。答有二義。有說。實相體常不變因聲詮顯名言故熏。熏發識中本無漏種。從種起現證實相理。因彼緣彼正智得生。故說實相名為智母。有說。實相即是本覺。因中本覺有勝堪能。合未無明漸次微劣初地分顯名為始覺。果位頓圓名一切智。說因本覺即為智母。法相法性幸而參詳。從此第二明三乘性。   經。三乘般若不生不滅。自性常住。   解曰。言三乘者三乘之人。言般若者實相等也。不生不滅者明體常也。自性常住者。謂彼實相體不生滅不變易也。雖三乘者證解不同。論其智體等無異矣。從此第三總明覺性。   經。一切有情此為覺性。   解曰。豈唯諸佛及三乘人。不以鉅細一切有情實相平等為覺性故。從此第三違文字相。於中分三。且初第一遣文字相。   經。若菩薩不著文字不離文字無文字相非無文字。   解曰。若菩薩者明修行人。不著文字者遣如言執。不離文字者不應撥無。無文字相者不應住相。非無文字者。謂離分別如文字修。一一文字皆得實相解脫智也。初離執有。次離撥無。次不住相。後順解脫。從此第二遣修行相。   經。能如是修不見修相是即名為修文字者而能得於般若真性。   解曰。初之兩句遣修行相。次之兩句明順文修。後之兩句得般若性。從此第三結修般若。   經。是為般若波羅蜜多。   解曰。能如上者智隨文字而證實相。是即名為至彼岸矣。從此第二結護果等。   經。大王菩薩摩訶薩護佛果護十地行護化有情為若此也。   解曰。此文結上果因兩品。顯別依總彰此勝德。無倒修習即護國也。從此第三問答理事。於中分五。一波斯匿王問。二世尊總答。三總徵所以。四別釋一多。五結非一二。且初第一波斯匿王問。   經。波斯匿王白佛言真性是一有情品類根行無量法門為一為無量耶。   解曰。此下經文近明二諦。遠結上也。如前長科。觀如來品初九行經為總標問。從佛告下至此上結為問答也。此下至終即是第三總結上文。明前理事。文有遠近義含通。為讀者悉矣。真性是一者。標所證理。真如法性體是一也。言有情者。通諸聖凡一切有情也。言品類者。聖中三乘凡中六趣也。且如人中種類無數。況餘界趣詎可測乎。言根行者根有三種。上中下根。行有頓漸利鈍等異。言無量者通上四類。一者有情。二者品類。三根。四行。從寬向狹悉皆無量。標其多也。法門為一為無量者發二問也。如來所說般若之法。為如真性法門是一。為如有情法門無量耶。從此第二如來總答。   經。佛言大王法門非一亦非無量。   解曰。法門非一者。佛對根宜當病設藥。一音演說隨類各解故非一也。亦非無量者。當病之教雖等塵沙。隨所證理非無量也。又以所證就有情心。一一門中皆得解脫故非一也。有情畢竟行無不修。障無不盡。至無上覺佛果圓滿。非無量矣。從此第三總徵所以。   經。何以故。   解曰。何所以故非定一多也。從此第四別釋一多。於中分二。一明法一多二明諦一二。初明一多中復分二。且初第一明法門多。   經。由諸有情色法心法五取蘊相我人知見種種根行品類無邊法門隨根亦有無量。   解曰。明非一也。由諸有情者總標類也。言色法者有色界中色差別也。言心法者三界之中心差別也。五取蘊相者合明色心也。取謂煩惱。執取生死故名為取。言取蘊者蘊從取生故名取蘊。從因為名。如草糠火。或蘊生取故名取蘊。從果為名。如花果樹。或蘊屬取故名取蘊。從屬為名。如帝王臣。三界色心皆名取蘊。我人知見者明妄倒也。種種根行品類無邊者如前悉也。法門隨根亦有無量者。應病之藥教等塵沙故。雲隨根亦無量矣。從此第二明非無量。   經。此諸法性非相非無相而非無量。   解曰。明其一也。此諸法性者即實性也。言非相者非十相也。非無相者。智所證故非如兔角畢竟無也。而非無量者。隨證雖多。解脫之理一相一味非無量矣。從此第二明諦一二。文復分三。且初第一標見一二。   經。若菩薩隨諸有情見二是即不見一二之義。   解曰。若菩薩等者。謂若菩薩不能亡相。見無所見而起分別。見實相一見有情多。故雲二也。是即不見一二之義者。即是取相妄見一二不能悟解。真不違俗。隨修證多解脫門多。俗不違真。實相體一萬行歸一。此之真俗一二義矣。從此第二釋勝義諦。   經。乃知一二非一非二即勝義諦。   解曰。了知一二者了上一二也。非一非二者。了真非定一。了俗非受二。如上悟解即無分別勝義諦也。從此第三釋世俗諦。   經。取著一二若有若無即世俗諦。   解曰。取著一二者。取相執著見一定一見二定二也。若有若無者。執俗定有勝義定無。此皆妄情世俗諦故。從此第五結非一二。   經。是故法門非一非二。   解曰。是故等者。可以虛心融其妙旨。是故法門非一非二。破情計也。自上三門境智文字及法門者。由依說聽如文字修。悟解法門非一非二。從淺至深明二諦故。從此第二明佛同說。於中分三。一明佛同說。二明功德多。三明受持勝。初明同說文分為二。且初第一標佛同說。   經。大王一切諸佛說般若波羅蜜多我今說般若波羅蜜多無二無別。   解曰。顯同說也。從此第二明受持等。   經。汝等大眾受持讀誦如說修行即為受持諸佛之法。   解曰。一者受持二讀三誦四如說行。四法行也。即是受持一切諸佛所說之法。非唯世尊獨說法也。從此第二明功德多。於中分三。一標功德多。二明多佛說。三明少況多。且初第一標功德多。   經。大王此般若波羅蜜多功德無量。   解曰。此般若等者。攝此一部能詮所詮總名般若。人不唯爾。塵沙教法皆名般若。功德無量者。般若功德猶如虛空不可量矣。從此第二明多佛說。文須分二。且初第一明能說多。   經。若有恆河沙不可說諸佛是一一佛教化無量不可說有情是一一有情皆得成佛是諸佛等復教化無量不可說有情亦皆成佛。   解曰。若有恆沙等者明多佛也。是一一佛者化多成佛也。是諸佛等者復化多佛也。此上三重喻說。諸佛所有數量唯佛能知。顯能說多。從此第二顯所說多。   經。是諸佛等所說般若波羅蜜多有無量不可說那庾多億偈說不可盡。   解曰。是諸佛等者明各說般若也。有無量等者明所說多也。此上所明。於前般若所有功德有爾所佛。各各說有爾所偈。讚般若德說不可盡。從此第三明少況多。   經。於諸偈中而取一偈分為千分復於十分而說一分句義功德尚無窮盡何況如是無量句義所有功德。   解曰。於諸等者。明取一偈分為千也。復於千等者。明說一分尚無窮盡。何況等者。況多佛說無量句義。所有功德而能測量。從此第三明受持勝。於中分二。初明受持勝。後當得菩提。初文復二。且初第一明受持勝。   經。若有人能於此經中起一念淨信是人即超百劫千劫百千萬劫生死苦難。   解曰。明一念信超多劫苦。從此第二明等諸佛。   經。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所得功德即與十方一切諸佛等無有異。   解曰。何況等者彰持說勝。即與等者同諸佛說。諸佛所說文句甚深。顯書寫等皆佛所說。人雖勝劣教理無差。所有功德等無異矣。從此第二當得菩提。   經。當知此人諸佛護念不久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解曰。諸佛護念者顯法勝也。當得菩提法力修行也。從此第三聞法獲益。   經。說是法時有十億人得三空忍百萬億人得大空忍無量菩薩得住十地。   解曰。依本記者。一得三空。即三賢位三假空也。二得大空。即登地也。三得十地。隨地增進皆蒙益也。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卷中二終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709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卷下   青龍寺翻經講論沙門良賁奉 詔述   護國品第五   解曰。大文第二後之三品明其外護。初護國品正陳外護。不思議品表殊勝德。後奉持品彰奉持人除諸災難。先明外護王等迺誠示法令遵。現難思力依持具德。內潔外清。由是故有後之三品。辯來意者。依本記雲國土有二。一世間。二乘凡夫土。二出世間。信至十地土。賊有二種。一外劫盜賊。二內煩惱賊。護有二種。一謂鬼神二謂智慧。內外悉是佛菩薩護。已明內護。此明外護。遂諸王願有此品故。釋品名者。上釋總名。即此別號。恩惠曰仁。自在曰王。覆攝為護。率土為國。具如上解。明護義者略以四門。一能護人者。若佛菩薩攝生如子。為不請友如母之慈。維摩經雲。如菩薩者。謂不離大慈不捨大悲。深發一切智心而不忽忘。教化眾生終不厭倦。又諸菩薩現種種身。隨念而應。如觀音等。即其護也。又諸王仁惠慈育為心。大臣百察奉法陳令。亦其護也。若爾自護何待於經。世出世間此為異故。二所護法者。謂此般若及餘諸經更無有法過於般若波羅蜜多者。信受讀誦依教修行。天龍潛護尚得成佛。況乎七難豈不滅哉。若王法者。文武之道賞罰兩權進善黜惡。斯為化本。故金光明經第八偈雲。國人造惡業。王捨不禁制。斯非順正理。治擯當如法。若見惡不遮。非法便滋長。遂令王國內姦訴日增多。被他怨敵侵。破壞其國土。由國正令亦護法也。三能護心者。佛無緣慈菩薩之悲。應念如響。不言而悉。即護心也。若諸王臣常以正直。無貪嗔癡。依文奉法。亦護心也。故正理雲。由彼時人不平等貪。天龍忿責不降甘雨。故遭飢饉。又彼時人不平等心。非人吐毒。疾疫難救。又彼時人不平等貪嗔毒增上故。有刀兵互相殘害。由貪嗔癡積之於內。三災七耀災變於外。內心不平欲求外護。煎水求冰不亦難矣。由無貪等從化如流。即是經中外護之意。四所護事者。嚴飾道場聽受持讀。孝養恭敬王臣正治。如下具明。至文當悉釋經文者。文分三段。一正明護國。二引昔護國。三聞法獲益。初明護國於中分二。初明護國法。後明除災難。初護國法文分為三。一明護國法。二嚴飾道場。三明其說聽。初護國法文復分三。且初第一標陳護國。其義者何。   經。爾時世尊告波斯匿王等諸大國王諦聽諦聽我為汝等說護國法。   解曰。答先所願。若不諦聽聞已忘失。故令審也。從此第二明護國時。其義者何。   經。一切國土若欲亂時有諸災難賊來破壞。   解曰。一切國土者十六國也。對諸王等言一切故。又不唯爾於贍部洲大小國土。隨教所被即一切也。若以教被言一切者。即人三洲但有至教所及之處亦一切也。天宮龍宮至教所及亦一切也。設爾無肉慈無限故。彼同聞眾教必被故。若現若當教所被處皆一切故。不爾巨唐豈不護矣。若欲亂時者標護時也。國境清平已明常護。若有災難標求護時。有諸災難者。災謂三災。如前所引正理論說。刀兵疾疫飢饉之災。彼小三災在中劫末。災之前相相似亦災。難謂七難。下當明也。賊來破壞者申難相也。從此第三明受持經。其義者何。   經。汝等諸王應當受持讀誦此般若波羅蜜多。   解曰。令諸王等親自受持若讀若誦。三法行也。若常持讀難必不生。若有難生誡持讀者。如涅槃經第二十雲。父母之心非不平等。然於病子心則偏多。故勸受持以除難矣。從此第二嚴飾道場。於中分三。且初第一嚴飾道場。   經。嚴飾道場置百佛像百菩薩像百師子座請百法師解說。   解曰。初句總標。次如文悉。令此經中不別言處。如金光明第六護國品說。時四天王白佛言。世尊於未來世若有人王。為護自身后妃王子。於自國土令無怨敵及諸憂惱災厄事者。世尊如是人王不應放逸命心散亂。先當莊嚴最上宮室王所愛重。顯弊之處香水灑地。散眾名花。安置師子殊勝法座。以諸珍寶而為挍飾。乃至下雲。時彼人王應著純淨鮮潔之衣。種種瓔珞以為嚴飾。自持白蓋及以香花備整軍儀盛陳音樂。步出城闕近彼法師。運想虔恭為吉祥事。以彼准此義乃具故。從此第二香花供養。   經。於諸座前然種種燈燒種種香散諸雜花廣大供養。   解曰。一一座前廣嚴飾故。從此第三百一供事。   經。衣服臥具飲食湯藥房舍床座一切供事。   解曰。一一供事表其敬也。從此第三明其說聽。於中分三。且初第一二時解說。   經。每日二時講讀此經。   解曰。如文悉也。從此第二王臣聽受。   經。若王大臣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聽受讀誦。   解曰。國王大臣上行下化。四眾聽受悉皆遷善。即自護也。又金光明雲。其王爾時當淨澡浴。以香塗身著新淨衣。坐小卑座不生高舉。捨自在位離諸憍慢。端心正念聽是經王。於法師所起大師想。以彼准此明其敬也。從此第三如說修行。   經。如法修行災難即滅。   解曰。如法修行者。依前理事應如說行。服藥患除理必然故。觀其即事以略言者。去每四月內譯經畢。我後至道持讀聽聞。洎夫九月出經百座。秋霖澄霽卿雲滿空。自卯及申倏乎萬變。軍容相國爰與百察。士馬溢郭傾城縱觀。或禮或躍零涕如雨。其月二日恩敕曰。師久植智牙。高懸心鏡。開法王之祕藏演金口之玄言。三際流傳四生蒙賴。而道符真聖理契天人。宿雨[扠-、]陰祥雲流彩。感通之力朝野同歡。有媿宣揚用增誠敬也。其月下旬西戎北狄蟻聚王畿。無勞強師蕃醜[馬*炎]潰。若非明主至信大臣盡節。上行下化雷動雲行。道俗精誠。熟能興於此。善法堂號豈虛也哉。慚不能文幸而述矣。從此第二明除災難。於中分二。初明除災難後明稱所求。初除災難文分為二。一明諸災難二明災難滅。初明災難文分為三。一明鬼神護。二明其喪亡。三列諸災難。且初第一明鬼神護。   經。大王諸國土中有無量鬼神一一復有無量眷屬若聞是經護汝國土。   解曰。明諸國中鬼神無量各有眷屬聞經護國。此經文總無別名也。如金光明第八說。僧慎爾耶藥叉大將。並與二十八部藥叉諸神白言。世尊若現在世及未來世所在宣揚布流之處。若於城邑聚落山澤空林或王宮殿或僧住處。我與諸神俱詣其所。各自隱形隨處擁護彼說法師。令離衰惱常受安樂。乃至下雲。言詞辯了具足莊嚴。亦令精氣從毛孔入。身力充足威光勇健。難思智光皆得成就。及聽法者若男若女受持供養。我當攝受令無災橫。乃至常遇諸佛。速證無上正等菩提。如彼悉矣。從此第二明其喪亡。於中分二。且初第一明其喪亡。   經。若國欲亂鬼神無亂鬼神亂故即萬人亂當有賊起百姓喪亡。   解曰。由鬼神亂次萬人亂。百姓喪亡庶人弊也。從此第二王臣乖爭。   經。國王太子王子百官互相是非。   解曰。上不和也。從此第三明諸災難。   經。天地變怪日月眾星失時失度大火大水及大風等。   解曰。天地變怪者。天眾象變地有妖怪。此總明也。言日月者如下經中。即初難也。言眾星者第二難也。失時失度者即上二難失時度也。言大火者第三難也。言大水者第四難也。言大風者第五難也。所言等者等披六七。六者亢陽七者賊來。至下悉矣。何故有是鬼神先亂百姓喪亡王臣不和七難俱起。如下經雲。由贍部洲大小國邑一切人民不孝父母。不敬師長沙門婆羅門。國王大臣不行正法。由是諸惡有是難興。此即難因。至下當悉。從此第二明災難滅。   經。是諸難起皆應受持講說此般若波羅密多。   解曰。是諸難起者。一一難起皆須講讀如說修行。即良藥矣。從此第二明稱所求。於中分三。且初第一明稱所求。   經。若於是經受持讀誦一切所求官位富饒男女慧解行來隨意人天果報皆得滿足。   解曰。一切所求者此總標也。此中有七。一求官位得榮位故。二求富饒得福利故。三求男女即皆得故。四求慧解得世出世勝知見故。五行來者求往來也。二足四足皆安隱故。六人中果報。七天中果報。此上皆由受持讀誦經之威力所願滿足。如寶雲經雲。譬如藥樹名曰善見。若有眾生得其根莖枝葉花果。或見色嗅香嘗味得觸。於此十中隨其所得病皆除愈。是故於經十法行中。隨其持讀世出世間願皆滿故。從此第二厄難解脫。   經。疾疫厄難即得除愈杻械枷鎖撿繫其身皆得解脫。   解曰。上之兩句明厄難除。下之三句繫者得脫。從此第三明諸罪滅。   經。破四重戒作五逆罪及毀諸戒無量咎過悉得消滅。   解曰。破四重戒者婬盜殺妄性重戒也。作五逆罪者。如俱捨論第十八說。所謂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也。然此五中四身一語。並彼同類。彼廣明故。及毀諸戒者。所謂殘等諸戒也。別解脫戒各有交因。律儀有八。實體唯四。依緣具闕。義如常解。然其體者。有宗無表色。成實不相應。今大乘宗依思願種假立為體。不隨心戒四心三性皆得現前。捨緣別者。有宗五緣。如俱捨論第十五頌雲。捨別解詞伏。由故捨命終及二形俱生斷善根夜盡。經部加犯重。法密加法滅。捨緣別故。瑜伽五十三捨有五緣也。捨學處故。犯根本罪故。二形生故。善根斷故。捨同分故。捨苾芻律儀。若正法毀壞正法隱沒。雖無新受。舊不捨故得戒未捨。身有律儀遇緣毀犯名毀諸戒。無別悔緣定墮地獄。如常分別。若悔緣者。依大乘教。如造像經說。由造經像。三惡道業略受速出而不受苦。如箭射林不住而遇。又觀無量壽雲。有五逆者亦生西方。又涅槃二十雲。阿闍世王發菩提心不入地獄。廣讚發菩提心如彼文也。又大方等陀羅尼經第一雲。若犯菩薩二十四戒。若犯比丘等一一諸戒。一心懺悔若不還生。無有是處。今此經雲。無量過咎悉得消滅者。即由聞經受持讀誦罪皆滅矣。從此第二引昔護國於中分二。初引昔護國後結勸受持。初引昔中文分為三。一明昔天王。二明昔人王。三例指諸王。初天王中文復分三。且初第一標頂生王。   經。大王往昔過去釋提桓因為頂生王領四軍眾來上天宮欲滅帝釋。   解曰。領四軍眾者。像馬車步為四軍也。此因緣者。如賢愚經頂生王品及涅槃經第十二說。從此第二帝釋奉法。   經。時彼天主即依過去諸佛教法敷百高座請百法師講讀般若波羅蜜多經。   解曰。明依法也。從此第三天眾安樂。   經。頂生即退天眾安樂。   解曰。結安樂也。從此第二明昔人王。於中分三。一明斑足王。二明普明王。三聞法悟解。初斑足王文分為二。初明斑足王后明得千王。初文復三。且初第一明斑足王。   經大王昔天羅國王有一太子名曰斑足解曰。梵雲提婆羅此雲天羅。言斑足者。以足斑駁名斑足也。如賢愚經及智度論敘彼緣也。從此第二邪師灌頂。   經。登王位時有外道師名為善施與王灌頂。   解曰。如文易了。從此第三受教祀天。   經。乃命斑足取千王頭以祀塚間摩訶迦羅大黑天神。   解曰。言塚間者所住處也。言摩訶者此翻雲大。言迦羅者此雲黑天也。上句梵語下句唐言。大黑天神鬥戰神也。若禮彼神增其威德。舉事皆勝故嚮祀也。何以知者。三藏引別梵夾雲。孔雀王經說。烏屍尼國國城之東有林。名奢摩奢那。此雲屍林。其林縱廣滿一由旬。有大黑天神。是摩醯首羅變化之身。與諸鬼神無量眷屬。常於夜間遊行林中。有大神力多諸珍寶。有隱形藥有長年藥。遊行飛空。諸幻術藥與人貿易。唯取生人血肉。先約斤兩而貿藥等。若人欲往。先以陀羅尼加持其身。然往貿易。若不加持。彼諸鬼神乃自隱形。盜人血肉令減斤兩。即取彼人身上血肉。隨取隨盡。不充先約。乃至取盡一人血肉。斤兩不充藥不可得。若加持者貿得寶貝及諸藥等。隨意所為皆得成就。若嚮祀者。唯人血肉彼有大力。即加護人所作勇猛。鬥戰等法皆得勝也。故大黑天神即鬥戰神也。如賢愚經說祀羅剎。普明王經說。取百王以祀樹神。師子斷肉經說。取百王以祀山神。各隨文矣。從此第二明得千王。於中分二。且初第一得諸王等。   經。自登王位已得九百九十九王。   解曰。斑足登位威力自在。遂得諸王滿斯數故。從此第二明得普明。   經。唯少一王北行萬里乃得一王名曰普明。   解曰。彰處得王也。從此第二明普明王。於中分二。一長行建立二以偈說法。初長行中文復分四。且初第一普明諸願。   經。其普明王白斑足言願聽一日禮敬三寶飯食沙門。   解曰。依賢愚經願諸七日也。從此第二斑足忍許。   經。斑足聞已即便許之。   解曰。斑足許也。從此第三依法建立。   經。其王乃依過去諸佛所說教法敷百高座請百法師。   解曰。明依教也。從此第四明說般若。   經。一日二時講說般若波羅蜜多八千億偈。   解曰。明宣說也。從此第二以偈說法中分二。且初第一標說偈人。   經。時彼眾中第一法師為普明王而說偈言。   解曰標說人也。從此第二明所說偈。於中分四。一明法無常。二明諸法苦。三明諸法空。四明法無我。初明無常又復分二。且初第一外界無常。   經。劫火洞然大千俱壞須彌巨海磨滅無餘。   解曰。劫火洞然明火災也。瑜伽第二說三大災。謂火水風相次起故。三中標初此火災也。大千俱壞者明一大千同成壞也。下之兩句九山八海數各百億滅無餘也。成住壞空相次而起。此明壞劫。餘三准知。俱捨十二瑜伽第二皆廣說也。從此第二有情無常。   經。梵釋天龍諸有情等尚皆殄滅何況此身。   解曰。梵釋天龍者。梵謂梵王通四禪也。釋謂帝釋忉利主也。舉此攝餘諸天處也。此二自在勝故標也。言天龍者八部眾也。諸有情等者。除前所明餘界趣也。尚皆殄滅者明無常也。何況此身者。界無大小情無勝劣彼皆殄滅。何況此身。示無常矣。從此第二明諸法苦。於中分二。且初第一明列諸苦。   經。生老病死憂悲苦惱怨親逼迫能與願違。   解曰。生老病死者此有四苦。憂悲苦惱者。於欲界中隨遇苦緣種種憂悲逼切故。惱下之兩句明其四苦。怨者怨憎會苦。親者愛別離苦。言逼迫者。五盛陰苦謂五蘊身生滅遷流逼迫性故。能與願違者求不得苦也。又生老病死五盛陰苦此流轉苦。通於三界。是行苦故。怨憎愛別此相違苦。是苦苦攝。唯欲界故。求不得苦此之受用是壞苦攝。亦唯欲界。依樂受者亦通色界。從此第二明苦因果。   經。愛慾結使自作瘡疣三界無安國有何樂。   解曰。愛慾結使者此明因也。愛為有因能潤諸業。欲謂貪慾於境馳求。言結使者。結謂結繫使謂役使。謂貪等十結繫有情役使三有名結使也。又俱捨二十一雲結有九種。一愛結。二恚結。三慢結。四無明結。五見結謂三見故。六取結謂二取故。七疑結。八嫉結。九慳結。恚嫉慳三唯欲界繫。餘之六種通於三界。為結所使名結使也。自作瘡疣者。三有苦果如瘡疣也。三界無安者。若界若情俱行苦故有漏逼迫名無安故。國有何樂者。普明所重愛國愛身內外不安示其苦故。從此第三明諸法空。於中分二。且初第一總明法空。   經。有為不實從因緣起盛衰電轉暫有即無。   解曰。有為不實者依他有為幻不實故。從因緣起者。共相自種親生內外世間。因緣起故。盛衰電轉者。謂有為法皆有盛衰。起滅如流不住如電。暫有即無者。無者暫如電。有即滅無矣。從此第二明界趣空。   經。諸界趣生隨業緣現如影如響一切皆空。   解曰。諸界趣生者。三界六趣及以四生。此聰明也。隨業緣現者明因果也。隨諸趣業現生彼故。如影如響者舉喻明也。由業為質。現果如影。由業如聲。後果如響又如影響。明不實也。一切皆空者。通明界等一切有為悉皆空故。從此第四明法無我。於中分二。且初第一明妄起我。   經。識由業漂乘四大起無明愛縛我我所生。   解曰。識由業漂者。識謂本識。恆轉如流由業如風能起識浪。識隨業故雲業漂也。又業種依識藉現緣起。現起諸業隨境界風動本識浪故雲漂矣。四卷楞伽第一偈雲。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風起。洪波鼓溟壑。無有斷絕時。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種種諸浪識騰躍而轉生。業境界風動生識浪故說漂也。乘四大起者有色界也。無色非顯略故不說。又王之身即是四大舉以令悟知不實也。無明愛縛者。無明為本發業感生。愛與無明自纏縛故。我我所生者。謂依五蘊起我我所也。又於五蘊而執為我。國城資具而起我所。皆由無明起斯見矣。從此第二總明無我。   經。識隨業遷身即無主應知國土幻化亦然。   解曰。識隨業遷者。謂總報識隨業而生。舊業無餘新業將熟。識隨業故遷往餘趣。身即無主者。身謂相續即四大。身執受識遷則無主故。又主謂主宰即是我也。識隨業往。身即無我。我既無故我所亦無。身無主故。下之兩句明我所無。彼先愛身身尚無我。外國土等幻化亦然。令知內外皆無我故。謂不了身無常苦空無我我所。橫生愛著恐怖皆生。聞法悟空斯更何懼。從此第三聞法悟解。於中分三。一普明悟解。二諸王悟解。三斑足悟解。初普明中文分為二。一普明悟解二轉教諸王。初普明中文復分二。且初第一普明悟解。   經。爾時法師說此偈已時普明王聞法悟解證空三昧。   解曰。證空三昧者若證生空即得初果故。偈所明苦諦行故。或聞法證空即法空理至初地也。從此第二眷屬悟空。   經。王諸眷屬得法眼空。   解曰。得法眼空者如王悉也。從此第二轉教諸王。於中分三。且初第一往天羅國。   經。其王即便詣天羅國。   解曰。所願既滿。聞法證空怖畏已無。起所期故。從此第二詰示諸王。   經。諸王眾中而作是言仁等今者就命時到。   解曰。諸王眾中者如前應悉。就命時到者舉所怖事令發心故。從此第三轉教般若。   經。悉應誦持過去諸佛所說般若波羅蜜多偈。   解曰。即以前偈令誦持也。從此第二諸王悟解。   經。諸王聞已亦皆悟解得空三昧各各誦持。   解曰。彼諸王等因怖發心。因緣俱勝。聞法悟解如普明王。故復雲亦得空三昧各誦持也。從此第三斑足悟解。於中分三。一斑足王問。二普明王答。三斑足悟解。且初第一斑足王問。   經。時斑足王問諸王言汝等今者皆誦何法。   解曰。斑足緣熟故為問也。從此第二普明王答。   經。爾時普明即以上偈答斑足王。   解曰。如文悉也。從此第三斑足悟解。於中復四。且初第一斑足悟解。   經。王聞是法亦證空定。   解曰。聞法證解如前諸王。故雲亦也。從此第二明悔邪師。   經。歡喜踴躍告諸王言我為外道邪師所誤非汝等咎。   解曰。證解喜躍悔先咎也。從此第三令各奉持。   經。汝各還國當請法師解說般若波羅蜜多。   解曰廣令流布。從此第四出家得忍。   經。時斑足王以國付弟出家為道得無生法忍。   解曰。無生法者即五忍中第四忍也。菩薩化跡逆順難思。或引群迷故現斯事。從此第三例指諸王。   經。大王過去復有五千國王常誦此經現生獲報。   解曰。說先過去常誦此經現生獲報。必招後故。從此第二結勸受持。於中分二。且初第一勸命受持。   經。汝等十六諸大國王修護國法應當如是受持讀誦解說此經。   解曰。前具引昔。此即勸令修護國法。如上應悉。從此第二勸後受持。   經。若未來世諸國王等為欲護國護自身者亦應如是受持讀誦解說此經。   解曰。護國之最誡後亦爾。從此第三聞法獲益。   經。說是法時無量人眾得不退轉阿脩羅等得生天上無量無數欲色諸天得無生忍。   解曰。得不退者。不退有四。信位證行。從淺至深即初二也。阿脩羅等等餘七部。得生天也。欲色諸天得無生忍。天台解雲。即十行也或即初地。如大品經雲。初地菩薩得無生法忍。   不思議品第六   將解此品辨來意者。護國之法其唯般若。內護修證亦唯般若。般若威德無以測量。寄事以明轉益深敬。故因散花見佛聞法得睹希有神變難思。以事表經即來意也。次釋品名。不思議者。諸佛功德神變妙用心言不測雲不思議。故法花雲。非口所宣非心所測。智度論雲。心行處滅言語道斷。大般若雲。心言路絕。此等皆釋不思議也。古就散花以彰品號。此睹神變名不思議。各依一義亦不相違。釋本文者文分三段。一大眾散花。二佛現神變。三聞法獲益。初散花中文分為三。初大眾歡喜。次散花供養。後王等發願。且初第一大眾歡喜。其義者何。   經。爾時十六國王及諸大眾聞佛說此般若波羅蜜多甚深句義歡喜踴躍。   解曰。諸王所聞護國之最甚深句義故喜躍也。從此第二散花供養。於中分三。一散寶蓮花。二芬陀利花。三曼殊沙花。初散寶花文復分四。且初第一標所散花。   經。散百萬億眾寶蓮花。   解曰。寶蓮花者。或眾寶為花。或花如眾寶雲寶花也。舊雲行花。天台解雲。表三賢位所修無量福慧之行。今言蓮花表行不染。又表能詮文字般若句偈無量皆不染故。從此第二花成寶座。   經。於虛空中成寶花座。   解曰。花成寶座。諸佛所依。賢位居初。為聖之本。又顯文字修證所依。從此第三諸佛演說。   經。十方諸佛無量大眾共坐此座說般若波羅蜜多。   解曰。顯同說也。從此第四化眾散花。   經。是諸大眾持十千金蓮花散釋迦牟尼佛合成花輪蓋諸大眾。   解曰。持十千者舊雲萬輪花蓋也。言釋迦者舉其性氏。言牟尼者此雲寂默。煩惱諠諍永寂默故。蓋佛及眾者。已修未修行必同故。此佛他佛說無異故。從此第二散芬陀利花。於中分四。且初第一標其所散。   經。復散八萬四千芬陀利花。   解曰。王等重散雲復也。八萬四千者表登地也。如上經雲。最初一念具足八萬四千波羅蜜多。即初地也。舊雲散般若波羅蜜多花。從能散心以立花稱。此雲芬陀利花者白蓮花也。即從所散彰其名也。無漏正智能所表同於初後地觀照一矣。從此第二花成雲臺。   經。於虛空中成白雲臺。   解曰。如下經雲。譬如有人登大高臺。等覺位也。通表十地故現臺矣。從此第三彰佛演說。   經。臺中光明王佛與十方諸佛無量大眾演說般若波羅蜜多。   解曰。標佛列眾顯同說也。從此第四化眾散花。   經。是諸大眾持曼陀羅花散釋迦牟尼佛及諸眾會。   解曰。曼陀羅者此雲適意花。見者心悅即天花也。從此第三散曼殊沙花。於中分四。且初第一標所散花。   經。復散曼殊沙花。   解曰。大眾散也。復義如前。舊雲妙覺。彰果德圓。今言曼殊沙此雲柔濡。能令見者離剛強故。即天花也。人天同會隨所散也。從此第二變作寶城。   經。於虛空中變作金剛寶城。   解曰。金剛寶城者表示實相。即涅槃城。猶如金剛體不可壞。從此第三彰佛演說。   經。城中師子奮迅王佛共十方諸佛大菩薩眾演說勝義般若波羅蜜多。   解曰。勝義者即實相也。上三所現花座臺城顯三般若。文字觀照及實相故。三賢十聖果圓滿故。如應顯示不思議故。從此第四化眾散花文復分三。且初第一散花成蓋。   經。復散無量天諸妙花於虛空中成寶雲蓋。   解曰。所散天花如寶雲蓋。現不思議與如來品所現雖殊。義如彼故。從此第二明蓋廣量。   經。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解曰。明其廣量滿大千故。問舊經所散雲行等花。此中乃雲寶蓮花等。為是水陸諸時花否。答如大般若第八十四散花品說。爾時天帝釋及此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四大王眾天乃至色究竟天鹹作是念。尊者善現承佛神力。為一切有情雨大法雨我等今者宜各化作天諸妙花。奉散釋迦如來及菩薩摩訶薩並苾芻僧。尊者善現亦散所說甚深般若波羅密多而為供養時。諸天眾作是念已。各化種種微妙香花奉散如來諸菩薩等。是時於此三千大千佛之世界花悉充滿。以佛神力於虛空中合成花臺。莊嚴殊妙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善現睹已作是念言。今所散花於諸天處未曾見有。是花殊妙定非草木水陸所生。應是諸天為供養故從心化出。時天帝釋知善現心謂善現言。此所散花實非草木水陸所生。亦不從心實能化出。但變現耳。具壽善現語帝釋言。是花不生則非花也。帝釋問言。為但是花不生。為餘法亦爾。善現答言。非但是花不生。諸餘法亦爾。遍蘊處界四諦十二緣六度四攝諸功德法悉皆不生。並同花也。此前所散若人若天般若理同。准舊經中義同彼矣。從此第三雨花供養。   經。是花蓋中雨恆河沙花從空而下。   解曰。從蓋雨花希有瑞也。從此第三王等發願。於中分二。初王等發願。後如來印述。初中復三。且初第一王等稱讚。   經。時波斯匿王及諸大眾見是事已歎未曾有。   解曰。異口同音歎希有也。從此第二願佛當說。   經。合掌向佛而作是言願過去現在未來諸佛常說般若波羅蜜多。   解曰。常說等者。地上菩薩常見佛說。地前處會說或有無。王及大眾發斯誠願。從此第三願眾常見。   經。願諸眾生常得見聞如我今日等無有異。   解曰。願諸眾生者。除在會中諸餘界趣及此未來。願常見佛常聞般若。如今無異。從此第二如來印述。於中分三。且初第一如來印述。   經。佛言大王如汝所說。   解曰。如汝所說者。如四分律不與過願。清淨可辨。此願見聞義不違彼。故佛印雲如汝所說。從此第二讚法出生。   經。此般若波羅蜜多是諸佛母諸菩薩母不共功德神通生處。   解曰。初句指法。次顯出生。生佛菩薩等而為母。故佛之與法熟為先後。雲般若法生佛菩薩焉。佛稟法成。法先佛後。如涅槃經第四雲。諸佛所師所謂法也。以法常故諸佛亦常。從般若生法為先。故若成正覺念法悲深說般若法。佛先經後。教誡示導令出離故。然佛與法互相資。說徵求此理奚所用為。今此所明諸佛菩薩皆因般若而得出生。故說般若為其母也。不共功德者下明法也。即大小乘十八不共法也。又瑜伽說一百四十不共功德。神通生處者。如花嚴經十身相作涅槃經中八自在義。皆因般若波羅蜜多為生處故。從此第三結勸受學。   經。諸佛同說能多利益是故汝等常應受持。   解曰。諸佛同說勸受持也。從此第二佛現神變。於中分三。一標示神變。二廣現神變三結不思議。且初第一標示神變。   經。爾時世尊為諸大眾現不可思議神通變化。   解曰。不思議者義如上解。言神通者謂佛世尊神境智通。此總明也。言變化者。瑜伽三十七略有二種。一能變通。謂改轉故。二能化通。謂化現故。下對文屬。從此第二廣現神變。於中分四。一一多相容。二鉅細相容。三聖凡相容。四淨穢相容。初一多相容文復分三。且初第一諸花相容。   經。一花入無量花無量花入一花。   解曰。於所散花一多相入。從此第二佛土相容。   經。一佛土入無量佛土無量佛土入一佛土。   解曰。令眾皆見世界相入。從此第三塵剎相容。   經。一塵剎土入無量塵剎土無量塵剎土入一塵剎土。   解曰。令彼大眾於一塵中見佛剎土一多相入。此三總是廣狹相容。即是十三所作自在也。從此第二鉅細相容。   經。無量大海入一毛孔無量須彌入芥子中。   解曰。令彼鹹見海入毛孔芥納須彌。即是第五轉變自在。從此第三聖凡相容。   經。一佛身入無量眾生身無量眾生身入一佛身。   解曰。令彼皆見凡聖相入。即第九十眾像入身同類往趣二種變也。亦是能化神境智通自他勝劣塵沙身故。從此第四淨穢相容。   經。大復現小小復現大淨復現穢穢復現淨。   解曰。佛自現身或大或小。即是七八卷舒變也。現所居土或淨或穢。即十一二隱顯變也。此上皆為破諸情計。遣事一多。遣相大小。遣身凡聖。遣佛勝劣。遣土淨穢。破諸有情無始時來妄生分別。見一定一。見多定多。乃至見淨定淨。見穢定穢。即法執也。睹佛神變悟事由心了相即性。遣諸執故。又本記雲。變有三意。一者遍空。一花入無量花。為除不樂大乘障故有遍空。二者轉變。一佛土入無量佛土。為除執我所障故有轉變。三者顯了。一佛身入無量眾生身。為除怖畏生死障故有顯了。問須彌大海入毛芥中。鉅細相違如何能入。答曰西方諸師略作三解。一雲。一切諸法以如為體。所依真如離諸相。故能依諸法無定大小。故得相容。二雲。依唯識理。一切諸法皆不離識。隨心變現無有定相。故得相容。三雲。一切諸法從因緣生。因緣如幻幻無定相。故得容也。問色中有大小。許小能容大。時中有短長。長劫應入短。答此無過難。佛得希有延促自在。促多劫為一劫。延一劫為多劫。如是等文成證非一。若爾一劫延為三。三劫促為一。一三無定量。此豈不違文。便違佛說。菩薩要經三無數劫具修萬行證大菩提。此難不然。果德自在。非因境故。顯揚瑜伽皆作是說。於不思議強思量者得誑亂報。從此第三結不思議。   經。佛身不可思議眾生身不可思議乃至世界不可思議。   解曰。諸佛之身遍眾生身。諸眾生身遍諸佛身。體牙相遍俱不思議。即第三全第四少分。乃至世界者。即攝二全一少分也。心言路絕名不思議。從此第三聞法獲益。   經。當佛現此神變之時十千女人現轉女身得神通三昧無量天人得無生法忍無量阿脩羅等成菩薩道恆河沙菩薩現身成佛。   解曰。得益有四。一現轉女身得如幻故。二天人得忍見法理故。三修羅八部成菩薩故。四恆河沙菩薩現成佛故。問一世界中多佛並出否。答輪王尚無二並出者。況乎大覺二並出耶。若爾如何恆沙菩薩現身成佛。此亦不然。餘界何失。如法花經彼龍女故。問現身成佛是究竟否。答如大般若即說十地名十種佛。又餘亦說地前現化。又法花經分別功德品。一四天下微塵數菩薩一生當得阿耨菩提。法花論釋即是初地。由此而言。以法威力故說現成。既言現成非究竟矣。   奉持品第七   將解此品辨來意者。內外二護前已具明。由二奉持故有此品。違前二科三等無咎。釋品名者。奉謂敬承持謂不忘。如智論說。由信力故聞而信奉。由念力故不忘為持。若雲受持領納不失。言第七者如文悉矣。釋本文者。然此品經古德西明寺測法師.玄範法師紀國寺慧靜法師皆以此品為流通分。天台智者道安法師.安國大法師皆以此品為正宗分。雖皆諸理俱有所憑。今依天台等義如前故。科此品經大分為三。一波斯匿王問。二如來正答。三聞法獲益。波斯匿王問文復分三。且初第一明睹諸佛。其義者何。   經。爾時波斯匿王睹佛神變見千花臺上遍照如來千花葉上千化身佛千花葉中無量諸佛各說般若波羅密多。   解曰。睹佛神變者。睹前品中現神變也。見千花臺上遍照如來者。梵雲毘盧遮那亦云尾嚧遮那亦云吠路遮那。此雲遍照亦云大日。至下當悉。准花嚴第八。娑婆世界毘盧遮那如來即報身佛也。梵雲盧捨那或雲嚧拓那或雲嚧折羅。亦云遍照。依梵網經。他受用身也。然此二名或雲體同前後譯異。或雲自他二報身也。如佛地論清淨法界為自性身。四智心品自受用身。又他受用及變化身皆為化他方便示現。隨其所現大小異故。准佛地論。遍照如來即他受用或應化身。以自受用量同法界。不可說其身量大小。廣如彼矣。如舊經雲。是一切佛化身主者。若他受用名應化身。依自報身起他受用。若大小化名為化身。即他受用為化主也。以自他報體非即離。俱不違理。此中所見花臺上佛與前白雲臺體為同異。因睹神變故見多佛。與前同異俱不相違。此亦不然。前自雲化。此有報化。前白雲臺。此雲花臺。異則可爾。何得言同。答曰同處同時所見各異。定同定異非不思議。又前散花花白如雲。以成雲臺。非本雲也。又前所見光明王佛與此所見遍照如來。義極相應。報化大小俱不違理。千花葉上千化身佛者大化佛也。千花葉中無量諸佛者小化佛也。加行資糧二乘異生見有異也。同梵網經我令盧捨那方座蓮花臺。周匝千花上復現千釋迦。一花百億國一國一釋迦。各坐菩提樹一時成佛道。義不違也。從此第二明法無量。   經。白佛言世尊如是無量般若波羅蜜多不可識識不可智知。   解曰。如是無量者明所聞也。謂波斯匿王如舊經雲行十地行。地上隨應常見諸佛。今睹神變見大小身。各各宣說般若波羅蜜多。導諸大眾雲無量矣。不可識識者。淺近之識所不能識。不可智知者。下劣之智所不能知。顯所說法多無量故。深不測故。非識知故。從此第三正問奉持。   經。雲何諸善男子於此經中明瞭覺解為人演說。   解曰。言雲何者正是問辭。諸善男子者脩行人也。於此經中者即此經也。所睹雖多般若同故。言明了者於諸理事皆明瞭也。或於理明於事了故。言覺解者。   覺謂現證解謂悟解。於理明證於事瞭解。是故名為明瞭覺解。此自利也。為人演說者即利他也。從此第二如來正答大分為二。初明十三法師奉持。後明十六國王奉持。就明法師中文分為二。一略明法師。二廣明行位。初明法師文復分三。且初第一誡命諦聽。   經。佛言大王汝今諦聽。   解曰。令審聽也。從此第二略示行位。   經。從初習忍至金剛定如法修行十三觀門皆為法師依持建立。   解曰。從初習忍者標其初也。至金剛定者舉其後也。如法修行十三觀門者。初後及中總十三位。各依行位如法修行自觀門也。皆為法師者此通名也。皆修二利名法師也。依持建立者依彼而修持令不失。初起曰建終成為立。從此第三結勸供養。   經。汝等大眾應當如佛而供養之百千萬億天妙香花而以奉上。   解曰。以法殊勝在處處尊。在人人貴。於修行者令諸王等敬之如佛生尊重故。天妙香花者。舉其勝者而奉上故。從此第二廣明行位大分為二。初別明行位。後結申受持。初別明中分為十三。如次當悉。初習種性於中分三。初標位辨相。次辨所修法。後結申滿位。且初第一標位辨相。   經。善男子其法師者習種性菩薩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   解曰。其法師者此名總也。通十三位皆名法師習種性者如前釋也。苾芻二眾遠離五邪。索迦斯迦五戒男女。此之四眾如序品釋。從此第二辨所修法。於中分二。初明修十住。後聊簡內外。初中復二。初明十住後明修習行。初中復二。且初第一標修十住。   經。修十住行。   解曰。三賢之中此位最劣。當體彰名。十行次勝。業用受稱。後十迴向賢位最勝。約自行後大願為名。迴前諸行向正證故。十地菩薩已登聖位既得現證。從地立名。隨位漸增有茲異故。初釋住名。先總後別。言十住者入位不退故名為住。住法圓滿故說為十。總言十住帶數得名。即住之住義通三釋。解別名者次隨文釋。明住體者若就所緣二諦為體。若就能緣悲智為體。合以境智而為住體。相應助伴具五蘊故。明依身者。唯人三洲即前四眾。容有凡聖頓漸二矣。從此第二辨住相文分為十。且初第一明發心住。   經。見佛法僧發菩提心。   解曰。釋住名者於大菩提起決定心入位不退名發心住也。見佛法僧者發心緣也。佛謂覺者能開發故。法謂教等生正解故。僧謂和合三乘賢聖良福田故。初因三寶發無上心至究竟位常現前故。發菩提心者。發無上心起三妙觀。如前釋也。攝論頌雲。清淨增上力堅固心勝進。名菩薩初修無數三大劫。大菩提心以善根為體以大願為緣。不退屈為策發。方能起故善根為因名清淨力。此能降伏自所治故。大願為緣名增上力。常遇善友令增進故。堅固心者雖遇惡友方便破壞。終不退捨菩提之心名堅固也。言勝進者。所修善根運運增長轉勝進故。前十信心入此住者由具彼十。於大菩提堅猛不退齊此方名初劫之始。即以此心為十住本。此轉增勝成後諸住。乃至極果由此得故。有說。十住同十地行。從此第二明治地住。   經。於諸眾生利樂悲愍。   解曰。解住名者。磨練其心離垢澄淨濤汰諸染名治地住。於諸眾生利樂悲愍者。利謂利益。樂謂安樂。言悲愍者拔濟行也。如花嚴雲。誦習多聞虛閑寂靜。近善知識了達於義。如法修行安住不動。從此第三明修行住。   經。自觀己身六界諸根一切無常苦空無我。   解曰。解住名者。審觀自身遠離空有正行修習名修行住。自觀己身者此總標也。言六界者地等六界也。言諸根者謂眼等根。如舊經中五色五受女男意命十四根也。謂觀六界及此諸根生滅逼迫皆空無我。治彼倒故。從此第四明生貴住。   經。了知業行生死涅槃。   解住名者。生在佛家種性尊貴。此雖長養已勝餘乘名生貴住。了知業行生死涅槃者。了知自他善惡業行此順生死此順涅槃。如舊花嚴偈雲。第四生貴真佛子。從諸賢聖正法生。有無諸法無所著。捨離生死出三界。著有生死著無涅槃。二俱不著當出難矣。從此第五明具足方便住。   經。能利自他饒益安樂。   解住名者。巧不滯真。起悲愍物。真俗二行能雙修故。故名此住。上句二利下句利他。如經說雲。所修善根皆為救護饒益安樂哀愍度脫一切眾生。令離災難出離生死證涅槃故。從此第六明正心住。   經。聞讚佛毀佛心定不動。   解住名者。觀理無二漸次純熟。聞讚毀佛心不傾動名正心住。聞讚佛等者。謂此菩薩善觀諸法無體無性。達如幻夢故。聞讚毀心定不動也。如經說雲。讚法毀法讚毀菩薩聞說眾生有垢無垢易度皆定不動。此唯就勝故言佛也。從此第七明不退住。   經。聞有佛無佛心定不退。   解住名者。止觀雙修緣不能壞。聞說有無心定不退名不退住。此亦就勝唯言有佛無佛心定不退如彼經說。法及菩薩聞說有無定不退也。謂能了知無相即相相即無相。於佛法中心不退轉。從此第八明童真住。   經。三業無失起六和敬。   解住名者。三業光潔離染如童。行性成就物莫能壞名童真住。三業等者。身口意三離遇失故。如舊經雲。謂三業同。戒見學同。六和敬故。如彼經說身行無失語行無失意行無失。勤學修習遊行無數世界。領受無數佛法。現變化自在身。出廣大遍滿音。一剎那中承事供養無數諸佛。三業行矣。從此第九明法王子住。   經。方便善巧調伏眾生。   解住名者。應根善說妙合所宜紹嗣法王名法王子住。方便等者。方便演說皆善巧故。善能調伏諸眾生故。如經說雲。法王軌度法王觀察法王宴寢法王讚歎。皆悉勤學調伏行矣。從此第十明灌頂住。   經。勤學十智神通化利。   解住名者。住位滿足成就智身。諸佛法水以灌其頂名灌頂住。然灌頂法如三藏所持梵本金剛頂經說。有五種灌頂。所謂寶冠印契。以水光明及以名號。三賢十聖將成正覺。一一位中或佛菩薩與灌頂也。勤學十智者。如經說雲。學三世智.佛法智.法界無礙智.法界無邊智.充滿一切世界智.普照一切世界智.住持一切世界智.知一切眾生智.知一切法智.知無邊諸佛智。初之五智知世界故。如次所謂隨心轉智.正覺照智.照法界智.自在普入智.至處皆嚴智。次之三智知眾生心。所謂知一切心智.知心境界智.知諸根性智。後之二智明其成德。所謂當根與法智.令滅諸惑智。明十智矣。神通化利者。如舊經第九解十住偈雲。清淨妙法身應現種種形。猶如大幻師所樂無不現。或處為眾生究竟菩薩行。或復現初生出家行學道。或於樹王下自然成正覺。或處為眾生示現入泥洹。此皆神通化利行也。結為頌曰。發心治修行。生貴具方便。正心及不退。童真王灌頂。從此第三明修習行。   經。下品修習八萬四千波羅蜜多。   解曰。言下品者三賢初也。修習等者。此位時長。具修福智諸行願也。從此第二聊簡內外。於中分二。初明忍方便。後明正定聚。初忍方便文復分二。且初第一忍前方便。   經。善男子習忍以前經十千劫行十善行有退有進。   解曰。習忍以前者明劫外也。經十千劫者所經時也。此明直往。不同涅槃八萬六萬四萬二萬十千劫等。此頓彼漸有差別故。行十善行者所行行也。身三口四意三為十。有退有進者明不定矣。從此第二舉喻釋成。   經。譬如輕毛隨風東西。   解曰。十善進退如毛東西。從此第二明正定聚。於中分二。且初第一明正定聚。   經。若至忍位入正定聚不作五逆不謗正法。   解曰。若至忍位者。謂修十善。上品成滿發菩提心。如前不退名至忍位。入正定聚者。入謂進入也。即此忍位名正定聚。不同小乘。俱捨第十正性離生名正定故。下之兩句明不造逆非闡提故。從此第二明忍所治。   經。知我法相悉皆空故住解脫位。   解曰。知我法相者分別二執也。謂由邪教及由邪師自邪分別。我謂主宰法謂蘊等。如上所明。即蘊離蘊二十句等六十二見即我法執。由此二執二障具生。此伏二執及相應障伏彼現行悉皆空故。二執隨眠皆未滅也。若爾何故花嚴第十解十位雲。除滅諸煩惱永盡無有餘。無礙寂滅觀是則佛正法。如何此雲隨眠未滅。答彼依伏滅邪教邪師所起我法不共無明伴類煩惱故雲永盡。非謂一切自分別生煩惱及俱生煩惱亦永盡故。故緣起經雲。內法異生不放逸者。我不說為無明緣行。謂邪教等所發不共相應無明已永盡故。故不說為無明緣行。然自分別煩惱及俱生煩惱現行漸伏種皆未盡。至見道位分別二障所有種子頓斷盡故。至下當悉。住解脫位者。此伏忍位而有二名。望菩提果故名資糧。望涅槃果故名解脫。解脫分故名解脫位。從此第三結申滿位。   經。於一阿僧祇劫修習此忍能起勝行。   解曰。於一阿僧祇劫者所經時也。阿之雲無。僧祇雲數。劫者梵語也。具足應雲劫波者時分也。譯為唐言一無數時也。修習此忍者結此位也。能起勝行者起性種性十行位也。此阿僧祇略分別者。如新花嚴經第四十五阿僧祇品。有一百二十數。從初百洛叉至第一百三數名阿僧祇。即無數劫也。如瑜伽四十八說十三住竟下分別雲。又即於此一一住中經多俱胝百千大劫。或過是數方乃證得一住成滿。由此應悉。今此經中前十法師一一各增一僧祇者。准此應悉。瑜伽次雲。然一切住總經於三無數大劫。方乃圓證無上菩提。謂經第一無數大劫。方乃起過勝解行住。證歡喜住。此就恆常勇猛精進。非不勇猛懃精進者。復經第二無數大劫。方乃超過極歡喜住乃至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證得八地。此即決定以是菩薩得淨意樂決定勇猛勤精進故。復經第三無數大劫。方乃超過無功用住無礙解住。證得最上成滿菩薩住。即法雲地。當知。此中略有二種無數大劫。一者日夜半月一月等。算數方便時無量故。亦說名為無數大劫。二者大劫。彼論前雲。以風災劫算數方便超過一切算數之量。亦說名為無數大劫。若就前說無數大劫。要由無量無數大劫。方證無上正等菩提。又以斯文屬此經者。無數阿僧祇亦不違理。若就後說無數大劫。但經於三無數大劫。便證無上正等菩提。更無大劫過此量也。問論既說雲經三大劫。然一大劫為經幾時。答如瓔珞經下卷說雲。如有大石方八百里。淨居天衣三年一拂拂盡此石。名一阿僧祇劫。問若如此者。婆娑論說。釋迦菩薩超九劫等。為何劫耶。答瑜伽次雲。若正修行最上上品勇猛精進。或有能轉眾多中劫小三災劫。或有乃至轉多大劫大三災劫。當知決定無有能轉無數大劫。此同婆沙於修妙相轉大劫也。若爾時既長遠何由成佛。答曰。處夢謂多年。覺乃須臾頃故。時雖無量悟乃一剎那。常自精勤勿懷怖懼。由此應說三練磨心。從此第二明性種性。於中分三。初標位辨相。次正辨修行。後結申滿位。且初第一標位辨相。   經。復次性種性菩薩住無分別。   解曰。性種性者如前已解。住無分別者。標此位中修十勝行遠離自也取相分別。又了三假無分別觀也。從此第二正辨修行。於中分三。初明修十行。次明所對治。後明所修觀。初中復二。且初第一標十慧觀。   經。修十慧觀。   解曰。十慧觀者即十行也。慧即別境能觀之心。修行施等十勝行也。然十行者。謂施戒等修起名行。行法故圓滿說為十。總言十行。帶數得名。即行之行。自他異故。然別名者。若雲施等當體彰名。雲歡喜等約用為目。出體辨人如前住故。從此第二別明十行文分為十。且初第一明歡喜行。   經。捨財命故。   解行品者。施悅自他名歡喜行。無貪三業為自性也。捨財命者捨即施也。由能捨心行施事也。財謂財物資具法財。命謂身肉及無畏行皆能捨故。從此第二明饒益行。   經。持淨戒故。   解行名者。護持三聚能益自他名饒益行。受持淨戒三業為性。持淨戒者。守護律儀三業無失。從此第三無違逆行。   經。心謙下故。   解行名者。忍力能治自他恚恨名無違逆行。無嗔三業為自性也。心謙下者。種種毀辱逼切惱害。心唯謙下皆能忍也。從此第四無屈撓行。   經。利自他故。   解行名者。精懃修習心不退亂名無屈撓行。以懃三業為自性也。利自他者。遍策諸根修諸勝行皆不退屈能益自他。精進行也。從此第五離癡亂行。   經。生死無亂故。   解行名者。善修止品得勝等持名離散亂行。定為自性也。生死無亂者。如經說雲。於世間中死此生彼入住出胎皆無癡亂。禪定行也。從此第六明善現行。   經。無相甚深故。   解行名者。觀法實相照理現前名善現行擇法為性也。無相甚深者。如經說雲。唸唸觀察一切眾生無性為性。一切諸法無為為性。一切國土無相為性。即相觀性名為甚深。修慧行也。從此第七明無著行。   經。達有如幻故。   解行名者。善修勝行不滯空有名無著行。擇法為性也。達有如幻者。達諸有為如幻不實。如經說雲。觀諸法如幻。諸佛如影。菩薩行如夢。佛說法如響。世間如化。由了此等不著空有。方便行也。從此第八明難得行。   經。不求果報故。   解行名者。常以大願攝勝善根名難得行。以欲勝解信思念等為自性也。不求果報者。自修勝行不希當果。利樂有情不求彼報也。從此第九明善法行。   經。得無礙解故。   解行名者。深達根器善於法化名善法行。思擇為性也。得無礙解者。謂得四種。法.義.詞.辨。無礙解力思擇修習二利行也。從此第十明真實行。   經。唸唸示現佛神力故。   解行名者。言行相應所作誠諦名真實行。擇法為性也。唸唸示現佛神力者。如經說雲。此菩薩摩訶薩成就第一誠諦之語。如說能行。如行能說。隨本誓願皆得究竟。唸唸遍遊十方世界。唸唸普詣諸佛國土。唸唸悉見不可說諸佛及佛莊嚴清淨國土。示現如來自在神力。遍法界虛空界。現無量身普入世界。大師子吼得無所畏。能轉無礙清淨法輪。到佛法海實相源底。行二利行也。結為頌曰。歡喜饒無違無屈離癡亂善現無難得善法真實行。從此第二明所對治。於中分二。且初第一明治十倒。   經。對治四倒三不善根三世惑業十顛倒故。   解曰。前十慧觀是能治行。此下十倒是所治障。言對治者此是總標。言四倒者常樂我淨。前習種中第三修行住已辨對治。此中永滅。總聚明也。三不善根者貪嗔癡也。初歡喜行治彼貪也。第三無違逆行治彼嗔也。第六善現行治彼癡也。三世惑業者。過去因忍現在因果忍未來果忍。第七無著行治過現也。八難得行治當果也。約行別治。准此而悉。總聚明者如上卷。十顛倒者結所治也。從此第二明我法空。   經。我人知見唸唸虛偽。   解曰。我人知見者舉所治也。前習種性明漸伏除。此舉所治所依之蘊唸唸虛偽明其不實。顯所治我永所行故。從此第三明所修觀行。於中分二。且初第一明所修觀。   經。了達名假受假法假皆不可得無自他相住真實觀。   解曰。了達名等體皆虛偽無有真實不可得也。前依生起。以法受法而為次也。此明對治。從易至難故與前異。無自他相者。謂修十行及治十倒。不住自他分別之相。了三假空不起分別。此即順向無生之理真實觀也。天台所謂十行之中有無生忍。此之類也。從此第二明所修行。   經。中品修習八萬四千波羅蜜多。   解曰。賢位中故文易可知從此第三結申滿位。   經。於二阿僧祇劫行諸勝行得堅忍位。   解曰。此位長時於前一上加一劫故。行諸勝行者結此十行。得堅忍位者得入後位。從此第三明道種性。文三如前。且初第一標位辨相。   經。復次道種性菩薩位堅忍中觀諸法性得無生滅。   解曰。道種性者如前已解。住堅忍中者。堅謂堅固不可壞義。如梵網經謂十迴向為十金剛也。觀諸法性者有為法性也。得無生滅者。達有為空了無生滅。從此第二正辨修行。於中分二。初明十迴向。次明對治。後辨生差別。然十迴向謂已所修發勝思願各有三義。言迴向者。照理不住曰迴。大悲救物名向。向眾生也。又行不住有曰迴。直趣菩提名向。向菩提也。又於相不住曰迴。達事照如名向。向實際也。由此義故名為迴向。迴向圓滿故說為十。言十迴向帶數得名。迴向兩字六釋不攝。共目一法。非合釋也。此十迴向各具三義。向眾生者。善根依彼得增長故。又以大悲異二乘故。向菩提者。心依彼發順向彼故。希無上果速圓滿故。向實際者。善根依彼必歸理故。智起照如希證圓故。由此迴向各異三也。然出體者。總即大願。別即四法。定.慧.願.悲。具五蘊故。別名辨相如次釋矣。明十迴向文分為十。且初第一明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迴向。   經。四無量心能破諸闇。   解此名者。拔濟為救。加衛為護。於所救護照解平等名離相也。又悲能救護。智能離相。離相之行為迴向也。四無量心者能救護心也。能破諸闇者。拔濟有情破煩惱闇。從此第二明不壞迴向。   經。常見諸佛廣興供養。   解此名者。三寶及戒為不壞信。以彼善根成此迴向。常見諸佛者。就勝而明。法僧及戒理必俱故。廣興供養者。彰福資糧黃供養也。從此第三明等一切諸佛迴向。   經。常學諸佛住迴向心。   解此名者。學三世佛所作迴向。唸唸修學成此迴向。言常學者能受學心。言諸佛者所受學處。迴向心者受學之事。如花嚴說。諸佛世尊迴向之道略有三種。所修善根迴向法界無與等故。迴向菩提願圓滿故。迴向眾生近三寶故。受行彼三即常學故。從此第四明至一切處迴向。   經。所修善根皆如實際。   解此名者。菩薩所脩一切善根至一切處成此迴向。所修善根者。所修福慧自利利他無量行願諸善根故。皆如實際者。舉喻釋成。實際平等無處不遍。所修諸行由不住相等實際故。從此第五明無盡功德藏迴向。   經。能於三昧廣作佛事。   解此名者。以所修習無盡諸行功德之法成此迴向。能於三昧者明依定也。廣作佛事者化利事也。如花嚴說。謂此菩薩懺除重障禮敬諸佛。勸請一切諸佛說法。隨喜諸佛及菩薩等一切善根。凡自所修德行知見迴向莊嚴一切佛國入不思議自在三昧。善巧方便作佛事故。從此第六明入一切平等善根迴向。   經。現種種身行四攝法。   解此名者。廣修檀施得三輪淨。住平等心成此迴向。現種種身者現諸隨類尊貴之身。行四攝法者。利他行故。如花嚴說。或為帝王為轉輪王。施外資財及身肉故。彼有一百二十門。廣示差別。從第二十五終第二十八明檀行矣。從此第七明等隨順一切眾生迴向。   經。住無分別化利眾生。   解此名者。廣大善根方便善巧。隨順眾生成此迴向。住無分別者。多住相似無分別故。化利眾生者利他勝行。從此第八明真實相迴向。◎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卷下一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卷下   ◎經智慧明瞭甚深觀察。   解此名者。所修諸行福慧無量皆等真實成此迴向。智慧明瞭者。謂觀理事悟解明瞭。甚深觀察者。所行合理名曰甚深。不住有無即善觀察。從此第九明無縛無著解脫迴向。   經。一切行願普皆修習。   解此名者。不為相縛不著諸見所作自在成此迴向。一切行者施等諸行。一切願者廣大願故。此二相資起必俱故。普皆修習者。由無縛著解脫自在。無量行願皆修習矣。從此第十明等法界無量迴向。   經。能為法師調御有情。   解此名者。所修諸行離相廣大皆等法界成此迴向。能為法師者。得無礙解善化導故。調御有情者。演說當根令善調伏廣利樂故。如花嚴雲。如離垢繒而繫其頂。住法師位廣行法施。起大慈悲安立眾生。於菩提道常行饒益無有休息。以菩提心長養善根。為諸眾生作調御師。示諸眾生一切智道。此即顯示化利行矣。結為頌曰。救護不壞等一切。至一切處及無盡。隨順等隨並真實。無著無縛等法界。從此第二明所對治。於中分三。一明所對治。二辨生著別。三所修轉勝。且初第一明所對治。   經。善觀五蘊三界二諦無自他相得如實性。   解曰。善觀五蘊等者如前已釋。謂觀五蘊得解脫蘊。觀三界因果得空等忍。觀二諦假實得生無生忍。無自他相者。謂觀蘊等悉不住。無能所故。無自他故。即無分別。文復分三。且初第一明三界生。   經。雖常修勝義而受生三界。   解曰。雖常修勝義等者釋疑難也。謂此已前所修勝行皆順勝義。當何所生。雖常修習皆順勝義。由感三界分段生死。習種未已未離相縛。故所修行生三界也。經言三界總相而明。多唯欲界。如次當悉。從此第二徵其所以。   經。何以故。   解曰。徵也。從此第三釋其所生。   經。業習果報未壞盡故於人天中順道生故。   解曰。言業習者此為因也。言果報者此為果也。未壞盡者。由未斷彼感生之因故。分段生未壞盡故。於人天中者。唯欲人天受勝生故。何非上二唯欲人天。有現觀故此近初地非彼二故。順道生故者。經生不忘性成就故。此中所明直往種性。若迴心者前變易中已分別故。從此第三明所修行。   經。上品修習八萬四千波羅蜜多。   解曰。三賢之上餘文悉矣。從此第三結申滿位。於中分三。且初第一明所經劫。   經。三阿僧祇劫修二利行廣大饒益。   解曰。三阿僧祇者於前二上加一劫故。具修二利廣饒益故。從此第二明出離行。   經。得善調伏諸三摩地住勝觀察修出離行。   解曰。得善調伏者。於三賢位善調伏故。三摩地者此雲等持。修諸勝定恆相應故。住勝觀察者。下中上品修勝慧故。為引初地出離行故。又解。修二利行廣大饒益者。此明結上資糧位中多住外門修菩薩行。得善調伏已下文者明加行位。上之兩句明所依定。得善調伏者。已得上品調伏心故。諸三摩地者。謂明得等所依定故。此四不一名諸定故。下之兩句明燸等位。依四尋思四如實智名勝觀察。此略明者。一者燸位。依明得定發下尋思觀無所取。謂此位中創觀所取名義自性差別四法皆自心變假施設有實不可得。初獲慧日。前行相故立明得名。即此所獲道火前相故亦名燸。二者頂位。依明增定發上尋思觀無所取。謂此位中重觀所取名等四法皆自心變假施設有實不可得。明相轉盛故名明增。尋思位極故復名頂。三者忍位。依印順定發下如實智。如實遍知名義自性差別四法於無所取。決定印持無能取。中亦順樂忍既無實境離能取識。寧有實識離所取境。印前順後立印順名。忍境識空故亦名忍。四世第一位。依無間定發上如實智即二取空。謂前上忍唯印能取空。今世第一法二空雙印。從此無間必入見道立無間名。異生法中此最勝故名世第一法。如是燸頂依能取識觀所取空下忍起時。印境空相。中忍轉位於能取識如境是空順樂忍可。上忍起位印能取空。世第一法雙印空相。皆帶相故未能證實。故厚嚴經為成此義。如經偈雲。菩薩於定位。觀影唯是心。義想既滅除。審觀唯自想。如是住內心。知所取非有。次能取亦無。後觸無所得。此位菩薩於安立諦觀苦等四。非安立諦總一真實別即二空俱學觀察。為引當來二種見故。菩薩起此燸等善根。雖方便時通諸靜慮。而依第四方得成滿。託最勝依入見道故。唯依欲界善趣身起。故顯揚論第十六雲。極厭非惡趣。極欣非上二。唯欲界人天佛出世現觀。此上皆是住勝觀察。修順見道出離行故。若依瑜伽。三無數劫上來總是明初劫竟。古人立此四加行雲。初禪方便非欲界攝。初地方便非初劫攝。應為質雲。初地方便非初劫者。初地方便非凡夫攝。若言未證真故非聖人者。應言未證真故非第二劫攝若觀斯文無勞立難。從此第三結後勝地。   經。能證平等聖人地故。   解曰。能證平等者。別無漏智親證真如。如即平等聖人地故。從此第四明歡喜地。於中分三。初標入地相。次住地修行。後結申滿地。初文復三。且初第一標入地相。   經。復次歡喜地菩薩摩訶薩超愚夫地生如來家住平等忍。   解曰。凡欲登地先瑞相者。如金光明第四雲。佛告師子相無礙光焰菩薩言。善男子初地菩薩是相。先現三千大千世界無量無邊種種寶藏。無不盈滿。菩薩悉見。此與大寶積第一百一十五卷中十地文同。即先相矣。歡喜地者。謂初證得出世之心。昔所未得而今始得生極喜故。所言地者。為無為德以為自性。如前解故。超愚夫地者。愚謂凡愚無明為地。無漏斷彼故雲超也。生如來家者。無性攝論雲。謂佛法界名如來家。於此證會故名為生。初生聖胎紹佛種故。如十地經雲。過凡夫地入菩薩位。生在佛家種姓尊貴也。住平等忍者。真無高下故雲平等。正智證曾為忍住矣。從此第二明所證如。   經。初無相智照勝義諦一相平等非相無相。   解曰。初無相智者。謂真見道無分別智證二空理。此最居初故名初智。雖相見道望脩為初。此在彼先故名初也。照勝義諦者。證法性如二空所顯真勝義故。一相平等者。如智不二即一相平等。非相無相者。無能所相即非相無相。從此第三明所斷障。   經。斷諸無明滅三界貪未來無量生死永不生故。   解曰。斷諸無明者。謂二障中分別起者。無明不一故名為諸。雖舉無明執障皆斷。無明為本執障所依。但斷無明餘皆隨斷故偏舉也。滅三界貪者此修斷也。謂貪煩惱與無明俱障施度。增入初地時謂貪粗重即永斷故。未來無量生死永不生故者。謂分別惑所造十惡及諸善業感彼惡趣。北俱盧洲長壽天等無量生死。入初地時永不生故。如金光明第四。斷二無明。一執著有相我法無明。謂二障中著有相者。二執為本言我法故。即同此中斷諸無明。二怖畏生死惡趣無明。謂感惡趣諸業果等。即同此中未來無量生死。然此三中前後見惑。貪為修惑。顯此三種皆永斷故。斷差別者。謂初無明自性斷故。次三界貪檀行離繫緣縛斷故。無量生死因果皆無不生斷故。前二擇滅後非擇滅所證真如即無為故。從此第二住地修行。於中分三。初明修悲智。次明智一異。後明脩智願。初明悲智文分為三。一總標悲智。二明修勝行。三依地辨德。且初第一總標悲智。   經。大悲為首起諸大願於方便智唸唸修習無量勝行。   解曰。大悲為首者利他本故。起諸大願者行所依故。由行與願牙相依持。此二俱修不偏起故。於方便智者達俗智也。如十地經雲。大悲為首智慧增上方便善巧所攝諸智。准彼經者。顯依悲智。唸唸修習自利利他無量勝行皆善巧故。從此第二明修勝行。文復分二。且初第一遍修諸行。   經。非證非不證一切遍學故。   解曰。言非證者方便智故。非不證者影像故。若依本記。真中有俗故雲非證。俗中有真故非不證。一切遍學者。住此地中一無數劫萬行莊嚴遍修學故。如成實論。廣學異論遍知意故。如善戒經。遍學五明諸論等故。又等嚴三十四。十地論第二三廣明行矣。從此第二向一切智。   經。非住非不住向一切智故。   解曰。言非住者。遍修諸行不住止之。非不住者。於所修行心無散亂常寂靜故。向一切智者。所修行願悉皆趣入一切智故。從此第三依地辨德。於中分四。且初第一魔不能動。   經。行於生死魔不動故。   解曰。行於生死者利生處也。魔不能動者謂四魔也。煩惱.蘊.死及以天魔。如上序品已廣分別。如佛地論第一雲。初地已上諸大菩薩在淨土中離粗四魔無五怖畏。從此第二離諸怖畏。   經。離我我所無怖畏故。   解曰。離我我所者。分別所起已永斷故。無怖畏有五。一不活畏。二惡名畏。三者死畏。四惡道畏。五大眾威德畏。辨五依者。十地論第二去。此五怖畏是初地障。第一二五依身口意。第三第四依身。身者愛憎異故。辨五因者略有二種。一者邪智妄取想見愛著故。二善根微少故。能對治者如十地經及花嚴雲。此菩薩離我想故尚不愛身。何況資財。無不活畏。不於他所希求供養。唯專給施一切眾生。無惡名畏。遠離我見無有我想。無死畏故。自知死已決定不離諸佛菩薩。無惡道畏。我所志樂一切世間無與等者。何況有勝。無大眾威德畏故。此總雲無怖畏矣從此第三常化眾生。   經。無自他相常化眾生故。   解曰。無自他相者。得無分別不住相故。常化眾生者。如十地經雲。又發大願三界所繫入於六趣。一切生處名色所攝如是等類。我皆教化令入佛法。悉令永斷一切世間趣。令安住一切智道。盡未來際無休息故即常化矣。從此第四生諸淨土。   經。自在願力生諸淨土故。   解曰。自在願力者。願由行力得自在故。生諸淨土者。所謂諸佛受用土故。然此菩薩自受用土與諸佛土處無有異。體別如前。此受用土體狀如何。依何乘路即得生故。如佛地經論第一雲。諸佛淨土周圓無際其量難測。超過三界所行之處。勝出世間善根所起最極自在淨識為相。如來所睹。諸大菩薩眾所云集。大念慧行以為遊路。大止妙觀以為所乘。大空無相無願解脫為所入門。此經上雲脩三脫門。今此又雲自在願力。顯願由行得自在故。依彼乘路而得生故。何以知彼此地生耶。彼論解雲。他受用土地上菩薩乃得生故。從此第二明智一異於中分三且初第一明根本智。   經。善男子此初覺智非如非智非有非無無有二相。   解曰。此初覺智者入地智也。覺謂覺照即證真智。非如非智者境智俱空故。非有非無者有無俱寂故。無有二相者能所兩亡故。即六七識觀察平等。此二智品最初起故。從此第二明方便智。   經。方便妙用非倒非住非動非靜。   解曰。方便妙用者達俗智也。體具四德故雲妙用。非倒者雖帶相緣不顛倒故。非住者萬行皆修非住一故。非動者緣前如智不散動故。非靜者乘大智悲修無住故。又初異外道。次異凡天。動靜二種異於二乘。彼無此智不同此故。從此第三二智一異。   經。二利自在如水與波非一非異智起諸波羅蜜多亦非一異。   解曰。二利自在者。真智自利方便利地。於此二利作用自在。如水與波者舉喻釋成。水喻本智波喻後智。此二作用如波水故。非一非異者由動靜異故非一也。離水無波故非異也。即是二智非一異義。智起諸波羅蜜多亦非一異者。依智起行行與智俱。亦如水波非一異故。從此第三明脩智願。於中分二。且初第一明所修行。   經。於四阿僧祇劫滿足修習萬萬行願。   解曰。四阿僧祇者。於前三上加一劫故。修習等者。此中修行與賢異者。准瑜伽雲。初無數劫名波羅蜜多。於一行中修一行故。第二無數劫名近波羅蜜多。於一行中修一切行故。第三無數劫名大波羅蜜多。一切行中修一切行故。深密第四唯識第九亦同說故。今此修習即第二劫。故與賢位有其異矣。從此第二明智願力。   經。此地菩薩無三界業習更不造新由隨智力以願生故。   解曰。無三界業習者業者行也。習謂習氣通種現也。見所斷者皆已無故。更不造新者。迷理無明轉新發業。既已斷故更不造新。從此已後乃至十地所修行願皆不招生。由初入地無明斷故。若爾後地無明與前何別。地上菩薩現貪嗔等。豈非業耶。答後自無明唯俱生惑。雖有不起。非發業故。又諸菩薩所化有情種種性慾化緣不一。由大悲力故現貪嗔。如花嚴六十八婆須蜜女六十六無厭足王。一一皆得無量三昧。豈如所見同不善故。若爾地上勝報彼應無因。此亦不然。謂由地前資糧等位無明發行以為因故。由隨智力以願生故者。西方諸師自有兩解。有說。漸悟及智增者。續生煩惱發潤永斷。於三界內無分段生。十王果報由隨智力無漏定願受變易生。不爾十王彼應無故。若界外生非凡境者。諸佛菩薩應非見故。有說。彼有論師名調伏光。依解深密作如是說。一類頓悟悲增上者。地前熏習感勝身因留事惑種。隨智願力潤彼生故。八地已上唯變化生。隨定散地皆得見矣。故七地前十王果等皆實生故。從此第三結申滿地。   經。唸唸常行檀波羅蜜多佈施愛語利行同事廣大清淨善能安住饒益眾生。   解曰。唸唸常行者。十度之中檀度偏增。財法無畏圓滿修故。餘非不修隨力分故。佈施等者。廣大修習皆清淨故。如十地論與此少別。彼第三雲。以二攝法攝取眾生。所謂佈施愛語二也。後之二攝但信解力行未通達。善能安住等結圓滿也。從此第五明離垢地。文三如前。且初第一標入地相。   經。復次離垢地菩薩摩訶薩四無量心最勝寂滅斷嗔等習。   解曰。明入地者如金光明經雲。二地菩薩是相先現。三千大千世界地平如掌。無量無邊種種妙色清淨珍寶莊嚴之具菩薩悉見。離垢地者。諸微細垢犯戒過失皆得清淨名無垢故。四無量心者。謂於此地斷嗔等習故。四無量與入地心相應起也。最勝寂滅者所證如也。此同攝論證最勝如。謂具無邊勝功德故。斷嗔等習者明所斷也。習謂習氣此有二義一者嗔等煩惱種子。二者嗔等所熏粗重無堪任性。等亦二義。一者等彼忿恚害等諸隨煩惱。二者等彼俱所知障所斷無明。此復有二。如金光明雲。一者微細學處誤犯無明。即此地俱生一分。二者發起種種業行無明。即彼所起誤犯三業此無明等皆障二地極淨屍羅。入二地時皆永斷故。斷差別者。此俱嗔等但斷粗重無堪任性不斷種故。以嗔等種是修所斷唯識第十說。修所斷地前漸伏。初地以上能頓伏盡令永不行。前七地中雖暫現起而不為失。八地以上畢竟不行。於十地中不別斷種。至金剛定一切頓斷。問此所知障與嗔粗重二類不同。為俱斷否。答明所斷者。二類雖殊非離障外別起無間斷嗔粗重。此無始來與所知障俱所知障為本。以無間道斷本障故。嗔粗重性與所知障粗重性。解脫道中俱時捨故。斷時別者。無間道起障種已無。而未捨彼無堪任性。為捨此故起解脫道。解脫道起非唯為此。及證此品擇滅無為。即無堪任性與無間道俱滅證無為。得與解脫道俱生。於十地中所斷二障斷種斷習及能斷道無間解脫。准此悉矣。從此第二住地修行。於中分二。且初第一修十善行。   經。修一切行所謂遠離殺害不與不取心無染欲得真實語得和合語得柔軟語得調伏語常行捨心常起慈心住正直心。   解曰。修一切行者此總標也。所謂已下明十善也。初三身業離殺盜婬。次四口業遠離虛誑離間粗惡雜穢語故。後三意業離貪嗔癡不善根故。謂此菩薩戒度圓滿三業清淨具十善故。辨此體者。有宗七色三心所故。經部唯思運身發語審慮決定作動三故。大乘亦思假亦色故。辨差別者。如十地經論第四雲。十善業道集因緣故則生人中至有頂處。又此上品十善業道與智慧觀和合修行。其心狹劣故。厭畏三界故。遠離大悲故。從他聞聲而解了故。成聲聞乘。又此上品十善業道修治清淨。不從他教自覺悟故。大悲方便不具足故。悟解甚深因緣法故。成獨覺乘。又此上品十善業道修治清淨。心廣無量故。具足悲愍故。方便所攝故。發生大願故。不捨眾生故。希求諸佛大智故。淨治菩薩諸地故。淨修一切諸度故。成菩薩廣大行。又此上上十善業道一切種清淨故。證十力故。四無畏故。一切佛法皆成就故。此即具明諸趣諸乘乃至佛果皆由十善。有斯異故。與此相違十不善果有其三種異熟果者。彼經次雲。十不善業道上者地獄因。中者畜生因。下者餓鬼因。由此故生三惡趣。故等流果者若生人中。殺有二果。短命多病。盜有二果。貧窮失財不得自在。婬有二果。妻不貞良不得隨意眷屬。虛誑二果。多被誹謗為他所誑。離間二果。眷屬乖離親族弊惡。粗惡二果常聞惡聲言多諍訟。雜穢二果。言無人受語不明瞭。貪慾二果。心不知足多欲無厭。嗔恚二果。常被他人求其長短又常被他之所惱害。邪見二果。生邪見家其心諂曲。此即人中等流果故。增上果者如婆沙雲。身無光澤常遭霜雹。身多塵垢口恆臭穢。時候改變由多荊確。居處險曲感外果少。果多辛辣果少或無此。即人中增上果故。彼經結雲。十不善道能生此等無量無邊眾大苦聚。故當遠離。以十善道為法園苑。常自安住亦勸他故。從此第二離過修行。   經。寂靜純善離破戒垢行大慈觀唸唸現前。   解曰。寂靜純善者。三業寂靜離諠動故。十善無雜即純善故。離破戒垢者行清淨故。行大慈觀者獲勝定故。唸唸現前者無間斷故。從此第三結申滿地。   經。於五阿僧祇劫具足清淨戒波羅蜜多志意勇猛永離諸染。   解曰。五阿僧祇者。於前四上加一劫故。具足等者。戒度偏增餘隨分故。志意勇猛者行無退故。永離諸染者清淨圓滿。從此第六明發光地文三如前且初第一標入地相。   經。復次發光地菩薩摩訶薩住無分別滅無明闇。   解曰。明入地者。如金光明雲。三地菩薩是相先現。自身勇健甲伏莊嚴。一切怨賊皆能推伏。菩薩悉見也。發光地者。無量智慧三昧光明不可傾動。無能摧伏。聞持陀羅尼以為根本。名發光地。住無分別者。謂即入地無分別智也。但明能證智。必有所證如准唯識論。此地菩薩證勝流真如。謂此真如所流教法於餘教法極為勝故。謂由此地所得三慧照大乘法。證此教法根本真如。滅無明闇者明斷障也。謂入此地斷闇鈍障。所知障中俱生一分障彼三地勝定總持及彼所發殊勝三慧。如金光明雲。有二無明。一者未得今得愛者無明。謂障勝定及修慧者。愛謂煩惱。與無明俱。俱能障也。二能障殊勝總持無明。謂障總持聞思慧者。梵雲陀羅尼此雲總持。念慧為體。依地持論。有其四種。一者法持持名句文。二者義持持所詮義。三者詞無礙解。四者辨才無斷。由得忍智故。於此四總持不忘。此地於法至求無倦。如十地論第五雲。假使三千大千世界大火滿中投身直過求佛所說一句法故。從此第二住地修行。於中分三。且初第一顯得三明。   經。於無相忍而得三明悉知三世無來無去。   解曰。於無相忍者。智緣無相名無相忍也。而得三明者。一宿住智明。二死生智明。三漏盡智明。廣如前解。悉知三世無來無去者。由此三明初知過去次知未來後知現在。了知三世達彼體空無來去矣。從此第二明所修定。   經。依四靜慮四無色定無分別智次第隨順。   解曰。依四靜慮四無色者。靜慮無色如前已解。二界定地地別有八。此差別者。前七各三淨味無漏凡聖別故。有頂唯二無無漏故。無分別智者。謂即加行根本後得俱無分別也。次第隨順者後得智也。雲何知然。謂加行智引根本故。根本智品證真理故。准於後得種種修行得於八地皆修習故。言隨順者修習義也。從下至上隨順趣入。如俱捨論第二十八修超等至。彼論頌雲。二類定順逆均間次及超至間超為成。於前八地本善等至分為二類。一者有漏二者無漏。往上名順。還下名逆。同類名均。異類名間。相鄰名次。越一為超。至間超為成者。謂觀行者修超定時。於有漏八地順逆均次現前數習。無漏七地順逆均次漏無漏順逆間次。於有漏地順逆均超。於無漏地順逆均超現前數習。名加行滿無漏等至。順逆間超名超定成。此則隨順大般若經菩薩摩訶薩師子頻申三摩地集散三摩地。至下當悉。如十地論雲。此地菩薩以何義故入禪無色無量神通。為五種眾生故。一為禪樂憍慢眾生入諸禪故。二為無色解脫憍慢眾生入無色定故。三為苦惱眾生令安善處永與樂故。應解彼苦令不受故。入諸禪定起慈悲無量故。四為已得解脫眾生入喜捨無量故。五為邪歸依眾生入勝神通令正信故。此地獲得不退禪故名三昧地前地。非無此地勝故。然此五中前之四門屬此段也。第五神通屬次下故。從此第三明得五通。於中分二。且初第一總標定等。   經。具足勝定得五神通。   解曰。具足勝定者前八定也。於中前四五通所依。得五神通者此總標矣。從此第二別明五通。   經。現身大小隱顯自在天眼清淨悉見諸趣天耳清淨悉聞眾聲以他心智知眾生心宿住能知無量差別。   解曰。於此五中第一三四境唯現在。所現聞知皆現在故。境畔際者如前經雲。萬佛剎土。第五知過去。如十地經雲。如實念知過去無量百千萬億那由他劫。第二知未來。准彼過去義應悉也。又十地論明智見者。四通明智第五明見。然十地經列五通者。一者神通。二天耳通。三他心通。四宿命通。五天眼通。依此次第明智見別不同此也。三業異者彼論次雲。初一神通身業清淨。天耳他心口業清淨。宿命死生意業清淨。所知異者。初一神通能至眾生所運身勝解意速異。天耳智通能知說法音聲義故。他心智通隨諸言音皆能盡知。依於此義種種異名隨眾生說。故去來二通盡知眾生過去未來所應受化故。釋名出體如序品矣。從此第三結申滿地。   經。於六阿僧祇劫行一切忍波羅蜜多得大總持利益安樂。   解曰。六阿僧祇者如前加也。忍波羅蜜者。此度偏增。餘非不修。隨力分故。得大總持者。四種如前悉圓滿故。利益安樂者結利他故。◎   ◎從此第七明焰慧地文三如前且初第一標入地相。   經。復次焰慧地菩薩摩訶薩修行順忍無所攝受永斷微細身邊見故。   解曰。明入地者如金光明雲。四地菩薩是相先現。四方風輪種種妙花悉皆散灑充布地上。菩薩悉見也。焰慧地者。以智慧火燒諸煩惱。增長光明修覺分故。修行順忍者。第三順忍中下品忍也。修謂修習行謂進趣。忍名雖通令入此地證真之智名為順忍。初證此理忍義勝故。無所攝受者所證如也。謂此真如無所繫屬。非我繫屬非我執等所依取故。永斷微細身邊見故者所斷障也。謂意識俱修斷煩惱身邊見也。言微細者。此身邊見最下品故。不作意緣故。遠隨現行故。說名微細。彼障此地菩提分法。入此地時便永斷故。見俱無明為所知障。此有二種。如金光明雲。一者味著等至喜悅無明。即是此中定愛俱者。於淨定中生味著故。二者微妙淨法愛樂無明。即是此中法愛俱者。言淨法者。謂真如法及菩提分法十二分教法。此二無明為所知障。與彼煩惱二愛相應。又二無明從無始來與意識中任運而生身邊二見相應而起。今入此地無明斷故。二愛二見皆永不行。斷種斷現准上悉也。然此地中與前異者。初二三地行施戒修相同世間。今第四地既得無漏菩提分法名出世矣。從此第二住地修行。於中分三。且初第一標所修行。   經。修習無邊菩提分法。   解曰。言修習者如十地論。謂此地中修菩提分行相無邊。或所利無邊。或即趣向果德無邊。名無邊也。分者因也亦支分義。趣果果分名分法也。從此第二明菩提分。   經。念處正勤神足根力覺道具足。   解曰。念處等者。前三各四次二各五次七後八為三十七。列名出體如前序品。此地所修皆無漏故。如十地經修念住勤一一皆雲除世貪憂。神足已下盡八正道一一具四。依止厭依止離依心滅依止捨。花嚴經雲迴向於捨也。如婆沙雲。慧緣苦集名為厭故。能斷惑道皆名為離。離煩惱故。滅謂惑無滅理顯故。捨謂大捨寂靜住故。廣如俱捨論第二十五對法第十具分別也。從此第三明所趣果。   經。為欲成就力無所畏不共佛法。   解曰。為趣佛果文易可知。從此第二經申滿地。   經。於七阿僧祇劫修習無量精進波羅蜜多遠離懈怠普利眾生。   解曰。於七阿僧祇者如前加也。言無量者眾行廣故。習修不退皆精進故。此度偏增餘隨分故。遠離懈怠者障永斷故。普利眾生者等利他故。從此第八明難勝地文三如前。且初第一標入地相。   經。復次難勝地菩薩摩訶薩以四無畏隨順真如清淨平等無差別相斷隨小乘樂求涅槃。   解曰。明入地者如金光明雲。五地菩薩是相先現。有妙寶女。寶實瓔珞周遍嚴身。首冠名花以為其飾。菩薩悉見也。難勝地者。修行方便勝智自在能得難得名難勝地。以四無畏者。此有二種。一者佛果四無畏。一一切智無畏。二漏盡無畏。三障道無畏。四出苦道無畏。如常分別。二者菩薩四無畏。一聞持無畏。二解脫無畏。三處眾無畏。四答難無畏。如前已解。若後四種希轉增進廣行利樂。加行引發入此地故。若前四種由此地中能證之智所斷之障。知諸地中障道出道分同果故名無畏也。隨順真如者如十地論第八雲。隨順平等真如法故。准彼論者。謂能證智隨順平等證真如理中品順忍也。清淨平等無差別相者所證如也。染淨平等體無差別。非如眼等有差別故。斷隨小乘樂求涅槃者所斷障也。謂前地中修菩提分雖得無漏。由所知障令善心等而有欣厭。同小乘等厭背生死欣求涅槃。此有二種如金光明雲。一者欲背生死無明。即是此中厭生死者。二者希趣涅槃無明。即是此中樂涅槃者。此二無明障於五地無差別道。入五地時便永斷故。從此第三住地修行。於中分三。初明觀諸諦。次明習技藝。後明出障道。且初第一明觀諸諦。   經。集諸功德具觀諸諦此苦聖諦集滅道諦世俗勝義觀無量諦。   解曰。集諸功德者積集無量行願功德也。如十地論第七雲。修習菩提心得大願力故。不疲倦心慈悲不捨眾生故。得善根力修習功德智慧行故。不捨眾生力不休息諸行故。正修行力起方便善巧故。無厭足力照見上上地故。得他勝力正受如來加護故。自得勝力得念定慧故。然此八中總有四對。初二二利後二自他廣明。此地集諸德也。具觀諸諦者標所觀也。此苦等諦觀無量者。四諦二諦具攝真俗境無量故。能證之智解無量故。從此第二明習技藝文復分二。且初第一明習技藝。   經。為利眾生習諸伎藝文字醫方讚詠戲□工巧咒術外道異論吉凶占相一無錯謬。   解曰。為利眾生習諸伎藝者標利他也。技術業藝有無別故。文字者書記故。醫方者救療故。讚詠者文辭故。戲□者歌樂故。工巧者彫鏤等故。咒術者隱顯等故。外道異論者十六異論故。吉凶占相者。占謂卜噬相謂候貌。或於夢寐或於列宿皆善占相能知吉凶無錯謬故。從此第二明趣菩提。   經。但於眾生不為損惱為利益故鹹悉開示漸令安住無上菩提。   解曰。開此示彼。餘文易了。從此第三明出障道。   經。知諸地中出道障道。   解曰。知諸地中者。謂知諸地障道出道入住滿心皆悉了矣。從此第三結申滿地。   經。於八阿僧祇劫常修三昧開發諸行。   解曰。於八阿僧祇劫者如前加也。常修三昧者。禪度偏增餘隨力分。依定開發諸行願故。從此第九明現前地文三如前。且初第一標入地相。   經。復次現前地菩薩摩訶薩得上順忍住三脫門能盡三界集因集業粗現行相。   解曰。明入地者如金光明雲。六地菩薩是相先現。七寶花池有四階道。金砂遍佈清淨無穢。八功德水皆悉盈滿。嗢缽羅花.波頭摩花.分頭花.芬陀利花隨處莊嚴。於花池所遊戲快樂清涼無比。菩薩悉見也。現前地者。行法相續了了顯現無相思惟悉現前故。得上順忍者。明能證智。上品忍也。住三脫門者如十地論第八雲。欲入第六地。得一切法自性無相平等故。准彼即顯證三脫門平等真理也。如唯識論。此地所證。無染淨如本性。無染非後淨故。能盡三界等者所斷障也。能盡即是斷盡義也。言三界者明所依也。集因者俱生煩惱及識種也。集業者福非福等諸業種也。皆是集論分段因故。粗現行相者所知障也。謂由前地觀於四諦二染二淨執有染淨粗相現行。障於六地無染淨道。謂此無明有其二種。如金光明雲。一者觀行流轉無明。即是此中執有染者。二者粗相現前無明。即是此中執有淨者。取淨相故相觀多行未能多時住無相觀。入此地時彼二無明及集因集業俱永斷故斷彼種現。准前悉故從此第二住地修行。於中分二。且初第一明緣生觀。   ◎經大悲增上觀諸生死無明闇覆業集識種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等皆由著我解曰。大悲增上觀諸生死者。先起大悲利生增上。觀諸世間受生死故。如十地經雲。世間受身生處差別皆以著我。若離於我則無生等。無明闇覆者。發業無明速闇為性。覆真實理生死本故。業習者。業謂非福福不動行。習謂熏習也。識種者總報識種於結生位種生現故。名色者。初結生位非色四蘊總立為名。羯邏藍等名之為色。合此二種為名色故。六處者名色增長有明等生六根處故。觸謂觸對。根境識三和合生故。受謂領納。因觸生故。然識等五約位以明。此之五果種種唯無記。隨業所生起必俱故。愛謂潤惑。受增名取。業等六種增長名有。有當果故。隨於諸趣蘊起名生。衰變名老。滅壞名死。言等者等彼憂悲苦惱也。亦顯緣起長劫輪迴治道未生恆無盡故。皆由著我者。菩薩觀彼長劫輪迴由有我故生死不斷。從此第二三脫門觀。   經。無明業果非有非無一相無相而不二故。   解曰。無明業果者。無明愛取三是無明。行有兩支此二通業。識等五支及生老死七支是果。二世皆不違經。隨應悉故。若以本末明因果者。十二支中無明愛取體是煩惱為業苦本。三唯是因。生老死支體是異熟業惑之果。二唯是果。行有識等乃具二義。生死之因煩惱之果。亦因亦果故。瑜伽第十雲。三唯是因二唯是果餘之七支通因果故。若以等起明因果者。前前為因後後為果。十二支中無明唯因。老死唯果。餘望前後亦因亦果故。瑜伽第十雲。初一唯因後一唯果餘通二故。非有非無者空解脫門也。觀前緣生我法非有實性非無。如十地論第八雲。如是觀察因緣法已無我作者。自性空離得空解脫門。一相無相者。無相解脫門也。彼論次雲。觀彼有支自性滅故。如是不見少法相故得無相解脫門。而不二故者無願解脫門也。彼論次雲。見因緣法無少法相可生願樂。唯除大悲教化眾生得無願解脫門。此即顯示無願與悲境不二故。又非有故非無故一相無相故知。次即空無願無相也。而不二故者。以三脫門觀緣生法境唯一相而不二故。從此第三結申滿地。   經。於九阿僧祇劫行百萬空無相無願三昧得一切般若波羅蜜多無邊光照。   解曰。九阿僧祇者如前加也。行百萬等者如十地經。於三三昧門一一各得百千萬三昧現前。大同此也。得一切般若等者。得謂證得又亦獲也。慧度偏增餘隨分也。無邊光照者。達空達有皆無邊矣。從此第十明遠行地文三如前。且初第一標入地相。   經。復次遠行地菩薩摩訶薩修無生忍證法無別斷諸業果細現行相。   解曰。明入地者如金光明雲。七地菩薩是相先現。於菩薩前有諸眾生應墮地獄。以菩薩力便得不墮。無有損傷亦無恐怖也。遠行地者。無漏無間無相思惟解脫三昧遠修行故。修無生忍者。五中第四明能證智。下品忍也。證法無別者明所證如。謂此真如雖多教法種種安立而無異故。斷諸業果者明所斷也。地前所感分段業果極至此地皆永斷故。細現行相者所知障也。執有生滅細相現行能障此地妙無相道。此有二種如金光明雲。一者微細諸相現行無明。即是此中執有生者。謂取流轉細生相故二者作意欣樂無相無明。即是此中執有滅者。謂取還滅細滅相故。由此二故純於無相作意勤求。未能空中起有勝行。入此地時彼等永斷故。於無相不專懃求。即於空中起有勝行。冥真俗境合本後智。少用功力即能超故。從此第二住地修行。於中分二。且初第一明滅定行。   經。住於滅定起殊勝行雖常寂滅廣化眾生。   解曰。住於滅定者所得定也。十地第九雲寂滅定。餘論皆名滅盡定也。大般若雲滅想受定。釋此名者。令不恆行恆行染污心心所滅故名滅盡。命身安和故亦名定。滅盡之定依主得名。出此體者。依彼所滅不恆行識二十二法及恆行識有覆心所滅十二法種子為體。依大小乘假實異故。明所依者。此定加行由心息想作意為先。初修之時必依有頂遊觀無漏為加行入。次第定中最居後故。雖屬有頂是無漏故。此定微妙要證二空。隨應後定所引發故。明得人者。三乘無學及有學聖已伏或離無所有貪。准在人中此定初起佛及弟子說力起故。人中慧解極猛利故。後上二界亦得現前。如大般若三百五十雲。菩薩摩訶薩師子頻申三摩地者。入初靜慮次第往上乃至滅想受定。彼復下入初靜慮名頻申定。若菩薩摩訶薩集散三摩地者。如超等至從一切地心入滅想受定。於一切地心出名集散故。今此菩薩於滅盡定入出自在起殊勝行故。十地論第九引經雲。從第六地能入滅定。今住此地於唸唸中能入寂滅而不證滅。畢竟成就不可思議。身口意業行實際行。雖常寂滅廣化眾生者。謂此菩薩第六識全第七一分住彼定中。雖常寂滅第七智品起三業事廣化眾生故。十地論雲。行實際行而不證滅。不捨有情即廣化故。從此第二明示現行。   經。示入聲聞常隨佛智示同外道示作魔王隨順世間而常出世。   解曰。示入聲聞者。現入小乘不同於彼但求自度。廣利有情隨佛智故。如十地經。亦云示同辟支佛達佛境界故。示同外道者著諸見也。同眾魔者樂生死也。隨順世間者。世間凡夫染著顛倒。菩薩示現皆同彼等。常修出世亦命彼等皆得出世。同類化矣。從此第三結申滿地。   經。於十阿僧祇劫行百萬三昧善巧方便廣宣法藏一切莊嚴皆得圓滿。   解曰。十阿僧祇者如前加也。行百萬三昧者如十地論雲。菩薩住此第七地能入百千萬菩薩三昧門淨治此地故。善巧方便者此偏增故。廣宣法藏者利樂地故。一切莊嚴者。悲智行願以自莊嚴悉圓滿故。從此第十一明不動地文三如前。且初第一標入地相。   經。復次不動地菩薩摩訶薩住無生忍體無增減斷諸功用。   解曰。明入地者如金光明雲。八地菩薩是相先現。於身兩邊有師子王以為衛護。一切眾獸悉皆怖畏。菩薩悉見也。言不動者。無相思惟修得自在。諸煩惱行不能動故。住無生忍者明能證智。中品忍也。體無增減者明所證也。體謂證會或即真如是諸法體性也。謂此真如離增減執不隨染淨有增減故。斷諸功用者所斷障也。言功用者加行義也。謂由功用令無相觀不任運起。通前辨者。前之五地有相觀多無相觀少。於第六地有相觀少無相觀多。第七地中純無相觀。雖恆相續而有加行。由無相中有加行故。未能任運現相及土。如是加行障此地中無功用道。彼功用體有二無明。如金光明雲。一者於無相觀功用無明。謂無相中未得自在。要由功用方得起故。二者執相自在無明。謂執相故令於相中不得。亦攝土相一分故。雲何為相。謂示現身相及淨土相皆名相故。彼二無明入此地時便永斷故。由彼永斷故此中得二自在。此地以上純無漏道常任運起。三界煩惱永不現行。第七識中細所知障猶可現起。生空智果不違彼故。從此第二住地修行。於中分二。初身心不起後諸佛加持。初中復二。且初第一無身心相。   經。心心寂滅無身心相猶如虛空。   解曰。言心心者前後之心或心心所也。言寂滅者明證理也。無身心相者。若身若心無所施作寂不動故。上句明心下句明相是二別故。猶如虛空者喻總明也。如花嚴雲。離一切心意識分別無所取著猶如虛空。入一切法如虛空性。各別明故。從此第二明不起心。   經。此菩薩佛心菩提心涅槃心悉皆不起。   解曰。明此菩薩佛大悲心趣菩提心求涅槃心此等諸心尚皆不起。況復起於世間之心。從此第二諸佛加持。於中分二。且初第一諸佛加持。   經。由本願故諸佛加持。   解曰。由本願故者。由此菩薩本勝願也。謂此地中入無相海身心寂滅若無勝願永不起故。諸佛加持者。唯有諸佛加護攝持即能起心趣無上故。如花嚴三十八十地論第十俱明十方諸佛悉皆現前與如來智。申其七勸。今依花嚴明七勸者。一者應趣果德勸。經雲善哉善哉善男子此忍第一順諸佛法。然善男子我等所有十力無畏十八不共諸佛之法汝今未得。汝應為欲成就此法勤加精進。勿復放捨。於此忍門勸進求故。二者愍念眾生勸。經雲又善男子汝雖得是寂滅解脫。然諸凡夫未能證得。種種煩惱皆悉現前。種種覺觀常相侵害。汝當愍念如是眾生。勸令化故。三者令憶本誓勸。經雲又善男子汝當憶念本所誓願。普大饒益一切眾生。皆令得入不可思議智慧之門。勸滿本願故。四者訶同二乘勸。經雲又善男子此諸法性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常住不異。諸佛不以得此法故名為如來。一切二乘亦能得此無分別法。勸雙修故。五者指事令成勸。經雲又善男子汝觀我等身相無量智慧無量國土無量方便無量光明無量清淨音聲亦無有量。汝今宜應成就此法。勸修成故。六者勿生止足勸。經雲又善男子汝今適得此一法明。所謂一切法無生無分別。善男子如來法明無量入無量作無量轉乃至百千億那由他劫不可得知。汝應修行成就此法。勸遍修故。十地論解雲。無量入者法門差別故。無量轉者依上上不斷差別故。謂修前二後後地中至究竟位皆不斷故。七者悉應通達勸。經雲又善男子汝觀十方無量國土無量眾生無量法種種差別。悉應如實通達其事。勸遍知故。說七勸已彼經結雲。若諸佛不與此菩薩起智門者。彼時即入究竟涅槃。棄捨一切利眾生業。即是此中加持義故。從此第二明起化利。   經。能一念頃而起智業雙照平等以十力智遍不可說大千世界隨諸眾生普皆利樂。   解曰。能一念頃者。蒙誡勸已一剎那也。而起智業者利生業也。雙照平等者。真俗雙照利行平等。以十力智者。分同諸佛十力智也。遍不可說大千世界者。即前經雲。百萬微塵數佛剎也。隨諸眾生者。現隨類身當根利樂也。如花嚴雲。於一念頃所生智業。從初發心乃至七地所修諸行百分不及一。乃至百千億那由他分亦不及一。譬如乘船欲入大海。未至於海多用功力。若至海已但隨風去。不假人力以至大海。一日所行比於未至。設經百歲亦不能及。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積集廣大善根資糧。乘大乘船到菩薩行海。於一念頃以無功用智入一切智智境界。本有功用行經於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所不能及。從此第三結申滿地。   經。於千阿僧祇劫滿足百萬大願心心趣入一切種一切智智。   解曰。於千阿僧祇劫者越前數也。如前瑜伽三無數劫。此地初入第三劫故與前異故。雖上下文數有多少。三劫所經時無異故。滿足百萬大願者。行願相資故雲滿足。願度偏增餘隨分故。心心趣入者無間修。一切種一切智智者。上俗下真。移下智字置於種下。結所趣故。從此第十二明善慧地文三如前。且初第一標入地相。   經。復次善慧地菩薩摩訶薩住上無生忍滅心心相證智自在斷無礙障。   解曰。明入地者如金光明雲。九地菩薩是相先現。轉輪聖王無量億眾圍繞供養。頂上白蓋無量眾寶之所莊嚴。菩薩悉見也。善慧地者。說一切法種種差別皆得自在。無患無累增長智慧自在無礙故。住上無生忍滅心心相者。明能證智。住上品忍。唸唸寂滅無相為相。證智自在者所證如也。由證真如智得自在。謂若此地證真如已。於無礙解得自在故。斷無礙障者明所斷障。此地菩薩得無礙解。由障障彼名無礙障。此障無明有其二種。如金光明雲。一者於所說義及名句文此二無礙未善巧無明。言所說者義無礙也。名句文者法無礙也。此二各有無量差別名為無量。於此二種未得善巧故。二者於詞辨才不隨意無明詞。謂無礙辨才無礙由無明故不得隨意故。二無明障於此地。四無礙解不得自在。入九地時便永斷故。從此第二住地修行。於中分二。初明無礙解後明利眾生。初中復二。且初第一明護法藏。   經。具大神通修力無畏善能守護諸佛法藏。   解曰。具大神通者明已得也。修力無畏者明修習也。善能守護諸佛法藏者。四無礙解為佛法藏。善能持說即為守護。或於四中得初二種為佛法藏。得後詞辨為能守護。如花嚴雲。作大法師具法師行。善能守護如來法藏。以善巧智起四無礙。用菩薩言詞而演說也。准彼經意。十二分教為佛法藏。具二利行為能守護起四無礙利樂事故。從此第二明無礙解。   經。得無礙解法義詞辨演說正法無斷無盡。   解曰。得無礙解者。至此地中獲無礙智名為得也。如攝大乘論無性釋雲。四無礙解通以定慧及彼相應心心所法以為自性。法義詞辨者。法者知諸法自相也。義者知諸法差別相也。詞者無錯謬說也。辨者無斷盡說也。如十地論第十一雲口業成就也。四無礙境界者。一法體。二法境界體。三正得與眾生。四正求與無量門。初法體者。遠離二邊生法所攝如色礙相如是等也。法境界體者。彼遠離二邊生法所攝中如實智境界。菩薩如彼生法所攝智境界中住。如前色等。何者是色謂眼色等虛妄分別也。正得與眾生者。於彼如實智境界中。隨他所喜言說正知。隨他言說正知而與也。正求與無量門者。於彼隨他所喜言說。正知無量種種義語。隨知而與。彼論依經廣解。大精繁故略也。演說正法無斷盡者辨無礙也。此有七種如前解矣。從此第二明利眾生。   經。一剎那頃於不可說諸世界中隨諸眾生所有問難一音解釋普令歡喜。   解曰。隨諸眾生者人天等趣。所有問難者。各隨言音種種名義所申問難也。一音解釋者。能解者詞辨二也。所解者法義二也。普令歡喜者。隨其種性利中鈍根。普皆攝益令歡喜故。如十地經雲。此菩薩於一佛所。以十阿僧祇百千陀羅尼門聽受其法。於餘無量無邊諸佛亦復如是。此菩薩於一念間。若一大千界若二三四十百千萬億世界若十億百億千萬億那由他乃至不可說不可說大千世界滿中眾生。於一念間一時問難。菩薩於一念間但以一音皆令開解。即於一名句字中說一切名句字。於一義中說一切義。一方音聲中現一切音聲。於一法義中皆應根宜演說無盡名無礙解。從此第三結申滿地。   經。於萬阿僧祇劫能現百萬恆河沙等諸佛神力無盡法藏利益圓滿。   解曰。於萬阿僧祇者。所經時劫越前量故。能現百萬等者。能現此等諸佛神力明神通也。然此菩薩十度之中力度偏增。無盡法藏者四無礙解廣利樂故。從此第十三明法雲地。於中分三。初標入地相。次住地修行。後結申滿位。且初第一標入地相。   經。復次法雲地菩薩摩訶薩無量智慧思惟觀察從發信心經百萬阿僧祇劫廣集無量助道法增長無邊大福智證業自在斷神通障。   解曰。明入地者金光明雲。十地菩薩是相先現。如來之身金色晃耀無量淨光悉皆圓滿。有無量億梵王圍繞恭敬供養。轉於無上微妙法輪。菩薩悉見也。法雲地者。法身如虛空智慧如大雲。皆能遍滿覆一切故。法雲兩字如智別故。唯識論雲。大法智雲含眾德水。蔽如空粗重充滿法身故。法雲俱智所遍如也。無量智慧思惟觀察者。此即加行遍觀察也。從發信心者舉最初也。經百萬阿僧祇劫者。至九地滿所經時也。廣集無量助道法者。助已修習一切行願助道之法也。增長無邊大福智者。明已增長廣大福智。如是觀察引能證智證寂滅忍入此地也。證業自在者明所證也。證者能證也。業自在者所證如也謂此地中證此真如。普於一切神通作業總持定門皆自在故。雖十地中真如無別。隨能證行假立名故。斷神通障者所斷障也。神通障者就勝立名。通障此地令於諸法不得自在。亦障此地大法智雲及所含藏所起事業。此有二種如金光明雲。一者於大神通未得自在變現無明。即是此中障所起事業者。此中應雲於大神通變現未得自在無明。文則順故。二者微細祕密未能悟解事業無明。即是此中障大法智雲及所含藏者。由二無明障神通等。入此地時便永斷故。從此第二住地修行。於中分三。且初第一明利他行。   經。於一念頃能遍十方百萬億阿僧祇世界微塵數國土悉知一切眾生心行上中下根為說三乘普令修習波羅蜜多。   解曰。於一念頃等者。明能化時所遍國土所化有情當根攝益。隨一味法各修習故。從此第二明修轉依。   經。入佛行處力無所畏隨順如來寂滅轉依。   解曰。入佛行處力無所畏者。入謂證也或趣入也。證真利樂佛行處也。力無畏等不共功德皆趣入故。隨順如來寂滅轉依者。修習果位所轉依也。轉謂轉易依謂所依。易劣得勝轉依義故。然彼位別。如唯識論略有六種。一損力益能轉。在三賢位由習勝解及慚愧故。損本識中染種勢力。益本識內淨種功能。漸伏現行名為轉也。二通達轉。謂在初地由見道力通達真如。斷分別生二障粗重。證得一分真實轉依。三修習轉。謂通十地由數修習十地行故。漸斷俱生二障粗重。漸次證得真實轉依。四果圓滿轉。謂究竟位由三大劫阿僧企耶修集無邊難行勝行。金剛喻定現在前時。永斷本來一切粗重。頓證佛果圓滿轉依。窮盡未來利樂無盡。五下劣轉。謂二乘位專求自利。厭苦欣寂無勝堪能名下劣轉。六廣大轉。謂大乘位為利他故趣大菩提。生死涅槃俱無欣厭。有勝堪能名廣大轉。今第三位已超前二第五下劣。習種已超趣第四六。是所隨順轉依義別略有四種。一能轉道二所轉依三所轉捨四所轉得。如彼第十廣分別故。從此第三明伏滅頓漸。於中分二。初明伏滅殊後明見頓漸。初中復三。且初第一總標伏位。   經。善男子從初習忍至金剛定皆名為伏一切煩惱。   解曰。從初習忍者舉其最初。至金剛定者舉其最後。標陳初後明其伏也。所言伏者如餘文中。世道名伏伏煩惱現。聖道名斷斷煩惱種。此地伏者合前二道俱名為伏。於伏忍位以世道伏。金剛定前以聖道伏。所謂二障粗品雖無。彼微細者種由未斷故說為伏。如起信論斷轉識前枝末無明亦合名斷。望本不覺故名伏也。如本記雲。從初十信至金剛定。未斷阿賴耶識。一剎那在故說為伏一切煩惱。從此第二別明斷滅。   經。無相信忍照勝義諦滅諸煩惱生解脫智。   解曰。無相信忍者。謂入初地真見道也。智證真如故雲無相。初信忍也照勝義諦者謂證如也。滅諸煩惱者。分別二障故名為諸。體俱無明通名煩惱。見道初斷故名為滅。前望俱生故總名伏。此據分別當體滅也。生解脫智者。謂法空觀生妙觀察平等智品名解脫智。又即起信論中法身菩薩始覺位也。從此第三明究竟滅。   經。漸漸伏滅以生滅心得無生滅此心若滅即無明滅。   解曰。此有二義。有說。漸漸伏滅者。依唯識第十。修所斷中煩惱即伏。所知即滅。於十地中地地皆示故言漸漸。且煩惱障所有現起。地前漸伏。初地已上皆能伏盡。隨於諸地智障相應。如初地貪二地嗔等。地地伏故。此障種子至金剛定一切頓斷。若所知障所有現起。地前漸伏。乃至十地方永斷盡。八地已上六識俱者不復現行。無漏觀心及果相續能違彼故。第七俱者猶可現行。法空智果起位方伏。前五轉識設未轉依。無漏伏故障不現起此障種子於十地中漸次斷滅。至金剛定方永斷盡。二障伏滅有此異故。以生滅心者能證智也。得無生滅者所證如也。此心若滅即無明滅者。此集起心即第八識無明習氣恆依此心心無漏位有漏識滅。彼無明種皆已滅故。有說。漸漸伏滅者。依起信論。從末向本。如凡夫人。覺知前念起惡業故。能止後念令其不起。雖復名覺即是不覺。二乘觀智初發意菩薩。相似覺位覺於念異念無異相捨粗分別名漸漸伏。初地已上法身菩薩。隨分覺於念住。念無住相名漸漸滅。通說名為漸漸伏滅。以生滅心得無生滅者。以隨分覺生滅之心修證不已。得至究竟無生滅故。此心若滅即無明滅者。如菩薩地盡。等覺位中金剛喻定現在前時。滿足方便即方便道。一念相應即無間道。覺心初相。即業相心因本無明業相動念業相心滅即無明滅。前唯約聖後亦通賢。互有廣略不相違故。從此第二明見頓漸。   經。金剛定前所有知見皆不名見唯佛頓解具一切智所有知見而得名見。   解曰。金剛定前者等覺已前也。所有知見者。證真達俗慧知見也。皆不名見者。智品未具覺解未圓故不名見。唯佛頓解具一切智所有知見而得名見者。具四智品覺解圓極故名見也。佛智漸圓雲何名頓。汎論漸頓有其四種。一者教漸頓。方便說三直談大故。二者理漸頓。漸次悟入照實性故。三者行漸頓。二乘迴心直往性故。四者果漸頓。前二智品漸次而圓。圓鏡智品頓滿足故。所證涅槃體非漸頓。從能證智亦不違故。又無上菩提從漸修圓。性淨菩提本滿足故。今佛果位解理圓極夢想都盡。覺知自心本不流動。今無所靜常自一心住一如床。如金鼓經夢中渡河至彼岸竟即斯見也。從此第三結申滿位文復分二。初明等覺後明佛果。初中復二。且初第一明等覺位。   經。善男子金剛三昧現在前時而亦未能等無等等。   解曰。然於等覺有初後位。此後位也。謂此菩薩住第四禪大自在宮有妙淨土。如佛地論第一雲。十地菩薩自心所變淨土有二。若第八識所變淨土。是有漏識相分攝故。雖無漏善力所資薰。其相淨妙是苦諦攝。若隨後得無漏心變淨土影像。是無漏故從無漏善種子而生。體是無漏道諦所攝。居此土中所修覺者。如瓔珞經雲。等覺菩薩以大願力住壽。百劫修千三昧。千劫學佛威儀。萬劫學佛化現也。自此已前明等覺位所修行也。將成正覺起金剛三昧者。如十地論第十二。花嚴經三十九皆雲。菩薩摩訶薩入受職地已得百萬阿僧祇三昧。皆現在前其最後三昧。名受一切智勝職位。此三昧現有大寶蓮花忽然出生。其花廣大量等百萬三千大千世界。以眾妙寶間錯莊嚴。超過一切世間境界。出世善根之所生起。恆放光明普照法界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蓮花以為眷屬。爾時菩薩其身殊妙坐此花座身相大小正相稱可。無量菩薩以為眷屬。各坐其餘蓮花之上周匝圍遶。一一各得百萬三昧。向大菩薩一心瞻仰。此大菩薩並其眷屬所有光明及以言音。普皆充滿十方法界。一切世界鹹悉震動。惡趣休息國土嚴淨。同行菩薩靡不來集。此大菩薩足下放光照諸地獄。膝輪放光照諸畜生。齊輪放光照閻羅界。兩脅放光照諸人趣。兩手放光照天及脩羅。兩肩放光普照聲聞。項背放光照辟支佛。面門放光照初發心乃至九地菩薩。眉間放光普照十方受職菩薩。頂上放光普照十方一切世界諸佛道場。右繞十匝住虛空中。成光明網雨莊嚴具以為供養。復繞十匝從諸如來足下而入。爾時諸佛及諸菩薩知某世界某菩薩摩訶薩到受職位。彼諸菩薩皆來觀察。即各獲得十千三昧。一切諸佛眉間出光普照十方一切世界。右繞十匝示現佛事。而來至此菩薩會上。周匝右繞示現種種莊嚴事已。從大菩薩頂上而入。得先未得百萬三昧。名為已得受職之位。如轉輪王所生太子。母是正後身相具足。王令太子坐白象寶妙金之座。網幔幢幡散花奏樂。取四大海水置金瓶內。王執此瓶灌太子頂。是時即名受王職位。廣如彼故。然金剛三昧現在前時者。即前經雲得先未得百萬三昧中最後三昧也。依此勝定起無間道斷微細障。此有二義。有說。此斷第十一地如來地障。有二無明如金光明雲。一者於一切境微細所知障礙無明。即是此中微所知障。二者極細煩惱粗重無明。即是此中一切任運煩惱障種。此二無明障於佛地。無間道時此斷捨故本識種現。許異時者此捨種故。若同時者此未捨故。有說。斷者如起信論。唯心相滅非心體滅。滅者斷也。自相心體舉體為彼無明所起。乃是激靜令動。非謂辨無令有心之動因即是無明起為業相。今等覺位斷本無明。無明盡時動相隨滅。但滅心相不滅心體。此二別者。前斷轉識後斷本識。合取兩文義符順故。而亦未能等無等等者。此位由劣未能等佛。佛超此位故名無等。佛佛道齊名等等故。從此第二舉喻釋成。   經。譬如有人登大高臺普觀一切無不斯了。   解曰登高臺者顯居頂也。菩薩位極如彼頂故。從此第二明佛果位。   經。若解脫位一相無相無生無滅同真際等法性滿功德藏住如來位。   解曰。若解脫等者此有二義。前師解雲。解脫道也。本識種現及劣無漏與微細障所斷所棄無間解脫如前悉故。如佛地論第三雲。四智心品何位得者。大圓鏡智種雖本有。此解脫位最初現行一切佛果無漏種子圓滿依附。盡未來際常無間斷。平等智品一初地現行後後地中修令增長。法空智果恆常現有漏心時即便間斷。乃至等覺最後之心盡未來際常無間斷。如有漏位本識恆俱。無漏立中常無斷故。妙觀察智亦初現行。從此已後漸修增長乃至佛果若入滅定亦不行故成所作智。有說。初地皆得現行。如實義者。佛果方起有漏五根發無漏識未曾見故。於佛果位容間斷故。言一相者。即淨法界一真相故。言無相者。四智心品隨應證如常無相故。無生無滅者。證如之智體雖相續。常與如合無間斷故。同真際者智等如故。等法性者不變易故。滿功德藏者。有為功德滿智德身。無為功德性自滿故。住如來位者滿之地也。身差別者。所證真理即自性身。能證四智自受用身雖果位中無能所別。五法性類屬二身故。流出功德。利他二身地前地上粗細異故。大悲願力平等無二。隨類所見勝劣不等。與自二身非即非離。廣如彼故。後師解脫同前。言一相者。前無間道滅本無明。今解脫道心歸本源。同一相故。言無相者眾相無故。無生無滅者。智冥真理無生滅故。同真際者動相滅故。等法性者智等如故。滿功德藏者神解體圓。住如來位者寂不動故。身差別者。一者體大。真體遍故。二者相大。性德圓故。三者用大。遍法界動而常寂非即離故。前遣定一後遣定異。牙相影顯不相違故。此上總是第十三法師結申滿位。雖明佛果故不別開。同三賢中申後位故。從此第二結申受持。於此分二。初結申信解。且初第一結申受持。   經。善男子如是諸菩薩摩訶薩受持解說皆往十方諸佛剎土利安有情通達實相如我今日等無有異。   解曰。如是等者結總上也。受持解說往諸佛剎。利樂比佛勝劣懸殊。化利分同雲無異矣。從此第二結申信解。於中分二。初長行顯示後說偈重明。且初第一長行顯示。   經。善男子十方法界一切如來皆依此門而得成佛若言越此得成佛者是魔所說非是佛說是故汝等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   解曰。皆依此門者彰同修也。若言越此等非佛說也。是故等者勸生正解。知見等者如智論雲。若智依止奢摩他故知。依毘缽捨那故見。此二依止三摩提故信解也。以三摩提作用自在解內攀緣。由有影像彼名勝解。從此第二說偈重明。於中分二。且初第一標佛說偈。◎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卷下二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卷下三   ◎經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解曰。重頌前義也。從此第二偈頌重明。於中分三。初有一行。總明三賢。次有十行。別明十地。後有一行。結申佛果。且初第一總明三賢。   經。彼伏忍菩薩於佛法長養堅固三十心名為不退轉。   解曰。明所依忍。長養聖胎。堅固不退信位及心。結三不退。從此第二別明十地。文有其十。且初第一明歡喜地。   經。初證平等性而生諸佛家由初得覺悟名為歡喜地。   解曰。所證所生初覺悟故。結名可知。從此第二明離垢地。   經。遠離於染污嗔等種種垢具戒德清淨名為離垢地。   解曰。所離所斷所具德故。從此第三明發光地。   經。滅壞無明闇而得諸禪定照曜由慧光名為發光地。   解曰。所斷所得定慧自在故。從此第四明焰慧地。   經。清淨菩提分遠離身邊見智慧焰熾然名為焰慧地。   解曰。所修所斷焰慧增故。從此第五明難勝地。   經。如實知諸諦世間諸技藝種種利群生名為難勝地。   解曰。所觀所習合二利故。從此第六明現前地。   經。觀察緣生法無明至老死能證彼甚深名為現前地。   解曰。所觀所證了染淨矣。從此第七明遠行地。   經。方便三摩地示現無量身善巧應群生名為遠行地。   解曰。勝行相應現身善巧故。從此第八明不動地。   經。住於無相海一切佛加持自在破魔軍名為不動地。   解曰。所住所勸文如次前破天魔軍極至此地。從此第九明善慧地。   經。得四無礙解一音演一切聞者悉歡喜名為善慧地。   解曰。所得所利生歡喜故。從此第十明法雲地。   經。智慧如密雲遍滿於法界普灑甘露法名為法雲地。   解曰。如雲遍滿灑法雨故。從此第三結申佛果。   經。滿足無漏界常淨解脫身寂滅不思議名為一切智。   解曰。言滿足者即究竟義。言無漏者漏永盡也。界者藏義鏡智含容大功德故。或是因義出生諸乘廣利樂故。常淨解脫身者轉無常蘊獲常法故。清淨法界無生滅故。即真解脫體安樂故。寂滅不思議者菩提涅槃俱寂滅故。此究竟果俱不思議超過尋思言議道故。名為一切智者舉智結名也。又此諸偈屬長行科賢義類一故不別開。最後果德如前悉矣。總是第一十三法師奉持文竟。從此第二明十六國王奉持。於中分三。初諸王奉持。次明護國法。後諸王獲益。就初第一諸王奉持文分為五。一明護國法。二廣明七難。三明諸難因。四明般若德。五明教興廢。就初門中文分為二。初明護國時後明所付法。初文復二。且初第一明護國時。   經。佛告波斯匿王我滅度後法欲滅時一切有情造惡業故令諸國土種種災起。   解曰。我滅度者總舉時也。法欲滅時者一體別相悉皆常住住持三寶時有衰滅反顯不滅。有修說行即是好時無諸難也。一切有情造惡業故者由法衰滅十惡增也。令諸國土種種災起者由十惡增有諸難起展轉釋也。從此第二勸王持讀。   經。諸國王等為護自身太子王子后妃眷屬百官百姓一切國土即當受持此般若波羅蜜多皆得安樂。   解曰。標勸諸王舉勝者。故各自持讀皆獲安樂。從此第二明所付法。於中有四。且初第一明所付法。   經。我以是經付屬國王不付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   解曰。唯有國王能建正法以經付囑故不付餘。從此第二徵其所以。   經。所以者何。   解曰。微不付餘者何所以也。從此第三釋不付意。   經。無王威力不能建立。   解曰。餘並依王無力建立。從此第四結勸受持。   經。是故汝等常當受持讀誦解說。   解曰。王自受持化及草木。人臣遷善災難自除即護國矣。從此第二廣明七難。於中分四。一明所化境。二正明七難。三例明諸難。四結勸受持。初明化境。文分為二。初總明化境。後別明贍部。且初第一總明化境。   經。大王吾今所化大千世界百億須彌百億日月一一須彌有四天下。   解曰。總舉大千明其化境也。從此第二明贍部。於中分三。且初第一總明諸國。   經。此贍部洲十六大國五百中國十萬小國。   解曰。此贍部洲者從樹立號。洲形大小身量壽量作業趣果如常分別。十六大國者至下當列。問舊經但言十千小國。此言十萬何乃甚歟。答舊經多以教所及處而憑論也。雲何知然。如金光明第六護國品雲。此贍部洲八萬四千城邑聚落。八萬四千諸人王等。各於其國受諸快樂。皆得自在。乃至慈悲謙讓增長善根。以是因緣安隱豐樂。此雖小賸何所怪焉。梵本不同各如文矣。從此第二有難受持。   經。是諸國中若七難起一切國王為除難故受持解說此般若波羅密多。   解曰。是諸國中若常受持難終不起。脫若有難即唯受持。作善之家有餘慶矣。從此第三難除安樂。   經。七難即滅國土安樂。   解曰。如文悉也。從此第二正明七難。於中分二。且初第一波斯匿王問。   經。波斯匿王言雲何七難。   解曰。問也。從此第二如來正答。於中分七且初第一日月薄蝕難。   經。佛言一者日月失度日色改變白色赤色黃色黑色或二三四五日並照月色改變赤色黃色日月薄蝕或有重輪一二三四五重輪現。   解曰。文中有五。所謂失度。顏色改變。日體增多。日月薄蝕。及以重輪。如文悉也。從此第二眾星改變難。   經。二者星辰失度彗星木星火星金星水星土等諸星各各為變或時晝出。   解曰。文中有四。所謂失度。及以彗星五星改變。並其晝出。如文悉矣。從此第三諸火焚燒難。   經。三者龍火鬼火人火樹火大火四起焚燒萬物。   解曰。文中有五。言龍火者礔□起火。言鬼火者能為疾疫。言人火者世五通者遇現違緣。意願起火。言樹火者亢陽過時樹木起火大火四起者不善業熟隨處火起皆為難也。從此第四時候改變難。   經。四者時節改變寒暑不恆冬雨雷電夏霜冰雪雨土石山及以沙礫非時降雹雨赤黑水江河汎漲流石浮山。   解曰。文中有六。一時節改變。二冬夏各三三三雨土石山者。正法唸經第二十說。阿脩羅王與諸天戰。或擎大石方八百里。或取大山名波利佉廣五百由旬。擲打諸天以天威力即於空中箭射石碎。或火燒滅。接彼大山卻打脩羅中花鬘。阿脩羅匈軍眾破。散走入海下還住本宮。海中大魚皆大怖散。雨土石山此之類也。四非時降雹。五雨水色變。六大雨過度江河汎漲流石浮山。從此第五大風數起難。   經。五者暴風數起昏蔽日月發屋拔樹飛沙走石。   解曰。初句總標。下三為難。如文悉矣。從此第六天地亢陽難。   經。六者天地亢陽陂池竭涸草木枯死百穀不成。   解曰。標難如前也。茲永泰二年景午歲夏六月。自夏乏雨。祈諸山川有將逾時。竟未嘉應修述至此慚不能前。對卷長想輒申誠告。時乃偶然際會驗不足徵。天聰俯臨猥見搜問其月三十日詔曰。仁王真經義宗護國師演述妙旨弘誓逾深。遂得慈雲結陰法雨流潤。時稼增茂年豐有斯。至誠之功載深喜歎也。此實明主至道。大臣深信。五方菩薩慈力所祐也。從此第七四方賊來難。   經。七者四方賊來侵國內外兵戈競起百姓喪亡。   解曰。標難如前。上來總即七文。別乃二十有九。其中縷紬數亦多矣。從此第三例明諸難。   經。大王我今略說如是諸難其有日晝不現月夜不現天種種災無雲雨雪地種種災崩裂震動或復血流鬼神出現鳥獸怪異如是災難無量無邊。   解曰。文中有五。一日月不現。二天種種災三地種種災。四鬼神出現。五鳥獸怪異。如是等者例於餘。黑白二虹諸不祥相。狼虎肆毒草木蟲傷若國若家為難眾矣。從此第四結勸受持。   經。一一災起皆須受持讀誦解說此般若波羅蜜多。   解曰。言一一者災無大小皆勸受持讀誦解說。已於前雲七難即滅國土安樂。故此但勸不重言滅耳。從此第三明諸難因。於中分三。且初第一波斯匿王問。   經。爾時十六國王聞佛所說皆悉驚怖波斯匿王白佛言世尊何故天地有是災難。   解曰。十六國王者。聖眾雖聞以超怖畏。諸王為國皆悉驚怖。波斯匿王故發茲問。從此第二世尊正答。   經。佛言大王由贍部洲大小國邑一切人民不孝父母不敬師長沙門婆羅門國王大臣不行正法。   解曰。由贍部洲者。舉其總也。於四天洲災難異者。如正法唸經第十八雲。東弗婆提若彼洲人不修法行。惡龍增長震吼大雷如大山崩。或耀電光雲中龍現。猶如黑雲其頸三頭。或作蛇身彼心柔軟見是事。已皆得疾苦故衰惱也。西瞿陀尼眾生心濡不修法行。非法惡龍空山嶮處降澍洪雨。一切水濁。彼若飲者得大衰惱。北鬱單越如第二天若彼世間不孝父母。惡龍自在起大黑雲。猶如黑山奄蔽日光。蓮花即合無有香氣失金色光。僧迦賒山鳥嗚粗惡。彼見是事愁惱怯劣。雲中出風吹眾樂音。皆悉散滅不可愛樂。以此為難。閻浮提中有其四緣。一者飢儉。二者刀兵。三者毒風。四者惡雨。由此緣故喪失身命。此總明也。北西東南此四大洲難漸增故。大小國邑者。舉其別也。下別六緣。一者不孝父母生身本故。二者不敬師長成德本故。三者不敬沙門良福田故。四者不敬婆羅門有志道故。五者國王不行正法。六者大臣不行正法。有一於此必有難生。若具斯六災難競起。何以知者如正法念第十九說雲。何因緣惡龍脩羅損滅不勝。不作衰損壞諸世間。由閻浮提大小國邑若修行.正法。孝養父母供養沙門及諸耆老。若王大臣修行正法。爾時地神諸夜叉等即向大海婆修吉等法行龍王說是事。已復告虛空諸夜叉等。以疾神力告四天王。如是展轉至上諸禪。悉知是已乃至時婆修吉自莊嚴已即往非法諸龍之所作如是言。汝行非法非為善伴。我欲與汝決其勝負。是時非法惱亂龍王聞是語已即起。莊嚴震雷耀電礔□起火降澍大雨。由前善等婆修吉勝。惡龍破壞令閻浮提雨澤以時人民安樂永無災難。若閻浮提不孝父母。乃至王臣不行正法。婆修吉等龍王破散。諸大惡龍增其勢力。令閻浮提災旱水澇人民飢饉種種災起。閻浮提中邪見論師不識因果。妄作是言。地動星流大風大雨妄說豐儉。或言吉凶無有真實。若天魔梵若阿脩羅不能如是知微細業因緣果報。不能思惟我此法律十善業道。唯佛世尊如實能知也。然十善業十不善業遂令彼等善惡地神二種夜叉。法非法行二種龍王天阿脩羅。種種勝負人中伏咎獲如是報。彼十八九至第二十。廣說大精講者敘矣。從此第三結諸難起。   經。由此諸惡有是難興。   解曰。文易可知。從此第四明般若德於中分二。初明般若德後結勸奉持。初明德中文分為二。初明具眾德後舉喻以明。且初第一明具眾德。   經。大王般若波羅蜜多能出生一切諸佛法一切菩薩解脫法一切國王無上法一切有情出離法。   解曰。般若波羅蜜多者示法體也。次彰佛母諸菩薩母解脫法。故次諸國王願護國者無上法寶無與等也。後一切有情若稱其名。若復於經受持讀誦定出離故。從此第二舉喻釋成於中分三。初總明喻體次別顯勝德後結申般若。且初第一總彰喻體。   經。如摩尼寶體具眾德。   解曰。如謂舉喻。梵雲摩尼此翻為寶順舊譯也。新雲末尼具足應雲震跢末尼。此雲思惟寶。會意翻雲如意寶珠隨意所求皆滿足故。體具眾德者標下眾德也。從此第二別顯勝德。   經。能鎮毒龍諸惡鬼神能遂人心所求滿足能應輪王名如意珠能令難陀跋難陀等諸大龍王降澍甘雨潤澤草木若於闇夜置高幢上光照天地明如日出。   解曰。能鎮毒龍者鎮惡龍鬼德。謂摩尼寶鎮諸毒龍止惡風雨鎮惡鬼神。不行疾疫不令非法夭害有情。能遂人心者遂人所求德。謂摩尼寶若有所求衣服飲食及諸珍寶所須皆得。能應輪王者輪王意珠德。謂摩尼寶應轉輪王隨王之意所須皆得。能令難陀等者龍降甘雨德。謂摩尼寶能令難陀此翻雲喜。跋難陀者此雲賢喜。等者等和修吉等諸大龍王。隨順法行降澍甘雨。潤澤草木。若於闇夜者光照天地德。謂摩尼寶若於闇夜置高幢上。光照天地明如日出.無所不見。從此第三結申般若。   經。此般若波羅蜜多亦復如是。   解曰。謂此般若具前眾德。能鎮信解一切有情三毒惡龍五見諸鬼故。又若受持讀誦之者。一切所求官位富饒男女慧解行來隨意。人天果報等能遂人心皆滿足故。又此即是諸佛法王菩提涅槃無上意珠。從淨法界等流出故。又諸菩薩起大悲雲於諸世界廣為有情灑甘露法。當根攝益皆潤澤故。又此能為生死長夜大黑闇中寶炬智燈。令受持者發生三慧破無明闇。如日照故亦如是言顯具德矣。從此第二結勸奉持於中分四。且初第一勸正供養。   經。汝等諸王應作寶幢及以幡蓋燒燈散花廣大供養。   解曰。廣建道場表其敬也。從此第二置經之處。   經。寶函盛經置於寶案。   解曰。寶函寶案表至重也。從此第三行常引前。   經。若欲行時常導其前。   解曰。王君行時常以此經導引其前。傳聞西方有佛法處。諸國國王皆以般若為鎮國寶。王若出行以經先導即得國界無災難矣。從此第四住處供養。   經。所在住處作七寶帳眾寶為座置經於上種種供養如事父母亦如諸天奉事帝釋。   解曰。所在住處者明置經處。喻申供養文易悉也。從此第五明教興廢於中分二。且初第一明因教興。   經。大王我見諸國一切人王皆由過去供五百佛恭敬供養得為帝王一切聖人得道果者來生其國作大利益。   解曰。皆由過去者。明久侍多佛及聖人來生種種興建作大利益。如金剛般若雲。如來滅後後五百歲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乃至以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何況人王興建般若非侍多佛能致此歟。從此第二明諸難起。   經。若王福盡無道之時聖人捨去災難競起。   解曰。如文易了。從此第二明護國法於中分三。初明護國人次明護國法後世尊印述。初護國人中文分為二。初佛令護國後菩薩敬承。初文復三。初告示諸王。次誡諸菩薩。後立像供養。且初第一告示諸王。   經。大王若未來世有諸國王建立正法護三寶者我令五方菩薩摩訶薩眾往護其國。   解曰。建立正法者此有二種。一世間正法。如金光明雲治擯如法故。二出世正法。諸佛所說解脫法故。餘文易了無勞重釋。從此第二誡諸菩薩於中分五。且初第一東方菩薩。   經。東方金剛手菩薩摩訶薩手持金剛杵放青色光與四俱□□騖餖□祅楜□□   解曰。言金剛者如三藏所持梵本金剛頂瑜伽經雲。堅固利用具二義也。依彼釋者然五菩薩依二種輪現身有異。一者法輪現真實身所修行願報得身故。二教令輪示威怒身由起大悲現威猛故。此金剛手即普賢菩薩也。手持金剛杵者所起正智猶如金剛。能斷我法微細障故。依教令輪現作威怒。降三世金剛三頭八臂。摧伏一切摩醯首羅大自在天諸魔軍眾。能害正法惱眾生者。令調伏故。放青色光者顯能除遣魔等眾也。與彼東方持國天王及將無量乾闥婆眾毘捨闍眾而為眷屬。四俱胝者且一俱胝如花嚴經第四十五阿僧祇品雲。百洛叉為一俱胝當此百億也。餘三准知。從此第二南方菩薩。   經。南方金剛寶菩薩摩訶薩手持金剛摩尼放白色光與四俱胝菩薩往護其國。   解曰。言金剛寶者如彼經雲。虛空藏菩薩也。依前法輪現勝妙身修檀等行。三輪淨故。手持金剛摩尼者體淨堅密猶如金剛。即是金剛如意寶也。隨諸有情所求皆得也。依教令輪現作威怒甘露軍吒利金剛。示現八臂摧伏一切阿脩羅眾炎魔眷屬諸惡鬼神。惱害有情行疾疫者。令調伏故。放白色光者顯能除遣脩羅等也。與彼南方增長天王及將無量恭畔荼眾薜荔多眾而為眷屬。餘如文矣。從此第三西方菩薩。   經。西方金剛利菩薩摩訶薩手持金剛劍放金色光與四俱胝菩薩往護其國。   解曰。言金剛利者如彼經雲。文殊師利菩薩也。依前法輪現勝妙身。正智圓滿得自在故。手持金剛劍者示其所作能斷自他俱生障故。依教令輪現作威怒六足金剛。首臂各六生水牛上。摧伏一切諸惡毒龍與惡風雨損有情者令調伏故。放金色光者顯能除遣惡龍等也。與彼西方廣目天王及將無量諸龍富單那眾而為眷屬。餘如文矣。從此第四北方菩薩。   經。北方金剛藥叉菩薩摩訶薩手持金剛鈴放琉璃色光與四俱胝藥叉往護其國。   解曰。梵雲藥叉此雲威德。又翻為盡能盡諸怨故。如彼經雲摧一切魔怨菩薩也。依前法輪現勝妙身事智圓滿得自在故。手持金剛鈴者鈴音震擊覺悟有情。表以般若警群迷故。依教令輪現作威怒淨身金剛。示四臂身摧伏一切可畏藥叉。常於晝夜伺求方便奪人精氣害有情者令調伏故。放琉璃色光者顯能除遣藥叉等也。與彼北方多聞天王及將無量藥叉無量邏剎娑眾而為眷屬。餘如文矣。從此第五中方菩薩。   經。中方金剛波羅密多菩薩摩訶薩手持金剛輪放五色光與四俱胝菩薩往護其國。   解曰。言金剛波羅密多者此雲到彼岸也。如彼經雲轉法輪菩薩也。依前法輪現勝妙身。行願圓滿住等覺位也。手持金剛輪者毘盧遮那佛初成正覺請轉法輪以表示也。又以法輪化導有情令無數量至彼岸故。依教令輪現作威怒不動金剛。摧伏一切鬼魅惑亂諸障惱者令調伏故。五色光者顯具眾德破前諸闇也。與天帝釋及將無量諸天而為眷屬。餘如文矣。從此第三立像供養。   經。是五菩薩摩訶薩各與如是無量大眾於汝國中作大利益當立形像而供養之。   解曰。作大利益者謂五菩薩各作己利護諸世間。當立形像者隨於所在以彩畫等作其形像。尊敬供養如別軌儀。從此第二菩薩敬承於中分三。且初第一菩薩敬承。   經。爾時金剛手菩薩摩訶薩等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卻住一面。   解曰。彰敬承也。從此第二明有經處。   經。而白佛言世尊我等本願承佛神力十方世界一切國土若有此經受持讀誦解說之處我當各與如是眷屬於一念頃即至其所守護正法建立正法。   解曰。我等本願者一即本願二即承佛神力也。於一念頃者明其迅速守護建立般若法故。從此第三明除災難。   經。令其國界無諸災難刀兵疾疫一切皆除。   解曰。上二句標下二句列七難三災是所除故。從此第二明護國法於中分二。初明有勝法後說陀羅尼。初中復二。且初第一明有勝法。   經。世尊我有陀羅尼能加持擁護是一切佛本所修行速疾之門。   解曰。陀羅尼者此雲總持。神力加持威靈無匹。摧邪殄惡名陀羅尼。出體辨類如前釋故。能加持擁護者謂諸國王建立正法。及於所在受持之者皆擁護故。是一切等者此陀羅尼密申實相觀照般若佛。從彼生因彼成佛即為出生速疾門故。從此第二明除災難。   經。若人得聞一經於耳所有罪障悉皆消滅況復誦習而令通利以法威力當令國界永無眾難。   解曰。所有罪障者謂。若一聞三障皆滅。況能誦習修行通利。令家令國有諸災難耶。從此第二說陀羅尼於中有二。且初第一標彼同說。   經。即於佛前異口同音說陀羅尼曰。   解曰。明同說也。從此第二說陀羅尼於中分二。初明三歸依後正明宗旨。初中復二。且初第一總標三歸。   經。娜謨囉怛娜怛囉夜耶。   解曰。梵雲娜謨此雲歸命。梵雲囉怛娜此翻雲寶。梵雲怛囉夜野此翻雲三。彼雲歸命寶三此雲歸命三寶。謂由持經誦陀羅尼者密語乃雲歸命三寶也。何須歸依。自下謹依三藏金剛頂瑜伽經梵夾對翻解也。如彼經雲歸依佛陀者即得諸佛五菩薩等一切菩薩與諸眷屬皆來加護。謂諸菩薩尊敬菩提心見發菩提心。歸依佛者常加護故。歸依達摩即得帝釋並諸眷屬四天王等皆來加護。謂由帝釋往因危難得般若法加護獲益常尊敬故。歸依僧伽即得色究竟天五淨居等並諸眷屬皆來加護。謂諸菩薩及聲聞僧居彼天中住現法樂常尊敬故。從此第二別明三歸於中分二。且初第一明歸佛寶。   經。娜莫阿哩夜吠路者娜野怛他□磻□□驒堅椸□□馲□j□   解曰。娜莫者歸命也亦云稽首亦云頂禮也。阿哩夜者此雲聖者。吠路者娜野者此雲遍照。亦云大日。如世間日唯照一邊。晝照夜不照照一世界不照餘世界。但得名日不得名大。毘盧遮那名大日者色身法身普周法界。十方世界悉皆照曜。若人稱名歸命禮拜則得法界諸佛菩薩聖賢八部加持衛護也。怛他□磻□□□□□□檢□驒堅樀□□□餾□□褓□□□褓□□魯□□□□□□□□□□馲□□p□□□□□□榭□驒□□□襑□樀婁□福□櫬餾□□□□□□□□□□妳□椸□禗褸□□漶撩_□□夾□□隉慼慼傰М梏芊   經。娜莫阿哩野三滿多跋捺囉野冒地薩怛縛野摩賀薩怛縛野摩賀迦嚕抳迦野。   解曰。娜莫如前。阿哩野者此雲聖者。三滿多者此雲普亦云遍亦云等也。跋捺囉者此雲賢也。言野字者依聲明法。八轉聲中第四為聲。為彼作禮故名為也。下諸野字皆准知也。謂此菩薩說三密門廣明行願。若有諸佛不修三密門。不依普賢行願。得成佛者無有是處。若成佛已於三密門普賢行願。有休息者亦無是處故歸命也。冒地薩怛縛野者舊雲菩提。今雲冒地。舊雲薩埵今雲薩怛縛。於五字中此方語略。略彼三字但雲菩薩也。摩賀薩怛縛野者此雲大勇猛者也。摩賀迦嚕抳迦野者此雲大悲者。順此方言即雲歸命聖者普賢菩薩大勇猛大悲者也。由歸此故則得十方諸佛菩薩悉皆加護。謂佛菩薩修三密門行普賢行。得證勝果故常加護。此上總明歸佛僧竟。從此第二正明宗旨於中分三。初明觀行次明三密門後結明果德。初觀行中文分為二。且初第一總標所為。   經。怛爾也他。   解曰。此雲所為古雲即說。從此第二廣明觀行有十六句。於中分三。初十二句別明因位。次有兩句總明果位。後有兩句明佛菩薩母。初明因中文分為四。一明本後智二明實相智三明二利智四明大普賢地。初本後智文分為二。一根本智二後得智。初中復二。且初第一明智燈句。   經。枳穰娜缽羅爾閉。   解曰。梵雲枳穰娜者此翻雲智也。缽囉爾閉者此翻雲燈也。由此智燈破無明闇也。瑜伽釋雲以無所得智為方便。無智無得即成般若波羅密多智燈。普照一切法界無分別故。從此第二明根本句。   經。阿乞叉野句勢。   解曰。阿字者上聲呼也。此翻為無。然梵本中作此阿字為隨聲便作惡字呼。經上惡字即此阿字也。乞叉野者此翻雲盡也。句勢者此翻為藏。即前智燈為無盡藏也。瑜伽釋雲阿字為種子。種子有二義一者引生二者攝持。至下當悉。言阿字者詮一切法本不生義。然此阿字是諸字母能生一切字也。若得阿字門瑜伽相應則得諸佛無盡法藏。則悟諸法本來不生。由如虛空一相清淨平等無二即是根本無分別智。從此第二明得後句。   經。缽囉(二合)底婆娜縛底。   解曰。缽囉底婆娜者此雲具也。順此方言具辯才也。瑜伽釋雲缽囉字為種子。缽囉字者詮般若波羅蜜多無所得也。由證諸法本來不生故。獲諸佛無盡法藏。於後得智中具四無礙解辯說自在。從此第二明實相智文有四句。且初第一明實相句。   經。薩縛沒□縛盧枳諦。   解曰。言薩縛者此雲一切也。言沒馱者此雲覺也。縛盧枳諦者此雲所觀。即一切佛所觀實相也。瑜伽釋雲薩字為種子。薩字者詮一切法平等義也。住瑜伽者能緣所緣悉皆平等智證真理。入法駃流即同無邊一切諸佛所觀察故。從此第二明圓成句。   經。瑜哦跛哩爾澀跛(二合)寧。   解曰。言瑜哦者舊雲瑜伽此雲想應也。跛哩爾澀跛寧者此雲圓成。圓滿成實名圓成也。順此方言圓成相應也。瑜伽釋雲瑜字為種子。瑜字者詮一切乘無所得也。觀智相應證圓成理。即於諸乘教理行果悉皆證得一真法性也。從此第三明甚深句。   經。儼避羅努囉縛哦係。   解曰。儼避囉者此雲甚深也。努囉縛哦係者此雲難測。謂前圓成甚深難測也。瑜伽釋雲儼字為種子。儼字者詮真如法無來無去性離言詮。唯自覺聖智離相而證故雲甚深難測也。從此第四三世圓成句。   經。底哩野(三合)持縛跛哩爾澀跛寧。   解曰。底哩野持縛者此雲三世。跛哩爾澀跛寧者此雲圓成。即三世圓成也。瑜伽釋雲底哩野三字是梵一字以為種子。詮一切法真如平等塵沙功德性自成就也。此真如法雖遍一切體非世也。然過現未從虛妄生。是不相應行蘊所攝是有為。故真如雖遍不同彼故。從此第三明二利智文有四句。且初第一菩提心句。   經。冒地質多散惹娜爾。   解曰。冒地質多者此雲正覺心。散惹娜爾者此雲能生也。順此方言即前三世圓成能生菩提心也。瑜伽釋雲冒字為種子。冒字詮一切法無縛義也。若知自身菩提之心自性成就三世平等猶如虛空。離一切相則能了知一切有情心及諸佛心皆如自心本來清淨。則起大悲深生矜愍。種種方便令諸有情離苦解脫得至究竟無縛無解。是為廣大菩提心也。從此第二明灌頂句。   經。薩縛毘□迦毘色訖諦。   解曰。薩縛毘□迦者此雲一切灌灑也。毘色訖諦者此雲所灌也。會意翻雲以灌頂法而灌其頂。灌頂法者彼經有五。所謂寶冠印契及水光明名號而灌頂也。瑜伽釋雲薩字為種子。薩字者詮一切法無染著義。由觀自他及諸佛心同一真如得同體悲。是故獲得不染不著。則得十方一切諸佛法雨灌頂獲勝地也。謂十地中地地皆得勝上灌頂三業加持。於無量脩多羅演說自在廣利他故。從此第三法海出生句。   經。達磨娑哦羅三步諦。   解曰。言達磨者此雲法也。娑哦囉者此雲海也。三步諦者此雲出生順此方言。謂從法海出生無礙解無斷盡也。瑜伽釋雲達字為種子。詮一切法染淨二體皆不可得。以正體智斷本識中俱生智障。則成法海流出教法廣利樂故。從此第四無間聽聞句。   經。阿暮伽室囉縛儜。   解曰。言阿字者上聲短呼。言暮伽者此雲無間斷。古譯雲不空者謬也。室囉縛儜者此雲間也。順此方言於諸佛所無間聽聞。瑜伽釋雲今依聲論釋無間者。阿字為種子者詮一切法本來寂靜本來涅槃。由證此法遍周法界諸佛剎土大集會中。於諸佛前所聞教法悉皆憶持永不忘故。從此第四明大普賢地句。   經。摩賀三滿多跋捺囉步彌涅哩野諦。   解曰。摩賀者此雲大也。三滿多者此雲普也。跋捺囉者此雲賢也。言步彌者此雲地也。涅哩野諦者此雲出生。順此方者從前諸地所修行願能出生此大普賢地。即十地後等覺地。然瑜伽中從凡至聖總為四地。一者勝解行地通目地前。二者普賢行願地通目十地。三者大普賢地即等覺地。四者普照曜地即成正覺地也。依彼釋者摩字為種字者。詮一切法我法空也。謂瑜伽者斷微細障證我法空。即超出此大普賢地證普照照曜成等正覺。福智莊嚴受用法身俱圓滿故上明因竟。從此第二總明果位文有兩句。且初第一果圓滿句。   經。尾野(二合)羯囉拏跛哩缽囉跛爾。   解曰。上之五字此雲受記。下之六字此雲獲得。順此方言獲得受記。即是先得受記今獲滿足也。瑜伽釋雲尾野字為種子。尾野字者詮一切法畢竟不可得。由果圓滿究竟證得一切諸法自性寂靜自性涅槃。能證皆同一性不增不減常圓滿故。從此第二明禮敬句。   經。薩縛悉□娜麼塞訖哩諦。   解曰。薩縛悉□者此雲成就人。即是十地諸菩薩成就人也。娜麼塞訖哩諦者此雲作禮。禮有二義。一者禮彼般若之法。二者禮彼成正覺人。具此二義故十地者之所作禮也。瑜伽釋雲薩字為種子。薩字者詮生滅義。於薩字中有其阿字詮無生義。然果位中由證阿字不生不滅體常堅固。猶若金剛勝用自在。即能普現無邊應化種種利樂示有生滅。實無生滅也。上明果竟。從此第三明佛菩薩母文有兩句。且初第一出生菩薩句。   經。薩縛冒地薩怛縛散惹娜爾。   解曰。言薩縛者此雲一切也。冒地薩怛縛者此雲菩薩也。散惹娜爾者此。雲出生。順此方言出生一切菩薩也。瑜伽釋雲薩字為種子。薩字者詮一切法無等義也。由觀此字心與真如平等。平等一相清淨即是般若波羅密多。出生一切菩薩地故。從此第二佛世尊母句。   經。婆哦縛底沒□麼諦。   解曰。婆縛底者敵對翻雲具福者。會意譯雲世尊。言沒□者此雲覺也。言麼諦者此雲母也。順此方言佛世尊母婆伽梵者男聲呼也。婆哦縛底者女聲呼也。二俱會意譯雲世尊。若依聲明敵對譯者。婆伽雲破梵翻雲能。能破四魔名婆伽梵。又雲薄阿梵依聲明論分字釋雲。薄名為破阿名無生梵翻為證。智能證阿名為阿梵。由阿梵故能破煩惱。故佛世尊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一不異不常不斷不增不減。具如是德名薄阿梵。又雲薄伽梵薄伽雲福智梵翻為具。會意譯雲。由具福智莊嚴滿足名薄伽梵。亦是男聲。瑜伽釋雲婆字為種子。婆字者詮一切法有不可得。由心染故有生死。由心淨故有涅槃。彼二離心俱不可得。謂由般若為生了因。即能出生一切諸佛故名為母。上十六句如瑜伽經中亦屬普賢十六行也。從此第二明三密門。   經。阿羅嬭囉嬭阿囉拏迦囉嬭。   解曰。此十二字其義深密唯佛能知。依字釋者亦得名為三業清淨。阿字門者詮一切法本來不生也。囉字門者詮一切法離塵義也。嬭字門者詮一切法無諍義也。由知諸法不生故。離塵由離塵故得無諍。名阿囉嬭也。迦字門者詮一切法無造作義也。囉字門者詮一切法清淨義也。嬭字門者詮一切法無諍義也。由知諸法無造作故清淨。由清淨故得無諍名迦囉嬭也。阿字門者詮一切法本來寂靜也。囉字門者詮一切法無垢義也。拏字門者詮一切法無諍義也。由知諸法寂靜故無垢。由無垢故得無諍名阿囉拏也。迦字門者詮一切法無造作也。囉字門者詮一切法無分別也。嬭字門者詮一切法無動義也。由知諸法無造作故無分別由無分別故不動。由不動故證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得無住道名迦囉嬭也。從此第三結明果德。   經。摩賀缽囉枳穰播囉弭諦娑縛賀。   解曰。言摩賀者此雲大也。缽囉枳穰者此雲極智也。播囉弭諦者離義到義也。依聲明論分句釋雲播藍伊(上聲)多伊多者此岸也。播藍者彼岸也。乘大極智離生死此岸到涅槃彼岸得無住處大涅槃也。娑縛賀者此岸到涅槃彼岸。得無住處大涅槃也。娑縛賀者此雲成就義。亦云吉祥義。亦云圓寂義亦云息災增益義亦云無住義。今取無住義即是無住涅槃。依此涅槃盡未來際利樂有情無盡期故名娑縛賀也。上言種子者有其二義。一者引生義二者攝持義。且如十字合成一句。以初一字而為種子。下之九字所有觀智。依初別生。又下九字攝入初字。即是初字攝持餘九。由此而言若知一法即知一切法。若知一法空即知一切法空。能於一字專注觀察修諸行願。一切行願皆得圓滿。即陀羅尼總持義故。又此已上義差別者攝前長行為十六句。攝十六句為十二字。攝十二字為其十字。攝彼十字歸一地字。從廣至略漸深。一字現前周於法界。性相平等至究竟位。觀行次第如別軌儀廣分別耳。從此第三世尊印述。   經。爾時世尊聞是說已讚金剛手等諸菩薩言善哉善哉若有誦持此陀羅尼者我及十方諸佛悉常加護諸惡鬼神敬之如佛不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解曰。善哉善哉印所說故。諸佛同護尊敬母故。鬼神敬仰法威力故。當得菩提獲勝果故。從此第三諸王獲益於中分三。且初第一標諸國王。   經。大王吾以此經付囑汝等毘捨離國憍薩羅國室羅筏國摩伽陀國波羅□斯國迦毘羅國拘屍那國憍睒彌國般遮羅國波吒羅國末吐羅國烏屍尼國奔吒跋多國提婆跋多國迦屍國瞻波國如是一切諸國王等皆應受持般若波羅蜜多。   解曰。付諸國王令受持等尊建正法永無眾難。此中所列十六大國與舊經文同小異。與大集經月藏分第十六大毘婆沙一百二十四梵音不同。不可和會。從此第二大眾驚歎。   經。時諸大眾阿修羅等聞佛所說諸災難事身毛皆豎高聲唱言願我未來不生彼國。   解曰。時諸大眾者總也。阿修羅等者別也。諸災難者謂七難等。時濁惡故七難等因惡業增故。不生彼者有二義也。大悲方便毀不願生。報力下劣實不願生。從此第三諸王獲益。   經。時十六王即捨王位修出家道具八勝處十一切處得伏忍信忍無生法忍。   解曰。捨王位者有實捨位身隨出家。有捨王位高慢心故。發菩提心即出家道也。餘八勝等具如前矣。大文第三聞法獲益於中分二。且初第一大眾獲益。   經。爾時一切人天大眾阿脩羅等散曼陀羅花曼殊沙花婆師迦花蘇曼那花以供養佛隨其種性得三脫門生空法空菩提分法。   解曰。爾時一切等者同聞眾也。初二諸天花後二人中花。此若實花如文應悉。若變現者准上應知。隨其種性者三乘種性也。得三脫門及生空者通三乘得也。言法空者唯大乘得也。菩提分法者亦通三乘具如前矣。然般若法得三乘果者如大般若五百九十三。善勇猛言唯願世尊哀愍我等為具宣說如來境智。若有情類於聲聞乘性決定者聞此法已速能證得自無漏地。於獨覺乘性決定者聞此法已速依於自乘而得出離。於無上乘性決定者聞此法已速.證無上正等菩提。乃至而於三乘性不定者聞此法已速發無上正等覺心。則般若法非唯大乘亦令二乘得自果故。從此第二菩薩獲益文復分二。且初第一獲諸勝忍。   經。無量無數菩薩摩訶薩散狗勿頭花波頭摩花而供養佛無量三昧悉皆現前得住順忍無生法忍。   解曰。菩薩眾多雲無量數。散赤紅等二色蓮華。三昧及忍如前釋也。從此第二現身成佛。   經。無量無數菩薩摩訶薩得恆河沙諸三昧門真俗平等具無礙解常起大悲於百萬億阿僧祇佛剎微塵數世界廣利眾生現身成佛。   解曰。無量等者明菩薩廣也。恆河沙三昧者明三昧多也。真俗等者諦境辨悲明具德也塵剎成佛廣利樂故隨前所聞皆獲益矣。   囑累品第八   大文第三明流通分。辨來意者上廣正智下顯悲深。雖佛智悲常無間斷約文前後隨有偏增。於此下文明諸誡故。釋品名者囑謂付囑累即重累。荷佛重累故名囑累。又以此法囑付諸王。賀累弘宣令佛種不斷。又囑般若累代流傳令除災難利樂有情如大品經囑付聲聞。法花經中付諸菩薩。當根攝益隨別不同。此令三寶久住。非王不能建立。滿請主所為故囑付非餘。分文解者大分三段。初標所付法。次廣明諸誡。後問名奉行。初所付法文復分二。且初第一標時付法其義者何。   經。佛告波斯匿王今誡汝等吾滅度後正法欲滅後五十年後五百年後五千年無佛法僧此經三寶付諸國王建立守護。   解曰。今誡汝等者誡謂教誡。約敕義故此與諸戒。有差別者隨心轉戒。由定道故不隨心戒。勝思願故。此中誡者佛大悲故。恐滅度後正法隱沒。諸有情等十惡轉增長劫輪迴無救護者。誡諸王等令建立。故又誡凡聖任持守護則諸國境永無災難故。經等言無不攝故。後五等者是正法像法末法時也。如大乘同性經下卷雲。如來顯現從兜率下。乃至住持一切正法一切像法一切滅法。如是化事皆是應身也。又善見論雲。初一千年若諸弟子勤行精進得阿羅漢果。第二千年得第三果。第三千年得第二果。第四千年得於初果。從此已後是我末法准論文。正法之時多得無學。像法之時得前三果。末法之時不得道果。又如別記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此三別者。有教有行有得果證名為正法。有教有行而無果證名為像法。唯有其教無行無證名為末法。然法花金剛俱言五百。此言五十。其意者何。如記法住經以百分配也。取後五十舉其衰位。如人百齡以後五十漸就衰退以喻法也。由前好世弘建非難。後惡時故皆囑矣。又如婆沙。一切有宗說正法五百年。雖說八敬由不行故。大眾部說正法千年非全不行。亦有行故。雖有二文多依後說。又法住記雲。十六阿羅漢各將無量眷屬。於人壽漸增至七萬歲時已。本願力用其七寶為佛造窣堵波。釋迦舍利自然流入塔中。後佛舍利塔總陷入地。至金剛際時諸羅漢化火燒身入般涅槃。次有七俱胝獨覺出世化諸眾生。至人壽漸增減八萬歲時一時各般無餘涅槃。次後彌勒佛出世也。又蓮花面經最後佛法滅盡時如來舍利陷入龍宮。龍宮法滅陷入金剛際。次後七日七夜天地大黑。有外道空中聲言沙門瞿曇法今滅盡。我等當得教化一切法界眾生。發此語已現身陷入阿鼻地獄。次後彌勒佛出世也。無佛法僧者如河少水亦得稱無。故就前三以經付囑。若全無者何所付焉從此第二宣說修行。   經。今我四部諸弟子等受持讀誦解其義理廣為眾生宣說法要令其修習出離生死。   解曰。言四部者出家在家各二如上。言出離者三乘修習皆出生死。從此第二廣明諸誡於中分三。初廣明諸誡次諸王敬承後大眾傷歎。初明諸誡文分為七。第一自恃破滅誡。文復分三。且初第一標建立人。   經。大王后五濁世一切國王王子大臣自恃高貴破滅吾教。   解曰。言五濁者依俱捨論第十二雲。所謂命濁劫濁煩惱濁見濁眾生濁也。所言濁者如俱捨雲。劫滅將末壽等鄙下猶如滓穢說為濁故。正理三十二雲極鄙下故應棄捨故。如滓穢故故名濁也。總言五者帶數釋也。釋別名者如瑜伽論四十四雲。一者命濁如於今時壽短促故。二者劫濁漸次趣入三災中劫損資具故。三煩惱濁有情多分習近非法貪嗔癡等所擾惱故。四者見濁有情多分壞滅正法虛妄推求五見增故。五有情濁有情多分不識父母不見怖畏諸惡增故。此次第者壽及資具鈍利作業果緣因等依苦集故成。有處說利鈍作業感內外果依治斷故。出五體者壽依命根依識為性。劫濁有情以蘊為性煩惱與見心所為性。一種四現五蘊為體。立所以者如正理雲豈不壽劫。有情三濁牙不相離。見濁即用煩惱為體。五應不成。理實應然。但為次第顯五衰損極增盛故。何等為五。一壽衰損時極短故。二資具衰損少光澤故。三善品衰損欣惡行故。四寂靜衰損展轉相違成諠諍故。五自體衰損非出世間功德器故。又俱捨雲由前二濁壽命資具極衰損故。由次二濁善品衰損樂自苦故。或損在家出家善故。由後一濁衰損自身身量色力念智勤勇及無病故。此對治者由三善根起諸正見。修十善行果勝妙故如常分別。一切國王者贍部洲中一切國王也。王子大臣者如文悉也。謂此三人力用自在遙承付囑建立正法而不建立。自恃恃高貴乃破滅矣。從此第二明其非法。   經。明作製法制我弟子比丘比丘尼不聽出家修行正道亦復不聽造佛塔像白衣高座比丘地立與兵奴法等無有異。   解曰。制我弟子者不令出家也。修行正道者頭陀等也。造佛塔像者製造佛像製造塔像也。白衣高座者在家出家高下座立。此二非法如喻悉也。從此第三結明不久。   經。當知爾時法滅不久。   解曰。由初一故傳者全無。由後五故有而不久。從此第二國土破滅誡文分為三。且初第一標能制人。   經。大王破國因緣皆汝自作恃己威力制四部眾不聽修福。   解曰。制修三學習戒定慧。制修供養真福業事。從此第二明其非法。   經。諸惡比丘受別請法知識比丘共為一心牙相親善齊會求福是外道法都非我教百姓疾疫無量苦難。   解曰。別請用掌毀如外道。由出家眾不善守護。作此非法亂正因。故制修福業為不善因。惡鬼惡龍作諸苦難。從此第三結明破滅。   經。當知爾時國土破滅。   解曰。如文悉矣。從此第三法滅不久誡文分為三。且初第一標能作人。   經。大王法末世時國王大臣四部弟子各作非法。   解曰。此總標也。從此第二明其非法。   經。撗與佛教作諸過咎非法非律繫縛比丘如彼獄囚。   解曰。依德有德如教修行。橫為遏咎非法拘擯如獄囚故。從此第三結明不久。   經。當知爾時法滅不久。   解曰。結也。從此第四隨因感果。於中分三。初標自毀人次非法獲報後舉喻釋成。初中復二。且初第一標自毀人。   經。大王我滅度後四部弟子一切國王王子百官乃是住持護三寶者而自破滅。   解曰。四部弟子者住持眾也。國王百官者立護眾也。教依此二得住世間。不持不護即破滅故。從此第二舉喻彰過。   經。如師子身中蟲自食師子肉非外道也。   解曰。如師子身中蟲者如蓮花面經。佛告阿難譬如師子。若命終者若水若陸所有眾生不敢噉食。唯師子身自生諸蟲還自噉食師子之肉。阿難我之佛法非餘能壞。是我法中諸惡比丘自毀壞故。如彼經中但喻出家。今此經中具明四眾不能行護喻同彼故。從此第二壞法獲報於中分三。一順現報二順生報三順後報。初中復二且初第一明諸惡。   經。壞我法者得大過咎正法衰薄民無正行諸惡漸增其壽日減無復孝子六親不和天龍不祐。   解曰。壞我法等者兩句標也。正法衰薄等者明邪行也。諸惡漸增等者惡行漸增壽命短促也。無復孝子等者家無孝子六親不和也。天龍不祐者八部天龍捨而去矣。此第二明災怪起。   經。惡鬼惡龍日來侵害災怪相繼為禍縱橫。   解曰。惡鬼惡龍者惡鬼疾疫惡龍旱澇風雨不時也。災怪相繼者眾難競起也。言從橫者南北為從東西為橫明其四方有災難矣。從此第二明順生報。   經。當墮地獄傍生餓鬼。   解曰。當墮等者作不善業有上中下。於三惡趣受異熟果。從此第三明順後報。   經。若得為人貧窮下賤諸根不具。   解曰。明後報也。從此第三舉喻釋成。   經。如影隨形如響應聲如人夜書火滅字存毀法果報亦復如是。   解曰。如影隨形者影與身俱喻順現也。如響應聲聲滅響應喻順生也。如人夜書火滅字存者。火喻作業字喻熏習。火字二現喻一現種。舉己見邊顯不見。故火業雖滅字種不亡。招順後報近遠必熟。又現等有幾。何業定招染善勝因如常分別。從此第五佛法不久誡。文分為三。且初第一標製法人。   經。大王未來世中一切國王王子大臣。   解曰。設法人也。從此第二明其非法。   經。與我弟子橫立記籍設官典主大小僧統非理役使。   解曰。西國出家者不立記籍亦無主典。僧中統攝悉皆無矣。非理役使者同俗策役也。從此第三結法不久。   經。當知爾時佛法不久。   解曰。如文悉也。從此第六受邪撗制誡文分為三。且初第一標依法人。   經。大王未來世中一切國王四部弟子當依十方一切諸佛常所行道建立流通。   解曰。建立三學即常道故。從此第二明其非法文復分二。且初第一明起非法。   經。而惡比丘為求名利不依我法於國王前自說過患作破法緣。   解曰。不依我法者三學之外盡非佛法。附近破法以事應知。從此第二明橫製法。   經。其王不別信受此語撗立製法不依佛戒。   解曰。諸部律說隨佛所制。當如法行。佛所不制不應橫制。制即非矣。從此第三結明不久。   經。當知爾時法滅不久。   解曰。如文悉也。從此第七自作破國誡文分為三。且初第一標自作人。   經。大王未來世中國王大臣四部弟子。   解曰。標其人也。從此第二明其非法。   經。自作破法破國因緣身自受之非佛法咎天龍捨去吾濁轉增。   解曰。自作破法者謂四部眾不能依教如法修行也。破國因緣者國王大臣自不持正建立正法也。此二相資正法隱沒。天龍不護五濁增故。從此第二結過無盡。   經。若具說者窮劫不盡。   解曰。近結此文濁惡無盡。遠結上六種類無盡也。從此第二諸王敬承於中分二。且初第一諸王悲慟。   經。爾時十六大國王聞說未來如是諸誡悲啼號泣聲動三千天地昏闇光明不現。   解曰。諸王悲泣震動大千。日月不現即昏闇也。從此第二依教敬承。   經。時諸王等各各至心受持佛語不制四部出家學道當如佛教。   解曰。如文悉矣。從此第三大眾傷歎。   經。爾時恆河沙等無量大眾皆共歎言當爾之時世間空虛是無佛世。   解曰。傷歎惡時正慧失滅。住持教沒即無佛故。從此第三問名奉行於中分二。初問經名後明奉行。初中復五且初第二仁王發問。   經。爾時波斯匿王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雲何奉持。   解曰。問名奉持也。從此第二世尊為答。   經。佛告大王此經名為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亦得名為甘露法藥若有服行能愈諸疾。   解曰。此經名者初即仁王請問。從請主以標名。次即依德彰能愈生死之疾。深累尚遣況淺近災咎而不滅者乎。從此第三明經功德。   經。大王般若波羅蜜多所有功德猶如虛空不可測量。   解曰。隨諸句義如空不測。從此第四能護王臣。   經。若有受持讀誦之者所獲功德能護仁王及諸眾生。   解曰。經力深妙隨讀護持。大悲威光等無高下。從此第五喻顯受持。   經。猶如垣牆亦如滅壁是故汝等應當受持。   解曰。護家護國二喻受持。從此第二大眾奉持。   經。佛說是經已彌勒師子月等無量菩薩摩訶薩舍利弗須菩提等無量聲聞欲界無量天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阿修羅等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解曰。大眾聞法喜躍奉行也。良賁嗟居像季聖不親睹。虛陶玄運悲捧餘暉。舊疏傳經久盈區宇。今屬巨唐御曆四海光臨。再譯斯經。詔令贊述。良賁僧中至下。豈敢筌蹄。但以經發綸行。微螢助日詢諸舊轍。夕惕臨深詞旨疏蕪。尤增慚懼。請夫宗匠詳而正焉。  採集經論諸要旨  附贊般若妙難思  以斯片善施群生  願共速登無上覺   仁王經疏卷下三終   法師智炬高明詞峰迥秀。親憑梵夾弘闡微言幽賾真宗演成章疏開如來之祕藏示群有之迷津貫玉聯珠鉤深致遠再三披閱頗謂精詳傳之招提永為法寶也。   沙門良賁言伏奉今年二月十一日。恩命令在內於南桃園修撰新譯仁王般若經疏微僧寡學懼不稱 旨洗心□□腹慼慼慼慼Д謘慼熨╮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撢牷慼潑E□□魯□槌橛槾□首□□□□禱□□例私□練□計礸□□□□蕈嵾滿慼慼慼憎央敷緷A□□妳夾□馳娀姶□□□□姖魯糧□槾□饐□□穀□□餾□□□□□□館糕□□□□奼□□□練榵╮慼撓訄e膳禖□□□□□□□□□□□□□□橙□奰□□樻□□□酋輦暌]□楚□□□□□褸□堙慼慼慼槭敦鞢慼慼樞钀s□□饑駩詙□□威暟R□□□□□□□驒□□     永泰二年十一月八日奉          詔內修疏沙門良賁上表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710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幽贊   No. 1710 [cf. No. 251]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幽贊捲上   大乘 基撰   贊曰。今為有情結習所蔽。敬受邪教誹毀大乘。於空有經如言計著隨印所解互生厭希。設希出要親依善友由各迷方邪亂授學。懼廣文海初不趣求。雖樂略經而不能了。於真俗諦競說有無心境法中遞生取捨。令正法義真謬具分。信學有情皆獲利樂。依先所授略贊中道。如解深密經中佛依遍計所執。說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涅槃相生勝義三無性已。時勝義生菩薩白佛言。世尊佛初唯為趣聲聞者轉四諦輪。雖甚希奇然未了義。是諸諍論安足處所。次復唯為趣大乘者轉隱密輪。說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涅槃。雖更希奇猶未了義。亦諸諍論安足處所。今為發趣一切乘者轉顯了輪。無上無容是勝義中真了義教。非諸諍論安足處所。金光明經說此三法名轉照持。輪摧破名。具遮表故。由諸有情迷法實相起造惑業淪生死海。大聖法王證法自性善巧方便。應彼機宜離言法中以言顯說。欲令隨獲中道實相。故有頌言。  諸佛或說我  或時說無我  諸法實相中  無我無非我   餘經復說。佛以一音演無邊義。眾生隨類各得解等。既猶天鼓應念發聲。亦類末尼如求雨寶。應物雖設種種法門。智見純和未生乖競。佛涅槃後因彼大天人法糾紛初封著有。如有頌曰。  應審觀佛教  聖諦說為依  如採沙中金  擇取其真實   聖龍猛等為除有執採集真教究暢空宗。如別頌曰。  真性有為空  如幻緣生故  無為無有實  不起似空華   彼言。世俗可說法有。依勝義諦一切皆空。雖此真空性非空有。寄詮勝義理皆性空。有情由是次生空見。無著菩薩復請慈尊說中道教。雙除二執。而說頌言。  虛妄分別有  於此二都無  此中唯有空  於彼亦有此  故說一切法  非空非不空  有無及有故  是則契中道   彼言。世俗說我法有依勝義諦唯此二空。雖佛為破執空執有總相宣說諸法有空。或說諸法非空非有。名字性離空有雙非。勝義寄詮有空有有。故慈尊說。有為無為名之為有。我及我所稱之為無。非說有空法皆空有。觀斯聖意空有無乖。法離智詮何空何有。對機遣病假說有空。後諸學徒隨文起執。己之所解謂契中宗。他之所知將為謬說。今贊經義申其兩端。妙理是非智者當了。般若波羅蜜多者大經之通名。心經者此經之別稱。般若之心經也。三磨娑釋依士為名。蘇漫多聲屬主為目。雖此心經亦名般若。彼總此別故但名心。般若慧義。古釋有三。一實相謂真理。二觀照謂真慧。三文字謂真教。今釋有五。第四眷屬謂萬行。第五境界謂諸法。福智俱修有空齊照。尋詮會旨究理解生。慧性慧資皆名般若。能除障習證法真理。眾德之首萬行之導。雖獨名慧攝一切法。波羅者彼岸義。古說有二。謂菩提涅槃。今釋有五。一所知。二教。三理。四行。五果。蜜多者離義到義。由行般若離諸障染。境盡有無解窮六藏。義洞真俗業備二因。覺滿寂圓斯昇彼岸。體用兼舉故立此名。然所修行具七最勝。方可得名波羅蜜多。一住菩薩種姓。二依大菩提心。三悲愍有情。四具行事業。五無相智所攝。六迴向菩提。七不為二障間雜。若行慧等一切善業。隨闕此一非到彼岸。此在初劫名波羅蜜多。在第二劫名近波羅蜜多。在第三劫名大波羅蜜多。佛果位中更無異稱。今包因果故舉通名。心者堅實妙最之稱。大經隨機義文俱廣。受持傳習或生怯退。傳法聖者錄其堅實妙最之旨別出此經。三分二序故皆遺闕。甄綜精微纂提綱蹟。事雖萬像統即色而為空。道縱千門貫無智而兼得。探廣文之祕旨標貞心以為稱。經者津妙理之格言。掖迷生之恆範。欲令隨證或依或說般若貞實而說此經。故以心目。如瑜伽論水陸華等十地等經。   經曰。觀自在菩薩。   贊曰。勝空者言今此經中略有二分。初觀自在等破二執顯二空。後菩提薩埵等歎二依得二利。大經雲。佛告舍利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應如是觀。實有菩薩不見有菩薩。不見菩薩名。菩薩自性空菩薩名空。故今標菩薩令彼不見。故破生執而說生空。如應者言。今此經中總有三分。初觀自在等標上人修行勸示發心。次舍利子等陳機感者名述理垂喻。後菩提薩埵等彰依學之德歎獲勝利。或初令練磨。次斷除四處。後離苦圓證。練磨有三。今標菩薩先修行人勸示發心。初練磨也。謂聞菩提廣大深遠。若生退屈應練磨心。彼觀自在昔初發意。具諸煩惱於無明殼建立勝心。捨身命財求佛智慧。興大勇猛已成等覺。我亦應爾勵己增修。不應自輕而生退屈。觀者察義。府救慧悲。自在者無滯義。拔濟妙用。諸有慇淨三業歸依。必應所祈六通垂化。無暇危苦飛輪摧伏。作不請友為應病醫。攝利難思名觀自在。又觀者照義。了空有慧。自在者縱任義。所得勝果。昔行六度今得果圓。慧觀為先成十自在。一壽自在。能延促命。二心自在。生死無染。三財自在。能隨樂現。由施所得。四業自在。唯作善事及勸他為。五生自在。隨欲能往。由戒所得。六勝解自在。能隨欲變。由忍所得。七願自在。隨觀所樂成。由精進所得。八神力自在。起最勝通。由定所得。九智自在隨言音慧。十法自在。於契經等。由慧所得。位階補處道成等覺。無幽不燭名觀自在。但言觀音詞義俱失。菩提薩埵略言菩薩。菩提即般若薩埵謂方便。此二於有情能作一切利益安樂。又菩提者覺義。智所求果。薩埵者有情義。悲所度生。依弘誓語故名菩薩。又薩埵者勇猛義。求大菩提精勤勇猛故名菩薩。又修行者名為薩埵。求三菩提之有情者故名菩薩。有具悲智遍行慈愍。紹隆淨剎府救穢方。機感相應故唯標此。或處上位諸具大心妙慧成就皆觀自在。或指示此令矚曰觀。非住西方來遊此者。彼大經中不別顯故。   經曰。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贊曰。勝空者言下破法執而說法空。大經次言。不見般若波羅蜜多。不見般若波羅蜜多名。般若自性空。般若名空故。如應者言。顯由學慧方照性空。示先所修法。第二練磨心也。謂見菩薩萬行難行。若生退屈應練磨心。我無始來為求世樂尚能備受無義眾苦。況求菩提。為出生死度有情類生怯劣心。此深般若彼已修學。我亦應爾省己增修不應退屈。彼舍利子先發大心因施眼故退求小果。恐今更退勸示練磨。所言行者。勝空者言。若依世俗。欲證出世無分別智無倒觀空。要學能遣一切所緣聞思慧等。學照空者即名為行。若依勝義。由無所得無分別故都無所行是名為行。無垢稱說。不行是菩提無憶念故。大經亦言。不見行不見不行無自性故。今言行者。都無所行是名為行。非有行義。或有密取餘義釋言。若無所行無所不行是則為行。若有所行有所不行非為行也。復有異釋。動念攀緣為生死根非為行也。懲心絕慮為出世本是名為行。如應者言。譬如幻士而有所作。雖無實作非無似者。待因緣聞信學證說曾無暫捨。然無分別不見行相是謂行義。非都無行。以病說除非除法故。若本無法可行可除。即愚法者稱已成覺。說有迷悟深自毀傷。翳花體空可不資療。翳既非有如何假除。翳既不除初無真眼。由何勝義照花體空。若無所行無所不行。有情無明無所不明。應從無始一切皆明。其先未明今明誰也。便同異道無所不為。背理乖宗何成覺慧。若絕攀慮即是真行。應無想等皆真聖道。徒設受持厭捨造修。可諦思惟疾除邪謬。今言行者。雖行而不見行。非無行義。由此經說不見行不見不行。假有所行實無行故。不爾唯應說不見行。復言不見不行有何詮理。是故定應如後所說。然佛果德殊勝無邊。非廣大修無由證得。故依此義而說行者。要具大乘二種種姓。能於五位漸次修行。二種姓者。一本性住種姓。謂住本識能生無漏本性功能。二習所成種姓。謂聞正法等熏習所起。雲何應知有本性住種姓依之修習大菩提因。若性樂施好讚勸他。無罪事中應時為說。他債不狂受寄無差。大財寶中心無耽著。若性成就軟品惡業不極損他。作惡速悔常行慈愛。知恩報恩。凡所規求不以非法。樂修福業輕罪重怖。見聞受苦過於自身。善事好同惡法樂遠。於諸僮僕嘗無苦言。於德有德恆生讚仰。若被他害無反報心。他來諫謝速能納受終不結恨不久懷怨。若性翹勤夙興晚寐。凡事勇決樂為究竟。大義無畏不自輕蔑。若於法義性審思惟。好樂寂靜愛慕出離。所作無忘於怨慈愍。若性總慧凡學易成。離惡事中有力思擇。性不能起上煩惱纏造無間業斷善根等。設生惡趣便能速出亦不受於猛利大苦。雖受微苦發增上厭於苦有情深生悲愍。若見有此施等粗相纏蓋輕微粗重薄[苟*苟]。應知定有菩提本性。然由未遇真實善友為說菩提。雖遇為說顛倒執學方便慢緩善根未熟故處生死。若入五位所修無邊勝善法種名習所得。五位者何。一資糧位。從初發起大菩提心。乃至始修四尋思觀住四十心皆此位攝。一信等十心。一信二精進.三念.四慧.五定.六施亦名不退.七戒.八護.九願.十迴向。二十住。一發心.二治地.三修行.四生貴.五方便.六正心.七不退.八童真.九法王子.十灌頂。三十行。一歡喜.二饒益.三無恚.四無盡.五離癡.六善現.七無著.八尊重.九善法.十真實。四十迴向。一救護眾生.二不懷.三等一切佛.四至一切處.五無盡功德藏.六隨順平等善根.七隨順等觀一切眾生.八如相.九無縛無著.十法界無量。二加行位。從資糧後四種等持。一明得定。二明增定。三印順定。四無間定。三通達位。從四定後初地初心真相見道。四修習位。從見道後至金剛定十地修道。十地者。一極喜。二離垢。三發光。四焰慧。五極難勝。六現前。七遠行。八不動。九善慧。十法雲。五究竟位。金剛定後解脫道中三種佛身。四妙圓寂。圓滿佛果。雖知五位雲何修行。諸修行者欲證菩提作大利樂。要先發起大菩提心方興正行譬如大海初有一滴能為諸寶作所住處。最初發心亦復如是。五乘善法皆因此生。又如世界初始漸起即為荷負諸眾生因。此心亦爾。能為五趣無量種類荷負依止。又如空界無不含容。大菩提心亦復如是。遍空有為皆厭離故。如空菩提皆求證故。盡空眾生皆深念故。此初發心雖為下劣一念福聚尚說難盡。況經多劫發心修行利樂功德。因何發心。一者見聞佛等神力。二者聞說菩薩藏教。三者見聞佛法將滅。念言法住能滅大苦。四者末劫多見眾生癡無慚愧慳嫉憂苦惡行放逸懈怠不信。念言濁世多起如是惡煩惱時。我當發心令餘學我起菩提願。由此便發大菩提心。將欲發心先具十勝德起三妙觀。十勝德者。親近善友。供養諸佛。修集善根。志求勝法。心常柔和。遭苦能忍。慈悲淳厚。深心平等。信樂大乘。求佛智慧。三妙觀者。一厭離有為。謂觀生死惡趣無暇等眾苦逼迫。自身之中五蘊四大能生惡業。九孔常流臭穢不淨。三十六物之所集起。無量煩惱燒煮身心。如沫如泡唸唸遷流。癡覆造業六趣輪迴。諦審思惟深心厭捨。二求菩提。謂觀佛果相好莊嚴。法身本淨。具戒等蘊力無畏等無量勝法。成二妙智慈愍眾生。開導愚迷令行正路。諸有情類遇皆除惱。見是功德修集希求。三念眾生。謂觀眾生癡愛所惑受大劇苦。不信因果造惡業因。厭捨正法信受邪道。四流所流七漏所漏。雖畏眾苦還為惡業。而常自作憂悲苦惱。愛別離苦見已還愛。怨憎會苦覺已彌怨。為欲起業生苦無厭。求樂犯戒。懷憂縱逸作無間業。頑蔽無慚謗毀大乘癡執生慢。雖懷聰敏具斷善根。妄自貢高常無改悔。生八無暇匱法無修。雖聞不持翻習邪業。得世妙果謂證涅槃。受彼樂終還生惡趣。見是等輩深心悲愍。次應發心如是發願。願我決定當證無上正等菩提。能作有情一切義利。或隨意樂諸佛之名如釋迦佛初發希願。如有頌言。  於三無數劫  逆次逢勝觀  然燈寶髻佛  初釋迦牟尼   無著菩薩由此說言。  清淨增上力  堅固心勝進  名菩薩初修  無數三大劫   先起信精進念定慧根除伏障染。次發大願常逢善友以為勝緣。雖遇惡友方便俎壞終不棄捨大菩提心。所修善法運運增長以不退屈而為策發。齊是名為最初修行。依如上說初發心已即名趣入無上菩提。預在大乘諸菩薩數於生死海作出限量。勇猛定當速登彼岸。次應修行。此有二種。一略。二廣。略復有三。一境。二行。三所得果。猶昔不知真妄境界。起煩惱等因受眾苦。今正翻彼故亦有三。由此最初應審觀境。既知善惡修斷行成。因行既圓果德便證。諸佛聖教雖復無邊。說修行門不過三種。故修行者應依此學。雲何名為所觀境界。謂初觀察從緣所生一切色心諸心所等似空花相誑惑愚夫名依他起。愚夫不了於斯妄執為我為法喻實空花性相都無名計所執。依他起上我法本空。由觀此空所顯真理譬若虛空名圓成實。諸所知法不越有無無法體無。但可總說名計所執。橫遍計心之所執故。有法體有理應分別。諸有為法名依他起。緣生事故。一切無為名圓成實。法本理故。或有漏法名依他起。性顛倒故。諸無漏法名圓成實。非顛倒故。知境界已應修正行。一因聞所成。二因思所成。三因修所成。此三雖通福慧二種一切功德。然行根本甚深綱要。勝義易入應時無等。離諸過者遍觀詳審唯識為最。漸悟頓悟小乘大乘無不依說此深理。故華嚴經說。  心如工畫師  畫種種五陰  一切世間中  無法而不造  如心佛亦爾  如佛眾生然  心佛及眾生  此三無差別  諸佛悉了知  一切從心轉  若能如是解  是人見真佛  身亦非是心  心亦非是身  起一切作用  自在未曾有  若人欲求知  三世一切佛  應當如是觀  心造諸如來   智度論說。菩薩復作是念。三界所有皆心所作。以隨心所念皆悉得見。以心見佛以心作佛。心即是佛心即我身。心不自知亦不自見。若取心相悉皆無智。心亦虛妄。皆從無明出。因是心相即入諸法實相。故唯識觀最為第一。識者心也。由心集起綵畫為主。獨立唯名攝所餘法。唯言為遮所執我法離心而有。識言為表因緣法性皆不離心。顯法離心決定非有名為唯識。非謂一切唯一識心更無餘物。善友惡友諸果諸因理事真俗皆不無故。計所執性唯虛妄識。依他起性唯世俗識。圓成實性唯勝義識。是故諸法皆不離心。如有頌言。  鬼傍生人天  各隨其所應  等事心異故  許義非真實  於過去事等  夢像二影中  雖所緣非實  而境相成就   此等處處說唯有心。恐厭文繁故略應止。今詳聖教所說唯識。雖無量種不過五重。一遣虛存實。觀遍計所執唯虛妄起都無體用。應正遣除。觀依他圓成諸法體實二智境界。應存為有。如有頌言。  名事互為客  其性應尋思  於二亦當推  唯量及唯假  實智觀無義  唯有分別三  彼無故此無  是則入三性   遣者空觀對破有執。存者有觀對遣空執。今觀空有而遣有空。有空若無亦無空有。以彼空有相待觀成純有純空誰之空有。故欲證入離言法性。皆須依此方便而入。非謂空有皆即決定。證真觀位非有非空。法無分別。難思議故。說要觀空方證真者。謂即觀彼遍計所執我法空故入於真性。真體非空。此唯識言既遮所執。若執實有諸識可唯。既是所執亦應除遣。諸處所言一切唯識.二諦.三性.三無性.三解脫門.三無生忍.四悉檀.四嗢拖南.四尋思.四如實智.五忍觀等。皆此觀攝。二捨濫留純。雖觀事理皆不離識然。此內識有境有心。心起必託境界生故。但識言唯不言唯境。識唯內有境亦通外。恐濫外故但言唯識。又諸愚夫迷執於境。起煩惱業生死沈淪。不解觀心勤求出離。哀愍彼故說唯識言。令自觀心解脫生死。非謂內境如外都無。由境有濫捨不稱唯。心體既純留說唯識。故契經說。心意識所緣皆非離自性。故我說一切唯有識無餘。餘經復說三界唯心。制一處等皆此觀攝。三攝末歸本。心內所取境界顯然。內能取心作用亦爾。此之二法俱依識有。離識體本末法必無。三十頌言。  由假說我法  有種種相轉  彼依識所變  此能變唯三   成唯識說變。謂識體轉似二分。相見俱依自證起故。解深密說。諸識所緣唯識所現。攝相見末歸識本故。所說理事真俗觀等多皆此觀四隱劣顯勝。心及心所俱能變現。但說唯心非唯心所。心王體勝。所劣依王。隱劣不彰唯顯勝法。故慈氏說。  許心似二現  如是似貪等  或似於信等  無別染善法   無垢稱言隨心垢淨等。皆此觀攝。五遣相證性。識言所表具有理事。事為相用遣而不取。理為性體應求作證。故有頌言。  於繩起蛇覺  見繩了義無  證見彼分時  知如蛇智亂   餘經說。心自性清淨。諸法賢聖皆即真如。依他相識根本性故。又說。一諦.一乘.一依.佛性.法身.如來藏.空.真如.無相.不生不滅.不二法門.無諸分別.離言觀等。皆此觀攝。如是所說空有.境心.用體.所王.事理五種從粗至細展轉相推唯識妙理。總攝一切。以聞思修所成妙慧而為觀體。明瞭簡擇。非生得善。若欲界觀唯有聞思。色界觀中通聞修慧。無色界觀但修無餘。無漏觀修。義通前二。此諸唯識從初發意四十心中。聽聞思惟但深信解。隨所遇境。依教思量令彼觀心漸漸增勝。未能修位觀二取空。雖少入修猶非正勝。於加行位四等持中起四尋思。審觀所取若名若義自性差別假有實無。起如實智於能取識遍知非有故。聖慈尊教授頌言。  菩薩於定位  觀影唯是心  義想既滅除  審觀唯自想  如是住內心  知所取非有  次能取亦無  後觸無所得   此位菩薩雖得修觀。猶帶相故未能證實。通達位中無分別智於所緣境都無所得。理智既冥心境玄會。有空之相時不現前唯識真理方名證得。故本頌言。  若時於所緣  智都無所得  爾時住唯識  離二取相故   證真識已起後得智方證俗識。厚嚴經言。  非不見真如  而能了諸行  皆如幻事等  雖有而非真   至此位中名達法界。住極喜地生如來家。自知不久成無上覺。於修習位修有差別。初四地中真俗唯識各各別證。於第五地方少合觀。然極用功未常任運。至第七地觀真俗識雖得長時而有加行。八地已上無勉勵修。任運空中起有勝行。至究竟位雖更不修唸唸具能緣真俗識。所修有二。一現行。二種子。於初二位有漏三慧皆通二修。種修無漏。通達位中無漏修慧。通現種修。有漏唯種。在修習位七地已前有漏無漏皆具三慧。通現種修。八地已上有漏唯種。無漏三慧。通現種修。於究竟位有漏皆捨。雖唯無漏然具現種。所言修者。令觀種現展轉增勝生長圓滿。有自在者下亦修上。未自在者不能上修。此唯識修總攝諸行。諸行皆依唯識修故。此略修行果相雲何。有漏修者能感世間一切妙果。無漏修者永滅諸障得大菩提。窮盡未來廣生饒益。此說別得。若互相資容得一切。說略修已。雲何廣修。此亦有三。一所學處。二修學法。三能修學。最初應知所學之處。次應依彼如是而學。然後方成能修學者。故三皆是菩薩行攝。初所學處略有五種。一所化處。謂應了知三乘不定阿顛底迦種姓差別。如應成熟。二利行處。若純自利如為已樂求財受用。為慳法故追訪受持。為生天樂持戒修行。求有染果供養三寶。為貪利譽自說己德令他脫難還自攝受。耽定味等舍利有情。若純利他如以邪見修行施等。以無因見缺行說法。此等純利皆應除斷。無罪二利應善勤修。三真實義處。謂於如所有性。盡所有性。世間所成。道理所成。二障淨智所行真實等。隨應修斷。四威力處。謂神通威力。六到彼岸能斷慳等。乃至與當來果善法威力。為利有情堪忍大苦。四生信委八相現化。逆胎盲等遇皆饒益等俱生威力。法界有情處時法器普能了知。神通化境遍無邊界等共不共威力。知此五力應正勤修成自佛法。五菩提處。謂智斷等一切功德。應遍了達希當果證。如是五處最先應達所化機宜。方應發起利他勝行。次知實義可斷可修。於威力門修成自利。後於果位無上菩提愛樂希求精勤修證。知學處已次應修學。修學法者。初於三寶功德。佛菩薩威力。諸真實義。無倒因果。應得義利。得此方便。善言善說契經等中。淨信勝解決定喜樂。次應求法。當於一切佛法內論因論聲論醫論工論。應正勤求。應雲何求。於佛正法應住猛利愛重求聞。設為聽聞一句善法。路猶鐵地尚歡喜入。何況欲聞多善言義。雖愛自身及諸資什。比愛正法非為譬喻。無足無倦深信柔和。心直見直愛德愛法。往法師所無詰難心。唯作妙寶.慧眼.智明.勝果.無罪.悅意之想。深生敬重無高慢心。不作壞戒.卑族.醜陋.拙文.鄙句.異意之想。唯為求善非顯己德。不為名利而求正法。應時殷重恭敬聽聞。勿起損害順求過心。於其自身亦不輕蔑。唯為求解。專精屬耳掃滌攝持。何義故求。於內明處為自修習利悟於他。於因明處為伏邪論安立正道。於聲明處為令信樂典語眾生深生敬等。於醫方明處為息眾病安樂眾生。於工業明處為以少力多集珍財廣生饒益。要於此五次第勤求。無障智生資糧速滿。次應為他宣說正法。說五明處隨應利樂。雲何而說。謂應安住如法威儀。不為無病處高坐等而說正法。諸佛菩薩敬重法故。令他於法極珍敬故。應無間說。勿作師拳。隨眾所欣次第標釋無慳吝想名隨順說。於有怨者應住慈心。於行惡者住利益心。於有樂放逸有苦下劣者。應住利益哀愍之心。不起嫉妒自讚毀他。不希名利恭敬讚歎而為說法。次應修行。於佛所制有罪三業善能遠離。所聞事業無倒修行。獨居閑靜思所聞法。無間殷重觀察稱量。未知求知。已知勿忘。未達推佛不生誹謗。恐無慧目直心強信。善知密意異說無動。於離言境專注繫心。離諸戲論無擾亂想。修奢摩他毘缽捨那。次應教授。應觀於彼心根意樂。隨宜為說處中之行。令其捨棄增上慢等。次應教誡。應遮有罪開許無罪。諸現行事暫行犯者如法諫誨。若有數犯。起無染異親善意樂呵擯令憶。下犯權時。上犯永擯。勿令犯者多攝非福。能正行者慈愛稱歎。謙沖曉喻令喜增修。次安三業。先以財物饒益有情。令聽所說奉教行故。於有癡者當行愛語。令其攝受瞻察正理。拔出不善勸安善處。於正事業應共修行。令所化生無他說故。次修波羅蜜多。施即捨位無貪三業。凡行佈施。若唯令樂不作善利。或非利樂俱不應與。若唯善利而非安樂。或俱利樂皆應施與。若希財物恣彼所須。規諸斷心應隨自在。若求刀等為自他害。非己財物。媒媾他人。食等有蟲。無義樂具。殺害物法。邪作天祀。水陸眾生損殺處所。怨希仇隙。病冀非宜。饞嗜數求。愁憂規損。抑奪卑物。樂惡求位。奪施施他。卒暴損餘。自違學處。怨親等所生分別心。許勝與劣。許多與少。或懷異意。生憤濁心。施已稱楊說恩。向彼撩擲所捨。邪厭惡求。妄興邪施。執為善淨。他之所引。怖自貧窮。餘殘及穢與出家者。曾不告白竊施非法。不合儀物持以惠捨。數求還往親附攝屬。依世名譽。求報恩果。規餘敬歎。意劣限量。初少誑與後便傾敗。乖離屬己。自怠策他。不依來者次第均給。心不悅淨。後生悔惱。求真與假。先未運心。不應其時乖儀散亂。蚩笑輕弄令生愧□□□□楚□觠□□□逆□橁□□遄慼慼摯鞢慼慼槽a殮□□□埤□□馜驁J椸□駂□□礸□詁誇□褚餽□□□通夾驪餘□樀埤□□葉馨□警{橡j□□淚□槄□□駭飀□楷□□□□驁□裀□□饖□□馨□榱□□□□禪□楅忡礹□□□□騰□□餾殺U驒□□□□□□□□□□□駏□□□□榖□□X碌□□□姩□□□□妖□□□□驚襖□□禂妄練□諨o□□□榱□觟妨□駢逆□□駟□□□□遄慼熱}X壟□□聾橡裀□□□喫^□□□□□饈□□□□□□埤□行饋□椽槔廬□□□□□□□禭□橁埤□□祖□□□□□□□□□□橚□□□□□□姶□□□□□埤□□□□奷福飲□□□□覜粿婚霸駿□□□□覃□霸囊囊□□榖□奿□□碌□□妃□□□褸□□西埤□婤覜馳婦馱□首□□榛襯□逆□嬪□規□□□□□□櫬餘□饋□插慼慼樁l饋□言檢□□餡□膳□首□逆□□□□□□馱□□□□□夾復香□耛逆□□□□餽槂□□裀□□□□□□姅粿□□□委□j□□蓮□□□□□粿□□□誇□□□耛逆□櫻□禪逆□槂□□□□□觔□□妖□□□凜勵□□□□露□□茷遺礡慼慼慼慼慼熱w□□□□□□□檢□□□覕奿□饑首□褽□騖飀□桌□樲□椽度槨j□□□□碌□襢蝪f□□□騖□□□息□□□□□□□□□檢□驒□□榭□碌槉送□□□□□□□□□□□□忡□□□□□□□妖□婝插慼撬芊慼慼慼熬X橝式熱u□□餘□□禁馜粿埤□駩□覂□□言□□□□饛□□□□□裀□騵祛□□□□□□□□騲□□□□□□□餘□□覛芊慼慼慼慼慼撩訧P□□s□□奊□□D都□蓮□□□□□奿□□□□□□□□□□□□□□騵禂□□□□稻程檢□□□駛□勵□榙□□騲□妄勵□□□□□□□□稙□□□□□□□□崙箋檇{檢□奊□妍觔履奀□□□□模□□憐□榞□□橐牷慼慼慼慼慼慼潟慼憫u□椸□姊□□□率□□□憐□□鈴□餾□露□妙□□飽婖□□禷□□□□覕觷□□□騲□檢□妄□□□□觜D□□奰□□倫龍□罹□□□□欖□□□□裀□□□□示楋礪□□□□□□□□□香□□□□檢□□□□裀□□送□j□禷襦駉□□纂慼慼慼慼慼毅鞳播m□□□c□□□□妖□□淪p□礸□□□飀□活芊慼熨e言埤□覜膳□□Y□饃裀□□□送□□槄□□□□□祭覷覈□馥□□□羬礡慼慼牖黑衧y亮□□覕□□□□□□禜□□□□樵祿逆□覆列□輻□粳礪□□娃□禈□□□覕□埤□□□□婛□覃□□□□□□□□□□□□亮□□訃□□磊□□□馱□□□□祰□□□覈□□襮□□椿□E□j□□□□□□□□□腹慼慼慼慼播U□樀妍証□□□□□□飀□□□馬□□□忡□□□□□□□□□□□□□□□孋ョ楚慼慼慼慼慼慼摯鞢慼播\廬□□觀□□玲□樨□埤□瞴慼慼慼慼慼慾k奷□□j□□□橝巫走G□j□□□榚□□□□逆□□規□□□□妓□□驁情慼慼慼憔y□□□□□□□□{檢□□送□□□□□□□□飯□騫□□□埤□□□□媽□□□禈□□□椏餾□□楖□埤□□□訊娵稿砥j□□□□□□□覆□□□□□飀□禖□□檢□□□襖□□襖□□□□褾□□□X□禈□□□履婇說□禠驖□□□□□□觔都□□□□□□□□稚□□□□□誇□椸□□逆□□□□□□□□□□糖□覬□淚□椸□□驥□□粿媽□□□覜粿□□□□□槂□餼□□娀夾□□□□奕殺qp妒□飀□p媸饃□□秤□穀□□□□餒□□□切妃□□礹裀□□□□褻奮□□□□吝飀□□楋□□視禪□□□駍□□□□□榕駛□□□檢□要餘□□□□□檢□□□□□糯□□逆□觭□□駭□W□□樀□□逆□□婖□□□□□稻□□□□逆□□□□□□驢淋檢□嬌□□亮□□礹□□駜]□訇□□□□□覕霸駩□餺覕騪□□□□駩□□褻樽飀□粹峏n淋□□□檢□椸□□□□濾簧鞣□滎□□□□蕁窨□□□犖嵨檨fc□蕁檨f□□藎□村檨i漥□□犖r□□蕁銦撈wc□□□□滎J令□□滎□茦□葷閥刨□|該□□珥□□朊情L□□□櫫劫逢□濄銦慼撙C□□□□|逢□攔乾恣慼峗邥□□橤□□荂慼俇_腹慼撫d□§□□攔恣L□□部慝□□□鍥悅□窺峗□U帶□□橦□□c□邐□□□□磩徇呧擦□癒L□□□姥□□部糨□□橨寶犖□峞撓均慼r□□擰大¥□□稦□工□□ヨD□□□□□營□□‥耨攔□□載滎つ□c□□□□ㄐ慼慼慼L竇姦□□工□□峗□□□□鐓□□耬□□試□嬨窨r□□□活慼慼敷r□蕁臣□楫E□□□犖□□唚¥□□□橨□肥情慼慼慼慼慼慼情慼潑l□□左稦□□□□□§□□□橩□□□檸§奧□□墂□□稦稌□耦□□芨□蝖慼慼慼憚蒯N□□□□鐐□苤譧□□犖□稦稌|幀□□讓□□嚦□|胚□□氶槨飽慼嬈□耦□□□□□□‥□□□磣c□□□□稦蒤犖□c□□Q□□帶□虓謄鴃慼嬈□氥嚏慼慼潦□□□□□∣禲熟鴱犛福祤噫□□j□□苧殤耦□¥□憛憧_|嵧□耤□□□殮ョ情慼撲薄慼潰荂慼慰D□□□□鴃慼撓琰嬤飽K□嬥□‥崥悅□□¥牷L潣|□□L□|漦□□□牧□□□‥□□謊□□牧□巢|□□□□□艦孥Z□|s縑慼慼慼澆物鮐□□豨□窨□腩□c□□銵滕域炵c□§□M怙□珥□□□□□□¥□苦□□淩餤□□□犖r□阣¥愧鶨□橨□湥□□□珣§□戧□□湧吽慼慼槨縑憧o□漦福祤□□□□姤耙□□□§□您f□□g邪|□□□□湤□試肣‥□□□□□□h□¥秤J懧齵唌慼慼慼撲‾部慼慼慼慼慼慰D悅諍耙臨□滿慼撚W□奔□|□栜I□~□□□□□□□‥賢芧□□嶧復□□‥□芧□□|薤艦蜀□磨□阨□悅□┤□|蹅C□峞標↑唌慼慼潤趡蝖慼情毅t□□□□□□|稦□窨□□□獧□§□□漧□□纊□穌□J□□謐央憬u□耨□□§□□□□艦學腦穌□□□□§□□紇h□□□憛撲●硎楚澆f炡鯔P□楫□□|蔨□晦孤□癒□□愣‥□□鮹迭L臦□□□□□□□§□□稦擭□□□□□部糯□儐□□□□|□犖儈□□蕁□□§□□□□踧□□詣□耬□□湨□□□□□□□□□□□□朣□艦□蒨□踧□檥腡D□□怴撬蝖慼慼慼慼慼潛藝藝藝蝖慼慼情慼澆k嘛蝖慼慼撓捸慼慾J□□□□¥纂潑p□邐□□□□□□姣|□□□訃□耨K□D癒L□□□E□□詳□|□葥劫季□□□滎禳慼慼慼慼騿慼熨簋纂慼B¥薄慼慼慼慼慼慼慰D□□復入□E葨□|葦□□便痢□□□‥□□窺□□蕁□□|葦碥謊□□獺B□□□□磷□□□□□耙□□漦葧□狩左邦薧□檥□薧□葥腶犛□□C□檥憒□□□□藨□磥□□¥□□□□□董‥□□□B|犛□□□□□□□□楫□□□巨竇□□踣|葦嵥□□藎□淥□‥□□□□漥□□□□□□譨□□□磝D□犖犅左L婐m閏ゴ驉B|犛□踥□□□踦□¥□□□□□□□艨□□奔□H|□□漥□犅警湤鞢慼慼慼慼慼迭慼慝犛淦□膚□□□□□□□□□銵慼慼慼慝犅臧鷒捸牷撬峞慼哄慼迭慼B|犛□□□□□恁慼L□□椥□滎□□□□□藎□□胥□□□|亡漦□F□□峞慼璋荂癒L□□□□□□詳□|葥迭樞纂熨t□□§□□□□□牷慼慝サ□□飺蝖慼憬u§□舉□□□□□□□□峗ゴ□□□‥□□耙臥□□□驥□□轤熒□悅□□薦□□r部糧煦□□□□□□§□□恁慝□s□□‥□□鯊□‥窺墦□‥□鞦□|ㄩ□□□§啥鬥□肣□□愣¥察□¥悅□¥□□§□□峞情慼慼牖騿慼慼諢暴K腹慼(□□艨□z□甕□楫□□貧呾I麥□臐澄d兣|漧J□□□□□‥窺□□□磩□□連|□檤譧□□□峞情撙獢熟餕漶獎d芊撲‾喲灈敵巧t□|漦□□□□襯漶慝漦□邐□□聽臣|□□咧□別V□尪c□耬□磷□□熒□|□奔□□|□□□峚D□□漥籧□淪嵥間潑l□禳慼敵近礡慰D□瀧□ヾ撓澱鮹迭L□餤滎□□顒峞潛芵犖├¥V□愨棧□□□禲L□□芨溣□□卡滎齬搳慼ヾL□□噤□憛慼暱縑情慼慼播堙慼暮M邥□□艦季|□大□艣□耙□□□□‥□□□鍥滿慼慼憫T□□□|□□□□耦□□□□□□□□□耦祥□蜀□□□□□帣¥蹤櫓□□湨□□憰□珵□□□□%□□□サ□擦邧□□愣|漦□□工□□□磥□巧□珥□□蝖慼慼暮M營□|晃□憤□□□□□□□□愧□□‥□□□□□□□□□耙臥□□婦□尨□□縤滎□|矷撲℅R□墨□□□蜀□□邧豨蝖慼慝全□□愧澨□□憛熟楞芋慼慼慼慼慼L□□戣□試□□□訌訌□□¥悅詡□□□□□□§□□□膧□舉□鈣¥鳧□□□□芊樣`□熒糯犖□□□□‥□□L□熒□淦□□□□齦□氧□□□□艦學掠艦姥□§□□□'□苧□□□□□□|□□□□□□□□犖□愨□§□試□□□□□□¥悅□□燒澦滵婦□|□□□□‥□籥謊□□宥□諢□□□別楝牷慼慝□□□訃□耬□□膚□□宣‥□□□襦□鞢慼慼L□□□Z□□□□□□□堊□□宣‥□□□□堊□□□□艩咧□□□□宣‥□□試□邐□□□§□M□宨□營□□□□鋃餧□煨緊□□□□口|□□□臩□□‥□□儈□□□□□§堊□繇□器□s□□部□僥□□餧□□□□□□淤耙臩獩□|姥□漥□□□□□□□□訃□耦漦□數□溧□姣‥□漧□葧□□癭豻瞴樅[溣□□□□莤艨□晦姣‥□□恁慼慼慼慼慼慼慼毆j□艤□□□□鷒晛說L□□□□□□晨溣¥□姦莨鐓稦奸□G§產□□憔噥Φ儈□憛慼慼慼暴捸慼慝□□□□□□耨□胦潣¥□芥粨薣□□□□□¥蹤□Ⅶ□□殮悅□□灕r□c□□□陷□□¥刨耙□□句蟃□圪涴z‥攔□繭□□蕁□泌溥憒□□□□□Ⅳ‥□□□噦□□□□|漥籦□□左腦稦□|漦嵧巽□□餧摦□|漧□揧□□□□□c□□□□□□□□□|□餩□□□□判□¥說澄獺慼慼慼慼慰D□儈□□□□纊□|□摦□□□□□□□I□稨□工嫨□□□艨□詨□§□□□入劫亦□□c□□渽鐓□□K腹慫Z□□鬊r□□‥□□□纂撓憛慼T□紇f□詩□□□騜i□§i□漶慼澆式慼L□□□□籦塏儈□¥□□□□□撥□□¥蹤工□□□□孱□|漦□耙臧□□撥磨工□□軼□苤慼滿慼慼慼慼慼潮箱□鐠□□□□□稐‥□窺□□意□意崥悅燁□k意□□□§□M□□□殮〦搣|劫□珵飽滕(□¥□□□□□□□鷒憛慼慼慼慼慼慼慼慝噤□便磷逤□□□¥憒□□□熒□(□□□□該□|□邐噦葥獢撓梠迫D□窨□兣□熒辭癪A|□□滎愣□□□噦董|□蔦□□□恁慼慝□j□楫□□耦漥□□鍤□譥察k㏑說慼慼潰鶠j□□□漩□艤蜀□湤□趥□□□□□□□熒□鍤j□□□□□□邥騿撓荂慼潦﹛潺說慼慼慼慼潠繪鴃歐@□□趥□□□□|亡□□□□鍤j□耤□趥□□¥□諍j□艤蜀□湤□趥□□□□□鍤熒□鍤j□‥□□□X□耦蜀□□趥□□□□j□§嶧□□珥□揥ゝD苤慼毅楚憤荂慼潑l□□棣□□□□芨□瞗慼慰D□漥悅詳迴□□j□□□□左□楚慼慼犛插慼慼慼嬈□□鬅均慼j□¥學薤□j□□胤□□皓□嬥剮殦□□部散□纂慼慼慼撬j□¥嫥□□□□左邥□晤部□□說慼慼獢慼慼j□□皰葷□□橋□□儈□犖褉驧□□□□Jj□‥窺□□□炕慼嚏械蝖慼慼慼慼慼慼慼潰趵禲慼潦*牷慼摩禳慼潸v□壨□晢¥級□□□□敻ヨD鰳禳慼摹槉q□巨□□j□|逢□□□部糯□湦邐□j□□□□朣c□□□□□□□⊥□□j□|犅工□滿慼慼滿慼慼慼慰D□□□□群□□□珣□部糯□□□□耬□悅□□‥巧□□襤□□□閒D□□部慼潮踴I蒤部散□□□□□□□□□□j□□□|□□□芥□晢c□鍤j□□□□□滎□凌z□□j□邦□□¥□庛荂毅楚慾u□□ヤ□□譥□嵩□□§□級□J□|漦□漥□j□□□□□□辣§嶧□□ヾL□蕁□□|□犅檨h□腶蒧□□□□□□□□□□〦□□□可□□峞慼慼慼撚氧{間慼慼慼耤慝□溧試肯□漦□□說□□□憒□□咧□犖□□□□□□□□□□甃漶潺C雥□□□□□耨□妨□□□□□□□□□圩□□□該□□寣慼H□‥□良□□涯□噦滿撫飽慼慼慼慼慼慼撓荂慼瞂迴□□□□遄慝□照□煦□嬤e插情嵽oG殤□□嬦季¥□□□驤藎畦犛村饘嬦□□叨□□□¥□□檨f|□□□珣|□匭□□軋□艩□□耬□□□肣□□□□□艦□肣|漦□艩□劫□朦□|漥嶡□湥蝦□□□□□胖□□□□□磧□□臦肣¥□□□墂劄□□□□□□□□□¥□□墂劄¥瓥{□□□□襦□¥□□墂劄|漦□□□□□□晃□□□墂□|漦□胖□□□朦晃□□□磥朣|漧□□□胖□鞏□憔□|漦□□□鞏□甦□|漦□胖□鞏□□□¥鳧□□□□□□入□□□墂□c□腆□鍣□□□寶譣¥蝥履□□|□層□阣¥T□□檸¥蝤楫鮹迫DS耙察□|□□嚦□‥□□□□□藎□邪c□犖□□|□豥籦□¥籥□┤□□I犖□|物□姨□活慼慼慼慼慼慼慼澎_憒□□左漦囂¥□□薨□活慼慼慼綩□□曆□□□左漦□|□□□□§恥趑K腹慼慼慼嬈□□□□□□□□|□剮□□□□□□□□竇□|□瀤薩攬□痋慼蚾□媊d~□□薄毅哄慼L擁□營□□□踦□‥瀨窺姨□□匡□工□□□□‥□滎□□¥鴥怴慼F嬥剮殣¥□趑禳慼慼慼慼慼敵羌鴃慼慰D意儥□□□□□□□劫□□□¥□□巒□‥櫓□擁□載犖辰□。縱懷資給攝受隨順。若識不識有病無病貴賤貧富。一切等心為友為朋。無怨無隙。設有違犯終不斥諱。勿令須臾住不安樂。離十四垢藏隱六方。遠四惡朋攝四善友。分財平等。他物不規。審觀財寶稱直買賣。彼若不解無枉豪釐。次修四依。唯求於義不依飾文。起敬愛故。唯依於法不依說者。心住理故。唯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無疑慮故。唯依於智不依於識。證決定故。以要言之。四無礙解乃至四妙總持三十二相業乃至一切種妙智。皆是菩薩正所應學。以身語意普為有情於一切時歡喜無變。不損惱他。唯見功德真實寂靜。心善決定不悕異熟等。修一切種皆令現行。不淨觀等乃至三十七種菩提分法。菩薩雖與二乘別修而不作證。皆如經說。次應修願。總發一種攝一切願。謂攝受正法。復有三願。一於生生得正法智。二無厭心為眾生說。三捨身命財護持正法。復有四願。一未離苦者速離。二未得樂者疾得。三未發心斷惡修善者發心斷惡修善。四未成佛者早得成佛。復有五願。一者發心最初願得無上菩提。二者受生願。願生善趣隨順饒益。三者所行願。願正思擇修諸善業。四者正願。願攝一切菩薩功德若總若別所有正願。五者大願。此有十種。願當獲得上妙供具供養諸佛。願護正法傳持不斷。願如諸佛八相現化。願行一切菩薩正行。願普成熟一切有情。願諸世界皆能示現。願能淨修一切佛土。願諸菩薩同趣大乘。願所修行皆不虛棄。願當速證無上菩提。欲令所修果廣大故修一一行皆發此願。如上所說一切願行四十心中通所修法。位別修者。初發心住學十種法。供養佛.讚菩薩.護眾生心.親近賢明.讚不退法.修佛功德.願生佛前.修習三昧.讚離生死.為苦歸依。亦修十力。如是餘位各有二十別所修法。廣如經說。然此位中多修散行。少亦修定未以制伏。將入加行位。前方便中先修三三摩地。諸法有二。謂有非有。有為無為名之為有。我及我所名為非有。於妄生死依他有為可厭逆故。修無願三摩地。於真涅槃圓成無為正願樂故。修無相三摩地。於我我所遍計所執非有事中無願無無願故。修空三摩地。此若但言空無願相。通有無漏三慧定散。言三摩地。通有無漏。唯修非散。言解脫門。唯是無漏。亦修非散。此位所修准義應悉。次修四種法嗢拖南。欲令有情清淨故說。一觀諸行皆是無常。有生滅故。二觀無常皆悉是苦。具逼迫故。三觀涅槃性相寂靜。離苦縛故。四觀諸法皆都無我。無主宰故。修方便已。次於加行暖頂二位修四尋思。忍世第一法修四如實智。即修空相修自利已。通修五無量起利他善巧。為饒益故初觀六十四種有情。依處受化次觀十方世界差別。有情在彼染淨可得次觀善等諸法類異。即此有情有堪任勢力修解脫苦者次觀五十五種所調伏差別。要由善巧令得解脫次觀隨應調伏方便。於加行位修二利。已於初地中以無漏觀證達理事。名真相見。無少散修。如略行中已略解相。從此位後於十地中修十勝行斷十重障證十真如。十勝行者。謂前施等六到彼岸。又加方便願力智度。一切妙行皆此十攝。方便善巧有十二種。悲心顧戀。了知諸行。欣佛妙智。樂處生死。輪迴不染。熾然精進。此六為內。令以少善感無量果。令以少力攝大善根。憎聖教者除其恚惱。處中住者令其趣入。已趣入者令其成熟。已成熟者令得解脫。此六為外。如是十二總束為二。一迴向。二拔濟。願有五種。此總為二。一求菩提。二行利樂。力有十種。總攝為二。一思擇。二修習智。證諸法安立淨智。此亦有二。一受用法樂。二成熟有情。於前所說施等諸行。十地所修過前增勝。謂總求身及支節等以無染心而隨彼欲。若求為過。寧以百千身命佈施終不遂彼。施意若淨。現利眾生有乞身支。魔等興惱。癡狂心亂。皆不應與。若愍食吐等活命眾生。應數吐食等而行佈施。一切有恩未喻親屬。雖已曉喻求者凶殘害等。妻孥將為僕隸。皆不應施。與上相違應行惠捨。寧犯性罪自墮地獄。終不令他逆業成就。審起思惟心非不善。深生慚愧憐愍殺之。暴惡宰官方便黜廢。劫守盜財奪廢隨還。無屬繼心求非梵行。方便隨許令種善根。出家菩薩皆不應爾。為拔他難起虛誑語。令離惡朋說離間語。遮越正略出粗惡語。引攝機宜行雜穢語。由此便生無量功德。或現神通示諸惡趣怖之令見永離不善。若無信等問事不答。示相現通令怖信等。行楚利行令得利益。若遭苦迫能無異想證諦察忍。勇悍無倦。能住殊勝甚難思度十力種姓所有等持。命終不捨還生欲界。能起勝義平等遍滿將正已覺。由此能知諸法無我。調伏方便。境界無礙。於攝事中或有隱己功德威力是他同事而不顯現。或化怖畏生狗等中非他同事而自顯現。所作善根猶可搖動為令堅住實現同事。若行放逸二種俱非。於供養中由於佛等得平等故具足珍寶。或以神通化為無量珍寶眾具。乃至禮拜持散讚揚十方三寶真行供養。修無量中得有情平等。證俗真故作證修習。即悲無量亦名大悲。緣微細苦。長時修習。猛利發起。極清淨故。修此心時即修一切菩薩悲心。悲意樂淨。故於諸有情獲極親厚愛念恩德無厭代受有堪能心。聲聞已得菩提究竟。深遠厭心不如菩薩悲前行心。由此熏修無少內外而不能捨。乃至妙慧無不能入。菩薩菩提由悲建立。故於生死堪忍眾苦。又於十地各有別修。謂初佈施乃至第十神通作業。此等隨應皆十行攝。唯說十度不增減者。頌曰。  障富貴善趣  不捨諸有情  於失德減增  令趣入解脫  障施等諸善  無盡亦無間  所作善決定  受用法成熟   十種障者。隨修十度十地所斷俱生無明。又有十障。謂異生性乃至諸法未自在障。十真如者。一遍行。由此能得自他平等。二最勝。由此遍修同出離行。三勝流。由此求法不顧身命。四無攝受。由此乃至法愛亦皆轉滅。五類無別。由此得十意樂平等淨心。六無染淨。由此能知緣起無染無淨。七種種無別。由此知法無相不行契經等種種法相中。八相土自在所依。由此圓滿證無生法忍不見染淨一法增減。九智自在所依。由此圓滿證無礙解。十業自在所依。隨欲化為利樂事故。一切菩薩應以四相修前諸行。一者善修。皆悉決定委悉恆常無罪修作。二者善巧。令獲義利修瑩律儀所受當滿應機說法。三者饒益。能以利樂別總隨與。四者迴向。三門積集去來今世所有善根一切攝取以淳一味妙淨信心迴求菩提不悕餘果。應以七相憐愍有情。非怖畏彼.如理勸授.無厭倦心.不待他請.無所悕望.遭害不捨.平等無限.如是一切名所學法。三世菩薩勤修此等。曾當現證無上菩提更無增減。諸出家者離攝親屬。棄世業務。能行梵行。捨證圓滿。住淨戒中出言減信。諸在家者無是眾德。誠大尊高真勝殊勝。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幽贊捲上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710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幽贊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幽贊卷下   大乘 基撰   知所學法如是修已。何相名成能修學者。種行具修成十二住。總攝一切菩薩皆盡。此後方得無上菩提第十三住成圓滿果。頌曰。  種姓勝解行  極喜增上戒  增上心三慧  無相有功用  無相無功用  及以無礙解  最上菩薩住  最極如來住   一種姓住。猶未發趣無上菩提。於餘住中唯有因轉。相如前說。二勝解行住。從初發心乃至初地。由前修相於自住中雖已得淨為得淨故而修正行。起分別慧勵意修作。成苦遲通行勉勵說法。隨力亦能現正覺等利益安樂。於前諸行或未普學。諸相未成。意樂未淨。三極歡喜住。即是初地。如前白品並十大願皆現圓滿。由此轉名淨勝意樂。超過異生地證正性離生。生如來家成佛真子。紹隆佛種得諸平等。離諸諍害獲實證淨。知於菩提我已鄰近。證二空理成二妙智。生大歡喜行十法淨修住。謂信.慈悲.惠捨.無倦.知諸論.解世間.修慚愧.堅力持.供養諸佛。於九住法專精求趣。多為輪王王此洲界。調伏慳垢。乃至願我恆處最尊為有情依作諸義利。或樂精進淨信出家。瞬息須臾證百三摩地。以淨天眼於諸佛國見百如來。變化住持皆能解了。神力能動百佛世界。身亦能往放大光明普令他見。化為百類利百有情。若欲留身得百劫住。見前後際各百劫事。證百法門。化為百身。身皆能現百菩薩眷屬。四增上戒住。即第二地。由前住中十意樂住淨得入此住。性戒具足。少邪業道諸惡犯戒亦不現行。況中上品。能善了知業道因果。自及勸他行諸淨業。於有情苦得大哀愍如實觀照。廣見諸佛善根清淨。多為輪王王四天下。止息犯戒。一切威力過前十倍。五增上心住。即第三地。由前作意解了通達。復由十淨心得入此住。能通達諸行有情大菩提。亦正推求脫苦方便諸煩惱纏無障礙智。淨法界中無分別慧。辨此智見勝三摩地。於菩薩藏精進多聞。不惜身命捨諸所愛。無有師長不誓承事。教誓皆行。身誓受苦。但聞一頌勝得大千充滿妙寶。聞佛一句法能引正等覺淨菩薩行。勝得釋梵護世等果。設有告言。我有一句法能引正等覺淨菩薩行。汝若能投大火坑者。當為汝說。菩薩歡喜踴躍言能。正使火坑等三千界。為聞法故我從梵天尚能投入。況小火坑。為求佛法尚應久處大地獄中。況餘小苦。聞已便能法隨法行。能引住世間靜慮等至等。復還棄捨隨願受生。多作釋天帝化他令斷欲貪。威力過前百千之數。六覺分相應增上慧住。即第四地。由前求多聞成十法明得入此住。得十成熟智。修菩提分法能斷薩迦耶見等一切執著。離訶毀業修讚美業。心轉調柔功德隆盛。安住尋求修治地業。圓滿意樂勝解界性。聖教怨敵不能傾動。多作蘇夜摩天王化除薩迦耶見。威力過前俱胝之數。七諸諦相應增上慧住。即第五地。由前十平等清淨意樂得入此住。以十方便觀察諸諦。正毀諸行悲愍有情。攝受資糧勤修正願念慧行等。皆得增長離異作意。以諸方便成熟有情。一切工巧皆能引發。多作珊都使多天王化捨一切內外邪法。八緣起相應增上慧住。即第六地。由前十種法平等性得入此住。覺悟緣起生解脫門。一切邪想皆不能動。為益有情攝受生死。智.悲.隨逐無所著智.般若波羅蜜多住現前。證得無量勝三摩地。意樂不壞餘不能奪。多作妙化天王化除一切增上慢等。威力過前百千俱胝之數。九有功用無相住。即第七地。由前十種妙方便慧所引世間進道勝行得入此住。達佛境界無間缺修。一一剎那證十度等菩提分法。有加行行一切圓滿極。淨住前導猶名有染工巧智滿超二乘三摩地境。唸唸能入滅盡定能現菩薩甚希奇業。多作他化自在天王能授二乘現觀方便。威力過前俱胝百千之數。十無功用無相住。即第八地。由前十種入一切法第一義智得入此住。以前所修四如實智。今得清淨成無生忍。斷四災患愛甚深住。蒙諸如來覺悟勸導授與無量引發門智神通事業。悟入無量分身妙智得十自在。隨受勝利。多作初靜慮天王。創入此住第一剎那。所有福智一切威力。過前諸住所得一倍。第二剎那過前二倍。至十地滿運運增長。說不能盡。十一無礙解住。即第九地。由前於甚深住不生喜足。復於智殊勝性愛樂隨入。起智加行宣說諸法。說法所作皆如實知。成大法師具無礙解。多作第二靜慮天王。十二最上成滿菩薩住。即第十地。前無礙解遍清淨已堪為法王受法灌頂。得離垢等無量等持作佛所作。得一切佛相稱法座身諸眷屬。得大光明證利有情佛事妙智逮得無量解脫陀羅尼門神通大念等無數功德。多作過色究竟大自在天王。菩薩道滿資糧周備。從佛大雲堪領廣大微妙法雨。自如大雲同現等覺。普雨法雨殄息塵埃。令善稼穡生長成熟。此一一住所斷所修所證功德非餘住無。依各圓滿故別建立。勝解行住趣無相修。所作狹小有缺不定。次後六住獲無相修。所作廣大無缺決定。後之四住圓證清淨領受修果。所作無量。勝解行住信等第六心。信生不退不斷善根。十住第七心居位不退不作二乘。至極喜住所證不退永無忘失。至無功用無相住修行不退。任運進修皆求種智廣行利樂。故留諸惑助願受生。由此不說斷煩惱相。生有五種。一除災生。由願自在為大魚等濟諸飢乏。為大醫藥救諸疾病。為大善巧善和諍鬥。為大國王如法息苦。為大天神斷邪見行。為火為水為乘為船為種種物息除災患。二隨類生。願自在力於傍生等惡類中生彼所行惡而自不行。彼不行善而自行之。如入酒肆能立其志。入諸婬捨示欲之過。為說正法除彼過失。三大勢生。稟性生時壽量形色族姓貴富最為殊勝。能除眾生輕慢等過。四增上生。受十王果自在化導隨所應生。五最後生。此生資糧已極圓滿。如慈氏等生婆羅門大國師家。如釋迦等生剎帝利大國王家。能現等覺作諸佛事。復以四相攝受有情。一者頓普。初發心位普頓攝受一切有情。皆為眷屬隨力饒益。二者增上。若為家主。勸識恩惠孝養父母。妻子等所隨時愍給。僕隸等所終不逼切而能堪忍。病等瞻療愛語慰喻猶如自身。不生賤想。若為國王。不行刀杖以法理化財利饒益。依本土田而自食用不行侵掠。視諸眾生如父如子。所言誠諦不行欺詐。勸捨諸惡教修諸善。三者攝取。平等無儻不希名利秉事。徒眾等無染攝受於自義利。正教修習。非邪加行而陷逗之。四者隨時。諸有情類下中上品。長短少時方堪淨故隨應成熟而行攝受。此十三住七地所攝。一種姓地。二勝解行地。三淨勝意樂地。此之三地即初三住。四行正行地。即次六住。五決定地。即第十住。墮在第三決定中故。六決定行地。即第十一住。七倒究竟地。即第十二第十三住。因果二中皆究竟故。此前所說諸菩薩行。雖有無量不過四種。一波羅蜜多行。則六十度。二菩提分行。三十七品四尋思等一切妙行。三神通行。即六神通。四成熟有情行。即所調伏界調伏方便界無量。如上所說若所學處.若所學法.若能修學.皆菩薩行。勇猛熾然依前修學不見行相。是名為行。此所行法雲何名深。勝空者言。妙理玄邈不可思議。二乘不能曉。凡夫所不測。故名為深。如應者言。真諦智境超言議道。非喻所喻微妙難知。備三無上具七大性。體業利樂一切殊勝。白法溟海妙寶泉池。非大菩提為法界主無由相稱。故所修學皆名為深。應勤趣證。或此一切諸菩薩行真如實相難可圓證。智慧觀照難可獲得。詮教文字難可悟說。萬行眷屬難可成就。有空境界難可通達。以慧為首餘性或資皆名般若。故並名深。雲何名時。勝空者言。若依世俗。信學修證求照達空。若依勝義。悟法體空修行般若。事緒究竟總名為時。如應者言。無上菩提廣大深遠。非少積因可能證獲。於前所說十二住中。若日夜等時分算數。一一住中經多俱胝百千大劫。或過是數方證方滿。若以大劫超過一切算數之量。總經於三無數大劫方得證滿。經初無數大劫於一行中修一行。故證極喜住。經第二無數大劫於一行中修一切行。證無功用無相住。以意樂淨決定勇猛。後經第三無數大劫一切行中修一切行。證如來住。此常精進非不爾者。若上勇猛如翹足等。或有能轉眾多中劫或多大劫。決定無轉無數大劫。故知因位決定經三無數大劫修行圓滿方證菩提。五種彼岸皆能到故。此意即說修五般若三劫分位。或隨自心變作分限事緒究竟總立時名。若達空時唯正智證。既修學位通攝所餘。獨覺利根尚經百劫。況求作佛無多劫因。   經曰。照見五蘊等皆空。   贊曰。此顯由行甚深般若得正慧眼。達空名照。謂色受等諸有為法。皆有三世.內外.粗細.劣勝.近遠。積聚名蘊。此五。謂色.受.想.行.識。等言等取處等諸法。勝空者言。前破能觀執顯能觀空。今破所觀執顯所觀空。若癡所蔽迷勝義理。於蘊等中妄執為有。如處夢者見境現前。若正了知勝義諦理。不生執著。如夢覺位了境非有。故行般若便照性空。如應者言。雖修一切皆行般若。證真遣妄由慧照空。故此偏說。此中空言即三無性。謂計所執本體非有相無自性。所以稱空。諸依他起。色如聚沫。受喻浮泡。想同陽焰。行類芭蕉。識猶幻事。無如所執自然生性。故亦名空。圓成實性因觀所執空無方證。或無如彼所執真性。故真勝義亦名為空。據實三性非空非不空。對破有執總密說空。非後二性都無名空。說一切空是佛密意。於有及無總說空故。如世尊說。  相生勝義無自性  如是我皆已顯示  若不知佛此密意  失壞正道不能往   又此空者即真如理。性非空有因空所顯。遮執為有故假名空。愚夫不知執五蘊等定離真有。起相分別。今推歸本體即真如。事離於理無別性故。由此經言。一切有情皆如來藏。一切法等皆即真如。說有相事則無相空。令諸有情斷諸相縛。眼類有五。一肉眼。非定所生大造淨色。二天眼。因定所起大造淨色。三慧眼。照理空智。四法眼。達教有慧。五佛眼。前四覺滿總得佛名。今在因位慧眼達空明瞭矚觀。故名照見。然此空性資糧位中聽聞思惟。多唯信解。在加行位方純修觀。雖皆名照猶帶相故而未證真。住十地中起無漏觀。通達真理方實照空。至如來位照見圓滿。知離言境假名為空。雖此空言通空我法。逗舍利子唯說法空。我執久亡不假空故。或復我執依法執生。但觀法空我隨空故。此所說空雖體無異。而依事顯亦有差別。如大經中或說十六。謂內空.外空.內外空.大空.空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無散空.本性空.相空.一切法空.無性空.無性自性空或說十七。加無所得空。或說十八。又加自性空。或說十九。別加所緣增上及互無空。或說二十。於十八中離無散空為散空.無變異空。離相空為自相空.共相空。釋初頌曰。  能食及所食  此依身所住  能見此如理  所求二諦空  為常益有情  為不捨生死  為善無窮盡  故觀此為空  為種姓清淨  為得諸相好  為淨諸佛法  故菩薩觀空  補特伽羅法  實性俱非有  此無性有性  故別立二空   經曰。度一切苦厄。   贊曰。勝空者言。此上略說破二執顯二空能度眾苦。既照性空離諸分別。如蛾出□馰詛□□飀□梁通楎□縑暱滿慼撩遄慼撕丑潑O□逆□褸椿礸□餃榜餖逆□□□□□□□稟秩□□□玲□聾□K□□□駷□西□□□□□餾□□驛□飀□委□□霸駷□西□□橖□粿□□□□飀□□□□□□□□□□□□□鞳慼熱w□□箋椸□餃通樽餾□□□□□禱□通楎□□詺□□□耔□□□□□櫬驅j□奷□LE□騇□娀□□□裀□樀娶□宅□□□棇□駕□粿奏□埤□□□粿□□黎□逆□楯榜□龍□Л衋芊慼慼摯e飀□覜□靈妀禰荂慼慼慼慼熱u□□□□檢□橖□□□□襣K□□觺閭□□□□{檢□禱□□□□唌摯f□□□□栗□□通檢□□本□□□□囊埤□櫚楅□檢□糖T□L□穀□□□{榠馜□□廓檢□□榜□]□□檢□□部慼慼慼撬芊慼慼慼慼慼慼撬芊慼慼V□□覆芊撬芊慼慼潮□□□婛□檢□□□□□□□□程檢□覜□□□□□□□示□樘□檢□□□□□□雜□楰露駁□飀□□□秩□□□見觸□□祈楈埤□□粿□□□□槔□□□□□鞳慼慼慼慼撕j稘□膳□復□□□楈誇□□□□□覷埤□延□楎□□□□檢□□驠□□□  相縛縛眾生  亦由粗重縛  善雙修止觀  方乃俱解脫   據實照空亦度惑業。體寬現果唯說度苦。即此空相資糧位中聞思等照。初十心位第六心後信心不退。不斷善根便永伏度極重苦厄。故經頌言。  若有成世間  增上品正見  雖經歷千生  終不墮惡道   至十住中第四住後粗無明等皆始不行。方能伏度惡趣苦厄。生貴住說除滅煩惱永盡無餘。捨離生死能出三界。緣起經說。外道異生諸行。皆以四愚為緣。內法異生若放逸者福不動行。三愚為緣。不放逸者所有諸行。我不說以無明為緣。故知此後伏離惡趣一切苦厄。第七住後更不退位伏離二乘所應苦厄。至通達位初證真空後能永度三惡趣八處無暇貧疾等種一切苦厄。或有亦能永離三界分段苦厄怖煩惱故。有八地後方離此厄。七地已前留煩惱故。第十地終照空圓滿。一切有漏種子永除。變易死等苦厄皆盡。至如來位利樂眾生。或時示現非實如是。此觀自在猶未成佛由照空故當必皆除。勸示發心言度一切。   經曰。舍利子。   贊曰。勝空者言。生由法立。法即生因。此廣生空。法空後顯。如應者言。下陳機感者名。述理垂喻。示彼勝行除四處也。義段有三。初舍利子等。總告彰空。次是故等。別結所空。後以無所得故。釋成空理。梵雲舍利。唐曰春鶖。由母辨才指喻為號。顯彼所生故復稱子。母因能論子假為名。樹正摧邪少聞多解。昔楊知見最初悟入。今演性空呼而垂喻。唯說勝教以統法顯是理皆空。獨告上人以攝機即時眾鹹告。彼雖秉告而未悟空。先勸練磨方除四處。   經曰。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贊曰。謂四大種及此所造。即十色處及法處色。性皆變現總立色名。勝空者言。下廣法空。大經說言。所以者何。色自性空。不由空故色空非色。色不離空。空不離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此破二種執。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者。破執世俗所取色外別有真空。不悟真空執著諸色妄增惑業輪轉生死。今顯由翳所見花色目病故然。非異空有故。依勝義色不異空如聖教說。因緣生法我說空故。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者。破愚夫執要色無位方始有空。於色於空種種分別。今顯依勝義色本性空。迷悟位殊義彰空色。如何色滅方乃見空。如翳見花自性非有。豈要花滅彼始成空。故於色空勿生封執。應除倒見究竟涅槃。由此二句經作是言。色自性空非色滅空。如應者言。若依勝義諸法皆空都無有者。初雖可爾理未必然。真俗相形俗無真滅。色空相待色滅空亡。故非本來色體空也。勝空者言。據實此空非空不空。翻迷對色悟說色空。非此空言即定為空。空亦空故。如應者言。若因緣色自本都無。應諸愚夫先來智者。是則凡聖互是聖凡。自處師資實為誰迷。勝空者言。煩惱成覺分。生死即涅槃。塵勞之儔為如來種。諸眾生等本來寂滅。豈非愚夫先即智者。如應者言。若許色事有異空理。可捨色迷而求空悟。既空本色。智即為愚。求智捨愚豈非顛倒。且厭生死求趣涅槃。苦樂不殊。求之何用。愚夫生死已得涅槃。聖者更求極成邪妄。勝空者言。俗事迷悟求聖去凡。真理色空何成取捨。如應者言。若許事別亦說即空。俱勝義中自成□腆□□馜□切垓娉□□□□楷□切誇□裡□□□X□樀奏濾□壟逆□漶慼慼撮式憧O□□□楰□□□□娏騖驚詠榜□□餾稜□禳□娜□□□延覜粿妖□□□□□秶□裀□□□禳姚槄□□拌槄□餺□□龍□姚楦□□□□□吝馳誇□□□檢□騖駂□□□榜□□□饑□□□□□□□□□稫觀婃□□□飀□橫□觀□□□□□□□□飀□□□觀姚槄□□逆□榜送□酋□□□□□□□延□□□飀□樂□□□飯□□逆□□□騫橝R樇□逆□□□觀姚槄□□飀□□□禳□□□□耘榗□芊慼慼慼熱u□椽□□崙椽□□埤□□□觀□□龍□埤□襦□□□s□紐s□矩列飀□橝E□祹□□□□□□□飀□□飼觀婝s□□□□□□□□□□s□矩列飀□橝E□稫觀奮□驛□□□□□□□飀□□□聾誇□稫觀婝侗m鞳慼毅氶慼慼慼標T□□□□□觀姚楦□□□□□□騖香禳慼潦D觀妳□□□□楰□椸□□□檢□□□□□□□K□□□□□j□妳□榜駟□□榜飀□妳□槄□□□槄□□□□□□縷□騖驚詠榜□□餾稜□逆□□□飯□□□祿□□□□□禎榜□飯□觀嬌□逆□□楹□□槄□□逆□□□餺□□龍□埤□鞳潑G□錄稫楢□□□妀逆□s□□□□□橫□□□□□秭飀□□□耔□□□坱u□□楢□饐□□鞳慼慼慼敵E送□楰□椸□□□槄□□□□駟□□飀□夾□□馳緄□□□□□□埤□□□□□□c□逆□□□鞳慼慼慼撬芊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隉撬芊慼慼憤盒鞢慼慼憬騿撳戔臐敷n□□□□□□□□□□犓怉插慼慼慼慼樞榃娉□覜□□坱u□□□Y□□□□□饋□□□□□□□□□婦驛驁□降□□橝s□□逆□□福□委□□□□□□妗□酋□梗□□□妖社□橁□羇□逆□□□□誇□□□□□□襤橁□禎椽□襛□□靈妀□□坱u□威橫□□□□□靈媽□□概□□鴃慼毅氶慼慼慼潰禶均慼慼慼犛v□□□  虛妄分別性  由此義得成  非實有全無  許滅解脫故   聖教又說。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亦不從共生非不從二生。雖無所執作用因緣。而有功能緣可得故。此若無者應無俗諦。俗諦無故真諦亦無。依誰由誰而得解脫。或此空者即法性空。若執遍計所執諸色及依他色定異真有。真俗定別極成迷亂。今顯二色性即空如無相無為非詮智境。應捨二執求趣真空。故攝歸空雙除妄見。法性之色體即真相。不異即空。此復何惑。聖說二諦各有淺深。彼互相形皆有真俗。有俗俗俗。有俗俗真。有真真真。有真真俗。即俗真俗。真亦俗真。有俗有真俗無真滅。既非無色而獨有空。亦非色空定不異即。故真空與色非異非不異。非即非不即。今遮定異等唯說不異即。此不異即言亦非不異即。辯中邊說。  無二有無故  非有亦非無  非異亦非一  是說為空相   今說色空互相顯者。令義增明破疑執故。前說觀自在教練磨心。今說色空等令除四處。一者二乘作意狹劣欣厭不樂利他。二者於大乘中顛倒推求及起疑惑。三者於聞思等言我能然種種法執。四者現前安立骨瑣色等乃至菩提執著分別。今說色等不異即空。令捨二乘劣作意等得無分別出世行成。   經曰。受想行識等亦復如是。   贊曰。恐彼疑執唯色不異空。唯色體即空餘法不爾故。以受等亦例同色。能領納境起苦樂捨名受。能取於境有相.無相.小.大.無量.無少所有分齊名想。思造善惡無記分位及餘心所等遷流名行。心意識三皆能了別並通名識。謂四識住及能住識。如色而領。如領而知。如知而作。如作而了。故色受等如是次第。然由世執我事有五。謂我身具.我受用.我言說.我造作.我自體。今顯是蘊唯法功能。無實自性非我我所故。唯說五不減不增。愚夫不知為破我執於非蘊中假說為蘊。遂執為有。故今對破並說為空。二十論雲。說無有情我。但有法因故。等者。等取下處界等五種善巧。然大經言。色空乃至菩提亦空。設有一法過涅槃者。我亦說為如幻如化。故此等言通攝一切。勝空如應二皆准釋。大經次言。受想行識自性空。不由空故。乃至廣說。受想行識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識何以故。此但有名謂為菩提。謂之為空。此但有名謂之為色受想行識。   經曰。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贊曰。前告法體空。今告法義空。是諸法者。指前對空色受等法。本無今有名生。暫有還無名滅。障染名垢。翻此名淨。相廣名增。翻此名減。勝空者言。依世俗諦。許色等有。可有生等。依勝義諦。色等本空。如何空中更有生等。故生滅等空相皆無。如應者言。遍計所執及依他上自然生法本性空無。法性色等體即空理。皆無如彼二乘等執生等位別。故說空相不生滅等。又若有執有為遷流定有生滅。無為在纏出纏位別實有垢淨。未證真位及證真已有為無為互有增減。如是定執皆所執故體相都無。寧如彼執有為生滅.無為垢淨.通二增減。如見陽焰執為實水。此水本空何有生等。非無陽焰似水生等。又設難言。若攝歸性依他色等皆即空如。彼有生滅此亦應爾。今義答言。如太空中色雖生滅而空相無。如是依他雖有生滅真空不爾。復有難言若一切法皆即真空。空相遍在貪等垢染信等淨中。如應垢淨。今義答言。如太空中有色染淨空相不爾。如是諸法雖有垢淨而空相無。故有頌言。  非染非不染  非淨非不淨  心性本淨故  由客塵所染   或有難言。若法皆真無別相者。甘露聖教既有增減。真空應爾。今義答言。如太空中色相增減空相不然。如是聖教雖有增減而空性無。皆由事理體相別故。若一切法唯真如空。如何得有生滅等事。以上總說非但色體不異即空。色上生等諸差別義亦不異即空。今遮通別且略舉三。而實空相亦不一等。大經次言。如是自性無生無滅無染無淨。菩薩如是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見生滅不見染淨。何以故。但假立客名別別於法而起分別。隨起言說如如言說如是如是生起執著。菩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於如是等一切不見。由不見故不生執著。   經曰。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贊曰。勝空者言。上以色等體義總對於空明不異即。恐義不明。令觀純熟別結空中所無之法。乘前起結說是故言。此言通下諸所無法。如應者言。三乘通修五種善巧。謂蘊.處.界.緣起及諦。隨彼所應為遠近觀。由二乘等皆隨執有。今對說無。所執空中體義俱寂。故所執蘊其性都無。然佛方便於有為中施設為蘊。破五我事漸令入真說為善巧。非謂實有。故經頌言。  如星翳燈幻  露泡夢電雲  諸和合所為  應作如是觀   有為之法尚非定蘊。所執蘊等何理成真。法性空如故非蘊相。是故空中都無五蘊。大經次言。復次舍利子。諸菩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應如是觀。菩薩但有名。般若波羅蜜多但有名。色受想行識但有名。乃至廣說。   經曰。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贊曰。此說空中無十二處。勝空者言。佛權方便說有處等引令入真。既入真已依真實義故說皆空。如應者言。唯由根境能與六行為生長門。說為處義。然以世間相見.問訊.塗香.受膳.侍給.分別故。佛說處次第如是。因位眼耳不至能取。鼻舌身三至方能取。意即八識。果俱不定。眼耳用勝。天得通名。變化非真。唯欲色界。下地諸識有依上者。業.緣.通.定.法力皆生。諸位隨應用有勝劣。如次九八七五緣起。色謂顯.形.表。聲謂執受.不執受.俱大種所生。香謂俱生.和合.變異。味謂苦.酢.甘.辛.鹹.淡。觸謂四大及此所造。法謂無對色及餘心所.不相應.無為。初五唯二。餘通異熟.長養.等流。異熟唯欲色。後二通三界。色.聲.有表.意.法通三。十色皆唯無記及善。即離依有假立造名。一切皆通有漏無漏。二十頌曰。  依彼所化生  世尊密意趣  說有色等處  如化生有情   此說佛為妄執有我久沈生死不肯趣求。非處法中說之為處。如遮斷見密說化生。引令入真除捨我執。二乘等不了方便言說。執為實有。今顯所執性本都無。因緣法中既非實處。法性空理亦無處相故。乘前義而結處無。大經次言。眼處但有名。乃至法處但有名。眼處空乃至法處空。   經曰。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贊曰。此說空中無十八界。勝空者言。眼界.色界.眼識界.耳界.聲界.耳識界.鼻界.香界.鼻識界.舌界.味界.舌識界.身界.觸界.身識界.意界.法界.意識界名十八界。今舉無初後例中間十六界。世俗故說有。勝義故皆無唯有假名。自性空故。如應者言。由根及境能持六識。彼復自持因果性義名之為界。前處次第識界隨生。故十八界次第如是。能取於境是六內界相。眼等所取是六外界相。依根緣境似境了別是六識界相。此中意界即心意識。心謂第八識。持種受熏趣生等體。善無覆性。能變身器為有情依。有三位名。一我愛執藏位名阿賴耶。此翻為藏。能藏所藏執藏義故。二善惡業果位名毘播迦。此雲異熟。善不善業所招集故。三相續執持位名阿陀那。此雲執持。能執持身不失壞故。意謂第七識。染執我相為有漏依。淨常平等。性善有覆。亦三位名。一我執相應位名有覆末那。緣阿賴耶執為我故。二法執相應位名無覆末那。緣毘播迦執為法故。三思量性位但名末那。緣阿陀那等起思量故。能緣所緣短長平等。故七八識各有三名。初二名皆有漏。後一名通無漏。識謂餘六。如自名顯。皆通三性。至佛位中轉異熟識名圓鏡智。九喻影像於中現故。隨應初地轉二末那名平等智。能具十種平等性故。三乘見位轉第六識名妙觀智。隨應具足十勝用故。轉前五識名成事智。起十化業滿本願故。因多分別以識為主。果皆決斷標智為名。此前八識即七心界。四智唯善。並法界攝。三照有空具真俗智。成事照有俗智非真。圓鏡平等恆不動搖。初恆遍觀名一切智。妙觀成事有時間斷。雖此四智皆具眾德。而隨相增起攝不定。然佛說法有略廣門。於蘊義中略說色識。處界隨廣。蘊廣心所。處界皆略。為愚三故。蘊說有為。處說二取。界增取體。機欲待故。破我能持施設為界。二乘等不了便執為實。所執都無。餘非實界。故乘前義亦結此無。   經曰。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贊曰。勝空者言。上無遠觀。下無近觀。此無獨覺鄰近所觀。故契經言。為求獨覺者說應十二緣起法。又說。無明乃至老死唯有假名。自性空故今說為無。盡者空也。空亦空。故說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盡。十二緣起有空俱無。例餘皆爾。今影顯之。如應者言。慈氏尊說此於染淨皆有順逆。雜染順觀依於生死流轉法說。逆依世間加行法說。清淨順觀依於根本斷障法說。逆依斷已重觀法說。雜染順觀者。初知體性具十二支。一無明。謂迷內外愚。二行。謂福非福不動。三識。謂異熟識。四名色。謂五蘊。五六處。謂六根六觸能對境之勝劣。七受能領境之苦樂。八愛。謂三界貪。九取。謂煩惱。十有。即行至受六支種子由愛取潤能有後有。十一生。謂苦果現起。十二老死。謂衰變終沒。次觀由癡發起邪行。能集當來隨業果識。五蘊相起諸根圓滿。觸受境界種子感果。耽著希求。煩惱滋長。潤前業等。五趣苦生老死憂悲之所隨逐。故契經言。無明緣行乃至生緣老死。識等五支因無次第。依當起位說為後緣。雜染逆觀者。依初習位安立諦說。謂老死苦.老死集.老死滅.老死趣滅行。乃至隨應歷觀諸諦。由老死支苦諦所攝。於緣起中先逆觀察。以三種相觀老死支。一細因緣。二粗因緣。三非不定。感生因緣名細。謂愛.取.有。生自體名粗。謂生支。由此二生而有老死。當來老死細生為因。現法老死粗生為因。除二生體餘定無能與老死果。名非不定。雖觀老死苦諦。至愛於後際苦並彼集諦未為喜足。遂復觀察後集因緣現在眾苦。謂遍逆觀受觸六處名色與識。觀未來苦是當苦諦。觀彼集因是當集諦。觀未來世苦之集諦由誰而有。知由從先集所生起識為邊際現法苦有。既知從先集所生起。不應復觀此雲何有。由識名色譬如束蘆展轉相緣無作者等。是故觀察齊識退還。如是順逆觀察苦集。唯十支已。次觀滅諦。始從老死乃至無明。雲何一切皆當滅盡。謂由不造無明為緣新業行故彼苦方滅。次更尋求證此滅道。憶昔師授於緣起法世間正見念智現前。如是數觀令見增長。是名雜染順逆觀察。清淨順觀者。由先已集正見資糧。能於諸諦漸次獲得有學無學清淨智見。能無餘斷無明及愛。諸無明觸為緣生受亦復隨斷。於現法中證慧解脫。受.相應心.貪愛煩惱得離繫故證心解脫。無明斷故應生諸行識乃至受皆不得生。是故經言。無明滅故行滅。乃至觸滅故受滅。彼受不生無由起愛。由斯復說。受滅故愛滅乃至愁歎憂惱皆滅。唯有識等清淨鮮白住有餘依般涅槃界。名為證得現法涅槃後有漏盡住真常跡。名無餘依般涅槃界。清淨逆觀者。既斷滅已還逆觀察。由誰無故老死無。由誰滅故老死滅。知由無作緣生種子現行二生無故老死無。無常緣生二生滅故老死滅。如是乃至知由無作緣生發起纏隨眠三無明無故行無。無常緣生三無明滅故行滅。是名清淨順逆觀察。有依順染不說生支。機欲待故。說逆唯九。以業為識非集緣故。或觀十一。無明無因智種闕故。世尊如是方便施設令獨覺等獲自菩提。而彼不了妄執有實染淨緣起。今說彼無令捨執著。於雜染品唯說無無明乃至無老死。於清淨品唯說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盡。各但無順而例無逆。舉無初後例中亦無。故第六地雖作此觀。尚執有實流轉還滅。第七地中方除生滅障。生者順染。即此所無無明乃至老死。滅者順淨。即此所無無明盡乃至老死盡。其所無者。謂無所執作者常住二種緣生。非無功能緣起滅理。以契經言不壞世諦入於勝義。無造受者業不亡故。依他既非定緣起相。真理亦非無明等滅。故並無之。若善惡業一切都無。契經唯應說法非有。何容繁長言亦非無。待因緣故諸法成立。自事既重故應詳究。   經曰。無苦集滅道。   贊曰。勝空者言。前無獨覺近觀。此無聲聞近觀。故契經言。為求聲聞者說應四諦法。又說。四諦唯有假名。自性空故。然上兼下此亦餘境。於緣起中亦修諦觀。故緣起後方說諦無。如應者言。勝鬘經說安立四聖諦非安立四聖諦。如是八聖諦非二乘所知。分段生死名苦。煩惱及有漏業名集。擇滅名滅。生空智品名道。粗顯施設淺智所知名安立諦。變易生死名苦。所知障及無漏有分別業名集。自性清淨無住涅槃名滅。法空智品名道。微隱難知非粗淺境名非安立諦。總合說者。有漏逼迫皆苦。招感後有名集。故無記法皆非集諦。此即略說生死果因。四種涅槃名滅。無漏有為為證滅路名道。此即略說出世果因。如療病者知病.病因.病除.除法。觀生死苦.苦因.苦滅.滅法亦然。唯聖知實名為聖諦。或隨觀察二空真如不作別觀名非安立遠觀四諦各有四行。謂無常.苦.空.無我.因.集.生.緣.滅.靜.妙.離.道.如.行.出。由苦諦行能除四倒故有通局。為入真門。近加行觀不唯觀苦。觀非安立方入真故。於非苦等中佛說為苦等。聲聞等不了如言起著。今破彼執故說為無。依他定非苦集等相。真理何由有彼差別。由此並無。故第五地雖作此觀尚執有實染淨粗相。第六地中方除染淨障。染者有漏。即此所無苦集二諦。淨者無漏。既此所無滅道二諦。   經曰。無智亦無得。   贊曰。勝空者言。上無聲聞近觀。此無菩薩近觀。能證道名智。所證境名得。有能證智可有所得。證智非有所得亦空。如契經言。為求菩薩者說應六波羅蜜多法。唯言無智得。總合說故。若法非空。初有所行後可有得。法既非有。初無所行後何有得。故大經言。一切智空乃至無上菩提亦空。如應者言。菩薩真觀唯非安立。故總說近亦無智得。如有頌言。  依識有所得  境無所得生  依境無所得  識無所得生   無分別智證真如位。心境冥合平等平等。能取所取一切皆無。後得智中離諸相縛無虛妄執。亦離二取。復有頌言。  由識有得性  亦成無所得  故知二有得  無得性平等   餘位執種猶未斷。故觀不分明謂有二取。破實能取故說無智。破實所取復言無得。又於二法俱遮二取。別遮二取說為無得。能所得故。遮有妙用故言無智。照斷能故。此釋皆除遍計所執。依他幻事非定智得。真如體寂都無二相。故依三性皆說為無。非真智生一切非有。說智及智處俱名般若。真無相取不取相故。   經曰。以無所得故。   贊曰。勝空者言。前說是故空中無色等者。雖結成上色不異空無生滅等。而未釋色等無之所由。今顯空中無法所以。若色等中體少是有。應依勝義有少所得。既都無得故本皆空。如大經言。自性空故一切皆空。如應者言。辯中邊言。菩薩正修十善巧觀。一蘊二處。三界。四緣起。五處非處。六根。七世。八諦。九乘。十有為無為。由舍利子漸悟大乘故。此俱無三乘通.別.近.遠.加行.根本六種。二真觀位證法事理。所執六相都無所有。依他圓成非定六相。故以無得通釋上無。如大經言。色等諸法無所得。故甚深般若亦無所得。   經曰。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一切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贊曰。勝空者言。上破二執廣顯二空。下歎二依彰獲二利。此歎因依斷障染利。依即前說行之異名。罣者障。礙者拘。恐者畏。怖者懼。未依慧悟。滯色等有拘溺眾苦畏懼恆生。有虛妄顛倒及生死夢想。由斯欣樂究竟涅槃。既依般若達色等空。便無拘礙.苦畏.倒.想。以色生死即涅槃故。何假虛求究竟圓寂。故依般若一切遠離。如應者言。下彰依學德歎獲勝利。離苦圓證也。此歎菩薩因位修益。菩薩常時緣說文字學起觀照。尋觀實相修持眷屬。不妄求知一切境界。名依般若。罣謂煩惱障。不得涅槃故。礙謂所知障。不得菩提故。或罣即礙。俱通二障。恐怖者謂五怖畏。一不活畏。由分別我資生愛起。二惡名畏。行不饒益有悕望起。三死畏。由有我見失懷想起。四惡趣畏。不遇諸佛惡業所起。五怯眾畏。見已證劣他勝所起。顛倒者謂七倒。一想。二見。三心。四於無常謂常。五於苦謂樂。六於不淨謂淨。七於無我謂我。於後四種妄想分別名想倒。忍可.欲樂.建立.執著名見倒。心倒者謂煩惱。此有三。一根本。謂愚癡。二體性。謂邊執見一分.戒禁取.見取及貪.薩迦耶見。三等流謂餘煩惱。夢想者未真智覺恆處夢中。由斯佛說生死長夜。夢由想起故名夢想。前之七倒由妄想生。處夢而行故名夢想。或前諸倒皆生死因。此夢想者即生死果。如處夢中多矚身境。故偏於果標夢想名。梵雲涅槃。唐言圓寂。即體周遍性湛然義。雖真如性無二無別。依緣盡證說有四種。一自性清淨涅槃。謂一切法實相真如。二無住處涅槃。謂大悲慧常所輔翼。出所知障清淨真如。三有餘依涅槃。謂集諦盡所顯真如。四無餘依涅槃。謂苦諦盡所顯真如。有處依初說。諸凡聖平等共有。一切有情無生滅等。本來涅槃。有依第二說。諸菩薩住無。所住。及聲聞等不得涅槃。有依後二說。三乘者同得解脫。此中總說。由諸菩薩依般若故。悟三無性。及因我法二空所顯一切空故。其心不為二障所礙五怖所恐七倒所纏夢想所惑。便能究竟契證涅槃。或諸菩薩由依般若。勝解行位資糧道中。漸伏分別二障現行。於加行道。能頓伏盡。亦能漸伏俱生二障。心無罣礙。見道位中。斷分別執隨願速滿。無有恐怖。於修道位。解行廣增斷諸顛倒。遠離一切生死夢想。當無學道究竟涅槃。四位所彰從增說故。又極喜住。一切惡趣諸煩惱品。及所知障在皮粗重皆悉永斷。能令煩惱皆不現行。心無罣礙。最初證得無漏智故。無功用無相住。一切能障無生法忍諸煩惱品。及所知障在膚粗重皆悉永斷。一切煩惱皆不現前。無有恐怖。因從果名。果已斷故。最上成滿菩薩住。一切煩惱習氣隨眠。及所知障在骨粗重皆悉永斷。入如來住。名為遠離顛倒夢想。即是二障三住所斷。由斯佛位究竟涅槃。   經曰。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贊曰。勝空者言。上歎因依斷障染利。下歎果依得菩提利。三世者去來今。諸佛者非一故。梵言佛陀。此略雲佛。有慧之主。唐言覺者。得謂獲證。阿雲無。耨多羅雲上。三雲正藐雲等。三又雲正。菩提雲覺。末伽名道。此不名也。無法可過故名無上。理事遍知故名正等。離妄照真復雲正覺。即是無上正等正覺。大智度論說。智及智處俱名般若。三世覺者由依此故證智達空名得正覺。或唯空性說名菩提。如來妙體即法身故。如應者言。出生死而慧悟。如從夢覺。契法性而敷闡。喻若花開。成真俗智具自他覺。慧行俱滿。標以佛名覺慧圓滿雖更不修。然持不捨濟有情類。故亦說佛依於般若。或依即修。佛由因位依行般若得正覺故。此彰五法。一淨法界。即佛法身真如涅槃。具真性相微妙功德。由觀空理所得果故。餘之四智謂有為德。即是所證受用佛身。修自利因所得果故。為大菩薩所現淨相廣大佛身。名他受用。為二乘等現淨穢相不定佛身。名為變化。俱利他因所宜現故。自受用身具百四十不共實德。謂諸如來三十二種大丈夫相.八十隨好.四一切種清淨.十力.四無所畏.三念住.三不護.大悲.無忘失法.永害習氣.一切種妙智。及八解脫.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四無量.三解脫門.三無生忍.三十七種菩提分法.五眼.六通.四無礙解.無諍願智.恆住捨性.十八佛不共法.乃至一切智.種智無量功德。說不能盡。他受用身及變化身亦具有此相似功德故。有為功德四智所攝。以智為主名菩提智。法身真如名菩提斷。如契經言。菩提智菩提斷俱名菩提。由此故知皆稱菩提。假者名佛。即總假者證得別法。故說諸佛依得菩提。如是總攝諸功德盡。智斷圓滿名無上覺。異生邪智。簡名正覺。二乘分智。簡名等覺。菩薩缺智。簡復名正覺。唯佛圓證獨得全名。金剛分言。一切諸佛從此經出。一切如來從此經生。是故三佛俱是菩提。理趣分說。信學此經速能滿足諸菩薩行。疾證無上正等菩提。故三菩提皆由此得。   經曰。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   贊曰。勝空者言上已別顯因果二依斷得二利。下文總歎般若勝用。乘前起結名曰故知。妙用無方曰神。無幽不燭曰明。最勝第一名無上。無類可類名無等等。大師秘密妙法紀綱。顯正摧邪除惡務善。靈祇敬奉賢聖遵持威力莫加。故名為咒。如應者言。梵雲陀羅尼。此曰總持。略有四種。一者法。以略教含廣。二者義。以略義含廣。三者能。得菩薩無生法忍。慈氏尊說。    壹胝蜜胝吉胝毘羼底(丁履反)缽陀膩莎訶   四者咒。大經中說。    納慕薄伽筏帝(一)缽剌壞波羅弭多曳(二)呾姪他(三)室麗曳(四)室麗曳(五)室麗曳(六)室麗曳細(七)莎訶   此咒神力廣說如經。念慧二能具含萬德。順此古說總立咒名。此乘前結法義二持起下咒持。說故知也。由此總持出過異生.聲聞.獨覺.菩薩四道。或文字妙用.觀照圓鑒.眷屬勝益.實相無喻。或四皆通。故此般若名神等咒。或此般若是大神者。乃至是無等等者之所說咒。勸諸學者皆於此經修十法行。慈氏頌言。  謂書寫供養  施他聽披讀  受持正開演  諷誦及思修  行十法行者  獲福聚無量  勝故無盡故  由攝他不息   經曰。能除一切苦。   贊曰。前明具德。此明破惡。信學證說皆除眾苦。故大經言。能於此經行十法行。一切障蓋皆不能染。雖造一切極重惡業。而能超越一切惡趣。假殺三界一切眾生。終不由斯墮於地獄.傍生.鬼界。設住一切煩惱叢中。而猶蓮花終不為染。常與一切勝事和合。於法.有情得無礙智。能善悟入諸平等性。自他忿等皆能調伏。現世怨敵鹹起慈心常見諸佛得宿住智。所聞正法總持不忘。諸勝喜樂恆現在前。常勤精進修諸善法。惡魔外道不能稽留。四天王等常隨擁衛。終不橫死枉遭衰患。諸佛菩薩恆共護持。令一切時善增惡減。於諸佛土隨願往生。乃至菩提不墮惡趣。速能滿足諸菩薩行。疾證無上正等菩提。隨心所願無不成辦。所以王城四眾纔誦念而魔伏。天宮千眼始受持而怨潰。況復深衷懇己因植果圓。不拔五趣以為師。跨十方而為主未之有也。   經曰。真實不虛。   贊曰。除疑勸信重說此言。何有棄大寶輪王之位。處寂林而落飾。稱慈父法王之尊。踐眾道而提譽。對諸龍象導彼天人。誑誘群生誠為未可。所以經言。如來是真語者乃至不異語者。故應信奉勿起驚疑。   經曰。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   揭諦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 菩提莎訶   贊曰。前說法義二持雖勸信學。欲令神用速備更說咒持。佛以大劫慧悲難修誓行加略文字。意趣深遠教理幽。廣不易詳贊。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幽贊卷下   貞應三年(甲申)正月十五日為助先師真歸上人餘業敬彫摸畢兼以此功令故權大僧都重信蕩流轉妄執趣菩提正道及自他群類同開真解矣。       願主性如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711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贊   No. 1711 [cf. No. 251]   佛說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贊   沙門 測撰   將釋此經四門分別。一教起因緣。二辨經宗體。三訓釋題目。四判文解釋。   言教起者竊以至理幽寂妙絕有無之境。法相甚深能超名言之表。然則趣理無方乃開二藏之說設教有依具現三身之應。可謂泉水澄清月影頓現諸敵冥動天鼓自鳴。然則應物有時隨機接引。所以如來說三法輪未入法者令趣入。故波羅奈國施鹿林中創開生死涅槃因果。此則第一四諦法輪能除我執。為已入者迴趣大乘。鷲峰山等十六會中說諸般若。此是第二無相法輪。由斯漸斷有性法執。而於空執猶未能遣。是故第三蓮華藏等淨穢土中說深密等了義大乘。具顯空有兩種道理。雙除有無二種偏執此即教之興也。   言宗體者體即總明能詮教體。宗者別顯諸教所詮。然佛教體諸說不同。薩婆多宗用聲為體名等無記聲是善故。依經部宗相續假聲離聲無別名句等故。依大乘宗諸教不同有處唯聲如無垢稱。或有佛土聲為佛事。有處但用名等為體如成唯識。法無礙智名等為境有處合說聲及名等如十地經雲。說聽之者皆依二事。謂聲名等如何。諸教有此異者據實以假從實皆用聲及名等以為體性。而諸聖教各據一義故不相違。所以者何以假從實用聲為體離聲無別名句等故。以體從用名等為體能詮諸法自性差別。二所依故。假實相藉合說為體隨闕一種說不成。故以境從心用識為體。經說諸法不離識故攝妄歸真用如為體仁王等說諸法性故。所詮宗者略有三種。一隨病別宗二部別顯宗三約時辨宗。隨病別宗者謂諸有情由無明故起貪瞋等八萬四千諸塵勞門。是故如來應病設藥。蘊等八萬四千法門由此一一隨其所應。蘊處界等為所詮宗。部別顯宗者於一一部雖有諸門究其意趣隨部各別。如法華經一乘為宗無垢即以不二為宗。依涅槃經佛性為宗華嚴賢聖因果為宗。自餘諸部準上應知。約時辨宗者雖諸聖教部類眾多就時辨宗不過三種。三種即是四諦無相了義大乘如深密說。今此一部諸宗之中無相為宗。   佛說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言題目者佛說即是標能說主。梵音佛陀此翻名覺。具真俗智自他覺滿故名為佛。開敷妙門令眾生解名之為說。般若波羅蜜多辨所說法。此土翻為智到彼岸。心經正顯能詮之教。盧道之中心王獨秀於諸般若此教最尊。從諭立名故曰心也。經有二義貫穿攝持。貫穿所應說義攝持所化生故。此即依主就能所詮法諭立號故言佛說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 第四判文解釋。於此經中總有三分。初明能觀智次舍利子下辨所觀境。後以無所得故下顯所得果。所以無序及流通者於諸般若簡集綱要。故唯正宗無序流通如觀音經不具三分。觀自在菩薩者就初分中復分為二。初標能觀人次辨觀智體。此即第一標能觀人。若依舊本名觀世音。觀諸世間稱菩薩名音聲語業。以救諸難因而立號名觀世音。猶未能顯觀身意業。而今本雲觀自在者內證二空外觀三業。不依功用任運自在故曰觀自在。今此菩薩實是因位一生補處。為已成佛設爾何失。若是菩薩如何會釋觀音三昧。彼經說曰佛告阿難我今道實其事不虛。我念觀世音菩薩於我前成佛號曰正法明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佛世尊。我於彼時為彼佛下作苦行弟子。若是佛者如何會釋觀音授記。故彼經曰善男子阿彌陀佛壽命無量百千億劫。當有終極當般涅槃。復曰善男子阿彌陀佛正法滅後過中夜分明星出時。觀世音菩薩於七寶菩提樹下結加趺坐成等正覺。號普光功德山王如來十號具足。乃至國名眾寶莊嚴。又無量壽曰觀音菩薩於是國土修菩薩行。命終轉化生彼佛國。解曰觀音名同人異故彼此說互不相違。如法華經諸佛同號日月燈明。又解觀音自有二種一實二化。一者實身如觀音經二者化身如無量壽。如法華論。釋迦如來成道已久就化相故。今乃成佛雖有兩釋。後解為勝順諸聖教不違理故。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者 第二辨能觀智於中有二。初明智體後辨智用。此辨智體行謂進行是能觀智深即甚深。深有二種一者即行深。無分別智內證二空離諸分別。無能所行以為行相故名行深。故大品曰不見行不見不行是名菩薩行深般若。二者境深謂二空理離有無相絕諸戲論。無分別智證此深境故曰行深。梵音般若此翻名智。言波羅者名為彼岸。蜜多名到順彼應雲智彼岸到。從此方語智到彼岸。因智斷障至涅槃城是故說為智到彼岸。時謂時分智度論說依有為法假說時分。而時數等非蘊處等諸數所攝法。沙門論亦同此釋。故彼論曰因法假名時離法無別時。瑜伽等說有為法上前後分位假立時分。不相應法行蘊所攝。依佛地論亦同此說故彼論曰立不相應時節分位。或心影像總釋意曰。般若有三謂即文字觀照實相為顯觀照簡實相等。故言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此中應說三種般若)。   照見五蘊皆空者 辨其智用用有二種。一者自利二者利他此明觀空即是自利。將釋此文先敘諸觀後依前觀。釋此經文言諸觀者若夫佛法甚深本唯一味。學者未悟乃成異說。是故世尊佛地經說佛告妙生譬如種種大小眾流。未入大海各別所依水有差別水有增減。若入大海無別所依水無差別水無增減。如是菩薩未證入於如來清淨法界大海各別所依智有差別智有增減。若已證入如來清淨法界大海無別所依智無差別智無增減受用和合一味事智。親光釋曰千年已前佛法一味過千年後空有乖諍。佛滅沒已一千年後南印度界健至國中有二菩薩一時出世。一者清辨二者護法。為令有情悟入佛法立空有宗共成佛意。清辨菩薩執空撥有令除有執。護法菩薩立有撥空令除空執。然則空不違有即空之理非無不違空即色之說自成。亦空亦有順成二諦非空非有契會中道。佛法大宗豈不斯矣。問有無乖諍寧順佛意。答執我勝論甚違聖教佛自許為解脫菩薩。況二菩薩互相影嚮令物生解違佛意乎。故今略述二種觀門。一者清辨依諸般若及龍猛宗立一觀門。謂曆法遣相觀空門立一切法皆悉是空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故般若經曰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又思益經雲以心分別諸法皆邪不以心分別諸法皆正。又中論曰若有所不空應當有空。不空尚不得何況得於空。又中論曰諸佛或說我或時說非我。諸法實相中非我非非我。如是等文誠證非一。是故清辨掌珍論曰真性有為空如幻。緣生故無為無有實不起似空華。二者護法依深密等及彌勒宗立一觀門。謂在識遮境辨空觀門立一切法通有及無。遍計所執情有理無。依他起性因緣故有。圓成實性理有非無。故深密說依所執故說一切法皆無自性。寶積經說若撥諸法皆無性者我說彼為不可治者。瑜伽等曰依所執性故契經說一切諸法皆無自性。辨中邊論頌虛妄分別有。於此二都無此中唯有空於彼亦有此。故說一切法非空非不空有無及有。故是故契中道。如是等文誠證非一。是故二十唯識等曰非知諸法一切種無乃得名為入法無我。然達愚夫遍計所執自性差別諸法我無如是乃名入法無我。敘觀如上今當釋文。   言五蘊者所謂色蘊受想行識五色根境及法處。色方所可知有質礙義故名為色。苦樂捨受如次領納違順中境故名為受。諸識俱想取境分齊如男女等起諸說故名之為想。思等心法驅役於心令造善等名之為行。眼等諸識於境了別故名為識。五種皆有積聚義故名之為蘊。如是五蘊有其三種一者遍計所執五蘊情有理無。二者依他起性五蘊因緣假有。三者圓成實性五蘊真實理有故。中邊曰蘊有三種一所執蘊二種類蘊三法性蘊。斯取新本。十八空論亦同彼說。故彼論曰所有三種一者分別二者種類三者如如。於此三種五蘊之內一一皆有生法二空。言皆空者顯所證理。即前二空依此諸空分成兩釋。依清辨宗自有二解一曰三中遣前二性非圓成實。故中論曰因緣所生法是即說為空。一曰三性五蘊皆空。故掌珍曰無為無有實不起似空華準此應知。圓成亦遣。依護法宗三種蘊中但遣所執以辨空性。所引理教具如上說。或有本曰照見五蘊等皆空雖有兩本。後本為正。撿勘梵本有等言故後所說等準此應知。   度一切苦厄者 此即第二顯利他用此有三種。一曰苦即是厄故名苦厄。六釋之中是持業釋。有漏諸法無非是苦故世尊說三界皆苦。然此苦門略有三種所謂苦苦壞苦行苦。中則有八謂生老病死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五盛陰苦。廣有苦苦謂二十五有一一皆有生住異滅四有為相。故成百苦。二十五有四人四惡趣四空及四禪梵王六欲天無想阿那含。擬注一曰苦厄即是四厄。所謂欲有見及無明。如是四種繫諸有情令受諸苦猶如車軛。若依此釋苦之厄故名為苦厄。故六釋中是依主釋。一曰苦厄別有所目如前兩釋故六釋中是相違釋。   舍利子者 自下第二辨所觀境於中有二。初約四句以辨空性後依六義以顯空相。前中有二初標受化人後正辨空性此即標人。梵音奢利富多羅或雲舍利弗多羅。此翻舍利名□鵒弗多羅此雲子。母眼青精似□鵒眼故立母名號為□鵒。明度經曰鷲鷺子或雲優娑提捨者從父立號。舊翻身子者謬也。問此般若是菩薩法何故世尊告舍利子而非菩薩。答如智度論說舍利弗其人得十千三昧。於一切佛弟子中智慧第一故。世尊說一切眾生智唯除佛世尊欲比舍利弗智慧及多聞。於十六分中猶尚不及一。又舍利弗年始八歲凡所立論辭理超絕時諸論師歎未曾有。愚智大小一切皆伏自餘因緣廣如彼論。是故此中告舍利子又欲引小迴趣大乘。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者 此約四句正辨空性於中有二。初約色蘊以辨四句後類四蘊皆有四句。此約色蘊以辨四句將釋四句。先辨空性者如前分別。空有二種。一者生空二者法空。所說生空有其四種。一者所執我無說之為空。諸法數中所不攝故。是故瑜伽菩薩地曰有為無為名為有。無我我所名為無。二者生空所顯真如空所詮故亦說為空。三者苦諦所攝有漏別空即用有漏五蘊為體故。成唯識第六卷曰。別空非我屬苦諦故。四者諸法所攝通空非我。即用諸法以為體性。故諸經說一切法無我。雖有四種依三性理攝以為三。一所執性空二依他性空三圓成實空。如其次第三性為體。法空四種雖無正文以理推徵應有四句。法空三種準上應知。若廣分別有十八空如十八空論。依大般若或說十六十七十八乃至二十。具如彼經。今依三性以釋四句。於四句中初之二句標宗正說後之二句遣外疑情。色不異空者標俗不異真。空不異色者標真不異俗。後遣外疑情外人設疑互相依故為不異耶。為相即故名為不異故作此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非相依故名為不異。非相即故名為不異。即依此文西方諸師自有兩釋。一清辨等曰色有三種謂所執等空能遣性體非三性。今言色即是空者遍計所執本來無故說之為空。據實此空亦非是空。故中論曰若有不空法。則應當有空法。實無不空法何得有空法。後二性空準此應知為除有執說彼空言。依他起性猶如幻等從緣故空。圓成實性以不起故如似空華自體亦空。有解宗中更有一釋遣前二性非圓成實。兩宗共許離有無相絕戲論。故問色空相對為一異耶。一體相即便成一執體若異者則是異執。亦一亦異寧不相違非一非異應成戲論。釋此四句分別成兩解。一外道小乘多依表門。以說四句言有無等有所詮故二依大乘有無等言皆是遮詮。一切諸法不可說故。然一切法皆有二相。謂即自共。自相唯是現量智得非假智言所可得故。若假智言所詮得者謂即共相且如說青。莖葉等相其相各異唯現量得。由斯假智及諸名言但能詮表青上共相。而說青時遮黃等故名為說青。非正表青故說遮詮。就遮詮中自有兩說。一清辨宗其性道理不可以名名不可以相相。破而無執立而無當。所引理教準上應知。二護法宗實有世俗勝義道理皆離名言。於中真性對世俗故說真性言非無所詮。清辨宗中一師所說亦同此釋。是故護法破清辨曰。若依真性說諸法空便成相符極成之失。於清辨宗遣依他性護法不許故有差別。由斯道理內宗所說有無等言皆是遮詮。遠離一異戲論等失。依清辨宗釋文已訖。二依護法釋四句者色有三種。謂三性色空亦有三。體即三性是故無著菩薩辨中邊曰。空有三種一無性空性非有故。二異性空與妄所執自性異故。三自性空二空所顯為自性故。依遍計色對空四句有其三種。一所執色對所執空以辨四句。隨情所執根境等色不異所執本無之空。是故說為色即是空。本無之空隨情即有故言空即是色。此是同性相即。標宗二句準上應知。二所執色對依他空以辨四句。附託依他所執實色不異依他無實之空。是故說言色即是空。而彼妄情於彼空處執有實色故言空即是色。標宗二句準應可知。此是異性相即。三所執色對圓成實以辨四句。於圓成性執為實色不異圓成自性之空。於自性空執為實色故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標宗二句準應可知。此如依他異體相即。依他起色對異性空有其四句。謂緣生色不異依他異性之空。然此空性是質礙故。是故說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此是同性相即。標宗二句準應可知。又釋依他緣生之色對二性空有二四句。對異性故不異前釋。對自性空亦有四句。謂緣生色用如為體。然彼空性不異依他。故成唯識作如是說。故此與依他非異非不異如無常等性。又中邊雲此中唯有空於彼亦有此。由斯道理依他圓成互不相離。是故說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非緣生空故說相即。不爾應成違宗失故。此是異性相即。標宗二句準應可知。圓成實性對自性空有其四句。謂圓成實是依他起色。實性故名之為色。我法二空之所顯故說圓成空。由此道理是故說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此是同性相即。標宗二句準應可知。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者 此即第二類釋四蘊皆有四句。四句相即準上應知。又解此經自有兩本一本如上。一本經曰受想行識等亦復如是。所言等者準下經文有六善巧。謂蘊處界緣生四諦菩提涅槃。今舉四蘊等餘五門皆有四句故說等言。六門義別後當分別。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者 自下第二約六種義以顯空相。於中有二。初約六義正顯空相後依空相遣六門法。顯六相中命舍利子如上已釋。六相即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然此六相西方兩釋。一者清辨二者護法。依清辨宗釋六相者本無今有名生。暫有還無名滅(如瑜伽說)性染不淨名垢離染非垢稱淨(如諸教說)執法有用曰增妄計法壞名減(如攝大乘論說)三對六相三說不同。一曰此文約位辨三。謂真空性離諸相故。道前遠離流轉生滅。道中即無惑智垢淨。道後永捨體用增減。一曰此文約性辨三。遍計所執本來無故不生不滅。依他起性從緣生故不垢不淨。圓成實性以不起故不增不減。一曰此說三對六相一一皆通諸位諸性。總遣三性無所存故。三中後勝。順本宗故。依護法宗理實空相乃有眾多。謂非一異及有無等。而經且說三對六者。生滅即是有為通相垢淨止辨諸法自性。增減言顯法上義用理實。三空通有六相經意正顯是自性空。生法二空所顯真理通與迷悟為所依故。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者 自下第二依前空相遣六門法。遣六門法即分為六。此即第一遣五蘊門。謂諸法空具六種相是故空中無五蘊法。五蘊義別如前已釋。此中所說六門法者總顯二乘通別二境。初三止顯諸法性故。是故說言三乘通境。依前法性隨根別說緣生等門。是故後三名為別境。故法華曰為聲聞人說四諦法。為緣覺人說緣生法。為諸菩薩說六度法。   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者 此即第二遣十二處故今略說十二處義。三門分別。一明教興二釋名字三出體性。言教興者自有二意。所謂悟入生法二空。入生空者如彼二十唯識論雲。依此所說十二處教謂。若了知從六二法有六識轉。都無見者乃至知者。便能悟入有情無我。入法空者即此所說遣十二處顯法空理。清辨護法遣法差別如上應思。次釋名者先總後別。初即總明十二處者十二是舉數。處是生長義。謂六根境生長一切心心所法故名為處。六釋之中是帶數釋。後別名者如瑜伽論第三卷說。復次屢觀眾色觀而復捨故名為眼。數數於此聲至能聞故名為耳。數由此故能嗅諸香故名為鼻。能除飢羸數發言論表彰呼召故名為舌。諸根所隨周遍積聚故名為身。愚夫長夜瑩飾藏護。執為己有計為我所及我。又諸世間依此假立種種名想。謂之有情人與命者生者意生及儒童等故名為意。數可示現在其方所質礙可增故名為色。數宜數謝隨增異論故名為聲。離質潛形屢隨風轉故名為香。可以舌嘗屢招疾苦故名為味。數可為身之所證得故名為觸。遍能任持唯意憶性故名為法。第三出體者。眼根者如諸論說。四大所造眼識所依淨色為體如說眼根。乃至耳根四大所造耳識所依淨色為體。意根通用八識為體。色者如集論說四大所造眼根所行二十五色以為自性。謂青黃赤白長短方圓粗細高下若正不正光影明闇雲煙塵霧迥色表色空一顯色。聲有十一謂若可意若不可意若俱相違若因受大種若因不受大種若因俱大種若世所共成若成所引若遍計所執若聖言所攝若非聖言所攝。香有六種謂好香惡香平等香俱生香和合香變異香。味有十二苦酢甘辛鹹淡若可意若不可意若俱相違若俱生若和合若變異。觸有二十六所謂四大滑澀輕重軟緩急冷飢渴濁飽力劣悶癢黏病老死疲息勇。如此五塵廣如雜集。諸論同異具如別章。法處即用百法門中八十二法以為自性。謂心所法中五十一色中有一。謂法處色不相應二十四。無為有六依集論等。八十八法以為自性。謂四種法處色及二無為具如彼說。餘門分別廣如別章。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者 此即第三遣十八界此十八界三門分別。一顯教興二釋名字三出體性。言教興者謂執色心以為我者及下根者。是故世尊說十八界。次釋名者先總後別。總名十八界者十八是數界是種族義及性別義。一切諸法十八種族及性別故。是帶數釋準上應知。次別名者六根六塵如處中說。六識得名有其二義。一者從境名為色識乃至法識。隨境立名順識義故。二者從根名為眼識乃至意識隨根立名具伏發等五種義故。此即色之識故名為色識。乃至意之識故名為意識。故六釋中是依主釋。若具分別如成唯識第五卷說。後明體者眼等十二如處中說。眼等六識百法門中如其自名。眼等六識以為自性。自餘諸門廣如諸論。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者 此即第四遣緣生門。然此緣生自有二種。一者流轉二者還滅。由無明故能起諸行乃至由生為緣老死。如是順流五趣四生如滿月輪始不可知。於空性中無此流轉。故經說言無無明乃至無老死。由觀智力令無明滅。無明滅故諸行亦滅。如此乃至由生滅故老死亦滅。此即輪前還歸涅槃。故名還滅。於空性中無此還滅故經亦說。無無明盡。乃至亦無老死盡。如何說此經起門者如法華經。為求緣覺故說緣生。而今此緣為顯法空故說此門。然此緣生不同常釋故。今略以三門分別。一釋名二出體三廢立。言釋名者先總後別。言總名者十二即是總標其數如緣起經。如是諸分各由自緣和合無闕相續而起故名緣起。依瑜伽論因名緣覺果名緣生。於此名中舉數顯宗故六釋中是帶數釋。後出別名者三際中愚於境不了故名無明。福等三業遷流造作名之為行。眼等八識了別境界故名為識。相等色等召表質礙故曰名色。眼等六根生長心等名為六處。苦等三觸對前境故名為觸。苦等三受領順違等名之為受。自體等貪染自境故名為愛。欲等四取執取境等名之為取。行識等種能招生等故名為有。識等五法本無今有名之為生。即彼五法衰變滅壞故名老死。第二出體有其三義。一引生差別二正出自性三現種分別。引生差別者無明及行名為能引能引識等五果種故。識等五種名為所引是前二支所引發故。愛取有三名為能生近生當來生老死故。生及老死即是所生。是愛取有近所生故。正出體者能發正感福等三業為無明支。即彼所發為行支體親生當來第八識種為識支體。除後三因。餘因皆是名色支體後之三因如名次第。即後三種有解名色即攝五種以為自性。於中隨勝立餘四種。謂賴耶種名為識支立餘三種。謂六處等能潤行等六種種子。貪慾名愛緣愛復生欲等四取為取支體。然此四取如瑜伽論第十卷說。如其次第於諸欲境及餘四見於諸邪戒及薩迦耶見所起貪慾為取支體。經論同異如緣起等。行及識等六種種子被潤已後轉名為有。識等五種所生果法始從中有至本有中未衰變位名為生支。至衰變位總名為老身壞命終說名為死。現種別者有其二義。一就實正理門二相從假說門。相從假說一一皆通種及現行。故十地論無明有二一者子支二者果支。乃至老死應知。亦爾就實正理生與老死唯現非種。識等六支唯種非現無明與行及愛取支皆通現種。第三廢立有其三義。一約定遍廢立諸支二約開合分別諸支三約世地辨其同異。約支廢立者如成唯識第八卷。說問如何老位不別立支。答非定有故附死立支。問病何非支答不遍定故老雖不定遍故立支。諸界趣生除中夭者將終皆有衰朽行故。問名色不遍何故立支。答定故立支。胎卵濕生六處未滿定有名色。又名色支亦是遍有有色化生初受生位雖具五根而未有用。爾時未名六處支故。初生無色雖定有意根而不明瞭未名意處故。問愛非遍有寧別立支生惡趣者不愛彼故。答定故別立不求無有生善趣者定有愛故。問若爾不還應無有愛。答雖不現起然如彼取定有種故。又愛遍生惡趣者於現我境亦有愛故。依無希求惡趣身愛。經說非有非彼全無。二開合差別有其二義。一引生相對以辨開合二發潤相對以辨開合。引生相對如彼論說。何緣所生立生老死所引別立識等五支。因位難知差別相故依當果位別立五支。具說如彼。果位易了差別相故總立二支以顯三苦。具說如彼。發潤別者如彼論說。何緣發業總立無明潤業位中別立愛取。雖諸煩惱皆能發潤。無明力勝具足如彼而發業位無明力增以具十一殊勝事故謂所緣等廣如經。於潤業位愛力偏增。說愛如水能沃潤故要數溉灌方生有芽。且依初後分愛取二無重發義。立一無明三約世地辨其同異有其二義。一約地辨同異二約世辨同異。地同異者如彼論說。諸緣起支皆依自地有所發行。依他無明如下無明發上地行。不爾初伏下地染著。所起上定應非行支。彼地無明由未起故。世同異者如彼論說。此十二支十因二果定不同世。因中前七與愛取有或異或同。若二三七各定同世。如是十二一重因果足顯輪轉及離斷常。施設兩重實為無用。或應過此便致無窮。解曰論依先申自宗一重緣起破薩婆多兩重緣起。尋即可知自餘諸門廣如彼說。   無苦集滅道者 此即第五遣四諦門。如何說此四諦門者如法華經為求聲聞說應四諦。今此經中為顯法空遣四諦法。然此四諦三門分別。一釋名字二出體性三種數差別。言釋名者先總後別。言總名者四是標數。諦有二義如瑜伽論。一如所說相不相離義。二由離此故致究竟意處是帶數釋準前可知。言別名者諦別不同乃至四種一苦二集三滅四道。三苦所成名之為苦。能招後果故名為集。集苦盡故名之為滅。能除能通故名為道。第二出體者苦諦即是有漏五蘊能感惑業以為集諦。擇滅無為為滅諦體。道諦即道無漏聖道。第三種數別者或二或三。所言二者一者世俗二者勝義。於一一諦皆具四諦如顯揚等。恐繁不敘。依勝鬘經亦有二種。一者有作二者無作。由煩惱障及所發業感分段生。彼所感果名為苦諦。能感惑業故名集諦。彼苦集盡名為滅諦。生空觀智名為道諦。無漏業因無明為緣感變易生。所招異熟以為苦諦。能感惑業名為集諦。彼苦集盡故名滅諦。法空觀智名為道諦。問豈不法執不能發業亦非潤生。無漏聖道非苦集諦如何經說無漏為因無明為緣。答如成唯識第八卷說。斷法執及資助緣故說無漏為因無明為緣。理實即前感分段業及所感果由資力故。轉勝轉妙以為變易。廣說如彼。所言三者二種四諦皆具三性。謂所執等如中邊論及成唯識第八卷中。廣辨其相尋即可知不繁具述。   無智亦無得者 此即第六遣智斷門。如何說此智斷門者如法華經。為諸菩薩說六度法。今此經中為顯法空遣智斷門。然即智斷自有兩釋。一曰在因名智即是般若。果位名得即是菩提。一曰菩提名智涅槃名得。雖有兩釋後說為勝。諸部般若皆遣菩提及涅槃。故菩提涅槃後當分別。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者 自下第三顯所得果於中有二。初正明得果後引例。證成前中有二。初辨觀有能後顯所得果此即初也。於中有三初以無所得故者辨空離相。理實空性離六門法。舉後顯前但言無得。次菩提薩埵者觀人發意如前所說。菩提名覺薩埵即是所化有情。上求菩提下化有情發此智悲故名菩薩。後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者辨觀有能。翻名釋義如上。應知般若名智別境中慧心言即顯與慧俱心。心有二種所謂性相罣礙即是惑智二障。總釋意曰真性空理離六相故。發意菩薩依彼觀智令慧俱心證空斷障。非諸執有異生二乘內證二空斷其二障。   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者 此即第二顯所得果。或有本雲遠離一切顛倒夢想雖有二本後本為勝。然所得果有其四種。一無罣礙故無有恐怖者遠離諸怖畏。怖畏即是五種怖畏。如佛地論第二卷說。五怖畏者一不活畏二惡名畏三死畏四惡趣畏五怯眾畏。如是五畏證得清淨意樂地時皆已遠離。二遠離顛倒者遠離果顛倒。即是三四七八。三者謂即想見及心。四者所謂無常為常於苦為樂不淨為淨無我為我。七倒不異前三四倒。八倒謂即於前四倒更加四種。理實佛果常樂我淨執為無常無我不淨翻樂為苦。三遠離夢想者遠離夢想果。即八妄想其想如夢故名夢想。瑜伽名為八種分別。釋彼意曰諸有情類由不了知真如空性。由此因緣能生三事。一者根境二我見慢三貪瞋癡。由貪等故能造諸業能生有情及器世間。由斯長時轉輪生死故。尋思等生法空觀斷除惑業證大菩提故。今略述八分別義如瑜伽論三十六曰。又諸愚夫由於如是所顯真如不了知故。從是因緣八分別轉能生三事。能起一切有情世間及器世間。雲何名為八種分別者。一者自性於一切法分別自性如色聲等。二者差別謂即於彼分別可見不可見等。三者總執謂即於彼色聲等上計有情我捨軍林等。四者我分別。五者我所此二分別於諸有漏有取之上即計為我惑計我所。六者愛分別。七者非愛。八者俱相違。如其次第於妙非妙及俱離事所生分別。三藏解曰八種皆以無記異熟生慧為其自性。或可尋伺以為自性生三事者。初三分別能生戲論所依緣事六根六境。次二分別能生我見及以我慢。後三如次生貪瞋癡。當知此中所依緣事為所依故生我見慢。見慢為依生貪瞋癡。由此三事能現有情及器世間流轉品法。四尋等觀具如諸論。此經意曰由般若故內證法空遠離顛倒八種妄想。四究竟涅槃者證得涅槃果。涅槃略以四門分別。一釋名字二出體性三種數多少四問答分別。第一釋名舊曰梵音名為涅槃或雲泥洹。此土翻譯名為寂滅。大唐三藏曰波利匿縛□覭□□□□□槫□□□玲□祋□媸□□□□□□計□□□妧□□□□□□訪□□□□餼□□禜驤規□觚槔覓離□□□□□餞樇□逆□□□襮秅粿□娙奐□驤褾□□榞□□奐□□褾□□稀□|樇□饅□□□□□延槂□□□□娙妻延榔□埤□□□槔詁□槂□禖□□□□□馻□埤□□□礹信訪□□□□耔□□□□□□秎□□□□□飼椸□飯□礹褸□饛□妧□馘□□□□□姪□荂慼慼慼撲X□□奏□□禂□□□神妶妧□□逆□□□騪□□聾稿□□□□鍊□□樀滿熟芊慼慼慼撰□鶴觬□□禛□□□樀滿撩遄撈_□□□□□□□妧□□□□□□□□餺□□妧□孌騃□□□□□櫸□□□□復□s□□□□樇□禳埤□詡U楈嬌□饅□□□□□□□□隆復□□□□舊驉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撰庖_□□□矩煉離□□□□榜饅騪□禳□□婻苤慼慼慼慼慼纂毅谻e□飯□□炕慼慼慼慼慼慼慼撓堙暴泐間慼憫紐H醴裀□□□□嬌□禸姪覜驤規□襏□□神埤□□□鶴觬□□□□□妧□饈□□饛□j□□□樇□禸姪覶妧□□榜飲□□□□禷□耔□□量s散量逆□隆度樀嬌□酋□饅□禜□□奐□妧□□□驤褾□妧□□□□復□□粿□□榜餖{櫸□□□娀□□襯□奐□妧□□馱□覶妧□□□□復□□玲□隔粿□□□褾□榻姜{榰襯□奐□妧□□□□神妶妧□□□□復□□□婚□禂□□奸羇□□□□露□倫玲□妧□□馨□粿姪芊潮芊憎央敷芋憤楚暱滿慼慼潭拺_姚榜饈□□□□規□襮馜饉□飀□麗□楰□□□祛□□□□吝□□復□獎□□馜驤褾□□□槄□箋□□I□飀□通箋□□□□褾□□{箋□訪□驤褾□□□誇楰□□□祛□□廓威□]馜馱□褾□□□騙□□□坲須N□□□答有處說彼都無涅槃豈有餘依彼亦非有(此亦勝等)然聲聞等身智在時有所知障。苦依未盡圓寂義隱。說無涅槃非彼實無。煩惱障盡所顯真理有餘涅槃爾時未證無餘圓寂。故亦說彼無無餘依。非彼後時滅身智已無苦依盡無餘涅槃。廣說如彼。問諸所知障既不感生如何斷彼得無住處。答彼能隱覆法空真如故斷彼時顯法空理。此理即是無住涅槃。令於二邊俱不住故。問若所知障亦障涅槃如何斷彼不得擇滅。答擇滅離縛彼非縛故。問既爾斷彼寧得涅槃。答非諸涅槃皆擇滅攝不爾性淨應非涅槃。有說。亦是擇滅所攝廣說如彼。已外問答如理應思。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 自下第二引例證成。於中有二初正明得果後約用歎勝。此即初也文有三節。三世諸佛者辨得果人。三世即是過現未來有為法也。如其次第曾有現有及以當有以為三世。又說如次當不有法正現有法曾不有法以為三世。然此三世有其三種。一種子三世二道理三世三唯識三世。如此三世諸宗同異具如諸論。如理應思。梵音佛陀此翻覺者。具有五義故名為佛如佛地論。言五義者一具二智(一切智一切種智)二離二障(煩惱所知)三達二相(一切法一切種法)四具二利(自利利他)五具二譬(如睡夢覺如蓮華開)具此五義故名為佛。次依般若波羅蜜多故者辨能得智如前可知。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顯所得果即是菩提。梵音如上。而翻此言諸說不同。一曰阿之言無耨多羅雲上三名正藐言真後三名正菩提曰道。總言無上正真正正道。一曰阿之言無耨多羅曰上三名正藐言遍三雲知菩提名覺。如理智緣真如名正。如量智緣俗言遍。無分別智斷二無知名知。菩提出睡夢之表稱覺。此四智是菩提體超二乘果故名無上。今大唐三藏曰阿之言無耨多羅名上三名正藐名等三又言正菩提雲覺。無法可過故言無上。理事遍知故雲正等。離妄照真復雲正覺。即是無上正等正覺。問標宗得果但說涅槃。引例證成唯菩提者。以覺證滅豈不相違。答理實皆通智斷二德各據一義。影略互顯此。菩提義略以三門分別。一釋名字二出體性三諸門分別。第一釋名梵音菩提此翻名覺。覺有三種謂三乘智而今且說無上菩提。即真俗智雙證二空故名為覺。第二出體有其二種。一就實出體四智為性故。成唯識第十卷曰菩提即是四智相應心品為體。二相從假說略有三門。一智斷分別即用二空觀智。及斷二障所證無為。以為自性故。瑜伽論菩薩地曰二斷二智名為菩提。彼說二斷為菩提者智之果故。相從假說亦名為智。三二身份別通用三身以為自性。故攝大乘智殊勝體即是三身。彼曰法身通名智者智之性故似說名智。三五法分別通用五法以為自性。佛地經曰有五種法攝大覺地。所謂四智及淨法界。彼經真如為大覺者同攝大乘。覺之性故。依智度論覺之境故名之為覺。故彼論雲說智及智處皆名為般若。第三諸門分別先釋四智後辨三身。且說四智五門分別。一標名出體門二轉識得智門三心所相應門四所緣差別門五初得現起門。一標名出體門者一大圓鏡智如依圓鏡眾緣影現。如是依止如來智鏡諸處境識眾像影現。從諭立號即用第八相應心品以為自體。有十一喻如佛地經。二平等性智自他有情悉皆平等從用立號名平等智。有十平等如經廣說。第七相應心品為體。三妙觀察智相應心品善觀諸法自相共相從用立號名妙觀察智。有十種喻如經廣釋。第六相應心品為體。四成所作智普於十方示現種種變化三業所應作事。此亦從用名成所作智。有十種喻如經廣說五識相應心品為體。二轉識得智者佛地第三。有二師說。一曰轉第八識得大圓鏡智。轉第七識。得平等性智。轉第六識得妙觀察智。轉五現識成成所作智。一曰轉第六識得成所作智。轉五現識得妙觀察智。此不應理非次第故。說法斷疑則遍觀察非五用故。無性攝論亦有兩釋。廣如彼說。大莊嚴論同佛地論第二所說。成唯識第十卷中即同佛地初師所說須會。三心所相應者一一皆與二十一法心品相應。謂所遍行別境各五善有十一具如佛地。四所緣差別者大圓鏡智如佛地論。自有兩釋一曰緣如一曰通緣一切諸法。雖有兩說後者為勝。唯識第十亦同彼說。若廣分別具如佛地。平等性智佛地唯識皆有三釋。一曰但緣第八淨識。一曰但緣平等真如。一曰普緣真俗為境。具如二論。妙觀察智緣一切境無有諍論。成所作智有其二說。一曰但緣五種現境。一曰遍緣三世諸法。後說為正。如彼二論。五現起差別者依佛地論。大圓鏡智金剛心時初得現起。平等性智相應心品菩薩初地初現觀時最初現行。妙觀察智相應心品亦在初地。初現觀時最初現行。成所作智自有二釋。一曰初地已上皆得現行。一曰佛果方得現行。後說為正。廣如彼論。依成唯識大圓鏡智自有兩釋。一曰金剛心時初得現起。一曰佛果方得現起後說為正餘如佛地。三身略以七門分別。第一釋名字。第二出體性。第三五法攝身。第四常無常。第五形量大小。第六所化同異。第七依土差別。第一釋名先總後別。言三身者三是標數身有三義謂體依聚故。成唯識第十卷曰。體依聚義總說名為身。佛地第七亦同彼釋。此即六中帶數釋也。後別名者一自性法身謂即真如體常不變故名自性身。力無畏等諸功德法所依止故亦名法身。次受用身能令自他受用種種大法樂故名受用身。後變化身謂利有情示現種種變化事業名變化身。第二出體法身即用真如為體。次受用身即用四智自利功德。及為地上所現化相一分功德以為自性。其中同異五法門中當廣分別。第三五法攝身依佛地論自有兩釋。有義前二攝自性身中間二種攝受用身。成所作智攝變化身。經說真如是法身故(如金光明經及佛地經等)。論說轉去阿賴耶識得自性身。大圓鏡智轉第八得故知前二攝自性身(如攝大乘說得自性攝論莊嚴皆轉第八得圓鏡智)。此經中說成所作智起諸化業。莊嚴論說成所作智於一切界發起種種無量難思諸變化事。故知後一攝變化身(更勘說處)平等性智如諸論說。能依淨土隨諸菩薩所樂示現種種佛身(更勘說處)。妙觀察智亦如論說。於大集會能現一切自在作用說法斷疑(如莊嚴論說)。又說轉去諸識故得受用。故知中二攝受用身(如攝大乘論說)。又佛三身皆十義中智殊勝攝故知三身皆得有智(如攝大乘中殊勝也)。有義初一攝自性身。四智自性相應共有及為地上菩薩所現一分細相攝受用身。若為地前菩薩等所現一分粗相化用攝變化身。諸經皆說清淨真如為法身。故讚佛論說如來法身無生滅故。如此等文故知法身即淨法界。具說如彼。莊嚴論說大圓鏡智自受用。佛攝大乘說轉諸轉識得受用身。然說轉去阿賴耶識得法身者。此說轉去第八識中二障種子。顯得清淨轉依法身。非說鏡智是法身佛。又受用身略有二種。一自受用三無數劫修所成故。二他受用為諸菩薩受法樂故是故四智相應共有及一分化為受用身。經論皆說化身為化地前眾生現種種相。既是地前眾生境界故知非是真實功德。但是化用。經論唯說成所作智能起化業非即化身。但雖三身智殊勝攝法身是智所依證故。化身是智所起用故。似智現故說假為智亦無有過。成唯識論不異前說故不重述。第四常無常者問受用變化既有生滅。雲何經說諸佛身常。答由二所依法身常故受用法樂無休廢。故數數現化無斷絕故。如常受樂如常施食故說名常。莊嚴論說常有三種。一本性常謂自性身。此身本來性常住故。二不斷常謂受用身受用法樂無間斷故。三相續常謂變化身沒已復現化無盡故。具說如彼。第五形量大小者自性法身由如虛空不可說其形量大小。就相而言遍一切處。受用身者有色非色非色諸法無形質故。亦不可說形量大小。若就依身及所知境亦得說言遍一切處。色有二種。一者實色二者化色。言實色者三無數劫修習所生充滿法界。遍實淨土唯佛與佛乃能知之。言化色者由悲願力為入大地諸菩薩眾。現種種身形量不定。為化地前所現化身通色非色。非色無形故無形量。色即不定隨所化故。廣說如彼。第六所化同異者如佛地論。一切如來所化有情為共不共。論有三說。一曰唯共一切功德行願同故廣如彼說。一曰不共以佛所化諸有情類本相屬故。廣說如彼。如實義者有共不共。無始時來種性法爾更相繫屬。或多屬一或一屬多。廣說如彼。依成唯識同第三釋。如論應知。第七依土差別者如成唯識。身有四種所謂自性受用及變化身。土有四種一自性土二自受用三他受用四變化土。即前四身如其次第住四種土。雖自性身與自性土體無差別。而屬佛法相性異故義說能所。其變化身非唯住淨亦通穢土廣如彼論。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者 自下第二舉用歎勝於中有二。初長行廣釋後舉頌結歎。前中有二初明自利後辨利他。此即初也。所言咒者咒術之名。明即妙慧證空斷障。言要妙術故以咒言歎其勝用。神用莫測名大神咒。遣暗除癡稱大明咒。超過二乘故雲無上。越彼菩薩佛慧均平是故重言名無等等。   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者 此即第二辨利他用。依此妙慧令諸有情越生死苦證涅槃樂。舒舌髮際尚表誠言。況覆三千而語有謬。故經說曰是真語者。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莎婆呵者 此即第二舉頌結歎於中有二。初長行標舉後以頌正歎。然釋此頌諸說不同。一曰此頌不可翻譯古來相傳。此咒乃是西域正音祕密辭句。翻即失驗故存梵語。又解咒中說諸聖名或說鬼神。或說諸法甚深奧義言含多義。此方無言正當彼語故存梵音。如薄伽梵。一曰諸咒密可翻譯如言南無佛陀耶等。釋此頌句判之為三。初揭諦揭諦此雲度度。頌前長行般若二字。此顯般若有大功能自度度他故雲度度。次波羅等句即頌長行波羅蜜多。此雲彼岸到是即涅槃名彼岸也。揭諦言度度到何處。謂即彼岸是度之處。故雲波羅揭諦。言波羅者翻名如上。僧揭諦者此雲到竟。言菩提者是彼岸體。後莎婆呵此雲速疾。謂由妙慧有勝功用即能速疾到菩提岸。又解頌中有其四句。分為二節。初之二句約法歎勝後有二句就人歎勝。就約法中先因後果。重言揭諦此雲勝勝。因位般若具自他利二種勝用。故雲勝勝。波羅揭諦言彼岸勝。由般若故得涅槃勝岸。故言彼岸勝。就歎人中先因後果。波羅僧揭諦此雲彼岸僧勝。此歎因位一乘菩薩求彼岸人。菩提莎婆呵此雲覺究竟。此歎果位三身果人。覺法已滿名覺究竟。或可四句歎三寶勝。初之二句如次應知歎行果法。第三四句如次應知歎僧及佛矣。   般若心經贊(終)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712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略疏   No. 1712 [cf. No. 251]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略疏(並序)   唐翻經沙門法藏述   夫以。真源素範。沖漠隔於筌□。妙覺玄猷。奧頤超於言象。雖真俗雙泯二諦恆存。空有兩亡一味常顯。良以。真空未嘗不有。即有以辨於空。幻有未始不空。即空以明於有。有空有故不有。空有空故不空。不空之空空而非斷。不有之有有而不常。四執既亡百非斯遣。般若玄旨斯之謂歟。若歷事備陳。言過二十萬頌。若撮其樞要。理盡一十四行。是知詮真之教乍廣略而隨緣。超言之宗性圓通而俱現。般若心經者。實謂曜昏衢之高炬。濟苦海之迅航。拯物導迷莫斯最為。然則般若以神鑒為體。波羅蜜多以到彼岸為功。心顯要妙所歸。經乃貫穿言教。從法就喻詮旨為目。故言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將釋此經五門分別。一教興。二藏攝。三宗趣。四釋題。五解文。初教興者。依大智度論雲。如須彌山王。非無因緣非少因緣令得振動。般若教興亦復如是。具多因緣。一謂欲破外道諸邪見故。二欲迴二乘。令入大乘故。三令小菩薩不迷空故。四令悟二諦中道生正見故。五顯佛勝德生淨信故。六欲令發大菩提心故。七令修菩薩深廣行故。八令斷一切諸重障故。九令得菩提涅槃果故。十流至後代益眾生故。略說此十具收彼意。令此教興。第二藏攝者。謂三藏之中契經藏攝。二藏之內菩薩藏收。權實教中實教所攝。第三宗趣者。語之所表曰宗。宗之所歸曰趣。然先總後別。總以三種般若為宗。一實相。謂所觀真性。二觀照。謂能觀妙慧。三文字。謂詮上之教。不越此三故以為宗。別亦有三。一教義一對。以文字教為宗。餘二義為趣。二境智一對。以真空境為宗。觀照智為趣。三因果一對。以菩提因行為宗。菩提果德為趣。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第四釋題者亦有三。初教義分二。謂般若心。是所詮之義。經之一字是能詮之教。即能詮般若之經依義立名。二就所詮義中法喻分二。謂般若等是所詮之法。心之一字是所引之喻。即般若內統要衷之妙義。況人心藏為主為要。統極之本。三就前法中有體用分二。謂般若是體。此雲智慧。即神悟玄奧妙證真源也。波羅蜜多是用。此雲到彼岸。即由斯妙慧翻生死過盡。至真空之際。即簡不到彼岸之慧。故以為名。謂體即用故。法之喻故。義之教故。立斯名耳。   觀自在菩薩 自下第五解文。此既心經。是以無序及流通也。文中分二。初顯了般若。後即說咒曰下。明祕密般若。何以辨此二者。謂顯了明說。令生慧解滅煩惱障。以咒祕密言。令誦生福滅罪業障。為滅二障成二嚴故。說此二分。就前文中亦二。初略標綱要分二。從舍利子色不異空下。明廣陳實義分。以義非頓顯故先略標。非略能具故次廣釋。又前是據行略標。後即就解廣陳。前中有四。一能觀人。二所行行。三觀行境。四明能觀利益。且初能觀人。觀自在菩薩者。是能觀人也。謂於理事無閡之境。觀達自在故立此名。又觀機往救自在無閡。故以為名焉。前釋就智後釋就悲。菩謂菩提。此謂之覺。薩者薩埵。此曰眾生。謂此人以智上求菩提。用悲下救眾生。從境得名故。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二明所行之行。謂般若妙行有其二種。一淺即人空般若。二深即法空般若。今簡淺異深。故雲行深般若。言時者。謂此菩薩有時。亦同二乘入人空觀。故法華雲。應以聲聞身得度者。即現聲聞身等。今非彼時故雲行深時也。   照見五蘊皆空 三明觀行境。謂達見五蘊自性。皆空即二空理深慧所見也。   度一切苦厄 四明利益。謂證見真空苦惱斯盡。當得遠離分段變易二種生死。證菩提涅槃究竟樂果。故雲度一切苦厄也。上來略標竟。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自下第二明廣陳實義分。於中有五。一拂外疑。二顯法體。三明所離。四辨所得。五結歎勝能。初段文有四釋。一正去小乘疑。二兼釋菩薩疑。三便顯正義。四就觀行釋。初中言舍利子者。舉疑人也。舍利是鳥名。此翻為鶖鷺鳥。以其人母聰悟迅疾如彼鳥眼。因立其名。是彼之子。連母為號故曰鶖子。是則母因鳥名。子連母號。聰慧第一。標為上首。故對之釋疑也。彼疑雲。我小乘有餘位中見蘊無人。亦云法空與此何別。今釋雲。汝宗蘊中無人名蘊空。非蘊自空。是則蘊異於空。今明諸蘊自性本空。而不同彼。故雲色不異空等。又疑雲。我小乘中入無餘位身智俱盡。亦空無色等與此何別。釋雲。汝宗即色非空滅色方空。今則不爾。色即是空非色滅空。故不同彼。以二乘疑不出此二。故就釋之。二兼釋菩薩疑者。依寶性論雲。空亂意菩薩有三種疑。一疑空異色。取色外空。今明色不異空。以斷彼疑。二疑空滅色。取斷滅空。今明色即是空。非色滅空。以斷彼疑。三疑空是物。取空為有。今明空即色。不可以空取空。以斷彼疑。三疑既盡。真空自顯也。三便顯正義者。但色空相望有其三義。一相違義。下文雲。空中無色等。以空害色故。準此應雲色中無空。以色違空故。若以互存必互亡故。二不相閡義。謂以色是幻色必不閡空。以空是真空必不妨幻色若閡於色即是斷空。非真空故。若閡於空即是實色。非幻色故。三明相作義。謂若此幻色舉體非空。不成幻色。是故由色即空。方得有色故。大品雲。若諸法不空。即無道無果等。中論雲。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故真空亦爾。準上應知。是故真空通有四義。一廢己成他義。以空即是色故。即色現空隱也。二泯他顯己義。以色是空故。即色盡空顯也。三自他俱存義。以隱顯無二是真空故。謂色不異空為幻色色存也。空不異色名真空空顯也。以互不相礙二俱存也。四自他俱泯義。以舉體相即全奪兩亡絕二邊故。色望於空亦有四義。一顯他自盡。二自顯隱他。三俱存。四俱泯。並準前思之。是則幻色存亡無閡。真空隱顯自在。合為一味圓通無寄。是其法也。四就觀行釋者有三。一觀色即空以成止行。觀空即色以成觀行。空色無二一念頓現。即止觀俱行方為究竟。二見色即空。成大智而不住生死。見空即色。成大悲而不住涅槃。以色空境不二悲智念不殊成。無住處行。三智者大師依瓔珞經立一心三觀義。一從假入空觀。謂即是空故。二從空入假觀。謂空即是色故。三空假平等觀。謂色空無異故。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 第二顯法體。於中有二。先總後別。今初也。言是諸法空相者。謂蘊等非一故雲諸法。顯此空狀故雲空相。中邊論雲。無二有此無是二名空相。言無二者無能取所取。有言。有此無者有能取所取。無是二不二名為空相。   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二別顯中有三對六不。然有三釋。一就位釋。二就法釋。三就觀行釋。初就位釋者。一不生不滅。在道前凡位。謂諸凡夫死此生彼。流轉長劫。是生滅位。真空離此故雲不生不滅也。二不垢不淨者。在道中菩薩等位。謂諸菩薩障染未盡淨行已修。名垢淨位。真空離此故名不垢不淨。三不增不減者。在道後佛果位中。生死惑障昔未盡。而今儘是減也。修生萬德昔未圜。而今圜是增也。真空離此故雲不增不減。又佛性論中。立三種佛性。一道前名自性住佛性。二道中名引出佛性。三道後名至得果佛性。佛性唯一就位分三。今真空無異。亦就位分異。又法界無差別論中。初名染位。次名染淨位。後名純淨位。皆同此也。二就法釋者。謂此真空雖即色等。然色從緣起。真空不生色。從緣謝。真空不滅。又隨流不染。出障非淨。又障盡非減。德滿不增。此生滅等是有為法相。翻此以顯真空之相。故雲空相也。三就觀行釋者。謂於三性立三無性觀。一於遍計所執性作無相觀。謂彼即空無可生滅。二於依他起性作無生觀。謂依他染淨從緣無性。三於圜成實性作無性觀。謂前二不有而非減。觀智照現而不增。又在纏出障性無增減。又妄法無生滅。緣起非染淨。真空無增減。以此三無性顯彼真空相。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第三明所離。然真空所離曆法多門。統略有四。一法相開合門。二緣起逆順門。三染淨因果門。四境智能所門。初是故空中者。是前不生不滅等。真空中故。無色等者。彼真空中無五蘊等法。此就相違門故雲無也。理實皆悉不壞色等。以自性空不待壞故。下並準知。此中五蘊。即合色為一開心為四。二無眼等者。空無十二處。十二處即合心為一半。謂意處全及法處一分。開色為十半。謂五根五境為十處。及法處一分。三無眼界等者。空無十八界。十八界中即色心俱開。準上可知釋此三科具如對法等論也。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二明緣起逆順門。無無明者。順觀無明流轉門。以其性空故雲無無明也。亦無無明盡。逆觀無明還滅門。以真空故無可盡也。此舉初支。中間十支。皆應準此。故雲乃至。末後一支。謂老死亦流轉還滅皆空也。   無苦集滅道 三染淨因果門。苦集是世間因果。謂苦是生死報。先舉令生厭。集是彼因。謂是煩惱業。厭苦斷集先果後因故也。滅道是出世間因果。滅是涅槃果。先舉令欣。道是彼因。謂八正道。修之於後。皆空無有也。   無智亦無得 四境智能所門。非但空中無前諸法。彼知空智亦不可得。故雲無智也。即此所知空理亦不可得。故雲無得也。問前雲空即是色等。明色等不亡。何以此文一切皆無。豈非此空是滅色耶。答前雖不閡存而未嘗不盡。今此都亡未嘗不立。故大品雲。諸法無所有。如是有此無。此就無所有。前據如是有。又前就相作門。此就相害門。一法二義隨說無違。   以無所得故 第四明其所得有二。初牒前起後。二正明所得。今初也。言以無所得故者。牒前起後也。以者由也。故者因也。由前無所得為因。令後有所得也。大品雲無所得故而得。   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二正明所得有二。先明菩薩得涅槃斷果。後明諸佛得菩提智果。前中亦二。先舉人依法。後斷障得果。今初也。言菩提薩埵者舉人也。義如前解。依般若波羅蜜多故者。明依此法行也。故者起後也。   心無罣閡 二斷障得果中有三。初行成。二斷障。三得果。今初也。言心無罣閡者行成也。謂惑不閡心故。境不閡智故。   無罣閡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 二斷障也。言無罣閡故牒前起後也。無有恐怖者。外無魔冤之怖。即惡緣息也。遠離顛倒夢想者。內無惑障之倒。即惡因盡也。   究竟涅槃 三得果也。涅槃此雲圜寂。謂德無不備稱圜。障無不盡稱寂。簡異小乘化城權立。今則一得永常故雲究竟。又釋智能究竟盡涅槃之際。故雲究竟。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第二得菩提智果。於中有二。初舉人依法。二明得果。今初也。謂三世諸佛更無異路。唯此一門。故雲依般若波羅蜜多故也。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二正明得果也。阿耨多羅此雲無上也。三藐者此雲正也。次三者此雲等也。菩提此雲覺也。即無上正等覺也。覺有二義。一正覺。即如理智。正觀真諦。二等覺。即如量智。遍觀俗諦。皆至極無邊。故雲無上也。上來所得竟。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 第五結歎勝能。於中有二。先別歎。後總結。今初也。言故知者諜前起後也。由佛菩薩依般若。得菩提涅槃果。故知。般若是大神咒等。歎其勝能。略歎四德。然有三釋。一就法釋。一除障不虛名為神咒。二智鑒無昧名為明咒。三更無加過名無上咒。四獨絕無倫名無等等咒。二約功能釋。一能破煩惱。二能破無明。三令因行滿。四令果德圜。三就位釋。一過凡。二越小。三超因。四齊果。謂無等之位互相濟等。故雲無等等。十地論雲無等者。謂佛比餘眾生彼非等故。重言等者此彼法身等故。何故不但說無等耶。示現等正覺故。   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二總結勝能。謂三苦八苦一切苦也。又分段變易。亦云一切苦也。除苦決定故雲真實不虛也。上來廣略不同。總明顯了般若竟。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 自下第二段明祕密般若。於中有二。初牒前起後。二正說咒詞。今初也。前雲是大神咒。未顯咒詞故今說之。   羯諦羯諦波羅羯諦波羅僧羯諦菩提薩婆訶   二正說咒詞。此有二義。一不可釋。以是諸佛祕語非因位所解。但當誦持除障增福。亦不須強釋也。二若欲強釋者。羯諦者。此雲去也度也。即深慧功能。重言羯諦者。自度度他也。波羅羯諦者。波羅此雲彼岸。即度所到處也。波羅僧羯諦者。僧者總也溥也。即謂自他溥度總到彼岸也。言菩提者。至何等彼岸。謂大菩提處也。言薩婆訶者。此雲速疾令前所作速疾成就故也。   略釋絕筆述懷頌曰 般若深邃 累劫難逢 隨分讚釋 冀會真宗。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略疏 法藏。長安二年於京清禪寺。翻經之暇。屬同禮部兼檢校雍州長史滎陽鄭公。清簡成性忠孝自心。金柯玉葉之芳葩。九刊三王之重寄。羽儀朝序城塹法門。始自青衿迄於白首。持此心經數千萬遍。心游妙義口誦靈文。再三慇懃令出略疏。輒以蠡管詎測高深云爾。   般若心經贊序   張說撰   萬法起心。心人之主。三乘歸一。一法之宗。知心無所得是真得。見一無不通是玄通。如來說五蘊皆空。人本空也。如來說諸法空相。法亦空也。知法照空見空捨法。二者知見復非空耶。是故定與慧俱空中法。入此門者為明門。行此路者為超路。非夫行深般若者。其孰能證於此乎。祕書少監駙馬都尉滎陽鄭萬鈞。深藝之士也。學有傳癖書成草聖。迺揮灑手翰鐫刻心經。樹聖善之寶坊。啟未來之華業。佛以無依相而說。法本不義。以無所得而傳。今則無滅。道存文字。意齊天壤。國老張說。聞而嘉焉。讚揚佛事。題之樂石。   般若心經略疏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713 般若心經略疏連珠記   No. 1713 [cf. Nos. 251, 1712]   般若心經略疏連珠記上   立斯題者。示無胸臆爾。謂此記文。是皆佛祖之靈蛇夜光赤野丹淵明月虧全者也。第以朱絲金縷貫連成記。有類蒼梧之珠丘焉。   宋玉峰沙門師會述   將釋此疏。文二。初題目二。初標疏題。然題目有二種。冠之經首則曰經題。標於疏前乃曰疏目。今即疏題。般若等是所解之經略。疏乃能解之疏。取所解之經目。能解之疏分。取他名有財釋。若雲之疏。即依主釋。略者。要略之略。非別有廣疏也。並序者。兼有一序也。二顯嘉號翻經者。京口僅公所刻。夾科經疏之後刊。祖師自題雲。法藏長安二年於京清禪寺翻經之暇。屬司禮部兼檢校雍州長史滎陽鄭公再三慇勤令出略疏。既曰翻經之暇。非曾預譯場之謂也。沙門者。此翻勤息。次二字疏主之令名。述者述而不作之謙詞也。二本文三。初總標名意。二開章釋文。三慶讚回向。初中二。初通敘玄綱彰般若大宗二。初正敘幽深三。初超言以指體二。初體玄。夫以等者。夫乃發語之詞。以言由也。真源者。非虛妄念慮曰真。是諸法性體曰源。即實相般若無相真如也。清涼釋剎那際三昧雲。即窮法真源謂窮彼剎那時相。都寂則剎那無際。由達清淨真如本無相故。則以無相真如為真源矣。貞元曰。妄隨境變體逐相遷。鼓擊真源浩蕩無際。彼以衣珠祕藏為物性之真源。草堂曰。般若之心是萬法之體。又曰。真空者。即靈妙心源。良由本是真如。一心與生滅合。名黎耶。變起根身器界色等諸法。推之無體歸於真心之空。則第一義空為諸法之本源。故曰真源。論曰。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經雲。從無住本立一切法。鎮國曰。無住性空真如皆實相之異名。疏主又曰。令機證真源入果海也。則以果海為真源矣。素範者。素表無瑕範持自性。謂其體若冰霜。性猶珠玉。在煩惱泥不改堅白。論雲。如如體中過恆染法。皆悉空空無所有故。疏主曰。素範超情空有以茲雙泯。沖漠者。沖曰深玄。漠言廣遠。疏主又曰。廓無涯而超視聽。深無極而抗思議。論曰。超思惟之境絕窺竀之域。是豈筌□所能獲哉。筌者。取魚之器。□者。網兔之罝。以況談思與真理隔絕也。妙覺下二用妙即觀照般若也。鎮國曰。離覺所覺故名妙覺。經雲。如來今得妙空明覺。論曰。覺心源故名究竟覺。又論曰。薩般若慧唯有覺照。無一一法而非覺故。疏主即曰。妙證真源之知慧也。玄猷者。猷者道也。因也。言此妙覺入真源之正道克妙果之深因故。下疏雲。由斯妙慧翻生死過。盡至真空之際奧。頤者謂般若淵海深而不可極也。大論雲。智慧大海唯佛窮底。超於言象者。經雲。般若義者無名無說。又曰。真般若者清淨如虛空。無知無見無作無緣。古德雲。體本絕待名說俱寂故。超言象也。前雲筌□。乃言象之喻而互舉者。欲文妙耳。周易略例雲。言生於象。故可以尋。言以觀象。像生於意。故可以尋。像以觀意。意以象盡。像以言著。故得意忘象。得像忘言。猶□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存言者非得像。存象者非得意。然彼欲學者捨詮而求旨也。今之疏者。乃謂妙空真覺理圓言偏畢竟不可說相故。疏主曰。渺渺玄猷名言罕尋其際。茫茫素範相見靡究其源。是則即言忘言即相忘相。非謂滌除萬物。相塞視聽。寂寥虛豁。然後為真者也。問曰。時然後言非其時而言謂之過言。且此教之興。欲令行者發大心修廣行。破外迴小斷障得果益眾生也。疏主何由約彼萬法之源妙覺極果而遽敘耶。答曰。欲顯修因同果地覺故。文殊創問本起之因。至聖首提究竟之果。若性非金玉雖琢不成寶器。故經雲。不能了自心雲何知正道。又問。苟敘首楞圓覺頓教深經可如高論。今此經者列屬五時漸教明矣。何以直敘真源妙覺。以漸濫頓寧無過乎。答曰。吾祖心遊大教妙悟圓宗。行行令了自心。字字朝宗頓旨。圓頓宗主華嚴祖師。豈與夫三時五時之學士。會權歸實之漸人。同日而語哉。又況一經之所宗萬行所由生也。雖真下二三諦以彰玄下疏雲。令悟二諦中道生正見故空假皆中。色空無寄方為此經所宗。第一義諦之真空。故於中有二。初二諦存泯。文有二句。上句相違義故雙泯。下句相作不相礙義故雙存。鎮國曰。色空相望總有三義。一相違義。二不相礙義。三相作義。結雲。此三無礙方曰真空。亦稱妙有義。記曰。所以真俗雙泯者。真者真空之理為真諦也。俗者色等諸法為俗諦也。又曰。但約緣起萬差為俗。無性一味為真。雙泯者以二諦不一相違義故。以俗害真。真泯。以真違俗。俗亡。互奪兩亡。是曰雙泯。又曰。此緣起法由性空故。令彼幻有亦不得有。是故一切唯是真空。經雲。諸法畢竟空無有毫末相。又雲。一切法空如劫盡燒等。大般若雲。色等空故空中無色。依彼幻有非有之門。及依真空非不空門。說彼真空永害幻有。是故遂令俗相永盡而為真諦。又此緣起法由幻有相故。令彼真空亦成不空。唯是緣起幻有差別故。楞伽雲。非遮滅復生相續因緣起故。攝論瑜伽等中明依他起法。永不是無。如是並依真空非空門。及依幻有非不有門。說彼緣有永非是空故。方為俗諦。如是二諦極相形奪方成本位。瓔珞雲。世諦有故不空。真諦空故不有。故雙泯也。二諦恆存者。宗致曰。以若不緣生不無性。故謂緣有者。顯不自有。不自有者則是無性。又無自性者顯非自有。非自有者則是緣有。下經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論雲。智障極盲闇。謂真俗別。執亦不得以性空故。而不許緣生以無緣生空不立故。論雲。有為法空以從緣生故。又此是真空非斷空故。若待滅緣生方為空者。是則情中惡趣空也。是故以真奪俗俗盡而俗常存也。又亦不得許緣有故。違害真空。以若不空非是緣有。自若有者非緣生故。是故以俗害真真泯而真常存也。又不異有之空方為真空。不異空之有方是幻有。是故此二不二存泯同時也。空有下二。一味圓彰。圭山曰。謂一真心性非空非色。能空能色如鏡之明。是於二諦之後。加第一義諦。謂無性故緣生空亡也。緣生故無性有亡也。空有俱亡為一味法故雲常顯。下疏曰。幻色存亡無礙真空。隱顯自在合為一味。圓通無寄是其法也。良以下三中道以顯妙。清涼曰。意明此中空有皆是中道。然幻有真空雖通三性。諸祖釋義多就依他以敘諸宗立義不同。諸教淺深迥異。而宣政之來奧義湮微。遂令駕說之流多抑深經以為權淺。今當先敘諸家所宗空有。令晝然在前後銷疏文。初言幻有者。亦名緣有妙有假有似有。宗致曰。此大乘內於緣生法二宗盛諍。一法相宗說此緣生決定不空。以有因緣之所生故。猶如幻事不可言無。若言空者應非緣生。如兔角等。又雲。三論但破小乘外道。遍計實我實法。不破大乘依他起性。以是幻有非過失故。若此亦破則是斷滅惡趣空攝。非正法故。既是深過。明知緣生決定不無。攝論瑜伽深密經等決定說有不可違故。此乃始教相宗說。此幻有不許即空也。二空宗說。此緣生法決定是空。以從緣生必無自性。猶如幻事不可言有。若言有者則不從緣。不從緣故則非緣起之法也。又雲。設使瑜伽等論所立。依他三論。亦破以諸緣生無不空故。若此不破見不亡故。理非盡故。此是始教空宗說。此幻有不得言有。若言其有則是病眼愚夫所取。法執未盡也。三法性宗說。此幻有從緣無性。如幻化人非無幻化人。幻化人非真故。雲幻有。亦名妙有。以非有為有故名妙有。又曰。以即空之色為妙色。由了無色而現色故成妙色。又曰。即空之有方為具德之有。又曰。幻有義者是則非有非不有名為幻有。又雲。不墮一邊為俗諦中道等。此乃法性宗約空有相。即以顯幻有義也。次言真空者。一法相宗約彼遍計所執。密意說言諸法自性皆空。翻彼小乘而空六識依圓。是有不得即空遍計。是空但是空無亦曰真空。二空宗說。心境俱空平等一味。圭峰曰。以諸法無性即名真理。如幻花無體。即是太虛。又引門論雲。大分深義所謂空也。假名及中道但就空說。清涼曰。三論宗雲。妄說為有真諦故空。依計是俗俗故是有。圓成是真真故是空。從緣生法決無自性。故曰真空。若言有者。即是法執。智光竺汰康朗諸師之所宗也。汰法師本無論曰。非有有即無非無無即無。故曰真空。所以肇公作不真空論演義釋。其題曰。此中真空非是對妙有之真空。此真空是所破病。彼謂真諦一向無物為真空故。肇公以不不之雲不一向是無物故。曰不真空。又曰。此但得三論一分空義耳。草堂曰。彼且不立真何況於妄。以真諦為真空也。三法性宗所說真空。鎮國曰。即色之空方曰真空。亦稱妙有。又曰。要皆即有之空。方為具德之空。又曰非空之空為具德耳。此即法性宗所顯中道之真空也。次銷疏文。文有四節。初對總融空有以顯中道。所以前科三諦圓通。空有一味者。良由幻有真空無二為中道故。一疏結成中道雲。非空非有是中道義。鈔雲。然其正意合真空二義。總名非空。合幻有二義總名非有。空有不二故為中道。真空二義即空與非空。幻有二義即有與非有也。言真空者。清涼曰。由無性故空。是空義緣生故空。是空之所以。所以即是因緣。謂何以無性得成空義。釋雲。由從緣生所以無性。是故緣生無性。是空之所以。既是從緣生法無性故空。故曰真空。而又不待壞彼差別法體然後方空。是故真空未嘗不有。又即此有法緣生無性。便名真空。故雲。即有以辨於空。言幻有者。清涼曰。緣生故有是有義。無性故有是有之所以。又曰。何以緣生得為有義。釋雲。特由無定性故方始從緣而成幻有。是故無性是有所以。既是從緣無性之有。則此有常無自性。故雲。幻有未始不空。又即此無性舉體從緣而成於有。是故即空以明於有。然此疏文直明真空。是即幻有之真空。幻有是即真空之幻有。故雲。總融空有以顯中道。有空下二別融空有以顯中道。即於幻有真空之上。各顯一中道義也。初言有者。是指幻法自體即幻有上非不有義也。次言空有者。謂此幻法從緣無性。即空之有。是空家之有。故言空有。故不有者。以其舉體全空無所有故。即幻有上非有義也。非有非不有無二為一幻有。宗致曰。一非有義。謂舉體全空無所有故。二非不有義。謂不待壞彼差別相故。大品雲。諸法無所有如是有。是故非有非不有。名為幻有。次雲空者。是指真空上非不空義也。言有空者。謂此真空是緣生無性之空。即有之空。是有家之空。故雲有空。故不空者。不待滅緣生方為空。故全有之空故不空也。即真空之上非空義也。非空非不空無二為一真空。宗致曰。二真中亦二義。一非空義謂以空無空相故。二非不空義謂餘一切相無不盡故。是故非空非不空名為真空。經雲。空不空不可得名曰真空。中論雲。無性法亦無一切法空故。宗致合此有五重中道。一謂非有則是非不有。以此無二為幻有。莊嚴論雲。無體非無體非無體即體無體體無二。是故說是幻。此以無體為幻體故說無二。由此無二不墮一邊故名中道。此是俗諦中道。二真中非空即是非不空。以此無二為真空雙離二邊。名為中道。此是真諦中道。三幻中非有則真中非不空義。幻中非不有則真中非空義。以並無二故。由此無二與前無二復無二。是故二諦俱融不墮一邊。名為中道。此是二諦中道。四幻中非有與真中非空融無二故。名為中道。此是非有非空之中道。經雲。非有非無名為中道。五幻中非不有則是真中非不空。此則非非有非非無之中道。謂絕中之中也。是故二諦鎔融妙絕中邊。是其意也。此中初二中道是空有別融。後三二諦交絡以顯中道也。不空下三顯正揀非。以明中道言不空等者。即無性故。空緣生故。空為真空也。鎮國雲。顯正也。空而非斷者非無見斷見之空。鎮國雲。揀非也。斷見之無是定性之無。定無則著斷。今緣生故空非是定無。無性故空亦非定無。定無者一向無物。如龜毛兔角。今但從緣無性故非定無。是故空而非斷也。不有等者。亦先顯正後揀非。不有之有者。即無性故有緣生故有。此二種有並非常見之有。常見之有是定性有。今從緣無性之有。非定性有。顯是幻有顯正也。既非定性之有。故雲有而不常揀非也。則是真空妙有離斷常之中道也。四執下四離謗。具德以顯中道。鎮國曰。中道者非唯非有非無而非斷非常等。皆中道也。四執者亦云。四謗。鎮國謂。定有者增益謗。定無者損減謗。亦有亦無相違謗。非有非無戲論謗。一異俱不俱常無常等。皆曰四謗。如情所封定執四句。故皆成謗。般若離四句不可以有無取故。今四執既亡即成四德。吾祖又曰。然皆具德不成四謗。謂此四句即是具德以稱真故。不同情計。又曰。盡有之空盡空之有。方為具德。又皆即有之空方為具德之空。即空之有方為具德之有。又隨一句必具餘三。若隨闕者則非具德。百非斯遣者。論曰。百非非非千是非是。非百非背千是非非。中中背背天天。演水之談。足斷而止。審慮之量。手亡而住。可謂般若二諦中道之大宗也。古雲。境智餘科不貫義似未安。故不欲循其轍也。上來正敘幽深竟。般若下二結歸玄旨。夫般若虛玄者。蓋群詮之宗極真一之無差。一十六會之格言。二十四年之雅誥。性理幽微超情離見獨拔於有名之表。穎脫於曳尾之塗。玄雖玄矣。妙復妙焉。不亦罄於茲序哉。故雲。斯之謂歟。若歷下二別歎真詮顯。曲盡妙旨二。初通明廣略二。初示文。若歷等者。謂歷色心等事備陳正理。則有八部二十萬頌。頌有四種。一阿耨窣睹婆此雲數字頌。不論長行。但數三十二字。則雲一頌。二伽陀此雲諷頌。亦云直頌。直以偈頌諷美法門故。三祇夜此雲應頌。應前長行頌故。四集施頌積集法義令誦持故。今即初也。若撮下即略經也。樞謂門樞。爾雅曰。制扇以柎門傍曰樞。即俗呼門準是也。又言行乃君子之樞機。蓋言華屋之要四體之本也。以況八部所詮頓實之旨。斯經盡之。故曰。撮其樞要理盡一十四行。行即十七字之行耳。理趣般若序雲。此經並乃覈諸會之旨歸。綰積篇之宗緒。清涼曰。明是六百卷理趣也。今經亦六百卷之樞要矣。是知下二顯意二。初廣略由機。疏主曰。機緣感異聖應所以殊分論說。廣自力根略自根力。如來則以廣說修多羅略說修多羅以應之。故曰。廣略隨緣。緣者機緣也。超言下二理圓俱現。疏主又曰。聖應雖殊不思議一。經雲。譬如癡人畏空而走。經恆沙劫不能得出。在所至處不離虛空。良以真空妙宗性無不在故。能俱現矣般若下二別敘。今經二。初妙讚投機。昏衢苦海以喻有情奔馳生死無智慧明。五苦八苦不得邊底也。高炬迅航以況斯經。三無相慧拯接物機導引迷徒。群修多羅莫比斯最。然則下二聊示經目二。初略提綱要。般若等者。肇公曰。然則智有窮幽之鑒而無知焉。神有應會之用而無慮焉。神無慮故能獨王於世表。智無知故能玄照於事外。經雲。般若無知無所不知。則觀照實相也。波羅下功者。功用也。謂漉人天龍渡生死海置涅槃岸。乃斯妙慧之功用也。心顯等者。讚能詮經略能攝廣之妙勝也。如圓覺題中修多羅了義五字。是故圭山科下六字總屬能詮。鈔曰。上五字是比對諸經歎此經殊勝。意顯圓覺一經是修多羅藏中了義之經。今疏主特彰一十四行。是六百卷中之要妙。意言是般若部中之心。如人心藏是一身之要也。前已廣敘所詮甚深故。此特顯能詮文字。般若如精耀氣絲焉。蓋順譯主獨就喻彰經。乃等者。線能貫華。經能持緯。聖宣法義。經以貫之也。從法下二以義結成般若法也。心乃喻焉。心經為詮般若為旨。結為題目矣。將釋下二開章釋文二。初標列章門。五門者。疏從經略門止五焉。前三義門。後二正釋。以經題目即本文故。然此五門生起有緒。初教興者。夫聖人言不虛發。動必有由。非大因緣莫興斯教。教雖無量不出二藏。三藏權實教門。雖知深旨未悉所崇。宗趣既明。須知題目綱要。已彰在文難曉。五章生起。其略如是。初教下二依門解釋五。初教興二。初生起大意。教興者。論問曰。佛以何因緣故說般若波羅蜜經。諸佛不以無事及小事因緣而自發言。譬如須彌山王不以無事及小事因緣故動。今以何等大因緣故。說般若波羅蜜經。故疏引此生起教興大意。一謂下二開章別釋二。初正釋四。初破邪迴小。謂末伽黎等廣起有無等見。行於理外。世尊說般若等經破實我法化令入道。二者鹿園之器方等彈呵漸已成熟。般若之經廣說諸法自性皆空。翻彼小乘引令入大故。大品雲。若人欲得阿羅漢果。當學般若波羅蜜等。疏主曰。九十五種競扇邪風。一十八部爭揮爝火。遂使真空慧日匿輝昏雲。般若玄珠惑茲魚目。三令下二顯理成行。前二顯理。次三成行。令小等者。即下三亂意人。為說般若令意淨入理也。四令悟下正見者。令信解真正了悟。中真不執定實色空。方名正見。二諦中道者。以是此經之所詮故。義記雲。二論宗於般若通。以二諦中道而為其宗。彼文具彰真俗空有與奪存壞。以明緣有性空。或相奪全盡。或相與全存。或自壞自存無有障礙。若相與門則不壞有之空。與彼不壞空之有理不雜。故成非一門。若相奪門則此壞有之空。與盡空之有全。奪故非一也。若各自存門則不相。是故非一也。若各自壞門則無一。可一故非一也。以存壞無礙二理不雜。不墮邊故不失中道。是謂二諦中道也。非異之義如彼所明。又非一與非異復無有二。以緣起無二故。以壞有之空即是盡空之有。無障礙故。極相違反。還極相順。是故相奪相與復無有二。鎔融無礙也。由非一即非異故。即二諦為中道。由非異即非一故。即中道為二諦。又非一與非異亦非一。是故即非一之非異與即非異之非一。義不雜故。而非一也。謂不異中之二不異二之中。融通不雜故非中非二。具足中二。是謂中邊無障無礙之中道。令悟此故斯教興也。五顯等者。此下欲成勝行故演斯經。以淨信大心萬行之本。又發三心修十信即是行故。佛德者。常等四德及佛地河沙真淨功德。義同華嚴。舉果勸樂生信心也。問覺鈔說空宗佛德空雲諸部般若中百門論首末皆是。又引此經無所得等。皆曰彼義。何由今說常樂等德答彼成智光此順疏主。下辨所得中。雲德無不備故。非佛德空也。大菩提心者。即直等三心深廣。行者離相為深。隨相為廣。般若具明二行故。八令下三斷障得果二障二果。並如下說。十流下四傳芳萬古。此為未來等蒙益也。略說下二結指第二下二明藏攝二。初藏攝三藏者。謂經律論也。通稱藏者。以含攝故。謂攝一切所應知義攝。即包含故。契經者。謂契理契機貫穿攝化。即貫穿言教攝持所化也。經非餘二故。契經攝二藏者。則約大小以分。今非二乘故。菩薩藏收。權實下二教攝。鎮國曰。由前經藏有權實等故有此門。然疏主述作隨宜制度事非一準。且華嚴備張五教起信無差。唯約四宗斯經但明權實。梵網獨開化制。蓋以欲和陽春之高唱乃追玉舌之旨歸。然則門門刃解東流義義冰鎔。三藏戒經具說重輕。僉明持犯約化制以釋通。豈非得旨。般若豎貫二時橫通五教。有帶有雙談空談有彰權實以明之。可稱絕唱。且一大藏經雖皆佛說。然有就機方便權宜說。有稱性決了真實說。今經決了真實故雲實教攝也。但以權實多門理須略辨。約說有三。一就五教。前四皆權後一方實。此如孔目教章等說。二者前二為權後三皆實。如華嚴圓覺等疏所說。三者淨土說為真實娑婆談是權宜。如修證儀說疏依第二。問般若談空以空為始。始固屬權故。政觀以來議斯權實眾說不同。或約大小或約通別。或曰。教果是權理行是實。何以記皆不敘。答曰。論雲。從得道夜乃至涅槃。常說般若。斯經權實雙彰漸頓兼唱諸宗判釋不同。故使後賢多誤。今將具列以罄源流。一戒賢論師曰。依遍計所執而說諸法自性皆空。依他圓成猶未說有。即判般若等經中百等論。說六識空多談空理。屬第二時法界無差。論疏依此以判般若等經。屬第二宗攝。二智光論師曰。第三時中方為上根說無相大乘。謂此緣生即是性空平等一相。依計是有圓成是空。依此以判般若等經。總破大小法相八識俱空多說空理。圓覺疏等敘彼所判。般若等經中百等論屬於空宗。始教所攝。三吾祖鎮國大和尚曰。若唯說法華為實則抑諸部般若了義大乘之經。般若離四句何曾存空。般若不壞四句豈無妙有。是知實相般若即是正因佛性。觀照般若即為了因。大品仁王理趣等經。皆屬終教。四者諸祖皆曰。二邊既離中道不存心境兩亡。亡絕亦絕。般若現前。已當八部無相六乘之極致。鎮國曰。即同智照無二亦同頓教。文殊問光讚放光等經。諸祖並曰。頓教。五鎮國曰。大品雲。一切法趣色即一切皆色。一中具一切。即事事無礙般若義。該五教即具圓矣。而疏主以戒賢智光二宗所判。真諦之空非第一義空。故不攝此義。當後三故言實攝。若約今經顯詮分齊者。鎮國雲。若以三觀就心經意。色不異空明俗不異真。空不異色明真不異俗。色空相即明是中道。為空假中之三觀。疏中亦以三觀釋經。當前第三義也。又雲。以會色觀中明色不異空等。明空即色中明空。不異色等。第三觀但合前二。第四拂前四。向相現真空相不生不滅。無智亦無得真空觀備矣。貞元判同頓教。即前第四義也。前疏廣敘中道。下文備彰相作相成。互存互泯無礙自在。圓中同教。經詮堅實一心即圓覺妙心。含圓別矣。皆前第五義也。疏文經旨明若矚日。別議權實者。惑亦甚焉。第三下三明宗趣二。初唱章釋名。宗者崇也。尚也。今雲。語之所表者。即此經表彰表顯之崇。崇尚也。趣者趣向也。即宗意所歸趣之處也。然先下二總別演義二。先總。總以等者。大論雲。說智及智處智智皆般若。曉公曰。此中即顯三種般若說。智者文字般若。及智處者。實相般若。智智即觀照般若。是三皆此經之宗。一貫等者。古德曰。妙心湛寂無相而相。謂之實相。實相隨緣為諸法之真性。肇公雲。實相法性性空緣會本無一義耳。二觀照等者。即正體智等無相離分別之慧也。三即文字般若。孔目雲。熟教有三種智。謂實相般若智等。清涼曰。清涼法界相宗不得名智。法性宗中亦名為智。即此實相也。或說五種般若不離此三。故雲不越等。別亦下後別一教義。對深窮教海志在見理成智也。二境智對諦觀正理意。其破惑發智矣。三因果對因行。即觀照妙慧也。果德為趣非佛德空矣。然別宗如此。其通宗者。般若以無相為宗。清涼曰。無相宗含於三教。謂始教頓教實教。今經正當頓實。若深必該淺。義或可通。第四下四釋題三。初唱章。二演義三。初分教義二。初辨詮旨。謂般若心者。標舉也。是所之詮義者。判釋也。判此題中心及般若等言。皆屬所詮之法。即下無罣礙心也。不空譯雲。菩薩有般若波羅蜜多心。名普遍智藏。乃至色性是空空性是色等。即心是所詮法。明矣。圭山曰。藏和尚般若心經疏作所詮義釋心字。意雲。般若之心是萬法之體故雲心也。會同堅實用釋圓覺妙心。揀雲。不同緣慮集起之義。又曰。肉團粗淺不必揀也。故雲。所詮之義經之等者。詮上般若心也。佛地論雲。能貫能攝故名為經。又曰。應知此中宣說佛地饒益有情。依所詮義名佛地經。且能所詮釋經題者。本出親光。而四明禮公乃言。大違佛理。智者位居五品。親光登地菩薩位望相遼。如一輕塵較大地土。而輒是彼非此不知其可也。若心作喻釋。即心經二字是能詮教也。二結離合即能等者。依所詮義立能詮名。三摩娑釋依主得名。補盧沙聲屬聲受稱。二就下二析法喻二。初約所詮以指法。就上所詮義中。復取心字以喻能詮教勝。唯般若等是所詮之法。故不言所喻。復雲。所詮是知實相觀照非所喻也。獨將一十四行文字般若為所喻。故但言所引之喻。不言能喻心之下二歎能詮以引喻。此乃譯人之意非疏主正義。故慈恩雲。般若波羅蜜多者。大經之通名。心經者。此經之別稱。般若之心經也。草堂曰。亦作能詮教釋。意雲。此半紙之經是六百卷之中也。即紇利陀耶此雲肉團心。引而為喻。喻此略經是大部之心藏也。即文字般若是所喻。心之一字是能喻也。即般下法合以彰要。謂六百卷二十萬頌之內也。統要等者。幽讚曰。甄綜精微纂綱賾事。雖萬象統即色而為空。道縱千門貫無智而兼得。採廣文之祕旨。標貞心以為稱也。況人等者。況譬也。如人百體心為其主。故經雲。心如帝。三喻此略。經唯談妙最餘藏六腑喻廣說。經兼被二乘亦該權淺。豈似此經中道鎔融。唯終唯頓文略義深。括盡玄奧故雲。統極之本。然泛論心者。有其四種。一紇利陀耶即肉團心。二緣慮心謂八識。俱能緣慮自分境故。三質多謂集起心。即第八識。集諸種子起現行故。四乾栗陀。此雲堅實心。若作所詮則當第四堅實。約法以解心也。作能詮釋則當第一肉團。約喻以解心也。且圭山出。自大唐。非後人救過而穿鑿也。顯矣。近代嶽公而謂疏主不知約法以解心陋哉。坐井而觀天曰天小者也。三就下三明體用二。初翻名以顯體。即就前所詮法中。非所喻文字般若中也。體用分二者。然體用多門略明三義。一寂體照用則實相觀照為體用也。放光雲。般若無所有相無生滅相。此明寂體無相也。道行雲。般若無所知無所見。此顯照用無知也。二權實二智以分體用。實智照真內鑒而無知體也。權智涉俗外應而無慮用也。三直就大乘以明體用。則以當法包含為體。運載功能為用。疏主曰。體用合說故雲大乘。三大二運即其義也。又疏主明乘體中。則以無分別智所依真如互為兼。正攝餘勝行為乘體。性明業用中。乃約三佛性中自性為所乘。引出為能乘至得果。為所至處。又約運因成果等義。為乘業用。然今此疏。乃取到岸為用。證真為體。正用第三兼之前二。若以翻盡為用照源作體。則通用二三該之。第一般若等者。譯梵成唐。即神等者。靈知不測曰神。穎脫眾妄曰悟。超名言之表曰玄。出相見之鄉稱奧。以無得無智之般若。會契離性離相之真源。本覺自知照體。獨立絕知會忘能所。本心挺現不由他悟。故證而稱妙也。若以真源為實相。則般若但目觀照文字。若約一法多名則理智互出。以無智外之如故。真源即般若。亦無如外之智。故智慧即真源矣。波羅下二會梵以彰用。波羅者譯梵成唐。既以到岸為用。正約運因成果也。而義有三。一由斯妙慧者。運行令增也二生死過盡者。運惑令滅也。三真空際者。運理令顯也。初一是能後二是所。又即雜集三轉依義。一心轉真性現故。二道轉行漸增故。三斷轉惑障滅故。又起信雲。破和合識是轉滅顯現法身。是轉顯智淳淨是轉增。但小不次不到之慧。揀權小也。謂體下三結釋。初一持業。後二依主。立斯名者。據不空譯本。即說主立耳。經觀下五解文疏三。初唱經標章。然此當通唱一經而判釋之。隨科釋處再唱子科。經文於義即便。今疏從略但存別唱。不然則判釋居前。或本作此安布以廣陳。中例亦如此。故不敢率易改動。此既下二會義具闕。然此經六譯三分有無譯人意樂。今此雲者。是語略之之意也。慈恩曰。錄大經妙。最別出此經。三分二序故。皆遺闕。然餘譯多具。文中下三開章演釋二。初總別開判二。初分總二。初判經。何以下二顯意。何以者。假問令說也。謂顯等者。滅惑要須開解。開解在於顯談。祝詛志期生福障除。然後福生。經談二分依修而福慧等嚴。故雲顯了等也。夫灌頂大悲滌業之辭甚顯。首稜如意雪罪之文頗明。孤山乃謂顯祕之與機心好異引。直說為神咒。判情迷作祕宣。遂使教闕淺深人無利鈍。且郢書燕說誰曰不空。獻替鳳毛豈稱祕密。況乃全抄本疏雜以浮辭謾誇。十疏通經是亦浪名。江表鈔盂蘭而服義疏。斯經乃欺心中邊皆甜實難其味。就前下二判別二。初判經略標。綱要者。真心之空斯教喉衿。是以經家標為義本。不空譯雲。菩薩白言。我欲於此會中說諸菩薩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蒙佛聽許入慧光定。照五蘊空度苦厄等。一經宗本故略標之。廣陳實義者。色空交徹性相融通。事非權淺故云爾也。以義下二顯意。初約廣略。三約解行者。略乃定中照見得非自利行乎。廣則起定宣揚對機明辨。開彼解為。然今經略分則別譯序分之文。譯者之妙巧應秦人。而皆別相修多羅攝略為廣本。亦本略收前中下。二依門作釋。   般若心經略疏連珠記上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713 般若心經略疏連珠記   般若心經略疏連珠記下   宋玉峰沙門師會述   經二。初顯了般若二。初略標綱要分疏三。初科分。第四科名諸師注本。但雲明利益無能觀之言。以愚所見。傳寫之家誤下能字耳。二隨釋經四。初能觀人疏二。初標章指經。初句標章。次句牒經。能觀人者指示也。言觀自在者。鎮國曰。三業歸依十通隨應。鑒無遺照益無不周。然或雲。觀世音梵雲婆盧枳底。此雲觀世濕伐羅此雲自在。若雲攝伐多。此雲音。梵本有二故。譯有二名。而法華雲觀其音聲皆得解脫。即觀世音。然彼經初語業稱名滅除七災。二身業禮拜能滿二願。三意業存念淨除三毒。即自在義。今多稱觀世音者。語業用多感易成。故經取義圓雲觀自在。慈恩說十自在。恐繁不錄。謂於下二依名演義二。初解別名理事等者。良以觀不可分之理。圓攝一塵中。本分限之事全遍法界內。理事圓融無所罣礙。廣大甚深三昧。自住三摩地時解脫若斯。是以從三昧起。如證而說。故雲觀達自在等也。又觀等者。十四無畏三十二身。皆本妙圓通也。菩謂下二釋通名。上求下化翻梵成唐矣。經行下二所行行二。初唱經。二明下二演義二。初就法以揀淺。   妙行二者。即二空行也。人我執無處所顯真如。名人空。法我執無處所顯真如。名法空。如為所顯智是能顯。二執空無故名二空。太一雲。人空通小乘而未清淨三乘方清淨。法空在三乘而未清淨。至一乘究竟清淨。言時下二約時。以顯深。別譯雲。欲說菩薩普遍藏心非應二乘時也。然疏主循榮陽之請。協譯者知見。以大揀小略顯一理。般若時貫五三教。詮權實對淺論深。旨該多義。清涼引理趣般若一段經文。用彰二義深淺懸絕。理趣分當五百七十八。經雲。爾時世尊依一切無戲論法。說如來之相。為諸菩薩宣說般若甚深理趣輪字法門。謂一切法空無自性故。一切法無相離眾相故。一切法無願無所願求故。一切法寂靜永寂滅故。一切法。無常無常性故。一切法無樂非可樂故。一切法無我不自在故。一切法無淨離淨相故。一切法不可得推尋其相不可得故。鈔曰。此上顯性空理趣。又經雲。爾時世尊復依一切住持藏法如來之相。為諸菩薩宣說般若。一切有情住持遍滿。甚深理趣勝藏法門。謂一切有情皆如來藏。普賢菩薩自體遍故。一切眾生皆金剛藏。以金剛藏所灌灑故。一切眾生皆正法藏。一切皆依正語轉故。一切眾生皆妙業藏。一切事業加行依故。鈔曰。前明有法非有。後明無法不無非有非無。是中道理趣。上皆彼文有法非有。是性空理趣義。當始教空宗無法不無中道。理趣義通。後三實教理趣。今經採其祕旨。實教所攝理當後義。故雲行深時也。又般若義具五教。今經撮其樞要。相望備論淺深理無不可。恐繁不敘。上皆順疏以深揀淺。今於疏外率愚以助一解。輒謂慧光三昧。廣大甚深窮法源底。當體難思菩薩遊此。故雲行深。如理而證照理究竟。當斯之時乃曰行深時耳。原夫經意未必須俟揀顯。疏主且順譯人。三乘宗旨大以揀小為義。作此釋耳。經照下三。觀行境。初唱經。三明下演釋觀行境者。鎮國曰。五蘊者。身心之異名。行人若不識身心真妄。何能懸契。不達真妄之本。諸行徒施。是以菩薩欲為大心宣祕要法。先入慧光大定。以離念之明智。徹法之慧目。洞達五蘊自性空。無所起當體即如。然後從三昧起。告鶖子曰。應如是學。故以達五蘊空為觀行境。然以深慧觀蘊性空對之起觀。故名為境。若成般若境即所行。鎮國曰。如般若中雖有實相。為成智慧所行境中。若能若所皆是所行。如諸菩薩行深般若。能觀所觀皆所行行。二空理者。鎮國又曰。生死之本莫過人法二執。迷身心總相故。計人我為實有。迷五蘊自相故。計法我為實有。智眼照知。五蘊和念假名為人。一一諦觀。但見五蘊。求人我相終不可得。先觀色蘊是觀身了知。堅則地潤則水煖則火動則風。觀餘四蘊則是觀心了知。領納為受。取相為想。造作為行。了別為識。依此身心諦觀分明但見五蘊。求人我相終不可得。名為人空。若觀一一蘊。皆從緣生都無自性。求蘊相不可得。則五蘊皆空名為法空。是以照五蘊而二空理現。經度下四明利益。夫一切苦厄二死收盡。今見真空度已盡矣。何者。清涼曰。乘人空觀行出分段生死。永處涅槃。乘二空觀行雙照人法二我。畢竟空無所有。則離諸怖畏度一切苦厄。出變易生死名究竟解脫。苦謂五苦八苦。變易謂因緣等四種生死。如唯識等說。依此觀行得究竟樂果。佛德空乎。上來下三通結。經舍下二廣陳實義分五。初拂外疑。作此科者。切緣鄭公久誦此經。先己熟聞譯者之說。是以疏主順其聞見。有此雲耳。故慈恩雲。今說色空互相顯者。令義增明破疑執故。一者二乘作意狹劣不樂利他二者於大乘中顛倒推求。及起疑惑等。實非疏主及經宗旨。故有便顯正義之科。方順本宗釋經通意。於中二。初唱經。清涼曰。色即法相之首。五蘊之初。故諸經論凡說一義。皆先約色故。大般若等從色已上種智已還。八十餘科皆將色例。若略收法不出十對。所依體事無不即空。是以諸祖皆雲真空之理幻色等事。遂以釋或十門無礙也。自下下二作釋二。初判。總此科疏文理在唱經之前。疏中從略不存通唱。已如上會。初段下二釋別二。初總示釋儀。文有四釋者。則此唱經文通。作四釋。蓋文含四義故也。非於所疑法中有。四釋也。是則鶖子亦隨四說義有不同。若總四釋皆屬所疑法。則陸沈經宗失於深旨矣。大科從初二義以立其名。初中下二唱章顯相四。初正去小乘疑。經二。初舉疑人。言舍下牒。經舉疑人者。判釋也舍利下出得名之緣。亦翻春鶯。聰慧下歎德。以釋對告之由。異譯經說。佛在鷲山與大比丘眾滿千百人。今特告之。故曰上首。彼疑下二對釋疑三。初有餘位。初舉疑。彼聞大乘說法空理而生此疑。有餘者。太一雲。有餘身智故。見蘊無人者。蘊中無我顯人空故。亦云下正疑。與彼大乘法空無別。今釋下顯異相。蘊中等者。床上無人床固非無。蘊中無人蘊豈空耶。則空與蘊異。今明下以經遣疑。又疑下二無餘位。太一曰。無餘身智故同數滅無為為體初舉疑。此位身智俱盡無色心等蘊故。汝宗等者以小乘析色觀色盡方空。大乘體色觀色即是空。非滅色明空。如始教說。今則下以經釋遣。以二下。三通結示。二兼下二兼釋菩薩疑。是亦通釋。舍利下一段經文。理當亦有唱經。舉疑人之科。疏略不指疑人。即舍利子耳。而謂引論舉疑人者。非也。然疏雲。菩薩何以鶖子者。疏主曰。此等皆是已在三乘中。則鶖子等位皆三乘。太一曰。舍利弗身在佛法中義當聰明位。又曰。其位在於頓悟熟教義通初教。又迴心聲聞約本則名聲聞。據現學法則名菩薩。疏文有三。一寶性下標舉。一疑下二列釋。三疑下三結示。然今列三疑以順經文。故與玄鏡不次而圭峰略注。意存的示。觀心不欲衍引故。雲不必和會。三便下三便顯正義。良以色空無礙相即圓通。乃是斯經所詮正理故。雲便顯正義釋疑之義。義門兼有經亦二段。舍利子者。對告人也。所顯義中一彰所以。釋成空有二。初正顯無礙因由二。初標示。便顯下牒科名。但色下示義所以。經說色空相即互無異者。良由具此三義故得空。非斷空有非定有空而全有即有。以辨於空有而全空。即空而辨於有。真空妙色存亡無礙。隱顯圓融一味無寄也。鎮國又曰。緣起之事與性空之理。二互相望有乎三義。由此三義成於理事無礙。彰其所以。亦但說此三門四義。疏主仰釋斯經。則此段經文義淵奧。具足十門理事無礙。是一經實義之宗本也。下明所離顯法體。皆即妙有之真空耳。此下二科疏文。今古同迷乃將斯經抑為權淺。往往不免謗法矣。鎮國大和尚循文解釋。辭句曉然。今略出之。一相違下二釋相。彼文雲。言相違者。經雲。空中無色以空害色故。亦應雲。色中無空以色違空故。若互相存必互相亡故。即五六九十四門後二義全同。此疏但不相礙義。末文雲。此即七八事理相即。二門相作義至準上應知。下雲。此即三四依理成事。事能顯理門也。其初二門即通顯體相亦不相礙義。釋曰。言初二門者。即相遍二門文句全同。故不備書。具如貞元。第一之下真空亦有者。上以色望於空而成相作。若空望於色作義亦成。是故下二躡示圓通所以。是故者。躡上之辭。由上三義無礙故。令真空妙色各具四義。而成空色圓通。鎮國曰。又由上三義諸空有法通有四義。當知始教所詮真諦之空。雖雲即色之空不具四義三門。良由若言其有即是法執未盡故。當深究此經所詮即色之空即空之色。各具四門三義。雙存雙泯逆順隱顯。具德自在無濫空宗。妄說為有真諦是空。鎮國說性宗。即空之色為妙色。即色之空為真空。是則非有之有非空之空。為具德之空有也。吾祖隨句牒釋。恐有固執不敢避繁。遂具書之。於中二一真空望妙色。彼文雲。一廢已成他義以空即色故。即色現而空隱也。即是第三依理成事門。二泯他顯己義。以色即空故即色盡空顯也。即第八事法即理門。三自他俱存義。以隱顯無二是真空故。謂不異空為幻色色存也。不異色名真空。空顯也。以互不相異二俱存也。即是第九真理非事門。四自他俱泯義。以舉體相即全奪兩亡。絕二邊故。即第五以理奪事門。上之四義並空望於色。色望下二妙。色望真空。初標示。以色為自以空為他。故異前門一顯他自盡義。即是第四事能顯理門。二自顯隱他義。即是第七真理即事門。三俱存義。即是第十事法非理門。四俱泯義。即是第六事能隱理門並準前思之者。一以色即是空故。即空現而色隱也。良由顯空之他盡色之自故。事有顯理之能也。餘三可知。又有前四門必帶後四門。有後四門必帶前四門。合則通為四門全有之空全空之有。故通合為四。是則下二會圓通結示經宗。是則者。承前之語也。由色有顯他自盡等不思議玄奧之德。故能或存或亡無有障礙。具德之空或隱或顯逆順自在故。即幻有之真空即真空之幻有。圓妙融通無有異相。故雲合為一味圓通無寄。是其所詮之法故。經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等也。所以相違無礙及相作者。以緣起法有四義故。一緣生故有。二緣生故空。三無性故有。四無性故空。由初及四二義別故。有相違義。由二及三有相作義。謂緣生故空。則有作於空無性故有。即空作於有。由上四義同一緣起有不相礙義。又由初二義有有望於空而成四義。由後二義有空望於有而成四義。謂由無性故有有廣己成他義由無性故空有泯他顯己義。由上二義無礙故。有俱存義。由上二義相形故有自他俱泯義。有望於。空四義準之。又以無性緣生故有。則非常見有見之有為幻有。無性緣生故空。則非斷見無見之空為真空幻有。即是不有有真空即是不空。空非空非有是中道義。以有與非有無二。方為幻有。空與非空無二為真空。故有非空與有無二為一幻有空與非有無二為一。真空又幻有與真空無二為一味法。上來並是鎮國和尚將此一科經旨疏文。釋彼理事無礙法界。則此經正義於斯可見。若依此釋斯經分齊。正當圓中同教。於中若唯取雙存義。當終教。唯取俱泯則當顯教。若欲屬當經文如前所引玄鏡二義。亦當終頓。又以明所離未文問答並法相開。合疏語。則一經始終皆談色空。交徹理事無礙中道。玄旨精考。疏主深衷未易肯將經文一字抑為權淺。況下更。有明所得一科。顯佛德圓常乎。由斯等義。是故疏主判雲。實教所攝。乃將今家五教後三合為一實。其理甚明。四就下四就觀行釋。前約所證所觀之境。今就能證能觀之智。以釋經文。於中亦有對告等。科疏略不出。文三。初止觀兩輪。一觀色等者。經第二句也。寶冊雲。所言止者。謂止一切境界相。即以覺慧唯識道理破外塵相。塵相既止無所分別故雲止。色是外塵觀之即空故成止行。論又雲。依是三昧則知法界一相。即名一行三昧。當知真如是三昧根本。文殊般若經雲。雲何名一行三昧。佛言。法界一相繫緣法界。是名一行三昧。入一行三昧者。盡知河沙諸佛法界無差別相。乃至廣說真如三昧。能生此等無量三昧。文殊般若即此經之廣文也。觀空等者。論雲。所言觀者。謂分別因緣生滅相。隨順毘缽捨那觀義故。即經第四句瑜伽雲。若於諸法勝義理趣及諸無量。安住理趣世俗妙慧。當知名觀。觀空即色乃安立世俗矣。空色無二即二不異句也。見色非實色舉體是真空。見空非斷空舉體是幻色。廓情塵而空色無礙。泯智解而心境俱冥。可謂止觀變行為究竟也。論雲。定隨時彼觀則順。觀隨時中彼定即順。具足具足不離轉故。見色下次二不住道見色等者論曰。觀一切法自性無生。離於妄見不住生死智也。見空等者。論曰。觀一切法因緣和合業果不失。起於大悲修諸福德。攝化眾生不住涅槃悲也。色空下二不異句。悲智念不殊者。即悲之智。觀彼即生之空。即智之悲。以化即空之生。隨順法性不住二邊。故雲成無住處行。鎮國曰。大智自利異凡大悲利他異小。此二相導成不住道。三智下後一心三觀而言。依瓔珞。經者。智者雲。有次第三觀一心中三觀。從假入空觀亦名二諦觀。從空入假觀亦名平等觀。二空觀為方便得入第一義諦觀。此名出瓔珞經。彼釋意雲。假是虛妄俗諦。空是審實真諦。今欲去假歸真。故言從假入空觀。假是入空之詮。先須觀假。知假虛妄而得會真。故言二諦觀。從空入假觀者。若住於空與二乘何異。不成佛法不益眾生。是故觀空不住於空。而入於假知病識藥應病授藥。令得服行故。名從空入假觀。而言平等者。望前稱平等前破假用空。今破空用假。破用既均故言平等觀。二空為方便者。初觀空生死。次觀空涅槃。此之二空為雙遮之方便。初觀用空。次觀用假。此之二用為雙照之方便。心心趣歸薩婆若海。雙照二諦也。是為次第三觀。一心三觀者。此出釋論。論雲。三智實在一心中得。只一觀而三觀。觀於一諦而三諦故。名一心三觀。乃至此觀成時證一心三智。準此即三觀之名本出瓔珞。論以一心融之。名一心三觀。故雲。依瓔珞經。當知論宗於經人承於論。就本而言依經立耳。文中初觀會色歸空。次觀明空即色。後即空色無礙泯絕無寄。中道第一義諦觀也清涼曰。空如不二為真空不壞。假名即為假觀。合上空假為中道。故疏雲。空假平等非破用均也。又可以次顯不次也。謂說之前後觀時三一相即。經詮普遍藏心故名。一心三觀玄。鏡雲。色不異空明俗不異真。空不異色明真不異俗。色空相即明是中道。二祖配。經不同。則知經意融通。亦各任放辯才也。經舍下大文第二顯法體經。二先總二。初唱經科判。今初下二依義演釋二。初釋經蘊等者。謂三科七大等法空。狀者。即第一義空形相體狀也。不同角犎垂壺之相。負近致遠之性。內為性外為相也。良以真空隨緣而現諸法。要在緣中方顯空理。故約諸法而明空相。中邊下二引論。初引頌。宗致亦引此頌則雲。無二有此無是二名中道。言無下引釋文義記。又曰。此有彼無無二為中道。又曰。此中有此無者。只是無彼有也。探玄雲。一遣妄。二順真。又初會性永無二實相不滅。又前了其不有後證其不無。故雲無二有。此無是二名空義也。鎮國雲。無妄法之有有妄法之無。然有無有二。一定性有無。二真空妙有。無妄法之有。則無定性之有。非斷無矣。有妄法之無是真空之無。便為妙有。是故若舉妄取真則妄有真空。如三論說。若空有對辯。則妄空真有。如涅槃明無能取所取有者。則無妄法之有也。有能取所取無者。則有妄法之無也。又曰。遂令緣起之相相無不盡。無性之理理無不現。經不下後別三。初唱經。經明六不。而中論雲。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去。此明八不。清涼曰。欲明不生不滅含義無盡。略舉八不。又曰。然不生等佛法之體。正教之要。義味無盡。釋有多門略伸一兩。是以賢首清涼約境行通別以釋斯義。破法顯理。此為最要。中論曰。不生不滅已總破一切法。又六八十不。若約顯儀無盡。則經論異出不必更會。若言展轉相因互成。由不來去得非一異。由不生滅得不斷常。會亦無違。備如二祖恐繁不錄。二別下二釋儀。初就下三演釋三。一就位釋二。初直釋。道前者。疏主雲。謂見道前也。凡者內外二凡。今就相顯遍。從外凡雜染眾生位說。論曰。為本際無邊煩惱藏所縛。從無始來生死趣中生滅流轉。名眾生界。故雲。謂凡夫等是生滅位。第一義空性非生滅。故經以不不之。是以疏言真空離此等也。道中者。見修二道十地位中也。疏主曰。又以十地說為見修。故雲菩薩等位。障染等者。此約能所治障行以分垢淨。疏主又雲。已斷障故名淨。斷未盡故名垢。又修起淨德名淨。淨德未圓猶帶障故名垢。又異前位故名淨。異後位故名垢。真空離此故。經不之道後等者。究竟位也。今盡者。疏主曰。習氣亦盡也。萬德今圓者。疏主曰。福智圓滿最極淨也。此皆染淨相翻緣修。若此性覺真空不容有。是故總不之。首稜雲。雲何是中更容他物。又佛下二引論二。初引佛性先總標。即彼論第二卷第三顯體分三因品。論雲。復次佛性體有三種。三性所攝義。應知三種者。所謂三因三種佛性。三因者。一應得因。二加行因。三圓滿因。初即二空所顯真如。由此應得菩提心。乃至道後法身故。二加行因者。謂菩提心。由此心故得三十七品十度十地乃至道後法身。三圓滿因者。即加行因。由此得一切滿三種佛性者。應得因中具有三性。一住自性性。二引出性。三至得性。清涼曰。住自性性者。謂道前凡夫位。引出性者。從發心已上窮有學聖位。至得性者。無學聖位。言發心已上者。若約得位已去。則當解行發心。若約見道位說。則證發心也。疏主又曰。自性住佛性者。雜染眾生位中有垢真如。引出性菩薩位垢淨真如。至得性即無垢真如。真空等者。就前三位故有生等性空覺明無若干也。又法下二引無差論如彼分位門說。二就下二就法釋二。初釋別。謂此等者。珠現青黃而珠不生青黃。遽亡而珠不滅。又隨等者。如華華空空不生華。華去空澄空不加淨。障盡等者。垢盡對除即無對垢將誰減乎。德不增者。於此無修亦無成就。其何增耶。此生下二會總諸識熏習故妄心分別故。有色等生。是故皆有為也。真空離此故翻破彼顯空相也。三就下三就觀行釋二。初正釋。謂於等者。標指也。具言三無性者。謂相無自性性生無自性性勝義無自性性於中二。初對三無性說。一於遍計作無相觀。由無遍計方顯無相。故唯識雲。依此三性說彼三無性。是知若無。遍計安知無相。謂彼等者遍計之法妄情謂有道理。是無古今觀之無可生滅。二於等者。染淨之法從因緣生。無有生故。故經雲。一切法無來。是故無有生。以生無有故。滅亦不可得。既本無生將何垢淨。三圓成中。言前二不有者。謂依計也。此約空性二宗義說。若法相宗但無遍計。又下約本性重釋圓成也。又妄下二真就當性說。遍計性者。性本自無何有生滅。緣生即無性無性即空。奚染淨之有。覺明空海面為虛空。平等本性孰增減耶。鎮國曰。別約三性中。各有三釋。一直就當性說。二約當性二義說。三對三無性說。今即初後二義顯正作通別釋者。未見其理。二會總可知。經是下大文第三明所離二。初正釋經義四。初法相開合門二。初唱經。第三下二判釋二。初總判。然真等者。真空是能離妄法之真如也。所歷乃所離。定實有性蘊等妄染之法也。雲空無者。即無此染法非無不空真如理也。統略有四。廣說則八十餘科法相。開合者。則蘊界處隨根開合也。初是下二別釋二。初示經意會中道。初是等者。良以第一義空無性故。空蘊等諸法定實有性有無相違。是故此中無彼等法。此就下會中道。即前相違義也。今雲無者。以空害色故。中無色也。不壞色者。即不相礙相作義也。空是真空不妨幻色。若礙於色非真空故。自性等者。由從緣故有。有來即無故不待壞。近古不達而謂但顯空理。未曉全即妙有也。此中下二就法相顯開合。初明五蘊。亦云五陰。陰章曰。問蘊義雲何。答諸所有色去未現在內外細粗遠近勝劣。彼一切略說色蘊積聚義。故如財貨積聚。乃至識蘊。此問顯得名也。又苦相廣大故。名為蘊。如經純大眾苦蘊集故等。又問。蘊義雲何。實有幾是實有為何義。故觀實有耶。答此餘根境是實有義。一切皆實有為捨執著實有故。觀察實有。此蘊義聲聞即實初教即空。終教即如。頓教不可說。一乘即法界。二無下空十二處也。處章雲。十色界即十色處。彼不言半略也。章問曰。處義雲何。答識生長門義。是處義。當知是種子義攝。三無眼下三空十八界。界章曰。雲何建立界謂色蘊即十界。眼等五根界。色等五境界。及法處一分受想行蘊。即法界一分識蘊。七識界謂眼等六識。及意界故。故雲。色心俱開有作三六觀者。義亦可見。章問。界義雲何。答一切法種子義。謂依阿賴耶識中諸法種子說名界。界是因義故。又能持自相義。是界義。廣義。彼說釋。此下指廣。經無下二緣起逆順門二。初唱經。此即緣起觀也。鎮國雲。緣起深義佛教所宗。乘智階差淺深多種。龍樹曰。因緣有二。一內。二外。外即水土穀牙。內即十二因緣。今正辨內。然外由內變本末相收總含法界。一大緣起。大經文內略說十重窮究性相。以顯無盡一乘之義。廣如彼疏。三乘緣起亦具十門。如瓔珞經。三乘之智觀之。各得自果。廣說如餘。二明下二作釋彼之十門。皆具逆順。逆則緣滅順則緣生。此約流轉還滅以為逆順。即逆生死順生死也。若言無明緣行等。順生死也。無明滅故行滅等。逆生死也。順即流轉門。逆乃還滅門。若二門各說逆順。具如探玄第十。以其等者。三道性空故。因緣生法生無有生故。逆觀等者。以生無有故滅亦不可得。經雲。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故無可盡。此舉下例餘支。經無下三染淨因果門二初唱經。四聖諦也。聖者正也。無漏正法得在心故。諦有二義。一者諦實。此約境辨如所說相。不捨離故。真實故。決定故。謂世出世二種因緣必無虛妄差失故。二審諦。此就智明聖智觀彼審不虛故。凡夫雖有苦集而不審實。不得稱諦。無倒聖智審知境故。故名聖諦。瑜伽雲由二緣故名諦。一法性故。二勝解故。凡夫有初無後。聖具二故偏稱聖諦。法性是諦實勝解即審諦。三染下二作釋。言世間因果者。欲顯四諦義。通大小事理具足不同。十二因緣但事而無理。名廣而事略。事亦不具。但有苦集而無道故。六波羅蜜但顯出世間而無世間。今言苦集是世間因果。顯四諦包含具足相也。所知所斷無改易故。謂苦是下出諦體相也。逼迫名苦。雖釋別名亦即辨相。逼迫身心是苦行相故。是生死報者。指體也。體即有漏色心業所招報也。集是彼因者。積集增長名集。亦是出名相也。謂是等者。出體也。厭苦斷集能化教法出興意也。上是染因果滅道等者。淨因果也。滅是涅槃者。寂靜名滅顯名相也。涅槃者。出體也。道等者。即止觀八正道等。令欣等者。示教意也。此約相說通大小乘。智論雲。小乘三是有相滅是無相。大乘四皆無相。皆空者。即空即如也。然天台有四四諦。一生滅。二無生。三無量。四無作。束之唯性相。相開生滅無量。四無作束之唯性相。相開生滅無量。性開無生無作。若以名必召實。今經具四。若約所詮正當無作。兼攝無生。何者。若但解苦無苦名苦聖諦。解集無和合。解滅無滅。解道無道。達四緣生故空。則當無生。若了陰入皆如無苦可捨。無明塵勞即是菩提。無集可斷。生死即涅槃無滅可證。邊邪皆中正。無道可修。無苦無集即無世間。無滅無道即無出世間。不取不捨同一中道。又無苦可捨非是空故。無有可捨以體即如。如外無苦何所捨耶。此句言如如尚似空。集中無明塵勞皆即菩提。豈同前空。菩提體外無別可斷。不同無生空無可斷。前則空中無花。雲何可摘。今則色則是空。波即是水不可除波。非同滅色。生死即涅槃。非是體空。無可生滅。邊邪皆中正。非離邊外別有中道。非離邪外別有正道。亦非無邊無邪無可修也。即是今經圓通無礙一味法也。故當無作。經無智下第四境智能所門二。初唱經。四境下二作釋。知空等者。經雲。若說有覺猶未離幻。是故無智所知等者。經雲。本無菩提及與涅槃。又經雲。設更有法勝過菩提涅槃。我亦說如夢如幻。文殊般若分雲。若知我性即知無法。若知無法即無境界。若無境界即無所依。若無所依即無所住。若無所住即住平等。若住平等則無能所故曰無住。鎮國曰。我即法性更不證入。法性無性復何所入。又曰。然有二意。一上二句明一性不分故無能所。猶如一指不能自觸。二法性無性復何所入。明性空故無能所入。亦如虛空不住虛空。文殊分又雲。佛告文殊。汝於佛法豈不趣求。文殊言。世尊。我今不見有法非佛法者。何所趣求。此即一性意也。佛又問雲。汝於佛法。已成就耶。文殊言。我都不見法可名佛。法何所成就。此即性空意也。佛又問。汝豈不得無著性耶。文殊答曰。我即無著性豈無著。性復得無著性。此即我即法性更不證入。唯一如如何有能所得哉。此皆今經之廣文也。問前下二問答顯宗二。初異乘躡跡。問此中文雖中道義有二問。一即前後相違。二則疑今滅色。前拂疑中。空即是色色存也。今雲。都無故似相違。二乘不達疑今滅色也。答前下二經旨圓通答不礙存者。清涼曰。即空之色為妙色故不礙存也。即色之空為真空。未嘗不盡矣。今此都亡即色之空也。未嘗不立即空之色也。鎮國曰。般若不壞四句豈無妙有不礙存。未嘗不立有句也。都亡未嘗不盡無句也。合二則兩亦形。奪則俱非。有則妙有。豈非正詮一性哉。大品下引證諸法無所有。即無妄法之有。是都亡無句也。如是有此乃則有妄法之無。是未嘗不立有句也。此就等者。即所離中無定性實有也。前據如是有者。即空之有不思議之有也。又前下顯正義中三義也。一法者。一味無差別法也。二義即空有二門。隨說無違者。互融相是不同空宗空。即是真有即為妄。清涼曰。性空通於初頓終教。妙有即是實教。若通於空有二互交徹。具德即是圓教。經以下第四明所得。此經大科有五。初則斷疑以生信。次則顯理令正解。三則起行而斷惑。四明所得以顯果。五乃歎法以讚德。是則當機稟教依修剋證。一道始終。豈可但將所離一科斷除眾生情計。經家說示行者。令解理中無。此便謂說空。抑歸權始不觀此科。二轉依果。無得而大得當機獲益耶。然此所得若通論般若雖有權實。皆為三人所得。故經雲。若有情類於聲聞乘性決定者。聞此法已速能證得自無漏地。乃至於無上乘性決定者。聞此法已。速證無上正等菩提等。又疏主曰。般若亦為二乘。良以法華之前未經破會。通說三乘法。具獲三乘益。今經雖唯說大兼斷彼疑與其進也。於中二。初牒前起後二。初唱經。二判釋言以下牒經科釋也。前雲無智亦無得故。今躡為因行由是而得果。如是則前明所離。是斷惑。今明所得。是證果也。清涼曰。無所得即般若相。由得般若無得智慧故方得也。故引大品無得而得。大品又雲。以無所得而為方便。祖曰。若不住事理生死涅槃。則事理無礙之方便也。疏主曰。由觀真空方成諸行。是故十度等行皆由空成。菩提等果皆由空立。是故從此真空無住建立諸法。又令諸法得相即相入。無障無礙等。並是此門之大用也。又無得者。要須足跡不存。蕩然淨掃。方雲無得。清涼曰。非但相有性無而已。謂諸宗計多有此說。但空自性不空於法。如法相宗但無遍計非無依他。設學三論。不得意者亦云。法無自性故說為空。則令相不空矣。今無性緣生故有。有體即空緣生無性故空。空而常有要互交徹。方是真空妙有。其言大同而旨有異。政觀以來尚不達此。經菩下二正明所得二。先明得斷果二。初舉人依法二。初唱經。二判釋。言斷果者。斷所顯故。明依等者。即依前無得般若智慧法行也。若無般若餘度皆不到岸。經心下二斷障得果三。初行成二。初唱經。二斷下二作釋。初科判。次牒釋。行成者。總示。謂惑下別顯。謂煩惱障障心。心不解脫故造業輪轉。所知障障慧。慧不解脫故不了自心。不達諸法性相。縱出三界亦滯下乘不得成佛。今得般若深慧。二障種現俱亡得二解脫故。不礙等也。經無下二斷障二。初唱經。二斷下二作釋。言魔冤之怖者。天魔外道現形以怖行者。廣如起信本末論說。顛倒夢想者。生住異滅。疏主例釋。以夢皆能眠。眾生於我我所中而不覺知故。夢所見境無而謂有故。名顛倒。由本淨心為無明所眠。夢於四相起諸煩惱。今得般若智。日破煩惱夢。了諸法空故。雲惡因盡也。經究下三得果二。初唱經。三得下二作釋。初翻梵成華。德無不備者。無住處大般涅槃。具足常等無盡德也。教興中雲。顯佛勝德生淨信故。今得菩提涅槃果故。不同無得。乃真佛德空也。祖文引此顯佛德。空者。乃順智光前記。已會障無不盡者。惑障本如無盡可盡。無斷可斷。簡異下釋究竟言。但簡小乘順慈恩三藏也。又釋等者。非真流之行。無以契真未有適真之行。不從真起。今以即實相之觀。照證彼即智之如。如珠發光光還自照。窮理盡性故名究竟。此據自宗釋也。經三下二諸佛得智果二。初舉人依法二。初唱經。二作釋。經雲。一門超出妙莊嚴路。經得下二正明得果二。初唱經。二正下二演釋。初翻梵成唐。覺有下釋義。如理智觀真非行理外故。雲正覺。如量智觀俗。如彼性相遍觀察故。故雲等覺至極。無邊者。得一切種智。過彼下乘下位故。無有上。上來下結也。經故下大文第五結歎勝能。二先別歎勝德二。初唱經。二演釋二。初牒前起後。由佛下顯經意。歎其下二略歎四德三。一就法釋。二約功能釋。行滿故無有過上。德圓故與無等齊等也。三就下三就位釋。引論中比餘下釋無等字。重言等下。釋後等言也。經能下二總結勝能二。初唱經。二總下二作釋變易者。方便生死因緣生死。有有生死無有生死也。上來下二結分齊。經故下二祕密般若二。初牒前起後二。初唱經。自下下二判釋。言前雲者。牒前未顯下起後也。然前科結歎。歎前顯了。今云爾者。經意多含貫前通後也。經羯下二正說咒辭。二正下二疏語二。初理不可釋。是諸等者。以諸佛心印下位不測故不須釋。二若下二應機強釋。疏主應鄭公之請。而強釋也。然雖雲祕密不可說。有因緣故亦可無言而言。如文殊五字咒。而般若等經大智度論皆有解釋。智論曰。阿字是實相門則顯三種般若。不相捨離字即名字般若。入般若波羅蜜門即觀照般若。悟不生等即實相般若。大品雲。阿字門一切法初不生故。智論釋雲。若菩薩一切諸法中聞阿字即時隨義。所謂一切法從初來不生相。以阿提秦言初故。阿耨波陀秦言不生故。大品雲。囉字悟一切法離塵垢故。論雲。若聞囉字即隨義知一切法離垢相。以囉闍秦言垢故。大品雲。波者第一義故。論雲。若聞波字即知一切法入第一義。以波羅末陀秦言第一義故。大品雲遮字修不可得。論雲。若聞遮字即時知。一切法。諸行皆悉非行。以遮利夜秦言行故。大品雲。那字門諸法離名性相不得不失故。論雲。若聞那字即知一切法不得不失不來不去。以那秦言不故。故知不因緣亦可強釋。三慶讚迴向般若深邃讚也。累劫難逢慶今逢也。隨分讚釋謙也。冀會真宗迴向實際也。而言真宗者。謂般若真宗亦佛法大宗也。   般若心經疏連珠記下(終)   心經疏者。迺唐賢首國師。於譯場中應鄭公之請。而作也。其文約其旨微。故述鈔之家尤為難能。慧因華嚴法師。獨明幽趣穎邁常譚。每苦舊章頗乖疏意。一日俯從眾請。爰出新記。名曰連珠。蓋取諸祖遺訓以為指南。經論格言而作程式。鉤索深隱詒厥方來。俾令慧炬相然。則其功豈不懋矣。時皇宋乾道龍集乙酉中秋既望。沙門慧詵題。   般若心經略疏連珠記下(終)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714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註解   No. 1714 [cf. No. 251]   御製心經序   二儀久判。萬物備周。子民者君。君育民者。法其法也。三綱五常。以示天下。亦以五刑輔弼之。有等凶頑不循教者。往往有趨火赴淵之為。終不自省。是凶頑者。非特中國有之。盡天下莫不亦然。俄西域生佛。號曰釋迦。其為佛也。行深願重始終不二。於是出世間脫苦趣。其為教也。仁慈忍辱。務明心以立命。執此道而為之意在人。皆若此利濟群生。今時之人。罔知佛之所以。每雲法空虛而不實。何以導君子訓小人。以朕言之則不然。佛之教實而不虛。正欲去愚迷之虛。立本性之實。特挺身苦行。外其教而異其名。說苦有情。昔佛在時侍從聽從者。皆聰明之士。演說者乃三綱五常之性理也。既聞之後人各獲福。自佛入滅之後。其法流入中國。間有聰明者。動演人天小果。猶能化凶頑為善。何況聰明者。知大乘而識宗旨者乎。如心經。每言空不言實。所言之空。乃相空耳。除空之外。所存者本性也。所以相空有六。謂口空說相。眼空色相。耳空聽相。鼻空嗅相。舌空味相。身空樂相。其六空之相。又非真相之空乃妄想之相。為之空相。是空相愚及世人。禍及今古。往往愈墮彌深。不知其幾。斯空相。前代帝王被所惑而幾喪天下者。周之穆王。漢之武帝。唐之玄宗。蕭梁武帝。元魏主燾李後主宋徽宗。此數帝廢國怠政。惟蕭梁武帝。宋之徽宗。以及殺身。皆由妄想飛昇。及入佛天之地。其佛天之地未嘗渺茫。此等快樂。世嘗有之。為人性貪而不覺。而又取其樂。人世有之者何。且佛天之地。如為國君及王侯者。若不作非為善能保守此境。非佛天者。何如不能保守。而偽為用妄想之心。即入空虛之境。故有如是斯空相。富者被纏。則婬欲並生喪富矣。貧者被纏。則諸詐並作殞身矣。其將賢未賢之人被纏。則非仁人君子也。其僧道被纏。則不能立本性而見宗旨者也。所以本經題雲心經者。正欲去心之邪念以歸正道。豈佛教之妄耶。朕特述此。使聰明者。觀二義之覆載。日月之循環。虛實之孰取保命者何如。若取有道保有方。豈不佛法之良哉。色空之妙乎。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註解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大明天界善世禪寺住持(臣)僧(宗泐)演福講寺住持(臣)僧(如□)奉詔同註   按施護譯本。世尊在靈鷲山中。入甚深光明。宣說正法三摩提。舍利子白觀自在菩薩言。若有人欲修學甚深般若法門者。當雲何修學。而觀自在遂說此經。此經即世尊所說。大部般若之精要。故知菩薩之說即是佛說。傳至中華凡五譯。今從玄奘所譯者。以中國盛行故也。般若者梵語也華言智慧。波羅蜜多者。華言到彼岸。眾生由迷慧性居生死。曰此岸。菩薩由修般若悟慧性到涅槃。曰彼岸。心者般若心也。此般若心人人本具說此經者。欲令眾生斷除妄心顯發本性故也。經者法也。常也。此經以單法為名。實相為體觀照為宗。度苦為用。大乘為教相。此五者皆經中所說之旨。單法者。即般若波羅蜜多也實相者。即諸法空相也。觀照者。即照見五蘊皆空也。度苦者。即度一切苦厄也。大乘者。即菩薩所行深般若也。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觀自在者。能修般若之菩薩也。般若波羅蜜多者。菩薩所修之法也。菩薩用般若觀慧照了自心。清淨圓融無礙。故稱自在。此自行也。復念世間受苦眾生。令其修習此法改惡遷善。離苦得樂無不自在。此化他也。菩薩者。梵語菩提薩埵。華言覺眾生。但稱菩薩者從略也。行者修行也。深般若者。實相般若也。非初心淺智者所觀故雲深也。時者菩薩修行般若時也。   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照者觀也。五蘊者。色受想行識也。蘊者積聚也。空者真空也。色者色身也。受者領納也。想者思想也。行者作造也。識者分別也。識即心王。受想行是心所也。度者度脫也。一切苦厄者。世間之眾苦也。菩薩由照五蘊空寂。離生死苦。復閔在迷眾生顛倒妄想。悖理亂常不忠不孝。十惡五逆致受眾苦。故說此般若法門令其修習皆得解脫也。已上一段乃阿難結集法藏時。敘述觀自在菩薩度生之功行。此是別序也。下段自舍利子起。始是觀自在菩薩答舍利子所問也。   舍利子 舍利子。佛之弟子。智慧第一。因其為眾請問。故菩薩呼其名。而告之雲。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色即四大幻色。空乃般若真空。眾生由迷真空而受幻色。譬如水之成冰也。菩薩因修般若觀慧照了幻色。即是真空。其猶融冰為水。然色之與空其體無殊。故曰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如冰不異水。水不異冰。復恐鈍根眾生不了猶存色空二見。故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如冰即是水。水即是冰。若受若想若行若識。莫不皆然。此乃一經之要。般若之心也。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是諸法者。指前五蘊也。空相者。即真空實相也。菩薩復告舍利子雲。既了諸法當體。即是真空實相。實相之體本無生滅。既無生滅豈有垢淨。既無垢淨。豈有增減乎。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此真空實相之中。既不可以生滅垢淨增減求之。故總結雲。無色無受想行識。無即空也。   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真空實相之中既無五蘊亦無六根六塵。此空十二入也。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既無十二入。亦無十八界。十八界者。六根六塵六識也。乃至者。舉其始末而略其中也。如上五蘊十二入十八界。不出色心二法。為迷心重者。說為五蘊。為迷色重者。說為十二入。為色心俱迷者。說為十八界。已上三科修學之人。隨其根器但修一科。即能悟入。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此空十二因緣也。無明者癡暗也。謂於本性無所明瞭。非瞢然無知。乃違理強覺之謂也。無無明等者。菩薩以般若智觀此無明。其性本空無生滅相。故雲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也。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者。義與前同。但舉其始末而略其中也。生相者。如法華經雲。無明緣行。乃至生緣老死是也。滅相者。如經雲。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滅是也。十二因緣亦名十二有支。一曰無明。亦名煩惱。二曰行。謂造作諸業。此二支乃過去所作之因也。三曰識。謂起妄念初託母胎也。四曰名色。從託胎後生諸根形也。五曰六入。於胎中而成六根也。六曰觸出胎後六根對六塵也。七曰受。謂領納世間好惡等事。此五支乃現在所受之果也。八曰愛。謂貪染五欲等事也。九曰取。謂於諸境生取著心也。十曰有。作謂有漏之因。能招未來之果。此三支乃現在所作之因也。十一曰生。謂受未來五蘊之身也。十二曰老死。謂未來之身既老而死。此二支乃來世當受之果也。此十二因緣該三世因果。展轉因依如輪旋轉無有休息。一切眾生迷而不知。良可悲也。此本緣覺之人所觀之境。大乘菩薩徹照此境皆無實性。故雲無也。   無苦集滅道 無苦集滅道者。觀四諦清淨也。苦即生死苦果。集是惑業苦因。此二者世間之法也。滅即涅槃樂果。道即道品樂因。此二者出世間之法也。說此四諦者。欲令眾生知苦斷集慕滅修道離苦得樂也。此本聲聞之人所觀之境。大乘菩薩照了此境當體空寂。故雲無也。   無智亦無得 智者般若之智也。大乘菩薩以智照境。既無五蘊及四諦諸法。即是人法皆空境智俱泯。如病去藥忘。故雲無智亦無得也。   以無所得故 此結前起後之言。   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菩提薩埵者。能依之人也。般若波羅蜜多者。所依之法也。菩薩之人依此般若法門修學。功成理顯。故得心無業縛。因無業縛故。無生死恐怖。即無生死恐怖。則無顛倒煩惱。此三障既空三德乃顯。故雲究竟涅槃。涅槃者。梵語摩訶般涅槃那。華言大滅度。大即法身。滅即解脫。度即般若。此之三德非別有也。即三障是。迷即三障。悟即三德。所謂生死即法身。煩惱即般若。結業即解脫。然雖障即是德。自非般若之功德不能顯。譬如磨鏡垢盡明現。斯之謂也。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三世者。過去未來現在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華言無上正等正覺。此言非惟菩薩。如是修證。而一切諸佛莫不皆修般若得成正覺也。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 前是顯說般若。後是密說般若。然既顯說而又密說者何耶。良由眾生根器不同所入有異故也。四種咒者。蓋言般若功用。能破魔障名大神咒。能滅癡暗名大明咒。能顯至理名無上咒。極妙覺果無與等者。名無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此結般若功用廣大。除苦得樂決定無疑。令諸眾生信受奉行也。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   揭諦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 菩提薩摩訶   已上密說般若。此五種不翻之一也。蓋咒是佛之密語。非下凡所知。法華疏雲。咒是鬼神王之名號。稱其王名。則部落敬主。故能降伏一切鬼魅。或雲咒者。如軍中密號。唱號相應無所訶問。又咒者願也。如蜾臝之祝螟蛉願其類我。佛菩薩說咒。願諸眾生皆如我之得成正覺。能誦此咒者。則所願無不成就也。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註解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715 法華經義記   No. 1715 [cf. No. 262]   法華經義疏序   欽惟。我朝肇自八聰王子。而聖君賢臣靡不世遵崇於西方慈仁之教。梵容紺字炫耀於方輿。圜顱畦服棲止於林藪。貝葉琅函線華琪軸藏諸名山。充溢於輪棟。三寶備著既舊矣。予忝預僧數自少遍歷禪叢染指教海。都以南京以北久遊諸家之講壇。每覽朽簡逸編於蠹魚之遺。雖暑之流金寒之折膠。孳孳焉謄摹之。遂致蔚然填篋。梱載而旋。蓋傚慧布得之勤耳。飯塢靈講主學富才邁倫輩罕及。頃闡暢法華文句於台麓。仍日抉剔開顯權實立陰觀妄。蛣蜣性惡即具三千之妙髓。俾聽者想味於甘露醍醐。講演之暇適顧余曰。昔者姚秦什公親翻妙經於震旦。上足僧融創開九轍。叡生等林立諸曹相繼而有著作。在齊之時劉虯居士共十名僧務捃輿師之異言。撰為注法華。逮乎梁初光宅法師師受中興。獨為雄匠。嘗講法華屢感天雨華之徵。又謂燈明佛之所曾誦茲典。方策所詳不亦誣矣。第恨其所註疏記厄之當時。漫弗復存。唐宋而降豐聞碩學皆不及睹。而幸獨此方存焉。敢請以其所褚刊行於世。克壽其傳庶幾使後乎千百世之人。賴之溯乎千百世之上。若同堂接膝而相摩軋。此豈細故也哉。予欣然歎曰。韙哉主言。夫天台之道迨至荊溪克任荷負。尤加光顯。竊閱其箋釋於玄文。台家宗體一翕一張。靡不昂然精覈震發。然至析丹丘□酌於光宅。鋤剷乎玄論之意。令人□焉不能無議。蓋不窺二書故也。其嘉祥玄論已行於世。此疏尚未及翻刻。予亦甚歉於衷。以誼不忍辭丞欲鏤梓以公同好。或謂。古之消釋此經南二而北七。各以長相當莫之適從矣。惟我天台奏師子絃投師子乳。其說超絕宜廢古今。猶若龍燭之於螢爝。照曜雖多隱而弗見。嘗謂的傾光宅餘則自潰。以此觀之區區亡編之傳。足以彌縫何闕耶。予曰子之言也噫。知天台之非不高。而不知光宅之非不深。莫認荊山之璞奚睹赤水之珠。雖諭斤運之巧妙。而不喻堊質之尤難也。況聖慈純化或貶或褒。或搥或砧總在成於器不在乎跡。不師其跡善學下慧者也。若徒有優於跡而弱於實。錮諸古而牖於今。猶迂轍以即塗膠舟而求濟。此非特疏乎光宅。寔亦不肖於天台者也。且又近代叨襲翏翏苟簡之弊。援以屑屑臆鑿之見。而日趨非日趨虛。言如近而彌遠理似邃而愈淺。嗚呼際之末運盡力其間。而不相逮者其能莫愧於斯哉。此予所以僣升篇首。數思砭今而復古也。不以人廢言則予可無慮矣。夫予可無慮矣夫。    時   元祿歲在丙子孟春日浪華後學□駁□□□糯囊荊   法華義記卷第一   光宅寺沙門 雲法師撰   釋迦如來初應此土乃。欲覺悟長迷遠同極聖。但以眾生宿殖善微過去因弱。致使五濁障於大機。六蔽掩其慧眼。又嶮難長遠生死無際。是故不可頓明一乘因果大理。事不得已故初詣鹿苑。開三乘異因。指別為趣果。如是荏苒至於大品明教度人。菴羅說法弘道經年歷歲。猶明異因別果長養物機。於是八部四眾積年睹聖。曩日修福遂令五濁障輕大乘機動。至今王城始稱如來出世之大意。破三乘定執之心。闡揚莫二之教同歸之理。於時且廢權於往日。談實於當今。明因則收羅萬善以為一因。語果則復倍上數以為極果。今言妙法者妙名是絕粗之奇。語法則因果雙談。何者昔日佛偏行六度為因。感有為無為二種之果。若論無為果只斷分段結使。三界報亡為之果。初言八十後言七百阿僧祇住世。以己所得傳化未聞。小小益物作有為果用。然此因此果未盡為極之美稱之曰粗。今日明因總括萬善。為同歸之路。將三乘行人度五百嶮難。遂到寶所。亦有二種果。斷絕三界內外兩因。滅除此彼二報無為果極。有為果用者。種智一朗佛果齊明。理而推之。於時則應入無餘涅槃至寂然之地。但大悲之意不限。度人之心無窮。近藉神通之力。遠由大眾萬行之感。遂能延金剛心留住於世。壽命無窮益物無崖。故能常應在三界之中殊形入六道之內。使見色聞聲之徒生莫二之大福。是則因絕眾粗之名。果極唯精之極。是故因果兩法俱稱為妙法。蓮華者外譬一物必花實俱有。若談蓮家之花則如果家之因。若語花家之蓮則如因家之果。是故此經家要雙明一乘因果似若此花。故借譬受名故雲蓮花。經者蓋是佛教之通名聖語之別號。然經之為義本訓常訓法。常是不壞之稱法是可軌為目。欲明詮之教不可移易。先聖後聖不能改其長度。天魔外道不可俎壞此法。令其不害理故稱為常。從之者則離惡行善出凡登聖。故稱為法也。然經中正明因辨果。但因果兩法喻若蓮花。今舉所明理以目此教。故言妙法蓮花經也。   次辨廣釋。前敘大意竟。次更細解。何者今言妙法者。是因果相待之名。對昔為論。昔日因果俱粗今日因果俱妙也。先明兩因後辨二果。相待之名但今日稱妙備有三義。昔日稱粗亦備三義。言今日備三義者。一明今日因體長故稱妙。即對昔日因體短故稱粗。二者明今日因義廣故稱妙。即對昔日因義狹故稱粗。三者明今日因用勝故稱妙。即對昔日因用劣故稱粗。所言今日體長昔日因體短者。昔日止修三界治道為因。不及三界外治道。且自當昔日之時不道更有三界外之治道也。今日長者縱論。自發心以上迄金剛。以還三界內外治道一切萬善以為因體。此則今長故妙昔短故粗。復言廣狹相對者。昔止言偏行六度不及其餘諸行。此則是狹義也。今日明因橫論。是善遍行逢福盡修此是廣義。今廣稱妙昔狹稱粗。第三言用有勝劣相對義者。但煩惱有二種一是四住地煩惱二是無明住地煩惱。但昔日因力止斷四住煩惱。不及無明住地煩惱。此是用劣之義也。今日非唯止斷四住煩惱。亦斷無明住地煩惱此是用勝之義也。是故今昔兩因粗妙如此也。今果對昔果亦各有三義。今果有三義者。一明今日果體長即對昔日果體短。第二義言今日果義廣即對昔日果義狹。第三義言今日果用勝即對昔日果用劣也。所以言今日果體長者。但昔言果止言壽命八十七百阿僧祇。今日明果壽命長遠復倍為數。是故下經文言壽命無數劫久修業所得。取五百那由他阿僧祇三千大千國土墨點取為喻。言壽命復過於此但昔日無有如此之壽。然羅漢辟支不無邊際智所延之壽然終自無有長遠之期。是故以今日長遠之果對昔日短促之壽。昔粗今妙其義如此。第二言廣狹相對。但昔無為果不足只有斷分段生死無為而已。今日斷兩種生死故無為為具足也。昔日有為果體有功德智慧。然功德未圓智慧未備。唯照有量聖諦不照無量聖諦。亦可唯照三因三果不照一因一果也。唯有盡無生智為體義狹。功德未圓者。但慈悲三界內眾生不及三界外眾生故稱未圓也。今日明有為果智照八諦復照一因一果功德。為論慈悲於內外眾生。故功德智慧圓而且備。然今廣故妙昔狹故粗。第三明果用勝劣相對者。然此果更無別用祇是殊形萬象神通益物。下文言神通力如是於阿僧祇劫常在靈鷲山及餘諸住處。非唯止在靈鷲益物。亦復分身十方度人。見形者三毒滅聞聲者四倒除。但昔日之果不無小小說法然不足是語。是故以今日神通無方益物之用勝。對昔日之用劣昔劣今勝。劣者為粗勝者稱妙二名相待其意如此。又復作一種解因果各判為三。言因三者一者體廣二者位長三者用高。體廣者收羅五乘諸善為因體得言廣也。位長者今日明因位從發心以上極至金剛。治五百由旬嶮惡道故言位長也。用高者今日所感明因所感之果。果出於五百由旬上。能感之因用何容不高也。因正以感果為用。所感已高能招事成不下今日。果備三義者一者體廣二者用長三者位高。所以言體廣者此有二義。一者功德圓。昔日不導一切眾生成佛。則慈悲功德不滿。今日明悉趣佛果故所以稱廣也。五乘諸善相與成佛果上更有五乘習果之義故稱廣也。智慧亦廣。今日更有照一乘因果之智故稱廣也。二用長者果以何為用正以化物為其用。所以住世至無量劫者據欲神通益物所以用長也。位高者今此佛果位在五百由旬之上故稱位高也。迴換之意諦思可得。就此經所明長壽之義。但昔七百阿僧祇為短今復倍稱位長。然今者更無別長只續昔七百阿僧祇為長。如柱長五丈埋藏二丈。唯出三丈。睹三丈為短又出二丈則有長義。但無別有長正以今二丈續昔三丈有五丈之用也。壽命亦爾。昔七百為短今復倍為長但無別長續短成長。無異三丈是短是粗今日復倍是長是妙也。此是無別長義。家義今明因三義並是顯一句中不在開三句中。明果三義並是顯遠句中不在開近句中也。法者非是軌則故名法。法名自體。明所妙之法各有體。然法語通漫無的因果。表明因亦是法果亦是法故知此法妙因妙果法也。此位既以因果為體故借蓮花為喻。經者訓法訓常為義也。若具存胡本應言薩達摩分陀利修多羅。外國雲薩此方言妙。天竺雲達摩此翻為法。胡雲分陀利此方雲蓮花。外國雲修多羅此方對經。今具存此土之音故言妙法蓮花經也。所以知妙名翻薩者只是善。然惡既是粗鄙之法。善即是精妙可珍。如讚詠唱薩。則是唱善善即是妙。復言法翻達摩者此則與三寶義中法寶相會。外國雲達摩此方言法寶也。大智論雲外國雲分陀利此間言蓮花也。修多羅既是外國語。然經出之時翻譯之始仍用經字代修多羅。然經既訓法訓常。是故大智論解修多羅備有五義。一出生二微妙發三湧泉四繩墨五花鬘也。五義之中有湧泉繩墨。今取二義與法常相符。何者湧泉無窮此與常義相會。繩墨之用本除斜取正。正而不斜可軌可則。此與法義相符。曲解經字如大涅槃義記所述也。若汎論眾經標題差別不同。略述所見可有五種。何者。一者單法標經。二者單人標經。三者人法兩標。四者但譬標經。五者法譬雙舉。單法者則是大般涅槃者圓極佛果之法。故知單以果法標經名也。人標經者則是四天王經。樹提伽經也。人法兩存者即是維摩。勝鬘經也。但譬標經者即是成實所云斧柯喻經也。法譬雙舉者即是此法華經上出妙法下出蓮花為譬。緣此得雙顯因果之義。夫水陸所生類雜無限。今的取水生蓮花以譬因果者。此花不有則已。有則花實必俱。用此俱義譬此經因果雙說也。尋諸經宗旨要略有三。一者以因為宗。二者以果為宗。三者以因果為宗也。以何故者如勝鬘圓經單以因為宗。語萬善之因明同歸之路。括五乘皆無異路。又有單果為宗者即是大小兩本。是故首稱涅槃。涅槃之號是極果總名非是因地通目。今此法花則以因果為宗。自安樂之前開三顯一以明因義。自踴出之後開近顯遠以明果義。夫欲識經旨歸唯應諦思經題。是故勝鬘經昔呼目一乘極教經初標宗矣。今此經首題稱言妙法表明因亦是法果亦是法。故用蓮花為譬雙顯因果二理也。然勝鬘雖明一體三寶此則為因。故明果下唯結言說入一乘。不結一體三寶。此則單以因為宗。然涅槃經亦言護法得金剛之身不殺感長靈之報。雙明緣正兩因具述佛果之業。此亦為果故明因終不以因為宗。是故開宗之始辨義之初仍言禮今施汝常命色力。今此經明因之處亦有果義即言開佛知見。辨果之中亦有因義即言久修業所得。前則為因故明果後即為果故明因。故知因果雙說是經正宗。此意是光宅法師今述而不作也。尋諸經品目皆非佛語。何以故然但佛說法時直爾散明因辨果正是八音妙響說法度人乃至無有文字紙墨況復諸品但隨根性有五時差別於時時眾如說修行。但阿難比丘曩劫懷願親承金口。佛滅度後仍採拾三藏具述五時。致有書寫紙墨卷盈世界。欲令後代時人雖復不睹真容親聽金口。覽卷尋文徹見始終說法大意。故作諸經品目。故知皆是出經者制亦可密承聖旨述而不作照然。品義只以類例不同所明各異之義也。   今一家所習言經無大小例為三段。三段者第一詺為序也第二稱為正說第三呼曰流通。然今三重開科段。第一開作三段自有三階。初釋名義序以緣由為義為正說作詮序也。正說者。正明一經大意蘊在其中。顯同歸之因明長壽之報也。流是行為義借譬為名通是無壅塞為義也。三段名義如此。三段文句起盡處者。初序品一品則是序段。第二從方便品以下訖分別功德品中彌勒說偈頌。佛長行以來凡有十四品半經。是經之正說。因果兩法顯此文中也。第三流通者。分別功德品中從彌勒說偈後長行初。言佛告彌勒菩薩其有眾生聞佛壽命長遠如是乃至能生一念信解當知以為深信解相以下。盡經凡有十一品半經。皆是流通付囑。次明相生。夫聖人施教度人明理化物有此三種說者。第一凡夫昏迷情重染著意深。三毒自纏五塵為累。是故將明妙理之前先現殊常之相。時眾既眼見異相耳聞異聲。開動物情生未曾有意。是故文殊言諸人今當知合掌一心待佛當雨法雨。充足求道者乃至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者佛當為除斷令盡無有餘。緣是義故時眾相與欣心澍仰冀聞妙說。是故第二如來從三昧中起仍告八部大眾。明同歸妙因辨長壽極果。說法度人隨根授道。會前三乘歸同一路。隨器大小皆得利益。第三流通說者。於時乃應息八音之教。罷化人之方。但自如來大悲之意不限度人心無窮欲使此一乘因果妙法遠播未聞。千載不絕。且又欲示聖人善始全終。是故有此第三流通說也。然則三段名義如前。起盡如次。相生意致如後也。次第二重。又就此三段之中各開為二。序中二者第一從如是我聞訖退坐一面以來詺為通序。正明眾經通有稱通序也。第二從爾時世尊四眾圍繞盡品詺為別序。正言眾經各異部部不同也。故如欲說涅槃大音宣告放光動地以為別序。欲說勝鬘父母送書以為別序。欲說維摩長者獻蓋為別序。此經天雨四華地六種動為別序也。然通序亦名證信序。明佛法理同。別序亦名開發序明此經意異也。正宗中有兩段者。但此經只以因果為宗。是故第一方便品以下盡安樂行品有十二品經。正開三顯一以明因義譬蓮家之花也。第二從踴出品以下。竟分別功德品中彌勒說偈頌佛長行以來凡有兩品半經。詺為開近顯遠以明果義。喻若花家之蓮。前辨因義後明果宗。然則因果雙說經之正體也。第三流通中有兩段者。第一從彌勒說偈後長行。言佛告彌勒其有眾生聞佛壽命長遠以下。竟妙莊嚴王品有十二品半經。詺為化他流通。明此一段高行菩薩非唯自能受持讀誦復能傳授未聞。是故維摩經言。譬如勝怨乃可為勇。如是兼除老病死者菩薩之謂也。第二普賢勸發品一品詺為自行流通。所以爾者。前藥王妙音等諸大菩薩苦行通經。皆亡身濟物沒命度人。但始行菩薩未全能爾。便於通經之道生退沒之心。是故如來勸人言。若使不能喪身護法弘經化他者。亦可自能受持讀誦。自受持讀誦即是自行流通。何故然者。若使此人不自受持讀誦者。經於此人則不流通。此人既能受持讀誦經於此人得流。即是通也。次第三重開科段者。減一明義通別兩序各開為五。明因辨果。二正說中各開為四。化他自行二流通中各開為三也。通序五者第一如是第二我聞第三一時第四出說經住處第五從與大比丘眾訖退坐一面列同聞眾也。別序五者第一眾集序第二瑞相序第三疑念序第四發問序第五答問序也。從爾時世尊四眾圍繞訖供養恭敬尊重讚歎。是第一詺為眾集序也。從為諸菩薩說大乘經訖以佛舍利起七寶塔。是第二詺為瑞相序也。從爾時彌勒菩薩作是念下訖今當問誰。是第三詺為疑念序也。從爾時彌勒菩薩欲自決疑竟四言偈。是第四詺為發問序也。從是時文殊師利語彌勒菩薩盡品。是第五詺為答問序也。今第三重料簡。若直對正說明此五序相生者。只由爾許徒眾天龍八部聚集然後得說此經。即是待伴漏儘是故眾名為序也。由先現瑞相然後得說此經。瑞相即成序也。由時眾懷疑抱念然後得說此經疑念即成序也。由有發問故然後得說此經發問稱序也。由有答問故然後得說此經答問即成序也。又此五序有次第相生。所以現有端相正由大眾聚集故。第一生第二。所以懷疑抱念由見瑞相故第二生第三。所以有發問由有疑念故第三生第四。所以有答問者由發問故第四生第五也。又有倒相生義。何者如來所以從三昧起說此經者。由文殊師利答彌勒問仰測如來心應說法華。故正說之由藉文殊答而生。文殊所以答問者由彌勒發問故。彌勒所以發問者由大眾有疑念故。又大眾所以有疑念者由睹瑞相故。又如來所以現此瑞相者由大眾聚集故也。   正說第一段明因中有四段者。第一略說開三顯一動執生疑。第二懷疑致請。第三廣說開三顯一斷疑生信。第四別流通開三顯一之義也。從方便品初訖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眾生處處著引之令得出以來。是第一詺為略說開三顯一動執生疑。所以爾者但三乘行人執昔日三乘方便教。鏗然言爾謂三家所行其道必別。忽聞如來道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又言世尊法久後要當說真實。昔日不言三乘是方便今言是方便。昔日言理極於此今日更有真實可說。是故執三情動疑一意生也。從爾時大眾中有諸聲聞眾以下訖是等聞此法則生大歡喜以來。是第二詺為大眾懷疑致請。是則執情既動有可除之義。疑心既生堪為入道。是故論雲疑者解之津也。大涅槃經雲寧墮疑中莫入見叢也。然則執動生疑請情又至。是故從爾時佛告舍利弗汝已慇懃三請以下訖授學無學人記品有七品半經。是第三廣說開三顯一斷疑生信。然則時眾相與解無三之理信同歸之義。於明因段中粗已周足。是故從法師品見寶塔品持品安樂行品有四品經。是第四詺為別流通開三顯一。是別流通開三顯一因義也。辨果之中有四段者第一別序開近顯遠動執生疑。第二略說開近顯遠動執生疑。第三懷疑致請。第四廣說壽命長遠斷疑生信也。從踴出品初訖當精進一心我欲說此事四行偈以來。是第一詺為別序開近顯遠。即是別敘壽量之義也。爾時世尊說此偈已告彌勒菩薩我今於此大眾宣告汝等下竟我今說實語汝等一心信我從久遠來教化是等眾以來。是第二詺為略說開近顯遠動執生疑。所以爾者如來十九出家三十成道。如來自言壽命八十或言七百阿僧祇。而今踴出菩薩皆久殖德本積行深遠非始發心人。而佛自言我從久遠來教化是等眾。若實壽八十七百者雲何言久遠教化是等人。是明執八十七百之情動疑長遠壽之意生也。從爾時彌勒菩薩等心懷疑惑怪未曾有盡踴出品是第三詺為懷疑致請也。從壽量品初下入分別功德品中儘是彌勒說偈訖佛長行以來。一品半經是第四明如來廣說壽命長遠斷疑生信也。今因中四段果中四段有三同一異。何者果中第二略說開近顯遠動執生疑。因中第一略說開三顯一動執生疑此一同也。果中第三時眾懷疑致請。因中第二舍利弗等懷疑致請此二同也。果中第四廣說開近顯遠斷疑生信。因中第三廣說開三顯一斷疑生信此三同也。蓋是三段名同三段意異也。一異者果中有別序因中無別序。果中無別流通因中有別流通是一異也。今明因中無別序果中無別流通者此同。是近故。何以故然。今明因中無別序者此去通序近不假立別序也。果中無別流通此去總流通近不假立別流通也。復言因有別流通果中有別序者此同。是遠也。今明因中有別流通此去總流通遠。是故立別流通。明果中有別序者此去通序遠是故立別序也。   二流通各有三段者。化他流通中有三段者。第一分別功德品中從彌勒偈後長行初佛告彌勒菩薩其有眾生聞佛壽命長遠如是乃至能生一念信解以下半品經。隨喜功德品法師功德品常不輕品凡有三品半經。先明弘經益物者勳重報深命覓弘經之人。第二從神力品初五行一文明下方踴出菩薩堪弘經者受命流通也。第三從神力品中爾時世尊於文殊師利等大眾前現大神力以下半品。囑累品藥王菩薩品妙音菩薩品觀世音菩薩品陀羅尼品妙莊嚴王品凡六品半經。正明如來以經付囑也。自行流通中有三段者。第一經家先明普賢菩薩為勸發故從東方來此土也。第二從白言以下正明普賢菩薩與佛問答緣是得勸發時眾。四種聞經因緣生受持之意也。第三從說是普賢菩薩勸發品時盡經廣明時眾聞法得益多少。結成自行之義也。問者言第一通序亦是別序何以知然故如王城之處得說此經不得說涅槃經。□□襟宥苤慼暱滿慼慼槽`□□□□□□□□□奪□送□□□U□□□□□□□□□□□飀□□□樀延觶□J神姛計□□饋□E□□媽□□□□□□□□□大□觶□□G□□列饅駾馜驀□茶飀□□婀□露□飀□覜饈□茶飀□□□露□□□楰□□i□j□□Z□雷□□G□□襦□妧□□□□露□祅□□□□□□□□□累□□□□□□□□□□□□駶□□□□送□□□□□□□□□魯□□□□□□□餺□□□餿□饐□□姨□□□□誇□餺□列□□□駭飀□矩□□□□□馗□□楏雷□□□量□□□□□□□□□餺□饐□□□埤□□□□□□饈妄□□娀□□□□□□□□□□□秶□□□□褽蓼□□□輻□□□饉穡龍檢□□□□切□□□□魯□□□□□餺□□□□祉□□□楉□□□□覜餺□□□鞳慼慼撲W□F□□   今一家所習言如是。兩字更無別意。正為總舉一部經為我聞作詮敘。言如是一部經我佛邊聞也。我聞者此是通序中第二。表明阿難述而不作。正言如是一部法華經我從佛邊聞。非我自造。所以爾者。但佛在世時開教度人明理化物。尚有性執取斜見不信受者。況如來我滅後人情澆偽率易可化。然阿難實處亦可已成種覺。借其學位無謝法王今據跡談事。是三乘之中小乘學人等是小乘。小乘之中自有四果。阿難是初果須陀洹位。忽登法座有所宣說。撫臆論心未易可信。但不達之徒多以小廢道。如來既懸見末代有必然之事。是故誡敕阿難出經之時先白四眾言如是。一部經我從佛邊聞非自造。於時四眾既意重如來心尊至極。聞傳佛語信受無疑。是故維摩經言諸有所作亦不唐捐。此之謂也。師習不同意致如此也一時者此是通序中第三。明阿難佛語可傳之意不虛。此經既是如來應機適會之教雲何祕而不傳。夫涉言化物凡有兩種。一不見根性盲心說法。二審見根性明理化物。然不見根性而說法者凡有三種。一者闇會前人根性。此則益而不損。二者不稱所宜此則損而不益。三者承平不益不損也。見根性中乃有差降。今論極照莫過如來說法唯益不損。是故可傳。今言一時正明此教與機同會無差。故如此人且時堪聞三段。如來即於且為說三段。四諦亦然。但不見機者有逗機之過。有後機之失。如來無有逗機之過後機之失。故稱一時也。   佛住王捨城此下是第四出說經之處。此住處即證成我聞。汝言如是一部經我從佛邊聞。若使審憶聞經之處。我聞之言可得信受。若不憶聞經之處我聞之言雲何可信。是故出聞經之處證我聞不謬也。今就此出說經之處自有二階。一廣二狹。王捨城是廣也。然外國之法國若大者別有國名。國若小者從城立號。但王城因緣從來舊聞不假記也。耆闍崛山中此是第二階的出住處。然王城處凡有五山。未知如來的在何山。今的明佛在耆闍崛山中說法華經。外國言耆闍崛山此方言靈鷲。言此山中往古諸人服藥學道成仙。又山頂有似鷲鳥故言靈鷲山也。   與大比丘眾此下訖退坐一面是第五出同聞眾證成一時。前言應機之教不可不傳。今未知與誰根性相應。今出此徒眾明與此萬二千人根性相應。乃至天龍八部相應也。難者言。何故不證成如是耶。解言如是兩字止為總舉一部經更無餘意。不假證也。   今就此同聞眾中自有三段。第一人先列聲聞眾。第二從菩薩摩訶薩以下即列菩薩眾也。第三從爾時釋提桓因下訖退坐一面列凡夫眾也。但眾來之始未必如此。黑白前後無的次第。蓋是出經者比次前後令條然可視。又欲分別高下目銘凡聖致使有此次第也。又意致尋求則有事有理。所言事者聲聞常在佛左右。旦夕承奉不辨於遊方益物。唯護戒清淨形跡交密。是故在前而列。尚其親密之懷。菩薩既以慈悲為先荷護度人為誓。無方利物化他為務。不得常在佛側旦夕侍覲。形跡交疏於中而列也。凡夫進則不及菩薩退則有謝聲聞。唯以五塵自□□祿□□□□□□姶□樲楅□□奜襾□□礹□□樀威□s□玲□搾□妧□□□□□□玲□□□妧□□□□威□i襉□□□襾□□□垓□檢□□F□□□馯□□□□櫸□j□□妣□□玲□□搾□□妧□□□□□□□禜駂□p鞳慼慼敵E饉祅饃襱姩□搾□妧□□□□j□倫玲□樇□□妧□□搾□玲□□饇□□餛□礹□□□槂□□椻楸□□駉飀□□姶□駶□□□覜駂□□龍□□□□□□□□復□□駜\都□□   今且就列聲聞眾中自有兩段。第一意學無學二千人以來先列聲聞比丘眾僧也。第二從摩訶波闍波提下竟耶輸陀羅此則列聲聞比丘尼眾也。所以有此兩段者為欲取男女尊卑兩別也。又就僧尼兩眾之中各有二段。僧眾二者第一與大比丘眾下竟大阿羅漢詺為有名聞眾。何以知然。此一萬二千比丘常隨如來處處說法。天上人間殊方異國遠近知聞詺為有名聞眾也。第二從復有學無學二千人以下詺為小名聞眾。未必常隨如來不盡為遠近知識也。尼眾亦然至時當道。今且就初眾中自有六段。第一先談人類第二稱眾數第三明階位位登無學第四歎德第五列名第六如是下即釋疑結句也。今言與大比丘眾者此是第一明其是出家丈夫之類也。問者言何故不得羅漢是類比丘是位耶。解釋者言。所言位者本據得果報處。今雲羅漢此則位居極果。何異初地二地之位。但菩薩心行長廣唯製因位。聲聞情意狹劣唯製果位。此處為異也。難者又雲。今言比丘即是出家之位非在家之位。解雲不無此義但此處義隱。今就出家眾中明其有類有位。何異俗間仕官之人亦有類有位耶。比丘是天竺語此間無的名翻譯。古舊相傳皆以三德釋之。若使備此三德乃稱比丘。何者一曰怖魔二言破惡三者乞士也。魔羅是外國語此方言殺者。若通途為論一切惡知識盡皆是魔。今的明者據第六天魔。然第六天魔未必常爾但偶於釋迦一化不信正道。今一人出家魔宮振動。所以爾者此人發意踰越生死永棄五塵出魔境界。非止滅魔一人。然此人復有一燈之化。是故魔宮振動六師慴怖也。第二破惡者即是修戒定慧防身口七支諸惡及意地三毒四倒九十八使。此使諸惡法是累中之甚妨道之巨患也。第三乞士者夫出家之人不可終日自營。非唯增長貪愛故亦妨亂行道雖。然本出家之意以身許道。但有累之身未能亡飧。復應將護身命行道進德。不可空棄一身徒勞剪落。應須攜缽到家資身行道。是故淨乞自活表示清素。又此三德次第相成。問此人何故猶能怖魔餘人不能。只由此人能破煩惱惡故。復問此人何故能破煩惱惡。只由淨乞自活也。   萬二千人俱此是第二稱其數也。   皆是阿羅漢此是第三明此一萬二千人階位。位登無學也。羅漢亦是天竺正音於此亦無的翻譯。相傳舊解亦以三德釋之。備此三德乃稱羅漢。何者第一不生第二殺賊第三言應供也。若使此人後猶生三界流轉六道者非謂羅漢。今明羅漢之人一殂之後不復受生。既斷絕生因生果亦亡。故言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此之謂也。第二言殺賊者。賊之為用能奪人財寶傷人身命。今明九十八使煩惱諸賊無過瞋恚斷人慧命。是故遺教經言。劫功德賊無過瞋恚。明諸羅漢結賊已亡功德不失慧命長存。是故維摩經雲行羅漢慈破結賊故。第三應供者此人智斷既圓堪生物福。亦取譬良田有秋收之實。是故下經文言我等今者真阿羅漢。一切皆受人天供養。又此三德亦得相成。只問此人死後何故不生。正由殺煩惱賊。又問此人何故能殺煩惱賊。由有應供之德故。亦有倒相生義那得有此應供之德。只由殺煩惱賊故雲何得知殺煩惱賊。此人死後不復受生也。今將比丘三德來成羅漢三德。用羅漢三義呼比丘三義。何者比丘怖魔之德以成羅漢不生之德。比丘破惡之德以成羅漢殺賊之德。比丘乞士之德以成羅漢應供之德。出家之始詺為怖魔者為令終成不生之德。若唯存怖魔名不成不生之德者。雖有怖魔之名無有怖魔之實。若使在始有怖魔之名終成不生之德者。真是怖魔也。破惡之德又成殺賊者故。如臨陣執刃能令前陣星散者。此則破而非殺。若使執刃能入陣能令當卻無遺亡頭失首者乃稱殺賊。然九十八使有根本枝條。若使出家之名有始折伏枝條終則永斷根本。可謂真殺賊也。乞士之名成應供者。在始雖復到家至戶淨乞活命。然未盡活命之方終則端坐。侍至事同化他。是故如來立比丘三義令終成羅漢三德。名不徒設意致如此也。   諸漏已盡此下是第四歎德凡有五句。詺為依位歎德。初言諸漏已盡無復煩惱。此兩句歎羅漢不生之德。根本無明本是漏也。今所明者是業及潤生。明諸阿羅漢業及煩惱生因既盡故言不生也。逮得己利此一句即歎羅漢應供之德。明諸羅漢智斷既圓堪受物供應養即是己利也。盡諸有結心得自在此兩句即歎羅漢殺賊之德。盡諸有結此句正歎殺賊。心得自在此句結成。欲明諸結盡時心得自在。心得自在時諸結盡其無前後。而義有始終。只得言諸結盡故心自在。不得言心自在故諸結盡也。   其名曰此下是第五列名。雖有一萬二千羅漢今略列二十二。又阿若憍陳如者。阿之言無若之言智。詺為無智。憍陳如是外國姓此方無翻。所以爾者佛未出時此人是外道唯計有為病。如來出世知其根熟為說無生空理後得羅漢。明此人從無生空理生智故言無智憍陳如也。摩訶迦葉者摩訶言大迦葉是姓此翻為龜也。所以呼為大者異不三小迦葉故呼此人為大也。優樓頻螺迦葉此下三人皆是兄弟。領五百徒眾各在一處。迦葉猶是姓也。優樓頻螺者是外國音此間翻為木蓏林。明此人昔領徒眾住在木蓏林中今因本住處為名也。伽耶迦葉者昔日亦是外道。其人事火領五百徒眾住在伽耶城中。如來往化即捨邪徒正得羅漢道。仍以本所住城為名也。那提迦葉迦葉猶是姓也。那提者河名也。昔是外道其人事外神領五百徒眾住在那提河邊。值佛受道得羅漢道猶以昔河為名也。舍利弗者亦是外國音舍利言身弗之言子。其母名身故言身子。後得羅漢其人聰明第一也。大目揵連者亦是外國姓此方無翻。字狗律陀是樹神名也。其母無兒恆祠樹神乞子。後得子時其不達業行謂言樹神所惠。因此立名但謂狗律陀也。既值如來得阿羅漢果其人神通第一。又與舍利弗至心周旋要先得道者誓相報語也。摩訶迦旃延者摩訶大也旃延是姓。既得羅漢其人論義第一也。阿□樓馱者亦是外國音此間翻者阿之言無[菟-?+?]樓馱言貧。謂無貧比丘。此羅漢乃非多積財寶但凡所至處衣服飲食觸事勝人。此人昔日五百世中廣行佈施給救貧窮。今餘報未盡稱無貧。劫賓那者亦是外國語此間翻言坊宿。正言此人在僧坊中宿。如來知其根熟仍化作老比丘。與同共宿即於爾夜化令得道故言坊宿也。又解言此人是劫賓國人從國受名。前解必然後未必爾也。憍梵波提者外國名此間言牛□比丘。此人雖得羅漢猶有二事似牛。一者口中空喘二者其腳跡似牛蹄。常被諸比丘諸譏笑。如來神力接置梵宮然諸天不笑故接置天宮。仍說往緣謂。此人昔日五百世常作牛王。是故無量壽經言尊者牛王即其人也。離波多者此間言星宿比丘。其母無兒恆拜求星神後得有子。既不達業行謂為星惠故言星宿。亦言假合身也。畢陵伽波蹉者亦是外國語此間言餘習比丘。罵恆水神事也。諸比丘問佛佛說因緣。謂昔五百世中常作獄卒既得羅漢猶有餘習也。薄□□娀□□□□□□馯□裀□□饋奮糖□□□□□觀□□□□□示□□□□□□驒構茵□娀□□□□□驒棇□礹淋□軋n耨□‥□□□紅□詣c巧誦□挼堙潑l□□腤韣c□□□□□□朣|莥嶢□□l薤譥蹤□_□□□撥□□□□朣¥鴃播堙慼熨r¥□□o□邐諍□□□¥嶢□□恁撳L□□迴詣□□楫嶡馦虤鋤□復該□□韣¥嶢□□襬l□□□芊慼慝漧□邐隱蚋隉撩楚樂m間情慼慼╮慼嬈□n□膩□□□韣¥c蓩□□瓥□□k□□□□□□□□□韣|詳內□珥□耙□□□□□□嶢□韣c□□瞗慼慼慼慼樅p嶢□□扦騿慼慼撙嚏慝逤□辨□□□蔦漧揧□□□□□珵間慼槭[□□□□□荂慼慼慼慼慼慼撩滿慼慝詳亡慦燒擤□□□□□□葥□□|葧嶧儲□□熒綈鐐‥□祤□辣‥□□□□□漧驧□□韣c邇□□□□□I¥嶢□□活慼播礡慼瑩芊慼熟荂槨l□□鋨鯊擁□□珵□¥踦□察驧□□□J珵閒Dヾ敷摁囧恣慼潦→r§m□n□□□□§□□□鴥□磣¥孥鴨鐠□□□□□憩□突間ヾ敷摁⑸r□   如是眾所知識此下第六段釋疑總結。時眾疑言萬二千人中唯有一萬一千九百九十八人是阿羅漢。阿難與羅□羅此二人自是須陀洹學人之類。今何故與無學人同耶。解言此二人雖是學人然為大眾亦知識。是故類入有名聞中與大。大阿羅漢等問者又言。頗有小阿羅漢故今言大阿羅漢耶。解言羅漢位齊實無大小。今形七種學人詺為大也。問者又言七種學人不名羅漢何所形耶。解言聖人立名有通有別。別則不爾通則皆然。何異須陀洹人亦名為學。   復有學無學二千人僧眾中本有二。此下是第二呼為少名聞眾。未必常隨如來也。就此眾中准前亦應有六義。但前眾既已備明六段。今此眾中唯有兩段。第一言學無學即是談其階位但出二種。初言學即是七種學人也。次言無學即羅漢無學也。第二言二千人即是談其數也。   摩訶波闍出家聲聞眾中有二。此下是第二列尼眾亦證同聞也。又言尼眾亦有二種。初有名聞後是有小名聞。第一言摩訶波闍波提比丘尼詺為有名聞眾。何以知之。備二義故。一在家為論即是佛姨母。為如來所尊。二就法義。蓋是女人中出家先首。為大眾知識故在先而列。第二言耶輸陀羅比丘尼此詺為小名聞眾。何以知之。亦有二意。一者在俗時不為如來所尊。二者法中往取。此人出家復晚不盡遠近知聞形前尼眾呼為小名聞也。各有三義今就有名聞眾中有三義者。第一言摩訶波闍波提此是出其名也。摩訶言大也波闍波提言愛道。謂大愛道也。第二言比丘尼此即談其人類明其出家女人類也。與眷屬六千人俱此是第三敘其眷屬少多也。   羅□羅母此下是第二少名聞尼眾亦有三義。初言耶輸陀羅此則出其名也。第二言比丘尼即是人類也。第三言與眷屬俱此即明眷屬多少也。   菩薩摩訶薩此下是第二列菩薩眾所以中者意亦如前也。今就此眾中亦有六段。第一談其人類也。第二敘其數第三明其階位。第四歎德第五列名第六舉類舉數總結也。今言菩薩摩訶薩者先談其人類是大乘人類也。若具存外國名應雲摩訶菩提薩埵。譯摩訶言大菩提稱道薩埵雲心言大道心人也。夫稱大道心人必有二義。一長二廣。遠求佛果不中途取證此心曰長。發意兼濟此心稱廣。然二乘不逮貶其狹短有謝菩薩也。   八萬人此是第二敘其數也。   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此是第三談其階位。但此中所談據八地已上。明此諸菩薩居在不退位中。夫退有三種。一者位退二者行退三念退。自六心以還輕毛位信首五根未成。遇惡友時能斷善根退入惡流故稱位退也。   第二從七心以上訖六地以還詺為行退。正明入忍之行有退失也。第三七地一地呼為念退。正明二諦之念不恆故言念退。然退之中亦有不退之義。何以知之。夫一善染神歷劫不杇是習因之義不亡。招樂之義不失應非是退。但六心以還唯有一善染神不退。復有三種退義。即是位退行退念退。是故不得受不退之名也。又七心以上六地以還亦有不退之義。位登信首五根不復流轉。乃至初地以上六地以還心會無相之境意入二諦之中。是故維摩經言受不退常寂然。所以不受不退名者。但位雖不退猶有兩退之義。一明入忍之行相似無漏無得而失。二明二諦之念不恆現在前。是故受行退之名也。七地菩薩位登初忍實無退失。入忍諸行興心即得。但雜相煩惱未盡猶有出入觀異。致令二諦明解不恆現在前。故受念退之名也。今明八地以上菩薩永絕下地三種退義。位登法流長不出觀。唸唸皆明豈有念退。所以爾者。有其二義。一明位登此地不復進退學。二明枝惡未盡唯斷根本也。所以言於三菩提不退者。三菩提者正遍知道也。道者即是因也。正明此諸菩薩於無上正遍知因中不復退轉也。   皆得陀羅尼此下是第四歎德段也。   凡有十二句合作四重。又合四重以為兩雙。何者初有三句歎德。第二從供養無量下有三句詺為歎行。第三從以慈修身下有四句名為歎體。第四從名稱普聞以下有兩句詺為歎名也。所以為兩雙者前二是德行後二是體名。所以先歎德行後歎體名者。夫言體名則善惡通有凡聖皆然。如來有體闡提不無。若言佛最善人便有體者則闡提極惡應無有體。而今佛與闡提皆有體者。故知好惡不在體也。名亦如此。如來妙響流播共聞闡提惡名天下皆知。故名體通漫凡聖皆有也。欲驗真偽未若有德有行。是故先歎德行後及體名問者言等是先歎。何故先歎其德後歎行耶。解言為二義。一言德據其果行據因。二者言德據現在為用。行據往日修習。果與現在二義相會。因與往日二義相符。是故先歎其德後歎行也。問者言體名雲何解。言亦有內外何以知然。要先有好體然後有勝名外聞。是故先歎其體後歎名也。又就此四段歎中各開為二。歎德中有二者。第一言皆得陀羅尼樂說辯才。此兩句先歎內德後一句名為外化。陀羅尼是外國語此間譯為總持。十方諸佛所說妙法皆能總持也。樂說辯才者有人解言是外化。德正言樂為人說也。今一家所習猶是內德。何以知然。有二義故。一理二教。理者本言四辯是智門非是功德。智慧門中本無外化。今言樂說辯才即是四辯中之一。雲何是化耶。教者即大品經雲解法智慧名為法辯。解義智慧名為義辯。解辭智慧名為辭辯。緣樂說智慧名樂說辯。緣樂說者只是前人機也。如聲聞之機樂聞四諦緣覺之人樂聞因緣。只知前人所樂之法。法是前境今舉境目智故言樂說辯也。轉不退法輪者。第三句是歎德中第二意。名為外化。正明八地以上境智。輪者借譬為名也。世間者明輪有摧伏之義。今明輪體取八地以上境智無三退名為不退法輪。而俱滿眾生之性喻若輪體之圓也。能令凡得聖如輪轉義也。能折伏眾生之煩惱如輪有摧伏義也。說此八地以上境智以與前人故言轉不退法輪也。歎行中有二者。初兩句正歎行後一句證成。供養無量百千諸佛此句先歎菩薩殖行之始也。於諸佛所殖種德本此句歎行終也。此二句正歎行。但八地以上是眾德。七地以還是眾德之本常為諸佛之所稱歎。此一句是第二證成歎行。不同二乘之行或歎或毀。初雲隨順我法我即歡喜復毀言燋穀種也。歎體中有二者。一句歎身三句歎心。初言以慈修身此句歎身。問者言八地以上唯有智慧雲何有身。解者言本談應身豈有實報。所以爾者。由曠劫行慈慈本利物。應身得有由慈悲力。是故與樂拔苦不關餘德也。善入佛慧此下三句是第二詺為歎心又此三句即作三慧初善入佛慧此句明照空之慧。但初地以上七地以還亦入佛慧未得稱善。唯有八地一入法流常照無生故言善也。第二言通達大智此句明照有之智也。第三到於彼岸此句即總結空有。所以善入所以通達者良由到彼岸故也。夫理有淺深智成大小。七地以還未入法流名為此岸。八地以上常照二諦。長不出觀名為彼岸也。名稱普聞此下兩句是第四歎名亦有二者初句正歎其名。明此諸大士德行高遠名播之道有識含情無不共知也。第二言能度無數百千眾生此即釋成此名。由此菩薩分身救物是故天下共知故知釋成也。其名曰此下是第五略列十八菩薩名也。如是等菩薩竟八萬人是第六舉類舉數總結也。   爾時釋提桓因列同聞人有三段。此下竟退坐一面是第三列凡夫眾。所以有後者意如前述。今就此中有六種眾即成六段。第一先列天眾第二列龍眾第三鬼神眾第四阿修羅眾第五列金翅鳥眾第六人眾。今兩種料簡初明不次第意。次明無六道意及無無色意。所以別尊卑不次第者。但如來在人中說法。阿闍世王即是王捨城主。主人有讓客之義是故先列前五眾後又列人眾。又客眾之中不次第者。但五客眾中天報最勝。是故先列天眾後及餘道。若客眾次第列者天後列修羅。但龍有兩義故勝。一者是天眷屬二者於人有恩。龍能昇雲降雨似天義。是以世人常言天雨有此兩德。是故在前。所以列鬼神眾在次列者。然此眾悉諸天樂神隨諸天後行。是故在之後列也。又此六段中無有六道。何以故。地獄眾生罪障報深重不能得來唯有五道也。所以有六段者但龍與金翅鳥同是畜生。今離為兩眾故有六段也。又列天眾之中有所不盡。唯列欲色界天不及無色。所以爾者其二意。一據小乘經故彼處無有色。既無有色不去不來。二明三界果報彼處最勝。由著情深妨受正道即是長壽天難也。今且就列天之中自有兩段。第一先列欲界諸天第二列色界諸天也。列欲界天中又不盡。唯列初二天後二天合有四天。略無中間二天也。又不次第。釋提桓因者此是欲界第二天。是佛天上檀越故在前列。外國名謂釋提桓因譯言能為天主也。下名月普香寶光等皆是帝釋輔臣故次第下列之也。四天王天此則倒列欲界第一天。即是須彌四埵頭首亦各有眷屬也。自在天子者是欲界第五化樂天諸有所須能自化作也。大自在天子者即是欲界第六天。他化自在天明諸所須皆是他人化作也。略不列第三炎魔天第四兜率他天。既列前後四天中間二天可知也。娑婆世界主梵天王此下是列天中第二列色界諸天。今言梵天王者即是初禪梵王也。屍棄大梵者即是二禪梵王也。光明大梵者是三禪梵王也。等即等第四禪天也。   有八龍王此下是第二列龍眾也。此下龍神等四眾例皆有三。一者總唱數二者列名三者總結也。難陀者譯言歡喜。跋難陀者譯為善歡喜也。變為人形佛邊聽法於人有染潤之恩見人皆歡喜也。龍唯五時中不得變身。一眠二睡三嗔四婬五死時也。娑加羅者因國得名也。和修吉者譯為多頭即九頭龍王也。德叉迦者譯為多舌也。阿那婆達多者譯言無熱也。諸龍相與連甲中有小蟲唼食。故於熱沙中曝。復有熱沙之苦。唯此龍無小蟲故無熱沙之苦也。摩那斯者譯為大身則是繞須彌七匝也。漚缽羅者池名也。此龍住在區缽羅花池之中因池立名也。   有四緊那羅王此下是第三列鬼神眾。皆是帝釋作樂神。初有四神名為法樂。後有四神名為俗樂也。緊那羅者翻為疑神也。初言法緊那羅者此神絲竹之中顯出四諦之法。妙法緊那羅者此神絲竹之內奏十二因緣法也。大法緊那羅者此神絲竹之內顯出六度之法也。持法緊那羅者應言總持法經文略。此神絲竹之中並說三乘法輪也。有四乾闥婆王此下四神是帝釋俗樂神。初言樂乾闥婆王者直樂神無音聲者也。樂音者有音聲者也。美乾闥婆者無音聲中勝者也。美音者音聲之中勝者也。   有四阿修羅此下是第四列阿修羅眾。阿之言無修羅言酒詺為無酒神。為下善所得。實非是鬼其多諂曲貶為神。神之果報率多嗜酒。此諸修羅神力因緣皆不飲酒也。婆稚者譯為被縛。   毘摩質多羅有女名捨脂。形容可愛為帝釋所重即納還天上以為妃主。既主之後不與婦公交通。毘摩質多羅王即遣波稚領兵征伐帝釋。帝釋既奉事如來常誦波若神咒。咒力因緣即令波稚被縛也。佉羅騫□者譯言廣肩胛也。毘摩質多羅者即是帝釋婦公相傳無翻也。羅□阿修羅者譯為覆障。其人手腳甚長有時以手障掩日月故言覆障。   有四迦樓羅此下第五列金翅鳥眾。有大威德故言大威德也。身量實大故言大身。欲食諸龍常得滿足故言大滿。欲食諸龍自在隨意故言如意也。   韋提希子此下是第六列人眾自有三。第一列名阿闍世王母韋提希。今舉母名子故言韋提希子也。外國言阿闍世此間譯言未怨也。第二與眷屬若千人者總列眾類。第三致敬。以此類上五眾。例應各禮佛足退坐一面。經文略故無也。辨通序竟。   從爾時世尊四眾圍繞以下竟品是第二詺為別序。正明眾經各異部部不同之意。具如前述。又別序有五亦如前釋。一者眾集二瑞相三疑念四發問五答問序也。今就五別序中各開為二。眾集序中二者第一正明眾集第二從供養恭敬以下即敘眾集體宜也。今言四眾圍繞者此是第一正明眾集也。雖有天龍八部莫過四類。即出家四眾也。   供養恭敬此下是第二敘眾集之體宜。就中自有總有別。初言供養即是總。下別出三業供養。恭敬即身業尊重即意業讚歎即口業。在口則譽揚聖德意地則尊重如來。涉身則恭敬於佛。然此諸句皆是經家語也。   為諸菩薩說大乘經此下竟以佛舍利起七寶塔是第二瑞相序。亦有兩段。第一先明現相於此土。第二於此世界盡見彼土以下明現瑞相於他地。此兩段中各有六段。今初段中六種瑞相者。一說無量義經二入無量義定。三者天雨四花。四者地六種動。五者大眾歡喜。六者佛放勝光明。又此六種瑞相合成三雙。初一雙者動則說法度人靜則入定觀理。此則動靜相對。第二雙者上則明天雨四花下則明地六種動。此則上下相對。第三雙者時眾則內心歡喜如來則外放光明。此則內外相對也。呼為瑞相者相據於外瑞據於內。然相即是瑞。瑞亦即相。但密報稱瑞表異稱相。何以知然。然將欲顯說一因一果之理明三乘行人同歸成佛。以此六種相報眾生呼之為瑞。即此六種表必說法華名為相也。所以無量義經為法華作遊序者凡有兩家解。一家解言。此經明無量萬善同歸皆成佛道之義故名無量義經也。但法華所明正言無二無三會三歸一。然無量義經直明萬善成佛不言無二無三破三歸一與法華有異。是故得有法華作遊序。第二家言。無量義經明無生空理不可邊量往求故名無量。即此空是萬有之義也。是則大品維摩亦明無相空義。何故不為此經作序。伊家通言居然如此。前明三乘後明一乘此是真序。更欲何覓。解釋者言。五時次第不無此義。但執義之家好序太過。今明為法華之序正明一時一坐一部經教各自有序。何異五時之教皆有序正流通。今明無量義經猶是堪聞法華徒眾聞此經。但未說法華之前仍說無量義經。大品維摩雖明無相空義猶言三家行因為量三乘得果不同。然無量義經言夫行善者皆得佛果。是故有異大品維摩。又直言萬善成佛不明會三歸一。是故復異法華。既居兩過之間。是故得為法華作序也。此經是大乘教故言為諸菩薩說大乘經。是佛所重故言佛所護念也。即用此經表必說法華。即是相義。又有密報之能即是瑞義也。   佛說此經已下此是第二瑞相。只說無量義經竟仍入定之意。為欲譬坐令彌勒問於文殊。若不入定彌勒便應問佛。是故入定興問有由也。問者言。只應入法華三昧何故入無量定耶。解釋者言。若入法華三昧雲何得有為法華序耶。無量義處者無量義經明萬善成佛。佛果是無量義所歸之處。又明如來將欲說法華義故。是故先入無量義定表必說法華。即是相義密報時眾即是瑞也。   是時天雨此下是第三明天雨四花以為瑞相。曼陀羅花者譯為小白團花摩訶曼陀羅花者譯為大白團花。曼殊沙花者譯為小赤團花。摩訶曼殊沙花者譯為大赤團花也。雖有四花今合為兩雙。前二白團花譬在家二眾。後二赤團花譬出家二眾。雖兩雙有共一意。何者欲明四眾昔來所行皆是花而未果也。   又散佛及大眾者明眾生萬善花必得佛果。是故花散佛及大眾也。表必說法華即是相也。有密報之功即是瑞也。   普佛世界六種震動此是第四瑞相。普是有緣感佛世界以來皆悉振動。大地常安而今忽動。此即奇事明義。但三乘行人人有六種執。執三因三果言決定言決定不同。此即驚動執固之心。又一解爾時六種者動眾六道眾生皆成佛也。   爾時會中此下是第五瑞相。大眾歡喜好事應來。預通靈瑞表必說法華即是相也。有密報之能即是瑞也。   爾時佛放此下是第六放光瑞相。光本除闇而能顯色令現。欲明此光密表一因一果之解。如顯色而能遣執三之迷如除闇也。前明能照後明所照。在上放者譬如人身頭最為上。密表一乘因果超坐三乘之上也。在眉間者亦密表一乘因果是中道之理。從照東方以下明所照。然光應照十方今的明東方者。借此一方表一因一果也。且又東方是諸方之上也。萬八千世界者。一萬是極數此密表時眾必得果因滿也。八千者不足之數明三乘人昔來所行是因而未足也。靡不周遍者即是橫論。東方萬八千土光盡照乃至八方也。下照無間上至色究竟者豎論。上下光皆至欲表天下萬善皆歸極果也。今就教為義未明無色有色是故略不道也。有一種解從下至阿鼻地獄以下是第二現瑞相於他土。若因此解於下偈極便。今且依前判。從於此世界盡見彼土此下是第二明現瑞相於他土。中亦有六種瑞相。第一因光見六道眾生。第二又見彼土現在諸佛者明因光見東方諸佛。第三及聞諸佛所說經法者明因光聞他土佛說法。第四並見彼諸比丘以下明因光見二乘人修行。第五復見諸菩薩以下明因光見大乘人修行。第六復見諸佛般涅槃以下明因光見他方佛般涅槃乃至起塔供養也。舊解言。定有六見一聞事。不見此義。一家所習不爾也。又此六種亦成三雙。初一雙者始見六道眾生終見諸佛此即凡聖相對。始離成凡夫終會成聖人也。第二雙者初聞佛說法次見二乘人修行。此即說法受行相對。始則如來說法後則弟子受行也。第三雙者見菩薩修行見佛涅槃。此即因果相對。始即行大乘因終則得大乘果也。第五瑞相中言種種因緣者。明菩薩備行四等六度淨佛國土諸因緣也。種種信解者信解行向等。乃至淨佛國土也。種種相貌者捨物相貌持戒相貌忍辱相貌。故言種種相貌也。即是他土六種瑞相表必說法華。即是相也。皆有密報之能即是瑞也。   爾時彌勒菩薩作是念。自此下是第三詺為疑念序。亦有兩段。第一先明彌勒有疑念。第二從爾時比丘以下竟今當問誰。即敘大眾有疑念也。就彌勒疑念中凡有三念。始具兩疑終事決成一疑。大眾有兩念即是兩疑也。彌勒三念者從爾時彌勒作是念下竟以何因緣而有此瑞。此是第一念即第一疑。此正疑上二六種瑞相何故現耶。自有二句。初爾時彌勒作是念下明疑前之念。次以何因緣而有此瑞正明疑也。但瑞相之名皆得換易。亦可言今佛世尊現神變瑞相以何因緣而有此瑞相。亦可雙舉言今佛世尊現神變相瑞。以何因緣而有此相瑞。神是內力變據外用。何者若據內談如來種智則物莫能測。即是轉海水為蘇酪。長短改度小大相容等也。第二從今佛世尊入於三昧訖當以問誰誰能答者。此即是第二念。既有此瑞相疑不知問誰。即是第二疑也。亦有二。初今佛世尊入干三昧下明疑前之念當以問誰以下正明疑也。佛若不入定我當問佛。佛今入定我當問誰。從復作是念是文殊師利訖我今當問此是第三念。即知文殊是可問之人此是第三念即決上第二疑。上第二疑不知問誰今既知文殊是可問之人。故知即知決上第二疑也。唯有第一正疑瑞相在也。是故彌勒凡有三念始具兩疑。終成三念一疑也。   爾時會中比丘比丘尼此下訖今當問誰。第二敘大眾有疑念。今就大眾有兩念即是兩疑。初念正念上二六種瑞相。又即是第一疑。疑言此瑞相何所為也。光明於六中最顯。是故舉顯者為首也。第二念言今當問誰此即是第二疑。疑言不知問誰也。上彌勒第一疑中有二。初明疑前之念次正明疑。今者大眾第一疑中唯有疑前之念。略無第二正明疑也。上彌勒第二疑中亦有二。今者大眾唯有第二正明疑不知問誰。略無疑前之念文句略互遣明義也。但彌勒三念大眾二念。當乎爾時皆非發言。直是經家述取其意也。大眾所以無第三念者。若論實處無謝彌勒。而念彌勒應有第三念。知有可問之人而大眾無者。為欲高推彌勒是補處大士能知有可問之人。大眾既非補處之位不辨能有第三念也。且自今日所宜只彌勒騰大眾疑以問文殊。不言諸大菩薩不能騰疑。但高推補處是故無第三念也。問者言。若果正在定雲何問佛。且取自待佛出定然後問佛。佛使即說此經即是正說。雲何稱序。祇應問文殊引古證今。知出定必說法華。是故敘秪為序。難者又言只問彌勒為自有三念為物者耶。解釋者言居本為物。何容自為問答。為物者何為許人耶。解釋人言定只為始行菩薩及凡夫也。問者又言即此時眾有得他心智者。即見彌勒有如此疑如此為義。豈成為物耶。解釋者又言。只如此智即成為物。今得他心智人於時只宜知彌勒心中實自為物有此疑念。應問文殊。文殊名答非他心智。人既有此智密資進行類知。如來應說法華。如此為義於物有益。是故諸有所作亦不唐捐。此之謂也。   法華義記卷第一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715 法華經義記   妙法蓮華經義記卷第二   光宅沙門法雲撰   爾時彌勒菩薩欲自決疑此下盡偈。是第四發問序。亦有兩段。第一經家敘彌勒自欲問之意。第二從而問文殊師利言以下竟偈是正問也。又此兩段之中各開為二。經家敘欲問中有二者。第一言爾時彌勒菩薩欲自決疑。經家敘彌勒自欲問意也。第二又觀四眾竟眾會之心。此明經家敘彌勒有兼他之意。兼他之意者欲騰大眾疑念以問文殊也。   而問文殊師利言此下盡偈是第二正問段也。就此亦有二者。第一從而問以下盡五十四行偈以來詺為正問也。第二從佛放一光下有八行偈詺為請答也。又此二段各開為二。正問二者。第一是長行略問。第二五十四行偈重頌廣問也。第二八行請答二者。第一佛放一光下有三行偈。先舉所見之事正請答也。第二從四眾欣仰有五行偈即釋伏難結請也。所以長行稱略說偈中言廣問者。若據理為義則長行是廣偈中是略。何以知然。長行之中各總問彼此二六種瑞相。盡故及至偈中各別頌不盡故。今就文為義則偈中是廣。長行為略。何以故。偈中文多長行文少故也。今且就略廣二說之中又各開二。長行二者第一而問以下竟神通之相。總問此間六種瑞相也。第二放大光明以下竟國界莊嚴。總問何故使我見他土六種瑞相也。就問他土瑞相中有二。初放大光明以下明瑞相之由。第二悉見彼佛國土以下是正問也。今廣問之中雖有五十四行偈又分有二。第一有四行偈廣頌上問見此間瑞相也。第二從眉間光明以下有五十行偈廣頌上問見他土瑞相也。今者四偈唯頌四種瑞相。不頌第一第二瑞相也。初一偈頌第六放光。次一偈半頌第三天雨四華。次半偈頌第四地動。次一偈頌第五四眾歡喜也。今者初偈問放光。詺佛為導師也。但初何故句。是通冠諸瑞相也。雨鬘陀羅此一行半今頌上雨華。上有四華今者唯頌二華。唯小白華小赤華但半行頌也。栴檀香風一行義出故攝屬雨華也。而此世界半偈頌上地動也。時四部眾一偈今頌上四眾歡喜也。上總問中含有六種。今者偈中的頌四種也。然略不頌說無量義經。亦略不頌入定也。所以略者有二意也。一者文略也。二者事中不便。何以知然。如來在世未曾不說法度人。今日雲何忽爾更問言何故說無量義經耶。諸佛世尊常在三昧悉見諸佛國土。不以二相忽爾重問何故入定。此即事中不便是故略不頌也。   眉間光明此下有五十行偈。是第二廣頌上長行中略問見他土瑞相也。判此五十偈凡有二種。今且依長行初判為兩段也。第一眉間光明一偈半頌上第一見瑞相所由。此光明乃非他土瑞相。但由此光明見他土瑞相也。第二餘四十八行半頌第二正問見他土瑞相也。唯頌五種瑞相略不頌第四瑞相也。   今就四十八行半中大分為三段。第一從諸世界中下八行半。先略頌見他方三種瑞相也仍道。第三我見彼土恆沙菩薩下三十八行半廣頌問二瑞相。即是他方大士修行及他方佛般涅槃。乃至起塔供養也退道。第二從文殊師利我住於此下有一行半偈。詺為結前略開後廣也。初八行半略頌三瑞相者。初有一行半頌第一見六道眾生。第二半行頌第二見東方諸佛也。第三有六行半頌第三聞他方佛說法也。又就初一行半自有二階。初一行一句正頌所見也。第二言於此悉見一句則明能見也。就所見中凡有四意。初諸世界中下半偈正明六道。生死所趣一句明詺是生死。善惡業緣一句明因。受報好醜一句明果報也。善惡業緣者此即是六道之因也。善惡兩字是別善即三善道因也。惡即是三惡道因也。業緣兩字即通於善惡也。受報好醜者。受報兩字即總舉六道果。三善道亦是受報三惡道亦是受報也。好醜兩字別名得六道果報。何以知然。好即是三善道果報也。醜即是三惡道果報也。又睹諸佛聖主師子此半行是第二即頌見東方諸佛也。演說經典此下有六行半偈。是第三即頌聞他方佛說法也。就六行半中自有五階。第一言演說經典微妙第一。半偈問言何故令我聞佛說法出勝天魔外道表耶。第二其聲清淨一偈。問言何故令我聞佛說法出群聖之外耶。第三梵音深妙一偈。問言何故令我聞佛說法稱悅時眾之心耶。第四種種因緣一偈問言何故令我聞佛說法。能上弘佛道下濟眾生耶。初三句明上弘佛道。開悟眾生一句明下濟蒼生。第五若人遭苦下三行。問言何故令我聞佛說法。稱可三乘人根性耶。三行即道三乘。初偈為聲聞。若人有福一偈為緣覺。若有佛子一偈為菩薩也。   文殊師利我住於此此下一行半偈是第二詺為結前略復開後廣也。就中自有二意。初三句先結前略也。第二及千億事下復有三句復開後廣也。   我見彼土恆沙菩薩此下有三十八行半偈。是第三偏廣頌第五問見他方菩薩大士修行。及第六他方佛般涅槃及起塔供養也。略不頌第四三乘人修行文句雖略義中得兼。何以知然。只頌聞佛說法。既有說法必有受行之者。故義兼第四三乘人受行也。就三十八行半又分為二。第一三十一行半頌第五問他方大士修行。第二又有菩薩佛滅度後下七行頌第六他方佛般涅槃後事也。就三十一行半中自有三段。初一偈先總舉菩薩行大乘行作問也。第二或有行施下有十三行偈。舉菩薩要行作問。要行者即是六度也。第三從又見佛子定慧具足下有十七行半。廣舉見菩薩遍行雜行作問也。今就第二十三行明要行中。明六波羅蜜即為六段。或有行施下六行明檀。兩行明戒一行明忍一行明精進兩行明禪一行明波若也。或有行施以下有六行。先明見菩薩行檀波羅蜜也。次文殊師利我見諸王以下兩行明戒波羅蜜。初一行明得戒方便。後一行正明得戒。或見菩薩而作比丘一偈明忍波羅蜜也。他人不能獨處而伊能獨處豈非忍也。夫忍有兩種。一者打罵不瞋加惡不報。二者棄親愛眷屬住空閑之處。亦是難忍。能忍。忍今據此為義也。次又見菩薩勇猛精進一行即明精進波羅蜜也。次又見離欲兩偈明禪波羅蜜。初偈明定與定果。五通即是禪定果。後偈明禪定用也。復見菩薩智深志固一偈明波若波羅蜜也。   又見佛子定慧具足。此下有十七行半偈。是第三舉見菩薩行雜行作問。就問雜行中凡有五種雜行。第一又見佛子一行半明見菩薩說法作佛事也。第二破魔兵眾而擊法鼓半行明見菩薩降魔作佛事也。第三又見菩薩寂然宴默一行偈明見菩薩寂寞作佛事。第四又見菩薩處林放光下一偈明見菩薩光明作佛事也。上來四種作佛事皆不開也。第五從又見佛子未嘗睡眠下有十三行半偈。明見菩薩亂行六度作佛事。此中初一偈明精進也。次一偈明戒。一偈半明忍。兩偈明定。五偈明檀。三偈明波若也。何者又見菩薩未嘗睡眠一偈明精進也。又見具戒下一偈明戒也。次又見佛子住忍辱力一行半明忍也。若被惡罵始似譽揚若加刀杖則如華雨。真可謂忍也。次又見菩薩離諸戲笑下有兩行明定也。或見菩薩餚膳飲食下五行明檀也。或有菩薩說寂滅法下有三行明波若。就中自有三意。初偈明智慧。說法之相明化他人之能也。次一偈明照空也。次一行明照有也。然空有皆是自行要用。空解在前有解在後也。   文殊師利又有菩薩佛滅度後供養舍利。自此下有七行是第二頌第六問他方佛般涅槃後起塔供養。就此七行中自有三段。初一偈未暇得起塔且明尊重供養舍利也。第二從又見佛子造諸塔廟下有四行偈正明起塔供養也。第三從文殊師利諸佛子等下兩偈釋疑結供養之義。只就第二四偈起塔供養中即成四階。初一偈正明造諸塔廟。第二偈敘塔之度量。第三偈敘嚴飾之具。第四偈敘時眾設事供養塔也。何者初又見佛子造諸塔廟下一偈正明為舍利故起塔也。寶塔高妙一偈是第二敘塔之度量廣狹長短之相。高五千由旬者一由旬四十里四五二十便有三十萬里也。復言此塔縱廣二千由旬。四二而八便是八萬里。從一一塔廟各千幢幡此下一行是第三敘嚴飾之具也。諸天龍神一偈是第四明時眾設事供養塔也。文殊師利諸佛子等此下兩行是第三釋疑結供養之意。時眾疑言。汝上言造諸塔廟嚴飾國界。若如此者只為嚴飾國界此則無有供養之意。今兩偈釋疑言。國界自然殊特妙好非我本心。本不為嚴飾國界但造塔廟之後蔭映國土。自然而好。一偈半法說。下半偈即作譬說。言如天樹王其華開敷。故如波利質多羅樹但種此樹本為得果資身。不為覓花嚴樹。但華敷之時樹自然好。無異國界中有塔此國界自然好也。   佛放一光就彌勒第二正發問中本有二。一者正問中本有二。一者正問即是長行。而偈此下有八行偈是第二請文殊答。又就此請答中本有二。第一有三行偈先舉所見之事正請答。第二從四眾欣仰下有五行偈釋文殊伏難以結請。又就此兩段之中各開為二。正請答中有二者。第一佛放一光有兩行偈。先舉所見彼此兩種瑞相以為請端。第三偈正請答。就請答端中初偈總舉見此間瑞相。諸佛神力下一偈舉見他土瑞相也。初偈所以舉光明者。此意猶如前釋瑞相之中光明最顯。是故舉光明餘者可知。諸佛神力下一偈舉見他土瑞相。此是釋迦力何故言諸佛神力耶。解釋者言釋迦是諸佛之數。此則明諸佛道同之義。放一淨光照無量國此是他方瑞相。何故舉光明。此義亦如前釋言此光明乃非他方瑞相。但見他方瑞相要由光明。是故舉其所由也。我等見此得未曾有佛子文殊願決眾疑前兩行偈既舉所見事竟。此一偈是第二正請答也。   四眾欣仰此下有五行是第二釋伏難。結請亦有二者。第一有四行先釋四種伏難。若不釋伏難結請之義終不成也。第二餘一行正結請也。四種伏難者彌勒上言佛子文殊願決眾疑。文殊仍作第一伏難言。汝自道四眾有疑四眾何曾有疑。若有疑者自當發問何勞汝說耶。是故彌勒即用初偈釋此伏難。言四眾欣仰瞻仁及我。故知四眾實有疑。瞻仁欲令仁者答。及我欲令我問那得言四眾無疑耶。文殊仍復起第二伏難言。汝今若言四眾果有疑者但神通瑞相。此事微細。我今雲何專。爾相答。汝但待佛出定自應問佛也。是故彌勒即用第二偈釋此伏難言。佛既入定何時當出。但大眾即今懷疑抱惑。心意不安。仁者既是智士。曾見久遠應即時見答令疑惑得除。雲何方復令我待佛出定。我知如來何時當出定耶。是故言佛子時答決疑令喜。有何所以放光動地耶。文殊仍復起第三伏難言。汝若欲令我答者夫瑞相所為實難定判。汝既是補處菩薩。微微下意共釋眾疑。那得專令我答。此則於理不可。是故彌勒仍用第三偈。復釋此伏難言。仁者欲令我下意者亦可微微厝心下意。正言我今不知如來現此瑞相。為當欲為大眾說此釋迦所得妙法。為當欲為大眾受記將來妙果微心下意正自如此。文殊仍復起第四伏難言。若如此者自可得決大眾心疑何用我答耶。是故彌勒仍用第四偈復釋此伏難言祇我此意非是決斷之意。但瑞相所表難可定判。雲何用我猶預之心答大眾。是故言示諸佛土眾寶嚴淨。此間瑞相及見諸佛明他方瑞相此非小緣。若是小緣可令我決。既非小緣仁者應答也(然此伏難是光宅法師傳謝寺次法師次法師又傳江北招法師解既名匠所傳後生學士實宜遵奉也)。   文殊當知下一偈是第二正結請也。問者言。前言四眾龍神瞻仁及我今言瞻察仁者。何故不言及我。解釋者言。前欲使我問所以及我。今我問已竟。所以唯瞻仁者也。欲說何等者有兩解。一解言正聽仁答。如來出定定說何等。第二解言四眾瞻察仁者定說何等用後解。   是時文殊師利語彌勒菩薩言此下竟品是第五答問序。亦有兩段者。第一竟四十三行偈以來正答也。第二從諸人今當知合掌一心待下有兩行偈詺為開□物心結答。又此兩段之中各開為二。正答中有二者第一是長行第二是偈頌也。開□結答中有二者初偈明好事應來即是顯一與顯遠。第二偈明惡事當去即是開三與開近也。不可不專心澍仰冀聞妙說也。今且就長行中大判為四段。第一竟演大法義一往髣拂思惟忖度以答彌勒也。第二從諸善男子我於過去曾見此瑞竟故現斯瑞略引古證今。小復分明略答也。第三從諸善男子如過去無量無邊以下廣出曾見之事。引古證今事同廣答彌勒也。第四從今見此瑞與本無異訖長行分明結答也。所以有此四重說法者。若實論文殊則是往古諸佛龍種如來。今既跡居釋迦弟子。那得灼然分別決判。應須次第階漸先一往思惟忖度。雖復一往思惟忖度但此思惟忖度非是空然。是故第二言我於過去曾見此事。此事未足可以相訓。是故第三廣出曾見之事。但昔日有瑞相與今日瑞相事同。只昔日佛現瑞相竟仍出禪定後便說法華。以此事同驗知今日如來必應說法華。廣引既竟時眾可以寄意。是故有第四分明結答也。又解為三段。第一思惟忖度第二廣略兩重引證。第三總結上兩段也。今且依前解。就此四段之中各開為二也。第一思惟忖度中有二者。第一言是時文殊師利竟如我惟忖此正是時能思惟忖度也。第二從今佛世尊欲說大法下有五句即出所忖之事。非是空然思惟。然此思惟必有其事故也。曾見中有二者。第一從諸善男子竟今佛現光亦復如是正明曾見也。第二從欲令眾生鹹得聞知以下明文殊深得曾見之意也。第三廣引事同中有二者。第一從諸善男子如過去無量無邊以下訖欲知此光所為因緣。明已見事與曾見事同。第二從時有菩薩名曰妙光以下明當見事與曾見事應同。第四分明結答中有二者。第一言今見此瑞與本無異此結已見事同。第二從是故惟忖今日如來當說大乘經此下結當見事應同也。今者第一明思惟忖度自有二。第一是時文殊師利以下正明能思惟忖度。從欲說大法以下第二出所忖之法。雖有五句且作三段。第一句法說中間三句譬說後一句亦法說便成三段也。三句譬說者則為前欲說大法一句作譬亦為後演大法義一句作譬也。今第一句所以言欲說大法者此明文殊思惟忖度一因一果大法也。今此一欲字通冠下四句也。所以言欲說者。文殊言我思惟忖度之時如來出定之後必當略說一因一果大法。是故如來下明因之中先略說開三顯一。即與此欲說大法句相應。下明果之中先略說開近顯遠之義。亦與此欲說大法句相應。故言欲說大法也仍道。第三段顯大法義者。此明文殊思惟忖度如來出定之後。非唯略說因果大法而已。亦當廣說一因一果大法之義。是故如來下明因中有廣說開三顯一斷疑生信之義。則與此演大法義句相應。下明果中復有廣說壽命長遠斷疑生信。亦與此顯大法義句相應故言顯大法義。思惟之義意在乎此也。雨大法雨者此下中間三句為前後兩句作譬。自分為兩意。第一句通為開三顯一開近顯遠作譬。第二兩句各別作譬。吹螺一句為開三與開近作譬。擊鼓為顯一與顯遠作譬也。所以名作雨大法雨者。但昔三乘人執三因決定別異無有得佛之義。且又昔日二乘小心狹劣。不能廣化眾生沾被萬物。又執三果究竟無有進求之心。此是枯旱之義。如我今日思惟忖度如來出定之後必說大乘因。明三乘人皆成菩提受記得佛。明佛果更有復倍為期。此則是雨大法雨沾潤之義也。吹大法螺者外國言吹螺改號。但昔日三乘人執昔日三因三果。自言決定不可移改。明今日如來出定之後必說無有三乘之別三果之殊。此則改昔日三乘號令立今日一因一果之號。是故下經文言開方便門。即是改三乘之號。何以知之。昔日不言三乘是方便。如來下既言開方便門。此則改昔日號令也。擊大法鼓者前吹螺改號今嚴鼓誡兵。夫誡兵之法便萬心同契齊率物情。將欲有所為作。表明今日如來應說一因一果。是故下言示真實相。時眾不可不欣心澍渴仰欣。形異心同齊豎意志欣聞異唱也。又言前吹螺一句正明改昔三因三果號令。作今一因一果之號令。嚴鼓誡兵者將欲前進破陣。內合昔日止言斷四住地煩惱。今日猶有無明住地煩惱。時應斷此無明住地煩惱。故言嚴鼓誡兵也。   諸善男子我於過去曾見此瑞。此下第二自言曾見瑞相之事。然此意小復分明略答。就此曾見中亦有二者。第一正敘曾見。第二從欲令眾生鹹得聞知竟故現斯瑞以來。此明文殊非唯直曾見而已。亦復深得曾見之意。欲明如來必應說同歸之理莫二之教。然則深得佛心妙知聖意也。又釋前明引古後明證今也。   諸善男子如過去無量。自此下是第三出曾見之事廣引事同。此中亦有兩段者。第一諸善男子竟欲知此光所為因緣廣明曾見事。顯已見事同於此曾見事。第二從時有菩薩名曰妙光以下亦廣明曾見事。顯當見事應同此曾見事也。故第一段名為已見事與曾見事同。第二段名為當見事與曾見事應同也。又就此兩段之中。前明已見事同中自有七種。後明當見事應同中自有四也。已見事與曾見事同雖有七種。而分文不成七段宜分為三。或分為四者今不用之後者。第一先明過遠最初一佛有二事同。第二將欲取最後一佛更有五事同。故先明比次一萬九千九百九十九佛亦同有二事。第三其最後佛以下取最後佛明更有五事同。然好解之事前列諸佛悉具五同。其最後佛亦有七善及三乘教同。但文句平等出耳。然分文雖三終成七同三。言最初佛二事同最後佛有五事同合七事同。七事同者第一演說正法以下明七善義同。第二明三乘教同。第三明今佛與昔佛在俗有王子義同。第四明王子出家義同。第五明現瑞相於此土義同也。第六明現瑞於他土同。第七明疑眾同也。今先明第一段初佛中有三。初明劫數時節。第二明通別二號。演說正法以下第三正明二事同。初明七善中有二。演說正法一句是總明七善。第二別明七善中初善中善後善此三種合為一善。名為時節善。初善者序說即是初善也。正說即是中善也。流通說即是後善也。教能生人善故言善。此是緣中說果也。其義深遠。此是第二善此是理善也。望之杳然目之為深。行因久到詺之為遠。此則是言下之理妙也。其語巧妙此第三善。此即是理上言巧。純一無雜是第四善。下四善通於理教也。文理真正故言無雜也。具足者是第五善。文理無不圓。即是諸惡莫作諸善奉行故言具足。清白者此是第六善。文理映徹目之為清。此理無染目之為白也。梵行之相者此是第七善。梵名涅槃行者是涅槃家因也。此即是道諦也。相即是標相也。猶如見煙知火見鶴知池。執攬此經知有梵行之因果。此經則為因果作相故言梵行之相也。為求聲聞者此下是第二明說三乘教同。昔日月燈明佛說三乘教。今日釋迦亦說三乘教也。   次復有佛亦名日月燈明。此下第二比次取一萬九千九百九十九佛。亦有二事同。   其最後佛。此下是第三明最後佛五事同。一者有子同二者王子出家同三者現瑞相於此土中同四者現瑞相於他土同五者疑眾同。何者初昔日佛在俗有王子今釋迦如來復有羅□羅。但子數雖不等然則有子義同。是諸王子聞父出家。此下是第二明王子出家義同。昔日王子出家今日羅□羅亦出家也。是時日月燈明佛說大乘經名無量義。此下是第三明現瑞相於此土義同。上有六種瑞相說無量義同入無量義定同也。天雨四花同也。地六種動同也。四眾歡喜義同也。佛放光義同也。如今所見是諸佛土。此一句是第四明現瑞相於他土同。文句雖略義亦總含有六種瑞相也。   爾時會中有二十億菩薩下竟欲知此光所為因緣。是第五明疑眾亦同。日月燈明佛亦有疑眾。今日大眾亦有疑也。時有菩薩名曰妙光自此是廣引事同之中。第二明當見事與曾見事應同。就此中自有四種義同即成四段。初明所因人同二說經名同三說經經劫數同四因人流通同也。昔日月燈明佛因妙光說法華。今釋迦亦應有因人說法華。是故下明因中對舍利弗說。辨果中對彌勒說也。第二說經名同者昔日月燈明佛從定出所說經名妙法華。今釋迦出定後亦應必說法華經也。第三明說經經劫數同者。昔日日月燈明佛說經經六十劫。今釋迦說法亦應同劫數。故下經文言如是之間經五十小劫也。第四明因人流通同者。妙光昔日於八十小劫流通法華。今釋迦弟子亦應有流通經人下果有藥王等流通此經也。問者言日月燈明佛本因妙光說經。是大乘人因其正說經。今藥王等乃因其流通經。何關因其說經事。今釋迦出定乃因舍利弗及與彌勒。此豈成同耶。解釋者言當深得其意。此因非對說之因此乃是憑附之因。因附此人得明此理故言同也。問者又言。何以得知非是對說之因而是憑附因耶。解者又言。若如來雖說此經無有藥王等大士傳說此自行化人之時。如來則不得說此經。故知是憑附之因也。問者又言。若爾應過去諸佛亦不對妙光以說經。解者又言。此事故宜不對妙光。問者又言。何以得知耶。解者又言。以現檢往其理明矣。又就此四段之中各開為三。第一段中有三者第一言時有菩薩名曰妙光此先出所因人名字也。第二有八百弟子歎妙光之德既有眷屬顯其是可因之人也。第三是時日月燈明佛從三昧起因妙光菩薩此正明因人也。   說大乘經名妙法蓮華。此下是第二明說經名字應同。就此自有三階者。第一言說大乘經一句出經下理。第二名妙法蓮華此一句正明經名字同。昔日如來出定即說法華今日如來出定亦應說法華也。第三言教菩薩法佛所護念此出所為之意。意為大乘人即說第一句也。   六十小劫。此下是第三明於時經劫數同。就中有三階者。第一言六十小劫不起於座。此兩句正明經劫數同。於時佛說法華經六十小劫也。第二從時會聽者此下明昔日劫數實久時眾謂近也。第三是時眾中以下明時眾不生懈倦也。   日月燈明佛於六十小劫說此經已。自此下是第四明因人流通經同。就中有三者。第一先明日月燈明佛滅度也。第二從佛滅度後妙光菩薩以下正明因妙光持經流通也。第三從日月燈明佛八子皆師妙光此下名為讚歎妙光之德。顯其能流通之意。又就此三段之中各復有三也。明佛滅度中有三者。第一從日月燈明佛說此經已竟當入無餘涅槃。此先唱欲入涅槃也。第二從時有菩薩名曰德藏以下為補處大士授記。第三從佛授記已便於中夜入無餘涅槃正明佛滅度。第二正明因人通經中有三重者。第一從佛滅度後妙光菩薩持妙法蓮華經詺為自行也。第二言滿八十小劫此一句妙光流通經時經劫數也。第三言為人顯說此一句名為化他行也。第三讚歎妙光德中有三者。第一從日月燈明佛八子皆師妙光此下正歎妙光道高。以八子已成佛故言道高。數少故不言廣也。第二八百弟子中下歎妙光德廣。寄數多故言德廣。不道已成佛故不言高也。第三從彌勒當知妙光菩薩豈異人乎以下會通古今也。所以言舉八子八百弟子讚歎妙光道高德廣者。自有義前舉八子正歎妙光道高者。明文殊應答。昔日妙光即今是文殊故也。後舉八百弟子中最劣人歎妙光德廣者。明彌勒應問。昔日最劣弟子即今是彌勒故。何以知然。大眾疑言彌勒已補處大士正應答。文殊非補處大士故正應問。而今雲何彌勒反問文殊。文殊雖然以答彌勒時眾既有如此疑。故今者釋言。昔日日月燈明佛在俗有八子此八子昔日是文殊弟子。文殊教化八子皆成佛道。八子之中最後成佛者名曰燃燈。燃燈佛即是定光。定光佛即是釋迦之師。釋迦復是彌勒之師。然則文殊即是釋迦祖師。若據彌勒曾祖師也。是故文殊應答彌勒應問也。所以復據八百弟子中最下者歎妙光德廣。明彌勒應問文殊者但此八百人皆是文殊往日弟子。但彌勒親自是八百之中最下劣者。今作補處菩薩彌勒往日復是文殊弟子。弟子問師正得其宜也。問者言。何意不得先舉八子讚歎妙光德廣明彌勒應問。後舉八百弟子讚歎妙光道高明文殊應答耶。解釋者言不得如此所以出八百弟子。此八百弟子只是文殊昔日時弟子。但此昔日八百弟子中最懈怠下劣者只是今日彌勒。是故言彌勒應問文殊也。所以舉八子不得明彌勒應問者。此八王子自是日月燈明佛在俗之時王子。日月燈明佛既滅度之後此八子皆諮稟妙光。是故文殊應答彌勒也。問者又言。汝雲昔日月燈明佛未說法華時先現瑞相。於時時眾既見瑞相亦復懷疑。於時應有騰疑作問者。亦應有引古證今答者。汝今既雲昔日妙光是弘經之人。何不出昔日有問答者耶。解者言昔日實自應有發問之人答問之人。今日所以不出此人者。意即是如來教化道中所宜。若有出古事於今日有益者即便出之。若於今日無益者便不出之不得一類。且自若使昔日答問人是妙光妙光只是文殊。亦應言今日彌勒只是昔日德藏何以故今日既言補處大士彌勒作問。昔日亦應是補處大士德藏作問。而今日彌勒非是昔德藏。故知不出昔日發問人。若爾文殊何必是昔日答問者也。   今見此瑞與本無異自此下竟長行是第四分明結答有二者。第一言今見此瑞與本無異此結已見事同也。上曾見事中有七事同。今唯結第五第六彼此二六十二瑞。餘者悉不結也。第二從是故惟忖今日如來當說大乘經名妙法蓮華。此結上當見事與曾見事應同也。上當見事中有四事同今唯結第二說經名應同。餘者悉不結也。若依後三段此是第三總結上二段。今見此瑞與本無異者先結第二引古證今也。是故惟忖下追結第一髣拂思惟忖度也。   從爾時文殊師利而說偈言就第一正答中有二。第一長行第二偈頌。自此下正是第二偈頌也。但上長行中本有四段今略不頌。第一思惟忖度亦略不頌第二略引曾見小復分明略答。唯頌第三廣引古證今。亦頌第四分明結答。自此下有四十三行偈亦分為二。初有四十一行偈正頌上第三廣引事同。第二從我見燈明佛本光瑞如此下有兩行偈頌上長行中第四分明結答。但上廣引事同中復有二。一者明已見事與曾見事同。二者明當見事與曾見事應同。今此四十一偈亦分為二。初有十八行半偈頌已見事同。第二從天人所奉尊下有二十二行半偈。頌上當見事應同。但上已見事同中凡有七事同。而分文成三段。今頌之為略。猶唯頌第一與第三不頌第二。今十八行半偈且分為二。初有二行頌第一段。佛未出家時下有十六行半頌上第三段也。上第一段中本有三。今兩行偈具足頌。上半行頌第一時節劫數。下半行頌第二通別二號中。唯頌別號略不頌通號也。   後一行頌第三二事同。初一句頌七善同次三句頌第二三乘教同。上明七善同中有總有別。今世尊演說法一句頌上總句演說正法。略不頌別明也。度無量眾生下三句偈略頌上第二三乘教同。度無量眾生此一句得合頌上聲聞辟支佛乘也。無數億菩薩下兩句頌上菩薩乘也。   佛未出家時此下十六行半頌上長行中第三段有五事同。就中有五。初半偈頌上第一有子同。次半偈頌第二王子出家同。次四行偈頌第三現此間瑞相同。次十行偈頌第四現他方瑞相同。次一行半頌第五疑眾同也。今雲佛未出家時所生八王子。此半偈頌上第一有子同。上其最後佛未出家時有八王子也。見大聖出家此半偈頌上第二王子出家同。上言悉捨王位亦隨出家也。時佛說大乘此下有四行偈。頌上第三現此間瑞相同。本有六段今皆頌之。此四行之中初一行頌說無量義經同也。次一行頌入定同也。次半行頌雨華同也。有人解言下諸天龍鬼神猶屬雨華。今一家所習不爾。此花本非諸天所雨直是如來神力雨花。亦是如來神力動地然。地動既非地神所作所雨之花寧關諸天所降耶。今言諸天龍鬼神供養人中尊此半偈超頌第五四眾歡喜同也。次半偈追頌第四地動同也。佛放眉間光此半偈頌第六放光同也。此光照東方萬八千佛土此下十行偈頌上第四現瑞相於他土同。上言如今所見是諸佛土唯有兩句。文句雖少義含六種。今此十行偈宜分為二。第一半行先頌瑞相所由。所由是光明第二九行半正頌瑞相。不頌第六唯頌前五種瑞相也。第一半行頌見六道眾生也。次有三行頌見諸佛。次有一行頌聞諸佛說法。次有一行頌見二乘人修行也。次有四行頌見菩薩大乘人修行也。今言示一切眾生生死業報處此半行頌見他方六道眾生也。又見諸佛土。此下三行偈頌見他土諸佛。就此三行偈中則有四義。初一行先敘見他土嚴具之相。長行所無此中義出也。第二言及見諸天人。此下一行明見他方四眾供養他方佛。此亦是長行所無偈中義出也。   第三從又見諸如來自然成佛道有半行偈。正頌上見他方諸佛。第四身色如金山下半行譽佛譬。此亦上長行所無也。如淨琉璃中下一偈頌上見他方諸佛說法自有二。上半行開譬下半合譬也。一一諸佛土。此下一行偈頌見他方二乘人修行也。或有諸比丘此下有四偈。頌見他方大乘菩薩修行。比丘是出家菩薩。菩薩要行不過六度。此中即明六度。初一偈先明精進與戒二波羅密。次有一行即明檀忍二種也。行施即是檀波羅密忍辱此則是忍波羅密。次一偈即是禪波羅密。次一偈即是波若波羅密也。爾時四部眾見日月燈佛此下一行半偈頌上第五疑眾同。上疑眾者爾時會中有二十億菩薩樂欲聽法也。天人所奉尊適從三昧起此下有二十二行半偈。頌上第二明曾見事顯當見事應同。上當見事同中本有四。一者明因人說經同。二者言說經名同。三者言經劫數同。四者明因人流通經同。今此二十二行半偈亦備頌四種。初兩行半頌上第一明因人說經應同。次有一句頌上經名應同。次有一行一句頌上經劫數應同。次有十八行半頌上因人流通經應同也。今先有兩行半頌上因人說經同。但上長行中本有三重。今者唯頌第三重正明所因人。上言日月燈明佛從三昧起因妙光菩薩不頌出名字與八百弟子也。說是法華經此一句頌上第二說經名同。上本有三今唯頌第二正出經名名妙法蓮華。略不頌第一說大乘經第三教菩薩法也。滿六十小劫此下一行一句偈頌上第三經劫數同。上本有三今但二句正頌第一正明經劫數同。餘三句偈義出略不頌第二時眾實久謂近。亦不頌第三時眾無懈倦。佛說是法華令眾歡喜已。此下十八行半偈頌上第四因人流通經同。上長行中本有三段。一者先明佛滅度二者正明因人流通經同三者如來歎妙光德。今此十八行半偈委悉頌此三段。初有八行半偈正頌上第一佛滅度。次有一行頌上第二正明因人流通經同。次有九行頌上第三讚妙光德也。上佛滅度中本有三段。一者明佛唱滅度二者為德藏受記三者正入滅度。今具足頌。初從佛說是法華下有五行偈。正頌佛唱滅度。上言日月燈佛說此經已當入無餘涅槃。次一行半頌第二為德藏受記。次兩行頌第三正明滅度。但就前五行中凡五重義。第一從佛說是法華竟諸法實相義已為汝等說下一行半。此明欲入涅槃之意。只由實相義已彰所以唱欲入涅槃也。第二我今於中夜下半行正頌唱欲入涅槃。第三言汝一心精進下一偈誡敕時眾。第四言世尊諸子等聞佛入涅槃下一偈明時眾被誡敕故悲哀戀慕也。第五言聖主法之王安慰無量眾下一偈。向者時眾既悲哀戀慕妨亂行道。是以如來止割悲戀也。是德藏菩薩。此下有一行半偈頌上第二為德藏授記。上言時有菩薩名曰德藏正頌此也。佛此夜滅度下兩行頌上第三正明滅度。上言佛授記已便於中夜入無餘涅槃。但此兩行偈即有二意。前半偈正頌佛滅度。下餘有一行半明起塔供養。是長行所無也。是妙光法師此下一偈頌上第二正明因人流通經同。上言佛滅度後妙光菩薩持法華經。但上長行中本有三階今具頌之。今言是妙光法師奉持佛法藏。此半偈明自行正頌上第一言妙光法師先受持法華。即是自行也。八十小劫中此一句正頌上第二劫數。上言滿八十小劫也。廣宣法華經此一句頌上第三正流通經化他之行。上言為人演說也是諸八王子。自此下有九偈頌上第三讚歎妙光德。但上長行中本有三階今亦具頌。三行頌第一。五行頌第二。一行頌第三也。今第一是諸八王子下三偈頌上第一舉八子讚歎妙光道高。上言日月燈明佛八子皆師妙光也。是妙光法師時有一弟子此下有五行偈。頌上第二舉八百弟子以讚妙光德廣。上言八百弟子中有一人號曰求名。語道八百。此中略不道八百者。但八百皆是妙光弟子。此中唯出一懈怠者正明其是彌勒也。彼佛滅度後此一行偈頌上第三會通古今。上長行中先會妙光後會彌勒。今此偈中先會彌勒後會妙光也。   我見燈明佛本光瑞如此。此下兩行偈偈中之第二。頌長行中第四分明結答。但上長行中本有二。一者結已見事同二者結當見事應同。此兩行偈亦頌上二段但此兩偈齊取上半頌結已見事同。上長行中言今見此瑞與本無異。取兩偈各下半頌上第二當見事應同。就上兩半中則有二意。初偈上半偈言我見燈明佛本光瑞如此。此詺為以古同今。後偈上半行言今相如本瑞。此則以今同古義也。是諸佛方便者。所以放光現十二相者。諸佛為正說作前方便也。以是知今佛下兩偈各下半行頌上結第二當見事應同。上長行言是故惟忖今日如來當說大乘經名妙法蓮華。就此兩半行中亦成二意。第一言以是知今佛欲說法華經。此詺理上名應同。應同昔日法華。如來後出定說經果名法華。第二言今佛放光明助發實相義此詺為名下理應同。所以言助發實相義者。如來現此相正欲助眾生發大乘機。眾生大乘機已發如來出定。仍言此經開方便門示真實相。真實者即是理也。   諸人今當知。此下兩行偈答問序中本有二。此下是第二詺為開□物心結答。就此中亦有二者。初偈明好事當來即是顯一與顯遠也。後一偈是第二意明惡事當去。疑之與悔第二卷初當解。   方便品第二   自此以下即是經之正宗。上來序說既竟。次辨正宗凡製品目是出經者意。亦可是傳佛聖旨述而不作也。若從理立名者應言實相品不應言方便品。只今日此經正顯昔日三乘教是方便。方便但三乘教當乎昔日之時。本是實教不名方便。既說今日一乘實相之理。此則形顯昔三乘是方便。是故下經文言此經開方便門示真實相。是則說今日因果真實之相。則顯昔日因果非是真實。今此品從所顯受名名為方便。方便義者是善巧之能。此如來方便智。所說教詺教為門。實相者則是如來實智所說之理。因理為實相。為未說今日真實之理方便門則有閉義。既說今日實相之理則有開昔日方便門義。此品則有兩義。一則明今真實二則顯昔是方便。問者言。今日應是閉方便門時。何以知之。今日會三歸一皆是真實。雲何言有方便門可閉耶。解釋者言。此則不然。不然之意就外譬顯義故。如有此板門於時板門閉而不開人但知有此板門。竟自不知此門內有好金像。若使此人用手開此門門既開時人皆見真金之像。是則開門之手則有兩能。一能開門二能示人真像。今此法華經教如手有二能。一則說昔日三乘教是方便。故下經文言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如手能開門。二則說今日長遠之理。故下經文言世尊法久後要當說真實。明同歸之理壽命長遠此則如手指示金像。門者是通人出入為能。昔日三乘教遠通行人。得今日一乘之解則是從門入義。只由有昔日教是方便得顯出今日是真實。此則是從門出義。故知此品從所顯得名故名方便品也。   然此品初正明因歎二智髣拂開宗。故今且略述二智凡有五重解釋名義。第一覆明體相第二明名有通別第三明用有興廢第四釋會五時經。故辨二智不同。第五釋名義。第一二智名義者實智方便智也。然實智有二名一言實智二言智慧。方便智亦有二名一言方便智二言權智。方便者有人解言。方者言是方所之稱便者言巧。即時所習不然正言此兩字只是一句語也。方便者是善巧之能也。此明聖人智有善巧之用故言方便也。又雲方者言正便者言巧也。權者是權假暫時之謂。非是久長之義。但此方便智及權智受名不同。今言方便智者此是當體受名則明聖人智有善巧之能也。權智者此從境得名。何以知之正明前境權。借昔三乘等境須臾轉成一乘。是故權假不實然智照此權假之境今舉境目智故名為權也。又此方便智及權智義勢之中互得相成。若舉權境即得顯聖有善巧之能。若舉善巧之智即顯成權假之境也。然只是一智但經論所出遂有兩名也。智慧者心用鑒照之稱實智者是無有虛假之名也。又智慧與實智亦受名不同。智慧者此即當體受名也。實智者此則從境得名。所言智慧當體得名者。則原此心用根本性是鑒照。且又因果通有。何以知之。故如金剛心時此智慧照境已周。若使金剛轉成佛果智慧然化智慧亦是鑒照之義。故知智慧之名根本當體得名也。又言實智從境受名者。前境是實。何以知之。今一乘因果之理是天下真實定境。六心以還雖復退為二乘非為永退。會三歸一乘故雲實也。如來智慧照此實境今舉境目智仍呼為實智。故知實智從境受名也。又此智慧及實智二名亦得相成何以知之。若舉實智即得顯智慧之名。正由境是真實即得顯智慧是鑒照之名也。若舉智慧之名又得顯實智之名。只由我能鑑照故得顯真實之境。故知此二名互得相成也。又此四名皆前後相對。何者前言方便智當體受名。今者智慧亦當體受名也。前言權智從境受名。今此實智亦從境受名前方便智權智二義相成。今此智慧與實智二名亦復相成。雖復四名相對則雙顯二智也。   覆明二智體相第二。若論二智體者果報神慮上有照境之用為體。若欲知體相但用境檢取二智體。方便智所照之境凡有三三之境。一者三教二者是三機三者三人。照此三三之境當知。此智是權智體。昔日有三人。人有三人。人有三機。三機感三。是故如來之權智既照此三三之境。即說三教。應三機化三人。是故將此三三之境檢取此智。當知照此三三之境。是方便智體也。又實智體亦用前境檢也。實智所照之境凡有四種。一者是教一。二者是理一。三者是機一。四者是人一。明如來之智照此四一之境。此即是實智。所言教一理。一者今日唱明因無異趣果無別從。然真實之義其理莫二。然所詮之理既一。能詮之教何容是二也。復言機一者。法華座席時眾者有感一果之機一也。人一者明昔日聲聞緣覺等人今日皆改心成菩薩。下經文言但化諸菩薩無聲聞弟子。亦言一人有一機感一教一理。如來用一教說一理。應一機化一人也。是故如來智慧照此四一之境即是實智體也。問者言。實智所照之境乃有四一則長有理一。說權智所照之境便應有四三。今者何故無有三理只有三三也。解釋者言。昔日若有三理者便應是實有三。何謂於一佛乘方便說三。故知昔日教下無有三理。下經文言。但以假名字引導於眾生。若言三教下實有三理者便應言以實名字引導眾生。何謂言但以假名字乎。問者又言。三教本詮於理若三教下無有三理者。此教竟何所詮。若無所詮三理亦應無有能詮三教。解雲。應眾生實有三機故昔日實有三教實無三理。但昔三教為詮一理。昔日既未得說一實之理。是故假三乘言教遠詮今日一實之理。但昔說一因作三因其實是一因。下經文言汝等所行是菩薩道故知無有三理。但有三種言教前明權智即是開方便門。後明實智即是示真實相也。   次明二智名義有通有別。第三方便智即有智慧義。此方便智即實智義實智即有方便智義。何以知之。智慧本以鑒照為義。然方便智若不洞鑒三乘人根性者雲何得說法化物。故知方便智舉體是鑒照即是智慧之義。此方便智亦即是實智義者。實智本以無虛審諦之義。我此方便智亦即是實有。既是實有方便智即是實義。復言實智即是方便智者然方便者以善巧為義。此實智說一因一果之理言天下深妙幽微難知之理。下經文歎實智言諸佛智慧甚深無量。此一因一果是實智所照之境。此境縱望無底即是甚深橫論無際。即是無量然深廣難知之理。而實智能照此即是善巧之義。即方便問。若爾者雖有二智即今使渾然無分耶。解釋者言。今逐強立名取別於通且明方便與智慧別者。夫正理易知曲義難照故。如巧匠之師運斤斧於一木。若使此木圓直易作運斤斧繩墨得成一器。未覺此人巧術之能若使一木捲曲難作。而此人遂能成妙器於時方覺此人有巧術之能。今方便智亦如是。前境權曲非天下真正道理。而此方便智能曲照物機巧說三教。應彼曲情始見此智善巧之能。此善巧義彰智慧義隱也。又實智義強權智義弱者今一教一理一機一人。此四一之境既真實之理如來智稱此實理而照無有曲從之義。此則實智義顯善巧義隱。又且實智所照理實教亦是實。然權智所照只有三乘教無有三乘理。是則權智所照唯有一實實智義不彰也。然實智所照有教實又有理實。是故實智義顯。此皆互沒一所短互出一所長也。   次明二智用有興廢。第四權智昔興今廢實智今興昔廢。何以知之。昔日鹿苑說三乘別教於時唯是權智用事實智則廢。今日王城之說明一因一果實相之理此則實智興於今日權智廢今日。然則互有廢興此是涉用化物有此興廢也。問者言。如來種覺萬德常湛。今言二智有興有廢者非唯種覺不明。亦闕常湛之照。解釋者言。萬德常湛有如來談。而今言有興廢者此據涉用化物為論。眾生昔日小心狹劣不堪聞實相之唱。於時權智說彼三教應彼三機。實智當乎爾時無有施化之功即義稱為廢。今日時眾即堪聞實相之理。實智說此一理稱彼一機。然權智於今日無施化之功義稱為廢也。若就如來三達之智即天眼照未來有大乘機。此即是實智之用。又宿命智照過去世有三乘之機此即是權智之用。若爾有何興廢也。又就如來分身十方說法度人。若便王城實智說法化物亦可十方權智度人。亦可此間權智度人十方實智說法。是縱論三達橫語十方。權實二智即無興廢。今據一應始終為義有興廢也。   次明眾經所明二智不同。第五眾經不同凡有五種。一者十二年前有相教所明二智。若照生老病死分段無常境者名為權智。若照剎那無常名為實智也。二者大品經所明二智。若照因緣假有即是權智也。照此假有即空是實智也。三者即是維摩經所明二智者。若知病識藥靜照物機此則是實智。若便能應病與藥令得服行此則是方便智。四者是涅槃經所明二智者。若照金剛已還生死無常苦空之法此則是方便智也。若照涅槃常樂我淨真實之法此即是實智也。五者就此法華所明二智。若照三三之境即方便。若照四一之境即實智也。是則十二年前有相二智據親疏為論。大品經所明二智橫照二諦以為二智。涅槃中二智此據縱為論也。維摩明智此據本末為二智。知病識藥是本應病與藥是末。今法華經所明二智此據始終為義。始則權智說三終則實智說一也。   經有三段第一明通別兩序已竟。從此以下竟分別功德品中彌勒說偈頌佛長行以來凡有十四品半。是第二正說段。但正說中本有二段。一者明因二者辯果。從此下竟安樂行品有十二品經。是第一詺為開三顯一正明因義。第二從踴出品竟彌勒說偈頌佛長行以來有兩品半經名開近顯遠以明果義。前已解言因果兩段各有四種且置果中四種。今更明因中四種者。第一從此品初說一長行與偈來詺為略說開三顯一動執生疑。第二爾時大眾中有諸聲聞漏盡阿羅漢下去詺為時眾懷疑致請。然則疑心既生請情又至。是故第三如來從汝已慇懃三請下訖授學無學人記品有七品半經正廣說開三顯一斷疑生信。然則大眾疑心已遣於三一悟解已生。便應以此一乘之義流傳未聞。是故第四從法師品見寶塔品持品安樂行品此四品經明別流通因義。今又就此四段之中第一第二各有二重第三第四各有三別。第一就動執生疑中有二者。第一結經家敘起定說法之相。第二正歎權實二智開三顯一。後三段至時當道也。諸佛如來常在三昧悉見諸佛國不以二相。今所以言從三昧安祥而起者。為物軌則。但凡夫無智吐一言陳一聲之時。率爾輕心散亂而說。今者如來將欲說法先示入定觀理者為令凡夫有所言說先靜心慮然後興意曲辯為此義故言從定而起也。   就第二正歎權實二智中自有二。第一諸佛智慧甚深無量以下訖十七行半偈以來詺為因歎二智髣拂開宗。第二舍利弗當知諸佛語無異以下有三行半偈詺為分別略說開三顯一之義。所以言因歎二智髣拂開宗者。今日之說反常之教昔言三乘別行各有所趣。言聲聞乘異緣覺乘異菩薩乘異言三家不得互通而。今明三乘之行同是一因等是菩薩皆同得佛果。若使頓明無三之教一實之理。執三之徒容生誹謗是故不得頓明須漸漸稍說生動執之端。是故有髣拂開宗直漫言如來有方便智難解之說復有真實智甚深之說。時眾既聞有實智甚深方便智難。解相與生疑言。佛昔日說道三乘之教皆是真實而今言猶有實有方便。時眾於時執心漸動是故第二三行半偈分明略說言世尊法久後要當說真實。復言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眾生處處著引之令得出。既分明略說三一之義。時眾疑真實之意生執三之情動為此義故。故言髣拂開宗。又就兩段之中各開為二。髣拂開宗中有二者。即是長行與偈頌為二也。最後三行半偈分明略說中有二者第一一行半寄諸佛以顯一。第二兩行偈就釋迦以開三。且置偈只就長行中自有二段。第一從品初竟成就一切未曾有法以來詺為寄言以歎二智。第二從舍利弗如來能種種分別巧說諸法下竟長行詺為寄絕言歎二智。非是絕四句故名為絕言。下不及上故名絕言。又名止言歎。又就此二段之中各有二。寄言歎二智有二者。第一將欲歎釋迦二智先寄言歎諸佛二智。第二正寄言歎釋迦二智。所以爾者為欲況釋故。諸佛亦有實智方便智先三後一。何況釋迦亦有實智方便智先三後一。談方便智即說三乘教。語實智即是說一乘教。此兩段中各有三文。今就歎諸佛二智有三重。一者正雙歎二智二者總釋二智三者雙結也。所以明因之中對聲聞。辯果之內對大士。不告聲聞也。所以偏對二人者皆逐緣作論。聲聞之中舍利弗聰明第一。菩薩之中彌勒是補處大士。故偏對二人顯諸下流也。   就正雙歎二智中先歎實智後歎方便智也。只就歎實智中自有二句。諸佛智慧一句將欲歎。故先舉實智。甚深無量此一句是第二正歎實智。所以言甚深無量者。縱則論甚深橫則言無量。三世諸佛皆有此實智故言甚深。橫論十方諸佛實智故言無量。望之杳然故言甚深。際不可知故言無量。此是正歎實智也。其智慧門難解難入此是歎方便智。就中有三。其智慧門一句先舉權智體。難解難入一句第二正歎也。一切聲聞以下第三出不知人也。方便智是實智家門。由方便智說三乘教故實智得通。何以知之。先說三教然後一教得宜故。如即時立門通佛出入仍呼為佛門。無異由方便智故實智得通。是故詺方便智持作實智家門也。今言其者只其實智則言其家門。誰是則言只方便智是。而復言難解難入者第二正歎方便智。言難解難入二乘人不能測此方便智故言難解難入。所以不詺作不可解不可入者。若言不可解不可入者然佛即是能解能入非是不可解。然此理深妙難可得解唯佛能解入。阿誰不能解不能入者故第三則出其人。一切聲聞辟支佛只此二乘人等是不能解不能入者也。   所以者何。此下是第二總釋諸佛二智。此詺舉昔諸佛行釋二智所以。諸佛實智甚深無量者何。復言其智慧門難解難入者何。以佛曾親近百千萬億盡行昔日諸佛之行故。得此二智深妙也。只就此釋中自有三第一佛曾親近以下明行本。第二盡行諸佛以下正明行行。第三名稱普聞一句結顯。第三雙結諸佛二智中有二。第一成就甚深未曾有法此則結上實智言諸佛智慧甚深無量也。第二隨宜所說意趣難解此結上方便智言其智慧門難解難入也。所以言隨宜者此方便智能隨物所宜隨。聲聞人所宜說苦集滅道。亦隨緣覺人所宜說十二因緣。亦隨菩薩人所宜說六波羅密故言隨宜也。   舍利弗吾從成佛以來。此下是寄言歎二智之中第二詺為寄言歎釋迦權實二智。就中亦有三重。一者單歎釋迦方便智。二者單歎實智。三者單結實智也。就第一有二。初正歎方便智第二所以者何以下釋也。就正歎中有三第一舍利弗吾從成佛以來明權智時節。第二種種因緣以下正歎權智。第三引導眾生以下結顯。今者第二正歎權智者即是權智所作。種種因緣者此名釋迦權智所說之法。聲聞觀四諦為因緣。緣覺觀十二因緣為因緣。菩薩之人觀六度為因緣。故言種種因緣。復言種種譬喻者譬三乘行因時。聲聞如兔緣覺如馬菩薩如象。譬三乘得果時聲聞以譬羊車緣覺以譬鹿車菩薩以譬牛車。故言種種譬喻也。廣演言教無數方便者不但說法而已。待處待時種種不同故言廣演言教無數方便也。   所以者何以下是第二單歎釋迦方便智。言所以釋迦有此方便智能作是種種因緣譬喻說法者何。正由如來方便知見波羅密皆已具足故。外國言波羅密此言到彼岸。義如來智慧洞鑒物機到彼岸。故有此巧便之智也。   舍利弗如來知見廣大深遠。此是第二單歎釋迦實智自有二。第一廣大深遠作二章門廣大一也深遠二也。無所不包目之為廣超出小聖目之為大。底不可盡目之為深行因久到目之為遠。第二言無量無礙此下即釋上二章門。先釋廣大章門有六句。後釋深遠章門有一句也。今者第一無量無礙昔日言如來只有四無礙今者無量無礙。昔日言如來只有十力今者有無量力。昔日言如來只有四無畏今者有無量無畏。昔日言如來只有八禪定今者有無量禪定。昔日言如來只有八解脫今者言如來有無量解脫。昔日言如來只有三三昧今者言如來有無量三昧。前一無量目總冠六種法上。若准前之時亦應有所以者何言。所以如來有實智廣大深遠者。何有無量無礙乃至三三昧等。但此六種法釋上實智中廣大句也。深入無際此一句釋上實智中深遠句也。   成就一切未曾有法此是第三單結釋迦實智。正結上如來知見廣大深遠句也。料簡諸佛與釋迦二智交互凡有四種不同。何者上諸佛中雙歎二智釋迦中隻歎二智一不同。上諸佛先歎實智後歎方便智釋迦中先歎方便後歎實智二不同也。上諸佛舉往因釋二智釋迦中舉果地諸功德以釋二智三不同。上諸佛雙結二智釋迦中單結實智四不同。解釋者言非是都無所以。所以諸佛雙歎二智釋迦不雙歎者。欲顯體一故。雙歎諸佛二智將明體雖是一功用異故隻歎釋迦二智。此是互舉一邊也。復言諸佛先歎實智後歎方便智。釋迦中先歎方便後歎實智者。諸佛先歎實智後歎方便智者。此明本末次第何以故只以有本故有末。釋迦先歎方便後歎實智者。此明教化次第所以有本末互有前後者。此則彼此各舉一邊雙明一理。又言諸佛舉往因釋二智釋迦舉果頭諸功德者。諸佛舉往因釋二智者。此明勝因必感圓果。釋迦舉果頭諸功德。釋二智者。此明圓果必酬勝因此亦互舉一邊也。復言諸佛雙結二智釋迦單結實智者。欲明興廢義故談諸佛二智興時。故雙結二智。今日釋迦正廢權顯實之時即為廢權義故。故不結權智為顯實義故。故單結實智也。又解上諸佛雙結二智。為欲明此二智只是一體照三三之境。今言釋迦單結實智者。此逐功用有勝負且欲明聖人懷抱之內。二智之解竟有何勝負。但是逐事故爾。舍利弗如來能種種分別。此下是第二寄絕言歎二智。問言雖復寄言歎二智明此二智非是近情所測拙言可及。且止此唱故下文言唯有諸佛乃能知之。非小聖所及。寄絕言中亦得生大眾疑動執之端。時眾言如來何故從定出自歎二智甚深。仍罷有何所以。是故言歎方便智為動執之端。歎實智為生疑之端。問者言汝既言絕言何故由道歎耶。解釋者言若默住不道絕言時。時眾那得知此二智應絕言耶。就此絕言歎中有三種。第一先出所絕之法即是二智。第二正明絕言歎。第三從所以者何釋所以絕言之意今者第一先出權智後出實智。從舍利弗如來能種種分別下四句。於三三境中偏就故明權智所作。明如來能說聲聞教因緣緣覺教因緣菩薩教因緣。故言種種分別也。巧說諸法者此明如來方便智巧說一乘法持作三乘諸法。故下經文言於一佛乘分別說三。故言巧說也。只說此三乘教稱昔日物機。故言辭柔軟悅可眾心也。   舍利弗取要言之此下竟佛悉成就。此於四一境中偏就理一境出實智。若取要言者而論之實智於今日是要。何以知之。今日是顯實廢權之時也。   止舍利弗不須復說。此一句是第二正明絕言歎也。所以者何。自此下竟長行是第三釋所以絕言之意。只由說二智人高境深故絕言也。故此第三釋絕言中自有二。一者舉人高即是得智之人。二者所緣境深。今言所以者何竟乃能究盡。詺為舉人高釋絕言所以。止舍利弗不須復說權實二智者。何唯有諸佛能知權實二智那得不止也。就舉人高中此有二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難解之法先據二智。唯佛與佛以下正明人高。諸法實相此下是釋絕言。中第二舉境深所以絕言。非唯人高故二智微妙不可說。亦二智所照境深故絕言。   又就此二智所照境中有三。第一雙開兩章門第二雙釋兩章門第三者雙結兩章門。雙開兩章門者諸法此兩字即是方便智所照境章門也。實相此兩字即是實智所照章門。但權智所照境凡有三三之境今唯取照三教也。實智所照境有四一之境今唯取照一理。解釋者言。權智所照三三境中要者是三教進行之徒要須藉言教方得入道。故言諸法。三乘教不一故言諸法也。實相者四一之中是理一。等是四一理一最要是故的照也。但的照三教即是開方便門義也。的照理一即示真實相義也。何以知之。下釋中舉因果釋之。當知因果只是理一也。   所謂諸法。此下是第二雙釋上兩章門凡有九句。初有五句釋上諸法章門。次如是因如是緣下有四句釋上實相章門。如是相者表異為義。覽觀三乘教皆有異相。聲聞乘教異緣覺乘教異菩薩乘教異。故言如是相也。如是性。性是不改為義也。但昔日聲聞教不可改作緣覺教緣覺教不可改作菩薩教。故言如是性。如是體。體體別為義。聲聞行自以四諦聲教為體即是遭苦生厭老病死義。緣覺之人即是十二因緣教為體。菩薩即以六度經教為體故言如是體。如是力。聲聞教作緣斷正使力。緣覺教作緣侵斷習氣之力。菩薩教作緣斷習氣盡成佛之力。故言如是力也。如是作者論主言起作是行相。故知作只是行義也。明此三乘教有行義。聲聞之行有所為作乃至菩薩行行有所為作。此五句都是釋上諸法章門詺為權智境也。如是因此下有四句釋上實相章門詺為實智所照之境。所以知是實智所照之境者。下偈頌言如是大果報故也。如是因者以感果為義。如是緣。緣者由義萬善能感果即因義。此果由萬善得即是緣義。如是果。果以對因為義報以酬答為義。只是一果宜對因詺為果。此果有酬因力義即成報義。此四句正是釋上實相章門也。   如是本末此下是第三雙結兩章門。今言如是本末此結權智境章門。本則舉最初如是相末則舉最後如是作也。究竟等者一因一果。究竟等者此結實智境章門。且更解因緣之義者有人解言。因親緣疏。所以言因親者此果是本無而今有是親義。何以故能令本無今有故。復詺作疏者只同此果二頭三手者。不可生。道理中有可生義。汝若言道理中不可生而因力能令生者。二頭三手不可生。因力何故不令其生。若因力不能令不可生而得生者。乃可詺因為親。果既有可生義因於果成疏義。此果本無今有此因於果是親義。果有可生之理此因於果則成緣義。今光宅法師解不作親疏之義。正言言因者對果為義緣者只是由藉為義。若據萬行望果有對果之義詺之為因。若據果望萬行此果則由萬行而得於果即是緣義。   法華義疏卷第二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715 法華經義記   法華義記卷第三   光宅寺釋法雲撰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因歎二智髣拂開宗中有二。長行與偈頌。此下是第二正明偈頌。但且長行中本二。一者寄言以歎二智二者明寄絕言歎二智。今者十七行半偈亦分為二。第一有四行偈正頌上寄言歎二智。第二從如是大果報下有十三行半偈頌寄絕言歎二智。但上長行寄言歎二智中本有二。一者將欲歎釋迦二智故先歎諸佛二智。二者正歎釋迦二智。此兩雙中各有三重。第一正歎二智第二釋第三結也。今者四行偈頌之為體亦分為二。初兩行偈併疊頌諸佛釋迦正歎二智。後兩行復併疊頌諸佛釋迦釋二智結二智兩重也。又就兩偈疊頌諸佛釋迦正歎二智中。前偈頌諸佛二智後偈頌釋迦二智也。但上歎諸佛二智中先歎實智後歎權智。然先嘆實智中有二句。初舉智體言諸佛智慧第二句正歎言甚深無量。後歎權智有三。先舉智體言其智慧門。第二正歎言難解難入。第三出不知眾言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也。今者世雄不可量一句即得併頌實智權智。各二句。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等也。諸佛應同十方此則世義。降四魔伏外道是雄義。權實二智非下人所測故言不可量也。諸天及世人一切眾生類無能知佛者下三句頌上權智。下第三句出不知眾。上言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也。且今用此一偈頌前長行凡有四種不同。上長行中別歎實智與方便智。今此偈中合頌權實二智一不同。上當體歎權實二智今此偈中舉人歎二智二不同。上明不知人唯繫在權智下今此偈中頌出不知人雙繫二智下三不同。上長行中出不知人唯出聲聞緣覺二人。今此偈中廣出人天聲聞緣覺遠及菩薩併出五乘人。都是不知眾。四不同。何如此不同耶。解釋者言此義亦微有所以有。上長行中所以二智別歎者則明義用異。但此二智只是聖人神解涉用為義。從機曲說未若權智。但此權智應有所出。是故先別歎實智是權家之本。後歎權智是智是本家之末。是故權實互歎此明用有勝負。偈中合頌者。此明二智雖有權實二名照然則體一更無異也。是故維摩經言。十方世界有若干也。其無礙慧無若干也。復言上當體歎二智者。明此經本意故。故當體歎偈中明二智所成人。故舉人總歎二智也。復言上出不知人唯繫權智下。今此偈中雙繫二智下者。上宜鄙斥二人智慧狹劣。雖稟昔日權智之教不能究了。為是義故上出不知人偏繫權智下。而今偈中雙繫二智下者。明此二乘非直不解權智之用。實智冥然莫測。是故雙繫二智下。復言上長行唯出二乘至偈頌中言一切眾生類無能知佛者廣出五乘人者。此為釋物疑情。但今日之教本為斥二乘封執之情。是故長行偏對二乘。但於時時眾謂言二智止。是二乘不解。自二乘之外應有解者。是故偈中言非唯二乘不解此權實之理。人天及菩薩亦復不解。如此頌類舉可知也。   佛力無所畏。此一偈正頌正歎釋迦二智。上正歎釋迦二智中先歎權智後歎實智。今此一行偈上半行先頌歎釋迦實智下半行追頌權智。但上歎釋迦實智中先正歎實智後即舉力無畏等。今此半偈正得略頌上諸功德句不頌正歎句也。及佛諸餘法無能測量者。此半行倒頌上歎釋迦權智句。上歎釋迦權智中正歎有三重。初吾從成佛以來明權智時節。以種種因緣下正歎。引導眾生下顯也。今此半偈只頌第二正歎句不頌第一第二句也。今者所以言及佛諸餘法者權智在後故言餘也。此權智為三根人說之不一故稱諸也。又用此一偈復頌長行有三不同。何者長行中先歎釋迦權智後歎實智。今此偈中先頌實智後頌權智一不同。上長行中言如來知見廣大深遠正歎實智後舉諸功德同釋歎也。今偈中唯頌舉諸功德釋歎實智句略不頌正歎實智句二不同。上長行中歎釋迦二智不出不知眾。今偈中言無能測量者三不同。解釋者言上長行所以先歎權智後歎實智者。此明釋迦出世之意先權後實。偈中所以先頌實智後頌權智者。此明今日實用時。此皆前後互舉。迭相映發其義自彰。復言長行中有正歎實智有釋。偈中唯頌釋句者此明有體一用異之義。上長行語其用異之義。何以知之。智慧鑒照為義。欲明實智所照之境有四一之義。有教一理一機一人一如來智照此四境。故稱實智。力無畏等諸功德不詺鑒照。故知長行據其用偈中唯頌諸功德者。此明功德與智慧只是一體。離此力無畏解脫三昧等更無別有智慧。亦離此智慧無別有功德。故知體一據用則有功德智慧之異。置用談體智慧功德只是一體。此皆前後互舉兩義雙明。復言長行歎釋迦二智不出不知人。今偈中言無能測量者此出不知人。亦前後互舉若偈中出不知人長行亦應出。長行既不出偈中亦應無。而一有一無此互相映明義也。   本從無數佛具足行諸道。此下兩行偈疊頌諸佛與釋迦釋之與結兩重。初偈頌諸佛釋結二智。後偈頌釋迦釋結二智。就初偈中本從無數佛具足行諸道。此半偈頌諸佛第二釋二智言。所以者何佛曾親覲百千萬億無數諸佛盡行諸佛無量道法也。甚深微妙法難見難可了。此半偈頌上長行中第三結諸佛二智。此半偈即成兩意。甚深微妙法此一句頌上結實智言成就甚深未曾有法也。難見難可了此一句頌上結權智言隨宜所說意趣難解也。於無量億劫此一偈疊頌釋迦釋之與結兩重。此一行則成二意。於無量億劫行此諸道已。此半行頌釋迦釋二智。但長行略不出往用。偈中既有映前即成頌釋義也。道場得成果。此下半偈正頌上釋迦單結實智。上結言成就一切未曾有法。上但道實智此中出得實智之會。只是如來坐道樹下成佛。世尊大覺朗然之時得此實智。故言道場得成果我已悉知見也。   第二如是大果報。此下十三行半偈頌上第二寄絕言歎二智。但上絕言歎中有三。一者先出所以絕言之法二者正明絕言歎三者釋絕言之意。今此十三行半亦有三意。從下倒頌。初如是大果報下一偈先倒頌上長行中第三釋絕言之意。第二有十二行即頌上第二正絕言歎。第三有一行半倒頌上第一出所以絕言之法也。但上第三釋絕言中有二。一者先歎二智之人高不可說。二者出權實二智境深故不可說。今者亦倒頌。如是大果報半行偈先頌境深也。我及十方佛乃能知是事半行追頌人高也。但上境深中本有三。一者雙開兩章門二者雙釋三者雙結也。今者不頌第一第三唯頌中間第二雙釋兩章門。上雙釋中初有五句。釋權智境章門。後四句釋實智境章門。今者亦倒頌。如是大果報一句先頌釋實智境。只得頌果與報略不頌因與緣。今者舉果驗知有因緣所以言大。此亦釋物疑情三乘因亦是因三乘果亦是果。為此義故因大字標異。明此是大乘因果非是小乘因果也。種種性相義此一句追頌權智境。權智境中本有五句。今唯頌性相餘三句略而不頌。此句亦倒頌。上言如是相如是性今者先頌性後頌相也。所以言種種者復釋物疑情。大乘亦是性亦是相為此義故用種種之名標言。此非大乘性相三乘性相不一故言種種也。我及十方佛乃能知是事。此半行追頌釋絕言中第一明人高。上言唯佛與佛乃能究盡也。   是法不可示此下有十一行追頌上第二正絕言。上言止舍利弗不須復說今就此十一行中但半行正頌上絕言歎。第二餘十行半義出顯所以絕言之意。正明聲聞不知菩薩不知故也。今此半行有二意是法不可示者正頌上止舍利弗也。言辭相寂滅者頌上不須復說句也。諸餘眾生類無有能得解以下有十行半是第二義出。今就此十行半中自有三段。第一今此半行總明不知眾也。第二半行除有知之人。第三九行半別出不知眾也。第二除有知人者正言除諸菩薩眾中有信力堅固者。自能得知。然非見知猶是信知。此則引聲聞等作大乘。令改狹劣心立菩薩大志也。諸佛弟子眾。此下有九行半是第三別出不知之人。凡有三種類人不知此二智。初有四行先明聲聞不知也。第二有兩偈明緣覺人不知。從辟支佛利智下是也。第三有三行半明菩薩不知。從新發意菩薩下是也。就第一明聲聞不知中復有三文。初一行半正明聲聞不知。次一行假設明不知。次一行半釋疑。疑言縱令皆如舍利弗是一種神解無益於事。今解言假令如餘弟子各有所解亦不能知也。就第三明菩薩不知中有二。初兩行半明凡夫菩薩不知。次一行明初地以上至六地菩薩不知。此是教中為論故也。又告舍利弗無漏不思議。此中有一行半即追頌絕言中第一出所以絕言之法。上言如來能種種分別。先出權智今此中略不頌也。唯頌上出實智言取要言之無量無邊未曾有法佛悉成就句也。但此一行半中初一行正頌下半行引諸佛證成也。此是於善捨寺解。舍利弗當知諸佛語無異。此下三行半偈是第二分明略說開三顯一。成物動執生疑之惰。就此三行半中亦有二段。第一有一行半偈就諸佛以顯一。第二餘有兩行偈據釋迦以開三也。此二階各自有三重。就諸佛顯一中有三重者。第一言舍利弗當知諸佛語無異。此半偈先會諸佛道同。於佛所說法當生大信力。此半行是第二勸□誡敕令信也。世尊法久後要當說真實。此半行是第三正就諸佛顯一。一理是真實也。就釋迦開三中有三重者。第一告諸聲聞眾及求緣覺乘。此一偈出釋迦開三之所為為二乘之人。二乘之人見執重者先斥對此二乘人也。第二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此半行正就釋迦開三也。第三眾生處處著引之令得出。此半偈釋釋迦施三之意。只由眾生逢境執著處處生染。是故如來設權而誘化也。略說開三顯一動執生疑竟也。   爾時大眾中有諸聲聞眾自此下竟慇懃三請以來明因中有四段。此下是第二眾情懷疑致請段。就此中自有二者。第一從爾時大眾中下竟而今不知是義所趣。以還先明經家序大眾有疑也。第二從爾時舍利弗知四眾心疑自亦未了盡三請以還詺為舍利弗正騰疑致請。佛既道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昔日不言三乘是方便。而今忽唱三乘是方便。此則與昔日相違。是故舍利弗騰疑致請取決於大聖。又就經家序大眾有疑中自有二段。第一從爾時大眾中有諸聲聞眾竟優婆塞優婆夷以還詺為經家序引疑眾生也。第二從各作是念下竟而今不知是義所趣正出所疑。所疑者是二智。又就此二段之中各有開為二。經家序引疑眾中有二者。第一言千二百人此無學人有疑也。第二言及發聲聞辟支佛心竟優婆夷此出學人有疑也。第二出所疑中有二者。第一從各作是念以下竟聲聞辟支佛所不能及以來。先出疑。佛上何故稱歎二智。此疑從第一歎二智髣拂開宗中生。第二從佛說一解脫義下竟而今不知是義所趣。明大眾自疑所得解脫為是究竟。為未究竟此疑從第二分明開三顯一段中生也。   又就第一疑佛歎二智中有二。第一各作是念今者世尊何故慇懃稱歎方便。此疑上釋迦歎權智。上釋迦歎權智。上言舍利弗吾從成佛以來種種因緣種種譬喻廣演言教。亦應疑釋迦上歎實智。但文略不出。第二而作是言佛所得法甚深微妙以下疑上歎諸佛二智。此句疑歎諸佛實智。上言告舍利弗諸佛智慧甚深無量也。有所言說意趣難知下此疑上歎諸佛方便智。上言其智慧門難解難入一切聲聞所不能知也。今以此句相應也。   佛說一解脫義。此下是第二正自疑所得為是究竟。為非究竟此疑者。只由上第二分明開三顯一中生。上言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就中有二。第一佛說一解脫義下竟到於涅槃先出所疑。第二而今不知是義所趣正明起疑也。今先解三乘人兩種果。一者有為果二者無為果。有為果者即是盡智無生智照三界因。儘是盡智不受後有。是無生智。二是無為果。三乘人三界因儘是有餘涅槃。三界果儘是無餘涅槃。但二種無為只是一時因盡即是果盡時果盡時為因盡時。雖然逐義有便所可作前後。得言因盡故果盡不得言果盡故因盡問者言若言因盡時而果盡者。羅漢何治道斷三界因盡之時報身即應亡。解釋者言此報身是因餘勢任運而盡故如用杖轉輪。假說此杖即滅而輪猶轉。羅漢三界因盡於是時報身餘勢如輪也。問者言三家解脫一。等不應有三車受別也解釋者言。三家解脫所以一等者同取三界因果盡無為。無為既不殊。是故皆詺作一解脫。所以有三車之喻。運因勝負者此據力用有短有長。聲聞斷三界正使盡取譬羊車。緣覺侵少許習氣取譬鹿車菩薩斷習都盡取譬牛車。問者又言斷惑既有優劣無為亦應不等也。解釋者又言引昔作義不言習氣受生雖斷習氣不就習盡處制果。然三家同取三界因果盡處制盡無生智。若語其解脫三家一等。論其功用有廣狹之殊長短之別。取譬三車故言佛說一解脫義。解脫是有餘無餘涅槃即是滅諦也。義者即是道諦舉果明因。我昔依佛教修行道諦證得滅諦果。故言佛說一解脫義我等亦得此義到於涅槃。從而今不知是義所趣者第二正明起疑。而今不知我昔日所行道諦為當只趣此解脫果為更有所趣。上來皆是經家述其疑意。   爾時舍利弗知四眾心疑自亦未了。自此以下訖三請已還是第二明舍利弗騰疑致請。就此請中自有二段。第一從舍利弗知四眾心疑自亦未了。此明經家序舍利弗騰疑欲請之意。第二從而白佛言下竟三請以還詺為正請。又就經家序中有二。第一言舍利弗知四眾心疑。此是經家序舍利弗欲令騰大眾疑意也。第二言自亦未了此明經家敘舍利弗自有疑心也。第二正請中有五重。舍利弗有三請如來有二止。賓主相間即是五重。舍利弗三請者第一舉有疑請。第二有利根必信故請。第三有解故請也。就第一疑請中有二。一者長行二者偈頌。又就長行中自有三重。第一疑上歎諸佛二智。第二疊疑眾請說。第三疑上歎釋迦二智也。今者第一疑諸佛二智即而白佛言。何因何緣稱歎諸佛第一方便。此則疑上歎諸佛權智。從甚深微妙難解之法此疑上歎諸佛實智甚深也。從我自昔來未曾從佛聞如是說今者四眾鹹皆有疑唯願世尊敷演斯事。此即是第二疊疑眾請說也。從世尊何故慇懃稱歎甚深微妙難解之法。是第三疑釋迦上所歎實智。亦應有疑方便智。但經文略不出。下偈中有故知長行應有。但上經家敘中疑方便智不道實智。互舉明義也。   爾時舍利弗而說偈言第一舉設請段中本有二。長行與偈此下是第二偈頌凡有十一行偈亦分為二。初有六行半偈正頌上長行。第二從於諸聲聞眾佛說我第一有四行半偈。更直說自疑所得。不頌上長行。有人解言用此四行半偈頌上佛說一解脫義我等亦得此法到於涅槃。文句乃相類意謂不爾。何以知之。上長行中即是經家敘。於時時眾有此疑。雲何舍利弗頌經家意耶。故知但是直說偈。但六行半頌長行中本有三。一者疑諸佛二智二者疊疑眾請說三者疑釋迦實智。今者六行半中兩行半先頌第三段次一行追頌第一次三行頌第二段也。初有兩行半偈先頌第三段釋迦二智。今慧日大聖尊久乃說是法。此下一行半偈正頌疑釋迦實智也。從道場所得法此一偈義頌疑上權智。疑言何故稱歎此智而不說也。無問而自說。此一偈是第二倒頌上第一言何故慇懃稱歎諸佛第一方便甚深微妙難解之法。但長行不出諸佛往因。今此一偈上半長出往因。下半偈正頌也。無漏諸羅漢及求涅槃者。此下三行偈是第三追頌上第二疊疑眾請說。上言我自昔來未曾從佛聞如是法。今者四眾鹹皆有疑。故知此三行正頌上。有二初偈舉聲聞請說。第二其求緣覺者下兩偈舉緣覺人請說也。於諸聲聞眾佛說我第一。此下四行半偈是偈中之第二詺為直說偈自疑所得。此四行半自有二。第一於諸聲聞眾佛說我第一此下一行半偈正明舍利弗自疑所得。為定是因為定是果也。第二從佛口所生子下三行偈正結請說也。爾時佛告舍利弗止止不須復說。此下是第二段。第一止止意言若便廣說此二智者。時眾相與生驚疑之心為是義故不須復說也。   舍利弗重白佛言唯願說之唯願說之。此下是第三段。第二有利根必信故請說。此下以三段例皆有二長行與偈為二也。今請意言此會中皆是利根堪聞佛說。雲何言驚疑耶。   佛復止舍利弗若說是事此下是第四段。第二止止意言我若說權實二智者。時眾非直生驚疑之心。亦更生誹謗隨墜惡道。雲何應說耶。   爾時舍利弗重白佛言唯願說之唯願說之。此下是第五段第三請有解故請。   爾時世尊告舍利弗汝已慇懃三請豈得不說。自此下竟授學無學人記品有七品半經。明因中本經四段。此下是第三廣說開三顯一斷疑生信。上請中有二種疑。一疑如來所以歎二智。二自疑所得之法。今者如來只答第二疑。第二疑自去不須別答也。又此第三即廣上品初第一略開三顯一。動執生疑段。前又解言。第一第二各開為二。第三第四各開為三。今此歎第三疑中有三重者。即化三根人為三段。第一從汝已慇懃三請以下入第二卷中言我所有福業今世若過世及見佛功德盡迴向佛道以還。此詺為法說開三顯一。化上根人舍利弗等也。第二從爾時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今無復疑悔親於佛前得受三菩提記盡受記品以還四品經。詺為譬說開三顯一。化中根人迦葉須菩提等四大弟子也。第三從化城品竟授學無學人記品以還三品經。詺為宿世因緣說開三顯一同歸之理。化下根人富樓那等也。是則上根人聞法說三一之義同歸之理。便解中根人再聞三一之義。可悟同歸之理。下根人三過聞說方解同歸無三差別。但法說中亦有譬說義譬如優曇華也。亦有宿世因緣說義即言我昔曾於二百億佛所常教化汝也。雖有譬說根本大意為歎法希有故來不可示詺。雖有宿世因緣說此乃是述成上根人得悟。說此往古因緣根本大意非正是因緣也。第二譬說中亦有法說義亦有宿世因緣義。故下言是諸所說教化菩薩。故此則是法說義但文句少不足可以發悟中根之之人。從結父子因緣之中昔日波若座席已言示其金銀等。此則是宿世因緣說義但此意非。是正譬中有時眾已於正譬得悟。如窮子領解中方有此語非是正宿世因緣說中。宿世因緣說中亦有法說義。即化城品初明先佛之時神通感動之相十方諸梵請轉法輪。此則是法說也。又言譬如五百由旬此是譬說。雖有此唱原其根本只為明宿世因緣之義。何以得知。又四大弟子授記品末言我及汝等宿世因緣吾今當說汝等善聽。即復為下根人說往古之時已曾大乘化汝。下又言我在十六數曾互為汝說。以此本因緣今說法華經。大意聞此宿世因緣說方得解故宿世因緣說也。所以有三根人差別解有前後者。置教論理者。何容羅漢斷三界正使盡得三明六通之人。一向不知同歸之理無三之別。且自涅槃經言若人不知一體常住二歸者尚不得聲聞緣覺菩薩。何況當得無上菩提。若不知佛是常住則四信不成五根不立。且自勝鬘經言三乘初業不愚於法。又言聲聞緣覺自知住有餘地必當得無上菩提。就理為論何容三乘聖人執三乘決定言別異不解同歸耶。若爾所以有聲聞緣覺者此人自有知有佛果可求。只自心志弱未能捨頭目髓腦發曠濟之心。且作聲聞緣覺自調自度。如此類例皆是實有。而會中舍利弗是上根富樓那等是下根者。若談其實行皆行內祕菩薩行外現是聲聞。所以有此三種信解悟者皆應同狀外凡淺識之徒。執昔日三乘別教或同歸之義。是故如來作此三種。初始明法說竟外凡夫中有利根得解。舍利弗示同領解。譬說既竟外凡夫中有中根者得解須菩提等仍示同領解。宿世因緣竟外凡夫中有下根者得悟富樓那等示同領解。若置理而論教者具得羅漢亦有此執。又理教合論作三根差別者但外凡中有兩種人。自有一種人易可迴轉如大品所明輕毛之位。自有一種人實欲進行者。今只就此實欲進行者根性利鈍遂有三種。既有三種皆因宿習濃淡。以理惑教有時以教惑理。故言踟躕理教之間故受悟有前後。利根者執理情多疑教情少。鈍根者執教情多疑理情少。中根者迷教惑理正等也。執理情多疑教少者言無生之理是一等觀無生智應同。此人執理既是一。如來何故說有三乘別趣。言有三果之別此是疑教也。鈍根者執教情多疑理少者言佛教既說有三因三果之異。三乘所觀無生之理何必是同。此是執教多疑理少。中根者有時執理惑教言理一教那得言異。有時執教疑理言佛教既有三理何必同。此則教理等執而疑也。夫得道成聖必由見理。是故利根之執理多者則與理相符。是故一聞法說便悟一理無三之別。執教情多疑理少者則與理不相扶。是故三過聞說方悟一乘之理無三之別。理教等執者據在中間再聞得解。但於此理教上生疑者有學人與無學人通有。又有執教疑果者。亦有三種。利根者執果情多疑教情少。鈍根執教情多疑果心少。中根之人果教等執也。果者只是斷滅涅槃。利根者執果心多疑教少者。自觀理智慧分明見習氣猶在。知斷惑未盡作觀未來身盡滅耶。此是執果情多疑教心少。鈍根執教多疑果少者。言既說言神明可滅佛語不虛。何敢不信受。此是執教多未知神明之道實滅不耶。此是疑果少。中根人或執果疑教或復執教疑果。但此果上生疑者唯無學人也。雖有此三種疑執開三顯一一同。說法既竟同得悟解。但有先後文異也。   就第一法說化上根人中自有四段。第一從汝已慇懃三請盡此卷末以來詺為正法說化上根人。第二從第二卷初長行及偈明上根人舍利弗等示同領解也。第三從爾時佛告舍利弗以下明如來述成上根人得解之相也。第四從汝於未來劫以下為上根人授記也。又此四段之中各開為二段。今第一正法說化上根人中有二者。第一從汝已慇懃三請以下竟一百十四行偈以來詺為正法說化上根人。上根人既解同歸之理無三差別疑心既除。是故第二汝等舍利弗聲聞若菩薩下七行偈略勸□上根人受行同歸之理。又就此兩段之中各有二種。正法說中有二者即是長行與偈為二也。第二七行偈勸□之中有二者。第一有五行半勸上根人行因。第二餘有一行半偈勸令慕果。言心生大歡喜自知當作佛等。又就長行中自復有二。第一從汝已慇懃三請竟願樂欲聞詺為法說緣起。第二從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以下竟長行以來詺為正法說。又就兩段之中各有二。緣起中有二者。第一佛許為說同歸之理無三之義。第二舍利弗言唯然世尊願樂欲聞此詺舍利弗奉受旨。今就第一佛許中自有四重。第一正許第二誡敕令諦聽。第三簡眾第四歎應聞眾總結誡許也。汝已慇懃三請豈得不說此是第一詺為正許也。汝今諦聽以下第二詺為誡敕令諦聽。此則令生三慧誡諦聽聞說。令生聞慧誡善思令生思慧誡念之令生修慧解也。說此語時會中有五千等禮佛而退此是第三詺為簡眾。以佛神力堪聞者住不堪聞去自。有四第一正明五千人禮佛而退。第二所以者何不釋下堪聞。未得謂得者是有為果盡無生智也。未證謂證者謂無為果盡處也。第三有如此失下結不堪也。第四世尊默然下證不堪也。告舍利弗我今此眾是佛許中第四歎眾總結誡許也。只就此中自有三。第一告舍利弗下歎住者有機。第二如是增上慢下明去者無機。第三汝今善聽下正總結。問者言如來有身口二密終日在坐不睹真容。雖復在中自不聞說法。何假從座而起拂席而去。解釋者言。此品中是時眾所應亦可是實持是佛神力。將欲褒貶時眾為令住者生欽重之心起願樂之意。貶去者無聞法之緣。是故拂席而去也。   舍利弗言唯然世尊願樂欲聞。緣起中本有二。第一佛許已竟此是第二明舍利弗奉受佛許也。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長行中本有二。一者緣起二者正法說。自此下是第二正法說。就正法說中自有二者。第一廣諸佛門第二廣釋迦門也。今從如是妙法以下第一就諸佛廣明開三顯一。此則廣上品初歎諸佛權實二智。所以言廣者但上第一髣拂開宗中直總歎諸佛二智。言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第二分明略說中但明顯一。言世尊法久後要當說真實也。既但總歎諸佛二智而已不別明諸佛復。但明顯一故稱為略。今則廣明佛又廣明義故稱廣故。廣佛者此中廣總出諸佛。及別三世諸佛是則廣佛之義深。復言廣義者上直歎諸佛二智與顯一。此中長有四義合有六義。一者歎法希有二者明不虛妄止物誹謗三者明開三四者明顯一五者舉五濁釋先三後一之意六者簡真偽敦信。既備此六義故稱廣義也。   第二廣釋迦門者廣上品初髣拂開宗歎釋迦二智。及第二分明略說中開三義也。釋迦門中唯有廣義無有廣佛也。今明廣諸佛門中自成四別。第一總明諸佛開三顯一第二就總諸佛門離出過去諸佛亦明開三顯一。第三就總諸佛門離出未來諸佛亦明開三顯一義。第四就總諸佛門離出現在諸佛明開三顯一。今先明總諸佛門此中應有六義。一者歎法希有二明不虛妄三明開三。四明顯一義。但文句略唯有四義略無出五濁釋先三後一之意。至偈中方有同復無簡真偽敦信。又略。下釋迦門中可知備有六義。但文句略不出耳。今言如是妙法諸佛如來時乃說之如優曇缽華時一現耳此是第一歎法希有。優曇華是外國語此間言靈瑞華。唯有轉輪聖王出世有此華故知此華希有。此經如是也。舍利弗汝等當信佛之所說言無虛妄此是第二明不虛止物誹謗。從舍利弗諸佛隨宜所說意趣難解是第三明開三。就此開三之中自有三重文句。第一正明諸佛開三第二從所以者何我以無數方便此下是舉釋迦釋諸佛開三。何以故。一釋迦是諸佛數故。二本明諸佛開三為成釋迦開三故也。第三言唯有諸佛乃能知之此還舉諸佛結成諸佛開三之意也。所以者何。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此下是第四顯一。此所以者。何義得釋上開三之意。文則屬下顯一廣明四一。先明果一二明人一三明因一四明教一也。明果一者即會昔日三果終成今日一果。明人一者即會昔日三人成今日一菩薩人。明教一者即會昔日三乘別教成今日一教。明因一者即會昔日三乘人所行之行只是一因以對一佛果。是故言汝等所行是菩薩道。此中四一二智中實智照境。四一有同有異義。實智所照境有機一此中無機一。所以有四者就理一中開為二種。因一果一也。然因果皆是理。所以彼處明機一。今此中不明機一者。前明機一此明二智所照境故明也。此中明會三歸一若遠相緣由亦應會三機為一機。但此三機實是眾生自有法故不可會三歸一。自餘三一是諸佛昔日應三機但以假名字分一為三。今日一乘機熟故可得合三還歸於一也。此中教一與實智所照境教一亦不同。何以知之。實智所照教一者直是照法華經教一。今此中言教一者昔日應三機故有三教。三教非是一三教遠詮今日一理。故會昔三教終成今一教。此中明人一與實智所照境人不同。何以知之。實智所照境人無別體。今日眾生一乘善機發一機所成人以為人一。故總諸菩薩以為一境。此中人一者昔日三乘機一所成邊非是一。為三機善所成邊是一善理一。故會昔三人終成今日一菩薩人。但今日教一人一名字與實智所照教一人一名字同明義意異也。此中明因一果一與實智所照理一義同而名字異也。今先明果一中自有四重。一者開果一章門。二者更牒果一章門。三者作四句解釋果一。四者結果一也。今言所以者何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此是第一先開果一章門也。舍利弗雲何名諸佛此下是第二顯解釋更牒果一章門也。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此下是第三正作四句解果一。開示悟入四句人解此四句互有不同。一家解言初三乘別教為開也。波若教時言示也。說無量義經名悟也。說法華經詺為入也。知見是佛果之名。同取萬行作知見家道。此解亦好。今光宅法師解言。知見只是一眾生當來佛果。眾生從本有此當果。但從昔日以來五濁既強障礙又重不堪聞大乘。不為其說有當果。此當果則有閉義。今日大乘機發五濁不能為障。得聞今日經教說言眾生皆當得佛。此則是開義。說言昔日三乘所行之行皆是得一佛果之行。眾生聞此語則生聞慧。此則是示義。且又三乘人相與思惟籌量。昔來是方便今一因一果是真實。我等未來皆應得佛深解此理。於時則生思慧詺為悟。相與自知居未極地。更習諸行修無漏治道斷無明住地煩惱。於時即生修慧仍詺為入佛知見道也。光宅法師又於善捨寺中解此四句。即會因果之義以明四句。然此四句有漸漸除義。初言開者此最淺故如前略說開三顯一漸表壽命長遠一果之義。此則是開義也。又如廣說開三顯一令知壽命長遠一果之義。此則是示義也。又如後略明開近顯遠令知如來壽命長遠。此則是悟義也。又如後廣說壽命長遠分身十方隱顯度人復倍為期。時眾相與同歸之因求一佛之果。此諸行修學即是入義也。舍利弗是為諸佛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此是第四結果一也。佛告舍利弗諸佛如來但教化菩薩此是第二明人一也。諸有所作常為一事是第三明因一。明修此因為佛知見故言唯以佛之知見示悟眾生也。舍利弗如來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此下是第四明教一。就此教一中自有二階。第一正明教一。第二從舍利弗一切十方諸佛法亦如是者引諸佛道同結成也。   舍利弗過去諸佛此下是第二明過去諸佛開三顯一。此下三佛於六義中唯有二義。只開三顯一闕無四義。今先明開三也。第二從是法皆為一佛乘故下明顯一。此下三佛於顯一中例皆唯有三一。略無因一也。初言是法皆為一佛乘故即是教一也。是諸眾生從諸佛聞法究竟此是人一也。皆得一切種智此是果一也略無因一也。   舍利弗未來諸佛此下是第三明未來諸佛先三後一。此中亦唯有開三顯一二義。今先開三也。第二從是法皆為一佛乘是顯一。此中亦唯有三一。今言是法皆為一佛乘故是教一也。是諸眾生從諸佛聞法究竟此是人一也。皆得一切種智是果一也亦無因一也。   舍利弗現在十方無量百千諸佛。此下是第四廣明現在諸佛亦先三後一義。唯有二義。開三與顯一為二。此現在佛門證釋迦先三後一義顯。何以故。今同是現在十方佛尚有先三後一。何況釋迦出五濁惡世而當不先三後一耶。就此現在佛門中自有三段。第一從舍利弗竟多所饒益安樂眾生此先明現在佛先三後一之意。第二從是諸佛亦以無量無數方便下正明開三顯一。第三舉人一果一結成也。舍利弗現在十方無量百千諸佛下先明開三也。次第二從是法皆為一佛乘故下是顯一。此中亦唯有三一。是法皆為一佛乘故此是教一也。是諸眾生從佛聞法究竟此是人一也。皆得一切種智即是果一也。亦無因一也。從弗舍利是諸佛但教化菩薩此是第三更舉人一果一結成現在佛所義也。   舍利弗我今亦復如是。然長行第二正明法說中本有二。上來廣明諸佛門開三顯一者即是廣上品初長行歎諸佛二智。及前偈中就諸佛顯一義竟。此下是第二廣明釋迦如來開三顯一。此則廣上品初長行中歎釋迦二智偈中據釋迦開三之義。就此釋迦門中唯有五義。第一明開三第二明顯一第三舉五濁釋先三後一之意第四簡真偽敦信第五明不虛妄。略無歎法希有。下偈頌中方有也。以此而準得知。一佛門中應備有六義文句互相映發我今亦復如是此下第一先明開三也。有種種欲者如來開教之始三乘各有所樂也。深心所著者此時遂能行行也。隨其本性者明過去宿習不同也。   舍利弗如此皆為得一佛乘。此下是第二顯一。就中唯有三一略無人一。今言如此皆為得一佛乘此是教一也。一切種智故此一句是果一也。舍利弗十方佛世尚無二乘。何況有三。此明因一。言尚無二乘者言。尚無偏行六度菩薩乘辟支佛乘何況有聲聞乘。故知唯是一佛乘即是明因一義也。   舍利弗諸佛出於五濁惡世。此下是第三出五濁。釋釋迦先三後一之意。只為此五濁惡世故不能發初明一。就此明五濁中自有四段。第一總唱五濁二者列五濁之名三者明濁義四者正釋結也。今言舍利弗諸佛出於五濁惡世此是第一總唱有五濁也。所謂劫濁煩惱濁此下是第二次第列五濁之名也。如是舍利弗劫濁亂時下第三明濁義。諸佛以方便力於一佛乘下是第四正釋先三後一之意也。釋五濁義五濁者劫濁煩惱濁眾生濁見濁命濁濁者濁亂為義。此五濁大判只應有煩惱濁見濁。十使之中五鈍使是煩惱濁。五利使是見濁。此二是濁之正體。餘者相從為論也。見濁煩惱濁此是因濁。命濁是果報濁。眾生濁是行因。得果人濁劫得名為時節濁。此劫更無別體只以時節中有此四種仍詺劫濁。如此年無食名為飢年年非是飢。劫濁亦爾。言五鈍使為煩惱濁。此五鈍使縱橫競起惛迷行人謂之為濁。眾生由煩惱為因於中亂受生不定。輪迴三界往還六道交亂受生。但眾生是濁主也。五見為見濁五見以身為本。若身見一生諸見競起迷真亂正詺之為濁。命濁復是果報濁。成實論言六人六識得相續生名之為命。由有煩惱為因生在三界。牽命感長感短雜亂無窮名為命濁。此五濁既障一乘機大判凡有三種五濁。若上品五濁即是見諦五濁。中品即是思惟五濁。下品即是習氣五濁也。此三種五濁皆障一乘機。問者言此三種五濁皆障一乘機。外凡夫具有三種五濁。則應不聞說法華。亦應無大乘機也。思惟五濁亦障一乘機者。七種學人應無一乘機不堪聞說法華。習氣五濁復障一乘機者。羅漢有習氣亦應無一乘機不堪聞說法華。解釋者言。如此頌類皆有其宿習大乘。大乘因緣強者雖有三種五濁不能為障。各宿習大乘。緣弱者雖有習氣五濁猶能為障。今者明義正就宿習為論。諸凡夫等雖具有三種五濁。過去大乘善根強者此五濁則不能為障。便有一乘機發堪聞法華。學人無學人亦如是。宿習大乘因緣弱雖復偏行所行斷除正使。習氣既在由能為障無一乘機發也。問者言。若使皆由宿習大乘緣者何關五濁障耶。解釋者言。今借一譬以顯障機之義。何者如人恆有僻病。若使年常飲食豐足溫煖適意□裘隨時。然此僻病恆成就在則不為患。若使此人年常飲食不充衣被乏少致令寒暑得便。昔日僻病於時便顯動發。內合亦如是。若善根食強煩惱僻病雖有不發。善根既弱五濁僻病則障一乘機。但障有三種一是對障二者既伏障三者隨時障。今言五濁障一乘者詺為隨時障。只是隨時得便而能為障也。   舍利弗若我弟子自謂阿羅漢。此下是第四簡真偽敦物信心。所敦之者已是外凡夫也。就此簡真偽敦信中自有兩段。第一正簡真偽第二從除佛滅後以下正明敦物信心。此兩段中各自有三重。第一正簡真偽有三重者。第一明非真第二明是偽第三出真羅漢形釋也。今者第一若我弟子自謂得阿羅漢辟支佛者初此明非真也。又舍利弗以下第二正明此人是偽。何者言非真今者正明是偽。羅漢是增上果而伊實自未得羅漢果自謂言得。此則於增上法中生慢故言增上慢。所以者何。此下是第三出真羅漢例釋上偽。若有實得羅漢不信此開三顯一同歸之法無有是處。當知實得羅漢者在五便中時早已解方便善是同歸。而汝上言得羅漢不解同歸者。當知此人非真羅漢。除佛滅度後此下是第二正敦物生信亦有三重者。第一正敦物生信第二釋敦信之意第三釋物疑心也。第一言除佛滅度後佛既滅度前佛已過後佛未出。於此中間若有人只於無佛前世中修行得羅漢。百千時都無有佛為此羅漢說法華道萬善同歸者。此人容可不解正是敦物令信。言佛若在世可得為汝說同歸之理。佛若滅度誰當為汝說此法華同歸之法。汝今可及佛在世生信樂之心受持同歸之法。此是就教為說。若就理而談不問有佛無佛皆自然解也。於時物情於中由自不肯信。自言佛雖滅度佛弟子自解法華。於佛滅度後自當為我說此同歸之法。是故第二從所以者何以下佛即釋此執言。所以勸汝及佛在世信受者何正言佛滅度後惡世多難如是法華有能受持讀誦者。是人難得為此義故令汝今日信受也。但物情於中猶未肯信佛。若言滅度後受持此經為我說法甚難得者。我當自入無餘涅槃。是故第三若遇餘佛以下佛即釋此疑言。若遇餘佛於此法中便得決了。此意正言若人得羅漢果竟要聞如來說此法華知萬善同歸然後得入涅槃。若不聞說法華同歸終不得入涅槃。若阿羅漢不值今日釋迦說法華者於未來世中要值遇餘佛。於此法華教中得聞萬善同歸方得入涅槃。無有中間入涅槃者。物情只聞佛此語仍信受。若如此我等即時信受。何假待餘佛方信受。使羅漢當自外凡中有不肯信者相與信受也。   舍利弗汝等當一心信解受持佛語。此下是第五明不虛妄止物誹謗之心也。就中有三。第一明勸信。第二諸佛如來下正明不虛。第三無有餘乘以下舉所信之法結勸也。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下正法說中本有二。長行與偈頌此下是第二偈頌凡有一百十四行偈。正頌上。上長行中本有二。一者緣起二者正法說。開方便門示真實相。今者一百一十四行偈亦開為二段。初有四行一句偈頌上長行中第一緣起。第二餘一百九行三句偈頌上長行中第二正法說也。但上緣起中本有二。一者是佛許為說同歸之義。二者舍利弗受佛明旨。今者四行一句唯頌佛許不頌舍利弗受旨也。然上佛許中本有四重。一者正許說二者誡敕三者簡眾。今皆不頌唯頌第四歎眾總結誡許也。   今者四行一句分為二。初有三行半偈不頌長行將顯歎住者是。故先明去者之非。若無非無以顯是。是故先明去者之非。次三句正頌何以得知不頌長行。上簡眾者佛入涅槃後出經者列於時事耳。雲何今佛頌經家語耶。若爾何故相似耶。兩處俱出於時事那得不相似耶。於戒有缺漏者若犯一戒名之為缺。具足犯即是漏。漏入生死。瑕疵者。瑕據其外疵據其內。內實犯戒外慎威儀故言護惜也。此眾無枝葉。至舍利弗善聽三句是第二正頌第四歎眾總結誡許也。上本有三。一者歎住者有機二者明去無機三者正總結誡許。今者兩句頌第一。舍利弗善聽一句頌第三。略不頌第二段也。   諸佛所得法自此下有一百九行三句偈。是偈中第二頌上長行中第二正法說。但上正法說中本有二。一者就諸佛門廣明開三顯一。二者就釋迦門中廣明開三顯一。今此一百九行三句偈亦分為二。初有七十三行一句頌上諸佛門開三顯一。從今我亦如是下有三十六行半。頌釋迦門開三顯一也。但上諸佛中本有四佛。一者總諸佛門開三顯一。二者明過去諸佛開三顯一。三未來諸佛開三顯一。四現在諸佛開三顯一。今者七十三行一句亦分為四。初有三十四行三句頌上總諸佛門。第二過去無數劫以下有二十七行半偈。頌上第二過去諸佛門。第三從未來諸世尊下有六行半偈。頌上未來諸佛門。第四從天人所供養以下有四行半偈。頌上第四現在佛門也。上總諸佛門中本有四義。一歎法希有二明不虛妄三明開三四明顯一也。今者不頌第一歎法希有。今此偈中長有舉五濁釋先三後一之意故。   就三十四行三句亦分為四。初有十二行一句頌上第三諸佛開三。第二從聲聞若菩薩下有十一行偈頌上第四諸佛顯一也。第三從若我遇眾生儘教以佛道下有九行半偈義頌諸佛。舉五濁釋先三後一之義是上長行所無。第四從我有方便力下兩偈頌上第二諸佛不虛妄。今兩句料簡。上長行中不虛妄是第二。今此中是第四。文句倒少。欲顯六義本無次第意。上長行中有歎法希有今偈中略不頌。上長行中無有舉五濁釋先三後一之義。今此偈中有文句既互有出沒。驗知一佛門中應備有六義也。上總諸佛開三中本有三段。初正就諸佛開三。第二舉釋迦未釋諸佛開三。第三還結屬諸佛。今者唯顯第一諸佛開三略不頌後二段也。上長行中唯開三乘是方便。今此偈廣明五乘是方便。今就十二行一句偈中宜分為二。第一有八行三句偈先出四乘教是方便。第二從有佛子心淨下有三行半偈別出菩薩大乘教是方便。逐文句起盡。是故宜開為二也。又就八行三句偈出四乘方便中自復有二。初有五行三句偈先出四乘教。第二從我說是方便有三行偈正開是方便。明昔日所以有四乘之教皆是方便。又此兩段中各有二。初有四行一句出人天二乘教。次一行半出聲聞辟支佛二乘教也。就初四行一句中有四意。第一諸佛所得法下三句明於大乘中離出人天二乘。第二眾生心所念下一行明眾生根性不同。第三佛悉知是已下一行明隨宜說法非一。第四或說修多羅下一行半廣出非一之教即是九部經也。從鈍根樂小法有一行半是第二出聲聞辟支佛二乘教。二乘人未必是鈍但貶其狹短故言鈍也。問曰上言若人遭苦厭老病死今者何故言貪著於生死。此則前後自相違。或解釋言。有三種解。一解言生死有二種。一者三界分段生死。二者是三界外無明住地變易生死。分段之苦交切厭心則顯。變易之苦比於分段此苦則微。且自昔日三乘教不說有無明住地之苦。就昔教既不說有此生死之苦。則於是苦無有厭心故言貪著。第二解言故始須陀洹等若論求道之邊此則遭苦厭老病死猶有妻子之愛。此則是貪著於生死。此兩解隨意用之。後又言機中有厭情則有貪也。我說是方便。自此下三行是第二正開言是方便之教。就中且有二者。第一言我說是方便有兩偈。先開上聲聞緣覺三乘教是方便言昔日是真實今日是方便。第二言我此九部法一偈倒開上人天二乘教亦是方便。故說是人天等經。根本本為大故言入大乘為本以故說是經。有佛子心淨。此下三行半偈是第二別出三乘中大乘之人。教中亦有二。初有一行半偈先出三乘中大乘人教。說是大乘教者是昔日三乘中之大乘非今日大乘。第二二行偈正開是方便自有二。初我記如是人下一行半略記成佛。第二佛知彼心行下半行正開是方便。佛知彼心行為說三乘中之大乘也。   聲聞若菩薩此下十一行偈頌總諸佛門中第四顯一。上有四。初是果一。二是人一。三是因一。四是教一。今者略不頌第三因一。唯頌三一亦不次第。今聲聞若菩薩下一偈頌第二人一。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此下一行半偈頌第四教一。說佛智慧故此下八行半偈頌第一果一。就此八行半中自開三段。第一從說佛智慧故下有一行三句偈。先明佛未應世時欲為眾生說一大乘果。不欲與小乘果。第二從如其所得法定慧力莊嚴。下有四行三句偈正明出世以來欲與一乘果。第三從舍利弗當知我本立誓願有兩行。明如來本行菩薩道時欲與大乘果。又此三段前一後一不開。只就第二佛出世以來欲與大乘果有四重。第一從如其所得法三句正明佛將欲以大果與眾生。第二從自證無上道下一行半偈釋佛出世之本意欲與大果。我若惜此大果我是慳貪之人。無奈眾生無大果之機。是故先為說三。但時眾於中生疑佛為自言欲與眾生大果。誰當信佛此語。故第三從若人信歸佛下有一行一偈引勝人證。汝言無有信者自有人信三寶者言佛不欺誑者。此等人信佛恆欲與眾生大果。時眾有生疑言。若使都無有信三寶者。誰當覆信佛耶。第四我以相嚴身一偈用佛。自身功德相好。證佛與大果不虛。若是無威德人容可不實佛。既如此形相雲何當出言不實。   若我遇眾生此下九行半是第三義頌總諸佛門五濁。上長行所無者。就此五濁中自有三段。第一若我遇眾生儘教以佛道一偈正明佛為五濁眾生故出世不得即說大意。第二六行偈出五濁體。   第三從是故舍利弗有兩行半。結佛為五濁眾生出世說小之意。此三段之中前一後一不開。第二出五濁便成五重。我知此眾生兩行偈出眾生濁。受胎之微形一偈明命濁。入邪見稠林下一偈出見濁。六十二見者我見作本。外道計我即色。是我離色是我。我住色中色住我中。乃至行陰上亦如是。五陰上各有四五。便成二十見。現在有二十見。此可見由因生故。故過去五陰上亦有二十見復感未來種數。故未來世五陰復計二十見。合三世各二十見便成六十見。見雖有六十不出斷常二見。何故如此。若使計色即是我者後時便成斷見。即是無見也。自餘三見皆離色計我便成常見。即是有見也。是知總而論之。是有無二見別而談之有六十見。若總若別故有六十二見也。深著虛妄法出煩惱濁。於千萬億劫一偈出劫濁。是故舍利弗此下兩行半。是第三結諸佛為化五濁眾生故施三乘方便之意也。   我有方便力示以三乘教。此下兩偈頌上第二不虛妄。就中自有二。初一行偈先舉釋迦同諸佛先三後一不虛妄。第二今此諸大眾下一行勸信結不虛妄也。   過去無數劫自此下有二十七行半偈。上四佛門中之第二過去佛門。上過去佛門中本有二。一者開三二者顯一。今者先有兩行偈頌開三也。第二從是諸世尊等有二十五行半。頌過去佛顯一。就此第二二十五行半偈中自有二種。第一有二行半頌教一。第二從若有眾生類二十三行偈作三重併頌三一。人一因一果一也。三重者初兩行明過去佛在世時修行得佛。第二有二十行偈就過去佛滅度後修行得佛。第三一行偈合明佛在世及滅度後供養成佛也。就第一兩行過去佛在世時中修行得佛亦有三。若有眾生類即是人一。行六度即是因一。成佛道即是果一也。諸佛滅度後已下二十行偈。是第二就佛滅度後修行成佛中凡有四種供養。一一偈明軟善供養。第二四行半偈明起塔供養。第三六行半明造像供養。第四八行直明三業供養也。第一若人善軟心此一偈未暇作餘供養。且先明軟善心供養不開。諸佛滅度已有四行半偈。第二起塔供養亦有三一。人即是人一。供養心即是因一。成佛道即是果一。從若人為佛故有六行半偈是第三明造像供養。亦有三一之義。從若人於塔廟下有八行偈。第四直明三業等供養亦得有三一之義也。於諸過去佛現在或滅度下一行偈是第三合明佛在世及滅度修行。亦得有三一之義。   未來諸世尊自此下有六行半頌上第三未來佛門。就中自有二。初有兩行半偈頌上開三。第二從諸佛本誓願下四行偈頌上顯一。就中有三。初一行頌果一。未來世諸佛雖說百千億下此一偈頌教一也。諸佛兩足尊此下有兩行頌因一。知法常無性者知萬善法無有三乘性。佛種從緣起者若據佛果望萬善此佛果由萬善而得仍詺因為緣。故言佛種從緣起也。是法住法位者是萬善法住一乘法位故法住法位位。世間相常住者只是世間取相。諸善亦住一乘佛位。又一種解。修此萬善在於世間相。常住者常住大乘中。導師方便說者根本只是一因。昔日方便說言有三。故知只是一因。有人曰。用此兩偈頌教一意謂不爾。何故知是因一。言佛種從緣起因只是緣也。   天人所供養此下四行半偈頌上第四現在佛門。上長行中有三。第一明開三顯一義之意。第二正明開三顯一。第三結成。今此偈中只頌前二不頌第三結。第一言天人所供養一偈半先頌第一現在諸佛。為三一之義故應出在世也。後三行偈頌第二正明開三顯一之義。上長行中先明開三後明顯一。今此三行偈中亦分為二。言知第一寂滅一偈先頌顯一唯頌教一也。第二知眾生諸行有兩行倒頌上開三。此兩行偈自有二。初一行一句先明現在十方佛洞見三乘人機。第二言以種種因緣下三句正頌開三也。   今我亦如是自此下有三十六行半偈頌上釋迦門。上長行中本有五義。一者開三二者顯一三者舉五濁釋先三後一之意。第四簡真偽敦信。五者明不虛妄。今者不頌第四簡真偽敦信。長有歎法希有故。今此三十六行半偈亦分為五別。初一行偈超頌上顯一。次有一偈追頌上開三。第三從舍利弗當知下二十七行半偈頌上第三五濁。第四從如三世諸佛說法之儀式下五行半義頌歎法希有。長行所無也。第五從汝等勿有疑我為諸法王下一行半頌上第五不虛妄。今三重料簡。但上長行中顯一本第二段。今此中先頌顯一後頌開三。明互有前後之義。具如上釋。上第四是簡真偽。敦信此中略不頌。上長行本無有歎法希有。今偈中長出歎法希有則義頌之也。所以長補所闕還成五重。然此釋迦門中長行與偈既互有出沒。故知一佛之中應備有六義。今且取第一第二第三第五唯除第四歎法希有。用此四段偈若合若離不合不離作十種法說。此即為下火宅中十譬。作本所以不取前四佛門作本者。上明四佛者為成今釋迦義。未來非是正主故不取。等是釋迦門中復不取歎法希有作本。此中明法說與譬說作本。其自有優曇華譬雲何以譬為譬作本。是故不取也。取第一第二此兩段宜合為一段。上則帖同諸佛先三後一之意名為化主同下。則為火宅中第一宅主譬作本亦名為總譬作本。又離第三頌五濁。作八段為下火宅中八譬作本。又取第五不虛妄段不合不離。為第十譬作本也。離第三頌五濁。作八種譬本者第一從舍利弗當知我以佛眼觀有四行偈。此間詺為佛在法身地見所化眾生為五濁所惛。即為火宅中第二長者見火譬作本。火宅中言長者見是大火從四面起下是也。第二從我始坐道場觀樹亦經行有六行半偈。此間詺為佛應世以大乘化眾生不得。此則為下火宅中第三長者救子不得譬作本。火宅中言舍利弗是長者作是思惟我身手有力當以衣□下是也。第三從尋念過去佛所行方便力下十一行偈。此間詺為佛因三乘化得眾生。此則為下火宅中第四長者救子得譬作本。下言爾時長者即作是念此捨已為大火所燒我及諸子若不時出必為火焚我今當設方便下是也。第四舍利弗當知我見佛子等志求佛道者無量千萬億一偈。此間詺為佛見三乘人大乘機發之義。此則為火宅中第五長者見子免難譬作本。下言長者見諸子等安隱得出火宅到無畏處皆於四衢道中露地而坐無復障礙也。第五從鹹以恭敬心皆來至佛所曾從諸佛聞方便所說法有一偈。此間詺為三乘人索果。所索者只是三界盡無生智。此理中為論。此則為火宅中超為第七諸子索車譬作本。下言時諸子等各白父言父先所許玩好之具羊車鹿車牛車願時賜與也。第六我即作是念如來所以出為說佛慧故今正是其時有兩行一句偈。此間詺為佛見眾生大乘機發故歡喜。此則追為火宅中第六長者見子免難故歡喜譬作本。下言其心泰然歡喜踴躍也。第七於諸菩薩中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此三句。此間詺為佛為眾生說大乘。即是說法華經。此則為下火宅中第八等與大車譬作本。下言舍利弗爾時長者各賜諸子等一大車下是也。第八言菩薩聞是法疑網悉已除千二百羅漢悉亦當作佛。此一偈此間詺為三乘人受行大乘之義。此則為下火宅中第九諸子得大車故歡喜譬作本。下言是時諸子各乘大車得未曾有非本所望也。離頌五濁為火宅八譬作本竟。用此八譬足前化主譬為九譬。第十超取第五不虛妄段。言汝等勿有疑我為諸法王有一行半偈。此間詺為不虛妄。此則為下火宅中第十不虛妄譬作本。下言舍利弗於汝意雲何是長者各與諸子珍寶大車寧有虛妄下是也。是故言若合若離不合不離作此十段。為下火宅中十譬作本。遠為化城譬作本。亦遠論窮子譬作本也。   言今我亦如是此一行超頌上顯一唯頌教一。我以智慧力下此一偈追頌上開三。此兩偈合為一段。上則帖同諸佛先三後一詺為化主同。下則為火宅中若國邑聚落有大長者詺為宅主譬作本。亦名為總譬作本也。   第二舍利弗當知此下有二十七行半頌上第三舉五濁釋先三後一義。既分作八段故舍利弗當知以下四偈是十法說之第二。此間詺為佛見所化眾生為五濁所惛。則為下火宅中第二長者見火譬作本。下言長者見是大火從四面起下是今就此十四行偈中自有三段。第一半行明能見第二三行出所見第三半行明起悲愍之心。今言舍利弗當知我以佛眼觀此半偈是第一明能見。佛在法身地見所化眾生為五濁所惛也。見六道眾生下有三行偈。第二出所見。即是五濁見六道眾生貧窮無福慧此半偈出眾生濁也。入生死嶮道下半偈明命濁也。深著於五欲下一行半偏舉貪使明煩惱濁也。深入諸邪見下半偈明見濁也。略不出劫濁。劫濁更無別體四濁為時節節是劫濁也。為是眾生故而起大悲心此半偈是第三明能見見所見。起悲愍明如來欲化眾生也。   第三我始坐道場此下六行半偈此間詺為佛以大乘化眾生不得。即為下火宅中第三長者救諸子不得譬作本。下言舍利弗是長者作是思惟我身手有力下是也。今就此六行半偈中自有三。第一半行明化眾生不得之處。第二半行明化眾生不得時節。第三五行半正明化眾生不得也。我始坐道場下半行是第一佛以大乘化眾生不得之處。觀樹者一解言樹立天下眾生。經行者必為此事。亦言念報樹四枝覆蔭之恩為眾生作軌。樹木無心猶尚報恩豈況於人乎。於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此半偈是第二明佛以大乘化眾生不得之時節也。從我所得智慧下有五行半是第三正明佛以大乘化眾生不得。自有三重第一從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下半行明佛用大乘擬宜也。第二從眾生諸根鈍下有三行偈此明佛見眾生無大乘機。第二兩偈明息化。就第二無機中自有三。眾生諸根鈍半行明有人天小機。如斯之等類下半行正明無大機。爾時諸梵王下兩行證成無機也。   只由梵王請故住世。驗知無大機也。我即自思惟若但讚佛乘以下兩行偈是第三明佛息大乘化。自有二。第一一偈半明增畏其患。若無大乘機但為說大乘者容生誹謗之心入三途。故言沒在苦也。第二我寧不說法下半行正明息化。   尋念過去佛此下有十一偈是第四此間詺為佛用三乘化得眾生。此則為下火宅中第四長者以三車救子得譬作本。下言爾時長者即作是念是捨已為大火所燒下是也。就此文中自有二。第一十一偈正明用三乘化眾生得也。第二從久遠劫來一偈釋物疑也。就前十行中自有四段。第一六行半明佛用三乘擬宜。第二一行見三乘人機。第三一行半即為說三乘教。第四一行三乘人受行也。今言尋念過去佛此下六行半偈是第一開三乘擬宜自有三重。第一尋念過去佛所行方便力一行明覓教擬宜。上半是覓教下半正明擬宜。第二作是思惟時十方佛皆現下四行半明諸佛讚歎。第三舍利弗當知下一行明釋迦歸命諸佛也。復作是念我出濁惡世如諸佛所說一偈是第二見有三乘機堪受三乘化也。思惟是事已即趣波羅□下一行半。是第三明佛即為說三乘教正造鹿苑之時。諸法寂滅相者此明萬善諸法寂滅無有三乘之相可說。但以方便故說有三乘也。是名轉法輪便有涅槃音下一行。是第四三乘人受行但以方便故說有三乘。只得言有涅槃之音無有實涅槃之體也。五人得道八萬諸天得聖。是故維摩經言三寶於是現世間也。從久遠劫來此下一偈是第二釋疑。疑言。釋迦如來三達洞照自應解三乘之教。那得方復學諸佛三乘法耶。釋言。從久遠劫來讚示涅槃法。明又已解三乘教法。但欲為同諸佛故也。又釋。時眾相與生疑言。若道理中無此三乘佛何故具欲為人說是三乘耶。是故第二有一偈釋疑。從久遠劫來讚示涅槃法。言常欲示一乘因果法。無大乘眾生不堪受也。相傳言。此則密明壽量之義。此是前釋也。   舍利弗當知我見佛子等志求佛道者無量千萬億。此一偈是第五此間詺為佛見三乘人有大乘機發。機發是理故言志求。此則為下火宅中第五長者見子免難譬作本。下言是時長者見諸子等安隱得出火宅下是也。   鹹以恭敬心皆來至佛所此偈是第六此間詺為三乘人索果。此則超為火宅中第七諸子索車譬作本。下言是時諸子各白父言父先所許珍玩之物下是也。   我即作是念如來所以出此下兩行一句第七此中詺為佛見三乘人大乘機發故歡喜。追為火宅中第六長者見子免難故歡喜譬作本也。下言其心泰然歡喜踴躍下是也。今兩行一句偈自為二。初兩偈出歡喜之由第二餘一句正明歡喜。初兩行出歡喜所由之中自有二。我即作是念如來所以出為說佛慧故是前偈明好事遂故喜也。鈍根少智人著相憍慢者不能信是法。是後偈明惡事除故喜。何以知之。此人本時是鈍根今者成利根。何以知然。昔日縱使利根廢己作鈍根。今發廣大心故稱之為利根人也。此人本時是小乘小智今者成大乘大智。此人本時是著相憍慢者今日非著相憍慢。本時不能信大乘法今日能信大乘法。是故生喜也。今我喜無畏此一句是第二正明歡喜。   於諸菩薩中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此三句是第八此間詺為佛為眾生說大乘。即是說法華經。捨者除昔日方便教去。但說無上道者取今日大乘之教也。此則為下火宅中第八長者等與大車譬作本也。下言是時長者名賜諸子等一大車也。菩薩聞是法疑網皆已除此一偈五濁中之第八。十種法說之是第九。此間詺為三乘人相與捨三乘教得大乘解。為下火宅中第九諸子得大車故歡喜譬作本。下言是時諸子各乘大車得未曾有歡喜踴躍也。頌五濁竟。   如三世諸佛此下五行半是頌釋迦中第四義頌歎法希有。長行所無者也。不為下譬作本也。今就此五行半中自有三段。第一有一偈先出所歎之法也。即是一乘教。第二從諸佛興出世有兩偈據諸難顯歎法希有之相。第三有二行半還據優曇華譬結歎也。又解雲。就中有二。初一偈出所歎之法。後四行半正歎法。就歎法中有三。初二偈法說次一偈譬說後一偈半合譬也。   汝等勿有疑此下一行半偈。偈中之第五頌上釋迦門第五不虛妄。十種法說中復是第十段。此為下火宅中第十不虛妄譬作本也。下言舍利弗於汝意雲何是長者各與諸子珍寶大車寧有虛妄下是也。   汝等舍利弗聲聞若菩薩下但法說化上根人中本有二。上從汝已慇懃三請以來訖於上一百一十四行偈正法說化上根人。上根人相與得解開三顯一同歸之理無三之別。是故自此下有七行偈。是第二略獎勸上根人。修行取果上正法說中本言有二。長行與偈。今此七行偈獎勸之中亦二者。第一有五行半偈勸獎上根人行因。第二汝等既已知下一行半獎勸上根人慕果。前勸行因即是化他。後勸慕果即是自行。菩薩之謂也。又就此兩段之中各有三重。獎勸行因中有三重者。初有兩行偈。先出所弘之法即是此經。夫行因之體只是弘經益物自行兼餘。是故先出所弘之經。第二復有兩行偈正勸獎弘經。即是行因。第三從舍利弗當知下一行半即雙結上兩段。又就此三段中各有二重。第一出所弘之經中有二者。初一行偈是第一正歎出所弘之經。第二偈釋上結成也。當知是妙法諸佛之祕要者此經能令人出生死得涅槃。此即是要義。從本以來未得說此妙法即是祕義也。以五濁惡世一偈即是第二釋上祕要之意。只由五濁眾生樂著五塵六欲。此輩眾生無有求佛道之心不能得說此法華。即是祕要義。第二正勸獎行因中有二者。第一言當來世惡人下一偈誡令行因之時惡人莫為說。第二言有慚愧清淨下一偈勸令好人遍為說。第三雙結中有二者。第一言舍利弗當知下一偈此則結上第一出所弘之經。第二言其不習學者不能曉了此。此半行即結上第二正明其弘經之方。其不習學者莫為說。此半正結初偈。結後偈時翻取可解。當知學能解了者應為說也。汝等既已知。此下一行半偈是第二獎勸上根人慕果。就中亦有三者。第一有三句偈明上根人得解三一之義。第二言無復諸疑惑一句明上根人等惑除。第三心生大歡喜下半偈正獎勸慕果也。   法華義記第三終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715 法華經義記   妙法蓮華經義記卷第四   光宅沙門法雲述   譬喻品第三   此品名目未應在此。何以知之。譬喻之意本為中根人譬說開三顯一。但法說開三顯一化上根人猶自未竟。雲何已是譬喻說耶。所以題品在中者。蓋是出經者分卷令調故。割法說之餘安置此中。不欲令卷有大小。是故移譬喻品名置第二卷初。若實論品處正從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今無復疑悔以下此處方是譬喻品也。若用此法說四段准下譬說化中根人四段者。亦應具四品。第一正法說之處即應言法說品。無異下化中根人中譬喻品也。若是領解段即應言領解品。無異下化中根人信解品也。   若是述誠段即應言述誠品。無異下化中根人有藥草品也。若是受記段即應言受記品。無異下化中根人有四大弟子受記品也。今法說四段所以無有如此品者有三義因緣。其第一意正以下類上。下譬說中既有四品今以下類上其義可求。若以上類下下亦應無四品。是故互相映發有無意趣自顯。第二義言但法說文句少故不復立四品。第三義亦可是出經者深取佛意止作二十七品。於時時眾感悟所宜如脫更立於時眾無益。然他方異土亦何啻二十七品也。但法說開三顯一化上根中本有四段。從此以下盡偈是第二段明上根舍利弗等領解也。前判法說四段之中。例開為二今此領解段中有二者。第一是經家敘舍利弗得解之相。第二正是舍利弗領解之辭。又就此兩段中各開為二。初經家敘中有二者。第一先明經家敘內心歡喜。第二經家敘外形恭敬。從即起合掌下是也。   而白佛言以下是第二正領解之辭亦有二者。第一是長行第二是偈頌也。今且就長行中自有三段。第一正明舍利弗自陳得解故歡喜。第二從是我等咎非世尊也下竟思惟取證詺為悔過自責也。第三我從昔來下訖長行結領解也。又就此三段中各開為二。又就各開為二中初重例皆不開。第二重中例復各開為二也。今初段中二者。第一正領解第二從所以者何下舉昔日之憂形釋今日之喜。昔日既有悔有疑故恆憂。今日疑悔除故所以喜也。就此第二釋中例皆開二者。第一舉昔日悔第二舉昔日疑。所以者何下竟失於如來無量知見。是第一詺為舉昔日之悔形釋今日之喜。是則顯今日得解之相。何以知然。昔日大品座時親見菩薩受學大乘受記成佛。而我不豫斯例悔不取大可感可傷。無量知見者即是佛果。然此佛果是昔日所不取是所悔之事也。從世尊我常獨處下竟而見濟度是第二舉昔日疑形釋今日喜。既實有大乘之法我等同入無生之理。雲何如來以小乘度我以大乘度彼。此則以理惑教生此疑心也。   第二悔過自責中二者。第一然是我等咎非世尊也正總悔過自責也。第二所以者何以下舉別釋總悔過之意。昔日恆言我等同入法性雲何如來以小乘度我以大乘度彼。常怨世尊無平等心。今日方知我自昔無堪受大乘心。致使如來方便說小也。然此釋中例有二者。第一先明悔昔不取大。第二明悔取小也。今者第一悔昔日不取大從所以者何下竟必得大乘而得度脫者也。所因者今據無上佛果望萬行。萬行是佛果家所因也。復據萬行望大乘教大乘教即是萬行所因。何以知然。秖由大乘教故生萬行由萬行故感佛果。今此中言所因者秖詺大乘教作因也。然三乘別教亦次第說。鹿苑說四諦王捨城中說十二因緣後說優婆塞戒經。身子自言我昔日何不待如來說大乘教。於中修行可不得大乘解。而匆匆受三乘小教。此則悔昔日不取大也。然我等不解方便此下是第二悔昔日取小也。我若解如來昔日教是方便者豈復取小秖由未解如來昔日方便權教故仍於中信受。此則悔昔日取小也。   第三結領解二者。第一我從昔來下竟每自悔責先結昔日之憂。第二而今從佛下結今日得解故喜例有二者。第一從而今從佛聞所未聞竟快得安隱此詺為惡事去故喜也。第二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下詺為好事來故喜。昔日謂二乘必不成佛不能紹繼佛種故非佛子。今既言汝等所行是菩薩道必紹繼佛種故言真佛子也。   而說偈言向言正領解中有二。第一是長行此下是第二偈頌也。但上長行中本有三段。一正自陳得解二悔過自責三結領解也。今就此二十五行半偈中分為四段。初有十一行半偈頌上長行中第一正自陳得解也。第二從我本著邪見下有五行偈頌上第二悔過自責也。第三從初聞佛所說下有六行半偈頌義出不頌上長行。上長行中直明昔日疑悔形今日喜也。不言今日有新。疑除今此六行半偈正明今日疑除。故知不頌上長行。第四聞佛柔軟音下兩行半偈頌上長行中第三結領解也。又上長行第一正自陳得解中本有二。初正自陳得解。第二舉昔日之憂形釋今日之喜。今就十一行半偈中亦分為二。初有兩行半頌上第一正領解也。第二從我處於山谷下有九行偈。頌第二舉昔日之憂形釋今日之喜也。今就第一兩行半偈中自有三階初有三句正頌上領解。上言而白佛言今從世尊聞此法音心懷踴躍得未曾有也。第二疑網皆已除下又有三句明惑滅生解。然惑滅生解必由佛。是故第三佛音甚希有一偈稱歎如來以結得解也。   我處於山谷此下九行偈頌第二舉昔日之憂形釋今日之喜。但上長行釋中本有二。第一舉昔之悔第二舉昔疑也。今此九行偈亦分為二。初有六行偈頌上昔之悔第二有三行頌上昔日之疑也。今就初六行頌悔中自有三階。初一行半偈先出生悔之處正頌悔。第二有三行出昔日所悔之法。第三有一行半結生悔心也。今者第一上直言悔未知在何處時生此疑悔。今偈中既廣是故出生疑悔之處。秖在山谷林中宴坐行道於時起疑悔之心生怨歎之意。何以知然。如來昔日唯為諸菩薩受記得佛不言。聲聞得佛。由是義故生疑悔之心。然在大眾中亦有疑有悔山谷中亦有疑有悔。悔我不求大乘生疑謂言既同入法性雲何如來以小乘度我以大乘度彼。法性既同不應有小大異。此則是以理惑教。又如來親說有三乘教差別法性之理何必是同。此則是以教惑理也。今從多論聞在大眾中眼見耳聞菩薩勝事舉揚大士德高行遠。我既不豫在斯例中。於時唯得起悔恨無暇得起疑惑之意。若在山林靜處於時多生疑惑之心也。我等亦佛子同入無漏法下有三行偈。是第二出昔日所悔之法也。自有三意。初偈明生說法利。次一偈明生三十二相等內外功德。後偈明生八十種好等內外功德。我獨經行時下有一偈半。是第三舉山谷靜處及在大眾之中結生悔心。此則表靜處亦得起悔也。我常於日夜此下三行偈頌上舉昔疑形釋今日喜。就此三行偈既廣自分為三階。初一偈正頌上昔日有疑也。第二一偈出昔日所疑之事。第三偈明今日得解故昔日疑除也。今者第一以教惑理故言為失也。有時復以理惑教故言為不失也。是故言以理惑教以教惑理。踟躕理教之間故言為失為不失此之謂也。我常見世尊稱歎諸菩薩一偈是第二即出所疑之事。秖由見如來大品教時獨稱歎菩薩德高行美皆得成佛。為是事故所以有疑也。今聞佛音聲一偈是第三明今日得解故昔日疑除即有二意。上半偈明解開三下半偈明解顯一。此意即顯昔日以理惑教之是以教惑理之非。今無漏難思議之力眾生至道場。此語果與昔日以理惑教相應也。   我本著邪見此下有五行偈是第二頌上第二悔過自責疑。但上長行中本有二。第一總悔過今者不頌唯頌第二舉別釋總也。但上釋中自有二。第一悔昔不取大今不頌也。第二悔昔取小今者頌之也。上言而我等不解方便隨宜所說遇便信受思惟取證。今就此五行偈中自分為三。初有兩行偈正頌上悔昔取小。第二從而今乃自覺下有二行偈明今日得解。第三佛於大眾中下一行明惡滅也。就第二今日得解中有二。初而今乃自覺非是實滅度此半行明解權。第二若得作佛時下一行半明解顯一也。   初聞佛所說此下有六行半偈是第三義出不頌上長行。何以得知。長行中明昔日有疑不明今日新疑除。上方便品明權智難測實智甚深。   又言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藉此生疑惑之心。但聞上廣說開三顯一此疑得除。就此六行半偈中自有兩段。今初聞佛所說心中不驚疑下一偈先出疑惑之心。第二從佛以種種緣下五行半廣明疑除。今就此五行半中自有三階。初一行偈正總明疑除也。第二佛說過去世無量滅度佛下三行引三世佛皆先三後一。別出除疑之教。第三世尊說實道下一行半偈總結疑除也。   聞佛柔軟音此下兩行半偈是第四頌上長行中第三結領解也。但上長行中本有二。一者結昔之憂今者略不頌也。唯頌第二結今日之喜。但上結今日喜中本有二階。一者明惡事去故喜二者明好事來故喜。今此兩行半偈亦分為二。今初聞佛柔軟音下一行半頌上第一惡事去故喜。上言而今從佛聞如是法斷諸疑悔也。後偈頌第二言今日乃知真是佛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也。   爾時舍利弗法說開三顯一化上根人中本有四段。此下是第三段明如來述成上根人得解之相。本言四段之中例開為二。此中有二者。第一佛告舍利弗先述古。第二述今從我今還欲令汝憶念本願下是也。   舍利弗汝於未來世此下是第四段。即為上根人授記就中亦有二者。第一盡偈以來正為舍利弗受記。第二從大眾見舍利弗得記仍起隨喜供養比知歡喜。然舍利弗記有長行與偈頌也。只就長行中有八重。第一記行因第二當得作佛下記得通別二號也。第三國名離垢下記國土第四華光如來亦以三乘教化眾生下釋物疑也。第五其劫名大寶莊嚴下記人物第六舍利弗華光佛壽下記壽命長短。第七華光如來過十二小劫下記其後佛第八華光佛滅度之後下記像正二法也。上第四釋物疑。疑言華光佛國土純淨所化之人皆是菩薩大士。則菩薩大士初不聞三乘之名。今何故言以三乘法教化眾生耶。解釋者言華光佛所化實是菩薩大士。所以說三乘者此則遂大士位懷之意。何者菩薩位心應為說四諦者為說四諦。應說十二因緣者為說因緣堪聞六度者為說六度。今華光佛為說三乘法用故言以本願故說三乘法也。   爾時四部眾此下是第二明諸天見舍利弗得記故歡喜。所以歡喜者正言心平等。今身子既得記冀我亦在斯例是故歡喜也。就中自有長行與偈也。亦就長行中自有二。第一明大眾見舍利弗得受記。第二正明歡喜。就中有三。心大歡喜一句明意業歡喜。各各脫身所著上衣下明身業供養。而作是言下明口業讚歎也。偈中有三三偈半明聞法歡喜。次兩行偈明見受記故喜。次一偈明迴向也。   爾時舍利弗白佛言我今無復疑悔譬喻品應在此初。所以在卷首者意如前述也。但明因中有四段。第一略明開三顯一動執生疑。第二懷疑致請。第三廣明開三顯一斷疑生信。第四別流通因也。今者故是第三廣說開三顯一斷疑生信段本有三。即化三根人為三段。法說開三顯一化上根人已訖。自此下竟四大弟子受記品是第二段譬說開三顯一化中根人。就此譬說化中根人自有四段。即是四品為四段。第一此譬喻品一品正明如來為中根人譬說開三顯一同歸之理。正化中根人也。第二信解品明中根人領解也。第三藥草喻品明如來述成中根人得解之相。第四受記品明如來為中根人受記也。又就此四段之中各開為二。今且就第一正譬說開三顯一中有二者。第一先明舍利弗為中根人更請佛譬說也。第二明如來答請即為譬說開三顯一之義也。舍利弗所以為中下根人請者凡有二意。一言此中下根人雖復識有利鈍然頒類是同。今上既在先得解雲何直置其頒類不解同歸之義。為此意故請佛為說也。二者如來上既記上根得佛然昔是聲聞今成菩薩。菩薩之德必有兩心自行則遠求佛果化他則廣濟眾生。備此二意是故為中下根人重請佛說也。   今就兩段之中各開為三。請中有三者。將欲為中根人請佛重說開三顯一之義。是故第一先自陳己解正由己解同歸之理。是故得菩提之記也。第二即牒出未解之徒。從是諸千二百下是第三結請也。第二明此學人皆未解人亦何啻千二百人。今止舉此以為請端也。離我見即是身見也。及有無見者即斷常二見也。等者即是見取戒取也。此諸人等聞佛開三顯一相與皆以理惑教以教惑理。自疑所得為是為非故言皆墮疑惑也。從善哉世尊願為四眾說其因緣令離疑悔是第三結請。   爾時佛告舍利弗自此下是第三答亦有三段者。第一是譬說緣起第二從若國邑聚落以下盡一百行偈以來正是譬說開三顯一化中根人。但中根之徒既解同歸之理自知必得佛。是故第三從汝舍利弗我此法印以下盡品有六十五行偈即獎勸中根人受行也。又就此三段之中各開為二。緣起中二者。第一竟皆為化菩薩故對舍利弗呵中根凡夫。第二許為譬說同歸之理。所以第一先呵者此則發起中根之徒忿擊之心令其因忿致啟。夫有心識者同歸作佛然理唯一致無三差別。   上已具明何事不解。就此第一自有三意。以種種因緣下明教一皆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者明果一。是諸所說皆為化菩薩故者明人一也。若便呵之太過容生羞恥之心。或起退墮之意。由我是佛弟子。是故致此呵嘖。是故第二從舍利弗今當復以譬喻更明斯義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此則明佛許為譬說同歸之理。雖然人根有利鈍之殊解悟有前後之別。汝今尚未解我當更譬說。就此第二自有二。然舍利弗下正許譬說。次諸有智者下歎中根人也。聖人洞見物情是故與奪得時。前呵後許意致如此。第二正譬中有二者。第一是長行第二是百偈重頌也。第三六十五行偈□勸中根人。有二者。然□勸之意秖明弘經益物自行化他種同歸之因感圓極妙果。是故第一言汝舍利弗我此法印一行偈。先出所弘之經即是是法華。第二從在所遊方勿妄宣傳盡品有六十四行偈。正□勸受行弘經益物。但前化上根人中勸令行因復勸慕果。今此卷末唯勸行因不勸慕果。但慕果之心易生行因之意難立。何以知然。如世間人無不貪樂高官重位自在富樂。然此等皆是報果不空來必由因感。及至苦行修道蓋不足言。是故唯勸行因意況如此也。   舍利弗若國邑聚落自此下盡一百行偈是第二正為中根人譬說開三顯一。亦有兩段。如向所明第一是長行。第二是偈頌。今就長行之中自有兩段。第一是開譬第二是合譬。今就開譬之中凡開十譬即譬上方便品中十種法說也。十譬者第一從若國邑聚落竟或至三十在此宅中名為宅主。亦詺為總譬總譬諸佛縱論三世橫辨十方故言總也。自餘九譬唯明釋迦。若如此者唯有二譬今總別合數故有十譬也。今者第一舊言宅體今意不然也。此即譬上方便品中今我亦如是安隱眾生故下有兩行偈。明釋迦同諸佛先三後一明化主義也。第二從長者見是大火竟無求出意呼曰長者見火譬。此則譬上方便品中舍利弗當知我以佛眼觀有四偈。明佛在法身地。見眾生為五濁所昏。第三從舍利弗是長者作是思惟我身手有力竟視父而已詺為長者救子不得譬。此即譬上方便品中我始坐道場六行半偈明佛用大乘化眾生不得之意也。第四從爾時長者即作是念此捨已為大火所燒竟諍出火宅。詺為長者用三車救子得譬。此即譬上方便品中尋念過去佛所行方便力有十一行偈。明如來用三乘化得眾生。第五從是時長者見諸子等安隱得出竟無復障礙詺為長者見子免難譬。即譬上方便品中第五舍利弗當知我見佛子等志求佛道者。一行偈明如來見眾生五濁障除大乘機發。第六從言其心泰然歡喜踴躍二句詺為長者見子出難故歡喜。此即超為方便品中第七作譬。上言我即作是念如來所以出下有兩行一句偈。明如來見五濁眾生大乘機發故歡喜也。第七從時諸子等各白父言父先所許羊車鹿車牛車願時賜與詺為諸子索車譬。追為上方便品中第六作譬。上言鹹以恭敬心皆來至佛所一偈明三乘人索果迴換之意。至下當釋。第八從舍利弗爾時長者各賜諸子等一大車以下詺為長者賜大車譬。此即譬上方便品中第八於諸菩薩中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有三句偈。佛為三乘人說法華記其得佛。第九從是時諸子各乘大車得未曾有非本所望詺為諸子得大車故歡喜譬。即譬上方便品中第九菩薩聞是法疑網皆已除千二百羅漢悉亦當作佛。明三乘人受行大乘之義。第十從舍利弗於汝意雲何下明長者先許小車今與大車名不虛妄譬。譬上方便品中第十汝等勿有疑我為諸法王一行半偈。明如來教法不虛妄初始許小終即與大乘有虛妄不虛妄意。至下當釋。   今就第一宅主譬亦名總譬。明釋迦同諸佛先三後一化五濁眾生。以類相從凡有六義即為六階。第一正明宅主同第二明化處同第三明化門同第四明所化人同第五明所救事同第六明受化者同也。何者初明釋迦同諸佛為化主即是長者義。第二明化處同者此化主同應在三界。然此三界繫屬如來即是長者有一大宅義。第三明化門同者然五濁眾生。反流盡源之時要藉如來言教。此言教之用能通眾生出苦海之宅到妙樂之所。即是長者之宅唯有一門。第四明所化人同者所教化者是五道眾生。即是長者宅中有五百人義。第五出所救事同者三界眾生備為五濁八苦所煎迫即是長者宅中有火。第六明受化者同者五道眾生所可正受化者有三乘根性。三乘根性即是三十子義。無異人雖五百然與長者非盡天性。至於天性相關者有三十人也。今者六義之中唯宅主同是上法說中有。餘五義今譬說方有也。   先明宅主總明十方諸佛皆化五濁眾生同。是一長者義。今就第一宅主義中自有三。一者明長者名位處。二者正出宅主。三者歎其德。又此三段中前一後一各有三意。中間唯一。初段中三者一者先明長者於一國有名。二者明於一邑中有名。三者明長者於一聚落中有名。問者言何不從狹至廣今乃從廣至狹。解釋者言為欲從疏至密是故從廣至狹。如人於一國得名然外傳易為音響。未若於一門一郡知其虛實。雖復令名播於州郡未若一鄰一里知其有德。內合為義者橫語十方世界六道四生。縱談無間以上金剛以還。如來德被有識恩潤蒼生如長者於國中有德。若但取十方諸佛一應化道所及處如釋迦王三千大千等。猶如長者於邑中有德。又的論娑婆南閻浮提如來於中利益如聚落有德也。有大長者此是第二正出宅主也。未必年杇稱為長者唯取有德有行之義也。其年衰邁此下是第三歎長者有德自有三重。第一歎長者內德第二歎長者外德第三歎長者眷屬也。今者第一其年衰邁此歎長者內德。夫老人必多識悉此明如來三達洞照是事皆知。唯取多識悉往古故以衰邁為譬主。次言財富無量亦有田宅是第二歎長者外德。正明七珍豐盈蔭蓋孤貧。此明如來外化之德無盡。是故有四攝度人慈悲救物也。夫養命稱田安身為宅明如來能生眾生功德智慧如田。示物修行之方如宅。是故大涅槃經雲立一切眾生於五戒十善業此之謂也。及諸僮僕此是第三歎長者眷屬。聲聞辟支佛狹心短志猶若僮僕也。其家廣大此是第二義明長者之宅。宅以安身為義。如來應在三界三界繫屬如來仍以所化為宅。是故維摩經言眾生是菩薩淨土。明菩薩所化眾生仍以眾生為土。今明如來化三界以三界為宅。然則三界彌博故言廣大也。唯有一門此是第三義。宅雖廣大秖有一門通人出入。今呼佛教為門。但三界眾生反流之始會藉如來言教然後出離生死必到菩提。然則五時言教為門。莫二故言一也。多諸人眾此下是第四義明長者宅中有五百餘人。內合三界之中以類相從凡有五道眾生也。堂閣朽故此是第五義明出所救事。明長者宅中有火內合為義者。明三界之中備有五濁八苦。煎逼眾生就中有二。將明火起先敘所燒之物正明因薪火傳。第二周匝俱時欻然火起句正明火起。今者第一明欲界如堂色無色界如閣也。然三界眾生皆為生老病死無常所逼遷故言朽故也。三界眾生四大為牆壁但此四大之身皆唸唸生滅故言頹落也。命如柱根但此命為善根所招。是故唸唸無常故言腐敗也。   識如梁棟有心識者呼為眾生。是故眾生以心識為主。然此心識取緣亦剎那生滅故言傾危也。周匝俱時以下此第二正明火起。周匝俱時者四生之中皆有五濁八苦也。欻然火起者正明火起。外譬為義者正由長者不在致令宅中火起。下偈中言其人近出未久之間。內合如來已曾化此眾生令折伏煩惱。於時已作得度因緣但感緣既盡如來餘方教化然眾生更起三毒煩惱。非本意所期。故言欻然火起也。長者諸子此下第六義明五百人中有與長者天性相關者。有三十子內合明如來所化有三乘根性入三界中也。   長者見是大火從四面起此下竟無求出意是第二長者見火譬。此即譬上方便品中第二舍利弗當知我以佛眼觀下有四行偈。明如來在法身地見眾生為五濁八苦所昏。但上方便品中有三段。第一明能見第二明所見第三起悲愍之心。今此譬中亦作三段譬上三段。第一言長者見明能見。即譬上方便品中舍利當知我以佛眼觀是也。是大火從四面起此是第二明所見。即譬上見六道眾生貧窮無福慧備明佛見五濁。今明四生眾生備有五濁皆起煩惱故言從四面起也。即大驚怖此下是第三階明長者既見宅中火起燒逼諸子便起驚怖之心。此即譬上方便品譬本之中第三階為是眾生故而起大悲心。明如來既見眾生為五濁所昏起悲愍之心。就中有三。第一即大驚怖一句正為大悲作譬。第二而作是念下竟安隱得出明不自為。第三而諸子等下竟怖出所為人今言即大驚怖者悲意忽至因之為驚內合。如來昔日已於二萬億佛所曾教化眾生。於時已作得度因。自爾已後更復貪著五塵廣起煩惱失昔日之解悲意之事。故言驚也。非唯直失解而已亦恐眾生廣起煩惱斷絕善根成一闡提墮三途彌劫受苦。故言怖也。而作是念我雖能於此所燒之門安隱得出者是第二明怖不自為。上言詺佛教為門今者何故此門被燒耶。解言乃是詺佛教為門不言此教被燒。但教所化眾生自是被燒故如彼一門立大學門。雲何不言兩板雙扇讀書解義耶。故知一門中人解義讀書也。安隱得出者明如來昔日親藉大乘之教離三界八苦成就種覺故言安隱得出也。而諸子等以下是第三出怖所為人。眾生貪染五塵故言樂著終日運役三業無一可記故言戲也。不覺五濁八苦為逼若使覺九十八使是失便怖畏三途之苦。祇由不覺故不知不驚怖也。   舍利弗是長者作是思惟此下竟視父而已是第三明長者救子不得譬。即譬上方便品中第三我始坐道場下六行半偈。明如來用大乘化眾生不得。但上譬本之中有三段。第一言我始坐道場觀樹亦經行半行偈明如來用大乘化眾生不得之處。今者不為作譬也。第二言於三七日中思惟如此事半行。明如來用大乘化眾生不得之時節。今者亦不為作譬也。唯為第三正用大乘化眾生不得作譬。然此意本非涉言教正明如來之意作大乘化道方法。上第三正化不得中本有三段。第一用大乘擬宜。第二無大乘機。第三息大乘化。今者亦具足為此二段作譬。但譬意既委悉宜開為兩段。第一作勸教第二從我當為說怖畏之事下作誡教也。如來在世雖復言滿三千形遍六道。大而為論不出誡勸兩途。是故出世之始仍言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眾善奉行即是大慈勸善諸惡莫作即是大悲誡惡。是故慈欲與樂勸令行善悲能拔苦誡令斷惡。故如昔說苦集兩諦即是大悲誡惡。次明滅道二理即是大慈勸善。今此譬意亦復如是。就此勸誡之中各有三段皆擬上譬本中三段者。第一先以勸教擬宜。第二即明諸子無有堪受勸之機。第三息勸教也。今明勸教擬宜即譬上方便品中言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以大乘擬宜。上唯明智慧今此譬中廣明智之與境。故就此擬宜譬中自有二。第一是長者作是思惟我身手有力者先明長者以身手救濟。內合明如來思惟法身有應之功。智慧有濟拔之力。第二言當以衣□若以機案從捨出之此正明慈念彌至。欲以衣□裹子欲以機案擎之。內合如來正用大乘勸教擬宜。衣□譬大乘因機案譬大乘果。欲明如來既有智慧身手以大乘因與眾生。欲以大乘果與眾生令出也。復更思惟此是第二明諸子無有堪受勸之機。即譬上方便品中第二階。眾生諸根鈍著樂癡所盲如斯之等類雲何而可度。此中有二。第一明大教於其人無用。第二正明無大機。今者第一此捨唯有一門而復狹小者。明大乘教之門於時不化得眾生出離三界。此教門於其無用。不能容受義稱狹小也。問者言門自狹小不能通諸子得出。何關諸子不肯出耶。解釋者言。經文自言諸子幼稚未有所識不肯從門出。若有識有知豈應在門內為火所燒。但於時大乘教於眾生無用義成狹小也。諸子幼稚下第二正明無機就中有二。第一諸子幼稚者明眾生有天人五戒十善小機也。未有所識者此是第二意正明眾生無大乘機。故言未有所識。若不舉其有小無以顯其無大也。上擬宜中第三爾時諸梵王下引證證無大機。今者不為作譬也。戀著戲處此下是第三明長者息勸教。此即譬上方便品中第三階。我即自思惟若但讚佛乘眾生沒在苦不能信是法破法不信故墜於三惡道我寧不說法疾入於涅槃。或當墮落為火所燒者明眾生既無有求大之心。若強以大乘化已或能轉生誹謗。墮落三途故言為火所燒也。我當為說怖畏之事。此捨已燒宜時疾出無令為火之所燒害自此下是第二作大乘誡教。然誡之為義即說苦言迫之。此中有三段。亦譬上法說中三段。第一先用誡教擬宜。第二明諸子無有堪受誡之機。第三明長者息誡敕之教。今言擬宜者。還譬上方便品中第一言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明如來用大乘擬宜眾生。此中自有兩階。一者先明長者思惟作誡敕之教。明如來思惟欲為眾生說三界之中有五濁八苦生老病死逼之令厭也。第二正明擬宜。問者言。如來種智洞見物情。承機赴感義在一時。方言思惟將不乖種智之明貶三達之照耶。解釋者言若論實處本絕言像。今據跡涉形不無此義。若使怪言如來方復思惟作誡勸之教者。亦應怪言有丈六之體亦應疑上於三七日中思惟。丈六三七曾不厝疑。何意忽怪作誡教耶。此意明如來大悲之意不已攝救之心彌至。善始令終常為大乘也。作是念已如所思惟具告諸子。汝等速出此下正明長者用誡教擬宜。內合正明如來用大乘誡教擬宜眾生也。父雖憐愍此下是第二明眾生無有堪受誡教之機。自有二。第一父雖憐愍善言誘喻標牒上句。第二而諸子等不肯信受。不驚不畏以下正明無大機。即譬上眾生諸根鈍著樂癡所盲如斯諸等類雲何而可度。無有大乘機也。亦不為引證作譬也。但東西走戲視父而已此是第三即息誡敕之教。南北是縱東西為橫。若使眾生心用與大下道理相附。則如南北之縱祇由眾生不會真理於生死之中。橫理用心譬如東西也。馳騁五塵之中呼之為走。雖復運動三業無善可冀稱之為戲。唯有感見丈六之機故言視父。無有感說大乘之機故言而已。   爾時長者即作是念此捨已為大火所燒以下竟諍出火宅是第四明長者用三車救子得譬。即譬上方便品中第四尋念過去佛所行方便力十一行明如來用三乘化得眾生。但上譬本中本有兩段。初有十行偈正明如來用三乘化得眾生。第二從久遠劫來下一偈釋疑。今不為釋作譬唯為正用三乘化得眾生作譬。但上正用三乘化中本有四段。第一用三乘擬宜。第二見三乘人機。第三為說三乘教。第四便有涅槃音及以阿羅漢法。僧差別名一行明三乘人受行。今此譬中亦具足為上四段。於譬上擬宜中本有三。第一尋念過去佛所行方便力我今所得道亦應說三乘此一行名見教擬宜。第二作是思惟時下四行半明諸佛讚歎。第三舍利弗當知下一行明釋迦歸命諸佛也。今者唯為第一作譬略不為下二作譬也。今言爾時長者即作是念此捨已為大火所燒下竟得勉斯害。先明長者用三車擬宜。但指用三乘擬宜猶未為說也。我及諸子若不時出必為所焚者凡有兩解。傳印法師雲。我化道所及之人故言我及諸子。今雲法師雲如來化道有被物之功呼之為父。眾生稟教生善即是子義。眾生若使遂留住三界斷絕善根。無紹繼之能即是子死之義。如來化功於此眾生斷即是父死之義。我及之言其意如此也。就此擬宜中有二。一者從初說我今當說設方便先明不見教。即為方便品中尋念過去佛所行方便力作譬也。二者令諸子等得免斯害者正明擬宜即為方便品中我今所得法亦應說三乘作譬也。父知諸子先心各有下訖情必樂著是第二明長者知諸子等宿好之心。此即譬上方便品中第二復作是念我出濁惡世如諸佛所說我亦隨順行明如來見三乘人機。然此是小乘機那得言先有此機耶。若言二萬億佛所於時已曾受大乘化呼此為先心者。於時眾生有大乘之善。若爾者是即先心有大乘之志那得言先心有小乘善機。解釋者言。此則與所習感應相應。何者今日感佛之善從原身以來有善以來皆盡感聖。然原身以來諸善皆有習因之力感未來習果。然過去習因之善亦有值小乘教於時生狹心之善。亦曾值大乘教生廣心之福自有值小生廣。自有值大生狹。然此諸善因皆作習因感未來習果。然未來諸善若有漏善若無漏善若狹心善若廣心福皆是習果。又過去若狹心善舉體為未來廣心善作習因。亦舉體為未來狹心善作習因。亦舉體為未來無漏善作習因。亦舉體為未來有漏善作習因。昔日有廣心善亦如此。夫習因習果本是同性相招。雖復廣狹之殊漏無漏別至於為善之義其理莫異。是故習因習果互得相關。若據今日大乘善習果望昔日者。是習因此則大乘宗有先心所好。若據今日狹心善望昔日者昔日一切諸善皆是習因。此則今日小乘善宗有先心所好。今言先心正在於此。然因果多途非可一類。若以同性相招即習因習果能致樂受。即是報因報果感見聖人。即是感應因果。有人言未來善感正言曾有之善已生何假聖應。今所習不然。夫感應理微非粗心所見。一念生善能感習果。時非緣不發。是故曾有之善正招習果又傍感聖人為生果之緣。若言未來習果能感聖者。亦應未來樂受能招於大。善感樂果果在未來。亦應善感習果果在未來。未來習果既感聖亦應未來樂受能感於大。若果報無有感大之力亦應習果無有感聖之功。至於此難實覺難通。而苟執未來其理不可。故知報因之力正感樂受傍招於大為樂受之緣。亦何異習因之力正感習果。傍感聖之功為其生果之緣耶。而告之言汝等所可玩好希有難得此下竟皆當與。汝是第三明長者為說三車。即譬上方便品中第三思惟是事已即趣波羅捺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以方便力故為五比丘說。明造鹿苑說三乘。今就此第三段中自有四階。第一讚歎三車第二示車處第三勸取三車第四許與三車。不虛而告之言。竟後必憂悔此是第一明長者讚歎三車內合如來讚歎三乘。下合譬言汝等當知此三乘法皆是聖所稱歎。如此種種羊鹿牛車今在門外可以遊戲此是第二明長者示諸子三車處。內合如來示三乘人果處。三車既在門外然三乘人盡無生智在三界外。若同斷三界正使煩惱盡出三界外證盡無生智。故言示三車處也。汝等於此火宅宜速出來此是第三長者勸諸子往取三車。內合明如來勸三乘人修行取盡無生智。下合譬言汝但當懃修精進也。隨汝所欲皆當與汝此是第四明長者許與三車不虛。內合明如來語三乘人言。汝等但修無漏治道斷三界煩惱盡出三界外。保得盡無生智。下合譬言我今為汝保任此事終不虛也。爾時諸子聞父所說珍玩之物此下是第四段明諸子受行。即譬上方便品中第四便有涅槃音及以阿羅漢法僧差別名。明三乘人受行遂得聖道。今就此第四中自有四階。第一竟心各勇銳此明眾生聞說三乘教。即生外凡夫善根。第二互相推排一句譬眾生聞說三乘教。修行登內凡夫位。雖復推排猶自未得出門。何以。內凡夫猶是具縛。修行伏煩惱即是動義。不能斷結出生死。即是未動亦有動不動義。第三言競共馳走一句即譬眾生聞說三乘教修行得無漏入無相行。成七種學人。各修無漏斷煩惱即是競也。同觀無相之理即是共也。興心求進即是馳走也。第四言爭出火宅一句即譬七種學人修行遂證羅漢果。出三界外得盡無生智。彼此各異證譬如爭也。前三句長出上法說所無。後一句只為法說作譬。   是時長者見諸子等安穩得出此下竟無復障礙是第五明長者見子出火難譬。譬上方便品中第五舍利弗當知我見佛子等志求佛道者無量千萬億。明如來見諸眾生大乘機發。此中亦應具通學人無學人大乘機發。今此文中略明無學人。所以爾者。為欲喻揚無學學人正使未盡。是故貶之為劣阿羅漢辟支佛大力菩薩斷正使。已盡。是故褒之為勝。問者言。若爾者無學人必應在前大乘機發。七種學人必應在後大乘機發。解亦應爾。解釋者言本不定判無學人必應在前大乘機發學人必應在後。問者所論據人有勝劣學人為劣無學人為勝也。今就此譬中自有兩階。初是時長者見諸子等安穩得出。先明斷惑出三界外登無學果也。第二言皆於四衢道下正明大乘機發。四衢道者東西盡徹南北交通。此明四邊無障。露地者此明上又無礙。五處無障此表明大乘機發五濁不能為障。下即釋言無障。此釋四邊無障又言無礙此釋上又無礙也。   其心泰然歡喜踴躍此是第六明長者見子出難故歡喜。即譬上方便品中第七我即作是念下竟今我喜無畏二行一句。明如來見三乘人大乘機本發故歡喜。但上譬本中有二。初兩行明致喜所由。今不為作譬。第二言我今喜無畏一句正明歡喜。今正為此作譬。然大乘機發稱如來本意。是故其心泰然歡喜踴躍。   時諸子等各白父言父先所許珍玩之具羊鹿牛車願時賜與此是第七諸子索車。譬此即譬上方便品中第六鹹以恭敬心皆來至佛所曾從諸佛聞方便所說法一偈。詺為三乘人索果。所索果者是昔日小乘果上機發是第五。索果是第六。佛喜是第七。此明一時之義。祇是大乘機發時索昔日所許之果。亦是索果之時即是大乘機發時。時雖無前後義有始終。祇得言大乘機發故索果不得言索果故大乘機發也。此譬中先明佛後明索果者。此逐親疏作義。大乘機發是今日之要。索果本非要也。何以知然。正明大乘機發稱如來本心。是故佛喜繫機發之後。索果之心索昔日所許小乘之果。此乃是惑倒之心不解方便之意。雲何是要。是故索果義繫佛喜之後也。今略述索車義凡有四重。述人解不同。第一明三車體相第二覆明索車義。第三明有索無索第四述人解。第一(兩問答)夫師習不同意致各異。古來舊義體用通漫。有人解言。索珍寶大車經文自言是時長者各賜諸子等一大車。若不索大雲何與大。即時所習意謂不爾。前文自言時諸子等各白父言父先所許三種寶車願將賜與。若言索大何故求三。故知昔日所許三種小車既言父先所許雲何索大。諸子即是三乘人三乘不一故言諸也。三種寶車即是羊鹿牛車即譬昔日阿羅漢辟支佛大力菩薩三學人究竟果。珍寶大車平等種無三種差別即譬今日法華經中為眾生受記同得佛果。且自長者昔在門內許時門外。三車賜諸子今避門內之苦出門外。得車故樂既出門外不見有車。是故就父求索。何關索大車。問者言。既不索大何故與大。解釋者言。以大化小是故與大。問者言。若使索小與大亦可索大與小。解釋者言法相不然。雲何苟在無別。三小唯是一大。今者與大由大乘機發。是故會昔三小成今一大。是故今日與大道理可然。又有人解。是言教中索。又有人解。是機中有索。即時所習就情明索意在後途。明三車體相。第二(有九問答)大判三家果地功德凡有二種。一者是有為果。二者無為果。無為果中自有二種。一因盡無為即是三界因斷也。二者果盡無為即是三界果亡也。此二種無為本非車體何以知之。此經雖不類然明常欲遣昔日結斷無處。以之為果故。二乘車以運載為用今二種無為本無運義。故知非是車體。是則二種無為置而不論。今就有為果中有二種。一者功德二者智慧。但功德智慧此二難明。分別之相現顯涅槃義記。今略述其相以立義宗。正取寄境修行即是功德。故如藉緣佈施寄境修定。禪定判時卒不辨。前境有好有惡是寄一青境得修四禪。智慧之用則不如是。今者用心照境。識苦集之智非滅道智。是則功德之用寄境修心。智慧之用。用心照境。且又智慧背我而照境。功德向我而修心。今明車體又不取功德。何以故。功德之用無運載故。唯取智慧以為車體。智慧眾多復非一條。今據境撿求不出十智。十智者一苦智二集智三滅智四道智。五名字智六法智七比智八他心智九盡智十無生智。雖有十智今覈論車體唯取盡智無生智以當車體。其餘八智非正車體。雖非正體得為校具。所以言四諦智非正車體者。本言車在門外。若言四諦智是車體者七種學人已具四諦智。故不當車體也。復言名字智非正車體者。知法名字是名字智。非唯七學人已有名字智。凡夫有名字智。故知名字智非車體也。法智者知現在法名為法智。凡夫及七種學人皆知現在法。故知法智復非車體也。本言比知過去未來法名為比智。凡夫及七種學人皆能比知過去未來法。故知比智復非車體也。所以言他心智非車體者。外道五通亦得他心智。故知他心智復非車體也。唯有盡智無生智正是車體。問者言。若盡智無生智車體者是則三無學人唯有盡無生智無有八智。七種學人唯有八智無有盡智無生智。解釋者言。無學人羅漢自具十智。但於十種智中唯取盡智無生智。以當車體。其餘八智非正車體。若論七種學人亦有盡無生智。但有法不同故。如須陀洹照三途因盡即是盡智。照三途果亡即是無生智。今七種學人猶有三界生雲何有此盡智無生智。且自三車本在門外。若便呼七種學人盡智無生智為車體者。則是三車便在門內也。問者又言。若爾七種學人唯有八智不具十智耶。解者言。七種學人緣他因果盡智即是盡智無生智。問者言。若爾七種有盡無生智即是車體。解者言。本言我生已盡我不受後有。今緣他生智我不得無生。何異貧窮人晝夜數他財寶。問者復言。無學果地具有十智。今以何義故唯取盡智無生智以當車體也。解釋者言。盡智無生智具二義故得為車體。一者果時有二者緣果起。言果時有者羅漢金剛心時斷正使。已盡於時未有極果。祇是成無學。時方有此盡智無生智。故果時有也。緣果起者既已成無學。於時因儘是有餘涅槃。果儘是無餘涅槃。於時緣我三界果亡是無生智。此即緣果起也。是故有緣得而證即是果時有。緣證即是緣果起也。時有何故不為車體。解言。本體緣我生已盡我不受後有。滅智不然。故不為體。問者復言。若我生已盡我不受後有者亦所並言緣我。滅智是我有也。解釋者言。此滅諦智有二義故不為車體。一者緣他滅即是緣天下滅諦。二者功用智即是見滅諦時能斷結使。未必皆是緣果起。今盡智對成二義。唯緣在於我不緣於他。無學時有非功能用智也。問者言。若盡無生為車體者。今得羅漢時義主常言於時已證得無生智。然羅漢報身是三界內法。若爾即是三界證此二智。是則二智即是三界內法。雲何言三車在門外耶。解釋者言。證二智時實如來旨不得稱此二智是三界內法。何以知然。此二智起時必緣境而生緣三界因盡。即是出三界外心照三界果亡。亦是出三界外意。是故緣境界義別。故知非是三界內法也。問言。界內界外相貌雲何。而當高下為異隔礙作談論。解釋者言。夫內外分流未必縱談勝負橫語優劣。直是果報隔絕稱之內外也。問者又言。若使得羅漢之日於時已證二無為者。是則盡無生智即非車體。何以知然。車本運載行人到於涅槃。於時既已證得二涅槃。故知二智無車之功也。解釋又言。但得羅漢時已得二種涅槃。但入無餘時此義旨顯。何以知之。祇入無餘涅槃之時。於時因盡義顯果盡義彰。是故二智之功運入義顯。若不爾者雲何得有果乘之義耶。覈明索車義第三有七問答。索以求取為義。車以運載為能。今言所索是車故言索車。昔日斷正結盡時出三界外得無為涅槃。既隨佛教修行斷結正結既盡成無學果。然羅漢辟支有三明之智。用天眼之智誡觀未來猶有生死。自覺死後不得便入涅槃。佛昔勸導但修行斷三界煩惱。盡時得無生智得入無餘涅槃。正言照生因儘是盡智具足。照我生果亡是無生智具足。而今日覺生因未盡盡智未具尚有生果。無生智未具如來言斷正使得盡智無生智具足。是何處耶。此即是索義於時即有以理惑教以教惑理。若以理惑教則有索義若以教惑理則無索義。今現見生死未盡雲何得入涅槃。生死既未盡佛教何故言斷正使盡得入涅槃。今二智究竟是何處耶。此即以理惑教有索義也。然佛是至人誠言無二。既說斷正結盡得入涅槃。佛語不虛雲何不信。如今所見生死何必是生死耶。便言我生已盡所作已辨。自言二智究竟得入無餘。此則以教惑理無索義也。今明索義正取以理惑教。不取以教惑理。是故三無學人並以理惑教皆有索義。昔見道諦思惟是生死因義。兩宗餘習非生死因。義同無記。此就教為論非是理談。問三無學人以理惑教。有索義者所索之車並應一種。解言實如來旨。正言佛說一解脫義。解脫齊故三車亦等。問者復言。若說解脫義齊。三車等者不應有羊鹿牛車三種優劣。解者言。因斷三界正使盡同得盡智。亦同照三界果亡得無生智。是故三無學人二智一種。亦斷三界子果兩縛。故解脫義齊也。所以有此羊鹿牛車三種優劣者。聲聞止斷正使別相枝條。能荷負最劣取譬羊車。緣覺侵斷小習知見少廣取譬鹿車。菩薩斷習淨盡知見圓明運用最勝取譬牛車。負重致遠橫語知見。有勝負之殊。是故有三優劣。問者言。若習非正結何故斷使亡耶。解釋者言。為妨習知見是故斷之也。問者復言。若爾便應習氣盡處製盡無生智。解釋者言。本斷三界因果盡處製此二智。今習氣非三界之因。雲何習氣盡處制二智耶。問言。若不習氣盡處制二智者何故斷此習耶。解言。猶如前釋為欲廣集知見何開為二智耶。問者又言。知見即是盡智無生智。然盡智無生智祇是知見何故避盡無生名道知見耶。解釋復言。夫知見名同知見意異。盡智無生智成無學時具此二智。其有二義具如前說。問者所論是成無學後。為欲廣習知見得此知見必須斷習得。是故智成功用。雲何與盡智無生智同。問者言若阿羅漢猶有生死不得入涅槃者。是則無學行人皆不得入無餘涅槃。不應言羅漢心得自在。解釋言。從來判此有理有教。若覈實理何曾入無餘神明不可斷滅。就教為論得入涅槃。昔教不言三界外更有生死。是故以教惑理得入涅槃。即是羅漢心得自在義也。明有索無索第四(有一問答)七種學人皆無索車之義。阿羅漢辟支佛大力菩薩三無學皆有索義也。長者本道三車在門外。但出門外三車相與。今七種學人猶在門內雲何就門內索車。若使出門外覓車不得。可就父求索。斷三界因果未盡雲何已索盡無生智。但三無學人以出三界外。於時以理惑教故有索義也。問者言。若無車故索亦應無城可入。既有城可入亦應有車可乘也。解釋者言。若以理惑教無車故索。若執教惑理則有城可入。是則城據迥處可以化作。車在門外可以闇說也。   舍利弗爾時長者各賜諸子等一大車此下是第八長者賜大車譬。即譬上方便品中第八於諸菩薩中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明如來為三乘人說法華。今就此譬中自有兩段。第一雙開兩章門第二從其車高廣下即廣釋上兩章門。兩章門者初言各賜諸子等。此一句先開長者心平等章門。內合明如來今日平等為三乘人說大乘經。令同得圓極妙果也。次言一大車此三字即是第二所賜物。章門同用圓極妙果與爾時眾也。其車高廣此下是第二即廣釋上兩章門。今先廣釋後所賜物章門。第二從而作是念下即追廣釋前心平等章門。又此廣釋兩章門中各有二階。今且明廣大車門中有二者。第一先廣敘大車之相。第二所以者何下即釋長者得有此大車之意也。今言其車高廣者此即對於昔日止斷三界正使。盡處得盡無生智為果。然此果狹而復短。今日明三乘行人皆成菩薩受記得佛。然此佛果超出五百由旬之外即是高義。又傍攝其諸功德智慧即是廣也。是德悉圓故言眾寶莊校也。周遍總持即譬周匝欄楯也。如來四辯之中的明辭辯。留梵妙響化給四生故言四面懸鈴也。軒蓋最高而能覆下譬佛果眾德之中大慈大悲。此二德高勝而能覆育眾生與樂之恩拔苦之術也。又有種種功德莊嚴此慈悲故雲珍奇雜寶而嚴飾之也。四弘誓如寶繩交珞。若不交珞者容有退壞。內合明聖人雖復有大慈大悲。若無四弘誓任持此慈悲。可有退失之義也。未解者令解未度者令度。此兩誓則持大悲拔苦也。未安者令安未涅槃者令得涅槃。此兩誓則持大慈與樂也。垂諸華瓔者為招集觀者無異四攝。攝化眾生也。重敷婉筵者即氈蓐之流也。然是車中之物即譬佛果備諸禪定也。丹枕者此是色中之發者也。譬蘇定發生無相功德也。標心極果修習故言駕。真無漏如白牛能斷無明黑闇故言白也。會二諦之理是真實之法故言膚充也。即體明說淨無諸塵染。故言色潔也。又能斷除無明巨患故言有大筋力也。心會二諦之理路故言行步平正也。斷除生死之苦速到涅槃之樂故言其疾如風也。又言信首以上諸受學弟子故言又多僕從也。所以者何。此下是第二即釋長者得有此大車之意。正言財寶無窮七珍皆具。明知如來蘊內德在懷如充。又有化他之德盈外如溢也。而作是念我財物無極以下是第二。即追廣釋前心平等章門。今此廣中亦有兩階者。第一正廣心平等。第二所以者何下即釋心平等之意也。問者言。此佛果自是一切眾生當來妙果。雲何言如來用此佛果與眾生耶。解言。此實是眾生佛果。然要須外緣。若無如來為說行因到果方法者。是則眾生不能離此生死遠至涅槃。若不爾者雲何經中有授記之義耶。   是時諸子各乘大車得未曾有非本所望此是第九諸子得大車故歡喜譬。此即譬上方便品中第九菩薩聞是法疑網皆已除千二百羅漢悉亦當作佛。明三乘人受行大乘義也。   舍利弗於汝意雲何此下是第十不虛妄譬。即譬上方便品中第十汝等勿有疑我為諸法王下半行偈明不虛妄也。今就此譬中自有三段。第一如來先作不虛譬問舍利弗。第二明舍利弗仰答如來明不虛妄。第三如來述舍利弗結成不虛妄也。今明長者昔日本許諸子三種小車令出門外。今平等與諸子珍寶大車。就情論事為有虛妄為無虛妄耶。內合昔日令眾生修行斷三界煩惱。許與眾生三界外盡智無生智。今日遂為眾生平等受記同得佛果。如此化方為是虛妄為非虛妄。舍利弗言。此下是第二舍利弗仰答佛明不虛妄。今就此答中自有兩段。第一言不也世尊此先總明長者不虛妄也。第二明不虛妄就此第二中自有三。第一明以重奪輕不虛。第二別明稱本心不虛。第三明過本所望不虛妄也。就第一中自有三。初若是長者但令諸子得免火難全其軀命非為虛妄一句。正明以重奪輕不虛。第二何以故若全身命下釋。夫人所重莫過身命。餘外財寶事成賒遠。而此長者慈悲令諸子免焚灼之苦。全身與命即已是不虛之重。況復財寶輕物而當相準。內合為義者。化佛若不方便接化眾生。或能廣起煩惱斷滅大乘善根。只由如來方便誘化令大乘智願善根不斷不絕。所重慧命得全。況復輕微小果也。第三況復方便於彼火宅中而拔濟之者總結不虛。欲明如來設小乘教。作根本為欲與我等大乘因果。今日既同得大乘之解。此則稱如來出世大意。雲何虛也。世尊若是長者此下是第二明稱本心故不虛。亦有三階。初若是長者乃至不與最小一車下一句正明稱本心故不虛。第二何以故是長者先作是意下釋明方便度眾生。本不欲與小故。第三以是因緣下總結也。從何況長者自知財富無量欲饒益諸子等與大車是第三明過本所望不虛。所言過本望者故如昔日許施甲人木案。此人後來遂惠玉案。然昔許惠木今忽得玉。今昔相違實是虛妄。無奈今日重寶奪昔輕貨。貪寶情重不許相違昔日本許惠三界外盡無生智。今既出三界仍為受記得佛一切種智。豈非過本所望也。佛告舍利弗此下是第三明如來述舍利弗結成不虛也。   舍利弗如來亦復如是正譬說。長行中本有兩段。第一開譬竟。自此下竟長行是第二是合譬段也。但上開譬之中本有十譬。今此合譬中唯合七譬。略不合第六長者歡喜。略不合第七諸子索車。略不合第九諸子得車故歡喜譬也。所以爾者子既出難父烏得不喜。是故合第五義兼第六。又合第八義兼第九。長者既賜大車諸子烏得不喜。故知合第八義兼第九也。所以不合第七譬者此義於今日不要。何以知然。第七是諸子索車所索之果是昔方便之教。乃更成迷惑之失。雲何為要。是故略不合也。今合此七譬而文成六段。何以故然。正由第五第八兩譬併作一段合之。是故成六段也。今先合第一宅主譬亦名總譬者。但上譬中本有六義。今此中唯正合第一正明宅主。義兼合餘五義也。但上正明宅主義中有三段。一者明長者名位處二者正長者三者歎長者之德。今言如來亦復如是此先合第二出長者言有大長者句也。則為一切世間之父此一句即追合第一明長者名位處。上言國邑聚落三種今此一句得總合也。含靈有識亦是世間。十方世界亦是世間。的論娑婆一化之處亦是世間也。於諸怖畏此下即合第三歎長者之德。上開譬中本有三。一者有內德二者明有外德三者明有眷屬。今者但合第一第二略不合第三有眷屬也。於諸怖畏以下是第一合如來內德。第二從大慈大悲下竟三菩提二合如來外化之德。又此二中各有二階。內德中有二階者。初歎如來斷功德備。怖畏等是果無明闇蔽等為因。子果既除是故斷功德備也。第二從而悉成就下竟智慧波羅蜜此明歎智慧德圓也。大慈大悲此下第二合如來外化之德。此中有二者。第一明本第二明跡也。今言大慈此正明外化本就中有二。大慈大悲是章門。後兩句即釋之也。常無懈倦即釋大悲也。恆求利益一切眾生此即釋大慈。是則悲欲拔苦言常無懈倦。慈欲與樂則言恆求利益也。而生三界此下是第二正明垂跡。初眾生三界下訖三毒之火先談大悲之跡拔苦。次教化令得菩提此即語大慈之跡與樂也。義兼餘五義者。言而生三界朽故火宅此即是第三火宅義也。又言為度眾生此即兼合得第四五百人及第六三十子也。又言生老病死憂悲苦惱之火此即兼合第五宅中之火也。又言教化令得三菩提此即是第三一門也。故言雖正合長者復得義兼餘五。是故亦義皆盡。   法華經疏卷第四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715 法華經義記   妙法蓮華經義記卷第五   光宅沙門法雲撰   譬喻品之餘   見諸眾生此下是第二。即合上第二長者見火譬。明如來見眾生為五濁所惛也。譬中本有三段。第一是能見第二是所見第三起悲愍之心。今合此三段。見諸眾生此一句即合上第一能見。上言長者見。為生老病死此下即合第二所見。上言是大火從四面起但方便品法說中備明五濁。上開譬中止言大火從四面起此語是總。今此合譬中備明八苦。然五濁八苦等皆是煩累之法今合譬中備明八苦者。生老病死即是四苦。五欲財利即是愛別離苦。何以知之。正由五欲財貨離必生苦也。貪著追求即是求不得苦。凡有二種。一者物昔屬我今日忽失為追求。亦是求不得苦。二者昔來未有今求不得亦是求不得苦也。後受地獄畜生餓鬼之苦此是怨憎會苦。若生天上此下更舉前苦明五盛陰苦也。眾生沒在其中下是第三即合上起悲愍之心。上言即大驚怖乃至無求出意。今此中言雖遭大苦不以為患。若以苦為患便求出苦既不以苦為患。故知無求出意。此中言東西者非上東西但南北為縱東西為橫。一切眾生皆橫理用心喻若東西也。終日自勞然失避苦之方故言馳走也。   舍利弗佛見此已此下是第三即合上第三長者救子不得譬。明用大乘化眾生不得也。上法說中有三。第一擬宜第二無機第三息化也。但上開譬中有兩段。第一據勸教作三重第二據誡教作三重。今此中合譬還作三段但方法不同。第一併疊合誡勸兩家擬宜。第二疊合誡勸兩家無機。第三併合誡勸兩家息化也。今言佛見此已便作是念我為眾生之父應拔其苦難者。牒合擬宜有二。此是第一。然拔苦是大悲之力此即先合第二誡教擬宜。上言我當為說怖畏之事乃至具告諸子也。第二與無量無邊佛智慧樂令其遊戲此是追合勸教擬宜。上言身手有力此明不見勸教。今不合也。當以衣□若以機案從捨出之。此明正擬宜今正合也。但上言衣□明大乘因機案譬大乘果。今此合中正合機案也合衣□也。亦遠擬方便品中我所得智慧微妙最一。明如來總用大乘因果擬宜眾生也。   舍利弗如來復作是念此下是第二。即合上誡勸兩家無機。亦有二。第一合言若我但以神力先合誡家無機。上言父雖憐愍善言誘喻也。第二及智慧力捨於方便以下追合勸家無機。就中自有二。此句正合無機。第二所以者何下釋無機之意。上言復更思惟是捨唯有一門而復狹小諸子幼稚未有所識也。又見一家解有二重。第一若我但以神力以下竟眾生不能以是得度。正併合誡勸兩家無機。第二所以者何下併釋兩家無機之意也。何由能解佛之智慧但此一句即是第三併合誡勸中兩家息化。上勸息化言戀著戲處或當墮落為火所燒。上誡息化言但東西走戲視父而已。   舍利弗如彼長者雖復身手有力而不用之。此下是第四段即合上第四長者以三車救子得譬。明用三乘化得眾生也。今就此合譬中大分為三段。第一先牒三種外譬來。第二帖合第三譬。第三正合第四譬也。今者第一牒三種譬者。初言身手有力而不用之此即牒上第三外譬。次但以慇懃方便下正牒上第四外譬。次然後各與珍寶大車此下牒上第八外譬。言如來亦復如是雖有力無所畏而不用之此即第二帖合上第三外譬也。但以智慧方便下第三正合第四譬也。今四重料簡將欲合第四。所以牒第三譬來者。為欲示聖人出世之意。意在大乘。所以復牒第四譬來者。為示如來施權道意。但眾生無有堪受大乘之機。然事不獲已用三乘化。是故牒第四譬意在於此。所以復牒第八外譬來者。為示善始令終之意。雖復中間施小意存於大。是故牒第八來顯與大之意。所以帖合第三者。上已合竟既被牒持。是故帖合第三令屬上也。所以不帖合第八者。下文自合何須帖合也。今第三段正合第四救子得譬。但上譬中本有四種。一者用三車擬宜。二者見子有宿好之心。三者為說三車。四者諸子受行。此中亦具合四段。今言但以智慧方便一句此即合第一長者用三車擬宜。上言是時長者即作是念此捨已為大火所燒我及諸子若不時出必為火所焚我今當設方便也。於三界火宅拔濟眾生此一句是第二合上第二見子有宿好之心。上言父知諸子先心各有所好奇異之物情必樂著為說三乘。此下是第三即合上第三為說三車。但上說三車中有四階。一者讚歎三車。二者示三車處。三者勸取三車。四者保與不虛。今者亦具足此合四階。但不次第。先合第二示三車處。第二仍超合第四保與不虛。還合第三勸取三車。第四追合第一讚歎三車也。今言為說三乘此下四行半。先合上第二示三車處。即是示三乘人盡智無生智在三界外。上言如此種種羊車鹿車牛車今在門外可以遊戲也。我今為汝保任此事終不虛也一句。此即超合上第四保與三車不虛。即保與三乘人盡智無生智。上言隨汝所欲皆當與汝也。從汝等但當懃修精進如來以是方便誘進眾生此二句。退還合第三勸取三車。上言汝等於此火宅宜速出來即是勸三乘人修行取三乘果也。   復作是言汝等當知此三乘法皆是聖所稱歎此下三行半即追合上第一讚歎三車。即是讚歎三乘。上言而告之言汝等所可玩好希有難得汝若不取後必憂悔。羅漢斷三界結盡不復為惑所制故言自在也。若有煩惱可繫三界。煩惱既亡故言無繫也。昔日未得無學之時有依有求。既證無學德之極果故言無所依求也。乘是三乘者羅漢於時盡智無生智此二智為果。所以言乘者。然入無餘涅槃之時因盡無生智自運入無餘涅槃。是故有果乘之義便得無量安穩快樂者即無餘涅槃樂也。   舍利弗若有眾生內有智性。此下即合上第四段諸子受行。上言爾時諸子聞父所說珍玩之具適其願故。但上諸子受行中本有四階。今具足合上四階但法用不同。上譬中直總就三乘人作四階。今此中歷別就三乘人各作四階正合。後舉外譬帖合。即作三重四階。正合後帖合也。今先就聲聞乘作四階正合者。初言從佛世尊聞法信受此則合上第一心各勇銳生外凡夫善根也。慇懃精進此一句。即合上第二互相推排生內凡夫善根也。欲速出三界自求涅槃是第三階。即合上第三競共馳走聲聞乘人。聞佛說法進入無相行。見諦思惟治道斷結也。是名聲聞乘。是第四階即合上第四階諍出火宅得羅漢果也。如彼諸子下即舉外譬帖合也。   若有眾生此下是第二就辟支佛乘又作四階正合之。初言從佛世尊聞法信受。此即合第一心各勇銳緣覺乘人聞佛說法生外凡夫善根也。慇懃精進此即合第二互相推排生內凡夫善根也。求自然慧此下即合上第三競共馳走。明中乘人聞佛說法。進入無相行見諦思惟治道斷結也。所以言自然者二諦境是自然。今慧從境受名呼慧為自然也。是名辟支佛乘。此即合第四諍出火宅證無學果也。如彼諸子下即舉外譬帖合之也。   若有眾生此下是第三菩薩乘人又作四階正合之。初言從佛世尊聞法信受。此即合第一階心各勇銳生外凡夫善根也。慇勤精進此是第二。即合互相推排明菩薩聞佛說法。生內凡夫善根也。求一切智此下第三。即合上競共馳走菩薩聞佛說法。進入無相行見諦思惟斷結也。佛智者即是三乘中佛果也。自然智猶如前釋也。無師智者正明斷習氣盡成無學果。呼無學智為無師智也。是名大乘此是第四。即合上諍出火宅證無學果。如彼諸子下即舉外譬帖合也。   舍利弗如彼長者見諸子等安穩得出。此下是第五段。即併疊第五第八兩譬。所以併合兩譬者。既不合第六第七。故兩譬相並。正由見大乘機發即為說大乘也。今就此中自分為兩段。第一先牒兩家外譬來第二正合兩譬也。初先牒第五外譬。次從自惟財富下即牒第八外譬也。如來亦復如是下第二正合兩譬。今先合第五見子出難譬明大乘機發也。上開譬中本有二。第一先明斷惑出三界外登無學果。二者正明大乘機發。今具合兩重。如來亦復如是竟出三界苦怖畏嶮道。即合上第一見諸子等安穩得出句也。得涅槃樂此即合第二正明大乘機發。上言皆於四衢道中露地而坐無復障礙。今言得涅槃樂。此涅槃樂是大乘善機家果。今舉果目因亦可因中說果也。若使理中為論既度二種生死。應是常住涅槃。而今此教未明此理故名復倍上數以為涅槃。   如來爾時此下是正合第八長者賜子大車譬。明為說法華經。但上開譬中本有兩段。第一雙開兩章門。第二雙廣釋兩章門。但上開譬中逐文句起盡宜合為兩段。今此合譬之中有合不合有不次第。宜追開為六段。何者心平等章門一也。一大車章門二也。廣一大車三也。釋廣大車四也。廣心平等五也。釋廣心平等六也。今此中唯不合第六釋廣心平等。上言所以者何以我此物周給一國猶尚不匱何況諸子。今不合此也。雖合餘五階又不次第。第一先合第四仍勢合第五。然後追還合第一第二第三也。今言如來爾時便作是念竟諸佛法藏即合第四釋廣一大車。上言所以者何是大長者財富無量種種諸藏悉皆充溢也。此義具如上釋也。是諸眾生皆是我子此下竟而滅度之。即是合上第五廣心平等。上言而作是念我財物無極不應以下劣小車與諸子等今此幼童皆是吾子愛無偏黨也。是諸眾生脫三界者悉與此。即追還合第一心平等章門。上言各賜諸子等。今言悉與。悉與只是平等之義也。諸佛禪定解脫等娛樂之具此即合第二所賜物章門。上言一大車也。皆是一相一種聖所稱歎能生淨妙第一之樂。此即合第三廣一大車。上言其車高廣等句也。   舍利弗如彼長者初以三車誘引諸子此下是第六段。即合上第十不虛妄譬。但上開譬中本有三段。第一明如來作不虛譬問舍利弗。今不合也。第三明如來述成舍利弗。今而不合也。唯名第二舍利弗答佛正明不虛。今合此譬中宜分為四。第一先更牒上三種譬來第二正合第三釋合第四結合也。第一先牒上三種譬者。舍利弗如彼長者牒第一譬。初以三車誘引諸子牒第四譬。然後但與大車以下牒第八譬也。如來亦復如是此下是第二正合。上身子仰答佛明不虛。但上答中本有二。初總答明不虛。第二別答明不虛。今言如來亦復如是無有虛妄。此即合上不也。世尊總明不虛也。初說三乘此下即合上別明不虛。就中本有三種。今次第合之。初說三乘此即合上第一以與重奪輕不虛也。次言引導眾生即合第二稱本心不虛也。然後但以大乘而度脫之此即合第三與過望不虛也。何以故此下是第三釋合也。舍利弗以是因緣此下是第四結合也。   而說偈言譬說開三顯一化中根人本有四段。但第一正譬說中有兩段。第一先明舍利弗請。第二是如來答前言。此兩段各有三。佛答中有三具如前述。第一是緣起。第二從若國邑聚落竟百行偈是正譬說。第三汝舍利弗我此法印下六十五行偈獎勸受行也。前又解雲此三段中各開為二。緣起有二者。一呵二許也。正譬說中有二者。第一是長行二者偈頌。自此以下有百行偈是第二重頌也。但上長行中本有二。第一開譬第二是合譬也。今就百行偈中亦分為二。第一有六十五行半偈頌上開譬。第二告舍利弗我亦如是下有三十四行半偈頌合譬也。上開譬中本有十譬今唯頌九譬。略不頌第十不虛妄譬。何以故然。舊解言所以不頌第十者。上不虛妄譬本是舍利弗作此不虛妄譬。今者是佛說偈雲何用佛說偈頌舍利弗語耶。今一家所習不用此解。凡如此處亦復何限。故如壽量品中佛作醫師不虛譬。問彌勒彌勒答佛明不虛。及至下佛還捨彌勒不虛譬。又如分別功德品中佛說長行彌勒偈頌如此。比例實為不少。今所以不頌者。明不虛之意本令物得實解。時眾既得信心不虛妄義其意自顯。是故略不頌第十不虛譬也。今六十五行半正頌九譬亦開為九段。第一有三十三行偈。頌第一宅主譬亦名總譬者。第二從是時宅主在門外立下有兩行偈。頌第二長者見火譬。第三長者聞已驚入火宅有六行偈。頌第三長者救子不得譬。第四爾時長者而作是念諸子如此益我愁惱下有七行半。頌第四長者救子得譬。第五長者見子得出火宅下有三句偈。頌第五見子出難譬。第六坐師子座而自慶言下有四行一句。頌第六長者歡喜譬。第七爾時諸子知父安坐下有三行偈。頌第七諸子索車譬。第八長者大富庫藏眾多下有七行半偈頌。第八賜大車譬。第九諸子是時歡喜踴躍下有一行半偈。頌第九諸子得車故歡喜譬也。三十三行偈頌第一。兩行偈頌第二。六行偈頌第三。七行半偈頌第四。三句偈頌第五。四行一句頌第六。三行偈頌第七。七行半頌第八。一行半頌第九。上宅主總譬中本有六義。今者唯頌四義略不頌第三一門第六三十子也。   今三十三行分為四段。初一句頌第一長者。第二有三行一句頌第二一大宅。第三有半行頌第四五百人。第四餘有二十九行偈頌第五宅中火起也。上明長者中有三。初若國邑聚落者名位之處。第二有大長者正明長者。第三其年衰邁下歎德也。今言譬如長者此一句唯頌有大長者也。名位處及歎德略不頌也。有一大宅此下三行一句頌大宅。人多用此偈頌國邑聚落此則不然也。正頌其家廣大。但譬中直言其家廣大。今此第二廣敘大宅之相。然文句與上第五敘火相相類。雖類而非。下自別有文句頌火起也。既以三界為宅故大也。三界唸唸無常故頓弊。色無色界如堂欲界如捨然三界無安故言高危也。命如柱根亦唸唸無常故言摧朽。心識如梁棟亦唸唸生滅故言傾斜也。業為基陛既是無明相惑虛搆橫造故言頹毀也。四大如牆壁皆為無常所壞故言圮坼也。色香味觸皆唸唸無常故言泥塗褫落也。四威儀不周正故言覆苫亂墜也。又言頭髮牙抓莊嚴身者也。五識取緣不復相應。亦即體唸唸生滅故見椽梠差脫也。又言五根也。聖人捷疾智觀觀此無常之境。故言周障屈曲。屈曲者委悉也。有五百人止住其中。此半行是第三頌上五百人也。鴟梟雕鷲此下有二十九行。是第四頌第五火起也。上言堂閣朽故牆壁頹落乃至周匝俱時欻然火起也。但上長行不的道三界。今偈中委悉。是故別明三界火起。今二十九行偈分為四。初有二十二行偈明宅中火起。即是欲界火起。第二從惡獸毒蟲下有三行半偈。明窟穴中火起即是色界火起。第三從蜈蚣蚰蜒下有兩行半偈。明虛空中火起即是無色界火起。第四其宅如是甚可怖畏下一行總結火起也。就前三段中各有四階明義。第四止一不開也。今且就前二十二行明欲界火起中有四階者。第一有十七行半偈。先敘列所燒眾生。第二是朽故宅屬於一人下一偈明欲界火起所由。第三於後宅舍忽然火起有兩行偈正明火起。第四諸鬼神等揚聲大叫有一行半偈總結被燒之相也。又就前十七行半偈中自有三段。初有六行偈先別出五鈍使眾生。第二從處處皆有下十行偈又別出五利使眾生也。第三從夜叉餓鬼下一行半偈總結被燒眾生也。就前二階中各有二。第三不開也。就六行中自有二者。初有五行半偈別出五鈍使眾生。第二有半行總結五鈍使眾生也。今五行半明五鈍使眾生即成五階。初半行明慢使。二一行半明瞋使。三一行明癡使。四兩行明貪使。五二句明疑使也。初鴟梟雕鷲下半行先明慢使眾生也。次蚖蛇蝮蠍下有一行半明瞋使眾生也。次屎尿臭處下一行明癡使眾生。屎尿等以譬五塵。然眾生貪著五塵如蜣蜋等貪屎尿也。狐狼野幹此下兩行明貪使眾生。然死屍等且譬五塵。眾生競取五塵色聲香味觸故言咀齰也。更相劫奪橫取無道故言踐蹋也。鬥爭齟□□□□□禭□□妘F□隆D□□□□□□槂□駂□□□□□□□駋禜□□□□樈□□□□□□玲□□□□溺□□□□□□隆D魯□□娙姚榜馭□婭□隉慼慼慼慼慼憬_□□餽隆D□□榜餺□埤□□□□□□觸□G□餽隆D□□□□糖□□□奇□□餽隆D□□楉□琚撰D賂□奾□□j□□餽隆D賂□□□夾□□□粿□□□□□□□溺□□奇□□餽隆D□□□G□餽淚□□□j□□駩□唌慼慼慼潰h□□楚撬芊慼慼慼慼楚慼慼慼慼慼腹撬芊慼潰h□驕蛂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潦_□□□駩□覘唌慼D切嫵耔□□□□楛□□□拏□棇耔□婁□□□□陵餺□糖□□□□□□誇□鞳潮檢□□□褸□□祇□橛檢□□□□□□橈□□□□□□□□堅檢□□蓼□□□廓堅檢□榜騋橛□□□詗□□□□□鶴礹□□□駉箋榭□□□□□溺□□□唌慼D館耔□橛楛□□□□□□□□□□□□□□驅F□□□□屋□囊□□□□□□□□□□□饡礹□榕□□□呂桌魯魯□□馧□□□□□駩□□覘溺□□楚潰D□□□歷□□穹麗□□□□□□觨□□寧埤□□楚潰D祿露饡祛□□鷺□糖□□□寧夾□□香□□□□□椼憐□□□□降□□□□□□□□□香□□□□□本□降□□□□龍□□□□□□□□□□淋□降□□□□□□檢□□□褼□□Е碭s□□驀□驀□□□□□□□□檇D□Ж_□槔西□□□□裀□p□□□□□饋□□□駋祅騶□□□□□□餺□□□□□□D館耔□□□□□□□駋祅騶□□訬禬□□□□□□□婁□□褸□□□□衙侑芊撬芊慼菕慼撚砥撰D露□□□首禘y□□□□稨□降□□檢□□駋祅騶□□□□□嫵耔□橛檢□□□□患娀□□□□□□□□□婁□□熇c梱□□嫵耔□婁□□椹□□訧□耔□□粿□□榕□□駋祅騶□糖□□騬耔□槂□□□□婁□□觭糖□□   有諸鬼其身長大此下一行半明我見眾生我大色小故言長大也。既無慚愧故言裸形也。復有諸鬼其咽如針。此半行明見取眾生不能自計證成他見是事實餘妄語也。復有諸鬼首如牛頭此下兩行明斷常二見眾生。牛首有兩角譬斷常二見必相隨也。從夜叉餓鬼諸惡鳥獸下一行半是第三總結被燒眾生不開也。色無色界如窗牖窺看上界之明也。是朽故宅屬於一人。此一行是第二明欲界火起所由。祇由長者暫行不在致令宅中火起。內合明如來昔日已曾化此眾生。於時暫得折伏煩惱不起。無異長者在時有火未起。感緣既盡如來更歷他方。然此眾生遂復更廣起煩惱鬱然火盛。故雲火起所由也。於後舍宅欻然火起此下兩行是第三正明欲界火起。即是正頌欻然火起句也。諸鬼神等揚聲大叫此下一行半偈是第四總結欲界眾生被燒之相也。惡獸毒蟲此下三行半偈是第二明色界火起。就中亦有四階者。初一行先明欲界眾生為煩惱八苦所惱。故仍伏欲界結生色界為藏竄孔穴也。第二言薄福德故一句明火起所由也。第三言為火所燒一句正明色界火起也。第四餘有兩行明色界眾生被燒之相也。蜈蚣蚰蜒此下兩行偈第三明無色界火起。亦有四階者。初一行先明色界眾生伏色界結。生無色界也。第二言鳩槃荼鬼隨取而食。此半行明火起所由。由彼處邪見人教化而取故言隨取而食也。第三言又諸餓鬼頭上火燃此半行正明無色界火起也。第四飢渴熱惱周障悶走此半行明被燒之相也。其宅如是甚可怖畏此下一行是大段第四總結三界火起不開也。   是時宅主在門外立此下兩行偈頌上第二長者見火譬。譬中本有三段。一者能見二者所見三者起悲哀之心。今此中不頌起悲愍之心。雖不頌悲愍之心。猶成三段。上直言長者見火然不出見處。今此中長出見處以長補所闕終成三段也。三段者。第一半行先出見火之處。第二一句頌能見。第三一行一句頌所見也。今者第一言是時宅主在門外立。先出見火之處。然立是欲行之相。如來在法身地將欲應來三界接化眾生。猶如長者欲入門也。聞有人言。此一句是第二即頌上能見。上言長者見今此中言聞此則以聞代見。上譬道見此明如來有照機之智。此中道聞即談感聖人之機。然感佛出世之機來關聖智。如聞有人言也。汝諸子等此下一句是第三即頌上第二所見。上言是大火從四面起。向言聞有人言聞何所道。正言汝諸子等。先因遊戲來入此宅有人解言。從三界外流來入三界中。故言入此宅。今所習不然。昔二萬億佛所已曾受大乘化。即是父子義。故言汝諸子等。先因遊戲來入此宅者故如遺教所明。其未度者皆亦已作得度因緣。昔有大乘解之時於時位心皆作出生死意。後起煩惱失大乘解即便成入生死義。來入之義其意如此。稚小者於時大乘解弱故言稚小。只由解弱故失解起煩惱故言無知也。   長者聞已此下有六行偈。頌第三救子不得譬。上譬中本有誡勸兩段。兩段之中各有三階。即是擬宜.無機.息化。今此中亦備頌上兩段。各三階者但方法不同。法不同者就此六行中分為三段。初言長者聞已已下五行頌兩家擬宜。次有二句頌兩家無機。次有二句頌兩家息化也。長者聞已下此三段各有二。第一一偈先頌勸家擬宜。即是身手有力下是也。二告喻諸子下有四行偈即頌誡家擬宜。即是我當為說怖畏之事下是也。諸子無知下二句是第二。即併頌兩家無機。有二者。初言諸子無知一句即勸家無機。上無機中本有二。今不頌第一大乘教於其無用。即是是捨唯有一門而復狹小唯頌有小無大。今此諸子無知一句總頌上有小無大。即是諸子幼稚未有所識也。二雖聞父誨一句即頌誡家無機即是父雖憐愍善言誘喻也。第三兩句頌兩家息化自有二者。初句即頌勸家息化即是戀著戲處也。二嬉戲不已一句即頌誡家息化。上言東西走戲視父而已也。又解言。不頌勸家三段唯頌誡家二段。前五行頌擬宜後一行頌無機不頌息化。上擬宜中有二。第一思惟救子方法。第二正擬宜。此中亦分為二。初一行頌思惟方法。第二告喻諸子下四行正頌擬宜。   是時長者而作是念此下有七行半偈。頌上第四長者以三車救子得譬。但上譬中本有四段。第一以三車擬宜二者見子有宿好之心。三者為說三車四者諸子受行。今此中略不頌第二見子宿好。上言父知諸子先心各有所好奇異之物情必樂著也。今七行半中分為三段頌上三段初三行先頌第一三車擬宜。次三行超頌第三為說三車。次一行半頌第四諸子受行也。今爾時長者而作是念下三行頌第一三車擬宜。即是爾時長者即作是念此捨已為大火所燒下是也。告諸子等此下三行即是超頌第三為說三車。上說三車中本有四階。今三行具足頌之。一行頌第一三句頌第二。又三句頌第三。半行頌第四也。今告諸子等一行即頌第一讚歎三車。上言而告之言汝等所可玩好希有難得汝若不取後必憂悔也。次羊車鹿車此下三句即頌第二階示三車處。上言如此種種羊鹿牛車今在門外也。汝等出來又有三句。即頌上第三勸取三車。上言汝等於此火宅宜速出來也。次隨意所樂可以遊戲。此半行即頌上第四保與不虛。上言隨汝所欲皆當與汝也。諸子聞說如此諸車此下一行半頌第四諸子受行。上受行中本有四階。今唯頌三階略不頌第二互相推排也。初諸子聞說如此諸車此半行。先頌心各勇銳外凡夫行也。即時奔競馳走此六字。即頌競共馳走見諦思惟修道行也。而出下半行二字。即頌諍出火宅得無學果也。又解雲。略不頌前二唯頌後二也。   長者見子得出火宅此下有三句。即頌第五見子出難譬也。上譬中有二。一者先明斷惑出三界得無學果。二者正明大乘機發初二句先頌無學果也。住於四衢一句正頌大乘機發也。   坐師子座此下有四行一句頌上第六長者歡喜。今就此四行一句中自有三段。初三句正頌歡喜踴躍也。此諸子等此下三行釋致喜所由。由脫難故所以歡喜也。是故諸人我今快樂此半行是第三結歡喜也。   爾時諸子知父安坐此下有三行偈。頌第七諸子索車明三乘人索果也。就此三行中自有四階。半行明索車時。一行正頌索車。一行明頌如來於時許車之辭。半行即結頌索車也。今者爾時諸子知父安坐下此半行。是第一先明索車時祇是知父安坐之時。內合明如來見眾生大乘機發稱如來本意。故言安坐也。皆詣父所此下一行是第二正頌上索車也。如前所許一行是第三即頌如來於時許車之辭也。今正是時下半行是第四即結頌索車也。   長者大富此下有七行半頌第八賜大車譬。即是說法華。上譬中本有兩段。第一先雙開兩章門第二雙廣釋兩章門。今七行半亦分為二。初有七行先頌上第二廣章門。第二餘半行追頌開兩章門。又此頌廣之中唯頌廣一大車不頌廣心平等。但廣大車本有二。一者正廣二者釋廣。今初有一行半頌先頌釋廣大車即是。所以者何是長者財富無量也莊校嚴飾。此下五行半即追頌上正廣大車。上言其車高廣眾寶莊校也。以是妙車此下半行是第二即追頌上開兩章門。此一句先頌一大車章門也。次等賜諸子一句即追頌心平等章門也。   諸子是時歡喜踴躍此下有一行半偈即頌第九諸子得大車故歡喜譬。上言是時諸子各乘大車得未曾有也。略不頌第十不虛也。   告舍利弗我亦如是此下有三十四行半偈是第二即頌長行中第二合譬段也。又上合譬中唯合七譬不合第六第七第九也。雖合七譬併合第五與第八譬。故文句成六段。今此中亦頌合七譬文便成七段。但七名雖同意致有異。上長行不合第六第七。今亦不頌。上合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十譬。今亦頌之。上併合第五第八譬。今偏頌第八譬。上合第五不合第九。今此中義頌合第九略不頌第五也。今就三十四行半中。亦分為七段。第一有四行頌合第一宅主總譬。第二如來已離三界火宅下有兩行頌合第二見火譬。第三而今此處多諸患難下亦有兩行頌合第三救子不得譬。第四是以方便為說三乘下有四行頌合第四救子得譬。第五汝等若能信受是語下亦有四行頌合第八賜大車譬。第六得如是乘令諸子等下有三行義頌合第九諸子得車歡喜譬。第七告舍利弗汝諸人等下有十五行半頌合第十不虛妄譬也。四行偈頌合第一。兩行偈頌合第二。兩行偈頌合第三。四行偈頌合第四。四行偈頌合第八。三行偈義頌合第九。十五行半偈頌合第十。上合第一宅主總譬中唯正合一長者義。義中復得兼合餘五義。今此四行偈得頌兼合五義唯略不頌合一門也。今言我亦如是一行先頌合長者上言如來亦復如是也。世間之父一句即頌合則為一切世間之父也。一切眾生皆是吾子此一切即得頌合兩義。初言一切眾生即得頌合五百人也。皆是吾子下三句即得頌合三十子也。三界無安下一句偈即得頌合有一大宅義也。常有生老下此一行即是頌合宅中有火義也。   如來已離此下兩行即頌合第二見火譬。上言見諸眾生為生老病死。但上合譬中且合三種。一者合能見。二者合所見。三者合起悲愍之心。今此兩行唯得頌合能見所見不頌合悲愍之心也。雖然猶成三段。何以知然。正猶長出如來見眾生之處故也。今言如來已離三界火宅下一行。先出見眾生之處。次半行頌合第一能見。次半行頌合第二所見也。今第一一行明見眾生之處。如來久絕三界之累故言已離也。怕然在法身之地言寂然間居也。林者無漏法林也。棲神在法身之地。縱任居累礙之表故言安處林野也。然法華經所明法身者不同常住也。解有二種。一雲延金剛心久住世者以為法身。又雲正明總十方諸佛更互相望。故知無量壽即時在西方教化未來此間。此間望彼彼即是法身。然應身本有形有像。法身本無形像。佛既未來此間於此間即無形無像。即是法身。若來應此間即於應此間是應身。他方望此間即持此間作法身也。今此三界皆是我有此半行是此中第二即頌合上第一能見也。其中眾生悉是吾子此半行是此中第三即頌合上第二所見也。   而今此處此下有兩行即頌合上第三救子不得譬。但上開譬中本有誡勸兩段亦各有三。及至合譬之中分為三段。即疊合誡勸擬宜疊合兩家無機又疊合兩家息化。今此兩偈唯頌合誡邊。但誡中本有三。今此中略不頌合誡息化。唯頌合誡擬宜與無機。今言而今此處多諸患難唯我一人能為救護此一行正頌合誡擬宜。上言佛見此已便作是念我為眾生之父應拔其苦難也。雖復教詔而不信受此一行即頌合上誡無機。上言若我但以神力下是。今言雖復教詔而不信受顯無機。若以神力通之無有信受。下即釋言於諸欲染貪著深故也。   是以方便此下有四行即頌合第四救子得譬。上合第四譬。中本有三段。第一先牒舉三種外譬。今者不頌也。第二言如來亦復如是雖有力無所畏而不用之即帖合第三外譬。今者亦不頌也。唯頌第三段正合第四譬。但上合第四譬中本有四段。今此中略不頌合第二於三界火宅拔濟眾生見機之義。今此四行中有二重。第一三行正頌上合三段。第二一行合三以為一結成上義。此是義出不頌上也。今就三行中初一句頌合第一以三乘擬宜。次一行一句頌合第三為說三乘。次一行半頌合第四諸子受行也。今言以是方便一句是頌合第一用三乘擬宜。上言但以智慧方便也。為說三乘此下一行一句是偈中之第二。即頌合上第三為說三乘。上說三乘中本有四階。今此一行一句唯得頌合一階即是示三果處。上言汝速出三界當得三乘聲聞辟支佛佛乘示三乘人果處也。自餘三階略不頌合也。是諸子等若心決定此下一行半是偈中之第三即頌合上第四諸子受行。但上合譬中歷別。就三乘人各作四階。今者亦就三乘頌合。但不盡合四階唯各得頌合三人第四階。今一行半自有二。初總後別今言是諸子等若心決定。此半行總明三乘人皆得無學果並是決定之義也。下一行別明三乘人得無學果。初言具足三明及六神通此半行即是聲聞決定果正頌合上是名聲聞乘。即是開譬中諍出火宅也。有得緣覺一句即是頌合上是名辟支佛乘。緣覺無學果即是開譬中諍出火宅也。不退菩薩一句即是頌合上是名菩薩乘。即是得無學果。亦是開譬中諍出火宅也。汝舍利弗我為眾生下一行。第二合三以為一結成上義也。此一行是義出不頌上今猶屬上也。   汝等若能信受是語一切皆當成得佛道。此下有四行即頌合第八賜大車譬。但上正合第八譬中追開作六階。唯合五階不合第六階也。今此四行分作兩段。第一此一行偈中得頌合兩階。即是上是諸眾生脫三界者悉與諸佛禪定解脫等即是心平等及所賜物等之義也。是乘微妙清淨第一下三行頌合上廣大車。上言皆是一相一種聖所稱歎能生淨妙第一之樂也。故此四行唯得頌三階也。   得如是乘令諸佛子下三行即義頌合第九諸子得大車故歡喜譬。上長行中本不合此第九。今者義頌合也。然此三行中初二行正義頌上明行一因得一果故定喜也。第二以是因緣下一行明無異因也。今第一乘是寶乘直至道場者。明如來既為三乘人受記未來得佛。於時時眾相與標心買當來佛果之上修習進行。即是乘是寶乘是境界乘也。直至道場者萬行皆是至道場。但其金剛心時剩得佛最近修行至金剛。此是直至道場之義也。   告舍利弗汝諸人等此下有十五行半偈。併頌合第十不虛妄譬。上合譬中本有四段。第一先牒上三種外譬來第二正合。第三釋合。第四結合也。今唯頌第二正合餘者悉不頌也。上第二正合不虛妄中自有二。初言如來亦復如是無有虛妄此則總明不虛。今者亦不頌合也。今唯頌合三種別明不虛以重奪輕。不虛稱本心。不虛與過望不虛。今就此十五行半偈中大分為三段。初有一行偈是第一先明父子相關以開不虛之端。內合明如來昔日已曾二萬億佛所化此眾生。於時眾生生大乘解即是子義。然解不孤生生由於佛。如來有生物解之能。即是父義也。第二有十三行半正頌合上三種不虛也。第三餘一行即舉法王。結明不虛之意也。又此三段前一後一併皆不開。中間一段自有三段別也。初有兩行半先略頌合三種不虛。第二有二行將欲廣頌合先引證勸信也。第三有九行正廣頌上第一略頌合不虛也。今言兩行半略頌合者。初一行頌第一。次一行頌第二。次半行頌第三也。今者第一汝等累劫一行即頌合以重奪輕不虛。上合譬言初說三乘只一句也。我雖先說此一行即頌合稱本心不虛。上合譬言引導眾生亦只一句也。但盡生死者但生死有二種。然分段中苦惱深重。是故三乘方便引汝令離炎灼之苦。唯盡分段生死未盡變易生死。故言但也。復應進斷變易成無上道豈應止此灰身滅智。故言而實不滅也。今所應作唯佛智慧此半行即頌合與過望不虛。上合譬言然後但以大乘而脫度之也。若有菩薩此下兩行是第二引勝人。證如來不虛勸信。此兩行即成二意。初偈正引證。後即出證人之語也。若人小智此下有九行偈是第三。即廣上第一略頌合三種不虛也。今此九行自分為三段。初有六行即廣上。汝等累劫下一行略明以重奪輕不虛。就此六行中初二行明苦諦。二行明集諦。一行明滅諦。一行明道諦也。第二從是人於何而得解脫下有一行半即廣上。我雖先說一偈稱本心不虛也。第三從佛說是人未實滅度下有一行半即廣上。今所應作唯佛智慧半行明與過所望不虛也。我意不欲令至滅度者此則取上語。其義可求。斯人若未得無上道之時我意。終不祇令至昔日滅度也。我為法王於法自在向言十五行半大分為三段。此下一行是第三舉法王結明不虛。然不自在人出言多虛。佛是法中之王實不虛也。   從汝舍利弗我此法印又前判雲正譬說開三顯一化中根人中本有兩段。第一是舍利弗請其中自有三段已訖也。第二是如來答亦有三段。第一是譬說緣起其中有二。初呵後許也。第二正譬說開三顯一其中有二。即是長行與偈亦已訖也。中根之人既解同歸之理先三後一之意。故自此下盡品有六十五行偈是第三即□勸中根人受行。然獎勸之意祗明弘經益物自行化他。種同歸之因感圓極妙果也。菩薩萬行乃備眾德皆修。若的明要者不出自行化他。自行則如說修行化他則弘經益物。兼除老病菩薩之謂也。但慕果之心易生行因之意難立。是故此中單勸慕果。既願行因貧福自顯。此意已具如前述。不復細解。又解所以不勸慕果者與授記品相近故不勸慕果也。此中祗以弘經益人以為行因亦有兩段。兩段之者第一一行偈先出所弘之經。第二從在所遊方下有六十四行偈正示其弘經益物之方也。今第一言我法印者即是所弘之經。印者故如此人名字印此函書送與所與之人。莫與所不與之人。然法華經猶如函書。但經中所明因果猶如書中所表之事也。如來言教題此經名字猶如印也。弘經菩薩如送書人也法印深意其義如此。   從在所遊方勿妄宣傳此下六十四行是第二正示其弘經益物之方獎勸行因之意。此中自有三段。初有半行據總略勸弘經益物。第二若有聞者下有十行偈據別略勸弘經之方。第三若有不信譭謗此經下有五十三行半偈廣示弘經方法表行行因之相。   今言在所遊方勿妄宣傳者是第一。然勿妄之言其意難了。今且作四句明之。一言惡人莫為說此亦是勿妄。二者惡人亦為說善人亦為說此亦是勿妄。三者惡人應為說善人莫為說。四者善人應為說惡者莫為說。今不同前三句。何故前三句太甚通漫故。的取第四句正惡人莫為說善人應為說。問者言如來慈父等視如子且又放光普照有識皆蒙。今復言善人應為說惡人莫為說非唯生分別之心。亦違慈父之意。解者言放光普照表慈悲平等。今明善人應為說惡人莫為說。此則示身子弘經益物之方。善人應為說即是勸善惡人莫為說即是誡惡。且又強為惡人說者非唯直生不信之心。亦復增長誹謗之罪。是故涅槃言諸佛聖人不為眾生作煩惱因緣。又欲斥彼惡人令改惡行善也。   若有聞者此下十行偈是第二據別略勸弘經之方。此第二段望上總則成別。望下廣故稱略也。今就此十行偈中自有兩段。第一有四行先勸善人應為說。第二斯法華經下有六行偈誡令莫為惡人說也。此兩段中各有三。今且就前四行善人應為說中自有三種善人。初一行先明不退轉人應為說。阿者言無鞞跋致言退。無退之人應為說也。第二若有信受下一行半明過去久種善根之人應為此人說也。第三若人有能下有一行半偈。則明未來世中常值善知識人應為此人說也。此三種人即成三世初明不退之人。即是現在次明久種善根人。即是過去後明常值善知識人。即明過去久種善根人即此人未來世中當得相值。但互舉一邊為義也。斯法華經此下有六行是第二誡令莫為惡人說。此六行中亦有三種者。初一行先明淺識之人莫為說。第二一切聲聞下三行舉有信之人。況出不信之人。及取即得不信之人也。第三又舍利弗下兩行更出惡人總結莫為說。初偈明我見之人不應說。後偈多愛染之人勿為說。問者言。上言宿習強者雖有三種五濁不能為障。今何故言莫為此人說耶。解釋者言。此有二意。一者正為勸獎中根人弘經方法。二者亦為斥即時眾中有懈怠之者也。   若人不信譭謗此下五十三行半偈是第三廣示弘經益物行因之方。今就此五十三行半偈中大分為兩段。第一有三十四行半廣示惡人莫為說。此即廣上第二六行略明惡人莫為說。第二從若有利根以下盡品有十九行偈。廣明善人應為說。此則廣上第一四行略明善人應為說。為廣之意其意如此。今且前明惡人中自有三。第一有四行半偈據行惡因明惡人。第二從其人命終下有二十八行偈據得惡果明惡人。第三佛告舍利弗謗斯經者下二行。第三總結惡人之相也。今且就前四行半明行惡因中自有三種惡因。初一行偈先明謗法之人莫為說。第二一行有疑惑人莫為說。第三兩行半謗弘經人莫為說也。今第一一行偈明謗法人。既謗毀此經雲何可說。即斷一切世間佛種者。今此經說眾生有佛種然諸聽法之人既譭謗此經不得宣說。故言斷佛種也。或復頻蹙一行是第二明疑惑之人莫為說也。若佛在世下有兩行半第三明謗弘經之人者亦不應為說也。其人命終此下二十八行是第二據得惡果明惡人。即是向者三種行惡因之人得此惡果。就中有二重。初二十二行偈正明惡果報。第二常處地獄下六行偈總結惡果之相也。又就此兩段之中各有二別。今且就正明惡果中有二者。初有十二行據正報明惡果。第二若得為人下十行偈據餘殘報明惡果也。死被瓦石者此是世流布語。正言祗此人死後斬截之相。亦可是此人死後得宿命智見。人取其死屍屠割。於時緣此即生苦受即自知由謗經之罪也。   又釋此人死時終不好死死必為刀杖所加也。若得為人此下有十行是第二據餘殘報明得惡果。即是向者是正報者今得殘報也。常處地獄此下六行是第二總結惡果之相亦有二者即結上兩段。初有兩行總結上第一據正報明得惡果也。第二從若得為人下有四行總結上第二據餘報名得惡果也。告舍利弗謗斯經者向言三十四行半廣示惡人莫為說中本有三。初有四行偈據行惡因明惡人。第二二十八行據得惡果明惡人也。已竟此下兩行是第三總結惡人之相也。   若有利根此下有十九行是第二廣明善人應為說廣上。第一四行略明善人應為說也。就中有二。第一有十七行偈正明善人應為說。第二又舍利弗我說是相下有兩行總結勸善人應為說也。就前十七行偈中凡有十種乃可為說。今以義相對以為五雙。第一雙明現在明聰明利智過去則深種功德。此是功德智慧相對也。第二雙言俯則慈愍下流仰則恭敬尊長。此是俯仰相對也。第三雙言外則捨遠惡緣內則奉戒清淨。此是內外相對也。第四雙言自行則質直柔和化他則清淨說法。此是自行化他相對也。第五雙言始得專念求經終則純心頂戴。此是始終相對也。告舍利弗我說是相此下兩行是第二總結勸善人應為說。   信解品第四   但解有兩種。一者自以智慧明見法相此則法行人呼為見解。二者不自見理憑師謂爾此則是信行人名為信解也。今此品中明四大聲聞領開三顯一之義信同歸莫二之理。從信得解仍詺為信解品。問只有此四人領。更有餘人。解釋者言但使是中根之徒得解者亦無量。但略舉四人為端首耳。譬說開三顯一化中根人本有四品即為四段。此一品是第二明中根人領解。又言四段之中各開為二。今此領解中有二者。第一是經家序中根人得解之相第二從而白佛言以下竟品正是中根人領解之辭。又就此兩段之中各開為二。經家序中有二者。第一從爾時慧命須菩提下訖歡喜踴躍是經家序中根人內心歡喜。第二列外形恭敬也。就第一明內心歡喜中有三。初列出歡喜人名須菩提等四人。二者明歡喜所由由聞未曾有法故。三者正明歡喜也。   第一所以言慧命須菩提者凡有二種解。一者言昔日未解開三顯一同歸之理。愚癡之人心相續為命。今日既得解權實之宗慧心相續為命。若爾亦應言慧命迦旃延乃至慧命目犍連。所以單道須菩提者此則互舉為論。二者須菩提解空第一空慧為命。大品座席之時已為諸菩薩轉說般若。以此呼為慧命須菩提。此即從本受名。問者言。從解空得名亦應言論義迦旃延乃至言神通目連耶。解釋者言。此亦互舉。若必也相兼時亦應言摩訶須菩提。何以故下三人皆有摩訶之名。而須菩提獨無。故知此互舉兩義雙明。就第二明歡喜所由中有二。初明聞未曾有法者正由聞譬說開三顯一解一義故。二者明得解之資。由為上根人法說開三顯一。與舍利弗授記故也。   從發希有心下第三正明歡喜也。即從座起訖瞻仰尊顏是第二經家列外形恭敬。第二正領之辭中有二。第一從而白佛言以下盡七十三行半偈正領解上火宅乃至方便品中開三顯一之義。第二從世尊大恩以下有十三行偈明此解由佛來。是故歎佛恩深難報以結領解。又就此兩段之中各開為二。且置歎佛恩深難報至彼更分。   今就第一正領解中有二。第一是長行。第二是偈頌。今就長行之中自有三段。第一先略領解。第二將欲廣領解先諮審如來。第三從譬若有人訖長行廣領解。又就第一第三各開為二。中間諮審止一不開。   略領解中有二者。第一法說領解。第二言無量珍寶不求自得。此明譬說。廣領解中有二者。第一是開譬。第二是合譬。今就略領解兩段中各有二。第是開譬。第二是合譬。今就略領解兩段中各有二。第一法說中二者第一先明昔日不求。第二從我等今於佛前下明今日自得。譬說亦爾。何者昔日大品座席之時我親為諸菩薩轉教說般若。明大乘因如彼說大乘果。如此而我於時於此大乘因亦不求。於大乘果亦不求。而我於時自知大乘因果是好法。只是不求。何以故口言若佛見無為入正位者不能復發菩提心。而今日值法華座席即會三成一。明聲聞小行皆成佛果。此則是自得之義。只就第一明昔日不求中自有二。第一列三種不求章門。第二從無所堪任以下釋上三章門。三章門者一言居僧之首故不求。二者言年朽邁故不求。三者言自謂已得涅槃故不求。此皆道昔日大品座席時事。所言居僧之首不求者。須菩提等昔日既是上座。作小乘學執教定宗位階次第。何故爾。若學菩薩不問道俗先受戒者便為大故。我等於時有弟子皆隨於我學小乘之法。我忽移心改造非謂眾首之人。為此義故於大乘因果不生求心。第二上雲年朽邁故不求者。菩薩之懷不惜身命無方益物。我等年時已謝何能為之。前言居僧首者明法臘已大。後復言年已朽邁者明俗年復高。但俗年雖高法臘未必大。今者法臘既大俗年又高。第三自謂已得涅槃不求者。佛昔語道有聲聞緣覺菩薩。我於時既得聲聞緣覺涅槃以為究竟。又聞佛言。若見無為入正位者不能復發菩提心。即是高原陸地不生蓮華之義有此三義。是故不求也。無所堪任此下是第二釋上三種不求章門。先釋第三自謂已得涅槃章門也。世尊往昔說法既久此下釋上第一居僧之首故不求也。說法既久者不言佛坐已久。只立指波若坐席故言久。於大乘因果中不作心故言疲懈。於小乘三三時中故是精進也。又今我等年已朽邁此下釋上第二年並朽邁故不求章門也。我等今於佛前聞授聲聞菩提記此下是第二明今日自得義也。無量珍寶不求自得此下是第二譬說。就此譬說中亦有二即為上兩段作譬。今言無量珍寶不求此六字即為上第一昔日三種不求作譬也。次自得此兩字即為上第三明今日自得作譬也。   世尊我等今者樂說譬喻以明斯義者長行正領解中本有三。一者略領解竟。此是第二將欲廣領解故先諮審如來也。   譬若有人自此下訖長行是第三廣領解。就此廣領解之中亦有二。第一開譬。第二合譬。就開譬之中凡作九譬。領上火宅十譬。亦遠領方便品中十譬之本。不盡領十譬。上火宅中本有十譬。此中唯領七譬不領三譬。不領第六父歡喜。亦不領第七諸子索車。亦不領第十不虛也。所以不領第六者只解第五免難譬第六父歡喜之義自彰。所以不領第七者。上諸子索車此即是迷惑之心是故隱而不領。所以不領第十者。上第十是不虛妄。今日既得解何假領上不虛妄。若使領者如似言不解之時。昔日有虛妄今日既無虛妄。是故不領也。上既有十譬今唯領七譬只應有七。所以有九譬者此中第四第五兩譬共領上火宅中第四長者救子得譬。此中第六付財物譬不領上開三顯一之意。此乃遠領大品座席時意。但窮子今日深取佛意則言昔日大品時佛已令我為菩薩轉教說般若。但佛於時眾中令我說此大乘因果。則始終會令汝得此因果。須菩提今日既得解。是故深取此意也。九譬者第一明父子相失譬。第二明父子相見譬。第三明呼子不得譬。第四明呼子得譬。第五明教作人譬。第六明付財物譬。第七明見子長大譬。第八明付家業譬。第九明得家業故歡喜譬也。今者第一譬若有人下訖無復憂慮詺為父子相失譬。此則領上火宅中第一宅主譬亦名總譬。亦遠領方便品中今我亦如是下明釋迦同諸佛先三後一化五濁眾生之主。第二從傭賃展轉下訖我雖年朽猶故貪惜是名父子相見譬。此則領上火宅中第三長者見火譬。亦遠領方便品中第二舍利弗當知我以佛眼觀下明佛見眾生為五濁所惛也。第三從即遣傍人急追將還以下訖往至貧裡以求衣食詺為呼子不得譬。此則領上火宅中第三長者救子不得譬。亦遠領方便品中我始坐道場下明佛用大乘化眾生不得也。第四從爾時長者將欲誘引其子而設方便下訖愍而怪之名呼子得譬。此則領上火宅中第四長者救子得譬。譬本有四階。今此第四譬先領前兩階三車擬宜見子宿好。亦遠領方便品中第四言尋念過去佛所行方便力下。明佛用三乘化得眾生亦有四階。今亦先領前兩階以三乘擬宜及見三乘人機也。第五從又以他日於窗牖中以下訖然其所止猶在本處詺為教作人譬。此則領上火宅中第四救子得譬中後兩階為說三車及諸子受行。亦遠領方便品中化得眾生中後兩階為說三乘三乘人受行。是故言第四第五共領上一譬。所以爾者。法說之中偏就應身上明故合而不離。今明四大聲聞領解深取佛意。就真應二身上明之故宜分為二也。第六爾時長者有疾自知將死不久竟下劣之心亦未能捨名為付財物譬。是則不領上開三顯一之意。此遠領昔日大品座席之時佛命須菩提為諸菩薩轉教說波若之意也。第七從復經少時父知子心漸已通泰以下名為見子長大譬。此則領上火宅中第五見諸子等安穩得出下明見子出難譬。亦遠領方便品中第五舍利弗見佛子等志求佛道者一偈。明如來見三乘人有大乘機發。第八從臨欲終時而命其子以下名付家業譬。則領上火宅中第八長者賜大車譬。亦遠領上方便品中第八於諸菩薩中正直捨方便下。明佛為時眾說法華授記得佛。第九從是時窮子聞父此言即大歡喜名為子得家業故歡喜譬。此則領上火宅中第九諸子得大車歡喜譬。亦遠領方便品中第九言菩薩聞是法疑網皆已除千二百羅漢悉亦當作佛。明於時時眾聞說法華皆授記作佛故得歡喜三乘人受行也。   就第一父子相失譬領上宅主譬亦名總譬。譬中本有六義今唯領二義。領第一有大長者化主之義。復領第六三十子義。此二義是要者。亦是方便品釋迦同諸佛先三後一化眾生之主。今就父子相失譬領上二義不得作二段父子相簡為四重。第一明子背父而去。第二明父覓子不得。第三明子還近父。第四明父失子憂念轉深。內合四重者。第一先明眾生昔日二萬億佛時曾稟大乘。自爾之後失解捨如來流轉六道。第二明如來從眾生失大乘解之後。恆覓可化之機不得。第三內合眾生從失大乘以來。在五戒十善教中。學則有機感佛出世。此則是漸近父義。第四眾生既為五濁所惛如來慈惻彌深。是父憂念轉深義也。又就此四重之中各有兩階。子離父中有二者。一者明子背父而去。二者明子向國而還。今言譬若有人者只明四大弟子自譬故言若有人。年既幼稚者內合明眾生昔日二萬億佛所於時已曾稟受如來大乘化。但於時稟大乘化不久故言幼稚。不道大乘解小。若言解小是幼稚者。下言年既長大便應是解大。故知不名解小是幼稚。後解言只是解小故幼稚。何以知之。只是幼稚故捨父。若不幼稚雲何捨父。內明為論眾生於二萬佛所稟如來大乘化。於時只得外凡夫解。而此解怯弱故言幼稚。捨父逃逝者隱密而去。非公灼故言逃也。逝者言去。內合眾生即失大乘解理中密有背佛之義也。問者言。佛明知眾生必失此大乘解。於時何故用此大乘化之。解釋者言。佛於時實知眾生得解之後必失但於時大乘機感佛佛仍為說大乘。若有感不應則有差機之失。既得此解如來更化他方眾生遂起煩惱失此大乘解也。問者言。若佛更復教化他方眾生。於後復起煩惱失解者。此則是父自離子。何關子捨父也。若是眾生遠佛然後起煩惱者乃可是子離父。父自往他方眾生自失解故是父離子義也。解釋者言。取事即然理則不然。何以知之。若是眾生有機感佛。佛則住世可化之機亦盡。故佛捨此化彼正由眾生感機盡故佛去不得言佛去故感機盡。既是眾生感機先盡。此即是子離父義也。問者又言如來既知必失解者。昔日不應用大乘化之。解釋者言。實知必失解猶用大乘化者此則為後化之資。後亦有大乘機發之時。佛言我昔日已曾為汝說此大乘。汝等於時不能堅固受持。廣起煩惱遂失此解。今復為汝說而尚不堅固受持。時眾既聞曾得遂失仍發決定之心。故言前失得為後資。既有資力是故如來為說。問者又言。若言失者今雲何還生耶。解釋者言。此失非是永斷善根成一闡提。只言煩惱五濁既多於時解心不現前名之為失。夫善生必以信心為本。於時雖失大解由有信心。於五戒十善教中修行能令大乘智願善根不斷。是故我昔教汝志願佛道。汝今悉忘。我今還欲令汝憶念本願所行道。故若言永斷者雲何言憶也。問者又言。若言信心猶存者不應名作失。解釋者言。乃無大乘之解何妨有小乘之信也。久住他國者大乘教己國。五戒十善經教為他國。失解之後久在五戒十善教中修行。故久住他國也。失解之後備在五道故言至五十歲也。此則釋成上久住他國之義。所以言若十二十者此意明未必盡備經五道。亦可失大乘解之後經人道。仍更值如來得大乘解者。故言若十。亦可失大乘之後經畜生道或經人道。仍更值佛得大乘解者故言二十。亦可備經五道然後得大乘解者故言至五十歲也。年既長大者不道解心大。只道失解來久故言長大也。加復窮困者殆盡曰窮。復為寒苦所逼故言困。外譬為論此人年既長大復窮亦困故如即時人。昔日幼小之時率爾一丈一尺以為衣裳一斗一升可為飲食。今日人身既長大正須多衣足多食之時雲何猶用昔日幼小之時衣食。充今日長大之軀理自不足。內合為義眾生既離經五道。應須多功德智願善根自資。猶用昔日微解自資者又蓋無所利益故言窮困。備經卵胎濕化受生故言四方。雖然恆位心不無覓理故言求衣食也。又解五戒十善教宣辨人天因果以為四方。漸漸遊行此下是第二階明子向國而還。漸漸遊行遇向本國者此人於時不作心言是向本國之行。理數爾然故雲遇。但背諸國未必遠向國未必近故。如始出南剎北道一步此亦是背國。若使涉北萬里亦是背國。而歸未必近者故如涉北萬里。始迴南向作意還向。始舉一步此亦是向國而歸。故知背國未必遠向國未必近。但背國雖近有日遠義。向國雖遠有日近義。內合為義假設過去佛為眾生說法。過去佛既滅後中間且作經一劫。釋迦方出教化眾生。於時背過去佛已經半劫。此是背國日遠。若使後半劫去釋迦出轉近此則是向國而還義。故言漸漸遊行遇向本國。其父先來求子不得此下是第二明父覓子不得亦有二階。第一正明覓子不得。第二明雖失一子之苦不廢家業大事。今言其父先來求子不得此是第一階。正明覓子不得。內合明佛從二萬億佛所大乘化眾失解之後。恆覓眾生大乘根機都不得矣。中止一城此下是第二階。明父雖失一子之苦不廢家業大事。內合如來於此一方眾生無機感可為說法。餘方教化終自不廢中止一城。城者防非拒難為義。如來教法為城。若言教一坐能使正理恆存。外道即隱故詺教法。為城。教明佛果備有眾德故言財寶無量等。其諸倉庫。倉者養命庫者養身。明如來法身慧命養育眾生之義也。多有僮僕者內外凡夫受學弟子如僮僕。八地以上菩薩如臣。七地以下初地以上菩薩如佐。緣覺如吏聲聞如民。大乘如象。自餘三乘等如馬牛羊。出入息利者教。從佛宣名出化功歸己如入息利也。商估賈客者商估之徒本買賤求貴。此明諸菩薩從佛受教廣利益眾生。   時貧窮子此下是第三明子漸還近父亦有二階者。第一明近父緣由。第二正明近父也。時貧窮子下乃至經歷國邑以來第一明子得近父之緣由。由遊行不已遂得近父。內合為義由眾生在五戒十善經教國邑中修行不已。有感佛出世之機也。遂到其父所止之城此是第二階正明子近父。內合眾生正有感佛說法之機也。   父每念子此下第四明父既失子來久憂念轉深。但眾生失解廣起煩惱。如來慈悲愍傷其義彌至。就中亦有二階者。第一明念子之苦。第二明假設作念得子之樂也。從父每念子下竟是以慇懃每憶其子此是第一。明父念失子之苦失解之子違離如來備經六道。故言別離。五十餘年。所以言餘年者解有二種。一解雲。實只自有五道無別有阿修羅道。阿修羅道只攝入鬼神道。鬼神道中最勝者離出詺作阿修羅道。既被出故言餘也。一家所習不然。善有三品下品感阿修羅。其多諂曲求道甚難故貶之在鬼神道也。此一段眾生既失大乘解。唯如來自知一應以來不向聲聞辟支佛等說。故言未曾向人說如此事也。心懷悔恨者悔在於我恨在於子。何以知之。只悔我不堅償此兒遂令失去也。恨在於子者汝不孤然而要有父母雲何都不尋求。天性存父子之義內合為論。悔我昔日二萬億佛所時用大乘化。不能得令登內凡夫信首得立使不退墮。恨者汝眾生神解本異乎木石。雲何不堪憶我昔大乘之化而流浪生死耶。故言悔恨也。自念老朽者廢大乘來久故言老朽也。財物如前解。無有子息者無有委付以弘法紹繼之人故言無有子息也。一旦終沒財物散失者此明眾生既無機緣。如來便捨化他方故言終沒。大乘經教於眾生無用故義言散失無所委付也。復作是念我若得子委付財物坦然快樂無復憂慮下是第二階。假設作念得子之樂。內合明得眾生有大機發有可化之緣。便稱如來大慈悲之意。故言無復憂慮也。   爾時窮子傭賃展轉此下是第二父子相見譬。此則領上火宅中第二長者見火譬。亦遠領方便品中我以佛眼觀見六道眾生等也。但上譬中唯明長者見子義不道子見父義。內合上單明佛見五濁眾生有人天等小機。今此譬中委悉。先明人天小機感佛即是子見父義。後明佛見此機即是父見子義。然感應之義只感時應應時是感。然逐義為便有感故有應。不得先應後感。是故此譬中有兩段。第一子見父。第二於師子座見子便識以下明父見子。就此兩段中各有四階。子見父中有四者。第一明見父緣由。第二明見父之處。第三正明見父。第四明子見父生懷畏避之心。言傭賃展轉此是見父之緣由。若不傭賃何容得與長者相見。內合眾生修五戒十善相資。遠得助一乘機發之義也。遇到父捨住立門側此是第二明見父之處。內合眾生五戒十善小機感佛不正如立門側也。遙見其父踞師子床此下是第三正明見父尊嚴。五戒十善機來闚佛故言見父也。遙者此機遠闚法身地故言遙也。如來處在無畏之座如師子床也。寶機承足者有二種解。一解戒定為腳足。二諦境為寶機。一家言權實二智為腳足。二諦境為寶機如來二智常照二諦境如寶機承足也。外國言婆羅門者高良大姓八地以上如婆羅門。七地以還如剎利也。大乘內凡夫如居士也。問者言既言佛在法身地雲何言有內凡夫等圍繞。解釋者言。此經明法身不同常住經所明法身。今此經言法身者指他方應身為法身。故如佛在無量壽國此間眾生機感無量壽來應仍詺無量壽佛為法身也。真珠瓔珞者解有二種。一雲明諸菩薩備有功德智慧。一雲佛果具有功德智慧如真珠瓔珞。在辟支如吏聲聞如民外凡夫如僮僕。手執白拂者三乘人用智慧手執無生之理拂煩惱塵。此乃是三乘人自拂。何故言侍佛左右即成佛。解釋者言。此乃是自拂則由佛教故義言拂佛也。且淨名雲。眾生病故我病眾生病癒我病亦愈。故義言拂佛。覆以寶帳者明如來大慈大悲最高而能覆下如寶帳也。垂諸華幡者華幡本招致看者。此譬如來有四攝之德攝化眾生也。香水灑地者雲法師言。以禪定水灑淨戒地。淹煩惱塵正以禪定資戒令止惡義強也。然佛地乃無惡可止但有定故。恆無惡可生故義言淹之也。散眾名華者七淨為華也。羅列寶物者如來說一乘因果萬善同歸。明諸功德故言羅列寶物也。教從佛出故言出。化功歸佛故言內。前人受教為取。拂授記為與也。窮子見父有大力勢此下是子見父中第四階。明窮子既見長者尊貴。生畏避之心。內合眾生唯有五戒十善之機感佛。此小機擬一乘圓教永無堪受之理則有怖畏之心。五戒十善小機不應一乘大教從擬無益故言悔來也。竊作是念此是理中為論非公灼發言故言竊也。若是王王等者。說一乘教佛是王。說三乘教佛為王等也。若是一乘教佛者亦非是五戒十善機相應。只縱復說三乘教佛亦非是五戒十善機所宜。故言非我傭夫作力得物之處也。不如往至貧裡肆力有地衣食易得者。人天教為貧裡。於此人天教中修行。即肆力者賣也。五戒十善為因感人天果報如衣食易得也。若久住此或見逼迫者內合人天小機扣佛大教。佛或能用大乘教逼小令行。故言逼迫也。非我所為欲令為故言強也。欲背大向小故言疾走。欲去猶未去也。   時富長者於師子座見子便識此下是第二父見子此中亦有四階。第一明見子之處。第二正明見子。第三明見子故歡喜。第四明長者生開暢之心念也。今於獅子座者是第一明見子之處。內合如來在法身無畏之座也。見子便識此是第二階正明見子。內合明如來見眾生便識是我昔日以大乘所化之人。即是領上火宅中雲長者見是大火從四面起也。亦是方便品中我以佛眼觀見六道眾生也。心大歡喜者此是第三階。明長者既知是兒故歡喜。內合明佛既見此眾生小機發。用此善根資益得昔大乘之解。稱大慈之意故言歡喜也。即作是念下是第四階明長者生開暢之念。內合明如來見眾生善根機發。必可以委付法化。我常思念此子無由見之者。從二億佛所眾生失大乘解。恆覓眾生善機不得故雲無由見之。今者始見無機發故言適我願也。我雖年朽者癈大乘化來久故言年朽也。猶故貪惜者雖癈化久猶欲用大乘與眾生故言貪惜。此四法中第二第四正領上能見。第一第三非正領上也。   即遣傍人急追將還以下是第三呼子不得譬。即領火宅中言我身手有力。明長者救子不得譬。遠領方便品中我始坐道場下明以大乘化眾生不得也。上火宅譬中本有勸誡兩段各分為三別。今此中即併領之。既併領時開為三段。第一訖何為見捉名一喚不來。即領上勸擬宜與無機。第二從使者執之逾急下訖悶絕躄地此名為再喚不來。即領上誡擬宜與無機。第三從父遙見之下名為父置兒譬。即併領誡勸兩家息化也。是則領開譬中不相應。領合譬中言相應也。又就此三段中各開為二。初段中二者第一領上勸教擬宜。第二窮子驚愕以下明無機。就兩段中各自有二重。領勸教擬宜有二者。第一言即遣傍人急追將還。此領上思惟作勸教。即是是長者作是思惟我身手有力。所以言傍人者此就經教為義也。理是正大乘言教是傍。教乃詮於理。然教非即是理故言傍人也。   法華經疏卷第五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715 法華經義記   妙法蓮華經義記卷第六   光宅寺沙門法雲撰   信解品之餘   第二爾時使者疾走往捉此是領用大乘教擬宜。此則領上火宅中當以衣□機案從捨出之句也。第二領勸無機有二者。窮子驚愕此是第一明有小乘人天等機。上火宅譬明無機中本有二。第一言此捨唯有一門而復狹小明大教於其無用。今不領此唯領正明無機本有二。初明有小次明無大。今此一句領有小機即是諸子幼稚句大乘教擬。非意所期故言驚愕也。稱怨大喚以下第二領無大機即是上未有所識句。我若有大乘機往犯汝大乘教。可得大乘教來見捉。我既無大何為見捉。是故稱怨大喚也。   使者執之此下是第二名為再呼不來段。上領誡宜與無機。就中亦有二。第一先領誡教擬宜。第二於時窮子以下領無機。又就此二段中各有二重。誡教擬宜中有二者。即是領譬說兩段。使者執之逾急此是第一。領上思惟作誡教則是火宅中我當為說怖畏之事。大乘誡教疾故言急也。第二強牽將還正領誡教擬宜。即火宅中如所思惟具告諸子。明於時小機與大教不相從故言強牽也。第二於時窮子自念無罪下是領誡無機。就中亦有二。即是領譬說兩段。第一言於時窮子自念無罪而被囚執此必定死此先領無大機。即是火宅中第二正明無大機。不肯信受不驚不畏了無出意下是也。我既無有大機汝強用誡教逼我。或起誹謗斷善根慧命也。轉更惶怖悶絕躄地此是第二追領有小機。即是火宅中第一有人天小機。父雖憐愍善言誘喻而諸子等樂著嬉戲也。小機不堪受大教如躄地也。   父遙見之此下是第三放捨兒譬。則併領兩家息化。此則領火宅中勸息化。言或當墮落為火所燒誡息化。言但東西走戲視父而已也。亦遠領方便品中我即自思惟下乃至我寧不說法疾入於涅槃句。就此息化中亦有二。第一思惟欲放捨兒內合欲息化。第二從使者語之以下正明放兒內合正明息化。又就此兩段中各有二。思惟息化中有二者。第一思惟欲息化。第二從所以者何下釋欲息化意。此兩段各有二意。一者思惟欲息化。二者先明有小後明無大也。今先明有小父遙者。小機望大教相去殊遠故言遙也。將教作使於時欲息化。如而語使言不須此人勿強將來。人天機如面人天等教如冷水。人天等教稱會根性。故言灑面令醒悟也。莫復與語者此明無大機。由無大機故勿復與語無大機也。所以者何。此下是第二釋上兩種欲息化之意。只由有小無大故息化便成兩段。志意下劣者此即是有小。此即釋上冷水灑面句。自知豪貴為子所難此下釋明無大。此即釋上莫復與語句也。亦言釋上勿強將來句也。審知是昔日二萬億佛大乘所化之子。只自不語諸菩薩道。是失大乘解之子故言不語他人也。使者語之下領息化中本有二段。此下是第二正明息化。就中亦有二。第一言使者語之我今放汝隨意所趣此是正息化。佛復不用大乘教擬宜故言放也。即是火宅中勸教息化言戀著戲處或當墮落等。誡教息化言但東西走戲視父而已。即是方便品中我寧不說法疾入於涅槃義也。第二言窮子歡喜此明息化得宜。含有二義。故喜一者少機既不為大教所逼故言歡喜。二從地而起者向被大乘教擬宜之時如躄地。今既不復被大乘教所擬宜故如從地而起。人天教如貧裡。其中人天果報如衣食。則是人天小教稱會人天小機故喜也。   爾時長者將欲誘引其子自此下是第四喚子得譬。此則是第四譬及第五譬共領上第四譬也。今此第四譬領上第四譬中前兩段擬宜與見三乘機。就此譬中自有二段。第一明父喚子。第二從既已得之以下明見子受喚也。內合為論。先領佛用三乘教擬宜後見三乘人能受。就此兩段中各有四階。第一父喚子中有四階者。且就外譬為語。第一先覓可使之人。第二即得可使之人。第三與使之人語。第四使人受命喚之也。今言長者將欲誘引其子而設方便者此是第一覓可使之人。內合明如來覓三乘教。此則領火宅中我今當設方便也。密遣二人形色憔悴無威德者此是第二得可使之人。內合明如來得二乘教在法身之地。於時未說二乘教只是法身地擬宜故言密遣。形色憔悴者以理來名教。若用大乘教詮大乘理名形色暉華。今二乘教不能詮大乘因果之理故言憔悴也。無威德者二乘教不說聲聞辟支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四無畏等德。故言無威德也。向者言三乘方便今何故言二乘也。解釋者言。今止道聲聞辟支二人領解故仍道二乘也。汝可詣彼此下是第三與使人語。內合明佛作二乘教方法也。四諦如此十二因緣如彼也。二乘教非正直化物入大乘解義奢故言徐語也。倍與汝直者。二乘教擬宜為說二乘家盡無生智勝天等果故倍直也。將來使作者二乘人若受教應令修行。故言將來使作也。雇汝除糞者二乘人若受教之後望見修治道斷九十八使煩惱。如雇汝除糞也。我等二人亦共汝作者言此二乘教有為眾生詮理。作修道外緣即是共作義也。時二使人即求窮子此是父喚子中第四階。正明使人奉命喚子。內合如來正用二乘教擬宜也。此則領火宅中令諸子等得免斯害。亦則領方便品中我今所得法亦應說三乘也。   從既已得之此下是第二明見子受喚也。內合眾生有二乘機可受二乘之教。此則領火宅中第二父知其子先心各有所好也。亦即是方便品中復作如是念我出濁惡世如諸佛所說我亦隨順行見三乘人機也。就此見子受喚中亦有四階者。今言既已得之此是第一明眾生有堪聞之機。後亦為說必生外凡夫善根。即是心各勇銳義也。具陳上事者此是第二階。明眾生有能堪受之機。後亦為說必生內凡善根。互相推排也。爾時窮子先取其價尋與除糞此是第三階。見眾生有能行之機。後亦為說必生無相行已上見諦思惟治道斷結之能即是競共馳走義也。所以言先取其價者。即是三界外盡無生智。二乘人要先標心三界外有盡無生智。然後只修行斷煩惱。即此是取其價義也。其父見子愍而怪之者此是第四階。明長者起愍傷之念。內合如來見眾生只有修行得羅漢果之機。起慈愍之心念其取小不取大意。此是即諍出火宅義亦猶在法身地也。   又以他日此下是第五教作人譬。此則領火宅第四譬中後兩階。初如此羊鹿牛車今在門外句。又領諸子聞所說心各勇銳等句。亦遠領方便品思惟是事已即趣波羅捺說三乘教乃至便有涅槃音及以阿羅漢法僧差別名。今就此譬中大分為三段。第一從又以他日下訖狀有所畏名教作緣由也。第二從語諸作人以下正教作也。第三從汝常作時以下竟猶在本處名為作人就作稱可長者意。內合為義則如來將欲說三乘教。先捨法身受應身。此則是教作緣由義也。既受應身然後造鹿苑轉三乘教化□□□飀□□玲□餽□糖□□□□糖覕送餺□□□□裡□□稀妄魯□□□驚隉慼撙飽慼慼慼慼J楛□稿□H□□椽□年□芊慼撚}□□覜□欯u□□奐□稀□餽□□□□□□□□□餽□□□□□送馮埤□□□\褻□榗□榱□□□覘蝯}嬪□z□□祐覘s□椻婁□□□D蓼□□□□埤□□Z□□□H誇□□蝯}妍忡□□□j□祐覘s□榍觀□□□祊量□襆□□□□餖吽憚禳慼撓堙撩c□□□□□□蝯}奏穩□□□□□祐覘s□槤□褚騺□□□□□□□□□□□□□□□□馮誇□□送驚j□□□送□埤□□妘腹慼慼慼慼暱腹慼慼摯鞢慼慼慼腹慼慼歎ョ撙間潑]□□溺□□蝯}嬪□□□□□祐褽□訪□糖覕驛祀魯□□□□□□榗娀埤□□□腹憬^禘□觔褸糖覓□□□□□魯□□□□□□飯□飯□香□□□□□□□□□□□□□榗埤□楅□□□露□□餖礽□□□□□□□椸□□溺□□□□□埤□□誇□□□椸□□□□樀埤□覘s□榖餾蓮□□□D□□□□У﹦G□□椹□□□□□□□溺□馭□腹慼慼歎ョ摩抄s□榭□祰魯睹□□□餺□□□□坱w□□□□呾_□覘d□□□度椹□□□姬□□魯睹龍□□□福□□椹□□□□禕□□□□□□□□呾_□奐馜糖□□□□□□i率大□□□□襼□□□□□E□溺□□暱搳慼慼j□祐弁觀□□□□□榜送飀□□□妘溺□□覘s□榍觨□□□□露□□□□妘溺□□s□楏詙□量礹□□□□□禭□□妘溺□馘s□楏弁觛襆□□□□□漶慼慼撓L榖□襜賂樺□褽□□□□□□□□空□□□□溺□馘s□楏褚騺□□榜送驚j□□空□□□糖□□□□奰□□餀□□□秤□□駛襆□□驁□□□□□□□□奜諾□□溺□□□□□□□露□□□□□息□誇□溺□馘s□槤□□□逆□□□□□□□□□\埤□□s□槤□□逆□診□礹□□示□楢□□□□粿□□□□玲□□□□□□□魯□□   語諸作人此下是第二正教作。就此正教作中有四階。一者勸令懃作。二者明加汝價。三者讚歎作具。四者安慰作人也。此則領上為說三乘之四階也。語諸作人汝等勤作者是第一但語不次第。先領第三語作人。汝等勤作者是第一領火宅中第三勸諸子。往取三車汝等宜速出來合譬。又言汝等但當勤修精進句也。後復告言此下是第二非唯直勸作而已。亦復加與汝價此則領上第二示三車處。上言如此種種羊車鹿車牛車今在門外。今此中加汝價者昔但人天果報今加價。只是盡無生智也。諸有所須乃至老弊使人須者相給是第三階讚歎作具。此則領譬中第一讚歎三車。上言如此種種希有難得。合譬言汝等當知此三乘法皆是聖所稱歎也。戒能盛物如甕器。米如智慧麵如禪定鹽酢者。以苦酢味無常鹹味作無常苦空無我行觀智。故言鹽酢之屬也。老弊使人者本以代手足運動。明羅漢備有六通隱顯遊方。此六通不及如來神通故言老弊也。此自是羅漢神通何故言佛給。解釋者言。則是佛為眾生說得羅漢果必得此六通。既由佛說故言相與也。好自安意此下竟言而汝少壯是第四階。安慰作人。此則領上譬中第四必與不虛。上言隨汝所欲皆當與汝。合譬言我今為汝保任此事終不虛也。化彼眾生來久故言我年老大。眾生善根劣弱故言而汝少壯也。   汝常作時此下教作人譬中是第三。明作人就作稱長者之意。內合明三乘人受行稱佛施三之意。此即領上譬中諸子受行義。上諸子受行有四階。窮子今者亦具領四。汝常作時下竟如餘作人是第一。此則領上心各勇銳句。外凡善也。無有欺怠瞋恨怨言五種之過。如餘作人者不如諸新學輕毛位人也。自今以後竟言名之為兒。是第二。此則領譬中第二階互相推排句。外譬明長者忽爾轉客作之人名之為兒。內合此人既修行出彼外凡登此信首。佛呼相似聖人紹係佛種。即是子義也。爾時窮子雖欣此遇此下第三。領上譬中第三競共馳走句。明入無相行於時修見諦思惟兩種治道斷煩惱。故言二十年也。過是已後此下是第四階。此則領上受行譬中第四諍出火宅句。只過見諦思惟二種治道斷正使盡成無學果。故言過是已後也。心相體信者是無異之言。若約教為論羅漢無為與佛無為無異也。猶在本處者但有為果功德智慧此處為隔。佛自是大乘家有為果一切種智。彼是小乘位那得與佛共齊。故言猶在本處也。   世尊爾時長者有疾自知將死不久此下是第六付財物譬。此譬不領上譬。領昔日大品座席佛命須菩提為菩薩轉教說般若。於時命須菩提轉教之意。已自為法華作由漸。何以知之。大品之教三乘通教。言欲學聲聞辟支者當學波若。此波若本是菩薩法。忽令聲聞小道登座宣波若。表欲令聲聞作菩薩。今者四大聲聞既解同歸之義皆是佛道。此即會昔日轉教之意。深取佛意探領昔日事也。就此譬中自有二段。第一是父付。第二爾時窮子即受教敕下是子受。就此父付子受之中各有三階。初段中三階者一者明付財物時。二者正付財物。三者誡敕也。長者有疾自知將死不久是第一階。明付財物之時。由有疾故付若無有疾雲何付也。內合如來大品座席只用三乘通教。化功為命。於時將廢此化功故言有疾。若使化功已廢如長者死。於時未廢故言有疾也。語窮子言此下是第二正付財物。內合正是佛告須菩提。汝為諸菩薩說波若。若多若少廣說為多略說為少。前人來受為取說授前人為與也。我心如是當體此意。宜加用心勿令漏失。是第三誡敕。即大品時敕須菩提為菩薩說波若之方法也。   爾時窮子即受教敕此是第二子受。內合於時須菩提受佛敕為菩薩轉教說波若。就此子受中亦有三階者。第一一往受命。第二正明子受財物。第三明子雖受付而無取意也。即受教敕是第一。一往受命內合須菩提於時受佛教也。領知眾物此下第二正明子受財物。內合須菩提正登座為諸菩薩轉教說波若也。次而無希取一餐之意。此下是第三階。明子雖受付而無取意。明須菩提於時為諸菩薩說般若明因辨果。而須菩提終日為他說大乘因果。於因果中無有求意。唯為他說大而已。不捨聲聞位也。   復經少時父知子意漸已通泰成就大志自鄙先心此是第七見子志大譬。此則領上火宅中第五見子出難譬。上言見諸子等安穩得出火宅。方便品中第五我見佛子等志求佛道者見大乘機發義也。就此譬中有三階第一先明時節。復經少時者轉教之後去法華座不遠故言少時。只逕說維摩教故言經時也。第二父知子意漸已通泰下正明志大譬。漸已通泰明無五濁。成就大志正明大乘機發。第三自鄙先心者鄙昔日是小機而無希取意。今日之大形昔日之小足可鄙也。   臨欲終時而命其子此下是第八付家業譬。此則領火宅中第八長者賜諸子珍寶大車。言爾時長者各賜諸子等一大車譬。方便品中於諸菩薩中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即是。說法華明萬善同歸明三乘人皆轉作菩薩皆成佛道。就此譬中自有四階。一者付家業之時。二者集於證明之眾。三者會父子天性。四者正付家業。臨欲終時此一句是第一付家業之時。只稱臨終故付。內合如來品初說法華時三乘化功勢未息。此即如方便品略說開三顯一。於時未的道無三。三乘化功有漸廢之義。若使說法華究竟明無三之義。三乘化功已廢如死。說法華既未周竟。波若勢由未盡故名臨終也。而命其子並會親族此下是第二集證明之眾。內合明如來放光動地。招集有緣。即是爾時世尊四眾圍遶義。分身諸佛為親族。多寶佛塔如國王。十地菩薩如大臣。九地菩薩如剎利。八地已還菩薩如居士。即自宣言此下是第三敘父子天性。內合會通今昔之意。即是今於法華座席唱言。昔日已佛用大乘化汝。今復大乘化也。此實我子者此實是昔日所化大乘之子也。於某城中者即二萬億佛教為某城也。捨吾逃走者昔日佛用大乘化。後眾生失大乘解。既失解密有遠佛之義。故言捨吾逃走也。既失大解廣起煩惱。備經六道故言辛苦五十餘年。其本字某我名某甲昔在本城懷憂推覓者。於二萬億佛以來恆覓眾生一乘機。故言推覓。今始大機發稱本來之意。故言得之也。此實我子者實是菩薩子。逕受大乘化我實其父也。我實逕大乘化也。吾今所有一切財物此下是第四正付家業。內合正說法華經為諸菩薩受記得佛。今吾所有皆是子有者付顯一之義。語三乘人言。汝未來得佛果如我無異故言是子有也。先所出內者付開三之義。語言我昔來所說三乘等教悉令眾生知是方便。故言是子所知。   是時窮子聞父此言即大歡喜此下是第九子歡喜。即領上火宅第九是時諸子各乘大車得未曾有明得車歡喜。亦遠領方便品中第九菩薩聞是法疑網皆已除千二百羅漢悉亦當作佛。明三乘人聞說法華得受記作佛故歡喜。我本無心者此四大聲聞自道。昔日大品座席時見大因大果。於時都無悕求之心。此舉昔不求形釋今日自得也。   世尊大富長者即是如來我等皆似佛子。自此下是第二合譬。上有九譬今亦具合九譬。但闕略耳。今言大富長者即是如來我等皆似佛子此二句合第一父子相失譬。上譬中本有四段。一者子離父而去。二者父覓子不得。三者子還近父。四者父既失子憂念轉深。又此四段中各有兩階。今此兩句都得合盡。今言大富長者即是如來。此上句即得合第二第四段也。我等皆似佛子此下句合第一第三段也。上句合兩段者上第二父覓子不得中兩階。一者正明覓子不得。二者言不以失一子小事廢於家業大功。第四父憂念轉深中兩階。一者言失子之苦。二者言設念得子之樂也。我等皆似佛子此下句合第一段第三段者。第一段子離父中兩階。一者背父而去。二者向國而還。第三子近父中兩階。一者近父緣由。二者正明近父也。如來常說我等為子一句即合上第二父子相見譬。上譬中自有二。一者言子見父。二者父見子。子見父中有四階。今盡不合。一者見父緣由。二者見父處。三者言遙見其父踞師子床正明見父。四者生畏避之心。此四階盡不合也。唯合第二父見子。但上見子中亦有四階。今者不合第一第三兩階。總合第二第四兩階。第二言見子便識正見子之義。又合第四階言我常思念此子無由見之而忽自來甚適我願。明長者既見子生開暢之念。今者總合兩階故言如來常說我等為子。略不合第一言時富長者於師子座明見子之處。又不合第三言心大歡喜也。   世尊我等以三苦故於生死中受諸熱惱迷惑無知樂著小法。此三句合上第三喚子不得譬。上譬中本有三。第一領勸擬宜與無機。第二領誡擬宜與無機。第三併領誡勸兩家息化。今者唯合前兩段不合第三領息化。但上領勸誡擬宜與無機中各有二也。領勸中有二者一領勸教擬宜。其中有二合。皆不合也。二明無機其中亦有二。今者合之。領誡中有二。一者領誡擬宜。其中有二階。今不合也。二者領誡無機。其中有二。今亦合之。是故今者不合兩家擬宜。唯合兩家無機。領勸無機中有二者。一明有小。二明無大。領誡無機中有二者。一明無大。二明有小。今者併合兩家無大機。亦併合兩家有小機。而此合中有所長則為兩種。今言我等以三苦故於生死中受諸熱惱此是第一。先釋所以無大之意。正由五濁障故無大機。三苦者是三界中苦。不道苦苦壞苦行苦也。第二正合迷惑無知此則合領誡勸兩家無大。上領勸無大機言稱怨大喚我不相犯何為見捉。領誡無大機言於時窮子自念無罪而被囚執此必定死。今言迷惑無知只是無大乘機也。樂著小法此一句合兩家有小機。勸中有小言窮子驚愕。誡中小言轉更惶怖悶絕躄地。此皆明有小機。今言樂著小法只是有小機故樂著小法也。   今日世尊令我等思惟觸除諸法戲論之糞下訖勤精進故所得弘多合第四喚子得譬上喚子得譬中有二。一者長者遣人喚子。二者從既已得之以下明見子受喚。今合此兩階。上長者喚子中本有四階。今唯合第四階。上第一者言長者將欲誘引其子而設方便先覓可使之人明如來覓方便教。今者不合。二者言密遣二人形色憔悴無威德者得可使之人即是明得方便教。今者亦不合。三者言汝可詣彼以下與使人之語明佛作方便教方法。今者亦不被合。四者言時二使人即求窮子一句正明使人奉命喚子。內合正明如來用三乘教擬宜眾生。唯合此第四階。今日世尊令我等思惟觸除諸法戲論之糞此正合時二使人即求窮子也。見子受喚中亦有四階。今唯合第三階。一者言既以得之有外凡夫堪聞之機。今者不合。具陳上事。有內外凡夫堪受之機。今者亦不合。第四階言其父見子愍而怪之。長者見子唯有樂小之志得無學果之機。故起愍傷之心。今者亦不合。唯合第三階言爾時窮子先取其價尋與除糞有見諦思惟堪行之機。今言我等於中勤加精進得至涅槃一日之價乃至言勤精進故所得弘多正合上第三階堪行之機也。   然世尊先知我等心著弊欲此下訖於此大乘無有志求以來作三句。合上第五教作人譬。上譬中本有三階。第一教作緣由。第二正教作。第三明作人就作稱可長者意。今者合此三段皆盡但闕略而已。先合第一教作緣由本有三段。第一先明長者見子。第二言捨貴人服飾。第三言受賤人服飾即是捨法身受應身。今者唯合第一階不合後二階也。但第一階長者見子中本有三。一言又以他日明見子之時今不合。第二言於窗牖中明見子之處今者亦不合。唯合第三正見子上明見子言遙見子身羸瘦憔悴污穢不淨。於時唯有小機不堪為說大故言先知我等深著蔽欲下訖不為分別寶藏之分也。   世尊以方便力說如來智慧此則是合上第二正教作。但上教作有四段即領上譬中為說三車四階。今者不合第一第四唯合第二第三也。上第一言語諸作人汝等懃作勿得懈息即是領火宅中勸取三車今不合也。第二言後復告言咄男子汝常此作勿復餘去當加汝價此即是領上示三車處。今者合此第二又得合第三言諸有所須甕器米麵鹽酢之屬。明長者歎作具領上歎三車也。上第四言好自安意我如汝父勿復憂慮即領上保與不虛今不合也。是故言正教作中有四不合第一與第四。唯合第二與第三。所以言世尊以方便力說如來智慧者。只世尊以方便力說如來智慧家之因持作我等三乘人異果也。我等從佛涅槃一日之價以為大得於此大乘無有志求。即是合教作人譬中第三段作人就作稱可長者意。上稱可中本有四階。即是領上諸子受行中四階。今唯合第四階。一者言汝常作時下即領心各勇銳義今者不合。第二言自今以後如所生子下領上內凡夫中修行互相推排今者亦不合。第三爾時窮子雖欣此遇下領上競共馳走見諦思惟治道修行今者亦不合。第四言過是以後心相體信出入無難即領上諍出火宅得羅漢果。今者唯合此第四階。從佛得涅槃只是昔日羅漢果一日之價以為大得。故如荒年賃作百日只得一千。今日一日作得一千。是為今日□。昔日百日作得千止與今一日作相□。當於昔日以自言大有所得。無異昔日得羅漢果有諸功德智慧。由自不敵今日佛果一切功德智慧。故言一日之價也。   我等又因如來智慧此下三句合第六付財物譬。上譬中本有二。一者父付二者子受。父付中有三階今者不合也。子受中又有三階今具足合之。今言我等又因如來智慧此即合上第一爾時窮子即受教敕也。為諸菩薩開示顯說此下即合上第二階領知眾物及諸庫藏也。而自於此無有志願下訖隨我等說即合上第三階而無悕取一餐之意也。而我等不知真是佛子此一句即合上第七見子志大譬。上言復經少時父知子心漸已通泰成就大志自鄙先心有三。今唯合第二。所以言我等不知真是佛子者我等於時有大乘機發。唯如來知。然我等逕竟自不知。舉我不知形出如來知。故言不知真是佛子也。   今我等方知世尊於佛智慧無所吝惜此下二句合上第八付家業譬。上譬中本有四段。第一付家業時今者不合。第二集證明之眾今者亦不合。第三明會父子天性今亦不合。唯合第四正付家業。上正付言今吾所有一切財物皆是子有。但此中有正合有釋合也。   是故我等說本無心有所悕求今法王大寶自然而至竟長行合上第九諸子得家業故歡喜。上言是時窮子聞父此言即大歡喜等也。   重宣其意而說偈言第二正領解之辭中本有二段。第一從而白佛言下訖七十三行半偈。是正領解開三顯一同歸之義。此解不空來來必有所由。是故第二從世尊大恩以下十三行偈歎佛恩深難報。以結領解行。前又解言。兩段之中各開為二。正領中有二者。第一是長行自此下有七十三行半偈。是第二偈頌。但長行正領解中本有三。一者略領解。第二將欲廣領解先諮審如來。第三正廣領。今者唯頌第一略領解。復頌第三廣領解不頌第二諮審如來。今就此七十三行半偈自分為二。初有兩行偈頌上第一略領解。第二餘有七十一行半偈頌上第三廣領解也。又上略領解中本有二。一者法說二者譬說。今兩行亦分為二。初一行半頌法說餘半行頌譬說。但上法說中本有二段。一者明昔日不求二者明今日自得。此一行半偈不頌不求唯頌自得。上自得言聞未曾有法深自慶幸獲大善利也。無量珍寶不求自得此半偈頌上第二譬說。頌上譬說中本有二段。一者言無上寶聚不求為昔日不求作譬。二者言自得為今日自得作譬。今此半行具頌此兩階。初言無量珍寶不求此頌上不求譬。自得兩字即頌上今日自得作譬。但言語還與上相似故知頌也。   譬如童子此下有七十一行半是第二頌上第三廣領解。但上廣領解中本有二段。第一開譬第二合譬。今者七十一行半偈亦分為二。初有四十一行偈頌開譬。第二佛亦如是下有三十行半偈頌合譬也。上開譬中本有九譬。今就四十一行偈亦分為九段。初有十三行偈頌第一父子相失譬。第二傭賃展轉下有七行半偈頌第二父子相見譬。第三即敕使者下有三行偈頌第三喚子不得譬。第四即以方便下有三行偈頌第四喚子得譬。第五長者於牖下五行半偈頌第五教作兒譬。第六示其金銀下有兩行偈即頌第六付財物譬。第七父知子心漸已廣大下半行偈頌第七見子志大譬。第八欲與財物下有四行半偈頌第八付家業譬。第九子念昔貧志意下劣兩行偈頌第九子歡喜也。今更道十三行頌第一。七行半頌第二。三行頌第三。復有三行頌第四。五行偈半頌第五。兩行頌第六。半行頌第七。四行半頌第八。兩行頌第九也。上第一父子相失譬中本有四。一者子離父二者父覓子三者子還近父四者父憂念轉深。今者十三行亦具足頌此四段但不次第復有闕略。今者一行半頌第一。次有六行半頌第二。次有兩行半超頌第四。次有兩行半追頌第三也。譬如童子幼稚無識一行半先頌第一子離父。但上子離父中本有二段。一者言背父而去。二者言向國而歸。今此一行半唯頌背父而去不頌向國而歸也。其父憂念此下六行半頌上第二父覓子。上父覓子中本有二階。一者覓子不得。二者言不以失一子之苦癈於家業大事。今者具足頌。言其父憂念四方推求此半行頌覓子不得。上言其父先來求之不得也。求之既疲以下有六行正頌上第二段不失家業大事也。豪貴如是有大力勢此下有兩行半偈。超頌第四父憂念轉深。上本有二階。一者失子之苦。二者假使作念得子之樂。今不頌假使作念得子之樂。唯頌念失子之苦。上言父每念子與子離別五十餘年也。爾時窮子求索衣食此下兩行半偈追頌上第三子近父。上子近父亦有二段。一者近父之緣由。二者正明近父。今者亦具足頌初兩行頌近父之由。次半行頌正明近父也。上近父緣由言時貧窮子遊諸聚落逕歷國邑等。從五戒至五戒故言從邑至邑。從十善至十善故言從國至國也。或有所得或無所得者今身修五戒十善遷此身得報名有所得。感生後報者名無所得也。又一解雲。成就業感一期名有所得。不成就者感於寄受名無所得也。善法資身恆不足故言羸瘦。非唯無善法亦備有九十八使。故言體生瘡癬也。漸次經歷到父住城。此半行頌上正明近父。上言遇到其父所止之城也。傭賃展轉遂至父捨此下七行半偈頌第二父子相見譬。上譬中本有二段。第一明子見父第二明父見子。今初有六行半頌第一子見父。長者是時下一行頌父見子也。上子見父中本有四階。一者見父緣由。二者見父處。三者正明見父。四者生畏避之心。今者亦具足頌。初一句頌第一。次一句頌第二。次兩行半頌第三。次三行半頌第四也。傭賃展轉此一句頌第一見父之緣由也。遂至父捨此一句頌第二見父之處。上言遂至父捨住立門側。今者唯道父捨不道門側義自顯也。爾時長者於其門內此下兩行半頌第三正見父。上言遙見其父踞師子床等。或有計算金銀寶物者有廣說有略說故言計算。說與前人故言出化功歸已故言內。注記券疏者明因辨果。受記之事故故言注記券疏也。窮子見父豪貴尊嚴以下三行半頌上第四階生畏避之心。上言窮子見父有大力勢即懷恐怖悔來至此也。長者是時此一偈頌上父見子中有四段。今唯頌第一第二。上半行頌第一階見子處。上言時富長者於師子座也。遙見其子默而識之此半行頌第二正明見子。上言見子便識。略不頌第三心大歡喜。亦略不頌第四開暢之念也。   即敕使者此下三行偈頌第三喚子不得譬。上譬中本有三段。第一領勸擬宜與無機。第二領誡擬宜與無機。第三兩息化。今此三行亦頌三段。初三句頌第一。次一行一句頌第二。次一行頌第三也。今三句頌第一勸擬宜無機者半行頌勸擬宜。次一句領無機。上擬宜中有二段。一者領作勸教。二者正領擬宜。今此半行唯頌領作勸教。上言即遣傍人急追將還也。不頌正領擬宜上言爾時使者疾走往捉。窮子驚喚此一句頌第二領勸無機。上無機中有二者。一有小二無大。今言窮子驚三字此即頌上有小機。上言窮子驚愕也。喚此一字頌無大機。上言稱怨大喚我不相犯何為見捉明無大機也。迷悶躄地此下一行一句頌上第二領誡擬宜與無機。上誡擬宜與無機中有二。一者正明擬宜。二者無機。今不頌領擬宜。唯頌領誡之無機。上無機中有二段。一者無大二者有小。今者先頌有小後頌無大。迷悶躄地此一句頌有小機。上言轉更惶怖悶絕躄地也。是人執我必當見殺此一行正頌上無大機。上言於時窮子自念無罪而被囚執此必定死。長者知子愚癡狹劣此一行頌第三併領息化。上息化中本有二。一者欲息化。二者正息化。今不頌第二正息化唯頌第一欲息化。上欲息化中亦有二階。一者明欲息化。二者釋欲息化。上言父遙見之而語使言不須此人勿強將來。以下思惟欲息化。今不頌也。唯頌第二釋欲息化之意。上言所以者何父知子志意下劣自知豪貴為子所難也。   即以方便此下三行偈頌第四喚子得譬。上譬中有二。第一父喚子第二子受喚。初兩行頌第一父喚子。後一行頌子受喚。但上父喚中本有四段。今者盡頌一句頌第一。三句頌第二。次三句頌第三。次一句頌第四也。即以方便此一句頌覓可使之人。即是覓方便教。上言爾時長者將欲誘引其子而設方便也。更遣餘人此下三句頌第二得可使之人。即是得方便教。上言密遣二人也。眇目者不正之相。欲明二乘教非是真正之教故名眇目。二乘教不備說威德相好故言無威德也。汝可語之此下三句即頌第三與使人之語即是作方便教方法。上言汝可詣彼徐語窮子此有作處也。倍與汝價此一句即頌第四使人正奉命喚子。正明如來用方便擬宜眾生。上言時二使人即求窮子也。窮子聞之此一行頌第二子受喚。上受喚中亦有四階。今不頌三階唯頌第三階。上第一既已得之有堪聞之機。第二具陳上事能受之機。第四其父見子愍而怪之不頌也。上第三階言爾時窮子先取其價尋與除糞淨諸房舍。今唯頌此。言淨諸房舍者六塵如房。於此六塵中無染故雲淨諸房舍也。   長者於牖此下有五行半偈頌上第五教作人譬。上譬中本有三段。第一教作緣由。第二正教作。第三作人。就作稱可長者之意。初兩行頌教作緣由。次兩行半頌正教作。後餘一行頌作人稱可長者意也。上教作緣由中本有三段。一者明長者見子。二者捨貴人服飾。三者著賤人衣服。今此兩行只頌第一第三不頌第二捨貴人服飾捨法身之義。初偈頌第一見子後偈頌第三著賤人衣服。但上父見子中本復有三段。今者不頌第一唯頌二階。上第一句又以他日明見子之時今不頌也。二者言於窗牖中明見子之處。今者初句正頌此第二階。下有三句頌第三階正見子也。於是長者著弊垢衣此一偈頌上第三受賤人之服。上受賤人服中自有三階。今不頌第二。唯頌兩階。上半偈頌上第一明無有相好。下半行頌上第三無智也。方便附近以下有兩行半頌上第二正教作。上正教作中本有四段。今具足頌。半行頌第一。一句頌第二。一行一句頌第三。半行頌第四。方便附近語令懃作今此初半行即頌第一階領第三勸取三車。則是勸精進也。上言語諸作人汝等懃作也。既益汝價此一句即是頌第二領第二示三車處。上言後復告言咄男子汝常此作勿復餘去也。併塗足油此一行一句頌上第三歎作具領第一讚歎三車。上言汝等所須甕器米麵今以塗足油以代上老弊使人。老弊使人者只是神通。今塗足油代者外國用塗足油能履水如地飲以代上麵食以代上米。是故論文言揣食有二者。一粗二細。飯等名粗飲等名細。薦席以代上甕器盛物明或如薦席。又以軟語若如我子此半行頌上第四領上第四必與不虛。上言好自安意我如汝父即是保與不虛之義。長者有智漸令入出此一行是第三即是頌上第三作人稱可長者之意。上稱可中本有四段。即領上三乘受行中四段。今唯頌第三段。餘者皆不頌也。一者汝常作時無有五種之惡即譬領心各勇銳義。今者不頌也。二者自今已後如所生子領內凡相似聖人。今者亦不頌。唯頌第三爾時窮子雖欣此遇猶故自謂客作賤人由是之故於二十年中常令除糞。見諦思惟治道修行故言二十年。不頌第四過是已後心相體信得阿羅漢果也。   示其金銀此下兩行頌上第六付財物譬。上譬中有二。一者父付二者子受。就父付中有三階。今者悉不頌也。唯頌子受。子受中又有三。唯頌第二第三不頌第一一往奉命也。示其金銀此一行即頌第二正受。上言領知眾物也。猶處門外一行即頌第三而無悕取一餐之意下劣之心亦未能捨也。   父知子心漸已廣大此半行是第七即頌上第七見子志大譬也。   欲與財物此下四行半偈是第八即頌第八付家業譬。上譬中本有四段。唯不頌第一臨欲終時付家業之時。自餘三段皆頌。欲與財物一行頌第二集證明之眾。於此大眾說是我子此兩行半頌第三會父子天性。二十年者人天受道器也。凡我所有一行頌上第四正付家業也。   子念昔貧志意下劣此下兩行頌上第九諸子歡喜譬也。   佛亦如是自此下有三十行半偈是第二。頌上合九譬而成八段。佛亦如是一句頌合第一父子相失譬。次知我樂小法有一句頌合第二父子相見譬。次未曾說言汝等作佛下半行頌合第三呼子不得譬。次而說我等得諸無漏下半行頌合第四喚子得譬。次成就小乘聲聞弟子下半行頌合第五教作人譬。次佛敕我等下有十八行半頌合第六付財物譬。次如富長者下有三行併頌合第七第八兩譬。次我等今日得未曾有下有七行頌合第九子歡喜譬也。更道八階。一句頌第一。一句頌第二。半行頌第三。半行頌第四。半行頌第五。十八行半頌第六。三行併頌第七第八。次七行頌第九子歡喜譬也。今言佛亦如是此一句頌合第一父子相失譬。就中本有二句。今只得頌大富長者即是如來。略不頌我等皆似佛子也。知我樂小此一句頌合第二父子相見。上合譬言如來常說我等為子是始終為語。今言知我樂小者當照機時為論也。未曾說言汝等作佛此半行即頌合第三呼子不得譬。上合譬中本有二。無有大機有小機今者唯頌無大機也。上言我等以三苦故於生死中受諸熱惱迷惑無知。既無大機故言未曾說言汝等作佛。略不頌樂於小法小機之義也。而說我等得諸無漏此半行即是頌合第四喚子得譬。上得譬中本有二段。一者父喚二者子受喚。就父喚子中自有四段。上合譬中唯合第四階時二使人即求窮子句。上合譬言世尊令我等思惟蠲除諸法戲論之糞。今者不頌也。子受喚中本有四段唯合第三段爾時窮子先取其價尋與除糞。上合譬文言我等於中懃加精進得至涅槃一日之價。今者只頌此句故言而說我等得諸無漏也。成就小乘聲聞弟子半行即是頌合第五教作人譬。前開譬中本有三。第一教作緣由。第二正教作。第三明作人稱可長者意。三段上合譬中皆合闕略而已。今者唯頌第三段中第四階餘者不頌。何者上教作緣由中有三。上合譬唯合第三不合餘二。上合第三階言先知我等深著蔽欲下訖不為分別寶藏之分。今者都不頌也。第二正教作譬中有四段。合中唯合第二第三階。上合文言世尊以方便力說如來智慧。即是合當加汝價亦得合諸有所須。今者亦都不頌也。第三作人稱可長者之意中有四段。上唯合第四階言過是已後心相體信出入無難羅漢果。上合譬文言我等從佛得涅槃一日之價以為大得。今言成就小乘聲聞弟子正頌合此也。佛敕我等自此下十八行半頌合第六付財物譬。上開譬中有二。一者父付二者子受。就父付中有三段。上不合今亦不頌。合子受中亦有三段上備合三段。故今此頌合中亦備頌合子受三段。今十八行半偈中一行頌合第一。次五行頌合第二。次十二行半頌合。第三也。初一行言佛敕我等此頌子受。開譬中第一言爾時窮子即受教敕合譬言我等又因如來智慧也。我承佛教為大菩薩下五行頌合第二正轉教領知眾物金銀珍寶也。即是上合譬中言為大菩薩開示宣說也。從如彼窮子下有十二行半偈頌合第三而自於此無有志願明不求之義。但上有正合有釋合。今此十二行半分為二。初十一行半頌正合不求。二言導師見捨一偈頌上釋句。就十一行半偈中自有三段。第一言如彼窮子一偈先牒不求外譬。第二言我等雖說佛法寶藏一偈內合不求之義。第三從我等內滅下有九行半偈正頌不求。即廣上品初三不求即自成三段。初我等內滅有四行廣上第一居僧之首故不求。第二我等長夜有四行偈廣上第二自謂已得涅槃故不求。第三言我等雖為諸佛子等一偈半廣上第三年朽邁故不求。導師見捨此一行是第二頌上釋不求之句。言所以者何佛知我等心樂小法下是也。如富長者此下三行是第七併頌合第七見子志大譬。亦併頌合第八付家業譬。就中自分為二。第一一行半牒四種外譬。第二一行半帖合譬也。如富長者知子志劣此牒第四喚子得譬。以方便力此牒第五教作人譬。柔伏其心此牒第七志大譬。然後乃付一切財寶此牒第八付家業譬。來佛亦如是此一行半是第二帖合四種外譬。初二句帖合第四。知樂小者下二句帖合第五。調伏其心即帖合第七。乃教大智即帖合第八也。我等今日得未曾有此下七行偈是第八頌合第九子歡喜。就中有三。第一一得正明歡喜。第二半行舉外譬帖合。第三五行半廣明歡喜相也。   世尊大恩此下十三行偈是正領解中第二解。從佛來故歎佛恩深難報以結領解前。正領解中有三。即是長行與偈為二。今此中有二者。第一有六行半偈正歎佛恩深難報。第二諸佛希有有六行半敘出佛恩之相。又就此兩段之中各有二。初段中二者。初有一行先明佛恩即是開三顯一也。從無量億劫下五行半明無能報者。就此第二自有三。初半行總明無能報者。第二手足供給下四行別明世間供養無能報。第三如斯等事下一行總結無能報也。諸佛希有此下有六行半明敘佛恩之相。亦有二者。第一有兩行明身業利益。第二有四行半明口業利益即是權實二智開三顯一義也。   藥草喻品第五   此品中借三草兩木為喻。但從多受名故言藥草喻品。第二譬說開三顯一化中根人中本有四段。第一譬喻一品正譬說開三顯一化中根人。第二信解品是中根人領解。今此藥草喻品是第三明如來述成中根人得解之義。第四授記也。但四段之中例開為二正譬說中有二者。第一是舍利弗請。第二如來答。領解有二者。第一經家敘四大聲聞得解之相。第二正是四大聲聞領解之辭。今此品述成中根人得領解之義中有二者。第一是長行第二是偈頌也。但上四大聲聞正領解之辭中本有三段。一者略領解二者將欲廣領解先諮審如來。三者廣領解。今如來唯述成廣領解略不述前二段也。然第三廣領解中本有二。第一從譬若有人下入偈盡七十三行半偈作九譬。領如來明開三顯一同歸之義。第二從世尊大恩以下有十三行偈歎佛恩深難報以結領解。今就此長行亦分為兩段即述成向者兩段。第一從品初訖若有所說皆不虛也以來。先超述成第二佛恩深難報。第二從於一切法以智方便竟長行。追述成第一正作九譬領如來七意開三顯一之義。又就此兩段之中各有三段。述成歎佛恩深難報中有三者。第一正述成。第二明說所未盡。第三舉法王明如來所言不虛也。何者從品初訖誠如所言此是第一正述成已上歎佛恩深難報。汝上言手足供給頭頂禮敬於恆沙劫猶自難報此實自如汝所歎也。但物情起疑見如來述成四大聲聞歎佛恩深難報。謂言如來德行深恩體盡如四大聲聞淺智所歎。是故第二從如來復有無量無邊阿僧祇功德下訖說不能盡詺為出說所未盡。但汝上十三行偈歎佛恩深難報。正歎小分一方所說直言如來有權實之智益物之恩。自汝所不歎者復有無量無邊不可說不可數深恩重德無方益物。此即釋疑情也。但物情於此第二重中仍復起疑。疑言如來體盡只自有權智無方益物。實智說理度人。佛雖備有眾德若以權實往收則不出此兩途。雲何復言更有無量阿僧祇功德。此則前後自相鉾鍎難可取信。既有此疑是故第三從迦葉當知如來是諸法之王下竟皆不虛也舉法王明如來所言不虛。不自在人有所畏懼吐言陳教率多不實。王之為體居宗體極住自在之地。何容有虛唱之敕。欲明如來是法中之王吐言陳教無有虛唱之說。   是故有此第三段。但第一正是述成已歎佛恩深難報。後兩段釋疑也。就此三段之中各有二階。第一正述歎佛恩深難報有二者。第一從爾時世尊告摩訶迦葉以下竟真實功德此述讚四大聲聞。理上之言巧善哉之言甚善甚善。及諸大弟子者即是須菩提大目犍連迦栴延等。第二誠如所言。此則述已言下之理實。前明理上之言巧。後明言下理實。此一雙合是第一正述四大聲聞以十三行偈歎佛恩深難報也。第二明說所未盡中有二者。第一言如來復有無量無邊阿僧祇功德。此正出說所未盡之法。只言自汝十三行偈歎佛恩深難報之外更有無量功德不可說不可數。第二言汝等若於無量億劫說不能盡此明說不盡。此一雙合是第二明已說所未盡。亦是釋物疑情。疑如前釋也。第三明不虛中有二者。第一從迦葉當知如來是諸法王。此先舉法王以為不虛之端。第二言若有所說皆不虛也。此正明不虛此一雙合。是第三明不虛亦釋疑情疑如前述。   從於一切法以智方便以下是第二追述成第一正領解如來開三顯一之義。就此第二段中有三者。第一從一切法以智方便竟示諸眾生一切智慧將欲述成。先出已上所領之法即是權實二智開三顯一之義也。第二從譬如三千大千世界以下訖是故不即為說一切智慧以來將明今日得解。先道四大聲聞昔日不解三一之義。執三乘定別迷同歸之理。如草木稟乎天澤增長。各不自知得潤增長差別之相。此即明昔日不解成今日得解之相。第三從汝等迦葉甚為希有下竟長行。正述成已今日得解開三顯一義也。就此三段之中各有二。第一出所領之法中有二者。第一雙開兩章門。第二雙廣兩章門。兩章門者於一切法以智方便而演說之此是權智章門。其所說法皆悉到於一切智地此是實智章門也。今釋權智章門義。於一切法者是佛果佛智知一切法即是一切種智萬善是一切智家因以智方便而演說之者。此明如來於一切智家因法上以善巧智持作三乘之法。故言以智方便而演說之也。其所說法皆悉到於一切智地者。此是釋實智章門。其所說者其權智昔所說萬善之法也。此萬善理中能感得一切智故言皆悉到於一切智地也。   如來觀知此下是第二廣上兩章門。先廣權智章門自有二。一者識藥。二者知病。今言如來觀知一切諸法之所歸趣。此是第一明如來識法藥之義。即是權智所照之境。亦知一切眾生深心所行通達無礙是知病之義。知一切眾生深心所行者明如來知三乘人根性所宜。故如聲聞根性宜行四諦。緣覺根性宜行十二因緣。菩薩根性宜行六度也。通達者通是無壅義。達是到義。明三乘人根性所宜行必斷煩惱無壅。是通義也。明三乘人根性所宜行必到三界外盡無生智。是達義也。無礙者明如來知三乘人根性盡。是無礙也。今者舉所宜行通達表明如來知三乘根性盡。故雲知一切眾生深心所行通達無礙也。   又於諸法究盡明瞭下是第二廣上實智章門。就中亦有二。一者識藥。二者知病。今言又於諸法諸法究盡明瞭此是第一識法藥之義。此明識實智所照之境。如來實智於一因一果中悉知故言究盡明瞭也。示諸眾生一切智慧此是第二知病。知病之義只知眾生有大乘機。即為受記未來皆得佛故言示諸眾生一切智慧也。是則識藥如前。知病如後。應病與藥令得服行。   迦葉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此下訖是故不即為說一切種智。是第二將欲述已今日得解。先道已昔日不解三一之義。如草木無情稟天澤。增長而不自知增長差別。此中亦有兩段者。第一是開譬。第二是合譬。此兩段各有二。開譬中有二者。第一譬如三千大千世界以下訖華果敷實以來。詺為稟澤增長譬。第二從雖一地眾生下訖各有差別。詺為不自知譬。明三草兩木終日稟乎天澤。增長各不自知增長差別之相。內合明四大聲聞昔日親稟受三乘之教。修行而不自知所行只是一乘始終同歸得一佛果。又就第一稟澤增長譬中自開為三譬。第一從譬如三千大千以下訖名色各異以來先出能稟。能稟即是草木。第二從密雲彌布以下訖其澤普洽以來又出所稟。所稟者是密雲。第三卉木叢林及諸藥草以下訖華果數實正明稟澤增長也。前明能稟是草木。次明所稟是雲雨。後正明稟澤增長也。內合能稟受教者是四大聲聞。所稟之者是如來形聲利益也。正明稟澤增長者正明四大聲聞稟教修行也。就此三譬之中各有二階。能稟譬中有二者。即是有本有末。但正明草木是其末。此草木應有本。本是土地也。從譬如三千訖山川谿谷土地以來此五種是第一能稟家之本也。第二從所生卉木叢林訖名色各異正出能稟。即是三草二木也。內合為論。能稟家本即是眾生過去習因善根。能稟之草木即是今日善習果所成眾生。今者欲取草木不取其本。是故下合譬中唯合草木不合其本也。問者言眾生有多種自有惡習因所成眾生。自有惡報因所成眾生。自有善習因所成眾生。自有善報因所成眾生。今者為取何因所成眾生。解釋者言。不取兩惡因所成眾生以為能稟。但兩種善因所成眾生中唯善習因所成眾生為能稟。不取善報因所成眾生為能稟也。何以故爾。善報因無有增長之義故不取也。善習因所成眾生有增長義是故取為能稟也。問者又言。今取善習因所成眾生以為能稟。為當止取善習因有增長義耶。所成眾生亦有增長義。解釋又言。眾生是假名假名無別體以法為體。今習因善是實法。此法成眾生。但習因善有增長。眾生是假名不當增長。不增長但有名用而已也。問者又言。眾生無別體只用習因善為體。習因既增長眾生那得不增長。若言眾生不增長則不應言以習因為體。解釋又言言。我本言假名法無體以習因善為體。若責今眾生別增長者便應假名法別有體。雲何言以他為體。此中大意片對四大聲聞。今涅槃及五乘故借三草二木以譬能稟。草有三種上中下也。木有二種有大木有小木。下經又言大樹小樹。但草木自有眾多今唯取堪為藥者。內合眾生雖復凡聖眾多。止取五乘之人堪修行者為藥之用。人乘天乘此二人以譬小藥草。聲聞緣覺此二人以譬中藥草。三乘中菩薩以譬上藥草。今大乘中明內凡夫菩薩以譬小樹。初地以上菩薩以譬大樹。所以人天二乘合譬小草聲聞緣覺復合譬中草者。今欲偏片對此人。道其昔日雖稟如來經教不知權實之用同歸之理。是故合人天二乘取譬小草如勝鬘所明名為無聞非法眾生。此則鄙其昔日不知之義也。復合聲聞緣覺者義亦如是也。問者言菩薩等自知如來權實之教同歸之義。何故言鄙之。釋者言。已如前釋但止片對四大聲聞緣覺等涅槃及菩薩。若同取聞佛說法增長善根之義。大乘人與小乘人皆有增長。取喻三草二木皆稟天澤增長。若取知與不知之義大意止片四大聲聞故涅槃及餘人也。問者又言。汝若使菩薩有增長之義以譬二木者。我聲聞亦有增長之義以譬藥草不言不知之義以譬藥草也。解者復言。此品本為述成四大聲聞今日得解先道其昔日不解。故以草為譬。道其稟澤不知故。聲聞等存不知之邊。菩薩存增長之邊。第二所稟譬之中有二。一者是所稟家之本。二者正出所稟也。   密雲彌布遍覆三千大千世界此是第一所稟家之本。本是雲也。內合用如來身形及聲教譬雲。一時等澍其澤普洽此是第二正出所稟。所稟者是雨以譬如來聲教所宣之法。即是雨等被眾生如天等雨草木。但明此草木同稟天雨生長有昇降。如眾生同聽佛說法增長善根有昇降之殊也。   卉木叢林此下是第三正明稟澤增長譬亦有二者。第一從卉木叢林下訖各有所受以來名為受潤譬。第二從一雲所雨下訖華果敷實名為增長譬。前明受潤後明增長。內合明眾生初始聞佛說法皆歡喜領受。如草木稟天雨一往受潤。後明增長者。明眾生昔日聞佛說法後相與增長善根。下合譬雖道後生善處以道受樂。此明報因得報果。非不有報因。但今日辨增長之義止取習因習果。明其增長之義。此兩譬中各有二階。受潤譬中有二者。第一從卉木叢林及諸藥草下訖隨上中下以下此牒受潤之法。即是三草二木根莖枝葉者喻前所述五種人信戒定慧也。第二言各有所受此一句正明受潤之義。內合明眾生昔日聞佛說教各各受持。故言各有所受也。第二增長譬中有二階者。第一言一雲所雨先牒增長所由。所由者是雲雨。內合眾生所以得習善增長者由有如來形聲。第二言稱其種姓下三句正明增長。此三句亦次第相生。初言稱其種性此先舉增長之類。喻五乘人根性各有種類而得生長。此正明增長。華果敷實此釋成增長之相。若不增長雲何言有華果之實也。   雖一地所生此下是第二明不自知譬。三草二木終日稟乎天澤不知增長差別之相。明四大聲聞昔日親自稟受如來三乘教執三乘定別。迷同歸之理而不自知三乘所行始終只是一乘同趣一果。又就不自知譬中亦有二階者。第一雖一地所生一雨所潤者。先舉不自知所由。第二言而諸草木各有差別此正明不自知。雖復有差別之相而不自知。所以有此差別內合四大聲聞昔日稟如來三乘別教各得別果。於時三乘自言彼此各異而自不知始終同歸俱至極果也。   迦葉當知如來亦復如是自此下是第二合譬。但上開譬中本有二。一者是稟澤增長譬。二者不自知譬。今此合譬中亦有二段者。第一從如來亦復如是下竟具足蒙潤各得生長合稟澤增長譬。第二從如來說法一相一味以下合不自知譬也。就第一段中有二。第一歷別正合。第二舉外譬帖合也。歷別合者但上稟澤譬本有三。三中各有二。今者合之為體。宜開為五。所以不六者上開能稟譬中有二。一者本二者末。今但合末不合其本。所以成五段。又不次第。今先合雲。二合草木。三合雨。四合受潤。五合增長。但上草木本是第一。今者在第二。上作次第者先有草木然後興雲注雨則受潤增長。今此中則先興雲蔭草木然後注雨令草木受潤增長也。就合雲譬中有二重。一者舉佛形合雲。二者舉如來聲教合雲。佛形聲普周皆譬於雲。但第一舉如來形合雲中自有二階。第一正舉如來形合。第二言如大雲起舉外譬帖合也。以大音聲此下是第二舉如來聲教合雲亦有二重。第一舉總合雲。第二舉別合雲。此兩段各有二。舉總合雲二者。第一言以大音聲普遍天人阿修羅此正舉總聲教合雲。第二言如彼大雲下竟大千國土此舉外譬帖合。從於大眾中而唱是言以下第二舉別聲教合雲。就此第二亦有二亦有二者。第一正舉別聲教合。第二獎勸時眾來聽法也。就第一舉別聲教合中自有六種別聲教。第一從於大眾中而唱是言以下先明如來有十號之德。第二從未度者令度下明四弘誓之德。第三從今世後世如實知之此明三達之德。今世即是現在世後世即是過去世。亦是未來世。若據現在追望過去此即後世。若背未來向過去此未來即是後世之義也。第四言我是一切知者此明種智。知一切法故言一切智。此即舉境目智也。第五言一切見者此則明五眼之德也。第六言知道者下明有導師之德。開導者開三乘是方便說三乘法只是一乘法故言有導師德也。汝等天人阿修羅此下是第二獎勸來聽法也。爾時無數千萬億種下竟來聽法此是第二合上草木。上言所生卉木。來至佛所而聽法上開譬所無。今日義出也。如來於時觀是眾生此下是第三合上雨。上言一時等注也。種種無量此下是第四合上受潤。此合中自有二。即合上二。上言隨上中下。今言種種無量。正合隨上中下也。皆令歡喜快得善利即合上各有所受也。是諸眾生聞是法已此下是第五即合上增長。上言一雲所雨稱其種性。今就此合譬中自有二。一者明報果即是是諸眾生聞是法已現世安穩後生善處也。亦得聞法此下是第二明得習果也。   如彼大雲以下是舉外譬帖合。但合稟澤譬有二。一者歷別正合。此下是第二舉五種外譬。帖合如彼大雲即帖第一合雲譬也。雨於一切此即帖合上雨譬也。卉木叢林即帖合上第二合草木也。如其種性具足蒙潤帖合受潤也。各得生長此即帖合第五增長譬也。   如來說法一相一味此下是第二合不自知譬。就此合中自有五重。一者先出所不知法。二者正合不知。三者形釋不知舉如來知諸法形釋二乘不知。四者舉不知外譬帖合。五者還用如來知結合也。今言如來說法一相一味下先出所不知之法自有二。此句作兩章門。一相者無為果章門。一味者有為章門。明如來昔日所說三乘之法始終同得一無為一有為之果。故言一相一味也。第二釋先釋無為章門有三句。所謂解脫相此句正明因果盡處兩種無為。下二句別明。離相明因盡滅相明果亡也。究竟至於一切種智者釋有為果章門也。其有眾生聞如來法此下是第二正合二乘人不自知也。所以者何唯有如來知此眾生此下是第三舉如來知。形釋二乘不知作三階。第一唯有如來知此眾生下正明如來知眾生根性。即是知病義。第二念何事下明如來知應根性所須之法。即是識藥。何者故如四諦十二因緣等乃至待處待伴種種入道不同也。第三眾生住於種種之地下還舉眾生根性不同。總結如來知病識藥也。今者第一知眾生種相體性者明如來知三乘種別不同。表相亦異利鈍體殊習性非一也。第二明知眾生根性所須法者。大論眾生心用不出三慧。故舉三慧以明所須之法不同。就中自有四階。初念何事思何事修何事此三句。正明所須境界不同入道各異也。第二雲何念雲何思雲何修此三句。由眾生現在修行方法不同也。第三以何法念以何法思以何法修此三句。明現在行家過去因不同也。第四以何法得何法此二句。明現在行家未來果亦不定。若好作文時以何法念得何法。以何法思得何法。以何法修得何法。但文句雖略以義可推也。眾生住於種種之地下是第三總結如來知病識藥明瞭無礙也。如彼卉木叢林以下合不自知譬中第四舉不知外譬帖合也。如來知是一相此下第五舉如來知結合也。   汝等迦葉甚為希有此下是第三正述成已今日得解已具足解開三顯一。但此文略只道解開權。就此第三段中亦有二者。第一正述其解權第二從所以者何下釋也。   而說偈言此品有兩段即長行與偈為二。自此下有五十四行半偈是第二重頌。但上長行中本有二。一者從品初訖若有所說皆不虛也。先明述成四大聲聞歎佛恩深難報今者不頌。所以不頌者。述歎佛恩深難報。此意大悲是正述領解傍及此義。是故略不頌也。唯頌上第二述成正領解而已。但上第二正述成領解之中本有三段。第一從於一切法以智方便竟示諸眾生一切智慧將欲述成領解。先出其所領之法。第二從譬如三千大千以下竟是故不即為說以來。名為明昔日不解形今日得解。第三汝等迦葉甚為希有以下正是述成今日領解。就此五十四行半亦為三段。初有四行偈頌上第一出所領之法。第二從迦葉當知譬如大雲以下有四十七行偈頌上第二昔不解。第三迦葉當知以諸因緣以下有三行半頌第三正述成領解也。上第一出所領之法本有二。第一有兩句開兩章門。第二解釋章門。今此四行偈亦為二。初兩行頌開章門。第二有兩行頌第二釋章門。就前兩偈中初偈頌權智章門。後偈頌實智章門也。今言頗有法王此一偈頌上於一切法以智方便而演說之。即是開方便門。今言破有法王者破二十五有之法王。隨眾生欲者隨三乘根性之欲也。如來尊重此一偈頌上實智章門。上言其所說法皆悉到於一切智地。今言如來尊重智慧深遠久默同歸之要不務速說也。有智若聞此下兩偈頌上第二釋兩章門。初偈頌釋權智後偈頌釋實智章門。上釋權智中本有兩句。初言如來觀智一切諸法之所歸趣。此是識法知三乘諸法歸趣一乘。今者不頌。又言亦知一切眾生深心所行通達無礙。此是妙識三乘人根性。今者一行唯頌此也。是故迦葉隨力為說此偈頌上釋實智。上釋實智中本有兩句。初又於諸法究盡明瞭此是識法藥義。今者不頌。後言示諸眾生一切智慧今者一偈唯頌此句也。   迦葉當知此下有四十七行是第二即頌上第二昔日不解。上長行中本有二。一者開譬二者合譬。今就此四十七行中亦分為二。初有十行半頌開譬。第二佛亦如是有三十六行半頌合譬。上開譬本有二。第一稟澤增長譬。第二明不自知譬。今就十行半亦分為二。前有九行半頌稟澤增長。後有一行頌不自知。但上稟澤增長譬中本有三。一者能稟二者所稟三者正明稟澤增長。今就九行半亦分為三。但不次第耳。第一先有四行超頌第二所稟也。第三有兩行半還來頌上第一能稟也。第三有三行頌上第三正明稟澤增長也。但上所稟譬中本有雲雨為本末。今先有三行頌雲也。次其雨普等有一行頌雨也。上雨雲譬譬於形聲兩事。今三行亦分為二。初一行頌頌形雲譬。慧雲含潤下兩行頌聲雲譬。就兩行中初行正頌雲譬。日光掩蔽此一行是第二義。明含雨雲之相自有三意。初言日光掩蔽此一句欲明如來未出之時外道有邪教化人如旱天日光也。今明密雲一出日光即隱內合明如來出世之時雖復未說言教。然外道邪教於茲殄滅也。次言地上清涼此是第二意。密雲既普上地清涼此明眾生睹如來莫不歡喜也。靉靆垂布下兩句是第三意。一睹此雲似山似石然終不可以手取攬。內合明如來此形有同凡夫之體以智諦求佛身者即法身也。形即不形聲即不聲也。其雨普等此一行頌雨上言一時等澍其澤普洽也。山川嶮谷此下有兩行半還頌上第一能稟。上能稟中本有二。一者能稟之本即是土地。今先有半行頌之也。二者正出能稟即是三草二木。今所餘兩行通頌之也。其雲所出此下有三行即頌上正稟澤增長。上正稟澤中本有二。一者受潤二者增長。今此三行初一行頌受潤後兩行頌增長也。上受潤中本有二。一者受潤所由二者正明受潤義。今一行中其雲所出半行先頌受潤所由也。次有半行正頌上受潤也。上增長中本有二。一者正明增長。二者明增長相。今者兩行中初一切諸樹上中下等有一行正頌上增長也。根莖枝葉一行即頌上增長之相也。如其體相此下有一行第二頌上不自知譬。上譬中本有二。一者不自知所由。二者正明不自知。今此一行通頌之也。   佛亦如是此下有三十六行半頌上合譬。今就此三十六行半中亦為兩段。初有三十五行頌合稟澤增長譬。一行半頌合不自知譬也。上合譬中分為兩段。第一歷別合。第二舉外譬帖合。今不頌帖合唯頌上歷別合。上歷別合中仍開為五。先合雲次合草木次合雨次合受潤次合增長也。今者還依開譬中作三段。復依合譬作次第。今就三十五行初有十三行半頌合所稟。第二有兩行頌合能稟。第三有十九行半頌合正稟澤增長。今就十三行半自分為二。第一七行半頌合雲譬。第二有六行頌合雨譬。今先頌合雲譬。上合中本有二。一者舉形合雲。二者舉聲合雲也。今七行半中初一行頌舉形合。次六行半頌舉聲合也。上舉形合中有二。初正舉形合次舉外譬帖合也。今佛亦如是下半行頌正合。次半行頌舉外譬帖合也。既出於世此下有六行半頌舉聲合雲。上舉聲合中有二。第一舉總聲教合。第二舉別聲教合也。今六行半初一行頌合第一。五行半頌合第二也。上舉總聲教合中有二。初正舉總聲合。第二舉外譬帖合。今既出於世此一行唯頌正合略不頌帖合也。上舉別聲教合中有二。初正舉別聲合。第二勸時眾來聽。今此五行半中亦有二。初有三行半正頌舉別聲合。次有兩行頌合勸聽也。但舉別聲中佛本有六種德合聲。今此三行半中初大聖世尊下有兩行頌合十號之德也。次充潤一切下有一行半頌合四弘誓之德也。略不頌所餘四德也。諸天人眾此下兩行頌合別聲中第二勸來聽法也。為大眾說此下六行頌合上雨譬。分為四段。初兩行正頌合雨譬。   我觀一切下二行半明心平等。常演說法下一行明無疲厭。充足世間下下半行舉外譬帖也。從貴賤上下兩行是第二頌合能稟譬也。一切眾生聞我法者下十九行半是第三頌合上受潤增長。就十九行半中分為二。初十一行頌合受潤。後八行半頌合增長。就十一行中自開為五段。初一切眾生下半行頌合種種無量句。即是頌合受潤眾生也。次隨力所堪下半行正頌合受潤也。次或處人天下七行廣舉三草二木明受潤不同眾生。次佛平等說法下一行半明佛心平等而眾生受潤自異也。次佛以此喻下一行半明是少分喻也。今還就七行廣舉三草二木。中前四行明三草後三行明二木也。四行明三草者或處人天轉輪聖王下一行明人天二乘為小草。知無漏法下兩行明聲聞緣覺二乘為中草。求世尊處下一行明外凡夫偏行六度菩薩為上草也。三行明二木者有諸佛子下一行半明內凡菩薩為小樹。安住神通下一行半明常住以上聖位菩薩為大樹也。我雨法雨此下八行半頌合增長分為四段。初一行略頌合第二有一行舉外譬帖合也第三有一行半廣頌合譬也。第四有五行據五品人頌合也。初一行中自有二。初我雨法雨下三句頌合增長所由。次一句正頌增長也。如彼藂林此下一行是第二舉外譬帖合。亦有二。初如彼藂林下三句舉增長法體即是稱其種姓句也。次一句亦頌增長也。諸佛之法此下有一行半是第三廣頌合。初三句正頌合一相一味句。次一句頌合快得善利句。次有二句頌合後生善處句也。聲聞緣覺此下有五行廣舉五品人明增長。但不具足。初聲聞緣覺下一行半先出二乘人即中藥草也。次若諸菩薩有一行半出小樹。即是信首以上菩薩也。次復有住禪得神通下有兩行出大樹。即是初地以上菩薩也。如是迦葉此下一行半是第二頌合不自知譬也。   迦葉當知此下三行半頌長行末第三述成今日之解。上述已解開權略不述解顯一。既述開權顯實自彰也。今此偈長出顯實之義。初有兩行半正頌上述開權。次一行長出顯實也。但上述開權中本有二。初正述解開權二釋。今此兩行半唯頌正述句。不頌釋句也。   法華義記卷第六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715 法華經義記   法華義疏卷第七   光宅寺沙門法雲撰   授記品第六   此品中為四人授當果之記仍為品目也。若談受記則義在菩薩。若語授記則義關如來。是則受是取義授是與義也。但記有二種一者能記二者所記。能記即是如來言教正是記體。所記即是菩薩未來佛果及國土名號亦名為記。此是從他得名也。但譬說開三顯一化中根人中本有四品即為四段。今此下一品是第四段為中根人授記。前又解言四段中例開為兩。今就此授記中有二者。第一正為此四大弟子授記。第二品末一偈即復許為下根之徒說同歸之義也。   正授記中自有三段。第一先的為大迦葉授記。第二即更為三聲聞授記。第三通為五百弟子授記也。   爾時大目健連此下第二更為三聲聞授記正由已請。是故別為一段。就中自二第一目連等三聲聞請記。第二如來為三人各授記即作三階也。   我諸弟子威德具足此下有一行半第三通為五百弟子授記。   我及汝等此一行是品中第二段即許為下根人說也。   化城喻品第七   明因中第三廣說開三顯一中自有三段。即化三根人為三段。自此下竟學無學人記品有三品經。是第三明宿世因緣說開三顯一之理化下根人。但上根人中根人中各自有四段。今此化下根人。若准上例應有四段。以義相從只有三義。正有宿世因緣說有授記有領解無有述成。雖有三義只有二段。何以知之。領解入授記中文句既渾直分為二段。第一此化城品正明宿世因緣說化下根人。第二餘二品為下根人授記。大意正言。我昔日已曾於大通智勝佛所於時在十六王子數已為汝覆講說法華今者復為汝說雲何三聞不解。是故下經文言我在十六數曾亦為汝說以是本因緣今說法華經。但下根執之徒聞此往因緣相與解悟。就此品中大判為兩段。第一從長行初盡偈先明佛智能見往古久遠之事。第二從佛告諸比丘下長行初盡偈正明宿世因緣說也。又就此兩段之中各有二重。皆有長行與偈為二重。今就前長行明佛智能見古往久遠之事中自有三階。第一先敘出往之事。即是大通智勝佛。第二從諸比丘彼佛滅度以來以下用三千大千世界作墨為往古久遠作譬也。第三言我以如來知見力故觀彼久遠猶若今日正明如來能見久遠之事也。   而說偈言此下是第二偈頌。上長行中有三。今此七行偈亦分為三。初一偈頌第一也。第二如人以力磨三千大千土以下有四行頌上第二久遠之譬也。第三如來無礙智知彼佛滅度以下有兩行偈。頌上第三正明如來智能見往事。   佛告諸比丘自此下訖品是第二正明宿世因緣說亦有兩重者。即是長行與偈為二。就長行之中自有二階。第一從此下竟住於禪定八萬四千劫先明昔日結緣之因由也。第二從是時十六菩薩沙彌知佛入室寂然禪定以下竟長行正明結緣。又就此兩階之中各自有二。結緣之因由中有二者。第一從此以下竟十方諸梵請轉法輪以來先明昔日結緣之遠由。第二從大通佛受諸梵王請竟入禪定以來明昔日結緣之近由。又就結緣之因由兩階之中各有四階。今就第一結緣遠由有四階者。第一先明大通智勝佛行道得佛。第二明十六王子請轉法輪。第三明大通智勝佛得佛之後神通感動之相。第四明十方諸梵請轉法輪。又就此四別之中各自有三異。第一明大通智勝佛行道得佛中有三異者。第一先明大通智勝佛行道佛道難得之相。第二從爾時忉利諸天以下此明大通智勝佛未得佛中間諸天常設供養。第三從諸比丘大通智勝佛過十小劫以下此正明大通智勝佛得佛道。此三異合是遠緣。四階之中第一明大通智勝佛行道得佛也。   其佛未出家時此下是第二十六王子請轉法輪。就中亦有三重者。第一先明王子為請故來至佛所。第二到已頭面禮足以下明既至佛所設三業供養。第三爾時十六王子偈讚佛已勸請世尊轉於法輪以下正明王子請佛說法。此三重合是遠因由中第二階明王子請佛說法也。   佛告諸比丘此下是第三明大通智勝佛得佛之後神通感動之相。就中亦有三重。第一明佛神通動地。第二從其國中間幽冥之處下明光明普照之相。第三又其國界下明佛光動二相至處遠至天宮也。   爾時東方此下是第四明十方諸梵請佛轉法輪。就中亦有三者。第一先明東方東南方二方諸梵請轉小乘法輪。第二從南方乃至下方有七方諸梵請佛轉大乘法輪。第三明上方一方諸梵併請轉大小二乘法輪。就第一明東方東南方諸梵請中有二。第一先明東方諸梵請。第二東南方諸梵請也。但就一方諸梵中凡有七義。第一先明彼佛光明照相與驚怪。第二明共議此光明所以。第三明諸梵眾中有聰明者仍大判光明之意。第四明諸梵等尋光至佛所。第五明諸梵既至佛所故三業致敬。第六正明請佛轉法輪。第七明大通智勝佛默然為許之。東南方諸梵七義亦爾。又諸比丘南方此下是第二明七方諸梵請轉大乘法輪。亦有二。第一先具明南方諸梵七義。第二西南方以下總據六方帖同南方也。爾時上方此下是第三明上方諸梵併請轉大小二乘法輪。唯有六義闕無第七如來默然許之。何以故。爾時已亦請竟佛仍受請說法是故無有默然許之。但第六請說法中兩偈前偈請小乘。後偈請大乘法輪也。此四階之中各有三重合是結緣之遠由也。   爾時大通智勝如來受十方諸梵天王此下是第二明昔日結緣之近由。就中亦有四階。第一先明大通智勝佛受諸梵請二乘轉法輪。第二明十六王子。於時請佛說法華。第三明大通智勝佛受王子請說法華。第四明大通智勝佛說法華之後仍入禪定避坐作覆講之由。若不入禪定那得覆講。又就此四階之中各有三重。第一受十方諸梵請說二乘法輪中有三重者。第一一往受請。第二即時三轉下列出二乘法輪之相。第三從佛於天人大眾之中說是法時此下時眾有感悟之相也。就第二列出二乘法輪中初出四諦後出十二因緣。此二法輪各有二列四諦。二者初總明三轉十二行所謂示勸證也。第二所謂是苦以下別出四諦也。第二列十二因緣二者。初及廣說十二因緣下明順說。第二無明滅故下明逆說也。   爾時十六王子皆以童子出家此下是第二明王子於時請佛說法華。就中亦有三重者。第一先明十六王子為請故出家。第二從俱白佛言下正請佛說法華。第三言爾時轉輪聖王下明王眷屬亦出家也。   爾時彼佛受沙彌請此下是第三明大通智勝佛受王子請說法華。亦有三重者。第一正明大通智勝佛受王子請說法華。第二從說此經已下明時眾有感悟不同。第三重言佛說是經於八千劫未曾休廢明於時說法說法經劫數也。   說此經已此下是近因由中第四階。明如來於時既說法華竟仍入定。只緣佛入定王子覆講亦有三重者。第一言說此經已即入靜室此先明入定之相。第二言住於禪定此正明在定。第三言八萬四千劫此明佛在定時經劫數。從品初來至此是長行中第一先明昔日結緣之因由竟。   是時十六菩薩知佛入室自此下竟長行是第二正明結緣。就此中自有二者。第一是法說第二是譬說。就第一法說中自有三階。第一正明昔日結緣。仍道第三今日相值說法華。第二明結緣之後今日相值之前。結括釋迦如來始終教化大意。又就此三階之中各自有四重。第一正明昔日結緣中有四者。第一是時十六菩薩沙彌知佛入室寂然禪定。先明王子得覆講之意。只由大通智勝佛入室經八萬四千劫。於時法座不可令空故。故第二從各昇法座以下正明覆講。第三一一皆度以下明昔日覆講時聽眾受悟多少。第四明大通智勝佛過八萬四千劫從禪定出讚歎王子也。   佛告諸比丘下第二結括始終教化大意。亦有四者。第一從佛告諸比丘是十六菩薩常樂說是妙法華經以下正明昔日結緣之後今日相值前中間常相值遇。第二諸比丘我今語汝以下明昔日覆講十六王子已現成種覺。第三從爾時所化下會通古今。第四從我滅度後以下此明今日相值而不解者未來世中會得相值。此則明一日結緣歷劫不朽之義。   諸比丘若如來自知涅槃時到此下是第三階明今日相值。就此中亦應有四重。文只有三略無第三重。亦可是傳者誤雖無今日義出。何以知之。下譬中有故在今。玄出四重者。第一從諸比丘竟深入禪定先明眾生大乘機發。第二為說法華。第三明以大乘擬宜不得此即是今義出者。第四為說小乘。今先明大乘機發言諸比丘若如來自知涅槃時到者如來說法華時去涅槃經教不賒。大乘機發仍說法華故言涅槃時到。又解言正大乘機發時如來三乘化功將斷故言涅槃時到。眾又清淨者正明大乘機發。若使昔日五濁障大乘機者則不清淨。大乘機發五濁不復為障是名清淨。信解堅固者昔亦有信不成。使今日大乘機發有大乘之信。今日大乘機發則有大乘之解。解則慧有信有慧有定相資之力。是故大乘機發。了達空法者明昔日無相之法故言了達空法也。便集諸菩薩此下是第二正說大乘。即是說法華。便集諸菩薩者即是。爾時世尊四眾團繞之義世間無有二乘而得滅度者即是開方便門。唯一佛乘得滅者即是示真實相也。此下應有第三用大乘擬宜化眾生不得。今者玄出應下譬有。下即作懈退譬作本也。比丘當知如來方便之力此下是第四明如來用三乘化得眾生。就此第四用小乘化得眾生中自有四文。第一言如來方便之力深入眾生之性先明三乘擬宜。第二言知其志樂小法深著五欲此明如來見小乘機。為是等故說於涅槃此是第三正為眾生說三乘教。第四言是人若聞則便信受此明三乘人受行。問者言。火宅中明大乘化不得然後三乘化得。爾後大乘機發。機發之時為說大乘。今者何故無大乘機為說大經。然後大乘化不得小乘化得耶。解釋者言。此意為古今因緣相對。故爾我昔日是十六王子時已知汝有大乘機。即為覆講說大乘。汝於時已得大乘解為因緣今日大乘機發。時我即為說大乘經汝不可不信也。火宅中作次第者如來出世之始本欲為說大乘經。但於時無有大乘機。我用大乘擬宜化既不得。不可令此眾生永淪長苦。是故如來用三乘教化取眾生。後大乘機發時方說大乘經也。   下譬說中還依本次第。大乘化不得三乘化得。然後大乘機發為說大乘。今者就上法說三段各有四階。若取若捨若合若離。持作五種法說。上則擬窮子火宅方便品。下則為五種譬作本。五種譬者。一將導譬二懈退譬三設化城譬四知止息譬五將至寶所譬也。法說三段中第二結括釋迦如來始終教化大意有四階。今皆捨而不取。第三今日相值中有四階。今者皆取。第一正明昔日結因緣中有四階。有取有捨。不取第一階明得覆講之意。亦不取第四階大通智勝佛從禪定起讚歎王子也。唯取第二言各昇法座正覆講。又取第三階言一一皆度。於時聽覆講得利益深廣者。何以知然。覆講之主即是道師義。於時得利益。深廣即是所將人眾義故合此二階以為一段。上即擬窮子領解中第一父子相失段。遠擬火宅中第一宅主總譬。亦遠擬方便品中今我亦如是明釋迦帖同諸佛作化主同化五濁眾生。下為第一將導譬作本也。第三明今日相值中有四階皆取者。第一言如來自知涅槃時到眾又清淨下明大乘機。上則擬窮子領解九譬中第七父見子志大譬。亦遠擬火宅中第五長者見子免難譬。亦遠擬方便品中第五舍利弗當知我見佛子等志求佛道者無量千萬億明時眾大乘機發。下則為第四知止息譬作本。第二便集諸菩薩為說。是經上則擬窮子領解中第八付家業譬。亦遠擬火宅中第八長者賜大車譬。亦遠擬方便品中第八言於諸菩薩中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即是說法華。下則第五為滅化城將至寶所譬作本。第三言用大乘化不得互出者。上則擬窮子領解中第三喚子不得譬。亦遠擬火宅中第三長者救子不得譬。亦遠擬方便品中第三我始坐道場佛用大乘化眾生不得之義。下則為第三懈退譬作本。第四言如來方便深入眾生之性明以三乘化得眾生。上則擬窮子領解中第四喚子得譬及第五教作人譬。亦遠擬火宅中第四長者用三車救子得義。亦遠擬方便品中第四尋念過去佛所行方便力佛用三乘化眾生之義。下則為第三設化城譬作本也。是則擬上法說與譬說十段中唯擬第一第三第四及第五第八五段義。不擬餘五段義也。   譬如五百由旬自此下是第二譬說。此譬說中亦有三段。第一開譬。第二合譬。第三舉外譬帖結也。就開譬中自有五譬即譬上五種法說本。第一明將導譬。第二懈退譬。第三設化城譬。第四知止息譬。第五將至寶所譬也。   第一將導譬者此為上正明昔日結緣中兩階作譬。與火宅第一宅主總譬相應。上火宅中本有六義。今此譬中以義相從可有四義。略無一門及五百人也。譬如五百由旬者是則依俙似火宅義。欲界如一百色界如二百無色界如三百。七地所斷三界餘習如四百。八地以上至金剛心所斷無明住地煩惱如五百也。嶮難惡道曠絕無人怖畏之處是則宅中有火義。是皆生死之地故言嶮難惡道。現見生死之中眾生餘蘊不可秖無。今何故言無人。解釋者言。所以言無人者但生死之中逆流去者蓋不足言。非不有一兩人能逆流者。此不可言以字詺故言無人也。若有多眾以下此即是三十子義。即譬上第三階。言一一皆度下明聽眾得利益者。有一導師此是長者義。即譬上第二覆講之主。知眾生聞法得解折伏煩惱即是知通義。既失正解更起煩惱即是塞義。於時令眾勿沒生死遠求佛果。即是將導眾人欲過此難也。   所將人眾此下是第二懈退譬。即譬上今日相值中第三互出者大乘擬宜無大乘機。若言中路者五百之中正應斷非想一半煩惱。然理實無此。夫論退有兩種。一者已涉半路方復退還。二者結契已定方生悔心。今者據後談義正明於時時眾發意欲超越五百由旬。渡兩種生死之意。仍失正解無求佛之心。即是退義也。此下皆是理中作語也。就中有二。初一句正明退。第二而白導師言以下釋三種因緣故退。一疲極二怖畏三路遠。導師多諸方便此下是第三設化城譬。即譬上比丘當知如來方便深入眾生之性因三乘化得眾生。上譬本中有四今亦譬上四也。第一先明導師用化城擬宜。第二明導師見時人有樂化城之志。第三為設化城。第四明疲極之眾即入化城也。今言導師多諸方便此即是上第一用三乘擬宜之義也。而作是念此等可愍下是第二見有樂化城之意。則是上見小乘機之義也。雲何捨大珍寶此是無大機而欲退。即是有小乘機之意也。   作是念已此下是第三正為設化城。此中自有兩段。第一先思惟作化城此是譬本所無說。盡智無生智此二智本出三界外。即是過三百由旬之義也。告眾人言此下是第二正為設化城。此中有四句。出上譬本。是廣則與火宅中相類也。初言汝等勿怖隨汝所欲皆當與汝。此即是保與不虛。下合譬言我今為汝保任此事終不虛句也。莫得退還此是第二。即是勤精進句言汝等於此火宅宜速出來也。今此大城此下是第三。即是示三乘處上言如此羊鹿牛車今在門外可以遊戲句也。若人是城中此下是第四即是上讚歎三乘。上言汝等所可玩好希有難得汝若不取後必憂悔也。合譬言汝等當知此三乘法皆是聖所稱歎句也。是時疲極之眾此下是第四疲極之眾入化城即是上諸人受行。此中自有四義。於上譬本則廣只與窮子及火宅中相應。初則是外凡夫修行。即是心各勇銳義。是時疲極之眾心大歡喜是也。次則明內凡夫修行即是互相推排句。從我等今者下是也。次則明入見諦思惟治道即是競共馳走義。從於是眾人前此五字是也。次明得無學果即是諍出之義。從入化城下是也。自然因盡即是生已度想也。自然果亡即是生安穩想也。   爾時導師知此人眾此下是第四知止息譬譬上大乘機發。言諸比丘如來自知涅槃時到下是亦遠是方便品中我見佛子等。大乘機發之義也。   即滅化城此下是第五明將至寶所譬。上便集諸菩薩為說大乘法華。此中言寶處在近即是顯實之義。即是上唯一佛乘得滅度耳。亦遠是方便品中但說無上道義也。向者大城我所化作者即是上法說中世間無有二乘句明開權之義。亦遠是方便品中正直捨方便句也。   諸比丘如來亦復如是此下是第二合譬段。此中亦具合上五譬但隱沒兼復闕略也。上第一譬中有四義。今此中正合導師一義。復得兼合三義。導師者即是合上導師也。生死煩惱即合上怖畏之處也。險難長遠即合上五百由旬火宅也。又言應去應度即是合上若有多眾三十子義也。   若眾生但聞一佛乘者此下合上第二懈退譬也。   佛知是心怯弱下劣此下合第三設化城譬。先合第二無大有小。次合第一擬宜次合第三設化城。此中唯合若入是城句也。若眾生住於二地。此一句上則合第四受行中生已渡想等二句為二地。下則合第四知止息譬。正由得盡無生二智故則大乘機發也。如來爾時此下即合上第五滅化城將至寶所譬。具合開權顯實句先合顯實。但是如來方便下合開權也。   如彼導師此下是大段第三舉外譬帖合。唯帖四譬略不帖第二。今言如彼導師即帖合第一。為止息故下即帖合第三也。既知止息已此即帖合第四也。而告之言此下即帖合第五也。   而說偈言此有四十九行半偈。是第二重頌也。上長行本有二。一者結緣之因由。二者正結緣也。今四十九行半亦分為二。初有二十二行半頌上因也。第二是諸沙彌等知佛禪未出下有二十七行頌上正結緣也。   但上結緣之因由中本有近遠兩由。今二十二行半亦分為二種。十二行頌遠由。第二無量慧世尊以下有十行半頌近由也。前遠由中本有四段。第一明行道得佛。第二明王子請說法。第三明得佛後感動之相。第四明諸梵請說法。今十二行亦頌此。四行頌第一。次第有彼佛十六王子有兩行半頌第二。次為覺悟群生有半行頌第三。次有東方諸世界有五行頌第四也。但上第一中本有三。今四行中初一行即頌第一佛道難得也。次諸天神龍王下兩行即頌第二諸天供養也。次過十小劫已下一行頌第三正得佛道也。彼佛十六子此下有兩行半頌第二王子請說法。上本有三。初有一行頌上第一為請故來至佛所也。次頭面禮佛足一句頌上第二致敬也。次而請轉法輪下有一行一句即頌上第三正請也。為覺悟群生此下半行頌上第三明感動之相。上本有三。今此半行唯頌第一地動。不頌第二放光及第三二相至處也。東方諸世界此下五行頌上第四十方諸梵請轉法輪。上本有三段。第一東方東南方二諸梵請轉小乘法輪。第二南方乃至下方七方諸梵請轉大乘法輪。第三上方一方諸梵請轉大小二乘法輪。今此五行通頌上三段。文句渾雜不可分也。   無量慧世尊此下十行半頌上第二近因由。上亦有四段。第一受請說二乘法。第二王子請說大乘法。第三為說法華。第四入定。今此十六行半中初五行頌第一。次有兩行頌第二。次有兩行半頌第三。次有一行頌第四。但上四段各有三。今五行頌第一。上第一中有三段。今初半行頌第一受請也。為宣種種法下一行半頌第二轉法輪之相也。次宣暢是法時下三行頌第三感悟也。時十六王子此下兩行頌第二王子請。上有三。今初半行頌第一為請故出家也。後一行半頌第二正請略不頌第三眷屬出家也。佛知童子心此下兩行半頌第三受請說法華。上有三段今唯頌第一。而有兩行半者。先有四行明如來先說三乘法。上言大通智勝受請之後過二萬乃說法華。是則未說法華之前應先說三乘次說是法華經如恆河沙偈此半行正頌上第一受請說法華也。彼佛說經已此下一行頌第四入定本有三。今彼佛說經已靜室此七字頌第一。入禪定一心一處坐此七字頌第二。八萬四千劫五字頌第三也。   是諸沙彌等此下有二十七行頌上第二正結緣。上長行中本有二。一者法說二者譬說。今二十七行中初有八行頌第一法說。次譬如險惡道下有十九行頌第二譬說也。上法說中本有三。第一明昔日結緣第二明結括釋迦始終教化大意。第三明今日相值。今八行中初三行頌第一昔日結緣。次有四行頌第二結括大意。次一行頌第三今日相值也。但上第一昔日結緣中本有四。今前三行之中初半行頌第一階得覆述之意。次為無量億眾下一行半頌第二正結緣。次一一沙彌等下有一行頌第三感悟不同。不頌第四大通智勝佛歎王子所說也。彼佛滅度後此下四行頌第二結括大意。上有四段。初一行頌第一常相值也。次是十六沙彌一行頌第二十六王子已成佛也。次爾時聞法者一行超頌第四未來復得相值也。次我在十六數下一行追頌第三會通古今也。次以是本因緣此一行頌第三今日相值。上本有四段。第一明大乘機發。第二明說法華。第三義出以大乘擬宜不得。第四明以小乘化得也。今唯頌第二便集諸菩薩明說法華也。   譬如險惡道此下十九行頌譬說也。上本有三段。今此亦有三。初有十一行半頌開譬。次我亦復如是下有六行半頌合譬。次諸佛之導師下一行頌外譬帖合結也。上開譬中有五。今十一行半亦分為五。第一三行頌第一。眾人皆疲倦一行頌第二。次導師作是念下五行頌第三。次導師知息已一句頌第四。次集眾而告言下兩行一句頌第五。第一譬有四義。今雖具足頌四義不次第。第一行頌第二怖畏處。次半頌第三若有多眾也。次半行追頌第一五百由旬也。次一行即頌第四導師也。眾人皆疲倦此一行頌懈退譬也。本有二。初正明退第二釋退意。今者亦有二。初一句頌第一。次三句頌第二也。導師作是念此下五行頌設化城譬。上有四。今不頌第一也。初一行仍頌第二也。次三行頌第三也。次一行頌第四也。上第三段中本有二。第一思惟作化城。第二正設化城。今三行中兩行頌第一。次一行頌第二也。導師知息已此一句頌第四譬。集眾而告言此下兩行一句頌第五譬也。我亦復如是此下六行半頌合譬。初半行頌合第一也。次一行頌合第二也。次一行頌合第三也。次半行頌合第四也。次三行半頌合第五譬也。諸佛之導師此下一行是第三頌帖合結。此中舉內合帖結。初一句即帖合第一導師。次一句即帖合化城。次一句即帖合止息也。次一句即帖合至寶所也。唯不合懈退也。   五百弟子授記品第八   宿世因緣說開三顯一化下根人有三品經。即分為兩段。第一上段化城一品正明宿世因緣化下根人。自此下有兩品。是第二為下根人授記。此下根人所以不先領解者解在人後不敢自定。是故如來知其得解仍為授記。但自授記中自含有領解之義。此品亦有富樓那授記。有千二百人授記。亦有五百人授記。亦有總為諸聲聞授記。何故記上題五百弟子。解釋者言。五百人得授記名號眷屬多少悉皆是同復能領解。餘者不爾。是故言五百弟子授記品也。此下兩品即為二段。前品明無學人授記。第二品明學無學人授記。   就此品中自有二。第一先明富樓那蒙授記之事。第二明諸聲聞人蒙授記之事。就富樓那事中自有二。第一先明經家敘富樓那得解之相。第二從佛告諸比丘以下正明如來述記富樓那。又就經家敘富樓那得解中有二。第一敘其得解所由。第二正敘其得解之相。   第一經家敘富樓那得解所由中有四階。一者敘解上法說開三顯一。第二言又聞授諸大弟子記此明解上譬說開三顯一化中根人。第三言復聞宿世因緣之事親自解上化城中宿世因緣之說。第四言復聞諸佛有大自在神通之力。此敘其聞上化城品初明如來有神通道眼能見久遠之事也。   得未曾有此下是第二正敘其得解之相亦有四階。第一先敘得解故內心歡喜。第二從即從座起以下經家敘得解故外形恭敬。第三從而作是念以下經家敘富樓那得解故念佛功德。第四言唯佛世尊能知我等深心本願。此明經家敘富樓那得解故默感如來。深心本願者是十六王子時一切智願也。   爾時佛告諸比丘此下是第二正明如來述記富樓那自有二段。即是長行與偈為二也。就長行中自有二。第一記富樓那行因之相。第二過無量阿僧祇劫下記其得果也。第一記其行因相者明富樓那於五佛所護持法藏即成五段。一者先明於釋迦所護持法藏。富樓那於時現在眾中何故言汝見不。佛意只言汝等但見其形不見其行。故言見不也。第二言汝等勿謂以下明富樓那於過去九十億佛所能護持法藏。此中意皆發跡也。第三言於諸七佛所護持法藏。第四言於賢劫中諸佛所護持法藏。第五言於未來無量諸佛所護持法藏如此流例皆是行因之義也。   過無量阿僧祇劫此下是第二記其得果也。   而說偈言下第二正明佛記富樓那中自有二。長行與偈。今是第二偈頌凡有二十一行半偈。解有二種。一解雲分為二。初有十四行頌第一記其行因。後有七行半頌第二記得果也。復有一解分為三段。第一先有七行偈不頌上長行。義出汎明諸菩薩示現作聲聞影響如來。第二有七行頌上長行中第一行因。第三有七行半頌長行中第二記其得果。   今此富樓那此下有七行是第二頌上第一述其行因。但上因之中本有於五佛所護持法藏。今此七行唯得頌二佛所護持法藏。初有五行頌上第二於過去九十億佛所護持法藏。未來亦供養此下兩行頌上第五未來諸佛所護持法藏也。   供養諸如來此下有七行半。是偈中之第三。頌上長行中第二正記富樓那得果。   爾時千二百阿羅漢此下品中第二明諸聲聞授記事。就此中自有二段。第一為諸聲聞授記第二爾時五百羅漢於佛前以下明得記人領解也。就正授記中自有二。第一別為授記。第二一行半偈總為諸聲聞授記。就第一別授記中有二。即是長行與偈為兩。就長行中自有二。第一先為千二百人授記。第二其五百阿羅漢以下為五百人授記也。就初段中有二。一者是千二百人請記。二者言佛知此等下正記千二百人。就請記中有二。一者經家敘。第二正明請記。但千二百人中正舉憍陳如為端也。其五百羅漢是第二為五百羅漢授記。   而說偈言此下是第二偈頌凡有九行半偈。初有六行偈頌千二百人得記。   其五百比丘次第當作佛下有三行半偈頌五百人得記。   迦葉汝已知此一行半偈是第二總為諸聲聞授記。   雖是偈由是長行類也。   爾時五百阿羅漢於佛前得授記者明諸聲聞授記事中有二。一者正為諸聲聞授記。此下是第二明聲聞得授記者有五百人領解。就此領解中自有二。即是長行與偈為二也。就長行中自有二。第一略領解。第二廣領解。又就此廣略兩段之中各自有二。略領解中有二者。第一法說。第二今乃知之如無智者以下譬說也。第二廣領解亦有二者。即是開譬合譬為兩段。就開譬中文取只有五譬義。取應有六闕無第六。今者玄出。何以知之。下合譬中有偈頌中亦有故也。第一詺為繫寶珠譬。第二不自覺知譬。第三行他國譬。第四相值譬。第五示寶珠譬。第六得珠歡喜譬。是則文中所無者。第一繫寶珠譬者此即領上化城中將導譬。亦遠領窮子中父子相失譬。亦領火宅中第一宅主總譬。方便品中今我亦如是下明釋迦同諸佛化眾生也。第二詺為不自覺知譬者此即領上化城中懈退譬。亦領窮子中喚子不得譬。亦遠領火宅中長者救子不得譬。亦遠領方便品中如來用大乘化眾生不得義也。第三名為行他國譬者。此則領上化城中為設化城譬。亦領窮子中喚子得譬亦教作人譬。亦遠領火宅中長者用三車救子得譬。亦遠領方便品尋念過去佛下明如來用三乘化得眾生也。第四詺為相值譬者。此則領化城中知止息譬遠領窮子中見子志大譬火宅中見子免難譬。亦遠領方便品我見佛子等志求佛道者下明見眾生有大乘機。第五詺為示寶珠譬者。此領上化城中滅化城將至寶所譬。遠領窮子中付家業譬。亦遠領火宅中長者賜諸子大車譬。亦遠領方便品中於諸菩薩中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說法華經。此中應有第六歡喜譬者。不領化城中則超領窮子火宅及方便品歡喜義也。但化城品中將導譬有四義。今此第一繫寶珠亦有四義譬。若有人者則是下根人自譬。則是上譬說中若有多眾下明三十子義。至親友家即是上五百由旬及一宅也。醉酒而臥即是上怖畏之義。是時親友以下即是領導師義也。內合十六王子。昔日覆講則是親友。於時聽眾即是有入於生死。覆講之處即家也。醉酒而臥者煩惱自惛醉而臥。有人解言。即來親友家言親友與其酒。親友是十六王子。雲何言子與眾生煩惱。諸佛聖人不為眾生作煩惱因緣。故知入餘處飲酒來至親友家。下言其家甚大富具設諸餚膳。自有人一日恆設□果只自無有酒也。官事當行者非是初行內合於時十六王子覆講緣既盡更為餘方便法。故言官事行也。寶珠繫其衣堣Q六王子於時覆講為眾生說大乘。今於時眾生相與得解大乘。大乘之理最貴故言無價。此大乘解可珍可重如寶。其理必圓如珠為因之義。不亡名為繫。既是外凡不亡壞故言衣堣]。其人醉臥都不覺知。此是第二不自覺知譬。此則領懈退譬。內合昔日十六王子既為說大乘得行大乘解王子便往餘方。眾生遂失大乘解自從失解來都不覺言我有大乘解不知此則無大乘機也。起已遊行此下是第三行他國譬。內合眾生既無大乘根機唯有小機。從小乘教修行求因覓果。此則領上設化城譬。上譬中本有四重。一者用化城擬宜。二者有堪聞化城之機。三者正為設化城。此三階今者都不領。唯領第四諸人受行。上受行中自有四階。今者亦具領四階。一者言起已遊行此則領上是時疲極之眾心大歡喜。明外凡夫修行即是心各勇銳聞法信受。二者言到於他國此則領上言我等今者免斯惡道即是內凡夫修行。信道五根立故言他國。三者為衣食故懃力。此則領上於是眾人前見諦思惟治道即是競共馳走。四者言若少有所得便以為足。此則領上入化城生已度想明無學果即諍出火宅義也。於後親友會遇見之此是第四相值譬。此則領上知止息譬言爾時導師知此人眾既得止息。下明大乘機發也。而作是言咄哉丈夫此下是第五示寶珠譬。此則領化城中即滅化城將至寶所譬。亦遠領火宅方便品今行大乘因取大乘果。故名貿易所須也。此下應有第六歡喜。文中闕者今且懸出對下合譬也。   佛亦如是此下是第二合譬也。從此下竟令發一切智心以來合上第一繫珠譬。為菩薩時即合親友教化我等令發一切智心即合以無價寶珠繫其衣堣]。而尋廢忘不知不覺此則合上第二不自覺知也。既得阿羅漢道此下合第三行他國譬。但上譬中本有四階。今唯合第四階言若少所得便以為足句也。一切智願猶在不失此合上第四相值譬。上言會遇見之也。今者世尊覺悟我等此下合第五示寶珠譬。我今乃知實是菩薩以下懸合第六歡喜上所無者。   而說偈言此下十二行半是第二頌上長行。長行中本有二。一者略領解。二者廣領解。今十二行半偈亦分為二。初兩行半頌略領解。後十行頌廣領解也。上略領解中自有二。一者法說二者譬說。初兩行頌法說。半行頌譬說。譬如貧窮人此下十行偈頌上第二廣領解。上廣領解中有開譬合譬為兩段。今六行頌開譬。四行頌合譬。上開譬中有五。今六行中具頌六義。初一行三句頌第一譬。時臥不覺知此一句即頌第二譬。是人既已起此下兩偈頌第三行他國譬。與珠之親友半行頌第四相值譬。苦切責之已半偈頌第五示寶珠譬。貧人見此珠一行義頌第六歡喜譬。上長行所無也。   我等亦如是此下四行頌合譬。略不頌合第四譬。初一偈頌合第一繫寶珠譬。我等無智故半行頌合第二譬。得少涅槃分半行頌合第三譬。今佛覺悟我一偈頌合第五譬。我今從佛聞一偈頌合第六歡喜譬。   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   此品受記之中第二為學無學人授記仍為品目也。就此品中自有二段。第一請記。第二佛授記。就請記中自有二。第一阿難羅□羅二人請記。第二明二千人請授記。   佛告阿難汝於來世自此下第二正授記。就授記中亦有二。第一先為阿難羅□羅受記。第二為二千人受記。就第一中自有二。初為阿難受記。第二為羅□羅受記。就阿難受記中自有五階。第一正為受記。第二從爾時會中有新發意者見阿難得記心生疑念。第三從爾時世尊知諸菩薩心之所念下明往因緣釋大眾疑念。第四阿難面於佛前此下明阿難因聞往昔因緣仍得宿命智。第五說偈讚嘆如來也。   佛告羅□羅此下次為羅□羅受記。自有長行與偈為二也。   爾時世尊見學無學人其意柔軟。此是第二為二千學無學人受記。就此受記中自有二。第一正為受記。第二學無學人得受記已歡喜歎佛。   法師品第十   此品明受持讀誦解說書寫五種法師之德故言法師品也。十二品經開三顯一以明因義自有四段。第一略說開三顯一動執生疑。第二懷疑故致請。第三廣明開三顯一斷疑生信。三段已竟自此以下有四品經。是第四名別流通因義。前又解言。第一第二各開為二。第三第四各開為三。就此第四段中三段者。第一法師品見寶塔品此二品經明受持此經者勳深流通者報重。則明勳深報重。命覓通經之人。第二持品時眾既聞勳深報重則能通經者受命通也。第三安樂行品攝退墮之人。何者但時眾有小行菩薩亦欲信習流通。見持品末明諸大菩薩於此惡世通經。有擯黜之過身命之危。則言我等既未及大士何能於此惡世流通此經相與退沒。為此義故有第三安樂行品。明四種安樂之行攝退墮之人。若欲於惡世中流通經者當修四安樂行。則免危得安離苦得樂。又就此三段中第三各開為二。中間第二受命中文有五別。第一命覓通經人中有二者。即兩品為二。第一法師品明釋迦自覓通經之人。第二見寶塔品明多寶如來助釋迦命覓通經人。又就釋迦自命覓通經人中有二。第一從初竟我今獲大利偈已來據勳深報重正命覓通經人。第二從藥王今告汝下訖品舉通經軌則命覓通經人也。   又就第一據勳深報重命覓通經人中有二階。第一據通經弟子以明勳報。第二若復有人受持讀誦以下據師以明勳報也。所以知前者為弟子後者為師者此經詺受持讀誦等以為五種法師。故前者未能讀誦等。只聞經隨喜而已故為弟子。後者自能受持等故作師名也。此二階中各有二。就弟子明勳報有二者。第一就現在世明弟子。第二據佛滅後明弟子。此二階中例皆有二。就現在世明弟子中自有二者。第一從品初竟一念隨喜者先明現世弟子勳相。第二言我皆與受菩提記此明共得報重也。   佛告藥王又如來滅後此下是第二明佛滅後弟子。就中例有二者。第一先出佛滅後弟子勳相。第二言我亦與受菩提記正明報重也。   若有人受持讀誦此下是第二據師明勳報。就此有二者。即是長行與偈為二。且就長行中自有二段。第一據別門明師。第二藥王若有惡人下據總門明師。所以言別者。一段文中具三義。故一者佛在世師佛滅度後師異。二者上下品師。三者兩師各辨勳報也。所以言總者亦具三義反取即得。又就別明師中有二。第一明佛現在世五種法師。第二據佛滅後明法師。就現在世明師中有二。第一明佛現在下品法師。第二明現在世上品。所以名作上下品法師者。讀誦少者為下品。讀誦多者為上品也。就現在明下品法師中有二階。第一正出下品法師勳相。第二從若有人問何等眾生下明下品法師得報重也。   何況盡能讀誦者此下是現在世法師中之第二明上品法師亦有二階。第一總況出上品法師勳深報重。上雲只能受一句一偈者。是下品法師也。今盡能受持讀誦者即是上品法師。第二言藥王當知是人自捨清淨業報此則別明上品法師勳深也。   若是善男子善女人我滅度後能竊為一人。此下是第二明佛滅度後法師。就中亦有二。第一佛滅度後下品法師。第二亦況出上品。就下品法師中自有二階。第一正出下品法師相。第二言當知是人則如來使下明勳深也。何況於大眾中廣為人說此是第二言明佛滅後上品法師。此中應有勳報而無至偈頌中方有也。   藥王若有惡人下長行中明法師自有二。此下是第二據總門明法師。就中自有二。第一明逆之者得罪。第二明從之者得福也。就第一階中復有二。初正明逆之者得罪。第二其有讀誦以下明法師勳相也。今者第一見受持讀誦者不可輕毀。所以謗罪重於佛者正由謗此人。故今法華不通遂斷三寶之種故所以罪重也。雖謗如來不能令三寶永斷故言罪輕。只取一邊不論福田厚薄也。其有讀誦下是第二法師勳相。為如來肩所荷擔者此人為如來所重。故言荷擔。不言如來身荷擔也。   其所至方此下是第二明從之者得福。亦有二。有正有釋即是報深也。   而說偈言據師勳報中自有二。第一是長行。此下是第二偈頌。有十五行偈自分為二段。第一有兩行偈義出不頌長行直漫獎勸時眾受持此經。第二若有能受持此下有十三行偈正頌上長行。但上長行中本有二。一者據別門明師。二者據總門明師。今就此十三偈亦分為二。初有七行頌上第一據別門明師。第二餘有六行偈頌上據總門明師。上別門明師中復有二。一者明現在師。二者佛滅後之師。就七行中亦分為二。前有四行頌現在師。後三行頌滅度後師。就現在世師中本有二種。一者下品二者上品。今就四偈中初一偈頌下品法師。後三行頌上品法師。但上明下品法師中自有二階。一者正出下品法師勳相。二者報重。今一偈中上半頌正出下品法師勳相。下半頌報重也。諸有能受持此下三行頌上現在中上品法師。上本有二階。一者總況出上品法師勳深。二者別明上品法師勳深。今就此三行中亦復有二。初半偈正頌法師勳深。上言何況盡能受持者也。下餘兩半頌上別明勳深。吾滅後惡世此下三行頌上第二明佛滅後法師。此中有二種。一者是下品二者是上品。今就三行亦分為二小不次第。初有兩行先頌況出上品。上言何況於大眾中廣為人說。上又闕無勳報今偈中有。此兩偈亦有二階。初半偈頌正況出上品法師。第二從當合掌禮敬下有一行半。義頌報深。長行所無者。若能於後世此下一偈倒頌下品法師。上本又有二階。一者下品師相。二者明勳相。此一行亦有二。初半偈頌第一下半頌第二。   若於一劫中此下六行偈是第二頌上第二據總門明師。中本有二。一者言逆之者則得罪。二者言從之者則獲福。今此六行亦分為二。初有兩行頌第一逆之者得罪。第二從有人求佛道有四行頌上第二從之者得福也。   藥王今告汝自此下品中第二段。上來舉勳報。命覓通經之人此下是第二段舉通經軌則。命取通經之人就此中亦有兩段。即長行與偈為二也。就長行之中自有三段。第一從藥王今告汝以下竟當知是為增上慢者先讚歎此經。第二從善男子善女人如來滅後欲為眾說雲何應說以下正明通經軌則。第三從藥王我餘國遣化人下竟長行獎勸通經之人。   就第一歎經中有五重。第一先明格量。第二就人歎。第三就處歎。第四據因為歎。第五據果為歎也。以眾經格量乎此經此經為第一者。若明稱會物機為第一者。則五時經教皆是稱會物機。今不論此處。只言會前開後詺為第一。會前者談三乘無異路語萬善明同歸。開後者明萬善皆成佛壽命長遠。此則開涅槃前路作常住之由漸。然則前後兩望二義雙明。下即出言已說今說當說。已說者昔來三乘等教。當說者即指涅槃為當說。今說者即是法華有如此義。故稱第一也。藥王當知如來滅後此下是第二據人為歎。明此經在人則人尊。慈悲覆護如衣覆也。如來位心同歸之理此人意無。二無之中故雲共宿也。藥王在在處處此下是第三據處為歎。明此經在處則處重。藥王多有人在家出家此下是第四就因為歎。其有眾生求佛道者此下是第五就果為歎。只就此第五自有五重。第一法說歎。第二譬如有人下譬說歎。第三菩薩亦復如是之下合譬歎。第四所以者何下釋歎。第五若有菩薩下誡勸時眾歎也。二乘教如燥土。說無量義經於時直明萬善成佛如濕土。若說法華教決定無有三一時得佛果譬泥也。藥王此經開方便門者開三乘是方便。示真實相者示同歸之理。是法華經藏者此經明因談妙果。在此中故言藏也。深者金剛方窮其底故言深也。不可破壞故言固。其理杳然故言幽。行因久到故言遠也。得之者少故言無人能到也。   若有善男子女人此下是第二正明通經之軌則。就中有三段者。第一先假說問通經之軌。第二入如來室下次第列出通經之軌三種章門。第三別釋也。今明第二。此中則以法為通經之軌。下總通經中以藥王等諸菩薩則以人為通經之軌。下單舉人不無有法。此中單舉法不無其人。人法互舉。欲令兩義雙顯。如來室者此下第三次第解釋通經之軌三種章門也。   藥王我於餘國此下是第三獎勸通經之人就中有五段。第一明如來遣化人為通經之人集聽法眾。第二方亦遣四部眾聽其說法通經。第三明若於山林曠野無人民處我亦遣天龍八部聽其所說。第四言此人若在殊方異立令通經之人時復得見我身。第五言此人若通經之時有忘失章句者我以神通道力令其不忘。   而說偈言舉通經軌。命覓通經人。中本自有二。即是長行與偈為二。此下是第二偈頌凡有十八行半偈自分為二。第一有一偈先總勸此則不頌上長行。如人渴須水此下十七行半是第二正頌上長行。但上長行本有三。一者歎經。二者正出通經之軌。三者獎勸使通經。今此十七行半偈亦為三段。初四行頌第一。次四行半頌第二。下餘有九行頌第三。上第一歎經中有五種歎。今此四行唯頌第五據果為歎。上自有五重。今此四行中初一行半頌第二譬說。後二行半頌第五誡勸時眾。餘三重略不頌也。若人說此經此下四行半是第二。即頌第二正出通經軌則。上長行中本有三段。今者不頌第一假問出通經之經法。唯頌後兩段。初一行半頌通經之法三種章門。次餘有三行頌第三解釋。若我滅度後此下九偈頌上第三段。上本有五階。今亦頌盡但小不次第。初一行半偈頌第二。第二從引導諸眾生下有一行半追頌第一第三。從若說法之人下有一行半超頌第四。第四從若忘失章句又有一行半仍頌第五。第五從若人在空閑有三行追頌上第三。   見寶塔品第十一   命覓通經中有兩段。第一是法師品明釋迦自命通經之人。此品是第二明多寶助命覓通經之人。由多寶如來讚歎釋迦言誰能於此廣此經。因此得助釋迦。此兩段各開為二。前釋迦自命中有二者。一者舉勳報命通經人。第二舉通經軌則已命覓通經之人。此二已竟今此品助命覓通經人。中有二段者。即是長行與偈為二。長行中自有二十段。第一經家敘寶塔之相。第二塔中出聲讚歎釋迦。第三大眾起疑。第四大樂說諮問佛。第五佛答寶塔來竟。第六大樂說願見多寶如來。第七佛答應先集分身諸佛。第八大樂說復欲見分身諸佛。第九釋迦放光照諸佛。第十分身諸佛共議欲來。第十一釋迦三過變土。第十二分身諸佛來相問於釋迦。第十三釋迦在空開塔。第十四明大眾見多寶佛之相。第十五明大眾散華供養。第十六多寶分座與釋迦。第十七釋迦就座。第十八大眾願在虛空。第十九佛神力接大眾在空。第二十正唱慕覓通經人也。初品以來是第一經家敘寶塔之相。從爾時寶塔中出大音聲下是第二讚歎釋迦。從爾時四眾下是第三明時眾既見寶塔相與生疑。爾時有菩薩名大樂說下是第四明大樂說既知時眾有疑即諮問如來。從爾時佛告大樂說以下是第五明如來答大樂說述寶塔來意。下偈正頌此也。從是時大樂說下第六明大樂說仍發願欲見多寶如來。從佛告大樂說下第七答大樂說。言汝若欲見多寶如來者應先集十方分身諸佛。下偈中亦頌。此中從大樂說白佛言下第八明大樂說既開佛道欲集分身諸佛仍發願欲見分身諸佛。從爾時放白毫一光此下是第九明釋迦如來放光照十方分身諸佛如來。於時直放光無有言語。但是經家語而已。所以放光集諸分身佛者。此品為欲顯發願通經。告言十方諸佛尚為法來尊重此法。汝等雲何不流通此法。且自十方佛在一處欲表明同歸之義。又解釋第四疑。疑久滅度佛雲何得來。今雲應不實應顯滅不實滅也。爾時十方諸佛各告眾菩薩言下。第十明十方諸佛既被光明所照與諸菩薩共議欲來。時娑婆世界即變清淨此下是第十一明釋迦如來三過變土欲容諸分身佛。於時只是如來神力變土是故經家述之。所以三變者表明破三乘執心也。則其土轉廣二乘之狹意也。下偈中亦頌此也。是時諸佛皆遣待者此下是第十二明諸佛既集遣使相問於釋迦。爾時牟尼佛見所分身佛悉已來集。此下是第十三明釋迦如來既得相問欲開寶塔即起在空開塔。即時一切眾會此下是第十四經家敘大眾既見多寶如來之相。爾時四眾等見過去此下是第十五明大眾既見多寶如來散華供養說如是言。有人解言於時時眾有語但經文略不載。多意謂不爾。此只取上多寶如來讚歎釋迦之言也。爾時多寶如來於寶塔中分半座此下是第十六明多寶分座釋迦坐。即時是釋迦牟尼佛此下是第十七明釋迦就坐。所以言多寶佛與釋迦共者滅度佛既坐此意表釋迦不生而現生。釋迦與多寶並坐者。此明雙樹滅非實滅。爾時大眾見二如來此下是第十八明大眾既見二如來在空仍復願在於空。即時釋迦以神力此下是第十九明如來即以神力接大眾在空。以大音聲下竟長行是第二十段正唱慕覓通經之人。下偈亦頌此也。   而說偈言一品中有二段即是長行與偈為兩。自此下有四十八行偈是第二偈頌。長行本有二十段今唯頌四段。三行半頌第五。三行頌第七。五行半頌第十一。三十六行頌第二十段也。今初有三行半頌上第五。上第五言佛答大樂說明多寶來意又我分身此下有三行頌長行中第七。第七明佛答大樂說言汝若欲見多寶如來今應集諸分身諸佛也。為坐諸佛此下有五行半偈頌長行中第十一。上第十一言時娑婆即變清淨明釋迦欲容諸分身佛故三過變相。但上是經家述如來神力。今此五行半還是經家說偈也。告諸大眾我滅度後此下餘有三十六行偈頌長行中第二十。上言以大音聲普告大眾正命通經之人。就三十六行中自有六段。第一言告諸大眾有一行半正頌上長行。第二從其多寶佛有三行略勸時眾發願通經。第三從其有能護此經法者有四行偈。則言若能弘通此經者則是供養如來。第四從諸善男子各諦思惟有十八行廣寄諸難獎勸弘經。第五從我為佛道下有三行半釋迦自舉昔日弘經以勸時眾。第六從此經難持若暫持者盡品有六行舉果報勸時眾弘經也。   持品第十二   此品明五種人受持弘經故言持品也。四品明別流通有三段。上來兩品是第一命覓通經人。此品第二明通經者受命通經。有五種人發誓通經以為五段。第一先明藥王菩薩及大樂說。頒類有二。一者諸大菩薩自誓通經。第二明眾中聲聞得記者有五百人自誓通經。第三明學無學人得受記者自誓通經。無學人已斷三界果。雲何得在淨土通經。解言。無學淨穢兩土實無有生。但為弘經故迴相似無漏業寄在三界內生。若論此報實非三界果報。第四段從爾時佛姨母以下明尼眾自誓通經。爾時世尊視八十萬億此下竟品是第五明八十萬億諸大菩薩發誓願弘通經也。雖有五種以類相推應有三段。第一明大行菩薩穢土流通。第二中間三人明聲聞人於淨土流通。第三最後一人淨穢二土悉皆流通此經也。   安樂品第十三   此品中明弘經菩薩具四種行。則能離危得安遠苦得樂。是故出經者仍為品目也。前解言。第四段別流通開三顯一之義有四品經而判為三段。第一法師品及見寶塔兩品經先明通經者勳深受持者報命覓通經之人。第二持品一品則明會福樂善之徒相與佛前發誓受命通經。皆言不愛身命惜無上道。但上持品未通經之時有譭謗之咎身命之憂。是則下品菩薩本欲發誓通經。既見惡世多難便起退轉之心罷通經之意。是故此品是第三如來則用安樂行故接下品退墮之人。則言若能具此四行者天魔不能忤。則於惡世中亡身濟物沒命度人。是則下品之人因此起弘經之心。更起渡人之意也。前又解言此三段前一後一各有二。中間自有五別。今此中有二者。第一文殊問第二如來答也。今且就問中自有二階。第一先讚上能通經者。第二從世尊以下正作問也。   佛告以下是品之第二明如來答。就中自有四段。第一唱四行之數。第二此一者安住下出四行體。第三我滅度後下一行半總勸修此四行。第四臨品末二十一行半通明四行得果安樂相也。   釋四安樂義凡有四階。第一正出體。第二明智慧功德為行。第三明自行外化為行。第四明其四行之位。第一正出體。四安樂者第一以智慧為體第二以說法為體第三以離過為體第四以慈悲心為行體。第二明智慧功德往判者。第二同是智慧欲智在說故。第二亦是智慧。第三第四同是功德故智慧門中離出說法。功德門中離出慈悲故有四行也。第三自行外化判者第一第三是自行。第四同是外化凡通經之法。不過自行外化。所以有此四行者自行外化各分為二。自行分為二者有兩義。故一者第一是照假實二空之解。此是智門第三明離過此是斷門所以自行須明二也。第二義者智慧語其照境。自是行善取其離過邊。即是止善既有止行之別故分為二。外化所以分為二者。若語慈悲則談其本若語其說法則論其末。若使但有知說法無有慈悲者是則如無記語。若使但有慈悲無有說法者是則與樂拔苦之行終不能成。故以外化須明此二也。第四明判此四行位始則四念之初未至世第一法也。何意判位。但在此處者。解釋者言此之四行本為接外凡夫菩薩不得過深也。今當安住四法此是第一總唱數也。   一者安住此下是第二出四安樂行體相即成四段。又就此四行之中文句不同。但解前兩行之中各有三段解。後兩行之中各有二文也。今且明初行中有三者。第一從此下竟二十三偈以來正解初行體相。第二若有比丘有四行半偈明得果安樂之相也。第三文殊師利是菩薩有一行一句結此初行也。今且就第一正解初體相中行自有二。第一是長行。第二是偈頌也。今且就長行中自有兩段。第一有一行許文。先據行作兩章門。次明後惡世中能流通此經義。文殊師利雲何菩薩下第二正釋兩章門。不釋能流通義也。兩章門者行體章門方便章門也。安住菩薩行處是行體章門。此行然解假名實法空為體。今假實二空為解。心所緣之境故言行處也。親近處是第二章門即是而二空解方便道。次能為眾生說是經者。正明始行菩薩佛滅度後於惡世中流通此經。時要須解心安住假實二空及方便道。怨親平等善惡齊勸者。則能天魔外道不能傷害離危得安離苦得樂也。   文殊師利雲何菩薩以下是第二正釋兩章門。先解二空解行處章門。後解兩家親近處章門也。今且就解行處之中自有三段。第一總章門。第二別釋兩行。第三總結也。今言雲何菩薩行處此是第一總章門也。若菩薩此下是第二別解。今就此中自有二。一者先解假名空行處。第二解法空行處也。今解假名空行處有二種。一解雲。菩薩住忍辱地柔和善順此一句明得假名空故口無四過也。而不卒暴第二句得假名空。故身無三不善業也。心亦不驚。第三句明得假名空故意無三不善業也。此三句皆就用以明假名空相。若以此文檢假空實自難見。故以下法空行處得知。前是假空也。下明法空行處言又復於法。故知前是假名空也。下偈頌中廣頌法空。後復言亦復不見是男是女。故知是假名空也。又解三句解假名空行處。此則就人表假名空相。初句據外惡來時我不起惡也。後句據善境來時我心不驚也。何以知之。聞聖人說無我空之時我心不驚。中間而無卒暴句正據我內心也。若不得假空者則不如此也。又復於法無所行此下三句明法空行處。此句明解法有智。不作實心行境也。而觀諸法如實相第二句明解法空智也。亦不行亦不分別是第三句則明得法空之時無有分別彼此之義。昔日未得法空之時作意言我只能行彼不能行此有彼此分別之意。今日既得法空。唯一相無相無彼此之殊也。是名菩薩摩訶薩行處。是第三總結二行處也。   從雲何名親近處此下是第二則解兩家親近處。此中有二。第一雲何名親近處提章門。第二正釋。中自有二。第一先解釋假名空親近處。第二解釋法空親近處。此則是兩家方便道也。今日就解假名空親近處中自有三段。第一先明所不親近處。第二明所親近處。第三總結也。若論方便體者以實法過假名未得真觀以來正是方便體。今者且就外緣作方便故如此說也。就解所不親近處中自有八種。第一先明離力勢緣也。菩薩摩訶薩不親近國王下是第二明離邪見緣。從不親近諸外道下是也。第三明離惡業緣。從亦不親近下是也。第四明離小乘緣。從又不親近求聲聞下是也。第五明離愛染之緣。文殊下是也。第六明離無志之緣。五種不男是也。第七明離譏呵之緣。從不獨入下是也。第八明離散亂之緣。從樂畜年少下是也。常好坐禪此下是第二正明所親近處也。文殊下是第三總結也。   復次此下是第二明法空親近處亦有三。第一先明所親近處。第二正明能親近體。第三總結也。所親近處者即是二諦境也。能親近者是能觀之智也。明所親近中有二。第一明真諦第二但以因緣故有下明俗諦也。就此明真諦之中自有三。第一觀一切法空如實相一句正明真諦理。第二從不顛倒以下六句明心行處滅。第三一切言語道斷下十一句明言語道斷也。但以因緣故有下二句是第二明俗諦也。從常樂觀如是法相者是法空中第二明能觀智也。是名近處是第三結也。   而說偈言此下是第二偈頌。但上長行中本有二。第一先據行作兩章門。次明於後惡世中能流通此經。第二正釋兩章門。不釋能流通義也。今此二十三行偈亦分為二。初有一行半偈頌第一舉行作兩章門。常離國王以下二十一行半頌第二正解釋也。第一段有二先作兩章門。次明能流通此經。今倒頌一行先頌第二明能流通。次半行追頌第一兩章門也。上第二釋中先明行處。後明親近處為二。今此偈中不得依上直判為三段。第一有十三行半先頌假名空親近處。次有兩行半追頌兩行處。第三有五行半頌法空親近處也。上釋二親近處有二。初提章門今不頌之。唯頌第二正釋。但假名空親近處中本有三。第一先明所不親近處。第二正明所親近處。第三總結。今不頌第二所親近處。十三行半偈中初十二行半頌第一所不親近一行頌第三總結也。但上所不親近處有八種。今此十二行半唯得通頌之不可分也。是則名為此一行頌總結也。但本論近處。此中何故舉行處結耶。解釋言。此舉行處近處故前行也。此二處者此近處是第二。前行處是第一。故道二也。   又復不行此下兩行半是第二段則頌上兩行處。上本有三。一者提章門。二者正釋。第三總結。今不頌第一唯頌後兩段。初兩行頌正解。次半行頌結也。但上先解假名空行處。次法空行處也。此二行則倒頌。初一行先頌法空行處也。次一行追頌假名空行處也。是則名為此半行頌上第三結也。   一切諸法下此五行半第三頌上法空親近處。上本有三。第一明所親近處。第二明能親近。第三結也。今此五行半直分六段。第一有一行半先略頌上第一所親近處也。第二顛倒分別諸法有無下有一行則舉非形是。上長行所無。則明此人不能作法空親近觀也。第三在於閑處下有半行正頌上第二能親近處。即是上常樂觀如是法相也。第四安住不動下半行則廣頌所親近處也。第五者觀一切法皆無所有下有一行三句。倒頌上法空行處也。第六有一句則上第三法空親近處結句也。   若有比丘但解初行中有三段。此下有四行半。是第二明得果安樂之相。就中自有二。第一一行半明離危苦。第二菩薩有時入於靜室下三行明得安樂也。   文殊師利是名菩薩下一行一句是第三結初行也。   第二安樂行正以說法為體。然說法本是口業今者正取動口善心為此行體也。前解言初兩行中各有二段。今此第二行中有三者。第一先總勸人修此安樂行。第二若口宣說下十一行半偈正明行體相。第三最後我滅度後下五行偈則明得果安樂相也。   從又文殊師利如來滅下是第一總勸人。末世通經應住安樂行也。   若口宣說以下竟十一行半偈是第二段正解釋此行體。今就此第二中自有二。第一是長行第二是偈頌。今且就長行之中自有二將欲明此行體。是故第一先明離惡。第二諸有聽者以下正明此行體相。但下第三行亦明離惡。今此中復明離惡與下何殊耶。解釋者言。凡有三意初意言。此中所以明離惡者。夫說法必清淨化物沒命度人。是故將明清淨說法先明離諸過惡也。第二意此中先明離惡後正明說法。下第三行發初正明離惡也第三意言下偈頌之中則先頌說法後頌離惡。是故驗知正以說法為體也。今且明離惡之中有三段。若口宣說下兩句明說法時節。第二不樂說人以下正明離惡。第三善修如是安樂心故一句結句也。就第二離惡中凡離六種。一者言不樂說人此明不說出經人過也。二者言及經典過者此明不諦經文辭句也。三者離言彼通經是此通經之非從亦不輕慢下是也。四者從不說他人好惡長短可言不說他人之短。何故言不說他人之長耶。解釋者本言。此中道長者本欲為顯其短也。五者從於聲聞人下則明不說小乘之過。此中但明不稱小乘之名也。若有樂小乘者亦可慢稱有名也。六者言亦不生怨嫌之心也。   諸有聽者下此是第二正明此行體相。此中自有二。一者明默來聽者不逆其意也。二者從有所難問下明有諮問不逆其意也。   而說偈言此下是第二凡有十一行半偈。今判為兩段。初有六行半先頌上長行中第二正明行體。次有五行倒頌上第一離惡也。但上長行第二之中本有二。初明默聽後明問難。今此六行半宜分為三段。第一有兩行半先明說法之方此是上長行所無也。第二若有比丘及比丘尼下有兩行則頌上第一默來者聽也。第三若有難問下有兩行即頌上第二難問者除懶墮意。此下有五行則頌上第一離惡然上本有三有今此五行之中不頌第一與第三。唯頌第二上第二中本有六。今正宜分為二。初有兩行半先明離懈怠之惡也。次衣服臥具下有兩行半則明離貪慾希望之惡也。我滅度後此下有五行是第三段則明得果安樂之相自有二。初三行明離危苦義也第二智者如是下有兩行正明所得安樂相也。   法華義記卷第七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715 法華經義記   妙法蓮華經義記卷第八   光宅寺沙門法雲撰   安樂行品之餘   次明第三行。此行以離惡為體。有兩段者即是長行與偈為兩段也。今且就長行之中自有三段。第一正明離惡。第二當於一切眾生以下則明修善。若不修善無容離惡也。第三文殊師利以下明得果安樂之相也。今明離惡之中凡離六種惡。一嫉妒也。二諂也。此人實能修善只自所悅人情也。三誑也此人內心無有實行也。四亦勿輕罵學佛道者也。五若比丘比丘尼下五行是不輕小乘學也。六又亦不應戲論諸法有所諍競也。   當於一切眾生下是第二明修善自有四種善。於一切眾生起大悲想也。二於諸如來下也三於諸菩薩下也。四於一切眾生下也。   文殊此下是長行中第三則明得果安樂之想也。   而說偈言此下六行是第二偈頌也。然上長行之中本有三段。今此六行偈頌亦分為三段。第一有兩行即得通頌上第一正明離六種惡也。第二是佛子說法下有三行則通頌上第二修四種善也。第三第三法如是下有一行偈則得頌上第三安樂相也。   次解第四安樂行。此行明以慈悲為體。就中亦有兩段。即是長行與偈為二也。今且就長行中自有二段。第一明行體。第二文殊師利以下即明得果安樂相。又此兩段之中各有二。初段中二者。第一略明大慈也。第二從於非菩薩下廣明大悲。不聞即是昔日聞慧不成就。不知即是昔日思慧不成就也。不覺即是昔日修慧不成就。何以知之。下三句即釋也。不聞即釋上不聞句。昔日若能聞此三乘者則聞義成就。正由昔日不聞是聞義不成也。不信即釋上不知句。正由昔不信言於一佛乘分別說三。是故不知同歸之理也。不解即釋上不覺句。若昔解同歸之義者即便覺知無三之義也。   文殊此下是第二正明安樂之相亦有二者。第一正明安樂之相。第二即釋但初正明安樂相。中自有二。第一先明人愛。第二從諸天下明天護也。是則如來經法在此人懷抱之內是故人天常為法故則愛護人也。所以者此下是第二即釋安樂相亦有二者。第一法說。第二譬說。又就此二段中各有二。法說中二者第一先明此經是諸佛所護之祕藏。故第二文殊師利以下據難聞得者明此經應可尊重也。文殊譬如強力轉輪聖王以下第二譬說。釋安樂相亦有二者。即是兩譬即為是兩段即為上兩種法說作譬也。但初譬自有開合也。文殊如轉輪王見諸比丘眾下第二譬亦有二者。即開合為兩段也。但就合譬之中自三。第一正合第二。文殊師利下即舉外譬帖。第三亦從文殊下結合也。   而說偈言此下是第二重頌。上長行之中本有二。第一正明行體。第二明安樂相。今此十四行半偈分為二。第一有四行正頌上明行體。第二十行半頌第二安樂相也。上行體中本有二。一者略明大慈。二者廣明大悲。今此四行只得通頌不可分也。   譬如強力此下十行半是第二即頌第二安樂相。上有二。一者正明安樂。其中本有二。一者人愛二者天護。今者都不頌也。第二即釋明安樂之義亦有二。第一是法說。其中有二。一者諸佛密藏。二者據得法之人。今者亦不頌也。唯頌第二譬說。但上兩譬各有開有合。今此十行半隻宜分為二。第一有四行先牒頌兩家外譬。第二如來亦爾下有六行半即牒頌兩家內合。初四行之中三行頌第一外譬。如有勇健下一行即頌第二外譬也。後六行半中初如來亦爾下三行頌第一譬內合。次既知眾生得其力已即有三行即頌第二譬內合也。我滅度後但佛答中有四段。此下一行半是第三總結。勸修此四安樂行也。   讀是經者此下有二十一行半。是佛答中第四段則通明得果安樂之相。然此中正明得三報安樂相。就二十一行半中自有四段。第一有一行先明現報得安樂也。第二不生貧窮下有三行半則明生報得安樂。第三若於夢中以下十六行明得後報安樂。第四一行總結三釋也。就第三今據夢堙C後報之相中有五種。第一一行半先明聽佛說法。第二明自見自身為人說法亦有一行半。第三又見諸佛此下六行半則明得佛受記說法。第四又見自身此下一行半則明行佛果之因。第五諸佛身金色百福相莊嚴五言偈五行明得佛果也。然就此第五得佛果中則有二意。初一行先牒舉前四夢。第二後有四行正明得佛果。第一先牒舉四夢者初兩句至聞法來則舉上第一夢也。為人說此三字即為舉上第二夢也。常有是好夢此句則總舉第三第四夢也。又夢作國王下四行是第二正明得佛果。若後惡世中此下一行是第四總結三報也。   從地湧出品第十四   此品名未應在此。只應在一問答後。文句少故寄在品初。從後得名故言湧出品也。凡有十四品半經是第二正說。自分為兩段。前有十二品經開三顯一以明因義。自此下入分別功德品中半品以來有兩品半經。是正說中第二段開近顯遠以辨果義。明因辨果。一段之中各開為四。今此中有四者。第一從此品初竟當精進一心偈以來壽量家別序。第二從爾時世尊說此偈以下竟我從久遠來教化是等眾略說開近顯遠動執生疑。第三爾時彌勒等心生疑惑怪未曾有下盡品明大眾懷疑致請。第四從壽量品初入分別功德品一品半以來廣明壽命長遠斷疑生信。今就此四段之中前一後一各開為三。中間兩段別開為二。今者第一別序中有三者。第一又減兩紙許詺為開發序。第二彌勒菩薩以下有一紙餘名疑問序。第三佛告彌勒以下名為述勸序。今先就開發序中有二。第一是開發所由。第二佛說是時下正明開發。所以言開發緣由者由他方分身佛侍者菩薩請求流通。佛只言。我娑婆自有菩薩能流通。不須汝等。因此發踴出所由。又就此二段之中各有二階。就開發緣由有二者。第一先明他方菩薩請求流通第二佛答也。   佛說是時娑婆世界此下是第二正明開發。就中亦有二者。第一經家序菩薩踴出之相。第二是菩薩眾中有四導師下明踴出菩薩與佛往復問答。今就經家序踴出之相中自有八階。第一敘列踴出之相。第二是諸菩薩身皆金色以下敘菩薩形相也。第三先盡在此下敘菩薩從來之處也。第四是菩薩聞釋迦所說音聲從下發來下經家敘踴來所由。由釋迦語他方菩薩道不須汝等我娑婆自有菩薩能流通此經。既聞此語所以踴出來。第五一一菩薩下是經家敘踴出菩薩眷屬。第六從地出已各詣虛空中下明踴出菩薩既出之後三業供養也。第七是諸菩薩從初踴出下經家敘踴出之時經劫數。第八爾時四眾亦以佛神力故下經家敘四眾遍見諸菩薩也。   是菩薩眾中有四導師下正開發敘中本有二。從此下是第二明踴出菩薩與佛問答有四。即成四段可解也。   爾時彌勒菩薩此下是第二疑問序。就此疑問序中亦有二。第一明彌勒菩薩自問釋迦。第二問他方分身佛下明菩薩自問分身佛。就彌勒問中自有二。第一經家敘彌勒欲問之意。第二正明說偈問。就此十九行半偈正問中自有三段。初一行偈未正問先逆請佛答。第二是從何所來下有十三偈正問。第三餘有五行半結請也。第二十三偈正問中有二。第一兩偈問踴出菩薩人身。第二十一偈問踴出菩薩師也。就兩偈問人身中有二意四文。第一是從何所來一句問其從來處。第二以何因緣集一句問何所以聚在一處同時而出。第三巨身大神通下一行一句讚歎此菩薩結第二問也。第四為從何所來一句結第一問也。一一諸菩薩下十一行第二問此菩薩師為是誰。就中有二者。先有九偈牒菩薩眷屬多少。從六萬恆河沙至但已無眷屬。第二是諸大威德下有兩行正問覓踴出菩薩之師也。如是諸菩薩神通大智力此下有五行半偈是正問中第三結請也。   爾時釋迦佛分身諸佛以下疑問序。中有二。此下是第二問。分身佛下菩薩自問分身。此中即答問為兩階也。   第三述勸序中有二。第一釋迦告彌勒善哉以下正述彌勒能問。第二勸信勸信中長行偈為二。就長行中自有二。初汝等當共一心下正勸信只言不受外邪名被精進鎧。自守善道名發堅固意也。第二出所信之理自有二。初有兩句欲明開近顯遠之義。次有三句欲顯三世神通益物也。如來今欲顯發者此明開近。明八十年佛非是實佛。宣示諸佛智慧者明顯遠義。即是復倍上數也。後三句者諸佛自在神通之力此明如來過去神力益物。諸佛師子奮迅之力此明如來現在益物之力。諸佛威猛大勢之力此明如來未來益物之力。此中密明此三種義端至壽量中方顯此義。   爾時世尊以下勸信中第二偈頌有四行便為四意。初偈勸精進。第二偈勸信。第三偈誡莫生疑。第四偈誡一心聽也。   爾時世尊說此偈已此偈第二略說壽命長遠動執生疑。就此段中有二者。即是長行與偈為二。就長行中自有二段。上彌勒問有三階。初一偈逆請說。第二十三行正問。第三五行半結請也。今唯答第二階正問。就正問中本有二。第一兩行偈問踴出菩薩人身。第二十一行問其師為是誰。今先答第二問。問中本有二。初問眷屬多少。第二正問師。今不答第一唯答第二師為是誰。佛今答言。只我是其師也。此諸菩薩皆於是娑婆世界之下以下追答第一問。問其人身上本有二意四文。今不答下二階。娑婆世界之下答第一問。上問言是從何所來也。阿逸多此下即答上第二問。上問言此諸菩薩以何因緣集在一處同時踴出。   而說偈言此下是第二偈頌。但上長行中本有二段。今此八行半頌上二段而文成三段。一行三句頌第一我是其師。次二行三句頌第二答人身。次志念力堅固下四行通頌前兩段也。就第二二行三句中有四。與彌勒相應也。依止是世界一句答第一是從何所來也。常行頭陀事下一行答第二以何因緣集也。如是諸子等下一行答第三讚歎諸菩薩。在娑婆世界下半行頌答第四為從何所來句也。   爾時彌勒等心生疑惑怪未曾有下是第三明大眾懷疑致請。就此段中有二者。第一經家敘大眾有疑。即白佛言此下是第二正請自有二即是長行與偈為二。就長行之中自有二。第一明疑第二正請。又就此兩段中各開為二。明疑中有二者。第一即白佛言世尊如來為太子時下先法說明疑。第二作父少子老譬譬說明疑也。我等雖覆信佛隨宜所說此下是第二正請。亦有二者。第一彌勒自述已解。第二然諸新發意此下正明為未解者請。   而說偈言此下十四行偈頌上正懷疑請來。上本有二。一者明疑二者正請。今就此十四行偈亦分為二。初有十一行偈頌上疑。第二我等從佛聞此下三行頌上正請。但上疑中有二。一者法說明疑。二者譬說明疑。今十一行偈中亦分為二。初有五行頌法說。後餘有六行頌譬說。我等從佛聞此下三行是偈中第二即頌上長行中第二正請。但上正請中本有二。一者明彌勒自述已解。第二正為未解者請。今此三行亦分為二。初有半行偈頌第一明彌勒述已解。第二餘有兩行半頌上第二正為未解者請。   如來壽量品第十五   此品明如來壽命以塵沙為量故言壽量品也。自此下竟入分別功德品半品以來是第四段。廣說壽命長遠斷疑生信。就此第四段中亦有三段者。第一即此一品正廣明壽命長遠。第二分別功德品初一段長行總為時眾授記。第三彌勒說偈頌佛長行示同領解。又就此三段之中增一明義。第一段中有二。第二段中有三。第三段中有四。今且就第一正廣說中有二者。第一明緣起第二是正廣說。今就緣起中自有三階一者汝等當信如來誠諦之語下明如來先作三過誡敕。第二爾時菩薩大眾下明彌勒等四過奉受如來之命唯願說之。第三爾時世尊下明如來又重誡敕也。   一切世間此下竟品是第二正廣說壽命長遠。就中自有二。即是長行與偈為二段。今且就長行之中自有二。第一是法說明長遠相益物。第二譬如良醫以下訖長行是譬說。今且就法說之中應有四段。但文略唯有三段。今玄出第三段。故為四段。何以知此。下譬中及偈中盡有是故得知。長行中應有第三段也。四段名字者第一明釋迦如來過去世中神通益物。此即是上述勸序中言諸佛自在神通之力。第二從諸善男子如來見諸眾生樂於小法以下明如來現在中神通益物。此則是上諸佛師子奮迅之力。第三應明如來未來世中神通益物。此則是上諸佛威猛大勢之力。此是法說中所無者今者玄出應下譬中及偈中有。第四又善男子諸佛如來法皆如是下通三世隱顯。明益物不虛妄止物誹謗之心。就此四段中各有三文。今且就明過去世神通益物中有三者。第一明應身成佛壽長久但惑者謂言近。即是開近義也。第二我實成佛以來無量無邊下明應家之本身壽命長遠之相。即是顯遠義。第三自從是來下正明過去世中神通益物。就此三段中增一明義。第一有一。第二有二。第三有三也。今者言一切世間皆謂今釋迦出釋氏宮此下是第一明成佛實久但惑者謂近。此第一段唯一不開也。   然善男子此下是第二明應家之本已自成佛以來久遠之相。就此第二自有二。第一先法說明壽命長遠。第二譬如五百千萬億那由他以下明為壽命長遠作譬。就此譬中有三。一者先開長遠之譬問彌勒。第二彌勒即答佛是長遠。第三佛結合長遠之譬也。自從是來我常在此此下是第三正明過去世中神通益物。就此第三段自有三重。第一明過去益物之處。第二於是中間以下明過去益物之名不同。第三若有眾生來至我所以下正明益物。又就此三重各有三階。第一明益之處中有二者。第一言自從是來我常在此娑婆世界此別的出益物之處。第二言亦於餘處百千萬億下訖導利眾生此下總出餘處益物。第二過去益物之名不同中有二階。一者言於是中間我說然燈佛等。又復言其入於涅槃正出過去益物之名不同。則言然燈定光只是釋迦。第二言如是皆以方便分別此則釋所以名字不同意。正以方便利益眾生。是故有名字不同耳。從諸善男子若有眾生來至我所以下第三正明益物。就中有二者。四意合為兩雙即作二。初明感應相關。後正明形教益物也。今初雙中若有眾生來至我所此明即是感應之機。我以佛眼觀其信等諸根利鈍者此明即是照機之智也。第二雙者初隨所應度處處自說名字不同下先明形益物。此明現生益物。亦復現言當入涅槃。此明現滅利益也。從又以種種方便說下明教益物。初正明說法不同。次能令眾生發歡喜心者明得益也。   諸善男子如來見諸眾生樂於小法以下是第二段明如來現在世神通益物。就此中亦有三階。第一減四行。先明王宮不生而現生。仍道第二如是我成佛來甚大久遠以下明雙樹不滅而現滅。中間第三諸善男子如來所演經典以下明現生之後應滅之前神通益物。又就此三階之中各有四重。第一明不生現生中有四者。第一明見眾生有感生之機。第二明如來現生。第三明而實不生。第四釋所以不生而現生意也。   今者諸善男子如來見諸眾生樂於小法德薄垢重。此是第一明見眾生有感生之機。只由機樂小法德薄垢重。眾生感佛出世。從為是人說我小出家得三菩提此第二明如來現生。從然我實成佛以來久遠若斯此是第三明而實不生義。從但以方便教化眾生令入佛道下此是第四。釋所以不生而現生者只為教化眾生故也。   諸善男子如來所演經典此下是第二明釋迦如來現生之後應滅之前中間神通益物。就此中亦有四者。初一行半明教益物。第二或示己身以下明形益物。第三諸所言說下一句結教益物不虛。第四所以者何下通釋形教兩益物。又就此四階之中第一第二第四各自有兩階。第三不開也。第一教益有兩階者。第一言如來所演經典皆為度脫眾生此總門明教益物。吐言陳教皆是利益於物。第二言或說己身此下二句據別門明教益物。或說己身者說己身為他身。或說他身者即說他身為己身。何者今言或說己身即說己為他。故知我此丈六之體是燃燈如來家之分身。故此身非是我有。或說他身者即說他身為己身。故知寶塔品所明十方分身諸佛皆是我有也。第二形益中有兩階者第一或示己身等兩句明事家之身即是正報。第二或示己事等兩句明身家之事即是依報也。今者第一或示己身者或示自己身為他身。故如此國土人物八部大眾然皆釋迦所化眾生。法主應是釋迦。而法座上者遂是無量壽佛此即示己身為他身。或示他身者即是示他身為己。故如西方國土人物四眾皆是無量壽佛所化之眾。但法座上應是無量壽佛。而法座上者遂是釋迦形容。此則是示他身為己身。皆明變他為己變己為他也。或示己事此下兩句是形益中第二明身家之事。或示己事者此則示己事為他事形。故如西方無量壽佛自應有西方天龍八部聽法。而彼佛眷屬皆是釋迦眷屬弟子。或示他事者釋迦自應有眷屬。而眷屬皆是無量壽佛眷屬。此則是示他事為己事也。諸所言說皆實不虛此是第三別結明教益不虛。唯此第三不開。   所以者何自此下是第四通釋形教兩益。就此釋中自有二。一者先釋形益。二者不如三界見於三界下釋教益。就釋形益中自有三階。一者明如來見眾生有感形機。二者明所以見機之意。第三正釋形益不虛也。言如來如實知見三界之相此先明如來見三界眾生有感形之機相。從無有生死此下有二句是第二階明如來所以能見機之意。以無人法過患故分為二。前有一句明人家生滅法不可得。後有一句明生滅法家人亦不可得也。無有生死若退若出者是第一如來久已斷於生因。雲何有生。若必有生可應有死。生既無有雲何有死。此就一世為論。若退若出者死即是退生即是出。既無有死雲何更生。此兩句就隔世為談也。前一無有句皆冠在四字上也。亦無在世及滅度者此一句明生滅法家人亦不可得。者者只是行人也。非實非虛非如非異此四句是第三階。正釋形益不虛。非實者既應有生滅。雲何是實。非虛者為物生滅實有利益雲何是虛。非如者如是實際既應有生滅雲何是如。非異者生滅得益雲何是異也。   不如三界此下是第二釋教益不虛亦有三階。第一有二句明如來能見應有感教之機。第二出眾生機相不同。第三明說教利益亦異也。第一二句者初不如三界見於三界。此則將明如來見機無異以三界不見機人形如來。次言如斯之事如來明見無有錯謬此句正明如來能見機。以諸眾生有種種性以下第二出眾生機有性有欲有行有憶想。皆是感教機不同。從欲令生諸善根以若干因緣譬喻言辭種種說法以下。是第三正明說教利益亦異也。如是我成佛以來甚大久遠就現在世明如來神通益物本有三。此下第三明不滅而現滅亦有四重。第一言如是我成佛以來竟常住不滅此明王宮生非實生。久以成佛以來雲何是實生。第二從諸善男子我本行菩薩道時所成就壽命今猶未盡此下明不滅。第三言然今非實滅度而便唱言下竟以是方便教化眾生正明現滅。第四所以者何若佛久住於世以下此釋所以不滅而現滅之意。只為利益眾生。就此釋中自有四階。一者正釋所以現滅之意。由眾生見如來久住於世不種善根。貪著五塵六欲不能生難遭之想恭敬之心。為此義故所以現滅。第二階從是故如來以方便說下訖如來難可得見歎佛世難值之意。第三斯眾生等聞如是語此下是明現滅得利益之相。第四從是故如來雖不實滅下總結現滅之意也。就此四中第一有二重。第二有三重。第三第四階不開也。第一有二重者初所以者何下二行明若佛久住。明不生善生惡。第二若見如來常住不滅下明生慢不生敬也。就第二歎佛世難值中三者。初是故如來以方便說下一行正明佛世難值。第二所以者何下一行半舉惡人不值佛來釋難值義。第三以此事故下結難值也。下二階不開可解也。明眾生見如來久住於世不種善根。此下應有未來神通益物。文句略無今且玄推。作第三未來一段為下譬作本。   又善男子諸佛如來法皆如是下法說中本有四。此下是第四明如來通三世隱顯益物不虛妄。亦有三段者。第一諸佛如來法皆如是者先會諸佛道同。第二為度眾生此一句明諸佛施教意。正明諸佛三世言教皆為度脫眾生故。第三言皆實不虛此一句正明不虛也。   譬如良醫此下是第二譬說也。就中自有二。第一開譬第二合譬也。今先明開譬之中有四即為上法說四段作譬。但文句闕略而已。第一二行半為過去神通益物作譬。第二諸子於後以下二十一行為第二現在神通益物作譬。第三其父聞子以下一行為第三未來神通益物作譬。第四善男子於意雲何下一行半為第四通三世益物不虛妄作譬也。   就上過去神通益物中本有三。今不為前二階作譬。唯為第三階作譬。上第三階中自有三重。今亦不為前二重作譬。唯為第三重作譬也。何者第一明應成佛實久而惑者謂近。今者不為此作譬也。第二即明真實成佛來久相其中自有二。一者法說二者譬說。明成佛來久自有三階。一者作譬問彌勒。二者彌勒。答三者如來結答。亦不為作譬故前兩階不為作譬。唯為第三階明過去世神通益物作譬。上自有三段。第一自從是來先明過去益物之處。其中自有二階。一別二總。今者亦不為此作譬也。第二出過去時益物之名不同。其中自有二階者。正明益物之名。二者釋所以名字不同利眾生故。此二階今者亦不為作譬。故前重皆兩不為作譬也。第三從若有眾生來至我所下正明利益。今者有兩行許正為此作譬。又上文中本有四意合作二雙。今者作四段作譬。譬如良醫智慧聰達者為第二照機智作譬。上雲我以佛眼觀其信等諸根利鈍也。明練方藥善治眾病者超為第四教利益作譬。上雲又以種種方便說微妙法令其發歡喜心。今言明練方藥者。明如來妙達十二部經文。即是明練方義也。又洞識十二部經下之理即練藥也。其人多諸子息若十二十乃至百數者追為第一感機作譬。上言若有眾生來至我所也。以有事緣遠至餘國者為第三形利益作譬。上有二句先雲隨其所應處處自說名字不同年紀大小。此明現生利益。今不為此作譬也。二言亦復現言當入涅槃此明現滅利益。今言以有事緣遠至餘國者正為此作譬也。   諸子於後飲他毒藥此下為上第二段現在神通益物作譬。上本有三段。初先明不生而現生。次中間明神通益物。此明不滅而現滅。今為三階作譬。第一一行半為第一作譬。第二諸子飲毒以下為第二作譬。第三餘失心者以下為第三作譬也。上不生現生中本有四義。第一明見眾生有感生之機。第二明如來現生。第三明而實不生。第四釋不生而現生意也。今唯為前二階作譬。今言諸子於後飲他毒藥下為第一見感生機作譬。上言如來見諸眾生樂於小法德薄垢重。今言諸子於後飲他毒藥藥發悶亂宛轉於地者。明眾生昔日已逕受如來正化。棄背之後遇惡知識受邪見教。各飲他毒藥廣起煩惱業如藥發也。後輪轉三途如宛轉於地也。是時其父還來歸家即此為上第二階現生作譬。上言為是人說言我少出家得三菩提也。不為第三第四作譬也。   諸子飲毒或失本心此下為現在中第二明現生之後應滅之前中間神通益物作譬。上本有四段一者明教益。二者明形益。三者結明教益不虛。四者釋形教兩益。今唯為前三段作譬。不為第四釋形教兩益作釋。今者不次第也。初二行半為第二形益作譬。從父見子等苦惱如是已下追為第一教利益作譬。從其諸子中不失心者下為第三結教利益不虛作譬也。今先為第二形利益作譬。但上本有二階。第一明或示己身等兩句明事家之身。次或示己事等兩句明身家之事。此中自有三文。第一諸子飲毒或失本心下明意業歡喜。第二拜跪問訊下明身業致敬。第三我等愚癡下明口業請也今通為上二階作譬也。父見子等苦惱如是以下倒為第二教利益作譬。但上本有二。初言如來所演經典皆為度脫眾生此總用教益。今先為此作譬竟皆悉具足也。然法相有名譬如色也。有體相即如香也。此有義理則如美味也。故如苦集滅道等名為名。三苦為苦業。煩惱為集。三心滅處名為滅。戒定慧等名道。如是等名為體。逼惱故名苦。招集故名集。本有法還無名滅。通物故名道。如是等名為義也。擣篩和合此下即為上教益中第二階作譬。上言或說己身或說他身是苦是集等即搗也。苦應知等如蓰也。苦我已知等如和合也。其諸子中不失心者此下為上第三結教益不虛作譬。上言諸所言說皆實不虛也。   餘失心者此下為上現在益物中第三不滅現滅作譬。上本有四階。第一明王宮生不生。第二明滅不滅。第三明而現滅。第四釋所以不滅而現滅之意。今不為前三階作譬。唯為第四階作譬也。上釋中本自有四。第一見佛在世時不生難遭之想恭敬之心。第二歎佛世難值。第三明現滅有利益仍生恭敬然種善根。第四總結現滅之意。今唯為前三階作譬不為第四總結作譬也。今第一減三行為第一作譬。從父作是念以下五行餘為第二歎佛世難值作譬。第三是時諸子聞父背喪以下四行為第三仍生恭敬生善作譬也。今者增一明義。第一有二。第二譬有三。第三有四也。第一譬有二者初餘失心者見其父來下一行半正為見佛在世不生恭敬不生善作譬。第二所以者何下一行餘釋不生善意也。就第二譬中有三。第一父作是念此子可愍以下二行餘正為佛世難值作譬。第二即作是言下二行為方便唱滅作譬。第三言作是教已復至他國下一行正明雙林入於涅槃作譬。而諸弟子由未決定生涅槃之想者無異諸子見父至他國猶生未死之想。亦至聞使來方生死想。無異諸弟子見焚身之後分身舍利決定生於涅槃之想。遣使還者相傳解言。只用如來滅後八斛四斗舍利為使也。就第三仍生恭敬生善譬中有四者。第一是時諸子聞父背喪下一句總明苦惱。第二而作是念若父在者下一行明憶父在時利益。內合可解。第三今者捨我遠喪他國以下一行別明失父故憂惱。第四心遂醒悟下一行餘正為生善作譬也。   其父聞子悉已得差此下即是第三義為未來世中神通益物作譬。上所無玄出者也。此中亦有三段。第一先明如來見未來世中眾生有感佛出世之機也。第二即明如來應生則言尋便來歸是也。第三鹹使見之此正明未來世中利益之相作譬也。   諸善男子於汝意雲何以下是第四段。即為上第四明如來三世隱顯益物不虛作譬也。   佛言我亦如是此下是第二合譬。此中略不合第三譬唯合餘三也。今先合第一譬上開譬本有四。我亦如是一句合第一譬如良醫智慧聰達也。從成佛以來無量無邊以下合第四以有事緣遠至餘國譬。不合第二第三譬也。上第二言明練方藥善治眾病第三言其人多諸子息若十二十乃至百數也。為眾生故以下合第二現在神通益物譬。譬本有三。今不合第一第二譬。唯合第三譬不滅而現滅也。就此第三譬中自有三。第一明見佛時不生恭敬。第二明佛世難值。第三明現滅仍生恭敬。今唯合第二佛世難值譬。就中自有三階。第一父作是念以下明佛世難值。第二即作是言下明唱滅。第三作是教已下正明入涅槃也。今唯合第二唱入涅槃階不合第一第三階也。亦無有能此下即合上第四益物不虛妄譬也。   而說偈言此下有二十五行半。第二偈頌亦分為二。初有二十行半頌上法說。次如醫善方便下有五行頌上譬說也。但上法說之中文有二段義作四段。今二十行半亦分為四段。初有兩行頌上過去世中益物。次有三行頌上現在世中益物。次有十四行半義頌上未來益物。次一行頌上通三世益物不虛妄也。但上過去中本有三。今不頌第一惑者謂近也。今初一行即頌第二正明成佛來久相。次一行頌第三正明神通益物也。但上第二長遠相中有法說譬說。今此一行唯頌法說。次一行頌上第三正明神通益物。上有三。一者明化物處不頌也。二名字不同亦不頌也。唯頌第三正明利益。上本有二。一者感應相關今不頌。唯頌第二正明利益。正明利益中本亦有二。一者形益今不頌也。唯頌教益。但上教益之中本自有二。一者正明教益言又以種種方便說微妙法。今上半行頌此也。二明教稱眾生言能令眾生發歡喜心。今下半行頌也。為度眾生故此下三行頌上現在益物。上有三段今不頌第一不生而現生四階。不頌第二正明神通益物之相四階。今唯頌第三不滅現滅段也。但上本有四階。第一明王宮生非實生。第二明滅非實滅。第三明而現唱滅。第四釋所以不滅而現滅意。今不頌第一第二唯頌後二階。為度眾生故下兩行頌第三現唱滅度。從眾見我滅度下一行頌第四釋。上本有四今唯頌第三眾生見滅度乃至恭敬之心也。眾生既信伏此下有十四行半即義頌未來也。今判有四段。初有五行半先明如來未來三過出世。第二一行出未來益人之處。第三七行釋疑。第四一行舉如來壽命長遠結也。第一三過出世者初行兩行半。一過出世餘國有眾生下一行半又明一過出世。從我見諸眾生此下一行半復明一過出世也。神通力如是於阿僧祇劫常在靈鷲山下一行第二即出未來益人之處也。眾生見劫盡大火所燒時下七行是第三釋疑。疑無淨土就中自有四。第一兩行正明劫盡而淨土不滅。第二諸天擊天鼓下一行明三寶常在。第三我淨土不毀下二行明罪人不見。第四諸有修功德下二行明有福人常見也。我智力如是下一行第四舉如來壽命長遠結也。汝等有智者此下一行頌上第四不虛也。   如醫善方便此下五行頌譬說。就中自分為二。初一行頌開譬次四行頌合也。但上有四譬今略不頌第三也。今一行之中初一句頌上第一譬也。為治狂子故下兩句即頌上第二譬也。無能說虛妄一句即頌上第四譬不虛也。我亦為世父此下四行頌合譬。亦略不頌合第三也。初半行頌上合第一譬也。為凡夫顛倒下有兩行半頌合第二也。每自作是念下一行頌合第四不虛也。   分別功德品第十六   此品中分別聞法華經所得功德多少故為品目。自明果中第四段廣明壽命長遠。斷疑生信自有三段。第一正明長遠。第二總受記。第三彌勒說偈以下明示同領解。今此下是第二受記就中自有三段。第一先明經家敘時眾聞說壽量得解之相。第二正受記。第三正經家述諸天供養之相也。   於時世尊此下是第二正受記就正受記中自有三種受記。第一舉增道授因地記。第二舉損生授果地記。第三授外凡夫發心記也。但授因地記中凡有六種記即是授六地記也。第一得無生法忍此明住前菩薩聞說法華經佛命長遠之相。進得登初地。始出凡界冥會無生。以初得故受無生之名。是故十地經歎初地菩薩言生在佛家。種性無可機嫌。即結言以不動法故。二得聞持陀羅尼門者此明初地菩薩聞說壽量得登二地。陀羅尼者外國之音。此間言總持。三得樂說無礙辨才者此明二地菩薩聞說壽量得登三地。四無量旋陀羅尼此明三地菩薩聞說壽量得登四地。旋陀羅尼者是周遍總持。五能轉不退法輪者此明四地菩薩聞說壽量得登五地。五明不退。六能轉清淨法輪者此明五地菩薩聞說壽量得登六地。六地菩薩有般若波羅蜜光明現在前。如此法門頒類不同者此為復依估。各舉一種法門配六地也。   復小千國土下此是第二寄損生授果地記。所言果地記者此中皆舉果以明損生。此是但人解此損生不同。今且就一家所習。從七地至金剛心凡有九品作損生之義。但煩惱是生因七地以上果報無有期限難可得判。只就斷煩惱品數百千萬種。今就一種作義。從七地以上至金剛心斷煩惱凡作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也中上.中中.中下也下上.下中.下下也。何者七地所斷者作二品上品上中品。八地所斷者作二品上下品中上品。九地所斷者作二品中中品中下品。十地所斷作二品下上品下中品。金剛心所斷者作一品下下品。此九品煩惱皆得生故言九生也。若依十地解忍者地地之中各有三忍。今欲消此經文故七地以上各有三忍。六地菩薩聞壽量之說得登七地下忍。即斷一品煩惱。所餘八品為八生作因故言八生當得菩提。七地下忍菩薩聞說壽量得登七地上忍。於時即斷一品煩惱即損二品生。即七生當得菩提。七地上忍菩薩聞說壽量進登八地下忍。於時即斷一品煩惱已損三品生。餘有六品煩惱即是六生當得菩提。八地下忍菩薩聞說壽量進登八地上忍。於時即斷一品已損四品生。餘有五品即是五生當得菩提。八地上忍菩薩聞說壽量進登九地下忍。於時即斷一品煩惱已損五品生。餘有四品即是四生當得菩提。九地下忍菩薩聞說壽量進登九地上忍。於時即斷一品已損六品生。餘有三品煩惱即是三生當得菩提。九地上忍菩薩聞說壽量進登十地下忍。於時即斷一品已損七品生。餘有二品煩惱即是二生當得菩提。十地下忍菩薩聞說壽量進登十地上忍。於時即斷一品煩惱已損八品生。餘有金剛心所斷一品煩惱即是一生當得菩提。但文句略故從八生仍超至四生也。   復有八世界此下是正授記中第三授外凡夫等記攝退墮人也。   佛說是等菩薩得大法利時自此下竟長行是授記段中第三段。此明經家述於時天眾設種種供養之相也。   爾時彌勒即說偈言此下有十九行偈是第三彌勒說偈頌佛長行。即是領解之義。就此領解中自有四段文句。初有兩行是第一先稱讚時眾得解壽量故歡喜。第二或住不退地有九行頌佛長行正是領解之義。第三雨曼陀羅有七行明彌勒自述於時事不頌上長行。有人言。頌上長行上是出經者述取於時供養之相。佛爾時無言無說。不容用彌勒偈頌經家語。佛名聞十方一行是第四歎佛結領解也。或住不退地此下有九行是第二正頌佛長行。正是領解之意。上佛正授記中本有三。一者授因地記。二者授果地記。三者授外凡等記。今就此九行自分為四段。第一或住不退地下有三行即頌上第一授因地記。第二復有小千界微塵數菩薩下有四行即頌上第二授果地記。第三復有八世界微塵數眾生下有一行頌上第三授外凡中發心記。第四言世尊說無量下一行總結授記此不頌上也。雨曼陀羅此下有七行是第三彌勒自述於時事也。佛名聞十方此一行是第四歎佛結領解也。   爾時佛告彌勒菩薩摩訶薩自此下十一品半是第三大段流通說。前言流通中有二。從此下竟妙莊嚴王品十品半是此第一化他流通。第二餘有普賢勸發品。是自行流通。前又解言。兩流通中各開有三。今且就化他流通有三者。第一從此下竟常不輕品三品半經歎能流通者勳深報重。以命覓通經之人。此即命下方菩薩。但下方諸人未被前命故。第二即是神力品中初五行一文即是下方之徒堪通經者受命。第三從神力品中佛於文殊師利大眾前出廣長舌下盡妙莊嚴王品凡有六品半經。正付屬文。就此三段中第一第三各開為三。中間不開且明第一段中有三者。第一此半品就因門命覓通經人。第二隨喜品舉因果命覓通經人。第三法師功德及常不輕此二品單舉果命覓通經人。何以得知。此品中明聞經功德。聞經功德即是因。後二品明得六根清淨。即是果也。隨喜功德品中明格量聞經功德。亦明得人相具足。故得知因果雙明。就此三世段中各有二。且明第一段中有二者。第一就佛在世明四品人聞經功德。第二就佛滅度後明五品人聞經功德。今者就第一先明佛在世四品人者即作四段。第一品人中自有長行有偈頌。下三人皆無偈頌。又阿逸多若有聞佛壽命長遠此是第二品人也。何況廣聞是經此是佛在世第三品人聞經功德也。阿逸多若男子女人聞我壽命長遠深心信解則為見佛常在耆闍崛山。是佛在世第四品人聞經功德也。   又復如來滅後自此竟品是第二就佛滅後明五品人聞經功德。自有長行與偈為二。就長行五品人中唯初第一品人明聞經直起隨喜心不生誹謗而已。此人功德最劣又不格量直有長行又無偈頌。留此第一品人將入隨喜功德品中。格量國城佈施乃至教化一切眾生皆令得四果。由自不如此第一品人聞法華經起隨喜心。此義至隨喜功德中當更明也。第二何況受持讀誦之者斯人則為頂戴如來此是第二品人聞經功德。此不道用頭實戴如來行。只言尊重如來無異頭頂戴也。第三阿逸多若我滅後聞是經典此下是第三品人聞經功德。第四況復有人能持是經兼行佈施下是第四品人聞經功德。第五若人讀誦受持是經下是第五品人聞經功德。   第二偈頌頌長行不頌第一品人。此下十九行半偈分為四段。第一五行半偈頌上第二品人。若能持此經者此下三行頌上第三品人。若有信解心此下又有三行超頌上第五品人。況復持此經兼持戒此下有八行追頌上第四品人也。   隨喜功德品第十七   此品中格量聞法華經生隨喜心。所得功德多少仍為品目也。第一命通經人中本有三段。上半品以就因門命覓通經之人已竟此品。是第二雙就因果門命覓通經人。下餘有法師功德及常不輕二品是第三單就果門。明通經得六根清淨之報。以命覓通經。本言三段中例開為二。此品中有二者。第一是彌勒問。第二是如來答。今彌勒所問者即是上分別功德品中明佛滅度後五品人中第一最下品一人。上言又如來滅後有人聞此經而不毀起隨喜心。此人既未被格量。今開彌勒問端。是故將此人來此品中格量其功德。彌勒今者正問出此人。又就此兩段各有二問。中二者長行與偈為二可解。佛答二者亦以長行與偈為二。但佛答長行中格量五品人功德即成五段。從初下有三十二行半。從初人明五十人展轉相教最後第五十人聞法華功德無量。何況最初人功德。第二品人故來詣僧坊功德無量。第三人明於講處勸人坐聽得果報之相。第四品人又在於會外勸他人往聽。第五品人能專心聽法。復能為他人說法。   就初品人中自有六階。第一先比次取第五十人。第二誡令諦聽。第三舉五十人問彌勒。第四彌勒答。第五佛會通。第六結答。況此人功德。但止五十人為數。五十人相教不同有三種。一者轉勝。二者平等。三者轉不如。今就此三中有難有易。轉勝者難得。平等者希有。唯有轉不如者多。今從多論聞五十人中最後者不如。此人功德已無量無邊不可說不可數。何況最初聞經者起隨喜之心。此意正答彌勒問。從阿逸多其第五十此下是第二階將欲取第五十人格量況出最初人。誡彌勒令諦聽。從若四百萬億此下是第三階。作財法二施所得功德問彌勒。明施主用珍寶佈施四生眾生一一眾生與滿閻浮提金銀珍寶。又教化若干眾生皆令得四果。此施主由自不如第五十人聞法華經一偈隨喜功德。難者言。四生眾生蛇蚖等雲何有髮白面皺之相。復雲何今已乘車乘著瓔珞。舊解言。假設此等眾生一時變成人然後用珍寶佈施。既施之後次復能教化令得四果。所以言如此然由不如聞法華經起一念隨喜心。解釋言。此人雖頓捨國城復令得四果。此即是世間果報不免生死。今此人既聞法華經所說五百由旬應度佛果妙極應往。此人於時起一念決定一心離此生死求彼佛果。如此功德實廣。然菩薩本以自行為端化他為首。發心度五百由旬遠求佛果。然化他之心令六道眾生離五百險難同得圓極妙果。是故此心深廣實。非施國城四果格量也。又聞此法華經植福無此。具六根清淨勝妙果報非算可數。問者言昔日三乘中菩薩以自發廣化之心起遠求之意。若爾今昔何殊耶。解釋者言。昔日菩薩止言斷除正使及習氣仍得究竟。今日方便更明險難遠長應去應度。是則昔日自行化他兩行不成。今日自行化他兩行成就。不可用昔之短狹。類今日之廣長也。從彌勒白佛言下是第四也。如來即會此人功德。從佛告彌勒我今分別語汝下是第五也。從阿逸多如是第五十人下是第六佛結答。況此人功德也。又阿逸多若人為是經故往詣僧坊此下是第二人功德。前一人正是格量也。此下四人皆是廣出也。若復有人於講法處坐此下是第三人也。阿逸多若復有人語餘人。此下是第四人明在會外聞說法華仍勸往聽也。阿逸多汝且觀是此下是第五人也。   而說偈言此下十八行偈是答中第二。頌上長行中五人。初有九行頌第一人。次有五行超頌第四人也。次有兩行追頌第二人也。次有一行頌第三人。次有一行頌上第五人也。但上第一人中本六階。今九行中不頌第四。今初一行半頌第一先比次取第五十人也。最後人獲福此半行頌第二誡令諦聽。如是大施主下有五行即頌上第三舉財法二施問彌勒也。既不頌第四彌勒答佛故從最後第五十此一行即頌第五如來結會也。如是展轉聞此一行即頌上第六結答也。若有勸一人此下五行仍超頌上第四人也。若故詣僧坊此下兩行追頌上第二人也。若於講法處此一行頌上第三人也。何況一心此一行即頌上第五人也。   法師功德品第十八   此品中明受持讀誦解說書寫五種法師功德。是故經家仍為品目也。此下兩品是第三段。單據果門中命覓通經人。就中亦有兩段。第一此品正明據果命覓通經之人。第二常不輕品即證此果報不虛也。今且就此品中自有二段。第一先總明聞經得六根清淨果報。第二廣別出六根清淨之相。從善男子善女人父母所生下是眼得八百鼻得八百身得八百。三八二十四合即是二千四百功德也。次耳得千二百舌得千二百意得千二百合即是三千六百。就前合成六千功德。此六千功德皆是舉因目果。眾生起善不出三業十善。十善有二。一者止善二者行善。今且就止善作論。此十善修習之法皆互相顯助。何者故。如持不殺戒為首次修餘九善助成。乃至持正見作頭餘九助成。如是更互相助仍成百善。然此百善便立菩薩之意有四百。何者。自作百善一百也。教人行百善二百也。隨喜人行百善三百也。又讚歎人行百善四百善也。然此四百就五種法師上作。但就受持法師亦有四百善。何者。自受持教人受持隨喜人受持讚歎人受持各一百。此即是四百善。讀經之時亦有四百善也。誦經之時亦有四百善也。解說亦四百書寫亦四百。是則四五二十即是二千功德也。然菩薩位心欲令萬行皆進。有下品二千。次修中品二千也。次修上品二千也。便成六千功德。此六千功德共得感一根如似五戒共得人身。但欲示自行化他功用顯昧配於六根。三根自行化他功用不如。三根自行化他功用勝。是故三根各得八百。三根各千二百也。論雲金銀無香金剛無味。今雲何言金銀諸珍聞香悉能知。解釋雲。但聞藏香即知有金銀也。今此持經果報不可思議。如似一切知人六根並用眾塵俱知。   常不輕品第十九   此品中明如來昔日為菩薩時為四眾說同歸之義。記四眾得佛常說不輕之言。四眾仍號此菩薩為常不輕。是故仍為品目也。單舉果命通經人。中有兩段。此品是第二。舉不輕現得果報證不虛也。今就此品中大判有二段。一者長行二者偈也。今就長行中有五段。第一舉是非相形命覓通經人。第二先談事本也。第三正明本事也。第四歎經。第五因此仍勸人受持也。今言舉是非者若有謗此經之人得惡報。如上火宅偈末所述也。若能通經者得六根果報。如上法師功德品所明也。得大勢乃往古昔此下是品中第二段先明事本。二萬億威音王佛爾時有一菩薩此下是第三段正明本事也。今就此中自有二。第一先明行善惡二因。第二是比丘臨終以下明得善惡二果。今明行因之中善惡相間自有六階。第一先明常不輕禮拜記人當果行善因也。第二明惡人行因從四眾之中是也。第三明此菩薩行善因從如是經歷多年下是也。第四又明惡人行惡因從說是語時下是也。第五又明此菩薩行善因從避走遠住下是也。第六又明惡人行因從以其常作此語故下是也。是比丘臨欲終時以下是第二明得善惡二果。此中自有二。第一先明善人得善果即是常不輕也。第二明惡人得惡果。就此二重中各有二。就第一明得善果中有二者。第一先明得果。第二仍會通古今也。且就明得果之中自有六階。一者先明具聞威音王所說二十千萬億偈故即得六根報也。第二得是六根清淨已下明得更增壽教化眾生果報。第三命終之後下明又值日月燈明佛。第四以是因緣下明值雲自在王佛。第五得大勢是常不輕菩薩下明又值千萬億佛說法華。第六從功德成就當得作佛下明得作佛也。得大勢於汝意雲何此下是善果中第二會通也。得大勢彼時四眾此是第二明惡人得惡果。就中亦有二。初作三重明得惡果。第二仍會通也。三重明得惡果者。第一先明不值三寶也。第二從千劫下正明得惡果也。第三從畢是罪已下仍得妙果。是則顯菩薩不為眾生作煩惱因緣。正由常不輕菩薩為化外緣故也。得大勢於汝意雲何此下是第二會古今也。得大勢當知是法華經此下是長行中第四歎經也。是故諸菩薩此下是第五仍勸人受持也。   而說偈言此下有十九行半是品中第二段。重頌長行上長行中有五階。今不頌第一舉是非也。今初一行半先頌第二事本。從是佛滅後此下十四行頌上第三本事也。次有兩行頌上第四歎經。次兩行頌上第五獎勸也。上第三中本有二。先明行善惡二因。次明得善惡二果。今十四行中四行頌行因。十行頌得果。就上明行因中有六階。今者唯得頌三種。初三行先頌行善因也。次言諸人聞已半行頌行惡因也。不輕菩薩下半行頌善因也。其罪畢已此下十行頌得果。亦分為二。初有五行頌善果。次有五行頌惡果。上善果中本有二。一者正明善果。二會通。今四行半頌果。半行頌會通。上正明果中本有六。今者唯得頌三。第一第二第三時四部眾下明惡人得果。上長行中本有二。第一正明得果。第二會通。今者一行半頌得果。三行半頌會通。上得果中本有三。今者唯頌第四。億億萬劫下兩行頌長行中第四歎經也。是故行者下兩行頌長行中第五獎勸受持也。   神力品第二十   此品明如來有八種神力仍為品目也。就化他流通中本有三段。此品中初有五行一字。是第二段堪通經者受命流通不開也。爾時世尊此下有六品半經是第三正明如來以經正付囑也。前又解言。此三段之中前一後一各有三段。中間不開也。今此中有三者。第一此半品先明付囑緣起也。第二囑累一品正明付囑也。第三有五品經明示物通經軌則也。今且明緣起之中自有兩段。第一長行第二偈頌也。就長行之中自有兩段。第一先明神力第二因此歎經勸行也。今且明神力之中有二。第一先列所為時眾。第二正明神力凡有八種神力。而文成六段。第一先明長舌與放光合為一段也。一時下是第二段又明兩種神力。即是謦咳與彈指二神力也。地動下是第三段明第五神力也。欲使六道眾生盡發動通經意。其中眾生下是第四段。此明第六神力。正明如來神力令大眾徹見十方也。即時諸天下是第五段明第七神力也。明諸天唱告使眾生供養。所散諸物下是第六段明第八神力表所修諸善感當來佛果也。爾時佛告上行等此下是長行中第二段。因此仍歎經勸行也。   而說偈言此下十七行偈是第二段頌上也。亦分為二。第一四行頌上第一先明八種神力也。第二囑累。是經故下有十三行頌上第二歎經勸行也。   囑累品第二十一   此品第二正明如來以經付囑時眾因名品目也。此品中大分為三段。第一正明如來以經付囑。第二明時眾即受付囑。第三明如來示付囑事畢相也。又此三段中各有三。正付中有三者。第一正明以經付也。第二釋付囑之意。從所以者何是也。第三結付囑。從汝等亦應下是也。時諸菩薩此下是第二受付囑。亦有三者。第一先明內心歡喜。第二從益加恭敬下明外形致敬。第三俱發聲言下正明受付囑也。爾時釋迦此下是第三段示付囑事畢之相。亦有三者。第一先唱分身諸佛各隨所安也。第二還閉多寶佛塔從多寶下是也。第三明大眾歡喜從說是語時下是也。   藥王本事品第二十二   此品明藥王昔日苦行通經仍為品目名也。此下有五品。是第三段示物通經之軌則。但上明因之中已明軌則。此中復明軌者。但前入如來室等明法等。明法為通經之軌。此中正以藥王等以人為軌也。此五品示物通經之軌。今判為三段。第一有藥王妙音觀音三品正示物通經之軌。第二陀羅尼品即獎勸時眾有退沒者以說神咒護此通經人。是故不可不弘經也。第三妙莊嚴王本事品即顯通經有利益轉父邪見以歸正解也。今且就第一段中自有兩段。第一此藥王品先明苦行通經為物作軌也。第二妙音觀音兩品明普現色身弘經益物。若明藥王苦行者下二人亦然。若明後二人普現色身弘經益物藥王亦應爾。是故彼此互舉影嚮相顯。但此藥王是舊邦菩薩。妙音觀音等是他土大士。但妙音是東方菩薩。觀音是西土大士。雖復東西兩殊同集一處。為欲表同歸之理證莫二之說也。   今且就此品中大判為四段。第一是宿王華作問也。第二如來答也。第三經家序說此品中得利益。第四明多寶讚歎時眾中宿王華能問也。中有三。第一正問藥王難行苦行事。第二善哉世尊願少解說一句請說。第三諸天龍神下出所為徒眾也。   爾時佛告此下是品中第二段如來答也。今就此答中自有六段。第一先明事本。第二爾時彼佛下明過去佛為此菩薩說法華經。第三一切眾生喜見下正明本事苦行流通此經。第四佛告宿王華下即會古今。第五宿王華若有發心下勸通經。第六宿王華譬如下廣歎經正明流通也。從爾時佛告宿王華下十一行餘是第一明事本。爾時彼佛此下是佛答中第二。明昔日佛為此菩薩說法華經也。是一切眾生此下是佛答中第三段正明本事也。今就此中自有四段。第一是一切眾生喜見菩薩下明聞經修行。第二從滿萬二千歲已得現一切色身三昧以下明得現果。第三即作是念以下明知恩念報恩。第四即時入是三昧以下正明報恩供養也。就此第四自有二。第一先明現身供養。第二後身供養。且就現身供養中自分為二。第一即時入是三昧下先明財物供養。第二從三昧起而自念言下正明燒身供養。今且就明燒身供養中自有五階。第一先明念欲燒身也。第二即服諸香下明服香。第三從滿千二百歲下正明燒身。第四其中諸佛以下諸佛歎。第五其身火燃以下明所經時節。從一切眾生喜見此下是第二明後身供養。就中自有二。第一先明供養緣起。第二從爾時一切眾生喜見下正苦行通經。今且就緣起之中自有九階。第一先明現生王家也。第二即為父王下為王說本因緣。第三大王我今當還供養此佛下明已語王道欲供養淨明德佛。第四白已下明昇空而往。第五往至佛所下明至佛所致敬。第六爾時一切下明白佛道。佛那得猶在。今不用此解。只是自慶言我猶故及世尊在世也。第七明日月淨明德佛答言涅槃時至也。第八明從又敕下即明淨明德佛以法付此菩薩也。第九如是日月淨明下明淨明德佛下入涅槃也。明緣起竟。爾時一切此下是第二正明後身苦行通經。今就此中自有四段。第一先明見佛滅度生戀慕之心。第二即以海此岸栴檀明焚身供養。第三火滅之後明供養舍利。第四爾時一切下明仍捨臂供養。就此第四段中自有七重。第一從此下告大眾欲燒臂。第二作是語已下正明燒臂。第三令無數求聲聞眾下明時眾得益。第四爾時諸菩薩下時眾憂惱。第五於時一切眾生喜見下明發誓。第六作是誓已下明臂復本。第七當爾之時明感動之相也。佛告宿王華於意雲何下佛答有六段。此是第四段會通古今也。宿王若有發心此下是第五仍勸人苦行通經也。宿王華譬如一切川流江河下是第六廣歎經正明流通。就中自有兩段。第一歎經。第二是故宿王華以下正明流通也。就此兩段各有二階。歎經二者初總歎此經一部。次宿王華若有人聞下別歎。此二階各有三重。總歎中有三者。第一譬如一切川流下十譬格量歎。第二宿王華此經能救一切下名當體歎。第三若人得聞此法華經下舉功用歎也。宿王華若有人聞是藥王以下是第二別歎。就中亦有三者。第一從此以下舉現在世為歎。第二若如來滅後下舉未來世為歎。第三宿王華此菩薩成就如是下總結歎也。第二正明流通中有二者。第一是故宿王華下以此一品付囑流通。第二宿王汝當以神通下以此一部付囑正明流通。就中有正有釋也。   說是藥王品時此下是品之第三段。即是經家敘說品得利益也。   多寶如來此下是第四段明多寶如來仍讚歎宿王華能問也。   妙音品第二十三   此品中述此菩薩普現色身神力之事仍以此菩薩為品名也。此下兩品是示物通經軌則中第二明此二大士普現色身弘經益物。此意已如前述也。今就此品中大分為六段。第一先明如來放光召妙音令來。第二即白淨華智佛下明彼菩薩被命發東方來此土。第三爾時華德菩薩白佛下正明妙音普現色身通經之軌。第四說是妙音品時下明東西二處人天有利益。第五爾時妙音菩薩供養釋迦下明此菩薩見普現色身既竟仍辭此間佛還東方。第六說是妙音菩薩來往品時下明經家述時眾說品有利益也。   今第一如來放光召中自有三階。第一先明此光傍照餘國也。第二過是數已下明此光的照此菩薩國也。第三爾時一切淨光莊嚴國下明如來光的照此妙音身也。   即白淨華下是品中第二段明此妙音受命而來。此中自有五段。第一先明妙音辭佛而來。第二明彼佛仍誡敕此妙音。第三妙音奉受誡敕之旨。第四明此妙音示從彼來相。第五正明妙音發彼而來也。今先有四行許是第一明妙音辭彼佛而來也。爾時淨華智佛此下是第二明彼佛誡敕之也。妙音白佛言此下是第三奉如來誡敕之旨也。於是妙音此下是第四段示從彼來相。只就此第四段中自復六階。第一明現寶蓮華於此間也。第二從爾時文殊下文殊問佛此瑞相之意也。第三爾時釋迦下明如來答文殊。第四文殊白佛下明文殊仍願見此妙音。第五爾時釋迦下明釋迦答道多寶如來自當為汝喚。第六時多寶佛下明多寶佛即為文殊喚此妙音。   從於時妙音以下是第五段正明妙音發來至此。就此第五段自有九階。第一先明妙音與眷屬而來。第二所逕諸國以下妙音於路現神力之相。第三菩薩目如廣大青蓮華葉下明經家敘此人形。第四入七寶臺下明妙音乘寶座而來至。第五到已以下明既至此間設供養。第六而白佛言下明妙音傳彼佛相問訊。第七世尊我今欲見下明妙音白佛道願欲見多寶佛。第八爾時釋迦下明釋迦即為白多寶佛。第九爾時多寶佛下明多寶佛於寶塔中遙命妙音也。   爾時華德菩薩白佛此下是品中第三段正明妙音普現色身弘經。此中自有兩番問答為二段也。今明初番問答中問唯一也。佛答中自有四階。第一正答妙音往昔行妙因今日得果。第二華德於汝意雲何下仍會通古今。第三華德汝但見妙音菩薩下廣明此妙音普現色身弘經。第四華德妙音成就下結答也。爾時華德菩薩白佛此下是第二番問答。明三昧名也。   說是妙音菩薩品時此下是品中第四段明東西二國得益即得此三昧也。   爾時妙音菩薩供養釋迦此下是品中第五段明妙音既說普現色身竟仍辭還國。此中自有三階。第一先明辭如來也。第二從所逕諸國下明妙音去時於路現神力也。第三既到本國下明至彼恭敬彼佛也。   從說是妙音菩薩來往品時下品去第六段明經家敘時眾得利益也。   觀世音品第二十四   觀世音者可有四名。一名觀世音正言觀世間音聲而度脫之也。二名觀世音身即是觀眾生身業而度脫之。三言觀世意即是觀眾生意業而度脫之也。四者名觀世業此則通前三種。問曰。若爾何故只詺為觀世音耶。解釋者言。但行口業則易身意兩業行善則難也。且娑婆世界多以音聲為佛事。是故從觀世音受名也。今就此品中亦有六段。第一先稱歎此菩薩也。第二從雲何遊於娑婆世界此下則正明普現通經也。第三是故汝等應當一心供養以下仍勸人供養此菩薩也。第四無盡意是觀世音菩薩有如是自在神力以下結歎此菩薩也。第五爾時持地菩薩即從座起下明持地菩薩寄也。第寄此品末仍歎觀世音之德也。第六臨品末佛說普門品時以下明說此品時得利益也。   今且明第一歎中有二。即問答為二也。今明佛答中自有兩段。第一先依名歎。第二從無盡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億下名為格量歎也。依名歎中有四。第一先歎觀世音。第二若有眾生多於婬欲下歎觀世意。第三若有女人設欲求男下歎觀世身。第四是故眾生皆應受持下結勸受持也。就第一觀世音中自有三。第一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下總明觀世苦聲。第二若有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者下別明觀世音救七種難。第三無盡意觀世音菩薩威神之力下總結歎也。第二救七種難者第一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下一行半救火難。第二若為大水所漂下鹹一行救水難。第三若有百千萬億眾生下五行半明救風難。此中雖通羅剎未明羅剎也。風本無色正明此風吹起黑色故言黑也。第四若復有人臨當被害下鹹兩行救刀杖難。第五若三千大千下兩行半救羅剎難。第六說復有人若有罪下兩行救枷鎖難。第七若三千大千國土下六行餘救盜賊難也。無盡意是觀世音菩薩竟巍巍如是是第三總結歎觀世音也。   若有眾生多於婬欲此下是第二歎觀世意。就中自有二。第一正歎也。第二從無盡意下竟是故眾生常應心念結勸也。若有女人此下是第三歎觀世身。就中亦有二。第一正身業禮拜求男得男求女得女。亦第二從無盡意下竟福不唐捐結勸也。是故眾生此下是第一依名歎中第四總結歎也。無盡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億此下是第二格量歎。此中亦有四階。第一佛先作格量功德問無盡意也。第二答佛甚多世尊也。第三佛言若復有人下明如來結會。第四無盡意受持觀世音菩薩下總結歎也。   無盡意白佛言此下是品中第二段正明普現色身弘經。自有二。第一問第二佛答也。今且明問中自有二意三文。一問言雲何遊於娑婆此問形也。第二問言雲何而為眾生說法此問教也。方便之力其事雲何此是第三總結前問。形教兩法都是方便之力也。佛答中有二。第一正答第二結答也。就正答中凡有十九應以。一一中皆答上兩問。現形即答前問形而為說法即答後問教。今初句若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明眾生根性。後句例皆如是。經文略無眾生也。無盡意是觀世音下是第二結答也。   是故汝等應當一心供養此下是品中第三段勸人供養觀世音自有七階。第一明如來正勸供養。第二明無盡意即受佛教捨瓔珞供養也。第三時觀世音菩薩下明觀音不受。第四明無盡意請受也。第五爾時佛告下明如來自命觀世音令受。第六時觀世音下明觀世即受。第七分作二分下明此菩薩既受之後仍行迴施也。   無盡意以下是品之第四總結歎觀世音也。   爾時持地菩薩此下是品中第五段明持地總歎此觀世音之德也。   佛說是普門品時此下是品中第六段明經家敘說品得利益也。   陀羅尼品第二十五   此品中明陀羅尼神咒仍為品目也。明示物軌則中本有三。前三品正明以人為通經軌則也。今此一品是第二意則明如來說大神咒獎勸弘經擁護通法大士。今就此品中大判為三段。第一有一番問答先格量通經人功德。第二爾時藥王下又有一番問答正明五人說神咒擁護弘經人也。第三說是陀羅尼品下一行明時眾得利益也。五人者第一藥王第二勇施第三毘沙門天王第四持國天王第五羅剎女。   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六   若依藥王菩薩本事品者應言淨藏淨眼品。但此正是往古國王邪見熾盛不信三寶。然淨眼二子是大菩薩而應生此家。轉王邪見之心得正見之解。從所化受品名故為品目也。今就此品中大判有六段。第一先明事本。第二仍稱歎二子有深德美行。第三明雲雷音王佛為說法華。第四正明二子化父本事。此是品之來意。第五段仍會通古今。第六段明經家敘說此品時眾得利益也。   今先明事本國劫名字如來之號也。   從有二子此下是第二先稱歎二子有深德美行也。   爾時復彼佛此下是第三段彼佛為二子說法華經也。   時淨藏淨眼二子此下是第四段正明二子化父之本事。就此中自有三段。第一先明化父緣起。第二於是二子下正明化父。第三時父見子神力如是下明父王朋二子白母往佛所也。第二母告子言下明其母告子導父王邪見。第三淨藏二子下明二子生怨歎之念。第四從母告子言下明勸子化父也。於是以下第二正明二子作十八變化父王也。時父見子此下是第三明父王受化。就此中凡有十四階。第一先明父王與子問答也。第二於是二子下二子與母問答也。第三於是二子下明二子勸父母往佛所也。第四彼時妙莊嚴王下明王眷屬堪受法正化也。第五二子如是下歎二子化父王之德。第六於是妙莊嚴王下明王及眷屬往佛所也。第七爾時彼佛為王說法下此二句明如來為王說法也。第八王大歡悅下明王聞法得利益仍供養。第九時雲雷音下明佛為授記也。第十其王即時下明王出家修道也。第十一即昇虛空下明王既得解之後述報子恩也。第十二爾時下明如來述此二王子實是善知識也。第十三妙莊嚴王即從虛空中下明王稱歎佛德也。第十四說是語已禮佛而退此兩句明辭佛還國也。   佛告大眾此下是品中第五會通古今也。   佛說下是品之第六段。明經家敘說品時得利益也。   普賢勸發品第二十七   此品中明普賢從東方來勸人自發聞經之因。故為品名也。但經有三段。第三段流通中本有二。第一有十品半是化他流通。今此一品是第二自行流通。若不受持者此經於此人則不流通。若自受持者此經於此人則有流通之義也。本言兩段之中各有三。今此中有三者。第一先明此菩薩從東方來。是勸發之由也。第二白佛下正明勸發聞經。第三臨品末是經家敘說品得利益。   今且明初段中自有四階。第一正明普賢從東方來。第二所逕諸國土下明神通之相。第三又與下明普賢眷屬之相也。第四到娑婆下明至佛所致敬也。   白佛言此下是品之第二段正明勸發之義。就中賓主相簡有四階。第一普賢先問如來勸發之行。第二佛告智賢下明如來即答勸發之行。第三爾時普賢白佛下正明普賢菩薩獎勸也。第四爾時釋迦讚言下明如來述成獎勸。又此四段之中各有三別。初有三者。第一先道為此經故來也。第二唯願下明請答也。第三從若善男子下正問也。佛告此下是第二佛答明勸發之行也。此中亦有三者。第一總唱有四法之數也。第二一者下別出四法之名也。第三善男子下結答也。爾時普賢此下是第三段普賢正勸人行此四行。就中亦有三者。第一總勸也。第二別勸第三結勸也。是人若行若立下是第二別勸。就中自有四種勸。第一先明靈瑞勸。正言若能受持者我當乘白象護之也。第二從亦復與其下明神咒護。第三若有受持下明佛神力護。若能受持此經者諸佛神力護之。第四若但書寫下舉果報勸。若能通此經者得好果報也。世尊我今以神通力此下第三結勸明普賢自誓發弘經之志引物之情。即結也。爾時釋迦此下是第四如來述其獎勸。就中亦有三者。第一先述其靈瑞及神咒兩護勸也。第二當以神力下即述成上佛護勸。第三從普賢若如來下即述成舉上果報勸。番取即得也。   佛說是普賢勸發品時。此下是品第三段。明經家敘說此品時得利益也。   法華義記卷第八畢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716 妙法蓮華經玄義   No. 1716 [cf. No. 262]   法華私記緣起   沙門灌頂述   大法東漸僧史所載。詎有幾人不曾聽講。自解佛乘者乎。縱令發悟。復能入定得陀羅尼者不。縱具定慧復帝京弘二法不。縱令盛席謝遣徒眾隱居山谷不。縱避世守玄。被徵為二國師不。縱帝者所尊。太極對御講仁王般若不。縱正殿宣揚。為主上三禮不。縱令萬乘屈膝。百高座百官稱美讚歎彈指喧殿不。縱道俗顒顒。玄悟法華圓意不。縱得經意。能無文字以樂說辯晝夜流瀉不。唯我智者具諸功德。幸哉灌頂。昔於建業始聽經文。次在江陵奉蒙玄義。晚還台嶺仍值鶴林。荊揚往復途將萬里。前後補接纔聞一遍非但未聞不聞。亦乃聞者未了卷舒。鑽仰彌覺堅高。猶恨緣淺不再不三。諮詢無地如犢思乳。並復惟念。斯言若墜將來可悲。涅槃明若樹若石。今經稱若田若裡。聿遵聖典書而傳之。玄文各十卷。或以經論誠言符此深妙或標諸師異解驗彼非圓。後代行者。知甘露門之在茲。   序王   所言妙者。妙名不可思議也。所言法者。十界十如權實之法也。蓮華者。譬權實法也。良以妙法難解假喻易彰。況意乃多略。擬前後合成六也。一為蓮故。華譬為實施權文雲。知第一寂滅以方便力故。雖示種種道其實為佛乘。二華敷譬開權。蓮現譬顯實。文雲。開方便門示真實相。三華落譬廢權。蓮成譬立實。文雲。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又蓮譬於本華譬於跡。從本垂跡。跡依於本。文雲。我實成佛來久遠若斯。但教化眾生作如是說。我少出家得三菩提。二華敷譬開跡。蓮現譬顯本文雲。一切世間皆謂今始得道。我成佛來無量無邊那由他劫。三華落譬廢跡。蓮成譬立本。文雲。諸佛如來法皆如是。為度眾生皆實不虛。是以先標妙法次喻蓮華。蕩化城之執教。廢草庵之滯情。開方便之權門。示真實之妙理。會眾善之小行。歸廣大之一乘。上中下根皆與記□。又發眾聖之權巧顯本地之幽微。故增道損生位鄰大覺。一期化導事理俱圓。蓮華之譬意在斯矣。經者。外國稱修多羅聖教之都名。有翻無翻事如後釋。記者釋曰。蓋序王者敘經玄意。玄意述於文心。文心莫過跡本。仰觀斯旨眾義冷然。妙法蓮華即敘名也。示真實之妙理敘體也。歸廣大之一乘敘宗也。蕩化城之執教敘用也。一期化圓敘教也。六譬敘跡本也。文略意周矣。   私序王   夫理絕偏圓。寄圓珠而談理。極非遠近。託寶所而論極。極會圓冥事理俱寂。而不寂者良由耽無明酒。雖繫珠而不覺。迷涅槃道。路弗遠而言長。聖主世尊愍斯倒惑。四華六動開方便之門。三變千踴表真實之地。鹹令一切普得見聞。發祕密之奧藏稱之為妙。示權實之正軌故號為法。指久遠之本果喻之以蓮。會不二之圓道譬之以華。聲為佛事稱之為經。圓詮之初目之為序。序類相從稱之為品。眾次之首名為第一。釋曰談記是敘名。會冥是敘體。圓珠是敘宗。俱寂是敘用。四華六動是敘教。本跡可知。此妙法蓮華經者。本地甚深之奧藏也。文雲。是法不可示世間相常住。三世如來之所證得也。文雲。是第一寂滅於道場知已。大事因緣出現於世。始見我身令入佛慧。為未入者四十餘年。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今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所言妙者。褒美不可思議之法也。又妙者十法界十如之法。此法即妙。此妙即法。無二無別故言妙也。又妙者。自行權實之法妙也。故舉蓮華而況之也。又妙者。即跡而本即本而跡。即非本非跡或為開廢(云云)。又妙者。最勝脩多羅甘露之門。故言妙也。釋曰。妙無別體。體上褒美者敘妙名也。妙即法界法界即妙者敘體也。自行權實者敘宗也。本跡六喻者敘用也。甘露門者敘教也。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一上   天台智者大師說    釋名第一 辨體第二 明宗第三 論用第四 判教第五   釋此五章有通有別。通是同義別是異義。如此五章遍解眾經故言同也。釋名名異乃至判教教異。故言別也。例眾經之初皆安五事則同義也。如是詮異。我聞人異。一時感應異。佛住處所異。若干人聽眾異。則別義也。又通者共義。別者各義。如此通別專在一部。通則七番共解。別則五重各說。例如利鈍須廣略二門也。眾教通別今所不論。一經通別今當辨。   △就通作七番共解。一標章。二引證。三生起。四開合。五料簡。六觀心。七會異。標章令易憶持起念心故。引證據佛語起信心故。生起使不雜亂起定心故。開合料簡會異等起慧心故。觀心即聞即行起精進心故。五心立成五根。排五障成五力。乃至入三脫門。略說七重共意如此。廣解五章者。一一廣起五心五根。令開示悟入佛之知見耳。   ○初標五章(云云)。標名為四。一立二分別三結四譬。立名者。原聖建名。蓋為開深以進始鹹令視聽。俱得見聞尋途趣遠而至於極故。以名名法施設眾生。分別者。但法有粗妙若隔歷三諦粗法也。圓融三諦妙法也。此妙諦本有。文雲。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唯我知是相十方佛亦然。尚非不退菩薩入證二乘所知。況復人天群萌之類。佛雖知是不務速說。文雲。我若讚佛乘眾生沒在苦。謗法不信故墜於三惡道。所以初教建立融不融。小根併不聞。次教建立不融。大根都不用。次教俱建立以融斥不融。令小根恥不融慕於融。次教俱建立令小根寄融向不融。令大根從不融向於融。雖種種建立施設眾生。但隨他意語非佛本懷故。言不務速說也。今經正直捨不融但說於融。令一座席同一道味。乃暢如來出世本懷故。建立此經名之為妙。結者。當知華嚴兼三藏。但方等對般若帶。此經無復兼但對帶。專是正直無上之道。故稱為妙法也。譬蓮華者。例有粗妙。雲何粗狂華無果。或一華多果。或多華一果。或一華一果。或前果後華。或前華後果初喻外道空修梵行無所剋獲。次喻凡夫供養父母報在梵天。次喻聲聞種種苦行止得涅槃。次喻緣覺一遠離行亦得涅槃。次喻須陀洹卻後修道。次喻菩薩先籍緣修生後真修。皆是粗華不以為喻。蓮華多奇。為蓮故華。華實具足可喻即實而權。又華開蓮現。可喻即權而實。又華落蓮成蓮成亦落。可喻非權非實。如是等種種義便故。以蓮華喻於妙法也。體者為四。一釋字。二引同。三簡非。四結正。體字訓禮禮法也。各親其親各子其子。君臣撙節若無禮者。則非法也。出世法體亦復如是。善惡凡聖菩薩佛。一切不出法性。正指實相以為正體也。故壽量品雲。不如三界見於三界。非如非異。若三界人見三界為異。二乘人見三界為如。菩薩人見三界亦如亦異。佛見三界非如非異。雙照如異。今取佛所見為實相正體也。金剛藏說佛甚微智辭異意同。其辭曰。空有不二不異不盡。空非斷無故言空有。有即是空空即是有。故言不二。非離空有外別有中道。故言不異。遍一切處故言不盡。此亦與龍樹意同。中論雲。因緣所生法即空即假即中。因緣所生法即空者。此非斷無也。即假者不二也。即中者不異也。因緣所生法者。即遍一切處也。今言實相體即權而實。離斷無謗也。即實而權離建立謗也。權實即非權實。離異謗也。雙照權實遍一切處。離盡謗也。斯乃總二經之雙美。申兩論之同致。顯二家之懸會。明今經之正體也。私謂實相之法。橫破凡夫之四執。豎破三聖之證得。破凡夫可解。破聖者。三藏二乘指但空為極。譬頗梨珠一往似真再研便偽。身子雲。我等同入法性。失於如來無量知見。空有之旨正破此證也。通教人指但空不但空共為極。譬雜色裹珠光隨色變。緣所見之光亡其本體。逐玄黃之色。墮落二乘。大經雲。聲聞之人但見於空不見不空。菩薩之人非但見空亦見不空。所見既殊不二之旨正破此證也。別教人指不但空為極。迥出二邊如雲外月棄邊取中。如捨空求空。不異之旨正破此證若彼有此無則正法不遍不盡之旨亦破此證也。此等皆非佛甚微智。不與金剛藏意同。非佛證得本有常住。不與方便品同。不遍一切處不與壽量品同。既不會正體攝屬何法。但空是化他之實。但不但是自行化他之實。出二邊中是自行之權。並他經所說非今體也。今經體者。體化他之權實即是自行之權實。如垢衣內身實是長者。體自行化他之權實。即是自行之權實。如衣內繫珠即無價寶也。自行之權即自行之實。如一切世間治生產業。皆與實相不相違背。一色一香無非中道。況自行之實而非實耶。宗者為三。一示。二簡。三結。宗者要也。所謂佛自行因果以為宗也。雲何為要。無量眾善言因則攝。無量證得言果則攝。如提綱維無目而不動。牽衣一角無縷而不來。故言宗要。然諸因果善須明識。尚不取別教因果。況餘因果。餘因果者。昔三因大異。而三果小同。又三因大同而三果小異。又一因迥出一果不融。因不攝善果不收德。則非佛自行之因。非佛道場證得之果。又簡者。諸經明佛往昔所行因果。悉皆被拂鹹是方便。非今經之宗要。取意為言因窮久遠之實修。果窮久遠之實證。如此之因豎高七種方便。橫包十法界法。初修此實相之行名為佛因。道場所得名為佛果。但可以智知不可以言具。略舉如此因果。以為宗要耳。用者為三。一示。二簡。三益。用者力用也。三種權實二智皆是力用。於力用中更分別自行二智。照理理周名為力。二種化他二智鑒機。機遍名為用。秖自行二智。即是化他二智。化他二智。即是自行二智。照理即鑒機鑒機即照理。如薩婆悉達彎祖王弓。滿名為力。中七鐵鼓貫一鐵圍山洞地徹水輪名為月。諸方便教力用微弱。如凡人弓箭。何者昔緣稟化他二智照理不遍。生信不深除疑不盡。今緣稟自行二智極佛境界。起法界信增圓妙道。斷根本惑損變易生非但生身及生身得忍。兩種菩薩俱益法身。法身後心兩種菩薩亦俱益。化功廣大利潤弘深。蓋茲經之力用也。教相為三。一根性融不融相。二化道始終不始終相。三師弟遠近不遠近相。教者聖人被下之言也。相者分別同異也。雲何分別。如日初出前照高山。厚殖善根感斯頓說。頓說本不為小。小雖在座如聾如啞。良由小不堪大。亦是大隔於小。此如華嚴約法被緣。緣得大益名頓教相。約說次第名從牛出乳味相。次照幽谷。淺行偏明當分漸解。此如三藏。三藏本不為大。大雖在座多跢婆和小所不識。此乃小隔於大。大隱於小。約法被緣名漸教相。約說次第名酪味相。次照平地。影臨萬水逐器方圓隨波動靜。示一佛土令淨穢不同。示現一身鉅細各異。一音說法隨類各解。恐畏歡喜厭離斷疑神力不共故。見有淨穢聞有褒貶。嗅有薝蔔不薝蔔。華有著身不著身。慧有若幹不若干。此如淨名方等。約法被緣猶是漸教。約說次第生蘇味相。復有義。大人蒙其光用嬰兒喪其睛明。夜遊者伏匿。作務者興成故。文雲。但為菩薩說其實事。而不為我說斯真要。雖三人俱學二乘取證具如大品。若約法被緣猶是漸教。約說次第名熟蘇味相。復有義。日光普照高下悉均平。土圭測影不縮不盈。若低頭若小音。若散亂若微善皆成佛道。不令有人獨得滅度。皆以如來滅度而滅度之。具如今經。若約法被緣名漸圓教。若說次第醍醐味相。當知。華嚴之譬與涅槃義同。三子三田三馬等譬。皆先菩薩次及二乘後則平等凡聖(云云)。問既以五味分別那同稱漸。答約漸得明五味耳。又若小不聞大大一向是頓。若大不用小小一向是漸。若以大破小是漸頓並陳。若帶小明大是漸頓相資。若會小歸大是漸頓泯合故。無量義雲。漸頓二法三道四果不合。今時則合即此義也。問雲何相資。答小聞於大。恥小而慕大是為頓資小。佛命善吉轉教大益菩薩。是為漸資頓。如前分別。但約顯露明漸頓五味之相。若論不定義則不然。雖高山頓說不動寂場。而遊化鹿苑。雖說四諦生滅。而不妨不生不滅。雖為菩薩說佛境界。而有二乘智斷。雖五人證果不妨八萬諸天獲無生忍。當知。即頓而漸即漸而頓。大經雲。或時說深或時說淺。應問即遮應遮即問。一時一說一念之中。備有不定不同舊義。專判一部味味中悉如此。此乃顯露不定。祕密不定其義不然。如來於法得最自在。若智若機若時若處。三密四門無妨無礙。此座說頓十方說漸說不定。頓座不聞十方。十方不聞頓座。或十方說頓說不定。此座說漸各各不相知聞。於此是顯於彼是密。或為一人說頓。或為多人說漸。說不定。或為一人說漸。為多人說頓。各各不相知互為顯密。或一座默十方說。十方默一座說。或俱默俱說。各各不相知互為顯密。雖復如此未盡如來於法自在之力。但可智知不可言辨。雖復甚多亦不出漸頓不定祕密。今法華是顯露非祕密。是漸頓非漸漸。是合非不合。是醍醐非四味。是定非不定。如此分別此經。與眾經相異也。又異者。餘教當機益物。不說如來施化之意。此經明佛設教元始巧為眾生。作頓漸不定顯密種子。中間以頓漸五味。調伏長養而成熟之。又以頓漸五味而度脫之。並脫並熟並種番番不息。大勢威猛三世益物。具如信解品中說。與餘經異也。又眾經鹹雲。道樹師實智始滿。起道樹始施權智。今經明師之權實在道樹前久久已滿。諸經明二乘弟子不得入實智。亦不能施權智。今經明弟子入實甚久。亦先解行權。又眾經尚不論道樹之前師之與弟近近權實。況復遠遠。今經明道樹之前權實長遠。補處數世界。不知況其塵數。經雲。昔所未曾說今皆當得聞。慇勤稱讚良有以也。當知。此經異諸教也。   ○二引證者。如文殊答問偈雲。我見燈明佛本光瑞如此。以是知今佛欲說法華經。何但二萬億大通智勝。及五佛章中三世佛說。皆名法華也。文雲。今佛放光明助發實相義。又雲。諸法實相義已為汝等說。又雲。無量眾所尊為說實相印。此亦今古同以實相為體也。文雲。佛當雨法雨充足求道者。即是會三歸一之法雨。令求佛道因者充足。乃至一切皆會令充足。若開近顯遠之法雨。令求佛道果者充足。文雲。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者。佛當為除斷令盡無有餘。又雲。諸佛法久後要當說真實。即是斷三乘五乘七方便九法界等疑。皆令生信。此證經用也。又如來神力品雲。以要言之。如來一切所有之法。如來一切自在神力。如來一切祕要之藏。如來一切甚深之事。皆於此經宣示。顯說一切法者。權實一切法皆攝也。此證經名。一切自在神力者。內用名自在外用名神力。即證用也。一切祕要之藏者。非器莫授為祕正體為要。多所含容而無積聚名藏。此證體也。一切甚深之事者。實相名甚深。為實相修因名深因。究竟實相名深果。又法師品雲。若聞此經。乃是善行菩薩之道深因也。求佛道者。鹹於我前聞妙法華經一句。乃至一念隨喜。我皆與授記。乃至須臾聞之。即得究竟三菩提深果。此證宗也。所以引二文者。古佛事定舉要略以釋疑。今佛說竟舉要略以付囑。中間正當機廣說故。不引證耳。若引者。開示悟入即其文也。為大事因緣故證名。佛之知見證體。開示悟入證宗。為令眾生證用。此異餘經證教也。又藥王品舉十譬歎教。今引其六。大如海高如山。圓如月照如日。自在如梵王極如佛。海是坎德萬流歸故。同一鹹故。法華亦爾。佛所證得萬善同歸同乘佛乘。江湖川流無此大德。餘經亦爾。故法華最大也。山王最高四寶所成故。純諸天居故法華亦爾。在四味教之頂離四誹謗。開示悟入純一根一緣同一道味。純是菩薩無聲聞弟子故。月能虧盈故。月漸圓故。法華亦爾。同體權實故。會漸入頓故。燈炬星月與闇共住。譬諸經存二乘道果。與小並立。日能破闇故。法華破化城除草庵故。又日映奪星月令不現故。法華拂跡除方便故。輪王於四域自在。釋王於三十三天自在。大梵於三界自在。諸經或於俗諦自在。或於真諦自在。或於中道自在。但是歷別自在非大自在。今經三諦圓融最得自在。譬大梵王餘經拔眾生出生死如五佛子於凡夫第一。或拔眾生出涅槃。如菩薩居無學上。今經拔出眾生。過方便教菩薩上。即成法王最為第一引諸譬喻明教相最大。例知用宗體名。亦大如海。境智乃至利益亦大如海。教相如山在四味教上。用宗體名境智利益亦復如是。教相虧盈圓滿如月。用宗體名境智利益亦復如是。教破化城。用宗體名境智利益亦復如是。教相自在餘亦如是。教相王中王餘亦如是。非但引文證教餘義亦成。   ○三生起者。能生為生所生為起前後有次第粗細不相違。肇雲。名無召物之功。物無應名之實。無名無物名物安在。蓋第一義中無相意耳。世諦為言無名無以顯法故。初釋名。名名於法法即是體。尋名識體。體非宗不會。會體自行已圓。從體起用導利含識。利益既多須分別教相也。神力品中約教次第。一切法本皆佛法。大經雲。一切世諦若於如來即是第一義諦。眾生顛倒謂非佛法。今明言示之。故言一切法也。欲說此法先以神力駭動。故言一切自在神力。既見變通醒悟渴仰得為說教。教詮實相故言祕密之藏也。稟教修行即有因果。故言甚深之事也。欲分別四義與餘經同異。次明教相耳。序品約行次第。初從經卷若善知識。有所聞見即聞名也。聞故推理體顯。顯體須行。行即因果宗也。行自排惑亦利眾生。是用也。分別同異教相也。開示悟入亦約行次第。法本無開閉。今呼為方便門開。此聞名也示真實相體也。自迷得悟悟因也。由因故悟果宗也。悟故深入亦令他入用也。分別同異教也。今之五義依序品扶行次第也。   ○四開合者。五章共釋一經。種種分別令易解故。凡三種開合。謂五種十種譬喻。初釋名通論事理。顯體專論理。宗用但論事。教相分別事理。釋名通說教行。顯體非教非行。宗用但行。教相但教。釋名通說因果。顯體非因非果。宗自因果。用教他因果。教相分別上法耳。釋名通論自行化他。體非自非他。宗是自行。用是化他。教相分別自他。釋名通論說默。體非說非默。宗默用說。教相分別(云云)。十種者。釋名總論三軌。體宗用開對三軌。教相分別三軌。釋名總論三道。體宗用開對三道。教相分別三道。乃至第十釋名總論三德。體宗用開對三德。教相分別三德(云云)。譬喻者。譬如總名人身。開身則有識命煖。分別諸身貴賤賢愚種種差降。人身譬名識以譬體。命以譬宗煖以譬用。分別譬教相(云云)。   ○五料簡者。若為蓮故華。華果必俱。將不墮因中有果耶。答因中有果舊醫邪法。已為初教所破。尚非粗權實義。況是妙因妙果。新醫真乳法邪。問華以喻權。權是小乘之法。則不應破於草庵。草庵既破何得以華喻權。答小乘是化他之權。是故須破。今明自行之權故以華喻耳。問文。內從火宅至醫子。凡七譬悉不明蓮華。何以取此為題。答七譬是別。蓮華是總。舉總攝別故冠篇首也。問一切法皆佛法。何意簡權取實為體。答若開權顯實諸法皆體。若廢權顯實如前所用。問何故雙用因果為宗。答由因致果果為因所辦。若從能辦以因為宗。若從所辦以果為宗。二義本是相成不得單取。又跡本二文。俱說因果故。問論宗簡化他因果。明用俱取自他權實。答宗論自行故須簡他。用是益他是故雙取。又問用是化他亦不須自行權實。答欲以自利利他故。並宗亦應然。欲自行化他因果。是故應取他也。答化他因果不能致佛菩提。是故不取。並用他權實。亦不能令他至極亦不應取。答他宜須此利是故取也。問宗用俱明智斷雲何分別。答自行以智德為宗斷德為用若化他自行智斷俱為宗。化他智斷俱為用。問何故五章不四不六。答設作四六亦復生疑。墮無窮問非也。問經經各有異意。那得五義共釋眾經耶。答若經經別釋。但得別不得同。今共論五義得同不失別。   ○六明觀心者。從標章至料簡。悉明觀心。心如幻焰但有名字名之為心。適言其有不見色質。適言其無復起慮想。不可以有無思度故。故名心為妙。妙心可軌稱之為法。心法非因非果能如理觀。即辦因果是名蓮華。由一心成觀亦轉教餘心名之為經。釋名竟。心本無名亦無無名。心名不生亦復不滅。心即實相。初觀為因觀成為果。以觀心故惡覺不起。心數塵勞若同若異。皆被化而轉。是為觀心標五章竟。觀心引證者。釋論雲。一陰名色四陰名名。心但是名也。大經雲。能觀心性名為上定。上定者第一義定。證心是體。大經雲。夫有心者。皆當得三菩提心。是宗也。遺教雲。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心是用也。釋論雲。三界無別法唯是一心。作心能地獄心能天堂。心能凡夫心能賢聖。覺觀心是語本。以心分別於心。證心是教相也。觀心生起者。以心觀心由能觀心。有所觀境以觀契境故。從心得解脫故。若一心得解脫。能令一切數皆得解脫故。分別心王心數同起偏起等。即是教相故。觀心開合者。心是諸法之本心即總也。別說有三種心煩惱心是三支苦果心是七支。業心是二支苦心即法身是心體。煩惱心即般若。是心宗。業心即解脫。是心用。即開心為三也。分別十二因緣心生。即有六道差降。分別心滅即有四聖高下。是為教相。兼於開合也。觀心料簡者。問事解已足。何煩觀心。答大論雲。佛為信行人以樹為喻。為法行人以身為喻。今亦如是。為文字人約事解釋。為坐禪人作觀心解。又論作四句評。有慧無多聞是不知實相。譬如大闇中有目無所見。多聞無智慧亦不知實相。譬如大明中有燈而無照。多聞利智慧是所說應受。無聞無智慧是名人身牛。今使聞慧兼修義觀雙舉。百論有盲跛之譬。牟子有說行之義。華嚴雲。譬如貧窮人日夜數他寶。自無半錢分。偏聞之失也。下文雲。未得謂得未證謂證。偏觀之失也。何者。視聽馳散如風中燈照物不了。但貴耳入口出都不治心。自是陵人增見長非。把刃自傷解牽惡道。由其不習觀也。若觀心人謂即心而是已則均佛。都不尋經論墮增上慢。此則抱炬自燒。行牽惡道。由不習聞也。若欲免貧窮當勤三觀。欲免上慢當聞六即世間。相常住理即也。於諸過去佛。若有聞一句名字即也。深信隨喜觀行即也。六根清淨相似即也。安住實智中分證即也。唯佛與佛究盡實相。究竟即也。修心內觀則有法財。正信外聞無復上慢。眼慧明聞具足利益。何得不觀解耶。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一上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一下   天台智者大師說   七會異者。問佛有所說依四悉檀。今解五義與彼會不。答此義今當說。先對五章。次解四悉檀。世界悉檀對釋名。名該一部世界亦冠於三。第一義對體最分明。為人對宗。宗論因果為人生善義同。對治對用。用破疑滯。與治病事齊。分別悉檀對教相。教相如後說。問何不次第。答悉檀是佛智慧。對利鈍緣則成四種。利人聞世界解第一義。此對釋名辨體即足。若鈍人未悟。更須為人生善對治破惡。乃入第一義。則具用四也。五重玄義意兼利鈍。四悉檀法專為鈍者。對義是同次第則異。問論專釋大品不涉法華。何得指彼悉檀通此五義。中論通申諸經。何意不用。答釋論雲。四悉檀攝八萬法藏十二部經。法華何得不預耶。中論通申理宜須用。若具引論博而未巧。今取論題申於五章。中字申體。觀字申宗。論字申用。纓珞雲。破法方便立法方便。利益眾生方便。論有研覈破執立三寶四諦得四沙門果。故知論字申用。中觀理不可思議申妙。觀境是權實申法。觀智是因果申蓮華。觀詮申經。論之三字合四悉檀。以對五義通申意顯。若更以論申餘經者。取偈初句申三藏。次句申通。次句申別。次句申圓。法華又為第四句所申也。豈止兩論申此五章。五章通申諸經論也。次解四悉檀為十重。    一釋名 二辨相 三釋成 四對諦 五起教觀 六說默 七用不用 八權實 九開顯 十通經   釋名者。悉檀天竺語。一雲此無翻例。如脩多羅多含。一雲翻為宗成墨印實成就究竟等莫知孰是。地持菩提分品說。一切行無常一切行苦。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是名四優檀那。此翻為印。亦翻為宗。印是楷定不可改易。佛菩薩具此法復以傳教。此就教釋印。如經世智所說有無無二。此法楷定以此傳授經。過去寂默諸牟尼尊展轉相傳。此就行釋印也經增上踴出。乃至出第一有最上。眾共歸仰世間所無。此釋宗義。彼明文了義釋優檀那諸師何得用宗印。翻四悉檀如此既謬。餘翻亦叵信。南嶽師例大涅槃梵漢兼稱。悉是此言檀是梵語。悉之言遍。檀翻為施。佛以四法遍施眾生。故言悉檀也。二辨相者。世界如車。輪輻軸輞和合故。有車無別車也。五眾和合故有人。無別人也。若無人者佛是實語人。雲何言我見六道眾生。當知。有人人者世界故有。非第一義。第一義可是實餘不應實。答各各實如如法性等。世界故無第一義故有。人等第一義故無世界故有。有於五陰十二入十八界。一切名相隔別。名為世界。外人迷此世界不達法相。或計無因緣有世界。或計邪因緣有世界。大聖隨順眾生所欲樂聞。分別為說正因緣世界法。令得世間正見是名世界悉檀相。二各各為人悉檀者。大聖觀人心而為說法。人心各各不同。於一事中或聽或不聽。如雜業故雜生世間。得雜觸雜受。更有破群那經說無人得觸無人得受。為二人疑後世不信罪福墮斷常中。故作此說。此意傍為破執正是生信增長善根施其善法也。故名各各為人悉檀。三對治悉檀者。有法對治則有實性則無對治者。貪慾多教觀不淨。瞋恚多教修慈心。愚癡多教觀因緣。對治惡病說此法藥。遍施眾生故。名對治悉檀相也。四第一義悉檀者。有二種。一不可說二可說。不可說者。即是諸佛辟支佛羅漢所得真實法。引偈雲。言論盡竟心行亦訖。不生不滅法如涅槃說諸行處名世界。說不行處名第一義。二約可說者。一切實一切不實一切亦實亦不實一切非實非不實。皆名諸法之實相。佛於如是等處處經中。說第一義悉檀相。此亦是一家明四門入實之意故。中論雲。為向道人說四句。如快馬見鞭影即入正路。若聞四句心生取著。皆是戲論豈第一義耶。私十五番釋其相令易解。隨說事理聞者適悅是世界。舊善心生是為人。新惡除遣是對治。得悟聖道是第一義。雙說假實是世界。論輪輻軸輞故有車。五陰和合故有人。單說假人即為人。論或說有人。或說無人。單說實法即對治。論對治則有實性。則無雙非假實即第一義。論言語道斷心行亦訖(云云)。因緣和合有善人惡人之異是世界。善緣和合有善人是為人。惡緣和合有惡人是對治。雙非善惡是第一義。五陰實法隔歷是世界。從善五陰生善五陰是為人。以善五陰破惡五陰是對治。無漏五陰是第一義。善法惡法異是世界。說今善法生後善法是為人。以今善法破今惡法是對治。非善非惡是第一義。問曰。人通善惡何得言生善是為人。答善業為人所乘令生其善。故言為人。問為人生善秖應生善。那復斷惡。答為人者生善是舊是正。斷惡是傍是新。治中治惡是舊是正。生善是新是傍(云云)。三世隔別是世界來世是為人。現世是對治。非三世是第一義。四善根內外凡隔別是世界。暖頂是為人。總別念處是對治。世第一法近真是第一義。見道脩道異是世界。見道是為人。脩道是對治。無學道是第一義。非學非無學是世界。見學是為人。修學是對治。無學是第一義。世界悉檀中有為人。為人中有對治。對治中有第一義。第一義中無三悉檀(云云)。一悉檀通有四悉檀。論雲。陰入界隔別是世界。因緣和合故有人是為人。正世界破邪世界是對治。聞正世界得悟入是第一義。為人有四者。雜業因緣得雜觸雜受是世界。於一事中。或聽是為人。或不聽是對治。無人得觸無人得受是第一義。對治中有四者。佛三種法治人心病。藥病異故是世界。治人是為人。對病是對治。實性則無是第一義。第一義中四者。一切實乃至四句是世界。佛支佛心中所得法。豈非理善是為人。一切語論一切見一切著皆可破。一切不能通第一義。能通是對治。言語道斷法如涅槃是第一義。又通作者四悉檀不同。通是世界悉檀也。四悉遍化眾生通是為人。四悉檀皆破邪通是對治。隨聞一種皆能悟道。通是第一義也。別作者。約苦集諦明世界。約道諦能治明為人。約道諦所治明對治。約滅諦明第一義。問依論解相已足。何用多釋。答論雲。四悉檀攝八萬四千法藏。私約十五法分別何咎。三釋成者。四悉檀是龍樹所說。四隨禪經佛所說。今以經成論於義彌明。所謂隨樂欲隨便宜。隨對治隨第一義。樂欲從因得名。世界從果立稱。釋論雲。一切善惡欲為其本。淨名雲。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道。佛經舉脩因之相。論明得果之相。舉隨樂欲釋成世界悉檀也。隨便宜者。隨行人所宜之法。各各為人者。是化主鑒機照其可否。論雲。於一事中或聽或不聽。宜聽不宜不聽。如金師子宜數息。浣衣子宜不淨經舉行者之堪宜。論明化主之鑒照以釋成也。餘兩種經論名義同(云云)。四對諦者。直對一番四諦如前說。廣對四種四諦者。四種四諦一一以四悉檀對之。復總對者。生滅四諦對世界。無生四諦對為人。無量四諦對對治。無作四諦對第一義。五起觀教。幽微之理非觀不明。契理之觀非悉檀不起。脩從假入空觀時。先觀正因緣法。此法內外親疏隔別。若不慇勤樂欲。則所習不成。必須曉夜精勤欣悅無□逆□□□桌□□□祈□□□□妒□□祅姩□□設觀□□葉□□奮□飽慼慼撲V蒔牷慼慼慼撫穰□□奮□隉慼撓e詙□襮□□□樵礹□□婀□騙妘蓼□襮□□□枯□□□馲□F□婠觔□□□□□□奿□診□妓穀□□□□□奿□□妍詙□□□□□獎□觀□□□饉禕□□獎□□□□粿□□□□□□□□褾□□□□楦□□□□□□□櫧□j□□□輦腹慼慼熱u□蓼□襛□□□□N祅姩□□□□□褙□□秜□□□奾Y□奩褉□□粳襛□□□□橁□□姜□楦□□□□E□□□□騧□□粳襛□□□□椸□□□□□楦□□□誇□□騧□粳□楦□□□禕□埤□稫褓□□□□□規椸□□□埤□襐□堅樧□□□□□□□□碌□□□□秶□□□倫露□飯□□□□□露□露□飯□□□□楏量□□□□□□□綠□□□楏量□□□□□埤□鞳w□馭□□□□D聾祛□餘逆□□復□橫□□漶撰滿慼慼慼慼D□□送□□□□□□崙□示□□餃檢□□□□奅姩□□禭□□□埤□□楉稽駔僚□□榳娼□□礸□□糖□□飯□□□□□□D□□送□□□□□□崙□耘楖□祺檢□□□□奅姩□□禭□□□埤□□楉稽馱□拏□榳娼□□穀□糖□□飯□□□□□D□□送□□□□□□崙□褓□□祈姠□□□□誇□□禭□□□埤□□楉稽馱□拏□榳娼□□祈□糖□□飯□□□□□D□□送□□□□□□□崙□槐楖□□□□□□秠□□□□誇□□禭□□□埤□□楉稽馱□□□榳娼□□祜□糖□□馬□□□送□□□□膳□□觶□□槔覂□□礹□□飯□□□□□□D□□□隉慼慼戮遄慼慼慼毅堙慼慼慼慼慼樁v饁禎椹□埤□縷□飣□埤□楛□□□□□□□□□□桌□□姭餺□縷□祤□□檻□觜D列□褓□□□□詴□□□□飀□縷□□□婂□□業□祁訪□桌□□姭餺□□縷□□□□槄□□輻□□桌□□□縷□□□□□槴□桌□□□□□□□□□縷□□□□□椻娭□□□桌□□□縷□靈□□□□橫□□□桌□□□縷□□□q□□□橫□□□粳鷺□□縷□□□□□橫□桌□□示□□縷□褽□埤□橫□桌□□囹恣慼撙\□例諢慼歎ョ撫礡慼戮遄慼撙\□□□□□□□露桌□□□□□姜D□埤□衽□□觶□□椽□□□慼撰D稜□椽□□□慼慼D旅□□椽□□□慼慼D廬□□縷□□□□礸□淚□□觶□□飯□□□□□□D令□Y□埤□□□□□□□□飯□□□□□□□□楛□□□□□□□□□□□□飯□□□橫□□□□□□□□夾行禎□裀□業□橫□□□飯□□□槄□輻□□□□飯□□□橫□婧□□飯□□□□□□□樈飥□□□槭飀□□□□飯□□□橫□□□橖□□淚□□□橫□□□□□飯□□□橫□□□□禈橫□□□□□□□饋橛□□□□飯□□□蓼□□□□桌□□□□穀□膳□□觶□□椽□□□慼慼慼撓W□□椽□□□慼慼慼慼慼慼毅隉慼慼慼慼慼慼撳檢□蓼□□□□穀□膳□□觶□□□□膳□□□□□□D□□□E□礸桌□□□□□埤□□□飯□桌□□□飯□□□姭餺□埤□□本□□□□禭□桌□□□姭飀□□莆□椸桌□□□姭飀□□堙戮遄慼慼樁v飀□□祀□露桌□□□姭飀□□秩□□□禷襜□□□祇□□□稿楜□□□吝□XE桌□□□飯□桌□□X諢慼慼慼慼撰滿慼慼慼慼慼慼C或作四言乃至九言偈重頌。或孤起偈。或能知國土陰入界者。即與記成佛。或能知者即具禁戒或譬喻說。或說昔國土事。或說昔受生事。或說廣大事。或說希有事。或說論議事。如是等十二種說悅其樂欲。或生其善或破其惡。或令悟入。是名四悉檀起別教十二部經。若十因緣所成眾生。樂聞不可說國土。不可說陰界入。皆是真如實相。即直說一切國土依正即是常寂光。一切陰入即是菩提離是無菩提。一色一香無非中道。離是無別中道。眼耳鼻舌皆是寂靜門。離此無別寂靜門。或作偈重頌。或作孤起偈。或作無問自說。或知者與記。或知者具戒。或作譬說。或指昔世界。或指本生。或說廣大。或說希有。或作論議。是為赴樂欲世界悉檀起圓教十二部經。或作十二種說生妙善。或作十二種說頓破惡。或作十二種說頓會理。是為四悉檀起圓教十二部經。復次用別圓兩種四悉檀。說十二部經者。是起華嚴教也。但用一番四悉檀說十二部經者。是起三藏教也。若用四番四悉檀說十二部經者。是起方等教也。若用三番四悉檀說十二部經者。是起般若教也。若但用一番四悉檀說十二部經者是起法華教也。大論雲。四悉檀攝十二部經其義如是。地持雲。菩薩入摩得勒伽造不顛倒論。為令正法得久住禪而作論也。菩薩住是禪觀眾生。於佛去世後。根緣不同作論通經。天親用兩番四悉檀。造地論通華嚴。舍利弗用初番四悉檀。造毘曇。五百羅漢造毘婆沙通三藏。見有得道意也。訶黎跋摩。亦用初番四悉檀。造成實論通三藏。見空得道意也。迦栴延亦用初番四悉檀。造毘勒論通三藏。見空有得道意也。龍樹用四番四悉檀造中論。三番正通大乘。一番傍通三藏。彌勒用二番四悉檀。造地持通華嚴。無著亦用二番四悉檀。造攝大乘。龍樹用三番四悉檀。造大智度通大品。天親用一番四悉檀通法華。世人傳。天親龍樹各作涅槃論。未來此土準例可知。又五通神仙種種諸論。釋天善論。大梵出欲論。皆用初番悉檀方便利益意也。書雲。文行誠信定禮刪詩垂裕得昆。即世界也。官人以德賞延於世。即為人也。叛而伐之刑故無小。即對治也。政在清靜道合天心人王無上。即是世間第一義悉檀也。六起聖說聖默者。思益雲。佛告諸比丘汝等當行二事。若聖說法若聖默然。聖說如上辨。聖默然者。夫四種四諦並是三乘聖人所證之法。非下凡所知故不可說。假令說之如為盲人設燭。何益無目者乎。故不可說名聖默然。華嚴中數世界不可說不可說明理極不可說不可說。約無量無作兩番四諦不生生不生不生法。明不可說不可說名聖默然。若三藏中。憍陳如比丘。最初獲得真實之知見。寂然無聲字。身子雲。吾聞解脫之中無有言說者。是約生滅四諦生生之法。明不可說不可說。名聖默然。淨名杜口。大集無言菩薩。不可智知不可識識。言語道斷心行亦訖。不生不滅法如涅槃。此約四番四諦不可說不可說。名聖默然。若大品句句。悉不可得不可得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不可以口得。此約三番四諦生不生不生生不生不生法。明不可得不可得故。不可說不可說名聖默然。此經明。止止不須說我法妙難思。是法不可示言辭相寂滅。不可以言宣。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此約無作四諦不生不生法。明不可說不可說。故名聖默然。問為樂他故有聖說法。為自樂故名聖默然。默然則不益他。答正為自樂傍亦益他。若人厭文不好言語。為悅是人故聖默然。如律中。為福他故受供。聖則默然。如脅比丘對破馬鳴。是故默然如佛。結跏正念身心不動。令無量人得悟道跡。是故默然皆是四悉檀。起此默然利益一切。何謂無益。問論雲。四悉檀攝八萬四千法藏。其相雲何。答賢劫經雲。從佛初發心去。乃至分舍利。凡三百五十法門。一一門各有六度。合二千一百度。用是度對破四分煩惱。合成八千四百。約一變為十合八萬四千也。若作八萬四千法藏名是世界悉檀攝。若作八萬四千塵勞門名為人悉檀攝。八萬四千三昧。八萬四千陀羅尼門。亦如是。若作八萬四千對治。八萬四千空門對治悉檀攝。若作八萬四千諸波羅蜜。八萬四千度無極。第一義悉檀攝。又一說。佛地三百五十法門。一一門有十善。合三千五百善。治四分則一萬四千。又治六根即八萬四千也。七明得用不得用者。夫四悉檀獨有如來。究竟具得微妙能用。下地已去得用不同。凡有四句。不得不用。得而不用不得而用。亦得亦用。凡夫外道苦集流轉。尚不能知四悉檀名字。誰論其得。既其不得雲何能用也。若三藏教二乘慇勤自行者。知苦斷集修道證滅入真。亦名為得。不度眾生故不能用。假令用者差機不當故淨名訶滿願雲。不知人根不應說法。無以穢食置於寶器。如富樓那九旬化外道。反被蚩笑。文殊暫往師徒皆伏。此是不知樂欲。不能用世界悉檀也。如身子教二弟子。善根不發更生邪疑。此不能用為人悉檀也如五百羅漢為迦絺那說四諦。都無利益。佛為說不淨觀。即得破惡。此不能用對治悉檀也。如身子不度福增。大醫不治小醫拱手。五百皆不度。佛度即得羅漢。此不能用第一義悉檀也。支佛亦然。是名得而不用也。次明三藏教菩薩者。雖知苦集修道止伏結惑。未有滅證。但得三悉檀。雖未得一而能用四。所以者何。如病導師具足船筏。身在此岸而度人彼岸。常以化人為事。自未得度先度人。是為不得而用。通教二乘體門雖巧得而不用。與三藏同也。通教菩薩初心至六地。亦得亦用。用而未巧。七地入假其用則勝也。若別教十住。但得析法體法兩種四悉檀。而未能用。十行方能用。十迴向進得相似四悉檀。亦能相似用。登地分真得亦分真用。圓教五品弟子未能得用。六根清淨相似得用。初住分真得用也。唯佛究竟得究竟用。八明四悉檀權實者。四諦各辨四悉檀者。此通途說耳。釋論雲。諸經多說三悉檀。不說第一義者。此指三藏。三藏多說因緣生生事相滅色取空。少說第一義。就三藏菩薩。但約三悉檀明四。若就佛即具四。雖爾終是拙度權逗小機也。若通教四諦明四悉檀。體法即真其門則巧故。釋論雲。今欲說第一義悉檀故。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就佛菩薩皆得有四。而約方便真諦以明悉檀。猶屬權也。若別教四諦明四悉檀約於中道。此意則深。而猶是歷別。別相未融教道是權。此則非妙。今圓教四諦明四悉檀。其相圓融最實之說。故四悉檀是實是妙。若用此權實約五味教者。乳教則有四權四實。酪教但有四權。生蘇則有十二權四實。熟蘇則有八權四實。涅槃十二權四實。法華四種俱實(云云)。問三藏菩薩雖得四悉檀。望通教但成三悉檀。今通教望別教雲何。答有二義。當通是得四。望別但得三。問別教望圓亦爾不。答不例圓別證道同故。並曰三藏通教俱證真諦。亦應俱得四。答三藏真諦雖同。菩薩不斷惑故闕一。圓別俱斷惑是故俱四。又並三藏通等雖四而三可是權。別教四而不三應非是權。答三藏通教教證俱是權故。但三無四別教教道權證道實。從證則四。從教則權。又並證道有四。教道應三。答若取地前為教道應如所問(云云)。九開權顯實者。一切諸法莫不皆妙。一色一香無非中道。眾生情隔於妙耳。大悲順物不與世諍。是故明諸權實不同故。無量義雲。四十餘年三法四果二道不合。今開方便門示真實相。唯以一大事因緣。但說無上道。開佛知見悉使得入究竟實相。除滅化城即是決粗皆至寶所。即是入妙。若乳教四妙與今妙不殊唯決其四權入今之妙。是故文雲。菩薩聞是法疑網皆已除。即此意也。決酪教四權。生蘇十二權。熟蘇八權。皆得入妙故。文雲。千二百羅漢悉亦當作佛。又雲。決了聲聞法是眾經之王。聞已諦思惟得近無上道。方等般若所論妙者。亦與今妙不殊。開權顯實其意在此。問曰。決諸權悉檀同成妙第一義為當爾不。答決權入妙自在無礙假令妙第一義不隔於三。三不隔一。一三自在。今且作一種解釋也。若決諸權世界悉檀。為妙世界悉檀者。即是對於釋名妙也。亦是九法界十如是性相之名。同成佛法界性相。攝一切名也。亦是會天性定父子。更與作字名之為兒我實汝父汝實我子也。若決諸權第一義悉檀。為妙第一義悉檀者。即對經體妙也。即是開佛知見示真實相。引至寶所也。若決諸權為人悉檀。為妙為人悉檀者。即是對宗妙也。如此經雲。各賜諸子等一大車也。若決諸權對治悉檀。入妙對治悉檀者。即是對用妙也文雲。以此寶珠用貿所須。又雲。如此良藥今留在此。可用服之勿憂不差。經雲。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動執生疑。佛當為除斷。令盡無有餘。又雲。我已得漏盡聞亦除憂惱也。若是分別諸權四悉檀同異。決入此經妙悉檀中。不復見同異。昔所未曾說今皆當得聞。即是妙不同異。即對教相妙也。即如文雲。雖示種種道。其實為一乘。雖分別諸同異。為顯不同異說無分別法也。十通經者。問今以四悉檀通此經。此經何文明四悉檀耶。答文中處處皆有此意。不能具引。今略引跡本兩文。方便品雲。知眾生諸行深心之所念。過去所習業欲性精進力。及諸根利鈍。以種種因緣譬喻亦言辭。隨應方便說。此豈非是四悉檀之語耶。欲者即是樂欲。世界悉檀也。性者是智慧性。為人悉檀也。精進力即是破惡。對治悉檀也。諸根利鈍即是兩人得悟不同。即是第一義悉檀也。又壽量品雲。如來明見無有錯謬。以諸眾生有種種性種種欲種種行種種憶想分別故。欲令生諸善根。以若干因緣譬喻言辭種種說法。所作佛事未曾暫廢。種種性者即是為人。種種欲者即是世界。種種行者即是對治。種種憶想分別。即是推理轉邪憶想得見第一義。兩處明文四義具足。而皆言為眾生說法。豈非四悉檀設教之明證也。   △第二別解五章。初釋名為四。一判通別。二定前後。三出舊。四正解妙法蓮華。名異眾典別也。俱稱為經通也。立此二名。凡約三意。謂教行理。從緣故教別。從說故教通。從能契故行別。從所契故行通。理從名故別。名從理故通。略說竟。夫教本應機。機宜不同故部部別異。金口梵聲通是佛說。故通別二名也。約行者泥洹真法寶。眾生以種種門入。如五百比丘各說身因。佛言無非正說。三十二菩薩各入不二法門。文殊稱善。大論明阿那波那皆是摩訶衍。以不可得故。當知。從行則別所契則同。求那跋摩雲。諸論各異端修行理無二(云云)。約理者。理則不二名字非一。智度雲。般若是一法佛說種種名。大經雲。解脫亦爾多諸名字。如天帝釋有千種名。名異故別理一故通。今稱妙法之經。即是教之通別。各賜諸子等一大車。乘是寶乘直至道場。即行之通別。或言實相。或言佛知見。大乘家業一地實事。寶所繫珠平等大慧等。即是理之通別。約此三義故立兩名也。問教主不同設教亦異。雲何而言金口梵聲名為教通。答此有兩義。一當分。二跨節。當分者如三藏佛赴種種緣說種種教。緣異故教別。主一故教通。依此教行。有能契所契種種名理。理無種種。經言。即脫纓珞著弊垢衣。語言勤作勿復餘去。並加汝價及塗足油。此則身口行理齊分而說。不得作餘解也。通別圓等教行理。當分亦爾。斯義易解而理難融(云云)。二跨節者。何處別有四教主。各各身各各口各各說。秪隱其無量功德莊嚴之身。現為丈六紫金輝。不說甘恬常樂之味。說於鹹酢無常辛辣。棄王者服飾執持糞器。名為方便。若開方便門示真實相。即向身是圓常之身。向法是圓法。向行向理皆即真實。如此通是一音之教。而小大差別。能契有長短所契唯一。極種種名名一究竟。唯一究竟應於眾名。作如此論教行理通別者。相則難解理則易明(云云)。二定妙法前後者。若從義便應先明法卻論其妙。下文雲。我法妙難思。若從名便應先妙次法。如欲美彼稱為好人。篤論無人何所稱好。必應先人後好。今題從名便故。先妙後法。解釋義便故先法後妙。雖復前後亦不相乖(云云)。三出舊解。舊解甚多。略出四家。道場觀雲。應物說三三非真實。終歸其一謂之無上。無上故妙也。引經雲。是乘微妙清淨第一。於諸世間為無有上。又雲。寄言譚於象外。而其體絕精粗。所以稱妙。又引經。是法不可示言辭相寂滅。會稽基雲。妙者表同之稱也。昔三因異趣三果殊別。不得稱妙。北地師雲。理則非三三教為粗。非三之旨為妙。此意同而辭弱。光宅云云。妙者一乘因果法也。待昔因果各有三粗。今教因果各有三妙。昔因果粗者。因體狹因位下因用短。聲聞修四諦。支佛修十二因緣。菩薩修六度。三因差別不得相收。因體是狹。昔第九無礙道中行。名菩薩伏道不斷。未出三界故名因位下。第九無礙止伏四住不伏無明。故言用短。是為昔因三義故粗也。昔果粗者。體狹位下用短。有餘無餘眾德不備。故言體狹。位在化城不出變易。故言位下。第九解脫止除四住不破無明。又八十年壽前不過恆沙。後不倍上數。是故用短。是為昔果三義故粗。今因體廣位高用長者。會三為一收束萬善。故言體廣。不止界內無礙道中行。出於界外行菩薩道。故言位高。無礙伏惑不止四住。進伏無明故用長。今因三義妙也。今果三義妙者。體廣位高用長。體備萬德眾善普會。故言體廣。位至寶所故言位高。斷五住惑神通延壽。利益眾生故言用長。今果三義故妙。即是一乘因果之法妙也。今古諸釋世以光宅為長。觀南方釋大乘多承肇什。肇什多附通意。光宅釋妙寧得遠乎。今先難光宅餘者望風(云云)。因體廣狹四難者。若謂昔因體狹為粗。指何為昔。若指三藏等可然。若指法華已前皆稱為昔。此不應爾。何者。般若說一切法皆摩訶衍。靡不運載。思益明解諸法相。是菩薩遍行。華嚴入法界不動祇洹。淨名一念知一切法是為坐道場。昔因如此無所不收。若為是狹。若言今因體廣。那忽言法華明一乘是了。不明佛性是不了。那復言法華明緣因是滿。不明瞭因是不滿。那復言前過恆沙後倍上數。猶是無常因。既以無常因那得常果。因果俱無常。此無常人那見佛性。非了義故體不收行一。非滿字故體不收教一。非常住故體不收人一。不見佛性故體不收理一。當知。今因狹中之狹。狹則是粗。昔體既廣昔還是妙。此一難已知粗妙。薳復具作後難耳。因位高下四難者。般若是無上明咒。無等等明咒。上人應求上法因。教則不下。大論雲。菩薩出三界外受法性身。行菩薩行因位則不下。淨名歎菩薩德近無等等佛。自在慧十方作魔王者。皆是住不可思議解脫。則因人不下。淨名雲。雖成佛道轉法輪。而行菩薩道。又雲。諸佛祕藏無不得入。則見理不下。如是因位四一皆高。雲何言粗。若言今因位高者。教那忽是第四時。位那忽住無礙道伏無明。人那忽是生死身非法性身。理那忽無常不見佛性。當知。今因皆無四一其位下而粗。昔因具四一高而妙。因用長短四難者。釋論雲。處處說破無明三昧。是教用長。是事不知名為無明。佛一切種智知一切法明無明無二。若知無明不可得亦無無明。是為入不二法門。是則行長。又一日行般若。如日照世勝螢火蟲。若人入薝蔔林不嗅餘香。誰復樂二乘功德。座不須禮華不著身。皆是阿惟越類。則人用長。色無邊故般若亦無邊。受想行識無邊故般若亦無邊。是則理長。當知。昔教行人理俱長。長故是妙。若謂今因用長。那復言法華是覆相教。教則短。行覆相行則短。覆相不明佛性理則短。四一既闕。今短而粗。昔用既長長則是妙。果體廣狹四難者。若昔果體是有餘無餘。不備眾德為狹為粗者。此豈然乎。般若是佛母。十方佛皆護。淨名雲。未曾聞此實相深經。當知。昔果體備眾德也。若謂今果體廣應備滿了。何故復言亦滿不滿亦了不了。何故復言佛果無常亦無我樂淨等眾德缺然。廣義安在。若體廣者。法身應遍一切處。何故復言壽止八十或七百阿僧祇。灰斷入滅去此不至彼耶。若言體廣。應備五眼見佛性。當知。今果闕於四一。狹而是粗。將今望昔昔還是妙。果位高下四難者。今果位若高。設教何得在第五教下行那不出無常。人那不出變易。理那不窮祕藏。當知。今果之位闕四一。皆下皆粗。昔果位具四一。皆高皆妙。果用長短四難者。若今果用長。教何不明常住。行何不頓破無明。人何不即是毘盧遮那。理何不即是祕藏。當知。今果無有妙法豈非粗耶(云云)。而復言神通延壽是何神通。若作意神通同彼外道。若無漏神通同彼小乘。若實相神通則非延非不延。能延能不延。能延何止延壽。而不延眼令見佛性。何不延舌說於常住。眼不見性則知非實相神通。非粗何謂。前一難已知粗。後難重來耳。彼作因果六種以判粗妙。又以四一專判妙。今難其粗。皆備四一則昔粗非粗。難其妙全無四一。則今妙非妙。於其一句設四句難。四六二十四耳。用彼矛盾自相擊。故不盈不縮應爾許耳。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一下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716 妙法蓮華經玄義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二上   天台智者大師說   四正論今意為二。先略用彼名顯於妙義。因具三義者。一法界具九法界名體廣。九法界即佛法界名位高。十法界即空即假即中名用長。即一而論三即三而論一。非各異亦非橫亦非一。故稱妙也。果體具三義者。體遍一切處名體廣。久已成佛久遠。久遠名位高。從本垂跡過現未來三世益物名用長。是為因果六義。異於餘經是故稱妙。又乳經。一種因果廣高長。一種因果狹下短。則一粗一妙(云云)。酪經唯一種因果狹下短。但粗無妙。生蘇經三種因果狹下短。一種因果廣高長。則三粗一妙。熟蘇經二種因果狹下短。一種因果廣高長。則二粗一妙。醍醐經一種因果廣高長。但妙無粗。又醍醐經妙因妙果。與諸經妙因妙果不異。故稱為妙也。復次觀心釋。若觀己心不具眾生心佛心者。是體狹。具者是體廣若己心不等佛心是位下。若等佛心是位高。若己心眾生心佛心。不即空即假即中者。是用短。即空即假即中者。是用長。復次於一法界通達十法界。六即位者。亦是體廣。亦是位高。亦是用長。初約十法界是顯理一。次約五味是約教一。次約觀心是約行一。次約六即是約人一。略示妙義竟。廣說者。先法次妙。南嶽師舉三種。謂眾生法佛法心法。如經為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若眾生無佛知見。何所論開。當知佛之知見蘊在眾生也。又經但以父母所生眼即肉眼。徹見內外彌樓山即天眼。洞見諸色而無染著即慧眼。見色無錯謬即法眼。雖未得無漏。而其眼根清淨。若此一眼具諸眼用即佛眼。此是今經明眾生法妙之文也。大經雲。學大乘者。雖有肉眼名為佛眼。耳鼻五根例亦如是。殃掘雲。所謂彼眼根。於諸如來常具足無減。修了了分明見。乃至意根亦如是。大品雲。六自在王性清淨故。又雲。一切法趣眼。是趣不過眼尚不可得。何況有趣有非趣。乃至一切法趣意亦如是。此即諸經明眾生法妙也。佛法妙者。如經止止不須說我法妙難思。佛法不出權實。是法甚深妙難見難可了。一切眾生類無能知佛者。即實智妙也。及佛諸餘法亦無能測者。即佛權智妙也。如是二法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是名佛法妙。心法妙者。如安樂行中。修攝其心觀一切法。不動不退。又一念隨喜等。普賢觀雲。我心自空罪福無主。觀心無心法不住法。又心純是法。淨名雲。觀身實相觀佛亦然。諸佛解脫當於眾生心行中求。華嚴雲。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破心微塵出大千經卷。是名心法妙也。   △今依三法更廣分別。若廣眾生法。一往通論諸因果及一切法。若廣佛法。此則據果。若廣心法此則據因。眾生法為二。先列法數次解法相。數者經論或明一法攝一切法。謂心是三界無別法。唯是一心作。或明二法攝一切法。所謂名色。一切世間中但有名與色。或明三法攝一切法。謂命識煖。如是等增數。乃至百千。今經用十法攝一切法。所謂。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南嶽師讀此文。皆雲如故呼為十如也。天台師雲。依義讀文凡有三轉。一雲。是相如是性如。乃至是報如。二雲。如是相如是性。乃至如是報。三雲。相如是性如是。乃至報如是。若皆稱如者。如名不異即空義也。若作如是相如是性者。點空相性名字施設邐迤不同。即假義也。若作相如是者。如於中道實相之是。即中義也。分別令易解故。明空假中。得意為言空即假中。約如明空一空一切空。點如明相一假一切假。就是論中一中一切中。非一二三而一二三。不縱不橫名為實相。唯佛與佛究竟此法。是十法攝一切法。若依義便作三意分別。若依讀便當依偈文雲如是大果報種種性相義(云云)。次判權實者。光宅以前五如是為權屬凡夫。次四如是為實屬聖人。後一如是總結權實。引偈證雲。如是大果報。大故知是實。種種性相故知是權。今恐不爾。大義有三。大多勝。若取大為實者。亦應取多取勝。種種之名豈非多義。若言權屬凡夫。凡夫何意無實。若實屬聖人。聖人何意無權。如此抑沒義不可依。又北地師以前五為權。後五為實。此皆人情耳。今明權實者。以十如是約十法界。謂六道四聖也。皆稱法界者。其意有三。十數皆依法界。法界外更無復法。能所合稱故言十法界也。二此十種法。分齊不同。因果隔別凡聖有異故加之以界也。三此十皆即法界攝一切法。一切法趣地獄。是趣不過當體即理。更無所依故名法界。乃至佛法界亦復如是。若十數依法界者。能依從所依即入空界也。十界界隔者。即假界也。十數皆法界者。即中界也。欲令易解如此分別。得意為言空即假中。無一二三如前(云云)。此一法界具十如是。十法界具百如是。又一法界具九法界。則有百法界千如是。束為五差。一惡二善三二乘四菩薩五佛。判為二法。前四是權法後一是實法。細論各具權實。且依兩義。然此權實不可思議。乃是三世諸佛二智之境。以此為境何法不收。此境發智何智不發。故文雲諸法。諸法者是所照境廣也。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者。明能照智深窮邊盡底也。其智慧門難解難入者。歎境妙也。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者。歎智與境相稱也。方便品長行略說此法。後開示悟入廣說此法。火宅譬喻此法。信解領解此法。長者付子此法。藥草述成此法。化城引入此法。如是等種種秖名十如權實法耳。如來洞達究十法底。盡十法邊。明識眾生種非種。芽未芽熟不熟。可度脫不可度脫。如實知之無有錯謬。殃掘摩羅雖是惡人。實相性熟即時得度。四禪比丘雖是善人。惡性相熟即不堪度。當知。眾生之法不可思議。雖實而權。雖權而實。實權相即不相妨礙。不可以牛羊眼觀視眾生。不可以凡夫心評量眾生。智如如來乃能評量。何以故。眾生法妙故。次解十如是法。初通解後別解。通解者。相以據外。覽而可別名為相。性以據內。自分不改名為性。主質名為體。功能為力。構造為作。習因為因。助因為緣。習果為果。報果為報。初相為本。後報為末。所歸趣處為究竟等(云云)。若作如義。初後皆空為等。若作性相義。初後相在為等。若作中義。初後皆實相為等。今不依此等三法具足為究竟等。夫究竟者。中乃究竟即是實相為等也。次別解者。取氣類相似合為四番。初四趣次人天。次二乘次菩薩佛也。初明四趣十法。如是相者。即是惡相表墮不如意處。譬人未禍否色已彰。相師覽別能記凶衰。惡相若起遠表泥黎。凡夫不知二乘髣拂知。菩薩知不深佛知盡邊。如善相師洞見始終。故言如是相也。如是性者黑。自分性也。純習黑惡難可改變。如木有火遇緣即發。大經雲。有漏之法以有生性故生能生之。此惡有四趣生性。故緣能發之。若泥木像雖有外相。內無生性生不能生。惡性不爾。故言如是性。如是體者。攬彼摧折粗惡色心。以為體質也。復次此世先已摧心。來世摧色。又此世華報亦摧色心。來世果報亦摧色心。故以被摧色心為體也。如是力者。惡功用也。譬如片物。雖未被用。指擬所任言其有用。大經雲。作捨取木不取縷線。作布取縷不取泥木。地獄有登刀上劍之用。餓鬼吞銅噉鐵之用。畜生強者伏弱。魚鱗相咀。牽車挽重。皆是惡力用也。如是作者。構造經營運動三業。建創諸惡名之為作。大經第八雲。譬如世間為惡行者。名為半人。既行惡行名地獄作也。如是因者。惡習因也。自種相生習續不斷。以習發故為惡易成。故名如是因。如是緣者。緣助也。所謂諸惡我我所所有具度。皆能助成習業。如水能潤種故用報因為緣也。如是果者。習果也。如多欲人受地獄身。見苦具謂為欲境。便起染愛。謂此為習果也。如是報者。報果也。如多欲人在地獄中。趣欲境時即受銅柱鐵床之苦。故名如是報也。本末究竟等者。即有三義。本空末亦空故言等。又惡果報在本相性中。此末與本等本相性在惡果報中。此本與末等。若先無後事相師不應預記。若後無先事相師不應追記。當知。初後相在此假事論等。中實理心與佛果不異。一色一香無非中道。此約理論等。以是義故。故言本末究竟等。三義具足故言等也。次辨人天界十法者。但就善樂為語。異於四趣相。表清升性是白法。體是安樂色心。力是堪任善器。作是造止行二善。因是白業。緣是善我我所所有具度。果是任運酬善心生報是自然受樂。等者如前說(云云)。次辨二乘法界十法者。約真無漏相表涅槃。性是非白非黑法。體是五分法身。力能動能出堪任道器。作是精進勤策。因是無漏正智。緣是行行助道。果是四果。二乘既不生是故無報。何故發真是果而不論報。無漏法起酬於習因。得是習果無漏損生。非牽生法故無後報。三果有報者殘思未斷。或七生或一往來。或色界生非無漏報也。是故唯九不十。若依大乘。此無漏猶名有漏。大經雲。福德莊嚴者有為有漏。是聲聞僧既非無漏。不損別惑猶受變易之生。則無漏為因無明為緣。生變易土即有報也。次明菩薩佛界十法者。此更細開有三種菩薩(云云)。若六度菩薩。約福德論相性體力。善業為因煩惱為緣。三十四心斷結為果。佛則無報菩薩即具十也。若通教菩薩。約無漏論相性六地之前殘思受報。六地思盡不受後身。誓扶習生非實業報故。唯九無十。若別教菩薩。約修中道行次第觀而論十法。此人雖斷通惑自知有生。則具十法(云云)。夫生變易則三種不同。一全未斷別惑生變易者。即是三藏二乘。及通教三乘是也。類如分段博地凡夫不伏見思者(云云)。二伏別惑生變易者。即是別教三十心人。習於中道伏而未斷。類如分段小乘方便道也(云云)。三者斷別惑生變易者。如初地初住斷惑是也。類如初果雖斷見諦猶有七生。彼亦如是。若未斷伏生者。用方便行真無漏為因無明為緣。若伏斷者。順道法愛為因。無明為緣生變易土(云云)。佛界十法者。皆約中道分別也。淨名雲。一切眾生皆菩提相。不可復得。此即緣因為佛相。性以據內者。智願猶在不失。智即了因為佛性。自性清淨心即是正因為佛體。此即三軌也(云云)。力者。初發菩提心。超二乘上名為力。作者四弘誓願要期也。因即智慧莊嚴也。緣即福德莊嚴也。果即一念相應大覺。朗然無上菩提為習果也。報即大般涅槃果。果斷德禪定三昧一切具足。是報果也。本末等者。即相性三諦與究竟三諦不異。故言等也。空諦等者。元初眾生如。乃至佛如皆等也。俗諦等者。眾生未發心。佛記當作佛。佛既已成佛。說佛本生事。即是初後相在假等也。中等者。凡聖皆實相也。就佛界亦九亦十。通途為語從地地皆有萬行。福德為因無明為緣。習果報果分得十法。無不具足。此經雲。得無量無漏清淨之果報。法王法中久修梵行。始於今日得其果報。又雲。久修業所得。大經雲。我今所獻食願得無上報。仁王雲。三賢十聖住果報。攝大乘雲。因緣生死有後生死。皆是分論果報。果報即是生滅何者。無明分儘是故論滅。真明轉盛是故言生。又殘無明在是故言生。一分惑除是故言滅。大論雲。一人能耘一人能種萬行資成如種。智慧破惑如耘。增道損生意在於此。四十一地皆有十法也。若就妙覺亦九亦十。何者中道智慧乃是損生。生既未盡。故有諸地生滅不同。妙覺損生義足。最後那得論報。故雲。唯佛一人居淨土三十生盡等大覺。無後有生死煩惱盡故。智德已圓無複習果。不受後身故無報果。又約現生後論九論十(云云)。若按涅槃經文。願得無上報者。即明佛界報無上也。佛報既言無上。佛相性等九法悉皆無上。何者六道相性全表五住。二乘相性表破四住全表無明。菩薩相性表次第破五住。佛相性表一切種智淨若虛空。不為五住所染故。佛十法最為無上(云云)。復次六趣相表生死苦。二乘相表涅槃樂。佛界相表非生死非涅槃。中道常樂我淨故。言佛界最是無上。復次四道表惡。人天表善。二乘表無漏善。菩薩佛表非漏非無漏善。故佛界最為無上。復次六道表諸有因緣生法。二乘表即空。菩薩表即假。佛表即空即假即中。故佛界最為無上。復次四趣但表惡不能表善。人天相但表善。亦不能表惡。二乘但表無漏不兼善惡。佛相兼表一切相。若解佛相即遍解一切相。是故佛界最為無上。故賢聖集雲。地獄中陰但見地獄。不能知上趣。若天中陰能知天及下。其相表之不名正遍知佛相表正遍知也。佛智既遍知諸相。而經教應遍說之。若用此法歷五味教者。乳教說菩薩界佛界兩性相。或入即假等。或入即中等。入中乃是無上。而帶一方便未全無上。酪教但明二乘相性。得入析空等。尚不明入即空等。況復餘耶。故非無上。生蘇明四種相性或入析空等。或入即空等。或入即假等。或入即中等。唯佛相性得入即空即假即中。而帶三方便故非無上。熟蘇明三種相性。或入即空。或入即假。或入即中。唯佛性相得入即空即假即中。而帶二方便故非無上。此法華經明九種性相。皆入即空即假即中。汝實我子我實汝父。一色一味純是佛法更無餘法故。知佛界最為無上。復次餘經所明九性相。不得入佛性相即空即假即中者。此經皆開方便普令得入。又按其相性。即是即空即假即中不論引入。是故如來慇勤稱歎此法華經最為無上。意在此也。復次百界千法縱橫甚多。以經論偈結之令其易解。中論偈雲。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六道相性即是因緣所生法也。二乘及通教菩薩等相性。是我說即是空。六度別教菩薩相性是亦名為假名。佛界相性是亦名中道義。結要雖少攝得前多義。則可見(云云)。又涅槃偈雲。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六道相性即是諸行。二乘通教相性即是無常。別教菩薩相性即是生滅滅已。佛界相性即是寂滅為樂。又生滅滅已寂滅為樂。即是別教相性。即於生滅仍是寂滅不待滅已方稱為樂。是為圓教佛界相性(云云)。又七佛通戒偈雲。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四趣相性即是諸惡。人天相性即是眾善。自淨其意。即有析體淨意是二乘相性。入假淨意是菩薩相性。入中淨意是佛界相性(云云)。若能解十相性。與眾經論律合者。即通達三藏通別。識一切法無有障礙。廣明眾生法相竟。二廣明佛法者。佛豈有別法。秖百界千如是佛境界。唯佛與佛究竟斯理。如函大蓋亦隨大。以無邊佛智。照廣大佛境。到其源底。名隨自意法也。若照九(法界)性相。本末纖芥不遺。名隨他意法。從二法本垂十界跡。或示己身或示他身。或說自意語。或說他意語。自意他意不可思議。己身他身微妙寂絕。皆非權非實。而能應於九界之權。一界之實。而於佛法無所損減。諸佛之法豈不妙耶。是事可知無勞廣說。至方便品中當更明之。三廣釋心法者。前所明法豈得異心。但眾生法太廣佛法太高。於初學為難。然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者。但自觀己心則為易。涅槃雲一切眾生具足三定。上定者謂佛性也。能觀心性名為上定。上能兼下即攝得眾生法也。華嚴雲。遊心法界如虛空。則知諸佛之境界。法界即中也。虛空即空也。心佛即假也。三種具即佛境界也。是為觀心仍具佛法。又遊心法界者。觀根塵相對一念心起。於十界中必屬一界若屬一界即具百界千法。於一念中悉皆備足。此心幻師於一日夜。常造種種眾生種種五陰種種國土。所謂地獄假實國土。乃至佛界假實國土。行人當自選擇何道可從。又如虛空者。觀心自生心不須藉緣。藉緣有心。心無生力。心無生力。緣亦無生。心緣各無合雲何有。合尚叵得離則不生。尚無一生況有百界千法耶。以心空故從心所生一切皆空。此空亦空。若空非空點空設假。假亦非假。無假無空畢竟清淨。又復佛境界者。上等佛法下等眾生法。又心法者。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是名心法也。問一念心雲何含受百界千法耶。答借三種為譬。如止觀中說(云云)。   △二明妙者。一通釋。二別釋。通又為二。一相待。二絕待。此經唯論二妙。更無非絕非待之文。若更作者。絕何惑顯何理。故不更論也。光宅用法華之妙。待前諸教皆粗。巨有所妨已如前難(云云)。今待粗妙者。待半字為粗。明滿字為妙。亦是常無常大小相待為粗妙也。淨名雲。說法不有亦不無。以因緣故諸法生。即是明滿字也。始坐佛樹力降魔。得甘露滅覺道成。即提昔之半待出於滿也。般若雲。於閻浮提見第二法輪轉。亦是對鹿苑為第一。待般若為第二也。涅槃雲。昔於波羅柰初轉法輪。今於屍城復轉法輪。眾經皆共以鹿苑為半為小為粗。待此明滿大妙其義是同。今法華明。昔於波羅柰轉四諦法輪五眾之生滅。今復轉最妙無上之法輪。此亦待鹿苑為粗法華為妙。妙義皆同待粗亦等。文義在此也。問齊方等來滿理無殊者。悉應稱妙。答今亦不剋教定時。那忽雲齊方等耶。縱令爾者別有所以。何者利根菩薩。於彼入妙與法華不異。鈍根菩薩及二乘人。猶帶方便諸味調伏。方等帶生蘇論妙以待粗。般若帶熟蘇論妙以待粗。今經無二味方便。純真醍醐論妙以待粗。此妙彼妙妙義無殊。但以帶方便不帶方便為異耳。復次三藏但半字生滅門。不能通滿理。故名為粗。滿字是不生不滅門。能通滿理故名妙。能通滿理。復有二種。一帶方便通滿理。二直顯滿理。方等般若帶方便通滿理。今經直顯滿理。故中論雲。為鈍根弟子說因緣生滅相。為利根弟子說因緣不生不滅相(云云)。中論偈(云云)。若不即空為通真方便。是故言粗。若能即空是通中方便。通中方便。若帶即空即假通中者粗。不帶空假直通中者妙(云云)。問乳至醍醐同稱為滿。是譬雲何。答今以譬解譬。如官有三航及以私船。從於此岸度人彼岸。乳教如大中兩航共度人彼岸。酪教如私船度人中洲。生蘇如四種小航與私船。度人於中洲。兩航度人於彼岸。熟蘇如三航一航中洲二航彼岸。醍醐如大航度人彼岸。三航同是官物。故俱稱為滿。私船非官物。是故言半。官物之中二航小所容蓋寡。大航壯麗容載倍多。獨稱為妙。智者以譬喻得解。其譬義如是(云云)。二絕待明妙者為四。一隨情三假法起。若入真諦待對即絕故。身子雲。吾聞解脫之中無有言說。此三藏經中絕待意也。二若隨理三假。一切世間皆如幻化。即事而真無有一事而非真者。更待何物為不真耶。望彼三藏絕還不絕。即事而真乃是絕待。此通教絕待也。三別教。若起望即真之絕還是世諦。何者非大涅槃。猶是生死世諦絕還有待。若入別教中道待則絕矣。四圓教。若起說無分別法。即邊而中無非佛法。亡泯清淨豈更佛法待於佛法。如來法界故出法界外。無復有法可相形比。待誰為粗形誰得妙。無所可待亦無所絕。不知何名強言為絕。大經雲。大名不可稱量不可思議故名為大。譬如虛空不因小空。名為大也。涅槃亦爾。不因小相名大涅槃。妙亦如是。妙名不可思議。不因於粗而名為妙。若謂定有法界廣大獨絕者。此則大有所有何謂為絕。今法界清淨。非見聞覺知不可說示。文雲。止止不須說我法妙難思。止止不須說即是絕言。我法妙難思即是絕思。又雲。是法不可示言辭相寂滅。亦是絕歎之文。不可以待示不可以絕示。滅待滅絕故言寂滅。又雲。一切諸法常寂滅相終歸於空。此空亦空則無復待絕。中論雲。若法為待成。是法還成待。今則無因待亦無所成。法華首雲。既得無生忍亦不生無生。無生即無生是名絕待。降此已外若更作者。絕何物顯何理。流浪無窮則墮戲論。乃是迷情分別。絕待不絕。非絕非待待於亦待亦絕。言語相逐永無絕矣。何者言語從覺觀生。心慮不息語何由絕。如癡犬逐塊。徒自疲勞塊終不絕。若能妙悟寰中息覺觀風。心水澄清言思皆絕。如黠師子放塊逐人。塊本既除塊則絕矣。妙悟之時洞知法界外無法而論絕者。約有門明絕也。是絕亦絕約空門明絕也。如快馬見鞭影無不得入。是名絕待妙也。用是兩妙妙上三法。眾生之法亦具二妙稱之為妙。佛法心法亦具二妙稱之為妙。若將上四種絕待約五味經者。乳教兩絕。酪教一絕。生蘇四絕。熟蘇三絕。此經但有一絕。若開權絕者。無不入一妙絕也。問何意以絕釋妙。答秖喚妙為絕。絕是妙之異名。如世人稱絕能耳。又妙是能絕粗是所絕。此妙有絕粗之功。故舉絕以名妙。如跡中先施方便之教。大教不得起。今大教若起方便教絕。將所絕以名於妙耳。又跡中大教既起。本地大教不得興。今本地教興跡中大教即絕。絕於跡大功由本大。將絕跡之大名於本大。故言絕也。又本大教若興。觀心之妙不得起。今入觀緣寂言語道斷本教即絕。絕由於觀。將此絕名名於觀妙。為顯此義故以絕為妙。今將跡之絕妙妙上眾生法。將本地之絕妙妙上佛法。將觀心之絕妙妙上心法。前四絕橫約四教。今三絕豎約圓教(云云)。   △別釋妙者為三。若鹿苑三粗鷲頭一妙。皆跡中之說。約跡開十重論妙。此妙有跡有本。本據元初。元初本妙十重論妙。跡本俱是教。依教作觀觀復有十重論妙。跡中有眾生法妙佛法妙心法妙。各十重合三十重。此與眾經論妙有同有異。本中三十妙。與眾經一向異。此六十重一一復有待妙絕妙。則有一百二十重。若破粗顯妙。即用上相待妙。若開粗顯妙。即用上絕待妙(云云)。跡中十妙者。一境妙。二智妙。三行妙。四位妙。五三法妙。六感應妙。七神通妙。八說法妙。九眷屬妙。十功德利益妙。釋十妙為五番。一標章。二引證。三生起。四廣解。五結權實。   ○標章者。雲何境妙。謂十如因緣四諦三諦二諦一諦等。是諸佛所師故稱境妙。智妙者。所謂二十智。四菩提智。下中上上上。七權實五三智一如實智。以境妙故智亦隨妙。以法常故諸佛亦常。涵蓋相稱境智。不可思議。故稱智妙。行妙者。謂增數行。次第五行。不次第五行。智導行故故言行妙。位妙者。謂三草位二木位一實位。妙行所契故言位妙。三法妙者。謂總三法。縱三法橫三法。不縱不橫三法。類通三法。皆祕密藏故稱為妙。感應妙者。謂四句感應。三十六句感應。二十五感應。別圓感應。水不上升月不下降。一月一時普現眾水。諸佛不來眾生不往。慈善根力見如此事。故名感應妙。神通妙者。謂報通修通。作意通體法通。無記化化通。無謀之權稱緣轉變。若遠若近若種若熟若脫。皆為一乘故言神通妙。說法妙者。謂說十二部法。小部法大部法。逗緣法所詮法。圓妙法如理圓說。鹹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故言說法妙。眷屬妙者。謂業眷屬神通眷屬願眷屬應眷屬法門眷屬。如陰雲籠月。群臣豪族前後圍遶。故言眷屬妙。利益妙者。謂果益因益。空益假益。中益變易益。猶如大海能受龍雨。故名利益妙。   ○二引證者。但引跡文尚不引本文。況引餘經耶。文雲諸法如是相等。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實相是佛智慧門。門即境也。又雲。甚深微妙法難見難可了。我及十方佛乃能知是相。即境妙也。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又以此妙慧求無上道。無漏不思議甚深微妙法。唯我知是相(云云)。即智妙也。本從無數佛具足行諸道。行此諸道已道場得成果。又雲。合掌以敬心欲聞具足道。又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佛子行道已來世得作佛。即行妙。天雨四華表住行向地。開示悟入亦是位義。乘是寶乘遊於四方。四方是因位。直至道場是果位。是名位妙。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莊嚴。大乘即真性。定即資成。慧即觀照。是為三法妙。我於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又我以佛眼觀見六道眾生。又一切眾生皆是吾子。又遙見其父踞師子床。即感應妙也。今佛世尊入於三昧。是不可思議現希有事。神通妙也。如來能種種分別巧說諸法。言辭柔軟悅可眾心。身子雲。聞佛柔軟音深遠甚微妙。又其所說法皆悉到於一切智地。又但說無上道。又已今當說最為難信難解。即說法妙。但教化菩薩無聲聞弟子。即眷屬妙。現在未來若聞一句一偈。皆與三菩提記。又須臾聞者。即得究竟三菩提。又若以小乘化我即墮慳貪。此事為不可。又終不令一人獨得滅度。皆以如來滅度而滅度之。即利益妙也。   ○三生起者。實相之境非佛天人所作。本自有之非適今也。故最居初。迷理故起惑。解理故生智。智為行本。因於智目起於行足。目足及境三法為乘。乘於是乘入清涼池。登於諸位位何所住。住於三法祕密藏中。住是法已寂而常照。照十法界機機來必應。若赴機垂應先用身輪。神通駭發見變通已堪任受道。即以口輪宣示開導。既霑法雨稟教受道。成法眷屬。眷屬行行拔生死本。開佛知見得大利益。前五約自因果具足。後五約他能所具足。法雖無量十義意圓。自他始終皆悉究竟也。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二上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二下   天台智者大師說   ○四廣釋境又為二。一釋諸境。二論諸境同異。釋境為六。一十如境。二因緣境。三四諦境。四二諦境。五三諦境。六一諦境。然眾經赴緣明境甚眾。豈可具載。略舉六種。六種次第者。十如是此經所說故在初。次十二因緣三世輪迴。本來具有。如來出世分別巧示。四諦名興從廣至略。次辨二諦。二諦語通別顯中道。次明三諦。三諦猶帶方便。直顯真實。次明一諦。一諦猶有名相。次明無諦。始從無明終至實際。略用六種足。一明十如境。已如前說(云云)。二釋因緣境。又為四。一正釋。二判粗妙。三開粗顯妙。四觀心正釋。又為四。一明思議生滅十二因緣。二明思議不生不滅十二因緣。三明不思議生滅十二因緣。四明不思議不生不滅十二因緣。思議兩種因緣為利鈍兩緣辨界內法論也。中(論雲)為鈍根弟子說十二因緣生滅相。此簡異外道。外道邪謂。諸法從自在天生。或言世性。或言微塵。或言父母。或言無因。種種邪推不當道理。此正因緣不同邪計。唯是過去無明。顛倒心中造作諸行。能出今世六道苦果好惡不同。正法念雲。畫人分佈五彩圖一切形。端正醜陋不可稱計。原其根本。從畫手出六道差別。非自在等作。悉從一念無明心出。無明與上品惡行業。合即起地獄因緣。如畫出黑色。無明與中品惡行業。合起畜生道因緣。如畫出赤色。無明與下品惡行。合起鬼道因緣。如畫青色無明與下品善行。合即起修羅因緣。如畫黃色。無明與中品善行。合即起人因緣。如畫白色。無明與上品善行。合即起天因緣。如畫上上白色。當知。無明與諸行。合故即有六道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病死等。隨上中下差別不同。人天諸趣苦樂萬品。以生歸死死已還生。三世盤迴車輪旋火。故經言。有河洄澓沒眾生無明所盲不能出。經又稱。為十二牽連更相拘帶。亦名十二重城。亦名十二棘園。此十二因緣。新新生滅唸唸不住。故名生滅十二因緣也。料簡者。纓珞第四雲。無明緣行生十二。乃至生緣老死亦生十二。是則一百二十因緣。初是癡乃至老死亦是癡。不覺故癡。初亦不覺至老死亦不覺。癡故生癡故死。若能覺因緣因緣即不行。癡不行故則將來生死盡名為黠。黠即隨道。又十二緣起十二緣生為同為異。此同是一切有為法故無異亦有差別。因是緣起。果是緣生。則二緣起五緣生。三緣起二緣生。又無明是緣起。行是緣生。乃至生是緣起。老死是緣生。又四句。緣起非緣生。未來二支法是也。緣生非緣起。過去二支。現在阿羅漢最後死陰是也。緣起緣生者。除過去現在羅漢死五陰。諸餘過去現在法是也。非緣起非緣生者。無為法是也。法身經說。諸無明決定生行。不相離常相隨逐。是名緣起非緣生。若無明不決定生行。或時相離不相隨是名緣生非緣起。乃至老死亦如是。尊者和須蜜說。因是緣起。從因生法是緣生。和合是緣起。從和合生是緣生。十二因緣支。二是過去則止常。二是未來則止斷。現在則顯中道。推現三因則說未來二果。推現在五果。則說過去二因。三世皆有十二支。為推因果故作如是說。十二時者。無明是過去諸結時。行是過去諸行時。識者相續心及眷屬時。名色者。已受生相續。未生四種色根六入未具。一歌邏羅。二阿浮陀。三卑屍。四伽那。五波羅奢訶。如是等時名名色。六入已生四種色根具足六入。此諸根未能為觸作所依。是時名六入。此諸根已能為觸作所依。未別苦樂不能避危害。捉火觸毒把刃不淨。是時名觸。能分別苦樂避危害等。能生貪愛不起婬欲。於一切物不生染著。是時名受。具上三受是時名愛。以貪境故四方追求。是時名取。追求之時起身口意。是時名有。如現在識在於未來。是時名生。如現在名色六入觸受。於未來是時名老死。一剎那十二緣者。若以貪心殺生。彼相應愚是無明。相應思是行。相應心是識。起有作業必有名色。起有作業必有六入。彼相應觸是觸。彼相應受是受。貪即是愛。彼相應纏是取。彼身口作業是有。如此諸法生是生。此諸法變是老。此諸法壞是死。問何不說病為支。答一切時一切處盡有者立支。自有人從生無病。如薄拘羅。生來不識頭痛況餘病。是故不立。問憂悲是支不。答非也。以終顯始耳。如老死必憂悲。問無明有因不。老死有果不。若有應是支。若無則墮無因無果法。答有而非支。無明有因謂不正思惟。老死有果謂憂悲。又無明有因謂老死。老死有果謂無明。現在愛取是過去無明。現在名色六入觸受。此四若在未來名老死。如說受緣愛。當知。說老死緣無明也。猶如車輪更互相因也。欲界胎生者。具十二支。色界者十一無名色也。無色界有十除名色六入。又言具有。色界初生諸根。未猛利時是名名色。無色界雖無色而有名。當知。悉具十二支也。問無明行與取有何異。答過現新故。已與果未與果等異。二思議不生不滅十二者。此以巧破拙。中論雲。為利根弟子說十二不生不滅。癡如虛空。乃至老死如虛空。無明如幻化不可得故。乃至老死如幻化不可得。金光明雲。無明體相本自不有。妄想因緣和合而有。不善思惟心行所造。如幻師在四衢道。幻作種種象馬纓珞人物等。癡謂真實智知非真。無明幻出六道依正。當知。本自不有無明所為。如知籐本非蛇。則怖心不生。不生故不滅。是名思議不生不滅十二因緣相也。三不思議生滅因緣者。破小明大。為利鈍兩緣說界外法也。華嚴雲。心如工畫師作種種五陰。一切世間中莫不從心造。畫師即無明心也。一切世間即是十法界。假實國土等也。諸論明心出一切法不同。或言阿黎耶是真識出一切法。或言阿黎耶是無沒識。無記無明出一切法。若定執性實。墮冥初生覺從覺生我心過。尚不成界內思議因緣。豈得成界外不思議因緣。惑既非不思議境。翻惑之解豈得成不思議智。破此如止觀中說。今明無明之心。不自不他不共不無因。四句皆不可思議。若有四悉檀因緣。亦可得說。如四句求夢不可得。而說夢中見一切事。四句求無明不可得。而從無明出界內外一切法。出界內十二因緣如前說。出界外十二因緣者。如寶性論雲。羅漢支佛空智。於如來身本所不見。二乘雖有無常等四對治。依如來法身復是顛倒。顛倒故即是無明。住無漏界中有四種障。謂緣相生壞。緣者。謂無明住地與行作緣也。相者。無明共行為因也。生者。謂無明住地共無漏業因。生三種意生身也。壞者。三種意生身緣不可思議變易死也。還如界內十二因緣從無明至老死也。緣者即無明支也。相者行支也。生者即名色等五支也。愛取有三支例前可知也。壞即生死支也。此十二支數同界內義意大異。彼論雲。三種意生身。未得離無明垢。未得究竟無為淨。無明細戲論未永滅。未得究竟無為我。無明細戲論集因無漏業生。意陰未永滅未得無為樂。煩惱染業染生染。未究竟滅未證甘露究竟常。以緣煩惱道故不得大淨。以相業道故不得八自在我。以生苦道故不得大樂。以壞老死故不得不變易常者。由不思議生滅十二因緣也。是為界外不思議生滅十二因緣相(云云)。不思議不生不滅十二因緣者。為利根人即事顯理也。大經雲。十二因緣名為佛性者。無明愛取既是煩惱。煩惱道即是菩提。菩提通達無復煩惱。煩惱既無即究竟淨。了因佛性也。行有是業道即是解脫。解脫自在緣因佛性也。名色老死是苦道。苦即法身。法身無苦無樂是名大樂。不生不死是常。正因佛性故。言無明與愛是二中間即是中道。無明是過去。愛是現在。若邊若中無非佛性。並是常樂我淨。無明不生亦復不滅。是名不思議不生不滅十二因緣也。二判粗妙者。因緣之境不當粗妙。取之淺深致有差降耳。若從無明生諸行乃至老死。從三生二從二生七。從七生三。更互因緣煩惱業因緣業苦因緣無常生滅。中論判此教鈍根法。涅槃稱慇懃半字。此經但離虛妄名為解脫。故知此境則粗。若無明體相本自不有。妄想因緣和合而有境。既如幻智亦叵得。經言。若有一法過於涅槃。我亦說如幻如化。中論明教利根。涅槃稱長者教毘伽羅論。大品名為如實巧度。此經名小樹。斯境則巧。若無明是緣從緣生相。從相有生從生故壞。滅緣故淨除相故我。盡生則樂無壞故常。中論雲。因緣生法亦名為假名。大品稱十二緣獨菩薩法。涅槃稱因滅無明則得熾燃。此經則是大樹而得增長。比前為妙。方後為粗。若言無明三道即是三德。不須斷三德更求三德。中論雲。因緣所生法亦名中道義。大品說。十二因緣是為坐道場。涅槃雲。無明與愛是二中間即是中道。此經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亦名最實事。豈非妙耶。前三是權故為粗。後一是實。故為妙用此粗妙歷五味教者乳。教具二種因緣。一粗一妙。酪教一粗。生蘇三粗一妙。熟蘇二粗一妙。法華但說一妙。是名待粗因緣明妙因緣也。三開粗顯妙者。如經我法妙難思。前三皆是佛法。豈有思議之粗。異不思議之妙。無離文字說解脫義。秖體思議即不思議。譬如長者引盆器米麵。給與窮子成窮子物。若定天性窮子。非復客作人。盆器還家安是他物。如來於不思議方便說粗。何得保粗異妙。今決了聲聞法。是諸經之王。即是開兩因緣即論於妙。又大經雲。為諸聲聞開發慧眼者。昔慧眼但見於空不見不空。今開慧眼即見不空。不空即見佛性。故雲慧眼見故而不了了。佛以佛眼見則了了。此即決菩薩慧眼開第三因緣即絕待論於妙。四觀心者。觀一念無明即是明。大經雲。無明明者。即畢竟空。空慧照無明。無明即淨。譬如有人覺知有賊。賊無能為。既不為無明所染。即是煩惱道淨。煩惱淨故則無業。無業故無縛。無縛故是自在我。我既自在不為業縛。誰受是名色。觸受無受則無苦。既無苦陰誰復遷滅。即是常德。一念之心既具十二因緣。觀此因緣恆作常樂我淨之觀。其心唸唸住祕密藏中。恆作此觀名託聖胎。觀行純熟胎分成就。若破無明名出聖胎(云云)。三明四諦境為四。一明四諦。二判粗妙。三開粗顯妙。四觀心。初又二。一出他解。二四番四諦。有師解。勝鬘無邊聖諦。對二乘有餘彰佛究竟。二乘是有作四聖諦。作者有量四聖諦也。無作四聖諦者。無量四聖諦也。作無作就行。量無量就法。二乘觀諦得法不盡。更有所作故名有作。得法不盡則有限量。經言。因他知知是有作行也。因他知非一切知。不知無量法也。故言有作有量。無作無量者。佛知無窮盡。更無所作故名無作。自力知一切知者。無作行也。一切者是無量法也。如此釋者。雖唱四名但成二義。非今所用。四種四諦者。一生滅。二無生滅。三無量。四無作。其義出涅槃聖行品。約偏圓事理分四種之殊。所言生滅者。迷真重故從事受名。然苦集是一法。分因果成兩道。滅亦然。雜心偈雲。諸行果性是說苦諦。因性說集諦。一切有漏法究竟滅說滅諦。一切無漏行說道諦。大經雲。陰入重簷逼迫繫縛是苦諦。見愛煩惱能招來果是集諦。戒定慧無常苦空。能除苦本是道諦。二十五有子果縛斷是滅諦。遺教雲。集真是因更無別因。滅苦之道即是真道。此皆明生滅四聖諦相也。次第者。從粗至細苦相粗故先說。滅雖非真因滅會真。滅相粗亦先說。又舉世苦果令厭世集。滅能會出世果令其欣道。作如此次第也。聖者對破邪法。故言正聖也。諦者有三解(云云)。謂自性不虛故稱為諦。又見此四得不顛倒覺。故稱為諦。又能以此法顯示於他故名為諦。大經凡夫有苦無諦。聲聞緣覺有苦有苦諦。當知凡夫不見聖理不得智不能說。但苦無諦聲聞具三義故稱為諦。此釋與經合也。無生者迷真輕故。從理得名。苦無逼迫相集無和合相。道不二相滅無生相。又習應苦空三亦如是。又無生者生名集道。集道即空。空故不生集道。集道不生則無苦滅。即事而真。非滅後真。大經雲。諸菩薩等解苦無苦。是故無苦而有真諦。三亦如是。是故名為無生四聖諦。聖諦義如前說。無量者迷中重故從事得名。苦有無量相。十法界果不同故。集有無量相。五住煩惱不同故。道有無量相。恆沙佛法不同。故滅有無量相。諸波羅蜜不同。故大經。雲知諸陰苦名為中智。分別諸陰有無量相非諸聲聞緣覺所知。我於彼經竟不說之。三亦如是。是名無量四聖諦。無作者。迷中輕故從理得名。以迷理故菩提是煩惱名集諦。涅槃是生死名苦諦。以能解故煩惱即菩提名道諦。生死即涅槃名滅諦。即事而中。無思無念無誰造作故名無作。大經雲。世諦即是第一義諦。有善方便隨順眾生說有二諦。出世人知即第一義諦。一實諦者無虛妄無顛倒。常樂我淨等。是故名為無作四聖諦。然勝鬘說無作四諦中。別取一滅諦是佛所究竟。是常是諦是依。三是無常非諦非依。何者三入有為相中故無常。無常則虛妄故非諦。無常則不安故非依。滅諦離有為故是常。非虛妄故是諦。第一安隱故是依。故名第一義諦。亦名不思議也。達摩鬱多罹難此義。然經說佛菩提道三義故常。一惑盡故常。二不從煩惱生故常。三解滿故常。如眾流歸海。那雲道諦無常。答勝鬘作此說者。前苦滅諦非壞法滅。無始無作等過恆沙佛法成就。說如來法身不離煩惱藏。說苦諦隱名如來藏。顯名為法身。二乘空智於四不顛倒境界不見不知。今欲顯說。說一是常是實是依有對治除障身顯故明三非常非實一是常是實耳。今難若爾一諦顯是無作諦。三諦未顯非無作諦。一是了義三非了義。當知。勝鬘所說說於次第。從淺至深歷別未融。乃是無量四諦中之無作。非是發心畢竟二不別之無作。涅槃雲。有諦有實。當知四種皆稱諦稱實稱常也。二判粗妙者。大小乘論諦不出此四。或教行證不融者為粗。教融行證未融亦粗。俱融者則妙。若約五味者。乳教兩種二乘並不聞。以大隔小則一粗一妙。酪教一種。大乘所不用。以小隔大根敗聾啞是故為粗。生蘇教四種。一破三二不入二一雖入一教不融。故三粗一妙。熟蘇教三種。一破二一入一一不入一一雖入一教不融。故二粗一妙醍醐教但一種四諦。唯妙無粗。是為待粗明妙(云云)。三開粗顯妙者。先敘諸經意。大品止明三種四諦。文雲。色即是空非色滅空。無生意也。一切法趣色是趣不過無量意也。色尚不可得。何況有趣有不趣。無作意也。中論偈亦有三意。後兩品明小乘觀法。即生滅意也。無量義明一中出無量。是從無作開出三種四諦也。法華明無量入一。是會三種四諦。歸無作一種四諦也。涅槃聖行追分別眾經故。具說四種四諦也。德王品追泯眾經。俱寂四種四諦。文雲。生生不可說。生不生不可說。不生生不可說。不生不生不可說。經釋初句雲。雲何生生不可說。生生故生。生生故不生。故不可說。若依文但舉生不生釋生生。此之生生即生不生。那可偏作生生而說。佛為利根人舉一而例諸。若取意者。生生即生不生。亦即不生生。亦即不生不生。那可偏作生生一句而說。若得此意。下三句例皆如此。問佛何故作偏釋耶。答為利根故。亦是有因緣故宜須如此。時眾如快馬見鞭影不俟徹骨耳。如此追泯何說而不寂耶。或三種可說為粗。一可說為妙。或三不可說為粗。一不可說為妙。或四皆可說為粗。四皆不可說為妙。或四可說有粗有妙。或四不可說有粗有妙。或四可說皆非粗非妙。或四不可說皆非粗非妙。如是等種種皆決了入妙。開權顯實四皆不可說。是位高。四皆可說是體廣。四亦可說亦不可說。是用長。四非可說非不可說。是非高非廣非長非短非一非異同稱為妙也。觀心可知不復記也。四明二諦。又為四。一略述諸意。二明二諦。三判粗妙。四開粗顯妙。夫二諦者。名出眾經而其理難曉。世間紛紜由來碩諍。妙勝定經雲。佛昔與文殊。共諍二諦俱墮地獄。至迦葉佛時共質所疑。二聖因地尚不能了。況即人情強生去取。問釋迦值迦葉。即是二生菩薩。雲何始解二諦。爾前復不應墮惡道。答爾前語寬。何必齊二生之前始惡道出。又二生菩薩將鄰補處。補處位多別圓永無此理。通教見地已免惡道亦無墮落應是三藏菩薩。至二生時猶未斷惑。始解二諦此義無咎。爾前墮惡道亦有其義。問三藏菩薩有墮落。餘三教無者。金光明經那雲十地猶有虎狼師子等怖耶。答為惡友殺則墮地獄。為惡象殺不墮地獄。然圓教肉身於一生中。有超登十地之義。此則煩惱已破無地獄業。猶有肉身未免惡獸。餘教肉身一生之中。不登十地。唯作行解以煩惱為虎狼作行解者。於理則通於事不去(云云)。然執者不同。莊嚴旻據佛果出二諦外。為中論師所覈。如此佛智照何理破何惑。若無別理可照不應出外。若出外而無別照者。藉何得出。進不成三退不成二(云云)。梁世成論執世諦不同。或言。世諦名用體皆有。或但名用而無於體。或但有名而無體用(云云)。陳世中論破立不同。或破古來二十三家明二諦義。自立二諦義。或破他竟約四假明二諦。古今異執各引證據自保一文不信餘說。今謂不爾。夫經論異說悉是如來善權方便。知根知欲種種不同。略有三異。謂隨情情智智等。隨情說者。情性不同。說隨情異。如毘婆沙明。世第一法有無量種。際真尚爾況復餘耶。如順盲情種種示乳。盲聞異說而諍白色豈即乳耶。眾師不達此意。各執一文自起見諍。互相是非信一不信一。浩浩亂哉。莫知孰是。若二十三說及能破者。有經文證。皆判是隨情二諦意耳。無文證者悉是邪。謂同彼外道非二諦攝也。隨情智者情謂二諦二皆是俗。若悟諦理乃可為真。真則唯一。如五百比丘各說身因。身因乃多正理唯一。經雲。世人心所見名為世諦。出世人心所見名第一義諦。如此說者即隨情智二諦也。隨智者。聖人悟理非但見真。亦能了俗如眼除膜見色見空。又如入禪者。出觀之時身心虛豁。似輕雲靄空。已不同散心。何況悟真而不了俗。毘曇雲。小雲發障大雲發障。無漏逾深世智轉淨故。經言。凡人行世間不知世間相。如來行世間明瞭世間相。此是隨智二諦也。若解此三意。將尋經論。雖說種種於一一諦皆備三意也。二正明二諦者。取意存略。但點法性為真諦。無明十二因緣為俗諦。於義即足。但人心粗淺不覺其深妙。更須開拓則論七種二諦。一一二諦更開三種。合二十一二諦也。若用初番二諦破一切邪謂執著皆盡如劫火燒不留遺芥。況鋪後諸諦迥出文外。非復世情圖度。所言七種二諦者。一者實有為俗。實有滅為真。二者幻有為俗。即幻有空為真。三者幻有為俗。即幻有空不空共為真。四者幻有為俗。幻有即空不空。一切法趣空不空為真。五者幻有幻有即空皆名為俗。不有不空為真。六者幻有幻有即空皆名為俗。不有不空一切法趣不有不空為真。七者幻有幻有即空皆為俗。一切法趣有趣空趣不有不空為真實有二諦者。陰入界等皆是實法。實法所成森羅萬品。故名為俗。方便修道滅此俗已乃得會真。大品雲。空色色空。以滅俗故謂為空色。不滅色故謂為色空。病中無藥文字中無菩提。皆是此意。是為實有二諦相也。約此亦有隨情情智智等三義。推之可知。幻有空二諦者。斥前意也。何者實有時無真。滅有時無俗二諦義不成。若明幻有者。幻有是俗幻有不可得即俗而真。大品雲。即色是空即空是色。空色相即二諦義成。是名幻有無二諦也。約此亦有隨情情智智等三義(云云)。隨智小當分別。何者實有隨智照真與此不異。隨智照俗不同。何者通人入觀巧復局。照俗亦巧如百川會海。其味不別復局。還源江河則異。俗是事法照異非疑。真是理法不可不同。秖就通人出假。亦人人不同可以意得。例三藏出假亦應如是(云云)。幻有空不空二諦者。俗不異前。真則三種不同。一俗隨三真即成三種二諦。其相雲何。如大品明非漏非無漏初人謂非漏是非俗。非無漏是遣著。何者行人緣無漏生著。如緣滅生使。破其著心還入無漏。此是一番二諦也。次人聞非漏非無漏。謂非二邊別顯中理。中理為真。又是一番二諦。又人聞非有漏非無漏。即知雙非正顯中道。中道法界力用廣大。與虛空等。一切法趣非有漏非無漏。又是一番二諦也。大經雲。聲聞之人但見於空不見不空。智者見空及與不空。即是此意。二乘謂著此空。破著空故故言不空。空著若破但是見空。不見不空也。利人謂不空。是妙有故言不空利。利人聞不空。謂是如來藏。一切法趣如來藏。還約空不空。即有三種二諦也。復次約一切法趣非漏非無漏。顯三種異者初人聞一切法趣非漏非無漏者。謂諸法不離空。周行十方界還是瓶處。如又人聞趣知此中理須一切行來趣發之。又人聞一切趣即非漏非無漏。具一切法也。是故說此一俗隨三真轉。或對單真或對複真。或對不思議真。無量形勢婉轉赴機。出沒利物。一一皆有隨情情智智等三義。若隨智證俗。隨智轉智證偏真。即成通二諦智證不空真。即成別入通二諦智證一切趣不空真。即成圓入通二諦。三人入智不同復局照俗亦異(云云)。何故三人同聞二諦。而取解各異者。此是不共般若與二乘共說。則淺深之殊耳。大品雲。有菩薩初發心與薩婆若相應。有菩薩初發心如遊戲神通淨佛國土。有菩薩初發心即坐道場為如佛。即此意也幻有無為俗。不有不無為真者。有無二故為俗。中道不有不無不二為真。二乘聞此真俗俱皆不解。故如啞如聾。大經雲。我與彌勒共論世諦。五百聲聞謂說真諦。即此意也。約此亦有隨情情智智等(云云)。圓入別二諦者。俗與別同。真諦則異。別人謂不空但理而已。欲顯此理須緣修方便。故言一切法趣不空。圓人聞不空理。即知具一切佛法。無有缺減故言一切趣不空也。約此亦有隨情等(云云)。圓教二諦者。直說不思議二諦也。真即是俗。俗即是真。如如意珠。珠以譬真用以譬俗。即珠是用即用是珠。不二而二分真俗耳。約此亦有隨情智等(云云)。身子雲。佛以種種緣譬喻巧言說。其心安如海我聞疑網斷。即其義焉。問真俗應相對。雲何不同耶。答此應四句俗異真同真異俗同。真俗異相對。真俗同相對。三藏與通真同而俗異。二入通真異而俗同。別真俗皆異而相對。圓入別俗同真異。圓真俗不異而相對。不同而同。若不相入當分真俗即相對(云云)。七種二諦廣說如前。略說者。界內相即不相即。界外相即不相即四種二諦也。別接通五也。圓接通六也。圓接別七也。問何不接三藏。答三藏是界內不相即。小乘取證根敗之士故不論接。餘六是摩訶衍門。若欲前進亦可得去。是故被接。問若不接亦不會。答接義非會義。未會之前不論被接。三判粗妙者。實有二諦半字法門引鈍根人。蠲除戲論之糞。二諦義不成此法為粗。如幻二諦。滿字法門為教利根。諸法實相三人共得。比前為妙。同見但空方後則粗。以別入通能見不空是則為妙。教譚理不融是故為粗。以圓入通為妙。妙不異後。帶通方便是故為粗。別二諦不帶通方便。是故為妙。教譚理不融。是故為粗。圓入別理融為妙。帶別方便為粗。唯圓二諦正直無上道。是故為妙。次約隨情智判粗妙者。且約三藏初聞隨情二諦。執實語為虛語起語見故。生死浩然無佛法氣分。若能勤修念處發四善根。是時隨情二諦皆名為俗。發得無漏所照二諦皆名為真。從四果人以無漏智所照真俗。皆名隨智二諦。隨情則粗隨智則妙譬如轉乳始得成酪。既成酪已。心相體信入出無難。即得隨情情智智等說通別入通圓入通令其恥小慕大。自悲敗種渴仰上乘。是時如轉酪為生蘇。心漸通泰即為隨情情智智等說別圓入別。明不共般若命領家業金銀珍寶出入取與。皆使令知。既知是已。即如轉生蘇為熟蘇。諸佛法久後要當說真寶即隨情情智智等說圓二諦。如轉熟蘇為醍醐。是則六種二諦調熟眾生。雖成四味是故為粗。醍醐一味是則為妙。又束判粗妙。前二教雖有隨智等。一向是隨情說他意語故。故名為粗。別入通去。雖有隨情等。一向束為情智說自他意語故亦粗亦妙。圓二諦雖有隨情等。一向是隨智說佛自意語故。故稱為妙。問前二二諦一向是隨情。應非見諦亦不得道。答不得中道故稱隨情。諸佛如來不空說法。雖非中道第一義悉檀。不失三悉檀益。大概判之皆屬隨情為粗耳。若以七種二諦歷五味教者。乳教有別圓入別圓三種二諦二粗一妙。酪教但實有二諦純粗。生蘇具七種二諦。六粗一妙。熟蘇六種。五粗一妙。法華但有一圓二諦。無六方便唯妙不粗。題標為妙意在於此。是為相待判粗妙也。四開粗顯妙者。三世如來本令眾生開佛知見。得無生忍。大事因緣出現於世。法華論雲。蓮華出水義不可盡。出離小乘泥濁水故。入如來大眾中。坐如諸菩薩坐蓮華上。聞說無上清淨智慧者。必非坐華葉也。乃是諸菩薩聞說一圓道。證一圓果處華王界。同捨那佛坐蓮華臺耳。佛意如此。始見我身初聞一實已入華臺。為未入者從頓開漸更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說諸二諦或單或複。或不可思議種種不同。皆為華臺而作方便。但如來常寂而化周法界。實不分別先謀後動施此汲引慈善根力。令諸眾生從此得入有人言。始自鹿苑皆是法華弄引。今言不爾。且近說寂滅道場已來。悉為法華弄引。所以光照他土現佛。悉為頓開漸文殊引先佛亦為頓開漸。如此弄引猶恨其近。從大通智勝已來而為眾生。作法華方便。當知。不止近在寂場。又此猶近。從本成佛已來。而為眾生作華臺方便。又復猶近。從本行菩薩道時。而為眾生作華臺方便。文雲。我本立誓願。普令一切眾亦同得此道。當知。弄引豈止今耶。本來所化入華臺者。自是一邊。其未入者如上方便不息。中間亦如是。若從華嚴方等般若等經。或別入通圓入通。圓入別等入華臺者。與本入者無異。復自是一邊。其未入者四味調熟。皆於此經得入華臺。諸教之中或住三味二味一味。或全生者皆決粗令妙悉入華臺。三藏保果。難破已破難開已開況易破易開。悉隨情仍本當門顯實即入華臺。文雲。七寶大車。其數無量。各賜諸子(云云)。此即開權顯實。諸粗皆妙絕待妙也。若如上說。法華總括眾經。而事極於此。佛出世之本意諸教法之指歸。人不見此理謂是因緣事相。輕慢不止舌爛口中。若得其旨深。見七種二十一種無量教門。意氣博遠更相間入。繡淡精微橫周豎窮。悉歸會法華。二萬燈明迦葉等。古佛設教妙極於此。有經雲。彌勒當來亦妙極於此。釋迦仰同三世亦妙極於此。涅槃贖命重寶重抵掌耳。觀此妙旨宏壯包籠。尋者須曠其意。莫以人情局彼太虛也。攝大乘明十勝相義。鹹謂深極。使地論翻宗。今試以十妙比之。彼有所漏。且用理妙比依止勝相明不思議因緣四句破執。豈留黎耶庵摩羅為依止耶。四悉檀施設。不止立無明他生一句。彼直是一道明義。不見開合眾經頓漸為物。約教約行隨情隨智。大包佛化深括始終。因緣一境已廣於依止。更用四四諦七二諦五三諦一諦等比者。彼無準擬。跡中十妙已有所漏。本中十妙群經所無。何況彼論。又觀心十妙即得行用。不如貧人數果頭寶。當知。十妙法門鱗沓重積。可勝言哉。天竺大論尚非其類。真丹人師何勞及語。此非誇耀法相然耳。思自見之無俟辭費也。五明三諦者。眾經備有其義。而名出纓珞仁王。謂有諦無諦中道第一義諦。今經亦有其義。壽量雲。非如非異即中道。如即真異即俗。問若此經無四種因緣等名那用其義答五住二死名出勝鬘涅槃。不應用其義。若不用五住則不破無明。若不用二死則非常住。又三佛名出楞伽。餘經應無三佛義。眾經皆是佛說。名乃不同義不可壅(云云)。今明三諦為三。一明三諦。二判粗妙。三開粗顯妙。卻前兩種二諦。以不明中道故。就五種二諦得論中道。即有五種三諦。約別入通點非有漏非無漏三諦義成。有漏是俗無漏是真。非有漏非無漏是中。當教論中但異空而已。中無功用不備諸法。圓入通三諦者。二諦不異前。點非漏非無漏具一切法。與前中異也。別三諦者。開彼俗為兩諦。對真為中中理而已(云云)。圓入別三諦者。二諦不異前。點真中道具足佛法也。圓三諦者。非但中道具足佛法。真俗亦然。三諦圓融一三三一。如止觀中說(云云)。二判粗妙者。別圓入通帶通方便。故為粗。別不帶通為妙。圓入別帶別方便為粗。圓不帶方便最妙。約五味教者。乳教說三種三諦。二粗一妙。酪教但粗無妙。生蘇熟蘇皆具五種三諦。四粗一妙。此經唯一種三諦。即相待妙也。三開粗顯妙。決前諸粗入一妙三諦。無所可待是為絕待妙也。六明一諦者。大經雲。所言二諦其實是。一方便說二。如醉未吐見日月轉謂有轉日及不轉日。醒人但見不轉不見於轉。轉二為粗不轉為妙。三藏全是轉二。同彼醉人。諸大乘經帶轉二說不轉一。今經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不轉一實是故為妙。地持明地相明義說相似法。地實明義說真實法。又教門方便即教道明義。說所證法即證道明義。今借用之。諸佛法久後要當說真實。即地實義。道場所得法即是證道明義。是故妙也。執著此實。實語是虛語。生語見故。故名為粗。融通無著是故言妙。開粗顯妙可解(云云)。諸諦不可說者。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那得諸諦紛紜相礙。一諦尚無諸諦安有。一一皆不可說。可說為粗不可說為妙。不可說亦不可說是妙。是妙亦妙言語道斷故。若通作不可說者。生生不可說。乃至不生不生不可說。前不可說為粗。不生不生不可說為妙。若粗異妙相待不融。粗妙不二即絕待妙也(云云)。約五味教者。乳教一粗無諦一妙無諦。酪教一粗無諦。生蘇三粗無諦一妙無諦。熟蘇二粗無諦一妙無諦。此經但一妙無諦。開粗如前(云云)。問何故。大小通論無諦。答釋論雲。不破聖人心中所得涅槃。為未得者執涅槃生戲論。如緣無生使故破言無諦也。問若爾小乘得與不得俱皆被破。大乘得與不得亦俱應破。答不例小乘猶有別惑可除別理可顯故。雖得須破。中道不爾。得雲何破。問若爾中道唯應有一實諦。不應言無諦也。答為未得者執中生惑故須無諦。實得者有戲論者無(云云)。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二下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716 妙法蓮華經玄義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三上   天台智者大師說   二諸境開合者。先用十如為首。何者此經命章絕言稱歎十如。今更說五境。雲何同異耶。十二因緣與十如開合者。名異故言開。義同故言合無明支合如是性。行支合如是相。識名色六入觸受合如是體。愛合如是緣。取合如是力作。有合如是因。生老死合如是果報等(云云)。又總合者。如是相合行有兩支。如是性合無明愛取三支。如是體合識名色乃至老死七支。如是力還是煩惱道。三支無明愛取能生業力。如是作還是行有二支。能為苦作業也。如是因還是行有二支。為七苦作因也。如是緣還是無明愛取三支能潤業取苦也。如是果還是行有之習果也。如是報還是行有之業。招名色等報。此兩番通用思議十二因緣。合六道十如是。次用不思議十二因緣。合四聖十如者。無明支轉即變為明。明即了因。成聖人如是性。惡行支轉即變為善行。善行即緣因。成聖人如是相。識名色等苦道轉即法身。成聖人如是體。愛取二支轉成聖人菩提心。即是如是力。有支含果變成六度行。即成聖人如是作亦轉成聖人如是因。此有支轉有二種正道。轉成如是因。助道轉成聖人如是緣老死支。轉成法性常住。成聖人如是果報(云云)。又總作者。體力作三法秖是煩惱業。苦變成法身菩提心六度行等。勤習三法在內成性。在外成相。正意成體誓願深遠成力。立行成作牽果成因。相助成緣剋發成果報(云云)。若細分四聖節節有異。今取大概故通釋耳。經雲。一切智願猶在不失。二乘亦得作通釋也。四種四諦合十如者。生滅無生兩種苦集。是六道十如。如是相如是性是集。如是體是苦。如是作力因緣又是集。如是果報又是苦(云云)。生滅無生兩種道滅。是析體二乘及通菩薩十如。如是相性即是道。如是體即是滅。如是力作因緣皆是道。如是果報又是滅。無量無作兩種苦集。即是四聖界外果報十如。集諦即是界外如是相性力作因緣也。苦諦即是界外如是體果報等(云云)。無量無作兩種道滅。即是四聖界外涅槃十如道諦即是涅槃性相力作因緣等。亦是般若解脫也。滅諦即是涅槃體果報等。亦成常住法身也(云云)。四種四諦合四種十二因緣者。生滅無生兩苦集。即是兩種思議十二因緣。生滅無生兩種道滅。即是兩種思議十二因緣。無明滅乃至老死滅也。無量無作兩苦集。即是兩不思議十二因緣也。無量無作兩道滅。即是兩不思議十二因緣。無明滅乃至老死滅此可解。七種二諦合十如者。藏通別圓入通凡四俗。皆是六道十如也。藏通兩真是二乘十如也。別圓入別兩俗有邊。是六道十如。無邊是二乘十如。圓俗此通九法界十如。別入通圓入通。別圓入別圓。凡五種真皆是佛法界十如也。七種二諦合四種十二因緣者。藏通別圓入通凡四俗。即是思議兩種十二因緣。藏通兩真即是思議十二因緣。無明滅乃至老死滅也。別圓入別兩俗有邊。是思議十二因緣。無邊是思議無明滅乃至老死滅。圓俗即通界內外四種十二因緣也。別入通圓入通。別圓入別圓。凡五種真即是界外不思議十二因緣。無明滅乃至老死滅也。七種二諦合四種四諦者。實有二諦即生滅四諦也。幻有二諦即無生四諦也。別入通圓入通兩俗。還是無生苦集也。別入通真是無量道滅也。圓入通真是無作道滅也。別俗圓入別俗。此是無量苦集。圓俗是無作苦集。別真是無量道滅。圓入別真圓真。是無作道滅也。五種三諦合十如者。別入通圓入通兩俗。是六道十如。別俗圓入別俗有邊。是六道十如。無邊是二乘十如圓俗意通九界(云云)。五種真諦皆是二乘菩薩等十如。五種中諦皆是佛界十如也。五種三諦合四種十二因緣者。別入通圓入通兩俗。是六道思議十二因緣。別圓入別兩俗有邊。是思議六道十二因緣生。無邊是思議十二因緣滅。圓俗義通(云云)。今且用是四種十二因緣五種真諦。即是思議十二因緣滅。亦即是不思議十二因緣生。五種中諦即是不思議十二因緣滅。五種三諦合四種四諦者。別入通圓入通兩俗。即無生苦集也。別俗圓入別俗圓俗通是無生之苦集。亦是無生之道滅。亦是無量之苦集也。別入通圓入通兩真。本取但空邊。是無生道滅也。別真圓入別真。即是無生之道滅。於無量是苦集。圓真於無生是道滅。於無量無作是苦集。別入通中是無量道滅。圓入通中是無作道滅。別中是無量道滅。圓入別中是無作道滅。圓中正是無作道滅。五種三諦合七種二諦者。簡前兩二諦不被合也。次二種二諦二俗。即是五種三諦家五種俗。二真空邊即是五種三諦家真。不空邊即是五種三諦家中。後三種二諦三俗。空邊即是五種三諦家真。有邊即是五種三諦家俗。三真即是五種三諦家中又作一種說。如後簡前二諦不被合後五俗有真有俗。後五真有真有中。一實諦合十如者。一一法界皆具十界。簡卻九界但與佛法界同也。簡三種十二因緣。但與一種十二因緣滅同。簡三種四諦。但與一實四諦。同簡七種二諦。但與五真諦有同不同。簡五種三諦。但與五中諦同(云云)。言無諦不可說者。合十如如名不異。即是空寂言辭相。寂滅不可說示。即是十種皆如義也。諸無明滅。乃至老死滅其義甚深。甚深即無諦同也。生生不可說。乃至不生不生不可說。即與無諦同也。七種真諦皆不可說。最初真諦不可說者。如身子雲。吾聞解脫之中無有言說。況後六耶。非生死非涅槃。既非二邊亦無中道。即五種中諦與無諦同也。一實名虛空。虛空無一。雲何有實。即無諦同也。無諦自無所存。平等大慧無若干也。雖無若干若干無量。舒之充滿法界。不知從何而來。無量無若干收之莫知所有。不知從何而去。不來不去即是法佛(云云)。復次七種二諦。赴緣開合轉轉相入一一又各有隨情隨情智隨智等。餘五義例亦應有。今不具載。何者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自思之。問諸境理既融會。何意紛葩更相拘入耶。答如來觀知十界性相。有成熟者未成熟者。大機未熟不令起謗。小機若熟不令失時。隨其所宜應單應複。偏圓相入而成熟之。聞即得益。華嚴雖具鑒十界。兩界熟故別圓二種而成熟之。三藏亦鑒十界。二乘性相熟故。用生滅而成熟之。方等亦鑒十界。四界熟故用四種相入而成熟之。般若亦鑒十界。亦四界熟故。用三種相入而成熟之。法華亦鑒十界一性相熟。但一圓諦而成熟之。若無善巧方便出沒調熟。雲何境智而得融妙耶。譬如畫師尚能淡入五彩作種種像。況佛法王於法自在。而不能種種間入調伏眾生耶。問上明六境等。此經聽可無名有其義不。答十如名義已備於前四種十二因緣者。化城品明生滅十二緣。譬喻品。但離虛妄。是不生十二緣。方便品雲佛種從緣起。是界外無量無作兩種十二緣。四四諦者。譬喻品。諸苦所因貪慾為本。是生滅四諦。藥草喻品。了達空法。是無生四諦。又雲無上道。及方便品。但說無上道如來滅度等。是界外無量無作兩種四諦也。十如差別。是世諦。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即真諦也。安樂行雲亦不分別有為無為實不實法。有是俗諦無是真諦。亦不分別是遮二邊顯中道。壽量雲非如非異。非異非俗。非如非真。三諦義也。方便品雲更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是一實諦也。又雲唯此一事實也。若言說無分別法。又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是無諦義也。   ○第二智妙者。至理玄微非智莫顯。智能知所非境不融。境既融妙智亦稱之。其猶影響矣故次境說智。智即為二。初總論諸智。二對境論智。總智為六。一數二類三相四照五判六開。數者。一世智。二五停心四念處智。三四善根智。四四果智。五支佛智。六六度智。七體法聲聞智。八體法支佛智。九體法菩薩入真方便智。十體法菩薩出假智。十一別教十信智。十二三十心智。十三十地智。十四三藏佛智。十五通教佛智。十六別教佛智。十七圓教五品弟子智。十八六根清淨智。十九初住至等覺智。二十妙覺智。二類者。世智無道邪計妄執。心行理外不信不入故為一。五停心四念處。已入初賢佛法氣分。俱是外凡故為一。四善根同是內凡故為一。四果同見真故為一。支佛別相觀能侵習故為一。六度緣理智弱緣事智強故為一。通教方便聲聞體法智勝故為一。支佛又小勝故為一。通教菩薩入真方便智。四門遍學故為一。通教出假菩薩智正緣俗故為一。別教十信智。先知中道勝前劣後故為一。別教三十心俱是內凡故為一。十地同是聖智故為一。三藏佛是師位名勝三乘弟子故為一。通教佛智斷惑照機勝故為一。別教佛智又勝故為一。圓教五品弟子同具煩惱性。能知如來祕密之藏故為一。六根清淨智鄰真故為一。初住至等覺同破無明故為一。妙覺佛智無上最尊故為一。如是等隨其類分相似者。或離或合判為二十(云云)。三辨相者。天竺世智極至非想。此間所宗要在忠孝五行。六藝天文地理。醫方卜相兵法貨法。草木千種皆識。禽獸萬品知名。又塗左割右等無憎愛。獲根本定發五神通。停河在耳變釋為羊。納吐風雲捫摸日月。法是世間法。定是不動定。慧是不動。出邀名利增見愛。世心所知故名世智也。五停四念者。有定故言停。有慧故言觀。觀能翻邪定能制亂。數息治散不淨治貪。滋治瞋因緣治癡。念佛治障道。念處是觀苦諦上。四智治於四倒四倒不起。由此四觀初翻四倒。未入聖理故言外凡智也。煖法緣四諦境生智。伏煩惱智更增。成十六觀智。如火鑽上下相依生火燒薪。以有智知有境。能生煖智令有萎悴。如夏時聚華。為□□倫暈榰□□□情慼澗t□□□□□□□□□□□□□駉駛□駔療□□□馞逆□□姞零騪□□□□□□□榜□□□□□□姅饜□□□裀□□蓮□□椻姅榳奜□觀□裀□□妘K襜□□□裀□□奐□檢□□□妯□□□錄□□□□□娀姷□□檢□□□□姷□延檢□□□□□□檢□□□□□□□□□□□饅訪□□覭□妘露騫檢□□□僚延檢□□□□葉麗□饛□妳埤□槂□□□□誇□□□□□□□□飯□□椹□□□□□□□□□□□□□聾欖□□□□□□禘聾箋□□□□□□稜□飀□率褼□□□□□飼橠□聾楊倫覞□□□□褼□□稜□馘菉□□□□□□□聾楠□□妧□□□□□□□祖□馘聾楈飀□□□□聾模□□立□輦錄敦f□□□□送馘礸□驚羇□□霸駜q□□□□□榜送□j□□□□□□□□□□送飀□□□□□□□□□餺□j□□□□□□槬□□送□鴃慼慼慼慼慼慼撚|誇驒□□□矩露□□□露□□□槬□□露□□馜騪□埤□榜餺□□□□□□□□□送飀□□□□□□□□□□送飀□□□□□□□□□槬□□□送□□□□□□椻誇驒□□□矩露□□□□露□□□□露□□□槬□□露□□□零餺□□榜送□飀□□饅□□□□□□□□□□饅□□□□□□□□□槬□□椸□□□誇驒□□□榳誇□鴃慼慼慼撕隉j□□□□□□送□j□□□□□□槬□□送□鴃慼慼撩]餺□裀□□□□□□□□□□□□襢i□□□□□□□□□祖□飀□□楦□□□□露□褸□i□□□□。頂法者。色界善根。有動不動住不住。有難不難斷不斷退不退。就動乃至退者有二。下者是煖上是頂。彼不動乃至不退者為二。下者是忍。上者是世第一法。復有說者。應言下頂。所以者何。在煖法頂故名頂在忍法下故名下。復有說者。如山頂之道人不久住。若無難必過此到彼。若遇難即便退還。行者住頂不久。若無難必到忍。有難退還煖猶如山頂故名頂。雲何為觀於佛法僧生下小信。小信者。此法不久停故言下小。此信緣佛生小信。是緣道諦。緣法生下小信。是緣滅諦。問應能緣四諦。雲何言緣二諦。答道滅勝故。清淨無過是妙是離。能生信處。為生受化者信樂心故。若世尊說苦集是可信敬者。則無受化者。此煩惱惡行邪見顛倒。雲何可敬信。我常為此逼迫。受化者於道滅生欣樂。是故說二也。復有說者。信佛僧是緣道。信法是緣三諦。則盡信四諦也。問住頂亦信陰亦信寶亦信諦。何故但說信三寶。答三寶是生信敬處。但隨行者意。於陰生悅適。是名為煖。於寶生悅適是名為頂。於諦生悅適。是名為忍。問何故頂退不說煖退。答頂既退亦應說煖退。行者在頂時。多煩惱業留難煩惱等作是念。若行者到忍。我復於誰身中當作果報。若離欲界時亦念。行者出欲界。我復於誰身中生果報。離非想非非想處時亦念。行者離彼欲已更不受身。我復於誰身中生於果報。於此三時多諸留難。留難退故大憂惱。如人見寶藏大喜欲取即失。住頂法者自念。不久當得於忍永斷惡道。獲大重利猶如聖人。而忽退失故大憂惱。是故言頂退也。若能親近善友。從其聞隨順方便法。內心正觀信佛菩提。信善說法信僧清淨功德。是說信寶說色無常。乃至說識無常。是說信陰。知有苦集滅道。是說信諦。若如是即住頂。若不如是即頂退。忍法觀者。正觀欲界苦色無色界苦。欲界行集色無色界行集。欲界行滅色無色界行滅。斷欲界行道斷色無色界行道。如是三十二心是名下忍。行者後時漸漸減損行及緣。復更正觀欲界苦色無色界苦。乃至觀斷欲界行道。除觀斷色無色界行道。從是中名中忍。復更正觀欲界苦。觀色無色界苦。乃至觀色無色界行滅。除滅一切道。復正觀欲界苦色無色界苦。乃至觀欲界行滅。除色無色界行滅。復正觀欲界苦。乃至觀色無色界行集。除滅一切滅。復正觀欲界苦。乃至觀欲界行集。除色無色界行集。復正觀欲界色無色苦。除一切集。復正觀欲界苦。除色無色界苦。復正觀欲界常相續不斷不遠離。如是觀時深生厭患。復更減損。但作二心觀於一行。如似苦法忍。忍法智。如是正觀是名中忍。復以一心觀欲界苦。是名上忍。復次生世第一法。世第一法後次生苦法忍。譬如人欲從己國適他國。多財產不能持去。以物易錢。猶嫌錢易金。嫌金易多價寶。往適他國。行者乃至漸捨相續不離。生於上忍。上忍後生第一法。第一法後生苦忍。問世第一法有三品不。答一人無多人有。身子上目連中餘皆下。就佛支佛聲聞為三品。世第一法者此心心數法。於餘法為最為勝。為長為尊。為上為妙亦分亦都。分者勝世間法不勝見諦。見諦眷屬不相離。慧力偏多故。熏禪不與凡夫同生一處故。盡智時一切善根。永離一切諸垢障故。三三昧乃至惡賤無漏。何況有漏。不應都勝。分勝彼煖頂忍法。亦應言第一。應言分勝。勝煖頂忍一切凡夫所得禪。無量解脫除入也。或言都勝。非謂一切事業中勝。但以能開聖道門故。彼見諦等不能開聖道門。以世第一法開聖道門。彼見諦等法得修見諦等法。得修者。皆是世第一法功用。是世第一法名。義者最勝義。是第一義。得妙果是第一義。如高幢頂更無有上。是第一義。問前諸義有差別邪。答此皆歎說上妙之義。亦有差別。於不淨安般名最。於聞慧名勝。于思慧名長。於煖為尊。於頂為上。於忍為妙。又依未至為最。依初禪為勝。中間為長。二禪為尊。三禪為上。四禪為妙。如是種種說。此依毘婆沙釋。欲委知向彼尋。初果八忍八智三果重慮緣真。九無礙九解脫智。支佛用總相別相。如約三世明苦集。分別十二因緣。即別相相也。六度緣理智弱伏而未斷。事智強能捨身命財無所遺顧。聲聞能發真成聖。猶論我衣我缽互論強弱(云云)。通教聲聞。總相一門達俗即真。通教緣覺能於一門。總相別相達俗即真。通教菩薩能於四門。總相別相俗達即真。又能遍四門出假。教化眾生。十信信果頭真如實相。為求此理起十信心。十住正習入空傍習假中。十行正習假傍習中。十迴向正習中。初地證中。二地已上重慮於中。三藏佛一時用三十四心。八忍八智。九無礙九解脫斷正習盡。通佛坐道場。一念相應慧。斷餘殘習氣。別教佛用金剛後心。斷一品無明。究竟盡成佛。或言。斷時是等覺。佛無所斷。但證得圓滿菩提具足耳。圓五品不斷五欲而淨諸根。具煩惱性能知如來祕密之藏。六根淨位獲相似中道智。初住獲如來一身無量身。入法流海中行任運流注。後位可解不復記。四明智照境者。若由智照境由境發智。四句皆墮性中如別記(云云)。若四悉檀因緣立境智。但有名字(云云)。問智能照境。境亦能照智不。答若作不思議釋。更互相照義亦無妨。仁王般若雲。說智及智處皆名為般若。譬鏡面互相照。亦如大地一能生種種芽。芽亦生地一。且置斯義。世智照六道十如。五停心智去至體法。凡七智照二乘十如。六度及通教出假菩薩智兩屬。上求照菩薩十如。下化照六道十如。四十心智亦兩屬。上求照菩薩十如。下化照六道十如。十地智兩屬。次第照照菩薩十如。不次第照照佛十如。五品去凡四智。皆照佛界十如。總略如此細束(云云)。二十智照四種十二因緣境者。世智五停四念四果乃至支佛六度三藏佛。凡七智。照思議生滅十二因緣境。通教三乘入真方便智。出假智佛智凡五智。照思議不生不滅十二因緣境。別教十信三十心。十地佛凡四智。照不思議生滅十二因緣境。其中不無別意。且從大判圓教四智。照不思議不生不滅十二因緣境。二十智照四種四諦者。前三藏等七智。照生滅四諦境。次通教五智。照無生滅四諦境。次別教四智。照無量四諦境。次圓教四智照無作四諦境。次二十智照二諦者。前七智是照析空之二諦。次五智是照體空之二諦。次八智照顯中之二諦。其間別圓相入者。可以意得(云云)。次明二十智照三諦者。前七智照無中之二諦。是因緣所生法皆屬俗攝。次五智照含中之二諦。即空一句皆屬真諦攝也。次別圓八智照顯中之二諦。即是假名亦名中道。二句皆屬中道諦攝也。次二十智照一實諦者。此須引釋論明四悉檀。皆名為實。世界故實。乃至第一義故實。當知實語亦通四諦生滅故實。無生滅故實。無量故實。無作故實。前三藏七智照生滅之實。次通教五智照無生滅之實。次別教四智照無量之實。次圓教四智照無作之實。前後諸實(云云)。次二十智無諦無照者。無諦無別理。若於四種四諦得悟。不復見諦與不諦。故無諦亦通也。前七智照生滅之無諦。生生不可說故。次五智照無生滅之無諦。生不生不可說故。次四智照無量之無諦。不生生不可說故。次四智照無作之無諦。不生不生不可說故。前無諦是權。後無諦是實。此就言教。若就妙悟。同於聖人心中所照者。則不見有權實故。非權非實空拳誑小兒。誘度於一切方便說權。方便說實。會理之時。無復權實故。稱非權非實為妙也。五明粗妙者。前十二番智是粗。後八番智為妙。何者。藏通等佛自是無常。亦不說常。彼二乘菩薩何得聞常信常修常。是故為粗。別教十信初已聞常信修於常。尚勝彼佛。何況餘耶。是故為妙。常途雲法華不明常者。秖是三藏意耳。今明十信知中已過牟尼。則八番為妙也。又別教四智三粗一妙。圓教四智悉皆稱妙。何者地人云。中道乃是果頭能顯初心學者仰信此理。如藕絲懸山故。說信行皆非圓意也。故十信智為粗。十住正修空傍修假中。十行正修假傍修中。十迴向始正修中。此中但理不具諸法。是故皆粗。登地智破無明見中道。證則為妙。類如通藏兩種俱得道。而三藏門拙。今別教亦爾。教門皆權而證是妙(云云)。圓教四智皆妙者。如法相說如說而信如理而行。始論五品終竟妙覺。實而非權。是故皆妙。是名待粗智說妙智也。又約知見明粗妙者。知與見雲何。然分別有四。不知不見。知非見。見非知亦知亦見。先約三藏釋後約圓釋。中間例可解。凡夫不聞故不知。不證故不見。五停四念至世第一法。聞故名知。未證故非見。辟支佛不聞故非知。自然證故是見。四果聞故亦是知。證故亦是見。傳傳判粗妙可解。約圓教釋者。七方便不聞故不知。未證故不見。五品六根聞故知。未證故不見。發宿習者名見不從聞故不知。稟教證入者亦知亦見。此節節傳為粗妙。究竟而論。前來二十種智。略而言之。不出權實二智。如經如來方便知見。波羅蜜皆悉具足。即總束得前來諸權智也。如來知見廣大深遠即是總束前來實智也。方便既其具足何所不該。知見既其廣大深遠。何所不攝。境淵無邊智水莫測。唯佛與佛乃能究盡。如此知見即是眼智。眼即五眼具足。智即三智一心。一切種智知於實。兩智知於權。佛眼見於實。四眼見於權。此知即是見。此見即是知。對前諸智。諸智是粗。此之知見名之為妙也。若得知見中意不復論五眼。迷者未了。更約眼明粗妙。如肉眼盲閉何由見色。徒聞人說起種種想。終非真見。欲令眼開應須治膜。那得閉眼執諍何益耶。閉眼想則粗。眼開見則妙。天眼未開不見障外為粗。修禪定願智之力能發得淨色。徹障內外明闇無隔。慧眼未開常行死逕。假令情想亦復非實故為粗。無漏豁發故稱為妙。諦理明瞭故稱妙。法眼未開差機說法。如身子僻教滿願穢器名為粗。破障通無知。分別藥病名之為妙。佛眼不開不見實相。故文雲。二乘之人及新發心者。不退菩薩所不能知故。四眼皆粗。除諸菩薩眾信力堅固者。以信得入相似佛眼。能開真佛知見乃名為妙。諸教多說四眼。或帶四眼說佛眼。是故為粗。今經獨說佛眼。是故為妙。是為待粗為妙也。六明開粗顯妙者。前十六番智。若不決了但是粗智。若得決了。悉成妙智。何者。如妙莊嚴王先是外道。世智聞法華經。便得決了。以邪相入正相。於諸見不動而修三十七品。不捨八邪而入八正。即是決於世智得入妙智。或與五品齊。或與相似齊。或與分得齊。節節有入義細作(云云)。若五停方便智。乃至通教佛等智。若不決了即是粗智。今開權顯實。汝等所行是菩薩道來入妙位。須一一將十二番智來入圓妙四智。或入五品相似分得等智(云云)。又決了別教歷別之智入於妙智。當體即是某位。進入是某位細束(云云)。十六粗智皆成妙智。無粗可待。即是絕待智妙也。復次開粗眼為妙眼者。餘經雖說為五眼。五眼不融是故為粗。今經決了四眼令入佛眼。文雲。父母所生眼遂得清淨。學大乘者。雖有肉眼名為佛眼。即是決了肉眼名為佛眼也。淨名雲。世孰有真天眼者。有佛世尊。不以二相見諸佛國。此即是決了天眼。即是佛眼也。願得如世尊慧眼第一淨。即是決了慧眼能得入妙。決法眼入妙者。邊際智滿是也。四眼融入佛眼。寂而常照故。文雲。決了聲聞法。是諸經之王。五眼具足成菩提。開佛知見故稱為妙。問佛眼開乃名為妙。六根雖淨雲何為妙。答佛眼雖未開。已能圓學圓信。如迦陵頻伽鳥。雖在□中音聲已勝諸鳥。即是假名相似等妙。若開即是分妙究竟妙(云云)。二對境明智又二。一對五境。二展轉相照對境。初應對十如境。此既一經之意處處說之。可解故不復釋。次對四種十二因緣明智者。大經雲。十二因緣有四種觀。下智觀故得聲聞菩提。中智觀故得緣覺菩提。上智觀故得菩薩菩提。上上智觀故得佛菩提。何者。十二因緣本是一境。緣解不同開成四種。今以四教意釋之。三藏具有三人。而皆以析智觀界內十二因緣事為初門。然析智淺弱。三人之中聲聞最劣。以劣人標淺法。故名下智。通教亦有三人。同以體智觀界內十二因緣理。體法雖深望藏為巧。望別未巧。三人之中緣覺是中。以中人名通法故言中智。別教佛與菩薩。俱知界外十二因緣事。次第菩薩比佛。猶未是上。比於通藏則是上法。故以上智當名也。圓教佛與菩薩。俱觀界外十二因緣理。初心即事而中。此法最勝故。以佛當名故。言上上智觀也。以四教釋四觀。於義允合(云云)。所言下智觀者。觀受由觸觸由入。入由名色。名色由識。識由行。行由無明。無明顛倒不善思惟。致不善行。感四趣識名色等。若善思惟致善行。感人天識名色等。觀此無明唸唸無常前後不住。所生善惡遷變速朽。所受名色衰損代謝。煩惱業苦更互因緣。都無暫停。過去二因現在五果。現在三因未來二果。三世迴復猶若車輪。癡惑之本既無常苦空無我。則無明滅。無明滅故諸行滅。乃至老死滅。若不然火是則無煙。是名子縛斷。無子則無果。滅智灰身離二十五有。是名果縛斷則是下智觀十二因緣。得聲聞菩提也。中智者。觀受由觸乃至行由無明。無明秖是一念癡心。心無形質但有名字。內外中間求字不得。是字不住亦不不住。猶如幻化虛誑眼目。無明體相本自不有。妄想因緣和合而生。無所有故假名無明。不善思惟心行所造。以不達無明如幻化故。起善不善思惟。則有善不善行。受善不善名色觸受。今達無明如幻故。則諸行亦如化。從幻生識名色等。皆如幻。愛取有生三世輪轉。幻化遷改都無真實。有智之人不應於中而生愛恚。無明既不可得。則無明不生。不生則不滅。諸行老死亦不生不滅。不生故則非新。不滅故則非故。非故者無故可畢。非新者無新可造。無新者子縛斷。無故者果縛斷。是名中智觀十二因緣得緣覺菩提。上智觀者。觀受由觸。乃至行由無明。無明秖是癡一念心。心癡故派出煩惱。由煩惱派出諸業。由業派出諸苦。觀此煩惱種別不同。不同故業不同。業不同故苦不同。諸行若干名色各異。種種三道無量無邊。分別不濫。知因此煩惱起此業得此苦。不關彼業及彼煩惱。如是三道覆障三德。破障方便亦復無量。無明若破顯出般若。業破顯出解脫。識名色破顯出法身。愛取有老死亦復如是。自既解已復能化他。於一切種知一切法。起道種智導利眾生。是名上智觀十二因緣也。上上智觀者。觀受由觸。乃至行由無明。知十二支三道即是三德。豈可斷破三德更求三德。則壞諸法相。煩惱道即般若。當知煩惱不闇般若即煩惱。般若不明煩惱既不闇。何須更斷。般若不明何所能破。闇本非闇不須於明。如耆婆執毒成藥。豈可捨此取彼。業道即是解脫者。當知業道非縛。解脫即業者脫非自在。業非縛故何所可離。脫非自在何所可得。如神通人豈避此就彼耶。苦道即法身者。當知苦非生死法身即生死。法身非樂苦非生死。何所可憂。法身非樂何所可喜。如彼虛空無得無失。不忻不戚。如是觀者。三道不異三德。三德不異三道。亦於三道具一切佛法。何者。三道即三德。三德是大涅槃。名祕密藏。此即具佛果。深觀十二因緣即是坐道場。此即具佛因。佛因佛果皆悉具足餘例可知。是名上上智觀十二因緣得佛菩提。約此應判粗妙。開粗顯妙意可解故不委記耳。又四智照四境。境若不轉。其智則粗。四境轉成妙境。粗智即成妙智。仍是待絕之意(云云)。二對四種四諦明智者。大經雲。知聖諦智則有二種。中智上智。中智者聲聞緣覺。上智者諸佛菩薩。若依此文束於體析合稱為中。束大乘利鈍。合稱為上。今若約根緣利鈍內外事理。開即成四。聲聞根鈍緣四諦事。即生滅四諦智。緣覺根利緣四諦理。即無生四諦智。菩薩智淺緣不思議事。即無量四諦智。諸佛智深緣不思議理。即無作四諦智也。此乃大經之一文。又雲。凡夫有苦無諦。聲聞有苦有苦諦。凡夫不見苦理故言無諦。聲聞能見無常苦空故言有諦。即是生滅四諦智也。又雲。菩薩之人解苦無苦而有真諦。即是體苦非苦故言無苦。即事而真故言有諦。乃是摩訶衍門無生四諦智也。又雲。知諸陰是苦。知諸入為門。亦名為苦。知諸界為分亦名為性。亦名為知。是名中智。依前說者即屬聲聞也。分別諸苦諸入界等有無量相。我於彼經竟不說之。是名上智。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非諸聲聞緣覺境界。此則異前兩意。既稱上智。又非二乘境界。豈非別教菩薩觀恆沙佛法如來藏理耶。是為無量四諦智。又雲。如來非苦非集。非滅非道非諦是實。虛空非苦非諦是實。非苦者非虛妄生死。非諦者非二乘涅槃。是實者即是實相中道佛性也。又雲。有苦有苦因。有苦盡有苦對。如來非苦乃至非對。是故為實。如此明義既異上三番。豈非無作四諦智耶。例此一諦為四。餘三亦應爾。謂有集有集果。有集盡有集對。有盡有盡因。有盡障有盡障相。有對有對果。有對障有對障相。如來非此四四十六種。但是於實(云云)。如是等智觀於四諦。諦既未融智諦皆粗。獨有非苦非對有實為妙。若諦圓智亦隨圓。皆是如來非苦非諦。是實之妙智也。此即待絕兩意(云云)。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三上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三下   天台智者大師說   三對二諦境明智者。權實二智也。上真俗二諦既開七種。今權實二智亦為七番。內外相即不相即四也。三相接合七也。若對上數之。析法權實二智。體法二智。體法含中二智。體法顯中二智。別二智。別含圓二智。圓二智。上七番各開隨情隨情智隨智。合二十一種諦。今七番二智。亦各開三種。謂化他權實。自行化他權實。自行權實。合二十一權實也。若析法權實二智者照森羅分別為權智。盡森羅分別為實智。說此二智逗種種緣。作種種說。隨種種欲種種宜。種種治種種悟。各隨堪任當緣分別。雖復種種悉為析法權實所攝。故有化他二智。化他二智隨緣之說。皆束為權智。若內自證得若權若實。俱是實證束為實智。內外相望共為二智。故有自行化他權實二智也。就自證權實。唯獨明瞭餘人不見。更判權實故有自行二智也。今更約三藏重分別之。此佛化二乘人。多用化他實智。二乘稟此化他之實。修成自行之實。故佛印迦葉雲。我之與汝俱坐解脫床。即此義也。若化菩薩多用化他權智。其稟化他之權。修學得成自行之權。佛亦印言。我亦如汝(云云)。此三種二智。若望體法二智。悉皆是權。故龍樹破雲。豈有不淨心中修菩提道。猶如毒器不任貯食。食則殺人。此正破析法意也。故皆是權(云云)。體法權實二智者。體森羅之色。即是於空即色是權智。即空是實智。大品雲。即色是空非色滅空。正是此義。為緣說二。緣別不同。說亦種種。雖復異說。悉為化他權實所攝。故有化他二智。化他二智既是隨情皆束為權。內證權實既是自證。悉名為實。以自之實對他之權。故有自行化他二智也。就自證得又分權實。故有自行二智也。此三二智望含中二智。復皆名權。何者。無中道故(云云)。體法含中權實二智者。體色即空不空照色是權智。空不空是實智。   說此二智赴無量緣。隨情異說。雖復無量悉是含中二智所攝。故有化他二智。化他二智本是逗機。皆名為權。自證二智皆名為實。於自證二智更分權實。故有自行二智。此三二智望顯中二智。悉皆是權。何者。帶於空真及教道方便故。又體法顯中權實二智者。體色即空不空。一切法趣空不空了色是權智。空不空一切法。趣空不空是實智。為緣說二。緣既無量說亦無量。無量之說悉為顯中二智所攝。故有化他二智。化他二智既是隨緣。悉名為權。自證二智既是證得。悉名為實。以自望他故。有自行化他二智。就自證二智更分權實。此三二智望別權實二智。悉皆是權。何者。帶即空及教道方便故。別權實二智者。體色即空不空。色空俱是權智。不空是實智。以此二智隨百千緣種種分別。分別雖多悉為次第二智所攝。故有化他二智。化他二智悉是為緣。皆名為權。自證二智既是證得。悉名為實。以自對他故。有自他二智。就自證權實自分二智故。有自行二智。此三二智望別含圓二智。悉復是權。何者。以次第故。帶教道故。別含圓權實二智者。色空不空一切法趣不空。色空名權智。一切法趣不空為實智。以此二智隨百千緣種種分別。分別雖多悉為別含圓二智所攝。故有化他二智。化他二智既是為緣。悉皆是權。自證二智既是證得。悉名為實。自他相望共為二智。就自證得更分權實。故有自行二智。此三二智望圓二智。悉復是權。何者。帶次第及教道故。圓權實二智者。即色是空不空。一切法趣色趣空趣不空。一切法趣色趣空是權智。一切法趣不空是實智。如此實智即是權智。權智即實智無二無別。為化眾生種種隨緣。隨欲隨宜。隨治隨悟。雖種種說。悉為圓二智所攝。故有化他二智。化他二智既是隨情。悉復是權自證二。智悉名為實。就自證中更分二智。故有三種不同也。此之二智。不帶析法等十八種二智方便。唯有真權真實名佛權實。如經如來知見廣大深遠。方便波羅蜜皆悉具足。獨稱為妙。待前為粗。又從析法二智。至顯中二智。凡十二種二智。待前皆名為粗。顯中為妙。何以故。此妙不異後妙故。又從次第二智。凡九種二智待前為粗。不次第為妙。又前十八種二智皆粗。唯不次第三種為妙。又不次第二種為粗。一種為妙。又歷五味教者。乳教具三種九種二智。酪教一種三種二智。生蘇四種十二種二智。熟蘇具三種九種二智。此經但二種三種二智。若酪教中權實皆粗。醍醐教中權實皆妙。餘三味中權實有粗有妙。可以意推。若不作如上釋諸智者。經論異說。意則難解。何者。華嚴解初住心雲。三世諸佛不知初住智。世人釋雲。如實智佛自不知佛如實智。亦不知初住如實智。此釋自謂於理為通。其實不允。若藏通等佛不論如實智。雲何於自如實智不知耶。別教初住不得如實智。雲何言不知。若得前來諸智意者。三世三藏佛不知圓教初住智。此則事理二釋俱無滯也。此中義兼二種。一分別二十一種權實。二待粗論妙。如上說。若開粗顯妙者。諸方便諦既融成妙諦。對諦立智悉非復粗。如賤人捨王若過者。捨則莊嚴。如眾流入海同一鹹味。開諸粗智即是妙智也。二智多有所關。須商略類通。今對七種二諦。明二十一種權實。以為章門。若得此意。約因緣境亦應如此。謂析因緣智。體因緣智。含中因緣智。顯中因緣智。次第因緣智。帶次第因緣智。不次第因緣智。一一各有化他自行化他自行等三種分別。合有二十一種。分別粗妙。判五味多少論待絕等。四諦三諦一諦等。亦應如是當自思之。何煩具記也。問隨情諦及化他智。何意無量。隨智諦及自行智。何意不多。答秖約一人未得道時。見心橫起邪執無窮。何況多人種種各異。為是義故隨情則多。智見於理理唯一種。不得有異(云云)。夫二諦差別已如上說。   說此七權實二十一權實。頗用世人所執義不。頗同世人所說語不。頗用諸論所立義不。既不從世人。亦不從文疏。特是推大小乘經。作此釋耳。若破若立皆是法華之意。若巧拙相形。以通經二智破三藏經二智。乃至次第不次第相形。以圓經二智破別經二智。方便諸經明智既粗。通經之論豈得為妙。經論既爾。弘經論人何勞擊射。任其所說自有所墮。若作生滅解權實者。墮在初番。若作不生不滅解者。墮第二番。乃至第七番亦可知。又縱廣引經論莊嚴己義者。亦不得出初番隨情二諦化他權實。況出初番第二第三權實。尚不出初番三種權實。況第七番三種權實。若但以初番二智。破一切世間情執略盡。假令得入化城。秖是自行實智。尚不得化他之權。何況能得後番諸智。若尋二十一種二智。凡破幾外見凡破幾權經論。復顯幾是立幾權經論。然後方稱妙權妙實。世人全不識一兩種權實之意。而情中即計為智。若是智者破何惑見何理。未見理未破惑生死浩然。非情何謂。今若待前諸粗智。而明妙智者。法華破待之意也。若其會者。一切權經論所明諦理。皆成妙理無非智地。會一切權經論所明二智。無非妙智悉是大車。如此破會深廣。莫以中論相比。可熟思之(云云)。四對三諦明智者。上明五三諦竟。今更分別。夫三智照十法界。束十為三。謂有漏無漏。非有漏非無漏。三法相入分別有五。初謂非漏非無漏入無漏。對漏無漏為三法。二謂一切法入無漏。對漏無漏為三法。三謂漏無漏非漏非無漏為三法。四謂一切法趣非漏非無漏。對漏無漏為三法。五謂一切法趣漏趣無漏趣非漏非無漏。為三法。更說五境竟。對此五境明五三智者。謂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三智相入五種不同。一中智入空智對道智為三。次如來藏智入空智對道智為三。次中智對兩為三智。次如來藏智入中智對兩智為三智。次圓三智。是為五差。中智入空智分別為三智者。初依無漏發一切智。次依有漏發道種智。後深觀無漏之空。知空亦空發一切種智。然初心不知空空。次雖得空亦不空空。後能深觀於空空於前空但二空。名同二境亦合故言相入。今若分別以無漏空為一切智。有漏空為道種智。中道空為一切種智。世人採經論意雲。六地斷惑與羅漢齊。七地修方便道。八地道觀雙流。破無明成佛。即此意也。如來藏智入空智分別三智者。依漏無漏發一切智道種智。不異前而後不因別境。更脩中智。但深觀空能見不空。不空即如來藏。藏與空合故言相入。以深觀空見不空故。發一切種智。前中道智但顯別理。理之與智不具諸法。藏理藏智具一切法。故異於前。以藏智對兩智為三智也。大經雲。聲聞之人但見於空不見不空。智者見空及與不空。大品雲。一切智是聲聞智。道種智是菩薩智。一切種智是佛智。即此意也。中智對兩成三智者。各緣一境各發一智。次第深淺不相濫入。故地持雲。種性菩薩。發心欲除二障。有佛無佛決定能次第斷諸煩惱。即此意也。如來藏智入中智為三智者。兩智不異前。一切種智小異何者。前明中境直中理而已。欲顯此理應修萬行。顯理之智故名一切種智耳。今如來藏理含一切法。非直顯理之智。名一切種智。與前為異用此智對前為三智也。故地論師雲。緣修顯真修。真修發時不須緣修。前兩智即是緣修。後智發時即是真修。真修具一切法不須餘也。即是此義(云云)。圓三智者。有漏即是因緣生法。即空即假即中。無漏亦即假即中。非漏非無漏亦即空即假。一法即三法。三法即一法。一智即三智。三智即一智。智即是境境即是智。融通無礙。如此三智豈同於前。釋論雲。三智一心中得。無前無後。為向人說令易解故。作三智名說耳。即是此意(云云)。若欲顯智要須觀成。汎論觀智俱通因果。別則觀因智果。例如佛性通於因果。別則因名佛性。果名涅槃。今就別義以觀為因。成於智果。如瓔珞雲。從假入空名二諦觀。從空入假名平等觀。二觀為方便道。得入中道第一義諦觀。今用從假入空觀為因。得成於果。名一切智。用從空入假觀為因。得成道種智果。用中觀為因。得成一切種智果也。上明於智略有五種。今以觀成亦應五種。細作可知。修觀義如止觀(云云)。言粗妙者。藏通兩佛雖有一切種智之名。更無別理不破別惑。此智不成故不用也。中入空智者。雖說中道因於通門而成兩智。後照中道無廣大用。因於拙教果又不融。是故為粗。次如來藏入空智者。教果理雖融。因是通門亦名為粗。中對二智者。雖不因通而三智別異。果教未融是故為粗。如來藏入中者。在果雖融因是別門。此因亦粗。圓三智者。因圓果圓。因妙果妙。諦妙智妙。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是故為妙智也。若歷五味教者。乳教有三種三智。酪教一種三智。生蘇具五種三智。熟蘇亦具五種三智。粗妙可知。法華但一種三智。此是法華破意即相待妙也。開粗明妙者。世智無道法。尚以邪相入正相。治生產業皆與實相不相違背。低頭舉手開粗顯妙。悉成佛道。何況三乘出世之智。故大經雲。聲聞緣覺亦實亦虛。斷煩惱故名之為實。非常住故名之為虛。凡夫未斷煩惱無實唯虛。尚開粗入妙即是大乘。何況二乘之智。二乘之智根敗心死。尚得還生。何況道種之智。如此開時一切都妙。無非實相。七寶大車其數無量。此是法華會意。即絕待妙也。五對一諦明智者。即是如實智也。釋論雲。諸水入海同一鹹味。諸智入如實智。失本名字。故知如實智總攝一切智。純照一境故。總眾水俱成一鹹也。若待十智為粗。如實智為妙。若待諸實智。諸實智名粗。中道如實智名妙。若開粗顯妙者。非但諸實智為妙。十智亦名妙(云云)。無諦無說者。既言無諦亦復無智。若歷諸處明無諦者。餘方便無諦無智為粗。中道無諦無智為妙。若以杜口絕言無諦無智者。亦無粗無妙。無待無絕。歷一切法皆無粗無妙也。二展轉相照者。六番之智傳照前諸境。思議因緣下智中智。照六道十如性相等。下中二智觀十二因緣滅者。照二乘十如性相等。上智照菩薩性相本末等。上上智照佛法界性相本末等。四種四諦智照十法界者。生滅無生等苦集智。照六道十如相性。生滅無生道滅智。即是照二乘十如相性。無量無作苦集智。照菩薩界性相等。無量無作道滅智。照佛法界相性本末等。四種四諦智照四十二因緣者。生滅無生苦集智。照思議兩十二因緣也。生滅無生滅兩道滅智。是照兩思議十二因緣滅也。無量無作兩苦集智。照不思議兩十二因緣也。無量無作道滅智。照不思議兩十二因緣滅也。七種二智照十法界者。生滅無生滅兩權智。及入通等二合四權智。照六道性相。生滅無生滅兩實智。照二乘性相等。別權圓入別權有邊。是照六道性相。無邊是照二乘性相。圓權則通照九界性相。別入通實空邊。是二乘性相。不空邊是菩薩性相。圓入通實空邊。是二乘性相。不空邊是照佛界相性。別實是照菩薩性相。圓入別實圓實俱照佛法界相性也。七種二智照四種因緣者。前四權是照思議兩十二緣。別權圓入別權有邊。是照兩思議十二緣。無邊是照兩十二緣滅。圓權則通(云云)。別入通實空邊。是照思議十二緣滅。不空邊是照不思議十二緣。圓入通實空邊同上不空邊是照不思議十二緣滅。別實照不思議兩十二緣滅。圓實照兩不思議十二緣滅等。前四種權智。是照生滅無生滅兩苦集。又三權智照無量無作苦集。二實智是照思議兩道滅。又五實智是照不思議兩道滅。五種三智照十法界者。五種道種智。照六道性相本末等。五種一切智。照二乘菩薩性相本末等。五種一切種智。照佛法界十如相性等。又五種三智照四種十二因緣者。五種有智。照思議兩十二緣。五種一切智。照兩思議十二緣滅。又是照不思議十二緣。五一切種智。是照兩不思議十二緣滅。五種三智。照四種四諦者。五道種智。照生滅無生兩苦集五種一切智。照生滅無生兩道滅。亦是照無量無作兩苦集。五種一切種智。是照無量無作兩道滅。五種三智照七種二諦者。五道種智。是照四種俗諦。五種一切智。是照兩種真諦。亦是照別圓入別圓三種俗諦。五種一切種智。是照五種真諦。一如實智。是照佛界十如性相。又是照不思議十二因緣。又是照無作四諦。又是照五種真諦。又是照五種中道第一義諦。無諦無說與十相性如合。與不思議十二緣滅合。與四種不生不生合。與真諦無言說合。與中道非生死非涅槃合。如此等諸智傳傳照諦。諦若融智即融。智諦融名之為妙。如此等皆是方便說言稱妙不妙。見理之時無復權實非權非實。亦無妙與不妙。是故稱妙也。七種二諦五種三諦。更相間入。餘諸境亦有此意。七種二智五種三智。既相間入者。餘諸智亦有此意。例自可作(云云)。   ○第三行妙者為二。一通途增數行。二約教增數行。夫行名進趣非智不前。智解導行非境不正。智目行足到清涼池。而解是行本行能成智。故行滿而智圓。智能顯理理窮則智息。如此相須者則非妙行。妙行者。一行一切行。如經本從無數佛具足行諸道。又雲。無量諸佛所。而行深妙道。又雲。盡行諸佛所有道法。既具復深又盡具。即是廣深即是高盡即究竟。此之妙行與前境智。一而論三三而論一。前境說如法相。法相亦具三名祕密藏。前智是如法相解。解亦具三。如面上三目。今行是所行。如所說行亦具三。名伊字三點。若三若一。皆無缺減故稱妙行耳。前對境明智。今亦應對智明行。若直對一種智增數明行。則行若塵沙說不可盡。況對諸智各導眾行。則浩若虛空得意亡言。不復可說。釋論雲。菩薩行般若時。以一法為行攝一切行。或無量一法為行攝一切行。或二法為行攝一切行。或無量二法為行攝一切行。乃至十法百法千萬億法為行攝一切行。或無量十法百千萬億法為行攝一切行。行雖眾多以智為本。智如導主行若商人。智如利針行如長線。智御行牛車則安隱。能有所至。用此增數諸行。為前十如諦智所導。乃至一實諦智所導。若得此意。以正智導眾行入正境中。此義唯可懸知不可載記(云云)。二約教增數者。若三藏增數明行。如阿含中。佛告比丘當修一行。我證汝等四沙門果。謂心不放逸。若能護心不放逸。行廣演廣佈。則所作已辦能得涅槃。又告比丘當修一行。謂他物莫取。比丘白佛我已知已。佛言汝雲何知。比丘白佛。他物謂色聲香味觸法。佛言善哉。若能不取此六。即所作已辦能得涅槃。所言廣演廣佈者。以不放逸心歷一切法。謂三界六塵皆不放逸。得至涅槃。增二數明行者。阿含雲。阿練若比丘。當修二法為行。謂修止修觀。若修止時即能休息諸惡。戒律威儀諸行禁戒悉皆不失成諸功德。若修觀時即能觀苦。如實知之。觀苦集苦盡苦出要。如實知之。得盡漏不受後有。怛薩阿竭亦如是修。增三數明行者。謂戒定慧。此三是出世梯磴佛法軌儀。戒經雲。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諸惡即七支。過罪輕重非違。五部律廣明其相。如是等惡戒所防止。諸善者善三業若散若靜。前後方便支林功德。悉是清升故稱為善。自淨其意者。即是破諸邪倒。了知世間出世間因果正助法門。能消除心垢淨諸瑕穢。豈過於慧。佛法曠海此三攝盡。若得此意。四五六七乃至百千萬億法為行。攝一切行亦如是。是名下智導行也。通教增數行者。不定部帙判通教。但取三乘共學法門。指此為通耳。今且引釋論增數。以示其相。論雲。菩薩行般若時。雖知諸法一相。亦能知一切法種種相。雖知諸法種種相。亦能知一切法一相。雲何觀一切法一相。所謂觀一切法無相。如四大各各不相離。地中有水火風。但地多以地為名。水火風亦如是。今觀無此異相。若火中有三大。三大應併熱。若三大在火中。二大遂不熱則不名火。若三大併熱則三大捨自性。皆名為火。無復三大。若言有三大而細不可知。此與無何異。若粗可得則知有細。若無粗細亦無。如是則火中諸相不可得。一切法相亦不可得。是故一切法皆一相。此以一相破異相。復以無相破一相。無相亦自滅。如前火木然諸薪已亦復自燒。是為觀一切法一相一相無相。如是無量一切法悉皆一相。一相無相。或二法為行攝一切行。乃至百法千萬億法為行。攝一切行。可以意推不復繁記。別教增數行者。如善財入法界中說。於一善知識所。各聞一法為行。或如幻三昧。或投巖赴火。算砂相黶。發菩提心等。種種一行皆雲佛法如海。我唯知此一法門餘非所知。乃至一百一十善知識。一一法門皆如是。是一一行皆破無明入深境界。若二法三法百千萬億等法。亦應如是(云云)。圓教增數行者。如文殊問經明菩薩修一行三昧。當於靜室結跏趺坐。繫緣法界一念法界。一切無明顛倒。永寂如空。此之一行即是一切無礙。人一道出生死。一切諸法中皆以等觀入。解慧心寂然三界無倫匹。此乃一行攝一切行。增二法為行攝一切行。所謂止觀。增三法為行攝一切行。謂聞思修。戒定慧。增四法為行攝一切行。謂四念處。增五法為行攝一切行。謂五門禪。增六法為行攝一切行。謂六波羅蜜。增七法為行攝一切行。謂七善法。增八法為行攝一切行。謂八正道。增九法為行攝一切行。謂九種大禪。增十數為行攝一切行。謂十境界。或十觀成乘等。增百數千萬億數阿僧祇不可說法門為行。豈可具載。若得其意例可解。然增數明行為行不同。須判粗妙。若三藏增數諸行。以生滅智導。但期出苦止息化城。是故為粗。通教增數諸行。體智雖巧但導出苦。灰斷是同。別教增數諸行智導則遠。自淺階深而諸行隔別。事理不融。是故為粗。圓教增數諸行。行融智圓。是故為妙。今經屬圓增數。如觀經雲。於三七日一心精進。此就一法論行妙。若行若坐思惟此經。此就二法論行妙。若聞是經思惟修習善行菩薩道。此就三法論行妙。四安樂行此就四法論行妙。五品弟子此就五法論行妙。六根清淨此就六法論行妙。如是等待粗論妙也。開粗論妙者。低頭舉手積土弄砂。皆成佛道。雖說種種法其實為一乘。諸行皆妙無粗可待。待即絕矣。復次約五數明行妙者。又為二。先明別五行。次明圓五行。別者。如涅槃雲。五種之行。謂聖行梵行天行嬰兒行病行。聖行有三戒定慧。如經菩薩若聞大涅槃。聞已生信作是思惟。諸佛世尊有無上道。有大正法大眾正行。從此立行。若聞大涅槃即是信果。亦是信滅。有無上道已去。是信顯果之行。無上道是信慧。有大正法是信定。大眾正行是信戒。是名信因信道。自傷己身及諸眾生。破戒造罪。失人天樂及涅槃樂。即是知集。往來生死受惡道報。即是知苦。苦集與戒定慧相違即無道。無道故不得涅槃則無滅。菩薩欲拔苦集而起大悲。興兩誓願。欲與道滅而起大慈。興兩誓願。發誓願已。次則修行思惟在家逼迫猶如牢獄。不得盡壽淨修梵行。出家閑曠猶若虛空。即棄家捨欲。白四羯磨持性重戒。息世譏嫌等無差別。不為愛見羅剎毀戒浮囊。如止觀中說。因是持戒具足根本業清淨戒。前後眷屬餘清淨戒。非諸惡覺覺清淨戒。護持正唸唸清淨戒。迴向具足無上道戒。根本者。十善性。戒眾戒根本。為無漏心持故言清淨。前後眷屬餘清淨戒者。偷蘭遮等是前眷屬。十三等是後眷屬。餘者非律藏所出。絓諸經所制者。如方等二十四戒之流。名為餘戒也。此兩支屬律儀作法受得之戒也。後三支非作法是得法。得法時乃發斯戒也。非諸惡覺覺清淨戒者。即定共也。屍羅不清淨三昧不現前。以戒淨故事障除發得未來。性障除發得根本。滅惡覺觀。名定共戒也。護持正唸唸清淨戒者。即四念處。觀理正念雖未發真。由相似念能發真道。成道共戒。故名正唸唸清淨戒。復次定共戒依定心發。屬止善義。道共戒依分別心發。屬行善義。動不動俱是毘尼。何者戒論防止得定共心。不復起惡。得道共發真。永無過罪故俱是戒也。迴向具足無上道戒者。即是菩薩於諸戒中。具四弘六度。發願要心迴向菩提。故名大乘戒。弘誓如前說。六度者。厭惡出家捨於所愛即是檀。纖毫不犯拒逆羅剎即是屍。能檢節身心安忍打罵名生忍。耐八風寒熱貪恚等名法忍。愛見不能損即是羼提。守護於戒犯心不起。即是精進。決志持戒不為狐疑所誑。專心不動名為禪。明識因果。知戒是正順解脫之本。出生一切三乘聖人。非六十二見雞狗等戒。名為般若。又別發願要制己心。寧以此身臥於熱鐵。不以破戒受他床席。十二誓願自製其心。又更發願。願一切眾生得護持禁戒。得清淨戒。善戒。不缺戒。不析戒。大乘戒。不退戒。隨順戒。畢竟戒。具足諸波羅蜜戒。以此十願防護眾生。菩薩一持戒心。若干願行以莊嚴戒。諸餘行心亦應如是。然護他十戒從自行五支中出。從根本眷屬兩支出禁戒清淨戒善戒。何者。篇聚作法即是禁戒。禁戒若發無作乃名清淨。清淨即止善。而言善戒即是行善也。從非惡覺覺清淨戒。開出不缺戒。何者。雖防護七支妄念數起。致有缺漏。若發未來禪事行不缺。得根本禪性行不缺。從護持正唸唸清淨戒。開出不析戒。即道共戒也。滅色入空是析法。道共今體法入空。故名不析。又內有道共則戒品牢固。不可破析也。從迴向具足無上道戒。開出大乘不退隨順畢竟具足波羅蜜戒。言大乘者。菩薩持性重譏嫌。等無差別。自求佛道性重則急。為化眾生譏嫌則急。小乘自調性重則急。不度他故譏嫌則寬。菩薩具持兩種。故名大乘戒。不退者。行於非道善巧方便。婬捨酒家非法之處。輒以度人。而於禁戒無有退失。如醫療病不為病所污。故名不退。隨順者。隨物機宜隨順道理。故名隨順戒。畢竟者。豎究竟無上之法也。具足波羅蜜者。橫一切圓滿無法不備也。大論亦明十種戒。不破不缺不穿不雜四種。即是大經根本支中禁戒。清淨戒。善戒。不缺戒。論隨道戒。即是大經護持正念支中不析戒也。論無著戒。即是大經迴向支中不退戒。論智所讚戒。即是大經大乘戒論自在戒。即是大經自在戒。論隨定戒。即是大經隨順戒。論具足戒。即是大經波羅蜜戒。大經明畢竟論言隨定。此大同小異於義無失。涅槃欲辨菩薩次第聖行。故具列諸戒淺深始終具足善能護持。即入初不動地。不動不退不墮不散。是名戒聖行。戒聖行既從始淺以至於深。今仍判其粗妙。禁淨善三戒屬律儀。律儀通攝眾故。定尊卑位次緒雖有菩薩佛等。不別立眾故戒法是同。但以佛菩提心為異耳。故知律儀等三戒三藏攝。不缺是定共。根本禪是事。亦屬三藏攝。是故為粗。不析戒是體法。道共即通教攝。大乘不退等別教攝。亦兼於通。通有出假隨機順理於道不退。然依真諦不及別人。別人為妙也。隨順畢竟具足等圓教攝。不起滅定現諸威儀。不捨道法現凡夫事。故名隨順。唯佛一人具淨戒。餘人皆名污戒者。故名畢竟戒。戒是法界具一切佛法眾生法。到屍彼岸。故名具足波羅蜜戒。淨名雲。其能如是是名奉律。是名善解。此經雲。我等長夜持佛淨戒。法王法中久修梵行。始於今日得其果報。又羅□羅密行。唯我能知之。豈非待前諸戒皆粗。唯圓為妙也。復次持初戒如乳。中間如三味。後戒如醍醐。醍醐為妙(云云)。開粗顯妙者。他雲。梵網是菩薩戒。今問。是何等菩薩戒。彼若答言。是藏通等菩薩戒者。應別有菩薩眾。眾既不別戒何得異。又若別明菩薩戒。何等別是緣覺戒。今明三藏三乘無別眾。不得別有菩薩緣覺之戒也。若作別圓菩薩解者可然。何者。三乘共眾外別有菩薩故別有戒。問三乘眾外。別有菩薩戒者。緣覺戒雲何。答三乘眾外無別緣覺。此說猶是待粗之戒耳。開粗者。毘尼學者。即大乘學式叉。式叉即是大乘第一義。光非青非黃非赤白。三歸五戒十善二百五十。皆是摩訶衍。豈有粗戒隔於妙戒。戒既即妙人亦復然。汝實我子即此義也。是名絕待妙戒。   玄義卷三下終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716 妙法蓮華經玄義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四上   天台智者大師說   定聖行者略為三。一世間禪。二出世禪。三上上禪。世禪復二。一根本味禪隱沒有垢無記。二根本淨禪不隱沒無垢有記。根本者。世出世法之根本也。大品雲。諸佛成道轉法輪入涅槃。悉在禪中。若能深觀根本。出生勝妙上定。故稱根本也。隱沒者。闇證無觀慧也。有垢者。地地生愛味也。無記者。境界不分明也。此有三品。謂禪也等也空也。即十二門禪也。初修方便。當善簡風喘明識正息。安徐記數莫令增減。若數微細善解轉緣調停得所。當證前方便法。或粗細住。皆有持身法起。進得欲界定或未到定。八觸發動。五支成就是發初禪。大論雲。已得離婬火則獲清涼定。如人大熱悶入冷池則樂(云云)。若欲進上離下者。凡夫依六行觀。佛弟子多修八聖種行者。於初禪覺觀支中。厭離覺觀。以初禪為苦粗障。二法動亂定心故苦。從二法生喜樂故粗。二法翳上定故障。二禪異此名勝妙出。總而言之。一知過不受著。二訶責。三析破得離初禪。是修二禪相。善巧攀厭則內外皎然。與喜俱發四支成就故。論雲。是故除覺觀得入一識處。內心清淨故定生得喜樂(云云)。二禪中既離覺觀。不得作方便。出定時修習厭下進上。亦有六行。如棄初禪方法(云云)。爾時泯然不依內外。與樂俱發五支成就。故論雲由愛故有苦。失喜則生憂。離苦樂身安。捨念及方便(云云)。欲厭下進上亦有六行如前(云云)。善修故心豁開明。出入息斷。與捨俱發空明寂靜四支成就。若能知樂患見不動大安。憂喜先已除。苦樂今亦斷(云云)。行人既內證四禪。欲外修福德。應學四等。此有通修別修。通修者。大論雲。是慈在色界四禪中間得修。此語則通。別修者。初禪有覺觀分別。修悲則易。喜支修喜易。樂支修慈易。一心支修捨易。復次初禪修悲易。二禪修喜易。三禪修慈易。四禪修捨易。此則修四無量定之處所也。復次修時緣前人離苦得樂。歡喜平等之相而入定。發時內得喜樂平等之法。外見前人離苦得樂。或內得外不見。或外見內不得。分別邪正(云云)。行人欲出色籠。修四空定。滅色存心。心心相依故名四空。方便者。須訶色是苦本。飢渴寒熱色為苦聚。讚空為淨妙。離諸逼迫過一切色與空定相應。不苦不樂倍更增長。於深定中唯見虛空。無諸色相心無分散。復次得空定故出過色界。故名過一切色相。空法持心種種諸色不得起。故名滅有對相。已得空定。決定能捨色法不憶戀。故名不念種種色相(云云)。訶下攀上皆有方便。委在禪門(云云)。根本味禪竟。根本淨禪不隱沒無垢有記。與上相違。此又三品。謂六妙門。十六特勝。通明等也。涅槃是妙。此六能通故言六妙門。此三法為三根性。慧性多為說六妙門。此一一門。於欲界中即能發無漏。若定性多為說十六特勝。故下地不發無漏。上地禪滿乃能得悟。定慧性等為說通明。通明觀慧深細。從下至上皆能發無漏。此是隨機之說。若作對治則復別途(云云)。若廣明修習則攝一切諸禪。今但次第相生一轍豎意。修此六門修證合論則有十二法。佛言遊止三四。出生十二。即此修數證數。乃至修淨證淨。修數者。行人初調和氣息不澀不滑。安詳徐數從一至十。攝心在數不令馳散。是名修數。與數相應者。覺心任運從一至十。不加功力心自住數。息微心細是名證數。若患數粗當放數修隨。乃至淨亦各如是。然觀有三義。一慧觀觀真。二得解觀即假想觀。三實觀此中初用實觀。後用慧觀。修實觀者。於定心中以心眼諦觀此身。細微入出息相如空中風。皮肉筋骨三十六物。如芭蕉不實。內外不淨甚可厭惡。復觀定中喜樂等受。悉有破壞之相。是苦非樂。又觀定中心識無常。剎那不住無可著處。復觀定中善惡等法。悉屬因緣皆無自性。如是觀時能破四倒。不得人我定何所依。是名修觀如是修時。覺息出入遍諸毛孔。心眼開明。徹見身內三十六物。及諸蟲戶。內外不淨眾苦逼迫剎那變易。一切諸法悉見無自性。心生悲喜無所依倚。得四念處破四顛倒。是名與觀相應。不能具記(云云)。佛坐樹下內思安般。一數二隨等。正是此禪。十六特勝者。釋名(云云)。此從因緣得名。修相者。知息入知息出者。此代數息調息。綿細一心隨息入時。知從鼻至臍。出時知從臍至鼻。隨照不亂。知風喘氣。為粗知息為細。入粗即調令細。如守門人。知入知出。惡遮好進澀滑輕重。冷煖久近難易皆知。知息為命所依。一息不還即便命盡。覺息與命危脆無常。不生愛慢。知息非我即不生見。若知息長短對欲界定。知息遍身對未到地。除諸身行對初禪覺觀支。受喜對喜支。受樂對樂支。受諸心行對一心支。心作喜即喜俱禪。心作攝即二禪一心支。心作解脫即三禪樂。觀無常即四禪不動觀出散即空處。觀離欲即識處。觀滅即對無所有處。觀棄捨對非想非非想處。觀棄捨時。即便獲得三乘涅槃。若橫論觀慧。即對四念處(云云)。通明禪者。行者觀息色心三事無分別。諦觀出入息。入無積聚出無分散。來無所經去無履涉。如空中風性無所有。息本依身身本不有。先世妄想招今四大。圍於虛空假名為身。頭等六分三十六物。四微一一非身。觀身由心心由緣起。生滅迅速。不見住處相貌。但有名字。名字亦空。如是觀息色心。不得三性別異。既不得三事。即不得一切法。此是修相。證者。內證真諦空如觀解次第通達此身色息分明。亦知世間天文地理與身相應。能具三界禪定。能知非想有細煩惱。破惑發真得三乘涅槃。悉在禪門。世間禪竟。二明出世間禪者。即有四種。謂觀練熏修。觀者。謂九想。八背捨。八勝處。十一切處通稱觀禪。行人為破婬火。必須增想純熟。隨所觀時與定相應。想定持心心無分散。能除世間貪愛。破六種欲。有人著赤白黃黑等色。或著相貌端嚴。或著威儀姿態。或著語言嬌媚。或著細滑肌體。或著可意之人。此六欲淵沈沒行者。能修九想除此六賊。死想破威儀言語兩欲。脹想壞想噉想。破形貌欲。血塗想青瘀想膿爛想。破色慾。骨想燒想。破細滑欲。九想通除所著人欲。又噉想散想除著意人。此九既除於欲。亦薄嗔癡。九十八使山動。雖是不淨初門能成大事。如海中屍依之得度(云云)。八背捨名(云云)。背淨潔五欲捨離著心。故名背捨。修者行人。持戒清淨發大誓願。欲成大事。端身正心諦觀足大指。想如大豆黑脹[爾*皮]起。此想成時。更進如狸豆大。更如一指大。更如雞卵大。次二指三四五指。次觀跌底踵踝□□□□逆□□□樄飀□□□□□楦□□□駕榃□祰菉□□□□□騃□訄逆□□□□飀□訧□□□□訄妎□□逆□詠□秭飀□□□□礡慼慼慼慼慼慼撒都□□飀□□漏□□□駕樧□v杻□□祰菉□□□例□□□□禭□逆□□□□j□□□□□□飥□□□秠□□□櫧□□□□□□□□□樲□□□□□□r騫樧□□裀□□□□觕□□□□□□□□□□觛□□馱□□□禭□□□□□□□□□□□□□□□□祜□□淚祌逆□□橝□裀□□□降□□飥□□□□列□□□裀□訧□□□驖□□飀□送□□□□賂□□覈□裀□□憐□□□□□□□觙□裀□福□□□□□。八勝處者。初兩勝處位在初禪。三四兩勝處位在二禪。後四勝處位在四禪。三禪樂多心鈍。故不立也。前背捨緣中多少不得自在。是故勝處更深細觀察少多好醜悉使勝知勝見。如快馬能破陣。亦能自制其馬(云云)。十一切處者。以八色兩心更相淡入。廣普遍滿轉變無礙。具如禪門(云云)。練禪者。即九次第定也。上來雖得八禪。入則有間。今欲純熟。令從初淺極至後深。次第而入。中間無有垢滓間穢。令不次第者次第。故名次第。亦是無漏練於有漏。除諸間穬故名練禪。亦是均調諸禪。令定慧齊平無間也。阿毘曇明熏練。但言以無漏熏四禪今以無漏通練八地。即是次第入無間三昧也。熏禪者。即師子奮迅三昧也。前是次第無間入。今亦是次第無間入。亦能次第無間出。除粗間及法愛味塵。猶如師子能卻能進奮諸塵土。行者入出此法。能遍熏諸禪。悉令通利轉變自在。如熏皮熟隨意作物。修禪者。超越三昧也。近遠超入近遠超出。近遠超住。是禪功德最深故名頂禪。於諸法門自在出入(云云)。又九次第定。善入八背捨。奮迅善出八背捨。超越善住八背捨。善入出住百千三昧。即此意也。譬如畫師五彩相淡。出無量色。如世間果。但以四大出一切五陰。定法亦爾。但以觀練熏修。出生一切神通變化。無種不備。大經雲。菩薩住禪得堪忍地。地能持能生一一禪中。皆有慈悲誓願道品六度諸行無不具足。何者。若於戒定中。明觀慧即共念處。單論觀是性念處。通取戒定等境智文字等是緣念處。又不淨觀破淨顛倒。是身念處。觀諸禪中心受苦樂。三世內外受不可得。破樂顛倒。是受念處。觀諸禪心以有心故造作善惡。無心則無作者。破我顛倒。是法念處。觀心生滅前後際斷。破常顛倒。是心念處。復次八背捨觀四念處。九次第定練四念處。奮迅熏四念處。超越修四念處。二乘為自滅度修此五禪。成四枯念處。不名堪忍地。菩薩為化眾生深觀念處。慈悲誓願荷負眾生。成四榮念處。是摩訶衍名堪忍地也。問無色無身雲何具四念處。答毘曇雲。無色有道共戒。戒是無作色。以無漏緣通故。此戒色隨無漏至無色也。成論人云。色是無教法不至無色。舍利弗毘曇雲。無色有色。當知。小乘明義即有兩意。大經雲。無色界色。非諸聲聞所知。若爾四念處通無色。亦復何妨。問諸禪中但得明念處。尚無正勤雲何具道品。答約位為言。念處無後品修行為義。念處具道品也。大論雲。初修善有漏五陰於有為法中得正憶念。即念處智慧也。四種精進即是正勤。定心中修名如意足。五善根生名為根。根增長名為力。分別道用名為七覺。安穩道中行名八正道。初善有漏中已能具此。何須見道方有八正。若念處既具三十七品者。煖頂等例然。觀禪既爾。練熏修等亦然。然菩薩於一一禪中。隨所入法門。慈悲眾生如父母得食不忘其子愍傷癡闇。不從內自求樂從他外求。耽荒五欲求苦得怖失憂。諸欲無樂為此起悲。夫欲患如是何能去之。得禪定樂則不為所欺。是故起慈有四弘誓也。又諸禪中修六度者。眾生縛著世間。生活業務不能暫捨。菩薩棄之一心入禪。是名檀。若不持戒禪定不發。又入禪時雜念不起。任運無惡是屍。拘檢身口捍勞忍苦。制外塵不著。抑內入不起。是為忍。初中後夜繫念相續。行住坐臥心常在定。間念不生是名精進。一心在定不亂不味名為定。若一心在定。能知世間生滅法相。深識邪偽名般若。一切眾行皆於禪中具足。一一禪中能生諸功德。慈悲荷負。是故得名堪忍之地。三出世間上上禪者。即九種大禪。如地持所釋。今不具論。自性禪者。即是觀心實性名為上定。一切諸法頗有不由心者。心攝一切如如意珠。此九大禪皆是法界。一切趣禪造境即真。一色一香無非中道。二乘尚不知其名。況證其定。前根本舊禪如乳。練禪如酪。熏禪如生蘇。修禪如熟蘇。九大禪如醍醐。醍醐為妙也。復次根本禪。愛味心中修即成乳。自度心中修即成酪。慈悲心中修即成生蘇。慈悲次第心中修即成熟蘇。實相心中修即成醍醐。餘四味亦如是。若不以實相心修。皆名為粗。若開粗顯妙者。阿那波那即是摩訶衍。法界實相攝持諸法。離此之外更無別妙。故知諸佛成道轉法輪入涅槃。皆在四禪。四禪中見實相。名禪波羅蜜。何況餘定耶。此即絕待妙義。定聖行竟。慧聖行者。謂四種四諦慧(云云)。生滅四諦慧者。還觀九想背捨依正兩報。膀脹爛壞不淨之色是逼迫相。現相三苦相。是苦諦慧以不起迷著依正。作恩愛奴運動身口。起三品十惡業。感三途等生。生長相轉相二十五有相。又知世間因果不淨過患。深愧厭恥終不殺他活己。奪彼閏身。耽湎不淨隱曲求直。離合怨親間搆榮辱。內諂外佞引納無度。縱毒傷道邪僻失真。不為不淨作十惡業。慚愧羞鄙行三品十善。感三善道生。亦是生長相轉相二十五有相。是名集諦慧。觀依正不淨破淨顛倒。觀諸受即三苦破樂顛倒。觀諸行和合破我顛倒。觀諸心生滅破常顛倒。別相總相善巧正勤。如意根力覺道向涅槃門。慈悲誓願六度諸行等。即大乘相。亦是戒定慧相。亦是能除相。是名道諦慧。倒不起則業不起。業不起即因不起。因不起故果不起。是名寂滅相。亦二十五有滅相。亦名除相。是為生滅四諦慧。無生四諦慧者。觀不淨色色性自空。非色滅空。如鏡中像無有真實。洞達五受陰空無所有。解苦無苦而有真諦。是苦諦慧。知集由心心如幻化。所起之集亦如幻化。一切愛見與虛空等。是名集諦慧。道本治集所治既如幻化。能治亦如幻化。是名道諦慧。法若有生亦可有滅。法本不生今則不滅。若有一法過涅槃者。我亦說如幻化。是名滅諦慧。雖知五陰眾生如虛空。而誓度如空之眾生。雖知集無所有。而斷諸妄想。如與空共鬥。雖知道不二相。而勤於空中種樹雖無眾生得滅度者。而滅度無量眾生。約此即事而真。論道品六度等(云云)。是名無生四諦慧。無量四諦慧者。大經雲。佛說四諦若攝法盡。則不應言所不說者。如十方土。攝法不盡應有五諦。佛言四諦攝盡。無第五諦。但苦有無量相。集滅道等皆有無量相。我於彼經竟不說之。若是空者空尚無空。雲何無量。當知出假分別之慧也。此慧遍知十法界假實差別。名苦諦慧。遍知五住煩惱不同。名集諦慧。遍解半滿正助等行。名道諦慧。解半滿十六門諸滅門不同。是滅諦慧。二乘但服四諦藥。治見思病自出生死。於分別則閑。菩薩作大醫王。須解診種種脈識種種病。精種種藥得種種差。約此起種種慈悲。行種種行諸度道品。成種種眾生。淨種種佛土。廣說如止觀(云云)。是名無量四諦慧。無作四諦慧者。解惑因緣而成四也。大經雲。寶珠在體謂呼失去。憂愁啼哭但見其體及瘡。不見寶珠及鏡。唯有憂悲無復歡喜。此迷道滅而起苦集。若解瘡體即是寶珠。則喜不哭。因滅無明。即得熾然三菩提燈。此解悟因緣即是道滅。道滅即苦集。苦集即道滅。若爾則四非四。四既非四無量亦非無量。無量既非無量則假非假。假非假故則空非空。何但即空非空。亦即假非假。雙亡正入。即寂照雙流。大品雲。一切種智即寂滅相。種種行類相貌皆知。名一切種智。寂滅相即是雙遮雙亡行類相貌皆知。即是雙流雙照。無心亡照任運寂知。故名不可思議。即無作四諦慧。大經雲。無苦無諦有實。無集道滅無諦有實。實即中道如來虛空佛性。如此觀時。無緣慈悲拔二邊苦。與中道樂。修色非淨非不淨。即空即假即中。非枯非榮中間論滅。一切道品無不具足。遍捨十法界依正名檀。中道道共到屍彼岸名戒。住寂滅忍二邊不動名忍。二邊不間名牢強精進。入王三昧住首楞嚴名禪。實相般若名智慧。無謀巧用名方便。八自在我名力。無記化化禪名願。三智一心中得名智。一波羅蜜具十。亦具一切佛法。一行無量行。無量行一行。是如來行。是名無作四諦慧。修此慧時。即得住於無所畏地。即初歡喜地。離五怖畏。謂不活畏。惡名畏。死畏。惡道畏。大眾威德畏。大經雲。不畏貪慾恚癡。此內無三毒外離八風。則無惡名畏。若言不畏地獄等。即無惡道畏。若言不畏沙門婆羅門。即無大眾畏。見中道則無二死畏。實相智慧常命立。無不活畏。得入此地具二十五三昧。破二十五有。顯二十五有我性。我性即實性。實性即佛性。開佛之知見發真中道。斷無明惑顯真應二身。緣感即應百佛世界。現十法界身。入三世佛智地。能自利利他。真實大慶名歡喜地也。此地具足四德。破二十五有煩惱名淨。破二十五有業名我。不受二十五有報名樂。無二十五有生死名常。常樂我淨。名為佛性顯。即此意也地持說離五怖畏者。修無我智我想不生。雲何當有我愛眾具愛。是離不活畏。不於他人有所求欲。常饒益一切眾生。是離惡名畏。於我見我想心不生。是離死畏。此身命終。於未來世必與佛菩薩共會。是離惡道畏。觀於世間無與等者。況復過上是離大眾畏。十地經亦同。十地論解雲。是中第一依身。第二依口。第三第四依身。第五依意。活者依身所用眾具能資於生。名資生。生為活也。此就因中說果。菩薩無此畏。復次名字言說皆依口失護名。不為利養心不悕望他人恭敬故名無惡名。第五依意可解。三四依身。愛善道憎惡道。無愛憎身故無惡道畏。亦不愛憎身故無死畏。私謂。不畏貪慾等。無作集壞。不畏惡道。此名無作苦壞。不畏大眾。此是無作道立無不活無死畏。此是見性得常。無作滅立。復次破二十五有。有能含果。有破故集諦壞。果破故苦諦壞。得二十五三昧者。道諦立。見二十五有我性。我性即佛性滅諦立。破二十五有則無煩惱是淨德。破二十五有果故無苦是常德。得二十五三昧是樂。見二十五我性是我。四德宛然矣。今釋二十五三昧名。依四悉檀意。一隨時趣立。如人多子各立一名。使兄弟不濫。二十五三昧亦復如是。各舉一名令世諦不亂。豈可定執也。二隨其義便。各從所以而立一名也。三隨事對當。各有主治從對得名也。四理實無名而依理立字。雖有四意多用對治。約理以立二十五三昧也。通釋二十五。各為四意。一出諸有過患。二明本法功德。三結行成三昧。四慈悲破有一一皆爾。地獄有用無垢三昧破者。地獄是重垢報處。報因則是垢。謂惡業垢見思垢。塵沙垢無明垢(其一)。菩薩先見此過。為破諸垢。修前來所明根本戒。破惡業垢。修前來所明背捨等定。伏見思垢。修前來所明生滅無生滅慧。破見思垢。修前來所明無量慧。破塵沙垢。修前來所明無作慧。破無明垢(其二)。破見思垢故。真諦三昧成。破惡業垢塵沙垢故。俗諦三昧成。破無明垢故中道王三昧成(其三)。菩薩自破地獄諸垢時。句句皆有慈悲誓願。冥熏法界。彼地獄有。若有機緣關於慈悲。以王三昧力。法性不動而能應之。如婆藪調達。示所宜身說所宜法。彼地獄中若有善機。以持戒中慈悲應之。令離苦得樂。有入空機。以生無生慧等慈悲應之。令得真諦。有入假之機。以無量慧慈悲應之。令得俗諦。有入中機。以無作慧慈悲應之。令得王三昧。先自無垢今令他無垢故。此三昧名無垢也(下去例如此。不復委記也)。畜生有。用不退三昧破者。畜生無慚愧退失善道。則是惡業故退見思故退。塵沙故退。無明故退。菩薩為破諸退。修前持戒破惡業退。修於禪定伏見思退。修生無生慧破見思退。修無量慧破塵沙退。修無作慧破無明退。見思破故得位不退。真諦三昧成。惡業塵沙破故得行不退。俗諦三昧成。無明破故得念不退。中道三昧成。本修諸行皆有慈悲誓願。冥熏法界彼畜生中。若有機緣關於慈悲。以王三昧力。不動法性而往應之。宜示何身宜說何法。為龍為象鵽鳥大鷲。若有善機。以戒定慈悲應之。令出苦得樂。有入空機。以生無生慧慈悲應之。令出有得無。真諦三昧成。有入假機。以無量慧慈悲應之。令免空得假。俗諦三昧成。有入中機。以無作慧慈悲應之。令出邊入中。王三昧成。菩薩自既不退令他不退。故名不退三昧也。餓鬼有。用心樂三昧破者。此有常□飢渴惡業苦。見思煩惱苦。客塵闇障苦。無明根本苦。菩薩為破諸苦。修前持戒破惡業苦。脩定伏見思苦。修生無生慧破見思苦。修無量慧破塵沙苦。修無作慧破無明苦。破見思苦。無為心樂三昧成。破惡業塵沙苦。多聞分別樂三昧成。破無明苦。常樂三昧成以本行慈悲冥熏法界彼餓鬼道。若有機緣與慈悲相關。王三昧力不動法性而往應之。示所宜身說所宜法。若有善機。以持戒慈悲應之。手出香乳施令飽滿。有入空機。以生無生慈悲應之。令到無為岸。有入假機。以無量慈悲應之。令遊戲於五道有入中機。以無作慈悲應之。令淨於三毒根。成佛道無疑。菩薩自既得樂。又令他得樂。是故名為心樂三昧也。阿修羅有。用歡喜三昧者修羅多猜疑怖畏。則有惡業疑怖。見思疑怖。塵沙疑怖。無明疑怖。菩薩為破是諸疑怖。而修諸行。修持於戒破惡業疑怖。修諸禪定伏見思怖。修生無生慧破見思怖。修無量慧破塵沙怖。修無作慧破無明怖。見思破故空法喜三昧成。惡業塵沙破故。一切眾生喜見三昧成。無明破故。喜王三昧成。以本諸行慈悲誓願。冥熏法界彼修羅中。若有機緣關於慈悲。以王三昧力。不動法性而往應之。示所宜身說所宜法。有善機者。應以持戒身。慈悲令離惡業怖。有入空機應以生無生慈悲令離見思怖。有入假機。應以無量慈悲令離無知怖。有入中機。應以無作慈悲令離無明怖。自證三喜令他無復三怖。是故名歡喜三昧。此前悉用對治立名也。弗婆提有。用日光三昧破者日朝出於東。隨便為名耳。日譬智光能照除迷惑。東天下人。有惡業闇。見思闇。塵沙闇。無明闇。菩薩為照此諸闇故。修前戒光破惡業闇。修禪定流光伏見思闇。修一切智光破見思闇。修道種智光破塵沙闇。修一切種智光破無明闇。破見思闇故。一切智日光三昧成。破塵沙闇故。道種智日光三昧成。無明闇破故。一切種智日光三昧成。以本行慈悲誓願。冥熏法界彼弗婆提。若有機緣。關於慈悲王三昧力。不動法性而往應之。示身說法。若有事善機以持戒慈悲應之。令免惡業闇。有入空機。以生無生慈悲應之。令免見思闇。有入假機。以無量慈悲應之。令免無知闇。有入中機。以無作慈悲應之。令免無明闇。自既破闇亦令他破闇。故稱日光三昧也。瞿耶尼有。用月光三昧破者。月夕初現於西。亦隨便立名。月亦照闇例同日光(云云)。鬱單越。用熱焰三昧破者。北方是陰地冰結難銷。自非熱焰赫照終不融冶。北天下人。冰執無我難可化度。若非智火慧焰。無我所心終不得度。彼無我所乃是妄計。猶有自性人我法我真如我。菩薩為破諸我。修生滅無生滅慧。破性人我。修無量慧破法我。修無作慧破真如我。得人空成真諦智焰。得法空成俗諦智焰。得真如空成中道智焰。以本慈悲冥熏法界彼鬱單越。若有機緣關於慈悲。以王三昧力。不動法性而往應之。示身說法。有善機。應以戒慈悲令免妄計無我。有入空機。應以生無生慈悲令免性我。有入假機。應以無量慈悲令免法我。有入中機。以無作慈悲應之令免真如我。自破妄我令他破妄我。故名熱焰三昧也。閻浮提有。用如幻三昧破者南。天下果報雜雜壽命。等不定猶如幻化。此則從心幻出業。幻出見思幻出無知幻出無明。菩薩為破諸幻。從於持戒幻出無作。破結業幻。從於禪定幻出背捨。從生無生慧幻出無漏。從無量慧幻出有漏。從無作慧幻出非漏非無漏。見思幻破真諦幻成。無知幻破俗諦幻成。無明幻破中道幻成。故經言。如來是大幻師彼閻浮提。有諸機緣關於誓願。以本慈悲隨感應之。自破諸幻成他諸幻。是故名為如幻三昧。餘如上說。四天王有用不動三昧破者。此天守護國土遊行世界。則有果報。動見思塵沙無明等動。菩薩修諸行。破諸動成三昧誓願熏機緣感。以本慈悲令他破四動。成三不動。是故名不動三昧。委悉如上說。三十三天有。用難伏三昧者。此是地居之頂。即是果報難伏。見思塵沙無明等難伏。菩薩修諸行出其上。破諸難伏自成三昧誓願熏他。若有機緣。以本慈悲令他得證。是故三昧名為難伏。餘如上說。焰摩天有。用悅意三昧破者。此天處空無刀杖戰鬥。以之為悅。此是果報中悅。而未有不動業悅。亦無無漏道種智中智等悅。菩薩為破諸不悅。而修諸行。自成三諦悅意三昧。誓熏法界。有機緣者。以本慈悲令他意悅。是故三昧名為悅意。餘如上說。兜率陀天有。用青色三昧破者。真諦三藏雲。此天果報樂青。宮殿服玩等一切皆青。菩薩為破諸青。修第一義非青黃赤白。而見青黃赤白。第一義非戒定慧。而戒定慧。以戒破果報青。以生無生慧破見思青。非真見真非假見假非中見中。亦復如是。三青障破自成三諦三青三昧乃至感應成他三昧。例上可解。黃色三昧破化樂天有。赤色三昧破他化自在天有。白色三昧破初禪有。皆是果報白等。例青色三昧。大意可解。白色三昧者。初禪離五欲為白。未離覺觀故是黑。見思塵沙無明等黑。破此諸黑修諸行白。自成三昧。又成他三昧。如上說。種種三昧破梵王有者。梵王主領大千界。種類既多。即是果報種種。未見種種空。種種假種種中。破此種種修種種行。自成種種亦成他種種。如上說。二禪用雙三昧者。二禪獨有內淨喜兩支。餘支與餘禪共。此即果報雙。而未見雙空雙假雙中。例如上說。三禪用雷音三昧者。此禪樂最深。如冰魚蟄蟲。是果報著樂。又著空樂假樂中樂。為驚駭諸樂。修諸雷音之行。餘如上說。四禪用注雨三昧者。四禪如大地具種種種子。若不得雨芽不得生。一切善根在四禪中。謂業種三諦種。修諸行雨自生三昧慈悲應機生他三昧(云云)。無想天有。用如虛空三昧者。外道非空妄計涅槃。謂果報非空。三諦皆非虛無修諸空淨之行。自成成他(云云)。阿那含天。用照鏡三昧。此聖無漏天。雖得淨色但是報。淨色未究盡色空如鏡未極明。未知色假如鏡未有影。未知色中如未達鏡圓。餘如上說。空處用無礙三昧者。此定得出色籠。即果報無礙。未是空假中等無礙。餘如上說。識處用常三昧者。此定謂識相續不斷為常。此乃定報。非三無為常化用常常樂常。例如上(云云)。不用處以樂三昧破者。此處如癡。癡故是苦乃至無明苦。例如上(云云)。非想非非想。用我三昧破者。頂天謂是涅槃果報。猶有細煩惱不自在乃至無明不自在。修行破之。得真我隨俗我常樂我。例如上(云云)。此二十五皆稱三昧者。調直定也。真諦以空無漏為調直。出假以稱機為調直。中道遮二邊為調直。故皆具三諦。則通稱三昧。又稱王者。空假調直未得為王。所以二乘入空菩薩出假。不名法王。中道調直故得稱王。一一三昧皆有中道。悉稱為王。大經雲。是二十五三昧名諸三昧王。即其位高義若入是三昧。一切三昧悉入其中。即其體廣義。應二十五有機即其用長也。無畏地中。具得二十五三昧種種力用。須彌入芥不傷樹木。毛孔納海不嬈龜魚。雖處地獄身心無苦。變通出沒不動而遠。即其妙義。蓋乃慧聖行成。能有是力也。問三昧破有。乃是涅槃之文。何得釋此。答第三雲。破有法王出現於世。隨眾生欲而為說法。四意明文宛然具足。又涅槃明菩薩破有。此經明法王破有。彌顯其義也。明聖行竟。二梵行者。梵者淨也。無二邊愛見證得名之為淨。以此淨法與拔眾生。即是無緣慈悲喜捨也。菩薩以大涅槃心。修於聖行得無畏地。具二十五三昧無方大用。爾時慈悲是真梵行。非餘梵天所修四無量心。亦非三藏通教。眾生緣法緣等慈悲也。以今慈悲喜捨。熏修眾行無不成辦。大經雲。若有人問。誰是一切諸善根本。當言慈是。慈既是行本故言梵行。若依圓語亦如大經慈即如來。慈即佛性。慈若不具佛十力四無所畏三十二相者。是聲聞慈。若具足者是如來慈。是慈即是大法聚。是慈即是大涅槃。慈力弘深具一切福德莊嚴。故名梵行。三天行者。第一義天。天然之理。此語道前由理成行。此語道中由行理顯。此語道後今約由理成行。故言天行。菩薩雖入初地。初地不應住。以有所得故。修上十地慧十重發真修慧。由理成行名為天行。天行即智慧莊嚴。上求佛道故。有聖行天行。下化眾生故。有梵行病行嬰兒行也。四嬰兒行者。若福慧轉增實相彌顯。雖不作意利益眾生。任運能有冥顯兩益。天行力有冥益。梵行力有顯益。眾生雖有小善之機。無菩薩開發不得生長。慈善根力如磁石吸鐵。和光利行。能令眾生得見菩薩。同其始學。漸修五戒十善人天果報楊葉之行。又示二百五十戒。觀練熏修四諦十二因緣三十七品。同二乘嬰兒行。又示同習六度三阿僧祇。百劫種相好柔伏煩惱。六度菩薩小善之行。又示同即色是空無生無滅。通教小善之行。又示同別教歷別次第。相似中道小善之行。皆是慈心之力。俯同群小提引成就。從慈心與樂起嬰兒行。大經雲。能說大字。所謂婆和。此即六度小行。而求作佛故言大字。又雲。不見晝夜親疏等相。即同通教菩薩即色是空意也。又雲。不能造作大小諸事。大事即五逆。小事即二乘心。此即同別教。別教非生死故無五逆。非涅槃故無小乘心又雲。楊樹黃葉即同人天五戒十善嬰兒。又雲。非道為道以能生道。微因緣故即同二乘嬰兒也。慈善根力能出假化物。同小善方便引入佛慧。作圓教嬰兒也。經雲。不能起住來去語言。如經(云云)。又判粗妙。開粗顯妙例可解(云云)。五病行者。此從無緣大悲起。若始生小善必有病行。今同生善邊名嬰兒行。同煩惱邊名為病行。以眾生病則大悲熏心。是故我病。或遊戲地獄。或作畜生形。化身作餓鬼等。悉是同惡業病如調達等。又示有父母妻子。金鏘馬麥寒風索衣熱病求乳。此示人天有結業。生老病死之病。又示道場三十四心斷結。示同二乘見思之病。方便附近語令勤作。三藏通教菩薩亦如是。又同別教寂滅道場。初斷塵沙無明之病。是故菩薩悉同彼病。遍於法界利益眾生。次第五行竟。問聖行證三地。梵行證兩地。天行病行嬰兒行。何不證地。答聖梵兩行名修因。故論證地。天行正是所證。病兒兩行從果起應。故不論證耳。又有義。經顯別義從地前各入證。經顯圓義登地同一證。又地前非不修圓。登地非無有別。互顯令易解故不煩文。地前別者戒行從淺至深證不動地。定行從淺至深證堪忍地慧行從淺至深。證無畏地。地上去並同者。豈有三地條然永別。秖登地時不為二邊所動。名不動地。上持佛法下荷眾生。名堪忍地。於生死涅槃俱得自在。名無畏地。無畏地從我德立名。堪忍地從樂德立名。不動地從常德立名。淨德通三處。登地之日四德俱成。則無增減。蓋化道宜然。例如朝三暮四之意耳。從登地去地地有自行。地地有自證。自行秖是修天行。自證秖是證天行。故不別說天行證也。若地前化他名梵行。慈悲喜是化他之事。行一子地是其證。捨心是化他之理。行空平等是其證。此二地亦不條然。登地慈悲故言一子。慈悲與體同。故言空平等耳。地地有悲同惡名病行。地地有慈同善名嬰兒行。證道是同故不別說。佛地功德。仰信而已。豈可闇心定分別耶。略答如此(云云)。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四上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四下   天台智者大師說   圓五行者。大經雲。復有一行是如來行。所謂大乘大般涅槃。此大乘是圓因。涅槃是圓果。舉此標如來行。非餘六度通別等行。前雖名大乘不能圓運。前雖名涅槃過茶可說。乃是菩薩之行。不得名為如來一行。若圓行者。圓具十法界。一運一切運。乃名大乘即是乘於佛乘。故名如來行。如大論雲。從初發心常觀涅槃行道。亦如大品雲。從初發心行生修乃至坐道場亦行生修。畢竟發心二不別。皆如來行意也。此經明安樂行者。安樂名涅槃即是圓果。行即圓因與涅槃義同。故稱如來行。入室著衣坐座。悉稱如來者。此就人為語。涅槃就法為語。即人論法如來即涅槃。即法論人涅槃即如來。二經義同也。涅槃列一行名。而廣解次第五行。法華標安樂行廣解圓意。今依法華釋圓五行。五行在一心中。具足無缺名如來行。文雲。如來莊嚴而自莊嚴即圓聖行。如來室即圓梵行。如來座即圓天行。如來衣有二種。柔和即圓嬰兒行。忍辱即圓病行。此五種行。即一實相行。一不作五。五不作一。非共非離不可思議。名一五行。雲何莊嚴名聖行。文雲持佛淨戒。佛戒即圓戒也。又雲深達罪福相遍照於十方。即罪即福而見實相。乃名深達。以實相心離十惱亂等。皆是圓戒。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莊嚴。即是佛之定慧莊嚴。故名佛聖行也。雲何如來室名梵行。無緣慈悲能為法界依止。如磁石普吸莫不歸趣。又以弘誓神通智慧引之。令得住是法中故。以如來室為梵行。雲何如來座為天行。第一義天實相妙理。諸佛所師。一切如來同所棲息。文雲。觀一切法空。不動不退亦不分別上中下法有為無為。實不實法故。如來座即天行。雲何如來衣嬰兒行病行。遮喧遮靜故名忍辱。雙照二諦復名柔和。文雲。能為下劣忍於斯事。即脫瓔珞著弊垢衣。即同病行。方便附近即同嬰兒行。又復觀十法界寂滅。即如來座名天行。拔九法界性相故起悲。與一法界樂故起慈。即是梵行。柔和照善性相即同嬰兒。照惡性相即同病行。又照善性相即戒。寂照即定慧。即是聖行。當知。一心照十法界。即具圓五行。又一心五行即是三諦三昧。聖行即真諦三昧。梵嬰病即俗諦三昧。天行即中道王三昧。又圓三三昧。圓破二十五有即空故。破二十五惡業見思等。即假故。破二十五無知。即中故。破二十五無明。即一而三。即三而一。一空一切空。一假一切假。一中一切中。故名如來行。又如來室冥熏法界。慈善根力不動真際。和光塵垢以病行慈悲應之。示種種身如聾如啞。說種種法如狂如癡。有生善機。以嬰兒行慈悲應之。婆和木牛楊葉。有入空機。以聖行慈悲應之。執持糞器狀有所畏有入假機。以梵行慈悲應之。慈善根力見如是事。踞師子床寶幾承足。商估賈人乃遍他國。出入息利無處不有。有入中機。以天行慈悲應之。如快馬見鞭影。行大直道無留難故。無前無後不並不別。說無分別法。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圓應眾機如阿脩羅琴。若漸引入圓。如前所說。若頓引入圓如今所說入圓等證更無差別。為顯別圓初入之門。慈善根力令漸頓人見如此說(云云)。又圓五行。即是四種十二因緣智行。不思議識名色等清淨即戒聖行。行有等清淨即定聖行。無明愛等清淨即慧聖行。十二支寂滅。又無前三種十二緣即天行。能同前三種十二因緣滅。即嬰兒行。同前十二因緣生即病行。又是四種四諦智行。無作之道即戒定慧聖行。無作之滅即天行。慈悲拔苦拔四種苦與四種樂即梵行。直悲即病行。直慈即嬰兒行。又是七種二諦智行。圓真方便即是聖行。圓真之理即是天行。悲七俗慈七善即梵行。同七俗即病行。同七真即嬰兒行。又是五種三諦智行。俗諦中善是戒聖行。真諦中禪是定聖行。真諦慧即慧聖行。中諦是天行。拔五俗苦與五真中樂是梵行。同五俗是病行。同五真中是嬰兒行。又是一實諦智行。一實諦有道共戒定慧即聖行。一實境即天行。同體慈悲合說即梵行。各說即病行嬰兒行。觀心圓五行者。上來圓行不可遠求。即心而是。一切諸法中悉有安樂性。即觀心性名為上定。心性即空即假即中。五行三諦一切佛法。即心而具。初心如此行如來行。應以如來供養而供養之。隨方向禮至處起塔。已有全身舍利故初心尚爾。況似解耶。況入住耶。地持雲。從自性禪發一切禪。一切禪。有三種。一現法樂禪。即實相空慧中三昧也。二出生一切種性三摩跋提。二乘背捨除入等。即真三昧也。三利益眾生禪。即俗三昧也。當知。五行三諦於一切禪中。皆悉成就。即初住分位。入此位時無非佛法。是為圓心之行。豈與前五行次第意同。當知。次第為粗。一行一切行為妙。即相待意也。若開粗顯妙。無粗可待。即絕待行妙意也。問法華開粗粗皆入妙。涅槃何意。更明次第五行耶。答法華為佛世人破權入實。無復有粗教意整足。涅槃為末代凡夫。見思病重定執一實誹謗方便。雖服甘露不能即事而真。傷命早夭。故扶戒定慧顯大涅槃。得法華意者。於涅槃不用次第行也。   ○第四明位妙者。諦理既融智圓無隔。導行成妙三義已顯。體宗用足。更明位妙者。行之所階也。但位有權實布在經論。若成論毘曇判位。言不涉大。地攝等論判位。別敘一途義不兼括。方等諸經明位。瓔珞已判淺深。般若諸經明位。仁王盛談高下而未彰粗妙。今經位名不彰。而意兼小大粗判權實。然梵文不盡度本經必有。今藥草喻品但明六位。文雲。轉輪聖王釋梵諸王。是小藥草。知無漏法能得涅槃。獨處山林得緣覺證。是中藥草。求世尊處我當作佛行精進定。是上藥草。又諸佛子專心佛道。常行慈悲。自知作佛決定無疑。是名小樹。安住神通轉不退輪。度無量億百千眾生。是名大樹。追取長行中一地所生一雨所潤。及後文雲今當為汝說最實事。以為第六位也。前三義是藏中位。小樹是通位。大樹是別位。最實事是圓位也。小草位者。人天乘也。輪王是人主位。釋梵是天主位。皆約報果明位果義。既有優劣。當知。修因必有淺深。人位因者。即是秉持五戒。略為四品。下品為鐵輪王。王一天下。中品為銅輪王。王二天下。上品為銀輪王。王三天下。上上品為金輪王。王四天下。皆是散心持戒。兼以慈心勸他。為福故報為人主。飛行皇帝四方歸德。神寶自然應也。天乘位者。修十善道任運淳熟。通是天因。加修禪定進升上界。三界天果高下不同。修因必深淺異也。正法念雲。六萬山遶須彌。須彌四埵有持鬘天。有十住處各千由旬。北四餘各二。南名白摩尼。能十拍手頃受三歸依。不雜餘心者。生此天受樂。轉輪王十六倍不及一諸樂具悉從山河流出。二名峻崖。昔於河濟造立橋船。度持戒人兼濟餘人。不作眾惡。果報可知。西方一名果命。昔於饑世。守持淨戒淨身口意。種殖果樹行者食之。安樂充滿。二名白功德。昔以華鬘散佛上及塔上。東方一名一切喜。昔以華供養持戒人供佛。自力致財買華。果報可知。二名行道。昔見大火起焚燒眾生。以水滅之。果報(云云)。北方四者。一名愛慾。二名愛境界。三名意動。四名遊戲林。初者見他親友相破。和合諍訟得生此天。次昔說法會。次昔以淨信心供養眾僧掃塔。淨信上田。次昔持信心施僧衣。施一果直。為作衣價。愛樂隨喜。次迦留波陀天。此言象跡。亦有十處。一名行蓮華。昔持戒熏心受三自歸。稱南無佛。所有蜂聲尚勝餘天。況復餘果報耶。次名勝蜂。歡喜。昔信心持戒。有慈悲利益眾生。華香伎樂供養佛塔。三名妙聲。昔施佛寶蓋。四名香樂。昔信心持戒香塗佛塔。五名風行。昔信心持戒。施僧扇得清涼。六天香風悉來熏之。皆倍倍增。香風尚爾況念香風隨念皆得。六名散華歡喜。昔見持戒人。說戒時施澡缾。或道路中盛滿淨水。施人澡缾。七名普觀。昔於持戒人以善熏心。於破戒人病不求恩惠。悲心施安心不疲厭。供養病人。八名常歡喜。昔見犯法者應死。以財贖命令其得脫。九名香藥。昔於持戒信三寶。大福田中施末香塗香。淨心供養。如法得財施已隨喜。十名均頭。昔見人得罪於王。鬘髮受戮救令得脫。第三天名常恣意。十住處一名歡喜峰。昔救護神樹。及夜叉所依樹。有樹即樂失樹即苦。二名優缽羅色。昔淨信持戒供養三寶。造優缽羅華池故。三名分陀利。昔造此華池四名彩地。昔信淨心為僧染治袈裟。雜色染治法服故。五名質多羅。此翻雜地。昔以種種食。施持戒不犯戒等人故。六名山頂。昔修造屋遮風寒。令人受用故。七名摩偷。此翻美地。昔持戒悲心質直不惱人。食施道行沙門婆羅門。或一日或多日。或不息故。八名欲境。昔持戒。若邪見人病。施其所安故。九名清涼。昔見臨終渴病人。以石蜜漿或冷水。施病人故。十名常遊戲。昔為坐禪人作房舍圖畫。作死屍觀故。第四名箜篌天有十住處。一名楗陀羅。昔以園林甘蔗菴羅等果林施僧故。二名應聲。昔為邪見人說一偈法。令其心淨信佛故。三名喜樂。昔施人美飲或清美水。或覆泉井不令蟲蟻入。行人飲之無苦惱故。四名掬水。昔見病苦者臨終。咽喉忽忽出聲施其漿水財物贖彼命。五名白身。昔塗飾治補佛塔僧捨。亦教人治補故。六名共遊戲。昔信心持戒。同法義和合共故。七名樂遊戲。昔持戒化眾生。令心淨信歡喜戒施故。八名共遊。昔法會聽法。佐助經營深心隨喜故。九名化生。昔見饑饉者沒溺者。而救護之。十名正行。昔見亡破抄掠救令得脫。示嶮處正道。次日行天遶須彌山住於宮殿。外道說為日曜及星宿。略說三十六億。昔持七戒令得增上果。風輪所持。此日行等大天與二大天。謂提頭賴吒毘沙門。遊四天下遊戲空中。受五欲樂如意自娛。日行遶須彌山。隨在何方山有影現。人說為夜。風輪持北方星輪轉不沒。外道見辰星不沒。謂其能持一切世間國土。不知風力所為也。不殺戒生四天處。不殺不盜生三十三天加不婬生焰摩天。加不口四過生兜率天。又加世間戒。覆信奉佛七戒。生化樂他化兩天。所持戒轉勝。天身福命轉勝。又隨心持戒思心勝者。其福轉勝。三十三天者。一名住善法堂天。昔持七戒堅固無嫌。施四果病人。父母入滅定人。慈悲喜捨與怖畏壽命。生善法堂天。作釋迦提婆姓憍屍迦。名能天主。有九十九那由他天女為眷屬。心無嫉妒。善法堂廣五百由旬。第三名清淨天。焰摩天王名牟修樓陀。身長五由旬。百千帝釋和合所不及。第四兜率陀。此雲分別意宮。其王名刪鬥率陀。第五涅摩地。此雲自在。亦名不憍樂。第六名婆羅尼蜜。此雲他化自在。色無色不復書。小藥草竟。中藥草位者。即二乘也。此就習果判位。舊雲。成論探明大乘解菩薩義此則不然。論主自雲。今正自明三藏中實義。實義者空是。人師豈可誣論主耶。此即空門明二十七賢聖斷伏之位。阿毘曇有門明七賢七聖斷伏之位委在兩論。今略出有門中草之位。初明七賢。次明七聖位。七賢者。一五停心。二別相念處。三總相念處。四暖法。五頂法。六忍法。七世第一法。通稱賢者。鄰聖曰賢。能以似解伏見。因似發真故言鄰聖。又天魔外道愛見流轉。不識四諦。此七位人明識四諦。大經雲。我昔與汝等不見四真諦(云云)。見四諦者。識屬愛四諦。識屬見四諦。皆能明瞭。若解四諦則所見真正。無有邪曲故是賢人相也。一初賢位者。謂學五停心觀成。破五障道。即是初賢位。所以者何。若定邪聚眾生。不識三寶四諦。貪染生死。若人歸依三寶解四真諦。發心欲離生死求涅槃樂。五種障道煩惱散動。妨觀四諦。今修五觀成就。障破道明行解相稱。故名初賢。二別相念處位者。以五障既除觀慧諦當能觀四諦。而正以苦諦為初門。作四念處觀破四顛倒。若慧解脫根性人。但修性四念處觀。破性執四倒。若俱解脫人。修共四念處觀。破事理四倒若無疑解脫根性人。修性共緣三種四念處。破一切事理文字等四顛倒。善巧方便於念處中有四種精進修四種定生五善法。破五種惡分別道用安隱而行。能觀四諦成別相四念處位也。三總相四念處者。前已別相念慧破四顛倒。今深細觀慧總破四倒。或境總觀。總境別觀總境總觀別。或總二陰三陰四陰五陰。皆名總相觀是中亦巧方便。能生正勤如意七覺八道疾入後法。故名總相念處位也。四暖法位者。以別總念處觀故。能發似解。十六諦觀得佛法氣分。譬如鑽火煙起。亦如春陽煖發。以慧鑽境發相似解。解即喻煖。又如春夏積集華草。自有煖生。以四諦慧集眾善法。善法熏積慧解得起。故名煖也。即是內凡初位。佛弟子有外道則無。是名暖法位。五頂法者。似解轉增得四如意定。十六諦觀轉更分明。在暖之上。如登山頂觀矚四方悉皆明瞭故名頂法。六忍法位者。亦是似解增長。五種善法增進成根。於四諦中堪忍樂欲。故名忍法位。下中二忍皆名忍位。七世第一法位者。即是上忍一剎那。於凡夫所得最勝善根。名為世間第一法也。上智妙中已略說竟。七聖位者。一隨信行。二隨法行。三信解。四見得。五身證。六時解脫羅漢。七不時解脫羅漢。通名聖者正也。苦忍明發捨凡性入聖性。真智見理故名聖人。一隨信行位者。是鈍根人入見道之名也非自智力。憑他生解。是人在方便道。先雖有信以未習真。信不名行。行以進趣為義。從得苦忍真明。十五剎那進趣見真故。名隨信行位也。二隨法行位者。即是利根入道之名也。利者。自以智力見理斷結。在方便道能自用觀。觀四真諦法但未發真。不名為行。因世第一法發苦忍真明。十五剎那進趣見真。故名隨法行位也。三明信解位者。即是信行人。入修道轉名信解人也。鈍根憑信進發真解。故名信解。是人證果有三。謂三果(云云)。證初果者。第十六道比智相應。即證須陀洹。須陀洹。此翻修習無漏。成論明猶是見道。數人明證果即入修道。用此明修習無漏義便。若見道所斷略言三結盡。廣說八十八使盡。七生在終不至八(云云)。次明證二果即有二種。一向二果。向者從初果心後。更修十六諦觀。七菩提行現前。即此世無漏斷煩惱。一品無礙。斷欲界一品煩惱乃至斷五品。皆是於向。亦名勝進須陀洹。約此論家家也。二果者。若斷六品盡。證欲界第六品解脫。即是斯陀含果也。天竺雲薄。薄欲界煩惱也。次明證阿那含。亦有二。一向二果。向者若斷欲界七品乃至八品。皆名為向。亦名勝進斯陀含。約此說一種子也。果者九無礙斷欲界。若證第九解脫。即名阿那含果也。天竺雲不還。不還生欲界也。復次須陀洹。有三種。一行中須陀洹即是向也。二住果正是須陀洹也。三勝進須陀洹亦名家家。即是斯陀含向也。斯陀含。但有二種一住果二勝進。勝進亦名一種子。即阿那含向也。阿那含亦二種。一住果。二勝進。勝進那含斷五上分結。謂色無色染等。即阿羅漢向也。羅漢但有一。謂住果也。復次超果者。凡夫時斷欲界六品乃至八品盡。來入見道。發苦忍真明十五心中。是斯陀含向。十六心即證斯陀含果也。若凡夫時。先斷二界九品盡。乃至無所有處盡。後入見諦十五心。名阿那含行第十六心即證那含果。此名超越人證後二果也。是信解雖是動根性不同謂退護思住進也。若證阿那含。各復有五及七種般八種般。五種般者。中般生般行般不行般上流般也。七種者。開中般為三種也。八種般者。五如前。更有現般無色般不定般(云云)。四明見得位者。法行人轉入修道。名為見得是利根人。自以智勳見法得理。故名見得。是人在思惟道。次第證三果超越二果。亦如信解中分別。但以利根。不藉聞法不假眾具。自能見法得理為異也。見得但是不動根性。若證阿那含果。亦有五種七種八種般不同也。五明身證位者。還是信解見到二人。入思惟道用無漏智。斷上下分結。發四禪四無色定。即是用共念處。修八背捨八勝處十一切處。入九次第定三空。事性兩障先已斷盡。又斷非想事障。滅緣理諸心心數法。入滅盡定。得此定故名身證阿那含也。何者入滅定似涅槃法。安置身內息三界一切勞務。身證想受滅故名身證也。若約初果解身證者。但以先於凡夫用等智斷結得四禪四無色定。後得見諦第十六心證那含果。即修共念處還從欲界修背捨勝處一切處。入九次第定身證也。是阿那含有二種。一住果但是阿那含也。二帶果行向。即是勝進阿那含也。亦是羅漢向攝。釋論雲。那含有十一種。五種正是阿那含。六種阿羅漢向攝。此身證者。即是勝進為羅漢向攝。五種七種般皆有上流般八種般。但有現般無色般也。毘曇分別那含。有一萬二千九百六十種(云云)。六明時解脫羅漢者。是信行鈍根待時及眾緣具。方得解脫故名時解脫羅漢。羅漢此無翻。名含三義。殺賊不生應供也。位居無學。羅漢有五種。隨信行生退法思法護法住法升進法也。得盡智無學等見也。若用金剛三昧。於非想九品惑盡。次一剎那。證非想第九解脫成盡智。次一剎那得無學等見也。或彼時退故不說得無生智。此五種阿羅漢。是信種性根鈍。因中修道必假衣食床具處。所說法及人隨順。善根增進不能一切時所欲進也。是五種各有二種。不得滅盡定。但是慧解脫。得滅盡定即是俱解脫。若不得滅盡定。是人因中偏修性念處。若得滅盡定。是人因中修性共也。證果時三明八解。一時俱得。故名俱解脫也。七不時解脫羅漢者。即是法行利根。名不動法阿羅漢也。此人因中修道。能一切時隨所欲進修善業。不待眾具。故名不時解脫。是人不為煩惱所動。故名不動。不動是不退義。成就三智。謂盡智無生智無學等見。能用重空三昧。擊聖善法以定捨定。故言能擊。是不動羅漢亦有二種。一不得滅盡定。但名慧解脫。二得滅盡定。即是俱解脫。若聞佛說三藏教門。修緣念處即發四辯。名無疑解脫。是名波羅蜜聲聞。能究竟具足一切羅漢功德也。名沙門那。沙門那者沙門果也。二明辟支佛位者。此翻緣覺。此人宿世福厚神根猛利。能觀集諦以為初門。大論稱獨覺因緣覺。若出無佛世自然悟道。此即獨覺。若出佛世聞十二因緣法。稟此得道。故名因緣覺。獨覺生無佛世。有小有大。若本在學人今生佛後。七生既滿不受八生。自然成道不名為佛。亦非羅漢。名小辟支迦羅。論其道力。不及舍利弗等大羅漢。二者大辟支迦羅。二百劫中作功德身。得三十二相分。或三十一三十二十九。乃至一相。福力增長智慧利。於總相別相能知能入。久修集定常樂獨處。故名大辟支迦羅也。若就因緣論小大者。亦應如是分別。此人根利不須制果。能斷正使又加侵習。譬如身壯直到所在。不中止息故不制果。是名中草位竟。上草位者。即是三藏菩薩位也。此菩薩從初發菩提心。起慈悲誓願觀察四諦。以道諦為初門。行六波羅蜜。從初釋迦至罽那屍棄佛時。名第一阿僧祇劫。常離女人身。亦不自知當作佛不作佛。準望二乘位。應在五停心別相總相念處位中。以慈悲心行六度行也。從罽那屍棄佛。至然燈佛時。名第二阿僧祇劫。爾時雖自知作佛。而口不說。準望此位應在暖法位中。即是性地順忍。初心之位既有證法之信。必知作佛而用暖解。修行六度心未分明。故口不向他說也。從然燈佛至毘婆屍佛時。名第三阿僧祇劫。是時內心了了自知作佛。口自發言無所畏難。準此位應在頂法位中。修行六度四諦解明。如登山頂。了見四方。故口向他說也。若過三僧祇劫。種三十二相業者。準此是下忍之位。用此忍智行六度成百福德。用百福成一相因。於下忍之位。人中佛出世時得種也。若坐道場時。位在中忍上忍。從上忍一剎那入真。三十四心斷結。得阿耨三菩提則名為佛。爾前則是三藏菩薩上草之位也。小樹位者。即是通教明三乘之人。同以無言說道斷煩惱。入第一義諦。體法觀慧不異。但智力強弱之殊。煩惱習有盡不盡為異耳。先明三乘共十地位。次簡名別義通(云云)。一乾慧地者。三乘之初。同名乾慧。即是體法。五停心別相總相四念處。觀事相不異三藏。此三階法門。體陰入界如幻如化。總破見愛八倒。名身念處。受心法亦如是。住是觀中修正勤如意根力覺道。雖未得暖法相似理水。而總相智慧深利。故稱乾慧位也。二性地位者。得過乾慧得暖已能增進初中後心入頂法乃至世第一法。皆名性地。性地中無生方便解慧善巧。轉勝於前。得相似無漏性水。故言性地也。三八人地位者。即是三乘信行法行。二人體見假以發真斷惑。在無間三昧中。八忍具足。智少一分。故名八人位也。四見地位者。即是三乘同見第一義。無生四諦之理。同斷見惑八十八使盡也。五薄地位者。體愛假即真。發六品無礙。斷欲界六品證第六解脫。欲界煩惱薄也。六離欲地位者。即是三乘之人。體愛假即真。斷欲界五下分結盡。離欲界煩惱也。七已辦地位者。即是三乘之人。體色無色愛即真。發真無漏。斷五上分結。七十二品盡也。斷三界事惑究竟。故言已辦地。八辟支佛地位者。緣覺菩薩發真無漏。功德力大故能侵除習氣也。九菩薩地位者。從空入假道觀雙流。深觀二諦進斷習氣色心無知。得法眼道種智。遊戲神通。淨佛國土。成就眾生。學佛十力四無所畏。斷習氣將盡也。齊此名小樹位也。十佛地者。大功德力資智慧。一念相應慧觀真諦究竟。習亦究竟。如劫火燒木無復炭灰。如象渡河到於邊底。雖菩薩佛名異二乘。通俱觀無生體法。同是無學得二涅槃。共歸灰斷證果處一。故稱為通也。二簡名別義通。更為二。初就三乘共位中。菩薩別立忍名而義通。二用別教名。名別義通。通義已如前說。別立者。別為菩薩立伏忍柔順忍無生忍之名也。乾慧地三人同伏見惑。而菩薩更加伏忍之名者。菩薩信因緣即空。而於無生四諦降伏其心。起四弘誓願。雖知眾生如虛空。而發心度一切眾生。是菩薩欲度眾生如欲度虛空。故金剛般若雲。菩薩如是降伏其心。所謂。滅度無量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次三誓願降伏其心亦如是。是為菩薩在乾慧地。脩停心別相總相念處觀時異於二乘。故別稱伏忍。復次三乘人同發善有漏五陰生相似解。皆伏見惑順第一義。而菩薩獨受柔順忍名者。菩薩非但伏結順理。又能為一切眾生伏心。遍行六度。一切事中福慧皆令究竟。如三藏菩薩於中忍中。三僧祇行六度不惜身命。今菩薩亦如是。以空無相願調伏諸根。為眾生故滿足六度。故名順忍也。復次三乘人同發真無漏。若智若斷同名無生。而菩薩獨受無生法忍名者。以其見諦理斷結使不生取證之心。故別受無生法忍之名也。何者。若生取證之心即墮二乘地。不得入菩薩第九地。復次三乘同得神通。而二乘不能用成就眾生淨佛國土。故不受遊戲之名。菩薩能爾。故別受遊戲神通名也。阿那含雖斷五下分結。而不能捨深禪定來生欲界。和光利物不同其塵。菩薩能如此。故別受離欲清淨之名。所以三乘之人同觀二諦。用與不同。若二乘雖觀二諦。一向體假入空。用真斷結至無學果。菩薩亦觀二諦。始從乾慧終至見地。多用從假入空。得一切智慧眼多用真也。從薄地學遊戲神通。多修從空入假觀。得道種智法眼多用俗也。從辟支佛地。學二觀雙照入菩薩地。自然流入薩婆若海。是則無功用心修種智佛眼佛地圓明。成一切種智。佛眼同照二諦究竟也。故大論雲。聲聞法中名乾慧地。於菩薩即是伏忍。聲聞法名性地。於菩薩法中名柔順忍。聲聞法名八人地。於菩薩名無生忍道。聲聞法名見地。於菩薩法是無生法忍果。聲聞名薄地。於菩薩法名為遊戲五神通。聲聞法名離欲地。於菩薩法名為離欲清淨阿羅漢地。於聲聞法即是佛地。何者。三藏佛三十四心發真。斷三界結盡與羅漢齊。故名佛地。於菩薩法中猶名無生忍。故大品雲。阿羅漢若智若斷。是菩薩無生法忍。辟支佛地亦如是。九地過辟支佛入菩薩位。菩薩位者九地十地。是則十地菩薩。當知為如佛齊此習氣未盡。過菩薩地則入佛地。用誓扶餘習生閻浮提。八相成道。五相如三藏不殊。唯六成道樹下。得一念相應慧。與無生四諦理相應。斷一切煩惱習盡。具足大慈悲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一切功德。名之為佛。七轉法輪。權智開三藏生滅四諦法輪。實智說摩訶衍無生四諦法輪。通教三乘人也。八入涅槃相者。雙樹入無餘涅槃。薪盡火滅留舍利。為一切天人福田也。是為通教共位。別為菩薩立此名位也。二用別名。名者。即是取別教之名。準望通教菩薩位也。別名者。即是十信三十心十地之名也。鐵輪位於通義。即是乾慧地伏忍也。三十心即望性地柔順忍也。八人地見地。即是初歡喜地得無生法忍也。故大品雲。須陀洹若智若斷。皆是菩薩無生忍也。薄地向果。向即是離垢地。果即是明地也。故大品雲。斯陀含智斷。是菩薩無生法忍也離欲地向果。向即焰地果即難勝地。故大品雲。阿那含智斷。是菩薩無生法忍。已辦地向果。向是現前地。果是遠行地。大品雲。阿羅漢智斷。是菩薩無生法忍。辟支佛地。即是第八不動地侵習氣也。大品雲。辟支佛地智斷。是菩薩無生法忍。菩薩地即是善慧地。十地當知如佛地。佛地如前說。此佛與三藏佛亦同亦異。同八十年同入真灰斷也。異者。三藏因伏果斷。通佛因果俱斷。三藏一日三時照機。通佛即俗而真。照不須入也。是則用別名辨位。名異義同。猶屬通教位也問初地至七地對果。出何經論。答經論非不對當。但高下不同。人師對之異。或用見地止對初地。如今所用。或向初取三地併對初地。仁王明四地併對初地。此難定判。但通教見地。本是無間之道。不出觀證須陀。洹。豈得初地斷見乃至三地。或雲四地耶若斷別惑不共二乘。此義有之。又或言六地斷結齊羅漢。或雲七地此難定執。前後兩果經論對皆不定。中間可以意得。今以義推不可定執也。問從七地八地觀常住破無明者。是何地位。答此則非通亦復非別。何者。通教始終不明觀常。何得中間而破無明。別教初心即知常住。初地已能破無明。雲何八地始破無明。此乃別接通意耳。問大論三處。明初焰約別圓。皆取發真為初焰。通教何意取乾慧為初焰。答別圓各逗一種根性。故用發真為初焰。通教為逗多種根性。所謂別圓入通故。含容取乾慧耳。若鈍者八人見地是初焰。利者於乾慧即能斷結。故是初焰。問利人應無十地。答備有以根利故。故不制位耳。問別圓無利人耶。答雖有利鈍。以根性純故但作一說。宜如此也。大樹位者。別教位也。此為三。一出經論不同。二總明位。三別明位。此別教名義理惑智斷皆別。此正約因緣假名恆沙佛法如來藏理常住涅槃無量四諦。而論位次。無量四諦凡有四種。有無量四諦不伏破塵沙。亦不伏破無明。有無量四諦傍伏破塵沙不伏破無明。有無量四諦正伏破塵沙。亦伏無明。有無量四諦正伏破塵沙。亦伏破無明。雲何無量不伏破塵沙。不伏破無明。若三藏伏道有十六諦觀。明障真之惑有無量種。此乃伏於見思何關塵沙。例如外道分別世智。非伏見思。雲何無量是傍伏破。若通教七地出假。分別藥病。此助滅界內非正伏破。雲何無量正伏破塵沙。此是別教分別內外四諦有無量種。即是伏破塵沙亦伏無明。乃有破無明義。今從事得名伏無明者。為便也。雲何無量伏破無明。若圓教三諦。俱照法界事理無不明瞭。破自地無明伏上地無明。別教無量四諦非前二非後一。正就恆沙佛法當名。然實通緣諸四諦次第為論。不無傍正。初心緣諸無量發心誓願。初正以生滅四諦。伏通見思。傍修三種。次正以無生破通見思。傍修兩種。次正以無量破內外塵沙。次正用無作伏無明。次正用無作破無明。既有如此無量階差。是故經論名數斷伏高下。對諸法門多有不同。若華嚴明四十一地。謂三十心十地佛地。瓔珞明五十二位。仁王明五十一位。新金光明經但出十地佛果。勝天王般若。明十四忍。大品但明十地。涅槃明五行十功德。約義配位。似開三十心十地佛地。而文不出名。又十地論。攝大乘論。地持論。十住毘婆沙論。大智度論。並釋菩薩地位。而多少出沒不同(云云)。又斷伏高下亦異。對諸法門行位亦復殊別。所以然者。既明界內界外生法兩身菩薩行位。如來方便用四悉檀。化界內眾生隨機利益。豈得定說。不廣尋經論。如無目諍日。今若明位數。須依纓珞仁王。若明斷伏高下。須依大品三觀。若對法門須依涅槃。用眾經意。共成初心觀教兩門使分明耳。諸聖上位非凡能測。豈可妄說。粗知大意者。為破行人增上慢心。又為銷經文引物悕向。不可偏執諍競是非也。今判位名數。依纓珞仁王者。華嚴頓教多明圓斷四十一地。不出十信之名。諸大乘經多明諸法門。不正辨位。前四時般若多明菩薩觀行法門意。亦不正辨位。今謂纓珞五十二位名義整足。恐是結諸大乘方等別圓之位。仁王般若明五十一位。恐是結成前四時般若別圓之位也。法華但開權顯實顯一圓位。涅槃大意亦明別圓兩位。而不摘出名目(云云)。斷伏高下依大品三觀者。於次第義便也。對觀行法門依涅槃五行者。正是末代入道所宜也。何者。別教明觀行有二種。一者不共二乘說。如華嚴十地論。地持九種戒定慧。及攝大乘論等是也二者共二乘說。如方等大品中論釋論是也。今涅槃五行從凡至極。故是末代行用為要也。二總明菩薩位者。即約三經。一約纓珞明位數者。經有七位。謂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地也。初十信心即是外凡。亦是別教乾慧地。亦名伏忍位也。十住即是習種性。此去盡三十心皆解行位。悉是別教內凡。亦是性地。亦名柔順忍位。約別教義推應如暖法也。十行即是性種性。別教義推應如頂法。十迴向道種性。別教義推應如忍法世第一法。問今明別教何用四善根名。答別教十地既對四果。今以方便擬四善根何咎。又通教通於通別真似兩解。作此比決於義分明也。十地即是聖種性。此皆入別教四果聖位。悉斷無明別見思惑。等覺位即是等覺性。若望菩薩名等覺佛。若望佛地。名金剛心菩薩。亦名無垢地菩薩也。妙覺地即是妙覺性。即是究竟佛菩提果。大涅槃之果果也。二約大品及三觀合位。明斷伏高下者。大品菩薩欲具道慧。當學般若。即此十信習從假入空觀。伏愛見論。欲入十住位。若得十住即斷界內見思也。欲以道慧具足道種慧。當學般若。此即修從空入假十行也。欲以道種慧具足一切智。當學般若。此即修中道正觀。入十迴向位也。欲以一切智具足一切種智。當學般若。此即是證中道觀。入十地也。欲以一切種智斷煩惱習。當學般若。此即等覺地也。無明煩惱習盡。名之為佛即妙覺地也。三約涅槃明聖行合位者。初戒聖行定聖行。即是十信位也。生滅無生滅四真諦慧聖行。即是十住位。無量四聖諦慧即是十行位。修一實諦無作四聖諦。即是十迴向位。次若發真見一實諦。證無作四聖諦。即是聖行滿住無畏地。得二十五三昧。能破二十五有。名歡喜地。五行具足。次後說十功德者。恐表住大涅槃十地之功德也。過此明佛眼了了是妙覺地也。三別解七位餘本尋。大樹位竟也。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四下(終)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716 妙法蓮華經玄義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五上   天台智者大師說   明最實位者。即圓教位也。此為十意。一簡名義。二明位數。三明斷伏。四明功用。五明粗妙。六明位興。七明位廢。八開粗顯妙。九引經。十妙位始終。一簡名義者。若圓別不同自有十意。下辨體中說。今約通別圓三句料簡。一名通義圓。二名別義圓。三名義俱圓。名通義圓者。下文雲。我等今日真阿羅漢。普於其中應受供養。又雲。我等今日真是聲聞。以佛道聲令一切聞。此名與通藏同而義異。何者。彼但殺四住之賊。無明尚在。此不生義偏。故天女曰。結習未盡華則著身。今殺通別兩惑。得如來滅度。故殺賊義圓。又彼是分段不生界外猶生。寶性論雲。二乘於無漏界生三種意陰。今則分段變易二俱不生。不生義圓。彼是界內應供。非界外應供。淨名曰。其供汝者不名福田。則應供義偏。今則普於其中應受供養。則應供義圓。彼但小乘從他聞四諦聲。則聲偏聞偏。今能令一切法界聞一實四諦佛道之聲。使一切聞則聲聞義圓。故知依義不依語。從圓判位也。名別義圓者如五十二位名與別同。而初中後位圓融妙實。隨自意語。非是教道方便。依義不依語應從圓判位也。名義俱圓者。文雲。開示悟入皆是佛之知見。佛一切種智知佛眼見。此之知見無有缺減。又入如來室坐如來座。以如來莊嚴。此則名義俱圓。判於圓位也。二明位數者又為三。一明數。二引證多少。三料簡數者。人解不同。有言。頓悟即佛無復位次之殊。引思益雲。如此學者。不從一地至一地。又有師言。頓悟初心即究竟圓極。而有四十二位者。是化鈍根方便。立淺深之名耳。引楞伽雲。初地即二地。二地即三地。寂滅真如有何次位。又有師言。初頓悟至十住即是十地。而說有十行十迴向十地者。此是重說耳。今謂諸解悉是偏取。然平等法界。尚不論悟與不悟。孰辨淺深。既得論悟與不悟。何妨論於淺深。究竟大乘。無過華嚴大集大品法華涅槃。雖明法界平等無說無示。而菩薩行位終自炳然。又有人言。平等法界定無次位。今例難此語。真諦有分別耶。真諦無分別耶。見真之者。判七賢七聖二十七賢聖等。今實相平等。雖無次位見實相者。判次位何咎。大論雲。譬如入海有始入者。到中者至彼岸者。若見真判位。如江河深淺。若實相判位。如入海深淺。故普賢觀雲。大乘因者諸法實相。大乘果者亦諸法實相。論諸次位非徒臆說。隨順契經。以四悉檀明位無妨。還約七種以明階位。謂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今於十信之前。更明五品之位(云云)。若人宿殖深厚。或值善知識。或從經卷圓聞妙理。謂一法一切法。一切法一法。非一非一切。不可思議。如前所說。起圓信解。信一心中具十法界。如一微塵有大千經卷。欲開此心而修圓行。圓行者。一行一切行。略言為十。謂識一念平等具足不可思議。傷己昏沈慈及一切。又知此心常寂常照。用寂照心破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又識一心諸心若通若塞。能於此心具足道品。向菩提路。又解此心正助之法。又識己心及凡聖心。又安心不動不墮不退不散。雖識一心無量功德。不生染著。十心成就。舉要言之。其心唸唸悉與諸波羅蜜相應。是名圓教初隨喜品位。行者圓信始生善須將養。若涉事紛動令道芽破敗。唯得內修理觀。外則受持讀誦大乘經典。聞有助觀之力。內外相藉圓信轉明。十心堅固。金剛般若雲。一日三時以恆河沙身佈施。不如受持一句功德。初品觀智如目。次品讀誦如日。日有光故目見種種色。論雲。於實名了因。於餘名生因。福不趣菩提。二能趣菩提。聞有巨益意在於此。是名第二品位。行者內觀轉強外資又著。圓解在懷弘誓熏動。更加說法如實演布。安樂行雲。但以大乘法答。設以方便隨宜終令悟大。淨名雲。說法淨則智慧淨。毘曇雲。說法解脫聽法解脫。說法開導是前人得道全因緣。化功歸己。十心則三倍轉明。是名第三品位。上來前熟觀心未遑涉事。今正觀稍明。即傍兼利物。能以少施與虛空法界等。使一切法趣檀。檀為法界。大品雲。菩薩少施。超過聲聞辟支佛上當學般若。即此意也。餘五亦如是。事相雖少運懷甚大。此則理觀為正事行為傍。故言兼行佈施。事福資理則十心彌盛。是名第四品位。行人圓觀稍熟。理事欲融。涉事不妨理。在理不隔事。故具行六度。若佈施時無二邊取著。十法界依正一捨一切捨。財身及命無畏等施。若持戒時。性重譏嫌等無差別。五部重輕無所觸犯。若行忍時。生法寂滅荷負安耐。若行精進。身心俱淨。無間無退。若行禪時。遊入諸禪靜散無妨。若修慧時權實二智究了通達。乃至世智。治生產業。皆與實相不相違背。具足解釋佛之知見。而於正觀如火益薪。此是第五品位。如此五品圓信功德。東西八方不可為喻。雖是初心。而勝聲聞無學功德。具如經說。若欲比決取解。類如三藏家別總四念處位。義推如通教乾慧地位。亦如伏忍位。義推亦得是別教十信位(云云)。私謂五品位。是圓家方便。初欲令易解準小望大。如三藏之五停心。初品圓信法界。上信諸佛下信眾生。皆起隨喜是圓家慈。停心遍對治法界上嫉妒。第二品讀誦大乘文字。文字是法身氣命。讀誦明利是圓家數息。停心遍治法界上覺觀。說法品能自淨心亦淨他心。是圓家因緣停心。遍治法界上自他癡。癡去故諸行去。乃至老死去。兼行六度品。是圓家不淨停心。六蔽初名貪慾。若捨貪慾欲因欲果皆捨。捨故無復報身。非淨非不淨也。正行六度品。是圓家念佛停心。正行六度時即事而理。理不妨道事妨於道。即事而理。無障可論。大意如此(云云)。一明十信位者。初以圓聞能起圓信。修於圓行善巧增益。令此圓行五倍深明。因此圓行得入圓位。以善修平等法界即入信心。善修慈愍即入念心。善修寂照即入進心。善修破法即入慧心。善修通塞即入定心。善修道品即入不退心。善修正助即入迴向心。善修凡聖位即入護法心。善修不動即入戒心。善修無著即入願心。是名入十信位。纓珞雲。一信有十十信有百。百法為一切法之根本也。是名圓教鐵輪十信位。即是六根清淨。圓教似解。暖頂忍世第一法。普賢觀明無生忍。前有十境界即此位也。入此信心能破界內見思盡。又破界外塵沙無知。能伏無明住地之惑。仁王般若雲。十善菩薩發大心。長別三界苦輪海。亦此位也。此位經經出之不同。華嚴法慧菩薩。答正念天子。明菩薩觀十種梵行空。學十種智力入初住。十種梵行空即一實諦。亦無作之滅諦。學十種智力即觀無作之道諦。即十信位也。若大品雲。譬如入海先見平相。亦是是乘從三界中出也。仁王般若普賢觀。如前引。下文入如來室座衣等。即是修四安樂行。行處近處。涅槃雲。復有一行是如來行。所謂大乘。大論雲。菩薩從初發心。即觀涅槃行道。若觀涅槃行道。生相似解即是一行如來行也(云云)。二明十住位者。以從相似十信。能入十住真中智也。初發心住發時。三種心發。一緣因善心發。二了因慧心發。三正因理心發。即是前境智行妙三種開發也。住者住三德涅槃也。緣因心發。即是住不可思議解脫首楞嚴定。慧心發即是住摩訶般若畢竟之空。正因心發。即是住實相法身中道第一義。舉要言之。即是住三德一切佛法也。又住清淨圓滿菩提心。無緣慈悲無作誓願。普覆法界。又住一念中。成就一切萬行諸波羅蜜。又住一切種智。圓斷法界見思無明。又住得佛眼。圓見十法界三諦之法。又住圓入一切法門。所謂二十五三昧冥益眾生。又成就菩薩圓滿業。能顯一切神通。謂三輪不思議化。彌滿法界顯益眾生。又能成就開權顯實。入一乘道。又能嚴淨一切佛土。能起三業供養一切十方佛。得圓滿陀羅尼。受持一切佛法。如雲持雨。又住能從一地具足一切諸地功德。心心寂滅自然流入薩婆若海。華嚴雲。初住菩薩所有功德。三世諸佛歎不能盡。若具足說。凡人聞迷亂心發狂。私謂初住成就十德。應是十信中十法。轉似為真一住具十。細意尋之對當相應。何者。十信百法為一切法本。豈不得作此釋耶。初住既爾。三觀現前無功用心。斷法界無量品無明。不可稱計。一往大分。略為十品智斷。即是十住故。仁王雲。入理般若名為住。即是十番進發無漏。同見中道佛性第一義理。以不住法從淺至深。住佛三德及一切佛法。故名十住位。此位諸經出處不同。華嚴雲。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了達諸法真實之性。所有聞法不由他悟。是菩薩成就十種智力。究竟離虛妄。無染如虛空。清淨妙法身湛然應一切。當知。即是發真無漏。斷無明初品也。淨名雲。一念知一切法。是為坐道場。成就一切智故。亦是入不二法門。得無生忍也。大品明。從初發心即坐道場。轉法輪度眾生。當知。此菩薩為如佛。亦是阿字門。所謂一切法初不生也。即是今經為令眾生開佛知見。亦是龍女於剎那頃。發菩提心成等正覺。即是涅槃明。發心畢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前心難。此諸大乘悉明圓初發心住位也。乃至第十住(云云)。三明十行位者。即是從十住後。實相真明不可思議。更十番智斷破十品無明。一行一切行。唸唸進趣流入平等法界海諸波羅蜜。任運生長自行化他。功德與虛空等。故名十行位也。十迴向位者。即是十行之後無功用道。不可思議真明。唸唸開發一切法界。願行事理自然和融。迴入平等法界海。更證十番智斷。破十品無明。故名迴向也。十地位者。即是無漏真明入無功用道。猶如大地。能生一切佛法。荷負法界眾生。普入三世佛地。又證十番智斷。破十品無明。故名十地位也。等覺地者。觀達無始無明源底。邊際智滿畢竟清淨。斷最後窮源微細無明。登中道山頂與無明父母別。是名有所斷者。名有上士也。七明妙覺地者。究竟解脫無上佛智故。言無所斷者。名無上士。此即三德不縱不橫。究竟後心大涅槃也。一切大理大誓願大。莊嚴大智斷大遍知大道大用大權實大利益大無住大。即是前十觀成乘。圓極竟在於佛。過茶無字可說(云云)。故盧捨那佛名為淨滿。一切皆滿也。二次引眾經。明位數多少者。大涅槃雲。月愛三昧。從初一日至十五日。光色漸漸增長。又從十六日至三十日。光色漸漸損減。光色增長。譬十五智德摩訶般若。光色漸減。譬十五斷德無累解脫。三十心為三智斷。十地為十智斷。等覺妙覺。各為一智斷。合十五智斷。月體譬法身。大經雲。月性常圓實無增減。因須彌山故有虧盈。不增而增白月漸著。不減而減黑月稍無。法身亦爾。實無智斷。因無明故約如論智。如實不智約如論斷。如實不斷。雖無智而智。般若漸漸明。雖無斷而斷。解脫漸漸離。舉月為喻。知是圓教智斷位也。大經雲。從初安置諸子。祕密之藏三德涅槃。然後我當於此祕藏而般涅槃。此即最後智斷也。問何得知月喻譬位耶。答仁王明十四忍。三十心為三般若。十地為十般若。等覺為一般若。十四般若在菩薩心中。皆名為忍。轉至佛心名之為智。此與十五日明智位同。勝天王明十四般若位。正用十四日月為譬。故作此釋也。大品明四十二字門語等字等。南嶽師雲。此是諸佛密語。何必不表四十二位。諸學人執釋論雲無此解多疑不用。但論本文千卷。什師作九倍略之。何必無此解耶。今謂此解深應冥會。何者。經雲。初阿後茶中有四十。初阿字門具四十一字。後茶亦爾。華嚴雲。從初一地具足一切諸地功德。此義即同。經雲。若聞阿字門則解一切義。所謂諸法初不生故。此豈非圓教初住初得無生法忍。過茶無字可說。豈非妙覺無上無過。廣乘品明一切法皆是摩訶衍竟。即說四十二字門。豈非圓教菩薩從初發心。得諸法實相。具一切佛法。故名阿字。至妙覺地窮一切法底。故名茶字。此義其數與圓位甚自分明。又四十二字後。即說菩薩十地。此是顯別教方便之次位也。又次十地之後說三乘共十地。此顯通教方便位也。經文次比三義宛然。今取四十二字以證圓位也。此經分別功德品明初心五品弟子之位。文甚分明。法師功德品。明六根清淨相。方便品雲。諸佛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為令眾生開佛知見四句。南嶽師解雲。開佛知見是十住位。示佛知見是十行位。悟佛知見是十迴向位。入佛知見是十地等覺位。皆言佛知者。得一切種智也。皆言佛見者。悉得佛眼也。又經雲。是為諸佛一大事因緣者。同入一乘諸法實相也。又雲。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者。即是妙覺位也。又譬喻品。諸子門外索車。長者各賜等一大車。是時諸子乘是寶乘遊於四方。嬉戲快樂。自在無礙直至道場。言四方者。即譬開示悟入四十位也。直至道場。即是究盡實相妙覺位也。序品中。天雨四華。表此四十因位也。如上所引眾經為證。及引今文明四十二位炳然。皆是無次位之次位。達於實相增道損生。論次位耳。三料簡者。問無明覆佛性中道。止作四十二品斷耶。答無明雖無所有。不有而有。不無階品。一往大分為四十二品。然其品數無量無邊。大論雲。無明品類其數甚多。是故處處說破無明三昧。又雲。法愛難盡。處處重說般若也。此諸圓位不可思議。若專對法門尋者失意。多別解別執。則乖圓融之道。如此等位莫以凡情局取。不以凡心能宣。華嚴雲。諸地不可說。何況以示人。且置是事。若大乘懺悔發初隨喜圓信之心。獲一旋陀羅尼。已不可向人說。雖種種分別亦不可解。況後諸位二乘尚不聞其名。豈凡人能說。此語有意。大師自說己證也。又且置是事。聲聞學四念處發得暖法。亦不可向外凡說盡。設種種解亦不能知。又置是事。如人坐禪初發五支。不可為未證者說。設方便說彼亦不解。又置是事。斲輪人不能以其術授其子。況諸深法而可說耶。末代學者。多執經論方便斷伏諍鬥(云云)。如水性冷不飲安知。此乃諸佛赴緣不思議。語隨機增減位數不同。爾未證得空諍何為。普願法界眾生歸僧。息諍論入大和合海。又以四句料簡圓位。或開初合後。或開後合初。或初後俱開。或初後俱合。如大經明三十三天。不死甘露將臣共服。此譬諸位。開前為三十心。合十地為一。等覺為一。譬三十二臣喻於因位。妙覺為主譬於果位。君之與臣同服甘露。因之與果俱證常樂。若不以圓位釋之。此文難會。是為開初合後以明圓位也若十四般若。合三十心為三般若。開十地為十般若。就等覺為十四般若。皆是因位。轉入薩婆若即是果位。是為合前開後以明圓位。若四十二字門。即是初後俱開。以明圓位。若天雨四華表開示悟入。遊於四方者。此即前後俱合。諸經開合不同。皆是悉檀方便。而圓位宛然矣。三明圓位斷伏者。五品已圓解一實四諦。其心唸唸與法界諸波羅蜜相應。遍體無邪曲偏等倒。圓伏枝客根本惑。故名伏忍。諸教初心無此氣分。大經雲。學大乘者。雖有肉眼名為佛眼。□中鳴勝諸鳥。例如小乘伏暖。佛法則有外道則無。今此伏忍。圓教則有三教則無。十信之位伏道轉強。發得似解。破界內見思界內界外無知塵沙。如經文雲得三陀羅尼。但名似道未是真道。旋陀羅尼是旋假入真。百千旋陀羅尼是旋真入俗。法音方便正是伏道。未得入中。如纓珞從假入空觀。雖斷見思但離虛妄。名為解脫。其實未得一切解脫。當知。六根雖淨。圓教暖頂四善根。柔順忍伏道位耳。若入初住得真法音陀羅尼。正破無明始名斷道。見佛性常住第一義理。名圓教無生忍。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皆破無明。同是無生忍位。妙覺斷道已周究竟成就。名為寂滅忍。若約位別判伏順二忍。但伏不斷。例如無礙道。妙覺一忍斷而不伏。例如解脫道。無生一忍亦伏亦斷。亦無礙亦解脫。若論通義。妙覺寂滅忍亦名無生忍。大經雲。涅言不生槃言不滅。不生不滅名大涅槃。亦名伏忍。仁王雲。從初發心至金剛頂。皆名伏忍。伏是賢義。普賢菩薩居眾伏之頂。伏忍既通順忍可解。伏順既其通上。寂滅無生亦應通下。思益雲。一切眾生即滅盡定。淨名雲。一切眾生皆如也。如即無生忍。又就事為無生。就理為寂滅。又分證為寂滅。讓果為無生。若約因果亦有通別。通者。一切眾生即大涅槃。即是約因論果。佛性者名之為因。此即約果論因。大經雲。是果非因名大涅槃。是因非果名為佛性。了見佛性乃是於佛。故亦得是因(云云)。等覺望妙覺為因望菩薩為果。自下已去。亦因亦因因。亦果亦果果。約分別義者。伏順二忍未是真因。無生一忍未是真果。從十住去名真因。妙覺名真果。雲何伏順非真因。例如小乘方便之位。不名修道。見諦已去約真修道。此義可知。今順忍中斷除見思。如水上油虛妄易吹。無明是同體之惑。如水內乳。唯登住已去菩薩鵝王。能唼無明乳清法性水。從此已去乃判真因。復次別教。判三地或四地斷見盡。六地或七地斷思盡。此不應爾。何者。無明見思同體之惑。何得前後斷耶。當是別教附傍小乘方便說耳。若見先盡。則實理無復有障。雲何十地見不了了。地持雲。第九離一切見清淨淨禪。第九是等覺地。入離見禪乃成大菩提果。若見先斷。等覺復何所離。若思前盡。後地應無果報及諸禪定。何者。華嚴明阿僧祇香雲華雲。不可思議充塞法界者。此是菩薩勝妙果報所感五塵。呼此為欲界思惑。一切菩薩。皆入出無量百千三昧禪定心塵之法。呼此為色無色界思惑。若七地思盡。上地應絕六塵。何故復言三賢十聖住果報。若住果報思不前盡。今明。如此見思通至上地。至佛方盡。故雲唯佛一人居淨土。唯佛一人能盡源。是故伏斷如前分別(云云)。問界內必先斷見。次思後無知。界外何意不爾。答界內為三途苦重。先斷見次思後及無知。界外苦輕。故先枝後本。又思無知不障偏真。為見真理故先除見。界外塵沙是體上惑。遠能障理。先卻遠障次除近障(云云)。復次三藏中。後身菩薩及超果二乘。見思同斷亦先斷思(云云)。不超果者。前後斷耳。通教亦有超不超二義。別教前後斷。圓教同斷。前後之問但見一途耳(云云)。四明功用者。若分字解義。功論自進用論益物。合字解者。正語化他。五品之位。理雖未顯觀慧已圓。具煩惱性能知如來祕密之藏。堪為世間作初依止。依止此人猶如如來。當知。不久詣於道樹近三菩提。一切世間皆應向禮。一切賢聖皆樂見之。若六根似解圓觀轉明。長別苦海。能以一妙音遍滿三千界。隨意之所至。一切天龍皆向其處聽法。其人有所說法。能令大眾歡喜。猶是第一依止。涅槃標四依。義通圓別。人師多約別判地前通名初依。登地至三地斷見盡。名須陀洹。至五地侵思名斯陀含。是第二依。至七地思盡名阿那含。是第三依。八地至十地。欲色心三習盡。名阿羅漢。是第四依。若推圓望別。應約十住明三依。對住前為四依。若始終判者。五品六根為初依。十住為二依。十行十迴向為三依。十地等覺為四依。從初住已上總論功用。若豎功未深橫用不廣。豎功若深橫用必廣。譬如諸樹。根深則枝闊華葉亦多。初住豎破一分無明。獲一分二十五三昧。顯一分我性。論其實處不可思議。依於教門橫則百佛世界。分身散影作十法界像。利祐眾生。如是住住豎入倍倍轉深。無明漸漸盡。三昧轉轉增。我性分分顯橫用稍稍廣。千佛界萬佛界恆沙佛界。不可說不可說佛界。遍如是界八相成道。教化眾生。況餘九法界身耶諸行諸地亦復如是。論其滿足。唯佛與佛乃能究盡無明之源。故經言。如佛心中無無明。唯佛法王住究竟王三昧。毘盧遮那法身。橫周法界豎極菩提。大功圓滿勝用具足(云云)。五通諸位論粗妙者。小草止免四趣。不動不出中草雖復動出。智不窮源恩不及物。上草雖能兼濟滅色為拙。小樹雖巧功齊界內。故其位皆粗。大樹實事同緣中道。皆破無明俱有界外功用。故此位為妙。而別教從方便門。曲逕紆迴所因處拙。其位亦粗。圓教直門是故為妙。又三藏菩薩全不斷惑。望圓教五品有齊有劣。同不斷惑是故言齊。五品圓解常住。彼全不聞常住。是故為劣。若三藏佛位斷見思盡。望六根清淨位有齊有劣。同除四住此處為齊。若伏無明三藏則劣。佛尚為劣二乘可知。當知。三草蒙籠生用淺短。故其位皆粗。若乾慧地性地。望五品位有齊有劣。例前(云云)。若八人六地見思盡。七地修方便。至佛斷習盡。望圓教似解有齊有劣。例前可解當知。小樹之位。未有干雲婆娑之能。是故皆粗。若別教十信望五品位。有齊有劣。同未斷惑是故為齊。十信歷別五品圓解。此則為優。別教十住斷通見思。十行破塵沙。十迴向伏無明。秖與圓家十信位齊優劣(云云)。若登地破無明。秖與圓家初住齊。何者。若十地十品破無明。圓家十住亦十品破無明。設開十地為三十品。秖是圓家十住三十品齊。若與為論。圓家不開十住。合取三十心為三十品。與別家十地三十品等者。則十地與圓家十迴向齊。若奪而為論。別家佛地與圓家初行齊。與而為論。別家佛地與圓家初地齊。故知。別教權說判佛則高。望實為言其佛猶下。譬如邊方未靜授官則高。定爵論勳。置官則下。別教權說雖高而粗。圓教實說雖低而妙。此譬可解。以我之因為汝之果。別位則粗。當知。大樹雖巨圍。要因於地方漸生長。是知圓位從初至後。皆是實說。實伏實斷俱皆稱妙(云云)。大論雲。譬如有樹名曰好堅。在地百歲。一出即長百丈。蓋眾樹頂。此譬圓位也。六明位興者。問權位皆粗。佛何意說耶。答為諸眾生好樂不同。生善緣不同。知過改惡不同。當說取悟不同。是故如來種種諸說。皆有利益。若隨界內好樂。說前兩教位。若隨界外好樂。說後兩教位。生界內事善。說三藏位。生界內理善說通教位。生界外事善。說別教位。生界外理善。說圓教位。破界內事惡。說三藏位。破界內理惡。說通教位。破塵沙事惡。說別教位。破無明理惡。說圓教位。緣事入真說三藏位。緣理入真說通教位。從事入中說別教位。緣理見中說圓教位。為是義故諸位得興。階差高下無量矣。七明位廢者。理本無位位為緣興。緣既迭興位亦迭謝。非是法華始復廢也。須識諸破立意。不得妄破妄立。何者。元夫如來立三藏位。權生事善。事善既生濟用若足。便須廢也。通別位亦如是。此是如來破立之意。若毘曇婆沙中明菩薩義。龍樹往往破之。謂其失佛方便。是故須破。申佛方便是故須立。此是龍樹破立意。若常途大乘師。全不整理三藏。此則失佛方便。常途小乘師。探取經義釋所弘之論。辨菩薩義。毘婆沙自說菩薩義。而不肯用取大乘經解三藏空有二門豈應相會。此有二過。一埋佛方便。二彰論主不解菩薩義。是故須破。縱令引經釋大乘義。是何等大乘。若作通教大乘者。三乘同入真諦。至佛亦然。那得八地觀中道破無明。作通義不成。是故須破。若作別教大乘義者。始從初心與二乘異。那得六地將羅漢齊。作別義不成。是故須破。又別是方便執權謗實。是故須破。往者人往義定。今窺見其過。是故須破申佛方便復應須立。即是今時破立之意。而圓教起自一師超三權。即一實境智。行位不與前同。若文理有會夷塗共遊。失旨乖轍請從良導。先敘此意。次明廢位也。若佛赴機興廢破立者。如無量義經雲。無量法者從一法生所謂二道三法四果。二道者即頓漸也。三法者。即三乘也。四果者四位也。此無量法從一法生。何者。二道既是頓漸。頓即大道。日照高山且置未論。今明漸道之初即三藏教。教雲。求佛當三阿僧祇劫修六度行。百劫種相乃可得佛。欲令生事善。故作是說。欲求佛者改惡從善。善立教廢。即便破曰。豈有菩薩不斷結惑。而得菩提。毒器不任貯食。此教即廢行位皆廢。本望果行因。無果可望。佛智佛位俱廢。若約二乘辨廢者。本令事行調心。從拙度見真。見真已教意即足。是故析教廢。為此諸義故言廢藏立通。元稟通教不學三藏者。不於此人論廢立通之意為生理善。體法斷惑從巧度入真教意即足。智者見空復應見不空。那得恆住於空。通教則廢菩薩行智悉廢。佛智位亦廢(云云)。二乘但教廢。餘者(云云)。此通教通通通別。共般若意如上說。不共般若意。則有不廢(云云)。故知。成論地論師秖見共般若意。不見不共意。中論師得不共意失共意。通教既具兩意。於通菩薩及方便聲聞。即是廢義。住果聲聞未是廢義。不共菩薩則不廢義(云云)。若別起時生界外事善。若破無知塵沙。事善既成教意即足。復須破此隨他意語。是故別教教廢。地前行位悉廢。地上位及佛位皆廢高歸下。是故廢別立圓。圓八番位皆是實位。故不須廢。大經雲。一切江河悉有迴曲。一切叢林必有樹木。諸教隨情故有迴曲。三草二木是佛方便。故非真實宜須廢位。金沙大河直入西海。金銀之樹悉是寶林。非曲是直是故不廢。昔從頓出漸漸不合頓。引漸入頓處處須廢。今已會頓頓何須廢。文雲始見我身(云云)。是故一教不廢。又雲。但說無上道。此道不廢。昔於一佛乘分別說三。三乘不合。欲令三合一處處須廢。今會三歸一同乘一乘。是故一行不廢。昔四果隔別。謂羅漢辟支佛。菩薩習果。方便佛果。又四佛為四果。欲合此果處處須廢。今草庵已破化城又滅。同至寶所。是故一果不廢。若從是義三廢一不廢。然三教有廢有不廢。何者。從得道夜至泥洹夜。所說四阿含經。結為聲聞藏。初教何曾廢。成前人事善逗後人事善。故有廢有不廢。通教成前逗後亦如是。別教成前逗後亦如是。圓教有立有不立。初照高山已自是立。於三藏者不立。文雲。始見我身入如來慧。即是前立。學小者今入佛慧。即是後立。中間可知。諸行智有廢有不廢。諸果位有廢有不廢。若歷諸味。乳味有兩教。一教行位亦廢亦不廢。一教行位不廢。酪教行位有廢有不廢。生蘇四教。三教行位有廢有不廢。一教行位不廢。熟蘇三教。兩教行位有廢有不廢。一教行位不廢。法華三教行位皆廢。一教行位不廢。但說無上道。同乘一寶乘俱直至道場。故三義皆不廢。無量義雲。二道三法四果不合。至法華皆合。故不論廢。成道已來四十餘年未顯真實。法華始顯真實相。傳雲。佛年七十二歲。說法華經(云云)。又教廢行位不廢。行位廢教不廢。俱廢俱不廢。雲何教廢行位不廢。住果聲聞猶在草庵。行位不廢而教廢也。雲何行位廢教不廢。利根密益不待廢教。早休行位者是也。雲何俱廢。三藏菩薩是也。雲何俱不廢。逗後緣者是也。通教別教例此可解(云云)。若就施權。三教行位立一不立。若就廢權。三教行位廢而一不廢。若就利根一立三不立。若就鈍根三立一不立。若就轉鈍為利。一立三不立。利鈍合論亦立亦不立。亦廢亦不廢。若就平等法界。非立非不立。非廢非不廢。又廢教更聞教。自有廢教不更聞教。自有不廢教更聞教。自有不廢教不更聞教。雲何廢教更聞教者。如廢六度事善。更聞亡三理善。雲何廢教不更聞教。如住果二乘廢教已入滅。雲何不廢教更聞教。如逗次第學者。方等中並聞小大名者。雲何不廢不更聞。未廢教而密入者。又廢智更修智。不廢智更修智。廢智不修智。不廢智不修智。雲何廢智更修智。三藏菩薩。廢己智更修無生智。雲何不廢智更修智。住果聲聞。不廢己智薳復遊觀學無生智。實不用巧智斷結也。又次第習者是也。雲何不廢智不修智。亦是住果聲聞。生滅度想不肯修大也。如四弟子領解雲我昔身體疲懈。但念空無相願。於菩薩法都無願樂之心者是也。及更逗後緣者是也。雲何廢智不修智。廢三藏智菩薩退。為諸惡者是也。亦是廢智已密入頓中。不修方便智是也。又廢位更入位。廢位不入位。不廢不更入。不廢而入。雲何廢位更入位。三藏菩薩廢不斷惑位入斷惑位。雲何廢位不更入位。謂廢位密悟頓者。不入次第位也。雲何不廢位不更入位。謂住果二乘是也。雲何不廢位而更入位。謂逗後緣者。亦是未廢密悟。而入上位也。通教別教智位料簡。亦應如此(云云)。問廢更修可有益。廢不更修有何益。答自有廢修得益。自有訶廢。聞雖不修而有恥小鄙劣。折其取證之心亦是有益。又齊其斷結謂言無益。迴心入大即是得益(云云)。八開粗位顯妙位者。若破三顯一相待之意可得如前。即三是一絕待之意。義則不爾。何者昔權蘊實如華含蓮。開權顯實如華開蓮現。離此華已無別更蓮。離此粗已無別更妙。何須破粗往妙。但開權位即顯妙位也。開生死粗心者。明凡夫有反覆。易發菩提心。生死即涅槃無二無別。即粗是妙也。若始從凡夫。發析體別圓四心者。亦是四位初心。皆是因緣所生心。即此因緣即空即假即中。與圓初心無二無別。諸初心是乳顯妙。即是置毒乳中。即能殺人。殺有奢促。若按位而妙。即成假名妙。若進入方便成相似妙。若進入理即成分真妙(云云)。若開六度權位行者檀即因緣生法。即空即假即中。開檀得見佛性。乃至般若亦復如是。亦名置毒乳中即能殺人。按位即假名妙。若進方便成相似妙。若進入理成分真妙(云云)。方便聲聞未入位者。開權顯實亦如是。三藏斷結位。若未開權永無反覆。如焦種無芽。今開析空即假即中。如置毒酪中亦能殺人。按粗即妙是相似位。若進入隨位判妙也。次開通教二乘菩薩亦如是。出假菩薩位者。決了此假假即是中。如置毒生蘇而能殺人。按粗即妙是相似位。若進入隨位判妙。若開別教十信位者同前。若開十住者同二乘(云云)。若開十行位者。同通教出假菩薩。若開十迴向伏無明位。即此而中。是名置毒熟蘇即能殺人。按粗即妙是相似位。若進入隨位判妙。若登地之位不決了者。秖是拙度之位。今決此權令得顯實。即是置毒醍醐而殺於人。按粗即妙。是十住位。若進入隨位判妙。若決諸權或按位妙。或進入妙。無粗可待同成一妙。其義已顯。今更譬說。譬如小國大臣來朝大國失本位次。雖預行伍。限外空官若大國小臣。心膂憑寄爵乃未高。他所敬貴。諸教諸位決粗入妙。雖得入流。欲比圓教八妙。猶是從鈍中來。圓教發心雖未入位。能知如來祕密之藏。即喚作佛。初心尚然何況後位乎(云云)。九引涅槃五譬成四教位。若不將四教釋譬。譬不可解。若非五譬判四教位。取信為難。若信經文則位義易曉解諸位意彼譬冷然。彼此相須可謂兼美者也。彼文雲。凡夫如乳。須陀洹如酪。斯陀含如生蘇。阿那含如熟蘇。阿羅漢支佛佛如醍醐。此譬三藏五位。何者。凡夫全生未能除惑。菩薩亦爾。但得如乳。須陀洹破見革凡成聖。如乳變為酪。斯陀含侵六品思。故如生蘇。阿那含欲界思盡。故如熟蘇。阿羅漢支佛佛。皆斷三界見思盡。故同稱醍醐。故釋論雲。聲聞經中稱阿羅漢地為佛地。故共為一味也。問此經以三藏菩薩為上草。彼經雲何以菩薩為乳味。答經取化他邊強喻之上草。此中自證力弱。同凡夫為乳味(云云)。三十二雲。凡夫如雜血乳。須陀洹斯陀含如淨乳。阿那含如酪。阿羅漢如生蘇。支佛菩薩如熟蘇。佛如醍醐。此譬通教五位也。凡夫不斷惑乳猶雜血。二果侵思未多。同初果如乳。三果欲思已盡故如酪。四果見思俱盡如生蘇。支佛智利侵習小勝聲聞。故共菩薩如熟蘇。十地名佛地即是醍醐。前以菩薩同凡味。故知是三藏。今以菩薩同支佛。故知是通。若不作通釋譬義。何由可解(云云)。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五上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五下   天台智者大師說   第九卷。凡夫佛性。如牛新生血乳未別。聲聞佛性如清淨乳。支佛如酪。菩薩如生熟蘇。佛如醍醐。此譬別教五位。   乳譬無明血譬四住。凡夫具此故言雜血。十住已斷四住之血。與二乘齊。故言聲聞如乳。十住後心理明智利。類支佛侵習故言如酪。十行破塵沙如生蘇。十迴向破界外塵沙如熟蘇。故言菩薩如生熟蘇。登地破無明顯佛性。得一身無量身。百佛世界八相作佛。故言佛如醍醐。二十五雲。雪山有草名為忍辱。牛若食者即得醍醐。牛喻凡夫草喻八正。能修八正即見佛性。名得醍醐。此譬圓教。行大直道觀一切眾生即涅槃相。不復可滅。圓信圓行不由歷別。於一生中即入初住。得見佛性。如牛食忍草。不歷四味卓出醍醐。故知圓教意也。忍草譬境妙。牛譬智妙。食者譬行妙。出醍醐譬位妙。此圓意也。牛食餘草血乳轉變。歷四味已方成醍醐。餘方便教境智行位皆粗意也。前四譬即有四處明醍醐。四教明佛智各異。俱既稱佛。同指佛智以為醍醐。藏通二佛不明中道。但取果頭佛二諦智為醍醐。別教登地破無明。即能作佛。以中道理智為醍醐。圓教初住得中道智。亦稱為醍醐。纓珞雲。頓悟世尊。即此初住智為醍醐也。前兩醍醐是權非實。故有教而無人。別教醍醐名權理實。圓教醍醐名理俱實。以是義故。前三位五味皆粗。圓教一味皆妙。第二十七卷雲。譬如有人置毒乳中。則能殺人。乃至醍醐亦能殺人。此譬兩用。一通約漸頓明不定教。處處皆得見佛性也。二約行不定。行人心行譬之如乳。實相智譬之以毒。毒有殞命之能。此智有破無明之力。久遠劫來。說實相毒置於凡夫心乳毒慧開發不可為定。或於初味發。或於後味發。不得次第往判。故言置毒乳中。乃至醍醐遍五味中。悉有殺義。若眾生始於凡地。得聞華嚴即便見理入佛慧者。此是血乳殺人。若先得十住今華嚴得悟。即是酪中殺人。十行悟者是生蘇殺人。十迴向悟者。是熟蘇殺人。諸地更悟是醍醐中殺人。若過去。先是圓教中假名相似之位。今聞華嚴得悟者。亦是乳中殺人。亦是酪生熟等蘇中殺人。若先是諸住諸行等位。今更聞華嚴得增道損生。即是於醍醐中殺人(云云)。若歷三藏教中。凡夫及方便位。及菩薩位。聞三藏教。於中即能密見中道。即是乳中殺人。若四果位密見中道。即是酪中殺人。顯露教中無此事也。若通教中。凡夫及三乘方便位。若聞通教密見佛性。即是乳中殺人。若入位者祕密而去。即是酪中殺人。若菩薩道種智中去。即是生蘇殺人。九地中去。即是熟蘇殺人。十地中去即是醍醐中殺人。通教聲聞但有祕密中殺人。無顯露不定殺也。若歷別教中。十信聞教去。即是乳中殺人。三十心中去。即是酪殺人。生蘇熟蘇等殺人。登地去。即是醍醐殺人也。若圓教中發。始聞經即破無明見佛性。是乳中殺人。六根清淨去。是酪生熟蘇等殺人。若初住去是醍醐殺人。若有行人。歷諸教四譬五味。過已方得入圓教醍醐中殺人者。此是破三顯一相形待為妙。若置毒乳中。味味悉殺人者。此是開權顯實。於一切法中即見中道。故文雲。汝等所行是菩薩道。不須更改途易轍而求真實。即粗見妙故以置毒為喻。諸經悉有祕密置毒之妙。而未有顯露歷味入妙。亦無顯露決粗即妙。至此法華方有二意。同乘寶乘皆開佛知見。顯露事彰。是故獨稱為妙。其意在此。次第入妙開粗即妙。各有兩意。按位開入。有增進開入。若言決了聲聞法是諸經之王。聞已諦思惟得近無上道。即是按位顯妙。增道損生即是升進入妙。故法華獨稱妙也。十明妙位始終者。真如法中無詮次。無一地二地。法性平等常自寂然。豈應分別初後始終。良由平等大慧觀於法界無有若干。能破若干無明。顯出無若干智慧。約此智慧無始而始。即是初阿。無終而終即是後茶。無中而論中。即是四十心。雖復差別則無差別。故名不思議位也。如下文雲。聲聞緣覺如竹林。新發不退菩薩等。皆不能知。除諸菩薩眾信力堅固者。聲聞緣覺所不能知。此簡三藏通教兩種二乘也。三藏菩薩緣真不及聲聞。聲聞尚不知此菩薩那得知。通教菩薩入真之智。與二乘不殊二乘不知彼菩薩亦不知。今標二乘不知。兩處菩薩亦不能測。發心不知。即指別教十信。不退不能知。即指別教三十心。十住位不退。十行行不退。十迴向念不退。此三不退皆不能知。三藏中不退。尚不及二乘。通教中不退止等二乘。二乘不知豈重舉菩薩。今標發心不退者。則擬別教中人也。信力者是假名位。堅固者是鐵輪位。如此等位聞經即解。故得為妙似位之始也。初開佛知見。乘是寶乘遊於東方。即是真位之始也。三方是中位直至道場。過茶無字可說。即是終位也。如此諸位乘何等乘。乘有三種。謂教行證。若言是乘從三界出。到薩婆若中住。住有二義。一取證故住。即通教意也。二所乘極故住。即別圓意也。初心憑教所詮。信教立行得出三界。無明未破未有所證。故不見真。但乘教乘來至此耳。我圓教中其誰是耶。謂五品弟子。能善發大心。長別三界苦輪海。即其人也。教乘既息證乘未及。以似解慧進修眾行。則以行為乘。從方便三界中出。到初住薩婆若中住。我圓教中其誰是耶。謂十信心六根淨者。即其人也。初住乃至等覺更增道損生者。此以證為乘。從因緣三界。乃至無後三界中出到妙覺中。過茶無字可說。故言到薩婆若中住。前來諸乘猶有上法。不得稱住茶無上法。是故言住。住無住處即妙位之終。復次別教十住破見思。是行三百由旬。十行破塵沙為四百。十迴向伏無明為五百。十地斷無明。此分見中道即為寶所也。圓教六根清淨時。是行四百。破無明入初住。是行五百。二乘聞經破無明惑。開佛知見得記作佛者。即是決了諸粗位。過五百由旬來入初住。即是妙位之始得於證乘遊於東方也若至本門中增道損生。更乘證乘遊於南方。是進入十行位也。西方是進入十迴向。北方是進入十地也。又如文雲。說是如來壽命長遠時。六百八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人。得無生法忍。即是十住。復千倍菩薩。得聞持陀羅尼即十行。復有一世界微塵數菩薩。得樂說辯才即十迴向。復有一世界微塵數。得旋陀羅尼即初地。三千大千微塵。得不退即二地。二千國土微塵。能轉清淨法輪即三地。小千國土微塵。八生當得菩提即四地。七生當得即五地。六生當得即六地。五生當得即七地。四生當得即八地。三生當得即九地二生當得即十地。一生當得即等覺。過此一生即是過茶無字。即是妙覺地妙位之終也。將前列位中。引法華經文。入此中共作一科者。即不煩也。   ○第五三法妙者。斯乃妙位所住之法也。言三法者即三軌也。軌名軌範。還是三法可軌範耳。此即七意。一總明三軌。二歷別明三軌。三判粗妙。四開粗顯妙。五明始終。六類三法。七悉檀料簡。一總明三軌者。一真性軌。二觀照軌。三資成軌。名雖有三秖是一大乘法也。經曰。十方諦求更無餘乘。唯一佛乘。一佛乘即具三法。亦名第一義諦。亦名第一義空。亦名如來藏。此三不定三三而論一。一不定一一而論三。不可思議。不並不別伊字天目。故大經雲。佛性者。亦一非一。非一非非一。亦一者。一切眾生悉一乘故。此語第一義諦。非一者。如是數法故。此語如來藏。非一非非一數非數法不決定故。此語第一義空。而皆稱亦者鄭重也。秖是一法亦名三耳。故不可單取不可複取。不縱不橫而三而一。前明諸諦。若開若合若粗若妙等。已是真性軌相也。前明諸智若開若合若粗若妙。是觀照軌相也。前明諸行。若開若合若粗若妙。已是資成軌相也。前明諸位。秖是修此三法所證之果耳。若然何以重說。重說有三義。一者前境智行。是因中所乘之三軌。今明乘是大乘。已至道場證果所住之三軌也。二者前作境智等名別說。今作法名合說。三者前直爾散說不論本末。今遠論其本即是性德三軌。亦名如來之藏極論其末即是修德三軌。亦名祕密藏。本末含藏一切諸法。從性德之三法。起名字之三法。因名字之三法。修觀行之三法。因觀行之三法。發相似之三法。乃至分證之三法。究竟之三法。自成三法化他三法。為是義故宜應重說也。私謂一句即三句。三句即一句。名圓佛乘。記中既從如來藏一句出諸方便。此乃別判例應通開。非一者數法故。指此為如來藏。開出三藏中三乘事相方便。非一非非一不決定故。指此一句為第一義空。開出通教三人即事而真。亦一者。一切眾生悉一乘故。指此一句為第一義諦。開出別教獨菩薩乘。此諸方便悉從圓出。故經言。於一佛乘分別說三。即此義也。二歷別明三法者。先須識如來開合方便。然後乃解總攬三法為一大乘也。佛從何法開諸權乘。如大經明佛性非一。如是數法說三乘故。當知。諸乘數法為如來藏所攝。佛於此藏。開出聲聞緣覺。及諸菩薩通別等乘。何者。諸乘既是方便如來藏。又是事從事出方便故。言諸權為如來藏攝耳。又依經故。大經雲。聲聞僧者名有為僧。又雲。六波羅蜜福德莊嚴。又雲。聲聞之人定力多故不見佛性當知。定力即是福德。福德秖是有為。勝鬘稱為有漏。例如界內見思未破為有起作。故名有為。取理不當故名有漏。非智慧法故名福德。今以下望上亦應如是。二乘未破變易猶是有為。無明未脫故言有漏。非中道智故名福德以是故知。方便諸乘悉為資成所攝。皆從大乘一句偏出。非究竟法故。雲於一佛乘分別說三。即此意也。亦是於一佛乘分別說五。亦是分別說七。亦是分別說九。若依此釋。如來藏句。開出種種方便諸權乘法也。次歷四教各論三法者。三藏中以無為智慧名觀照軌。正為乘體助道成乘具。名資成軌。正助之乘斷惑入真。真是真性軌。教來詮此故以教為乘也。緣覺亦爾。菩薩以無常觀為觀照。功德肥為資成。坐道場斷結見真為真性。此教詮真乘是教乘從三界中出。到薩婆若中住。言教已盡故無教乘。真不能運故證非乘故。有索車之意(云云)。二通教。以真性軌為乘體。何以故。即色是空事中有理。此理即真。故為乘體。以即空慧為觀照。眾行為資成。此教詮真乘是教乘。從三界出到薩婆若中住。菩薩出三界已。用行為乘。淨佛國土教化眾生。乃至道場乃可名住。亦是有教無人。無誰住者。亦是教謝證寂。無復運義。亦有索車之意(云云)。三明別教三法者。以緣修觀照為乘體。諸行是資成。以此二法為緣修智慧。慧能破惑顯理。理不能破惑。理若破惑。一切眾生悉具理性。何故不破。若得此慧則能破惑。故用智為乘體。故大經雲。無為無漏名菩薩僧。即是一地二地。乃至十地智慧。名智慧莊嚴。以此智慧運通十地。故為乘體。然攝大乘明三種乘。理乘隨乘得乘。理者。即是道前真如。隨者即是觀真如。慧隨順於境。得者一切行願熏習。熏無分別智。契無分別境。與真如相應。此三意一往乃同於三軌。而前後未融。何者九識是道後真如。真如無事。智行根本種子。皆在梨耶識中熏習成就。得無分別智光成真實性。是則理乘本有。隨得今有道後真如。方能化物。此豈非縱義。若三乘悉為黎耶所攝。又是橫義。又濫冥初生覺。既縱既橫與真伊相乖。元夫如來初出便欲說實。為不堪者。先以無常遣倒。次用空淨蕩著。次用歷別起心。然後方明常樂我淨。龍樹作論申佛此意。以不可得空洗蕩封著習應一切法空。是名與般若相應。此空豈不空於無明。無明若空種子安在。淨諸法已點空說法。結四句相。此語虛玄亦無住著。如病除已乃可進食。食亦消化那得發頭。據阿黎耶出一切法。本之見慢全自未降。封此新文若長冰添水。故知。彼論非逗末代重著眾生。乃是界外一途法門耳。又阿黎耶。若具一切法者。那得不具道後真如。若言具者。那言真如非第八識。恐此猶是方便。從如來藏中開出耳。若執方便巨妨真實。若是實者。執之又成語見多含兒蘇恐將夭命(云云)。若能善解破立之意。於諸經論淨無滯著也。四明圓教三法者。以真性軌為乘體。不偽名真不改名性。即正因常住。諸佛所師謂此法也。一切眾生亦悉一乘。眾生即涅槃相。不可覆滅。涅槃即生死無滅不生。故大品雲。是乘不動不出。即此乘也。觀照者。秖點真性寂而常照。便是觀照。即是第一義空。資成者。秖點真性法界。含藏諸行無量眾具。即如來藏三法不一異。如點如意珠中論光論寶。光寶不與珠一不與珠異。不縱不橫三法亦如是。亦一亦非一。亦非一非非一。不可思議之三法也。若迷此三法即成三障。一者界內界外塵沙。障如來藏。二者通別見思障第一義空。三者根本無明障第一義理。若即塵沙障達無量法門者。即資成軌得顯。若即見思障達第一義空者。觀照軌得顯。若即無明障達第一義諦者。真性軌得顯。真性軌得顯名為法身。觀照得顯名為般若。資成得顯名為解脫。此兩即是定慧莊嚴。莊嚴法身。法身是乘體。定慧是眾具。下文雲。其車高廣眾寶莊校。是名圓教行人所乘之乘。到薩婆若。過茶無字可說。無字可說。亦應無乘可運。若自行運畢乘義則休。若權化未畢運他不休故文雲。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莊嚴。以此度眾生。即其義也。譬如御者運車達到。猶名為車。果乘亦爾。猶名為運。復次何必一向以運義釋乘。若取真性不動不出。則非運非不運。若取觀照資成能動能出。則名為運。秖動出即不動出。即不動出是動出。即用而論體。動出是不動出。即體而論用。即不動出是動出。體用不二而二耳。例如轉不轉。皆阿鞞跋致。動不動皆是毘尼。以是義故發趣不發趣皆名為乘也(云云)。三明粗妙者。三藏於有為福德。論三法為乘。四念處是聞慧。乘於教乘到四善根。四善根乘於行乘到見諦。見諦乘於證乘到無學。既是權法出三界外以真為證。證則不運不見實乘。嗚呼自責。欲問世尊為失為不失。即此意也。半字漸引非究竟義。是故三法皆粗也。通教即空慧三法為乘巧。餘意大同。乾慧地乘於教乘。性地乘於行乘。八人見地乘於證乘。此亦偏說是故為粗。別教以資成資於觀照。觀照開於真性。三法為乘。十信乘教。十住乘行。十地乘證。到妙覺薩婆若中住。緣修成即謝。唯真修在。若爾資成在前。觀照居次。真性在後。此三豎別縱非大乘。此三並異橫非大乘。是方便法。是故為粗也。圓教點實相。為第一義空。名空為縱。第一義空即是實相。實相不縱此空豈縱。點實相為如來藏。名之為橫。如來藏即實相。實相不橫此藏豈橫。故不可以縱思。不可以橫思。故名不可思議法。即是妙也。秖點空藏為實相。空縱藏橫實相那不縱橫。秖點空為如來藏。空既不橫藏那得橫點如來藏為空。藏既不縱空那得縱點實相為空藏。實相非縱非橫。空藏亦非縱非橫。宛轉相即不可思議。故名為妙。秖點如來藏為廣點第一義空為高。故言其車高廣。如來藏即實相。故其車非廣。第一義空即實相。故其車非高。秖實相是空那得非高。秖實相是如來藏那得非廣。又點實相為如來藏。故言眾寶莊校。又多僕從而侍衛之。點實相為第一義空。故言有大白牛。肥壯多力行步平正。其疾如風。智慧無染名為白。能破惑故名多力。中道慧名平正。入無功用故其疾如風。不思議三法共成大車。豈有縱橫並別之異。如是教乘不縱不橫。五品所乘到於似解。如是行乘不縱不橫。似解所乘到於十住。如是證乘不縱不橫。十住所乘到於妙覺薩婆若中住故名妙乘。又雲是乘微妙清淨第一。故瓦官建講。人夢聽者駕乘闐門而出。彼處建講。人夢黃衣滿路以相則之邪正明矣。若將此粗妙等乘約五味者。乳教一粗一妙。酪教一粗。生蘇三粗一妙。熟蘇二粗一妙。眾經悉帶縱橫方便。說不縱不橫之真實。故言為粗。今經正直捨方便。故加之以妙(云云)。四開粗顯妙者。約大經三句也經言。佛性亦一者。一切眾生悉一乘故。此是不動不出之一乘。故具足三法不縱不橫。夫有心者皆備此理。而其家大小都無知者。是故為粗。今示眾生諸覺寶藏。耘除草穢開顯藏金。一切無礙人一道出生死。十方諦求更無餘乘。唯一佛乘。是故為妙。經言。佛性亦非一非非一。數非數法不決定故。若執緣修智慧定能顯理。慧自非理則照用不明。不見佛性。是故為粗。今開定執之慧即不決定慧。即慧而理即理而慧。不執著數。定三定一不著非數。非三非一。如此乃名無著妙慧。能破一切定相及不定相。亦無能破所破。如輪王能破能安。如日除闇生物。如醫除膜養珠。即是大乘不縱不橫之妙慧也。經言。佛性亦非一說三乘故。即是三乘五乘七乘等。諸方便乘。若住諸乘但是事善。及以偏真通入處近。是故為粗。今若決了諸乘。即是如來藏。藏名佛性。從人天善乃至別乘。皆不動本法即是於妙。當知。三句攝一切法。無非佛性。悉皆是妙無粗可待即絕待妙也。五明始終者。不取五品教乘為始。乃取凡地一念之心。具十法界十種相性。為三法之始。何者。十種相性秖是三軌。如是體即真性軌。如是性性以據內。即是觀照軌。如是相者。相以據外即是福德是資成軌。力者是了因是觀照軌。作者是萬行精勤即是資成。因者是習因屬觀照。緣者是報因屬資成。果者是習果屬觀照。報者是習報屬資成。本末等者。空等即觀照。假等即資成。中等即真性。直就一界十如論於三軌。今但明凡心一念即皆具十法界。一一界悉有煩惱性相惡業性相苦道性相。若有無明煩惱性相。即是智慧觀照性相。何者。以迷明故起無明。若解無明即是於明。大經雲。無明轉即變為明。淨名雲。無明即是明。當知。不離無明而有於明。如冰是水。如水是冰。又凡夫心一念即具十界。悉有惡業性相。秖惡性相即善性相。由惡有善離惡無善。翻於諸惡即善資成。如竹中有火性。未即是火事。故有而不燒。遇緣事成即能燒物。惡即善性未即是事。遇緣成事即能翻惡。如竹有火。火出還燒竹。惡中有善。善成還破惡。故即惡性相是善性相也。凡夫一念。皆有十界識名色等。苦道性相。迷此苦道生死浩然。此是迷法身為苦道。不離苦道別有法身。如迷南為北無別南也。若悟生死即是法身。故雲苦道性相即是法身性相也。夫有心者。皆有三道性相。即是三軌性相。故淨名雲煩惱之儔為如來種。此之謂也。若言如是力如是作者。菩提心發也。即是真性等萌動。如是因者。即是觀照萌動。如是緣者。即是資成萌動。如是果者。由觀照萌動成習因。感得般若習果滿也。如是報者。由資成萌動為緣因。感得解脫報果滿也。果報滿故法身亦滿是為三德究竟滿。名祕密藏。本末等者。性德三軌冥伏不縱不橫。修德三軌彰顯不縱不橫。冥伏如等數等妙等。彰顯如等數等妙等。故言等也。亦是空等假等中等(云云)。六類通三法者。前以三軌之法。從始以至終。即是豎通無礙。今欲橫通諸法悉使無礙。類通諸三法。何者。赴緣名異得意義同。粗通十條餘者可領。三道三識三佛性三般若三菩提三大乘三身三涅槃三寶三德。諸三法無量止用十者。舉其大要明始終耳。三道輪迴生死本法。故為初。若欲逆生死流。須解三識。知三佛性。起三智慧。發三菩提心。行三大乘。證三身。成三涅槃。是三寶利益一切。化緣盡入於三德。住祕密藏(云云)。一類通三道者。真性軌即苦道。觀照軌即煩惱道。資成軌即業道。苦道即真性者。下文雲。世間相常住。豈不即彼生死而是法身耶煩惱即觀照。觀照本照惑。無惑則無照。一切法空是也。文雲。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即煩惱是觀照也。照如薪生火。文雲。於諸過去佛。若有聞一句。皆已成佛道。又雲。深達罪福相遍照於十方。即是聞於體達煩惱之妙句也。資成即業道者。惡是善資無惡亦無善文雲。惡鬼入其心。罵詈毀辱我。我等念佛故。皆當忍是事。惡不來加不得用念。用念由於惡加(云云)。又威音王佛所。著法之眾聞不輕言。罵詈打拍。由惡業故還值不輕。不輕教化皆得不退。又提婆達多是善知識。豈非惡即資成。三軌即三道是為理性。行於非道通達佛道。五品觀行行於非道。通達佛道。六根清淨相似。行於非道通達佛道。十住去即分真。行於非道通達佛道。妙覺究竟。行於非道通達佛道(云云)。二類通三識者。菴摩羅識即真性軌。阿黎耶識即觀照軌。阿陀那識即資成軌。若地人明阿黎耶。是真常淨識攝。大乘人云。是無記無明隨眠之識。亦名無沒識。九識乃名淨識互諍(云云)。今例近況遠。如一人心復何定。為善則善識。為惡即惡識。不為善惡即無記識。此三識何容頓同水火。秖背善為惡背惡為善。背善惡為無記。秖是一人三心耳。三識亦應如是。若阿黎耶中。有生死種子。熏習增長即成分別識。若阿黎耶中有智慧種子。聞熏習增長。即轉依成道後真如名為淨識。若異此兩識。秖是阿黎耶識。此亦一法論三。三中論一耳。攝論雲。如金土染淨。染譬六識。金譬淨識。土譬黎耶識。明文在茲何勞苦諍。下文譬如有人至親友家醉酒而臥。豈非阿黎耶識。世間狂惑分別之識起。已遊行以求衣食。豈非阿陀那識。聞熏種子稍起增長。會遇親友示以衣珠。豈非菴摩羅識。菴摩羅識名無分別智光。若黎耶中。有此智種子。即理性無分別智光。五品觀行無分別智光。六根清淨相似無分別智光。初住去分真無分別智光。妙覺究竟無分別智光。粗妙(云云)。三類通三佛性者。真性軌即是正因性。觀照軌即是了因性。資成軌即是緣因性。故下文雲。汝實我子我實汝父。即正因性。又雲我昔教汝無上道。故一切智願猶在不失。智即了因性。願即緣因性。又雲。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即正因性。是時四眾以讀誦眾經。即了因性。修諸功德即緣因性。又雲。長者諸子若十二十乃至三十。此即三種佛性。又雲。種種性相義。我已悉知見。既言種種性。即有三種佛性也。若知三軌即三佛性。是名理佛性。五品觀行見佛性。六根相似見佛性。十住至等覺分真見佛性。妙覺究竟見佛性。是故稱妙(云云)。四類通三般若者。真性是實相般若。觀照是觀照般若。資成是文字般若。具如上釋境智行三妙之相。故下文雲。止止不須說我法妙難思。又雲。是法不可示言辭相寂滅。即實相般若。我及十方佛乃能知是相。唯佛與佛乃能究盡。又雲。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即觀照般若。又雲。我常知眾生行道不行道。隨應所可度為說種種法。若干言辭隨宜方便。即是文字般若。又雲。如來知見廣大深遠廣大深遠即實相般若。如來知見稱廣大深遠即觀照般若。若言方便知見皆已具足。即文字般若。故知三軌亦三般若之異名耳。若三智在三心屬三人。是則為粗。三智在一心中。不縱不橫是則理妙。五品觀行三般若六根淨相似三般若。四十心分真三般若。妙覺究竟三般若也。五類通三菩提者。真性軌即實相菩提。觀照軌即實智菩提。資成軌方便菩提。故下文雲。我先不言汝等皆得阿耨三菩提。非實非虛非如非異。不如三界見於三界。即實相菩提。我成道已來甚大久遠。即實智菩提。我說少出家近伽耶城得三菩提。即方便菩提。若就弟子明三菩提者。若我遇眾生儘教以佛道。即實相菩提。安住實智中。我定當作佛。又雲。佛子行道已。來世得作佛。乘是寶乘直至道場。即是修成實智菩提。授八相記即方便菩提。不一異者名之為如。不決了名粗。決了名為妙。一切眾生理性菩提。五品名字菩提。六根相似菩提。四十一位分真菩提。妙覺究竟菩提(云云)。六類通三大乘者。真性即理乘。觀照即隨乘。資成即得乘。故下文雲。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莊嚴。住大乘即理乘。定慧莊嚴即隨乘。所得法即得乘。佛自住大乘是理乘。於道場知已是隨乘。導師方便說是得乘。又舍利弗。以本願故說三乘法。是得乘隨乘。又是乘微妙清淨第一是理乘。於一佛乘是理乘。分別說三是得乘隨乘。不縱不橫妙開粗妙。歷七位(云云)。五品名字乘。六根相似乘。四十一位分真乘。妙覺究竟乘(云云)。七類通三身者。真性軌即法身。觀照即報身。資成即應身。若新金光明雲。依於法身得有報身。依於報身得有應身。此即如前所明。依於境妙得有智妙。依於智妙得有行妙。彼文雲。佛真法身猶如虛空。應物現形如水中月。報身即天月。此文雲。佛自住大乘。即是實相之身。猶如虛空。定慧力莊嚴慧如天月。定如水月。又雲。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即是法身。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即是報身。名稱普聞。即是應身。又非生現生等。是應身也。或示己身即法身報身。或示他身即報應。我以相嚴身。光明照十方。為說實相印。實相印即法身。照十方即應身。相嚴身即報身。又深達罪福相遍照於十方。即報身。微妙淨法身。即法身。具相三十二。即應身。三軌名異義。即三身。故普賢觀雲。佛三種身從方等生。法界性論雲。水銀和真金能塗諸色像。功德和法身處處應現往。若此三身不縱不橫。妙決了三身入法身妙。歷七位妙(云云)。八類通三涅槃者。地人言。但有性淨方便淨。實相名為性淨涅槃。修因所成為方便淨涅槃。今以理性為性淨涅槃。修因所成為圓淨涅槃。此則義便。薪盡火滅為方便淨涅槃。此文便若將修因所成。為方便涅槃者。以薪盡火滅為何等涅槃。故知應有三涅槃。三涅槃即是三軌。文雲。是法不可示言辭相寂滅。又雲。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是性淨涅槃。又雲。皆以如來滅度而滅度之。即圓淨涅槃。又雲。我成佛已來甚大久遠。久修業所得。慧光照無量。亦是圓淨涅槃。數數唱生處處現滅。於此夜滅度如薪盡火滅。豈非方便淨涅槃。大經題稱大般涅槃。翻為大滅度。大者其性廣博即據性淨。度者到於彼岸智慧滿足。即據圓淨。滅者煩惱永盡斷德成就。即據方便淨。此三涅槃即是三軌也。九類通一體三寶者。真性即法寶。觀照即佛寶。資成即僧寶。故法性不動名不覺。佛智契理故佛名為覺。事和理和故僧名和合。思益雲。知覺名為佛。知離名為法。知無名為僧。此是一體三寶。故下文雲。佛自住大乘。佛是佛寶。大乘是法寶。如其所得法。以此度眾生。即是與理和。復與眾生和。即是僧寶。世間相常住名法寶。於道場知已名佛寶。導師方便說。上與理和下與眾生和名僧寶。一體三寶。非一之一不三之三。此之三一不縱不橫。稱之為妙。歷七位(云云)。十類通三德者。大經三德共成大涅槃。此經三軌共成大乘。彼明法身德此雲實相。彼雲佛性者亦一。一切眾生悉一乘故。亦是指實相為一乘。彼處明般若德。此經明其智慧門難解難入。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乃至決了聲聞法。是諸經之王。皆是般若。彼經明解脫德。此經明數數示現現生現滅。隨所調伏眾生之處自既無累令他解脫。乃至收取萬善事中功德。悉得證果。豈非解脫。二經義合。碌碌之徒隨名異解。譬聞天帝不識憍屍。唯知涅槃佛性之文。不見雙樹有一乘之旨。彼文親說佛性亦一。一即一乘而人云。此乃涅槃一乘是佛性。法華一乘非佛性。若言法華不明佛性者。涅槃不應遙指雲八千聲聞。於法華中得受記□。如秋收冬藏。見如來性更無所作。而人云。涅槃有遙指之文。此中無佛性之語。今據此文。種種性相義而我皆已見。既言種種。何獨簡於佛性耶。又世間相常住。於道場知已導師方便說。豈非佛性之文耶。論雲佛性水常不輕知眾生有佛性。又涅槃三德為祕密藏。安置諸子祕密藏中。我亦不久當入其中。此即自他俱入祕密。此經雲。佛自住大乘。以此度眾生。終不以小乘濟度諸眾生。悉以如來滅度而滅度之。如是自他俱入如來滅度。滅度秖是涅槃。涅槃秖是祕藏。釋論雲。法華為祕藏。兩經文義宛宛恆同。何故諸人苟欲抗異。若文義舛隔。作同想無罪。今文義本合。離之何福。但涅槃以佛性為宗。非不明一乘義。今經以一乘為宗。非不明佛性義。赴機異說其義常通也若三德縱橫即是粗。不縱橫即是妙。歷七位(云云)。七悉檀料簡者。問十種三法及餘一切。皆是三軌者。唯應三軌。何意異說。答眾生機宜不同。應隨機設逗。悉檀方便引接耳。隨俗故異。稱便宜故異。逐對治故異。令人入道故異。朝三暮四撫眾狙而皆悅。苦塗水洗養嬰兒以適時。善巧赴機故方圓任物。譬千車而同轍。豈守一而疑諸。今通用四悉檀。歷十法論妙不妙。具說三軌共成大乘。大乘之中。備有三法及一切法。不相混亂。即是世界悉檀。資成資發智慧以生善。故是為人悉檀。觀照破惑諸惡滅。故是對治悉檀。真性實理為第一義悉檀。一段眾生宜以大乘名說得四利益也。備說三德為大涅槃。雖三點上下而無縱。表埵茧L橫。一不相混三不相離。即世界悉檀。善利殃釁不幹。故得挺然累表是故解脫即為人悉檀。般若如金剛隨所擬皆碎。即是對治悉檀。法身即第一義也。一段眾生聞三德名。即獲四利矣。舉初舉後中間例然。次明妙不妙。論雲。三悉檀是世諦。心所行處可破可壞。第一義悉檀。是心不行處。諸佛聖人心所得法。不可破壞。即是真諦。若然者。比四悉檀為二諦所攝。更有中道復雲何攝。若不攝中但是藏通之意。此悉檀為粗。今言俗有真無。是隔異法。便是三悉檀心所行處。可破可壞。中道第一義非有非無。有無不二則無隔異。無異即真諦。前三悉檀所通止至化城。化城非實故可破可壞。可壞為粗。今中道無異。又通至寶所。無能過無能滅。故不可壞稱之為妙。若餘經說中道第一義悉檀。與此經不殊。但餘經帶阿羅漢所得。為第一義悉檀。故不稱妙。此經正直捨方便。但有圓實四悉檀。是故為妙。若不決三悉檀入第一義。是復為粗。若決一一悉檀。皆有第一義者。是則為妙。五品弟子假名四悉檀。六根淨相似四悉檀。初住至等覺分真四悉檀。妙覺究竟四悉檀。是故稱妙。此五番明妙。從因至果以辨自行妙。半如意珠竟。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716 妙法蓮華經玄義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六上   天台智者大師說   ○第六明感應妙者。上來四妙名為圓因。三法祕藏名為圓果。境妙究竟顯名毘盧遮那。智妙究竟滿名盧捨那。行妙究竟滿名釋迦牟尼。三佛不一異不縱橫。故名妙果。釋論雲。稽首智度無子佛者。果地圓極非復因位。故稱無子。果智寂照有感必彰。故明感應妙也。即為六。一釋感應名。二明相。三明同異。四明相對。五明粗妙。六明觀心釋名又三。一釋名。二四悉檀帖解。三料簡釋名者。正法華雲。無數世界廣說經法。世尊所為感應如是。今故用為名。而經中機語緣語。並是感之異目。悉語眾生。且從機釋義則易見。緣感例可解。機有三義。一者機是微義。故易雲。機者動之微。吉之先現。又阿含雲。眾生有善法之機。聖人來應也。眾生有將生之善。此善微微將動。而得為機。若將生善為機。此結為促。今明可生之善。此語則寬。如弩有可發之機。故射者發之。發之則箭動。不發則不前。眾生有可生之善。故聖應則善生。不應則不生。故言機者微也。二者古注楞伽經雲。機是關義。何者。眾生有善有惡。關聖慈悲。故機是關義也。三者機是宜義。如欲拔無明之苦。正宜於悲。欲與法性之樂。正宜於慈。故機是宜義也。次明應者。亦為三義。一者應是赴義。既言機有可生之理。機微將動聖人赴之。其善得生。故用赴而釋應。二者應是對義。如人交關。更相主對。若一欲賣一不欲買。則不相主對。若賣買兩和。則貿易交決貴賤無悔。今以眾生譬買。如來譬賣。就機以論關。就應以論對。故以對釋應也。三者應是應義。既言機是於宜。宜何等法應以慈悲之法。是善惡所宜。悲則宜救苦。慈則宜與樂。隨以何法應其所宜。故以應釋應也。二明四悉檀帖釋者。機應各有三義。即四悉檀意也。若微以釋機赴以釋應者。是赴樂欲之心也。何但心善可生。名之為欲。如草木無心。亦稱可生欲生將生。故知赴此善生。是隨樂欲即世界悉檀。明機應也。若關以釋機對以釋應。更相對當。以悲對其苦機。以慈對其善機者。即是隨對治悉檀。以明機應也。次以宜釋機。以應釋應者。即是為人第一義也。宜以如此等法。與其機感相宜。宜生事善。即為人悉檀。宜生理善即是第一義悉檀也。三料簡者。問何意於理善稱第一義悉檀耶。答理善明生理闇必滅。終不理惡滅方始理善生。故於理善稱第一義悉檀也。若事善生。事惡未必去。事惡去事善未必生。事是隔別對治悉檀。正是藥病相對。故不於中開第一義悉檀。其意在此。問眾生機聖人應。為一為異。若一則非機應。若異何相交關而論機應。答不一不異。理論則同如是故不異。事論有機應是故不一。譬如父子天性相關。骨肉遺體異則不可。若同者。父即子。子即父。同又不可。秖不一不異而論父子也。眾生理性與佛不殊。是故不異。而眾生隱如來顯。是故不一。不一不異而論機應也。又同是非事非理故不異。眾生得事聖人得理。又聖人得事凡夫有理。故論異(云云)。問為用法身應。為用應身應。若應身應。應身無本何能應。若用法身應。應則非法。答至論諸法非去來今。非應非不應而能有應。亦可言法應。亦可言應應。法應則冥益。應應則顯益。分別冥顯有四義。如後說(云云)。第二明機應相者。約善惡明機相。約慈悲論應相。若善惡為機為單為共解者不同。或言單惡為機。引經雲。我為斷一切眾生瘡疣重病。又雲。如有七子。然於病者心則偏重。如來亦爾。於諸眾生非不平等。然於罪者心則偏重。又雲。如來不為無為眾生而住於世。又無記是無明。終屬惡攝。此即單以惡為機。或單以善為機。引大經雲。我觀眾生。不觀老少中年貧富貴賤。有善心者即便慈念。此則單善為機。或雲。善惡不得獨為機。何者。如金剛後心即是佛。眾善普會善無過此。此何得為機耶。雖雲佛佛相念。此是通語而無拔無與。故知單善不得為機。單惡不得為機者。如闡提極惡不能感佛。大經雲。唯有一髮不能升身。即是性德理善。此是通機終不成感也。或取善惡相帶為機者。從闡提起改悔心。上至等覺。皆有善惡相帶。故得為機。是故約此善惡明其相也(云云)。次約慈悲以明應相者。或單以慈為應。經雲。慈善根力象見師子。廣說如涅槃(云云)。或單以悲為應。如請觀音。或遊戲地獄大悲代受苦。或合用慈悲為應。何者。良以悲心熏於智慧。能拔他苦。慈心熏於禪定能與他樂。下文雲。定慧力莊嚴。以此度眾生。論雲。水銀和真金。能塗諸色像。功德和法身。處處應現往。豈是水銀真金單能塗色像耶。當知。慈悲合論應也。問眾生善惡有三世。何世為機。聖法亦有三世。何世為應。過去已謝現在不住。未來未至。悉不得為機亦不得為應。雲何論機應耶。答若就至理窮覈三世。皆不可得。故無機亦無應。故經言。非謂菩提有去來今。但以世俗文字數故。說有三世。以四悉檀力隨順眾生說。或用過去善為機。故言。我等宿福慶今得值世尊。又如五方便人。過去習方便者。發真則易不習則難。是故以過去善為機。或可以現在善為機。故言。即生此念時佛於空中現。或可以未來善為機。未生善法為令生故。又如無漏無習因而能感佛也。故大論雲。譬如蓮華在水。有已生始生未生者若不得日光翳死不疑。眾生三世善。若不值佛無由得成(云云)。惡亦如是。或以過去之罪今悉懺悔。現造眾惡今亦懺悔。未來之罪斷相續心遮未來故名之為救。何者。過去造惡障現善不得起。為除此惡是故請佛。又現在果。苦報逼迫眾生而求救護。又未來之惡與時相值。遮令不起。故通用三世惡為機。應亦如是。或用過去慈悲為應。故雲。我本立誓願欲令得此法。或用現在慈悲為應者。一切天人脩羅。皆應至此為聽法故。未度令度也。又用未來為應者。即是壽量中未來世益物也。亦如安樂行品中雲。我得三菩提時引之令得住是法中。若通論三世善惡皆為機。別論但取未來善惡。為正機也。何者。過去已謝現在已定。秖為拔未來惡生未來善耳。問若未來為正機者。四正勤意雲何。答此已屬通意。今更別答者。秖為過去惡遮未來善。故勤斷過去惡。秖為過去善不增長。增長者即是未來善也。是故四正勤中。言雖過去意實未來(云云)。問未來未有。佛雲何照。答如來智鑒能如是知。非下地所知仰信而已。何可分別。問為是眾生自能感。由佛故感。如來自能應。由眾生故應。答此應作四句。自他共無因。破是性義悉不可無此四句。故則無性無性故。但以世間名字。四悉檀中而論感應能所等而能應屬佛。所應屬眾生。能感屬眾生所感屬佛。若更翻疊作諸語言。世諦名字則亂不可分別。雖作如此名字。是字不住。是字無所有故。如夢如幻(云云)。問既善惡俱為機者。誰無善惡。此皆應得益耶。答如世病者。延醫而有差不差。機亦如是。有熟不熟則應有遠有近。三明機感不同者。即為三意。一就四句論不同。二就三十六句論不同。三就十法界論不同。但眾生根性百千。諸佛巧應無量。隨其種種得度不同故。文雲。名色各異種類若干。如上中下根莖葉等。隨其種性各得生長。即是機應不同意也。今略言為四。一者冥機冥應。二者冥機顯應。三者顯機顯應。四者顯機冥應。其相雲何。若過去善修三業現在未運身口。藉往善力名此為冥機也。雖不現見靈應而密為法身所益。不見不聞而覺而知。是名為冥益也。二冥機顯益者。過去殖善而冥機已成。便得值佛聞法。現前獲利是為顯益。如佛初出世。最初得度之人。現在何嘗修行。諸佛照其宿機自往度之。即其義也。三顯機顯應者。現在身口精勤不懈。而能感降。如須達長跪佛往祇洹。月蓋曲躬聖居門閫。如即行人道場禮懺能感靈瑞。即是顯機顯應也。四者顯機冥應者。如人雖一世勤苦。現善濃積而不顯感。冥有其利。此是顯機冥益。若解四意。一切低頭舉手福不虛棄。終日無感終日無悔。若見喜殺壽長好施貧乏。不生邪見。若不解此者。謂其徒功喪計憂悔失理。釋論雲。今我疾苦皆由過去。今生修福報在將來。正念無僻。得此四意也。二就三十六句論機應不同者。前冥顯互論略舉四句。若具足辨者。用四機為根本。所謂冥機顯機亦冥亦顯機。非冥非顯機。冥是過去顯是現在。冥顯是過現。非冥非顯是未來。如佛為闡提說法(云云)。於一句中復為四句。所謂冥機冥應冥機顯應。冥機亦冥亦顯應。冥機非冥非顯應。餘三機亦如是。四四即成十六句。機既召應。應亦有十六句。一機而感四應。一應而赴四機。機應各為十六。合成三十二句。就前根本四句。便是三十六句機應也。三就十法界論機應不同者。秖約一人身業機具三十六。約三業即有一百八機。約三世三業。則有三百二十四。一界既爾。十法界即有三千二百四十機應不同。就自行既爾。化他亦然。合則六千四百八十機應。此就歷別十法界。如此若就十法界交互則增九倍。都六萬四千八百機應也。四明機應相對者。即有四意。一明諸有苦樂。與三昧慈悲相對。二者機關等相對。三者三十六句相對。四者別圓相對。諸三昧相對者。諸機乃多不出二十五有。諸應乃多不出二十五三昧。地獄有有善惡之機關無垢三昧慈悲之應。論其惡者。即有黑業惡見思惡塵沙惡無明惡。論善則有白業善即空善即假善即中善是名地獄機也。無垢三昧慈悲為應者。初修無垢三昧。觀地獄界。因緣觀慈悲。即空觀慈悲。即假觀慈悲。即中觀慈悲。以因緣觀時。悲拔地獄黑業苦。以因緣觀時。慈與白業樂。以即空觀時悲拔見思苦。以即空觀時。慈與無漏樂。以即假觀時。悲拔塵沙苦。以即假觀時。慈與道種智樂。以即中觀時。悲拔無明苦。以即中觀時。慈與法性樂。是為地獄有善惡之機。以關無垢三昧。慈悲之應拔苦與樂。相對義也。二者機關相對者。地獄界中黑業之惡。有微義有關義有宜義。如此三機。即關無垢三昧時。慈悲有赴義有對義有應義。地獄白業。亦有六義相對。即空見思塵沙無明等。善惡皆具六義相對(云云)。三者三十六句。相對者地獄黑白業。具有冥機冥應。冥機顯應。顯機顯應。顯機冥應即關無垢三昧慈悲。冥顯四應赴於地獄。見思即空。塵沙種智無明中道等。皆具四機四應相對(云云)。又地獄有冥顯三十六機。即對無垢三昧三十六應(云云)。四者別圓相對者。若地獄有歷別之機。三昧應即歷別。若有圓普之機。三昧應亦圓普。若歷別機起三昧別應。一有業謝。餘有業未必謝。三惡思盡。餘有思未必盡。地獄道種智明。餘有未必明。地獄佛性了了。餘有未必了了。若作圓機圓應者。地獄自在業未究竟。餘有亦未究竟。一有見思未盡。餘有亦未盡。一有道種未明。餘有亦未明。一有佛性未了了。餘有亦未了了。一有了了。餘有亦了了。乃至一有業自在。餘有業亦自在。分別地獄機應相對如上說。餘二十四有機應相對。例亦如是。問頗有善機惡應。惡機善應。偏機圓應。圓機偏應不。答無方適時亦有此義。淨名雲。或時現風火照令知無常。即惡應於善也。妙莊嚴信受邪惡。三菩薩應為妻子。即善應於惡。圓機偏應者。一切智願猶在不失。不失即圓機。教聲聞法即偏應也。偏機圓應者。先引三車後與一大。領解雲。無上寶聚不求自得。即其義也。拔樂與苦例此可知(云云)。第五明粗妙者。即為三意。一明機之粗妙。二明應之粗妙。三明開粗顯妙。一機粗妙者。如樂間地獄。此樂因微善故。立世毘曇雲。人養六畜飲飴溫清者。在熱地獄得冷間。寒地獄得溫間。若從此義。樂間得論十法界機。阿鼻無樂間則無事善。雲何具十。然阿鼻有性善不斷故。又近世雖無事善遠劫或有。惡強善弱冥伏未發。若遇因緣發亦何定。是故阿鼻得具十機。即判粗妙。九界機為粗。佛界機為妙。粗機召方便應。此機有熟未熟方便應有淺有深。機熟者被應。未熟者未應。應淺深者。如從無間得之於間。出地獄至畜生。出畜生至鬼出三惡至人天。出人天至二乘等。悉是機之生熟應之淺深。悉屬粗機攝。妙機召究竟妙應。妙機亦有生熟。妙應亦有淺深。如慈童女在於地獄。代人受罪即得生天。此乃妙機淺熟近在乎天耳。其餘例可知。二明應有粗妙者。聖人慈悲誓願。願持於行如物有膠。任運與機相著。故慈善根力手出師子。若無誓願。雖觀苦樂不能拔與。以慈力故隨機粗妙。先熟先應後熟後應。三藏通教等聖。亦得有應。但是作意神通。譬如圖寫經紀乃成覈論無本。何者。灰身滅智無常住本。約何起應若別接通。別惑未斷亦不得應。縱令赴物皆名粗應也。若別圓兩教。初心伏惑未能有應。初地初住三觀現前。證二十五三昧。法身清淨。無染如虛空湛然應一切。無思無念隨機即對。如一月不降百水不升。而隨河短長任器規矩。無前無後一時普現。此是不思議妙應也。又如明鏡表堬M澈。一像千像無所簡擇。不須功力任運像似。是名妙應。此是相待論感應妙也。三開粗顯妙者。若九界機粗。一界機妙。未得法身應粗。得法身應妙者。諸大乘經華嚴等。明粗妙相隔二乘不聞不解如啞如聾無量義經明粗妙。從一理出生無量粗妙。機應一理為妙。生出無量為粗。此則從妙出粗隔而未合。今經無量還為一。此則開權顯實。秖粗是妙。何者。本顯一理作諸方便。方便即是真實。故雲凡有所作唯為一事。未曾暫廢。譬如三草二木。秖是一地所生。即是同源機一。一雨所潤即是同受應一。愚者未解。謂草木四微永非是地。智者了達四微生秖是地變。四微滅秖是地還。豈有草木而非於地耶。此即開權而顯實。決了聲聞法是諸經之王。九法界機皆佛界機。四聖之應。無非妙應也。第六明觀心(云云)。   ○第七明神通妙者。此為四意。一明次第。二名數。三同異。四粗妙。來意者。前論機應。止是辨其可生可赴之相。若正論化用益他。即是三輪不思議化。謂身輪口輪他心輪。普門品但有二文。而兼得三意。遊於娑婆世界。即是身輪而為說法即是口輪。如見蓮華大知池水深。若見說法大則知智慧大。故兩輪兼示他心輪也。又化他多示兩輪。示心輪少。從多但二故無心輪。經言。其見聞者。悉皆得度也。示身輪者。即是示藥樹王身如意珠王身。示口輪者。即是示毒鼓天鼓。此是慈悲熏於身口。則有二身示現二鼓宣揚。若示心輪。即是示隨自意隨他意等也。亦是同於病行嬰兒行。上辨機感相關。而妙理難顯。應須神通發動現於瑞相。密表乎理。世人以蜘蛛掛則喜事來。[鴰-口+(幻-ㄠ)]鵲鳴則行人至。小尚有徵大焉無瑞以近表遠亦應如是。二名數者。諸經所出名數不同今且依六種。謂天眼天耳他心宿命如意身通無漏等也。此六皆稱神通者。如瓔珞雲。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天心者天然之心也。慧性者通達無礙也。毘曇亦云障通無知若去。即發慧性也。當知。天然慧性與六法相應。即能轉變自在。故名神通。地持力品雲。神謂難測知。通謂無壅礙。此解與瓔珞同。天心即是難測知義。慧性即是無壅礙義。然此六法修無前後。證無次第。用亦任時。故眾經列次不同也。釋論雲。幻術事是虛誑法。法於草木誑惑人眼。物實不變。神通不爾。實得變法。使物實變。如地有成水之理。水有成地之義。若金銀得火則融。水遇寒則結。火寒是融結法。結則實結融則實融。若得天然慧性。則實能如此。變用自在。所變水火令他實得受用。而非其果報。但是神通一時所作耳。三明神通不同者。鬼道報得通。人能服藥亦得通。外道因根本禪亦發通。諸天報得通。二乘依背捨勝處一切處。修十四變化發得神通。六度菩薩因禪得五通。坐道場時能得六通。通教菩薩因禪得五通。依體法慧得無漏通。別教地前依禪發五通。登地發正無漏通。任運常照。不以二相見諸佛土。圓教通者。依今經及普賢觀。以鼻舌兩根。以為六數。菩薩處胎經同。他心宿命入意根攝。然經文明鼻通。最委悉。取其互用無壅舌根取四辯無礙。能以一妙音遍滿三千界。而不取知味。知味是報法。經雲。諸根通利智慧明瞭也。六根皆智慧即互用意也。今雲。六根之通不因事禪而發。此乃中道之真。真自有通。任運成就不須作意。故名無記化化禪。不別作意故名無記。任運常明如阿脩羅琴。化復能化故言化化。中道真通任運如此。與餘通異。論其修習皆緣實相常住之理。文雲。得是常眼根清淨。既言是常即本性清淨常性無垢染。毘曇婆沙雲。六入殊勝本自爾故。鴦掘雲。所謂彼眼根。於諸如來常具足無減修。了了分明見。乃至耳鼻舌身意。皆於諸如來常具足無減修。了了分明聞知等也。彼者於佛為自。於眾生為彼。眾生謂為無常。於如來是常也。減修者。依禪而修名為減脩。依實相修名無減修。不見佛性名不了了見。若見佛性名了了見。又見實相理名了了。識法界事名分明也。見有二種。一相似見。二分真見。相似者如六根清淨中辨論其真見。如華嚴所明。佛眼耳鼻舌身意也。此經中亦明真身通相。所謂普現色身。示一切眾生所喜見身。即是外身通也。現身如琉璃。十方諸佛悉於身中現。即是內現身通也。眼耳鼻舌等內外示現。亦例如此。是則圓教神通異於前辨(云云)。問若以六根為六通者。雲何功德有增減。答大論四十雲。鼻舌身同稱覺眼稱見耳稱聞意稱知。三識所知為一。三識所知為別。而三識助道法多。故別說。三識不爾故合說。又三識但知世間事。故合說。三識亦知世間亦知出世間故別說。又三識但無記法。三識或緣善惡無記等。又三識能生三業因緣。故別說也。若例此義三根種種義強。故有千二百功德。三根力弱故但八百功德者。蓋一途別說。非經圓意。正法華功德正等等千。今經顯六根互用。將三根足二百向三根而互用耳。自在無礙。能等如正法華說。能縮如身眼鼻之八百。能盈如耳舌意千二百。經雲。若能持是經功德則無量。如虛空無邊。其福不可限。互用之意彰矣。四明粗妙者。若言神通度物。非但變己身同其正報。亦變己國土同其依報。如纓珞雲。起一切國土應。起一切眾生應也。若應同正報者。即是示為十法界像也。若應同依報者。即是同十界所依處也。若應同四惡趣者。用觀惡業慈悲熏無記化化禪。應作地獄等形質。黑髮纏身猴猿鹿馬。大鷲鵽鳥脩羅等像。各各皆見同其事業。若應人天身者。是用觀善業中慈悲熏無記化化禪。作善道身。如後身菩薩。正慧託胎墮地七步。盥洗手足楊枝自淨。納妃生子厭世出家。乃至天像亦復如是。各各皆見同其事業。若應作三藏二乘者。是用析空慈悲熏無記化化禪。起老比丘像。共僧布薩律儀規矩。各各皆見同其事業。若應通教者。是用即空慈悲熏無記化化禪。作體法應。觀無生習應苦空等。悉不可得。各各皆見同其事業。若應別教者。是用即假即中慈悲熏無記化化禪。起漸頓應。示修恆沙佛法。各各皆見同其事業。若應圓教者。是用即中慈悲熏無記化化禪。起圓頓應。示修一中無量無量中一。皆各各見同其事業。如是應同正報。不可稱計。可以意知不可以言盡(云云)。若得此意。往望漸頓五味教中。用神通者。乳教所用神力若多若少。但表兩意。一粗一妙。三藏用神力若多若少。但為一粗。方等用神力若多若少。三粗一妙。般若用神力若多若少。二粗一妙。此經神力若多若少。唯為一妙。所以序品中瑞相有十。鹹皆表妙也。地皆嚴淨表理妙。放眉間光表智妙。入於三昧表行妙。天雨四華表位妙。栴檀香風表乘妙。四眾鹹有疑表機。見萬八千土表應。此二明感應妙也。地六種動表神通妙。天鼓自鳴及而為說法。表說法妙。天龍大眾歡喜。表眷屬妙。又見佛子修種種行表利益妙。此用神變若少若多。俱表妙也。文雲。今佛入於三昧。是不可思議現希有事。現希有事是妙神通也。若應同依報者有兩意。若國土苦樂由於眾生。非佛所作。佛但應同而已。若作折伏攝受者。佛鑒機緣或作苦國。或作樂國。苦樂由佛不關眾生。今且釋初意。大論雲。有國土純聲聞僧。或國土純菩薩僧。或菩薩聲聞共為僧。或淨或穢。何故差別。皆由乘戒緩急。若戒緩乘亦急亦緩者。即是穢土以聲聞菩薩共為僧。以戒緩故五濁土穢。乘亦緩故是開三乘。乘亦急故是顯一乘。娑婆是也。戒急乘亦緩亦急者淨土也。戒急故土無五濁。乘亦緩故開三乘。亦急故顯一安養是也。乘緩戒急者。即是淨土純聲聞為僧。此可知也。戒緩乘急即是穢國。純菩薩為僧此亦可知。淨穢差別。悉由眾生高下苦樂。不關佛也。若作伏攝義者。國由於佛不關眾生。佛以觀惡慈悲與無記化化禪合。起於穢國。折伏攝受四趣眾生也。以善業慈悲與無記化化禪合。折伏攝受兩趣眾生也。佛以折空六度等慈悲與無記化化禪合。或起於穢國或起淨國。折伏攝受聲聞菩薩兩界眾生也。佛以體空慈悲與無記化化禪合。或起淨國或起穢國。折伏攝受通教聲聞菩薩兩界眾生也。佛以歷別慈悲與無記化化禪合。或起穢國淨國。折伏攝受別界菩薩眾生也。佛以即中慈悲與無記化化禪合。或起淨國或起穢國。折伏攝受圓界菩薩眾生也。如是種種為國不同。皆由如來神力轉變。今將此依正轉變待三教。作意神通悉名為粗。譬如圖畫。盡思竭力終不似真。名之為粗。若明鏡寫容任運相似。名之為妙。方便神通譬如粗畫。中道任運即對即應。譬於淨鏡。故為妙也。就無記化化禪。所作神變自論粗妙。若為九界眾生用方便神力作淨作穢若廣若狹。悉名為粗。若為佛法界眾生。用真實神力作淨作穢若廣若狹。悉名為妙。如經放眉間光照萬八千土。及三變土田。比餘經神力何足為多。但為開發大事。故言妙也。又約五味論粗妙者。乳教一粗一妙。酪教一粗。生蘇三粗一妙。熟蘇二粗一妙。法華一妙。又諸經妙同粗異。粗有二種。一難轉粗。二易轉粗。易轉者。於諸經中已得為妙。難轉者。今於法華無復兩粗。但有一妙。唯一大佛事因緣。曾無他事。假同九界神通。眾生自謂他事。於佛常是佛事。客作自謂賤人。長者審知是子。此即相待神通妙也。又諸經諸粗神通隔妙神通者。今經皆開權顯實。同妙神通。是名絕待明妙神通。此略記不周悉也。   ○第八說法妙者。諸法不可示言辭相寂滅。有因緣故亦可說示前藥珠二身。先以定動。今毒天二鼓後以慧拔。演說一乘無三差別。皆悉到於一切智地。其所說法皆實不虛。是故次說法妙。即為六意。一釋法名。二分大小。三對緣同異。四判所詮。五明粗妙。六明觀心。釋法名者。三世佛法雖多無量。十二部經收罄無不盡。先出達摩鬱多羅有七種分別。體一。相二。制名三。定名四。差別五。相攝六。料簡七。體一者。經以名味章句為體。經無不然故體一也。相二者。長行直說有作偈讚頌兩種相別。何者。以人情喜樂不同。有好質言有好美語故。相別有二也。制名三者。脩多羅祇夜伽陀三部。就字句為名。不就所表。授記等八部不就所表。又不就字句從事立稱。方廣一部名從所表。何者。脩多羅等三部。直說法相可即名以顯所表。如苦集滅道依名即顯所表。故就名以為名也。授記等經所表之法。不可但以言說要寄事方乃得顯。如授記經從事為名。止明行因得果道理。理託事彰。事以言辨。如法華中與聲聞授記。彰一切皆當得成佛。寄授記以彰所顯故名授記經。無問自說經者。聖人說法皆待請問。然亦為眾生作不請之師。故無問自說。又佛法難知人無能問。若不自說眾則不知為說不說。又復不知為說何法。故無問自說。乃所以彰所說甚深唯證。是以寄無問自說。以彰所顯也。因緣經者。欲明戒法必因犯彰過。過相彰現方得立制。此亦託因緣以明所顯也。譬喻經者。法相微隱。要假近以喻遠。故以言借況寄況以彰理也。本事本生經者。本事說他事。本生說自生。因現事以說往事。託本生以彰所表。名本事經。託本生以彰所行。名本生經也。未曾有經者。說希奇事。由來未有者未曾有也。示法有大力有大利益。託未曾有事以彰所表也。論義經者。諸部中言義隱覆。往復分別得明所顯。寄論義以明理也。故授記等八經從事立稱。方廣一部從所表為名者。方廣之理。雖以名說而妙出名言。雖寄事以彰。然不可如事而取。故不就名不就事。就所表以為名也。定名有四。脩多羅名線經。經體是名字。而名從況喻祇夜偈陀當體為名。授記無問自說論義等三經。體事合目。自餘從事也。差別者。脩多羅有九種。經雲。從如是至奉行一切名脩多羅。是則脩多羅名通而體總。皆名為經。故名通。就文字經體分為十二部。故體總也。第二就總脩多羅中。隨事分出十一部。即對十一部餘直說法相者。是別相脩多羅。三者論義經。解釋十一部經。是則十一部為經本。當知。論所解釋前十一部。皆是脩多羅。又雜心中脩多羅品。亦對論以經為脩多羅。又如婆脩槃馱解提婆百論。論為經本。亦名論為脩多羅。又經雲。除脩多羅。餘四句偈以為偈經。即對四句偈經餘長行說者。是脩多羅。又雲。祇夜名偈頌脩多羅。即對祇夜頌偈。所頌即是脩多羅也。又如分別三藏。以敷置理教為脩多羅。對別毘尼阿毘曇也。又如經說。從佛出十二部經。從十二部經出脩多羅。對十二別教以通教為脩多羅。是九中初二偈亦是也。偈陀者有四種。如言法華有阿□婆等偈。涅槃二萬五千偈。是則偈經。復是通總。若四句為偈。一字一句得名為經。非一字一句皆名為偈。但以聖言巧妙章句成就數句為偈。故通得名偈。二除脩多羅餘四句為偈。三偈中重頌者名祇夜。當知。不重頌偈名為偈經。四如脩多羅通總。隨事剋分別為異部。以直說為脩多羅。當知。偈中亦隨事剋分。若授記因緣等。別為異部。以不隨事。直爾偈說名為偈經。祇夜者名為重頌。頌有三種。一頌意。二頌事。三頌言。頌意者。頌聖意所念法相及事。若頌心所念法相。則名偈陀經。若頌心所念授記等事。則隨事別為異經頌事謂授記等事。亦隨所頌事別為異經。頌言者。若頌隨事之言隨事別為異經。若頌直說脩多羅者。名為重頌祇夜經也。授記者果為心期名記。聖言說與名授。授記有二種若與諸菩薩授佛記□。是大乘中授記。若記近因近果。是小乘中記也。無問自說有二種。一理深意遠人無能問。二非不可問。但聽者宜聞。佛為不請之師。不請之師不待問自說也。方廣有二種。一語廣。二理廣。相攝者。就脩多羅中出十一部。若偈與直說相對言之。脩多羅中得出九部。但無二偈。偈陀中得出十部。但無直說脩多羅也。祇夜中得出九部。無脩多羅亦無偈經也。料簡有無(云云)。釋法名者。上起教中已說。今標名互有不同。翻譯多異。今依大智論。標名者。一脩多羅。此雲法本。亦云契經。亦線經。二祇夜此雲重頌。以偈頌脩多羅也。三和伽羅那。此雲授記。四伽陀此雲不重頌。亦略言偈耳。四句為頌。如此間詩頌也。五優陀那。此雲無問自說。六尼陀那。此雲因緣。七阿波陀那。此雲譬喻。八伊帝目多伽。此雲如是語。亦云本事。九闍陀伽。此雲本生。十毘佛略。此雲方廣。十一阿浮陀達摩。此雲未曾有。十二優波提捨。此雲論議。部者部別各有類從也。經者。外國雲脩多羅。此雲線經。線能貫穿經能經緯。言能持法如線如經然。阿毘曇雜心中說脩多羅五義者。乃是彼論師解義非翻名也。世俗亦對緯名經。而訓經為常。如物經亙始終。始終時別而物無改異。不改異故名之為常。脩多羅者。諸經中直說者。謂四阿含及二百五十戒。出三藏外。諸摩訶衍經直說者。皆名脩多羅也。祇夜者。諸經中偈。四五七九言句少多不定。重頌上者皆名祇夜也。和伽羅那者。說三乘六趣九道劫數。當得作佛。若後爾所歲。當得聲聞支佛。後爾所歲當受六趣報。皆名授記。夫授記法面門放五色光。從上二牙出照三惡道。下二牙出照人天。光中演說無常無我安隱涅槃。遇光聞法者。三途中身心安樂。人中癃殘者差。六欲天厭患欲樂。色天厭禪樂。光照十方遍作佛事。還遶七匝從佛足下入。是記地獄道。□□緄□嬌□娃□奏□□驖□婠□娀埤□□褽□□□椸□□訄駾奅飀□矩□□□□□駾埤□{饜視□□□□□□□□□埤□□祛□□□□□□饁裀□□□□埤□□□□□□□□□□埤□馳□□婦騪□□□□饕切埤□□婖□匿□□□□計□艗□計□□□□□□□□□□□□□□□□□□□□□□□鷺□□飀□縷□□□□□襦□□誇□□襤飯□□訏餾□□□□□饖□飀□□送楰□□□送楰□□縷□□□□□□□□奾□襼省□□□樦□裀□規□襁褽□□襓□□□□槾婖□□□□□□□□□□□□□埤□□褽□□祛□□□□□□□□□□□飣□誇□餺□□□□□□鷺□□□□□餺□□輦鷺□姵□麗□□□礽□g□示□□□□□□□□靈□□□埤□礸橖□褼□□醴□j□□□縷□秸□□□穘縷□秸□□□□□□□□□□□飀□□鶴□□□□靈□□□□□□q□□餺□j□□姵□埤□□□□□□埤□□□□□□□媸□駶□□□q□□□餺□□□□□q□□□□□□累□驒模□□姭馘□□□詣硫□穀□□□□□檢□□襠□榵□奪□G□□□□艗□□□□□□□□□牷熬W檢□□□□□觲E□□□□□□□□榵□□□□□栱M觾奩榞示□□□□□F鶠慼慼慼潛d□逆□□□□□槦J□□□□饛□□□駁□□。說此三事本因緣。故名一目多伽也。闍陀伽者。說菩薩本曾為師子。受獼猴寄。攫脅肉貿猴子。於病世作赤目魚。施諸病者。或作飛鳥救於泫溺。如是等無量本生多有所濟。皆名闍陀伽也。毘佛略者。所謂摩訶衍般若經。六波羅蜜經華首法華佛本起因緣雲法雲大雲。如是等無量諸經。為得阿耨三菩提故。說此毘佛略也。阿浮陀達摩者如佛現種種神力。眾生怪未曾有。放光動地種種異相。皆名阿浮陀達摩也優波提捨者。答諸問者。釋其所以廣說諸義。如是等問答解義。皆名優波提捨也。佛自說論義經。迦栴延所解。乃至像法凡夫人如法說者。亦名優波提捨經也。二明分法大小者。此經指九部為入大之本。則九部是小三部是大。蓋別語耳。通而為言。小亦有記□六道因果。又阿含中。亦授彌勒當作佛記。豈非授記經。亦有自唱善哉無問而說。聲聞經中。以法空為大空。故成論中雲。正欲明三藏中實義。實義者空。是阿毘曇所不申。而成論申於空。空即廣經。當知。小乘通具十二部也。故涅槃雲。先雖得聞十二部經。但聞名字不聞其義。今因涅槃得聞其義。又雲。先雖得聞十二部經。我意猶謂故不如是大涅槃經。大品亦云。魔作比丘為菩薩說聲聞十二部經。有經言。大小乘各具十二部。若信六部通大小乘。不信六部互不相通。按此者。即是大小俱有十二部也。但是小乘中說。非大乘之義。故別讓三存九。何者。小乘灰斷無如意珠身。故無廣經。假令以法空為廣說之文。小乘根鈍說必假緣。無天鼓任鳴。少無問自說。雖有授記記作佛少。又涅槃第七雲。九部中不明佛性。是人無罪。例此而言。十二部中不明佛性。是人有罪。有人言。大乘九部除因緣譬喻論義。大乘人根利不假此三。斯亦別論通語大乘。何得無此三經耶。有經言。小乘但讓廣經一部。有十一部。無方廣者。大乘說如來是常。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正理為方包富為廣。又理融無二亦名為等。聲聞中所無但十一部耳。若言小乘定有九。不應復有十一部。既取十一亦通有十二。為緣別說。或讓三或讓一。以判大小乘(云云)。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六上(終)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六下   天台智者大師說   三明對緣有異者。緣即是十因緣法所成眾生。而此眾生皆有十界根性熟者先感。佛知成熟未成熟者。應不失時。若眾生解脫緣未熟不可全棄。對此機緣。止作人天乘說。不作脩多羅等名。故天竺外典無十二部名。亦無其意。此間儒道亦無斯名。意義皆□□□妳□□□□□□□□□椸□□覭□□□奜□□□□□脅第E騃□□□□訃□碌榜餺□觨秣f□□□秘}埤□觀姆魯□□□秘}埤□獎□□□□□□切飯□聾槾飀□秘z切大□□□□姪□□□大餖祅欖□□婂□□□□裀□規□騾□□□□□楅裀□□□□觾飀□□□□稀□隉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D列飾魯□餘逆□□□飯□□衽□□□奉禈椹□本□□□□。若對十因緣所成眾生有菩薩機者。不作別說。但明十二部經。今總論如來對四緣說十二部法。有兩種四教不同。一者就隱顯共論四教。隱即祕密教。顯即頓漸不定教。祕密既隱非世流布。此置而不論。若對四法界眾生。通說十二部。別說或九部或十一部。名漸法說也。若對兩法界眾生。通說十二部。此說頓法也。或對四法界。或對兩法界。或作別說或但通說。此說不定法也。二者直就顯露漸教中。更明四教者。即是三藏通別圓也。三藏教直對三法界別說或九或十一。通教對四法界。通說十二部法也。別教對兩法界通說十二部法。圓教對一法界。通說十二部法。前以無記化化禪。與諸慈悲合。示現身輪。或為國師道士儒林之宗父母兄弟。乃至猴猿鹿馬。同事利益不可稱說。今口輪說者。例如前用諸慈悲。熏無記化化禪種種不同。百千萬法不可說。不可說故龍宮象負。渧海研山。八萬四千法藏不可窮盡。雖復無崖。以十二部往收罄無不盡也。四明所詮者。若委論其意。出四教義中今略引詮意若說人天乘。詮界內思議之俗。永不詮真。若為漸教人別說九部十一部。乃至通十二部者。初正詮思議之俗諦。傍詮思議之真諦。中正詮思議之真諦。傍詮思議之俗諦。後正詮不思議之真諦。傍詮不思議之俗諦也。乃至雙詮不思議之真俗(云云)。若說頓十二部者。正詮不思議之真。傍詮不思議之俗。若說不定者。此則不可定判其詮。若約漸中四教明詮者。三藏正詮思議真。傍詮思議俗。若為三藏菩薩者。正詮思議俗。傍詮思議真。若通教二乘正詮思議真。傍詮思議俗。若為通教初心菩薩同二乘。若為後心菩薩正詮於俗。傍詮於真。若為別教初心。正詮界內之真俗。傍詮界外之真俗。若為中心正詮界外之真俗。傍詮界內之真俗。若為後心雙詮界內外之真俗。若為圓教初中後心。圓詮界外不思議之真俗(云云)。五明粗妙者。即為五。一約理。二約言。三約所詮。四約眾經。五正約此經。一就理妙者。一切諸法無非中道。無離文字而說解脫。文字性離即是解脫。一切所說即理而妙。譬如龍雨雨而處處不同。或水或火或刀杖理亦如是。理具情乖順耳。乖故為粗理順為妙。二約言辭者。如佛得道夜至泥洹夕。常說般若。常說中道。而一音演法隨類異解。一音巧說是則為妙。異類殊解自有粗妙。三就所詮者。若對六道眾生說人天乘者。此詮有為。能詮所詮俱粗。若對鈍根三藏五門。詮於生滅四諦理。此則能詮所詮俱粗。若通教體法五門。比於三藏析門。體門能詮雖巧。而所詮猶是真諦。所詮亦粗。若別教五門能詮為粗。所詮中道為妙。若圓教五門能詮所詮。俱皆是妙也。四就眾經者。華嚴詮別詮圓。三藏詮偏。方等四種詮。般若三種詮。法華唯一詮。又諸經詮妙與法華不異。而帶粗詮粗詮不得合妙。是故為粗。法華不爾。佛平等說如一味雨。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純是一詮。又雲。昔毀呰聲聞。而佛實以大乘教化。又雲。汝等所行是菩薩道。此則融粗令妙。如此兩意異於眾經。是故言妙。譬如良醫能變毒為藥。二乘根敗不能反覆。名之為毒。今經得記即是變毒為藥。故論雲餘經非祕密。法華為祕密也。復有本地圓說諸經所無。在後當廣明(云云)。五正就此經。明妙十二部者。如脩多羅名直說。今經直說中道佛之智慧。不說六道二乘菩薩等法。唯說佛法。故直說為妙祇夜妙者。重頌長行中道之說耳。故知。祇夜亦妙。伽陀者。如龍女獻珠喜見說偈孤然特起。此偈明於剎那頃便成正覺。稱歎於佛成菩提事。喜見孤起歎佛容顏甚奇妙。故知。孤起伽陀妙也。本事妙者。即是二萬佛所教無上道。不教餘事。即是本事妙也。本生妙者。明十六王子生身生為王子。法身生為佛子。即是本生妙也。因緣者。結緣覆講大乘。繫珠不論小乘人天等緣。是名因緣妙也。未曾有妙者。天華地動二眉間光。三變土田等。是不可思議未曾有事妙也譬喻妙者。經題以法譬為名。譬於開三顯一。何曾譬於餘事。即譬喻妙也。優波提捨妙者。身子問佛。佛答諸佛智慧門。龍女智積問答論法華事。智積雲。我見釋迦經無量劫。方成菩提。不信此女須臾成佛。此執別疑圓。龍女雲佛自證知。以圓珠獻佛。此以圓答別。此即提捨妙也。無問妙者。如文雲。無問而自說。稱歎所行道。從三昧安詳而起。告舍利弗說佛智慧。又宿世因緣吾今當說。即是無問妙也。授記妙者。授三根佛記。皆安住實智中。為天人所敬。即授記妙也。方廣妙者。其車高廣智慧深遠等。即是方廣妙也。當知。此經從初直說。乃至優波提捨十二意足。而皆是妙。此即待粗明說法妙也。開粗顯妙者。昔十二十一九部不說實者。今無別實異昔不實。昔但言廣不明理廣。今開言廣即理廣也。開昔之異顯今之同。即是絕待明說法妙也。第六欠觀心(云云)。   ○第九眷屬妙者。就此為五。一明來意。二明眷屬。三明粗妙。四明法門五辨觀心。所言次第者。若無說而已。說必被緣。緣即受道人也。已受道故即成眷屬。譬如父母遺體攬此成身得為天性。天性親愛故名眷。更相臣順故名屬。行者亦爾。受戒之時。說此戒法授於前人。前人聽聞即得發戒。師弟所由生也。禪亦如是。授安心法如教修行。即得發定。是為我師我是弟子。慧亦如是。說諸法門轉入人心由法成親。親故則信。信故則順。是名眷屬也。他土餘根皆利。隨所用塵起之。令他得益。此土耳根利故偏用聲塵。故二萬佛時教無上道。十六王子覆講法華。從是已來恆為眷屬。世世與師俱生。或人天眷屬。或三乘眷屬。或一乘眷屬。故身子雲。今日乃知真是佛子。昔教五人得真無漏名佛子。菩薩不發真名為外人。於法華發大乘解。自稱昔日非真佛子。今說一實之道。從聞悟解法身得生。從佛口生。是聞慧中法身生。從法化生是思慧中法身生。得佛法分。是修慧中法身生。二慧成就是真佛子。定於天性得成眷屬。故次說法之後。而明眷屬妙也。二明眷屬者。又為五種。一明理性眷屬。二明業生眷屬。三明願生眷屬。四明神通生眷屬。五明應生眷屬。一理性眷屬者。眾生如佛如一如無二如理性相關。任運是子。故雲我亦如是。眾聖中尊世間之父。一切眾生皆是吾子。此是理性。不關結緣不結緣。皆是佛子也。二業生眷屬者。但眾生理論皆子。而飲他毒藥。有失心者不失心者。不失心者拜跪問訊。求索救護。與藥即服。故於大通覆講說妙法華。得結大乘父子。其失心者。雖與良藥而不肯服。流浪生死逃逝他國。即起方便。或作三藏結緣。說生滅之法。或作通教結緣。說無生之法。或作別教結緣。說不生生恆沙佛法。或作圓教結緣。說不生不生一實相法。若信若謗因倒因起。如喜根雖謗後要得度。結緣已後。以二十五三昧。為二十五有說三諦法。而成熟之。或於中間得度。或於今未度。雖復得度未度皆是眷屬。今三藏佛。於分段國出家成道。往日三藏之緣。或得度或未得度。得度之者灰身滅智。不復論生緣。未度者來牽分段。昔殷重信順今為親識受道。昔汎汎信順。今為疏外受道。昔時拒謗今為怨家受道。甘露初降先得服嘗。早斷分段得出生死。如大象捍群俱證解脫。如五佛子之流。雖是異姓。則是法親內眷屬也。若不得道。雖是宗族名外眷屬。佛於其人則無利益。若入滅度不復更生。此人緣盡傳付後佛也。三願眷屬者。先世結緣雖未斷苦。願生內眷屬中。或怨家等。因之受道。若得道者成法內眷屬。不得者成法外眷屬。若佛滅度此人無益。傳付後佛也。四神通眷屬者。若先世值佛發真見諦。生猶未盡。或在上界或在他方今佛分段作佛。或以願力。或以通力來生下界。或為親中怨輔佛行化。斷餘殘惑而出三界。若殘惑未盡值佛入滅亦自能斷。或待後佛(云云)。三藏不說界外生。今以大乘意望之。昔值佛得度。三界生盡受變易身。緣牽分段非是業生。但是願通。願通雲何異。約自報力名神通。約教名誓願。神通生者本受報處。猶有報身。以身通力分形來此。若願生者報處無身。願力下生耳。三藏不說斷結。誓願受生死身不約此教論願。通教則有誓扶餘習而生分段。依通明願於義為便。此等未得法身。故全無應生眷屬。三藏眷屬竟。往昔結無生緣者。或已得道。或未得道。佛於分段作佛未得道者當處即有業生。上界向下即有願通兩生。分別願通如前說。橫從他土來者。即有願通。豎從方便來者亦有願通。通教未得法身。故無應生眷屬也。往昔曾結別教緣者。中間同事說法。種種教詔成熟未熟。佛今在分段作佛。未得道者當處即有業生。上界向下得有願通。橫從他方得有願通。豎從方便來亦有願通。豎從實報來者得有應生。無明先破已得法身之本。能起應入生死。此則異前(云云)。往昔結圓教緣者。中間調熟。或得道或未得道。今於分段作佛。先緣牽來差別不同。若未得道當處有一。上界向下有二。他方橫來有二。方便來亦二。實報來有一。例如前(云云)。問法身惑除理顯。何故受生。答應身受生其意有三。一為熟他。二為自熟。三為本緣。一熟他者。秖為業生善根微弱。不能自發。諸菩薩等。先雖得度愍彼迷闇。慈力起應入二十五有。而作師導引諸實行令向佛所。若得真道成內眷屬。同於應生。若得似道同於願通。不得真似令增進勝業。皆使利益無有唐捐。如華嚴中說佛初託胎。法身菩薩皆侍衛下生。如陰雲籠月。散降餘胎。為親中怨引諸業者。當知。諸眷屬非生死人。摩耶是千佛之母。淨飯是千佛之父。羅□羅千佛之子。諸聲聞等悉內祕外現。示眾有三毒實自淨佛土。諸親族等。皆是大權法身上地。豈有凡夫能懷那羅延菩薩耶。復次外道怨惡抗拒誹謗。當知。皆是法身所為。何者。轉輪小善出世無怨。豈有無上法王怨仇滿路。若於佛起惡惡道受罪。何得灼然生生相惱。龍象蹴踏非驢所堪。調達是賓伽羅菩薩。先世大善知識。阿闍世是不動菩薩。薩遮尼犍是大方便菩薩。波旬是住不思議解脫。故華嚴列眾明諸天龍鬼神悉住不可思議法門。如是等若親中怨好惡逆順。皆是法身。先是法內眷屬。今作應生眷屬。若親中怨好惡逆順。未得法身。先雖結緣為猶在法外。同稱願業等眷屬。諸餘經典非不明此權利益眾鹹謂是實內實外實好實惡實逆實順。故經雲。未曾向人說如此事。今經佛自開近權顯遠實。開諸眷屬跡權顯本實。故文雲。今當為汝說最實事。是名應生眷屬熟他故來也。二為自成來者。法身菩薩進道無定。或從生身進道。或從法身進道。故下湧出菩薩雲。我亦自欲得此真淨大法。分別功德品中。明增道損生即其義也。三為本緣所牽。本從此佛初發道心。亦從此佛住不退地。佛尚自入分段。施作佛事。有緣之者何得不來。猶如百川應須朝海。緣牽應生亦復如是。若別說者。業生在分段。願生通生在方便。應生在寂光。通論一處具有四種如實報已得法身。能起應作四種眷屬。就圓結緣者。雖未斷惑。自有三種眷屬。就得道者即是四也。別眷屬亦四可知。通藏結緣三種可知。雖無應來之應。得論感應之應就所應得名四義宛足。問下方湧出妙音東來。如大經中召請十方諸大菩薩。集娑羅林大師子吼。於四眷屬此是何等。答是神通來非神通生。是應來非應生。是大誓願相關非願生。是因緣相召。如下方聞聲妙音見光。是諸佛大事業來非業生。業生者不能業來。業來非是業生。願通生者不能願通來。願通來者亦能願通生。亦能應來。應來亦能應生(云云)。三明粗妙者。若三藏根性眷屬。此性下劣。昔結此緣緣亦淺小。中間以法成熟成熟蓋少。若來生佛國。作內外眷屬業願通等。乃至應來影響三藏佛者。皆粗眷屬也。通別根性乃至內外雖巧別有異。準例可知。皆粗眷屬也。此經說諸眾生悉是吾子。非客作人。論其理性無非是子。是名理性眷屬妙。往昔覆講結緣繫珠。二萬億佛教無上道。經雲。若我遇眾生儘教以佛道。若眾生無佛性者。教以佛道。過則屬佛。若眾生皆有佛性。迷惑不受教。過屬眾生。一切有心皆當作佛。闡提不斷心猶有反覆。作佛何難。二乘灰滅。滅智則心盡。灰身則色盡。色心俱敗。其於五欲無所復堪。而能世世遇之儘教佛道。此則中間成熟妙。今於法華普得作佛。此希有事。最上醫王變毒為藥。能治敗種無心成佛。此則內外眷屬妙。譬如臨陣爭勳前鋒。第一佛說諸教收羅眾生。而灰心二乘處處不入。於法華忽然得入。故涅槃遙指八千聲聞得授記□。如秋收冬藏。更無所作。若法華不悟佛性。涅槃不應遙指。若眾生本無佛性。往昔結緣不應教以佛道。原始要終佛性義明。可以意得。今問華嚴師頓極之教。說一切眾生有佛性不。若其有者二乘何不聞經授記作佛。那忽如聾如啞。若言二乘本有佛性。而匆匆取小如閹本根。本根已敗為可治為不可治。若可治何故不治。若不可治。那得復言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故知。華嚴所不能治。是方便之說。法華能治。是如實之說。能治難治此處則妙。所謂結緣妙成熟妙業生妙願生妙應生妙內眷屬妙外眷屬妙能受妙道影響妙事是故稱妙。若將此意約五味者。乳教有別圓兩眷屬。一粗一妙。酪教但一粗。生蘇三粗一妙。熟蘇二粗一妙。法華無粗但妙。是名相待明眷屬妙也。又開粗顯妙者。諸經明粗眷屬。皆不見佛性。今法華定天性審父子。非復客作。故常不輕深得此意。知一切眾生正因不滅。不敢輕慢。於諸過去佛現在若滅後。若有聞一句。皆得成佛道。即了因不滅。低頭舉手皆成佛道。即緣因不滅也。一切眾生無不具此三德。即是開粗顯妙。絕待明眷屬妙也。四明法門眷屬者。此如普現菩薩問淨名居士。父母妻子親戚眷屬吏民知識。悉為是誰。奴婢僮僕象馬車乘。皆在何所。淨名答雲。方便為父智度為母。一切眾導。師無不由此生。法喜為妻慈悲為女。善心誠實男。畢竟空寂捨。弟子眾塵勞隨意之所轉。道品善知識由是成正覺。此法門以為眷屬。若爾者。法門不同深淺有異。若三藏法門。觀真為實觀假為權。以此二智滿即名為佛。佛即導師。慈悲六道即是女。令他善順真諦名為男。得此法時喜名此為妻。此心中修諸波羅蜜道品等。即是善知識也。若通教中法門眷屬者。觀諸法如幻如化。體達即空為實。分別四門同異為權。於此二智生解名導師。慈愛眾生為女。令生善直心為男。行六度道品為知識。是為通教中法門眷屬(云云)。若別教法門恆沙眷屬。真俗合為權智是父。中實理為母。無量慈善無量道品諸波羅蜜通達無滯。道種智分明觀機識藥。即是別教中眷屬。故無量義雲。諸佛法王父。經教夫人母。和合出生諸菩薩子。十住毘婆沙雲。般舟三昧父大悲無生母。一切諸如來從此二法生。寶性論雲。大乘信為子。般若以為母。禪胎大悲為乳母。諸佛如實子。闡提謗大乘障。外道橫計身中有我障。聲聞怖畏生死障。支佛背舍利益眾生障。菩薩修四法為對治。修信修般若。修虛空定首楞嚴定修大悲。得清淨法界。到彼岸見如來性。生如來家是佛子也。既道見如來性生如來家。當知。用如來為父也。無量法門不可說不可說。皆能生佛子(云云)。若圓教法門明眷屬。自行三諦一諦為實。化他一諦三諦為權。隨情一諦三諦為權。隨智三諦一諦為實。從此不思議生解。一心具萬行之善為男。無緣大慈為女。開佛知見生喜。為妻非淨非垢等中道道品六波羅蜜。為善知識。如是等實相圓極法門。以為眷屬。初住之中便成正覺。能八相化物。即是導師。前來諸法。門既粗。生諸導師亦粗。今法門眷屬既妙。所生導師亦妙也。用此意歷五味教者。乳教一粗一妙。酪教但有一粗。生蘇有三粗一妙。熟蘇有二粗一妙。法華但有一妙。待粗意竟。諸經妙者自妙。粗者自粗。今經非但妙者為妙。亦無復有粗。絓是前來諸粗。悉皆決了。為一平等大慧妙法門也。絕待意竟。五觀心眷屬者。即為六。一愛心。二見心。四則四教也。愛心眷屬者。無明為父癡愛為母。出生煩惱之子孫。以貪著憶想。欲得心中法門。魔鬼便入如媚女思想。邪媚媚之。行人亦爾。憶想偏邪邪物得入。以鬼力故。或生權解或生實解。邪解生故鬼導師生。起鬼慈善著邪法喜。行邪六度道品。得邪辯心明口利說諸法門。即愛心眷屬也。邪相既利發得四見。見心推畫作諸法門。心所見處為實。同他為權。心起愛為女。心分別為男。如是心中修六度為道品。是名見心眷屬。何者。此之見愛不識己心苦集。妄謂道滅。不知字與非字。如蟲食木偶得法門之名。有名無義。豈非愛見耶。若能觀心識愛見心。皆是因緣生法。無常生滅即有四番觀心眷屬。如中論偈雲。因緣生法即空即假即中。仍於四觀各明眷屬。準前可知。判五觀心為粗。後一觀心為妙。又決粗論妙。人尚不自識己愛見心。是因緣生。何能識因緣心即空即假。尚不識空假。何能魔界即佛界。於見不動修三十七品耶。今觀愛即是法性。觀見不動修三十七品魔界見界即是佛界於非字中而能知字。行於非道通達佛道。於一切法無不是妙明事眷屬伏聽學文字人。明法門眷屬伏行教人。明觀心眷屬伏觀心坐禪人。三種法門並過其聞見(云云)。   ○第十功德利益者。秖功德利益一而無異。若分別者。自益名功德。益他名利益(云云)。此為四。一利益來意。二正說中利益三流通中利益。四觀心中利益。一利益來意者。諸佛所為未嘗空過。釋論雲。佛入王三昧。前放光度前者。後放光度後者。譬如網魚前獲後獲。見光聞法皆不唐捐。淨名雲。法寶普照而雨甘露。即身口兩益也。華嚴思益並雲放光破慳破瞋破癡等。具如彼說。今經四大弟子。領佛開三顯一之益。佛言如來復有無量功德。汝等說不能盡。譬如大雲起於世間。譬形益也。興雷耀電譬神通益也。其雨普等譬說法益也。而諸草木各得生長。即是四種眷屬皆沾七益。故次明利益妙也。二正說利益又為三。先論遠益。次論近益。三論當文益。遠益者。即大通佛所十六王子。助化宣揚。雙擊毒天二鼓。善生有淺深惑死有奢促。始人天善終至大樹淺益也。始初心最實。終後心最實深益也。始破不善終破塵沙。奢死也。始破無明終亦破無明。促死也。死之奢促是毒鼓之力。善生淺深天鼓之力。故文雲。破有法王出現於世。隨眾生欲而為說法。即二鼓之文義也。破有義如前說。說法益義今當說。略為七益。一二十五有果報益。亦名地上清涼益。二二十五有因華開敷益。亦名小草益。三真諦三昧析法益。亦名中草益。四俗諦三昧五通益。亦名上草益。五真諦三昧體法益。亦名小樹益。六俗諦三昧六通益。亦名大樹益。七中道王三昧益。亦名最實事益。若二十五有因果益。堪為業生眷屬。若真諦三昧體析益。堪為願生眷屬。若俗諦三昧五通六通益。堪為神通眷屬。若中道王三昧益。堪為應生眷屬。私謂應有四雙八益。直是開前合後故言七益。若開後合前亦是七益。前後俱開即是八益。所謂中道次第益。中道不次第益。若前後俱合。則是六益(云云)。已略說七益竟。今更廣開為十益。一果益。二因益。三聲聞益。四緣覺益。五六度益。六通益。七別益。八圓益。九變易益。十實報益。果益者。即二十五有果報益也。有八大地獄。謂阿鼻想黑繩眾合叫喚大叫喚焦熱大焦熱。一一各有十六小獄為眷屬。合一百三十六所。此正地獄。在地下二萬由旬。其傍地獄或在地上。或在鐵圍山間。傍輕正重。重者遍歷百三十六。中者不遍。下者復減。其中眾生常為熱苦所逼。不可具說。聞者驚怖。四解脫經。稱為火塗初入初出。兩時可化。其中罪人。宿世善根可發關宜。而為聖人赴對應之。或蒙光照或注雨滅火。或調達婆藪開示說法。熱悶甦醒身體清涼。獲冥顯兩益諸苦得息。八寒冰。謂阿波波等。亦有百三十六所。乃至得冥顯兩益。溫煖適身。是為地獄果上得清涼益也。畜生者。略有三種。水陸空。陸有三品。重者土內不見光明。中者山林。輕者人所畜養。彊者伏弱飲血噉肉。怖畏百端。四解脫經稱為血塗。其中眾生。先世善根可發關宜。聖人赴對應之。得無所畏獲冥顯兩益。是為畜生果。上清涼益也。餓鬼者。或居海渚。或在人間山林中。或似人形或似獸形。重者飢火節焰。不聞漿水之名。中者伺求蕩滌膿血糞穢。輕者時薄一飽。加以刀杖驅逼。塞海填河。四解脫稱為刀塗。其中眾生。先世善根可發關宜。聖人赴對應之。手出香乳施令飽滿。獲冥顯兩益。是為餓鬼果上清涼益也。阿脩羅者。或居半須彌巖窟。或大海邊或大海底。與諸天為憾恆懷怖畏。雷鳴謂為天鼓。龍雨變成刀劍。此中眾生。先世善根可發關宜。聖人赴對應之。軟言調伏獲冥顯兩益。是為阿脩羅果上清涼益也。四天下人雖果報勝劣。俱有生老病死。同是輕報泥犁。其中眾生。先世善根可發關宜。聖人赴對應之。令所離得離所求得求。獲冥顯兩益也。六欲天者。地天別有脩羅鬥戰之難通有五衰死相苦等地獄。其中諸天。先世善根可發關宜。聖人赴對應之。令獲冥顯兩益也。四禪梵王無想那含等色天。雖無下界諸苦。而為色所籠。若命盡時不樂入禪。風觸吹身唯除眼識。餘皆有苦。其中諸天。先世善根可發關宜。聖人赴對應之。令獲冥顯兩益也。四空諸天。雖無慾色界等苦。如瘡如癰如癡如箭入體。成就細煩惱。其中諸天。先世善根可發關宜聖人赴對應之。令獲冥顯兩益。此清涼益合而言之。蓋由凡聖慈善根力。別而言之。本由菩薩初觀二十五有所防之惡。而起於悲。觀二十五能防之善。而起於慈。以此慈悲熏王三昧。不捨眾生赴對關宜。令得利益。大經明二十五三昧。破二十五有者。十番之一意略如此也。二番二十五有修因益者。夫自他因果各隨義便。互舉一邊說之則易。前果報益。處所時節不同。不得一身備論諸益。從多人多處易顯。若明因益。一人之心起無量業。其義易顯。故約一人明二十五有因益也。雲何因益。四因壞益。二十一因成益。或一因壞益。一因成益。二十三亦成亦壞益。若無戒自製縱其身口。作四趣業名地獄人。若捨惡持戒名見天人。但禁戒嚴峻遇緣動退。則惡業還興。或四重五逆焚燬塔寺。此心生時惡起戒沒。是業熟成必墮惡道。欲離此心成就戒善。此有可發關宜之機。感無垢三昧赴對應之。噁心豁破地獄因息。得冥顯兩益(云云)。今人雖入道場懺悔。噁心不轉則惡業不壞。惡業不壞。得繩不斷罪不得滅也。若慳貪諂媚邀射名聞。內無實德欲人稱美。此惡起戒伏墮於鬼中。若無慚愧負債不還。無恭敬心。憍慢瞋忿貪婪饕餮。此惡起戒伏墮畜生道。若嫉賢妒能為勝他故。而修福力。蛆毒噁心方便墜陷。驚怖於他。是惡起戒伏。墮阿脩羅業。欲離此三噁心。成就戒善。善有可發關宜之機。聖用赴對應之。噁心豁破戒善完具。此名四趣因壞。人天因成。獲冥顯兩益。此約人道修因作此釋耳。若約諸趣。欲出地獄入畜。欲出畜入鬼。欲出鬼入脩羅。欲出脩羅入人道。皆傳傳有因。因成業轉。此例可知(云云)。若堅持五戒。兼行仁義。孝順父母信敬慚愧。即是人業。人業有四品。上中下下下。若就果報。閻浮提為下下。若就入道。鬱單越為下下。或時善心歇末惡念唯強。善有可成惡有可滅。關宜之機聖用赴對應之。四惡趣壞四品善成。獲冥顯兩益(云云)。若修持十善任運無間。善心成熟即天業。故雲純。噁心無善念間者。即惡道業果時純苦。故善惡相間起即人業。人中果報苦樂相間。故十善任運成是天業。天中果報自然故。若修十善兼起護法心。即四天王業。若修十善兼慈化人。是三十三天業。若修十善。其心細妙任運成熟。行住坐臥不惱眾生。善巧純續是焰摩業。若修十善兼修禪定攝心。粗住細住者是兜率業。欲界定是化樂業。未到定破事障。是他化業。四禪是色界業。兼於慈悲喜捨。心數法中得定。是梵王業。滅心修無心定是無想業。問無想是邪見天。雲何為機感。答大集雲。菩薩調伏眾生多種。或邪或正。行於非道通達佛道(云云)。若舊雲。聖人以兩片無漏。夾熏一片有漏。練成無漏。今言九次第定。熏修有漏成無漏。是那含業。四空定是無色界業。如是等二十一有。患自地之苦粗。欲修出要。所求不得所捨不離。爾時即名可發關宜之機。感二十一三昧慈悲之力破其修因。令所離得去所求得成。拔苦與樂冥顯兩益。此如經文雲。小草小根小莖小枝小葉。而得生長。是此益也。合而言之。蓋由凡聖慈善根力。別而言之。本由菩薩初持二百五十戒。修根本等禪。於一一能防。善法之中皆起慈悲慈悲本誓熏王三昧不捨眾生。赴對關宜。各得利益。大經雲。二十五三昧破二十五有者。十番之二意。略如此(云云)。三番聲聞利益者。若人厭患生死。以死受生以生歸死。勞累精神輪轉無際。貪慾自蔽□槉□□j□□褉□□□□□奪□□楎□□□□□□□妧□□□橚□□□□□禱□禱□□□□□鷺□□q□荂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憬^煄慼h□□□□裀□□□覕誇馘礸□V□□□□□□□露□□□□誇□□楚慼摯f□□慄□□□□□□龍□□饛□馘祊□□□□□□□□□逆□麗□姪裀□楝礿{□逆□程□飲□礸□□□□□餡祰□□□□□□□□□□□□檢□隉慼摯f□□□牷慼慼慼撬芊慼慼慼撩痋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撬唌慼慼G□□奾稫褸馘祊□□□□□□□h□□饋□□□□□□□□□唌撚砥撥X□□□□詙□騮□□□□飀□□隔粿□□□□□□蓼□□□□馘穀□□□□稦□榃□□饅□□□□□奪□□□□□□□荂慼敷文媬}□□□□荂慼暱部撕隉慼慼撢齱潘U祊□□□□□□□□□旅□□婈□□□楈楈榖稟□□□祈楈槔褸馘祊□□□□駕□□□槫隆飼椸馘□□□□□□饈駛□□言□□□□□□□□襖□散□□娀□□□□□□覂□□□□□□□□□□娉□□□□□祼訪□硫□馘礸□觜D輻□送□饈駛□□秶□G□□□馘秠□□□□□飯□□□餛崙大□□□□□□□駛□埤□奪□稜□□飀□規□□楎□□玲□□□襖□□□□□□□示□□K□□□禱□□□□□□□□□□秦累慄□□□□褓□□□糖□□聾樏□□祋姍□□聾駛□□璉綠□□□□楱□□饈駛□□□□□□樏騖飀□□□□模□□模□□□□□□□□F礡慼慼慼s□□□□樽饋埤□□椸□□□□妘旅□□□□□□□慄□□□□□□送馘祊□聾□□□□易□□□飀□□□□□□□□□□□□□□□□駂□飯□槄□裀□晴餓□□馘祆□魯□□□□觾□媽□祿羚□□□□□□飀□龍□□馘□□□□□□吏□□□□列飀□□□馘□□□□□□祿鷺□□□□飀□拏□馘□□□□牷慼數z漶慼慼慼潘a□飀□□□馘□□□□禈□濾□□□□□馜膳□□馘□□□□□□聾□□□□祇□騖饋□□□夼聾□□□埤□□□誾□□□□示□牷慼慼慼慼慼慼慼撮牷慼慼慼慼撫p□□□□飥□□□娀□椹□□□□□□□□□□□□□□祼訪□露送馘礸□觜D□□□。六番通人益者。此是三乘共學人也。若乾慧地性地八人見地。即是用二十五三昧益。從薄地去至十地。用二十一三昧加破思惑。又侵除無知。是名小樹益也。總別慈悲例前可知(云云)。七番別人益者。此是次第心中。繫緣法界一念法界入十住。得真諦三昧益。入十行十迴向。得俗諦三昧益。入十地得中諦三昧益。此即大樹之益。總別慈悲例前(云云)。八番圓人益者。此是修三諦一實之理。一念法界繫緣法界。若歷緣對境。舉足下足。無非道場。其心唸唸與諸波羅蜜相應。修四三昧觀十種境可發關宜。聖人赴對應之。豁然開悟。或似或真得冥顯兩益。此是圓用二十五三昧。圓加破二十五有。顯出我性。得究竟實事之益也。九番變易益者。此是方便有餘土人益也。前八番中凡有四處。或九處。謂聲聞緣覺。通教菩薩。別教三十心。圓教似解。止破見思未除無明。無明潤無漏受方便生。故下文雲。我於餘國作佛。更有異名。而於彼土求佛智慧。得聞是經。即是彼土入一乘也。勝鬘雲。三人生變易土。謂大力羅漢辟支佛菩薩等。楞伽雲。三種意生身者。一安樂法意生身。此欲擬二乘人。入涅槃安樂意也。二三昧意生身。此擬通教出假化物。用神通三昧意也。三自性意生身。此擬別教修中道自性意也。通言意者。安樂作空意。三昧作假意。自性作中意。別圓似解猶未發真。皆名作意。故論雲。是時過意地。住在智業中。若發真可是智業。未發真猶在意地。是人生彼析法者鈍。體法者利。別人已習假又小利。圓人先即中最利。既有利鈍之殊。於彼修學。即有次第不次第兩益。又是次第不次第用二十五三昧兩應也。是為九人生方便國。始於彼土。見諸有我性得最實益。若分別而言。謂方便土在三界外。若即事而真不必在遠。下文雲。若能深心信解。則為見佛常在耆闍崛山。共大菩薩聲聞眾僧圍遶說法。即方便土意也。十番實報土益者。即實報土人益也。八番中有兩人生方便土。又二人悉破無明見實相者方得生彼。但無明重數甚多。雖三賢十聖住於實報。報未盡猶有殘惑。更用王三昧。四十一番益之。至於妙覺。豎窮橫遍不生不滅。不生不滅無明永盡。智慧圓足。故言不生不滅。又機感滿足利益究竟。故言不生不滅。若分別為言。謂實報在方便之外。若即事而真此亦不遠。文雲。觀見娑婆琉璃為地坦然平正。諸臺樓觀眾寶所成。純諸菩薩鹹處其中。即實報土意也。若粗妙機若別圓應。若淨穢土若淺深益。不出十番。包括法界利益略周。大意可見不俟繁文。是為大通佛所。毒鼓損生聞有遠近。死有奢促。天鼓增道聞有遠近。故令益有深淺。致有業通願應諸眷屬利益也。問初番已破二十五有得益竟。則無有可破。更無益可論。何須至十番耶。答初破二十五果報苦。獲果報益。次破二十五因苦。獲修因益。次破二十五有見思苦。得真三昧益。次破二十五空。令出二十五有假。得俗三昧益。次破二十五有有空二邊。顯於中道王三昧益。次破方便有餘土。出二十五假。得俗王兩三昧益。次破實報土。但深顯王三昧益三諦未了了者益意不息。故有十番其義如是。問三諦獨在極地。亦得通凡。答如大品雲。眾生色受想行識。又雲。無等等色受想行識。仁王雲。法性色法性受想行識。大經雲。因滅是色獲得常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則從凡至聖。皆悉是有即俗諦也。淨名雲。眾生如。彌勒如賢聖如。一如無二如。大品雲。色空受想行識空。若有一法過涅槃者。亦如幻如化。此則凡聖皆空即真諦也。大經雲。二十五有有我不耶。答言有我我即佛性。佛性即中道。因緣生法一色一香無不中道。此則從凡至聖。悉皆是中道第一義諦。問遠論利益經語還多。第一雲。從久遠劫來。讚示涅槃道。生死苦永盡。我常如是說。第二雲。我昔於二萬億佛所教無上道。第三雲。宿世因緣吾今當說。定據何文耶。答第一文直雲從久遠劫來。久遠之言。信實杳漫而未顯本地。或據中間。第二直雲昔曾二萬億佛所。未判劫數久近難明。將後文準望似如近近。今論遠益取第三文。以三千界墨。東過千界。乃下一點。點與不點盡抹為塵。一塵一劫復過是數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阿僧祇劫。用此明文望二萬億佛所。始為昨日。從是已來為結大乘之首。彼佛八千劫說經。十六王子八萬四千劫覆講。彼之經論文廣時深。於時聽眾或可當座已悟。或可中間化得。或可近來化得。鹹至寶所。受法性身為應生眷屬。內祕外現共熟眾生。而作佛事。淨名曰。雖成道轉法輪。而行菩薩道。是此意也。於時聽眾未得真實益。若相似益隔生不忘。名字觀行益隔生則忘。或有不忘。忘者若值善知識宿善還生。若值惡友則失本心。是故中間種種塗熨。或多以大乘熟。或多以小乘熟。生方便者。雖說種種道。其實為一乘。亦復皆令得至寶所。受法性身。而於彼國被第九番十番真實利益。如千世界微塵菩薩即其流也。斯等已究竟於前名久遠利益。其中眾生於今有住聲聞地者。更近論利益。如後說(云云)。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六下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716 妙法蓮華經玄義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七上   天台智者大師說   二近利益者。起於寂滅道場。始成正覺即轉法輪。擊於毒鼓天鼓。利益眾生。齊至法華已前。益亦淺深死亦奢促。何者。教本逗緣。緣略為四。教亦有四。教主亦四。皆稱法王具王三昧。自破二十五有。七益眾生例如前說。又大小乘經。明佛入王三昧。放光說法善惡諸趣果苦得益者。如阿含中說。見佛光明蒙佛手觸。六道苦患悉得除愈。又大品雲。放光照地獄眾生。苦惱即除。生齊第六天。苦除是果益。生天是因益。大品稱為華葉之益也。又佛放光幽闇之處皆大明。各作是念。此中雲何忽生眾生。此亦是果益。此因果益。四教主佛。通能此益。別論益者。則是淺深不同。謂聲聞斷正緣覺侵習。同名中草。菩薩伏惑兼度眾生。故經雲。求世尊處我當作佛。行精進定。是名上草益。蓋三藏教主慈善根力。利益之相也。經雲。若諸菩薩智慧堅固。了達三界求最上乘。即三人同觀無生。非但有前析智之益。別有巧度。即是體真。是為小樹增長益。蓋通教主利益之相。經雲。復有住禪得神通力。聞諸法空心大歡喜。住禪者住九種大禪。心大歡喜者登歡喜地。度無數億百千眾生。是名大樹增長。非但有前因果析體之益。而別有分別道種智。乃至一切種智益。蓋別教主利益之相。經雲。今當為汝說最實事。不啻如前之益。乃有即破無明顯出佛性。究竟實益。蓋圓教主利益之相。復次前三教益劣不兼勝。勝則兼劣可解(云云)。又歷五味者。乳教但因果大樹實事四益。而不明三草一木。以大乘經不入二乘人手。如聾如啞故。酪教但有三草等四益。生蘇備有七益。熟蘇無析法三草。而有體法等七益。醍醐但有實事益。前諸益皆粗。今益則妙。近從寂滅訖至法華。為生身菩薩。但得八番之益。不得第九第十益也。又有得義者。即是菩薩從法性身來入分段。作願通應生等眷屬。進破無明斷除殘品。即得明第九第十番益也。始從寂滅終至法華。略言十益也。問法身菩薩。聞應身佛說法。應身中益。亦令法身得益耶。答譬如磨鏡鏡轉明色像亦明。又問應身聞法益。法身亦益者。應身現病法身亦病耶。答此病若實者。應病法亦病。秖為應病非實。非實故應身無病。法身亦無病。又若應身現病少。當知法身益亦少。若能應身現病廣。法身益亦廣也。今作諸句料簡。自有果益因不益。因益果不益。俱益。俱不益。此即現事可解。自有壞益成益。亦壞亦成益。不壞不成益。不壞不成益是清涼益。四趣因是壞益。非想因是成益。中間是亦成亦壞益(云云)。自有因益即果益。果益即因益。此變易因移果易意也。自有因益非增道。果益非損生。得是因果益。不得是因果益。分段報因果也。自有因益是增道果益是損生。不得是因果益。得是因果益。習因習果也。自有真益非俗益二乘也。俗益非真益六度菩薩也。自有先俗益後真益六度菩薩也。自有先真益後俗益。通菩薩也。自有真俗益非中益。中益非真俗益別也。自有真益即俗益。亦即中道益圓也。三當文利益。就今經備有七益。雖復差別即無差別。譬如芽莖枝葉生長不同。而是一地所生。七益誠復淺深無非實相。故言差別無差別也。諸經差別粗益。同入此經無差妙益。或進入諸妙益。或按位成妙益進入益者。本是地上清涼。今則進發大乘解心明淨。或進觀行妙相似分真中。本是人天因益。今進入相似分真。本是小乘學無學益。今進破無明分真妙益。譬如迴聲入角轉小為大也。通別進益例此可知。按位益者。本是粗果。地上清涼即成理妙之益。按於粗因之益。即是觀行妙益。按粗學無學益。即是相似妙益。開粗即妙不須進入。通別例此可知。進入妙益。即是待粗益明妙益。按位益即是絕待妙益(云云)。諸粗益判眷屬者。果因二益。堪為業生眷屬。中上二草小樹等。堪為願通眷屬。大樹見性已去。皆應生眷屬攝(云云)。進入按位者。理妙假名觀行妙。堪為業生眷屬。相似妙堪為願通眷屬。分真堪為應生眷屬。是名此經利益之相也(云云)。三明流通利益者為三。一出師。二出法。三出益。弘經行人具通凡聖。若法身菩薩誓願莊嚴。令此土他土下土上土。得權實七益九益十益。化功歸己還資法身。增道損生也。生身菩薩。亦能此土他土弘經。令他得權實七益。化功歸己增道損生。而不能上土利益也。凡夫之師亦能此土弘經。令他得權實七益。化功歸己增益品位。故無量義雲。有病導師。在於此岸而成就船筏。渡人彼岸。即其義也。問凡夫但能為凡夫弘經。使凡夫得益。亦能令聖人得益耶。答聖有二種。一小乘聖。二大乘聖。如經雲。若有實得阿羅漢生滅度想。若遇餘佛便得決了。南嶽師雲。初依名餘佛。無明未破名之為餘。能知如來祕密之藏。深覺圓理名之為佛。佛滅後實得羅漢者。於權實未了。若遇初依即能決了。成相似益。成進入分真益。此文往證凡夫之師。得為小乘聖人弘經得益也。經雲。六根清淨人說法。十方諸佛皆樂見之。皆向其處說法。一切天龍聞其所說。皆大歡喜。此亦是凡夫師。為大聖說法之明文也。二出法者。通經方法明出聖言。文雲。若眾生不信受者。當於餘深法中示教利喜。餘者帶方便也。深者明中道也。帶方便明中道者。即別教也。若但方便不明中道。即通藏等教也。經文許用別助圓。而例推亦應用通助圓。又文雲。更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豈隔藏通耶。但菩薩已得實慧。亦得權意。不以實濫權。亦不謂權是實。但為弘實而眾生不信。須為實施權。以淺助深無虛妄也。此則雙用權實而弘經也。安樂行雲。若有難問。不以小乘法答。但以大乘而為解說。令得一切種智。此則但令用實弘經也。又雲。隨宜為說。此亦不隔於權也。今時人弘法。或一向用大。或一向用小。皆不得佛意。善弘經者。用與適時。口雖說權而內心不違實法。但使眾生得權實七益。於弘經暢矣。三出益者。然流通利益。不待第三流通段。方明利益。秖正說文中。已指未來弘經之利。譬喻品後授記品末法師品中。皆明弘經功德利益。能於如來滅後。聞一句偈者。亦與受三菩提記。況弘宣者。竊為一人說者。功德尚多。況處眾廣說者。展轉至第五十人。隨喜功德尚非二乘境界。況最初會中聞隨喜者。常不輕流通一句尚得六根清淨。況具足流通者。初品弟子弘經功德。無量億劫行五波羅蜜。不得為喻。況第五品十方虛空。寧有邊表。五品弘經尚叵窮盡皆雲。入如來室著如來衣坐如來座。如來之法皆非數量。況八萬大士千界微塵菩薩。而當可說耶。而當可知耶。唯除如來無能盡知者也。凡師弘經令凡七益。經雲。此經是閻浮提人病之良藥。若聞是經不老不死者。於老死中識老死實相。老死是果報法。識實相即得清涼理妙益也。亦果報益也。能持此經故。生安樂土處蓮華中。不為貪慾所惱。亦是離十惱亂。是善行菩薩道。亦名名字益。亦是觀行妙。亦是修因妙。得陀羅尼。能旋假入空。即是下中上藥草等益。亦是小樹益。得百千旋陀羅尼。即大樹益。得法音方便陀羅尼。是相似實益。若有須臾聞。即得究竟三菩提。即是真實益。復次如人穿鑿高原見乾土。是下中上藥草益。見泥是小樹大樹益。得水是最實益。後五百歲尚獲此益。況復今時弘經利他。寧無七益耶。第四觀心者。小乘明心起未動身口。不名為業。大乘明剎那造罪殃墜無間。無間是大苦報處。剎那促起業處。促心暫起重業已成。況九法界而不具足。若能淨心諸業即淨。淨心觀者。謂觀諸心悉是因緣生法。即空即假即中。一心三觀。以是觀故知心非心。心但有名。知法非法。法無有我。知名無名。即是我等。知法無法即涅槃等。此解起時。於我我所如雲如幻。即是地上清涼益。信敬慚愧諸善心生。於空假中意而有勇。即是因益。唸唸與即空相應。是中上草小樹等益。唸唸與即假相應是大樹益。唸唸與即中相應。是最實事益。於一念益心。七種分別(云云)。夫一向無生觀人。但信心益。不信外佛威加益。此墮自性癡。又一向信外佛加。不內心求益。此墮他性癡。共癡無因癡亦可解。自性癡人眼見世間。牽重不前者傍力助進。雲何不信罪垢重者。佛威建立。令觀慧得益耶。又汝從何處。得是無生內觀耶。從師耶從經耶。從自悟耶。師與經即是汝之外緣。若自悟者。必被冥加汝不知恩。如樹木不識日月風雨等恩。又三事汝不知外加。一不信教。二不自行求外加。三不教人。直是汝之不信。非無外益也。經曰。非內非外。而內而外。而內故諸佛解脫。於心中求。而外故諸佛護念。雲何不信外益耶(云云)。他共無因癡例可解。即假故無自性。即空故無他性。即中故無共性。雙照故無無因性(云云)。第五結成權實者。光宅雲。照三三之境為權。照四一之境為實。今不用此解。既以大乘果為大理。何不用小乘果為小理。彼救雲。小果非真。故不以其果為理。若爾權教及權行人。何嘗是實。既立權教行人。何不立權理。又權若無理。俗不應稱諦。既言俗諦權不應止三也。實有四者。夫因果是二法。雲何以二法為理一耶。經雲。觀一切法如實相。不行不分別。雲何分別因果為理一。若爾便無實相則魔所說。故不用彼釋。今明照十粗之境為權。照十妙之境為實。十粗者即前九法界。三因緣等諸粗諦智。乃至粗利益。皆稱權也。照十妙者。即是理妙乃至利益妙。妙故為實。復次為十妙故。開出十粗。如為蓮故華。意在於蓮。而蓮隱不現。於餘深法示教利喜。餘法有實而實不顯。文雲。如來方便意趣難解也。又華開蓮現。譬開十粗顯十妙。則無復十粗。唯一大事不可思議境界。乃至利益。肇師雲。始從佛國終法供養。皆明不可思議。今亦例爾。既開粗已始終皆妙。又約五味者。乳味則有為十妙明十粗。開十粗顯十妙。則成一權一實。若就四悉檀則有六權二實。若約四門則十二權四實也。若約三藏一向是權。化城楊葉。還就三藏約化他為權。就自行為實。約四悉檀三權一實。約四門十二權四實。若方等既備有四教故。三十種權一十種實。若約四悉檀。十四權二實。對四門五十六權八實。若約摩訶般若。既廢三藏但用三教。通別二十種為權。一十種圓為實。若約悉檀十權二實。若歷四門四十權八實。若至法華前來一向皆廢。但說一實。實中非無方便。但是實相方便同稱為實。今約悉檀者。未悟之前三權。悟即一實。若歷四門十二權四實。名數一往同三藏。而意有天懸而地殊。彼教十二權四實。一向是權。法華一向是實。料簡異方等般若(云云)。故雲。但說無上道示真實相。此之謂也。若約涅槃。涅槃備釋四教。亦是三十權一十實。一往似同方等。而意迥異彼。則二入實二不入實。今涅槃四俱入實。因中則有三權一實在果則四實而無權。若約四悉檀。十四權二實。歷四門五十六權八實。若更約三因門。五十六權。若果門四實但是實。仍其本因故說四耳。是則四門入實。約果四實十二權。法華義齊也。故知。諸教雖同有權實。權實不同。或一向實。或一向權。或權實相兼。皆是稱當機情。緣理未融。今總就教判權實。若約三藏通別。三教是權。圓教為實。又諸教權實未融為權。既融開權顯實為實。今法華是一圓故為實。又開權故為實。若就圓教為語。照前三教三十粗為權。照十妙為實。若就開權圓融為語。決於三十粗皆成妙。但稱為實。是故稱妙。若取悟理者。理即非權非實。不見一法。空拳誑小兒。說權說實。是則為粗。理則非權非實。是故為妙也。   ○第二約本明十妙者為二。先釋本跡。二明十妙。釋本跡為六。本者理本即是實相。一究竟道。跡者除諸法實相。其餘種種皆名為跡。又理之與事皆名為本。說理說事皆名教跡也。又理事之教皆名為本。稟教修行名為跡。如人依處則有行跡。尋跡得處也。又行能證體體為本。依體起用用為跡。又實得體用名為本。權施體用名為跡。又今日所顯者為本。先來已說者為跡。約此六義以明本跡也。一約理事明本跡者。從無住本立一切法。無住之理。即是本時實相真諦也。一切法。即是本時森羅俗諦也。由實相真本垂於俗跡。尋於俗跡即顯真本。本跡雖殊不思議一也。故文雲。觀一切法空如實相。但以因緣有從顛倒生(云云)。二理教明本跡者。即是本時所照二諦。俱不可說。故皆名本也。昔佛方便說之。即是二諦之教。教名為跡。若無二諦之本。則無二種之教。若無教跡豈顯諦本。本跡雖殊不思議一。文雲。是法不可示。言辭相寂滅。以方便力故。為五比丘說。三約教行為本跡者。最初稟昔佛之教以為本。則有修因致果之行。由教詮理而得起行。由行會教而得顯理。本跡雖殊不思議一也。文雲。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佛子行道已來世得作佛(云云)。四約體用明本跡者。由昔最初修行契理。證於法身為本。初得法身本故即體。起應身之用。由於應身得顯法身。本跡雖殊不思議一。文雲。吾從成佛已來甚大久遠若斯。但以方便教化眾生。作如此說。五約實權明本跡者。實者最初久遠實得法應二身。皆名為本。中間數數唱生唱滅。種種權施法應二身。故名為跡。非初得法應之本。則無中間法應之跡。由跡顯本。本跡雖殊不思議一也。文雲。是我方便諸佛亦然。六約今已論本跡者。前來諸教已說事理。乃至權實者皆是跡也。今經所說久遠事理乃至權實者。皆名為本。非今所明久遠之本。無以垂於已說之跡。非已說跡。豈顯今本。本跡雖殊不思議一也。文雲。諸佛法久後要當說真實。若約已今論本跡者。指已為跡。攝得釋迦寂滅道場已來十粗十妙。悉名為跡。指今為本。總遠攝最初本時諸粗諸妙。皆名為本。若約權實明本跡者。指權為跡。別攝得中間種種異名佛。十粗十妙皆名為權。指實為本攝得最初十粗十妙。悉名為實。若約體用明本跡者。指用為跡。攝得最初感應神通說法眷屬利益等五妙。指體為本。攝得最初三法妙也。若約教行為本跡者。指行為跡。攝得最初行妙位妙。指教為本。攝得最初本時智妙。若理教為本跡者。指理為本。攝得本初之境妙指教為跡。攝得本時之師教妙。兼得本師十妙。若理事為本跡者。指事為跡。攝得本時諸粗境。指理為本。攝得本時諸妙境。最初之本為本。但本而非跡。最後已說但跡而非本。中間亦跡亦本。若無本時之本。不能垂得中間最後之跡。若無已說之跡。不能顯得今說之本。本跡雖殊不思議一也。   △二明本十妙者。一本因妙。二本果妙。三本國土妙。四本感應妙。五本神通妙。六本說法妙。七本眷屬妙。八本涅槃妙。九本壽命妙。十本利益妙。釋此十妙又為十重。一略釋十意。二生起次第。三明本跡開合。四引文證成。五廣解。六三世料簡。七論粗妙。八結成權實。九利益。十觀心。   ○一略釋者。本因妙者。本初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所修因也。若十六王子在大通佛時。弘經結緣。皆是中間所作非本因也。若娑婆為墨。東行千界方下一點。點不點等盡抹為塵。一塵一劫。復過於是百千萬億那由他劫。彌勒補處。以出假種智直數世界。尚不能知。況數其塵寧當得盡。特是如來巧喻。顯其長遠之相。況以世智巧歷算數耶。文雲。我以佛眼觀彼久遠。猶若今也。唯佛能知如此久遠皆是跡因。非本因也。若留中間之因。於後難信。是故法華拂跡除疑。權而非實。我本行菩薩道時不在中間。過是已前所行道者。名之為本。即是本因妙也。二明本果妙者。本初所行圓妙之因。契得究竟常樂我淨。乃是本果。不取寂滅道場捨那成佛。為本果也。尚不取中間之果以為本果。況捨那始成。雲何是本。但取成佛已來甚大久遠。初證之果名本果妙也。三本國土者。本既成果必有依國。今既跡在同居。或在三土中間。亦有四土。本佛亦應有土復居何處。文雲。自從是來。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說法教化。按此文者。實非今日跡中娑婆。亦非中間權跡處所。乃是本之娑婆。即本土妙也。四本感應者。既已成果。即有本時所證二十五三昧。慈悲誓願機感相關。能即寂而照。故言本感應也。五本神通者。亦是昔時所得。無記化化禪。與本因時諸慈悲合。施化所作神通。駭動最初可度眾生。故言本神通也。六本說法者。即是往昔。初坐道場始成正覺。初轉法輪四辯所說之法。名本說法也。七本眷屬者。本時說法所被之人也。如下方住者。彌勒不識即本之眷屬也。八本涅槃者。本時所證斷德涅槃。亦是本時。應處同居方便二土。有緣既度。唱言入滅即本涅槃也。九本壽命者。既唱入滅。則有長短遠近壽命也。十本利益者。本業願通應等眷屬。八番十番饒益者是也。   ○二生起者此十種義赴緣直說。散在經文。今欲編次故須生起。所以本因居初者。必由因而致果。果成故有國。極果居國即有照機。機動則施化。施化則有神通。神通竟次為說法。說法所被即成眷屬。眷屬已度緣盡涅槃。涅槃故則論壽命長短。長短之壽所作利益。乃至佛滅度後。正像等益義。乃無量。止作十條收束始終。復成次第也。   ○三跡本同異者。跡中因開而果合。合習果報果為三法妙也。本中因合而果開。開習果出報果。明本國土妙也。作此同異者。依於義便互有去取。跡中委悉明境智行位。本文語略通束為因妙得意知是開合耳。果妙者。即是跡中三軌妙也。感應神通說法眷屬名同上也。本開涅槃壽命妙者。久遠諸佛如燈明迦葉佛等。皆於法華即入涅槃。義推本佛必是淨土淨機。又往事已成故開出涅槃等妙也。跡中無此二義者。釋迦雖於法華唱言涅槃。而未滅度。此事方在涅槃。故跡中不辨利益同上也。   ○四引文證者。不遠索他經。亦不通引部內。但就本門證成十義也。然先佛法華。如恆河沙阿□婆偈。今佛靈山八年說法。胡本中事復應何窮。真丹邊鄙止聞大意。人見七卷謂為小經。胡文浩博何所不辨。今就數紙之內。十證宛然。文雲。我本行菩薩道時。所成壽命今猶未盡者。即是本之行因妙也。文雲。我實成佛已來。無量無邊億那由他。又雲。我實成佛已來。久遠若斯。但以方便教化眾生。作如此說。即是本果妙也。文雲。我於娑婆世界。得三菩提已。教化示導是諸菩薩。又雲。自從是來。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說法教化。亦於餘處導利眾生。此之國土非復今時娑婆。即本國土妙也。文雲。若有眾生來至我所。我以佛眼。觀其信等諸根利鈍。此即本時照機之智。是感應妙也。文雲。如來祕密神通之力。又中間文雲。或示己身或示他身。或示己事或示他事。即是垂形十界作種種像。驗本亦然。是本神通妙也。文雲。是諸菩薩悉是我所化。令發大道心。今皆住不退修學我道法。又中間或說己事。或說他事。驗本亦然。即本說法妙。文雲。此諸菩薩身皆金色。下方空中住。此等是我子。我從久遠來。教化是等眾。即本眷屬妙也。文雲。又復言其入於涅槃。如是皆以方便分別。又雲。今非實滅。而便唱言當取滅度。往緣既訖而唱入滅。中間既唱涅槃。例本亦有涅槃。即本涅槃妙。文雲。處處自說名字不同年紀大小。年即壽命。大小即長短常無常也。中間既爾本壽亦然。即本壽命妙也。文雲。又以方便說微妙法。能令眾生發歡喜心。即中間利益。又雲。聞佛說壽命劫數長遠如是。無量無邊阿僧祇眾生得大饒益。即跡中之益。跡與中間既爾。例本亦然。即是本利益妙也。十據在經非人造也。   ○五廣釋者。夫非本無以垂跡。若能解跡則亦知本。為未解者更重分別。但本極法身微妙深遠。佛若不說。彌勒尚闇何況下地。何況凡夫。雖然父母之年不可不知。如來功德何容不識。今略依經旨。髣拂推尋本因妙者。經言。我本行菩薩道時。所成壽命者。慧命即本時智妙也。我本行者。行是進趣即本行妙也。菩薩道時者。菩薩是因人。復顯位妙也。一句文證成三妙。三妙即本時因妙。非跡因也。跡因多種。或言昔為陶師。值先釋迦佛三事供養。藉草然燈石蜜漿。發口得記。父母名字弟子侍人。皆如先佛。即是初阿僧祇發心。既不明斷惑。知是三藏行因之相也。或言昔為摩納。值然燈佛五華奉散。布髮掩泥躍身虛空。得無生忍。佛與受記號釋迦文。大品亦云。華嚴城內得記。義與此同。並雲斷惑。故知通佛行因之相也。或言昔為寶海梵志。刪提嵐國。寶藏佛所行大精進。十方佛送華供養。既為寶藏佛父。又是彌陀之師。稱其功德不可思議。故知是別圓行因之相。以三義故知此諸因悉是跡因。一近故。二淺深不同故。三被拂故。今世已前。本來已後。中間行行悉是方便。故知是跡因也。若執跡因為本因者。斯不知跡亦不識本。如不識天月。但觀池月。若光若桂若輪。準下知上。光譬智妙桂譬行妙輪譬位妙。若識跡中三妙。拂跡顯本即知本地因妙。如撥影指天。雲何臨盆而不仰漢。嗚呼聾騃若為論道耶。若得斯意。跡本非本本跡非跡。本跡雖殊不思議一也。問經稱本行菩薩道時者。應是初住得真道時也。中間應是諸地增道損生。今之寂場應是妙覺。妙覺顯本應指昔初住。此一途為允。答文義不可。文雲。盡行諸佛所有道法。又雲。具足行諸道。悉具足因乃是本因。初住不得稱悉具。故非所指本因也。又中間之果。悉拂是權。況今寂場之果。何得為實又中間之果尚被拂者。中間之因寧實因也。故爾問非也。二明本果妙者。經言我成佛已來甚大久遠。我者即真性軌。佛者覺義即觀照軌。已來者。乘如實道來成正覺。即是起應資成軌也。如此三軌成來已久。即本果妙也。本果圓滿久在於昔。非今跡成。跡成又非一種。或言道樹草座。三十四心見思俱斷。朗然大悟。覺知世間出世間一切諸法。名之為佛。唯有此佛無十方佛。三世佛者悉是他佛。非我分身。此即三藏佛果相也。或言道樹天衣為座。以一念相應慧。斷餘殘習氣而得成佛。大品中說共般若時。十方有千佛現。問難人皆字須菩提。釋提桓因等亦是他佛。非我分身。此即通佛果成相也。或言寂滅道場。七寶華為座身稱華臺。千葉上一一菩薩。復有百億菩薩。如是則有千百億菩薩。十方放白毫及分身光。白毫入華臺菩薩頂。分身光入華葉菩薩頂。此名受法王職位。窮得諸佛法底。而得成佛。華臺名報佛。華葉上名應佛。報應但是相關而已。不得相即。此是別佛果成相也。或言道場以虛空為座。一成一切成。毘盧遮那遍一切處。捨那釋迦成亦遍一切處。三佛具足無有缺減。三佛相即無有一異。法華八方一一方。各四百萬億那由他國土。安置釋迦悉是遮那。普賢觀雲。釋迦牟尼名毘盧遮那此即圓佛果成相也。有三義故。知此諸果皆是跡。果一今世始成。故二淺深不同。故三拂中間。故若是本果何得今日始成。本果一果一切果。何得前後差別不同。自從今世之前。本成之後。百千萬億行因得果。唱生唱滅悉是中間。拂為方便。寂滅樹王何得非跡。若執跡果為本果者。斯不知跡亦不識本。從本垂跡如月現水。拂跡顯本如撥影指天。當撥始成之果皆跡果。指久成之果是本果也。如此解者。中間果疑颯然皆盡。長遠之信其義明焉。跡本非本本跡非跡。跡本雖殊不思議一也。三本國土妙者。經雲。自從是來。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說法教化。亦於餘處導利眾生。娑婆者。即本時同居土也。餘處者。即本時三土也。此指本時真應所棲之土。非跡中土也。跡中明土又非一途。或言統此三千百億日月者。同居穢土也。或言西方有土。名曰無勝。其土所有莊嚴之事。猶如安養者。同居淨土也。或言華王世界蓮華藏海者。此實報土也。或言其佛住處。名常寂光者。即究竟土也。寂光理通如鏡如器。諸土別異如像如飯。業力所隔感見不同。淨名雲。我佛土淨而汝不見。此乃眾生感見差別。不關佛土也。若言今此三界皆是我有。諸土淨穢調伏攝受。皆佛所為。譬如百姓居土土非其有。如父立捨父去捨存。如來亦爾。為眾生故而取佛土。化訖入滅佛去土存。此乃佛土不關眾生也。復次三變土田者。或是變同居之穢。令見同居之淨。或見方便有餘淨。例如壽量雲。若有深信解者。見佛常在耆闍崛山。共大菩薩聲聞眾僧者是也。或見實報淨。例如見娑婆國土皆紺琉璃純諸菩薩。即其義也。或見寂光等也。法華三昧之力使見不同耳。有三義故。得知諸土。悉跡土也。一今佛所棲故。二前後修立故。三中間所拂故。若是本土非今佛所棲。今佛所棲即跡土也。若是本土一土一切土。不應前後修立深淺不同。今土已前本土已後。皆名中間。中間悉稱方便。況今之土寧得非跡。從本垂跡執跡為本者。此不知跡亦不識本。今拂跡指本。本時所棲四土者。是本國土妙也。跡本非本本跡非跡。非跡非本即不思議一也。四本感應妙者。經雲。若有眾生來至我所。我以佛眼。觀其信等諸根利鈍。眾生來至者感扣法身也。我以佛眼觀者。慈悲往應也。諸根利鈍者。十法界冥顯欣厭不同也。此指本時。證二十五三昧感應非跡中感應也。跡應多種。或言一日三時。入定觀可度機。此三藏佛。照分段穢國九法界機。析空感應也。或言即俗而真不須入出。任運能知。此通佛照分段淨國九法界機。體空感應也。或言用王三昧。歷別照十法界機。此別佛照方便有餘土。次第感應也。或言王三昧。一時照十法界機。此圓佛照十法界寂光土機。圓感應也。有三義故。知諸感應跡而非本。始成故不同故被拂故。寂場樹下始偏圓滿。故知是跡。或前修後學深淺不同。故知是權。中間已來拂皆方便。寧非跡耶。從本出跡豈可執跡為本。拂跡顯本宜捨跡指本。本跡跡本不思議一(云云)。復次或本感粗跡感妙。或本感妙跡感粗。俱妙俱粗。應亦如是。又本感廣跡感狹。或跡感廣本感狹。俱狹俱廣。應亦如是。但取今昔判本跡。不約粗妙廣狹也(云云)。五本神通妙者。經言。如來祕密神通之力。又雲。或示己身他身。示己事他事。示己身己事者。圓神通也。示他身他事者。偏神通也。祕密者妙也。若偏若圓皆是妙也。此指本時神通。非跡神通也。跡通多種。或言依背捨除入。十四變化獲得六通。過外道勝二乘。此乃三藏佛通也。或言依體法無漏慧。獲得六通。勝依背捨者。此通佛神力也。或言束前六通為五。依中道發無漏通。此六是別佛通也。或言中道無記化化禪。具六通一切變化。不起滅定現諸威儀。語默不相妨。動寂無二理。又如今經中六瑞變土等。皆是圓佛通也。以三義故。推諸神通跡而非本。始獲近修拂疑等。如上說。又四句料簡亦如上。然從本垂跡跡則非本。拂跡顯本宜棄跡指本。本跡跡本不思議一也。六本說法妙者。經言。此等我所化令發大道心。今皆住不退。我所化者。正是說法。令發大道心者。簡非小說也。此指本時簡說非跡說也。跡說多種。若依涅槃。明初後兩味從牛而出。若以義推。中間三味亦應從牛而出。何者凡犢噉凡草。但能出乳。不噉忍草故不出四味。良犢調善不高不濕。酒糟麥□五味圓滿。具足在牛。但聽飲噉隨□□□□□畚饇□鰤□□纖鱣¥鉤若ョ慼憫Y出酪。噉中忍草□□□禮逆□送□□鰤□級□臣¥鉤芤芥ョ慼憧X醍醐。若牛出五味譬漸法也。牛出醍醐譬頓法也。牛出三味譬不定法也。佛亦如是。偏圓滿足在佛心中。聽機扣擊說則不同。善趣機擊出人天法輪。析法機擊出二乘法輪。體法機擊出巧度法輪。歷別機擊出漸次法輪。圓頓機擊出無作法輪。又兩機擊出第四第五味。又一機擊出第二味。又四機擊出四味。除第一味。又三機擊出三味。除第一第二味。又一機擊出第五味除四味。復次三藏道場所得法。如乳在牛。起道場即說乳法輪。通佛道場所得法。如酪在牛。起道場即說酪法輪。別佛道場所得法。如五味俱在牛。道場起說次第五味法輪。圓佛道場所得法。如醍醐在牛。道場起即說醍醐法輪。問大經雲。如食乳糜更無所須。應是乳法輪。答乳有多種。粗牛出乳乳則為害。善犢之乳是乳最良。問乳既多種醍醐不一。答經以羅漢支佛為醍醐。故知優劣。此中大有義宜熟思之。例三義往推。上諸說法跡而非本。始滿始說中間被拂。中間滿中間說。尚皆方便。況今滿今說寧非跡耶。執跡則俱失拂跡則俱解。非跡非本不思議一也。復次已說為跡今說為本。已本今跡俱跡俱本(云云)。或實本權跡四句(云云)。體用乃至事理四句(云云)。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七上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七下   天台智者大師說   ○七本眷屬妙者。經雲。此諸菩薩下方空中住。此等是我子。我則是父。下方者下名為底。大品有諸法底三昧。釋論雲。智度大道佛窮底。當知。此諸菩薩鄰佛窮智度底。虛空者。法性虛空之寂光也。從本時寂光空中出今時寂光空中。今時寂光空中者。不識本時者。故言我經遊諸國。乃不識一人地湧。千界皆是本時應眷屬也。所以無三者。時節既久權轉為實。但一無三。或可舉一例知有三也。從本垂跡跡中始成佛。時亦有業願通應。中間所化亦有四種。文殊觀音調達等。或稱為師或稱弟子。於惑者未了。若拂中間無非是跡。則跡本可解。若執跡疑本。二義俱失(云云)。問跡本相望千界塵則少。增道數則多。本跡法身淺深異耶。答法身先滿無增無減。約化緣廣狹耳。問若爾初住二住化緣多少。法身亦應無淺深。答菩薩位未窮。約實證判淺深。佛位已滿但約權化。有四句論廣狹(云云)。問明因果等。皆約跡佛指本。明眷屬而召本到跡何耶。答因果等法幽微難曉。故約此指彼。眷屬是人。召證為易。或可將本人示跡人。或將跡法顯本法互現意耳。八本涅槃妙者。經又復言。其入於涅槃。非實滅度。而便唱言當取滅度。非實滅度者。常住本寂也。唱言滅度者。調伏眾生也。悉本時涅槃非跡涅槃。跡者大經明聲光所集。始諸弟子終於蝮蠆。無邊身菩薩弟子之位。身量無邊。豈有大師倚臥背痛。此乃生身示病示滅。法身無疾常存不變。或取析空因滅果亡。明有餘無餘涅槃。或取體法空因滅果亡。明有餘無餘涅槃。生身跡滅者。如阿含中。結業之身父母所生。棄國捐王六年苦行。三十四心斷結成道。八十二歲老比丘身。詣純陀捨持缽乞食。食檀耳羹食訖說法。果報壽命中夜而盡。入無餘涅槃。以火闍毘收取舍利者。此三藏涅槃相。若釋論雲。六地菩薩見思已盡。七地去誓扶餘習。受生死身。乃至上生下降。一念相應慧斷習成佛。可度眾生緣盡息化。入無餘涅槃。此通佛涅槃相也。若地人云。緣修顯真修菩提。果滿成大涅槃。亦稱為方便淨涅槃。大經雲。因滅是色獲得常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名色解脫。受想行識解脫。乃是分段變易因盡。獲常住有餘涅槃。兩處陰果身盡。獲常住無餘涅槃。此與前異。是別佛涅槃相也。大經雲。大般涅槃常住不變。能建種種示現調伏眾生。如首楞嚴廣說。名大涅槃常樂我淨。此與前異。即圓涅槃相也。經曰。今日座中無央數眾。各見不同。或見如來入涅槃。或見如來住世一劫減一劫。或見如來住世無量劫。或見丈六身。或見小身大身。或見報身坐蓮華藏世界海。為百千億釋迦牟尼佛。說心地法門。或見法身同於虛空。無有分別。無相無礙遍同法界虛空。或見此處娑羅樹林。悉是土砂草木石壁。或見此處金銀七寶清淨莊嚴。或見此處三世諸佛所遊之處。或見此處即是不可思議。諸佛境界真實法體。此明佛身依正各有四相。即前四涅槃相也。大經與此經義同。大經以常住為宗。迦葉初問長壽。佛答中處處多顯未來常住。少明先成壽命。為法華已說故。彼經雖一兩處說。不可判為近成短命。今經正明發跡顯本。無量壽命為宗。少說未來常住。雖一兩處少說。不可判為無常。二經互舉。利根知本常未來亦常。解未來長壽。亦解本來長壽。其義是同。又此經數數現生現滅者。生非實生滅非實滅。常住義顯。又二萬燈明迦葉。皆不說涅槃。秖於法華明本常未來常。彌見法華明常義顯(云云)。以三義故知諸涅槃跡而非本。今始入故入復出故。拂中間故。此跡涅槃皆從本垂。雲何執跡。謂言是本。是不識跡本也。若拂跡顯本。則二義不迷。非跡非本不思議一也。九本壽命妙者。上因妙中以智慧為命。此則非長非短。由非長非短之慧命。能為長短。此中正明長短壽命。經處處自說名字不同年紀大小。年紀者是壽命也。大小者長短也。經中間處處年紀大小者。約跡而懸指本也。跡不同者。三藏佛父母生身。八十二盡。身灰智滅畢竟不生。通教佛誓願之身。化緣若訖亦歸灰斷。滅已不生。此兩佛但齊業齊緣。不得非長非短之慧命。不能作長作短大小之壽命也。別教登地破無明。得如來一身無量身。一身湛然安住。無量身百界作佛。亦示九界身。得論年紀大小。大即大乘常壽。小即小乘無常之壽也圓教登住時亦如是。此等皆因中菩薩。非常非無常。能作常無常大小之壽。況後心乎。況妙覺乎。如此等壽三義。皆跡中因果之壽。此壽皆從本地因果圓滿而垂此跡。跡既如此況復本也。經我本行菩薩道時。所成壽命今猶未盡。指於本因。因壽尚未盡。況本果壽。若執跡則不知本。今拂跡則識本。亦識不思議一也。十釋本利益妙者。文雲。皆令得歡喜。歡喜即利益相。若跡中三乘共十地別十地。開權顯實按位妙入位妙。如是等益。乃至聞壽命增道損生。皆是跡中益也。乃至中間權實之益。亦是跡益。以跡望本。本亦應有偏圓利益。所以下方菩薩皆住虛空者。皆居寂光本益也。故本本以垂跡。借跡以知本不復具記也。   ○第六約三世料簡者。文雲。如來自在神通之力。如來大勢威猛之力。如來師子奮迅之力。即是三世益物之文。若過去最初所證權實之法。名為本也。從本證已後方便化他。開三顯一發跡顯本者。還指最初為本。中間示現發跡顯本。亦指最初為本。今日發跡顯本。亦指最初為本。未來發本顯跡。亦指最初為本。三世乃殊。毘盧遮那一本不異。如百千枝葉同趣一根(云云)。問現見無量佛。悉是釋迦分身。為當猶有餘佛。餘佛復有分身不。答普賢觀雲。東方有佛名曰善德。彼佛亦有分身諸佛。若爾亦有諸佛。諸佛亦有分身。又神力品雲。彈指謦欬是二音聲遍至十方諸佛世界。彼佛四眾遙伸供養。所散諸物從十方來。譬如雪聚遍覆此間諸佛之上。故知有諸佛。諸佛亦有分身也。問三世諸佛皆有分身者。雲何復言多寶如來全身不散如入禪定。若全身不散。雲何復言遊於十方。證法華經二意雲何通。答釋論解念佛中雲。多寶無人請說法。便入涅槃。後化佛身及七寶塔。證法華經。若從論釋。乃是化作全身。非無分身也。師雲。若言不得說法。那告四眾我滅後起一大塔。非都不說法。應是不說法華。故發大誓願。不碎生身之骨。全身不散出證圓經。如入禪定者。表於不滅出證常經。表於不偏不偏不滅圓常義。顯口唱真淨大法真是常。略舉二德我樂可知。鈍者讀文猶自不覺也。問三世諸佛皆顯本者。最初實成若為顯本。答不必皆顯本。今作有義者。最初妙覺指初住為本。若初住被加作妙覺。亦指初住為本。初住之前。豎無所指橫有體用。即指體豈非本耶。又發願故說壽長遠如文(云云)。又解。最初之佛雖無長遠已今權實等。本跡之可顯而有體用教行理教事理等本跡之可顯(云云)。若作無義。若最初始成佛。既始得本。未論垂跡無久跡可發。無久本可顯(云云)。若久成佛如釋迦之例。以東方為譬。若久此者。即以四方為譬。又久者十方為譬。若近此者。則減東方為譬。若都無者則無所譬(云云)問若實初成。無久本可顯。雲何經言是我方便諸佛亦然。答雖無長久之本。若須用方便者。佛有延促劫智。能演七日為無量劫義(云云)。問佛若有久成始成。有發跡不發跡。亦應有開三顯一不開三不顯一耶。答若菩薩聲聞共為僧者。則有開三顯一。若純菩薩為僧者。何須開顯耶。問若不開三顯一。五佛章雲何。答同是聲聞菩薩共為僧。出五濁世可如此。出淨土佛則不然。問破十粗顯十妙。則無明惑盡一實理彰。今更破跡妙為粗顯本為妙。破何惑顯何理。答無明重數甚多。實相海深無量。如此破顯無咎。又問若爾還以妙破妙。所破之妙妙而更粗。亦應還以粗破粗。所破之粗例更是妙。所破四住例亦應妙。答就頓明義。秖四住即是於妙。況破四住智。寧非妙耶。又問若爾但有頓義。應無漸義。答若分漸頓。漸之能所俱粗。頓之能所俱妙(云云)。問中間有偏圓權實。而同稱是權者。亦應同稱為偏耶。答通義則爾別義不然偏圓約法法則已定。故偏非圓圓非偏。權實約教。跡中施設同皆是假故就假論權耳。問既有帶粗妙。復有不帶粗妙。亦應有帶妙粗不帶妙粗。答此應四句。帶粗妙。即別教也。不帶粗妙即圓教也。帶妙粗即通教也。不帶妙粗即三藏也。又帶粗妙如通。不帶粗妙如圓。亦帶粗亦不帶粗如別。非帶非不帶如圓接別。如圓別接通。又約五味。粗不帶妙如酪。妙不帶粗如醍醐。亦帶粗亦不帶粗如生熟蘇。非帶粗非不帶粗如乳(云云)。問二粗既不同。那忽同呼為粗。答事有淺深故為二。俱非妙理故同是粗。問應帶方便實。不帶方便實。答例問亦應有帶二一不帶二一。答例。通論本跡秖是權實。別論高下宜用本跡。橫論真偽宜用權實。本跡約身約位。權實約智約教(云云)。問本地十妙約六重本跡。攝屬何耶。答非已今非中間。乃是體用教行理。教等共論十妙也。   ○第七判粗妙者。若跡中已得十粗為粗。十妙為妙。未開十粗為粗開十成妙。具如前說。跡中若待粗妙若開粗妙。此妙不異本妙。而言始得始得為粗。本中先成若粗若妙。若開粗妙亦不異跡妙。而是先得先得稱妙。又跡中事理始得為粗。本中事理先得為妙。跡中理。教教行體用權實等亦如是。又若未發跡顯本者。但解跡中事理之粗妙。終不能解本中之事粗。況解本中之理妙。彌勒尚不達。何況餘人。若發跡中之事理。即顯本中之事理。亦知由本中之事理。能垂跡中之事理。跡既由本則本妙跡粗既有本跡之殊。故言粗妙。妙理則非跡非本。不思議一也。理教教行體用權實已今等亦如是。   ○第八明權實者。照跡中十粗之境為權。照跡中十妙之境為實。乃至中間三世所照。十粗之境為權。十妙之境為實。若權若實悉皆是跡。跡故稱權。如是中間無量無量不可說節節權實。餘經尚無中間一番之權。況一番之實。尚無中間一番權實。況無量番。尚無中間權實。況有本地權實。中間權實皆名為權。本初照十粗十妙皆名為實。跡權本實俱不思議。不思議即是法性。法性之理非古非今。非本非跡非權非實。但約此法性論本跡權實粗妙耳。但以世俗文字有去來今。非謂菩提有去來今也。復次分別權實則有三種。謂自行化他自行化他。具如境妙中說。本地自行所契權實二智。名佛自行權實。從本已來乃至鹿苑。種種方便隨他意語。說此二智迴轉無方。名佛化他權實二智。化他雖有二種皆名為權。自行雖二種皆名為實。是名自行化他合說權實。復次跡中約實施權。意在於實而實意難測。何者。化城是權而人作實解。是不識權亦不知實。若廢權顯實。意在於權權則易測。何者。既知化城一事是佛權施。則遍達恆沙佛法。遠通久劫方便。故華嚴中明。為阿鞞跋致多明事數。即其義也。若開權顯實者。達事法已權意即息。亦不離權遠求於實。權即是實無復別權。故言開權顯實也。跡中既有三意。如此跡由本垂。本亦如是。本跡雖殊不思議一也(云云)。   ○第九利益者。前明生身益。次明法身益。生身兩處得益。跡門會三歸一開權顯實。生身菩薩得利益者。於十妙中得五妙益。何者。境妙則通一切具有。乘妙則別究竟在佛。感應神通說法。皆是果上之益。若未證果不論此益。若於六即位中得四即益。理即究竟即例如前。但得名字即中。智行位眷屬功德乃至分真即中。智行位眷屬功德。如身子得記。四眾天龍歡喜說偈雲。大智舍利弗。今得受尊記。我等亦如是悉當得作佛。即是生身菩薩。聞跡門說法得益之。相也。發本顯跡說佛壽長遠。觀佛三昧得大增長。從此亦有生身菩薩。得十妙中之五益。六即中之四益。損生增道(云云)。從二住去至一生在。皆是法身得五益。何以故。應生聞本地功德。觀佛三昧轉更深廣。不可稱量。不比前來跡中之益。何者。佛境轉深功德亦大。故分別功德品雲。佛說希有法。昔所未曾聞。世尊有大力。壽命不可量。說得法利者。歡喜充遍身。或住不退地。或得陀羅尼。即是生法二身得益之相。若論實道得益兩處不殊。而權智事用不得相比。喻如慧解脫俱解脫。無漏不二而功德優劣。前跡門得道止齊無生法忍。本門得道齊餘一生在。以塵為數。多小深淺豈同於前。當揀彼文。從發心處即是六根淨位。乃至一生在。即是最後分真(云云)。又流通利益者。前流通跡門。是諸發誓菩薩及諸羅漢。得授記者。此土他土弘經。論其功德觀文。但明冥利。不說顯益。今說本門。付囑一切諸佛所有之法。兼得跡門法也。秘奧之藏。即是本跡中實相也。一切甚深之事。即是本跡中因果也。如此等法。付囑千世界微塵菩薩。法身地弘經。何但如生身此土他土弘經耶。十法界身遊諸國土。則有冥顯兩益也。疑者雲。法身常有佛何須菩薩弘。但弘之在人待時待伴。如佛雖在世。而文殊入龍宮。法身處雖有佛復須外緣。故佛付囑吐舌摩頂。種種相貌慇勤付囑。令弘此法得無量微妙功德。其有聞者。妙益不可稱數。故文雲。若有聞佛說壽量。一切皆歡喜。得無量無漏功德之果報。即此意也。   ○十觀心者。本妙長遠豈可觀心。雖不即是亦不離心。何者。佛如眾生如一如無二如。佛既觀心得此本妙。跡用廣大不可稱說。我如如佛如。亦當觀心出此大利。亦願我如速如佛如。故文雲。聞佛壽無量。深心須臾信。其福過於彼。願我於未來長壽度眾生。如今日世尊。諸釋中之王道場師子吼。說法無所畏。我等於未來一切所尊敬。坐於道場時說壽亦如是。此即觀心本妙。得六即利益之相(云云)。   △問大妙雲何。答此應三雙六句分別(云云)。文雲。佛自住大乘。又雲。如是大果報。又雲。有大車而題稱為妙。如涅槃雲。大般涅槃微妙經典。而題稱為大。即妙是大即大是妙也。大品雲。色非深非妙。乃至識非深非妙。此是大破妙。此文雲。一切法空寂。無漏無為無大無小。此是妙破大。如大阿羅漢。此大猶修於妙。如滅止妙離。此妙猶更修大(云云)。問若大妙一等。餘經俱應稱妙。答餘經通論。約理大妙不殊。而別帶方便。此經不帶方便。故別稱妙。小乘得入發跡顯本。故別稱妙。問大小俱稱妙。大小俱明常。一往斥之(云云)。小乘滅止妙離名同理異。不得是常。並雲不得是妙。答妙名不可思議。小乘真諦亡言絕慮。通得是不思議。通名為妙耳。次當縱之。亦得以三無為稱常而常異。又並既俱稱常。亦俱會一。答會諸見同入真而會異。又並俱無常俱粗俱不會耶。例通而義異。雲何大乘無常。大乘非但無無常。亦無於常。以無於常。故言無常。雲何大乘是粗。夫有言說即名為粗。雲何大乘不會耶。一切諸法皆是佛法。更何所會(云云)。   △次釋蓮華者為四意。一定法譬。二引舊釋。三出經論。四正解釋。定法譬者。權實難顯借喻蓮華。譬於妙法。又七喻文多。故以譬標題。又解雲。蓮華非譬當體。得名類如。劫初萬物無名。聖人觀理準則作名。如蛛羅引絲。倣之結網。蓬飛獨運依而造車。浮槎汎流而立舟。鳥跡成文而寫字。皆法理而制事耳。今蓮華之稱非是假喻。乃是法華法門。法華法門清淨。因果微妙。名此法門為蓮華。即是法華三昧當體之名。非譬喻也。餘經多自釋名。此經無解。或是其文未度耳。而此兩釋皆有道理。今融二意。問蓮華定是法華三昧之蓮華。定是華草之蓮華。答定是法蓮華。法蓮華難解故草華為喻。利根即名解理。不假譬喻。但作法華之解。中下未悟。須譬乃知。以易解之蓮華。喻難解之蓮華。故有三周說法。逗上中下根。約上根是法名。約中下是譬名。三根合論雙標法譬。如此解者與誰為諍耶。今且依法譬為釋也。二引舊解。叡師序雲。未敷名屈摩羅。將落名迦摩羅。處中盛時名分陀利。遠師雲。分陀利伽是蓮華開喻。然體逐時遷名隨色變。故有三名也。大經亦云。人中蓮華分陀利華。二名並題者。應有通別之異。今取蓮華是通。分陀利是別稱。道朗雲。鮮白色或翻為赤色。或翻為最香。如此皆是開盛之義。舉分陀利則兼之矣。問梵本舉別此方用通何也。答外國有三時名。此方則無。但舉通名通自兼別。他解蓮華有十六義。蓮華從緣生。譬佛性從緣起。蓮華能生梵王。譬從緣生佛。蓮華生必在淤泥。譬解起生死。蓮華是瑞見者歡喜。譬見者成佛。蓮華從微之著。譬一禮一念皆得作佛。蓮華必俱譬因果亦俱。華必蓮譬因必作佛。蓮華譬引入蓮華世界。蓮華是佛所踐。譬眾聖託生此十譬秖是今家。譬行妙中片意耳。蓮華生淤泥淤泥不染。譬一在三中三不染一。蓮華三時異。譬開三秖是一蓮華有開有合。譬對緣有隱有顯。蓮華於諸華最勝。譬諸說中第一。華開實顯譬巧說理顯。蓮華有三時異。譬權實適時。此六譬秖是今家說法妙中片意耳。如光宅雲。餘華華果不俱。譬餘經偏明因果。此蓮華華果必俱。譬此經雙辨因果。弟子門明因師門明果。故借蓮華為喻。今謂此解語略而義偏。若跡門師弟各有因果。文雲。我盡行諸佛所有道法。道場得成果。即師之因果。會三歸一即弟子因。得記作佛即弟子果。本門雲。我本行菩薩道時即師因。我得佛已來甚大久遠。即師果。我昔教其初發心。即弟子因。今皆住不退悉當得成佛。即弟子果。彼義偏略故不用。且助成其語。如四微色法。不當華之與蓮。而約微論華論蓮。今實相之理不當本跡因果。而約理明於本跡因果耳。又如四微不當開之與合。而約微論開合。實相不當權實。而約實相論開權顯實發跡顯本耳。三引經論者。法華論列十七名。一無量義。二最勝。三大方等。四教菩薩法。五佛所護念。六諸佛祕藏。七一切佛藏。八一切佛密字。九生一切佛。十一切佛道場。十一一切佛所轉法輪。十二一切佛堅固舍利。十三諸佛大巧方便。十四說一乘。十五第一義住。十六妙法蓮華。十七法門攝無量名字句身。頻婆羅阿□婆等。餘名悉不解釋。唯列十七名。次解蓮華。有二義。一出水義。不可盡出離小乘泥濁水故。復有義蓮華出泥水。喻諸聲聞入如來大眾中坐。如諸菩薩坐蓮華上。聞說無上智慧清淨境界。證如來密藏故。二華開者。眾生於大乘中。心怯弱不能生信故。開示如來淨妙法身。令生信心故。今解論意。若言令眾生見淨妙法身者。此以妙因開發為蓮華也。若言入如來大眾坐蓮華上者。此以妙報國土為蓮華也。何者。盧捨那佛處蓮華藏海。共大菩薩。皆非生死人。若聲聞得入於此。即妙報國土為蓮華也。彼論望今意。乃是行位兩妙耳。大集雲。憐愍為莖。智慧葉。三昧為鬚。解脫敷。菩薩蜂王食甘露。我今敬禮佛蓮華。又以戒定慧陀羅尼為纓珞。莊嚴菩薩。今解經。當是菩薩攬四法成假名人。如蜂在華。復以前四法自資。如蜂食華也。四正釋者。若依大集行法因果為蓮華。菩薩處上即是因華。禮佛蓮華即是果華。若依法華論。以依報國土為蓮華。復由菩薩修蓮華行。報得蓮華國土。當知。依正因果。悉是蓮華之法。何須譬顯。為鈍根人不解法性蓮華故。舉世華為譬。亦應何妨。然經文兩處。說優曇缽華時一現耳。此華若生輪王應出。若說此經。即授佛記法王王世也。此靈瑞華似蓮華。故以為喻。若從此意即是借喻。喻於妙法。夫喻有少喻遍喻。如涅槃(云云)。但少喻以月喻面。不得求其眉目。雪出況象。不可覓其尾牙。今法華三昧無以為喻。喻此蓮華耳。夫華有多種已如前說。唯此蓮華華果俱。多可譬因含萬行果圓萬德。故以為譬。又餘華粗喻九法界十如是因果。此華妙喻佛法界十如因果。又以此華喻佛法界跡本兩門。各有三喻。喻跡者。一華生必有於蓮。為蓮而華。蓮不可見。此譬約實明權意在於實。無能知者。文雲。我意難可測。無能發問者。又雲。隨宜所說意趣難解。二華開故蓮現。而須華養蓮。譬權中有實而不能知。今開權顯實意須於權。廣識恆沙佛法者。秖為成實使深識佛知見耳。三華落蓮成。即喻廢三顯一。唯一佛乘直至道場。菩薩有行見不了了。但如華開。諸佛以不行故見則了了。譬如華落蓮成。此三譬跡門。從初方便引入大乘。終竟圓滿也。又三譬譬本門者。一華必有蓮譬跡必有本跡含於本。意雖在本佛旨難知。彌勒不識。二華開蓮現。譬開跡顯本。意在於跡。能令菩薩識佛方便。既識跡已還識於本。增道損生。三華落蓮成。譬廢跡顯本。既識本已不復迷跡。但於法身修道圓滿上地也。此三譬譬本門始從初開終至本地。二門六譬各有所擬。初重約佛界十如施出九界十如。次重開九界十如顯佛界十如。三重廢九界十如成佛界十如。三譬攝得跡門始終盡。若得此意。十二因緣四諦三諦等智行位。乃至功德利益。亦用此譬。譬之(云云)。第四重約本佛界十如。施出跡中佛界十如。第五重開跡中佛界十如。顯出本中佛界十如。第六重廢跡中佛界十如。成本中佛界十如。始終圓滿開合具足。是為少分以蓮華為譬也。多分喻者。釋論解師子吼義。從深山谷種生長。身力手足爪牙頭尾。震吼等譬。譬師子吼法門。亦如大經明波利質多樹黃嘴皰果等。遍喻行人。今亦如是。從初種子乃至蓮成。喻於妙法也。譬如石蓮烏皮在外白肉在內。四微為質。卷荷欲生微細眾具。開華布鬚蓮實房成。初後不異蓮華。始終十義具足。譬佛界眾生。始自無明終至佛果十如。是法無有缺減。總譬竟。譬如石蓮。黑則叵染硬則叵壞。不方不圓不生不滅。劫初無種故不生。今不異初故不滅。是名蓮子相。一切眾生自性清淨心。亦復如是。不為客塵所染。生死重積。而心性不住不動不生不滅。即是佛界。如是相淨名曰一切眾生即菩提相。即其義也。譬如蓮子雖復烏皮淤泥之中。白肉不改。一切眾生了因智慧。亦復如是。五住淤泥生死果報。一切智願猶在不失。是名佛界如是性。故言煩惱即菩提。又諸法不生般若生。即其義也。譬如蓮子在淤泥中。而四微不朽是名蓮子體。一切眾生正因佛性。亦復如是。常樂我淨不動不壞。名佛界如是體。大經言。是味真正停留在山。草木叢林不能覆滅。即其義也。譬如蓮子為皮殼所籠為泥所沒。而卷荷在心。而有生長以氣。一切眾生心亦如是。雖為苦果所縛集惑所沈。而能於中發菩提心。甚大雄猛。如師子乳如師子筋弦。是名佛界如是力。經言。若發菩提心動無邊生死。破無始有輪。閻浮人未見果。而能勇猛發心也。譬如蓮子雖復微小烏皮之內。具有根莖華葉鬚臺眾具頓足。是名蓮子如是作。一切眾生初發菩提心。亦復如是。明解決定慈悲誓願。上求下化誓取成就。志不疲退。是名佛界如是作。華首經言。一切諸功德皆在初心中。即其義也譬如蓮子根依淤泥而華處虛空。風日照動晝夜增長。榮耀頓足。一切眾生亦復如是。從無明際發菩提心。修菩薩行出離生死。入法性中因行成就。值於佛日被神通風。其心唸唸入薩婆若海。此名佛界如是因。經言。於無量劫所作功德。不如五莖蓮華。上然燈佛得功德多。此是真因成就。即其義也。譬如蓮華鬚蕊圍遶在華內蓮外。此名蓮華如是緣。菩薩亦如是。於真因中具足萬行六波羅蜜一行一切行。資助於因。如鬚在華內。若得果時眾行休息。如鬚在蓮外。是名佛界如是緣經言。盡行諸佛所有道法。即其義也。譬如蓮華華成結蓮而華葉零落。臺子成實。此名蓮子如是果。菩薩亦如是。真因所感。無上菩提大果圓滿。究竟成實。是名佛界如是果。故經言。佛子行道已來世得作佛。即其義也。譬如蓮實房臺包遶。此名蓮子如是報。菩薩亦如是。大果圓滿無上報足。習果之果依於報果。如實依臺。經言。如是大果報久修業所得。即其義也。譬如泥蓮四微。處空蓮四微。初後不異。此名蓮子本末等。一切眾生亦如是。本有四德隱名如來藏。修成四德顯名為法身。性德修德常樂我淨。一而無二。是名佛界十如本末究竟等。經言。眾生如佛如一如無二如。即其義也。是用蓮華譬十如境竟。次用蓮華譬十二因緣者。烏皮淤泥水草重覆。通如上說也。即是無明支種子。能生力即是行支。內有卷荷華鬚備具。即是識名色六入觸受支。含潤愛取有支。團圓盤屈不能得出。即是老死支。若能芽鋒萌動。鑽烏皮破即是無明滅。不復在烏皮內生。即是諸行滅。出□殼外即是老死滅。此略譬四種十二因緣也。次用蓮華譬四諦者。烏皮譬界內苦。白肉譬界內集。泥譬界外集。水譬界外苦。道滅可知。此通譬四種四諦也。次用蓮華譬二諦者。蓮藕莖葉等譬俗。蓮藕莖孔空譬真。此通譬七種二諦也。次用蓮華譬三諦者真俗如前。四微擬常樂我淨。譬中道第一義諦。此通譬五種三諦也。四微無生無滅譬一實諦。劫初無生今時無滅。譬無諦無說也。用蓮華譬境妙竟。次更譬九妙者。內有生性譬智妙。卷荷生性譬空智妙。鬚葉生性譬假智妙。蓮臺四微生性譬中智妙。此三生性譬一心三智妙也。蓮子雖小備有根莖華葉。譬行妙。莖即慈悲。葉即智慧。鬚即三昧。開敷即解脫。又葉以譬三慈者。覆水青葉譬眾生緣慈。覆水黃葉譬法緣慈。倚葉譬無緣慈。倚荷若出蓮生不久。無緣慈成得記不久。又根華子葉利益人蜂即檀。香氣即屍。生泥不辱即忍。增長即精進。柔濕即禪。不污即慧。齊此譬行妙也。蓮譬理即位。芽鑽皮粗住位。芽出皮細住位。鑽泥欲定位。齊泥未到位。出泥在水四禪位。禪定如水能洗欲塵。處水增長譬無色位。齊此譬觀行蓮華位。出水譬破見思。相似蓮華十信位。處空含而欲敷。譬十住位。鬚臺可識譬十行位。隨日開迴譬十迴向位。敷舒成就荷負蜂蝶。譬十地位。鬚葉零落臺子獨在。譬休息眾行。妙覺圓滿果上無事。真常湛然此皆譬位妙也。蓮有四微譬真性軌。蓮房內虛莖藕中空。譬觀照軌。臺房圍遶譬資成軌。此譬三法乘妙也。蓮成處空影臨清水。譬顯機顯應。影臨濁水譬冥機冥應。影臨風浪之水。譬亦冥亦顯機應。大經雲。闇中樹影夜影臨水。譬非冥非顯機應。此等譬感應妙也。若風搖蓮華。東昂西倒向南映北。下風則合上風則開者。即譬東湧西沒中湧邊沒等。此譬地動瑞。日暮華合譬入定瑞。日出華開譬說法瑞。遠望則紅近望則白。赤華青葉相映輝赫。譬放光瑞。流芳遍野譬栴檀風瑞。蕊粖飄颺譬天雨華瑞。風雨飄灑翻珠相棠。譬天鼓自然鳴瑞。此等皆譬神通妙也。華合未開。譬隱一乘分別說三。華葉正開譬會三歸一但說一乘。華落蓮存譬絕教冥理。若知如來常不說法。乃名多聞。此等譬說法妙也。從一藕邊更生一華。展轉復生無量蓮華。譬業生眷屬妙。從一蓮房墮子。在泥更生蓮華。展轉復生無量蓮華。譬神通眷屬妙。掘移彼藕。採彼蓮子種於此池。蓮華熾盛譬願生眷屬妙。彼池飛來如遊絲薄霧。入於此池蓮華熾盛。譬應生眷屬妙。魚鱉噞喁其下。蜂蝶翔集其上。譬眾生果報清涼之妙益。見者歡喜譬於因益。採用其葉譬三草益。採用其華譬妙小樹益。採用其蓮譬妙大樹益。採用其藕譬妙實事益。此等譬功德利益。如是等譬及餘無量譬喻以譬跡中十妙(云云)。次譬本者。譬如一池蓮華始熟。熟已墮落。投於泥水方復生長乃至成熟。如是展轉更生熟。歲月既積。遂遍大池華田佈滿。佛亦如是。本初修因證果已竟。為眾生故更起方便在生死中。示初發心復示究竟。數數生滅無數百千。本地垂應俯同凡俗。更修五行。烏蓮更生莖葉。譬更修聖行。蓮子四微稍稍增長。譬更修天行。荷葉始生譬更修梵行。蓮子墮泥。譬同諸惡更修病行。蓮芽始萌。譬同小善更修嬰兒行。如是三世益物不可稱計。遍滿法界。無非分身垂跡開跡廢跡等益(云云)。若非蓮華。何由遍喻上來諸法法譬雙辨故稱妙法蓮華也。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七下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716 妙法蓮華經玄義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八上   天台智者大師說   第二釋通名者。經一字也。具存胡音。應雲薩達磨分陀利脩多羅。薩達磨。此翻妙法。分陀利。此翻蓮華。已如上釋。脩多羅。或雲脩單蘭。或雲脩妒路。彼方楚夏。此土翻譯不同。或言無翻。或言有翻。釋此為五。一明無翻。二明有翻。三和融有無。四曆法明經。五觀心明經。言無翻者。彼語多含此語單淺不可以單翻複應留本音。而言經者。開善雲非正翻也。但以此代彼耳。此間聖說為經。賢說子史。彼聖稱經菩薩稱論。既不可翻宜以此代彼。故稱經也。既不可翻而含五義。一法本亦云出生。二雲微發亦云顯示。三雲湧泉。四雲繩墨。五雲結鬘。今秖作五義不可翻。今於一中作三。三五十五義。一教本二行本三義本。今廣釋之。言法本者。一切皆不可說。以四悉檀因緣則有言說。世界悉檀。說則為教本為人。對治則為行本。第一義悉檀則為義本。所言教本者。金口所說一言為本。流出無量言教。若通若別當時被物。聞即得道故。經言。一一脩多羅。復有無量脩多羅。以為眷屬。若後人不解。菩薩以佛教為本。作通論別論。申通別經。令佛意不壅尋者得道。良由其論有本故也。諸外道等雖有所說。不與脩多羅合。戲論無本不能得道。經是行本者。示人無諍法。導達通塞開明眼目。救治人病。如教脩行則起通別諸行。從此至彼入清涼池。至甘露地泥洹真法寶。眾生從種種門入。故知經是行本。經是義本者。尋一句詮於一義。尋無量句詮無量義。或尋一句詮於無量義。尋無量句詮於一義。若通若別尋詮會入。故經是義本。束此三種為法門者。教本即是聞慧。行本即是思慧。義本是脩慧。見真法本之義尚已多含。故不可翻也。或言出生例此可知。二含微發者。佛以四悉檀說。言辭巧妙次第詮量初中後善圓滿具足。如大海水漸漸轉深。聞教之者。初聞世界悉檀。次第領受。分別法相微有解生。漸漸增長明練通達。又遍讀諸異論廣知智者意。多聞強識以至成佛。就此即約教論微發。初聞為人。對治即能起行。始人天小行。次戒定慧入無漏行。見道修道遂證無學。從小入大終於妙覺。是約行論微發。初聞第一義悉檀。展轉增廣入於聞思。暖頂世第一。次入見諦得真第一義。次入脩道至無學。從小入大見似真中道。起自毫末終成合抱也。束此三發為法門者。依小乘即三種解脫髮。依大乘初住中。有教發是般若。行發即如來藏。理發是實相微發已自多含。故不可翻也。三含湧泉者。從譬為名也。佛以四悉檀說法。文義無盡法流不絕。若聞世界說一句。解無量句。月四月至歲。如風於空中自在無障礙。說初心解已如湧泉。何況後心何況如來。猶如石泉流潤遍益也。若聞為人對治。起無量行恆沙佛法種種法門。一行無量行入善境界。登八正直道。若聞第一義理若虛空。虛空之法不可格量。遍一切處。是名義湧泉。束此為法門者。教泉是法無礙辯。行泉即辭無礙辯。義泉即義無礙辯。樂說通三處。湧泉已自多含。故不可翻也。四含繩墨者。佛以四悉檀說。初聞世界裁愛見之邪教。不為邪風倒惑。得入正轍。即教繩墨也。若聞為人對治。遠離非道。入好正濟道品之路。即行繩墨也。若聞第一義裁愛見此岸。得至彼岸。不保生死亦不住無為。即義繩墨。束此為法門者。教裁邪即是正語。行裁邪即正業正精進正念正定等。義裁邪即正見正思惟等。繩墨已自多含。故不可翻。五含結鬘者。結教行理如結華鬘令不零落。世界悉檀結佛言教不零落。為人對治結眾行不零落。第一義結義理不零落。束此為法門者。結教成口無失。結行即身無失。結義即意無失亦是三種共智慧行。亦是三陀羅尼教不零落。是聞持陀羅尼。行不零落行陀羅尼。義不零落即總持陀羅尼。若作嚴身釋者。即是約教名智慧莊嚴。約行名福德莊嚴。約義即是所莊嚴。所莊嚴即是法身。為定慧莊嚴也。一切眾生皆有法身。法身體素天龍之所忽劣。若修學定慧莊嚴法身。則一切見敬也。舊雲。經含五義。今則經含十五義。豈可單漢翻胡。名含之釋如此(云云)。訓者訓常。今釋其訓。天魔外道不能改壞。名為教常。真正無雜無能踰過。名為行常。湛然不動決無異趣。名為理常。又訓法者。法可軌行可軌理可軌。今直釋訓已含六義。況胡言重複而可單翻耶。二言有翻者。亦為五。一翻為經。經由為義。由聖人心口故。今亦隨而釋之。謂教由行由理由。一切脩多羅。一切通別論。一切疏記等。皆由聖人心口是名教由。一切契理行。一切相似行。一切信行法行。皆由聖人心口。故以行為由。一切世間義。一切出世義。一切方便義。一切究竟義。皆由聖人心口。故以義為由。教由世界。行由為人對治。義由第一義悉檀。又言經者緯義。如世絹經。以緯織之龍鳳文章成。佛以世界悉檀說經。菩薩以世界緯織。經緯合故賢聖文章成。又約行論經緯。慧行為經行行為緯。經緯合故八正文章成。又約理論經緯者。詮真為經詮俗為緯。經緯合故二諦文章成。二翻為契者。契緣契事契義。世界說是契緣。隨宜說是契生善。隨對治說是契破惡。是為契事。隨第一義說。是契義。三翻法本者。即教行理本如前釋(云云)。四翻線者。線貫持教。行理令不零落。嚴身等義如前釋。又線能縫義。縫教使章句次第。堪可說法。如支佛不值十二部線。不能說法。世智辯聰亦不得經線。正語不成。又線能縫行。依經則行正。違經則行邪。又縫理者。理所不印。墮六十二邪。理所印者。會一究竟道也。五翻善語教。亦是善行教。亦是善理教。世界悉檀說即善語教。為人對治即善行教。第一義說即善理教。是名脩多羅有五種翻也。三和融有無者。昔佛法初度胡漢未明。言無翻者。乃是河西群學所傳。晚人承用加以此代彼。今傳譯煥爛方言稍通。豈苟執無翻。猶以多含為解。若多含者。何局五耶。若有翻者。以何為正義。寧種種。翻那得多。若翻脩多羅為經者。脩多羅有九。謂通別脩多羅藏等。何不見周正十二部中經部。三藏中有經藏耶。若翻為契法本等者。亦應改正十二部中有契部。法本部線部善語教部。三藏中應有線等藏。彼諸處皆不從此翻。何獨通脩多羅耶。釋論雲。般若尊重智慧輕薄。何得用輕翻重。若爾即是無翻家證。夫實相尊重不可說。遂得作胡言而說。何不得作漢語而翻。若不可翻亦不可說。此即有翻家證舊雲。涅槃含三德不可用滅度為翻。又梁武雲。滅度小乘法。不可用翻大涅槃。此未必爾。經言。有涅槃大涅槃。亦應有滅度大滅度。此經雲。如來滅度豈非大滅度。既以小滅度翻小涅槃。何得不以大滅度翻大涅槃。若謂滅度偏不含三德者。今作含釋。滅者即解脫。解脫必有其人。人即法身。法身不直身。必有靈智。靈智即般若。又大即法身。滅即解脫。度即般若。但標滅度含三宛然。何得無翻耶。若執一言則彼彼相是非。不達佛意已如上說。今和融有無虛豁義趣。若言無翻名含五義。於一一義更含三義。彌見其美。若作有翻於一一翻。亦具三義。轉益旨深。任彼有無何所乖諍。大經雲。我終不與世間共諍。世智說有我亦說有。世智說無我亦說無。如此通融於二家。無失而有理存焉。復次圓義無方處處通入。乃如上說。若正翻名。世諦不得混濫。今且據一名以為正翻。亦不使二家有怨。何者。從古及今譯胡為漢。皆題為經。若餘翻是正。何不改作契線。若傳譯僉然。則經正明矣。若等是無翻。何不標微發湧泉等。今正用經。於多含義強。含三法本三微發三湧泉。諸繩墨結鬘等義。亦含契線善語教。訓法訓常等。無不攝在經一字中。餘句亦如是。諸大小乘教。皆以經為通名故。不用餘句也。四曆法明經者。若以經為正翻。何法是經。舊用三種。一用聲為經。如佛在世金口演說。但有聲音詮辯。聽者得道。故以聲為經。大品雲。從善知識所聞也。二用色為經。若佛在世可以聲為經。今佛去世紙墨傳持。應用色為經。大品雲從經卷中聞三用法為經內。自思惟心與法合不由他教亦非紙墨但。心曉悟即法為經。故雲。脩我法者。證乃自知(云云)。三塵為經。施於此土。耳識利者。能於聲塵分別取悟。則聲是其經於餘非經。若意識利者。自能研心思惟取決。法是其經於餘非經。眼識利者。文字詮量而得道理。色是其經於餘非經。此方用三塵而已。餘三識鈍。鼻臭紙墨則無所知。身觸經卷亦不能解。舌噉文字寧別是非。若他土亦用六塵。亦偏用一塵。如淨名曰。以一食施於一切。於食等者於法亦等。於法等者於食亦等。此即偏用舌根所對為經。或有國土以天衣觸身即得道。此偏用觸為經。或見佛光明得道。此偏用色為經。或寂滅無言觀心得道。此偏用意為經。如眾香土以香為佛事。此偏用香為經。他方六根識利。六塵得為經。此土三根識鈍。鼻不及驢狗鹿等。雲何於香味觸等。能得通達。問根利故於塵是經。鈍者塵則非經耶。答六塵是法界。體自是經。非根利取方乃是經。何者。大品雲。一切法趣色。是趣不過此色。能詮一切法。如黑墨色。一畫詮一。二畫詮二。三畫詮三。豎一畫則詮王。足右畫則詮丑。足左畫則詮田。出上詮由。出下詮申。如是迴轉詮不可盡。或一字詮無量法無量字共詮一法。無量字詮無量法。一字詮一法。於一黑墨小小迴轉。詮量大異。左迴詮惡右迴詮善。上點詮無漏下點詮有漏。殺活與奪毀譽苦樂。皆在墨中。更無一法出此墨外。略而言之。黑墨詮無量教無量行無量理。黑墨亦是教本行本理本。黑墨從初一點至無量點。從點至字從字至句。從句至偈。從偈至卷。從捲至部。又從點一字句中。初立小行後著大行。又從點字中初見淺理後到深理。是名黑色教行義三種微發又從黑色湧出點。出字句偈不可窮盡。湧出諸行無盡。湧出義無盡。是名黑色具三湧泉。又約黑色裁教行義邪。又約黑色結教行義鬘。又以嚴身。又色是由。由色故縛有六道生死。由色故脫有四種聖人。又色訓法。法色故能成教行理。又色是常。色教不可破。色行不可改。色理不可動。又色不可翻。色義多含故。又色可翻名色為經。故見色經時知色愛見。知色因緣生法。知色即空即假即中。色即法界。總含諸法。法界文字文字即空。無點無字無句無偈。句偈文字畢竟不可得。是名知字非字非字亦字。墨色是經。為法本者若於墨字生瞋。斷他壽命。若於墨字起愛而作盜婬。乃至於墨起癡。而生邪見。當知。墨字是四趣本。若於墨字生慈生捨。乃至生正見者。當知。墨字是人天本。若知墨字是果報無記。無記是苦諦。於報色生染即是集諦。知字因緣所成苦空無我是道諦。既知字非字不生字倒。諸煩惱滅即滅諦。知字四諦。知字四諦能生暖頂。若向若果賢聖解脫。當知。墨字是聲聞本。若於字不了名無明。於字起愛恚是諸行。分別字好醜是識。識於字名名色。字涉於眼名六入。字塵對根名為觸。納領染著即是受。纏綿不捨是愛。竭力推求是取。取則成業名為有。有能牽果是名生老病死。苦輪不息。是則十二因緣本。若能知字非字。無明即滅不至於行。乃至不至老死。無明滅則老死滅。當知。此字是辟支佛本。若知字即空非滅。已空字性本空。空中無愛恚。乃至無邪正。字不可得。知字者誰。雲何眾生妄生取捨起慈悲誓願行六度。濟眾生入如實際。亦無眾生得滅度者。當知。此字是菩薩本。若知字非字。非字非非字。無二邊倒名淨。淨則無業名我。我則無苦名樂。無苦則無生死名常。何以故。字是俗諦。非字是真諦。非字非非字是一實諦。一諦即三諦。三諦即一諦。是名境本。若知墨字從紙筆。心手和合而成。一一字推不得一字。一一點推亦不得字。則無所不得心手即不得能。無能無所知能所誰。是一切智本。字雖非字非字而字。從心故有點。從點有字。從字有句從句有偈。從偈有行從行有卷。從卷有帙從帙有部。從部有藏從藏有種種分別。是道種智本。雖非字非非字。而雙照字非字。是為一切種智本。雪山為八字捨所愛身。是為行本。我解一句乃至半句。得見佛性入大涅槃。即是位本。我得三菩提。皆由聞經及稱善哉。字即乘本。若忘失句逗還令通利。與其三昧及陀羅尼。即感應本。依文學通即神通本。依字故得語即說法本。說字教他即眷屬本。勤學此字祿在其中。即利益本。如此解字手不執卷。常讀是經。口無言聲遍誦眾典。佛不說法恆聞梵音。心不思惟普照法界。如此學問豈不大哉。當知。黑字是諸法本。青黃赤白亦復如是。非字非非字。雙照字非字。不可說非不可說。不可見非不可見。何所簡擇何所不簡擇。何所攝何所不攝。何所棄何所不棄。是則俱是。非則悉非。能於黑色通達一切。非於一切非通達一切。是通達一切。非非非是一切法邪。一切法正。若於黑色不如是解。則不知字與非字。黃白赤青有對無對。皆不能知。若於黑色通達。知餘色亦如是。此即法華經意。以色為經也。聲塵亦如是。或一聲詮一法(云云)。耳根利者。即解聲愛見因緣。即空即假即中。知脣舌牙齒皆不可得。聲即非聲。非聲亦聲。非聲非非聲。聲為教行義本種種等義。皆如上說。即是通達聲經。香味觸等亦復如是。文雲。一切世間治生產業。皆與實相不相違背。即此意也。外入皆經。周遍法界者。內入亦如是。內外入亦如是。經雲。非內觀得解脫。亦不離內觀(云云)。是則一塵達一切塵。不見一塵一切塵。通達一塵一切塵。於一識分別一切識亦不見一識一切識。而通達一識一切識。自在無礙平等大慧。何者是經何者非經。若欲細作。於一一塵識例可解。有翻無翻以三義織之。後用三觀結之(云云)。歷諸教分別經者。若言理絕文字。文字是世俗。寄字詮理理可是經。文字非經。六塵等皆是經詮。非正經也。此即三藏中經耳。若無離文字說解脫義。文字性離即是解脫。六塵即實相無二無別。如上所說者。圓教中經也。帶三方便作此說者。方等中經也。帶二方便如此說者。般若中經也。帶一方便作如此說者。華嚴中經也。五明觀心經者。皆類上為四也。一類無翻者。心含善惡諸心數等。當知。此心諸法之都何可定判。若惡是心。心不含善及諸心數。若善是心。心不含惡及諸心數。不知何以目心。以略代總。故知略心能含萬法。況不含五義耶。華嚴雲。一微塵中有三千大千世界經卷。即其義也。心是法本者。釋論雲。一切世間中無不從心造。無心無思覺。無思覺無言語。當知。心即語本。心是行本者。大集雲。心行大行遍行。心是思數。思數屬行陰。諸行由思心而立。故心為行本。心是理本者。若無心理與誰含。以初心研理恍恍將悟。稍入相似則證真實。是為理本。心含微發者。初剎那心微微而有。次心若存若亡。次漸增長後則決定。暢心而發口。是語微發。初心習行行猶微弱。次少樹立。後成大行即行微發。初觀心不見心理。更脩髣拂。乃至相似真實即理微發。心含湧泉者。心具諸法障故不流。如土石壓泉。去壅湧溜。若不觀心心闇不明。所說不長。若觀心明徹則宣辯無方。流溢難盡。豈非語湧泉。若不觀心行則有間。以觀心故唸唸相續。翻六蔽成六度。六度攝一切行。是行湧泉。若能觀心如利钁斲地。磐石沙鹵理水清澄滔滔無竭即義湧泉。心含結鬘者。觀念不謬得一聞持。穿文無失。觀心得定共力。穿行無失。觀心得道共力。穿義無失。又觀心得定慧嚴顯法身。此皆可解。又心是繩墨若觀心得正語離邪倒說。觀心正則勉邪行。心無見著則入正理。事行如繩理行如墨。彈愛見木成正法器也。是為心經多含。略示十五義(云云)。二類有翻明觀者。心即是由。三義由心。一切語言由覺觀心。一切諸行由于思心。一切義理由於慧心。經雲。諸佛解脫。當於眾生心行中求。心是經緯以覺為經。以觀為緯織成言語。又慧行心為經。行行心為緯。織成眾行。心豎緣理為經。心橫緣理為緯織成義理(云云)。又觀境為經觀智為緯。觀察迴轉織成一切文章。又心即是契觀慧契境是契緣。契樂欲心為契教。契便宜對治心為契行。契第一義心契理心為法本。心為線者如前(云云)。心為善語教者。法之與語俱通善惡。今以善法善語定之。心之與觀亦通善惡。今以善心善觀定之。即是善語教。善行善理故。心具三義。心是可軌者。若無觀則無規矩。以觀正心王心王正故。心數亦正。行理亦爾。心王契理數亦契理。故名可軌也。心常者。心性常定猶如虛空。誰能破者。又惡覺不能壞善覺。邪行不干正行。邪理不壞正理。故心名常。隨諸事釋。一一向心為觀。觀慧彌成於事無乖。如火益薪事理無失。即文字無文字。不捨文字而別作觀也。三類和融有無明觀者。可解(云云)。四類曆法為觀者。若小乘明惡中無善。善中無惡。事理亦然。此則噁心非經。則無多含之義。隘路不受二人並行。若大乘觀心者。觀噁心非噁心。亦即惡而善。亦即非惡非善。觀善心非善心。亦即善而惡。亦非善非惡。觀一心即三心。以此三心歷一切心。歷一切法。何心何法而不一三。一切法趣此心。一切心趣此法。如此觀心為一切語本行本理本。有翻五義無翻五義。一一於心解釋無滯。遍一切心無不是經。大意可領。不俟多記也。   △第二顯體者。前釋名總說文義浩漫。今頓點要理正顯經體。直辨真性。真性非無二軌。欲令易解是故直說。後顯宗用。非無初軌偏舉當名耳。體者。一部之指歸。眾義之都會也。非但會之至難。亦乃說之不易文雲。是法不可示言辭相寂滅。大經雲。不生不生不可說。又雲。有因緣故亦可得說。今略開七條。一正顯經體。二廣簡偽。三一法異名。四入體之門。五遍為眾經體。六遍為諸行體。七遍一切法體。正顯體。更明四意。一出舊解。二論體意。三正明體。四引文證。北地師用一乘為體。此語奢漫未為簡要。一乘語通濫於權實。若權一乘都非經意。若實一乘義該三軌。顯體不明故不用。又有解言。真諦為體。此亦通濫。小大皆明真諦。小乘真諦故不俟言。大乘真諦亦復多種。今以何等真諦為體故不用。又有解言。一乘因果為體。今亦不用。何者一乘語通已如前說。又因果二法猶未免事。雲何是體。事無理印則同魔經。雲何可用。有人解乘體通因果。果以萬德為體因以萬善為體。引十二門論雲。諸佛大人所乘。文殊觀音等所乘。又引此經。佛自住大乘即果也。諸子乘是寶乘。是因乘也。又引普賢觀大乘因果皆是實相。私問因果之乘為變為不變。若變誰是能通。誰是所通。若不變因果。則並皆無此理。若別有法通因果。當知。因果非果者經體也。十二門論雲。大人佛不行故名乘。豈應以不行證因果乘也。法華佛自住大乘者。此乃乘理以御人。非住果德也。普賢觀明因果。皆指實相。雲可將實相證於因果耶。今皆不用。有人明因乘。以般若為本。五度為末果。乘以薩婆若為本。餘為末。又因乘狹果乘廣。又般若相應心是一體乘。不相應心是異體乘。又無所得相應行是近乘。低頭舉手有所得是遠乘。又六度有世出世雜是遠乘。三十七品但出世名近乘。又四句度與品悉無得。又度與品俱有得。又度雜品不雜。又品雜度不雜(云云)。私謂。般若為乘本者。於今經是白牛非經體也。薩婆若為乘本者。於今經是道場所成果。亦非乘體。因乘狹者是縱義。果乘廣者是橫義。悉非今經乘體。般若相應心無所得近遠等。於今經悉是莊校儐從。都非乘體。那忽於皮毛枝葉而興諍論耶。喧怒如此誰能別之。有人引釋論。以六度為乘體。方便運出生死。慈悲運取眾生。於今經般若是牛。五度是莊挍。方便是儐從。慈悲是軒亦非乘體。中邊分別論雲。乘有五。一乘本謂真如佛性。三乘行謂福慧。三乘攝謂慈悲。四乘障謂煩惱。是煩惱障行解等是智障。五乘果謂佛果也。唯識論雲。乘是出載義。由真如佛性出福慧等行。由此行出佛果。由佛果載出眾生。攝大乘論乘有三。一乘因謂真如佛性。二乘緣謂萬行。三乘果謂佛果也。法華論明乘體。謂如來平等法身。又雲。如來大般涅槃。此兩文似如隱顯耳。發心低頭舉手等名乘緣。十二門論明乘本。謂諸法實相乘主。謂般若乘助。謂一切行資成乘至。至薩婆若。此五論明乘體同而莊挍小異。於今經明乘體。正是實相不取莊挍也。若取莊挍者。則非佛所乘乘也。二論體意者。何意須用此體。釋論雲。諸小乘經。若有無常無我涅槃三印印之。即是佛說。修之得道。無三法印即是魔說。大乘經但有一法印。謂諸法實相名了義經能得大道。若無實相印是魔所說。故身子雲。世尊說實道。波旬無此事。何故小三大一。小乘明生死與涅槃異。生死以無常為初印。無我為後印。二印印說生死。涅槃但用一寂滅印。是故須三。大乘生死即涅槃。涅槃即生死。不二不異。淨名曰。一切眾生常寂滅相。即大涅槃。又雲。本自不生今則無滅。本不生者。則非無常無我相。今則無滅者。則非小寂滅相。唯是一實相。實相故言常寂滅相即大涅槃。但用一印也。此大小印印半滿經。外道不能雜。天魔不能破。如世文符得印可信。當知。諸經畢定須得實相之印。乃得名為了義大乘也。三正顯體者。即一實相印也。三軌之中取真性軌。十法界中取佛法界。佛界十如是中取如是體。四種十二因緣中取不思議不生不滅。十二支中取苦道即是法身。四種四諦中取無作四諦。於無作中唯取滅諦。七種二諦中取五種二諦。五二諦中唯取真諦。五三諦中取五中道第一義諦。諸一諦中取中道一實諦。諸無諦中取中道無諦也。若得此意。就智妙中簡乃至十妙。一一簡出正體。例可知也。若譬喻明義。如樑柱綱紀一屋。非梁非柱即屋內之空。柱樑譬以因果。非梁非柱譬以實相。實相為體非樑柱也。屋若無空無所容受。因果無實相無所成立。釋論雲。若以無此空一切無所作。又譬如日月綱天。公臣輔主日月可二。太虛空天不可二也。臣將可多主不可多也。為此義故。須簡出正體。如三軌成乘。不縱不橫不即不離。顯示義便。須簡觀照等。唯指真性當名。正意分明三軌既然。餘法例爾(云云)。四引證者。序品雲。今佛放光明助顯實相義。又雲。諸法實相義已為汝等說。方便品雲。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偈中雲。諸佛法久後要當說真實。又雲。我以相嚴身為說實相印。身子領解雲。世尊說實道波旬無此事。又雲。安住實智中我定當作佛。法師品雲。開方便門示真實相。安樂行雲。觀諸法如實相。壽量雲。如來如實知見。普賢觀雲。昔於靈山廣說一實之道。又雲。觀於一實境界故。知諸佛為大事因緣。出現於世。秖令眾生開佛知見。見此一實。非因非果之理耳。經文在茲可為明證也。   ○二廣簡偽者。夫正體玄絕一往難知。又邪小之名亂於正大。譬如魚目混雜明珠。故須簡偽。即為六意。一就凡簡。二就外簡。三就小簡。四就偏簡。五就譬簡。六就悟簡。一就凡簡者。釋論雲。世典亦稱實者。乃是護國治家稱實也。外道亦稱實者。邪智僻解謂為實也。小乘稱實者。厭苦蘇息。以偏真為實也。如是等但有實名。而無其義。何者世間妖幻道術亦稱為實。多是鬼神魅法。此法入心迷醉狂亂。自衒善好謂勝真實。立異動眾示奇特相。或髑髏盛屎。約多人前張口大咽。或生魚臭肉增狀餔食。或裸形弊服誇傲規矩。或直來直去不問不答。種種譎詭□誘無智。令信染惑著。著已求脫叵得。內則病害其身。外則誅家滅族。禍延親裡現受眾苦。後受地獄長夜之苦。生生障道無解脫期。此乃世間現見何實可論。鈍使愛論攝。若周孔經籍。治法禮法兵法醫法。天文地理八卦五行。世間墳典孝以治家忠以治國。各親其親各子其子。敬上愛下仁義揖讓。安於百姓霸立社稷。若失此法彊者陵弱。天下焦遑民無聊生。鳥不暇棲獸不暇伏。若依此法。天下太平牛馬內向。當知。此法乃是愛民治國。而稱為實。金光明雲。釋提桓因種種勝論。即其義也。蓋十善意耳。修十善上符天心。諸天歡喜求天然報。此法為勝。故言勝論耳。又大梵天王說出欲論。即是修定出欲淤泥。亦是愛論攝耳。世又方術服藥長生。練形易色飛仙隱形者。稱此藥方祕要真實。此亦愛論鈍使攝耳。二就外簡者。即是外道典籍也。若服藥求知聰利明達。推尋道理。稱此藥方為勝為實者。藥力薄知不能鑒遠。觸藥則失藥歇則失。亦非實也。若此間莊老無為無慾。天真虛靜息諸誇企。棄聖絕智等。直是虛無其抱。尚不出單四見外。何關聖法。縱令出單四見外。尚墮複四見中。見網中行非解脫道。若外國論力。受梨昌募。撰五百明難。其一雲。瞿曇為一究竟道。為眾多究竟道。佛言。但一究竟道。論力雲。雲何諸師各各說究竟道。佛指鹿頭。汝識其不。論力言識。究竟道中其為第一。佛言。若其得究竟道。雲何自捨其道。為我弟子耶。論力即悟歎佛法中獨一究竟道。又如長爪雲。一切論可破。一切語可轉。觀諸法實相。於久不得一法入心。釋論雲。長爪執亦有亦無見。又雲。亦計不可說見。如斯流類。百千萬種虛妄戲論。為惑流轉。見網浩然邪智瀾漫。觸境生著。或時褶揲有無為有。無有無無為無。有非有非無為有。無非有非無為無。百千番牒悉皆見倒。生死諸邊非真實也。大經雲。被無明枷繫生死柱。遶二十五有不能得脫。即此義也。三就小簡者。聲聞法中亦云離有離無名聖中道。大集雲。拘鄰如沙門。最初獲得真實之知見。然小乘不運大悲不濟眾生。功德力薄不求作佛。不深窮實相。則智慧劣弱。雖雲離有離無名聖中道。乃以斷常二見為二邊。真諦為中道。真無漏慧名為見。證涅槃法名為知。雖斷見思除滅分段。而住草庵。非究竟理。對前生死有邊。即是涅槃無邊。二俱可破可壞。非真實道。故不名實相也。四就偏簡者。諸大乘經。共二乘人帶方便說者。名字既同義須分別。如摩訶衍中雲。三乘之人。同以無言說道斷煩惱。中論雲。諸法實相三人共得者。二乘之人雖共稟無言說道。自求出苦無大悲心。得空則止。鈍根菩薩亦爾。利根菩薩大悲為物。深求實相。共實相者智如螢火。是故非實。不共實相智如日光。是故為實。大經雲。第一義空名為智慧。二乘但空空無智慧。菩薩得不但空即中道慧。此慧寂而常照。二乘但得其寂。不得寂照故非實相。菩薩得寂又得寂照。即是實相。見不空者復有多種。一見不空次第斷結。從淺至深。此乃相似之實非正實也。二見不空具一切法。初阿字門則解一切義。即中即假即空不一不異。無三無一二乘但一即。別教但二即。圓具三即。三即真實相也。釋論雲。何等是實相。謂菩薩入於一相。知無量相。知無量相。又入一相。二乘但入一相。不能知無量相。別教雖入一相。又入無量相。不能更入一相。利根菩薩即空故入一相。即假故知無量相。即中故更入一相。如此菩薩深求智度大海。一心即三。是真實相體也。華嚴不共二乘。但約菩薩三智次第。得亦非正實。不次第得者是正實也。若方等中四人得三智。三人為虛一人為實。大品三慧說三智屬三人。前二不深求淺而非實。後一人深求一心三智。是故是實。此經汝實我子無復四三之人。十方諦求更無餘乘。但一實相智。決了聲聞法。但說無上道純是一實體也。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八上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八下   天台智者大師說   大經雲。一實諦者則無有二。無有二故名一實諦。又一實諦名無虛偽。又一實諦無有顛倒。又一實諦非魔所說。又一實諦名常樂我淨。常樂我淨無空假中之異。異則為二。二故非一實諦。一實諦即空即假即中無異無二。故名一實諦。若有三異則為虛偽。虛偽之法不名一實諦。無三異故即一實諦。若異即是顛倒未破。非一實諦。無三異故無顛倒。無顛倒故名一實諦。異者不名一乘。三法不異具足圓滿。名為一乘。是乘高廣眾寶莊挍。故名一實諦。魔雖不證別異空假。而能說別異空假。若空假中不異者。魔不能說。魔不能說名一實諦。若空假中異者名顛倒。不異者名不顛倒。不顛倒故無煩惱。無煩惱故名為淨。無煩惱則無業。無業故名為我。無業故無報。無報故名樂。無報則無生死。無生死則名常。常樂我淨名一實諦。一實諦者即是實相。實相者即經之正體也。如是實相即空假中。即空故破一切凡夫愛論。破一切外道見論。即假故破三藏四門小實。破三人共見小實。即中故破次第偏實。無復諸顛倒小偏等。因果四諦之法。亦無小偏等三寶之名。唯有實相因果。四諦三寶宛然具足。亦具諸方便因果四諦三寶。何以故。實相是法界海故。唯此三諦即是真實相也。又開次第之實。即是圓實證道是同故。又開三人共得實。深求即到底故。又開三藏之實。決了聲聞法。又開諸見論實。於見不動而修道品故。又開諸愛論實。魔界即佛界故。行於非道通達佛道。一切諸法中悉有安樂性。即絕待明實是經體也。五譬簡者。今借三喻正顯偽真。兼明開合破會等意。一譬三獸渡河。同入於水。三獸有強弱河水有底岸。兔馬力弱。雖濟彼岸浮淺不深。又不到底。大象力強俱得底岸。三獸喻三人水喻即空。底喻不空。二乘智少不能深求。喻如兔馬。菩薩智深喻如大象。水軟喻空。同見於空不見不空。底喻實相菩薩獨到。智者見空及與不空。到又二種。小象但到底泥。大象深到實土。別智雖見不空。歷別非實。圓見不空窮顯真實。如是喻者。非但簡破兔馬二乘非實。亦簡小象不空非實。乃取大象不空。為此經體也。此約空中共為真諦。作如此簡也。二譬頗梨如意兩珠。相似形類欲同。而頗梨但空。不能雨寶。如意珠亦空亦雨寶。頗梨無寶以喻偏空。如意能雨以喻中道。此就有無合為俗簡偽顯真。今經體同如意也。又但約一如意珠為譬者得珠。不知力用。唯珠而已。智者得之多有所獲。二乘得空證空休息。菩薩得空。方便利益普度一切。此就含中真諦。簡其得失也。今經如智者得如意珠。以為經體。三譬如黃石中金。愚夫無識視之謂石。擲在糞穢都不顧錄。估客得之融出其金。保重而已。金匠得之。造作種種釵釧鐶鐺。仙客得之練為金丹。飛天入地捫摸日月。變通自在。野人喻一切凡夫。雖具實相不知修習。估客喻二乘。但斷煩惱礦保即空金。更無所為。金匠喻別教菩薩。善巧方便知空非空。出假化物莊嚴佛土。成就眾生。仙客喻圓教菩薩。即事而真。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得一身無量身。普應一切。今經但取金丹實相。以為經體也。就同而為喻。從初至後同是於金。凡夫圓教俱是實相也。就異為喻者。初石異金。次金異器。器異丹。丹色淨徹類若清油。柔軟妙好豈同環釧。狀乖色別故不一種。此就與奪破會簡其得失。引此三喻者。前喻根性。根性有淺深。淺得其空深得其假。又得其中。次喻三情。初情但出苦。不志求佛道。見真即息。次情歷別不能圓修。後者廣大遍法界求。第三喻三方便。二乘方便少守金而住。別教方便弱。止能嚴飾營生。圓教方便深。故能吞雲納漢。今明此經實相之體。如大象得底。堅不可壞以譬體妙。圓珠普雨譬其用妙。巧智成仙譬其宗妙。如此三譬即是三德。不縱不橫名為大乘。於大乘中別指真性。以為經體。六就悟簡者。夫法相真正誠如上說。行未會理豈得名諦。徒勞四說逐悟生迷。聞粖謂軟聞雪謂冷。聞貝謂硬聞鵠謂動。終不能見乳之真色。情闇夜遊何能到諦。叫喚求食無有飽理。執己為實餘是妄語。此有彼無是非互起。更益流動雲何名諦。若欲見諦慚愧有羞。苦到懺悔。機感諸佛禪慧開發。觀心明淨信解虛融。爾時猶名闇中見杌。髣拂不明。人木蟲塵尚不了了。若能安忍法愛不生。無明豁破如明鏡不動淨水無波。魚石色像任運自明。清淨心常一如是尊妙人。則能見般若。金錍抉眼。一指二指三指分明。爾時見色言有亦是。言無亦是。雲何有是的的之色。與眼相應。諦諦之理與智相稱。名之為有。雲何為無。無復堅冷軟動之相。名之為無。論雲。一切實一切非實。亦實亦不實。非實非不實。如是皆名諸法之實相。如舍利弗安住實智中。我定當作佛。為天人所敬。爾時乃可謂永盡滅無餘。是名真實見體。故涅槃雲。八千聲聞。於法華中見如來性。如秋收冬藏更無所作。約理明無所作。此是究竟之理也。約教無所作。聞此教已更不他聞也。約行無所作者。修此行已更不改轍。如是等種種無所作義(云云)。略而言之。隨智妙悟得見經體也。當以隨智妙悟意。歷諸諦境中。節節有隨情智情智種種分別。簡餘情想。唯取隨智明見經體也。   ○三一法異名者更為四。一出異名。二解釋。三譬顯。四約四隨。一出異名者。實相之體秖是一法。佛說種種名。亦名妙有真善。妙色實際畢竟空。如如涅槃虛空佛性。如來藏中實理心。非有非無中道第一義諦。微妙寂滅等。無量異名悉是實相之別號。實相亦是諸名之異號耳。惑者迷滯執名異解。經雲。無智疑悔則為永失。小乘論師專於名相而起諍競。非法毀人。世代倣學為法怨讎。大乘學者亦復如是。學妙有者自稱至極。聞畢竟空而生誹謗。不受其法不耐其人。學畢竟空者。自類朋聚。引正向己。推邪與他。皆不識天主千名。聞釋提桓因而喜。聞捨脂夫而恚。恭敬帝釋慢辱拘翼。將恐其福不補其失。實相亦爾。同是一法豈可謗一信一耶。二解釋者。小乘名體由來易簡。置而不論。今所分別。但約別圓八門。更為四句。一名義體同。二名義體異。三名義同而體異。四名義異而體同。初句者。妙有為名。真善妙色為義。實際為體次以畢竟空為名。如如為義涅槃為體。次以虛空佛性為名。如來藏為義。中實理心為體。次以非有非無中道為名。第一義諦為義。微妙寂滅為體。如是等名字。所以理趣雖殊而同用一門。意無有別。故言名義體同也。第二句名義體異者。如妙有是名。畢竟空是義。如來藏為體。又空是名。如來藏為義。中道是體。又如來藏為名。中道為義。妙有為體。又中道是名。妙有為義空為體。如是等四門更互不同。三種皆別。故言名義體異也。第三句名義同而體異者。如妙有為名。妙色為義。畢竟空為體。是則二同一別。故言名義同而體異。又空為名。如如為義妙有為體。此亦二同一別。餘兩門亦如是。故言名義同而體異也。第四句名義異而體同者。如妙有等名名不同。真善色等義義有異。而同歸一體更無二趣。故言名義異而體同。三門亦如是。前三句名義皆不融。初句尋一名得一義得一體。當門圓融不關餘事。第二句尋異名識異義異體。體義名最不融。此易可知。第三句體既不融。名義雖同終成不合。皆是別門明義。不得意者諍從此起。或小陵大或大奪小。何者。小乘欲斷生死。聞畢竟不但空。順其情慾。謂是但空。執此起諍。又小乘欲斷生死故非有。破執涅槃病故非無聞中道非有非無。扶其小情謂是已典非有非無。故於二門多起諍競。若聞中實理心與小相乖。則不起諍。何者。二乘翫空。而今聞有二乘灰身滅智。今聞心智與彼情乖。故不執作諍也。是以小陵盜大故諍。大奪小者。大乘學者。見共三乘人空門非空非有門。名同二乘不見深意。即推屬誑相不真宗。但取妙有亦空亦有兩門。引是圓常之法。輸二不輸二。此諍少可。若知空是不但。非有非無是遮二邊者。則四門俱奪。而小苦諍於二門。又大乘四門名義不融。門門各諍自相吞噬況爾。小乘。野干陵奪師子。寧當不噉爾乎。三句生諍非今經體也。第四句名義異而體同。體有眾義功用甚多。四門隨緣種種異稱。以體融故圓應眾名。法體既同。異名異義而不諍也。其相雲何。今當略說。無量義雲。無量義者從一法生。其一法者。所謂實相。實相之相無相不相。不相無相名為實相。此從不可破壞真實得名。又此實相諸佛得法。故稱妙有。妙有雖不可見諸佛能見。故稱真善妙色。實相非二邊之有。故名畢竟空。空理湛然非一非異。故名如如實相寂滅。故名涅槃。覺了不改故名虛空。佛性多所含受。故名如來藏。寂照靈知故名中實理心。不依於有亦不附無。故名中道。最上無過故名第一義諦。如是等種種異名。俱名實相。種種所以。俱是實相功能。其體既圓名義無隔。蓋是經之正體也。復次諸法既是實相之異名。而實相當體。又實相亦是諸法之異名。而諸法當體。妙有不可破壞故名實相。諸佛能見故名真善妙色。不雜餘物名畢竟空。無二無別故名如如。覺了不變故名佛性。含備諸法故名如來藏。寂滅靈知故名中實理心。遮離諸邊故名中道。無上無過名第一義諦。隨以一法當體。隨用立稱。例此可知。大經雲解脫之法多諸名字。百句解脫秖一解脫。大論雲。若如法觀佛般若與涅槃是三則一相。其實無有異。若得此意。知種種名皆名實相。亦名般若亦名解脫。三法亦是諸法名。諸法亦是三法體(云云)。三譬顯者。譬如一人名金師。能鍛金其體黃。譬初句法也。譬如一人名青。而能作漆其身白淨。又一人名烏。能研朱其身則紫。如是等無量百千。名技身異。譬第二句。譬如百人同姓同名。同解一技而其身各異。譬第三句。譬如一人遭亂家禍。處處換姓處處變名。如張儀範蠡之類。涉多官職身備眾位。若從多技得名書畫金鐵等師。若從文官儒林中散。若從武官熊渠次飛。隨處換名譬名異。隨技得稱譬義異。而體是一更非異人。經言王家力士一人當千。此人未必力敵於千。直以種種技藝能勝千故。故稱當千。工遍眾技無技不通。仕具眾位無官不歷。是不可壞人。妙技術人。有體氣人無過患人。遍通達人能破敵人。上族姓人富財技人。多知人中庶信直人。頂蓋人。譬第四句法也。譬顯冷然。故知前三句屬別意。後一句屬圓意也。四約四隨者。問實相一法。何故名義紛然。答隨彼根機。種種差別赴欲赴宜。赴治赴悟。例如世人學數則捨大。修衍則棄小。習空則惡有。善地則彈中。既不欲聞聞之不悅。無心信受不滅煩惱。不發道心。各於己典偏習成性。得作未來聞法根緣。如來於時以佛眼觀其信等諸根。以若干言辭隨應方便。而為說法。為有根性說妙有真善妙色。不違不逆。信戒忍進蕩除空見即能悟入。契於實相。為空根性說畢竟空如如涅槃等。諦聽諦受以善攻惡。無相最上。為亦空亦有根性。說虛空佛性如來藏中實理心。欣然起善離非心淨。為非空非有根性者。即說非有非無中道。遮於二邊。不來不去不斷不常不一不異等。欲得聽聞。欣如渴飲。信樂修習眾善發生。執見皆祛無惡不盡。第一義理豁然明發。隨此四根故四門異說。說異故名異。功別故義異。悟理不殊體終是一。故求那跋摩雲。諸論各異端。修行理無二。偏執有是非。達者無違諍。故四隨殊唱。是一實之異名耳。   ○第四明入實相門者。夫實相幽微其理淵奧。如登絕壑必假飛梯。欲契真源要因教行。故以教行為門。下文雲。以佛教門出三界苦。佛子行道已來。世得作佛。門名能通。此之謂也。略為四意。一略示門相。二示入門觀。三示粗妙。四示開顯。示門相者。夫佛法不可宣示。赴緣說者。必以四句詮理。能通行人入真實地。大論雲。於如是法說第一義悉檀。所謂一切實一切不實。一切亦實亦不實。一切非實非不實。如是皆名諸法之實相。實相尚非是一那得言四。當知。四是入實相門耳。又雲。四門入清涼池。是門無礙。非唯利者得入。鈍者亦入。非唯定者。散心專志精進者亦得入。又雲。般若有四種相。所謂有相無相。乃至非有非無相。般若尚非一相雲何四相。當知亦是入般若門也。又雲。般若波羅蜜。譬如大火焰四邊不可取。邪見火燒故。若不觸火溫身熟食。若觸火者火則燒身。身既被燒溫食無用。四門本通般若。除煩惱辦大事。若取著者則成邪見。燒於法身。法身既燒四門通何等。若不觸火門則能通也。若以佛教為門者。教略為四(云云)。若於一教以四句詮理。即是四門。四四合為十六門。若以行為門者。稟教修觀因思得入。即以行為門。藉教發真則以教為門。若初聞教如快馬見鞭影。即入正路者。不須修觀。若初修觀。如夜見電光即得見道者。不更須教。並是往昔善根習熟。今於教門得通名為信行。於觀門得通名法行。若聞不即悟應須修觀。於觀悟者轉成法行。若修觀不悟更須聽法。聽法得悟轉名信行。教即為觀門。觀即為教門。聞教而觀觀教而聞。教觀相資則通入成門。教觀合論則有三十二門此語其大數耳。細尋於門實有無量。五百身因三十二不二門。善財遊法界值無量知識。說無量教門無量觀行。如喜見城千二百門。實相法城豈唯一轍。經雲。說種種法門宣示於佛道。今且約四教。明十六門相。三藏四門者。初明有門。謂生死法本非世性微塵父母所作。乃是無明正因緣法。出生諸行。煩惱業苦三道。悉皆是有。一切有為無常苦空無我。能發得暖頂世第一法。發真無漏因用真修道。此則道諦亦是有。子果既斷。得有餘無餘涅槃。故大集雲。甚深之理不可說。第一實義無聲字。陳如比丘。於諸法獲得真實之知見。此則因滅會真真亦是有。此是諸阿毘曇論之所申。見有得道即有門也。二空門者。即是彼教析正因緣。無明老死苦集二諦。三假浮虛破假實。悉入空平等發真無漏。因空見真空。即第一義之門也。故須菩提。在石室觀生滅無常。入空因空得道見佛法身。恐此是成實論之所申也。三明有空門者。即是彼教明正因緣生滅。亦有亦空。若稟此教。能破偏執有無之見。見因緣有空發真無漏。因有無見真有無。即是第一義之門也。此是迦旃延。因門入道故作昆勒論。還申此門也。四非有非無門者。即是彼教明正因緣生滅。非有非無之理。若稟此教。能破有無邊邪執見。見因緣非有非無。發真無漏。因非有非無。見真非有非無。即第一義之門也。惡口車匿因此入道。未見論來。有人言。犢子阿毘曇申此意。彼論明我在第五不可說藏中。我非三世故非有我。非無為故非無我。此恐未可定用也。二明通教四門相者。此是摩訶衍門。通通通別不可偏取。今約通通論四門者。上三藏四門。皆滅色入空。如析實人頭等六分。求人不得故名為空。通教四門。皆即色是空如觀鏡像。六分即空。不待析盡為空。大論雲。佛告比丘。觀空即疊。觀疊即空。此是體門異析門也。三藏觀生空得道。三藏觀生空得道。已又更觀法空生法。二境不融。今通門生空即法空。法空即生空。無二無別。大品雲。色性如我性我性如色性。此二皆如幻化。有人言。三藏破計實性。約實法求我不得。但是觀性空。大乘明相自性是空。不須撿已為空。此乃一往之言。大品雲。常性空無不性空時。曉了諸法如幻化水月鏡像豈止相空而已。秖約此幻化即判四門。論雲。一切實一切不實。一切亦實亦不實。一切非實非不實。佛於此四句廣說第一義悉檀。一切實為有門者。若業若果善惡等法。乃至涅槃皆幻化。譬鏡中像。雖無實性而有幻化頭等六分為有門也。諸法既如幻化。幻化本自無實。無實故空。乃至涅槃亦如幻化。如鏡中像假有形色求不可得。是為空門。諸法既如幻故名為有。幻不可得故名為空。如鏡中像見而不可見。不可見而見。是亦空亦有門。幻有尚不可得。況復幻空而當可得。即是兩捨為門。是通教即空之四門也。若三乘共稟而根性不同。各於四句入第一義。故此四句皆名為門。故青目注論雲。諸法實相有三種。今是三乘人同入此門。見第一義者。是即空之一種也。三明別教四門者。若用中論偈。亦名為假名也。而辨四門者。即如大論四句。亦是此四句意。所言別者。下異藏通有七義故別。上異圓教。又歷別入中故言別。此意正出大經。但多散說。今約乳等喻。即顯別四門也。文雲。佛性如乳有酪。石中有金力士額珠。即是有門。若明石無金性乳無酪性。眾生佛性猶如虛空。大般涅槃空。迦毘羅城空。即是空門。又雲。佛性亦有亦無。雲何為有。一切眾生悉皆有故。雲何為無。從善方便而得見故。又譬乳中亦有酪性。亦無酪性。即是亦有亦無門也。若明佛性即是中道雙非兩遣。又譬乳中非有酪性。非無酪性。即是非空非有門。別教菩薩。稟此四門之教。因見佛性住大涅槃。故此四句。即是別教之四門。一往用擬別門經文。或時為圓門。此義在下料簡(云云)。圓教四門相者。此門明入佛性第一義。一往與別門名義是同。細尋意趣別有多途。分別同異在下委論(云云)。二示入門觀即為二。先略示入門處。二略示入門觀。略示入門處者。能通教門大為十六。所通之理但是偏圓兩真。前八門同入偏真。後八門同入圓真。何故偏真理一門八耶。三藏四門紆迴隘陋。名為拙度。通教四門是摩訶衍。寬直巧度。門有巧拙之殊。能通為八真理無二。所通唯一。譬如州城開四面門。四面偏門以譬三藏。四面直門以譬通教。偏直既殊能通為八。使君是一。所通不二也。別教四門偏而未融。圓四門圓而且融。偏圓既殊能通為八。圓真不二所通唯一。譬如帝城開四面門。四面偏門以譬別教。四面直門以譬圓教。偏直既殊能通為八。帝尊不二所通唯一(云云)。問小乘一種四門。摩訶衍何故三種四門。答小乘淺近一生斷結。喻如小家。大乘深遠通處則長。譬如大家須千門萬戶也。三四何足為多耶。問摩訶衍門。那得三人見真。答此門正意通大。傍通於小。譬如王國有通門別門。別門通朝士。通門通朝市。不可以民庶登踐。謂為民門。摩訶衍通門亦如是。正通實相傍通真諦。故三乘灰斷兼由此門。不可以兼通偏真。而名小乘門也。二略示入門觀者。先明三藏有門觀。彼有門中具於信法信行。聞說即悟。此心疾利得道。方法難可示人。且約法行觀門。即為十意。一識所觀境。二真正發心。三遵修定慧。四能破法遍。五善知通知塞。六善用道品。七善用對治。八善知次位。九善能安忍。十者法愛不生。阿毘曇中具此十意。其文間散。論師設欲行道。不知依何而修。如惑岐路莫識所從。今撮其要意。通冠始終。則識有門入道之觀也。一明所觀境者。即是識正無明因緣生一切法也。若謂世間苦樂之法。從毘紐天生。或言從世性生微塵生。皆邪因緣生。若言自然法爾無誰作者。此無因緣生。無因緣生。是破因不破果。邪因緣亦是破正因果。是等悉非正因緣境。所不應觀。數存鄰虛論破鄰虛。此與邪無相濫。殆非正因緣境。何者。鄰虛有無未免二見。猶是無明顛倒。倒故是集。集故感粗細等色。無明顛倒既其不實。所感苦果報。那得定計有無。故大論雲。色若粗若細總而觀之。無常無我。無我故無主。若粗若細若因若緣。若苦若集若依若正。皆無常無主。悉是無明顛倒所作。如阿毘曇門廣說。是名識正因緣所觀之境。不同外道邪無因緣也。二發心真正者。既識無明顛倒流轉行識乃至老死如旋火輪。欲休息結業正求涅槃。發二乘心出離見愛。不要名利但破諸有。不增長苦集。唯志無餘。其心清淨不雜不偽。此心真正名正發心。不同外道天魔也。三遵修定慧者。行人既誓求出有依波羅提木叉住修道。但罪障紛馳心不得安。道何由剋。為修四念處。學五停心破五種障。五停事觀即是定。定生念處即慧。慧定均停故名安心。又定慧調適故名停心。若無定慧若單定慧。若不均調定慧。皆不名賢人。如世間賢人智德具足。智則靡所不閑。德則美行無缺。許由巢父乃可稱賢。若多智寡德名狂人。多德寡智名癡人。狂癡皆非賢也。賢名賢能亦名賢善。善故有德能故有智。智德具足故稱賢人。行者亦爾。修四念處慧學五停心定。定慧具足。雲何數息具足定慧制諸覺散。從一至十知息及數。無常生滅唸唸不停。又若觀不淨。當深厭穢惡。能觀所觀無常生滅。速朽虛誑誑諸眾生。厭觀起恚須慈定相應。見他得樂。亦知此定及彼樂相無常生滅因緣。觀時橫觀四生。悉是因緣生法。豎觀三界亦是因緣生法。從緣生者悉是無常無我。諸障起者應須念佛亦如是。是名五停具修定慧。有定故不狂。有慧故不愚。依此安心為眾行基址。發生暖頂入苦忍真明。鄰聖為賢義在於此。不同外道不知鑽搖漿猶難得。況復酪蘇等也。四破法遍成見有得道。其安心定慧。若五停心後。修共念處時。帶不淨等遍破諸法。事理悉成。若五停心後。單修性念處時。一向理觀以無常之慧。遍破諸見。破見之觀。如中論下兩品所明也。佛初轉法輪不說餘法。但明無常。遍破一切外道。若有若無。乃至非有非無。神及世間常無常等。六十二見。使得清淨。今阿毘曇師受他破雲。無常是小乘。常是大乘。常得破無常。無常不得破常。若得前意此不應然。未得道前執心所計。常無常亦常亦無常。非常非無常等。法塵對意根而生諸見。見從緣生。從緣生者悉是無常。雲何外道有常樂我淨。如是四倒悉用無常破之。故五百比丘語達兜言。但修無常可以得道。可以得通。如六群比丘為他說法。純說無常。當知。見無深淺悉為無常。所破不同舊醫純用乳藥也。五知通塞者。前雖遍破諸見之過。未見其德。過即是塞德即是通。若有見中八十八使。乃至非有非無。不可說見中八十八使。悉從緣生名之為塞。塞故須破。復識其通者。所謂有見中道滅。乃至非有非無不可說見中。道滅如是。道滅從因緣生名之為通。通何須破。若不識諸見。謂是事實餘妄語。執見成業愛潤感果。豈非塞耶。能於諸見。一一皆知無常顛倒。不生計著。不執則無業。無業則無果。如是達者則有道滅。豈不名通。不同外道如蟲食木是蟲不知是字非字也。六善修道品者。豈唯識此通塞而已。當修道品進諸法門。謂觀此有見乃至不可說見。皆依於色污穢不淨。即身念處。若受有受。乃至受不可說受。皆依三受。受即是苦名受念處。觀於諸見所起想行。悉是無我。名法念處。觀諸見之心。唸唸無常名心念處。觀此四觀名有為法中得正憶念。得是念故四倒則伏。是名念處。勤修四觀名四正勤。定心中修名四如意。五善根生故名五根。五根增長遮諸惡法。故名五力。定慧調停名七覺分。安隱道中行名八正道。今非約位道品。但就通脩論三十七耳。若一停心門。作三十七品。餘停心亦如是。阿毘曇道諦中。應廣分別(云云)。此三十七品是行道法。將至涅槃城有三門。所謂苦下二行為空解脫門。集道各四。苦下有二。是無作解脫門。滅下有四是無相解脫門。若涅槃門開即得入也。故佛於須跋陀羅經中。決定師子吼。唯我法中有八正道。外道法中尚無一道。何況八道耶。七善脩對治者。若利人即入。若不入者當修助道。故論雲。十二禪等悉是助開門法。正慧既弱遮障得起。修助道為援。論雲。貪慾起教修不淨背捨等。緣中不自在。當教勝處。緣中不廣普當教一切處。若少福德當教無量心。若欲出色當教四空。如是等悉是助道。助開門法不同外道於根本禪起愛見慢也。八善識次位者。雖修如此正助等法。不得即言我是聖人。叨濫真似不識賢聖。今明識真似階差。自知非聖。增上之慢則不得生。不同外道戒取見取計生死法以為涅槃也。九善修安忍。別相念處力弱。未甚通泰。轉修總相念處。或總一總二乃至總四。是時應須安忍。使諦觀成就。轉入暖法似道煙生。大經雲。暖雖有漏有為。還能破壞有漏有為。我弟子有外道則無。又若安忍即成頂法。頂法成名忍。到傍邊如其不忍。則退還此邊。故雲頂法退為五逆。暖法退為闡提。是故此中。善須安忍內外諸障。不同外道。不能安忍細微遮法也。十法愛不生者。上來既得四善根生。若起法愛。雖不退為五逆闡提。而不得入見諦。是則三番縮觀。進成上忍世第一法。發苦忍真明。十六剎那得成初果。或成超果。或重用觀斷五下五上。得成無學。若利人用觀節節得入。若鈍用觀具來至十。阿毘曇中。雖復廣解不出十意。五百阿羅漢作毘婆沙。正申有門得道。雲何而言是調心方便。四門調適俱能得道。若生取著俱不得道。若但雲見有得道見空不得道。雲何異於外人。故大論雲。若不得般若方便。則墮有無。今以十法為方便直入真門。永異外道也。是為有門入真之觀也。餘空門亦空亦有門。非空非有門。入真之觀始終方便比於有門。各各不同。然俱會偏真斷三界惑。更無異也。其三門準有例應十觀。大同小異可以意得。今不能煩記(云云)。次明通教有門觀者。例為十意。列名(云云)。體解諸法皆如幻化。三人發心。雖同亦有小異(云云)。中論師雲。此中是大乘聲聞。今言非也。經雲。欲得聲聞緣覺。當學般若。論雲。聲聞及緣覺解脫涅槃道。皆從般若得。經論不雲是件人師謬耳。雖知定慧不可得。而安心二法。以幻化之慧遍破四見。六十二見及一切諸法。知幻化中苦集名為塞。知幻化中道滅名為通。以不可得心修三十七品。以無所治學諸對治。識乾慧地乃至佛地。幻化之慧。不為外魔所動內障所退。諸法不生而般若生。亦不愛著即得入真。若智若斷無生法忍。比前為巧準作可知。不復委記。餘三門十意大同小異。可以意得。亦不煩記文也。次明別教有門觀。即為十意(云云)。一觀境者。超出凡夫四見四門外。亦非二乘四門法。亦非通教四門法。諸四門法為境。不名實相。非生死涅槃如來藏者。乃名為妙有有真實法。如此妙有。為一切法而作依持。從是妙有出生諸法。是為所觀之境也。二明發心者。菩薩深觀實相妙有。不為生死所遷。金藏草穢額珠鬥沒。貧窮孤露甚可愍傷。菩薩為此起大慈悲四弘誓願。思益有三十二大悲。華嚴雲。不為一人一國一界微塵人。乃為法界眾生發菩提心。如是發心有大勢力。如師子吼。既發心已安心進行。如前所說種種定慧。如是時中。宜應修如是定。如是時中。宜應修如是慧。定愛慧策安心修道。依止二法不餘依止。是為安心法也。還以妙有之慧遍破生死一切諸見。六十二等功德黑闇。皆悉不受。遍破涅槃沈空取證。猶如大樹不宿怨鳥。於一一法中明識通塞。如雪山中備有毒草亦有藥王。菩薩須知。如此心起。即是六道苦集名為塞。如是心起。即是二乘道滅名為通。又如是心起。是二乘苦集名為塞。如是心起。是菩薩道滅名為通。如是心起。名為菩薩苦集。如是心起名佛道滅。於苦集中。能知非道通達佛道。能知佛道。起於壅塞了了無滯。是為識通塞。善修道品者。夫三十七品。是菩薩寶炬陀羅尼。破倒念處勤行定心。五善根生能排五惡。定慧調適安隱道中行。離十相故名空三昧。亦不見空相。名無相三昧。不作願求名無作三昧。是行道法近涅槃門。若修諸法對治之門。所謂常無常恆非恆。安非安為無為。斷不斷涅槃非涅槃。增上非增上。常樂觀察諸對治門。助開實相也。從初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聖位深淺。悉知無謬。終不謂我叨極上位。內忍善惡兩覺。違從二賊外忍八風。以忍力故不為傾動。設證相似之法法愛不起。不墮菩薩頂生名法愛。無是愛故即入菩薩位。破無明穢草。顯出妙有金藏得見佛性。入於實相。是為有門修入實觀也。餘空門亦空亦有門非空非有門。入實之觀例亦為十。諸門方便雖各不同。俱會圓真理無差二三門觀法準有可知。不復委記(云云)。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八下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716 妙法蓮華經玄義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九上   天台智者大師說   次明圓門入實觀者。先簡圓門。次明圓觀。上三藏門。滅實色通真。不得意多諍。體門即幻色通真。示人無諍法。別門體滅生死色。次第滅法性色。通中不得意多諍。圓門即生死色是法性色。即法性色而通中。示人無諍法故。文雲無上道。又雲而行深妙道。即此義也。上兩門不通中。不俟分別。別圓兩種俱通中。論其同異略為十。一融不融。二即法不即法。三明佛智非佛智。四明次行不次行。五明斷斷惑不斷斷惑。六明實位不實位。七果縱果不縱。八圓詮不圓詮。九約難問。十約譬喻。尋此十意明識八門同異也。一明融不融者。別教四門。所據決定妙有善色。不關於空據畢竟空。不關於有。乃至非空非有門亦如是。四門歷別當分各通。不得意者。作定相取似同性實。殆濫冥初生覺(云云)。前三藏有門。已破外道邪計先盡。次空等三門破邪則少。又通巧四門破三藏之拙。又別教之門破通門之近。已不與二乘共。何況外道冥覺。而濫妙有。妙有依如來藏分判四門。何得同彼尼犍性實。如周璞鄭璞名同質異。貴賤天懸。今時學地論人反道還俗。竊以此義偷安莊老。金石相糅。遂令邪正混淆。盲暝之徒不別涇渭。若得諸四門意。精簡真偽偷盜不生。然別門雖作定說。如是諍論。諸佛境界二乘不知。豈同外道耶。圓門虛融微妙不可定執。說有不隔無約有而論無。說無不隔有約無而論有。有無不二無決定相。假寄於有以為言端。而此有門亦即三門。一門無量門無量門一門。非一非四。四一一四此即圓門相也。復次更約破會。明融不融相。若破外道邪見不破二乘邪曲。亦不破大乘方便。又會不圓者。如淨名中。會凡夫反覆聲聞無也。會塵勞之儔為如來種。無為入正位。不能反覆。生死惡人煩惱惡法而皆被會。二乘善法四果聖人。而不被會。又般若中。明二乘所行念處道品。皆摩訶衍。貪慾無明見愛等。皆摩訶衍。善惡之法。悉皆被會。亦不會惡人及二乘人等。不辨其作佛。此即別門攝也。若圓破者。從別教已去皆是方便。故迦葉自破雲。自此之前我等皆名邪見人也。既言邪見之人。即無圓正道法。則人法俱被破也。別教人法尚爾。何況草庵人法。二乘尚爾。何況凡夫人法。是則圓破無所固留。圓會者。會諸凡夫著法之眾。汝等皆當作佛。我不敢輕於汝等。五逆調達亦與受記。龍畜等亦與受記。況二乘菩薩等。世間治生產業。皆與實相不相違背。即會一切惡法也。汝等所行是菩薩道。析法二乘尚被會。況通況別。汝是我子我則是父。無有人法而不被會。俱皆融妙。此即圓門攝也。復次更約經文前後。明圓不圓相。若先明不融門。此說地前。後明不融門而言證融。此說向後。或先明證融門。此說向後。後明不融門。此說地前者。此皆別門攝。若先明融門證亦融。此說信後後明證不融。此說住前。或先明證不融。此說住前後明證融。此說信後者。此皆屬圓門攝(云云)。二即法不即法者。若說有為門。此有非生死有。出生死外。別論真善妙有。空門者出二乘真外。別論畢竟空。乃至非有非無門亦如是。是為別四門相。若有為門即生死之有。是實相之有。一切法趣有。有即法界。出法界外更無法可論。生死即涅槃涅槃即生死。無二無別。舉有為門端耳。實具一切法圓通無礙。是名有門。三門亦如是。此即生死之法。是圓四門相也。復次即法有遍不遍。判圓別相例前分別(云云)。約五住遍不遍。復次即法不即法或前或後。判別圓相如前分別(云云)。三約佛智非佛智者。若有為門。分別一切智了達空法。分別道種智。照恆沙佛法差別不同者。是菩薩智即別四門相也。若有為門。分別一切種智。五眼具足圓照法界正遍知者。即諸佛之智是圓四門相也。復次別門說圓智。圓門說別智。或前或後。分別別圓相例如前(云云)。復次別門證圓智。圓門證別智。或前或後分別別圓。如前分別(云云)。四約次第不次第者。若以有為門依門修行。漸次階差從微至著。不能一行中即無量行。乃至非空非有門亦如是。是別四門相。若以有為門一切法趣有門依門修行。亦一切行趣有行。一行無量行名為遍行。乃至非空非有門亦如是。是圓四門相。復次別門圓行圓門別行。或前或後分別別圓。例如前(云云)。五約斷斷不斷斷者。夫至理虛無。無明體性本自不有。何須智慧解惑。既無安用圓別。涅槃雲。誰有智慧誰有煩惱。淨名曰。婬怒癡性即是解脫。又不斷癡愛起於明脫。此則不論斷不斷。大經雲。闇時無明明時無闇。有智慧時則無煩惱。此用智慧斷煩惱也。若別有門。多就定分割截。漸次斷除五住。即是思議智斷也。乃至三門亦如是。是為別四門相。若圓有門解惑不二。多明不斷斷。五住皆不思議。即是不思議斷。乃至三門亦如是。是為圓四門相。復次圓門說斷。別門說不斷斷。或前或後判別圓相者。例如前說(云云)。六約實位非實位者。若有門明斷界內見思。判三十心位。斷界外見思無明。判十地位。等覺後心斷無明盡。妙覺常果累外無事。此乃他家之因將為己家之果。皆方便非實位也。後三門大同小異。皆是別四門相。若有門從初發意。三觀一心斷界內惑。圓伏界外無明。判十信位進發真智。圓斷界外見思無明判四十心位等覺後心。無明永盡妙覺累外。此是究竟真實之位。乃至三門亦如是。是名圓四門相。復次別門說實位。圓門說不實位。別門證實位。圓門證不實位。或前或後皆如前分別(云云)。七約果縱果不縱者。若有為門。從門證果三德縱橫。言法身本有。般若修成解脫始滿。不但果德縱成因亦局限。如地人云。初地具足檀波羅蜜。於餘非為不修。隨力隨分檀滿初地不通上地。餘法分有而不具足者。是義有餘三門亦如是。是為別四門相。若有為門。從門證果。三德具足不縱不橫。亦因如是一法門。具足一切法門。通至佛地。華嚴雲。從初一地具足諸地功德。大品雲。初阿字具足四十一字功德。三門亦如是。是為圓四門相。復次別門說果不縱。圓門說果縱。或前或後判圓別相。例前(云云)。八約圓詮不圓詮者。若有為門門不圓融。或融一或融二門。前章偏弄引。門中章詮述不融不即菩薩智。乃至偏譬喻等。門後還結不融不即等三門亦如是。是為別四門相。若有為門一門即三門。門前圓弄引。門中詮述融即佛智。乃至圓譬喻等。門後結成融即等。三門亦如是。是為圓四門相。復次別門詮圓圓門詮別。或前或後。分別別圓之相。例前(云云)。九約問答者。若有門明義未辨圓別須尋問答覈徵。自見圓別指趣。三門亦如是(云云)。十約譬喻者。諸門前後。或舉金銀寶物為譬或舉如意日月為譬。或用別合或用圓合。圓別之相自顯(云云)。今以十意玄覽眾經。圓別兩門朗然明矣。復約五味分別少多。乳教兩種四門。酪教一種四門。生蘇四種四門。熟蘇三種四門。此經一種四門(云云)。今經十義者。觀一切法空如實相。決了聲聞法是諸經之王。開方便門。此是融凡小大之人法也。一切世間治生產業。皆與實相不相違背。即客作者是長者子。此是即法之義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今所應作唯佛智慧。即佛慧也。著如來衣座室等。即不次第行也。不斷五欲而淨諸根。又過五百由旬。即不斷斷義也。五品六根淨乘寶乘遊四方。即實位也。佛自住大乘定慧力莊嚴。以此度眾生。即果不縱也。合掌以敬心欲聞具足道。即今佛文前圓詮也。諸法實相義已為汝等說。即古佛文後圓詮也。智積龍女問答顯圓也。輪王頂珠其車高廣。皆圓喻也。十意既足圓門明矣。融門四相今當說。若言佛之智慧微妙第一。又雲。我以如來智慧觀彼久遠。猶若今也智知妙法有門也。一切法空常寂滅相。終歸於空空門也。諸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即亦空亦有門也。非如非異非虛非實。雙非兩捨即非空非有門也。四相標門十意簡別。故知此經明圓四門也(云云)。二明入實觀者。上已知四圓門。今依有門修觀。觀則為十(云云)。對前十二思議之門。名不思議境。不思議境即是一實四諦。謂生死苦諦不可思議。即空即假即中。即空故方便淨。即假故圓淨。即中故性淨。三淨一心中得名大涅槃。淨名曰。一切眾生即大涅槃。故名不可思議四諦也。不可覆滅。此即生死之苦諦。是無作之滅。亦是集道也。煩惱集諦不可思議。即空即假即中。即空故名一切智。即假故名道種智。即中故一切種智。三智一心中得名大般若。淨名曰。一切眾生即菩提相。不可復得。此即煩惱之集而是無作道諦。亦是苦滅。故名不思議一實四諦也。亦是真善妙色。何者。生死即空故名真。生死即假故名善。生死即中故名妙。此名有門不可思議境也。二發真正心者。一切眾生即大涅槃。雲何顛倒以樂為苦。即起大悲興兩誓願。令未度者度。令未斷者斷。一切煩惱即是菩提。雲何愚闇以道為非道。即起大慈興兩誓願。令未知者知未得者得。無緣慈悲清淨誓願。慈善根力。任運吸取一切眾生也。三安心者。既體解成就發心具足。豈可臨池觀魚。不肯結網。裹糧束腳安坐不行。修行之要不出定慧。譬如陰陽調適萬物秀實。雨旱不節焦爛豈生。若兩輪均平是乘能運。二翼具足堪任飛昇。體生死即涅槃名為定。達煩惱即菩提名為慧。於一心中巧修定慧。具足一切行也。四破法遍者。以此妙慧。如金剛斧所擬皆碎。如無翳日所臨皆朗。若生死即涅槃者。分段變易苦諦皆破。若煩惱即菩提者。四住五住集諦皆破。雖復能破亦不有所破。何者。生死即涅槃故無所破也。五識通塞者。如主兵寶取捨得宜。強者綏之弱者撫之。知生死過患名為塞。即涅槃名為通。煩惱惱亂名為塞。即是菩提名為通。始從外道四見乃至圓教。四門皆識通塞。節節執著即是塞。節節亡妙名為通。若不識諸法夷嶮。非但行法不前。亦亡去重寶也。六善識道品者。觀生死即涅槃。十界生死色陰。皆非淨非不淨。乃至識陰非常非不常。能破八顛倒。即法性四念處。念處中具道品三解脫及一切法。又知涅槃即生死。顯四枯樹。知生死即涅槃。顯四榮樹。知生死涅槃不二。即一實諦。非枯非榮住大涅槃也。七善修對治者。若正道多障應須助道。觀生死即涅槃。治報障也。觀煩惱即菩提。治業障煩惱障也。八善知次位者。生死之法本即涅槃。理涅槃也。解知生死即涅槃。名字涅槃也。勤觀生死即涅槃。觀行涅槃也。善根功德生。即相似涅槃也。真實慧起。即分真涅槃也。盡生死底。即究竟涅槃也。觀煩惱即菩提亦如是。九善安忍者。能安內外強軟遮障。不壞觀心。若觀生死即涅槃。不為陰入境病患業魔禪二乘菩薩等境所動壞也。若觀煩惱即菩提。不為諸見增上慢境。所動壞也。十無法愛者。既過障難道根成立諸功德生。觀生死即涅槃。故諸禪三昧功德生。觀煩惱即菩提故。諸陀羅尼無畏不共諸般若生。觀生死涅槃不二。故法身實相生。相似功德順理而生。喜起順道法愛生名愛法。不上不退名為頂墮。此愛若起即當疾滅。愛若滅已破無明。開佛知見證實相體。觀生死即涅槃。故證得解脫。煩惱即菩提故證得般若。此二不二證得法身。一身無量身。無上寶聚如意圓珠。眾法具足。是名有門入實證得經體。餘三門亦如是。是十種觀經文具足。是法不可示言辭相寂滅。諸餘眾生類無有能得解。又我法妙難思。即不思議境。於一切眾生中起大慈心。於非菩薩中起大悲心。我得三菩提時。以神通力智慧力引之。令得住是法中。即正發心也。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莊嚴。即是安於二法。自成成他也。破有法王即是破法遍也。又如日月光明能除諸幽瞑。斯人行世間。能破眾生闇。即破法遍也。有一導師將導眾人明瞭心決定在嶮濟眾難善知通塞也。淨藏淨眼。善修三十七品諸波羅蜜。即是兩意也。增道損生遊於四方。即是識次位也。安住不動如須彌頂。著如來衣。即安忍也。雖聞是諸聲聽之而不著。其意等六根。皆言清淨若此。又雲。真淨大法即無法愛也。是十種觀散在經文。而人不知。今撮聚十數入有門為觀。乃至三門小異大同。十觀入實亦復如是。復次此十觀意非但獨出今經。大小乘經論備有其意。如摩黎山純出栴檀。固非外道四韋陀典。及此間莊老之所載也。世人鹹共講讀。而對文不知。若欲學道全無方便悲夫。徒知□□□□□□檢□娭雜□□□□魯襛□□□□姜□□□礹襛□□□□□檢□□□楷□□魯□□□□□□裀□□□紐□襦□紐□□□□□逆□榜馭□□□□餺□委□□□□□□o□□礸□裀□□□姛□□□禂□飀□槄□□□□□□□□□租夾□□□□□□□。三明諸門粗妙者為二。一就能所判粗妙。二約諸門判粗妙。能所為四句。門名能通理是所通。自有能通粗所通亦粗。能通妙所通粗。能通粗所通妙。能通妙所通亦妙。三藏四門扶事淺近。故能通為粗。但詮偏真所通亦粗通教四門。大乘體法如實巧度能通為妙三乘偏證所通為粗。別教四門。教道方便能通為粗。詮入圓真所通為妙圓教四門。證道實說能通為妙。即事而圓所通亦妙也。又自有帶粗能所。生蘇教是也。不帶粗能所乳教是也。自有帶粗所不帶粗能。熟蘇教是也。自有帶粗能不帶粗所。圓接通接別是也。涅槃中諸門亦是也。問經雲。唯有一門而復狹小。為粗故稱一小。為妙故稱一小。答此義當通用。不可局在一門。何者如三藏四門赴機異說故言四。同是佛教故言一門門方便異故言四。同向涅槃故言一。所通從能通故言四。能通會所通故言一。文字中無菩提是約教論狹小。譬如隘路不受二人並行。即約行論狹小。教行兩門取真難契。即約理論狹小(云云)。通教亦如是。逗緣別說故為四。同是佛教故言一。觀法不同故有四。俱向無生故為一。所隨於能故為四。能隨於所故為一。通教即事而真。文字中有菩提。善惡俱觀皆不可得。即是並行。不約此義論狹小但教觀取真理難當。故名理為狹小(云云)。別教四門亦如是。為四機說故有四。同是佛教故言一。入實觀異故言四。俱向一實故言一。所隨於能故言四。能會於所故言一。不即生死是涅槃教狹小。不即煩惱是菩提故行狹小。教行取理難當名理論狹小。圓教四門亦如是。逗四種機故言四。皆是佛說故言一。入實觀異故言四。四觀向實故言一。將門名理故言四。以理應門故言一。此教即生死是涅槃。教不狹小。煩惱即菩提行不狹小。而此教觀取理難當。名理為狹小。若依經文唯有一門。而復狹小者。正語教行之門。取理不當故言狹小也。今拓開一句處處不同。豈可定執守一文耶。若得此意粗妙自明(云云)。二約諸門判粗妙者。先明三藏四門皆是能通執著四門俱皆壅礙。成壞粗妙更無優劣。此則不可偏判。若從法為語有則附俗入道則拙。空則傍真入道則巧。故釋論雲。為鈍根人說生空。為利根說法空。即其義也。亦有亦無門。望前為巧望後是拙。非有非無門則是巧也。大論雲。半有半無者。名為鈍人。是約四門法判粗妙也。今約根性便宜。若宜有門有門成三門壞。若宜無門無門成三門壞。乃至第四門亦如是。若就一門皆得四悉檀者。皆名為成。失四悉檀者皆名為壞。還就一門赴欲為得乖情為失。當宜為得不當宜為失。治病為得不治病為失。見第一義為得。不見第一義為失。傳有成壞。約此得論粗妙也。又約十觀判粗妙者。觀因緣境正為得。境邪僻為失。發真正心為得不爾為失。安心得所為得。安心不調為失。破法遍為得不遍為失。知通塞為得。不知通塞為失。乃至順道法愛不生為得。順道法愛生為失。若一門十法成就。則此門為妙。餘門為粗。若餘門十法成就。此門不成就則此為粗。餘門為妙(云云)。通四門粗妙者。通理唯一。一不可說。有何形比粗妙可論。就赴機說門不無優劣。判四門深淺。如三藏中說。又約一一門。若說會四悉檀機名之為妙。若乖四機名之為粗。若於一一門十觀修行。句句得所名之為妙。句句失所名之為粗。粗故四邊火所燒。不得入清涼池。異此者名之為妙也。別四門粗妙者。若論法相有門附事故為粗。空門傍理故為妙。空門單理故為粗。亦空亦有門兩通故為妙。亦空亦有兩存故為粗。非空非有門兩捨故為妙。若約根緣則不如是。有門稱欲故為妙。三門不稱欲故為粗有門是宜故為妙。三門非宜故為粗。有門對惡故為妙。三門非對故為粗。有門見第一義故為妙。三門不見第一義故為粗。餘三門亦如是。又識有門真善妙色之境者。名鎮頭迦。不識境故名迦羅迦。正發心故名鎮頭迦。不正發心名迦羅迦。安心定慧名鎮頭迦。不安二法名迦羅迦。破諸法遍名鎮頭迦。破法不遍名迦羅迦。善識通塞名鎮頭迦。不識通塞名迦羅迦。修三十七品名鎮頭迦。不修道品名迦羅迦。善解對治名鎮頭迦。不善對治名迦羅迦。善知次位名鎮頭迦。不識次位名迦羅迦。安忍不動名鎮頭迦。不能安忍名迦羅迦。無順道愛名鎮頭迦。順道愛起名迦羅迦。迦羅迦果則有九分。鎮頭迦果纔有一分。若十觀成就。則十分鎮頭十觀皆妙。若九分迦羅迦羅則粗。一分鎮頭鎮頭則妙。疊華千斤不如真金一兩。故約此判粗妙也。有門既爾餘三門亦如是。圓教四門者。則皆妙無粗。何者。有門為法界攝一切法。不可思議即是一切法。況復三門。空門即是法界。攝一切法況復三門。餘二亦如是。法相平等無復優劣。若爾則無四門之異。但因順根機赴緣四說。如四指指一月。月一指四。何者。此由眾生世世習此四門。因以成性。昔四門中推理。欲翻無明即成慧根性。昔四門中修善。欲翻惡業即成福德根性。福慧因緣感今名色觸受。各於本習而起愛取。是為十法成圓性眾生欲樂不同。宜治有異。佛智明鑒照機無差。以世界悉檀赴四性慾。說此四門。以為人悉檀生四善。以對治悉檀治其四執。以第一義悉檀令四人見理。無此四緣佛不說法。緣既不一略言其四。皆是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門相圓融四門皆妙。此就教門更判粗妙。何者。若不得四悉檀意。諸論諍競誰能融通。如地論有南北二道。加復攝大乘興。各自謂真互相排斥。令墮負處。若不得意四門俱失。但圓門融淨教尚虛玄。銷釋經論何競不息。若欲入道何門不通。悟理之時豈應存四。修行之時豈應有塞。但四塞有輕重。別教門隔。悟者無乖未悟成諍。其執大重。譬如鈍馬痛手乃去。圓門虛玄未悟之時。其執則輕。譬如快馬見鞭影即去。如此輕執。若未得第一義益。不失三悉檀利。故論雲。是四悉檀皆實不虛。何者。世界故實。乃至見第一故實。雖俱是實實有深淺。亦俱是虛。何者。如有門說世界悉檀。於樂欲是實。於餘則虛。有門生善為實。於餘則虛。有門破惡為實。於餘則虛。有門見第一義為實於餘則虛。乃至三門亦如是。有門三悉檀。於世界故實。於第一義則虛。一悉檀於第一義故實。於世界則虛。實故為妙虛故為粗廣作(云云)。若以此粗妙約五味者。乳教有八門四粗四妙。所通俱妙也。酪教四門為粗。理亦是粗。生蘇則十六門。十二門是粗。四門是妙。兩所通為粗兩所通為妙。熟蘇有十二門八門是粗四門是妙。一理為粗一理為妙。法華四門為妙。一理亦妙。諸聲聞人前來門理俱粗至此法華門理融妙。菩薩不定。或於方等般若門理融妙。極鈍者同二乘也。涅槃有十六門。十二門粗。四門為妙。所通俱妙。何者。前來諸門粗妙各通。猶存權理。涅槃不爾。一切諸法中悉有安樂性。是諸眾生皆有佛性。無復權理。但一妙理。而更存粗門為妙理。方便皆明入實。如梵志問雲。因無常故果雲何常。佛反質答(云云)。故知。如百川總海諸門會實。實理要急是故須融。接引鈍根存粗方便。法華折伏破權門理。如金沙大河無復迴曲。涅槃攝受更許權門。各為因緣存廢有異。然金沙百川歸海不別(云云)。四開粗門顯妙門者。問中論先明摩訶衍門。後明二乘門。今何意先明小門。後明大門。答中論為時人見成病。先以大蕩。後示入真之門。今經無復見病。但住草庵。須開方便門示圓實相故。先列小門次明大門。開破適時各有其美。若法華後教不俟更開。法華前教。或門理已入妙者。更何所開。或門理雖妙而人未妙。門理妙者亦不須開。若門若理。若人未妙者。今當開。謂開一切愛見。煩惱即是菩提。故雲觀一切法空如實相。開一切生死即是涅槃。故雲世間相常住。開一切凡人即是妙人。故雲一切眾生皆是吾子。開一切愛見言教即是佛法。故雲若說俗間經書治生產業。皆與實相不相違背。開一切眾生即是妙理。故雲為令眾生開佛知見。示悟入等亦復如是。開一切小乘法即是妙法。故雲決了聲聞法是諸經之王。開一切聲聞教故雲佛昔於菩薩前毀訾聲聞。然佛實以大乘而見教化。開一切聲聞行即是妙行。故雲汝等所行是菩薩道開一切聲聞。理即是妙理。故雲開方便門示。真實相。開諸菩薩未被妙者今皆得圓。故雲菩薩聞是法疑網悉已除。別教有一種菩薩。三藏亦一種菩薩。通教一種菩薩。未決了者。今皆開顯。若門若理無不入妙。是名開權顯實決粗令妙也(云云)。   ○第五實相為諸經作體更為五。一今經之體種種異名。二諸經體種種異名。三傍正料簡。四此彼料簡。五粗妙開粗顯妙。一此經體名前後同異者。序品雲。今佛放光明助發實相義。又雲。諸法實相義已為汝等說。方便品廣說中雲。諸佛一大事因緣。開佛知見無上道實相印等。譬喻中。以大車譬一大乘。信解中名付家業。藥草中名一切智地最實事。化城中名實所。授記中名繫珠。法師中名祕密藏。寶塔中名平等大慧。安樂行中名實相。壽量中名非如非異。神力品中祕要之藏。妙音中名普現色身三昧。觀音中名普門。勸發中名殖眾德本。如是等異名不同。其義亦異。理極真實以實為相。故名實相。靈知寂照名佛知見。三世諸佛唯用此自行化他。故言大事因緣。虛通名道。正定諸法名實相印。運載名乘成辦佛事名家業。一切所依故名智地。諸法之元故名寶所。圓妙難思故言寶珠。無所積聚而含眾法名祕藏。祕要通達無礙。名平等大慧。遮於二邊名非如非異。妙色自在故言普現三昧。入實之由故名普門。諸法由生故言德本。如是名義差別。體即實相已如上說(云云)。二諸經之體種種異名者。問釋論雲。無實相印是魔所說。今談實相可用為體。餘經不爾應是魔說。答不然。諸經異名。或真善妙色或畢竟空。或如來藏或中道等。種種異名不可具載。皆是實相別稱。悉是正印各稱第一。由實印故也。若失此意則非佛法。故言眾經體同也。三傍正料簡者。眾經半滿小大之殊體有傍正。正即實相傍即偏真。偏真或時含實相。實相或時帶偏真。而通稱實相。故中論雲實相三人共得。共得者即偏真也。大經雲。聲聞之人但見於空。空即傍也。智者見空及與不空。不空即正也。此經雲。我等昔日同入法性。法性即傍也。今日安住實智中。實智中即正也。小乘三法印此傍也。通教帶傍明正也。別圓但明於正。不復論傍。若約五味乳唯論正。酪唯論傍。生蘇熟蘇傍正相兼帶。醍醐唯正。又正實相多諸名字。約名字中復論傍正。勝鬘自性清淨為正。餘名為傍。華嚴以法身為正。般若以一切種智為正。涅槃以佛性為正。此經以實相一乘為正。餘名為傍。此則非傍非正論傍正。傍正悉是經體(云云)。四就彼此料簡。上約別圓二法異名料簡。今更通就小大四句料簡。或名義體與此經同或名義體與此經異。或名義與此經同而體異。或名義與此經異而體同。三藏中若名體為實相者。此名義與此經同而體異。若不名為實相者。此名義體與此經異。唯論兩句無有兩句。通教名實相為體者。此名義同而體異。若不作此名。則名義體俱異。若通門遠通中道者。則名義體同。名義異而體同。別教望圓經四句如一法異名中分別(云云)。歷五味者。乳教兩種名義同。兩種名義異而體同。酪教如前(云云)。生蘇熟蘇中如前(云云)。涅槃中四種名義異名義同。而皆體同。一佛性則無差別(云云)。五粗妙者。正實相中傍正異名者。此乃異名異義。其體本同。此無粗妙。但傍為粗傍含正正帶傍。一往亦為粗但正為妙也。藏通名同義同而體別。一向是粗。別名義或同或異。教門異為粗。體同為妙。名義同名義異。而體同為妙。歷五味中粗妙可知也。開粗者即開於傍也。或開傍教即正教。佛昔於菩薩前毀訾聲聞。然佛實以大乘而見教化。或開傍行即正行。汝等所行是菩薩道。或開傍人即正人。客作人一日之價。即長者子也。或開傍體即正體。開方便門示真實相。後見此貧人示以所繫珠。深觀傍理即正理也。一切皆妙無粗可待。即經之正意也。   ○第六諸行體此為四。一諸行同異。二依經修行。三粗妙。四開粗。行同異者。夫稟教立行不出信法。鈍者因聞得解從解立行。故名信行。利者自推得解。從解立行故名法行。二行通四教。三藏信法以傍實相為體。通教信法以傍含正為體。別教信法以正為體。圓信法亦用正為體。若橫論行。即是諸波羅蜜慈悲喜捨等。當教論體。若橫豎諸行。有體則本立而道生。若體有行體則藉行而顯也。重明圓豎。行。五品六根以相似正為體。初住至等覺。皆用真正為體。橫行者如大品雲。一切法皆是摩訶衍。以不可得不可得故。即正實相也。此文雲。不得諸法若有若無等。賜諸子各一大車。即其義也。儒童見然燈佛得無生忍。行有真體。金剛般若雲。無住相佈施。如人有目見種種色。亦其義也。豎行有體其車則高。橫行有體其車即廣。高廣大運行步平正其疾如風(云云)。二依經修行者。前信法兩行意通時寬。或經劫數。譬如長圍。若依諸經別明行法。剋日制時喻如苦攻。若隨事行。行行則無體。若隨理行行。令此空慧與行相應。能破無量障道罪。能得無生忍者。此行有體。諸經別行乃多。略言其四。謂常行行常坐行。半行半坐行。非行非坐行。諸行各有事相方法。勤身苦策。悉用實相正觀為體。唸唸無間清淨如空。具論觀意如止觀中說。然小乘戒藏不許懺重。修多羅藏使犯重人念佛身。佛身者念空也。亦備有常行等方法。而以偏空為體。通教亦明常行等方法。而用即空為體。別行歷別圓行虛融。而俱用正實相為體。以此四行歷五味。論方法之體義推可知。三粗妙者。藏通信法真似橫豎諸行。以傍實相為體。體行俱粗別信法真似橫豎諸行。雖依別門用正實相為體。因無常故而果是常。行粗體妙。圓信法真似橫豎。依圓門正體體行俱妙。歷五味明粗妙可知(云云)。依諸經方法常行等行。以傍為體。體行俱粗。以正為體則行粗體妙。體行俱妙。例前可知。歷五味亦可解(云云)。四開粗者。開三藏信法兩行。亦是決了聲聞法。是諸經之王。聞已諦思惟得近無上道。聞即信行。思惟即法行。皆近無上道者即大乘無相行近於真也。開橫行者。低頭舉手歌詠散心。皆已成佛道。三藏最淺尚被開即妙。況通別等可以意得。開依小乘常行等方法者。小小微善無一不成佛。可以意得(云云)。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九上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九下   天台智者大師說   ○第七遍為一切法體者。觀經雲。毘盧遮那遍一切處。一切不出四諦。大經雲。佛所不說如十方土。所說者如爪上土。迦葉雲。已說是四諦。其未說者應有五諦。佛言無也。但言是四諦有無量相耳。若然廣開即成四種四諦。具如境妙中說。當知苦集世間善惡因果。道滅出世一切因果。悉用實相為體。淨名曰。從無住本立一切法。此之謂乎。然所依之體體妙無異。能依之法法有粗妙。諸法相待分別可知。歷五味分別粗妙亦可知。開粗顯妙亦可知(云云)。略說經體竟。   △大章第三明宗。宗者修行之喉衿。顯體之要蹊。如樑柱持屋。結網綱維提維則目動。梁安則桷存。釋宗為五。一簡宗體。二正明宗。三眾經同異。四明粗妙。五結因果。簡宗體者。有人言。宗即是體體即是宗。今所不用。何者。宗致既是因果。因果即二體。非因非果體即不二。體若是二體即非體。體若不二體即非宗。宗若不二宗即非宗。宗若是二宗即非體。雲何而言體即是宗。宗即是體。又柱樑是屋之綱維。屋空是樑柱所取。不應以樑柱是屋空。屋空是樑柱。宗體若一其過如是。又宗體異者。則二法孤調。宗非顯體之宗。體非宗家之體。宗非顯體之宗。宗則邪倒無印。體非宗家之體。則體狹不周。離法性外別有因果。宗體若異其過如是。今言不異而異。約非因非果而論因果。故有宗體之別耳。釋論雲。若離諸法實相皆名魔事。普賢觀雲。大乘因者諸法實相。大乘果者亦諸法實相。即其義也。當知實相體通而非因果。行始辨因。行終論果。而復偏圓有別者。譬如銅體非始非終。擬鑄為像即名像始。治瑩悉畢即名像終。此譬圓因果。若擬器皿。及其成就。器皿始終。譬偏因果也。發七方便心。謂偏因證有餘無餘名偏果。開佛知見名圓因。究竟妙覺名圓果。若識此喻。不即不離宗義明矣。例如正因佛性。非因非果而言是因。非果名佛性。是果非因名大涅槃。又佛性非當非本。而言本自有之。一切眾生即涅槃相。不可覆滅。又言。一切眾生悉有佛性。而實未有三十二相。未來當得金剛之身。以其非當是故言本。以其非本是故言當。宗體之義亦復如是。遠師以一乘為宗所。謂妙法引文雲。是乘微妙為無有上。私謂。為破三故一待粗非妙因而不該始末。龍師雲。但以果為宗。妙法者是如來靈智體也。眾粗斯盡為妙。動靜軌物為法。法既真妙借蓮華譬之。所以果智為宗也。私謂。果不孤立。雲何棄其因。又乖文也。慧觀序雲。會三歸一乘之始也。慧覺成滿乘之盛也。滅影澄神乘之終也。什師歎雲。若非深入經藏。豈能作如此說。印師雲。諸法實相是一乘妙境。用境智為宗。境無三偽故稱實相也。今謂加境而闕果腫不益肥。光宅用一乘因果為宗。前段為因後段為果。私謂。二文各有因果。若互存互沒則害經文。有人。用權實二智為宗。私謂。用權應明三是經宗。三是今經所棄雲何取所棄為宗。又師雲此名妙法蓮華。即以名為宗。妙法是佛所得。根本真實法性。此性不異惑染。不與惑同故稱妙。即宗為名耳。此是地師所用。據八識是極果。今攝大乘破之。謂是生死根本。有師雲。常住為宗。但未極上是覆相明常。私謂。都非經意。常若被覆宗何所顯。常不被覆常則非宗。有師雲。是顯了明常與涅槃為廣略耳。私謂。常為宗者。常無因果。常亦無宗(云云)。有言。萬善為宗。但使是善皆得作佛。私謂。若作佛即是果。何不取果為宗。有言。萬善中取無漏為宗。私謂。太局又濫小涅槃。有人言。若稟斯異說各蒙益者。眾釋無可為非。聞而不悟。眾師無可為是。一師之意唯貴在悟。宜以悟為經宗。大經雲。若有定相是生死法是魔王相。佛法無定相。是故如來非道說道道說非道。當知唯悟是從。私謂。若悟為宗。乃是果證非謂行因。問南指北方隅料亂。又定以悟為宗是為定定。何謂不定說者。甚多不能具出也。二正明宗者。此經始從序品訖安樂行品。破廢方便開顯真實。佛之知見。亦明弟子實因實果。亦明師門權因權果。文義雖廣撮其樞要。為成弟子實因。因正果傍。故於前段明跡因跡果也。從湧出品訖勸發品。發跡顯本。廢方便之近壽明長遠之實果。亦明弟子實因實果。亦明師門權因權果。而顯師之實果。果正因傍。故於後段明本因本果。合前因果共為經宗。意在於此。所以經分二文。論本論跡。雙題法譬舉蓮舉華。師弟權實總在其間也。三眾經因果同異者。謂跡因果或同或異。本因果永異跡因果者。實相通印諸體。何經不約此論因果。大品明非因。非果實相為體。而但因為宗般若遣蕩正是因意。故雲菩薩心中名般若。在佛心中名薩婆若。文中亦說菩薩無生無滅因。獲不斷不常薩婆若果。叡師序雲。啟玄章以不住為始。歸三慧以無得為終。終始因果也。文中亦說一切種智佛果。為成般若因。因正果傍無量義宣說摩訶般若。歷劫修行故知彼經用因為宗也。淨名用佛國因果兩義為宗。寶積具問因果佛備答因果。故知雙用因果為宗也。華嚴圓頓之教解宗不同。或言用因為宗。據題言華嚴。是萬行莊飾修因之義。文中多說四十地行相。故用因為宗。又雲。果為宗。據題雲大方廣佛。佛是極果之名。華嚴是定慧萬善莊嚴佛身。非莊嚴因。文中多說捨那法身之事。即用果為宗也。又解雲。因果合為宗。如言佛即是果華嚴即是因。文中具說法身亦說諸地。俱用因果為宗。諸經對緣不同。故明宗互異耳。般若通對三人傍真因果。此義則異。別對菩薩復有利鈍。為鈍明因此義亦異。利人因者此義則同淨名佛國義兼。若三種佛國因果此義則異。一種佛國因果者則同。華嚴亦對兩緣鈍異利同。如前分別。又將此意歷五味因果。例可知。是為眾經因果。與跡門同異之相也。二本門因果永異眾經者。若三藏菩薩。始行實因果無權因果。乃至明佛道樹始成。非久遠本跡。通教菩薩亦始行因。神通變化而論本跡。非久遠本跡也。大品說菩薩有本跡。二乘則無。說佛始得生法二身本跡。不說久遠。淨名不說聲聞有本跡。但明菩薩住不思議之本跡。說佛有淨土。螺髻所見亦非久遠。華嚴說捨那釋迦為本跡。菩薩亦有本跡。聲聞尚不聞不解。雲何自有本跡。今經發聲聞有本。本有因果。示為二乘跡中因果。發佛之跡。王宮生身生道樹法身生。乃至中間生法二身。悉皆是跡。但取最初先得真應名之為本。故師弟本因本果。與餘經永異。今經跡中師弟因果。與眾經有同有異。本中師弟因果眾經所無。正以此之因果為經妙宗也。四粗妙者。若半字之因道樹遍果。此宗則粗。大品所明三乘共因果。亦如是不共之因。雖雲菩薩一日行般若。如日照闇。發心即遊戲神通。而猶帶粗因。圓因不得獨顯。雖說法身無來無去。猶帶粗果。圓果不得獨顯。故名為粗。方等中雖彈偏因果。高原陸地不生蓮華。不辨偏得入圓圓不彰顯是亦為粗。華嚴前照高山。說一圓因。究竟後身說一圓果。又帶別因果。所帶處粗。今經聲聞受記。菩薩疑除同開佛知見。俱入一圓因。發跡顯本同悟實果。因圓果實不帶方便。永異餘經。故稱為妙也。開粗者。昔緣根鈍。未堪聞讚佛乘因果。用方便因果引接近情。五味調熟心漸通泰。決了粗因同成妙因。決諸粗果同成妙果。故低頭舉手著法之眾。皆成佛道。更無非佛道因。佛道既成。那得猶有非佛之果。散善微因今皆開。決悉是圓因。何況二乘行。何況菩薩行。無不皆是妙因果也。五結成者。即為二。一結因果。二四句料簡。夫經說因果。正為通益生法行人。若開權顯實正令七種方便生身未入者入。傍令生法二身已入者進。若說壽量長遠。傍令生身未入者入。正令生法已入者進。神力品雲。如來所有一切甚深之事者。非因非果是甚深之理。因果是甚深之事。從七種方便初得入圓。登銅輪位名之為因。乃至餘有一生在。若轉一生即得妙覺。名之為果。從於二住。至於等覺中間。名為亦因亦因因。亦果亦果果。用無礙道伏一分無明。名之為因。用解脫道斷一分無明。名之為果。約此解脫復修無礙。故雲因因。從此無礙復得解脫。故言果果。復次初十住為因。十行為果。十行為因迴向為果。十向為因。十地為果。十地為因等覺為果。等覺為因妙覺為果。妙覺唯果唯解脫。不得名因名無礙。初住唯因唯無礙。不得名果名解脫。何者。初住見真以真為因。住前相似非是真因。若取性德為初因者。彈指散華是緣因種。隨聞一句是了因種。凡有心者是正因種。此乃遠論性德三因種子。非是真實開發。故不取為因也。二四句料簡者。問若言初住入理。名為圓因圓果何得文雲漸漸修學得成佛道。答應作兩種四句料簡。自有漸圓自有圓漸。自有漸漸自有圓圓。漸圓者。此約理外七種方便。同開佛知見始見圓理。見圓理者。良由理外七種方便漸入圓因。故言漸圓。漸圓三句(云云)。圓漸者。初入此圓同觀三諦。見實相理初後無殊。然而事中修行未能盡備。復須研習。據初入圓故名為圓。進修上行復名為漸。漸漸者從二住去至等覺。此是圓家漸漸。非理外漸漸。圓圓者至妙覺亦名漸圓。亦名圓圓。圓理先圓今復事圓。故言圓圓。復次圓漸如初住。漸漸如二住已去至三十心。漸圓如初地已去。圓圓即妙覺也。三十心雖同有賢聖之義。義稱為賢。伏多斷少故。十地去名為聖。伏少斷多故。又十住名賢聖。二十心是聖賢。十地等覺是聖。妙覺是聖聖。今借喻初月。匡郭已圓光用未備。此譬圓漸。從二日至十四日。其明漸進此譬漸漸。至十五日此譬漸圓。又譬圓圓。夫月無虧盈。亦約月辨虧盈理無圓漸。亦約理判圓漸耳。此經之宗利益巨大。始自圓漸終竟圓圓。大乘因果增長具足(云云)。問既稱圓漸復稱圓別。乃至通藏亦應爾耶。答此義出四教章中。其意雲何。三藏三藏可解。別者諦緣度也。通者真諦也。圓者無學辦也。通通者同無生也。三藏者道諦中戒定慧也。別者正習盡不盡也。化他不化他出假不出假之別也。圓者同證真也。別別者別上別下也。三藏者修無量道諦中戒定慧也。通者四門俱契中也。圓者五住盡也。圓圓者融也。別者四門異也。通者四門相攝也。藏者圓道諦圓戒定慧也。此義既通。亦應漸圓漸圓四句皆得也。結因果皆成也。然後判粗妙開粗妙悉得也。   △大章第四明用者。用是如來之妙能。此經之勝用。如來以權實二智為妙能。此經以斷疑生信為勝用。秖二智能斷疑生信。生信斷疑由於二智。約人約法左右互論耳。前明宗就宗體分別。使宗體不濫。今論於用就宗用分別。使宗用不濫。何者。宗亦有用用亦有宗。宗用非用用。用用非宗用。用宗非宗宗。宗宗非用宗。宗用者因果是宗。因果各有斷伏為用。用有宗者慈悲為用宗。斷疑生信為用用。若論於宗且置斷伏。但論因果今明於用。但論斷疑生信。且置慈悲。若得此意。則知權實二智。能斷疑生信。是今經之大用。其義明矣。論用開為五。一明力用。二明同異。三明歷別。四對四悉檀。五悉檀同異。一正明用者。諸經不純明佛智慧。不發佛自應跡。不正破廢二乘果。不斷生身菩薩之近疑。起其遠信不顯本地。增法身菩薩大念佛之道。損界外之生。如此力用眾經所無。今經具之。所以命章。不論二乘菩薩等智。純顯佛之微妙智慧。不開眾生九法界知見。純開眾生佛之知見。餘經但道佛所變化是跡。不道佛身自是跡。今經自道佛身是跡。其餘變化寧得非跡。今經正破廢化城二乘之果。況其因行耶。又破稟方便教菩薩執跡為極。今皆發廢悉稱是權跡。及中間諸疑悉斷。起於深遠不思議信又顯本地真實功德。令法身菩薩得大利益。始自初阿終鄰後茶。抹十方那由他土為塵數增道菩薩不能令盡。蓋由如來雨權實二智一味之雨。普等四方俱下者。一切諸四門俱破也。充足求於具足道者。斷其深疑起其大信。令入一圓因。控摩訶衍車遊於四方。直至道場。大用大力妙能妙益。猶自未盡。復次此力能破二乘之果。二乘怖畏生死入空取證生安隱想。生已度想墮三無為坑。若死若死等苦。已如敗種更不還生。智醫拱手方藥無用。至如涅槃能治闡提。此則為易。闡提心智不滅。夫有心者皆當作佛。非定死人治則不難。二乘灰身滅智。灰身則色非常住。滅智則心慮已盡。焦芽敗種。復在高原陸地。既聾且啞永無反覆。諸教主所棄。諸經方藥不行。今則本佛智大妙法藥。良色身不灰如淨琉璃。內外色像悉於中現令心智不滅。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令客作賤人付菩提家業。高原陸地授佛蓮華。其耳一時聽十法界聲。其舌隨一切類演佛音聲令一切聞。能以一根遍為眾用。即是今經之力用也。上已說佛智力竟。今更重說。如漢末三分。曹公智略當時第一。復劣楊修三十五里。此真丹人智不及外國。外道智如芥比山。一切世人外道智。不及舍利弗智十六分一。二乘智如螢火蟲。菩薩智如日光。通菩薩智。如鴻鵠勢不及遠。別菩薩智如金翅鳥。從一須彌至一須彌別菩薩智如爪上土。比佛智慧如十方土。當知佛之智慧。至融至即至頓至實不可思議。不縱不橫圓妙無比。喻不可盡。問答餘經不純說。今經獨純說之。此佛實智力大也。譬如十小牛。乃至一龍十龍。一力士十力士。不如五通人。外五通不如一羅漢。一切羅漢不如一目連。目連不如一身子。身子不如菩薩。菩薩不如別菩薩。別菩薩不如圓菩薩。圓菩薩不如佛。佛跡甚大化復作化。化化無盡無謀而當如脩羅琴。一切賢聖無能測者。佛權力既如此。餘諸義例可知不復記。二明同異者。問實相體因果宗既通眾經。權實二智復雲何。答名雖通用力大差別。藏通以二智斷四住之疑。生偏真之信。淨名雖彈斥二乘及偏行菩薩。亦是界內斷疑生信。不能令小乘及方便菩薩。斷大疑生大信。大品通意。亦是界內疑斷信生。別意雖在界外。亦未斷近疑生遠信。華嚴正意。斷界外疑生於圓信。亦未斷近生遠。故權實二名雖復通用。而力大異。今經用佛菩提二智。斷七種方便最大無明。同入圓因。破執近跡之情生本地深信。乃至等覺亦令斷疑生信。如是勝用豈同眾經耶。三別釋為兩。一別釋跡門。二別釋本門。  釋跡門為十  一破三顯一  二廢三顯一  三開三顯一  四會三顯一  五住一顯一  六住三顯一  七住非  三非一顯一  八覆三顯一  九住三用一  十住一用三   此意通歷十妙。一一妙中皆具十意。義推可解(云云)。今就別說者。破三顯一。正破三情而顯一智何者。昔若初讚佛乘眾生沒在苦。既不堪聞大。尋念過去佛所行方便力。亦應說三乘。說三乘已齊教封三情。不更願好者。今破三執顯於佛智。故言諸佛法久後要當說真實也。廢三顯一者。此正廢教。雖破其情若不廢教。樹想還生執教生惑。是故廢教。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開三顯一者。正就於理傍得約教。約教者。昔教明三人入真。今教明三人得佛也。正約理者。秖是二乘真空自有實相。昔方便不深不能妙見。今開此空即是實相。故言決了聲聞法。是諸經之王。開方便門示真實相。大經雲。為諸聲聞開發慧眼。會三顯一者。正就於行。大品會宗雲。四念處四禪等。皆是摩訶衍。但會其法未會其人。此經人法行俱會。故雲汝等所行是菩薩道。漸漸修學悉當成佛。低頭舉手皆成佛道(云云)。住一顯一者。此就佛本意。本以實智化物。佛平等說如一味雨。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莊嚴。以此度眾生。若以小乘化我則墮慳貪。是事為不可。故知從得道夜常說中道。常說大乘而眾生罪故。故使如來以毒塗乳著弊垢衣。方便婆和引令向大。故言雖說種種道其實為一乘(云云)。住三顯一者。此就佛權智方便化物。尋念過去佛所行方便力。我今亦如是。即趣波羅柰。以方便力故為五比丘說。過去諸佛亦住三乘而顯一乘。今佛亦爾。故言更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又昔於菩薩前毀訾聲聞。然佛實以大乘而得度脫。住非三非一顯一者。或約理或約事。約理者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是法不可示。知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無性即非三非一。從緣起。即是三緣顯一。令會非三非一。約事者即是人天乘。此乘非三亦復非一。常以此乘引入於大。低頭舉手皆成佛道。若我遇眾生儘教以佛道。覆三顯一者。此就權巧多端。前權前度但除其病。不除其法。法不除故擬化後緣。若破此法後何所用。機息則覆機興則用。何但佛爾。入實菩薩亦然。若有不信此法。於餘深法中示教利喜(云云)。住三用一者。此就法身。妙應眷屬前住三顯一。是師門。今住三用一是弟子門。如富樓那等實是法身。現作聲聞示住於三。而常顯一。饒益同梵行者。住一用三者。此就本誓。如華光作佛願。說三乘而非惡世。今佛亦於寶藏佛所。願於惡世說此三乘(云云)。但權實大用包括法界。豈止十意而已。為顯十妙之用故略言十耳。   破三顯一是用智妙 廢三顯一是用說法妙 開三顯一是用境妙 會三顯一是用行妙 住一顯一是用乘妙 住三顯一是用感應妙 住非三非一顯一是用神通妙 覆三顯一是用位妙 住三用一是用眷屬妙 住一用三是用利益妙。   將十用對當十妙。文義相揀大意可解(云云)。二本門力用例為十意。若扶文便。應言開近顯遠。若取義便應言本跡。秖呼近為跡遠為本。名異義同。所言十者。  一破跡顯本  二廢跡顯本  三開跡顯本  四會跡顯本  五住本顯本  六住跡顯本  七住非跡非本顯本  八覆跡顯本  九住跡用本  十住本用跡   通就本門一一妙中。皆具十意。若別論者破跡顯本。亦就破情。序品方便寶塔三文。已動執生疑。如文殊答彌勒雲。昔八王子師事妙光。妙光先居補處。而王子成佛號曰然燈。弟子今又成佛。號曰釋迦。妙光翻為弟子。字曰文殊。動跡執生此疑何由可決。今言非是補處淹緩。亦非弟子超越。良由釋迦成道已久。昔示弟子今示作師耳。拂此跡疑顯於本智。故言破跡顯本也。方便品雲。我從久遠劫來讚示涅槃道。生死苦永盡。我常如是說。當知。生死久已永盡。非是中間始入涅槃。寶塔湧現證示滅不滅。即跡而常分身皆集。八方不可稱數。分身既多。當知成佛久矣。如荷積滿池之喻推三品文。已是破跡之漸。所以下方湧出。非寂滅道場受化。亦非他方分身所受化。此兩處人。彌勒皆識。而今不識所以驚疑。破此近情顯本長遠。故文雲。一切世間皆謂。我釋迦牟尼出釋氏宮。去伽耶城不遠得三菩提。然我實成佛來。無量百千萬億那由他劫。直舉世界問彌勒。彌勒不知其數。何況世界中塵而當可數。此是破近執謂生其遠智也。廢跡顯本者。亦就說法。昔為五濁障重不得遠說本地。但示跡中近成。今障除機動。須廢道樹王城跡中之說。皆是方便執近之心既斷。封近之教亦息。文雲。自從是來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說法教化。亦於餘處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導利眾生。即是廢一期之跡教。顯久遠之本說也開跡顯本者。此亦就法亦就理。秖文殊所述。然燈佛及久遠來。讚示涅槃道。及分身諸佛。如此跡說。以是顯本之意。惑者未悟玄旨。今若顯本。亦不迥就餘途還開近跡。示其本要耳。就理者。但深觀方便之跡本理即顯。文雲。我實成佛已來久遠若斯。但以方便教化眾生。令入佛道。若入佛道即於跡得本也。會跡顯本者。此則就行。尋跡中諸行。或從此佛行行得記。或從彼佛行行得記。或示己身他身。隨機應現長短大小。諸跡悉從本垂。若結會古今。還結跡而顯本耳。本跡雖殊不思議一。文雲。諸善男子。於是中間。我說然燈佛等。又復言其入於涅槃。如此皆是方便分別。即會跡顯本意也。住本顯本。此就佛本意。即如下方菩薩於空中住。法身佛為法身菩薩說法。法身修道純說一乘。文雲。娑婆世界純以黃金。為地。人天充滿。又雲。人眾見燒盡我淨土不毀。能如是深觀是為深信解相。常住此本恆顯於本。文雲。我成佛已來甚大久遠。壽命無量阿僧祇劫。常住不滅。豈非住本顯本也。住跡顯本者。此就跡意。即是釋迦住生身而顯一。由顯一故古佛塔湧。塔湧故召請分身。分身集故幕覓弘經。下方出現幕覓弘經。下方出現彌勒疑問。問故說壽長遠。動執遣疑。是為住跡顯本也。文雲。我以佛眼觀其信等諸根。乃至種種方便說微妙法。能令眾生發歡喜心也。住非跡非本而顯本者。此約絕言冥會。即是非本非跡而能本跡。昔非跡而垂跡。今非本而顯本。文雲。非實非虛非如非異。如斯之事如來明見也。覆跡顯本者。亦約機應多端。若執跡障本故覆令不執。更對後機還須用跡。故有師子奮迅之力。文雲。以若干言辭因緣譬喻種種說法。所作佛事未曾暫廢。住跡用本者。上來住跡顯本者。直是跡中隨機方便顯本地理。今言住跡用本者。即是中間跡至道樹。數數生滅他身他事者。皆用本地實因實果。種種本法為諸眾生而作佛事。故言住跡用本。此就師為解。若約弟子者。即是本時妙應眷屬。住於權跡垂形九道。而用本法利益眾生。文雲。然我今非實滅度。而便唱言當取滅度如來以是方便教化眾生。此是住跡而用本時滅度。而示滅度也。住本用跡者。即是本地不動而跡周法界。非生現生非滅現滅。常用此跡利潤眾生。此義據師。若據弟子者。即是法身菩薩。以不住法住於本地無謀之權。跡用無盡。文雲。又善男子。諸佛如來法皆如是。為度眾生皆實不虛。佛散赴眾緣文小不次。今題來證義。引於壽量文盡。破跡顯本會跡顯本。別用因妙。開跡顯本是別論用本果妙。住本顯本是別用本國土妙。廢跡顯本別論是用本說法妙。住非跡非本別論是用本感應妙。覆跡顯本別論是用本神通妙。住跡用本別論是用本壽命妙。亦是用本眷屬妙。住本用跡別論是用本涅槃妙。亦是本利益妙(云云)。四結成悉檀者。權實二智十用不同。即是一音演說隨類各解。跡中破廢。令七種方便開佛知見。本中破廢恆沙菩薩斷疑增道。皆是四悉檀意成熟眾生。今束此十用為四悉檀。先束跡門。次束本門。跡又為二。先別束次通束。別者開三顯一。住三用一會三歸一。此三條屬為人悉檀。何者本習此三。今還約三修一。不改途易轍。秖深觀此三一理自顯。三中有一。不須取捨。故開三顯一屬為人悉檀。住三用一亦如是。秖就此三而修一道。如富樓那但住聲聞。而自饒益亦能饒益同梵行者。即是不改三法能生一解。皆屬為人悉檀也。破三廢三覆三。此三屬對治。其封三疑一斥破其情。廢於權教密覆權法。令執病心除入一實道。安住實智中也住三顯一住一用三兩種。屬世界悉檀。何者世界以樂欲為本。若眾生欲得三乘之道。不欲聞一實之化故。佛自住一同彼說三。又三乘緣異。如世界隔別。故名世界悉檀也。住三顯一亦是世界。何者佛隨人法住於方便。調熟顯一。故屬世界悉檀也。住一顯一住非三非一顯一。此屬第一義悉檀也。通明四悉檀者。秖破三顯一得有四種益。何者君子樂聞過。小人惡聞愆。欲知過必改。即為破執除病歡喜奉行。即是世界也。若執住三不能進道。破三從一覺悟心生。善法增進是名為人也。執三是病說一為樂。是名對治也。若聞破三得見理名第一義也。餘九種例爾。故知佛之善巧稱合機緣。皆令得益。四悉檀之力也(云云)。二結本門十用。為四悉檀者。亦有別通二意。住跡顯本住本用跡。此屬世界悉檀。亦名隨樂欲。釋如前。開跡顯本會跡顯本住跡用本。屬為人悉檀。不改途更修。還約本法修顯本也。釋如前。破跡廢跡覆跡屬對治。住本顯本住非本非跡顯本。屬第一義。釋如前。次通約一科。結四悉檀亦如前。餘九例亦爾具解(云云)。五悉檀同異者。餘經亦用四悉檀。破三顯一破跡顯本等。而與此有異即為兩。一跡門明異。二本門明異。跡門異者。三藏中亦用四悉檀破廢等意。但為有餘無餘涅槃(云云)。大品中共般若。亦用四悉檀破立廢等意。但悟真理未能久圓(云云)。方等中亦破三顯一。於菩薩人有一分同。二乘人不得入實故。十弟子被淨名訶。墮八邪不入眾數。此是破斥之語。稱歎不思議大乘之道。皆用四悉檀意而二乘不悟也。此經用四悉檀意。二乘而得斷疑除執。入佛正道受記作佛。故知此經用四悉檀巧妙。文雲。言辭柔軟悅可眾心。身子領解雲佛以種種緣譬喻巧言說。其心安如海。我聞疑網斷安住實智中。即其義也。問法華顯一還藉先破。無前調熟今亦不解。答今日得悟由昔彈訶。但功屬此經。名非彼得。譬如百人共圍一賊。而攻圍之力實賴眾人。能擒賊者。得勳不屬百人(云云)。此經開權顯實。四悉檀大用最為雄猛(云云)。發跡顯本四悉檀。永異眾經。何者跡中力用已出諸教。本中十用諸經無一。況當有十。跡中悉檀已出諸經。本中悉檀諸經無一。何況有四。可以意推無煩多記也。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九下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716 妙法蓮華經玄義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十上   天台智者大師說   大章第五釋教相者。若弘餘經不明教相。於義無傷。若弘法華不明教者。文義有闕。但聖意幽隱教法彌難。前代諸師或祖承名匠。或思出神衿。雖阡陌縱橫莫知孰是。然義不雙立理無兩存。若深有所以。復與修多羅合者。錄而用之。無文無義不可信受。南嶽大師心有所證。又勘同經論。聿遵佛語。天台師述而從用。略明教為五。一大意。二出異。三明難。四去取。五判教。大意者。佛於無名相中。假名相說。說餘經典。各赴緣取益。至如華嚴初逗圓別之機。高山先照。直明次第不次第。修行住上地上之功德。不辨如來說頓之意。若說四阿含。增一明人天因果。中明真寂深義。雜明諸禪定長破外道。而通說無常知苦斷集證滅修道。不明如來曲巧施小之意。若諸方等折小彈偏歎大褒圓。慈悲行願事理殊絕。不明並對訶讚之意。若般若論通則三人同入。論別則菩薩獨進。廣歷陰入盡淨虛融。亦不明共別之意。若涅槃在後。略斥三修。粗點五味。亦不委說如來置教原始結要之終。凡此諸經皆是逗會他意。令他得益。不譚佛意意趣何之。今經不爾。絓是法門網目。大小觀法十力無畏。種種規矩皆所不論。為前經已說故。但論如來布教之元始。中間取與漸頓適時。大事因緣究竟終訖。說教之綱格大化之筌□。其宿殖淳厚者。初即頓與直明菩薩位行功德。言不涉小。文雲。始見我身聞我所說。即皆信受入如來慧。其不堪者。隱其無量神德。以貧所樂法方便附近。語令勤作。文雲。我若讚佛乘眾生沒在苦。如此之人。應以此法漸入佛慧。既得道已。宜須彈斥。即如方等以大破小。文雲。苦切責之已。示以所繫珠。若宜兼通半滿洮汰。如大品遣蕩相著。會其宗途文雲。將導眾人欲過嶮道。過此難已。定之以子父。付之以家業拂之以權跡。顯之以實本。當知此經唯論如來設教大綱。不委微細綱目。譬如算者初下後除。紀定大數不存斗斛。故無量義雲。無量義者。從一法生。則於一佛乘分別說三。此譬下算。若收無量以入一。會三而歸大者。此譬除算唯記大數焉。如是等意皆法身地。寂而常照。非始道樹逗大逗小。佛智照機其來久矣。文雲。唯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此照大久矣。文雲。慇勤稱歎方便。此照小久矣。文雲。諸佛法久後要當說真實。此照會小歸大久矣。信解品雲。踞師子床見子。便識此語初鑒大機久矣。於窗牖中遙見其子者。此鑒小機久矣。密遣二人方便附近。語令勤作。此鑒須開三久矣。心相體信入出無難。此鑒調斥久矣。領知眾物。此鑒洮汰久矣。後付家業。此鑒教行等久矣。當知佛意深遠。彌勒不識所為因緣。況下地二乘凡夫等耶。文雲。唯我知是相十方佛亦然。又已今當說。最為難信難解。前經是已說隨他意。彼不明此意。故易信易解。無量義是今說。亦是隨他意亦易信易解。涅槃是當說。先已聞故亦易信易解。將說此教。疑請重疊具如跡本二文。受請說時秖是說於教意。教意是佛意。佛意即是佛智。佛智至深。是故三止四請。如此艱難比於餘經。餘經則易。若始坐道場。梵王初請直言請法。亦無疑網往復慇勤說諸方等。觀文可知。說大品時猶酬梵請。唯華嚴中請金剛藏。可為連類。而人師偏著。謂加於法華。言小乘致請不及菩薩。此見一邊耳。身子騰眾心雲。佛口所生子合掌瞻仰待。求佛諸菩薩。大數有八萬。欲聞具足道。何獨是一小乘。又彌勒闔眾求決文殊。與解脫月金剛藏。若為有異。又本門中菩薩。請佛說於佛法。豈比菩薩請菩薩說菩薩法耶。若就此意有加於彼。若彼列眾十方雲集。皆是盧捨那佛。宿世知識。此經雲集地湧菩薩。皆從釋尊發心。是我所化。此一往則齊而不無疏密。又彼明十方佛說華嚴。被加者。同名法慧金剛藏等。不言彼佛是捨那分身。今明三變土田。一方各四百萬億那由他土。滿中諸佛悉是釋尊分身。此意異彼。彼以華嚴為勝。薳復出一兩句。非故興毀。若較其優劣恐成失旨。但此法華開權顯本。前後二文疑多請倍。不比餘經。秖為深論佛教妙說聖心。近會圓因遠申本果。所以疑請不已。若能精知教相。則識如來權實二智也。教意甚深其略如是。   ○二出異解者。即為十意。所謂南三北七。南北地通用三種教相。一頓二漸三不定。華嚴為化菩薩。如日照高山名為頓教。三藏為化小乘。先教半字。故名有相教。十二年後為大乘人。說五時般若乃至常住。名無相教。此等俱為漸教也。別有一經非頓漸攝。而明佛性常住。勝鬘光明等是也。此名偏方不定教。此之三意通途共用也。一者虎丘山岌師。述頓與不定不殊前舊。漸更為三十二年前。明三藏見有得道。名有相教。十二年後齊至法華。明見空得道名無相教。最後雙林明一切眾生佛性。闡提作佛。明常住教也。二者宗愛法師。頓與不定同前。就漸更判四時教。即莊嚴旻師所用三時不異前。更於無相後常住之前。指法華會三歸一。萬善悉向菩提。名同歸教也。三者定林柔次二師。及道場觀法師。明頓與不定同前。更判漸為五時教。即開善光宅所用也。四時不異前。更約無相之後同歸之前。指淨名思益諸方等經。為褒貶抑揚教。四者北地師亦作五時教。而取提謂波利為人天教。合淨名般若為無相教。餘三不異南方。五者菩提流支明半滿教。十二年前皆是半字教。十二年後皆是滿字教。六者佛馱三藏。學士光統。所辨四宗判教。一因緣宗。指毘曇六因四緣。二假名宗。指成論三假。三誑相宗。指大品三論。四常宗。指涅槃華嚴等常住佛性本有湛然也七者有師開五宗教。四義不異前。更指華嚴為法界宗。即護身自軌大乘所用也。八者有人稱光統雲。四宗有所不收。更開六宗。指法華萬善同歸。諸佛法久後要當說真實。名為真宗。大集染淨俱融。法界圓普名為圓宗。餘四宗如前。即是耆闍凜師所用。九者北地禪師。明二種大乘教。一有相大乘。二無相大乘。有相者。如華嚴瓔珞大品等。說階級十地功德行相也。無相者。如楞伽思益真法無詮次。一切眾生即涅槃相也。十者北地禪師。非四宗五宗六宗二相半滿等教。但一佛乘無二亦無三。一音說法隨類異解諸佛常行一乘眾生見三。但是一音教也。出異解。竟。   ○三明難者。先難南地五時其義不成。餘四時三時例壞也。若言十二年前名有相教者。成實論師自誣己論。論雲。我今正欲明三藏中實義。實義者所謂空。是空非無相耶。三藏非十二年前耶。又阿含中說。是老死誰老死二皆邪見。無是老死即法空。無誰老死即生空。三藏經中自說二空。二空豈非無相。又釋論雲。三藏中明法空為大空。摩訶衍中明十方空為大空。即以法空為大空。即大無相。又成道六年。即說殃掘摩羅經。明空最切。此非無相誰是無相耶(云云)。又大論雲。從得道夜至泥洹夜。常說般若。般若即空慧也。復次十二年前名有相教。為得道為不得道。若得道則乖成論。論師雲。有相四諦。是調心方便實不得道。須見空平乃能得道。既言有相那忽得道。若不得道用此教為。又拘鄰如五人。最初於佛法寂然無聲字。獲真實知見。最初之言。豈非十二年前得道耶。又若得道教同無相。若不得道教同邪說。又若得道得何等道。若見空得道還同無相。若不見空得道。亦同九十五種。非得佛道。有相之教具有二過(云云)。二難十二年後名無相教。明空蕩相未明佛性常住。猶是無常。八十年佛亦不會三歸一。亦無彈訶褒貶者。此不可解。若言無相何意不蕩無常。猶有無常何。謂無相。若言不明佛性法身常住者。共般若。可非佛性法身常等。不共般若雲何非佛性耶。大經雲。佛性有五種名。亦名首楞嚴。亦名般若。般若乃是佛性之異名。何得言非。彼即救言。經稱佛性亦名般若者。是三德之般若。何關無相之般若。若爾者。涅槃第八何意雲如我先於摩訶般若中。說我與無我其性不二。不二之性即是實性。實性之性即是佛性。如此遙指明文灼然。何意言非。又涅槃佛性。秖是法性常住不可變易。般若明實相實際。不來不去即是佛無生法。無生法即是佛。二義何異。故知法性實相即是正因佛性。般若觀照即是了因佛性。五度功德資發般若。即是緣因佛性。此三般若。與涅槃三佛性復何異耶。金剛般若論雲。福不趣菩提。二能趣菩提。於餘名生因於實名了因。實相了因能趣菩提。豈非佛性。但名異義同如前分別。何得聞釋提婆那民。謂非帝釋。其謬類此。若言無常八十年佛說。非佛性常住者。涅槃亦云。八十年佛背痛有疾。於娑羅入滅那忽譚常辨性(云云)。釋論雲。佛有生身法身。生身同人法。有寒熱病患馬麥乞乳。法性身佛光明無邊。色像無邊。尊特之身猶如虛空。為法性身菩薩說法。聽法之眾尚非生死身。何況佛耶。釋論雲。又生身佛壽則有量。法身佛壽則無量。豈可以無常八十年加於法身耶。小乘中雲法身尚其不滅。如均提沙彌憂惱。佛問汝和尚戒身滅不。答言不。乃至解脫知見滅不。答言不。何況般若法身而言無常。若言般若無會三者。何故問住品雲。諸天子今未發三菩提心者。應當發。若入聲聞正位。是人不能發三菩提心。何以故。與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三菩提心者。我亦隨喜。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法。我終不斷其功德。若聲聞不求上法。何所隨喜。既隨喜上法即是會三。若言般若無彈訶者。大品雲。二乘智慧猶如螢火。菩薩一日學智慧。如日照四天下。又十三卷雲。譬如狗不從大家求食。反從作務者索。當來世善男女人棄深般若。而攀枝葉。取聲聞辟支佛所應行經。又雲。見像觀跡皆名不黠。豈有彈訶更劇於此。謂無褒貶耶。若言般若是第二時教。引諸天子白佛雲見第二法輪轉者。何經不見第二。而獨言般若。淨名雲。始坐道樹力降魔。得甘露滅覺道成。乃至說法不有亦不無。兩說相對亦應是第二法輪轉。法華亦云。昔於波羅柰轉四諦法輪。今復更轉最上之法輪。涅槃又雲。昔於波羅柰初轉法輪。八萬天人得須陀洹果。今於此間拘屍那城。轉法輪時。八十萬億人得不退轉。經經皆有此旨。亦應併是第二。何獨般若耶。若言十二年後明無相者。何得二夜常說般若。故知。無相之過亦甚眾多(云云)。次難褒貶教是第三時。雖七百阿僧祇。猶是無常不明常住。直是彈訶褒揚而已。今問說般若時。諸大弟子皆轉教說法。雖不悕取。鹹以具知菩薩法門。何得被訶茫然不識是何言。不知以何答。故知褒貶不應在般若之後。非第三時也。又彌勒等亦被屈折。何但聲聞。若言七百阿僧祇者。此亦不然。其文自說佛身無為不墮諸數。金剛之體何疾何惱。為度眾生現斯事耳。文辨金剛而人判七百。涅槃亦辨金剛那忽常住。又雲。觀身實相觀佛亦然。又不思議解脫有三種。真性實慧方便即是三佛性義。且復塵勞之儔是如來種。豈非正因佛性。不斷癡愛起諸明脫。明即了因性脫即緣因性。三義宛然。判是無常。涅槃三種佛性何得是常耶。次難第四時同歸教。正是收束萬善入於一乘。不明佛性神通延壽。前過恆沙後倍上數。亦不明常。此不應爾。法華明一種性相一地所生。其所說法皆悉到於一切智地。命章即雲開示悟入佛之知見。華嚴明佛智慧。猶帶菩薩智慧。菩薩智慧如爪上土。如來智慧如十方土。法華純說佛之智慧。如十方土。而非常者華嚴爪上土。雲何明常住。又華嚴始坐道場初成正覺。成佛太近。法華明成佛久遠。中間今日皆是跡耳。跡中所說而言是常。本地之教豈不明常。又無量義經雲。說華嚴海空歷劫修行。未曾宣說如是甚深無量義經。甚深無量義經已自甚深。甚深之經為法華弄引。豈不明常。若言常住語少者。如天子一語可非敕耶。文雲。世間相常住。又雲。無量阿僧祇劫。壽命無量常住不滅。伽耶城壽命及數數示現等。是應佛壽命阿僧祇。壽命無量者是報佛壽命。常住不滅者。是法佛壽命也。三佛宛然常住義足。法華論雲。示現三種菩提。一者應化佛菩提。隨所應見而為示現。謂出釋氏宮去伽耶城不遠。坐道場得三菩提也。二報佛菩提。謂十地滿足得常涅槃。文雲。我實成佛已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也。三法佛菩提。謂如來藏性淨涅槃。常清淨不變。文雲。如來如實知見三界之相。不如三界見於三界。謂眾生界即涅槃界。不離眾生界即如來藏。又雲。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即正因佛性。又雲。為令眾生開佛知見。即了因佛性。又雲。佛種從緣起。即緣因佛性。法華論亦明三種佛性。論雲。唯佛如來證大菩提。究竟滿足一切智慧。故名大。言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者。示諸眾生皆有佛性也。經論明據雲何言無。又涅槃雲。是經出世。如彼果實。多所利益安樂一切。能令眾生見如來性。如法華中八千聲聞得受記□成大果實。如秋收冬藏更無所作。若八千聲聞。於法華中不見佛性。涅槃不應懸指。明文信驗何勞苟執。又涅槃二十五雲。究竟畢竟者。一切眾生所得一乘。一乘者名為佛性。以是義故我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一切眾生悉有一乘故。今經是一乘之教。與涅槃玄會。且涅槃猶帶三乘得道。此經純一無雜。涅槃更不發跡。此經顯本義彰。處處唱生處處現滅。未來常住三世益物。人眾見燒我土不毀。豈是神通延壽有滅盡耶。破神通延壽義(云云)。難第五時教。雙林常住。眾生佛性闡提作佛者。問成論師依二諦解義。第五時教為二諦攝不。若二諦攝與諸教同。前教二諦猶是無常。雙林二諦何得是常。若雙林不出二諦。能照別理破別惑得是常者。前教所明二諦。亦照別理破別惑。那忽無常。眾生佛性闡提作佛。例如此難。故知明理不異前時。據何為常住耶。難頓教者例此可解。實既是同據何為頓。權雖別異不應從事判大小。則大顛倒(云云)。次難偏方不定教。謂非次第別為一緣。如金光勝鬘楞伽殃掘之流也。問殃掘之經六年所說。列次第眾委悉餘經。彈斥明常分明餘教。釋梵四王及十弟子。乃至文殊皆被訶斥。同聞宛然應入次第。而今判作偏方。淨名亦是彈訶。那得引為次第。又淨名所訶事在往昔。追述前語以辭不堪。當知。十二年前已應被訶。與殃掘同。若殃掘偏方則淨名非次。若謂殃掘明常別為一緣者。淨名雲。塵勞之儔是如來種。何得是次第之說(云云)。次難其依涅槃五味判五時教。用從牛出乳。譬三藏十二年前有相教。從乳出酪。譬十二年後般若無相教。從酪出生蘇。譬方等褒貶教。從生蘇出熟蘇。譬萬善同歸法華教。從熟蘇出醍醐。譬涅槃常住教。此現見乖文義理顛倒相生。殊不次第。何者經雲。從牛出乳。譬初從佛出十二部經。雲何以十二部。對於九部有相教耶。一者有相教無十二部。二者有相教非佛初說。故不應以此為對(云云)。彼即救雲。小乘亦有十二部。引文證雲。雪山忍草牛若食者。即出醍醐。更有異草牛若食者。不出醍醐。故知大小通有十二部。但有佛性無佛性之異耳。今問縱令通有十二部者。何故不取明佛性之十二部為乳教耶。大經第七雲。九部不明佛性。是人無罪。如言大海唯有七寶。無有八寶。是人無罪。例此而言。若十二部無佛性者。是人得罪。既言具十二部何意不明佛性。即墮得罪之句。豈會無罪十二部耶。若言從十二部出修多羅。修多羅對無相般若教者。脩多羅則通一切有相無相。五時皆名脩多羅。何以獨對無相般若。解雲般若中有直說義。復是第二時。故以對之。若言直說應是脩多羅者。般若中有譬說因緣說授記說論義說。那得獨是直說耶。般若兼具眾說。以脩多羅為名者。餘經亦直說。何不對脩多羅。若言第二時者。何經非第二時。已如前難。從修多羅出方等經。用對褒貶淨名等教者。淨名不應在大品之後。已如前破(云云)。從方等出般若。用對法華者。經文自雲般若。而曲辨為法華。迴經文就義。最為無意。涅槃雲。八千聲聞於法華受記。不道般若受記。那得喚法華為般若。乖文失旨不成次第也。從般若出大涅槃。彼即解雲。從法華出大涅槃。此亦不會經文。譬如很子又似□羊(云云)。五時之失其過如是。其四時三時無勞更難。南方教相不可復依也。今更難用三時義家雲。十二年後訖至法華。同名無相教者。法華會三般若亦應歸一。若不爾者。雲何同是無相。四時亦例爾。次難北地五時義。若言提謂說五戒十善者。彼經但明五戒。不明十善。唯是人教則非天教。縱以此為人天教者。諸經皆明戒善。亦應是人天教耶。又彼經雲。五戒為諸佛之母。欲求佛道讀是經欲求阿羅漢讀是經。又雲。欲得不死地。當佩長生之符。服不死之藥。持長樂之印長生符者即三乘法是。長樂印者即泥洹道是。雲何獨言是人天教耶。又雲。五戒天地之根眾靈之源。天持之和陰陽。地持之萬物生。萬物之母萬神之父。大道之元泥洹之本。又四事本五陰六衰本。四事即四大。四事本淨五陰本淨。六衰本淨。如此等意。窮元極妙之說。雲何獨是人天教耶。又提謂長者。得不起法忍。三百人得信忍二百人得須陀洹。四天王得柔順法忍。龍王得信根。阿須輪眾皆發無上正真道意。觀此得道豈是人天教耶。復次釋論結集法藏。初從波羅奈至泥洹夕。凡所說小乘法。結為三法藏。從初生至雙樹。凡說大乘結為摩訶衍藏。奈苑之前不預小乘攝。何者爾時未有僧寶。故不應用提謂為初教也。若言提謂是祕密教。一音異解者。不應在顯露之初。餘四時同南家已如前破(云云)。次難流支半滿義。從初鹿苑三藏皆明半義。從般若已去訖至涅槃。皆明滿者此不應然。從得道夜常說般若。鹿苑已來何曾不滿。如提謂時。無量天人得無生忍。成道六年已說殃掘摩羅。涅槃雲。我初成道恆沙菩薩來問是義。如汝無異。當知鹿苑不應純半。從般若已去諸經皆滿者。釋論雲。般若非祕密教。以付阿難。法華是祕密教付諸菩薩。若同是滿教。何得一祕一不祕。又若皆是滿應同會三。又若同是滿。生熟二蘇應同是醍醐。醍醐應同是生熟蘇。能譬之味既差別不同。所譬之法豈併是滿(云云)。次難四宗者。謂因緣宗。指阿毘曇六因四緣。若爾成論亦明三因四緣。一切諸法皆為因緣所成。因緣語通。何獨在毘曇。又因緣宗異假名宗。故成論雲。見有四諦是調心法。不能得道。既立因緣宗得何等道。若得小乘道。則與假名宗同。何須別立。若得大乘道即與圓常等同。何須別立。今別以為宗。應別判一道(云云)。次難假名宗者。指成實論。觀三假浮虛。乃是世諦事法。非彼論宗。彼論見空得道。應用空為宗。又釋論。明三藏中空門。無假名門。若指彼義應用彼宗。既別立名則非見空得道(云云)。次難不真宗。此指大品十喻。為不真誑相者。龍樹彈方廣雲。取佛十喻。說一切如幻如化無生無滅。失般若意。與外道同。雲何拾他被彈之義。立不真經。若謂文明幻化。不辨佛性常住為不真者。此則不然。經明佛性常住。已如前說。何但此經明幻化耶。華嚴亦云。如化忍如夢忍。心如工幻師等種種譬喻。涅槃亦云。諸法如幻化。佛於中不著。絓是諸經皆明幻化。亦應是不真宗。若諸經幻化非不真宗。何獨大品苦為誑相。又難常宗指於涅槃。涅槃之經何但明常。亦明非常非無常。能常能無常雙用。具足八術。雲何單取常用為宗。何不取無常用為宗。單輪隻翼不能飛運(云云)。彼雲。誑相不真宗即是通教。常宗秖是真宗。即是通宗者。宗則通真不真。不真何意沒宗而用教。真宗何意無教而立宗。宗若無教何得知真。真宗若沒宗有教。則同名通教。若俱沒教留宗則同名通宗。若俱安教則同名通宗教。若留不真真。則名通不真宗教通真宗教。通不真宗可為三乘通脩。通真宗亦應三乘通脩也。若言此通是融通之通者。通教亦是通真之真也。此則兩名混同義無別也。彼引楞伽經雲。說通教童蒙。宗通教菩薩。故以真宗為通宗也。若爾是則因緣假名不真。皆是童蒙不應悉立宗也。覆卻並決。四宗名義甚不便也。次難五宗者。難四宗如前。若言華嚴為法界宗。異大涅槃。涅槃非法界但名常宗。大經雲。大般涅槃是諸佛法界。若為劣謝華嚴耶。若常非法界法界非常。法界非常應有生滅。常非法界攝法不盡。此皆不可然也。大品雲。不見一法出法性外者。法性即是法界。又雲。一切法趣色是趣不過。豈非法界之說。而獨言華嚴是法界。異於涅槃大品耶。次難六宗者。四宗如前難。今問真常兩宗。真常若同。何故開兩真常。若異俱非妙法。何者真若非常真則生滅。常若非真常則虛偽。又真若非常。與前三宗何異。若常非真即有破壞法。次難圓宗。若言大集染淨圓融。異於涅槃華嚴者。此亦不然。大品雲。即色是空非色滅空。釋論解雲。色是生死空是涅槃。生死際涅槃際一而無二。此豈非染淨俱融。又雲。一切趣色慾。趣瞋趣癡諸見等。豈非俱融之相。淨名雲。一切塵勞是如來種。不斷癡愛起諸明脫。行於非道通達佛道。此圓融何異大集(云云)。此六宗五宗。皆倚傍四宗而開。但四宗無文。或言出頂王經。經雲。初說因緣諸法空。次教諸子一乘常住法。諸法空者。不應是假名宗也。一乘常住者。不應是通教誑相也。或言經不度也。四宗既爾。五宗六宗約四開立。皆難信用也。次難有相無相大乘教者。相無相不應單說。何者。本約真論俗還約俗論真。一切智人以無為法而有差別。華嚴雖論十地何曾不約法身。楞伽思益。雖復論空何曾不說無生忍。若純用有相相則無體。教何所詮亦不得道。若純用無相。無相真寂絕言離相。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則非復是教雲何可說。若言是教教即是相。何謂無相。大品須菩提問雲。若諸法畢竟無所有。雲何說有一地乃至十地。佛答雲。以諸法畢竟無所有故。則有菩薩初地至十地。若諸法有決定性者。則無一地乃至十地。故知二種大乘別說乖經(云云)。次難一音教者。但言一大乘無三差別者。秖是實智不見權智。若但大乘者。法華何故雲我若讚佛乘。眾生沒在苦破法不信故墜於三惡道。尋時思方便諸佛皆歡喜。故知非獨一大乘教。若純是一乘。亦應純長者身。既有垢衣之體。亦有大小教異。那得混判一音失於方便。若言佛常說一乘。眾生見三者。此則眾生能化佛是所化。佛既是能化。應能說三乘。何得用一乘。若言法華純一可爾。華嚴五天往反。亦為鈍根菩薩開別方便。況餘經耶。故知一音之教但有一大車。無有僕從方便侍衛。但有智慧波羅蜜。無方便波羅蜜(云云)。   ○四研詳去取者。覈實故言研。覈權故言詳。適法相故言去取。若五時明教。得五味方便之文。而失一道真實之意。雖得其文配對失旨。其文通用其對宜休。若言十二年前明有相教。此得小乘一門而失三門。何者。三藏有四門得道。或見有得道如阿毘曇。或見空得道如成實。或見亦有亦空得道。如昆勒。或見非空非有得道。如車匿。故知泥洹真法寶。眾生各以種種門入。若欲舉一標四。應總言三藏。若欲廣明備立四種。何意偏存有相失沒三耶。疑誤後生空有成諍。若三藏中菩薩。須廣學四門通諸方便。後得佛時名正遍知。若但標有相之教。唯得見有得道。一門聲聞全失三門入泥洹路。則於小乘義闕。若但有相秖偏知一門。不解三門非正遍知。於菩薩義闕。其闕則眾故須棄。其得則寡唯存一。若十二年後明無相。無相者此得共般若。失不共般若。共般若有四門。如幻如化即有門。幻化即無是空門。幻化有而不有。是亦空亦有門。雙非幻化即非空非有門。若言般若無相者。秖得共般若一空門。全失三門。亦失七門。尚不是因中正遍知。況果上正遍知。其失則去其得則取(云云)。若言第三時。抑挫聲聞褒揚菩薩。此得斥小一種聲聞。全失七種聲聞。得顯大一意。全不得折挫諸偏菩薩。褒揚極圓菩薩。亦不得折挫諸權菩薩。褒揚於實菩薩。又不識偏圓權實四門。所得處少不得處多。若言第四時同歸之教。唯得萬善同歸一乘之名。不得萬善同歸一乘之所。所者即佛性。同歸常住等也。秖得會三歸一。不得會五歸一。不得會七歸一。唯得歸於一不得歸佛性常住。有如此等失(云云)。第五時。若依二諦論常住。則非常住。若不依二諦無所間然。彼雖明常。全失非常非無常。雙用常無常。唯得四術之一。永失七術。復不得其正體(云云)。四時教三時教無文可依。無實可據。進退無所可取(云云)。北地五時亦無文據。又失實意。其間去取類前可知。半滿教得實意失方便意。四宗教失五味方便意。又失實意。五宗六宗例如此。二種大乘教權實乖離。父母乖離。導師雲何得生。權若離實無實相印。是魔所說。實若離權不可說示。一音教得實失權。鰥夫寡婦不成生活。永無子孫。眾家解教種種不同。皆是當世之師。各各自謂有於深致。時既流播義亦添。雜晚賢情執苟諍紛紜。所以上來研難。次論去取。略知大意(云云)。若除其病如上所說。若不除法。用之則異。雲何用異。有相則具用四門。無相則用共不共。八門褒貶則用貶小褒大。貶偏褒圓。貶權褒實。同歸則用同歸一乘常住佛性。究竟圓趣。常住則用非常非無常。雙用常無常。二鳥俱遊。八術具足。用五味則次第如文在下當說。用提謂波利。亦不止是人天之乘。用半滿則有五句。滿開滿立半。破半明滿。帶半明滿。廢半明滿。用因緣假名。則為三藏兩門耳。用誑相是通教一門耳。用真秖是常。常秖是真。法界不獨在華嚴。圓宗不偏指大集。用有相無相者。約有相明無相。約無相明有相。二不相離。用一音者。有慧方便解。有方便慧解。設取其名用義永異(云云)。   ○五判教相者。即為六。一舉大綱。二引三文證。三五味半滿相成。四明合不合。五通別料簡。六增數明教。一大綱三種。一頓二漸三不定。此三名同舊義異也(云云)。今釋此三教各作二解。一約教門解。二約觀門解。教門為信行人。又成聞義。觀門為法行人。又成慧義。聞慧具足。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具如釋論偈(云云)。先約教者。若華嚴七處八會之說。譬如日出先照高山。淨名中唯嗅薝蔔。大品中說不共般若。法華雲但說無上道。又始見我身聞我所說。即皆信受入如來慧。若遇眾生儘教佛道。涅槃二十七雲。雪山有草名為忍辱。牛若食者即得醍醐。又雲。我初成佛。恆沙菩薩來問是義。如汝無異。諸大乘經。如此意義類例皆名頓教相也。非頓教部也。二漸教相者。如涅槃十三雲。從佛出十二部經。從十二部經出修多羅。從修多羅出方等經。從方等經出般若。從般若出涅槃。如此等意即是漸教相也。又始自人天二乘菩薩佛道。亦是漸也。又中間次第入亦是漸(云云)。三不定教者。此無別法。但約頓漸其義自明。今依大經二十七雲。置毒乳中乳即殺人。酪蘇醍醐亦能殺人。此謂過去佛所。嘗聞大乘實相之教。譬之以毒。今值釋迦聲教。其毒即髮結惑人死。若如提謂波利。但聞五戒不起法忍。三百人得信忍。四天王得柔順忍。皆服長樂之藥。佩長生之符。住於戒中見諸佛母。即是乳中殺人也酪中殺人者。如智度論雲。教有二種。一顯露教。二祕密教。顯露者。初轉法輪。五比丘及八萬諸天得法眼淨。若祕密教。無量菩薩得無生法忍。此是毒至於酪。而能殺人也。生蘇中殺人者。有諸菩薩。於方等大乘教得見佛性。住大涅槃。即其義也。熟蘇殺人者。有諸菩薩。於摩訶般若教得見佛性。即其義也醍醐殺人者。如涅槃教中。鈍根聲聞開發慧眼。得見佛性。乃至鈍根緣覺。菩薩七種方便皆入究竟涅槃。即其義也。是名不定教相也。非不定部。二約觀門明義者。一圓頓觀。從初發心即觀實相。修四種三昧行八正道。即於道場開佛知見得無生忍。如牛食忍草即得醍醐。其意具在止觀(云云)。二漸次觀。從初發心為圓極故。修阿那波那十二門禪。即是根本之行。故雲凡夫如雜血乳。次修六妙門十六特勝。觀練熏修等。乃至道品四諦觀等。即是聲聞法。如清淨乳行也。次修十二緣觀即是緣覺如酪行也。次修四弘誓願六波羅蜜。通藏菩薩所行事理之法。皆如生蘇行也。次修別教菩薩所行之行。皆如熟蘇。故雲菩薩如熟蘇也。次修自性禪入一切禪。乃至清淨淨禪。此諸法門。能見佛性住大涅槃。真應具足故名醍醐行也。若的就菩薩位辨五味義。如上行妙中辨。亦如次第禪門說也。是名漸次觀也。不定觀者。從過去佛深種善根。今修證十二門。豁然開悟得無生忍即是毒在乳中。即能殺人也。若坐證不淨觀九想十想背捨勝處。有作四聖諦觀等。因此禪定豁然。心開意解。得無生忍。即是毒至酪中殺人也。若有人發四私誓願。修於六度。體假入空無生四諦觀。豁然悟解得無生忍。即是毒至生蘇殺人也。若人修行六度。修從空出假。修無量四諦觀。豁然心悟得無生忍。是毒至熟蘇而殺人也。若有坐禪。修中道自性等禪正觀。學無作四聖諦行法華般舟等四種三昧。豁然心悟得無生忍。即是醍醐行中殺人也。今辨信法兩行明於佛法。各作三意。歷前諸教。無有一科而不異諸法師也。若欲修禪學道歷前諸觀。為法行人。說安心法。無有一科與世間禪師同也。是名略點教觀大意。大該佛法。二引三文證者。所謂方便品無量義經信解品也。方便品雲。我始坐道場。觀樹亦經行。於三七日中。思惟如此事。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眾生諸根鈍。雲何而可度。我寧不說法。疾入於涅槃。尋念過去佛所行方便力。我今所得道。亦應說三乘我始坐道場。即是明頓。何者從兜率下。法身眷屬。如陰雲籠月共降母胎。胎若虛空常說妙法。乃至寂滅道場。始成正覺。為諸菩薩純說大乘。如日初出前照高山。此明釋迦最初頓說也。序品雲。佛放眉間光。遍照東方萬八千土。睹聖主師子演說經法。微妙第一教諸菩薩。次雲。若人遭苦。為說涅槃盡諸苦際。即是現在佛先頓後漸。又文殊釋疑引昔佛亦爾。文雲。又見諸如來自然成佛道。世尊在大眾敷演深法義。次即雲。一一諸佛土聲聞眾無數。即是古佛先頓後漸。又下方湧出菩薩問訊佛。答雲。如是如是眾生易度。始見我身聞我所說。即皆信受入如來慧。除先修習學小乘者。如是之人。我今亦令得聞是經入於佛慧。即是釋迦初頓後漸。如此等初頓。未必純教法身菩薩。亦有凡夫大根性者。即有兩義。當體圓頓得悟者。即是醍醐。初心之人。雖聞大教始入十信。最是初味。初能生後復是於乳。何者雖言是頓。或乘戒俱急。或戒緩乘急。如此業生。無由自致。必須應生引入七處八會。大機扣佛。譬忍辱草。圓應頓說譬出醍醐。又頓教最初始入內凡。仍呼為乳。呼為乳者。意不在淡。以初故本故。如牛新生血變為乳。純淨在身。犢子若□□□□□□□□□楦□□□□□□□□□□□□□]駩□騮□□j□□□娗淚□□觶□□祜觀□□□祀流□□覆量礹□□□□^□□□□□□觜醴}□檢□□娏讀□□□□□囊饈楈飯□□□飀□本□□□□□楈飯□□□飀□觴□□埤□祀裡□□□□□j□耔□勵□□□□□□詛槨玲□□□□聾埤□□□□□□奅模□□□□□□裂餘示□□□襦□□□娀□禕散□復□s□□□式慼撬芊慼慼慼慼憮o復□□□□□囊婠□饜□□□□□□□□□□□□欖累都□□□□□言埤□□□□礹覓□檇D□□椸□□奰□□餾□□□□晏□□□□詁□楈□□飀□□□□□□糖□□J橇□橚□槄□痢倒r□寮襌檢□蝌滿慼槭O□復□□□埤□檳奈□□□□□□□□裀□妶妧□□□J□□□□觶□□Z□□□□q□埤□□禭□駛霸飀□□□齱慼慼F□□□□□□□妼睹□□□□馜□饅觔復□□□□露□駝饇□□檢□□□□□□□□憐□□觔□□□□□□飀□□榿□□□□□□□□餾肋□阱□□□□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十上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十下   天台智者大師說   次引無量義為證者。文雲。我以佛眼觀一切法。不可宣說。所以者何。諸眾生性慾不同。性慾不同種種說法。文辭是一而義別異。義異故眾生解異。解異故得法得果得道亦異。初說四諦為求聲聞人。而八億諸天來下聽法。發菩提心。中於處處說甚深十二因緣。為求支佛人。次說方等十二部經。摩訶般若。華嚴海空。宣說菩薩歷劫修行。而百千比丘無量眾生。發菩提心。或住聲聞。萬億人天得須陀洹至阿羅漢。住辟支佛。佛眼觀一切法。即是頓法在前。四諦十二緣即是次漸。若依此文說三藏竟。次說方等十二部經。所以次小說大者。佛本授大。眾生不堪抽大出小令斷結成聖。雖有此益。非佛本懷。次說方等維摩思益殃掘摩羅。彈訶小乘保果之僻。譏刺三藏斷滅之非。故身子善吉。齊教專小初不曾聞大乘威德。或茫然棄缽。或怖畏卻華。不知是何言。不知以何答。然方等彈斥教。在三藏之後。被訶之時。應在十二年前。何以得知。皆追述昔訶驗是前事何者前已稟教得道。證於無學。荷佛恩深心相體信。不復恚怒。自昔至今恣殃掘之譏。任淨名之折。得為恥小慕大之益。喻如烹酪作生蘇。即此義也。按無量義。得知方等是三藏之後。為第三時教也。按無量義經雲。次說摩訶般若華嚴海。空歷劫修行者。此是方等之後。而明大品。大品或說無常無我。或說於空。或說不生不滅。皆歷色心至一切種智。句句迴轉明修行法。即是歷劫修行之意也。又雲。百千比丘萬億人天。得須陀洹及阿羅漢。住辟支佛者。驗是共般若也。而言華嚴海空者。若作寂滅道場之華嚴。此非次第。今依法性論雲。鈍根菩薩三處入法界。初則般若。次則法華後則涅槃。因般若入法界。即是華嚴海空。又華嚴時節長。昔小機未入如聾如啞。今聞般若即能得入。即其義焉。大品通三乘人可得有四果。華嚴隔小故無此義。故方等之後次說般若。為第四時教也。復言熟蘇味者。命令轉教領知眾物。心漸通泰。自知螢火不及日光。敬伏之情倍更轉熟。如從生蘇轉成熟蘇也。又解。般若之後明華嚴海空者。即是圓頓法華教也。何者初成道時。純說圓頓。為不解者大機未濃。以三藏方等般若。洮汰淳熟根利障除。堪聞圓頓。即說法華開佛知見。得入法界。與華嚴齊。法性論中入者是也。故下文雲。始見我身入如來慧。今聞是經入於佛慧。初後佛慧圓頓義齊。故次般若之後說華嚴海空。齊法華也。亦第五時教也。復言醍醐者。是眾味之後也。涅槃稱為醍醐。此經名大王膳。故知二經俱是醍醐。又燈明佛說法華經竟。即於中夜唱入涅槃。彼佛一化。初說華嚴後說法華。迦葉佛時亦復如是。悉不明涅槃。皆以法華為後教後味。今佛熟前番人。以法華為醍醐。更熟後段人。重將般若洮汰方入涅槃。復以涅槃為後教後味。譬如田家。先種先熟先收。晚種後熟後收。法華八千聲聞。無量損生菩薩。即是前熟果實。於法華中收更無所作。若五千自起人天被移。皆是後熟涅槃中收。為此義故。故雲從摩訶般若出大涅槃。即後番次第也。按無量義雲。摩訶般若次華嚴海空。即前番法華中次第也。問何意知鈍者於法華不入。更用般若洮汰。答釋論雲。須菩提何故更問菩薩畢定不畢定。答雲。須菩提於法華中。聞諸菩薩受記作佛。今於般若中。更問畢定不畢定。當知法華之後更明般若也。三引信解品。四大聲聞領教證次第者。文雲。其父先來求子不得。中止一城其家大富多有僮僕臣佐吏民。亦甚眾多。時貧窮子。遇到父捨疾走而去。即遣傍人急追將還。窮子驚愕稱怨大喚。無罪囚執此必定死。父語使言。不須此人勿強將來。此領何義領初成佛寂滅道場。法身大士四十一地眷屬圍遶。說圓頓教門。於時以大擬子機生悶絕。當知。佛日初出頓教先開。譬如從牛必先出乳。爾時長者將欲誘引其子。而以方便。密遣二人形色憔悴無威德者。汝可詣彼徐語窮子。雇汝除糞。即脫纓珞著垢膩衣。以方便故得近其子。此領何義。此領次頓之後。隱捨那威德相。好作老比丘像。說三藏之教。二十年中常令除糞得一日之價。即是從十二部後出修多羅。於時見思已斷無漏心淨。譬如從乳出酪也。又經過是已後。心相體信出入無難。然其所止故在本處。此領何義。明三藏之後次說方等已得道果心相體信。聞大名入住小名出。苦言彈訶名無難。又進宅內名入。入見群臣豪族大功德力。聞寶炬陀羅尼。見不思議解脫神變故名入也。出者止宿草庵。二乘境界名出也。心相體信者。得羅漢已聞罵不瞋。內心慚愧。不敢以聲聞支佛法化人。心漸淳熟如從酪出生蘇。是名從修多羅出方等經。即第三時教也。是時長者有疾。自知將死不久。語窮子言。我今多有金銀珍寶倉庫。盈溢其中。多少所應取與。窮子受敕領知眾物。而無悕取一餐之意。然其所止故在本處。此領何義。從方等後次說般若。般若觀慧即是家業。歷於名色乃至種智即是眾物。善吉等轉教即是領知。但為菩薩說自不行證。故無怖取。即是從方等經出摩訶般若。因是得識大士法門。滅破無知。譬從生蘇出熟蘇。是為第四時教也。復經少時。父知子意漸已通泰。臨欲終時。而命其子並會親族。即自宣言。此實我子我實其父。今吾所有皆是子有。付以家業窮子歡喜。得未曾有。此領何義。即是般若之後次說法華。先以領知庫藏諸物。後不須說但付業而已。譬前轉教皆知法門。不須重演觀法。直破草庵賜一大車。授作佛記。豈非明見佛性住大涅槃。故言從摩訶般若出大涅槃。是時無明破中道理顯。其心皎潔如清醍醐。即是從於熟蘇轉出醍醐。為第五時教也。此五味教。調熟一段漸機眾生。如身子等大德聲聞。於法華中得受記□。見如來性成大果實。如秋收冬藏。更無所作。不生不生名大涅槃。即是前番。從摩訶般若出妙法華。為未熟者更論般若入於涅槃而見佛性。即是後番。又從般若出大涅槃也。然二經教意起儘是同。如法華三周說法。斷奠聲聞鹹歸一實。後開近顯遠明菩薩事。涅槃亦爾。先勝三修斷奠聲聞入祕密藏。後三十六問明菩薩事也。又涅槃臨滅更扶三藏。誡約將來。使末代鈍根不於佛法起斷滅見。廣開常宗破此顛倒。令佛法久住。如此等事其意則別。第五醍醐佛性味同也。三約五味半滿相成者。若直論五味猶同南師但得方便。若直半滿猶同北師但得其實。今明五味不離半滿。半滿不離五味。五味有半滿則有慧方便解。半滿有五味有方便慧解。權實俱遊如鳥二翼。雖復俱遊行藏得所。若華嚴頓滿大乘家業。但明一實不須方便。唯滿不半。於漸成乳。三藏客作但是方便。唯半不滿。於漸成酪。若方等彈訶則半滿相對。以滿斥半。於漸成生蘇。若大品領教帶半論滿。半則通為三乘。滿則獨為菩薩。於漸成熟蘇。若法華付財廢半明滿。若無半字方便調熟鈍根。則亦無滿字開佛知見於漸成醍醐。如來慇勤稱歎方便者。半有成滿之功。意在此也。四大聲聞領解。無上寶聚不求自得。安住實智中者。皆由半滿相成意在此也。四明合不合者。半滿五味既通約諸經。諸經不同。今當辨其開合。若華嚴正隔小明大。於彼初分永無聲聞。後分則有。雖復在坐如聾如啞。非其境界。爾時尚未有半。何所論合。次開三乘引接小機。令斷見思。則以小隔大既不論滿。何所可合。故無量義雲。三法四果二道不一。不一即不合也。若方等教。或半滿雙明。或半滿相對。或以滿彈半稟半聞滿。雖知恥小猶未入大。故雲止宿草庵。下劣之心猶未能改。則半滿不合。般若以滿洮練於半。命領家業。明半方便通入無生。半字法門皆是摩訶衍。是合其法。而不悕取一餐之物。即是未合其人。是故半滿不合。若至法華。覺悟化城雲非真實。汝等所行是菩薩道。即是合法。汝實我子即是合人。人法俱合。自鹿苑開權。歷諸經教來至法華。始得合實。故無量義雲。四十餘年未顯真實。若於法華未合。於涅槃得合。法性論明中下二根入法界者。即是得合菩薩也。若論聲聞。一祕密合。二顯露合。祕密合者。初為提謂說五戒法。已有密悟無生忍者。況修多羅方等般若。豈無密悟。此則不論。若就顯露。未入位聲聞。亦隨處得合。例如般若三百比丘得記者是也。若住果聲聞決至法華。敦信令合。若住果不合。是增上慢未入位。五千簡眾起去。到涅槃中。方復得合。總就諸教通作四句。華嚴三藏非合非不合。方等般若一向不合法華一向合。涅槃亦合亦不合。何者。涅槃為末代更開諸權。引後代鈍根。故言亦不合。問菩薩因法華入法界。與華嚴合。不見因華嚴入一乘與法華合。答華嚴入法界。即是入一乘(云云)。五料簡者為三意。一約通別。二益不益。三約諸教通別者。夫五味半滿論別。別有齊限。論通通於初後。若華嚴頓乳別但在初。通則至後。故無量義雲。次說般若歷劫修行華嚴海空。法華會入佛慧。即是通至二經。又像法決疑經雲。今日坐中無央數眾。各見不同。或見如來入涅槃。或見如來住世一劫。若減一劫若無量劫。或見如來丈六之身。或見小身或見大身。或見報身蓮華藏世界海。為千百億釋迦牟尼佛說心地法門。或見法身同於虛空無有分別。無相無礙遍同法界。或見此處山林地土沙。或見七寶或見此處乃是三世諸佛所行之處。或見此處即是不可思議諸佛境界真實之法。夫日初出先照高山。日若垂沒。亦應餘暉峻嶺。故蓮華藏海通至涅槃之後。況前教耶。若修多羅半酪之教。別論在第二時。通論亦至於後。何者。迦留陀夷。於法華中面得授記後入聚落被害。作結戒緣起。又如身子法華請主。後入滅。均提持三衣至佛問(云云)。豈非三藏至後耶。釋論雲。從初鹿苑至涅槃夜。所說戒定慧。結為修妒路等藏。當知。三藏通至於後。若方等教半滿相對。是生蘇教。別論是第三時。通論亦至於後。何者。陀羅尼雲。先於王捨城授諸聲聞記。今復於捨衛國祇陀林中。復授聲聞記。昔於波羅柰授聲聞記。身子雲。世尊不虛所言真實。故能第二第三。授我等記。故知方等至法華後。般若帶半論滿。是熟蘇教。別論在第四時。通論亦至初後。何者。從得道夜。至泥洹夜。常說般若。又釋論雲。須菩提問畢定不畢定。當知。般若亦至後。若涅槃醍醐滿教。別論在第五時。通論亦至於初。何者。釋論雲。從初發心常觀涅槃行道。前來諸教。豈無發心菩薩觀涅槃耶。大經雲。我坐道場菩提樹下。初成正覺。爾時無量阿僧祇恆沙世界諸菩薩。亦曾問我是甚深義。然其所問句義功德。亦皆如是等無有異。如是問者。則能利益無量眾生。此則通至於前。若法華顯露邊論。不見在前。祕密邊論理無障礙。故身子雲。我昔從佛聞如是法。見諸菩薩受記作佛。豈非證昔通記之文。問涅槃追說四。方等正開四。別教復有四。若為分別。答涅槃當四通入佛性。別教次第後見佛性。方等保證二不見性(云云)。二就益不益料簡者。若華嚴為乳三藏為酪。此則方便味濃大乘味薄。釋此為三。一取用益為論。如貴藥非病治。賤藥是病宜。貴藥非宜。徒服無益。初說華嚴於初心未深益於漸機亦未轉。於二緣如乳。若漸機稟三藏。能斷見思三毒稍盡。即轉凡成聖。如變乳為酪。不可以用益謂賤勝不用益謂貴劣。華嚴亦如是。於小如乳。於大如醍醐。少分譬喻不可全求也。二如良醫有一祕方。具十二藥三種最貴。善占病相盈縮所宜。終不乖候謬有所治。佛亦如是。圓方妙治具十二部。無問廣記最為甚深。菩薩智利具足全服。二乘病重以九為劑。此若不縮於病無益。於不縮為乳。於縮為酪。此取相生次第為譬。不取濃淡淺深。三約行人心者。脫華嚴時。凡夫見思不轉。故言如乳。說三藏時斷見思惑。故言如酪。至方等時被挫恥伏。不言真極故如生蘇。至般若時。領教識法如熟蘇。至法華時破無明。開佛知見。受記作佛心已清淨。故言如醍醐。行人心生教亦未轉。行人心熟教亦隨熟。問為一人稟五味。為五人耶。答自有一人稟一味。如華嚴中純一根性。即得醍醐。不歷五味也。大經雲。雪山有草。牛若食者。即得醍醐。自有一人歷五味。如小乘根性。於頓如乳三藏如酪。乃至醍醐方乃究竟。如大經雲。從牛出乳。乃至蘇出醍醐。自有利根菩薩。未入位聲聞。或於三藏中見性。是歷二味。自有方等中見性。是歷三味。般若中見性。是歷四味如三百比丘。大經雲。置毒乳中。遍五味中悉能殺人。即此意也。三歷諸教料簡者。如大經雲。凡夫如乳聲聞如酪。菩薩如生熟蘇。佛如醍醐。今釋此譬。總喻半滿五時。凡夫無治道全生如乳。聲聞發真通皆如酪。通教菩薩及二乘如生蘇。別教如熟蘇。圓教如醍醐。今當教各判五味。大經雲。凡夫如乳。須陀洹如酪。斯陀含如生蘇。阿那含如熟蘇。阿羅漢支佛佛如醍醐。有超果者即得醍醐。或有味味入者。此即三藏教中三意也。當通教中五味者。大經三十二雲。凡夫佛性如雜血乳。血者即是無明行等。一切煩惱。乳者即善五陰。是故我說從諸煩惱及善五陰。得三菩提。如眾生身。皆從精血而得成就。佛性亦爾。須陀洹斯陀含。斷少煩惱如真乳。阿那含如酪。阿羅漢如生蘇。支佛至十地菩薩如熟蘇。佛如醍醐。超果不定(云云)。當別教自明五味者。第九雲。眾生如牛新生血乳未別。聲聞緣覺如酪。菩薩之人如生熟蘇。諸佛世尊猶如醍醐。具有超果不定(云云)。當圓教但一味。大經雲。雪山有草。名曰忍辱。牛若食者即得醍醐。正直純一。故不論五味。若無差別中作差別者。約名字即乃至究竟即。判五味相生也。從佛出十二部。即是出乳。新醫用乳也。可約四善根就發中為五味也。六增數明教者。先約跡次約本。夫教本逗機機既不一。教跡眾多何但半滿五時。當知無量種教。今且增一至八。初約一法明開合者。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於此法不解全生如乳。若欲開者開圓出別教一乘也。若於別不解亦全生如乳。又開通一乘也。若於通不解亦全生如乳。又開三藏一乘也。雖開為四。皆名一大乘法。俱求佛果也。若於三藏一乘得解即變乳成酪乃至入本一乘也(云云)。若於四一乘不解又更於三藏開出聲聞支佛教。若斷結證果心漸通泰者。即卻二乘唯言大乘求佛。漸以般若洮汰令心調熟。即廢方便一乘唯圓實一乘。故雲。如我本誓願。今者已滿足。化一切眾生。皆令入佛道。若以小乘化。我則墮慳貪。是事為不可。是故始從一而開一。終從一而歸一。若約二法論開合者。約半滿兩教。初明華嚴之滿。若眾生無機次約滿開半。次方等對半明滿。次般若帶半明滿。次法華捨半明滿始。則從滿開半。終則廢半歸滿(云云)。次約三法論開合者。即是於一佛乘方便說三。既知息已滅卻化城。亦是約三善。聲聞為下善(云云)。次約四法論開合者。即是四教約圓開別約別開通。次開三藏。如是次第會來合圓(云云)。又四法論開合者。約四門。本是圓四門眾生不解開出別四門。乃至通三藏四門。利者得傳傳入。鈍者五味調入。次約五法論開合者。即是五味。從初十二部開修多羅。乃至涅槃教教論五味。從初五味開諸五味。細細漸合還歸圓滿五味。次約六法論開合者。即是四教大乘六度。七覺分八正道也。初開圓出別乃至三藏。如是縮合還一圓道(云云)。次約七法論開合者。謂四教二乘並人天乘。若上向合圓別。不者下向合人天。令七數足開合(云云)。次約八法論開合者。約前八法開合(云云)。若得開合之意。自在說之。二約本門明教開合者。借跡知本本亦復如是。復次本門中明或示己身或示他身。或說己法或說他法。己身是佛法界像。他身是九法界像。己法是圓頓佛之知見。降此已下皆是他法。雖示種種形欲令度脫。故雖說種種道。其實為一乘。此即開合意也。如是開合半滿五味。宛然無失。次第之意彌復分明。非次第意。自然可解。不定之教彌為易見矣。從一開一者。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眾生不解全生如乳。從此圓一乘開出別一乘。眾生又不解。亦全生如乳。又開出體法一乘。眾生又不解。亦全生如乳。又開出析法一乘。眾生即解。是則轉乳為酪。次入體法。即轉酪為生蘇。次入別一乘。即轉生蘇為熟蘇。次轉入圓一乘。如轉熟蘇為醍醐。是中備有頓漸不定(云云)。此是從一以開一。從一以歸一也。次從二以開二者。元本是如來藏。如來藏中。備有半滿不思議之二。眾生不解全生如乳。又開出帶半之滿。又不解全生如乳。又開出破半之滿。眾生不解亦全生如乳。又單說半眾生解轉乳為酪。次說破半之滿。轉酪為生蘇。次說帶半之滿。眾生為一熟蘇。次純說不思議之滿。眾生如醍醐。此中具有頓漸不定。即從二開二。從二歸二。從三歸三。本是即空即假即中之三。眾生不解即開次第之三。又不解。即開體真之三。又不解。即開析法之三。利人從析空之三。入體空之三。從體入次從次入即。鈍者住析三。故用即空三調之。即生蘇。又用次三調為熟蘇。今方得入即空即假即中。此約三法論開合也。四法開合者。未是圓四門。眾生不解。開別四門。乃至三藏四門。傳傳令入如前。約五法論開合者。約五味準前(云云)。乃至八亦如是。   ○記者私錄異同。有人引釋論會宗品。舉十大經雲經大雲經法華經。般若最大。又大明品雲。諸餘善法入般若中。謂法華經亦是善法也第百卷雲。法華是祕密般若非祕密。為不明二乘作佛故。又雲。般若法華是異名耳。此三種雲何通。有人會雲。眾聖以無心契無相。如眾流納海。若其化物以無相為宗。如空總包。般若盛明此二。故於十經最大。又般若明第一義悉檀。是故最大。又九十品。前六十品明實慧。無盡品去明方便二慧。是三世佛法身父母。是故最大善。眾經明此二皆攝入般若中。問眾經明此二。亦應般若攝入眾經中。答大品最初專明此二。餘經不爾。古來稱般若是得道經。故知大也。今謂還是論語專大義。何謂會通。會通者。有共般若不共般若。不共般若最大。餘經若明不共。其義正等(云云)。他會通法華明二乘作佛。是祕密。般若不明二乘作佛。故非祕密。祕密則深般若則淺。何者。般若明菩薩是佛因。於義易解故非祕密。二乘作佛與昔教反。於義難解。故是祕密。論雲。如用藥為藥其事易。用毒為藥其事難(云云)。然密顯通大小。釋論第四雲。顯示教明羅漢斷惑清淨。菩薩不斷惑不清淨。故菩薩在後列。若祕密法。明菩薩得六神通。斷一切煩惱超二乘上。當知顯示淺祕密深。今般若法華。皆明菩薩得無生忍。具六神通並祕密。並深並大。就祕密更論祕不祕。般若不明二乘作佛。闕此一條故言不祕耳。問般若未開權。應是祕密。法華開權應是顯示。答若取開權如所問。今取淺易為顯示耳。問若爾未了者。雲何言大。答據二慧為深大。不明二乘作佛為未了。問既言深大。何不說二乘是方便令得作佛。此義未了亦何大乎。答非獨自釋。叡師亦云。般若照也。法華實也。論窮理盡性明萬行。則實不如照。取大明真化。解本無三。則照不如實。是故歎深則般若之功重。美實則法華之用高也。問雖引叡師如攀枯求力。不覺人杌俱倒。釋猶未了。今謂不共般若。何時不明二乘作佛。與法華平等大慧。更復何殊耶。眾經論明教非一。若摩得勒伽有二藏。聲聞藏菩薩藏。又諸經有三藏。二如上加雜藏。分十一部經是聲聞藏。方廣部是菩薩藏。合十二部是雜藏。又有四藏更開佛藏。菩薩處胎經八藏。謂胎化藏。中陰藏。摩訶衍方等藏。戒律藏。十住藏。雜藏。金剛藏。佛藏。彼諸藏雲何會通。通二藏者。其一通聲聞。其二通菩薩藏。通三藏者。初通聲聞藏次通雜。其一通菩薩藏。通四藏者。一一相通。通八藏者。八藏降神已來。四教從轉法輪已來。時節節有異。今以轉法輪來八教通之。若胎化藏中陰藏。未為阿難說時。即是祕密教。為阿難說時即是不定教。摩訶衍方等藏即頓教。戒律藏去五藏。即漸教中之次第戒律藏。即三藏教。十住藏即方等教。雜藏即通教。金剛藏即別教。佛藏即圓教。然佛意難測。一往相望作此會通(云云)。問四教名義出何經。答長阿含行品。佛在圓彌城北屍捨婆村。說四大教者。從佛聞從和合眾多比丘聞。從一比丘聞。是名四大教月燈三昧經第六。明四種修多羅。謂諸行訶責煩惱清淨。私釋會之。諸行是因緣生法。即三藏義也。訶責是體知過罪。即通教義也。煩惱者。不入巨海不得寶珠。若無煩惱則無智慧。即別教義也。清淨者既舉一淨當名。任運有我常樂等。即圓教也。又一一教具四修多羅。諸行即集諦。諸行果即苦諦。諸行對治對治煩惱。即道諦。諸行清淨即滅諦。此三藏中具四修多羅也。又訶責諸行即集諦。訶責諸有即苦諦。訶責煩惱對治即道諦。訶責清淨即滅諦。此通教中具四修多羅。又煩惱諸行是集諦。煩惱諸有是苦諦。煩惱行被訶責即道諦。煩惱清淨即滅諦。此別教中具四修多羅。又涅槃即生死苦諦清淨也。菩提即煩惱集諦清淨也。煩惱即菩提。道諦清淨也。生死即涅槃。滅諦清淨也。此圓教中四修多羅。彼經復明四論四法四境界四門四斷煩惱智四苦四集四道。皆與四教相應。具如彼應知。地論第七地雲。一念心具十波羅蜜四攝三十七品四家。釋四家雲。般若家諦家捨煩惱家苦清淨家。私釋者。約苦諦為初門。修道品令苦清淨者。即三藏義也。捨煩惱家者。即無相體達為捨。如色是空。以空捨無相論修道品者。此即通教義也。般若家者。般若智照諸法。明瞭恆沙法門。皆悉通達而修道品。此即別教義也。諦家者。諦即實相之理。即是圓教。約實相而修道品也。具如彼說(云云)。達摩鬱多羅。釋教跡義雲。教者謂佛被下之言。跡謂蹤跡。亦應跡化跡。言聖人布教各有歸從。然諸家判教非一。一雲釋迦一代不出頓漸。漸有七階五時世共同傳。無不言是。又雲。五時之言那可得定。但雙林已前是有餘不了。涅槃之唱以之為了。又言佛一音報萬眾生。大小並受。何可以頓漸往定判無頓漸今驗之經論。皆是穿鑿耳。何者。人云佛教不出頓漸。而實頓漸攝教不盡。如四阿含經五部戒律。教未窮深未得名頓。說亙始終復不與大次第為漸。是則頓漸不攝。何得雲佛教不出頓漸也。然不無頓不得全破。何者凡論頓漸。蓋隨所為。若就如來實大小並陳。時無前後。但所為之人悟解不同。自有頓受或從漸入。隨所聞結集何得言無頓也。但不可定其時節比其淺深耳。人言漸教中有七階五時。言佛初成道。為提謂波利說五戒十善人天教門。然佛隨眾生宜聞便說。何得唯局初時為二人說五戒也。又五戒經中。二長者得不起法忍。三百人得信忍。二百人得須陀洹果。普曜經中。佛為二長者授記。號密成如來。若爾言初為二人說人天教門義。何依據。又二長者見佛聞法禮佛而去。竟不向鹿苑。初說五戒時未化陳如。與誰接次而名為漸。人言第二時十二年中。說三乘別教。若爾過十二年。有宜聞四諦因緣六度。豈可不說。若說是則三乘別教。不止在十二年中。若不說。是一段在後宜聞者。佛豈可不化也。定無此理。經言為聲聞說四諦。乃至說六度。不止十二年。蓋一代中隨宜聞者。即說耳。如四阿含經五部律。是為聲聞說。乃訖於聖滅即是其事。故增一經。說釋迦十二年中略說戒。後瑕玼起乃廣制。長阿含遊行經說。乃至涅槃。何得言小乘悉十二年中也。人言第三時。三十年中說空宗般若維摩思益。依何經文知三十年也。言四十年後。說法華一乘。法華經中彌勒言。佛成道來始過四十餘年。然不可言法華定在大品經後。何故。大智論雲。須菩提於法華中。聞說舉手低頭皆得作佛。是以今問退義。若爾大品與法華前後何定也。然大品法華及涅槃。三教淺深難可輒言。何者。涅槃佛性亦名般若。亦名一乘。一乘是法華之宗。般若是大品所說。即是明性。復有何未了乎。大品中說第一義空。與涅槃經明空無異。皆雲色空乃至大涅槃亦空。又大品說涅槃非化。維摩說佛身離五非常。與涅槃明常說涅槃不空。有何異而自生分別。言維摩偏詺明常。大品一向說空也。人以阿難等諸聲聞。在大品會。復經法華會。終至涅槃會。故知大品法華涅槃。應有淺深。義不必爾。何者。如阿難迦葉經法華會。若未聞說常。涅槃會中二人不在。何由得有常解流通涅槃。復次舍利弗在佛涅槃前七日滅度。大目連為執杖外道所打。亦在佛前涅槃。皆不在雙林之會。豈可不得常解乎。即知法華中已悟常。竟不假更聞。又舍利弗等諸聲聞。皆是如來影響。如法華經說。知眾樂小法而畏於大智。是故諸菩薩作聲聞緣覺。涅槃亦云。我法最長子。是名大迦葉。阿難多聞士。能斷一切疑。自然能解了是常與無常。故知影響之人在大則大。在小則小。何可就其人以定階漸也。又若從法華後入涅槃者。法華經中已明王宮非始久來成道。何由涅槃中。方引道樹始成執實為疑。故知為一段眾生。最後聞常者涅槃經。聞法華者。不假聞涅槃也。又涅槃經有大利益。如法華中八千聲聞。得受記□成大果實。若以法華得記。證涅槃之益。即是理同教無深淺明矣。又法華優波提捨中。明法華經理圓教。極無所缺少。龍樹於大智論中。歎法華最為甚深。何故餘經皆付阿難。唯法華但付菩薩。是知法華究竟滿足。弗須致疑。復應當知諸大乘經指歸不殊。但隨宜為異耳。如華嚴無量義法華。皆三昧名。般若是大智慧。維摩說不思議解脫。是解脫。大涅槃是究竟滅。文殊問菩提是滿足道。悉是佛法法無優劣。於中明果皆是佛果。明因皆是地行。明理皆是法性。所為皆是菩薩。指歸不當有異人。何為強作優劣。若爾誕公雲。雙樹已前指法華經悉不了。豈非誣□也。人情既爾經論雲何摩得勒伽說十二部經。唯方廣部是菩薩藏。十一部是聲聞藏。又佛為聲聞菩薩。說出苦道。諸集經者以為菩薩所說為菩薩藏。以為聲聞所說為聲聞藏。龍樹於大智論中。亦云。大迦葉與阿難。在香山撰集三藏。為聲聞藏。文殊與阿難集摩訶衍經。為菩薩藏。涅槃亦云。十一部經為二乘所持。方等部為菩薩所持。是以依按經論略唯二種。聲聞藏及菩薩藏也。然教必對人人別各二。聲聞藏中有決定聲聞。及退菩提心聲聞。菩薩藏中有頓悟大士。有漸入菩薩。聲聞藏中決定聲聞者。久習別異善根。小心狹劣成就小性。一向樂小佛為說小。畢竟作證不能趣大。言退菩提心聲聞者。是人嘗於先佛及諸菩薩所。發菩提心。但經生歷死忘失本念。遂生小心志願於小。佛為說小終令趣大。然決定聲聞一向住小。退菩提心聲聞後能趣大。雖有去有住而受小時一。故對此二人所說。為聲聞藏。菩薩藏中有能頓悟者。如華嚴等經所為眾生。不由小來一往入大。故名為頓。從漸入者。即向退菩提心聲聞後能入大。大從小來故稱為漸。雖有頓漸不同。然受大處一。故對此二人所說。為菩薩藏也。然此二藏隨所為隨所說。聲聞藏中有菩薩為影響。然非所為。不可從菩薩名作大乘經。菩薩藏中亦有聲聞人。非正所為宗。不說聲聞法。故不可名為小乘法。擬人定法各目不同。是以要而攝之略唯二也。問佛為三乘人說三種教。何以故。判藏唯有其二。答佛為求三乘人。說三乘法。然聞因緣者即是聲聞。辟支佛出無佛世。但現神通默無所說。故結集經者。集為二藏也。依經判教厥致云爾。今之四教與達摩二藏。會通雲何。彼自雲要而攝之。略唯二種。今開分之判為四教耳。聲聞藏即三藏教也。菩薩藏即通別圓教也。為決定聲聞說三藏教。為退大聲聞說通教。為漸悟菩薩說別教。為頓悟菩薩說圓教。非唯名數易融。而義意玄合。今古符契一無二焉。唯文略而義廣。教一而蔽諸。若申隱以使顯。須多作論義。如捕獵川澤饒結筌□。豈漁獵者好博耶。不得已而博耳。師雲。我以五章略譚玄義。非能申文外之妙。特是粗述所懷。常恨言不能暢意。況復記能盡言。雖然。若能尋七義。次通十妙。研別體七餘五。鉤瑣相承。宛宛如繡。引經印定。句句環合。非直包諸名教。該乎半滿而已矣。又即事成觀。鑿凡夫之乾土。見聖法之水泥。圓通之道。於斯通矣。遍朗之朗於茲明矣。此備於前。今更消文於後也。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十下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717 法華玄義釋籤   No. 1717 [cf. Nos. 262, 1716]   釋籤緣起序   君山除饉男普門子屬辭   四教成列。開合之旨。蘊乎其中。十子既往。幽贊之功。在人方絕。惟三轉遂周。一乘載導。經文顯而約。玄記博而深。後進難窺。蒙求尚壅。不遠而復。存乎其時。我哲匠湛然公當之矣。公孩提秀髮。志學名成。淵解得於自心。博贍振於先達。無適不可以虛受人。洎毘壇以至於國清其從如雲矣。間者島夷作難。海山不寧。徇法之多。仄身巖宇。或謂身危法喪。莫如奉法全身。僶俛遂行。暴露原野。是樂法者請益悅隨。且法實無邊。身則有待。弘敷未暇。籤訪有憑。因籤以釋。思逸功倍。美哉洋洋乎。登門者肯綮未嘗。望涯者恥躬不逮。乘是以訓文其可廢耶。先德既詳雖大科不舉。諸生未達在小疑必疏。凡十卷。不忘於本以天台命家。善繼其宗。以釋籤順學。信所謂觀象得意俾昏作明。永代不朽者也。普早歲在塵。後時從道。徒欲擊其大節。獨不愧於心乎。天王越在陜郛之明年甲辰歲紀月貞於相。   法華玄義釋籤卷第一   天台沙門湛然述   昔於台嶺隨諸問者籤下所錄。不暇尋究文勢生起。亦未委細分節句逗。晚還毘壇輒添膚飾裨以管見。然所記者莫非述聞兼尋經論。但識用暗短而繁略頗馴。呈露後賢敢悕添削。   私記者。章安尊者於江陵自記大師所說。不與他共故名為私。緣起者述所記之興致序教法之所由。此中先序師德及傳述之意名為總序。次正序玄文不過五義及本跡奧旨。初序分二。初序師德。次幸哉下明傳述之意。初文又二。初列十德。次唯我下結歸我師。初十德中初雲大法者。通指佛教以為大法。東漸者自漢明夜夢迦竺初臨。洎乎隋文御□台衡誕應。諸有習禪義。解翻譯之徒漸被此方弘宣教法。僧史所錄未有不曾聽講自解佛乘。佛乘者即是今典永異餘教。不同三五七九等乘。仍開會之使歸乎一極故雲佛乘。言僧史者如宋文宣王記室王簡棲所集百卷。如俗史書左史記事右史記言。禮雲動則左史書之言則右史書之。凡所集者不出言之與事。今亦例之故雲僧史。又嘉祥皎法師所集高僧傳十三卷開為十科。終無不聽自解如天台大師。此不聽自解即是今文十德中之一也。及從縱令已下九德並在大師別傳。章安撮之用序師德。初德之中詎者正雲無也。下之九德德德之中皆雲縱者。謂與而言之縱有第一終無第二乃至第十。故下結雲唯我智者具諸功德。發悟者謂於大蘇法華道場三昧開發悟解一乘代受法師。講金字大品。陀羅尼者此雲總持。從三昧起以證白師。師雲此是法華前方便陀羅尼。縱具定慧者發悟屬慧入定是定。盛席者盛弘定慧二法。謝遣等者自省不能益他為謝。推眾不受曰遣。隱居華頂佛壟唐溪避世等者。捨名利為避世進己道為守玄。陳少主再敕頻迎隋文帝有敕請住故雲被徵為二國師。太極殿者。陳朝正殿名為太極。三禮者陳少主敕雲國家一年舊有仁王兩集。仰屈於太極殿開講。法式處分一聽指揮。初開法筵主上親於眾中三禮。天子為萬乘之主故雲萬乘屈膝。言萬乘者論語包氏引王制雲。古者井田方里為井十井為乘。百里之國適千乘也。諸侯之國千乘天子之國萬乘。故雲萬乘之主。道俗等者。百高座為道百官為俗。玄悟法華圓意者。五義釋經統收五味故名為玄。非兼非帶開廢諸典名為圓意。樂說辯如止觀第一記。晝夜等者。舉譬也。如懸河流瀉晝夜不竭。此之十德通舉悟解弘經之相。故初德雲自解佛乘。最後德雲晝夜流瀉。諸有託胎靈瑞誕育徵祥髫齔精誠從師訪道臣主珍敬緇素歸心臨終示相滅後應驗具如別傳。次傳述中分三。初述歎所受功微。次並復下正明傳述以益當。三或以下述己添助以勸信初自斤己名謙恭所學。幸者自省之詞。建業亦云建康。即晉宋等稱為業都今江寧是也。舊稱揚州。隋滅陳後移揚州名額過京江北。江陵即荊州也。故下句雲荊揚往復途將萬里。將猶當也。謂依俙髣拂將一萬里。漢南曰荊自漢南至衡山之南。江南曰揚自京江至南海已來。台嶺鶴林具如止觀第一記。非但未聞不聞等者歎恨不聞者絕分。如止觀禪門淨名疏等各有餘分說未終者名為不聞。亦乃已去謙己聞者未能盡意。卷舒鑽仰者章安總歎。再治再讀理堅意高。如孔子諸弟子歎孔子智深。如窺其宮牆鑽之彌覺其堅仰之彌覺其高。如飲大河水飽腹而歸不測深淺。猶恨緣淺下明私記緣起。今雖欲記但恨一聞而已。屬大師滅度不獲重聞。諮決無從如犢思乳。並復推念者。自惟及念彼故雲並也。自惟不足念彼未聞。若不記其所聞念彼當來有不聞佛乘之苦故雲可悲。若樹若石等者。如涅槃雪山童子。聞半偈已傳於石壁。又如今經隨喜品初隨其所聞聚落田里為父母宗親隨力演說。聿循也。聖典者依今經及大經等皆令傳授。甘露門者實相常住如天甘露是不死之藥。今釋妙法能通實相故名為門。初總序竟。   次正序玄文總有三序。初一是大師別行經序。次私序王去是記者所序。三此妙法去玄文本序。初中雲王字去聲。謂起也初也。序起眾文之始故雲序王。就初序為二。初總攬五義以釋名。次記者下。就總名以別解。初文又三。初釋妙法次釋蓮華。三釋經。初文又二。先妙次法。下文廣釋先法次妙者從義便故。今既略解且從名便。初釋妙者。但舉一不思議則已簡於可思議也。彼止觀為成觀故乃以相待為可思議粗。唯一絕待為不思議妙。今則不爾。圓中約時待絕俱妙。餘味約部或妙或粗。若前三教時之與部一向為粗。至法華被開方稱為妙。止觀相待義似於別故判為粗。今此妙名兼於本跡。彼文妙觀獨在於圓。雖異而同細尋可了。下文廣釋不俟多雲。次釋法者。略舉界如。具攝三千。廣如後釋。妙歎於法法秖是妙。權實之言兼於施等三義不同。譬中復論故未別出。次釋蓮華又為六。初總立。次用譬意。三從一為下別釋。四是以下結法譬先後以明法譬意。五蕩化城下探取經旨以顯法譬。六一期下總結用譬本意以示結歸。初文者。妙法不出權實故蓮以譬實華以譬權。次意者。良者發起之端。何以立華譬法為難解法故。假謂假藉。彰猶顯也。若非蓮華無以顯於妙法故也。譬之所顯曰況。具顯本跡十妙十粗。總含因果體宗用三故雲乃多。今此序文未暇廣述。略況本跡以攝多途。擬亦譬也。所對前後。秖是本跡二門各十四品。前三後三故雲合六。次廣釋中二。先跡次本。一據經文次第故爾。二據化儀必先垂後拂。三據機緣則先淺後深。若以華譬於跡蓮譬於本。未可辨其前後。何者。從本垂跡則本前而跡後。由跡顯本則跡前而本後。約機雖爾。約佛終以本居於初。則蓮前而華後非譬次第。然望劫初種子皆從化生等。是化生蓮之與華皆可為始。故並順二義跡中權實取譬蓮華跡亦非實。無以施權非權無以顯實。然終以理實為本而一體權實前後同時。蓮華前後比說可知。今從事說現蓮為譬。以順譬故先施後開。又先開後廢亦且順喻。據其法體開廢俱時。此據最後開廢而說。若中間迭廢。則唯廢無開非今喻意。具如下說。今初雲為蓮故華者。約時且寄華嚴頓後而說。頓中之別理實教權且置未論。鹿苑施小方等般若已為開廢而作方便。如此說者且在於小。若約教者通前四時三教皆權二乘唯在法華。菩薩處處得入。而今文引且從引小小難引故。故寄說之。知第一寂滅約佛自行自行即是理實。以方便力故正明施權。應雲為五比丘說。文中略者為欲即說施權意故。即以下句種種之言兼之。從雖示下明施權意也。雖復施權本為於實。種種道者即兩教因人別教教道。五時八教故雲種種。次明開者。指實為權權掩於實名方便門閉。今指權為實於權見實名方便門開。示謂指示示其見實之處故雲也。第三廢者捨是廢之別名開已俱實無權可論義當於廢。權轉為實所廢體亡。若留逗後緣復屬於施非此中意。若爾開廢何別。答約法乃開時即廢約喻必義須先開。若爾法喻差違何成喻法。答據理似與喻有違。據事似先開後廢。如先示方便即是真實。既識實已永不用權若約理者開廢俱時。開時已廢故也。次又蓮下。本中譬者。初句總標次從本下正明垂跡。跡依於本者示跡不孤立。即垂跡之意本擬顯本。是故今雲跡依於本。跡非究竟。文雲下。引證者。初先明本。言若斯者指壽量塵點。但教下正明垂跡。作如是說者總舉所說。我少等者別示說相。十九喻城三十成道。不說爾前故雲我少。次開跡中引文初述迷跡故雲皆謂。我成佛下正明開跡。不可具彰略雲無量等。三廢跡者如後如前。引文中。初諸佛下引同。為度下正明廢跡。廢已無跡故雲皆實。實秖是本權秖是跡。若辨同異廣如第七卷明。四結中雲是以先標等者總結六譬。非蓮華無以譬於權實本跡妙法。非此妙法無以取喻於蓮華。如金剛經則喻先法後。今且順此故雲是以等也。五以經旨釋者。一部之旨不出本跡。蕩化城者。譬前法譬。初蕩化城至記□釋跡門也。從又發眾聖至鄰大覺釋本門也。且就跡門三周攝盡。三周次第。法說居初。今從屬對二喻先說。言化城等者。化城是導師權說。故經雲今此大城可於中止。是故屬教。草菴是行者所執。故經雲猶處門外止宿草菴。是故屬情。蕩執教本為除其滯情。遣滯情本令不執權教。化城述昔草菴譬現。時機不同故互舉耳。開方便者。開於五乘。初文是開方便三乘。從會眾善去是會人天小善。蕩是廢之別名。開廢會三同異之相具如下文本跡用中各有十義。又開方便近理故雲妙理。對人天小行故雲大乘。小行非不歸理方便亦入一乘。綺文互對其意恆通。理者單從體說。乘者從事以明。事以體為所依體必藉事方顯。人天本在於事從事開事為便。三乘已證權理從理開理易明。是以經開人天但雲佛道。若開三乘乃雲實相。若爾何故經文二乘卻雲菩薩道等耶。答道名則通義理則局。局故二乘開已授八相記。人天但約過去通論。又若按位開者。二乘得在似位人天但在觀行。故授記二乘更經若干劫數供養。人天無此是故不同。同乘佛乘是故不異。上中下根等者。前蕩化城是為下根作宿世譬前廢草菴是為中根作譬喻說。前開方便。是為上根但作法說。三周說竟各授記□具如疏文。三根互轉得利鈍名具如疏第四卷十門解釋。次又發下。本門。又二初正明開跡。次故增道下授記。初文者本門開其所覆故名為發佛及弟子名為眾聖。頭角聲聞本是菩薩如富樓那等。菩薩本是古佛如文殊等。並屈曲施設故雲權巧。寂場已來為跡所覆今始拂之故曰顯本。昔未曾說故曰幽微。次授記者分別功德位至一生近於妙覺故名為鄰。大秖是妙。六總結中。始自寂場終乎鶴樹故曰一期。誘物入實故雲化導。顯本為事圓開權為理圓。又化事已周名為事圓。本跡理顯故雲理圓。不以餘華為喻者以蓮華六譬。元譬本跡。故一代教法鹹歸實本。非蓮華無以喻之故雲意在於斯。斯此也。此謂本跡。三釋經字者五味教法並稱為經。故雲都名具在第八故雲如後。次就總別解者。從記者去章安釋大師序意然大師所序。似但釋名而已。意含別故章安所釋具體宗用。以釋名是總體等是別。別別於總總總於別。故於總中所釋兼具五章當知體等三章。秖是三德乃至秖是一切三法。故下文雲釋名總論三法體等開對三法故總名中通冠一部。一部終始不出二門。是故二門以文心立號。如止觀發心初雲積聚精要名之為心。今之法聚以本跡為要。又本中體等與跡不殊。故但於名以分本跡。餘體宗用直釋而已。故章安述大師意得經文心故玄義五章莫過本跡。如釋妙字本跡各十。本跡二體其理不殊。昔日因果名為本宗。中間今日所論因果名為跡宗。本跡二用不論粗妙及以廣狹但據近遠以判。本跡教相但是分別權實久近相耳。故知經心不過本跡。仰觀本跡之旨三世設化文義冷然。冷謂冷冷覽而可別妙法已去。牒前序文以示五義。故知敘名通冠始末。如前一序但敘於名。體等三義。合在名中體既屬理理豈無宗。一乘屬宗宗豈無體蕩化是用且據實邊。據理立化亦在用攝。尋文可見。   從私序王去章安私序。又為二先序。次釋序。初又為二先譚始末次釋經題。大師序中總以經題含於始末。大師從義題中義必含於體等。章安從說說必體等與釋名異文義因依故復重釋。初文者。法譬二周略而不敘。且寄宿世以為興致。法譬二周得益之徒莫非往日結緣之輩。以退大流轉故惑寂理而耽無明酒。以失大悲心故迷妙因謂生死曠遠。世尊憐愍接其小機小尚昧初故猶倒惑。觀宿種故體業付財。妙行復初故現瑞駭動。故此序中愍斯之言其意該括。初言夫者發語之端。理絕等者既開顯已絕偏圓名。為形華嚴方等般若偏圓對明。往結法華絕待之緣今寄圓珠而譚絕理。極非等者。然一極至理非凡小之近非佛果之遠。託五百由旬引化城之近說寶渚之遠。極會等者。凡譚圓說遠為接近廢偏。若冥真契極事理寂然。化周為事寂。顯實為理寂。又寄圓珠以顯理。冥其理故為理寂。託寶所為譚事。會其事故為事寂。此之二解義意大同。寶渚本為廢於化城化城若廢名化儀畢。衣珠本譬昔聞實相實相若顯名契寂理。此明中間已入實者。而不寂者去明退大後流轉五趣。耽障中道微細無明故失於大志。復耽現行粗欲無明忘本所受。迷涅槃道去明流轉後忻樂小乘。如人迷故謂東為西則東西俱失。三德涅槃即理而具。謂理為遠背大取小則大小俱迷。謂大為遠為迷大。謂小為極為迷小。聖主去明今日開顯。先以四味調熟來至法華。跡序四華六動先表四位六番。至流通中變土地裂表顯實相。實相通被故雲一切。睹瑞聽法故雲見聞。從發祕密去次釋經題。初妙法兩字通詮本跡。蓮華兩字通譬本跡。今以久本喻蓮。會圓譬華。發祕密等者發者開也。昔祕而不說故部皆屬粗。昔權實相帶權實隔異是故不明權實正軌。本果久成但為跡覆。今但指本名之為顯。法是現在受者計異故須會之。位猶在因故名為道。聲為佛事且據佛世。義通滅後。故名為經。色唯滅後故且置之。前大師序雲有翻無翻指第八卷。初則唯在於色次則遍於六塵。故大師序意一往似局而實通。章安序意一往似通而猶局。圓詮之初等者。且從跡說。具存應雲本跡詮初。前大師序不釋序品第一者。雖在題名之下自屬品之次第。非題中之義故缺不論。故玄文末亦不釋之。至疏文初方乃略解。章安承便故略論之。序類相從等者。一往亦且釋品所以。若有品之由具在文句。此不合論。眾次等者二十八品生起不雜生起非一。故雲眾次。於中最初故雲之首。第一可知。譚記者恐誤應雲譚託。謂託寶所譚理極也圓是妙之別名。極是妙法之果。今寄果法以歎妙。如經唯佛能知故雲敘名。作此敘字者敘謂敘述申作者之意。作此序者序謂庠序。如六瑞等為正說庠序。此非今意故不書之。會冥者謂得經體也。通則遍為諸法諸經諸行等體。別則唯在因果所取見於實相方名得體今置通從別故雲會冥。以會冥故名宗家體。聞法繫珠是為圓因。得記示珠名為圓果。故以珠敘宗。又若論珠體非繫非示。還約於珠以論繫示故成體家之宗。化周理顯法華之力故雲俱寂是敘用也。良以權實雙運故調機入寂乃成於宗家之用。四華六動居一經之首故雲敘教。通序別序鹹皆敘教。通由通漫故略通從別。別序具五餘四尚寬。現瑞表報其相最切。就六瑞中餘四尚寬。未若四位天華六番破惑動地。教意在此故略引之。前開方便門引意故爾。本跡但是遠近之異。大師所釋其義已顯故雲可知。次從此妙法去一序是譚玄本序。得下文意此序不難於中亦二。初序次釋。初文者為三。初敘有經之由次正明今經。三所言下釋題。初由本證故能說之。跡中雖說推功有在故雲本地。文雲下引跡證本。約自證邊無法可說。三世下通舉證同。次文雲下正明說經。復先引文。以內證故而為他說。大事下明說本意意在佛乘故舉始終意在佛慧。中間調斥非佛本懷故雲助顯。次今下正說。次釋名中初釋妙字。次又妙下釋法及蓮華並經皆以妙字冠之。以無非妙故爾。釋中亦約一題之內而四義存焉。六喻敘用者如下文雲。跡中斷權疑生實信為用。本中斷近疑生遠信為用。故下文明本跡各十義不同。甘露是理。教是理門。故雲甘露門也。   次正釋五重玄義者。先列次釋。釋中先判次正釋。初判中二。初列次判。判中又二。初通約諸經次正約今經。初文三。初釋名。次如此下出體。三例眾經下引例。初二可知。三舉例中雲例眾經之初等者。舉經初通序五義以為例釋。問阿難。既同。雲何人異。答具如疏文四種阿難餘意可見。次約今經通別中為五。初釋名。次辨異。三出體。四引例。五簡示。初雲通者共義者。七義共釋五章。各者五義不相雜亂。次辨異者。雖有通別同釋一經故雲專在一部。餘文可知。次正釋中先通次別。初通中四。初標。次一下列。三對五心。四廣釋七番。初二可知。三對五心中二。初正對。次結成。初中開合等三起慧心者此三性是分別簡擇故也。觀心者。隨聞一句攝事成理。不待觀境方名脩觀。無事間雜故雲精進。法不孤立以七章依於五心。五心若立如草木有根莖幹則立故心立名根。既五心名根根必至力。言排障者如信解品雲無有欺怠瞋恨怨言。欺為信障怠為進障瞋為念障恨為定障怨為慧障。若根增長能破五障故名為力。既成根力必具覺道以開三脫故雲乃至。以小準大亦應可知。四廣解中二。初結前生後。次正解。初文者結前可知。廣解下生後亦名用章意也。以此七番共解五章既起五心。至別解五章。一一無不成於五心既以七番略解五章。當知廣解五章皆悉具七。是故得至圓門三脫。入於初住開佛知見。初所以竟。   次正釋中文自為七。初標名者即初標五章也。於五章中此初標名。於中文自為四。初標列。次解釋。釋初立中雲原聖等者。所言立者即妙法之名也。原者本也。建者立也大聖立名。蓋為開深理以進始行。一實相處名為深理。七方便人皆名始行。視聽兼現未。佛在唯聲益。益通二世故雲視聽俱得見聞。使尋聲色之近名而至無相之極理。故以此妙法之名名實相法。施設妙機應入實者。若從通說則一代教門莫不為開實相深理。今唯從別即此經意也。次分別中二。初以今經對明前教。次約五味重顯今經。初文又五但法有粗妙通標也。次若隔歷下簡。始自華嚴終至般若雖名不同但為次第三諦所攝。今經會實方曰圓融。三此妙諦下歎釋今經一實之理。四文雲下引證。五尚非下引經舉況。尚非別教行位不退所知。況復人天之類。群者眾也。萌謂種子未剖之相。人天全為無明所覆故。曰群萌。次別約五味又二。初通舉不即說實之意。次所以下具歷五味明說不說之意。初文又二。初略明不說。次引文釋不說所以。初文者直牒前文。如雲唯我知是相十方佛亦然。而不匆匆即說者何故。引文釋廣如方便品。次所以下正約五味。又二。初四味次醍醐。初又二。初列四味。次明四味意。初文中四味並有融不融名。不無小異。乳中以別為不融。酪教一味全是不融生蘇中融即有二義。若以圓斥三及以圓斥藏即以圓融為融。或以三教斥藏即以融通為融。雖兼斥大正在斥小故雲令小根恥小慕大。熟蘇中雲令小根寄融向不融者。通教小乘寄於融通之融而得小果即指小果名為不融。令大根從不融向於融者。即指通別以為不融即是令通別菩薩向圓融之融。問。若說佛乘恐其墮苦者說華嚴教可非佛乘耶。答。若約教論。方等般若亦有佛乘。何獨華嚴。今墮苦之言但據不堪唯一佛乘。故聞別等三教猶免生謗。仍用祕密之力且隱小以說之。雖曰大機尚隔於別。小根被隱一向不聞。由隱小故不名俱立是故但立頓大之名不立一乘獨妙之稱。非佛本懷良由於此。華嚴頓大尚非本懷。況復鹿苑唯立不融故三藏教首及以部內粗尚未周故妙號都絕。方等般若比說可知。次從雖種種至非佛本懷者。次明用四味意。探取法華說彼四味本懷未暢故歸會法華。所以施設之言通於粗妙。爾前猶用權施設故。言隨他等三者。此隨他等三有通有別。若歷七重及以四教一一說之。此依諸教通總而說。今別約法華別相而說。自法華已前皆曰隨他。故前教中雖並有融。以兼帶故並屬隨他。未堪開顯名不務速。務事速也。唯至今經開諸不融唯獨一融。使前諸部同一妙法。出世意足。是故下文雲乃暢也。故言等者。結歸初文不說之意。務亦急也。次今經下明醍醐味。又三初正明今經。次令一下明說佛本意。三故建下結立名也。初文捨者捨秖是廢。故知開廢名異體同。次文者。事不獲已使一音異解。既調熟竟道味無殊。餘生滅度想若五千起去。並付待後會及彼土方聞。乃暢等者。經雲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大事既遂出世意周。三結者。既此經名妙驗前四猶粗。三結中總結四味不立妙名為何所以。以兼等故判部屬粗。如細人粗人二俱犯過。從過邊說俱名粗人。此經異彼故雲無復。方得獨立妙名故也。譬中言例者。為法立譬故譬例於法。故例前三章鹹以華為譬。初例前立名。次雲何下例前分別。三如是下例前結也。初文者。初文立中但約妙名兼歷五時開深進始方至於極。今譬亦略例但雲粗妙總攝前多。次譬例分別中前具約五味今但從人。簡諸外道及前三教。以諸部中妙不異故。狂華無果可知。又應更加有果無華可譬外道計果自然。如吳錄地理誌雲。廣州有木名度不華而實。實從皮而出。如石榴大色赤可煮食。若數日不食皆化為蟲。如蟻有翅能飛著人屋外道雖計自然之果此果無實。一華多果如胡麻等。多華一果如桃李等。一華一果如柿等。前果後華如瓜稻等。故南嶽四安樂行雲。餘華或有狂等。蓮華不然。又雲。餘華成實顯露易見如方便諸乘蓮華隱密如一佛乘。次蓮華下譬醍醐者為二。初通舉多奇。次別對三義。初文者可以譬本跡十妙及體宗用三章。奇秖是妙。十妙三章無不皆妙。非多奇華果何以擬之。今總以為蓮等三攝彼本跡。故標多奇。次列三義。初義雲華實具足等者。為蓮故華華掩於實。為實施權實在權內。體復不異故雲即實而權。機熟須開開彼能覆。情悕近果名之為覆。拓彼近謂名之為開。開何所開即彼能覆。又華落蓮成等者華落譬非權蓮落譬非實。開已即廢時無異途。開教行人理同一理故。故實立已同冥三德。故知三德不當權實。標體中先列。次釋。釋中先敘大師釋次章安私釋。初文自四。初從體字去初釋字也。次從故壽量品下第二引同。從今言實相下第三簡非。從斯乃下第四結正。初釋字中又三。初釋字訓。次各親下引例為類。三出世下正出經體以同字義。初文可見。次文者。雖用儒宗不同彼意。彼明道喪故使獨親各子之局。所以禮興。今借彼禮法以譬體同。一切諸經鹹歸實體如各親其親。此之實體生一切法如各子其子也。禮記第七雲。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脩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注雲孝慈之道廣也。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禮義以為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故義同也。次引同中二。先引壽量同。次引二論同。初文又二。初引壽量。次出方便文以辨同。初文中雲不如三界者不同三界人所見也。故三界人但見異相。二乘見如如即空也。佛菩薩可知。所以但引壽量不引他部者。他部已與跡實相同。故下文雲。今經跡門與諸經有同有異。異謂兼帶。同邊不殊。故不須引。然下文雲本門與諸經一向異。恐人疑雲。若意異者體等應殊。故今引之令知不異。所言異者。所謂遠壽諸經永無故一向異。若爾本門亦有實相同邊何故不名有同有異。答。跡門正意在顯實相。故以所顯之理與諸部文以辨同異。本門正意顯壽長遠。長遠永異故用比之。實相雖在跡門辨竟。今須辨同故今但取實相同邊。長壽秖是證體之用未是親證實相體也。次今取下辨同。取壽量所見與方便實相體同。所見者。經雲如斯之事如來明見。正明佛有能見之德故須雲見。取所見邊以證體同。經中廣明如來如實知見等相(云云)。次引二論者地論中論也。問既不引諸部佛經何須復引菩薩二論。答。諸經同異下文自判諸論同異未有誠文。地論別申華嚴。中論通申諸教。但引此二足顯其諸。況二論此文言約意廣。況辭異意同最堪況例。初地論文者。初列四句。次釋。釋中應以畢竟空不思議假相對以成圓融三諦。問。雖雲辭異意同空假如何得為經體。答。既是不思議空假還指空假即中中為經體。中即空假亦指於中。三諦無非遍一切處。若得此意。中論四句義可準知。若四句對教自是別途非此中意。今言下簡非者舉離四謗。謗即是非。謂實相中無四謗也。四即是謗故雲四謗。兩教二乘不能即權而實名為斷無。藏通菩薩不能即實而權名為建立。別教菩薩棄邊取中。名之為異。地前為權實登地為雙非。並語地前不能權實即中及中照權實。故不免異及以盡謗。次結中雲斯乃等者。本跡為二經。跡經謂方便品中實相是也。本經謂壽量品中非如非異是也。金剛藏及中論為兩論。致猶得也。謂兩論二經同得實體。次私釋為四。初標能破所破。次破凡下釋所破以顯能破。三此等下簡異。四今經下正出經體。初文中橫破凡夫四執等者。如前簡非中四謗是也。法雖通深執成凡見故橫在初心名凡四執。亦云有無等。四見是也。言三聖者謂前三教聖人。次釋破中三聖為三。初破三藏中頗梨如意二珠相似譬法性名同。初聞混大故雲一往似真。被斥茫然故雲再研便偽。方等尚止宿草菴般若猶無心悕取。故至法華方知昔失。以昔不知空即有故故為空即有之所破。次通教理通故名為共。通機如雜色。但真如色變。圓理如珠體。機發如物裹。故通教二乘亡實相體。逐詮小之教墮落二乘。鈍根菩薩義同二乘復能出假。文略不說。次引大經明利根菩薩。一教之內利鈍不同。空中既殊故為所破。初不知中故不及別。次別教人雖不但名同但中異故故雲迥出。是故三教並為圓教所破。然破別者但破教道。邊本是中今棄邊中之中而別求於中。故以雲外之月譬教道中。以捨空求空譬方便智。若知邊中不異即破此意。彼理有中此邊無中則實相正法不遍一切。故不名不盡。故以不盡破於不遍。前金剛藏四句破中別教得二句即此意也。此等下簡異中二。先簡。次重判。初文者。金剛藏四句雖異皆雲是佛甚微智故。故前釋雲皆被空有等破故也。本有常住權實不二。前之三教體皆不融。是故不與方便品中妙權實同。壽量實相遍於三界。前之三教體皆不遍。是故不與壽量品中雙非義同。既不下重判。但空於化他中是實於自行中是權。三藏唯有一但真故。但不但等者。若自他相對但是他實不但是自實。通教真中有二實故。是故二教並非經體。出二邊中等者。說中道故名為自行。雲出二邊故名為權。此是判權實意也。從今經體去正出今經實體。今經體者。此之體字正指經體。體化他下兩體字謂體達之體。由開故達故雲體也。初文即是開丈六垢衣。垢衣正是示為小乘化他權實。今開即是同體權實纓珞長者。體自行化他等者但不但空名自行化他權實。今皆開之。示以衣珠唯一不但。無更求於小乘衣食故雲無價珠在衣內如不但猶求小果如但空。同在一身義當於共。自行之權猶存教道亦違實相。今亦開之無非實相。此等三教皆開及以世間資生產業尚皆是實。況圓中自行而非實耶。標宗中二。初標列次釋。釋中三。初文是示。從然諸因果下第二簡。從略舉下第三結。初文為四。初釋名。次所謂下依名辦相。三如提下舉譬。四總結。初文可知。次文者。先釋宗。次釋要。若開權顯實無非自行。若為實立權故須化他。正指因果以為宗故。次釋要者。以要釋宗宗義雖明要義未顯。故重釋之還指因果。遍攝故雲要也。次譬中雲綱維等者。維繫也。網中之要莫若綱維。衣角準知。故言下結。然諸下簡中二。先郤。次取。郤中二。先跡。次本。跡中先誡令通識若無通識安能別知尚不下況也。餘因果下正卻三教因果。何故卻之各不能攝一切法故藏通兩教以或同或異。故當教三人因果尚別況能各攝一切法耶。初三藏中諦緣度殊故因大異。俱斷見思三乘微異故果小同。次通教中俱學般若故因大同同坐解脫習盡不等故果小異。次別教中在因說理不在二邊名為迥出。復說果理諸位差別故雲不融。因不下重釋所以。以迥出因不攝地前眾善。登地諸位互不相收。乃至果地萬德互不相關。則非下正明卻意。以非跡中自行之因又非寂場證得之果。是故不名跡門因果。又簡下本門也。通簡跡中一切因果若橫若豎俱非本故。取意下次簡取。先本。次跡。取中先明本者承前簡卻跡文之後便拂跡以簡本。承簡跡之後取本便故故在前明也。久遠者。必指壽量塵點方顯實本。如此下明功能。初脩下明取跡也。本宗如跡故雲此也。但可下歎跡。若本則非不退智知。略舉下總結所取本跡因果也標用中二。先標列。次釋。釋中三。初文是示。從於力用中下二簡。從非但下第三益。初文二。先釋名。經有斷疑生信之力。次三種下正出用相。不同宗體。宗體唯獨在圓始終俱經力用故。至簡中自明。第二簡中有法譬合。初法中自他相即者並成體內之用故也。故先明用相為攝機遍故須取化他及自他二。此二必以自行為力無力則無用是故相即。譬中文引佛本行經捔力爭婚品雲。悉達調達及諸王子爭婚瞿姨種種捔力。瞿姨爾時在高樓上觀其捔試。是諸王子彎常人弓或滿不滿。一切諸弓皆悉不任悉達所彎。淨飯王曰。汝祖王廟中有輪王弓堪任汝彎。悉達得之滿彎此弓箭勢一發貫七鐵鼓箭之餘勢仍至水輪。乃至斫樹。諸王子斫或一或二隨斫隨倒。悉達一刀斫過七樹而樹不倒。乃至擲象等。此並用中示為凡力未關聖力。力中之大不過悉達。故今借喻此經力用。昔三教及近成力用如諸王子。三合譬中二。初略合。次何者下釋。初略合方便教之失以顯實教之得。次何者下釋中二。初舉昔顯失。次舉今顯得。初文者。即以法華已前俱名為昔並用化他。故昔教中望今跡門則三教照理不遍。故三教人實信未生權疑未盡。望今本門昔經圓機亦名為失。是則四教俱不知有本時之果。生信未遠近疑未除。今緣去正顯今得。言稟自行者。約機極邊說必至佛自行方乃名得。約化主照機故通語自他。極佛下正出用相。通論本跡各有斷疑生信。別論增道損生唯在本門。今從省要故以起信增道為跡門斷疑損生為本門。極佛境界者秖是十如權實故雲唯佛與佛。次益中雲生身生身得忍等者。地前住前為生身。登地登住為生身得忍。謂生身中能破無明得無生忍也。言法身等者。謂登地登住破無明捨生身居實報土名為法身。位居等覺名為後心。若跡門唯益生身及生身得忍。本門進至法身及法身後心。所益通兼故雲非但自垂跡已來。受化者漸廣。得久近益者。功在法華標教中三意。於中又四。初標。次一根性下列。三教者下釋總名。四雲何下廣釋。初如文。列中三意者。前之兩意約跡門。後之一意約本門。三中雲分別者。分別既是教相同異。教相既通分別義遍。即是分別融不融等乃至遠近。四正釋中初文根性中為二。初明八教以辨昔。次明今經以顯妙。初又三。初五味。次不定。三祕密。即八教也。五味即漸頓故也漸中開四並不定等二即為八也。初五味中又三。初約五味。次引同涅槃。三問答料簡辨異。初文五味者還約華嚴日照三譬開為五味。問。應還取涅槃本文何以卻取華嚴文耶。非但數不相當。亦恐文意各別。答。涅槃五味轉變而秖是一乳。華嚴三照不同。而秖是一日。今演華嚴平地之譬。以對涅槃後之三味。數雖不等其義宛齊。又涅槃以牛譬佛乳從牛出譬佛初說大。乳出已後其味轉變猶成分譬。故此下文義立五味皆從牛出。未若華嚴日譬於佛光譬說教。日無緣慈非出而出。眾機所扣非照而照。故使高山幽谷平地不同。同稟教光終歸等照故用兩經二義相成。   法華玄義釋籤卷第一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717 法華玄義釋籤   法華玄義釋籤卷第二   天台沙門湛然述   初文雲何下至出乳味相者。此文以華嚴說大。未遊鹿苑。詺之為頓。此是頓部。非是頓教。以彼部中兼一別故。人不見者便謂華嚴頓於法華者誤矣。下去準說。初文牒譬。厚殖下以感應合譬。一往總以別圓為厚。頓說下明說頓意。良由下說頓之由由相隔故。言大隔小者小人未轉為大所隔。此如華嚴下結華嚴譬以同涅槃故雲如也。下去例爾。約法去明機感相應得益以結部名。約說下結說次第同涅槃譬。次照幽谷亦先提華嚴譬。淺行下亦舉感應以合譬。乃至法華文中皆有結譬同法得益結名結說次第。尋初頓教意以對下四味。比說可知。唯三藏結部名在前。餘文或闕說意等。尋之可見。大雖在座等者。大人示跡隱在小中。多跢是學行之相。婆□是習語之聲。示為三藏始行初教而三藏實行者謂之為實故雲不識。影臨萬水至方等者。至方等中具說四教。以未融故故見不同。問華嚴鹿苑大小永融。纔說方等則同座並聞者何。答。若以祕密橫被無時不遍。若約橫論豎則隱顯在機。佛本意在大故遂本居初。然由一分漸機致使聖慈未暢。前已專大次復專小。今雖同座大小仍隔。但小被大彈為成生蘇以此為次耳。故知於創稟者仍互不相知。故有此諸喻意不同。影臨萬水譬現身不同。逐器方圓譬示土不同。隨波動靜譬說法不同。示一佛土至不共合譬也。從故見有下明機見不同對前三相。初見淨如梵王見穢如身子。開彼三相總引經文兼約六根明斥小也。見有淨穢對前現土眼根也。亦應更雲睹相優劣。已舉見土身必稱土故不繁文。聞有褒貶耳根也。嗅有薝蔔鼻根也。華有著身身根也。慧有若干意根也。唯闕舌根以褒貶兼之。若語身者應雲如須彌山巨身也。始坐佛樹細身也。一一根中並一褒一貶尋之可見。又佛歎文殊淨名褒也。聲聞菩薩被折貶也。其例蓋多不能具記。隨其心淨即佛土淨。入此室者不嗅餘香。結習盡者華不著也。聲聞有若干其無礙慧無若干也。即是褒貶之意。世人判楞伽或同華嚴或同法華。具如止觀記已有二處引楞伽文判屬方等。以彼經文具四教故有彈訶故。此中闕說意。應雲方等本折小彈偏圓無所間。又闕說由。應雲良由小未全轉致使五百聞大成斥。復有義者華嚴經譬但雲平地。今離彼平地以譬方等般若法華。方等如食時。般若如禺中。法華如正中。於彼義上更加二義故雲復有言大人蒙其光用等者。菩薩大人蒙般若光諸法之用。二乘之人既無此用。是故譬之如七日嬰兒若視日輪令眼失光故名為喪。外人暗證譬如夜遊。菩薩利他譬如作務。務者運役也。故文雲下引信解聲聞自述以合嬰兒喪其睛明。一切智明於般若光無明全在義之如喪。雖三人俱學下說意也。仍闕說由。亦應雲良由小稍通泰致使被加令說。次譬法華中土。圭等者。圭者累土也。故字從重土謂之為圭。如宋嚴觀法師與此太史官何承天共論此土是邊是中。觀乃引周公測影之法。以一尺二寸土圭用測日影。夏至之日猶有餘陰。天竺此日則無餘陰。故叡法師雲如日方中無處不南。此指中方無餘陰處。準此算法地上寸影天上萬里。若低頭若微善者總結散亂小善之類無不開之以成佛因以用合譬。同入一實故無盈縮。不令下說意。亦闕說由。應雲良由大機已熟眾無枝葉致使一切佛知見開若約法被緣名漸圓教者。此文語略具足應雲鹿苑漸後會漸歸圓故雲漸圓。人不見之便謂法華為漸圓華嚴為頓圓。不知華嚴部中有別乃至般若中方便二教皆從法華一乘開出。故雲於一佛乘分別說三。故疏雲於一佛乘開出帶二帶三。今法華部無彼二三故雲無二亦無三。又上結雲華嚴兼等此經無復兼但對帶。此非難見如何固迷。又今文諸義凡一一科皆先約四教。以約粗妙則前三為粗後一為妙。次約五味以判粗妙則前四味為粗醍醐為妙。全不推求上下文意。直指一語便謂法華劣於華嚴幾許誤哉幾許誤哉。約說次第名醍醐味相者。此五味教相生之文。在第十三聖行品末佛印無垢藏王菩薩竟。雲譬如從牛出乳乃至醍醐譬從佛出十二部經乃至涅槃。問彼經自以醍醐譬於涅槃今何得以譬於法華。答一家義意謂二部同味。然涅槃尚劣。何者法華開權如已破大陣。餘機至彼如殘黨不難。故以法華為大收涅槃為捃拾。若不爾者涅槃不應遙指八千聲聞於法華中得授記□見如來性。如秋收冬藏更無所作。次引同中二。初總結同。次引文別釋。初言當知華嚴之譬與涅槃義同者。華嚴日出等譬與涅槃五味義同。但有廣略之殊故廣開平地以為三譬譬三味也。次引文證同中言三子三田三馬等者。涅槃迦葉白佛。如來憐愍一切眾生不調能調。未脫能脫。善星是佛菩薩時子斷欲界結證得四禪。如來何故記說是一闡提地獄劫住不可治人。何不先為演說正法後為菩薩。若不能救善星比丘雲何得名有大慈悲有大方便。佛言善男子譬如有人唯有三子。一者有信順心恭敬父母利根智慧於世間事能悉了知。其第二子無信順心不敬父母。利根智慧於世間事能悉了知。其第三子不敬父母無信順心鈍根無智。父母教告應先教誰。迦葉白佛。應先初次及第二後及第三。而彼二子雖無信順恭敬之心。以慈念故次復教之。如來亦爾。其三子者先譬菩薩次譬聲聞後譬闡提。如脩多羅中微細之義我先已為諸菩薩說。淺近之義為聲聞說世間之義為闡提說。今雖無益作後世因。善男子。譬如三田。一者渠流便易無諸沙鹵瓦石棘刺種一得百。二者雖無沙。鹵瓦石棘刺渠流嶮難收實減半。三者渠流嶮難多諸沙鹵種一得一。又有三器。一者完。二者漏。三者破。若受用時先用何器。又有三病人。一者易治。二者難治。三者不可治。醫師若治先治何者。又有三馬。一者調壯大力。二者不調大力三者不調羸老。王若行時先乘何馬。合譬如前。善男子。如大師子。若殺香象則盡其力。乃至殺兔亦盡其力。如來亦爾。為諸菩薩及一闡提功用無二。故今文中。初說華嚴如先為菩薩。次在鹿苑如為聲聞。方等已後大小普被乃至涅槃名為平等。故涅槃雲功用無二經文雖列多種三譬譬意不別重列來耳。日光無私高者先照。後及平地非不照高。從後為言故雲平地。涅槃亦爾。佛智無偏大機先被後及闡提。通前後說故雲平等。三料簡中。初問既以五味那同稱漸者。問前五味教相味既有五。何故中間三味皆名為漸。答意者。秖以漸入故有中間。更加前後故得有五。從又若去重以五句分別漸頓。且約一期五味相生則漸頓一向。若當部橫辨則漸頓互通。雖曰互通各有其意。故須更以五句分別。初二句可解。然仍存略且以大小相對得作此說。若以別教當教之漸相對說者。應雲頓中兼漸漸不妨頓且為成五句顯五味故也。若言漸中有頓則下方等句同。故略不列且雲一向。初句華嚴也。次句鹿苑也。次句方等也。若以大破小具如弟子品以三教訶小。且據調熟小乘邊說。復有以圓訶偏如菩薩品。復有漸中初入小行如見土復穢得法眼淨。及俗眾室外為說無常。以小對大故雲並陳。陳猶列也。相資即般若也。相資之義後更料簡。若會等者法華也。初句略出。次句引證。初雲合者秖是會之別名。次引證中引不合以證合者。如疏雲開為合序。無量義既重序前開不久必合。譬如算者下已必除。今時合者今文更以法華意結。次問下料簡中間般若可解。答意者義兼方等。方等則大資於小。般若會中聞加二人為菩薩說名小資大。亦應雲頓資漸互出無在。次明不定文三。初結前生後。次雖下釋相。三味味中下結。初文者。為對祕密須安顯露之言。故知通論顯露俱攝漸頓。今於五味義後欲別明不定亦是顯露故初標之以冠不定。相異漸頓故曰不然。雖高山頓說等者正釋也。又三。初正釋。次大經下引證。三一時下破古。初文者此指華嚴不動不離而升而遊者。此指頓後漸初不動於頓而施漸化。此中古人多有異釋。有雲本釋迦不動而化身升天。有雲法身不動而化用升天。有雲不往而往往而不往故升故往。近代藏法師四釋。一約處一處中有一切處則天宮本來在樹王下但先未用此天宮處。二者約佛。樹王下佛遍一切處。故樹王佛本在天宮先未用彼天宮佛耳。三者約時樹王下時即天宮時。四者約法界謂無自性。此未必全爾。前之三義何不論機而但約佛。後約法界何故但雲無自性耶而不雲無他乃至無無因耶。無謀而化感應道交。非應而應非感而感何論時處身土性等耶。雖轉四諦指鹿苑。此指雖施漸化而不起於頓。此二味既然諸味準此。雖為菩薩指方等般若。彼二時中俱有小果。新得舊得如常所明。雖五人證果不妨八萬諸天獲無生忍。此重指漸初對般若說前文約法此中約人得果不同證法不定應引大論顯密法輪義釋此中意。故大論六十五雲於閻浮提見第二法輪轉初轉法輪八萬諸天得無生忍陳如得初果。今轉法輪無量諸天得無生忍。今轉似初轉。問。初轉少今轉多。雲何以大喻小而言似耶。答。諸佛有二種法輪。一者顯二者密。初轉。聲聞見八萬及一人。諸菩薩見無量阿僧祇人得二乘。無量阿僧祇人得無生忍。無量阿僧祇人發無上道心行六波羅蜜。阿僧祇人得初地乃至十地一生補處坐道場。是名為密。故知初見八萬一人屬顯露攝。祕密者如次明之。又大論三十一雲。欲得一音遍十方恆沙世界當學般若。論問。若爾與佛一音何別。答。有限無限。問。若爾何故閻浮提人來佛邊聽法。答。佛有二種音聲。一者密如向所說。二者不密須來佛邊。此據別說。約體而論二義俱時。故今文中相即而說。次引大經證中雲或時說深或時說淺等名不定者。以由彼此互相知故。若祕密者即如下文互不相知是故名密。不定與祕並皆不出同聽異聞故名為即。今亦淺深同席故著或言。應問謂開其問端。應遮謂置其所問。亦開置同席故成不定。三示相破古中。先示相。次破古。示相中雲一時等者。從廣之狹。時謂五味之一亦是一部一會。說謂一句一言。念謂一剎那頃。具如前文不定教相。此顯如來不共之力。問。此與方等恐畏歡喜等為有何別。答。不定遍前四味。若直語方等但彈斥而已。既以身土令物殊途正當不定般若亦然。思之可見。次破古中雲不同舊義專判一部者。如第十卷判教中雲南北通用漸頓不定。不定者即指勝鬘及金光明。故今家判義味味之中皆有不定。故不同舊專指二經。言味味者。乳中則約圓別相對以辨不定。酪中教門雖無二別乃與八萬對辨不定。生熟二蘇三四對辨其意可見。次此乃下祕密為四初結前生後。次如來下略歎。三此座下釋相。四雖復下結歎。初文可見。次略歎中雲若智若機等者。智謂大聖權謀。機謂不同次第。不擇時處。身口意密隨何四門無礙自在。適時稱會皆無虛設。三正釋相中且寄三法以出其相。何者。以此三法對祕密故則化儀四教文義整足。任運攝得三藏等四。於中復二。先約三說相對。次約說默相對。初三說中二。先約十方相對。次或為下於一方中多人相對。一方既爾十方亦然。二文各先正釋。次各各下結。次約說默相對中。亦應具有十方及人二義不同。無人相對者文略。而言俱默俱說者理合如之。前三法相對準此亦應雲俱頓俱漸俱不定。文無者亦略。既雲俱默俱說互不相知名之為密。何妨俱頓互不相知。各各下亦結也。雲互不相知者。前文但雲於此於彼者亦應互說。舉一以例。驗知不定與祕密但有互知與互不知以辨兩異。此中顯露亦義通餘七。以祕不出此七故也。故前文雲顯露漸頓及顯露不定。故七並是顯露意也。若爾何妨法華亦與諸教十方一席互為顯祕。而雲法華是顯非祕密耶。答十方容有一席定無。言容有者何妨餘方未宜開權廢近等說則彼不知此。若此間法華席中初發心者及人天被開豈可盡知十方。世界開與不開。然已聞法華本門施化非適一世。縱不現見亦可比知開不開相義當於知。況同居分身寂光地湧。睹已咸信一道無偏。不同華嚴雲是眷屬大集亦無分身之言。般若但雲問者加說名字鹹同。故知此經與餘經異。顯密意別思之可知。四雖復下結歎中三。初舉廣以歎。次但可下。許證附理故可知言說依事故莫辨故知證一照極略得大猷。言不累施卒何可具。雖復下覽言說以從意故意不出漸等。次明今經為二。初總明教顯勝。次明約跡顯勝。初文雲今法華是顯露等者。對非祕密故雲顯露。於顯露七中通奪而言之並非七也。別與而言之但非前六。何者七中雖有圓教以兼帶故是故不同。此約部說也。彼七中圓與法華圓其體不別故但簡六。此約教說也。次言是漸頓非漸漸者具如前判。今法華經是漸後之頓謂開漸顯頓故雲漸頓非法華前漸中之漸。何者前判生熟二蘇同名為漸。此二經中亦有圓頓。今法華圓與彼二經圓頓不殊。但不同彼方等中三般若中二。此之二三名漸中漸。法華異彼故雲非漸漸耳。人不見之便謂法華為漸頓華嚴為頓頓恐未可也。是合等者。是開權之圓故雲是合。不同諸部中圓故雲非不合。合者秖是會之別名。此即已當約藏等四以簡權實故不復雲是圓非三。既知非是法華之前顯露已竟則了法華俱非七教。此即對於八教簡也。如此下顯跡可知。次約化道中二。初正辨異。次指教誠證。初文為五。初重舉餘經以對辨。次此經下正明今經意。且指跡中大通為首。雖寄漸及不定不以餘教為種故雲巧為。結緣已後退大迷初故復更於七教之中下調停種復雲巧為。所以中間得受七教長養調伏。因調而熟名為調熟。調實未熟因中說果是故雲也。又以下明今世復以七教調伏令至法華得度故雲度脫也。並脫等者。約多人說於彼是種於此是熟。互說可知。是故雲並及番番不息。此即結初及以中間今日等相。故更引湧出助顯跡文故雲大勢威猛等也。此湧出品中三世益物之文。大勢威猛即未來師子奮迅即現在自在神通即過去。此中略舉未來一文而總通三世。故世時念世時念皆有種等三相故也。次指信解者。即信解中雲又以他日於窗牖中。即指法身地鑒機久矣。故此一語即兼三世益物之相。又信解具領一代五味則知三世五味並然。義須兼於述成之文。以述成中先直述所解次明領所不及。則十法界七方便等皆得五味之益。即其意也。餘教無此故不同之。次又眾經下本門為五。初正明本地長遠。次補處下舉不知之人以顯長遠。三經雲下引壽量證因聞方知。四慇勤下引跡門歎意以證長遠難聞。五當知下結。初文又二。初正明。次眾經尚不下泛引眾經況出遠相。初又二。初師。次弟子。初師中二。先引昔經以自證為實化他為權。次今經下明今經一體權實久久已滿。跡中三千界墨點尚已為久。今本中五百億塵界故雲久久。又一節已久況節節相望故雲久久。次諸經下弟子中亦先引昔。二乘猶住小果故雲不入。豈能化他故不施權。次明今經。如滿願等先已入實。說法第一故先解行權。次況中亦先舉昔。不說道樹之前一節兩節故雲近近。爾前一節兩節望今尚近。況無中間遠中之近故雲近近。次況出今經。言遠遠者秖是久久。又言異者。約時長短為久近。約所行處為遠近。成已化跡為所行處。俱有二意故互說之。次不知之人中雲補處數世界不知者。如壽量中五百億那由他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盡抹為塵。復過爾所世界乃下一塵。塵數已多況下塵不下塵界寧當可數下塵不下塵界尚不可知況界中塵寧當可數。況如塵數以一塵。為一劫佛成道來復過是數億。阿僧祇未發跡來彌勒不知。雖發跡竟補處智力不知界數況知塵耶。所以開跡顯本皆入初住故雲作佛。本門發跡於果不疑。故皆發願求此實果。故雲願我於未來說壽亦如是。三引證者。近以跡門尚得為昔況伽耶已前。已被開者自是一邊。若據未曾開會者。自退大已來小起已後皆名為昔。四引跡門歎者。方便品初雖近歎五佛權實意實密歎師弟長遠。五當知下結一向異。七番共解中初標五章竟。   次第二引教證五章者又為二。初引二文通證五章。次引藥王別證教相。初文又二。初正引二文。次所以下明引二文意。初文二。先明序品。次明神力。初文自為四。初證名中二。初證正名。次何但下略引同。初文者彌勒初以伏疑潛難。文殊因以潛釋伏疑。難雲。四眾忻仰瞻仁及我。世尊。何故放斯光明。文殊釋雲我見等也。次引同中言何但者何但如文殊引二萬燈明同爾。大通及五佛其名鹹同。問大通名同在文可見。五佛章中未聞其同答釋迦既名法華。餘之四佛並雲亦以。故知同也。況妙法秖權實一體。四佛皆雲。為令眾生得一切種智及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故下釋雲。開示悟入即其文也。名同義同其意在此。次文雲。引證經體中總引三文。引今文者。亦是文殊釋伏疑中釋體疑也。今是今佛之文。餘二並是燈明之文。故雲古也。次文證宗中二。先引。次即是下釋。初文亦是文殊釋伏疑文也。次釋中先約跡次約本。跡門約弟子因本門約佛果也。師非無因弟子有果且互舉耳。次文雲下證用中亦二。初引。次釋。初文二初引釋伏疑文正證。次引方便品略開權文以助成。即化終為久。次釋中前引經文但雲三乘。以三乘義含故今釋出。若五若七但是開合異耳。五開人天。七開菩薩。九合菩薩復開四趣。若不開人天四趣斷九法界上佛法界疑不盡。問若爾經何不說。答餘趣會實諸經或有二乘全無。故合菩薩對於二乘從難而說。釋據盡理故須論九。斷此等疑生一乘信。次引神力品先列經。次釋一切之言即權實相攝。相攝故妙。內用自在故除疑等方遍即自在神力。具含三千通攝三德故名為藏。爾前非器不授斯要。甚深之事者因果名事實相名深。是實相家之因果名甚深事。若非此因果則非今經宗也。次重引法師品者助成二文耳。非無餘文所以但引宗文助釋者。聖人垂教意在脩行。故名體用教以宗為主。脩行莫過因果故也。次明引文意中所以引二文等者序及流通。於中又二。先正明引用所以。次明不引所以。初二文之中引其要意。燈明佛事謝在過去其事已定。故文殊引來釋彌勒之疑。今釋迦佛說本跡竟。總撮樞要付諸菩薩。次中間下明不引意又二。初正明不引之意。次若引者下釋疑。初文者當機廣說一部之文居於序及流通之中故雲中間。凡有所說豈過能詮名及所詮體並依體起用耶。故不俟引之。次釋疑者恐人疑雲。廣說雖爾豈無略要。故引顯實四一而為釋之。先引。次釋。釋中雲言大事者。諸佛出世本在開權故名妙法。佛所知見即是體也。開示等四疏文四釋。今且用約位一釋開即十住。真因也。入即十地真果也。又開等四位真因也。直至道場真果也。若為令眾生至七方便非今經用。開佛知見方屬今經。又為大事因緣故證名者。上文無數方便種種因緣是權。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知是實。次所以者何去釋雲。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故知出世本意意在佛乘。佛乘方得名為大事。當知佛乘秖是妙法故可證名。次又釋雲。雲何名為至佛之知見。當知大事是能詮名。佛所知見即是實相。證理明矣。取能知見開示悟入始從初住終至後心證宗甚便。次引藥王中為二。初正引證。次引諸下以四例教。初文二。先引次釋。初又二。先總舉數去取。次列。初文者藥王品佛為宿王華說十喻。今但引六者。餘四望六猶成分喻。是故合四在此六中。何者以輪王釋王不及梵王。故合入梵王喻中。五佛子及菩薩不及於佛。故合在法王喻中。次列中。經中一一皆雲此法華經故知歎教。今此列文略出名耳。次釋中一一文皆先舉譬。次釋譬。經中譬文廣合文略。但雲法華亦爾最大最上最明等耳。今出譬則略合文稍廣。準經望之可以意得。海言德者德者得也。得眾水故。萬善合萬流。佛乘合一鹹。不合江河川流。流通三處應雲三教各有所歸而不及法華也。次山譬者。經中具列土山黑山小大鐵圍及十寶山。以比須彌。今文略無。但雲四寶者從所比說。餘山並無四寶故也。天居四寶頂如醍醐在四味上。反以四寶譬四誹謗。天居其上如教離謗也。四謗如前金剛藏意。又更卻以四寶譬位。一根緣等以譬諸天。諸天不離四寶山故。若盡消經者。應以土等四山如四味。須彌在十山之內而最高。如佛界在十界之內而最勝。次月譬者實如盈權如虧。同體權實如月輪無缺。會漸入頓如月明相漸圓。故知前標教相中雲是漸頓者。與月譬意同。經中以星比月天子。雖舉天子。經合既雲此法華經最為照明。故今但取圓亦兼以明為譬。次日譬中復加燈炬星。今合日譬中但雲破化城故。但取日明能映諸明故耳。若更合者。亦可以燈等四譬二乘及通別菩薩。並與無明共住故也。故次重引中略舉星月而除方便。故知方便所收復廣。次梵王譬中。經雲。如梵王為一切眾生之父今亦能生一切諸教故也。今文但雲自在者。以對簡二王非自在故耳。輪王地居如俗釋王居天如真。梵於三界如中。若真俗自在中未必自在。若中自在真俗必自在。故以今經譬於梵王。文中便簡歷別中道亦非自在且約教道。故知梵王兼譬二中。今譬圓融故雲最也。次法王譬中五佛子。經文自列四果支佛。此等所說不及佛故。次例又二。先例四可見。次非但下結。   三生起中為五。初釋名。次明生起意。三肇師下正明生起。次神力下明生起所依不同。五今之下正明能依所從。初如文。次言粗細者。明五章次第也。凡生起者。或從粗至細或從細至粗。但使不亂皆名生起。今之五章是從粗至細。能詮之名於中最粗。是故居首。所詮之體次細於名。是故居次。體但是理。取理之行莫過因果。是故居次。因果之宗雖細於理。自行因果猶是總略。用是益他。兼於權實逗會眾生久遠根性故細於宗教相既是分別前四故細於四所以居後。是則展轉遞為生起。三正明生起者。既言展轉名既居初復從何生則名從理出。初引肇公意者。法本無名名假無實。故雲名無召物之功。物體性空無應假名之實。名實俱無但真諦意耳。今論世諦故須辨名。理雖無名假名顯實。是故須立妙法之名以顯本跡妙法之實。問名既依理理復依誰。答理性無體全依無明。無明無體全依法性。理遍一切而無所依。是則名之與體互為因依名即是體文字解脫色為法界等(云云)。四所依中三謂神力等。言約教及行者。但以用居第二第四為異耳。餘次第同。然約教中以妙法為在纏之法故雲欲說此法。若約行中以妙法為能詮之名故雲聞名故推理。雖譚經玄義而前四章屬行故且從行說。若教若行俱須判教方顯妙旨。故教行二途並判教居後。教行並以體前而宗後者若說若行並須先知體而方辨因果故也。開示亦約行。準序可知。若不開權妙名不立。餘如文。所以神力品已去判前引證各有所以。神力約教故先名次用次體次宗。序品約行故如文中所立次第。又更重引開示悟入助成序品。下去凡言云云者。如止觀第一記中。次開合中為四。先標。次明開合意。三凡三下列。四初釋下釋。釋中文自為三。初五種者。始從事理終至說默。秖是自行化他之事理耳。然五章玄義亦不出自他事理。今更以此事理等五雙橫判五章。以一一雙皆攝五章故也。雖自他事理稍同。而一一章則不攝五雙。故知法相文義各別。雖並攝五章而五雙生起次第宛別。由有事理故有教行。由教行為因故感於果。由因果滿故能化他由他機異故宜說宜默。而釋名恆通。教相分別。體遍無遍。秪由宗用對五雙殊因茲成異。十種者。謂道。識。性。般若。菩提。大乘。身。涅槃。三寶。德。如下三法妙中釋。又若以蓮華喻三軌者。蓮譬真性。華譬觀照。鬚譬資成。乃至九三例應可見。若爾。前五雙中。釋名總於五雙當知亦可以蓮華鬚三對彼體等一一釋之可見。次料簡中合十二重問答。初三重料簡名。次一重料簡體。次一重料簡宗。次五重宗用對簡。次二重都簡五章。初問意者為實施權。權不離實。乃至開權顯實。實不離權。廢權顯實。權若廢已。權實不二。豈不墮因中有果耶。答意者因果名同。時異教異。外人因果既為初教所破。尚非三藏粗因粗果。況復通別況妙因果耶。新舊醫如餘文說。次問者。此問依前答生。前答妙因妙果因果俱時華果體即。小乘屬權權亦即實。菴城亦小何不即耶。若破菴城則無華唯蓮。破權方實即義安在。答小乘是化他乃至喻耳者。且約初說小隔於大。是故雲破。以大破之故雲須破。自行即是體內之權故以華喻。然化他之權據佛本意並屬自行。又初約施權故屬化他。今論開權故屬自行。施開被緣其理不二。七譬者。一火宅。二窮子。三藥草。四化城五繫珠。六頂珠。七醫子。須以七譬各對蓮華權實之義。方得顯於總別意耳。何者。蓮華秖是為實施權。開權顯實。七譬皆然故得名別。如譬喻中初設三車是施權。後賜大車是顯實。窮子中。雇作已前是施權。體業已後是顯實。藥草中。三草二木是施權。一地一雨是顯實。化城中。為疲設化是施權。引至寶所是顯實。繫珠中。得少為足是稟權。後示衣珠是顯實。頂珠中。隨功賞賜是施權。解髻與珠是顯實。醫子中。非生現生非滅現滅。各有形聲權實二益。生滅跡也。非生非滅本也。故前六約跡後一約本。故知蓮華總譬本跡權實。本跡同異之相具如後簡。故知但語蓮華則兼別矣。次問體者。此問準文及理為問。一切諸法皆是法界無非實相。則諸法皆體何意簡權。答意者。若為實施權未識經體。開權顯實實如所問。廢權顯實如前所用者。謂約廢說則簡權取實。以為經體。何者。廢已無權簡於為實施權之權。如前標體中簡於自行化他及化他體。故雲如前所用。次問宗者。宗猶尊也主也。如國無二王。何以用二法。為宗耶。答意者。因果雖二而不二也。以單因單果不獨成故。有果可取因為果因。果若有因果為因果。故知能辦藉所為期。所辦藉能而顯。如臣辦王事王能理臣。君臣相藉共經一國。異類為譬其理亦成。況下文日月綱天等譬文意可知。又引本跡文證具如下引。問論宗去以用難宗。論字平聲。論宗既取自行。論用何故俱取自他。答如文。此下諸問對簡者。正為簡用兼為顯宗。問用是化他等者。牒答重徵。宗是自行既不取化他用是益他應簡自行。答中意者。若自破惑但用實道名為自用自必簡他。若破他惑他宜用大亦名為用。是故化他。不可純小。是故亦用自行權實。若用於實即以此實自利利他。次並意者。宗是因果。亦可示他名化他宗。亦應俱取化他因果自利利他。何故簡他唯取於自。答意者。化他因果非一乘宗。是故不取。並意者。因果屬宗。何不亦以化他因果。共為經宗而利於他。答意者。宗屬自行唯求佛果。尚不取自行化他。況以化他因果而自行耶。以化他邊即屬用故。次並者。用中亦不應俱取。答意者。化他漸誘事不獲已。是故取之。問宗用俱明智斷等者。正由向文或以宗難用。或以用難宗恐法雜亂。故須此問。宗是自行用是化他。各有智斷為同異耶。此文正問宗用智斷。然下答中於自於他各有智斷。宗是自行用是化他故也。故以宗用釋於自他智斷不同得名各別。前文既以自行為宗。化他為用。今此自他各有智斷乃成自他各有宗用。宗雖有用用屬於斷。此乃名為宗家之用。自他智斷俱為宗者。自行以智德為宗。化他以斷德為宗。化他智斷俱為用者。以自望他智斷俱為智。以他望自智斷俱為斷。文從以他望自而說。是故單雲化他智斷俱為用也。次總料簡五章者。前是料簡四章已竟。初問答可見。從問經經去復似料簡教相。教相秖是分別四章。四章若異教相亦異。故雲經經各異。以教對四即是料簡五章故也。若經經各立則名義俱別。故雲得別失同。今名同義別故雲得同不失別。觀心者初示用觀處。七番共解已釋五章。會異居後今所未論。故總將第六觀心一章以消前五。令一一文俱入觀門。然須細釋令成妙觀。問若爾。何不以此觀心之文居於第七以消前六。答會異文廣故不越之。所以會異文中自立起觀一門則全悉檀體是於觀。不假附事而為理觀。依前文起自為五段。初約標章者復為五章。初約標名中言幻焰者。幻焰之名通於偏圓。如二十五三昧中有如幻三昧仍義通圓別。今從圓說一心三幻破一心三惑。理惑體一境智如如。適言下觀法。心性觀之但有名字。言有則一念都無。況有十界質像也。言無則復起三千慮想況一界念慮耶。不可以此有無思故。則一念心中道冷然。故知心是妙也。妙即三千。三千即法。法故三軌。故雲可軌。此之心法非因非果。此舉因果所依之體。能如理觀此語能取因果之觀故。得名為體家之宗。用者但是宗體功能。因華果蓮可以意得。是故名中本含三義由一心等者。研一剎那既成觀已。即以此觀復觀後心。後心成觀所復成能。後後相續名教餘心。經是被下之教。故觀下惑名經。次別約體中心本等者。秖是實相雙非有無。雙非生滅轉釋有無。初觀下宗也。以觀不用也。惡覺之名不局於淺。不起之相意實在深。故得觀心為今經用。心數下教相。教相分別故雲同異。分別此教無不會實故雲而轉。次引證五章不得率爾從近而解。次約生起中以心觀心名也。境體也。觀契因也。得脫果也。此因果宗也。令餘亦脫用也。分別王數是教相者。心既是妙王數亦妙。妙而分別故屬教相。次約開合中約十二緣一念為總。別即三道者。即十界三道。以下文分別約十界故。分別文中言教相兼於開合者。秖此教相一文兼前開合約分別邊名為教相。秖一生滅名之為合。離為十界名之為開。次料簡中不復料簡五章。但簡用觀之意。又為二。初約根性不同。次又論下理須具足。初文中雲為信行人等者。如樹一根開眾枝葉。於一實相開無量名。若為法行以身喻身。能喻所喻皆生觀解。次文又四。先引三論。次引兩經。三何者下責失。四若欲下示得。初文大論四句評聞慧者。具如止觀第一記。此四句中具舉得失。第三句得。餘三並失。次引百論單引兩失。雲百論有盲跛等者。百論外人計雲。若神無觸身不能到。如盲跛二人相假能到內。破曰。盲跛二觸二思惟故是故能到。身神無二故不能到今借喻邊相假能到。不取所計神我及身。今言盲而不跛如有行無解。跛而不盲如有解無行。若解行具足猶如二全。次引牟子雙失顯得。雲牟子有說行之義者。如止觀第一記。以此二喻例釋大論四句可知。次引華嚴及今經可知。次何者下責失中以言教之風吹無室之燈。室如定也。照於理境諸法不了。且略舉一慢應具足諸惑。執妙教之刃。傷智照之手。若但暗證觀心之人起增上慢。前是我慢與此中別。抱暗證之炬燒勝定之手。若欲下示得為二。先示。次結。初文先略示。次釋六即。脩心下結。又二。初結次益。眼明慧聞隔字為對。所益蓋廣何得不以觀解五章之文令眼智具耶。   釋會異中二。先問起。次答出。答中自分二。前對五章。次解四悉。初文又二。先對五章。雲名該一部世界亦冠於三者。如五重玄義名最居初冠於一部。部內不出體宗用三。世界亦在四悉之初。生善等三不出世界。是故同也。此並須以圓妙四悉方同此經五章意也。次問答料簡中二。初一問答。明四悉五章次第不同。次一問答明經論不同。初問可解。次答中四。初雙標兩根。次釋對利鈍。三五重下判不同。四對義下結酬次問者。若以大論四悉通大品經五章可爾。何得將通法華經耶。粗妙既殊通義安在。中論通申用之即是何不用耶。答中先申四悉意。次還用通申以申今意。言中觀者。謂觀中之觀名為中觀。故用所觀以申於體。能觀因果以申於宗。所以引纓珞助申論者。破立之義與用義同。利益眾生具須破立復同用也。論有下次引論意同經。別以三字申三章竟。次中觀下總以三字共申於名。文闕教相。教相秖是分別前四意。思之可知。故不別釋。更復以論四句申者。論題是總。故總題中含於三觀。具如止觀第五卷破古師中意。兩論正申五章也。經但助成。   法華玄義釋籤卷第二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717 法華玄義釋籤   法華玄義釋籤卷第三   天台沙門湛然述   次解四悉中列章別釋。初標列十章通亙一代。於中為二。前七章通約諸經。後之三章獨今經意。前七又四。初二正明悉檀。次二名義同異。次二所起功能。次一自證與利他得失。初二者前總名次別相。次二名義同異中。初一名有同異。義一向同。次一名一向。異而義同。次二初凡夫起觀。聖人起教。次唯聖人說默。次一凡聖得失。次後三中初二明今經意後一明今經文。於前二中初一判權實次一開權實。得此意已方知一代悉檀不同。雖前七門義及今經妙未獨顯。別明當部故有後三。思之思之。初釋名中三。初汎引古師。次引論破。三引南嶽正解。初如文。次文者先引地持證謬。次正破謬。初引地持四優檀那者。彼第十七菩提分品雲。餘之一切所行所學悉入三三昧門。所謂聲聞所行所學有四優檀那法。諸佛菩薩為眾生故亦說此四。謂一切行苦是優檀那法。乃至涅槃寂滅是優檀那法。諸佛菩薩具足此法。復以此法轉授眾生是名優檀那。過去寂默諸牟尼尊展轉相傳。是名優檀那。增上湧出乃至具足出第一有。是名優檀那。論文無經字。但題雲地持經。故今引雲經也。地持此四名為印者。如下所引大論所明法印不同。大乘一印小乘三印。此地持文雖是大乘。欲明所攝之法。及為初行菩薩且脩此四。四秖是三更立苦印。故為四也。二印印生死一印印涅槃。生死以無常為初印。無我為後印。又名為宗。故知此與四悉名義全別。印是下釋印義教行兩文不同。說屬世智故雲世智所說。問約教約行俱雲傳授有何差別。答教是所傳之法。故雲佛菩薩具此法行。是能傳之功。故雲經過去寂默諸牟尼。秖是佛佛皆有化他傳教之行。增上等者並是歎釋宗義故也。言第一有者。謂三界頂。此有難出。故雲第一居極頂。故復雲第一。次彼明文下正破。如此下例破。南嶽下正釋。可見。二辨相中二。先引大師釋次私釋。初文四悉自為四段。初文二。初釋次料簡。初文中言世界者。謂五陰差別界入亦然。次文者若無下問。人者下答。第一義下問。答下答也。外人下因釋外人橫計。不名世界不達差別。但總計我。無因謂自然。邪因謂梵天等。此四悉文全出大論為人中三。標釋結。釋中二。初正釋。次如雜業下立傍正相以釋疑。初文雲或聽不聽者。聽謂聽許。雖復雙舉意在於聽聽是所宜宜即生善。次釋疑者。恐引此為疑。生善文中復有破惡者何耶。於中先出相狀次正判。初文言如雜業等者。文引二經雲。如經中說。以雜業故雜生世間。及更有破群那經。問此二經雲何通。答有人不信罪福墮於斷見。斷彼疑故說雜業等。若計有神我墮於常見。如破群那來問佛言誰受若佛說言某受更增其邪。是故不說受者觸者但說無觸無受。此之二人雖有此疑機在生善。次此意下正判。傍為二人不信罪福破其斷常。正為二人令生善根。故為人中非無破惡。但有傍正。故雲正為生善。傍為破惡。三對治中亦標釋結。釋中二。初辨有無。次對治下正釋相。初文中雲有法對治則有等者。有能治所治故名為有。第一義中既無能所。故雲則無。此中實性□是對辨為顯對治有能所耳。次結中雲說此法藥等者。通論四悉無非法藥。今從別說從對治邊立名便故且作此說。次第一義中亦標釋結。釋中二。初立二種不同。次不可下釋二種相。初文言有二者。意說今文言第一義者。從教法邊正當可說。不可說者當內證邊非今文意故須辨異。初釋不可說中。初正出相次引論證。初文者。證法無憑須寄人辨。故雲諸佛等所得之法。所引偈者亦是論第一義文中引之。初之二句明證法功能。能離言說妄想故也。次二句者。明所證法體。上句正明法體。次句引例況釋。如過去諸佛所得涅槃不生滅法在我身中。說諸下一偈與世界互辨。前明世界亦與第一義互辨故今亦然。次可說者。正明今意四句皆實。故無非第一義也。佛於下引證。此亦是一家明四門入實者判也。謂一切實等四句。次第以對有等四門。上皆名等者入實也。故中論下證入實意。謂為利根故也。快馬見鞭影如止觀第二記。若聞下結。反以無結有。故雲豈第一義耶。十五番者又二。初正釋。次問下料簡。初文者。總十五番。謂一事理。二假實。三善惡人。四善惡陰。五善惡法。六三世。七內外凡。八見脩聖。九凡及聖。非學非無學即凡位也。十至十三四悉各為一番。十四以四悉通為一番。十五別約四諦。此十五番為欲令人了四悉義遍一切法。若得此意觸境皆成自行化他法皆具足。然須細釋此十五番皆使順於歡喜生善破惡入真。又此十五番雖趣舉一法不無次第。於中為四。初之六番約所觀人法。次內外凡下三番約能觀凡聖。三五番約所施方法。四一番約所觀諦。非所觀法無以成能觀人。非能觀人無以用所施法。非上三故不成於諦。諦是所觀義通能所人法迷悟故也。今略出相狀不可具記。初事理者名通迷悟因果等法。今且在迷為迷說於事中有理而理異於事。直聞此法心生歡喜屬世界。聞能生善破惡入真即屬後三。假實異故聞復歡喜即屬世界。輪等譬實法車即譬假名。五陰及人共譬和合有人也。從人邊說即為人。論既雲或說有人無人人能生善故也。單說實法。實法虛幻。可以觀治。雙非下明第一義。論中既雲言語道斷故雲雙非即第一義。故一一悉並引論證。此假實相對為一番。次單約假人。次單約實法。從外凡陰生內凡陰。以內外凡陰破三界陰。無漏即初果等陰。雖有內外等不同然陰終是所觀之境。次問下略料簡。初問者。人名既通。何故生善獨得人名。答意者。惡是所破非所為故不立人名。人能生善非無惡人。次問者。生善唯在為人。何故令人破惡。答意者。有傍正故得名不同。次約三世中來世是為人者。為人本生其宿善。現種微善當來可生。以當望現故現名宿。若治現惡名為對治可見。次約凡位者。以四善根內用對於外凡名內外異。暖法已去。善陰漸生。義當生善。總別念中。以無常等治故雲對治。以第一義通初後故。凡位中亦得通用。次約聖位者。見道生理善脩道治事惡。既純約聖位故。聖位中極方名第一義。次凡聖共立雙非即是內外凡位。次世界下料簡釋疑。非十五番數。由前文雲世界中無第一義。今問為人對治為有第一義。第一義有三耶。故今文雲展轉相生。由觀世界故。生善由生善故。破惡由惡破故見理理中則無世界等也。是則善生惡滅。若互有無終不見理。次約四悉。各立四悉者。還引前大論本文。文自各具故。作此釋。次通以四悉作者。問今四悉相異以為世界容可異前。下三通三與前何別。答前一悉各四逗十六人。今四通四但對四人。法相雖爾在人不定或通或別。或一人具四。或三二一。或多人共一或二三四。若隨所宜始終而論何人不假聞法歡喜生善破惡見第一義耶。俱根有利鈍或超或次耳。約諦中能治屬人故。料簡如文。三釋成者。問大師淨名疏中雲。世人多以經釋論令人謂論富經貧。今以論釋經。令知經富論貧。此中何以將經釋論。答言釋成者以義同故引來相成令論意可識。非謂將經解釋論也。況復此是申經別論於理無傷。於中為三。初來意。次列經。三樂欲下正釋成。初二如文正釋成中前二名異義同須會。後二名義俱同不會。初二為二。初世界為三。初明得名不同即是名異。次引證三佛經下正明相成。初如文。引證二文。文雖似因意兼因果。善惡果也。欲即因也。果以因為本。佛道果也。淨名本文謂行於非道。今以欲名通於深淺。道體無慾欲能為因。三釋成中因必得果故以因成果。次為人中四。初名異。次論雲下引證。文似單證化主意兼行者所宜。聽不聽屬化主。宜不宜屬行者。三如金師下引事。金師之子等如止觀第五記。四經舉下應必待機故以機釋應。四對諦中二。先別。次總。別中二。先略次廣。略中言如前者如前私釋。次廣者。前不分教故略今教教具故廣。總者以一一悉同對四諦。五起觀教中二。先觀。次教。觀中二。先敘意次正起。初文者。觀假悉成理由觀顯。次文者又二。先次第次一心。次第中三觀為三。初空觀廣餘二觀略。初中二。先釋次結。釋四悉為四。初世界中六。初標。次先觀下觀境。三此法下明用世界所以因內緣外因親緣疏。親疏隔別即顯世界意也。四若不下正明觀意。五必須下觀忻。□祭穟□□□機□椹□□□□□□□□逆□□□□飀□□鞢慼慼慼慼撫纂慼慼D稜□□□□□驚褸□□檢□馘蓼□□□□飾□□□飀□□寣慼慼慼慼D覲□橚褸□□檢□騋獎□褸□□□□□裀□□□□送□□□□□\□□飀□□礸餕糖□覕奪□□□□□鶴饉□□□駛裀□□□□□□□鶴饉□□□駛覕奪□□□□□□□□□□桌埤□□禕送□□□褸□飯□□檢□本□□樄騧□□囊誇□飯□□□褸□\飯□□□□糖□□□□飯□□□□詀□□□秶□□埤□詀□礸□□□稫槾驀□覕馬□襐□□□□饜視□□□榜馭□糕誇□楰□覕駛□□□飯□奱□□□□倫吝膳□□□□□□□□裀□□飯□□□□□覘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D□□□□慼慼慼慼潠鶠慼撬芊潠鶠慼潯恣慼潠諢摯芋慼慼歎ョ慼慼慼摯鞢潑駧矩□馳娼□□□□拏□□楈□□駕榕馳娼□櫬飾□□□觥□椸□□馘練秕埤□□□□□褸□飀□□馬□□□飣稫椸□稫□饋□□□□襛□馬□□□□襛□送□□襏都□□□椸□聾□□□□送□□□椸桌□□奅福□讀□□襯□□妙禳慼慼慼撳J□桌□□襯□馯觛榵唌慼慼摩城鞢慼慼慼慼摩x說□□□□□□□□裀□□稫椸□□□□腹慼潘U逆□□騖送□□欖□□飣□□□□□檻襛□□□□□踞恁慼慼慼憧隉潸譁騿慼慼慼慼慼慼慼敵E饅□□□□馘礽□槔□□□夾□□奪□□奾礹□罹□□奜□□□q秦□□□□□椻椸槦□馜糖□j□□□□□□□□s騮□□餖祋□□□□□奾礹□罹□□□□欖累都□□□□□讀□□□□□□□□□□□榜騫槔□□練駭驃覜□饈延楏碌奔鶴詀□觔□□□□礹□祅襐□□藹芋慼慼n妼□□襩□飥□□□□□裀□□□橖□□靈娼□□□□□□埤□芊慼撓e吝飀□□妒□□飯□□□□奱娉□囊□□□□□□□□首逆□□讀□駶□□□騖騤□□文行誠信者孔子四德也。定禮樂刪詩書。裕猶益也。饒也。昆者爾雅雲後也。周人謂兄弟為昆季。昆兄季弟。裕字亦作□。有德者賞義同生善。背叛者罰義同斷惡。君臣道合似第一義。六說默中二。初明默。次問答料簡。初文又二。先明來意。次正釋。初文三。初引教雙立。次聖說下簡示。三假令下明默意。以自證法不可為他說故。次正說中具約五時。並約當部具教多少。以大經四不可說而帖釋之。初文可解。次三藏中雲陳如等者。大集雲甚深之理不可說。第一義諦無聲字。陳如比丘於諸法獲得真實之知見。大集無言菩薩者。第十三雲王捨城中師子將軍產生一子。尋有天來作如是言。善男子常應念法守口慎言。童子聞已不復啼泣無嬰兒相。乃至七日眼不視瞬是時有人語父母言。是兒不祥啞不能言。父母答言。是兒雖復啞不能言身相具足。當知是兒必有福德。因為立字名曰無言。年至八歲人所樂見。以佛力故與父母眷屬往至欲色二界中間寶坊之中見釋迦牟尼並見十方一切諸佛。因身子問廣現神變說偈讚佛等。今謂此之無言即是契理。大品不可得者。第十經憍屍迦白佛言。菩薩行般若時知一切眾生心不可得。乃至知者見者色乃至無上菩提悉不可得。何以故。般若不為得法故。一一文中皆雲諦者。諸佛所說無不依諦。以四諦中世出世間因果具故。縱長途散說四諦之中必在一諦。料簡中二問答。初問可知。由前文雲並是三乘所證之法以自利利他俱有默故。故須問起。答中具出四悉。脅比丘對破馬鳴者。相傳釋雲。馬鳴未有大信之時來至脅比丘所。自立宗雲有言者屈斬首以謝。比丘便默。馬鳴久久乃至雲比丘於我有屈故默不言。比丘猶默。於是馬鳴便出其門自思惟曰本我立默彼竟不言。而我有言乃成我屈。卻至比丘所求自斬首。比丘曰。我法仁慈不斬汝首。汝當剃髮為我弟子。若準付法藏傳脅比丘法付富那奢。奢論勝馬鳴剃髮為弟子。馬鳴初於閑林之中自思惟言。智慧殊絕有難能通計實有我。甚自貢高來至奢所。奢言諸法無我。馬鳴言所有言論我皆能破。此言若虛要當斬首。奢言佛法之中凡有二諦。世諦有我第一義諦無我。鳴猶未伏。奢雲汝諦思惟無出虛言定為誰勝。鳴思惟二諦然後乃伏欲自斬首。奢令剃髮以為弟子。若準傳意但以二諦破非默破也。若婆沙中雲。曾聞有大論師名奢提羅。至罽賓國。於時佛跡林中有阿羅漢名婆夷秀羅。具足三明通達三藏。時奢提羅聞彼林中有大論師即往其所到已慰問在一面坐。時奢提羅語尊者曰。誰先立論。答我是舊應先立論。奢提羅言。一切論有報。時婆夷秀羅默然而坐。婆夷秀羅諸弟子輩唱言。汝師若是奢提羅者自當知。從林起去展轉前行。其師作是思惟沙門釋子何故作是言汝師若是奢提羅者自當知。即便自憶我作是言。一切論有報。彼沙門默然便是我論無報。沙門已勝。即報弟子言我還往彼。弟子曰。已於眾中得勝何故更往。師言。我寧於智者邊負不於愚者邊勝。即時詣彼作如是言汝是勝者我是負者。汝是我師我是弟子。此婆夷秀羅正當默破但與今文名字不同。次問者。準大論雲四悉攝八萬四千法藏十二部經。攝十二部已如上說。攝八萬四千其相如何。答中引經具出數相。既雲初心乃至舍利故知四悉攝一期教故雲八萬四千也。於中初引賢劫經。次引異說。初文二。初引賢劫通難。次若作下廣集諸教別對四悉。止觀文中用對四諦。今對四悉者以四悉義同四諦故具如對諦中說。餘諸八萬四千更有不同之相如止觀第一記。度無極者。賢劫經中列三百五十度無極然後對六度四分煩惱為八萬四千法門。亦在止觀第一記。又大纓珞經六度皆雲度無極。故晉宋譯經皆翻波羅蜜為度無極。七得用不得用者。得謂自證。用利他也。於中為二。先標次釋。釋中又二。初舉極果。次舉因人。因人中二。先標列四句。次解釋。釋中凡夫及四教不同。初藏通兩教各分二乘與菩薩別釋。初三藏二乘中先聲聞次支佛。初聲聞中二。初明得而不能用。次假令下明用而不當同不能用。初文可解。次文具明不能用四悉之相。能稱機故方名能用。聲聞借使欲利於他而差機故不能用故雲假令。於中初舉滿願通明差機。次如富樓那下約四悉。一一皆先出入次結不能用。初文雲。如富樓那九旬化外道如止觀第六記。身子差機如止觀第七記。迦絺那如止觀第九記。如身子不度福增者。論雲。此比丘宿生為魚身長七百由旬。宿曾聞法雖墮魚中宿種猶在。時有商主將諸商人入海採寶。忽見流急船向白山兼見三日並現。即白海師。海師曰。禍哉非三日也。二是魚目。一是天日。白山者魚齒也。必入魚腹。船中諸人各稱所事。中有優婆塞稱南謨佛。魚聞佛名即自念言此佛弟子我昔亦佛弟子。即忍死合口水流便退。魚因捨命風吹屍上岸。神生值佛。身子及五百皆不度。佛度得果。佛令按行海畔見骨山高七千由旬山北日所不照。迴來白佛。佛言是汝身骨。問曰。魚身長七百由旬。所見骨山高七千由旬。何故身小而骨山大耶。答或恐字誤應是七十耳。大醫等者。身子為大醫五百為小醫。支佛亦然者。據理既不知機明知不能用四。雖有部行但是悲心。如身子雲我非知機但憐愍故而為說法可以比聲聞知也。次明三藏菩薩未得滅諦名未得一具能用四。所以者何下釋。不斷煩惱稱病導師。通教菩薩六地未巧者。與羅漢齊。雖亦說法不能稱機故雲未巧。別教十向既進脩中道故相似中道其用勝前。登地已去任運真應。八明權實者。先標。次釋。釋中二。先正釋次料簡。先正釋中二。初重指前對諦未判權實故雲通途。次正釋中二。初四教次五味。初文自四。初三藏中又四。初引論總判。言釋論雲諸經多說三悉檀等者。此是大小相對而說。即指三藏經為諸經般若為第一義各有其意。次三藏下示教觀體。非無空理但非即空故雲少耳。三就三藏菩薩下且許當教以論三四。言約三悉以明四者非但無中道第一義諦亦無真諦第一義諦。且據緣真伏惑邊說立第一義名耳。故雲約三明四。又明四者能為他說四故雲明四。自行但得三耳。四雖爾下正判屬權。次通教中亦四。初形前立名。次故下引論證巧。且約即空明第一義。三就佛下當教判得。四而約下正判屬權。次別教中三初形前。次而猶下望後。三教道下正判屬權。次圓教中二。初亦形前。次故四悉下正判是妙。次約五味中可見。次料簡中五重問答。初問中雲菩薩雖得四此亦約三論四如前。答中通教既無中道義當無第一義。三藏菩薩不斷惑者。若以二乘望通即同得四。言從證則四從教則權而不雲從教則三者。教道證道俱說有四。但權實不同故不雲三。若取地前為教道者。既有若取之言。當知初地以去。仍有教道之義。具如止觀第三記。九開顯中二。初標次釋。釋中二。初正開次料簡。初正開中二。初明施開之意。次正約前四時論開以會法華。初文又三。初通明諸法本實。次大悲下施權。三今開下顯實。初文者法既本妙粗由物情。故知但開其情理自復本。施權中二。初正施。次無量義下引證。三今開下正開。開中又二。初約法通開明施化本意。次除滅下寄二乘難開以明開相。粗既即是妙化城即是寶所故也。次若乳下正約四時明開又二。初正開。次方等下明開分齊。乳及二蘇中別教四悉雖有第一義並約教道。故雲唯決四權生蘇十二權熟蘇八權皆得入妙。生熟蘇中決權引證但雲千二百羅漢及決了聲聞法者。前證乳教已引菩薩。菩薩義同不繁文故不重引之。既雲菩薩亦除疑網驗知菩薩亦須會三。方等般若至在此者。開分齊中亦應雲華嚴文無者略。驗彼三部圓教無殊法華之圓。判頓獨在華嚴信是妄生疣贅。況法本妙隔在物情。法華已開翻降為漸。十如實境妙卻為粗。佛之知見貶歸菩薩。藥王十譬歎教聖說成虛。法師三世校量通為不實。分身佛集寶塔湧空徒屈來儀證斯漸教。同異之相不可具論。一家教門足堪搜撿。如何獨異黜茲妙經。次料簡中問決諸權悉檀至不爾者。問意者若決粗入妙為決諸粗四悉同入妙第一義悉。為自決世界入世界。乃至決第一義入第一義耶。雲不爾者若不如此為如後意耶。亦有本雲為當爾不恐人誤改耳。答意者二意俱通故雲自在。言假令者如初問意縱令盡入妙第一義。妙第一義既不隔三與第二義亦何別。故雲一三自在。今文且作一種解者順第二意對開五章名義順故。若唯入第一義但得對體餘義則闕。若決下用第二意一一別對。初世界中二。初正會。次亦是下示相。會入世界秖是諸法。決彼諸粗同入此妙故成妙名。次示相會入中二。初約法說周意。次譬說周意。初法說中七方便同成佛乘。譬說中二乘之名同稱菩薩。汝等所行是菩薩道。所行既成菩薩之道。行人豈獨猶名二乘。次決第一義中以四悉義隨於五章。故第一義居次。佛所知見及所至寶所。並屬理故。次會為人中引證雲大車者車方為因。道場為果。次會對治中。引證雲。以此寶珠用。貿所須者。方便教中法有限量。非即非妙。是故艱難如勤力求索。實理無竭疑盡信全如寶珠無價。貿物無盡。究除貧苦莫若如意。此良藥等思之可知。是故貿粗病差。並是對治之別名。此中判教以辨同異本顯於同。故本跡二門爾前未說。因茲開廢莫不鹹聞。十通經者又二。初問次答。答中二。先總舉次別釋。釋中先。釋次結。釋中二。先跡次本。跡中二。先列經次釋。本文亦然。跡之與本俱。以性為生善。善性在往故也。俱以進力及行為對治。並舉能治行也。根舉能悟之人。想舉能見之心。此少異耳。故同有四悉。兩處下結可知。   ◎次第二。別解者初重略標五章前已列竟。今於五中初廣釋名中二。初開章次解釋。釋中自四。初釋初門中為三。初於今經自立。次立此下明立名意。三問下料簡。初文者。雖在今經與他對辨不無通別。若妙法蓮華名之與義俱異他經。經之一字名與他同義與他異。今從名通故雲通耳。次立名意者。以何緣故立此經名。名既該乎一部。一部意不逾三。故名既通別不同三意。亦隨名通別。故釋此三意。粗妙甄分教行理殊通別異轍。今釋此三又為四意。初標次列。三釋四結。初二如文。三釋中二。先通解通別。次別解通別。通謂通於諸經教行及理。別謂別在圓詮之教。初通釋中二。先略次廣。初略者。一代聖教諸名之下。無不具此教行理三。無不以別而契於通。無不以通而應於別。故此三中通攝佛法。故教則機應相對。行則因果相對。理則名實相對。亦是事理相對。若無此三雙通別虛設。次廣釋中自三。初約教中二。釋結釋中二。初明別。次金口下通。次故通下結也。次約行中亦二。釋結釋中初別。次大論下引小以例。初別中又二。先立次引證。並是約通論別且從別以明別。如雲法寶即通種種故別。次引證中先寄小。各說即別俱正故通。言各說身因者。涅槃三十二釋隨自意語中雲。如五百比丘問身子雲。佛說身因何者是耶。身子答雲。汝等亦各得正解脫自應知之。何緣方更作如是問。有比丘言。我等未得正解脫時。意謂無明即是身因。作是觀時得阿羅漢果。有說。愛有說行乃至飲食五欲。如是五百各各說已所解已。共往佛所稽首右遶而坐。各說已解。身子曰。誰為正說。佛言。無非正說。次寄大中各入故別不二故通。三十二菩薩入不二法門者。既有能入之門。門皆趣理。準例五百三十二亦無非正說。此舉大小兩乘能趣之行。次例中不可得即是理也。舉劣況勝。觀息尚即是理況大小兩乘能趣之行。當知下結。又二。先結次引證。次理中三。初立次引證三結。初文不二故通非一故別。證中二文例立可知。先引大論次引大經中。言解脫亦爾。多諸名字者。大師在靈石寺一夏講百句解脫。每於一句作百句解釋。是則解脫有萬名字。如天帝釋有千種名者。亦名憍屍迦。亦名婆蹉婆。亦名婆佉婆。亦名因陀羅。亦名千眼天。亦名捨脂夫。亦名金剛寶頂。亦名寶幢等。名異下結。名異故別禮一故通。別中雲今稱等者。妙法是別異餘經故。經即是通通名經故。故知。今經通別始自如是終乎而退。莫非佛說俱是妙法。從始至終鹹別並通。於此教通別中詮於行理通別。故知本跡無非因果及名實故。不可遍引故略示方隅。粗引譬喻以示行之通別。及方便中實相等為理通別。譬喻中者諸子習因不同即是行別。等賜大車直至道場即是行通。大車是所乘通理道場是所契實相。乃至大慧之名亦是名別。一一別名鹹從理立即是理通。此是今經理之通別。具如下釋中更廣明之。四約此下結。次料簡中先問次答。問中所以但問教者。教行理三展轉互通。教既居初。但從教問。餘之二種憑教自顯。初廣略二解汎通諸教。是故通以一佛為通。今即離為四佛不同。佛佛自有諸門教別。故雲教主不同設教亦異。雲何下難者。以前通途難今四別。次答中意者。即具當分跨節兩義。應知兩義即與待絕二妙不殊。又前二釋亦具二義。何者。若依施權即當分義。若據佛意即跨節義。雖具二義不譚其意而以此意汎釋。復未甄衡二途。其意以通。而未灼然開顯。以是義故。故須分於二義而答。當分通於一代。於今便成相待。跨節唯在今經佛意非適今也。釋此二義。先標次列三釋。釋中先當分次跨節。一一皆約教行理三。初當分者順前問意為顯跨節以當分難。四教當分皆具三意。於中先正釋次融會不可即具。故與後義俱立難易。初文三藏廣餘三例。初三藏中三。初正釋相。次經言下引證。三此則下明當分意。初文可見。引證中言即脫瓔珞等者。報身四十一地戒定慧陀羅尼以為瓔珞。寂滅忍為柔軟上服。大小相海為嚴飾之具。丈六相好為粗。生空法空為弊。現有煩惱有為有漏為塵土坌身。實無生死煩惱似有生死煩惱。為狀有所畏。如成論無畏品雲。如經雲。善來比丘隨順我法我則歡喜者。此似有貪。如語調達。汝為癡人食人涕唾此似有瞋。自言。我是人中師子。此似有慢。善持我法如擎油缽。又如語調達言。我尚不以法付舍利弗等況當與汝。此似有見也。文中但略舉垢衣一句耳。語言勤作等者。即是小乘。七科道品即除見思糞之法器也。語言即念處。勤作即正勤。咄男子等即如意。好自安意即五根。所以者何等即五力。更與作字即八正。雖忻此遇即七覺。當加汝價即暖法。不能發真如意能發故雲加價。今文甚略。言塗足油者下偈文中得如意足觀。如油塗足則能履水。能得神通。又油能除風。如定除亂。廣如信解品疏釋。此則唯譬三藏說教行理可知。次三教例中雲通別圓等亦爾者。具如下本門果妙中釋四種身相不同。融會可知。次跨節中四。先斥當分。次若開下立跨節相。三如此下結意。四作如此下融會。初文又二。初正斥。次秖隱下明當分意。立當分者以施權竟。權實相對故有四主各各不同。故明意者無別當分秖是隱實施權且雲當分。初至金輝現當分身也。不說下說當分法也。略語身法餘二略無。不說甘甜常樂之味。說於鹹酢無常辛辣者。大經第四雲。苦為酢味。無常鹹味。無我苦味。樂為甜味。我為辛味。常為淡味。煩惱為薪智慧為火。以是因緣成涅槃食。彼破三脩故但三味。勝劣相對故成六味。故略不說淨及不淨。今文從劣故雲不說甘甜等也。棄王者服飾重語隱妙現粗。亦與前隱功德現丈六意同。如窮子見父豪貴尊嚴等。無量功德莊嚴纓珞為王者服飾。當知秖是一種身口行理更無別途。今棄此服飾即當分義施權意也。言糞器者生滅道品。若開方便下正明跨節相此句總開。即向身向法向行等者。指前方便身口行理等也。三結意中歷三意結。初言通是一音之教。而小大差別者。今此是法華跨節一音不同小乘當分一音。具如止觀第一記。故依婆沙但三藏佛一音耳。準例通別。皆應有當分一音。前當分義中分四教主。各有所說所行理體故義易解。理無種種。何故四教各有所詮。所詮異故理不應異故雲難融。跨節義中不分四教。各別詮理故雲易明。諸經所說因果各別。今越彼別義。唯論一理故相難解。若二義相成則理相俱易。若二義隔越則二俱難明是故二義相須當分乃成今經相待義邊跨節乃成今經開權義邊。又若方等般若及華嚴等當分義者仍是施權。若來至法華當分義邊成判權實。判已即廢廢已即開。開廢相即不可異時。二定妙法先後中四。初標。次若從義下辨先後。三從今題下正明今意。四雖復下融通二途。初如文。次文者。從義從名各有其致。從義中先立。次引證。從名中亦先立。次引事。事中二。先證從名。次篤論下復順從義。言篤者。爾雅雲固也。老子雲。守靜曰篤。篤貞正也。三明今意者。應知題名須從名便。故先妙次法已如題中。今欲解義故須從義。所以下正釋中先法次妙。四融通者。秖緣前後無乖。故解釋中則從義便。故知前後並不乖理。舊解中二。初出諸師次今家難。初文中前三師大師不破者。以下文雲餘者望風故也。若欲薄知得失者。例光宅意破無非不遣。如道場觀雲。三非真實。不知何教之三為非真實。既不知三外別有菩薩。歸一與無上顯妙未彰。若引今經以證妙者理稍可然。其如所證無妙可論。餘皆不了。無上故妙者。引經是乘微妙。清淨第一。具足應雲於諸世間為無有上。有本無第三句。並前二句方可證無上故妙也。又雲寄言譚於像外等者。意雲妙理無形言譚託像。寄有形言以譚像表像表為妙。有形為粗但像表之理精粗是亡。亡精粗故故名為妙。亦不知像表絕精絕粗為何所詣。引經文證義亦如前。會稽基即法華寺基也。言表同者不知昔何教三為異表會何教令同亦不知指何為昔三因故亦令妙不成。北地師三。意趣亦爾。三師之三並不出光宅之見故雲望風。如順風破陣陣首既破餘者望風。次光宅師者所感天華志公尚雲嚙蚤。武帝欲請雨。問志公。志公云云能致雨。便請雲公講法華經。至其雨普等四方俱下降雨便足。又雲法師未生之前有人於水中得法華疏題雲寄與雲法師。廣如別傳。感應若斯猶不稱理況他人乎。驗靈山親承理無差忒。然三師稍同光宅而不及光宅菩薩用三僧祇故知光宅有三可會但無一可歸。無一可歸故破不成妙。指昔通漫故破粗非粗。所以招於二十四難良有以也。於中先總立次廣釋。釋中先釋昔日因果各有三粗。次釋今日因果各有三妙。初文者先因次果。初因中先標次釋。次結。初如文。釋中體則具列三乘位用則但舉菩薩者舉勝兼劣。以三祇菩薩不斷惑因與二乘凡位似同故名因同。並是初明諦等為體。位中言第九無礙者三祇之內伏惑時長乃至非想第九品並伏而未斷。位未出界況復變易故名為下。用短可知。當知二乘位用下短比此可知。昔果三義者初標列。次釋。後結。釋中體者縱至佛果。亦但有餘無餘故與二乘其體是狹。佛果亦同位在化城。佛果亦同止除四住。又下重釋用耳。八十等者以壽量意用斥昔果。本行菩薩道時所成壽命為前過恆沙今猶未盡復倍上數名之為後。八十年佛無此壽故故名為短。次明今因果各三義者為二。先釋次結。釋中二。先因次果。因中三。列釋結。釋中言界外行菩薩道者。若自行者必在界外。若兼化物則自在受生。次果中亦先標列次釋三結。言神通者在因則以伏斷為用。在果則以利物為用。光宅意以壽量品為神通延壽利益眾生。即是下總結。次今古下破中三。先舉難例易。次因體下正破三彼作下結成難勢。初文中南方者南朝即江東是。舊總雲南朝。後分兩道故雲江東。承肇什者取語便耳。關中四子即生肇融叡。後人承用四子之義故時人語曰生肇發天真。若以今意望之多附於通。不必全是故雲多附。附謂附近。光宅亦附近肇什故雲寧遠。時人以為光宅得旨故抑雲不遠。先破得旨之難餘易自啟。次正破中二。先因次果。因中三重謂體位用。一一各以四一難之。初破因體中先通責光宅。昔言通漫復汎許之故雲可然。何者下正破中三。初舉昔有四一。次舉今無四一。三結難。初昔中二。先列次結。初文者。般若舉乘乘即是教故雲運載。既言一切靡不遍行及法界等當知體廣。般若有教一思益有行一華嚴有人一淨名有理一。昔因如此下結。若言下責今經無四一。又二。先列次釋。列中並是光宅疏意下去例知。當知下難勢。還以彼義而難於彼。次難位中四。先來意次標三釋四結。初二可知。釋中亦二。先昔次今。昔中亦先釋次結。釋中初文雲無上是法舉法取人。言般若是無上明咒者。大論問釋提桓因何故以般若為無上明咒。答諸外道聖人有種種咒術利益人民。誦是咒者能隨意所欲使諸鬼神。諸僊有咒得大名聲。人民歸伏。貴是咒故故名般若以之為咒。帝釋白佛是般若咒常與眾生道德樂故。餘諸咒術能增長惡。般若神咒能滅諸禪涅槃之著何況貪等。是故名為大明咒也。無上明者大或有上故次名無上。無等等者等此無等名無等等。皆破無明故並雲明。又外道有咒能知他心。有咒能飛變。有咒能住壽。於諸咒中般若出過無量無邊故雲無等。又諸佛於一切眾生中無等故般若名無等。又無等等者妙覺位也。無能等此無等之位故雲無等等。故淨名中所歎菩薩皆是等覺。位鄰妙覺故雲近無等等佛自在慧。此咒無上義同妙覺故雲無等等。是為咒義無等等故也。次引大論中應雲因行而言位者恐誤。受法性身行菩薩行如前釋。引淨名中近無等等者。佛名無等無等中最故雲等等。等覺近之。舉彼所近故雲佛自在慧。十方魔王者不思議品文。入地菩薩能作魔王。魔王不儘是彼入地菩薩故但雲多。以實行者不能惱於深位菩薩故雲非驢所堪。所以今雲皆是等也。次淨名文者。初住八相未是極位故名為雖。是故仍須行菩薩道自行化他以進後位。此由初住見理故也。故舉理以顯德。祕藏正當所見之理。如是下結。次若言下明今經中亦應雲行亦但雲位者。應是以位顯行。前文亦然。當知下結次明用中三。謂標釋結。釋中二。先昔次今。先昔者又二。釋結。初教。次明行長中初雲無明舉失顯得。一切種智正明能知之行。一切法即兼舉所觀以顯能觀。明無明下出觀相。若知下釋觀相。是為下結觀相者並是中道觀故亦應合有用字。但是文略。次明人一中雲一日等者。並是斥奪之辭。舉能奪所以明人勝。初雲一日行般若如日照世等者。大品習應品雲菩薩行般若一日。出過二乘之上。二乘如螢火蟲。不作是念。我力能照閻浮提普令大明。二乘亦爾不作是念。我行六度乃至菩提。菩薩照世洞照法界如照三千故雲如日照世。故勝二乘一切智光。拙度菩薩尚未見空故如螢火。若入薝蔔等者若入淨名常寂光土之室故唯聞諸佛法界萬德之香。尚不嗅地前教道之香。豈樂拙度小行功德。故法身菩薩立種智之身。如實相之座。不假燈王之威。見思塵沙諸習先盡。故分段方便二土五塵。不能染於實報法身。故知此等皆是法身念不退類故雲阿越。理一中雲色無邊故等者。五陰是理故即陰是實相般若故皆無邊。以由理故令法無邊。當知下結。次若謂下破今教無四一故粗。文闕人一以行兼之。行必有人故也言覆相者覆卻常住真實之相而用於權。亦略用字如前可知。次果體廣狹四難者。亦標釋結。釋中二。先昔次今。初又二。初難次結。初難中全具四一文且引般若淨名但是理一教一。餘二比於上下諸文類之可知故略不說。次從若謂今果去難今經果上四一不成。初不滿不了教一不成。光宅疏中雲明一乘故滿了。不明佛性故不滿不了從何故復言去行一不成。從若體廣去人一不成。此等並是光宅疏意。言七百阿僧祇者。首楞嚴下卷。堅首菩薩白佛言。世尊。佛壽幾何何時入滅。佛告堅首。東方去此三萬二千佛土國名莊嚴。佛號照明莊嚴自在王。十號具足。今現說法。如彼佛所有壽量我壽亦爾。又問。彼佛壽命幾何。佛言。汝自往問彼自當答。堅首承佛神力於一念頃即往彼國頂禮遶佛白佛言。世尊壽命幾何幾時入滅。彼佛答言。如釋迦壽我亦如是。汝欲知者我壽七百阿僧祇劫釋迦亦爾。堅首還白佛竟。阿難言。如我解佛所說。彼佛是釋迦異名。佛告阿難。汝承佛力乃知是事。乃至上方有土名一燈明等並釋迦分身。從若言去理一不成。言應備五眼見佛性者。據不見佛性則無佛眼。當知下結。次果位中亦三。標釋結。釋中亦應先舉昔有次斥今無。文中從略直舉今無。準前諸釋驗知昔破。次果用中亦三標釋結。釋中亦不出昔直舉今文。準前可知於中二。先正破無四一。次廣破神通。初文二。先破次結可知。◎   法華玄義釋籤卷第三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717 法華玄義釋籤   法華玄義釋籤卷第四   天台沙門湛然述   ◎次破神通中雲何止延壽而不延眼奪其無理。何不延舌奪其無教。亦應更雲何不延智知於常住奪其無行。何不延身令契法身奪其無人。文無者略。眼不見性一句略牒無理。具足亦應盡牒四句。三前一下總結也。三結成難勢者又二。先釋次結數又二。先結數。次釋今意。初文者。然二十四難中所破之義並在光宅疏中。今直引來為難而不委悉。言二十四者。且據相對今昔合論故二十四。若今昔別論難昔因果各三合成六難。難今因果亦成六難。合一十二難。一一四番成四十八。又今文中果上三義但難今位及用。略不語昔則闕二處四番現文乃成四十番也。矛盾如止觀第五記。今還以彼四一難彼妙成粗。還以彼昔三難彼粗成妙。故無盈縮。四正論今意又二。先借光宅義以顯今妙。次正釋。初文為三。先標次釋三結。釋中二。先釋。次初約下判。初文自四。初約十界釋中二。先釋次結。初釋中二。先因次果。先因中二。先釋次融通。初釋中三。體位用也。於一念中一法攝九故名廣。一念中九無非佛法故名高。十法無非三諦並有破三惑現三身之用。次融通中意者前廣義似於橫。次高義似於縱。用中似獨具三。故須合前二義共成一意。秖是三諦一心有體位用耳。次果三義中言體遍者本法身也。即本地已成法身也。非但高廣等殊指本跡二門因果永異。是為下結。可知。次約五味以判粗妙者二。先列五味。次又醍醐下重辨同異。初文者。因果二門並約跡說故得乳中亦有一妙因果。餘味例然。故下結雲與醍醐妙同。次約觀心委明十境十乘。若論觀境則不如止觀委悉。若以體位用三而判粗妙則此文顯要。如其體等不廣高長不名為妙非今經觀。若得此意法華三昧於茲現矣。一經樞鍵於茲立矣。一代教旨於茲攢矣。佛出世意於茲辦矣。十法成觀之精髓矣。十不思議之導首矣。是則前約十界五味二釋鹹入其中。後約六即是觀心之位。故前二義假茲方立。是故行者常觀一念介爾起心以具一切心故等於佛心。以等佛心故六皆名即。成究竟即已能巧設五味思之思之。次約六即釋。亦是體廣者具十界故。亦是位高者皆佛界故。亦是用長者皆究竟故。同在一念故皆雲亦。次初約下判前四釋義同四一。何者今經體具十法界。如雲實相如是相等由此經用有前四味。由觀此經成於妙行。始終六即。四一義顯。是故四釋成今四一。況廣高長遍於四釋。所以今教具足有於體廣等三皆成四一。方知光宅絕此氣分。次略示下結前廣說下生後。釋雲先法次妙亦是後文標也。次釋中二。先舉南嶽分三。次今師順南嶽意廣解。初文中二。初標列。次釋。釋中自三。初眾生法妙中六。先明妙有所憑。次又經下引今經相似之文。以驗眾生法成妙也。三引大經證眾生法位粗而行妙。初學大乘位居肉眼。從行而說故雲佛眼。四央掘下舉果以勸脩妙行。五引大品二文明行妙之相。六此即下結。初文可解。次文者既雲父母所生。即是眾生清淨若此。故即名妙。第三文者既雲肉眼故名眾生。名為佛眼故即是妙。四引央掘經具如止觀第七記。五引大品二文中。初言六自在王者。凡夫為六所使。不名為王亦非自在。純行染污又非清淨。今六根得理理無過上故名為王。遍一切處故名自在。自性無染不為惑拘故雲清淨。別在行成通具六即。又雲一切法趣等者即是六根皆具三諦故妙。趣義具如止觀第二記具引本文委釋。當知諸經並有眾生妙文。但部兼帶不受妙名耳。六此即下結可知。次佛法妙者。先釋。次如是下結。釋中意者攝前四味並是今經權智所攝而與實理相即故妙。次心法妙意者。大論雲眾生心性猶如利刀唯用割泥泥無所成刀日就損。理體常妙眾生自粗。初引安樂行中。既雲觀一切法不為生死所動。不為煩惱所退。以煩惱生死是法界故。又一念心隨喜等者即觀行位。初秖於貪瞋一念心起體即權實。諸皆例然。隨順三諦故雲隨喜。是故隨喜名心法妙。普賢觀意者心體即理故雲自空。誰執罪福故雲無主。應遍十界以明罪福。在一念心方成妙觀。觀心無心等者。能緣之心既無。所緣之法安在。能所不二故雲純是。以心體本妙故可於心行而求解脫。破心微塵如止觀第三記。次明大師依南嶽意更廣分別。於中為三。初標次釋三問下略料簡。釋中二。初略明得名所依。言若廣眾生法一往通論諸因果及一切法等者。然眾生義通故雲通論。若其通論義非究竟故雲一往。一往雖通二往則局。不通於佛。及唯在因。佛法及心不雲一往者。佛法定在於果。心法定在於因。故此三法得名各別。何者如眾生身中佛法心法猶通因果。況眾生名通通凡通聖。若佛身中眾生心法亦定在果。心法之中佛法眾生法此二在因。若爾何故經雲三無差別。答理體無差差約事用。此義廣明。具如止觀十法成乘中說。即是心法及眾生法。彼佛法界亦兼於果而不專於果。彼文寄果明理性故也。次正廣釋中自三。初廣眾生中文又自標二。謂列數次釋。初列數中二。初通論諸經增數。次正約今經。初通諸經者此中釋法唯立三門釋妙則本跡各十。且如下文通釋妙數中雲本跡三中一一各十。十中復各待絕不同。故有一百二十重妙。當知諸經所列法數一往且從增數而說。據其道理須論四教。四教之中皆有跡中三十粗法三十妙法。更約五味以論粗妙。兼但對帶。依此等法而生增數。始從一法乃至百千。不出心佛眾生法故。增數之相略如止觀第六記。故宜樂不同令增減異。於中又二。初略至三。次廣例百千。次明今經又為四。先依經列數。次南嶽下釋十如名。三次判下判權實料簡。四皆稱下釋法界名。初如文。次釋如名中二。初出南嶽次騰己見。今一家相承皆雲如者猶依南嶽通雲十如。次大師意者為六。初章安述所依標數。次一雲下釋出讀相。三分別下融通大意。四唯佛下稱歎。五是十下明法功能。六若依下明讀文所以。初如文次讀相中約假雖有邐迤之言但是約空論假。三融通中二。先出文意。次約如下正明融通又二。初融三諦。次非一下複疏也。兩義相成方名實相。四五可解。第六意者偈文既以性相為句故今讀者大分依之。三判權實中二。先出古師次明今解。初文二師各先出次破初師初文可見。次今恐下破。破中先約法。次若言下約人。言凡夫何意無實等者。經雲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則眾生有實。而生五道以現其身。則聖人有權。觀音妙音三十三身並是聖人有權之文也。如此抑沒等者抑凡無實沒聖無權。次破地師亦二。先出次破。破中大意可見。不能委細。但總雲人情而已。不應聖理故也。次明今文正解者。但明一心具足十界。若且約界判則九界為權佛界為實。一一界中又各具十。尚權實相即何況具耶。一心既爾諸心例然。是故不同舊人所見。是知舊人不知以如約界界界互有而但約如以分權實。四釋十法界名約三諦者。具如止觀第五記。如無別體全依於界。前釋本末等已約三諦即是十界皆三諦竟。今重明者按十法界三字解義使十界中三諦分明。則令如中三諦復顯。彼此相成令知不異。故止觀中不思議境一念三千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是故立此不思議名。釋中文又為四。初標數。次十數下釋。三若十數依下判對。四欲令下以文融通。初列法數竟。次此一法下正解法相於中為五。初重舉千如。次束為五差。三判五差權實。四然此下歎五差權實五次解下正廣解十如。初二如文。三判中言細論各具權實且從兩義者。相即如向所說。且依九界為權佛界為實。若不然者謂佛尚亦不說況復下地故且依顯說。四稱歎中為八。先約人歎境故雲諸佛。次以此下約行歎境故雲發智。三故文雲下重舉境智深廣。四其智下歎智令妙以顯妙境。欲明智契故重舉境。若境為智門即正歎境也。五方便下總以二境通歎經文。六如來下總明如來能照二境。七央掘下引證佛智。八當知下結歸稱歎。前四可見。五總歎經中二。先歎。次如是下結。初文中具約三周。所言方便品略說等者品初長行略歎廣歎權實二智。次重頌中二十一行頌前二智。於中前二十行重頌廣略二歎。末後一行略開權顯實雲。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眾生處處著。引之令得出。後開示悟入廣約五佛開權顯實。望後二周仍成略說。言長者付子此法者付彼般若。彼般若中雖未開權依彼法體不出權實。總結可知。六明如來能照中雲如來洞達究十法底等者。於一一界一一法善知法相自行化他諸法具足名為盡邊。無非實相名為究底。種芽等者皆以二法為種熟脫故也。聞法為種發心為芽。在賢如熟入聖如脫。於十方界十界眾生無不了知橫豎種脫。七引證中且舉善惡二人餘皆倣此。言央掘雖是惡人善性相熟等者。央掘經中如來說偈問。央掘偈答。佛命善來成阿羅漢即地獄人成聲聞界。若依大乘得無生忍即成佛界。四禪比丘謂為四果。此即天界成就地獄。且略舉此以為事端他皆例也。八當知下結中二。初結眾生是妙。次不可下誡勸。言不可以牛羊眼等者。普超經下卷。佛授闍王記已。因告舍利弗。人人相見。莫相平相。所以不當相平相者人根難見。唯有如來能平相人。賢者舍利弗及大眾會驚喜踴躍而說斯言。從今日始盡其形壽。不觀他人不敢說人。某趨地獄某當滅度。所以者何。群生之行不可思議。五正廣解中文自為二。初通中二。初廣釋十如。次若作下廣以三諦釋究竟等以顯十如又為二。先寄釋等。次今不下正出實理釋究竟。又二。先釋。次夫究竟下重釋。從勝立名方名究竟。所以本末究竟皆空假中者。如於夢中修因得果。夢事宛然即假也。求夢不可得即空也。夢之心性即中也。此之三法不前後。不合散。次別解者為二。初文復合五差為四。以菩薩與佛菩提器同故復合之次初明下解釋。釋中為三。初正解次復次下開權。三復次百界下以諸教偈結。初依四文為四。先解四趣十如自為十。惡相者文為二。先法次譬。初法中不如意處即是後報。相表於報故雲也。次譬中二。謂譬合。合中惡相下合否色。報不即受故雲遠表。泥黎者此翻不如意。此處鹹苦無適意法故雲也。亦云地獄。新譯雲捺落迦翻苦具等(云云)。四惡之業感報不同。今且從重說故雲也。凡夫下合相師。若不舉相師則不預知有。相師有分與究竟故舉凡夫用世相法亦有分知。況二乘菩薩唯佛究竟。如善下重譬佛。洞者鑒幽也。始終者秖是相報耳。又地獄相報如迦葉等千人出家。先本事火皮膚皴裂。淨飯王曰是諸人等雖復出家不足光顯我之太子。乃令千釋種出家入道。此千種釋出城之時。提婆達多瞿伽離其馬僕其冠脫。眾人皆雲。是二人者必於佛法無大利益。此亦地獄之前相也。此世間相者。尚亦似知未現之相況極聖乎。如善相師具如止觀孫劉曹等第五記。惡性者。約理則本有之法不可改故。如木等者明以性為因假於外緣不同今此明染中之惡即脩惡也。具如止觀第五記不思議境初。然十如十界皆有脩性。此中但以脩為性耳。於中為二。初正釋。次譬功能。初如文。次文又二。先順譬次反譬。初又二。先譬。次大經下合。於中先引教次合。若泥木下反以不可生為譬以顯可生。亦先譬次合。合中但雲不爾即略合也。故言下結。體中二謂釋結。初釋中文出三釋各有其意。次明力中四。先法。次舉譬引事。三合。後結。初如文。次文先引譬。次引事。雲大經雲作捨取木不取縷線等者。涅槃二十三雲。欲造牆壁則取泥土不取彩色。欲造畫像則取彩色不取草木。作衣取縷不取泥木。作捨取泥木不取縷線。彼敘外人而執定計。今借因緣助成義邊。各有力用能生之性。當知力者功能為義亦是堪任。地獄下以三趣合仍略脩羅。故知一一併以四趣言之。皆是下結。次明作中二。法譬。譬中譬合。譬雲為惡行者名為半人者。大經第八雲。譬如世間為惡行者名為半人。為善行者名為滿人。經文本譬半滿二教。今借譬義不用於法。文且引地獄故諸惡之言義兼四趣。次明因中二。初正釋。次功能中雲自種相生習續不斷者自分因也。俱捨名為同類因。具如止觀第八業境中。次緣中三。法譬結。法中二。先正釋。次所謂下功能。言如水能潤等者。習因如種助因如潤單有習因未能成報。故加緣潤堪受後果。是故報因名之為緣。三故用下結。次明果中二。先略釋。次如多下相狀。次明報中亦二。先略釋。次相狀。次明本末中為三。謂標釋結。釋中三即三觀。初空觀中相本報末始終俱空。此四趣十如本無性故。乃至四中一一具十。此四既空四中之十安得不空。次又惡下明假等中三。正釋引事結。初文者初相後報更互可識。故四中之十相表皆然。次若先無後下引事。言追記者追退也。卻記往事也。亦云隨記。故書雲雖悔可追及也。言當知下結。三中實下釋中道等。此四趣及十界之十無非實相。言約理者中名附理。故雲約理。究論此三無不是理也。次人天中為二。先與四趣辨異次正釋。釋中言自然者此言通用何必外計。即任運之異名耳。因必剋果之相也。委以四趣意例之可識。次明二乘中二。先總明所依。次正釋。釋中二。先正釋次廣料簡有報無報。初文中雲體即五分法身者。無作戒為戒身。無漏淨禪為定身。無漏慧為慧身。二種解脫為解脫身。一者有為解脫。謂無漏智相應。二者無為解脫。謂一切煩惱無餘也。又盡智為解脫身。無生智為解脫知見身。二乘既不生則無後報者中含二十七具如止觀第五記。何故下辨報有無。又為三。初徵起。次正釋。三三果下疑。初文中意者凡果必剋報。何故二乘已受果名而不論報。次無漏下釋意者果名仍通報名則別。是故凡夫有果則定有報。若二乘之人亦通名果而不得論報。以彼教中不說二乘有生處故。習因在相似位。習果在見道已後。三果皆以方便勝進而為習因。斷六斷九若復斷盡而為習果。言無漏損生等者。且據小乘中不說生處名為損生。然但無漏無於分段可即令無變易生耶故且依小教立無報也。三三果下釋疑中。先釋疑三果者前三果人並得無漏。何故猶有七生一生及上界生耶。釋雲由殘思力非無漏力。殘思為漏緣而受生也。次大乘下釋大小不同疑又二。先釋。次引證。初文者然大乘中說二乘有生者由有界外無明漏故。大經下。引證中雲有為有漏是聲聞僧者大經第五文。若福慧相對空假二觀俱屬福德。況復二乘。是故二乘屬福德莊嚴。又望大乘猶是苦集名為有漏。則無漏為因者。仍本為名。故名無漏為因生方便土。若生實報則不以小乘無漏為因。餘如文說。兩教二乘觀行小異大體可知故不別出。至菩薩中方分三別。以斷伏不同故。次明菩薩佛中以菩薩十如中報義當佛果。前性相等即是佛因故。今初釋菩薩報。亦但名菩薩者。以菩薩中得八相佛。復通權實權非佛界之因。實方招於佛報。是故須分三教菩薩屬菩薩界。圓教菩薩即屬佛界。前標雖以佛與菩薩合為一類。今釋還開。初釋三菩薩中二。先標。次釋。標中雲細開有三菩薩者。即三藏等三菩薩也。下文自具不預列名故注云云。次釋中二。先正釋。次夫下辨界外二土伏斷不同。初文自為三。例前通釋。及類四趣相狀可知。故不委悉。初三藏約福德論性相等者。以事六度為相。以人天善為性。以三十二相為體。生滅四弘為力。事六度行為作。餘如文。佛同二乘灰斷故也。菩薩猶有正使故報在三界。次通教以有餘無餘為相。無漏慧為性。勝應色心為體。無生四弘為力。無生六度為作。無漏習因為因。生滅助道為緣。斷餘殘習為果。佛亦無報。雖觀少勝同皆未得法身故也。是故滅後亦歸灰斷。六地已下斷疑。與前二乘義同。唯不斷習不同支佛。以留此習潤餘生故。既生三界非漏所牽故不名報。別菩薩十法者。行既次第。從假入空同前二教。但不得無報為異耳。故雲此人雖斷通惑自知有生。若從空出假。以恆沙佛法為相。定入生死為性。變易色心為體。無量四弘為力。無量六度為作。真無漏慧為因。助假觀為緣。假觀成為果變易為報。若入中道即以三因為相性體。無作四弘為力。無作六度為作。因緣如止觀第五文。無上菩提為果。大涅槃為報。次辨二土不同中雲夫生變易土三種不同者。於中二。先標次釋。釋中自分三類不同。未斷別惑義當入空。準例說者別教十住應在其中。以此五人無伏別惑義。及以發心所期不同。故自為一類。並別十住及圓七信乃成七人。而不論者在下第二義及佛界中明。次伏者。言伏別惑者。即是迴向兼於十行十住。十行義當出假。此即塵沙無明共為別惑。縱斷塵沙但伏無明亦秖名伏。故別三十人同名為伏。據理應攝圓教八信已上。而不論者亦在下圓教中明。三斷別惑者義當入中。故別教菩薩雖有次第三觀。若作十法。從勝為名。多從假中。據理秖雲初地已上何用兼論初住位耶。又初住亦應在下文佛界中明。故知不合在此。而今文中通雲初地初住仍有少殊思之可見。以證道同故且合論之。應須細簡次第不次第意約下釋究竟等作之。是故二土通明變易。據於伏斷以判生處。若斷伏者重辨二土因緣不同。言若斷伏者用順道法愛為因者。從斷說故。初地初住證一分中道法性。以無明未盡。有中道法愛。以之為因。言云云者。不斷伏者則有五人不同。若斷伏者則有二土位行不同。細分比說故云云雲。次佛界相性體為三軌者。理性三軌也。由觀理性以至究竟。於中為二。先標次釋。釋中十法又二。初釋十法。次廣料簡報。初釋十法不同者。初三以對三軌。餘七成就三軌。若據引淨名以眾生為菩提相。豈得以聞法種子為了因耶。不失之名雖通脩種。語其本性即取煩惱即菩提也。故知此是本有性德後七秖是脩得三法若因若果。如是釋者可不異前。故知即指圓教為佛界也。是故前明生方便土應論圓信故也。力中亦合雲發三菩提。弘誓之心具如止觀第一卷四弘中簡。約無作四諦以誓自要期心極果。因緣雲是二莊嚴者據顯說。智應亦具三。照本有三福亦具三。助智嚴本果文可見也。次釋本末中。初總舉。次空諦下。別釋中。空等者凡聖皆如也。等者空等也。大論八十雲。菩薩以何力故能令佛與畜生等耶。答菩薩以般若之力故。於一切法中脩畢竟空故。於一切法無所分別。如畜生法陰界入和合故名為畜生。佛亦如是。善法和合假名為佛。若人憐愍眾生得無量福。若著心於佛起惡因緣得無量罪。故於一切法畢竟空。故不心輕畜生不著心貴佛。復次諸實相中無相。於無相中不分別是佛是畜生。若分別即是取。是故等觀。復次菩薩有二種法門。一者畢竟空法門。二者分別法門。入空法門則等觀一切無復分別。若入分別法門。二乘尚不及佛。況畜生耶。故今文中約不分別邊眾生。至佛皆悉如也。如即空也。次俗等中佛記眾生當作佛。此是生與佛等。佛說本生事。此是佛與生等。生與佛等。此是初在於後。佛與生等。此是後在於初。故雲相在。中等可知。次廣料簡報中二。先正釋。次何者下以諸所表釋成。初又為二。先標佛地。次釋。釋中先明下地定十。次明佛地不定。初文者於中二。初正明下地有報遍在諸位故雲通途。所言分者以下後文釋報究竟在佛故下地為分。以報名通故故下地定十。此中所引諸文皆通雲報。唯大經文雲無上報。既其初後皆雲分得。當知無上之言亦是望下。次攝大乘下釋下地有報所以。先引論。次何者下釋有生滅。初文中言就佛界亦九亦十者。通途為語。從初地去皆屬佛界。地地有報。故定具十。故引此經。大經仁王攝論並論初住已上文也。故下文從何者下釋雲無明分盡等也。攝大乘雲因緣生死等者。如止觀第七記。既雲生死秖是生滅。次何者下釋中又二初正釋次引大論證。初正釋中二重者。前約智斷為生滅。次又殘下全約惑邊以論生滅。次引大論中有喻有合。喻中耘如滅種如生。合可見。又增道損生亦如生滅。生故感報也。次從若就去別約妙覺位亦九亦十者損生義足是故唯九。約現生後既有現報亦可為十。如大纓珞慧眼菩薩問文殊。具如止觀第五記。三十生盡等大覺者。有本雲。四十生盡四十一生盡等並誤也。言三十者。仁王經中一一地中分為三品。即以一品為一生。仁王經中不立等覺。故三十生盡即入妙覺。他不見之便以四十位或四十一位為四十生等。又約現生後論九論十者。有現報故名為有報。無生後故亦言無報。始自初入變易土中受法性身既並無復隔生之義。故無生後二種報也。故涅槃中純陀品雲。我今所獻食願得無上報。是則報中無上不過於佛。何者下並四復次作所表釋佛報無上。復引賢聖集釋五文意。復約五味判賢聖集意。故至法華方名無上。稱歎之意良有以也。賢聖集意者。亦如俱捨雲。下無升見上。例知二乘下智不了上智非正遍知。約五味中初約乳雲或入即假或入即中者。依中論偈汎用即名。其實華嚴二教未即機緣未合故。著或言。部中雖有無上之教。為帶別故部非無上。酪唯析空故無或言。生熟二蘇言即言或例乳可知。唯至法華體方是即。涅槃解即而行不即。次復下開權者。至法華經復有二種入妙不同引入及按位入故也。言又按其性相不論引入者。如從伏位來入伏位。名為按位。從伏惑位入斷惑位名為引入。今不論引入當位即妙。妙體稱本無隔異故。三以偈結中二。先明結意雲縱橫甚多者。於一一界各具十法故名為橫。按次第起名之為縱。雖若縱若橫無非三諦。故知實非縱橫義言縱橫。雖非縱橫以交互起不可分別。故雖千萬起不可分別。若以下文諸意結之則令可識。次正結中二。先正結次總結。初中雲以經論偈結者復有多意。一者法不孤立立必有由。二者以偈結廣令易攝持。三者知此無上十界遍一切教收大小乘。為實施權開權顯實等。意並可見。中論偈意本是一實不可思議遍申諸經。故今用結百界千如以成一心稱一切教故雲攝得前多。大經偈雲通教同稱無常者。未見常理故。別教次第滅於生滅。先內次外。佛界一切眾生即滅盡定。又生下重釋者別教登地亦得寂滅故須此釋也。七佛通戒偈者。過現諸佛皆用此偈以為略戒。遍攝諸戒故名為通如增一第一。迦葉問阿難。增一阿含具三十七品及以諸法。四含亦出乎。阿難言。且四含一偈盡具佛法及聲聞教。所以然者。如諸惡莫作是戒淨。諸善奉行是意淨。自淨其意是除邪。是諸佛教是去愚。當知一期廣教不出此也。小乘既爾例大亦然故用結之。今對十界其理盡也。一切大小鹹入其中。次廣明佛法中為三。初標所照。次唯佛下能照。三是事下結意指廣。初文者還指前眾生是佛智所照故雲境界。次明能照中二。先總明境智相契。次歷三語以明智相。文但二語者以自他相對即名自他故闕不論。初文中二。先法次譬。當知三法秖是不思議廣大法界。次二語中二。先正釋。次從二法下結意立妙。初文者照佛界名自照九界名他者亦約顯說。何者佛非無九。九非無佛。攝屬異故故各得名。次結中雖有本跡之名。此是跡中之本。亦名權實亦名自他也。以不言久遠之本。但雲二法為本。故但屬跡。化儀不過現身說法。故約此二以明自他故知且約果邊明佛法也。至方便品釋十如中委明。三明心法者為三。初標。次來意。三正釋。初如文。次文者言前所明法者秖眾生法佛法不出於心故先示之。若爾何須複述。故但眾生下正述來意。次涅槃下正釋又二。先明心體。次上能下明心所攝。初文者。向言前法豈得異心今言心性名為上定。故心性之言其言甚略。應了此性具足佛法及眾生法。雖復具足心性冥妙不一不多。以心性觀則似可見。若以眾生及佛而為觀者則似如不逮。若以心性觀彼界如界如皆空常具諸法。非空非具而空而具。雙遮雙照非遮非照。亦秖是一念心性而已。如斯之定豈不尚耶。言涅槃雲一切眾生具足三定者謂上中下。上定者謂佛性即心法本妙。如止觀第五記。次明所攝者。既異前法故須明攝。示心是攝非謂攝他。先攝眾生但略指而已。次攝佛法中二。先引華嚴。次釋經意顯佛法界。初引華嚴等者。引華嚴二句三諦具足。從法界去釋。又二。先釋經意。次又遊心等者下。重釋二句結歸經意以顯心法妙也。初釋遊心者心之所遊體是法界。不得更計能遊所遊。此法界體是畢竟空故雲如空。法本無名假立心佛故雲即假。經文雖爾語猶總略。故重釋雲又遊心等即百界千法三千世間。次所謂去略引示相。假即眾生實即五陰及以國土即三世間也。千法皆三故有三千。釋遊心竟。次重釋如虛空者。具如止觀不思議境。以自他四句推三千法縱橫乃至非縱非橫四句叵得。次重釋諸佛境界者。遍法界故故雲上等佛法下等眾生法。次重釋心者。眾生及佛不出於心。故無差別名心法妙。是故結歸三無差別方名為妙。思意可見(云云)問下料簡。雖對心料簡意實亦應對餘二簡何者亦應問言一一眾生何故各具百界千法佛果已滿何須復雲百界千法。已雲心法即餘二故。若不問餘二心法之二既其不妙卻令心法亦未為妙。故知義言應兼問二。具如止觀不思議境。若理若修若結若譬須來此中。若失此意至釋十妙妙反成粗。乃至第七卷末同申此旨。何者乃至蓮華同譬此旨乃至本門久證此旨。體宗用三同顯此旨。次釋妙者今一家釋義名通義別蓋是常譚。又更略引小乘名通以示其相。如中含第三。諸比丘歎舍利子所說妙中之妙。然舍利子但說事中行忍。是巧方便不損他境。名妙中妙。又四十三。佛告諸比丘。莫求欲樂極下賤法為凡夫行。亦莫自苦苦非聖行離此二邊則有中道成於眼智。歷一切法皆悉如是。又四十九歷一切法皆雲不空。又婆沙中問佛何故說四諦為食。答為滿法身。如村落食但養人身。故禪中善根能養法身。豈以如是妙中之妙中道不空法身等名能定法體。是故須以名下之義而簡別之。今尚不取別教教道通教含中。況三藏教離斷常中及阿含中離苦樂中等耶。又約部者尚不取帶二對三兼一之中。況但空偏假而為妙耶。又約本門尚不取中間今日相待絕待。況復今日兼帶妙耶。下去例然。正釋中先例通別二門。次依門解釋。初通門中文自列二妙。次釋。釋中二。先略敘二意次正釋。初文又二。初正敘次破古。初文者既雲此經當知妙題兼此二義。故使今釋諸妙以二冠初。故跡門十妙。一一妙中開多科目無不二釋。言更無非待非絕等者。理性實是非待非絕。秖向待絕約理論二不同雙非二邊。更有中道之理。恐有人疑應更別有雙非待絕之理。故便釋雲文理俱無此待絕理。已破無明已顯中道。故知雙非無復所顯。故雲破何惑等。次破古中牒前破意。以前教中有粗有妙。故知光宅破昔意謬如前。次正釋中自二。先待次絕。初待中二。先釋次問答料簡。初文又三。初總敘來意。次正釋。三妙義下結意。初文意者今家即以三教為滿。故對三藏為半簡之。亦是常無常等者。大小可爾。常等仍含以通教遠能通常理故。故且對藏以為無常。餘例可知。次正釋中即以鹿苑對後三味中三教為滿。下文以涅槃在法華前者以同味故前後無殊。又欲以今經顯獨妙故在後明之淨名滿中雲說法等者。具如淨名疏止觀第一記略釋。次般若雲。於閻浮提見第二法輪轉者。大品十二諸天子雲我於閻浮提見第二法輪轉。是中無量百千諸天子得無生忍。乃至方等法華亦望鹿苑以為初轉。次明今經如文。所以重敘前諸經者。明今經相待不應對三教。文亦且同諸教所待故。亦指鹿苑而為所待。結中意者。一往以所待之粗對圓為能待之妙。諸味不殊與法華何別。故須更有料簡釋疑。於中有兩重問答。先約法。次約譬。初約法中。先問者。如上釋不應法華獨稱為妙。答中二。初總責。次別答。初總責雲今亦不剋教定時者但雲從通教去。且名為滿亦不剋定通別圓中俱取三教生蘇已去的取一時。那忽難雲齊方等來滿理無殊。又更與之故雲縱令爾者別有所以。從何者下別答中三。先釋。次引證。三判粗妙。初釋中二。先約機。次約教。初約機中又三。先總立利鈍二機。次歷味分別。三此妙下判同異。初言利根者即圓別也。二乘之人及通菩薩即此以論方便。別教雖帶地前方便處處得入。是故此等更須生熟二蘇調之。故此二味復名方便。雲方等帶生蘇論妙以待粗者。二乘鈍根於方等中得生蘇益。帶此益故以論圓妙。熟蘇比說。今經既無方便。故判文中今經與諸經雖同名滿。帶不帶異故復不同。次約教者既並雲門故知是教可見。次引論證中雙證機教為說即教弟子是機。不生不滅帶不帶等已如前簡。故註云云。中論偈云云者不能列名直釋其義證利鈍根意。初句為鈍餘三為利。亦且一往故云云耳。三判中還以論偈意判。初句對析故雲不即。此析拙故故名為粗。若能即空去釋下三句。初且通舉。言此即空能通中道為中方便。次從通中方便去釋通別菩薩。雖能通中以帶粗故故總名粗。通教中根帶於即空下根帶假。別教亦然。是故皆粗。言直通者空即假中是故名妙。此亦是判未得名開。開無復粗空假皆妙。次問者問乳至醍醐同稱為滿者。約五味為問也。由前釋雲方等般若及以今經俱通滿理。是則除三藏外俱名為滿。其義既混此雲何通。答意者滿名雖同不無差別。故作四航之譬。以解五味之譬。四航之中三官一私雖同名官不無差別。教門亦爾。通雖名滿所通處近如至中洲。別圓通遠。如至彼岸若簡教道別到彼岸其路紆迴。圓教官航方名直往。雖同名官所通既近。及教道別何妨同滿而滿不同。釋絕待中為七。先通明四絕。次明二妙妙上三法。三將四絕約五味判。四開權。五會諸絕成妙。六將本跡等妙妙上三法七。判橫豎。初文約教顯圓。問若明絕待秖應但一何故開四。以四相形與待何別。答若相待中展轉明妙。前粗猶存。今論絕待絕前諸粗。無可形待。又所以漸明四種絕者。為知圓絕極妙無過。前三被絕圓外無法。細消文意各有深致。言隨情等者三藏生滅生滅是事。事附物情故雲隨情。通教即空空即附理故雲隨理三假之義今不暇釋。意但且論展轉相望。以明諸絕顯於圓教無復能絕。若委釋三假具如止觀第五記。故此中圓絕廣引文證譬類釋出圓絕相狀。於中初正釋四教不同前三。如文。四圓教中為二。初正釋。次以空有二門判前所釋。初文為三。初依圓教出絕待體。次今法下出今文意。三降此下斥偽。初又三。初引正教出體。次大經下引經。三妙亦下以今意會經。初文又二。初正出體。次明絕相。初文者既雲圓教若起說無分別。教所譚絕絕前諸教故雲亡泯。次豈更下明絕待相狀。明法界體一無復形待待誰為粗等者明無能待。能即是妙法外無法。待誰粗妙無所可待等者明無所絕。所即是粗法外無法故無所絕。次引大經中三。謂法譬合。三會今經意中二。先會次若謂下破情計。若謂有能絕此計大於所絕。何者若於所絕起計猶有能絕之大。於能起計計大於所故雲大有所有。能翻成所故不名絕。次今下正出今文絕妙之相又二。先出。次引證。證中二。先證非見聞等。次證不可說示。初文二。先引次釋。次文二。先引次釋。釋中二。先總次別。總中但雲亦是絕歎之文。即指經中絕歎文也。別中又二。先釋。次引文三證。初文者不可以相待示。不可以絕待示。待絕俱絕故名滅待滅絕。次又雲下引文三中初引今經。空為能絕。此空亦空能所俱絕。次引中論者。借成今文待不名絕。若法為待成者。待粗而得妙是法還成待者是妙還成待。今妙不因粗。故雲無因待。既無所待粗。亦無能待妙。妙即所成法。既能所俱亡。故雲亦無所成法。此引中論以絕破待。待謂緣生故唯絕無待。故且引絕以證今經。持絕俱妙同在法華亦非碩異。由待知妙妙體是絕。絕亦無寄妙體無二。華首文意亦同此也。故引華首成中論意。次從降此已下斥偽顯正。若未見理徒謂為絕。若論文意非必見理。但應六即以判絕理。是則六即名為六絕。於中又二。先明斥偽。次若能下舉正顯偽。各有法譬。初文法中又二。先直明偽。次乃是下出偽相。偽即不絕。又二。先出偽相。次何者下釋偽所以。由心慮故。次舉譬偽故不絕。次若能下復初顯正。如黠下舉譬顯正。初言寰中。如止觀第六記。名字如塊真理如人。無明癡犬逐名言塊。種智師子得理亡名。故知言語從覺觀生。息覺觀則名言絕。言思絕則待絕亡。妙悟下明二門。門能入絕門從教入故。如快馬下譬入門之人。此中多意不復委釋。尋意可見。次二妙妙上三法者。欲明三妙在於法華方得稱妙。故須二妙以妙三法。故諸味中雖有圓融全無二妙。三被妙已故三即妙。故上文雲此妙即法此法即妙。故得三法皆具於十。成三十妙良由於此。問向釋妙雲待絕俱絕方名為絕。今何以言待絕二耶。答前明絕待故須俱絕。今述經意故須雙明。經意雖雙理無異趣。以此俱絕對前稱待。所待未會會方名絕。是故此部得二妙名。三將四絕約五味者。應更判雲乳味二絕一粗一妙。乃至熟蘇二粗一妙。今經唯妙但是文略。四開權者開諸味中粗耳。五從問下會絕成妙中。先問次答。答中又三。先會次從又下判能所。三從如跡下約本跡以釋能所之意。教與本跡及以觀心展轉相絕。何者不由跡中圓融之說。故不能知本地長遠之本。若本遠教興故使跡絕。本雖絕跡豈即說遠能知心性。若語心性跡本俱絕。故雲本跡雖殊不思議一一彼殊故。故知徒引遠近未了觀心。遠近自彼於我何為。如貧數寶此之謂也。第六今將下意者。跡中意者。九界眾生皆開顯故。本中意者雖開權竟事須顯本。權跡望本跡猶名粗。觀心意者若不觀心安知己他因果心妙。第七意者四各有絕故名為橫。今三從圓迭至觀心故名為豎。◎   法華玄義釋籤卷第四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717 法華玄義釋籤   法華玄義釋籤卷第五   天台沙門湛然述   ◎次別釋中二。先結數示妙。次正釋妙。初文中三粗一妙者。且以但粗對獨妙說。餘之三味粗妙相帶故略未論下文具列。於中二。先結數。次若破下示妙。初文中雲本跡等者。本跡各十具列在文。若觀心十並皆附在諸文之末。或存或沒不別開章。既其觀心寄在諸文之下。今但約跡本兩門各具十妙義各攝於心佛眾生。今初跡門十妙者為二。先列次釋。釋中為五者。第一中雲廣解五章一一廣起五心者。故今釋名跡十妙。中望前七番以成五心。唯少開合及觀心等。並散在諸文故也。故今標章起念引證起信生起起定。況諸妙下處處皆然。並觀心起進開合起慧五心足也。故更列五番意在於此。初標章者。非獨直標十名而已。兼標章內一一諸科。如境具標六。智列二十等觀文可知。釋者事須略述諸科文相大體攬下觀今。粗亦可見乃至一一妙中皆先列竟末後說意。如境妙雲境是所師。智雲導行等尋之可知。標感應中水譬感月譬應。不升不降感應道交。神通中報得在天脩得如仙。作意在藏。體法在通。無記在別圓初地初住。遠近者大通名遠爾後名近。二引證中。先指處。次正引證。境中言智慧門者慧家之門即理為門意也。三法中且指乘體以為真性。感中我即是應思眾生眾生即感也。佛眼六道等思之可見。神通中六瑞且舉入定。三生起中二。初正生起。次前五下結成。自行化他各有始終。故知心佛眾生皆有此意也。次正釋中。十文不同。初釋境者。先列章。次列數。次數意。次生起。後廣解。生起中。初正生起。次始從下結示。始從無明即十二因初也。實際即一諦也。初正生起中。雲初十如是此經所說者。此是今經實相之境。又是一部三妙之文。次因緣境。雖舉三世生滅因緣。已下三種以三世為本。次四諦者。示其因果令脩道滅。非佛出世焉知此名。苦集是俗道滅是真。餘文可見。次正釋因緣中。自為四章。初列四章。次釋。釋中先雙舉界內界外各二種以定根性。次釋釋中三。先重立界內利鈍二根。次引論。三釋。釋中二。先簡。次釋。簡中言自在天者。一切外道皆悉尊於三仙二天。如止觀第十記。世性者計二十五諦。如止觀第十記。微塵者計於眾塵和合而成。以外人不知業力緣故也。此正下正釋。釋中為二。先正釋。次料簡。初正釋中四。初略立。次引證。三過患。四釋名。初文者。以知無明造故不同外計。次引證中三。先引。次釋。三結。初文中非自在者諸邪計中且舉初計。次無明下釋。當知下結。三人天下明過患。又二。先出過。次引纓珞文證。言經又稱等者。生已復生生生不已。故雲十二牽連等也。此十二下釋名。新新秪是唸唸續起。次料簡中雲纓珞中無明緣行生十二則一百二十支者。準彼經第四釋十二因緣雲。從無明緣行便生十二支。乃至有緣生老死便生十二。既以未來二支合說。則始從無明來至老死有十一番。此十一番但十箇中間一一皆生一十二支。故十中間有百二十。若依今文乃成一百三十二支。以開生死為二番故。雖開合不同大意不別。今雖開生死結數依經。是故但雲一百二十。初是癡等者既十二支無明為本一一復具一十二支。當知支支皆具無明乃至老死。緣起緣生者先問也。從此同是去答。婆沙雜楗度中問雲。緣起緣生有何差別。彼文答雲。或有說者無有差別。何者如伽羅那經說雲。夫緣起法一切皆是有為法故。雲何緣生。一切緣生亦是有為法故。今文略雲同是有為法故。亦有差別去彼論云然亦有差別。故有說者雲因是緣起果是緣生。如因果義事所事相所相成所成續所續生所生取所取亦如是。事如因所事如果。乃至取亦如是(論中初但雲因果次開對二因二果)。復有說者。過去是緣起。現在是緣生(不雲未來)復有說者。現在是緣起。未來是緣生(不雲過去)今文略無此二解。復有說者。無明是緣起。正是今文第二解。復有說者無明是緣起。老死是緣生。十支是緣起緣生(今文無此解)又尊者富那奢說應作四句(具如今文)四句中初句以未來果支為緣起等者。謂因能起果非果生因。以過去為緣生等者。因能生果非果起因故。阿羅漢果不復起因。第三句者謂除前二句相已。取過現果及餘凡夫現在五支等。此是論文諸師異解不須和會。次引法身經說與論文同。因是緣起即無明也。從因所生即是行也。和合謂結業成就。從和合生。謂識等是。愛取至老死亦復如是。言中道者離斷常耳。論文又雲復次起所起等如前。次推三世中雲三世皆有十二者。推因知果等如今所說。三世俱名因果。而支數多少不同者。具如俱捨雲。略果及略因。由中可比二。如止觀第三記。現在既望過未成十二。當知過未亦自相望各有過未故各十二。今且從現故但十二。次釋十二時中識心眷屬者。謂三陰也。論文又問雲何具上三受。答三受悉能為愛作緣。何者愛有五種。一者求樂受愛未生樂受欲令生故愛。二者不欲離樂愛已生樂受不欲離故生愛。三者不生苦愛苦受未生欲令不生故生愛。四者欲速離苦愛已生苦受欲令速滅故生愛。五者愚愛未生不苦不樂欲令未生不生已生欲令不失故生愛。為是義故三受緣愛。問愛取何別。答愛增廣名取。復有說者。下者名愛上者名取。復有說者。若愛能生煩惱。是名受緣愛。若愛能生業。是名為取。次釋一剎那者。俱捨亦云連縛等四剎那是其一也。具如止觀第七記。次料簡問答中。論又問何故不立病為支。答(具如今文)欲界眾生尚有如薄拘羅者。況色無色界故不以病為支。準例老亦不是一切常有故不立支。問憂悲是支不。答以終顯始者。始謂老死。終謂憂悲。以見憂悲必有老死憂悲既苦老死必苦。又雲憂悲等法散壞有支。猶如霜雹。是故非支。論又問三有為相何故生相獨為一支。老死二法共為一支。尊者波奢說佛知法相無能過者復有說者生能使法成立老死使法不立。復有說者法起時生勢用勝。法滅時老死勢用勝。論又問無明有因不等(具如今文)若有雲何不立十三十四支。若無無明不是無因老死不是無果耶。答應作是說無明有因老死是果。但不在有支中何者(餘如今文)。復有說者無明有因謂老死等。如文。彼料簡文又約增數釋十二緣。當知有一種緣起法。謂一切有為法復有二種緣起法。謂因果復有三種緣起法。謂煩惱業苦。復有四種緣起法。謂無明行生老死以現八支攝在過未故也。又有五種緣起法。謂愛取有生老死。以過現七支攝在現未故也。復有六種緣起法。謂三世各二謂因果也。復有七種乃至十一文中不列指在他經。大經十四增數文同婆沙。次文又料簡。問此十二支幾欲界色界無色界。答有說唯有欲界胎生具有十二。有說欲界十二色界十一無色界十色界應雲識緣六入。無色應雲識緣觸評者曰。應作是說三界皆十二。又問如色界無色界無名色雲何具十二。答初生色界眾生諸根未猛利名名色。無色界雖無色而有名。故雲雖無色根而有意根。彼應作是說識緣名名緣意入意入緣觸。以是義故一切十二。又婆沙中毘婆闍婆提說無色有色。若育多提婆說無色無色何者是耶。答佛經中說名色緣識亦應有色。又餘經說壽暖識三常相隨逐。無色既有壽識雲何無暖。又餘比丘說除四陰說識有去來生死者不應爾。如從欲界生無色界。經二四六八萬劫斷色。後生欲界還生色者。入無餘界應更與行相續。欲令無此過故說無色有色。言無色者此依何經答經雲解脫寂靜過色入無色者故知無色。又雲色離欲無色離一切入涅槃故知無色此二雲何通何者為勝。答說無者勝。若爾說有者雲何通。答未了義故。問引經雲何通。答欲有名色無色無也。欲有三法隨逐無色無也。色續論者有四句分別。無色續色。色續無色。餘二句可見故知無咎。論又譬樹者過去二支為根現在五支為質。現在三支為華。未來二支為果有華有果謂凡夫。無華有果謂學人。無華無果謂無學。無生中六。先立意。次立根。三正釋。四引證。五舉譬。六結名。總而言之秖是四句破假相性二空故得幻化即空之名。前五文可見。結中先譬次合。譬中雲如籐蛇者亦可喻圓門本有。今通喻無生辨異可知。三不思議生滅中五。亦先立意。次為利下通立兩根。三正釋。四諸論下行相。五結名。前二可見。三正釋中二。先引經。次釋經意。四行相中三。初敘性計。略述兩計餘兩可知。言無沒等者無始時有未曾斷絕故雲無沒。非善惡性故雲無記。含藏種子出生一切。次若定下略斥性過。又二。初略斥。次況出過相。初言若定執性實者。計黎耶為真是自性。計為無明是他性。定計自他能生諸法法則有始。有始故同於冥初則不出二十五諦。當知此計不出三藏所破。豈得成於別教因緣耶。次尚不下況出可見。三今明下立正行相又二。先自破計。次若有下為他四說。初文四句推無明如四句求夢。具如止觀第五文。彼意在圓今文在別。次為他中三。法譬合。合中二。先總。次出界下別明相狀。又二。初出界內。次界外。此界內外義通四種。故雲界內如前。即前二種前二指前竟。次出界外中二。先略標次引論釋相。又二。先引論文。次緣者下釋彼論文以成今意。論列四障今具釋對。於中二。先正釋。次過患。初正釋中二。先略釋次還如下與界內辨同異。初中言三種意生身如止觀第三記。次辨同異中二。初明相同。次此十二下明義異。次彼論下明過者由此十二故障於四德。由無四德故不得入於無障礙土。五是為下結名。可知。明圓十二緣中為四。先立根。次即事下立意。三引證。四結名初二如文。引證中三。先引。次無明下釋。三故言無明下結。初者。大經十二因緣名為佛性。佛性即三因也。即是中道者。二十五雲。善男子生死本際凡有二種。一者無明二者有愛。是二中間即有生老病死之苦是名中道。如是中道能破生死故名中道。以是義故中道之法名為佛性。章安釋雲。中間唯有識等雲何言老死。答下文雲現在世識名未來生。現在六入等名未來老死。又作三德三觀以對三道。又如寶篋經中釋十二支。一一併明三觀之義。彼去來品文殊白佛。去來是何義。佛言。來者向義去者背義。不來不去是聖行處。癡是去義不癡是來義。非癡非不癡是聖行處。乃至老死亦如是。又約我無我常無常等皆作此說。當知向是生死背是涅槃。不向不背即是中道。又下文中道品雲。佛說中道無二法故。二乘乃至凡夫亦能生信。佛告文殊明無明無二故成無三智。此謂中道具足真實觀於三諦。乃至老死亦復如是。又雲。若無明有者是一邊無者是一邊。離邊此二中間無有色相可見無相無待是謂中道。乃至老死亦復如是。問中道是何義。答末陀摩經中自注雲。末者莫義。陀摩者中義。莫著中道名末陀摩。釋之可見。次判中先重敘。次判判中二。先判後結。判中先四教次五味。初四教者。又二。先列。次判。先列即是展轉迭出巧拙最後方妙。初中三藏。次若無明下通教。次若無明下別教。次若言下圓教。一一皆先釋。次引經論證成可見。初三藏中者。從三生二謂煩惱生業。從二生七謂業生苦。從七生三謂苦生煩惱。三世合說故也。毘伽羅論如下第六記。次判可見五味如文。結文可見。次開中為二。初總敘三粗次正開又二。初開前兩因緣。次開第三緣。初又為四。初略開。次引信解譬。三如來下釋。四結。初如文。次引信解中具如品中釋。雲成窮子物者本是長者之物。謂如來藏子性不殊故雲子物。當知如來本有即子本有。故一切諸法皆摩訶衍。又大經二十五雲。善男子。觀十二因緣智慧是阿耨多羅三菩提種子。以是義故十二因緣名為佛性。又雲。一切眾生雖與十二因緣共行不知。以不知故無有始終。十住菩薩但見其終不見其始。諸佛世尊見始見終。以是義故佛了了見。眾生不見。是故輪轉。次如來下釋意。次從今決了至即是開。兩種因緣論妙者結也。前之兩教雖有佛菩薩大判並屬二乘之法。故今決了即是開彼藏通兩種十二緣也。次開第三中二。先略引大經明開次結。初文二。先引經。次昔慧眼下釋經意。又二。先釋。次故雲下重引經文以證所釋。言慧眼見故而不了了者。此是別教十住慧眼之位。全未見性名為不了。又若約實道即是相似見性亦得名為見不了了。今皆開之令見不空。此即下結。此即是開別教故雲第三。第四觀心中三。先法。次譬如下譬。三一念下結位。初文二。先立。次引證證中二。先證。次空慧下釋經意。次譬中二。先譬。次既不為下合具足四德。結中四。初結成觀境。次觀此下結成能觀之觀。三其心下結成秘藏。四恆作下結成六即位。◎   ◎第三釋四諦境自為四別。初文自為二。先出他解中又二。先述。次略斥。初文者。有勝鬘師釋彼經中聖諦之義名為無邊。彼經但與二乘對辨故唯得立作無作名。古人既無四教判釋。但以大小相對明諦。然勝鬘師於大乘中。唯以佛果而為究竟即對二乘名為有作。經文自以有量轉釋有作。二乘既是有量有作。當知大乘秖是無作無量。次即判釋。約行約法分作無作。作謂造作故是行也。量謂數量故屬法也。小行未窮不名無作。法未究竟不名無量。經言者亦勝鬘經也。依經重釋作無作等。彼經雲。有二種聖諦義。謂有作無作。有作者有量四聖諦也。何以故。非因他知能知一切苦。斷一切集。證一切滅。修一切道。今文除上非字改下能字為非字者。意顯小乘從教得故。經雲非因他知者。意顯所證非從他得。自知己法亦可分名能知一切。今初先釋有作。言因他知者。二乘既未堪聞法界理。但從佛聞四諦聲教。依此教行知是有作行也。次釋有量者。上來但聞小乘之法攝法不遍故雲非一切知。當知行法兩種相顯共成小乘人也。次釋無作無量者。對小明大故言無作無量。經雲無作聖諦者。無量四聖諦也。何以故。自知一切受苦。一切受集。修一切道。證一切滅。如是四聖諦義。唯有正覺事究竟也。非二乘事究竟。古人不了見經唯有正覺之言便推極果。此是別教教道之說非初發心畢竟不別。於中先釋無作。佛所知滿不復更作故名無作自力知去重釋也。有二義故名無作。一者自力知異從他聞。二者一切知異有量法。從知者去釋能知者以屬於行即是無作。所知一切即屬於法是無量也。此即大乘行法相成成大乘人也。次雲如此釋者。雖唱四名者略結斥也。謂作無作量無量但成二義者大小二義也。此且略斥後猶廣破。次正釋四種四諦中標列釋。釋中二。先正釋。次破古。先正釋中三。先所依正教。次明立法差別意。三正釋。初文雲其義出涅槃聖行品者。第十一第十二經廣明聖諦今多依彼。然聖行中明四諦義兼含大小。若解生滅及以無量其文則顯。無生無作文稍隱略。具如止觀第一記。然彼經文三藏四諦文。中以略明四種四諦竟。後文廣釋耳。具如止觀第一記。次文者。問何故立四種四諦之殊。答諦本無四諦秖是理。理尚無一雲何有四。故知依如來藏同體權實。依大悲力無緣誓願。物機所扣不獲而用。機宜不同致法差降。從一實理開於權理。權實二理能詮教殊。故有四種差別教起。涅槃實後暫用助圓故。須具用偏圓事理。故今引之以顯誠證。三偏一圓界內界外各一事理故成四種。正釋中文自為四。初明生滅四諦者又為五初立名所從。次然苦集下明立四所以。三雜心下釋相。四次第下明安立次第。五聖者下釋名。近代章疏皆釋名居初次出體辨相。此一家立義不以釋名等為要但在立意所以。得經宗要明觀行所歸。若釋餘經當機說法。一處一會一門一行。隨稟隨入並益並當。故若諦若緣若度若品當文鹹會。若依法華凡銷一義皆混一代窮其始末。施開廢等教觀之相。是則說者真得法華之正教。行者真得此經之正理。教行相循佛旨斯在。故一一義下皆先分別次明開顯。次約觀心。如此釋經方名弘教。五意不同初文可見。次意者。苦集秖是世間一法。道滅秖是出世一法。三釋相中二。釋結。釋中總有三文。初雜心者。世出世法因果性殊。而因必趣果因果類異故使四殊。次大經者。陰入是重簷凡夫不捨二乘不荷。菩薩捨已能荷故雲捨簷能簷。逼近迫驅也。在近不離常為驅逐。三界恆為此苦繫縛。見愛二種和合聚集故招當果。道品雖多戒等攝盡。故略舉三以明法相。四諦之下八相雖異除苦集觀不過苦等故略舉之。果以因為本苦以集為本。道諦能除故得名也。苦本若去其苦自亡故但須除本。子謂二十五有因。果謂二十五有果。因若滅已其果必喪。自有因亡果身仍在。今從遠說故雲子果。故知但脩出世因。以除世因。故引遺教以證二因。又此諦名有通有別。別在身心通約一切。如四含中歷一切法無非諦觀。又婆沙中舍利子為摩訶拘絺羅說多聞法。聖弟子如實知食。知食集知食滅。知食滅道。雲何知食。謂摶等四食。雲何知食集。謂若當來與愛喜貪俱。雲何知食滅。謂如實知當來有愛喜貪俱。彼彼樂著無餘斷捨吐盡離欲滅息沒是名食滅。雲何知食滅道。謂八支道。乃至約八苦等悉皆如是。此是約十二頭陀中初乞食釋。餘文一一乃至十二緣無非四諦。又如思益四諦品中雲。四諦者。謂世間世間集世間滅世間滅道。世間者。五陰也。世間集者。貪著五陰也。世間滅者。五陰盡也。以無二法求五陰名世間滅道。又婆沙中雲四諦體性何者是耶。答阿毘曇者作如是說。五取陰是苦諦。有漏因是集諦。數緣滅是滅諦。學無學法是道諦。譬喻者作如是說。色是苦諦。煩惱業是集諦。煩惱業滅是滅諦。定慧是道諦。阿毘曇中正量部異師為譬喻者。毘婆闍婆提說。八苦是苦是苦諦。餘有漏法是苦非苦諦。生後有愛是集是集諦。餘有漏法是集非集諦。生後有愛儘是滅是滅諦。餘一切滅是滅非滅諦。學人八支道是道是道諦。餘一切法是道非道諦。若爾諸阿羅漢但成就苦滅不成集道。何者後有愛已斷故。羅漢非學人故。學人八道非羅漢得四四諦。次第義者又二意。前約教。次約行。準此二義俱先粗後細。婆沙廣說世法粗出世法細故前明世間。就世出世法各論因果。果前因後者果粗因細故也。五聖諦者下釋名。聖者正也。人既是出世聖人。故法亦是出世聖法。從對他邪而立名也。諦有三解注云云者。不先列名。次直釋雲自性不虛四皆實故。次義具如遺教雲由見諦故得不顛倒法。既雲聖正故見者無倒。第三義言能轉示他者。由前二義為因故自行滿。則能轉於四諦法輪。又前二義中以由此四性是真實故。能令見者得不顛倒覺。覺者諦智也。故知四法皆須審知。又轉法輪時於一一諦皆生四行。謂眼智明覺。今文語略故但雲覺。故婆沙雲。諦是何義。答審義是諦義。實義不顛倒義不異義是諦義。今文合初兩義審實不異故但三義。第二與論名同。第三名者如雲苦我已知不復更知。如汝所得與我不異。餘例可知。次無生者又為四。初得名。次苦下釋相。三又無生下結名。四聖諦下指廣。初文者。從界內理以立名。次釋中二。先釋。次引證。初文準思益等經。如思益雲。無生四諦者。知苦無生名苦聖諦。知集無和合名集聖諦。於畢竟滅中無生名滅聖諦。於一切法平等不二名道聖諦。今雲苦無逼迫者。對破三藏苦逼迫相餘文依經。但語略耳。次引證中言習應苦空等者。大論三十七雲。習者隨般若波羅蜜脩習。不息不休是名相應。譬如弟子隨順師教是名相應。又如大品舍利子問菩薩摩訶薩。雲何脩習與般若相應。論釋曰。舍利子知般若波羅蜜難可受持。恐行者誤故作是問。大品佛告舍利子。菩薩摩訶薩習應色空受想行識空。是名與般若相應。乃至種智亦如是。今釋四諦引彼中間四諦一科即通教義也。三結名中亦三。先略結。次引證。三正結。由因生故而果得生。是故生。名從因而得。故今釋無生兼從因滅。因本不生況復果耶。故雲集道即空。空故不生集道。次引證者。四諦即本不生故舉解苦無苦。三例可知。三是故下結。四指廣者。前生滅中已釋聖諦名及以次第故今略指。不指次第者。雖俱無生而不無次第但是文略。無量無作準此可知。次無量四諦者又為四。初得名。次苦有下釋相。三大經下引證。四是名下結名。初從界外事以立名。又無量之名從豎從橫具如後說。次文可見。第三引證者。大經十二雲。善男子。知聖諦智凡有二種。一者中智二者上智。中智者。聲聞緣覺。上智者。諸佛菩薩。善男子。知諸陰苦名為中智。分別諸陰有無量相悉是諸苦。非諸聲聞緣覺所知是名上智。如是等義我於彼經竟不說之。知諸入為門亦名為苦。知諸界為分。亦名為性亦名為苦。知諸色壞相。知受覺相。知想取相。知行作相。知識分別相(已上苦諦)知愛因緣能生五陰(餘如苦諦)。知滅煩惱是名中智。分別煩惱不可稱計。滅亦如是不可稱計(餘如苦諦)知是道相能滅煩惱是名中智。分別道相無量無邊。所離煩惱亦無量無邊(廣如苦諦)亦可分於中智為二聲聞屬藏緣覺屬通。上智分二菩薩屬別。諸佛屬圓今從總說。且言分別名為上智以屬於別。四結如文。次無作者又為四。初得名。次以迷下釋相。三大經下引證。四一實下結名。初文者。從界外理以立名。為對前三立當分義故雲界外理。理實全指界內生死煩惱是也。次釋相中二。先釋者。以迷理故菩提是煩惱。即理性真智菩提。何者是耶。界內見思是也。生死涅槃例此可解。次即事下略結。煩惱生死是事菩提涅槃是中。無始時來任運而然。非久思非暫念無有宰主故雲無誰。性本自然故無造作。是故此四俱名無作。問此即結名何故下文復更結名。答此中為成無作相故便雲無作。下文總結唯一諦故名無作。次引證中雲大經雲。世諦等者。彼又約世諦即第一義諦廣釋。釋世諦即苦集第一義諦即道滅。欲令眾生於苦集中而見道滅故雲即耳。其實無有二法相即。故總結名中四諦秖是一實。一實秖是三德四德。是故雖有四名四實無四。一尚無一雲何四耶。故亦不次而論次第。若釋名出體亦具當分跨節二義。四教審實理四教種智覺同教教主轉秖是一音之教。如前可知。次從然下廣破古師。先依勝鬘重立無作四諦。彼勝鬘師但以一滅為無作者故知非圓。於中為四。先重敘勝鬘師意。次敘達磨破三答下明勝鬘師救。四今難下今家判。初文為二。先指彼所立。次何者下釋彼所立。初文者。觀彼經意合從無作以立意旨。彼師別指一滅歎釋是常是諦是依。釋中二。先釋三。次釋一。次引達磨鬱多罹難者又二。初難次結。初文難者。依彼經文道亦是常。何故總判三為無常。言如眾流入海等者以道常故諸法皆常。如眾流入海同一鹹味。次那雲下結。彼判道等三皆是無常。道既是常故知餘二謬判。三勝鬘師救意者。若以理為言四諦皆常何但道諦前苦滅諦下釋滅是常。從無始無作下釋道是常。說如來法身下釋集是常。言如來藏理本是法身是故名常。說苦諦隱下釋苦諦是常。明如來法身為陰所覆理體是常。二乘於四不顛倒境不見不知者。明二乘人非但不見亦乃不知如來藏理。此是有量不知無量。今欲顯說下明向雖說四諦是常猶未顯現。若顯說者灼然如前一常三無常從有對去次約顯說苦集道三猶是無常。有對治故道是無常。障須除故。集是無常。身須顯故。苦是無常。是故且說滅諦為常。四今師難又為三。先斥。次從當知下今師結判。乃是無量四諦之中。別指滅顯位在初地名為無作。三從涅槃下引大經證結。次判中然前所列四四諦相。從淺至深是辨優劣。未是灼然判其優劣。所以判者今法華經約此四諦。為是何教四諦所攝。故今此經獨得稱妙。所以須此判粗妙來。若秖判四教中圓名之為妙。諸經皆有如是圓義何不稱妙。故須復更約部約味方顯今經教圓部圓。是故判中又分為二。先約四教判次約五味判。若不約教則不知教妙。若不約味則不知部妙。下去一切判粗妙文悉皆例此。初約四教判粗妙中教行證等例下乘妙。應約位判。四教並以外凡為教。內凡為行。聖位為證。前之兩教但證真諦是故俱粗。別教若準上下諸文。應雲證融教行不融以從初地證道同故。此之玄文凡判別義未開顯邊多順教道。今此亦然教譚中理是故名融。行證次第故名不融。若作證同應如前說。俱融是圓是故稱妙。次約五味中言一破三者圓破通等。二不入者藏通不入中也。二一雖入一教不融者。於圓別二教雖俱入中。別教不融。熟蘇一破二者圓破通別。一入一者別入中也。一不入一者通鈍根也。一雖入一教不融者重判別也。次開粗者二。標釋。釋者若但判不開妙是粗外之妙待對宛然。諸不了者鹹謂待粗為妙妙反成粗。如前引中論雲若法為待成是法還成待。故今開之無復所待。即彼所待是能待故。能所名絕待對體亡。故中論雲今則無因待亦無所成法。是故須此一門開前三教之粗及彼四味中粗。下去諸法例此可知。又欲開諸經先敘諸經不開之意。方顯今經開義異前。今文先敘諸經意。次如是下正開。初文者準例亦應通敘華嚴方等二種四種。文無者略。於中二。先敘諸經意。次重約教約理等判。今且敘二味四經一論不同。初大品中雲一切法趣本是圓教三諦之文。今且離開以證三義。初即空文即是下色尚不可得文也。經文不次故前釋即空。後列二義以對三句。次引論文釋成大品。然中論偈文本是三意。諸文義用以初證藏。下文既雲已聞大乘十二因緣。故知偈文局在三教故今依文且證三意。下文自有兩品屬藏。無量等者。無量則從圓出三。此下三經同醍醐味。經意具如諸餘所說。法華可見。涅槃言追者退也。卻更分別前諸味也。泯者合會也。自法華已前諸經皆泯。此意則順法華部也。至大經中更分別者為被末代。故大經中具斯二說。於中又二。先列二品文意。次解釋。初如文。釋中但釋追泯。於中又三。先列。次釋。三如此下結意。釋中二。先釋。次料簡。釋中但釋初句次餘三句例初句中意。其理既即故說不可偏言那可偏作生生而說者此中意圓不偏說故名不可說。若止觀破法遍中明圓理無說故不可說。今為成教從說便故。故知一句皆具四句。次料簡中。問佛何故作偏解耶者。問意者義意既通佛於經中何故但將第二句而解初句。答意者若解第二即是初句。即解三四同於初句。次或三種下重判權實。前已明諸經若開若合。今欲開顯故更重判多種權實是權鹹開皆令使妙。初可說不可說兩番可解。次從或四皆可說為粗者有言教故。或四皆不可說為妙者契無說理故。或四可說有粗有妙者實語是虛語故粗如說而證故妙。或四不可說有粗有妙者契如實理故妙起默然見故粗。或四可說非粗非妙者當教文字體非粗妙故。或四不可說非粗非妙者當教之理亦不當粗妙。雖有妙及非粗非妙猶屬相待有粗有妙。次從如是等下皆開其粗令入今妙。於中又二。先開。次借光宅義以顯成妙。言四皆不可說是位高等者既開權已皆至究竟不可說理。即與妙經廣高長同。故用所開次第對之。準例諸科並應皆對廣高長義。但此元是光宅立之於此非急故餘不論。句句至極故是位高。皆可說者。一句皆可作四句說故是體廣亦可說亦不可說者隨機說故故是用長。觀心可知者。觀心即空故見生無生。觀心即假故見於無量。觀心即中故見於無作。一心三觀於一念心見四四諦。前是廢權觀後是開權觀。若論觀諦豈無觀心。但上來諸說皆約教門若施若廢。今辨觀心則向所明居於一念。若境若智同在一心。故須更明以顯妙行。次釋二諦。先標列。次正釋自四。四中初文者又二。先敘他失。次辨今得。初文又三。先通明失。次別顯失相。三古今下總結。二諦之名顯於餘教故一代所出其名最多。能詮既多所詮難曉。故弘教者為茲諍生。碩大也。次妙勝下別明失中二。初明聖者往因。次然執者下近代凡執。初文又三。初引經。次二聖下況斥。三問下料簡釋妨。初文引妙勝定經如止觀第三記。次文可見。三釋妨中二重問答以辨諍位。二聖在因何位生諍。故須從近以二生為問。復重遮言二生之前又亦不應墮於惡道。答中二。先通指二生之前。次又二生下別約教簡示。初意者。自始發心至此已來皆名為前。何必近惡道出即至二生。次文中言爾前者齊初僧祇初皆名爾前故容有墮。以此菩薩至第三僧祇始離五障方乃不墮。何必第三阿僧祇末始惡道出。次問答中先問中引金光明者難後三教無墮落者。何故十地猶有虎狼等畏。後之三教並有十地故以為難。畏故具惑具惑故墮。何故雲無墮落惡道。故引彼經第四為難。彼金勝陀羅尼品十方諸佛同時說十番陀羅尼以護十地。如護初地雲若有善男子得陀羅尼。名依功德力是過去諸佛所說。若誦持者永離師子虎狼等怖。乃至第十地亦各有陀羅尼等。彼經十地既為虎狼。所害。那言三教無墮落耶。答意者亦二。先通答次別答。初文者。意引大經二十雲菩薩。雖見是身無量過患具足充滿。為欲受持涅槃經故猶好將護不令乏少觀於惡象及惡知識等無有二。何以故壞法身故。菩薩於惡象等心無恐怖。於惡知識生怖畏心。何以故是惡象等唯能壞身不能壞心。惡知識者二俱壞故。若惡象者唯壞一身。惡知識者壞無量身無量善心。臭身淨身肉身法身亦爾。為惡象殺不至三趣。為惡友殺必至三趣。大經文意既是生身菩薩。此父母身不免狼害。非謂有害必墮惡道章安雲諸惡獸等但是惡緣不能生人噁心。惡知識者甘譚詐媚巧言令色牽人作惡。以作惡故破人善心名之為殺即墮地獄。煩惱斷者不為所牽故不墮獄。次然圓教下約教酬向十地之難。言餘教肉身等者別教既無一生之中得入十地。則不得雲十地猶有虎狼等畏。但約觀解十地猶為一品無明虎狼所害。通教教門十地無惑故無觀解虎狼之義。若九地已前亦可通用。若作廢權通教十地由為界外無明狼害。又復遮雲於理則通等者遮於通別。雖有十地觀解之義於事不通。故應復初圓教申難。次然執者下約近世凡執又三。初執佛果不同。次執世諦不同。次執破立不同。初文者佛果出二諦外等如止觀第三記。次文者梁世執世諦不同者初師雲皆有者。如雲瓶即是名項細腹粗以銅為體盛持盥洗以之為用次師雲無體者。名用如前體無自性。若言項細腹粗是瓶體者人應是瓶。若銅為體鈴應是瓶第三師雲無體用者有名無體如前所說。若言盛持盥洗是瓶用者盆應是瓶。及不假手。又遍銅無瓶瓶體尚無誰為瓶用。體用雖無世諦立名名不可廢。是故更無第四師計。第三文者。破古來二十三家明二諦義如止觀第三記文在梁昭明集。三總結中古即聖者往因及梁世已前。今即陳世諸德。次今謂下今家正判復為融通。使古今諸釋鹹屬隨情。於中又四。初總明立意次略有下列三。三隨情下解釋。四若解下結。初中根欲如止觀十力中釋。次意如文。第三釋中雲隨情等者如止觀第三記。初釋隨情又五。初略明所以。次引教示相。三如順下譬執教之失。四眾師下重斥。五若二十三家下去取。初如文。次文雲世第一法有無量種者亦約多人。如下智妙中說。一人無多人有。既可分為二品亦可分為無量品。際真尚爾者舉世第一況前三位。自世第一已前皆屬隨情。如世第一鄰近於真尚有多品。況復忍位乃至停心故隨情多。次釋隨情智中為四。初立相。次如五百下引事。三經雲下復引教證。四如此下結。合前文隨情及後文隨智相對得為一種二諦。故有此意來也。若不爾者經有此文判屬何釋。五百身因如止觀第二記。三引證者合世人心所見二諦為一世諦。合出世人所見二諦為第一義諦。共為一番二諦也。結文可見。◎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717 法華玄義釋籤   法華玄義釋籤卷第六   天台沙門湛然述   ◎次釋隨智置於世人心所見者獨明聖人所見二諦自為一番。於中為五。初立相。次如眼下舉譬。三又如下引事。四毘曇下重以譬顯二諦深勝。五故經下引教結名。佛居極位故舉極位以證智勝以結得名。初文中悟理是見真復能了俗諦。故知隨智具有二諦。譬中色空即譬二諦。引事中引近事以況遠理。入事禪如悟真。身虛心豁如了俗。譬顯中見惑如小雲思惑如大雲。無漏謂見真世智謂了俗結名中舉凡失以顯聖得。故知聖人二諦具也。第四結文可見。次正明二諦者於中為四。先明來意。次明功能。三所言下廣釋。四問答下問答料簡。初文者凡諸釋義或從廣之略或先略後廣。從略即預用跨節從廣則教門當分。故略言之唯一法性以對無明。無明是迷真之始。法性則全指無明。無始時來奚嘗非真。未發心前無真不俗。秖點一法二諦宛然。俗即百界千如真即同居一念。仍顯相異。義理雖足其如粗淺聞之墮苦。故佛於一代曲開七重二十一重。以赴物情使佛本懷暢。使物宿種遂故。以下二門判之開之意如前說。次功能中二。先出初番次以後況初。初。又二。法譬。初法者如止觀中始自迦羅終至圓著無不並為初教所破。況復列後各三番耶。三正釋中二。先列。次釋。初意者。一藏。二通。三別接通。四圓接通。五別。六圓接別。七圓。若止觀中為成理觀但以界外理以接界內理。故藏通兩教明界內理別圓二教明界外理。通別兩教是明兩理之交際。是故但明別接通耳。今前六重仍存教道。於法華前逗彼權機故有圓接通別二義。實道秖應圓理接權。故釋今文應順教道。復以圓中接於但中。又此七名雖立二諦。後之五意義已含三。幻有即俗空即是真。不空是中但觀名中空合在何諦。若合在俗諦即如別教名含真入俗二諦。若合入真諦如別圓入通名含中入真二諦藏通即名單俗單真。圓教即名不思議真俗。細得此意尋名釋義不失毫微。次解釋中文自為七。若欲憑教者然此七文散在諸經無一處具出。唯大經十二四諦文後列八二諦。章安作七二諦銷之初一是總餘七是別。初雲如出世人心所見者名第一義諦。世人心所見者名為世諦。疏雲總冠諸諦。世情多種束為世諦。聖智多知束為第一義諦。即是諸教隨情智也。經雲五陰和合稱名某甲是名世諦。解陰無陰亦無名字離陰亦無是名第一義諦。陰是實法某甲是假名即實有俗諦也。無陰無名即假實空。若離陰者名太虛空是故離陰亦無某甲及二諦名。疏雲名無名二諦也。世諦有名真諦無名即生滅二諦也。經雲或有法有名有實是名第一義諦。或有法有名無實是名世諦。幻化假名即空故實即真諦也。秖指幻化但有假名故名世諦。故疏雲實不實二諦也。真實幻化不實也。即無生二諦也。經雲如我人眾生壽命知見乃至如龜毛兔角等陰界入是名世諦。苦集滅道是名真諦。兔角之俗與前不殊故成單俗。四諦義含共為真諦。即是含中真諦也。故疏雲定不定二諦也。即單俗複真。俗是不定中道名定。經雲世法有五種謂名世句世縛世法世執著世是名世諦。經文廣解。於此五法心無顛倒名第一義諦。五種世法名與前異大意不別亦是單俗。於世無倒謂見實相。教道但中雖未究竟此中究竟望前故實。故疏雲法不法二諦也。法謂實相不法謂俗。亦是含中二諦也。經雲燒割死壞是名世諦。無燒割死等是名第一義諦。地前方便皆屬無常故雲可燒。登地見常故無燒等。故疏雲燒不燒二諦也。無常可燒常不可燒。複俗單中二諦也。經雲有八種苦是名世諦。無八種苦故是第一義八苦無常同前燒義。無八苦真即是實相。故疏雲苦不苦二諦。亦是複俗單中。教道有苦圓中無苦。經雲譬如一人有多名字依父母生是名世諦。依十二緣和合生者名第一義諦。依父母生即十二緣而分二者。以大經中明十二緣即佛性故。且據顯說即以佛性而為真諦。依父母生即是無明名為世諦。故疏雲和合二諦真俗不二故名和合。複俗複中二諦也。後乃結雲今七二諦來銷此文佛旨難知且用一師意耳。初釋三藏實有二諦者但標總名以解釋直銷不復列別名。於中為二。初正釋二諦。次示三意初文又四。初釋相。次引證。三述意。四結名。初文中言森羅者須指三界依正相也。次引證中言大品雲色空空色等者。此引大品以證三藏。既不雲即故且證藏。俗秖是色析滅色故名為空色。謂色實有名為不滅。雖不可滅以無常故名為色空。次述意中。以能治所治俱實有故是故互無。次約此下總釋隨情等三。歷下六重意應可見。故諸文下但略點而已故雲推之可知。雖諸教不同但約教異說即是隨情。約入理說即是隨智。二義相對即隨情智。皆以當教定之使無雜亂。其意可顯。次釋即空二諦者亦二。初釋二諦。次明三意。初文為五。初立名。次斥前。三正釋相。四引證。五結名。並可見。次三意中二。先列次分別。此教三乘所入真諦不殊三藏。然所照俗二教不同。故須更此分別釋疑。於中為二。先標。次釋。標中雲小當者未暇廣及且略辨異故雲小耳。次何者下釋中四。先出同異。次釋同異。三如百川下舉譬。四秖就下引例前二可知。譬中二。先譬次合。初譬中言復局還源江河則異者。會海如真同江河如俗異。由觀俗故契真如由眾水故成海。會海雖同卻尋本源江河則異。如會真不異卻尋本俗俗則不同。俗是下合譬釋疑。次秖就下將藏通出假不同。以例藏通兩俗。二人出假是一而三根不同。何妨二教真同而所觀俗各異。次釋接義者即含中入真也。於中為三。初以一法標。次俗不下略以三法示。三其相下辨相。通寄三法以辨其相。漏無漏本是通法。為成接義故立雙非。空不空本是別法。一切法趣本是圓法。於一一法各有三人取解不同者。良由機發故所聞不同。又通教菩薩由根利鈍發習不同。故鈍同一乘直至法華方乃被會。利者爾前接入中道。故使同觀幻有之俗而契真各異。所以別圓機發對鈍住空致成三別。是以釋後二接須對通鈍共成三人同聞異聽。故約漏等以示解源。若得此意於一切法無礙自在。於中為四。初正釋三相。次無量下明三意。三何故下釋疑。四大品下引證三人。初文又二。初正釋。次是故下結。初文自有三別。初文者三人俱作雙非之名而取解不等。於中為三。初依教立。次初人下明行相。三何者下重釋。非無漏是遣著者。無漏無著由行者著心緣之。今破其著心。故名為非。故雲非無漏也。如緣下。引例釋成復宗真諦離著雲非還歸無漏。此初人意也。即通鈍根。次人又人即利根二人也。圓人亦云雙非者帶通方便是故爾耳。次引大經空不空例漏無漏可以意知次言三人聞趣者初人云諸法不離空義當一切法趣空。故引例雲如瓶如等。如即空也。如瓶是空十方界空不異瓶空故十方空皆趣瓶空即通人也。次人聞趣知此但中須脩地前一切諸行來趣向後以發初地中道之理。即別人也。第三人聞即具一切名之為趣。次結中言或對者。三真是能對。一俗是所對。次明三意中二。初立。次釋。初文雲無量等者。相接已成赴機形勢。於中復各情等逗緣。去取在地故雲出沒利物。次釋。中二。先釋入真。次釋照俗。初入真中雲若隨智證俗隨智轉等者。若隨智證一俗隨三真轉也。以此隨智觀幻有之俗。由隨智轉證真不同。故成三種二諦之別並以智證字為句頭二諦字為句末。從三人入智下卻釋隨智證真已後重以證智更照前俗故使三俗相局不同。若成偏真局照幻俗。成不空真局照恆沙佛法之俗。成實相真局照界外不思議俗。三釋疑中二。先立疑。次釋。釋中雲此是不共般若與二乘共說者。諸部般若以但不但二種中道不共之法與二乘共說。如雲四諦清淨故真如清淨等。例方等部非無此義。以方等經多順彈訶共義稍疏故判在般若。般若於菩薩則成共說。故至下文判粗妙中雲方等有說通別入通圓入通。四大品雲去引證三人所見不同。初人元在通教乃至。乾慧亦得義雲與薩婆若相應。若成別圓縱入初地初住亦得通為初發心也。以望本人是初得故。況未入位而非初耶。今文別教為遊戲神通者以存教道讓證屬圓故也。若入圓教借使住前亦得通名坐道場也。即是相似觀行為如佛也。為異別教故在初住。引文同異具如止觀第七記。次明別二諦中二。初正釋次明三意。初文又二。初正釋相。次二乘下斥小又二。先斥。次引證。初文者二乘在彼頓教聞別尚自如聾啞等。故今斥小得引彼文。次引證中言五百聲聞謂說真諦者。大經三十三雲我雖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眾生不解佛自意語。善男子如是語者後身菩薩尚不能解。況復二乘其餘菩薩。我於一時在耆闍崛山與彌勒共論世諦。舍利弗等五百聲聞於是事中都無識者。何況出世第一義諦。疏雲。問何處為五百說。答一雲華嚴中如聾如啞。又雲西方經何量。又雲。天台師雲多有所關。又大經十五雲。復次如來說於世諦眾生謂為第一義諦。有時說第一義諦眾生謂為世諦。是則諸佛境界非二乘所知。二乘既以菩薩之俗為真。當知菩薩真俗並非二乘所測。次圓接別又二。先正釋。次明三意。初文又二。先略立。次別人下斥別釋相。圓二諦者又二。先釋二諦。次明三意。初文中又四。一立。二釋相。三譬。四明諦意。初文但以二諦俱不思議以辨別。前列名中以略有其相。如雲三諦各言趣故。次釋相中但雲相即言濫於通。應從意說。意以一切趣中為真與百界千如及千如本空為俗而相即。故知今即。即彼別教次第三諦。次第即已方成今即。何者彼若未即猶同小空及隨事假對中論即。今若即已三俱圓極。不即而即即而不即故有理即乃至究竟良由於此。故知別二諦乃至通藏本妙本即情謂自殊故得汝行是菩薩道。次譬中。先譬次合譬中如如意珠如止觀第五記彼文具以三譬方顯。此譬俱譬初立及第二釋相。四明諦意可見。用初意以釋之大途自顯。次明三意中又二。先釋。次引證。種種緣即隨情也。即指法華已前。心安疑斷即是法華中意即是隨智。若情智相對即第三意也。四料簡中。初問真俗應相對者。應如三藏俗有真無。或如通教幻有幻空。雲何別接已去真俗不同。答中先列四句。次釋四句。初二句可解。別真俗異者俗則有無不同真則唯一中道。圓教二諦真俗既融二諦名同。同異相對故成四句。從七種下寄此料簡。略撮前七種使文現可覽。次問何不接三藏者。問三藏二乘永入滅者。答中雲界內小乘根敗取證。故是昔教二乘人也。餘六是摩訶衍等者此置二乘。約通菩薩等於法華前得有接義故雲餘六。三藏菩薩非但教拙以未斷惑接義不成故一教俱廢。所言廢者二乘之人於法華前生滅度想。菩薩復轉成衍中人。又通教二乘於法華前得二味益亦名前進。三藏二乘據生滅度想者縱未入滅以根敗故菩提心死。此並據於法華會前挫言根敗。若至法華根敗復生。故雲其不在此會汝當為宣說。縱已入滅於彼亦聞。故雲雖生滅度之想而於彼土得聞是經。無性宗家不見此意。問若不接等者既不接二乘何故皆會。答意者二義不同。二乘之人於法華前不論被接。法華被會復非是接。具如止觀第三記。問但雲餘六得去那簡通教二乘。答通是衍教初門觀境俱巧堪入不空故雲得去。小人寄此是故不論。餘如向說。問此是法華滅化之文小人正應得去。答接義本在法華經前於中仍是菩薩。今借得去之語以證菩薩迴心。據教而論不必皆去。三判中二。先約七重即是約教。次約五味。前文又二。先單約七重次約三意。初文者自有七重。七重展轉前粗後妙。未窮圓極。故雖妙猶粗。初三藏中二。初立次二諦去斥。然前立中還用後教立之乃可得雲半字引鈍及蠲除等。論謂界內愛論見論。涉此二者唐喪其功義之如戲。復更斥雲二體不成意如前說。次通教中言滿字者。若對四教即後三為滿。今對七重故後六為滿。別教譚理不融如判四諦中說。次約三意者。文為二。初離判。次又束下束判。初中先標次判。判中教教之中皆先自約情等三意以判粗妙。次入後教展轉漸益。故借五味義以顯益相。故漸廢前淺以興後深。初三藏又三。先立。次判。三譬。初立中四。初立隨情。次執實下斥情立智。教語本實凡情未悟執之成見。見即煩惱為因故果浩然不息。若能下正明情智賢位二諦合為俗。聖位二諦合為真。次從四果去正明隨智。次隨情下判。即當此教中智妙情粗。若爾情智則是亦妙亦粗。真妙俗粗故也。三譬如下即鹿苑時意也。次既成下明下六重中二。先釋。次結。六中各有情智不細各明者。由用情等於諸部中次第調熟。令鈍根菩薩及二乘人堪入法華隨智故也。故寄生熟二蘇通總而說。初言既成者得羅漢已聞大不謗故雲體信。入聞於大出猶住小。不同畏懼王等之時故雲無難。即用情等三意說通等三者。鹿苑以成藏人於其不復須藏故但說通。即於此座復以別圓而接通者並對而說彈斥而說即當相入意也。令其下即明說意。意欲令其轉成生蘇謂受彈斥令歎大自鄙即其益相。通教利根及別圓人自於一邊得益無妨。是時下亦舉譬。次心漸等者至般若中。不復同前悲泣之時故雲通泰。即為三意說別等者前於方等中義已成通。故至般若唯須此二。明不共等者說部意也。意雖不共猶有方等新受小者至此須通。亦有衍門傍得小者是故兼用。上智加被故雲命領。長者之宅為大乘家。諸珍寶物為不思議業。業即金等付與諸子。化他為出自行為入。又化功為入。皆使令知即熟蘇益相。得此益已義成別人。即於此座以圓入之令堪入法華。既知下譬。故兩味中即是衍中五重之相。諸佛下即是第六法華意也。雖純醍醐亦用情等。如三周中各有異名即其事也。是則下總結六重。次束判中離謂別約情等諸味不同。束謂總束一代為隨情等三。如前兩教雖有情等三意今束為一隨情故雲一向。別入通去有中道故智帶方便故情。圓雖三意對前諸味今但成智。說則成語。準智可知。次料簡中問前二二諦一向是隨情等者。問此中問文。判前兩教俱屬隨情。與止觀中判三假文及此文前第二卷中但以三藏而為隨情餘並隨理同異雲何。答此有三別。一者彼以小衍相對是故三藏獨屬隨情。此以權實二理相對是故前二俱屬隨情。二者彼為通申觀門且斥三藏以為隨事。此為申於法華經意。須以中道而為隨理。三者彼明三假。三假是俗。藏通二俗即不即異故。彼文判事理不同。此判二諦。二諦俱權不會中理。是故此判俱屬隨情答中以第一義對三悉者前二無中故。次約五味如文。四開權中二。先標次釋。釋中三。初總舉三世佛出世意。次舉論以證佛意。三始見下。正明開相。初文意者。非止釋尊三世佛化皆然。故知三世如來凡出世處。皆悉為開佛知見故。次文者又二。先引論。次必非下釋論意。秖以入實名為華臺。以內心同佛入實故。故使外器同佛處臺。三正開中三。初略明今日入實施權。次有人下。明久遠施權入實。三其未入下。正明今經開權顯實。初文又二。初正明入實開權。次明機感之相。初文又二。初明入實。次為未入下明施權。初謂華嚴利根菩薩。已入實竟。其別菩薩且置不論。以此菩薩猶易開故。其難開者更以小起故。次為施鹿苑等教。故名為諸前三藏單。次五重中如前七重中文意亦可見。次感應可見。次明久遠中二。初出舊。次今言下正解也。弄引秖是方便耳。如止觀記。於中又二。先明久遠施權。次明入實。初又二。先重敘寂場為況。次展轉明久。初文者除已入者及中間入者。儘是法華方便所以光照他土至為頓開漸者。初他土者從又睹諸佛下四行說頓也。從若人遭苦下三行漸初也。即是鹿苑。從文殊師利我住於此下三十二行半方等般若。此他土漸頓也。寂場兼權頓後為一獨而施三漸。以一漸兼頓取機不得。故至鹿苑及餘二味。次文殊下正展轉明久於中又三。初正明。次文雲下引證。三當知下結。是則本跡兩文中施化。未入實者並為今日法華弄引。故知菩薩本初發心已後所化眾生。乃至成道已後經於如許塵界劫數處處成熟今方入實。當知實道何易可階。況復今世猶自未入。尚在未來遠遠方得。豈非煩惱厚重根性難迴。不蒙如來善巧之力何有入期。故睹斯妙旨應勤思勤聽。重之重之。證結可知。次本來下。明入實中又二。初明久遠入實。次明今世入實。以今昔施化節節實益豈待今耶。今世文雲與本入者不異者事有本跡今古理齊故。今入本入理無差別。三今經入中二。先正明開。次若如下歎教斥偏。初文又五。先豎約四味論開。次諸教下約諸味中諸教橫開。三三藏下舉難況易。四文雲下引證。五此即下總結。初如文。次文中雲諸教之中。或五三二一味及全生者者。通指四味名為諸教。且如方等般若初證二乘名為一味。若鹿苑已證得彈斥益名為二味。得洮汰益名為三味。若諸菩薩於前諸教能斷見思名住二味。能斷無知。名住三味。能伏無明名住四味。若住四味已成妙行故此不論。全未伏通惑名為全生。華嚴鹿苑應論顯密。思之可見。此約橫論不關豎入。若豎入者鈍根菩薩及二乘人依次歷教不論增減。三況可見不改本位即粗成妙故雲當門。引證中雲七寶大車者各稱本習而入圓乘。本習不同圓乘非一。五結如文次歎斥中二。先總歎。次人不見下得失。初又三。初約化儀。次佛意。三教旨。次得失又二。先失次得。初文雲輕慢不止舌爛口中者。不了法華宗極之旨。謂記聲聞事相而已不如華嚴般若融通無礙。如此說者諫曉不止舌爛何疑。如彭城寺嵩法師雲佛智流動至無常時。舌爛口中猶不易志。又如大經第五雲。我今為諸聲聞諸弟子等說毘伽羅論所謂如來常存不變。若有說言如來無常雲何是人舌不墮落。又雲。若有說言如來許畜奴婢僕使舌則捲縮。如是乘戒兩門謗皆舌壞。故知若言事相者。不見一代獨顯之妙不見般若付財之能。般若融通與法華何異。二乘於昔自無悕取。至今方雲不求自得。已今當妙於茲固迷。舌爛不止。猶為華報。謗法之罪苦流長劫。具如止觀第四逆流十心中說。次若得下。明得中又二。先正明得。次攝大乘下重破教道初文又四。初約法以明得。次約三世佛以明得。三舉涅槃以釋凝。四結勸。初文者有一毫之善鹹至菩提穿鑿權實牢籠本跡。故雲意氣博遠大小互入。故雲更相。越教相接故雲間入。從淺至深故雲繡淡。取機顯祕故雲精微。味味益遍故雲橫周。俱至法華故雲豎窮。次二萬下。約佛者應具如五佛章門。今略指燈明彌勒等耳。承上曰仰。雖佛無優劣。我既施權同彼顯實。高尚實理故雲仰同。三釋疑者。疑雲。法華既已顯實涅槃何復施權。故即釋之。釋言贖命重寶者。涅槃十四雲。如人七寶不出外用名之為藏。是人所以藏積此寶為未來故。所謂穀貴賊來侵國值遇惡王為用贖命。財難得時乃當出用。諸佛祕藏亦復如是。為未來世諸惡比丘畜不淨物。為四眾說如來畢竟入於涅槃。讀誦外典不教佛經。如是等惡出現世時為滅諸惡為說是經。是經若滅佛法則滅。今家引意指大經部以為重寶。若消此文應有單複兩義。所言複者。謂乘及戒。若言不許畜八不淨。此是戒門事門。若說如來畢竟涅槃及遮外典。此是乘門理門。以彼經部前後諸文皆扶事說常。若末代中。諸惡比丘破戒說於如來無常及讀誦外典則並無乘戒失常住命。賴由此經扶律說常則乘戒具足。故號此經為贖常住命之重寶也。所言單者。唯約戒門。彼經扶律。律是贖常住命之重寶也。所以法華明常已足。更說贖命者。為護圓常鄭重慇勤。如人抵掌重叮嚀耳。說文雲。抵掌者側手擊也四結勸中雲觀此等者且如諸法實相。即雲百界千如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乃至本因為今弄引。豈以劣見稱此經王。莫以人情局彼太虛者。勿以世情偏取如來赴機之說局彼法華博遠意氣太虛之量。次斥教道中二。初舉論師謬謂。次今試下。明今家斥失。初雲攝大乘十勝相者。彼論始終秖明十種勝相之義分為十品。論初雲。菩薩欲顯大乘功德依大乘教說如是言。諸佛世尊有勝相義所說無等過於餘教。言勝相者有十。一依止。二應知。三入應知。四因果。五入因果脩差別。六於差別依於戒學。七於中依心學。八於中依慧學。九學果寂滅。十智差別。論文先列。次生起。釋初勝相。明第八識生十二因緣義。言依止者。謂所依也。真諦所譯則依菴摩羅。後代諸譯並依黎耶。如其各計成自他性。一論二譯。尚生二計況諸部耶。論師以黎耶依持破於地論。故雲翻宗。翻者改也。令地論宗破歸我攝宗。次明今家斥中為八。初總。舉跡中十妙。次別。以初妙比破。三四悉下以逗機比決。四彼直下斥偏。五因緣下展轉比決。六當知下結歎。七天竺下舉勝況劣。八思自下結。初如文。次文者。且以跡中十妙之初境妙少分比彼十勝相之初相全分。於少分中尚有所漏。四句之中但得自他一句而已。故上斥雲有所漏也。況破則俱破立則俱立。不同彼論唯計一句。故今文雲不思議因緣。豈同論文黎耶。摩羅自他因緣耶。文雖雙舉計必偏執如新舊兩譯。亦如地論南北二道還成性過各計不同。今不思議離四性計。豈同彼論各計不同耶。三逗機中四悉俱立不同彼論唯立一句。四斥偏中彼計一句為一道。不見下舉今得顯彼失。四味增減為開合。頓漸可知。由教行別故情智等不同。第五意者境妙有六。其但得一少分故也。況復餘耶六當知下結。鱗沓重積等者。十妙生起如鱗。皆具諸法如沓。於一一妙若鱗若沓。亦復如是。第七意中真丹義。如止觀第二記。八結文可知。次明三諦中又二。初依地教以立名義。次正開章解釋。初文中又三。初依他經立名。次依今經例立。三問答料簡。初二如文。三料簡中先問次答。答中三。初舉勝鬘以例涅槃用斥來問。次重舉楞伽以例餘經用酬來難。三結。初文二。先總斥次釋。次例。三結可知。次正明三諦中自三。初又二。先明去取即是來意次正釋五文。初文中約別入通點非漏非無漏者。於真諦中點示中道故雲雙非當教論中既異於空故有雙非也。一三三一如止觀者。如第三卷顯體中及第七卷破橫豎中。判中亦二約教約味開如文。六明一諦又為三。初分別。次判。三開。初又二初法次譬。譬中但通雲轉不轉相對以明一諦。即一實諦是不轉故也。所言如醉未吐見日月轉等者。第二雲。諸比丘白佛言。世尊。譬如醉人其心眩亂視諸山川城郭宮殿日月星辰皆悉迴轉。若有不脩苦無常想無我等想。不名為聖。佛便迴此醉人之譬。反斥比丘雲。汝向所引醉人譬者。但知文字而不知義。何等為義。如彼醉人。見上日月實非迴轉生轉想。眾生亦爾。為諸煩惱無明所覆生顛倒心我計無我等。當知比丘無明未吐謂有二諦。本日如一諦轉日如世諦。此帶實二諦也。若二乘人於轉日上復生轉想。故二乘人以菩薩俗謂為真諦。故下文雲。三藏全是轉二即二乘二諦也。是故大經十二七種二諦文末說一實諦。文殊難言。即是如來虛空佛性無差別耶。此難意者。若唯一實如來佛性應同虛空。佛言。有苦有諦有實。三亦如是。如來非苦非諦是實虛空。佛性亦復如是。是則唯一實諦。次判中亦先約教次約味。文中亦且通以轉不轉。對辨粗妙。若歷諸教教教如之。次三藏下約五味中二。先正明。次借地持以顯一實。初文略無華嚴教意者。合在下文雲諸大乘即其意也。不煩文故合在下耳。故知文意以證道明中為不轉妙。教道亦屬帶轉故也。次借地持中二。初借地持。次寄此文後。約行人。破執初文二。初引文。次正明今意。初有兩番意者。前文約行。次文約教。初言地持明地相等者。地相謂地前迴向位中道觀雙流地相現前。登地已去。明真實法稱為地實。初地即是初住故也。次文言又教門等者。依教道義。以四悉檀說登地法名為教道。故知初地已上仍存教道。若說十地已證之法即證道也。凡釋別義多用此意。具如止觀第三記。次今意者。借於此文證權實部。法華已前如地相教道。至法華經猶如地實及以證道。說佛自證名為地實。約佛自行故雲證道。次寄此文後。約於行人破執等者。破末代執者。諦雖是妙執故成粗。破其執情不破所執。所執本妙非關人情。開粗如文。無諦者。秖前諸諦理不可說故名為無。若通論者。大小皆有無諦。通即別故別乃成通。如婆沙雲。佛經中說一諦無諦。問有四諦義。雲何但雲一諦等耶。尊者波奢。說一諦者苦諦無第二苦乃至道諦無第二道復次一諦者。謂滅諦。為破外道種種解脫故。復次一諦者。謂道諦。能盡惡道苦故。又佛說二諦者。謂世諦第一義諦。或雲世諦謂苦集。第一義諦謂道滅。前合四諦為二。正用此意。復有說者。世諦謂苦集滅。第一義諦謂道諦。評者曰。四諦亦是世諦。亦是第一義諦。如苦集是世諦。苦空無常集因緣生是第一義滅是世諦者。如佛說言如城園林。是第一義諦者盡止妙離。道是世諦者。佛說道諦如筏如山如梯如樓。是第一義諦者道如跡乘。若四諦儘是第一義者。世諦說陰界入第一義諦亦說陰界入。彼小乘中尚開合四諦為世諦第一義等。況復大乘。於中先正明無諦。次問答料簡。初文又二。初別約極理以明無諦。次通約諸教以明無諦。前明一諦亦有通別二義不同。故今亦爾。理無二極故同歸一無。眾生緣異故復歷教。初中三。初正立無諦。次一一下判粗妙。三不可說亦不可說下。明絕待即是開粗。次文又二。初四教。次五味。初文二。先列四教。次明判開。初四教如文。次從前不可說去判。次若粗異妙下開。準上下文例應在五味後開。今隨便各明於理無失次約五味中。初判次從開粗如前者例前四教開。次料簡中有三重問答。初問者通約諸教為問。所言無諦者。秖應如前歷教明實別約極理。理即一實如何諸教並論無諦。答意者為破執理而生戲論。是故雲無。大小乘教既並有理。是故大小俱論無諦。故引例雲。滅本無惑緣滅生惑。如三界利鈍一十九使。但破能執不破所緣。今意亦爾。次問者小乘未得執成戲論。是故須破。若實證得理仍是權。是故亦破。今以此意例難於大。既得大小通論無諦亦應大小得否俱破。答雲不例者小乘得否俱皆有惑。是故俱破。大乘不得有惑須破。得即無惑得何須破。是故不例。次問意者小乘是權破權名無。大乘是實實諦非無。何故中道亦名無諦。答意者實如所問。於實得者不須雲無。今雲無者為未得者。次諸境開合者文中二。初明來意。次正明開合六境依文次第。以後後境盡向上合。十如居初是故先以因緣合如。四諦第三。是故次以四諦合二。下去展轉以下合上即為六章。初文言命者召也。起也。故以初章名為命章。絕言稱歎者。文雲。止舍利弗不須復說。絕言歎已。次歎絕言之境即十如也。故雲諸法實相所謂諸法如是性相體力等。今更說五境。雲何同異者。前已說六境。今以五境與十如義名異義同。餘下合上意亦如是故更明之。於中有四。先正明離合。次準前例立隨情等三。三問答釋疑。四問答通經。以此經義通於諸境。不同他人名義俱塞。般若種種名解脫法身亦爾。多諸名字等具如止觀第三記。如此解者則使一切佛教名異。義同無不通暢。若得此意無礙自在。故有開合門來初文因緣合十如者。若得前來十如總釋之意。相以據外等來對銷因緣義同顯然可見。於中為二。先開合意。次正開合又二。先正合。次略指。初又二。前合思議兩番。次合不思議兩番。二文各有總別兩對。初文者先對次結。對中先別如文。次總對者因緣總而十如別故雲總。總以因緣合為三道。兩番合十如故雲也。此兩下結如文次後兩番者為二。初正對。次若細下辨通別。初文先標次對對中先別。亦是別。別以緣對如。次總者。亦總合以為三道。三道即理性三德故雲在內等。次文雲四聖節節有異者。如前釋中四教諸聖各各不同。居在界外莫不皆有十二有支。如止觀攝法中因緣逆順等各有其相。以前四聖同為圓釋。如前釋中雲無明轉即變為明等。總釋中雲三道即是性德三德。故雲在內成性。二乘菩薩應從次第何故合耶。且從久遠種性邊說若從末說應須分四。次以四諦合如緣者。若知苦集秖是緣生道滅。秖是緣滅十如自分界內界外。各有生滅等何俟更合。為不了者謂名義俱異故合令義同。皆取器類大同總略而會。若更縷碎恐煩雜故。如無量無作中雲界外四聖涅槃者。涅槃之名通大小故。且用言之。故雲亦是般若解脫亦是法身也。四諦合因緣者。但知因緣有生無生等四諦。有世出世各各合之文相最顯。次七重二諦合於如緣及四諦者。若知俗諦秖是苦集真諦。秖是道滅四種相入故成七種前之四諦既已與如緣合則七二合三了了可見。亦為未了故重合之。今亦不委細但通總而合。七中但是屬界內俗即對界內二種苦集。屬界內真即對界內道滅。復有一俗含於真俗故雲有邊無邊可對界內四諦。復有一真含於真中故雲空不空邊則分對兩處道滅。界外苦集例此可思。乃至例於如緣可見。次五三諦合上四文者。若得二諦三諦離合之相。二諦既已合上三竟。即知三諦與上四同亦無俟復合。亦為不了者耳。又復更欲取器類同者通總而合故重合之。如合因緣中文雲今且用去即其相也。以五種真是思議滅。亦是不思議生等。亦如五三合七二中前四種不被合等。亦如二俗即是五俗。二真即是五真。即分空不空邊空為五真。不空為五中等。並是通總類例而合。故重明之。次一實合五者。前釋一實有通有別。今且從別故簡權取實。若依通者。應雲與四聖十如同。四十二緣滅同四。四諦中滅同。七二諦與七真同。五三諦中與五中同。言有同不同者。與圓中同不與別中同也。不與但空真同也。次無諦中二。先以無合六。次以無合無。初者前文列中唯列六章釋中亦因一實便釋無諦。今於開合亦對前六。名異義同。別對何妨。言與十如同者。約究竟等邊得作此說。若相性等非無別異。如六道相性未名無諦。四聖但得通名無諦。若別指一實唯一無諦。然諸界中莫不皆如故且通取故。次文雲諸無明滅諸不可說七真五中等也。次以無合無又二。初合次結意。初文者。若無諦不無無翻成有。故為破執立無合無。次明三意。前文唯約七二諦辨。今以七二諦例餘五境其相可識故不委論。三問答釋疑中。先問境意。既開權顯實唯應一實。何故紛葩六相不同。復相間入情智出沒。次答中二。先總明諸紛葩之意次正約味明紛葩之相。於中又二。先法次譬。初文又二。先釋次結。初者。此並如來無謀之巧致使說境離合殊途。鑒理之智奚嘗增減。然同體妙用不動而運。故能逗物施設參差。照彼妙機理藏平等不謀而感致益不空。故獲諸味。若橫若豎若顯若密。雖種熟脫異。入祕藏不殊。次結可知。譬中先譬次況四問答通經者問可知。答中意者。此經文狹但略指而已。以諸領付並在般若。是故此中指彼所付。今略引當文十如。如文。十二緣中引譬喻品者。虛妄即是無明故也。若已有無明必有十一。方便品者。既不通昔教且約為佛種緣故通該二義。次四諦中既有世間因果必有出世能治。藥草中四俱無生故並雲空無上。道即道諦。如來滅即滅諦。且從證道以攝教道。故與二義同也。一實諦者。即以所助為名。無諦可見。◎   法華玄義釋籤卷第六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717 法華玄義釋籤   法華玄義釋籤卷第七   天台沙門湛然述   ◎次明智妙為二。先明來意。次正釋。初文可見。次正釋中自二。初意者文自為六。先列六章。次依章解釋。初數中初六藏。次四通。次三別。次三三佛。次四圓。三佛在果。彼三果無人。故別於此列。圓果有人。故自居因後。次類者例也。又二。先列次結。初文者說其數意。何故以五停乃至十地等而各為一數。故立此門。類例同故且各為一數。若一一位別為一數。太成繁雜故且總雲。三藏菩薩亦應雲四門遍學。但為出其當體義異故。且從緣事理強弱為類。三佛應雲並是師位亦為從教辨三相異故從義各明。三辨相中。若從數類誠為不多。類中多相從相復更少多分別故使爾耳。初辨世智相中雲天竺至非想者。語智所依乃至初禪今且從極。忠孝等略如止觀記。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者。莫過於爾雅。雖安塗割所依但是世禪。獲根本定等者用通必依色定故也。故停河等須依根本。停河在耳等者。如大經三十五諸外道等來白波斯匿王言。大王。不應輕懱如是大士。大王。是月增減誰之所作。大海鹹味摩羅延山誰之所作。豈非我等婆羅門耶。大王。不聞阿竭多仙十二年中恆河之水停在耳中耶。瞿曇仙人作大神變十二年中變作釋身。並令釋身作羝羊身。作千女根在釋身上。耆兔仙人一日之中飲大海水令大地乾耶。婆藪仙人為自在天作三目耶。羅羅仙人變迦毘羅城為鹵土耶。婆羅門中有如是等大力諸仙現可撿挍。雲何輕懱如是大仙。亦如此土古人張揩能作霧。欒巴善吐雲。葛洪陶淵明等。皆薄有術數。蓋小小耳。若比西方天懸地殊。法是世間法等者定非無漏不能斷惑故雲不動常在三有故曰不出。邪慧不能動惑出界故也。次五停四念中。先五停。次四念。初五停中三。先釋名。次觀能下明停心功能。三數息下。正明用治。但列名對病而已。廣如止觀第十記。次四念中亦略不列名。但舉數對位。至下照中文相稍廣。於中又二。初明功能。次初翻下。判位即以功能為其相狀。煖法已上四善根者。盡依婆沙文相稍略。今略出論文。於初煖中為五。初正釋煖義。次尊者下釋煖在初。三於正法下明所緣諦。四從所有下料簡釋疑。五煖有下明功能。初文者由智觀故有煖生。次文可見。第三文中三。先釋次料簡。三如佛下引證。須緣四諦。四料簡中二。初簡法。次簡品類。初雲所有佈施盡迴解脫等者。婆沙雲。西方人作此論。今文略。依彼問雲。煖善根有何意趣為何所依何因緣何法何果何報何善利。行幾行為緣生為緣起。為聞慧為思慧為脩慧。為欲色無色界。為有覺有觀乃至無覺無觀。為何根相應。為一心為多心。為退為不退。乃至世第一法亦如是問。今文闕問答字便出答文。論答並如今文。乃至忍善根盡迴向解脫是其意趣等。唯闕答何法文。應雲是有漏法。頂是煖家功用果。涅槃決定因是其利。復有說者不斷善根是其利。又問煖法有幾種答如文。又問有幾人從欲界至無所有處答各有九品並一具縛人合有七十三人。次料簡善根品類者。對下三善根以為料簡。第二師文似四品意但在三。然越次取者例前九品亦越次故。言但在三者。下下下中秖是下。中上秖是中。上上秖是上耳。煖頂於下三品中是下下下中雖有二品但在於下。忍取中三品之上。世第一取上三品之上。瞿沙說九品上能兼下。故頂有六。忍有八。世第一近真故不可兼多故唯上上。九品既以上兼下三品亦然。故煖有一。乃至忍三。世第一亦唯一種。意亦如前。五功能中言二捨者。言離界地謂自下升上。退時謂失上退下。失得禪時故雲失時。次釋頂法為四初對上下三善根以辨行相不同。次從復有下釋名。三雲何下釋頂法觀相。四從問何故下釋法名退。此等諸文全同論文。論雲。有雲。欲善根有二下是煖上是頂。色善根有二下是忍上是世第一。評家雲。不應作是說。應雲儘是色界法住定地法聖行法好。今依評家故雲色界。此等秖是判四善根以有動等之異對四不同故也。動乃至退分二。不動乃至不退分二。雖同在色界由善根深淺異故。致使差降不同。動謂猶為外緣所動。住謂久住煖頂。難謂煖頂有難。斷謂斷於善根。退謂退為五逆等。不動等是後二善根準此可知。次釋名中頂法望煖於動等並得頂名。復有餘師應雲下也。又前於動等名之為住。復有餘師名不久住及或無難等。若至忍不復名退。三明頂法觀中又二。先釋。次料簡。初文先明能信之觀。次此信下明所緣之境。次問下料簡。先問。次答。答中先標二諦為勝。次清淨下所緣行相。初句總舉二諦無過。次句略舉滅下二行。具足總合舉其八行。能生下明生信意。若世尊下重釋信意。以苦集不可信故。故信道滅。此煩惱下總舉苦集行相不可生信。受化者下重舉道滅是可信故。復有說者。應盡信四者由知苦集故能信道滅。論問亦信諦何故但說信寶耶者。由向對三寶以立四諦。是故作此問也。論雲。有說。彼摩納婆非不信苦集諦但不信三寶。以不信故。佛為彼說。即初文是。復有說者。隨行者悅適。即但隨已下文是。四釋法名退中先問如文。答文者。以行在頂則身中煩惱數起是念恐至忍已無復生處。以激行者頂法觀門。是故文中具有二意。一者為煩惱退故憂惱。二者恐退失故。故復憂惱。若能下明不退兩緣。一者外善友等。二者內正觀也。餘文可見。次釋忍法者。今文總雲三十二心者是。有本雲四十二心者誤。上下四諦各十六行故三十二。今文從略但總相從緣一時論減。次減一緣至二行一緣在。皆名中忍。至一行一緣在方名上忍。言但作二心觀於一行者。婆沙雲。減至苦法忍後心得正決定。彼四心同一行一緣。所謂增上忍。如似世第一法中苦法忍苦法智二心同緣。今更依俱捨略出之。論雲。從此生煖法者。謂從總相念住後成就已生煖法名。聖道如火能燒惑薪。聖火前相故名為煖。已觀四諦脩十六行名煖位也。此善根分位長故。能具觀四諦及能具脩十六行觀無常苦空無我。乃至道如行出。次辨頂位者。從此頂善根有下中上至成滿時有善根名為頂。亦觀四諦脩十六行同前煖位。煖頂二善俱名動善可退動故。動善根中頂為最勝。如人頂故名為頂法。忍位是進。煖位是退。此頂是進退兩際。猶如山頂。故名為頂。頌雲。如是二善根皆初法後四者。煖頂二善初安足時皆唯法念。後增進時則通四念。初安足者謂煖八諦十六行相最初遊踐四聖諦跡名初安足。謂見道中唯法念住。以煖頂位順見道故。故初安足唯法念住。後增進位稍容預故。故得通脩四念住位。忍唯法念住者。從頂有善根生。名為法忍。忍可四諦最殊勝故。又無退故名為忍法。忍初安足及後增進皆法念住。近見道故。是故初後皆法念住頌雲下中忍同頂者。此善根有下中上。下中二位同煖頂位。具觀四諦十六行。上忍唯觀欲苦。頌雲一行一剎那者。上忍唯苦下一行一剎那名為上忍。下品具足觀十六諦。中品減緣。所言緣者。上下八諦名之為緣。是所緣故。各十六行故三十二名之為行。能緣行故應知七周減緣。二十四周減行。謂四行觀欲苦。乃至四行觀欲道。乃至三行觀上界道。名一周減一行。如是一一諦下各有三行。與緣名異。從行為名。故三八二十四周減行。一一諦下各有一行與緣名同亦與緣同減。從緣為名但名減緣。是則上界四諦下界留苦唯減三緣。上四下三名為七周。緣之與行皆從後減。故使欲界最後留苦。都有三十一周減緣減行。後但有一行二剎那心觀於欲苦名中忍滿。唯有一行一剎那心觀於欲苦名上忍成就。此中忍位未減道時雖減行相未減道故。故得具觀四種諦也。頌雲下中忍同頂者。約此說也。若此中忍減道諦時但脩十二行。既減彼道心無欣慕。故彼道下四行亦不起得。由此道理。減滅諦時但脩八行。除滅道下各四行故。減集諦時但脩四行。故於中忍具脩十六。十二八四行相。於上忍中亦脩四行。雖起一行一剎那心以觀苦故起能得得脩彼苦下四行相故。問於上忍位減彼三行。何故脩彼所減行耶。答雖減彼行不減諦故欣慕心故。故得脩彼所減行相。於中忍位脩所減行準望可知。於三十二中留苦下一行者。擬入見道故須留也。餘三十一如文次第漸漸除之。問苦下一行為留何行答入見道有二種行者。一者利是見行。見行有二種。若著我者留無我行。若著我所即留空行。二者鈍是愛行。愛行亦二。一者慢多。留無常行。二者懈怠多留於苦行。頌雲世第一亦然者。從上忍無間生第一。唯緣苦下一行一剎那心同前上忍。故雲亦然。此是有漏故名世間。於中最勝故雲第一。有同類因引見道生故雲最勝。皆慧為體皆五陰性定共戒名為色陰。餘四陰可知。言苦法忍者。十六剎那從苦諦起一忍一智。如其次第至道諦時初生一忍名十五心。次生一智名十六心滿即初果也。於中三。先法。次譬。三料簡。初文如向。次譬。譬中先譬次合。譬中雲如人欲從己國等者。三界為己國。涅槃為他國。何以故。三界久住為己。涅槃方適為他。十六觀法為多財產。一行獨往故雲不能持去。中忍如錢。上忍如金。世第一法如多價寶。以一行一剎那入真無漏猶如持去。三問下料簡。先問。次答。次世第一法者下歎第一義先立全勝。次亦分下分別不同得名處別。先立二門。次釋。釋中先釋分。次釋都。初文雲見諦不相離者。第十六心為見諦。餘十五心為眷屬無間續起故雲不離。是斷惑位故慧力偏多。從見諦後至第三果熏禪成就生五淨居。此之五天純聖所居。故雲不與凡夫同生一處。至第四果得盡智時。永斷界內思惑垢障。如是後果並由見諦之功故見諦最勝。次三三昧去舉況釋也。如世第一心得三三昧厭離一切。於無漏法心尚不取故雲惡賤何況有漏不應都勝者結上世第一也。言分勝者不能都勝見諦之法。但分勝彼煖頂等法。故世第一亦名分勝。除入者勝處也。又雲都勝者從功能為名。此世第一非但勝於煖頂等法。亦勝見諦等法。等者等取脩道智行等法。乃至羅漢能開之功在世第一故曰都勝。故從或言下釋都勝據功用力強非所證亦勝。問前諸位義有差別耶者。前已最勝得妙果等名通釋世第一法。今欲分別故先問起答如文。此不淨安般等並在世第一前故世第一於彼為勝為最等。依地亦然。次從又依未至為最去料簡依地。從未至至四禪為六地。妙音師說或七加欲界。依欲界身天六人三除北洲。前三善根三洲死生六天亦續生故。第四善根天亦初起唯女男身非餘扇搋。頌雲。聖由失地捨。異生由命終。煖必至涅槃。頂終不斷善忍不墮惡道。第一入離生。委釋如論次明初果八忍八智者。每一諦下各一法忍一法智一比忍一比智故。四諦下八忍八智。此是無漏一十六心斷四諦下見盡也。次明三果者。慮謂思慮。重思惟前所得真諦無漏之理。或四諦中隨思一諦。或唯思滅諦斷三界諸品不同得後三果。六品九品三界都盡等。九地中一一皆有九品思惑一一品皆用一無礙一解脫從一地說餘地例然故但雲九。次支佛以苦集為總。十二因緣為別。若逆若順具如止觀第二記。及前四果廣如俱捨賢聖品。次三祇菩薩具如止觀第三記。次通教聲聞緣覺於一門總相等者。總謂但作苦集觀耳。別謂觀苦七支觀集五支。以自行故但依一門。菩薩為他故於四門。然七地前約自行邊亦但一門。入假方便亦須遍習。三藏佛言一時用八忍八智等者。具如止觀第三記料簡同異。通佛但言斷習者。以菩薩時留習潤生故。至菩提樹下但斷殘習。別佛又二。先正釋。次或言下釋疑。或有疑雲等覺已斷一品此義不然依文釋定始從初地終至妙覺皆惑斷入位。故斷一品入初地。斷最後品入妙覺。圓位具如止觀第七文中及位妙中並加修五悔等。為入品之前智。次明智照境者為三。先敘意。次料簡。三正釋。初文破性計成不思議又二。先明破計。次明立法初文先立性計次略不出破但注云云。初文四句墮性者。如止觀第三及淨名玄等說。若離性過皆不可說故雲如別記次明為他隨機遍立四悉因緣可作四說。如止觀第五記。次料簡中先問中智能照境如常所論。境亦能照智不者為顯不可思議故有此問。次答中三。先正答。次引證。三舉譬。初文者。還依不思議答故能相照。何者。智既是心。境亦足心。既俱是心俱是法界心心相照有何不可。故引仁王證成相照。智處是境。當知境智俱名般若。故得說境及境照俱名實相。次譬中。鏡面如文。地生芽如境生智。芽生地如智照境。此譬猶分未是境智體一而展轉相照相發故說不可盡。恐妨後義是故且置。次正明智照境中。取向類智照前諸境。前智類中三藏有七通教有五別圓各四。文雲七智照二乘十如者。三藏四。謂一五停四念。二四善根三四果。四支佛。通教三。謂聲聞支佛入空菩薩。藏通菩薩及別教四十心智皆雲兩屬者。上求未極仍屬菩薩。十地亦言兩屬者。約教證道以分二義。又此二義謂次不次。又此二義復有上求下化二義。總略如此細束(云云)者。束字音數。謂莊束也。今謂安置。對當如莊束也。如五停去大分有七。委細而言如五停自緣五境不同。如治貪慾但緣六道中可愛十如。治瞋恚但緣六道中可憎十如。餘三例說。四念但緣自身心陰六道無常。從煖頂去至世第一或遍上下或捨上緣下。四果但緣聲聞法界。緣覺但緣支佛法界。亦應分四果所照不同。支佛又分別聞法不聞法等。餘例可知。如是七智皆求拙度。故雲總略。六度細作例此可知。次照因緣四諦中。但以當教智照當教諦文相最顯。次照七二諦中雲八智照顯中者。且以別四照別。圓四照圓。若論相入應以通真照通真及圓別兩真。別俗照圓真。若接通教必須聖位。若接別者但接賢位。賢位屬教故雲也。故雲可以意得。次照五三諦中。言前七智照無中之二諦者。前三藏二諦既無中道不成三諦。今以二十智照於三諦不可棄七而全不論故便列之。通雖無中以含中故則或二或三。亦且從二為第二句故雲屬真。次以八智照顯中者。通約當教始終言之故雲假中。若論二接應言通真照別中通真照圓中別俗照圓中。各對本智及以本境合成三諦。此中便對中論四句結成故雲即空等。次明照一實者。此亦置別從通。非但通於四悉亦乃通四四諦故雲生滅等。先列四實。次對四教。言前後諸實(云云)者。文但分別四實不同。應更分判諸實粗妙及開權等次明照無諦者。先通序意。次正明照境。初文者亦且置別存通如前說(云云)次前無諦下判。次若就下開上諸智。通論開者非不須悟。此明無諦故斥通無以從別無。別又約證者防語見故。故須言悟。無名近證故須言之。乃至以此一無遍開前來一切諸智同入此無共成實智。即是今經之正意也。當知二十並是空拳。雖復空拳漸誘方便皆不唐捐。況復開時即權而實。今從勝說故曰雙非。故權即是非權非實。五明判者為二。先判。次結。初又三。初約智以判。次約知見四句以判。三約五眼。初文又二。初一往略判。次解釋。釋又二。先明十二為粗。次別教下明後八為妙。於中為二初通明八妙。次又別下料簡。初又三。初正明別妙。次常途下破古。三今明下顯正。言今明十信至八番為妙者。且約知中勝三藏佛。一往望前八番俱妙。猶帶教道故須更簡。簡中又二。先對簡。次雙釋。初雲別教四番三粗一妙。今依地人以存教道十地猶粗何況十信。若且從登地而為證道故二粗一妙。妙覺果頭本是實人是故為妙。又亦可妙覺是權故為粗。十地是實故為妙。故雲中道乃是果頭能顯。次釋又二。先釋別次釋圓。先釋別中又三。初正判別三粗一妙。次類下舉藏通以例別圓三今別下顯別例成。初文言初心學者等者。謂仰信中理。登地見中而證。是妙。如藕絲懸山者。大經十六雲。若有人能以藕中絲懸須彌山可思議不。不也世尊。佛言。菩薩能以一念稱量生死則不可思議。今明圓理難曉但仰信而已。借彼況喻如人聞說藕絲懸山但信而已。如聞生死有不思議理而但仰信。不能一心即如求藏故非圓意。餘如文。次約知見判者又二。初列四句。次釋釋中先約四教明知見。次以佛智攝之。初文又二。先略列三藏及圓。次正釋。釋中藏圓如文。通教亦以博地凡夫為不知不見。乾慧性地為知而不見。發習者為見而非知。見地已去亦知亦見。別教不知不見同前凡夫。地前知而非見。發習者見而非知。登地已去亦知亦見。次以佛智攝之者又四。初略舉次如經下引經解釋三方便下歎。四如此下結歸。初文者諸境本是如來一體權實。為眾生故隨機且分。今更從本說故雲究而言之。次引經釋中。既言方便是故屬權。既雲具足故非異體。既雲深遠故屬實也。復雲廣大是即權故。方便下。歎意者又三。初正歎言具足等者。具足之權即實而論權。廣大之實即權而論實。次境淵下結歎。實境淵深故豎極。權境無邊故橫遍。橫豎之水難量故智不可測也。三唯佛下舉果智以歎。四結歸中二。初結歸眼智。次判。初文三。初明眼智。次一切種智下明眼智所知所見。三此知下明相即。三約五眼者。前明來意者前已明智知。次以知見四句分別以顯於眼。眼秖是見。智秖是知。故雲為未了者。釋中為三。初正明五眼。次約教三總結。先五眼具如止觀第三記。今肉眼中言開閉者。不了因緣粗色等為閉。若了為開天眼中雲願智力者。願智謂超越三昧。超越三昧如止觀第九記。身子僻教如止觀第五記。滿願穢器者。滿願此音。富樓那彼稱。如淨名中雲。無以穢食置於寶器。無以日光等彼螢火等。破障通無知者。通謂神通。塵沙無知障於化道。今破此惑。故雲破障通無知二乘等不知具如方便品。疏雲。信力謂五品。堅固謂六根。此即除知以顯不知。約教及結可知六明開中二。先約智開。次約眼開。若知見不異眼智故不須約之論開。亦為未了者重為開之。先約智中又二。先總明所開。一十六番須開。次何者下釋又二。先釋。次結。初又二。初開藏通十二番。次開別教四番。初又二。初明開世智。次開十一智。初又二。初明世智。次略結位。次又二。初若五停下略開十一。次須一一將十二番智來等者略明格位。故此藏七通五隨智高下按位進入。當體即按位。進入即不定。次別教。如文。次總判結名。可知。次約五眼者。初明開。次料簡。初文二。先總開。次別開。別開又二。先開。次結。初文中初肉眼又三。初正開。次學大乘下引證。三即是下結。次天眼中二。先引經明開。次結初文奪那律所見非真。即指世尊不二相見為真天眼。那律但得彈斥之益不名為開。正令梵王所得天眼即彼有相為不二相故名為開。次決慧眼中。開粗慧眼成妙慧眼故雲願得如世尊等也。決法眼中雲邊際智滿者。決別地前法眼來至等覺入重玄門不思議眼。故下第五卷釋圓位中雲。觀達無始無明源底邊際智滿名為等覺。即成圓門遍應法界名入重玄。不同別教教道重玄。居妙覺邊名邊際智滿。亦可以佛不可思議用為邊際智以為法眼。次佛眼中不復別論但雲四眼融入以釋佛眼相也。五眼下結可知。次料簡中問佛眼至為妙者。問前開肉眼中引法華經六根清淨文也。迦陵頻伽如止觀第一記。言若開者謂若進入論開或入分證等也。次對境明智中自二。先標列。次釋。釋初文先略明十如意。次對六境。前單明智若不對境後人將何為妙觀所託。問前明智中已雲照境即是對境明智已竟何煩復立此中一門。答前言照者或對或互通總而說。但雲生滅智照生滅境。故脩觀者未可措心。故今一一明其行相。初明十如如文。次因緣智中。先引經。次釋相。初引經雲下中上上上者。大經二十五雲。觀十二因緣凡有四種。謂下中上上上。下智觀故不見佛性。以不見故得聲聞菩提。中智觀者不見佛性。以不見故得緣覺菩提。上智觀者見不了了。不了了故住十住地。上上智觀故見則了了得阿耨菩提。以是義故。十二因緣名為佛性。佛性者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中道。中道名佛。佛名涅槃。今文鎖釋從彼得名。人不見之秖謂因緣為緣覺觀法。又婆沙亦云。無明緣行三種不同。若上智觀於緣相得佛菩提。若中智觀於緣相得緣覺菩提。若下智觀於緣相得聲聞菩提。以緣有體故轉下作中轉中作上。故知論文雖有三品但成下智。又準阿含觀十二因緣有逆有順。從無明至老死名順從老死至無明為逆。生滅皆然。自為藏教中乘觀因緣法。大經文通。又欲順四諦觀故並初觀受由觸等。以現五果受居初故也。次何者下釋又二。先總明今意。次歷教解釋。初文又二。先敘大意。次得名所以。若通而言之教教各有上中下人具如婆沙文意。今從別對故從下以標下等。於中二。先各明。次以四教下結歎。初文自為四別。次歷教中二。先釋。次明判開。初文自為四別。如諸觀法皆從受起者。若支佛人自起觀者應如阿含生滅各有逆順觀境。但作此觀自滅諸惑。今大小偏圓共為觀法。況因緣四諦名異義同。四諦觀苦為初門。故今觀因緣亦初起苦道。如四四諦苦並居初。故四觀緣鹹從受起。知苦斷集次第不殊。用智見異理須分此四也。初觀生滅中又四。初推受以至無明。次推無明以感現報。三觀此下用觀。四則是下結名。初二文者。推現苦本為知其苦本。復推苦本至現苦者。為知苦本所造不同。輪迴升沈不出三有故須起觀。起觀中二。先觀生。次觀滅。初觀生中二。先通觀輪迴。次束成因果。以知過現因果故了未現不停。次觀滅中二。先明子滅。次無子下果滅。初文三。法譬結。言癡惑本者。癡惑是生死之本故名癡本。問凡觀因緣。推因者為識現因能招來果。但斷現因以息來果。何須復言無明滅則名色滅等耶答不然。正由能知往因無常故。往因滅方能了現果無常。故破壞現果。以破壞現果故不造現因方乃不招未來世果。乃至逆滅尋之可知。譬中然如因煙如果。結可知。次果滅者又二。釋結。釋者。智是習果。身是報果。為欲灰身應須滅智。由果縛在智亦不滅。是故相從二果俱滅。起觀如道二滅如滅。此約小教方便言滅。大乘不然。次中智者為三。初推因果。次起觀。三結。初文甚略。雲觀受由觸乃至無明。餘如三藏中說。次起觀中二。先生。次滅。初生中三。先觀往因能招現果如幻。次今達下觀現因能招來果如幻。總束前文故雲三世。三有智下引人例法。次無明下觀滅即子果滅也。三結如文。上根觀中。既雲派出不雲理。是故知是別。於中又二。謂釋結。釋中又三。初明觀境。次觀。此下正明用觀。三知因。此下觀成。初文又二。初總舉。次無明下明派出三道。次文又二。先釋。次諸行下總結。第三又二。初明十行觀成。次如是下明十地觀成。初如文。次文又三。先明能障。次無明下明障破德成。三自既下觀成利他。初如文。次文又二。即約因緣開為兩番三道也。次上上智觀中束為三德故知異別。亦初推因果。次起觀。三結。初如文。次起觀中體性既即無復生滅。於中又三。標釋結成。初如文。次釋中三德各一法一譬。三譬相狀各約其位。結成中二。先略結成。次何者下結。涅槃從果故名果成。真因道場故名為因。當知四觀皆觀三世十二因緣。能觀智別故使四殊。次判開亦應約四教五味。但文略無。於中又二先略述判開。次又四下明判所以。由境轉故方得名妙。此約悟論妙。所以四人用觀皆從受起。故知四人初觀皆以生滅因緣為境。用觀方法則有四別。此生滅境隨妙智轉方成妙境。境若不轉智亦不轉。故知雖用妙智境仍生滅。故雲不轉則粗。又何但妙悟須轉。前之三教亦須待轉方受教名。如不見三世生滅亦不成三藏之境餘例可知。是故深須了此境智。若得此意下去諸智準此可知。仍是待絕之意者。若不轉粗成妙故成相待意也。若即粗成妙方成絕待意也。次明四諦者。若了所照名異義同。則能照智準例可見無俟更說。亦為未了故重說耳。於中亦先釋。次判開。初又二。先引文立意。次又雲下。正釋。初文三。先正引經文。次若依下束判經文。三今若下明判所以。初如文。次文者。涅槃十二明上智中智。經意但以三藏二乘對別菩薩。今文義立束前兩教為中智束後兩教為上智。已下所引並是聖行品文。第三文者為三。先立根對理。次列。三指廣。次正釋。文自為四。初三藏又三。先重引經文。次釋三結。次通亦三。引釋結。別教亦三。引釋結。釋中又三。先重對前辨。次分別下正明今意。三既稱下辨異示相圓教為二。先釋。次例。初又四。先引次非苦下釋。三又雲下引證。四如此下結。初如文。次釋中但釋一非苦餘三例知。三引證中。既雲如來非苦等故義同也。初並從苦立者。由苦故集由集故道滅。故以苦為本。故雲有苦有苦因等。以四諦互指立四諦名。初以三望苦得四諦名。故有苦等四諦之別。次例者。既可以苦為本。亦可以三準集望道滅等以為四也。如雲由集故苦由集故道滅等餘二準知。餘二亦然。如此互指乃成藏通別等三教之義。今以圓望之故雲如來非此四四十六。一一教中皆具十六。但隨教相義理不同。次判開中。亦名待絕。初文言皆粗者指前三教未會為語耳。即相待妙。次言若諦圓智亦隨圓者絕待意也。此與前十二緣文末。境智相望轉文同也。次對七二諦明智者為二。先例境略列。次正釋。初文又三。初總標意。次上真俗下例上開為七。三內外下列列中三。初略列。次廣列。三列三意。次廣釋中為四。初正釋。次例諸境。三問答料簡。四夫二諦下斥舊明今經破立之意。初釋中文三。釋判開。初文自為七。初對實有明二智者為二。初正釋。次依教重分別。初文又二。初立二智。次說此下明三意。次更分別者。前約智體說。今約智用說。得此一番則識智體得名所從從於化主及以所化得名不同。而智秖是一。言佛印迦葉者。佛有化他之實。與二乘自行實同。故佛印雲我之與汝俱坐解脫床。雖雲俱得然自行與化他不同。化他之權意亦如是。故大論雲。我有慈悲四禪三昧汝亦如是。如此慈悲本是化他之法。故菩薩得之即成自行。故複印言我亦如是。次明體法二智中先斥三藏。次正釋。初文中三藏菩薩毒器緣如止觀第二記。次正明中二。先立二智。次明三意。初中雲森羅者。世人共聞其言而不甄簡深淺。皆指欲界人中五塵。今則不爾既七種中皆指權智所照俗境名為森羅。是則七種森羅不同細簡(云云)。下去五重皆先斥次正立等。次判中二。先正判。次歎用判意。初又二。初先舉今經明妙。次更比決。比決又二。先約教。次約味。初文中四節。初前四番中。雲從析法二智至顯中。凡十二種智待前為粗顯中為妙者。顯中雖在十二之數亦得待前為粗顯中為妙指圓真也。次後三中前二粗後一妙。第三復合前四通判雲前十八粗後三妙。後三即第七也。故後三中約三意說則自行為妙。亦約悟說。次約五味如文次歎用判功能者。若不約四教五味兩重判妙。焉知法華居一代之最。比見讀此教者尚反指華嚴。豈不與夫震地逸敷而不聞不見同耶。哀哉傷哉。於中為三。先總述次解釋。三此中下結意。初如文。次何者去釋中引華嚴者。一顯華嚴未會。二所顯三教猶粗。於中又四。先引華嚴。次明謬釋。三此釋下難。四若得下顯正。初如文。次文中世人釋雲等者。世人意言初住如實智與佛如實智不殊故俱不知。作此說者非但初濫於後亦乃顯佛愚癡。故次文斥雲其實不允。次難又二。先通難。次歷教中約三教破雲藏通二佛自無如實智。故不得雲於自如實智不知別佛雖得如實智。別初住不得如實智。雲何言亦不知初住如實智。若其別佛不知別教斷見思位真諦如實智大成可笑。今言別教初住不得如實智者。即顯圓教初住得如實智。佛是究竟如實智此義可爾。若言不知全是落漠。故大論八十六雲。如實智者有二種。一者具足謂諸佛。二者不具足謂大菩薩。上能知下。豈有具足而不知不具足耶。四顯正中雲事理二釋俱無滯者。藏不知圓於事無滯。下不知上於理無滯。次開中三。謂法譬合。如賤人捨王若過者等者。粗智如捨。妙諦如王。以境妙故智亦隨妙。此約境發智說故也。次例餘境以立二智中。先總敘意。次正例。初文雲二智多有所關等者。非但唯對二諦而已。以二諦境通一切境故因緣等亦應如是。三料簡如文。四斥謬立今經意中為八。先舉宗以質非。次若破下明宗所憑意。三方便下約今法斥彼人法。四若作下正顯其破相。五若但下明教法功能。六世人下結斥。七今若下重歎。八如此下形論意未周。初文中三。先示法相。次質偏。三既不下示宗承所用。初如文。次文中雲頗用世人等者。今家章疏附理憑教。凡所立義不同他人隨其所弘偏讚己典。若弘法華偏讚尚失。況復餘耶。何者既言開權顯實。豈可一向毀權。施本為開開無異趣。世人解經。或添以莊儒。或雜以綺飾。亦不同諸論偏申一門。或復通論直申大小。今採以佛經申法華意。遍破遍立。明教指歸。餘意可知。次明宗所憑教又二。初正指經部。次若巧下明宗中所破。並如文。四破相中先舉七二之相。次舉三意之相。初如文。次文雲又縱廣引諸經論等者。世人釋二諦義。但廣引教釋二諦之名。不能分別名下之旨。況七種二諦一一復有隨情等三。是故世人但各執教不知教是赴機異說。既迷教旨。當知所引但成三藏隨情二諦。能觀之智秖成化他權實二智。既不出於初番隨情。當知尚闕初教隨智及隨情智。況餘六三意耶。五功能中二。初舉初番以況後諸番。次若尋下廣舉下六番所破。言凡破幾外見等者。破一切外人諸宗僻計也。凡破幾權經論。立幾權經論者。今以法華經意。以為破立故。得遍破遍立。施權故立。廢權故破。或權實俱立。或權實俱破。若開若會準例可知。六七可知。第八形論意中雲如此破會莫以中論相比者。依向所說。豈比中論末代通經。雖兼別含通。豈能委明二十一種單複開合適時破會逗物之妙結撮始終耶。問一家所承本宗龍樹今此何以反斥本宗。答本承觀法不承論所破勢。論意唯以四句觀法破大小執。令末代行者歸心有由。若部意所立功歸於此。若論破會者未若法華。故權實本跡遣偏廢近。久遠聖旨於茲始存。故獲陀羅尼由三昧之力。師資之宗宛如符契。對三諦中二。先重敘五境。次對境明智。初文又三。初總標來意。次略列三境。三相對立五解釋。初如文。次二文者。前單作諦名以真俗等名為便。今欲對境明智境作漏無漏名便也。前亦照境智從權實作名與今異者。若照境時從權實為名。若論境體應名漏等。漏是俗。無漏是真。雙非是中。以中對二。得三境名。是故皆雲對漏無漏為三法。次對境明智者為三。先標五種相。次境智相入明五。三解釋。釋中三。先正釋。次判。三開。初文又二。先教。次觀。教中文自五重不同初番為三。初明三境發三智。次解釋。三世人下引同。初如文。次文者為二。先釋行相。次今若下結示。初文者下去相入例此可知。三引同中破無明成佛者。此是通教被接菩薩至八地後破無明惑。成別圓初地初住八相佛也。而世人唯知採經文而不知教門深淺。圓入通中又三。先正釋。藏智者。不同諸論含藏種子。今以圓教諸法具足含一切法義同於藏。今秖觀所入之空即見藏理故雲不因別境。以祕密智力能令眾生發如此智。次比決。三大經下引證。次別三智為二。先釋。次引地持。二障者煩惱障及智障。具如止觀第六卷達摩鬱多羅釋。今家依大品大論開為三惑。是故智障兼於事理。障事智者是塵沙惑。障理智者是無明惑。次圓入別二智中四。初略立。次兩智下對前辨體。三引論師意證。四示今意。前三如文。四今意中雲前兩智是緣脩者。今家判在緣脩之位屬空假觀。地人但雲地前為緣脩不雲空假。次圓三智中二。先釋。次引論證。並如文。次明觀成。於中二。先辨因果。次上明下例智相入。初文為二。初總辨因果。次對三觀。初文具如止觀顯體中初說次三觀中二。先引纓珞。次正對三觀。初文言纓珞三觀具如止觀第三記及前後所引。修觀義具如止觀破法遍次第不次第破也。次今用下正約三觀明於觀智。次判粗妙亦二。先教。次味。初中二。先判前兩都不成三諦故不用。◎   法華玄義釋籤卷第七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717 法華玄義釋籤   法華玄義釋籤卷第八   天台沙門湛然述   ◎次釋後五重文自為五。初明別入中雲因於拙教果復不融者。次第為拙。教門所說果理不融。以果隔越不與因理融通故也。餘四如文。次開中四。初略以劣況勝。次故大經下引證。三凡夫下釋大經文以合今意。四如此下結歸。初二如文。第三文中二。先以凡況小。次以小況大。五約一實智為三。釋判開。初釋中立譬合結。判中雲若待十智為粗者。大品十一智。十智同小乘。第十一如實智屬大乘。今文大小通立如實。於諸如實中唯圓如實為妙。次開顯者。唯開顯如實方成妙實。次明對無諦中三。謂立判開。初立。次若歷下判。三若以下開。二展轉又二。初明來意。次思議下正展轉相照。六境既展轉開合。故須六智隨其開合亦隨境轉照。若智隨境得名是則諸智亦義同名異。名異故各照。義同故傳照。是則不可思議境智一境一切境一智一切智。如可思議中尚六界十如結攝一切異名諸境。諸境亦爾。諸智亦然。況不思議大小偏圓互相攝耶。故下結雲諦融智融圓成開顯法華妙旨。若不見始終妙意徒自云云何益者乎。於中又四。初正明傳照。次如此等下義當於判開。傳照如判。俱融如開。三如此等下義當開教見理。若見理時一切俱開。四略以智例境也。初文者。秖是以後智傳照前境。十如居初故不論智。據理亦應以十如智照於五境。是則六智一一皆能照於五境。如文可見。不須委論。若不解此諸境諸智若大若小更相間入。若判若開互為法界。如何能識法華所宗。豈能了於一心妙境境智相稱。如何能見下諸妙文所依所發乃至化他不思議用。妙感妙應乃至眷屬並從此生。乃至本證亦不出此。人不見之謂為煩艿。◎   ◎次明行妙中。文自為二。今又為三。標列釋。釋中初略簡粗顯妙。次前對下次依章解釋。初文又二。初對前境智舉粗。次妙行者下顯妙。初文又三。初明三法次第相須。次明三法更互相顯。三如此下結。初文者。行假智。智假境。智行是能到。理境是所到。到清涼池也。次文者解即智也。智為行本則行藉智生。行能成智則智藉行成。智能顯理智生則理生。理未窮故則智未息。故理生則智生。結文可見。問若一心三智為妙行本。乃至一心三智照中道理到於初住清涼池者。何粗之有而斥為非妙耶。答似如所問。今雲粗者未見一理而三理乃至一行而三行。乃至六即初後俱三。三一不殊。初後不二。乃至修德性德一念三身等。若如是者方名妙行。妙行者下釋其相也。次釋妙行中。初標。次釋。初言一行一切行者。須約六即以明三德。今言行者多在住前。三法妙顯多於初住故也。問一行一切行其相如何。答如四三昧是菩薩行。一一三昧無非法界諸度具足。故一施一戒皆具三諦三智三德。成波羅蜜攝諸善法。是故名為一切行也。次釋又二。先正釋。次與境智互融。初又二。初引經。次結成三德。初如文。次文言深盡等者。盡即法身。具即解脫。深即般若。如此三德在一心中境即理性三德。智即三德之解。行即三德之觀。始從觀行終至六根無非妙法。次文又三。先總明。次前境說下別明。三若三下結。初言與前境智一而論三者。一謂涅槃。三謂三德。境是法身。智是般若。行是解脫。當知秖一涅槃而論此三。又境即理三。智即名字三。行即觀行相似三也。當知九秖是三。三秖是一。一尚無一。豈有九三。二三如文。次正釋中二。先敘來意。次若直下正釋。釋中先釋通途。次釋約教。言通途者。還依向妙以立通途未判屬一教故也。隨教各別自明增數。故曰約教。如諸部中有共教者即其事也。所謂華嚴共二。乃至般若共三。於諸部中復有同聽異聞自成約教。故須有此二種釋義。所以列此增數行者。為知行妙遍收諸行攝一切教所明諸行相須之行正在別教。藏通二教亦有此義。而理淺近置而不論。今明圓人境智行三一一具三方名行妙。如行即有具深盡三。依理起解名為智三。理體即是理性之三。此之三三不假相須。復以境智行三用對三德不縱不橫。問何故不名增一如增一阿含及毘尼等而言增數耶。答其義實通。若言增一者恐濫增法。謂以一法增而加前法。今言增數但是數增法體無定。或是一法離開增數。或以異法數增前故亦名增數。通途約教二義鹹然。是故唯著增數之言。總論秖是法界大體離出萬行。初通途文為四。初先敘意。意在略舉知其大綱。次釋論下正釋。三行雖下明不思議相導相發等。四若得此下結歎。初二文者。但可以列數不可以名具。第三文中雲針導線者大論三十三文。御導牛者大論二十文。謂得前意以不思議智顯不思議行至不思議理。故後文雲智如導主等。但約不思議異前耳。次約教中二。初通約四教明增數相。次廣明別圓兩五行相。為別圓二教行法該廣。別雖次第證道是同。是故行門可以相例可以相顯。初文三。初正釋。次判。三開。初又三。標釋結。釋中自四。初三藏中二。初增一至三。次廣指諸數。初文初者明一法為行者。謂不放逸及他物莫取。於中二。先引經。次所言下釋中。前之二文俱有所作已辦而不釋者。此是果法故不復釋。今意明行故但釋不放逸。言護心不放逸行者。增一第四佛在給孤獨告諸比丘當修一法。廣演一法修行廣佈已便得神通諸行寂靜得沙門果至泥洹果。雲何一法謂不放逸行。雲何不放逸所謂護心。雲何護心於是比丘當守護心。有漏心有漏法欲得悅預。未盡欲漏便不生。已生便滅。無明亦爾。問靜一處便自覺知。而自遊戲便得解脫四智具足。所作等者。一切羅漢皆具四智。謂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今文略舉一焉。增二法中具如止觀第三記。今止謂戒門。觀謂四諦慧。又止謂苦諦。觀謂餘三。言怛薩阿竭者。古譯經論如來三號雲怛薩阿竭阿羅訶三藐三佛陀。初句謂如來。次句謂應供。後句謂正遍知。晉宋已來譯經皆爾。晉安帝隆安年中僧伽婆譯增一雲。此之止觀佛及弟子皆悉修習即此意也。如婆沙中五百比丘皆雲所修止觀。展轉相讚雲。善哉善哉。如來弟子所修皆同。佛亦如是。次增三中二。先對。次引教中。先引。次釋。言五部者。彌沙塞曇無德。迦葉遺。婆粗富羅。薩婆多。具如止觀第六記。餘數略如文。通教增數行為二。初敘意。次正釋。初文中雲不定部帙者。不同三藏四阿含等別有部帙。今以諸部方等諸般若中但是三乘共行即判屬通。次釋中二。初釋一法。次餘數並略。初文又二。初正釋。次指廣。初文又三。初標。次釋。三如是下結。初如文。次釋中二。先出論文。次雲何下釋論意又二。初引論文自釋。次今觀下正釋論文。初又二。初論文自標。次所謂下論中自釋。釋中二。初略釋。次如四大下舉類。一切諸法。無不於一和合法中觀眾多性。以多破一名為一相。以無破一名為無相。故舉四大以例知。次正釋中三。先法。次譬。三合。法中四。先略釋。次若言下縱徵。三如是下例破諸法。四此以下結成觀相。此即性相二空之相也。一相是性空。無相是相空。是則一大之中餘三為他一大為自。既破自他共則不立。初文中推四大相。如止觀第二觀音觀門。但彼兼破轉計於一一大開為四句。如因事堅以破情堅。乃至四句皆是堅義。餘大亦然。此文依大論。但破四大實法。故於四大更互推撿。地中無三名為一相。地亦自無名為無相。故一相亦無。餘大亦爾。次譬中雲如前火木如止觀第三記。此之譬意通於偏圓。今唯在通也。次別教增數行者又二。初廣。次略。初文亦應雲不定部帙。指華嚴方等般若中歷別行法即是其相。然方等中多以別行。斥於小行。般若中多以別法展轉融通華嚴正當歷別之行。故今略出以為行相又二。初正釋。次是一一下功能。初雲指華嚴善財入法界者。彼經一一善知識皆言我唯知此一法故也。言或如幻三昧者。彼法界品善財至摩耶夫人所獲是三昧。廣如經說。投巖赴火者。善財南行有聚落名伊沙那。有婆羅門名曰勝熱。善財見彼婆羅門修行苦行求一切智。四面火聚猶如大山。中有刀山高峻無極。登彼山上投身火聚。善財雲我已先發等(云云)。婆羅門言汝今若能上此刀山投身火聚。諸菩薩行悉皆清淨。善財念言。人身難得。脫諸難難諸根具難。值佛聞法遇善知識逢善友難。受如法教得正命難。此將非魔所使耶。此非險惡徒黨詐稱菩薩善知識耶。爾時十千梵王空中告言。善男子。莫作是念。今此聖者得金剛焰三昧光明法門度諸眾生。十千諸魔空中勸。十千自在天空中散華。乃至他化天龍八部各有十千修供養已。婆羅門為善財說法。善財聞已心大歡喜。於婆羅門所起真善知識心說偈讚歎。善財投火未至火間即得菩薩善住三昧。觸火得寂靜三昧。善財言刀山大火觸我身時安隱無患。婆羅門言。唯我行此菩薩無盡輪解脫火燒諸眾生見惑無餘必不退轉。見通深淺。算沙者。善財南行至名聞國。於自在主善知識所得算沙法門。自在主言。我已先於文殊師利童子所修學書算印等法門入工巧神通知一切法門。常與十千童子在河渚上共圍遶聚沙為戲。因此法門得知世間書算界處等法。亦能治病。一切世法皆知。乃至菩薩算法。一百落叉為俱胝。俱胝俱胝為一那庾多。乃至不可說不可說轉等三十重算法。以此算法知無量由旬廣大沙聚。悉知內外顆粒多少。乃至亦知十方沙數。知眾生數法差別數法名數如來名數。皆能知能說成就大願。舊經中雲。文殊已教我如黶子法門沙聚法門印法門。餘同新經。今文依舊經故雲相黶。發菩提心等者。善財至一一善知識所皆言聖者。我已先發阿耨三菩提心而未知聖者雲何修菩薩行等。次功能中。言皆破無明入深境界者。今文通論一教不分賢聖之位。若於諸善知識所但得俗諦三昧則但破無知名為無明。若入實相則破障中微細無明。多分並約教道不融破無明惑。故雲我唯知此一法門耳。證道無隔豈得不知。若菩提流支法界性論以諸知識用對四十二位則皆破無明。但今一家據唯知一。法及以普賢彌勒意望之則自成次第不相攝故。此則全如今家所判。圓教增數。亦先廣。次略指。初文且增至十法者。為取十乘觀法故也。餘行並是當門得益而為始終。今此十法始終具足將送行者至初住故。初一行中若始終論之亦須具十。且以法界為正未及餘行。法界即是十中不思議境。言繫緣等及一切無礙人等如止觀第一記。此圓增數其名乃通體必異漸。止觀文中雖以止觀釋繫緣義。今取所繫所念即實相境為一法也。言一切無明等者。釋上能繫能念之功用也。止故永寂。觀故如空。此之下重明行之功能。一切菩薩無異行故。皆悉由之出於二死。從因至果。唯用一法智無異照名為等觀。行無異趣名為等入。解慧觀成寂然止成。兩處三界無復過上。匹謂匹類。增二法等者。寂照止觀。無作三學無作道品初四念處。言五門禪者。如淨名迦旃延章五門是也。取結成雙非。以顯中道。為圓五門。如雲諸法畢竟不生不滅。是非常非無常義。五受陰洞達空無所起。是非苦非樂義。諸法畢竟無所有。是非空非有義。於我無我而不二。是非我非無我義。寂滅之義名通大小。不須雙非。即名以顯中道之義。即圓五門也。亦名五行等至第六卷更釋。六波羅蜜於一心中以六即位度二死岸。七善者。疏雲夫七善之語通於大小。今局在圓七善也。一初中後善是序正流通時節善。二其義深遠名為義善。三其語巧妙名為語善。四純一無雜名為獨一善。五具足名為圓滿善。六清白名為調柔善。七梵行之相名為慈悲善。亦應細分諸教七異以顯法華。獨顯圓七是今文意。始四念至八道具如止觀道品中。九種大禪唯在別圓。今意非別。列釋具在法界次第。彼亦未分別圓之異。若欲分之約境約智以分行相。十種境如止觀。陰等十境唯在三教。今是圓人所觀境界。故雲十境。觀已俱成不思議故。十乘者亦義通四教。今非前三乃至百億例此判之。次然增數下判前約教又二。先約四教以判粗妙。次約今經重顯妙行。前四中圓已屬今經。為明行相故重別辨。如前境智皆引當文為證故也。始從一法終至六法。皆是四安樂之相狀也。為成增數故以四法同共列之。又四安樂行中。止觀應屬二法。三業應屬三法。誓願亦屬四法。又前所列圓教十數總在今經。然名義等。尚通諸部是故更對增六之法名之與義全屬此經。三開如文。次明二教五行。五行具在大經十一。經初雲佛告迦葉菩薩。應當於是大乘大般涅槃專心思惟五種之行。何等為五。一者聖行乃至病行。善男子菩薩常當修習是五種行。復有一行是如來行。今家判前所列名次第行。復有一行名不次第行。又前五中通於兩義。證道通圓。教道唯別。今釋五行。先列章。次解釋。釋中二。先釋。次料簡釋疑。初釋中三。先釋兩五行。次判三開。初釋中二。先次第。次不次第先次第中二。先列。次釋。釋中二。初正釋。次問答料簡。初文釋中。五行自為五文。初聖行中二。先列。次釋。釋中二。先引經立意。次正釋。初文者又二。初如經下經文。次從此下是文中結示。次從若聞下解釋又三。初明依經立信。次明依信立願。後方依願立行。初立信者。信於果頭滅理及以緣修之行。行要不出三學。先知苦集信此道滅以破苦集。故菩薩發心須以四諦為願行之本。具如止觀第一及第五明發心中辨。次自傷下依信立願又為二。先自愍悲他。次正明願相。唯有苦集無復道滅。是則四諦俱無故也。以不了苦集即名為無。次菩薩下正明發願即四弘也。具如止觀發心中明。今是次第弘誓之相。應與前兩後一子細以境智相對辨別。今文中總略無復委悉。三發誓願已下正明行相以填前願。至無作慧行斷十二品無明願方滿也。行相為三。先戒。次定。三慧。初戒中三。謂釋判開。初釋中為二。先正釋。次結勸辨位。初又二初明持根本白四羯磨以為遠因。次因是下明由是因本。次出生五支諸戒。初文者。若不盡壽淨修梵行。則常住遠果何由可剋。言盡壽者且順白四所受勢分為言。故於二百五十中。性遮兩戒等持無缺。而世大乘語者乃根本先壞。何者謂證真如則大妄居首。三寶交互盜用為先。未善媒房安疑衣缽。受食受藥詎思益方。屏坐露坐曾無介意。說法豈求男子。宿載無間女人。如斯等類不可具載。愛見羅剎全損浮囊。身尚叵存利他安在。言羅剎乞浮囊等。廣如止觀第四持戒犯相等文。因是持戒具足根本乃至無上道者。明定慧聖行並由事戒而得成就。於中先列。次釋。初雲具足等者。五八十等未名具足。至此白四方名具足。言根本者由此能為道定根本。若此具足復由五八以為根本。言前後眷屬餘清淨戒者。捨墮已下及諸經所制皆名餘戒。經列五支戒。前二支戒聖行攝。次一定聖行攝。餘二慧聖行攝。故文且通列同名戒故。絓者卦也亦預也。後三非作法是得法者。經列五支戒竟。雲復有二種戒。一者受世教戒。二者得正法戒。得正法戒終不為惡。受世教者謂白四羯磨然後乃得。得正法戒者通於大小及定慧等。從受得戒邊戒聖行攝。又有二種。一者性戒。二者息世譏嫌戒。經文釋譏嫌戒具如梵綱。列諸輕戒及諸願等。非諸惡覺等者。戒體是覺。離惡覺故名覺清淨。故名定共。既雲發得根本。通指欲散俱名惡覺。與色定俱故名定共。護持等者種種方便令入無漏故名護持。初離邪見故名正念。無諸見穢故名清淨。從相似來通屬此戒。故指軟等名雖未發乃至羅漢通名道共。復次下寄此位中判道定屬戒。以止行二善俱是戒故。故先判已結雲動不動俱是毘尼。道定是不動。律儀名為動何者下釋。次迴向具足者。能迴己與他迴因向果。至此方得名為具足。先標名。次即是下釋中二。先略舉願行。次釋願行。初文以願行具足得大乘名。前四濫小。是故此中偏名大乘。次弘誓下釋。釋中三。先總願指前。次明事行。三廣明別願。初如文。次文者。雖列六度猶戒中攝故六全成戒。言能忍身苦名為生忍。忍心違順名為法忍。八風秖是利衰等八不出違順。雞狗等戒者。此諸外計並屬勒沙婆宗二十五諦中。彼雲苦行有六。一自餓。二投淵。三赴火。四自墜。五寂默六。持牛狗等戒。謂得宿命智見從牛等中來得生人身。便謂修牛等行而得人身。即便噉草及噉糞等。不知牛等於彼業謝往勝因牽生於人天。亦如婆沙屠兒伽叱緣。及六十二見如止觀第二記。次別願文三。先舉菩薩戒中一十二願。次列大經防護十願。三對大論十戒以辨同異。初如文。次文二。先列。次與根本五支辨同異。初文二。先列。次結意又二。先標意。次會同。次與五支辨異中。雲如醫療病等者。菩薩醫王療眾生病不為病污。三與大論十戒對辨者。大經十戒對大論十戒文稍參互今具對錄。論不缺即大經禁戒。屬根本業支。論不。破不穿即大經清淨戒善戒。屬前後眷屬支。故文中雲從根本眷屬等兩支中出禁等三。論不雜戒即大經不缺戒。屬非諸惡覺覺清淨支。論隨道戒無著戒即大經不析戒。屬護持正念支。論自在戒智所讚戒隨定戒具足戒即大經大乘戒不退戒隨順戒畢竟戒具足諸波羅蜜戒。屬迴向無上道支。從五支出文雖如前。若但以論十。對大經十者。論不缺戒即大經禁戒。論不破戒即大經清淨戒論不穿戒即大經善戒。論不雜戒即大經不缺戒。與論不缺名同意別。論取缺壞不任故對根本。經取微有缺損故對不雜。論隨道戒無著戒即大經不析戒。論智所讚戒即大經大乘戒。論自在戒即大經不退戒隨順戒。論隨定戒即大經畢竟戒。論具足戒即大經具足波羅蜜戒。但依此對自見誤文亦不須改。次涅槃下結勸辨位如文。次判中初雲戒聖行等者。以有淺深故於淺深判其粗妙。以證道同故。故隨順等亦得名妙。今復於次第分對四教者。以次第行豎。與四教行相同故。於中二。先約教判。次約五味。初約教中律儀通攝眾等者。大小乘眾通用律儀攝其分位。故各依律儀以定位次是故菩薩在大則大在小則小。故知菩薩在小乘眾還依小乘位次而坐。在大乘眾則依大乘位次而坐。故雲用律儀定之故不別立三乘位次。此語藏通菩薩。故雲戒法是同。言亦兼通者。但兼通教出假菩薩隨界內機順真諦理耳。別人以中理為真。釋具足中先釋。次引多文證。其能如是。是名奉律者。觀心無生究竟持戒具如波離章中心無內外及以垢淨名真奉律。久修梵行等者。此以久在二乘位中名為久修。今聞開權一切萬行同歸佛乘名為果報。羅□羅密行者。小乘亦云羅□羅密行與法華何別。然大小不同。小乘以微細護持為密。如雲羅雲比丘不曾倚樹倚壁不曾顧視不曾與女人一言等。今法華中約其發跡即以跡覆本名之為密。此語本在開權文中。引證意者。謂羅雲比丘本持圓妙跡示為粗。故但屬判粗妙中攝。復次下約五味判者若約五支。即以初支以為初味。後支為後味。中間為三味。若束十戒為四教四教為五味者。即以三藏為初味。圓教為後味。通別為三味。即通教如酪。別如二蘇。應以十行為生。十向為熟。開粗顯妙者又二。先更寄相待重問答釋疑。次開粗下正明開顯。初文即應開粗令顯妙戒。先問答料簡者。簡出粗戒即為所開。乃是重料簡於判粗妙文以顯開粗。故下結雲。此說猶是待粗之戒。他既不曾分於四菩薩別。今問三祇菩薩及大品中三乘共位菩薩為持何戒。若持梵網。何故重仍存四。輕分四篇。今小吉既與僧殘共篇。懺法一概對首。況夷愆許懺。許增益受。如是等異不可具之。故知前之二教三乘共行。別圓兩教專於梵網。若出家菩薩全用白四而為護他加制六夷與小異耳。餘諸輕重各隨其教。次文雲彼若答雲乃至戒何得異者。藏通兩經不別列眾。但出家者在出家二眾。在家者在在家二眾。故知還依小乘二眾律儀次第。是故二教無別菩薩戒。故大論三十八雲。以釋迦無別菩薩眾故彌勒文殊在聲聞中次第而坐。次答雲無別緣覺眾者。意明三乘同稟律儀。式又等如止觀第四記。第一義光等者。心非色故戒亦非色。故心無盡戒亦無盡。故使一切皆摩訶衍。次明定聖行中三。標列釋。釋中三。釋判開。釋中自三。初釋世禪。又自為二。初列。次釋。釋中初根本味中。先總釋。次別釋。初文二先釋總名。次釋通體。初又三。初釋名。次大品下引證。三若能下功能。若能深觀根本等者。此已明開權之始見禪實相乃名深觀。此本菩薩聖行得作此說。無觀慧者尚無念處況生妙定。次隱沒下釋通體。通論禪體無念處觀故。地地須忻厭故。所證不分明故。次正釋中二。先標三品。次初修下釋。初文言禪也等也者。禪謂四禪。等謂四等即四無量。空即四空。此中明禪乃是菩薩定聖行法。故須明修。不同止觀但辨發得略明相者示發不迷。今文修相亦具在修證中。始從根本乃至無漏。又今定聖行亦不須辨理定之相。謂非漏非無漏等義在慧聖行故。故今出世亦且辨觀練熏修。初數息依婆沙。其相具如止觀第七記。言轉緣者依細心中轉粗入細。粗細住前之方便也。六行者厭下苦粗障攀上勝妙出。忻三厭三各隨用一。展轉皆以自地為下。厭自地故名為厭下。八聖種者具如止觀第六記。二法動亂者覺觀二法也。一知遇不受。二訶責者。知覺觀是妨亂之法故雲知過。既知過已應求勝定。如何以此二法為妙是為訶責。即以四句撿之名為破析。若修根本亦不須識三假四句。但滅壞覺觀亦名破析。內外皎然者。內謂定法。外謂欲身。一識處者。既離覺觀得入二禪與內淨相應即以內淨為一識處。不依內外者。內謂內淨。外謂覺觀。若能知樂患者知第三禪樂過患也。見不動大安者得第四禪也。憂喜先已除者喜在第二。得第三時已離憂喜故雲先除。苦樂今亦斷者樂在第三。今得第四則離第三。次修四等言四無量四法平等。於中二。先標修意。次釋。釋中三。先明攝所。次辦修相。三發時下隱沒等廣明在修證及阿毘曇如止觀第九略記。次四空處為五。先標修意。次滅色下略出定體。三方便者下明修相。四復次下明所離相。五指廣。根本淨禪有三者。問止觀中明根本淨禪。何故無六妙門。答此六妙門非發得相是故彼無。言三根者。明此三法所被之人非關發得。正明修相故今明之。如欲界散地屬慧性故。上界諸禪屬定地故。自下升上皆能發者名定慧等。於中三。先結前總標。次列。三釋。初文中雲相違者。謂暗證不暗證等三相違故也。次釋中。初釋六妙為四。初釋名。次對餘二以明行相。三若廣下功能。四正釋。初如文。次行相中二。初標。次釋釋中二。先便宜。次略指對治。慧能斷惑故能發無漏。若定性多遍修諸定方能斷惑。次若作對治復別途者具如禪門。若廣明修習等者。大小偏圓皆習此定。但方便各別期心不同次第亦別。故一一禪攝一切禪。今但次第故沒諸意。四正釋中為二。初總釋。次別釋。初文三。初略舉數。次引證。三示相。初如文。次引證中。言遊止三四出生十二者。三四謂十二門禪。出生十二謂六妙門修證各六。加功為修任運為證。今文存略但雲遊止等。若婆沙中能緣念出入息有六事不同。初數有五。一者滿數謂從一至十。二者減數謂從三至一。三者增數謂從一至三。四者聚數謂出入各六。五者淨數謂出入各五。問先數何息。答先數入息。以人生時息初入故。隨者覺入至咽至臍乃至腳指。心皆隨至。止者入至咽出至鼻。心亦隨止。觀者不但觀風息等亦觀四大差別之相乃至都觀五陰五相也。轉者還也。轉此息觀起念處觀乃至世第一也。淨者苦法忍去。論次文有料簡。問雲屬何性等。答雲屬慧性依於欲身通三禪三未至。大論二十一雲。以有漏禪治欲。如以毒治毒不獲已而用之。今用亦爾。次別釋中二。先釋。次佛坐下引證。初文自六。但釋四文餘二略無。具在修證。言釋四者應為四文隨止復略。初釋中。先修。次證。隨止可見。次釋觀中三。初通標。次料簡。三釋。通言觀者。文中標三。通攝一切不出此三。此是通標。今此門意不須假想是故次簡。故雲初實後慧。次修實下釋中二。先修。次證。初修中二。初釋。次功能。釋中二。先總。次皮肉下別。別中即為四文。初不淨。次復觀下苦。次又觀下無常。次復觀下無我。初言內外者且約三十六物分之。具如止觀第九記。下三悉是觀於定心皆苦無常等。次功能中二。先別明破四倒。次不得下總明除我。雖四不同皆為除我故總別明之。次如是下證相者二。先釋相。次是名下結。釋中亦二。先正釋。次心生下功能。初釋中亦四即四念成也。初心眼下不淨成。次眾苦逼迫苦觀成。剎那變易無常觀成。一切下無我觀成。次功能中亦二。先總。次得下別相成。故與修中前後互列。特勝通明在法界次第委釋。亦如止觀第九記。於中又為三。初釋名次得名。三正釋。釋中二。先豎。次橫。豎中二。初正釋。次觀棄捨時下功能。初釋中自為十六。一一皆有修證不復別論。次通明中二。先正釋。次指廣。初又二。先修。次證。修中二。先正明。次如是下功能。初修中二。先總舉三事。次諦觀下別觀三事。初文觀息。次息本下觀身。三觀身下觀心。此中不復觀四念處故但觀三。初觀息如文。次觀身中雲四微者是所造四大。謂色香味觸。是四細色共為報身故名為微。為地等四之所造故。聲非報法不恆有故是故不論。三觀心如文。次功能如文。次證中二。先正證。次能具下功能。初中初文心證。次文身息證。初文中雲內證真諦空如觀解者。如前六妙門中第四觀門所解離四顛倒。知天文地理等。如止觀第九略記。次指廣如文。次明出世禪。先結前。次釋。釋中三。初標名數。次列。三釋。釋中自四。今又為三。初正釋四相。次明此四觀練熏修於八背等一切諸禪。三大經下結地功能。初文自為四別。初明觀禪。又二。初自列四門以結名。九想等四通名為觀。四皆觀於不淨境故。次行人下正釋。先釋九想。於中四。先明觀意。次必須下勸修。三隨所下能所對辨。四此九下明功能。初如文。次文者從一至九。故雲增想。三能所中又二。初略明能所。次破六下廣明能所。初文二。初文能治。次能除下所治。亦是略明功能。次廣明中亦二初明所治。次能修下明能治。初文三。初標數。次有人下釋名相。三此六下過患。言六欲者如止觀第六記。次能治中二。初通標。次死想下別對。四功能中二。初明治惑功能。次雖是下明入大功能。初文中九十八使如止觀第五記。次文二。法譬。法中雲初門者。九想居背捨勝處等初故雲初門。能成大事者。菩薩聖人求大涅槃。次八背捨中二。初釋名。次正明修。如禪門止觀。次勝處。一切處並如禪門非此可具。次練禪者為三。初立名。次上來下立意。三阿毘曇下辨異。初如文。次文雲上來雖得八禪者。根本味禪為一。根本淨禪中有三。謂妙門特勝通明。觀禪有四。謂九想背捨勝處一切處。此四並前故成八禪。此八有間故更修九次第定令八無間。上來八中唯至背捨方始具於九地。自餘七門攝在背捨。故練背捨則諸地無間。故雲令九次第無間。次熏禪中三。初立名。次前是下辨異立相。三除粗下功能。有二法二譬。初一法譬除垢功能。次一法譬自在功能。除諸間塵得自在故。次明修禪者又二。初立名。次辨相。次九次第定善入熏練背捨等者。即以法華下方。菩薩善入出等。釋此中意。於中三。法譬合。此中意者。以諸禪中唯八背捨諸地具足。何者根本味禪但至非想。九想但見欲界依正。勝處但在第三背捨。一切處但在第三四五背捨。唯背捨禪過非想處至滅受想。故知若練背捨。則兼餘禪。始從初禪終至滅受想定。次第而入故雲善入。奮迅善出者。定法轉深出入自在。復從初禪不假方便即入二禪。如是乃至滅受想定。復從滅定從上向下逆次而出還至初禪。其實出入從勝為名。故雲善出。超越善住者。以心常住上下諸地故能超越逆順。今從勝說故雲善住。是故經中地湧菩薩善入出住百千三昧即此禪也。入一一禪名一三昧故雲百千。此觀等四名及相狀並在大品大論。譬如畫師如世間果等者。由練熏修使背捨深細猶如淡彩。由觀練等大小諸乘一切萬行從禪而生故如四大。三大經下結地名以顯功能。於中四。初引經結名。次地能下明地功能。三一一禪中下結歸。四是故下結得名。初二如文。第三文二。初總標。次何者下釋。釋中二。先明觀禪具法。次例練等亦然。初觀禪中二。先明具三種念處。次又不淨下明具四念處。初文者。且指觀禪以之為定。及作法戒名之為戒。以得念處復得觀禪並作法戒故名為共。若究竟論共必得滅定及無漏道方乃受名。今此為以義立禪中諸法。故對觀禪等以立共名。緣中雲境等者。諸戒各有所對持犯等境。分別智解故名為智。戒定之教名為文字。次明此中具四念處。於中二。初略立念處。次復次下明念處具法。此之念處非關報陰故一一文皆著禪心之言。於中二初明橫具觀練熏修。次問諸禪下明豎具道品。初文又二。初正明具四。次二乘下斥小立名結成地相。言五禪者。世根本禪及觀等四。故知菩薩以大悲願熏根本禪亦成四榮。況復熏等耶。三問下料簡問如文。答中又三。初引二論明有無。次引證。三結難。初又二。初正引論文。次舉況。初言無漏緣通者通九地也。既通九地豈隔無色。當知下引小況大。小乘尚雲無色有色。故知始自根本諸位乃至觀練等四無不具四念處。次引大經證無色有色。第三結如文。次明念處豎具道品中二。初問。次答。答中二。先明念處具。次以煖等例。初文二。先略立。次引論示相又二。先示。次初善下以下位況上。次例煖等可知。次例練等三中二。初略例。次然菩薩下明例諸禪具諸法意中二。先誓願。次明行相。初誓願中二。先明誓境。菩薩為此境故。故以誓願而熏諸禪使具諸法。次愍傷下正明起誓。於中三。先悲。次慈。三有四下結。次又諸禪下具六度行又二。初正明行。次一切下結歸。四結得名。如文。三出世上上禪中四。初立名。次地持下指地持。三自性下略釋初自性一禪。四此九下略況結。初二如文。第三中言自性者。自性居初。是故文中略舉初一。彼文六度一一皆九名字並同。如雲自性施等。次前根本下判。又二。先約法。次約心。初文可知。次文言根本愛味心中修等者。前以約次第法以判五味。此中若約人判五味可然。如何九種大禪得以愛味心中修等耶。答名同義異。如六度名本在於大。名下之義亦遍世間及界內外巧拙不同。六中禪度豈局於大。故使九禪愛味心修便成有漏。雖用九意不能利他即成自度。故知非但令法體不同亦乃由心而有差別。以此差別是故從心更判五味。次開中三。初正明開。次故知下結示。三四禪中下舉況結。◎   法華玄義釋籤卷第八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717 法華玄義釋籤   法華玄義釋籤卷第九   天台沙門湛然述   ◎次明慧聖行中二。先標列。次釋。釋中但釋四種四諦不復判開者。前之兩行並在外凡。雖辨淺深初心立信須明濃淡以標遠志。今慧聖行始從初住終至初地行自親證故不勞判。況歷位豎深義同四教已當於判。初地證同義當於開。是故此行不復辨開。若欲判之住前如乳。生滅等四如後四味。所言開者。至初地時地前諸行皆入初地薩婆若海。變為無緣一切法相。具如後辨。今此四四諦雖並在別教。既約生滅等四豎判一教。別教菩薩即此自行而用化他。故十行中橫辨此四全為利物。所以四相各附彼教而為相狀。故初用生滅教慈悲六度在道諦中明。次無生。無量中慈悲六度在滅諦後明。次無作中於四諦後略言無緣慈悲及明攝諸度及離怖畏得二十五三昧。又復四中皆以苦集二諦並苦前集後。道滅並以道前滅後所以爾者。生滅等四智雖巧拙莫不發足皆知苦斷集。先廣習道法後取涅槃。故與常儀所列稍異。生滅菩薩既不斷惑。故道諦中具諸願行。無生無量並斷惑已方乃赴難。無作既在初地已證以願滿故且略不論真如分滿分具諸行。是故於此但明廣攝。若通論願始並在戒聖行初。此中分進。分論故爾。今初明生滅四諦自為四文不同。初苦諦者。苦體常作逼惱迫窄之事不自在故。三苦八苦廣如大經聖行中明。皆可見故是顯了法故雲現相。三界皆苦不出此三故雲三苦。三苦如止觀第七記。以不起迷著依正者。此中恐剩不字。此集諦慧中先明三惡由迷依正。次明三善由達世間因果過故不行十惡及以十善。善之與惡俱是生長之相故知剩不字。終不下至邪僻失真明十善業道。以一終不字冠下諸句。終不殺他活己不殺也。終不奪彼潤身不盜也。終不耽湎不淨不婬也。終不隱曲求直不妄也。終不離合至榮辱不兩舌也。謂離親合怨間榮搆辱。終不內諂外佞不綺語也。闕不惡口以兩舌兼之。終不引納無度不貪也。終不縱毒傷道不瞋也。終不邪僻失真不邪見也。生長等相者。以由集故復至來世故名為長。由集輪迴故名為轉。遍起有因故雲二十五有相。道滅諦慧中俱雲除相者。除是滅家之相苦集是所除道是能除。滅是除已故無能字。從所滅為名故雲除相。次無生中文二。先四諦。次願行。初四諦中自四。並有標結。文相易知。從此下不復分出一一併有法譬等可見。滅中雲若有一法過涅槃者我亦說之如幻如化者。大論第五十先引經雲。諸天子心念應何等人聽須菩提所說。須菩提知諸天子心念語言如幻人聽法我應用如是人聽。無聽無聞。無知無證。須菩提雲。我如幻化乃至知者見者如幻如化。歷一切法乃至佛亦如幻化。涅槃法亦如幻化。論釋雲。一切眾生中佛第一。一切法中涅槃第一。聞是二事如幻驚疑。謂須菩提錯說為聽者誤。是故更問須菩提。須菩提言。以二法皆從妄法生故。法屬因緣無有定實。須菩提作是念。假令有法過勝涅槃能令如幻何況涅槃。涅槃是一切法滅。是故無有法過涅槃者。問若無有法過涅槃者。何以說若有法過涅槃亦如幻化耶。答凡譬喻法或以實事或以假設。如佛說言。若令樹木解我語者我亦說令得須陀洹。但樹木無解語者。佛為解語人引此喻耳。又須菩提欲引般若之力大故。故雲設有法過涅槃者以智慧力亦能破之故雲如幻。弘誓約道中雲如空中種樹者。大論引經雲。舍利弗白佛。是諸菩薩所說若能解者大得功德。何以故。是諸菩薩乃至得聞其名得大利益。何況聞其所說。世尊。如人種樹不依於地而欲令得其根莖枝葉成其華實。是難可得。諸行性相亦復如是。不住一切法而住生死。不住如空。住生死如種。今文亦爾。雖知道無能治所治能度所度。而常修道以治苦集。以利眾生能所俱空而治而度俱如幻化。故無所得。是故菩薩以幻法門破彼幻惑。以幻大悲利幻含識。自他功畢於幻涅槃得無所得。次無量中二。先四諦。次弘誓。先四諦中三。先與小對辨。次此慧下正釋。三二乘下對斥二乘以顯真正。初文二。先引經。次若是下釋經意。初文者。先迦葉難次佛答。難中雲所不說者如十方土者。如止觀第七記。次四諦如文。顯正中脈是苦。病是集。藥是道。差是滅。又言診脈者。總舉治病之方。識病如止觀中知病。精藥如止觀中識藥。得差如止觀中授藥。次弘誓等諸行中成種種眾生淨種種佛土如止觀第二記。總而言之無量四諦慧具如從空入假破法遍。次無作中但言苦集即道滅者。發心之來誰不為斷煩惱生死廣集佛法求無上道。但此教意達道滅體。於生死煩惱之中。故雲眾生心行中求。此則實知真斷妙修理證。故知豎行住行猶迷。迴向薄知。初地少證。即其意也。於中二。初正釋四諦慧。次如此下明觀成具行願等。初文二。先總立。次大經下釋。釋中又三先釋解惑因緣。次若是下釋成四種。三大經下釋無作。初文二。先釋。次相即。初又二。先迷次解初文者即苦集。言寶珠在體等者。涅槃第八如來性品雲譬。如王家有大力士眉間有金剛珠。與餘力士捔力觸珠尋沒膚中。都不自知是珠所在。其處有瘡命醫欲治。醫善方藥知瘡因珠入其珠入皮即便停住。醫問力士額珠何在。力士驚答額珠無耶將非幻化即便啼哭。醫慰力士不應愁苦。因鬥入體。今在皮中影現於外。鬥時毒盛不覺珠入。力士不信反怪醫欺。醫令執鏡乃自見珠。鬥瘡如集。入體如苦。鏡喻於道。珠喻於滅。唯有憂悲如但有三苦。無復歡喜如無圓解。若解瘡體即是珠體者。即知苦集即是法性。以不知故唯有苦集。道滅下相即可知。迷解在人體恆相即。次釋四者。體既相即。雖復名四體實非四。故言四非四也。圓融四諦秖是一實。於中二。初正明四諦體即。次四既非四無量下融通地前。初如文。次文者又二。先融次結成三諦。初文者收地前諸行無量亦非無量。何但無量亦非無量則住中空亦非空。次何但下結成三諦。先結。次引證。初文者攬前二諦非二諦故成中道雙亡雙照即結成三諦也。雙非即亡空亡假故。名為寂。正入秖是入中故名為照。而亡而照故曰雙流。不同通教但空偏假立雙流名。與而言之四教俱有雙流之位而行相各別。次引大品文者。先引。次寂滅下釋經意。初文者即是三智顯前亡照。經文初總標一切種智即寂滅相。從種種下論文釋也。名一切種智者結。次從寂滅相去今文釋經意也。遮流約智用。亡照約智體。從無心下轉釋智體。智體成就不須作意亡照而常任運而寂而知寂即是亡。知即是照。依次第義即在初地。不次第義應明六即。大經雲下釋無作中言無苦無諦是實者。涅槃十二雲。真實之法即是如來虛空佛性。文殊問言。若如是者。如來虛空及與佛性有何差別。佛言。有苦有諦有實(乃至道亦如是)善男子。如來非苦。非諦是實(虛空佛性亦爾)苦秖是俗。諦秖是真。實秖是中。今從勝說但雲是實。諸法皆爾是名無作。故經又雲。復次善男子。言真實者即是如來。如來者即是真實。真實者即是虛空。虛空者即是真實。真實者即是佛性。佛性者即是真實。故知虛空佛性秖是中道異名耳。四諦俱實故名無作。次明願行觀成具法中三。先略引。次引地持等廣釋離五怖畏等。三約大經廣明二十五三昧。初文又七。初明得無緣慈悲。次修色下明具道品。三遍舍下明具諸波羅蜜。四修此下結地名離五怖畏。五得入下明具二十五三昧。六我性即實性下明具真應二身。七此地下明具四德。初文言無緣慈者。慈具三種亦從勝說故雲無緣。具如止觀第六記。次文雲一切道品無不具足者。但具不思議念處一切諸法於念處中無不具足。今此四念處中但舉身念。餘三念處及六科皆略。枯榮如止觀第七記。三具諸度中若合十為六成無作六度。如止觀第二記。彼修此證。首楞嚴者。具如止觀第一第二記。八自在者。大論名八神變。大經名八自在我。言神變者。無而欻有有而欻無。言自在者。不謀而運一切無礙。故與大論義同而名小異。今略出經論以顯相狀。言八神變者。一能小。二能大。三能輕。四能自在。五能有主。六能遠至。七能動地。八能隨意所作。言作小者。令自他身及世界等極如微塵。大及輕舉準說可知。言自在者。謂大小長短等。言有主者。現為大人心無所下。言遠至者。有四種。一飛到。二此沒彼出。三不往而到四一念遍到十方。言地動者。謂六及十八。言隨意者。一身多身山壁直過履水火蹈虛空四大互為等。八自在者。大經二十雲一者能示一身多身數如微塵。二以塵身滿大千界。三以大千身輕舉遠到。四現無量類常居一國土。五諸根互用。六得一切法而無法想。七說一偈經無量劫。八身如虛空存沒隨宜不可窮覈。四明得名中初結地名。次離五怖畏中又二。先略標列。次大經下釋。用大經等意以申此文。然離畏之名實通大小。以三菩薩至聖位時皆能離五怖畏。三藏菩薩至第三僧祇即能離畏。是故此言通於大小。如雜含中亦云成就四力離五怖畏。五怖畏名與地持同。言四力者。一覺力。二進力。三無罪力。四四攝力。言覺力者。善不善罪不罪習近不習近卑法勝法分別法無分別法緣起法非緣起法。皆如實知是名覺力。精進力者。謂四正勤。無罪力者。謂三業無過。四攝力者。謂愛語等。若辨異者。其名雖同。寬狹巧拙長短曲直不無差別。次釋大經意者。一一皆先舉經。若言者並是引經。即無等言即是解釋。並可見下文復有地持及章安私釋故不復委論三昧三身四德等。次引地持等廣釋中又二。先引地持。次私釋。初文又二。先地持。次引地經地論同。初文中言眾具者。謂資身所須。夫有惡名者於他有求不能益他。故無求益彼常離惡名。我見是見惑。我想是愛惑。二惑若無故離死畏。此位必在實報土生。尚無方便及小乘惡道。況有界內四趣惡道。大眾畏可知。次地經同者又二。初引同。次十地下以論三業料簡。初言同者華嚴十地品同也。經釋初歡喜地中離五怖畏雲。是菩薩離我相故尚不貪身況所用物。故無不活畏。復作是念。我若死已所生必見諸佛菩薩。故無惡道畏。我所志樂無與等者何況有勝。故無大眾威德畏。心不希望恭敬供養。我當供養供給一切眾生。故無惡名畏。遠離我見無我想故無有死畏。又廣發諸願。一一願下皆雲廣大如法界。究竟若虛空。盡未來際。盡一切劫。然此諸願以十大願為首。又以十不可盡法與眾生願。何等為十。一者眾生不可盡(下九略不可盡字)二世界。三虛空。四法界。五涅槃。六佛土。七佛智。八心所起九起智。十世間轉法輪。若眾生等盡我願乃盡(上九句皆爾)而眾生不可盡乃至轉法輪不可盡。我諸願善根亦不可盡。乃至第十地。一一地中皆是解脫月請乃說。第二地說觀十善。第三地說觀多聞。第四地說作循身觀四住處乃至八道。第五地說知四諦及知諸世間法。第六地說十二緣觀。第七地說觀佛功德起方便行。第八地說一切佛現身觀。莫捨忍門勸觀常住。入無功用心。是菩薩現十種身。謂於眾生身作己身國土身業報身聲聞身辟支佛身菩薩身佛身智身法身虛空身。次國土身作頭亦如是。乃至虛空身作頭亦如是。乃成百身。第九地說知一切法差別。知四乘相為眾生說。四乘相者。謂聲聞乘相。支佛乘相。菩薩乘相。佛乘相。第十地亦云知四乘相。乃至差別樂說一切法門無邊法門。以此驗知是別教地相。故至第八地始觀十種身。今文依地論略釋。與大經初地離五怖畏得二十五三昧同。次料簡中二。先引論文。次解釋。言愛善道等及無愛憎身者。不於善道起愛惡道起憎名無惡道畏。不於善惡身起愛憎名無死畏。私謂去章安三釋。初一番約離五怖畏故無作苦集壞。為顯圓道滅故故雲無作。縱使地前行次第行至此據位亦是無作苦集諦壞。準此應雲離界內外兩五怖畏。同體我想不生無界內外依報愛故離兩處不活畏。既得常身欲常饒益十界眾生故離九界惡名之畏。於同體我見我想不生故離分段變易二死畏。於實報土中受生必常與捨那佛法身菩薩共會故。無方便教惡道畏也。既得法身無過上者。故離大眾威德畏。次番約壞二十五有因果故苦集壞道滅立。後番約四諦立故四德成。此之三番宛轉相成。離五怖者由有因果壞。有因果壞故四德成就。又應約分段三有乃至因緣三有方稱文意。又作此釋者。意顯怖畏不可孤離。四德不可孤立。乃並由於無作四諦。亦由破於三有因果。三從今釋去引經廣釋。即大師自釋。此二十五三昧即大經釋聖行文末在第十三卷中具足列名。於中二先正釋。次釋疑。初又二。先通釋別名意。次通釋下正釋。初文中二。初正明四意。次雖有下簡示。初文四義即四悉意。次第對四意如文。言隨時等四名者。此二十五名皆是。隨時趣爾而立。即是通意。故世界義通下三悉已下三名即是別意。言隨義便者如月光日光青黃白等。言對治者如熱焰不退歡喜等。言依理者如常樂我等。故知四義即是四悉意也。次簡示中言多用對治者。於前四義對治意多。如隨便及理猶兼對治。如日光三昧。初出於東即是隨便。日能破暗即是對治。月光青等準此可知。唯有注雨一向純是生善意也常樂我等名雖似理。義而求之。既三諦常破於三常。以三諦樂破於二苦。以三諦我破不自在。故知此三亦兼用對治是故雲多。次正釋中又二。先釋通意。次各各別釋。以通冠別令別可解。初言二十五名各四意者。此之四意不出五行從始至終。初意者。菩薩發心本破自他諸有過患。過患者何。謂一一有各有三惑及以業相。第二意者。菩薩為破自他過患。最初發心脩習梵行起四弘誓。第三意者。發弘誓已。脩於聖行以填弘願。至初地時聖梵兩行。一分成就證第一義天。從是已後方名天行。第四意者。自行既成以本梵行利益於他。即病兒兩行。次二十五相者。為欲別別銷名示相重廣釋耳。言一一皆爾者。且約教道歷有示相。菩薩元初委知諸有諸過患已。而達諸有四德妙理。總起四弘修於五行。自觀三諦行成化物。若得此意。以總冠別文義冷然。次廣釋二十五相中言其一至其四者。即向通釋四意次第對之至下漸略。以廣照之或兩字三字以示一意。尋之可見。故初注雲不委記也。於正釋中三。初廣釋二十五相。次此二十五皆稱下釋通名。三無畏地下總以妙用結之。初文自為二十五段。初地獄中雲婆藪者。方等陀羅尼經第一卷雲。爾時婆藪從地獄出。將九十二億諸罪人輩來詣娑婆世界。十方亦然。爾時文殊語舍利弗。此諸罪人佛未出時造不善行經歷地獄。因於華聚放大光明。承光從於阿鼻獄出。舍利弗言。久聞佛說此婆藪仙作不善行入於地獄。雲何今說出於地獄得值如來。佛言。為欲破一切眾生計定受果報故。善男子。勿謂婆藪是地獄人。何者。婆者言天。藪者言慧。雲何天慧之人地獄受苦。又婆者言廣。藪者言通廣通一切究竟。住於地獄受苦終無是事。又婆者言高。藪者言妙。婆言斷。藪言智。婆言剛。藪言柔。婆言慈。藪言悲等。廣如初句。經仍廣明殺羊初緣。當知婆藪非聊爾人也。調達者。示造三逆現墮地獄。令無量人不敢造逆。當知並是無垢之力也。又示逆中諸行不同有示不迴心者如調達伽離。或示迴心如闍王央掘。又迴心中有障動機發如闍王。有障不動而機發如央掘。示不迴心中有發跡如調達。有不發跡如伽離。又發跡中有與記如調達。有不與記如婆藪。婆藪雖不與記引地獄眾聽方等經。當知皆非實惡人也。餘例可知。下去一一文中言過患者。若以三惑為過二十五有無殊。若委論之從人性行即諸地不無差降。於見思中見無差降。思惑稍殊。從初禪去地地漸輕。如初禪人無慾思惑乃至非想無八地欲。若論惡業其名更近。據理秖應在於四趣。今文通至東西二洲。北洲已去但名果報。報名則通。惡業名重故至北洲捨別用通。通名輕故。又準下感應妙中機名應名各有三義。今且從略各存一義。至下二十五感應中。則一一言之。可發關宜赴對應之。又菩薩三業無非益物。今文但雲示身說法不雲意者。用彼二業不差物機即意之善巧也。故妙音觀音中雲應以何身而得度者。即現其身而為說法。又雲。以應以之言為意業者。應以秖是與機不差故也。又下感應中料簡慈悲三世不同。應有法應不同。機復善惡差別。今但直列當知意通。乃至十界文互亦爾(云云)。文雖在下應預知之。於一有中廣思其相。開拓演布使聽者曠懷。則二十四有冷然自照。若不爾者。將何得名學無緣慈。將何以為圓破有行。義雖次第。依於證道預說何妨。一一皆言破者。次第在初地已上。初地分成。成遂初心故雲本法功德。為龍者。如輸皮全蟻。如止觀第七記。亦如難陀娑竭之流並是大權菩薩。為象者。如菩薩昔為□象自折己牙以惠獵者。鵽鳥者。鵽鳥名也。的刮反。亦篤括反。其狀如雉。爾雅雲狀如鴿。鼠腳無後指。噉母鳥。出沙漠。大論十四雲。迦頻闍羅鳥有二親友謂猴及象。遞推為尊(云云)。相載遊行見者生愧。廣如論文。大鷲者。大經第四如來於閻浮提示作五逆天魔外道及女人等。又我示現久住塚間作大鷲身度諸飛鳥。眾生謂我實是鷲身。為欲度脫諸鷲鳥故如是示現。鷲者。說文雲。黑色多子。手出香色乳者。請觀音雲。現身作餓鬼手出香色乳等。乃至遊戲於五道。故彼經五道偈後總結雲。大慈大悲心遊戲於五道。恆以善習慧無上勝方便。普教一切眾令離生死苦。常得安樂處到於涅槃岸。餓鬼飢渴逼施令得飽滿。或遊戲地獄。或處畜生中化作畜生形。教以大智慧令發無上心。或處阿脩羅較言調伏心。令除憍慢習疾至無為岸。大論第十雲。餓鬼常食糞尿洟唾嘔吐蕩滌餘汁。言淨於三毒根者。亦請觀音偈。破四動者。謂果報及三惑成三不動者。動則兼業諦但有三。業及見思同入俗諦所破故也。諸有皆是。二禪用雙三昧者。寄此兩支以立雙名。雙空謂見思俱空。雙假謂入見假思假。雙中謂於見思同入法界。又以中道雙照雙亡故名雙中。次釋通名中又二。先釋。次大經下引大經意釋成第三文者。無畏地中雲種種力用者。明不思議用。如止觀第五記釋不思議境中。不動而遠即其妙義者。指別初地證法性理名之為妙。乃成教行粗而證妙。義似開顯。非開權顯實之妙。次料簡中二。先問答料簡。次融會初。文又二。先問次答中引法華雲四意具足者。第三卷經破有已下四行偈文四意具足。初破有等二句對治意。隨眾生下一行二句世界意。有智下一行為人意。是故下一行第一義意。是故前文四悉立名。又以此文銷諸三昧四種義者。所破之有即是諸有過患。能破即是本法功德。法王即是結行成就。隨眾生欲即是慈悲破有。次引涅槃明菩薩破有等以融會者。一者佛與菩薩因果之別。二者菩薩顯次第行。佛即顯於不次第行。問。菩薩在因法王是果。菩薩是果即是法王。何足顯於圓別兩義。答。雖是因果。彼是別因。此是圓果。借人標教定非圓因。況以義推及經部驗。別圓自顯何須致疑。何者。涅槃義通方便別以如來標圓。此經顯實開權更無三教方便。以此推驗圓別自分。是故菩薩從初地來分分破有。如來究竟故名法王。次明梵行者。始從初心發大慈悲以行填願。來至初地方一分成。爾時慈悲方名梵行。於中為九。初釋名。次以此下功能名立。三菩薩下得名之由。四非餘下簡非破邪。五以今下結歸正體。六大經下引證無緣。七若依下顯圓辨異。八慈若不具下反以偏顯圓。九以功能結名。此之九文一一皆須約中理破無明無緣慈悲為利他故而為拔與方應此文。經釋聖行盡第十三至第十四卷初。明梵行品盡第十八卷。品初釋七善。次廣釋四無量心。既以眾生緣等三。釋慈無量。餘三準例亦應具三。故此中所引並在梵行品內。顯次第邊判屬福德故雲法聚。若無緣慈稱三諦理則非復福德。約與拔邊仍屬福德。故今文中須且屬福。然體是中道故初文雲無二邊愛見等。愛見是有邊證得是無邊。從初以來緣於中淨而起慈悲故名梵行。言喜捨者。見諸眾生已離二死得中道樂而生歡喜。恐墜二邊常於眾生起法界想名之為捨。三天行者。涅槃不釋指在雜華即華嚴也。若大論中指華嚴經名不思議經。當知並是隨翻譯者取名各別其義不殊。所以彼經從初地已上並是天行所攝。若從初住得二十五三昧。即從此位皆天行攝。經兼二意故初後更顯。若次第意至初地時方證無生於中為三。初約釋名辨位。次菩薩下明天行所到。三天行下對餘四行以辨有行之由。初文言道前等者。道謂自行真實之道。未契實道真如在纏故名為理。故以地前名為道前。初地已上已證實理。復由此理成於後行。初證已後究竟已前並名道中。由此地行理究竟顯已。顯之理名為道後。自行證後故名道後。今以初地所顯之理。復結成於第二地行故雲天行。次文破十重已天行方息。第三文言慧莊嚴等者。一一地中皆以中慧莊嚴中理依真修行也。第四嬰兒行者在第十八文末。今文所列具如經文。但大經文先列不次第行。次明次第。今文先明次第者為成前漸後頓故爾。雖前後不同並是為顯不次第耳。於中為三。初正釋。次判。三開。初文為五。初正明行體。次天行下與天行對辨冥顯不同。三眾生下明用行意。四慈善下明機感之相。五漸修下正出行相。初文者福謂梵行位位慈悲。慧謂天行地地觀照。二三四文可見。五行相者。彼經初列圓教文雲。言嬰兒者不能起住去來語言。章安釋雲。不起即常。不住即淨。不去來即我。不語言即樂。即最後文是。次明次第具如此文。先漸後頓。漸中二。先列次引經釋成。初文二。先釋次結。釋中初人天次藏次通後別。結文中言俯同群小等者。肇雲仰攀玄根俯提弱喪。初句是上求。下句是下化。理為道本故雲玄根。嬰兒失故鄉故名為弱喪。方便善微名為嬰兒。本有真如名為故鄉。今用彼意故雲俯提。次引經釋成中。先藏次通次別等菩薩又次人天後二乘疏釋意同。後文又雲又嬰兒者。厭生死苦則為說二乘樂。以是故知有斷不斷真不真得不得脩不脩。後文無譬。觀文似如用前所釋隨機而說。故知乃取別教初地已前圓教初住已前皆名嬰兒。初言婆□者如前釋。次雲判開例可解者。例前諸文。約教約味前粗後妙開粗即妙亦應可解。慧聖行及梵天行不雲判開。若至其位即雲用者何耶。聖行如前說。梵天並是初證法無淺深故無判開。若判者且約梵行從因為論。諸地慈悲遞判可爾。今雲同小既從人天終至圓教。初心行者同名嬰兒。故得於茲以用判等。五明病行者嬰兒行後無病行文。自古講者指前第十卷中現病品文以為病行。彼文具釋三障三毒。次明作五無間。譭謗正法作一闡提。後廣比決如來具足常樂我淨。迦葉次引諸力為難。小大及青牛凡野二四牙雪山香青黃赤白山優缽拘物分陀利(已上是象)人中之力士並及缽揵提。八臂那羅延如是十十增劣十住一節。雲何如來如彼嬰兒。如來因為迦葉。廣說我無始來已離病身等。下文又列三種病人。謂五無間誹謗正法作一闡提。又有五種病人。謂八六四二及十千等。並是示為惡行故也。故與漸次嬰兒行同。若準今意例嬰兒行既遍大小。病行同惡理亦應遍。於中為二。先釋。次是故下結。初文為五。初明行之所依。次若始下明有行之由。三今同下與嬰兒行對辨。四以眾生下明有病之緣。五或遊戲下正明行相。前四如文。行相中雲金鏘等者。大論中如來示有九惱。四如今文。冬至前後八夜寒風破竹索衣。熱病求乳如乳光經具如後。又有調達出血。旃遮女謗。乞食不得空缽而還。琉璃害釋佛時頭痛。及雙林背痛等。若興起行經有七宿緣。謂金鏘馬麥頭痛背痛出血女謗苦行。廣如彼經。次料簡中二。先問次答。初問聖行證三地等者。經中戒聖行文末結雲即得證於初不動地。定聖行文末結雲證堪忍地。慧聖行文末結雲證無所畏地。故今判雲從淺至深。若不次第一心中證故非條然。梵行者慈悲喜文末結雲證一子地。次所文末結雲證空平等地。前三是事。後一是理。故今判雲行有事理故證二地故以為難次答中為三。初約因果別故有證無證。次又有下約別圓。以判。三又地前下明圓別互融。初二如文。互融中二。初明互融以顯文意。次還約別釋以辨文相。初言地前非不脩圓顯圓義也。登地非無有別顯別義也。仍依教道故登地猶別次。仍依文別判者又二。初明地前顯別。次明登地同圓。初文者如向問中所釋從淺至深三地至果各得其名。是故聖行三地各證。當知地前戒定兩行雖復立名。未若初地與無畏同結故雲至深。次明登地同圓者。即是融前地前諸行。又為四。初融前三地。至初地時並從果攝從勝立此三地之名。次無畏地下。即此三地得名之由。至初地時具四德故得三地名。得非前後故三地同時。三明別圓之意為二。先法次譬。譬中雲朝三暮四者。莊周明狙公賦杼。杼字似與反。亦可甚與反。即斟酌也非今所用字即從手。今所用者字應從木亦云栗也。狙者猿也。說文雲玃屬。賦者布與也。亦平量也。朝三暮四眾狙皆怒。朝四暮三眾狙皆悅。司馬彪曰。三升四升數則不別用時不同。今地前地上明圓明別亦復如是。赴機說異理實無差。四從登地去融前五行自他因果各別。今至初地前次第行至此同成地地中法。盡成地地五行之相。又三。初融自行。次融化他。三誡勸。自行是聖行天行。至初地時同成初地天行故也。次融化他中二。梵行是化他根本。病兒是化他之相。亦是體用。故此三行至初地時同成初地化他體用也。三佛地下誡勸。次明圓五行中二。初約教。次觀心。初文又四。初引經立行。次此大下判因果。三舉此斥偏。四若圓行下正明圓行。初二如文。三斥中雲過茶可說者。別妙覺後猶有實位故可說也。四正明中四。初略立。次如大論下引證。三此經下引同。四今依下依今經廣釋行相。初如文。次引二文證者。初大論如文。次大品文中雲行生脩者。大論八十先舉經雲須菩提白佛。菩薩雲何行般若波羅蜜。雲何生般若波羅蜜。雲何修般若波羅蜜。佛言。色是寂滅故色是虛誑故色不實故應行應生應修般若波羅蜜。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須菩提又問。行生脩為幾時。佛言。初發心乃至坐道場行般若波羅蜜生般若波羅蜜修般若波羅蜜。既言初後俱行生脩即圓義也。故知即行時生生故復脩。故經復雲。須菩提言。次第心中應行生脩等耶。佛言。常不離薩婆若心不令餘念得入為行為生為脩。若心心數法不行為行為生為脩。有人釋雲行在乾慧地生在無生忍脩在無生忍後。此通意耳。若準通意例別可知。並非今所用。三引同中又三。初就因果互現故義同。次入室下人法互舉故義同。三涅槃下次不次互現故義同。如前所會。四依今經中三。初標。次文雲下略對。三雲何下廣釋。初如文。次對中二。先略對。次此五行下融通顯妙。既同一實五一不二故不相作。五一灼然故非合。其體無二故非離。不見此意雲何欲脩四安樂耶。法華三昧行實無憑。三廣釋中為二。初引文以釋五行。次又復觀下例以五行用銷諸文。初文者五行自為五文。初聖行中亦三。謂戒定慧。初戒聖行中雲以圓心離十惱亂者。安樂行中脩止觀安樂行應離十惱亂。一者毫勢謂國王王子。二者邪人法謂路逆路。三者兇戲。四者旃陀羅。五二乘六欲想。七不男。八危害謂獨入他家。九譏嫌。十畜養。所離雖近能離妙故。天行中言觀一切空等者。彼第一安樂行疏以十八空銷十八句。故知畢竟中空即是所觀即天然理也。次嬰兒病行中。忍惡名病。柔和名嬰兒。遮喧遮靜等者。喧靜譬二諦。二諦望中猶名為辱。中忍能遮故雲忍辱。辱即病也。文雲下重引文證二行。言能為下劣等者。能為二乘下劣不弊不淨垢衣故雲忍於斯事。方便附近同其事業。即是同二乘小善也。次以五行用消諸文者。並是初地所用所證所照法門。又為二。初正消初地諸法。次消前來諸境。初文又二。初正消。次若漸引下與別對辨。初文又為三。初消十界。次又一心下消三諦三昧三。又如來下消慈悲破有。初文二釋結。初文者。十界皆理故是天行。九界猶苦故起悲。唯佛界樂故起慈。同九惡示九善名病兒兩行。聖行可知。當知秖是一心十界即空假中五行具足。次消三諦三昧又二。先正對五行。次以三諦以對二十五有過患。初文者。次第行中既至初地成王三昧。今一心中亦三昧具足。次消自行圓破二十五有過患者。故能於一心中圓破眾生二十五有能令眾生所見不同。雖復不同不出三諦。三消慈悲破有中皆有引經對釋可知。言示種種身至如癡者。病行同惡。始從阿鼻乃至等覺一品無明。皆名病行。能於其中現極惡身故雲如聾如啞。說極惡法故雲如狂如癡。言踞師子床等者。圓滿報身安處空理無復通別之惑。亦無八魔等畏名師子床。寶幾承足者。定慧為足。實諦為幾。即無生定慧依真如境也。經又雲婆羅門者八地已上。剎利者七地已還。居士者凡夫。商估者諸菩薩等現於三土此往他方他方來此。出入者。二而不二是入。不二而二是出。又不二而二是入。二而不二是出。又無量還一為入。一中無量為出。應釋出所以(云云)次對教以明機見別故令法不同故與圓對辨。入圓等證者。前文漸引。今明頓入。教道雖有初地之殊。證道無別同成一圓。為顯別圓初入之門者。地前仍存權說故立前後二文。依前則次第修於二觀。依後則三觀圓修。有此不同故成二別。次消前來諸境智者。亦應消前增數等行文無者。略亦可已在五行中收今始從因緣終至一諦。前諸境智若開顯已同成一法。故今明行還消前來諸境諸智。對今不可思議之行一行一切行令使同與境智俱成一切行一行。初對因緣者。戒是色故以不思議色對不思議戒。不思議業滅成不思議定。不思議惑滅成不思議智。理無異相故名天行。圓真聖行者。且以畢竟空邊名聖行也。即空即中故雲圓真之理。俗諦中具一切法。且取善邊屬戒聖行攝。真諦中禪意亦如是。餘文細思對之可見。次約觀心中為七。初明來意。次即觀下正釋三初心下稱歎即五品位。四初心下況歎。五地持下引地持釋入位相。六當知下結位。七是為下辨異。初二三四如文。五引地持中雲自性等者九種大禪自性居初。於此禪中能發第二一切禪也。自性位在地前。一切禪位在初地。三昧具足。三昧是總行。五行是別行。五行皆依三諦三昧故至初地三昧滿也。言現法樂者現受法性之樂。種種事禪同一真性。故雲種性三摩跋提。利生屬俗故引此文證三諦也。次當知次第下判。三若開下開。還望次第若判若開。此中無可開也。次料簡中言扶戒定慧者。事戒事定。前三教慧並為扶事法故。具如止觀對治助開中說。今時行者或一向尚理則謂己均聖及執實謗權。或一向尚事則推功高位及謗實許權。既處末代不思聖旨其誰不墮斯之二失。得法華意則初後俱頓。請揣心撫臆自曉沈浮。◎   法華玄義釋籤卷第九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717 法華玄義釋籤   法華玄義釋籤卷第十   天台沙門湛然述   ◎第四位妙為四。初明來意。次但位下略敘諸位權實。三今經下略述今經。四小草下依經廣解。初文中言體宗用足者。境體也。行宗也。智用也。次文中言地攝等論別敘一途者。此等多是別教一門義不兼於大小。方等諸經明位委悉不及瓔珞。般若諸經明位委悉不及仁王。然瓔珞偏存別門。仁王多在圓別及含通意。而並不明辨位之意。尚不辨粗妙何況論開故。知但是當味明義而不辨於始終位意。所言意者諸教何故權實不同。諸味何故增減差異。謂施開廢等即其意也。三今經者。先略敘意。次略屬對。初中今經明位雖即不及彼之二經明位似細。而今經義兼大小及開判等則諸經未明。何者。如序天雨四華。方便開示悟入。譬喻遊於四方。化城五百由旬。並跡門實位也。草菴化城三草二木並跡門權位也。分別功德始從無生即初住也。乃至一生即等覺也。此亦本實位也。菴城被廢唯存渚宅。草木並依一地一雨。此是會諸權位鹹歸一實故雲粗判權實文。不盡度者。相傳雲西方法華布一由旬。次屬對中二。初引經。次屬對。四廣釋者。文中自分三草二木及以一實以為六位。初小草中三。初略引經以立。次辨其因果。三人位下正釋。釋中二。謂人天。人中三。初辨其因。次下品下略明其果。三皆是下重明人主。初如文。次文中人位四輪者。俱捨雲金銀銅鐵輪一二三四洲。鐵輪王一洲。乃至金輪王四洲。夫輪王者先行七法。一給施貧乏。二敬民孝養。三四時八節以祭四海。四時修忍辱。五六七除三毒。然後沐浴受齋發誓等。次神寶自應等。人主秖是福中之最。為福之最故報為人主。次明天位自分三界諸天不同。於中先略敘三界天因。次正釋。釋中初四王有四十住處。略依正法念明四王住處。持鬘天者。俱捨雲。堅守及持鬘。恆憍大王眾。如次居四級。亦住餘七山。身量壽命具如俱捨世品。四天王者。大論雲。東方提頭賴吒秦言持國主。南方毘留離秦言增長主。西方毘留波叉秦言雜主。北方毘沙門秦言多聞主。此四為王主四天下。四級各有十住處。此四十天名皆從因行而立。三歸者準希有經中廣校量三歸功德雲教四天下及六欲天得四果。不如三歸依功德多。又如增一中有忉利天子五衰相現當生豬中愁憂之聲聞於天帝。天帝聞之喚來告曰。汝可三歸。即時如教便免生豬。佛說偈雲諸有歸依佛不墜三惡趣。盡漏處人天便當至涅槃。三自歸已生長者家還得出家成於無學。文雲十拍手者。恐是先持性戒加爾所時受三歸依尋即命終故得此報。依心不雜故得白名。天勝輪王理數然耳。言十六倍者從勝歸故。山河流出者。經中一切皆雲流河。乃至亦有酒河等。此四十天並須委悉以其因行而消果名(云云)。峻崖者。河濟難度故。果命者。淨戒如果。又種果樹塔福最多白為色本。如華見者皆生歡喜。以水滅火行慈悲道。和瞋諍故愛慾。說法會生善境故。見淨田故。動信心意。令他歡喜如樂遊戲。比因釋名準此可知。日行天外道說為日曜等者。外人又計北方星不沒者。又立世阿毘曇有外道計大地恆去不息。佛破雲擲物向前物應向後。又有計雲地恆墜下。佛言擲物向上應不至地。有計星不移地自動轉。佛言射應不至堋。六欲天因應具十善。今雲不殺乃至七戒者。具受分持所持增上故得名耳。世間戒者譏嫌戒也。餘有諸天壽命身量等具如俱捨婆沙。此為略知次位不事廣論。中草位中二。先定人以判因果。次正釋。釋中三。先破古。次略示二論。三廣釋有門二十七賢聖者。中阿含三十福田經。長者問佛福田有幾。佛言學人有十八。無學有九。學十八者。謂信行。法行。信解。見得。身證家家。一種子。向初果。得初果。向二果。二果。向三果。三果。及五種含。謂中生行不行上流。九無學者。思進退不退不動住護慧俱。俱捨文同應更檢成論。正釋中二。先標。次釋。釋中即二乘也。初聲聞中先賢。次聖。初賢中二。先列。次釋。釋中三。先釋名次功能。三正釋功能中七賢位已於智妙中略辨。今雲愛見四諦者秖是愛見二惑所依。雖有愛見皆屬於見。具如八十八使中說。正釋中文自為七。初五停治五障。具如止觀第七對治中。言苦諦為初門者。後文以支佛集諦為初門。聲聞苦諦在初復初觀四念處故。支佛無明居因緣首。初破愛取有故。境總觀總者。以四觀通觀四境。境別觀總者。於一一境四觀觀之。境總觀別者。以一一觀總觀四境。三二類知。煖等諸文智中已辨。今明次位略知深淺仍略於彼。若欲廣知應尋諸論。七聖者又三。列位。釋名。正釋。廣開具如婆沙俱捨。今文極略足判淺深。釋名中雲苦忍明發捨凡入聖者。至苦忍已次第無間必入初果。今從後說通雲聖人三結八十八使七生如止觀第六記。中般為三者。謂速非速久住。準俱捨論總為九種。謂三各分三。謂中生上流也。有行無行生色界已方般涅槃並生般攝。言中三者。謂速非速經久。如迸火星以喻三義思之可知。並於中陰論速非速等。生有三者。一生約速立。二有行約非速立。三無行約經久立。並生色界已論速等也。上流三者。一全超約速立。二半超約非速立。三遍沒約經久立。從初色至色末始終有此三人不同。如是三九由業惑根異。言業異者。造順現業成中般。造順生業成生般。造順後業成上流般。言惑三者下品惑成中般。中品惑成生般。上品惑成上流般。言根別者。上根中般。中根生般。下根上流般。斷上下分結者。言五上分者。謂掉慢無明色染無色染。言五下分者。謂身見戒取疑貪瞋。故俱捨雲由二不超欲謂貪瞋。由三復還下謂身見戒取疑滅盡定如止觀第九記。釋論二十二。釋四雙八輩十攝十七。但雲那含有十一種。五種正是阿那含。六種阿羅漢向攝。那含五種者。恐是現般一中般三速非速久住。生般一。六種阿羅漢向者。謂有行無行全超半超遍沒無色(此私對之)。更加初果向初果二果向二果三果向三果為十七。毘曇一萬二千九百六十種者。雜阿毘曇雲。阿那含者或五及七八。五謂中生有行無行上流。七謂於中般更分三如迸火星喻。八者。謂五上加現無色及不定。且從五種說謂色五種。從根分十五。謂上中下各五故。約地成二十四禪各五故約性有三十。謂退思護住進不動。謂種性各五故。處有八十梵眾至尼吒十六處各五故。每一種那含。有二千五百九十二。何者。約十六處成十六人。約種性六成六倍增之合九十六。約根有三。三倍增之成二百八十八。更以九離欲人九倍增之成二千五百九十二人。一人既爾。五種那含又五倍增之成一萬二千九百六十種(論文難見故今略出)言九離欲者。謂離欲界九品惑以為九人也。羅漢有五種者。依婆沙略釋雲言退法者謂退思法心生厭故。言思法者。持刀欲自害故。言護法者。於已解脫心生愛樂善守護故。言住法者。不退不進故。言進法者。能進至不動故。言不動者。住本不動故。問退法必退耶。乃至進法必進耶。答或有說者不必退乃至不必進。以是事故羅漢有五種。故作是說退不必退乃至進不必進。問若然何故名退乃至進。答退者是退性。乃至進者是進性。以有五種性故羅漢有五種。並法行一人名不動故有六種阿羅漢也。若退果者牽於斯那二果亦失。至初果住法爾然也。此生之中必得不疑。猶如勝人平地顛墜四顧遠望不有他人見我倒不即能自起。極至臨終亦得無學故也。得滅定人因中既修性共念處。至果時但名俱解脫人。以未修緣念終非無疑解脫也。盡智者。謂見苦已斷乃至道亦如是。無生智者不復更斷。無學等見者得世智亦名等智。婆沙雲所作已辦名盡智。從無學因生。名無生智。又曾得而得名為盡智。未曾得而得名無生智。又雲解脫道所攝名為盡智。勝進道所攝名為無生智。又雲盡智有五種羅漢。無生智唯一種謂不動。此即從根不論解脫道等。又無學等見者。一切羅漢等有此見。自知我是阿羅漢果等有此見故名等見。重空三昧者。謂空空三昧。無相無相三昧。無作無作三昧。空是聖法復修於空擊前聖法故名為重。沙門那者。沙門此雲乏。那者此雲道。支佛集諦為初門者。三乘之人通緣四諦但有總別之異。以隨義便故初門不同。順四諦義故苦諦為初門。順十二緣義故集諦為初門。順六度義故道諦為初門。並三藏義也。通教三乘以界內滅諦為初門。別教菩薩以界外道諦為初門。圓教菩薩以界外滅諦為初門。三藏六度緣起及衍人斥小具如止觀第三記。於三藏菩薩為二。初立門。次明位為三。初三祇位。次百劫位。三佛果位。於中分凡聖位如文。具如止觀記。次通教三乘共位為二。初明三乘同異。次正明位文自分二。初共位如前。次義者文自為二。初二中二。初明立位意。次乾慧下正釋初文又二。先指文。次立意。次正釋者。文相稍廣於止觀中。若讀彼文須知此意。於中二。先釋。次結判。釋中自為十。初乾慧地為四。初通立共意。次而菩薩下立別意。三釋四弘相。四從是為下辨異。釋四弘中。初誓廣。次三誓略。初誓又二。初釋。次引證次性地中三。初立共意。次而菩薩下釋行相立別意。三如三藏下判位辨異。次八人見地為三。初立共意。次而菩薩下正釋。三何者下明立忍所以。次復次下明薄地為三。初立共意。次而二乘下斥二乘。三菩薩下正釋。言遊戲神通具如止觀第五記。次阿那含下明離欲地為四。初立共意。次斥二乘。三菩薩能下正釋。四所以下明立地所以辨不同之相。初三如文。辨不同中二。初明觀諦用智不同。次故大論下引論證菩薩立名。次阿羅漢地去明已辦地為二。初辨異。次引證。次支佛下明支佛地。指同羅漢故雲亦如是。次明菩薩地為四。初略立。次略辨。三是則下略釋。十地猶受菩薩之名復名為佛地者。以佛地邊有菩薩地名。故知始終皆有菩薩位。故雲別為菩薩。四齊此下辨盡不盡。次過菩薩下釋佛地為二。初略立。次五相下辨異。於中三異。涅槃異中言留舍利者。若下本門中通佛亦言同入灰斷者。當教二義不定故。利鈍菩薩所見不同故。次簡名別義通及為菩薩立忍名等具如止觀第六記。今文為二。初釋。次料簡。初文為四。初來意。次列別位。三對位四是則下結。初二如文。三對位中前九地如文。至佛地中先指前文。通教十地於別但名菩薩地也。次此佛下與三藏辨同異。言三藏佛一日三時照機者。諸部阿含及大論皆有此說。雲佛一日三時入定求可度機。以約教門不能常見故也。亦如摩耶經阿難近在於後而便問言阿難今者為在何許又問祇洹何故多烏小近尚自不知豈能任運常照。次料簡中初問可解。答中明此通位教相多異致使人師各據一途。於中二。先見。次思。初中三。先出同異。次但通教下難。三若斷下縱。次思惑中二。先出異。次兼前總判。略雲不可定執者。通義不可定判。教門利他時長機雜故。令爾也。次問答中三。先略判。次何者下釋。三此乃下正判。次問者。問大論三處明燋炷等者。謂乾慧地。初地。初住。大論四十八明四十二字門即初住已上也。第四十九明菩薩初歡喜地乃至法雲地廣明修治地業。續此文後即雲復次地有二種。一者但菩薩地。二者共菩薩地。所謂乾慧地乃至佛地。故知三教明矣。故知此中問意與止觀稍似有殊。此以三教為問。見地燋炷置而不論。若得此意則止觀文宛然自別。次問利人應無十地者。問意利人既於初地斷見。應二地乃至四地斷思。六七地成佛。是則無十地耶。答意者教門具有。於利人不制。秖如超果得阿羅漢可令餘三果亦無人耶。次問意者別圓若有利人應在地前住前燋炷耶。答意者雖有利鈍斷位必定次別位為大樹者為三。標章。列門。正釋。初二如文。釋中有三。初又為六。初得名。次位法所依。三無量下通列。四別教下判。五然下判傍正。六既有下結示不同。前二可知。三通列中三。先舉四數。次有無量下列四法。三雲何下釋四法。初二如文。釋意者所以四教斷伏皆名無量。若斷若伏相狀非一故通名之。此中皆約菩薩故也。初如三藏雲伏見思即指菩薩。今明無量多在出假故。且置二乘故。通教中亦指出假。助謂助別。別教中雲內外四諦者。當知別人具四四諦。言乃有斷無明義者。若據始終雖登地斷。既證道同圓當知教道有斷義耳。故今從事且判地前屬於別教則迴向中伏望於圓理故得事名。圓人破無明位長故指初住去以為無量四判。五傍正者。約別教始終以判可知。六結示同異中二。初略示。次若華嚴下示教不同。於中為三。先列教。次又斷下明教相不同。三所以然者下明不同意初又二。先經。次論。十地論唯釋華嚴十地品。攝大乘第七釋第四因果勝相中亦但明歡喜等十地而已。地持中明種性等六位。如止觀第五所引論文。十住婆沙。初文但明十地而已。次釋地相亦無諸位。大論略出通別文但引例。故知諸論明位粗略。次明教相斷伏不同如文。三明意中二。先明聖教大意。次今若下明今家用聖教意。又四。初總列大意。意在為成初心行人入道正意。若無位次將何以為聞賢思齊。將何以越增上慢罪。若赴機異轍任彼所忻。故使如上參差不等。若為成初心教觀故且用三經。次諸聖下誡勸修行。三今判下正示用三經意。是故今家不同世人解釋經論但依法相列位而已。今一家別位若不依纓珞則位無始終。若不依大品則諸位全無斷惑高下用觀分齊。若不依涅槃則菩薩願行淺深相狀遠近莫知。三經相成佛旨無失。四釋三文自為三。初依纓珞仁王中言前四時般若者。古判般若總有五時。一摩訶。二金剛。三天王。四光讚。五仁王。此亦未可全用。雖然摩訶定在仁王之前。何以知然。仁王雲如來成道二十九年先已為我說摩訶般若。故知仁王在後明矣。若光讚經準諸經目錄。弘始五年四月二十三日譯大品竟二十七卷成者是也。後竺法護晉太康元年譯上帙為光讚。又朱仕衡譯為二十卷。名放光般若。羅什又重譯為十卷名小品。支讖又譯為十卷名道行。又有人譯為五卷名大明度。又有人譯略光讚名大明度。又有人譯略光讚名大智無極。又有人譯名大品。當知光讚秖是大品上帙在後譯之故不可以為別時義也。為是義故與仁王天王而為次第者未可全用。法華意雖該攝且名位不彰故但用二經。言地持九種戒定慧者。論文既雲六度皆九。今但雲三者或以三攝六。或略舉三要。然諸位功用願行法相斷惑品類被物廣狹依土淨穢示跡多少真應優劣對當法門等非可具列。是故今文但明一轍所以不暇廣明法相。今順文體亦不委曲廣尋經論恐添雜本文故知依此文相足辨權實也。次總明位中亦約三經。先標。次釋。釋中二。初約纓珞者列釋。次依大品明三觀者。問今此文中。將此四義以對三觀與大論中釋因中總別果上總別等。有何差別。答言異義同何者。空假為因。中道為果。從假入空為因中總相。從空入假為因中別相別人修中初但總相為果上總。若入初地雙照二諦為果上別。當知四義與三不殊。別解七位者。如纓珞中明六種性兼於住前信位為七。纓珞六位者。謂十住習種性。十行性種性。十向道種性。十地聖種性。等覺性。妙覺性。應往四教本中尋。◎   ◎三草二木位竟。次明最實位即一地所生之次位也。故前立三教及以人天。今唯在圓。若不至法華開顯。安知一地所生。於一佛乘分別說三。此之謂也。故知三草二木各謂自立。蒙一味雨方知一地所生。如彼窮子至臨終時乃識其父。是故須明一實位也。為令識父。是故須明前諸權位。於中先標次釋。釋中文自開為十意。初列十意者。雖同釋圓門不無小異。初之四意及第十意正釋圓位。餘之五意因此便明。何者此既唯明一實之位。不合即明粗妙等文。故此等文應合在妙行文後位妙章初列之。應雲一明諸位。次明粗妙及以興廢開顯等也。今來此者。欲更重與權位比決及開顯彼粗位故也。故先釋竟重判粗妙及開顯等。問。今此初約通別圓三三句料簡至下結文既雲與藏通同。初料簡中。何故不對三藏簡耶。答。一者通是大乘初門。堪入後故。二者二處羅漢名同。故初對通而後兼藏。此十章次第者。理雖無名理藉名顯。名下有義方顯所詮。義上有名方知詮異。故名義一章最居於首。既知圓門名義。次辨所詮位數。乃識圓位開合不同。雖知位數。位數本為分別斷伏。若不識者徒設何為。故次明斷伏。既知斷伏應明斷伏功用不同。既知圓門斷伏功用。若不望前諸位皆粗焉知此位諸位中最。既知粗妙。何不純說一實之位。何用前來諸粗位耶。應知粗妙皆為緣興。緣既迭興。事須迭廢。法華前教迭興迭廢。約人雖廢其法仍存。況大小並興受益不等。若顯若密當座殊源。若橫若豎法味差降。時熟化畢鹹會法華根緣既同應無異跡。諸粗至此妙理斯均。是故須有開顯相也。雖始立名義終至開權。權實諸位理須憑據。雖不孟浪有始有卒。其唯聖人。既是佛之本意不得不委辨其大體。故以十門括於一化。方了法華妙位之意。於中先釋名義中二。先指下文。次辨今意。又二。先標列三意。次釋。釋中自三。今釋初意中二。先述次釋。述中先述二名與小教同。次結。次何者下釋。釋中先釋初名中。經但述應供之名。今具以羅漢果上三義釋之。一一文中皆以偏顯圓。言三種意陰者。二乘在彼三中之一。今通言之。故雲三種。非謂二乘盡具三也。言意陰者。由意生陰名為意陰。又作意生陰名為意陰。又意即是陰名為意陰。前之兩釋從因得名。後之一釋從果得名。又雖名意陰亦可具五。何者。佛尚具足常色等五。況復因人。但小教中不雲界外更有生處。然不了教尚雲滅心。何況於色。淨名曰。其供汝者。此借淨名折挫之言。彼經挫其同於悲境。當知聲聞應供義偏。次釋後名可知。次釋名別義圓。五十二名不異於別。從初至後觀圓證圓。止觀第六卷末雲借下成高。此之謂也。次名義俱圓者。從始至終無非佛眼佛智。言入室等者。皆雲如來故知名圓。既雲諸法空座。大慈悲室如來莊嚴故知義圓。次明位數。如名義俱圓中雖並以佛知見之言謂之為俱。然諸教大量須曉位數方能引於行者心期。於中二。標列。次釋。釋自三。先釋數中四。先列古師。次今謂下斥舊。三又有下重述破。四論諸下正明今意。初師意者。並列無位之文。或生臆見未當大途或引經文。不曉聖者意別。是故須破。頓悟初心即究竟者。然華嚴中位兼圓別。人不通曉兩教位意。又復不達圓位始終。直指初心以為妙覺。唯尚頓門成佛速疾。乃成圓教後位徒施。兼成出佛煩重之過故依舊判誠為未可。次斥中三。初總斥中雲悉是偏者。約理則證法無名。約事則不無諸位。故知諸師偏從理說。次然下別述難意。前之三師並雲頓悟。故總以一頓悟斥之引經失旨其理自虧。故知悟即初住未悟即住前。既許有悟與不悟。何妨兩位俱有淺深。乃成五十二位耶。三究竟下引經部所明皆有兩意。如何獨以無位為語。次重述中二先述次難。初文者。此師意者。兼斥前之三師。故立定言。次今例下以見證為難。又三。先正舉權實兩證。次引大論譬。三引普賢觀證。初如文。引大論中二。先引論。次例論意。謂江海淺深。引普賢觀雲大乘因有等者。雖俱實相因果灼然。若有因果即有深淺。如止觀中及此下文圓漸漸圓四句料簡。則圓家之漸冷然可知。次正明今意為三。初總述用位意。次還約下列位數。三今於下釋。初文言隨順契經等者。是佛所說契教根理乃如符契故名為契。佛尚赴機以說諸位。末代弘教應順聖言。若不爾者。如來何故為此凡下遍說諸位。故知皆為令物聞位。歡喜生善破惡發真。即是明位利益意也。故今依諸教如下所引是也。次列可見三釋中二。先述今文所立。次廣釋諸位。初文者。先述次釋。釋中先大師次私釋。前文為三。先正釋。次如此下結歎。三若欲下決位。初自為五。初品文者。又二。先述境即圓聞而起信也。一塵中有大千經卷。如止觀第三記。次欲開下依信起行。又二。先正明十乘行法。次舉下結束示位。初文者又三。初總明行意。次圓行者下總示行相。三略言下別示行相。先舉數。次列圓行為十者。即十法成乘。廣論具如止觀第五初至第七末。今此正意論於教門。是故觀法文相稍略故但略列。與前三教以為比決。顯經圓意。次行者下明第二品。於中為四。初正明第二品相。次內外下明第二品中十觀。三金剛下引證。四聞有下結位。初二如文。引證文三。初引金剛以證能資。次舉次品資於前品。三引彌勒論以證能資力大。論雲於實名了因等者。頌意正明讀誦般若資於實相。是故持誦名為了因。故雲於實。降斯已外。但名生因。生因者有漏因也。故雲於餘福。不趣菩提二能趣菩提者。佈施七寶如須彌山福也。受持及讀誦此二趣菩提。是故此二名為了因。論文福不趣菩提二句在前於實名了因二句在後。今從義便。於理不違。又準五種法師。於論二文各開為兩。更加說法名五法師。今引論文。且存自行。故無說法又不名師。安樂行疏廣釋五種法師。次行者下明第三品。為三。初明第三品相。次安樂行下引證。三說法下結位。初如文。次引三文者。安樂行可見。次淨名文雲說法淨等者。唯說圓常內心無著故名為淨。如引安樂行雲但以大乘法答等。故知以說法力內熏自智令倍清淨化功歸己。意在於斯。大小同然故引毘曇以為類例。若言聽法得解脫者。在隨喜位初。文意各別相從來耳。次上來下明第四品。為四。初明位相。次大品下引證。三此則下明位意。四事福下結位。次行人下明第五品中二。亦先明位相。次具足下結位。初文二。先總明。次若佈施下別示六度之相。故知正行六度文中。為欲略明圓境故。雲十界依正俱捨。廣明行相。應如隨自意及止觀正助合行事理不二方名正行。若取其意。但用三藏事六度相。皆以實相融令不二無非法界。即是其相。無畏等施者。論有三施。謂資生無畏法。捨於依正名施資生。略不言法故雲等也。次結歎可知。三決位中類如三藏念處位等者。但大小相望俱是外凡。不論內觀及境優劣。下去格位一切皆然。一一品中皆應具十更倍增明。文無者略。故十信初復重牒雲。令五倍深明也。私釋中因向決位。故以五品對於五停。於中為二。初總對。次別對。言文字是法身氣命者。例如欲界有漏色身息住命住息盡命盡。法身亦爾。有能詮教法身則住。大乘教沒法身豈存。故隨喜位內觀法身。無讀誦息持於慧命。則被覺觀破壞法身。正行六度中雲即事而理等者。理即是佛。事妨於道。於事會理。使事無妨。妨即是障即事而理無障可論。十信位者。又為五。初牒五品為十信因。次正明十法橫豎對十信。三普賢下引證。四入此下功能。五此位下指廣所明。初文者。然此中先重牒前五品之初。聞圓起信能習十法。成於圓行。入隨喜品。品品漸進入十信位。名為圓位。次以善下正明十法。既由十乘入於十信。故今文義理須具對橫豎二意。故先豎對。次引纓珞十信有百以對橫文。故知十信與十乘義義同名異。須善會通令不失旨。今比望豎出其橫相。一一信中言善修者。由緣實相行於五悔。策勤精進。至第五品得入十信。名為善修。由善修故相似解起。是故十法在相似位。轉名信心。乃至願心亦復如是。何者。不思議境以信為本。慈悲弘誓藉念力持。心安止觀功由精進。破於三惑妙慧方遍。於通無塞由決定力元修道品。為求不退。正助無闕迴因向果。不濫次位方能護法。內外不動由善防非。於法無愛由大願力。故得至此名為信心乃至願心。十法既許初心具修當知信信皆具十法。是則十信有百明矣。三引二經證可見。四功能中二。先正敘功能。次引仁王證雲十善菩薩發大心者。亦有人云。六根清淨名為頓義。十善菩薩此是漸義。今文所引十善菩薩以證六根。豈應引漸而證於頓。故知二文俱頓明矣。但仁王經語其初後。法華經意論其中間。人不見之徒生異見。五指廣教中二。先總舉。次華嚴下引眾多文。初雲華嚴法慧等者。彼經不列十信之名。唯於住前觀十梵行。自古講者判為十信。故今引之以為信位。十梵行空具如止觀第七記。譬如入海先見平相者。大論六十六雲。聞深般若乃至正憶念。當知是人不久授記。如欲見海。發心欲趣。不見樹相山林等相。當知是人雖不見海。知海不遠。何以故。大海處平無樹等相故。菩薩受持般若正憶念等。雖未佛前聞劫數記。自知近於菩提不久。樹山等者生死也。又如春樹陳葉若落當知是時新葉不久。聞深般若。觀行成就亦復如是。仁王普賢觀如前引者。仁王偈雲。十善菩薩發大心。長別三界苦輪海。次文即雲習種銅輪二天下。故知十善是鐵輪位。普賢觀雲十境界等。又雲三昧力故六根漸淨。具如經說。六根淨已為諸如來摩頭授記。授記即是入初住也。故知六根即是住前十信位也。引今經意者。既雲安樂之行安樂名涅槃。即指初住已上。前通望位。雖以五品為行。今此望證為行。故知明行必在住前。行處則通。通於五品十信。近名有通有別。如疏釋雲。約遠而論近。即離十惱亂。約近而論近。即指在空間處修攝其心。約非遠非近而論近。即指不動不退等一十八空。菩薩應須觀察如是三法。故俱名近。是則所近之法有親有疏。故雲通別。通疏別深故也。引涅槃意亦與安樂義同。大論意者。即涅槃為所觀所證。故知行道亦在住前。亦是如來之行。次明十住位者為五。初總牒信為入住之因。次初發下明三法開發。三舉要下明十法分成。四仁王下略引證。五此位下指廣教法。初二如文。三從舉要言之去十文。即是初住十法。從證受名。故名為住。故仁王雲。入理般若名為住住於三德一切佛法。乃至能生後後諸位。位位無不皆具十法故也。故今十法從住為名。後去諸位用此初住十法為因。於中為二。初大師釋出初住十法。次私會釋。初又二。先正釋。次華嚴下稱歎。初文中意言從證者。證不思議名住一切佛法。證三種菩提名住慈悲普覆。證寂照止觀名住成就萬行。證破三惑遍名住一心三智。證於通無塞。名住佛眼圓見。證無作道滅。名住法身冥益證助道萬行。名住神通顯益。證圓門實位。名住開顯一乘。證安忍內外。名住嚴淨佛土。證無諸法愛。名住諸地功德。此初住證轉似為真故也。四引證可知。人見淺深之言。多不曉於圓別之意。具如下辨。亦如止觀中文。五指廣教者。並是證一分無生。能八相作佛。故雲坐道場等。大經雲發心畢竟二不別等者。此並迦葉歎初住文也。華嚴釋初住中讚文甚廣不能具記。行向地文多是華嚴纓珞文意。纓珞文雖次第。亦可借用唸唸進入之言。妙覺位中名大涅槃。十法至此俱名為大。是故文雲御車達到猶名為車。自爾已前雖具諸法未究竟顯。不名為大。雖有慈悲為無明隔故不名大。雖常寂照所嚴未窮能嚴非大。雖破三惑智未周窮。故智非大。雖知通塞塞仍未盡。故知非大。雖得道品道未至極。故道非大。雖用正助正行未滿。故用非大。雖復開權理未窮終。故開非大。雖忍二邊猶有餘惑。故益非大。雖不著位位未至極。故位非大。是故妙覺十皆名大名究竟乘。十法成乘對大車喻。如止觀第七。乃至分別此十法中或七或一等。次引證中三。初總標。次廣引。三如上下結酬。初如文。次文者又二。初引諸經。次引此經。初引諸經中二。先大經。次大品。初引大經中二。先正引釋。次問下釋疑。初文又二。先引月愛三昧以證位中智斷。次引第二經以證三德。初文又二。初大涅槃下證約智斷論法身。次大經下證約法身論智斷。合前智斷等共顯三德。二文各有譬合。月愛三昧梵行品文。次文者。合前三德秖是祕藏次釋疑中先問次答。問意者經中耆婆為闍王說。總有六喻。初喻善心開敷。次喻行者心喜。三四二喻善根增煩惱減。五喻除貪。六喻愛樂。雲何得知此喻智斷。此是通問。答中以仁王勝天兩般若助證大經。驗大經文義當智斷。仁王十四忍者。忍是因義至果名智。今欲通論智斷故以智名替忍。勝天王中亦以般若為十四。般若即是智德。彼二經中既有十四智斷。何妨大經十四智斷。十四義成十五可例。次引大品者又二。先引經。次諸學人下釋疑。初文中雲四十二字門。雲語等等者。南嶽釋雲言字等者。謂法慧說十住。十方說十住者皆名法慧。乃至金剛藏亦復如是。言語等者。十方諸佛說十住與法慧說等。乃至十地亦復如是。又一切字皆是無字。能作一切字。是名字等。發言無二。是名語等。一切諸法皆互相在。是名諸字入門等也。前是事解。次是理解。次釋疑中二。先出疑。次但論文下釋。釋中二。先引論文略釋意。次今謂下以字義意釋。釋中又四。初略引字義。次引華嚴與字義同同是圓意三經雲下引經釋四十二字為證。四廣乘下引經文次第以證字義。初二文可見。三引經者。經中具釋四十二字功德互足。具如南嶽兩卷中釋。釋兼三教今意在圓。四引經文次第為二。先正引。次結酬。初文者大品第五釋廣乘中彼廣明三十七品乃至十八不共法已。廣釋四十二字門。次第六卷發趣品中明菩薩摩訶薩發趣者。從初歡喜地乃至法雲地。法雲中明修治地業。次發趣後出到品中須菩提問。是乘從何處出。到何處住。佛言。無人乘而到乾慧等地。是故結雲經文次比。次正引此經為二。初引分別功德法師方便品。通證始終圓位。次引譬喻及序。別證四十二因果之位。初文者。初明因位。次又雲下證果位。初因位中二。先引兩品證內外凡。次引方便以證聖位。又二。初正引次引南嶽釋證證中又二。先以事證謂開等。次引理證同證實故。次果位可知。次引兩品中初譬喻意者。寶乘是諸子所乘。乘必從因至果。果必究竟道場。既先遊四方。非因何謂。諸聲聞等既得記已即入初住。驗知即是真因位也。此因無易。故雲直至。次序品意者。凡為序者作正弄引。睹引知正應不徒施。以正宗中譚實相因果故也。用正驗序始末炳然。是故四華從天然理畢竟因空而雨果佛。使見聞者莫不修一乘因。感一乘果。故復及諸大眾。故知表因真位明矣。言結酬者如文。炳明也。故知前以無位難者不然。三料簡中二。初料簡品位次以四句料簡開合。初文又二。初料簡品位。次末代下勸誡。初又二。先料簡品。次此諸下料簡位。前是纓珞。次是料簡涅槃大品。品位相成共顯一義。觀心不須料簡。初問如文。答中言法愛者。即真道法愛也。次文中意者。雖用涅槃不可定執。何以故。非證不知凡明位者。但是為接凡下等耳。於中二。初恐失佛旨。次如此下明諸位非聖莫測。初文中雲若專對當法門乃至別解別執等者。如是圓位。若不以四十二字門譬之。不以一心三觀為行。不以無明重數意消。但專對當大經次第五行十德法門。尋者多生次第別見。次明難測中三。初總明難測。次引華嚴證三且置下引例。又二。初引大師舉極淺位以明難測。次又且下展轉比決。初文二。先敘事。次章安述。初文中雲一旋陀羅尼者。此經列三陀羅尼。下文釋雲。旋假入空名之為旋。旋空入假名百千萬億。中道實相名為法音。今舉三中之初。以劣況勝。故雲一旋。約位豎明雖在六根七信已前。今通明之乃在初心。次文中言此語有意者。如智者大師。初見南嶽。所證之法。即此初陀羅尼也。何由可向下類人說。令他解己所證法耶。此即章安述大師己證可知。次比決中二。先約內法。次約外事。內法又二。無漏方便及以事禪。言斲輪人等者。莊子雲。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如齊桓公讀書於堂上。輪扁斲輪於堂下。釋搥鑿而上(去聲)問桓公曰。公之所讀者何耶。公曰。聖人之言。曰。聖人在乎。公曰。死矣。然則公之所讀者。古人之糟粕也。公曰。寡人讀書輪人何得議乎。有說則可。無說則死。輪人曰。以臣之事觀之。斲輪徐則甘而不固。疾則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應於心。口不能言。有教存焉於其中間。臣不能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於臣。是以行年七十而斲輪。古人之意不可傳者死矣。故知公之所讀者古人之糟粕矣。此則人間之事亦不可說。次四句又二。先正明四句。次明開合意。◎   法華玄義釋籤卷第十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717 法華玄義釋籤   法華玄義釋籤卷第十一   天台沙門湛然述   ◎三明伏斷中二。先正明圓位伏斷。次復次下兼明諸位。初文又二。初正明位。次判通別。初文中二。初凡次聖。初凡位中二。先外次內。初外中五先立。次諸教下斥權。三大經下引證。四例如下引例。五今此下辨有無。亦兼斥權。初二如文。引證中雲大經等者。第六雲。善男子聲聞之人有肉眼者。說有調魔。不為脩學大乘人說。故聲聞之人雖有天眼名為肉眼。學大乘者雖有肉眼名為佛眼。何以故。是大乘經名為佛乘。如是佛乘最上最勝。經文雖約調魔而說。通一切法。準此可知。又聲聞所得天眼既貶同肉眼。故知所得慧眼。既未同於如來所得第一慧眼。若望佛眼慧眼猶名為肉。以未見於中空故也。迦陵頻伽如止觀第一記。次內凡位中三。先立。次如經下引證。三當知下結位。初如文。次文二先引此經。次引纓珞。此經中雲三陀羅尼者陀羅尼此雲總持。此三各能總持諸法。如雲一空一切空等。假中亦然故名為總。疏雲旋者轉也。轉一切法皆悉入空。言百千萬億者。以從數故故名為假。中道法音能作內體方便故也。此三秖是一心三觀。持一切法通名總持。此中即是相似三總持也。次聖位者。若入初住得真法音者。謂破無明證真法性。若關中雲。七住已上照體獨立神無方所。七住已前為證何法。不知復是何教七住。應廣破(云云)。次若約下判通別中二。先約位判。次約因果。先約位中二。先別。次若論下通。先別中雲無生等者。已斷當地復伏後地。故名為亦。次通中又四。初下名通上。次伏順下上名通下。三又就事下二名遍通。四若約下因果互通。初文中三。初初住已去通上次亦名下五品之名通上。三伏忍下十信之名通上。初文二。先明名通。次大經下引證。涅槃在果其名既通。故知果名何獨寂滅。次五品通中二。初以伏義通上。次伏是下復以賢義通上。初又二。初立次仁王下引證。次義者亦二。先立。次普賢下引證。言普賢居眾伏之頂者。讓佛為聖。故等覺名賢。賢即是伏。伏中之亟亟在此位。名眾伏頂。三十信之名通上中。但舉伏名為例。故雲可解。故知如來方得名為至順之極。五品尚通。是故六根但須況出。第二文二。先立。次引證。三遍通中二。初事理。次始終。初雲又就事為無生等者。惑是事法。故約惑滅得無生名。名為就事。此惑若滅必證實理。故約所證名為寂滅。當知始從初住終至妙覺。一一無非惑滅證理。乃至五品亦可得名觀行事理。六根名為相似事理。乃至亦可雲理性名字事理等也。今既明圓即是圓位。當知圓名亦可通用。二名互通者。此即剋取初住已去與佛果位二名互通。約因果辨互通中二。先標。次釋。初如文。次釋中二。先通。次別。初通中二。先單判。次重判初文中二。初雲約因論果。即因義通果。約果論因。即果義通因。次大經下舉別以釋通先舉別。故雲是果非因等。次釋別令通雲了見佛性亦得名因。言云云者亦應更言脩涅槃故乃得名因。證涅槃故亦得名果。次等覺下重以因果之名以判證位等覺望妙覺為因者。今一往以等覺為因。妙覺為果。下地已去有重因果。所言亦因亦因因等者。大經二十五師子吼品雲。佛性者。亦因亦因因。亦果亦果果。初以十二緣為因。因因者名為智慧。果者即阿耨菩提。果果者大般涅槃。故知經意以十二因緣為理性三因故名為因。觀因緣智望果是因。因上起因故雲因因。菩提望因名之為果。菩提果上。又加涅槃。名為果果。次以十二因緣為譬雲如無明為因行為果。行為因識為果。以是義故彼無明體。亦因亦因因。亦果亦果果。無明望行名之為因。若望於識名為因因。望於往因名之為果。望往因因名為果果。今從法譬俱得說之。故雲亦因亦因因等。仍就證道。故從初住乃至妙覺。故於等覺唯因非因因。唯果者但望十地。若望下地亦名果果。故雲下地已去是則初住唯因而非果。妙覺在果而非因。中間諸位互受其名。次別義中二。初略判。次雲何下略釋。釋中二。先釋伏順位。次無明下釋無生位。唼字所狹反。次復次下約諸教中二。先且約別教。次問下重料簡前之三教對圓教辨。初文又五。初出舊解不同。次此不下斥。三當是下略判。四若見下辨非。五今明下結正。初二如文。第三文者。明其附傍通教小乘三藏意。亦似共地菩薩意也。四辨非中二。先明舊判見不應前盡。次若思下明舊判思不應前盡。初文三。初略舉過。次地持下引證。三第九下敘地持意結難。次明思盡非中又三。初略斥。次何者下引華嚴釋。三若七地下重斥。初如文。引華嚴中二。初引。次此是下釋出經意。此中為消界外同體見思。故須於界外更立三界。若不然者此與二乘所斷何別。既分內外見思名同。是故須立思分三界。從五塵為名。故例如欲界。從定地為名。故例如色無色界。故知違理由見。感報由思。五今明下顯正可知次料簡中二。先問。次答。答中四。先約苦輕重答。次又思下約障理近遠答。三約超果答。四結酬。初文言界外苦輕。故先枝後本者。凡障理惑名之為本。障事之惑名之為枝。故以界內見惑為本思惑為枝。界外無明為本塵沙為枝。是故界內次第脩人。先斷於本。次斷為枝。界外次第必須先斷枝惑。次斷根本。界外既其苦輕借使流轉。不退歸下。為助化道故先斷塵沙。後為顯真方斷無明。餘意可見。前後之問但見一途者。上設問雲。前斷見惑。後斷思惑。但是一途次第之意。非是諸教超果之義。亦非通方圓頓之道。大章第四明功用中二。先釋名。次理雖下正釋。釋中二。先凡位功用。次聖位功用。初文又二。初略明外凡內凡位。次涅槃下寄此通辨四依位。四依位者。以此四人並能化他。故以此位釋於因人功用。若論今文應遍因果。四依義具如大經第六委釋於中四。先略述經意。次人師下明舊判失旨。三地前下且依古人出別判位。四若推圓下今家準別及於始終以立圓位。次明聖位中四。初略舉次若豎下明功用意。三譬。四初住下釋相。又為三。初明初住位。次如是下明二住去至等覺位。三論其下明妙覺位。初文從初住去乃至作十界像等者。若權教中三藏佛但雲八相。八中皆劣。別教教道望證猶劣。今是圓教證道八相。具如華嚴雲。或有見佛種種說法。或見在於兜率天上。或見來下處於母胎。或見初生。或見出家。或見成道。或見轉法輪。或見入涅槃。皆言或者。一一相中皆八相故。次文中初通明功用深廣。次遍如是下約境現身及例後位以論功用。後文可見。大章第五判粗妙中二。標釋。釋中二。初略判。次又三藏下格位判。初文二。初一往先明藏通粗而別圓妙。次而別下重明別教粗而圓教妙。初意者且言通緣實相。亦遙寄證以說。若論教道。中理則有但不但異。是故不可判之為妙。為是義故復更重判從帶不帶異故。帶粗即教道故也。方便等言並望實說故成行拙。次格位中三。初以藏通格圓。次以別格圓。三是知下結歸。初文意者。以藏通因果之位望於圓家但至似位。一一皆雲有齊有劣者。惑盡處齊。觀行聞教是則為劣。亦以佛位格者為順教道故也。次以別格圓。為二。先格地前。次格登地。於中二。初正格。次何者下釋所以。於中又三。初正釋。次若與下約與奪釋齊不齊。不齊故劣是故須格三故知下判。判中又二。初約位判次以我下約因果判。初文三。法譬合。次約因果者既以我因為汝之果。當知果權權故為粗。當知下結。始從小草終至於此。一一皆以當知下結斥權位。三結歸又二。法譬。譬法好堅樹者。大論第十問諸佛功德無能勝者。一切天地誰可為尊。梵王答曰。佛為無上無過佛者。佛亦天眼觀於十方無如佛者。心自念言。我行般若今得作佛。是我所尊即是我師。我當供養尊事於法。譬如一樹名曰好堅。在地百年枝葉具足。一日出生高於百丈。是樹出已欲求大樹以蔭於身。是時樹神語好堅言。一切世間無大汝者。諸樹皆在汝之蔭中。佛亦如是。無量阿僧祇劫在菩薩地中。一日於菩提樹下坐金剛座。得成佛道無能過上。論譬極果。今取一日超百丈邊。以譬初住八相作佛。作佛義同故得借用。大章第六明位興中一往一辨四教次第。而不辨五時次第興者略耳。所以不明者既知四教則知五時諸教興意。如華嚴二興。鹿苑一興乃至法華一興。各有所以是故不論。於中先問次答。答中三。先列機緣四悉不同。次列赴機十六種說。三為是下結。列赴機中雲界內界外事理惑者。或無事理隨人生解。解有巧拙故分事理。理有權實分界內外。若即理說惑謂惑為理。若離理說惑謂惑為事。故分內外成於四種。大章第七明位廢中二。先總敘意。次正明廢。初文者。具明諸教展轉漸廢。故作此說。若至法華一切權廢。是故此中不全同法華。次正釋中二。先敘破立之意。次正明廢。初文者。則廢三存一。初廢三中三。一先明如來破立之意。次明龍樹破立之意。三明今師破立之意。初文者。雖復五時增減不同。本意祇為破三存一。故雲如來破立意也。具如教興。迭興至小。如是漸廢唯存一極。次文中雲毘曇婆沙明菩薩義等者。且對衍門存三廢一。廣如止觀第三記。三明今師破立之意又二先破。次而圓下立。初又二。先破。次往者下明破立意。初文又三。初破大乘不立小失。次常途下破小乘師謬用大失。三又別下單破別教執非實教失。初如又次文中三。初總破棄小用大。次此有下直破其謬用之失。三縱令下縱難其不識大乘謬用之失。初文者。汝棄小用大沒佛小乘為大方便。又汝若不伏不曉。論文自有菩薩義。何須用大。故以二失破之。汝若不嫌論主不解。何須棄之。三縱中雲縱令引經釋大乘者。破舊引經不識義旨。是故須破。是故斥雲何等大乘汝雖引八地破無明。而不知是通教下根被接之義。當通始終不破無明。通義不成。是故須破。汝引六地以齊羅漢。而不知是名別義通。別義初地即破無明。何得六地始齊羅漢。是故須破。次單破別教。言別是方便等者。執別教道不信頓極。名為謗實。次破立意者。豈以古師人往而存其非義。是故須破。次立一實中二。先立。次謙退。即章安歎師法妙而自謙也。初立文中雲超三權者。約廢權說。即一實者。約開權說。次正明廢中二。先結前生後。次正明廢於中二。初總敘漸頓三法四果。次釋。釋中三。初列經。次述今意。三正釋。初如文。次明今意。且置頓論漸者。若欲論頓有何不可。但明迭興迭謝之相。恐文稍煩故且置之以論於漸。問前文明興以對於廢。今文明廢復對於興。二門何別。非煩長耶答。前明興者若不論廢無由得興。雖復相對意在於興。今文明廢。若不假興何以明廢。雖復相對意在於廢。於正釋中四教為四。初三藏中二。先釋。次為此下結。初又二。先約菩薩。次約二乘。初約菩薩中五。先更述初立三藏。次教雲下明初立意。三欲求下明須廢。四即便下明廢相。欲廢必須先破故也。五本望下明廢意。次二乘文少。望菩薩意可知。次結可見。次明通中為二。初正釋。次此通下辨共不共。初又為三。先菩薩。次佛。三二乘。初菩薩又為三。初總述廢立意。次立通下明廢意。三智者下正明廢相。初如文。次文言立通者。若成四悉。即以見真名為教足。三正明廢相者。通真諦中既含不空。故但真諦仍為未極。是故責雲那得恆住於空。利根菩薩即見不空。見不空已佛智尚廢。何況三乘。以彼教中不雲彼佛破無明故。今破無明。是故通雲通教則廢。次菩薩下明通佛果廢者。菩薩之因既廢佛果豈存。次明共不共中四。初雙標。次分別。三故知下辨失。四通教下判廢不廢。方便聲聞有發心義。是故論廢。不共菩薩得於不空。此得即見理。是故不廢。次明別教中三。先述立別。次若破下正明廢。三此隨下明廢意。又二初地前全廢。次地上但廢高歸下。次明圓教中四。初直明不廢。次大經下明不廢意。三昔從下明不廢之意。四文雲下引證初如文。次文雲大經一切江河悉有迴曲等者。第十經中佛說偈雲。一切江河必有迴曲。一切叢林必有樹木。一切女人必懷諂曲。一切自在必受安樂。文殊難雲。是義不然。於此大千有洲名拘耶尼。其洲有河。端直不曲。名娑婆耶。猶如直繩直入西海。如此直河佛未曾說。種種金銀疏璃寶樹是亦名林。亦有女人善持禁戒功德成就有大慈悲。釋梵諸天雖得自在悉皆無常。今以迴曲及叢林等以譬有餘。金沙河等以譬無餘。次釋三法。又三。初立所行不廢。次明三乘須廢。三重述所行不廢。次釋四果中二。初正辨四果。次以教行等例更分別。初約四果又二。先釋次結。釋中約四果以論三廢一不廢。此中言果即是羅漢。前明二乘即指三果等。前言二乘但是通舉意論聲聞。故今別語更加支佛。前言菩薩。並是方便位中。如通教人。但在六地已前藏別準此。若言四佛者。則聲聞菩薩並不須用。如向會通。此中言破化城等者。且語二乘。二乘既破。兩教佛果亦破。別教或廢聖人賢。或廢高歸下。令同成一佛果故也。次若從下。結文可知。次明三有廢不廢等中又二。先三一對辨。次又教下教行等對辨。初又二。先釋。次寄此且明判開。初又二。先約教。次以行智等例。初又二。先廢不廢。次立不立。初文二。先標。次釋。言從得道夜至泥洹夜乃至初教何曾廢者。初後俱集故知不廢。況結集已。留被末代。故知即是成前逗後。既結集在文。當知法華教興。此教仍須逗後。通別俱爾。據法華則廢。據教存則不廢。次立不立中有立不立。即指小機以對華嚴。若至法華無不立義。故雲亦立不立也。言中間可知者。始謂華嚴。終謂法華。中間三味並有得入佛慧之義。名之為立。但鹿苑密入。餘教顯入。鹿苑密入通大小人。餘味顯入唯在於大。若餘味小人於彼密入義同鹿苑。次約行智等略例中。所言諸者。亦須一三相望。如前所說故不復論。次判開中二。先約五味判。次但說下開。初如文。次但說下為二。初開成於圓教行位三皆不廢。次無量義下更重敘施。又三。初正明。次成道下引證。三相傳下釋疑。疑雲。經但言餘。為七十一。為七十九。是故引證。言相傳雲佛七十二說法華者。準菩提流支法界性論雲。但成道後。四十二年說法華經。論非佛說。故雲相傳。法華但雲四十餘年不的雲二者。教法被物所見不同是故從容。次別約教行等者。於中為二。初正釋。次問答釋疑。初又五。初以教對行位為四句分別。次約廢不廢等教行位三四句分別。四又廢教下單約教以廢聞相對為四句分別。四又廢智下單約於智廢脩相對為四句分別。五又廢位下單約於位廢入相對為四句分別。一一四句中皆先列。次釋。初教對位行中言俱廢者。既指菩薩。當知前之二句並指二乘。二乘於法華前亦有密悟故。三藏菩薩於法華前顯密俱得。第四句者。教所錄行必留被後。通有二乘。望前三藏。義類可見。若約別教。但不須言住果及以密悟。餘者並同。何者。初句應雲廢教道之教也。行位若。至初地已上。即成法界。何須廢耶。行位廢者。接入後教教逗後人。俱廢者初心便轉。俱不廢者亦逗後人。次四句中言利根者並是菩薩初心即轉。鈍根二乘久住方便。言合者共也。次聞教四句中。言如廢者。舉三藏菩薩為語端耳。應通歷三教。第二句四教菩薩並須闕之。或是初心退墮者耳。第三句亦須歷諸教。第四句亦通諸菩薩。不必在密。次廢智四句中。初句者。亦通三菩薩。次不廢智更脩智中雲又次第習者是也者。凡雲廢者。若法華前或廢權位入權入實。廢權入實。廢高歸下。若次第脩習者。從初發心。本擬次第。自淺階深。何待廢淺而入深也。第三句者。三教菩薩闕之。亦據法華前故。引方等文意證也。言逗後者。人雖不脩更須逗後。第四句者。四教初心並有此義。且約三藏事相便耳。通教至如此者。通有三乘。是故料簡全同三藏。別唯菩薩。故前明廢教。不更聞教。此句全闕。今不廢位而更入位句。闕二乘邊。由此別教次第入位其義可然。大章第八明開者。前諸興廢並約法華前教。既對一實以明三權。即對法華以為判竟。是故直明於開。故雲可得如前。次即三下顯今經意。於中三。先述開意。次開生死下。正明開三。若決下將所開與本妙比決。初文中所以不言廢者。以廢義與開義大同。已如前與止觀記中簡竟。又恐人不曉相待中意。便謂粗外別有於妙。是故據理復須明開。又若不論待無以明絕。若明待已即指所待是於能絕。能絕亦絕方名為絕。具如前說。次正開中二。初通開初心。次別開諸位。初又二。先通舉開義。次歷圓教諸位入妙不同。初又二。初開凡夫未發之心。次開諸教博地初心。初文者。凡夫之心必有於發理體妙故。次開諸教者。諸教始終雖各有體狀。而同在初心一類凡下。故今開之。令此四初與圓初心所觀之理無二無別。次歷圓教諸位入妙不同者。即有按位進入二妙。問。此之二妙。何者為勝。答。互有強弱。若論當位即是即按位為勝。若據聞教能超即進入為勝。以在本位未知是妙。待入圓已方乃知妙。故成少劣。以進入功深是故復勝。次別開者具應四教。三藏菩薩居初者義同凡故。開三藏去皆雲置毒者不同不定昔時置毒今方毒發。今法華經非不定教。但是即座聞於開權。能破無明義同毒發。諸位不同。稍似不定。故借置毒殺人之言。三比決中二。先結前。次舉譬。譬中二。先譬次合。譬中雲小國大臣等者。前之三教名為小國。教主已下皆名為臣。臣中高位名之為大。兩教羅漢及通九地別教十住開入圓教名為來朝。並失羅漢及地住等次位之名。名失本位。雖預行伍等者。如阿羅漢按位入圓雖預六根行伍位次。比於本從圓隨喜來。乃成限外空位菩薩。故雲空官。此據初入作如此說。久聞觀轉惑破行成。還同舊位行伍之限。若圓大國凡夫小臣名名字佛故曰憑寄。膂者脊也。說文雲。骨也。秖是全以身心寄託佛境耳。能觀色心即是法性。故名憑寄佛法界也。未入品位不能益他名爵未高。乃為九界之所敬貴。次合中二。先合。次況。合中初從諸教去略合也。初合小國大臣。從圓去合大國小臣。大章第九引經中二。初敘來意。次正引中二。先正引。次諸經下以法華意結成。初文又二。初四教。次不定祕密。初文又二。初正引。次前四下明引經之意。初文自四。初三藏二。先引。次料簡。先引中二。先引。次何者下釋又二。初正釋。次故釋論下。引證羅漢同佛。次通教中二。前引。次釋。釋中二。初釋。次辨異。次別教中二。先引。次釋。次圓教中二。先引。次釋。釋中二。先釋。次圓信下辨異中三。法譬合可見。次明引經意中。前引三教者。意明教教皆有醍醐。醍醐不同故明所以。於中又三。先說意。次示四教醍醐位別。三前兩下判。初如文。次文二。先示四教。次纓珞下引證圓教。三判中二。先判。次以是下結判。次不定祕密者。以此兩教義理相濫。若順五時為次第者名不定意。若不堪顯露教中為次第者須祕密說。若別明者。已如前文第一卷中。今不煩文。故相兼說。於中又二。初先列五味。次釋。釋中二。先標。次一通下釋中兩意。先舉兩意。次釋中。教行兩意相脩而釋。歷頓漸教故義之如教。一一教中隨行淺深。毒發不定故名約行。深得此意可與論斯教行顯密不定之相。一科之文兼含意廣。明過去雖聞。若不探賾。當時入位。隨聞遠近多少生熟行之淺深。故藉今生重聞方發。於中先通釋兩意。次若眾生下正明發相又二。初正明發相。次若有行人下判二妙。初文具歷頓漸以明發相。初華嚴。次四教。所以不雲方等般若者。部總教別。總別互攝別義易明。故且依之。以諸教中具五味故故得約之。於圓教中前文不引五味。今為明不定須約位列之。又前兩教二乘之人。以法華前無發心義。雖復不定此人必須來至法華。故法華前教須明祕密。次判二妙中二。先進入。次按位中復引文可見。次以法華意結歸為三。初明諸經不具。次明法華方具。三次第下釋二妙相。次第入者。謂法華前轉成熟蘇開粗入者。謂法華會隨位即妙。菩薩容有二乘的無。各有二意準例可知。次大章第十明妙位始終中二。初略敘來意。次正釋。初文三。初明無差。次良由下明有差。三約此下明無差而差差而不差及不二相。次引文正釋中二。初引方便品。次引分別功德品。初文又二。初正明。次如此下明所乘不同。初又二。初引似位之始終。次明真位之始終。初文又二。先引文。次釋。初引文中二。先舉不知。次正明能知。即似位始終。五品始六根終。釋中亦且釋不知等。除其所知以顯不知。是故所除即似位也。次初開下真位始終。次明所乘中二。先所乘不同。次所行不同。初文四。初略標。次乘有下釋。三若言下釋乘所至不同。四初心下正明圓乘三相不同。五品乘教至六根。六根乘行至初住。初住乘證至妙覺。初初心下前標。我圓教下結。下二亦爾。次復次下明所行不同者。復舉別教以明未終。次圓教中有本跡二門。共方始終。以跡門中但入初住故也。本門方至餘一生在故。又如下引分別品委明始終又二。初正引。次將前下略指前文。經中所列從八至四今具列之。次文言將前列位中引法華等者。指此卷初十門釋圓位中。第二明位數門。廣引此經分別功德品等文是也。   ○五三法妙中二。初來意釋名。次正釋。初文二。初正明來意。次言三下釋名。次正釋中二。初列章。次解釋。釋中文自為七。七章次第者。初言總者。謂唯一妙無復差別。機宜不純開總出別。即約教也教門不同次判粗妙。判意在開。開已純妙。妙必始終。妙軌遍攝故有類通。總以悉檀料簡諸意。初文總者為五。初標列。次結意。三經曰下引教釋意。四故大經下引證解釋。五前明下攝前四妙又二。先攝同。次若然下釋疑又二。先疑。次重說下釋。釋又二。先大師。次章安。初大師釋。文自三義。第三義中三。先略述本末。次從性下歷位。三自成下總結。自成者自從因以至果。化他者位位有之。次私謂下章安釋。言一句即三句等者。又二。先釋。次此諸下結意。初文者。前文大師自釋雲三不定三三而論一等。今出私解。重牒前意稱讚前義名圓佛乘。異於偏教菩薩乘也。言記中者。指大師釋。是章安記。卻指下文歷別三法藏即是事從事出事之文也。私謂乃是再治定時方有此語。記中已有故得卻指下文。記中方便諸乘既並從於藏句開出故雲別也。此私釋中三句各出一方便乘故雲通也。次結意中雲於一佛乘分別說三者。此有通別。若以道場思方便時分別說三。是則別指三藏三乘。從頓已後赴鹿苑說。若通論者。諸漸皆從圓頓開出。即是從頓開藏通別。今此三句皆屬於圓。故雲從圓開出也次別三法者為二。先總明開合。次約教別明。初總中為二。先總論開合大意。次佛從下別開出方便乘。又六。先徵。次如大經下引經示相。三何者下釋其開相。四又依經下引證。五例下引例。六以是下結意。前三如文。四引證中二。初引經證者。福是事法故事屬藏。斥同有為次引定力者。驗是福德。以諸權乘從藏開出。故二乘之人即是有為。五例中二。先舉能例。次今以下所例。此引界內意以例界外。驗二乘人是有為等。故雲以下例上。既非中道名為福德。別教地前並未見中。故知並從藏中開出。六以是下結中二。先正結釋。次例結。初正結如前。次亦是下例結中雲分別說五等者。前三乘上更加人天。離兩二乘為七。離三菩薩為九。謂藏通別三菩薩也。若止觀中明方便乘九念處者即除人天。開別地前三十心位以為三人。以人天乘無念處故。若言九人生方便土者。除六度菩薩。加圓六根。三藏菩薩不斷惑故。圓教六根未生實報。又九種醫九種土等。九名雖同九義各別。次約教中。初標次釋。釋中自四。初三藏中二。先明三乘三軌。次此教下明教意。於中明所詮所至興廢。真不能運是所詮故所以索車。言真不能運者。藏通二乘證偏真理。當教理極故不名運。運是載義亦名為遠。易雲日月運行謂動也。說文雲。陸載曰運。小果既極故非運義。言索車者。長者先於火宅門外許諸子雲。汝等出來。吾為汝等造作此車。既非本有故雲造作。諸子出已不見果車。皆詣父所而白父言。願賜我等三種寶車。即索義也。下文廣明三乘索義(云云)。下文別教中不雲索者。據後證道仍是實乘。故不須索。若據教道通皆須索。故雲不退菩薩亦不能知。次通教中亦二。先明三軌中不分三乘異者。大同小異故不須分。從此教下明教意具如三藏尋之。次明別教中三。先正明三軌。次引攝大乘辨非。三若能下結示。初文二。先正明。次引證解釋。次文者。先列釋。次斥又二。初總。次何者下別又為六。初明不融之相。次是則下判。三元夫下明教意。四此語下今家誡示。五又阿黎下重斥判。六若執下誡勸。初二可知。三元夫去至一途等者。破別教教道及明立教道之意。於中先敘諸經論意。次明龍樹意同。並先用空遣蕩相著。後方分別歷別法門。當知前空亦空無明。無明尚空豈存諸計無沒含藏種子耶。又此文中從先以無常去至於四德。此寄如來漸教。示離執之方。此寄漸文兼具兩意。一約酪等四時。二約藏等四教。細類上下亦應可見。從淨諸法已去。正示滅後說法之人。亦應先蕩諸相著已。後還用於自他四句為他說法。四今家誡示中。雲如除病去重更舉喻。從那得去責其計者。汝未遣著何得妄計阿黎耶識出一切法。從本之去判其有惑。故惑猶存新惑更重。從故知去判屬界外。仍非界外通方法門故雲一途。於彼界外尚是一途。何得界內博地執諍。六誡勸中。雲語見者依教語而起見不入真道。又雲多唅兒蘇等者。大經第四四相品雲。有一女人乳養嬰兒。來詣佛所有所顧念。心自思惟在一面坐。爾時世尊知而故問。汝以愛念多唅兒蘇。不如籌量消與不消。爾時女人即白佛言。甚奇世尊。善知我心。惟願世尊為我少說。我於今朝多唅兒蘇恐將不消。佛言。汝兒所食尋即消化更增壽命。女人聞已心大歡喜。疏雲。凡養嬰兒唅蘇傷多。尚恐夭命況復餘食。女人譬慈。嬰兒譬信。乳養譬聞法。唅蘇譬讚歎生喜。喜多尚妨於道。況復癡怒。今以蘇多譬生語見故與喜貪義同。依實起見尚損慧命。況於偏乘而生取著。故大經第八雲。無礙智甘露。所謂大乘典。如是大乘典。亦名雜毒藥。如蘇醍醐等。及以諸石蜜。服消成甘露。不消成毒藥。方等亦如是。智者為甘露。愚不知佛性。服之成毒藥。次明圓教中二。先正釋。次是名下結成乘意。初文又三。先略釋三法。次若迷下明三障。三法身下辨體用。初文又二。初釋。次三法下融通。初文中言圓乘體者。皆須從初因以至於果。因果所取名為乘體。前之二教雖即同有真性觀照。能照所照但依權理。別教教道又以地前緣脩方便而為乘體。故前三教所明乘體皆不至極。未極息教是故索車。圓教乘體從始至終而非始終。是故達到乘義猶在。故以真性始終不動而為車體。故此車體非運而運。次融通中三法譬合。次若迷下明三障障於三法。於中又四。初正明三障以障三軌。次若即下明破障顯軌。三真性下結顯三軌以成三德。四此兩下結成能嚴所嚴。三辨大車體用中二。先法。次引譬證。次結教意中二。先以人顯所乘。次無字下明乘之所至。於中又二。先立疑徵起。次若自下釋疑。又二。先以運義釋乘。次復次下有運不運釋乘。初文又二。先略釋。次故文雲下引證。又三。法譬合。次文者又二。初略立。次融通又二。先融通。次引例釋前圓乘不二。言轉不轉皆跋致者。大論七十七發趣品雲。轉二乘心入菩薩位。第一義中一相尚無故無所轉無菩薩位。此約三乘理性不當轉與不轉。今亦約理而為體用。理體無退故皆跋致。動不動皆毘尼者。人天毘尼名為不動。無漏毘尼名之為動。雖世出世皆名毘尼。若約理論無動不動。故約理性無非毘尼。皆具足有一心十戒故也。故圓教乘無發不發皆名為乘。然此四教各具三軌。非但深淺不同。亦乃乘體誠異。以諸乘體不同故也。所以藏別兩教鹹以智慧為體。通圓兩教鹹以真性為體者。良以體為所乘未可暫廢。以藏別真性果滿方成。儻指體在當以何為運。若用觀照則從始至終故。通圓居因即事論性。即事之性果位乃窮。是故兩教真為乘體。又前之兩教通雖稍優並不知常。置而不說。別雖同證教道全權。故苦破之令同證道。圓雖理極尚有始終。恐世濫行故須委辨。是故廣以因果自他類例等釋乘義不息方名實乘。若得此意別顯一科義猶指掌。如迷此者自行何依。禿乘雖闕莊校車體猶存。忽昧斯旨乘何而去。能乘所至一切都廢。是則以火宅為寶渚。必為所燒。指煩惑為能乘。義須傾覆。◎   法華玄義釋籤卷第十一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717 法華玄義釋籤   法華玄義釋籤卷第十二   天台沙門湛然述   ◎三判粗妙中二。先約四教。次約五味。先約四教中二。即三粗一妙。前三為三。初三藏中為四。初明三相。次既是下明教意。三不見下引證。四半字下判決。初又二。初總明三法。次四念下明三法所至。言半字者。大經第五雲。譬如長者唯有一子。心常憶念憐愛無已。將詣師所欲令受業。懼不速成尋便將還。以愛念故晝夜慇勤教其半字。而不教誨毘伽羅論。力未堪故。言半字者謂九部經。毘伽羅論者謂方等典。此以理等名方等典。非謂生蘇調斥方等。次通教中二。先明三法。次判。初文者二。先總明。次乾慧下明所至。次別教中三。初明三法。次緣修下明教意。三若爾下判。初文亦二。初總明三法。次十信下明三法所至。次明圓教中二。先正釋。次故瓦官下以現事驗。初又二。初正釋三法。次明所至。初又二。初正釋。次秖點如來藏為廣下以大車釋成。初文又二。先正釋。次秖點下融通。初文約實相以論二者。正明即體論用故也。更融通者恐未了者二義猶別。是故三法展轉相融。此中四句。初句空藏為實。第四句實為空藏。中間二句但雲空為藏藏為空此語猶略。貴在得意。若具足存中間兩句應雲空為藏實。藏實為空。藏為空實。空實為藏。則成三對六句也。次以車體用釋成中二。初明體中融即。次又點下明與具度融即車體即是理性即也。具度即是對修明即。初文三對。初秖點下明體有用故高廣。次二對明體用相即。初對者明用即是體故非高非廣。次對者明體即用故是高是廣。然第三對不殊初對。為對第二以明第三故。初對中雲秖點者。體即藏空明體高廣。細尋此意同異可見。言如來藏者。具如占察下卷末文。次攝具度者。即大車之具度故不異也。則止觀中正助合行其意可見。於中二。先釋。次以不思議結不異。次明三法所至中二。先釋。次引證。釋中三法展轉至於妙覺。餘教不然。是故妙也。以我之因為汝之果。故三並非妙。次事驗中。凡是大師妙會諸處指斥他師。護時人情故雲有人耳。五味可知。四明開中三。初總標。次釋。三從人天下結。釋中意者。以初句開人天。次句開別教。第三句開藏通。一一文中三。皆先引經立相。次明過失。三正為開。初引經明理妙。彼執者不知故皆斥有過。至法華並開無不歸妙。從此是下明過中雲而其家大小都無知者者。大經第八如來性品貧女譬中引金藏喻。如止觀第一記已具引文。今更略消喻義。其家者五陰也。陰有佛性而大小不知。古人多釋。有雲四果為大。凡夫為小。論人云菩薩為大。聲聞為小。章安雲人天為小。析空二乘為大。析空二乘為小。體空二乘為大。但空二乘為小。但空菩薩為大。但空菩薩為小。出假菩薩為大。如是大小皆悉不知。別教雖知帶教道故故教屬權。第二句開中又如三譬以顯開相。言定不定者。定是緣修計定能顯理。不定謂真修能破定計。以真修望於緣修亦有二義。譬中雲如輪王能破安者。輪寶威伏如破。十善化世如安。今亦如是。遍一切法為破。亦無能破名安。又除暗如破。生物如安。除瘼養珠準此可見。第三句次失中言三五等乘者。第二句既已開別。故知此中但開藏通。則三五等但約兩教。次結文可知。故知方便諸乘皆悉不知無始藏理一心三法。故各於一法少分起計並謂究竟。今如來善巧方便種種調熟。還示眾生本有覺藏。使大小咸知。昔覆今顯名之為開。今文大小之言雖復寄在初句文中。如章安釋意通後句即其意也。五始終者為二。初總標來意。次何者下正釋。釋中為二。初汎約一界。次今但下局一念十界。即是一念十如三道。於中為四。初以三道性相體等。為理性三軌。於中又三。標釋結。釋中三道各有法譬等。具如初文釋眾生法中。但今文中初明三道即十如中相性體三。為欲別釋三道相狀。故一一道各雲性相。無體字者但是文略尋之可見。次夫有心下結中有二。初正結。次引證。證雲儔者類也。謂業苦也。次以力作因緣為修得三軌。三如是果報為究竟三軌。四明本末究竟又二。初言等者。等前三種。性即是理。修得如文。彰顯秖是究竟。今不雲究竟者。義通初住。次亦是下三諦等可見。前文明位之始終。則約凡位一始終聖位一始終。今明三法始終故須始凡夫一念。終在彰顯聖位。所以立此門者。前雖開顯猶恐不了者。謂以開發為三法始故須重明。秖緣始在於凡故凡位可開。凡無三法何所論開。故不動凡夫三法。而成聖人究竟三法。為是義故復立此門勸勿自鄙。六明類通中二。標釋。釋中五。初明來意。次列。三諸三法下明十條意。四生起十條。五正釋十條。初文二。初正明。次何者下釋。以一三法從始至終故名為豎。以一三法通會諸三故名為橫。餘三望三互得為橫。若言赴緣名異則一。一三皆可自為橫豎。三釋十條意如文。四三道下復生起十條。若望名異意同。雖一一至極。此據圓理理體不殊。若據現名不無差別。故以十條共為始終。始自所化極迷。終至能化入滅。復一一條中皆約六即故。若離若合橫豎該深。五正釋中自為十條。初三道中二。先正釋。次結位。釋中先總對。次別釋。釋中自三。一一文中皆先釋。次引證等。下去九三文句大同。雖有小異大意可見。言妙句者。諸法從本下明理妙。於諸過去下聞名妙對三識釋中二。先總對。次釋。初文者。三識同在理心。教門權說且立遠近。言庵摩羅是第九。本理無染以對真性。阿黎耶是第八無沒無明。無明之性即是智性故對般若。末那識即是第七。執持藏識所持諸法。即此執持名為資成。以助藏識持諸法故。第六但能分別諸法故與第七同為資成。是故今文不論第六。若準唯識論轉於八識以成四智。又束四智以成三身者。則轉第八為大圓鏡智。轉第七為平等性智。轉第六為妙觀察智。轉五識為成所作智。大圓鏡智成法身。平等性智成報身。成所作智成化身。妙觀察智遍於三身。此中不取第九。乃是教道一途屬對不與今同。何者。彼居位果三身仍別。此在因位三身互融。即此三身秖是三德。三德據內。三身約外。今從初心常觀三德。故與彼義不可雷同。從若地人下正釋為三。初明互執成諍。次從今例下引例和諍中二。先引近事。次正例中二。先釋。次引論證。初文中雲。言轉依者。轉於染依而依於淨。是故在染則種子依於黎耶。在淨則轉於能依以成第九。當知黎耶不離染淨。三正釋中引今經醉人譬者。醉如無明故譬黎耶。從世間狂惑去遍涉六塵故雲遊行。即是六七故譬末耶。珠是真性故譬第九。三佛性中。指常不輕中為正因。此之正因亦可為性德三因。今望緣了種子故但雲正。若十二十乃至三十譬三佛性者。此三十子通宅內外。疏文且據能出宅邊。以譬三乘各有十智故雲三十。今以諸子各具三性故以譬之。三般若中釋中先總對及指前三正釋餘如文。三菩提釋中先對師位釋。次對弟子位釋。次三大乘中釋中三。先約師位自行。次舍利下約弟子位自行。三於一下約師位化他。初師位中二。先引經。次釋得謂證得。隨謂因果。理謂理性。言又舍利弗以本願故至得乘隨乘者。說法屬智故是隨乘。由是證得故是得乘。故願說三兼於二義。於一佛乘為理。分別說三為隨。意亦同前。歷七位者五十為五。等妙為七。不論名字但以五品為假名者。名字非位。乃至但論信等七位非是正位故也。次三身釋中又二。先列釋七文。次三軌下引文總釋前七。初文二。前二他經。後五此經。此並數句之內三身具足。應身即水月者。諸水非一故。報身為天月者。自受用報非多故也。次總釋中二。先略結。次正對。對中雲從方等生者。翻名解義如止觀第二文。次釋三涅槃中。先破古。次釋。破古中三。先述古。次今以下出正解。三若將下破。次正釋中二。先略對。次正釋。於中二。先今經。次大經。初今經中性淨一釋。圓及方便兩義者。以性通本跡故也。圓及方便中先明本跡兩圓。次數數下明兩方便。準例亦應雲歷七位。但是文略。次三寶釋中二。先引他二經。次今經二文各三寶義足。思益中雲知離名法者。法體離染故。知無名僧者。僧體無諍故。次明三德釋中二。先總對。雖但別對已當總對。次別對釋。釋中二。先釋會。次破古中二。先總斥。次唯知下別破。以彼經一乘與此經佛性對破古人。初言二經義合者。大經及此經。大經調伏眾生名為解脫。此經數數現生為調眾生是故義同。餘二德可見。碌碌者多石貌也。亦凡石也次別破中三。先破佛性。次又涅槃下破總名。三但涅槃下明經宗別。八千聲聞至記□者。大經第九雲。是經出世如彼果實。多所饒益安樂眾生。能令眾生見如來性。如八千聲聞於法華中。得授記□成大果實。如秋收冬藏更無所作。一闡提輩於諸佛法無所營作。疏中古有三解。一雲經誤。應雲八千。即持品中八千聲聞得記者是。二雲外國有八千人。三雲若定應雲八十年。章安雲後二解不可。次破總名中雲安置諸子祕密藏中。如止觀第二記。此三涅槃中所以對古師苦破者。以人多執招過非輕。故苦破之令歸正轍。如前釋眾生法及止觀十如。亦皆破者意在此也。如諸文中每至別教破地攝師者。執教道故意亦如之。此十三法同是今經三軌之器類故。此之十條散在他部諸大乘經。今經始終無不具足故一一三中皆引經文為釋。況此十條不出因果。今文秖是一乘因果故耳。又十條中所以菩提三身及三涅槃具引本跡。餘文唯跡者。一以本中文狹。二以本果已成。故取菩提三身涅槃證義便故。道識性三全在凡夫。般若通因本因文總。但雲我本行菩薩道。乘通事理及以因果故。三寶者本地既有佛寶必有餘二三德可知。文雖存沒義必兼具。次四悉料簡中。先問。次答。答中二。初述意。次正釋。初文又四。初總明用四悉。次隨俗下別明用相。三朝三下明用四悉意。四善巧下結歎。初二如文。三明意中。言苦塗水洗者。大經第八雲。譬如女人生育一子嬰孩得病。是女愁惱求覓良醫。良醫既至合三種藥。蘇乳石蜜與之令服。因告女人兒服藥已且莫與乳。須藥消已方乃與之。是時女人即以苦味用塗其乳。語其兒言我乳毒塗不可復觸。其兒渴乏欲得母乳。聞乳毒氣便捨遠去。其藥消已母乃洗乳喚子與之。是時小兒雖復渴乏。先聞毒氣是故不來。母復告言。為汝服藥故以毒塗。汝藥既消我已洗竟。汝便可來飲乳無苦。其兒聞已漸漸還飲。經合譬意譬無我等猶如毒塗。說如來藏如喚子飲。或時說我或說無我。皆為適機如彼塗洗。次正釋中二。先舉章門。次釋。釋中又二。初以四悉釋此十條。次明妙不妙。初文二。謂初後。後文中言上下而無縱等者。上下是縱義。雖一點在上。不同點水之縱。三德亦爾。雖法身本有。不同別教為惑所覆。表堿O橫義。雖二點居下。不同烈火之橫。三德亦爾。雖二德脩成。不同別人理體具足而不相收。次文者為二。初料簡。次結位。初又二。初判。次開。初文三。初略立二諦以判四悉。則真妙俗粗。次約化城寶渚以判。三約五時教判。初文又二。初判。次料簡。初判中以三悉與第一義相對者。順大論文仍成別義。故大論雲。諸經多說三悉檀。今欲說第一義故。說是摩訶般若波羅蜜經。通論皆四具如諸文。次若然下料簡中二。先問。次今言下答。次若不下決開。結位如文。問此中初以四悉料簡十條。則一一條無非四悉。次判四悉妙與不妙。乃雲三粗一妙。應當三法亦粗亦妙耶。答若約不思議中。亦得論妙不妙。如三德中。若前三悉檀說之。義當於粗。謂三德為世界解脫生善。般若破惡。是故為粗。若見法身方始名妙。三德既爾餘九亦然。若爾何故次又雲三悉至化城耶。答此約大論文。皆以小乘為三悉。對般若為第一義。故作此簡。若依此義。今文唯在第一義也。故下決中雲三悉不決皆名為粗。然取通途則今文並約不思議論四悉。判不思議三法。真俗相即。而論既以中道為第一義。豈以中道而隔真俗。半如意珠者。跡十妙中以釋五竟。十法共成如意珠法。言珠法者。秖是妙法十中居半。故雲半如意珠。若大經十三即以羅剎半偈名為半珠。彼經半偈詮於半教。今之半珠即是全珠。何者自行因果已滿。是故今文以自望他。闕化他邊名為半珠。◎   ○◎六釋感應妙中二。先來意。次開章解釋。來意又三。初判前五妙。次境妙下果滿得名。三果智下正明感應來意。由果滿故。由機扣故。初文雲上四妙為因者。位妙若立實通因果。為對三法且從因說。次文為二。先釋。次引證。初釋文言境妙。究竟滿名毘盧遮那等者。前行妙初已融會此境智行三。三而論一一而論三。及境等三各自具三等。具如止觀第二卷末指歸中文。一德具三三各具三等。今且從於理事合說。以境智行而對三身。次引證中雲稽首智度無子佛者。大論文初歸敬偈雲。智度大道佛善來。智度大道佛窮底。智度相義佛無礙。稽首智度無子佛。古人論音雲。言無子者。有四義不同。一者無等。一切眾生無與佛等。二雲無礙。佛是法王於法自在。三雲無子復有二義。一者就理。佛能體悟無生真理名為無子。二者就事。如來生死種子已盡故名無子。四者無子亦有二義。一者般若名為佛母。母有七子。謂佛菩薩及辟支佛並四果人。即此七中佛最居長故雲無子。二者無明蔽中無有智慧種子故雲無子。今文中用第三第四。二無子義。果智究竟感應義足。三正明來意中。且依本業纓珞雲等覺照寂妙覺寂照。問前明境妙以證得為無諦。前明智妙二十智中訖至妙覺。前明行妙次第五行訖至初地。不次第行亦至六根。若明位妙始終具足。向明三法辨始終中。始從凡心一念十界。終至究竟。是三法果。今初何得斷雲四因一果。答一家釋義稍異今古。若得文大旨。則不[目*曹]元由。若隨文生解。則前後雜亂。前之三妙。若離而言之。唯境屬於理。故解依於理。依解故起行。行之所階。則有諸位。若至初住名隨分果。則分證三法。證三法已隨機起應。此則以智導行至初住位。又教所譚須論始末。此則具如生起中意。若從合明。具如行妙初說。若相由者不明妙行。境智行三。此三各三。三九秖是一而論三。次歷六即以至於果。皆開權顯實成妙感應。今從此義。故雲四法為因。若從別說當妙高深自是一意次。開章別釋中二列。釋釋中。初釋名自二初列。次釋。釋中初釋名又二。先總立名者。謂感應通論。次別釋者。謂感應二字各具三義。初文者。如勝鬘經。勝鬘夫人是末利之女。末利及王既信佛已以書與女。女得書已即對使者而說偈言。  仰惟佛世尊  普為世間出  亦應愍我等  速來至此處   即生此念時。佛於空中現。即是雙明感應二義。若得此意例應可知。次別釋中今先明機三義者為二。先明用機為名例知緣感。次機有下正釋機名。言如弩有可發等者。眾生如弩。宿因如機。佛如射者。應如發之。益如箭中。善機者。大經十八雲。我觀眾生不觀老少中年貧富時節日月星宿工巧下賤童僕婢使。唯觀眾生有善心者即便慈念。料簡中問意者。由前帖釋中雲宜生理善即第一義。故今問雲。為人名生善。理事俱是善。何意於理善。而稱第一義。答意者。理明是理善。理暗是理惡。故理之善惡。其性雖相傾。若理善生時。理惡必定滅。無有先惡滅。方始理善生。若事中善惡。其性亦相傾。善生之時未必惡滅。惡滅之時未必善生。故於生善以分事理。理善即屬第一義義。事中善惡。善生即屬為人義也。惡滅即屬對治義也。理惡即滅理善即生。故於生善以分二悉。滅惡唯得立一對治。惡無先滅故不分二。眾生得事等者。眾生得即理之事。聖人得即事之理。聖人知即眾生不知。又聖人得於因果化他鹹應等事。眾生但得非因非果迷中之理。又眾生在因聖人居果。問為用法應等者。此一問答為欲生起機應之相。約理雖即不當應與不應。約事必有應與非應。法應應應俱皆應故。得法應俱名應。由此與機相對辨。致成三十六機應。次相中二。先正釋。次廣問答料簡。初又二。先標次釋。釋中先略舉機應兩相。次釋釋中先機次應。機中二。先徵起。次釋。釋中有三。不言去取。應中亦然。初機者惡為機中。言七子者。大經十八釋月愛中雲。譬如有人而有七子。是七子中一子遇病。父母之心非不平等。然於病子心則偏重。章安雲。或以七方便根性為七子。謂人天二乘三教菩薩。是七子中有起過者。心則偏重。如來不為無為眾生者。亦第十八經。有為是惡故惡為機。又無記是無明者。若分三性即立無記。今立機緣且對善惡。無記雖非身口行惡。能覆理善。亦屬惡攝即屬惡機現雖是惡乘於宿種故得為機。相帶為機中二。先判。次正釋。初文中雲唯有一髮者。大經三十一迦葉菩薩問佛。一闡提者終無善法。是故名為一闡提耶。佛言如是。又問。一切眾生有三種善。所謂三世。一闡提輩亦不能斷未來善法。雲何佛言斷諸善法名一闡提耶。佛言。滅有二種。一現在滅。二者現在障於未來。闡提具二故作是說。佛言。善男子。譬如有人沒在圊廁。唯有一髮毛頭未沒。雖復一髮不能升身。闡提亦爾。未來善法不能救於地獄之苦。未來之世雖即可救。現在之世無如之何。以佛性故則可得救。佛性非三世。故佛性不斷。今意亦爾。於現在世雖有正因。不可救故不成機緣。善惡相帶為機者。初從闡提起改悔心。此舉極惡以帶微善。上至等覺一品無明。此舉極善以帶微惡。準望前釋極善唯在佛。極惡唯闡提。二既非機。故以闡提改悔。等覺無明。即是相帶。名之為機。若爾。何故前明單善單惡。今復重明相帶為機。答前單明者。據強偏說。相帶明者據理實說。經雖偏說非不相帶。四悉順物作偏說耳。以義推之必須相帶。下釋慈悲為應義者。若偏若帶準此可知。慈善根力者。如大經十四梵行品。提婆達多令阿闍世放護財醉象。欲害如來及諸弟子。爾時踏殺無量眾生。像聞血氣狂醉倍常。見我翼從被服赤色。謂呼是血復來奔趣。我弟子中未離欲者四散馳走。城中人民謂我終歿。調達歡喜快哉適願。我於爾時即入慈定舒手示之。即於五指出五師子。是象見已而生怖畏。失大小便投身禮我。善男子。我於爾時手指實不出五師子。慈善根力令彼調伏。乃至五百群賊得法眼等廣如經說。乃至如請觀音現身作餓鬼等。如前第四卷引論雲。水銀和真金等者。出菩提流支法界性論。次料簡中有五問答。初問答明三世機應。問如文。答中二。先通答機應之由。次別答機應之相。初意中言以四悉力隨順眾生者。至理實無三世善惡。約事說故三世鹹有。但隨眾生四悉機緣。宜作何世善惡而說。何世善惡而堪遇聖。次正明機應相中又二。先機次應。機中又二。先善次惡。善惡各有三世。初善中二釋證。初文三。初文中言五方便者。四念為一併四善根。四念雖有總別不同。秖是四念。停心治障。方便義疏。故且雲五。又如無漏無習因等者。此舉無漏例未來善。如證無漏習果已滿現無善因亦能感佛。如阿羅漢根敗之士在方等座感佛彈訶。以有未來一乘善故。無漏根敗尚能感佛。況諸凡夫根未敗者。故引大論池華為喻。已生如往善。始生如現善。未生如當善。遇應如得日。次明惡中。言又未來之惡與時相值者。緣合名時。故求聖力助遮當惡。此三世惡並有可發。是故聖救。次應中。亦如機中應先明有應之意。謂四悉也。文無者略。又亦應如機中慈悲各說及引文證等。文亦從略。次別答中但語機邊亦應論應。若別論者以現在為應。何者。過去已過。未來未具。若爾。機應差舛何名主對。答。機生未來之善。感佛之時還名現在。故今且從機一邊說耳。次問中言若未來善為機四正勤意雲何者。四勤中已生未生皆可令生。如何但雲未來為正。若準正勤應雲。已生善為機。如溉甘果栽。未生善為機。如鑽木出火。已生惡為機。猶如除毒蛇。未生惡為機。如預防流水。答意者機分通別。通則通於三世如四正勤。別則唯在未來。如前所說。雖在未來功由過現。是故過現以為機者。本為未來生善滅惡。是故四正勤中言雖過去等者。文中雖雲已生善惡。意令此善未來增長。意令此惡未來除滅故雲也。又如救火已燒正燒皆不可救。救正燒者本為未燒。次問答者為離性計。初問如文。次答中二。先破。次無性故下立。初中作四句者。若四計者。先破性已然後方可點空說四。是故感應各有四句。感四句者。謂眾生自能感。由應故能感。感應和合故有感離應離感故有感。應四句者。謂諸佛自能應。由生故有應。感應和合故有應。離應離感故有應。是故機應各以三假四句破竟。方以世諦四悉四說。立中二。初通立能所。次而能下。別判出能所又二。先判。次若更下誡勸言若更番疊等者。若從應為言。即以應為能。以感為所。若從感為言。則以感為能。以應為所。故以義推。從感為名亦有能所。從應為名亦有能所。是故不可以能所為名。應以生佛定之。使能所不亂。若但以能所為名。節節更立能所之號。則為生佛之上更立生佛。世諦則亂。故須且依今文為定。次問答可見。三不同中四。先標名。次列章。三但眾生下敘不同意。四今略下釋。釋不同自三。先四句中三。先列。次釋。三若解下結感應益意。釋中自四。皆先標次釋三結。釋中句句皆先機次應。言如須達長跪者。大經二十七。佛在王捨。須達爾時為兒聘婦。入王捨城。夜宿長者珊檀那捨。因見長者匆匆辦供。因問其故。乃知有佛。尋見如來。請佛至彼。如來許竟。須達及與舍利弗同往。經營精舍七日成立。所設已訖即執香爐向王捨城遙作是言。所作已辦唯願如來慈哀憐愍為眾生故受是住處。我知彼心即與大眾發王捨城至捨衛國祇陀園林須達精舍。月蓋曲躬者如止觀第二記。三明結益意中。若冥若顯俱名為應不可以凡目不睹故而言無應。此墮自性及無因過。於中為四。初勸其自勵以生善。次若見下勸信因果以息惡。三若不解下勸解四意知不棄其功。四釋論下引論文證須解四意。二釋三十六句中二初指前四句略舉機應各有冥顯以成四句。次若具足下機應各列一十六句。先列次結。先列中二。先列根本四句。次十六句初文三。先列四句。次冥是下略列四相。三如佛下引事證相。但證未來一句。餘如前文機應相中故略耳。機中雲非冥非顯者。非過去之冥。非現在之顯故也。問應中非冥非顯與冥何別。答並是法身益物。然冥益者不見不聞而覺而知。若非冥非顯不見不聞不覺不知。次機既下應中不列根本直列一十六句。據機中自列根本應中合有。但是文略。次結中雲三十六句者。若準此取前文四句為根本。若取機中四句。更列應中四句。即應四十句。三就十界中雲就自行既爾化他亦然者。自行化他俱能感佛故也。若分善惡自他俱有生善滅惡。是故善惡並得為機言交互者且約自行。如地獄中有九界機乃至佛界亦復如是。問下下法界有上上機如地獄中有九界機。鬼中有八。畜中有七。乃至菩薩有佛界機。此則可爾。如何佛界有九界機。菩薩有八乃至鬼中有一耶。答所言機者可發為義。發有近遠是故不同。若下有上機則通因果。所謂下果求於上果。亦可下因發於上因。若上有下機則唯在果。所謂下果求於上果。亦可下果發於上因。如佛界機在地獄者。謂雖發心求於佛果。破戒墮獄於彼可發成地獄機餘八準此。若爾與地獄界有佛機緣有何差別。答眾生無始未曾出界不妨無始有出界種。然於十界重重交互不可具知且據一往約多分說。若佛界心強已名佛界。益在九界則名佛界有九界機。若已墮九界則名九界有佛界機。如惡業深重本是地獄名地獄界。曾聞一句可為佛因聖人亦以冥顯應之。是名地獄有佛界機。未堪頓入漸漸誘之故用八界以為方便。則為地獄有八界機。故知下有上機與上有下機其相有異。上下既爾中間交互準說可知。故應一界皆具九界。若約化他義分凡聖。凡位但約觀行相似交互說化。聖位則界界之身能為十法界化。問約四句說以論機應已兼三世何故更約三世說耶。答三世之上更加三世故得更論乃成九世論交互也。故華嚴中十種三世。九世為九更加三世說平等。以為十種。大纓珞中亦明九世。是故今文重約三世。次相對中三。先標章。次列四文。三釋。釋中二。先釋四意。次料簡。初又四。先釋初意又二。先總述。次地獄下正釋。釋中且約地獄。餘二十四略而不雲。下機關及三十六句亦然。至第四意方始例出二十四有。今正釋又二。先釋。次是為下結。釋中二。先並列。次釋。釋中先機次應。應中有標列釋。釋中機則先惡次善。應則先悲次慈。望前二十五三昧中四意略無諸有過患及結行成。何者。此中既明機應即行已成故須更明本法功德。機中復加善者。欲明機遍故。前但明過患者且從惡邊。次機關相對中機中善惡各有三義。應中慈悲亦各三義。以慈對善。以悲對惡。各各以微對赴。以關對對。以宜對應。下善惡中具足應雲即假塵沙。即中無明。文無者略。次三十六機對三十六應者。以三十六句中句句皆有一機一應故得機應各三十六如一顯機以對四應雖同是顯從所對應四義不同故成四別。餘句例此。又一一機中各具善四惡四。各具微等三義。應中若慈若悲各各皆以赴等三義應彼善惡各四中三。若冥若顯機應皆然。今且從總為三十六。況復如前約於三業三世十界及以一念等別。若三業之中更開善惡微赴等別則無量無邊不可數知。所以文中先約苦樂相對次以機關次三十六恐雜亂故。知此意已方可將此入前四句三十六句及十法界則可知矣。次別圓相對中亦先總標。次若歷別下正釋。釋中先釋。次簡。初文先釋一有次例餘有。此言別圓不同者此約教證兩道得作此說。如地獄有破一品惑。餘二十四有亦一分破。豈有地獄無明究竟名為了了餘有未盡名不了了耶。故知且順教道說耳。若約證道地即是住故知不別。次料簡中先問頗有善機惡應等者。意不異前。隨無方問故有此異。是故還以無方之答。故引經雲或作地水及火風等。如大經云云何名為不施一錢而得名為大施檀越。佛言不飲酒肉施以酒肉。不服華香施以華香。如是施者無一文之費而得名為大施檀越。如是施者施名流布。此等並是答無方之問之流例也。三菩薩應為妻子者。謂妙莊嚴王淨藏淨眼應為二子。光照菩薩應為夫人。廣如疏第十卷。拔樂與苦者。假使有問既有圓機感於偏應乃是機應不相主對亦應拔樂而與於苦。此舉例者。如拔人天之樂與變易苦。拔涅槃樂與入假苦。拔分別樂與實報苦。或拔淺樂示現與苦。如大經第四雲又復示現於閻浮提疾病劫起饑饉刀兵亦復如是。又為說法令其安住無上菩提。次明粗妙者。判前不同相對二門名相。餘之二門通於粗妙故不須判。又此二門中但判十界者。四句三十六句。及相對中二。並攝在十界中判以十界有優劣餘無故也。於中先標。次列章。三解釋中。準前諸文亦可以開列為一門。今隨文便於此列之。亦如明位中以開寄在圓位門中列之。但從義正分章無定。就釋中二。先判粗妙。次結。初文二。先機。次應機中二。先地獄。次餘九例。初文先判粗妙中三。初立具十。次阿鼻下釋疑。三即判下正判。獄中十界則九粗一妙。次粗機下辨機生熟召應不同。先粗。次妙。慈童女緣如止觀第五記。發菩提心名為妙機。未入六根名為淺熟。不至方便有餘但近在於欲界天耳。次判應中二。先總論應。次約教辨判。初文二。先辨因果。次若無下舉非顯是。初文二。先因果次引證。由慈悲熏為因故果時能爾。次文二。先非。次是。正明應相。次約教中四教及別接通。所以不言接別等者。意如止觀。初藏通中三。先判。次譬。三何者下釋所以。言譬是圖寫經記乃成者。譬藏通神通皆是作意。如圖畫寫像經始記錄爾乃成就。不同鏡像任運相似。不同水月遍應諸器。別圓法譬可知。亦約證道同故合說。次開者又二。先單約機應。次約五味經。初文開前機應中九界之粗同為佛界之妙。若佛界中生亦名妙。若餘九界熟亦名粗。又四趣中妙機近熟亦名為妙。粗機遠熟亦名為粗。次開前諸粗應中亦約教道須開兩教佛應。然但言諸經及以華嚴。對無量義與今經者。華嚴之後漸教並在無量義中所指者是。是故從略不須復敘。次無量與今經中又二。先無量義。次今經又三。初法說。次譬如下譬。三此即下明開合意。若識此意則知草木生之與滅不離於地。二草二木具如第三經合譬中。人天為小草。二乘為中草。三藏菩薩為上草。通教菩薩為小樹。別教菩薩為大樹。此乃藏通二教二乘合說名為中草。若作七方便名開人天為二二乘為二。三菩薩依本各為一。此開合之義隨機不同不可一準。觀心感應妙者。境如感智如應。境智和合即感應道交。具如止觀煩惱境中諸法般若三十六句。智照於境一十六句如四應赴機。境發於智一十六句如四機感應。應中一切智如冥。道種智如顯。兩智共為亦冥亦顯。一切種智如非冥非顯。機中真境如冥。俗境如顯。兩境如亦冥亦顯。第一義如非冥非顯。境之與智不出色心。色心淨故般若亦淨。色心秖是三業。三業為境用智觀之。是故亦可對前三業機應。又三諦之境不出十界。界必交互及以自他。故亦對前十界自他。故知觀心感應義足。◎   法華玄義釋籤卷第十二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717 法華玄義釋籤   法華玄義釋籤卷第十三   天台沙門湛然述   ◎次明神通中。標列釋。前諸文中並立來意一門但寄在文前明之。今則別列。言次第者次前文來故雲次第。即來意異名也。於中為三。初舉前生後。次略示後文之相。三上辨下正明次前有此文來。初文二。初舉前。次若正論下生後。次示後文相中二。初列。次普門下釋。釋中二。初引普門證。次遊於下釋經意。初明普門品但有二文兼得三意者。經文先問次答。問中具三答文但二。問雲觀世音菩薩雲何遊此娑婆世界問身也。雲何而為眾生說法問口也。方便之力其事雲何問意也。答中句句但舉身口以兼於意。應以聲聞身答身也。而為說法答口也。既有身口必兼於意。或將應以兩字即是意也。善達機緣故雲應以。次文又二。初約身口表意。次又化下從多少以論。初又二。謂法譬。譬又三。謂譬合結。次文又為三。先正論多少。次引證。三正辨多用身口。一切聖教但多有此二相故也。又為四。先釋二身二鼓。次此是下明身口所由。三若示下明所兼之意。四亦是下舉二行以釋二身二鼓。初文中言藥樹王身者則示可畏破惡之形。如大經第二十九菩薩品雲譬如藥樹名曰樹王。於諸藥中最為殊勝能滅諸病。樹不作念若取枝葉及皮身等。雖不作念能愈諸病。涅槃亦爾(云云)。如意珠王身者。示為可愛生善之形。如大品第十雲如摩尼珠所在住處一切非人不得其便。其珠著身暗中得明熱時得涼寒時得溫。若在水中隨物現色。毒鼓者。大經雲譬如有人以諸毒藥用塗大鼓。於大眾中擊令出聲聞者皆死。此譬說於破惡法也。如止觀第五記。天鼓者如忉利天所有妙鼓隨天心念出種種聲。此譬說於生善法也。次意者。雖現身口皆由意慈。第三意者。睹身口相則知意業。今且引大經。經從說邊故名為語。今文略語以證於意。謂隨自意等語必待意故也。隨自如珠如天。隨他如藥如毒。二行對上亦應可見。次正明次第中二。先法說次譬況。先舉小譬。次小尚下以小況大。謂妙感應也。鳱鵲鳴者。鳱鵲小鵲也。西京雜記雲乾鵲鳴者則行人至。亦可作□。今時書本多作乾字。次名數中四。列數。釋名。次第。虛實。後二寄名數中辨耳。初如文。釋名中雖三文不同義意不別。地持雲神謂難測知者。易雲陰陽不測謂之神非佛教意。神通不同者具如文列。凡夫外道及四教也。三教如文。略釋六通如止觀第七記。彼文並是發宿習通也。復有生得通知鬼畜等。有報得通。如諸天等。有脩得通如諸聲聞及諸外道三藏菩薩通教出假等。修得又四。若三藏二乘以無漏心依根本禪。若諸外道以有漏心依根本禪。通教二乘同通菩薩亦以無漏依根本禪。別教菩薩初依根本用無漏心。次依界外恆沙三昧。後依實相發得妙通。圓教初住初心雖別發得義同。又約六即。六根清淨相似發得。初住已上分真發得。妙覺一位究竟發得。今此文中即分真發。既從圓位已後起應現通故知正是發得通也。故大經二十二雲通有二種。一內二外。外謂與外道共。內復有二。一者二乘。二者菩薩。菩薩修行大般涅槃所得神通不與小共。故知即是別圓菩薩如上得通也。前言十四變化者。初禪二。謂初禪初禪化。初禪欲界化。二禪三三禪四四禪五。準初禪說可以意得。具如法界次第委釋。圓教文相稍廣者。用今經意以餘文助釋。於中又二。先廣釋。次料簡。初文中二。先出不同。次然下申今經以六根為通之意。餘經不明者今經最廣。故知應用六根為通。於中二。先明意。次今雲下釋。初文中云然經明鼻通最委悉者。一切諸經不明鼻通非究竟說。豈有諸根並得神通而鼻舌獨無。唯有今經六根清淨於中鼻根文最委悉。若華嚴明十種六根亦是六根皆有神通。但彼經在果謂初住已去。當知住前亦有似發。華嚴又明十種神變即十通也。一眾生身。二佛剎。三供養。四音聲。五行願。六調伏。七成就。八菩提。九說法。十住持。次釋中二。先明所依。次文雲下出通相。初言無記化化如止觀第一記。次釋通相中二。先且約眼根略釋。次見有下判真似。初文三。初略引此經。次借毘曇自爾之言。彼論在小此中在大。自爾名同意義各別。自爾秖是自然之異名耳。言毘曇雲六入殊勝者。皆有通用故雲殊勝。自爾之名通於大小。且引證大。然小乘中於一切法立因緣已皆雲自爾。如青葉紅華非染使然故雲自爾。通亦如是但是得禪自爾有通雖是作意即是諸禪自爾力也。小乘尚爾何況大乘。故今借小以證於大。三引央掘具如止觀第七記及第七文。次判真似中。借華嚴意對辨之也。言內外身通者此是真如鏡淨任運能照。以能照外現十界像故外像現內也。有此二用故分內外。論其實體內外不二。次料簡中言三根增減者。此引大論四十文雲鼻舌身三者。但引彼論雲有增減。若對六根與今不同。意雲論文許有增減。何妨今經眼鼻身三數劣餘三。是故引論以例今經。故雲若例此義。餘如疏說。於中三。先例不同。次引正法華證等。三復引今經證互用。次明粗妙中二。先判。次開。初判中二。先通敘變化所作不同。次正釋。初文三。初立。次引證。三若應同正報下各辨不同。次正釋中二。先正。次依。依正各二。先教。次味。初先正報約教中二。先釋。次如是下結。初文秖是十界不同。而四趣合人天合。二乘合菩薩離尋意可見。黑髮纏身者餓鬼狀出大論。盥者古煖反。洗也澡也滌也。通論諸洗皆名為盥。若別論者洗手曰盥洗足曰洗。洗音銑。洗頭曰沐。洗身曰浴。規圓矩方。次若得下約五味中二。先四味。次今經又三。先總判是妙。次別示妙相。三總示妙相。初如文。次文中。雲地淨表理妙者。理者境也。地既能持能生為諸法本故表理妙。光表智者。光處二眉之間故可表於中道智妙。三昧表行者。首楞嚴定正當妙行。風表乘者。風行於空而實非空不異於空。乘乘實相乘非實相而不異實相。地動表神通者。地本不動而能現動。實體非通而依實現通。次應同依報中二。先重判所屬兩意不同。次今且下正釋。初文者。論其正報尚乃亦可生佛相攝。但眾生唯理諸佛事成故一切眾生悉皆攝在佛境界中。況所依土本是諸佛所化之境。如世王土土必屬王。而萬姓所居各謂自得。其實王為萬姓以治國萬姓歸王而立家。是故以慈以忠更互相攝。彼此相望而從王義強。今為分於機應義異前從機說故雲且從。況諸佛寂理神無方所。所依寂境號常寂光。是故砂石七珍隨生所感。若依此意復由生造。是故從之以立土為機。次正釋中為二。初釋初意。次若作下第二意。初文為三。初引大論總列。次若戒下釋所以。三淨穢下結歸。初文二。初列。次皆由下結示。次文者。然乘戒四句文在大經具如止觀第二記淨名疏初委釋。今且從略直對聲聞菩薩而為緩急之乘。直對淨土穢土而為緩急之戒者。為以大概攝諸土遍故也。於一一土若欲委明應隨諸教及三品戒各各對之為上中下具如止觀第四卷中。所言乘亦緩亦急者。初開三後顯一即初緩後急也。亦是中間具有諸乘。緩急四句依大經第六。大無量壽經呼安樂為安養。大論二十八雲有佛土說一乘純菩薩也。有佛土雜如彌陀也。多菩薩僧少聲聞僧。若大論中明安養國非三界者。秖是非此娑婆三界耳。若就彼土具有三界。故無量壽經阿難白佛。彼安養界既無須彌。忉利諸天依何而住。佛反質雲此土夜摩乃至色界依何而住。阿難默領。反質意者此夜摩等既許依空。何妨彼土四王已上依空而住。具明土相復有多種共別不同。如無動界雖是淨土猶有男女及須彌等。此同居淨土既其不同。同居穢土亦應不等。委明四土橫豎等相具如淨名佛國品疏。此中大略示其綱紀以明神通現土不同。若細分別乘戒緩急。應分三觀一觀三品。九品理觀細對三品事戒緩急。以驗諸土聲聞菩薩若純若雜。廣尋經論以求其異。知大小乘所被不同。則不起此座而觀法界。次明國土應第二意中二。先標意以兩屬故故安若作之言。次佛以下正釋中二。先釋。次判。初釋中二。釋。結。初中自六。四趣人天四教如文。一一文中皆言或淨或穢者。教由乘種。土籍戒淨故。戒有緩急使土有淨穢故也。既分菩薩四人不同應言上上品乃至下下品乘。聲聞既分兩教二乘緩急亦四品不同。一一皆言與無記禪合者。無記是理。慈悲是事。事熏於理至理皆用故雲合也。若圓教脩無緣慈初心即合但用有廣狹耳。如是下結。次今將下判也。通約依正者。前正報文約教之中直列而已。未判粗妙故今合判。於中又二初約教。次約五味。初約教又二約教判者。別教即約教道也。次約無記化化判者約證道也。又二。先正判。次引經。初文者。無記如鏡眾機如形發應如像。像關形對非鏡端醜但以形端醜判粗妙耳。故不以多少廣狹判也。言淨穢者。如鏡任運現像有通有別。通像如土別像如形。通別皆有淨穢皆有粗妙。是故山河為通所照。人面為別所照。故有通照端醜別照端醜。合譬可知。次引經。次約五味中三。初正約五味。次又諸經下重約粗妙難易轉判。三唯以一大事下約能所判粗妙。難轉謂二乘易轉謂菩薩。三能所中即所粗能妙。次又諸下開。如文。然此中神通之名通於深淺。故前判教中四俱神通但有粗妙耳。若準下眷屬妙中初乃別判。以地前住前為神通已上名應。後料簡中亦通取之。如妙音是神通來等。今文通者以神通感應果上之變用耳。故與應色相例判之粗則俱粗妙則俱妙。思之可見。次說法妙中二。標。釋。釋中二。先明來意。次正釋。初文為三。初約說不說明來意。為其機熟者說雲因緣。次神通後明為來意也。前雖通敘二輪三輪傍正。正意但在身輪。故神通預表當說法之先兆。所以現瑞表於十妙前相。若據行說則十妙之中說法為說。若從教言之則十妙俱教。故序中所表表當說十妙。故前為二身今為二鼓。若滅惡生善通於偏圓。而二身二鼓無不鹹妙。三演說下正明說意。次正說中。先列章。次解釋。釋中先略標釋名意。次正釋名。於中先出達磨鬱多羅釋。達磨鬱多羅者。此雲法尚是阿羅漢。佛滅度後八百年中於婆沙中取三百偈。以為一部名雜阿毘曇。又撰增一集三十卷此義依彼。此中章門初一至五增數列之。第一一法第二二法乃至第五五法。初雲體一者同是名句等也。諸經皆然故為一體。相二者有於長行偈頌二種相故。制名三者。十二部中所制之名不出三義。初言從字句者。此之三部長行二頌秖是字句耳。次言寄事得顯者。謂所記是車所說是事結戒因事託事為喻。本生事本事事未曾有事相最易知。論義者假往復事。三從所表表理深故。定名四者。從喻從體從體事從事也。授記無問自說論義體事合目者。如授記經記是當體所記是事。無問自說說是當體所說是事。論義往復名為當體所論是事。不同二偈但是二種偈相而已。以無孤起重頌事故。其中所說各別有事不得名為孤起等事。差別有五者。一者九種脩多羅如文。從通總至二偈。言二偈亦在九中攝也。又如分別至脩多羅去但是敷置說理之教屬脩多羅。不同二部故對二部得此藏名。彼雲別教非今家別。即指大乘為別小乘為通。二者偈陀四中。初言阿□婆等偈者。且準俱捨明十六重後數。前十五重者。初從十十增之至第十六重名矜羯羅。初謂一十百千萬億兆京該梓欀構諫正載此即前十五重也。第十六矜羯羅。第十七矜羯羅矜羯羅為大矜羯羅。第十八頻跋羅。第十九頻跋羅頻跋羅為大頻跋羅。第二十阿□婆。第二十一阿□婆阿□婆為大阿□婆。此第六經所列即第十六第十八第二十也。言除脩多羅者除長行也。第三意中復除重頌孤起方名為偈。第四意者於孤起中。復除十部相方名偈經。從通總來漸漸向狹。若前明脩多羅則寬狹不定。祇夜二。先標。次頌意下釋。釋有三。初頌意。釋取所念法相方名祇夜中偈意。次若頌下釋餘部意。次頌事中亦簡卻餘九部中事外方是祇夜中事。三頌言中亦簡九部之言直說之言方是祇夜之言。二偈同是偈頌。雖開為兩同是偈中差別耳。授記有二。於中先釋名。次正釋大小二別。四者無問自說二。五方廣第六相識應有多義文但列四。料簡全闕。次大師正標釋。先直標十二名。即別名也。此標法名全依大論三十七文論文甚廣。次部者即通名也。新譯名十二分教恐濫部帙故也。經名亦通。於中三。先略釋。次斥論師。三舉世經義以釋出世也。次釋十二部別名義者。言出三藏外者。即簡小門三藏已盡取衍門為脩多羅。彼釋大品故作此說。況復今文釋法華耶。若如第一卷通途釋者則不然。下去皆須在大。然文中。釋義皆通大小意在大也。授記中雖言二乘人天故知亦大。又復通釋放光收光等以表記也。言□□姭□埤□□獎蘧壓□c□獎蘩□‥獥獎蘥□‥□獎蘥□¥□獎蘤□阣§□攬獎繇□檸c¥獎蘤□‥□l碥砥澆N□□擁紂□□蔧獎耙砥憧蘩□□噫攬□韣‥窨□□譥刨艨窨□□葦□□□蔨楫□□|□□□勳z謨□湧□□莥□韣¥玟_z粵若n莩□□鋧□郥彌醧o怤□□□□阨□|Q□□□耙臩□□コ□Q□□□漥□‥□□□□¥刨艩迥□□□耙臣‥耙□□□□村□芨□□□□櫓□耙□瑩□□□□□□□□□□□□□□□|晃噫迥□□□皰□□□□妥□□□□□□□□蕁□□□隱牶D蝥□T□□仴楚慼情慼慼慼慼峞暮J|漦該□□鵅慼慼慼撓荂漿A□□□□譧□□葦□□耤滎鰱i□|葥g□a滎惱□g胦□□揣□□便□楚紅□芊L糯蛩隉慼慼澎獢慼慼播╮撬埸N□迴□□§□獵辣□□耦□□另□□□□磣|□□h邥□□□僧□□□□□□□□□§□悅詣□□鍚諘鞳潠均慼慼憚荂慼慼情慼撓材r‥□□□□§□□□韣□□稐|嵥□□□□徹嚪B|嶸熒□□□廓騿慾粹f滈z村臩□那□□□□□□□噥磷漩撩□鐐§□□□く茱l□ゝD□□楫□楫□莣|□狦□□□□粨□□|□□□□漥f晃□粨□□耬□□□□□獨□‥耦□□□□□□譥齱慼慼慼慼撫S□□‥耬□□楫□磨□¥意□□楫□艩徇□□□□□悅□□荂慼慼慼摩褌晙g□ヾ慼慰D□糨滎醋C|逤□□□□□□兣‥□k檁猦□嶧□稌□□□□□檦噥□邪¥蝥□T□□□滎頦啎Jヾ慰Dヾ撓f□□□□□□□耙臨□□□□□村臥□□□□□‥糨簾Sk醬□□隱牶Dp簾Sk醥D□□猣|諢□舐訐奔□貥□|□□舐訃|突間慼慼戮怴慼慼摹_¥繞D鞘□烏□篩巢□□便嶡閏□□□□牳隉憚d□耩□□□□□楫□墂全□□□□滎蝖摹_§淪嵩□巢|□□□巢‥傽_□□□□□□紅鶘□□□h邦儈□□□□□□□全溥□□巢|□□h□畤陞□貣□□□□□顰□□淪塏全篧□巢|□□□恪O□□□□醧o急□‥卡□□□迡瓷撲s§辦邥□□□□□內□屨□□¥□□□□貂□□稐|□□濨□壓□□尪□滎襆彤□熒泌耨□□□詳學入哄慼慼撲●瓷樂敷漶摩牷潛鶠撬ㄐ慝□□辦邥□□ヾ慼慼慼撮洛□□悅詡□酬□□□□□□迴兢稦內嶡鰱i□¥悅詫□攬□□□□□|□□□□□□□□□□□□¥□□楫□艩狦□□擤譣|蔦□□橦□□□□□薄慼慼L賢耬□□屧□檥腄情慼慼慼漥□□|邦□□□□□□□¥□□□□p□□l□漦蹤芣¥□□溥磷□舉□□‥擇磷□m□漦蹤芣‥□□鋨稐|葥牷慼籐□□□鋤蕁□□□□p芊潦﹛慼活慼慝葧□□譧唌慼慼熟崏恁L□□□□ョ慼慼嬈粨耦□熒復那¥□□□鏤□□□尪¥□□便嶡□壕D□□察誨竇□嶨□□□□□|漧櫧煤薧□大□□□□¥纊□m□抇瞗推辦銦樅Z§揤譧獎稅呦漦□□□¥□□□‥□橦蔧□□□|周□□□□冤□□□部□□□‥□痰#|□□乎□反)混流也。又救泫溺者。如大論斥三藏中雲。於大海中自刺。而令諸商人依之至岸等。毘佛略略字。大論雲(來夜反)次分大小中二。初大小相望以論通別。次為緣下明通別意。初又三。初小九望大三。對十二。為通別。次有人言下。大九望小三。對十二為通別。三有經言下。大一望小十一。對十二為通別。初文中三。初略標三九別。次釋十二通小。三又涅槃下。明十二大小共。初如文。次文又五。初明通小。言大空經者。阿含經中。有大空經。經中廣明是老死。誰老死。為人法二空。如止觀第六記。次故涅槃下。證通小意。三大品下。舉大品況。四有經下。若通小故大小俱十二。五但是下。釋三別在於大。則十二唯大。次故涅槃下。十二通大者。大經既雲先雖得聞十二部者。並指鹿苑。故知鹿苑。亦有十二。如次文。魔雖不能說頓十二部。故知亦能說權十二部也。亦為二乘。說小十二部。三大品下舉況。魔說尚具十二。況小乘耶。四引一經據信者情不偏於九。則大小俱十二。按此下。結言若信六部通大小乘。不信六部互不相通者。河西雲。脩多羅。祇夜。和伽羅。優陀那。伊帝目多伽。優波提捨。此六顯現是故易信。餘六深隱是故不信。復有人云。但信六部不信六部。不論深淺今謂不然。將大小俱十二望大小各九。各九是別各十二是通。各九之中緣喻事三局在於小。廣問記三局在於大。餘之六部通於大小。此以通難別故雲既信六部通於大小。不信餘六三唯在小三唯在大。故雲不信六部互不相通。此六若許通於大小則成大小俱有十二。五正釋三九別中三。初先斥通義。次正立別。三何者下釋小無三。三明十二大小共可知。次大九望小三中二。先明大別在九。次通語下明大通十二。三明一與十一中二。先別立十一。次若言下亦通具十二。言十二部者。大經。十四雲。又有說者。名十一部。菩薩純說大乘方等。第十九雲復有十一部經。除毘佛略亦無如是甚深之義。次明通別意者。如上所說一往赴機據理應以通說為正。故第一卷中明一十六番十二部也。通別之意意在於斯。三明對緣者。以前大小對何等緣若通若別。若不辨對徒施法音。於中為四。初辨法名有無。次次約十下正明對緣之相。三前以下明所依。四雖復下明攝法。初文中二。先立生熟兩機。次若眾生下明機生則無十二部名。於中又四。初正明不立其名。次故天竺下引例。三故地持下引證。四若深下汎明出沒初如文。次引例中三。一西方。次此方。三引權行大士。法身菩薩示為世王。雖內善眾典必依跡立不濫其蹤。次引證言即其義者。謂不濫用十二部名也。四出沒中用則必得教意不然。所言深觀行者雖暫用其名而心恆達法相故也。次正明對緣中二。先通立大小兩機。次今總下通列顯祕等教。於中先列兩種四教。次一者下釋兩四教。初言四緣者。兩種四教所被不出四緣。四緣秖是藏等四教。人不見者。妄於顯祕等四而生穿鑿使聞者失途。具如第一卷中明之。次釋中二。先釋密等四教。又二。先明去取。祕在大聖赴機今且置而不說。若欲說之秖是口密。赴四機緣令其彼彼互不相知即是其意。顯祕雖異教不出四是故不論。今且釋其三謂頓漸不定。所言共者三顯一祕。次正釋中言對四名漸者。由頓後開漸漸涉三昧故教成四。具如第一卷及喻疑中辨。若不深見一家門戶如何能辨此漸等四。復更下文明藏等四。彼此兩文更無差別。但漸中合明增減不定同座異聞。同名為漸對機分四耳。頓二亦然。但指華嚴故雲兩界。不定但於頓漸二途稟益不等。是故名為頓漸不定。次二者下明藏等四。且置頓與不定。令識漸中四相分明。復須除祕故雲顯露。秖是重分別前漸中所用四法之相故雲更明。此四中圓何曾異於頓中圓極。復與法華圓義宛同。而尚不及法花開顯。妄生比決一何苦哉。又藏等四中所言對界與頓等中文意少別。何者彼頓等中通束於教。以藏為聲聞通為緣覺。別為菩薩圓為佛界故使爾也。今藏等中離人為界。故藏三通四。通真含中以為佛界故爾。此以兩教佛界有教無人故置不說。別對二者亦可存於佛界。亦可旦置佛果但以初地而為佛界耳。三明所依中以依法性故。故能於彼雜類之身。說於如是不思議法。然又立此頓漸顯祕次第。必須八相佛形而說。言海渧研山者。如華嚴龍宮誦出象負西來此下本也。大本十三世界微塵數品。故知不可以海水毛端渧數知其偈限。不可以研須彌為墨書其文字。故知西來象負偈數能幾。四明攝法中縱於雜類身中所說以十二部收亦無不罄盡。四明所詮者。既以能詮教被所取機。機緣不同教亦碩異。若不以所詮為教體。與邪經外論亦復何殊。故以所詮定之知教有所離所至功能有歸。所詮者何。所謂諸諦。於中二。先敘意。次若說下正明詮相。初文者。四教本中有四種意。一約四諦。二約三諦。三約二諦。四約一諦。一一意中皆具三義。一明所詮理。二明能詮教。三明所出經論。今此略用初之二意。能所合辨。從所標名。故雲詮意。不廣分別。故但雲意耳。於正明相中。先明人天。次明出世。初文中。雲人天教永不詮真。但詮思議之俗者。但是俗而非諦。望出世法。屬俗諦攝。故雲思議俗耳。次出世中先漸次頓。而先明漸者。隨便說之。應無他意。初言若為漸者。以人天教非五時次第。故以三藏而為漸初。初但說於無常苦等。故雲正詮思議之俗。雖通涅槃。涅槃是小乘法性。若初詮法性恐增邪倒。不能破於常等僻。故俗正真傍。無常少寬即正示真理。則無常幻化。悉皆為傍。是故次雲真正俗傍。既獲小果正欲令其入真中道。傍以菩薩不思議真。兼帶而說。故雲真正俗傍。言中後者。此兼方等般若兩意。故方等中所得小果。多因正詮思議之真。至般若中即不思議之傍正也。乃至去即法華開權顯實。真俗不二。故曰雙詮。若說頓教者。華嚴頓部。正在圓真。兼申別俗。故雲真正俗傍。不定教者。或傍或正或俗或真。次約漸中四教者。言漸四者。意旨如前。問。漸初亦是三藏。四教之初亦是三藏。何故前雲初正詮思議之俗傍詮思議之真。此中何故雲正詮思議之真傍詮思議之俗。答。前文為成漸教之初不分菩薩與二乘之別故。前文明二乘初心但雲俗正真傍。後既約教分之。故開三藏以為二段。以理而言。二處菩薩俱是俗正真傍。二處二乘俱是真正俗傍。以菩薩乘同於二乘初心故也。彼此通詮是故不異。若約別教等者。初心即是信住二位。中心即是行向二位。後心即指初地已上。五明粗妙中有五。初列五名。五中初理次言與第三所詮何別。答。初言理者唯約所詮。次雲言者唯約能詮。此二並是跨節明義是故但立一音一理。雖雲粗妙義已當開。第三所詮即當分義。一一教下自明所詮仍判粗妙。以此異故與前二別。言五門者。即約淨名中旃延五義謂苦義空義無常義無我義寂滅義。疏雲。約理名五義。以智緣理名為五行。約定明五門禪。此五為眾行之旨歸。故四教四門各明五義。今文通說且雲五門。由迦旃延為諸比丘敷演三藏四門五義。為維摩詰通五義訶。故雲諸法畢竟不生不滅是無常義。故知諸法生滅但是無常非無常義。四句推此生本無生滅亦非滅方得名為無常之義。五受陰洞達空無所起是苦義。諸法畢竟無所有是空義。於我無我而不二是無我義。法本不生今則無滅是寂滅義。餘例初句思之可知。問淨名彈斥既斥四枯應顯四榮。何故結句皆歸四枯言是無常等義耶。答訶有漸頓。漸如旃延頓如空生。應如涅槃二鳥雙遊不得相離。是故今說真無常義不離於常。故雲不生不滅是無常義。又若委論者。若說生滅唯得結歸無常義邊。若說不生不滅則結歸不定。若結歸無常即屬四枯。結歸於常即屬四榮。結歸非常非無常即屬非枯非榮。下之四句準此可知。若以教判。枯屬藏通。榮屬別教。雙非屬圓。以衍門中不生不滅義通故也。故今教教皆雲五門意在於此。問餘文何不明五門義獨在此中。答餘門通用有何不可。此明能詮及以所詮。互有粗妙故須用之。何者。淨名以通訶藏意在別圓。故且用於能詮妙所詮粗。以訶旃延能所俱粗。意在結歸非常非無常能所俱妙。一俗隨三真轉意亦如是。真秖有二。別真猶帶教道。是故開之。四眾經中為二。先跡。次本。跡中又三。初五味。次判。三又雲昔下開。此開且寄此中明之。於中又四。法譬合證。初法中言如此兩意等者相待絕待也。初句雲毀呰聲聞即正直捨方便相待意也。從又雲已去開方便門絕待意也。譬合如文。第四引證中言論雲等者。大論文證也。言祕密者。非八教中之祕密。但是前所未說為祕開已無外為密。次復有下本門。言在後者指第七卷。次就此經中。初標。次釋。三結。四開。釋中言因緣妙者。發心為因聞法華經為緣。又以結戒為因緣者。以實相心離十惱亂即其意也。未曾有妙者。獨放眉間光表於中道餘經雖放未曾獨放二眉間光。皆兼足頂及面門等。故使所表各各不同。三變土田者。土田梵雲佛剎。物所生處名為土田。即佛生處所也。亦是一切諸法之所生處。三變表三智破三惑。餘並如文。四開者。前雖因便義立於開此正當遍開之相。此中言理廣者。其實通於十二部。以廣經是理事隨於理。理若開竟事無不開。若列當文十二部已是開判竟。更重明者但向引文直示十二相。故以此十二對法華前諸教以論待絕。故即向所列是待絕十二部也。然前五意雖在判粗妙中列之。前二意明佛本意更無異途。第三意即是約四教判。第四意即是約五味判。至第五意方是正開判今經是妙。第六欠觀心者。應用觀心十二部經。別有小卷流行者是。此說法五章中初釋名義通於大小。故至第二方以九三一與十一。約於通別。而辨大小。故前之二章。但是能詮。將此能詮於所被故有對緣。由緣不同故所詮異。所以第四。更明所詮。能被所被能詮所詮。從始至終一期教顯。欲明所說所化粗妙。復欲開此諸粗非粗。故須第五判開共立。方始顯於所說之法。終訖具於待絕二妙。又復此中雖辨所被所詮正意並是以所顯能。所被既純知能被妙。所詮既即讖能詮融。是故前來悉皆屬教。如教而觀故辨觀心。一切教中凡諸十二一心中具無俟他求。是故須明觀心十二。   ○次明眷屬妙中列章解釋。於中又五。初總明次第。次譬如下。略釋眷屬名義。三行者下。寄例以釋眷屬義也。四他土下。明眷屬之由對他土辨異。五昔教下對粗辨妙。又初意是總明次第。後四意是別明次第。一一莫不因說而生故次說後。而明眷屬。初文者次第秖是來意異名。說即指前說法妙也。次意者。先義。次名。如來如父母。所說如遺體。受者如攬此。成身如眷屬。名中宿緣相關。如性親愛。今日受道名為臣屬。所受如說能為眷屬。次例中意者戒定慧如說弟子為眷屬。由中意者為二。先正明由。此土由說也。次故二萬下引證。既雲教無上道及覆講法華故並從說。自大通已後種種調熟令入一乘。故身子下重證眷屬也。言今日乃知真是佛子者。小乘中以菩薩為似子聲聞為真子。大乘中以菩薩為真子聲聞為似子。故身子於昔自謂為真。今日乃知聲聞為似。蒙佛開示方名真子。次粗妙者亦名今昔相對。昔指鹿苑三藏三乘對權今日法華為妙。言昔教五人者。一頞鞞。二跋提。三俱利太子。四釋摩男。五十力迦葉。具如疏釋。今又為二。初正明對辨。次從聞下別明所生。又四。初總明三慧生。次從佛下別明三慧生。三三慧下總結。思脩並因於聞故具列之。四故次下結。次文言法化為思者受化故思。脩故得分。正明眷屬中。標列釋。釋中初釋理性中三。初明理同。次引證。三結歸。次業生下釋餘四眷屬。又二。初通約四教結緣成熟。次別約四教釋四眷屬。初文又四。初明結緣不同。次若信下受道不同。三結緣下明成熟不同。四雖復下結成眷屬。初又二。先立二類。次釋二類。初文雲飲他毒藥失本心者。忘本所受故曰失心。從本化來迷真之後起無明惑如飲毒藥。背大化為失心。不失者下釋兩意。初人大通佛所已結緣竟。中間成熟成頓眷屬。次人久迷生死復須更結。即大通之後也。次別約四教明四眷屬中即為四文。初三藏中二。初釋三。次辨無四。初明三眷屬為三。初明業中為五。初今三藏下明垂三藏跡。次往日下敘昔施化。三緣未下明今日相遇。四明受道不同。五若不下明此佛一段眷屬義絕。初三如文。言甘露初降者。初轉四諦法輪也。即以教法名為甘露。初稟道益名為服嘗。如大象捍群者。諸佛菩薩示入生死。示與眾生共證解脫。五佛子者四果及支佛。且約示輔三藏佛生為眷屬者。若權若實俱雲業生教門且爾。言緣絕者。且約三藏一期而說。教中既不說有生處故昔教中不復論生。跨節論之生生不息。次願生中其文簡略。大意如前業生中說。言願眷屬者。如論雲內諸眷屬並由宿願。又如帝釋發心若太子於最後身成佛之時願為馬載太子出城。亦如大拏太子見阿周陀。阿周陀發願若太子成佛願為神通弟子。即目連是。餘皆例此。具在佛本行集。於中為三。初正明眷屬。次明受道不同。三眷屬義絕意同業生。皆言傳付後佛者。如彌勒雲。釋迦文佛種種訶責無奈汝何。教植來緣今得值我。此例可知。次神通者為二。先正釋。次料簡願通不同。初文為二。初正明三藏通生。次三藏下明以大乘意說有生。初文三。先正明眷屬。次或為下受益不同。三殘惑下亦明緣絕。次以大乘意說神通眷屬界外有生。次料簡中雲願通雲何異者。由向釋雲或以願力或以通力。既於通中而兼雲願。願之與通有何同異。約自下答。又為三。初略答自力及教不同。次約本處有身無身。三約大小二教重辨。初文脩得報得總明自報力也。約教名誓願者。大乘教門所說名此神通以為誓願。誓願來者。昔稟佛教起於誓願。佛昔亦以大誓願攝。故世世相值為熟為脫。今佛生此誓牽而來故雲約教。言通有誓扶等者。若三藏教習不牽生。若正使盡無復生處。況三藏教因則正習俱在果則正習俱斷。故依通教及大乘實說得有來生。次明通教三眷屬中為二。初正明眷屬。次對辨應生。初言橫從他土來者。或在娑婆之外俱有來義。娑婆內來此不須疑。故淨名雲。從餘四天下來在會座。諸大乘經皆雲從十方來。次明別教四眷屬者。前之兩教教無應身故不論應。圓教亦然故先明教。言如前者。如前別教。次問答料簡中具簡二教應身。有二問答。初問如文。答中自三。列釋釋熟他中為六。初明能應。次若得下明於所化辨能化功。三如華嚴下引證能化。既雲非生死者。即應生也。四復次下。釋疑。五通結意。六約今經以判妙。初如文。次文者。所化入真。還同能化。三引證中二。先通引。次摩耶下。別引人類。四釋疑中四。先通釋。次何者下舉例釋。三調達下。別引人類釋。四故華嚴下。以所得法門驗釋。初如文。仇亦怨也。法身如龍象。若作魔王。非二乘所堪。言調達是賓伽羅菩薩等者。故大經雲。若提婆達多實是惡人。墮阿鼻者。無有是處。今經授其當作佛記。品後又雲。若有男子女人。聞是品者。淨心信敬。不生疑惑。不墮三惡。生十方佛前。豈五逆人。有此聞品妙功德耶。餘並如文。六顯昔粗今妙中。雲諸餘經典非不明此等者。非不明此內外眷屬。未若今經開權顯實。二自熟中。即跡本二門意也。本門二文。下土此土。具如經文可見。言法身菩薩或從生身進道等者。如他方大士。或從釋迦生身佛邊聞法進道。或從法身者。如大論雲。法身佛為法身菩薩說法。此約界外。得作此說。大論八十七問雲。生身菩薩。貪惜未除割截則難。若無生忍菩薩。猶如化人割截無痛。有何恩分。答雖得無生行亦為難。何以得知。得無生已。應受寂滅無量快樂。能捨此樂入生死中受於種種下賤之身。生身菩薩著此法身故希望心施非清淨施。是故不及無生忍者。是故無生忍菩薩方名大恩。故知生身法身仍須進道。為進道故聽法利物。具如分別功德品。無生忍去是法身菩薩。自此已前至八世界是生身菩薩。大論三十七廣明諸佛眷屬不同。三本緣中二。先略明。次若別下更以通別兩釋以簡本緣。所言別者四土對四類。若通說者可知。言未斷惑者未斷無明。次問中言娑羅林等者。大經雲。如來至彼俱屍城中欲入涅槃。師子吼菩薩問。如來何故離六大城俱屍城。現我為迫逐諸外道故不住六城。我昔於餘處未名師子吼。今於此處娑羅林中大師子吼答文者。從他方起通來非神通生此。是法身發得神通名神通起應從他方來非起應生此。言大誓願者。昔結圓種今以圓熟。故雲大誓相關。是大事不思議業相召不同結業牽生之類。或有未破見思藉妙音力而得來者。非大誓業亦是結業眷屬妙也。此則自是一途。若準前意並以法身為四眷屬方答前問。故下結雲願通來者亦能應來。不言業者。業濫實業故也。下方聞聲者。湧出中雲。爾時下方菩薩聞釋迦牟尼所說音聲從下發來。妙音見光者。妙音中雲。爾時一切淨光莊嚴國中有一菩薩名曰妙音。久已植眾德本得諸三昧。釋迦牟尼佛光照其身即白淨華宿王智佛言。我往娑婆世界等。三判粗妙中二。先判次開。初判為二。先約教次約味。初教中二。先正約四教次責偏部以顯妙。初文二先三粗。次一妙。三粗中何但所化成粗亦乃能化非妙何者。以機粗故致使化主現為粗身乃至菩薩現粗眷屬而成熟之。且從跡判故皆屬粗。次此經妙者直引此經當教當部二義俱成故便引之文中自列三妙。次文準義初文應雲結緣妙。次一切下釋前結緣方屬成熟。後文內外中間兼得業願通三。言其於五欲無所復堪者。以閹人譬助顯此意。以色敗故五根亦敗。以心敗故是故二乘菩提種斷。次譬如下譬向三文。元始謂結緣要終謂得度。餘教豈無此事。但教中不說故判為粗。次責偏中不破華嚴圓教但判部權。而弘教者不曉故破其經師。於中初責。次故知下判粗妙。初言如閹本根者如止觀第六記。次判中二。先略判。次所謂下歷諸妙獨顯。五味可知。四明法門中三。先分別。次判。三開。初分別中三。初列經文。次若爾下徵起。三若三藏下歷教分別。教教通用而義各異。若善四教化主各從四種權實智生。四教物機聞法生善。各發弘誓誓境不同。故令四人慈悲各異。初念善心究竟果捨。當分自別各不雜亂。己心塵勞隨四智轉。四四諦異故道品不同。各開三脫四佛正覺。若得此意此義自顯無俟委論。至別教中別引無量義十住寶性等意。若通上下亦應可見。寶性論雲。等者以大乘信為初生子。此子即以實智般若為所懷母。用首楞嚴以為胎藏。既出生已必假大悲將護信心為所養母。至於初地方得分名如實子也。闕父者即以般若實智兼之。言四種障菩薩能治者。亦可通於三教菩薩。首楞之名雖即在大義可通用。此定本在別圓教中。南嶽隨自意等文亦以義通。通於通教。唯三藏中無此名耳。然須分於能治相異。言無量法門至皆能生佛子者。生佛之子名生佛子。又佛即是子。佛從法生故佛是子。跨節則諸教法門皆從圓生。當分則各各自有無量法門生當教佛果。次圓教中言自行三諦者。即權而實故雲三一。化他三諦者。即實而權故雲一三。不分而分且作此說。絓者結絲也。非此中意。亦掛也。謂但掛諸經也。淮南子雲飛鳥不動不絓網羅。楚辭雲。心絓而不解今皆開之。故雲皆悉決了。餘文可見。次觀心眷屬中二。先列次釋。釋中二。先釋。次明事下寄此文後總明功能。初文三。先釋。次判。三又決下開。初文自六。前二文中二。釋結。釋二如文。次約教者。亦如止觀記兼引楞伽經。此中前後合七眷屬。此之七名各有通別。別在於七通名眷屬者。七皆於佛性自親愛莫不臣順。然別名中。前一從理。次四從事。次一從法。次一從行。於所從中。通局不等。初一名理俱通。後六名局義通。是故後六隨事別受名故。何者。業生名義亦通上下。事唯局凡。所言通者。從有漏業乃至不可思議業故。業是縛義界內界外諸相並縛。願生名通後二。義復通前。業通兼願。正是業繫復由願牽。是故從勝。依願立名。事亦局凡。通非無願亦從勝立名亦通後。事局小聖及以大賢不通於凡。次應生名局義通小聖及以大賢。或有應來通得名應。事局大聖不通小賢。次法門者。名義乃通通於四教能化所化若師若弟若境若智。事局出世不通於迷。次觀心者名之與義通世出世。前二愛見唯世間故。然法門及以業願通應莫不觀心。但為隨事得名既殊。故以觀心別置科目。又淨名所答正從理觀。然亦未得觀心名者。以對事立稱觀道不專。故立觀心。唯對一境。如是等義雖復分別。未判未開。前諸文中。雖逐近略述。未若文後總判總開。故正釋後。復立一門。法門及觀。在後更自別開判。◎   法華玄義釋籤卷第十三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717 法華玄義釋籤   法華玄義釋籤卷第十四   天台沙門湛然述   ◎○次利益妙中二。先釋名。次正釋。自行功德指前五妙。次後四妙已是益他。受化得益於茲別立。益雖不等同歸法華。是故名為利益妙也。次正釋中先開章。次依章解釋。解釋中所以不言序中益者。序但預表當益。當文無益可論。若作表義神通妙中已略辨竟。今初明來意中。初總標益意。次別明益。初文言所為者。謂前感應神通說法三妙不空即是利益。利益之人即是眷屬。次釋論下別明中二。初引他經得益不同。次今經下明今教妙益。初文中所引一論三經。並明由佛得王三昧能身口兩益。語光指前神通。語聞指前說法。語身指前感應。又語身亦通感應神通。前言不空過者。若度破獲皆不唐捐通是利益別號引淨名中法寶是現身普照是放光而雨是說法。華嚴思益放光等者。彼思益經第二。網明菩薩放光遍照十方阿僧祇國。一切煩惱病苦遇光快樂。佛又放六度及一切法光。皆悉對治眾生慳等諸蔽及一切惑。具如彼經及華嚴等。次此經中二。先信解。次述成。領解文略述成文廣。具有前來四妙。方有今文利益。言不能盡者。具如藥草疏中明橫豎不及等。此明利益益多故也。餘意在文可見。次明正說益中文自分三。先列。次釋。釋中初言遠者。此是跡門故且以大通為遠。於中又二。先通敘。次別釋。初文為四。初略述益由。次善生下明益相。三死之下結示。四故文下引證。益相中二。先標。次始人天下釋相。善生通淺深。惡滅亦通淺者。若依大經破無明位方名殺人。其實惡滅具如今文通於初後。次別釋中二。先結前生後。次列釋列釋中二。先七。次十。初七中。先大師。次私釋初文二。先列。次卻。以益反釋眷屬由益成眷屬故也。七益中並以三藏菩薩為俗諦三昧五通益者。以未斷惑故別教出假俗諦三昧六通益者。且語斷見思益名為無漏通。望三藏菩薩全是有漏。是故且與無漏之名。章安雲。開前者開小草為因果兩益。合後者合中道次第不次第為一實事益。俱開俱合準此可知。次第益者即是別中約教道說耳。次大師開為十益。於前七中亦不開中道次第不次第。唯於小草開為因果。又於中草開為聲聞緣覺二益。更加方便實報二益以成十益。於中二。先結前生後。次正釋。釋中二。先列。次正釋。釋中二。初釋。次問答料簡。初文二。初正釋。次若粗妙機下結。初中自為十。初果益中二。標釋。然因果益通二十五有者。於果報身得現益相故名果益。言因益者。謂內心轉修。今初果益中三。先釋。次此清涼下明益由。三大經下引經結益。初文者。文中從省。四趣自四。四人合一。六欲合一。色界七有同為一釋。四空合一。一一文中皆雲其中眾生乃至冥顯兩益者。語略意周。具如感應妙中明感應相。及同異中三十六句一界十界。並相對中。苦樂關宜二十五有及別圓等。且語現益以對先世。據理則通現在未來。具如前文十界中說。不可盡具思之可及。說不可併張例不可全闕。一一皆出其苦相為機次關宜等可知。初地獄中言八大地獄者八熱地獄。地獄者。梵雲泥黎。此雲苦具。言地獄者。從處為名。八中各有十六小獄以為眷屬。則八箇十六成一百二十八並根本八。合成一百三十六獄。故俱捨雲。此下過二萬無間深廣同。上七捺落迦八增皆十六。謂煻煨糞屎鋒刃烈河增。各住彼四方。無間四門既各有四。上七亦然。八寒者且準他文雲百三十六。若準列八文。一頞部陀。此雲皰。謂寒風逼身生皰。二刺部陀。此雲皰烈。三頞哳□。四霍霍婆。五唬唬婆。此並從聲為名也。六嗢缽羅。此雲青蓮華。七缽特摩。此雲紅蓮華。八摩訶缽特摩。此雲大紅蓮華。此並隨身色為名也。並在前所說地獄傍。本處在下支派不定。或近山河江海地下空及餘處。鬼本處在閻魔王界。故此洲下過五百由旬有琰魔界。從廣量亦爾。從此展轉以居餘處。或有端正受諸快樂。猶如天中尚有醜陋。今文稍略。地獄諸相廣如觀佛三昧正法念阿含婆沙俱捨論等。水陸空者。此三是畜生所依處也。大論又有三類攝畜生盡。謂晝行夜行畫夜行。五衰相者。一者頭上華萎。二者腋下汗出。三者項中光滅。四者兩目數瞬。五者不樂本座。如瘡等八聖種者。具如止觀第八記。餘由證二文可見。因益中二。先與果益對辨難易同異。次正釋。初文者。一果辨多果則難一心辨多因則易。故於一人心中可辨二十五有因益之相。以王三昧力而應之也。正釋又三。初正釋。次合而下明益由。三大經下結。初文又二。先正釋。次如是等下結。初又二。初總釋。次若無下別釋。四因壞益者四趣因也。二十一因成益者。四趣已上至非想也。此語先持五戒頓離四趣因者是也。一因成者非想也。此一無壞故也。一因壞者。此一唯壞無成。此中明益不可更雲成此一故也。此語先破地獄因。說中間漸離故迭有成壞意亦可知。若成就地獄及壞非想非此中意。六天因果前三具如正法念等。三界因果具如俱捨婆沙。次別釋中。亦四趣四人各辨。六欲色空合明。初四趣壞中二。先釋。次此名下結益。初又二。先地獄中二。先正明惡有。欲離下立機緣中二。初直明。二明得繩者。具如止觀第七記。次餘三趣因相略如止觀十心中。於中又二。先正明有相。次欲離下辨機緣。初文自三。次機緣如文。次辨二十一因者又二。謂人天。各先辨相次機感。初文先四人中二。先正釋因相。次明機感。初又三。先總標人因。次列。三判。此中但是略論機應。正文在下二十一有一時總明。次六欲亦三。先總辨因。次故雲下與四趣四人對辨同異。三若修下別明因相。六文不同。此中乃至。下四禪四空不別明機感。總在無色文後。一時通明。次四禪中。四禪自為四有。於中初禪加梵王。四禪加無想。故略釋所加。仍不明五聖。但是文略。次問答引舊等可知。次四空文略。次結又二。初正結。次引證。次合而下正明益由。結文可知。三聲聞益中二。先明修因意。次若持戒下正釋。初中言犛牛者。由愛尾故。人貪其尾乃害其身。說文雲。西夷長尾牛也。有作貓字是人間捕鼠者非此中義。又有作貓字未知所從正應作犛字。次正釋中亦三。先正釋。次益由。三大經下結益。初又二。先釋次結位。初又二。先明破見次明破思。初又二。先釋。次是為下結。初又二。初明所修之法通伏愛見以為機緣。初明出家修戒在五停心前。次若均下行相又三。初五停心位。次賢名下四善根位。言如救頭然者。如止觀第七記。三一剎那下初果位。文相並略但列大位耳細相不論。次修道中二。謂超果及次第也。次結位及由結可知。此中節節有機感相尋之可見。以明賢位及明見道修道等處處須加故爾。次明支佛又三。先略明行相。次此人下略明機應。三結位。與聲聞共為中草故雲猶也。次言華飛釧動者。論雲。有國王觀華飛葉動得辟支佛。釧動者。禪經雲。有國王令宮女摩身為鐶釧鬧。令漸漸減釧乃至唯一則不復聲。因思此聲從因緣生悟辟支佛。亦如獼猴見支佛坐禪。後於餘處見諸外道種種苦行。乃教外道跏趺而坐。手捻其口合其眼。諸外道歎雲必有勝法。外道受教皆證支佛。五六度中二。先釋次由。文闕引大經結。初文又二。先釋次結位。初釋中四。先總。次若行下別明行相。三六蔽下指教。四以伏下功能。初二如文。破人言四者。謂如幻等四。破天言十七三昧者。二十五有除四人四趣猶有十七謂欲界六。色界七。謂四禪無想梵王五含。無色四。三明六度對破六道出地持菩薩戒本。六通教益中亦但釋由。釋中三。先總標三乘。次釋次結。初如文。次文二。先二乘。次菩薩。初文二。先破見。次破思。如文。言總別慈悲者例如前文。前文雲合而言之即是總也。別而言之即是別也。亦是通別。通以慈悲用二十五三昧加之。別者。若令伏見思時用菩薩本初自伏見思中慈悲弘誓熏之。若令入空則用菩薩本初修空時慈悲弘誓加之。假中準此思之可知。七別人。亦先釋次由。釋中二。先總次別。總中言一念等者。但期心在果耳。如前廣釋。八明圓人中二。先明總別。次明機緣。初又二。先總次別。總中亦言一念繫緣等。當知二名二義同異永別。次若歷下別中言十種境者。陰入等十境也。蒙加益等可知。九變易者。在方便土。於中為五。初辨人類。次故下文下引證。三是人下辨利鈍。四是為下明益相。五若分別下辨土體一異。初文雲前八番中四處或九處者。四處謂四教中各有斷通惑者生於彼界。言九處者。三藏二人。通教三人。別教三人。謂住行向。圓教一人謂淨六根。次引證中引四文也。此經可見。勝鬘當知菩薩義兼三教。楞伽三人義當四人俱生彼土。大論文反舉真以釋似。五明土一異者。隨機所見二義常存。第十實報益中三。先總舉人類。次但無明下明益相。三若分別下正辨土體一異。初言八番之中兩人者。別教地前圓教住前在同居土。得入此位。進斷無明。生實報土。方便土又二人者。是前四人中後之二人也。此之二人。先已入於斷見思惑及無知位生方便土。於彼土中進斷無明亦生實報。次文言三賢十聖住果報者。名雖似別義必依圓。以別證道同圓教故。即是兩處十地合說。次結中三。初若粗下總結文旨。次是為下結益由。三故令下結正益人。次料簡中初問答者。二十五有其名雖遍一一有上惑有淺深。是故重重用二十五。故大經雲。二十五有有我不耶。次問三諦在極亦通凡者。由前答雲破實報土顯王三昧三諦了了。既雲破實報土。狀當三諦唯在於佛。是故更問亦通凡不。答中意者。三諦名理實無深淺。由證不證故分凡聖。初雲五陰即是俗諦。陰既至佛。當知俗諦亦通至佛。言無等等者。如前第二卷記。為顯後地雲破實報耳。妙境觀法實通凡聖。此中亦是寄文分別。令易解故作三諦相。其一一諦無非究竟。若不爾者如何五陰而至於佛。後問答中二。初簡二文。次取後文。於中又四。先示遠相。次從是下明遠益由。三彼之下明益相。四斯等下結前生後。初二如文。三益相中二。初明已入實益。次於時下明未入實者。初文又二。初正明。次引證。初又二。初得入自滿。次益他。次引證中成道證自法輪證他。次文若為未入者。復須成熟又為五。初標忘不忘二人不同。次忘者下明忘者須熟。三或多以下明成熟不同。四生方便下明入實之處。五如千下示入實之人。故知前明四種結緣四種成熟處處得益成內外眷屬。及感應中過去感應。並境妙中明二諦意。尚取本行菩薩道時而為華臺而作方便。已入華臺者自是一邊即是其事。今但大通已後。若於此土。若方便實報已入實者。即是今文遠益之相。其未入者故生後文近益之相。次近益中二。先正釋。次料簡。初正釋中二。先釋。次始從下結。初又二。先釋。次近從下明益不同。初又二。初約教。次約味。初約教又二。初釋。次復次下判。初文又二。初總明諸教益相。次別明十益。初文又二。初通標一期深淺。次何者下釋所以然者。始自寂場終至法華雖復差別。來至法華終歸實事。並是示為四教教主調熟之力功在於斯。雖遠近有殊。七益之相不異於變故雲如前。又大小去別明十益中二。先約諸教辨因果二益。次別對諸教以明八益。初因果二。先釋次結。初文二。先引他經明因果益。次又佛下此經明果益。久居黑暗而今大明故屬果益。三辨依教通別。大小乘中皆照六道故雲通也。次別論下以聲聞去別對諸教故雲別也。次判雲勝則兼劣者。勝謂圓教既未說開但雲兼耳。次五味中二。先列次判。初文中雲熟蘇而有體法等七益者。等別圓諸教通途皆有因果兩益。雖無三藏中三草自有通中二乘為中草。乾慧性地為上草。八人已去為小樹。八地已去入別教道及別教本人為大樹。被接見中及圓教本人為實事。若方等七益依前所列不同此例。次前諸下判可知。次雜料簡中。初問中雲應身益亦令法身益者。法身菩薩起應輔於應身佛化聞法進道。亦能令此菩薩法身益耶。答意者。應身之處即法身。應身得益即法益。亦如磨鏡為見像。見像之時即鏡明。其像彌現鏡彌明故。明像體本不二。汝問應益法益不。如問像現鏡明不。為是義故。汝問非也。次問者法身平等本無應。垂應之時名病行。應身得益即法益。方丈現病法應病。答意者。秖為法身本無病能現病行利眾生。利生現病非實病故知法應俱無病。次從又下更作一番化功歸己釋。利物若少病則少。應跡若多名病多。機多應多功即多法身得益理應多。次從今作下。復有兩箇四句七箇二句而為料簡。初兩箇四句並約十番之中因果二益。以料簡故不相及。或有一人得果益。或有一人得因益。或有一人二俱益。或有一人俱無益。次四句者自有壞益下列也。不成不壞至亦成亦壞。更作四句釋前所列。不成不壞釋第四句。四趣困益釋前初句。非想成益釋第二句。中間已去釋第三句。如修五戒生於人中。四趣之因一時俱壞餘句可見。得是分段因果益。不得是變易因果益。不得是分段因果益。得是遠為實報土家因果益。前之七益望於法華有粗有妙。約教約味皆悉不同。故知遠近兩益但成判於粗妙。來至今經同成一妙方始是開。於中又二。初標。次雖復下釋。初標中雲今經備有七益者。前八番益中。合因果益。為一小草益故但七益。本謂三草二木及一實事各不相關。即他經七益。今開權顯實更無異趣。此即三草二木同一實相地之所生等一佛乘雨之所潤。仍舊為名。名為七益。是則七人同成一實。又於一實亦可義立七益之名為今經七益。故雲本是地上清涼益。今則進發大乘解心明淨等。次釋中二。先總開。次諸經下別開。初文者。故彼藥草疏中。一一文義皆雲差即無差。無差即差。今亦如是。草木即一實。一實即草木。次別開中二。先正開。次借益相以判眷屬。初文又二。初略開。故雲無差妙益。次更借待妙對絕以辨。又三。初雙標。次釋。三進入即是下結判。次判眷屬中二。先判眷屬。次約妙。初如文。次文者。但進入之相。捨粗入妙。又舍下位進入高位。義當相待。不進不妙義當於待。其實並與絕待不異。無差即差。六益宛然。差即無差秖是一實。是故此經不捨六名而成一實。然前所明若遠若近不出當文。但約文中騰昔說者名為遠近。三周開廢名為當文。當知今經所譚異昔況復開顯永異餘經。故遠近當文實相無別故。前文雲。今所入者與本入者不異。次明流通益中標列釋。釋中初明師中三例不同。謂法身生身及凡夫師。初法身弘經者。法身從上土來。上謂實報等故能上土益物。妙音觀音普賢文殊即其人也。實報七益如七方便同成一實。他土具七亦能令他具足十益。生身菩薩亦能此土他土者。神通但能往於他方而未能入方便。有餘令他得於權實等益。既許用權以助於實。故知能於他土得前六益名為權益。得一實益名為實益。始於此土得無生忍。是故未能於上二土弘經益他。雖則自能增道損生未能起應。但能此土及以神通往於他土。尚未能入方便有餘故雲不能上土利益。凡夫師者。通取五品及以六根淨。故今下答問文中引六根文證內凡位名為凡師。次出法者。法謂方法亦曰法相。弘經方法。為唯用實亦許用權。為顯此意故雲出法。又為二。初正釋。次今時下破立。初文又三。初明雙用。次明唯實。三又雲下釋疑。初文二。先釋。次此則下結。初又二。先正釋以三助一。初但菩薩下明助意。初文雲經文許用別助圓者。經雲。若不信此法於餘深法中示教利喜者。有深復餘者即別教法也。入地名深。地前名餘。次破立中二先破。次善弘下立。正出弘經之相。次明益中。凡言弘經之相益在滅後流通相也。於中為四。初出法。次出人。三正出益。四舉況。初文二。先明正宗中亦有流通之益。次展轉去正明流通益。初中雲譬喻品後等者。品末文雲。鈍根小智等不得為說。若有利根智慧明瞭等乃可為說。廣如經文。授記品末者。四大聲聞得授記已於他方土作佛弘經餘如文。法師品中者入室著衣坐座。爾乃應為四眾說法。法師品文。若作三段仍屬正說。若分本跡即在流通。流通正在六七二卷。文相可知。次初品去約人展轉以下況上。八萬大士者如法師品中。千界塵數者如神力品中指地湧菩薩是也。三明益中即是末代流通之益。初明七益。次明穿鑿助顯七益。初文言不老等者秖是達老死實相。言旋假入空即三草等益者。五品為小草。七信為中草上草亦在五品位中。以同三藏未斷惑故。八信已上為小樹。十信伏無明為大樹。初住已上即實事益。雖分七益位必在圓。第四明觀心利益中二。先正明觀心。次夫一向下破性過。初又三。先明觀境。次若能下勸須起觀。三淨心下正明起觀。初文者。凡一切重。罪皆由剎那。故剎那若起已含因果。故大乘觀之已成重因。舉輕責重令勿起剎那。次如文正起觀中二初正明觀相。次以是下結益。所以須明觀心益者。然上來得益由於現身口輪說法。令他得於近遠當文七益十益。然益實由觀法。恐尋者不達文旨。若遠若近已謝於往。正說流通自屬於他。若不自觀己心徒數他寶次破性中二。初立性計。次自性下破破文二。先破自。次三句例初破自中四。初立事破。次又汝從下立道理破。三又三事下約法相破。四引證。次三句例中二。先例次即假下結成可解。   ○五明權實者。大文第五。第二卷初大為五文釋此十妙。一列名。二生起。三引證。四廣釋。今當第五結前十妙以成權實於中為二。初破古。次正釋。初文又二。先出古人意。次破。初雲三三之權者。此光宅意。以昔三乘但各有三故雲三三謂教人因。昔三乘權未至於果故闕於果果即是理。大小俱有理。大小各有果。何故昔三但有於三。昔教何辜而不立理。次破中二。先破三三。次破四一。初文又四。初直破。次彼下明光宅救。大師既不見光宅應是他人亦曾此破先有斯救。故今述之。三若爾下重難。還以彼三三。離彼無理。四又下重並難。次從實有四去難光宅四一中。但立因果而無於理。於中為三。初難。次引證責雲。雲何分別因果為理一耶。若爾去重難。若但因果而不出理則同魔說。今家和舊亦作四一。乃廢因果以立理一。更加行一。是故數同而名義永異。二正釋中三。初約法。次約五味。三故知下結判。初文又二。初直就十妙中結。次復次下約施開相對以結。又二。初正結。次引他同。三例。次五味中前四如文。第五味中分二。謂法華涅槃。法華如文。涅槃中二。初與方等辨異。次正約涅槃中。初約教中雲在果四俱實者。四教俱得入實故也。若約四悉。十四權二實者。別圓兩教第一義悉皆實故也。歷四門者。別圓兩教中各有十二權四實。並前兩教三十二權故有五十六權八實。若更約因門五十六權亦如前。此中重雲因者。涅槃中人用前三教為入實門。兼因作名有五十六與前數同名之為權。果門者入實為果。四教四門悉皆入圓。同成一實。無復有權。故雲但實。仍其四門本因為名故雲四實。及別四實。入圓四實。同成一實。意亦同之。約果四實十二權者。前之三教入實同圓。故名為果。就圓四門十六悉檀中。自分權實。四門有四第一義。名為四實。四門各有餘三悉檀。三四十二名為權悉。此實中權不復同前三教三悉。當知三教三悉即是權中之權。三教第一義悉即是權中之實。圓教第一義悉即是實中之實。次總結中二。初約教結。次更約教判。又四。初約四教。次獨約一圓用法華待絕以判。今法華是待又開權是絕三獨約圓教以判亦有待絕。四若取下約悟以判。問前來諸文。處處約教約味。若判若開。文相已廣。今此何故。復重明耶。答此有多意。前明諸妙。但釋一妙以為十相。故一一文中為欲明妙。先明諸粗開之成妙。今廣釋已。復更朿前非但諸文盡妙亦乃諸妙無殊。故更合明秖是權實及開權實。又前諸文自行化他。但明權實未明權實悉用四悉。四悉之內幾權幾實復有諸門。諸門之內四悉亦爾。故更約五味。諸味法門以判四悉幾權幾實。是故更此以四悉權實結前諸文。若約諸教者但是重結諸權實意。一切諸法亡泯不二。故更約悟開前十妙權實同成一理心性。乃識前來若妙若粗。若開若施。空拳鹹實因茲復立大意顯悟誑小之說鹹堪被圓。然此跡門譚其因果及以自他。使一代教門融通入妙故。凡諸義釋皆約四教及以五味。意在開教悉入醍醐。觀心乃是教行樞機仍且略點寄在諸說或存或沒非部正意。故縱有施設託事附法。或辨十觀列名而已。所明理境智行位法。能化所化。意在能詮。詮中鹹妙。為辨詮內始末自他故具演十妙搜括一化。出世大意罄無不盡。故不可不了十妙大綱。故撮十妙為觀法大體。若解跡妙本妙非遙應知但是離合異耳。因果義一自他何殊。故下文雲。本跡雖殊不思議一。況體宗用秖是自他因果法故。況復教相秖是分別前之四章。使前四章與諸文永異。若曉斯旨則教有歸。一期縱橫不出一念三千世間即空假中理境乃至利益鹹爾。則止觀十乘成今自行因果。起教一章成今化他能所。則彼此昭著法華行成。使功不唐捐所詮可識。故更以十門收攝十妙。何者。為實施權則不二而二。開權顯實則二而不二。法既教部鹹開成妙故此十門不二為目。一一門下以六即撿之。本文已廣引誠證。此下但直伸一理。使一部經旨皎在目前。  一者色心不二門  二者內外不二門  三者脩性不二門  四者因果不二門  五者染淨不二門  六者依正不二門  七者自他不二門  八者三業不二門  九者權實不二門  十者受潤不二門   是中第一從境妙立名第二第三從智行立名。第四從位法立名。第五第六第七從感應神通立名。第八第九從說法立名。第十從眷屬利益立名。一色心不二門者。且十如境乃至無諦。一一皆有總別二意。總在一念別分色心。何者。初十如中相唯在色性唯在心體力作緣義兼心色。因果唯心。報唯約色。十二因緣。苦業兩兼惑唯在心。四諦則三兼色心滅唯在心。二諦三諦皆俗具色心真中唯心一實及無準此可見。既知別已攝別入總。一切諸法無非心性。一性無性三千宛然。當知心之色心即心名變。變名為造。造謂體用。是則非色非心而色而心。唯色唯心良由於此。故知但識一念。遍見己他生佛。他生他佛尚與心同。況己心生佛寧乖一念。故彼彼境法差而不差。二內外不二門者。凡所觀境不出內外。外謂託彼依正色心即空假中。即空假中妙故。心色體絕唯一實性。無空假中。色心宛然豁同真淨。無復眾生七方便異不見國土淨穢差品。而帝網依正終自炳然。所言內者。先了外色心一念無念。唯內體三千即空假中。是則外法全為心性。心性無外攝無不周。十方諸佛法界有情性體無殊一切鹹遍。誰雲內外色心己他。此即用向色心不二門成。三脩性不二門者。性德秖是界如一念。此內界如三法具足。性雖本爾藉智起脩由脩照性。由性發脩。在性則全脩成性。起脩則全性成脩。性無所移脩常宛爾。脩又二種順脩逆脩。順謂了性為行。逆謂背性成迷。迷了二心。心雖不二。逆順二性。性事恆殊。可由事不移心。則令迷脩成了。故須一期迷了。照性成脩。見性脩心。二脩俱泯。又了順脩對性有離有合。離謂脩性各三。合謂脩二性一。脩二各三。共發性三。是則脩雖具九。九秖是三。為對性明脩故合脩為二。二與一性如水為波。二亦無二亦如波水。應知性指三障。是故具三。脩從性成成三法爾。達無脩性唯一妙乘。無所分別法界洞朗。此由內外不二門成。四因果不二門者。眾生心因既具三軌。此因成果。名三涅槃。因果無殊始終理一。若爾因德已具何不住因。但由迷因各自謂實。若了迷性實唯住因故久研此因。因顯名果。秖緣因果理一用此一理為因。理顯無復果名豈可仍存因號。因果既泯理性自亡。秖由亡智親疏致使迷成厚薄。迷厚薄故強分三惑。義開六即名智淺深。故如夢勤加。空名惑絕。幻因既滿。鏡像果圓。空像雖即義同而空虛像實。像實故稱理本有空虛故迷轉應成性。是則不二而二立因果殊。二而不二始終體一。若謂因異果因亦非因。曉果從因。因方克果。所以三千在理同名無明。三千果成咸稱常樂。三千無改無明即明。三身並常俱體俱用。此以修性不二門成。五染淨不二門者。若識無始。即法性為無明。故可了今無明為法性。法性之與無明。遍造諸法名之為染無明之與法性。遍應眾緣號之為淨。濁水清水波濕無殊。清濁雖即由緣而濁成本有。濁雖本有而全體是清。以二波理通舉體是用故三千因果俱名緣起。迷悟緣起不離剎那。剎那性常緣起理一。一理之內而分淨穢。別則六穢四淨。通則十通淨穢。故知剎那染體悉淨。三千未顯驗體仍迷。故相似位成六根遍照。照分十界各具灼然。豈六根淨人謂十定十。分真垂跡十界亦然。乃由果成等彼百界。故須初心而遮而照。照故三千恆具。遮故法爾空中。終日雙亡終日雙照。不動此念遍應無方。隨感而施淨穢斯泯。亡淨穢故以空以中。仍由空中轉染為淨。由了染淨空中自亡此以因果不二門成。六依正不二門者。已證遮那一體不二。良由無始一念三千。以三千中生陰二千為正國土一千屬依。依正既居一心。一心豈分能所。雖無能所依正宛然是則理性名字觀行。已有不二正依之相。故使自他因果相攝。但眾生在理果雖未辦。一切莫非遮那妙境然。應復了諸佛法體非遍而遍。眾生理性非局而局。始終不改。大小無妨。因果理同。依正何別。故淨穢之土。勝劣之身。塵身與法身。量同塵國與寂光無異。是即一一塵剎一切剎。一一塵身一切身。廣狹勝劣難思議。淨穢方所無窮盡。若非三千空假中安能成茲自在用。如是方知生佛等。彼此事理互相收。此以染淨不二門成。七自他不二門者。隨機利他事乃憑本。本謂一性具足自他。方至果位自即益他。如理性三德三諦三千自行。唯在空中利他三千赴物。物機無量不出三千能應雖多不出十界。界界轉現不出一念。土土互生不出寂光。眾生由理具三千故能感。諸佛由三千理滿故能應。應遍機遍欣赴不差。不然。豈能如鏡現像。鏡有現像之理。形有生像之性。若一形對不能現像。則鏡理有窮形事不通。若與鏡隔則容有是理。無有形對而不像者。若鏡未現像由塵所遮去塵由人磨像現非關磨者。以喻觀法大旨可知。應知理雖自他具足。必藉緣了為利他功。復由緣了與性一合方能稱性施設萬端。則不起自性應無方所。此由依正不二門成。八三業不二門者。於化他門事分三密。隨順物理得名不同。心輪鑒機二輪設化。現身說法未曾毫差。在身份於真應在法分於權實。二身若異何故乃雲即是法身。二說若乖何故乃雲皆成佛道。若唯法身應無垂世。若唯佛道誰施三乘。身尚無身說必非說。身口平等等彼意輪。心色一如不謀而化。常冥至極稱物施為。豈非百界一心界界無非三業。界尚一念三業豈殊。果用無虧因必稱果。若信因果方知三密有本。百界三業俱空假中。故使稱宜遍赴為果。一一應色。一一言音。無不百界。三業具足。化復作化。斯之謂歟。故一念凡心已有理性三密相海。一塵報色同在本理毘羅遮那。方乃名為三無差別。此以自他不二門成。九權實不二門者。平等大慧常鑑法界。亦由理性九權一實。實復九界權亦復然。權實相冥百界一念。不可分別任運常然。至果乃由契本一理非權非實而權而實。此即如前心輪自在。致令心口赴權實機。三業一念無乖權實。不動而施豈應隔異。對說即以權實立稱。在身即以真應為名。三業理同。權實冥合。此以三業不二門成。十受潤不二門者。物理本來性具權實無始熏習或實或權。權實由熏理恆平等。遇時成習行願所資。若無本因熏亦徒設。遇熏自異非由性殊。性雖無殊必藉幻發。幻機幻感幻應幻赴。能應所化並非權實。然由生具非權非實成權實機。佛亦果具非權非實為權實應。物機契應身土無偏。同常寂光無非法界。故知三千同在心地。與佛心地三千不殊。四微體同權實益等。此以權實不二門成是故十門門門通入色心乃至受潤鹹然。故使十妙始終理一。如境本來具三。依理生解故名為智。智解導行行解契理。三法相符不異而異。而假立淺深設位簡濫。三法秖是證彼理三。下之五章三法起用。三法既是一念三千即空假中成故有用。若了一念。十方三世諸佛之法本跡非遙。故重述十門令觀行可識。首題既爾。覽別為總。符文可知。   法華玄義釋籤卷第十四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717 法華玄義釋籤   法華玄義釋籤卷第十五   天台沙門湛然述   釋此本門十妙。於中自二。先本跡。次十妙。所以先明本跡者。以本跡名通故須通辨。簡通從別使今本跡昭然可觀。是故於中先通論本跡。次別論本跡。通論中二。先列。亦名生起。次釋。初中言事理者。秖是真俗。理教者。真俗是理。說此真俗名之為教。教行等可解。次釋中且為二。先釋。次若約下結攝。初文自六。一一文中皆簡通以出別。又一一文皆三。謂先釋本跡相。次明本跡。相顯理融。三引文證。初理事中。雲從無住本立一切法者。無明為一切法作本。無明即法性。無明復以法性為本。當知諸法亦以法性為本。法性即無明。法性復以無明為本。法性即無明。法性無住處。無明即法性。無明無住處。無明法性雖皆無住而與一切諸法為本。故雲從無住本立一切法。無住之本既通。是故真諦指理也。一切諸法事也。即指三千為其森羅。言從本垂跡者。此理性之本跡。由此方有外用本跡。是故始從理事終乎已今。六重本跡。前之五重通已通今通本通跡。恐濫跡故於一一重顯了釋雲。本時實相乃至最初實得實相。又以第六已今一重。判前五重有本有跡。驗知前五皆屬於本。又六重末相顯理融中皆雲本跡雖殊不思議一者。借肇公言歎本跡理。肇公雖有本跡之言。本之與跡皆屬於跡。今言不思議者。約事則本昔跡今。約理則無復今昔。故知理體皆不思議。若約今之五重本跡準義說者。約事則有本中事理跡中事理。約理則無復本跡事理之殊。是故皆雲不思議一。乃至餘四亦復如是。第六已今。已即是跡即指跡門及諸跡教。今即是本即指本門。本門已前皆名為已。湧出已後方名為今。故雲已說事理乃至權實名之為跡。今說事理乃至權實皆名為本。故知若無跡中事理乃至權實。何能顯於長遠之本。又已今之言雖異前五亦是一往指於壽量名為今本。若望初本則應又簡已今不同。法華已前諸經已今仍屬於跡。今經所明乃是真明久遠之本。即是已說已今為跡。今說已今為本。方是實說所以六門引證之文。前三引跡後三引本者何。然前三復通本之與跡。俱有事理乃至教行。體用等三。通中復別。既雲本用本權非跡文能顯。況以本門為今灼然不可引跡。為是義故。三引跡文三引本文。又前之三文。既在於因。本因狹故。但以跡倒本。故但引跡門。次結攝中。言若約已今論本跡者去至不思議。是卻明前來五重本跡。以攝十妙有本有跡。別約今經本門所明十粗十妙方乃名本乃名本妙。又將六重望於十妙。有全有缺有多有少。故重明之。於中為三。初正明相攝。次最初下簡示。三若無下總明相顯理融初文乘便。六雙之中從後逆識。若識已今即知餘五。故逆次釋也。所以六門明攝不同者。以六門中三因二果。已今復是今經二門。是故隨義所攝不同。次簡示中。雲最初之本。但本而非跡等者。最初實成既未垂跡。故唯屬本。中間相望互為本跡。又中間所成。垂跡之時名為亦跡顯本之時名為亦本。最後已說。即是今日已說跡門。未顯本時故唯屬跡。若無已說。即舉今日跡門。今說之本即舉今日本門。   ○次正明本跡中二。先列。次釋。釋中文中自為十重。釋此十妙。初略釋中自為十重。於初文稍廣餘九文略。初文三。初舉本。次若十六下舉跡比決。三若留下拂跡顯本。跡文中雲娑婆為墨至寧當得盡者。此引跡門化城品文不合引於彌勒等。言彌勒不知文在本門。或是借於本中之文來此況喻。假使跡中三千塵點補處智力亦不能知。若定用跡文。則應除彌勒等二十五字義理即順。師雲恐別有意。然雖引彌勒語勢稍殊。彼本門文但雲我等住阿惟越致地於是事中亦所不達。今此文中以出假智數世界不知。況其塵數。若取知塵秖應合用出假智耳。是故應用前文說也。言拂跡顯本者。但指若干塵數已前成佛。則中間今日任運被拂。久遠之本任運可見。下去九妙例皆如是。此下本果本國二妙。唯有二文立妙及拂跡顯本。下之七妙直爾指本。下更廣釋。故此未論。文並可見。次生起中三。初標來意。次正生起。三義乃下結意次同異中二。先立。次作此下釋。釋中又二。先明開合意。次跡中下正明開合。於中四。先明跡中因開果合。次明感應等不開不合。三本開下明本中因合而果開。四利益一亦同感應等意。初文跡中離因為四。合果中壽命涅槃為一三法。合此本門涅槃壽命。次感應等本跡俱有二處名同。同是果上之用。三明本中因合如前。但明果開。跡中無果名。即成離三法以為果等三。本中有果名故但雲離二。於中為三。先釋開意。今佛法華未入滅故未論涅槃。往佛既於法華唱滅皆是淨機。次又往事下約事已定正明開出。三跡中下重釋跡中不用所以。最後一妙二處名同。而今昔時異。既本跡十開合之殊。若不了跡中十門。安能曉此理等六義及以因等十妙旨歸。次引證文三。初引文意。次正引。三結。初文三。初略示引文處所。次然先佛下明本文略意。三今就下明文略而義周。第五廣解十文文自為十。於中又二。初總明本妙意。次正釋。初文又三。初略明來意。次但本極下明本遠難知。三雖然下明不可不知。次正明因妙又二。先釋。次料簡。初又三。初立本。次跡因多種下引跡辨異。三以三義下拂跡顯本。下去九妙分文皆然。初文又三。初引文。次釋。三一句下結本因四義。下九皆然。言藉草然燈等者。大論第四。釋佛與阿難先世因緣中雲。釋迦先世作瓦師。名曰大光明。爾時有佛名釋迦文。彼佛弟子名如今佛弟子。與佛俱至瓦師捨宿。瓦師以草座然燈石蜜漿施佛及比丘。發誓願。當來五濁之世作佛。佛及弟子如今佛名宇不異。昔為摩納者具如瑞應然燈授記得無生忍。故知是通佛也。昔為寶海梵志。具如悲華第二雲。有菩薩名寂意。問佛。其餘諸佛世界清淨。今佛世尊何故處此五濁而說三乘。佛言。淨不淨土皆本願故。我於過去恆沙阿僧祇劫。此佛世界名刪提嵐。劫名善持。輪王名無諍念。王四天下。有一臣名曰寶海。是梵志種善知占相時生一子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諸天常來供養。因為作字名曰寶藏。後出家成道亦名寶藏。轉法輪度眾生已。次遊聚落為聖王說法已。王請安居。王之七寶亦自申供養。王有千子亦各三月供養。廣如經說。乃至滿二百五十年。後寶海來至佛所得記作佛。十方微塵世界眾生凡是寶海光所化者。一時成道。寶海次勸輪王發心。次勸太子發心。次令諸天八部發心。乃至三千世界皆發菩提心。次於畜生地獄道中。一一眾生前現一佛身令得離苦。七年之中。人天八部。無慾心者。皆興供養。又是彌陀之師者。彼授記品彼佛先入三昧。現十方淨土集諸菩薩。先授寶海記。寶海次授彌陀記次授輪王太子記。雲汝觀人天及三惡道。生大悲心。斷諸苦惱。令住安樂。今當字汝為觀世音等。輪王太子乃至一切諸天世人。莫不皆是梵志勸其發心。故皆是師。三拂跡中二。先拂。次若得下融通。初文三。初示拂之方法。應求三義。次今世下釋拂跡方法意。三若執下斥執跡之失。初文者。自一代教門無不皆雲伽耶始成。大乘融通無過華嚴。經初亦云於菩提場始成正覺故知大小說成皆近故知是跡。第二義者。若是本因不應多種。秖應修一圓因感一圓果。既有四義深淺不同。當知即是本實成後隨順物機機緣不同從本垂跡示四因相。故知不同定屬於跡。第三義者。但開壽量點出最初長遠之本。中間今日任運自廢。拂者。撥也除也初為跡覆。今拂卻覆示真實本。因妙既爾。乃至利益。類此可知。次文可知。三斥失中三。初明執跡迷本。次準下知上令識跡知本。準下知上。此之四字應在輪譬位妙下。或可書誤。即成兩文各有法譬。三嗚呼下歎責。次料簡中問可知。答中二。初總答非初住之難。次又中間下舉果況因。次本果妙中亦三。如前初文二。初引經立本。次釋。次舉跡中四教不同中雲或言道樹草座三十四心等者。俱捨婆沙智論所明三秖四階成道菩薩。今文出處非一。道樹天衣具如大品或言寂滅道場具如華嚴。或言道場虛空為座等。亦如華嚴普賢觀。大論三十八雲。聲聞經說敷草座。衍經中說或見敷草座樹下。或見敷天綩綖。六天天衣不同。隨福所感。或見無量由旬寶座。若是下釋上三義斥失等如文。次國土妙中分文如前。跡不同中又二。初約他經。次約今經跡門。初文中四土不同中雲或言西方有土名無勝者。涅槃雲。西方過三十六恆沙。有土名無勝又雲。十方世界各有釋迦淨土首楞嚴中復雲。釋尊有淨土名一燈明。是釋迦本土。此亦跡中之說。言常寂光土者。又二。先標。次釋。如本門中地湧菩薩下方空中住。從地出已。亦詣虛空七寶妙塔。彼此虛空俱表寂光。寂光理通如鏡如器等者。譬如諸天共寶器食。如止觀第三記。三變土田或見同居淨乃至方便有餘者。三變之淨若據土相似同居淨。據移天人置於他土純諸寶樹寶獅子座。唯有諸佛及諸菩薩。則似方便有餘。故著或言。準文又應亦似實報無障礙土。四明感應中文句大同。文後更加粗妙廣狹料簡耳初四教跡不同中雲三藏佛一日三時照機者。及下通教皆雲照九法界當教皆有三乘故也。三藏中又如大論等雲佛入城乞食者。為女人父母所遮不得出故為病者故。為欲令人見相好故。為本無施心待乞方施者故。如是有十因緣。並三藏物觀機益物之相。次分別中雲復次本感跡感粗妙相對四句者。本文遠指最初。實得之時所被機緣亦有四教。則三教為粗圓教為妙。跡中被機亦不出四。粗妙亦爾。故今不從粗妙以判本跡。但從最初名之為本。當知本時粗妙俱妙。跡中粗妙俱粗廣狹可知。應中四句粗妙如文。又被多世界為廣。被少世界為狹。最初垂應及中間等亦有廣狹。今亦不從廣狹以判。故知久成廣狹俱妙。中間今日廣狹俱粗。次神通中文句大同。又四句料簡如上者。木通粗妙跡通粗妙以為四句。本跡廣狹四句亦爾。亦不以粗妙廣狹而判本跡。但取最初以之為本。六說法妙中明跡不同中二。初略例涅槃三味出牛。次何者下釋。釋中二。先釋。次問答料簡。初釋中二。初舉譬。次佛亦如是下正合。初文又二。先總別舉譬。次若牛下略以三教結。初又二。初總。次若噉凡草下別。初文言良犢不高原下下濕等者。此引大經第二破舊醫中雲。若是乳牛不食酒糟(酒真麥分糟俗□別)。其犢調善(不馳空不驟有)。放牧之處不在高原(涅槃)。亦不下濕(生死)。飲以清水(非欲濁也)。不令馳走(不見散也)。不與特牛同共一群(佛不共法)。飲食調適(不飢空不飽俗)。如是乳者名為甘露(祕密藏也)忍草者義含多種。故別出四味。如文次合中二。先總。次善趣下別。別中二。先人天四教。次五味。又二。初約部從教。次略對四教四佛正合五味並從牛出。初雲兩機擊出第四第五味者。此華嚴中別圓兩教。此即約部從教立名。餘例可知。次文者又約當分所說不同。復次下復以四句分別已今。故知初明已今本跡。猶是一往。已跡今本如前分別已本今跡者。已本者最初也。今跡者跡門是今跡佛所說。俱跡者本成已後跡門已前為已跡。今此本門亦是跡佛所說故也。今已俱本者。最初為已本本門為今本。權實乃至事理四句云云者。各以已今本跡相望為四句也。如已實今權已權今實俱權俱實。乃至事理亦復如是。但以最初為已為本。例前可知。七眷屬妙中但出本相。從文殊觀音至惑者未了略出跡中不同之相。隨諸部中列聖之相。亦可以為四相不同。今初如文。次釋。釋中又二。初正釋。次釋疑。初言法性虛空之寂光者。即以下方及塔在此方虛空表寂光也。此諸菩薩住下方虛空。湧出已後亦住虛空。此土得聞開權顯實得無生忍者。亦住虛空之寂光也。雖俱虛空以表寂光。能住之人不無久近。湧出菩薩得忍已久。是故跡中始近入者不識久者。次跡中文雲文殊觀音或為師為弟子者。文殊昔為妙光菩薩教化燈明八王子。是八王子相次授記。其最後者。名曰然燈。然燈既是釋迦之師。妙光乃成釋迦九代祖師。觀音經中釋迦過去於正法明如來所學習道法。正法明如來即觀音本身。故知文殊觀音並曾為師調達即是阿私陀仙具如今經。如是等人卻為弟子問本跡相望千界塵少增道數多者。三千世界地湧菩薩是本時眷屬。秖雲三千地皆震裂無量菩薩同時湧出。若望今時跡中眷屬。如分別功德品增道損生。初六百八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眾生得無生法忍。復千倍得聞持。一界塵得辯才。大千塵得不退。中千小千乃至一四天下及八界塵初始發心。比於湧出湧出甚少。四句分別亦例前文。但以久近而判本跡。終不以法身深淺化緣廣狹等判也。八涅槃妙者。明跡不同中。先明跡意。雖復不同本無長短。次或取下正明不同。初文意中雲始諸弟子終於蝮蠆等者。大經列眾八十億百千比丘成就大乘等一空行。六十億比丘尼皆大阿羅漢。一恆菩薩。二恆優婆塞。三恆優婆夷。四恆離車。五恆大臣。六恆國王。七恆夫人八恆天女。九恆龍王。十恆鬼神。二十恆金翅。乃至閻浮提中一切蜂王。又東方去此無量無邊恆河沙數微塵世界。彼土有佛號虛空等如來。告第一大弟子。宜往西方娑婆世界。彼土有佛號釋迦文不久涅槃。汝可持此世界香飯以獻彼佛。彼佛食已入於涅槃並可禮敬請決所疑。爾時無邊身菩薩。即受佛教從座而起稽首遶無量匝。大菩薩眾俱共發來至娑婆世界。又阿闍世王及其夫人。乃至視毒能殺人者。蛣蜣蝮蠆及十六惡律儀者。蛣蜣亦曰蜣蜋。爾雅雲黑甲蟲食糞土也。蝮者毒也。爾雅雲蝗子未有翅者。又雲廣三寸身大如臂。史記雲蝮螫手則斷。蠆者毒蟲也。左傳雲。蜂蠆者十年尚有毒。尾末卷如婦人髮。蝮字(孚目反。不同福音)有人云。無邊身菩薩身量無邊。雲何復雲從彼來此。應反質雲。既雲來此雲何無邊。言無邊者。身實有邊而名無邊。如阿彌陀壽實有量而名無量。若壽無量如何得有觀音補處。倚臥背痛者。如止觀第八記。及北首臥等。亦三藏佛相。具如止觀第一記。次正明不同中二。初約兩經釋相。次結會兩經意同。初文又二。先明不同以申此經。次經曰下引與大經明同。初文又二。先藏通。次別圓。初文二。初略標二異。次生身下更釋二別。釋三藏中雲食檀耳者。長阿含第三雲。佛至波波城闍頭園。有長者名周那。請佛及比丘僧。別為佛煮旃檀耳羹以世奇故獨奉於佛。阿難白。長者設供無福。佛最後於其捨食入般涅槃。佛言。莫作是說。長者今者獲大福利壽命色力善名。生多財寶死生天上。次別圓中二先。別次圓別。中二先。引地人。次正釋。釋中雲色解脫乃至識解脫至無餘者。既雲滅色乃至滅識即是界外析色之義。故以因盡名為有餘果亡名為無餘。理而言之。變易因果不應分二。當知為成別教義也。次經曰今日座中等者。出像法決疑經。與大經文同。又二。先列。次此明下結。次大經下會同中四。初略標同。次大經下正會。三二經下結同從根利鈍。四又數數下會明常文同。初如文。次文中言迦葉初問長壽者。第三經初設三十六問。初問雲何得長壽金剛不壞身。下文答中如長壽品作寄金譬。但寄少年不寄老人。長者行還索金無所。既雲行還故知法身常住不滅。下金剛身品。廣明護法持不殺戒得金剛身。又經下文處處明於未來常住。第三可見。第四會常中雲二萬燈明等於法華明常等者。二萬燈明具如序品中說。法華經廣明一乘。一乘即是常住也。九明壽命妙中。初立。次引經中先引本文。次釋。即引中間以擬於本。明跡不同中二。先藏通次別圓。初文二。先略釋。次此兩下判無法身之本。別圓中亦二。先略釋。次此等下況結。十釋利益妙者。亦初略立利益。上句立下句釋。次若跡下明跡不同者。今此略列具足應如前文。七益十益者是。言乃至增道等者。約經雖是本門。既是今世跡中指本名為本門。故知今日正當跡中利益。乃至本成已後俱名中間。中間顯本得利益者尚成跡益。況復今日。以跡下重舉本益之相。本文既狹亦擬跡而知本。故本本下明相顯融即。眾跡雖多用本為本故雲本本。本事已往。若不借跡何能識本。如撥影指天即此義也。六三世料簡者。初略立。次問答料簡初文三。初引經示相。次若過去下釋。三三世下結。結中二。先法。次譬。次問答中。初如文第二問者。若言諸佛皆有分身。多寶亦在諸佛之數。應有分身。何故雲全身不散。即是重難。若全身者。何故復雲處處聽經。答中先引大論解八念中。初念佛中雲既雲化身即是分身。師雲去。引南嶽釋。依按經文。文雲臨滅度時告四眾言。欲供養我全身者。應起一大塔。出證經時全身在於塔中。以誓願力處處聽經。準南嶽釋多寶滅後全身不分。不分者不同碎身舍利耳。未妨諸佛亦有分身。從如入去。兼明法華是圓是常。口唱下明具四德以證常。真淨大法者。真是常德淨是淨德。既有常淨豈無我樂。故雲二德可知。多寶全身尚遍十方。故知諸佛亦有分身。鈍者讀文猶尚不覺者不覺此經具足四德。謬判法華不明常住。以是而言古今鹹鈍。次問答中問諸佛顯本。問如文。答中最初妙覺指初住為本者。最初得故。若初住位被加作妙覺佛。亦指初住以為實本。準淨名疏應作四句。謂本下跡高。本跡俱下。初住唯得此之兩句。夫論跡者約有本說。本為法身跡為八相。初住之前無法身本。故不得論本高跡下。仍有過上又不得論本跡俱高。若本跡俱高及本高跡下。妙覺唯得此之二句。妙覺極位更無過上。故無本下跡高及本跡俱下。二住已上等覺已還皆具四句。二住跡現為初住。初住是跡即本高跡下。二住現為三住。三住是跡即本下跡高。二住現為二住。以望初住即本跡俱高。望於三住即本跡俱下。今文正當本下跡高。若雲初住之前豎無所指。以體為本以用為跡。此本跡俱下句也。若準此意。一切諸佛皆悉顯本。又發願故於初住中說壽長遠。初住實壽亦復無量故。言發願說壽者。但得法身必得長壽。有緣機熟說遂昔願(云云)。從又解最初之佛者。即妙覺身中自將體用以為本跡。此是本跡俱高句唯闕本高跡下一句。問中雲五佛章雲何者。如方便品廣開顯中約五佛章。皆雲亦以無量乃至皆為一佛乘故。若爾一切諸佛無不開顯。答意者。佛亦不應一切開權。經言一切約出穢土開顯者說耳。又問若爾還以妙破妙至例亦應妙者。前文既以本妙破於跡妙跡妙成粗。從亦應去。並難跡妙被破既其成粗。所破十粗亦應成妙。從所破去又以四住重例難雲。粗是所破既得成妙。四住煩惱亦是所破亦應成妙。次答文中重引四住之難以況初難。若約頓義四住即妙應如所問。況四住智去況出初難四。住粗惑尚乃成妙。況復生滅無生滅智而非妙耶。次問意者。本成已後中間垂跡偏圓權實同稱權者。以是跡故。故皆是權。權即是偏亦可悉皆稱為偏耶。次答別義者不例。法既以定在本在跡定偏定圓。教則不爾。在本則權實俱本。本故是實。在跡則權實俱跡。跡故名權。偏圓乃至體用亦爾。法則已定不可在本體用名體。在跡體用俱用。若教所說在本則體用俱實。在跡則體用俱權。當知體用等亦得是法。事理理教教行準此可知。故下文雲本中事理先得為妙。跡中事理始得為粗。餘教行等例之可見。四句者。別帶地前粗而證道是妙。圓如文。帶妙粗者兼通於中故也。又釋者帶粗妙者從通中來故。亦帶亦不帶者。帶地前而不帶通藏。非帶非不帶者。非帶藏通非不帶別。二教接通亦爾。非帶三藏非不帶通。次五味中第三句者。方等前三帶後一不帶。般若準知。第四句者。非帶藏通非不帶別。問二粗既不同者問藏通。答中言事有淺深等者。通即而藏不即。問帶方便實等者問別圓教也。俱顯中道而別帶圓不帶。次問帶二一等者。亦問別圓地前以為帶二。次通論下雖不酬問而廣分別者。一一句並是答而略於問耳。問本地等者。卷初六重本跡。今十妙屬六中何重也。答中雲乃是等者。卷初已分。此乃重問。何者。初雲本地五重為本。中間今日為跡。既本地五雙屬本。不知五雙如何對本。故更問之。今答文復含。但雲共論十妙。若爾事理理教教行秖是因。權實體用秖是果家之用。果必有體故也。用即感應神通說法。說法所被即成眷屬利益。壽命涅槃還是果上法耳。故不別敘但雲共論。第七判粗妙中二。先以本對跡相望判之。次又跡中下約前六門以判。初文者。若不先將跡門開顯。且判粗妙與本所證更無差別。如何得知跡中之妙不及本粗。以不約開顯待絕等判。但約久遠實成以論。故中間今日若粗若妙皆非先得。是故先得粗亦名妙。中間今日妙亦成粗。次又約六重判者。前但開顯久近等展轉束判已竟。應更於開顯久近等中細判六門跡粗本妙。於中三。先釋。次況。三若發下亦明本跡六門相顯相融之相及不思議一等。於中二。先約事理一雙略釋。次五雙例知。又言已今者。即是昔日已得已今為本。今日中間所對已今為跡。中間節節皆有五味教故。故四味及以跡門為已。開長遠壽為今。故使已今亦論今昔粗妙故也。次明權實中三。先本跡相對為權實。以判跡中權實為權。本地權實俱妙。以久成故。次復次下更約本跡相望論自行等三。則本自跡他。本跡相對為一自他。三復次下更約本跡各有三義以明理同。約事則知本中施粗亦妙。跡中開廢猶粗。理無粗妙。初文中意具如判粗妙文意。於中又二。先正明。次跡權本實下明融通。二理不可思議。故雲法性非古今等。次自等文則本中化他亦名為妙。亦應合有不思議融通。文無者略。應雲法性之理非自非他。自他雖殊不思議一。第三中亦二。先釋。次融通結歸。釋中又二。初中言復次跡中約實施權等者。然約實施權意在歸實。而人多以所施之權謂為究竟。故俱不識。若廢權顯實。意在所廢之權初欲廢之。故斥此權非為究竟。權是事法而人易知。故一代法教。自法華前。佛意恆實。二乘不退始終不知。及至廢權乃雲汝等去來寶處在近。而人咸知寶處非此。此即是於寶渚之初。發足已涉於脩途。況復曾已行於三百。指我之果。即彼妙因。故雲易測。言華嚴明阿鞞跋致多明事數者。引例釋前權易測意也。一切事法。無非權施。如來久遠。為諸眾生。施設方便故恆沙佛法。施已皆廢。所施之權屬於事相。是故事相多為不退者說。即能於事達不退理。又不退位。高下不同。若是地前行不退位。但聞事數知事即理。故開權顯實得入初地念不退位。能達此權即是實相。豈可離此別求實相。為對跋致故雲初地融通如前。問。此中第八權實與前第七門判何殊。答。前以本跡判於粗妙及以六門。今以權實及自行等以釋權實。則本實跡權自本他跡。又以開顯等轉釋權實。若開跡顯本之權實方名本中之權實。是故重明一理無異。意在於此。問。跡門十妙。一一妙中。於一一科。皆先判次開。今本門中何故但有此粗妙門及以權實。皆似判意。而無別立開耶。答。此與跡門。其意稍異。跡門判竟義必須開。何者。如判中雲。若教若味皆前粗後妙。若不開者。人謂三四之外別有圓及醍醐。是故開三即圓四即醍醐。今本門十則不如此。前廣釋十中。一一皆以三義釋跡。近成不同義當於粗。拂跡指本義同於妙。據此已是約事判開。一一復言不思議一此復約理以開一切。恐人不了故。復於此別立兩門判前粗妙此判即開況復二文復約理。開問何故跡門無理開。耶。答初依境開已是約理。又跡門有教詮理。若開於教即表理開。今此本門。約身約事。雖開身事猶須開理。本跡證殊。是故皆雲不思議一。應知始自總釋終至於此。若拂跡指本。是約事論開。若以不思議融通則開事入理。若不曉十門之旨將何一理冠諸。一理雖同。十門事別。不思議一十妙恆殊。差而不差斯之謂矣。九明利益中二。先正說益。次流通益。初文又二。初雙標。次雙釋。釋中二。先釋。次若論實道下校量初又二。先釋。次即是下結。初又二。先生身。次法身。生身又二。先聞跡門次聞本門。初聞跡門中又四。先明十妙中益。次明六即中益。三如身子下略示其類。四即是下結。初文者。但得智行位眷屬利益益也。然須料簡。智從解說故總得之。若破惑之智須甄於果。位通深淺意亦如之。眷屬可得極至一生。修未出界義非神通。餘未破無明及見思等則隨惑判釋利益。同為一實益也。三法屬果義可通因。則依聲聞鹹入初住。今從極果故不通因。次約本門中三。初明十妙益。次六即益。三明增道損生。次法身益中為三。初明益相。次何以故下明益所以。三故分別下引證。次若論下較量中四。初略辨同異。次喻如下借小為譬。三前跡門下辨多少深淺。四當揀下示文判位。初文雲若論實道兩處不殊權智事用不得相比者。本門法身跡門生身兩處得益。所證圓理理無深淺。故曰不殊。豈以初住無生忍位。齊於本門法身一生菩薩耶二三四如文。次明流通益又二。初正釋。次釋疑。初正釋中意者辨兩處得益冥顯不同。初言跡門冥利益者。但見與記不雲入位。故名為冥。如分別功德品即是顯也。又地湧弘經亦顯益也。或跡門諸菩薩至此復益及本門中新得益者。或有未預此諸益數。並有冥益。故雲兼得跡門。次釋疑中二。先疑。次釋。釋中雲待時者。如華嚴不悟待至三味乃至涅槃。一一味中亦有待時。如佛邊未益。待共文殊入淨名室。乃至涅槃未悟。待至後佛出世之時。待伴者。如在鹿苑待五比丘。度五人已處處化益。如華嚴中四大菩薩乃至法華中身子彌勒等。及文殊入海領無數眾來至佛所等。涅槃中。迦葉。德王。師子吼等。又如佛留智積以待文殊。分身不答以待後佛。亦如持品。五百聲聞及諸菩薩比丘尼等。皆是待伴又待時者。如待文殊答問竟時。待彌勒騰疑竟時。待文殊龍宮出時。待妙音東來時等。並是待時。故知諸佛法身遍一切處。而假諸菩薩共化之時。以菩薩為伴。次引證中二文跡本兩門後。令弘此法者。即是本跡兩門。發誓弘此法華經者是也。次觀心中三。先釋。次引證。三此即下結益。初文又二。初境次觀。初境又二。初不可觀次明可觀可觀又二。先立。次何者下釋。釋中雲何者佛如眾生如至利益之相者。如下疏中雲。速願我如得如佛如。說如之壽。亦復無量。如是觀如。如即是理。聞名起觀。即是觀行。乃至究竟成無上道。故具六即。觀又三。先不可觀。次我如下可觀。三亦願下弘誓。次料簡中初問者。問雲何同異。答三雙六句者。初兩句約圓理。故名與義更互而立。以不異故耳。次兩句者。今題稱妙破小乘之大。大品題稱大。破小乘之妙。亦應對教等。第三兩句亦對小辨。亦應對教等。思之可見。次問大妙一等約前六句中初兩句為問。次問至一往斥之者。初是問。一往下答。一往亦得俱稱為常。若其斥之唯有無常不得於常。小乘亦有三無為常。若望大乘如寶性論二乘猶是無常等倒。名同是一往。理異是斥之。並雲不得是妙者。既一往名妙斥之則無常。故並雲既無常亦無妙。次答中但約一往答。不以斥之答。從縱之下縱前斥之。既有三無為之常。復言常異者於縱復奪。是故雲異。次又並者大小俱稱常小乘應會一。此約法華為難。答中亦是先同而後異。次並者大乘無常粗不會耶。例下答意同前。前同後異。雲何下釋。釋中但釋同邊異意如向。   △次釋蓮華。先列章。次解釋。釋初文三。先明約譬。次明法理。三和會二釋。初意中雲七譬文多者。用多語意方顯權實。不同蓮華用十二字顯理周足。次法理中三。法譬合。譬中雲蛛羅引絲倣之結網。博物誌雲。伏羲造八卦。神農造五穀。貨狄造舟(黃帝臣也)。維父造臼杵(黃帝臣也)。蚩尤造兵(火帝時臣)。黃帝造冠冕。容成造曆(黃帝臣也)。歧伯造醫(黃帝臣也)。正首造數(黃帝臣也)。皋陶造獄(舜時臣也)。稽仲造車。伯益造井。蒙恬造筆。蔡倫造紙(未見造網人。準例可悉。古人所造皆法理而立)。三和會中二。先略明融會意。次正會中又二。先問起。次答。答中三。先正明用法譬。次利根下明法譬所以。三如此下結。次明舊解中二。先敘諸師。次敘光宅。初文二。先別敘三師。次通敘諸師。前之三師無破。次諸師中二。先列。次此十及六下略破。列初中言此十譬行妙中片意者。今家行妙具無緣慈悲及戒定慧。慧中具有生滅無生無量無作。況復次第不次第及增數等乃至開顯一心五行攝一切法初雲佛性從緣起者。不攝無作但是理性從緣而發。第二文既亦云從緣。通攝福德莊嚴等。但是遠有生佛果義。第三意者。但知心性不離生死。既未脩行但是戒聖行初耳。第四意者。見者得入初歡喜地八相成佛。此無作慧仍未終極。第五意者。微有至著之義。故亦在於戒聖行中。第六意者。明權實不二但是理體。亦是戒聖行前之理體耳。第七意者。雲因必含果果既未現。猶在地前無量行中。第八意者。鈍根菩薩及二乘人猶屬緣因福德所攝。第九意者。託生處通猶兼方便。脩入華臺終未圓極。故是無作聖行未終。文闕一義。例前可知。聖行尚自未周況復梵天病兒等行。故知此十。但是行妙少分而已。此六譬秖是今家說法妙中片意者。初意者。一在三中權猶覆實小部法耳。第二意者。秖是開權大部法耳。第三意者。秖是顯露及祕密耳。第四意者秖是廢權立實一意。第五意者。但是所詮。第六意者。秖是權實兼用。然顯露不定。秖攝四時。於四時中八教不周。故雲片意。次破光宅中又二。先引。次破。破中二。先正破。次且助下借彼語助顯正也。即是約因果而論實相。三引經論。準經本論及大集經。初引論中三。初列十七名。次餘名下引論解釋。三今解下今解論意。初列名如文。次引解中雲餘名不解。今若欲略知法華論十七名中意者第十六既名妙法蓮華。當知諸名並是法華之異名耳。又諸名者但法無喻。唯今妙法法喻雙舉。故知亦可用於蓮華喻十六名。如妙法者本跡各三。無物以喻故喻蓮華。餘十六名亦含本跡。各有三義。跡中諸經不譚佛意。故名有量今經本跡施開廢三。佛旨無盡故雲無量。況成道後。處處開廢名無量義。言最勝者。勝秖是妙。亦是歎美本跡之辭。言方等者。亦曰廣平。跡本遍收故名為廣。一實無二。故名為平。言教菩薩法者。跡門被會純成菩薩。本門增進純為菩薩。故下文雲。若聞此經。是善行菩薩道。言佛所護念者。為實施權而護於實。開權顯實而護於權。廢權顯實而護於理。為護故念。念持於護。本跡准說。初成道來念用於實。眾生無機。尋思方便念用於權。方便既足。念顯於實。一實既顯權廢實存。佛久已成眾生流轉。故念垂跡拔此迷徒。物雖受道。迷於近跡。念示遠本廢其近跡佛祕密藏者。唯佛與佛。乃能究盡。非時不授為祕具一切法為藏(云云)。一切佛藏者。一切諸佛。無不入於三德祕藏。平等有故。故雲一切。一切佛密字者。權實相即本跡亦然人無知者。故名為密。以密為名故雲密字。言生一切佛者。開權顯實即識跡佛之所從生。開跡顯本即識本佛之所從生。言佛道場者。實相即是跡佛本佛得道之場。言佛所轉法輪者。三世諸法所轉法輪。不出權實本跡二門。言佛堅固舍利者。此經即是法身全身堅固舍利。不同生身碎身舍利。實本不動。故名堅固。言大巧方便者。方便既是蓮華異名。古人何故判方便品。從昔題名。淨名報恩等經皆有方便品。豈以名同能混其義。淨名等意。密以同體兼於三教。名為方便。今此法華。唯一佛乘體內方便。故名方便。第一義住者。所住即是諸法實相。攝無量名字者。餘經權實尚未相攝。況復本跡。今此二門攝無不盡。如上所釋略辨方隅。若委論者。以論二義。一一對辨。應以六義一一對之。仍引經文。一一證成。皆以妙法轉度入餘十六名中方稱文意。三解論意中二。先正釋。次何者下重釋。得入由行。入住名位。所以如第三卷境妙中已略解竟。◎   法華玄義釋籤卷第十五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717 法華玄義釋籤   法華玄義釋籤卷第十六   天台沙門湛然述   ◎次引大集者。但是約蓮華為法門耳。亦未足以顯妙。今文判之。亦且依其因果義邊。用為解釋。四正解中二。先重敘法喻意。次正解。初文三。初更敘經論意。次然經文下釋疑。三夫喻下明體不同。初文又二。初敘經論意。次當知下明法喻意。次釋疑中文不立疑直釋而已。即是釋伏疑也。有伏疑雲兩處優曇並可以喻此權實。經一切之言遍攝眾機。又時一現耳足表最後。何不以為喻而用蓮華耶。然經文兩處明優曇華者。如優曇缽華時一現耳。又譬如優曇華一切皆愛樂。今但雲時一現耳。且從一文結語。古今釋雲。此似蓮華故以為喻。是故正應須用蓮華。蓮華中有全分喻故。三明用喻意中二。初敘涅槃通論八喻。次明經論分喻非極。言涅槃八喻者。凡諸經論取喻不同有分有遍。如大經雲。喻有八種。謂順喻逆喻現喻。非喻先喻後喻先後喻遍喻。分喻者具如經說。故第五雲面貌端正如盛滿月。白象鮮潔猶如雪山。滿月不可即同於面。雪山不可即是白象。不可以喻喻真解脫。為眾生故故作是喻。今亦如是不可以喻喻於妙法。為眾生故以喻蓮華。次夫華下正釋中二。初更通敘用喻意。次又餘華下正釋。初又二。初示前文。次出今喻意。初文具如第一卷文意。次文中二。初總。次多分下別。總如分喻。別如全喻。初總中二。釋結。釋又二。先略。次又以下廣。初文言九法佛法者。秖是權實。權實不出十法界法故略以對之。次廣中猶總故但對本跡六文。具如序中文意。又二。先對六喻。次以十如結成。初文二。標釋。釋中本跡各二。釋結。釋中各皆先譬。次合。或有引文等。前序文中具引六文竟。故今不委悉。次結成中亦二。先舉前生後。次釋。釋又二。先釋次結。初文二。先跡。次本。初又二。先結成十如。次例餘境餘妙。次本文可見。次始終下結。跡門以施為始開為終。本門以垂為始拂為終。各以始開終合合竟名為圓滿具足。次是為下總結可見。次多分喻即全分也。今不雲全但雲多分者。雖以此華喻於本跡各十意足。然因果自他久近適時。乃至實相妙體。取體妙宗。體家之用。體宗用三料簡之相。何由可以此華能喻理足事闕故雲多分。於中又二。先敘意。次廣釋。初文略述兩文遍喻之相。如師子法門遍喻如來果人大用。次波利樹法門遍喻行者從因至果。今蓮華獨能喻前兩義。約本門則是果人無方大用節節不休當當不已。約跡門譬於行者從因至果味味調熟位位入圓。於中二。先引二譬。次今亦下結意顯同。同意如向可以意得。言譬如師子吼法門者。大論二十三。先列師子種類身相吼聲然後合雲如來師子亦復如是。從六波羅蜜四聖諦清淨種中生。寂滅大山谷中住。一切種智頭。集諸善頰。無漏正見脩廣目光澤。定慧等行步。高廣眉。四無所畏牙白利。四正勤堅滿頤。三十七品齒齊密。修不淨觀吐赤舌。修念慧耳高上。十八不共毛光澤。三解脫門身肉堅。三種示現修平脊。明行足腹不現。忍辱腰纖細。遠離尾長。四如意足安立。四無量知嚬呻。無礙解脫口。威伏諸外道邪見之屬。覺諸眾生四諦睡等。大經波利質多羅樹者。二十七經遍喻中始自葉黃終至開敷。遍喻佛弟子。初始出家乃至得果。經雲。三十三天。有波利質多樹。其根入地深五由旬。枝葉四布五十由旬。葉熟則黃。諸天見已心生歡喜。是葉不久必當墮落。其葉既落復生歡喜。是枝不久必當變色。枝既變色復生歡喜。是色不久必當生皰。見已復喜。是皰不久必當生嘴。見已復喜。是嘴不久必當開敷。開敷之時香氣周遍五十由旬。光明遠照八十由旬。諸天爾時夏三月在下受樂。我諸弟子。亦復如是。其葉黃者喻念欲捨家。葉落喻剃髮。色變喻白四羯磨。生皰喻發菩提心。嘴喻十住菩薩見性。開敷喻得阿耨菩提。香氣喻十方無量眾生受持禁戒。光喻如來名號周遍。夏三月者。喻三三昧。諸天受樂喻諸佛在大涅槃常樂我淨。次今蓮華喻中為二。先喻。次結。初文二。先喻跡十。次喻本十。初跡十中文自為十。初喻境廣餘九稍略。前境有六。兼無諦境為七。今亦具喻。初喻十如。前釋法中先總次別。今亦如是。還須以總而冠於別。初釋中二。釋。結。初中。在外相。在內性。質為體。欲生力。眾具作。開華因。布鬚緣。蓮實果。房成報。初後不異。為究竟等。蓮華始終。秖是相乃至報。次譬如下。別釋中自為十文。一一皆先譬次合。次引證等。初釋譬相中。眾生無始諸法具足猶如石蓮。黑則下列石蓮相。劫初下釋上六句中不生不滅。理相自然故雲無種。流轉至今不增不減為不滅。一切下合譬文略。客塵不染合初句。生死重沓下合次句。乘其句勢便合不方不圓。方故住圓故動。今合意者。不住如不方。不動如不圓。是則不住生死。不動生死。不住故不滅。不動故不生。次釋性中。初如文。次言智願不失。後言煩惱。即是與前智願不失。二義似如相違。共成如是性耳。智願是宿種。煩惱是理具。稱在惑中而惑體全是。又諸下復顯修得。以有當成之性故般若可生。次釋體中四德為四微。不為生死所動而理性不壞。釋大經意如止觀第一記。次釋力中具合四句。如師子下重譬甚大勇猛次引經者。動無邊生死如生長之氣。破無始有輪如有鑽皮之用。有即二十五有因果如輪轉也。閻浮下證能發心。釋如是作中。烏皮如無明。眾德如內具。發心如欲生。不惑如決定。慈悲去明發心之相成就如頓足。始從根莖終至頓足。始從發心終至極果。次引華首以證始終。次釋如是因中合譬一一對喻合之文足。次引經者但證前真。因如華處空耳。次譬十二因緣中。亦應通釋。故雲通如上說。今略通從別指上八字即是無明。從譬四諦去但文相通總。細尋可見。次譬下九妙。文雖通總大意具足。初言智妙中但雲三智者。秖用三智攝二十智。意亦略盡。況更立一心對前以為次第。次譬位中觀行位舉於欲定乃至四禪者。寄此伏惑之位以釋。非即五品必修世禪隨日開迥者。白蓮青蓮並因日開。有人云。白蓮因日青蓮因月。故諸天中用華開合以表晝夜。以龍眠龍起以表春秋。如游絲薄霧者。夫蓮華池。見下風邊他人池中。荷草等上。如似游絲。復似薄霧者。即是此藕移入他人池。古俗相傳皆有此說。乃至本中諸妙意亦可知。自非大師妙證。何能以此遍喻本跡。◎   ◎△前已釋別名竟。此之別名法喻合題。然古人釋諸經題。或但從人如郁伽長者。或但從法如大般若。或從人法如仁王般若。但作此說何能顯於名下深致。秖如今家解妙法兩字。二百餘紙豈但人法法譬而已。如此消釋尚恐不能盡經幽旨。又復餘經當機被物無多關涉。若釋此經不可率爾。是故今師慇勤再三。豈節外生文。皆事不獲己。於中二。初略對別名重辨。次正釋。初中言胡音者。自古著述諍競未生。但從西來以胡為稱。應雲梵音。元梵天種還作梵語及以梵書。梵天初下具如疏及止觀第七記。此土書法本無從始。但是大權隨其方土為其制立。是故倉頡初觀鳥跡。故惑通傳雲。倉頡造書臺。亦名高四臺。有人姓高。兄弟四人造得此臺。名高四臺。倉頡於彼造書。有雲是迦葉佛說法堂。故知迦葉佛密化此土。次正釋中先列彼音輕重不同。有翻無翻此方不定。言楚夏者。京華為夏淮南為楚。音詞不同。所詮不異。彼土亦爾。雖同梵音諸國輕重不無少異。次開章中。列章解釋初言無翻者又二。先列無翻。次開五義。初文二。先立無翻次述他解。解未全當是故須開以為五門。五門並是毘曇雜心中意。於中又三。標列釋。列中先列。次列今家義開為三。通釋五義。釋中又二。先正釋五義。次釋訓。初又二。先釋。次結。初文自五。初釋法本具三義者。又二。先散釋。次束為法門。初文又二。初通釋。次別釋。所言通者。經是一切諸法之本。次世界下。別釋又二。先略對。次廣解。廣解中三。初明佛言還以佛言為本。次若後下。明佛經為論之本。三諸外下。明斥外道無佛經本。故法本義不成。初言若通若別者。一經通別諸經通別諸教通別。故經下引證教本。經雲一一脩多羅無量脩多羅以為眷屬者。華嚴第二十五不思議品雲。隨根性行廣說不可說億那由他脩多羅。一一脩多羅初中後善。出生一切句身味身。又三十六雲。一切諸佛。於一身化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頭。一一頭化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舌。一一舌出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音聲。一一音聲。出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脩多羅。一一脩多羅說不可說不可說微塵數法。一一法說不可說不可說微塵數句身味身法及句味名為眷屬。眷屬秖是隨順彼脩多羅。流類法耳。次義本中雲尋。一句詮一義等者。如大經三十一。因佛答迦葉闡提善根不定有斷不斷。迦葉復問。何故世尊作不定說。佛言。譬如醫方皆為治病。或於一名下說無量名。如大涅槃亦名無生無出無作歸依窟宅解脫燈明彼岸無畏等。或有一義說無量名。如天帝釋。名憍屍迦。婆蹉婆。摩佉婆。因陀羅。千眼天。捨脂夫。金剛寶頂等。或有無量義說無量名。如佛如來義異名異。復有一義說無量名。如五陰亦名顛倒苦諦四念處四識住道時眾生第一義身戒心慧解脫十二緣三乘六道三世等也。名是能詮義是名旨。大經從義故義為名本。故後二句並義居先。初立一名無量名。不立一義一名。及無量義一名者。為酬迦葉是故不立。若一義一名即當定義。即是迦葉所難之辭。是故不立。此中文意為釋經名。從名詮義。是故四句以名為先。前後雖殊其意不別。涅槃雲名。此中雲句者。如雲名詮自性。句詮差別。今為存於詮差別名。是故雲句。如雲妙法蓮華殊於諸典即差別也。次三發者亦二。先通。次聞教下別釋。別中亦先散次束。束中在初住前名教行理。至初住時此三開發。此約修得三德而說。故從發心漸漸微發。至初住位一時頓發。從初受名故雲微發。又雲若約小乘三解脫者。性念處慧解脫約理。共念處俱解脫約行。緣念處無疑解脫約教。應須委釋出其義意。含湧泉中對四辨者。教謂教法即十界教。辭謂言辭即利他行。義謂言旨即所詮理。餘文可知。三和融中二。初斥。次今和融下正融通。初又三。初雙斥二家。次釋論下二家引證。三舊雲下重斥無翻。初如文。次二家引證中初無翻家雲般若尊重智慧輕薄者。譯梵為漢。漢音浮淺。故安師雲。譯經有五失及三不易。譯梵為秦。如嚼食與人。令人嘔噦。據此似如非不可翻但薄淡也。今既已翻非全不可三重斥無翻者。意在共翻為經故。且廣斥無翻。次方融通二計。於中二。初立舊無翻家。次此未必下斥。又四。初總舉大經。次引今經並折。三若謂下縱折。四若執下以失意折。初二如文。第三又二。初直以滅度名折。次按經題以大滅度名折。四斥失意如文。次正和融中三。初以今家如前所釋融通。次大經下引證融通。何不專憑一理而雙是二家。故引大經明雙是意。凡立破之法皆先出彼非。彼二無大非何須固斥。故雙是二解。以三意助之。使雙益其美。復順如來善權益物。三復次下。助一家用義處中而立。共翻為經。又為二。初明翻意。次何者下釋所以。又三。初略立。次若餘下重略斥二家。三諸大小下重立。四曆法明經中二。先曆法。次約教。初又二。先略明經體。次正明曆法。初文又二。先明此土三法。次若他土下明諸土六塵。初文又二。初通立三法。次明利鈍互非。初文二。初略徵起。次舊用下釋三法相。次明隨根利鈍異故各取者。又二。初總標。次別釋三文。然今古共以法為經者。文從強說。雖別立三法。然聲色兩種。必假法通。若睹若聞。不以意思。無能令教與心相應。次他土中二。先總立。言亦六亦偏者。或一土具六。或一土偏一。或二三四。即如此土具足用三。復有增強。若單雙具。若爾何妨此土根性不等。亦有因味及香觸等。即如下文通釋者是。於中二。先釋六相。次明此土不用之意。次正釋中二。先假問徵起。次答下正釋。釋中二。先通辨六塵皆具諸法次別釋。即正歷諸法。於中二。先寄歷十八界。次是則下總結。初文二。初廣約六塵。次略例根識。初六塵中初色極廣。次聲漸略。餘四全略。初廣色中二。初約色立相。次結成三諦。初又二。初舉一黑色。次青黃下以餘色例。初黑色中二。初一黑字。歷於有翻無翻及和通等。次正以黑字為法界。遍說諸法。即是結成三諦也。初文二。先總引大品色具諸法。次正借色能詮諸義。於中又三。初詮無翻。次有翻。三和通。初文五義。即為五文。初法本中。先且積黑字為諸法之本。即是教本。中雲左迴等者。此以所表為善惡等。左謂偏僻以表於惡。右謂便易以表為善。在上為勝以表無漏。在下為劣以表有漏。亦如梵書。以十一點。加於本音。成十二字。各有所表。故知迴轉皆由於墨。次正詮法本。即教行義三。次黑墨下成三微發。從淺至深。故雲微發。從有黑色下湧泉。次又下約詮裁邪。次又約下詮結鬘。結鬘中二義。今亦具之。次又色下詮經是由義及訓等。次有色下詮不可翻。文略。準前可知。次又可翻下共翻為經。今亦詮之。於詮經中具結成三諦。以一切法不出三諦故。非字亦字。即雙照空假。次於一黑色既名為經。經詮諸法故於經字廣歷十妙。方是今文妙法之經。於中先約跡文自為十即十妙也。於中二。先釋。次如此解下結功能。前九可見。十利益中雲勤學此字等者。通論五乘皆因勤學。別論今經專能利益佛乘學者。祿即是益。次結功能中雲手不執卷等者。卷軸是色。今以色法遍一切法。乃見一期佛法常在一塵。豈假執於黃卷經耶。是則一念具讀一期色教。色具眾典未藉口言。如來一音出一切音。此中遍詮何殊梵響。一塵即足何須別思。如此勸學豈與夫一經一論至皓首耶。次例餘色可知。結成三諦中四。先結三諦。次不可下歷事雙非。三能於下勸誡。四若於下結示。初如文。次歷事中色中諸法既在一色故不可說。亦可寄事分別解釋。色是可說。色中諸法則不可見。色為法界無可簡擇。復須簡九以從佛界。即空故無所攝。即假故遍攝。棄等重釋於攝。遍攝故不棄。無所攝故遍棄。同一法界故俱是。法界離念故俱非。三勸誡中二。先勸。次若於下誡。四結示中二。先結。次示今經意。今經秖是開顯十妙。色具十妙及一切法故是今經意也。聲中二。先詮諸法。次略示三諦相。餘文指同。次香下餘四塵例。次引證中雲但舉資生等。餘攝有翻等及十妙等。並如前。次餘根識中二。先引例次引證。根識皆為所觀故也。初雲外入等者。如相傳雲有三藏至此嗅春秋書雲有血腥氣。嗅周易雲有玄氣。故知鼻根具知諸法。故經中鼻根最為委悉。餘身根等例此可知。六塵皆具一切諸法。更互相攝猶如帝網。次總結。亦不出三諦。文舉塵識略不列根。又三。初結三諦。次自在下歎。三若欲下結用義勢。初文初句假。次空。通達下中。識中例知。何者下如前是則俱具三諦等。次約教中文不次第五時義足。圓是法華。藏是鹿苑。次觀心經中具約前來四段明經。又二。初標。次釋。釋中先無翻中三。初來意。次正約十五義。三結。初華嚴一塵有大千經卷。如止觀第三記。次例有翻者。先釋。次結。初文又五。初如文。次文雲慧行觀理理體漸深故慧行為經。行行屬事事門不同。惑相非一治法亦多。以多對治共顯深理。故行行為緯。三類和通有無者。若定無翻應同前五。若定有翻應同後五。一切教中雖不見名心為此二五各十五名。當知不定有翻無翻。今但名心則遍於三十而不使二家有怨。次曆法中三。先略舉大小兩乘。明大有多含。次觀一心下總具法。三如此下正歷有翻無翻等。乃至十妙文略。初文中言隘路不受二人並行者。大經第五百解脫中雲無窄隘等。如止觀第六記。已前釋通別名竟。次第二釋體中二。先總明來意。次開章正釋。初文又二。先正明來意。次體者下正明說體意。初文二。初對上名以明來意。次對下宗用以明來意。初言總說者。名含下三。三是總中之別。體又三中之別。未涉諸義。故頓點三軌之中體屬真性。次真性下對宗用可知。次明說體意中四。初約部歎。次非但下約行解歎。三文雲下引兩文證不可說。四又雲下正明被機名為因緣。所言眾義之都會者。本跡二門皆歸實相。一代義旨鹹契於體。餘如文。正解中自為七門。初正顯體。又開四意。初如文。次文中雲此亦通濫者。大小乘中俱有真諦。以濫小故。是故不可但以真諦為今經體。借使大乘亦不免濫。故雲大乘亦復多種。以衍門中六種真諦。今經唯在一切法中以為真諦是今經體也。私破古人此體通因果及引經論。初中雲為變為不變等者。夫因為能通果為所通。若因變為果則無能所。故變則不可。若不變者因至果邊。因與果並故無斯理。故不變不可。次從若別有法去縱難。若因自住因不變為果。別立一法通因至果者。當知此因非果家之因。果亦非是因家之果。因果自住則非佛果之經體也。雲何乃言體通因果耶。法華至果德也者初句述古人上引文立體。此乃下破古立體。經文上句雖雲佛自住大乘。下句既雲如其所得法。以此度眾生。故知乘本證得之理以御眾生。御謂控御制勒眾生。此之制勒非住果德實相之體。是故不得偏用自住之言以為果體。普賢至今皆不用者。此責古人引彼因果以證經體。彼文正可用證經宗。經文但雲因之與果不離實相。是故可證因果為宗。若證經體應雲實相不離因果。此則宗家之體。故知古人所引。但成證於體家之宗。是故不取。又有人云。因之與果。各立本末。薩婆若是果智。餘者謂果上萬德。今明乘體何須因果之上各立本末。本末為體與體永殊。廣狹與一體異體等亦復非體。古人之意。以一體乘為今經體。以異體乘為餘經體。今家意以實相為體。彼人既雲般若相應為與何等般若相應。故不可也。又人云無所得相應行等並是具度。不應為體。又人云六度等者有理度事度名為世出世雜。去果既遠故名遠乘。道品一向是出世法。去果近故。名為近乘。是故近遠俱是乘體亦不可依。乃至廣破又四句者。初句雲度之與品俱與無所得心相應。俱是出世。俱有得者。有所得心相應。俱是世間。第三句如向釋也。第四句者。意言道品有約位故。則有有漏及以無漏。是故名為世出世雜。大乘六度。一向無雜。所以四句互有遠近及俱遠近。私謂者章安判前諸師所解。初白牛等者無漏般若稱之為白。故知白牛非乘體也。從中邊分別論去。章安引五論以出乘體皆非具度。先釋。次結。初釋中初引中邊分別論者。即第一乘本以為乘體。次唯識論展轉相由以釋乘義。真如居初即是乘本本即體也。次攝論中有三不同。第一乘因以本為因因謂真如即乘體也。次法華論雲隱顯者。平等法身名之為隱隱在於纏。涅槃是顯已成滿故。雖有隱顯莫非經體。次十二門論。第一乘本即是體也。言乘主者。由白牛故令至所在故名為主。故不以主用為乘體。次論體意中四。先徵起。次釋論下引論明體意。三何故下釋疑。四此小大下結。次文言若有無常至三法印者。大論第二十雲。一切法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問。寂滅中何以但說一不說多。答。初印中說五眾。第二印中說一切皆無我。第三印是果故名寂滅。若說無常破外五欲之我所也。若說無我破於內我。我我所破故是寂滅涅槃。行者觀於無常便生厭離。既厭苦已存著能觀。故有第二無我觀也。推求能觀至不可得。是一切法無所依止。但歸寂滅。以是義故說寂滅印也。問摩訶衍中諸法不生一相無相。此中雲何說一切法無我無常名為法印。二法雲何而不相違。答觀無常即是觀空因緣。猶如觀色唸唸無常即知為空。過去色壞故不可見故無色相。未來色不生無作無用不可見故故無色相。現在無住故不可見不可分別故無色相。無色相故是空無生滅。無生滅及以生滅其實是一。說有廣略耳。問摩訶衍中說一實相。聲聞法中亦應說於一實相法。答聲聞法中三種法印。廣說四種。略說一種。無常即是苦諦集諦。無我即是道諦。寂滅涅槃即是滅諦。是故衍中唯說諸法不生不滅一相無相。無相即是寂滅涅槃。論雲衍中明法印者是法華前共部所說。小乘法印數復不同故須料簡。若此經中獨明實相為一法印故須料簡。三正顯體中三。先約法。次譬。三約諸三法。初文三。初指體。次約三軌簡。三歷諸妙簡。於中又二。初廣約境。次略指餘九妙。問前智行妙初皆悉簡言。境是體是法身。智行是宗是用。今何故於此諸境一一復簡耶。答通論開權顯實諸法皆體亦如後簡。今取權實相對的示體相是故簡之。次譬中二。譬結。譬中二重。譬合。初樑柱等譬中三。初正譬體。次屋若下譬體功能。三釋論下引論初譬中二。先譬。次合。初文言非梁至屋內之空者。空譬於體屋譬於宗。空為所取屋為能取。能取可多空不可多。所取是體體不可多。能取是宗宗是因果。是故不一。次譬日月綱天等者重舉譬簡。天以日月為綱。地以四海為紀。日月周行遍歷於天。日月可二天不可二。公臣輔主者。公者舉五等之初。五等皆臣。共輔於主。五等可多主不可多。言五等者。謂公侯伯子男。公者正也。當為王者正行天道。候者候也。當為王者伺候非常。伯者長也。當為王者長理百姓。子者慈也。當為王者子愛人民。男者任也。當為王者任其職理。合文甚略準前可知。四引證文二。初正引證。次故知下結意。   ○次廣簡偽中為二。初敘來意。次廣簡文自為六。列章。解釋。釋中初約凡中二。初通列。次解釋。初文二。初列。次結。初文意者且約凡簡。文中兼對外道小乘簡者何耶。答。對況來耳。外小尚乃不實。況復鈍使凡夫。次釋中二。先明世間邪惡。次若周孔下明世間清正。初文二。先釋。次結。釋中又三。初略判。次或下行相。三內則下明過患。初如文。次文約行簡中雲或髑髏盛屎約多人前等者。此等皆是鈍使凡夫悉能如是。若利使外道各加所尊及宗計等。乃至神通及韋陀等。今此凡夫如大論第十雲。狂有二種。一者人皆知狂。二者惡邪自裸。人不知狂。如南天竺有法師高座為王說於五戒。多有外道。在座聽法。王時難曰。若言施酒及自飲酒得狂愚者。今時何故狂愚者少。正見者多。諸外道言。善哉善哉。斯難甚深。是禿高座。必不能答。以王利故。法師以手指諸外道更說餘事。外道語王是難甚深果不能答。恥所不知。更說餘事。王語外道。高座答訖。將護汝故。不以言說。向者指汝。雲是狂不少。汝等以灰塗身。裸形無恥。以人髑髏盛屎而食。拔髮臥刺。倒懸熏鼻。冬則入水。夏則火炙。皆是狂相。又汝言賣肉賣鹽。便言失法。於天祀中。得牛佈施。即時賣之。即言得法。牛即是肉。是狂惑人。法師護汝而不說之。且約行事。與鈍使同。晡食者。字書雲。申時食也。又楚辭雲。餔其糟糠。謂進食也。譎權詐也。齊桓公正而不譎。譎詭變異也。次世間正法中又三。先雜明。次引經。三結斥。總而言之。不出人天。言周孔經籍者。周公制禮。孔子刪詩。經謂五經七九等也。籍謂墳籍即三墳也。三墳謂三皇之書。典謂五典。即五帝之書。古人書簡。故籍篇等字皆從竹也。治法。謂治家治國之法。在忠在孝也。禮法如三禮等。兵法如六韜等。醫法如神農等。天文者如孔子有三備卜經。上知天文中知人事下知地理。八卦者東震西兌南離北坎西北乾西南坤東南巽東北艮。一卦生七。七八五十六。並八純卦合六十四卦。各卦系象彖等詞非此可盡。善占者以此能知一切五行如止觀第六記。親謂六親。謂父母兄弟妻子。各有其親。社謂后土稷謂後稷。略如止觀第六第十記。非父母無以生。非師長無以成非君主無以榮。人生在三事之如一。國安所以家安。家安所以行孝。是故先須安其國也。鳥不暇棲等者。若準儒宗。獺未祭不施網罟。豺未祭不施畋獵。獺二月祭豺八月祭所以去奢去泰。湯除三面之羅。古施四面之羅。故祝者曰。四方無極入吾網中。故雲鳥不暇棲。湯除三面之羅。而祝者曰。犯命者入吾網中。牛馬內向者。若依周孔之法。牛馬自歸。世間之法尚有斯感。況出世耶。張陵為大蟒所吞。嵇康為鍾會所譖。而記傳雲得仙者謬矣。故知此土必無仙術。豈有服靈芝吞玉液令飛昇耶。故西土神通非禪不發。故並結雲愛論屬鈍使。論謂凡夫所述也。次約外簡為二。初通敘不實。次若此下別出相狀。初如文。次為二。初此方。次西方。初又二。先明見相。次直是下結斥。斥中言不出單四句者。計天真者仍屬有句。計自然者仍屬無句。所言縱者與而言之實不可出。次西方中亦二。先明見相。次斥。初文言外道論力受梨昌募者。大論十八雲。毘耶離梵志等大顧其寶令與佛論。取其雇已即以其夜撰五百明難。與離昌來至佛所。問佛言。為一究竟道。為眾多究竟道。佛言。唯一究竟道。無眾多也。梵志言。我法各說有究竟道。佛言。雖有眾多皆非究竟。何者。一切皆以邪著故非究竟。佛言。鹿頭梵志得道不。答言。一切道中其為第一。時鹿頭比丘在佛後扇佛。佛問諸梵志。汝識其不。梵志雲識。慚愧低頭。佛說偈雲。各各謂究竟。而若自愛著。各自是非彼。是皆非究竟。是人入論中。明辨義理時。各各相是非。勝負懷憂喜。勝者墮憍坑。負者墜憂獄。是故有智者。不墮此二法。論力汝當知。我諸弟子法。無虛亦無實。汝欲何法求。汝欲壞我論。終無有是處。一切智難勝。適足自毀壞。長爪緣。如止觀第五記。具在無見亦有亦無見非有非無見及絕言見中所攝。以彼外道所見巧故所攝處多。次斥中三。先總斥。次或時下歷諸句斥。三引證。如是褶牒但是複四句耳。言或時褶牒有無為有等者。如止觀中直列名而已。此中略解粗寄複句以示其相。初句語略。應雲有有有無為有。此是有家之有無也。雖有有無之別同屬於有。故褶著有中。無等三句例此可解。若約具足四句。則有中具四。皆屬於有。褶著有中。無等三句準此可見。百千番牒者。假使一句復生無量。隨其所生。攝屬能生。此之能所不出於見故非真實。三約小簡中二。初示小乘名同同有實相中道。次然小乘下釋其體異。又三。初釋初句。次真無漏下釋大集經意。三對前下結非真體。四對偏簡中二。初明簡意。次如摩訶下正簡者。前對小簡即三藏小乘。今對偏簡即對通別二教。及前四味中諸偏教。故今文中仍有二乘者。即通教二乘耳。故雲三人同斷等。所以不雲三藏菩薩者。義同凡故。雖無邪倒未斷惑故。於中又二。初約教。次約五時。初約教中又三。初空對不空簡。次見不空下。直就不空簡。三釋論雲下。約一相攝無量相簡。此之三文展轉生後。何者。由共位菩薩中有利根者能見不空。即指不空為今經體。以此不空復有教道帶方便說。故雲但中不但中。即次不次行相別故。此不但中攝一切法。中無中相故。雲一相。此之一相入無量相。故雲相入。故有第三文來。意在此也。初文二。初引大品示相。次引大經證成。初文者。即通教位。從始至終。待至法華。方乃被會。即其人也。初文又二。初正釋。次共實相下還引大品斥。次引大經言無智慧。亦斥奪之辭。非無自智慧也。又雲至二乘得寂等者。且據但空與寂義等。以其未得即寂而照。故雲但寂。次文中雲二乘但一即。通教二乘也。別教菩薩二即者。兼通別入空出假兩菩薩也。以附論偈。且與即名。其實未即。唯獨圓教方具三即。今經體者。但是中即假空。尚簡假空即中。況但空偏假寧是經體。三引釋論菩薩入於一相等例此可解。所以前之三義皆對二乘簡者。於共部中皆有二乘。此空不空及一相等復在共部中明。故須節節相對簡出。於中又二。初正對教簡。次如此下結成圓意。次約五時中二。先正約五時。次大經下更獨明一實。初文不雲鹿苑者。以鹿苑中無大可論。前以對二乘人竟。今文欲相對簡之。故雲方等三虛一實等。或是略無。若雲鹿苑。無實唯虛。亦應無爽。次獨明一實中又三。初獨明一實。次如是下約待對說。三又開下約開顯說初文又二。初正釋。次一實下結示正體。初文又二。初約對所破以說。次從異則為二。二故非一實等。約能對德體以說。初文者。無二乘之二。亦是無二邊之二。無三惑二死之虛。無無常等四倒故也。並須約圓行說。故如是等法魔不能說。次約能對中約德體謂四德三諦。德若無諦德無所依。諦若無德諦不能顯故以修成之德。顯於理性之諦。即是今經正體。故更複疏明體無非無前所對諸過故也。文為六。先明無二。次無虛偽。三無顛倒。四一乘者即是無異轉釋無倒。五魔雖下明即義者非魔所說。六若空下重釋具德之相。此具德相即無前所對故四德具足。四德具足非二乘所知。況魔能說。次結示正體可知。次明待對。以由前明有能破所破能對所對故。故知所破所對不出藏通及別方便。故今更明之。以不思議三諦非三而三以三為破。非空而空故破凡夫。餘三被破準此可知。於中又二。先明對破。次無復下顯一實相。又二。先顯一實。次亦具下更明一實攝法。又二。先明攝法。次何以故下釋攝法意。三明開中二。先開。次即絕下結。初開中二。先正開說諸教從淺至深從聖至凡次第開之。次一切諸法下結束開意。以諸法中有妙理故方可論開。若也本無何所開顯。點示眾生及三乘人本有覺藏。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耳。◎   法華玄義釋籤卷第十六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717 法華玄義釋籤   法華玄義釋籤卷第十七   天台沙門湛然述   ◎五約譬中二。初敘傍正意。次正明用譬。初言兼明等者。三獸二珠約開合為喻。黃石中金約破會為譬。雖此二意正為顯體。次正明用譬中二。先正釋三譬。次引此下明用三譬意。初釋中文自為三。初借三獸中三。初正釋。次如是下示體。三此約下結示。初文又二。初三獸之譬本譬於通。通真諦中有空有中。取象不空為今經體。次從到又二種去亦約教道重簡但中仍為小象。圓教不空方名大象。次如是下示於圓中異於通別。正顯今經不思議體。三從此約下結譬本意本借三獸以譬通教。故重結雲約共真諦。真諦既含一真二中。是故須簡偏真但中。非今經體。此約圓別入通以簡經體。故知他人解釋尚不識小象不空。況能辨於大象不空。況能知於二中合在真諦中耶。但知大象一概大乘。次更借二珠譬者又二。先正約二珠。次復獨約一如意珠譬。初文又二。初正釋。次結示經體。初雲不能雨寶名為但空。能雨寶者名一切法空。空含二義是故須簡。空名不殊故雲相似。但空唯空故雲但空。此是通教偏真但空。對別教俗諦中空不具諸法故雲但空不能雨寶。亦空亦雨即是即中即假故也。但空非空教道權說。故以能雨正譬實中。此是圓教入別之說。別教有無共為俗諦。圓入即以兩中為真。是故真中。簡卻但中非今經體。是故重喻如意摩尼以辨得失。是則前三獸喻約別圓入通。故須於其能入之中簡卻次第中也。約能所合說故雲空中合為真諦簡也。今亦如是。約所入邊即別教中道。但簡所入能入盡妙。正是經體。今亦能所合論。所入仍語俗者為辨異前。故雲有無合為俗簡。次更約如意為譬。亦二。先釋。次結。釋中亦是如意名同。如二空名同。故雲含中真諦簡也。與前二象。大意不殊。今重顯耳。向借二喻並約教道。故分二象及以二珠。此中約理理本無二由機緣取致有真中。故知真中本同一實。故喻如意珠體不殊。此重約前別圓入通。真諦之中含二中者。人有得失非理爾也。雖復重約如意為譬。同成第二珠譬義耳。第三譬者。教理共論。是故通約一切凡聖及以教法。於中為二。初約機異。次判同異。初機異又三。初譬。次合。三結示經體。此四人中第二含於兩教二乘及通菩薩。三藏菩薩亦同凡夫故也。次文中二。先判。次結意。言與奪破會者。金體不殊。故雲與也。凡夫其實未得果理。與而言之。雲理不二。是故雲與。理雖不二。凡實未有果上之用。是故雲奪。估客金匠準此說之。所言破者。若廢權立實。丹尚異器。何況金石。若會權歸實。體既不殊。豈簡金石。凡夫亦然。準說可見。次明用譬意中又三。初正明三意。次今明下結成三法。三如此下結成一乘三軌。初文中三。初意雲約根性等者。二乘淺菩薩深。其利根者又得其中。次言三情者亦約三人。三情各別故初人從假入空但求出苦。次別人地前歷別。後人方能於別但中。見一切法中故雲後者廣大。後喻三方便者凡夫全無置而不說。次結成三法中問前三譬中皆雲今經體也。又復三義本為顯體。何得此中乃雲三譬以對三法。答義有傍正。正顯體已復順此三。若爾即是用所依體。體能成用。亦宗所顯體。體能成宗。故以三譬復對三法。第三意中雲如此三譬即是三德者。像譬法身以得底故。珠譬解脫以能雨故。仙譬般若住妙空故。此約別說故作此對。若一一譬各為三者。得堅譬法身。以水譬般若。至岸譬解脫。珠體譬法身。珠空譬般若。雨寶譬解脫。脩治譬般若。金體譬法身。成仙譬解脫。皆取法身以為經體。恐體濫故。故約三德。簡出二德剋取法身。若據顯體亦秖應是法身德耳。今言三德意亦如前。思之可見。約悟簡者。所以須此悟簡者。如釋十妙自有從因至果自行化他故。不須論悟。尚一一文下皆須觀心。及至釋經亦立觀心一門經是教法故也。今明體中須約悟者。體通凡鄙其名猶通是故須簡。下文明用用是果上之法宗是因果不悟無果。故並不須約悟簡也。是故約悟唯在此中。於中為二。初斥非。次顯是。初又二。初總斥。次徒勞下別明非相。又二。初別明非相即四執不同即是橫計常樂我淨。準止觀中意亦是橫計四門差別。具如彼記。次情闇下重斥。先譬。次合。可知。次顯是中二。初明凡位未悟。次明聖位方悟。初文二。法譬。初文是從觀行位初入六根淨。故雲明淨等。苦到是五品之前修於五悔。開發之言且通說耳。以行五悔能感諸佛加被。令發五品乃至初住故也。觀心明淨入五品。信解虛隔是六根。喻中雲人木等者。上句文略。應更雲水中觀塵下雙結雲人木等不了。次若能下明聖位。從相似位入初住位。於中為四。初通明智斷。次清淨下明境智。三論雲下引證。四略而下示經體。初又二。先法次譬。初住之始分得經體。鏡水明淨譬無明滅。魚像自現譬法身顯。次文又三。先智。次境。三功能。即境智相應也。所顯之體由能契智。智由人也。故雲如是尊妙人。則能見般若。次所見境中雲一指二指等。如止觀第五記。三指分明真經體也。三功能中二。先立。次釋。如文。三引證中二。初引論明所通之實實即體也。次如舍利下明能見之人。又三。初引此經。正明見體。次引涅槃明得體行息。又二。初引。次釋。釋中約理教等三。且約一分未為全息。三總指廣。乃至五妙五即。明無所作。四示經體中二。初正示體。次歷諸法。   ○三明一法異名中文開四意。初出異名中為三。初來意。次列。三無量下破計。初如文。次列名中。始從妙有。終至寂滅合十二名。所言等者。此十二名覽諸經論。今略列之。以例可知。初三是有門。次畢竟下三是空門。次虛空下三是空有門。次非有非無下三是非空非有門為欲分對名義體故。每一門中且引三名以之為式。今文意者。此之四門。圓別教共若不簡之名體不分。圓人初心即觀四門。四門相攝體同名異正顯經體。別則遠期果地。仰信居初。先用方便一十二門。向後方觀此之四意。既存教道。諍訟易生。縱當門體與名義同。然與他門互相吞噉。故此學者非法毀人良由不知體同名異。故雲不識天主千名。而謂憍屍不是帝釋。故弘教者失旨於茲。將恐弘法利他之功不補非法毀人之失。三破計中二。初總破。次小乘下示偏計之失。又二。初斥大小兩乘各於其教法門互非。次皆不下以失佛法大意斥之。如天帝釋有千種名。此中即是千中之四。雖黨其門所斥失大。實相下合譬可知。次解釋中三。初去小乘八門不與大濫故置不論。次例四句。三初句者下正解。解釋中二。先釋。次前三句下判前所列。前三屬別後一屬圓。初文初句。先釋。次結。次判中二。先斥。次判中二。先略明諍由。次示諍相。初中雲最不融者。初句俱同但在當門尚是不融。今於當門三自不融。是故雲最。言不得意者通論謂地前乃至博地初心。別論若已入十住終不生諍。諍相中二。初略明諍相。次何者下釋諍意。初言或小陵盜大奪者。明此四門雖即大小名同體異。然有強弱致諍不同釋諍意中二。初明半奪。次明俱奪。初文者。大小二門更互陵奪。是以小乘諍他大乘二四兩門謂為己典。大乘奪小初三兩門謂非小教。是故大小。各互輸二而存於二。次從若知去大乘俱奪小乘四門。又二。初正明俱奪。次俱奪意。初文者。可由大乘知於空門為不但空。雙非以為第一義諦。則謂小乘都無能通故四門俱奪。小既被奪終不敢諍亦空亦有及以有門而但苦諍第二第四。以並不知大小各四是故生諍。次從又大乘去釋俱奪之意。又二。先釋。次譬初釋中別教不融當教四門尚互相噬。況復小乘。故譬意雲。若小奪大猶如野干而奪師子寧不俱噉汝四門耶。二門先輸今又失二。野幹不奪師子師子尚欲噉之。今野干輒奪師子師子豈不噉耶。故曰寧當合譬可知。次從三句去。結前三句屬於教道非今經體。唯第四句為經體也。名義雖異四門體同。體既互融不諍名義故第四屬圓。於中又二。初明諸名諸義並是實相之名。次復次下互為名體。初文又三。初略標門意。次其相下略釋門相。三如是下結歸經體。初如文。次文又二。初引經立體。次實相之相下列前十二名並是實相異名。其名既異不妨名異而體是同。不可圓理不異而諸名盡同。將何以為四隨之巧。此中最後非有非無準前理亦合有三名。文中但有中道及第一義。文闕微妙寂滅一句。此中諸名既盡以實相為體。名數多少於理未妨故闕一無妨。次互為名體中四初略示互立。次妙有不可下略示互立之相。且以妙有當體為式他皆仿之。三隨以下例結。四大經下引證。又二。初正引證。次若得下結引證意。初文又二。先證諸名並是解脫之別名次明諸名並是涅槃之異稱。涅槃亦然故雲即一相也。三譬顯中二。先釋。次譬顯下判同異。初正釋中前之三句尋之可知。第四句中三初舉事。次引證。三工遍下以所引事而示圓相。初引事中二。初引事。次結同。初雲譬如一人遭亂家禍。如張儀範蠡之類者。歷多官職如用異。身備眾位如名異。換姓變名如名異。歷職備位如用異。張儀者史記世家雲。本魏人也。嘗與蘇秦事於鬼谷。而秦先達已相於趙。儀往見之。秦欲擊而誡之乃坐之堂下以僕妾之食而飯之。儀乃謝而去之。秦乃使舍人以車馬幣帛而陰奉之。儀遂入秦。惠王見之以客卿。於是檄楚說秦。相秦四歲而免。乃相魏以說哀王。哀王背縱復歸相秦。秦欲伐楚復入楚而說懷王。及聞蘇秦死又說於楚令楚和秦。復入說韓令歸事秦。於是惠王封其五邑號武信君。又說齊趙及燕昭王並令事秦。諸王鹹許而歸報秦。會惠王卒武王為太子時不悅之。而儀懼誅請說於魏。遂又相魏一歲而卒。范蠡者列傳雲。本南陽人。事越王勾踐。苦身戮力。深謀二十餘年。滅吳報恥。以尊周室。勾踐已霸。稱為大將軍。自以為大名之下難立。置書辭勾踐而請誅。王不然之。乃與徒屬浮舟於海。於是勾踐表會稽山為其俸邑。乃出於齊。變名鴟夷子。戮力治生。數至千萬。齊人聞其賢。請而為相。後喟然歎曰。居家則致千金。宦至卿相。此布衣之極矣。久居尊名而不祥也。乃歸相印散財帛間行止於陶。自謂朱公。居無何間。又致財巨萬。彼二人者。名用雖殊而其體是一。儒林等。文官名。雄渠等。武官名。次隨處下結同。次引證如文三示相中二。初工遍下總示。次從是不可壞人去。歷十二名。此中從初至頂蓋人。合有十二名。譬體同名異。文但有十一。恐欠人字應雲中庶人。信直人。初三名。譬有門中三。次三名。譬空門中三。次三名。譬空有門中三。次三名。譬非空非有門中三名。義理甚便。意甚分明。故圓教四門。雖即名等亦有十二而體不別。故圓義易融。次判同異如文。四約四隨中二。初問起。次答。答中五。初總出四隨。明如來赴機之法。次例如下引例示失。三如來下正明佛赴機異名之相。四故求那下引證。五故四隨下結意。初如文。次例中三。初通舉異執之相。次既不下示失四悉之相。三各於下結失成得。雖現在無益得為後世聞法之緣。初如文。次文者。既不欲聞去失四隨益物意也。初是無樂欲。次無心信受是無為人。次不滅煩惱是無對治。次不發道心是無第一義。三結失成得如文。三正明如來赴機之相中三。先總舉說法之相。次為有下別明四門四悉之相。三隨此下結意。初如文。次文四門不同。初從為有根性去有門明如來逗機得四悉益。初是樂欲益。次信戒忍進是為人益。次蕩除空見是對治益。次即能去是第一義益。有門既爾餘三可知。   ○第四明入實相門中為二。初明來意。次正開章解釋。初文二。初正明來意。次下文下引證。又三。初正教門。次佛子下明行門功能教能通行。使行入理故雲成佛。此中具明十六皆為實門。文中雖無開廢等文意在第九卷故此不論。三結名。次釋中二。列釋。初明門相中乃至歷四教。教教之中皆初先明用門之意及引教證。是故不同止觀中文。止觀但為令知諸教四門皆破見思。此為並堪入於實相。於中為二。初總釋。次歷教別釋。初文五。初釋門名謂能通也。次大論下總示四相。三又雲下明功能。四又雲般若波羅蜜下明門中得失。五若以下辨教行不同。初二如文。三功能中二。初明能攝根性功能。次又雲下有能通至實相功能。既雲入般若門般若即是所入之理。理謂實相般若亦得是種智般若。四得失者。此並通論四教四門悉有得失故也。五教行者。行秖是觀。於中又二。初通立教行二門。次藉教下明根性悟入不同。又五。初明一向根性。次若聞下明迴轉根性。三聞教下相資根性。四教觀合下明門數。五經雲下明門意。次正釋中四四十六相別不同。初三藏四門中二。標釋。釋中四別。初有門為二。先明門中四諦。次此是下明申門之論。初文又二。先苦集。次滅道。初文又二。初破邪。次乃是下立正。又二。初略舉煩惱及業。次煩惱下明三道結成有門。苦道即苦諦。餘二即集。次一切有下明道滅。又二先道。次滅。初道諦又三。初明門觀。次能發下明門中功能。三此則下結門。次子果下滅諦。又三。初正明滅。次引證。三此則下結門。引證中以真實證有。次空門中三。先正明四諦。次故須菩提下引證。三恐下明申門之論。初文又二。先四諦。次發真下功能。初又二。先苦集。次三假下道滅。此門不言破邪者。破邪之用事在有門。無明與老死略標二諦。三假是道諦之觀。入空是滅諦大意。次功能中二。先明功能。次因空下結門。次引證中二。先正引。次因空下結門。亦空亦有門。略雲正因緣即是略舉四諦之相。於中為四。先略明四諦。次略結門。諦相不殊故略而不辨。三若稟下明門功能。能有所通第一義也。四此是下門中通門之論。次第四門中分文不殊三門。加斥第四門中異解有人云已去是也。次通教四門中二。初總。次別。初又二。初明衍門所通長遠。次今下與三藏辨異。又二。初體析不同。次三藏下明觀生法二空不同。又二。初正明二空不同。次有人云下破古釋疑。初文中雲生法二空者。見惑若破得須陀洹名得生空。後進斷思方得法空。次文三。先破古。次大品下釋。三引論重立門。又三初略總立。次論雲下正引論立。三佛於下明四門通意。次別釋中四。先釋。次結。三若三乘下明根性不同。四故青目下引證。初文自四。初有門者。為二。初正釋。次如鏡像下結門。初中略舉三諦略無道諦。故雲乃至也。初業是集。若果是苦。涅槃是滅。知法幻是道。法還屬於因果二義。次空門中二。先釋。次如鏡下結門。大意如前此中文略。三四二門例前可見。別教門中為五。初總依教建立。次所言下釋名立相辨異。三此意下別依教立門。四判功能。五判圓別。初文又二。初依中論第三句。次而辨下明亦用大論一切實等四句。故初文所引今且從別通於四教。言七別者。準四教本應有八別。謂教理智斷行位因果。今不取教者。謂一教之下有此七故故不論教。別依教立門中二。初總明門相。次別釋。初明當教四門多依大經。別釋中四。初從文雲下有門中言乳中酪性者。大經出處非一。今應約乳略出相狀。從緣故有。無性故無。兩存即第三。雙非即第四。細對佛性由緣脩顯。以合乳譬。對於四門其意則顯。石中有金具如止觀第六記。佛藏十喻為有。力士額珠如止觀第三記。此別四門亦約略示相不暇委悉。若委論者應如三藏有門中具明諦相引證及得益之人功能辨異等。次圓教四門指在第九卷論之。次示入門觀者。亦有一十六門入觀不同。文自為二處論所通。觀論能入。初文又二。先釋。次料簡。初文二。初略立所通偏圓二理。次何故下以理問門。問中雖但舉一偏真為問意則通於圓真。故後釋圓真不復更問但直列而已。次三藏下釋。先釋所通偏真八門中二。先法。次譬。次別教下釋所通圓真亦有八門者意亦同前。次料簡中先問意者衍應通圓。門但應八。何故十二。答中有譬有合。如文。二示入門觀者。具足應如止觀第五至第七末。止觀但明圓教空門。餘之三門。略而不說。乃至三教一十二門。門門並應明其相狀。但此中文。意在教相。故觀法存略。於中初三藏四門。初有門中二。先立信法兩行。次於法行。即立觀法。於中又三。初列。次稱歎以斥舊。三正釋為三。初正釋十觀。次重指本論。三五百下破計。正釋中十。初明正境中五。初略立。次若謂下簡邪濫。三故大論下正出正境之相。四如阿毘曇下指論。五是名下結顯正辨異初如文。次文二。先明邪。次明濫。初又二。先列邪境。次總非。初又二。初邪因。次無因。次明濫中二。初略斥。次何者下釋濫意。又二。先正釋。次斥結。次明發心中三。初重明境。次欲休下明能發心。三其心下簡邪。此中所以不辨菩薩心。而獨語二乘心者。以二乘偏於一門。從門義便故耳。非無菩薩。但菩薩四門遍學觀同二乘。復未斷惑。故不論之。一門既爾餘門準知。次明安心中六。初總明不安。次為脩下略明治法。三又定下依德立名。四行者下正明用治。五是名下結功能六不同下簡斥邪偽。初二如文。三依德立名中四。初略出法名人。次舉世賢為例。三若多下非賢。四賢名下結得名。四正明用治中二。先重總舉。次雲何下別明。文自為五。四明破法遍又五。初立二根性。次佛初下引佛化儀明觀功能。三今阿下救彼論師誤被他破。四故五百下引人證正。五當知下結正斥邪。初文二。初正立。次破見下指教可憑。初文即慧俱二種初心不同之相也。次正指教。次引佛化儀中。言六十二見如止觀第二第五記。世間即是國土及五陰也。神即神我。計此神我與陰即離等。四引人中雲五百語達兜者。調達從於五百學通皆悉不教。但雲但脩無常可以得通可以得道。後時有一比丘名曰脩陀。不知因通而起逆罪。依世間禪教其通法。六群雖復粗獷凡所說法不違聖旨。乃至不違佛之所制。識通塞中四。初略示通塞意。次若有見下示通塞法。三若不下斥失以示通塞之觀。四如是下結正辨非。初如文。次文中言八十八使者。具如止觀第五記。餘並如文。次道品中七。初略明須道品意。次正明道品。三今非下簡示。四若一下略例。五示教門。六此三十七下明道品後三空門。七故佛下辨正簡邪。對治中三。初明須助道意。次論雲下示對治相。三如是等下顯正辨非。次位中三。初明須次位意。次今明下略辨位及功能。三不同下辨非。安忍中四。初正明轉外凡入內凡。次引證。三又若下明須意。四不同下辨非無法愛中三。初明須無法愛意。次是則下正明觀法。三若利下判至第十之人。通教中十。初是境。三人下發心。次破古。餘如文。次別十法有四門。於中初有門十中。初境中二初辨非顯正。次結功能等。次發心中四。初明所緣境。次菩薩下明發心。三思益下引證誓相四如是下結。初文中言金藏草穢。如前所引貧女金藏大小不知。思益三十二大悲者。思益第二。佛告思益梵天。能知如來五力說法是菩薩能作佛事。一說。二隨宜。三方便。四法門。五大悲。前四如經。大悲者有三十二救護眾生。一一大悲皆為眾生不知不解而起大悲。如雲諸法無我眾生不解而起大悲。無眾生。無壽命。無人。無所有。無住。無歸等。次通塞中三。初總標。次菩薩下明通塞法。三於苦集下明通塞觀。次道品中三。初總標。次破倒下正明道品。三離十相下明三脫。十相者。大經二十三雲。色香味觸生住異滅男相女相。俱捨文同。大般涅槃離此十相所離同小約能觀所證以簡偏圓。對治中三。初總標。次所謂下正明治相。三常樂下明開三脫。若修諸法等者。此別教修治助開實相。實相既在初地已上。治法並在十向已前。此引大經列優婆塞眾雲。無垢稱王優婆塞等常樂觀察如是諸對治門。章安解雲。味俗為苦沈空為樂。沈空為苦分別為樂。常我淨等亦復如是。乃簡雲。恆與常雲何異。不從因緣為常。始終不異為恆。餘文不釋準例應知。釋名辨異雖爾釋義應從一例。皆以空假相對而釋。真理為安果為增上。次位中二初正明。次功能安忍中二。初正安忍。次以忍下功能。法愛中四。初正明離愛。次生名下明離意。三破無明下功能。四是為下結。餘門準知。◎   ◎次明圓教入門觀者。文自二。初文簡中二。先敘簡意。次正簡。初文又二。初明簡意。次上兩門下簡上藏通門理全別不須對簡。別門理同故須簡卻。初文又二。初通對三門以顯圓妙。次引文證圓。初言示人無諍者如止觀第六記。故般若中以通教等能通之門為無諍法。今以義推通教即是界內無諍圓門。即是內外無諍。故雲三藏滅於實色。別教次第滅於法性之色。法性之色實不可滅。初緣法性先滅分段次滅變易入地方乃見於法性。故今義雲次第滅於法性色耳。總而言之前三未融通名為諍。至圓方名無諍法也。次正對別教簡中二。初略明簡意。次正簡又二。先列十門。次釋。然此十意。前之七意皆有三段。先正釋。次判圓別。三從復次下。判諸經文前後約位。以判圓別。唯第一文。加於破會一復次也。第八意約諸經文序。正流通。及正說中諸會所說。觀初中後而辨圓別。以判前七及以後二。第九第十。略無復次。直觀經文問答舉譬。以顯圓別以判前八。故雲融即乃至譬喻。若其直明圓別之相。恐人不曉經文前後。明位不同。或文相雖融。位在向後定屬別義。或文雖次第。位在住前定屬圓義。即不即三等。乃至能詮教之初後。意亦可知。釋中二。先總明釋意。為令識於別圓八門二四不同故也。次正釋。於中又三。初正釋十門。次約五味分別。三今經下辨今經文十相及四門相不同。初文又二。先正釋十門。次今以下結示。初文自為十釋初門中三。初正約融不融以辨兩教。次復次下更寄破會辨融不融。三復次經文前後下明融不融。初文二。先舉別教。次明圓教。初別教中二。初明執門生過。次從然別門下釋疑。初文二。初明彼論生過。次今時下明此方學者生過。初文又二。初明執門。次四門下明生過。又二。初明過體不同。次周璞下舉譬。初又二。初正明過相。由不得意豈關法體次前三藏下簡。前雲殆濫冥初生覺者。如止觀第七記。殆者。危也。亦幾也。巨希反。上人均下名濫。下人行上名僣。次簡中為展轉相形。故須出彼。於中又二。初簡。次妙有下結勸。初文者。然破冥初。功在三藏有門而已。別門與彼永異故不可得等也。次譬中雲周璞鄭璞。如止觀第十記。周都東京。鄭都鄭州。次明此方生過者。偷此藏理種子之名。以助自然之計。以地人釋地義偷安莊老。如止觀第五記。混淆者。子書雲。濁水也。涇濁渭清。次明圓教又三。初略明門融。次有無下明立門意。三而此下正明融相。次約破會中二。標。釋。釋中二。先別。次圓。初別中二。先約破。次約會。初文者。法華已前諸教中如諸部方等般若等。無處不破諸外道。而存二乘及三教菩薩。次雖會而不圓者。如文引淨名般若可見。次圓門中二。先破。次會。初破中三。初破別。次以二乘凡夫況。三結歸。初文中雲自此之前。我等皆名邪見人者。大經第七。迦葉聞常乃自述雲。自此未聞常住之前我等皆名邪見人也。當知偏教皆名為邪。次圓會中三。初會凡夫。以二乘菩薩況。次汝等下會析法二乘。以通別三乘況。三汝是下總結會一切人法。初文雲龍畜等皆授記者。如舍利弗領解中天龍八部皆自領解雲。大智舍利弗。今得受尊記。我等亦如是。必當得作佛。三約經文中二。先明別。次明圓。若識此意不以融不融言能顯圓別。復須更約經文前後寄行位判方能顯之。但地向相對明融不融此定屬別。若住信相對此定屬圓。由經中赴機便宜說位不定前後。但約位判自了別圓。此一門意不專在於此遍下諸門。下文但言或前或後皆是此第三門意。但言遍不遍等即第二門意。下去闕此第二門二三兩門俱有圓別二意。準初融不融門可知。下去準知。皆別門雲說圓門雲證。或時略證但注云云。即不即法中從復次去亦有三意。初即不即。次遍不遍三約經文前後。約五住文猶屬第二。最後復次方屬後意。初門中二。先別次圓。初別中四門不即三諦不即。或一即二即或三即而復不融。三法相即乃名為遍。於一念中圓破五住名之為遍次第破者名為不遍。佛智非佛智分文同前。次第不次第中分文亦同。但第三意初闕復次字耳。五斷不斷中二。先通敘斷不斷意。次正分別斷即是別不斷即圓。文句同前第三意亦少復次之言下去皆爾。七果縱不果縱中別引地人圓引華嚴等者。意亦可知。三德縱橫如止觀第三中。第八約詮者。更重判於前七後二。皆有門前序中門相及以門中正說之相以辨別圓。故雲不融不即乃至譬喻。次約五味中文略但言乳教兩種四門。應判雲一種融一種不融。乃至問答等。有兩種十意不同不可具列但言門耳。三約今經十中為二。先釋十相四門。次結意。初釋又二。初十相。次四門。初文二。標釋。以著衣等為行者。以依寂忍等三而弘此經即是行也。以五百由旬即不斷斷者。即以佛智對於煩惱及生死處所故也。況初心一步已涉長途。二乘被開先進三百。按位進入皆有入住。住即五百。故雲圓也。欲聞具足道聞即教也。教即能詮次明今經四門又二。初結前生後。次正釋四門所以今經四門文相不委悉者。以今經正意在於開顯但略示四相。若依門觀利者隨一句一偈鹹皆發真中下之人事須具如中論廣述。況復此中且為分別與諸教異。門中觀法具如止觀。何但此中文略。如前三教亦並指他經。文相可見。二正明實觀為三。先別釋。次是十下示此經文十觀之相。三復次下結斥傷歎。初文二。初指所依門。次正釋門中觀法。又二。初明有門觀法。次餘三略例。初釋有門又二。初略標門列數。次正釋。初文不列但注云云。正釋中二。初正釋。次是名下結成經體。初文自十。初境中二。初待對立妙。次釋釋中三。初立四諦。次兼通異名。三結門。初又二。初總標四諦。次別釋。釋中二。先苦滅相對。次集道相對。初又二初苦滅。次集道互融。以隨苦集體即道滅。故相對明不同三教初文二。初明苦即是滅。謂生死即是三諦。三諦即是三涅槃。次引證。又二。初引經。次釋經意。言不可思議四諦者此語四諦融即之相耳。不可覆滅釋上句耳。次煩惱下集道相對。又二。初集道。次以苦滅互融。初又二。初明集即是道。謂煩惱之集即是三諦。三諦即是三智。次引證亦二。先引經。次釋經意。言亦是苦滅及一實四諦者。此明苦不異集。集是剎那心起苦是一期報陰。今一念心具十法界苦集。還觀此心具足三諦。安得不以四諦相即而釋。為欲令人別識相狀。故別別識之。次發心中還以一念無作四諦為境約此而起慈悲。文又為三。初正明弘誓。次無緣下結成誓體。謂無緣也。無偏小雜故名清淨。三慈善下結誓成相。三安心中三。初結前生後。次正明安法。三體生死下明安心行相。初又二。先結前兩觀。體解謂了境發心謂弘誓。豈可下生後安心。臨池觀魚對前妙境。豈可知妙境而不總別安心。次裹糧下對前發心豈可發大心而不修行填願。次正示能安之法。又二。先法。次譬。譬中二。先斥不均非今文意。次歎均調能橫周豎遍。二輪橫周。二翼豎遍。具如止觀第五記。三行相中二。先正明行相。次於一心下明行相該攝。初文者。體用一止而三止。達用一觀而三觀。具如止觀第三文。言該攝者生死及煩惱既不出一念。即此為定慧豈離於一心。故一心中五行具足。具如前第四卷。四明破遍中三。譬合結。初譬中二。前譬斷德。次譬智德。合中義兼二德。約所破得斷名。約能破得智名。三雖復下結意又二。初明智斷不二。次釋智斷不二所以。以體即故文略煩惱即菩提句亦應可解。五識通塞中三初譬。次合。三結意。初譬中雲主兵寶取捨得宜者強者綏之為捨。弱者撫之為取。綏者國語雲綏其謗言謂止也。左傳雲交綏而退也。爭而兩退故曰交綏。今謂強者止之退之。弱者安之進之。故塞強而通弱應進通而退塞。次合中還約一念而論強弱。三結中三。初寄豎門以論一念。次節節下正結撿挍。三若不下結釋。若其不能節節撿挍非唯行不進趣理解亦亡故雲失也。六道品中三。先正明四念。次明破倒具品等。三結成枯榮。念處中具道品至一切法者。言念處中者。此具約位相攝道品。此則念處中具足諸品。餘品亦然。道品是能趣涅槃行法三脫是能通涅槃之門並是正行。一切法是助正道法攝入正道。三從又知涅槃下重結枯榮。如文。七明助道中本治事障今以理觀者何耶。此中約第一義治故作是說。若事障興應觀諦理。生死煩惱即涅槃菩提。故能治之。六即之位約一心理。生死煩惱可知。九安忍中二。初通立。次別釋。能常一心安於妙境故有此等十境生也。十離愛為四。初明相似法起。次相似下明頂墮。三此愛下明離愛入位。四觀生死下明位所證法。次結成經體。次三門例可見。次引此經明觀法之相。然彼止觀局引大車。今散引一部。彼為成觀此但歎教。又二。初正引。次是十下結例。意廣語略思之。三結斥傷歎中三。初結斥。次傷歎。三指廣。初又二。先結今意。次固非下斥。初文者。具如前一十六門門門十觀即是其意。斥文可知。次世人下傷歎中三。先傷。次歎。三益。初文二。謂法。譬。法如文。譬中雲徒知□□□□□□樀埤□磻秶□□□□□□□秶□□飀□樑驛□□□□通姦褽誇□覯j□□□樑飀□□□稀□□騫覺□□□槨Xj□□□□□□覓囓隉慼慼慼熱u□蓼□□□□□□□□□秉□埤□□粨窩□c巨□□傣|邐□□難|≧□穭W鋦邐□j‥中蠢邳寣情慼撳L嶢¥□窯□捋。得已自食。爾時群賊。各相謂言。彼大長者。畜養此牛。不求乳酪。唯為醍醐。我等今者。設何方便而得之耶(止觀記具註解)夫醍醐者。名為世間第一上味。我等無器。設復得之。無安置處。復相謂言。唯有皮囊。可以盛之。雖有盛處。不知鑽搖。漿猶難得。況復生蘇。爾時群賊。以醍醐故。加之以水。以加水故。乳酪醍醐。一切皆失。凡夫亦爾。雖有善法。皆是如來正法之餘。何以故。如來入涅槃後。盜竊如來遺餘善法。若戒定慧。如彼群賊劫掠諸牛雖復得之。無有方便。以是義故。不能獲得常樂我淨。常戒定慧。又為解脫。說我人眾生等。如加以水。以非想為涅槃。如失醍醐。以少梵行得生天上。如加水之乳等云云。次若識下歎中二。先歎教法無缺。次半如意下歎弘法無機。初文者。此十六門。門門觀法。遍被一切。自此之外。無所復須。不同講人。漿猶難得。次文者。今一家弘法。大小通立。或以小助大。或開小即大。或破小明大。或以小形大。則是半滿雙弘。觀教俱立。今以此半滿之觀說以施人人無受用故。雲我則悔焉。悔者悲嗟之甚應非吝情。言半如意珠全如意珠者。第五卷末雲半如意珠則以跡中五妙為半。此釋圓門十觀法竟。雲半全者乃至偏門名之為半。圓門為全。故文雲小乘四門大乘四門。名同意異不可例前。雖無下微益。三指廣下可知。彼文為顯鈍根行者一一文中皆須先明橫豎次明不二。此中直明一念一塵即具橫豎不暇廣及故指彼文。若得意者見此略文以顯彼廣。◎   法華玄義釋籤卷第十七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717 法華玄義釋籤   法華玄義釋籤卷第十八   天台沙門湛然述   ◎三明判中自二。列章竟。次釋初章中二。先分別能所粗妙。次問答釋疑。初文二。先略立能所。次以兩種四句分別。前教次味。前四句者。列釋。若以理為言則一粗一妙。詮理之教巧拙不同。故使通妙理之教別教仍粗。次四句者皆約味判。判彼部中能所粗妙。不帶粗能所是乳者為成四句一往語耳。故此句中但雲無有真諦能所故雲也。仍有別教能通之粗。自有帶粗所不帶粗能者。且雲般若本是融門二乘寄此而入真諦。雖有但真所通之粗而無詮真能通三藏。此亦約部大分為言。若隨二乘當分所見非無能詮即空粗教。自有帶粗能等者。能通從於通教中來故名為粗。所通即是別圓中道故名為妙。涅槃中諸門亦是者。涅槃部中前之三教能通之門名之為粗。並不住真及以教道俱入三德故所通妙。次釋疑中。先問。次答中三。先通明其意。次何者下歷教解釋。三今拓下明用門之意。一一教中皆作三對四一不同及判門意。所言三者即教行理通別之相。具如第二卷初當分通別即其義也。皆以四故名別一故名通。今以此之通別判於狹小。若藏別兩教教行理三皆悉是狹。若通圓兩教教行不狹而教行取理不當故名理為狹。是則四教皆以教主及所詮理名之為一。以所被機及能詮教名之為四。是故經言一門者。一是四家之門故雲一門。言依經文者。依今經即是以圓教行取理難當。三明用門意中言開拓等者。今開圓經一句而作四解遍一代教故雲處處。則識前之三教教行理三狹小復粗。後之一教教行理三狹小俱妙。作此釋者。意雲四門是教十觀是行。皆通至極。恐人不了狹小之言謂一向粗。故須此簡。若約五味意亦可知。次約諸門中二先約教。次約味。先約教中四教不同。一一教皆有教行二判。教謂四教行謂門中十觀。教又二義。一約門。二約悉。初三藏中三。先且通論無復粗妙。以教門俱妙從能通故。若執皆粗從計情故。此就當教為語。次別論者。從若從法為語去互相形比則有前粗後妙。言為鈍根說生空等者此是三藏生法二空。具如止觀第六記。準理二門俱得二空。一往從便有門附俗為生空空門附真為法空。二空名同意義永異。是故生空義歸於有法空方乃義順於空。三今約下從行所宜以判粗妙。次約四悉中四悉文相可見。一門既爾餘門亦然。次約十觀中初三藏者。若門中有觀為妙無觀為粗。次通教。通論無通無塞。次別論有通有塞。有通有塞即四門四悉。十觀具如三藏中。次別中亦應明通不論通塞但是文略故雲若論法相。既有若論之言即是置通從別。別中亦有約四門教及以根性並十觀法。十觀中二。初約十觀。次迦羅迦果則有九分下判。鎮頭迦羅者。大經文意以林譬寺以果譬僧以採者譬請僧之人。明僧相相似真偽難分。今借譬十乘邪正須判。第六雲。善男子。如迦羅林其樹眾多。林中唯有一樹名鎮頭迦。二果相似不可分別。其果熟時有一女人皆悉拾取。鎮頭迦果唯有一分。迦羅迦果乃有九分。女人不識將來詣市。凡愚不識買迦羅迦噉已命終。有智人輩問是女人。汝於何處得是果來。女人答言。於彼林中得是果來。諸人聞已即言。彼方多有無量迦羅迦樹。唯有一株鎮頭迦樹。諸人知已笑而捨去。下文合譬。以畜八不淨者為迦羅迦。以清淨眾為鎮頭迦。今以十觀合於十分。若十分善巧則十分鎮頭。若從偏小及外道中得是觀法則十分迦羅。若用三教方便觀法則節級遞判迦羅鎮頭(云云)。是則教主如林。觀法如果。採果女人如弘教者。詣市譬於說法之堂。買果之人譬聽法眾。愚人受教不窮教主。智者審問邪正自分。命終即譬失於正諦。次明圓教中三。初明圓門融妙。次明四悉機異。三此就下更結圓門判粗妙意。初文者具如止觀第五圓無生門後。及第六四門科簡中圓四門相。次文者。先徵起。若依圓門四尚非四。豈況更有門中四悉根性不融耶。但由物情各殊故。使門中四緣各異。於中為五。先明赴機四異。次何者下釋異所由。三欲樂下明機感之相。四以世界下正明赴機。五緣既下結成妙門。三更結。判中二。初總標。次釋。釋中二。先明釋判意。次正判。又二。初明地論教道多諍。次與別門辨諍輕重。初文雲如地論有南北二道者。陳梁已前弘地論師二處不同。相州北道計阿黎耶以為依持。相州南道計於真如以為依持。此二論師俱稟天親而所計各異同於水火。加復攝大乘興亦計黎耶以助北道。又攝大乘前後二譯亦如地論二計不同。舊譯即立菴摩羅識。唐三藏譯但立第八。次文者二。先舉圓門唯通無塞。次但四下正對辨輕重。又二。初標。次釋。則別重圓輕。輕中又三。初正明輕相。次明益相。三引論。初文雲如快馬見鞭影者。如止觀第五記。次益相如文。三引論中二。先引論。次釋。釋中三。先明皆實各各實故當位益故實有淺深故虛。次亦俱虛者相望成虛非無當位。對前乃成亦虛亦實。三實故下判。實故為妙者。當位雖妙望第一義故三悉皆虛。是故圓中須此一判。次約五味中二。初通明五味。次別判涅槃。初文二。先約法以明五味。次諸下約人及重辨利鈍兩根菩薩。次別判涅槃中二。初正判涅槃。次法華下更與法華辨異。初文四。初略判諸門權實。次何者下明用權門意與前諸教諸門對辨。三引事為證。四故知下舉一喻一法正出部意。前二如文。三引事中雲如梵志問雲者。涅槃三十五陳如品。闍提首那此外道宗於迦羅計因中有果即是因與果一。來至佛所難佛雲。因無常故果亦無常。佛反質答。汝因是常而果無常。何妨我因無常而果是常。今引此文以證因門無常而得常果故大經意通以三教而為因門悉歸常果。四開粗中二。先問起。次答出開意又三。初明同異。謂須開不須開。次謂開下正明開。三若門下結妙。初文又二。初與中論對辨須否。次與前後諸教對辨須否。然中論意。以衍門為正。以小教為傍。今取彼論被小之文。故雲先以大蕩後示小門。若應入大者前門已入。應入小者且遣著心。至後二品方可入理。故知中論前二十五品蕩於一切大小者著。故大乘人前被蕩已即時入理。小待後門故知機別。今經見心鹿苑久破。但破執小指小即是。故法華中先敘昔門。次開方便名大方便名之大門。故法華名開方便門。中論破執諸見病故雲各有其美。次與諸教對辨。言法華後教者即涅槃也。稟方便教咸知真實何須更開若法華前方等般若等。若門理已開謂諸菩薩。若未開其人謂般若中二乘也。若門理人俱未開者即方等中二乘及諸凡夫未預諸會者也。次正開中三。謂凡夫二乘菩薩也。初開凡夫為四。初開愛見生死之法。次人三教四理。次開聲聞亦四。謂法教行理。問教法何別。答教謂能詮之教。法謂所詮行法。行謂所行之行。三開菩薩中二。先總次別。別中三種菩薩也。次結妙。如文。   △五為諸經體。文自開五。今經對他通名為諸。列竟。次釋。初釋為此經體者。今經體一。但一部之內諸名不同。應知諸名通詮實相故須明之。於中二。先引一部諸名。次如是等下釋會諸名名異體一。引例如文。釋會意者。序中正名實相。方便即以大事所為為體。佛知見等所見等為體。印取所譬為體。所付取不共般若中究竟種智所知為體。藥草中取智所依地為體。化城授記並取所喻中一理。寶塔中大慧所照祕藏祕要準例可知。妙音中取三昧所依。觀音取所通。勸發中取眾德之本。次諸經體中先問列疑。次答中三。先斥。次諸經下正釋。三結。三傍正中二。初約教。次約味。初教中三。初通辨傍正。次引文。三正約四教。初文二。先通標。次正即下分別。分別中先論別相。次明相帶。初文中言實相者圓也。傍偏真者藏也。次文中言偏含實者通也。實帶偏者別也。次中論下引文者。中論證通。大經證藏及別圓。此經下證藏圓相對。三小乘下正約教如文。次約味中二。先約體。次又正下約諸名二。先標列。次此則下結體。四彼此中二。先結前生後。次正料簡。又二。先列四句。次三藏下釋。釋中二。先教。次味。初教中。初三藏中名字去聲無兩同句也。次約味。乳教中雲兩種者別圓名義體同別圓名義異而體同。酪如前者唯有兩異句也。二蘇言如前者如前約教類例可知故雲如前。此中已有兩種如華嚴。一種如三藏。準更須如前通教。通近同三藏通遠如別教。兩蘇多少例餘可見。涅槃中藏通不應更立偏體。故四教名義雖異。其體皆同。五粗妙中二。先判。次開。初文二。先簡絕待體。次明所待粗。初如文。次文者二。先教。次味。初教中二。初但傍下四教也。可知。次藏通下更判。兩教一向為粗且從通近。別有粗有妙言名義同者。即三種俱同也。文略體字。次開中三。初總標意。次或開傍教下正約教等論開。三一切下結初如文。次文二。初兼開教等。次正開體又三。初正開。次引證。三示開方法。   △六為諸行體中。列章。解釋。初釋同異中二。先總標。次鈍者下行相。又二。先立二行義通。次正以二行歷教。又二。先歷四教。次重約圓。初歷四教又二。先明行相。四結行意。意須相籍。初又二。先豎。次橫。豎謂從淺至深。皆以理為其體。橫謂初心具修諸行。亦約當教所詮為體。次重明圓橫豎行者又二。先明橫豎行。次結成車體。初又二。先豎。次橫。橫中二。初正明橫體。次此文下廣引文證。不得是體。有無是橫。大車是體。本習是橫。各一是體。諸行是橫。無生是體。施等是橫。無住是體。次依經修行中三。先立遲速二行。次若隨下明行須體。三諸經下正示行相中四。先列四行名。次諸行下正示體。三唸唸下示行相。四然小乘下歷教分別。又二。先教。次味。初文先三藏中二。先辨同異。次正明行有體。次三教及約味可知。三判粗妙中亦二。謂教及味。味中又二。先通約五味。次依諸經下明味中諸部修行分別故雲可解。四開中二。先開三藏及藏中行。次以二教況。又二。先況。次重述小善。既四行俱通四教所行。當知不以行能表理。但應立觀照理導行。方可令行至正境中。故知無理無益苦行。若無行者理必不顯。故教行理三相藉而顯。互相光飾相導相成。凡諸行人不可不達此也。第七為一切法體中二。先正釋。次判開。初文又二。初明觀經所依之體。次明能依諸法。初文者。正指法身為經正體諸法所依。次文中又二。初略立。次引大經立相又四。初舉總明別。次若然下離開具四。三當知下結成能依。四淨名下引證能依從所依立。初文者。以無量為能依諸法。諸法無量既不出四種四諦。四諦秖是因果故。下結中通雲因果。即指界內界外兩種因果。悉依平等無因果體。若下宗中明因果者。則簡世間唯出世間。於出世中。若廢權則簡三從一。若開權則一切俱是。今論所攝無所不收。次引證中無住本者如前第七記。然所依下判。欲判先敘所判之意。意判能依。次正判亦二。謂教與味及下開文。但略標而已。準上文可見。   △三明宗中二。先敘來意。次開章正釋。初文者。此中六句。前二句明宗為行之要。次四句明宗為行體之功。初句者行若無因果何殊外人無益苦行。如衿如喉為身衣之要。次句者。顯體之要豈過因果以因果綜諸行。諸行依體還取於體。蹊字有本作系字。若作蹊者。謂要路也。若作系者如衣襻繫於二義中上義猶強。次四句者。上二句立。次二句釋。初二句中上句明宗為體功。下句明宗為行首。次二句釋者。舉因果則一切行俱屬因果。故一乘語因果則實相家諸行可存。對下二句意亦可見。次開章解釋。初簡宗體中二。先破非顯正。次私廣敘舊辨非。初文二。初破非。次今言下顯正。初文二。先破一。次破異。初文二。先出非。次今所下破。破又二。先破次結。初文二。先法。次譬。初法中三。初略示正相。次體若下破。以二不二對辨宗體則知宗不一也。三雲何下結斥。譬文準法可知。次破異中三。亦先略示。次破。三結。準前可知。次顯正中四。初正顯。次釋論下引證。三當知下結示。四而復下重簡別因果不同。又二。先簡。次例。先簡又三。先譬。次發下合。三若識下結。次例中二。初以佛性涅槃為例。正因如體因果如宗。次例者。非當非本如體。而當而本如宗。次私廣引破古中。初破遠師者。所明一乘但是破三之一待粗之妙。則但因而非果。是則在始而不該末。故雲不該始末。況所破之三為在何教。次破龍師者。此經本以因果為宗。龍師棄因獨存於果。言乖文者。今經本跡各立因果以為經宗。具如下引本跡二文。故知乖文。慧觀師釋今無破者。什公已歎今家粗許。以遠公棄果而存因。龍師棄因而存果。觀既有始有盛即是兩存。仍非全當故亦不依。何者。若以法華會三歸一為乘始者。豈法華部無乘終耶。若無終者。直至道場為是何等。若以澄神指涅槃者。涅槃部內豈無乘始。若無始者。初破三修及初發心常觀涅槃為是何等。破印師中雲加境闕果者。此乃從容許其用智。智通因果稍似經宗。若望三法然但在因而闕於果。況復加境。境屬於體。將陪宗義腫不益肥。次破光宅者。正釋中自立兩處師弟因果。次破用權實及名為宗可見。次破用名中言此是地師用八識極果者。指向不異惑染不與染俱。今尚破攝師。攝師所破既非能破非今經宗。次破常住為宗者。上句且與而言非我今宗所顯。若是所顯所顯非宗。不覆亦非未為全當。破次師準上可知。破萬善者。責其棄果而取因。次破無漏者。七方便之因果。俱為我家之因。何得侷促。獨立無漏。若取初住已去。雖是真因。而無漏之名。復濫小果。次破悟者。悟通因果。仍別在真因。既無的指。且以果責之。又破妄引大經救立不定門。若諸法不定何得定悟。二正明宗中二。釋結。釋中二。先跡。次本。二文各四。初列經文。次正釋。三定傍正。四結。次結中二。先結成宗意。次所以下結示經文。三明諸經同異者。若不辨因果。將何以明此經妙宗。於中三。初雙標。次雙釋。後雙結。釋中二。先釋跡。次釋本。初文中三。初通為諸經宗。次大品下別示其同相。因果既通而為宗者名隨事立。三是為下總結。初如文。次明別示中二。初通辨諸部因果。次諸經下辨諸部中因果不同。初又三。初大品。次淨名。次華嚴。初大品中二。初立宗。次引叡師證。初又二。初正立宗以顯別。次故雲下明具因果以辨通。初文二。初正立。次般若下示宗相。次言通者。二文俱有因果意在於因。般若是因薩婆若是果。次引叡師證中又二。初立因果。次文中下證。次淨名中言寶積具問因果者。淨名序中雲。爾時寶積說偈已白佛言。是五百長者子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願聞得佛國土清淨。問果也。唯願世尊。為諸菩薩說於如來淨土之行。問因也。佛言。隨所化眾生而取佛土。化眾生答因也。而取佛土答果也。又下文雲。直心是菩薩淨土答因也。菩薩成佛時答果也。次華嚴者大同淨名。次諸經因果不同中。若顯諸部中諸教因果而諸經別故。故須此文分別以顯同異。此中又二。初對部。次對味。三總結。如文。次明本門一向異者。又為三。標釋結。釋中二。初重敘諸教諸部並約跡中論體用本跡故並雲非本。次今經下正明本門因果。三故師弟下結。三今下雙結上跡本因果為今經宗。思之可見。四粗妙中二。先判。次開。初文者。大品中指薩陀波崙見佛後曇無竭為說者即法身也。方等中二乘如高原。此等並粗今經為妙。開文準前可見。五結成中自二。初文二。初通途明一切諸經各有因果。次別顯今經因果。初文者。凡一代教門佛所說法不離因果。但有權實本跡之殊。今經所論不論權跡。唯有實本所論因果。次文中又二。初明本跡二門得益不同。二正引文證得益因果。初文所以得益不同跡門傍正者。法華已前已入竟者為傍。今於法華始得入者為正。本門傍正者。跡門及法華已前兩處已入者為正。兩處未人者為傍。次引證者。正當實相家之因果故引為證。於中又二。先引證。次解釋。釋中又二。先總釋。次從七種下別釋。別中又二。先示正因果。次何者下簡卻似位及以性德非今宗意。初文又二。初歷別約位。次復次下通總約位。初又二。初從七方便下至為果以初因對極果釋。次從於下至果以分分因果釋。又二。初立。次用無礙下釋。言一分者。是第一住中分。二住已是於因。復修三住之因故雲因因。初住已得解脫。二住復得解脫故雲果果。是則一一位中有因有果。以解脫望無礙名之為果。此解脫望上位名之為因。望後修因故名因因。此解脫望無礙名之為果。望前解脫名為果果。次通總中又二。先迭立因果。次妙覺下判釋。此中位既通總。因果之名亦但通總。不復更雲十行亦因亦因因等。但且迭立及始終一判。次何者下明簡卻。又二。初明簡卻似位。次若取下簡性德。此簡意者。正判則尚不取似位。若取則性德通立。故今經文並有通別兩意。初文是通。此乃下是別。如開五乘及常不輕等即通意。別授聲聞記乃至本門分別功德即別意也。八界發心又通意也。料簡中二。標釋。釋中二重問答。初重約兩種四句分別。次重約教互顯分別。初中先問。次答。答中三。標列釋。初標中雲兩種四句者。一漸圓四句。二賢聖四句。次釋中三。正釋引譬結益釋初四句又為二意。一者以圓對偏應作四句。二者從復次去於圓自為四句。今初通列一種四句。次釋文中方兼兩義。於初四句復分兩四。初四句中但以漸圓一句相對。餘三不釋但注云云。若欲釋者。圓漸謂初住已上。圓圓謂唯妙覺。漸漸謂七方便各自有因。若止觀中與此稍別不得一例。彼以三教各自有因名為漸漸。各有果頭名為漸圓。次四句者。亦以初文以為初句。次從初發心住進修二住為圓漸也。漸漸自是圓因之位非七方便漸家之漸。是故須以兩種漸漸簡前引文漸漸修學之難。餘如文。次賢聖四句者。重舉例釋漸圓四句以申前難。漸中尚有賢聖之名。何得但聞漸漸之名。便一概為漸家之漸。於中初略立賢聖二句。亦應更以妙覺對住前為二句。言三十心雖同賢聖義者。望於十地名之為賢斷無明故名之為聖。此準仁王立賢聖名。若準此文應雲住前名為賢賢。妙覺名為聖聖。餘之兩意其義易知。是故文中更為異釋。十住為賢聖者。即是地前為賢是賢家之聖。二十心為聖賢者。約斷名聖據位仍賢。即指十地為聖故是聖家之賢。十地等覺名為聖者。準仁王經。地前名賢。故以十地名之為聖。妙覺是聖聖者。初地已上。已名為聖。故妙覺位。是聖中之聖名為聖聖。次問答中先問雲既稱圓漸。復雲圓別等者。漸即同別。前釋四句。圓既有漸。亦可名為圓家之別。若許圓家有於別者亦應許於圓家有藏通耶。故雲乃至藏通。答中二。初正答。次例漸圓及開顯等。初正答意者。名許互有。義必不通。故知藏中通別圓三。並屬於藏。不關餘三。通別圓三。例此可知。次例中三。先例前四句。次例結因果。三例開顯。初文雲此義既通。亦應漸圓漸圓四句皆得者。四教之文。本分四別。今一一教義通四名。何妨漸圓。義本區別。圓等四句。一一義通。應雲漸圓圓漸。恐文誤故。故閒書之。   △第四明用中二。初釋名。次開章解釋。初文又三。初略釋。次對宗廣簡。三若得下結歸。初文二。初直釋。次功用相即。初文二。初立。次釋。初文者。應言功用。亦可言得用。亦可言力用。功謂因滿。得謂證悟。力謂勝能。此三並是如來自行。用則一向單論益他亦可兼自而說。今且置自從他。故但雲用。用復二義。謂能及用。能用二義。復通自他多屬於他。如言能從因至果。加功用行等。今亦置自從多分而說。人有善巧利他之能。經有斷疑生信之用。於中初略立竟。次如來下略釋。次相即中人須有法。法藉人弘。次對宗簡中二。先例。次何者下正簡。簡中先略立。次宗用下簡簡中三。先列。次宗用者下釋。三若論下結示。三結歸可知。次開章解釋中文自為五。初釋力用中二。初正明力用。次上已下更展轉比決。初文又二。初通約跡本辨非顯是。次復次下重以二乘對涅槃明今經勝用。初文又二。初辨諸經所無。次如此下明今經具足初又二。初雙標所無次不正破下雙釋所無。二文皆先跡次本。初文諸經下無跡門顯實。不發應跡下無本門顯遠也。不正破下釋初句。次不斷下釋下句。次明今經具足中三。初雙明具本跡二義對斥他經。次今經下正明今經具斯二義獨超眾典。皆先跡次本。三蓋由下雙結歎。初如文。次正明中跡可見。本中二。先廢跡。次又顯下顯本。顯本又二。初正顯本。次抹十方下明顯本之益助歎顯本之能。三雙結歎中二。先因。次果。因中普雨充足斷疑起信之言亦可通於本跡。言未盡者。一期化畢他方復會節節不休。次約二乘對辨涅槃中二。先明前經經及教主拱手不治。次引涅槃闡提對辨。前言三無為者。文雖舉三正明擇滅。對辨涅槃又二。先舉涅槃。次二乘下重舉今經能治二乘。又二。先舉二乘難治。次今則下明今經能治。又二。初明能化人法至妙。次色身下明所化身方知益深。又三。初身益。次令心下智益。三其耳下總明身智得益功用。此之勝益文似六根實兼上位。上位益者。具如華嚴雲。初住菩薩得十種六根。故四念處雲六根清淨。有真有似。次重比決中初以此間世智為本乃至佛智。又二。先比決。次佛權力下指廣舉例。一切功用自行化他皆應作此比決。初文二。先結前生後。次正比決中。言復劣楊脩三十五里者。漢順帝時上虞縣令度尚有息名子禮。為曹娥作碑。後蔡邕字伯喈。聞其碑妙特從北來至碑所。值夜乃手摸讀之。歎之不已。於夜題其碑背以為八字雲。黃絹幼婦□業□□□□□□□□□□□散□□□□□□□□逆□□駕榙□饅□穠飀□饅□□礹□□□□□□□□E膳□□□□□礹□□輻□G□□□□□膳□□□飀□榛飩娀埤□□襭□□□□□□□G□□檻□□□□□□□□□□□埤□□□I□□□□□□□□□□□□妙□□□□□□神肋□□□□埤□□妱玲□□楱□□□□馘濾□□□□□□□□□□□□樀埤□觶□□磻□檢□椻誇□□□槂□□列□□□槧□□本□□飀□妧□□□□□□□□奈□□□褓□□□□□稫褓□□□秜D蓮□□褽□楰□□□□□餅衽□□椹□□榕誇□□□□□□□□□□□檢□楦□寣慼慼慼慼慼慼撮痋慼慼慼慼慼慼慼]□□□□□襴□逆□□□□□濾切埤□□{穫□楰□觶□驖□娾襐□□□雷禎檻詫□□襮穀□□□□榜饅□椹□□□□菕潑G□觀□飥□埤□□□□□□□□□□□□□埤□姛襦□埤□□□□□□楈姛裀□□□□□□□□覕騫□褸□□□□□□□□□□□裀□□示□□□□□散□觟□□□□示□吝馳□榵□檢□□□□觸□□說椸□稿□□□□□□□□妒□褓□□□□□□□□□褓□□□□□□□□□□□□□楅□□飀□□□礸□芊慼潟耽瞗撙飽慼摹謘播□□□□□□□□□送□□□□逆□□□□□□□□□□□□□□飀□□□□□□□□□□□□詀□□□埤□□誇□□榳□□□□□衽□□楅衽□切埤□□□□馜饅□□□□□□饛□□□楛□饜□駂□□囊駂□飀□□□饛□□露□□□飀□□□露□□□褸饛□□飀□□魯□□□□駛□榜騶□飀□□駛□□榜送送□□婀□□呂□□履埤□□婇□□□□□逆□□□礸□榜送餛量□□□逆□□礸□埤□襱□□□埤□□覘□□騿□馭□□□逆□□復□逆□□娀誇□覘□□糕□□□H□□□□□祈□□逆□櫧□□□□□馭□□□□□□□粿□□吝□埤□□|槐槌楦□□飀□□菕潸栳氶撮渜u□奅椸□□秷□覕饉衽□□□馬□□□□□妃□□奪□楯榜□□□□□□逆□□祅□□馘□□糕□□□□□□□□□□逆□祓□□□逆□□□□□首逆□露□□□逆□□D露□□逆□□□□□首逆□露送□□□逆□□誇□□逆□覘□□□首逆□□E送□□□穗埤□□示□褓□□樿□□□覘□□□□□駝p□露□□□□□□椸餺槄檢□馗□□槄□□□□□□妖礸□橫諢摯鞢慼慼牖袱u□□妳□□□逆□□□橙□橋娀埤□嫵□禬□□檢□嫵□□禬□埤□禬□□□婧□□□□□妘說檢□□婧□誇□詙□埤□□□□露□□□淚□糖□觕□□□□埤□□送□□□送□□□埤□社□□□□糖□禺榜□□檢□□□□埤□□□□□□練□囊委診□飀□□□□飀□馘黎□□委訪□飀□□□□檢□本□□□□□□□□駔吟□飀□聯□□綠□□□□□□□□凜倫褸□覕妘魯襦糖□□露馗□槴□□□□□□□褚驚睹□秉囊委覆驪飥糖□□□E駝E□埤□妀礸□榬□□禎檢□□糖□□E囊糖□□|槐椹□□□隉撫mJ娃□穀□委觥牷毅呤U倫褽□□埤□馳妁□覘□婠□檢□椸騶□□□倫視□褽復餽□□露馘倫觜□□□埤□□□□□□詡露□□s駜□□耔□□裀□露□倫□駛□□埤□□露□□□褸駛□□□□禖□□椹□□□□□□襏褸飀□□囊裀□□□□□饈穇□□□□□□□□□□□□飀□□祏□□□□驀□埤□□桌□□□婇□□□□□□婇□□□□□□露□□娭餛□□□梱□□□□□拌楅襱□□□□□□□□餅妖秸騮□□□□露□禜餺□埤□□□□拌楅覕訿飀□□滿潸獺慼慼樣r列□列□□□挩m芊憐C□□□□□□□襛□□□□□榜□椸□襻□□□飀□觸□□□□□禘□檢□□□□列□□□□□駂□□□□□□礹□逆□□褸饓□礸□□首祿魯□□□□□首祐□□□楅覕視逆□□□祿□□□餞榆□礸□□姬□□稓☆W□□送□壘饋□□□□誇□□□列□□餅娭送□□□覭□埤□□□送□□祿□□□送□□□逆□□稀埤□□□□□□覕訿飀□□□□□□飀□□娭餺褓□□覭□妖逆□□□露□□祿□□□首礸□□□□誇□覕訿飀□□□誇□□飀□□□椸□矩}□□□糖□□□□送□□□逆□□礸□□覕訿飀□□訿送□□飀□列□埤□矩露□□□□□詡列□□妖祿露□□□□□檢□□飩□椻□列□□檢□褽露□□祿累履埤□□送□榖□送□□□□□□□\□□□□□□列□夾□□樿送□□□□悗翩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撢e□□襼□□□□娭餛復□逆□□□□□飀□礸□妖□□□列□□樿膳□□□□駾飀□□楉□橖□襼□餾榭□覜□□妖□□□□□飾秠□□□糕夾□□□□奉□送□□□□□□□□□□□飽□□□□□□□□□□□奇□□□□嬪樿□列□□□驖□椸□露□□□綠□囊□□飾□□飀□□□□□列□□驪飥飀□□□挩m芊慼牷熱u□祉□觕櫚楈□餛魯□□□□襜觜□□送□□妧□襜□駛□送□□□□騾羇□奏履埤□□膳□□□□雜□飀□□□□□衽□糖□□□□□逆□衽□稿饉□□□□□□□□□□□覗□□本□咽□□□裀□饜訿送□□□□□□□□□□□糖□□□□□□□言埤□覞□J槔□榞□埤□□駔□楛□埤□娀埤□楮□覭□□□囊埤□□送□□□□□飀□礽□□□駉糖□□□□婠覜驀□奪□□□□□□裀□□□□□□埤□□Z□裀□婝菕播□□□□□騃□□檢□□□香□□□說槙□飀□□媸□訾覭□□□□□□□□□覕覆□□□□□□□稀埤□矩憐□褓□□□□□裀□□D練秖□錄□□□□稀埤□□淚□□□□倫視祏都□□觀□□□訿飀□□□□送□□□□□埤□□□□嫵□本□奰□□飀□□□□□□祛□飀□□誇□□馜□□送□襼□□□□□□飀□□□□裀□□□隉慼熱琚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潦_□□□□□□□露餽露□□桌□埤□榖示□□□駕椸桌□□□□首粳□都□□□□□□□□□□□□□□□□□□□□□□□□□褾□□□□□□□□□□□□□奪□□□誇□□□履埤□□□□□□姵□□□□切埤□鷺楦□□□V□□□□碌妄量逆□□□□□□□□覕覆令饈逆□□□□□□□□訿飀□□□□送□□□□□□□吝□駰□□□稀埤□送□□□□茶饐□□□□□□誇糖觀□飀□妧□□□□奜□□□□飀□槐槂□□□□□送□□□示□□□饈楈埤□禕囊膳□褸□□□□襢蝖慼慼暱P駕□□祉□□襼□逆□□驁□埤□濾輦G檢□□□飀□□□□□垓誇□□□□首示□□娭飀□□□□裀□□觴□□□吝□□飀□娭□□□□□□□□□□□埤□褻誇□社□婦馱□□逆□   法華玄義釋籤卷第十八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717 法華玄義釋籤   法華玄義釋籤卷第十九   天台沙門湛然述   五教相中二。先明來意。次開章解釋。初文中又二。初正明來意。次但聖下述開章意。初文雲若弘法華至有闕者。法華前經但。當文判釋於義未失。當文辨教於理易明。若弘法華須辨一期五時教相。說佛本意意在何之。諸經有體。體趣何等。明宗明用為何所依。是故前釋宗用中雲。用是宗用宗是體宗。名總標三教相判四。是故法華不明教相使前四義冥無所顯。四義不顯妙法難明。故不明教相於理實闕。次文為五。初但聖意下述大意意。次前代下述異解意。三雖阡陌下述明難意。四然義不下述去取意。五南嶽下述判教意。以聖旨難知故須先出大意。以諸師不同故須逐失略列。以無一全是故一一難破。以不全非故須明去取。唯證可從故準南嶽。正判。次開章解釋中二。先列章。次解釋中。初大意者。大略而言。五時教中前之四時當部被物。而不須明設教多少開合增減對帶等意意在何之。於中為三。初明說之根本。次說餘下正明大意。三若能下結勸。初文者。約佛自證本不可說。若被此土機緣須假立聲教。次正大意中四。初明教法優劣。次其宿植下明物機不同。三如是下明如來能鑒。四又已今當下明校量所說。初又二。初明餘經當機當部。不涉始終。次今經下明今經化緣教旨始末。該攝遠近。初文又三。初總略標示。次至如下別明前後諸教。三凡此下總結諸教未窮。初如文。次文自五。即四時並涅槃。初雲至如華嚴至住上地上者。今家為顯部中圓別二位不同。故雲地住。新譯經中初會六品。秖明如來現相。普賢三昧。世界藏海。第二會六品。前之五品。但明人法名號。菩薩發問。為入住之端。第三會六品。秖說十住。第四會四品。秖說十行。第五會三品。秖說十向。第六會一品。秖說十地。第七會十一品。秖明十地勝進行耳。第八會明離世間一品。及以最後入法界品。秖是令信善知識教。故知一經三十七品。俱明菩薩行位功德。言圓別者。住中多明圓融之相。行後多明歷別之相。而皆不明行位之意。不語初成頓說大旨。四含灼然說小而已。而亦不明說小之意。於大化不獲。垂以劣形。說以淺法。赴小機宜。豈非曲巧。方等折小。如弟子品。彈偏。如菩薩品。如觀眾生品。即是歎大。稱歎文殊及淨名等。即是褒圓。又弟子品。用折不同。有用三教。如訶目連是歎大。有用圓訶如訶身子是褒圓。慈悲行願如問疾品佛道品。事理殊絕如不思議品。香積品。等是事殊絕。入不二法門品。是理殊絕雖有此勝亦不明大小並席具對眾機等意。般若論通則通於三教故曰三人。論別則獨在別圓故雲獨進。三教同被盡淨虛融。二乘之人無心悕取。鈍根菩薩推功上人。別教地前謂為別俗。圓眾自謂一切圓融。故使文中始自色心終乎種智融通遍入。而亦不說設教所以別是不共。而不明一部有共不共意也。涅槃重施方便。又於經初已開常宗。斥奪三脩十仙小證。中間廣答三十六問。廣辨菩薩五行十功。而亦少明用方便意。結文可知。次明今經中二。先敘諸經以為綱目。次但論下明今經以為綱格。初文言法門綱目者。自法華已前諸經所明方便教門。如華嚴中別鹿苑四含方等中三般若中二。並是圓門綱目而已。雖諸部中有權有實而並不明權實本跡被物之意故非大綱。故說法華唯存大綱不事綱目。次明今經者。欲明今經復先敘始末方顯今妙。敘始末者跡門以大通為元。始本門以本因為元始。今日以初成為元始。大通已後本成已來如是中間節節施化。皆以漸頓適物機情。若大若小皆為取物機而與法差別。若今日中間言取與者華嚴已後法華之前觀機為取逗物為與。適者得也。謂得時而用。諸經不爾未為大體。次大事下正明今經。說教等者明今經是一代之綱格。格正也。大化等者明一化之極。筌字應從竹。蹄字如止觀記。次明物機不同中又二。先明四種根性不同。次明今經純一根性教意綱紀。初文自為四意。從其宿植去正出今經敘於一代用教之意。故前文雲。始從華嚴至般若來皆不說於設教之意。故從此下騰今經意述一代教用與之由。故初說華嚴意在大根言不涉小。則三意未周。一不攝小機。二不開權。三不發跡。從其不堪者去。說阿含教。意在於小。亦有三意未周。一不涉大機。餘二如前。從既得道已去。說方等教具明大小總有二意。一逗大逗小。二以大斥小。亦三意未周。一者不明逗緣彈斥之意。餘二同前。從若宜兼通去。說般若教亦有二意。一通被大小二洮汰付財。亦三意未周。一者無通被洮汰之意。餘二同前。次文二。初明開顯。次結成綱紀。從過此難已去唯至法華。說前教意顯今教意。故雲過此已後定之以父子開權人也。付之以家業委權實法也。此約跡門開權顯實。次拂之以權跡顯之以實本。此本門開跡顯本也。此即法華之大綱今家之撮要不過數行而已。收一代教法出法華文心辨諸教所以。請有眼者委悉尋之。勿雲法華漸圓不及華嚴頓極。當知法華約部則尚破華嚴般若。約教則尚破別教後心。如此教旨豈同外人因中有果等而為匹類耶。一一文中皆先述教意。次引文證。次當知下結成今經綱紀中三。先法。次譬。三引無量義意以合譬。若無諸數將何以紀定。若不紀定將何以結歸。若不結歸則佛意杳漫若無諸數則化儀不周。故開權顯實即彼所行是菩薩道。開跡顯本本跡雖殊不思議一。三明佛意鑒機中二。先明鑒機來久。次當知下明佛意難測。初文又二。初總述次別指。初文言法身地等者。自本地真因初住已來。遠鑒今日乃至未來大小眾機。故雲本行菩薩道時所成壽命今猶未盡。豈今日跡中草座木樹方鑒今日大小機耶。次文雲下別明鑒機。以今日之事驗久遠之智。一代始成四十餘年。豈能令彼世界塵數菩薩萬億諸大聲聞便悟大道現獲無生色聲之益略難稱紀。故知今日逗會赴昔成熟之機況若種若脫非言可盡。於中又二初略明始終一期佛意。次信解下重牒信解領鑒證成。初文又三。初明佛垂世本意意雖知小而在大。次文雲。慇勤下明用小化本意。意雖知大而用小。三文雲。諸佛下明適機化儀佛意本暢。非始靈鷲其心泰然。次信解文具足五時。初華嚴時大機未起。以佛遠鑒令見而復遙。次於窗牖中下知小機先熟故遙而不捨。所以密遣將護大機。故體業領付其意在茲。次當知下結中二。先正結。次文雲下引證。四明校量中二。先引法師品與一代校量。次將說下以疑請文與諸經校量。初文可知。次文中二。先明與諸經一向異。次唯華嚴與法華經廣辨同異。初文中三止四請者。方便品初。佛止歎雲。止舍利弗不須復說。次舍利弗騰眾心請。次佛止雲。止止不須復說恐驚疑故。二舍利弗騰宿根利是故復請。三佛復止舍利弗護增上慢故。三舍利弗復騰宿慧益多是故更請四如來許說四身子願聞。亦無疑網等者。餘經雖亦有請有止。不同此經三乘四眾天龍鹹有疑請。致請為往佛止為復。皆至於三名為慇勤。說諸方等觀文可知者。且如說方等陀羅尼時。初敘雷音比丘為九十二億魔之所掩蔽。華聚菩薩請佛救護。佛便許以摩訶袒持調伏彼魔。後說滅罪脩行方法。如說淨名。初因命問疾述昔被彈。文殊承旨。廣論因疾調伏慰喻。此等諸文由問疾生。已下諸文。次第而起。不雲再請。何況至三。說大品時。猶酬梵請者。如大品中。如來自敷師子之座。入王三昧。身份次第放於六百萬億光明。放光明已。復入師子遊戲三昧。現神變已。令無量人。各各謂佛獨為我說。十方世界。亦復如是。此中無請。仍用梵王初通請竟。是故此說猶酬梵王。所言猶者。佛初成道。梵王初請。請意既遠。鹿苑方等。未稱梵心。故至般若。尚酬初請。故知三請。唯獨法華。驗不虛矣。次與華嚴對辨者。今一家意。豈欲貶於法界融通。普賢遍入。文殊彌勒。妙用無邊耶。但據彼部文。猶帶行布。序首結集。自雲始成。存行布故。仍未開權。言始成故。尚未發跡。此之二義。文意之綱骨。教法之心髓。而彼部不開不拂。焉知化跡無優劣耶。圓理無殊故今許雲可為連類。斥人師不了。故復論之。於中為二。初總明同異。次別比決。初連類者。如華嚴中說十住時。有十慧菩薩法慧為首。說十行時。有十林菩薩。功德林為首。說十向時。有十幢菩薩金剛幢為首。並雲承佛力說。至說十地時。有三十六菩薩。皆以藏為名。金剛藏為首。解脫月居末。是金剛藏入大智慧光明三昧十方皆爾。從三昧起告諸菩薩言廣大如法界等。次列十地名竟。雲三世十方諸佛無有不說此十地者。一切菩薩隨順佛說。作是說已默然而住。一切菩薩聞是語已渴仰欲聞。各各念言何故金剛藏菩薩說十地名已默然而住。眾中有菩薩名解脫月知眾心念說五行偈請金剛藏。金剛藏復說六行偈止雲。眾生少信故我默然。解脫月復請雲。大眾直心清淨善脩助道種諸善根(云云)。金剛藏復止雲。眾雖清淨不久行者智慧未明瞭。解脫月復請雲。諸佛皆護念願說十地義。諸菩薩同聲偈請。諸佛放光照。光中偈讚竟。金剛藏復稱歎十地義深妙難思謙退已。次方乃雲承佛力說。復誡眾令諦聽恭敬。又雲。我之所說者如大海之一渧。次方廣說十地功德等。此乃三請兩止猶闕法華一請一止故雲連類。況法華所請獨顯本跡一實長遠耶。又連類者。但雲止請不雲所說之法。法非連類不可為儔。而人師偏著。謂加於法華者。自古弘經論師不曉佛意。唯見華嚴事廣文長菩薩致請。而謂華嚴加勝法華近代已來讀山門教者。仍有此說。誤哉誤哉。況以人師但以請主勝劣相形不雲法門觀智勝此。而近代匠者更以教體謂勝法華。豈非誤耶。總明同異竟。次身子下別比決中三。初正此決。次彼以下明比決意。三但此下結歸本文疑多請倍之意。初文又二。初斥古師雲法華請者唯小。次又彌勒下救法華不及菩薩疑請。於中又二先引齊。次又本門下明勝意。初雲法華中彌勒求決於文殊。華嚴中解脫月請釋疑於金剛藏。若據二處菩薩互為賓主。並是深位是則似齊。故雲若為有異二處會主雖即釋迦捨那不同。但是衣纓少殊內身不別。次文者。一往雖然。所請之法所被機緣不無同異。華嚴兼別法華純圓。又十方諸佛皆是捨那分身而經中不說。亦是以權而覆於實。是故須此比決令勝。於中又三。初總明請人說者所說法勝。次若彼下別明眷屬勝。三又彼下明化主勝。初文者。法華本門是佛說佛法。與華嚴中加於菩薩說菩薩法。不無同異。如此優劣佛旨難思。故大師自雲。若較其優劣恐失佛旨。佛旨但在誘物契真但能被教門不可一概。所以復雲。此法華經開權顯實開跡顯本。如斯兩意永異餘經。請倍疑多復異諸教。故跡門三止四請本門四請三誡。次文中言不無疏密者。知識疏發心密。知識可互相成益。發心則師位不移。故知。知識之言。覆此發心之事。顯覆不等疏密何疑。第三意者。彼十方說法法同人同被加者同。是則化主眷屬並以一身無量身互為主伴同而不同一身多身一多自在。而覆其分身之說但雲主伴相關。設彼一身多身但雲法同名同。彼一華臺立一化主。華臺相去其量叵量。今以八方土田滿中諸佛凡集幾許華臺佛耶。舉例而知塵數亦爾比決意者。彼華嚴佛何殊法華已如前說。餘並如文。及疏文中廣以十義辨於同異。三結歸如文。二結勸。   ○次異解中二。先明三意通用。次明諸師不同。初文者。頓漸不定名雖不殊。但明義不了是故須破。初中言南三北七者。南謂南朝即京江之南。北謂北朝河北也。自宋朝已來三論相承。其師非一併稟羅什。但年代淹久文疏零落。至齊朝已來玄綱殆絕。江南盛弘成實。河北偏尚毘曇。於時高麗朗公至齊建武來至江南。難成實師結舌無對。因茲朗公自弘三論。至梁武帝敕十人止觀詮等令學三論。九人但為兒戲。唯止觀詮習學成就。詮有學士四人入室。時人語曰。興皇伏虎朗。棲霞得意布。長干領語辯禪眾文章勇。故知南宗初弘成實後尚三論。近代相傳以天台義指為南宗者非也。自是山門一家相承。是故難則南北俱破。取則南北俱存。今時言北宗者。謂俱捨唯識。南方近代。亦無偏弘。其中諸師所用義意。若憑三論。則應判為南宗。若今師所用。毘曇成實。及三論等。大小諸經。隨義引用不偏南北。若法相宗徒。多依大論。觀門綱格。正用瓔絡。融通諸法。則依大品。及諸部圓文。故知今家不偏朋黨。護身寺自軌法師。大乘是人為立號。以重其所習。故美之稱為大乘。   ○三明難中。先難南三。次難北七。初南三中先難五時。次今更下重難前文用三時義。初文二。先難五時。次五時之失下結難。初文正難用涅槃五味五時。又三。初難五時。次難共用頓等三教。三難用涅槃五味。初文又二。初敘意。次正難。初言先難五時者。以初二師立三四時。攝在五時中故。先總標意竟。次若言下次第難其五時。即自為五文。初難十二年前有相教者。先牒其所立。次難難中又四。初總難十二年前及以有相。次又阿含下單以空難。三又成道下難十二年前唯小。四復次下以成論破意難。初文中言成論等者。論屬十二年前。論文自明空義。論師判之為有相教。豈非以有。加誣己宗。為有相教次文者。阿含即是十二年前。及大論所指。皆明空義如何雲有。言是老死等者。如止觀第六記。次論所指雲三藏中明法空為大空者。他雲三藏通大小何為但屬小。今明如法華雲貪著小乘三藏學者。又大論中。處處以三藏對衍而辨大小。故準此文以三藏為小。若論通者小衍二門俱有三藏自是通途非別意也。若唯通途如何銷通法華大論。具如四教本中廣明。故十二年前約顯露教秖可通雲三藏教耳。故不可雲見有得道。若唯見有妨於三門。是故文中且破存於計有之見。又三藏教準不定教。亦非獨在十二年前。如食檀耳是涅槃時。其事亦在四阿含內。迦留陀夷亦復如是。故顯露教十二年前定唯在小。三難唯小中二。初文引央掘仍是大乘明空亦在十二年前。次又如大論。得道已後十二年中亦說般若。四成論斥意難中三。初直以論師斥意難教成虛設。次又拘鄰下以得道人難得道不無則教成無相。三又若下以得道與無相雙折。又為三。初難得道不得道教同無相及以邪說。次難得道仍存有相道亦成外。三結成過相。次難十二年後亦二。先牒所立以略非。次若言下廣破。彼師以般若教為第二時。故般若無褒貶等。所以約此而為難辭。於中為六初難無相不成。次若言下難不明佛性。三若言下以般若無會三難。四若言下以般若無彈訶難五若言下以般若是第二時教難。六以般若通十二年前難。初如文。次文又三。初單以正因佛性難。次故知下以三佛性難。三若言無常下以八十年不說佛性難。初文又二。初以共不共般若難。次大經下以名義同難。又為四。初引五名中有佛性般若難。次彼師救三若爾下重破。四又涅槃下重引文結同。初文雲佛性有。五種名。如止觀第三記。意仍少別。次救雲涅槃自是三德中之般若。非無相者。此過更甚。一者三德般若。猶有相過。二者無相般若。非三德過。若非三德。即是無常。若是無常雲何無相。縱屬小乘。亦非十二年後般若。無相不成。況重破中還為涅槃所指。涅槃何殊般若耶。況重立結同中涅槃佛性。與實際般若不殊。次以三佛性難中三。初更牒涅槃般若所明實相法性。為正因。對餘二性為三因。次重引金剛論。證般若為了因佛性。三但名異下舉譬結難。三以八十年佛難中二。先牒所計。次難。難中又三。初以八十年佛亦說常難。次引大論秖是一身而分生法難。三以小況並難。初言云云者。涅槃八十既說常。般若八十豈不說。般若八十若不說涅槃八十安得說。廣並(云云)。次引大論又二。先分二身。次二身合。初文者。般若之中既為諸菩薩。當知化主必非生死。若非生死即是常住。若是常住明常灼然。所言佛有生法二身者。如大品中華積世界普明菩薩欲來此土。彼佛命其問訊釋迦少病少惱等。論問雲。何故諸佛問訊而言病惱。論答雲。佛有生法二身故。生身有寒熱乃至九惱。法身無病。故問生身不問法身。次釋論下明二身合者。教分二身為機劣故。豈以為劣機故暫現無常。即以無常加誣法性令無常耶。三舉小為況者。均提沙彌緣出大論。如止觀第四記。彼小乘言不滅者。以無作之業至未來世名為不滅。非常住不滅。且引不滅破彼無常。三般若無會三難者。其實般若未會其人。今且以會法而為難者。彼亦不曉會法不會人故。又為二。別汎引天子發心。天子雖非二乘然發菩提即當會義。次引聲聞發心正明會義。又為二。初引經。次若聲聞下釋。初文中雲與生死作障隔者。滅智灰身永斷生死。若其發心大悲利物應處生死與物結緣。若種若脫而成熟之。是故二乘已斷生死永與生死作障隔。故不能復入生死益物。若發三菩提心者我亦隨喜者。折挫小行令發大心。於權教中雖雲敗種。佛以實理而發動之。假使能發菩提心者我亦隨喜。四難無褒貶中四。初引斥智。次又十三下引斥教三又雲下以引失教旨難。四豈有下結。次文言不從大家求食等者。經雲汝是上人應求上法。不應自鄙唯居下位。不應如彼攀附枝葉。狗狎作務等。三引失教旨中言見象等者。立小乘教本期於大。住小亡大斯為不黠。四結如文。五難是第二時中二。初引諸經。次經經下結難。六難十二年後有無相如文。次難第三時者。彼以方等為第三時教。故須約褒貶等難。於中為二。初牒所計。次今問下正難。初如文。次為四。初難方等不應在般若之後。次又彌勒下難被彈不應獨在聲聞。三若言下難不應以七百之壽用判方等。四以三佛性難同涅槃常住。初二如文。第三中又三。初難。次文辨下再辨。三又雲下引證常身。初文中雲七百阿僧祇者。楞嚴七百及淨名金剛二經俱是第三時教。何故不取金剛為正。而人師苦以七百判為無常。若七百無常金剛豈常。方等金剛若無常者。涅槃金剛何必是常。涅槃無常佛性何在。言何疾何惱者。乳光經中佛在毘耶離音樂樹下眾會說法。佛少中風當用牛乳。時城中有梵志名摩耶利。五百弟子。為國大長者。不信佛法。不知佈施。羅覆宅庭。不令鳥侵。所居之處去佛不遠。佛告阿難。汝持我名至梵志所。索乳[豸*童]來。阿難受教而往。持缽門下立。時梵志欲入王宮。因見阿難。問曰。何故晨朝持缽住此。阿難具以佛意答梵志。梵志默然思惟。若不與乳。諸人鹹謂我慳。若與乳者。諸梵志謂我事瞿曇道。復思惟已。即授弊牛。令阿難自□□□□□□□覮□□□□訾□鍊逆□□□□□□奿示□型晼澆唌慼慼撙摨豝情慼慼潑R切□□□□□嬌□婠襼□□□□騩□樾□吝□□□飀□福□襐□□□□□□□□□型晼慼Y□□□□□□□□□概馭□□□□□□□□□奿祅祤檇□□□□□□□□雜□□□橚詘□□□□□難c邇□糧雥□‥窺□葥諦□□蕁窯□乳。言竟。忉利天座。為之大動。從天下來。化為小梵志。往牛傍。阿難見之歡喜。請取乳。即答阿難。我非梵志。是帝釋耳。聞世尊須乳。故來至此。阿難言。何能近此醒穢耶。答言。我之何如佛世尊耶。欲為取乳。唯願知時。帝釋諾即持器至牛傍。牛便靜住。觀者驚怪。小梵志有何緣來。為之□□□□□□□□覭□□楥褽娀檢□□□□□□□□□露□裀□礹□□□j□□□□□j□秦龍□□□□□□餺□□□覅西□□埤□鶠撫纂j□榬□□樄□□□□□□□□□□□□覈□□□祿□□j□櫚□糖□□童]。置於後餘者。當持遺我子。朝來未得食。雖知有多福。作意當平等。於是犢子為母說偈雲。我從無數劫。今得聞佛聲。即言持我分。盡用奉上佛。世尊一切師。甚難得再見。我食草飲水。自可足今日。更有五偈云云。於是阿難滿□□□□□奿祏□□□□□□□j□□□□奾禳姜□裀□□□□楰□□稿□□□□□□□□□□□[□鞢撐}埤□□□籠□□□□餿□褻褓□□□□E□□□□□□□□\□餺□襾隉慼慼慼慼慼慼敷丑樂慼慼慼熱u□送□□鷺□□□檢□□□□□□□茶妼□□□□□□□□□綠□□魯□飀□檳誇楰□□鞳慼慼慼播□姏怴潸j□□檇D紐部數O□□姪襐□餡□□□□□槂□□□□□□檢□□D□姏部數F埤□□飥□逆□□□祏褸飀□□姶□□□礸騄□□餽□穛□□□誇□祅礸騄□餽□穛□□送駾送□□□□□□□□□□娏縷□覕□奏□□□□□秸□埤□□娏露□婛□□婛□觀□□□□孌馳娏輦孛滶f□□讀□□奼誇橛□□□示□□□埤□□祏□□□□□糖淚□□□□□□□□□□□祏褸飀□□妘孝灠f□□□□禖逆□騮□牷慼慼模銵慼慼慼槽`讀□□橛□□□□讀□矩岐滿潘嚏慼撬芊慼撲W□茶送□□練穩□□□□騋□□□奮□q□□□□□□□□逆□□娏飼椸□誇騺□□□□□祏□□□褻□驖□橛□□□訏讀□□□□□橛□□□稨□騖香□福□□□切埤□秶□膳□□□□□楰□□祜□什驉慼慼慼慼撮渳╮慼撮紿芋憧說摯e桌□□磻□檢□樑駭□□□□□切誇□□□□□饜魯□□□禜□□視□□□示□□□□□碌娭□騖香□大□□吝飀□讀□□□槂□□□□□□□飥□逆□□□稀埤□妖礸騺□□□□□□□□稀埤□誇□妊\覘E餽□□□E餽□祏□□□□誇□妖逆□□妳娏飼榖逆□餅妶妧□饁逆□□妶妧□□E□裀□□x□妧□楊□□□□□逆□□首稨□□□□首捸慼樁e埤□□□□□□裀□□□□E□褸□□□切埤□□□□□列餺□j□□□□□□□□□□□崙□□□覜餺□j□□誇橖□□□□橖□□□□□館□□□娜□□□崙□館□□秜D廬馘露□裀□□言奐□□□逆□□媽□□□秜D廬馜餽□禂馜送□裀□□□□逆□騮□牷憤窗慼慼慼熱媺~□露□婩□U牷慼慼慼慼牷熱u□□□□逆□娑示□□□□□□□□□□□□□□□□□□□□□奪□槂□□□□D綠□礸□□□□□□□□□□□詛□□楸□□楈□飀□□□褓□□檢□□□楅□奐□魯□□□奰禍褽碌夾□覕飀□覕送矩淚□□□□□G□檢□衽□□□□□椽奈埤□□□□埤□□妧□□□□娏亮□檢□餿□□裀□奅楈娀埤□□□□□檢□□□□埤□□榗□□□餿□J□逆□褓□□□□榗□□□餿□憿慼慼慼慼播□□□□□褸□□□□□□□送囊飀□□□□奏□□□褻奐□□□□□椸□奈婛□□讀□□娏菉檢□□□驠□□姍訏讀□□□□檢□□U婛□□妒□□埤□□騫□褸□□埤□□鷺□埤□□餖菕慼慼慼潮痋慼礡慼慼慼慼慼慼慼熱u□□□騫觶□□□奼□翩模抄ョ撚|姪襐□□檢□□稨□翩模p埤□□□□□□□楰□□耔□□騖饉驒樖飀□□□q駕□□裀□計□j□□唌熱u□□襤飯□□□礸槭飀□褓□□□□□L廓□□駭駢□埤□娏禮妧□□□□秜j□榜騁□_E驛□j□翩撚j□□□□□□奪□□飀□視妘夾弘鞢慼慼踐u□□□□奐□□□□□□秜D□□椻大□樗□□□女□餽□□□奐□□□□□□□梗□□□度□{逆□□癆Ⅳ牷慼慼憤楚慼慼慼慼慼慼摯簎芊撕p稿□{逆□□癆Ⅳ牷慼慼潦D襦□檢□□□□兩裀□雷祤礹信檢□{矩隆飼檢□□奐□□□□□□□□飀□雷稿□{逆□□癆Ⅳ牷慼慼慼慼慼熱u□□襦□楸觭飀□福□□□□□祼埤□□□Z□□飥□□□□吝首逆□□樁□禳撙滿慼慼慼摹T逆□襦□□□□襦□□□□□□□□□槎□饑□□□□□□□覜□□秎飽□鷚a諾□□□□餅稈祅□稿□鷓均慼撬b饅□椏騖飀□□F鶠慼慼撙滿摯鞢慼撒皜S□□□□楅大□葉□□□計□□E□□秜D度h□堅榳埤□牷慼慼慼撙間E□□秜D龍□馭□□□□淚□□□□□奷□□□□j□□□□□□□□椹鶠慼潛r□□□□□□姨X活撬芊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歎悗K□騤□□。三文者為三。初以同有彈訶為並。次又淨名下以訶在昔與央掘同為難。三若謂下以明常被緣為難。三難用涅槃五味中二。先敘其非。次別明難。難中又二。初總斥非。次何者下釋。釋中自五。初難從牛出乳為十二部中三。初以非初說及無十二部為難。次救雲下彼救。三今問下縱難。初如文。次文言彼救雲小乘亦有十二部至異耳者。大經二十五雲。雪山有草名曰忍辱。牛若食者即出醍醐更有異草牛若食者則無醍醐雖無醍醐不可說言雪山之中無忍辱草。佛性亦爾。山喻如來。忍辱草者喻大涅槃。異草者喻十二部經。若有能聽大般涅槃則見佛性。十二部中雖不聞有。不可說言無佛性也。既雲十二部中無有佛性。即是無佛性之十二部也。忍辱草者既喻佛性。佛性亦不出於十二部。彼師依經救雲。大小乘俱有十二部也。今意從別。且存大乘佛性十二部也。無佛性者且對九部。三縱難中二。先直縱難何為不用有佛性之十二部。次引第七中判其墮罪。次難第二時又四。初牒計。次脩多羅下明難。三解雲下彼救。四若言下重破。破中又三。初以譬喻等例破。次般若下以餘經例般若直說為難。三若言下破第二時。次破第三時又二。先牒計次淨名下指前文破。次破第四時又二。先牒計。次正破。破又二。先破迴文。次引涅槃破其謬立。次難第五時。亦先牒計。次正破。譬雲佷□者。兩字本為一義。謂諍競不順。今隨語便故分字釋。結及更難用四三二時可見。次難北地中自為七文。初難五時中但難初時。次餘四同上。初時為二。初牒計。次正難。難中又六。初單約戒善難。次又彼經下用彼經體難。三又雲五戒下以五戒為諸行本難。四又提謂下以經中結得道眾難。五復次下以結集法藏次第難。六若言下以在初難一音。初文又二。先直難。次縱難。次文者。符謂三乘法者。所謂行行法也。印謂泥洹道者。道謂能通。印謂實相。有實相印。道則可行。第三文者。靈謂情識。有情識故。藉戒為本。天謂諸天正報依報。地謂地神依報正報。四天王持之使四時調順。地神持之萬物成熟父母道源。秖是能生為義。第四如文。第五結集難中二。初難不預五時。次何者下釋不預所以。六難一音可見。次難菩提流支中二。先牒計略斥。次從得道下正斥。正斥又二。先斥半教。次從般若去斥滿教。初又二。初總難。次引諸文。皆是十二年前。已有滿教。言涅槃雲。我初成道。恆沙菩薩來問等者。第三經。迦葉設三十六問竟。佛讚言。善哉善哉。汝今未得一切種智。如已得之。如汝所問。如一切智。等無有異。善男子。我初坐道場。初成正覺。爾時無量阿僧祇恆沙等諸佛世界。有諸菩薩。亦曾問我如是深義。然其所問句義功德。皆亦如是。等無有異。如是問者。則能利益無量眾生。次斥滿中又二。先引論以明法華祕密難。次又若下以三味名展轉互難。互難又二。初正難。次能譬下結難。次難四宗中自為四。初難因緣宗中二。初以通途因緣為難。次又因緣下假名義同不應立異為難。初文言六因四緣者。略如止觀第八記。言成論三因四緣者。三因謂生因習因依因。生因者若法生時能與其因。如業為報因。習因者如習貪慾貪慾增長。依因者如心心數法依色香等。四緣者。因緣者具足三因。次第緣者心心數法次第而生。緣緣者如識生眼識。增上緣者諸餘緣也。若俱捨中因緣五因性。成論以所作因即是增上故不別立。但立報因。即生因是。自分因。即習因是。共因即依因是。次難假名宗中二。先據本論得道為難。次引大論空門為證。宗應順本論異不成宗次難不真宗中三。先引大論彈方廣破。次若謂下難不明佛性。三何但下難幻化語通立宗不成。初文破不真宗。指大品十喻者。如止觀第五記。十喻既是大品正文。龍樹彈者。但為方廣不曉即空不空等理。但指如幻為不生滅。如幻但是俗諦而已。如何得立為般若宗。般若意在空及不空。故雲失般若意。次文可見。第三文又二。先難。次結。次難常宗指涅槃。於中為二。先以八術並難。次彼雲下重述彼救重破。又五。初述計。次宗則下重破其宗教真不真等不應別立。三彼引楞伽下破其謬引失意。四若爾下以因緣假名為例。五覆卻下結難。初文言彼雲誑相不真宗等者。彼雲四宗家自判雲。不真宗是通教。常宗是真宗。彼依楞伽作如此判。具如下引。今以真不真及宗教有無卻覆並決令二名齊等。使宗必有教教必有宗。教是能詮宗是所詮。必互相有不可孤然。既無此義當知汝之所立真及不真亦須互有。既不別立其名便齊。何須別立宗教二耶。說大意竟。更重消文從初至者字。有二十二字。先述彼定計二宗次從宗則下重破中。初至用教二句有十五字。難其不真不合無宗。從真宗去至立宗有九字。難其有宗不合無教。次從宗若去至知真有八字。重徵其無教之失。宗為所詮教為能詮。真宗既無能詮之教。如何得知所詮之真。次從真宗若沒去至通教。有十二字。以真卻並不真。若使真宗還例不真無宗有教。則真與不真同名通教。次從若俱沒教去至通宗。有十一字。復以不真卻並於真。若使不真還例於真無教有宗。則真與不真同名通宗。次從若俱安去至宗教有一十字。立理難其宗教合俱。若真與不真俱有教有宗。則真與不真俱名通宗及教。次從若留去至宗教有十六字。以真不真卻覆並難宗之與教。宗教既等。不應復分真不真別。是則宗教之上俱有真與不真。真與不真既同。宗之與教復等。是則但成一句。謂通不真真宗教。文中似開為兩句者。為開次文。難勢未畢。故雲通不真宗教。通真宗教。次從通不真宗去至脩也。有二十一字。以法卻覆難其行人。法既一例俱有教宗。人不合分大小之別。若言不真通三乘人。真宗亦應通三乘人。亦應更覆並雲。真既獨教菩薩之人。不真亦應獨教菩薩。亦應更並雲。三乘通有真與不真。如何輒分宗教等別。次若言去至真也。有十九字。縱難也。借使真宗是融通之通。亦不應獨無教而立宗也。通教亦是通宗之真。豈得無宗而立於教。從此則下總結宗教二義。既其齊等。真不真名。亦皆混同。三從彼引去。出其謬引所憑便成不曉教旨。彼經明於三乘共位。即簡二乘。名為童蒙。說秖是教。以教通故。不隔童蒙。故雲說通兼教童蒙。雖通童蒙。宗在菩薩。是故宗通本教菩薩。教是能詮。何故立雲真宗無教兼被於小。則童蒙有教。何故立雲無宗但教。彼人不知三乘之真。兼空不空。不空復有教證兩別。他不見此。望聲釋義。徒分宗教。失旨逾深。四從若爾去。例難。且依彼立。以難因緣假名二宗。同成不真。若更並決。亦應準前。故雲不便。次破五宗六宗又二。先破。次總責無憑。初破五宗。彼立五宗。四不殊前。已如前破。次若言下正破法界宗中二。先難。次結。初文二。先以涅槃難。次以大品難。初文二。先以二部不應優劣難。次若常下。以二法對並為妨難。二法不別。何得別立以為兩宗。次引大品中。一切法趣。如止觀第二記。結如文。◎   法華玄義釋籤卷第十九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717 法華玄義釋籤   法華玄義釋籤卷第二十   天台沙門湛然述   ◎次難六宗。先指四宗與前同竟。已如前破。次今問下真常二宗對並為難。又二。先以同異對並。次何者下釋不異。又二先釋異非妙法以生滅虛偽故。次又真下判既非妙法何殊不真等。次難圓宗中先牒計總斥。次大品下別難。又二。初以果法俱融難。次又雲下以因法俱融難。染因染果皆悉即淨具一切法。豈非不二耶。次責五宗六宗無憑中。言出頂王經者。親撿無文未審其意。次難有相無相教中二。先總斥。次何者下別斥。又三。初以二諦相即難。次華嚴下以經部大體難。三大品下重引大品結難。初文二。先舉二諦中言相即者。俗即有相。真即無相。不應相離。次一切智人去引證也。一切智人即證真。真即無為。差別即俗。以猶用也。用此無為而能分別。故即俗論真。次文又二。先準部中所明義不應別。次若純下明別立有妨。寄此兼判楞伽成方等部。他雲楞伽非第三時。七卷經文第六卷中。大慧問言。外道尚遮不許食肉。何況如來大悲含育。而許自他令食肉耶。若大乘中梵網已制。猶作此說。當知楞伽四含之後為漸制之始。下佛答中仍雲菩薩不應食肉。故知仍存小教中開。次難一音中亦二。先立計總斥。次別難。別中為六。初以鹿苑施小四諦破。次以信解衣瓔二身破。三若言下所化返成能化破。四若言法華下以法華純一縱難破。五引華嚴仍二破。六故知下結難。言華嚴五天住返者。通舉上五。故雲五天。其實但四。除化樂故。謂忉利說十住。夜摩說十行。兜率說十向。他化說十地。   ○四研詳中二。先釋章名。次若五時下正為研詳。次第詳前南三北七所用宗教尋之可見不復分節。全失三門亦失七門者。以般若中有共不共故。不共雖有別圓不同。且總言之名為不空。對共中四以為八門。既但得一。全失共三及不共四。故雲失七。此得斥小一種聲聞。全失七種聲聞者。藏通八門各有聲聞。若斥有相。但斥三藏有門一種。全失餘三及通中四。故雲失七。會五者。五謂人天及三。不會七者。七謂聲聞支佛。各有二故。永失七術者常樂等四及非常非無常等四總成八術。故知但常唯得八術中之一耳。又八術如止觀第八記。二鳥俱遊者。大經第八鳥喻品雲。善男子。鳥有二種。一名迦鄰提。二名鴛鴦。遊止共俱不相捨離。此品答前雲何共聖行。娑羅迦鄰提。舊雲娑羅是雙鄰提是鳥。然娑羅翻堅固不應雲雙。或雲娑羅一雙鄰提一雙。或雲娑羅一隻鄰提一隻。引文雲鳥有二種也。或娑羅翻為鴛鴦。引證雲問中雲娑羅。答中雲鴛鴦。類異義同故以鴛鴦替於娑羅。或雲娑羅翻為天鶴。引六卷泥洹雲雁鶴舍利。章安雲。然漢不善梵音秖增諍競。意在況喻取其雌雄共遊止息。譬一中無量無量中一。問。為凡與聖共聖與凡共凡與凡共。他雲。若觀常時不識生死無常。若觀生死無常不識涅槃常住。二解不分如識金不識瑜識瑜不識金。精識二物是名雙觀。餘三亦爾。凡聖俱然。故雲雙遊。此釋違喻。一鳥窮下之生死。一鳥窮高之涅槃。升沈永乖。雙遊何在。又有人約半滿以明雙遊。夫雙遊者生死涅槃各有常與無常。取生死涅槃中雙常為一雙滿。取生死涅槃中一雙無常為一雙半。今明不爾。兩常俱起乃是二雄。兩無常俱起乃是二雌。亦與喻乖是故不用。今言雙遊者。生死涅槃中俱有常無常。在下在高雙遊並息。事理相即。二即中中即二。非二中而二中。事理雌雄義並成也。故此雙遊須約六即。此中具有凡共聖等。如前三句。用一音者。有慧方便解等者。慧即是實方便是權。二義相即不得相離。他用五時但得方便而無實慧。故淨名雲無慧方便縛。故無實慧而用方便。名愛見悲。即三藏菩薩也。總而言之。除無緣外。皆悉名為方便縛也。是則別教地前。通教出假。皆名愛見。若但一音而無權慧。何但方便是縛。慧亦非解。故淨名雲。無方便慧縛即二眾空慧也。總而言之。通別入空菩薩。皆名無方便慧。今用此意。斥彼用教。諸味用實。雖名一音。若無赴緣。彈斥洮汰。成生熟蘇。使至法華堪入一實。名無方便。若用五時漸誘之益。則失諸味平等一音。名為無慧。故今斥之。義同縛慧及縛方便。   ○五判教中。列章。解釋。釋中自六。初釋大綱中復為三。標列釋。釋中復為教觀二種。於中又二。先二門意。次正釋。釋中二。先釋二種。次今辨下簡示稱歎。初文二。初約教中。初釋頓教。始自華嚴終至法華。皆有頓義故顯露中。唯除鹿苑。以餘部中皆有頓故。名為頓教。而非頓部。下文不定。亦復如是。此中又引初成道者。且借祕密。助入此中。明鹿苑初成。亦有頓義。況諸經耶。言七處八會者。是舊經五十卷。或六十卷成。晉義熙十四年。北天竺佛度跋陀羅三藏此翻覺賢。於揚州司空寺譯。後有大唐三藏。證聖元年來至。與于闐實叉難陀此雲喜覺。於愛敬寺譯。八十卷成。但龍宮三本。上本十三世界微塵數偈。中本四十九萬八千八百偈。下本十萬偈四十八品。今但有三十九品。則經猶未盡。舊經七處八會。新譯更加普光明殿一會。第一摩竭阿蘭若。有六品。一世主妙嚴。二如來現相。三普賢三昧。四世界成就。五華藏世界。六毘盧遮那。第二摩竭熙連河曲普光明殿會。有六品。一如來名號。二四諦。三光明覺。四菩薩問明。五淨行。六賢首。第三忉利天會說十住有六品。一升須彌頂。二須彌頂讚歎。三十住。四梵行。五發心功德。六說法。說令十住進後位也。第四夜摩天會說十行有四品。一升夜摩。二夜發讚偈。三十行。四無盡。第五兜率天會說十向有三品。一升兜率。二升兜率讚歎。三十向。第六他化天會說十地一品。第七重會普光明殿說十地勝進行。有十一品。一十定。二十通。三十忍。四阿僧祇。五壽量。明菩薩報生淨土隨時壽量。六菩薩住處。七不思議法明佛果德。八相海。九隨相光明功德。十普賢行。十一如來出現。八三會普光明殿說六位一品。謂離世間。第九遊逝多林會說入法界品。如是處會所明位行不出別圓。但經義兼含義難分判始從住前至登住來全是圓義。從第二住至第七住。文相次第又似別義。於七住中又辨一多相即自在。次行向地又是次第差別之義。又一一位皆有普賢行布二門。故知兼用圓文接別。次結如文。次漸教者又三。初約始終共名為漸。次又始自下約人在教以判為漸。三從方等之初至法華前皆名為漸。前文多處及止觀等。用中間之漸。今用舊名通判一代。且置藏等是故爾耳。頓與不定亦復如是。今先引大經通明一代漸教之相。此明敷設教門出沒利物故用斯漸。次始自去始自人天終至佛乘。亦名為漸。此是約人。人雖在於諸味漸稟而得益深淺。始自人天次第入實。此如止觀初破三途後達常住。此人不經華嚴。但從鹿苑之前。初稟人天後漸深入。言中間者。或復初從方等般若。後漸漸深入。皆如前說。並名為漸。以鹿苑後皆有人天乃至實相故也。此等漸人初不在華嚴後不至法華。教雖經漸或得頓益。其未入者若來至法華。被開會竟又名漸頓。自是別途非全名漸。三明不定中二。初略點示。次引經解釋。釋中三。先引教。次釋經。三結釋經意中又二。先明不定之由由往聞法。次正明不定。即今世發習。且以提謂為首。提謂猶屬顯露未假祕密。故至鹿苑方分顯祕。次生熟蘇中但語菩薩者。亦是顯露。亦應言若祕密教二乘之人處處得入。但是文略耳。不語今經者。如第一卷中分別。今經無不定故。涅槃中。言鈍根二乘等者。應於法華皆得悟入。若至涅槃乃是鈍中之鈍。此如五千復成不定。言菩薩者即藏通菩薩。至涅槃中方得聞常。破於無明亦屬不定。是等皆名發不定故。言七種方便皆入究竟者。今釋不定。非但涅槃之中七種方便皆得入實名為不定。前諸教中亦復如是。若圓教中及別登地得入實者不名不定。故不定名必在方便。又登地登住超斷無明亦名不定。是故名為醍醐殺人。次約觀門者。此三觀中頓觀一種全同止觀。漸及不定少分不同。漸初不雲先修歸戒下去文同。如前教中初即人天。此中道理初亦歸戒但是文略。不定但寄漸次論發不定。若彼止觀但論從師所受修行不定。故彼文雲或漸或頓或止或觀。既雲天台傳於南嶽。不可從師傳於所發是故不同。此約昔聞今隨修觀所發不定。又漸次觀雲。從初發心為圓極故修阿那般那。彼止觀意亦復如是。故彼三種初皆知圓。人不見之便謂止觀漸初不知圓極之理名為別教者。謬之甚矣。稟此一家。皆須諳臆。信其虛說。徒費餘言。漸次觀中二。初釋。次重別指。雲若的就者。以此中文。皆寄四教二乘菩薩辨觀故也。復更雲的。即是借用別教行相。而初心知圓者是也。次簡示中二。初簡。次結。初文自分信法二行。次結中雲大該佛法者。前標大綱。故此結雲大該佛法。言大綱者。此三種義。若教若觀。該通一化。語頓則始終俱有。語漸又三種不同。不定復寄諸門。涉於四教。列觀秖是行者教部。教部隨行何等。為至何位。發心所期。各各不同。不假必須從初至後。並未委論諸門網目。為是義故。名為大綱。不同古人以此三名局定判部。今師以此為大綱竟。於其中間。或約聲聞鈍根菩薩或約利根獨悟菩薩。或對或並。或破或會。或盈或縮。或顯或祕。此等諸意隨事別釋。更須約教。故與今昔諸判不同。次引文者。證三大綱。所以引三文者。方便品法說。文義顯者。無量義重敘於開。為合作由。信解品。委領始終五味。今昔權實無缺。若語方便。攝下二周。若語信解。復該前後。故引此三文。該通一部。本門曉示久成。故亦略引。是故正引三文義足。然三處文。文意雖具。今從易了。隨顯而說。故前之兩文。文義互彰。後之一文。該始末故。初引方便中意者。且取從頓出鹿苑文。次引無量義者。正當鹿苑後方等般若文。後信解者通收二文。今初方便品文又三。初引文。次解釋。三結示。初引文中具明漸頓。雲於三七日中者。近代釋雲但是始成不雲日數。菩薩流支雲。說華嚴經前之五會初七日說。第六會去第二七說。引地經雲如是我聞等成道未久第二七日也。復有人言八會如前。第九會別時說。新疏破前二師釋雲。第七日但說十地。故知定在第二七日。若準深密普曜二經。第七日在鹿苑說三乘。四分律雲第六七。興起行判七七。五分律第七日。智論五十七。十二遊一年方始說法。過去因果經雲。初七思惟我法妙無能受者。二七思惟上中下根三七思惟誰應聞法即至波羅柰為五人說四諦。小雲法華疏雲。三七已說法華。引下文宿王華智佛在七寶菩提樹下說法華經。今佛亦爾。因果經略同。今師意者。佛在法身地佛眼洞覽。豈止道場淹留三七。今明三七意有所表表三周也。初七思惟法說。次七思惟譬說。三七思惟因緣說皆無機故息大施小。此偏就圓為語。若通約大乘為語。初七思惟說圓。次七思惟欲說別。三七思惟欲說通。皆無機故息大施於三藏。次釋中二。先釋頓。次釋漸。初釋頓中二。初正釋方便品先頓意也。次序品下。引二文助釋頓後明漸。初文者。約大機。即寂場之時。約小機。即成已思惟未說之時。次文為二。初引二文。次如此等下判益相不同。初又二。初引序文。次引湧出。初引序中二。初引今佛。次引古佛湧出。如文。次得益不同中二。先立不同。即初後兩味不同。次何者下釋又為五。初約機緣。次如牛下約化主。三三教下約教味。四又約下約行。五以此下結意。初約機中具得二名。大故名頓。初故名乳。次約化主中二。先譬次合。機緣雖二。約佛恆頓。故雲具在法身。三約教中二。初單約華嚴得名。次五味下對餘教味得名復殊。所以對漸不定名之為頓。在四味初。故復名乳。四約行中。亦從所對得有二名。一從所證理極。得醍醐名。二得乳名復從二義。一大行之始。二小機未轉。先列二義。次何者下釋小未轉之相。五結如文。次釋方便品開漸中二。初述方便品。次故涅槃下引涅槃證。初文又二。初正引方便品。次非但下釋古佛同然。指引序文也。次涅槃文二。先引法譬。次漸機下釋味名。所以言不取濃淡者。秖是小機於華嚴如乳。非酪濃於華嚴。三結示如文。次引無量義中二。初引文。次從佛眼觀一切下釋經意。又二。初明初大後小。次若依下明初小後大。初如文。次文中二。初明先小後大之意。次次說下正明後大。初又二。初略標。次所以下釋。次正明中又三。初方等。次般若。後法華。初方等中又六。初略述其部大旨。次故身子下明被彈之人。三然方等下明被彈之。時四何者下明受彈之意。五自昔下明彈訶之益。六按無量義下結時。此諸文者。並寄對小及鈍菩薩以明。初文者。上句雲小偏在聲聞。下雲三藏兼於菩薩。次文者且略舉二人。餘者準例。善吉茫然棄缽。身子怖畏卻華。以空智為入道之主。故寄此二人。故般若中亦加此二。第三文者。得果之後即有彈訶。彈訶之時復雲往昔。驗知並在十二年前。第四如文。第五文者。若未得果。具足煩惱。大機復生。若其輒訶則憚教不受有損無益斯之謂歟。由得果後訶。故成二益。一者得果。成於酪益。二者彈訶。成其蘇益。六如文。次明說般若中二。初引經略立。次大品下釋經意。釋中四。初略釋經意。次又雲下明部中共別。三大品下結成次第。四復言下結益。初如文。次文者。初是共。次而言下別。別即不共。此是不共般若。與二乘共說。又分二義。一以法界為華嚴。二以時長通至於後。二義俱通。是故兩存。大機則華嚴不休。小機則諸教次第。是故鈍根猶同小見。三四如文。次明般若之後說法華者亦二。初引教略立。次釋。釋中三。初明說頓之意。次故下引證結意。三復言下結益。益中二。初明與涅槃同味。次又燈明下明化緣不同故有無不等。於中又四。先釋。次譬。三法華下引證。四門下料簡釋疑。初二如文。次引證中二。先引證。次為此下結。四料簡中。問如文。次答中言大論須菩提更問畢定不畢定者。大論九十三先舉經雲。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薩摩訶薩為畢定為不畢定。佛告須菩提。畢定非不畢定。須菩提言。為何處畢定聲聞耶。支佛道耶。佛言。非二乘道中。是佛道中。須菩提復問。為初心菩薩。為後心菩薩。佛言。初心及跋致。皆悉畢定。須菩提於法華中已聞諸菩薩得記故已畢定。今復更問。故知須菩提更為未入者問。故知法華之後更說般若明矣。般若不殊故結集者同為一部。三引信解者具歷五時。又為二。先引證領五時教。次此五味下結兩經同味。初言次第者。華嚴初雲於菩提道場始成正覺。在初明矣。諸部小乘雖雲初成。自是小機見為初耳。據信解品脫妙著粗故知居次。大集雲如來成道始十六年。故知方等在鹿苑後。仁王雲。如來成道二十九年已為我說摩訶般若。故知般若在方等後。亦知仁王在大品後。法華雲四十餘年。大經雲臨滅度時。當知次第有所據也。故知古人以法華為般若對第四味。獨以涅槃為第五味。誤矣誤矣。次文又二。初明二經味同。次然二經下以起盡同相釋同味之意。於中又二。初標。次如法華下釋。初言然二經教意起儘是同者。起謂正說初分。盡謂正說末分。釋中二。初正明起盡同。次又涅槃下重辨。初文者。法華以本跡二門為初後二分。初則開權顯實斷奠聲聞。後明本門增道損生。重更辨前開權化主久遠成佛故。涅槃正說開為四段。初純陀品去明涅槃施斷奠三脩。二長壽品去十四品明涅槃義。三現病品去五品明涅槃行。四師子吼品去三品明涅槃用。故知初已斷奠聲聞。後但明於涅槃義用。是故二經起盡同也。三明半滿相成中意。且置前三。於一代教復須以半滿兩義相成。方能消通一代妨難。五味之處雖然若不論相成於理未盡。於中為二。初明單用有妨。次今明下正明相成。初文中雲若直用五味。猶同南師無慧方便。雖有方便無實慧故。故名為縛。若直用半滿。猶同北師無方便慧。雖有實慧無方便故。故慧名縛。何者。若以鹿苑為半。後去皆滿。滿中但得約實一途。而失於權。以他明滿。不分權實。故今順舊。但得名實。而失生熟二蘇之益。及生熟中兩教二乘。及兩教中始入菩薩。是故滿中但得於實。次正明中意則不爾。互相成益。五味則一道豎進。味味有半滿相成。復於味味。皆有祕密。及以不定。是則慧得方便故慧解。方便得慧則方便解。權實俱遊。於茲明矣。於中又二。先略明離過。次若華嚴下正判。初文中言不相離者。半滿相對。有開有合。今家五味次第。唯用大經。為有所據。然諸教意散在諸經。大經之文。但略結示前諸教耳。次正判又二。初正判。次如來下明半滿之功。是則今家相成之意。不同古人者。良有以也。初文中。言頓滿等者。華嚴正隔小明大。於彼初分。永無聲聞。故雲唯滿。後之四味。或單或帶。可以意知。是故不同舊人所判。況復次第。永異他人。次功能中二。初舉化主稱歎。次述聲聞領解。四明合不合中二。先總明來意。次若華嚴下正明合不合。又為二。初正釋。次問答釋疑。初文三。初明五味有合不合。前三味不合。般若有合不合。法華一向合。合是會之異名。次自鹿苑下明合不合所以。三總就下四句分別合不合相。初文中言後分等者。準不思議境界經雲。舍利子等五百聲聞皆是他方極位菩薩。故今在此逝多林會跡示聲聞。據華嚴經。文殊師利逝多林出時。舍利弗語五百言。汝等且觀文殊師利相好威儀等。觀彼經中舍利弗語辭似如已聞諸大乘竟。如在方等般若會時。未能悟故狀當聾啞。以後分之言。時仍長遠。亦可通在鹿苑之前。今且判在華嚴會時。次文中二。初通明三乘得合之處。次別顯聲聞得合之處。初文又二。初明在法華。次明在涅槃。二文各有先釋次引證。次別顯聲聞中二。先標二教。次釋二教。釋中二。先祕次顯。初祕中以提謂況出三時。此文可以通冠一切。次明顯中三。初論未入位隨處得入者。意雲此等不專在法華。非謂全不至法華。次明住果不過法華。三未入位下明法華中上慢之輩來至涅槃。次文中言敦信者。入位之人。借使至法華不肯合者。正當敦逼之文。文雲。若有實得阿羅漢不信此法者無有是處。當知不合即是不信。不信故名不實得。故雲不合成增上慢。上慢之人實不得入。得入之人非增上慢。第三文中言五千起去者。於涅槃會方得入妙。又大纓珞譬喻品中。復有五千菩薩聞佛說如來法身功德。即從座起遶佛三匝而退。目連問佛。此諸正士脩菩薩道。已入如來正法之藏。行過二乘。何故聞說三身深義。不受而退耶。佛言。善男子。此人聞說是法。沸血流面。何以故。是無量劫恆誹謗受罪。此五千者。從過去恆沙佛所。脩六度起想著。有悔心有退轉。當經歷多劫勤苦千佛過去猶不得度。其上首者名曰勇智。雖脩菩薩道。欲得成佛不可得。如人欲於虛空造室。已發菩提心脩六度行。有著有悔心有退轉。雖聞三身尚從座起去。況諸聲聞未曾入位增上慢者。是方等部抑挫之辭。故雲千佛過去。若其實說此人於涅槃中尚已得入三四句分別中。初句雲華嚴三藏非合非不合者。華嚴帶別名非合。既是純大不與小並。則不同於方等般若。名非不合。三藏純小未合於大。名為非合。既是純小不與大並。不同方等般若並對而說名非不合。涅槃亦合亦不合者。本不住小名亦合。仍存方便名亦不合。餘句可知。次釋疑如文。次料簡中。列章。解釋。釋中二。先釋。次問答釋疑。初又二。初略立。次釋。釋中初明前四味通後。次若涅槃下明涅槃法華通至於前。初文自四。初明華嚴中二。初引經釋。次況結。初文又二。初明通至二經。次明通至涅槃。初文言二經者。謂般若法華。以般若亦得名華嚴故。法華佛慧不殊初故。次通至涅槃為二。初正引經。次夫日下述意。初文者彼經既有住世無量劫之言。又見報身蓮華藏海說心地法門等。故知華嚴至涅槃後。以彼像法決疑結涅槃故。次述意者。初出先照既別得頓名。餘暉獨及與先照何殊。則初後俱照高山。高山不異照體無別。是故初後俱是華嚴。況結可知。次若脩下酪味通後。又為四。初略立。次何者下證成。三釋論下以結集證成。四當知下總結。次文者二人雖於法華得記。此後猶作三藏結戒之緣。故知三藏至後。言迦留陀夷者。由非時入聚落為俗所疑遂被打殺埋馬糞中。佛令諸比丘求覓不得。從馬糞出便入滅度。因斯佛制白入聚落。文在涅槃。故知涅槃共結小藏。又如身子於法華中而為請主。至滅度已帝釋供養已收取三衣付沙彌。沙彌持和尚三衣奉佛。帝釋以事白佛。若有所說當受持。先至阿難所問已。阿難共來至佛所。佛問汝和尚戒身滅不。答言不滅。乃至解脫知見身滅不。答言不滅。阿難言。彼恆說法教化無我故憶此耳。佛言。止止阿難。過去諸佛可非滅耶。而五分不滅。何所憂愁耶。雖雲五分不滅。終是小乘中意。故三藏至後。當知聲聞雖得授記。小機未悟。終自見小。舍利弗滅度緣。出增一第九。三方等至後中二。先立。次何者下釋。釋中二。釋結。釋中雲陀羅尼雲者。是方等陀羅尼下卷經雲。文殊師利言。今我不知是大陀羅尼義之所趣向。念已白佛言。世尊。如前所說。先於王城已授聲聞記。今復於捨衛國授聲聞記。昔於波羅柰授聲聞記。我今少疑。欲有請問。惟佛聽許。舍利弗問文殊師利。世尊授記。不久得菩提。各於世界。如今世尊。世尊不虛。所言真實。故能第二第三授我等記。必當如釋迦牟尼。言至法華後者。即指王城授記。同於法華。捨衛國記。即指方等在法華後。彼經下文又雲。舍利弗聞文殊得記。問文殊師利。於汝意雲何。文殊語舍利弗。汝意雲何。猶如枯樹。更生華不。亦如山水。還本處不。析石還合不。燋種生芽不。舍利弗言。不也。文殊言。若不可得。雲何問我得記生歡喜不。授記無形。無相無我。無有言語。無去來今。猶如野馬。如是觀者乃名得記。此文是文殊破舍利弗得記之相。亦同彈訶。仍似般若。亦可雲般若在前意也。四明般若中二。先立。次何者下釋。釋中二。初文正引經釋。次又釋論下引事證。次明後至初為二。先涅槃次法華。初文二。初立。次釋。釋中二。先據道理。次大經下證。次法華中二。初分顯祕。次結。雲通記者。昔日授記佛意不壅。小乘情隔自無悕取。況約祕密已記二乘。據斯以論通至鹿苑。次釋疑中雲別教復有四者。別教十住脩生無生。十行脩於無量。十向脩於無作。登地證於無作。故雲有四。又十行中習諸佛法。具足習於一十六門。亦名為四。問。住以習八。何故行中更習十六。答。前是自行隨用一門。後為化他是故行中更習前八。是故十六俱須廣習。二益不益中先敘意。次分釋釋其濃淡。初約取用邊為二。先釋。次不可下結。初文二謂譬合。次文二。先以譬結。次少分下明譬意。初文亦二。先譬。次合。合又二。先正合。次於小下以譬帖合。次譬意中。言少分譬喻不可全求者。以華嚴為乳。但取機生未堪入大。復在五味最初而說。是故華嚴分喻初味。而未得於華嚴之頓。及別圓兩教俱有五味次第之相復有不定及祕密等次約良醫譬簡中三。初譬。次佛亦如是下合。三此若下結。結中二。先結盈縮意。次此取下結用譬意。不以味濃為乳味淡為酪。故知自約次第相生為譬。全用在初故如乳縮用居次故如酪。三約行人中二。先正釋。次更問答料簡。初文二。初正約小乘行人得名不同。次行人下結不同意。次問答中二。先問。次答。答中為三。即頓漸不定。初文是頓。次自有下是漸。三自有利根下不定。三文各二。先釋。次引大經。以由三例不同故。稟味亦多少不一。此即義當於三。非即約行論三。何者。如二乘人至醍醐時亦得名頓。如不定中見性之言並是頓義。由初問雲稟味多少。是故答中還依教相出此三意。言歷二味乃至四味者。至第二味即便見性。故雲二味。三四亦然。第三歷諸教中二。先總以五味對凡夫及四教。次一一教各具五味。初文二。初引經。次釋譬。一一具五中。先略標。次各釋。文自為四。具如止觀第三記。一一教中皆有頓漸不定等三。是則非但五味名通三教亦何滯礙。超果不定者。一一教中既各用五味之譬以譬於漸。若發宿習不歷五味。而能頓超名之為頓。隨發不同名為不定。若爾。通別菩薩雲。何復名超果之義。答。教道無超證道亦有。是故四教皆有漸頓不定等四。圓教中初文是頓。次無差而差去是漸。三從佛去是不定。漸中言約名字至究竟即判五味相生者。秖以五即次第對五。三雲從佛出十二部經者。是發不定。教雖是頓。由發不定。即是從十二部教。發則不定。即是頓中不定教也。亦有超位以為圓中之頓也言可約四善根等者。五品外凡。未得名發。應以斷惑高下而判位也。應雲。初信如乳。二信至七信如酪。八九十信如生熟蘇。始從初住。終至妙覺。並如醍醐。約此五味復論不定。次增數明教中。所以立此門者。正言教門雖多。不出從實以開權。從權以合實。以此例知一切教門。大意可解。於中自二。先跡。次本。初跡中三。謂序釋結。初如文。次釋一法中又二。初正明開合。次總結。初又二。初從大一以開諸一。次從大一以開小一。皆先開次合。初言一乘者。皆取四教中大乘。故雲俱求佛果。所言本者。即圓一乘也。次二法中二。先明開合。次總結。次三法中。但列二種三法。亦應論開合相。文略可見。次二種四法。如文。次五法中。亦二種不同。五中亦有橫豎二五。初列二五。次二開合。次六法中唯一種。便列七八。於中初列。次初開下示開合相。次七八二法者。於法相論開合。開即成八。合即成七。次本門者。例於跡門。又為三。先標。次立本門三種法相。謂亦有頓漸不定。三正明開合。次又二。初通示本從一佛界。開出無量形類。次結此等形類。不出頓等三法。次正開合中準望於跡。本但是此諸開合之法。在久本上故即成本。例應可解。欲令易見故更明之。但是本初成道作斯設化耳。初一法中亦先開合。次結。約二法論開合中本是如來藏者。即是法華正體一實之理。故名為藏。實理之中備有同體權實之法名為半滿。眾生不解是故開出帶半之滿。如般若部對二乘半以明於滿。又亦不解。是故更開破半之滿。謂方等部。凡所說大多破二乘。又亦不解。更開單半謂鹿苑教。所言二者。由立半名以對於滿。然法華前未有半名。來至法華涅槃等部說於教意。方稱為半。鹿苑唯小。故永不立半教之名。方等彈斥小乘絕分。何半之有。般若付財尚無悕取猶屬他人亦不名半。如世半字堪助成滿故名為半。今以此半而對於滿故亦名半。此從不思議二。開思議之二。今合思議之二。歸於不思議二。不思議二純一醍醐。   ○從記者私錄異同下是章安雜錄隨己異聞。不關於記大師說也。故不依文次亦無深淺。於中為二。初雜記異聞。次惟文下述己推師結前生後。初文為四。初料簡般若與法華以辨同異。二明經論諸藏離合。三明四教名義所憑。四破古五時七階不同。初文二。先難。次有人下會通。初文者。初列經文竟。次結問雲此三種雲何通者。一者據會宗大明似般若勝於法華。二者據第百卷則法華勝於般若。三者但是異名則似二經齊等。一論三文似如相反雲何會通。次會通中但會前二不會第三。以會前二知同異故。於前二中先會般若勝。次會法華勝。初文二。先引他會。次明今會。初他會中二。先會。次問答釋疑。初文三。初義立二慧。次又般若下引證。三善眾經下結勝。初又二。先立。次般若下結。結中雲謂盛明此二者。謂自契無相及以化物。自行為實化物為權。般若盛明權實二慧。此乃通方未足申於般若為勝。次引證中先引第一義悉檀意。次一部以明二慧。與難意同此意未顯。次釋疑中問如文。答大品最初專明此二故當名耳。今謂去章安破。先斥雲還是大論文者。前之三文既有相違。還引論語何名會通。故於諸經法華為最。從會通者去章安會通。但語般若部中有不共理。則所引三文理自無違。何者不共般若攝一切法。何妨法華亦入其中。法華開顯無非一切種智。此則初義無違。雖同種智般若。不明二乘作佛。此則第二義無違。般若秖是種智。種智不過權實。妙法秖是開權顯實。況五佛章門皆是種智。故知名異意義不殊。此則第三義無違。次他會通去會第二義。又二。先古師會。次今會。初又二。先會。次問答釋疑。初文二。初古會。次然密下今判。初文中初至其事難者。此亦明他會義未周。他亦不知指何為昔。何教二乘。不能具破。故但(云云)。然判法華勝般若。此則可然。又準論文言法華是祕密者。須知密祕。語同意別。如前雲是顯非密。謂非覆隱之密。如前教有二乘發心。不令未發者知。故是覆密。今望般若為密者。此是祕妙之密。般若中無法華為勝。前已委釋不能重敘。故復(云云)。又他人引論譬者。昔以煩惱生死為毒。今以入生死。不斷煩惱。如用毒為藥。亦不知指何菩薩斷與不斷。又言菩薩是佛因者。如般若中三種菩薩二教菩薩至果無人。用何菩薩為何佛因。而言易解非祕密耶。具如破光宅中說。又復方等般若中圓何曾不明二乘作佛何時。不明用毒為藥。但不顯露對二乘說則名為祕。次今判中。欲辨別意助明祕妙之密。是故顯密通大小等。則大密小顯。故明衍中菩薩斷惑。於密復更以一意直顯即般若。不明二乘作佛。故雲闕此一條等也。次料簡釋疑中更一問答。以第一文顯示義深為問答意者。今言顯示不與前同故般若淺易。次問者般若望法華既未顯了。何故稱大。答文可見次一問答。亦未顯理。故章安立問責竟次亦以共不共破。次從眾經論去明諸藏離合者。以諸藏義通於諸經。自古釋經經前立門。皆有藏部所攝一門。今既法華遍收諸教。所以用藏遍通諸經。是故章安於諸經論凡所明藏。並能遍收一切諸經。故始自二藏終至八藏。皆以一期佛教通之。初列二藏乃至八藏。次從通二藏者下。通諸藏意入今四教及以八教。初以二藏通四教者。以聲聞藏通三藏教。以菩薩藏通於三教。謂摩訶衍藏。次通三藏者。聲聞藏通三藏教。雜藏通通教別教。別教雖是獨菩薩法。帶方便故亦入實故。故名為雜。後菩薩藏通於圓教。次通四藏者。即以一教各對一藏。故雲相通。非謂四中更互相通。但藏與教一一互通。聲聞雜菩薩佛。次第以對四教意義可見。若四互通具如前四名互顯。但教體已定不可互有。次以八教通八藏者。前三如文。且指鹿苑為漸之初。次方等後即是般若。是故次列通別圓三。正指此三為般若部。不論法華者。以法華部非八數故。故第一卷結教相雲。今法華是定非不定等。前八教中雖有顯露。望祕名顯猶為權教近跡所覆。是故不同法華之顯。又八教中雖有圓教帶偏明圓猶屬於漸。故前文雲漸開四教。今法華圓開偏顯圓圓外無法。三明四教名義所憑中又二。先明他問答。次今引教會通。初文問四教出何經者。答中乃引阿含四教者。但同有四非即藏等。亦一往語耳。然教定體與今不同。次今文會通二先通經。次通論。初文先引月燈三昧經。次章安會釋又二。先會一重。次彼經下指廣。初又二。先別對次通對。一一教皆具四句。次指廣者。彼經因月光童子菩薩問。佛為廣說。至第六卷初。佛告月光童子。有四種言論不可思議。謂諸行等四。下去諸文一一皆安不可思議。復有四相應法。謂諸行等。文如前列。四門四語四音聲四清淨語四語言道四種密語四辨才四脩多羅四多聞四種斷無明智。如是等總有七十七科四法。一一皆雲諸行及不思議等。如雲一者諸行法門不可思議。二者訶責門不可思議。三者煩惱門不可思議。四者清淨門不可思議。乃至諸行斷無明智不可思議。乃至清淨斷無明智不可思議。諸四皆爾。故與四教義甚相應。如斷無明智。四教各有當教無明。餘皆準此以義消釋。次約地論第七十波羅蜜者。於中二。先引論。次會。初文者。地持第七以十二住攝一切位。釋第七住菩薩。即當第七遠行地。能依為住所依為地。此論自以十二住為能依。不得以行前十住以為能依。向後十地以為所依。於唸唸中具十波羅蜜乃至四釋。今借四釋以對四教。若借高位唸唸具法。以成初心具法之意。以證圓門初後不二。故得用也。亦可一一教皆具四家。四判教不同者為三。先略述古異。次今驗下破。三人情下今立。初文又三。先立漸頓。次立了不了。三立一音。初頓漸中雲漸有七階五時者。恐將五時之前人天為兩階。二乘為二階。並餘三時名為七階。次破中。但破前二不破一音。既破漸頓一音自壞。於前又二。先破頓漸。次然大品法華下破了不了。初又二。先總破頓漸。次別破漸中七階五時。初又三。先破。次然不無下縱三但不可下略示。次人言下別破七階五時者。先破初時人天二階。次人言第二時下破餘四時五階。初破第二時。次人言第三下破第三時。言四十年下破第四時。然大品下正破第五時兼破了不了。於中二。先廣破。次若爾誕公下結難。初文又二。先對四經明皆有了。次復應下總約諸經明皆有了。初文三。先引大經明三經名異體同。次大品下明三經義同言異。三人以下引人為驗。初如文。次文中雲維摩佛身離五非常者。如淨名室內為諸國王長者說法雲。是身無常。無強。無力。無堅速朽。離此非常得五常身。如阿難章雲。如來身者。即是法身。一非思欲身。二佛為世尊。三佛身無漏。四佛身無為。五不墮諸數。三引人又為五。初寄隱本。次又舍利弗下寄顯本。三又涅槃下引互指同。四又法華下龍女所得同。五大智論下明所付同。故知諸經。同皆明常。有何不了。諸經及結可見。次人情下明今意者。先結生。摩得下正釋。又為五。先引文立藏。次然教必下對藏分人。三然此下簡於傍正明立藏意。四問答釋妨。五今之下開藏對教。初文又三。初引摩得論文。次又下引結集者。三龍樹下引大論。次文又二。初略分。次聲聞藏中下。釋出所以。於中先釋二種聲聞。次菩薩藏下釋出二菩薩。三四如文。第五對教又二。初正對。次非唯下歎結。次惟文略下述己推師。又三。先述記者意。次師雲下述稟師作意。三此備下結此生下。初又二。先述略意。次若申下述須廣意。先法。次喻。述師中二。先謙退。次雖下勸歎又三。先教。次觀。三圓通下結。初教中。雲若能尋七義等者。是第一卷中七番共解。次通十妙者。用通解七來通十妙初以七義通十妙竟。迴此通義入一一妙。皆以七義一一釋之。研別體七者。將通解之七。研於別解。皆使具七。雖即用七五章鉤鎖終自宛然。章章科科。七義無闕。結中初句結教。次遍朗下結觀。   法華玄義釋籤卷第二十